在交通运输领域中,道路桥梁是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其在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改善人们出行条件方面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防水路基面施工是关键性的组成部分,与工程整体建设质量息息相关。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也对道路桥梁施工提出更高要求,但在防水路基施工方面却频频出现质量问题,必须要强化施工工艺和技术改进,从而为工程建设质量提供保障。 1道路桥梁施工管理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种车辆的数量逐年增加,由此也产生了十分严重的交通问题,给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了极大不便。为缓解上述现象,国家提升了对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并加大了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市政道路工程属于大型、复杂、繁琐的工程,涉及内容较多,且具有作业难度大、工期长、投资巨大等特征,由此也直接增加了施工管理工作的难度,但施工管理又是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关键性内容,其重要性不容忽视,一旦管理不当,便会对工程建设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甚至还会造成不可估计的经济损失。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是否能够合理的配置劳动力、选择材料和调配机械直接关系着工程建设的成功与否。因此,作为道路工程管理者,其必须要提升对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明确自身的管理职责,保证工程建设任务能够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 2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面受损的主要原因 首先,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过程中,若相关人员未能在设计阶段进行全面分析和预测,便极有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而这也是防水路基面受损的主要原因,在具体设计过程中,任何微小的问题都不能忽视,其直接关系着工程建设方案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在工程设计环节中,若设计人员忽视了实际的防水需求或经验不足,都有可能会降低工程防水性能,从而产生严重的渗漏现象。其次,在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目前个别施工单位还经常会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如此也会导致防水路基面受损的问题。个别施工单位由于过分追求经济效益,从而经常会选购一些劣质施工材料,违背行业道德标准,且材料在应用的过程中也未能进行及时的监控和检测,导致防水路基面失去防水功能,降低工程建设质量,同时也对道路桥梁工程的应用寿命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先进的技术和工艺能够为道路桥梁的良性运营提供良好保障,同时也是工程建设费用支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节约工程预算,个别施工单位经常会选择一些经验缺乏、价格低廉的技术单位,加之人员和机械配备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从而直接对工程建设质量产生影响,不同路段之间经常会存在明显的质量差异。正常情况下,在道路桥梁运营过程中,一旦产生外在应力,便极易导致道路出现“短板效应”,阻碍防水路基面的正常应用。 3提升道路桥梁中防水路基面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3.1强化防水路基面结构设计 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设计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和步骤,将对工程建设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为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必须要选择资质齐全、信誉良好的施工团队来负责。在施工图纸设计方面,专业化的团队和人员所设计出来的施工图纸科学性和可行性更高,同时也能充分凸显防水路基面的实际特点。设计人员在正式开始设计之前,必须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勘察,具体内容包括施工现场水源情况、地质情况、天气状况等等,同时对重点防护路段进行全面规划。此外,还要保证其他道路系统和防水路基面排水系统良性共存,提升防水路基面的功能性和安全可靠性。 3.2筛选合适的工程施工材料 施工材料的选择对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质量也会产生直接影响,因此,相关人员在对施工材料进行选择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材料的防水性能,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在对防水路基面施工材料进行选择的过程中,一般要重点关注以下问题:第一,确保材料的防水性能;第二,保证材料具备良好的拉伸强度和弹性;第三,良好的粘结力,在地表产生污水或存在降水的情况,保证材料不会从路基上脱落下来。为确保施工材料能够满足工程建设要求,可在工程预算中融入路基材料购置费,并对材料的应用流程和存放注意事项进行重点关注。此外,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还可结合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保证其防水效果良好。 3.3提升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水平 在防水路基面施工过程中,由于涉及到的要素较多,因此,施工人员需要结合各施工阶段的要求开展针对性施工工作,并对相关技术指标进行确定。对于关键性施工环节,可对各种特殊技术工艺进行应用。具体操作如下:第一,在对混凝土路面进行拉毛处理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可适当提升毛的粗糙度,必要时可使用机械设备彻底清除路基表面的浮浆。第二,正在进行拉毛处理的混凝土路面要禁止通车,重点关注承载混凝土和砂浆的车辆。第三,为提升防水路基面的平整度,需对路基表面的油污和垃圾进行及时清除。 3.4完善防水路基面施工管理体系 在市政道路桥梁施工管理体系中,具体包括施工材料、人员以及机械设备的管理等等。基于此,在正式开始施工之前,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进行全面处理,严格按照工程建设标准和要求开展材料选购工作,对于不合格材料一律禁止应用。与此同时,还要重点关注材料的存放工作,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关于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和控制工作,需强化对施工技术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提升其责任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此外,还要重视对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升其思想意识和专业技能水平。在设备方面,施工企业可加大投资力度,选择现代化先进设备,并保证其性能的充分发挥,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设备操作程序进行操作,以免由于施工误操作问题的产生而对整体施工质量产生影响。 4结语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的防水路基面施工属于一项系统性、复杂性的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和影响,具体如施工设计、材料、机械设备、人员等等。为此,必须要强化对防水路基面的监督和管理,优化设计,合理选择施工材料,完善施工管理工作,如此才能最大限度提升工程建设质量,确保防水路基面施工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环境艺术毕业论文: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质量探析 本篇文章以笔者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课程为研究方向,剖析毕业设计课程水平降低的缘由,归纳了毕业设计教育实施阶段的履历,对课程范围的制定、评估方式和监管体系的创建等部分展开了讨论。本文结合对提升毕业设计水平的探索,研究适合于技能型高校人才培育目的的办法,力求找到符合现实需要的毕业设计教育理念及管理方式。为加深执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每所大学把提升整个教育体系的质量摆在了首要位置。毕业设计是大学整个教育阶段中最后一个关键的生活化、情景化、社会化的教育阶段,对于看重实践的技能型高校显得特别关键。毕业设计是对同学们所学到的理论常识与技术的查验与综合应用过程,是提升学生革新能力的关键环节,是学生迈入社会的必经之路,在专业人才培育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大连艺术学院是一所以艺术文化为主的多种学科协同发展的艺术类大学,通过长时间以来的教育实践,不停的研究怎样提升毕业设计教育水平、为创建毕业设计管理活动等方面进行了主动的钻研和分析,获得了很好的成效。本人也依据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课程诸多年的教导履历归纳出怎样提升毕业设计水平的肤浅意见。 1.毕业设计水平降低的缘由 最近几年技能型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走势,缘由通常情况下有四个方面:首先,伴随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招生范围的不断扩大,教师水平程度单薄。一些刚步入教师行业的老师没有充足的履历辅导毕业设计。其次,一些学生不看重毕业设计,受应聘、考研等的影响,不能够全身心的渗透到毕业设计当中去,对自己的要求不高。再次,毕业设计流程监管不够苛刻。因为毕业设计时间长,很难监管毕业设计流程;最后,毕业设计条件,评估方式标准有待提高。一些大学没有制定一个具体的条件、评估方式和毕业设计样板。这样就造成学生们没有可以依照的标准,毕业设计格式五花八门。 2.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水平举措 (1)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和教师队伍建设 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增强传播毕业设计的关键性,使教师与学生的认识得到提升。依靠开会和专门技术人才报告方式进行毕业设计课程的初期动员。着重提出毕业设计的关键性,使学生弄清毕业设计的宗旨和道理。让学生在开展毕业设计之前明确弄清毕业设计时间计划、详细工作、格式、标准。联系到环境艺术专业人才缺乏,企业需求实践经验丰富的学生的特征,动员学生的主动性和关心程度。大连艺术学院毕业设计和学生是否可以顺顺当当的完成学业密切相关,是提高学生毕业设计水平的有效路径。增强毕业设计辅导老师的队伍创建,提升导师专业技能。大连艺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一向就特别看重辅导老师的构成,经过对辅导老师的业务水平的和自觉性的提高来使毕业设计水平提升。遵守准则为以聘请外面大学的具有高级职称的老师为主,经过对年青老师的培育、勉励年青老师到外校去学习深造、去工厂实习、主动参加研发项目等方式培育自己的辅导老师团队。2015年应届毕业生共有70人,参加辅导的老师有11人,不算本校的2名讲师外,别的全部具有副高级以上称号。 (2)创建管理体制,看重流程监管 确定选题界限,拟定选题联合比赛和实际活动进行,彻底制止学生无目的的选题,严格控制选题范围。学生决定的选题要通过学校毕业设计辅导小组的严苛审阅,通过后才能接着进行。中间阶段查验需要学生必须都回到学校,严苛审查学生毕业设计进度状况,展开中间阶段的评判。需要学生完结毕业设计日志,仔细记载每天的完成状况。学生找辅导老师教导的次数、看待毕业设计的看重程度和仔细程度等当做学生日常成绩的主要指标。严格把控毕业设计答辩关。在答辩前要求学生遵照有关资料准备文字资料、设计成就和展板内容。答辩是评定毕业设计水平与学生培育水平的主要路径。设立答辩小组,遵循学校拟定的相关文件精神对学生的毕业设计展开评价。对学生苛刻的流程监管是提升毕业设计水平的条件。严格把控毕业设计的辅导关。对老师辅导流程的管理是提升毕业设计水平的一个主要因素。在辅导老师的选用上,挑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职称老师,对年青老师进行培养训练后在辅导。依靠限制每名老师辅导数量保障辅导老师有充沛的精力来辅导学生。规定导师每星期必须和学生见面辅导毕业设计一回。指引学校环境艺术专业对学生进行全程监管。注重学生选题记载是不是用心、辅导成效好坏将当做导师是不是可以接着承担下届毕业设计辅导老师的根据。创建管理体制,设立毕业设计监管领导小组,拟定进度表和量化表,拟定各类监管体系,固定时间对毕业设计完成状况实施检查,实施管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制定标准的毕业设计文件 拟定适合于艺术类并且科学可行的毕业设计管理规章体系及教学资料。大连艺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拟定了多种相关文件来规范毕业设计,从选题、辅导、答辩到写作要求等实施标准化,毕业设计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大连艺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最近几年着重毕业设计教育流程控制与质量关联的探索和实践,得到了有效的成果。依靠严格标准化的监管与管理体制的创建,毕业设计水平显著得到了提升。 作者:赵亮 单位:长春光华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 环境艺术毕业论文:环境艺术设计毕业论文 经过科学家的分析宇宙里存在的大约有1900万种颜色,一个正常人可以辨别大约680种的色彩,能感受到的主要是环境色彩和固有色。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是第一个发现太阳的七色光谱,从而是人类科学的认识地认识了色彩。在室内装饰中每一个地方和物体都是有他的色彩的,主要包括吊顶,墙地面,家具,织物色彩等。随着时间,文化,区域,制度,科技等等的发展和变化使人们对建筑的功能和要求也有不同的追求,从而出现了很多的流派和风格。 在我看来色彩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离不开的,色彩是对我们今天的社会非常重要的。对于建筑室内装饰也是一样,从人类认识色彩的那一刻起人类就对每一种色彩的认识有了一个基本的概念,随时间的发展和各个区域对人类对每种色彩的不同爱好,在加上每个民族区域的风俗习惯和地理环境的不同是每一个区域的建筑也有很大的区别,从而使每一个不同的建筑风格有他相对统一的色彩。 室内的色彩包括吊顶,墙地面,家具织物色彩的设计和选择。科学的用色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除了视觉产生影响外,还直接影响人的情趣和心理,要充分利用色彩的多种变化,既符合功能要求又要能获得更美的效果,室内空间不论的吊顶的处理还是家具的款式,大小,形状和色彩等,都不能脱离它所处的实体空间环境,色彩和形态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有时候甚至色彩比形态更重要。 室内装饰风格流派的色彩体现 1.色彩的搭配的价值和重要性 (1)论述色彩的属性 谈到色彩我们都知道它有三大属性:明度、色相、饱和度 所谓明度就是表示色所具有的亮度和暗度被称为明度。色彩可以分为有彩色和无彩色,但后者仍然存在着明度。 作为色相,指的是这些不同波长的色的情况。在色相环上排列的色是纯度高的色,被称为纯色。在色相环上,与环中心对称,并在180度的位置两端的色被称为互补色。 用数值表示色的鲜艳或鲜明的程度称之为彩度。 有彩色的各种色都具有彩度值,无彩色的色的彩度值为0,对于有彩色的色的彩度(纯度)的高低,区别方法是根据这种色中含灰色的程度来计算的。彩度由于色相的不同而不同,而且即使是相同的色相,因为明度的不同,彩度也会随之变化的。 (2)论述如何更好的搭配色彩 在室内的装修中色彩的搭配是有很重要的讲究的,如何能利用色彩的合理搭配创造出更好的居住空间,要从自己对色彩的喜爱程度,色彩对个人的心理属性以及自己对空间的心理需求来确定的。不同的颜色进入人的视野,刺激了大脑,使人产生冷,热,深,浅,明,暗的感觉,也产生了安静,兴奋,紧张,轻松的情绪效应。一般小型化结构的住宅以单色为宜,采用较明亮的色彩,如浅黄、奶黄,以增加住宅的开阔感,利用住宅色彩衬托您的家具使住宅或显朴素大方或显庄重高雅。一般来说每种风格居住空间的色彩搭配都有他自己的原则。具有‘阳光味’的黄色调会给人的心灵带来暖意;如果不想要统一的色调在整体中带点新的变化,采用活泼的色彩组成,粉红色配玫瑰白,搭配同样色系组成的沙发,窗帘,靠垫委婉而多情;冷灰色常给人粗糙,生硬的印象。但在宽敞的明亮的空间,大胆选用淡灰色,反而使你的白色床具和窗棱更为肃静高雅。不过也要穿插一些讨自己喜欢的鲜艳色彩;蓝色有镇定情绪的作用,非常适合有理智感的选择。 2.各种装饰风格的色彩搭配体现和分析 (1)古典欧式风格 欧式风格的底色大多采用白色、淡色为主,家具则是白色或深色都可以,但是要成系列,风格统一为上。在古典欧式风格只能中主要分为巴洛克式,洛可可式等类型。起主要构成手法有三种,第一类的室内构件要素,如柱式和楼梯等;第二类是家具要素,如床,桌椅和几柜等,常以兽腿,花及螺钿雕刻来装饰;第三类是装饰要素,如墙纸,窗帘,地毯,灯具和壁画等 巴洛克式,产生于公元17世纪,它的主要特点是在造型上以椭圆形,曲线和曲面为主要形式,强调变化和动感;将建筑空间设计与绘画和雕塑结合营造出富丽堂皇的室内效果;室内色彩以红,黄等纯色为主,并大量饰以金箔,宝石和青铜等材料进行装饰,表现奢华的效果。室内和家具的豪华,富丽的特点,充满了强烈的动感效果。 洛可可式产生与公元17-18世纪,他在设计上追求华丽,精致和繁复的艺术效果,主要特点是室内装饰呈平面化,注重曲线的使用,室内色彩以鲜艳的颜色为主,比较明快,如靛蓝,嫩绿和玫瑰红等;线脚多用金色,还采用大量中国式装饰和陈设,喜欢闪烁的光泽,大量镶嵌镜子,悬挂晶体玻璃的吊灯,墙面多用磨光大大理石,喜欢在镜前安装烛台,造成摇摆的迷离的效果。 (2)现代风格 现代风格它是比较流行的风格,追求时尚和潮流,以造型简洁新颖,实用为目的,注重室内空间的布局合理与使用功能的完美结合。没有过多的复杂造型和装饰,也不追求豪华,高档和绝对的个性,重视家居的选用及色彩的搭配,追求‘少就是多’的观点。现代设计派大师赖特提倡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协调一致,不仅满足现代生活需求,而且强调艺术性,具有当今时代感的建筑形象和室内环境。如一间现代风格的居室,利用不规则墙面形成壁面家具,同时这一墙面也起到美化居室的作用。地面、天花板均朴素、淡雅,无一多余饰物,显得简洁、舒适、大方,令人赏心悦目。 (3)后现代风格 它是由对现代主义纯理性的逆反而出现的一种设计风格,反对现代主义‘少就是多’的观点,强调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使得室内设计繁多复杂。 ①强调室内设计应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崇尚隐喻与象征手法,提倡多样化与多元化。它通过传统建筑原件以新的手法加以组合来实现。 ②多用夸张,变形,断裂,折叠,二元并列等装饰主义的设计手法,在表现上具有刺激性,使人有舞台美术的视觉感受,达到了雅俗共赏的目的。 (4)混合形式风格 混合形式风格是指把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统一时代不同风格和不同民族,各不相同的东西糅合在一起,把同一民族和新旧各不相同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把不同国家,不同风格元素结合在一个室内空间里,呈现多元化的风格特征。 用非传统的元素结合传统构件,给人以现代传统室内装饰的种种联想。但并不是将各种形式任意拼凑,互不协调,缺乏整体感,而是把传统文化脉络与现代设计观念和方法相结合,是多样丰富的设计语言。例如贝聿铭先生在北京香山饭店的设计中,以中国的影壁,牌楼,粉墙,灰砖,天井,方圆母题,民间磨砖对缝的工艺,以及云南的石头,东北和山东的卵石作为传统的设计元素。 兼容并蓄,推陈出新,反映时代性,民族性与地方性。在室内设计中,采用传统,民族,地域或自然等元素并加以简化,提炼,在用新的手法组织这些简练了形式,构成具有新意义的形式。既趋于现代实用,又吸收传统的象征,融古今中西与一体。 (5)简约风格 简约风格现代主义建筑和室内的主流风格之一,是一种符合审美规律的艺术简化,追求的是由发杂趋于简单的视觉效果。装饰要素有金属灯罩、玻璃灯,高纯度色彩,线条简洁的家具。它主张设计中突出功能,强调自然,形式简洁,在设计时奉行删繁就简的原则,减少不必要的装饰,色彩的凝练和造型的力度也是“少就是多”更高层的体现。简洁要克服现代主义的单调乏味,缺少人情味的缺点,追求丰富,多层次和多方位的表现,但丰富的表现并不是无意义的堆砌,而是经过提炼后符合时代精神的简洁形象。简洁与丰富是并存的,简洁的设计形式是现代社会的特点和发展趋向,具有丰富的包含性,丰富的词汇融合在简洁之中。在简约室内设计中空间简约了色彩就要跳跃出来。苹果绿、深蓝、大红、纯黄等高纯度色彩要大量运用,大胆而灵活,不单是对简约风格的遵循,也是个性的展示。(6)中式风格 中式风格中国室内设计的传统风格比较讲究端庄气质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家具的陈列到陈列品的布置,常采用对称的手法来达到稳健,庄重的效果。装饰要素有红木灯、羊皮灯+咖啡色、适当的金色+中式家具,在色彩方面很多人都感觉中式的室内色彩略显呆板,其实只要是搭配好都很漂亮,中式家具或配饰一般颜色较深,而适当的金色则会让中式更有味道。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金色是权利和地位的象征。金色的小面积点缀和运用,可以与深色家具形成鲜明对比,使色彩变化更丰富。主要用色有红,黄,紫色,金色等,装饰品及黑、红为主的装饰色彩上。室内多采用对称式的布局方式,格调高雅,造型简朴优美,色彩浓重而成熟。新中式家具偏重暖色调,表面大都作亚光处理。避免繁复的“雕梁画栋”造型,简简单单更能体现典雅大方。 (7)地中海风格 地中海风格地中海周边国家众多,民风也各有不同,但独特的气候特征还是让他们出现了一些相同的特点,他们的设计元素主要是白灰泥墙,连续的拱廊与拱门,陶砖,海蓝色的屋瓦和门窗。这种风格的灵魂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就是''''''''蔚蓝色的浪漫情怀,海天一色,艳阳高照的纯美自然’。他的主要色彩搭配有蓝与白,这是比较典型的地中海颜色搭配,希腊的白色村庄与沙滩和碧海,蓝天连成一片,甚至门框,窗户,椅面都是蓝与白的配色,加上混着贝壳,细沙的墙面,小鹅卵石石地,拼贴马赛克,将蓝与白不同程度的对比与组合发挥到机制。 黄,蓝紫和绿,南意大利的向日葵,南法的薰衣草花田,金黄与蓝紫的花卉与绿叶相映,形成一种别有情调的色彩组合,十分具有自然的美感。 土黄及红褐,这是北非特有的沙漠,岩石,泥,沙等天然景观颜色,再辅以北非土生植物的深红,靛蓝,在加上黄铜,带来一种大地般的浩瀚感觉。 3.案例分析 案例来自成都一个普通白领阶层的装修方案,由于是年轻人,不喜欢太过复杂的装饰,采用了现代的装饰风格。住宅是一个100平方左右的住房,主人暂时没有孩子,把原有的老人房改为书房。 主人在色彩方面喜欢大面积的暖色,特别是乳黄色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客厅和餐厅的背景墙上实用了大面积的淡淡乳黄色,看上去比白色稍黄一点,即达到了主人的意思,也更好的使空间不完全被同一种色所包括。电视墙是用黄色的硅藻泥材料做成,使主人刚刚进门的感觉给人一种温馨家庭的感觉,同时在家居方面特别是沙发点缀了一点是冷颜色,因为如果在大面积的黄色背景下没有一点冷色,会使人的心情变的急躁,长时间会有抑郁的趋向,所以在家居的选用上我们选用的了冷一点色彩。在地面的色彩选用上,地砖还是采用了淡黄色的地砖,但是在客厅的中沙发的地毯我们选用了黑色的地毯,一方面是考虑在整个空间里没有重颜色的沉稳,还有就是搭配一点黑色能使空间看着更加的舒服。再在空间配置一点绿色的植物,使主人进门的感觉即温暖又清新。 总结 我对室内装饰风格色彩体现的主要认识是,由于时代的进步,精神,物质等诸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室内装修色彩的方面也同样如此,很多的现代人把原来固定风格的装饰色彩给打破,注入新的血液。在我看来不管是原来某种风格内的主要传统用色还是现在的新色彩都能接受,因为色彩搭配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或者是底线就是色彩没有绝对的对和错,只有合理的和不合理的区别。所以在室内装饰色彩的搭配上,利用每种风格的传统用色和客户自己的喜爱色彩,最后在根据设计师的统一调和处理。总之不管怎么搭配都是为了室内色彩的效果更好的体现出来。 环境艺术毕业论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 一、毕业设计选题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选题必须符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只有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有关的课题才能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同时课题要满足运用知识和培养能力方面的综合训练。选题应尽可能地结合生产、科研、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实际需要,力求通过毕业设计为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也可以选用符合教学要求的模拟题目。选题要难度适中,任务量要饱满,以保证学生经过努力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为宜。从2003年开始,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选题的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学生自主选题,以学生选题为主导。即由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专业特长和兴趣提出选题,或者学生结合自己所在的实习单位中正在运行的项目,把该项目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等,最终学生需要与导师沟通、探讨,在征得指导教师同意后方可开题。第二阶段,学生自主选题,以辅导教师选题为主导。这个阶段除了沿用第一阶段的方式以外,还增加了来自指导教师的选题。即根据指导教师主攻的科研课题或科研方向,由指导教师列出选题,然后向学生公布,再由学生选择自己所喜爱的题目,最终得到指导教师的同意后方可开题。第三阶段,辅导教师命题为主导。在经过第一、二阶段的实践后,笔者发现部分学生的确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设计创作,但是他们的创新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并且他们的潜能没有被最大限度地发掘出来,设计作品也不能显示出其三年来的最高设计水平。同时出现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即大部分学生都选择家装类型的选题,而不愿意选择工装类型的选题。另外,部分自制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往往选题趋于简单,抱着能毕业就行的心态,对自己要求不高。所以在第三阶段,我们又一次进行了改革。选题全部来自校企合作的单位和企业,由指导教师小组共同探讨研究,根据本届学生的整体情况,在其中选择几个适合作为毕业设计选题的项目。同时,又可保证选题涵盖的合理性。再由指导教师将选题分派给每位学生,即指定选题。当然,前提是基于指导教师对于每位学生的能力都了如指掌,能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对应的选题指定。事实证明,经过第三阶段的改革,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水平有了很明显的改善。经过以上三个阶段后,毕业设计指导小组达成共识,选题需要满足以下条件:第一,体现选题的多样性,避免出现选题分化的现象;第二,按照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选题应能让学生发挥出良好的设计水平,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第三,强化职业岗位所需技能,尽量满足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第四,做到因材施教,能根据学生水平制订合理的选题与要求。 二、毕业设计辅导 毕业设计辅导过程是整个毕业设计的重要环节,这也是毕业设计管理的关键步骤。一直以来,我们主要采用当面辅导和网络的形式进行辅导。定期组织学生当面进行探讨,在面谈过程中,更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在组织管理上,每次的面谈辅导中,学生所提交的阶段成品的质量都会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参考。教师主要针对以下内容进行辅导:第一,设计构思的生成以及表达;第二,设计理念的提炼;第三,如何利用草图进行设计理念的表达;第四,设计效果的表达;第五,施工图的规范绘制;第六,作品手册与展板的版面设计;第七,陈述ppt的制作与答辩思路的设计。同时,以网络的形式加以辅助。从2010届开始,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OA系统开始启用毕业设计系统,该系统有效纪录每次的毕业设计辅导,从开始开题报告的撰写到中期的检查,再到最后答辩记录以及作品的提交,都能够通过该系统记录,并且是双向的:学生可以通过该系统填写问题,指导教师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审阅与回复。此外,指导教师也由以前的校内导师改革为当前校外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相结合。 三、毕业设计答辩 毕业答辩是毕业设计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一项庄重而严肃的教学活动。在此环节中,教师可以考查学生的口头表述和理解能力,对学生的专业素质、学生知识面的宽窄以及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均可从中了解。毕业答辩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从方案陈述过程、评委点评与提问、学生回答中获得学习的内容,同时也是学生展示设计师风采的好机会。当然有些学生也会因为紧张、没有把握而胆怯、缺乏自信。为了使学生有更好的机会不断学习,我们也一直不断改革答辩的组织形式。在2010届之前,我们采用的是各小组同步答辩的形式,每个小组的评委分别是来自企业的客座教授和校内指导教师。采用这种答辩的形式,因为各小组的整体水平有高低之分,即有某些小组里学生的设计作品水平较高,但有些小组里学生的设计作品水平相对较弱,形成了两极分化的现象。所以示范性的效果不太明显。故从2010届开始,我们又进行了改革,采用优秀答辩的形式,在各小组中按一定比例选择水平较高的作品进行答辩,形成具有良好示范性的公开答辩形式。答辩评委来自企业的客座教授、兄弟院校的教师以及指导教师,评委的阵容扩大了,在优秀答辩的会场上,学术气氛非常浓厚。而其余学生则按小组进行答辩。经过这两年的实践,此种方式的确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具有强烈的上进心,往往会更加努力,学生之间形成无形的竞争,最终学生都可以较高的水平完成自己的选题。不过同时也衍生出另外一种负面现象,个别学生只求在小组里进行答辩,所以在毕业设计中没有投入太多精力。对于这种现象,我们也在寻求更好的答辩形式。 四、成果与展望 经过师生的不断努力,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获得了一些收获,每年我们都在每届的设计作品中选送10件作品参赛,先后获得了喜人的成绩。我们要在循序渐进的改革中继续前行,进一步实现服务社会的目标,让学生的毕业设计能够实实在在地应用于社会的各个行业。 作者:陈婕娴 单位: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环境艺术毕业论文:环境艺术专业毕业设计研究 一、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目的 前些年专家们把设计分成平面设计、立体设计和空间设计,或叫二次元、三次元和四次元的设计。也有将设计分成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和商业设计三大类。还有将设计归纳为视觉、产品、空间、时间和时装设计等五个领域,把建筑、城市规划、室内装饰、工业设计、工艺美术、服装、电影电视、包装、陈列展示、室外装潢等许多设计领域系统地划分在不同的五个领域之中。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倾向于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自然-人-社会”作为设计类型划分的坐标点,按设计目的之不同,将设计大致划分成:为了传达的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为了使用的设计--产业设计和为了居住的设计--环境设计三大类型。环境艺术设计是对人类的生存空间进行的设计。区别于产品设计的是:环境设计创造的是人类的生存空间,而产品设计创造的是空间中的要素。协调“人-建筑-环境”(“人-建筑-环境”是1981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十四届会议主题。这里指的建筑与环境可以分别理解为人造环境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使其和谐统一,形成完整、美好、舒适宜人的人类活动空间,是环境设计的中心课题。环境设计的类型分为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室外设计和公共艺术设计等。“安全、健康、便利、舒适”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城市环境的四个评价标准。环境艺术设计不是阳春白雪、茶余饭后享受的东西,而是一种社会生活需求,所以毕业设计教育不能光是上课听课,学生必须亲自从事设计,在实践课题中训练自己,通过四年时间学会扩展运用知识的能力。环境艺术艺术设计毕业设计教学是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人才培养质量全面的、综合的检验,是对学生毕业和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衡量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正确的设计思想,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毕业前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实践训练。在毕业设计工作中,要认真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生产相结合,教育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多学科理论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 二、目前艺术设计类毕业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2014年以来作者所在学校启动了“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多样化改革”,根据艺术类专业特征,制定了凡事学生在市级以上展出独立完成的优秀作品;被企业、政府、机构等采用、收藏的艺术(设计、绘画)作品,并取得相关采用、收藏证明可以进行艺术毕业设计的多样化改革,根据作者长年的环艺毕业设计教学经验归纳仍有如下问题: (一)毕业设计中指导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够,学生迫于就业、考研、公务员考试或其它就业考试花在毕业设计上的时间不够; (二)环艺毕业设计的选题面窄,设计类型单一,很多选择室内设计中的家装设计,毕业生选择意愿不强; (三)对设计市场的调查研究依赖于网络,缺乏真实市场的考察研究,指导教师则缺乏“双师型”教师; (四)因缺乏对市场的熟悉所做施工图没有市场实用性与规范性,理论与实践脱离,大部分设计作品都是“虚拟”设计; (五)毕业设计的检查、评分制度走形式、不客观、不规范,因有毕业设计没过的学生跳楼自杀(如2015年5月18日中南大学学生跳楼事件)而降低毕业设计严肃性,出现有的学生放松毕业设计要求依赖别人或网络代做毕业设计。 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举措 (一)以指导教师为第一责任人,加强管理,规范流程制度 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组织与管理工作直接在主管院长领导下,一般为校、系、专业教研室三级管理,校系对毕业设计的管理主要为宏观组织与管理,如制订毕业设计工作的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组织毕业设计检查、评估、考核和经验交流活动。毕业设计主要工作为系部有关毕业设计工作的管理制度和工作部署,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特点,拟订毕业设计具体工作计划和实施细则,安排毕业设计教学任务,进行毕业设计。毕业设计的直接管理与教学者为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在确定毕业设计任务书时要结合自身专业特征进行毕业设计课题公布,检查和督促毕业设计质量和工作进度。 (二)完善毕业设计课程指导体系 环艺专业的毕业设计课程体系内容涵盖了艺术设计的专业知识与所有基础与专业课程。在就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指导教师更有职责带领学生走进市场,结合实践完善课程教学模式,在市场调查研究中开题,避免学生毕业设计开题的盲目性、随意性,在阅览丰富后充分设计撰写好开题报告,参考优秀经典设计作品去分析观察挖掘环艺设计的特性,在开题报告中可以自定题目,也可以参考优秀经典作品题目,更可以根据市场考察后自己确定开题。指导教师审核学生的开题是否有市场前景、创新性,选题是否切入性强,初步设计思路是否明晰,设计方案是否可行,施工图、效果图能否顺利完成,毕业设计方案的构思是关键环节,根据方案最后效果的表达是否优化了空间结构与外部形态,在材质、色调、尺度方面搭配是否合理、材质运用是否得当,施工图的图层、线型、界面、节点等等是否规范标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一对一的辅导,有条件的采取“双师型”辅导,在成绩评定中客观、真实公平。我们采取了指导教师评、阅卷教师、答辩教师、教研室集体这几个步骤平分。科学严谨实用的毕业设计教学指导体系是教学保障,如毕业设计的图纸规范化,设计方案系统完整、艺术表达效果、设计的原创真实、设计元素、设计文化内涵都需要有一整套的体系。 (三)环境艺术毕业设计的应用型发挥 “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在就业竞争压力膨胀的年代,人们都希望学技找工作,“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是应用技术型高校新的教学理念,应用型高校的毕业设计是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展示与总结,是探求科学研究的基本实践,是将艺术、技术融入实践中,培养人才的创业、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毕业设计开题之际指导教师必须带领学生进行市场调研,收集开题需要的详细现状信息,按照环境艺术设计的国家与地方标准进行设计,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新材料、新技术与工艺,开题报告要对选题进行详细的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包括应用前景)、国内外现状及水平进行阐述,要根据自己现有的专业基础对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与工程技术方案和准备采取的措施做好规划。指导教师要对学生开题报告的可行性、程序计划做全面的审查评价。鼓励引导学生大胆创新,利用电脑辅助手段绘制施工图(不少于二十张)、效果图不少于六张并进行设计说明的撰写,设计方案在指导教师指导下不断完善包括设计的功能区的平面布置图设计、设计元素的利用、设计审美造型效果、材料色彩搭配等等细节做深入工作。 四、环艺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实效 通过近几年的毕业设计教改,面向市场改掉了缺陷,规范了毕业设计程序,探索了一系列可行措施,不少同学的毕业设计具有创新性与市场性,如我校艺术设计专业08届毕业的三十多名学生毕业,在北京就业的有十名学生,许多学生在装饰公司任设计总监,年薪突破十万元。还有些学生自主创业,成立至今的装饰公司。08届学生参加邵阳市室内设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二等奖各一名。不少学生的设计作品获得参加全国规模最大、最专业的第七届中国国际室内设计双年展资格;2011届学生赵树凯参加第八届中国室内设计双年展获得专业组铜奖。2013年7月学生参加大广赛获得省级一、二、三等奖、三等奖、优秀奖有二十多人,因成绩突出,湖南省教育厅决定2015年全省大学生大广赛在邵阳学院艺术设计系举行。2011届环艺毕业学生杨鸿丽现为中国建筑装饰(ICDA)高级室内设计师,她的室内设计作品在中央电视台2015年5月30日的《交换空间》栏目播出。我们在环境艺术毕业设计教学的改革紧随时代,坚持把知识与能力融入社会实用之中,探索富有创新特色的毕业设计模式,在人才培养中注重全新的教学理念,调动学生的艺术设计创造能力,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能凭自己的技能素质找到专业对口工作,通过教改,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大大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学习和独立判断能力增强,艺术设计的自立创新与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学生通过毕业设计训练也懂得了设计的多元化行业特征,以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关怀现实,注重社会伦理道德,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服务社会中更多的人。做“无害”设计,考虑长远的利益,平衡人、环境、社会、企业之间的关系,倡导持续创新、合作无间的团队创造好作品,理解和实现有社会价值的设计,实现“为人类的利益设计”,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而设计。 作者:聂世忠 单位:邵阳学院 环境艺术毕业论文:环境艺术设计与毕业设计论文 1环境艺术设计毕业创作的课室需求 普通课程的课室需求相对简单,可集中授课,而环境艺术设计毕业创作大部分需要用到电脑,而且是配置高的电脑,同时每个学生创作方向不同,很难像普通课程那样统一教学。设计创作所需的设计软件也比较特殊,如常用的3DMAX效果图绘制软件,不同版本之间存在兼容问题,每个学生所用版本也会不同,而学校机房则为一体化软件版本,由此便给统一教学带来难度。它的运行数据比较复杂,工作时所产生的数据会保留电脑的各个路径,如果统一到指定课室授课,学生则需要把未完成的创作文件归档拷贝过去再重新打开,这样经常会造成丢失数据或损坏文件,导致前功尽弃。综合以上问题,普通课室的安排无法满足授课需求。 2自由化工作室制毕业设计课程教学指导模式 就毕业设计课程教学目的而言,学生是主体,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老师扮演引导辅助的角色,整个课程周期长,将思维转化为设计图纸,需学生不间断地分析、归纳、完善方案。我校环境艺术设计班级约40人/班,定时定量的教学方式无法最大限度地兼顾到每位同学,因此,可借鉴工作室将上课学生分组教学,以办公类空间、家居别墅空间、商业酒店空间等为主干,将学生细分组别,有针对性地辅导,并且可加强学生间的相互讨论与竞争意识,达到市场分工细致的结果。设计类公司招商投标模式的浅层次尝试,使得毕业设计深层次地引导学生创新竞争意识。其次,以工作室制指导形式带动学生外出考察景点设计实例,从中搜寻设计元素与设计手法,正视学生对毕业设计与市场化需求的对接,加强两者之间的联系,可使设计落到实处,这便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要求所在。 3毕业设计成果答辩与展示 3.1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成果答辩 由于高职院校教学特点,毕业设计课程学分的修读可借助校内毕业设计与校外毕业实选一的模式开展,实习期间设计案例作为毕业设计成果记入该门课程学分修读部分,由于大部分学生提前进入社会,致使毕业设计课程修读后期对毕业设计答辩流程不够重视,使得部分学校缺失该过程。而校外实习学生工作情况记录方面,由于从事设计类工作职位多为制图类岗位,接触客户机会有限,缺乏对自我设计作品的表述机会,就高职院校设计类学生毕业设计答辩形式而言,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已逐步重视市场对设计类学生口才表述能力的要求,销售自我设计产品转变为设计师自我修养的一种能力,例如对于尚品宅配这样的驻店设计师而言,直接面对客户谈单成为设计师的主要业务收入。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加强对学生自我表达沟通能力的培养,但由于发展时间短,经验不足,对毕业设计成果答辩的重视程度还需加强。其中学校部分可通过答辩内容、答辩场地、答辩委员会成员的设定,加强对该过程的重视,以此给予答辩学生一定的压力,从而锻炼其表达能力。 3.2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成果展示 观察广东地区各大高校艺术类毕业设计的展示模式,有以下几种:第一,借助学校自身的展厅等硬件设施,以校内展示为主,借助于校企合作等平台,邀请兄弟院校领导与校企合作企业领导到校内观摩毕业生作品成果,其中美术学院的此种展示成果最为有效,借助院校自身能力发展壮大。第二,以校内展示与校外展示相结合,选定校外一公共场地,由老师带队,学生干部负责的形式将学生优秀毕业设计作品送出,以此锻炼学生策划、布展、宣传能力,向社会公开化地展示学生作品,也可起到宣传学校教学成果的目的。第三,借助互联网平台,以网络展示的形式展出学生优秀作品。将学生作品展示出来,经历市场人群的检验,以便搜集意见,提高设计能力。 4结语 毕业设计是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成果的一场集中展示,既是学生专业学习成果的总结,亦是师资能力的集中体现,它的特殊性赋予了它市场化宣传的天然条件,由此,对毕业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要求教师不断着眼于市场,体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点,以接轨市场需求为己任。 作者:周泽文 环境艺术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教学的环境艺术设计论文 1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1毕业设计选题不当目前来看,在毕业设计的选题过程中,学生对该如何选题把握不够,并且存在一定的跟风意识,盲目并缺乏主见,不从自己擅长的项目入手或者不善于挑战自己最弱的项目,往往跟随大流,从根本上说,其实也是对毕业设计不重视的一种体现。这些跟风意识又造成在后续的内容确定中对风格把握的不确定性。 1.2缺乏实地(市场)调研及收集资料综合多年的毕业设计指导情况来说,缺乏实地(市场)调研是目前毕业设计环节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学生所提供的实地调研资料很多都只有零星的几张现场照片,无细节,无分析,甚至缺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内容。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对网络的依赖性过大,书籍资料不查阅。所以,在后续的设计中,对内容及设计的理解偏差颇大,以致经常会有无法进一步深入设计的情况出现。 1.3设计内容或风格的不确定选题确定后,对设计内容及风格的不确定又耗去了较长的时间。通常常见的情况包括:对自己所选风格的认知程度不够,一知半解,左右为难。通俗地讲,就是以好看不好看来判断一个项目的风格设计。设计的内容大多是以常规的必需的来进行,极度缺乏创新意识。 1.4设计过程及设计草图表现不够一个项目的设计是需要反复思考的过程,在这个设计的过程中,会有大量的草图表现,其实它就是一个从无到有,优化完善的一个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容易出现的问题有:照搬照抄,依样画葫芦。正是因为前面几个问题的累积,造成了学生理论知识无法支撑项目的实际内容,所以在设计过程中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最后呈现的设计效果往往也是不尽人意的。 1.5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存在缺陷从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来讲,大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每个环节缺少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有很多不明确的因素,前期设计任务下达的不明确,中期与学生缺乏沟通与交流,后期对毕业设计质量的把关不严等等。 2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的改革思路 2.1正确引导,提出重视专业及教师对毕业设计的严肃态度决定了学生是否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首先,本专业应该制定严肃的考核制度,由指导教师对学生每个阶段的毕业汇报进行考核打分。再者,指导教师要做到严格要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组织学生进行每一阶段的指导。 2.2以市场为导向,设定选题范围,先做后选所谓先做后选,是指在设定了选题范围后,由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命题,做出预案设计,再由指导教师根据预先分配的大体范围挑选学生。这样的改变带来的一个好处是,令学生具有竞争意识,增强学习的积极能动性。 2.3重视市场(实地)调研强调市场(实地)调研的重要性及其步骤,要求学生做好采集,记录,摄像,摄影,采访等一系列调研工作,提前做好调研计划。在与指导教师沟通时,要形成一定的电子资料结合口述完成汇报。 2.4增加教学成本投入,完善专业用书的采购及电子书库的建设图书杂志,专业期刊,电子书籍及网络课程等对学生的知识量的填充都起到较大的作用。硬件配置在专业建设中已属标准配置,在互联网发达的年代,电子书籍的购买应用也非常方便快捷,只需要适当的管理,就能为专业学生提供方便快捷的查阅,运用先进的理念来完善专业建设也不乏是一个好的想法。 2.5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优化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环节一般时间跨度较长,但应该适当控制这个时间跨度。历时较长,往往指导教师及学生都觉得疲惫生厌;历时较短,又不足以完成整个项目设计,所呈现的效果也不尽人意。因由专业组织研讨调整确定毕业设计的合理用时,确保毕业设计顺利进行。成立毕业设计领导督查小组,对毕业设计过程进行定时定期的检查,规范毕业设计前中后三个时期的进度安排,明确指导教师及学生各自的责任。在毕业答辩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毕业答辩总结、示范、交流的作用,严肃答辩会场的气氛,在答辩教师小组中加入企业兼职教师,并进行组别与组别,指导教师与指导教师之间的交错调整,从而杜绝学生松懈的态度及能轻松过关的想法。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环节,需要学生、教师及管理人员的积极作用,通过该环节的不断实践和研究,做出更深一步的调整。毕业设计的环节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使环境艺术设计的毕业设计环节更加符合课程需求的同时,更要与市场人才的需求相结合。通过新一轮的改革与组织,才能进一步构建起符合市场及社会需求的专业型应用型人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也一直将培养该类型的人才作为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环境艺术设计的毕业设计环境的探讨研究还将一直继续。 作者:程燕单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环境艺术毕业论文:环境艺术专业毕业设计实践性研究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脱胎于20世纪90年代我国最初设定的工艺美术范畴的室内装饰专业,伴随着我国社会改革和市场化的进程,社会经济、技术、文化各方面日趋发展,室内装饰专业逐渐融入了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公共艺术设计、人机工学及文化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实践,涉及工程、技术、经济、生态、文化等各个领域,发展成为一门内涵深广边缘综合的新型学科。目前,国内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已经成为艺术类招生的热门专业,就业形势也随着人才市场的逐渐扩大而显得异常火热,但是在这种大的背景形势下,环境艺术设计行业却面临着人才匮乏的局面,归根结底,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的不够深入和缺乏实践训练,这最终导致毕业生在进入行业后,面临真实的设计项目时缺乏经验,而不知所措。据了解,目前在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环节教学中,大多数的实践平台和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时间都只能使项目设计停留在方案阶段,使其不能客观地指导设计工作。而概念创意设计教学着重强化学生基础素质的培养,通过概念创意的创新设计教学,使学生能掌握基本的设计思维与工作方法,其结果未必能够实现,但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感性思考和理性策划的能力,为其留有进入专业领域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后劲。因此,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必须立足当下,针对环境艺术设计“内涵深广边缘综合、实践性强”的专业特性,来寻求学科发展的方向与需求。 二、结合毕业设计的实践性教学课题研究 (一)课题概述。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的最后专业训练课程,要求学生综合运用以往所学知识和技能并针对性地补充和学习实际项目所涉及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了解项目设计的过程和要求。湖北文理学院作为保康县歇马镇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服务的援助单位,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接受了歇马镇政府的邀请,承担了所在镇的21个村庄进行规划设计,课题组团队成员由带2011届毕业班的专业辅导教师组成,团队结合本次课题纳入了毕业设计的实践性课程,结合学生毕业考察和毕业设计进行展开,学生通过这一毕业课题的学习和训练,了解和掌握项目设计的基本运作,并对新农村建设中的规划原则、现行政策法规以及新农村规划设计相关政策和方法规范等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树立对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价值观,有利于今后参与同类项目实践,提高专业设计素养和实战水平。 (二)课题的目标与要求。每年毕业设计课题都因项目而有所不同,往年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方向的学生大都以虚拟训练课题为主,设计目标和对象比较模糊,设计要求也不太明确,本次的毕业设计课题作为真实项目进行开展,目标明确,并要负担责任,因此对课题设计的要求和所要达到的目标相对较高。 1.课题项目背景分析。本课题名称为“保康县歇马镇新农村规划设计”,歇马镇地处保康南部,驻足沮水河畔,背依荆山腹地,大小山头418个,其中标名大山头37座,山峦重迭,沟河纵横。东与两峪乡的大岭交界,南与兴山榛子乡的黄家垭接壤,西与马桥镇的高桥河相连,北与后坪镇大石脑毗邻。属山区热带季风气候,因地势高低不同,气温差异较大,有“高一丈、不一样,阴阳坡,差得多”之说。歇马镇地域较广,地形条件复杂,海拔较高,其旅游资源丰富,产业目前以烟叶为主,以后着力发展以九路寨为中心的旅游产业,但是21个村庄的规划各有特色。 2.设计内容和要求如下。第一,以设计村庄的自身产业特色和村庄形态特色为入手点,对所在村庄的地块环境进行实地考察和分析,对地质地貌、产业结构、基础设施条件、民居建筑的历史、形制、风格、使用状况及周边环境作进一步现场调查和资料查证,并参考国内外相关实例的成功经验,完成调研报告。第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村镇规划编制办法》、《保康县总体规划(修编)》(2002~2020年)等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歇马镇提供的规划资料及有关建设意见,提出对所规划村庄的具体规划设计方案,包括如下内容:村庄产业、基础设施、居民点等规划设计方案;居民点详细规划设计方案;风景区沿线的景点规划设计;近期环境改造方案(包括环境和旧建筑的改造);新建居民点的户型和效果图方案;规划编制说明。第三,以本课题为基础,挖掘和整理农村民居建筑的历史人文价值和风格特点,以探索如何通过改造使新旧结合,重新彰显出其历史风采和地域特色为命题,完成毕业论文的创作,并结题。 三、毕业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与教法的创新与特色 毕业设计阶段是学生从学校进入社会或继续深造前一个重要的过渡期,因此选择合适的毕业设计课题,以及深入现场的教学方法是把握这门课程的两个关键要素,也是毕业设计教学实践的特色所在。 (一)创新特色一:教学和科研相结合解决毕业设计选题。毕业设计选题常常困扰着毕业设计的指导老师,选题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自2003年课题组申报了鄂西北新农村民居建筑模块设计的省级科研课题,课题组成员一直关注新农村建设和规划设计,自2007年开始课题组就将每年的毕业设计选题与新农村建设进行结合,课题逐步由虚拟性转向真实性,强调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2009年课题组参与第一个新农村建设规划项目,针对保康县城关镇的9个村庄进行设计实践,并关注农村快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的问题与再生话题,与湖北襄阳所处的鄂西北大环境发展的背景、社会环境以及工程实践紧密联系起来。2007~2010年历年毕业设计选题都采用真题真做的方式,确保课题的时效性和挑战性。一是教学的介入必须在项目进行前,使学生能了解村庄现状的真实情况:课题组成员的教师带领毕业班学生进入保康项目所在地,并驻扎在所在村庄,深入农户和田间地头,进行为期一周的田野调查,从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现状、村居建筑分析等方面取得了珍贵的第一手调研资料,并形成调研报告;二是选择历史价值深厚或有突破性利用的区域和乡镇为课题对象,对所在项目区域的地域特色、民俗民风、民居特色等作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有所重点地进行研究,特别是景区村庄形成的历史风貌,人文特点等作了更为详实的考证,使课题的深度和高度有所加强。三是村庄及其环境规模宜小巧适中,以便学生能集中精力深化设计,在实践过程中,选择难度较小、特色相对不明显的村庄让学生全程参与并完成规划方案的设计实践,鼓励学生组成课题小团队独立完成项目。 (二)创新特色二:深入现场的教学方法。项目进行前或早期是开展毕业设计教学的最好时机,这样学生可以针对村庄的基本现状做实地考察并撰写考察报告,到现场了解许多真实的村庄现状以及实施所面临的具体情况,并且联系县镇的政府代表、规划局、旅游局和相关技术负责人等在现场或其他同类项目带领参观和技术讲解,使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印象深刻,对他们日后快速适应工作岗位需求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通过以上谨慎的选题和现场的指导,使学生在乡镇规划设计、室内设计和环境设计、建筑保护利用等方面逐步建立起批判性视野,启发他们去思考新旧对话与共生问题。通过产学研的互动,不断建立一个将历史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 (三)毕业设计实践性课题研究的体会。一是通过对国内外环境艺术设计创新性教学实践的比较分析,围绕教学中针对设计创意、设计逻辑等问题展开研究,注重拓展学生的创新设计思维与方法。二是利用专题性、实践性较强的环境艺术教学课题和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三是以跨学科为启发点、依托毕业设计等实践性课程,提出多学科交叉融合密切的综合课题,引导学生作出基于对建筑造型艺术、技术、文化、生活经验等多维因素综合思考的创新设计结果。四是通过本项目,组建一批观念活泼、创造力旺盛的教研团队,以教师为表率迸发出设计原创爆发力来影响学生。利用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针对同一课题,从不同的视角来分析研究,取长补短,全面系统地满足专业教学。 四、结语 针对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实践性教学展开创新型教学研究,通过开放型的合作教学模式,实践性教学应该是一种开放型的、师生平等的、讨论式的互动过程。注重强调学生创造力的释放和开掘,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突出跨学科(专业)的课题设计实践教学、毕业设计等环节,让学生在多角度、系统化、开放型的训练中提高自己的综合设计能力。比如,采用工作室“主题讲授+公开讨论+设计研究+成果展示”的教学与实践模式,为师生提供一个开放型的教学环境,从而能更广泛地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沟通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及评判能力。真正增强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意识,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是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执行者。一个良好的教研团队是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鼓励教师走出课堂参与到设计实践的第一线,不断积累第一手资料以拓展视阈、更新知识,从而丰富专业教学,为真正实现“产学研”结合打下基础。 作者:尚晓明 单位:湖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 环境艺术毕业论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研究 一、毕业设计选题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选题必须符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只有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有关的课题才能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同时课题要满足运用知识和培养能力方面的综合训练。选题应尽可能地结合生产、科研、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实际需要,力求通过毕业设计为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也可以选用符合教学要求的模拟题目。选题要难度适中,任务量要饱满,以保证学生经过努力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为宜。从2003年开始,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选题的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学生自主选题,以学生选题为主导。即由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专业特长和兴趣提出选题,或者学生结合自己所在的实习单位中正在运行的项目,把该项目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等,最终学生需要与导师沟通、探讨,在征得指导教师同意后方可开题。第二阶段,学生自主选题,以辅导教师选题为主导。这个阶段除了沿用第一阶段的方式以外,还增加了来自指导教师的选题。即根据指导教师主攻的科研课题或科研方向,由指导教师列出选题,然后向学生公布,再由学生选择自己所喜爱的题目,最终得到指导教师的同意后方可开题。第三阶段,辅导教师命题为主导。在经过第一、二阶段的实践后,笔者发现部分学生的确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设计创作,但是他们的创新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并且他们的潜能没有被最大限度地发掘出来,设计作品也不能显示出其三年来的最高设计水平。同时出现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即大部分学生都选择家装类型的选题,而不愿意选择工装类型的选题。另外,部分自制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往往选题趋于简单,抱着能毕业就行的心态,对自己要求不高。所以在第三阶段,我们又一次进行了改革。选题全部来自校企合作的单位和企业,由指导教师小组共同探讨研究,根据本届学生的整体情况,在其中选择几个适合作为毕业设计选题的项目。同时,又可保证选题涵盖的合理性。再由指导教师将选题分派给每位学生,即指定选题。当然,前提是基于指导教师对于每位学生的能力都了如指掌,能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对应的选题指定。事实证明,经过第三阶段的改革,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水平有了很明显的改善。经过以上三个阶段后,毕业设计指导小组达成共识,选题需要满足以下条件:第一,体现选题的多样性,避免出现选题分化的现象;第二,按照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选题应能让学生发挥出良好的设计水平,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第三,强化职业岗位所需技能,尽量满足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第四,做到因材施教,能根据学生水平制订合理的选题与要求。 二、毕业设计辅导 毕业设计辅导过程是整个毕业设计的重要环节,这也是毕业设计管理的关键步骤。一直以来,我们主要采用当面辅导和网络的形式进行辅导。定期组织学生当面进行探讨,在面谈过程中,更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在组织管理上,每次的面谈辅导中,学生所提交的阶段成品的质量都会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参考。教师主要针对以下内容进行辅导:第一,设计构思的生成以及表达;第二,设计理念的提炼;第三,如何利用草图进行设计理念的表达;第四,设计效果的表达;第五,施工图的规范绘制;第六,作品手册与展板的版面设计;第七,陈述ppt的制作与答辩思路的设计。同时,以网络的形式加以辅助。从2010届开始,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OA系统开始启用毕业设计系统,该系统有效纪录每次的毕业设计辅导,从开始开题报告的撰写到中期的检查,再到最后答辩记录以及作品的提交,都能够通过该系统记录,并且是双向的:学生可以通过该系统填写问题,指导教师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审阅与回复。此外,指导教师也由以前的校内导师改革为当前校外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相结合。 三、毕业设计答辩 毕业答辩是毕业设计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一项庄重而严肃的教学活动。在此环节中,教师可以考查学生的口头表述和理解能力,对学生的专业素质、学生知识面的宽窄以及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均可从中了解。毕业答辩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从方案陈述过程、评委点评与提问、学生回答中获得学习的内容,同时也是学生展示设计师风采的好机会。当然有些学生也会因为紧张、没有把握而胆怯、缺乏自信。为了使学生有更好的机会不断学习,我们也一直不断改革答辩的组织形式。在2010届之前,我们采用的是各小组同步答辩的形式,每个小组的评委分别是来自企业的客座教授和校内指导教师。采用这种答辩的形式,因为各小组的整体水平有高低之分,即有某些小组里学生的设计作品水平较高,但有些小组里学生的设计作品水平相对较弱,形成了两极分化的现象。所以示范性的效果不太明显。故从2010届开始,我们又进行了改革,采用优秀答辩的形式,在各小组中按一定比例选择水平较高的作品进行答辩,形成具有良好示范性的公开答辩形式。答辩评委来自企业的客座教授、兄弟院校的教师以及指导教师,评委的阵容扩大了,在优秀答辩的会场上,学术气氛非常浓厚。而其余学生则按小组进行答辩。经过这两年的实践,此种方式的确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具有强烈的上进心,往往会更加努力,学生之间形成无形的竞争,最终学生都可以较高的水平完成自己的选题。不过同时也衍生出另外一种负面现象,个别学生只求在小组里进行答辩,所以在毕业设计中没有投入太多精力。对于这种现象,我们也在寻求更好的答辩形式。 四、成果与展望 经过师生的不断努力,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获得了一些收获,每年我们都在每届的设计作品中选送10件作品参赛,先后获得了喜人的成绩。我们要在循序渐进的改革中继续前行,进一步实现服务社会的目标,让学生的毕业设计能够实实在在地应用于社会的各个行业。 作者:陈婕娴 单位: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环境艺术毕业论文:跨专业角度下环境艺术设计毕业布展实践课程中作品选题和展示的探讨 摘要:以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专业中毕业设计布展和选题的发展为依托,探讨毕业设计作品的选题跨专业结合的可能性。分别从室内设计家装设计、景观设计、雕塑、室内设计空间搭建几方面阐述与平面和产品、美学结合的可能与可实施性。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 毕业设计 毕业选题 毕业设计展 一、石河子大学的毕业设计展出课程发展介绍 石河子大学地处我国西部,而除石河子大学外,在新疆开设环境艺术专业的院校有新疆师范大学、新疆艺术学院、昌吉学院。石河子大学美术系还和重庆大学、江南大学建立对口关系,所招收的学生分别来自山东、河北、甘肃、新疆,早在五年前还招过湖南地区的学生。几年来,石河子大学建有文学艺术学院人文基地非遗基地,依托非遗平台做了很多民间美术和民俗方面的课题与田野调查,在和当地企业谈落地项目的时候,发现一个项目最终的完成需要不同专业的支持。 现在企业招收毕业生时,也对复合型人才有较大需求。从环境艺术方面的就业来看,发展了很多软装的,还有展览空间,都是复合人才和跨专业的体现。这样就要求石河子大学美术系对毕业设计作品的选题进行细化,并对展出方式作出新的调整。 石河子大学近五年的毕业设计都是对外公开展出。2008-2012年,在对外公开展出的过程中,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和平面设计专业分别展出。而在2012年,石河子大学对毕业设计进行了调整,提出新的方案,出现了毕业设计的个人展,意味着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专心地只做毕业设计,不必写论文。在经历了三年的毕业设计实践课程改革后,学生们有一部分作品留在了学校,还有很多作品陈设和家具类直接进行了出售。而在2015年的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中,石河子大学美术系开设了毕业设计布展这样一门课。这门课的执教人员要求最好是班主任和一位教师合作担任,其中一位教师相当于策展人的身份,毕业设计的主题设定、宣传、展出方式都由两位教师商定。 二、毕业设计布展课程环节及内容 毕业设计布展的调度一向是一个较难开展的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执教的两位教师会要求各专业教师集中进行评估。虽然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毕业设计作品的开题,但是参与审查的教师来自各个专业,有理论方向的教师,有平面方向的教师,还有校外请来的专家。 在这样一个跨专业的教师合作评审下,保证了作品的跨专业的整合性。这样有成组的学生可和平面专业的学生一起做毕业设计,当然也不排除和美术学方向专业的学生一起做一个主题的毕业设计作品展。 进行了第一轮的定稿后,两位专业教师会在中期再进行一轮检查,对进度落后或进行不下去的设计进行调整。这就是新开的毕业设计布展课程的主要内容。 三、石河子大学环境艺术毕业设计选题 (一)室内设计方案方向 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的课程多为CAD、3D、室内设计基础、商业环境、办公环境,学生在四年学习中经历了设计方案的统合设计和设计思维的确立。而毕业设计的目的是展示学生对方案完整性的一个把控,也可以从各种角度考查学生四年所学的文化知识与技能知识。 1.选题方向 不可为室内设计家装方案,可为室内设计中商业环境空间、办公空间、展示空间。设计立意方向从中国元素出发,或从地域性文化出发,或室内设计如何与当下的设计热点问题相结合。在做方案设计时,学生的毕业设计可为概念化设计,也可以对现实中已有方案进行的再设计与改造。 2.设计过程要求 (1)资料收集:每个室内设计的方案都有设计背景、设计说明、区位分析与设计的相关立意材料,学生在做方案时做好前期方案成立与设计立意相关的图文资料。 (2)前期立意O计主题资料收集:相关室内方案资料图,阐述清楚项目位置、设计立意。 (3)前期立意设计元素草图:设计元素1张,设计元素提取2张,设计元素运用1张。设计方案整体表述草图2张。 方案初期阶段:室内设计方案平面图1张,室内设计方案效果图3张。方案中期阶段:室内设计方案效果图与施工图表达图与建筑视频动画制作初稿。方案终期阶段:室内设计方案展板排版与部分施工图表达,建筑模型与建筑动画。 详细要求:将室内设计方案制作展板,数量不少于3件;尺寸要求单幅1.2M×2M;设计最终以实物展示为主,展板要有形式感,可用木框石材进行形式结合,不可只为;模型体现主题性与制作性,做工精美,最小尺寸为40MM×50MM;建筑动画设计必须原创,展示内容为空间内外和设计过程说明,视频5分钟;展板展示包括设计说明文字、设计分析过程图,各层功能流线图、精彩空间节点效果图。 (二)雕塑及壁画方向 雕塑专业方向的学生本科四年学习了装饰画、设计素描等课程。雕塑专业在大多高校都放在美学方向,也有放在环境艺术专业下,所以在毕业设计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雕塑及壁画都可以做这个方向的作品。 1.雕塑选题方向 雕塑设计,真材雕塑,玻璃钢及名人像雕塑。学生在题材上三选二,雕塑设计必选,真材雕塑,玻璃钢名人像雕塑二选一。 详细要求:将雕塑设计方案过程与场景图制作展板,数量为2张;尺寸要求单副0.6 M ×0.4M;设计雕塑可以为各种材质,可写实,可抽象,可为一个场景;一组尺寸最少为3个,体积根据设计稿由指导导师定,不低于80MM,如低于80MM,数量最少为5个;真材雕塑包括装置等,一组尺寸最少为3个,体积根据设计稿由指导导师定,不低于80MM。如低于80MM,数量最少为5个;玻璃钢名人像雕塑,数量为1个,尺寸为1.8M×2M。 2.壁画选题方向: 壁画制作与壁画设计。两个方向都为必选。 详细要求:壁画设计为小尺寸,壁画制作为大尺寸;壁画制作尺寸单幅尺寸最少为2M×2.4M最少为两幅;壁画设计最少为两幅;尺寸由指导教师自定。 (三)家具陈设类 家具陈设是最新加入环艺专业的核心课程,虽然没有形成一个专业,大多倾向将其归为产品设计,但在本文中我们更多地认为它可以是环境艺术的一个内容,这个作品的完成也需要人体工程学、材料与工艺相关知识。选题方向包括组合家具设计,家居空间实体搭建。 1.组合家具设计 可做各种空间所需要的家具。 详细要求:将设计方案过程与场景图制作展板,数量为2张;尺寸要求单副0.6M×0.4M;家具设计的要求必须功能与形式给合,不能实用功能不强;家具设计的个数最少为4个,尺寸由正常家具尺寸为基础。 2.家居空间实体搭建 实体搭建建筑与家居内部空间,可包括各种功能空间的空间墙体与家具。 详细要求:将设计方案过程与场景图制作展板,数量为2张; 尺寸要求单副0.6M×0.4M;空间实体搭建设计的要求必须功能与形式给合,不能实用功能不强;家具设计的个数最少为5平方米,尺寸以正常家具尺寸为基础。 (四)景观设计方案方向 景观选题的学生四年系统学习了植物配置、城市规划、建筑形态空间、公共空间等课程,景观设计从改变人类居住方式,推行绿色城镇化建设方面出发提出专业的方案。 1.选题方向 不可为小区规划方案,可为城市公共空间、展示空间。在设计立意方向从中国元素出发,或从地域性文化出发,或设计如何与当下的设计热点问题相结合。在做方案设计时,学生的毕业设计可为概念化设计,也可以对现实中已有方案进行再设计与改造。 2.设计要求及详细要求 (1)资料收集:每个景观设计的方案都有设计背景、设计说明、区位分析与设计的相关立意材料,学生在做方案时做好前期方案成立与设计立意相关的图文资料。 (2)前期立意设计主题资料收集:相关方案资料图资料,做到阐述清楚项目位置,设计立意。 (3)前期立意设计元素草图:设计元素1张,设计元素提取2张,设计元素运用1张。设计方案整体表述草图2张。 方案初期阶段:景观设计方案平面图1张,景观设计方案效果图3张。方案中期阶段:景观设计方案效果图与施工图表达图与景观视频动画制作初稿。方案终期阶段:景观设计方案展板排版与部分施工图表达,景观模型与景观动画。 详细要求:将景观设计方案制作展板,数量不少于3件;尺寸要求单副1.2M×2M;设计最终以实物展示为主,展板要有形式感,可用木框石材进行形式结合,不可只为;模型体现出主题性与制作性 ,做工精美,最小尺寸为40MM×50MM;景观动画设计必须原创,展示内容为空间内外和设计过程说明,视频5分钟;展板展示包括设计说明文字、设计分析过程图、精彩空间节点效果图。 四、毕业设计选题和过程中的问题 从毕业设计的形式上来看,有视频和模型,而展板的形式也是由二维走到三维,与多种装置给合。这和我们跨专业的视域和多种技能是分不开的。教师应在不同的形式和学科发展背景下提出更多毕业设计的可能性。 毕业设计就像是一个深化设计的过程。毕业设计是毕业生最后一次的专业展示。我们的陈设设计和平面设计做的LOGO及VI设计形成一体,做成一整套的毕业设计。这是一个陈设设计和平面设计作品整合的案例。 在家装设计中,毕业设计作品可以和平面设计中的版式设计与家居中的图册进行平面的接合。在家装设计中最后的展示可以是视频,也可以是网页中的360°旋转的全景页面。 而在雕塑设计中,不仅要展示作品,更要让作品周围的环境与雕作品有机融合。有时,一个雕塑作品需要与大量的背景板和软装进行结合,有时需要对产品设计进行创新。 而景观设计中的展板,有时一个展板可能是一堵砖墙,有时可能是很多不规则盒子的组合。 五、结语 石河子大学环境艺术设计这T课程虽然还是一门新课,学时也较少,但是从毕业设计抽离出来,还有一定的程序。而学生的选题和学生毕业作品跨专业的结合,能更好地展示学生的作品,体现作品的连续性,能够从形式和内容上让学生的作品更加完整和符合市场的需要。 环境艺术毕业论文:浅析环境艺术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 【摘要】在专业教学计划当中,毕业设计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构成部分,是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关键性环节,同时还是评定学校教学质量的指标之一。文章将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措施对毕业设计教学进行改革。 【关键词】环境艺术专业 毕业设计 改革 一、前言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最后一门学习课程就是毕业设计课程,毕业设计的全过程中包含选取课题、课题调研、资料查找、构思草图、设计制作以及统一展览等,整个过程需要历时10周以上,由此可见,毕业设计课程的重要性,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从事或学习环境艺术设计,各项信息资源获得了较好的利用,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然而,从毕业设计质量来讲却不是很好,学生的设计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种情况与教学过程、学生本身有关系。因此,必须加强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的改革。 二、环境艺术设计毕业设计中的问题 1.教学模式开放性与灵活性不足 当前,大部分学校所使用的毕业设计教学体系依然延续传统的方式,在人才培养的计划中,通常是将毕业实习、设计以及答辩等环节安排在同一个学期,教学模式相对而言较为封闭。很多学校将这些环节与教学课时相联系,尤其是毕业实习期,一些学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到单位实习,一些学生在找实习单位时花了过多的时间,进而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进行,所以,在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应采取人性化设计[1]。 2.毕业设计选题存在较大的局限 在毕业设计题目的选择上,一些题目延续使用了很多年,与实际情况相脱离,没有实用的价值,而创新性与个性化就更加无从谈起。在选题的难易程度方面,一些题目较为简单,与平日的实训与课程设计的水平差不多,工作量较少,还有一些题目较难,远远高于学生的实际水平。从设计方法上来讲,采取老旧的方式,过于看重验证,极少使用一些较为新颖的技术与方法。由于毕业设计与实际相脱离,最终将导致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并且出现抄袭、雷同等现象。 3.毕业展示缺乏新意 完成毕业设计之后,必须对毕业设计进行最后的展览。而当前,大多数学校的毕业设计展示所采取的方式是传统的展示方式,即打印展板的方式,这种方式极为刻板,无法将毕业设计的闪光点充分展现出来,进而吸引参观者的注意力。 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课程的改革策略 1.转变思想观念,加强认识 毕业设计是学校教学计划中的一部分,是开展设计科学教育、加强工程思想意识、强化实践水平的关键时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渠道。另外,毕业设计的成果将服务于社会经济,具有社会功能,因此,有关教育部门、教师以及学生等人,应当充分认识到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加强对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从而认真完成毕业设计课程的培养目标。 2.与其他的学科相结合,优化课题的选择 众所周知,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完成,必须融合诸多方面的知识,同时联合其他学科的成员,其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2]。所以,在展开环境艺术设计时,应当与其他的学科相结合,融合与交叉。跨专业、跨学科展开联合毕业设计教学,这是我们未来毕业设计教学的发展方向。比如,在毕业设计中,将展示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和室内设计专业的毕业生联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大型室内空间展示设计对位,通过这种方式,展示设计专业的学生就可以了解到如何将三维形体空间的美学表现出来,怎样才能打造出优秀的美学空间。而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同时也可以对会展和商务营销、展示和信息传播以及展示和策划等知识,有一个系统地、全面的认识与了解。采取这种方式来进行毕业设计,有助于实现不同知识的融合与交叉运用,使毕业生的就业面得到有效的拓展。此外,来源于企业的实际工作项目,同样可以作为环境艺术专业毕业生毕业设计的主题,通过不断地努力得到企业的设计项目,从而实现企业设计项目和毕业设计课程教学的接轨,同步实行,最终达到企业人才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相匹配的,促使环境艺术专业毕业设计获得本质上的提升。 3.强化毕业设计的展示 毕业设计不仅要注重选题、构思、设计、制作等程序,最后一个环节的设计展览也是极为关键的[3]。毕业设计展示的好坏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毕业设计的质量,毕业设计展示不好,那么设计作品中的亮点就难以被发现。因此,学校在展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设计作品时,应当打破传统的展示方式,选择多样化的展示方式,例如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另外,还可以融入装置艺术、装潢设计、现代艺术等展览方式,以便有效提升毕业设计展示的效果。 四、结束语 毕业设计是对教学效果的概括与总结,同时也是对专业课程学习成果的一种检查,必须教师与学生一同努力,并且要联合校内外的各项要素,积极参与其中。因此,学校不断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进行创新与变革,采取各种有效促使,以便有效的提升毕业设计的质量与水平。 环境艺术毕业论文:考察法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通过对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的学习与实践,分析了其中的考察法的定义及内容,以及考察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总结了考察法在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课程中的应用过程及成果,对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提出笔者自己的经验和体会。 关键词:考察法;德国;职业教育;毕业设计 1背景资料 2012年10月29日至11月3日,笔者参加了由珠海市教育局主办,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协办的“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师资培训班。本次培训班共有3名资深德国专家授课,其中舒尔茨教授主要讲授微观教学法和引导文教学法;史侯德先生讲授项目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劳伦斯先生讲授考察法和媒体辅助教学法。 笔者所在的班级第一位教师是劳伦斯先生,他讲授的考察法使笔者受益良多,对笔者正在同步进行教学的环艺专业《毕业设计》课程有直接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现将笔者本人的学习经验以及应用的成果总结如下,期待与同行进行交流。 2考察法的定义及内容 考察法是指在实践中对事实、经验及行为方式等进行有计划地现场考察的方法。它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织,学生独立自主完成的。考察法在执行过程中一般分六个步骤:准备――计划――实施――评估――展示――反馈。 在准备阶段,教师应首先注意如何用考察法来实现本专业教学目标;其次是确定考察地点与主题;第三是与考察地负责人确定考察时间、安全问题、活动安排等。第四是考虑如何到达考察地点、往返要多长时间、必要的设备和工具等问题;第五是要明确哪些知识必须在考察临行前教给学生;第六是注意考勤信息。 学生方面,在准备阶段要落实考察中需要弄明白教学内容、激发考察兴趣;其次是思考考察对象、内容及预期结果;第三是与考察地负责人确定考察时间、安全问题、活动安排等。这个阶段学生独立自主的完成,教师只提供引导和建议;第四是准备考察时的提问技巧、采访技巧、书写技巧、结构化技巧。 在制定考察计划时应注意三个问题:第一是全班共同讨论并确立考察任务,学生制定考察任务及标准,教师应确保考察目标与培训目标一致;第二是构建不同任务的工作组,也可以安排多个工作组相同的考察任务,通常3至5人为一个工作组。第三是获得考察地点的第一手资料,从企业官方网站或企业宣传册或询问相关人员。 在实施考察计划时,要确定考察组内各成员的工作任务,如询问、记录、观察、评估、测量、拍照等。工作组准备必要的考察材料,如采访清单、调查问卷、考察记录等。其次是确定由谁来购置考察中所需要的辅助技术设备(相机、摄像机、麦克风)。在计划阶段结束时,各小组须在班内展示考察方案,并在讨论中对原方案进行优化。 最后就是考察反馈,包括评估、展示和反馈三个步骤。评估可以由教师做出标准,如按百分制打分,或者给予一段比较中肯的评语,也可以由各小组之间互相评估。展示方面,可以采用作品展、成果汇报展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制作ppt.或者视频等方式给予展示。反馈阶段主要是针对本次考察的结果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以方便教师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在下次教学中吸取经验教训。 3考察法在高职环艺专业《毕业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考察法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是非常适合使用的,如在环境艺术设计的《餐饮空间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展示设计》、《毕业设计》等专业设计课程,都适合使用考察法。 笔者在培训期间恰好正在上2010级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课程,该课程安排了2个选题:一是中山菌香园的主题餐厅设计,二是珠海金湾区三灶镇富都小区景观设计。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并结合本次培训的学习心得,笔者安排学生首先进行设计选题的确定,然后再根据选题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调研(考察),并要求一周内以ppt.的形式提交考察报告。 学生大多数选择主题餐厅设计课题,从最后提交的ppt.情况来看,各小组均较好地完成了预定目标,也能够较好地理解并应用“考察法”。其中有一个小组所做的调研报告ppt.内容详实,也比较完整,成为本次毕业设计的典型案例,现摘录如下: 该小组以“咖啡时间”西餐厅及康师傅私房牛肉面馆两个典型的主题餐厅为考察对象,从餐厅的设计定位及立意、空间布局、风格形式,以及在色彩、材质、灯光等方面的设计进行分析,进而从流线组织、功能分布、室内装饰(包括设计定位、空间组织、风格形式、色彩、材质、灯光、陈设)等方面比较两个主题餐厅室内设计的优劣,最后对本组毕业设计方案的初步构想。 首先,他们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到“咖啡时间”西餐厅的设计定位是以“咖啡文化”为主要设计理念。整个空间以怀旧色彩为基调,通过木质的餐桌,藤编的座椅,木质的隔断窗格等等,这些装饰元素来营造“咖啡文化”的主题。整个餐厅给人一种悠闲舒适的感觉。其次,餐厅的空间布局多以半封闭的形式进行分布,通过屏风隔断对空间进行分割。整体呈现现代简约的设计风格;色彩方面,整个空间在色彩上运用了大量的黑白色的对比,空间以重色为主调;材质方面,运用上用了大量的木材和藤编等自然生态的材质;灯光运用了柔和的暖光,整个空间灯光以暖色调为主,使得空间显得温馨惬意。最后,通过绘制简单的功能泡泡图,分析了该餐厅的交通流线组织和功能组织。 第二个考察对象为康师傅牛肉面馆,因为康师傅私房牛肉面馆的主要菜色以中国传统的“面食”为主要菜系,因此在设计上应用了一些“中国元素”。 餐厅的整体设计以中式餐厅的形式进行设计。空间布局以中轴对称的形式进行分布,通过屏风隔断对空间进行分割。整体呈现中式现代简约的设计风格。色彩方面,运用了红黑色的对比,空间以“中国红”为主色调;木制“花”形图案的设计元素是整个餐厅设计的亮点,它贯穿着整个餐厅的主体空间;灯光方面运用了柔和的暖光,整个空间灯光以暖色调为主。 通过以上两次考察并对比分析后,该小组决定综合两个考察对象的优点,立足本土文化,创作简约、温馨的主题餐厅设计方案。他们的毕业设计选题最终确定为“潮州菜馆”主题餐厅设计,并拟将潮州方言、潮剧、潮州工艺、潮汕民居建筑、潮州木雕、潮绣、潮州大锣鼓等潮州文化融入设计方案。 “考察法”帮助该小组迅速、顺利地确定了毕业设计的选题及设计方向,可见,考察法在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课程中具有非常切合实际的用途。 4结语 考察法作为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之一,其由来已久,在以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中也已有使用,只不过以往称为设计调研,而且其内容比不上德国专家讲授的考察法这么具体,在执行过程中也缺乏贯彻的力度,有时甚至只是象征性地提交一份调研报告而已。此次劳伦斯先生所讲授的考察法给笔者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一是整个“考察法”从概念到执行过程都相当完备,理论详实而具体。劳伦斯先生在介绍主要理论内容时不厌其烦,哪怕是看似人皆共知的常识内容也逐一详细讲解,展示了德国专家特有的严谨、细致的工作精神。 二是对实践过程的严格掌控。在理论讲授结束之后,劳伦斯先生便提供了六个选题让各小组成员选择,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考察法”的实践训练。这些实践过程都有规定的时间限定,并在他的课件中以读秒的方式计时,时间一到便要求提交(当然这也与德国专家来校讲学的行程时间有关)。比如小组讨论确定选题和小组成员分工,给定的时间是三十分钟,时间一到便提交确认。这种方法虽然给各小组成员造成一定的紧迫感,而且由于没有过多的时间考虑,后期制作上也难免仓促,但却有效地避免推托、重复劳动和做无用功,反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这点恰是以往我们在教学中的弱点――学生经常拖延时间,影响设计进程。比如这次笔者布置给学生的调研任务,完成时间是一周,而劳伦斯先生给定的时间只是一个下午。最后的成果证明,这一个下午和一周时间做出来的东西其实差不多,虽然一个下午做出的报告内容难免粗糙,但由于不假思索,执行力度强,反而容易迸发思维的火花。 第三是考核讲评,劳伦斯先生让各小组学员之间互相提问题并评分,充分调动了学员的课堂积极性,并且在互相讲评中产生新的收获,这点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第四,劳伦斯先生在上课过程中不仅展示了德国人严谨、严肃的一面,也展示了他风趣幽默的一面,比如对迟到的学员处罚唱歌,或是黄牌警告。在他讲课过程中会忽然对不专心听讲的学员提问,这些提问的问题相当简单,有时只是让人猜猜他的课件中下一个笑脸图案是什么颜色的,对于答对者给予一块巧克力等小奖赏,答错者也没什么处罚。只不过即便没有惩罚,也足以有效的制止学员不专心听讲的行为,并且能有效地调节课堂氛围,使课堂变得不那么枯燥。这些方法看似无关紧要,其实都值得我们中国教师学习。 短短一周的学习时间虽然很快过去了,但德国专家的治学精神和教学态度却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所讲授的教学方法,笔者也将在今后的教学中逐一实践,这或许会给我校乃至全省的职业教育带来全新的面貌。 环境艺术毕业论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探讨 摘 要: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是该专业学生毕业之前最重要的课程,是对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果的检阅和展示,毕业设计的效果直接反映着高校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本文从近年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出发,探讨了该课程在教学改革上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课程是该专业学生毕业之前的最后一门必修实践课程,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从课题选择、调研、资料搜集、草图构思、设计制作、集中展览历经时间超过十周,很少有专业课程可以达到这么长的时间,所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从事环境艺术设计这一专业的师生不断增加,网络、图书、期刊等信息资源也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国内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迅速。但是从毕业设计的质量上来说形式却不容乐观,在学生作品中出现了许多错误的倾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教学过程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环境艺术设计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 一、环境艺术设计毕业设计的重要性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是该专业学生毕业之前的重要实践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毕业设计是学生四年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检阅。毕业设计中会综合运用课题选择、市场调研、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造价与预算、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制作、建筑制图、建筑构造、印刷工艺、中外设计史、设计学概论、三大构成、外语等各学科知识。 (二)毕业设计是学生实践能力的集中体现。毕业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最重要的实践课程之一,对于项目调研、个人科研、项目实施等各方面实践能力的锻炼具有重要作用。 (三)毕业设计是学生独立科研及创造性培养的关键课程。 毕业设计中学生对课题的选择和分析和制作过程都需要亲身实践与创新,都是对自身科研能力的锻炼,对于以后的工作和继续深造作用巨大。 二、环境艺术设计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不够重视。学生对于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降低,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教师要求不够严格,毕业设计成绩是由教师主观打分,几乎是全部都能通过,而毕业设计成绩的高低与评优评奖的关系又不大,这就给了学生应付了事的借口;其次,学生在毕业之前已经找好工作,没有将全部的精力放到毕业设计中;再次,不重视与实际项目的结合,学生的毕业设计往往与实际项目的结合度过低,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发挥。 (二)选题不当。根据近两年的毕业设计来看,学生对于毕业设计课题的选择上还有很大的盲目性与跟风性。盲目性主要体现在学生选题的随意,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要么就是高谈阔论的要设计一个“城市”,要么就是缺乏新意的要再造一座“拙政园”。跟风性主要体现在选题的相似性,缺乏设计的独特性与新颖性,往往涉及的层面较窄,要么是清一色的商业空间,要么是清一色的居住空间。 (三)缺乏调研。学生对毕业设计的调研持有无皆可的态度,课题调研流于形式。仅仅依靠网络和图书馆的资料。对于课题的调研不够全面深入,导致对设计课题的理解存在偏差甚至误解,表现深度不够,随后的设计效果可想而知。 (四)草图潦草制作粗糙。草图阶段是毕业设计过程中调研完成后学生根据调研情况和个人思维的第一个阶段,一个准确、完整、有意味形式的草图对于毕业设计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这个阶段往往出现两个问题:第一,设计方案的创新性有待提高。学生群体相对视野狭窄,缺乏深厚的理论支撑,容易受到现有设计的限制而难以完全发散自己的设计思维,往往是“照猫画虎”;第二,方案缺乏文化性,学生做的方案90%以上为“方盒子式”的现代主义的空间设计样式,从中很难找到文化内涵的融入,这对于新世纪文化竞争下的设计发展是不利的;再次,在草图阶段,往往草草了之,没有对方案进行深入的分析,甚至具体的尺度、比例、造型、色彩、材质、灯光等没有细致推敲就开始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在最后阶段的设计制作上,模型制作技术、软件操作、手绘表现等熟练程度和制作水平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问题,往往设计思路与设计制作上出现脱节,因表现手法或表现方式的不完善而没有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 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课程的改革措施 针对毕业设计过程中出现的以上问题,提出如下改革措施供各高校和业内人士探讨: (一)转变观念,提高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首先教师做到严格要求,积极进行毕业设计指导前的学习,挖掘教师自身的潜力。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聘请校外设计院或企业的一线高级设计师或策划师担任导师,对毕业设计的实践环节进行指导。教师严格要求,对于毕业设计明显应付了事的学生一律不能给与相应的学分,增强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其次针对学生已经工作的情况,可以要求学生提前进行毕业设计或利用下班时间主动找导师交流毕业设计进展情况,毕业设计导师要掌握学生毕业设计的每个过程。 (二)毕业设计课题选择阶段。首先,提前对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宣传动员,让学生提前将毕业设计选题落实到某一点上,而不是某个面上,同时结合毕业论文会更增加毕业设计的分量,让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不会仓促和盲目;其次,学生在课题选择的时候参考导师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主动的与导师沟通交流,同时尽量避免和同学之间出现雷同选题的情况,以“独一无二”为选题标准,;再次,课题的选择可与各类环境艺术设计大赛接轨,既可以作为毕业设计来做,又可以作为作品参赛,或者选题结合实际项目也是很好的选择。 (三)毕业设计调研阶段。让学生主动进行课题调研,详细讲授调研的程序,特别强调对课题调研过程要进行人员分配、数据收集、采访、抄录、录音、拍摄等详细程序,提前规划好调研的线路及时间,准备好采访、抄录、拍摄的内容,如果多人合作一个课题可细化调研人员调研分工,具体到某个人担负什么调研任务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成员调研完毕后需将不同的调研内容撰写调研日志并统一归档。待全部人员调研工作完成以后,结合调研日志撰写课题调研报告,从所选课题的背景、课题现状、可行性、课题拟解决的实际问题、设计重难点、初步设计思路等多方面阐述所选课题。 (四)草图阶段和设计制作阶段。前期草图阶段要让学生从课题的空间造型、色彩、材质、灯光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详细的画出该课题的平、立、剖面图,并着重推敲空间造型的比例、尺度及创新性与文化性。让学生主动联系老师指导草图,对出现的问题及时作出调整。加强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形式的创新和文化元素的导入。 (五)增加教学投入。首先图书、期刊杂志、网络课程、电子图书、计算机等硬件设施对于拓展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视野尤其重要。特别是在毕业设计阶段,增加图书、期刊杂志、网络课程、电子图书、计算机等硬件设施的投入,多方面设计资源及材料的搜集整理及参考对于设计创意的形成阶段、制作阶段具有关键作用。其次是拓宽毕业设计实践环节的投入,针对学生毕业设计与实际项目结合度低的情况,健全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所在学院或教研室要与实际项目做好调研、实习等的沟通并与项目实施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有条件的学院或教研室可成立专门的实训基地或工作室,让学生的毕业设计能够更好的结合实际项目,充分利用实训基地,做到课题的设计与施工一体,从项目实践中获得准确的数据,从实践中获得设计经验和心得体会,将所见所学应用到毕业设计中去,为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专业基础。 (六)实现规范的过程管理,严格毕业设计评审。要制定好毕业设计的初期选题、中期检查、进度计划等一系列教学计划。严格要求教师和学生分别制定毕业设计的进度计划,按期检查,实现进度汇总,并严格按教学计划组织毕业设计进程。定期走访学生,了解学生的需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对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做出弹性的调整,以适应不同水平学生的设计。制定规范的毕业设计评审标准,从选题、草图、调研、设计制作等多方面综合评审,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内外专家、教授和具有丰富项目经验或实践经验的工程师、设计师等参加毕业设计的评审,实现对学生的设计思维、创新能力、设计成果的综合评价。同时对教师创新意识、指导方法、科研水平进行集中检阅。对于不能达到毕业设计要求的学生,责令限期重新制作,或成绩评定为不合格,不给于学生毕业设计相应的学分。对于在毕业设计中不尽职尽责或其所指导的学生整体毕业设计较差的指导教师,在教师年度或学期考核中给与不合格并取消其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资格。 环境艺术毕业论文:基于项目课程的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创新与实践 摘 要 高职教育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毕业设计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根据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理论,从项目设计流程构建基于环艺项目设计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块,并从合作企业引进真实完整的项目,学生在教师团队的指导下,以小组协作的方式,完成完整的环境艺术设计项目,效果良好。 关键词 高职教育 项目课程 环境艺术设计 毕业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高职教育的一个新兴专业,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跳出了本科“压缩饼干”的模式,构建了以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为主线的课程体系。然而,在教学实践中,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究竟应如何进行改革,这始终是一个困扰着我们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与发展,探讨和研究毕业设计教学的改革,既是毕业设计现状的急迫要求,也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课题。 1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理念 1.1 高职教育毕业设计的重要意义 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教育部针对目前高校扩招,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出现了滑坡现象,重申毕业设计的重要意义。①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教育的毕业设计是本科模式的缩水版还是按照高职教育特征进行教学改革等诸多问题,逐渐显现出来。“高职高专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和整体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②“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因为培养方案、学生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③许多高职院校的设计类专业,在毕业设计方面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纸上谈兵、脱离实践的“图纸设计方案”或“模拟设计项目”的状态之中,不利于毕业生的零距离就业。 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相对于本科院校来说,学制较短、培养目标和知识结构也显著不同,理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相对有限,如何保证并提高毕业设计教学的质量,是我们苦苦思索并寻求突围的课题。 1.2 德国职业教育真实完整的项目工作的启示 近年来,我们一直学习和分享世界职业教育的经验。其中,德国职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常常给我们以启示。二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百废待兴。德国人以“双元制”的教育模式培养大批各种职业专门人才, 它是战后德国经济起飞的“秘密武器”。德国职业教育中有一重要的教学环节,在形式上类似我们的毕业设计,即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以一项真实完整的项目工作来系统训练学生,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一个模拟的工作情境中,训练完成整个工作过程各阶段的任务。德国职业教育真实完整的项目工作给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1.3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理念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高职高专学生的毕业设计要与所学专业及岗位需求紧密结合,可以采取岗前实践和毕业综合训练等形式,由学校教师与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选题,确定训练内容和任务要求。 因此,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时,应解构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模式,以绿色的生态环境意识和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建构适和高职特征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即遵循高职教育的规律,从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出发,从社会需求、专业特点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实际出发, 选择具体的环境艺术设计项目,在具体的设计情境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具体而言,高职教育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成果不是论文形式而应当是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即实现毕业设计的项目化。高职学生毕业设计的要求也不同于本科生,轻论文的理论性和学术性要求,注重对设计作品的技能性和实用性的考察。 2 基于项目课程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所谓项目课程,是指以工作任务(项目)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 。 项目课程起源于职业教育,却并不是职业教育的专利,而成为一种有着深厚理论基础的课程模式,并被广泛地应用到了各种类型的教育中,如职业教育、幼儿教育、高等教育。当然,在不同类型教育中,其具体表现形态是一样的,如职业教育中体现为产品制作或服务提供,而幼儿教育中体现为主题活动,高等教育中体现为课题研究。 环境艺术设计是指环境艺术工程的空间规划,艺术构想方案的综合计划,包括环境与设施计划、空间与装饰计划、造型与构造计划、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计划等。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中,我们以项目课程来选择、组织毕业设计的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具体而言,即以环境艺术设计项目为中心,选择、组织毕业设计课程内容,并以完成环境艺术设计项目工作任务。 2.1 依据项目设计流程构建基于环艺项目设计课程模块,实现课程结构模块化 环境艺术设计一般需要经过“立项资讯决策实作研究完成规范化方案自我评估交付检验”等工作流程,在这个工作流程中需要完成以下工作任务(见表1):即概念方案计划、模型方案设计、方案线图绘制、效果图制作、文本制作、施工工艺流程与预算。依据项目设计流程和工作任务,环艺专业的毕业设计项目课程选择组织的课程内容如下:即《项目方案设计与汇报》、《模型设计与制作》、《CAD完整施工图制作》、《3DMAX效果图制作》、《图文呈现方式后期制作》、《施工工艺流程与投标报价》等。 图1 环艺毕业设计项目课程模块图 按职业需求和学生的个性,环艺专业设定了“景观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家居空间设计”三个职业方向,并根据这三个方向开设相应的课程学习领域,并集合为毕业设计项目课程的学习领域,实现课程结构模块化。(如图1所示)主要体现在:其一,项目课程开发以环境艺术设计设计的工作分析为基础,其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均来自于工作任务模块的转换,从而建立了以工作体系为基础的课程内容体系。这是“重构”意义上的模块化。其二,课程内容以具体化的设计工作项目(行动化的学习项目)为载体,每一个项目都包括实践知识、理论知识、职业态度和情感等内容且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系统。这是“综合”意义上的模块化。其三,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设置上,学生根据自身的职业定向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景观设计” 、“家居空间设计” “公共空间设计”,这即是“自主”意义上的模块化。 2.2 以真实的设计项目为毕业设计项目课程的载体,实现课程内容的综合化 项目课程内容综合化,主要体现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综合,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情感的综合。实现“综合”的关键是课程载体的具体化。课程载体来自于职业岗位的具体设计工作内容。我们坚持实用性、应用性与创新性原则,从校企合作的相关企业中,选取市场需要的、适合学生现有知识和能力的真实设计项目,如“松潘古城景观规划”、“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合川校区校园景观设计”、“画家之家――废旧工厂改建工程”,根据设计项目的难度和工作量大小,学生一组一题,少数家居空间设计项目为一人一题。所有的学生都承担了真实的设计项目,这就使课程载体由抽象的概念转变为具体的设计工作任务,并且融理论、实践一体,融技能、态度和情感一体。因此,这样的载体不仅是课程内容的载体,还是教学实施的载体。学生在真实项目的设计过程中,学习以设计工作体系为基础的课程模块,训练完成整个工作过程各阶段的任务。以完整的项目工作过程贯穿整个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后完成具体的设计工作任务。这就综合训练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对学生提前进入“工作角色”有积极的作用。 2.3 融“教、学、做”为一体,项目课程实施一体化 在毕业设计项目课程的实施中,实施主体、教学过程、教学场所等三方面的发生变化。 就教学实施主体而言,我们组成了专兼职结合的教师团队,团队中专职教师是融教师、“设计师”(或工程师)为一体双师型教师,还有来自企业的设计师、工程师。毕业设计项目课程若干模块,由相关专业特长的教师带领完成。每个“子模块”设置一位老师担任负责人,由该负责教师召集相关老师,具体研究教学内容、教学办法;教师团队的带头人统一考虑课程安排、实施、保证课程连续性、完整性。 就教学过程而言,毕业设计的教学过程与设计工作过程的结合,学生经历了惶惑、焦虑,认知,知觉、感觉、想象,知识转换成能力;视知觉整体性,任务的整合及能力迁移,注意与设计,认同感等心理过程,这种心理过程与最初方向选择、方案设计到设计的最后完成的行动过程融为一体,也就是融“教、学、做”为一体。 就教学场所而言,传统教室、专业实训室、工作室、企业工场的三者结合。毕业设计项目课程的教学场所除了传统教室外,更多地在专业的实训室、工作室、企业工场开展教学。 2.4 在评价标准、评价主体和评价过程上,践行多元开放的评价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后盾和手段,为此,毕业设计项目课程践行多元开放的评价,主要体现在评价标准、评价主体和评价过程三方面:第一,评价标准立足社会需求,做到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的接轨,实现课程标准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协调。第二,评价主体不仅是学校和教师,还有学生、企业、行业协会。第三,评价评价过程不仅要落实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环节,要着重落实学生自评、互评和社会评价环节,并建立学生自评、互评和社会评价的规范程序及方法体系。 首先,根据评价指标由教师、学生、企业共同评定小组成绩;以小组成绩为基础,经过学生自评和互评,确定个人成绩。此外,还要接受社会的评价。采用“作品展示、企业招聘、行业评价、作品参赛”的评价方法。每年组织学生毕业设计作品年展、并将毕业设计作品展与人才招聘会有机结合,邀请企业领导、行业协会专家共同参与毕业设计展。这些社会评价是对毕业设计教学质量重要的考核和检验。 3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效果分析 从2005年到2011年,我们连续进行七届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改革实践,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得到了社会、企业、学生各方面的认同和赞扬。同时还在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改革上走出了一条有创新之路,较好的解决“纸上谈兵”式毕业设计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学生的设计由过去的“从资料中来,到资料中去”变成了“从企业中来,到设计中去”,融“教、学、做”为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强化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1 总体情况 毕业设计项目课程体系紧贴岗位要求,从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出发,按照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科学设计、合理布局,实现学校、企业“零距离”培养,课程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得到强化训练。 3.2 学生就业、创业情况 实现了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近三年来,我校环艺专业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98.3%,签约率93.82%,专业对口率从原来的56%上升到84%。 3.3 培育了学生创新成果 产生了一批学生创新成果,如重钢旧址公园改造方案、重庆永川松溉古镇景观修建性详细规划等设计作品。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作品在参加各种全国性(本专科)作品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5年来在全国的各大赛事中共取得了金奖8个,银奖11个,铜奖8 个,优秀奖3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4个,其中包括在全国有影响力毕业设计作品竞赛: 2008-2011年,连续四届获得“全国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展”金、银、铜奖;2009-2011年,连续两届获得“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学年奖”两个金奖和三个银奖。得到专家和同行的认可,在全国取得良好的声誉。
生物教学论文:HPS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发展策略 一、HPS教学模式 HPS教学模式的程序包括以下6个环节,如图1所示。 1.演示现象 教师可以演示某一自然现象,播放一段视频或讲述一个科学史故事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学习伴性遗传时,教师先介绍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发现色盲症的故事,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同时激起学生利用科学史进行探究的欲望。 2.引出观点 教师启发学生就这一自然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解释,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科学研究的热情。 3.学习历史 在这一环节,教师的做法是:(1)介绍早期科学家关于这一现象的思想与实例,作为学生研究的参照系;(2)举例说明当时其他科学家所持的不同观念;(3)引导学生讨论或探索这些观念产生的背景、条件,使学生认识到科学认识的时代制约性;(4)按日期和事件简要地总结历史上的研究。 4.设计实验 学生分组讨论由学生和科学家提出的各种观点的正确性,并从中选择某种观点,设计实验进行检验。这一环节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使学生认识到:①对同一自然现象可能有不同的解释;②可以用实验检验这些观点(假设)。 5.展示科学观点和实验检验 由教师讲解当代的科学观念,即介绍教科书上对这一自然现象的解释,从而为学生实现观念转变提供思想基础。这时,教师的讲解增加了学生的认识,实现由原有的错误观念向科学观念的转变。 6.总结评价 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科学探究的本质、历史上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和科学观念。 二、HPS教学模式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我国《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注重生物科学史的学习”。科学史教育可以在加深知识理解的同时,让学生领悟到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的人文性,领悟到科学的本质,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HPS教育模式即是科学史教育的一种模式。 教学案例分析:“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简述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能力目标:尝试提出问题、做出假设,理解假说的提出要有实验和观察的依据,需要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并通过观察和实验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探讨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的作用;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尝试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 3.教材分析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分子与细胞》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的第二节,主要包括科学家探索细胞膜化学成分与结构的科学史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两部分内容。其中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是教学重点,尝试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是教学难点。教材为学生提供大量充分有效而有序的素材,以问题的形式启发引导学生做出假设、构建模型、设计实验,让学生感受科学家探索的历程和探索过程的艰辛。 4.教学过程 (1)演示现象。 教师活动一:播放实验录像:①台盼蓝染色酵母菌,死的细胞会被染成蓝色,活的细胞不着色;②显微注射器将伊红注入变形虫体内,伊红很快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很快逸出。 学生活动一:明确细胞膜具有重要功能。 设计目的:渗透生物学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激发学生探究细胞膜结构的欲望。 (2)探究:循着科学家的足迹研究问题。过程是教师提供情境资料学生构建模型课件展示科学家的实验过程。 教师活动二:19世纪末,欧文顿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的实验,发现脂溶性物质比非脂溶性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这说明细胞膜的成分中有什么物质? 学生活动二:细胞膜中含有脂质分子。 设计目的:引入欧文顿以惊人的耐心进行上万次的实验,学生从中感受到科学工作者对真理的热爱与锲而不舍的追求,进而能从中领悟到科学精神的真谛。 教师活动三:科学家将细胞膜从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加入蛋白酶,细胞膜被分解。这说明膜中还有什么成分? 学生活动三: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分子。 教师活动四:1917年,朗姆瓦将磷脂溶于苯和水中,当苯挥发完以后,磷脂分子在空气与水的界面上分布散乱,经过推挤排列成了单层,而且每个磷脂分子的头部浸入水中,尾部浮于水面。 学生活动四:根据朗姆瓦的实验构建磷脂分子在空气与水界面上分布的模型。 教师活动五:图片展示组织细胞生活的环境:内外都是以水为溶剂的液体。 学生活动五:根据磷脂分子的特点结合人体组织细胞内、外环境,猜想并构建磷脂分子的排布模型。 教师活动六:1959年,罗伯特森用电镜观察到了清晰的细胞膜照片,看到了暗—亮—暗的三层结构,并认为:生物膜为三层统一的静态结构。 学生活动六:根据罗伯特森观察的结果构建蛋白质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排布方式的模型。 教师活动七:冰冻蚀刻电子显微法观察到:蛋白质镶在、嵌入、横跨磷脂双分子层的三种排布方式。 学生活动七:根据蛋白质的三种存在形式构建蛋白质分子在磷脂双分子层中的排布模型。 教师活动八:1970年,弗雷和埃迪登将人和鼠的细胞膜蛋白分别用红、绿荧光标记后,让两种细胞融合,杂交细胞的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这说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学生活动八: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设计目的:上述活动的目的主要是渗透以下思想:①让学生沿着科学家的探索思路,领悟科学家的思维过程,让这些知识成为学生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②现代技术对生物学的推动;③要勇于质疑,勇于向权威挑战;④生物学每步前进都是以实验为 基础的;⑤实验材料的正确选择至关重要;⑥科学需要大胆想象与推理。 教师活动九:桑格和尼克森在继承创新中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学生活动九:总结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设计目的: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理解科学理论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3)总结评价。 教师活动十: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不是就完美无缺了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活动十:小组讨论,发表见解: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永无止境,对膜的研究将更加细致入微…… 设计目的:①培养学生交流能力和合作的能力;②培养学生不断思考探究的热情。 三、教师利用HPS教学模式的注意点 教师要利用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现象,为学生提供情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去探究,去发现生命世界的奥秘。 教师要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和水平,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由浅处入手,层层深入,创设情境,开展教学。 HPS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较高,教师除了课前充分备课外,平时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的培养,使课堂探究能有效、有序地进行。 在生物科学史上,一直存在着各种理论的激烈碰撞和斗争,在教学中,教师应允许学生不同观点的存在,尊重学生的各抒己见,鼓励学生尝试各种方式和方法,积极探索。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挑战书本的权威和教师的权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生物教学论文: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能力培养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对高中学生来说,生物实验教学主要包括常见的仪器、器具、药品的使用能力,还有对实验程序的理解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处理能力等。 一、让学生明确仪器的原理和药品的特性,是培养学生使用它们的能力的基础 “知其然,应该知其所以然”。对仪器的原理、药品的特性不了解,使用起来就会带有盲目性,就不可能形成使用能力。例如,学生对低倍镜和高倍镜的选择上,经常不能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和观察目的进行合理的选择来使用,学生常常由于好奇心的驱使和对低倍镜、高倍镜特点的无知,总是一上来就用高倍镜,认为高倍镜总比低倍镜观察清楚。这种盲目性,是由于学生不了解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不了解高倍镜放大倍数大,分辨率高,但所看到的实际面积小,即视野小。而且倍数越高,看到材料的厚度就越薄,高倍镜适宜观察局部和细节。低倍镜所看到的面积大,适宜观察材料的整体结构,以及寻找观察目标。只要学生了解了这些基本原理,才能正确选用低、高倍镜。由低倍镜换高倍镜时,如果图像不太清晰,只需调节细准焦螺旋,就可以看清图象了。至此学生只有了解了上述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才能正确使用高倍镜。另外,如果镜中有污染的花斑或异物,就会影响对微细结构的观察,清除花斑或异物,也是形成使用能力的一个方面。清除污染物,首先应确定污染物在目镜、物镜还是装片(或切片)上。因此应让学生了解目镜在镜筒上可用手做圆周转动,装片(或切片)在载物台上可用手向任意一个方向移动或用移动器上下左右移动,如污染物在装片(或切片)上,移动装片(切片),污染物则随之移动而反方向移动,否则,污染物就在物镜上。在清除直镜筒的显微镜目镜和物镜上的污染物时,还应让学生了解先后顺序,应先摘下物镜,然后再摘下目镜,试擦完毕装上时,则应先装目镜后装物镜,因为这样可以防止因摘装目镜时与镜筒摩擦下来的尘渣沿镜筒落入物镜的内部。 在明确学生实验中药品的使用能力方面:例如,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应让学生了解龙胆紫或洋红是与染色体结合的碱性染料,碱性染料是指有色离子是阳离子的染料,而不是染液的pH呈碱性。这样就引出了一个问题,醋酸起什么作用?应让学生了解2 %醋酸是染料的溶剂,在染色时增加了细胞的通透性,而不引起细胞膨胀,利于染液的离子进入细胞而使细胞核内的染色体着色。在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时,要让学生了解自来水中有许多阳离子,可以将已交换吸附在根细胞表面的亚甲基蓝阳离子交换下来,使蓝色的根变浅,而影响实验效果,从而使学生明确为什么用蒸馏水冲洗根上的浮色,并且知道整个过程中所用的蒸馏水不能被污染。在提取叶绿体色素中,要让学生了解叶绿体色素是有机物,可以溶于有机溶剂。了解在叶绿素中的Mg易被叶子的细胞液内的有些有机酸的H取代而转变成去Mg 的叶绿素,影响对色素的观察,从而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要用丙酮作提取剂,为什么一定不要让层析液没及滤纸上的滤液细线,为什么在研磨前要加入碱性盐——少量的碳酸钙。当然,也只是在这个基础上学生才能灵活地运用它。 总而言之,教师要善于把实验仪器及药品性质、使用原理讲清,这对提高学生使用它们的能力大有好处。 二、培养学生善于分析实验程序 一个较为复杂的实验过程是设计人员长期辛勤劳动的结晶,它往往是经过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反复摸索。所以,学生实验中,不能单纯地用实验指导进行“按方抓药”出现结果就行了。而要指导学生去分析实验中每一步骤的作用,每一个处理意义以及各步骤之间的联系,从中学习解决问题、研究事物的方法。例如,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过程中,大致为:培养10%HCI解离漂洗染色压片。 要让学生了解根尖放在10%HCI溶液中是为了溶解细胞间的果胶质, 使根尖细胞间变得松散,便于压片,否则根尖细胞很难压散,不利在镜下观察。另外,通过10%HCI的处理,使细胞迅速死亡, 让细胞分别保留各自的分裂状态。漂洗是为了冲洗解离液(10%HCI),否则影响染色效果。 又如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溶液染色的目的是,这两种染料易使细胞核内的染色体着色,从而增大细胞核与周围部分的反差,便于观察染色体分布和变化,压片的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变成单层,否则光线无法透过会影响观察。加清水是起润滑剂和利于细胞分散的作用,压片时,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的目的是防止手指与盖玻片直接触压,会将极薄的盖玻片压碎(在镜下观察前应将载玻片取下,并注意不要让盖玻片移位)。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制备滤纸条时,应让学生了解将滤纸剪成长10厘米是因为胡萝卜素在纸条上扩散的距离约为9 厘米左右;宽1厘米是利于划出齐而均匀的滤液细线, 去两角为了使层析液在纸条上扩散速度均衡,后两者都是为了扩散出四条平行的色带。在距去两角的一端1厘米处用铅笔画一横线, 目的是为划滤液细线提供参照线并且防止层析时在盛有3毫升层析液的烧杯(100毫升)中,滤液细线被层析液没及。划滤细线时还应让学生知道干燥后重复划2—3次,是为了增加色素的分子数,以便在纸条上走出四条明显的色素带来。如果在不干燥的情况下连续划线,色素会随滤液中的液体(如丙酮)在纸条上的扩散而扩散,划出的滤液细线较宽,其结果是相邻的两条色带会发生部分重叠。因此,在实验中,应根据学生程度和涉及原理的难易不同,由教师讲清或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学生既知道实验应怎么做,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三、培养学生善于分析实验现象 在实验中,经常存在着对实验最后结果的记录,而轻视对实验过程中间出现某些现象的记录,重视结果而不重视分析结果,重视对成功实验的肯定,而不重视对实验中的失败查找原因等现象。这不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例如,在观察植物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在显微镜的某个视野中,要让学生了解为什么看到的细胞多数为间期的细胞。在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要让学生了解液泡的体积大小、颜色变化如何。在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四种色素彼此分离的原理是什么,这一原理单靠高中教科书中的知识还不够,应让学生了解滤纸是一种吸附剂,层析液是一种展开剂,四种色素的化学结构和性质不同,它们在滤纸上吸附能力不同,在层析液中(展开剂)溶解度不同,因此,四种色素随着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就不同,胡萝卜素溶解度大而吸附力小,扩散速度快,叶绿素b溶解度小而吸附力大,扩散速度则慢。 在实验中,因某种原因,个别学生的实验结果不明显或失败, 老师应指导学生查找原因。如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结果四条色素带部分或全部不明显,老师可提示:(1)是否丙酮用量过多, 滤液太稀;(2)是否用的新鲜叶,是否用的全部是幼嫩的叶;(3)划滤液细线时是否重复的次数少了一些;(4 )层析时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是否被层析液没及过。在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有的学生很快就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但有的学生虽然在步骤方法上都按要求进行了,但没有发现质壁分离现象,教师应启发学生寻找原因:取下的表皮是否是死亡的角质层细胞?是否由于未用蔗糖溶液浸泡材料?是否蔗糖溶液被原清水稀释而造成浓度不够?是否视野太亮,反差度小而未能看清?还有的学生虽然质壁分离了却不能复原,教师也询问一下,是否蔗糖溶液浓度自行加高了?是否质壁分离时间太久而造成细胞死亡? 总之,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定会事半功倍,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生物教学论文: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途径 思维能力是人的各种能力的核心,而创造性思维又是思维的最高形式,所以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的最高层 次的能力。古今中外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在青少年时期大都已具有超常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对人一 生成就的大小至关重要。人类社会正在进入高科技信息时代,在未来的社会里创造性劳动将成为重要的劳动形 式。这种劳动性质给学校的教育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得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成为未来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 的任务。然而,当前学校教育的现状,与这种形势是很不适应的。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校长陈佳洱教授最近 指出:“获得诺贝尔奖,需要积累,需要有很好的教育。我国的教育,从小学开始,就存在着严重的问题,除 教育的知识面太窄,缺乏基本素质的训练等多种不足外,最根本的问题是缺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 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成为各学科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下面就谈谈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 维能力的一些途径。 一、通过联想训练,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联想是由所感知或所想的事物想起相关的事物的思维活动。联想虽然并不能直接产生有创新价值的新的形 象,但它却为能够产生新形象的想象思维活动提供一定的基础。通过自由想象可探索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通 过强制联想可找到实现预期目标的途径。联想的主要类型有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和因果联想。 1.接近联想 接近联想是指由于时间或空间上的接近而引起的不同事物间的联想。例如提起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特点( 纺锤体清晰可见,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的赤道板上),就可能联想到细胞分裂后期每一个着丝点一分为 二,两个姐妹染色单体也随着分开,纺锤丝不断地收缩变短,牵引着分开的两个染色体移向两极。这就是一种 时间接近联想。当看到根的结构的挂图时,可能会起到茎的结构,甚至会想到叶的结构。这就是空间接近联想 。 2.相似联想 相似联想是指由于外形或意义相似引起的联想。比如,当看到油菜的花时,就会想到白菜的花和萝卜的花 ,这就是外形相似联想;当看到人身体上的血管时,就会想到植物的导管和筛管,这是意义相似联想。 3.对比联想 对比联想是指由于事物间完全对立或存在某种差异而引起的联想。比如,当看到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 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时,立即会想到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 4.因果联想 因果联想是指由于两事物间存在的因果关系而引起的联想。这种联想往往是双向的,既可以由原因想到结 果,也可以由结果想到原因。在科学研究中,得益于因果联想的例子很多,我国植保专家李连昌发明微粒塑料 性诱芯就是典型一例。当李连昌手捏着一只枣粘虫的雌蛾时,总有一群雄蛾追随,这使他联想到,一定是雌蛾 体内释放了一种性信息素所致,由此他研制成功了枣粘虫性信息素,并制成微粒塑料性诱芯,杀虫效果甚佳, 被国家认定为重大发明。 二、通过想象训练,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想象是人脑在原有形象的基础上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思维过程。想象的具体类型主要有三种,即再造 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1.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词的描述(言语、文字)或图样(图表、图解符号、模型等)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 相应的新形象的想象。例如,生命起源的教学,由于生命起源过程学生无法直接感知,只有借助于教师的语言 和画面给学生创造一个想象的情景和气氛,使他们仿佛置身于远古的地球,思维随着画面的变化而自由驰聘, 各种表象在大脑中变化、组合,学生在理解生命起源过程的同时,也完成了再造想象。 2.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想象。例如,将DNA的结构模型拆卸成零件,再让学 生动手组装成结构模型, 恰如科学家当年创造这些模型一样,启发学生也重新来一次创造。再如让学生自己设 计实验方案来验证某些生命现象和规律。有的学校在做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后,教师鼓励学 生依据分离原理设计出其他方案。学生提出:①用汽油做层析液;②用毛细玻璃管沾些色素提取液立在园形滤 纸中心;③以粉笔取代滤纸条做实验。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对这些设计进行分析讨论,从中选出可行的方案 进行实验,以检验是否成功。这样学生在独立地进行形象分析、实验设计、结果预测、直到进行实验的全过程 中,都必须经过自己的创造想象。 3.幻想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与主观意向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由于幻想的结果超越现实 太远,有的甚至很难实现,所以人们往往把幻想同不切实际等同起来。其实许多幻想并非是真的不能实现,而 只是受制于人的认识水平,才被人舍弃的。培养现实的幻想精神,对于开发智力确实是不可忽视的,在生物教 学中,应经常提出一些能激起学生幻想的问题。如讲完新陈代谢以后可提出如下问题:对于大多数生物来说, 新陈代谢越缓慢其寿命越长,为了提高人的寿命,你能想出哪些方法? 三、通过发散思维训练,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也称扩散思维、辐射思维、求异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不拘泥于一点或一条线索,而是从已 有信息出发,尽可能向各个方向扩展,不受已知的或现存的方式、方法、法规、范畴的约束,并且从这种扩散 、辐射和求异的思考中,求得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衍生出多种不同的结果。发散思维可以使人思路活跃、思 维敏捷、办法多而新颖,能提出大量可供选择的方案、办法和建议,特别能提出一些别出心裁、完全出乎意料 的新鲜见解,使问题奇迹般的得到解决。在生物教学中发散思维训练的主要内容有扩散列举、同解变型和引申 发挥等。 1.扩散列举 扩散列举就是围绕一个问题举出多种可能相关的因素。例如在学完家兔的知识后,让学生考虑有哪些因素 可以使家兔死亡。没有食物可能饿死,没有氧气可能憋死,心脏坏了可 能死,神经受损可能死,失血过多可能 死,积毒过量也可能死,人杀可死,狗咬可死……。再如学了生物与环境的知识以后,可让学生列举有利于可 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一切可能措施,诸如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利用动植物资源;保护环境,防 治污染;绿化荒山,植树造林;通过生物工程寻找新能源、改良新品种;农业生产工厂化等。经常进行扩散列 举训练,学生的思维会越来越活跃和开阔。 2.同解变型 同解变型就是对同一内容设计出多种形式的问题。通过变换方式求出答案能够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从而达 到训练发散思维的目的。例如,针对基因分离规律,围绕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 离这个实质,可以变换成:在高茎DD和高茎Dd,哪一对是等位基因?为什么?基因型不同为什么表现型相同?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是怎样分离的?又如,针对自由组合规律,围绕等位基因互相分离,非等位基因 之间自由组合这个实质,可以编写多种习题:根据子代同一对相对性状的表型比直接推知亲代基因型;根据亲 代基因型推知子代表型比和基因型;根据子代基因型组合数推知亲代基因型等。 3.引申发挥 引伸发挥就是在思考问题时想到更深一层的相关内容。例如,讲植物的根,教材上指出,由胚根直接发育 而成的根叫主根,从主根上依次生出的根叫侧根。如果要学生引伸发挥的话,在讲清概念的基础上,可以发出 引伸性提问:是不是所有的根都是由胚根发育而来的呢?这样就可以通过日常接触的实物如玉米、甘薯、秋海 棠等植物的不定根,说明不是所有的根都是由胚根发育而成的。经常进行这样的引申发挥就能提高学生的发散 思维。 四、通过逆向思维训练,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逆向思维是为了达到某一目标,将通常考虑问题的思路反转过来,以背逆常规、常理、常识的方式,出奇 制胜地找到解决问题的良策的一种思维方法。逆向思维的形式主要有逆向反转、背逆常规和重点转移等。 1.逆向反转 逆向反转包括功能性反转、结构性反转和因果关系反转。下面仅以因果关系反转为例来说明逆向反转。因 果关系反转是指通过改变已有事物的因果关系来引发新的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新思想。例如,当生物学家研究了 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之后,认识到转录是指以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 过程。 有人就想既然能够以DNA为模板来合成RNA,那么能不能以RNA为模板来合成DNA呢?1970年发现某些致癌 病毒中有一种酶,叫逆转录酶,在这种逆转录酶的作用下,能够以RNA为模板合成DNA。 2.背逆常规 背逆常规就是用反常规的方法去思考问题。近年来比较流行的逆反健身就是背逆常规的一种表现。逆反健 身是指一种反人体正常状态的锻炼方法,如倒立、倒吊、倒走等。人们平常大都处于直立状态,此时头脑供血 受阻,氧气、养分供应不足,以致于神经系统易疲劳;同时,长时间直立行走、正坐容易造成下肢静脉曲张及 疝气、痔疮等疾病。有人通过练习倒立、倒吊,居然效果显著。一方面,倒立使头脑供血增多,新陈代谢加快 ,疲劳随之消除;同时此举还能强化胸腹腔内脏周围的支持组织的功能,防止胃下垂、肾下垂、下肢静脉曲张 、疝气、痔疮等因重力影响形成的疾病。 3.重点转移 重点转移就是把问题的重点从一方面转换到另一方面。在科学研究或日常生活中,常会出现一些出乎所料 的现象,如能不为原有的思维所束缚,抓住偶然现象跟踪追击,则可能导致新奇的创造发明。英国细菌学家弗 来明为了深入研究葡萄球菌,便对葡萄球菌进行人工培养,但在培养的过程中,因青霉孢子的侵入,葡萄球菌 被杀伤,使培养失败。这时弗来明便把注意力转移到破坏他实验的青霉孢子身上,最终发明了可以使人类平均 寿命延长10年的抗菌素。 以上从四个方面列举了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些途径,还很不全面、很不完善。并且创造性思维能力仅 是创造能力的一部分,而培养创造能力也只是实施创造性教育的部分内容,在生物教学中,要全面实施创造性 教育,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 生物教学论文:对生物化学教学创新初探 1安排合理的实验教学内容,培养创新人才 我们十分重视理论课与实验课的衔接,努力使理论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内容融会贯通[2]。酶的功能和活性测定是教学难点,仅课堂讲授很难让学生理解并接受新知识,我们将碱性磷酸酶的分离纯化和活性测定研究课题分解成一些小课题,如碱性磷酸酶的概况,机械法分碎动物材料的方法,等电点沉淀、中性盐沉淀和有机溶剂变性去除杂蛋白,透析法去除有机溶剂,分光光度法侧提取蛋白含量,磷酸苯二钠比色法侧酶比活性,让学生根据这些课题完成设计性实验,在实验课堂,以本组为单位对本组研究方案进行讨论,对基本实验方法进行实施,并对结果进行评价,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酶学知识点,解决学习中的难点。理论和实验相结合,不仅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引领学生如何去思考,如何进行科研实验设计,而且通过介绍重要的生物化学期刊、网站,扩展学习途径,深刻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分析问题的方式,使学生学会如何查询、收集、分析和综合资料。 2紧跟科学发展前沿,丰富教学内容 针对教材的更新远远赶不上生物化学发展速度的现状,除了介绍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外,我们还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科学前沿引入教学,根据教学内容设置问题。在引起学生好奇心和思考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3,4]。例如,在学习RNA的种类、分布和功能时,RNA包括rRNA,tR-NA,snRNA,snoRNA,scRNA和microRNA等多种已知功能的RNA,还包括未知功能的RNA。着重讲述rRNA、mRNA和tRNA结构与功能时,还要介绍snmRNAs,从RNA的结构上多样性,提出RNA的功能是不是也应该是多样的?从而讲述RNA在多样性的功能,在这方面应该不亚于蛋白质[5],同时介绍在科研中经常应用RNAi技术。我们还以《核酶抗肝炎病毒的研究》和《RNA和肿瘤关系》为题目,引导学生在课外自行查阅文献资料学习RNA的功能,并对学习效果进行考核,完善对RNA概念的认识。在讲述DNA二级结构时,重点学习DNA的双螺旋结构,又对DNA的双螺旋多样性、三链DNA分子、四链DNA分子进行介绍,了解为什么会选择双螺旋结构?什么是反基因技术?再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科学前沿与教学相结合,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有利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效果的提高。同时,紧跟科技前沿的发展动态,将新知识和新科技转化到生化教学内容中,形成了理论水平高、实用性强、特色鲜明的日常课堂教学内容,取得了显着效果。 3对七年制学生实施双语教学 七年制医学专业对外语的要求比较高,开展双语教学是为了满足这一要求,而语言能力的培养需要日积月累,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生物化学历来是医学院基础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实施双语教学,是为了让学生用英语理解生物化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专业外语水平。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老师要努力地开展教学,学生也应该认识到双语教学的必要性,积极主动地学习。而对于生物化学这门较难学的课程,我们认为中英文的使用要适当,也不宜完全用全英文授课,一方面该课程开设较早,大多数学生的英文水平有限,另外该课程学习难度较大,如果不能很好理解所学内容,必将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随后课程的学习。同时,老师的英语运用和发音很难达到外国教师的水平。我们的方法是严格以查锡良主编的《生物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为中文教材[6],将讲授的内容分重点掌握、掌握、了解三部分,按教学大纲编写英文概要,把要讲授的内容按章、节标题,节以下的大小标题翻译成英文,学生可以边听课边参考概要。教学课件全部采用英文PPT,PPT制作紧扣教学大纲,重点内容力求详尽,尽量采用图表来阐述,图的信息量既丰富又直观,可以把生物化学抽象的问题变得生动易于理解,此外,还适当用一些3D和Flash动画阐述复杂的化学结构和反应过程。对于重点内容或重点概念常常是用中文讲一遍,再把中文内容用英文讲解一遍,既深化了教学内容,又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对于采用这种双语教学模式,学生调查问卷显示:认为双语教学对学习专业外语有帮助的占60%,觉得老师上课外语使用量适中的占75%,希望英语少一些的占15%,希望英语多一点的占20%,赞同双语教学的占85%,感到学习有困难的15%,可见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双语教学不太认同。有的学生觉得开始学习时有一些吃力,随着学习深入,反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求知动力和敢于挑战自我的探索精神,最终逐步推进教学方法的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4以科研求发展,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化学课程是生命科学领域重要的基础学科和前沿学科,也是大学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系统性地讲述生物化学专业知识外,还要融入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热点科学问题,帮助同学们熟悉国内外科研进展的最新情况,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延伸。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是支撑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基础[7]。尤其是近几年,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批资深和新近回国的青年学者为本科生授课,对学生进行科研思想和英语读说渗透,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乐趣,挖掘了其创新、创造的潜能,这对学生的学习和就业都带来不可低估的影响。以科研促教学,既促进了师资队伍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又在创新性实践人才培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医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直接提高了专业人才的社会竞争力。综上所述,我们从教学内容精心准备,采用多种先进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启 发式、问题探究式、双语教学等方面阐述我们在生物化学教学方面的初步改革和探讨。作为一名好教师,我们觉得,我们应该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对生化内容有深入了解,细心引导和教导学生如何学习、研究和发展生化理论。还要有讲课的艺术,讲话要生动并具有感染力,也要讲授深刻到位,为培养高素质科学人才做贡献。 生物教学论文:浅谈生物实验教学中能力培养 【论文摘要】实验设计题能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鉴于当前学生对生物学实验教学普遍重视不够,学生缺乏对实验设计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训练,因此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较差。为尽快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生物实验设计能力,应加强该方面的教学实践。 1 拓展教学,明确实验设计原理 着名教育学家布鲁姆认为决定教学效果有三个主要因素:认知的前提能力(基础知识)、情感的前提特性(参加学习的动机情感)、教学的质。它们对学习速度的影响分别是50%、25%、25%,虽然有了知识不等于就有了能力,但没有知识则不可能提高能力,由此可见基础知识的重要地位,因此实验设计之前必须深谙实验设计的原理。 1.1挖掘教材中的实验设计理论知识在现行的教材中对生物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等内容没有专门的系统阐述,而是把它们隐含在教材的实验内容和生物学史的内容之中,这就要教师应善于发现并挖掘出教材中的隐含信息,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学实验设计的理论知识。例如复习“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时,通过对实验原理、操作步骤的细致分析,帮助学生形成科学、严谨的实验设计思想;通过比较对照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学会运用实验设计科学性原则――设立对照组;通过实验内容的剖析,使学生掌握实验设计准确性原则――设立多因子变量。通过分析生长素的发现历程和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揭示过程使学生了解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1.2补充经典实验,优化实验设计理论知识分析教材中的实验,发现实验内容少且缺乏系统性的方法指导,这对于学生全面了解实验设计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地补充生物学的经典实验(如伞藻的嫁接实验、童弟周培育单尾鳍金鱼实验等),着重让学生了解实验者的实验意图,认识实验的形成过程,分析实验设置的实验条件的目的。这对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实验设计的原则,掌握实验设计的方法,都是十分重要的。 2 强化实验设计训练,是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必经之路 学生在明确了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后,只有通过必要的实验设计训练,才能真正掌握实验设计的方法,提高实验设计能力。 2.1课本实验的重新设计树立实验设计的信心进行实验设计的初期,学生对实验设计方案的思路模糊,存在畏惧心理。此时教师可采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策略,帮助学生树立实验设计的自信心。课本实验是学生既熟悉又亲切的知识,教师在课本实验的复习中可灵活地改变实验的某个条件,让学生模仿课本实验的程序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使学生从中获得成功感,增强对实验设计的兴趣;同时在“模仿”过程中训练学生实验设计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初步形成实验设计的正确思路,为实验设计实施的可行性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2.2典型习题的剖析——理顺实验设计的思路加强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不但要重视分析和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以及推导实验结论能力的培养,更应重视培养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无论哪种类型的生物实验设计,其本质都是根据实验题目所提出的问题,运用已具备的生物知识或生物技能,有时甚至是根据实验题目所给出的信息或提示,构思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综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教师不但要让学生明确实验设计师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应让学生掌握学生实验设计的正确思路。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为:①明确要求和目的②联系理论原理③确定实验思路④设计实验步骤⑤实验结果的预期、分析和讨论。由于实验设计题常常开放度较大,设计的实验步骤甚至在方法上可能不统一,但只要是科学的、合理的、可行的,都应给予认可。 2.3专题训练——深化实验设计的理解“实践出真知”,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只有将知识应用于实践,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从而形成相应的技能。学生在明确了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思路之后,一定数量的设计练习是必要的,它可培养学生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等,提高实验设计题的应答准确性。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设计的方法,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按照实验设计题的类型采用专题训练的做法。专题训练的内容有:①设计实验方案:如观察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这种题型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的要求和给出的条件,确定跟书本相关的知识点涉及的实验原理,构思相关的生物情景,而后再设计便于操作的实验方案。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设计能力和创造能力。②设计实验步骤:此类题目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器材和药品以及实验提出的目的,设计或补全实验步骤。③设计实验改进方法:此类题目主要检查学生对实验设计的严密性和科学性的把握,并以此为媒介,引导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实验思维能力。 2.4交流点拨——提高实验设计的能力由于实验设计题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再加上每个学生自己独特的思考方法和不同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得出的结果是多种多样的,设计水平高低不同。所以,在进行了一定数量的设计训练后,教师要及时给予点拨或引导学生交流设计成果,总结出生物实验设计方案的基本思路和评价标准,从而使学生巩固实验设计方法,提高实验设计的能力。另外,通过学生对实验设计方案的讨论,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完善设计方案,丰富设计内容。同学的启示和教师点拨丰富了解题的思路,启迪了思维,通过交流点拨使每个同学对问题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实验设计能力从本质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生物教学论文:生物学分组实验的教学控制 生物学实验是学生认识生物现象、理解生物概念和规律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深受学生喜爱的课堂教学形式,但是由于在组织教学、结果控制等方面比较费神且占用时间较多,因此很多教师不大愿意进行生物实验教学,特别是分组实验教学。那么如何对生物学分组实验进行有效的教学控制呢?下面笔者就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体会。 1程序控制 1.1 在分组实验中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程序控制,首先要引导学生在熟识实验目的、内容及注意事项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实验操作程序。 例如:在《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把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总结为“滴”、“刮”、“涂”、“盖”、“染”;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中,把装片的制作顺序概括为“盐酸解离”、“清水漂洗”、“龙胆染色”、“压片制片”,这样做既可以帮助学生按程序进行实验,牢固掌握实验步骤,又能够节省实验时间,提高观察的效果。 1.2 在分组实验中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程序控制,还要培养学生养成按顺序观察的习惯。实验中要引导学生做到: (1)从整体到局部,如在《观察葫芦藓》及《观察铁线蕨》的实验中,要先观察整株植物的形态,再看它的根(或假根)、茎、叶; (2)由表及里,如在《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的实验中,要求学生先看外部形态,再看内部结构; (3)由粗到细,如在《观察植物茎的结构》实验中,要先用肉眼观察,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再如在《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的实验中,要先用肉眼观察根,再观察根毛,找到根尖,然后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接着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根尖的永久切片,分清根尖的四个组成部分,最后用高倍显微镜识别每部分的细胞结构特点。当然,大多数动物学实验则应该先观察外部形态,再解剖内部结构。不仅要求观察的顺序如此,而且在复述和复习时也要按这样的顺序,长期坚持就会使生物学实验课活而不乱,有条不紊地进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条理性。 1.3 在分组实验中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程序控制,还应该依据教材中试验的目标要求层次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单位时间内的接受能力,适当控制信息量。一是要注意分散操作难度;二是要防止单位时间内的信息密度过大,使学生难以消化吸收。 2 结果控制 2.1为了最大限度、最大范围的对实验结果进行调控,首先要在实验前“定点,抓预习”。 对每个实验,笔者都坚持首先把重点、难点提前告诉学生,同时围绕重点、难点提出思考题或应注意的关键问题,让学生在预习时有明确的目的、有思考的内容、有议论的话题。在预习期间,笔者也经常参与学生们的讨论,指导课外兴趣小组对实验内容进行预演,培养实验课小骨干,从而为实验课上减少盲目性,顺利完成教学内容奠定了基础。 2.2 为了最大限度、最大范围的对实验结果进行调控,其次要在实验中“立标,重规范”。 每次在学生动手操作以前,笔者都要通过不同的形式为学生树立标准,如:在《观察和解剖鲫鱼》等实验材料较大的实验中,就可以亲手对解剖过程进行示范,让学生对何处下剪、下剪深度、剪到何处、解剖剪的倾斜度有一个感性认识;在《观察蚯蚓》等实验材料软小的实验中,则可以利用课外兴趣活动培训骨干,让他们在实验课上带动本组成员;在《观察草履虫》等实验材料非常小的实验中,则可以运用录像片对学生进行前期的指导。 2.3 为了最大限度、最大范围的对实验的结果进行调控,也应该在实验中“控速,促进程”。 由于学生自身能力、性格、知识水平的不同,在实验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速度上的差距,另外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也难免“离标”。对待这种现象笔者的做法是:划分实验小组时要根据以往了解的情况进行合理搭配,在此基础上对实验速度特别慢的小组再进行强化指导,或把他们落下的个别次要步骤“演示”完成,以帮助他们在实验结束后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为今后的学习树立信心。对实验过程中“离标”走样的学生应在讲清楚道理局严格要求,有时甚至手把手地教,以形成规范化操作。 2.4 为了最大限度、最大范围的对实验结果进行调换,还必须每时每刻“防偏,保方向”。 对每个实验,笔者坚持可以允许各实验小组在结果上出现一定的偏差,但实验步骤非经允许不得更改(探性实验除外)。当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错误操作并且会影响实验结论时,应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找到补救办法,以防学生一错再错,偏离正确方向,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形成相关知识的错误定势。 总之,在实验中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程序控制和最大限度、最大范围的对实验结果进行调控,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引起教与学双方的同步反应,实现实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生物教学论文:浅议生物课堂电化教学的设计 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教学,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在生物课堂电化教学中,教师应如何进行教学设什,从而正确合理地使用电教媒体,充分发挥不同电教媒体的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我们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在以往的生物教学实践过程中,有些生物教师在运用电教媒体时,往往带有较大的随意性,以致不能获得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 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学方法不得当、不注重教学实效、为电教而电教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其主要原因是教师对课堂电化教学的设计缺乏必要的研究。为此,笔者就生物课堂电化教学的设计问题谈些粗浅的认识。 一、整体考虑课堂电化教学的总目标教学设计就是应用系统的方法研究教学问题和要求,确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过程与操作程序。课堂电化教学设计从属于教学设计,但与教学设计又有所不同,主要是课堂教学中介入了电教媒体,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着眼于从整体上考虑课堂电化教学最优化这个总目标。 课堂电化教学即借助于现代教学媒体并结合传统教学媒体、应用系统的方法研究课堂教学最优化的一种教学形式。最优化教学其实是教师所期望的一个理想目标,生物教学实践表明,教师进行课堂电化教学并不一定都能获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这也是相对而言的。要实现课堂电化教学最优化的目标,是有一定条件的。首先,教师要具有较好的教学基本素质、教学能力等。因为课堂电化教学效果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否则就难以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目标。 其次,课堂电化教学也不是每堂课都能进行的,因为中学生物学科配套的音像教材,并不是每个章节的内容都配有的。因此是否进行电化教学,这就要进行具体的分析与研究,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而定。教师在进行课堂电化教学的设计时,无论选择哪些教学媒体、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应从整体上考虑教学最优化这个总目标。如果不从整体上去考虑,而是从局部去考虑,那么就较难取得最优教学的效果。 二、教学目标的分析与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师对学生达到的学习成果或最终行为的明确阐述。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和展开的。就其本身而言,它具备支配教学实践活动的内在规定性,起着支配和指导教学过程的作用,也是教师进行课堂电化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教学目标的分析与确定是教学设计的起点,它首先确定教学对学生学习内容所达水平程度的期望,使教学有明确的方向;其次它给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提供测量和评价的标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B.S.Bloom)等人把人类学习分为三个主要的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我国中学生物教学的教学目标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布鲁姆等人的分类方法来分类的。生物学科也同样包括这三个领域,由于《生物学科课程标准》里只规定了认知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因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意认知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比较忽视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那么在课堂电化教学设计时,教师如何来分析与确定教学目标呢?应从哪些方面去考虑呢?首先,教师应处理好《生物学科课程标准》里规定的学科教学目标与章节教学目标的关系。学科教学目标是宏观的教学目标,它“统帅”章节教学目标;而章节教学目标是微观的教学目标,它受宏观教学目标的制约。生物教师在分析与确定教学目标(章节教学目标)时,既要考虑《生物学科课程标准》里规定的教学目标,又要考虑教学内容的深浅及学生原来的学习基矗其次,教师应处理好全体与个别的关系。教师确定教学目标的等级时,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生物学科课程标准》里规定的章节教学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所以教师在确定实际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认真加以分析,不能机械地照搬。教师在分析与确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如果能根据《生物学科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日标、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无疑为实现生物教学最优化的目标创造了可能的条件。 三、教学策略的制定与媒体的选择教学策略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的程序与方法、媒体的选择与优化组合等。教学策略是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和确定的。教师制定的教学策略必须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所以教学策略的制定是课堂电化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制定教学策略与选择教学媒体时,教师应重点考虑如何通过教学策略的制定,尽可能地发挥电教媒体的技术优势,并与传统教学媒体有机地结合,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对于生物课堂教学的设计来说,教学策略的制定主要是指:对电教媒体实现教学目标的作用点的确定,对电教媒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时机的确定。例如,教师在设计初中生物《绪论》一课教学策略过程中,如果打算选择传统教学媒体,那么在确定教学方法时一般可能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其教学效果可能不一定理想:如果打算适当选用与教材内容有关的电教媒体,那么在确定教学方法时,对原来的讲授法及教学程序就要作相应的改变。教师在初中生物《绪论》课中适当应用电教媒体,一般来说能够获得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生物教师在平时的课堂电化教学中,如果能从上述三方面去考虑,就有可能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目标。当然,生物课堂电化教学设计的内容是很丰富的,不仅仅局限于上述三方面的内容,教师应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的教学内容来确定课堂电化教学设计的具体内容。 生物教学论文:新课程背景下生物实验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摘要:首先从思想上重视实验教学,树立研究性学习的观念。加强实验室的软件建设,使实验室管理人性化、制度化、规范化;充分利用实验室的资源构建多元实验模块;加强实验教学研究,探索实验教学新模式。以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实验管理 探究实验 模拟实验 双微实验 网络管理 实验室开放 当前,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正在深入展开,随着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育观念、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学实验室原有那套“中药铺”式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实施的需求,如何构建适应新课程要求的实验教学管理新模式?本文结合自已学校的实际情况谈一谈粗浅的看法。以示抛砖引玉。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思想是行动的灵魂。我们首先要转变传统思想,转变生物实验可有可无的观念,树立实验是生物学教学的灵魂的观念,树立研究性学习的观念,真正认识到生物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明白新课改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目的和意图,重新定位生物学实验的内涵和地位,了解新课改后生物实验教学在各个方面的变化,把握新课改后生物实验教学的要求。从思想上,观念上重视实验教学。 二、加强软件建设,使实验室管理人性化、制度化、规范化 (一)、营造实验室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实验室的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搞好生物实验室的文化建设,是新课标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实验室的走廊俩傍摆放各种生机盎然的常绿植物。实验室内,宽大的窗台上分别建立“动物角”和“植物角”养上小鱼、小虾、小泥锹、小蝌蚪之类的动物,含羞草、芦苇、吊兰、文竹之类的植物。既美化环境又能减轻实验室有害气体的污染,还能为生物实验提供实验材料。墙上悬挂科学家画像、实验指导语、各项规章制度等。功能实验室的门上贴上相应的标签牌,例如:显微镜实验室门上标签显微镜图案;网络实验室门上标签网络图案。实验室清洁整齐的环境,摆放有序的仪器药品,使学生进入实验室有一种科学家在实验的神圣感觉,培养他们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科学作风。 实验室的后墙上创建一个实验园地,由师生共同主办,栏目有:优秀实验报告、实验心得、小论文、有文有答、调社报告、生物沿前知识等。实验楼的大厅把它布置成一个大展厅,周围一圈常绿植物,中间多功能展柜,分别展示生物标本、动物模型、人体器官模型、DNA双螺旋结构;动、植物亚细微结构模型、显微镜发展史等。定期展出学生收集的图片、资料、制作的标本、模型、教具以及小发明、小创造的成果。通过展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大厅的走廊傍设立“我为实验室进一言”的进言箱或建议箱,让学生对实验室的使用、管理、建设提出意见或建议,教师可从中采纳一些有益的建议来完善实验室的管理和建设。通过这项活动培养学生的参预意识。 (二)、完善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 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和完善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这是管理好实验室的基本保证。 (三)、实验室管理规范化:①学生行为习惯规范化;②仪器、药品存放有序化;③准备实验程序化;④维护仪器经常化。 三、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室资源构建多元实验模块 (一)、建“自主-—探究”实验模块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实验室建设应当关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活动的支持,这就需要建立“自主—探究”的实验模块,实验室的座位可布置“讨论式”几个学生一组,共同围着一张多边形桌子,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交流与合作,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验室内设置橱柜,放置常用器材和药品供学生自主选择。例如:在探究“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设计方案,任课教师和实验员对学生设计的方案做合理性、安全性、可行性指导。实验室尽可能提供学生所需的实验仪器、设备、药品、材料。在教材要求的基础上增加培养皿、园形滤纸、微型实验器、蚕豆叶、小白菜叶、冬青树叶等。把28组分成6(8人一组)大组,2人一小组,每小组做一种材料,用自已设计的方法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结果,推断自已提出的假设,得出结论。小组之间交流讨论,评定各自的设计方案是否科学?实验方法是否合理?实验操作是否严谨?有哪些心得和体会等等。通过亲历探究过程,学生在建构知识意义的同时,真正享受到了探究的乐趣,提高了探究的技能。 管理好探究实验的关健在于:①尽可能提供学生所需的实验仪器、设备、药品、材料②对学生做设计合理性、安全性、可行性的指导;③加强多元实验技术的研究和指导。 (二)、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建网络实验模块 我们在传统生物实验室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加工处理传波技术,将生物实验室中的各种资源进行处理后建起网络实验模块。生物网络实验模块是集网上实验室管理、实验室教务管理、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实验室资料管理为一体的实验管理系统。网络实验模块具有以下优点:①改变传统实验室繁杂的管理方法,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使实验室达到自动化运行、信息化管理和无纸化办公的目的。对实验室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起到重要 的作用。②网络实验室建成生物实验课件和课件库,安装仿真生物实验室,与现代远程生物实验网站、生物教学网链接,使实验教学内容得到扩充,给实验教学本身以更大的自由度。③在网络实验模块上实验指导材料,如实验录象、挂图、文字材料等,使学生在做实验之前就对实验设备和内容有深刻的了解,实现网上实验预约。使学生了解实验室现有仪器设备,给学生以更大的学习空间,同时也为教师的实验教学带来方便。 四、加强实验教学研究,探索实验教学新模式 (一)、“双微整合”开发学生多元智能 双微整合是微机辅助教学和微型化学实验(M。)两种先进教学手段共同使用,相辅相成,有机整合的一种新型的实验教学模式。微型实验具有药品用量少、仪器微型化、实验时间短、现象明显、环保等特点。微机辅助教学可以将教师之所想,教材之所需,充分体现出来,与教材和实践完整地结合,它具有文字编辑功能,数据处理功能,图文组合处理功能,以及二维三维动画制作等多样化功能的特点。这两种方法有机整合用于生物学科的实验教学,具有独特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实验的教学中,利用6孔井穴板,每人一组开展实验。实验所用的洋葱根尖只有2—3mm长,放在培养皿中几乎很难找到,而6孔井穴板每孔容积为5ml,只要用1ml 10%稀盐酸解离即可。井穴板的其他几孔可分别用于解离—漂洗—染色等过程,既方便实验,又节约器材、药品。接着用制好的多媒体课件,播放有丝分裂的动画描述过程,并在每一分裂期的前、中、后、末期加以“定格”动画显示分裂期与分裂间期限的时间关系。显示有丝分裂细胞变化的照片。学生结合实际事例,参照动画描述,对有丝分裂这一重点概念自然而然地深深印在脑海中,牢固地建构起了什么是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每个阶段的特点等知识重点。 再如:学生在学习生态系统知识后,可让学生自已动手利用各种材料制作一个微型生态系统—生态球。用透明可乐瓶、玻璃瓶等装上水和少量泥沙、水草等“生产者”和小鱼、小虾、小螺蛳等“消费者”。分别放在不同的无机环境中作对照实验。教师则用微机辅助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生物圈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的实物图。动画展示生态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微型实验从实验教学方面充实了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动手的“面”;而微机辅助教学有效地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双微整合从根本上充实了现有的教学模式,推动了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发了学生多元智能,拓展了素质教育的时空。 (二)、重视模拟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建模思维、批判性思维能力 模拟实验是根据相似的理论,先设计与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过程相似的模型,然后通过对模型的实验和研究,间接地去实验和研究原型的性质和规律性,这种间接的实验方法称模拟实验,又称为模拟方法。 同直接实验相比,模拟实验具有如下特点:①模拟实验直接作用于模型而非实际的研究对象(原型)。②模拟实验根据的是相似性原理:模型和研究对象之间具有相似性,模型所处的实验条件与研究对象所处的实际条件也是极为相似的。③要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将模拟实验的结果类推到原型上去,以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 生物学中的模拟实验大致分为:计算机模拟实验;模型模拟实验。 计算机模拟实验是一种虚拟实验,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优势,把一些在课堂上无法完成的演示实验或现象,以及在现有条件下无法完成的一些经典实验,通过电脑模拟来实现,解决问题。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过程、噬茵体侵染细菌实验、米勒实验、人体内稳态的维持等,通过多媒体展示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模型模拟实验是指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原理替代的思想或通过小品的形式,借助某种模型实体来模拟一些生物学中的复杂现象。例如:把红、黄、绿三种颜色的橡皮泥捏成小虫形状作为“模型”,随机地分撒到一片草地中,以代表生存在绿地中的不同颜色的昆虫等“原型”,然后让学生们作为鸟的“模型”,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草地中找回这些小虫,最后统计那一种颜色的小虫找回的多,从而说明保护色在自然选择中的作用这一生物学原理。 模拟实验是实验教学的一种补充。重视模拟实验,有利于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形成生物学概念、原理和观点;有助于学生对生物学理论作出科学的解释。模拟实验活动是帮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通过模拟实验培养学生建模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通过模型的制作,培养学生建模能力和创新能力。因些实验室应积极配合任课教师,充分利用现有仪器、设备、模型并利用身边的细小物品进行自制教具,开足开好模拟实验。 (三)、开放实验室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但要有扎实的科学理论基础,而且要具备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因此实验室要向全体学生开放,尽可能为学生提共实验探究的条件和环境。 实验室在保质保量完成教材要求的全部实验任务的前提下,有计划有组织地开放实验室。实验室建立实验导学园地: 实验基本操作区:高中生物实验中,显微镜的使用,临时装片的制作,常用药品的配制等内容都是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而有些学生仅靠实验课的时间达到实验目的是不可能的。为此,基本操作这项内容对全体学生全年开放,随到随做,实验室随时提供显微镜、现成装片、药品以及实验所需仪器。 必修实验补做区:课本上的必修实验,有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需要补做或提高。可在下一周补做,学生可以完全按照上课时方法步骤做实验,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改变方法对必修实验重设计,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空间。 自主实验设计区、小制作区:学生有了自已的设计思路,提出申请,由任课教师和实验教师审核它的可行性,然后进实验室完成自已设计的实验。这样把理论与实践真正地结合起来,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也使理论知识掌握得更牢固。 研究性学习和实习区:学生自己或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课外活动的形式进行课外活动的区域。这一区域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是校园、社区、动、植物园、愽物馆等场所。 整个活动过程主要是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实验员只是学生实验过程的启发者、指导者和知识总结的升华者。开放实验室可提高现有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并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灵活、科学的自由空间。学生到实验室开展活动的过程,就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也是科学素质的培养过程。 综上所述,探索生物实验教学管理模式是搞好实验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加强生物实验教学的管理,发挥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是全面提高 教育教学质量,培养21世纪高素质合格人才的基本保证 生物教学论文:注意生物必修模块教学的方式方法 生物课程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在当代科学技术领域中,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尤为迅速,成果显着,影响广泛而深远。自1978年起,我国高中生物课程历经多次改革,取得了显着的成绩。为适应时展的需要,从1996年教育部酝酿进行第八次课程改革开始,经历了4个阶段,现在是高中新课程实验推广阶段。现从以下4方面来谈谈我对高中生物必修模块教学方式方法的理解。 1 注意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 教学大纲:更多地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内容的表述方式更多地体现了原则性、规定性、刚性。 课程标准:既关注教师的教学、更关注学生的学习。内容的表述方式更多地体现了指导性、启发性、弹性。 分析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区别,对于中老年教师尤其重要,在过去的2年教学中是按课标的基本要求,还是按高考要求进行教学?有没有更多地关注学生通过本学科课程内容的学习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课标很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对全体学生的关注度如何?是否存在关注教学进度胜于关注学生的情况?这些都值得反思。 2 强化对新课程教学策略的认识 生物课程涵盖了生物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在这些关于生命的基本特征和规律的内容中,有许多是较为抽象的内容。许多的事实和结论是很难利用中学实验室的条件直接观察和探究得到的。现在高中大班额(50位学生)、超大班额(超过60位学生)的班级存在,实验室和实验材料不足,制约了教师高频度地组织学生的探究实验或野外活动。讲授策略则对于描述复杂的物质有其优越性,并且在解释大量的事实、数据以及概念、传播科学知识等方面是行之有效的。“讲授—演示”的教学策略仍将是基本的教学策略,不要认为运用“讲授—演示”的教学策略就没有体现新课程的特点。 2.1 讲授—演示策略要点 2.1.1 充分了解学生,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教师在备课阶段要充分了解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生物学课程的情况,判断他们已有的生物学素养,掌握他们所学习的其他课程的内容和水平,了解他们的认知能力。基于这些内容,教师便可以更好地控制教学难度、教学要求,设计启发式的教学活动。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并在相应内容的教学中利用那些与生物学相关的体验和感受,帮助学生领悟和掌握生物学的概念或原理。 2.1.2 授课思路要清晰 教师讲授课程的思路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教师授课是否清晰、流畅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时,要有尽可能严密的学科逻辑和符合学生认知习惯的顺序安排。授课中,不断提出问题,并利用证据和逻辑推理与学生共同探讨结论,使讲授式教学带有一定的主动学习的成分。 从问题的质量来看,开始可以是简单、低层次认知水平的问题,但随着讨论的深入,教师要提出理解、运用、分析等高层次认知水平的问题,应该包括一定数量的开放性问题,如提出猜想、提出方案、讨论计划、分析数据等。教师也要安排机会,让学生提出问题。 以“问题探讨”引入每一节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的特色之一,对“问题探讨”的讨论结果就是本节的主要内容,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开始的讨论时,不宜占用过长时间,在学生暂时不能得出正确结果时,正好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内容学习,常常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产生学习动力。使用其他版本教材时,教师需要自己设置相关问题引入课题。 2.1.3 利用多种演示手段 利用直观的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能使用直观手段时教师要尽量使用。 在直接观察无法实现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挂图、投影片、幻灯、电脑动画、录像、模型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 直观教具的运用技能与提问的水平,能明显提高“讲授—演示”教学策略的使用效果。 教师可利用开学前对自己上学年教学中采取讲授—演示法教学的情况进行仔细反思,包括自己当时备课时对学生的了解程度、问题的设置、各种直观手段的运用情况等。特别是学生的反馈情况,学生是否喜欢上自己的生物课?学生是否因为上生物课以后更热爱自然及喜欢生物科学?动手实验的能力是否得到加强?生物知识掌握的情况如何?不要仅仅以生物纸笔测验的成绩为衡量标准。 2.2 探究性学习教学策略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可以学到各种技能,例如观察、推论和实验。让学生参与探究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概念,理解科学本质,掌握对自然界进行独立探究的必要技能,形成运用技能、能力和坚持科学态度的习惯。 在必修内容的学习中,不可能每课都采用探究性学习。生物科学发展到今天,学生应该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教师应该用多种方法努力实现课标规定的知识、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所以在探究性学习方面,更重要的是强调“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的方法”,注重培养创造力。 例如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时,由于是高中的第一个探究实验,教师可让学生仔细阅读参考案例,然后分组讨论,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然后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特别注意安排进行各小组交流。由于学生情况不同,可能出现学生提出的是没有探究价值的假设情况,但此时教师要注意既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适当引导。引导的时机不能过早,否则学生会出现怕出错而产生依赖思想。 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时,教师除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外,鼓励学生大胆假设,思考改变实验材料、改变实验控制条件等,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发表意见,但要求学生注意安全。 再例如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时,教师可尽量让学生讲出与酵母菌有关的知识,如发面、酿酒、制作酒酿、制作啤酒等。然后鼓励学生就其中既熟悉又存在想不通的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在讨论中学生可能出现多种情况,教师注意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若出现自己一时不能确定的问题,可通过查询资料后再回答。 还有在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时,注意当学生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时,要提醒学生注意控制变量,保证单因素变量。由于中学生物实验室对有些条件难以控制,所以要让学生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例如启发学生利用人教版教材第92页的装置和第79页的方法,制造简易测定二氧化碳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装置。A组不断排除空气中二氧化碳,B组对照,光照3小时后,取下试管,用点燃的 卫生香放入试管内,观察比较两支试管内的燃烧情况。 对进一步探究可采取在课外活动小组中进行,或让想进一步探究的学生中午到实验室再做实验。教师虽然有点辛苦,对学生可能产生终身难忘的记忆,甚至对学生将来选择职业产生巨大影响。 3 正确理解新课程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人们最重视的问题之一,常常直接对教学产生影响。在前几年学校实际也组织过研究性学习,但到了高三,研究性学习变成了考试的一种题型,形成了比较固定的答题模式,真正开展探究活动很少。而新课程改革就是要重视学习和活动的过程,不仅仅注重终结性评价,更关注过程性评价,重视学生的成长过程。 在必修课程的教学中面对的是全体学生,教师不要仅想到纸笔考试,更不能直接与高考挂钩,在教学中要努力使学生感到学习生物学知识是有用的、有趣的,努力学习是可以学好的,不能让学生望而生畏,或者出现厌学情绪,要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选修生物学,也能为高校生物系提供后备生源。 4 转变观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一直是主体,学生被动接受。而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将教师角色定位于: (1)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领导者。 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灵活的知识迁移的能力,注重关心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掌握知识的方法。 这一项是教师最明显直接、最富有时代特征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不再把单纯的知识传递当作主要的教学任务,对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的关心要甚于对他们掌握知识结果的关心;对学生掌握知识方法的关心要甚于对他们掌握知识的量的关心。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师生彼此形成“学习共同体”,创设出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 (2)教师是学习者,不是无所不能。 在新课程改革之下,教师在教学中应是一个协调人,是信息源的提供者,营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的环境,让学生自己健康地、和谐地发展。教师不能只是一桶水的拥有者,更不能是一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泉或自来水,要成为引导学生发掘泉水的人,让学生这眼泉水喷涌而出。 (3)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合作者,不是孤立者。 教师要与学生合作,与其他教师合作,与家长合作,与其他社会成员合作。师生之间形成新型关系,成为平等中的首席,进行平等对话和共同探究,乐于面对学生提出的质疑,即使出现自己不能解释的问题,更要鼓励学生,与学生或其他教师共同探究。 (4)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而不能只成为研究成果的消费者。 在新课程中强调“教师即研究者”,教师有能力对自己的教育行动加以反思、研究、改进,有能力针对自己的实务情境加以批判改进、或是提出最贴切的改进建议。教师以研究者的身份进入课堂教学实践,成为一个对自己实践不断反思的反思实践者。 新课程实施给广大教师提供了专业成长的平台,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教师进行第八次课程改革的使命。首先教师自己要更新理念,把握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才有可能去实践新课程,教师如果只是抓住新教材怎么上,很可能是穿新鞋,走老路,不能将教育部进行课程改革的要求贯彻下去。课程发展关键在教师,我们每个人要提高对课程改革的认识,自觉进行教学实践和研究。正如特级教师郑春和说的那样:课程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标准是实施课程的指南,教材是弘扬标准的奏章,教学是实现理念的主旋律。教师只有转变观念,明确课标的任务,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教学论文:对于“目标”的初中生物学教学策略的创新机制 教学不可缺失了清晰的目标,初中生物教学亦不能例外。从初中生物课教学现状来看,课上挺热闹的,尤其是公开课被实验、视频、图片、模型、标本填得满满的,课上看上去轻松、有趣,但是课后效果低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笔者认为新课程背景下灌输式教学有弊端,不过,生物课不是观赏课,毫无目标地让学生随意去学显然也是无效的。我们的教学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通过目标的制定让学生找到知识学习的“相关性”,实现生物知识、能力和情感有效的、定向的发展。本文就该话题进行简单的分析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 一、合理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 对于一个学生而言,知识和能力目标是否达成是显性的,也是可以通过考试进行考量的,所以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仅重视知识与技能目标,教学目标处于单维度不利于学生全面的发展,很多学生在校成绩很优秀,步入社会就什么都不会了。为此,新课程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即除了知识与技能目标外,教学目标还增加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隐性的教学目标。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表明,三维教学目标相互之间有着很强的联系,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提升都需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离不开正确方法的指导,情感和态度又是学生能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在良好情绪的驱动下,学习过程才会变得轻松又有节奏,提高知识获得的效率。我们在初中生物每节内容的课堂教学之前就必须正确地理解待学内容知识、过程、情感三维目标之间的联系,确保课堂教学能够有序施展。 2.准确定位 每节生物内容的教学,教学目标都应该各有不同,准确定位是教学有效的前提。那么如何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呢?笔者认为必须将教材、课程标准、学生的学情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综合的考虑。如“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这节内容,从其在教材中所处位置来看该节内容是“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第一节,教学内容的重点有如下几个:(1)制作洋葱表皮临时玻片标本;(2)正确使用显微镜对洋葱表皮细胞结构进行观察,通过自主观察实现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进行有效地识别;(3)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细胞的功能有所了解;(4)理解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结合这些教学重点内容,目标如何制定还要看看学生的具体学情,此前的生物课学习中,显微镜的使用和制作临时玻片学生已经学过,基本方法已经掌握,可以作为本节课知识学习的基础和技能发展的起点。具体的教学目标可以综合上述几块分析进行科学的设置,确保教学目标简明且可达成。 二、实施和达成教学目标的策略 1.“知识目标”问题化策略 每个知识内容都有不同的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和应用等几个层次目标。那么这些知识目标如何实施和达成呢?笔者在教学中采用问题教学法组织知识教授,将知识隐喻于具体的问题中,通过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发现、理解和内化。 在具体知识内容的教学中,将每个知识目标转化为一个主问题,再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和能力水平将主问题拆解为若干个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的过程性问题,问题的设置必须与教学重点内容紧密联系,问题的呈现形式简洁、清晰,问题的难度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在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和能力的提升。 2.“能力目标”操作化策略 生物是一门自然科学,生物知识的获得都经历了一个观察、实验、总结的过程,“过程与方法”的能力目标应从学科特点出发,将目标投放在具体的操作中,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设动手、动眼的机会,在操作中熟悉基本实验器材的使用,掌握实验操作要领和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 当然,也不是让学生漫无目的的瞎操作,在学生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我们教师首先应该帮助学生一起理顺实验步骤,适当地时候可以采用示范的方式确保学生的操作正确性,设置具体的观察任务和问题引导学生有目的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提高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知识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来的,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生物学习自信心和成就感。 3.“情感目标”过程化策略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体验式学习,不仅仅知识和能力的提升要让学生自主体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不可以采用说教的方式,而应该在具体的知识学习过程中进行渗透和浸润。 (1)我们在课前备课时应该深度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元素,多维度整合教学资源,精心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知生物世界。 (2)倡导教学过程动态化,给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以学生为主体,任务和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在解决问题——生成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循环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及创新意识。 (3)将课堂知识学习与生活有机联系起来,在观察和参与丰富多彩的“生物”活动中体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生物教学论文:信息技术改变生物教学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没有观察和实验手段的不断更新,生物学就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要提高生物教学,就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教学手段要直观、生动。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为生物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也改变了生物教学。 一、 信息技术丰富了生物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具有保存信息和传递信息的功能,也给新的发现和新的信息宣传提供了平台。信息技术改变了原来以单一纸质资料(如:书本)为依托的教学,而成为以光碟,网络信息为资源的教学。许多优秀的生物课件、试卷、教案,以及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先进的教育教学观念,科学的学习方法等都可以在网络中找到。教师教学中可利用的资料就更多,更精,更好。同时信息技术也为教师间交流经验,教学研究成果等提供了平台。这些丰富了生物教学资源,也优化了生物教学资源。信息技术为提高生物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创造了条件。 通过信息技术可查找到许多与生物教学有关的知识。要讲解高中生物第一册第二章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时,可在网络上找到许多细胞的课件及动、植物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细胞膜的结构图和动画,细胞器的结构图,相关练习及优秀教师的教案等。这些信息为制作好的课件,制定好的教学计划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二、信息技术丰富了生物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集电脑、网络和信息为一体,形成了以多媒体为核心的教学手段,使生物教学如虎添翼。 首先,信息技术使生物教学课堂形式多样,提高课堂中生物知识传递效率。以往生物以讲演课、实验课为主,现在可以把讲演和多媒体技术结合或把多媒体技术和实验结合去上课。讲解初中八年级下册——传染病及其预防这一节时,可边讲解课本知识,边用多媒体呈现相关内容和图像资料,如:病原体结合杆菌、HIV立体模式图和蛔虫的图片,关于“非典”、“禽流感”等传染疾病的知识。上实验课时,可先播放优质实验课的录象,让学生了解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过程、操作要令,而导入实验课。这样课堂就丰富多样,学生在最短时间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其次,信息技术改变生物教学中知识呈现。1、信息技术使生物教学的知识呈现不受时间的限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找到教师在课堂中讲解的图片和文字知识,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可将课堂中的信息来源告知学生,或把教案、课件通过学校网站或“博客”等在网上,学生可以随时浏览。2、信息技术使知识呈现更直观、更完整。应用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Cais等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或下载课件,知识呈现时,让学生能观知识形,听知识声和看知识动。讲解高中生物下册人类遗传病这节,人染色体变异遗传病——猫叫综合症时,应用多媒体课件可让学生听婴儿的啼哭声、看婴儿啼哭的动作,使知识形象、生动和直观。同时,在讲解无法用常规方法观察到的生物现象时,可以制作动画课件让学生一目了然。比如呈现细胞膜的流动性时,可制作出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运动的flash动画。讲解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和动物胚胎发育过程(受精卵胚泡囊胚原肠胚幼体)时,学生不可能通过观察到连续的发育种子或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但可通过制作动画课件让学生在几分钟内观察到完整的发育过程。使知识呈现更直观、更完整。 二、 信息技术是实现因材施教的有效措施 因材施教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原则,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尽其才,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之所想、学生之所思及学生的优、缺点,才能根据学生差异采取相应教学措施。信息技术为师生交流提供了新的平台,教师和学生不需要面对面,可通过Email、QQ聊天或“博客”等方式交流。学生可向老师提问或与老师讨论,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教师也可通过Email、QQ聊天、“博客”等方式辅导、关心和了解学生。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更容易根据学生的情况而因材施教。 信息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改变了生物教学。它使教师教学更得心应手,学生学习更丰富多彩。 生物教学论文:生物教学中引发学生探究的方法 [ 摘要 ] : 中学生物教学根据生物知识的特点加以设计问题,从而引发学生探究的能力,通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来探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生物学能力。 [ 关键词 ] : 引发、探究、方法 探究性教学是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形成新的师生关系,即改变过去传道“为导航”,灌输知识为“问题探究”。在探究中,使学生亲自经历科学知识的获得过程,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那么,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引发学生科学探究呢? 一、创设科学探究的情境,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对于中学生来说,能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要依赖于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料要具有指向性和探究的可能性。特别是现实的背景资料最容易引起学生的认识心理冲突,动摇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习心理平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嫁接”一课,在课本的实践活动中却有一草本植物的嫁接(以蟹爪兰的嫁接为例)的方案,学生对此提出了疑问:蟹爪兰是草本植物,没有形成层,怎么可以嫁接呢?嫁接后是怎样成活的呢?是不是教材出错了?又如:在“生物的遗传”课前,让学生调查自己的父母的一些特征,如眼皮的单、双,有无耳垂等,并试着加以解释。上课伊始,学生汇报了自己的调查结果。但谁都无法正确解释,学习的积极性因而空前高涨。科学的生命力在于应用,应用学过的生物知识分析解决现实中的一系列问题,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提出问题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养成动脑的习惯。 二、指导性分组实验,独立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以获得探究的基本方法。 1 、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 启发学生自行获取知识,不能把实验变成“一讲、二看、三示范,按着课本做实验。”这种冲徒式实验而应让学生在充分观察教师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精心设问,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如:《呼吸》一课,要求学生用实验研究吸入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教师可以这样启发学生设计实验。 ( 1 )教师可先提出启发性问题:要研究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现在我们没有这两种气体,该怎样做?然后启发学生用化学上的知识来收集呼出的气体。 ( 2 )启发学生回忆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让学生根据它们的特性,观察桌上的实验材料,进行小组讨论,启发学生自己设计实验。 ( 3 )汇报实验方法: A 、向两瓶气体中倒入同样多的石灰水,然后摇晃,观察两瓶中的石灰水有什么变化。 B 、向两瓶气体中各放入点燃的蜡烛一只。观察哪支蜡烛熄灭。 2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加强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例如: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发现视野下有一较大的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图,但在图像上有一污点,影响了观察。 ( 1 )在不调换目镜和物镜的情况下,如何判断污物在何处?写出判断的操作步骤。 ( 2 )如果污物在装片内部,在既不允许重新制作装片,又不能揭开盖玻片的情况下,如何清除污物? ( 3 )在显微镜不易找到细胞膜,要想看到细胞膜该怎样做?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探索实验、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总结规律,得出结论。 在生物教学中,通过探究获取的知识,是按照人类认识的逻辑规律获得的,这种能力是经过长期的培养和训练逐渐形成的。学生只有具备了这种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才有助于他们总结规律,得出结论。例如:在做种子呼吸中吸收氧这一实验时,两个学生在汇总时结论出现了矛盾,其中一个学生的结论是在萌发的种子中蜡烛熄灭,在萌发的种子中蜡烛燃烧;另一个学生的结论是在萌发和未萌发的种子中蜡烛都燃烧,究竟哪个正确?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让学生重新进行实验验证,并引导全班同学,共同讨论,达成共识,最终获得正确结论。 伊利诺大学萨其博士认为:“探究是人类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只要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探究知识,教会学生探究知识的方法,我们的学生才能在未来的生活中通过探究发现真理,才能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 生物教学论文:对建立有效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生物学素养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思考并在实践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有效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自身教的效益,也要关注学生学的效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应该追求的永恒主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落实涉及的因素很多,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一些提高生物课堂有效性的方法。 一、师生共同参与,建立有效生物课堂 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我们要建立有效的生物课堂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节课的有效性应以学生的收获为标准。新的教学任务对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过低就会影响对知识的理解和挖掘,甚至出现错误,频繁地出现这些情况必然影响教师的威信,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也是影响课堂教学的一大重要因素。过去完全由教师主宰的“满堂灌”的方法扼杀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学习兴趣,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结论,没有知识生成的过程,没有思考的空间。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对教学内容要吃透,对课程标准要清楚,对该知识点在高考中的要求必须做到心中有数,要特别注意避免出现受一些习题的影响过度增加难度的现象。另外教授新课和复习课时对同一知识点的分析角度是完全不一样的,若在复习课上再将该节知识点照原样讲一遍,必然使复习课的效率降低。生物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二、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创新教学 生物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锻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就一定要抓住高中阶段的学习时机。高中阶段正是学生学习的黄金时期,学生的思维活跃但是缺乏一定严谨性,在学习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多思考、会思考。通过课本中的科学原理和科学实验,让学生通过探究性思考,对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和总结,使学生们在思索中牢牢掌握到这些科学知识,激发出学生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热情。例如,讲解《基因分离规律》这一节内容时,可按照从易到难的方式进行探究,先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开始,一步步引导学生对课题产生浓厚兴趣,然后再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进而总结,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我们可以先向学生介绍孟德尔富有戏剧性的生平、遗传实验成功的例子等话题,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们提出问题: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有何共同模式?这些性状与染色体上的基因有关系吗?再由学生探究回答,并以此引导学生掌握性状分离、隐性性状、显性性状、表现型、基因型等基本概念,深化学生的学习效果。生物教学中也可以尝试新颖的教学模式,新颖的教学模式能使教师愉悦工作,学生快乐学习。为实施这一目标,我大胆的革新,其中,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尤为明显,即课堂教学“新的教学模式”的应用。例如学生座位由“插秧式”到“小组式”。许多教师对我开展的新的教学方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本人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力度、创新精神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三、与时俱进的实施生物教学,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生物教学要适应新的教学任务,要与时俱进。传统的教学往往把学生当成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老师教学生多少知识几乎就要求学生掌握多少,这就造成学生所学的知识是死知识,学生掌握的技能是没有创新的技能。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改变“满堂灌”、“一言堂”的授课方式,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角,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选择地对学生进行目的教学,不要忽视学生的创造性学习,不要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不要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闪光的地方。高中生物的教学中有很多设计实验的题目,教师要让学生大胆去设计,大胆开拓自己的思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每位学生的设计思路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不足之处,进行改正,教师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是一个指导者,是一个辅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同时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不要只是教师一人唱独台戏,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标教学理念要求生物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求教师先有创新意识。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师养成满堂灌的授课习惯,教学内容全都来自课本并回归课本,在讲解的过程中很少发现新的问题,这不仅不利于教师创新思维的培养,也阻碍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面对课程改革教师要跟上改革的步伐,提高自身素质,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每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个体,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性,在面对知识时的反应也是有差别的,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变化,并根据学生的变化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在讲课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或想法,教师不应该打断学生,不应该不论原因的就把学生批评一番,而是应该帮助学生解答疑问,哪怕这些问题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无关。教师具有创新意识才能通过平时的讲课把创新意识慢慢传授给学生,并懂得采取一些措施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 因此,在新课程广泛实施的今天,教师要树立新理念,在生物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在今后的生物教学工作中,希望广大同行共同探索,不断创新,走出一条在生物教学中实行素质教育的新路子。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断追求新知识的精神和合作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生物教学论文:生物课堂教学反思 有人说,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每个人最后的反思,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但是每个人都可以把反思提前几十年,做到了这点,便有50%的可能让自己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人。我们的教学中,多一份反思,或许会多一份清醒,多一份进步。 生物教师,我一直以为是最难当的。作为科学学科,似乎谁都知道,都会理解,都可以说上一二。,多少老教师感叹越教越不会教。我困惑、摸索,听了几位老师的言谈,观摩了几堂优秀教师的公开课,偶有一些心得体验,聊且作为反思。 首先,生物教师也需要过硬的基本功。在课堂上,我有时总是追求表面的流畅,当提出问题后,从内心希望回答问题的学生少出错、不出错,最好能直奔主题节省时间,遇到有人来看课,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学生回答不上来或有困难时,我们就不那么沉稳了,显得有些急躁,不愿意等待,或催促,或换人回答,还有甚者自问自答,学生哪有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呢?精彩也就无处可现,如果我们再对学生多一些期待,多给一些时间思考、表现,再迟一些评判或将评判的权力交给学生,学生的表现是否更精彩,是否会有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呢? 其次课堂的成功,备课必须充分,要带有自己的思考见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生物的魅力就在于它是很有个性的,能紧密联系生活的。陆游教孩子:“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所以生物教师是半个“科学家”,必须不断地读书,不断地思考。学生如果会认为自己的生物老师知识广阔,上课能有一些新见解,就成功了一半。 教学中讲究一定的教学艺术。试看这样一个教学片段:同学们畅所欲言,对合理的食谱进行分析,我也加入他们行列,我说其中同学们感到很合理的一个就是正常人所需要的,但是我现在认为我现在有点胖了,我就选择第二个了。教学艺术是需要学结的。只有将课堂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加以分析,归纳种各样的应对方法,在课堂上才能游刃有余。而我们往往还凭经验驾御课堂,有时感觉很不错,有时感觉很失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潮下,我们要不断反思,与时俱进。 生物教学论文:浅谈高二生物分层教学 由于各个学生的先天素质、教育影响、主观努力程度和基础等的不同,同一个年级的班与班之间,同一个班级的各学生之间在学习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如何减小学生之间的差异?高二年级段提出 “分层教学”的设想,根据这个设想,将学生分到不同类型的班级,划分成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分别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经过两年的分层学习,知识水平基本上发展到同一个高的层次,满足上大学的需要。下面就谈谈我们生物备课组实施分层教学的探讨和实践的过程: 1认真分析教材 高二生物课是学生完成初中的生物学习,间隔两年后又重新开设的一门学科。在初中阶段,学生学习过植物学、动物学和生理卫生等方面的知识,主要侧重于生命现象的描述,缺乏横的联系。到了高二年级,知识的安排是按照横的方向来概括介绍生物的共同特征,并且进一步探讨生命问题的本质。教材内容既涉及了整个自然界,又涉及了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界和人类自己本身,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因此,知识的安排是从分述上升到了概述阶段,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另外更注重知识的运用,要求能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一些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和自然现象。 2按学生和知识结构实施分层分组 对于高二的每一位学生来说,学习的起点和学习效果差异明显,目前高二年级段教学的分层主要是按照语、数、英和理化成绩分为实验班和普通班:一班 ---三班为成绩优秀的学生,四班---十五班为成绩一般的学生,每班按好、中、差分A层、B层、C层三个层次,生物是按照化学的分层进行教学,也基本上反映出了他们在本学科上的差异。这种情况不是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测试,如果发现A组中的某些学生成绩下降,还不如B组中的有些学生,就把A组中成绩下降的学生调换到B组,而将B组中成绩进步的学生调换到A组。同样,C组学生经过努力成绩进步了,也可以调换到B组,B组学生成绩退步的学生也可以调换到C组,同样各层次也进行适当的更换学生。分层和分组后有利于教师上课组织教学,有利于教师上课辅导,有利于批改作业,有利于学生信息的反馈,充分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无论如何分层,我们认为学生在高二学习生物学的知识起点差别是不大的,可能有些同学别的学科不好分在了 C层和普通班,但生物可能好一些,或对生物的学习更有兴趣,为了鼓励他们,从一开始就强调只要认真学习,普通班班也能超过实验班,虽然在教学中有分班级和分层次的做法,但现在是站在知识的同一起跑线上,从而消除学生的自卑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几次作业后,特别是9月份的月考后,生物还是和其它学科一样,各层差异明显,深感学生出现差异不仅有基础方面的原因,而且还有学习的自信心、积极性、学习兴趣、学习方法、重视程度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原因。特别是在目前理综情况下,生物比理化分数少20--30分,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动力和重视程度更是大打折扣,这将是我们在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3确定分层教学对策 找到问题的症结后,对症下药,进行有目标有计划的分层教育教学,我们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3.1明确教学思想: 本学期一开始我们就制定了明确的教学思想:对普通班和 C层采取“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实验班和A层、B层采取“高起点、重能力、多联系、重课堂”的措施,承认不同层次的学生不仅存在差异而且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他们的困难是暂时的、可以克服的,成绩最差的学生也有获得进步的愿望和需要,坚信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成才。 3.2强化心理教育 心理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学习成败的原因,不仅与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反应能力有关,而且与个人对学习的重视程度和学习方法有重要的关系;让学生树立只要努力就可能超过他人的成功思想。让学生明白在会考和高考的理综试卷中生物是和物理、化学等科目同等重要的,启发学生正确处理好语数外的学习与生物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生物课的积极性。如赵明明同学刚开始,对生物不重视,月考只考 55分,但经过科 任 老师和班主任的工作以及自己的努力,期中考试考了 86分,等等。因此老师经常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给学生以这方面的引导,特别是对B层\、\C层和普通班的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谈话教育次数更多,而且确实引起了部分学生的对生物的重视,钻研学习方法和探讨学习问题的学生多了,他们的成绩逐步得到提高,作业的正确率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也不断提高了。并且认识到要想出好成绩,平时必须在保证重点的同时,搞好各科平衡。 3.3明确分层目标 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可避免事倍功半。在教学中,我们把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结合这几年的会考和高考的考纲以及教学大纲,按照不同的层次制定学生要达到的目标:对实验班和 A层的一部分同学着眼于会考及高三高考综合能力课的考试,让他们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能更多了解生物学的发展动态,对B层的少部分同学同时着眼于高考和会考;对于C层的一部分同学、B层和A层的大部分同学、则着眼于会考,对课本知 识不做太多的延伸和扩展。教学目标明确后,有针对性的进行学法指导,如对实验班不仅要学好课本知识,而且还应该拓宽知识面和加深知识难度,要求选做我们设计的综合性较强的能力题以满足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对普通班则立足于弄懂课本上的内容,多看书本和学习卷,然后慢慢融会贯通,不断提高要求,充分保护他们对生物学习的积极性。 3.4优化教学环节,实施“分层教学” 3.4.1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进行分层教学的关键。教师按不同层次学生实际情况,分层次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大纲、教材、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的目标,哪些不属于共同的目标。要把握教学目标同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各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对学有学余力的 A层和实验班学生要求他们做一些综合性较强的习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要求掌握教学要求中最基础的内容。如:在备“减数分裂”一节时,要求普通班和C层会分析精子、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异同;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等,不要求会画图说明卵细胞和精子的染色体变化,B层、A层和实验班则要求掌握这些内容的同时,还要结合数学知识把变化规律绘制成曲线,能画出细胞分裂各个时期的染色体图,以适应高考的需要。安排教学时间时,要巧妙地设计教学程序,选择灵活多样,综合适当的教学方法。做到心中有数,一目了然。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时,旧知识导入课题时的深浅程度,重难点知识讲解时坡度减缓程度,要以中等程度组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准,但也要激发其他组学生的求知欲。 在设计问题及练习时,问题的难度要与学生的层次相一致。设计较易问题让 A组学生能回答能分析,使他们能体会到成功的愉悦。设计较难题,让A层同学分析回答,增加他们的成功感。 这样的教案设计,既能保证完成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的完成,也能做到 “培优、辅差”和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3.4.2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分层教学的实施的主要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对优生以 “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引导学生学习;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这样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不相同的“最近发展区”前进,后进生必须基本上达到大纲的要求,优生尽其所能拔尖提高。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全体学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如:在“细胞膜的结构”一节的教学时,进行了如下的分层教学,对实验班和B、A层可以直接结合教师的课件进行自学,自我发现问题“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分别是什么?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是怎样适应的?等”,解决问题“细胞膜主动吸收钾离子的过程、白细胞吞噬病菌的过程”等。对中等生B层可根据教师课件中的自学提纲进行自学或采取分组讨论,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A组可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启发他们学会思考,掌握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 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根据大纲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尽量做到全体学生都有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同一练习分层要求。如课本上的习题都是要求全部学生掌握,做这类题时实验班和 B、A层没困难,教师要求他们独立完成,而C层和普通班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必须加强个别辅导,使他们通过努力也能完成。练习时还可以从数量上进行分层要求,不同的层次作业的数量有区别。这样,在同一时间里不同层次的学生都 能完成 老师交给他们的学习任务,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对实验班和 A层除了课本的复习题外,适当做一些这几年的市统考和高考中的题目,对普通班班则不做要求,对一课一练进行筛选,结合不同的班级进行布置,结合每个同学的实际可以做临时的调整,作到班级内的分层,达到粗分层和细分层的目的。 给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练习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布置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让学生练习,可以不写在作业本上,作为课后思考,培养创新的意识,如学了 “物质代谢”一节时让学生思考如何看待减肥,如何防止贫血?糖尿病人如何饮食?等问题。为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这样就没有把全部学生框在一起,增大了思维量,拓宽了思路,调动了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但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单靠集体指导还不够,教学中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地进行个别指导。一般说,优生基础知识扎实,有很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学习方法,所以优生的指导着重在以下两个方面:一、让他多做一些思维难度较大的题目,如课外作业中的 A组题、研究性学习等。二、让他们积极参加帮助同学的活动。中等生基本能够掌握基本知识,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缺乏勤奋好学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所以对他们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普通班和C层的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心,知识欠缺多,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对他们要重点辅导。创造一切机会,有重点地进行辅导。同时,对同一个层次的班级内,让C组做到四优先:优先发言、优先表演、优先辅导、优先批改。 3.4.3作业与评价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后进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 从半个学期的实践看,实施分组、分层教学可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后进生堂堂学有所得,提高了学习生物的兴趣,优生堂堂都能吃的饱,增强了自学能力和吸取知识的独立性。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型的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4分层教 经过一段时间的分层教学的探讨和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 1、摸清学生的实际,把起点和目标放在学生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让他们在经常性小小的进步中树立自信心,增强学习的动力掌握更好的方法;2、按照不同的标准评价学生的进步,不同的班级采用不同的练习习题和作业量;3、进行学法指导和思想教育,让他们既重视生物课的学习又不影响语数英的学习,提高课堂效率;4、有计划地进行个别学生的课外辅导。5、通过期中考试成绩表明,只要抓好适合各班的分层教学研究和实践,学生的成绩和能力会逐步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论文: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 1.利益驱动的负面影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都在发生变化,社会风气受到污染已是不争事实。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意识抬头,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削弱。作为各单位会计人员的价值取向、价值观念也会同样会发生变化,部分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受利益驱使,为了一己私利,为了单位小团体的利益而置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不顾,做出了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 2.单位负责人的不良道德影响。现阶段,会计人员是在单位领导下进行工作的,不听从领导的安排或与领导发生冲突时仍坚持原则,很可能丢掉饭碗。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会计人员不了保证自己的工作与岗位,通常首先考虑的是个人得失。对单位领导进行公款消费、乱发奖金、私分财物,甚至领导直接授意会计人员将业务收支不通过法定会计账册统一核算、伪造会计凭证、伪造会计账薄等违法行为,不敢抵制,领导怎么说就怎么做。这种不良职业道德的表现,正是单位负责人意志的体现,是单位负责人不良道德的直接后果。 3.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偏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是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表现出来的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状况的水平。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部分会计人员表现出来的非职业道德行为,不是别的原因造成的,而主要源自其自身道德素质。这些会计人员在做出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时,一般都是在基本职权范围内,且又出于主观故意,主动而为。其形成的原因,固然有社会风气和单位负责人道德水平影响,但主要原因是这些会计人员自身道德素质偏低。 4.缺乏会计职业道德的自律组织。会计人员的自律是以会计职业良心为核心的,会计职业道德自律,从本质上看从来就不是会计人员个体的事情,而是职业整体的自律。因此要实现这种团体自律,建立健全相应的自律管理机构就是首要的基本任务和内容,它是实现会计人员自律的基本组织保障。然而,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专门的会计职业道德自律组织,这对于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监管,对于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发展和完善,均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二、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途径 为了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规范会计职业道德行为,提高会计人员及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职业道德素质,必须努力提高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为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丧失成本和遵守职业道德收益。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丧失成本是指由于会计人员因违背职业道德,弄虚作假,编制严重失实的财务会计报告等而承担行政处罚、解聘、吊销从业资格甚至负刑事责任等所付出的代价。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丧失成本在于用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遏制会计人员的不道德行为,使其取得的收益远远负于成本,使会计人员深深认识到会计作假,得不偿失。同时,为了鼓励会计人员的道德行为,应在加大对不道德行为惩罚力度的同时,还应对会计人员的道德行为进行补偿和奖励、提高薪水、晋升职务等与政治经济利益相关的一系列措施,更重要的是应建立一套能够增加道德积分并将其转换为长期收益的道德评价机制,使会计人员从被动的、外部强压的遵守职业道德,过渡到自觉自愿地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意识。 2.建立完善会计职业道德的奖惩机制。(1)建立全国的会计职业道德监管组织体系,对全国持证上岗的1000多万会计从人员定期进行职业道德检查。(2)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追踪记录制度,建立道德行为档案,凡是向各所有者、债权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者,都要记入会计人员道德档案,把会计人员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情况分别量化记分。(3)建立会计职业道德的考评和奖惩机制,由会计职业道德监督组织对每个单位每年要抽查考评一次,对量化的记分达到一定分值时要登报,以示警告,并要付登报费用。对重大的违反会计职业道德又构不成刑事犯罪,并且考评记录屡屡不良的会计人员,主管部门吊销其从业资格证书。对每年检查中,职业道德优良者给予物质与精神的奖励,以激励会计人员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3.建立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机制,下大力气狠抓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培养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品质的起点,它是会计人员道德实践得以发展和延续的一重要途径,是会计职业道德活动的重要形式。会计道德教育对增大会计人员的完美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外在的教育引导,培养会计人员的内在信念,是会计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为此,应着重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完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后续教育。财政部应组织专家学者编写在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材,在每年完成专业学时教育的同时,要完成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学时,这可以由各级会计协会把会计职业道德的检查和档案记录结合起来,并提高会计人员后续教育的质量。另一方面完善对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每年对单位负责人进行一定学时专业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并与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奖惩与单位负责人挂起钩来。 4.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会计人员道德水平的提高固然离不开道德教育,同时也离不开每个会计人员自觉的道德修养。要使职业道德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键取决于道德修养的自觉程度。因为道德不同于法纪,道德不是按强制的、无条件的规定执行,而是通过内心信念力量的作用,反映为人们自觉的行动。没有会计人员在道德上的自我修养,仅仅靠外在力量,即用法律、规章、制度去强制会计人员应该怎么做,很难取得良好效果。 5.健全会计法律规范体系。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建设,充分发挥法律的威慑作用,用法律手段约束、制约会计人员的不道德行为,可以减少其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防止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败坏。在我国的法律规范体系中,新《会计法》的核心部分就是把社会公认的并社会和会计工作有重要影响的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使其成为会计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同时明确了违法会计行为的法律责任,强化其约束力,加大了打击和制裁的力度。可以说,离开了法律和道德,其作用是很有限的;道德与法律相结合,将使道德的作用更强化,发挥的作用更彻底。 6.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严密的企业内部监督,能促使会计人员严格按规定的程序、手续办事,即使有一些不良动机,其行为也无法实现。但若内部控制不严,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在客观上就为会计人员违反道德规范、违反法规法纪提供可乘之机。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案例中可以看到,有些会计、出纳人员的道德品质并不坏,只是自律性不强,一时思想产生偏差或被诱惑,做出了偏离会计职业道德标准或违法的行为。发生了这些行为后,有的刚开始还惶惶不安,过了一段的时间后没人过问或没被发现,也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像贪污、挪用公款等经济犯罪都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多次作案都没被发现,这本身就是内部监督机制的漏洞。 7.建立健全我国会计职业道德自律组织。我国《会计法》规定,会计工作由财政部门主管,自然也包括对会计职业道德的管理。就会计职业道德的管理而言,兼有政府管理和会计行业自律管理的双重性,这种管理体制具有明显的权威性和强制性等优点,但从过去的工作情况看,主要进行了会计道德的建章立制和在职教育工作,自律性不强有待进一点完善。作者认为有必要在中国会计学会下设立会计职业道德研究组织,组建中国会计协会,作为会计人员自律组织,具体负责全国会计职业道德自律事务管理工作。会计协会在政府会计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下,负责会计人员专业技术能力的专核与认定、资格撤消、职业道德教育等,组织会计职业道德自律专项检查,加大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处罚力度和教育工作。 8.制定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指会计人员在履行其职责过程中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具体而言,即会计人员在履行职责应该怎么做,应当以什么样的思想、什么样的态度和作风去接人、待物、处事,去完成本职工作。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论文: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透视 何谓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权威的解释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活动、处理会计关系时所形成的职业规律、职业观念、职业原则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既是会计行业对本行业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又是会计行业对社会所应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不同于会计职业道德,它重在强调强调“人”,主要是研究从事会计职业的人员应具备的道德素质,其重点不在“会计”,也不在“会计职业”,而在“从事会计职业的人”所应具备的职业道德水准。从本质上讲,它既包括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技术、(即职业之道)”,又包括会计人员的“职业品质(即职业之德)”。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利益观念普遍得到了强化,但有些领导干部、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价值观念、道德意识开始谈化,特别是会计人员,由于身处单位财经大权的关键地位,一些人为了追求金钱、权力,违反职业道德,编造虚假会计信息,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种非职业道德行为概括起来不外乎如下几个方面: 1、职业态度方面:疲于应付,消极怠工。目前在我们的会计队伍中,有些会计人员由于对会计工作认识不足,选择这一职业后又不把这一职业当成自己的理想去追求,不是潜心于自己所从事的财会工作,认为会计工作整天枯燥无味,经济收入不高,心态产生不平;在工作岗位上处理会计事务时,敷衍塞责,有的甚至还离岗专门在外兼职或做生意,赚取外快,而对自己单位的本职工作却随便应付;在会计业务知识更新方面,一些会计人员不是主动积极地加强学习,以提高自身素质,而是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疲于应付。 2、职业良心方面:动机不纯,利欲熏心。有些会计、出纳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伪造虚假经济业务,用假发票、假收据等手段套取现金,贪污公款;有的通过改动领导已签字的报销凭证的数字,以小报大,以少报多,将多报销的款项归个人所有;有的甚至模仿领导的笔迹,将用于个消费的购物凭证拿到单位报销,侵害集体利益。有的会计人员,特别是财务部门的负责人,利用职权看钱办事,收取贿赂。 3、职业原则方面:粉饰业绩,造假信息。一些企业管理当局,出于确保职位动机、借款动机等,授意指使或强令会计人员采用伪造、变造等手段,编制和对外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掩盖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情况,从而误导广大投资者。严重损害了国家和股东权益。前些年来,上市公司连续出现的大案,如“红光实业”倒闭,“株洲有色”巨亏等,无不与粉饰财务会计报告有关。 4、职业纪律方面:挪用公款,串通作弊。有的会计人员困掌管了单位的财务大权,具有调拨资金的能力,总是抱着侥幸心理,“借鸡生蛋”,挪用公款用于买期货、购股票,赚到钱后再归还,给自己留有一定的退路,使犯罪结果具有不确定性。调查表明,许多贪污案件都是由挪用公款案引发的。有些会计人员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前程,对违法违纪行为熟视无睹,明哲保身,反而成了领导的一只手,直接按领导的意愿去处理会计事务,根本谈不上秉公办事,客观公正;有的会计人员,明知单位领导的行为是违法违纪的,却不制止,不向上级报告,反而参与犯罪,与领导一起串通作弊,满足自己对金钱的追求。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具体表现、危害及原因剖析 1、假证、错账、糊涂表、恶性循环。常见的假证多为一些不合规、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主要体现在:内容、数量、金额不符;以自制非法代替外来凭证;伪造、涂改、移花接木。错账、假账主要在于账务处理的随意性,一些单位从自身的利益了出发,为了应付上级及外部监督部门,会计人员人为地调整账簿记录,故意作弊,以假乱真;设账外账,截留各项收入,虚列有关支出;在“往来”、“待摊”、“递延”等账户上做手脚,在存货计价、成本计算方面耍花招。同时,由于错账、假账导致生成数字逻辑性不强、牛头不对马嘴,缺乏勾稽关系的糊涂表。究其造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偷漏国家税收,骗取财政补贴和银行贷款,这不仅造成国家财政收入减少,扩大和增加不合理开支,还影响了国家宏观调控,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不良后果,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形成造假的原因,一是会计人员的职业责任感和原则性不强,抵制力弱,睁一眼闭一眼,存在“宁犯天条,莫犯众僧”的心理,任其自便;二是领导意志,权力游戏,对坚持原则的会计人员加以刁难、排挤,把顺我意志的放在主要岗位加以重用,造成“站得住的顶不住,顶的住的站不住”的不良局面。 2、账外私设“不金库”,会计掌管“金钥匙”。一些企业内部各部门(分厂、车间等)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盲目强调业务经营的需要,擅自扩大开支范围,私设小金库,多渠道开支业务费用。私设“小金库”的行为虽然大多都是由领导干部签批的,甚至是由领导“单线管理”的,不是会计人员的个人行为,但会计人员却是直接参与者,并掌握着“小金库”的钥匙,不用职业责任、职业道德去防范“小金库”的出现,甚至主动串通作弊,将“会计原则”变成“会计圆则”,败坏会计风气,助长腐败势头,导致发生犯罪现象,甚至单位倒闭,严重地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3、“书记成本”、“厂长利润”宣上榜,虚荣实耻。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出于对政治的利益的追逐,为保住昔日殊荣,确保职位和谋求职业升迁,不惜一切代价,铤而走险,授意或指使会计人员少提、乱摊费用、造假生产成本,账上添彩,以示职工思想工作做到了家;通过提前确认收入,虚增利润,表中生花,达到粉饰经营业绩的目的。更有甚者,有些地方政府或主管部门为维护地方或部门形象,有意识地引导企业会计进行造假,行政干预银行贷款给企业,以解决企业虚报利润上交税收的资金。其结果是造成企业、领导图有虚荣,会计工作秩序混乱,内部会计控制失灵,职工实际蒙受耻辱,切身经济利益受损,积极性受挫,企业不能真正重整旗鼓、展现辉煌的难堪格局。 4、信息披露不及时,公信度大打折扣。会计信息的重要质量特征是其及时性,对外披露的财务报告信息的有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定它的及时性。目前一些企业尤其是一些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在时间上相对滞后,使得信息使用者对其有用性(特别是其预测作用)及其可信性大打折扣,使得投资者、债权人不能及时据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导致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受损;另一方面,还影响企业主管部门对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管理效率的评价,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管理者实施有效监督。 三、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是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得力措施 1、自律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石。建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自律机制,筑起思想道德防线,是防止腐败,打击会计职业活动中的各种违法活动和非职业道德行为的第一道屏障;同时通过建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自律机制,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将一切不良的道德欲望控制或消灭在萌芽状态,也是制止“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消除影响会计职业形象的不利因素,保护会计职业生命的根本手段。 2、职业技能、技术水平的提高,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前提。作为称职的会计人员,必须敬业、爱业、乐业、勤业、精业,热衷于本职工作,潜心于本职工作,安心于本职工作,要有职业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要不断钻研业务、精益求精,首先要对传统的会计基础工作有所加强,其次要加快会计业务知识更新的学习,熟练掌握《会计法》、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内容,以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信息质量,同时还必须熟悉国家的财经法规、法令、政策,敢于同一切违法乱纪的行为作斗争,不做权、财、色的奴隶,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 3、会计法制建设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有力保障。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固然重要,但是要杜绝和根治会计职业活动中的非职业道德行为,仅靠道德约束还是不够的,因为职业道德建设只是给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创造一种“软约束”环境,是一种心灵上的约束,它并不具有强制性,所以,更重要的还是要靠法律来约束,通过抓会计法制建设给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形成一种“硬约束”环境,将“法治”与“德治”齐头并举,这样才能使得会计人员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怎样做得更好,才能使得会计人员自觉遵纪守法,自觉树立不做假账的职业意识,确保所提供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 综上所述,我们能深刻认识到会计人员的非职业道德行为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因此,我们不仅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以道德建设促会计法制建设,同时必须强化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自律机制,严格自律,勤奋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争做一名新时代的会计人。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论文: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透视 何谓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权威的解释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活动、处理会计关系时所形成的职业规律、职业观念、职业原则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既是会计行业对本行业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又是会计行业对社会所应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不同于会计职业道德,它重在强调强调“人”,主要是研究从事会计职业的人员应具备的道德素质,其重点不在“会计”,也不在“会计职业”,而在“从事会计职业的人”所应具备的职业道德水准。从本质上讲,它既包括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技术、(即职业之道)”,又包括会计人员的“职业品质(即职业之德)”。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利益观念普遍得到了强化,但有些领导干部、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价值观念、道德意识开始谈化,特别是会计人员,由于身处单位财经大权的关键地位,一些人为了追求金钱、权力,违反职业道德,编造虚假会计信息,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种非职业道德行为概括起来不外乎如下几个方面: 1、职业态度方面:疲于应付,消极怠工。目前在我们的会计队伍中,有些会计人员由于对会计工作认识不足,选择这一职业后又不把这一职业当成自己的理想去追求,不是潜心于自己所从事的财会工作,认为会计工作整天枯燥无味,经济收入不高,心态产生不平;在工作岗位上处理会计事务时,敷衍塞责,有的甚至还离岗专门在外兼职或做生意,赚取外快,而对自己单位的本职工作却随便应付;在会计业务知识更新方面,一些会计人员不是主动积极地加强学习,以提高自身素质,而是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疲于应付。 2、职业良心方面:动机不纯,利欲熏心。有些会计、出纳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伪造虚假经济业务,用假发票、假收据等手段套取现金,贪污公款;有的通过改动领导已签字的报销凭证的数字,以小报大,以少报多,将多报销的款项归个人所有;有的甚至模仿领导的笔迹,将用于个消费的购物凭证拿到单位报销,侵害集体利益。有的会计人员,特别是财务部门的负责人,利用职权看钱办事,收取贿赂。 3、职业原则方面:粉饰业绩,造假信息。一些企业管理当局,出于确保职位动机、借款动机等,授意指使或强令会计人员采用伪造、变造等手段,编制和对外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掩盖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情况,从而误导广大投资者。严重损害了国家和股东权益。前些年来,上市公司连续出现的大案,如“红光实业”倒闭,“株洲有色”巨亏等,无不与粉饰财务会计报告有关。 4、职业纪律方面:挪用公款,串通作弊。有的会计人员困掌管了单位的财务大权,具有调拨资金的能力,总是抱着侥幸心理,“借鸡生蛋”,挪用公款用于买期货、购股票,赚到钱后再归还,给自己留有一定的退路,使犯罪结果具有不确定性。调查表明,许多贪污案件都是由挪用公款案引发的。有些会计人员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前程,对违法违纪行为熟视无睹,明哲保身,反而成了领导的一只手,直接按领导的意愿去处理会计事务,根本谈不上秉公办事,客观公正;有的会计人员,明知单位领导的行为是违法违纪的,却不制止,不向上级报告,反而参与犯罪,与领导一起串通作弊,满足自己对金钱的追求。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具体表现、危害及原因剖析 1、假证、错账、糊涂表、恶性循环。常见的假证多为一些不合规、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主要体现在:内容、数量、金额不符;以自制非法代替外来凭证;伪造、涂改、移花接木。错账、假账主要在于账务处理的随意性,一些单位从自身的利益了出发,为了应付上级及外部监督部门,会计人员人为地调整账簿记录,故意作弊,以假乱真;设账外账,截留各项收入,虚列有关支出;在“往来”、“待摊”、“递延”等账户上做手脚,在存货计价、成本计算方面耍花招。同时,由于错账、假账导致生成数字逻辑性不强、牛头不对马嘴,缺乏勾稽关系的糊涂表。究其造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偷漏国家税收,骗取财政补贴和银行贷款,这不仅造成国家财政收入减少,扩大和增加不合理开支,还影响了国家宏观调控,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不良后果,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形成造假的原因,一是会计人员的职业责任感和原则性不强,抵制力弱,睁一眼闭一眼,存在“宁犯天条,莫犯众僧”的心理,任其自便;二是领导意志,权力游戏,对坚持原则的会计人员加以刁难、排挤,把顺我意志的放在主要岗位加以重用,造成“站得住的顶不住,顶的住的站不住”的不良局面。 2、账外私设“不金库”,会计掌管“金钥匙”。一些企业内部各部门(分厂、车间等)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盲目强调业务经营的需要,擅自扩大开支范围,私设小金库,多渠道开支业务费用。私设“小金库”的行为虽然大多都是由领导干部签批的,甚至是由领导“单线管理”的,不是会计人员的个人行为,但会计人员却是直接参与者,并掌握着“小金库”的钥匙,不用职业责任、职业道德去防范“小金库”的出现,甚至主动串通作弊,将“会计原则”变成“会计圆则”,败坏会计风气,助长腐败势头,导致发生犯罪现象,甚至单位倒闭,严重地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3、“书记成本”、“厂长利润”宣上榜,虚荣实耻。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出于对政治的利益的追逐,为保住昔日殊荣,确保职位和谋求职业升迁,不惜一切代价,铤而走险,授意或指使会计人员少提、乱摊费用、造假生产成本,账上添彩,以示职工思想工作做到了家;通过提前确认收入,虚增利润,表中生花,达到粉饰经营业绩的目的。更有甚者,有些地方政府或主管部门为维护地方或部门形象,有意识地引导企业会计进行造假,行政干预银行贷款给企业,以解决企业虚报利润上交税收的资金。其结果是造成企业、领导图有虚荣,会计工作秩序混乱,内部会计控制失灵,职工实际蒙受耻辱,切身经济利益受损,积极性受挫,企业不能真正重整旗鼓、展现辉煌的难堪格局。 4、信息披露不及时,公信度大打折扣。会计信息的重要质量特征是其及时性,对外披露的财务报告信息的有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定它的及时性。目前一些企业尤其是一些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在时间上相对滞后,使得信息使用者对其有用性(特别是其预测作用)及其可信性大打折扣,使得投资者、债权人不能及时据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导致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受损;另一方面,还影响企业主管部门对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管理效率的评价,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管理者实施有效监督。 三、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是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得力措施 1、自律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石。建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自律机制,筑起思想道德防线,是防止腐败,打击会计职业活动中的各种违法活动和非职业道德行为的第一道屏障;同时通过建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自律机制,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将一切不良的道德欲望控制或消灭在萌芽状态,也是制止“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消除影响会计职业形象的不利因素,保护会计职业生命的根本手段。 2、职业技能、技术水平的提高,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前提。作为称职的会计人员,必须敬业、爱业、乐业、勤业、精业,热衷于本职工作,潜心于本职工作,安心于本职工作,要有职业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要不断钻研业务、精益求精,首先要对传统的会计基础工作有所加强,其次要加快会计业务知识更新的学习,熟练掌握《会计法》、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内容,以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信息质量,同时还必须熟悉国家的财经法规、法令、政策,敢于同一切违法乱纪的行为作斗争,不做权、财、色的奴隶,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 3、会计法制建设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有力保障。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固然重要,但是要杜绝和根治会计职业活动中的非职业道德行为,仅靠道德约束还是不够的,因为职业道德建设只是给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创造一种“软约束”环境,是一种心灵上的约束,它并不具有强制性,所以,更重要的还是要靠法律来约束,通过抓会计法制建设给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形成一种“硬约束”环境,将“法治”与“德治”齐头并举,这样才能使得会计人员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怎样做得更好,才能使得会计人员自觉遵纪守法,自觉树立不做假账的职业意识,确保所提供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 综上所述,我们能深刻认识到会计人员的非职业道德行为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因此,我们不仅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以道德建设促会计法制建设,同时必须强化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自律机制,严格自律,勤奋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争做一名新时代的会计人。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论文: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 论文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现状;对策 论文提要: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的品德做出规范,以指导和约束会计人员正确处理会计工作。本文分析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是当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整个会计行业生存发展之根本。 一、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 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过程中,广大会计人员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坚持原则,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毋庸置疑,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 1、会计造假。一些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薄弱,不能够遵守职业规范,不能坚持原则,直接或间接参与伪造、变造、篡改、隐匿、毁损会计资料,编造虚假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对外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和经济指标,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决策,扰乱了社会正常经济秩序。 2、违法乱纪,牟取私利。某些会计人员抵挡不住金钱诱惑,采取收入不记账、虚报冒领、伪造、变造支出单据等违法行为,侵吞国家和集体财产,或利用职务之便利,贪污、挪用公款,以权谋私,侵害国家和集体利益。 3、违背执业准则,弄虚作假。少数会计师事务所的会计人员,不严格遵守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准则,对明知有重大错误和舞弊的会计报表出具不恰当的审计报告,欺骗广大投资者。 造成以上表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上的,又有客观上的。主观上,会计人员道德素质偏低,一些会计人员缺乏必要的会计职业道德知识,对遵守职业道德没有清醒的认识或者是没有足够的重视,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客观上,一是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社会上出现了弄虚作假、哄骗欺诈、偷税漏税、以权谋私等一些违背诚信的不良现象,使部分会计人员心理失衡,也参与到弄虚作假的行列中。二是受执业环境的影响。目前,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法律规范不完善,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缺乏具体的惩治措施,而对坚持原则,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也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和救济制度,使一些会计人员迫于单位领导胁迫,参与会计造假。 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1、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解决会计造假和会计信息失真的需要。会计造假有自身的因素,也有社会因素,有政治原因也有经济原因,虽然解决会计造假不能仅仅靠会计个人力量。但是会计造假主要发生在会计工作中,主要是会计行为,在解决会计造假中,会计人员必然是主要力量。只要会计人员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坚持原则,严守职业道德,就能遏止会计造假和信息失真现象,因此在目前会计造假和信息失真严重的情况下,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措施。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应具备“德、能、勤、绩、公、廉、俭”等七个方面的素质。会计人员有足够的专业技术水平、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执业的基本知识固然很重要,但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会计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管理工作好坏的关键。因此,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才是最重要的,会计人员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做到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坚持准则、廉洁奉公、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作风严谨、艰苦朴素、大公无私,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措施。 3、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树立会计行业良好社会形象的需要。由于受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利益的驱动,以及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少数会计人员弄虚作假,贪污腐化、大吃大喝、铺张浪费,严重损害了会计形象,降低了社会对会计的信任,会计行业的发展遇到很大困难。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迫在眉睫,会计人员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会计行业才会有良好的工作环境,社会对会计行业的看法才能改变,会计的形象才会改善,会计的地位才能提高,因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会计行业良好发展的根本。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1、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教育。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培养会计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坚定的职业信念、规范的职业行为不可缺少的环节。会计教育不能仅限于传授业务技能与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灌输道德标准和敬业精神。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职业道德教育融进每一名会计人员内心,增强每名会计人员履行职责和道德义务的自觉性,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实事求是、坚持原则、恪尽职守、清正廉洁的道德品质。 2、会计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会计人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是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关键,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主要靠会计人员自身努力。一个会计人员道德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道德修养的程度,会计人员要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改造、自我提高,把职业道德原则转化为自己的职业道德品质,形成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客观公正、精心理财,扎扎实实做好会计工作,不断用职业道德来规范自己的会计行为,实现职业理想。 3、净化会计行为环境。会计行为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会计职业道德的好坏,在制度不完善、道德意识淡薄、诚信丧失的社会环境下,是不可能营造出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因此,净化会计从业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对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有着重要意义,而会计环境的净化需要社会各方面相互协调,只有社会各行各业都提高了职业道德意识,才能营造出建设会计职业道德的和谐环境,只要形成了扬正抑邪、褒善贬恶的社会环境,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定能取得良好效果。 4、健全监督机制,建立职业道德评价体系。由于目前我国还未建立起内容全面、操作性强的会计职业道德准则,因此,加强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监督和检查显得尤为重要。要通过监督和检查、督促和教育,帮助会计人员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对检查中发现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各级会计管理部门应予表彰和奖励,对其中的典型案例应予大力宣传;而对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制度,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应给予必要的处罚,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其会计从业资格,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通过正反典型案例的宣传,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评价会计职业道德,扶正去邪、惩恶扬善的良好氛围。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论文: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及诚信问题分析 摘要:我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在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优秀会计人员都是求才若渴,这种情况促进了从事会计行业的人员爆发时增长,可以说,会计行业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位置。同时因为从事会计行业人员众多,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加上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会计行业的失信现象越来越多,从事会计行业人员对这个职业的道德准线也越来越低。本文就如何保证会计从业人员坚守职业道德底线,提高诚信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论述,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论述,能够引起会计行业人员对职业道德和诚信问题的重视,通过约束自己,提高自己从业道德水平来改善目前我国会计行业的失信的问题。 关键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注册会计师;诚信财务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各行各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机遇,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有望在近几年超越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为我国加快融入世界大家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我国会计行业的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因为从业人员众多,业务水平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加上近年来曝光的几起行业丑闻,导致社会了对会计行业的信任降低,影响了会计行业的公信力,而这直接影响到我国会计行业的诚信问题,进而影响到我国企业在国际经济交流中的诚信问题。因此,如何提升会计诚信水平,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增强会计行业的社会公信力,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快推进会计行业的公信力提升有着非常强烈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 首先,我们先说一说什么叫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侠义的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那么什么是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 二、会计职业道德存在问题的原因 现如今,随着世界通信科技迅猛发展,新闻信息早已实现了传播实时化,广泛化,通过不断曝光各行各业的一些丑闻信息,致使我国各行各业不得不面对着公信力缺失这个窘境,在这其中,会计行业职业道德滑坡现象同样受到了广大社会人士的关注和关切。所以提升会计诚信水平,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增强会计行业的社会公信力,对我国会计行业的诚信建设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只有找出会计职业道德滑坡问题的根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从而提高会计职业公信力。通过调查发现,国内外对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和诚信问题都非常重视,很多会计方面的著作也都对会计职业道德进行了大篇幅的论述和探讨。甚至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在1988年7月颁布了《国际会计职业道德准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也对会计职业道德制订了统一的规范和标准,这些都充分证明了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一些客观及主观因素,目前我国会计行业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我国会计职业从业人员的道德观念淡薄。目前,在我国各高校的会计教育教学当中,对于相关的法律法规教育还不够重视,这就从根本导致了会计专业学生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轻视,致使毕业后在会计职业生涯中在观念上没有去刻意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准线。在社会现实中,企业中有关领导也对会计职业道德不够重视,只是简单将会计从业标准挂在墙上,这也导致了从业人员没有进一步对职业道德的了解和学习,甚至有些从事会计工作者认为金钱远比职业道德重要,这些现象对会计职业道德滑坡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以上原因也造成了当下会计从业者认为遵从领导的指示,哪怕提供假的会计信息,也没有什么不对,完全丧失了会计职业道德底线,因此也导致了会计账目造假,报假现象的频繁出现。 2.利益驱动导致职业道德沦丧。当今社会,因为道德教育的缺失,法律监管上的空白,导致整个社会的道德底线不断滑坡,出现了个人利益至上、金钱利益至上、享乐至上等错误观念。这就引发了一些人为了一己私利而践踏会计职业道德,甚至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而做出违法乱纪的行为也屡见不鲜。比如一些人因为无法抵御利益的诱惑而利用职务权利,通过在业务中做手脚,比如伪造、变造、隐匿、损毁、谎报会计资料等行为来获得利益,随着私欲的不断扩大,在利益驱使下不断触碰道德底线,甚至将法律法规抛之脑后,一步一步走向犯罪的深渊。即使这种现象只是发生在少数人的身上,但是所造成的社会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同时也体现出了会计从业人员对职业道德行为准则的轻视问题,不能坚守职业道德,那么当面临足够的利益诱惑时,又如何来遵守法律法规呢。而且如果在一开始就没能制止践踏职业道德的行为,还会给其他从业人员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造成错误引导,进而导致更多的人为了利益而抛弃职业道德底线,这种影响是非常恶劣的。 3.内部和外部监管不到位。目前我国有关会计行业施行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这些都是属于外部监管。这些法律法规及制度规范里,对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有着一些具体规定,但是因为这些法律法规或者制度规范里并没有对会计职业道德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而且在实践中很多条款不能正确运行,还有些条款根本不具备可操作性。这种情况无形中为会计从业者违法乱纪提供了温床,间接造成了钻空子、打擦边球等现象屡禁不止,在政府有关部门对企业账目进行审计时,很难通过账面来及时发现问题,这也变相导致了会计行业职业道德的进一步沦丧。会计职业道德目前主要是以自觉性和社会舆论监督来执行的,而并非是强制性的,由此也导致了执行力和约束力大打折扣。从内部监管来讲,由于某些行为可以为企业和个人直接带来经济利益,导致内部监管形同虚设。在实际工作中,企业主要领导的意见对于会计从业者来说就是规定,是不容置疑的,甚至在明知道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甚至违法法律法规的情况下也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如果不遵从领导意志,很可能直接被炒鱿鱼而无法确保自身合法权益,另外如果为了坚守职业道德底线而对错误行为进行举报,举报成本过高,程序繁琐,而且就算举报成功也往往只是罚款了事或者不了了之,这种现象不光对当事人起不到应有的震慑作用,还对举报人来讲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这种显现也导致了会计从业者对践踏职业道德行为甚至违法乱纪的行为选择了无视,隐忍,甚至还有人去模仿学习,这种现象导致了会计从业者难以遵守职业道德。由此可见,目前我国有关会计职业道德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无论是外部监管还是内部监管都缺乏具体可行的管理规定和惩罚措施。 三、结语 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扼守会计职业道德底线是非常重要的,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我认为做到以下几点对于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水平和诚信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1.提高在高校的学习教育中与企业的内部培训中加强会计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推崇会计从业者的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从自身做起,为广大会计从业者树立优秀模范,从而起到正确的行为引导作用。 2.对既得利益的企业或者个人予以精准打击,提高违法犯罪成本。 3.制定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企业内部监管机制,填补监管空白,建立诚信体系,设立诚信黑名单,从根本上净化会计从业者的从业环境。以上就是我对当前会计职业道德和诚信的研究所发现的一些问题以及看法,如有问题,欢迎指正。 作者:石明明 单位:西京学院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论文: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及诚信问题探讨 一、引言 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自然人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始投资兴办企业,一时间企业数量和规模连年高速攀升,与之相对应的是会计从业人员数量也在急速增加,每年数以千万计的会计人员队伍在规模不等各种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公益性组织中从事着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会计人员队伍的庞大一方面为我国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组织会计核算和资金管理及使用提供了规范、专业化的技术服务,有力的促进了会计事业发展。但是会计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会影响会计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本文将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促进会计职业更好更快发展[1]。 二、当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现状分析 (一)整体缺乏责任意识 现如今,虽然财会行业业正在如日中天的蓬勃发展,但会计人员中仍不乏一些投机取巧、缺乏敬业精神的。甚至有些会计人员根本就不遵循常规工作流程,工作怎么轻松就怎么进行,这将严重影响他们的工作质量。再加上他们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的会计理念以及现有的会计就业招聘制度存在或多或少的漏洞,这种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二)自身专业知识技能不够 近年来由于财会专业的热门,越来越多的人在千军万马中选择一条“会计路”。从表面上看,激烈的竞争能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但是从另一方面考虑,由于会计行业门槛较低,手里仅仅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大批存在。也就是说,很多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连初级会计水平都达不到。这导致会计从业人员群体整体专业素质较低,总体结构失衡,高端会计不足,而普通会计人员饱和的现象[2]。 (三)法制观念意识淡薄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对于会计职业来说,法制观念至关重要。但是从目前会计人员素质的现状来看,很多会计人员不懂法、不守法,甚至在工作过程中为了一己私利知法犯法,例如挪用公款、偷税漏税等,严重破坏了行业作风,对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了严重阻碍。 三、当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国会计职业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究其主要原因就是人们对于会计职业的认识存在偏差,很多人认为会计职业就是算算数字、做做账。很多小微企业不愿意聘请专业会计从事财务核算工作,认为自己账务简单,随随便便找一个懂点会计知识的单位已有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就可以了,这样还能够避免聘请专业会计而节省一笔开支,或者很多小微企业自身并没有按要求设置会计账薄,或账目混乱,因此向税务机关申请了定期定额核定征收税款,没有设置会计岗位,没有聘请会计人员。此外,有些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也不愿意推行会计电算化,仅仅用来进行简单的记账和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和填制会计报表还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3]。 四、优化会计职业发展的对策分析 (一)提高人们对会计职业的认知水平 当前,我国会计行业首要的工作就是要向广大企事业单位积极推广会计工作,加速推进我国的会计职业进程。要积极向企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财务人员普及会计知识,让其知晓会计的重要意义和重要作用,让其接受会计职业,支持会计工作。各地财政部门要引导企事业单位尤其是小微企业正确认识会计工作的重要意义和聘请专业化的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重要意义,促使他们聘请专业会计人员开展会计核算工作,并建立健全单位账簿和会计制度,配备会计人员,积极稳妥有序的开展会计工作,并购置一些价格便宜,功能齐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提高会计核算效率。 (二)培养综合性的会计人才 企事业单位在聘用会计人员时要选聘哪些掌握一定的会计知识,能够熟练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会计核算的财务会计人员。一些中小企业,也要拿出一定的资金选派接受能力强的会计骨干到专门的会计培训机构,接受专业化的会计知识培训,来提高会计人员准确运用会计科目进行会计核算的工作能力。要向中老年会计工作者普及基本的计算机操作知识技巧,尤其是一些会计软件和数据处理技巧,让会计人员都能够接受会计电算化,借助专业化的会计核算软件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各个单位要对现有的会计人员进行轮岗,促使他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从事不同的会计工作,尽可能的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4]。 (三)强化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会计主管部门要有针对性地为参训会计人员提供专业化的技能培训,以求帮助他们在短时间内掌握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成本控制、财务制度建设等方面知识,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此外还要联系国内开设会计课程的高职、大专,乃至本科院校,对会计人员进行远程教育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此外,也应当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促使其学习和掌握新的会计准则、财务管理制度、国家财经法规和公司财经纪律,教育引导会计人员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坚守职业道德[5]。 五、结论 本文通过当前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及诚信问题的现状分析,在总结归纳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以此来加快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步伐。相信,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我国的会计事业必将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朱承亮 单位:中铝昆明铜业有限公司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论文:新时期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探讨 摘要:现时期,会计人员因为职业道德建设不足,意识不够,法律意识薄弱而做出各种各样的违法行为,长此以往,社会的风气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深入的去探索分析会计的职业道德建设内容,寻找出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方法,这个是新时期的我们迫切需要完成的事。如何去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并不是只需要往从事人员方面找原因,在会计制度,环境等等因素上都是加强建设研究必须考虑的。 关键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加强对策 在21世纪,对各行业的一个道德的管理和建设尤为重要。中华儿女历来就是以礼仪、以道德为首,推崇高尚的道德情操。道德就像是一盏明灯,有光明的存在才能驱散阴霾。会计在新时期是非常普遍的,只要是有经济活动的发生,经济义务的形成,就会有会计的出现,对经济活动进行计算、计量等等。正如空气无处不在说明了空气的重要,会计的遍及也是这个道理。因为遍及,所以重要。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因为它的自律性要建设和发展起来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更加需要时间的日积月累和各个方面的努力。了解什么是会计职业道德,我们才能更好的研究如何去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以此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弘扬社会的正气之风。 一、当前会计人员急需增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原因剖析 (一)会计人员和领导者法律意识的浅陋 我们都希望看到一个明朗的社会,但是现代社会却有着越来越多的会计违法行为事情出现。例如:某某企业由于进行新项目的研究需要投入大笔的资金,但是企业所可以支配的流动资金不足,于是企业的负责人就向银行进行贷款。出于银行贷款需要查看企业的报表,负责人便让企业的会计违规的将报表数据进行修改,以此来获得贷款的资格。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会计违法行为的发生不仅仅是会计人员还包括了企业的管理者,因此我们急需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假使在此案例中,会计人员能坚持原则,坚持遵守会计制度的要求,那这个案例就不会发生,这类违法行为也会随之不复存在。如果对会计的职业道德建设不加以加强,这类违法行为将会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违法行为发生并不仅仅只有会计人员自身的责任,其他方面的原因还有会计人员所从事的公司,很多老板一味地强调利益,怎样将自己的利益,公司的利益扩展到最大,将成本降低,损耗降低,这些要求有时候会不客观的造成会计违法行为的产生。会计人员和企业领导者的法律意识浅薄,并没有深刻的意识到违法行为会对社会经济造成怎样不良的影响。 (二)社会会计制度的执行力度不足 会计道德建设体制在企业内部完善的程度会影响企业的会计管理,会计制度的执行会由于很多方面的原因并没有执行到位,体制和制度形同虚设,或者是只是在最初强调制度的执行,强调道德建设,时间一长就放之任之,这些会促使违法事件的发生。所以,减少和杜绝会计人员的违法行为的发生,完善会计制度和体制,营造良好的社风风气是当前会计人员急需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原因。 二、当前会计人员强化职业道德建设的渠道 (一)从基础教育上增强会计的职业道德建设 职业道德就是在工作中,在职业活动中的一系列具体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会计职业道德就效力方面而言,它并不像是法律一样,具有强制性,但是却是墨守成规的东西。虽然不具有必须执行的强制力却任然需要你我遵守。它规范着从事会计行业的会计人员的行为操守,使其更加便于管理。修筑高楼大厦地基是根本,同样的道理,建设职业道德,最开始的会计教育也是根本。从基础上教育就是说从会计的职业教育上加强会计的职业道德建设,在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一开始时就严格进行教育普及,将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教育不管是以书本的形式,还是定期考核的形式,让每个从业人员都明白,清楚并且深刻的理解会计职业道德八大点所涵盖的内容,只有清楚的知道其中的具体道德要求,才能在会计人员每次从事具体会计业务时,心中明了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道德建设所不能允许的,心里有正确的方向,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二)从后期的监督中不断完善 只有教育,只有基础普及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在教育之后,更应该时时检测教育后期的执行情况。科学家研究过人的记忆时间是有限的,人能更长久的记住做一件事或者一些东西,是因为在日积月累的重复中形成了一种短暂性习惯或者是长期的习惯,这样才不容易遗忘。所以对于很多事常常可能遗忘,道德建设教育也是一样,假设定期的检测,抽查,那会计的道德建设教育在会计人员心里也可以像形成一种习惯一样的固定的思考方式,在做会计的各种经济业务时,能够随时随地的铭记,这样才不会因为无知甚至是明知故犯而做出违法的行为。 (三)从社会的宏观影响上加强会计的职业道德建设 电视里,书报上,从过去到现在,有着很多很多的像这样的违法乱纪的不正当会计行为。为了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我们也可以从电视、网络、报纸、书籍等等传播媒介出发,将积极向上的,拥有正能量的那些会计案例展现出来,让人们了解。同时也要将那些违法的,滥用职权进行各种犯法的行为公之于众,让人们谴责这样的行为,让人们意识到这样的举止是受人们所不悦的,是不好的,因此才不会有想要越过法律界限去做出违法的会计行为的想法。 (四)从机制上加强会计的职业道德建设 从机制上加强不仅仅是针对会计单位的机制,还包括整个社会,整个会计行业的机制。在会计行业中,没有完善的道德建设,对于公司的管理和发展并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在今天,这个社会主义时代,这个经济社会,要想更好的管理公司和企业,首先要有完美健全的准则,这样才可以推动企业的经济发展,企业的经济得到发展继而社会的经济也跟着发展。所以在制度上、准则上想办法,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一个企业拥有良好的管理团队和管理机制后,可以增涨企业员工对工作的热情,对工作的在意度。只有建立健全合理的会计职业道德准则,才能在如今这个新时代新时期中更好的贴合会计人员的会计工作。会计除了对核算还有监督,监督机制不止包括会计自身的监督,也包括企业管理层的监督,其他监督,要符合会计法律的要求和规定,并且要严格的执行。对于一个公司而言,虽然盈利是最终的目的,但是也不能“唯利是图”,不能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盲目的做出违法的行为,这样不但得不到更多,反而会因为触犯法律而为此买单,这一点是每一个公司的决策人应该深刻领悟的。加强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大力度,使其往更宏伟的方向发展。从机制上加强会计的职业道德建设,从企业的会计制度和管理制度上加强,不能虚有制度而没有实际的执行。 三、结语 在新时期,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是一件利益良多的事,对于会计人员来说,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你可以拥有高尚,廉洁的个人操守,自警自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赢得别人的尊重,受到人们称颂。对于会计行业来说,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可以形成一个拥有良好风气,秩序井然,刚正严明的职业环境。对于社会来说,在新时期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可以形成一种廉洁自律、客观公正的社会风气。因此,我们要不断的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减少甚至是杜绝会计违法行为的发生,从各个方面同时努力,不断的加强会计的职业道德素养,让这个社会的正气之风能风起不止。 作者:朱国强 单位: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医院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论文:新时期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论文 摘要:现时期,会计人员因为职业道德建设不足,意识不够,法律意识薄弱而做出各种各样的违法行为,长此以往,社会的风气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深入的去探索分析会计的职业道德建设内容,寻找出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方法,这个是新时期的我们迫切需要完成的事。如何去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并不是只需要往从事人员方面找原因,在会计制度,环境等等因素上都是加强建设研究必须考虑的。 关键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加强对策 在21世纪,对各行业的一个道德的管理和建设尤为重要。中华儿女历来就是以礼仪、以道德为首,推崇高尚的道德情操。道德就像是一盏明灯,有光明的存在才能驱散阴霾。会计在新时期是非常普遍的,只要是有经济活动的发生,经济义务的形成,就会有会计的出现,对经济活动进行计算、计量等等。正如空气无处不在说明了空气的重要,会计的遍及也是这个道理。因为遍及,所以重要。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因为它的自律性要建设和发展起来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更加需要时间的日积月累和各个方面的努力。了解什么是会计职业道德,我们才能更好的研究如何去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以此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弘扬社会的正气之风。 一、当前会计人员急需增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原因剖析 (一)会计人员和领导者法律意识的浅陋 我们都希望看到一个明朗的社会,但是现代社会却有着越来越多的会计违法行为事情出现。例如:某某企业由于进行新项目的研究需要投入大笔的资金,但是企业所可以支配的流动资金不足,于是企业的负责人就向银行进行贷款。出于银行贷款需要查看企业的报表,负责人便让企业的会计违规的将报表数据进行修改,以此来获得贷款的资格。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会计违法行为的发生不仅仅是会计人员还包括了企业的管理者,因此我们急需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假使在此案例中,会计人员能坚持原则,坚持遵守会计制度的要求,那这个案例就不会发生,这类违法行为也会随之不复存在。如果对会计的职业道德建设不加以加强,这类违法行为将会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违法行为发生并不仅仅只有会计人员自身的责任,其他方面的原因还有会计人员所从事的公司,很多老板一味地强调利益,怎样将自己的利益,公司的利益扩展到最大,将成本降低,损耗降低,这些要求有时候会不客观的造成会计违法行为的产生。会计人员和企业领导者的法律意识浅薄,并没有深刻的意识到违法行为会对社会经济造成怎样不良的影响。 (二)社会会计制度的执行力度不足 会计道德建设体制在企业内部完善的程度会影响企业的会计管理,会计制度的执行会由于很多方面的原因并没有执行到位,体制和制度形同虚设,或者是只是在最初强调制度的执行,强调道德建设,时间一长就放之任之,这些会促使违法事件的发生。所以,减少和杜绝会计人员的违法行为的发生,完善会计制度和体制,营造良好的社风风气是当前会计人员急需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原因。 二、当前会计人员强化职业道德建设的渠道 (一)从基础教育上增强会计的职业道德建设 职业道德就是在工作中,在职业活动中的一系列具体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会计职业道德就效力方面而言,它并不像是法律一样,具有强制性,但是却是墨守成规的东西。虽然不具有必须执行的强制力却任然需要你我遵守。它规范着从事会计行业的会计人员的行为操守,使其更加便于管理。修筑高楼大厦地基是根本,同样的道理,建设职业道德,最开始的会计教育也是根本。从基础上教育就是说从会计的职业教育上加强会计的职业道德建设,在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一开始时就严格进行教育普及,将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教育不管是以书本的形式,还是定期考核的形式,让每个从业人员都明白,清楚并且深刻的理解会计职业道德八大点所涵盖的内容,只有清楚的知道其中的具体道德要求,才能在会计人员每次从事具体会计业务时,心中明了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道德建设所不能允许的,心里有正确的方向,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二)从后期的监督中不断完善 只有教育,只有基础普及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在教育之后,更应该时时检测教育后期的执行情况。科学家研究过人的记忆时间是有限的,人能更长久的记住做一件事或者一些东西,是因为在日积月累的重复中形成了一种短暂性习惯或者是长期的习惯,这样才不容易遗忘。所以对于很多事常常可能遗忘,道德建设教育也是一样,假设定期的检测,抽查,那会计的道德建设教育在会计人员心里也可以像形成一种习惯一样的固定的思考方式,在做会计的各种经济业务时,能够随时随地的铭记,这样才不会因为无知甚至是明知故犯而做出违法的行为。 (三)从社会的宏观影响上加强会计的职业道德建设 电视里,书报上,从过去到现在,有着很多很多的像这样的违法乱纪的不正当会计行为。为了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我们也可以从电视、网络、报纸、书籍等等传播媒介出发,将积极向上的,拥有正能量的那些会计案例展现出来,让人们了解。同时也要将那些违法的,滥用职权进行各种犯法的行为公之于众,让人们谴责这样的行为,让人们意识到这样的举止是受人们所不悦的,是不好的,因此才不会有想要越过法律界限去做出违法的会计行为的想法。 (四)从机制上加强会计的职业道德建设 从机制上加强不仅仅是针对会计单位的机制,还包括整个社会,整个会计行业的机制。在会计行业中,没有完善的道德建设,对于公司的管理和发展并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在今天,这个社会主义时代,这个经济社会,要想更好的管理公司和企业,首先要有完美健全的准则,这样才可以推动企业的经济发展,企业的经济得到发展继而社会的经济也跟着发展。所以在制度上、准则上想办法,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一个企业拥有良好的管理团队和管理机制后,可以增涨企业员工对工作的热情,对工作的在意度。只有建立健全合理的会计职业道德准则,才能在如今这个新时代新时期中更好的贴合会计人员的会计工作。会计除了对核算还有监督,监督机制不止包括会计自身的监督,也包括企业管理层的监督,其他监督,要符合会计法律的要求和规定,并且要严格的执行。对于一个公司而言,虽然盈利是最终的目的,但是也不能“唯利是图”,不能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盲目的做出违法的行为,这样不但得不到更多,反而会因为触犯法律而为此买单,这一点是每一个公司的决策人应该深刻领悟的。加强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大力度,使其往更宏伟的方向发展。从机制上加强会计的职业道德建设,从企业的会计制度和管理制度上加强,不能虚有制度而没有实际的执行。 三、结语 在新时期,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是一件利益良多的事,对于会计人员来说,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你可以拥有高尚,廉洁的个人操守,自警自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赢得别人的尊重,受到人们称颂。对于会计行业来说,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可以形成一个拥有良好风气,秩序井然,刚正严明的职业环境。对于社会来说,在新时期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可以形成一种廉洁自律、客观公正的社会风气。因此,我们要不断的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减少甚至是杜绝会计违法行为的发生,从各个方面同时努力,不断的加强会计的职业道德素养,让这个社会的正气之风能风起不止。 作者:朱国强 单位: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医院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论文:新形势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探讨 摘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各行各业的相互配合与共同发展。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改革,会计行业在企业发展进程中的决策性和影响力也日益显现出来。会计行业能否良性发展,对我国整个经济秩序以及结构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成为了全社会的普遍共识。文章对新形势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深入地探讨了相关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新形势;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一、新形势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活动中,会计行业是必不可缺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一方面能够对国家政策的执行与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另一方面也能够对各种会计行为起到规范的作用。因此,一个会计人员是否具备高标准的职业道德就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特别是我国的“银广厦”事件,以及美国的“安然”事件之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更是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淡薄、职业素质良莠不齐,会计行业的内部监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相当普遍。所以,全面提高会计人员职业素养,加快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建设,已成为会计行业的当务之急。 二、新形势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改革措施 (一)增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 新形势下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最新的专业技能,而且还要不断增强自身对职业道德的认同感。诚信是会计行业之根本,所以会计人员在从事一切会计事项时也必须要做到诚信为本,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确保会计这一职业的存在意义。因此,在会计实践工作中,企业应该不断强化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并将其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上来。第一,在日常的会计管理工作中,要加强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宣传力度,制定出完善的会计人员行为准则与规范,及时对违反职业道德的会计行为予以严惩,不断提高会计人员对职业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水平。第二,企业要努力在社会上树立起一个积极进行职业道德建设的良好印象,这有利于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的接轨,让企业能够紧跟当前的经济发展趋势,把自身建设成为更可靠、会计信息质量更高的现代化企业。 (二)加强对整个会计行业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设 职业道德规范是确保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得以顺利实施和执行的重要的法律依据,和确保会计行业能够良好、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必须要国家立法机关和会计行业协会经过协商以后才能真正确立下来。而且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事项时必须要将职业道德规范作为根本指导原则,来进一步规划相关会计工作的要求和完成该项工作所需花费的时间,其实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建设过程。同时,在企业在建设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过程中,还要重视对国家经济法规和管理条例的贯彻与落实。此外,还要从会计行业的工作、职业以及能力三方面的要求出发,对会计工作进行全方位的把控,进而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三)加大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力度 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实现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学校教育,一种是以培训方式进行的再教育。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学校教育,其实就是指会计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所接受的专业化职业道德教育。此时的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是系统地对职业道德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并且会结合一定的教学实践来让会计专业的学生更深刻地体会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而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再教育,主要是指在他们从事会计工作以后,通过不定期的思想道德培训课程,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觉悟和工作积极性,增强他们对会计职业发展前景的信心,并且让他们及时了解和掌握最先进的会计专业技能,最终以此来提升会计工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四)健全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监管体系 会计人员只有本着诚实守信的基本原则处理一切的会计事项,才可能让企业的不同利益者的需求得到满足。因此,只有不断健全企业内部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监管体系,才能真正促使会计人员树立起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意识。首先,健全企业内部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前提,就是要加强对我国现有会计法律法规的贯彻与执行。加强会计人员对新会计法的学习与运用,并将其作为整个会计行业办事的标杆。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管制度和体系,从源头上杜绝任何可能发生的职业道德缺失的问题。其次,还要将企业的内部监督与社会的外部监督充分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企业的内部监督,指通过会计核算、借贷记账等环节对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进行监督和审查,评判其是否符合国家的经济法律法规或者企业内的财务规章制度。社会的外部监督,则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以及税务局等社会机构对企业财务状况的监督与审查。此外,企业除了要健全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监管体系,在设置会计岗位时也必须要做到合理、科学。也只有在此前提下,企业的会计工作和资源才能够真正实现分配合理化,会计人员监管的奖惩机制才能够真正得以健全,最终实现整个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化和科学化。 三、结论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是决定企业经济发展好坏的关键因素。而新形势下我国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早已不容忽视,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也成为了会计行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进行的重点任务。首先,要增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不断增强会计人员对职业道德的认同感,将诚信为本作为从事一切会计事项的根本指导原则。其次,要加强对整个会计行业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设,并据此进一步规划相关会计工作的要求和完成该项工作所需花费的时间,保证会计工作的公平性与保密性。再者,要加大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的力度,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觉悟,提升会计工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此外,还要健全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监管体系,将企业的内部监督与社会的外部监督充分结合起来,合理设置会计岗位,真正实现企业会计工作和资源的分配合理化。 作者:张文宇 单位:保定申成路桥有限责任公司财审部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论文:论新时期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改革深化,会计信息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利益,最终决定了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秩序,因此在新时期为了促进会计行业积极、健康、向上发展,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十分重要。但是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尚未形成有效、完整的运行体系,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本文简要介绍了新时期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分析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策略。 关键词:会计人员; 职业道德 ;从业环境 一、新时期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随着会计生涯的不断延长与历练,对于我这个将要迈入不惑之年的会计人员来说,深感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心中一定要有“戒”,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做到心中有数,作为“戒”的衡量标尺,当属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尤其是在当前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对于从事会计行业的人员来说,就是法律底线,我们会计人员一定要守住这个底线。1.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是经营者、投资者、社会大众进行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是反应企业经营结果、财务状况的具体表现,会计信息的提供者是会计人员,其职业道德与专业素质水准直接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2.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完善的规章制度、科学先进的管理方式是我国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保障,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离不开会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只有做到从会计人员自身开始约束,坚持维护职业道德底线,才能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增强财务战略决策的前瞻性、准确性,为市场经济运行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整体维护市场经济健康、有序运行。3.提高会计队伍整体素质。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会计人员来说,过强的专业技术和丰富会计工作经验都不是最重要的,对职业道德的注重程度和执行力度才是企业快速发展的核心所在,通过职业道德严格规范会计人员的财务行为,增强会计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防止会计人员为了自身经济利益,损害所有者权利,做到诚实守信、爱岗敬业,从而提高会计人才队伍的整体执业素质。4.会计领域反腐倡廉。会计行为直接影响社会整体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实际会计工作中,贪污腐败、行贿受贿现象仍然存在,主要是因为在社会强大的上级压力、外界利益诱惑下,一些会计人员就忘记了职业道德低下,不再坚持最初的原则。规范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能够促使会计领域反腐倡廉,完善会计人员的从业环境,构建良好的社会风气。 二、新时期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1.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淡薄。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淡薄,利益格局和社会关系的变化使得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冲突现象严重。因为缺乏客观公正、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在各种诱惑面前不能坚持原则,部分会计人员会根据经营者利润需求或个人私欲,利用专业优势,不顾职业操守,伪造、变更虚假会计信息,粉饰财务会计报表,只注重个人发展,不考虑企业长期发展。2.会计人员从业环境有待改善。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速,会计人员的从业环境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职业道德修养缺失。企业管理层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或是偷税逃税,会提出做假账的要求,会计人员社会地位低下,会计工作不独立,往往会被动的选择作假行为,注册会计师在出具审计报告时为了获取高额报酬,也会按照被审计单位要求出具虚假报告。在这样一个社会大环境下,会计人员要想维持职业道德困难重重。3.会计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管。会计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管,一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相关运行机制无法有效执行,而且企业内部缺乏科学的内部审计监督制度,为会计人员发生职业道德缺失行为提供的空间,内部考核激励机制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外部监督制度缺乏,外部审计监管机制不规范,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往往存在经济利益关系,没有为社会出具真实的审计报告。4.职业道德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我国有关《会计法》及其他法律法规对职业道德的规定较少,在新时期下,经济犯罪方法众多,会计行业职业道德相关法律制度已经远远跟不上时展的步伐了,会计法规制度实施不配套,加上会计人员对职业道德相关法律制度的重视程度较低,法律知识了解较少,对法律制度的执行不到位。 三、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1.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为了快速适应新时期会计行业的发展,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技术能力和经营能力,职业道德意识也在逐渐被社会重视,我国应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培训,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管理层要起到表率作用,以身作则,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融入企业文化中,通过网络、媒体等渠道加强宣传力度。对于会计人员的考试,应注重对道德素质的考查,综合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素质。面对外界的层层诱惑,一定要坚持住自己的职业道德底线,客观公正的向外界出具财务会计报表,严禁会计造假、欺骗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道德行为。2.完善会计人员从业环境。会计人员从业环境是否良好直接影响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水准,应该不断净化会计人员从业环境,加强社会道德建设,抵制社会不良风气。规范经营决策者违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思想、行为,提高领导道德素养,促使决策者正确认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严禁利用职权或利益诱惑向会计人员提出不合理的作假行为。会计师事务所要出具独立的、可靠的审计报告,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负责,提升经营、投资决策的可行度。政府部门对企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问题应加强关注度,严格规范会计行为,在新形势下为会计行业发展提供广阔、良好的发展空间。3.加强会计行为监管。加强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行为的监管,采用内外监管形成连续、有效的监管体制。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通过自我约束、评价、控制的方法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合理设置岗位职责,建立会计岗位轮换制度,采用职务相分离的原则,规范内部控制程序,形成相互监督、牵制机制,对于集团企业可以执行财务总监委派制度,防止信息不对称现象。建立科学的内部审计机构,定期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评价,通过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实现奖罚分明,严格监控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行为。加强外部审计机构的监管,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外部监管的核心机构,更要加强职业道德监管,对注册会计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提高审计质量。财政、税务机关应加强对企业资金的监控,对企业偷税漏税、造假行为进行严格监管,对违反职业道德的企业及会计主要责任人进行惩处。4.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是约束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重要、有效的方法,完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规范化和法制化,使得职业道德建设有法可依,会计人员要勇于坚持会计原则,做到遵纪守法,敢于社会的不正之风作斗争。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强《会计法》和相关法律法规有关违反职业道德的惩罚内容,修订职业道德相关责任和惩罚概念模糊、不确定的条款,从制度上弥补法律漏洞,防止不法分子从中谋取私利,损坏国家利益。 四、结语 随着我国会计行业的快速发展,在新时期强化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十分重要,端正会计人员的工作态度,提高工作效率,使会计人员深刻认识到会计信息真实性、准确性对企业及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促进整个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作者:修剑波 单位:长春精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论文:商业银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及培训 一、商业银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概述 (一)相关概念阐述 道德是人们生活中较为耳熟能详的一个概念,道德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一个问题。在我国古代,道德不仅指处理人际关系之时应当遵循的行为原则以及规范要求,还兼指个人的行为品质以及修养境界。在现今,道德涉及的范围非常大,是好与坏、是与非、善与恶等高的概念来评价人们的各种行为。职业道德是道德的一个特殊的领域,是一般道德在社会职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职业道德与职业活动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它的形成与商品经济之进展有着随同关系,成为商品经济活动中一种全新的道德观。会计职业道德是从事会计工作人员在会计工作中的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了工作人员的职业行为,成为权衡一个会计工作者工作的优劣的尺度。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之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会计职业活动的范畴愈来愈普遍,职业活动的内容愈来愈丰富,现在商业银行会计行业就是其中一例。商业银行会计职业关系的变化也促进了商业银行会计职业道德的发展。 (二)商业银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商业银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是职业道德在商业银行会计职业行为以及商业银行会计职业活动的具体体现。现今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主要有爱岗敬业、廉洁自律、诚实守信、客观公正则以及坚持准则,提高工作技能,参与管理,加强,服务这八个基本的要点,具体体现在商业银行会计人员保持公正;通晓业务,能力足以担任会计工作;对银行企业加以保密,绝对不以非道德手段获得别人秘密;提供客观的信息,并予以充分揭示。 二、提高商业银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及培训的意义 商业银行会计的服务对象涉及到多个方面,供给的管帐信息无疑属于公共产品,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作用于社会经济之发展,此外,商业银行会计职业道德能够积极与我国的法律法规搭档,调整工作关系中的经济利益关系,因此,倘若商业银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低劣,那么严重影响到我国大众的切身利益。大部分商业银行不乏职业道德素质颇高的会计人员。然而,目前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的确确仍然发生还是一少部分违背职业道德,乃至犯的不耻作为。因此,提高商业银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及加强商业银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培训的意义非常重大。提高商业银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及加强商业银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培训是非常必要的。究其原因,无非是会计职业道德是商业银行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会计行为的必要保障;会计职业道德能够激发商业银行会计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加强,商业银行会计人员自我涵养的主动性。强化商业银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培训,能够建立全新的商业银行会计行业作风,培育会计人员的杰出工作德行,培育品学兼优之会计人才,维护会计行业之威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商业银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 (一)积极的一面 1.热爱自己的岗位 商业银行会计人员只有热爱自己的岗位,才能敬重会计这个职业。现在的商业银行会计人员一方面出于对会计工作的兴趣,另一方面出于当下激烈的工作岗位竞争,大部分的会计人员都热爱着自己的岗位。 2.服务意识逐步提高 当下的大多数商业银行会计人员对于服务对象的服务意识是不断加强的,他们对服务主体非常忠实,心里面自始至终都是以服务对象的经济利益为主。与之同时,他们树立起强烈的服务意识,摆正自己的工作位置,谨记把为所有者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是自己的责任以及义务。此外,商业银行会计人员还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对待工作,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得失,以谦虚文明的态度对待服务对象,这样的文明服务促使他们的服务达到了高质量的效果。 3.守法合规意识不断增强 当下大多数商业银行会计人员都可以准确对会计职业权利与会计职业义务的关系对做出一定的安排并解,加强抵抗行业不正之风的本领,积极培养良好的遵纪守法之习惯,积极遵守企业组织纪律,并且积极履行维护财经纪律的责任,勇于与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商业银行会计人员不断增强守法合规意识使得所有者的权益得到了保护,国民经济得到了良好地运转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1.职业道德观念较为淡薄 尽管我国根据国际惯例以及体制改革的需要制定了相关的会计职业的法律法规,使得我国的金融行业业务活动有法可依,然而因为经济利益的驱动,当下有少量商业银行会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观念比较淡漠,诚信意识不够,再加上他们的上司不乏一些法纪观念不正之辈,廉洁自律意志力不坚定,因此造成底层商业银行会计人员难以遵守和维护职业道德,丧失掉自己的职业责任感,致使他们无法提供准确的会计资料,随意更改核算办法,会计核算混乱,财政体系丧失平衡,胡乱造假账,严重致使商业银行出现诚信风险。 2.保护客户信息的行为存在偏差 商业银行客户的信息具有很大的保密性,商业银行会计工作人员是可以掌握大量的商业、工作以及客户信息。如果这些信息非特殊情况下是万万不能泄露的,倘若这些信息严重泄露,对于社会经济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 3.缺乏钻研专业技能的精神 会计专业是一门专业技能很强的职业,当下我国多数商业银行会计工作人员由于忙于处理繁琐的业务,难以抽空学习,再加之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不高,认为会计专业无非就是一些数据处理的简单问题,无需花费大量时间学习,致使他们的会计专业知识量跟不上时代的信息更新节奏,导致商业行会计专业工作效率的下降。如果商业银行会计人员不具备高质量的技能水平,会计信息是一种空谈。 4.违背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原则 会计人员在处理商业银行会计工作之时,其务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光明正大,然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工作者鉴于岗位的局限以及上司的影响,出现了很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这与商业银行会计人员违背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原则有关。倘若商业银行会计工作者难以坚持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贵伐,那么管帐信息大有可能会不真实,社会经济效益将大会损失。会计信息的本质要求为真实客观,倘若会计信息失却这个特质,势必导致广大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失误,引起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局面之产生。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 1.社会整体信用环境较差 目前我国社会整体信用环境较差,整体表现为社会信用体系,企业信用质地,个人信用制度尚未建立。现时银行交易中出现诸多的信用缺失事件,这与整个整体信用环境较差息息相关,使得整个社会道德价值观受到冲击,商业银行也不例外。 2.职业道德教育边缘化 当下中国从事商业银行会计职业人数逐步增多,构成的会计步队异常巨大,然而我国的会计队伍总体素质较低,懂核算、懂管理的员工不多。之所以会出现我国会计人员的知识面与职业水平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会计的要求的局面,是因为我国的会计道德教育边缘化,很多时候我国的会计,教学都呈现出我国教育的弊端——注重专业素质教育但是却忽略职业道德教育。这样培养出来的工作人员难成大器,造成违法行为时常发生,漠视法纪,银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纪律等执行得不严格,轻忽会计危机防备以及银行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建造,导致会计政策水平以及营业技能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作需求。 3.内控制度和考核晋升机制不科学 防止管理疏漏需要依靠一个科学的内控制度,然而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的内控制度的科学性令人担忧。某些商业银行缺乏良好的内控岗位制约的管理制度,商业银行会计岗位的设置难以互相约束和监督,而管理则是较为松懈和脱节,即使某些银行拥有一个较为行之有效的制度,然而却缺乏一个健全的运行保障机制,如此势必助长个别商业银行会计人员违法行为的形成。当下我国商业银行的考核晋升机制也是不科学的。商业银行中的会计人员中的热爱自己的岗位,兢兢业业者却不能得到应有的奖励,另一方面就是他们得到的奖励是微不足道的,这样导致那些职业道德良好的商业银行中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大大挫伤,同时也滋生了某些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滑坡。这种不好现象的产生究其原因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考核晋升机制不科学,重业绩而轻行为。 4.经济利益驱动,个人职业道德滑坡 前面提及,尽管我国根据国际惯例以及体制改革的需要制定了相关的会计职业的法律法规,使得我国的金融行业业务活动有法可依,可是现在有些商业银行会计相关人员尤其是领导层,职业道德观念较为淡薄,容易受经济利益驱动,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个人职业道德滑坡,进行商业银行的会计违规和做假账行为产生。因此,会计信息失真和恶性经济犯罪频繁发生,会计职能弱化。 四、如何加强商业银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培训 (一)不断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当下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需要持续完善,政府应当支持鼓励社会公众中有着良好信用的人士以及企业,对他们的信用道德给予一定的奖励,运用大众媒体来宣传诚信的好风气。其次,当局务须建立较为成熟的社会信用档案制度,建立一个健康的社会信用监督体系。 (二)加强银行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职业道德良好氛围 银行企业应当坚持“以德治企”的理念来塑造企业形象,用职业道德来树立企业形象,打造企业品牌。银行企业应当积极构建自己的企业文化,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在实际工作中培养企业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和企业精神,注重行为规范方面的管理,把企业道德与企业的理念、行为、经营方向、发展战略、服务特色等进行系统科学的整合与策划,强调企业和会计员工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勤于风险,贡献社会,把“让客户满意、政府放心”作为价值观念,营造出一个职业道德良好的氛围。 (二)加强商业银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强化商业银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对提升银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培育会计人员会计职业道德情感,建立会计职业道德信念大有裨益。在对在校学生进行基本的会计学历教育的同时,也要对商业银行在职会计工作者的继续教育。为了加强商业银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企业应当适当对其进行培训,采取适应性学习,扩展性学习和系统性学习等多种于培训形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培训内容;采用讲授、讨论和研讨等培训方法,这种灵活的教育方式不仅可以提升会计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还能减缓其工作与进修研习的冲突。此外,商业银行会计人员应该积极主动地加强职业道德自我教育,养成自觉抵制不良行风影响,提升个人的职业道德修养,积极践行职业道德规范的好习惯。 (三)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为了促使商业银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更加健全,发挥职业道德的作用,应当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可以促使商业银行会计工作人员之间有章可循,形成相互监督约束的良好氛围。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更是为了加强商业银行会计工作者对各项规章制度的遵守情况,并且根据其结果进行相应之表彰和惩罚,建立起商业银行会计职业道德的奖惩机制。倘若缺乏科学合理之奖惩机制,那么商业银行会计工作人员检查就会只顾着形式,却难以施展其应有的鼓励以及震慑功用。因此,为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政府部门应当对会计职业道德实施必要的行政监督;会计职业道德应当纳入被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登记和年度检查验证制度;会计职业道德应为商业银行会计技术资格的重要条件;商业银行企业应当完善银行业内部激励机制,对银行会计人员检查中呈现出的先进人物事迹给予一定数额的物质奖励,同时通过公开刊物等大众媒体予以广泛的宣传,这样众多商业银行会计人员者从这些道德楷模中得到鼓动的力量,营造抑恶扬善的企业环境。综上所述,商业银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银行企业的利益是相辅相成的。商业银行会计人员的优良的职业道德有利于展现企业特色,得到社会公众的了解、认同与偏爱,提高银行企业的知名度、信誉度以及竞争力,推进企业的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作者:李玲玉 单位:渤海大学管理学院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论文: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一、会计人员道德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意识的淡薄 在当今中国的会计行业内,很大一部分人只会关注其在经济发展上的运作度,而一些核心的东西却在追求眼前利益过程中被忽略了。经过日复一日枯燥化流程的会计从业人员慢慢磨掉了刚入职的那份职业热情。不只是褪去了学习知识、与时俱进的热情,又或者说是一种职业理想,除了职业技能的低级外,职业道德淡薄的人更有可能在实践的会计工作中做出有违其职业道德的事。 (二)内部监管制度的不健全 内部监管制度完善度是企业执行能力的好坏的重要指标,在实际的管理中,很多企业的内部监管制度严重不全甚至缺乏,因此不能有效的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约束,而当会计人员发生了违反职业道德的事情后,也不能及时有效对违反者追究责任。建立合理的内部监管制度,可以很大程度上的限制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而要建立合理有效的内部制度需要良好的内部环境来支撑。而现阶段的内部监管制度总是在岗位和人员配置上出现问题,随着人员分配上问题的产生,资源管理混乱的现象也慢慢浮现。在日常的会计工作中,有些单位对内部监管缺乏意识致使内部人员“一人多职”情况的多发,更是使得内部控制变得薄弱且混乱。因此在不完善的内部监管系统在此宣告破灭了,而剩下的将致使内部审计的形式化空壳,基本起不到监督的作用,并将会助长相关负责人员和从业人员的腐败之风。 (三)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参差不齐 在现阶段的市场经济中,企业的数量和名称变得越来越繁多,随之而来从事会计的人员数量也变得越来越庞大。在庞大的基数之下,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却难以保证。而造成这些会计师职业素养不高的主要原因还是与会计行业门槛低有关。按照《会计法》上面的规定,只要高中毕业的人都可以参加会计师的从业资格证书考试,所以说会计从业资格证入口是比较低的。而一般的公司对财务工作人员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只要有从业资格证书、会点基本的财务管理工作就可以上岗就业了。在会计行业内,大部门的从业人员都是从事的基础的财务管理工作,而且处理的事情极其的简单和枯燥,只极少部分人员才能得到晋升,去处理核心的复杂会计业务,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从业人员的自我学习热情就普遍低下。 二、会计人员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 (一)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视度 合理的职业道德建设对一个会计单位来说非常重要,在日新月异的市场经济发展中,会计人员除了要及时的更新专业知识外,还要加强其自身的职业道德认同感。会计行业中,诚信何其珍贵,作为会计行业的从业人员必须要做到诚信为本,这是一切工作的前提,没有诚信的人,必然会做出弄虚作假的事情来,而他也将在此过程中失去其职业存在的意义。从实践的方向来看,企业需要把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升到更高的层次来。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企业领导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宣传力度,并制定出相应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惩罚,一旦发现会计人员有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立即制止并给予处罚,使其不断地提高对职业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水平。再者企业应该树立积极的职业道德建设社会印象。不仅把企业员工提高到职业道德建设的队伍上,更是把企业和企业、企业与社会接轨,从当前的市场经济出发,建设成为更加可靠有更高会计服务的公司。 (二)完善职业道德建设的监管体系 信用是会计行业的根本所在。会计人员必须要在诚实守信的前提下,才可以满足各种利益者的需求。而要想促使会计人员养成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内部监管体系是必要被建立且完善的。当然在建立内部监督系统前,还需把注意力放到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上来。依法办事是会计行业的标杆,在新《会计法》的指示下,不断完善会计内部监管制度,并把它们建成一个具有完善体系的企业内部监管系统,从根本上防止企业职业道德缺失的问题。企业的内部监督还需和社会的外部监督连接起来,内部监督通过对核算、记账等会计程序对会计人员进行监督审查,检查其是否符合国家的财经法规和公司财务管理规定。当然社会监督中的会计师事务所、税务等社会机构也会对其进监查,从而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水平。除了监督体系外,合理的会计岗位设置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这个前提下,合理的分配工作和资源,建立健全的惩罚机制,可以大幅度的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三)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的力度 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是会计管理工作的核心,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培养,可以从分层次进行。在企业内部加强对会计师的职业道德素养的教育是必要的,而定期对其进行有奖惩的活动检查会大大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当然企业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举办演讲、辩论等多种活动来加强他们的职业道德素养。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必然与时代精神挂钩,在未来时代的精神除了传统的道德观念外,更多的会是职业精神的创新与变革。在职业精神的范畴内,会计人员贴合与新时代的大背景,吸收国际上先进的会计审计理念,从而更好的为企业的发展服务。从硬件上来看,企业管理层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主导者,通过财务审计的电信化进程,全面实现企业会计工作的电子信息技术化,并逐步与国际会计审计技术进行对接,可以转化成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时代性职业精神。总之,会计人员必须要以“诚信为本”的原则,这是会计行业的职业精神。在实际的会计行业中,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还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会计人员对待职业的不认真不负责以及缺乏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的情况太多太多,要从根本上改善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观,还需要从多方面下手。企业有效的奖惩机制、多元化的职业道德教育都会是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的有效措施。当然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会计行业更应该从时代精神入手,全面实现会计行业的硬件办公技术的国际化的同时,加强对会计人员新时代职业精神的培养和教育,严格实行会计行业的国际化标准,坚决制止会计业内“乱收费、乱集资、乱分配”的现象,结合多元化的职业道德奖惩机制,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作者:李音 单位:广东省高明监狱企业财务部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论文: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 一、引言 “修养”这个词是“修身”与“养性”两个词义的结合,即人们通过学习、实践磨砺、陶冶而提高本身素质的功夫和过程,又指人们通过修养功夫达到以某种程度的境界的品性与能力。会计职业道德修养,是指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岗位上对自己的思想品质、思想意识方面的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以及所要达到的水平和境界。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会计人员根据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而进行的反省、检查、自我批评和自我剖析;二是会计人员在会计岗位上形成的举止、风貌、仪表、情操以及应达到的境界。会计职业道德修养是道德品质修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会计职业道德品质是会计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会计职业道德行为上的反映。同志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个人偶然做了一件或几件好事,并不能因此而认为他已具备了某种良好的道德品质。因为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长期积累的结果。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形成,是会计人员长期的道德修养的结果。会计职业道德品质修养,是坚持不懈地以会计职业道德原则、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自觉接受道德教育,在实践中进行刻苦的自我完善的过程。会计人员的道德品质并非先天固有,而是后天形成的。会计人员要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就要把会计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变成自己的内心信念,变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习惯。而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习惯需要经过自觉的锻炼,刻苦的学习和长期的修养才能形成。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任务,就是通过对会计职业道德原则、规范的认识和体验,使会计人员形成稳定的、能区别和明辨职业行为中的善良与丑恶、光荣与耻辱、高尚与卑鄙、诚实与虚伪等方面的内心信念,并将内心信念运用于工作实践,在实践中自觉调节个人的行为,使之符合会计职业道德的一般要求和特殊要求。无论在有人或无人监督的情况下,都能自觉地按照会计职业道德原则、规范行事,成为一个职业道德高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中,注意加强每位会计人员本身的自觉修养,不断增强其自我完善的能力,是陶冶情操、形成良好会计职业行为的有效途径。 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途径 (一)社会实践是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首先,只有亲自参加实践,才能深刻理解和接受会计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们的正确认识从社会实践中来。会计职业道德的原则、规范不是理论家杜撰的,它是在会计工作实践中形成的精神关系的正确反映。只有置身于会计工作实践,才能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认识这些关系的本质,了解会计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的必要性、合理性,从而才有可能接受它。其次,只有亲身参加实践,才能检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品质。会计职业道德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实践的道德,它要求人们严格遵守言行一致的原则。会计职业道德品质修养的程度拿什么标准来衡量呢?这当然是会计人员自身的实践。再次,只有亲身参加实践,才能不断地提高会计职业道德修养水平。客观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会计工作实践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会计人员只有亲身参加实践,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认识,不断地提高会计职业道德修养水平,使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由一个境界升华到另一个更高的境界。 (二)加强理论学习是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首先,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理论。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理论基础。近几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某些会计人员比较注重业务提高,相对忽视了马列主义理论和职业道德理论的学习,这势必影响会计人员道德水准的全面提高和发展。同时,改革开放为职业道德增加了新内容,提出了新要求。所以,会计人员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和社会主义道德理念,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不断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水平,增强拒腐力,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把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变成内在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观念,从而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德。其次,加强会计专业知识和会计法律法规的学习。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必须培养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因为会计是专业性、技术性要求很高的职业,会计理论、会计实践的发展非常快,如果不加强学习,就会赶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就难以胜任会计工作。比如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今天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会计领域,会计理论也借鉴了西方会计学部分理论成果,我国的会计准则随着加入WTO逐步与国际接轨。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自觉地学习一切新的知识,掌握新会计职业技能,以适应会计职业发展的要求。另外,还要学习有关的会计法律规和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使自己在职业活动中知法、守法、护法,并做守法、护法的模范。 作者:完颜张杰 单位:国网河南扶沟县供电公司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论文: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及对策 一、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 (一)部分会计人员没有树立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不少从事会计行业的人员都似乎没有弄清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对相关政策法规都缺乏正确的认识,总觉得自己工作忙,没时间也没有精力学习会计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在平时的工作中,有时不能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会计工作,甚至因职业道德观念、法律法规淡薄,做出违法的事情,不能做到依法办事,依法从业。 (二)部分会计人员业务水平有待加强。会计人员职称水平不一,部分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有待完善,学历水平不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在实际工作中,不少会计从事人员的基本业务水平都有待加强,平时只管工作,不注意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水平,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能及时学习和掌握最新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三)部分会计人员丧失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在众多会计从事人员中,有不少人都推崇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丧失了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为了自己的私欲,为了满足自己的金钱需求,故意伪造和变造会计信息,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司的资金,最终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四)部分会计人员违背职业道德准则,弄虚作假。当单位利益和国家、公众利益发生冲突时,不少会计人员在领导的“暗示”和“施压”下违背职业道德准则,甘愿做老好人,为单位怎样偷税、漏税等违法违纪活动献出自己的“妙计”,不能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度执行自己的监督职能,经常不作为,有的甚至直接帮助单位伪造虚假信息,不能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做账,而是做假账,隐匿会计的真实资料,帮助单位逃脱法律法规的追究。 二、提高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对策 (一)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轨道。要建立健全监督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法律法规制度,严格要求会计从事人员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从事各项会计工作。一旦发现违规的会计人员,要对其加以严惩。 (二)加强对会计人员进行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财政部门及各单位要定期和不定期地对会计人员进行政治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觉悟,教育会计人员要时刻牢记共产主义信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教育会计人员要对时事加以关注,不能一心投入到繁杂的日常事务当中,应当将自己的工作和改革的大潮联系起来,时刻把握住时代的脉搏。 (三)加强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他们工作责任感。财政部门及各单位要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在职会计人员上职业道德课,加强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经常向会计人员发放一些正反典型的材料,或者组织会计人员观看警世教育录像,教育会计人员要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按照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进行各项工作;要热爱和敬畏本职工作,要不断增强工作责任感,树立“全心全意投身于会计工作”的思想,从自身做起,对自己的职业尊严加以维护,不管是在任何时候都要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不丧失原则,不图谋私利,严格执行会计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做到依法办事,在公众中将会计行业的社会形象维持好。 (四)加强对会计人员进行法制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财政部门及各单位要定期和不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法制教育,让他们熟知并遵守《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规定,增强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让他们懂得如何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利用法律对自己的行为加以约束,此外,要教育会计人员不断学习,不断了解新颁布和实施的法律制度,补充相应的专业知识,确保在各种利益发生冲突时,仍然可以做到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办事,不越过法律的红线。 (五)加强各方的监督力度。社会监督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财经制度,对错误进行检查,对弊端加以纠正,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此外,要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管理体系,明确各个岗位会计人员的职责,充分发挥内部会计人员相互监督的作用。应当根据会计人员的诚信度,为其建立从业道德档案,多向公众宣传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的事迹,让他们得到社会的认可,让公众重拾对会计行业的信心。而对于那些没有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不能做到依法办事的会计人员,要及时给予其一定惩处,如果情节比较严重,则需要吊销会计人员的从业证书,取消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并向公众公开,让公众看到严惩严重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违法的会计人员的决心。充分发挥各种社会监督力量,对会计人员多加警示,让会计人员时刻牢记不可以越过会计职业道德底线,不断督促自己要维护好会计职业形象,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 (六)加大法律制裁力度。对于不依法办事、违法乱纪、贪污腐败的会计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会计人员进行行政处罚,如果情节严重的话,还要追究相关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让他们意识到如果不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办事,为了自己的私利,违反职业道德,不对自己的行为加以约束,那么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使会计人员时刻紧绷“依法办事”这根弦,时刻利用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对自己的行为加以约束。 (七)建立会计岗位轮换制度。各单位在内部建立会计岗位轮换制度,这样可以使内部会计人员彼此牵制,以防会计人员出现贪污腐败行为。同时,会计人员通过在不同的岗位上轮换,接触不同内容和形式的业务,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水平,可以激发会计人员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促使会计人员更好地做好各项工作。总之,针对当前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应当想方设法对会计从事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完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建立健全会计人员监督体制,为会计人员创造良好的从业环境,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将“行业诚信”植根于每个会计人员的心中,让公众重拾对会计行业的信心,促进会计行业正常、健康发展。 作者:李珂雁 单位:内蒙古呼和浩特金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范文: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质量提升刍议 摘要:毕业设计是高职院教学工作中最主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高职院教学质量的一种综合反映。毕业设计一方面对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水平具有检验作用,另一方面能进一步提升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认真把握毕业设计现状,不断提升自身质量,意义重大。 关键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质量;提升;对策 毕业设计对高职教育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高质量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有利于高水平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毕业设计一方面对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水平具有检验作用,另一方面能进一步提升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高职教育扩招持续加大,我国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高职旅游管理学生的毕业设计在质量上存在很大问题,如选题脱离实际、缺乏原创性、毕业设计的答辩流于形式等。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分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现状,进而找出导致这一不良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提高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的举措。 一、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质量存在的问题 (一)毕业设计选题不当 选题是毕业设计的第一步。能否科学合理的选好题,就关系到毕业设计的质量能否得到保障。而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中,选题不合理是最主要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选题没有针对性,由于学生自身的基础知识有限,在选题的过程中,往往会避繁就近,即繁难题目选择主动放弃,就近于参考书和网上能找到相关资料,如:《某酒店管理机制模式研究》就缺乏专业针对性。第二,所选题目范围把握不够准确,不是太小就是过于宽泛,太小则无法体现专业所学,过于宽泛则研究主题难以确定,这都将会对毕业设计造成阻碍。如:《某市的旅游研究》《某省旅游旅游开发的对策》等;第三,立意创新不足,容易落入陈俗旧道。由于学生在选题时参考的资料都是确定的内容,选择《某旅游景区问题分析》等旧题目时,只是一些简单的重复,没有新的观点和论据提出。 (二)缺乏良好的设计指导 在做毕业设计的时候,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已经在某旅行社或者酒店进行岗前实习或培训,这给指导老师的指导工作带来了一定阻碍,具体表现为:第一,指导老师和学生就毕业设计进行的面对面交流机会很少,以至于旅游管理专业的指导老师大多情况下是通过电话、微信等移动通信方式和学生进行沟通,无形中指导工作难以落实到位。第二,学生被动应付,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心理,指导老师不联系,学生就不问,导致毕业设计的很多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第三,理论与实践脱离,教师长期在校研究理论而疏于实践,导致学生在相关实际工作岗位碰到的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三)毕业设计进度的监控有待提升 根据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毕业设计规范,毕业设计一般需要经过以下几个环节,如切合旅游管理专业进行选题、下发任务书、书写开题报告、列提纲、完成初稿、检查、校改、定稿以及答辩等。不过,因为毕业设计的时间和学生岗前实习、培训的时间相冲突,导致学生难以按计划完成毕业设计的进度。同时,企业目前对学生是否已经完成毕业设计或者完成的质量如何等问题关心不够,无法发挥监管作用。另外,指导老师对学生毕业设计的情况不了解,学生对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指导老师沟通相对缺乏,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的态度和认识发生偏差,进而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 (四)形式主义的毕业设计考评 毕业设计的最后一步是答辩和成绩考评,主要是检查学生毕业设计的整体情况。考评实际存在的问题可能远比想象的要多,如毕业设计流程缺失、指导老师对毕业设计的监督和指导不到位等。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和学生的毕业实习存在关联。一方面指导老师对毕业设计出现的问题需要与学生进行及时沟通和交流时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工作和毕业设计任务的双重压力下,不能有效完成,导致毕业设计的考评容易走过场。最后,答辩过程中,老师在较短的时间里面无法针对论文中的细节把握,只能抓要点而疏于毕业设计考评质量的把关。这不仅影响了毕业设计的科学性、严肃性和公正性,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认真对待毕业设计的态度得不到端正。 二、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措施 (一)恰当选题 恰当选题是有效提升毕业设计质量的第一步。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学生选题:首先,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毕业设计的理论保障,所以学生应当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教师应该结合自身经验或者相应案例进行讲解,充分缩小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如:《浅论如何加强我国旅行社的市场竞争力》;其次,教师和学生应该都需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从生活中发现教学的素材,从酒店管理工作中积累毕业设计的素材,比如:《酒店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性》、《星级酒店宴会筹办问题分析》;最后,就如何准确选题,教师可以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选题环节,采用发现教学法提问导游行业的发展如何?一方面在设定问题情境的同时,又提出了选题的内容,另一方面利用问题情境充分激发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掌握毕业设计选题的关键,选择《我国导游业高离职率原因分析及相关对策》这个题目。 (二)实行双导师双向指导 旅游管理专业的指导老师由于自身实践经验的缺失,学生无法有效控制毕业设计的进程,导致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难以进行。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可建立新型的双导师制度,即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双重指导。校内导师主要负责学生毕业设计的理论知识部分,而校外导师主要负责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样一来,既加强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提升,又增加了实践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建立双师指导制度以后,两位导师应该始终参与到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双师制度的作用,使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通过双重指导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建立校企多维监督制度 为了有效解决学生由于实习原因导致毕业设计监督工作不到位的问题,建立校企多维监督制度显得非常有必要。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第一,形成制度,明确责任。企业应该就毕业设计考核问题给予学校一定协助,特别要强调指导老师对学生毕业设计考核次数的考评。第二,应用网络科技,建立毕业设计信息管理平台,通过学生不同时期在网上对自我毕业设计的进度进行汇报,实现企业和学校的动态管理模式,积极构建新型师生交流渠道,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联系。第三,强化学生的诚信教育,建立相应制度,以降低抄袭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从而营造积极、公正、创新的毕业设计制作氛围。 (四)建立校企考评体系 企业以往对毕业生是否已经完成毕业设计并不关心,或者对毕业设计完成的质量是否优秀也不关心,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不认真对待毕业设计,同时为企业的人力资源队伍建设带来了很大阻力。学校和企业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对学生的毕业设计严加要求,以提高毕业设计整体质量。首先,在毕业设计内容的评价方面,应当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评价,但是也应该注重理论联系实践,这又这样才能体现出毕业设计的实际意义。其次,在毕业设计考评的方式方面,不仅要重视流程的完整性,而且还要确保流程的合理性、科学性、有效性,严禁论文抄袭现象的发生,加强工作的落实,从而真正将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提高。 三、总结 毕业设计的完成对学生自身旅游管理知识、技能和素质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毕业设计的过程也是学习能力提升的一种体现。毕业设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学生在校学习的情况,对其日后工作影响较大。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毕业设计时,需要将平时所学知识进行整理、综合,形成稳固的知识结构,高校教师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解决论文提出的实际问题,重视毕业设计的作用,努力提高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最后,学校和企业之间应该加强合作,保证高校学术力量的提升,加大对旅游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 作者简介:王春丽(1982-),女,湖南衡阳人,本科,硕士,讲师,教务干事和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旅游教育。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范文: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与企业人才需求分析 摘要:以河北旅游职业学院2010-2014五届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数据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了解人才的需求状况,探索通过学生、高校与社会共同参与协调解决河北省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并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人才需求状况;调研 为了做好高职教育管理工作,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指明方向,我们对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近五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对毕业生就业状况、用人单位意见反馈与高校负责毕业生就业管理的教师等分别进行了调查与访谈,分析目前社会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状况、学生的就业意愿,学校促进就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意在辅助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顺利就业,实现高校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合理对接提供借鉴。 一、河北省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 1.调查问卷的设计 根据调查目的,我们侧重四个方面编制了调查问卷。这四个方面分别是:毕业生工作情况、学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方面的评价、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和对毕业生的综合评价。 2.调查样本确定 调查对象限定为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管理系2010届-2015届五年间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以及本专业负责就业辅导的教师。请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填写设计好的调查表并收回,与教师进行的访谈作好记录。 根据我系学生管理办公室统计,近五年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共1040人,设定抽样人数为50%,原则上按每人一份进行统计,应走访人数520人,实际发放问卷520份,收回问卷493份,回收率为94.8%,其中有效问卷486份,有效率达到93.4%。 3.调查结果与分析 表1 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表 从表1可以看出,我院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北京、承德两地,河北省内,其他地区分布较少。就业单位集中在私营、民营、外资企业,专业对口率高,薪资水平多数在3000元以上,1―2年晋升一次比较普遍,感到个人发展前景一般的占多数。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 首先北京作为首都,是政治经济中心,对人才需求量十分巨大,特别对于高职高专这种中低层实干人才需求量较大,相对发展空间和机遇较多,这是导致毕业生大多数选择在北京就业的主要原因。其次,河北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承德,距离北京较近,气候、饮食、文化、生活方面和北京也有相似方面,所以对北京没有陌生感,融入速度快。 其次,毕业生在承德学习生活了三年左右的时间,对承德有非常强烈的认同感,承德作为一座旅游城市,对高职高专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很大,所以留在承德的毕业生相对较多。也可以看出毕业生普遍倾向于增加就业安全度,回到家乡就业,有一定的基础,将“稳定”作为自己就业的重要标准。 再次,去国企、党政机关的毕业生相对较少,说明这些单位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需求量低。毕业生自主创业非常少,说明毕业生的创业观念较弱,对自主创业望而却步。 最后,从就业单位地点与工资待遇两项交叉比对,发现留在北京工作的毕业生来说,工资水平还处于低水平。从个人发展前景与晋升空间两项交叉比对,我们发现80%的毕业生在就业岗位得到了合理的使用,但是多数毕业生对职业发展没有长远的规划。 表2 毕业生教育教学情况调查 从表2可以看出,毕业生对我系的职业能力培养持肯定态度。我系所授专业课符合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开展的各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课程与活动符合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然而我系在教学方面仍存在实习与实践课课时不够、无法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系应着重对这两方面问题进行研讨,逐渐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好习惯。 表3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评价 从表3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我系毕业生的专业能力水平持肯定态度,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是比较好。通过职业能力优势与单位晋升考虑因素这两项相比对,发现最欠缺的创新意识、管理能力与学习能力恰恰是单位晋升员工不可或缺的决定因素。因此,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应适当加入能够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素质的课程及活动。 二、河北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对策探析 1.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强化就业信息服务 从调查来看,总体上我系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形势比较乐观,但是从整个就业情况来看,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对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需求较少,私营、民营、外资企业是旅游管理人才需求的主力军。 因此,学校应加大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展力度,从学生一入学就对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通过让学生分析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准确定位职业方向,并严格要求学生通过这种渠道,努力提高自身水平,为以后就业打好基础。与此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就业心态,通过对学生择业心理、就业技巧和就业方法的指导,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使学生树立科学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另外,学校就业处应注意收集整理就业信息,积极建立与人力资源市场的紧密联系,建立高效运转的网络信息平台,及时毕业生求职及用人单位信息,为毕业生提供高效的就业信息服务,这样才能实现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快速溶合,增加毕业生的就业机会。 2.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导师制的建设和管理,强化实训与精品课程的建设 我系从新生入学开始,除正常班级编制授课外,通过兴趣爱好分类,将学生分为多个学习精品班,进行特色培养。我系开设的静雅班、茶艺班、导游班深受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欢迎,通过与净雅集团、北大勺园、诚信旅行社等企业的合作,聘请了长期服务于企业的一线员工,要求他们带着所在企业的新一代培训软件为学生上实训实习课,让学生进行身临其境的岗前实习,使学生熟知酒店、旅行社等不同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和特性,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创业设计。由于整个创业设计过程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始终,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我系为每组学生分配专业导师,从学生选题、设计、完成等几个步骤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同时在生活中导师们也要配合辅导员老师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岗位教育与职场引导,使学生具备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等优良的职业品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范文: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胜任特征模型研究 【摘 要】 本文对以往胜任特征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提出了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职业胜任模型的构建流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职业胜任模型。 【关键词】 旅游管理;毕业生;胜任特征模型 2003年起,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急剧增加,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727万的高峰,是2003年的3.43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剧增,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逐渐成为政府、社会、民众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 作为“无烟产业”的旅游业,已经与石油业、汽车业一起发展成为世界三大产业。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需求不断增加,旅游不再是奢侈的代名词。据统计,2014年全国旅游总收入约为3.25万亿。随着旅游消费需求增加,旅游管理和服务的质量提升势在必然。但从旅游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看,旅游行业从业人员流失严重:汪剑明研究认为,旅游专业本科毕业生两年后仍留在原旅游企业的不到20%。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的调查显示,河南省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三年之内的对口就业流失率接近90%。杨卫武等调查发现,旅游院校毕业生行业流失率在20%-40%左右,而综合性大学行业流失率高的能达到70%。大学毕业生是高级宝贵的人力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探索、构建适应旅游行业要求的毕业生胜任评价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文献回顾 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Mc Clelland)在1973年提出了“胜任力”这个概念,认为胜任力包括与工作或工作绩效相关的知识、能力、技能、特质或动机等。自从麦克利兰提出胜任力的概念以来,有关胜任力模型的研究成为热点。在国外,冰山模型、洋葱模型是比较著名的胜任特征模型。冰山模型由麦克利兰提出,他认为胜任力可分为知识、技能等位于冰山水上的显性部分,以及社会角色或价值观、自我概念、个性和动机等位于冰山水下的隐性部分。洋葱模型由美国学者博亚特兹(Richard Boyatzis)提出,他认为胜任力像圆葱一样,从内到外分为动机、个性、自我形象与价值观、态度、技能、知识等不同的层次,其中动机是内核。塞尼.M.斯潘塞博士(Signe M・Spencer)等在传统冰山模型基础上,经过近20年的研究与应用,提出了新的冰山模型,将自我概念特征引入胜任力模型。在国内,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陆续有学者对胜任特征模型进行研究。研究行业包括家族企业、通信业、IT企业、高校、医院等领域,研究对象包括高层管理者、管理干部、辅导员、班干部、医生、护士等,构建的胜任特征模型从二维度到多维度不等。 近年来,学者开始关注大学毕业生就业胜任特征模型的研究。刘新民等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青岛9所高校2008年应届毕业生进行调查分析,构建两个维度的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模型:素质和能力。姚若松通过对广州地区的企业管理人员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企业对大学毕业生职业胜任力的要求,构建了任务管理维度、自我管理维度、人际管理维度、运筹能力维度、冒险创新维度、岗位管理维度的大学毕业生胜任特征六因素特征模型。王蕾等对浙江省某高校2010届毕业生进行研究,构建了四个因素特征模型:核心胜任力、岗位胜任力、角色胜任力、其他胜任力维度。 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胜任特征模型构建流程 在参考以往有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和胜任力特征研究文献基础上,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特点,笔者提出了构建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胜任特征模型的基本步骤,主要如下: 1.文献分析:在分析以往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胜任力模型的研究文献和征求专家意见基础上,确定绩效标准,选取有效样本,区分胜任力强的群体与一般群体。 2.行为事件访谈:请被访者以讲故事的方式,围绕自己的本质工作,介绍3个成功的经验和3个令人感到失望的经历。要求受访者详细描述事件发生的背景、当时的目标、实际采取的行动、最后的结果以及受访者的感受等。访谈时要做好录音和记录,输入计算机,整理成统一格式的文稿。为保证模型的客观、有效,访谈必须做到双盲设计,访问者在整个访谈过程中要保持中立,不对受访者的描述做主观评价。 3.访谈编码:在对分析员进行培训和反复训练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的胜任特征字典对文字记录进行分析,统计各种胜任特征在文稿中出现的频次,并对表现的复杂度和广度水平进行编码,确定各个要素指标的程度。 4.问卷调查:根据访谈编码结果,设计调查问卷。问卷采取五点量表法,请被试从非常不重要到非常重要进行1-5级的评定。通过问卷调查,可以进一步完善行为事件访谈的信息。 5.构建胜任特征模型:对搜集、编码的信息进行分析,设计指标,分配权重,建立胜任特征模型。 三、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胜任特征模型 通过上述五个步骤,经过试验和调整,得出了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胜任特征模型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胜任特征包括三个部分:个人特质、岗位胜任力、其他胜任力。 个人特质是个人具备的,能够对工作和职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潜质。岗位胜任力是特定岗位上完成特定工作任务所需的能力,后天的培养、锻炼可以提升个体的岗位胜任力。其他胜任力主要是指能够辅助个体出色完成工作任务或胜任岗位的能力,包括风险承担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学习能力等。 四、小结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胜任特征模型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岗位胜任能力是核心,反映了个体的职业素质和能力,直接决定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个人特质和其他胜任力是保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岗位胜任力的层次和效果,是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的保障。依据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胜任特征模型,合理调整专业培养方案,有计划、分层次地引导毕业生各项能力的提升,将有助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场胜任力。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范文: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难题分析及解决对策 【摘 要】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它已然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相关旅游业的就业前景可谓广阔,而“低就业率”“高流失率”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中屡见不鲜。就旅游界这一难题,剖析了造成该不协调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议性的对策,以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就业;旅游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旅游业逐渐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旅行社、旅游景区和酒店等旅游行业急需大量的高素质人才。给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带来了广阔的就业前景,然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许多旅游管理本科生并不把旅游业作为他们就业的首选行业,旅游管理甚至成了对口专业就业率最低的专业之一。同时,毕业生的高流失率更加大了人才供需矛盾。对此,本文剖析其原因,研究其应对策略,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率,缓解人才供需矛盾,促进旅游业稳定发展[1]。 1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现状 当前,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日益增大,人才缺口却有增无减。旅游业的就业前景可谓广阔。可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身上却出现了“低就业率”和“高流失率”。传统观念来看,旅游业是一种服务型行业,存在社会对服务行业的偏见,家庭和个人认同度不高,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后的本科生不愿从事与旅游相关的工作,并不把旅游业作为自己就业的首选职业,因此出现了“有业不就”和“转入他行”的现象。 2 影响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2.1 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自身的因素 2.1.1 旅游行业自身特点与毕业生期望落差大 旅游行业包含旅行社、景区、酒店等劳动力较多的企业,而这些企业往往都要求从基层做起,比如导游、服务员等,工作辛苦,酬薪也不高。现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自尊心高,家庭条件不错,并不愿意从基层做起,拥有一定的学历后,认为理应从事管理性的岗位。此外,由于旅游业具有季节性、波动性和脆弱性的特点,淡旺季的差别及突发事件对旅游业的影响比较大。企业应急招进毕业生而缺乏长远规划,毕业大学生因此缺少重视、成就感,导致人才流失严重。旅游行业从基层做起的特点,以及社会对旅游服务业的偏见,这使得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对就业的期望相距甚远,导致“有业不就”或“转入他行”[5]。 2.1.2 缺乏必要的就业准备 许多大学生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就是即将毕业但又缺乏必要的就业准备。即将毕业的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对服务行业缺乏正确的理性认识,不仅在物质环境上难以适应,心理上也存在落差,在人生观、价值观上出现了偏差,缺乏对自身的正确评价,认为自己大学四年已经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有着对未来工作的美好幻想,毕业后就应担任相关管理职务,有理想的酬薪,可事实相差甚远。使得他们对本行业的忠诚度和认同度降低,导致“高流失率”出现[2]。 2.1.3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缺乏有效的旅游职业规划 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往往对旅游管理专业没有正确的认识,将旅游管理等同于旅游,是旅游职业的一种。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父母的选择或是被调剂而选的专业。选择之后,又没有明确的旅游职业规划,除了毕业后想当导游、酒店相关工作的,其他的对自己的就业没有明确的想法。通常是在学校里盲目的考证,往往没有针对性,忽视了职业实践和规划,对未来的发展没有太大的帮助[4]。 2.1.4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自身专业能力不足 虽然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都是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但是一方面用人单位需要有经验的人才,另一方面认为高校的专业教育、专业设施滞后,不符合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基础知识、技能并未打牢,大众化的教育使得不少大学生在人际交流、口语表达等应用能力不够强[5]。 2.2 旅游企业单位缺乏长远用人眼光 目前旅游业本身的企业管理水平低下,吸引力逐渐下降,同时当下旅游企业用人具有功利性和短期性,因而大学生在旅游业的就业意愿比较低。但是,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企业越来越需要经验丰富、高技术管理人才,而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因缺少经验而处于劣势,尽管毕业生拥有较高的素质、专业水平,但是企业吝啬用人成本,毕业生提升的机会少,因此埋没了毕业生的发展潜力。许多毕业生因为熬不过“培育期”而转入他行[4]。 2.3 高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旅游人才市场需求 相对于其他老的院校,逐年增加的旅游管理院校在师资配置、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相对滞后,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层次主要分为专科、本科、硕士、博士。除博士外,各个层次的界限比较模糊,培养教育模式基本相同,高校旅游专业教学内容过于陈旧,高校的重视程度不够,老师实践知识和能力有所欠缺,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但是旅游业最重要就是实际经验的,并不符合当今旅游业飞速发展的需要,按照这种模式来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新一代的旅游企业要求[1]。 3 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 3.1 旅游专业学生的就业对策 大学生要建立正确的旅游行业择业观,要进行合理的自我定位,在认清当前旅游行业的就业形势下,以了解自己为前提,确定自己今后所要前进的方向。根据旅游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充分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提高自己现有的能力水平,制定好旅游职业规划,加强自身专业能力的学习,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调整自己的心态,从基层做起。 3.2 旅游行业的用人单位的对策 旅游行业的用人单位应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营造出公平竞争的工作生活环境,把目光放长远,对本科毕业生充满信心,相信他们的能力和潜力,提供与其自身相适应的职位,使其才华能够施展,采取奖励晋升的方式,吸收更多优秀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此外,建立完善合理的人事管理制度,重视本科毕业生的人才培养,健全各方面的制度体系,增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3.3 改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对策 高校应培养一些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以改变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缺乏旅游行业实践经验的状况。在教学中,应当增强对旅游行业发展趋势的了解,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行业的变化和就业方面的需求优化课程设置。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增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一个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的平台。通过实践锻炼,有利于旅游企业的人才需要和旅游企业的发展需要。 4 结语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关系到学生、高校、企业等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本文从学生、高校、企业三方面入手,分析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有所帮助。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范文: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改革初探 摘要: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面临着毕业论文与就业、考研、出国的冲突,完成时间仓促,指导资金不足,学生水平层次参差不齐,部分教师缺乏责任心,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等困境。主要改革措施包括:调整毕业论文工作时间,设置“本科毕业论文专项基金,加强学生监管、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加强对指导教师的监督检查,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 关键词:地方高校;旅游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论文指导 本科毕业论文是中国本科教育中的一个综合性实践环节,是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和鼓励学生勇于创新的重要平台。2004年教育部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部门)和各类普通高等学校都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制定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处理好与就业工作等的关系,从时间安排、组织实施等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管理,决不能降低要求,更不能放任自流”。[1] 一、本科毕业论文的界定 本科毕业论文是大学本科学生运用本科所学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对实际中的一两个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的实践锻炼过程,也是学生对大学四年本科学习成果的一次综合性总结,是高校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论文不仅是高校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考核的一个重要方式,对培养学生素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是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体现,也是学生进入社会从事专业工作之前的预演。198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2004年修订,沿用至今)中,对于学士学位已明确了两条考核标准: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2](P4) 二、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取得的成就 (一)旅游管理专业论文指导教师队伍不断扩大,素质不断提高 以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旅游系旅游管理专业为例,2001年指导本科毕业论文时,共有专业指导教师11人,指导教师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6人。而到2013年,共有专业指导教师14人,指导教师中教授有2人,副教授6人,讲师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4人。此外,还从学院地理系、教师教育系等聘请相关教师参与毕业论文的指导。指导教师队伍不断扩大,职称、学历不断提升。 (二)旅游管理专业论文选题逐渐向细致化、具体化转变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所涉及的学科范围广,理论知识基础宽且实践性强,所以,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进行毕业论文选题时范围相对较宽,增加了选题的难度,导致学生选题出现空泛的问题。如“我国旅行社人力资源的现状与对策”、“中国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等。从2002年开始至今,从各届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来看,已逐步向细致化、具体化转变,多以中国、云南的某一县市、某一区域的区域旅游开发、旅游产品开发,抑或某一酒店某一类型服务项目的开发,抑或某一旅行社产品营销策略、人力资源现状等进行探讨研究。 (三)旅游管理专业论文指导工作已实现了从重结果向重过程的转变 论文指导工作从第七学期学生教育实习回来后的11月初开始直至第八学期的5月中下旬,历时6个月的时间中,对学生毕业论文召开专门的动员大会,交代毕业论文撰写工作中的整个流程、具体要求、注意事项并分旅行社管理、区域规划与开发、酒店管理三个方向要求学生报名,按照学生报名情况进行分组并安排指导教师,各指导教师按计划进行各组开题,要求学生提交开题报告、论文研究综述,之后再进行论文撰写及一、二、三稿的修改工作,同时学生还要对指导教师论文每一稿的修改意见进行整理记录,提交论文指导记录表。论文指导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按程序环环相扣,如果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后面的工作将无法顺利进行,这种论文指导工作重心的转变,也说明了论文指导工作正逐步迈向规范化。 三、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面临的困境 (一)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与就业、考研、出国的冲突 统计数据表明,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在逐年增加,2006~2009 年,高校毕业生分别为413 万人、495 万人、559 万人、611 万人,而就业率分别为77%、70%、68%、68%;2010年高校毕业生增至630万人。扩招与就业的双重压力使大部分学生奔忙于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出国等,无法专心致志地完成或更好地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 (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完成时间仓促 毕业论文的撰写一般安排在大四下学期,从学生参加各种专业实习、教育实习(师范类学生)等返校后仅6个月或8个月时间,在仅有的这几个月时间里,学生既要确定选题又要参与一系列的实证调研、收集文献、撰写等工作,时间非常紧迫,加之找工作、考研等,论文质量往往不尽人意。有的学生为节省时间,干脆省略了实地调研的环节,使论文空泛、缺乏论证数据。有的学生甚至从网络或其他途径大篇幅抄袭他人论文,学校对此虽三令五申并采取将学生毕业论文上网、学术不端检测等手段,但抄袭现象仍屡禁不止。 (三)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指导资金不足 资金不足是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指导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毕业论文的指导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但教师除了论文指导费用外,没有其他经费的支持。学生为撰写论文的实地调研、实习等经费也十分有限。[3](P17) (四)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水平层次参差不齐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入学门槛的降低,大学已由以往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截至2009年底,我国高校在校生为2900 余万人,居世界第一。[4](P23)旅游管理专业由于是面向全国招生,招收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学生间本身在学习水平方面就存在较大的差异,加之学习态度和对自身要求的不同,使得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把握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一、二稿就可通过,有的却需要五、六稿甚至更多。此外,学生对毕业论文的认识也存在一定偏差,排除时间的仓促外,有的学生虽已找到了工作,但考虑到毕业论文并未对今后的工作产生直接影响,依然不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完成论文撰写。[4] (五)部分教师缺乏责任心 在高校论文指导教师学历、职称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增强的同时,仍有部分教师由于主客观原因不能高度重视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出现学生找不到教师或教师不能及时修改学生提交的论文;论文选题不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论文缺乏新意、条理不清、论证不充分等论文质量问题。 (六)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 在整个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学校虽让指导教师通过网络完成论文选题、开题、答辩等的审核工作,但这些做法流于形式,除了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外并未产生真正监督的作用。另外,在奖惩机制方面,除对为数较少的优秀论文进行奖励外,对出现质量问题的论文却没有明确的惩罚措施。这在某种意义上也严重挫伤了那些责任心强,认真指导论文教师的积极性。 四、 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改革的措施 (一) 调整毕业论文工作时间 将毕业论文撰写时间调整至大四上学期,在大三时就确定论文研究方向,明确指导教师,布置科研任务、阅读材料,大四下学期学生便可专心进行实证调研、收集资料数据,有充足的时间准备论文的撰写,也能与指导教师进行充分沟通、交流,有利于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同时也能减少大四下学期中论文撰写与就业、考研的冲突。 (二) 设置“本科毕业论文专项基金” 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的增加,教师指导论文的学生人数也有增无减,一个教师指导8~10个学生已是家常便饭。通过学校和学院共同承担的方式,可设置一个“本科毕业论文专项基金”,根据教师指导工作量给予相应的报酬。同时也可增加学生论文调研、实习中的经费。 (三) 加强学生监管、提高学生专业素质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质量提高的关键在于从思想上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的认识,除毕业论文动员大会教育学生重视毕业论文、了解毕业论文外,还应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增加“论文指导”之类的课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论文写作的能力。与此同时,指导教师也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让所指导的学生参与到自己的科研项目中,为学生提供科研训练的机会。 (四) 加强对指导教师的监督检查 学校以及学院各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方面的教育,为教师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提供条件。对论文指导工作的监督必须实现具体化、量化管理,如修改次数、与学生见面次数等都必须有具体的标准和要求。 (五) 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 借鉴研究生的教学模式实行“导师负责制”,从大三开始组织学生确定专业研究方向,明确指导教师,由指导教师通过与学生的面对面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其进行研究课题的选择,布置调研任务、推荐阅读材料,到大四上学期,对学生论文的撰写进行具体指导。学院负责本科论文工作的领导、应对教师完成的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在奖惩机制方面,除了评选学生优秀论文并给予奖励之外,还应对指导优秀论文的教师、指导学生论文整体水平较高的教师给予奖励。而对缺乏责任心、指导的多数学生论文存在质量问题的教师予以惩罚。 此外,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还可结合专业特点,突出其实践性强的特征,采取多样化形式。如某旅行社旅游产品营销方案、某区域旅游规划方案、旅游专业相关调研报告等均可作为毕业论文的形式。 总之,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作为教学实践中的重要环节需要改革,只有通过改革,才能提高对本科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才能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管理机制,切实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水平乃至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范文: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研究 [摘要]要做好毕业生质量反馈工作,就要及时了解毕业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和要求,通过对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应届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及调查结果分析,思考教改措施与对策,以便能更加科学合理地调整专业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快教学改革步伐,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旅游管理;毕业生;就业指导 近年来,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为了做好毕业生质量反馈工作,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积极做好应届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工作,并及时了解用人单位对往届毕业生的评价和要求,从而科学合理地促进旅游系各专业设置、教学目标等合理化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 一、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 本次跟踪调查采取实地发放和寄发调查问卷、电话访谈和召集部分毕业生进行座谈会的方式。调查问卷分为用人单位填写表和毕业生填写表。共计对132名应届毕业生所在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经统计,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25份(见表1)。 为了便于用人单位填写,调查问卷内容设计了四个方面:职业素质、专业知识、工作效果和综合评价。此次调查相比往年增加了平均月薪的调查,向132名旅游专业2012届毕业生所在单位进行了调查,经统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为1903元。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毕业生跟踪调查意见反馈 1课程设置方面 以下三类课程对毕业生帮助较大:第一类是语言类课程,主要是大学英语、导游英语、饭店工作英语。第二类是专业课程,主要是旅游法规、导游服务技能、旅游市场营销、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线路设计等。第三类主要是计算机课程,如旅游电子商务,还有酒店管理等辅修课程。 2人才需求方面 毕业生反映,在当前旅游市场上,高素质英语导游、小语种导游、实践经验丰富的旅行社管理人才更受欢迎,技能型人才供不应求。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工作普遍比较稳定或者相对稳定,专业对口率在63%以上,自我评价良好,基本都认为自己能学以致用。从收入来看,就业毕业生的基本收入大多在1000~3000元之间。从就业途径来看,学生通过学校组织的招聘会自主择业和经老师、同学介绍就业的占主要部分。 3教学和管理方面 毕业生建议学校应加强旅游管理专业的语言教学和酒店信息管理教学,注重实践,让学生在校时就学会使用目前旅游业普遍流行的酒店管理软件;加强晚自习的管理。 (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根据毕业生所在单位填写的调查表,对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毕业生的评价统计结果如下: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用人单位对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工作情况予以充分肯定,称职率达到了100%;对学生的工作技能、专业技术能力、工作态度都比较满意,认为大部分学生都有较好的专业技术能力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同时,用人单位也提出部分学生业务还不够熟练,缺少实践经验,实践能力不够强的意见。 三、对策与改进措施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水平,加强学院的就业工作建设和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针对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提出以下措施: (一)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推行“双证制” 注重理论、实习、实训教学与学生考证相结合,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学。学生毕业时,除获得毕业证书外,还可获得多种技能证书,如导游证、相关英语证书等。 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是人才培养模式。旅游管理专业应突出以技能培养和基本素质教育为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试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及素质教育。在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上,突出“技能本位、理论够用”的原则;在考试改革上,重点考察学生的技能和能力。 (二)注重培养技能,加强素质养成 实行人才培养模式转变,要着眼于对学生“五种素质”和“三种能力”的培养。“五种素质”是指德、识、才、学、体五个方面。德指品德,包括道德品质、职业道德、个人心理品质三个层面;识指见识;才指才能;学指学识;体指体魄。“三种能力”,一是语言能力,既要有较强的文字写作能力,又要有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既要精通国语又要熟悉外语,增加旅游情景英语的实践教学环节。二是独立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三是培养创新能力。 通过走访有代表性的各类型旅游企业,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行业专家共同参与课程建设。在与企业的不断交流中,实现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优化和完善。通过建立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反馈机制,使教学内容得到及时调整、充实和完善,使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培养目标与用人需求相适应,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相适应,使之始终能动态地适应学生就业和社会需要。 (三)加强营造专业氛围,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根据目标就业岗位的技能要求,确定本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对学生专业核心技能的掌握情况实行考核制度,限定期限通过考核,确保每一个学生能够掌握专业核心技能;用形式多样的学生科技活动、社团活动引导在校学生关心专业、热爱专业、钻研专业;适时邀请旅游界人士前来教学,指导学生开展专业活动,以吸引学生自觉培养专业能力,从而增强其就业能力。 要通过多种方式建立与用人单位的实习合作项目,以利于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运用于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要加强实践教学,专业教学就要与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相结合,职业技能训练要适应企业和技术发展需要,使学生毕业时能够达到对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和技术工人上岗前的岗位规范要求。 (四)强化教学巡视,实施及时沟通 应强化毕业生的教学巡视,每次开始巡视工作前,应制定详细的巡视计划,每个巡视点都要有指定教师负责。教师每次进行教学巡视应提前申请,中间要有系部中期寻访,了解教师实际巡视情况,督促教师尽职尽责。同时,应适时召开座谈会解答毕业生常见问题。举办优秀毕业生就业、创业经验交流会,邀请优秀毕业生来分享工作经验。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范文: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实习调查研究 摘 要 毕业实习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怀化学院2009级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实习情况的调查表明:教师和学生普遍对毕业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实习过程管理校企不对称,毕业实习评价体制不完善,课堂教学与实习内容一定程度上脱节,需要从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过程监控、完善质量评价等方面提高毕业实习质量。 关键词 毕业实习;实践教学;实习管理;旅游管理专业 湖南怀化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是依托湘西地区旅游资源发展起来的,2010年获批湖南省特色专业,2012年获批湖南省普通高校“十二五”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课题组对该专业毕业实习情况进行调查,旨在为地方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一、调查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主要为怀化学院2009级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实习生,共133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108人。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查阅了CNKI数据库中关于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文献,了解目前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方法。 文本分析法。主要对毕业实习生上交的《实习鉴定表》《实习日志》等文本材料进行关键词统计,将其实习单位、时间、内容、形式、评语、成绩等重要信息录入EXCEL表格进行分析。 访谈调查法。一是对部分毕业实习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二是对广州碧桂园凤凰城酒店、东莞帝豪花园酒店、惠州金海湾喜来登度假酒店等部分实习生接收单位进行电话访谈和邮件回访。三是对49名实习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数理统计法。采用EXCEL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 (三)研究思路 为研究方便,在分析过程中将调查内容分为毕业实习基本信息(包括实习形式、实习地点、实习单位获得途径、实习单位性质、实习内容)、毕业实习实施管理(包括实习时间、实习指导情况、实习管理、实习计划的作用)和毕业实习效果评价(包括所学知识的适用性、技能提高程度、实习与论文选题、实习与就业岗位)三个层次。其中毕业实习生基本信息主要利用《实习鉴定表》《实习日志》等材料得出,毕业实习实施管理方面的信息主要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获取,毕业实习效果评价方面的信息主要通过访谈调查及对实习成绩、就业情况、毕业论文选题情况交叉分析得出。 二、结果分析 (一)毕业实习基本情况 实习形式。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实习主要有分散和集中两种形式。统计显示,有58人为集中实习,约占43.6%;75人为分散实习,约占56.4%。可见,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集中实习、分散实习两种形式人数相差并不大,其中集中实习的单位主要为酒店,分散实习的大多为持证导游,一般在旅行社、景区实习。 实习地点。调查显示,67.7%的学生在省外实习,市内和省内的实习人数分别占19.55%和12.78%。进一步分析发现,市内实习的学生主要集中在市区和洪江古商城景区,而省内实习的学生主要集中在长沙和张家界两地,省外实习的学生则是学校统一安排在东莞和惠州两地实习。 实习单位获得途径。通过对分散实习学生的访谈得知,学生获取实习单位主要有自己联系、亲属介绍、朋友同学介绍、老师介绍等四种方式。其中通过网络信息自己寻找人数最多,其次为亲属介绍。 实习单位性质。实习单位的性质主要有事业单位、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社会团体等四大类。调查显示,约有83%的学生在企业实习,其中77%的学生在有限责任公司类单位实习。事业单位因公开招聘的实习生较少,实习生人数不到4%。在社会团体实习的占3.01%,其他类占1.53%。 实习内容。从实习岗位来看,约有38%的学生在星级酒店,20%的学生在旅行社/导游行业,8%的学生在餐饮服务行业,景区管理、旅游规划行业均不到4%,其主要原因是景区管理、旅游规划岗位大多需要工作经验,因此不愿接收实习生。 (二)毕业实习管理 实习时间。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毕业实习的时间要求是8周,安排在第八个学期。考虑到行业需求旺季在年底,因此一般实习时间从每年的元旦后开始到5月初结束,实际时间约为4个月,其中包括毕业论文的撰写。从学生的实际实习时间看,集中实习的学生是4个月,分散实习的学生坚持3个月的约有60%,最少的只有27天。 实习指导。实习指导主要从教师对学生指导以及学生向教师汇报反馈两个方面来分析。调查表明,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次数均很少,部分学生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指导教师是谁。从学生向指导教师汇报实习情况的频率来看,在第一个月较为频繁,汇报的方式主要通过QQ信息和手机短信,以后与指导教师的交流逐渐减少。 实习管理。主要从企业及学校对实习生的管理两个方面来分析。根据对学生的《实习日志》及访谈情况,将实习单位的管理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严格型管理,即上下班需要打卡,统一着装,有明确的作息时间,一般不允许请假;二是约束型管理,即上下班需要打卡,一般不允许请假;三是自由型管理,即无上下班时间限制。各类型的实习单位分布:严格型占51.88%,约束型占28.57%,自由型占19.55%。说明实习单位对实习生的管理是较为严格的。从学校对实习生的管理情况来看,旅游管理专业的惯例是由一名系领导带领班主任或者任课教师对集中实习的学生看望一次,对分散实习的学生一般没有探望。说明学校对实习生缺乏有效管理。 实习计划。学校教务部门颁发的多部文件明确指出,实习教学必须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和《实习教学大纲》制定相应的实习教学计划。为了解实习计划在学生毕业实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究竟如何,本研究采用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对49名实习生做了问卷调查。认为实习计划有较大作用的只占16%,认为实习计划对实习指导意义较小的占61%。说明学校虽然非常重视实习计划的指导作用,但在实施操作过程中实习指导计划的作用不突出。 (三)毕业实习效果评价 1.实习内容与所学知识的联系 为了解学生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对课堂教学知识的运用程度,课题组对实习内容与所学知识的联系进行了调查分析。首先查阅《实习日志》分析学生的实习内容,然后对49名学生的问卷进行分析,具体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认为实习内容与所学知识联系小的约占33%,认为有较大联系的约占39%,认为联系不紧密的约占28%。而通过进一步访谈和《实习日志》记录了解到,在酒店服务岗实习的学生普遍认为所学知识与实习内容联系不甚紧密,而旅行社及从事营销、管理岗的学生则持完全相反的观点,会经常运用所学专业知识。 2.技能提高程度 从实习期间技能提升情况来看,有36.7%的学生认为实习过程中对技能提高很大,收获很多;34.7%的学生认为较大,有较多的收获;约有16.3%的学生对技能提高不是很满意,从实习日志看,这部分学生大多为多次跳槽或要求换岗的学生,见图2。说明学生在毕业实习过程中能够学到较多的实际技能,同时也说明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会带来更多的实习收获。 3.实习与论文选题 由于毕业实习与论文写作安排在同一时间段,因此毕业实习对论文写作有较大的帮助、从论文选题来看,约有一半的学生论文选题与实习内容一致,数据和案例真正来源于实习过程。 4.就业情况 从就业统计来看,约有40%的学生就业单位即为实习单位,这些学生的实习地点主要在深圳、东莞、惠州等地,部分学生已经从服务岗做到了管理岗。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师生对实习重要性认识不足 部分教师和学生对毕业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目前的政策看,对指导教师的激励措施还不够,部分学生也认为只要实习鉴定表上有单位签字盖章就行,加上毕业实习安排在大四第二学期,部分学生的精力放在考研、考公务员、各种职业资格考证、写论文、找工作上。 2.实习过程管理不对称 由于实习安排在寒假,越来越多的学生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自己联系实习单位,系部、学校缺少对学生毕业实习情况的跟踪指导和监督,对实习生的管理较为松散。而另一方面,接收单位对实习生的管理大都很严格,一般不允许请假,形成“一头紧,一头松”的情况,部分学生为完成毕业论文或参加考试,不得不提前结束毕业实习,实习效果不佳。 3.实习评价体制不完善 学校对毕业实习的评价依据主要为《实习日志》和《实习鉴定表》,缺乏对学生实习过程的跟踪,不能及时解决学生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分散实习生的实习质量更加难以保证。 4.课堂教学与实习内容脱节 近年来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使得旅游行业内的新领域、新业态不断涌现,行业竞争更为激烈,旅游系统的科技含量快速提升。如主题酒店是国际酒店业发展的新趋势,也是我国酒店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但学校课程中几乎没有涉及主题酒店的风格设计、创意、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形成了社会需求与培养计划滞后的矛盾。 (二)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 首先,学校要重视毕业实习工作,加大对实习经费的投入,制定管理政策。如将毕业实习的组织管理、实习效果纳入系部的年终考核,对优秀实习指导教师在教学工作量核算、年度考核、校级课题申报等方面给予适度的倾斜。其次,系部应制定完善的毕业实习工作制度,激励指导教师重视实习。如鼓励青年教师与学生一起下企业实习,增进企业和学校之间的联系等。第三,为引起学生对实习的重视,可以在实习前进行实动员,邀请企业负责人来校宣讲企业文化,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和学生之间加强信息交流,实习后进行实习答辩,实行严格的考评制度。 2.强化过程监控 一是根据培养方案编写实习文件,构建实习流程。二是建设实习信息管理平台,指导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微博、微信、QQ、短信、电子邮件等。三是督促实习单位加强管理。一般来说,实习单位对岗前培训比较重视,星级酒店都编制有《员工手册》,对实习生按正式员工一样给予严格的考勤、考核,但对学生生活管理方面却不太重视,由于实习环境与学校环境有明显不同,学生心理压力较大,因此需要实习单位加强对学生生活方面的管理,使之学会在新的环境下与同事沟通协调,妥善解决日常工作生活中的问题和矛盾。 3.完善质量评价 现行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主要以学生的自评为主。在实习结束前半个月,学校要与企业一起对学生的实习进行全面鉴定,包括学生的自我鉴定、企业相关部门对实习生的鉴定、人事部门进行综合鉴定;系部则依据学生的毕业实习成果,如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安全责任书、实习鉴定、毕业设计成果等,对学生毕业实习进行综合评定,对于优秀实习生应给予一定的奖励,对毕业实习中的优秀事迹和个人应予以宣传和表彰。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范文:顶岗实习环境下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研究 【摘 要】分析顶岗实习环境下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完善管理措施、利用和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应用现代技术等途径提升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质量。 【关键词】顶岗实习 旅游管理专业 毕业论文 质量提升 撰写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中一个综合性实践环节,是对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的一个总检验。它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有效提升自身的思想高度,锻炼学习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沟通等能力。然而,各种原因导致目前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不高。2004年教育部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部门)和各类普通高等学校都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制定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处理好与就业工作等的关系,从时间安排、组织实施等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管理,决不能降低要求,更不能放任自流”。因此,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思考如何提升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让毕业论文起到它应有的作用。本文以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进行探讨。 一、顶岗实习环境下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生毕业论文撰写现状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在20多年办学历程中,以旅游管理专业为龙头和孵化器,先后派生出餐饮管理与服务、酒店管理与服务、景区开发与管理、休闲服务与管理等9个专业,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旅游管理类“专业群”。2008年院系调整后,旅游与休闲管理系在原有的旅游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基础上,增设会所运营管理、高尔夫经营管理与服务,毕业生就业面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但是,顶岗实习生数每年达五六百名实习生,实习时间长达10个月,实习接收单位广泛分布在以长三角、珠三角为主的等数十个城市,“人数多、时间长、分布广”给顶岗实习管理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问题。 目前,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保证学生能较好地完成毕业论文。首先,在学生实习之前,安排指导教师并确定了论文写作方向,还安排毕业论文创作讲座;同时,为了保证论文的创新性,要求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必须与实习内容相关。其次,在学习实习过程中,教师将探望实习生三次,探望期间,学生和教师可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然而,诸多措施仍然难以保证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完成毕业论文,看似时间充裕,但由于地域问题导致师生沟通困难,指导老师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同时学生工作繁忙,难以抽出时间和精力来撰写毕业论文,甚至有不少学生实习结束后才开始写论文,匆忙之下应付了事,论文质量不高。 二、顶岗实习环境下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生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选题缺乏新意。好的选题是论文成功的一半,学校要求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与实习内容相关是从论文独创性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实习体会来写作,但这个要求却使得论文的选题范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最后的结果与出发点存在差异。由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企业大多局限于酒店、主题公园、会所等企业,同一企业同一部门有多个学生的情况也十分普遍,而且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也比较稳定,若每位学生都选择相近的论文题目,很难写出有新意的论文。再者,平时被动式的教学模式也使学生没有形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平时的工作、生活、旅游过程中都从未站在学术角度思考过问题,因此很难找到切入点,无法拟定有研究价值的论题。 (二)抄袭现象较严重。抄袭现象比较严重是当前大学生毕业论文的第一大问题。2007年《中国青年报》与搜狐网的一次网调显示,抄袭现象严重的问题占本科毕业论文诸多问题的31.8%,列第一位。这主要源于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极不重视的态度,有调查显示,某高校有74.1%的学生对待抄袭表示可以理解,11.3%的学生表示可以适当抄袭,只有14.6%的学生认为抄袭属于学术道德问题的可耻行为。另外,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更侧重于动手能力,况且在校学习时间仅两年,专业理论积累和写作能力的培养相对欠缺,要他们撰写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实属不易。便捷而丰富的网络资源更促使学生们抱着侥幸心理用抄袭和拼凑完成任务。笔者在指导毕业论文的过程中也发现,这一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有的学生甚至直接从网络全篇复制应付。类似恶劣的现象导致指导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如何写论文,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 (三)学生缺少阅读量,谋篇布局的能力严重不足。为了让学生了解一般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学校要求学生写作前至少阅读十篇论文,并且要求写读书笔记。论文写作顺序则要求学生先拟好论文提纲,交由指导教师修改通过后再填充内容,但由于距离遥远,读书笔记基本上是学生返校后才上交,这些要求基本流于形式。多数学生在还未了解论文是什么的情况下就开始着手写自己的毕业论文,直接在网上搜索一些与题目相关的资料拼凑,期望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论文。这样写出的论文结构混乱、主题偏离,文不对题的现象十分严重。 (四)缺乏对研究方法的了解。对于偏向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高职高专教育,在平时的常规教学中,对于传授学术研究方法的课程极少,学生基本上没有研究理论的概念。这就导致学生从选题开始就陷入毫无头绪的迷茫状态,很多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经过反反复复的修改,才勉强完成了一篇论文。但是,直到毕业论文撰写完成,他们仍然不知道学术研究到底应该怎样开展。 (五)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差。计算机应用能力差主要表现在文献查阅和论文的排版上。尽管在学生离校前学校对他们进行了一个课时的论文写作培训,但由于课时量过少,学生没有进行实际操作学习离开熟悉的学校,来到陌生的城市实习,适应新环境后,着手思考论文时对培训内容几乎已经忘记。多数学生查询文献仅依靠百度、谷歌之类的搜索引擎,而不懂得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电子图书期刊资源。为了保障毕业论文的规范性,学校要求学生按规定格式排版,但由于他们平时缺乏相关练习,重视程度也不够,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在排版上。 三、提升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途径 (一)加强毕业论文创作指导课程。毕业论文诸多问题的出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学生严重缺乏撰写学术论文的相关知识,从选题到论文思路、研究方法,再到论文格式,想要系统地掌握撰写论文的方法,仅靠一次讲座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学校应适当增加课时量,甚至可以开设一门“论文写作”课程,不仅仅让学生接受理论知识,更多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自己查找文献、学习他人的论文,并且模拟论文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方法,使学生能够从理论到实践全面掌握学术研究和论文撰写的方法。 课程的第一环节应当为思想教育,将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和作用告知学生,向学生灌输应当严谨对待毕业论文的思想,端正学生的思想态度,从根本上杜绝应付、抄袭的现象。第二环节应是学术研究方法和论文选题及思路引导。旅游类论文研究方法按其思维模式可分为思辨方法和实证方法,思辨方法重逻辑,依赖于研究者的洞察力和直觉判断,实证方法重观察、调查或实验,强调研究过程的可重复性、结论的可检验性。旅游科学更适于实证研究,对于强调实践能力培养的高职高专教育,更应主张实证研究方法和选题,从学生的实际能力考虑,实证方法更易打开学生的思路和视野,从而避免学生的迷茫状态。选题确定后则是论文思路的引导,本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通过对各种类型论文实例的解读,使学生懂得如何对自己的选题进行思考,从而找出正确的研究路线。最后环节是对论文撰写过程中细节的掌握,包括毕业论文任务书的撰写、论文格式规范、论文排版方法、写作小技巧等问题。 总之,前期的指导课程对学生顺利地撰写毕业论文大有益处,不仅能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减少学生的消极情绪,还能使指导教师更轻松愉快地完成论文指导工作。 (二)完善管理规范,建立奖惩制度。目前,学校虽然有管理规范文本,对毕业论文的安排也显得井井有条,但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一些学生不仅提交的论文质量差,而且提交时间也是一拖再拖。因此,形成一套完善的“教学管理人员—指导教师—学生”的逐级管理制度非常重要。对于安排好的进度计划应严格实施,教学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要按时进行检查。指导教师应加强于学生的沟通,通过电子邮件、QQ及电话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提醒和督促。奖惩制度也应明确并实施,例如进行优秀毕业论文的评选,对获得校级优秀论文的学生和指导教师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激励师生共同努力。对于写作态度不端正、抄袭严重的学生给予暂缓毕业的处罚。 (三)实施科研导师制,让学生尽早参与教师课题研究。“科研导师制”是指利用教师的科研课题为纽带,让学生参考课题研究,培养和提高学生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这种方法具有指导全程性、师生互动性和实践性强等特点,效果不言而喻,对学生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但如果大面积铺开使用,则会因为管理不到位而失去意义。因此,科研导师制应针对兴趣偏好明显且学习积极上进的学生,安排相关专业教师带领这类学生从大一或大二开始参与教师的研究课题,避免了因顶岗实习导致师生沟通缺乏的问题,如此一来,长久而又灵活的时间安排可以使学生未雨绸缪,现实的课题、与指导教师的频繁沟通和帮助,诸多有利因素应当能造就较高档次的毕业论文。 (四)与企业共同指导学生论文写作。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完成毕业论文,可能会因为距离而出现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但如果能利用实习的机会,选择与实习企业相关的论题,与企业相关人员合作,共同指导学生毕业论文也不失为一种优良策略。指导过程中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团队意识的培养。例如,学生在某度假酒店实习,以“度假酒店营销策略”为研究方向,以小组为单位,人员控制在5~8人,可要求企业安排酒店营销部管理人员承担起组长的责任,指导该组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职责,帮助学生了解酒店的营销现状,参与酒店的某些营销策划活动,启发学生对营销策略的思考,等等;学校指导教师则在论文结构的把握及论文规范性等方面进行把关。 (五)安排企业挂职教师指导毕业论文。安排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是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有效途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积极组织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有的高校甚至将教师挂职锻炼常态化,例如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每年都有教师在旅游企业挂职,这些企业基本上都是校企合作基础良好的学生顶岗实习企业。由此,挂职教师不仅有机会锻炼自身能力,也肩负着该企业实习生管理的责任,对学生而言,挂职教师也是最适合的论文指导教师。教师不仅不存在因距离遥远而产生的缺乏沟通问题,还因对企业状况十分熟悉,能为学生毕业论文提供更多更好的意见,使学生受到更现实而有意义的启发。 (六)开发毕业论文管理系统。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众多本科院校如南京林业大学、徐州工程学院、湖北工程学院等都开发了毕业论文管理系统,为毕业论文规范化管理、师生远程交流提供了一个现代化的技术平台。近年来,也有少数高职院校开发应用了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如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一些软件开发研究者也将高职院校毕业论文管理系统作为课题进行研究。随着社会的进步,在不久的将来,此类系统一定会像教务管理系统一样在全国各类高校中普及应用。顶岗实习时间较长的高职高专院校则可将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两者结合起来开发一套“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这样,有了现代化的信息系统平台管理,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诸多管理问题都能得到改善和解决,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也能得到很大保障和提升。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范文: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潜流失现状分析 摘要: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一直活跃在我国旅游企业一线,他们以其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踏实的工作作风而成为我国旅游行业一道亮丽的风景,为企业代言形象,为广大游客传播旅游文化。然而旅游企业的用人机制和一些客观因素导致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潜流失现象有增无减。所以在此探讨这个问题以引起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以其求得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高职旅游管理;毕业生;流失;分析 旅游管理专业在我国的发展只有将近二十年的时间,但在我国高校已经成为工商管理系普遍设置的二级学科,尤其是高职院校很多将其设置为重点专业加以建设。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其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旅游就业主要面向旅游住宿、旅行社、景区、及与旅游密切相关的餐饮、娱乐、旅等其它旅游企事业单位。而这个层面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以其具备岗位实际操作能力,能够在旅游旺季迅速补足企业用工空缺而深受企业欢迎,他们的一次性就业率明显高于本科毕业生,因而招生数逐年递增。 然而日前网上一篇《旅游人才缺口逐年增大高校旅游专业毕业生流失严重企业渴求实用人才》的报道引起我们的深思,“去年底,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对河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近5年的招生、近3年的对口就业率、3年内的流失率详细调研后发现:该专业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平均在85%以上,对口就业率平均在56.8%,可3年之内的流失率几乎达到90%,即3年内稳定在旅游企业工作的学生不足10%。” 于是我们对本专业第一届毕业生进行了一次暑期回访,这届毕业生2006年毕业,一次性就业率当年在90%以上。但是毕业生就业后五年内潜流失现象也同样较为严重。 1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潜流失现状调查 本次调研共计下发毕业生调查表68份,回收43份,就业面波覆盖上海、江阴、无锡等25家用人单位,其中有42名学生在旅行社、景区任导游员和景区讲解员,占98%;只有1人在酒店工作,专业对口程度较高,与我们的主岗位群设置一致;其中18人在江苏康辉国际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无锡春秋旅游有限公司等较大的旅行社,占43%,且半数以上学生认为学校教育对他们的工作影响较大,说明我们的培养方案对学生的素质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大部分学生的工作选择是通过网上招聘和校园招聘等途径,三年内有74%的学生更换过工作单位,这与旅游企业流动性强、跳槽率高有关,同时也说明学生的选择性和适应能力在逐步增强。然而没有回收的25份调查表是最令我们担忧的问题。这25名学生目前没有工作单位证明,也就是说有37%的学生目前处于无业状态,其中大部分是女生。 2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潜流失现状分析 2.1女生的职业发展空间明显不如男生 从每年的招生情况看,旅游专业女生占到百分之九十以上,毕业时年龄在22-23岁左右。由于旅游企业在导游的工资待遇上普遍实行的是没有底薪,只有带团补贴的做法,使得大部分女生在毕业之后为了尽快解决生存问题,不得不寻求稳定的家庭做后盾,早早步入婚姻殿堂以求有个依靠。这样三、四年之后大部分女生则面临的是结婚生子的年龄段。这个阶段过去至少要一年半到两年,之后再复出找工作,优势明显不如新毕业的高职学生,而且据我们对旅游企业的走访,她们即使找到工作,也不再愿意做一线的导游,因为导游的工作相对来说不定性较强,她们没有时间照顾家庭,所以大部分人宁可选择做临时导游,或者做业务来补贴家用,职业发展空间明显不如男生。 2.2外地学生流失率明显高于本地学生 从近五年招生情况看,本地学生只占旅游专业学生数的2%到5%。调查中43名学生中,两位本地户籍的女生发展较好。 本地户籍学生发展要比外地学生有优势的原因除了地缘关系外,更多是因为他们是本地人,生活成本要比外地学生少许多,他们吃住父母的,即使企业工资少些,也不会面临生活压力。外地学生留在本地,不但要支付生活开支,还要靠个人的力量去打拼,想靠一家旅游企业满足其生活开销是没有办法解决生活问题,更何况旅游企业的季节性和没有工资底薪的特殊性,使得许多学生不得不靠跳槽和身兼数职来保障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以一旦企业要求与学生签署正式用工合同,就意味着他们不能再随便接别的旅行社的团,否则面临违约问题,他们无奈之下选择的是不签合而继续做几家的兼职导游。然而旅游旺季一过,他们面临的就是暂时性的失业,但是此时的房租、生活开销照样会产生,很多人受不了生活压力而选择回老家求职。 2.3导游持证上岗制度限制引起的流失 导游持证上岗是行业的规定,所以学生要想在旅行社和景区就业,就要在岗位实习前先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对他们来说,理论课程的设置决定他们导游考证通过率的多少;实践课程的设置决定他们岗位适应期的长短。 从导游考证的通过率来看,社会上每年的通过率是在30%左右,高职院校在60%以上,也就是说每年有近40%学生拿不到导游证,他们面临的是去酒店或者景区等相关旅游岗位工作。而大部分学生受传统观念影响,对在酒店行业或景区工作认同感较低。酒店工作劳动量大,从事服务工作的职业又感觉是低人一等;景区工作每年能够签署正式用工合同的又很少,这样这将近40%的学生在毕业后一年内再无法考取职业资格证书,那么流失到其他行业的人就大有人在。 2.4旅游企业用人机制引起的人员流失 调研结果显示旅游专业毕业生的培养目标是正确的,但在3年里能从导游岗位提升到管理岗位还有一定难度,一个是女生面临的客观原因,还有就是旅行社不养导游,没有工资底薪,导游挂靠旅游局下属的导游服务中心这样一个现实问题,使得旅行社没有为导游的职业生涯提供一个广阔的发展的空间,也不愿意和导游签署长期的用工合同。这对旅游专业毕业生的职业晋升产生很大的影响。 作为企业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减少经营成本,培训费用的支出对大部分旅行社来讲是不必要的开支。对于毕业生来说,企业没有为他们职业能力的提升提供一个长远的设计,那么他们也就选择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没有忠诚度没有归属感,跳槽是随时随地可能发生的。 由此看来,一方面旅游行业用人需求在不断增加,高职院校的专业招生数也在逐年提高,另一方面,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的潜流失现象也普遍存在,如何解决毕业生潜流失问题成为高职院校旅游教育不可忽视的问题,它关系到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否具有职业发展的空间和后劲,我们的终极培养目标与企业的契合度,关系到教育成本的流失问题。3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潜流失”的防范 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潜流失是多方原因造成的,不单单是学生对对职业认可度偏低和终身职业观念缺少所致。 以目前的招生情况看,学生对职业的认可度还是高于其他行业的,对于80后、90后的学生来说,能够把一项职业作为他们的终身职业来看待的还不多,因为对他们来说,只有先“就业”后“择业”才能解决生计问题,所学专业是否对口所选择的工作岗位已经不是他们个人所能一厢情愿决定的问题了。 所以我认为防范潜流失主要还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改革对口单招面试的考试内容 近年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招生,高招班男生不超过10人,对口单招班有的班级男生只有1名,对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应在招生面试这一关入手,适当放宽对男生个人条件和才艺表演考核的限制,旅游企业用人明显存在行业偏见,招聘时过于看中学生的身高、长相等外部条件,而忽视个人工作的动机和能力,作为院校如果再一再迎合企业一味的把入学面试搞的跟艺术院校招生考试一样注重外在,那么将会将大量热爱旅游,有志于在这个行业展示自己的具备职业性格而不具备外在形象的学生拒之门外,而事实上,一个好的导游真正为游客和企业认可,从长远看不是外部条件,而是内在的职业性格和熟练的专业技能以及后天的努力程度。男生在高招面试中的才艺表演和外在形象的优势明显不如女生,如果招生考试的环节更多设置些对学生的职业性格的考核内容、比如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的考核,则会有更多的男生在这方面展示先天的优势,而不被拒之门外。 3.2通过合理的课程设计提高考证通过率 我们一直在喊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但是我们的课程设置是否更具专业倾向性,更能给学生实习就业时提供适应岗位操作的技能支撑,这是旅游专业课程改革的关键。为了考虑就业率而忽略专业的对口性进行课程改革,只能导致学生所学非所用,专业考证通过率逐年降低,最终专业办的不专业,学生的竞争力减弱,到头来是专业停招而不是扩大。 经过多年的摸索,我认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理论课程的设置应以职业性格培养和素质教育课程做基础,考证涉及主要课程做主干,终极岗位涉及的提升管理和创新能力的课程做辅助来构建,实践课程比例占总课程的2/3以上,并配套完整的专业实习特别是为其半年以上的旅游工学结合实习才可以保证学生的实操能力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 3.3改革旅游企业的用人机制来稳定人才 旅游企业大部分是股份制,规模较大的企业在招聘面试时,还考虑学生职业性格是否与企业的用工岗位是否契合,他们招聘时候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性格而其次是外表。较小的旅游企业在招聘时,则先挑选形象,之后才是性格和能力。大企业毕竟是少数,能够为较大企业选中的学生也是少数,大部分学生为中等甚至小一点的企业选中。这样使得很多旅游企业面试一关就错过了很多真正具备职业性格和有内在气质修养的学生。 目前在淡季的时候给签约导游提供保底工资的旅游企业屈指可数,大部分企业选择的是淡季休假、没有保底工资、只有带团补贴的用工制度。 旅游企业只有从根本上改变用工和招聘制度,建立完善的导游薪酬保障体系,导游培训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潜流失问题。 2006年国家旅游局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导游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以改革为突破口,探索建立导游从业的激励保障机制。其中之一就是探索建立公平透明的导游薪酬制度,建立以基本工资和导游服务费为主体,带团补贴为补充的导游人员薪酬制度。之二就是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导游执业激励机制。按照导游职级与经济收入挂钩的原则,探索建立导游职级、服务质量与报酬相一致的激励机制,逐步量化对导游职业技能、专业素质、从业贡献的考核指标,推动形成积极向上的导游职级晋升机制。 但是这项改革还任重道远,旅游企业是否真正落实到实处,不但关系到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企业的生存,更关系到旅游企业的后备力量的补充是否源源不断。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以其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成为旅游企业一线的主力军,他们的潜在流失不但是国家教育经费的流失,也是制约旅游企业发展的潜在隐患,更是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失策,只有将导游的工资、待遇与社会统筹、社会认可程度相匹配,将导游纳入我国职称评定行列,导游的等级与其他职业等级一样得到国家确认,才是从根本上解决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潜流失的关键所在。
通信技术专业论文:浅析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中校企合作模式 【摘要】 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特点,对于人才的培养更加注重专业性和实践性。校企合作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办学质量。本文从校企合作意义出发,对移动通信技g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通信 技术 校企合作 一、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中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通信技术专业是一门注重实践和操作的专业,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很少涉及到实际操作,使学生动手能力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屡屡碰壁。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已从宏观发展到了微观,而校企合作办学就是其中一种新型专业人才培养手段,校企合作办学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也是产学研三合一的重要载体。校企合作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可以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的使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结合,在实际应用当中,加强学生锻炼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如今通信行业飞速发展,导致对人才的需求量和要求都大大增加,通过校企合作模式的建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于企业而言,可以扩大企业招聘渠道,提高人才优势,促进企业和社会的经济发展。对学校而言,通过与企业的接触,可以及时了解社会中各行业的发展状态和人才需求,拓宽办学视野,明确教学目标,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构筑科学、适时的知识体系,提高教学效益,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提供就业前景,解决通信技术行业人才短缺的情况,提升就业率,实现双赢局面。 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策略 1、建立校企合作实验室。校企合作实验室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专业优势、工业环境、人才需求、发展战略等因素的研究,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合作教学模式,依托现金的通讯技术和工程能力,模拟真实的局域性运行环境,实现专业型的工程教育,为学生提供优秀的实践环境。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将所学知识与实践融合,提升自身能力,初步锻炼工作能力,改进校方教学体系,获得设备上的优惠政策和教育资源,为双方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建立合作的课程体系。随着通信行业迅速发展,职业教育更加需要贴近企业,符合企业的实际要求。建立合作的课程体系可以充分借鉴企业的实际培养方式,发挥学校与企业双方各自的优点和特色,以培养实际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整合通信行业中数据、传输、通信等关键点,建设实际应用的教学体系。积极鼓励师生从课本转向实践,为职业性人才培养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 3、建立校外实验基地。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可以有效保证校企合作的实行,改善教学硬件条件,提高办学能力,使学生提前熟悉企业工作流程模式。通过校外实验基地的建立,企业每年给教师及学生提供至少一个月的上岗实习机会,可以使学生熟悉企业的工作制度,了解行业的发展状况,锻炼自身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为教师提高自身水平,提高办学能力,达到“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高素质”的教学目标提供了基础。 4、建立校企合作的师资队伍。通信行业注重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对任课教师的实践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现如今通信教育行业的师资力量虽然有丰富的理论基础,但缺乏实际操作能力。随着通信行业的不断发展,教师也应该不断学习和锻炼实践能力才能紧跟时展,提高教学能力。校企合作中可以通过企业引进高素质人才,聘用技术能手到学校教学、校方对在职教师进行进修、岗位实践等方式,打造具有高水平、高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使之成为通信技术行业的教学骨干,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5、提供学生上岗实习的机会。通过为学生提供上岗实习的机会,可以让学生在正式岗位实践,熟悉企业工作流程和强度,感受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可以有效的为学生的能力和经验积累做好平台。企业可以在上岗实习的过程中挑选企业需求的合适人才,提前给学生提供毕业后上岗资格,为学生的就业和企业的人才吸纳提供参考。 三、结语 近年来随着教育深化改革,教育者们对于校企合作模式和研究已经有了极大的进步。校企合作模式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对其专业性、实践性有着极大的推进作用。校方在合作中深化了自身教育水平和能力,脱离旧有的传统理论性教学模式,培养了更多高素质人才,企业也大大减少了人才短缺的情况,第一时间为企业本身提供了有上岗能力的人才。合作中应不断深入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法,为培养通信行业动手能力强、了解企业工作流程的高素质人才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通信技术专业论文:高职通信技术专业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研究 【摘 要】本文以通信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基站建设与维护中“TD-LTE单站基站建设”为例,提出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标,将信息化技术贯穿整个教学实施环节。 【关键词】信息化 教学设计 通信技术专业 课程改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强化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强信息化技术手段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当前,在高职院校通信技术专业的课堂教学中,虽然已经或多或少利用了信息技术的手段,但是更多的是把“黑板+粉笔”嫁接到“PPT+投影仪”上,授课方式依然是“满堂灌”,“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化教学内涵没有深入到教师的内心。此外为了提高通信技术专业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需要建立真实的实训场地,但是真实教学情境中的活动进行也被时间、空间、资源所局限。而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各项信息技术的应用打破了这个局限,给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一、教学设计依据 教学设计是教师依据本任务教学内容、课程要求及学生特点,提前预设适合的课堂教学流程。好的教学设计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侧重学生的多种能力训练,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完成教学目标。本文以通信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基站建设与维护学习情境二任务1“TD-LTE单站基站建设”为例展示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 (一)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是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础。本次教学设计的授课对象为高职高专通信技术专业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现代通信系统基础知识,如计算机网络技术、程控交换技术等,能够为本门课程提供学习基础,适应理实一体化的授课方式。但是,他们对于基站设备安装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范意识薄弱,实践动手能力强,更乐意接受信息化教学方式。 (二)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是信息化教学设计的首要步骤。为了便于课程开展,我院通信技术专业成立了校企专家为核心的建设团队,详细分析工作岗位要求,制定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如表1所示。 依据教学目标选取教学内容,重构课程体系。根据岗位工作内容确定教学重点,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明确教学难点。如图1所示。 本课例中,TD-LTE基站是4G移动通信网中用于连接用户和核心网的重要网元,其建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网络的性能和移动用户的业务体验。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一方面,站点勘察和设备安装步骤多,过程复杂,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数据配置过程抽象,难以理解,不易掌握,容易导致配置过程出错,所以上述内容是本例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教学重点为站点勘察,教学难点为设备安装与数据配置。 二、教学活动组织和实施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TD-LTE单站基站建设”技术,本课例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法。任务实施过程由七个教学环节组成,依次为:课程引入―任务分析―站点勘察―设备安装―数据配置―运行测试―考核评价。教学设计同时采用“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u估”六步法,教学体系完整,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一)课前自学 在课前教学阶段,教师利用课程资源平台课前学习任务单,即收集4G技术提供的业务,从而提高学生对LTE单站基站建设的感性认识;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任务单的情况,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备课和开展课堂教学,并按照强弱搭配、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传帮带分组”,有效地避免了部分学生在课上因困惑而产生抵触情绪。 (二)课中导学 在本课例中,为了完成“LTE单站”的基站建设,按照其典型工作过程将任务分解为:课程引入、任务分析、站点勘察等七个教学环节,如表2所示。 我们从多角度考核学生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 1.根据各教学环节知识点的评价标准,开发了形式多样的习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自我检测,完成知识目标考核。 2.小组代表展示LTE单站基站建设成果,简述步骤及问题;教师点评各组的汇报作品,指出存在的问题;完成技能目标的考核。 3.引入企业评价方式,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按照企业6S生产规范对学生完成素养目标的考核。上述考核结果最终上传到课程资源平台,由系统自动生成学生个人素质综合评价表以及评价量规雷达图,系统根据结果给出寄语,并指出学习提高的方向。 此外,教师也可以统计分析全班的学习状况,及时作出教学反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课后助学 在课后的教学中,利用课程资源平台开展多元学习方式,巩固和加强学习成果。一方面,学生通过观看微课来巩固本次课的重难点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拓展教学模块”完成课后拓展任务的学习。另外教师、学生以及企业专家还可通过QQ群、微信等方式进行交流和互动,能及时解决问题。 三、教学效果反思 “启发与互动”的教学模式,打破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明确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思路,在本课例中通过巧妙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学生带着问题结束课堂教学,将学习任务延伸到课堂之外,延伸到校园之外,学会预习、复习,做好课堂笔记,做好学结,教师也设计了相应的检查方式。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给予了教育教学新的活力,极大丰富了教学的手段,摆脱了传统式的“一支笔、一张板”的方式。在本课例中,将“虚拟技术、Flash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使得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动态过程可视化,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解决了“LTE单站基站建设”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信息化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对教学效果的优化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起很好的促进作用。 通信技术专业论文:高职高专通信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方案探新 摘 要:我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企业走向国际化的程度也越来越深,对通信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对于高职高专通信技术专业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这就需要高职院校能提前做好市场分析,做好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与学习,根据社会的不同需求来对学生进行对口教育,以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在走向社会岗位以后,更快的融入工作,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关键词:高职高专;通信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方案;探新 一、当下高职高专通信技术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是教学方法传统而守旧。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然存在于现代化的高职高专通信技术专业的课堂上,老师仍旧占据着主体地位,以灌输式、填鸭式的模式对学生进行授课,而学生始终在专业化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课堂上完全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生机与活力,而且,学生们对这些枯燥而乏味的通信技术也不能产生兴趣,在课堂上备受煎熬,再加上老师也不注重学生实践性的练习,这与现代社会的需要严重脱节,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或许会取得高分的好成绩,但却不能与人进行交流与沟通,不能达到企业需要的标准,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二是教学方向不明确。我国当前的高职通信技术教学却不尽人意,老师的教学方向依旧是以教材大纲为依据,不去顾及市场的变化,没有职业性,方向不明确,是在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努力,并没有找到正确的教学方向和模式。 三是缺乏师资力量。要想培养出专业化的学生,就必须要配备专业化的老师,但大多数高职院校因为对社会的认识不够深刻,师资力量建O不够,这样的教学过程就没有针对性和专业性,只能按照书本知识进行笼统的讲解,不能与企业发需要、社会发展及市场竞争相结合,也不能让学生认识到当前经济的变化,不能与社会发展同步,与职业岗位脱轨,根本达不到教学的实效性。 四是理论与实践脱节。通信技术是一门现代化的技术,是当今生产、生活中离不了的一项高新技术,因此,除了要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以外,更要加强交流与沟通,学以致用才是目的,但就当前高职通信技术专业教学的现状来看,大多数老师在讲台上讲的滔滔不绝,而学生听的却是昏昏欲睡,整个课堂教学在“一言堂”中结束,学生学不到实用性的东西,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根本不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起来,失去了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本质。 二、校企合作方案探究 (一)校企合作的课程体系建设 从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出发,根据通信行业发展的现状以及产业链职业岗位对人才技能的要求,从职业分析的角度入手,以培养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核心,建立通信技术高职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根据职业技能鉴定和评价标准,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开展课程体系的建设,以通信行业产业链的数据网络、程控交换网络、移动通信网络、传输网络岗位群为核心,构建“校企深度融合,课证相互融通”的通信技术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二)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建设 要保证校企合作的有效实行,需要建立起校企合作的校外顶岗合作实训基地。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每年至少一个半月以上的顶岗实习机会,同时为专业教学的教师提供一个月以上的企业实习机会,以了解岗位发展的状况以及最新的技术和要求。高职院校定期与通信企业合作,学校与企业共同建立生产性的实训基地,集生产、销售、维护于一体的通信产品的产业链,为学生提供有真正意义的产品研发岗位、销售岗位、维修岗位的实训环境,同时为教师的科研立项提供实验环境,更为校企合作的课程设置、教材开发、科研项目的研究提供便利。要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重点的位置,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学生实践创设环境和机会,使学生成为企业生产服务第一线急需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三)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 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让学生能够真正的体验岗位实践。在顶岗实习期间,对学生要以企业正式员工来看待,按照企业员工的标准对学生严格要求,让学生感受到真正的岗位能力要求,这对于学生工作能力的培养和经验的积累十分有利。学校可对学生进行短期的岗位初步培训后,按照岗位要求安排学生参加顶岗实训,企业可给予学生相应的实习补贴和福利待遇。一般来说,对于岗位实习的补贴标准可参考企业的试用期和非试用期标准来给予。在合作企业批准的情况下,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可以实行岗位轮换制,以使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各种岗位的要求,为后续的学习和就业提供参考。 通信技术专业论文:高数与高职通信技术专业有机融合研究与实践 摘 要 通过分析学情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影响高等数学与高职通信技术专业融合的因素,结合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理论探索解决的对策,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通信技术;高等数学;有意义学习理论 1 引言 高通信技术专业是门复合型专业,包括通信、电子、计算机等相关内容,旨在培养掌握通信技术基本理论,具有通信系统运维、通信设备安装调试基本技能的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通信技术专业的核心知识点大多依赖数学理论作为支撑。以“服务专业,必需够用”为原则开设高职数学课程,已成为高职院校广大数学教师、专业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的共识[1]。 本文从学情及课程设置方面分析影响高等数学为通信技术专业服务的原因,并结合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理论探索解决的对策。 2 高职通信技术专业学情分析 高职通信技术专业一般都开设了电路基础、信号与线性系统等与高数密切相关的专业课。在实际的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倍感压力,原因在于本应助力于专业学习的高等数学课程却成为专业学习进程中的拦路虎。为此,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研究对策是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迫在眉睫的事情。 基本情况调研 以笔者所在的湖北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为例,通信技术专业开设的系列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涉及的高数知识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在通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专业课程的大部分重要知识点都以数学为基础,数学作为上位知识,专业课作为下位知识。倘若学生不能分辨这种具有上下位关系的新旧概念和命题的异同,则新的有意义的学习就不能出现[2]。 为了获得数学与专业融合程度的第一手资料,笔者对学院2011、2012级通信技术专业毕业生142人以及2014级通信技术专业在校生56人共计198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分别如表2、表3所示,表3调查结果见图1。 调研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本专业约90%的毕业生从事与通信专业相关的工作,大部分毕业生认为数学与通信专业关系很密切,同时也认为专业课难学难懂,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专业课里涉及的数学知识多、深、难。在校生则觉得数学和专业知识关系不大,并且日后工作不一定能用得上,因此,学习数学课时积极性不高。经过笔者近3年的探索与调研,总结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几个原因。 1)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学习习惯问题。部分高职学生是因为高考失利或者学习成绩不佳才进入高职学校学习,他们智商正常,欠缺的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据调研发现,很多高职生的家庭教育就是不太让人满意的,因此养成的学习习惯不尽如人意。同时,学校的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不少学生渐渐随波逐流,不再追求积极上进。根据问卷调查显示,只有不足10%的学生会在上课时做笔记,约50%的学生能听懂一半的课堂讲授知识,只有约17%的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预习、复习,能在草稿纸上进行反复演算、作图、推导的是极少数。通信技术专业本身就是有一定学习难度的专业,所涉及的大部分专业知识都与电路、计算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数学又是其根本,若不花时间来预习、复习、演算,上课时能真正理解的知识就会十分的有限。因此,如何从学习习惯的改善方面着手进行教学改革,是教师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2)高数课程设置情况与专业课学习问题。近年来,在理论够用原则的驱使下,各大高职院校对数学等基础课进行了系列改革,提高了对数学的要求,同时缩减了数学教学的课时。这就加剧了教学内容多而课时少的矛盾,使得教师为了赶上教学进度,对一些重点内容和应当精讲细讲的内容一笔带过,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3]。 在专业课的学习方面,从第一学期开设的电路基础到第五学期开设的通信工程项目管理课程,首要的先修课程就是高等数学。据统计结果显示,学院通信技术专业14级在校学生的高数成绩优秀率仅为2.1%,合格率为60%。专业课教师反映,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课时有点儿吃力,不能很好地理解一些专业的计算方法和思维方式。教师会根据需要适当地补充一些相关的数学知识,此时学生学习积极性还比较高;到了专业课学习阶段,由于课程内容的难度有所上升,并且所需数学知识也越来越艰深,专业课教师无法给学生讲授难度较大的数学知识。这就导致专业课的学习进入举步维艰的状况,很多学生到了这一阶段学习热情骤减,学习质量急剧下滑。 3 高等数学与通信专业课程有机融合的对策研究与实践 高数课如何与专业课融合的问题存在已久,近年来,各大高职院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都进行了大量的课程改革。就高等数学而言,教学改革从压缩内容发展到模块教学;就通信技术专业课而言,教学改革引入真实的工作情境。但二者的课改都是分别独立进行,相互没有很好地融会贯通,因此对于通信技术专业学生来说改善不大。成功的教学改革离不开成熟教育理论的指导,在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笔者就高数与通信技术专业的融合进行了一系列课改探究实践。 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理论 奥苏伯尔(Ausubel)是当代美国著名的认知学派教育心理学家。他在吸取其他心理学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西方传统的学习理论在不同程度上忽略了人的学习特点的共同缺陷,提出以确认人的学习特点为前提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并将其学习理论与教学论有机结合[4]。 奥苏伯尔所说的有意义学习(有意义接受学习)是与机械学习相对的,其实质在于在以符号(语言文字及其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识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之间,建立起非人为性的和实质性的联系[5]。这种联系强调的有两点,一是“非人为性”,二是“实质性”,在专业学习领域中可以认为是学生已掌握的基础知识与正在学习中的新专业知识之间建立起来的因果、主次、递进、并列等逻辑上的联系,并且能够用平实的语言通过不同的形式来表述。 如在学习信号与线性系统的奇异信号的内容时,在学生已掌握的导数、积分等数学知识与单位冲激信号的形成与特点之间建立起逻辑联系,当这种逻辑联系建立并稳固之后,学生就能很好地理解并掌握单位冲激响应与系统函数之间的傅里叶正反变换的关系,这样的学习就算是“有意义”的。 高数与通信技术专业课程融合的研究与实践 近年来无论是高数课还是通信技术的专业课,教师设计课改的初衷是美好的,但为什么学生参与度不高,效果不好呢?很多教师把达不到预期目标的课改原因归咎于学生,认为是由于学生的基础薄弱、自控力不强等原因造成。作为教学一线人员,更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考虑课改的问题。因为作为教改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任何改革都必须从学生的关切点、焦虑点和争议点出发[6]。 1)重视学生情感因素,增强学习动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入学时已经具有了各自独立的想法,是有着丰富的情感体验的个体。奥苏伯尔认为要进行有意义学习,首先,学生得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积极把新知识与自己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关联起来的心理准备状态[2]。虽然情感因素不会直接影响知识的学习与智力的提升,但是情感因素当中的学习动机、坚持态度的强弱都会对后续的学习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关注情感因素,增强学习动机,是教学改革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2)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合理安排教学。奥苏伯尔认为,在有意义的学习中,新的学是建立在原先的学习基础之上,人们总是利用原先的学习来促进后续的学习,而后续的学习又可以巩固和加深原先的学习[2]。为了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教师首先必须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知识的掌握情况,即学生学过了哪些知识,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情况。 据调查发现,学院通信技术专业安排的36学时的高数学习是无法满足学生后续知识学习要求的,经过高数教师和专业教师的反复研究后决定,在36学时的高数教学中,讲授函数、一元微积分、常微分方程这些基础理论,称之为“基础模块”;另在第二学期开设专业的通信数学36学时,讲授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积分变换等与通信工程实际密切相关的专业数学,称之为“专业模块”。同时,在数学课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引入数学实验的内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改良教学方法,从多个方面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专业问题。 3)利用信息化技g,促进高数与专业的融合。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后,接下来思考如何在专业教学中融入数学的思想。传统的板书加PPT教学的方式是远远不够的,可以借助各种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高数与专业的融合,可利用MATLAB、Simulink等软件进行仿真实验。 MATLAB是美国MathWorks公司推出的科技应用软件,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和符号计算[7]。如在信号与系统课程中,在讲解工程上用得较多的“调制”的概念时,首先利用软件观察原信号的频谱F(w)的波形,接着观察已调信号的频谱波形,从仿真结果来看,已调信号的频谱是原信号频谱的线性平移,即将原信号的频谱图左右各平移到中心的位置上,图形由一项变成两项。这样学生先会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了解调制的本质就是频谱的搬移,为接下来的理论讲解奠定基础。最后从数学公式上分析调制的实现方法,通过MATLAB软件仿真,将数学知识、专业知识以及工程实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 4)系列课改实践效果。笔者在学院从学生情感因素、高数与专业课课程设置、利用信息化技术等方面进行高数与通信专业融合的系列课改探索,从学生的高数成绩以及部分专业课成绩的统计情况来看,课改达到预期目标,如表4、表5所示。 4 结束语 笔者结合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在通信技术专业进行了近3年的高数与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从高数课程的设置到专业课程的调整,做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通过改革,学生的学习兴趣日益浓厚,专业课成绩逐年见长,就业竞争力不断增强,课改成效明显。 通信技术专业论文:通信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与分析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学习型社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增强职业院校的办学活力,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是关键。 【关键词】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推动了职业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依据【教职成10号】文件精神,“高校的高职专业设置要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适应各地、各行业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适应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对学生的培养主要立足省会经济建设,以学院发展为依托,以通信技术专业为研究重点,对多年校企合作的经验进行探讨。 一、为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发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社会、行业、企业服务的功能为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同时也为学生实习、实训、就业提高供更大空间,经友好协商,通信技术专业先后与河北通信建设有限公司网络分公司、珠海经纬天地通讯有限公司、石家庄华政恒通通信有限公司、中国电信河北分公司等通信企业达成校企双方人才培养、实习基地建设、科学技术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等方面的校企合作协议。在合作意向中,校企双方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和义务,本着“教与学”、“理论与实践”、“培养与需求”等平衡共融问题,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完善教学资源建设。 二、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的制定;师资建设、实训条件的优化。 从省工经联近期举行的重点行业信息会上获悉,2015年前三季度河北省电子信息产业继续保持健康稳定发展态势,省会骨干通信企业仍是创收创利大户。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质量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反映的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也就是说做职业教育既要有的放矢,又要因地制宜。所以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我们邀请企业专家参与提供指导意见,并针对课程的设置进行详细分析,去掉理论性强的课程,融入技能性强、入职职员应具备素质培养的课程,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以增大学生求职的竞争优势。 针对老师们多是直接从院校毕业、实践经验不足的实际特点,我们通过两种方式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一、请进来。将企业的能工巧匠聘请到课堂,将真实的工作项目融入到课程中,教师随班“跟读”。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外聘教师和教师们一起探讨课程内容的设置,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共同编写教材《通信专业基础》、《通信工程概预算》、《基站工程》等,指导制作校级精品课《移动通信应用技术》、《通信工程监理》、《基站工程》,为进一步完善通信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充实内容。二、走出去。选派年青教师到企业进行专职顶岗实习。教育不能闭门造车,所以为了更好地培养一支过硬的专业教学团队,通信技术教研室定期安排教师进入企业进行全职实习。截止目前,通信技术专业全部教师都已实现累计2年顶岗实习。在实习过程中,教师们都能做到遵守企业规章制度,积极参加企业员工的专业培训,监督并指导学生实习。一段时期以来,不仅在授课上,学生反映效果良好,而且在参与国家级比赛时也有不俗表现。2015年和2016年参加“大唐杯”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技术大赛荣获高职组的优异成绩。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而企业在相应的培训过程中提供相应的平台加以辅助。其初衷是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实训基地建设规划,是学校事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强高职院校基础能力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现有的实训条件是有限的,通过校企合作,利用企业已有的优势资源――硬件设备进行学生的实训,既可以节约办学成本,又保证学生毕业后就可以直接上岗,发展与晋升的起点更高。在“大唐杯”的比赛中,模拟软件和实操涉及的硬件设备是由合作企业免费提供的,并且企业选派指导教师与我们的教师一起全程参与指导练习和比赛。 三、与河北通信建设公司、珠海经纬分别成立“通建班”、“珠海经纬班”等定向冠名培养班。学生在校期间,除基础n外,其他专业课均有企业技术人员承担教学工作和实践指导。授课时多采用工作中的真实案例,并带学生到项目现场实际调研,指导学生实操。 在大三阶段,学生们在通过企业对员工的资格培训及考试后,能参与到公司所承担的项目中的基站督导、通信客服、传输工程师、网络优化等岗位,独立完成工作任务,锻炼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岗位专用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在校期间安排学生顶岗实习230人;输送合格毕业生88名。 在通建公司的走访过程中,企业和我们强调了人才职业素质培养的问题。良好的职业素质伴随每位员工的职业生涯中。在学生时期,专业教育和课程设置中应当需要灌输职业素质的培养,这样的学生才能在象牙塔的安逸生活中有意识的锻炼自己,从而在实习和就业时更好地适应企业环境。学生素质不合乎企业用人标准,人才培养就会脱节,校企合作的主体失去了培养意义,更谈不上长期合作了。企业的竞争力体现在“人本”的基础上,经济价值也体现在高素质的员工身上。无论哪个企业都希望拥有技能过硬、品质优良的高素质员工,热爱企业、奉献企业,首先就要了解企业。2015级学生军训期间,珠海经纬天地通讯有限公司安排工作人员,慰问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企业的温暖,感受到专业以后发展的美好前景,和来自企业的人文关怀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客观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引了正确的方向,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们对专业学习的热情。 我们邀请企业技术专家和人事管理者入校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制定;参与教师技能培训、考核;参与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校企合作实现了社会资源与教学资源紧密结合,由企业为学生实践、实习提供场所,使教学能够以真实工作项目为载体,采用校内外实习、实训相结合的训练手段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企业对教学改革和学生“四种能力”培养的作用。 通信技术专业论文:高职通信技术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摘要: 本文从明确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和指导思想出发,提出了高职高专院校通信技术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的构建思路,进而提出了课程结构体系的设计和优化的方案,并提出构建课程结构体系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通信技术专业;课程结构体系;改革 0引言 通信技术专业是我院电子信息系的一个主打专业,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确立高职课程结构体系是关键。如何构建一个体现高职特色、可持续发展的课程结构体系,就成了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和探索。 1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和指导思想 1.1 指导思想认真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办学思路,科学地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与培养目标相适应,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主干的新型课程体系和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实践教学环节,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2 基本原则 1.2.1 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课程结构体系时,一定要开展社会调查及对就业岗位作具体分析,提炼出所需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并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1.2.2 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制定课程体系时,正确处理好德育与智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要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2.3 以能力为本,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在课程体系的整体设置中把实践教学作为专业教学的重要核心环节,并把能力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要保证实践教学有足够的时数,实践教学时数占教学总学时数一半以上。 1.2.4 体现“工学结合”思想,按岗位需要设课,加强应用性和针对性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要加强岗位的针对性,积极进行课程整合和优化。同时将职业技能鉴定的标准融入到课程体系中,并结合考取岗位证书设课。还应积极推行“多证书”制度。 1.2.5 走“产学结合”的道路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在制订和实施教学计划时要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紧密合作,成立由院内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参与教学计划修订工作,使产学结合切实得以落实。 1.2.6 倡导创新,办出特色在制订专业教学计划时,提倡“独立思考,成功实践”,根据本专业生源的实际情况,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力争办出特色。 2模块化课程体系的设计和优化 2.1 合理课程设计,优化课程结构本专业培养的是能适应我国电信及信息技术发展需要、能从事通信技术岗位工作、具有较强的通信设备安装、调试、检测、维修、营销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课程设置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建立了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必修课分为文化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选修课分为人文类选修课和专业类选修课。文化基础课的开设主要以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目标;专业主干课和实践课是课程结构的核心,主要使学生具备扎实够用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人文类选修课主要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专业类选修课主要是延伸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拓宽就业面。通信技术专业课程结构图见附表。 2.1.1 公共必修课程公共必修课程在通信技术专业的课程中所占比例较小。其中主要有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政治理论等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 2.1.2 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这类课程在专业课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如“数字通信”、 “光纤通信”等核心课程是按照通信行业基本岗位技能要求设置的;同时设置了“通信工程概预算”等通信线路工程方向的课程,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设置思想;设置“电子工程制图”和“电路分析”以保证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需求;设置“计算机通信网”和“通信常用软件”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拓宽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宽度;设置“专业英语”课程,提高学生获取本专业外文知识的能力;“电信企业市场营销”课程是针对“电信客户代表”岗位设置的,可以适应本专业女同学就业此岗位的特殊需求。 2.1.3 专业选修课程 这类课程的设置体现了方向化、模块化思想,强调文理渗透和学科交叉,强化专业新技术教育,照顾学生跨专业就业需求,关心学生在专业及职业上的进一步发展。“铁路专用通信”、“铁道概论”、“轨道信号控制”课程可以增加学生对“铁道通信信号”专业知识的了解,为部分学生就业于铁路企业相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电信新技术”课程可以提高学生了解本专业技术发展、应用前沿与趋势,提高学生知识广度;“科技信息检索”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应用各种工具获取本专业知识的能力;“电子商务”课程增加了学生新型商业事务处理能力。 2.1.4 公共选修课程该类课程所占比重较小,但对于发展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科学素质及社交及求职礼仪具有重要作用,该类课程有 “美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 2.1.5 实践课程本专业实践教学课时占总教学时数的50%,这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适当减少理论教学环节,并增加特色实训课程的措施强化了专业训练、主干课程、素质教育、实践训练,使学生能真正动手,做到实践与理论的统一。实践教学环节形式多样,包括课内实验、课程设计、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军训、毕业实习、、校内实习、毕业设计等。 2.2 强调职业素质核心,加强全面素质教育制定教学计划时,从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专业素质三方面考虑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发挥政治课在政治思想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组织好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教育,引导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在毕业前一学期我们还专门增设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指导学生就业及增强学生对职业道德的理解。通过入学教育、军训、公益劳动等环节对学生进行教育。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德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和实践。充分发挥学院党校、共青团和学生会的积极作用,开展健康、丰富、活泼的课余活动和社会实践,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3构建课程结构体系的保障措施 3.1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批高素质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是支撑课程体系实施的基本前提,所以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高职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积极鼓励教师进修深造,不断完善理论功底;另一方面,提倡教师考证,尽快取得通信设备调试工证书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证,努力提高专业技能水准。笔者认为,在高职教师的培养体制上,也应进行开放式建设,如让专业课教师一边实践工作、一边理论教学,通过实践完善理论,以理论来指导和促进实践。 3.2 加强精品课程、优化教材建设按照学院课程改革及建设总体规划,确定了本专业精品课建设规划并积极组织实施。以本专业副教授为负责人,邀请电信企业专家参与建设的院级精品课“光纤通信”获得学院立项,目前该项目正按计划有序进行中。本着“选优用优”的原则,优先选用国家级重点教材、精品课程、“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省部级以上优秀教材,对发展迅速和应用性强的课程,要在不断更新教材内容的同时积极开发新教材。力争70%以上的专业课使用近三年出版的教材,鼓励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本院还鼓励老师与通信企业家合作编写教材,与计算机网络公司专家合作开发项目,并编写了实验实训指导书。 3.3 改革教学方式,实行弹性教学高职教育突出的是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构建一个良性的通信专业课程结构体系,就应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改革教学方式,实行弹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亦应有的放矢,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来源和具体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实行分层教学。 利用本专业拥有较多、较好实验实训场地和设备的优势,把以往只在课堂中讲授的教学内容搬到实验实训室或企业生产现场中进行。让学生一边听理论讲解,一边观看并学习操作演示,一边自己动手实践操作练习。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内容由抽象难懂变得形象具体,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真正落实了对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本专业“光纤通信” 、“数字通信”等课程逐步开展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探索,扭转了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重理论轻实践和强行灌输的不良倾向。同时大力提倡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鼓励教师开发教学课件并利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研发网络课程;改革和完善考核方法和内容,在部分课程中增加口试、答辩、现场测试、现场操作等多种考核形式,实现理论考试和实操考核相结合,着重考核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3.4 加强校内外产学研一体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教学的环境、条件和基地建设是落实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根据专业建设的需求,一要积极建设“校内研究型”、“校外实习型”、“产学研紧密结合型”等多层次、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二要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不断拓展校际之间、校企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加强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建设。几年来学院投资300余万元建设了数字传输、程控交换等多个实验实训室;并与企业联合建设了“西安联通校内移动通信基站”和“西安铁通校内电话机房”两个运营型校内实训基地,可以为本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提供完全真实的环境和条件;又与中国铁通陕西渭南分公司、中铁电化局西安通信信号工程处两家企业合作,建立了两个校外实习基地,进一步拓宽了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办学模式。 3.5 改革课程要求,推行“多证书”制度为了贯彻“工学结合”思想,学院推行“多证书”制度。本专业新教学计划将通信行业“中级工”技能鉴定的标准和要求融入到课程体系中,我们结合考取“光纤通信设备调试工”、“程控交换机整机检验工”、“无线电设备调试工”三个岗位证书,设立了“光纤通信”、“交换技术”、“移动通信”三门专业核心课,并对这些课程规定考证要求,可以确保职业技能鉴定的顺利开展。本专业还通过“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通信网”三门课程,对学生获取“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华为网络工程师认证”做出了考证要求,初步构建起了本专业的认证体系。 综上所述,通过对通信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的研究,首先是发现重点应放在课程结构的调整上。其实质就是重新认识和确立各种课程类型以及具体科目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价值、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由此形成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和谐一致的通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其次就是诸如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等一系列构建课程结构体系的保障措施上,只有真正落实各项措施,才能保证课程体系的优化构建,才能实现宽口径、厚基础的教学目标及培养出符合国家、社会要求的通信专业技术人才。 通信技术专业论文:以工学结合为主线进行通信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摘要:以工学结合为主线进行教学改革是培养高技能通信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文章分析了高职通信技术专业实施“工学结合”的必要性,讨论了通过校企联合进行课程置换,基于工作任务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改革等措施。 关键词:工学结合;通信技术;教学改革 0 引言 经过多年的改革,我国通信产业的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以通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为主导的通信产业链不断扩大,伴随3G网络的全面铺开,“三网融合”的不断提速,我国通信产业迎来了新一轮的高速增长,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先导产业和战略产业。 通信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得各企业在通信运营、终端软硬件产品生产开发、销售、维修及通信服务部门的相关岗位对高技能人才有很大需求,高职通信技术专业培养的“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理应在企业大有用武之地。但是由于许多高职毕业生专业技能水平远低于用人单位的期望值,许多企业实际工作岗位因难以招到合适的人而虚位以待,形成了“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就业矛盾局面。 究其原因,是由于学校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有脱节现象。学校所教授的知识与技能、学校的实验实训条件已经跟不上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仅是表面原因,而在高职教育中采用的以学科为中心的培养模式才是深层次的原因。以学科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理论性,而忽视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而高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的最大区别是对职业能力的培养,它不像本科教育那样重视学科性和学术需要,而是在对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工作过程或工作任务为导向,来构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在通信技术迅速发展,市场不断分化组合的今天,通信技术专业教学内容必须和企业技术发展及产品更新实时联系在一起。工学结合模式正是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学校与企业双向介入,将学校的理论学习、基本训练和企业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的一种培养模式。 西安邮电学院是一所以信息技术为主要特色的学校,行业特色鲜明,行业优势明显。近年来,围绕通信技术专业,积极探索以工学结合为主线的课程改革,千方百计缩短行业、企业用人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差距,通过校企联合进行课程置换、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内容改革、以项目任务驱动进行教学等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我校通信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受到企业的欢迎。 1 校企深度联合,进行课程置换 目前高职院校通信技术专业普遍存在教材陈旧、知识结构滞后、课程设置目标不明确、偏重理论教学而实践训练不足的问题这种情况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与高职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完全是背道而驰的。为了摆脱这种困境,目前高职院校通过和企业合作,在原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专业特长,与企业的现有资源进行课程整合,选择适用的课程内容,采用课程置换的形式将专业课程全部或部分置换为“职业教育课程”。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立足于企业的实际需求,知识结构紧跟最新技术发展,采用来源于企业的真实案例,让学生边学习边做项目,通过做项目掌握相关的知识及项目的开发过程,让学生及时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机衔接,体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职业性、针对性和实践性。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随着电信业从话音通信时代走向信息、多媒体通信时代,网络的体系架构发生了深刻变革,全IP的业务融合网络成为业界一致的认识,IP技术已经成为下一代网络、宽带移动通信、IPTV等新兴网络的核心技术,因此,各通信类专业都开设了计算机网络课程。但传统计算机网络课程主要注重于TCP/IP协议族中各层协议的理解与编程实现,对实验环境要求较低,而通信技术专业则强调通信大系统的概念,强调在现代通信网络系统架构下,计算机通信网以及TCP/IP技术所处的地位,各种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在通信网中所起的作用。利用我校2007年与中兴通信学院合作成立的NC联合教育中心,并参考思科、中兴数据网络认证考试CCNA、ZCNE、CCNP、ZCSE等内容,开发了适合通信技术专业的数据网络课程,置换原来的计算机通信网课程。充分利用我校与中兴通讯的联合实验室和西北授权培训中心,由获得中兴通讯数据网络产品授权培训的讲师进行授课。在教学内容设计时,适当地缩小了对TCP/IP各层协议的分析,而增加对各种数据网络产品的介绍。在强调数据网络产品工作原理的同时,增加对思科、华为、中兴等业界主流厂家的路由器、交换机等的性能、原理、配置等的介绍。这样使学生能尽快地熟悉各种数据网络产品,并且能够进行配置、操作,缩短了企业用人和学校教育之间的差距,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 随着3G移动网络在我国的全面铺开,3G人才存在很大的缺口。但由于实验设备条件等的限制,学校的移动通信课程仍然以2G系统为主,3G较少涉及,这样造成了学校教育远远落后与企业需求,学生毕业后还要参加相关技术培训才能胜任工作。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对已开设多年但主要由教师课堂讲授的移动通信课程进行了改革。通过与邮电通信技术公司合作,校企联合开发了3G移动通信系统运行维护课程,并和原有的移动通信课程进行置换,课程内容包括GSM/GPRS模块、3G技术基础知识、WCDMA、CDMA2000、TD-SCDMA三大标准,共五大模块,具体的课程内容则是基于工作过程选择确定的。 2 基于工作过程,设计课程内容 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内容设计的步骤为:市场需求调研分析岗位需求归纳学习领域确定学习情境制订学习任务。基于工作过程以下以3G移动通信系统运行维护课程为例介绍。 通信技术专业论文:通信技术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从分析高职高专开设专业英语课程的必要性,介绍了通信类专业英语现存的问题并作了简单分析,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有:学生对专业英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教材内容跟不上行业的发展,教学方法传统且单一,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同时,作者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主要有:改变学生的观念,编写实用性更强的教材,增加职业场所工作情景的专业英语应用的模拟实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师水平。 【关键词】专业英语 通信工程 教学改革 一、高职高专开设专业英语课程的必要性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经迫在眉睫。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既懂文化知识又有职业技能,可从事各行业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以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1]。 另随着国内外商业、技术交流日益增多,接触外籍客户或外文资料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职业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具备进一步学习、理解国外先进技术、把握科技发展最新动态及趋势,以便胜任企业的各种工作岗位,这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而适用于正式工作场合的专业英语,注重语言交流能力和运用能力,强调在现代工作环境的综合语言能力。《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规定:“应结合专业学习,开设专业英语课程,这既可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英语学习的连续性,又可使他们所学的英语得到实际的应用。”“学生还应结合专业英语学习,认知400个专业英语词汇。”因此,高职院校在完成基础英语教育的前提下,应当开设专业英语课程,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保证学生基本具备在中国环境下处理各种可能遇到的涉外交际能力。 二、通信技术专业英语现状及对策 1.课程定位 通信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大多是国内发达地区的通信类企业。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些企业与国外的交流日益频繁,主要表现为新技术、新设备、 新产品的引进,或者是我国自主研发技术、设备和产品的出口及推广等方面,这都需要既精通通信技术专业知识又精通外语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因此,学好专业英语对高职工科类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影响[2]。 2. 课程现状 但是在高职高专的专业英语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教师不愿意教,学生不愿意学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具体如下: (1)教学内容不合理 现有教材很少涉及专业英语本身的基础知识,仅仅是专业文章甚至是简单的科普文章的拼凑,课外参考资料少,教材内容片面陈旧,教学重点大多停留在解释专业术语、难句和语法上,忽略了学生毕业后对专业英语的实际需求,也不能反映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前沿技术,缺乏听说环节,没有工作现场的模拟实训,脱离了专业英语课程的本质,忽视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培养和应用环节,学生学起来很费力,效果差。 (2)教学方法 首先,教学方法老套单一,忽略了语言教学的特点。老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缺乏互动性,课堂气氛沉闷,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有抵触情绪,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其次,教学活动完全遵照教材设计和执行,只注重专业词汇的记忆和文章的翻译,没有根据实际工作的需求让学生参与实践练习,缺乏实用性和趣味性。 (3)专业英语教师的水平 困扰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英语教学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工科专业英语是高职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任课教师不但要具备广博深厚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过硬的英语基础,而且要掌握针对高职工科类学生讲授专业英语的教学方法。但实际情况往往是两全不能齐美,要么教师英语基础好但专业知识不过硬;要么专业知识深厚但英语发音不标准。此外,缺乏实际的实训项目和良好的教学方法也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下降。 三、改进方法 1.转变学生的观念 转变学生观念,让学生充分意识到专业英语的重要性。教师在上第一次课的时候可结合教材的目录,向学生介绍这门课的作用、地位、特点等,再结合专业技术领域的现状,让学生明白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知识,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英语水平。其次,从学生密切关注的就业前景来分析专业英语在企业招聘过程中的重要性。再次,让学生明白在撰写毕业论文、参加企业培训或者实习报告上,专业英语也是极其有用的工具。再次,教师可以带学生到一些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和人才市场去了解用人单位的要求,让学生亲自感受到英语的重要性。 2.编写实用性强的教材 由于高职学生是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专业英语教材应从实际出发,重视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教学内容既要概括专业基础知识,又要力求与主流技术、最新发展紧密结合,使学生在英语环境下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教师可将现在热门的专业技术作为专题讲解,使学生了解本专业前沿技术和最新动态,也可将学生工作中用到的产品、设备的英文说明书,英文界面的软件及帮助文档等作为教学素材。 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由于高职高专学生基础差,自控能力弱,自学能力弱,为了增加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在授课内容上,不一定必须围绕课文内容进行,教师可以自拟其它的与专业技术有关的主题,尤其是一些课本上没有的新技术的介绍。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可结合专业英语的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点,调动学生的热情和兴趣,比如在记忆专业单词时,教师可以制作像幼儿识图卡片那样带有图形、中文、英文的幻灯片,采用图形和单词并茂的形式,增强学生对单词的感官印象和记忆深度,提高学习效果。 4.教师能力的培养 专业英语对任课教师自身素质要求很高,要求教师具有较好的基础英语水平,全面的通信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获取最新信息的能力。因此专业英语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要经常通过互联网检索学习最新的前沿技术,积极关注本学科专业技术、科研成果的国际发展动态。经常去研发型企业参与需求分析设计或者到制造类企业了解生产实践中的管理、设备的使用维护,参阅最新的产品手册,从而在提高自己的同时也了解行业现状及用人单位对英语的需求方向,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做到课本和实际不脱节,教授的知识更加贴合工程实践,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学有所用。在教学经验方面,专业英语教师要经常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虚心请教,观摩授课过程,吸取教学经验,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课程的组织设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四、总结 目前,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高职教育得到大力推进,高职专业英语课程得到了教育机构和社会用人单位的重视,尤其通信技术发展速度很快,要求通信专业英语也要跟得上技术发展的潮流,不断更新授课内容,要求专业英语教师必须时时关注技术发展动态,及时更新授课内容。另外,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和专业基础比较低,学习积极性低。这些现实对我们专业英语教师提出了很严峻的考验,要求我们必须多分析,多思考,多努力,既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又要做好学生的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有就业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通信技术专业论文: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专业中通信技术课程设计与改革 摘 要 通信技术课程是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根据课程特点,针对课程理实结合教学中存在的诸如教学目标模糊、教学方法单一、职业技能与岗位脱节等问题,基于四阶一体化进行教学设计,并且以职业技能竞赛岗位为向导,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提高综合职业能力。 关键词 铁道通信;实训实习基地;技能竞赛;课岗对接;通信技术课程 1 引言 2015年,教育部颁发了新的高职高专专业目录,将铁道通信信号专业一分为二,其中通信与信息化技术专业面向铁路运营维护及铁路施工、城市轨道交通等企业,掌握铁道通信专业知识,具备从事铁路通信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管理、施工、技术改造等工作的能力。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专业的核心是课程,通信技术课程在本专业中起着奠基石的作用,具有基础性和导论性[1]。目前,铁道类通信技术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这几个问题:通信课程专业知识更新速度快,现有教材的内容很难追踪最新发展成果,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无论理论教学还是实验教学,都存在与实际的工程应用结合不紧密的状况,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的职业能力得不到充分培养[2];虽然校企合作逐步深入开展,但基于课程与岗位的对接尚处于探索之中。由此,通信技术课程教学探索理实一体化方法势在必行。 2 课程教学设计 基于岗位的课程目标分析 铁路院校通信技术课程所对应的岗位分为两大类,分别是运营类(铁路局及城市轨道等)和施工建设类(中铁及中铁建等)企业岗位,工种为通信工程;运营类从事铁路通信设备(通信线路、传输、接入、数据通信、调度通信、综合视频监控、会议电视、电源及机房环境监控等)日常维护、检修,施工类从事铁路通信设备的安装、调试。另外,在专业培养中还需注重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培养。 课程教学体系设计(图1) 总体设计 随着高职高专招生制度改革,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的单独招生考试一般在每年4月基本录取完毕,录取至入学这5个月时间就成为学生从高中转向大学学习的关键期。由此,如图1所示: 第一段,利用通信技术网络资源共享课,引导学生提前进入专业课的学习; 第二段,利用认识实习期间走进企业,感知铁路通信专业的特色和企业文化,通过教师引导确认兴趣切入点; 第三段,利用专业实习,深入企业,熟悉通信工岗位工作(包括施工与运营); 第四段,利用顶岗实习和职业技能竞赛进行现场锻炼,使学生深刻了解岗位规范,熟练岗位技能。 用这四个阶段保证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保证工学结合的实现。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特点,实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多种形式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依据本课程的特点及行业特色,采用“分段递进式”工学交替的四阶一体教学组织模式。 教学过程 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将课堂搬到实训室,开展项目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以此作为核心,专业核心课程实现“教、学、做合一”。注重调动和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学习实践与体验中,锻炼和培养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 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以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考核评价核心。考核主体多元化,考核内容多维化,充分体现课堂考核与企业评价结合,教师和自我考核相配合、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融合。主要通过记录学生参加二课活动,参加国家、省内、院内的各种竞赛活动来计分,计分原则参照学生手册。 3 基于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导向的课程改革 技能竞赛导向 由于技能大赛的项目设置既切合生产实际,又符合行业发展的需求,其在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每年大赛都吸收了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这也赋予专业教学新的内涵[3]。对应铁道院校通信技术课程的技能大赛有全国铁道通信专业竞赛“华为杯”数据通信赛项、国赛“计算机网络应用”赛项以及国赛“4G全网建设技术”赛项等。 赛项分析 “华为杯”数据通信赛项主办单位是全国铁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该赛项的设置参考了2015年铁路总公司“数据通信”竞赛,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主要设备及竞赛环境,此竞赛环境模拟了整个铁路数据通信网的实体环境。国赛“计算机网络应用”赛项覆盖了企业交换路由的所有内容,并且兼顾了云计算及综合布线技术。国赛“4G全网建设技术”项目紧密结合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及铁路移动通信发展规划的发展方向,通过竞赛充分考查选手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进而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与职业道德。同时吸引厂商积极参与。 竞赛作用 首先,竞赛不仅促进了学生对通信技术(尤其是铁路通信技术)的深刻理解,而且加强了铁路院校通信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 其次,使得铁路通信技术课程确立了能力目标和具有铁路特色的技能方向; 最后,通过企业的参与加强了校企间的融合,同时加强了铁路类院校通信专业教师间的业务交流,为形成高标准化的铁路通信教学方案提供了较好的平台。 课岗对接一体化教学 职业行动能力是技能人才需要具备的核心素养,课岗对接是培养职业行动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实际教学实践过程中,职业行动能力可以具体化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个指标[4]。专业能力重点在于课堂教学,方法能力重点在于岗位实践,社会能力重点在于职业体验,三者相互融为一体,相互促进,皆可在课岗对接中得到有效提升。对于铁路特殊工种,建立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与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的实训方式尤为重要。 首先,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与运维单位和施工企业密切合作,建立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以保障通信技术课程正常教学的进行。选定与路局培训基地,在建的施工项目作为课程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其次,与企业共同建立实训基地,制定相应政策和签订相应协议,包括实训基地能够接纳的实训项目、内容、时间、接纳学生数,双方的责任、义务、期限等。其管理按实训基地所在单位相关规定及管理办法执行,但必须建立保证教学任务完成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制度和措施。学生进入实习实训基地应按照所在单位相关规定及管理办法进行要求,由带队教师负责统一管理,所在单位现场兼职教师负责教授分派学生相关实习实训内容。实习实训结束后,应由考核小组对实习实训学生及教师进行综合考评。 最后,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训指导教师队伍。聘请企业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或操作技能的工程师、技师及以上资格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组成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队伍,加大对兼职实训、实习指导教师的培训力度,使其明确专业教学要求,熟练运用职业教育教学方法。 4 小结 文中从铁路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通信技术的教学改革方案开展深入思考,提出基于四阶一体的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通过技能竞赛引导和课岗对接一体化教学,使得学生在校期间“学得到”“用得到”,毕业之后真正成为企业通信岗位“用得上”“留得住”的新型技能人才。 通信技术专业论文:通信技术专业高职―本科“3+2”衔接课程体系研究 摘 要:为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着力提升职业教育整体办学水平,建立高职、应用型本科相贯通的人才培养通道,实施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衔接则是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的核心,必需按照五年一贯的思路构建“专本衔接一体化”课程体系。本文基于当前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衔接的现状,分析了“3+2”分段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的关键因素,从学生就业出发,构建了“综合素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课程体系,使两个阶段既有序衔接又相对独立,以达到培养“本科素养+职业特色”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高职;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体系;衔接 一、通信技术专业“3+2”分段培养项目背景 2015年,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和《中共吉林省委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吉林特色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吉发〔2014〕22号),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有机衔接,在“专升本”和“对口升学”政策框架内研究探索适合职教体系建设的人才选拔方式,建立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相贯通的人才培养通道,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和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着力提升职业教育整体办学水平,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吉林省教育厅决定2015年继续在部分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院校、省属本科院校之间开展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试点工作,制定《2015年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试点实施方案》。依据《方案》,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专业和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通信工程专业联合申办高职-本科“3+2” 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试点。 二、“3+2”分段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的关键因素 (一)明确衔接的逻辑起点。高职学生入学起点较低,文化基础较本科学生差,但在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注重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因此当前现状是就业率较高,但就业层次低,岗位迁移能力差。而“本科教育更注重学科的系统理论教育,本科学生理论基础扎实,岗位面向选择性大,就业层次高,岗位迁移能力强,但专业技能弱,实际操作能力弱”。 (二)明确衔接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在学生的培养目标及就业定位等方面存在明显不同。作为合作的高职院校,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专业是培养面向国家铁路、地方铁路、工程公司、通信设备工厂、厂矿企业、通信运营商等企事业单位,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能从事通信设备生产、安装、调试、维修养护、工程施工与管理、技术改造等工作,工作岗位主要是生产一线操作人员、生产一线技术与工艺管理人员以及技术能手。而本科院校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通信工程专业是培养面向通信企业,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综合布线及数据通信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技能,具备研究开发通信系统的初步能力,能从事生产工艺操作控制及管理、技改、研发和工程设计等工作,胜任数据通信工程师、现代交换工程师、通信网络现场工程师、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工程师、通信勘察设计师、通信软件工程师等岗位工作的本科层次高端技能型人才。两所院校属“同类”而“不同层”。 对高职学段和本科学段的培养目标进行明确和分层,3年高职学段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2年本科学段着眼于专业技术、管理技术的提升,要求比高职人才有更宽的理论基础和更强的解决问题能力。 (三)明确课程衔接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目前各省开展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的试点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都已认识到课程的有效衔接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构建课程体系时,不能简单地将课程衔接理解为知识上的准备和技能的延伸,将本科和高职学段的课程体系进行简单的叠加;不能把高职学段学习作为本科学段的“预科”阶段,使高职教育出现回归学术化状态的趋势。总结当前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体系的主要问题如下: (1)文化基础课程脱节。本科课程的设置多数是在学科体系下完成的,与高职相比,更注重基础性内容的学习,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高职学段更加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强化实训教学、社会实践和顶岗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实践类课时占总教学学时的50%以上,基础课程设置相对较少,造成高职学生毕业后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尤其是高等数学、英语等课程在本科的学习感到吃力。(2)专业课程重复或雷同。高职学段和本科学段的很多专业课程内容相似,有的甚至连课程名称都一样。这样会造成教学内容上的重复,严重浪费教学资源及教学时间。也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的持续学习。(3)培养目标的不同影响课程体系的设置。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以就业岗位的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的。作为本项目的高职学校是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专业主要的就业面向岗位是铁路信号的通信。且根据合作的方案,专科阶段有就业可能,因此在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上必然开设一些针对铁路通信的课程及教学内容。而本科阶段的就业面向与铁路完全不相关,因此在一些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存在矛盾。 三、通信技术专业“3+2”分段培养课程体系的制定 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分段培养,不是简单的“3+2”的学历嫁接,既要体现“分段培养”,又要整体设计两个阶段的课程体系,使之平稳衔接,即对接院校要按照五年一贯的思路整体设计重要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技能实践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要有序衔接,便于学生进入本科院校学习。因此,要有效实施中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分段培养模式,实现高职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整合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资源,制定科学合理的中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分段培养的实施策略和衔接机制高职阶段及本科阶段的课程体系都从“综合素质+专业知识 +专业技能”三方面进行设置。 (一)高职阶段。课程体系包括综合素质课程,一般专业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及素质拓展课程,课程体系如下表所示。 (二)本科阶段 课程体系包括综合素质课程,一般专业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及职业技能课程,课程体系如下表所示。 四、衔接课程体系与以往课程体系的比较及特色 “高职本科衔接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将原有高职、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有序调整。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导向构建“专本衔接一体化”课程体系,按照五年一贯的思路,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按照本科的理论知识要求,结合高职院校“学中做、做中学”的特色,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职业岗位要求为导向,整体设计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和专业核心能力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衔接。根据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要求,系统构建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由浅入深:高职课程重基础,强应用,强实践,让学生建立职业概念;本科课程重实践和理论的结合,强创新,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 (二)课程内容衔接。共同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线,既避免高职和本科课程内容的重复,又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文化基础课程注意高职和本科层次知识点的有机融合,以适应其渐进性学习和终身教育的需要,高职阶段注重基础素质教育;本科阶段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全面培养,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职业资格证书衔接。分段完成职业技能培训,高职阶段进行中级培训,获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本科阶段进行高级(技师或工程师)培训,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四)课程体系既有序衔接又相对独立。在本课程体系中,高职阶段的课程设置包含铁路通信必需的核心专业课程,但作为限选内容,削减部分教学内容和学时,以铁路就业岗位够用为标准,同时设置另一限选内容与本科阶段有序衔接。在教学计划中将此部分集中内容安排在第五学期。具体执行过程中,根据专科阶段当年的就业形式灵活选择。 通信技术专业论文:高职院校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摘 要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深入开展教学模式改革,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突出专业内涵建设。从通信技术行业主要岗位能力需求出发,完成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通过全程岗位实习,实现学生专业认知、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的稳步提高。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岗位实习;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一、通信企业岗位需求 随着我国移动通信网络的不断提速,4G网络建设已经全面铺开,工程建设人员、网络优化人员、移动商务和移动增值服务软件开发人员的需求量会逐步提高。业内专家估算,4G正式启动之后,每年直接增加的移动通信行业就业机会在100万人以上,吉林省与我国发达地区相比通信行业优质人才尤其匮乏。工信部出台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意见,将培养移动通信人才作为紧缺人才,列入“十二五”信息产业人才规划[1][2]。 二、构建“双元四段式”工学交替课程体系 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显示,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主要职业类别为信息和通信工程技术人员、信息通信业务人员。通过对吉林省地区同类行业和企业的调研发现,移动通信技术专业面向的岗位可以进一步归纳为工程建设、网络维护、移动商务和移动增值服务软件开发四个方面。依据工作岗位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职业标准,以及工作实施过程中对应的工作任务,形成“专业认知、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为主线的“双元四段式”工学交替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第一阶段主要开设常识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并注重通过培养学生对岗位的认知,建立行业视野,指引学生学习方向。第二阶段安排在第二、三学期,培养学生岗位基本技能,每学期前10周要求学生熟悉专业必备理论、掌握基站勘察设计、开通、运行及调测等基本技能,后8周学生与企业近距离接触,开展阶段岗位实习。第三阶段为专业技能培养阶段,教学安排在第四、五学期,前10周在校内通过仿真的形式针对网络优化、数据通信进行专项技能的培养,后8周在企业师傅的带领下进行岗位实战。第四阶段开展综合技能培养,让学生在企业进行一个学期的岗位实践,以准员工的形式参与岗位生产,并能够进一步了解企业文化、熟悉行业及岗位标准,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三、打造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国家教学资源库 专业与行业企业一线专家共同进行专业职业技能分析,确定移动通信技术专业面向的工程建设、网络优化、移动商务和移动增值服务软件开发三个岗位(群),包括以三个岗位群为中心的通信工程勘察设计、通信工程督导、通信工程监理、移动网络测试、移动网线优化、移动应用开发等岗位。确定三个岗位(群)的核心课程:“基站建设与维护技术”“通信工程制图”“通信工程监理”“网络规划与优化”“网络组建与应用技术”“移动应用开发技术”。 专业与企业密切合作,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进行课程开发,制定课程建设目标和课程标准,并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合作开发通信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完成的资源库可满足学生开放式实训、中高职衔接课程模块化定制、社会在岗与岗前人员培训,同时为开展专业毕业生终身教育提供保障。 四、课程的运行与实施 (一)“1+3+3”校企合作平台的搭建 “1”是“一个规划”,即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通信人才为目标,根据行业发展制定专业未来发展规划;“3”是面向“三大领域”,即以运营商、设备商、第三方通信公司等三大领域人才需求为出发点,促进专业与企业的双向交流,提升专业就业率及专业对口率;“3”是针对“三个岗位(群)”,工程建设、网络优化、移动商务和移动增值服务软件开发三个岗位(群)展开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推动校企合作、促进校企深度融合。 (二)“深度校企融合,全程岗位实习”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在深度校企融合的基础上,在整个3年6个学期的培养过程中,第1学期作为专业认知阶段,以企业文化与岗位认知为核心,开展专业教育和专业认识实习,进行职业规划,拓宽专业视野,提升专业兴趣。第2~5学期作为技能培养阶段,以岗位素质为核心,将课程分为校内课程学习和校外岗位实习两个阶段,从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专项技能出发,通过校内与校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的综合素质稳步提升,逐步达到通信行业对岗位的需求标准,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真实岗位的实习发掘自身的特点和从事某岗位的优势,从而更加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实现工学交替。第6学期作为综合技能培养阶段,以岗位综合技能为核心,在企业岗位进行一学期的顶岗实习,实现由学生到准员工的转换,培养学生合格的岗位从业能力。 (三)教学过程的实施 1.以企业真实项目为依托,建设仿真教学情境 在校企合作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引进合作企业真实项目和岗位训练项目,教学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教学内容以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遵循认知规律,能力的培养、技能的训练、素养的提高随着课程的教学进程逐层递进。 2.以企业实训环境为平台,开展岗前实训教学 努力创建校内有企、企内有校、互动双赢、开放合作的办学环境,校企双方共建教学基地。软件建设上,引进通信岗位标准,进行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改革;硬件建设上,校内以校企共建的准通信实训环境、校外以合作企业的实训环境为平台,建设通信技术专业实训基地。 3.以“双师型”教学团队为主体,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依托“教学能力、工程能力”的“双师型”队伍,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实施“教、学、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精心筛选教学项目、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 4.坚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开放实训室对教学的引领示范作用 开放式实训室不仅能够加强专业课程体系实施的课内教学[3],而且能够补充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的不足,教师仅负责创设任务情境、布置和检查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再配合相关的教学活动。总体上,开放实训室能够模拟企业通信工程项目、满足全国职业技能竞赛的需求、考取认证需求以及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需求[4]。 五、实施二级教学管理,强化教学质量保障 第一,发挥网络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的作用。每学期学生都可以在学院统一组织安排下对本学期任课教师进行评价,教务处根据评价数据挖掘出有用的信息,作为教学改革和研究的依据。教师也可以登录教务管理系统客户端了解评价结果,以便改进教学。 第二,坚持学院、分院两级督学评价。学校教务处专门为每个分院配备督导、分院外聘督导、专职督导,全面系统的对分院每位教师进行跟踪听课,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与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沟通,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并与专业教师定期进行座谈研讨,传授教学经验。 第三,提倡同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实施分院同行教师听评课制度,由分院教学院长牵头,教务科组织实施,专业教师互相听评课,并进行教学效果评价,作为年度评优及下学期派课的依据。让辅导员走进课堂对学生进行管理,这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堂秩序都有很大帮助。 第四,跟踪课堂教学状态。分院学生会及学习部定期填写《课堂教学反馈表》,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效果、学习风气、教学条件、教学设备运行情况反馈给分院教务科,使教学管理部门能够实时了解教学运行状态,实施有效的管控[5] 。 总之,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专业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岗位技能提升明显。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出来,围绕三个岗位(群)开展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通过校内学习和校外岗位实习方式结合实现学生与准员工的无缝对接,学生学到的技能即是职业岗位上用到的技能。“深度校企融合,全程岗位实习”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中二至五学期都开展一次岗位实习,可以实现多个岗位的企业实践,解决了技能培养和环境的限制问题。 通信技术专业论文:基于CDIO理念的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课程改革 随着就业市场对移动通信技术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掌握主流工程化移动通信专业技术无疑能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国内外的很多大学展开了CDIO(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工程教育模式的改革,CDIO倡导“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CDIO通过每一门课,每一个模块,每一个教学环节来落实产业对能力的要求,以满足产业对工程人才质量的要求。采用CDIO教学方法,不仪可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自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协调沟通和团队协作的能力。CDIO“做中学”的理念和方法是先进可行的,完全适合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改革。 本文主要借鉴CDIO工程教育理念,对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项目化设计。 一、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课程在讲授时,实训环节往往就是让学生上机实现书上的示例,没有与社会实际需要的专业技术及应用技术的最新发展联系起来。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国内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教学基本还停留在传统的理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普遍缺少对学生工程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训练,同时也缺乏进行这些训练所需的教学环境,囚此,培养出的学生与产业界的需求往往存在较大的脱节,难以很快融人现代IT企业的运作。 囚此,国内高职院校需要从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工程化改造,逐步建立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化开发能力和职业素质,并进而形成一个融基础理论、实训教学、工程实践为一体的整体化培养机制,使学生的基础知识、科学素养、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工程能力和职业素质都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课程改革思路 国内一些工程学院和软件学院积极开展了工程教育改革探索和实践,其中最重要的实践之一是引入了国际上先进的工程教育改革成果――CDIO工程教育理念。CDIO代表构思(coneeive)、设计(Design)、实现(hn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CDIO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大纠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 从2011年开始,我校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在实践教学建设方面全面启动了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课程体系改革,其中,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移动通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以CDIO先进理念为指导,开发课程 课程设计依据CDIO工程教育理念,依据CDIO教学理念十二条标准对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及本课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真实项目开发为导向,以培养学生个人技术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系统构建能力为宗旨,与企业工程师共同开发的“一体化项目学习”课程。 2.以真实项目为载体,组织课程 课程及相关课程体系都以真实项目来驱动知识的学习。通过小型真实项目(二级项目),完成一门课程的学习,通过一体化的大型项目(一级项目),完成整个专业课程体系课程的学习,一级项目和二级项目之间有机衔接,二级项目是一级项目的一部分。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NET开发模块课程链路以“计算机技术系网站”作为该方向的一体化项目,为完成该一体化项目,依据网站开发的流程,知识逐渐递进的关系划分为以下5个项目“计算技术系网站”――网站前台设计项目;“计算技术系网站”――数据库设计及数据库操作项目;“计算机技术系网站”――基于C语言的数据库操作项目;“计算机技术系网站”―― 动态网站项目;“计算机技术系网站”――服务器部署项目。 3.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 课程的教学系统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要面向高职学生的特点和整体水平进行教学目标设计,以促进课程总体目标的实现;要以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指导教学系统的元素设计。 4.以行动为导向,优化教学 课程学习以学生学习小组形式进行,一般3~5人,学生入学第二学期自由结合,一直到毕业该组同学都以一个整体的形式出现,一起进行课程考核,一起完成课程项目、学期项目、毕业项目等等。通过小组形式的学习,学生的团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及专业技术等能力都有相应的提高。 通过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明显加强,学习兴趣显著增强,学习效果显著提高,专业能力明显提升。以此为基础,在今后的教学中,发现运行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完善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移动通信专业课程体系。 通信技术专业论文: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摘 要 高职教育中的校企合办专业对于解决在校学生的学有所得、学以致用,以及就业时的学有所归起到积极作用。其中校企双主体管理是合办专业成功的关键,与行业需求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合办专业成功的基石,专业课程实时改革、教学方法实时更新和企业配置一线资深工程师任教是合办专业成功的保障。 关键词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校企一体化;双主体管理;双主线教学;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职业院校 通信行业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蓬勃发展,时至今日通信行业的现状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其中,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尤为迅猛,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从1G到4G的传输速率的提升,技术升级速度越来越快,设备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功能越来越多。然而,与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相比,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老化、滞后,导致通信行业亟需的技能型人才缺口巨大。而企业也为获取技能型人才付出了大量培训时间和费用,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基于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目标,长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校”)与中兴通讯开始了合作办学,探索“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一、“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做法 (一)合作办学管理机制建设 2010年6月,学校与中兴通讯确立“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机制,依托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坚持“三融合一分享”,共建企业冠名学院“中兴通讯NC学院”,实行企业主导的校企双主体管理机制。三融合一分享是指设备融合、师资融合、教学融合和中兴通讯全国就业资源的分享。在合作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企业主导的校企双主体管理机制。在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如招生、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改革、实习就业等方面充分保障企业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校企双主体管理模型如图1所示。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1.树立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教育理念 在专业上,NC学院坚持服务型专业建设。服务型专业建设是“校企一体化”办学的核心目标,明确了办学的核心目标是为行业企业提供主动、有针对性的全面服务,为企业提供实实在在的人力资源帮助,从而实现行业对合作办学专业的高度认可,有效提升本专业校内地位及区域行业影响力。服务型专业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服务型专业是对专业教学的深度改造,解决企业订单班无法支撑专业发展的长期性、宽口径要求;二是服务型专业是以企业群支撑合作专业发展,真正实现了面向行业的按需培养;三是服务型专业的核心是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岗位能力需求、企业发展需求和职业素养需求。 2.制定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 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针的指引下,在学校“校企合作实质化”和中兴通讯“将企业岗前培训前移至大学”的办学理念共同指导下,校企双方共同进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依托中兴通讯这一强大的企业资源平台,利用中兴通讯学院企业大学完备的专业课程培训体系,致力于将企业岗前培训前移到大学,即把中兴通讯企业培训课程引入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的教育体系中,与现有高职院校通信专业的课程相结合,使学生在大学教育中直接、高效地获得中兴通讯学院的企业培训,利用实训基地平台,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最大限度地缩短职业成长过程,实现学生培养与企业需求的一致性。在专业技能方面,课程设置充分考虑移动通信技术行业热点及对应人才需求,分析和构建符合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的岗位群,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结构,代之以新的内容。在职业素质方面,企业全程负责学生的职业素质提升,由专职的职业导师负责实施相应的教学活动。职业素质课程包括了准职业人导向训练、职业定位与发展、求职能力训练三大部分。通过职业素质课程的实施,将全面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有效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职场礼仪风范。 (三)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校企一体化”课程改革 1.新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选用优秀新版的高职高专教材,保证了教育部对文化课程教学的要求。专业技术课教材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体现了工学结合,并根据行业的技术发展每年对专业课教材进行优化和修订。目前校企合作开发的专业课教材为9本,分别是《GSM移动通信技术》《IP网络技术》《SDH光传输技术与应用》《EPON宽带接入技术与应用》《WCDMA移动通信技术》《CDMA2000移动通信技术》《TD-SCDMA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基站工程》《LTE 移动通信技术》。这些教材的结构为模块化形式,通常分为基础篇、任务篇、工程篇和发展篇。 2.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专业课的讲授上,推行的是“MIMPS教学法”(内置项目教学法)和工程师自主教学法。“MIMPS教学法”共分为五个环节:M代表的是模块化,I代表的是分层-交织,M代表的是任务驱动,P代表的是研究型实训,S代表的是自我评价。模块化是依据通信行业的岗位职责,以任务模块的方式组织教材,让学生在学习中目标明确;分层-交织即实训的能力要求是层层递进的关系,知识模块由浅入深,由少到多交织于实训中;任务驱动是推动学生快乐地学习,以任务形成学习小组,完成实训操作,总结交流学习成果;研究型实训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计划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达到提高技能的同时完善个性,形成良好职业素质的目的;自我评价是全方位多层次评价体系,旨在帮助学生全方位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工程师自主教学法是所有课程中均要求工程师采用自主项目教学,利用工程师在行业内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形成个人授课的特长,在完成现行教材和大纲的基础上,利用其中20%~40%的课时进行相关经验和知识的传授。工程师教学内容均经过严格的审核流程,实现教学过程的可追溯、可控制。工程师自主教学内容通过电信行业能力竞技系统实现资源共享,为工程师经验的积累与传承提供了有效途径。 (四)实训基地的建设 学校与中兴通讯总计投资2000多万元共同建设9个技术方向的四个多媒体实训室,其中包括120余台计算机组成的三个多媒体教学平台、1300多万元的通信实训设备和仿真教学软件。实训设备包括光传输方向、无线方向、数据方向、宽带接入方向、电信工程实施方向;仿真教学软件包括GSM、WCDMA、TD_SCDMA、CDMA2000、LTE及4G全网建设等方向。几乎涵盖现代通信全部主流和热点技术,完全模拟真实的现行网络运行环境。目前包括光传输实验室、数据通信实验室、移动通信实验室和电信工程实训室,实验实训项目开放率100%,实训基地设备完好率98%以上,设备运转正常,满足专业校内实践教学需要。同时,现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6个,通过在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经常跟企业联系,请企业专家担任学生在生产单位实习的指导教师,企业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教师和学生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等,实现校企合作共赢和解决学生实习及毕业生就业的问题,实现了资源共享、人员共享的校企合作新模式。 (五)师资队伍建设 移动通信专业的师资为“双师型”混编师资队伍,其中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由学校教师承担,专业课由来自行业一线工作的资深工程技术人员承担。企业的技术人员均为通信行业的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他们长驻学校,按照学校的作息时间进行教学和就业指导工作。每年的寒暑假这些负责专业课的讲师要回到公司进行新技术学习和新设备的调试培训,使得他们所讲授的专业知识内容与行业的需求紧密对接。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目前已建成结构合理梯队完善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师13名,其中移动通信专业校方带头人具有教授职称、博士研究生学历,有30年的高校教学工作经历,现主要从事移动通信教学与研究;移动通信专业企业带头人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有26年的通信企业工作经历,5年高校教龄,曾获中兴通讯“年度优秀督导”、中兴通讯学院“优秀培训师”等称号。 (六)招生、实习、就业管理 打造高质量就业保障体系是实习、就业管理的核心,而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是检验就业保障体系优劣的硬指标。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招生计划、共同招生,学生入学即与企业签订就业保障协议,入学就按职业人培养。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岗位认知和职场定位,而在顶岗实习开始时,所提供的就业企业资源充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技能水平,结合就业指导教师的建议,挑选自己满意的工作地点和工作岗位。 二、“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成果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设立五年多时间,教学和实践成果显著。截至2015年,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总计招生700余人,目前在校学生260人。学生就业完全由企业负责,采取的是企业安置就业方式,学生初次就业率为100%,专业对口率达到95%以上。对于在工作过程中有岗位变动需求的学生,企业给予二次就业安置服务。学生毕业时月薪80%超过4000元,工作2~3年的学生月薪达到7000至10000万元。 毕业生主要从事通信行业网络优化、网络调测、系统联调、工程管理、网络工程、售前工程师等岗位。目前绝大部分毕业生均在国内各地区通信行业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并深受用人单位好评。部分2011级和2012级毕业生已经成长为企业工程管理人员和骨干技术人员,受到通信行业企业的认可。 三、“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体会与思考 (一)建立企业主导的双主体管理机制是“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成功的关键 培养的人为企业所用,让企业满意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企业对所需人才的知识、技能、素质结构最为了解,最有发言权,所以在创建“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的实践中,学校在招生计划、人才培养方案、实习、就业等主要环节上均保障了企业的主导地位。实践证明,这样才能使“校企一体化”模式有根本性的突破。因此,高职院校应大胆放手真正做到以企业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模式。 (二)企业教学团队入驻学校是“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成功的前提 企业组织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组成教学团队入驻学校当“老师”,与学校教学团队共同参与培养人才的全过程。这样既能使企业教学团队增强“以企业为主导”的责任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人才培养工作,还能充分发挥企业工程技术人才这一教学资源优势。他们讲授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有充分的时间与学生接触和交流,可以随时传授实际工作经验和职业素质等,有利于师生能力的共同提升。 (三)实训基地办在校内是“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成功的基础 “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中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不可缺少的,通信行业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其机房、基站的设备、设施均承载着各种实时业务,不允许出现中断。因此将课堂搬进机房和基站不现实,这样就需要将机房和基站搬进课堂,给学生提供能够实现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学习平台。通信系统的设备十分昂贵,只有具有实力的企业才能承担起设备的投入,所以寻找合作企业时要考察企业对“校企合作”的认识程度,也要考察企业的整体实力。 (四)实习、就业管理是“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成功的保障 实习、就业作为高职教学环节的出口是考量“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是否做到了学以致用和学有所归的重要参数,社会、企业和学生的满意度是其直接反映。实习、就业的管理质量高也会直接影响到招生工作,对于刚出校门走入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采用专业教师进行跟踪指导是有效的措施。 通信技术专业论文:ICT技术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宽带通信技术专业建设的探讨 摘要:结合通信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当前高职宽带通信技术专业的建设目标及前景进行了分析,指明高职院校应该依据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设置符合ICT职业岗位的宽带通信技术专业。根据产业结构调整驱动专业改革,建立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机制,按照真实环境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依托高水平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建立“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基地,探索职业教育师资定向培养制度和“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培养办法。 关键词:职业教育;宽带通信技术;专业建设 一、宽带通信技术专业发展背景 ICT是信息、通信和技术三个英文单词的词头组合(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ICT),是IT信息技术与CT通信技术相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新的概念和新的技术领域。ICT产业是一个典型的融合应用产业。从产业技术角度来说,ICT产业是IT产业和电信产业的跨界竞争引发的技术创新和相互融合;从产业构成角度来说,ICT产业是应用导向的信息服务业;而从更广义的经济模型角度考虑,ICT产业则是以信息通信技术为依托,以新应用模式、新商务模式为核心竞争,以社会化和行业化服务为价值目标的新型产业,由于ICT产业渗透到了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又被称为“第四产业”。[1]总体来说,ICT产业是一个技术不断融合、应用不断衍生的新型产业。 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概括了信息通信技术高度融合发展背景下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知识社会创新2.0的互动与演进。互联网+通信,将成为通信新未来,是通信改革的机遇。虚拟运营商、宽带运营商和铁塔公司,让电信化渗透各行业实现移动信息化和移动互联网,为全国手机用户提供智能生活的入口。[2] 二、宽带通信技术专业建设目标 随着通信产业结构的调整,融合已成为电信业发展的新趋势。通信网、互联网与广电网的三网融合,加速了IT与CT技术融合,运营维护成本的缩减又促使电信运营商维护中心上移至省会。因此,通信专业职业岗位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综合代维取代了传统专业网维护。宽带通信技术专业应该打破传统的通信网中数据通信网、传输网、移动网等专业岗位定为思想,深层次校企合作,整合企业资源,遵循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以全面提高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目标,以现代通信综合代维岗位的技能培养为重点,对通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创新与实践。 通过调研通信相关企业,结合业内具有代表性的代维企业市场人才需求分析和预测报告,回访毕业生并对其就业岗位进行归纳和分析,宽带通信技术专业就业岗位主要定位在:基站运行维护,移动网络测试与优化、基站勘测与设计三大职业岗位,另外还服务于通信设备生产、安装及调测,电信业务营销等职业岗位。宽带通信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符合通信行业企业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吃苦耐劳、诚信求实、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具备通信设备的安装维护、测试调试与工程施工能力,面向移动通信领域,能够胜任通信设备生产、安装和调测,基站运行维护,移动网络测试与优化,基站勘测设计以及电信业务营销等岗位工作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三、宽带通信技术专业建设措施 探索ICT产业变革形势和新技术发展趋势,依据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设置符合ICT职业岗位的宽带通信技术专业。根据产业调整完成专业设置改革,形成与产业技术进步对接的课程体系,按照真实环境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依托高水平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建立“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基地,探索职业教育师资定向培养制度和“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培养办法。 1.根据产业结构调整驱动专业改革。面向市场调整改造供过于求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办学层次、办学质量与需求不对接的专业,重新构建反映ICT技术发展的宽带通信专业。高职院校应本着贴近区域经济、服务区域经济的原则,根据区域经济对人才类别、质量和数量的具体要求,从学校发展的长远规划入手,结合地方的资源特点和学校的学科优势,建设有发展前景的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特色专业,培养高技能人才,打造自己的品牌专业。 2.建立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机制。传统计算机网络专业已不能满足ICT发展技术需求,网络技术必须与通信技术整合,将相关的IT课程整合嵌入到CT通信专业课程体系中,按照科技发展水平和职业资格标准设计课程结构和内容。通过用人单位直接参与课程设计、评价和国际先进课程的引进,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3.通过真实应用驱动实施教学改革。按照真实环境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推动教学内容改革,按照企业真实的技术和装备水平设计理论、技术和实训课程;推动教学流程改革,依据生产服务的真实业务流程设计教学空间和课程模块。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想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了课程改革,从课程对应职业岗位的某个工作过程分析入手,进行课程的教学设计。在实施教改课程过程当中,注重课程教学设计要素的普适性,为了确保教改课程实施的成功率,对教改课程实施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设计了教改课程实施的过程资料,使教改课程有计划、按步骤地实施。以工作过程和项目化教学作为教改的主线,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企业需求,教学方式趋于“教学做”一体,教学考核更注重过程考核,教学组织上让学生分组学习等,多方面的改进措施提高了教学质量。 4.建立专业教师新技术知识更新机制。建立职业院校教师轮训制度,促进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双师队伍建设是跟踪行业前沿技术的保证,实行新任教师先实践、后上岗和教师定期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专业实践的时间累计不少于两个月。安排教师到企业锻炼或通过参与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实训管理工作熟悉企业,体验企业文化,培养职业意识,并通过参加实际工程项目锻炼工程实施能力。另外,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契机,不断提升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鼓励职业院校教师加入行业协会组织。 5.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育人才培养创新。将工学结合贯穿职业教育教学全过程,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接受相应的动手和实践课程,并根据培养目标同步深化文化、技术和技能学习与训练,逐步实现就业需求和人才培养的有机衔接。构建“校中有企,企中有校”联合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教、学、做”合一。加强与企业合作的内涵建设,整合企业资源,构建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为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坚实的支撑。将理论与实际应用紧密衔接,完善与技术理论相对应的实验、实训和实习教学环节的教学设计;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根据专业选择合作企业,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 6.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从学生开学到学生毕业全程贯穿职业能力培养的理念,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并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性格,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树立长远的学习目标,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然后学习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再通过职场体验熟悉实际工作岗位具体要求和基本素质,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接着再进行工作过程导向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再选择合适的企业进行岗前培训,根据培训结果和前期学习结果,选择职业岗位,最后顶岗实习,实现零距离就业。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和满足自身生存发展的基础,更是职业院校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的核心。[3]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必须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市场为导向,贴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增强专业建设的科学性、针对性和灵活性,从而达到不断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和推进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目的。 通信技术专业论文:通信技术专业全程全网综合实训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通信技术专业具有技术综合、实践性强的特点,一个工程往往需要多方面知识,针对这个难题,本文对现有实训教学环节进行研究,对通信技术专业的实践环境的搭建、改造和完善,结合我校现存的实际教学问题,针对高职教育中实践教学的特点,提出一套全程全网、系统化的综合实训教学改革方案。 关键词:通信技术专业;全程全网;综合实训;研究;实践 随着电信行业的快速发展,当前通信技术专业教学及工程实训、实践在某些方面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实际发展,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迫切需要对当前的教学与实践环节进行一定的改革和完善,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对培养应用型人才有积极意义。 一、通信技术专业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通信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采用源于一线的教学环境来开展学生的专业技能逐步被提出;部分高职院校相继投入很大的资金去引进新型实训教学设备,以满足高职教育职业技能培养的目标。像2009年我校先后投资了750万元建成了一个集“项目教学、任务教学、小组讨论、实践操作与综合技能训练”多功能一体化的通信综合实训中心,面积约为200平方米,可以开展WCDMA无线网络、WCDMA核心网络、光传输、程控交换等技术的系统原理与设备配置的培训与教学任务。通信综合实训中心是按照一个小型通信局(站)的规模建设,由光传输、程控交换、宽带综合接入、3G WCDMA移动通信、电源等部分组成,设备包括接入层、汇聚层、核心交换层的各种通信设备,技术包含了程控交换、光传输、xDSL、数据通信、3GWCDMA移动通信等主流通信技术,架构理念是以通信网络主流技术为核心,整合接入网、汇聚网、骨干网“全程全网”的通信综合实训架构,以3G WCDMA为主要架构,构建程控交换平台、光传输平台和3G WCDMA移动通信网络平台三个互通的平台,主要提供电话网、3G移动通信网、光传输以及接入网等业务的教学和培训。这种新型的实训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实践技能得到很大的提高,为用人单位提供了适应实际需求的各项人才。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这种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实训项目基本上都是让学生在实训操作间内进行软件数据配置的操作,基本上没有给学生对通信硬件设备动手操作的练习。 (2)在进行每个实训项目的时候,需要提前给出相应的数据脚本,基本上没有对学生进行灵活处理能力的培养。 (3)在上一门课程的实训项目时,只是对该门课程对应的设备进行操作,而没有把多个设备在联网的条件下开展实训项目。 (4)在目前实训条件下开展的实训项目缺乏网络运营概念,对各设备间的联接和联调没有开展训练,没有将设备的效能和利用发挥到最大。 我们将针对以上教学环节的不足之处进行改革,提出“通信技术专业全程全网综合实训”的概念,就是希望能改变目前高职院校相关课程实训项目存在的问题,形成一套综合性的实训教学方案,提升实训教学的效果。 现有的实验、实训环境下,难以提高学生的通信技术综合应用能力。我校现有与通信运营商应用的主流设备一致的通信设备实训实验室及各主干的专业实验室,承担相关课程的实训实验任务。在现有独立的实验、实训环境下,学生可将学到的部分理论知识进行实践验证,但与通信企业要求毕业生的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跟现代通信网的全程全网或互联互通的精髓相离较远。这样,学生通过实验、实训后,可以掌握相关技术的实践技能,但还不能贯穿通信网的各个环节,对通信网的整体认识还不足,离达到综合应用能力的实训教学目的还有差距。 二、通信技术专业全程全网综合实训平台的搭建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组织了相关一线教学人员到相关企业及学校参与调研、行业培训等专家研讨会,了解国内该课题研究情况和实际情况;参加国内外组织的相关专业培训,了解该课题的国内外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在课题研究的各个阶段,组织相关人员探讨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并围绕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及相应调整;同时邀请企业的技术专家对本项目进行指导。 在广泛的调研分析结果基础上,我们为我校的通信技术专业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组网方案,将现有独立的交换、传输、无线、电源等设备,通过光纤传输把相关设备连接起来,搭建出一个与实际电信网络一致的本地网,构建通信技术全程全网的综合实训平台(硬件环境),见图1通信技术全程全网综合实训平台。在该平台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院加强对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通过设置综合性的实训内容,建立从课内实践、单项实训以及综合实训到企业项岗实习的实训体系,从“单一”项目的实验向“综合”实训转变,以适应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要求。 图1通信技术全程全网综合实训平台 通过通信技术全程全网综合实训平台,我们设计了为期两周时间的实训课程,具体开设的实训项目如下: (1)项目一:认知实训,包括的子项目有:核心网HLR9820系统介绍;核心网MSOFTX3000系统介绍;核心网UMG8900系统介绍;综合通信实训室网络介绍。 在这些实训项目中,我们不仅仅要求学生要对全程全网综合实训涉及到的设备进行比较好的认识;还要每位学生准确地用绘图软件描绘出设备之间连线,包括中间的配线架DDF、ODF以及以太网交换机的端口;并且要动手操作插拔、更换设备上的一些单板。 (2)项目二:验证实训,包括的子项目有:核心网HLR基本数据上机实训;核心网HLR本局数据上机实训;核心网HLR与核心网对接C/D/Gr接口;核心网HLR移动/用户数据实训上机;核心网MSOFTX3000基本数据配置实训;核心网MOFTX3000 本局数据配置上机实训;核心网MSOFTX3000 UMG8900对接Mc接口上机实训;核心网MSOFTX3000和HLR信令数据对接上机实训;核心网MSOFTX3000 MGW和RNC对接IU_CS接口上机实训;核心网UMG8900基本数据配置上机实训;核心网UMG8900对接RNC数据上机实训。 通信技术专业全程全网综合实训的研究与实践 通过这些实训项目,我们让学生比较好地了解单个设备的数据配置及调试。 (3)项目三:综合对接调试实训,包括的子项目有:UMG8900、MSOFTX3000数据配置;C C08程控交换数据配置;移动接入网、移动核心网的光传输点对点数据配置;移动核心网光传输环型组网数据配置。 通过这些实训项目,我们让学生比较好地了解全程全网设备的数据配置及调试。 三、通信技术专业全程全网综合实训的意义 我们通过利用我校通信技术综合实训室现有的设备,把C C08设备通过光传输设备的点对点或环型组网形式与移动通信设备搭建一个全程全网的网络,并要求学生完成固话用户与移动用户之间的话音通信,实训项目要求是按照难度而进行递进的,可供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选择。 在“通信技术全程全网综合实训”的平台上,我们为12电子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的班级设计了为期两周时间的实训课程,通过这些实训课程的开展,学生把课本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有机结合起来,认识和把握“全程全网”的精髓,提高了通信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具体体现如下: (1)改变了学生对设备硬件动手不够的问题; (2)改变了学生全程全网认识不够及利用不同的传输设备灵活组网的问题; (3)提高了学生对全程全网设备整体数据配置规划及整体软件数据调试的能力。
管理行政论文:浅析影响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原因及对策 【论文摘要】城市管理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难度大、矛盾多,特别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日益迫切;城市管理的职能和范围的不断扩大,最大限度地调动城管执法人员工作积极性是城管执法机关履行职责、维护城市环境的明亮、整洁、有序的根本保证,是加强城管执法队伍正规化建设,推动城管事业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城管执法队伍,就必须充分调动起广大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是当前城管执法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一名在城管工作最基层的同志,在实际工作中,常遇到一些实际问题,现结合几年来城市管理执法工作中的实践,对当前影响城管执法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原因作简要分析,并就对策作初步探讨。 【关键词】城管执法 积极性 原因 建议 第一章 当前城管执法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的表现 (一)不良心理表现 作为城市管理主力军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在保障良好的市容环境秩序的同时,由于职责多、任务重、标准高、要求严、影响大等诸多压力,使得部分城管执法队员们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工作积极性不高。有如: 1、特权心理。认为城市管理就是简单的处罚,自己头顶国徽,身穿制服,就可以为所欲为,处罚随意性大。在执法时追求结果,忽视与执法对象和群众的沟通,缺少执法艺术,工作方式方法简单,甚至出现暴力执法的现象。 2、自卑心理。由于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基础建设相对落后,办公条件、通讯设施、车辆装备等均与其他执法部门有较大的差距。而且由于城市管理的自身特点,造成了管理松了群众不满意领导要批评,管理严了群众不理解社会不支持,同时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也多是对城管工作的负面报道,更主要的是作为一支行政执法队伍,在人员编制方面许多试点城市的城管行政执法队员未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要求编入公务员序列而仅仅是参照公务员管理,相对其他执法部门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城管执法部门的执法地位并不为社会所认同,由此导致部分执法队员不同程度的产生了自卑心理。 3.厌烦心理。由于城市管理工作反复性较大,经常是反复清、清反复,使队员容易产生厌烦情绪。时间一长,就会对工作丧失信心,缺乏兴趣,不认真履行职责,对违章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有甚之,暴力抗法事件的频繁发生,不但给执法人员造成了身体伤害,也使得大部分执法人员在出勤前,就背上了极大的心理负担。 4. 矛盾心理。当前城管工作的执法对象很多是下岗、无业人员以及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其困境往往能赢得很多群众包括城管执法队员的同情。因此,在执法过程中,城管队员不可避免地产生既要对他们屡教不改的违法现象坚决取缔,又由于看到其生活艰辛而产生同情的矛盾心理。 如果忽略执法队员存在的这些不良心理状态,不对其加强引导,势必会造成执法队伍思想松懈、作风倦怠、行为放任,从而使得城管执法工作难以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敬业精神退化,政治信念淡化,缺乏岗位意识和干劲。 一是精神状态差,不思进取。对政治理论学习兴趣不大,对城管执法业务知识缺乏钻劲,满足于学校灌输的知识,满足于实践的直接经验,学习新知识少,钻研法律少,从实践到认识的理性思索少;二是价值观扭曲。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城管执法队伍带来勃勃生机,同时也使一些执法人员滋长了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等思想,以致执法人员,横向比福利,纵向比职级,怕吃苦,怕吃亏,追逐名利,谋求享受;三是服务意识低。“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三)综合素质不高。 近几年,各级城管执法机关都很重视学历教育,鼓励执法人员参加自修、函授大专、本科等学习。城管执法队伍的学历层次上升了,但在这些学历文凭中,“水货”多,含“金”量少,执法人员的工作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许多城管执法队员不能将工作中的实际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因此也不能写作出水平较高的调研性文章更好的为上级领导出谋划策。 (四)违法违纪问题突出。 一是利用手中的权力徇私舞弊,对违法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开绿灯;二是执法犯法,办“人情”案,只重视实体法,不重证据、不遵循法律程序;三是“三乱”现象屡禁不止。 第二章 当前影响城管执法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原因 (一)人员编制落实不到位,执法力量不足。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__]63号)以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决定》(国发[20__]17号)文件的规定,“作为试点城市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应当作为本级政府的一个行政机关,不得作为政府一个部门内设机构或者下设机构。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的执法人员必须是公务员。”“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的执法人员,要按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其他有关规定,采取考试、考核等办法从有关部门和社会条例条件的人员中择优录用。”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出现了脱节情况。如笔者所处的宁波市来说,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通过笔试、面试、考查、公示等一系列复杂的考核程序,并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封闭式军式训练和严格的执法证考试,最终取得上岗条件和执法资格。但由于编制问题,目前宁波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仍未能按照《关于在浙江省宁波市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的复函》(国法函[20__]135号)文件中所规定的享受公务员待遇,而只是参照公务员管理。此种情况不仅仅是宁波市个例,作为试点城市的其他地方也普遍存在这种执法人员编制落实不到位的现象。担负着城市管理与行政执法重任的执法队员们由于不编制问题未能妥善解决,时常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作为政府的执法 人员却不属于公务员,社会地位与执法效力可想而知。同时由于根本的编制问题没有严格落实,导致执法队员的其他福利、待遇、工资、奖金只能与事业单位相同,由此严重影响了城管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另一方面,长期超负荷运转为队伍建设埋下诸多隐患。目前,城管工作十分繁重,工作一个接一个,保障任务一项接一项,从各种检查到各类专项整治,队员们几乎天天在加班。这样长期的超负荷运转一是给队员造成很大的身心伤害,二是队员的工作积极性也会日益低落,三是队员每天疲于奔命,忙于应付,几乎没有培训学习的时间,其素质的提高自然也难落实。管理的职责却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标准越来越高,明显的感到力不从心,虽然我们非常重视日常长效管理,也希望通过认真、细致、踏实的工作赢得百姓的认可,但因管理职责较多,执法依据不明确,人手有限,有时也只能靠突击整治、疲于应付来处理工作,而广大群众也对城市管理的这种工作方法和表现也产生本能的反感,容易使本属人民内部矛盾激化,造成冲突。 近几年来,各地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管理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以前“只重建设,不重管理”的观念已经大有改变,自1997年全国各地实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以来,城管执法的职能越来越多,城市管理工作也越来越繁重,现有的执法力量与繁重城管执法工作的矛盾日益突出,增加的执法力量与城管执法机关所面临的艰巨任务相比无疑是杯水车薪。现在,城管执法人员加班加点已经成为家常便饭,执法人员只能靠自己的身体去拼,用自己的健康去搏。但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长期超负荷大能量的运转往往会造成执法人员心理负担过重、精神压力过大,就也是工作不积极的原因之一。 (二)管理、保障体制不顺。 城管执法保障体制不完善,这也是产生暴力抗法的主要因素。在城管执法队伍中配备公安干警,形成公安协同配合机制在全国许多城市都有,实践证明它对加大城管执法力度、减少暴力抗法和妨碍公务有很大的作用,但就目前全市城管系统而言还没有形成该项机制,这就给城管执法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宁波作为寸土寸金的沿海开放城市,外来人口众多,各种利益矛盾十分突出,因而在城管执法中暴力抗法时有发生,城管队员因缺乏应有的手段和保障,处于进退两难的窘况,经常受到伤害。长此以往,一方面会降低城管执法队伍在社会上的威望,另一方面也大大挫伤了队员的工作积极性。 现行的城管领导体制是“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各级城管执法机关接受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和上级城管执法机关的业务指导。在这种领导体制下,城管执法机关的业务工作、人事管理和经费保障都受地方党委政府管理,容易出现许多弊端。地方领导运用权力,以言代法,以情代法,阻扰城管执法机关正常执法,或指派城管执法机关参与一些非执法类活动,浪费执法资源。以致于对于城管的职责和定位,别人搞不清,自己吃不准。可见,管理体制不畅、职能设定不清,也会影响城管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经费保障不力。 经费保障问题一直是制约城管执法机关可持续发展的老大难问题。随着社会发展,城管执法工作任务日益加重,经费不足问题愈加突出。现行城管执法经费供给体制实行的是“以块管理,分级负担”的地方财政管理体制。由于地方财政困难等原因,不愿负担或无力负担,严重影响了城管执法工作的发展。客观地讲,城管也是一种职业,执法人员从现实生活和理性考虑出发,也要以谋取工资待遇来解决生活来源,保障家庭收入。进入市场经济时期,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坚持提倡奉献精神,但是与之相适应的物质、精神补偿也要跟上。可想而知,经费严重不足的后果必然导致城管执法工作被动,执法人员工作积极性降低。 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市财政每年按规定给每位在编执法人员一定补贴,不足部分及其他费用(如办案取证、通讯、交通装备等费用)全部由各区和街道自行解决。这样一来,加大了各区和街道的经济负担,从而引起一定的矛盾。同时,有关文件所确定的津贴、目标管理奖等数额与执法人员的工作强度明显不符,队员的工作积极性不同程度受挫。 (四)友邻单位及社会支持不够。 城管执法的综合性遭遇执法环境孤立性的尴尬。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上级的业务指导、友邻单位的相互配合。然而行政综合执法机关是特定历史环境和条件下的“独生子”,执法环境是相对孤立的,没有统一的执法模式,全国80多个实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甚至连执法的范围、权限、标准也不尽一致,其他友邻单位的配合力度不够,群众参与度不够,致使在很多情况下城管执法部门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 执法重心下移后双重管理的规范性尚需探索。宁波市实行市、区、街道办三级管理的模式,尤其是区与街道办这一级实行双重管理,目前两级管到什么程度,如何做到双赢互动还没有形成规范性,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有些街道办事处与执法中队关系处得好,有些就不尽人意,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矛盾。一些一线执法队员常常“几头受气”、“吃力不讨好”,致使心理状态非常糟糕,直接影响到工作成效。 部分媒体的宣传也较为片面,社会的发展对政府机关公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了,部分媒体片面宣传执法人员应该文明执法,应该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而对于群众阻碍公务是违法的,是要受处罚的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威摄力。甚至有些媒体一味追求新闻效应,在一些事情尚未证实的情况下即行报道,给城管工作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现实中,城管执法工作也缺乏群众的理解支持,城管执法威信度下降,直接削弱了执法人员的自豪感。很多违章者(包括居民)对城市管理法规了解甚少。他们认为:无证设摊也是规规矩矩地做生意,不偷不抢,干嘛非要取缔?城管执法工作管理的对象大多为社会低收入阶层,城管队员在对这些对象采取强制措施时,因群众有同情弱者的心理,自然要遭到种种非议和阻拦。再加上改革开放势必会触及一部分人的利益,他们缺乏对城管法规的了解,把对政府的不满都发泄到城管人员身上。而作为当事人的摊主,为了维持自己甚至一家人的生计,城管扣押其经营工具就是“端掉其饭碗”,矛盾不可谓不激烈。几乎每一个基层执法人员在执勤的时候都会遇到的:当事人不积极地配合执法工作、人们的漠视、嘲讽、抱怨、谴责,甚至发生暴力抗法。在我们城管执法人员认真工作后,听不到群众的一声“谢谢”,我们的付出得不到认同、社会上得不到支持。 (五)政绩判定失当。 内部激励机制和用人机制不完善。一些城管部门没有把执法人员的业绩与利益直接挂钩。奖勤罚懒不兑现,奖优罚劣得不到体现。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这是执法人员工作积极性调动和激发不起来的主要原因。在干部的任用上,未能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以及“公开公平竞争”的用人原则,未能做到能上能下、优胜劣汰,摆脱不了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迁就照顾甚至是人情风、关系网的困扰,由于没有任人唯贤,不是以德才和政绩取人,不同程度地挫伤了城管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六)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这些年来,各地结合自身实际相继建立了一批城管法规,但至今为止我国仍没有一部关于城市管理的全国性法典,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法规体系不健全、不完善的问题。笔者认为这是导致当前城市管理不尽如人意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不少涉及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内容过于原则化,有很多缺乏可操作性和强制性。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市民反映强烈的随地吐痰、随地便溺、乱扔垃圾以及机动车辆在人行道路上停放等行为。虽有法律明文规定的处罚办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当事人拒不接受处罚的情况非常多,城管部门也因缺乏相应的后续强制措施,最终不了了之。“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精神也就无法得到保障。 第三章 调动城管执法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树立主人翁意识。 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这是调动和激发执法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内在动力。各级城管执法机关要对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以及执法队伍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在全体城管执法人员中开展以“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教育,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法制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执法人员公仆意识、执法为民意识和忠诚意识,使每个执法人员自觉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讲政治的高度进行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并实现九个转变,即是:由以管人者自居向为民服务的转变;由行政约束向自我约束的转变;由工作被动服从向自觉尽力的转变;由无过便是功向无功便是过的转变;由无为也有位向有为才有位的转变;由干多错多,缩手缩脚干工作向敢闯敢做的转变;由因循守旧向开拓创新干大事业的转变;由“ 要我干”向“我要干”的转变;由“要我忠诚”向“我要忠诚”的转变。 在定期的政治业务学习以外,同时要针对队员各个时段情绪波动而进行单独的思想教育工作。有如北京市城管执法局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聘请专家对城管队员进行心理咨询和医疗,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并且通过思想交流工作,及时掌握队员的性格特点和情绪波动,消除队员的疑虑和担忧,强化队员的责任意识,培养队员从事城管工作的光荣感和使命感,使队伍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为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二)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 一起小小的违章能涉及城管、规划、公安、工商、环保等方面,因而部门协作到们显得尤为重要。城管执法机关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更要注重与各有关业务部门的联系,经常互通信息增进感情,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双管齐下或多管齐下,才能卓有成效地把城市管理好。相关部门配合协助,树立“大城管”意识。有些现象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几次整治就能管好的。城管是一盘大棋,不是城管执法局一家的努力就行的。例如超出门墙占道经营,本身店铺经营面积小,里面放不下几张桌子,如果不出店经营,根本无法维持生存,而在核发营业执照时就没有这方面的前置条件;例如人行道违章停车当事人处理率不高的问题,城管部门因没有象交警部门一样的后续制约措施而无可奈何;又如涉及到环保、规划等方面的一些案件,需要相关部门相当大的配合力度方能较好解决问题。这些都需要政府出面予以协调,进一步建立各部门长期联动机制方能有效解决。再比如“牛皮癣”的问题,光靠城管单兵作战力量太薄弱,除了必要的发动群众参与,明确城市建筑物及其他设施、场所的所有者、管理者的市容环卫责任,做到群防群治外,一方面城管部门要取得通讯部门的配合和支持,暂停这些通讯工具的使用;另一方面更要取得公安、卫生等部门的配合,加大对假文凭、假证件和非法行医的打击力度从源头上对“牛皮癣”进行遏制和打击。 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发动群众。到位的宣传对城管工作来说必不可少,它能减少工作中的直接矛盾冲突,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增强居民的自我约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共建共管的氛围,有利于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有利于树立新城管、新形象;除了城管战线自身要加强宣传外,还要充分发挥舆论在城市管理中正面导向作用,多加强城市管理的正面宣传,让人民群众关心城管人、城管事,理解城管人、城管事,彻底正确展现城管在群众中的形象。对市民进行城管相关法规的教育,使其深入人心,提高经营者的守法经营意识,教育广大市民不要以自身利益、个人好恶为评判标准,而应当从维护公共秩序和城市管理的角度,从代表城市形象的高度“换位思考问题”。在重点难点路段要与沿街店主多沟通多交流,这样就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强制取缔时能保证减少群众阻力。 (三)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激发队伍活力。 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干部竞争上岗和轮岗交流,不断完善城管执法队伍的长效管理机制。执法人员的等级评定要与经济利益、政治待遇、末位调整等队伍管理措施挂钩,并建立完善与之配套的教育培训机制、治队机制、监督制约机制、执法保障机制等,真正发挥队伍管理长效机制的整体作用。同时,要以机构改革为契机,不断加大城管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尽力挖掘优秀干部的潜力,调动工作积极性,改革过去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僵化体制,充分显示“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 全面推行竞争上岗、轮岗交流、双向选聘、任职资格考试、末位调整、分离培训等工作,离岗培训后仍不合格者,坚决予以辞退,彻底打破城管执法机关“铁饭碗”,激发队伍活力。 (四) 切实解决城管执法人员编制问题,提高队伍的保障力。 执法人员编制问题是解决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员工作积极性的重中之重,各试点城市只有严格按照(国办发[20__]6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的规定,切实将城管执法人员编入公务员序列才能正确的摆正城管执法人员的位置,从而全面激发城管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各级政府更应当加大对城市管理的投入,笔者建议市、区每年能划拨专项城市管理执法资金,并能与有关城市管理职责相联系,确保基层城市管理执法工作能正常有序开展,因为无论是环境的改造还是管理的深入,都需要相应的经费保障;同时要提高执法队员待遇,解决城管执法人员的后顾之忧,也需要经费的投入,在目前的体制下,每个街道还存在着城管协管员,这些协管员在日常工作中和执法队员一样工作,有的甚至更辛苦,他们大多是街道聘用的临时工,无养老、医疗保险,工资福利待遇低,也影响了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人的基本后顾之忧,才能更好的促进城市管理工作的开展。 各级城管执法机关必须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的经济情况,对执法人员的工资、装备、办案等所需经费综合考虑,制定相应最低保障标准,并适当逐年递增,同时要充分考虑城管执法机关的特殊性和执法人员工作强度、压力,切实体现“从优对待”原则;要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和规定,确 保执法人员的基本工资、补助、岗位津贴等应享受的政策性经费按时足额发放;要落实年休假制度,确保执法人员得到一定的时间的休息;要建立执法人员定期体检制度,确保执法人员每年体检一次;要关心执法人员的生活环境,千方百计为执法人员解除后顾之忧,切实解决执法人员的住房和家属、子女就业等问题。 (五)营造良好的执法氛围,维护城管执法权威性。 首先,各级城管执法机关要在执法工作中培养、选拔身边的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导示范作用,营造浓厚的学习先进典型氛围,从而充分激发每一位执法人员崇尚先进、争当先进、超越先进的意识,激发执法人员从事城管执法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产生强烈的爱业、敬业、乐业意识,满腔热情地积极投入到城管执法工作中。其次,城管执法工作与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是密不可分的。开展执法工作前后,应本着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积极与当地政府及新闻媒体进行沟通与协调,做到既依法办事,又合情合理。第三,要注意抓住管理中的重点、难点和广大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执法工作,注重加强舆论宣传,谋求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树立城管执法的权威性和增强城管执法人员的优越感。 对于暴力抗法现象,笔者认为,可以参考其他试点城市设立“委屈奖”,对在执法过程中严格遵守法定的程序,耐心细致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受到群众攻击时,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同时加大对“钉子户”的打击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抓几个典型,刹一刹歪风。这样,既弘扬了正气又解决了城管队员的后顾之忧。此外,可建立健全公安配合协同机制,向上级公安机关力陈其必要性和现实性,建立城管公安特勤支队,有效维护城管执法的严肃性。 (六)尽快为“城市管理”专门立法。 依法行政是城市管理的必由之路,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是做好城市管理工作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要实现有效的城市管理,必须建立健全完备的城市管理法律体系,还需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对城市管理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和完善,以保持其先进性和适度的超前性。 明确理顺城市管理的职能范围,完善制约机制,使执法权限与执法责任相匹配,考核对象与相应的职权相结合,加强行政执法力量,并把执法人员的管理权下放到街道,与其相应的责任相适应,同时要加强对这支执法队伍的业务水平和政治水平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执法者的素质,促进文明执法,公正执法,提高执法水平。 第四章 结 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职能转换改革的进行,在城市管理体制方面的综合执法机制势必长期进行下去。作为一种新的行政执法形式,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队伍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城市的繁荣与发展,社会的安定与进步。作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队伍的行政执法队员更是队伍建设的解决因素。笔者通过近几年在执法第一线的实践,从六个方面分析了目前影响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积极性的原因,并结合实际由浅及深地提出提升城管执法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具体方法,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最大限度地调动城管执法人员工作积极性,全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城管执法队伍,推动城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管理行政论文:深入先进性教育 促进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济南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是2003年8月成立的,党委下设1个党总支、3个党支部,共有党员67名。2004年8月中旬至11月底,他们按照省、市委的要求,立足机关实际,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为切入点,勇于创新,大胆实践,扎实开展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提高认识,找准问题,高起点开展教育活动。执法局是新成立的单位,干部职工都是经过层层选拔进入的,其中党员占到了80%,整体素质比较高。但是也存在发展意识不强、服务水平不高,特别是随着城市建设规模扩大和管理范围的扩展,亟待提高执法水平等问题。他们接到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试点工作任务后,感觉到这既是市委对他们的高度信任和鞭策,又是对党委驾驭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严重考验,任务光荣、责任重大。对此,党委连续两次召开会议,认真学习省、市委精神,分析形势,统一思想认识,认为试点工作是解决问题、加快发展的一次难得机遇,是提高党员素质、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的良好契机,明确提出,把教育活动作为党委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完成,确保教育活动取得实效。为此,他们成立了由局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从组织人事、机关党委、纪检监察等处室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组织开展这项活动。为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他们印制了《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摸底调查表》,从"本单位存在的问题、本单位党员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如何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有何意见和建议"四个方面,在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中进行摸底调查,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摸清了局党委、基层支部和党员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到了努力方向,进一步理清了开展教育活动的思路。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把教育活动的内容、目标要求细化分解,具体到每一天,落实到每个人。 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二、突出主题,抓住四个环节,高标准搞好学习培训。执法局围绕深化党员干部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解这一主题,抓住四个关键环节,强化学习培训,保证了学习的内容、人员、时间"三落实"。一是搞好思想动员。通过召开党员大会、座谈会、开设专题宣传栏等形式,对教育活动进行广泛宣传,激发了广大党员参加学习教育的内在动力和积极性、主动性。二是突出三个学习专题。他们把整个学习培训阶段分成三个专题,每个专题都明确了学习重点。第一个专题重点学习市里编发的学习资料,加深对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四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解领会;第二个专题重点学习《党章》、党的两个条例,明确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标准,掌握党员基本义务、权利和党内纪律规定。第三个专题重点学习城管执法的有关知识,提高党员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三是严格学习纪律。他们根据机关人员比较容易组织的特点,规定每周二、周五下午和周六全天为以支部为单位进行集中学习的时间,其他时间由党员自学。并建立了严格的请销假、补课制度,制定了专门的考勤登记表,把每个缺课人员的缺课时间、原因、补课安排和责任人记载清楚,切实作到不漏学一人、不漏学一课。党员参学率达100%,集中学习时间达到50学时。四是创新学习形式。改变过去一人念、大家听的模式,坚持边学边议,边学边实践。在集中学习的前半时进行集中辅导、交流和观看录像,大会交流时采取点名的方式发言,领导带头;后半时进行自学或撰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每周进行一次读书笔记评选,把优秀的读书笔记在宣传栏上交流;学习阶段结束前,召开了全局党员学习经验交流大会,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邀请市委党校的专家教授做专题报告;组织全体党员赴西柏坡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重温"两个务必"和入党誓词,提高党员对先进性的时代内涵和如何保持党员先进性的认识。积极开展"执法为民、党员争先"主题活动,组织党员到街头、景点等公共场所宣传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帮助特困户、残疾人解决生活实际困难,在实践中深化学习的效果。 在搞好学习,提高党员素质的基础上,局党委下发了《关于开展"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标准要求和不合格党员主要表现"讨论的通知》,引导全体党员列举"自己心目中共产党员先进性标准和不合格党员主要表现",启发每位党员按照党章规定,结合单位、个人思想工作实际,认真思考,从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树立发展意识、坚持党的组织原则、严守党的政治纪律、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加强道德修养等方面,动脑动手列举出自己心目中的共产党员先进性标准和不合格党员主要表现,通过党员答卷、小组讨论、支部汇总、制定标准、征求意见、党委研究六个步骤,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地反复讨论,制定出了符合机关实际的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标准8条和不合格党员主要表现14条。 三、坚持标准,严格程序,高质量组织开展分析评议。一是广泛征求意见,深入查找问题。组织局机关和督查大队党员,深入到建筑施工工地、有关厂矿企业、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民家中,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发放《征求意见书》300余份、《致经营业户的一封信》900余封。重点到违章占道经营的贫困残疾人家中走访,了解他们的困难和要求。经过归纳梳理,征求到关注弱势群体、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党员素质、树立良好形象、提高执法水平等5大类189条意见和建议。局党委召开会议对这些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研究分析,初步提出改进意见;属于党员个人的问题如实反馈。在此基础上,引导党员对照先进性标准和不合格党员主要表现,查找存在问题,剖析思想根源,写出了2000字以上的党性分析总结。二是深入开展谈心活动,做到思想见面。开展谈心活动,让党员面对面地征求意见,相互沟通思想,是查找自身问题有效措施。为此,局领导班子带头,找全体中层干部和部分党员谈心;要求各支部成员与全体党员谈心;一般党员谈心面要在支部党员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注意引导党员到平时对自己有意见的党员群众家里谈心交流,借此沟通思想,化解矛盾,增强了谈心效果。全局67名党员相互谈心545人次。谈心结束后,根据谈心情况,进一步修改党性分析总结。普通党员的党性分析由所属党支部把关,党支部书记的党性分析由局党委把关,局党委成员的党性分析报市委督导组把关。对问题查找不准不全的、根源挖得不深不透、下步努力方向不明确的,要求重新进行修改,使党性分析总结真正触及了思想和灵魂。三是开展民主评议,给党员划档定位。他们严格按照市试点办规定的程序规范操作,精心组织好评议工作。评议前,把每个党员的党费交纳情况、参加党内活动情况、模范作用发挥情况、工作情况在机关全体党员职工中进行了通报,使大家做到心中有数。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以支部为单位召开大会,采取一人说、大家评的形式,从领导开始逐人评议,最后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对每位党员进行综合评价。评议过程中,注意吸收一定数量的群众参加,确保评议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经过评议,共评出优秀党员13名,占党员总数的19.4%,合格党员54名,占党员总数的80.6%。四是召开民主生活会,展开思想交锋。他们把民主生活会作为帮助党员进一步查找问题,深化认识,促进整改的重要环节,切实组织好。会议召开前,按照市试点办"三个不能开"的要求,认真做好准备工作,对5名同志的会议发言材料提出了修改意见。会议中,采取"一人谈、大家帮、逐人进行"的形式,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到一针见血、触及问题、促人警醒。会后,各支部对民主生活会情况进行了公示,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 四、抓整改,建制度,在促进教育活动见实效上下功夫。"解决问题、促进工作"是教育活动的根本落脚点。在教育活动中,执法局把整改贯穿始终,坚持边学边改、边评边改、边整边改,在确保教育活动见实效上狠下功夫。一是抓好党组织和党员突出问题的整改。针对查摆出来的问题,局党委针对大家提出的"关心同志、关心一线执法队员不够;与同志们谈心交流、沟通思想不够"等问题,建立了党委成员周六恳谈日制度,规定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六上午为局党委成员谈心日。各党支部针对理论学习抓得不紧、活动开展不够活跃的问题,建立了定期政治理论学习等制度。党员针对自己在思想、工作、作风、宗旨观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出了切合实际的整改措施。他们还开展了党员个人整改措施观摩活动,集中半天的时间,将每位党员的整改措施进行书面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二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向社会公布了城管执法的三项承诺和五项禁令,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坚决制止粗暴执法行为。制定了《济南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建设三年纲要》,明确了今后三年城管执法建设的总体规划,力争在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方面有一个大的提高,跨入全省、全国行政执法的先进行列。三是建立党员队伍教育管理的常抓不懈机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党内组织生活制度的意见》,规定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大会,每半年上一次党课,每周五下午为党员学习活动时间。对每个党员进行定岗定责,由党员填写《党员定岗定责工作量化表》,支部定期进行考核,作为党员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督查大队第二党支部还制定了《党支部建设目标管理工作细则》,进一步规范了组织生活、密切联系群众、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 通过试点工作,他们体会到搞好教育活动,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集中力量、全心全意抓教育。从局党委到普通党员都积极行动起来,全员参与,使各级党组织"活"起来,党员"动"起来,齐心协力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二是要加强沟通、思想见面。在教育活动的每个阶段和关键环节都要召开一定形式的动员会和思想见面会,与党员群众及时沟通,打消思想顾虑,激发党员参加活动的内在动力。在党性分析、民主评议和民主生活会等环节中,要深入挖掘思想根源,真正触及灵魂,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三是要贴近党员思想、机关特点和工作实际,把工作做到实处,使教育活动深入人心,融于实践,增强针对性,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 管理行政论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构建 [摘要] 城市管理是新时代的产物,体制相对不是很健全,加之城市管理对象复杂、多变,使得城市管理行政体制在实施过程中问题诸多。目前,我国各种体制都在进行改革,城市管理行政体制也是改革范围之一,如何改革、强化城市管理的行政执法力度,构建有效的城市管理行政体制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将探讨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的革新提供创新依据,并指导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实践,实现我国城市的善治。 [关键词]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对策分析 0引言 我们生活在一个日渐城市化的新时代,城市是社会环境的中心地带。城市的发展需要城市管理来支撑,行政执法则是城市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管理的对象复杂且多元化,加大了城市管理的执法难度。因此,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要进行革新,也就是行政执法体制的创新。创新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可以解决现行我国城市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它可以有效地防止城市环境和执法队伍之间的冲突,更好地促进城市的发展,为人民大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城市生活。因此,需要改革现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力求在行政执法方面有新的突破,构建新型的城市管理行政体制,促进城市管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新的高度。 1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1.1行政执法管理对公民的参与不够重视 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多数执法机关并没有足够重视当地公民的参与。公民是城市发展的主体,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公民参与没有得到认可,公民参与管理城市的规章制度也没有得到执法机关的认同,一定程度上照旧是行政执法机构自行实施管理,导致人民大众对执法机构的不满,心生怨气,进而削弱了公民参与的积极性,会给城市发展增添不必要的麻烦。 1.2执法分力与执法不力 我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属于城市综合行政部门,因此,有一部分权利是从其他的行政机关分过来的,涉及一些权利分权的问题。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管理的范围广,但是法律并没有对各个部分之间的权利做具体、详细的划分,导致在行政执法上出现各部门对处罚的认识的偏差,部门之间配合不默契,工作不积极,遇事就相互推托的现象,从而影响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在公民中的形象,也导致了执法机关办事效率低。 1.3暴力执法和暴力抗法 城市发展很快,但在城市的一些繁华地带,经常出现小商贩占道的现象,他们经常成为城管管理的对象。在我国经常会出现商贩和城管暴力执法和暴力抗法的状况。商贩处于弱势,而城管处于强势,因此城管在一个城市中是名声最不好、最不招人民大众喜欢的公务员,没有之一。商贩和城管之间的矛盾也越发的频繁,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集体性暴力抗法和集体性暴力执法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城市的发展,对老百姓的生活也极为不利。 2完善和革新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 2.1重视公民参与城市管理执法 一个城市的主体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城市管理也是为公民的利益做后盾,城市管理执法离不开公民的参与。相关的行政机关应该足够重视公民参与城市管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是一种与公民互动的行为。老百姓是一个巨大的群体,他们居住在城市的各个地方,对城市各方面的建设、改进、管理也是最了解的人。因此,当地城市管理综合部门应大力鼓励我国公民参与城市管理,这既能体现我国民主、尊重人民大众的理念,还有利于增强公民与城管之间的交流,提高城市的综合管理水平。注重公民的参与是一个地区的政府能真正做到体恤百姓,为百姓服务,为百姓谋利的职能。城市管理加入众多的民主、公平、公正的执政执法元素,才能更好地提高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综合能力。让更多的公民有“城市是我家,保护城市靠大家”的公众意识,公民自主参与“家庭”的建设、环境的保护,能提供更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就能实现我国城市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 2.2集中执法权利 在传统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系中,由于法律没有给出具体而详细的权利分布界定和划分,往往导致一些不必要的事情发生。因此,相关的行政执法机构应重视权利分布的情况,明确规定执法权力集中于某一个部门。如凡涉及城管监察组织行使的行政处罚权,除了城管以外的部门不可再参与此事的管理处罚,城管监察组织承担了处罚违法行为之后,不能再对这种处罚专门设立处罚机构,就是要维护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权利的唯一性。构建城管管理行政执法的新体制,一方面避免混乱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能保证城管在执法过程中的公正性,有利于城管机关的发展。 2.3加强城管教育与公民教育 目前,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暴力抗法和暴力执法。因此要优先解决这个问题,这影响着我国城市和谐发展的未来。在城市管理中,有关部门应该对城管进行教育,让城管多体恤百姓,能温和执行的就采取温和执行的方法,城管的目的是为广大公民谋福利,小商贩也是我国公民重要的一员。同时,城管还可以设立专门地带,在不影响公众生活的情况下,按程序让商贩在专门地带进行买卖。当然,应对小商贩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明白城管的工作宗旨,行政执法是城管的工作之需要,小商贩还应提升自己的素质,在买卖的过程中不影响城市生活的发展,不遗留垃圾影响市容。可以与城管进行协商,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发生。因此,加强城管和小商贩公民的教育对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是尤其重要的,不仅能推动新的行政执法体制的产生,还能促进我国城市健康和谐的发展。 3结语 我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经历一个漫长而喜悦的改革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体制不断成熟的过程。我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是行政执法体制革新过程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一个长期的改革过程。构建新型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有利于转变传统行政执法管理中不合理的执法过程,加强行政执法管理合作性的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城市综合效益,同时促进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理念和方式更加的人性化、科学化、规范化,提高人民参与管理的积极性等等。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要探索出符合新时代城市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方法,促进我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的不断创新。 作者:袁礼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管理行政论文:高校管理行政管理论文 一、研究高校行政管理群体组织气氛维度的必要性 (一)为提高我国高校行政管理水平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要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随着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国家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有增无减,对高校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高校的行政管理水平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高校要提高教学质量,除了需要建立高素质的教师人才队伍,加强校内教学设施建设外,还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提高行政管理水平。一些高校的行政管理水平不高,管理制度不完善,学生要完成一个手续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要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必须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组织气氛决定了组织的发展。对高校行政管理群体的组织气氛维度进行研究,有利于管理者了解高校行政管理组织的内部组织特点,从而为制定具体措施来改变和影响组织气氛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 (二)高校行政管理群体组织气氛维度研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截止2014年7月9日,我国的高等学校共计2542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246所(包括民办普通高校444所),增长率为2.18%,比2013年下降了0.63%;民办普通高校444所,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19.77%,呈逐年增加趋势。数据显示,我国的高校数量非常大,高校行政管理群体组织气氛维度研究的结果具有非常高的实用性。另外,从2014年的我国高校数据来看,未来民办普通高校的数量还会不断增加,在高等学校的比重也会逐渐上升。民办普通高校的加入推动了教育市场的改革,加大了公办高校的竞争压力。公办和民办高校要增加自身的竞争力就要重视行政管理,建立科学的行政管理制度。 二、高校行政管理群体组织气氛维度的研究 (一)研究思路 首先,将国内外的组织气氛维度的学说进行比较整合,选择其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气氛维度因素。其次,根据选择的气氛维度因素制作调查问卷的题目。考虑到调查的深度,此次调查的维度因素控制在5个左右,调查问卷的总题目数控制在40道左右。再者,选择合适的样本高校,向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发放调查问卷。最后,回收问卷进行统计,分析调查结果得出结论。 (二)研究方案 1.组织气氛维度因素选择。根据对国内外的学说研究中的因素进行对比,发现领导支持、领导方式、士气、激励、冲突、绩效、人际关系、管理制度、控制过程九个因素的出现频率比较高。本文选择这九个因素来进行研究。然而,根据研究思路,需要缩减到5个因素,因此要对这九个因素进行研究。从性质来分析,冲突属于人际关系中的范畴,而领导支持其实是领导方式中的一部分。从因果关系分析,士气是激励的结果,绩效是激励的出发点,因此冲突可以归入人际关系当中,领导支持可以归入领导方式中,而士气、绩效都可以归入激励的研究范围。经过合并后,九个因素可以缩减成领导方式、激励、人际关系、管理制度和控制过程五个因素。 2.调查问卷阶段。首先,根据选择的五个维度因素,制定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的题目设置为40道,平均每个维度因素8道题目。其次,考虑到群体组织气氛维度在一定区域内的稳定性,调查对象要选择同一个区域内的高校来进行,对象数量尽量比较多。最后,在进行问卷调查时,从各高校中的行政管理群体中随机选择一定数量的调查对象,向调查对象发出调查问卷,记录问卷的发出数量。回收问卷后清算问卷数量,清除不合格的问卷。在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数据结果。 三、高校行政管理群体组织气氛维度研究结论的应用 (一)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选取五个维度因素,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一个区域内的高校行政管理群体的组织气氛维度进行研究。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本区域内的高校行政管理群体的组织气氛维度对组织气氛的影响力排比分别是:控制过程>领导方式>人际关系>管理制度>激励。 (二)研究结论应用 根据研究的结论,对高校行政管理提出以下的建议:一是高校行政管理中要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严格遵守管理制度。虽然管理制度在五个因素的影响力排行的位置比较靠后,但是控制过程因素在排行中位于第一的位置,而完善的管理制度是控制过程的前提。控制过程因素要求高校行政管理具有明确的管理制度,严格依照管理制度进行管理,最终实现管理过程民主化。首先,要制定完善的高校管理制度,制定过程要民主公正。完善的高校管理制度是实现民主管理的前提。制定高校管理制度的方式要民主,制度对各部门的职责规定要明确,工作分配要做到公平公正。其次,要严格依照制度进行管理活动。严格按照制度进行管理活动有利于减少管理过程中的失误,加强管理部门对高校行政活动的监督,避免出现互相推脱的局面,提高高校行政活动的效率。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要遵守高校行政管理制度的规定,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高校各级领导要坚持依照有关规定行使管理权限,实现科学管理。最后,要加强行政管理过程中的监督力度。因此,控制过程因素要求高校行政管理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严格履行程序,加强行政管理监督力度,实现民主管理。二是高校的领导要注意领导艺术,使领导方式要更加科学化和人性化。在研究的五个因素中,高校领导的领导方式对高校行政管理群体组织气氛的影响仅次于过程控制,因此,要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高校各级领导必须重视自己的领导方式的科学性与人性化。首先,高校的领导要深入基层,了解行政工作人员的实际需求。只有了解行政人员的生活需求,才能实现决策科学化和人性化。其次,高校各级领导要加强与基层人员的联系,建立起相互信任的感情基础。领导与工作人员的感情基础越强,领导决策推行的阻力就会越小,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会越高。最后,高校各级领导要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领导者素养的层级水准,关系到管理的效果。领导者要采纳适宜特性的领导艺术,在平日之内的管理强调基层人员的主体作用,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基层人员的权益,关心基层工作人员的生活。在高校行政工作的日常管理中,不应当是单向领导的特性,而是经由互通及协商,获取各方管理意见,预留足量的选择空间而做出的。 作者:温小丹 单位: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行政论文:城市管理行政处罚设定研究 摘要: 行政处罚的设定是行政立法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行政机关行使社会管理职能行使处罚权的法律依据。行政处罚几乎涉及到行政管理的方方面面,因此地方性法规在设定行政处罚时,如何把握好其中的合理性与适当性,就是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本文以两部城市管理行政处罚立法为背景,以当前地方性法规中城市管理行政处罚的设定现状为出发点,分析其中的问题,并对完善城市管理行政处罚的设定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地方性法规;城市管理;行政处罚;立法 一、引言 行政处罚权是行政权中的一项重要的权力,也是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一项有效的行政手段。近年来对行政处罚力度的不合理暴露出地方在城市管理行政处罚立法中违反上位法规定的问题,行政处罚的设置是否合理合法会对行政相对人的基本权利造成重要影响。为了对这一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下面就以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四地为例对其城市管理的行政处罚的具体条例进行分析。 二、地方性法规对城市管理行政处罚设定的实证分析 1.城市大气污染方面。《大气污染防治法》第48条规定,向大气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排放标准的,应当限期治理,并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限期治理的决定权限和违反限期治理要求的行政处罚由国务院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主要是财产罚即罚款并规定其最低额为一万元最高额为十万元而且没有加重处罚规定的情节。 1.1法律规定:对大气排放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行为罚:责令限期治理财产罚;财产罚:罚款,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1.2北京;一是排放不符合国家或本市大气污染物排放和控制标准二是向大气排放污染物超过排放总量指标。行为罚:责令限期治理;责令停业关闭,查封设施。财产罚:罚款,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 1.3上海:一是未持有排放许可证而排放主要大气污染物;二是有排放许可证,但排放主要大气污染物超过核定排放总量指标。行为罚:责令限制生产或停产整治;责令停业关闭。财产罚:罚款,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1.4天津:一是未持有排放许可证或无临时排放许可证排放污染物的;二是有排放许可证,但排放量超过核定排放量;三是有临时排放许可证,但经限期整改排放量仍超过核定标准。行为罚:责令停止排放污染物;吊销许可证,责令限期治理;责令停业关闭财产罚:罚款,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1.5河北:被处罚的对象主要是已经取得了持排污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体经营者未按许可证的具体规定排放污染物。行为罚:责令限期整改财产罚:罚款,五千元至五万元。《防治法》只规定了向大气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排放标准这一种处罚情形。针对《防治法》规定的处罚情节四地的行政处罚均在其范围之内而对于加重处罚的情节却不尽相同,在加重处罚的情节即污染排放超过总指标的,北京处五万到五十万的罚款并可责令停业关闭查封排污设施,上海、天津也规定了责令停业关闭的行为罚但处罚数额还在一万到十万之间,在无证排污方面方面天津罚款数额在十万元以下,而上海却在五万以上五十万以下;河北的行为主体更细化是单位、个体经营者,因此规定的罚款数额也更小,在五万元以下;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四地行政处罚的行为罚和财产罚的设定都符合法律规定,对于情节严重这一处罚情节,四地都做了不同的处罚规定,这些规定的合法性还有待进探讨。 2.城市市容环境方面。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管理条例》第37条规定,凡不符合城市容貌标准、环境卫生标准的建筑物或者设施,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有关单位和个人限期改造或者拆除;逾期未改造或者未拆除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强制拆除,并可处以罚款。行政处罚的种类主要是行为罚责令整改或拆除和财产罚罚款。但对罚款数额并未作出明确规定,这就给了地方立法机构在罚款数额上一定的裁量权。 2.1法规规定:针对的是不符合容貌标准、环卫标准的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行为罚:责令限期改造或拆除;责令强制拆除财产罚:罚款,未具体规定。 2.2北京:规定较为具体,主要涉及在临街的建筑物擅自增加各种装饰物,在建筑物顶部或其周围堆放物品;及街道两旁和主要地区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的设置应符合市容和环卫标准,并应当保持干净整洁。行为罚:责令限期改造整治;责令强制拆除。财产罚:罚款,五十元以上五百元以下。 2.3上海: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街道及公路两侧以及其他公共场搭建影响城市整体形象,城市环境卫生的临时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行为罚:责令限期改造整治。财产罚:罚款,五十元以上五百元以下。 2.4天津:可主要概括为违反城市容貌标准的;若对道路两旁和风景地区之内的建筑物进行重装、改建的,应当经有关部门批准,并且改建的建筑物及构筑物应符合城市容貌标准。行为罚:责令限期改正。财产罚:罚款,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 2.5河北:对于违反规定在城市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上张贴宣传品的单位及个人,应经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按规定的期限和地点张贴,期满后及时撤除.行为罚:责令限期改正.财产罚:罚款,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法规规定了行为罚责令限期改造,但对罚款数额没有规定。四地均设有责令限期改正的行为罚,在财产罚的罚款数额上就有一定的差别。北京、上海、河北三个地区的罚款数额就相对较低,最低罚款数额只有五十最高也只有五百,罚款数额最高的则是天津为五千。在上位法未规定行政处罚的数额时,地方性法规应如何设置其罚款数额,首先应合法其次应合理。因此北京、上海、河北三地罚款数额的设定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天津的设置是否提高了罚款数额应进一步研究。 三、城市管理行政处罚立法权行使的改进建议 在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权的设定等方面,地方立法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违法创设、越权立法的问题,其中以法扩权、借法设罚的现象较为严重。因此需要对地方行政处罚的立法权进一步规制。法律、行政法规对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规定的较为原则时,地方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作出具体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对某种违法行为规定了罚款的具体数额,地方立法不能增加或减少,即使客观情况发生了变化,也不能修改。法律、行政法规对某种行为并未设定罚款的,地方立法不能擅自设定罚款处罚。对于违法行为较轻,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可以依情况不设定罚款。对严重破坏社会管理秩序的违法行为,可以在法律、法规规定的幅度范围内增设加重罚款的情节,但也应有具体的罚款数额幅度。 作者:崔亚楠 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管理行政论文:道路运输管理行政程序论文 摘要:行政程序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过程中所遵循的方式、步骤、顺序以及时限的总和。根据道路运输管理法规、规章中的行政程序,阐述了行政程序是依法行政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道路运输管理;行政程序 我国目前的道路运输管理体制中,县级以上地方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具体实施道路运输管理工作,包括行政许可、监督检查、行政处罚等,其日常的执法活动必须按照行政法及道路运输有关法规、规章中的行政程序进行。 所谓行政程序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过程中所遵循的方式、步骤、顺序以及时限的总和,即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的空间与时间表现形式。 在我国存在着“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法律文化传统一向不重视程序法规范的作用。目前的现状是行政权力膨涨,运用混乱、控制不力,公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同时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要求能有高效率的行政权力行使。 基于此,行政程序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限制行政权力的恣意行使,防止对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遭受行政权力的侵害;二是使行政决定具有确定性、合法性,维护行政权力、提高行政效率。 例如,《行政处罚法》第一条就表明了立法目的是“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道路运输条例》第一条规定“保护道路运输有关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道路运输行政处罚规定》第一条规定“保护道路运输经营者、旅客、货主和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为体现上述精神,道路运输行政法规及规章设立了一系列具体的程序来规范行政权力的运行,略述如下。 1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 行政处罚种类繁多,它对行政相对人利益的影响很大,因此需要对这种权力的行使规定一个正式而严格的程序以保障相对人的切身利益。然而,其中一些较轻的处罚如警告、小额罚款等对当事人的利益影响甚小,而正式、严格的行政程序一般手续繁琐、费用较高,国家所付出的较之当事人受到保护的利益更大。《交通行政处罚规定》第十条规定了道路运输行政处罚简易程序即:“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第十五条规定“交通管理部门必须对案件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收集证据;必要时,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进行检查”即为道路运输行政处罚的普通程序。两种程序的不同在于普通程序有着严格的调查、质证、抗辩、决定、送达等规定,而简易程序较为简便,可以“当场”作出决定。 2听证程序 其目的在于保护行政相对人的重大利益,因为听证能扩大相对人的行政参与权,收集各方面意见和建议便于行政决策切实可行,通过为当事人提供辩论、陈述自己观点的机会以避免行政机关片面地作出行政决定。 《交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二十五条确定了行政处罚的听证程序。在普通程序基础上,对“交通管理部门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证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规定行政许可的听证程序“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交通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或者交通行政许可实施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它涉及公共利益的行政许可事项”〔第二十条〕;“交通行政许可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冲突的,实施机关在作出交通行政许可决定前,应当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力”。 听证程序的核心是抗辩,即当事人可以对于自己不利的证据提出异议并要求指控方加以证明,同时可以提出利于自己的证据。当事人通过这种参与、介入对行政行为的事实和理由加以论证,防止了行政专横和自由裁量权的恣意行使,保持了行政权力与相对人权利的平衡。 3申辩和质证程序 《交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十一条规定“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执法人员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成立的,应当采纳”。《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第十四条规定“申请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 这些规定,一方面可以使行政主体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注意到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促使依法行政;二是允许当事人申辩、质证,可以澄清事实、避免失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三是可以促进法治观念的形成。当事人在申辩质证过程中,可以增强维护主体权利的意识,受到生动的法制教育,有利于法治观念的培养。 4职能分离程序 (1)办案与决定处罚相分离。在普通程序中,规定由执法人员调查或检查、收集证据,而由行政机关负责人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查并作出处罚决定,重大复杂的违法行为导致的行政处罚还应由行政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在听证程序中,要求听证由行政机关指定的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 (2)罚款决定的机关与收缴罚款的机构相分离。作出罚款决定的机关不得自行收缴罚款,由当事人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的银行交纳罚款。同时罚款必须全部上交国库,任何行政机关或个人都不得以任何形式私分截留。 5说明理由程序 《交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十一条“规定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讲认定的违法事实处罚的理由和依据告知当事人”。第二十条“交通管理部门…告知给予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第十七条规定“实施机关依法作出不予行政许可的决定的,…说明理由…” 理由,是行政决定作出者对法律、政策和自由裁量权所持的观点的解释说明,也就是对行政决定的事实依据和法律政策适用及其相互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认识。行政机关如果不对这种理由作出说明,就会使得行政权力行使趋于草率、专横,当事人往往也无法明了其理由及行政机关所执行的法律政策的意义,不利于法律和政策的顺利实施。因此说明行政处罚决定的理由有助于限制自由裁量权力的恣意行使、促进合理、谨慎行政,有助于行政处罚决定的可靠性、稳定性,对人民法院的司法审查也有助益能成立。 6资讯公开程序 资讯公开是现代行政程序的重要制度之一,指有关行政主体活动的情况和资料,凡是涉及相对人权利义务、不属于法律法规规定应予保密的范围,都应依法向社会公开,任何公民、组织均可依法查阅或复制。资讯公开制度是行政相对人参与行政的体现,可以增进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加强公民和政府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调动公民参与行政的积极性。此外,也便于公民对行政机关的活动进行监督。《交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和《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都确立了公开原则,规定对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的结果必须公布,后者还规定了进行公示的方式。 7通知程序 通知指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行为或其他管理活动时,将应该让公民了解的事项通过一定的途径告知。通知的对象不仅指利害关系人,有时也针对一般公众。听证程序中规定,行政机关应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行政机关应当在听证的七日前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道路运输管理行政程序,如时效、回避等,在此不一一详述。就前者,《交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规定了行政机关的调查、送达、听证等法定期限;关于后者,明确规定了在听证程序中“当事人认为主持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 管理行政论文:浅析新型农村社区自治管理行政化问题 摘 要:新型农村社区不仅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着力点,更是创新基层民主制度的重要平台,旨在打破具有行政依附性的传统农村治理体制,为农民自主管理社区公共事务,实现人民当家做主提供制度保障。探讨了新型农村社区自治管理行政化的表现,分析了导致新型农村社区自治管理行政化的原因,提出了新型农村社区自治管理去行政化的对策。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自治管理;行政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治理现代化建设的突破点是群防群治,健全以城乡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新型城乡社区管理服务体系,通过群众自治,让群众自己组织起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努力把城乡社区建成政府社会管理的平台、居民日常生活的依托、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新型农村社区正是适应社会结构的转型而出现的,它相对于传统村落拥有更完善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更民主的管理方式,相对于城市社区它是以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支撑起的以农民为主体的自治管理单元。然而由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影响,新型农村社区的自治管理仍存在明显的行政依附现象,影响了社区自治管理中公民主体作用的发挥。 一、新型农村社区自治管理行政化的表现形式 (一)自治管理工作重形式、轻实质 可以说,“现有的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模式是在保持政治与行政控制的前提下,形成一种新型农村社区自治管理的假象,用基层自治的表象掩饰了基层社区中政治与行政管理实质,对建立新型农村社区自治管理模式极为不利。”[1]新型农村社区自治管理在价值理念和工作原则上,赋予了社区居民自主决策的权力,是对农民自我能力的一种肯定,也是农民自治能力提升的一种体现。但是在社区实际建设和管理中,多年形成的自上而下的行政力剥夺了农民的这种权利,农民往往成为公共决策的被动接受者,计划的被动执行者,尤其在新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征地补偿、社区规划等与农民利益关系密切的公共事务,农民更是缺乏合法有效的参与途径。“在这种传统管理模式中,管理者和农民之间缺乏沟通和信任,甚至有些情况下演变为对立和冲突,导致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无法执行。”[2] (二)社区自治组织和基层政府之间传统隶属化关系没有改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曾明确规定基层政府与村委会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因此,在新型农村社区中,由社区居民选举产生的社区居委会与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之间也应该是一种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但现实中,两者之间的关系传承了传统农村自治体制中基层政府和村委会的关系,街道办事处实际上主管着新型农村社区自治单位的大部分公共事务,社区居委会也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完成政府安排的任务上。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区公民的公民意识不断加强,农村的经济、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农民迫切要求建设更合理的社会管理体制。而行政化色彩较浓的社区自治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挫败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积极性。 (三)公民非制度化参与现象增多 邓小平指出“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3]新型农村社区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制度化的产物,社区在兴建过程中常因征地拆迁、评估分房、资金补贴等因素的影响,与农民群众产生利益纠纷。同时新型农村社人员流动性大,公民异质性增强,公民的价值观发展日益多元化、利益诉求也增多,这就需要新型农村社区建立起民主的自治管理体制。但目前新型农村社区自治管理中,一些公民因参与渠道不足和受教育程度低等因素的影响,常采用非制度化或非法的参与形式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例如因征地拆迁导致的群体性事件和因自治选举导致的暴力事件等。2009年辽宁省北镇市赵营子村村民李东辉在被选为村委会主任后,因“有贿选行为”遭到举报后未能成功担任村干部,一怒之下他将举报人一家5口全部残忍杀害。非制度化或非法的参与形式的存在是在新型农村社区自治管理行政化模式下,政府对社区公共事务的管理缺乏民主协商,群众基础不足、利益诉求渠道不畅导致了一些公民的非理性化的参与方式。 二、新型农村社区自治管理行政化的原因 (一)国家行政管理的过多干预 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像西方国家社区的形成那样是经过长期自然地形成,更多的是由政府主导和推动,党和政府的政策支持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最大保障和后盾。一般来讲基层群众自治是对基层政府行政权利的消解,层政府为保持对基层社区绝对的控制,促进行政任务在基层社区的顺利推行,常决定和干预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相关事务,“往往将自己的权力渗透到最基层的社区,使基层的自治管理行政化,基层社区组织的权力也经常变为地方行政权力的一个组成部分。”[4]所以在社区管理中基层政权组织一般把村民自治组织看作下属机构,直接对其发号施令,形成一种领导与服从的关系。基而社区管理者因忙于应付基层政府的任务安排,挤压了社区自治管理的空间,影响了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行为效度,压抑了新型农村社区自治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社区管理严重依赖于政府行政部门。 (二)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不明确 一方面,基层政府与社区居委会关系不明确。基层政府把社区居委会当作自己的行政下级或派出机构,社区管理者的选任、财政拨付等重要事项均由乡基层政府控制,基层政府常以操纵社会资源分配方式影响社区公共事务的决策和管理,社区居委会对此只能是“忍气吞声,任劳任怨”;另一方面,社区党支部与社区居委会关系不协调。《村民自治委员会组织法》只明确了党组织领导的核心地位和基本职责,却没明确具体的操作方式和方法,导致有的社区党支部过多地干预社区公民自治。“有的社区支部书记把党的领导简单理解为社区支部的领导,甚至是支部书记的个人领导,而有的社区居委会产生后,认为自己是社区多数公民选举出来的,有群众基础,腰杆子硬,因此,不把党支部放在眼里,重大事情不向党支部请示报告。”[5] (三)自治管理资源的匮乏限制了自治管理能力的发展 社区资源是指能够服务社区管理的人、财、物、技术的各种要素,是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出发点,我国新型农村社区自治管理普遍存在资源匮乏的问题。首先是物质资源的匮乏。马克思曾说“消除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对立是社会统一的首要条件之一,这个条件又取决于许多物质前提。”[6]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本身并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只能从其外部获取资源以实现治理。但政府部门对社区管理财政的投入相对甚微,社区系统和外界进行资金、物品、信息等交流的时候经常处于被动的状态。其次是人力资源的匮乏。目前新型农村社区管理者多是传统村落原班人马,大多数参与社区管理工作的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缺乏社区管理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他们所具有的管理知识多与时代脱节,缺乏运用科学管理方法和能力,难以满足社区对高质量专业管理的需求。所有这些又进一步增加了社区自治理管理对政府的行政依附。 三、改善新型农村社区自治管理行政化的措施 (一)加强新型农村社区自治管理干部队伍建设 “十二五”规划中针对社区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提出要“完善优秀人才服务社区激励机制,推进社区工作人员专业化、职业化。”[7]在新型农村社区基层选举中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以“三个代表”思想和改革创新精神,选拔思想好、作风正、有创新意识和市场头脑的中青年人才,按照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进行岗前培训,实践能力培训。全面启动新型农村社区干部现代化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带头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力。切实促进实施乡村精英参与社区管理,因为乡村精英对本社区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资源、农业特色等情况熟悉,可以制定出因地制宜、切合实际的新型农村社区经济发展策略。通过新型农村社区自治管理中干部人才的更新,从内部提升社区自治管理的执行力度,能有效防止对政策的行政依附。 (二)改革两委及与基层政府的关系,在上下关系的结构上消除行政化 基层党组织对于农村社会管理实施主要的领导和监督作用,在新型农村社区内部通过基层党支部参与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基层党组织主要监督和规范新型农村社区自治管理的民主规范执行,通过建立社区党组织实施居民自治民主选举,同时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促进社区发展。基层政府部门应以支持者、协助者和监督者的角色,通过行政管理方式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财政支持和政策扶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完善新型农村社区自治管理的公共服务设施,为促进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中公民有效参与创造良好的制度条件和文化氛围,而不是直接对新型农村社区自治管理中的公共事务进行操纵。同时,新型农村社区的管理权力由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共同支配,事关社区的重大决策需由社区居民代表大会行使决策权,在权利上为公民参与社区治理、自主决定社区的公共事务提供更大的运行空间。 (三)调动开发内外资源,提升社区自治管理水平 新型农村社区自治管理水平的提升,首先需要建立起由政府主导,社会各类组织、普通公民多元参与新型管理体制。同时注重新型农村社区社会资本的重构,社会资本是农村社会中基于血缘关系、地缘关系、相同的价值取向和信仰而形成的人际及组织关系网络[8],是强化公民社区归属感,促进公民有效参与社区治理的重要因素。其次,逐步完善社区财务制度。就目前全国范围内的新型农村社区财务来看,政府拨款仍是社区财力的主要甚至是唯一来源。这种主流的财务模式很难维持社区长足发展的需要,经费不足问题严重,这种情况不仅导致社区工作的开展步履维艰,同时也加重了社区对政府的依赖。社区管理者需主动寻求外界的财务支持主体,同时加强社区内部成员的财务管理,保障社区管理经费来源多元化,通过内外协调来保障社区管理的独立性、自主性。 管理行政论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1996年国务院在《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通知》中提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认真做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试点工作,结合本地方实际提出调整行政处罚权的意见,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城市管理综行政执法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和逐步完善的过程,初步解决了职能交叉、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执法缺位等问题,与此同时,城市管理执法人员与行政相对人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因此探寻能够提高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水平的策略和途经,对构建和谐美好的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执法队伍 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暴力冲突现象存在 近年来,网络上频频曝光城管执法人员暴力执法的恶性事件,让这支队伍似乎体现出越来越多“污名化”的“负面特征”。汕头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鄢圣华说:“在城市管理过程中,城管和摊贩无形中成了猫和老鼠的关系。”对城管来说,维护城市秩序、形象是职责所在;对摊贩而言,奔波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每天和城管上演“躲猫猫”的游戏,为的只是寻求一个生存空间。由于缺少相应的行政强制力和行政执法保证,城管从一开始就面临的一个困境是:“不使用暴力,则执法几乎没有效果,但使用暴力则要遭到谴责”。近年来有些城市管理者也在不断改善执法方式,但各地不时曝出放大的城管暴力执法事件,都让这些传递出的善意衰减。[1]城管暴力执法引发城管与小贩之间频发冲突,影响社会稳定,也践踏了法律的尊严,毁坏了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二)执法队伍人素质参差不齐、协管员流动性大 由于城市管理业务工作的量大人少,工作很难铺开,许多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聘用了部分没有编制的协管人员,来帮助开展日常的城市管理执法工作。这部分人与正式城管队员相比较,往往呈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偏低和收入偏少等特点,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实群众工作技巧,对突发事件处理无所适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管执法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往往给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开展带来被动局面,也不能适应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日益复杂的执法考验。 (三)执法规范化水平有待提高 执法人员行政处罚过程中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干扰,难以体现公正公平。在当前经济社会金钱至上,金钱大于法的错误思想引导下,部分违反规定的当事人,走歪门邪道想方设法,花钱想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部分领导凭主观意志办事,相信“人治大于法治”在执法人员办案过程中打招呼、递条子,干扰行政执法;加上执法人员个人判断和其他外界因素的加入, 容易造成行政处罚权的滥用,处理问题随意性很大,反复无常,不同情况相同处理,相同情况不同对待,产生不良后果,执法过程没有做到公正、公平,更加激发社会矛盾。 (四)长效管理机制不健全 从总体上看,由于缺乏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城市管理工作仍处在依靠“运动式”、“突击式”、“集中式”整治,长效化、常态化、长期化的举措不足,使得整个城市管理工作始终在低水平、低层次徘徊,难以取得根本性突破。城市管理的现状是:整治―回潮―再整治―再回潮,一直是嘉兴市城市管理没有走出的怪圈。 (五)城管执法监督不到位 一方面,城管体制上存在先天性不足,我国城管机构在设置上被描述为“中央无部委、省里无省局”,纯粹属“地方部队”,只为地方利益服务,缺少上级对口主管机关,用群众的话说就是“只有公公,没有婆婆”,规范行政存在先天不足。另一方面对城管执法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2]社会舆论、媒体的监督也更多地关注一些社会热点,负面影响较大的问题,也没有起到正面积极的效果。群众监督在实践中所能发挥的成效和作用显得比较有限,因此对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缺少监督约束,造成了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随意性。 二、完善城管行政执法工作的途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功能不断完善,对城市管理工作提出了新定位、新课题、新要求。只有推进行政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创新,才能适应日渐复杂的形势,才能迎接新的挑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健全城管法律法规 正如《行政处罚法》规定的:“实施行政处罚的主体必须有相关的法定授权或者合法授权,委托赋予其行政处罚权”,城管行政执法部门的主体资格需要法律明确赋予,因此迫切需要全国人大进行专门立法,在赋予城管行政执法部门主体资格的同时也对城市管理部门的执法范围进行明确和细化,明确城管行政执法的职责范围和程序,[3]“程序合法是实体合法的保障,在实体合法的基础上重视程序,才能保证行政执法行为本身的公正、合理,才能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只有权责清晰,才能依法行政,只有消除了法律依据在理论上的困惑,城市管理执法工作才能得到进一步认可和推广。 (二)转变执法理念 基层执法人员应当深刻理解和领会法治政府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要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宗旨意识,明确执法工作的目标和端正态度,转变传统的执法观念,正确的理解和认识文明执法和严格执法的关系,进一步增强人权观念,自觉尊重和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在执法过程中本着“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工作宗旨,以满足人的需求、体现人性化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为执法对象着想,变“严格执法”为“理性、文明执法”。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执法过程中更注重从源头控制和末端警示来解决问题,在不违背法律的前提下,多体现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思想,才能得以和谐执法。城市治理这项社会系统工程,只有时刻体现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才能更有效地推动发展,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三)强化人员业务素质和操作能力 城管是一个与群众密切相关的行业,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要特别注重自身素质和修养的提高,加强专业知识和法律基础知识的学习,根据城管执法工作岗位不同,分类提出要求,根据干部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可将学习内容分为公共部分和专业部分两类;实行考试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安排工作、调整岗位的一个依据。基层执法人员在实践中,要注重加深对法律的理解,做到心中有法,处处行法,在执法过程中既要重视实体行为,也要注重执法程序,在日常执法工作中运动法律思维解决各种执法难题。 (四)城市管理需要发挥公众参与的 没有其他社会成员(包括机构和个人)的参与和配合,上百万人口的现代都市,仅靠数百人、数千人的城管执法队伍实在无法管理好。应该将公众参与引入城管执法工作中,鼓励公众参与,增进政府、社会、居民三者之间的沟通理解,把城市管理由单纯靠政府转变为全体市民的共同参与,把政府的强制性变为市民的自觉性。在城市管理中建立沿街商户共建机制,与商户签订共建共管协议书,充分调动沿街商户的积极性,开展城市管理知识普及宣传,与群众一起齐抓共管,共同治理城市问题。 管理行政论文: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理论基础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生活不仅带给人们更多的实惠和便利,同时也带来了诸如交通拥挤、居住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城市问题。因此,如何有效地治理城市,已经成为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各级政府专门成立城市部门,负责解决城市和城市建设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在颁布的《行政处罚法》中,明确提出城市行政执法应当以相对集中的行政处罚权为依据进行执法。然而,在城市综合执法过程中,存在着执法机构职责不清、执法行为不规范、执法程序违法等等诸多问题。因此,立足于城市综合执法的实践,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研究我国城市综合执法法律规范建设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建议和对策,能够对我国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关键词:城市;行政执法;理论基础 引言:城市涉及市容环境卫生、城市园林绿化、公安交通、市政、城市规划、工商行政以及法律、法规授权进行的其他方面的城市管理,其目的在于维护城市的正常秩序,保障市民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建立和谐的城市家园。从城市管理的内容来看,它与市民的公共利益密切相关,是城市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保障。所以,系统地研究与城市行政执法相关的理论问题,为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和推进行政执法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1、我国城市行政执法的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 1.1执法主体地位与职责不明 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可以由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但是,只有公安机关能够行使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城管作为一个行政机关的行政主体,被赋予了庞大的行政权力。在2000年和2002年,根据行政执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分别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0]63号)以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决定》(国发[2002]17号)。文件明确要求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不得作为政府一个部门内设机构或下设机构,而应当作为本级政府的一个行政机关。然而,在事实上,城管部门直接由地方政府管辖,这样很容易成为完全附属于地方政府的工具。 1.2行政执法部门监督机制不完善 目前,行政执法部门监督机制不健全,在工作中往往容易让人钻空子。从内部来看,对于城管监督的设计忽视了人的利益,未从“经济人”出发。引人市场经济之后,“经济人”逐利行为难免在城管执法活动中存在,城管执法人员寻租行为的出现自然而然。现行的内部监督制度没有对于城管执法活动进行完整监督的制度,仅仅是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当前所有的监督均未从“经济人”角度出发制定标准,使得执法趋利化,“钓鱼执法”“经济执法”“选择性执法”等现象层出不穷。 从外部来看,外部监督机构分工不清。外部监督体系的设计主要表现在监督的“交叉带”和“空白带”两个方面,每个部门表面上严抓严打,但时效性差。在城管执法过程方面的监督仅仅局限于上级法制部门监管,其他部门“无人问津”,有损群众权益。 1.3城市执法工作的理念滞后 城市执法工作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对各职能部门的执法权限模糊,往往将许多不属于自己职能的事件纳人自身范围,尤其当全国范围内普遍进行清查活动时,各地城市执法人员往往四处遍布,在执法过程中存在歧视现象,造成越权执法和不遵守法定程序现象时有发生,不仅给百姓心目中留下不良印象,而且极易产生冲突,甚至导致暴力抗法现象。 2、公共利益优先的依法治国理念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法行政,而依法行政的核心则是行政执法。所以,理清依法治国的理论依据,也就明确了行政执法的理论基础。治国理念总是建立在既有的传统思想文化基础之上的,传统哲学及其反映的民族精神对于治国理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人们不需要争“物”的和谐,显然是真正的和谐,因为这种和谐满足了每个人的愿望。权利是用来保障公民利益的,所以当公民利益得以实现的情况下,权利就成为被动的“看客”。国家依据法治原则,赋予公民权利,确保公民在“争”的过程中尊重并遵守规则,即法律。所以,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守护者和分配者,其管理和执法的公正与否对于公民利益直接产生重大的影响。孟德斯鸠指出:“一切有权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 作为行政管理者或者行政执法者,从管理和服务公众的度来看,道德层面上应该是高尚的“自愿者”,其承担的职位在剥离“权力”的味道之后,就只剩下精神层面的满足感,因为从党的先进性及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可以得出,行政管理或执法的承担者必须在道德层面具有高尚性,在思想层面具有先进性,将为公众服务作为终极目标是行政执法者理所当然的选择。所以,明确作为依法治国方略的法治目标具有基础上的指导意义,因为行政目标必须服从于法治目标,而法治目标决定了行政目标的指向,即对公众的服务性和行政执法者的高尚性、先进性。与其相应的是,行政执法者的选拔和考评以及公共监督制度对于我国的行政执法相关制度的建立将具有指导意义。 3、“市民社会”理论与权利本质 “在市民社会中,每个人都以自身为目的,其他一切在他看来都是虚无。但是,如果他不同别人发生关系,就不能带到他的全部目的。因此,其他的人便成为特殊的人达到目的的手段。但是特殊目的通过同他人的关系就取得了普遍性的形式,并且在满足他人福利的同时,满足自己。”黑格尔认为,在家庭之中,每个人都受家庭伦理的约束,以“爱”为纽带,置身其中。然而,就像人无法摆脱家庭一样,人同样也无法摆脱社会群体,所以人就同时具备了家庭与社会的二重性。与家庭中的关系不同,人不能奢望在社会交往中一定获得在家庭中的“爱”的联系,所以在市民社会中,“人是目的”便成为主要特征。在黑格尔看来,在市民社会中,每个人都首先为自己着想,而且其他人则成为实现自己愿望的媒介。但是由于这种思考和行为模式是每个人的特征,所以就具有了普遍性。每个人在满足自己愿望之前总是要满足他人的愿望,从而达到满足自己愿望的目的。 在我国的法治建设过程中,法律与道德的界限经常被混淆。在很多情况下将本应该是法律要求的事项表述为道德诉求,将遵守法律和尊重法律混为一谈,常常使人误解遵守法律是一种道德义务。 “在法治社会中,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形同虚设”。社会的发展在倡导高尚品格的同时,必须铺设坚实的基底规则,或者底线规则,而这个规则的基本原理是:遵守法律,即是捍卫自己的权利和利益。对于每个人来说,遵守法律不是一个道德要求,而是现实的自我利益保护的要求。遵守法律本身并不体现为高尚,而是体现了对自我利益的认知。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发生的很多事件,都是基于对于守法道德化的误解而产生的。很多执法者不懂执法的根据乃至法律的内在涵义,只知执法,不知违法;同样很多执法相对人的法律意识淡薄,甚至不知法为何物。在这种情况下,法律常常会成为暴力事件的旁观者,被冷落到了一边。 结语:城市行政执法作为依法行政的具体行政行为,应当在理论源头上为其执法搭建制度框架,形成究责机制,使行政执法不再是对于“事件”的事后补救,而是在合理的制度设计基础上实现真正的和谐执法。 管理行政论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在我国由来已久,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又在不同地域富有不同的特色的概念。近年来,城管暴力执法或小贩暴力抗法的事件屡屡进入人们视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一现象极不利于政府形象、社会和谐。因此,如何改变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现状、寻求积极有效的对策尤为重要。论文通过对国内现有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着重理出2013年社会影响较大城管执法案件,进而从执法队伍自身、执法对象和社会环境三个维度度分析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执法人员的选拔机制、优化执法环境、完善社会保障、探索执法方式方面探求积极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城市管理;暴力冲突;执法队伍;执法环境 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相关研究的综述 对于“城市管理”内涵的界定,张民省、王淑梅(2004)认为:城市管理是以发挥城市经济、社会、环境整体效益为特征的、以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为主要对象的综合管理。高梅生(2007)认为城市管理是一个内涵丰富、涵盖范围广的大系统,是人们对城市发展和人居环境所进行的控制和治理活动的总称,其目的在于满足城市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它是政府部门的职责之一、也是一门专项科学。王琳、费蓬煜(2012)则强调城市管理与城市化之间的重要关系,认为城市管理贯穿于城市发展整个环节,城市管理水平的高低与城市发展呈正相关关系,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并指出城市管理需要完整配套的法律法规来保证保证城市规范有序运行,而现行的城市管理体制不配套、不健全是目前执法问题层出不穷源头,且城市管理中监察职能与管理职能未分离是影响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的关键性因素。陈玉和、孙作人(2006)等学者运用“系统动力学”在分析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具有自组织耗散结构的高阶次、多变量、多回路、强非线性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了法律地位不稳固、管理体制不统一、职能界定不清等客观原因。吴军飞(2006)从深化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角度出发,阐明了建立科学的综合执法体制对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内部各部门科学、有效的运作,降低执法工作的“缺位”、“越位” 及推诿扯皮等不良现状的促进作用。对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大都是从城市管理法律缺失、监督机制不完善,针对全国还没有出台一部针对城市管理和执法的独立法律文书,绝大部分城市的城市管理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一种借法执法行为来探讨,缺少了对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现状可改善的现实性指导意义,法律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对于目前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困境应多从现实可行性角度分析,探讨从现实层面可积极改善执法现状。 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执法队伍自身素质较低 从我国频频发生的城管执法人员与被执法对象的暴力冲突事件中,不难发现城管人员的组成往往鱼龙混杂。依据我国现行的人事制度,城市管理执法人员主要是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国家公务人员;二是非国家公务人员。由具体调查得知,非国家公务人员在城市管理执法人员构成中占据相当一部分比重,而这部分人员往往是由临时工、雇佣工组成的非正式的执法人员。这个现状直接导致了在工作表现方面和国家公务人员几乎无区别的非国家公务人员的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执法不当的隐患问题。城市管理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执法工作涉及的知识面宽广,对执法人员的文化水平要求较高,而部分执法人员文化水平偏低,政治观念薄弱,对方针政策理解的不到位,则直接导致了执行不力的状况发生,所以执法队伍自身素质建设急需加强。 (二)执法对象流动性强 就我国目前的执法现状而言,城管的执法相对人大部分是外来务工者、下岗工人、失业群体,以及鳏寡孤独、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这部分人往往知识文化有限,谋生能力相对较弱。当他们面临城管人员的执法活动时,往往采取躲避的措施来对抗执法。久而久之,执法人员与屡劝不改的执法相对人的矛盾冲突升级,可恰恰对于这些群体来说,在城市各个街角流动摆摊经营是维持生活的全部,在没有合适的出路选择之前往往不会轻易放弃已有的基础,所以他们顽强“抵抗”,一旦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往往容易以暴制暴,情绪偏激,致使矛盾不断升级。 (三)执法社会环境差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的加快,大量的外来人员不断向城市进军,使得城市人口剧增,各种社会矛盾激增,城市管理日趋复杂。一方面,流动摊贩往往无孔不入与执法人员长期打“游击战”,这给执法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并且对执法人员的工作耐性要求很高。长期一来,执法人员采取暴力行为执法的概率就上升了。另一方面,部分市民的意识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对城市管理工作没有正确的认识。当执法人员在按正常程序执法时,碰到执法对象胡搅蛮缠或是老婆孩子齐上阵的可除模样时,围观的市民往往会倾向于看上去比较弱势的一方,继而是舆论的批评与指责,使得城市管理的社会环境进一步恶化。 三、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对策研究 (一)强化化执法人员的选拔机制 针对城市管理执法人员参差不齐的现状,必须要优化执法人员的选拔机制。首先,要加强执法人员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培训,尤其是加强执法人员的道德、法律的方面培训,使得执法人员在对方针政策的解读上更趋正确性,在政策的执行上更趋合理性,这样才能有效缓解日趋紧张的社会矛盾。再次,在城市管理执法人员的录用中,需采取合理的聘任机制。可采取统一考试或者模拟实际工作环境的方式进行考查,对不符合条件的及时解聘,以保证执法队伍的素质。最后,对在执法工作者屡次出现不文明执法的工作人员,应严格进行教育,给以严厉的措施,例如罚款、待岗甚至下岗的处罚政策。 (二)优化执法环境 城市管理执法人员应树立“为民执法”的正确理念,在执法过程中严格保证公正执法,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并加大执法工作的宣传力度,寻得市民的理解,在市民中重塑良好形象。例如可借鉴北京市城市管理局的做法,在市里各大电视台、广播、报纸等传播媒介中设立城管专栏,密切与群众的联系,提高群众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提高群众的参与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管理的难度。再者,对于违法、犯罪行为应加大打击力度,对有团伙、有预谋的暴力抗法、严重干扰社会秩序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以切实保障城管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众所周知,执法对象大多是生活在底层没有社会保障的困难群体,如果政策能提供他们能过上基本生活的保障,冲突将大大减少。例如,可以仿效上海的模式,划一片指定区域允许流动商贩经营,而不是一味的驱赶他们。正如俗话说的“关了一扇门,需开一扇窗”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四)探索新型城管执法方式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正在进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试点工作。这虽然有集中、统一行使法律赋予的行政处罚权的优点,但也不可避免的存在“决策与监督并列”不能有效监督的问题。在执法活动中,执法人员和执法相对人往往是“水火不相容”,但以暴力方式解决并不是执法者的本意,这样只会更加剧矛盾升级。本文认为有必要探索一种第三方监督执法的模式,第三方是独立于执法人员和执法相对人的平等群体,一方面更好的约束执法人员管控好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对执法相对人的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而不是简单粗暴的解决,留下更多的社会隐患。 管理行政论文:改变高校管理行政化、企业化倾向 有关部门对北京的11所市属院校、7所部属院校以及上海和西部地区的9所高校进行的调查发现,高校教师是一个活力和热情不足、教学和科研积极性比较低落的群体。 办好大学,有效地激发教师作为教学科研主体的积极性,实现高校教书育人、科研创新的功能,必须遵行管理大学、激励教师的一般性、普遍性规律,改进高校管理的制度模式和决策程序,改变当前的行政化、企业化倾向,让教师更广泛地参与学校决策,提高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为此建议: 1.教师作为教学科研主体的地位应得到应有的尊重,使其权利、收入和待遇不低于甚至在某些方面高于行政人员。只有当教师发自内心地感受到教学、科研是自己的事业,而不是另一个群体强加给自己的任务,并且自己能够根据科学规律和管理规律自主地支配教学和科研过程时,他们的积极性才能真正高涨起来。 2.建立公立高校校长的资格证书制度。对中层行政职务应进行岗位资格考试。高校管理应以科学的管理理论为基础,校长和党委书记应是高等学校管理专家,而不仅仅是某一学科的专家或行政官员。 3.学校的教学、科研事务应该以教授委员会为主进行决策。包括专业和课程设置、专业职务设置和聘任教师招聘和录用、专业人员考核、校内各类科研项目的设定和评审、学术奖项的设定和评选等,均应根据教授委员会的意见做出决定。 4.教职工代表大会应参与学校重大行政事项的决策。包括校内的干部制度、资金使用、工资制度、福利制度、住房保障制度等,凡关涉教师切身利益的事项都应由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王晓龙 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顾问) 管理行政论文:城市规划管理行政服务标准化问题刍议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城乡规划建设逐步健全完善,人民的依法行政意识进一步增强,对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阐述了行政服务标准化工作的积极作用,对城市规划管理和行政审批工作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城市规划;规划管理;行政服务;标准化 城市规划决定城市的空间结构和整体布局,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和未来,科学有效的行政服务工作是保证城市获得更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我市从实际出发,遵循合法、合理、效能、责任和监督的原则,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规划管理上,不断优化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配置,合理调整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积极提供高效快捷服务,城市规划管理效能得到进一步深化。但在近几年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城乡规划法规体系不够具体完善、规划审批与技术审查还没有完全分离、“建字口”部门联动机制还未真正形成、建设单位或中介机构诚信执行力不够等等,需要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大规划管理法制化建设力度,健全完善行政服务标准化体系,不断提升规划审批和服务标准化工作效能,使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走上健康发展轨道,确保城市空间和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一、要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切实增强做好行政服务标准化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动。要做好城市规划管理和行政服务工作,首先要端正态度,摆正位置,时刻牢记职责和使命,正确认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牢固树立“人民公仆”和“服务员”的思想,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城市规划管理法律法规和服务标准体系,不断规范行政审批和执法行为,为城市规划管理和行政服务提供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要进一步完善规划管理信息的公开和公众参与程序,不断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持续性。要坚持以民为本的方针,按照“能减则减、能放则放、能快则快、能优则优”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减少审批环节,积极构建便捷通畅的规划审批服务通道。要加强窗口人员配置和对窗口审批工作的授权,逐步建立起“一站式”审批办证的服务平台,不断提高窗口现场办结率。每一名窗口工作人员都要主动作为,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对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要积极开展“贴身服务制”、“绿色通道制”,努力落实“项目代办制”,真正把服务的意识、便民的理念体现在审批标准和流程的制定上,把“方便让给公众”的宗旨落实到具体的实际工作中,以主动高效的积极姿态为社会、为企业、为群众提供快捷、便利的规划服务。 二、要统一规范,建立体系,为做好行政服务标准化工作提供依据和保障。服务标准化的精神在于“统一”,标准化之下的所有行政行为都应遵循统一的规范、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要求,以保证整个审批服务过程流畅、顺利进行。一是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城市规划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要通过调研分析,本着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导向的原则,采取走访群众、现场察看、问卷调查、电话回访、客户评价等多种形式,了解体察民情,倾听群众呼声,切实掌握公众群体对规划审批工作的需要和期望。在此基础上,广泛收集或借鉴先进市区规划管理和行政服务工作的经验和做法,系统分析本市区本部门标准化的运行体系及运行特点,积极探索广泛适用性又有鲜明特色的服务标准化工作路子,认真研究编制适合本市区规划管理和行政审批工作要求的标准化体系。二是注重实际,科学编制。规划审批过程中因建设主体、用地位置和性质、建设规模等内容不同,导致审批工作存在复杂、多样、不固定性,也增加了规划审批服务工作的难度。鉴于规划审批的特殊性,编制规划服务标准化法规文件,就不能流于形式,而要实用,操作性要强。必须要进一步加大“一书两证”审批规范力度,健全完善规划服务标准化体系,要切实让报建单位非常清晰,技术指标规定多少就多少,申请方案符合标准就批掉,不符合标准就不批。对每项工作、每个环节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做不到位怎么办等,都要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性规定。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克服行政审批工作的随意性,不断增强行政审批效能。三是优化创新,改进完善。标准化体系的核心原则之一就是“持续改进”,只有根据形势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不断地完善行政服务标准化体系,才能增强行政机关对社会环境、对公众群众的适应性和公信力。为此,要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及时优化业务流程,修订规划审批标准体系。如,解决规划审批与技术审查分离的问题。突出抓好专业审图中介机构等市场中介组织的培育和扶持工作,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将原本由政府包揽的图纸审查全面推向市场,改由具备法定资质的专业审图中介机构依照国家规范进行审查,规划部门只根据专业中介机构的审查结果,签发格式化的审批意见书。另外,“建字口”项目涉及的部门多,应建立联合审批运作机制,在方案图纸的审定上,可由建管、消防、规划、气象等单位进行联合审图,实行“牵头受理、报送相关、信息共享、资料互认、联合勘察、会议协调、超时追责”,确保建设单位只要跑一个地方就能解决相关问题。 三、要加强学习,注重实践,不断提高规划管理和行政服务本领。学习是提升能力、改进工作、提高效率的根本途径和方法。规划工作者必须要不停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拓宽知识视野,改善知识结构,全面提升能力素质,不断增强为公众、为社会服务的本领。一是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规划管理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是一项全局性、复杂的系统工程。规划服务标准化对窗口和执法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有时间和质量限制,还有相应的服务标准和具体事项。要出色地完成规划审批、规划服务和规划监督等任务,就要加强规划服务标准化体系知识的学习,既要熟悉规划审批法规政策,又要清楚掌握行政服务标准化的相关知识,知道规划审批流程、标准和要求是什么,每项工作内容、每个工作环节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真正达到“时时处处学习标准化、人人事事实践标准化”效果,从而有效避免走弯路、出差错。二是加强业务技能的学习。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行政审批和服务质量的好坏。要维护好城市公共利益和规划法规的严肃性,就要熟悉掌握规划业务中涉及到的相关指标和技术规定,如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退后道路红线、公共设施配套等强制性内容,知道哪些是“钢性的”,坚决不能超;哪些是“高压线”,坚决不能碰;哪些是违反原则的,坚决不能办,切实维护好法律法规的权威,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确保“每一块土地都列入规划,不留下空白;每一个方案都按标准报建,不随意审批;每一个项目都按规划实施,不盲目建设”。三是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城市规划管理是涉及不同利益主题的行为,政府、开发商、投资者、普通市民等与城市的规划管理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求规划管理人员不仅要熟悉规划业务知识,而且社会管理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要过硬。为此,要坚持“技管”结合,进一步加强复合人才的培养。要结合本职岗位和实际工作需要,采取请进来辅导、走出去培训、组织业务轮训、开展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鼓励干部职工在职进修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渠道的加强规划管理和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规划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从而加快办事效率,提高审批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 四、要严格管理,规范行为,不断增强行政服务标准化工作实效。严格、正规的日常管理是确保行政服务标准化体系有效落实的根本保证。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职责。要切实加强规划审批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区分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坚持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规划部门行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负责本部门行政审批管理的领导和监督;部门分管领导要全程参与,负责把关,并协助解决和指导审批过程中出现的矛盾问题;科室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具体负责标准化工作的整体推进和有效落实。切实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前抓、科室负责人具体抓”的的良好机制。二是严格要求,规范行为。行政服务中心是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言行举止代表政府部门的形象。为此,要严格按照行政服务标准化要求,从行为规范、项目办理、硬件环境等具体事项入手,要求每个工作人员一言一行都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内容都要严格把关,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做到用管理服务标准,用标准规范管理,切实形成“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凡事都有结果”的有效机制。三是积极宣传,广泛参与。要加大城乡规划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群众了解、支持城乡规划建设工作,保证在规划管理行政审批时,能充分听到有关利益主体和人民群众的呼声,不断扩大规划部门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要完善规划信息公开制度,采取多种方式,安排一些公开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的活动或平台,如将办事流程绘制成流程图,在流程图的每一个环节下面标明相应的服务标准,并通过印制宣传手册、报刊或网上等各种有效途径向社会公开,做到规划审批标准化、制度化、法制化、公开化、透明化,让办事群众一目了然,既方便了群众办事,也有利于对服务结果进行评价,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城市规划管理和监督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四是加强监督,严格考核。要加强规划审批工作的监督管理,每一项工作程序都要有计划、有执行、有监督、有反馈,对工作进展到哪个环节,都要有严密的跟踪,对出现的问题要立即进行整改,确保服务质量持续改进。要以网上审批为支撑,以电子监察为保障,建立网上监督运行机制。把规划审批的标准和流程固化到网上行政审批系统,全面实施网上申报、受理和审批办理,做到规划审批“规范、透明、效能、可究”。要积极做好绩效管理和考核工作,不仅注重年终考核结果,更要注重平时服务过程,切实改变“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实绩”的陈旧思想,不断提高绩效考核的客观真实性和公平性。 管理行政论文:分析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是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管罚不明、执法强制力弱、执法成效低下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城市发展。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究其原因,进而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关键词】城市管理 行政执法 问题及对策 原因分析 1.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 1.1管罚不明确 城市管理的内容几乎涵盖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如环保、工商、交通、规划、绿化等,这就要求城管必须行使全面化管理的职能。但是,现阶段执法局集中实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职能,其他的行政部门的职责或多或少的被削减,并不进行日常事务管理,这就相应的增加了执法局的日常工作量,而城市管理多而杂的工作,必定会影响到执法效果。如在城市流动摊位和店外店管理中,一般情况下,要求市容和工商齐抓共管,但是,在行政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谁许可,谁管理”,也就是说,这些小商贩仅仅服从于工商管理,而对市容单位却不具有依从性,因此,在工商管理不执行的情况下,小商贩的违规经营行为很难得到遏制。 1.2执法强制力弱 执法强制力是保障执法效能的关键条件,但是,在执法工作中,并没有相应的强制手段作保证,这就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如行政相对人不配合执法、机动车乱放、垃圾乱倒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城市市容、市政。由于强制性保障的缺失,在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往往不具有强制性,其只有管理而并没有执法的权力,若进行过渡管理,则会出现一些暴力抗法和暴力执法的行为,进而会造成一些不良社会影响,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管后期管理。 1.3执法方式单一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城市和谐发展。在人们思想观念开放化的今天,城市管理的方式也应发生多元化的改变,尤其在构建人文城市的环境下,城市管理的方式应当适应于人们的要求,坚持人本管理的原则。但是,现实中,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方式相当单一,仅仅停留在“罚款”管理上,这就不免会使人产生抵触心理;而尤甚的是,一些执法人员将自己的职责和权力定位不清,在面对抵抗管理的行为时,会以暴制暴,这就有悖于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原则,从而起不到城市管理的目的。 1.4执法成效低下 执法成效低下是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重要问题。行政执法是为了促进城市发展,维护人民利益,但是,由于一些主客观的原因,造成此目标很难实现。其一,城市管理的范围较广,且内容较多,这就增加了行政执法的难度,影响了执法成效。其二,在执法过程中,一些执法人员受到被管理者的言语威胁,甚至是行为威胁,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安全保障制度或是措施,使得人多城管无法正常行使自身职能,不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这就影响了执法工作成效。 2.问题原因分析 2.1权责定位模糊 执法局的职能范围虽然有一定扩大,但是,从只能效果来看,仍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要求,其关键原因在于没有正确定位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权责。其一,权职不对称。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工作范围虽然广泛,但是国家并没有出台专门性的法律法规规定城管执法范围,城市管理工作只是根据地方政府的文件行使部分职能,这就相对降低了执法管理的权威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城管工作的权力。其二,责任没理清。在相关性法规缺失的情况下,管罚范围、管罚力度并没有全面规定下来,执法局在具备行政执法权力的同时,也将相应的责任揽在自己身上,而面对繁杂的日常管理工作,执法者很难明确自己的实际管理责任。 2.2执法法制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缺乏专门而独立的城管法律体系,有关的法律法规之间的冲突性较强,缺乏统一性,如一些地方政府从本地区利益出发,制定一些地方性法规,而受地域保护观念的影响,其中的一些法规与中央制定的法律具有一定冲突性;很多地区仅仅依靠地方性的法规作为执法依据,而没有国家正式法律的支持;一些法律仍旧停留在十几年前,如很多地方仍旧采用1992 年颁布的《城市绿化条例》进行绿化管理,这就与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要求不适应,进而影响了执法效能的发挥。 2.3执法模式滞后 市场经济的发展,必定要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模式与现代经济相适应,但是,很多地方仍旧坚持传统的管理模式,从而造成执法效力不高。其主要体现在:管理停留在“见面管理”上,信息滞后,管理被动;政府管理缺位,权责不明,多头管理;管理粗放,常利用运动式、突击式管理;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造成事发后推诿责任。 2.4执法人员素质较低 执法的实施的过程,归根结底是执法人员发挥其职能的过程,这就需要执法人员具备强硬的城市管理专业技能,但是,现阶段仍存在违规执法、暴力执法的行为,这集中反映出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其主要体现在:执法专业性缺失,在执法过程中,仅仅认识到自己要执法,而并没有认识到如何执法;执法人员的职业素质较低,一些城管利用制度漏洞,采用“走后门”的方式进入城管队伍,还有一些城管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经受不住经济诱惑,往往出现以权谋私、滥用职权、暴力执法等行为。 3.解决问题的途径 3.1健全城管法制,理清权责 法律法规是实现执法的最权威的保证,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建立健全相关性的法规,以明确城管局的权责范围以及规范城管的行为。其一,健全法制。制定规范城市综合执法的法律,统一全国各地现行的相关规范,实行集中行政处罚权,健全地方法规,将综合执法纳入各行业法律法规之中,为城市管理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制定统一的《城市管理法》,明确执法组织的权责、地位、人员编制、组织管理等,从法律上为综合执法提供保证。其二,明确主体。城市管理的主体有具有城市管理权限的行政机关和社会群体,因此,在城市管理中,要以立法的方式,确定该行政机关的权责,并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将学校、企业、媒体等社会各方因素吸引到城市管理之中,以有效促进城市和谐发展。 3.2更新执法方式,坚持人本管理 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城管要改变原来单一的执法方式,从服务民众的角度出发,全面更新观念,转变行为,切实做到服务于城市发展和人民利益。其一,加强沟通。在执法过程中,要以教育和沟通方式为主,向被管理者宣传城市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知识,在提升意识的基础上,实现民众与城管的协作,创建一个和谐的执法环境,禁止采用强制性的暴力执法行为。其二,设置场所。针对一些无照经营的游商,在适当的地方设置专卖区、解禁区,并规范其经营,这既能实现管理之目的,又保护了民众利益。 3.3加强执法监督,提升执法效力 一方面,加强内部监督,设置专门的监督管理机构,对执法者的行为进行监督,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根据执法人员的行为表现给予不同层次的奖励或是惩罚,以有效规范执法者行为。另一方面,充分运用网络公共平台、信箱等,调动社会群体参与到执法监督中,并公示典型现象,以此实现城市管理的有效性。 3.4提升人员素质,强化执法专业性 一支高素质的城管队伍是实现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效能的关键因素,一方面,要加强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建设。通过教育、培训、学习等方式,促使执法人员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管理技能、法律法规;实行竞争上岗制,展开公开竞争、择优录用,以此提升执法人员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心理和素质建设,增强城管的责任心,使城管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增强执法人员的正义感和抗压能力,保证公正执法、严格执法。 4.结语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是构建和谐城市的重要保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城管行政执法工作必须改变传统的执法模式,树立人本管理的观念,提升执法人员素质,采用多样性的执法手段来实现执法效能;同时,相关部分要建立健全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强化监督,以提升城管行政执法的权威性和强制力,规范执法人员的行为,进而促进城市和谐发展,保护人民的合法利益。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江苏 溧阳 213399) 管理行政论文:高校学生管理行政立法的定位与完善 摘 要 当前高校在学生管理中与学生间的法律纠纷日趋增多,其原因是高校的法律地位,高校与学生的相互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纠纷的解决方式未护明确,即高校学生管理在行政法上的定位不清,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终归宿则是进一步完善高校学生管理的行政立法。 关键词 高校 学生管理 行政立法 广义的高校管理应为高校对国有财产、师生员工的全面管理;而狭义的高校管理是指高校对学生管理,即学生管理。所谓学生管理,“是指对学生入学到毕业在校阶段的管理,是对高等学校学生学习、生活、行为的规范。”本文仅从狭义角度探讨高校学生管理在行政法上的定位。高校是复杂的事业单位,其组织内部具有主体众多、法律关系多样的特点。既有学校与教师间的法律关系、学校与学生间的法律关系,也有教师与学生间的法律关系;既有民事法律关系,也有行政法律关系。这就必然地导致了高校管理的复杂性。总体而言,高校管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研究的出发点:当前高校学生管理中的问题 众所周知,学校是传道授业解惑之所,高等教育更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为己任。为此,高校必然要强化对学生的管理,但这之中也存在着管理方式简单,甚至不依法管理的情形。同时,当前部分高校中学生问题也多,这些都说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管理是势所必然。可现实是,诸多高校,包括很多名牌大学在努力加强学生管理、为学生的成才呕心沥血时,却作为被告被自己的学生“无情”地推向法院的大门。这一巨大反差引起了社会各界包括法律界的深刻关注,高校成为人们关心和研究的热门话题。 然而,当前对高校的研究,“大量的探讨都集中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扩招及学费的提高等热点问题上。相形之下,对高校的角色定位,职能性质,法律责任的承担等问题却很少有人论及。而这些问题却正是近年来刘燕文这类案件在各地频繁发生的根本原因。从远期讲,则有可能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因此,只有完善和加强对高校学生管理的研究,明确高校在学生管理中的法律地位和职能,清晰地把握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等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高校被诉之类问题,才能将高校教育资源发挥到极至。 2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几个问题在行政法上的定位 2.1高校在学生管理中的职能及法律地位 一般而言,高校的性质为事业法人,属于民事主体。但它又与普通的事业单位有别,在性质上具有特殊性。其特殊性表现为它的主要职能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本是一种国家职责,因为各种原因,国家将其交由高校来实施。以管理者的身份,单方行使国家职能,对学生进行成才教育,以期实现国家人才培养目标。这类活动理所当然地带有明显的行政管理色彩。高校在行使这些管理职权的行为也就顺理成章地是行政行为。 2.2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 高校在对学生实施教育行政管理的时候,是授权组织。顾名思义,授权组织在行使法律、法规授予的行政管理权时,是行政主体,因此,此时它与学生是一种当然的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但是,亦不能因此认定高校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完全的行政法律关系。在有的情况下,它们之间却是民事法律关系。明确了高校对学生的行政管理后,应进一步了解高校对学生违反教育法律规范以及高校自订的校纪校规后,对学生的处理决定等问题。依照《教育法》的规定,高校享有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处分的权利。可见,法律赋予了高校对违纪学生的处分权。 2.3高校学生管理中教育行政纠纷的救济 本文的教育行政纠纷,仅指高校在行使法律、法规授予的管理职权时,与学生发生的行政争议。即学生对高校对已作出的纪律处分和其它处理决定不服,而在高校与学生间发生的纠纷。现今教育方面的法律规范对学生合法权益的保护是不具体、不全面的。正如前文所言,学校在对学生管理时,是行使法律授予的行政职权,是行政主体。按照行政法理论,相对人对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既可申请复议,也可提起行政诉讼。 3完善高校教育行政立法 我国教育方面的立法从总体上说已比较完备,基本形成体系,但是,由于这些法律规范性文件多是多年以前的产物,仍带有较明显的计划经济时代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其滞后性日趋明显。所以,修订完善教育行政立法已刻不容缓,并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教育法》第28条将学校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等规定为学校的“权利”。笔者主张,这些“权”都属“行政权”,宜改为使用“权力”二字更准确。并应在此基础上将学校的民事权利和行政权力分门别类予以规定。如此,方能实现高校对学生的行政管理有法可依,学生以高校为被告提起诉讼和法院受理有法可据。 3.2明确高校管理中对违法乱纪的学生所作处理的形式 如对《教育法》第42条第4款,就应在原有法条基础上,进一步具体明确学生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可提出申诉来的期限,向何地、何级、何类具体部门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宜应明定因侵权行为性质不同,可提起民诉或行诉。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论文:西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学改革探析 摘要:贵州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于2012年进入本科专业预警名单,这对该专业的发展既形成挑战也是进一步完善的机遇。西部高校由于等方面原因,导致该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培养目标不明晰、课程体系设置不舍理等问题。本文以贵州M高校为例,主要剖析人力资源专业本科教学面临的各种困境,从而探索解决对策。 关键词:西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发展现状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从“劳动经济学”专业发展而来,1992年国家教委决定将“劳动人事管理”专业更名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1998年才真正进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独立发展的时期,1999年全国只有37所高校开设该专业,2000年增至61所。通过多年的发展该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量能在各类企业、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区组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如今该专业由于开设院校太多、高校扩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导致该专业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状况令人堪忧。比如在西部地区,贵州省2012年启动普通高校本科专业预警退出机制,该专业被列入预警名单。基于此,高校必须进一步明晰学校定位、培养目标、办学思路,以适应社会需求,推进专业良性发展。 贵州M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该校2006年新增本科专业,现有在校生228人。在教学方面,为了提高学生实践水平,学校和教研室积极与校外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或调查,并且提交实习或调查报告,使学生掌握调查问卷设计、制作、分析的技术;注重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技能训练诸如公务员面试模拟训练、写作能力训练、模拟招聘和培训、模拟绩效评估等,根据学生就业选择的特点,进行专门的辅导,培养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领悟到相关专业知识,达到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要求。为更好适应专业教学工作的需要,优化了师资队伍结构,保证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充分供给,鼓励支持青年教师求学深造,并针对科研能力的提升问题开展相关培训。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学生主要设置了三大课程模块,公共课、专业课、选修课。其中专业课主要围绕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开设,注重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选修课主要开设一些注重扩宽学生知识面和动手能力的综合素质课程。近三年以来,学生考上初级、中级会计执业资格证、人力资源管理师、教师资格证等五十多人次,2010届毕业生人数为43人,就业率为98.04%;2011届毕业生人数为39人,就业率为94.87%,考研率为5.1%;2012届毕业生人数为46人,就业率为93.48%,实现了较高的就业率。 二、M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困境 (一)专业发展支撑条件不足 1、基础支撑条件 随着人力资源管理学科校企合作项目和实践教学的加强,教学经费的需求也随之增加,然而M高校现行教学经费已经不能满足其需要,需要及时增加教学经费的投入。M高校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较低为落后,学校办学经费有限,在人才引进方面较为困难。目前,贵州省高校人力资源专业的教师。大部分具有较高的学历和较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从理论到理论,缺乏在公共部门、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经验,加之教学任务重,学历职称压力大,缺乏实践锻炼的时间、机会与动力,实际经验不足,动手能力不强,M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研室专职教师14人,年龄大多集中于29-34岁,其中有2人为在读博士,实际在岗教师只有12人,数量相对不足,导致教师整体教学任务重,再加上经费不足等原因,该专业教师除了到外校攻读博士学位,从2006年至今很少有外出学习机会。由此可见,该专业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过于年轻化,教学及工作经验不足,且尚未形成有效的科研团队,总体上还需要进一步强化针对青年教师在教学与科研方面的培训与开发。 2、专业教学存在问题 第一,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不合理。2012级教学计划中公共基础课程共计1026学时,占整个学分比例为30.97%,专业基础及专业必修课共1566学时,占49.43%,专业选修课共180学时,占5.68%,素质教育课90学时,占2.84%,实践环节包括社会调查、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占9.09%。从所占学分比例来看,公共基础课所占比例过大,在专业课程中只有人力资源会计、培训与开发、招聘录用与配置管理信息系统设置实践教学环节,而且在1746学时的专业课程中只有32学时。 第二,缺乏实践教学。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面临学校外联系实习单位难度加大,实习经费少及时间短、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在教学计划中的社会实践方面,要求学生在大二暑假进行假期实习,要求学生第二学期到学校报道时上交带有实习单位公章的实习鉴定及一份实习报告,但部分学生不愿实习而出现弄虚作假行为。另一次则为大四毕业实习,这一次实习不少同学已将其作为工作试用阶段,态度积极且认真,可已到用人单位要求学生具备实践能力的时刻。 第三,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工具方面,虽然引入了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但是没有体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功能,而只是对传统工具的简单替代。在教学形式方面,主要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讲授方式。考核方面,课程考核中选修课程一般采用开卷考试或课程论文等形式,而非选修课程则一律采用期末闭卷考核形式。成绩构成为平时成绩占30%(包括日常学习中教师对考勤、提问、作业完成情况等的评价),期末成绩占70%(专业课程体现为期末考试卷面分数)。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形式也比较简单,以开展就业专题讲座、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为主。 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积极提升办学条件 首先,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上,企业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平台,通过在企业人力资源相关部门实践,亲身体验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工作,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知识,锻炼实际操作的能力。因此,必须进一步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并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机会。但是,尽管如此不少学生在暑假实习和毕业实习时难以找到对口的实习部门和岗位,或在对口的岗位却学不到相应的知识,这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非常不利的。针对上述现状,应加大人力资源模拟实验室建设的力度为学生提供校内实践场所,使学生能在“模拟”的环境下掌握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技能,学会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借此机会对企业实际运作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的认识,为毕业后成功地走上社会参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打下基础。此外,专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支撑,针对M高校教师队伍现状,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吸收和培训具有高学历、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态度严谨的教师队伍,以保证能够实现“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完善教学体系,全面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及人文素养 1、优化课程体系设计 课程体系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基本手段与措施。基于目前的M高校的教学计划,可在当前课程设置基础上,可增设诸如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等具有一定时效性、前瞻性的提升专业职业能力的相关课程以及计算机高级应用等适用性广泛的一般职业能力的相关课程,以有力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同时,针对M高校缺乏实践教学这一问题,尤其应注重科学合理地设计符合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针对现有教学计划应适当增加专业课程及素质拓展课程比重,尤其应该注重在专业课程中增加实践环节,将诸如绩效管理、薪酬管理、招聘与培训、工作分析、人力资源会计等实践性较强课程设置为实训课程,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学生综合性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加快本专业相关课程选修化的道路,积极开设员工心理帮助、管理沟通、组织文化、战略管理等选修课程,为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课堂之外,积极聘请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家学者或者大型企业人力资源方面的主管等到学院开设专题讲座,拓展学生视野,更好地理解人力资源管理所需各项技能。此外,可参照英国的Sandwich Course安排,对现有的固定学制进行改革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大学生延长大学修读时间,鼓励大学生勤工助学、半工半读,甚至工作一定时间以后继续修读学业。 2、丰富教学方法,注重学习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首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将进入企业,可在大一就安排学生集体到实习基础或工厂当中进行参观,让学生对企业有一个大概的认识,以更好地引入相关的课程;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可引入专业培训机构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的形式,通过小组讨论、专题汇报、情景模拟等方式开展参与式教学,并且可以针对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方法,如《组织行为学》运用角色扮演、《人力资源会计》运用模拟实验、《薪酬管理》运用社会调查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因为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而主动地学习,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而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提高;其次,在就业能力培养方面可在传统方式基础之上引入一些新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方式,如就业心理辅导、职业适应性辅导、职业测评、体验式培训。再次,通过实习基地的建设,根据学生专业培养目标及学生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实习,并分配教师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训练和指导,以保证实习目标的实现。 3、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必须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实践能力,而非部分同学在期末考试中表现出的优秀记忆能力。因此,可适当降低传统的笔试在整体评价中的比重,同时,针对传统的考核方式一些专业课程可根据教学目的大胆地尝试新的考核方式,如《工作分析》可采用将学生分组的基础上,以团队协作方式对某一具体职位采用人员导向性的工作分析系统(PAQ、JEM、TTAS)或工作导向性的工作分析系统(FJA、TIA、CIT)等进行职位分析,并最终形成职位说明书,相对于传统的试卷考核方式能够更有效地让学生加深对本门课程的理解及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无论采用任何考核方式,一定要注重学生对诚信。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论文: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动关系课程教改探索 摘要 文章从当前普通高等院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培养服务地方的应用型人才目标出发,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分别从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了“劳动关系”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以适应新形势下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应用型人才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劳动关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普通本科院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对自身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的规格越来越清晰,培养服务地方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一致选择。基于培养服务地方的应用型人才这样的定位,就要求在人才的培养模式上要处理好学科体系与实际需要、就业市场的关系。①这反映在教学上不仅要注重理论基础知识的讲授,而且也要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就业特点,注重应用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 劳动关系是研究劳动关系的基本理论、制度模式和运行规律,是一门涉及管理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交叉学科,目前在很多本科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动关系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和劳动经济学专业等经管类专业均有开设。该课程属性决定了劳动关系课程教学活动不仅要重视劳动关系的基本理论和原理知识的讲授,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协调处理劳动关系的实践能力。就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来讲,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由于人才培养定位不同,因此对于劳动关系课程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应该是不同的。比如劳动关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劳动关系管理师”,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应用型人力资源管理工程师”,基于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同,劳动关系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以及教学内容范围应该就有差异性。但是,从目前我国一些开设劳动关系课程的普通高等院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来看,受制于传统教学模式和师资力量的学科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劳动关系课程的教学中,其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的制定与其他专业雷同,教学内容难以体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对这一课程的特定需求,在这种背景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就不能真实有效地落实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就难以实现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因此,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引下,东莞理工学院的教学团队从2007年开始对劳动关系课程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分别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劳动关系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以适应新形势下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需要。 1 修订教学大纲,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制订课程教学目标 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由于该专业培养的是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工作的应用型人力资源管理“工程师”,其专业技能之一是具备劳动关系协调和处理能力,②且这种能力应该是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和实务操作中。结合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人力资源管理者就必须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根据这一情况,将劳动关系的课程教学目标确定为“力求使学生能够掌握劳动关系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尤其是加强对我国(国家、广东省和东莞市三个层次)现行的劳动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并使其初步具有运用自己掌握的管理方法以及相关劳动法律知识观察、分析、处理有关人力资源管理中劳动关系问题的能力。” 2 重新编排教学内容,突出应用性特征 在新的课程教学目标指导下,为了突出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目标,将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编排,将劳动关系课程内容划分为“理论篇” 和“实务篇”。其中,理论篇主要包括劳动关系导论、劳动关系理论和劳动关系主体角色等内容,目的是让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当前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的基本制度和一般规律;实务篇按则按照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来设置,包括招聘录用管理、劳动合同管理、集体合同管理、薪酬福利管理、绩效管理、培训和保密制度、离职管理、特殊员工关系管理、劳动争议处理和非标准劳动关系管理。这种教学内容的安排可让学生们清晰地认识到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中。 由于受课时的限制,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理论篇与实务篇的学时分配为1:4,同时在实务篇内容的教学中,强调以劳动法律法规为基石,以企业的用工流程为主线,从劳动相关法律法规视角讲授人力资源管理的招聘、薪酬、绩效、培训、离职等各个环节如何规范合理用工,以减少和防范劳动纠纷的发生或顺利地处理劳动争议,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发展。针对学校学生生源地和就业地主要集中在广东省内尤其以珠三角和东莞市为主的特点,在实务篇内容的教学中无论是劳动相关法律法规的讲解与运用还是案例的选用侧重以广东省和东莞市为主。 3 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应用能力的培养 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和核心集中在“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基本问题上,要全面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除了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积极改革外,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是一大关键。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在教学中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或记”的课堂灌输教学方法改为“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和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实施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案例分析。案例教学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是教师根据每个知识点来设计案例,案例的选择尽量选择广东省尤其是东莞市的企业实例,这样既可降低学生的距离感,又可以让学生对本土的劳动关系状况有真实的了解;其次,在案例分析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导,教师起引导和指导作用。如在招聘录用管理中选择“广东东莞诺基亚乙肝歧视案——2007年十大劳动纠纷案例”作为教学案例后,先让学生讨论分析这起纠纷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给用工单位的招聘管理的启示是什么?然后老师再对学生的讨论发言及案例分析结果作出点评和总结。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情景模拟。案例教学固然可以强化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理解,但由于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学生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分析问题的,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制约,而情景模拟则通过为学生创设现实活动中的情景,进行仿真实践,来弥补学生社会实践的不足。在劳动关系的课程教学中,情景模拟主要用于招聘广告的设计、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劳动争议的处理中。 第三,实践体验。在实践体验这个环节中,主要采取了“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为真切地了解、体会和认识社会。 “请进来”是指在教学中邀请本地企业、工会、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和律师事务所等组织中的相关资深从业人士,来学校根据自身的工作实践开展专题讲座或学术报告,以此给学生创造与实战专家直接对话和交流的机会,以加深对劳动关系实践的理解,开阔视野,活跃思维。 “走出去”是指学生到校外进行劳动关系相关的体验性认知活动和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调查研究。第一,要求每位学生到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企业至少收集一个劳动纠纷案例并进行整理分析;第二,组织学生到人才市场的招聘现场、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和企业进行参观学习;第三,进行专题调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关系相关专题调查,并撰写专题报告。如先后组织了以“《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以东莞市为例”、“《劳动合同法》背景下高校后勤劳动用工的若干思考——以东莞理工学院为例”、“工会在劳动关系协调中的作用——以东莞市为例”、“金融危机对东莞市外资企业劳动关系的影响及对策”、“东莞市劳动争议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东莞市2010年重大劳动争议案件为例”和“集体谈判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作用——由东莞市新生代农民工劳资群体性事件引发的思考”等多方面的专题调查与研究,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调研,不仅强化了学生对劳动关系实践的认识,而且锻炼了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毕竟劳动关系课程开设的时间较短,在实践中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无论是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或是课程考核评价方式都值得教学人员去探究,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切实培养出大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优秀人才。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论文: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培养体系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有关规定,我国高校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需要培养两种人才:一是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研究型人才,二是在各部门从事经济管理实际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嘉兴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2000年经教育厅批准设置的本科专业;2000年成为浙江省唯一的人力资源管理本科自学考试主考院校;2003年确定为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2007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厅重点建设专业验收,成为浙江省重点专业。本专业围绕学校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办学定位,一直致力于学生技能培养方面的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也显现出一些问题。 (一)嘉兴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培养体系现状 嘉兴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培养体系主要是从学生基础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三个方面入手,已经构建了比较科学合理的专业技能培养体系,近几年来,以专业技能培养体系为指导,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1.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技能为目标的基础技能培养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本专业开设了基础课实验实训,主要包括计算机基本训练和外语基本训练等项目,以全面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 2.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为目标的专业技能培养 结合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工作能力的要求,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点,为提高学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本专业采取实验实训、经管基本技能训练、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等多种形式,要求学生毕业论文写作必须和毕业实习工作相结合,加强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的培养。 3.以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 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管理综合能力,适应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更高要求,本专业利用各种渠道,充分利用第二课堂,采取让学生积极参与ERP沙盘操作、社会实践、企业实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走进企业,全面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际,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二)嘉兴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培养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几年的实施探索,总体感觉本专业技能培养体系在体系架构上是好的,但在专业实验体系的构建上还显得比较混乱,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主要表现为: 1.技能培养体系总体良好,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有待提高 本专业技能培养体系经过这几年的实施证明,技能培养体系总体良好,符合我校培养目标和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要求。但由于社会不断发展,企业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企业对本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本专业的技能培养体系,在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上还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体系架构,在课程实验、专业实验教学模块及实验教学方法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由于实验教学体系上存在较多问题,影响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并最终对本专业技能培养体系的实施效果产生了一定影响。 2.实验教学实施过程中面临较多问题,需要逐步解决 技能培养体系构建以后,由于实验教学体系还没有构建,本专业实验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实验教学层次不分明,实验教学内容缺乏一体化的整合,实验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实验项目之间的脱节现象,大多实验教学基本上是在固定的场所模拟进行,不能将企业的实际情况反馈到高校,就不能保证实验环境、实验内容等不断更新与完善,不能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也就不可能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 3.实验教学多在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进行,经管实验中心优越的实验室没有充分利用 近几年来,本专业实验教学大多在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进行,但我校经管实验中心成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以来,实验室建设有了很大提高,相关的实验室有人力资源实验室、人力资源沙盘实验室、ERP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ERP沙盘实验室等一系列的实验室,这些优越的实验室条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直接影响专业实验教学效果。 (三)嘉兴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培养体系改革思路 1.改革理念 本着“明确思路、创新理念、塑造亮点、创建示范、加强规范、保证常规”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构建思路,坚持一要充分利用我校经管实验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这一优越的实验条件,用足用好现有的实验室资源;二要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市场需求和我校学生现实状况出发,对以往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项目实施加强与改进相结合,在探索两者契合点的基础上力争构建系统性、科学性和具有可操作性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特点及我校经管实验中心的实验条件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图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图 2.改革具体思路 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主线,以现有技能培养体系为基础,充分利用经管实验中心优越的实验条件,以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为主线,构建新的实验教学体系;以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综合操作实务等企业人力资源工作内容设计专业实验教学模块;采取模拟型实验教学、案例教学、行动学习法及探究型实验教学等多种实验教学方;加快校内团队素质拓展实践基地建设,使其成为学生校内实践的重要基地;加强与拓宽校企合作联合人才培养基地,全面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全面实施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体系,为实现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3.改革预期成果 为实现学校“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结合学校实际和市场需求情况,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进行改革研究,这是顺应我校全面推行教学改革、实现“做强经管”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从总体来说,改革将达到如下预期成果: (1)优化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真正适合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点的实验教学体系并全面实施。 (2)全面提高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各项素质,使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能真正成为适合市场需要的有用之才。 (3)全面提高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的各项素质,使本专业教师能够成为既有一定理论知识,又有一定教学能力,更有一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技能的“双师型”教师。 浙江省新世纪教改项目《依托经管实验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研究》(编号:YB01047)阶段性研究成果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论文:浅议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本科课程设置 摘要:本文讨论了二本院校HRM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教学改革中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问题,对HRM本科课程设置给出了若干具体建议。 关键词:地方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设置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在国内的热度不断走高,主要原因有二: 1、从劳动力市场需求方面看,由于我国人口红利窗口逐渐结束、劳动法律逐渐严格、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等多方面原因推动,我国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整体上有所增加,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上扬。 2、高校重视度增加,特别是一些管理类专业的转型压力使得设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高校迅速增加。何凌怡、姚芸芸注意到,工商管理专业的宽泛性已成为该专业学生就业难的一大原因,已经被列入教育部控制专业名单。很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考虑转型,人力资源管理是很多工商管理专业转型选择之一。 根据EOL网站数据,1999年全国37所高校开设HRM本科专业,2009年已增至288所(未考虑独立学院、高职高专、自考)。本文拟对西部地区某老牌二本院校(1999年之前即开始举办本科的高校)HRM专业课程设置问题进行一些讨论。 二、二本院校HRM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1、劳动力市场正确定位原则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二本院校人才培养规格介于研究型大学与高职高专之间即所谓应用型本科,因此二本院校HRM专业第一、首位、最主要目的不是培养学者、也不是培养企业家,而是主要培养劳动力市场中的中级劳动力,具体即中小企业、政府从事人事行政工作的基层与中层管理人员。 当然,这并不是完全否定出现二本院校中少数优秀学生进入大型企业、政府部门担任要职的可能性。如何为少数学生设计充分成长的灵活培养机制,并非本文主题,本文讨论的是如何在HRM专业针对多数学生设计课程的问题。 2、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理论课程与应用课程平衡 我国传统文化一直存在“重学轻术”的偏见,特别是在现有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下,强调学术与理论研究的研究型大学占有更多的办学资源,因此地方高校普遍存在升格冲动,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管理层缺乏自知之明,偏离地方本科院校应有的地方性、大众性的办学特征,热衷于把学校办成研究型大学,培养市场需要数量较少的高端劳动力,学校定位虚高,结果是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劳动力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早在30多年前原剑桥大学校长阿什比(Eric Assby)就指出“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英]阿什比.滕大春译.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21世纪的科技发展深度与广度将大大超越19、20世纪,高等教育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体现在传统学术与职业关系上,一大趋势是越来越多高校学术性和职业性的界限日渐模糊、融合,单一的学术价值取向正在逐渐软化。实际上,即使长期坚持通识教育、博雅教育、古典教育的美国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近十五年来也开始减少通识教育课程,增加职业性课程。 社会需要学术研究人才数量远少于职业人才,今天绝大多数高校的绝大多数毕业生并非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职业工作,不能刻舟求剑地将100多年古典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与今天大学就业去向相提并论。因此,二本院校HRM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避免高等教育小众化时期的学科化、学术化、理论化特征,适当突出人才培养的非学术就业基本取向,建议理论与应用、学术与职业课时数量按照5:5或者4:6比例考虑。 3、尽可能采用国内外权威标准 课程设置与课程教学大纲充分参考国家、公司大学、行业协会等制定的标准。地方高校多数专业的资金、科研实力有限,教学管理与教师的视野相对局限,在课程设置上与其自行摸索,重复前人走过的弯路,不如采取拿来主义态度、一步到位。 以创业管理课程为例,如果由教师自行设计大纲,由于个人力量有限,课程设计质量难免受限,实际上创业管理课程早已存在权威大纲,直接采用或者稍加调整即可,比如国际劳工组织开发SYB、KAB等多种教材(2007年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国际劳工组织KAB教育广西首所试点院校)等。 4、毕业生短期就业与长期发展的兼顾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已不再是传统的终结性教育,高等教育必须增加基础性、通用性、复合性教学内容。主张二本院校教学活动应该主要集中于多数社会职业所需知识技能,并非完全否定培养学生学术能力的必要性。 职业技能解决的是短期、当前的就业生存需要,而学术能力解决的是长期、未来的职业发展需要,两者完全可以而且应该互补、结合起来。实现互补的基本思路是: (1)开设培养学生变换职业所必需、迁移性很强、学生难以独立或者毕业后难以抽出足够成块时间学习与练习的知识与技能之课程,比如汉语、英语、研究方法论、定量分析、编程知识与技能是人类社会绝大多数工作都需要的。 (2)开设一定比例人文课程。 三、二本院校HRM专业课程设置的具体建议 本科专业课程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理论课、实验课等。本文不给出详细课程计划,HRM典型模块所对应的专业课程设计由于其自明性也不涉及(比如人力资源管理的招聘、培训、薪酬、考核等4大典型模块都需要单独开设一门课),而只讨论基础、专业课程设置,不讨论课时。对于两课、英语等教育部规定的课程也不做讨论。 1、跨工作、跨领域知识与技能课程模块 具体包括母语、外语、研究方法论、定量分析、计算机应用尤其是编程能力是从事各项工作都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可迁移性非常强,具备合格的上述课程训练,那么可以快速自学与理解新知识与技能,理应突出课程设置。 实际上,这早已是欧美一流高校的普遍做法。哈佛把定量推理(Quantitative Reasoning)列入11个核心课程领域之一。耶鲁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等都把写作、外语、定量推理并列三大必修(Distributional Requirements)课程。 国内有少数高校如华中科大开设《中国语文》选修课,该课程32个学时、2学分,考试为闭卷考试(称《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学生未达标不得获学位。二本地方院校可以考虑引入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课程。 研究方法论课程能够培养学生如何凝练问题、搜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流利表达等跨领域能力,正是如此欧美高校本科阶段普遍都开设了研究方法课程。长期以来国内地方本科院校普遍没有在本科阶段开设研究方法论课程,这是一个重大失误。 定量分析模块有5门子课程: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基础、应用统计(含计量经济学)、管理建模。压缩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部分课时,增加应用统计、管理建模课时(有些二本院校经济管理类本科微积分课时甚至达到160多课时之多)。定量分析教学全面引入相关软件如Matlab、SAS或者国产DPS统计软件等。数学实验课时比例要足够,可以要求学生自带笔记本电脑在教室中实时练习,大大降低对实验室资源的要求。 2、计算机运用课程 该课程内容主要包括:①HRM专业软件;②企业管理软件(如ERP);③办公软件高级应用(根据工作需要,进行一般难度的office软件二次开发编程);④某种计算机编程语言。 目前很多二本院校管理专业都开设C语言课程,这是对C语言典型应用领域缺乏了解的结果。C语言典型应用于基础软件开发(如操作系统)、嵌入式、工业开发,缺乏内存垃圾回收机制,编程难度较高。管理类本科生并非理工科领域的专业编程人员,学习编程主要应用于网站建设与办公软件二次开发,因此管理类专业本科不宜开设C语言,应选择其他更适合非理工科学生的编程语言。 建议以“全国信息技术高级人才水平考试”取代计算机等级考试。前者考试内容更贴近实用,后者考试内容相对僵化滞后,仍然考试VB语言就是最好例子(VB、Foxpro正逐渐淡出编程领域)。 建议目前普遍开设的“计算机文化”课程不以讲授形式开设,因为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诸如Office文字处理等)日益平民化,无需专门集中授课,学生按照教学视频或教材自学、集中考试考核即可。 3、经济学课程 目前国内高校均开设以新古典经济学为理论框架的西方经济学课程。但是,新古典经济学存在不少缺陷,假设脱离现实、过度数学化、对现实解释与预测能力不足,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批评为“黑板经济学”。本科生学习了西方经济学课程,却不具备理解与分析现实经济运行的情况普遍。 近年来出现了“将新古典经济学从大学课堂赶出去”的国际经济学改革运动。当然,由于新古典经济学在欧美大学长期占据主流,一代又一代教师都是接受新古典经济学教育,挑战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很难系统进入教材、教师与教室,因此新古典经济学仍然一枝独秀。 建议开设现实性更强的国民经济管理课程(类似课程名称还有政府经济学、宏观经济管理、国民经济学等),有利于学生理解现实经济现象与经济政策,更有益于其实际工作。对于考研需要,在第三学年开设西方经济学课程供考研学生选修即可。 4、其余建议设置课程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交叉学科,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是“杂家”,最主要是4个学科即心理学、法律、经济学、会计。建议开设以下课程:心理学、心理咨询、企业经营法律、人事法务(单列)、财务报表分析(含会计基础)、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战略管理、公司治理、商务策划与项目管理、管理诊断与咨询、生产质量控制与管理、采购管理、工业工程或者人类工效学、创业管理、商业情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检索与分析课程(日本高校普遍开设经营情报课,美国成立全国竞争情报协会SCIP)、全球社会文化常识、金融与投资、行政实务、体系审核等课程。 此外,考虑毕业生去政府工作就业管道,应开设若干政府人事与行政方面课程,如中外人事制度、社会保障、保险学、财政学等。 5、灵活确定课程开设方式 对于一些文字性较强、课程难度不大的课程,完全没有必要由教师集中讲授课程,比如中外人事制度、商务礼仪、全球社会经济与文化、计算机文化等课程。 可以采用教师给出学习要求、具体详细的阅读材料与阅读书目清单,由学生个人或者小组自学,最后采用集中考试、口头报告、课程论文等方式考核。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论文:从高校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前景 【摘 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作为当前热门学科,该专业学生就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同时由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发展的不完善,也存在着巨大挑战。作为高校,社会的机遇和挑战要求我们从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去增强同学就业的水平和机会。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就业;机遇;挑战;原因及对策 人力资源是当前热门学科之一,而我们现在所说的人力资源并不是过去简单的人事工作,如今招聘、培训、考核、企业文化等等都是其涵盖的内容。社会各个层面对人力资源的重视也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人力资源方面的人才,更令一些企业求贤若渴。人力资源专业人才需求存在很大缺口,可以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但不是都能进我们以前概念的“好”单位(如事业单位、知名企业等),或者直接就可以做管理岗位。 一、当今高校医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 当今高校医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或者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医药方向)主要是由医药类学校开设,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培养的目标一般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医药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合格毕业生应该掌握扎实的医药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医药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技能的训练,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具备医药人力资源的测评、招聘、配置、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医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实际操作技能。 结合培养目标所设的主要课程有:管理学基础、人力资源管理、宏微观经济学、心理测量与人力资源测评、组织理论、雇佣与培训、薪酬管理、工作分析、管理心理学、现代医药企业管理、普通心理学、统计学原理、公司财务管理、劳动法规、英语、计算机等。而设定的就业方向:可在企事业单位和相关政府部门,特别是医药生产和流通企业、医院等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的管理、调配、培训等相关工作。 二、当今医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1.当今医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就业机遇 从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大范围上来说,我们知道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领域,前途十分广阔。在国外许多企业资源计划(EPR)软件系统中,人力资源(HR)是非常独立的一块。在企业实施ERP过程中,HR部分都是由专门的HR顾问负责。我国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人才十分稀缺,据调查显示,很多企业做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大多都是行政出身,进来许多高校也开设了人力资源专业,但是这些毕业生的质量和市场的需求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反映为人才资源队伍的国际化水准不高,国际通用型人才十分紧缺。在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国内的人才资源队伍素质,不仅急需在总体上大力提升,而且要实现三大战略性转变:由再现型素质向开拓创新型素质转化;由内向型素质向外向型、国际通用型素质转化;由单一型素质向复合型素质转化。据权威机构调查,国内现在需要中高级人力资源专业人才的量为600多万,主要集中在大中型城市:其中北京缺40万,上海缺60万,广州缺50万以上,武汉也在30万人左右。对于其中的细分医药人力资源管理也不例外。 由于市场巨大缺口,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工资也在节节攀升,据调查,大集团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薪水一般月薪数在1万至1.5万元或高达1.8至2万元(一般在1.5万元上下浮动);薪酬经理、招聘经理等大抵在6千元一1.2万元之间(一般在8千元上下浮动),在这样的工资标准中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薪资水准一般在1.2万元左右浮动,最高不超过1.5万元,最低不低于8千元。高薪使人力资源管理师成为许多人眼中极具吸引力的热门职业。从前段时间风靡一时由徐静蕾执导的励志电影《杜拉拉升职记》可见一斑。 2.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面临挑战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由西方传入中国后,迅速得到传播和认同,由传统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热潮近年来逐渐升温。然而,由于对人力资源管理还缺乏系统的、科学的认识,很多企业还存在许多观念误区: (1)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责属于行政管理范围错误。实质上这仍局限于传统的人事管理,而不是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核心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激励员工,使企业内最有潜力的资源--人力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并服务于企业增值的目标。因此,凡与调动员工积极性,并充分发挥员工对企业价值有关的职能,都应包含在一个完整的人力资源系统中。这个系统大到宏观层面,如远景、战略(与人是否配合,是否能够产生激励),小到微观操作层面,如招聘技巧、绩效测评,其间还有企业组织、职位设计、企业文化等中观层面。行政管理职能基本上是微观层面的,只是大人力资源系统中的一小部分。 (2)人力资源工作基本处于企业内部,对企业经营业绩没有直接贡献错误。许多企业认为人力资源部门在企业中处于辅助位置,而生产部门、营销部门、财务部门才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来源。生产目标、成本目标、利润目标,都必须在承担这些职责的人的有效工作下才能最好地完成。一个好的市场推广活动也许在短时期内可以显著增加企业利润,但若缺乏一支高素质的营销队伍,长期稳定的市场拓展是无法想象的。所以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使企业目前的业绩得以保持,更重要的是推动企业长期稳定地成长。 (3)人力资源管理只是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责错误。对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系统的理解,是造成这一误解的原因。实现对全体员工的价值开发是人力资源工作的目的,这不仅包括基层员工,而且包括中级甚至高级管理层。只要员工存在之处,人力资源管理就应该延伸,整个企业实际上是一个大人力资源系统。许多跨国公司提倡这样的观念:所有部门经理都应是人力资源经理,因为他们对下属负有招聘、考评、开发、激励等职责。人力资源工作要想切实有效,没有各职能部门的执行、配合是不可能实现的。 以上观念误区的一个共同根源是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贯穿企业各部门的系统性。那么,专职的人力资源部门应该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对企业整个人力资源系统作出规划;提请高层管理者重视人力资源工作的价值;说服各部门主管认真履行人力资源管理职责;对各部门的人力资源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服务(如专业化的技术系统);注重对企业员工,尤其是职业经理层的培养。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发展趋势:由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转变(职能的转变又是大的经济发展环境要求的),就要求人力资源从业者不能仅局限于人事手续的管理技能,更关键的是要把目光聚焦到企业战略的整体把握和有效执行上来。从参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制定到战略的分解、监督执行,从企业文化重塑与再造,学习型组织建设、综合绩效管理、企业经理人的培养机制的建立、人力资源价值分析、人力资源会计制度、人力资源审计等一系列事关企业发展与命运的重大职责都将成为人力资源工作者新的职责。这些变化要求人力资源工作者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和角色并提高自己的从业技能。 三、如何从课程设置引导人力资源本科毕业生的就业 1.我校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就业分布及其原因 由目前市场上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需求的数量和就业的远大前景,我们可以预见本专业学生毕业生的就业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是不成问题的。然而实施情况并不尽然。根据我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调查情况显示,本专业学生初次就业率达到100%,然而专业对口的就业率较低,从就业分布来看:医药代表占36%;人事专业占20%;办公室文员占16%;咨询顾问占6%;自主创业占4%;入伍占4%;考研占4%,其他占10%。因此可见,班级的大部分的同学主要还是从事于与医药营销相关的职业,人事岗位的比率只占第2位。造成同学们应聘人力资源管理岗位不能如愿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看似入门较低,可实际上,这一职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很高,盲目追逐导致职业生涯错位是很可怕的。确立职业发展方向一定要知己知彼,一厢情愿追求职业目标不可取。“某管理培训中心有关负责人认为,人力资源工作者的职业性格应该是感知型和沟通型,善于协调、组织、演讲,是一个很好的聆听者和艺术的沟通者,同时又是严谨的政策制定实施者。” (2)由于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竞争性、效益性,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的单一型知识结构或技能结构,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必须是复合型的。而我国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人才十分稀缺,据调查显示,很多都是干行政出身的,最近几年有高校开设了人力资源专业,但是这些毕业生和市场的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其反映为人才资源队伍的国际化水准不高,国际通用型人才十分紧缺。 (3)从应聘情况看,医药营销岗位的门槛要更低一些,没有太多的专业限制,而且招聘人员需求量较大,同学在此列求职中往往是一投即中。而部分医药代表的成功也刺激了同学的专业“转向”。 2.加强课程设置合理性,提高同学就业质量 为了促进同学们的全面发展及在求职过程中占有优势,找到满意的就业岗位,在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发挥优势,我们必须在同学的课程设置上加以培养和引导。 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除了发挥专业优势,牢固学好经济类和管理类相关课程,更要发挥我们学校优势,增加相关医药类课程,使得我院的医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在应聘岗位时,除了一般的企业、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医药类的企事业单位也是他们可以选择对象。而这就要求同学们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医药类的专业背景,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占有优势。 3.课程以外的证书式教育增加了就业的砝码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加入WTO的背景下,中国人才资源队伍的素质,不仅急需在总体上大力提升,而且要实现三大战略性转变:由再现型素质向开拓创新型素质转化;由内向型素质向外向型、国际通用型素质转化;由单一型素质向复合型素质转化。大学本科毕业生要想在毕业时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除了专业知识成绩过硬,普遍的英语计算机知识之外,还应该根据专业特点进行职业资格考试,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便是人力资源管理师。 随着外部坏境的不断变化,就业形势也在不断的变化当中,当今的大学生应该根据本身和外部就业市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充分利用自身和学校等周边的有利条件,多方位的寻找就业途径,审时度势,不断进行自我完备,迎接挑战。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论文:本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多样化教学方法设计与实施 摘要: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通过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配合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能使课程本身更具吸引力、趣味性和创新性,从而使学生对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本文以云南大学工商管理系为例,介绍了本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具体实施技巧。 关键词:本科 人力资源管理 多样化教学 方法设计 实施 1 本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施多样化教学方法的意义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大学本科教育已由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本科的办学方向、培养目标都要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化素质为目标,以社会需求指导教学工作的开展,提高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结构是多维度的,大学本科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提高需要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教师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本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时数是有限的,但该门课程的内容是丰富而精深的,在学生学习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老师起到的作用是进行学习目的、学习观念、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引导和指导,学生学习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成效依赖于其课前、课中、课后学习行为的日积月累。在大学教育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通过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云南大学教学理念中提出的“教为不教”的效果。 2 本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多样化教学方法设计 云南大学工商管理系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总时数为54学时,一般安排1个学期,笔者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讲授时数一般占该课程教学总时数的2/3,互动过程及学生参与项目占1/3。一般每个学期安排1~2次哈佛案例研讨活动,2~3次的管理游戏练习,1~2次较长(一般40分钟左右)教学视频案例的观看与讨论;20~30次的简短视频案例学习;1~2次课后实践练习;1次企业参观考察。为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互动活动,配合该门课程的教学,笔者对每个学生在各项互动环节的表现都及时进行记录并公布,作为该门课程平时成绩和期中成绩评分的直接依据。 3 本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多样化教学方法实施 3.1 哈佛案例研讨教学法 哈佛案例研讨教学法的具体做法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6~8人,每组选出1名组长、1名副组长来负责组织与管理本组案例研讨活动,将哈佛案例提前2~3周发给每位同学,要求每位同学先详细阅读案例,思考案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由各组召开案例研讨会,研讨会要求小组每位成员都参加并发表自己的观点,研讨会后组长要安排好每位成员的工作任务,如查资料、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做幻灯片、负责讲解等,研讨会要求全程录像,以利于检查监督;最后,要求每个小组提交案例分析报告文本,并要求每个小组至少派3~4名代表在课堂上进行20分钟的案例分析演讲,介绍本组案例分析报告的关键内容。这种教学方法提供机会让每个同学都参与进来,同时发现、挖掘、重视学习者的个性,引导学习者个性健康发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增强学生的角色意识和责任感,实现了互动教学,有效减少了“搭便车”现象的发生。 3.2 视频案例观看与研讨法 笔者在备课阶段会精心准备一些与教学内容高度相关的视频案例,较长的教学视频案例一般需播放40分钟左右,这些案例有《中国式变革》、《聘用这位新员工吗》、《老板密码》、《光明:新帅新政》和《UPS情景规划》等,这些视频的共同点是:紧扣教学内容,背景资料介绍充分,问题明确。在讲到相应理论部分时,笔者播放这些案例请学生观看后,再根据学生落座情况,按就近原则将学生分成4~6组,根据案例内容提出讨论问题,请各组进行讨论,然后选出1~2名代表发言。为了避免出现“先发言的小组将各种观点全部提出,后发言的小组只能重复前面发言人的观点”的情况,我们规定每个小组最多只能讲3点,待各小组都发言完毕后,如果有哪个小组还需要补充的,我们也适当给予机会。视频案例观看与研讨法具有生动、直观、学生参与度高、学后印象深刻等突出特点。此外,笔者还准备了一些简短的视频教学资料,如《投名状中的员工激励》、《知识管理幽默案例》、《海尔员工激励》、《情景面谈法》、《什么样的软件工程师最适合企业》、《CPI上工资条》和《央企经济增加值考核》等,这些案例在课堂教学中灵活穿插,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有效降低学习疲劳感。 3.3 情景模拟教学法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创设接近工作实际的场景,由学生在这种场景中分别模拟不同的角色,教师在一旁进行辅导的一种虚拟实践性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讲究趣味性,突出操作性,注重实效性,具有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特点。笔者一般在讲授人员招聘内容时,会根据课程进度来安排学生模拟整个招聘流程或面试过程。模拟整个招聘流程所需时间较长,不宜安排课堂时间进行,我们会给学生提供背景资料,包括招聘企业和招聘岗位情况,要求学生在课后分组完成,模拟过程要求全程录像,模拟结束后各小组向教师提交模拟过程录像,并将关键部分在课堂上公开播放,同学们就模拟过程还可以互相交流、提问,教师进行现场点评。这样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训和互相学习的平台,使学生掌握如何制定招聘计划,如何准备招聘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资料,如何布置招聘会场和招聘摊位,如何筛选个人简历,如何根据岗位要求对求职者进行笔试、面试以及测评考核等各个方面的实务。模拟面试过程所需时间较短,可以安排随堂进行,如讲到“行为面谈”面试方法时,首先由教师进行理论上的讲解,由于理论相对比较抽象,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能理解并灵活运用;随后我们会给学生布置一个小练习,如“某公司需要招聘一名销售经理,该公司对销售经理的要求是‘具备很强的说服他人的技能’,请主考官运用行为面谈法来考察应聘者的说服他人技能水平如何。模拟角色分配:主考官――公司CEO;被试――公司销售经理应聘者。”学生思考5分钟后,请自愿者两两一组分批上台模拟,一般来说,第一组模拟效果较差,教师可以对他们进行辅导,通过辅导,同学们对这种方法会有一个直观的了解,随后学生边模拟教师边辅导,经过三~四组的模拟后,同学们就可以深刻理解和掌握这种方法。 3.4 课后实践练习教学法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管理人才,使其在实践中能够灵活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方法,为企业解决相应管理问题。课后实践练习教学法在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课后实践练习教学法,就是教师给学生布置实践性很强的课后练习,这些练习往往模拟或取自某个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请学生思考、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和操作对策。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曾为学生布置了如下一些课后实践练习题:“以一家你较为熟悉的公司为例,为该公司制定一份未来5年的人力资源计划,内容包括该公司的战略目标,如何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来达到战略目标……”,“给学生提供一份由岗位任职者填写好的岗位分析问卷,请学生撰写一份该岗位的岗位说明书”,“给学生提供必要的企业背景资料和若干岗位的岗位说明书,请学生根据该企业岗位价值评价的目的编制岗位价值评价表并对这些岗位进行价值评价”,“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请企业领导介绍企业情况和企业面临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企业内部管理文献,请学生为该企业面临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撰写一份诊断咨询报告”等等。课后实践练习教学法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有效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实作能力,通过练习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该门课程的实际价值,从而坚定决心,努力学好该门课程。 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我们还适时邀请人力资源专家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者为学生开展专题讲座,拓展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动态和实践的了解,引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思考问题。此外,我们也穿插采用管理游戏练习教学法。通过这套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运用,我们发现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极高,课堂学习氛围很好,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教学相当满意。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论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摘 要:本文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院校的类型特点、功能定位、层次定位、学科水平、规模定位和特色定位,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体系构建的设想;结合我院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中的探索和尝试,总结了一些经验和做法,希望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实践能力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 教学型高校层次多、类型多、面广量大,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力量,对学生的培养模式不同于基础深厚的研究型或学术型大学,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建设应突出理论性、应用性、实践性和操作性。 一、人力资源管理本科实践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色不明显 一般都是根据开设人力资源专业高校的原有基础,设立相关的实践教学活动,如工科背景的院校设立一些工科的实践实习、大管理类一般设立管理类的实践实习,没有形成具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色的实践性教学。 2.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少 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实习有很多需要到工厂、企业去完成,实际操作起来较为困难;另外由于受经费、教师及其他条件的限制,许多高校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使得学生实践、实习环节少,学时数少。 3.实践教学系统性不强 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设立都是依托各学校原有的学科、专业的背景各异,在人才培养上只重视办学的基本规范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并没有形成符合学校定位与特色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也没有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不同层次的要求。加之培养过程的存在局限、教学设施的不完整,导致人力资源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实践性教学系统性不强。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构建 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实践性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独立思考和实际操作能力,正确地掌握专业技能技巧,完善其智能结构,使之成为适应专业工作需要的应用型技术和管理人才。 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构建原则 教学内容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的实现,根据应用型本科教学的特点,应将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根据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即考虑社会需求和学生的整体素质、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做到强化技能、增强能力,提升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按照“重在素质、面向应用、系统发展”的建设思路,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重在素质”就是加强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教育,使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同时引导学生根据职业意向和自身特点,从根本上提高专业素质;“面向应用”就是面向企事业单位实际需求,面向学生职业生涯设计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应用性能力的培养:“系统发展”就是综合应用素质教育、个性教育和自主教育、全过程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全面协调地发展。 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体系构建 本科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应突出高层次的个性特征与功能,必须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专业实践教学应该包涵教学的整个过程,具体主要由以下几个模块组成:社会实践模块、专业实习模块、课堂实践教学、专业技能训练模块和实验教学等。 (1)社会实践模块。包括军事训练与理论教育、本专业有影响的知名的理论与实践的专家讲座、各类社会实践(包括社会调查、社会体验、思想政治教育)等。 (2)专业实践实习模块。一般包括专题讨论(学年论文)、教学实习以及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以上两条是教育部规定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内容,一般学校在教学计划中已做安排。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理论性、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相对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所需的能力来说,单凭以上两条实践教学要求是不够的,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专业特点及社会的需求。 (3)课堂实践教学模块。课堂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课堂讨论、模拟操作、教学观摩、课堂辩论和课堂演讲等。在所有专业课程中都应根据课程特点确定课堂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形式。 (4)实验教学模块。将本专业相关学科的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整合为一套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如综合反映人力资源管理全流程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人力资源测评系统;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实验流程等。 (5)专业技能训练模块。教学实习应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全流程内容,但根据学生未来的择业方向和目标,可以有所侧重。一般包括:工作分析、人才招聘、绩效考核、员工培训、薪酬设计等技能的训练与培养。 另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中,还应将素质教育贯穿始终。采取多种措施,利用各种机会和手段将素质教育融入实践教学。 三、我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 我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根据应用型本科教学的特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1.构建“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为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我院构建了较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学计划主要包括了以下内容: (1)第一学期安排了军事训练与理论教育,专业思想的培养教育:第二、四、六学期分别安排了暑期社会实践。专业思想的培养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过程,采用校内外专家讲座、学生专题讨论等形式,使学生明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及要求。根据学院的总体安排,常年不间断地聘请有影响、知名度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家、人力资源经理等介绍他们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现实问题,使学生及早了解专业的发展趋势及未来的职业要求,并要求学生在校参加相关的讲座不低于8场次。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实地从事一项调查研究或管理实践活动。在具体社会实践中我们根据专业的特点,由学生自主确定调查题目,报学院审核批准,并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学生根据题目开展调查活动,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写出调查报告(或体会)。 (2)第六学期安排了学年论文,第八学期安排了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实习要求学生写实习小结报告,记录实习内容和实习收获;教师对实习单位进行定期回访,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毕业论文抓好选题、指导和答辩三个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所有专业课程中都根据课程特点在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中具体安排了实践教学,而 且保证具体学时要求:一般理论性课程的课堂实践教学时数占课程总学时的10%以上;应用性课程的课堂实践教学时数占课程总学时的15%以上。 (4)实验教学模块:依托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实验室,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教学中实际应用操作,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依托人力资源测评实验室,在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测评、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生涯管理等课程中实验教学都得到了很好的开展;依托已建设的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实验室,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建构知识和技能,在劳动关系管理、员工培训、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中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5)在第五、六、七学期,分别专门安排2周的时间用于专业技能训练。第五学期实习是“工作分析与招聘”,内容为某一岗位的工作分析,根据工作分析结果,形成职位说明和任职要求,并以此为据,进行模拟招聘,选拔出特定岗位的人选;第六学期是“绩效考评”,结合岗位分析的结果,对岗位和职工的绩效考评制度进行细致的资料收集,并进行诊断考评制度的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可以改进的方面,并提出对此制度进行修补和改进的意见和设想;第七学期是“薪酬设计”,总结某一具体的企业薪资福利设计的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诊断企业的薪酬福利弊病,使学生积累有效薪酬福利和奖励政策的设计技巧及日常应用管理方法。 2.实践教学中多样化的尝试 作为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加强自身对人、人性、文化的认识与感悟,形成与激发相关认识及具备相关能力,十分重要。在教学及管理活动中可以开展许多工作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我院在实践教学中也进行了一些尝试。 (1)实践教学中应用“协作学习”方法 协作学习就是在实践教学中运用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共同活动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在协作学习过程中,个人在必要时要借助组内成员的帮助与支持,同时要求学习者之间关系融洽,态度真诚,共同担负学习任务。通过这一方式让学生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学会与他人相处和共事的正确态度和有效方法,加深了对人的认识;在学习活动中,还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和客观对待别人,有利于培养专业必备的基本素质,对他们的个人专业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2)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就是在基础教育中全面提高学生身体、心理、文化品德的质量水平,促使其完整素质结构形成的教育,其中又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基础。人文素质包括对人的语言文字修养、文学艺术修养、伦理道德修养、文明礼仪修养的培养。在教学中,我院主要通过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加以培养和引导。 ①利用课余时间为二、三年级的学生开设影评课程,通过对教师精心挑选的电影背景、内容与手法的分析,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人性的复杂性与文化的多元性,为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提供了丰厚的人文底蕴,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亦有一定的帮助。 ②在学习型组织、管理思想史等课程中还强化了我国古代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经典文献的阅读。如对《弟子规》、《增广贤文》、《老子》第八十一章等都作为相关课程的课外补充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写出阅读的感想并进行课内外交流,增加学生对我国传统伦理道德及文明礼仪的修养,以适应本专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 (3)强化基本技能和素质训练 ①在教学时加强了表达技能的训练。在“管理沟通”、“员工培训”中安排了相关的培训,锻炼学生做到口齿清晰、态度从容、言辞得体、说话目的明确、中心突出、简明扼要、有条不紊、富有逻辑性。 ②在学习之余,让学生积极组织社团活动或与教师一起参与对社团组织的活动的指导,让学生在接近现实的模拟环境中运用并强化专业知识和技能。如组织或指导每年一期的全院校园模拟招聘活动,学生既可以在活动中表现自己的专业能力,又让学生了解完成一项真实的工作是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协作。 ③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人力资源测试手段和方法后,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安排下,对全院的毕业生进行相关测试,并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为毕业生进行职业定位与职业发展提供咨询。通过这一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又培养学生了良好的职业自豪感;同时由于咨询工作的严肃性和长期性,使学生在工作中养成了良好的敬业精神。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论文: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性教学探索 摘要:实践性教学已越来越受到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的重视,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如何在教学中实施实践性教学,本文以东莞理工学院为例,阐述了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性教学的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地方性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性教学 所谓实践性教学环节就是为配合理论教学,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强化对学生专业训练和锻炼实践能力而设置的教学环节。我们之所以要突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把它培育为本专业的特色,是基于如下的思考:第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需要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紧密结合,这一专业本身的特点就决定了我们的专业建设必须重视实践性教学;第二,满足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需求,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现在大部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是:除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外,更需具备一定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动手能力。第三,东莞是我国制造业名城,其拥有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达数十万家,仅外资企业就有一万六千多家,东莞丰厚的社会资源为我们实施实践性教学提供了可能;第四,实践性教学是我们专业建设的薄弱环节,过去我们重视不够。如何利用好东莞的资源,努力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多年来,我们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现已形成雏形,地方特色已逐渐凸显,我们的这些尝试和探索已得到评估专家的肯定。 一、在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凸显实践性教学 为了使实践性教学能够成为本专业的办学特色,在对其他兄弟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办本科专业的指导思想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东莞的经济和社会的状况,结合我院本专业的实际情况,我们确定了本专业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具有创新特色的名牌地方院校的办学理念:以人力资源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为根本,紧密围绕东莞地方经济建设,积极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应用研究和服务;充分利用东莞丰厚的社会经济资源,不断探索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及多元培养的途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立足东莞,面向珠三角,为东莞以涉外(包括外向型和外资)为主体的工商企业和地方企事业单位及政府机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经济、法律、管理等方面专业知识,受过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技能专业训练,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胜任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通过在专业指导思想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凸显实践性教学,使我们强化实践性教学有依据,使实践性教学以相当于教学的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 我们通过在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增加实践性课程的比重,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实践性教学课时,来贯彻我们的办本科专业的指导思想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骨干课的设置中,实践性课程的比重基本占2/3,在每一门实践性课程的教学计划中按照一个学分二个课时的比例,增加实践性教学课时,使实践性教学固定下来。由于实践性教学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言,对任课教师的要求较高,如果在教学计划中不加以体现,就会使之成为可有可无的东西,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会不愿做,我们之所以这样做,目的是要使实践性教学能够制度化、规范化。 二、践行具有东莞地方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模式 在多年的专业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东莞企业众多而且大多数企业愿意与学校合作的优势,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充分利用企业和社会的资源。目前具有东莞地方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模式已初现端倪。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模式基本由课堂教学和课后教学组成。 1、课堂教学广泛使用案例教学的方法,积极使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参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我们认为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应该从课堂教学方法开始,要改变过去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广泛使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结合东莞实际,重视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改变过去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在重视课堂的案例教学的同时,更重视通过各种方法和渠道,使学生学以致用,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案例教学中,我们鼓励教师充分利用东莞丰厚的社会资源,深入东莞企业,自编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使用东莞企业的案例,用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情来教育学生,使学生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性强的特点,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性教学的积极性。 2、课后采用如下几种实践方式 (1)邀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理或专家讲座。我们认为邀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理或专家到学院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专题讲座是实践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讲座经理或专家能够把他们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告诉给学生,使学生能够不出校门就能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真实情况。由于东莞拥有很多的外资和民营企业,尤其是港资和台资企业,因此,我们每年都要邀请一些著名的港资和台资及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经理或公司的总经理到学院就企业的员工招聘、员工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专题讲座,这一形式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某些专业主干课程,如员工招聘管理、员工培训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资关系管理等,在老师教授本门课的同时,我们还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到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的调查,并撰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然后举办调查报告答辩会。学生可以自选企业也可老师指定企业进行实地调查,企业的类型不限,但需要有一定的规模。通过这种形式,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实际状况,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参观企业。我们除邀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理和专家到学校讲座以外,我们还在本专业的一年级,组织学生深入到企业进行参观访问,并邀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理给他们现身说法,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本专业的专业主干课之前能够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际情况及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知识是如何在企业实际管理中应用有一大概地了解,从而对自己今后的专业学习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避免学生学习的盲目性。 (4)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大赛。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才能,我们指导学生成立了人力资源开发协会,使协会成为学生学习交流及能力锻炼的平台。通过协会 组织一些活动,其中比较有特色的是我们每一年都要举办两届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大赛,现在已经成为一个传统。大赛分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大赛和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大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大赛就是让学生深入企业实际,撰写人力资源管理案例;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包括工作岗位分析、企业员工招聘方案设计、企业员工培训体系设计、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制度设计、企业员工薪酬制度设计等方面,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认为这种形式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5)实验室模拟实习。通过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我们购买了一些人力资源管理的软件,通过实验室模拟实习使学生能够熟悉和掌握一些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技能,如绩效考核、薪酬管理、人员测评。除此以外,我们还进行了一些模拟训练,如人员招聘模拟、无领导小组、文件筐等。虽然实验室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模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情况,但是它与企业的真实情况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只是把它作为一种实践性教学的辅助性手段,我们认为东莞的企业是我们一个大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验室,我们要充分利用我们得天独厚的社会资源。 (6)企业实习。为了使学生能够有比较长的时间深入企业,了解并熟悉企业人力管理活动,本专业学生培养计划中,安排有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两个实践环节,专业实习安排在三年级下学期进行,包括暑假的时间总共有11个星期,学生可以通过专业实习来反思自己在学校学习的知识状况,对自己作一个评估。毕业实习安排在4年级下学期进行,学生可以在企业实习过程中,根据企业的实际撰写自己的毕业论文。除此以外,我们还鼓励学生利用其他假期时间,积极到企业进行短期的实习活动。根据东莞企业众多的特点,我们要求学生一年至少要深入一家企业进行短期实习,以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状况,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7)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关键性一环,我们认为毕业论文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自己实践能力的一种好途径,因此,我们从学生的选题开始就要求学生一定要联系东莞的实际来写,要小题大做,学生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入企业搞调查。 三、精心建设校外实习基地 我们认为具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是本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保证,通过几年的努力,根据需要我们按照“产、学、研”相结合的原则分别在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建立了六个人力资源管理实习基地,并且按照:(1)每年都能接受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实习;(2)实习基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理或专家能够到学院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开设讲座并逐渐成为本专业的兼职教师;(3)实习基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理或专家能够与本专业教师一起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4)实习基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能够与本专业的教师共同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工作;(5)企业需要时,本专业优先推荐、企业优先接纳本专业的毕业生来等要求来建设这些基地。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与实习基地之间基本形成了一种双赢的局面。 四、采取各种措施,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 实施实践性教学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为了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我们积极鼓励教师:(1))深入企业,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和服务,收集和撰写东莞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案例;(2)参加各种人力资源开发协会,以建立广泛的社会关系,为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与教学搭建平台;(3)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在企业兼职,理论联系实际,提升教师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参加全国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考试,鼓励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 总之,我们认为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是实现本科专业培养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虽然经过多年的探索,本科专业具有地方特色的实践性教学已初步凸显,但要形成鲜明的特色还任重道远,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论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探析 【摘要】 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院校毕业生提交的一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际价值的文章或设计。它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标志性作业,是对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和检阅,也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基本能力的一份综合答卷。本科毕业论文环节的教学是综合性的教学过程,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水准,更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因此,在教学改革中绝不能忽视这一环节。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毕业论文 设计 改革分析 在中国,目前很多企业还处于经验管理模式下,对人的管理仍然是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近几年来,中国企业正逐渐从以事为中心的管理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式转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如何把人作为一种活的资源加以利用与开发,如何能真正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任务,也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首要职责。但是,随之而来带来一系列问题,如不了解人力资源为什么重要,不知道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应该做些什么,不懂得如何去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等。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因此,社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空前增长。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继在很多高校设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方法,具有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能胜任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教学和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更多是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因而在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是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是提高本科生综合实践能力的一个主要环节。 一、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必要性 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院校毕业生提交的一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际价值的文章或设计。它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标志性作业,是对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和检阅,也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基本能力的一份综合答卷。本科毕业论文环节的教学是综合性的教学过程,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水准,更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因此,在教学改革中绝不能忽视这一环节。 1.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大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的都是单门学科的考试,或是一些课程实践、实验等,虽然这些都是对大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检验,但是毕业论文(设计)则是对大学所有课程学习和大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的一个全面的检验。毕业论文的完成需要运用所学专业的各种知识,而且只有具有一定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做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新型的学科,而且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的学习成果,更需要系统地检验。而且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有要具备一定的说、写、收集信息等实践操作能力,对于这些能力的检验更加不是能只通过考试就能检验出来的。因此,通过毕业论文(设计)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检验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2.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学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专业考核的重要环节。大四学年基本上是毕业实习和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占了整个大学期间近四分之一的时间,这个环节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正是因为有毕业论文(设计)这个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环节的存在,能引导和激励大学前三年的教学任务的完成,提高前三年的教学质量是顺利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前提。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很多高校都是一个新设的专业,对于此专业的教学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还处在摸索的过程,因此教学质量还有待大大提高,而毕业论文(设计)不仅能提高本环节的教学质量,也能促进其他环节教学质量的提高。 3.是培养学生科研实践能力的重要方法。毕业论文(设计)是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使他们初步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大学生毕业后,不论从事何种工作,都必须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写作能力。毕业论文(设计)虽然不能全面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才华,也不一定能对社会直接带来巨大的效益,对专业产生开拓性的影响。但它总是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一个人的能力与才华,向社会展示自身的价值。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要学会搞调查研究,学会起草各种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等,为此就要学会收集和整理材料,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将其结果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而且还要学会构建人力资源管理各基本职能的管理模型,因此毕业论文(设计)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为以后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我校和其他一些高校近几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情况来看,作为重要教学环节的毕业论文(设计)形式仅仅是限制在论文的范畴,基本上不考虑设计,从而导致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脱节;选题基本上为约束性选题,这种方法既不符合创新人才的培养原则,也偏离了该专业的培养目标。结果是,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又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激情,从而敷衍了事,无法达到毕业论文(设计)这一重要教学环节的预期效果。 1.形式单一。作为本科毕业检验的重要形式,近几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绝大部分是以毕业论文作为单一的形式,基本上不考虑设计,从而导致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脱节。虽然毕业设计是理工科学生毕业检验的主要形式,但是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分支,其实践性特强,而且对人的管理本来就是就是非常复杂的事情,人力资源管理很多职能模型的建立都不是仅仅通过一篇毕业论文就能完成的。因此,毕业论文这种单一的形式限制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教学环节质量的提高。 2.选题不当。由于应届毕业生工作经验的缺乏,加上有些学生毕业实习工作的不到位,导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在选题时,很多都理论性过强,题目过大过宽,不能很好地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很多学校都是由指导老师限制选题,学生不能很好地与自己的毕业实习联系起来,这样就限制了学生在选题时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3.与教学脱节。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同时也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而且是更生动、更切实、更深入的专业知识的学习。首先毕业论文撰写和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把学过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际,在理论和实际结合过程中进一步消化、加深和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并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在搜集材料、调查研究、接触实际的过程中,既可以印证学过的书本知识,又可以学到许多课堂和书本里学不到的活生生的新知识。但是现在很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毕业论文撰写和毕业设计过程中,不能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与前面三年的学习过程脱节,结果是既不能巩固知识,又不能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4.不能指导工作实践。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管理学科,纯粹的空洞的理论说教,对于企业管理的实践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现在很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要不就是一些空洞的理论的摘抄,要不就是一些企业管理现象的罗列,不能用来指导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实践。 5.管理不合理。因为现在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很大,加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所以,很多学校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管理工作相当松懈。对于整个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很少过问,只关注最后的论文或设计。而对于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查阅资料、初稿撰写、修改等环节基本无人过问。管理不善也是导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6.评审制度不健全。对于毕业论文(设计)的评审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到目前为止,基本上没有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色的评审标准和评审程序,一般都是照搬其他专业的一些方法和程序,根本不能客观、真实地评价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三、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问题的对策 1.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并重。要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特色,改变过去只注重毕业论文的撰写,忽视毕业设计的做法,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尤其是是要加强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真正把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设计出能指导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模型。 2.指导贯穿于教学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虽然是大四学年的教学工作,但是要通过改革现行教学体系来提高本科生论文质量,首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毕业论文写作的前提。其次,提高整个教学质量,学生打好了理论基础,才能顺利地完成毕业论文。再次,毕业论文(设计)水平的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要把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只有平时加强锻炼,才不会到时临阵磨枪。 3.规范管理。对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改革应从提前安排毕业论文选题、毕业论文答辩方式等方面进行,要以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先导,深化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改革,有效科学地规范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力求做到毕业论文命题多样化、毕业论文研究知识化、毕业论文价值化、毕业论文答辩系列化,加强对于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工作。 4.加强评审。除了采用传统的毕业论文答辩的方式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进行评审外,应该结合其他多种方式全面评审,而且对于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应该采用不同的评审方式。要进一步规范评审的的程序,严格评审的各个环节,把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最后一关。 本文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创新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论文:本科生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组织及效果提升策略探讨 摘要:案例教学由于其本身的优点而被广泛使用,但是对于本科生来说,案例教学又必须要考虑一些实际情况和现实约束;探讨了在一些现实条件的约束下,对本科生讲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且部分学时采用案例教学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可以采取的方法和策略,毫无疑问,这对于更好地提升本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有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教学效果;提升策略 一、本科生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及案例教学的特点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一门既有理论性,同时实践性又很强的管理类课程,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工作分析和评价、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与考核、薪酬与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在对本科生具体讲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过程中,适当地引进和使用案例教学方法,往往能够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实践证明,案例教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践性、开放性和互动性,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较为成功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向学生提供一个模拟管理实践的情景,把实际管理中的问题通过案例的形式带到课堂上,把学生置于问题、约束和矛盾之中,让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背景、材料、数据之后,按照要求找出解决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进行管理决策。通过案例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更好地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工具和方法,同时也增强了学生搜集、整理和加工信息以及相互合作和沟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虽然案例教学有诸多好处,但是在对本科生讲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时候,我们往往必须要考虑以下实际情况:(1)学时的约束。一般来讲,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只有48个学时,在这短短的48个学时中,还要讲授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所以案例分析的课时就不可能太多,当然,也不能太少,否则的话,没有办法具体展开,更不能形成完整的案例体系。(2)学生实践经验的缺乏和教师实践经验的局限。对于本科生来说,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足够的职业经验、感悟和实践认知,所以也往往会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而且,目前在中国高校担任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工作的教师以高校应届硕士和博士毕业生为主,教师本人也很少具备管理实践经验,尽管很多教师通过调研、咨询、科研、甚至亲身体验经历的方式对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实务工作有较多的认知、理解和感悟,但由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部分内容如绩效管理、员工开发和培训等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行业特点,所以整体上来讲,教师的经验也往往是缺乏的。(3)案例库建设和案例制作水平和数量有限,对于有些985或211高校来说,很多商学院或管理学院对案例建设非常重视,投入较大,而且往往设置了案例中心,专门负责案例库建设和案例制作。但是对于我们这些二本、三本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来说,往往不具备这个案例教学条件,能够供教学使用的较为成熟的完整的案例尤其是大案例、整套案例、本土案例是非常少的。(4)没有专门的案例讨论室。具有MBA学位授予权的学校在对本科生上案例课的时候可以共享MBA或EMBA的案例讨论教室,但是很少有学校专门为本科生建设案例课教室,尤其是二流、三流高校更是如此。(5)其他教学条件和设施的限制或不足。案例教学需要具有较好的甚至高档的用以满足教学的设备、设施和条件,如数量足够的电脑或笔记本、方便的上网条件或无线上网、丰富的图书文献资料、一定的调研费用或其他费用支出等,而这些对于本科生教学来讲,也可能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 上述的困难和约束不能成为不对本科生进行案例教学的理由,因为案例教学所具备的优点已经被实践所证明,案例教学能够更加贴近管理实际,更加生动活泼,易于被学生所接受,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能够更加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当然,考虑到本科生的特点,案例教学形式可以有两种,一种是穿插在理论教学过重中的短小精悍的小案例,这种形式的案例教学可以多一些;另外一种是大案例,一般要通过专门的案例课来组织教学。 二、本科生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大案例教学的组织过程 案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但离不开教师的精心选择、设计和策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在一定的程序和步骤下,明确问题,搜集和阅读、理解相关资料和信息,并且在一定的情景和约束下,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弥补实践教学的缺乏,让学生在启发下和互动中,通过研讨完成教学过程。众所周知,过程是结果的保证,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组织过程,就很难有一个满意的效果。所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也应该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要求学生按部就班完成案例教学。 在组织学生上大案例课的时候可以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和课堂两个阶段;课前阶段的主要工作是:首先给学生分组,一般可以根据案例任务的复杂程度和任务量大小将一个班级(约30人)分为2~3组,在上课前让学生根据界定的问题,阅读和熟悉案例背景资料,当案例是真实的情况下甚至可以自己去搜集资料和信息,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理解管理问题所面临的环境和约束,并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和讨论的方式,形成方案,撰写汇报提纲和决策研究报告。课堂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让每一个小组的代表使用PowerPoint演示稿进行汇报,汇报时间一般在10~15分钟,汇报的主要内容为决策结果或具体解决方案,以及所依据的原因和理由,当然,所使用的背景资料、数据、工具和方法可以不是汇报的重点。 在具体组织大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应该更加注意: 1.精心选择和设计案例。对本科生进行案例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教学条件的实际情况,精心的选择案例,精心的组织教学过程,切实保证教学效果。 选择合适的案例是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的首要环节。一般而言,适用的案例应是教师自己能把握的、易为学生所接受的、同时也是质量上乘的案例。由于大案例的教学组织相对来讲难度大,耗费时间多,尤其是扩招以来普遍采用大班授课方式,使得一个大案例的教学很难在2个学时内完成,而且,对于有些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的内容,也没有必要选择配套大案例进行教学。在选择和设计大案例的时候,应遵循少而精的原则,前后案例最好能够针对某一个企业的进行有一定深度的彻底的一体化的研究,即前面的案例可以是分析和研究某一企业的工作岗位,后面的案例可以就这些工作岗位进行绩效管理和考核研究、薪酬福利体系研究等。 2.阅读案例、综合分析。这是一个基础环节,是学生熟悉案例、理解消化案例所提供信息的过程,是调动以往相关知识和经验进行独立思考的过程。在这个环节,重点是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案例提供的情节内容和相关的背景资料,当然也允许和鼓励学生自己搜集一些补充资料和信息,要求学生掌握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背景因素,以及这些因素是如何对人力资源管理产生影响的。在这个环节,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分析、判断、归纳和推理等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制定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方案,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 3.小组讨论、形成共识。分组内进行分工、合作和讨论,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环节。在小组讨论过程中,组内成员各抒己见,充分表达各自的想法和意见。每个学生因为个人价值观、偏爱或对人力资源管理等问题认识的不同,可能会产生多种不同的看法,所以通过讨论可以相互启发,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最终达成共识并形成案例分析报告。在讨论的过程中,也强化了学生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集体意识。 4.全班交流、分享成果。全班交流是案例课堂教学的高潮,是形成教学结果的重要环节,是个人分析和小组讨论都无法体验和收获的。首先,案例分析小组代表走上讲台,对本小组的案例分析结果进行陈述,并接受和回答其他小组成员的提问和质疑。意见和观点不同的同学可以相互争论,学生的思维不断碰撞,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专注程度很高,常常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这样的体验式教学对学生而言是非常难得,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来思考同一问题的思维,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归纳、深化提高。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的角色扮演非常重要。教师要对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进行归纳、总结,但关键的是把握总结的分寸,阐述原因和理由,评析学生每一种观点或结论,以鼓励为主,也承认和尊重存在的缺陷。 教师的总结还应该留给学生进一步思考的余地,引导学生反思从案例教学的内容和过程中,感悟到了什么,得到哪些有价值的启示,是否通过案例学习启发和掌握了处理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以及如何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加以应用,以实现学生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和提高。 6.实施方案、强化技能。总结归纳的过程还不是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过程的结束,最后的阶段是模拟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技能训练,更是对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技能运用的内化过程。一般来讲,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后,案例学习就基本结束了。但是,因为人力资源管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政策性,学习它是为了使用它,如何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方案仍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在案例背景下,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技能的训练,使学生们在技能训练中强化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更深刻地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人力资源管理技能训练要以案例为背景,符合案例中解决方案的要求。其主要方法有:工作说明书的制定、模拟面试、人才测评、公文写作、会议管理、考核谈话、工作访谈、薪酬设计、管理沟通等,关键是要求学生能够按照案例中的某个人物角色来完成这些人力资源管理任务。这样,案例教学就和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密切的结合在一起,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三、提升案例教学效果的方法和措施探讨 除了精心策划和组织实施案例教学过程外,在案例本土化、教师对案例的深度研究或参与案例制作、教学方法创新、加强和完善对学生的考核等方面如果进一步加强,对于保障案例教学的效果也是有帮助的。 1.案例本土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很多案例来自国外企业的实践,经常是一些跨国公司如摩托罗拉、麦当劳、肯德基、通用电气、IBM、微软、沃尔玛等此类公司的案例。然而我们都知道,对于人的管理一定是基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条件的,只有本土真实的案例才能反映出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才能够使得案例教学工作对于分析解决中国企业的实际问题更具有针对性。 2.教师负责或参与案例的选择和制作。仅仅实现案例本土化还是不够的,最理想的案例应该是任课教师亲自或参与选择、设计和制作的。如果教师参与了制作案例的过程,就会有切身的感受,对某组织会有整体的把握,也会了解很多无法在案例中表达的信息,而这些策毫无疑问对于理解和把握管理决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只有教师对案例中的组织了解的足够多,才能从更准确的把握决策的背景、环境和条件,而这些仅仅通过阅读案例有的时候是不够的。 3.教师要争取更多的机会接触一线人力资源管理实务。教师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至少应该有一桶水。案例和实践教学也是一样的,要求教师应该尽可能的利用一切调研、实习、咨询、科研项目等机会多到企业走一走,看一看,多了解实际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做的怎么样,成效如何,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进行改进和完善等等一系列问题。只有教师接触了更多的实务,有了更多的感悟和思考,在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讲授时,才能给学生讲的更加深入浅出,讲的既有理论水平,又紧密结合实际操作。 4.教学方法应更加科学。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意地创造一种自由讨论的气氛,借助于提示、提问、反问、引起争论等方式使学生各抒己见,将讨论引向深入。案例教学本身就是启发式、互动式的典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组织者、引导者、咨询人和监控人,最重要的工作是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以及更深入的思考,学生才是整个学习和教学过程的中心和主体。 5.学生的参与和配合。案例教学需要学生在课下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比如阅读案例资料、搜集信息、小组讨论、撰写报告、制作汇报提纲等,而且这些任务需要学生以小组团队的方式完成,所以在组织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端正态度,认真对待,并且能够真正将自己置身于案例所描述的背景和环境中,往往是案例教学是否能够组织成功的关键因素。 6.改进对学生的考核和考试。为了让学生能够有一个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积极性,案例教学过程中应该切实加强对学生的考勤和考核,调整或改进学生成绩评定方法,例如下表的考核方式。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论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个体差异与相关分析 [摘 要]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工作流动、求职过程和对大学生涯的评价,并对各个方面进行了个体差异分析,发现不同的本科毕业生存在显著差异。通过相关分析发现,工作评价与工作流动原因、对大学生涯的评价与工作评价均显著相关。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就业;个体差异 1 就业现状 (1)岗位与薪酬。岗位方面,目前绝大多数毕业生为普通员工,处于中高级管理层面的毕业生为少数。主要是因为毕业时间在1~5年之内,而HRM岗位属于行政岗位,一般需要晋级的年限至少为2~3年。毕业生的平均薪酬为4.9万/年,而处于这个水平之上和处于这个水平之下的百分比接近经典的2∶8,运用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薪酬水平上,就是20%毕业生处于“富人”级别工资,80%的毕业生处于“大众”级别工资。职位等级与年级存在显著差异,正如上文所述,职位很大程度上与工作年限相挂钩,因而,越早毕业的年级职位总体水平越高;薪酬水平在性别、年级上均有显著差异。男生在薪酬水平上处于优势,一方面男生本来在这个行业属于少数,物以稀为贵,另一方面,虽然行政类工作女性较多,但是高级行政类主管以男性居多,因而男性的薪酬水平相对较高。薪酬水平之所以在年级上有很大差异,与职位差异相类似,随工作年限增加,尤其是最初3年,会随转正、定岗、调薪等环节,使得薪酬水平上升。 (2)工作满意度与工作压力。从表1中描述统计的详细数据中发现,2008、2009届毕业生工作喜欢度和薪酬满意度相对较高,工作满意度应该也较高,事实上是2008、2009届的工作满意度均值小于5届总均值,究其原因,可能为对于早毕业的同学而言,薪酬等有所提高,纵向看比较满意,但是横向相比有差距,又由于自己工作了几年,进展不大,从而对现有工作处于不太满意和一般满意之间。这满足了Rachel A Rosenfeld“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员工也可能越来越觉得报酬与他或她的资源不匹配”的论断。 2 工作流动 毕业生中将近一半同学没有转换过工作,1/4的同学只转换过一次工作,平均流动次数为1.9,流动率较低。访谈中,大部分毕业生表示,一旦有相对稳定和匹配工作,一般情况下至少会工作2~3年以积累经验,而且人力资源管理作为行政类工作本身稳定性较高。 (1)工作流动原因的个体差异。毕业生工作流动最主要原因为职位前景不满意、待遇不够高和寻求更好机会。此外想积累其他方面的工作经验、工作性质不符、家庭因素、公司前景不满、想尝试自主创业和工作厌倦是影响毕业生流动的次主要因素,由此可以看出,毕业生工作转换过程中考虑的不仅仅是个人职业发展,也考虑了企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家庭因素。 在所有的工作流动原因中,家庭因素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分析具体数据可得在工作流动中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受家庭因素影响,很可能是因为男生在家庭中是支柱角色,因而具有更大的金钱、地位等压力,如果在职的岗位不能很好地释放他所面临的压力,那么很可能通过转换工作获得他所期望的薪酬和社会地位的工作。另外寻求更好机会、工作压力太大、工作厌倦和对公司前景不满意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 (2)工作流动原因与工作状况评价的相关性分析。 自主创业与员工工作喜欢度、工作满意度、工作投入三个方面的评价显著正相关,与“对HRM前途的认识”异常显著正相关。可能的原因是,自主创业会承担一定的风险,精力投入较大,对于一般人而言,具有较满意的工作不太会选择自主创业。 工作待遇与工作满意度、工作压力、工作投入度存在显著相关看,与工作喜欢度、薪酬满意度和“对HRM的发展前途认识”存在异常显著正相关。薪酬水平对薪酬满意度具有最直接的影响,一旦薪酬水平低,薪酬满意度必然会随之降低,此外,薪酬水平的高低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他工作状况评价。 职位前景与工作满意和工作投入存在显著正相关,与薪酬满意度、工作压力及HRM发展前途存在异常显著正相关。这说明薪酬满意度、工作压力以及“对HRM发展前途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与对职位前景的认识相关。毕业生在工作满意度高,工作投入大,薪酬满意度高,工作压力大的工作状态下,已拥有一定的权利和地位,从而对于该职位的前景比较满意,更加不会因为此原因离职。 3 求职过程 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普遍表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比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就业要容易一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也充分拓宽信息渠道,挖掘就业途径,促成自己的就业。在求职过程中,最大的困扰因素首先是实践能力不足、综合素质不高和缺乏社会关系,其次为缺乏需求信息、对社会缺少了解和企业了解不足,并且这些困扰因素在不同的毕业生身上的影响有显著差异。 社会了解方面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年级越低,对社会了解不足,在求职过程中略显稚嫩,从而影响其求职。职业素养方面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明显比女生所受影响大,对于在校生,普遍认为女生总体综合素质高于男生,其中也包括职业素养,女生总体情商高于男生,在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上均高于男生,因而对于男生而言这方面欠缺,成为求职困扰因素。性别歧视方面,女生在求职过程中比男生更加容易遭受性别歧视,但总体数据看,歧视程度不高。专业不对口方面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各年级均值参差不齐,没有明显的递增递减趋势。学校就业服务方面在性别、年级和政治面貌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缺乏社会关系方面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分析具体数据,各个年级没有呈现一定的规律,这有可能是因为各年级踏入社会的不同,也就是进入职场的时间造成的交际圈效应存在一定的浮动性,先增加,后减小。 4 大学生涯评价 对于大学生涯的评价中,兴趣得到很好发展和强化了综合素质两个方面,在性别、年级和政治面貌上均没有存在显著的差异,而在结交有影响的朋友、学到有用新知识、认识有影响的老师、获得锻炼提升能力和找到适合自己专业五个方面在性别、年级和政治面貌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大学生涯评价与工作喜欢存在异常显著正相关,大学生涯的收获对工作喜欢度产生较大的影响,较大的可能的因为毕业生在大学期间收获颇多,大学的较大收获培养了良好的综合素质,在此优势下,发生连锁反应,较高的综合素质,寻求较好工作,较好工作具有相当满意的薪酬,同时具有较高的工作职级。本着在其位,谋其职的思想,愈加积极地投入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工作压力,从而整个大学生涯评价对工作状况评价产生显著的相关性。 5 调查研究总结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专业,目前社会需求量较大,浙江理工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状况良好。但无论是就业现状、工作流动、求职过程,还是对大学生涯的评价方面均存在个体差异。而且学生对大学生涯的评价直接影响其毕业后对工作的评价,而对工作的评价又与工作流动密切相关。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对本科生的培养中,应该通过教师的引导、实践能力的强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着手进行教学模式和培养方式的改革,进一步提升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和工作胜任力。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论文: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一、国内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趋势分析 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和质量大幅度提高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类组织已经越来越重视人才的作用,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与此同时,如何吸引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和用好人才等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也受到了高度的重视,使得所有组织将目光聚焦于人力资源管理。相当一部分组织或企业致力于为企业选拔和培训兼具创新思维、丰富知识和实战经验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的数量和质量较20年前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具有系统化、职业化、规范化的特点 所谓系统化,是指各类组织,尤其是各类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理论知识的要求,即要求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掌握人才招聘、人员培训、绩效管理、员工激励、薪酬管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劳动关系管理的理论知识及其他相关领域(如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的研究成果,具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从业素质和能力。 所谓职业化,是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要具有职业资格,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具有特定的知识范围、从业标准、行为准则、职业规范。通过国家的有关任职资格考试,加强和规范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所谓规范化,就是指人力资源管理要改变过去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要求从业人员运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掌握工作的实践性和艺术性,为组织或企业搭建一个和谐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办学优劣势分析 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办学优势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多地处二、三线城市,主要以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其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将地域条件变成人才培养的资源,在办学中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强”。这种定位既与老牌、名牌大学产生错位,又满足了地方和基层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其差异性办学定位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专业定位差异、课程设置差异、实践教学体系的差异等方面。 此外,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双师型特点明显。由于许多新建本科院校都是由过去的高职高专合并升本的,教师实践经验较为丰富,许多教师一直与地方企业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这种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有利于教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办学劣势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条件、办学经验、教学资源等方面较老牌、名牌大学有一定差距,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成果虽然可以支撑教学工作,但前沿理论和代表性学术成果较少,这需要这些院校在发展中注意逐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的基本思路 1. 在人才培养上,主要面向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 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如人力资源规划、职务分析、员工招聘与培训、薪酬设计、绩效考核、劳动关系管理等,帮助企业摆脱目前的传统人事管理状态;培养学生成为领导者和变革推动着,帮助企业建立和形成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使其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提高人力资源的效益。 2. 在专业设置上以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来设置专业课程群 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底蕴,对人力资源管理了如指掌,而且需要通晓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要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经验,能在工作中运用经验准确做出判断。 3. 在学科体系设计上,充分体现交叉复合学科特征 要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以及领导的基本能力;熟悉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及法规;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等。 4. 厚基础、宽口径 人力资源管理属于管理学范畴,从人才成长、发展的阶段性考虑,应在拓宽专业口径,加强管理学、经济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再考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色问题。另外从人才的社会适应性考虑,较宽的专业背景有助于毕业生的就业与进一步深造。同时,兼顾课程设置不应该偏重于宏观管理层面,而应该着重于企业管理中的特定职能。 5. 培养学生从业素质 敬业、守信、主动、规范、服务,具有沟通能力、领导能力、谈判能力,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的基本职业修养,也是从业的基本要求。 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的构建 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体现以下特点: 第一,公共基础课、学科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学时、学分比例分配合理。 第二,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学时、学分比例分配合理。 第三,全学程贯穿学生的素质培养与专业技能培养。 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第一,首先要明确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原则。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将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是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由于地方性本科院校其人才培养主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因此,其学生就业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和管理的第一线,因此除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贯穿学生大学四年学习的全过程。 第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体现以下几个特征:课程实践教学部分与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的有机结合、专业技能实践与综合技能实践的有机结合、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践的有机结合。因此,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包括这样几个部分: (1)课堂实践教学模块。主要包括: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模拟操作等,所有理论课程教学中都应该包括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理解、消化所学知识。 (2)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模块。主要包括:以培养专项技能为主的实践课程,如模拟招聘、职务分析、绩效管理等专业模块,此外还包括以综合能力培养的综合实训课程,以及借助于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软件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全程模拟训练、人力资源测评系统、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此外,学年论文、教学实习以及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都应纳入课程体系。 (3)社会实践模块。主要包括学生的认知实习、校外专家的学术讲座、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等环节,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论文: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一、国内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趋势分析 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和质量大幅度提高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类组织已经越来越重视人才的作用,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与此同时,如何吸引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和用好人才等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也受到了高度的重视,使得所有组织将目光聚焦于人力资源管理。相当一部分组织或企业致力于为企业选拔和培训兼具创新思维、丰富知识和实战经验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的数量和质量较20年前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具有系统化、职业化、规范化的特点 所谓系统化,是指各类组织,尤其是各类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理论知识的要求,即要求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掌握人才招聘、人员培训、绩效管理、员工激励、薪酬管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劳动关系管理的理论知识及其他相关领域(如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的研究成果,具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从业素质和能力。 所谓职业化,是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要具有职业资格,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具有特定的知识范围、从业标准、行为准则、职业规范。通过国家的有关任职资格考试,加强和规范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所谓规范化,就是指人力资源管理要改变过去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要求从业人员运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掌握工作的实践性和艺术性,为组织或企业搭建一个和谐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办学优劣势分析 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办学优势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多地处二、三线城市,主要以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其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将地域条件变成人才培养的资源,在办学中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强”。这种定位既与老牌、名牌大学产生错位,又满足了地方和基层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其差异性办学定位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专业定位差异、课程设置差异、实践教学体系的差异等方面。 此外,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双师型特点明显。由于许多新建本科院校都是由过去的高职高专合并升本的,教师实践经验较为丰富,许多教师一直与地方企业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这种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有利于教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办学劣势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条件、办学经验、教学资源等方面较老牌、名牌大学有一定差距,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成果虽然可以支撑教学工作,但前沿理论和代表性学术成果较少,这需要这些院校在发展中注意逐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的基本思路 1. 在人才培养上,主要面向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 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如人力资源规划、职务分析、员工招聘与培训、薪酬设计、绩效考核、劳动关系管理等,帮助企业摆脱目前的传统人事管理状态;培养学生成为领导者和变革推动着,帮助企业建立和形成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使其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提高人力资源的效益。 2. 在专业设置上以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来设置专业课程群 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底蕴,对人力资源管理了如指掌,而且需要通晓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要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经验,能在工作中运用经验准确做出判断。 3. 在学科体系设计上,充分体现交叉复合学科特征 要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以及领导的基本能力;熟悉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及法规;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等。 4. 厚基础、宽口径 人力资源管理属于管理学范畴,从人才成长、发展的阶段性考虑,应在拓宽专业口径,加强管理学、经济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再考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色问题。另外从人才的社会适应性考虑,较宽的专业背景有助于毕业生的就业与进一步深造。同时,兼顾课程设置不应该偏重于宏观管理层面,而应该着重于企业管理中的特定职能。 5. 培养学生从业素质 敬业、守信、主动、规范、服务,具有沟通能力、领导能力、谈判能力,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的基本职业修养,也是从业的基本要求。 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的构建 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体现以下特点: 第一,公共基础课、学科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学时、学分比例分配合理。 第二,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学时、学分比例分配合理。 第三,全学程贯穿学生的素质培养与专业技能培养。 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第一,首先要明确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原则。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将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是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由于地方性本科院校其人才培养主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因此,其学生就业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和管理的第一线,因此除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贯穿学生大学四年学习的全过程。 第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体现以下几个特征:课程实践教学部分与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的有机结合、专业技能实践与综合技能实践的有机结合、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践的有机结合。因此,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包括这样几个部分: (1)课堂实践教学模块。主要包括: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模拟操作等,所有理论课程教学中都应该包括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理解、消化所学知识。 (2)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模块。主要包括:以培养专项技能为主的实践课程,如模拟招聘、职务分析、绩效管理等专业模块,此外还包括以综合能力培养的综合实训课程,以及借助于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软件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全程模拟训练、人力资源测评系统、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此外,学年论文、教学实习以及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都应纳入课程体系。 (3)社会实践模块。主要包括学生的认知实习、校外专家的学术讲座、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等环节,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论文:福建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探析 [摘要]加强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是福建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项极其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文章通过调查,对福建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福建省新建本科院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路及对策。 [关键词]新建院校;后勤队伍;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十一五”期间,教育部共批复福建省新组建7所本科院校。这些新建院校大多数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办学经费主要由地市一级政府负责,服务方向主要也是所在的地市,习惯上我们称之为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这类院校后勤基础设施薄弱,后勤队伍人员基本上为合并前各类学校的原班人马,后勤管理和服务如何满足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加强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实现后勤人力资源管理优化配置,已成为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深化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项极其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一、加强新建院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意义 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是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后勤管理服务过程中,如何充分调动员工潜在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加强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益,直接关系到新建院校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败。 (一)后勤人力资源管理是确保学校后勤工作顺利进行的条件 高校后勤队伍包括各级管理人员和各部门的员工。在学校后勤管理服务过程中,作为提供后勤保障管理服务的后勤员工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地联系于组织系统之中,需要互相协调配合。这里既有部门间人与人的协调配合,又涉及人与事的配合。可见,后勤人力资源的管理是实现后勤管理服务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确保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秩序顺利进行的条件。 (二)后勤人力资源管理是提高后勤工作质量与效益的前提 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目标是调动后勤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后勤管理服务工作实施的质量与效益的提高,除了受到周围环境、历史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外,主要取决于后勤员工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只有高素质的后勤管理服务人员,才能创造出高效益的后勤管理服务工作。因此,加强后勤人力资源管理,努力提高后勤员工的素质从而提高后勤管理服务工作的质量与效益,已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后勤工作的当务之急。 (三)加强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是进一步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关键 目前,高校后勤社会化已经进入深化攻坚阶段,改革中必须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确保高校后勤管理服务实现“三服务两育人”宗旨的落实。为此,必须从根本上摆脱过去那种单纯管物而忽视管理人和培养人的观念,建立起以培养和提高后勤管理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技能为突破口,实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以人本为中心,以市场经营为导向的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加强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要致力于提高后勤全体员工的素质和技能,强调人才的吸纳、培养、开发和利用,不断凝聚员工的敬业精神和整体意识,调动后勤人力资源中的一切积极要素,从而有力地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化。 二、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分析现阶段福建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利于科学实施后勤人力资源管理,实现后勤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从而进一步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福建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滞后。对管理机制研究不够 由于福建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合并前主要由各地专科院校、成人高校及中等专业学校组成,各校隶属于不同行政管理部门,学校的管理体制不一;合并升格后学校办学时间短,与福建省其他本科大学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相比较,更显得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滞后,管理机制研究不够。第一,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尚未深入人心。在用人上普遍存在着只注重人力资源的职前学历,忽视人力资源的职后培训;注重人力资源的组织建设,忽视人力资源的个体需求;注重人力资源的一般使用,忽视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墨守成规,以致后勤管理服务工作普遍缺乏前瞻性、主动性和创新性。第二,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研究不够。高校后勤社会化要求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福利型”、“供给型”、“行政管理型”管理模式,对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改革和调整,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后勤工作由行政管理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化。要求高校后勤必须配备一支懂经营、善管理,具有现代市场经营观念和熟悉高等教育规律的管理服务队伍。但是,从福建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来看,一方面表现为各校全方位人事制度改革尚未开展,学校的改革往往先从后勤部门人手,而后勤社会化改革特别是人事改革一直是形式多于措施,而措施又多于实施;另一方面是这些院校为满足福建省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学校几年来处于连年扩招发展之中,后勤部门管理者疲于应对庞杂的事务性管理,忽视了对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仍然有相当部分后勤员工观念中对“下岗分流”这种社会普遍现象很难接受,真正意义上的“能上能下”、“下岗分流”管理机制尚未建立。因此,必须加强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研究,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激励与竞争机制。 (二)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 几年来,福建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后勤人力资源开始发生变化,一些院校已开始注意从优秀毕业生和行政干部队伍中挑选部分人员进入后勤队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后勤人力资源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但是,从福建省新建本科院校后勤人力资源调查结果来看,仍不能适应学校改革发展的需要,不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仍然存在。第一,年龄结构不合理。从福建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后勤队伍年龄构成来看,后勤员工平均年龄偏大,40岁以上人员比例占77.89%,30岁以下人员仅占7%,有些院校30岁以下行政管理人员甚至出现断层。第二,人员工种结构不合理。后勤员工中从事技术操作岗位一线人员偏少,而多数技工的实际技术水平达不到相应的技术等级所规定的标准和实践操作能力。从临时工队伍构成来看,既有失地农民工,也有一时找不到工作的外来工、家属工、下岗人员等,成分复杂,动机不一;临时观念强、服务意识差、流动性大,难以进行系统培训。从管理岗位的人员构成来看,既有管理干部、 工人(以工代干),也有临时工。这些人员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结果导致“干部不懂干事,工人变为监工”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这种管理层的错位,且相当部分人员缺乏现代管理知识、理念和技能,在管理过程中往往表现出不能科学、公正地对待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对待临时工队伍的人才),工作上表现为压制人才、感情导向,最终导致外来人才的流失。第三,知识结构不合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后勤人力资源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也远远低于本校中政工队伍的比例,后勤人员中具有本科学历人员仅占19%,中级职称人员仅为26.7%。从后勤人力资源内部来看,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分布不合理,具有本科文化程度和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主要是医务人员、基建部门人员和处室主要领导,一半以上科室(部门)没有中级技术职称人员,有的部门甚至连初级职称的人员都没有。这种不合理的人力资源知识结构已不能适应学校教育现代化和科学管理的需要。 (三)后勤部门人力资源不稳定。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后继无人 “十五”期间,福建省7所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普遍建有新校区。新校区处于城乡结合部,市政配套设施尚未完善,校园周边社会治安复杂,这无疑给后勤管理服务增加了负担。学校在人事管理体制尚未全方位进行改革的时候,急于突破制约办学的瓶颈,往往从后勤部门作为突破口,操作中缺乏细致的思想工作,后勤员工在社会化改革中,承担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和思想压力。第一,后勤部门人力资源不稳定。由于后勤部门人员工资低,容易产生消极和埋怨思想情绪,队伍不稳定。加之长期的超负荷工作,不能脱身外出进修学习,相当部分人员职称评聘问题不能解决,也造成了思想上的不稳定。第二,高校后勤社会化要求高校后勤服务实体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这种转变在增强竞争意识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后勤服务实体对短期利益的过度追求。为降低劳动力成本,对部门人力资源不注重投入与培养,导致了原后勤人力资源知识体系陈旧和工作技能水平较低,多数员工无法适应后勤社会化对人力资源新的要求和需要,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后继无人。 三、加强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通过对福建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因素既有管理体制的原因,也有运行机制的原因,但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后勤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问题。 (一)更新观念,切实加强后勤人力资源管理建设 高校后勤员工不仅承担着为教学、科研、师生生活服务提供后勤保障的工作,而且还担负着“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任务,是“不上讲台的老师”,后勤员工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服务功能的发挥。 1.深化人才意识,坚持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指导思想。实践证明,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中,最紧缺的资源并不是财物,而是有丰富的后勤工作经验的优秀管理者。学校的领导要像抓教学、科研队伍建设一样重视后勤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出培养和提高后勤人才队伍的措施。舍得把得力干部放在后勤管理工作岗位上来,把那些真正有奉献精神,能任劳任怨,而且有工作水平、工作魄力的干部放到后勤管理岗位上来,尽快使后勤干部员工从“学校人”、“行政人”转变为“社会人”、“企业人”、“市场人”,培养出一大批适应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需要的管理型、经营型人才。 2.要及时研究和解决后勤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高度重视后勤管理中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深层次的开发,在人才组合配置中要有结构观念。一要特别重视人力资源中“带头人”的综合素质,防止后勤管理服务中“核心低能”;二要注意科学调整现有人员结构,注意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保证人才培养的目标方法和主体功能相一致,使管理者“人尽其才”,在人才的带动下,提高后勤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三要注意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性格气质的层次梯度和优势互补,提高后勤人才组合配置的整体性功能和群体活力。 (二)制定后勤人力资源管理规划。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目前,福建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中后勤人力资源结构中“三高三低”矛盾仍然较为突出,“人员进不来、队伍稳不住、素质提不高”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为此,必须尽早制定后勤人力资源管理规划,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才能确保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开展。 1.科学制定后勤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规划。高校后勤社会化要取得成功,离不开高素质的后勤人力资源作支撑。如何调动高校后勤各种人员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创造性,将人力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以求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应引起各校的足够重视。就福建省新建本科院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状况来看,无论是后勤管理处或是各集团服务中心基本上没有专职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各类人员开发与管理仍处于无序流动状态之中。为此,各校必须尽快建立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选配素质好、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干部专职从事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工作,以后勤总体发展为依据,以满足后勤发展对人力资源需求为目标,制定出科学、合理、系统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规划。 2.优化后勤人力资源结构。一要充分管理利用好现有人力资源。这些员工大部分都经历了学校的合并升格,亲身参与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他们与学校具有深厚的感情。为此,必须利用好现有的人力资源,使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展。二要改变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打破工人与干部、正式与临时工身份界限,要广纳人才,不拘一格,择优选聘后勤各部门急需的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真正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机制,提高知识型技术员工比例,增强后勤人力资源的整体活力。三要不断深化用人机制改革,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后勤员工转变观念,做到“改革无情、操作有情”,在机构调整、岗位设置、岗位职责、技术要求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既要坚持“按需设岗、公开公平、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竞聘原则,又要讲究“注重学历讲能力,不唯能力重潜力”的选人之道,为将来更好地发挥个人潜力打下基础。 (三)加强人力资源培训,优化人力资源队伍结构 人力资源培训是改进员工工作态度,提高和增加工作技能而进行的有组织的企业行为。加强高校后勤员工的培训和后续教育,是不断提高后勤经营管理服务水平和社会竞争力、全面提高后勤人员素质的基础工程。 1.加强后勤干部的培训,提高管理层素质和水平。从福建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后勤管理层来看,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管理、培养的情况并不令人乐观。特别是后勤服务实体中,相当部分管理者是由普通工勤人员转变为管理者,缺乏相应的管理知识、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创新意识、市场经济意识 较弱,文化水平也较低。为此,各校应尽快制定出系统培养计划,通过派出专业进修、脱产学习等方式,努力提高后勤管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 2.加强后勤职工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后勤职工队伍是后勤工作的基本力量,是高校后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环节。目前各校原有职工知识水平、劳动技能普遍较低。为此,必须下大力气,通过系统的政治思想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增强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改进劳动技能,才能适应高校后勤社会化对人力资源的新需求。同时,必须建立一整套目标明确、制度完善的培训体系,并严格结合考核人实际情况,将培训结果与员工考核、晋升、晋级等结合起来,提高员工自主学习和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合理运用激励手段 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在后勤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中要充分考虑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充分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不断完善管理中的激励机制,促使后勤全体员工能够全心全意投身改革做好各项工作,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1.物质利益激励。物质利益需要的满足,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强烈的激励作用。高校后勤管理服务工作量大、任务重、头绪多、工种杂。为体现奖勤罚懒,杜绝干好干坏一个样,必须在管理中体现物质利益杠杆作用,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员工,要给予物质奖励。 2.精神激励。精神激励就是注意用精神因素激励人才从事工作。人不但有经济和物质上的需要,更有精神方面和事业发展的需要,精神激励是在较高层次上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其激励深度大,维持时间长,收获持久。因此,在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中,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来说,他们对提升专业成就、各类声誉以及相应的地位比物质利益有更强的需求。精神激励主要是创造机会和条件,保证他们能够施展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才华,实现他们的职业生涯目标。 3.管理激励。让后勤员工通过参加民主管理,广泛听取职工建议,让后勤员工参与重大决策,激励员工的责任感,增强员工的成就感,使员工产生一种积极向上、奋发努力的动力。 4.岗位竞争激励法。竞争就是一种激励机制。竞聘上岗,双向选择,使后勤员工不仅有光荣感,而且具有危机感,促进后勤员工珍惜岗位,真正爱岗敬业,在岗位上发挥最大效能;同时,完善与岗位职责和工作相挂钩的分配机制。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加强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研究,充分调动后勤人力资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发掘人力资源的潜能,对于深化福建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直接关系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败。
高中生物论文:基于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 [摘要] 科学 探究是学习生物学基本、有效的途径之一,它有助于学生形成对生命世界的正确认识、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和对生物学 规律 的领悟,应作为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和方法。设计一个基于探究的实验活动对于一般的实验教学来说,只要能在两方面加以改变,就可以将验证式的实验转变成开放性探究实验。一是改变实验活动在整个教学中的优先次序,不要将实验活动安排在教学的最后,让学生在实验前还不知道实验的结果;第二是将以往只注重验证课本理论的一些典型实验项目,改变成比较重视探究过程的实验让学生加以探究。 以实验为载体的探究是生物教学最显着的特征,也是生物教师最常用、最擅长的手段。但是,在实践中“实验”与“探究”的结合并不象预想的那样顺畅。基于探究的实验教学策略,是在吸收已往实验教学改革中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一条有效、完整、开放的实验教学方式,以回归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证意识、思维品质、质疑精神等方面的作用和地位,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服务。 一、问题的提出 从教学论的角度看,实验教学是指在使用实验仪器情景下的一种教学形态。高中生物实验与其他理科实验一样,具有直观、形象的特征,能高度浓缩地展示人们认识和发现某一知识、原理的过程,能帮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认识和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但这种对实验和实验教学的认识,在本质上将它放在了知识教学的从属地位,实验教学的目标只是追求一个预设的结论。虽然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注意对学生进行有关实验技能、方法和探究思维等方面的训练,但这些往往被放在次要的位置。 科学探究的提出给实验和实验教学以全新的视角。《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指出:“科学探究是生物学中不可缺少的、动态的部分”[1]。高中生物课程应该反映生物科学的“完整画面 ”,应该将科学探究作为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和方法。科学探究活动也是学生学习生物学基本、有效的途径之一,它有助于学生形成对生命世界的正确认识、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和对生物学规律的领悟。生物实验作为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实施科学探究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具有强化学生实证意识、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质疑精神的重要作用,倡导基于探究的实验教学策略,将学生置身于一种动态、开放、个性、多元的学习环境中,打破原有学科的封闭性和课程选择的单一性,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求知,学会收集、分析和利用各种信息及信息资源,实质上就是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如何在一般实验中体现探究的思想 美国学者施瓦布曾经把科学实验活动分成三个层次, [2]根据实际还可以加上一个层次,即将问题、方法步骤及答案均提供给学生,学生只要按此步骤去做实验,验证已知的结果,可称之为零层次(见表1)。 探究也是分层次的,一些学者根据探究活动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参与探究程度的不同,将探究性实验划分了不同的层次(见表2)。[3] 至此,可以清楚地表明,验证性实验、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基本上属于0水平探究,也就是没有体现科学探究的基本精神,随着有关实验的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程序和做结论等几个方面学生参与程度的增加,探究的深度也不断增加,直至开放式的研究。由此可见,随着新课程将科学探究作为核心理念,实验和实验教学的作用得到了显着的提高。 众所周知,学科教学在知识的量上有明确的任务,探究性学习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一些老师之所以在实验教学中倾向于低水平的探究,一方面是观念的问题,视课堂的“乱”为洪水猛兽,怕失去对课堂的控制;另一方面是技能的问题,试问,从小到大,我们有多少教师有过探究性学习的经历? 事实上,在实际教学中,教材已充分考虑到了这些因素,高层次、开放性探究实验活动是十分有限的。学生在更多的时候需要从多种多样的不同层次的探究实验活动中学习各种科学探究方法和科学探究技能。因此,如何在一般实验中体现探究的思想是教师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探究教学的必由之路。 那么,怎样设计一个基于探究的实验活动呢? 对于一般的实验教学来说,只要能在两方面加以改变,就可以将验证式的实验转变成开放性探究实验。一是改变实验活动在整个教学中的优先次序,不要将实验活动安排在教学的最后,让学生在实验前还不知道实验的结果;第二是将以往只注重验证课本理论的一些典型实验项目,改变成比较重视探究过程的实验让学生加以探究。从实际上考虑,让学生探究的必须是个难度不高而且没有危险性的实验,教师才能安心放手让学生探究,而且实验内容要能与上课内容直接相关,并且适合学生的程度,又不需额外增加太多教学时间,如此老师才易于安排和融入原来的教学进度中。所以从现有的实验项目中挑选一些单元,改变原有实验教学方式再加一些巧思即可达到目的。 三、基于探究的生物实验教学活动设计案例 “酶的催化效率—过氧化氢分解”是高中生物学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实验的目的主要是,认识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相比,有何特点?按照过去的方式,为了体现探究,教师通常把演示实验改变成学生实验,学生通过在两支编号为1号和2号的试管中分别注入3mL2%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在1号试管中加入鸡肝匀浆或马铃薯匀浆少许,在2号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少许,作为催化剂,轻轻振荡试管,观察两支试管中气泡产生的多少和快慢来比较反应的速率,推理出生物催化剂过氧化氢酶和无机催化剂二氧化锰催化效率的高低,从而得出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的特点。 这样的实验活动,场面热闹,学生不定地按照教师的指令动手做实验,实验的成功率也很高。可是,如果仔细分析,学生的行为实际上是对教师指令的被动回应:把鸡肝匀浆和二氧化锰分别加入到盛有3mL2%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使之产生一种预定的变化。这样做,看似在观察与探究,实质上仍然停留在“告诉事实、验证结论”的水平,仅仅从过氧化氢酶和二氧化锰2个催化反应实验的比较,并不能推理出生物催化剂比无机催化剂具有高效性的特点,显然,学生思维加工的投入量不够充足。 针对上述情况的改进课,如果我们对实验进行改进和拓展,实验探究的水平就会明显提高。 (一)提出问题 经过日常生活的积累和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到很多地方都需要催化剂,比如说:汽车尾气排放催化装置、 工业 制硫酸、合成氨、酶催化生物大分子等。并且在课堂上也已经学习了使用催化剂的几个化学反应,如氯酸钾催化受热分解、双氧水催化分解等。在理解元素周期律以后,还可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催化剂与化学反应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学生大多能提出如下问题:催化剂与化学反应是否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催化剂是如何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特点是什么?这种超学科的知识整合,对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是十分有效的。 (二)猜想与假设 首先要 总结 问题,经过查阅资料、网上搜索、小组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提出自己的设想:催化剂与化学反应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种催化剂可以催化不同的化学反应,不同催化剂对同一反应的催化效果可能不一样。 (三)实验准备 1.知识准备。要求学生在课外查阅过氧化氢、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铝、鸡肝、马铃薯等的相关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和催化剂相关的知识。 2.器材准备。试管,卫生香,火柴,过氧化氢,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铝,鸡肝匀浆(新鲜的和不新鲜的各一份),马铃薯匀浆(生的和熟的各一份)等。 (四)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过程如表3所示。 (五)实验结论 1.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铝,鸡肝匀浆,马铃薯匀浆,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2.新鲜的鸡肝匀浆和生的马铃薯匀浆,催化效率大大高于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铝的催化效率。 3.不新鲜的鸡肝匀浆、熟的马铃薯匀浆之所以催化效率降低,有可能是采购回来的肝脏不新鲜,或是制成的肝脏研磨液使用和存放时间过长而变质;熟的马铃薯匀浆可能是高温导致过氧化氢酶失活,说明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很多。 基于探究的生物实验教学策略是在提高学生 科学 素养课程目标指导下的实验教学改进行动,它的亮点是挖掘课本实验的内涵、拓展课堂实验的功能、提升实验教学的品质,充分体现“自主、探究、合作” 新课程理念,对于推进“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的生物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高中生物论文:高中生物教材现代化问题的若干思考 教材既是知识的载体,也是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获得发展的媒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生物科学日新月异,教育心理学理论不断推陈出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日趋现代化。课程设置正从生物学科内小综合到综合理科不断发展,初中阶段正在探讨实施综合性活动课程,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课程体系普遍推广,而现阶段高中设置综合理科课程的条件还不成熟。因此,高中生物教材现代化,以适应教学理论、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课程设置的现代化问题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1.尽可能体现出21世纪的生物学地位 1996年初,由我国170位著名科学家合作研究、集体撰写的论著《21世纪初科学发展的趋势》中指出:“生命科学因研究客体的极端重要和复杂,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又非常迫切,完全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出现革命性变化,发展成为科学革命的中心。”作为跨世纪的基础生物学教材,要充分考虑到生物学的科学地位变化,力争尽可能做到在整个自然科学领域中科学观念具有指导性,科学原理具有基础性,科学方法具有通用性,科学思维具有普遍性。 在人们的生活中,科学印象的形成往往是通过学习生物学获得的。生物学中常用的对照实验方法、黑箱方法作为科学方法同样适用于其它自然科学;现代“老三论”的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都以研究生物体和生命现象为己任;现代“新三论”中,耗散结构理论研究的系统与外界环境的边际效应,协同论研究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突变论研究的远离平衡状态的复杂体系发生质变的规律都与生命科学密切相关;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以及生物体内部各部分之间都不断进行着物质的交换、能量的转变、信息的传递,而物质、能量、信息则是自然科学的共同研究对象;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遗传信息的传递则属于信息论的研究内容;生命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体温调节、激素调节、行为调节、生态平衡的调节等反馈调节模式均为控制论的研究实例。上述内容可以经过高度简化、形象化,有机地、隐性地渗透进入教材。 2.教材内容现代化,体现时代特点,贴近现代生活,建立能够适应新世纪的生物学知识结构。 长期以来,我国教材的特点是理论性和系统性较强,但对科学的实用性、实践性和社会性关注不够,现代科学知识的渗透速度也较慢,这样容易造成难以适应现代生活、现代技术和现代职业的多层次需求。 食用纤维虽然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可刺激消化道蠕动,具有预防便秘、痔疮、肠癌、胆石症,控制肥胖,降低血浆胆固醇等多种功能。食物成分中缺乏食用纤维的介绍,脱离了现代人注重食用精粮,“十男九痔”的生活现状,不利于矫正较为普遍的偏食现象,有悖于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 从实际出发,联系日常生活,就会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更为生动活泼,更易启迪思维。例如“光合作用”一节教材,若将环境因子中光和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加进去,就既联系了生态因子的作用,也突出了科学的实践性和价值观。 原核生物中的蓝藻,其名称很易联想到属于真核生物的其它藻类,这是以前依据自然标本将其列入真核生物的错误延续下来的,现在很多教材和论著均已改为蓝细菌,更能体现它属于原核生物的本质特征。 随着RNA酶(ribozyme,又译核酸酶)和抗体酶(abzyme,antibodyenzyme)在科技文献中频频出现,对于酶的化学本质和催化功能的认识已有很大改观。酶催化的“锁与钥匙学说”已被公认,它也非常符合中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特征,很多教材都有介绍。 建立完善的认知结构决定于教材的系统性,那么怎样在尽量不增加教材篇幅,不增加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将教材编得更有系统性呢?笔者认为以下处理方式值得借鉴:(1)尽可能多地编写有利于理解教材,有利于形成认知结构,富于概括性的图表。如将脊椎动物各纲的主要特征通过一个比较表体现出来。(2)抓住学科结构、生命的基本特征这两条主线,完善教材的结构。如动植物呼吸作用,本质相同,途径相似,应该综述。若将两者分开叙述,植物代谢中侧重物质变化,动物代谢侧重能量变化,增加了篇幅,也有重复之嫌,割裂了本来就密不可分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给人以只见树木、难见森林之感。 有人认为渗透现代知识会增加课业负担。笔者认为这主要是教育教学观念问题。首先,仅仅作为教学环节之一的教材,即使编得再浅显,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现存的课业负担问题。其次,教材的系统性有着鲜明的时代性,渗透现代知识同时也意味着要淘汰那些过于陈旧的教学内容。 从教材编著来看,课业负担的轻重决定了教材中论点的多少和深浅,而概括性的认知图表,论证性的论据,包括科学事实、生活常识、经典实验,能够促进概念、原理的消化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反而降低了课业负担。当然要减轻课业负担,最值得研究的还是将现代生物学知识引入中学教材的方法和技巧,在充分研究中学生原有认知结构、认知特点、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的前提下,根据教学大纲的规范而进行:1)转录按需索取,排除与大纲规定的知识项目无关或关系不密切的部分;2)概括猎取所需知识项目的思维线索;3)简化除去可能将思维引向歧途的枝节情境;4)形象化设计模式图、结构图、流程图和表格。 3.给科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方法以应有的地位,培养科学素质和科学能力生物科学发展过程中孕育的科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方法 至今仍对自然科学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巴甫洛夫运用分析和综合相统一的思维方式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哈维以实验思维方法创立了血液循环学说;林耐科学地处理和运用知识信息创立了本质分类法。 人们惊叹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的机遇,而忽视了机遇偏 爱“有准备的头脑”,留意意外之事,善于捕捉机遇,这同样是科学方法。人们高度评价科学进化论和分子生物学的伟大成就,却忽视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薛定锷的《生命是什么》所蕴藏的科学观念对于科学发展的推动远远超过了相应的科学知识本身。上述内容的渗透宜用隐性处理和显性处理相结合的原则:科学过程、科学方法宜进行显性处理,科学观念、科学思维宜进行隐性处理。 4.加速教材系列化进程,科学地运用教材指导教学改革,调控教材评价。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一种倾向,即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材编著—教学过程—教学评价5个环节层层加码,导致考分逐年上升,能力难以提高,课业负担过重。作为中心环节的教材如何有效地扼制这种态势的继续发展呢? 一般认为离开了教学内容的改革去侈谈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危险的。但是另一方面,启用新教材实施教学时,教师往往有一种惰性,他们自觉不自觉地还是运用原有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去处理教材,这都显著削弱了启用新教材的意义。 鉴于以上两种情况,要尽快实施教材系列化,出版与新教材配套的教学指导书、参考书、教师手册、练习册、教学挂图、声像出版物、多媒体软件。特别是教参,要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到城乡差异、南北差异、不同类型学校的差异,选择多种教学方法,提供最优化的教学方案,有效指导,促进教学改革。通过配套练习册调控教学评价过程中试题的难度,确实做到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减轻负担。 诚然,中学教材的基础性和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互相对立,而且难以统一,特别是我国现阶段,很多不发达地区教育观念和教学设施还远未得以改变,盲目追求和过分强调教材“现代化”是不可取的。但是在当代科学不断分化和再综合的进程中,还要恪守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系统性,崇尚百科全书式教材,反而将很多现代社会急需的科学知识拒于书外,并非辩证唯物主义的,这些都无助于教材现代化。 怎样将矛盾的双方有机统一起来,找到基础性和现代化的综合点,绝非是一个简单的取舍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和探讨。 高中生物论文:学好高中生物的“八字策略” 1.学会“看”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而学会学习是高中学生要练就的基本功。其中自学能力是其重要的组成成分,预习是培养自己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一个良好的习惯。那么,如何预习呢?首先,通过看书我们要对这一节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主要讲了哪些知识点?我掌握了多少?还有哪些知识点理解不了?带着这些问题走入课堂,那么你的课堂效果一定会更好。 2.学会“听” 听课听什么?要听老师分析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考点和疑点;听自己在预习过程中所未能理解的内容;听老师对一类问题(或习题)是如何分析的;不仅要认真听,还要做好必要的笔记。笔记如何做也有一定的讲究,有些同学喜欢将老师的板书一字不漏地记下来,其实大可不必。我们只要将老师补充的一些重要的知识点、结论或习题做一些笔记,对于习题也只需记一些主要的分析过程,课后再进行必要的完善即可;万万不可顾此失彼,因为忙着做笔记而忽略了听课。 3.学会“言” 21世纪的教育理念讲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即要鼓励同学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课堂上对一些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不要老依靠于老师的讲。每一位同学都应该积极思考,我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种思维方法好吗?那种表达更为准确?不妨将自己的思维在课堂上向老师和同学们展示出来,听听大家的意见。也可以对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解法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不要害怕会出错,即使出错了或有些问题,老师和同学们也一定会帮你把问题纠正过来;还会帮你找到出错的原因,何乐而不为呢?高考说明中明确提出了对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要求,学会“言”才有助于提高自己这方面的能力。 4.学会“忆” 忆即复习工作,即一堂课下来或一个章节下来,我们必须要有一个较为系统地复习整理过程。此项工作将直接关系到你成绩的好坏。通过复习,一方面将一些重要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巩固、强化,另外也可以对前后知识的系统性和他们的联系有更深的理解,此即为古人所说“温故而知新”。 5.学会“思” 古语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此言提醒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经常进行反思。其实,学习生物知识最关键的是学会其中的学科思想和答题方法,学会思维。因而,同学们在看书或做题时,要多想想为什么这样做?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或表述?此类习题有何规律?这种方法或表述好吗?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生物思维模式和答题能力。 6.学会“练” 高中生物的基础知识和答题技能相对不多,要想熟练地掌握它,就得进行一定的训练。同学们要在练习中融会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答题技能的掌握,同时这也是提高同学们解答生物试题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同学们万万不要陷入“题海”,掌握好训练的“度”。 7.学会“纠” 无论是平时的学习还是高考复习,测试总少不了,那么当老师批阅后的试卷发下来后,我们怎么办?有一些同学在看完自己的分数后就是等待,等待着老师的讲解。其实不知大家注意过没有,试卷中许多问题自己是完全能解决的,不少题目之所以出错,完全是因为自己在审题、提炼或考虑问题不全面造成的。这些问题你完全可以与其他同学一起讨论、交流,自己发现问题之所在并予以更正,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正确的思维;又能提高自己的纠错能力,防止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 8.学会“研” 高中生物中有许多重要的结论和规律,传统教学中,往往都是由老师直接教给学生。那么现在,我们能否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观察、实验、探索以及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从而自己得出结论;在这种“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长此以往,相信同学们的探索能力一定会增强,也为有志于对生物学科作深入研究的同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1世纪是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的时代,生物教育发展到今天,培养能力、发展思维,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同学们也应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展开学习,顺应新的时代潮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成为学习的主人,也只有这样才能成为高素质的人才。 高中生物论文:高中生物教学中实现科学探究的方法实践策略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是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中的第二节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在学习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以及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阐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列举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描述植物顶端优势的现象、原因、解除方法及应用,并举例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作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以往的教学活动,一般是教师先分析图示“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得出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再通过阅读资料、分析例题等形式理解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最后通过实验,使学生直观感受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的作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能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但却缺少学生的自主参与,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只是被动地在听在记在做而已,学习效率低,学习效果差。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家的发展和强大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而创造性强、行动能力突出将是对高端人才的重要要求。为适应时展的需要,《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中特别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鉴于此,笔者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如下:在突出生物学基本事实、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切身体会如何获得信息并进行信息转换,在实践中进行科学探究,并养成科学精神。 一、自主绘制真实数据曲线,学会获得信息,解读信息,进行信息转换 在以往教学实践中,学生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分析教材中的图示“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了解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特性。这种形式的优点是教学过程简单、知识获取直接,但不能培养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并思考的能力。因此,笔者尝试指导学生首先自主分析课前准备的一系列实验数据,再绘制相应的曲线,从一开始就让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课前笔者准备了两份数据表,第一份表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燕麦胚根的生长情况的影响”的实验数据(表1)。先请学生代表上台在黑板上绘制横坐标是生长素溶液的浓度,纵坐标是胚根的平均长度的曲线,并请其他学生在座位上画。有了具体的数据,讲台上和座位上的学生都画得非常认真。图像绘制完成后,教师又引导学生评价黑板上的几幅曲线。在评选出“优秀作品”后,学生分析“作品内涵”,即曲线反映了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燕麦胚根的影响,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生长素溶液的浓度与胚根的平均长度呈现正相关,超过一定浓度后,生长素溶液的浓度与胚根的平均长度呈现负相关。 之后,学生们根据第二份数据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燕麦胚芽的生长情况的影响”的实验数据(表2)在之前绘制的曲线基础上绘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胚芽的影响(图1)。绘制完成后,学生可以从曲线直观分析得出结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胚根和胚芽的影响呈现类似的变化趋势,但不完全相同。这样,具体的数据信息就先转化成了形象的图像信息,再转化为结论。 接着,笔者提供教材上的图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根、芽和茎的相对影响”(图2),学生将其与自己绘制的曲线进行比较,进一步分析图像中包含的信息。通过这种形式,学生更能体会到理论来源于现实的道理,并提高学习的兴趣。 从获得实验数据到自主绘制图表,再通过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在此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充分引导每个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不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而且他们获取信息、解读信息、进行信息转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在不知不觉中学生感受到了科学家获取信息、科学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索过程。 二、观察身边生物学现象,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 在校园里随处可见呈宝塔状的松树、修剪呈半球状的大叶黄杨,这些树形的塑造都利用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在学生了解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的概念基础上,笔者以这些身边客观存在的实例入手,引导学生探究生长素生理作用与生产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具体问题。 首先,笔者出示课前拍摄的校园里随处可见的松树及大叶黄杨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松树一般呈宝塔状而大叶黄杨呈半球状,学生说出松树的树形没有经过修剪而大叶黄杨是经过修剪的。接着,学生取出课前实地摘取的大叶黄杨的枝条,进行分析,发现:有的大叶黄杨枝条上的顶芽保留,侧枝基本没有发育;而有的枝条,剪去顶芽,侧芽发育成侧枝(图3)。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带着问题,学生们继续探究。通过阅读教材内容,学生们知道了顶端优势,即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如果摘除顶芽,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降低,侧芽所受的抑制作用就会减弱,逐渐发育为枝条。 通过科学的探究,学生们很快就体会到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也理解了没有经过修剪的松树呈宝塔状而经过修剪的大叶黄杨呈现球状。这时,笔者启发学生说出顶端优势的应用实例,他们发散思维畅所欲言,说了很多例子:如在农业生产中,对果树进行修剪,对棉花、番茄等农作物进行摘心都是通过解除顶端优势达到增产的目的;而在林业生产中,通过维持顶端优势可以获得大量的材用树木。 身边的生物学现象随处可见,而仔细的观察、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进行科学性的探究,能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原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迁移应用。 三、通过预实验,进而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初步养成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知道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根的影响不同,而探究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在生产实践中十分重要。教材中设计的探究活动就是以此为中心展开的,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能够提高课堂效率,体现探究活动的效果和意义,养成科学方法、态度和精神,笔者将这节课的探究活动分为两个环节:预实验和正式实验。 (1)预实验。提前两周组织了两组(每组4人)有兴趣的同学开展了探究活动的预实验。具体如下: 实验目的:探索萘乙酸促进迎春花 插条生根的适宜浓度。 提出问题:萘乙酸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适宜浓度是多少? 材料器具:一年生生长旺盛的生理状况基本一致的迎春花枝条28根,枝剪,蒸馏水,0.1mol/L的NaOH溶液,烧杯,量筒,玻璃棒,萘乙酸等。 实验步骤: ①配制溶液:配制2、4、6、8、10、12ppm浓度的萘乙酸溶液; ②制作插条:一年生迎春花枝条、长约10~15cm、带芽(3个)、去成熟叶,下端剪成光滑斜面,分成7组,每组4支; ③处理插条:浸泡法,使用不同浓度的萘乙酸溶液浸泡枝条(下端),深约1.5cm,处理24h后取出,晾干4h; ④水培观察:将处理后的六组插条,再加一组对照组(不经处理),下端浸泡在清水中; ⑤观察记录:水培9d,每天固定时间观察生根数,填写数据表(表3)并绘制曲线; ⑥结果分析:生根数最多的为适宜浓度; ⑦表达和交流讨论。 进行预实验为正式实验摸索了条件,也可以检验此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可行性,避免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的浪费。通过开展此预实验,学生们查阅很多资料,了解到配制萘乙酸溶液可以加入NaOH助溶解,制作插条时要注意尽量避免差异,此实验处理插条采取浸泡法,所以处理时间要长,如果采用蘸沾法,处理插条的时间要短,通过水培观察生根数效果较好,每天在固定的时间进行观察等。 (2)正式实验。在开展正式实验之前,学生先汇报了预实验的过程及结果。结果表明:4 ppm浓度的萘乙酸为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适宜浓度。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组正式实验。学生们选择0.2 ppm作为浓度梯度,利用3.0、3.2、3.4、3.6、3.8、4.0、4.2、4.4、4.6、4.8、5.0 ppm浓度的萘乙酸浸泡枝条,再按照预实验的步骤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两周后的课堂上组织小组内汇报实验情况,并在班级内进行交流讨论。 因为进行了预实验,避免了很多探索的过程,确保顺利开展正式实验,有一些组得出4.8 ppm的萘乙酸是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表4),但也有不少组得出其他不同的结论。学生也在交流时分析原因,如制作插条时有差异存在,配制的萘乙酸溶液的浓度存在问题等。 通过开展预实验、进行正式实验,学生们比较顺利地开展了课堂探究活动,获得了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并在此基础上,更深刻地体会到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在“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这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们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培养了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并在探究过程中,积极参与交流与合作,切身体会到探究的科学方法,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求实、创新、团队的科学精神。教书育人不是一节课的时间和过程,如果教师能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持之以恒,在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的方面,一定能有所收获。 高中生物论文:高中生物教材现代化问题的若干思考 教材既是知识的载体,也是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获得发展的媒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生物科学日新月异,教育心理学理论不断推陈出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日趋现代化。课程设置正从生物学科内小综合到综合理科不断发展,初中阶段正在探讨实施综合性活动课程,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课程体系普遍推广,而现阶段高中设置综合理科课程的条件还不成熟。因此,高中生物教材现代化,以适应教学理论、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课程设置的现代化问题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1.尽可能体现出21世纪的生物学地位 1996年初,由我国170位著名科学家合作研究、集体撰写的论著《21世纪初科学发展的趋势》中指出:“生命科学因研究客体的极端重要和复杂,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又非常迫切,完全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出现革命性变化,发展成为科学革命的中心。”作为跨世纪的基础生物学教材,要充分考虑到生物学的科学地位变化,力争尽可能做到在整个自然科学领域中科学观念具有指导性,科学原理具有基础性,科学方法具有通用性,科学思维具有普遍性。 在人们的生活中,科学印象的形成往往是通过学习生物学获得的。生物学中常用的对照实验方法、黑箱方法作为科学方法同样适用于其它自然科学;现代“老三论”的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都以研究生物体和生命现象为己任;现代“新三论”中,耗散结构理论研究的系统与外界环境的边际效应,协同论研究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突变论研究的远离平衡状态的复杂体系发生质变的规律都与生命科学密切相关;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以及生物体内部各部分之间都不断进行着物质的交换、能量的转变、信息的传递,而物质、能量、信息则是自然科学的共同研究对象;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遗传信息的传递则属于信息论的研究内容;生命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体温调节、激素调节、行为调节、生态平衡的调节等反馈调节模式均为控制论的研究实例。上述内容可以经过高度简化、形象化,有机地、隐性地渗透进入教材。 2.教材内容现代化,体现时代特点,贴近现代生活,建立能够适应新世纪的生物学知识结构。 长期以来,我国教材的特点是理论性和系统性较强,但对科学的实用性、实践性和社会性关注不够,现代科学知识的渗透速度也较慢,这样容易造成难以适应现代生活、现代技术和现代职业的多层次需求。 食用纤维虽然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可刺激消化道蠕动,具有预防便秘、痔疮、肠癌、胆石症,控制肥胖,降低血浆胆固醇等多种功能。食物成分中缺乏食用纤维的介绍,脱离了现代人注重食用精粮,“十男九痔”的生活现状,不利于矫正较为普遍的偏食现象,有悖于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 从实际出发,联系日常生活,就会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更为生动活泼,更易启迪思维。例如“光合作用”一节教材,若将环境因子中光和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加进去,就既联系了生态因子的作用,也突出了科学的实践性和价值观。 原核生物中的蓝藻,其名称很易联想到属于真核生物的其它藻类,这是以前依据自然标本将其列入真核生物的错误延续下来的,现在很多教材和论著均已改为蓝细菌,更能体现它属于原核生物的本质特征。 随着RNA酶(ribozyme,又译核酸酶)和抗体酶(abzyme,antibodyenzyme)在科技文献中频频出现,对于酶的化学本质和催化功能的认识已有很大改观。酶催化的“锁与钥匙学说”已被公认,它也非常符合中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特征,很多教材都有介绍。 建立完善的认知结构决定于教材的系统性,那么怎样在尽量不增加教材篇幅,不增加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将教材编得更有系统性呢?笔者认为以下处理方式值得借鉴:(1)尽可能多地编写有利于理解教材,有利于形成认知结构,富于概括性的图表。如将脊椎动物各纲的主要特征通过一个比较表体现出来。(2)抓住学科结构、生命的基本特征这两条主线,完善教材的结构。如动植物呼吸作用,本质相同,途径相似,应该综述。若将两者分开叙述,植物代谢中侧重物质变化,动物代谢侧重能量变化,增加了篇幅,也有重复之嫌,割裂了本来就密不可分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给人以只见树木、难见森林之感。 有人认为渗透现代知识会增加课业负担。笔者认为这主要是教育教学观念问题。首先,仅仅作为教学环节之一的教材,即使编得再浅显,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现存的课业负担问题。其次,教材的系统性有着鲜明的时代性,渗透现代知识同时也意味着要淘汰那些过于陈旧的教学内容。 从教材编著来看,课业负担的轻重决定了教材中论点的多少和深浅,而概括性的认知图表,论证性的论据,包括科学事实、生活常识、经典实验,能够促进概念、原理的消化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反而降低了课业负担。当然要减轻课业负担,最值得研究的还是将现代生物学知识引入中学教材的方法和技巧,在充分研究中学生原有认知结构、认知特点、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的前提下,根据教学大纲的规范而进行:1)转录按需索取,排除与大纲规定的知识项目无关或关系不密切的部分;2)概括猎取所需知识项目的思维线索;3)简化除去可能将思维引向歧途的枝节情境;4)形象化设计模式图、结构图、流程图和表格。 3.给科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方法以应有的地位,培养科学素质和科学能力生物科学发展过程中孕育的科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方法 至今仍对自然科学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巴甫洛夫运用分析和综合相统一的思维方式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哈维以实验思维方法创立了血液循环学说;林耐科学地处理和运用知识信息创立了本质分类法。 人们惊叹弗 莱明发现青霉素的机遇,而忽视了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留意意外之事,善于捕捉机遇,这同样是科学方法。人们高度评价科学进化论和分子生物学的伟大成就,却忽视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薛定锷的《生命是什么》所蕴藏的科学观念对于科学发展的推动远远超过了相应的科学知识本身。上述内容的渗透宜用隐性处理和显性处理相结合的原则:科学过程、科学方法宜进行显性处理,科学观念、科学思维宜进行隐性处理。 4.加速教材系列化进程,科学地运用教材指导教学改革,调控教材评价。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一种倾向,即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材编著—教学过程—教学评价5个环节层层加码,导致考分逐年上升,能力难以提高,课业负担过重。作为中心环节的教材如何有效地扼制这种态势的继续发展呢? 一般认为离开了教学内容的改革去侈谈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危险的。但是另一方面,启用新教材实施教学时,教师往往有一种惰性,他们自觉不自觉地还是运用原有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去处理教材,这都显著削弱了启用新教材的意义。 鉴于以上两种情况,要尽快实施教材系列化,出版与新教材配套的教学指导书、参考书、教师手册、练习册、教学挂图、声像出版物、多媒体软件。特别是教参,要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到城乡差异、南北差异、不同类型学校的差异,选择多种教学方法,提供最优化的教学方案,有效指导,促进教学改革。通过配套练习册调控教学评价过程中试题的难度,确实做到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减轻负担。 诚然,中学教材的基础性和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互相对立,而且难以统一,特别是我国现阶段,很多不发达地区教育观念和教学设施还远未得以改变,盲目追求和过分强调教材“现代化”是不可取的。但是在当代科学不断分化和再综合的进程中,还要恪守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系统性,崇尚百科全书式教材,反而将很多现代社会急需的科学知识拒于书外,并非辩证唯物主义的,这些都无助于教材现代化。 怎样将矛盾的双方有机统一起来,找到基础性和现代化的综合点,绝非是一个简单的取舍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和探讨。 高中生物论文: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 今日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并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有个性的发展。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国际视野与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与人生规划能力,对国家的兴盛、社会的进步、个人的终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课程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在当代科学技术领域中,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尤为迅速,成果显着,影响广泛而深远。例如DNA分子结构和功能的揭示、体细胞克隆哺乳动物技术的突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干细胞研究的进展、脑科学的深入发展、生物工程产业的兴起等,正在改变人类的生活。尤其是生物科学技术和信息科学技术正在逐渐融合并显示出强大的经济力量,已成为科学发展和技术革命的世纪标志。生物科学和技术不仅影响人类的生活、社会文明和经济活动,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高中生物课程应当与时俱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自1978年起,我国高中生物课程历经多次改革,取得了显着的成绩。为适应时展的需要,《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在吸纳现行高中生物学教育优点的基础上,更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更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新进展;更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一、课程性质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业科学、医药科学、环境科学及其它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生物科学的研究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当今,它在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的发展都非常迅速,并且与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的结合日益紧密,正在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高中生物课程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科目。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本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 面向全体学生 《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课程的内容标准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校的条件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作为由众多生物学事实和理论组成的知识体系,是在人们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标准》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同时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 三、课程设计思路 高中生物课程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的精神和要求设计的。 高中生物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必修部分包括“生物1:分子与细胞”、“生物2:遗传与进化”、“生物3:稳态与环境”3个模块;选修部分有“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和“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3个模块。每个模块36学时、2学分。 必修模块选择的是生物科学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现代生物科学发展最迅速、成果应用最广泛、与社会和个人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领域。所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认识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中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必修模块对于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选修模块是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而设计的,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生物科技视野、增进学生对生物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 学生在学习了生物1的内容之后,既可以先学习生物2的内容,也可先学习生物3的内容。在修完必修模块的基础上,进行选修模块的学习。 每个模块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价值如下。 “生物1:分子与细胞”模块有助于学生较 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生物2:遗传与进化”模块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生物进化观点。 “生物3:稳态与环境”模块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模块重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收集证据等科学探究的能力,增进学生对生物技术应用的了解。本模块适于继续学习理工类专业或对实验操作感兴趣的学生学习。 “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模块围绕生物科学技术在工业、农业、医疗保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较全面地介绍了生物科技在社会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适于继续学习人文和社会科学类专业及直接就业的学生学习。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模块以专题形式介绍了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一些重要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生物科学类专业奠定基础。 高中生物论文:高中生物学核心概念建构的策略创新机制 如何构建核心概念是近年来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因为“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要知道一系列的科学事实,更重要的是要围绕核心概念构建知识体系和模型,并广泛运用科学概念解释自然现象”[1]。而围绕着核心概念设计和实施教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澄清所学生物学事实、一般概念与核心概念之间的关系,并能在新情境中实现对概念的迁移应用;另一方面又可以有效地使学生形成科学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方法。为此,《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应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和程序,才能帮助学生理清生物学事实、一般概念与核心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相应的核心概念?本文以“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节课堂教学作为案例,尝试解答上述问题。 一、生物学核心概念的界定及特征 1.核心概念的界定 既然进行生物学核心概念教学具有多重教育意义,那么,什么是核心概念,目前对于这一问题尚未有统一的认识。美国课程专家埃里克森(Erickson)认为,核心概念是指居于学科中心,具有超越课堂之外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的关键性概念、原理或方法。这些核心概念具有广阔的解释空间,源于学科中的各种概念、理论、原理和解释体系,为学科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深入的视角,还为学科之间提供了联系[2]。戴伊(Day)指出,核心概念是某个知识领域的中心,虽然不是所有人都接受了这些知识,但它们却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而且这些知识还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费德恩(Feden)等人则认为,核心概念是一种教师希望学生理解并能在忘记其非本质信息或周边信息之后,仍然能应用的概念性知识,并且强调核心概念必须清楚地呈现给学生[3]。 生物学核心概念处于学科中心位置,包括对生命基本现象、规律、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它是人们对某一类生物学问题本质特征的概括。例如“细胞是由物质分子组成的,不同的物质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就是在分析了组成细胞的不同物质分子后,概括出来的本质认识。而蛋白质之所以称为“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又是在分析了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原因和逐渐了解生命活动无时无刻不与蛋白质相关,以及和其他组成物质相比较后抽象和概括出来的核心概念。 需要说明的是,对“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这一核心概念的理解,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本节内容中属于核心概念,而从整个单元来看却不是核心概念。因此,对某一核心概念的界定,会因不同的学段、不同的学习范围而发生变化。 2.核心概念的特征 当直接甄别和界定核心概念有困难时,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思考:核心概念有什么特征,我所确定的核心概念具备这些特征吗? 核心概念是在一般概念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因此它可以统摄一般概念,能够揭示学科知识的本质和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具有统整学科知识的功能。因此,生物学核心概念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居于学科知识的中心。蛋白质分子不仅参与构建了细胞这座生命大厦,而且在细胞代谢、分裂、分化、癌变、凋亡、遗传、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等各项生命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说,“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这一核心概念贯穿了三个必修模块。 第二,是形成新知识的“生长点”。学生一旦建立起“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的概念,就容易形成科学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方法。例如,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之所以发生了稳定性差异,是因为分化细胞中产生了组织特异性蛋白质。 第三,具有思维训练价值。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具有多样性,使得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变化多端;而蛋白质只有维持特定的空间结构才能行使特定的生物学功能。因此,空间结构的多样性赋予了蛋白质多种多样的生物学功能,足以承担起丰富多彩的生命活动。可见,生物学核心概念是在许多一般概念的基础上加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出来的,它的形成过程需要综合的思维能力。 二、建构生物学核心概念的策略与程序 1.建构核心概念的策略 与“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有关的一般概念和事实见图1。 (1)事实和感性认识是建构概念的基础 “应为学生的学习设计怎样的学习路径?”“哪些生活经验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建构核心概念?”笔者在研读《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找寻学生“最近发展区”,决定采取以“肽键”为线索、以实验为先导,围绕“肽键”认识蛋白质多样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教学策略,尝试对“组成细胞的分子”这类比较枯燥乏味的内容进行探究式教学,帮助学生在相关生物学事实和一般概念的基础上,构建相应的核心概念。 新课伊始,用什么样的导言既能贴近学生生活又能直切主题?思前想后,笔者决定以问题“早晨大家都吃了什么?”(鸡蛋、面包、牛奶)“为什么要吃鸡蛋、喝牛奶?”(含蛋白质多)“怎么能证明鸡蛋和牛奶中含有蛋白质呢?”导入新课,然后,逐一在装有等量清水、蛋清、牛奶、豆浆和淀粉液的试管中滴加3滴双缩脲试剂,当试管中液体变色后,又问学生“哪个液体含有蛋白质?”学生脱口而出“蛋清、牛奶和豆浆”。学生的答案虽然正确,但是细致分析,它并不是通过实验结果得出的,而是凭借先入为主的生活经验(前概念)判断出来的。教师不能被这种假象所蒙蔽,于是追问“怎么知道蛋清、牛奶、豆浆中还有蛋白质?”(试管中的颜色发生了变化)“清水和淀粉液与双缩脲试剂结合后也有颜色变化呀!”(学生无语……) 教师利用“蛋白粉溶液+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为“标准”,解释双缩脲试剂能识别蛋白质结构中的“肽键”,并形成紫色化合物(络合物)。用这支试管的颜色与其他各试管的颜色比较,说明蛋清、牛奶和豆浆中含有蛋白质。随后,紧紧围绕“什么是‘肽键’?;“‘肽键’在哪儿?”“肽键’和蛋白质是什么关系?”开展后续的教学。 上述教学处理,既能很好地利用感性和直观材料,帮助学生在事实的基础上建构新概念,又能体现生物学科作为理科的教学特色。 (2)充分的学习体验有助于构建相应的概念 生物课程期待着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亲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发现规律等过程中习得生物学知识,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学生的学习体验过程,“一言堂”比比皆是,且过于关注琐碎的知识内容。其实,学生 不需要记忆那些细枝末节的信息或孤立的事实,而是需要从大量事实和学习的体验中,理解其中的规律,形成相应的概念和原理,并能将这些概念和原理迁移应用于新情境中。 例如:在认识氨基酸结构特点时,先用类比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蛋白质与淀粉一样,也是由小分子物质构成的多聚体,即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而后出示三种氨基酸结构简式(见图2),请学生说出它们的异同,概括出氨基酸的通式。随后,让学生辨认四种不同类型氨基酸的氨基、羧基和R基。最后,展示20种氨基酸的结构简式,明确氨基酸的不同主要是R基不同,R基的结构特点决定着氨基酸的特性。 又如:在认识“肽键”时,先让学生观看氨基酸“脱水缩合”课件(动画),然后让他们说出“肽键”是怎样形成的,在哪里形成的以及组成。以此逐渐认识经“脱水缩合”形成二肽、三肽和多肽的概念。 还有,在认识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时,先提出问题“20种氨基酸能够合成多少种蛋白质呢?”学生在不知如何回答的情形下,出示两种“九肽”的氨基酸组成:①半胱氨酸—酪氨酸—异亮氨酸—谷氨酰胺—天冬酰胺—半胱氨酸—脯氨酸—亮氨酸—甘氨酸;②半胱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酰胺—天冬酰胺—半胱氨酸—脯氨酸—精氨酸—甘氨酸。让学生分析这两种“九肽”的区别,并认识到虽然都是“九肽”,由于氨基酸种类和排列顺序不同,其生理功能完全不同,①是催产素,②是加压素。再利用“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实例,说明由570多种氨基酸组成的血红蛋白,只要有一个氨基酸发生错误,就会造成蛋白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功能也发生改变——携氧能力大大下降。在充分的事实面前,学生会逐渐认识到,组成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盘曲、折叠方式的不同,都是决定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进而理解蛋白质功能多样性的原因。 实践证明,让学生经历充分的学习体验,可以使他们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事实的观察和分析,逐渐体会事实背后所蕴含的深刻生物学原理和本质,进而顺利地建构科学概念。 (3)建构概念的意义在于新情境下的应用 概念放在一定的应用情境下才会显得生动和有意义。对于教师来说,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框架,形成正确的概念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把这些概念“束之高阁”也就失去了原本意义。所以,构建概念重在应用。 例如:学生形成了“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才能有生物学功能”的基本概念后,可继续提问:“生鸡蛋含有蛋白质,煮熟的鸡蛋呢?”学生经过思考后,答出蛋白质变性问题。教师追问:“蛋白质变性后,是否还属于蛋白质[提供论文和论文的服务]呢?”教师演示:加热试管中的蛋清后用双缩脲试剂检验,结果为“紫色”,说明熟鸡蛋仍是蛋白质,因为“肽键”还在!继续比较“生蛋清”和“熟蛋清”的“紫色”,发现“熟蛋清”比“生蛋清”深。引导学生分析:加热改变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暴露更多的“肽键”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后颜色加深。 通过这个环节的设计,学生对“肽键”是蛋白质特有的结构,认识更加深刻。与此同时,还学会了在新的问题情境下,利用概念解决问题的方法。 2.建构核心概念的程序 掌握核心概念需要学生主动建构,而非依靠教师的机械灌输。因此需要一套有效的教学程序。北京教育学院的胡玉华教授以图解的形式作了如下页图3所示说明[4]。 笔者依据上述教学程序对“蛋白质”一节进行了教学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见下页图4所示。 三、建构生物学核心概念的反思与体会 “在课堂教学中,核心概念应成为课堂教学目标之一。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思考:核心概念之间的联系,核心概念与原有概念之间的联系以及核心概念与其他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5]在“蛋白质”一节的教学中,虽然涉及了一些生物学事实或事实性的概念,但这还不足以使学生构建出“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这一核心概念,以及与它相关的更上位概念“细胞是由物质分子组成的,不同的物质承担不同的功能”。因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一课时一课时地理解和不断积累的过程。对核心概念的认识,也是在获得大量事实和一般概念的基础上,逐渐概括和建构起来的。 所以,要想使学生对“蛋白质”有更为深刻的认识,还须在日后不断地学习中,引导学生逐渐体会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不同层次概念之间的关系,为建构核心概念奠定基础。 此外,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有“单元”设计意识。要能将“单元”或核心概念拆分为若干相关的基本概念,作为该单元不同课时的教学目标实施教学。对于每课时的教学,绝不能只停留在让学生记住一些简单的生物学事实的水平上,而是要关注事实背后的内涵,关注通过事实抽象出来的概念,使学生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能概括出某类生物学事实总体特征和规律性的东西,并以此建构合理的概念框架,进而提高在新情境际问题的能力 高中生物论文:浅谈高中生物与人文学科教育的联系 1.高中生物与人文学科教育的联系 在高中阶段,人文学科教育主要包括语文、历史、政治、英语和地理等。 1.1与语文的联系 生物现象与文学作品间的联系随处可见,在一些古典诗词、成语中随处可见生物学问题的影子,前人已经作了不少总结,在此仅举几个例子予以说明。 1.1.1诗词中的生物学 1.1.1.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是高中语文第一册中的诗词《沁园春.长沙》中的诗句。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与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异曲同工,都是描写秋天的景象。这种动人的自然秋景是秋天气温渐渐降低、紫外线照射强烈等外界因素造成的。在低温的作用下,叶绿素逐渐分解,同时叶脉的运输能力逐渐减弱,叶子白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糖分不能完全运出叶子,叶子里的糖分越积越多,可溶性原糖多了,就形成了较多的花青素,同时细胞内pH值改变,呈现酸性,使花青素表现出红色,秋天红叶的种类如枫叶黄栌、槭树、柿树等。 秋天,也有些植物叶肉细胞衰老,叶绿素的合成速度低于分解速度,叶绿素含量相对减少,类胡萝卜素分子比较稳定,不容易破坏,所以叶片逐渐呈现类胡萝卜素的颜色——黄色,故而会出现“黄叶地”的景色。如银杏树,每到秋天淡黄色的小扇子型的叶片落在地上,令人不忍踩踏。 1.1.1.2《采桑子·重阳》是新高中语文收录的又一首诗词。“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寥寥数语展现了深秋季节战地的壮丽景象。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也是描写重阳日的菊花。 深秋季节,霜后万木萧瑟,唯独菊花傲霜盛开。菊花为菊科菊属,多年生宿根亚灌木花卉。是短日照植物,适应性较强,喜凉,耐寒,生长适温18℃—21℃,最高32℃,最低10℃,虽然水稻、牵牛花、苍耳、大豆等,都是属于短日照植物,但它们不耐低温,中秋前后就成熟枯萎了。 短日照植物是指给予比临界暗期长的连续黑暗下的光周期时,花芽才能形成或促进花芽形成的植物。在自然界中,在日照比较短的季节里,花芽才能分化。夏至过后,日照渐短,许多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秋季开花的植物多属短日照植物,要使短日照植物,即秋天开花的植物提前开花,就要对它们进行短日照处理。在日照长的季节,进行遮光短日照处理,能促进开花,若长期给予长日照,就抑制开花。利用短日照进行促成栽培的花卉有:菊花、一品红、玉海棠和三角花等。 冬至过后,日照渐长,春夏季开花的植物多属长日照植物,指给与比临界暗光期长的连续光照下的光周期时,花芽才能形成或促进花芽形成的植物。春天开花的花卉多为长日照植物,如紫罗兰、蒲包花、天竺葵、瓜叶菊、四季报春、金鱼草、三色堇等,对它们进行长日照处理可提前开花。 利用光照处理能达到鲜花周年供应,不但能美化环境,而且能增加经济效益。 1.1.2成语中的生物学 1.1.2.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语出《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叹)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意思是说像燕子和麻雀这样的小鸟哪里知道鸿鹄的志向,比喻平庸的人不能了解杰出人物的远大抱负。鸿鹄就是天鹅,形状像鹅,体型较大,全身白色,脚和尾都短,脚黑色,有蹼。居住在海滨或湖边,善飞,吃植物、昆虫等,是候鸟。候鸟指随季节而变更栖息地的鸟类,如燕子、杜鹃等春夏来我国繁殖,秋季飞到印度过冬,是夏候鸟;野鸭、大雁、天鹅春季飞到较远而且较冷的地区繁殖,秋季又飞回原地区的鸟类为冬候鸟。留鸟则是终年生活在一个地区,不到远方去的鸟,如麻雀、画眉、喜鹊等。 1.1.2.2“良禽择木而栖”,候鸟选择适于自己生活、繁殖的地区栖息,因此,践行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并存,保护环境,是我们长期的任务与责任。 1.1.2.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语出《庄子·山木》,汉代韩婴《韩诗外传》和刘向《说苑·正谏》。这反映了捕食(食物链)和适应的相对性。螳螂全身绿色或土黄色,头呈三角形,前腿呈镰刀状,活动灵敏自如,能出其不意地捕食昆虫,这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然而有时螳螂却顾此失彼,在全神贯注地捕食蝉的同时,没有发现身后的黄雀,而被黄雀捕食,这正是适应相对性的最好体现。此外,螳螂吃蝉,黄雀捕食螳螂,这也反映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属于食物链的一部分。食物链是指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这句成语隐含的一条食物链就是:植物—蝉—螳螂—黄雀,在这条食物链中,植物是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蝉、螳螂、黄雀都是消费者,分别属于第二、三、四营养级。 1.2与历史的联系 1.2.1生命科学发展史 对学生进行生命科学史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乃至人整个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有积极的意义。重大科学发现过程不仅体现了科学家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严格的科学方法、敏锐的观察思维对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进行的艰苦探索,还体现了科学家的个性、爱好,以及观点,在竞争与合作中形成的学术思想上的融合、碰撞和冲突,也反映出社会和学术群体的评价给予的鼓励、包容和压力。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在必修模块《分子与细胞》、《遗传与变异》、《稳态与环境》中引入了很多科学家的经典实验,同时还增加了较多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思想,是很好的进行生命科学史教育的材料。现将部分经典科学实验及所蕴含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汇总如下。 必修模块中部分经典实验所蕴含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一览表 1.2.2历史生物学 时间是生物的发生发展的尺度之一。在较大的时间尺度上,例如在不同的历史年代,有不同的生物出现,结合化石资料,就形成了古生物学,关于生物进化的很多证据就来自于化石、孢粉等;在较小的时间尺度上,例如在人类文明诞生以后,如研究近几千年来人口的增长、植被的破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情况,则是历史生物学。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本必修三“稳态与环境”中118页“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节,就有关于我国历年来人口增长情况的图表。 1.3与政治的联系 生物与政治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与 哲学方面的联系,如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是在思维活动和感性经验的基础上,以概念、判断和推理为基本形式,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而进行的思维活动。高中生物新课标在阐述课程目的时明确指出:“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对课程目标的规定是:“通过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生命科学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首先,生命科学是一门自然科学,辩证唯物主义的产生本身就是以自然科学的发展为重要前提的,生命科学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观点提供了丰富的论证材料;其次,哲学是对科学规律的高度概括,哲学对自然科学的发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哲学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该主要包括以下三大方面:(一)生命世界的物质性及其运动规律;(二)生命世界的普遍联系与矛盾;(三)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以至无穷的认识论。 以对立统一规律为例,生命现象中普遍存在着局部与整体、结构与功能、个别与一般、个性与共性或称做多样性与共同性等方面的对立统一。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是生命科学基本的观点之一,如叶绿体、线粒体的结构分别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相统一;这些自身结构在各有其结构和功能的特点的同时,又相互联系,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如神经的兴奋和抑制、激素作用的二重性等现象就是局部的对立而整体上的统一的典型实例。生命世界最常出现的就是在一般规律中的例外,是特殊的个别,因此,在教学中讲解概念、规律时要特别注意概念、原理的外延及适用范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从个别出发,归纳总结,上升到一般,从现象上升到本质,然后必然将一般作用于具体的个别,解决个别的问题。比如,含有性别决定基因的性染色体相对于其他常染色体而言是特殊的,任何杂交遗传都是两性的结合,都在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XY染色体的遗传同样符合自由组合规律和分离规律,这是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的遗传共性。所以,在涉及伴性遗传的现象解题时要分析XY的行为,而不必写常染色体,同理,分析常染色体遗传时尽管也涉及父母亲代,但不必动辄写上XY。 1.4与地理的联系 生物知识与地理的关系非常密切,由于人类的生活需要和生产活动,很早就接触到植物的种类和分布问题。如早在公元前300年,“植物学之父”、古希腊Theophrastus随军记述了沿途观察到的不同植被和植物,并根据植物的经济用途或生长习性进行了分门别类。我国在公元前11世纪至几世纪的古代着作中,就有关于植物种类和分布的记述,如《诗经》中记载了200多种植物,并记载古代汾河下游,山(山地)有枢、栲、漆等树木,隰(低地)有榆、杻、栗等树木,秦岭山地多松树、竹类,还有桑、杞、栲等。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主要研究生物与地理之间的关系形成了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两门重要的学科。 在高中生物教材中,生物与地理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环境和生态两个方面,如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的后半部分主要是关于生物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生态学方面的基础知识。 例外,在地理中还有一个方面体现出与生物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地名,一是很多地名中都包含了生物名称,如宝鸡、榆林、枣庄、龙州、梧州、桐乡、虎牢关、狼牙山,等等;二是一些地名与生物故事有关,如淝水、八公山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有关系;三是许多少数民族或国外的地名原来的意思里有生物的元素,如包头,蒙语的意思是有鹿的地方等。 1.5与英语的联系 高中生物与英语之间的联系相对较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物学名词都有一个英文单词相对应,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双向记忆;(2)许多英语课文的内容与生物有关,学生如果对生物的知识了解比较多,就很有利于对英语的学习;(3)许多英文谚语描述的是生物学现象,如Love me,love my dog.与成语爱屋及乌同义,The fox preys farthest from his hole.翻译成汉语就是兔子不吃窝边草等。与英语的联系是目前在教学实践中着力最少的方面,急需发掘,这需要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多注意,多引导 高中生物论文:分析高中生物小班化教学的创新 一、前言 传统的大班级制授课在今天的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不足。“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达到这些目标,就需要小班化教育!”开展高中生物小班化教学探究不仅是改变当前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低效的要求,也是高中新课程改革与时展的要求。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挖掘学生潜能,努力培养出适应时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创新性人才。 二、小班化教学优势分析 “小班化教学强调让每个学生受到充分的教育,强调因材施教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小班化教学更好的贯彻新课程教学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它考虑学生个体之间发展的差异性,并针对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小班化教学学生人数相对较少,学生能够占有最优学习空间与时间,享受最优教育资源,有效改善受教育条件,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小班化教学能够有效促进课堂师生、生生互动,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能够有效综合各种教育因素,激发每一位学生潜能,增强体验,有效提升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质。 三、高中生物小班化教学实践 1.优化学习环境,激发学习意识 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良好的环境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主动意识,“创设具有教育性、开放性、生动性且安全性的教学环境,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激活学生的思维,融合师生情感,转变教师观念,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首先,我根据高中生物小班教学师生互动的需要,优化课桌椅排列设计,优化生物实验室布置,便于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便于师生课堂互动,打破空间隔离感,拉近心理距离,激发学习需求;其次,我为学生提供最优学习条件。生物课程是一门科学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需要我们借助现代教学媒体辅助教学。我在学校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运用录放机、投影、计算机、校园网络等设备来改善学习条件,增强生物课堂趣味性,扩大学生视野,激发生物课程魅力等;第三,我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在小班教学实施过程中,我注意融洽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加强课堂语言艺术研究,课堂用语多一些尊重,多一些幽默,多一些激励;巧妙运用好体态语言,表达我的关爱、我的肯定等。 2.针对学生差异,实施因生施教 反思传统大班制教学,我发现大班制教学学生人数多,教师往往容易忽略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导致一部分好学生学有余力,一部分基础薄弱学生学习力不从心等,严重挫伤了学生生物学习的兴趣。小班化教学规模小,教师精力集中,便于我们了解与把握每个学生的生物学习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教学。首先,我针对学生生物素质发展的差异性对学生进行分类,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设计出不同层次的教学案。教学案预习板块,我主要设计了知识回顾、预习新知、预习质疑、预习自测等几个板块,帮助每一个学生梳理已有知识,预习新知并进行自我问题发现;其次,我采取恰当的课堂教学形式,成立探究问题组,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与生物实验,并优化教学策略,根据不同学生的课堂学习实际给予指导;第三,依据学生生物学习能力类别,分层进行作业设计。通过为每一个学生设计生物学习方案,组织生物教学,使他们都能在生物学习中,学有所得,获得学习成就感。 3.优化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率 在长期生物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小班化教学”中“小班”只是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外壳,它的本质应该落实在生物“教学”。我深知高中高效生物课堂打造离不开有效的教学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我注意优化教学策略来提升生物课堂效率:小组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分层教学法,针对不同个体生物科学素质不同,有针对性的进行因材施教;游戏教学法,根据教学内容巧妙的穿插游戏,增强直观感受与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情境教学法,生物课程操作性强,在教学过程中模拟生物科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情境体验,增强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任何一种教学策略的运用都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特点与课程教学内容特点,要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学生生物科学素质。 4.实施多元评价,调整学生学习 任何一种教学评价都是为了更好的调整教学行为,促进学生的学习与素质的提升,所以小班化教学要实施多元化学生评价,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在生物课程评价主体上,我综合教师、学生、小组等主体,将师评、互评、自评、组评相结合,使评价更全面客观;在评价内容方面,除了评价生物基础知识外,还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合作探究能力,生物实验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在阶段上,综合学生平时学习情况、期中评价、期末评价等,合理安排分值比例。努力打造动态、多元、立体化生物课程评价,同时考虑学生评价的导向性与激励性。 四、结语 高中生物小班化教学探究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只要我们每一位高中生物教师能够本着一颗探求之心,在生物教学实践中不断加强探索,精心设计每一节课,一定能够推动高中生物小班化教学,提升每一位学生的生物科学素质。 高中生物论文:分析高中生物“图与图群”的教学应用 现行的生物教材中,多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插图多为图或图群,文字是精炼版的总结。高中《生物》必修单元中图群就有200多幅,表格近40余个,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如果能合理运用这些图群,引导学生看图、识图、分析图,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本文针对高中生物教材中如何合理运用图与图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图与图群的应用例谈 高中生物教材中,图与图群大体由生物结构模式、生理过程模式、实验才做流程、曲线坐标以及遗传类图谱组成,本文以具有代表性的几类作为分析重点。 1.生物结构模式 以结构为基础是生物体的基本功能。只有掌握了生物结构才是抓住了生物的根本。而生物的微观结构是肉眼看不到触碰不到的,一般很难让学生接受。因此,在介绍生物结构时,教材中多以图像展示出生物体微观结构,让学生能更直观更形象的观察其生物体。只有学生对生物体的结构掌握了、熟知了,才能在你脑中形成鲜活的影像记忆。 如,在学习《细胞结构》时,将植物或动物的细胞显微结构图呈献给学生,学生就能直观的了解细胞的形态以及组成结构等。再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从读图入手,确定细胞中的微结构名称以及结构形态、位置、特点,让学生能主动比较其结构的异同点。同时,在读图的基础上,结合课本内容,详细分析说明细胞结构的功能就更能突出生物学观点,最后,将学到的知识整合到一张图片上,并回忆所学内容,就能起到强化知识、巩固知识的作用。让学生理解生物学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作为一个有机结构,生物体之间的结构与功能是莫不可分的,这样一来既揭示了生物体内的本质联系,也达到了巩固记忆的目的。 2.生理过程示意图 生物教材中的难点多为复杂的生理过程,仅凭教材中的文字叙述,学生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势必造成记忆混乱,知识点混淆不清。现行的苏教版教材中,将这些复杂的生理过程用图群的模式表现出来,利用图群进行有效降解,这就比单纯的文字叙述要清晰很多。如在讲《有氧呼吸》一课时,我先用多媒体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有氧呼吸的过程,学生通过读图就能了解有氧呼吸的阶段,并在每个阶段提出这样的问题:(1)该生理过程完成的场所在哪里?(2)完成所需的条件是什么?(3)该过程中物质和能量有哪些变化?影响因素有哪些?接着引导学生分析图群并归纳每个阶段的能量和物质变化。这样学生不仅在读图的时候思考问题,也在思考中培养了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扩能力。 二、图与图群教学的应用体会 1.配好图解 插图是教材中语言文字叙述的眼神,只为说明深化基础知识,因此,只有配好图解才能让插图找到合适的落脚点。在教师备课过程中,首先要观察插图、分析插图,弄清楚插图具体要说明什么,其次,从学生的认知程度和分析能力入手,根据教学母庙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引导学生正确的完成插图的分析和观察。 2.培养学生读图意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发现很多学生在阅读时过分的倚仗于文字,将插图当成普通图片,从而忽略了插图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图意识”,从看图、读图、用图入手,学习和巩固基础知识,并解决已有问题,让插图能发挥其在教学(学习)中的作用。 3.多元化教学手段结合 很多教师都清楚,图与图群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尤其是对学生难以理解的概念。如果教师及时利用标本、多媒体等手段帮助学生分析理解图或图群,教学效果会更加显着。如,《有氧呼吸过程》,如果在插图的基础中将静态的过程变成电子动画,学生消化相关知识的时候会更加明显。 4.彩图与黑白图片配合使用 现行教材中,插图多为模式图或显微图,相比而言,彩图增强了真实感与科学性,但彩图不易理解,这就需要黑白图片的配合,如果在习题中黑白图与彩图相配合,学生就不会有看不懂图片的情况发生。近几年的高考题目中,图像题的比例很大,同时会出现一题多图的复杂形势,这就需要学生有极强的图文转换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观察、分析图群中所提供的信息,从而培养学生通过曲线、插图、数据所提供的信息来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图与图群现在已经是生物课本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巧妙的运用不仅仅可以辅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们各项综合能力,从而提高生物教学的教学效率。同时,教师要注重其在教学中的作用,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巧妙的运用这些图片,让读图变成有条理性的思维思考、探究的过程。 高中生物论文:生物教材中“客体性内容”的潜在功能 现行的生物教材与老教材相比,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无论从教材的内容编排,知识结构,新旧知识的衔接来看,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变化、提高和创新。新编教材的每章均以插图引出,课文中穿插了“想一想”、“课外读”、“小资料”等栏目。这些内容一般不作为教学要求,只供学生课外参考,相对于教材的正文,笔者暂且将这部分内容称为“客体性内容”。然而仔细审视这些“客体性内容”,我们可从中发现它们有如下一些潜在功能。 1 承导功能 每一章的开头均有一段配有说明的插图,它具有引入新课的功能。但不是简单、生硬的“开场白”,而是以它为知识背景或实际问题引入该章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以它为背景既可向学生介绍了有关生物概念,又可带着由实际问题抽象出生物概念的过程,还可给学生说明生物概念是从我们生活中逐步抽象出来而存在于生产与生活之中,为生产和生活服务,并在生产和生活中发展的事实。 课本中还有一些“想一想”和“插图”具有一定的承接功能,如“第一册中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这一节内容中有一插图描绘了土壤溶液中的水分向导管移动的两条途径,这正是从初中学过的水分代谢这一知识入手,更进一步理解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过程。植物的矿质营养中以“想一想:初中学过程的N、P、K、B在植物生活中各自所起的作用?”引入矿质营养对植物的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从而更进一步学习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作用,最后通过总结缺乏这些元素植物体会出现什么症状,这样既学习的新的知识又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它既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又是衔接初中生物的重要一环。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中直接回忆什么是激素及激素的作用,来引入新课的学习,使学生感觉到学习新知识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提升,并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由此我们发现这些内容有些既是旧知识的延续,又是后续学习的铺垫,学生从中往往会体会到其中蕴含着的生物学思想和方法。教师充分利用好每一章这些内容,使生物思想方法充分得到渗透,使学生逐渐领会,理解甚至掌握其中的生物学思想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现客体性内容的承导功能。 2 德育功能 生物学新大纲明确指出:“对学生进行观念态度教育,要做到潜移默化,寓德于教。既要克服单纯传授知识、忽视德育的倾向,又要克服脱离学科教学内容空洞说教的倾向。”德育渗透于生物教学是时代的需要,也是高中生物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翻开高中生物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古今中外无数生物学家及生物工作者和仁人志士不畏艰辛,努力探索,刻苦追求而形成了“生物”这门科学。研读它的历史会使学生受到启迪,心灵上受到熏陶,精神上得到享受,有助于对生物本质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还有许多环境保护方面的小知识与思考题,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进一步懂得人类要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理。 如:教材的绪论部分对达尔文、孟德尔、沃森和克里克的研究,我国在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新陈代谢中介绍了斯巴兰让尼的发现;教材中让学生思考臭氧层的破坏对植物和人体有什么危害?如何保护臭氧层?等等。 上述内容,不仅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德育功能,可激学生学习积极性并培养学生积极投身保护环境的主人翁精神。 3 消化功能 高中生物新编教材设计了许多“辅助教材”,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对新授知识点的回顾与反思,对于进一步巩固掌握所学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消化功能。 如:第一册中绪论中“想一想:将一粒石子扔进水里,水面会出现波纹。这与生物的应激性有什么不同?”对所学的应激性的概念再次检阅。教材细胞分裂中“想一想:细胞分裂间期是细胞分裂的‘间歇期’,这时的细胞处于静止状态,这种说法对吗?”对细胞周期这一知识的再次巩固。生物的个体发育中“想一想:同一植物胚和胚乳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吗?”可以检查学生对有丝分裂及双受精的熟练掌握程度与准确性。等等。 从上述的几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教材中所设计的这些辅助内容同样起到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功效,只要教师引导学生认真扎实地对待,可以相信,这些内容一定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掌握新知识,甚至会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4 拓展功能 新教材在许多章节后都增加了“课外读”、“课外科技活动”等,在正文旁也加了“小资料”,这些都是正文的拓展,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教材中安排了“细胞工程”、 “发酵工程”、 “植物性神经调节”、 “‘试管婴儿’的问世”、 “生物圈漫谈”等课外读的内容;还安排了“红螺菌”、“同位素标记研究法”“细胞识别的原理”等小资料及“利用无土栽培技术培养植物”和“观察青蛙的发育过程”等课外科技活动的内容。诸如此类内容有相当一部分已成为高中升学考试中很好的命题素材,我们不仅应当看到这些内容的实际价值,更应该认识到它们潜在的拓展主体性知识的功效,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这部分内容,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 5 探究功能 现行 高中生物教学大纲体现了国内外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某些成果,特别是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能运用生物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意通过专题性与综合性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跨学科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新编生物教材中安排了一系列的“小问题”有助于将学生带上探究之路。如在光合作用中恩吉籽尔曼实验旁提出“恩吉尔曼的实验在设计上有什么巧妙之处?”讲利用生长素能获得无子番茄、黄瓜等时提出“能不能用其它方法培育无子果实?”在植物的其它激素(功能)中提出“在一箱未成熟的柿子中,放入几个成熟的梨,结果这箱柿子很快就成熟了。这是为什么?”等等,这些小问题都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投入探索,从中掌握生物学研究方法,利用生物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另外课本中还安排子大量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参加也可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6 启示功能 教材中设置的小问题除了以上的功能外,还能对学生的各方面起到启示的功能。如“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和海中的鲸,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是否大体相同?各种化学元素在这两种生物体内的含量有没有差别?”属于知识对比上的启示。“在临床上,医生常给病人点滴输入葡萄糖,这样做起什么作用?为什么?”属于应用意识上的启示。“将一粒石子扔进水里,水面会出现波纹。这与生物的应激性有什么不同?”属于解题方法上的启示。“在人的一生中,体内蛋白质在什么时期合成大于分解?在什么时期分解大于合成?”属于记忆方法上的启示。教材中的这些内容从不同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起到启发的功能。 我们积极深入研究教材中安排的每个“客体性内容”所起到的功能,并将它们应用于课课教学中,可充分发挥其潜在功能. 高中生物论文:浅谈高中生物的教学 随着我市高中段教育的发展,我市初升高的比例越来越高,从1997年50.25%上升到2002年的83.58%,2005年的93%,以及到2010年全面普及高中段教育。越来越多的学生接受了高中教育。但从事普通高中教学的教师可能有所体会,很多升入高中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均衡,学习主动性差,尤其是在他们心目中认为是“副科”的一些学科,学习兴趣差、无动力。那么如何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广大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以下是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所探索的几点体会。 一、讲好第一堂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在第一节课开始时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牵住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关键在于教师对于第一堂课的教学,不应局限于一堂课,应是一块敲开知识大门的砖。那样即使原本是对这门学科有偏见的学生也自然而然会被你牵到身边,吸引住了他。 例如我在讲第一堂课《绪论》时,我就问同学,我国98年的洪灾、2003年的非典,2004年印度洋的海啸,2005年美国的卡里亚娜飓风以及2005至今的禽流感知道吗,了解吗,体会到了吗。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住了。学生就知道这门学科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同时我让他们讨论当今世界人类社会面临的人口爆炸、环境污染、资源匿乏、能源短缺和粮食危机等五大危机。然后,我总结生态学中是如何在解决这些危机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展望生物科学在新世纪巨大的发展潜能,灿烂的发展前景,如脑科学、光合作用、生物因氮等,明确“生物科学将是21世纪领先学科之一”。最后要求学生,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中学生,应该而且必须认真学习生物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以适应未来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二、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厌倦,最终会失去听众,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该学会多种教学手段。针对生科学科的特点,有些内容我们可以在教室上,更应该到野外上,如第八章《生物与环境》第九章《人与生物圈》中的许多内容,增强学生热爱自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另外可以应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多媒体、投影仪以及许多报刊等。比如高中“细胞有丝分裂”一课,以前教师对全体学生讲课时只能从板书到挂图,即使通过实验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也只是静止的分阶段的图象,无法把活的生命现象以动态展现在学生面前,也无法把微观结构真实地展示出来。我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一方面向学生播放了鹿细胞和癌细胞有丝分裂的录像,另一方面,我利用Flash制作的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把生物的图像展现在屏幕上,我根据教材、课程进展的需要,调节图像、控制图像,使其能静止或连续滚动播放,分开或合并,前进或后退,再配上文字、色彩,让学生对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分离有一个形象的概念。通过这样的实时情景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丝分裂的有关内容,使他们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得到统一和发展。 三、加强学科知识活动 各门学科之间本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来就是研究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将相关学科知识渗透进教学中,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同时还有助于促进学生平衡发展各学科,为成为21世纪所需的综合型人才奠定基础。如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中,正常人血液中的缓冲物质是如何起到缓冲作用的?这就需结合相关化学知识(强碱弱酸盐与碳酸的性质)来理解。在计算遗传病的发展概率中,常常用到数学中的加法原则与乘法原则,数学中对该知识的学习滞后,因此,教师应结合有关实例讲明原则的实质及应用范围。光对海洋中植物分布的影响,涉及到不同波长的光在水的穿透能力不同,使之能到达的水层深度不同,这是决定水中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进行大棚植物栽培时,地膜颜色的选择就渗透了物理学相关知识。 四、精心设计导入语,调动学生情绪。 有人人曾经把一堂好的课比喻为“凤头、猪肚、虎尾”,即开头要像凤凰那样引人入胜,可见导入新课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在这个过程中,精心设计好引导方法,注意唤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新课一开始就产生热烈的情绪,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那么整个教学过程就有了一个可喜的开端。生物学教学导入新课的方法有很多,关键是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课题的内容中来,抓住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将课题设计得比较“新奇”,就能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根据多年的教学积累,我就根据不同情况和内容及设计各种形式不同的导言。 1、引用许多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例如,在讲授高二生物第八章《生物与环境》时,可运用优美的古诗来导入新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样的诗词。既可丰富教学内容,又可最大限度地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成果。 2、引用成语、谚语和俗语。如我在讲提高二生物第六章《遗传和变异》时就借用“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和“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样的谚语和俗语来引入。又如,在讲授高二生物第四章第五节《植物的矿质营养》时,就借用“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和“种在稼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入在于肥”来引入。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到了知识,既生动活泼、又富有情趣,乐在其中。 五、搞好学法指导,变学会到会学 教学的目的不在于教师的教而在于学生的学习,“授之鱼而不及渔也”的意思也表明最终的要求是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索学习。只要我们能激发出学生最初的学习兴趣,相信他们一定会对该学科着迷,最后会自己去探索去研究。 高中生物论文:高中生物探究型实验刍议 高中生物新教材教学大纲的课程目标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学会科学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初步学会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并进行实验,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作出合理的结论”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与合作精神。”与原教材相比,在学生实验项目中增加了研究性课题,其中包括探究型实验。 实验一般可分为技能型、验证型和探究型,其中探究型实验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探究型实验使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科学方法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脑”“手”并用,不但可以掌握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实验技能,而且初步学会设计实验,探求新知识的方法,改变机械地“照方抓药”的实验方法,使高中生物实验跃上了新台阶。 如何组织学生做好探究型实验,现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当今社会越来越强调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不是偏重于对学科知识的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原生物教材的长时间使用,使实验停留在技能型和验证型阶段,通常是教师把仪器、设备、实验材料、药品等都配备好,学生上实验课只是简单地操作、观察一下,其结果仅是学生只知道“是什么?”(部分学生没有预习实验指导,连本次做什么实验都不知道就仓促上阵)而不知道“为什么?”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在实验部分有了较大的改变,对原先的三个实验作了保留与改进,又增添了12个实验,6项研究性课题,教师可以从研究性课题或其他方面组织学生做探究型实验。 组织学生做探究型实验,教师既要成为学生的指导者、组织者、促进者,又要和学生平等参与实验研究,不能越俎代庖,将学生的研究引向既定的结论。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积极为学生提供信息,启发思路,介绍方法,引导质疑,探究和创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探究型实验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由于新教材实验内容的增加,有些实验(包括研究性课题、探究型实验)是教师从未接触过的,教师必须改变以往那种只让实验员准备,教师上课的老一套方法,教师应亲自动手,取得第一手材料,从准备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找出对策。俗语说:要给人家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教师应把实验课当作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 二、关于探究型实验的选题 探究的一般模式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与验证——结论。探究型实验也应遵循这一模式。 高中生物探究型实验的选题,应紧扣大纲和教学内容来设计。题在书外,理在书中。能使学生温故知新,兴趣盎然。如设计植物根的向重力性实验,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有关种子结构和种子萌发的条件等知识,并且大部学生已做过实验。因此实验应在这个基础上再来设计,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植物根的生长具有向重力性的特点,层层推进,学生也易于领会和接受。 作为探究型实验,必须考虑它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鼓励学生探索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学习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可让学生设计一个观察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实验;学习了植物的向光性,可让学生设计培育一株“S”形茎的牵牛花;学习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让学生利用花盆或小块菜地设计提高大棚蔬菜产量的实验。通过这些小实验,培养学生探究实验习惯。 鉴于当前高中学生学习任务十分繁重,专业知识有限,所选题目应宜小不宜大,一般使学生用所学知识或收集资料后,既能探索未知的学习内容,又便于实验验证的知识为宜。 三、如何指导学生设计探究型实验 在设计实验之前,教师应教给学生设计实验的思路。一般的程序是:确定课题——提出假设——设计对照实验——观察和记录——验证小结五个阶段。 实验前,教师应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仪器和药品,药品的配制可让学生自己动手。一些零星的实验材料如种子、枝条、小纸盒等可让学生自己去找。很多探究型实验,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记录,故可安排在课外或家中进行。有些实验还可分小组进行,如观察植物根的向重力性实验,有的可用单子叶植物种子(如玉米、小麦、水稻等),有的可用双子叶植物种子(如黄豆、花生等);观察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实验,有的采用木本植物枝条,有的采用草本植物枝条。这样做可以起到重复实验的作用。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认真进行观察,如实做好记录,不但要记录与预期一致的现象,还要记录与预期不一致的现象。对于实验过程中能采集的数据,应尽量多采集,对于第一手材料的记录千万不能丢失。总之,必须使学生养成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实验结束后,教师要教给学生认真分析实验结果,科学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如列表、坐标等),学会写实验报告。 四、在探究型实验中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呢?根据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可知,把问题提在被提问者的“最近发展区”,他们不必花力气就能够回答问题,这对他们的发展无所补益;而问题提得太难则会挫伤被提问者的积极性。因此提问应掌握难度,使被提问者“跳一跳就能把果子摘下来”,把“最近发展区”转化成“现实发展区”。我认为用这一理论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是确切的。 高中生做探究型实验,是一种基于学习的研究和探索,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科学研究。因此,让学生思考的问题应以学为本,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水平和能力,以便让他们经过适度思考便可回答,最终获得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 我曾经指导学生根据生态平衡的原理制作了一个生态球。完成后,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⑴本生态球是密封的,为什么其中的生物能较长时间生存?⑵如果把生态球放在黑暗的地方,一段时间后将会出现什么后果?⑶如果生态球放入过多的鱼,后果又将如何?象这些问题,学生经过思考后是可以联系学过的知识加以回答的。相反,若要让学生从这个生态球计算能量流动效率,他们就无从下手了。 在探究植物根的向重 力性实验过程中,学生已明显观察到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这一现象,必然会产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的求知欲望。为此我启发学生用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以及植物的不同器官对同一浓度生长素溶液敏感度不同来解释这一现象,把要探究的问题变得具体,学生通过“跳一跳”的努力就能领悟其中的道理,印象便更加深刻了。 高中生物论文:高中生物新教学大纲特点浅析 1996年5月, 国家教委颁发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供试验用)》(以下简称新大纲)。 同年8月,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在山西省大同市召开了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普教处主任和教研室主任 以及人教社有关负责人参加的“普通高级中学新课程方案研讨会”。会上宣布将于1997年秋季在山西、江西、 天津市开始使用新教材,进行新课程方案的试点工作。作为高中二年级开设的生物课,当前抓紧学习新大纲, 为在1998年秋季按照新大纲的要求来试用新教材进行教学,有着现实的意义。现就初学新大纲的一些体会,试 对高中生物新大纲的特点做一浅析,供同行参考。 新大纲分为五部分,即教学目的、课程安排、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考试、考 查、教学评估及教学设备,内容突出了“面向全体学生,面向21世纪”的总体要求。 依据《全日制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修订本)》(以下简称旧大纲)编写的现行高中生物(全一册·人教 版)教材内容,体系完整、知识系统性较强,内容与课时吻合。但更多讲述的是经典的生物学知识,较少联系 当前迅速发展的生物科学新成果;在实验课的安排上,仅有5 个实验,且有一实验为选做,实际只要求完成4个 实验, 因而不利于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科学素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世界观的培养。新大纲所反 映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则更新了部分传统的理论性内容,如删去了“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证据”等 专题,代之以“现代的生物进化观点简介”内容。此外,更扩展了有关环境、营养、保健等联系实际的知识, 且增强了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思想教育。体现出了时代要求的特征。现从下列7个方面来浅析其特点。 1.知识体系作了较大调整 旧大纲对高中生物必修内容侧重的是讲述生命科学规律,对高三年级的选修内容则为复习高二年级的知识 和初中的生理卫生内容,不仅知识体系重复,更体现出是为适应高考的需要而学(选修教材内容系高考所划定 的考试范围)。新大纲将旧大纲的8个单元调整为10个单元, 又将“生命活动的调节”内容移至“生物的生殖 和发育”之前讲述,体系略有修改,使内容顺理成章,通过各单元间内在联系使学生接受新知识。而选修内容 体系则以全新的知识为主线,选取了与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如“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细 胞与细胞工程”“遗传与基因工程”等。反映出新大纲有着适应21世纪现代化科学的特色。 2.明确提出了教学目标的三方面要求 旧大纲只是提出了教学内容,而无具体的教学目标要求。新大纲则在教学目标问题上,首次从知识、思想 、能力3 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知识教育方面:要在打好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使学生知道如何运用生物学知识来解决生活、生产、科学技 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并对现代生物科学的新成就和发展趋势有所了解。 思想教育方面:要继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加强科学世界观教育,以形成生物的进化 观点和生态学观点;还要加强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促进对保护生物资源之重要性的认识。 能力培养方面: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活动较活跃,思维方式即将定型,因而一方面要重视基本技能 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和自学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判断和推 理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3.教学的知识点有所更新 新大纲对教学的知识点有较多的更新。原则是:在突出基础性,对基础知识进行精选的前题下,要体现出 知识的先进性,要加强知识的实用性,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还要重视与九年义务教育知识的衔接性。 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指出:“生物课程是普通高中开设的一门学科类基础课程”,说明了高中仍应着眼于 基础教育。因此,新大纲对现行高中生物教材的知识点进行了选择,删去了当今学术界已经不用和使用价值不 大的,诸如原生质概念和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的内容等,保留了关于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生命结构的基本单位 、关于生命活动的本质和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关于生物进化和生物与环境关系等基础性的知识,还增添了动 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加强了与九年义务教育知识的衔接。此外,新大纲还选择了一些理论较浅且易被学生 接受的反映现代生物科学水平的先进知识,如细胞的分化和衰老、细胞的癌变、无公害绿色食品、生物净化等 ,填补了现行生物教材在知识先进性和实用性方面的不足。 4.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新大纲选取补充的新知识点,普遍具有实用性。除重视教材内容与生产实际、生活实际的联系外,更从理 论联系实际出发,在讲解某个知识点后,配合安排了相应的学生实验或实习。有利于实现“要使学生……知道 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应用”这一教学目的。例如,必修课中,在讲“组成生物体的化合 物”知识点后,配有“生物组织中可溶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在讲“人类遗传病与优生”知识点 后,安排有“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实习;在讲“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利影响”知识点后,配合了“调查或观 察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实习等。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理论在实践应用上的示例。在选修课中联系生产和生 活的新知识则更多,如“生物固氮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自生固氮菌的分离实验”“微生物的营养和生长” “学习细菌培养的基本技术实验”“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和“几种果蔬V[,c] 含量的测定实验”等,都是教给 学生如何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典例,体现了国际上“科学—技术—社会”(STS)的现代教育思想。 5.强调科学素质的培养 旧大纲在教学目的中仅提出了关于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培养的要求。新大纲则提出了科学素质的培 养要求:“要使学生掌握生物科学的一些基本方法……提高科学素质”。在教学目标中更进一步明确提出了“ 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基本的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要求。 科学素质的培养包括了科学知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手段、科学精神、科学思维能力等方面。对 于生物学科来说,通过实验和实习,能够兼顾多方面的科学素质培养,因而是培养科学素质的可行途径。 从数量来看,旧大纲安排的学生实验和实习,只有必修课的5 个(选修课的实验为初中生理卫生课和必修 课的重复)。新大纲的必修课则安排有25个实验和实习,选修课又安排有6个。 各种不同实验项目无疑是对各 种科学方法、科学手段的培养。 从类型来看,旧大纲安排的学生实验和实习只有一种定性的、验证性的观察实验类型。新大纲的实验类型 除保留了观察实验, 还增加了5种新实验类型:定性分析类型(生物组织中可溶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定量分析类型(几种果蔬V[c]含量的测定);模拟探究类型(性状分离比例几率的模拟,模拟通过分子杂交 鉴定人与猿间的亲缘关系);自行设计类型(植物向性和感应性现象的实验设计,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基 本技术类型(细菌培养的基本技术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这些不同类型的实验必然有利于科学思维能力的培 养。 6.增加了灵活性 旧大纲对于每单元的知识点有较详细且具体的规定,限制了教学内容的拓展。新大纲则是概括性地提出了 应讲的知识点,并未明确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在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上有着较大的伸缩余地。例如,“高等动 物的个体发育”问题,教材应涉及哪些卵裂阶段和有关内容,新大纲不似旧大纲有详尽规定,因而教师教到何 种程度,就有了相当的灵活性。既有利于“一纲多本”的教材编写实施,还可以适应不同地区的各类学校和不 同学生学习情况的需要,进行灵活教学。 此外,对某些难度稍大的知识点(基因连锁与互换规律、光合作用碳代谢类型简介、酶工程简介等),新 大纲将之安排为选讲内容,对某些需用时较长的实验(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用当地某种生物做有性杂交试验 等),新大纲又将之列为供学生选作的内容,充分显示出新大纲有着弹性的特点。 7.完善了教学大纲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大纲应该具有4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一是编写教材的依据; 二是进行教学的依据;三是教学质量评估 的依据;四是考试考查的依据。旧大纲在功能和作用方面的指导性较欠全面。新大纲则对课程的考试和考查做 出了具体安排,对教学质量评估的目的和项目做出了明确要求,对教学要求层次做了说明,还对教学设备的配 置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完善了教学大纲的功能和作用,有利于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习新大纲,领会新大纲的基本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新大纲的各项要求,必然会推动高中生物教学的 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高中生物论文:“探究发现型”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及思考 [摘要]: 在素质教育的大旗下,有效教学将是一个永不磨灭的话题。采用一种适当的教学模式进行生物复习教学活动,可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教学模式、生物复习、辐射探究、创新能力 我们的教育正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人为中心的,着眼于人的个性发展,注重于人的内在价值,强调人的主体存在。现在的高考也越来越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 1999年的第三届全教会也指出“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那么,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课堂教学该么办?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课题。本人通过自己多年来在高三教学的实践,认为:课堂教学应该以人为本,实行创新教育。我们的江总书记也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一、关于复习课中教学模式建立的思考 美国着名的学者乔伊斯和韦尔指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型或计划”。中学生物教学模式是为了解决中学生物教学问题,提高中学生物教学质量,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发展教育教学理论。选用恰当的模式进行教学,可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构成的一种心理 --社会活动。其中无论就学生的“学”还是就教师的“教”来说都是一种复杂的、自由度比较大的活动,它不应该也不能依靠某一种模式实现它的全部功能。因此,我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但教学又是一门科学,它应该是有规律的,并且总是受一定理论指导的。这种规律经常以这样或那样的具体教学活动方案表现出来,某种活动方案经过多次实践的检验和提炼,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结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有的是从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中概括和归纳出来的,也有的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先提出一种假设,经过多次试验而后形成的,所以教学模式既是理论体系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一种系统概括,每个教师无论他自己是否意识到,实际上总是在某种教学模式的框架下来开展教学活动的。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而出现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教师、学生的各种不同特点,这些都决定了教学模式不可能是单一的。因此,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开展,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发展、革新。但是,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都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重视能力的培养。以赫尔巴特理论为代表的传统教学论在强调系统、严格地传授知识的同时,并不否定发展能力的意义;不过它把发展能力置于次要的、从属的、“兼顾的”地位。现代教育家们不再在知识与能力两方面各执一端,相互否定。人们普遍认为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是教学的双重任务。随着知识增长速度的加快,终身教育的普及和社会竞争化程度以及个人社会生活复杂化程度的提高,学生的一般能力、创造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必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在设计或归纳教学模式时,必将越来越重视能力的培养。在《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中就明确规定:中学生要具有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第二,重视学生的作用。可以说,任何一种有价值的教学模式都在某种程度上建立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认识上,不过重视对学生学习研究并不等于承认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例如,赫尔巴特研究学生的学习是为研究如何发挥教师权威作用服务的,在教育史上, 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末的美国、本世纪20至30年代的苏联、期间的中国都犯有轻视教师主导作用,轻视系统严格的知识教学的错误。人们在认识到这一错误后,自然又在不同程度上向传统教育回归。在仓促的“回归”中,难免“矫枉过正”,犯轻视学生主体作用和能动作用的错误。于是,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了当代教学模式的共同特征。除了教学基本规律决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外,推行终身教育和建立“人----机”学习机制等,都要求教育者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预见,人们将由目前的普遍赞成实行“带领”学生学逐渐变成普遍赞成实行“引导”学生学。 第三,重视学生的心理。教学模式的采用无非是为了提高学习的效率,而学生的心理活动是影响有效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奥苏伯尔在他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认知观》的扉页上写道:“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而且随着生理学(特别是脑科学)和生物化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心理学必能更清晰、更客观地阐明人类学习机制。从心理机制角度科学地设计和叙述教学模式,不仅是必然的,而且能够越做越好。 第四,重视信息技术的整合。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正在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广播、电视、程序教学机器、电子计算机等正在越来越多、越来越成功地介入教学过程。其中,多媒体系统把多种媒体整合在结构化程序中,把信息源、信息管理和信息传递的功能集中在一体,改善了信息及其表达方法,把人的各种感官一起调动起来获取有关信息,从而更吸引人的注意。同时,多媒体系统可以实现传播信息者和接受信息者之间的交互性,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更主动的交流和接受。因此,多媒体技术将会是未来媒体的发展方向,研究教学模式的专家们将不得不考虑这一特点。 二、辐射探究式教学模式程序的设计 作为高中阶段的复习,可以说对于高中的整个生物教学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有效学习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对于高中生物复习中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呢?根据以上的考虑,结合自己的实践,我们设计了一种辐射探究式教学模式: 确定基本点 --联想其它点--巩固知识点--得出系统点 其程序如下: 1.确定基本点 教师精心挑选有关知识部分的例题,并精心设计相关的练习,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此步骤主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主干知识,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 2.联想其它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必然会运用到许多其它有关的知识点。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能主动回忆、联系所学的与之有关的知识,并进一步加深分析和理解。此步骤主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对问题的分析研究能力。 3.巩固知识点 在上述步骤的基础上,教师呈现部分练习,对习题中所出现的若干知识进行巩固性训练,并同时引导学生根据所呈现的习题自行设计若干问题,相互训练,合作学习。 4.得出系统点 学生通过讨论,确立本部分的知识结构,并通过归纳和分类,建立起一定的知识系统树,从而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 为了检验此模式的教学效果,我们选取了两个平行班,其人数、男女学生比例、年龄和学习成绩等方面相都似,其中 A班为实验班,采用新模式进行教学,B班为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先复习知识结构,再练习巩固的模式。通过对这两个班的学习比较,我们发现,实验班在对知识的掌握和系统性把握上都明显优于对照班级。 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不管是当堂测试,还是一月后的测试中,实验班学生的成绩(包括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和有效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班。我们认为出现这种效果是必然的。因为,首先此模式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学生认真地观察或研究问题,再通过学生间的讨论,以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这样的学习过程,是在感性知识和学生自己实践、体会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讨论,因此能较快地上升为理性知识,有利于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有利于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其次,此模式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高中学生对问题的来龙去脉具有较强的研究精神,喜欢通过思考自己得出结论。知识的联系、变式的应用也给了他们创造了思考问题和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再次,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虽然此模式有诸多优点,但是此模式不具有普遍性。生物学知识形式多样,包括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生态等,对于不同的内容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古人就强调: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无法之法,乃为至法。教学模式同样是一种方法,同样 “教学有模,但无定模,贵在得模,无模之模,乃为至模”。无论何种模式,都一定要符合学习的有效性。 三、教学案例 ----《生态系统》的复习 生态系统是第七章《生物与环境》的重点内容,尤其是牵扯到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是历年高考试卷中一个较为重要的内容。 2002年考了3个单选,1个多选,2个简答,总分达23分;2003年考了2个单选,1个简答,总分为9分。可见,这一部分的内容每年必考,总分可达6~10%以上。这部分的题目常以数据分析和曲线形式呈现,题目主要涉及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新情况,内容一般,难度中等。所以在复习过程中,主要以夯实基础为基准,设计相应数据分析、曲线信息及联系实际的新情景题,加以训练,让学生掌握解题思路的方法,灵活运用。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图表、图形和数据、曲线等信息与基础知识之间的转换能力;发展学生对问题的思维、探究和联想的能力。该过程包括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精选习题,落实基本点 在该阶段,教师精心挑选出符合生态系统部分的一个例题为落脚点,如 2003年上海卷中第36题----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传递的问题。在此题干下,精心设计若干问题,有关于生态系统结构的,有关于物质循环的,有关于能量流动的,然后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通过讨论、分析,从而掌握这一部分的主干知识。 第二阶段思维辐射,联想其它点 在该习题解决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读该习题中所用到的知识进行回忆、思考、整理,并进一步联想到其它与之有联系的各种知识点,例如由碳循环联想到氮循环、硫循环;由能量流动联想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 第三阶段变式训练,巩固知识点 在联想了各种知识点后,教师组织学生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分析、剖解,加深理解和认识,然后再引导学生根据所分析的知识点独立或合作的编写出相应的练习,并对这些练习进行分析,讲解,评价。 第四阶段归纳整理,得出系统点 最后引导学生在前面复习的基础上,将所用到的知识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形成一定的图表,建立起该知识部分的知识系统树。 在该案例中,学习气氛是认真的、合作的。学生能够大胆联想、积极参与、敢于发言。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的任务是组织、引导,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和探究的能力。
计算机工程论文:电子计算机工程网络控制软件的优化 0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然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互联网逐渐渗透进了各行各业,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方便性的同时也逐渐显现出了更多的弊端,网络工程软件控制问题日益凸显,这种情况给用户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因此必须要对其进行优化和改进,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保证网络秩序,打造一个良好的互联网环境。 1计算机工程网络控制软件的概述 1.1网络软件 网络软件指的是在计算机中可以承载网络活动以及数据通信的软件。网络软件直接与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可以与其他的系统实现资源共享,为用户提供最好的服务体验。网络软件一般包括五种,分别是协议软件、通信软件、管理软件、操作软件、应用软件等。 1.2工程网络控制 工程网络控制指的是利用通信网络装置建立一个以上的闭环控制系统,这种系统可以对其操作功能进行不断优化和处理。一般情况下网络控制系统主要应用在通信网络中间,对系统信号进行快速的分配和处理。 1.3网络控制软件 网络软件中包括网络控制软件,良好的使用网络控制软件可以有效提高网络工作效率,主要是由管理人员来操作和使用,以便实现网络的自动化管理和实时监控,这样可以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失误,提高网络工作效率。 2网络控制软件的应用及弊端 2.1网络控制软件相关应用 计算机网络控制软件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应用范围比较广泛,一般情况下主要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类。(1).狭义从狭义方面来说,网络控制软件可以根据其控制对象分为设备管理软件和系统管理软件两种形式。其中设备管理软件主要来源于各个设备厂商,最终目的是加强网络设备的管理效果;系统管理软件主要针对的对象是整个网络,可以实现实时监控和管理。(2).广义从广义方面来说,只要是存在的网络的地方就需要利用网络管理软件对其进行网络管理。眼下有很多的企业都有实行网络管理,例如:银行企业、电信企业等等。 2.2网络控制软件存在的弊端 网络的兴起固然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是难免也存在着大量的弊端,对互联网工作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其中包括:计算机运行卡顿,网络系统安全性较低,宽带级别过低信息传输堵塞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就决定着工作人员必须要对网络控制软件进行优化和改进。 3如何对电子计算机工程网络控制软件进行改进和优化 随着眼下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网络应用的需求也逐渐变得越来越高,面对这一趋势,网络控制软件逐渐朝着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此外网络工作人员也要对其进行优化和改进,具体内容如下: 3.1加强网络安全建设 首先对应用的网络进行安全性测试,一旦发现存在漏洞和安全隐患立即进行处理和排除。很多系统本身就存在一些漏洞,对于这种现象可以使用一些软件进行漏洞修补。与此同时也要注意,于运行的软件越多,漏洞产生的可能性就越高,因此,必须要注意避免过多的运行软件,定期进行扫描,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电脑运行速度,避免产生漏洞的产生,提高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性。除此之外,用户也可以使用数据加密技术进行加密,这种加密方式除了指定的网络以外基本上没有人可以能够破解。一般情况下数据加密技术主要应用在网络维护和系统运营以及软件开发等方面,可以对网端安全性进行有效的保障,提高网络运行的安全性。 3.2优化网络配置 (1).信息资源分配使用SNMP来询问路由表,接口表,地址表和ARP表等。(2).利用管理协议更改配置利用SNMP协议进行网络设置更改,由于绝大多数的制造商都不允许将访问资源表明,因此主要是通过登录系统进行,这样就可以直接实现对系统配置的更改。 3.3实行分布式管理 眼下的分布式管理技术主要来源于两方面,分别是移动技术和CORBA技术。对网络实行分布式管理首先要建立多域名管理,这样可以实现对不同域名的不同管理,同时保证各个进程之间可以进行良好的互动与协调,进一步促进网络全球化管理的实现。使用分布管理不仅可以将网络管理负荷有效降低,同时也能加快信息的传递速度,减少时间,提高网络管理效果。 3.4实现智能控制 智能控制系统中主要包括专家系统、分级智能系统、学习智能系统、模糊控制系统、神经系统等。智能控制可不经过任何人工操作,就可以直接实现设备自主操作的控制形式,其主要就是依靠模仿人类智能从而实现具体操作。将智能控制技术应用在计算机控制软件中可以进一步实现电脑控制自动化,不断提高科技生产水平,同时加快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进程。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眼下社会发展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使用要求不断提高,相关网络工作人员也必须要加强管理和控制,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对工程网络控制软件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软件使用性能,促进网络集成化、智能化发展,保证电子计算机的使用效果。 作者:颜滨竹 单位:中国民用航空东北地区交通管理局 计算机工程论文:计算机工程应用问题与优势探讨 摘要:随着计算机信息网络工程技术的快速普及,数字化技术发展水平越来越快。网络环境的开放式管理得到人们的认可,但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计算机工程应用过程中往往受计算机应用的影响,需要对工程安全的相关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充分研究提升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整体优势方案,按照人们日常的生活需求,逐步建立良好的计算机应用管理标准,不断提升计算机应用生产效果,实现对计算机工程优势化的管理和分析.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优势 计算机发展与网络信息发展相互适应,通过资源数据信息的共享,提升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安全化管理,不断提升网络信息的快速应用水品个,逐步实现计算机网络信息应用的优势提升。根据计算机工程应用分析标准,对计算机实际的发展形式和发展类别进行准确的分析,充分研究计算机实际符合需求的应用范围,按照计算机应用实际工程领域标准,重点分析计算机工程存在的各种优势特点,结合实际情况,确保计算机网络信息工程的安全可靠化的管理,保证计算机使用的安全性。 1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应用问题 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化应用,逐步提升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过程,提高计算机工程化应用标准,对计算机工程的相关安全问题进行逐步探索分析,明确计算网络应用对人们的关注度。加强计算机网络应用信息的分析过程,对计算机网络信息的相关应用问题进行判断,确定实际网络信息问题的快速分析和解决。 1.1受病毒黑客的侵扰 在计算机工程网络化应用中,需要建立合理的网络安全标准。黑客如果恶意的攻击或干扰,就会对计算机应用造成负面的影响问题。计算机的信息安全需要以数据、物理构成以及功能应用为安全管理标准。在计算机应用中,逐步加强实体的安全化管理。计算机应用需要与外围设备相互适应,逐步完善计算机实体的安全规范控制范围,对计算机软件系统、存储控制功能进行有效的分析,明确实际不同类型用户的非数据存储标准。根据计算机实际优化配置标准和存储能力,准确的分析用户操作规定范围内存在的违规行为。根据计算机有效控制标准,利用计算机体系的运营标准进行负责建设,明确数据文件的存储和检测方式。按照数据结构化的输出量,对管控标准进行全面的责任化分析。计算机往往是以口令识别身份的,根据口令的生成、信息的等级、期限的规范等数据进行严格的管控。对于系统可能存在的自动识别进行全面的跟踪调查,明确实际文焕有效应用的标准登记范围,采用全面识别的方式确定终端量。计算系统记录中的相关内容,对计算机系统的节点、用户名称、口令、终端、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应用,确定实际数据操作判断的标准类别,明确实际数据的信息登记过程,确定有效识别数据信息的方案。 1.2信息安全通信的平衡关系 计算机应用信息安全分为低、中、高三个安全级别。按照实际不同信息等级,准确的分析安全保护的有效策略方式。根据安全实际的数据信息保密特征,合理的分析计算机信息传输、存储过程中的相关标准,保证实际可见的数据信息动态量。一班计算机往往受电子数据邮件、个人资料信息、口令录入等内容的工具,网络服务器无法及时对计算机终端进行安全化管理。根据计算机实际工程程序标准,对程序的相关内容进行准确的修正,确定实际终端的安全漏洞问题,改善计算机网络信息人才存在的匮乏现象,适宜的完善管理信息的安全漏洞。 2计算机网络应用存在的优势效果 计算机网络安全需要得到有效的扩展,根据计算机实际应用效果,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进行分析,逐步完善计算机技术的优势特点,对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化进行处理,提升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应用效果。 2.1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信息需要以合理的建筑标准进行支持,不断完善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数据的传输协议,保证信息系统的合理规范。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需要对数据库进行处理,完善计算机网络信息的传输性,完善网络信息的安全性,提升信息整体发展水平。 2.2计算机网络科技教育的优势性 计算机网络信息需要对实际的应用范围进行分析,按照计算机网络应用标准,采用合理的教育科研活动,大力开展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提升教育新发展的拓展水平。按照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远程标准教育范围,逐步完善我国教育综合事业的快速发展水平,拓展教育范围,提升教育背景,实现教育整体效果水平的提升。按照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采用远程化教育形式,全面构建合理的教育手段,提升教育发展促进的积极性,实现教育体系的快速建设。例如,在教育科研中加强虚拟数据的分析应用过程,按照实际数据分析标准,对教育科研的发展和管理进行数据分析,明确实际科研数据的统计分析标准,依附传统数据分析过程,确定相关预期的分析效果。按照实际计算机网络信息开发的基本原则,结合网络虚拟分析方式,逐步提升数据的分析效果。 3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快速应用 按照网络信息的传播发展途径,分析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的标准,为互联网系统提供合理的拓展空间。以因特网、信令网、光纤分布、数据接口分析为基础的计算机网络信息,需要加强信息数据的快速拓展,逐步提升信息网络数据的安全级别。 4计算机网络公共服务的安全体系 社会服务信息体系需要良好的公共服务管理进行拓展,逐步提升公共服务网络结合的效果,改变传统公共服务的应用标准,对人工数据的输入进行合理的分析,提升整体服务拓展水平,降低服务效率,造成大量的数据安全隐患。依照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发展,对公共服务系统进行技术支持,提升计算机网络工程的改变性意义,实现传统信息公共服务模式的拓展和提升。 5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应用需要改变现有的信息支持,逐步拓展社会发展水平,改善计算机各个领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标准,拓展社会的发展进程,提升计算机应用基础,实现计算机网络应用水平的快速拓展,保证计算机综合性应用水平的提升。加强计算机公共信息应用服务的管理方式,改善计算机技术应用标准,对实际计算机的优势进行准确的分析,逐步完善实际计算机优势拓展办法,提升计算机网络信息优势的快速发展。 作者:张艳艳 丁乐 单位:单位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计算机工程论文:计算机工程学院发展设想 在春意盎然的季节,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成立了。这是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整个学院在深化应用技术型本科大学建设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我们深信,这对我校向应用技术型本科大学转型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发展总体目标 我们将经过五年努力(前三年打基础,后二年初见成效),在办学体制和机制上有创新,在教育教学模式上有突破,在教育教学方法上有创造,在教育教学内容上有革新,总体上建立一套完善的现代应用技术型本科计算机类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使学生的培养质量位于重庆市应用技术型本科前列,把计算机学院建设成在全国有影响,在重庆为一流的民办应用技术型二级学院。我们将不遗余力地坚持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执行应用型本科大学的国家意志,并将国家意志转化成我们实际行动;我们将不予余力的坚持走教育国际化之路,坚持开门办学,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合作,创新教育教学改革;我们将不予余力坚持质量强校的方针,切实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为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性人才而努力。我们一定统一思想,积极推进,把计算机学院办成高层次,高亮点、高水平的应用技术型二级专业学院。为实现计算机工程学院立足重庆,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之梦而奋斗。 二、具体发展规划 1.学科专业建设 学科专业建设着重体现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的需求,特别是体现重庆经济发展的紧缺人才需求。加强和国际国内ICT公司合作,使设置的专业方向显特色、专业内容上层次、专业群集有体系。经过三年努力实现我校计算机类专业全覆盖,同时突出在IT领域社会人才需求的关键的几个专业方向:软件体系、软件技术、软件开发应用和云计算技术及信息系统技术,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方向。打造完备的,具有特色的专业群,使人文科技学院成为重庆IT专紧缺人才示范校。到2017年成功申报5个专业:有网络工程和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和数字媒体、及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 2.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稳定的,热爱教育事业,有人文素养、学术水平和专业技术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办好教育事业的核心。要培养和造就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在学校支持下,下决心多渠道、多方位、多层次的招贤纳士。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大学师资队伍配备和学科发展要求,到2017年教师总数达85人左右,并在年龄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等方面尽最大努力趋于科学合理。 3.学生招生数 为了从学生规模上体现专业结构的调整,实现特色专业、亮点专业的较大发展,以适应重庆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根据专业的设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设二个方向)招生150名;软件工程专业(设三个方向)招生250名;网络工程(设二个方向)招生150名;物联网工程(设二个方向)招生100名;智能科学与技术(设二个方向)招生150名;数字媒体技术(设一个方向)招生100名。到2017年,在校学生达2000人左右。这将有利于体现应用型本科的内涵特征,有利于学校战略性的可持续发展。 4.研究生教育 为了提升我校的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提高我校在重庆市乃至全国的影响力,我们将尽最大努力积极与ORACLE公司、微软公司、中兴通信公司和思科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从而充分利用他们的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市场资源、教育资源、成果资源,快速提升我院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首先是办好计算机本科专业教育,只要条件成熟就全面启动“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的申报,为我校专业硕士的培养做出贡献。 5.建设科学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建设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教育教学体系改革和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实施体现。通过与ICT公司的合作,三年内建设完备的优质专业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就有如下特点:第一,体现专业特色的鲜明性,工程技术的实用性,知识架构的先进性。第二,结合重庆信息产业发展的需求和我们的实情,使课程体系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内容全面,并与我院的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深度融合。第三,充分利用全球教学资源,把课程教学与课程设计有机结合,把课程设计与工程项目有机结合,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建立一套完整的集课堂教学、课程设计、实验实训为一体的教学大纲、教学课件、和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库。使我校在重庆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教育教学质量名列前列。 6.建立现代大学教育教学管理和治理体系 将充分利用我院的合作办学的优势,强化国际现代教育思想,用三年时间建立一套完整的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现代教育管理和治理体系。包括:教育教学各项管理制度,教育教学各项治理条例,教育教学各项激励机制,教育教学的各项保障机制,教育教学各项约束机制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一切可以发挥的力量,使我院教育教学管理科学有序、教育教学规范育人、教育教学发展持续。 7.建设5大工程实验中心 以专业设置为基础,建立配套的5大工程实验中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程试验中心、软件工程试验中心、网络工程实验中心、物联网工程试验中心和云计算工程试验中心。把工程试验中心建成集专业试验、课程设计、科学研究和实习实训为一体的开放性教学科研平台;加强工程试验中心的内涵管理,用三年时间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运营机制;通过引进和培养造就一支合作精神强、技术能力过硬的团队;力争建成重庆市级重点实验室。 8.加强和提高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水平 加强教育教学的研究是提高教师队伍水平的重要举措,是彰显教育教学特色的重要体现,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是推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力。我们将积极探索适合我校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新机制和新方法。我们将以MOOCs为改革的突破口,组织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和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的二个MOOCs教学攻关教研组,用二年的时间,对MOOCs课程脚本的研制、课程多媒体的制作、MOOCs应用平台的建设,以及教育教学理论、方法、技术上作出示范性的成果,推动应用型本科的教育教学的实践和改革的发展。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同样是高等院校重要任务。鼓励教师积极投入到科学研究的创新性活动中,这对提高教师深刻地掌握自然科学研究方法,提高教师科学学术水平,提高教师紧跟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的能力至关重要。有这样一支教学团队,我们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立于不败之地。根据学院的具体情况,用二年的时间建立一套较完善的教改和科研激励机制,并制定配套的实施意见。实现每年每个教师1-2篇,讲师以上的教师至少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篇;每个专业每年成功申报省部级教改或者科研项目1-2项,并获得专利或著作权1-2项;每个专业三年内完成1-2门精品课程建设任务。经过三年努力,在教改和科研成果方面位居重庆市民办高校前列。 9.构建具有特色的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体系框架 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是应用型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的及其重要的模式,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要研究新形势,提出新问题,创新新机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模型上来,作为产教结合的行为指南。体系框架主要包括六方面,即:产教结合的机制、产教结合的形式、产教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型、产教结合的师资队伍、产教结合的课程体系、产教结合的质量保障体系。六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构建了产教结合的科学体系。我们的目标是:用一年时间初步形成产教结合的体系框架,并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及实施办法。再花一年时间形成一套较完整的产教结合体系构架,并完成大部分相关的规章、制度、实施办法的制定。第三年形成一套完整的产教结合体系构架,实现较成熟的产教结合机制、体制、制度、方法的有机融合,为产教结合的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要走的路很长很长,但只要我们按照既定的目标坚定不懈的走下去,前途一片光明。 作者:汪林林 单位: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计算机工程学院 计算机工程论文:计算机工程技术的应用分析 近年来,计算机相对应的软件技术及硬件技术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和进步,计算机工程技术在各个不同领域中的程序化应用也得到了多样化的发展。由于计算机工程技术本身是一种较为固定的程序模式,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缺少对其创新设计的理念,而是直接按照计算机工程技术中的程序进行应用,因此,才会使得计算机工程技术在应用中没有真正地发挥出他的价值及意义。 一、计算机工程技术的弊端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虽然高科技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等,但仍然会存在相应的弊端,如:计算机工程在实际应用中的缺点需要工程师进行合理化的调整,我们认为,计算机工程技术想要得到合理、深刻的运用必须要将其弊端充分地展示出来,让所有使用者对其有更加清楚的了解,进行针对性的合理应用。与不少工程师交谈过程中发现,他们对于工程的设计还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意识和责任感,但总的来说,他们还是比较热衷于使用计算机工程技术。我们必须要将计算机工程技术的弊端展示出来,让工程师了解实际工程设计中不能完全依赖于计算机工程技术的应用,要将计算机工程技术与实践经验和知识结合起来应用。例如:专业的工程师在计算机工程技术的应用上会了解该工程的每一项细节,如设计模型、设计原则及原理等,再者,利用计算机工程技术来进行准确性计算和设计,最后再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出最有效的问题解决途径,判断计算结果的真实有效性。以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让计算机工程技术的弊端展示出来,还能够让使用者了解到它的真实性能[2]。 二、计算机工程技术和传统工程技术的融合应用 计算机工程技术的出现无疑是帮助工程师解决各种设计及计算问题,使得工程师和相关工程审核人员的观念及思维都处在了一个高科技水平的阶段之中,有的人会认为,不使用计算机工程技术是与现今时代脱离的现象。正是由于这样的想法,致使部分工程师自身对于计算机工程技术的应用缺乏了应有的创新能力。首先,我们以建筑工程为例子,大部分的工程师都会借助计算机工程技术来对建筑面积范围进行计算,然后再对建筑工程进行规划,其中就包括了所需要使用的原材料等等,整个建筑工程的设计都依赖于计算机工程技术来实行,手工的操作逐渐减少,这样的发展趋势使得建筑工程的安全得到保障。完全地依赖于计算机工程技术而不参与手工预算,对于建筑的安全会形成一定的威胁性。因此,我们认为,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操作过程中,建筑工程师应该将计算机工程技术和传统技术相结合在一起应用,在实践中找出差异,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深入整合和修改,最大程度保障建筑的安全性。如:站在计算机工程技术的角度上来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根据设计出建筑工程的相关内容,然后进行传统的手工分析,提出多样化工程设计方案,最后,将计算机工程技术和传统工程技术相结合在一起,再将设计好的思路整合,运用计算机工程技术来设计出最终的程序[1]。 三、合理使用计算机工程技术 计算机工程技术虽然存在弊端,但其实用性极强,所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工程师在使用计算机工程技术时也应该扬长避短,合理地运用它来开展工作。计算机工程技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可以以一些适合的自动化工作内容经过高科技转化来进行,对于工程安全性及威胁性问题则要求工程师手工进行预算,控制工程整体设计方案中的偏差,确保工程具备足够的实用性和安全性。如:在实际的计算机工程技术使用过程中,常常会涉及到规范、数学的原理等知识,假设工程师因为缺乏这类知识将使得其难以判断工程技术是否适用于工程,为此,工程师在使用计算机工程技术时要有选择性,才能够将计算机工程技术的优势真正发挥出来。 四、结语 计算机工程技术的应用在实际中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使用者探索出解决途径,以最大的限度来推动计算机工程技术的合理应用。透过全方面的了解,有意识地选择使用计算机工程技术,确保自身的工作能够有效开展,尤其是建筑工程等领域,要确保其设计的安全性,真正地将计算机工程技术的作用发挥出来,促进科技进步与科技发展。 作者:王玉峰 单位:赤峰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计算机工程论文:计算机工程应用问题分析 1概述 近年来,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也随之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向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全面推进,促进了商业、信息业、通信业等各个科学领域的发展,逐步演变成数字化时代。如今,计算机工程应用具备方便、快捷等优势不可否认,但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使非法用户有机可趁,随之带来了病毒入侵、数据丢失、黑客攻击等一系列影响人们正常工作与生活的问题。因此,计算机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并挖掘计算机工程应用的优势,不断改进,不断取得创新,以确保计算机工程应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计算机工程应用存在的相关问题 在计算机工程的应用中,由于信息网络平台的开放共享,病毒与黑客极易入侵计算机系统,对信息数据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计算机工程应用中的安全问题应该得到重视。对计算机安全的管理,包括软硬件结构管理、数据信息管理和应用程序的管理。首先,在计算机应用阶段,计算机的实体安全性应该得到有效确保,计算机实体、计算机的电磁辐射应该得到有效控制,使其符合各项安全指标。其次,针对计算机软件设施,应该进行高效安全的管理和控制,使计算机的存储功能得到体现,阻止非法入侵和数据丢失。除此之外,提高计算机的存储防护能力也很重要,约束用户的作业范畴,避免用户读写操作跨越规范的界限。对于数据信息管理,设置专人进行数据的安全管理以及数据的输出管控,实施安全体系监测,有效记录数据及系统运行状况。另外,对计算机传输数据的输出进行全面审核也很重要。在计算机系统中,用户识别身份的方式通常为口令识别,因此,应严格管理用户登记信息,当应用中出现非法请求,系统应实施全面追踪程序,进行有效识别,对非法用户实施拦截。此外,计算机应自动对应用中的日志记录进行全面记载,记录项目包括节点名、用户名、用户口令、使用终端、使用数据等方面,实施对信息的有效保护。在计算机中,计算机应用的安全性与便利性存在失衡。安全体系的安全水平等级不一,针对信息的重要程度,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进行保护。确保信息与数据的保密性、整体性、可用性。在计算机网络体系中,计算机信息的取用,使用者必须经过授权方可访问,这是确保网络管理信息保密性的根本[1]。在信息输入、输出过程中,未经授权用户禁止擅自更改数据,破坏数据的整体性。同时,要体现动态信息的可见性,提高系统静态信息的可操作性。 3计算机工程应用的优势 计算机工程在应用上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对计算机信息实施安全保护非常重要,计算机工程应用也因此得到发展。例如,运用入侵检测系统,对计算机软硬盘设施中的信息数据进行实时检测,及早发现恶意攻击。对于黑客的入侵和恶意攻击,采取防火墙、防病毒墙对计算机系统进行保护,防火墙可以对网络数据的合理性进行分析,防止外部入侵,对非法用户进行约束[2]。运用加密技术,使黑客无法还原数据,从而阻止其恶意攻击。优化端口保护也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能够对单端及双端进行保护,解决远程终端在计算机应用中的不足。计算机工程的广泛应用,推动了信息化的发展,同时也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计算机工程的发展,带动起相关产业的发展步伐,使我国经济水平提高,同时网络平台的发展给就业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平台,带动电子产业、商业、信息业、通信业等各大领域的大规模发展。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计算机工程应用的优势,让用户安全、放心的使用。在公共服务体系中,计算机工程得到社会的广泛应用,其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有效提高了公共服务体系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过去,公共服务体系数据需要人工采用手工输入法输入,导致工作效率较慢、服务水平低下、服务质量欠佳等想象。如今,计算机工程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公共服务体系得到明显改善,服务效率有所加强,获得巨大的进步。 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工程在应用过程中,尚存在一些相关的安全问题,但也具备相应的优势。因此,对计算机工程应用的不足与优势进行探讨,掌握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以解决计算机工程应用存在的不足,提高其可靠性和安全性,充分发挥其应用价值,为人们提供安全、可靠的信息平台,促进经济、科学的发展,提高全民经济水平。 作者:王玉峰 单位:赤峰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计算机工程论文:一体化计算机工程LVDS显示技术研究 1某一体化计算机中LVDS显示电路的设计原理 根据LVDS的传输线路组成,某一体化计算机中显示电路应由LVDS信号输出、LVDS信号传输、LVDS信号接收三部分组成。在选择LVDS输出电路时,应注意LVDS输出接口的选择。LVDS输出接口也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单路6位LVDS输出接口,RGB信号均采用6位数据,共18位RGB数据; 2)双路6位LVDS输出接口,采用双路方式传输,RGB信号采用6位数据,其中奇路数据为18位,偶路数据为18位,共36位RGB数据; 3)单路8位TTL输出接口。这种接口电路中,采用单路方式传输,RGB信号采用8位数据,共24位RGB数据; 4)双路8位1TL输出位接口。这种接口电路中,采用双路方式传输,RGB信号采用8位数据,其中奇路数据为24位,偶路数据为24位,共48位RGB数据。考虑到实际使用,单路6位LVDS接口就可以满足。而单路6位LVDS接口需要四对差分线来通讯,三对差分线是数据传输,一对差分线用于时钟信号传输。因此,选择了一款支持单路6位LVDS显示输出的COMExpress模块作为LVDS显示的信号输出端,选择一款支持单路6位LVDS的LCD液晶显示屏作为LVDS信号接收端。 2一体化计算机中LVDS显示的实现 一体化计算机中的LVDS显示发送端及接收端选型好之后,还需要考虑好LVDS信号传输的设计,以确保信号质量。 2.1计算机背板PCB设计 从COMExpress模块引出的信号不能从COMExpress接口直接传输到液晶屏上,这需要计算机背板的转接,在背板PCB设计时要考虑好高速LVDS信号的走线,主要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LVDS信号的匹配阻抗通常为100Ω±10%;2)保证差分线平行等距,一般是将差分线对长度误差限制,尽量使用同层内的差分; 3)LVDS差分对走线应尽可地短而直,避免过孔和大于90°的转向; 4)LVDS信号要远离其它信号。其他信号最好分层布线,若必须使用同一层走线,距离应大于3~5倍差分线间距; 5)不同差分线对间的间距至少应大于3~5倍差分线间距。 2.2传输线缆的设计 从计算机背板到显示屏之间,需要设计有传输线缆。在设计传输线缆的时候,为确保信号质量,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信号传输线缆应双绞、等长; 2)要做好线缆的屏蔽,屏蔽层要接地; 3)信号线缆要注意避开其他信号线,尤其是电源线缆,防止造成干扰; 4)选用的连接器务必要压接可靠,采用的接触件一般为铜材质以保证信号质量。 3调试及故障分析 一体化计算机按照上述设计方案进行了生产,在首次测试时,发现显示屏上没有显示,经检查,LVDS信号线路连接正确,在调试板上测试COMExpress模块,显示正常,但在查看BIOS设置时,发现可以设置主模块的输出为单路6位LVDS输出,或是单路8位LVDS输出,默认的是单路8位输出,与液晶屏的输入接口不符,导致没有显示。调整为单路6位输出后,显示正常。在后续一体化计算机的调试、试验中,发生过一些显示故障,总结起来,主要有黑屏、抖屏、缺色现象。通过更换模块的方式进行排查,排除了线缆、液晶显示器的问题,定位是LVDS显示输出异常。然后在发生故障时,测量了故障模块的LVDS信号输出波形,通过对比工作正常时的波形,发现主要是时钟信号波形异常。工作正常时的LVDS时钟信号(TXCLK±).根据LVDS信号的通信原理,在LVDS显示工作正常时,时钟信号的摆幅应满足的要求,即LVDS时钟信号的TXCLK+与TXCLK-差分信号对的差值在250mV~450mV时,判断为逻辑“1”,差值大于-250mV时~-450mV,判断为逻辑“0”,而且同时必须满足峰峰值的要求,在差值最小的250mV时,峰峰值最小应满足500mV,在差值最大的450mV时,最大峰峰值为900mV。根据故障时的时钟信号波形与要求对比,可以清晰地判断出故障的波形不满足中的LVDS时钟信号的要求,从而造成LVDS显示无法正常工作,解释了故障机理,下一步则需要对输出LVDS显示的模块进行进一步的故障分析。 4结论 本文在工程应用中,依据LVDS显示的基本原理,结合了LVDS在应用中的一些经验,成功实现了应用LVDS显示的某一体化计算机,并对调试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供其他需要LVDS显示工程应用的设计者作为参考。 作者:孙懿 单位:江苏自动化研究所 计算机工程论文:计算机工程绘图土木工程论文 一、从教师的角度寻找提高专业绘图能力的途径 教师的教学要结合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特点,应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本科学生要有一定的区别。应结合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实际进行教学改革,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以典型的建筑施工图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突出实践性,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的实践总结,融合进教学之中,从而达到让学生自主提高专业绘图能力的效果。 (一)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过去教师系统讲解理论知识、满堂灌、学生被动听课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现在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应重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计算机工程绘图这一门课程来讲,主要应采用项目引领、任务导向等教学方法;并采用多媒体教学及人机互动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听课的专注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1.项目引领项目引领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过程,以实际的工程项目为依托,并根据学生能够接受的程度,展开针对性的教学。通过计算机工程绘图这门课程,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在进行教学时,以项目引领的方式,使用具体的工程项目教学;在绘制具体的工程图的各个环节,在学生急需知道下一步做法时,传授必要的理论及实践知识。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是最想学习的时候,学习效率也是最高的,学习兴趣也是最浓的。 2.任务导向任务导向的教学方法,强调把一个工程项目,分解成若干个任务,以实际的工作过程(建筑工程施工图)为载体,提炼出典型的工作任务,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会绘图命令、修改命令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高级操作命令。打破原有的章节顺序,以任务为引领,逐级深入。以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真正、切实地掌握绘图技巧,精确熟练地利用课内知识,以及内容的精准应用为主。让学生自主实践,自主结合课内知识,自己动手并总结经验。这样做的目的,避免学生在绘制工程项目时,由于工作量大,而感到枯燥,并产生厌烦情绪。在绘图的过程中,教师在给学生渗透理论知识的同时,融入企业岗位资格标准。学生在完成一个个的小任务时,绘图能力自然就得到了提升。并且体验到了其中的乐趣,从而愿意去主动学习。 3.教学做一体化将课堂教学和实训室整合在一起,采用一体化教室上课,理论教师与实践教师由同一名(批)教师担任。通过项目引领、任务导向“边做边学、边学边教”,促使学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打破了原来的理论课和实训课的界限,是一种非常适合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学习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我国职业教育界普遍认可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到的是主导的作用,教师多半时间都是在辅导学生,而不是讲理论课。 4.应用广播教学软件教学广播教学软件可以完成:一机(教师机)对多机(学生机)的广播(授课或播放各种软件、课件等)、一机(教师机)对一机(学生机)的辅导、控制和查看学生机的屏幕。应用这种教学软件,代替了传统的教学手段,也代替了投影仪加大屏幕的多媒体的教学,并且不会受到投影仪投影效果的影响,是一次教学方式的改革和飞跃。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乐于接受,效果显著。 (二)整合教学内容 职业技术学院工程绘图的教学内容,不能是本科这门课教学内容压缩或简单地删减,学生不愿意接受或很难接受的理论知识,尽量地少讲甚至不讲,尽量多地带领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渗透给学生能够理解并且容易接受的理论知识。为了让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得心应手,学校的教学内容应以将来的实际工程应用为主。要打破原来的章节顺序,按照工程图的绘制顺序,整合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加易于接受。 (三)模拟真实的工程实例,进行课程设计,增强实践力度 为了使学生的绘图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必须增强实践力度。可以适当地增加课程设计,在课程设计中,要模拟真实的工程实例,绘一小型工程的施工图,根据课时量,模拟的施工图内容可以进行适当的删减,绘制典型的施工图纸,比如建筑的平、立、剖、节点都只画一张等,学生在绘图时,要严格执行各种建筑绘图规范。能力是练出来的,只有通过典型工作任务的参与、独立完成,才能形成相应的技能,掌握实用的理论知识。 (四)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教师的专业技能,对土木工程类学生绘图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教计算机工程绘图的教师,最好能具有双师素质,也就是要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教师的双师素质,在整合教学内容,以及按照绘制施工图的顺序,重新排列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贯穿整个教学内容的主线上等方面,均起到一定的作用。由于教师具有相关的工作经验,可以很随意地找到一些极容易画、学生又感兴趣的建筑施工图或结构施工图的相关内容,能够对各种相关规定,把握得相当到位,并能根据新规范、新图集及时修订所教的内容,使学生所学与将来的工作完全接轨。同时做到教学相长,有时学生的思路,也会给我们带来启发,并且对以后的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使更多的学生因此而受益。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动手能力很强的职业技术学院的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来说,要想提高其计算机工程绘图能力,并不是件多么困难的事情,这需要任课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按照实际施工图的要求,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同时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其中所有的案例都围绕真实的施工图进行,并且重视对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变被动为主动。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热情,学生有了对专业的热爱,了解具有绘图能力的必要性,从而愿意去画图,这样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去主动练习。按照这样的途径去执行,学生应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能力一定会提高的。 作者:谢桂英 张威琪 杨化奎 霍堂霞 王滨生 单位: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省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 计算机工程论文: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系统设计论文 1研究思路与目标 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使集成电路和处理器的关系密不可分。随着多核技术的出现,处理器已经变成构成系统级芯片(SoC)的基本单元,因此,从集成电路的功能级设计层面讲,计算机系统设计实现采用的方法就是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系统的设计方法。从卓越人才培养的角度,VLSI系统设计是微处理器的逻辑实现手段,而数字逻辑是计算机组成的物理实现基础。学生的数字逻辑系统设计能力和VLSI系统设计能力直接决定了其计算机系统设计能力。因此提升学生计算机系统设计能力的关键是提升学生的数字逻辑系统设计能力和VLSI系统设计能力。为了切实提高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本科学生的计算机系统设计能力,教学改革研究工作的目标确定为:以数字逻辑设计方法为设计基础、以硬件描述语言为设计工具、以硬件仿真系统为设计环境、以FPGA为系统实现手段、以计算机系统设计实现为目标和主线,将计算机系统设计实践完整地贯穿于专业核心课程之中;教学改革研究思路确定为:系统视角、整体优先、设计牵引、讲做结合、注重能力。该研究思路不同于一般的课程群,不是简单的知识点的审视,是“自顶向下”的观点和“自底向上”的实现的一种结合方法,最终目标是提升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本科学生的计算机系统设计能力。 2研究内容 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的主干课程包括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计算机系统结构、嵌入式系统、计算机设计与调试、计算机系统设计、VLSI系统设计等。课程各有目标,课程之间有宏观上的先后顺序,有微观上的相互穿插,有内容上的重叠。经过近几年的教学研究和改革,各门课程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1]:VLSI课程中会涉及算术逻辑单元的设计甚至处理器设计方面的内容;汇编语言的作用已经从编程工具转变为描述和理解计算机系统工作原理的有效工具;HDL语言和仿真工具不再专属于数字逻辑电路设计领域,已经成为计算机系统设计的通用语言和工具。但是,由于总目标不明确,导致课程分头讲,实验分头做,总体学时不少,最终效果欠佳。笔者的主要研究内容以计算机系统设计为目标,从能力培养的视角看待和理解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计算机系统结构、嵌入式系统、计算机设计与调试、VLSI、计算机系统设计等课程,借鉴CDIO的思想,将系统设计思想和设计实践贯穿整个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人才培养过程。 2.1重新审视和修订教学计划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首先整理涉及的各门课程的全部知识点,对相互影响的重要知识点整体排序,整合相近和相似的知识点,归并出一些重要的专题,提出有利于培养计算机系统设计能力的完整实践教学体系,全线引入HDL语言,全线引入基于FPGA开发板的设计实验,紧密配合理论课、设计方法课、实践课,形成“学习—构思—设计—实现”的完整过程。 2.2数字逻辑电路设计课程内容的改革 数字逻辑电路设计课程改革的研究重点是设法强化和提升学生使用硬件描述语言说明硬件系统的能力,将硬件设计语言的介绍提前到课程的开始部分,使学生在学习数字逻辑电路设计过程中就开始使用硬件设计语言,相当于使学生掌握了一个设计工具,为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和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提供支持,另外,从教学上形成学习数字逻辑电路设计就是学习集成电路设计的理念。数字逻辑电路设计课程的实验既有使用逻辑电路器件搭建实验电路的传统型实验,又有使用FPGA开发板的设计实验。 2.3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借鉴“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教材中的思想,调整了部分课程内容和授课重点,比如,在数据表示部分增加了C语言的整数表示以及比较运算的示例,在存储器部分增加了程序访问局部性原理的C语言示例,在指令系统部分增加了寻址方式的C语言示例等。增加C语言的示例是进行教学视角调整的一种尝试,由于学生已经学习过C语言,已经初步掌握了编程方法,但是并不清楚程序在计算机内部,特别是在计算机系统底层硬件中是如何表示、如何执行的。通过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增加一些C语言的示例,让学生真正理解程序的执行过程。 2.4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内容的调整 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在课程内容方面进行了一些调整,主要为了更好地与计算机组成原理和计算机设计与调试等课程衔接。增加多核处理器和多线程调度等方面的内容;对教材中给出的一些具体处理器实例给予更多关注,比如Pentium、PowerPC和MIPS处理器实例等;重视向量运算和向量处理器部分的内容。 2.5计算机设计与调试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计算机设计与调试课程把以往让学生设计实现一个有十几条基本指令的微程序控制器改变为设计实现向量协处理器;以PowerPCRISC处理器的指令系统为参考,把设计PowerPC扩展指令协处理器AltiVec模块中的VSFX指令部分作为教学内容。整个设计任务分为8个相互联系、难度逐步增加的子任务,通过教师引导、分组讨论、学生实践、实现设计、完成测试等一系列教学环节,让学生完成协处理器中的部分设计工作并熟悉完整的协处理器的设计与调试方法。 2.6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开发出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结构及相关软件的综合实验,使硬件与软件相结合,强化对学生计算机综合开发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实验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嵌入式系统开发实现的全过程,包括完成硬件、软件的功能分配,进行主控数字系统硬件的设计和制作,设计驱动和功能软件,硬件、软件的分别测试与综合测试等。 2.7VSLI系统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VSLI系统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把实践分为3种类型:课程实验、自主实验和课程设计,3种类型的实验全部基于Nexys3FPGA开发板进行设计。课程实验包括XilinxFPGA设计流程、Nexys3FPGA开发板主要模块接口设计和基于IP的数字电路设计等。自主实验部分的题目类型包括:串—并转换电路、FIFO存储器设计、大数加法器设计和FIR数字滤波器设计等。课程设计部分的题目类型包括密码协处理器设计、数字信号协处理器设计和图像处理协处理器设计等。 3实验室建设 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06年建立了数字逻辑电路设计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实验室、计算机系统结构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室,建立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研究所。实验室配备了数字逻辑实验台、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台、计算机系统结构实验台(带有FPGA模块)、嵌入式系统设计实验台等教学实验设备。这些实验室和实验设备能够满足常规的计算机系统实验,但对计算机系统设计能力培养的支持还不够。为此,学院2013年与美国Xilinx公司合作,建立了天津大学—美国Xilinx公司计算机系统设计联合实验室,实验室配备了50多块Nexys3FPGA开发板,实验时可以满足每人一块开发板的要求。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研究所于2012年引进BEECube公司先进的BEE3系统,该系统基于计算机系统的第三代商用FPGA系统,包括4个Virtex5FXTFPGA芯片,以及高达64GB的DDR2ECCDRAM和8个用于模块间通信的10GigE接口。有了Nexys3FPGA开发板和BEE3系统,我们具备了实现学生设计的各种计算机系统的设备平台,为培养学生计算机系统设计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4结语 经过两年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在新的教学改革思路指引下,学院调整了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建设了新的实验室,引入了新的实践手段和方法,教学研究和改革实践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计算机学院教学管理过程化规范化改革”和“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两项教学研究成果获得2013年天津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作者:张钢 郭炜 车明 魏继增 李雪威 单位: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工程论文:计算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一、渐进式的工程化实践教学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是与各专业应用结合比较紧密的应用技术基础课程,是一门工程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课程,因此我们主要以工程化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学,根据“初步体验、独立项目实践、从业实践与实训”3个层次实行渐进式实践教学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意识,从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实验环节的设计到课堂教学案例和实验教学的开展,都围绕工程素养的培养进行遴选。 1.1采用工程案例驱动的理论教学模式 在理论课讲授方面,我们以工程案例驱动模式进行教学,以网上书店的开发案例贯穿教学全过程,将数据库基本原理和设计技术融于案例教学过程。同时,根据浙江传媒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传媒行业特色,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增加与新媒体应用相关的多媒体数据库等新技术内容,加强数据库工程应用设计及网络数据库应用技术能力的培养。在各章的教学中,我们用案例进行分析,逐层引导,全过程地阐述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中的各类概念和技术问题。 1.2实行渐进式的工程化实践教学过程 1)初步工程训练体验。课程的教学除了理论教学外,还有相应的课内实验教学。实验内容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数据库技术的基本实践,主要包括特定DBMS的使用、SQL语言的编程练习以及数据库的连接技术;另一部分是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采用工程化的基本思想,组织学生分组设计实现一个初步的工程项目,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初步的工程实践能力。在初步工程训练体验阶段,教师提出工程设计的基本功能和性能要求,包括系统界面设计、基本的数据操作和查询统计功能设计、性能指标设计等基本要求。学生可自由组成小组,根据教师要求自主选题并自主选择开发工具和数据库环境,在完成基本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可以结合自己的工程项目设计实现一些特色功能模块,然后完成项目设计的总结报告。最后,教师对每个小组的作品进行项目验收,要求每个小组制作PPT进行项目工作汇报并演示所设计的作品,由学生推选出的若干学生评委负责项目评分。工程项目设计成绩作为该小组成员平时成绩的主要评分依据。 2)独立工程训练实践。独立工程训练实践要求学生在课程设计阶段完成。该阶段要求每个学生自主完成一个真实的或模拟的项目开发实践,以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从事工程实践的能力、基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课程设计阶段要求学生自学数据库开发工具和环境,强调独立设计,强化学生查阅资料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设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此课程设计阶段,教师除了提出项目设计的基本能力训练要求和设计作品的基本功能和性能要求外,还给出一系列参考选题让学生选择。学生也可以自主选题,但需征得教师同意,以保证选题的质量。为避免抄袭等行为的发生,每个学生的题目和内容必须不同。同时,课程设计阶段会要求学生采用与上一次设计不同的工作模式(C/S或B/S),采用工程化的手段和方法完成基本的设计实现工作。课程设计完成后,指导教师组织学生评委(7人)对学生作品和设计方案进行检查,最后通过汇报答辩的形式评定作品设计成绩。作品设计和汇报答辩成绩由学生评委给定,教师在设计过程中负责答疑,在答辩过程中负责点评,但教师有权对成绩进行微调。另外,在课程设计结束后,学生要完成课程设计报告,教师对课程设计报告批注评语并给出成绩,课程设计的最终成绩由作品设计成绩和设计报告成绩组成。经若干次实践证明,上述实践教学方法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任务,同时又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并取长补短,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和实践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课程设计报告,学生提高了撰写规范的项目设计方案的能力和设计总结报告的水平。 3)从业工程训练实践。从业工程训练实践主要指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以行业一线的真实工程项目为背景,参与并完成相应的工程项目设计实现工作(或作为其毕业设计),培养数据库工程应用实践开发和运用数据库技术从事服务外包等实际应用开发能力。第3阶段主要是结合实际数据库工程项目,尤其是与传媒应用密切相关的数据库工程项目的设计与实现工作,如电视节目查询点播系统、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影视资料编目系统等。这一阶段的实践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帮助其尽快适应社会需求,在离校前具备应对复杂工程实践的基本能力。通过3个阶段的实践教学,学生能够初步具备到一线从事数据库工程及服务外包等项目开发的基本能力。 二、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考核评价机制 教学方法和手段中的一些不足之处,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考核评价机制不科学和不公平现象的发生。多数课程的考试都采用期末笔试形式,课程考试无法真正做到考核学生的实际工程能力,为此改革评价方式宜与教学模式改革相配套。为使实践训练能落到实处并能给出客观公正的实践评价,我们对于C语言、Java课程以机考为主,采用具有自动评价学生程序功能的程序设计上机练习及考试系统,改变期末笔试的考试形式,在开学半学期后每两周组织一次机考,采用多次开卷机考的方式进行课程考核。通过考试的学生如果不满意成绩,还可以在学期结束前的任何一次考试中重考。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考核分为笔试和机考两部分,期末总评成绩建议按照平时成绩占20%、笔试成绩占40%、机考成绩占40%的比例计算。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成绩由理论考试成绩和工程项目设计成绩两部分组成,理论考试和工程项目设计各占总成绩的50%,其中设计作品占40%,设计报告占10%,不再单独设置平时成绩,而以初步的工程项目实践成绩作为平时成绩。课程成绩的评价采用理论学习与能力培养并重的方式。 三、结语 通过组建由C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数据库技术与应用4门课构成的计算机类课程,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学模式尤其是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探索。 (1)以案例驱动方式深化C语言课程的教学改革,完全由学生自学C语言语法,突出专业层面的基本程序设计能力训练。 (2)以案例驱动和项目驱动并重的方式深化Java语言课程的教学改革,前半学期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学会Java语言的语法规则和调试方法,熟悉Java特性和程序架构,特别是熟悉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理念;后半学期主要通过项目驱动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项目设计实现能力训练。 (3)以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模式开展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教学,以学习传统的、经典的数据处理方法为核心,以掌握算法设计基本功能为目标,通过课堂教学与OJ系统中相应的配套练习,基本达到工程设计必需的基本技能要求。 (4)以工程案例驱动和分组数据库应用工程训练方式改革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我们通过工程教育相关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始终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使学生能将工程设计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实际系统中,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对工程人才的需求。 作者:殷伟凤 瞿有甜 郑珺 徐强 单位:浙江传媒学院电子信息学院 计算机工程论文:计算机工程应用问题与优势 一、计算机工程应用相关问题 计算机工程应用阶段中,由于较易受到病毒干扰与黑客入侵影响,因此安全问题成为我们应首要关注的内容。计算机安全保护主体应针对其物理构成、数据信息以及应用功能进行安全保护管理。一般来讲,计算机工程应用阶段中应体现良好的实体安全性。其主机同外设形成的电磁辐射较为显著,为此应控制计算机实体符合安全规范标准。对于系统软件则应体现良好的存储管控功能,应能够预防用户非法存取各类数据。同时,计算机实体还应具备优质存储保护能力,进而有效预防用户作业超越制定范畴实施读写操作。再者,还应具备良好的管控功能,进而有效的记录并反映体系运行状况,并做好数据文件存储读取的有效监测。同时,处理数据机构进行的输出管控应设置专人全面负责。传输数据文件至用户前期,应通过数据处理机构的全面审核,同时输出信息发放应具备完善审批手续。计算机对用户身份识别的常用方式为口令,因此应对口令生成、信息登记以及期限的更换实施严格管控。系统应实现对各类非法请求的全面跟踪,并登记该类文件应用状况,对非法终端进行全面识别。另外,计算机系统应具备全面详实日志记录,在每次成功应用后,应登记节点名称、用户名称、具体口令、终端名称,登陆时间,应用数据信息内容以及程序名、实施操作的类别,还有修改之前以及之后各类数据值等。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应用目标为,在安全以及通信便利性之中寻求一种平衡。计算机总体安全水平应体现出由低级到中级再到高级的丰富多层安全体系,并可对各类重要信息、数据制定相应等级的安全保护策略。其安全特性则表现为保密性、整体性与可用性。保密性为网络资源仅能通过授权实体进行存取调用。而信息储存以及传输阶段中应保持良好的整体性、全面性,不应在没有授权的状况下,由其他方进行修改。可用性则为对各类静态信息应体现可操作性,同时对丰富动态数据信息内容应体现可见性。计算机网络系统中还包含一定的漏洞,由于其属于复杂庞大的软件包,因而最大漏洞为I/O处理。基于TCP/IP应用明文进行传输,因而攻击者可通过电子邮件截获实现攻击。还可通过网页口令录入以及个人资料写入进行攻击。Web服务器同网络浏览器则无法确保全面安全。较多人在进行CGI程序编写时,并非做新程序的编辑,而是实施一定修改。进而令其呈现出相似的安全漏洞。安全管理阶段中,则由于欠缺网络管理人员,操作不规范,没能定期做好安全测试、全面监察,欠缺对网络系统安全的有效监控,进而形成了网络系统安全的一定威胁影响。 二、计算机工程应用显著优势 计算机工程应用常常存在安全问题,同时为有效应对漏洞的影响,则进一步促进了计算机工程应用向前的发展与推进,并令其呈现出一定优势。例如,为应对网络攻击、黑客入侵,可通过应用加密技术,防火墙系统凸显其安全优势,有效的弥补漏洞,提升计算机网络与应用工程系统综合安全水平。还可应用数据加密技术,做好网络安全的有效防御。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优化端口保护为网络安全防控的首要环节。基于远程终端以及通信线路均为计算机信息安全之中的薄弱问题,因此可应用端口保护凸显优势效能,做好单端以及双端的安全防护,提升计算机工程技术安全应用水平。同时,计算机工程应用安全问题进一步会为网络犯罪创造一定空间,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在一定层面也对经济发展形成了刺激作用,并扩充了就业机遇。当然,该类影响作用我们应有效把握,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积极探寻有效的安全防护策略,激发计算机工程应用的正面优势。例如,应全面推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发挥计算机工程应用优势,创建健康、优质、良好的信息环境,令客户不会受到空间、地域范畴的限制。可加快不同地区的经济交流,应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信息共享、数据传输,价值化资料综合应用,并推进个性化、高效性、优质化的电子商务服务,满足用户个性化应用需求。同时,可利用计算机系统、网络平台推进开展丰富商务活动,促进科技创新,令较多企业可实现快速、自动化的商务处理,而无需像往常一样关注内部的具体分工。基于计算机工程技术,较多企业可提供给客户更为全面统一的集成服务,网络则在该类服务之中发挥了催化剂作用。企业则可令客户具体服务过程转移到网络系统中,令客户通过更为快速、简单、清晰的方式应对各类复杂工作,提升实践效率。例如,将资金由存款户头实现向支票户头转移,还可清晰的明确信用卡的具体收支事项,进行发货请求的详细记录,或是搜集查阅并采购各类稀有材料与产品。该类操作均可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快速的完成。由此可见,应用计算机工程技术开创电子商务系统,可为客户提供更为便利、高效、快速、一体化的优质服务,对于客户自身以及企业发展,均发挥了显著的优势作用。 三、结束语 总之,计算机工程应用实践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同时显现出在现代化社会发展建设进程中的优势及应用价值。我们只有针对安全问题特征,变不利为有利,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管理策略,提升计算机工程技术安全应用效能,激发现代化技术综合应用优势,方能凸显计算机工程技术应用价值,有效弥补安全隐患,促进计算机工程领域的快速、科学与全面发展。 作者:王峰 单位:江海证券有限公司 计算机工程论文:巨型计算机工程的创新 1983年12月,由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研究所研制成功的中国第一台亿次巨型计算机通过国家技术鉴定,国防科委主任张爱萍将其命名为“银河”。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独立自主与引进吸收相结合方针以及全国大力协作的产物,也是中国工程创新的成功案例。本文以银河亿次巨型计算机为例,着重探讨该工程的决策、组织管理中的成功经验,为后人提供有益借鉴。 1工程的背景与决策 国际巨型计算机的研制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1976年美国CRAY公司研制成功的Cray-1流水线向量巨型计算机,标志巨型计算机技术的成熟,并开始进入商品化阶段。苏联、法国、英国、西德以及日本奋起直追[1][2],相继研制出各自的巨型计算机。技术先进、功能最强的计算机,历来被首先满足于军事领域的迫切需求。美国国防部以及和军事密切相关的航天局、能源部、国家安全局,一直是巨型机的最大用户,也是巨额研制费用的提供者。1976年,美国著名核武器设计发展中心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以88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第一台Cray-1机[3],美国三军及战略武器部队的C3I系统也使用了Cray-1机[4]。因此,美国将巨型计算机看作“军备竞赛的基本要素”,决定“不应让这种计算机输出到任何国家”,尤其对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实行技术封锁和禁运。第三台Cray-1机原本是苏联定购的,但被美国国防部一票否决[5]。 中国考虑研制巨型计算机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1956年中国的计算技术开始兴起[6],经过仿制苏联到自行研究、设计、制造等不同发展阶段,先后研制出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为国家经济、科学研究尤其是国防科技做出重要贡献[7][8]。正是由于计算机技术与国家安全、国防科技以及武器装备发展密切相关,1967年9月聂荣臻就提议研制更高水平的计算机。据此,国防科委四局组织调查组到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调研,准备百万次计算机的研制方案。1968年4月,在北京召开总体方案论证会,9月国家计委、国防科委、国防工办向中科院计算所下达百万次计算机研制任务书,代号1025。1970年11月,十院向国防科委报告,提议中科院计算所研制亿次巨型计算机,代号723[9]。1972年10月,国防科委根据国家尖端武器、增强国防实力的迫切需要,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专门研究我国巨型计算机研制问题,并向中共中央专门委员会建议,将巨型计算机的研制列入国家重点工程项目。1974年初,中科院、四机部和国防科委联合向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专委提出组织全国力量,开展巨型计算机研制。1975年10月,国防科委主任张爱萍指示科委机关,组织国内计算机知名单位,进行全国性调研,了解国内对巨型机的需求、国产元器件质量状况、外部设备的生产能力与水平,以及性能价格比等情况。但是,由于“”的干扰,巨型计算机工程几经筹划,均未能正式实施。 “”结束后,巨型计算机工程问题被再次提出。1977年国防科委经过一段紧张的酝酿、准备,于11月14日向中央呈报了《关于研制巨型电子计算机事》的请示报告,四机部、中科院等部门亦积极争取。此时,中国巨型计算机的研制力量主要有两支:一支是专门从事计算技术研究的研究所,如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四机部第十五研究所(即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和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另一支是分散在地方和军队高校中从事计算技术教学、科研单位。1978年3月4日,在中央部署巨型计算机研制的汇报会议上,邓小平决定将研制任务交给国防科委,责成长沙工学院完成[10],规定用六年左右时间(到1983年底左右)、2亿元左右经费,研制出每秒运算1亿次的巨型计算机。 长沙工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3年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直属中央军委领导的高等军事工程技术学院。1966年退出军队序列,改名哈尔滨工程学院;1970年南迁长沙,改名长沙工学院;1978年10月组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重新回到军队序列。长沙工学院计算机研究所能够争取到巨型机工程项目,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由于研制武器装备的迫切需求,国防科委在国家财政困难的情况下,积极承担该项工程的经费。二是敢于拼搏、勇于创新的团队精神。长沙工学院计算机研究所是由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一个9人计算机小组发展而来,尔后逐渐发展成为军用计算机室、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系。自1958年以来,先后研制出一系列军用、通用计算机。1965年,在慈云桂的主持下,率先用国产元器件生产出稳定可靠的441B晶体管通用计算机,打破“国产元器件做不出稳定可靠计算机”的说法,先后生产30余台,用于国防科委各基地、国防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国民经济各部门。1970年代研制的151-3/4型百万次计算机,在1979年、1980年洲际运载火箭发射、潜艇水下发射、同步卫星发射等一系列科学试验中应用。三是与慈云桂的运筹帷幄和不遗余力分不开。在中央决策到底由谁承担巨型机研制任务时,中科院计算所正在研制757工程千万次计算机(该工程直到1983年11月完成)[11];四机部十五所承担的718工程任务,“进展十分缓慢”[12]。此时,慈云桂正在主持国防科委巨型机国内需求及生产的调研工作,虽然也承担着718工程任务,但因前期工作进展较快,1977年下半年就把主要骨干力量抽出,提前进入巨型机的预研和方案论证,从而把握时机,抓住机遇。1978年5月,巨型计算机工程正式立项,代号785工程。 2工程的组织与管理 785工程的组织管理创新,主要体现在指导思想、工程指挥、组织队伍、建立制度以及政治工作等方面。 2•1制定正确的指导思想 工程创新首先是观念创新。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制定一个正确的指导方针是保证工程得以顺利完成的重要前提。785工程是在改革开放之初上马的,当时中国的工业基础、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不少人认为五年根本研制不出亿次机,即使勉强研制出来也不能工作。有人甚至上书中央、国务院、军委领导,希望制止这种“毫无成功希望”的工程[13]。慈云桂和同事们顶着压力,提出“豁出命也要把亿次机研制出来”[10]。慈云桂参加过1975年、1977年两次全国性调研,了解国内当时无法提供巨型机所需的大规模、高速集成电路和其他相关元器件。如果完全立足国内,从元器件攻关开始,十年也没有希望研制出巨型机。因此,他们大胆提出,785工程不能走闭关自守的老路,必须闯出内外结合的新路,进而制定出既符合中国实际又反映时代特征的工程指导思想:“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尽量以当前国际先进水平为起点,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引进必要的技术、设备,洋为中用。从我国实际出发,尽量采用行之有效的、先进成熟的工艺、技术和元件,把先进性和现实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加速完成研制任务”。785工程总体方案设计,集中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1977年,亿次巨型机的总体方案设计是瞄准美国1972-1973年研制成的两台著名巨型机Star100和ASC,此方案1978年5月通过。几乎同时,设计人员偶然了解到美国新近推出的Cray-1产品简介。对新技术极其敏感的慈云桂,立即组织力量进行研究,认为Cray-1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手段是先进的,是新一代巨型机的杰作,当即决定把瞄准目标转向Cray-1,重新设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主流机兼容的总体方案[14]。1978年12月,建立在一个较高起点上的785工程总体方案获得批准。 2•2建立垂直的工程指挥系统 785工程立项后,即建立了由国防科委、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系(所)、研究室和专业组构成的组织系统。国防科委组成785工程工作组,张震寰[15]副主任担任领导、组织协调。张震寰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便协助聂荣臻、张爱萍组织“两弹”的研制,主抓试验工作。国防科技大学成立785工程领导小组,张文峰副校长担任组长,下设785工程办公室。计算机研究所分为教学、科研两大块,其中,科研人员按亿次巨型机的构成,分成若干研究室,室下设专业组,形成所、室、组三个层次。张震寰采取“一竿子插到底”的垂直指挥方式,亲自带领工作组定期到工程一线,调查研究,解决问题。他经常把电话直接打到计算机研究所下辖的室、专业组和车间,做到处理事情不过夜。工程涉及的境外订货,凭电话“热线”办理,按正常程序需几个月才能办成的事,缩短在几天完成。学校785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也经常深入工程第一线。为保证及时通报工程进展情况,国防科技大学组办了“785工程简报”,将工程进展情况及时上报有关领导部门和单位。在这个工程指挥系统中,慈云桂担任了多重角色:作为副校长兼计算机系(所)主任、学校785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具有行政指挥权力;同时,作为785工程总设计师,直接负责技术工作;此外,上至直接接受钱学森、张震寰等领导的指示,下至深入到研究所各研究室、专业组以及工厂、车间,在整个工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3组织各种相关力量,联合攻关、协同作战 785工程上马之时,正值“”后第一批大学生入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全面展开,研制、设计、生产人员十分缺乏。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陆续从校内、外调入近百名技术干部。国防科委司令部从各基地抽调50名战士集中培训,从事785工程试制、调试的辅助工作;招收100名知青经过政治和业务集训后,参加785工程的生产。“大力协同”是对研制原子弹工程的重要批示[15],也是中国成功发展尖端武器的重要经验。鉴于785工程研制力量的短缺,“必须发扬社会主义大协作精神,组织各种相关力量联合攻关”。一方面在校内与各系及相关部门协作,另一方面与校外相关单位协作。这些协作,按其内容、方式及深入程度的不同,分为五大类,即直接参研、提供设备器材、人力支援、给予技术支持和参加试算,共计48个单位。为使研制出来的巨型机能够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785工程开始不久,用户便派技术人员到计算机研究所参与工程,同步学习、掌握巨型机的使用、操作及维护。为解决这批协作人员的住宿问题,专门建了招待所,称其为“协作楼”。在785工程的推动下,计算机研究所(系)坚持教学与科研结合,狠抓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逐步形成学科专业门类齐全,包含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教学体系。77级、78级和79级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在研究室研制人员和教员的指导下,大多数是围绕785工程任务展开,既提高教学质量,又培养了技术人员,推动学科建设的发展。为保证785工程的生产,计算机研究所不仅为计算机工厂[10],抽调培养上百名技术工人,而且从国内、外购入相关设备,大大提高印制板生产、绘图与制板、打孔、层压、金属化孔、蚀刻、抗蚀镀金、外形加工、装联工艺等工艺水平[10],攻克许多技术和工艺难关。 2•4建立严格的工程管理制度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线,国防、军事工程尤为如此。为保证785工程按时按质完成,计算机研究所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设计、生产、保障等管理的规章制度。首先,制定了从设计研制人员到生产、加工、组织管理等一系列岗位责任制。整个工程期间,要求“严格岗位责任制,认真贯彻执行规章制度,提高产品质量,杜绝各种事故。……决不能迁就敷衍”。在研制设计层面上,所领导定期召开各室领导、各部分技术负责人的联席会议,讨论、解决工程研制中出现的问题。后逐渐形成每周一次的协调会制度。计算机工厂也建立相应的生产协调会制度。其次,成立器材设备科,负责785工程器材设备的采购、验收及经费管理。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实行“用采合作”方式:由科研人员提出所需器材清单及要求,器材设备科统一采购。涉及国外采购任务时,实行“技贸合作”方式:技术上由计算机所把关,贸易由相关部门专人进行商务谈判。为确保进口元器件设备及时而准确到位,有关部门简化审批手续[10]。此外,还建立器材进出库制度、请领申报制度、元器件老化筛选制度、工具申请登记制度等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各研究室也有专人负责器材的清理与保管。正是由于这些合理的器材管理制度,不仅保障了785工程的质量和工期,而且节省了大量资金,全部工程支出只为下拨经费的五分之一[10]。再次,坚持质量第一、可靠性第一,把“三严”作风贯彻到整个工程的始终。为保证生产质量,计算机工厂成立了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各类人员质量管理职责,对厂长、总工程师、科室、车间、工程技术人员直至生产班长、检验员、工人的质量管理职责,都做出明确规定,并建立严格的生产工艺规程,创下100多万个焊点无一虚焊等多个工程上的纪录,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完成。 2•5开展“以人为本”的政治思想工作 政治工作历来是中国大工程成功的保证。要想把有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战士、工人、知青和政工干部组成的团队,长期集合在一个专业领域中,以创造精神和高超技术团结协作,不断做出贡献,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思想基础、传统作风,是不可能达成的。政治工作在工程创新尤其是国防科技工程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中国大工程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计算机研究所注重理想信念教育,要求全体研制人员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竖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把个人的价值实现同国家计算机事业、国防科技事业联系起来。在工程实施的各个关键时刻,通过思想教育、动员会、总结表彰等各种方式,强调“任务光荣、责任重大”,“是立了军令状的,是极其严肃的问题”,大大提升研制人员为国增光、为军服务的政治热情和集体荣誉感。同时,785工程各基层党组织,始终注重将政治工作与科研、技术与生产工作相结合,紧紧围绕“弘扬献身国防、无私奉献和我军优良传统,倡导开拓创新、集智攻关和团结协作精神,坚持科学求实、质量第一和三严作风”这一主题展开。政治工作者深刻认识到,巨型计算机的研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事业,需要付出极大的创造性劳动。政治工作的目的,在于激发全体研制人员的工作热情。因此,政治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讲大道理的层面,更要注重人文关怀,积极解决涉及研制人员切身利益的晋职晋级、学习进修、出国考察、夫妻分居、住房改善、子女教育、日常生活等一系列实际问题,解除大家的后顾之优。政治工作者的这些努力是卓有成效的。正是通过亿次巨型机的研制,逐步形成大家一致认同的“银河精神”:胸怀祖国、团结协作,志在高峰,奋勇拼搏。 3相关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认识:银河亿次巨型机工程的顺利完成,与其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合理有效的组织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其中的一些思想观念和组织管理措施,对于当今的工程创新尤其是国防工程创新,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3•1国家支持与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 重大工程项目往往与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密切相关,它不仅包含着工程技术的综合集成,而且受国内外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巨型计算机对当今人类社会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然而,现实中“用精度高、速度快的巨型机来解决的问题并不太多”,加之技术风险大、研制费用巨,不是某一个部门、单位能够独立承担并完成的。因此,必须在国家层面上,进行规划、决策、组织、协调与管理,并提供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的保障。银河亿次巨型机正是在国家鼎力支持和组织保障下完成的。它不仅填补了中国巨型机技术的空白,而且在国防尖端技术和石油地震勘探领域得到实际应用,促进了中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然而,亿次巨型机工程完成之时,就已落后世界先进水平[13],其应用也非常有限。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本身的政治意义大于技术意义。它不仅充分表明中国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独立自主与引进吸收相结合方针”的正确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西方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帮助中国人建立自信,向世人昭示中国人在高技术领域中是能够有所作为的。因此,亿次巨型机是大工程更是大政治,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 3•2两弹一星工程组织管理模式的示范作用 统一领导、行政和技术两线式指挥、总设计师制、“集中力量、大力协同”以及预先研究、计划评审技术(programevaluationandreviewtechnique,即PERT)等,是两弹一星工程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银河亿次巨型机工程的决策与组织管理,以两弹一星工程为示范,并加以发展。如“一竿子插到底”的垂直指挥方式,“预先研究+模型机研制”(通过对模型机的生产、组装、调试、试算,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积累经验,避免浪费)等。但有些方面还做得很不够,1979年钱学森视察785工程时就曾指出:亿次巨型机工程,从制定计划到组织管理,要使用先进的管理经验,如PERT,要提高效率,要进行质量控制。 3•3工程质量与规章制度的可靠保证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线,也是巨型机运行稳定可靠的重要保证。在工程的研制、生产、测试、质检等各个环节中,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坚持“三严作风”(严肃、严密、严格)、“十六字方针”(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工程质量和进度,按时保质达成设计目标。 3•4领军帅才与优良传统的有机结合 慈云桂院士作为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兼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是亿次巨型机工程的总设计师。他具有战略眼光,对新技术敏感,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在总体方案、关键技术以及整个工程的组织协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他的领导下,这支团队相继产生一名科学院院士、两名工程院院士,并为国防科技领域培养出一大批优秀技术人才。发扬我军艰苦奋斗优良传统、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和勇攀科技高峰的银河精神,始终是支撑这支队伍从事巨型机工程创新的理想信念与内在动力。 计算机工程论文:国外高校计算机工程特点研究 14所大学计算机工程课程设置 计算机工程是涉及现代计算系统、计算机控制设备的软硬件设计、制造、操作的科学与技术,建立在计算、数学、科学和工程学的基础上,主要研究计算机处理器、多处理器通讯设计、网络设计和存储器体系,着重研究硬件设计以及与软件和操作系统的交互性能,如嵌入式系统、分布式数据与大规模存储系统。绝大多数美国学校的电气工程和计算机工程是在一个系,除数学、物理等基础科学知识外,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计算机科学和电气工程等学科的相关课程、设计和构建计算机系统及基于计算机系统的相关软硬件课程。培养的学生应具备从事计算机系统工作的能力,或具备基于计算机相关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应用和集成工作的能力,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理论、良好的科学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包括良好的团队合作和人际交流沟通能力[5]。下面主要介绍美国这4所大学的计算机工程课程设置情况。 1.1UIUC计算机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UIUC计算机工程专业学生需要修满128个学分,这些课程分为如下7大类:1)科学基础与数学课程(31学分),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在内的10门课程。2)计算机工程核心课程(34学分),这些课程重点介绍计算机工程领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实验方法和技术,共有10门课程。3)专业基础数学课程(6学分),包括离散数学和概率、工程应用两门数学课程。4)写作课程(4学分),1门写作原理课程,主要讲授研究报告的写作方法。5)专业技术选修课(23学分),其中1门必须选自计算机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专业技术选修课程之外的课程,其他必须均选自计算机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专业技术选修课程。这些课程强调计算机工程实践中用到的主要分析方法和设计原则。6)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课程(18学分),这些课程被工学院认可并满足学校对学生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课程通识教育的要求。7)自由选修课程(12学分),这些几乎没有限制的选修课可以让学生学习任何领域的知识。学生可以在计算机工程专业深入学习课程,也可以学习生物工程、技术管理或语言等课程。 1.2普度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普度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学生需要修满125个学分,这些课程分为如下6大类:1)通识教育课程(24~25学分),包括6~7学分的两门交流技巧课程和18个学分的社会与人文学科选修课程。2)数学课程(21~22学分),数学课程有两种套餐,各6门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任选一种。3)科学基础课程(18~19学分),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及面向对象编程等5门课程。4)工程基础课程(7学分),包括工程导论两门课程及计算机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以外学科的工程学科选修课1门。5)计算机工程专业课程(49学分),包括32~33学分的13门计算机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两门共计1学分的研讨课程;2门3~4学分的高级设计课程;2门8学分的研究生课程;1~2门计算机专业选修课程,使计算机工程专业课程总学分达到49学分。6)任选课程(4~6学分),根据辅修要求或个人兴趣,任选课程可以从理学院或文理学院中适合工科学生的数学、科学课程中选择,目的是使总学分达到125学分。 1.3伊利诺伊理工学院计算机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IIT计算机工程专业学生需要修满130~134个学分,这些课程分为如下3大类:1)限选课程(109学分),学分分配如下:计算机工程专业限选课程47学分,包括计算机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两类课程;数学限选课程24学分;物理限选课程11学分;化学限选课程3学分;工程科学限选课程3学分;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限选课程21学分。2)选修课程(15~19学分),包括专业选修课程9~12学分,其中含1门硬件设计选修课;科学选修课程3学分。3)跨专业实践项目课程(6学分),包括IPROI跨专业实践项目I和IPROII跨专业实践项目II两门课程。 1.4西北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西北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学生需要修48门课程,这些课程分为如下7类:1)通用工程方法、数学、科学基础课程(15门),必修计算方法与线性代数GenEng205-1、线性代数与力学GenEng205-2、动态系统建模GenEng205-3和微分方程GenEng205-4等4门通用工程方法课程;必修微积分(I)MATH220,微积分(II)MATH224,微积分(III)MATH230及多元积分与矢量微积分MATH234四门数学课程;必修普通物理(I)Physics135-2和普通物理(II)Physics135-3两门科学基础课程;从McCormick工学院科学基础课程中任选其他2门课程;另外必修IDEA106-1工程设计与交流(I)、IIDEA106-2工程设计与交流(II)两门工程设计和交流课程。2)工程基础课程(5门),必修4门,包括EECS202电气工程导论、EECS203计算机工程导论、EECS211编程基础(C++)、EECS302概率系统与随机信号,并从McCormick工学院工程基础课程热电力学、系统工程与分析、材料科学和流体与固体中任选1门。3)交流与社科人文学科课程(8门),选修GenCmn102演讲或GenCmn103课程的其中1门,另外选修7门满足McCormick工学院要求的社科人文学科课程。4)专业核心课程(5门),必修EECS205计算机系统软件基础、EECS303高级数字逻辑设计、EECS361计算机体系结构、EECS311数据结构与数据管理和EECS343电路基础这5门课程。5)技术选修课程(10门),西北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分高性能计算、VLSI与CAD、嵌入式系统和算法设计与软件系统4个方向,每个方向开设若干门技术课程,每个学生必须在这4个方向中选修5门课;从专业基础课程EECS213计算机系统导论、EECS222信号与系统基础、EECS223固态工程基础、EECS224电磁场与光学基础、EECS225电子学基础5门课中根据学习方向选修2门;剩下3门从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数学、科学基础等课程中选修,如可以是生物学BIOL210-1,2,3和化学原理CHEM210-1,2,3课程,也可以经申请同意选修相关计算机工程研究生课程。6)自由选修课程(5门),共修5门,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兴趣爱好自由选修。若从未学习过任何计算机编程语言,建议其中1门选修编程入门(Python)EECS110课程。7)高级项目课程(1门),至少在微处理器系统项目EECS347-1、计算机体系结构项目EECS362和VLSI设计项目EECS3923门课中选修1门。 24所大学计算机工程课程设置特色 4所大学计算机工程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都通过美国工程教育认证机构ABET的EC2000指标体系认证,有如下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在贯彻通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基础知识直接决定学生未来的发展潜力[7-8],而基础知识的掌握通常是通过通识教育实现的。与我国高校通识教育不同的是,这4所美国大学按照各种完整的项目组织基础知识,让学生在基于项目的学习中形成各种能力。他们还特别重视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和学生对广泛深入的人文社科知识的理解,使所有工科学生在数学、物理、信息、物质、生命、技术和能源科学方面及人文社科方面打下广泛的基础。这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普度大学第一年的工程基础培养及UIUC第一年的计算机工程训练从一开始就围绕能力培养,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基础科学和数学知识。 2)注重相关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培养学生跨学科处理问题的本领。现代工程是一个复杂系统,不是狭隘的技术知识背景所能胜任的。解决现代工程问题要求工程师能够打破学科壁垒,把被学科割裂开来的工程再还原为一个整体。这要求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必须充分考虑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为学生提供综合的知识背景,以利于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6,8]。UIUC、普度大学、西北大学和IIT在课程设上均体现了学科交叉、学科融合的思想。UIUC规定学生在技术选修课中必须选1门计算机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系以外的课程,例如宇航工程、农业与生物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生理学、生物工程、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大气科学、天文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等。普度大学的计算机工程专业学生也必须选修1门电气工程和计算机工程领域以外的课程,以满足工程拓宽要求,可以是航空力学、化学工程计算、噪音控制、核工程导论、材料结构与特性、环境工程中的物理化学原理、环境可持续工程以及运筹学-优化、运筹学-随机模型中的任何1门。西北大学的计算机工程本身就是该校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交叉和融合的结果,学生除必须选修科学基础选修课中的普通物理-电磁学、普通物理-波现象和现代物理外,还必须在遗传和进化生物学、工程分子和细胞生物学中任选1门。IIT规定科学选修课必须选1门生物学、材料科学、化学原理,工程选修课必须选1门机械学导论或热动力学。 3)强调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培养学生“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工程设计能力。工程本身就意味着实践,意味着更加重视工程实际和工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这4所大学都十分强调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不仅有丰富的实验课程,而且通过更为灵活多样的基于项目学习(Project-basedLearning)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IIT有IPRO跨专业实践项目,西北大学要求学生在微处理器系统项目(EECS347)、计算机体系结构项目(EECS362)、VLSI设计项目(EECS392)等项目课程中必须至少选修1门。普度大学要求学生选修电气工程设计导论(ECE402)、计算机设计与样机(ECE437)、操作系统工程(ECE469)、编译器与翻译器工程(ECE495S)和数字系统高级项目(ECE495C)等项目课程。UIUC则有计算机组成与设计(ECE411)、高级数字系统项目(ECE395)、微处理器项目(ECE412)、数字信号处理项目(ECE410)等项目课程供学生选择。 4)发挥和保护学生的个性及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工程教育应该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个性并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发展。在专业学习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学习兴趣、个性特长选择不同的课程,从而促进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培养计划是这4所大学的共同特点。西北大学为计算机工程学生提供了高性能计算、VLSI与CAD、嵌入式系统和算法设计及软件系统4个不同的学习路径。UIUC、IIT及普度大学则采用庞大的选修课程及明确的课程分类,使学生可以依据兴趣爱好自行组织课程和学习内容,以发展个性,提高创新能力。 5)坚持课程设置机构的开放性,改变只按学科知识、由教师单方面设置的做法。在课程设置机构方面,这4所大学均根据产业界对计算机工程师的能力、素质、技能和知识等要求,学生求职的需求,毕业校友学习和工作的经验反馈及ABET2000指标体系,成立由有工程背景的教师、产业界、教育认证机构、学生及毕业生等利益相关者组成的专门委员会,讨论、确认、不断改进计算机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及教学大纲。这与我国由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导、以学科为导向,追求知识完备性为基础,由缺乏产业经验和工程背景的教师确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相比,在满足学生求职和产业界需要等方面有明显优势[8]。 3改进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 截至2006年,我国高校工科专业在校生为600万人,其中计算机相关专业在校生近45万人,在规模上基本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问题是我国计算机工程教育与计算机工业界脱节较严重,不同类型、层次学校的培养目标趋同[8]。通过深入研究、分析和比较美国高等学校计算机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特色,我们深刻认识到我国工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本科教育存在的诸多弊端。比如工程实践环节薄弱;工科教师队伍的非工化趋向严重;评价体系错位;课程体系落后,学科交叉欠缺,导致创新与实践双向不足,计算机毕业生得不到产业界的认同,普通工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低下。以下是我们对工科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应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建设和评价体系、产学合作等方面综合考虑。 2)从培养目标上,工科计算机人才培养应从学科导向转为求职导向,也就是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这使学生能形成胜任今后工作的能力,成为合格的公民和称职的产业人员,而不仅仅是只掌握系统、完备的学科知识。 3)课程体系要符合大工程观的要求,注重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强调基础知识的同时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应加强实验课程、项目课程和企业实习项目的建设,强调做中学、用中学,提倡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实践是实践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 4)评价体系涉及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关系到教学是否能达到培养目标的重要因素。如果要培养符合计算机产业界需要的具有各种能力和素质的工程师,以理论考试为主评价学生能力的评价体系就尤显片面。如何制定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对学生的各种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特别是在基于项目的实践学习中对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科学评价,是一个有待探索的问题。 5)工科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不应片面追求高学位和高学历。一方面应加强对现有教师实践环节的训练,鼓励大学教师到产业界兼职、进修和实习,通过必要的产业实践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加强他们对产业发展需求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应聘请产业界具有丰富理论及实际经验的工程师到工科院校兼课,帮助学生了解工程实际,指导他们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6)目前,产学合作主要体现在校企科研项目联合攻关、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今后,我们应将产学合作有计划、有步骤地深入到工科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制定、实践项目课程教学、教学评价、师资培训等方面中去。 计算机工程论文:计算机工程能力教学思索 1现状分析 培养高质量的软件开发人才一直是社会和行业关注的焦点。早在11年前,对于工程教育的迫切性就被人提出来[1]。工程教育本身也作为一个系统问题被讨论[2]。现在从国家层面在战略上建立了软件学院进行专门培养,各个高校也不断推出新的课程、新的措施方案。在这一领域虽然比过去似乎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来自企业的呼吁似乎一直反映出诸多不尽如人意。更多的思路希望将企业的力量直接引入到教学,比如实训基地等[3];而国家层面也非常关注实训[4]。但实际效果可能变得流于表面,因为企业往往难以将核心的工作拿给学生做,而其训练的项目也并未从更全面系统的角度去设计,其锻炼效果就有限了。在软件开发这一领域,由于其具有变化迅速,新技术不断涌现的特点,导致不少在教育内容上选择了追逐新技术、新语言、新平台,以能用会用这些流行主流技术为目标。典型的代表就是北大青鸟,有些二本的学生在毕业前专门花钱去青鸟学习,似乎可以看到这种教育的优势。但另一个矛盾的情况是,往往那些关注员工后劲的公司却不愿意招聘青鸟的学生。如果将目光投向国外的顶级大学,例如斯坦福,其教学上并没有去“依赖”校企合作,以及很热门的“实训”。其核心课程依然是过去的传统经典课程。以一个研究生为例,一学期能修2门课是正常,3门就很优秀。它并没有追逐所谓的新技术。但无人质疑其学生的工程能力、科研能力和创造能力。 2什么是计算机工程能力的核心 什么才是我们软件开发教育的核心知识架构,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我们调查过一些非常高水准的软件开发者,发现他们往往在底层软件上持之以恒地进行长时间深刻的锻炼,然后在未接触的新领域才能非常迅速地掌握核心。例如,一个非计算机专业的系统分析员曾经“只”在DOS这种原始的操作系统下玩了10年,甚至自己写过一个汉化的DOS。他只有书本上的一点点网络知识时,就用一两天时间解决了一个学通信的研究生1个月都不能解决的网络故障。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并没有“实际的”网络经验,什么使得他如此轻松地进入了新的领域呢?而另一个曾就职于vmware、google等顶级公司的程序员,在Unix下只用C语言做了10年系统级编程。当用Java,C++甚至是javascript时,其学习时间只是1天,很快就比做了几年专门java编程的程序员还精通。如何才是软件开发人员的本质力量?什么才能让他们在变化万千的新技术面前屹立不倒,乘风破浪? 2.1计算机工程能力 我们认为计算机工程能力包含两方面的内容:(1)核心知识架构;(2)计算机的思维方式。什么是核心知识架构呢?是反应该领域最基本规律和支撑技术的知识。简单地说就是传统的操作系统、编译、数据库。操作系统将硬件、软件、高级语言和汇编融汇在一起,它几乎包括了软件工程中所有重要的因素。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似乎只有面向对象这种“高级东西”才有的虚函数运用,其实在Linux中就有相应的虚文件系统。操作系统是最为复杂的计算机工程之一。编译融汇了大量的算法,而且能让大家真正看“穿”语言的外表,深入到其内里,体现了最根本的计算机技术。其优化技术,也深刻地和硬件交融在一起,很好体现了底层风范。数据库,不仅是运用算法最多的地方,甚至是超越操作系统的一个复杂的系统,从缓存技术到i/o优化,到索引,再到事务处理,无一不是反映计算机最深刻规律。大家可以发现,所谓核心知识架构,都具有两个特点,反映本质规律,体现软硬融汇交织。也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下面谈到的“计算机思维方式”。 2.2核心知识架构 为什么我们没包括一些新兴的语言和技术呢?似乎它们很“实用”。而且已经出现的问题是,按照传统科目和方式学习后,学生在企业什么都不会。这也正是大家关注工程教育的初衷。为什么不强调这些新兴实用技术的教育还在强调“古老”的“基础”。计算机领域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表面上知识更新非常快,新技术、语言层出不穷。这很容易导致当我们发现学生能力欠缺时,将问题归罪于新技术的学习不得力,知识结构老化。但其实目前的问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是否是基础教育不得力?分析国外著名大学,如斯坦福、伯克利的课程,我们发现两个特点:(1)关键的基础课程,如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始终是其最重要的课程,并没有过分追逐各种“新潮”技术。(2)学生一学期能修的课程非常有限,一般为3门课。而国内却呈现相反的状况,比如编译原理被降到了选修课的角色,新潮课程层出不穷,一个学生二年级一学期要修13门课。在这种走马观花的状况下,计算机这种具有强烈“手艺”色彩和工程实践的学科,被完全纸上谈兵化。而一些可怜的实验内容,还被学生的复制拷贝所湮没。我们认为,恰恰是这种情况,使得基础核心知识教育没有工程化,没有充分动手,导致了基础知识教育某种程度上的巨大失败。从以下鲜明的对比可以窥见问题的端倪:国内学生反映操作系统课程是文科课程(只需要背条款考试即可);而相对地,国外著名高校操作系统课程要求学生实现“小”操作系统。国内数据库只讲其应用(如大量讲解sql等运用,sql即使非计算机专业人士也很容易学习,这也是它被发明的初衷)。斯坦福的数据库课程中有一门需要实现一个数据库系统。在笔者走访的计算机工程上优秀的人才,发现其共同的特点就是在诸如操作系统或数据库上都有很深入的学习经历,比如前面提及的自己构建过汉化DOS系统,或者在Unix下,做内核以及驱动很多年等。而当他们接触新技术时,之前深刻的经验和淬炼的思维就让他们如虎添翼,快人一等。更有甚者,国外真正的最顶级专家,都是在这些领域有无与伦比水平的专家,从delphi的缔造者,转战到微软并入主.net平台的开发,也可看到雄厚的底层知识和能力的巨大作用。所以“老”知识并不是障碍,而是通向天堂的阶梯。究其原因,就涉及到工程能力的第2个方面,计算机思维方式。 2.3计算机思维方式 对非专业人士它是很抽象的概念,而对真正专业人士,这又是一个非常鲜活的概念。这里限于篇幅,我们只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面对在C++中外部代码如何直接修改私有变量的问题,计算机的思维方式就是:对象也是放在内存中,只要能拿到对象的地址,并知道对象的布局,那么就可修改。而没有建立这种思维的人,就完全被高级语言的语法所左右,无从下手。一句话,无法看到本质,没有从下而上的底层思维。核心知识课程的有效深入教学和计算机思维方式建立有何直接关系呢?我们认为核心知识因为其反应了计算机本质规律,而且从底层建立起来,所以对其深入掌握运用后,它从开始的逼迫到最后的陶冶,最终潜移默化地让受众建立起“计算机思维方式”。而这正是计算机工程师安身立命之本,就如同音乐家有其独特的音乐思维方式一样。为什么诸如java之类的课程于建立计算机基本思维不太合适呢?因为它更高层,无法让学生看到最下面。而唯有彻底、深刻和系统的底层淬炼,才能真正建立起“计算机思维方式”。 3如何打造强大的计算机工程能力 大家一方面指责基础课程的“空洞”、“无用”、“陈旧”;另一方面在不断开设的海量新课和技术中压得学生更加远离编程,远离实践。即使能培养出熟悉某种语言的学生,也无法看到他们和培训学校有何不同。实训也似乎没有根本解决问题,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往往是那些自己醉心于编程的学生最后有着卓越的表现。让基础知识能支撑和指导实践,而非仅仅“符号”,并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实践。 3.1“3块连一线”,4门基础课程整合打造核心知识架构 我们将4门基本课程进行贯通式整合,着力塑造学生的“计算机思维”。下层的是3门基础课(在上一小节探讨了其在工程能力训练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对软件开发环境产生支撑。而软件开发环境又通过精心的设计和工程实践,从应用角度将3门课程所学的知识串联起来。从而将基础知识和工程开发更有机整合在一起。首先,阐述为什么将以上课程整合在一起的理由。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回答什么东西支撑了优秀程序员。在我们的调查人员中,无一例外地都具有很深厚的底层软件开发背景。有长期从DOS的Hack入手的;有长期从事Unix内核编程的;有从Windows的driver起步的;有以反汇编逆向为根基的。长期在最底层的经历,使他们建立了最真实和能触摸的系统观,能以计算机的方式思考。所以面临新技术时,他们能透过新形式很快把握其精髓,深刻地把握其实质。“太阳下面没有真正的新事物”,例如号称21世纪最新的重要的软件技术AOP(AspectOrientedProgramming,AOP),其实在20世纪60年代就出现在了汇编一级的软件技术中,它本质就是钩子技术的系统化。在底层的软件世界,我们不仅能够用到那些所谓的最新的技术,而且能看到其本质(我们可能就是用机器码自己构建出来的,而不被新技术的华丽外衣障目)。这些使得具有底层经验的开发者,更有创造力,更能创造,也更能洞察迷乱后的本质,庖丁解牛,解决那些异常复杂的工程问题。举一个笔者遇到的真实例子,一个具有深刻底层经验的程序员(一直只有C语言和操作系统编程经验)和一个只有深刻Java经验的程序员,在同时学习Javascript的闭包概念时,后者一个礼拜都还有些似是而非。前者很快就能自如运用,且最后指点了后者1个小时,后者顿时豁然开朗。这是典型的“新”与“老”,上层和底层经验在面对新事物时的对比。既然底层软件赋予我们如此强大的能力,那么哪些是底层软件呢?大家公认,操作系统、编译和数据库由来就是计算机工程自身的根基。所以,我们必须将这3门课涉及的知识好好淬炼。而如何将3门课的知识和我们日常的软件开发联系起来呢?如何用它们指导平时程序的开发呢(我们大多数是开发用户级软件,不会开发内核软件,因此许多人认为几乎整个在内核中的操作系统对用户级软件开发无从指导)?另一门课,《软件开发环境》解决了这一问题。它有一条主线,通过反汇编将C语言和汇编串联起来,让系统级的知识从高级语言的面纱下展现出来。同时用逆向工程这把庖丁之刃,将编译、链接、面向对象等软件开发中的重要知识块剖剔,让底层与上层贯通一气。而逆向的技术技巧,本身也是非常高级的软件开发技术。因此,我们用“3块连一线”来总结4门课的关系是最好不过了。为什么不纳入语言课程,比如C/C++语言?从我们的工程经验来看,语言只是计算机原理和思想的载体,是表述方式而已。为了表述形式而专门花大力气是不值得的。比如,国外的著名大学很多都不开设语言课,在其他课程作业中必须用C语言编程,学生们就在那里锻炼了。真正的语言的力量并非来自语言本身,而是底层知识为支撑的项目锻炼。我们的思路是以构建式完成大量的完整系统的编写,这样就很好锻炼了软件开发和工程能力。同时,“软件开发环境”本身从逆向层面也对语言有了深刻的剖析,这是纯粹的语言课难以完成的。另外,从大纲安排上,我们在大一就会让学生用C语言来初步接触程序编写,这时并不适合放入太高级主题。而在教学中,语言的力量已经渗透到一个个工程构建中,随风潜入夜了。为什么不纳入算法课程?从某种程度上,“程序就是算法与数据结构吗”?我们认为在系统中运用算法,算法才具有生命力。而编译、操作系统、数据库以及我们专门设立的一些课程设计将全面运用各种算法和数据结构。在实战中运用并学习提升才是王道。这也正是构建式学习的精髓所在,这也正是探索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精髓所在。算法课已经为我们准备了元件,就看你怎么去组装甚至改造。 3.2以构建主义的思路,深度实践的风格改革课程 前面我们论述了底层知识架构的重要性,那么怎么来将它们实际地建立在学生的工程实践中呢?简单地说就是“构建一个具体而微的系统”。讲操作系统就构建一个小操作系统,讲编译原理就构建一个小编译器。同时,设计一些跨度较大的课程设计覆盖这些课程的一些重点内容。构建完整系统本身就可真实淬炼工程能力,而这些内容的复杂性、难度以及运用知识点的广度,本身就超越了简单的企业实训项目,在培养人才方面具有系统性、完整性、挑战性独特优点。我们需要的是运用团队的思路和现代软件工程的手段,将其开发过程管理发起来,从而熟悉企业级开发的工具链,将软件工程学到的知识贯通到实作中。这也回答了“和以前相似的强调基础课程教育,什么特点使得我们的做法能获得强大的工程能力?”这一问题。以前更多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现在的做法是回归计算机工程的自身科学规律———实践为王。 3.3改革考核评价标准,充分强调动手实践 以前我们一直是卷面考试,实验分数只是象征性的点缀。这本身违反了计算机工程的特点。只有改变评价考核标准,才能真正驱动学生充分锻炼工程。在课程软件开发环境中,我们采取了平时的考试结合期末考试的方式,而两者均为软件编写。期末考试在实验室上机编撰指定题目。不强调对一些函数名等死知识点的记忆,可以用在线帮助。这本身也符合软件开发的规律。 4结束语 我们在计算机工程教育上试图做一些回归本质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效果。比如在软件开发环境中,学生普遍认为:“似乎将3年学的程序课全学习了,收获很大”。更有同学,在外企公司的面试中,直接运用了课堂上的知识,这在传统的教学环节中是难以获取的。但整个工作尚在起步阶段,所以仍有很多工作需要做,许多环节需要优化。我们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更深入探索工程教育的规律和本质。 计算机工程论文:计算机工程型人才实践教学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在大众化教育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多样化,尤其对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工程型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1-2]。一般工科院校在全国高校中占绝大多数,他们是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主要基地,是我国实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目标的主力军。虽然许多高等院校一直认为自己培养的是工程型高级人才,但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重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轻人才培养模式的复合性和综合性[3]。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面临着找工作难的问题,而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却感叹找不到他们急需的工程技术人才。本文在对德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近年来我们借鉴国外工程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在以满足企业用人需求为目标的高素质计算机工程型人才培养方面所开展的一些探索性工作。 二、国外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研究与启示 (一)德国FH“企业主导型”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 FH是德国的一类以培养工程型高级人才为目标的高等学府,施行的是4年制8个学期的本科教育。FH是德语单词Fachhochschule的缩写,由Fach(专业)和Hochschule(高等学校)两部分组成。FH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由于德国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社会不仅需要传统大学培养的研究型人才和各级职业教育培养的中、初级技术人员,同时更需要介于两者之间的高级工程型技术人才。1968年,联邦德国政府通过了一项协定来组建FH[4]。为了更好地开展高等教育国际合作,1998年由德国大学校长联席会(HRK)提议,德国各州文化部长联席会议(KMK)审议,FH的英文译名被正式确认为UniversityofAppliedSciences,即应用科技大学。德国的FH非常注重实践教学,企业的主导地位是其实践教学模式的显著特点。学生进入FH后,有2个完整的学期被安排在与今后职业紧密相关的企业进行实习。第一个实习学期安排在第3学期,目的是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拓宽视野、提高技能,对未来职业获得一定了解。第二个实习学期通常安排在第7或第8学期,学生在此时要承担接近工程师要求的任务,由企业中有经验的专业人员指导。FH的教授与企业里的指导人员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共同协调,指导和帮助学生完成实习任务[5]。德国FH实践教学模式的成功得益于:学校能够高度重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并以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为目标;企业能够将给FH学生无偿提供一些实习和实训支援作为“企业行为”来看待;政府积极地给予立法上的支持[6]。我国高校近年来在校企合作工程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企业在理念上对校企合作教育的认识严重不足,因而缺乏参与合作培养的热情与责任感,加之政府缺乏必要的立法支持及相关的优惠与鼓励政策,全面有效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教育很难开展。 (二)英国“职业资格证书体系推动型”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英国已经建立了包括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国家通用职业资格证书以及普通教育证书在内的非常完整的在国际教育中独一无二的证书体系。完整的证书体系以及相应严格、标准的资格认证制度,促使以培养工程型人才为主的高等院校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将实践教学与经济发展和生产实际紧密结合,以适应科技发展及市场需要,确保了实践教学质量和工程型人才的培养质量[6]。英国的以资格证书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模式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因此,本科教育实践教学的开展必然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并建立以实际工作效果评定学习成效的考核制度,教学效果按“国家职业资格”规定进行评定。科学实用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完善的资格认证考试体系是在高等院校中推行“资格证书体系推动型”实践教学模式的基础。近年来,我国有关部门也在积极创建各种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以计算机相关专业为例,目前已经开展的有软件程序员、网络管理员等资格认证考试,很多在校大学生都积极参加此类认证考试,但该认证考试还没有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另外我国目前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体系还很不完善,覆盖面有限,加之一直以来,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的关注点不同,要真正在本科教育阶段实现二者的并重还有一定困难。 (三)加拿大“以能力为基础”的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6] 加拿大的CBE(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Compe-tencybasededucation)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胜任岗位要求为基础,其最大特点就是不从传统的“学科本位”模式出发,而是从围绕着从事职业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来制定培养方案,决定教学方法、步骤、内容及考核方式,从而保证学生具备从事某种职业的较高实践能力,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的融合在一起。我国高校,尤其是以培养工程工程型人才为主的一般工科院校,可以借鉴CBE的指导思想,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通过充分的社会需求调研,确立反映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分析胜任岗位所应具备的能力体系;并以此开发专业课程,制定科学合理、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专业教学计划;在专业教学计划的指导下,科学设计课程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方式、方法、评价体系和质量标准等。由此,形成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工程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 三、我国计算机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从以上对有关国家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可以看出,不论采用何种模式,都是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最终目标,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可满足企业需求、具有一定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近年来,我们在借鉴国外成功的实践教学模式、充分调研企业需求的基础上,在计算机工程型人才培养方面开展了大量的探索性工作,初步形成了图1所示的高素质计算机工程型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图2所示的计算机工程型人才培养的组织实施框架。 (一)培养方案 符合工程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指导思想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协调发展,注重对学生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工程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适应性,具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现场工程师。我们在加拿大“以能力为基础—CBE(Com-petencybasededucation)”的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启发下,对社会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来自产业界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专家意见,形成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工程型人才培养方案。目前计算机各专业培养方案中集中实践环节的总学时数均超过35周(四年累计);课内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以及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都制定了严格规范的指导书或实施细则等;根据企业需求,采取了灵活弹性的专业选修课设置、考核与管理模式。为了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沟通,我们成立了西安邮电学院IT应用人才实训中心。实训中心与企业之间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与西安软件园、北京中关村软件园以及大连软件园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成为中关村软件园软件人才培养基地。实训中心成为我们与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成为我们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一个重要窗口。根据来自企业的信息及时对培养方案进行充实调整,如针对社会对对日软件外包人才需求量大,且要求人才具有一定的日语水平这一现实,我们及时在“软件工程”等相关专业培养方案中增加了日语课程;企业对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有一定要求,我们以选修课的形式开出“IT企业员工职业素质”课程,聘请企业人事部门经理、项目经理等到学校为学生授课。这些调整和合作得到了企业的认可与支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理论教学 1•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探索有利于提高学生兴趣和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在知识传授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认识规律,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增加实验和实习,通过认识、实践再到认识的循环使他们真正理解书本上的知识,产生兴趣。我们的中学教育基本上还是应试教育,很多学生已经厌倦了听课、考试。到了大学,如果还是延续这样的教育模式,我们的工程型人才培养将完全失败。因此要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教学模式,首先需要改变知识传授的方式,加强互动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把知识传授和实习实验紧密结合起来,同时培养学生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开展科技活动让他们在各类活动中发现自我,增强综合素质。例如,近年来我们在C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在同年级学生中开展相关课程的程序设计大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活跃学习气氛,培养了团队精神,达到了单纯知识传授教学模式不可能达到的效果。 2•建立适应工程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高校扩招后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另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工程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很多企业都在感叹找不到合适的员工。解决目前高等教育与产业需求脱节,培养可满足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工程型人才的关键就是要拥有一批既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目前,大多数青年教师的成长经历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企业工作经历,他们都具备有坚实的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近年来,我们成立了IT工程型人才实训中心,通过中心的窗口作用,与很多企业进行了广泛的交流:2006年暑假,我们派出四位教师到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参加欧美软件外包的相关培训;2007年暑假有三位老师到广州周立功嵌入式系统公司进行为期六周的访问学习,直接参与到企业嵌入式系统项目组的研发工作中去;我们还先后派老师到用友软件公司、西安康奈克软件公司、微软公司、联想集团神州数码融信软件公司等进行短期的交流学习。我们要求每一位刚来的青年教师,要么参加到校内的某一个科研项目中去,要么去对口的公司进行至少三个月的交流学习。 (三)实践教学 知识、能力和素质是工程型人才必须具备的三大要素,而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来实现。除了加强传统的实践教学环节(课内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的组织管理和质量保证外,近年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各实验室积极配合,我们积极开展了实验室开放工作。各个实验室在完成正常课内实验、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等任务的同时,全天为学生开放。每门课程都开发了供学生在开放实验中选做的综合性设计实验项目。这一举措既解决了正常课内实验学时不足的问题,又为学生综合使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开展实验研究工作提供了条件,受到了同学的广泛欢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除了学生自由参加的开放实验外,还成立了十余个课外科技活动兴趣小组,目前,我们的五个实验室都承担了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其中“嵌入式系统兴趣小组”安排在软件实验室;“FPGA兴趣小组”安排在电科实验室;“多媒体制作兴趣小组”安排在软件工程实验室;“网页制作及组网兴趣小组”安排在网络实验室;“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兴趣小组”安排在硬件实验室。一个兴趣小组常常出现数百学生报名的可喜景象,但由于资源和指导教师的精力所限不得已采取了一些分流的措施。近年来,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项目在陕西省电子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挑战杯以及各类企业或行业比赛中获得了很好的成绩。多位一体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为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积极参加开放实验或科技活动同学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和肯定。 (四)校企合作教育与职业素质培养 高等教育与产业脱节是目前出现毕业生结构性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以满足企业用人需求为目标是解决目前问题的根本途径。近年来,我们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形成了多种形式并存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有:与企业联合培养IT行业的紧缺人才,如针对软件外包、集成电路设计等人才的供不应求,举办校企联合培训班,经过培训的学生毕业后都被相关企业直接聘用;根据企业需要进行定向培养,先由企业在三年级学生中招聘,通过笔试和面试的学生,根据企业的要求与企业共同组织进行培养;与政府机构合作的分段接力式联合人才培养,建立“中关村软件园软件人才培养基地”,软件园提供课程或培养要求,学校按照中关村软件园的要求培养学员,软件园实践中心接收毕业生到软件园实训,并推荐学生在北京软件园区的企业工作;与企业联合建立3+1教育创新实验班,根据新技术发展和企业需要,前三年基本上执行原培养计划,第四年按照校企共同制定的培养计划培养学生在某技术领域所需要的新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和企业的需要。例如,在国内著名的嵌入式系统公司广州周立功单片机发展有限公司与我们共同举办了“周立功3+1嵌入式系统创新教育实验班”,培养当前IT领域很多企业十分缺乏的嵌入式系统开发人才,受到学生普遍欢迎,报名十分踊跃。国内的应试教育模式更注重人才学历的培养,而在职业素质教育方面则寄托于自觉。职业素质是人才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一般说来,人才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会越多一些。国内各大高校开始积极对计算机工程型人才职业素质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和实践,但大多数学校现有的教育培养模式,无法向学生提供优质的职业素质培养的大环境,同时,在校教师也并不深入了解企业,无法实现相关授课环节。近年来,我们积极与企业合作,在毕业班学生中进行了IT人才职业素质培养,如东软的素质拓展训练,因地制宜,寓教于乐,使同学们从内心到身体都经历了一次难忘的洗礼,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和追求的目标更为坚定。这也让包括教师在内的校园一族,亲眼看到、也亲身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职业素质培养教育。 四、结语 近年来,在教育部、陕西省及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支持下,我们在计算机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开展了大量的探索性研究工作: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构建多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由企业参与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各种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探索等。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计算机工程型人才培养体系和组织实施框架,并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计算机工程论文:计算机工程创新人才培养途径 1现状及发展趋势 大多数高等院校计算机本科专业涉及的硬件教学课程主要有“数字逻辑”、“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嵌入式系统”等,在新形势下部分课程内容设置显得不够合理,部分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影响了教学效果,无法完全满足教学大纲中要求的动手能力培养,更无法有效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意识。目前,作为计算机教学重要专业基础课程的“数字逻辑”,要求学生掌握组合逻辑、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研究对象主要是分立元件、通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及基本的可编程器件等,介绍的方法也以传统方法为主,已无法适应目前应用的需要;作为专业主干课程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主要内容是讨论计算机的结构、各功能部件原理及设计方法,同时介绍当前的新技术、新方法,目的是让同学们熟悉计算机的结构,为以后应用和设计计算机系统打下基础。目前大家普遍采用的教材在部件设计中讨论的方法主要是硬布线逻辑或微程序设计方法:硬布线逻辑运行速度高,但缺乏灵活性;微程序设计方法有一定的灵活性,但资源占用多,运行速度慢。尽管这两种方法对于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但由于缺乏实际应用背景,学生学习兴趣受到影响,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更是无从谈起。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也存在类似尴尬,讨论以16位个人计算机为背景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知识,适合入门和了解基本原理,但与“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一样,由于缺乏实际应用背景,教学目标无法完全实现。随着电子设计自动化(EDA)、系统编程(ISP)、片上系统(SOC)等技术的发展,32位个人计算机的应用已很成熟,多核64位计算机应用也将逐步成为主流。嵌入式系统设计需要较强的软硬件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在计算机硬件课程的教学中应加大相关新技术的比例,并根据实际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国外许多知名高校本科专业的教学内容已经作了适时调整,如麻省理工学院非常注重学生的设计能力的培养,为此专门开设了“计算机系统设计”课程,要求学生在实践环节中自主设计ALU、单指令周期CPU、多指令周期CPU乃至流水线32位MipsCPU和Cache;斯坦福大学也有相似的课程和实验环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杨百翰大学在基于可编程逻辑的超级计算机研制方面也有大量成果。当前在国内,案例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尤其是在一些法学、工商管理类高校已经开始广泛运用。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教学方法,目标是解决学生如何用更有效的方式获得知识以提高应用能力的问题。案例教学法具有综合性、交互性、启发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等多种特征,它的使用大大缩短了教学理论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同时对教师的教学观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鉴于计算机专业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紧密的特点,教学中尤其适合案例式教学。目前在国内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案例教学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主要表现在:案例教学比例不够,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案例数量不足,质量欠缺;许多高校尽管重视案例教学的应用,但是在案例的搜集、整理与分析等方面相对滞后;案例陈旧,缺乏代表性等。 2以ISP技术为主线改革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 计算机本科专业涉及的硬件教学课程按合理教学顺序一般为“数字逻辑”、“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嵌入式系统”等,一些课程可以在时间上重叠,如“数字逻辑”、“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等。由于ISP、EDA技术可以灵活地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硬件产品,是目前工程实践领域和芯片设计领域运用最广泛也是最有应用前景的技术,因此在计算机硬件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把相关技术列为重要内容,即以ISP、SOC技术为主线,使相关课程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达到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数字逻辑”课程中,应大幅增加可编程逻辑技术的比重,重点讨论用EDA方法,利用ISP技术、SOC技术设计IP核的方法,使学生对相关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并具备基本的实践能力;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增加计算机设计原理和实践的内容,也可考虑再单独增加一门计算机设计课程以替代目前“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在该课程中重点讨论如何采用EDA方法,利用ISP技术、SOC技术设计计算机各部件如CPU、Cache等,通过实际应用和实践进一步加深对相关技术的理解和掌握。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可以考虑以16位计算机应用知识入门,以讨论32位计算机的应用为重点。相应的,作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先行课程,“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也应把相应的内容整体提升到32位,考虑到学习过程的先易后难,可以先介绍16位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知识作为入门,再对32位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相关内容展开。 单片机系统本质上也是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是针对应用或用户定制的完整、高效的计算机系统,嵌入式系统设计需要较强的操作系统原理、应用程序设计和硬件设计方面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其中特别是硬件系统设计能力可以通过以上几门硬件课程的系统学习逐步培养,因此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注意衔接,同时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面向实际应用,以提高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为目的。针对实践教学,目前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的实验项目及内容固定,大多为验证性实验,实验步骤程式化,许多同学按教学实验计划做完实验,仍然无法充分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无法真正拥有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计算机技术一直处于高速发展中,高等院校的计算机教学理应不断地适应这种要求,相关的实验教学应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解决问题的一个好思路是利用ISP、SOC技术开发出一种内容可定制的硬件课程教学实验平台,由于作为控制对象的外围电路是相同或相近的,可以设计为通用模块,而实验平台控制部分则可以利用可编程逻辑改变,以适应不同的课程。如控制部分设计为基本CPU即可做“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相关实验;控制部分设计为单片机即可做“单片机”课程的相关实验;甚至控制部分可以设计为个人计算机CPU,配合有关的接口电路,即可做“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相关实验等。在我院的计算机本科专业相关硬件课程教学实践中,我们已作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我院“数字逻辑”教学大纲已在近年作过相应调整,EDA技术、可编程技术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的比例从原来的20%增加到60%以上,经过多年的建设,“数字逻辑”课程在今年被评定为“湖北省精品课程”;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引入利用ISP技术设计CPU软核等教学和实践内容;“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中也增加了32位计算机相关内容的学习和讨论,新的实验设备可以进行32位的相关实验等,这些安排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明显提高了。 3采用案例教学法作为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教学的主要方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围绕事先精选的典型的、具有工程背景的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可以为同学们模拟实际应用的场景,获得近似于实战的经验。为完成设计目标,同学们自然会自己主动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掌握知识,并学会应用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通过用不同的途径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意识。这样教师在授课中可以把精力集中于教学内容的总体把握上,而不需要过分在知识细节上消耗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案例教学法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案例,案例首先必须有代表性和实时性,必须是实践中的典型应用实例。在实践中应用的几率高,具有普遍意义,这样的实例在教学过程中值得花费精力讨论和设计,才是有意义的。同样重要的是案例需具有实际工程背景,学生可以面对具体的实际问题和特定的环境,有针对性地通过自主学习和思考进行设计,培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还应该形成相对固定的案例集,并具备一定的开放性,应定期对案例集进行评估,剔除一些过时的案例,增加一些新的典型应用实例。这样就保证了案例的典型性、实时性及工程背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把案例教学法作为主要方法,并把案例分为4类:一是问题评论型,给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案,让学生去评价;二是分析实现型,不给出解决方案,要求学生讨论分析以提出方案;三是实际模拟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分别充当不同的角色,进行模拟性的实践活动;四是发展开放型,通过案例发现新的理论生长点,讨论相关理论的发展趋势。我院在相关课堂教学中采用的部分案例如表1所示。在“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课程的重点章节教学中,我们通过采用上述案例法,调动学生成为积极参与者,而不是消极被动的听众,在案例学习和讨论中,鼓励学生提出更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课堂上营造出积极发表意见和争论的气氛。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有明显改善,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了显著增强。 4总结 为实现面向实际应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型人才、确定完整合理的计算机本科专业硬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的目的,我们提出了以ISP技术为主线的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它的主要内容为两方面:一是调整现有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如在“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和系统结构”、“嵌入式系统设计”等课程中以“数字逻辑”课程为先导,以ISP、SOC技术为主线贯穿于各相关课程教学过程中;在“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课程中把主要内容全面提升到32位等。二是在教学中运用案例法,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型学习氛围。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促使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促使学生学会沟通与合作的优势。实践表明以ISP技术为主线的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教学改革,符合国家高等质量工程建设中培养创新性人才的规划,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我们也意识到计算机工程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牵涉到许多方面,我们将在实践中探索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进一步改善教学效果。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论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绿色技能开发与实施 摘要:调研了解绿色技能开发现状,明确了开发途径,并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绿色技能进行开发,形成了三个维度、三个要素的开发成果,提出了增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住宅产业化施工方向,通过建设绿色师资队伍、绿色课程将开发成果在教学中实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绿色技能开发;高职院校 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是将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众所周知,建筑能耗已经占全社会总能耗的约28%,甚至更高,因此国家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它具有明显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减少能源使用约3050%、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5%、减少水资源40%、减少废物70%。绿色建筑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1]。绿色建筑也称“四节一环保”的建筑。国际上对绿色建筑的探索和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我国对绿色建筑的研究起步较晚,200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颁布了第一部有关绿色建筑的标准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近两年来国家加快绿色建筑推广步伐,目前有了统一标准和认证体系,但是由于教材更新的滞后性,绿色建筑相关的知识还没有在教材中出现,因此有必要依据国内外绿色建筑标准将其绿色技能进行开发,并将其融入教学加以实施,培养出施工一线的绿色技能型人才。 1国内外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绿色技能开发现状 采用文献检索的方式对国外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绿色技能开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目前绿色建筑体系较为完善的国家有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在这些国家的本科或社区院校没有设立绿色建筑专业,但是开设与绿色建筑相关的课程或者有涉及绿色建筑的课程内容,比如美国柯克伍德学院就开设可持续建筑课程,但没有针对绿色建筑设立专业。采用了问卷调研的方式对国内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绿色技能的开发现状进行分析,主要对8所高职院校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其中4个国家示范专业)进行调研,其中有5所院校在该专业课程的设置上考虑了绿色建筑课程,比如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开设建筑节能技术、BIM建筑、BIM施工管理、BIM算量4门涉及绿色建筑的课程;其中6所院校在课程内容上设计到了绿色施工内容,比如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在施工技术课程中增加了住宅产业化的装配化施工。 2概念界定 绿色技能是指在掌握完成一项工作所需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还具有对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环境问题日益增强的意识、实现可持续生活方式的责任感以及在工作中践行可持续发展行为的能力[2]。绿色技能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在工作中实践获得的,本文所研究开发的绿色技能是广义上能力的统称,不仅包括获得一项工作的技能,还包括对此工作的态度、价值、知识。本文中绿色技能清单是针对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开发的,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技能、知识和责任感[3]。 3绿色技能的开发 3.1绿色技能开发途径 为了开发绿色技能,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依托专业建设委员会平台组建了绿色技能开发团队,由双师型骨干教师3人及中级职称以上的施工一线工程师3人组成。开发团队首先进设计调研问卷,问卷采用聊天叙述的方式,在谈话中完成调研。该团队共发放调研问卷20份(华北地区),其中8所高职院校,12所国有大中型企业,回收19份,回收率达到95%。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绿色技能开发分两条路线。一是调研确定绿色的岗位,然后确定岗位所需工作的能力及内容,最后经过绿色技能开发团队的研讨确定是否开设新的专业及新专业的课程及内容。调研发现目前有8家国有大中型企业都组织过住宅产业化施工,住宅建筑构件由于订单较少无法批量生产导致成本增加,住宅产业化施工还没有广泛应用,但这种模式的确大大减少了水、光、扬尘等带来的环境污染,是国家推广的施工模式,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因此建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增加住宅产业化施工方向。二是对传统施工员岗位进行调研,确定在工作中哪些改进后管理模式可以节约成本,减少安全隐患,哪些操作减少环境污染,最后由开发团队研讨转化为相应的教学及实训内容。通过对传统施工岗位的调研,增加了在地基处理、基础施工、主体施工、屋面防水施工等操作、技术、管理方面的绿色技能的相应内容。 3.2绿色技能开发成果 依据调研的内容,开发团队经过研讨形成了三个维度(管理、技术、操作)、三个要素(经济、社会、环境)的绿色技能开发成果[4],见表1. 4绿色技能在教学中的应用 4.1建设绿色师资队伍 为了使绿色技能研究成果在教学中得到较好的应用,首先要打造一支绿色教学团队。绿色教学团队由“双师型”教师构成,教师利用企业挂职锻炼的机会学习涉及所授课程的管理、技术、操作方面的绿色技能,并把绿色技能的作为教师专业能力考核的一项指标,同时教师把这些绿色技能纳入课程标准,并加以重点考核。[5]绿色师资队伍不仅关注学生绿色技能的获得,更关注学生绿色习惯的养成。成立绿色技能社团,不仅注重本专业的绿色技能,而且关注生活中绿色习惯的养成,比如学生将钢筋拉伸实验的废料用于焊接实验,同时让学生在生活中养成不使用塑料袋、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的习惯。 4.2构建绿色课程 经过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绿色技能的开发,增加了住宅产业化施工、绿色建筑2门课程、对于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及质检、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及质检、屋面及防水工程施工及质检、施工组织设计这4门课程增加了在操作、技术、管理方面的绿色技能的内容。依托河北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电梯安装维修培训基地即将建成。电梯是高能耗的产业,同时它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因此,从电梯的安全、能耗的降低两方面按照三个维度、三个要素进行开发,并同时将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加大对校内外学生的培训,真正服务于社会。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论文: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分析 摘要:本文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依托,对近两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为案例,分析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包括就业率就业单位行业就业单位性质薪酬状况专业对口度和就业满意度等方面,并针对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就业质量;建议 1引言 新常态下,经济面临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房屋建筑行业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为此,紧跟行业变化,开展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对就业状况进行分析,及时调整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的思路对策显得十分重要和急迫。本文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依托,对近两届(2014届和2015届,下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开展调查,分析了就业率就业单位行业就业单位性质薪酬状况专业对口度和就业满意度等方面情况,并针对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2就业率及就业单位分析 2.1就业率分析按规定,列入就业范围的毕业生包括就业升学参军和创业四种类型,近两届毕业生的就业率情况见表1所示。近两届毕业生总就业率分别为97.3%和99.27%,协议就业率分别为94.59%和91.12%,两项率值均保持稳定,且均保持比较高的率值。未就业的3名毕业生,目前也都有临时性的工作,但不在规定统计就业范围内。2.2就业单位行业分析毕业生基本流向了房地产/建筑行业,占比接近80%;小部分流向了其他行业,占比约20%。具体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2.3就业单位性质分析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情况见图2所示,在民营(私营)企业就业的毕业生占了近一半,其次是国有企业,占比达到了1/3。民营(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就业的主阵地。 3薪酬状况分析 毕业生薪酬水平分布情况如图3所示(按月薪酬计算),大部分毕业生薪酬介于2000-4000元之间,占比超过50%。2000-3000元之间的占比约1/3,3000元以上的占比约1/3。不过,也应该看到还有约1/3的毕业生薪酬在2000元以下,1000元以下的占比8.2%。说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起薪并不均匀,存在比较大的差别。 4专业对口度分析 毕业生专业对口度分布情况见图4所示,完全对口占比35.09%,比较对口占比40.35%,两者合计占比超过75%,不对口占比14.04%。 5就业满意度分析 毕业生总体就业满意度分布情况见图5所示,“满意”占比为38.60%。约有2/3的毕业生对就业达不到满意的程度,具体原因包括很多,其中“薪资偏低/福利较差”占比14.62%为最大,这是由于房屋建筑行业初始就业起薪较低造成的“。发展空间小”占比14.04%,说明高职毕业生在企业人才梯次的定位上较低,学生感觉不到提升的空间。另外,高职毕业生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发展后劲不足,这也制约了毕业生的发展。其他因素的占比都在10%以内。 6结论与建议 综合对毕业生就业质量各方面状况的分析,得出以下的结论和建议:第一,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总就业率和协议就业率都较高,但就业单位行业和性质薪酬状况专业对口度和就业满意度整体上呈分散型分布,毕业生的整体就业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和改善。第二,影响就业质量的不单单是就业工作,还包括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水平职业素养教育等方面,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第三,人才培养方面应以行业市场为导向,深化专业建设教学和课程改革,注重增强毕业生职业发展后劲的培育。第四,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房建行业的特点,毕业初期应更加注重经验积累和自身成长。第五,积极推进有实质性的校企合作,夯实拓宽实习就业的渠道。 作者:王亮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论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随着建筑市场用人岗位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为了更好地适应就业岗位,仅仅掌握专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具备职业核心能力成为其职场成功的重要保证。如何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在校学生的岗位竞争力一直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改革方向。针对专业特点和职业岗位,以培养职业核心能力为导向,需要不断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和重新构建。 1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岗位及其能力要求 经过走访建筑行业企业,毕业生跟踪调查等活动,明确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就业岗位主要有施工员、质检员、监理员、造价员、资料员等,各岗位的主要能力要求见表1。 2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 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思路是在一个专业核心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多个专业基本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即“一专业核心+多专业基本+基本素质”。具体的能力培养方案见表2。 3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开设 在进行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开发时,我院根据“一专业核心+多专业基本+基本素质”的能力要求,以建筑工程施工岗位能力为核心,符合建筑施工岗位需求,构建出了一套以知识、技能、素质为标准的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的特色课程体系。(1)公共基础课。不论什么专业,学生都必须学习基本的文化知识。我专业拟为学生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特色概论、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应用文写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育、形势与政策教育、军事理论、职业生涯与就业创业指导等公共基础课,为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打下基础。同时,在新生入学时要组织他们进行军训,培养他们的纪律性和团队意识。(2)职业基础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开设了一些专业的基础课程为接下来学习专业技能课程打下基础。有建筑材料与检测、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力学与结构、建筑工程测量、建筑CAD等,其中建筑工程测量是作为专业核心课程来授课的。(3)职业技能课。我专业的拟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就是工程施工技术能力,所开设的课程有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施工组织、工程项目管理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真正了解了工程施工方面的知识。(4)实践环节课。光有理论知识的充实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结合具体的实践,才能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进一步深刻地掌握理论知识。我专业开设的实践课有认识实习、工程施工图识读、建筑施工基本技能训练、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建筑CAD技能训练、建筑工程测量实训、工程项目管理实训、建筑计量与计价实训、顶岗施工实习、毕业综合实践环节。这些实践课程让学生可以简单地模拟实际的工作情况,为他们以后可以很快地适应工作打下基础。(5)职业选修课。建筑工程专业需要学习的知识是很多的,为了进一步充实学生,我专业开设了很多职业选修课程,方便有兴趣的同学进一步学习。有建筑法规、建筑工程经济、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建筑工程监理、建筑工程检验与检测、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等。 4我院人才培养的成效 随着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不断开发和调整,以“一专业核心+多专业基本+基本素质”为原则,改革整合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就业适应性得到很大改善,整体素质不断提升。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步入社会后受到了企业的普遍好评,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也不断提高。近三年,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在97%以上,2014年根据麦可思第三方评价,专业对口率为70%,高于同专业全国平均水平。 作者:吴华君 刘俊琴 单位: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论文: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一、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模式的现状 根据长期以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方式以及企业的反馈,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显而易见。多年以来,各院校致力于把教科书上的内容教授给学生,这种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这种教育方式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低、能动性差,严重影响着自身发展。不仅如此,这种方式下教育出的学生都缺乏实践能力,书本上的知识死记硬背,却无法应用到现实工作中,存在一种“到了工作岗位中才发现自己学的知识都用不上、能用上的知识自己都不会”的现象。而且,他们还缺乏创造性,对现有的施工工艺、施工流程了如指掌,却没有发散性的思维。针对种种境况,当下必须进行教学改革。 二、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一)整合主干学科,实现模块化教学。模块化教学是以模块化思维方式为基础,将各教科书的章节分解成若干个知识点,再将每个知识点按其实际应用范围重新组成相对独立的部分,然后根据不同行业、不同职位需要,将各个部分组合成教学模块,通过对章节的增加、删减和顺序的调整,使教学内容更加贴合实际。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有:材料力学、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地基与基础、建筑施工、测量实习、毕业实习(施工实习)、结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根据以上各科书本,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培养出的学生实际工作能低,空有一脑子的知识,却不知怎样运用。每个课程都有着内在的联系,在实际工作中相辅相成,因此我们可以打破书本界限,整合以上学科,进行模块化教学。从实际出发,以提升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把学科整合为:基础知识模块、混凝土结构模块、建筑施工模块、岗位实习模块、毕业设计模块,根据实际工程的工艺特点,再将这五大模块划分为若干个子模块。例如:在测量课程中融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材料力学课程结合建筑施工课程等。 (二)充分利用实验室,转移教学地点。建筑工程技术课程是典型的理科课程,所以很多知识点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课本上的知识抽象难懂,很多学生对知识停留在死记硬背阶段,因此难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为了适应时展,应该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二者相辅相成、共同达到提升学生专业素质的目标。每个学校的学生都来自五湖四海,从城市到从村,各种素质不等。针对高职的一些学生,基础薄弱、对学习缺乏兴趣,遇难则退等特点,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更直接地、更直观地把书本中的知识以实验的形式传授给学生。我们可以把教学地点从教室转移到实验室,一边讲解理论知识,一边让学生看到相应的实物。把每个知识点在实际工程中到底是如何应用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将关键工序的施工做成小型的实物道具,同时结合施工材料设备,加强学生的直观体验,达到良好的教学成果。例如,EPS聚苯板外墙保温施工,可在实验室制作一个小型的房屋,每道施工工序,包括基层处理、测量放线、粘贴EPS聚苯板、EPS聚苯板打磨、涂抹面胶浆、铺压耐碱玻纤网格布、涂抹面胶浆、填嵌缝膏、涂面层腻子和涂料都能反映出来,并联合施工材料、设备的展示,一定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围绕这样的案例来开展教学,不仅可以使教学更加生动具体、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符合时代的发展与教育的需求,而且也便于学生掌握、有利于摒除死记硬背现象和减轻学生负担。 (三)加强与施工企业合作,增加实习机会。实习是学校教学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必要环节,是课堂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形式,实习的目的是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最终完成本科教学不可或缺的阶段。学校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让学生们把书本上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让学生在未来工作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另一方面,我们学校的老师大部分都从事教育事业多年,有着丰富的教育经验。但是他们长期生活在学校中,专注于教学,却缺少了实际施工经验。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加强与施工企业合作,引进技术人才教学。他们长期生活在施工现场,有着丰富的施工经验,对新材料、新技术也有着及时的了解。聘用他们为学生们做课程辅导,一定会得到可喜的效果。 三、总结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建筑,建筑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发展离不开教学。我国的高职学校每年向社会输入成千上万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员。每一个施工现场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的能力决定每一个施工现场的质量、决定着建筑市场的发展方向。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为国家培养成更多的新型技术人才。有改革才会有进步,相信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一定会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发展、让我们的民族更加壮大。 作者:郭直 单位: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论文: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探讨 摘要:BIM技术在中国还处于摸索和研究的起步阶段,但作为建筑工程领域中的一项新兴技术,推广和应用BIM技术势必将成为建筑工程的一大发展趋势。基于BIM技术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对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提出的必然要求。本文介绍了BIM的内涵及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BIM技术人员培养现状,并通过探索BIM建模教学,以期为高职院校的相关教育从业者与学生提供新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一BIM技术概述 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是以建筑CAD技术为基础的多维建筑模型集成技术。区别于传统的2D绘图方式,决策者能通过查询建筑模型资讯能实时了解详实的模型信息,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在设计初期能大量减少设计团队成员产生各类错误,避免出现后续施工难题。计算机系统能用碰撞检测的功能,用图形表达的方式告知查询的人员关于各类的构件在空间中彼此碰撞或干涉情形的详细信息。由于计算机和软件具有更强大的信息数据处理能力,相比目前的设计和施工建造的流程,这样的方法在一些已知的应用中,已经给工程项目带来积极的影响和帮助。 1.传统建筑工程劳动生产率较低。我国BIM技术应用率极低,据调查,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劳动生产率仅是英国的1/14和美国的1/19。在传统建筑工程中,设计、制作、施工及运营等过程独立完成,分由若干个团队负责,这种运作模式将整个项目分割开来,限制了其各个组成部分的联系互动。整个建筑过程中使用的图、文、数字信息呈零散状,比如图纸的绘制、效果图的生成、成本的预算或施工过程的记录等,这些任务之间彼此脱节。运用BIM把建筑各阶层联系起来,将数字模型作为信息表达的唯一方式,淘汰传统以任务为基础的应用软件,能够改变这种任务之间脱节的状况。 2.建筑工程从业者缺乏BIM人才。基于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考虑,推广和应用BIM技术势必将成为建筑工程的一大发展趋势,但是,目前我国在BIM技术人员整体数量上存在的缺口极大,这已经成为了该技术在产业中应用和发展的瓶颈。2012年《中国工程建设BIM应用研究报告》提及,超过五成的行业调查受访者认为,没有BIM人才是企业不使用BIM软件的直接原因。还有调查显示,采用BIM最大的障碍就是从业人员缺乏足够的BIM训练,大范围的教育和培训是广泛采用BIM的前提条件。 二BIM技术在研究及应用领域的现状 近些年,部分欧美发达国家对BIM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通常在整个工程进度中能够成熟地BIM技术的应用到设计、施工以及运维阶段,运用比较成熟。在政府公共建设项目上,美国、欧洲很多国家和地区都要求必须使用BIM技术。在软件技术支持方面,Autodesk也适时地推出了基于BIM的AutodeskNavisworks2010、AutoCADCivil3D2010、RevitMEP2010、RevitStructure2010以及AutodeskRevitArchitecture2010等软件。同时,美国的一些高等院校早已将BIM技术引入课程体系,并正在进行一系列地课程研究和革新。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引进BIM技术始于2003年,目前最主要的使用者以设计公司为主,也有越来越多的BIM培训机构、咨询公司和政府行业协会开始重视BIM的应用价值和意义。“勘察设计行业BIM技术高级培训班(第一期)”、“BIM建筑设计大赛”、“与可持续设计专家面对面”、“全国勘察设计行业信息化发展技术交流论坛”的BIM主题研讨会等在全国各地先后开展起来;在具体实施的项目中,也有美国Aedis建筑与规划设计中国公司、KlingStubbins国际建筑设计中国分部、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以及中建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CCDI)等不同程度上率先使用了BIM技术。同时,BIM技术也被作为重要研究内容纳入到国家“十二五”建筑信息化发展纲要。 三高职院校BIM技术人才培养的对策 就应用广度和深度而言,BIM在中国的应用还只是刚刚开始,但会逐步推广和深入到建筑行业各个领域。从全球化的视角来看,BIM的应用已成主流,行业内BIM技术的教育培训需求快速增长。然而,BIM技术在国内高职院校推广应用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BIM实训室缺乏规划、师资力量不足、课程教学体系滞后等,这些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为满足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等相关专业BIM技术人才的培养需求,有必调整专业设置,建立并完善BIM技术人员的培养模式,跟上产业调整的步伐,推进BIM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一)BIM工程软件实训室的规划及建立 BIM技术是应用需要依赖信息技术,需要硬件、软件及场地的支持才能进行实施,现有教学条件会制约全面系统的进行教学。学校应结合实际条件,与建筑施工企业、软件开发公司及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分步骤分阶段规划并建立符合BIM技术应用与研究要求的实训场地,搭建适合团队工作(教学)的工作(教学)场所与硬件、软件环境。 (二)教师、专业人员BIM技术的培训组织 教师和专业人员参加行业培训和认证、到相关企业工程项目实施现场等方式,了解该专业现行的课程体系与基于BIM进行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知识体系的差别,熟悉并掌握BIM技术的特点和发展历程、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价值、BIM技术数据库的建立与数据查询以及BIM技术全过程应用等内容,提高专业执教能力。 (三)建立和完善BIM技术课程教学体系 BIM建筑模型课程应依托实际工程项目,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将BIM软件的基本操作、BIM参数化建模、文件的模型编辑和管理、以及数据信息的转换等纳入实训课程内容,学、做结合,让学生在掌握BIM技术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依据工程进度要求完成建筑模型的规范制作。同时围绕专业“三条主线”开发完善BIM技术课程:一是要以工程施工管理为主线,从实施合同签订开始到完成建筑物的工程虚拟建造的全过程,侧重施工组织与进度管理能力;模型属于输入条件,基于模型进行相应的施工方案、施工进度、材料管理;二是要以施工阶段工程造价为主线,从招标或投标开始到工程结算的造价管理全过程,侧重工程造价的管理能力;三是要以设计工作完成为主线,从设计任务书开始到工程竣图结束,兼顾对施工过程的模型输出、造价模型输出的需求。 四结语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应当从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性考虑,提高学生工程项目的整体意识和跨专业团队的协作精神,紧跟技术新方向,不断建设和完善BIM课程,做好实训室和师资等专业软硬件的配套,从而提升学生专业技术能力,为建筑行业输送紧缺的专业人才,助推我国建筑业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作者:杨阳;崔晓 单位: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论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改革 1前言 随着我国国民素质整体水平的提升,我国的高职院校教育水平也处在稳定的上升时期,教育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为国家输送了大量的专业技能性人才,符合当前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潮流。高职院校的人才输送是我国社会能够稳定发展的保障之一,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社会发展的节奏在加快,传统的高职院校教育体系在某些方面就显得比较薄弱,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积极地探究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的新体系。 2结合建筑市场需要,确认教学方法 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因此,国家对建筑工程技术的要求就越来越高。建筑工程主要体现以下几点特征:一次性、明确性、整体性以及项目投资巨额性等等。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建筑技术上应用的材料、建筑工艺、科学技术等也在不断地更新,建筑企业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在企业管理的规范、标准等等都进行了规定。依据市场的具体要求,首先应调整建筑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把高职学生的基本能力分为四种:就是精通外语的可以适应科技情报的检索;掌握计算机的可在建筑工程中用其进行结构计算、编制建筑工程组织的预算和设计;熟悉制图、实践、计算,可从事管理实际工作、分析解决生产车间出现的问题;拥有对建筑产品的进度、质量、投资进行调控的能力。而后依据具体的培养目标设置相对应的专业课。与此同时,进行多技能培训,让学生依据专业需要和自身的情况考取国家承认的相关证书,可以为毕业以后在建筑工程领域更好的发展打下基础。 3积极创新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计划 在定制教学计划的同时,应注意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可增设选修课以拓展建筑工程专业知识,可以创新建筑课程教育,大力鼓励学生依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在学通学精必修课的前提下,跨专业选修感兴趣的科目,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发展学生的个性。 3.1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高等职业建筑工程教学大纲明确表示应使得学生有着坚实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能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所以,应加强力学、英语、数学的学习,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增设工程数学、工程力学、专业英语等课程,增加基础课程的学时和教学内容的难度。 3.2提高学生的知识视野高职院校的教育要符合当前社会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提高高职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结合实践,制定出完善的教学体系,使学生的知识视野得到最大化的提升。 3.2.1加强学生的计算机水平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为高职学生普及一定的计算机技术的基础知识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学的必然趋势。为此,高职院校在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中就要开设相应的计算机课程,使学生熟练地掌握CAD技术、C语言等等建筑上会用到技术,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自身工作进行辅助的能力。 3.2.2结合当前市场需求,开设针对性课程针对国家对高职建筑工程技术的要求,高职院校要使建筑专业的学生学习《建筑工程地质构造概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特点》等等专业书籍,扩展学生的视野面积,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和发展提供前提保障,同时,还要开设一些对建筑行业具有辅助性的课程,使高职学生在就业的时候能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3.2.3针对建筑行业的发展前景开设选修课程建筑工程技术想要更好的发展,就需要不断在建筑行业中进行实践。与此同时,为了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院校就需要开设一切对学生今后发展有利的选修课程,在课程的选择上要符合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前景,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竞争力。 3.3提高学生实践的机会根据当前社会对建筑工程技术的要求,在高职院校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高职院校还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了加强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多数的高职院校都在此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教学体系不断完善,实践内容、方式等等也得到了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认可。建筑工程技术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有时候仅仅靠书本上的知识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极为不利的,实践教学在使学生了解最新的知识的同时,也可以促使学生自身对建筑工程技术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从长远的角度来讲,这对高职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是很有好处的。 4提高学生建筑工程技术水平,充分发挥课堂的作用 4.1提倡“以人为本”课堂教学课堂是进行教育体系改革最重要的地方,为了建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新体系,教师在课堂上就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不仅仅是教师讲授理论的平台,更是师生交流的平台,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上与同学的互动条件,使学生能够积极的获取新的知识。 4.2实现课堂教学的“专”“精”建筑施工技术的知识涵盖诸多的方面,内容比较杂乱,而教师的教学又受到课堂时间的限制,因此,教师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讲解最多的知识,使建筑施工学科的学生了解课堂的重点内容。建筑工程技术的更新速度是很快的,这就需要教师时刻关注建筑工程教育体系的变革,及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选取最新的教学大纲对学生实施培训,保证课堂的效率达到最高。 5结束语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并且为了保证新体系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普及,需要国家和高职院校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共同实现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作者:唐芳 单位: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论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模型制作 我国汉代古墓的考古过程中,曾发掘出一些典雅、简洁的建筑类陶制模型,它主要用作以祭祀和陪葬。现在建筑模型制作主要应用于建筑设计,在方案设计完成以后制作展示模型,用于项目申报、展示、陈列等,建筑模型是建筑设计及建筑装饰设计的表现手段之一,在当今飞速发展的建筑业中,建筑模型日益被业内人士所重视,它将建筑物的形式与内客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以其独特的形式向人们展示设计方案的立体的视觉形象。近年随着房地产的飞速发展,建筑模型制作甚至发展成一门产业。在一些院校的建筑规划类专业中都有开设模型制作相关课程,本人所在的绍兴职业技术学院为一所地方性的综合类高职院校,开设有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装潢艺术设计等专业,之前并未开设建筑模型制作相关课程。 一、能力培养存在不足 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工程现场施工与管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核心就业岗位是施工员。在人才培养体系中构建了“模型化展示、项目化教学、视频化助学、个性化实训”的四化教学体系,以培养“操作能力与设计能力并重”的创新型技能人才为目标,并构建了与专业技能培养相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图纸是工程技术界的语言,建筑设计人员所有的思想、意图都通过图纸来传达给建筑施工人员,建筑施工人员也要通过图纸来理解设计人员的意图。凡是从事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的技术人员都离不开施工图纸,图纸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与管理的主要依据。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不足,学生在施工图识图过程中,从平面施工图建立三维立体感的认识过程中比较困难,学生的识图能力不足。 二、专业人才培养操作实践 鉴于建筑模型制作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的课程,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积极作用[1]。我们在学生专业学习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增加模型制作项目,学生通过模型设计与制作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同时提高学生设计创作能力。在培养过程中,以项目引导学生进行模型制作,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项目式教学是近多年国内高职院校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非常适合于喜欢动手实践的高职类学生教育[2]。 1.理论课程教学。我们在《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的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建筑细部构造模型制作。在学习三面投影的知识时,让学生利用纸板制作各种形体,辅助学生对点、线、面的空间感知;在学习建筑构造时,让学生利用塑料板等制作楼梯、墙身等大样构件,以更好理解并掌握所学构造知识。学生通过制作细部的结构或者形体的模型,能够更好地理解建筑施工图识图教学的内容,同时更好地理解建筑构件的具体施工工艺过程,掌握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原本模型展示的理论教学,学生理解困难,效果一般,通过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训课程教学。在《房屋建筑设计实训》教学过程中,学生设计并绘制满足教学要求的建筑施工图后,让其利用塑料板材、泡沫塑料、胶合板、涂料等材料按一定比例制作其所设计的小型建筑模型。模型的制作过程正好是由二维图纸转换为三维立体的过程,与施工图识图理解的过程不谋而合。在实训教学中引入模型,将施工图中的实际尺寸按比例缩小,从而实现将二维施工图中需要对照识图的第三个尺寸在实体模型中展示,实现建筑施工图纸的识读及模拟应用过程。本法作为提高施工图识图能力的辅助手段,发挥了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了学生对专业实践的兴趣,寓学于乐、融学于做中,尤其是在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上,省去了烦琐的空间想象思维引导过程[3]。 3.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项目。“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项目”是绍兴职业技术学院一项有经费资助人才培养特色项目。项目的实施唤醒了广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自主意识,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了大学生的领导力,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专业教师作为指导教师每年均组织学生申请项目,如2012—2013年度“校园建筑模型的设计与制作”(图1),2013—2014年度“建筑构造教学模型制作”,2014—2015年度“绍兴桥梁文化的探寻与模型制作”和“学院二期工程实训比例建筑教学小模型制作”,通过项目引导学生进行各类模型制作,增强动手能力,扩宽知识面。通过建筑模型制作,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在各种模型材料的选取与制作过程中,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相比于建筑模型制作本身,学生在设计方法上的收获更大[4],学生综合素质有所提高。 4.新苗人才计划。为鼓励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浙江省科技厅、共青团浙江省委、省教育厅组织实施了“新苗人才计划”,每年在省内高等院校中择优选择约300个项目进行资助。我们通过发掘模型制作方面优秀的学生,指导其申请项目,其中“新农村住宅模型设计与制作”(2013R458002)项目组织实施较好,团队学生设计并制作多套符合新农村需求的住宅建筑模型。 5.学生社团。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愿组织,活跃学校学习氛围,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的活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在引导下,成立专业学生社团“建筑模型社”,社团组织兴趣相投的同学,制作了众多经典的建筑模型及建筑小品,“建筑模型社”在2014年度被学校评为三星级社团。社团活动活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专业课程的授课同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了制作好模型,大部分学生都能投入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去,形成互动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也更扎实。通过以上的手段,我们将建筑模型制作慢慢糅合进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去,通过统计《建筑识图与构造》这门课程11级至14级年学生的平均成绩,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了显著的提高(图2)。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明显感到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 三、结语 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开展建筑模型制作,学生不仅学习兴趣浓厚,在学生绘制建筑施工图后,让其动手制作模型,学生能够更好理解建筑设计与建筑施工的过程,同时当学生把设计的作品做成立体的比例模型之后,学生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同时也增强了专业自豪感。通过建筑模型制作,部分空间想象能力匮乏的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平面施工图,经过多次模型的制作训练之后,学生对空间想象能力均有大幅度提高。同时对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提高很大,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寓教于动手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非常认可! 作者:孙秋砚 单位: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论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论文 摘要:介绍了BIM的概念与推进BIM的相关政策,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基地建设、提高专职教师职业能力等方面,阐述了BIM视角下,建筑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以供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考核评价机制,职业能力 近年来,随着数字信息化技术在各个领域飞速发展,建筑业信息化是建筑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提质增效、节能减排的必然要求。BIM技术作为新常态下一种新兴技术正在悄然改变着建筑业的发展模式,由BIM技术引发的建筑业新变革正在显现。高职院校如何将BIM技术融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是顺应当前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高职院校转型发展的具体表现,是推动我国建筑行业蓬勃有序、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1BIM的概念BIM (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它是指在建设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包括项目决策、实施、使用阶段全部应用或其中某个阶段应用5D(三维实体+时间+造价)信息技术,进行系统设计、协同施工、虚拟建造、工程量计算、造价管理、设施运行维护的技术和管理手段。运用BIM技术,可提前预知可能延误的工期和造价浪费的设计隐患,进而最大限度的减少造价浪费和避免工期延误,应用BIM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精细信息化管理,可为建筑业提质增效、节能减排创造有利条件,避免资源浪费,从而可大幅度提升建设工程项目的效益。 2推进BIM的相关政策 2011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将BIM技术列为“十二五”重点推广技术;2015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分别从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工程承包、运营维护单位方面推进BIM技术,并制定了发展目标,即到2020年年末,建筑行业甲级资质、一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掌握并实现BIM技术、企业管理系统及其他信息技术一体化集成应用;到2020年年末,以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大中型新立项建筑、申报绿色建筑的新立项公共建筑和新立项绿色生态示范小区,其中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方面,集成应用BIM技术的项目比率必须达到90%。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结合实际,积极制定出关于BIM技术应用配套激励政策和措施。2014年10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出台《关于在上海市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的指导意见》。随后,北京、天津、陕西、辽宁、黑龙江、山东、重庆、浙江、福建、深圳、广东也相继出台了BIM技术应用推广政策与标准。BIM将继建筑行业甩图板应用CAD制图后又一次革命性生产力技术改革,将成为建筑业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将成为建筑业企业项目精细化、集约化、信息化管理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3实现BIM应用人才培养的模式 3.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建筑行业信息化的迅猛发展,高职建筑类院校原有的课程体系、教材已不能适应建筑业信息化的发展,为了培养出适应现代建筑行业的BIM应用技术人才,高职院校应积极进行市场调研并进行分析,重新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对课程进行合理优化,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并将BIM技术纳入人才培养体系。 3.2建立健全BIM考核评价机制 为培养出与建筑行业信息化发展相结合的BIM应用人才,可积极探索出并制定BIM技术考核评价机制,这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上课教师便于采取相关措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3加强BIM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实习实训作为高职院校体系的核心内容,它主要用于突出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加强BIM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更有利于高职院校对BIM人才的培养。 3.4提高专职教师的职业能力 教育教学的改革构想,须有好的专业教师来实现。高职院校须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积极组织教师参加BIM技术相关知识培训、讲座等,同时也要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3.5将BIM技术应用融合到课程、毕业设计 课程、毕业设计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上课的过程中会涉及到较多的课程要素,而毕业设计又是高职院校教学过程的最后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课程以及毕业设计,可以使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得到提升,那么可以将BIM技术与课程、毕业设计相融合,通过BIM技术,使学生不仅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本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结语 目前,高职院校将BIM技术运用于人才培养模式还处在探索阶段,还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系统性地阐述了BIM的概念、BIM技术的相关政策及高职院校BIM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提出BIM教学改革的方法和建议,希望能为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BIM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任 宁 徐龙辉 单位: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论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研究 摘要:国家不断加大教育建设力度,教育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教学成果备受肯定,其所拥有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近年来的学生数量、教学质量增长很快,但在毕业设计方面需要加强。文章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介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现状,提出增加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有效性的相关措施,以期能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现状 全民教育快速发展,尤其是中职院校、高职院校不断涌现的现在,更多学子得到就学、就业的机会。国家不断加快城市化建设,建筑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因此该专业学生的教学效果如何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1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现状 1.1理论知识教学不完善 鉴于高职院校的特殊性,导致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均以实践为主,教学方式虽然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但却使得学生缺少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学习并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此种教学也直接导致了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时缺乏足够的理论知识做支撑,整体设计中缺乏完整感,并且对于其中的细节难以掌握,甚至有些学生对于造价方面的认知十分浅显,对于大多数知识的不理解,导致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时难以达到教师的要求,并且整体毕业设计的时间也很有限,即使学生“临时抱佛脚”也难以达到毕业设计的要求。 1.2毕业时间安排不合理 对于大多数高职院校而言,其在通知学生开始毕业设计,直到毕业设计完成的时间只有两个月,并且是在3~5月份期间,毕业设计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是个大工程,并且学生需要做整体设计、构思、收集资料、后期修改等多项工作。另外,此阶段学校并未停止授课,有些学生依然要去学习新知识,而有些学生则已经参加实习,此种情况下,学生难以准确把握毕业设计时间,时间、精力方面均难以平衡,如此也就导致了毕业设计整体质量难以提升的局面出现。 1.3毕业设计过于流于形式 鉴于学生在学校中主要以掌握技能为主,因此对理论知识传授有所忽视。部分学生的认知中将毕业设计与理论知识相挂钩,导致了部分学生认为毕业设计不重要,毕业设计时存在敷衍的态度。另学生对相关知识掌握度不足,难以就毕业设计中的各个框架做深入的扩充,此种情况也直接导致学生的毕业设计难以符合教师的要求。部分学生会存在抄袭其他学生构思、设计的情况,甚至会出现找“”代为完成的情况。 2相关措施 2.1做到合理选题 合理选题对于毕业设计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合理选题方面应兼顾教师、学生两个方面:①教师是毕业设计的拟题者,其应根据当代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对人才的要求进行拟题工作,使学生能够在完成毕业的同时对相关方面有更深的了解;②学生在最终进行毕业设计之间往往会经历选题阶段。当学生面对教师提供的各种题目时不要眼花缭乱,在正式选题前学生应对自身有深入的了解,知道自己擅长的领域以及今后的就业方向,并以此为依据为自己选题,如此不仅可以避免在设计中遇到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也能够对自己今后的就业有一定帮助。 2.2毕业设计训练 鉴于毕业设计的困难性和重要性,教师可以在学生正式开始毕业设计前进行毕业设计训练,建筑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往往包含多个方面,如建筑、造价以及建筑结构设计等,知识的讲解往往会被安排在主要课程之后。知识较为复杂,且对于毕业设计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可以针对此些方面开展专门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掌握各种知识和设计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拟题,并自行进行相关设计,在设计完成后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毕业设计做出评价。并进行适当的指导,使学生能明白自身不足之处,同时也能使学生不再对毕业设计感到陌生。 2.3加强对毕业设计过程的监督 鉴于学生在毕业前期较为忙碌,学生在学校进行毕业设计的时间十分有限,而毕业设计的整体时间较长,学生会存在时间还够的认知,因此对毕业设计也会存在管理松散的情况。教师应充分发挥作用,通过微信、网络或电话等形式与学生保持联系。并掌握学生的毕业设计进度,对于学生在毕业设计中遇到的问题也应给予一定的指导和意见。另外,教师也应对学生做出规划,使学生能保证在规定时间内有质量的完成节点任务。 2.4协调设计、实习以及就业的关系 学生在进入毕业季后往往会较为迷茫,其既想要快速就业,又不想耽误到毕业的相关事宜,甚至有些学生在毕业设计以及毕业实习方面陷入两难的境地。教师应帮助学生梳理以上两者与学生的关系,使学生能够明白无论是毕业设计,或是毕业实习,均是促进其顺利就业的重要手段。丰富的毕业实习经历可以使学生的毕业设计不再单调、枯燥,其能够使学生的毕业设计在众多学生中脱颖而出,而优质的毕业设计也是学生实习、就业的敲门砖。当实习单位或就业单位对学生的毕业设计充满兴趣时,学生的机会就会比其他学生大很多。 2.5改变传统毕业设计组织形式 在传统毕业设计中,每个学生单独负责自己的毕业设计,毕业设计形式是对学生自身能力的衡量,也是其对于自身在几年的求学中获取知识的有力体现,但往往会给学生造成压力。鉴于此,高职院校可以采取合作设计的形式,如根据学生各自的题目、学生的兴趣等将学生进行分组,使各个学生均能够找到自己擅长的部分并全权负责。而整体的设计工作则由所有学生共同探讨,如此一来各个学生均能够对整个设计有一定了解,并且也能加强自身个别技能的提升。在进行最终的答辩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负责的部分来向教师介绍毕业设计,而教师也可以根据各个学生的表现以及毕业设计的整体情况对学生进行评分。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研究关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方面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关系到该专业学生是否能够顺利毕业,也与该专业教学质量息息相关,甚至与我国整体教育水平也有很大的关系。在经历教育改革后,该专业的毕业设计方面有了很大提升,但在实际的设计中依然会出现些许问题,从而影响到了该专业学生的毕业情况。这对于学生的学习以及就业而言均是十分不利的,因此相关机构和人员应加强此方面的研究和实施力度,使毕业设计不再成为学生的噩梦。 作者:李奇 单位: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论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分析 摘要: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我国培养建筑人才做出贡献,但是高职院校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一定不足,影响教学质量。本文主要从实践教学地位、实践教学模式等方面做详细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实践教学 1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环节的地位 在高职院校教学模式中实践教学模式是以应用为主,区别于学科型的教学模式。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它是以应用性专业,它是建筑工程教学过程中处于重要的地位。从高职院校毕业办公室了解到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发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大多在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从而一线的监理工作和施工技术,而工作在建筑结构设计和建筑行政管理方面的学生较少。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多数从事于一线工作,这就需要学校在课程设置中应注重应用性,突出建筑工程实践教学的核心地位,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技术人才。在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的主旨是为社会培养现场技术人员,即具备扎实的建筑专业知识、实际应用能力强、适应性强的综合性应用型技术人员,这是现代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模式的核心主旨。 2实践教学过程的管理 在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中需要严格按照实践教学宗旨进行制定教学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职业素质。为了促进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一是实践教学的基础是确保管理工作和组织领导到位。如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教学为例,学校需要安排专门的指导老师配合实习单位共同完成学生的实习工作,并分实习小组,从而实现从院校领导、实习指导老师、小组长等完善的实习管理,并在实习过程中,不同职位管理人员负责不同的分工:院系领导主要负责实习学生在试下单位工作阶段的安全教育、思想教育;专业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学生在实习阶段的技术方面的解答、指导,规范学生基本操作;组长主要负责改组成员的日常工作。二是实践教学核心是优选实践教学内容。并严格按照“够用、实用”的基本原则,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课程。在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课程的挑选过程中,需要依照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选择原则,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实用性、先进性等基本原则。在建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需要由简单的理论课程逐渐向多门课程的综合发展的教学模式,从而形成递进式的新型教学模式。主要经历以下阶段:第一阶段,现场实习,在新生刚入学的阶段,通过让学生现场实习、工程制图体验,初步认识施工环境、业务流程,对建筑工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对建筑工程专业的认知力;第二阶段,技能实训,开展建筑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工程计量计价等实际训练,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编制建筑方案、施工组织设计等能力;第三阶段,综合模拟训练,给学生提供进入企业训练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实践教学师资的培养 研究发现,在现阶段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人员数量较少,知识储备不足,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并增加了实际教师的工作量,阻碍了实践教学课程的正常开展,降低了实际教学的教学质量。为了有效地应对实践教学,需要注重实践教学师资的培养,具体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国家注重实践教师的培养,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并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设立专门的实践教师任职资格制度,在教师考取实践教师资格证后,才可以从事相应教学工作,针对脱产的实践教师应根据国家相关制度给与一定的奖励,并提供正常的工作待遇,从而有效地确保实践教师的队伍的良性发展。二是严格控制管理实践教师的队伍,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选择优秀的实践指导教师。例如,可以从施工单位选择优秀的技术人员对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现场技术等培训;此外,高职院校教师可以到施工单位进行挂职锻炼学习,从而快速积累丰富的现场技能,为学生进行丰富的实践教学。 4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为了提高高职学校建筑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根据建筑技术课程的特点,建立实训基地,并设立相应的试验实训课程,并模拟与技术现场相一致的条件,从而实现学生动态示范教学及操作实训的需求。例如,模拟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让教师可以结合建筑理论课程进行教学、实操演示等现场技能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同时,在强化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时,需逐渐完善校企合作,在校外进行培训、学习,逐渐实现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技术人才的方式。且高职学校开设的课程需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及企业工作岗位的需求进行完善,从而实现学生理论知识、实训技能、工作素质等全面发展。 作者:闫俊玲 单位:梧州职业学院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论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转型发展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后,实践教学和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得到国际高等教育界的普遍重视。近年来,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国内许多高校也开始注重强化实践环境。因此结合新建本科院校的特点从三个方面分析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转型发展,为其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做准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建筑工程;实践教育;转型发展 一、绪论 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为了提高学生的社会职业素养、加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已逐渐被高教界认同。而“应用型本科”是四川省对新型的本科教育和新层次的高职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的探索。成都工业学院作为一所新建的本科院校,在完成使命、实践高等教育的道路上,敢于创新,不拘泥于已有的体制和方法,充分发挥教师以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集思广益,大胆地采用新方法、新理念、新模式等,开创性地建设一类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这是成工院创办应用型本科学校的一个办学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不同于传统的学术型大学和各类职业技术院校,应面向行业,服务地方,明确“为地方培养人才”的目标,来培养社会需要的专用人才,此类型人才的专业知识、工作能力都有鲜明的特点,有较好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其对科技的运用、转换和推广能力都比较强。所以该类人才的培养要求更高,不仅要有传统本科院校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良好的自学能力、较高的综合素质以及一定的研究创新能力,还要有高职高专院校学生通过多实践、多操作而掌握的面向生产、服务、建设、管理一线技术工作的实际动手能力。最后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培养服务地方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二、转型发展分析 根据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分析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转型发展,而专业的转型发展最终落在人才的培养过程。如何使得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更好地适应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1.课程体系的设置 课程体系的设置在参考其他学术型本科院校的设置的基础上,密切关注该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动态,办出自己的特色。(1)普通课程设置的完善为了培养建筑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我们需要制定新的课程体系,以适应社会需求,满足地方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特别是建筑工程技术这种实际操作性较强的专业我们不仅要强化基础理论教学,加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同时还要重点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并使其相互融合,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要把握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又要避免出现只重视应用不重视基础理论知识而导致学科的发展后劲不足。所以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应先慢后快,在大多数学生达到基本要求和具备雄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后,再进行专业课程学习。其中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上除了常规建筑工程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加入具有前瞻性、国际化、信息化方面的内容。(2)人才培养的职业适应性——职业性课程设置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要体现职业的适应性。建筑行业职业适应性是指从事某项建筑工作所必需的素质特征,而这些素质特征可以是创新能力,也可以是某种技能或者某种技术等。因此新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指向就是培养具有职业适应性的人才。以建筑工程为例,就是根据建筑专业岗位的需要以及市场的导向,来引导人才的定位,使学生在学习实践能力、交流创新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上更加突出。总体来说,人才培养定位就是以职业能力的综合要求为指向,所以可以加入一些建筑工程方面的职业性课程在教学计划中。但是随着课程体系中职业性课程的逐渐增多,课程知识碎片“拼盘化”的现象可能会越来越严重,最终会影响专业教育课程功能的发挥。因此应注意职业性课程在教学中的比重。针对以上课程体系方面,要想办出特色,可以针对本专业学生工作内容设置特色课程。首先明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服务的区域、行业类型,及在这些主要行业中本专业学生主要从事的工作内容。土木工程中,有工民建方向、道路桥梁方向、岩土方向等,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的是工民建方向。工民建方向的学生毕业主要去向有:施工企业、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房地产公司等。用施工企业进行举例说明,在施工企业的初级工作内容有:①读懂设计意图——看懂建筑、结构图纸;②测量放线;③施工组织设计及各个施工方案的编写策划;④给施工班组做好技术交底;⑤资料的收集整理;⑥进场材料验收,送检。因此应该在职业性课程设计中,加入针对这些具体工作内容的课程。再如,在施工企业需要项目经理一职,而项目经理有ABCD四个级别,不同的级别有不同的要求,除了学历的要求外,还要求取得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针对具体的标准,可以开设职业性课程,如一建、二建考试内容的学习和加强普通课程,如英语的学习,以此来满足学生的职业适应性。以上是以施工企业详细举例,其余工作类似。 2.校企合作 应用型本科院校要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培养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对于建筑工程行业,学校把学生送到施工企业,存在很多的现实问题,很多施工企业不愿意接收。近两年其他专业成立的“卓越工程师班”就是通过克服多种困难,开始尝试把学生全部送到企业学习的这种校企合作模式,通过产学研结合方式培养应用型人才。除了把学生送到企业这种方式外,还有一种方式,就是“真题化”教学,其实践教学与企业生产紧密结合的同时,还可以保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同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实验项目、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或论文都可以来自施工企业、房地产公司或其他相关单位,使其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也就是说真题化教学的内容是真实的课题,即取自于在建工程中一些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真题化”教学类似于目前地铁公司采取的一种“校企合作”模式。近年来地铁发展迅速,单位大量扩招,这么多人不可能都到公司进行实地培训,那么地铁公司就提前到学校选好学生,根据每个月学生在校学习专业课程的情况,出与企业实际问题有关的每周一题和每月一文,让学生学习,然后再定期到学校进行交流。这种校企合作方式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也有异曲同工的效果。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教育,必然会使教学管理的理念、方式和方法发生变化,从而推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转型发展。 3.师资队伍建设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筑工程专业师资的要求,应该是熟悉业务和专业知识的“双师”型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同时具备专业知识和实际运用能力。那教师也应同时具有理论知识和现场经验,作为双师型教师不仅要能传授专业知识,更要了解现场情况和熟悉岗位操作,并且能通过恰当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建筑工程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筑工程专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①聘请具有丰富建筑工程现场经验的人才作为兼职教师;②培养在校缺乏工程经验的教师,通过在职培训或企业兼职的方式到施工企业、设计单位等承担具体的工作任务。这样做的好处是增加在校教师工程经验,增加与社会各部门和相关企业的合作,同时也能掌握建筑行业的发展形势和方向。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建筑工程行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双师型”教师是关键。 三、总结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转型发展具体落脚点为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课程体系设置、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三个方面的分析建议和其运用的实例,用以指导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确定转型的方向。 作者:邓娜 单位:成都工业学院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论文: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女性毕业生就业分析 摘要:本文以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针对近4年的毕业生开展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女性毕业生的就业特征,包括就业单位行业和性质、工资待遇、专业对口情况、就业满意情况等方面,并针对分析结果就女性毕业生的培养和就业指导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女性毕业生;就业特征 1引言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女性毕业生在就业时一直处于弱势地位,由于行业性质、现场环境、安全因素等,用人单位一直不愿意接收女性毕业生就业,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女性毕业生目前的状况值得关注。在调查近四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女性毕业生的就业特征,希望能够为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女性学生的培养和就业工作提供参考。 2就业单位所属行业分析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女性毕业生就业单位所属行业见表1所示。由表1可见,女性毕业生在“房地产/建筑”行业就业的占比达到了80.70%的绝对多数,其他行业就业的占比不足20%。女性毕业生虽然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就业处于弱势地位,但进入“房地产/建筑”行业的比例却不少,这是由于女性毕业生在就业心态上挑剔性差,初始就业要求不高。 3就业专业对口情况分析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女性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情况见表2所示。由表2可知,完全对口和比较对口累计占比达到了80.70%,与进入“房地产/建筑”行业的占比一致。不太对口和不对口的累计占比不足20%。这说明进入房“地产/建筑”行业的女性毕业生基本上依然从事着与专业相关的工作。 4就业单位性质分析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女性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情况见表3所示。由表3可知,约2/3的女性毕业生进入了私营企业,国有企业占比约1/4,国有和私营企业累计占比达到了85.96%。今后,还应引导学生到私营企业、国有企业就业。 5工资收入分析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女性毕业生工资收入情况见表4所示。由表4可知,2000元以下的低收入人数占比约1/3,比例比较高。2000-3000元和3000-4000元的占比均为24.56%,约为1/4,4000元以上月收入的占比为19.30%,约为1/5。可见,结合目前行业工资情况,女性毕业生的工资收入不高,且低收入的占比较大,这与当前就业压力较大、女性毕业生的发展空间小及自身对待遇要求不高有一定关系。 6就业满意情况分析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女性毕业生就业满意情况分布见表5所示。由表5可知,女性毕业生的就业满意程度为满意的占比有43.86%。不满意的原因中工作环境差和发展空间小两项因素的占比都达到了10%以上,其他情况均不足10%。由此可见,女性毕业生在建筑工程行业中处于弱势地位,发展空间较小,不少女性毕业生感觉土建行业的工作环境不太适宜女性在现场工作。薪资较差的占比只有5.26%,但女性毕业生低收入人数占比较大,约为1/3,可见女性毕业生普遍对目前的工资待遇还能接受,这也是受女性就业现状的影响。 7结论与建议 女性学生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占比约为1/4,对于她们的就业特征分析有助于改善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有助于就业工作的开展。第一,女性毕业生就业大部分还是在本行业内,私营企业是女性毕业生就业的主阵地,国有企业就业占比也较大。第二,女性毕业生整体工资收入不高,低收入人数占比较大。第三,女性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满意程度不高,不到一半达到满意程度。第四,应着重加强对女性学生技术性强的岗位技能的培养,结合女性学生的特点、企业需求,在两者结合点上加强培养,增强女性毕业生的竞争力和就业力。第五,应对女性毕业生的职业成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引导女性毕业生注重工程实践锻炼和工作经验积累。 作者:王亮 单位: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论文: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开发研究 摘要: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与行业标准对接的高职课程体系开发与实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根据建筑行业特点与专业实际情况,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过程中,将行业标准、职业能力贯穿于课程开发、实施的整个过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高职;行业标准;课程体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就业为导向,就要按照职业岗位(群)需要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并随时按职业岗位(群)的需要进行新建或调整。行业标准是由我国各主管部、委(局)批准,在该部门范围内统一使用的标准。能够反映企业对岗位人员能力的要求,对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建立具有指导意义。参照行业标准设置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可以缩短职业教育与行业要求的距离,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将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探讨与行业标准对接的高职课程体系开发。 1课程体系与行业标准相对接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1.1行业标准融入课程教学问题,建筑行业岗位繁多,各岗位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不一,行业的标准也比较复杂,有些知识和技能比较零碎,无法单独地分成某门课程,这就需要在相关课程的内容设计上给予调整,兼顾这些必要的技能和知识点的学习。1.2课程设置先后顺序问题,在根据行业标准设置课程时会遇到知识的逻辑先后问题,这就要求根据专业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设定专业知识课程的先后顺序,以保证学习过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和具有逻辑条理性。1.3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考试对接问题,职业资格考试是对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的测试和评价,随着建筑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持证上岗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这就要求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充分考虑与职业资格考试的对接。 2行业标准对接的课程体系重构思路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专业工作岗位繁多,行业的标准也比较复杂,从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建筑行业标准,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适用、经济和美观等。与行业标准对接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应以职业岗位需要为导向,以行业标准为基础。首先根据建筑行业职业岗位要求分析确定人才所应具有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据此设置出所需的职业技术核心课程,再确定核心技术课之外的、专业必须的专业技能课程;然后根据确定的职业技术核心课程、专业技能课程结合专业工作岗位需求开展集中实践教学;并从高职教育对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的全面要求出发,设置通识课程。 3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 3.1课程体系结构。本课程体系由通识课程、职业技术课程和集中实践三部分组成。结合行业标准采用“五六一”的专业课程体系模式,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1)五门核心课程:《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CAD》、《建筑结构》,该五门课程是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从事建筑施工管理、工程监理、建筑设计等岗位打下基础。(2)六门必修的专业集中实训。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开设六门必修的专业集中实训,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做到专业知识的应用和专业能力的递进培养。(3)一个学生在校期间必修的职业岗位证书。为贯彻国家对高职学生提出的“双证”培养模式,学生毕业前需考取施工员(建筑类),使学生在就业时已具备上岗能力和上岗资格。3.2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置。针对本课程体系的建立,按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岗位及岗位群的要求,遵循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律和学习、认知规律,根据现行行业标准,采用“必修+选修”的学分制课程设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选择所修课程。(1)通识课程设置。通识课程培养学生政治思想素质、身体心理素质、职业道德和创业素质、信息技术能力、英语应用能力、公文写作能力等。通识必修课程有军事理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心理健康、体育与健康、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应用文写作、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专业英语。通识选修课程包括人文素质教育和公民道德,要求学生选修其中的一门。(2)职业技术课程设置。职业技术课程俗称“专业课”,根据行业职业岗位要求确定,包括职业技术核心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通过职业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分析解决本专业范围内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职业技术必修课有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CAD、建筑结构、建筑结构地基与基础、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材料、建筑制图、建筑力学、建筑设备、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法规工程经济学。前五门课程为职业技术核心课程,其他为专业技能课程。职业技术选修课共四门,建筑工程文件编制、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质量事故分析,要求学生选修其中两门。(3)集中实践。集中实践是针对职业方向技术能力要求开展的专项集中实训。必修集中实践有建筑识图与构造实训、建筑CAD实训、建筑工程测量实训、工程算量实训、生产顶岗实训、毕业设计。选修集中实践为大地测绘(GPS仪器操作)与安装算量(安装算量软件操作)两项,要求学生选修其中一项。 作者:王文汇 单位: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论文: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探讨 1社会对建工专业人才的需求 建筑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江苏是建筑大省,南通及其它苏中地区建筑业较发达,被誉为全国“建筑之乡”。在江苏建筑行业中,有700多万从业人员,但70-80%都是初、中级工及初中以下学历的农民工,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技能水平不高,建筑企业中专业技术人员偏少已成为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高技能“蓝领”人才和高素质的项目经理级人才尤为紧缺,建筑管理、建筑施工、工程监理、工程造价、房地产开发等方面人才备受欢迎,并且这一缺口还在继续扩大。江苏省每年基建投入数百亿,所需要的各类建筑“蓝领”技能型人才至少达2万人以上。建筑业的发展优势,催生了建筑业管理人才和高技能紧缺人才的培养需求,这些都对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作为优先发展的高职专业提供了契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面临大好的发展机遇。同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也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教育部与住建部联合启动的“职业院校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试点专业,是重点建设专业之一,也是高职院的重点建设专业之一。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开办时间早,专业基础建设稳固,师资配置合理,专业现状良好。 2专业定位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主要面向施工员岗位,为建筑施工企业培养懂得现场施工技术、能进行施工组织管理、质量检查验收,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精深的专业技能和良好职业素养的技能型人才。 3专业建设过程中的困难与问题的解决 3.1制定“学做合一,多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自2009年我校修正了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校企合作办学,通过“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三合作方式———采取“学做合一,多证融合”、“平台+模块”的我院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与建筑企业共同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有效地解决了校内缺少大型施工工地、实训条件不足的困难,安排毕业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深入到施工项目扮演施工员、质检员或助理身份,教师也必须在工地现场参与管理,与项目经理配合指导现场教学,记入考勤;学生毕业时应同时具有毕业证、施工员或质检员职业岗位证书。企业把承担学生的实训任务列入项目经理的年度考核指标中,并规定所有接收学生实训的工地具有现场教室。学生经过校内操作技能模拟训练后,到校外实训基地的施工现场参与实际工作,企业选派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在施工工地上,学生拥有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是企业的员工。学生不但在教室、实验室和校内实训场地上课、训练,而且在工地上课,使做、学、教融为一体,真正体现“学做合一,多证融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派到工地的老师也参与对企业职工进行理论培训的任务,实现了校企资源共享。 3.2建立专兼职结合的教师团队 建工专业大部分教师是从全日制本科院校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缺少施工现场施工经验,学院近年来建立了访问工程师制度,每学期选派教师到项目中参与项目管理,对获得注册建造师的教师给予奖励,目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师资队伍是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目前有专职教师15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80%为双师型教师;南京建工集团等建筑企业专门选派10名技术人员与能工巧匠到学院担任兼职教师,5名能工巧匠或高级技师作为校内工种实训时的现场培训技师,指导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砌筑工,钢筋工、模板工、架子工及抹灰工)。 3.3改善校内校外实训条件 近五年学院新建建工专业校内实验室2个,改建3个校内实训室,已形成了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土力学地基基础及建筑测量、校内施工类综合实训室等多个实验实训室。拓展校外实训基地18个,其中由南京建工集团提供的不少于3万m2的工程项目,视每年的项目情形不断更新,学生直接参与建设工作,在真正的施工环境中培养学生施工的综合技能、创新精神以及养成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在校内建成建筑工程综合实训区,满足砖混结构施工综合实训、框架结构施工综合实训的需要。同时,改善原有实验实训条件,使之既能满足培养学生多种专业操作技能的需要,确保学生都能够获得本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又能为社会提供建筑材料检测等方面的服务。采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从仿真走向真实,从校内实训室走向校外建设工地的方法。 3.4对课程体系重新整合 根据学院“厚基础、高素质、精技能”的总要求,并考虑企业需求,以工作过程或职业活动为导向,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建立课程模块,整合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的特点。课程体系具体改革是搭建两个平台、构建两个方向。两个平台,一个是学院公共课平台,一个是系专业基础课平台。这两个课程平台中前者用于实现“厚基础”的要求,保证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性,后者用于保证专业群的资源共享。两个方向,一个是专业必修方向,用于保证学生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实现,一个是专业选修方向,该方向设置多个模块,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扩展和提升空间。课程体系实施时,专业课程与实训环节有机结合,把获得施工员、质检员、资料员、材料员证书应该掌握的知识内容融合到课程体系中;通过校企积极合作,完成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岗位技能训练和顶岗实习等实训环节,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2,3]。根据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要求,围绕“多证书”和企业需求,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增加证书课程及企业关注的课程,强化实训环节,请企业行业专家参与对课程体系尤其是实践性课程改革,满足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载体、顶岗实习等方面的要求,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围绕基本操作技能、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安排教学内容,完成了建筑材料应用与检测、建筑结构、主体工程施工、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等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制定工作,并编写相应的教材与完善课件制作等教学资源。同时,5门课程建成校级精品课程,编写1门校级精品教材。 3.5阶段性的岗位技能培训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主要教学活动在校内综合实训室进行,企业派技术人员到校内实训基地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并通过相关项目初步训练学生的岗位技能,如砌筑、钢筋下料、架子工等;第二阶段是岗位技能训练,在真正的工地建造真正的建筑物,主要教学活动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学生学习、工作及生活均在工地,专业教师在工地上授课,使做、学、教合为一体,锻炼学生掌握施工技术的能力,如主体工程施工教学中施工项目的实施;第三阶段是顶岗实习,在第五学期的周六周日和第六学期,学生作为企业员工进行有薪顶岗实习,全面强化掌握施工技术,锻炼其施工管理能力。顶岗实习成绩由校企共同给定,实习过程共同管理,实习结束后,对实习成绩合格的学生颁发“顶岗实训合格证书”。三个阶段的实训均根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编制的实习实训大纲的相应要求进行。 3.6加大教学质量监控力度 探索并建立健全适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的教学管理、质量保障及监控的制度和运作机制,重点是:(1)制定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的管理和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和机制,明确校企双方的责、权、利;(2)建立有关校内实训与校外生产性实训的管理制度、文件和考核办法;(3)毕业顶岗实习考核不合格者,推迟其毕业时间;(4)校系两级督导监督教学质量;(5)同时,建立毕业生跟踪机制,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专业对口情况、工作单位、工资收入情况、职称晋升、企业满意度以及职业道德等进行全方位跟踪。(6)麦克思报告评价与反馈机制。每年学校都定期反馈麦克思报告对本校19个高职专业的毕业生状况调查并及时反馈到系、教研室,便于修正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提升办学成效。学生掌握各种岗位技能。同时可以初步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协调等能力。 3.7社会服务及毕业生情况调查 将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对外有偿服务,与建筑企业进行产、学、研联合,提供技术支持,扩大社会知名度,学院设有两个专门研究所负责推广建筑节能、绿色环保等各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近年来教师成果不断显现、有实用新型专利16项,省级课题有6项通过鉴定验收。学校委托麦克思公司对近3届我校高职专业毕业生进行了调查采访并形成报告;报告显示在全院19个高职专业中,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在下列5个指标中均排前三位:薪酬、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对母校推荐度、专业对口情况、对学院开设课程满意度。 4结语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比较受欢迎的应用型专业,为社会、行业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办学思想之所在,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积极吸纳省内兄弟院校的有益经验、注重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内涵要求,在校企合作、多证融合、课程整合、实训制度、评价机制、监督机制上,做了一些探索或尝试,收到了较好成效,与企业、兄弟院校加强横向交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为了今后更好的发展。本文旨在探寻专业建设之规律,规范而科学培养受社会欢迎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杨斌 刘娟 单位: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建工学院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论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进策略 1引言 随着房地产业和建筑行业的稳步发展,我国对建筑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也已逐渐成为高职院校乃至普通高校中热门的专科专业。在社会经济和建筑业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承受着严峻的挑战。建筑业要保持稳定的可持续发展,要有大量高素质的技能型专业人才来支撑,他们不但具有宽泛的理论知识面、丰富的专业学识,而且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能满足建筑各方企业的生产和管理需求,具有岗位一线所必需的综合技能,团结协作,身心健康,可以达到“零距离”上岗的要求。国家在2010年7月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地提出了发展高职教育应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四个合作”,指明了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思路,并且把就业水平和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高职教育中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普通高等院校的专科专业是政府高等教育“三教统筹”(高职、高专和成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在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乃至教学管理上都与高职院校趋于一致。因此,对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需要认真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怎样培养出创新精神足、实践意识高、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 2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普通高校中的实践教学现状 虽然越来越多的高职(专)院校意识到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性,并采取各类有效的措施进行改善和调整,也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结合调查来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普通高校中的实践教学仍然存在以下五个方面问题。重视学科理论教学,忽视实验实训实习教学目前实验实训课在我国普通高校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育中只能占到教学总学时的1/3~1/2,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严重“放水”或是纵容学生直接离校找工作的情况使得实验实训教学环节严重“缩水”。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 一是普通高校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过程中,依然受到学科本位意识的影响,将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作为主要部分,很少涉及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养的尝试; 二是普通高校的专业教师通常还承担土木工程本科专业的教学工作,或是由本科教育转型为专科教育,其教育思维存在很大的惯性,理论课教学和科研工作任务繁重,往往难以将教学导向于职业性和实践性; 三是国家对专科职业教育的监管多以就业率、考证率等量化结果为主,过程监管不够,不能鼓励和支持高校进行相应实践教学改革; 四是由于就业形势所迫,部分高校拼命追求就业率和升本率,而将三年的在校培养时间缩减成一年半至两年半,导致培养过程严重缩水,实践课程首当其冲被削减。教师实践能力有待提高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师大多是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担任教学工作,没有实际的工程经验,因此,很多教师理论知识扎实而工程实践经验贫乏,造成实践动手能力弱、运用知识能力差的结果。教师队伍水平参差有别,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都具备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较低。另外由于普通高校中对教师繁重的科研任务和教学任务要求,大部分教师对于提高自身实践动手水平有心无力,很多高校教师宁可多讲10堂理论课,不愿讲授一次实验课;宁愿多读10篇论文,不愿带一次实习。教师没有时间也没有诉求走出校园,走进工地,学习最新的工程材料知识和施工技术,对于工地现场的各类设备甚至实验室的仪器都知之甚少。实验实训等师资投入严重缺乏在大多数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实训教师一般一次带30~40名学生同时参加实验实训,教师在辅导学生时难以照顾全部,也难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实践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此外,普通高校通常缺少与建筑工程技术对口的校内实训基地等基础设施,实训项目通常借用实验室或在户外临时搭建,缺乏开展实践性课程的有效空间。另一方面,很多院校还存在实验实训设备严重不足的情况,在学生上实验实训课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是一个学生动手操作一台仪器,另外七八个甚至十几个学生站在仪器旁边观看操作过程;有的甚至是只由教师操作,所有学生观看演示步骤,学生的操作时间无法保证,就很难学到操作技能,也就难达到企业对实用性技能人才的要求。实践教学体系缺失,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脱钩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只是按理论知识体系分类,而没有按照能力层次实现技能培训,因此没有形成科学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实验或实训仅仅是局部、单一的技能锻炼,只注重与理论知识教学的简单对应,实践教学在内容、组织形式和教学目标上也没有打破课程、学科和专业界限,没有按照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建筑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对技能专门人才的需要进行技能培养,因此这种实践性教学无法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综合技能和专业素养,难以培养出真正高水平的、实用性强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学生对实习岗位的适应能力低下,企业对学生资源的利用不足目前并没有国家相关优待政策扶持建筑企业接受专业学生实习,企业也很难因此获得额外利润,所以各类企业接受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的学生动力不足。企业提供实习岗位的主要动力是解决企业用工之急,招聘实用专业人才,因此,实习学生的顶岗工作能力和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长期为高校提供实习机会。但由于大部分学生在校内期间偏重理论知识学习,缺少工程经验和实际操作机会,忽视各类专项技能实践,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较低,无法胜任专业实习的工作任务。这种现象加剧了“实习学生不愿走进企业,企业不愿容纳实习学生”的恶性循环,最后使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流于形式。 3普通高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提高学生实践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加强实践环节研究,保证实践教学学时量依托就业面向的企业对象,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研究。根据当前建筑行业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拟定符合现实工作需求的实践技能训练计划,充分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实验实训课程的开展课时和开展质量,利用各类生产实训基地和实验设备强化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从而缩短本专业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时间,迅速达到企业用人标准,真正服务于企业的生产实践,并保障学生的就业质量。鼓励培养“双师型”教师,利用企业教育资源培养一支操作能力强、专业技能好、综合素质高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有利于高效优质地完成实训培养任务。应尽快建立“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激励制度,鼓励青年教师利用寒暑假或者脱产“顶岗”到建筑企业挂职锻炼,增加专业实践经验,提高动手能力,真正具备解决实际专业问题的能力。另外,可以充分利用宝贵的企业教育资源,聘请建筑企业原技术人员担任实践课程指导教师,并通过“教师听课”“1对1帮扶”“说课比赛”等形式,提高其理论知识、教学水平,丰富教学经验。完善实训基地,增加学生动手操作机会普通高校在原有本科实验教学设备的基础上,应加大实验投入,建设实训基地,保证实训空间和时间,增加专科学生的动手实践机会。一方面建立实训厂房,购置动手型训练设备,改变几十个学生挤在一间实验室观看操作演示的情况;另一方面可学习生产企业的轮班模式,各班的学生实行三班倒,让机械设备充分地运转起来,争取达到每个人都能熟练操作设备的实训教学目标。校企深化合作,共创实践平台引企入校,与建筑类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除了积极将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纳入实践教学师资体系,鼓励在职教师参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普通高校还应与建筑企业展开深度交流,如:校企共同改进、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开发实验实训等实践课程,制定重视职业技能训练的实践课程标准;校企共建实验实训平台和基地,共享先进行业技术;企业为在校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等机会,合作企业优先选用优秀毕业学生;学校为合作企业订单式培养和输出实践水平高的对口人才。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作者:陈璐 单位:滨州学院
初中化学小论文:对初中化学课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思考 【摘 要】初中化学课中实施探究性学习适应了新课程的需要,有利于发掘学生思维潜力,发展思维,开发智力。促进学生养成对待事物的科学态度。在初中化学课中实施探究性学习,教师要更新思想观念,转变角色.在平时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选择恰当的探究性学习内容,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策略.注重探究性学习过程,拓宽学习时空,形成探究性学习习惯. 【论文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实施;探究性学习;策略 初中化学课程与生活联系十分紧密,与学生的自身体验和生活经历息息相关,因此在初中化学课中实施探究学习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和夯实的基础。同时,初中化学课中实施探究性学习适应了新课程的需要,有利于发掘学生思维潜力,发展思维,开发智力。促进学生养成对待事物的科学态度。下面谈一谈我在初中化学课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体会,和大家共勉,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在初中化学课中实施探究学习,要求教师能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并把它融入自己的教学之中,随时保持教学中的一种“空灵”。 首先,教师必须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新课程理念把学生自己的发现、总结看作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方式,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激发、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这要求教师不再是只教给学生知识,而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正如俗话说:“授人以鱼,仅仅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却可受用无穷。”教师首先就要有这种教给学生种田渔猎和点石成金的能力的想法。 其次,在教学中教师再也不能成为知识的化身和权威,一味传授知识,而是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创造者、引导者。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首先应有先进的教育文化,提倡民主话教学,营造民主、宽松、自由、开放、生动、活跃的课堂气氛。作为创造者,在教学中教师既创造学生又创造自己,在参与与互动、经验共享中与学生一起成长,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知识的探索者,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教师教学的历程,也是教师探索、创造、提高的历程。作为引导者,应该思考如何教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把学生引入积极思考,探索的状态。 第三、在正确认识学生能力水平,思维特点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探究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问题,把学生引入积极思考、探索的状态,逐步培养探究性学习的习惯。并把学习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巩固探究性学习的成果,拓展探究性学习空间。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正确认识初中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的特点。初中生还未自发地形成一种探究性学习的道路,尽管与有好奇也时常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过仅仅是一种探究意识的萌动。例如:在谈到自己所出的环境中空气和水源造成污染时,能提出:“农村没有大的工厂和矿区,是什么造成了空气和水源的严重污染呢?”等问题,但却不能深入系统地分析造成污染的原因和提出如何防污的办法。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恰当确定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培养探究性学习策略。在施行探究性学习时,应当根据学生智力和个人经验的不同,如何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问题,把学生因如积极思考探索的状态,逐步养成探究性学习的氛围。选择和设计大多数学生相适应的探究性学习内容能够。例如:在学习木炭的吸附性后,引导学生探究,“木炭可以脱色、除臭,吸附杂质,你能不能用木炭制作一个简单的过滤器,由此你可以用木炭制作一个简易的净水器吗?说说你的想法。下来过后,去动手实验,设计。下节课我们来展示比赛以下谁的设计好。又如:在学氧化碳可以灭火后,问:生活中那些物质可以相互作用生成二氧化碳,请你设计一个装置进行检验,下节课带上你的实际和药品到课堂上来展示,看谁的药品在生活中最容易得到,看谁发现的反映组数多等。在学生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引导学生选择研究题目,制定研究计划,进行研究活动,处理研究结果。从而逐步养成探究性学习的习惯。 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拓展学生学习空间,积累学习经验,引导学生形成“生活的时空都是学习的课堂“的学习思维方式。脱离生活的教育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让学生学会探究地学习,养成探究性的思维方式,就要想法设法把学生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要让学生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探索学习的课堂。因为真实的生活情景比书本世界更能激起他们的体验。如:让学生实验生活中的石灰,石蜡等使各种花变成不同的颜色,调查防止温室效应,调查本地土壤结构,改良措施和施肥方案等。 最后应注意,在化学课中实施探究性学习时,应注意不能对学生要求过高,而是注重学生探索的过程和体验。因为,研究性学习不同于科学家的科研活动。科学家的科研活动价值在于研究的结果,而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研究的过程。 总之,探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能力,可以培养学生收集并处理信息的能力,整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团队精神,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体验到研究的艰辛和快乐。研究学习的过程比结果更有意义。 初中化学小论文: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新的开始,没有问题就不可能有创新,没有创新就难以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科学的发现、科技的发明和创造,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作为初中生,其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我谈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 一、运用化学实验,创设真实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设置情境的有利因素,利用实验可以设置许多生动、有趣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二、联系生活实际,创设趣味情境 生活中处处涉及化学知识,我们可以运用真实的生活情景创设教学情境,尤其是初中化学教学,更应联系日常生活,让学生从感性上体会到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习动机。另外,加强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不但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开阔学生视野,还能使化学知识更加生动有趣,利于学生掌握。 三、追踪社会热点,创设时尚情境 化学与社会紧密相连,是一门孕育着巨大创新机会的学科,它和社会生产以及生命、环境等方面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无论是生活中接触到的新材料和新药物,还是新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等社会热门问题都与化学紧密相关。例如“现代化工业生产与技术”、“化学与新材料”、“化学与新能源”、“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生命科学”、“化学与环境”等学科知识都可成为设计教学情境的丰富素材。教师平时要善于积累相关素材,并与课堂教学适当联系,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文化修养。 四、利用化学故事,创设生动情境 很多中学生热衷于听故事,许多化学故事也是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故事容易吸引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因此,用化学故事创设情境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五、拓展探究渠道,创设实践情境 欲使学生学习化学时乐此不疲、乐以忘忧,则应在认真设计课堂教学的同时,积极寻找课堂中的“后”探究问题,如组织学生开展调查与研究、网上点击、家庭小实验等。这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条件。 六、结合学生心理,创设游戏情境、 兴趣是有意注意的开始,唯有兴趣,才会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因此,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利用学生喜欢做游戏的心理特征,创设愉悦的游戏情境进行课堂教学,以化学自身的魅力去诱发学生的主动参与,使学生一接触就有妙趣横生之感,从而开阔思路。这种课堂教学的实施,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并有效地从实践中获取知识。 七、运用多种媒体,(教学论文 )创设直观情境 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况曰: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形、声、色的感官刺激,不仅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易激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从信息论角度看,利用直观教具,尤其是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更有利于信息的传播和吸收。现代化教学手段主要包括幻灯、投影、录音、电视、电影、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这些手段和传统的教学媒体相比,具有形声性、展现性、先进性、高效性等特点,它能有效地利用图像、声音、色彩等形式来传递教学信息,使教学内容能较好地接近客观实际,使学生不但能置身于课堂教学材料所描述的情境之中,较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神州六号”的成功发射是我国高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全社会和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教师可搜集有关“神州六号”发射方面的录像和图片资料,并在初中化学复习课上进行展示,生动形象的资料必将对学生的感观产生强烈刺激。当学生心潮澎湃、兴奋不已时,教师可结合有关资料提出几个思考题:①神六发射时需要多种燃料做推动剂,若使用液氢做燃料,你认为有什么优点?若使用联氨(N2H4)做燃料,则需要用四氧化二氮做助燃剂,生成氮气和水,请写出化学方程式。②航天员的食品为什么被做成“一口酥”?③为了净化飞船中的空气,可使用氢氧化锂来吸收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请写出化学方程式。这些题目把氢燃料的利用、空气中的粉尘污染、碱的通性、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等诸多旧知识点在一个新鲜的情境中呈现在学生面前,大多数学生经过思考都能顺利完成。在这样生动活泼的情境中进行复习,必然能使学生对旧知识产生新鲜感,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再去认识更高层次问题的过程。“情境”对学习过程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以“情境”为中心,围绕科学的并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情境”展开学习,也是科学探究学习的重要特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恰当的“情境”,通过“情境”启发学生积极的观察、思维。以“情境”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初中化学小论文:初中化学教学论文范文两篇 一、实现独立开课,加强对实验课重要性的认识 以往有机化学实验与有机化学理论课合并开课,在期末总成绩中只占30%的比例,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不足,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自2012级开始,药学类专业学生的有机化学实验实行独立授课,同时增加学时,目前学时数为64学时。有机理论课分两个学期开课,为了方便学生在实验课程教学中对理论知识的更好掌握及运用,避免以往由于实验室场地、时间安排冲突和教学人员不足等实际问题而导致的实验课内容超前于理论课,而使学生上课目的性不够明确。我们将有机实验安排在有机理论授课的第二学期,为了让学生能充分运用实验室教学资源,实行小班授课。 二、合理设置,实现教学内容循序渐进 根据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教学对象的特点,我们在实验教学内容上进行了精心的选择和安排,教学课程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基本实验操作训练部分占总学时数约40%,合成综合性实验占40%,研究性实验占10%,设计性实验内容占10%。充分考虑基本实验方法和技术出现的顺序及频率,重要的实验操作至少要训练两次以上,帮助学生灵活运用这些实验基本功打好基础。为此前期我们安排熔点和沸点测定、常压蒸馏、水蒸气蒸馏、提取、色谱分离、折光率测定、旋光度测定、重结晶等实验,尽可能对各种基础操作进行训练。运用前期所学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术,对物质进行合成,或对天然物质有效成分进行提取,然后对产品进行鉴定及含量分析,对学生实验技能的综合训练做到由浅到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因为有机实验授课安排在理论授课的后半段,在前期实验基础操作训练结束进行合成实验及设计实验时,理论授课大概已经进行至杂环化合物的章节教学,对于学生将理论教学知识运用于实验教学没有太大障碍,还有助于有机化学理论知识的复习及巩固,提高教学质量。在学时安排上,实行弹性分布设置,不再是原来机械地一周固定几学时,而是根据实验内容选择相应的学时数,最短为3学时,最长为6学时。通过合理安排,使整个有机化学的教学环节得到优化。 三、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引入现代有机化学实验技术与方法 我们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环保意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必须要“从自我做起”,从而养成良好的实验行为习惯,在实验中所产生的废液必须分类回收,如果可能尽量做到循环利用,尽可能做到“三废”对环境的零排放。尽可能将前一实验的产物或废弃液实现在下一实验的再利用。如将柱色谱实验中洗脱液乙醇和其他实验中回收的乙醇装于指定废液瓶,在蒸馏实验中让学生将回收的乙醇进行蒸馏纯化得到95%乙醇,并保存待用;将此纯化后乙醇再用于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实验,提取回收的乙醇还可以用作溶剂或用于仪器的洗涤;将合成的乙酸乙酯用于折光率的测定等等。在这些回收利用和循环使用的实验中,强化学生的绿色化学思维和环境保护意识。为帮助学生开拓视野,适当了解除教学中使用的常规反应仪器外的其他实验技术与方法,在实验室条件允许下,提供了一些开放性的实验项目。如微波辐射合成二苯甲酮,并用旋转蒸发仪在减压下蒸出溶剂;选择用超声波振荡技术来完成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实验中的提取部分实验等。 四、教学形式多样化,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改革以往实验均是教师讲解示范,然后学生进行操作的教学模式,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增加学生上台讲解示范环节。在第一次课时,组织学生自行组队,每次上课均安排学生轮流上台介绍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操作步骤及方法等,然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教师再总结点评。教师在点评时还可通过PPT或操作示范视频,对学生易犯的错误操作及安全隐患要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强调。通过这种学生参与教学的方式,大大提高了预习效果,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也促进学生实验操作更加规范。除正常的实验教学外,每年均组织学生进行有机实验技能操作竞赛。在开赛前一个月,实验中心的有机化学实验室全天开放,通过提前预约登记,教辅人员协作安排方式,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实验复习项目进行强化训练。比赛分笔试初赛、实验基础操作复赛及综合实验操作决赛,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改革实验考核体系,实现客观全面评价 考核是实验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掌握知识水平的操作技能情况的综合客观评价。实验课考核有助于检查学生对有机化学实验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情况,检查学生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督促学生认真进行实验,提高实验操作技能,检查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处理及讨论实验数据,运用实验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科学的实验成绩考核体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验课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而从理论课中分离出来,占有一定的学分,这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尤其对那些“混实验”的学生,只有认真操作才能得到好成绩。我们采取综合评定的方法来确定学生的实验成绩,实验课成绩由平时分(70%)和实验最终考试(30%)组成。平时成绩主要考查学生预习情况、回答问题的情况、资料查阅情况、实验过程中操作的规范性、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报告的撰写以及与同学的协作精神等方面,全方位地衡量学生综合能力;考试成绩包括实验理论考试成绩(笔试)和实验操作成绩(采用排队抽签、单人现场操作、当场评分方式)。教学实践证明,改革实验考核方法,严格实验教学管理,不但使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加强,也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进一步加强。 六、总结 总之,教学改革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作者认为要提高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细节和落实。教师需要花大量时间在教学上,加强实验教学环节设计精度,与学生实现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切实提高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效果,使学生完全适合现代教育对实验教学的要求,成长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初中化学小论文: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方法探究 论文摘要:新课程改革下的化学教学应以追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化学的乐趣和化学无穷的魅力以及做人道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强调启蒙性和基础性,一方面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社会现象,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生活的能力。笔者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应该根据学生实际,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的学生头脑灵活、思维敏捷、见多识广、兴趣爱好广泛、网络等社会上丰富多彩的生活对他们影响很大,厌学情绪比较严重,尤其是初中学生。如果老师在课堂上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不会喜欢那门课程,也就不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强扭的瓜不甜”,学生在逼迫的状态下被动的学习,学习效果必定是事倍功半。所以,在教学中,尊重和满足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一)上好第一堂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化学的开篇课“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中,教材安排了一些精美的图片展示,但没有安排实验。我觉得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的魅力,补充一些趣味性实验如“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会变色的花”“喷水成图”等,将学生带入神奇的化学世界中,可唤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学习化学的渴求之情。从而兴趣嫣然、热情高涨,迫切地想要走进奇妙的化学世界。 (二)教学中密切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引入具体的情境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生产以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教学中注意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学习化学是十分有用的,从而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例如,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资料介绍身边熟悉的事物。像光纤的发明联系电话的使用;冷冻剂的发明与更新联系冰箱、冰柜、空调;彩色胶片的发明联系照相及电影、电视;塑料联系许多家庭用具;卡介苗、青霉素的发明联系人们对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等;在介绍物质鉴别方法的时候,可以联系到厨房里的糖、酒、醋等;在学习水资源污染与保护这一课题的时候,让学生思考导致峒河水污染的可能原因是否是峒河两岸的居民、医院及峒河上游的农村、工厂等;在介绍溶洞里石笋、钟乳石的形成时,让学生联系水垢的成分、形成、以及除去方法,并探究滴水穿石的真正原因;介绍酸碱盐时,联系胃酸病人的用药问题、化学肥料的合理使用等等。多开发这样与生产、生活贴近的资源,既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又强化了人与自然环境共生共荣的意识,最终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转变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是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的具体落实。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和自主权,尽量多给学生以时间和空间,强调“发现——探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以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身分和学生共同学习。 例如,在“爱护水资源”这一课题的教学设计中,我考虑学生对水污染这一内容较熟悉,但对水资源的缺乏体会不深,为此我设计了自主学习的课题:①峒河水资源的分布及质量调查;②峒河水污染与我市的经济发展;③给市政府的建议书: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④给全校师生的倡议书:节约每一滴水。而对水资源短缺则用多媒体进行。在开展这些活动的同时,教给学生方法,而课堂则变为学生讨论、交流的场所,教师及时点评和鼓励,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重在服务。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 (四)改变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针对不同的教学时间、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精神状态适当的改变教学方式。例如:下午第一节课,在学习新知识前,可以组织进行小型的知识竞赛,如书写化学方程式接龙游戏: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书写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学生轮流上台,台下的同学给其他组的同学找毛病,补充完整,然后评选出表现出色的同学。这样的课堂虽然显得有些乱,但学生不再昏昏欲睡,不仅激活课堂气氛,复习了旧知识,而且为学习新知识做好了铺垫,使学习活动成了富有生命力的活动。 二、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重视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综合能力 新课程倡导课程的综合化,淡化学科界限,还给学生一个整体性的课程。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着人口、环境、能源、资源、健康等问题的挑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重视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多学科的协同努力。化学与物理、生物、地理等学科有很多的联系,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有目的的设计一些跨学科的学习课题,使学生在已有各学科的基础上,对问题的认识尽可能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①二氧 化碳与光合作用;②溶液与生命运动;③土壤的简单分析;④水系的变迁及水资源的分布;⑤赤潮和水华现象;⑥水溶液的导电与金属的导电;⑦新能源的开发使用;⑧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作用及不良影响。这些课题的学习中,学生体会到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使学生从多角度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决策能力、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重视学生的差异发展,培养创新能力 课程改革极为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要正确定位学生为发展中的人。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需要教师格外的关注,应当允许其差异发展,让其张扬个性。面对发展中的人,化学教学应分外珍视他们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学不要以现成的答案框定学生思路,不要以现成的教案圈定预设线路。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时,我改变以往给学生设计步骤的方式,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设计,不再担心学生出错。例如,在探究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时,会出现过量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不出现浑浊的现象。我不预先告诉学生这一现象,由他们自己去发现。通过观察,我发现各组实验的现象很不一样:有的石灰石取的多,有的盐酸取的多,石灰水取的也很不一样。针对这现象我要求各组互相交流、讨论,由学生得出化学反应的现象与药品的用量多少有直接关系。然后在引导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我再进行归纳小结,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掌握。每次组织实验教学时我都尝试着这样做,学生逐渐养成了预习实验的习惯,能根据教材的提示自己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为了激励学生保持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用组织他们参加课外实验作为奖励,邀请设计实验方案较好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做实验,如粉笔炸弹、制作叶脉书签、会长毛的鸭子、配制去污剂、汽水等。并把实验产品拿给全班同学分享,这样既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又培养了他们的动手探究和创新能力。 (三)重视实验教学,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是化学实验。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每个课本实验,还要在适当的条件下根据需要补充实验或实验创新。如,绪言课中就补充趣味性实验;质量守恒定律探究中分别补充有气体、沉淀生成、变色、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第六单元课题一中补充玻璃刀切割玻璃、铅笔芯导电、木炭吸附二氧化氮、红墨水等实验;介绍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时补充向自制的简易天平中倾倒二氧化碳;介绍易燃易爆物质时补充氢气的爆炸实验及白磷的自燃实验;介绍溶液时补充模拟“死海实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补充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并改进,即将光亮的铜片在酒精灯上烧黑后迅速伸入一氧化碳瓶中;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尾气的处理改成用排水法收集并点燃;做气体的燃烧实验时,先用排水法收集在锥形瓶里,并用橡皮塞塞紧,拿到教室直接在瓶口点燃现象非常明显,密度大的正放,密度小的倒在铁圈上。当然,我们学校从初三到高三四个教学年级四十多个教学班,只有三间化学实验室,让每一节化学课都在实验室上那是绝不可能的,教学器材也远远不够。所以,只有创造条件,寻找代用品让学生动手完成每一个实验。如蜡烛及其燃烧、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老师就提供澄清的石灰水,其他的用品均由学生用玻璃杯、塑料盆等代替;质量守恒定律探究中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就用面碱和醋在有盖的塑料杯中进行;酸碱指示剂,可用果皮、鲜花自制。总之,只要是危险性不大的就放手让学生去做,充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四)引导阅读,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化学不同于语文、外语,不要求死记硬背,强调的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所以,在化学概念的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阅读,抓住关键词,培养理解能力。如,催化剂的概念中:“改变”、“质量”和“化学性质”,化学变化的概念中:“生成其他物质”,氧化反应概念中:“氧”,单质、化合物的概念中:“一种元素”、“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纯净物”,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化学反应”、“各”、“质量”、“等于”等。抓住了这些关键词,就可以透彻的理解每一个化学概念。 (五)给学生犯错的机会,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制取氧气的时候,做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时,设计了两种方案。一是让一部分学生先握住试管,再将导管放入水中,没有看到气泡的冒出。二是让另一部分学生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紧握住试管,很快看到有气泡冒出。得出操作方法不同,结果不同。即在读题时,一定要特别注意 “形容词”、“副词”等,例如,“浓”、“稀”、“先”、“后”、“逐滴”、“洁净”、“干燥”、“冷”、“热”等。 总之,本人认为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应真正领会课改的理念,真正实现理念向行动转化,不再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应本着为学生服务,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而努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场所,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现”,真正体验到学习化学的乐趣和化学无穷的魅力。 初中化学小论文:新课程下初中化学教学 一、化学有效教学要以科学备课为前提 在新课程的框架下,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进行科学备课,做到:(1)备学生。认真分析,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恰到好处地结合教材;(2)备课程。教师应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要善于将生产生活中出现的一些自然现象、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以及其他学科知识与化学课堂教学紧密结合(;3)备方法。在备课时,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思考采取什么教学策略和方法才能有效的突出重点,克服难点;(4)备情境。化学教师应积极创设问题、思维、活动以及媒体等各种情境[2],使学生在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进行高效学习;(5)备自己。教师在备课时,要善于自我反思,敢于质疑自己甚至否定自己从而超越自己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化学有效教学要以构建有效课堂为主题 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本,“教师走向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定教”。充分利用好学生身边的资源和课堂生成的资源,使教学目标的达成更加鲜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借助于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 根据班级人数确定小组人数,每组6-8人最合适。小组内各成员的成绩要各有差异,应将思想上进,学习刻苦,组织能力强的学生定为小组长,以便更好地组织小组学习,检查落实学习任务,验收学习成果。小组成员在有明确学习任务的前提下,合理分工、相互合作,共同探究。在教学中,充足的时间是学生顺利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有力保证,对即将发现的问题形成统一的认识,并从各小组中推荐一名代表做精彩展示。通过展示,让学生的观点得以展现,让学生的思想得以交流,让学生的潜力得以挖掘,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创设化学学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按不同的教学内容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置身一个实际的生活情景中,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既可以让学生产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提高他们探究化学问题的能力。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情境创设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贴近学生生活,符合他们的认知结构,如为什么在雾霆天,行人容易出现头晕,这种问题的设置与课堂内容紧密联系,还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究兴趣。3.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变成了一件愉快的事情,学生就会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如“化学肥料”教学时,上课前,剪辑一段我国水稻专家袁隆平研制的高产稻丰收在望的视频,然后,适时地提出与这节课相关的问题(:1)要提高粮食产量,最关键的是什么(?化肥的科学使用。)(2)农作物生长主要需要哪些化肥?(氮肥、磷肥和钾肥。)多媒体教学,能使许多抽象的化学概念、化学规律形象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化学有效教学要以有效实验为辅助 化学实验是学习初中化学的基础,是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通过实验探究,可以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理解化学基本原理,研究化学常见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 1.让学生动手做演示实验可以激发其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由传统的教师演示实验到学生自主实验是一个质的改变,能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学案导学”的演示实验由学生自主完成,可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学习习惯,体验科学探究法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3]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从他们发现新问题时开始的,充分发挥实验质疑作用,可以使实验探究和知识体系问题化、具体化、条理化,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学生通过上课亲自做演示实验,受到的启发都能够反馈出来。此时,教师给予及时、适当的诱导、点拨,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使探究活动更充分、深入,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就会更加直接、全面、深刻,也容易形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科学备课,以学生为本,构建有效课堂并重视化学实验,使学生对化学内容的理解、掌握和延伸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任务,针对新课改的理念,我们将在教学中不断完善自己,为培养适合时展的高素质人才而继续努力。 初中化学小论文:论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建议 一、全面发展三维目标是教师确定教学目标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初中的化学教学是全方面的,学生学习化学不仅仅是记忆重要的知识点,更应该认识和理解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化学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深层理解和认识化学的实质,学好化学这一科,爱上化学。初中化学教学,不仅仅是教师教会学生解答化学问题的过程,更应该是培养学生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过程;化学教学不单单是孤立地讲解课本上的知识点,更应该联系实际生活,让化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二、处理好选修与必修、化学素养与原理学习之间的关系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已经对化学有所接触,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这一点,做好化学知识的衔接工作,不能割断教学内容。初中三年级学生开始学习化学这一科,教师在讲解化学时,要注重内容之间的联系和衔接,把握教学的整体性,而不是分割知识点,否则学生对化学学习会容易出现误解或者不理解,若是这种问题的不到解决,学生慢慢会厌倦学习,甚至对化学学习完全失去兴趣。编辑者在设计教材时,留有必修单元和选修单元,对于必修知识点,教师不必过多的补充课外的知识点,不要给学生造成过多的压力;对于选修的知识,教师的态度应该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而不是不是考试范围就不学了的心态,毕竟,选修模板也是化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选修部分的知识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帮助学生更好地在整体上学好化学这一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兴趣,我们才能做好事情。学习也需要兴趣,学生只有有了兴趣,才会对学习上心,才会体会到学习带来的乐趣。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的有效动力,也是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的凭借。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方法培养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化学实验,通过实验带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还可以举办竞赛,让学生对化学有更大的理解和学习动力,在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合作意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对化学的理解和学习能力,为化学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更好的渠道,实现化学的教学目标。实验是化学学习中一种重要的、也是必要的教学资源,作为化学教学的主要手段,化学实验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教学资源,让学生学会正确实验,高效地辅助和补充化学教学中的不足。 实验法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学生在进行试验的时候,会观察到实验现象,有时候还会出现很多神奇的现象,由于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会想方设法地弄懂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于是学生就产生了好奇心和兴趣,不断研究和探求,理解相关的化学原理,这样学生就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了。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他们就会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理念,教师就可以顺利的进行之后的教学,达到双管齐下的效果。当代教育是现代化的教育,在新的时代,我们应该顺应教育改革潮流,从实际出发,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不断创新和探究,致力于创建新型和谐化学课堂的工作。为了让学生有兴趣,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化学,教师在确定教学设计的时候,要把化学与实际相结合,让化学教学更贴近日常生活,这样学生在兴趣化、生活化的教学氛围中,不断参与、积极探求,为以后的化学学习打好基础。也只有把化学寓于生活中,学生才能全面提高整体素质,这也是新课改的标准之一。新课程标准能为教师提供理论依据,它作为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体现着国家对教育的本质要求,遵循新课程标准,能够促使学生学会学习,更好地实现化学教学的教学目标。 初中化学小论文:在新课改初中化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我国的环境状况并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已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灾害性影响。1994年7月震惊中外的“淮河水污染事件”,1997年的黄河断流,1998年的长江洪水,2009年2月“盐城水污染事件”,以及年年的沙尘暴等等,其后果已是触目惊心。至于城市的酸雨、近海的赤潮、湖水的干涸等,早已不再是新闻。因此,提高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摆上了国民教育的重要议事议程。而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环保意识一旦形成,对其一生的社会行为乃至对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无疑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是一件事关未来、影响深远的大事情。 一、环境保护的概念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二、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环保”是21世纪的首要课题,随着科学技术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化学污染物,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遭受了严重破坏。地球环境与人类的生存问题密切相关,如今环境保护问题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环境保护与化学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污染物的成分、特性、形成过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等,都蕴含着化学知识。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逐步学会从化学的角度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是每一位化学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是一件事关未来、影响深远的大事情。 三、化学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1、加强课堂教学,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环保基础知识。 课堂教学在化学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化学教师要在课堂中逐点渗透环境保护的知识,使学生在掌握化学知识的同时了解一些涉及环境问题的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学习情景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兴趣是他们学习环境知识的源动力,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该努力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创设真实、生动、直观的学习情景,积极开展和落实环境教育。例如在教学碳的氧化物时,可同时介绍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一氧化碳对空气的污染;当讲解硫化物时,可以向学生介绍酸雨的形成和危害;当讲解到有机物时,教师则可结合烃类的有关知识介绍光化学烟雾引起的几次污染事件、由乙烯聚合反应的内容介绍“白色污染”的危害等。 2、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充分贯彻环保理念。 在化学实验中,同样存在着“废气、废液、废渣”的问题。教师可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的机会,向学生渗透环境保护的理念。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教师要以身作则,在实验教学中检验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1) 控制药品用量。 在化学实验中要力求用最少的实验药品,获得最佳的实验效果,尽量减少废弃物排放。改进实验设备时一个可行的办法,例如在铜和稀硝酸的反应中,可用注射器来代替试管进行试验。注射器装置属于封闭体系,更易于对比观察,而且药品用量比改进前少得多,同时能防止有毒气体NO生成NO2的泄漏而污染空气。 (2)循环回收利用。 在做实验时,尽量减少废液、废渣和有害、有毒气体的产生,实验后的废液、废渣也要尽可能回收利用。实验后要对实验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如金属、纸、塑料等均可回收利用。若不能回收利用的,则应放在规定的地方,统一清理存放。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还能使学生受到直观的环境保护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无害化处理。 在化学实验中,有时会产生有害物质。为防止污染要对这些有害的实验产物做无害化处理。 例如在做有毒性气体(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放出的试验时,可增加尾气处理装置,减少有毒气体排放。又如在做硫粉和氧气燃烧的实验时,可在集气瓶里倒入少量碱溶液,让二氧化硫气体大部分被碱溶液吸收,尽量减少二氧化硫气体对空气的污染。 3、利用课外活动开展环保教育。 要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最好要将环境保护教育延伸到课堂之外。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爱好、特点和兴趣等,有计划地安排一些课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增强环保意识。 (1)开展课外兴趣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组建课外兴趣小组,开展环保课题调查活动。例如组织学生检测大气污染物的体积分数或者质量分数,测定附近河水的酸碱度等。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造纸厂、化工厂,实地考察周边水质环境。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能亲身体验环境污染的程度及其危害性,增强环境观念。 (2)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一方面,教师在可以 学校内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让学生查找有关环保法规。如《大气污染法》、《固体废弃物污染物处理办法》,《水污染法》等,学生通过了解有关法律法规的知识,增进学生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另一方面,老师可我借助各种“纪念日”,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宣传。例如利用3月12日植树节、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让学生们在宣传中了解我国有关这方面的规定和常识,以提高学生在环境管理环境文化方面的认识。 (3)及时向学生传播环境科学的动态。 教师应关注环保方面的有关知识,能够及时准确地把环境科学的发展动态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与时俱进。 总之,利用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越条件。广大中学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优越性,上下一致,通力合作,从小抓起,从我做起,使每一位社会成员都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人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才能创建一个美好的劳动生活环境,才能拥有一个充满生机的地球。 初中化学小论文:使用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材的几点建议 一、不必为了保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面面俱到 初中化学新旧知识体系本身就不具备完整性,基础理论中除了部分基本概念外均未涉足,教与学本身又缺乏认知上的完整性,所以,在进行化学教学过程中不必从化学学科上一味追求知识面面俱到的完整性,或造成教学内容主次不分,详略不当,甚至把选学内容当做必修,或补充某些课外内容。 由于“一纲多本”体制的实施,作为教师使用哪种教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吃透新大纲,严格按新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进行教学,将课时集中到“是什么”、“怎么做”,以及尽量让学生自己去理解“为什么”这些方面。 二、不能为了追求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深度而盲目拔高教学要求 新大纲对初中化学教学内容提出了4种不同层次的要求,这些层次及其比重(用知识要点数表示)分别为:常识性介绍17、了解36、理解8、掌握13。对不同内容所规定的不同层次的要求是师生教与学中在知识的难度和深度上的限定,也是为了从根本上避免盲目拔高。 当然,对学有余力的优生,从开发智力、提高能力出发,提高一点要求是允许的,但必须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实际。 三、不得以新增知识内容为借口,任意加大课时量 鉴于日常生活、科学技术、生产劳动等实际的要求,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材新增加了18个知识要点,它们分别为:选学6个、常识性介绍6个、了解5个、掌握1个。不难看出,新增加部分并没有给教学增加很多困难,实际增多的课时量也很少。当然,必要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仍需占用一定的课外时间,这当然是允许的。 四、不允许为了应付升学考试而离纲离本,大搞题海战术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着眼点是素质教育。为学生打好进一步学习的初步基础虽然也是义务教育的一个方面,但不应变成单纯的升学教育,若离开大纲和课本的要求,大搞题海战术,落入“应试教育”的误区,是违反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的。明确了这些要求,参与教与学的师生完全有理由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与练习,以此来改革初中化学教学,达到提高民族素质教育的目的。 初中化学小论文:加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做法和体会 加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做法和体会《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用)》(以下简称新大纲)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作者教学实践,谈谈在初三化学教学中加强实验教学的做法和体会。 一、领会大纲精神,充分认识实验教学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新大纲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出发,面向大多数学校和大多数学生,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与原教学大纲相比,新大纲在“初中化学教学目的”中除了规定学生需要学习一些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特别突出强调要重视情感领域的教学和对学生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内容方面,从义务教育实际出发,新大纲适当降低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要求,较大幅度降低化学计算的要求,在适当拓宽元素化合物知识面的同时,加强了化学实验,把演示实验列入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新大纲列出的31项演示实验要求教师必须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很好完成(一定要做,不是可做可不做),学生分组实验19个(必做10个,选做9个),要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完成,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做实验的机会”。 在教学要求中除了“使用仪器的技能”?(13种仪器)和“实验操作的技能”(8项)外,还把“要求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初步的结论,并如实书写实验报告”。以及“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安全操作”,也规定为实验的教学要求,体现了实验教学的整体功能,其目的在于转变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真正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改变以往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倾向,纠正为了应付中考用讲实验、背实验代替做实验的错误做法,以及比较普遍存在的只满足于完成规定的实验教学任务而忽视通过实验教学养成学生良好实验习惯,训练观察思维能力和培养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等问题。深刻领会新大纲精神,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化学实验的教学与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情感、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初中学生年龄孝好奇心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的。化学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在教学中主要抓以下三点。 (一)强化演示实验教学 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人教版新教材按照义务教育新大纲规定的31项演示实验内容,在各章节中共安排了85个课堂演示实验。这些实验有的是对化学概念、原理的阐述,有的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分析、验证,有的则属于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对这些演示实验,我全部安排在45分钟课堂教学中完成,并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对部分演示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还作了适当的补充和改进,以增强实验效果。 例如,在§2-1分子这一节教学中,补充了氨的挥发、碘在酒精中扩散(溶散)的实验,加深了学生对分子运动的感性认识,在§1-4燃烧和缓慢氧化的教学中,对白磷的燃烧演示实验进行改进,用球胆向烧杯的热水中缓缓通入O2,可看到热水中的白磷与O2接触后,也开始燃烧,产生火光。演示结束后,我请学生思考3个问题:1.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2.水中的白磷需要什么条件才能燃烧?3.红磷能不能燃烧?接着再补充演示红磷燃烧的实验,将少量红磷放在铁纱网上,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请学生观察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最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归纳总结出燃烧的条件。学生反映这样学既能理解,又记得牢。 又如,在讲述氢氧化纳化学性质时,我补充了氢氧化钠与CO2、SO2反应的两个演示实验,然后提出两个问题:1.为什么烧瓶中的小气球会自动胀大?2.大试管中红色的喷泉是如何形成的?由于实验现象饶有趣味,所提出的问题富有思考性,既使学生认识氢氧化钠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的性质,又与所学的物理知识联系起来,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我在初三化学课堂教学中补充和改进的演示实验约占全部演示实验的五分之一。 (二)开发家庭小实验 新教材配合教学内容,共设置了13个家庭小实验。教学实践表明,家庭小实验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它对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起到一定作用。当我第一次向学生布置绪言课的家庭小实验--观察蜡烛色态、构造及点燃时的现象,并与课本第5页习题3配合作为家庭作业时,学生感到很新奇。而第二次布置家庭小实验——用玻璃杯、饭碗和小蜡烛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第7页演示实验1-1的改进),学生开始产生兴趣,大多数学生在家里动手做了这个实验,有的成功,也有的不成功。第二天到课堂上七嘴八舌询问老师,经过简要解释和指导后,有的同学回家又重复做了这个实验,一旦做成功了,其兴奋之情自不必说,学习化学的兴趣也随之激发出来。后来,每逢做演示实验时,学生往往会问老师:“我自己在家里能不能做?”配合课堂教学内容,我们除了布置学生完成新教材中设计的13个家庭小实验外,还另外补充了十 几个既有浓厚生活气息,又与所学化学知识密切相关,同时学生在家庭中又能够找到材料,独立完成的小实验,作为家庭作业。这些实验按教学进度陆续布置给学生完成。并要求每一位 学生准备一个家庭小实验记录本,把所完成的实验项目、日期、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与所学知识的联系等详细记录下来,半学期检查一次。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老师提出的要求。二十几个家庭小实验的开发,不仅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使学生扩大了视野,培养了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而且由于它们与课堂教学内容同步,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起到促进作用。例如,我把教材第118页铁钉生锈演示实验中的(1)当作家庭小实验,提前一周布置给学生在家里做。到了上铁的性质这节课时,将实验室预先做好的铁钉生锈实验(第118页实验6-1)的三支试管展示给学生看,并请他们与自己所做的家庭小实验结果对照,学生很自然就接受了“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铁锈”这一事实。进而再请学生思考:“一半浸在水中的铁钉,哪一部分锈斑最明显,为什么?”启迪学生对教材第119页讨论题“你认为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进行探究,从而对铁生锈的原因和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有较深入的了解。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验活动 组织化学兴趣小组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很好方式,兴趣小组活动除了举办扩展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内容的专题讲座外,还以做化学趣味实验,制作实验教具、组织参观、进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展开。在小组活动中我尽量发挥学生的特长,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实验。我们学校每年都要举办一次科技节,化学晚会列为专项内容之一。在晚会上表演节目(趣味化学实验、化学小魔术、小游戏等)的都是化学兴趣小组的成员,而观众大多是初中学生。丰富多采的晚会把他们带入五光十色的化学世界,听到“爆竹声声”,学生自然联系到不纯氢气点燃时的爆鸣,看到“空瓶生烟”、“清水变色”,就急着想了解“这是什么变化?” ……兴趣的激发大大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还结合教学实际,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学习§3-1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时,要求学生调查了解“你家附近的河水清澈吗?请问你们父母,在他们当学生时,这条河是不是像现在这样脏?”学习§1-4燃烧和缓慢氧化时,课后布置学生到汽车加油站、仓库观察“严禁烟火”标志,到车站了解哪些物品严禁带上火车。还开辟了“厨房中的化学”实验课题,让学生利用家庭厨房里现有的物品进行实验、观察,如观察没擦干净的铁锅、菜刀表面留下的锈斑;用久的热水瓶胆和烧水壶内沉积的水垢;比较食盐和白糖溶解性的大小;将鸡蛋放入盛食醋的茶杯中观察蛋壳表面产生的气泡以及限用厨房内的用品来鉴别精盐和碱面(NaHCO3)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三、养成良好实验习惯,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注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重要措施。良好的实验习惯应包括:正确使用仪器、规范的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实完成实验报告、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节约药品和实验安全等。我在教学中注意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上给学生进行示范,对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提出严格要求,对如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则加以具体指导。例如,学生在做“实验八:酸的性质”分组实验时,对盐酸与带锈铁钉的反应,在实验过程中不仅可看到铁钉表面的锈斑被盐酸所溶解,铁钉表面变得光亮,而且由于使用的盐酸过量,过量的盐酸和铁会继续发生反应,还可以看到铁钉表面有气泡冒出的现象。因此,在填写实验报告时,我要求学生将实验所观察到的所有现象如实填出并对所产生的现象作出相应的解释,以此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每次实验结束,我都要留出3-5分钟,让学生清洗实验仪器、整理药品,保持桌面整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科学的学习方法的训练和培养,对初中学生来说,需要有教师的指导。学生初学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时,我除了在课堂上演示规范的实验操作让学生模仿外,还将操作要点以“口诀”的方式介绍给学生,如往试管里装入粉末状药品要“一 斜、二送、三直立”;装块状药品要“一横、二放、三慢竖”;液体药品取用的要点是“瓶塞倒放、两口紧挨、缓慢倾倒、加盖放回”;使用胶头滴管应“捏头赶空气、?放手吸试剂、悬空滴液体、管口勿触壁”;以及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两查、两不、两禁止”。 在学习气体实验室制法时,充分利用新教材的优势,从学习氧气实验室制法开始,就向学生提出四点学习要求:1.掌握制取气体的实验原理;2.了解实验仪器、装置;3.学会正确操作方法;4.掌握气体的检验方法,在学习氢气实验室制法时加以巩固。到了§5-4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教学时,则侧重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教材,回忆对比O2、H2实验室制法,归纳出“学习气体实验室制法的思路和方法”,并以此指导对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的研讨,使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又了解了掌握知识的方法并能加以应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不仅知道“是什么”,能够提出“为什么”,继续追问“还有什么”,进而解决“做什么”和探索“怎么做”。当然,限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理、心理特点,学习方法的指导应当紧密结合实验教学实际,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这是义务教育新大纲提出的初中化学教学的目的之一。 就实验教学而言,主要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对实验问题的思维分析能力。强化课堂演示实验、落实学生分组实验、开发家庭小实验,都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的重要途径。新教材重视实验习题的功能,结合各章节教学内容选编了不少有助于启迪学生思维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科学问题能力的题目供学生进行训练。 例如,课本第105页习题2根据燃烧产物鉴别甲烷、氢气和一氧化碳,第96页习题4根据实验现象判断草木灰的主要成分,第175页习题5怎样用实验方法判断生石灰中有未分解的石灰石,第108页习题2能否根据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来证明酒精的成分里一定含有氧元素以及第187页总复习题中的6(6)、10、12、13等题。这些题目我都在课堂教学中予以重点讲评,指导学生如何审题,理清解题思路,把握解题关键。对演示实验和家庭小实验中启发性较强的内容,我要求学生多动脑筋思考,寻找多种方法实验并从中进行优眩。 例如,课本第98页演示实验5-1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在新教材中设置了一道讨论题(一氧化碳尾气如何处理)和一套改进的实验装置。我要求学生根据一氧化碳的性质再设计其它改进的实验装置,一部分学生能提出“用排水法将一氧化碳收集在集气瓶中”的方法,然后我请他们将三种方法进行对比,学生很自然就得出新教材中介绍的点燃尾气的方法为最佳结论。家庭小实验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尤其是当实验内容与学生生活实践紧密结合时,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如观察小泥鳅在装水的汽水瓶中的活动、蜡烛燃烧的现象和产物的判断、酒精在什么条件下能燃烧或使火焰熄灭以及用家庭厨房里的生活用品进行一系列“厨房里的化学”小实验等,都能激发学生钻研科学实验的积极性,发挥出他们的聪明才智。 初中化学小论文:发挥新课程优势突破初中化学教学难点 一 酸碱盐知识的特点和地位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具有起点低,落点高,知识点多,涉及面广,综合性强,易混乱,易忘记,应用更难的特点。我们发现,学习基础和能力差异较大的学生在学习酸碱盐之前,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和学好化学的自信心虽差别不大,但学习酸碱盐之后,就产生很大的差异,不少同学开始对化学学习从束手无策到惧怕、焦虑、厌烦,从此成绩一落千丈,所以说,酸碱盐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成绩优于劣的分化点。酸碱盐知识的教学质量不高已将成为制衡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但是,酸碱盐知识贴近生产生活实际,内含许多新奇有趣的化学实验和充满悬念的性质变化 ,教师便于创设多样的学习情景,开展探究式教学,从这一角度看,酸碱盐知识的教学在发挥教师的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才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突破难点? 二 发挥新课程优势,实施素质教育 1 教师要从思想上更新教育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和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帅作用,要实施新课程,教师首先要准确理解和牢牢把握新课程蕴含的先进理念: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主旋律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实施的核心是让学生参与教学,学生参与教学是其在教学主体地位最基本的表现形式。课程实施关键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前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三者水乳交融,让课堂教学充满创新活力。学习方式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主动参与、欢乐探究、勤于动手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会学,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着、参与者,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教师是学习的共同体,教学是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学习的过程是自我构建,自我生成的过程。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必须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评价的本质功能在于激励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再远有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2 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⑴ 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学习已知向注重培养能力、强调解决未知转变 21世纪是信息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是上世纪的几倍,几十倍,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对学生来说,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学习任务,最重要的是看谁更懂得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解决新问题,对于教师来说,最重要的不只是传授书本知识,而是利用知识作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合做的能力,勇于探究未知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以及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酸、碱、盐教学中的性质探究发现和分析归纳,利用性质进行物质检验、鉴别、提纯、分离、推断、制备正好是培养能力的最好介质。例如:通过组织学生去分析比较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然后归纳出碱的通性,寻找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区分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设计多种实验方案探究铁、锌、铜活动顺序或者探究碳酸钠与氯化铵的多种鉴别方法,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⑵ 从重学习结论向重探究结论的形成过程转变,把探究知识的来龙去脉和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作为教学主线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只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重结论轻过程是违背化学学科规律的过程,导致学生学生将化学看成是一堆堆符号、概念的集合,看不到物质与物质之间、化学与生产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对学习积极性和学生智慧的扼杀。因此,酸、碱、盐教学,既要重结论又要重过程,教师要通过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创设问题情景,组织学生主动去经历新知的探索过程,去体验新知的获得过程。例如:在教学碳酸盐的检验方法时,教师不是把检验方法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设计下列探究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① 做碳酸钠、碳酸钙分别与稀盐酸反应实验。② 写出反应方程式并分析产生相同现象的原因。③ 猜想碳酸钾与稀硫酸反应的现象并实验验证。④ 归纳碳酸盐的检验方法。⑤ 设计并操作碳酸钠与硫酸钠的鉴别方法。 三 发挥酸碱盐知识结构和实验的优势,激发、保持和发展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具有学习兴趣或求知欲强的人,常会废寝忘食,不知疲倦地学习,把学习看成是内心满足而不是负担,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因此,把新课程理念和酸碱盐知识整合成学生倍感兴趣的认识活动,应是突破酸碱盐这个教学难点的行动策略。 1 利用化学美,激发学习兴趣,陶冶学生审美情趣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好的东西能吸引人的注意,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展示酸碱盐教学内容中蕴含的美,使欣赏、追求、探索化学美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巨大动力。酸碱盐知识中蕴含的美有: ①实验仪器美 :玻璃仪器质地晶莹剔透,富有节律的运动变化,就象一件件工艺品,使人产生对称、稳定、优美等各种遐想。②实验物质美: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无论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它的鲜艳颜色,多变的状态给人以不同的美感,特别能引起学生兴趣。如:紫红色的铜、黑色粉末氧化铜、黄色的氯化铁溶液、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等。③化学反应的动态美:铁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铁丝变“铜丝”、酸碱中和滴定时红色与无色的瞬间转变、碳酸钠固体与盐酸反应产生的“冲天豪气”、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产生的“灰飞烟灭”,学生在兴奋惊叹之余,将大脑的思维引向深入,又受到美的陶冶。④化学变化的规律美:酸碱盐各类物质的组成、性质、用途等蕴含着许多妙不可言的规律美。如:酸碱盐的通性及具有通性的原因,金属与酸和盐溶液的置换规律,复分解反应发生判断规律和生成物的组合规律,物质的组成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规律,每一个规律可谓寓意深刻,以简驭繁,既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又美轮美奂(复分解反应的生成物组合规律就像交换舞伴的交谊舞者),学生去发现规律的过程,应用规律去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体验美的过程。 2 利用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知 识能为我们解决生活难题,化学对我们很有意义,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化学素养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已部分了解但还没了解或者很想了解但还没了解的事情最感兴趣,酸、碱、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紧密联系,学生也有很多活生生的有关经验和疑问,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使化学知识从生产生活中来,又回到生产生活中去,可按下述思路展开教学: 第一步,根据教学内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切入,提出问题。 第二步,组织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展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上升为理论高度。 第三步,将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景,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学习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这个性质时,可这样组织教学: 第一步,从联系石灰浆砌墙或展示装石灰水的试剂瓶为什么有白色固体提出问题,氢氧化钙能与什么物质反应?白色固体是什么物质? 第二步,分析原因,设计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的探究实验,归纳反应原理。 第三步,应用反应原理,分析石灰水,石灰浆,熟石灰的保存方法。这样组织教学不但化抽象为直观,化枯燥为生动,而且培养了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 3 创设问题情景,提供表演舞台,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 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希望受人尊重、独立自主、自我表现、自由实践和创新,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些需要特别强烈。怎样才能满足这种心理需要呢?教学中可利用酸、碱、盐性质变化和反应现象的生动直观、新奇悬疑的特点,创设问题情景并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舞台,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发挥聪明才智、展示奇思妙想的快乐;体验到获得成功、别人赞赏的快乐;体验到展示自己特长、自由表达思想的快乐;体验到平等交流,团结协作,亲手实践快乐。 综上所述,新课程的实施,对广大从事化学教学的工作者来说,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种机遇。 初中化学小论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三维目标 目标期望原理告诉我们,只有从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出发,到预设的教学目标的达成为止,才是有序、高效的教学。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所以,教学目标对师生的教与学起着定向、激励和控制的功能。 目前,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目标一般都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展开(合称三维目标)。 1 什么 是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体现。教师要搞清楚课堂三维目标(下位目标)与国家或政府层面指定的教育目的(上位目标)的关系,以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上位目标的具体化就是课程标准,而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就是三维目标了。即使是三维目标,也有不同的层级、学年或学期目标,有单元或主题目标,最后才是课时目标。由于上位目标决定下位目标,因此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必须清楚上位目标是什么,否则就无法把握下位目标的定位。 虽然三维目标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但教师不能机械地照搬课程标准的形式,而是把这作为制定教学目标的重要原则和思路,然后根据教学的内容、学生的学力,来确定三个维度的目标。 2 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三维目标是从课程功能层面提出的,是整个课程实施后所要达到的目标,因此,不能将其简单地分解到每节课中。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是载体,“过程与方法”是核心,是学习方式的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结果。要实现新课程提出的“转变学生过于依赖接受式的学习方式”的目标,就要在实施过程中以知识与技能为出发点,在过程与方法中寻求突破,精心设计展现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究活动。在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获取信息,培养健康、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最终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基础,科学、合理地制定每节课的三维目标。 3 把握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预设的目标只是预期的教学效益,可它不是教学结果的全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考虑最多的是预期的教学效益,而不是生成性目标。但真正的教学结果一定是预期的目标加上生成的目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利用生成性的课程资源,实现非预期的教学目标。总之,预期的目标是教学设计关注的重点,是课堂教学过程的决定因素,是教学结果中可评价的那一部分,也是教学效益的底线。当然,我们也可能出现教师过高地估计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教学过程中坚守不住教学效益的底线,这种教学就有可能滑向“无目标”的误区。 4 化学学科三维目标的内涵 对三维目标的理解要准确把握内涵,例如,“知识与技能”中除了认识的学习之外,还特别强调要重视实验技能的学习,也就是说实验不仅是提供化学事实的工具,而且是学生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该维度还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一些化学计算技能,以及跟化学学习有关的认识、感受和体验的表达技能。 “过程与方法”中提出了两方面的要求:一是掌握化学学习的方法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具体要求学生在化学学习中能够学会运用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对学习内容、过程和方法进行反思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二是认识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培养问题意识。要求学生经历化学知识形成的探究过程,进一步掌握化学探究中常用的、有效的实验方法和手段,提高化学探究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强调问题意识的培养和独立学习能力的提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应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发展学生化学学习的能力放在首位,也就是说,要让学生体验到化学学习的乐趣,逐步激起探索物质世界的兴趣。还要求在化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关注与化学有关的人类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5 化学学科三维目标的特点 不同学科的三维目标会呈现各自的特点,即使自然科学之间也有差异。以化学学科为例。 ⑴ 知识与技能 强调知识与技能的连贯性。如“氧化还原反应”,初中阶段要求“知道”水平,包括从得氧失、氧角度判断氧化反应、氧化剂、还原反应、还原剂,H2的还原性和CO的还原性。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注意到知识的连贯性。 ⑵ 过程与方法 强调过程与方法的实践性。化学是一门实验的科学,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有密切的关系。《课程标准》之“课程总目标”中“过程与方法”要求:① 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简单实验设计能力,对化学知识和实验设计的评价能力,对学习内容、过程和方法的反思能力等;② 让学生认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掌握化学探究中常用的、有效的实验方法和手段,学会观察、记录化学现象以及数据处理等,了解化学原理应用于实际化工生产的方法。上述目标的达成一定是以化学实践(包括化学实验、化学生产等)为载体而是现的,教师不可能脱离化学实践而去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要求。 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本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化学种主要涵盖:① 树立科学的基本道德;② 崇尚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③ 培养民族精神;④ 培养社会责任心;⑤ 塑造团队合作精神等。其实这些方面都是围绕在“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新课程理念下的。 总之,教室在指定三维目标时,一定要把握住化学学科目标的内涵和特点。 6 三维目标的陈述 合理的教学目标,还要借助准备的陈述。三维目标陈述的主要方面有:① 描述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后产生的行为:② 教师期望学生的变化;③ 在一个教学单元或一节课后,对学生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具体的表述;④ 教学活动之后,学习活动预期达到的程度或结果等。 三维目标陈述时还要注意以下方面:① 明确行为主体。学生是学习活动的行为主体,三维目标应陈述学生学习的结果,而不应陈述教师做什么;② 明确行为指向。目标陈述要明确、具体,要可以观测。尽量用确定的语言,避免模糊的、不切实际的词语;③ 明确行为条件。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④ 明确表现程度。表现程度是指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一种程度或要求。如“过程与方法”维度的要求明确分为感受、认识、运用三个层次。 三维目标陈述中可能存在:如行为主体指向不明确,目标缺乏阶段性和层次性,目标太高、太多、太大,对三维目标理解有偏差等。 初中化学小论文:如何抓好初中化学竞赛辅导探索 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抓尖子生培养,是符合教育原理的。因此,竞赛就成为一种有效手段,它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人才培养。在一九九六年全国初中奥林匹克化学竞赛中,我校参赛学生的平均成绩、获奖率为全县之冠。在两名获奖学生中,有一名学生获得九六年陕西省奥林匹克奖。我校还获得户县竞赛优胜学校称号。取得这些成绩,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注意尖子生的选拔。 要在奥林匹克竞赛中获胜,平常就要注意精心选拔好尖子生。只有把那些思维敏捷、求知欲强、善于独立思考、有较强实验能力和好奇心的学生选拔出来,才能在竞赛中取得胜利。如我校学生姜维,她反应敏捷,基础知识掌握牢固,思路开阔,学习兴趣高,笔下快,我就将她定为竞赛候选人。结果她在这次竞赛中一举获得省级奖。 二、在平时教学中,注意开拓学生视野。 常言道:“根深则叶茂”。化学竞赛也一样,学生平时能吸取较多的知识营养,才能在竞赛中得心应手,获取好成绩。因此,我平时就十分注重开拓学生视野。例如,我在进行有关结晶水合物的教学时,启发学生知道如何测定酒精中是否含有水分的方法;在进行二氧化碳教学时,介绍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的原理;在复习置换反应时,介绍铝锅烧水变黑的道理。介绍这些知识,开阔了学生视野,增强了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参赛也就具有一定的优势。 三、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启发式。 对于竞赛学生,要特别注意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要善于运用启发式,防止硬性灌输,如我在做铁的生锈实验时,先演示实验,然后启发学生回答,铁在什么情况下易生锈?学生通过动脑,就很容易得出在与水和空气都接触时易生锈的正确答案。在做水的电解实验时,让学生对产生的H2与O2的体积比为2∶1的现象进行观察,引导他们推断水的化学式。这样,既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又培养了他们的解题能力,还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享受。 四、因材施教,强化辅导。 在进入竞赛复习阶段,我根据这些学生的情况,适当调整他们的学习内容,以满足竞赛的要求。对课本及参考书中的一些简单题,让他们阅读即可。主要是练习一些对他们来说有一定难度的课本上的题或准备参赛的练习题。并给他们提供多种参考书、杂志、资料,以满足他们各自的知识需求。另外,在化学自习课上,专门抽出一些时间,让这些学生研究一些有难度的内容,这对提高竞赛成绩也起到了有益的作用。 五、少讲多做,讲求效率。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因而上课时,尽可能让学生多做实验。通过实验,真正做到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达到熟练程度;对仪器使用能灵活变通;实验程序严密无误。在学校条件极差的情况下,我指导学生做了全部学生实验,对于一些重点仪器及重点实验,让学生反复观看,反复去做,直到全会。 初中化学小论文:初中化学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初中化学由于是新开设的学科,很多教师非常注重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积累,这无可厚非,也很有必要。但教学实践也证明,有些学生记得很多,但越学越困难,反映在记住的知识不会用,特别是对下册的酸、碱、盐部分的学习感到困难重重。在考试中表现为读不懂题意,实验探究题要么无从下手,要么答非所问,严重刺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究其原因,无非是学生对知识学得太死,学生能力不够所致。这与教师在平时教学中重知识落实轻能力培养密切相关。学生能力培养不能一蹴而就,因此,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中,随时都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具体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知识与能力并重 知识的落实与积累非常重要,它是形成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的积累和支撑,能力的形成也就成了一句空话。但光有死记的知识,没有能力,所记的知识将成为僵死的教条,不会用的知识是无用的,或根本谈不上是知识。所学的知识是要用的,而运用知识靠的就是能力。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才能将死的知识学活,才能将知识融会贯通,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同时又是形成和强化能力的过程;有了能力,才能更好地学习新的知识。因此,我们必须在教学中,牢记并始终贯彻知识与能力培养并重的教学理念,将这种理念融入教学的每堂课,每一个环节;只有做到了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并重,我们的教学才算是成功的,才是对学生负责的态度。 二、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逐步形成 有些教师认为,学生知识掌握多了,能力自然就形成了,其实不然,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能力是需要在平时教学中逐步培养的。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中,要将学生能力培养放在突出位置。因为知识的记忆短时间可以完成,但能力的形成需要在平时逐步形成。如我们在做实验时,不能光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住实验现象和操作注意事项,还要注重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几个过程。尽量引导学生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和注意事项的理由,联想具有相同现象的实验,从中找出规律,提出一般结论。再如,在概念教学中,要让学生比较一些概念间的相似性和特点,能运用它们来区分具体事例。在进行性质教学时,要让学生小结不同物质的组成、性质的异同点,得出一般结论。在化学语言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并不断强化巩固,找出书写规律,熟悉物质的命名方法,各反应类型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律等。每一章节学完后,让学生写出章节小结,归纳本章节所学内容及学习体会,先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在全班交流;将优秀的小结进行表扬并张贴,以便同学们借鉴和学习。这样既培养归纳了学生的总结能力,又使学生有了成就感,培养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同时,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收集有代表性的习题,整理出来供大家选用。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和培养,让学生真正形成学习化学和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师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组织教学与能力培养的关系。这两者看起来好象是不相干的问题,实际上组织教学是能力培养的保证,如果组织教学没有搞好,学生精力不集中,不能跟随老师的引导,不能主动地思考问题,能力培养就无从谈起,知识无法真正掌握。所以教师要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将学生的心收回课堂,(论文范文 )让他们跟随老师的节奏,听从老师引导,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师生积极配合是一节课成功的具体表现和保证,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保证。如何组织好课堂教学是教师的首要任务,也是一门艺术。 2.教学方式与能力培养密切相关。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的是陈述语进行描述和讲解,只是教师说,学生听,其实这种没有反馈的教学方式效果是比较差的。学生因为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不能主动思考问题,所学知识很快就会忘记。由于不能将其中的道理想通、想透,听起来好象懂了其实没有真正懂,结果是不会做题。更为严重的是长期被动地学习,养成了吃自来食的习惯,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得不到培养,学习方法得不到落实,不会主动地去学习,只知道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书不知道怎么看,就象看小说一样;复习不知道做什么,这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归根到底是旧有的教学方式带来的后果。因此我们上课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设计时,要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几个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充分思考、讨论得以解决。学生这样学得的知识才是他自己的。在书上能找出答案的,让学生通过阅读自己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和归纳总结能力;这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能让学生主动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不至于上课无所事事,开小差,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3.回答问题时,个别抽答更重要。让学生个别回答问题有很多优点:第一,可以让学生集中精力,因为他们害怕抽到自己,不容易开小差;第二,集体回答时,有很多人都是从众,不懂也跟着回答,不能暴露问题。第三,个别回答,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生的相互补充,使问题更清晰,学生印象更深刻;第四,有些问题可能获得多种答案,既能让学生开动脑筋,又能让学生开阔思路,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好处,也可以及时纠正思维的偏差;第五,很多学生为了回答问题,会主动地去查阅资料,看书预习,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四、能力培养与学科育人 学科育人也很重要,当学生真正喜欢上了化学,他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与化学相关的问题,认真地去钻研化学知识,特别注意身边的事物,将所学的化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学生能力是靠长时间慢慢培养起来的,当我们去埋怨学生没有理科思维时,不妨检讨一下自己,我们是否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力应贯穿于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只要我们改进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能力的养成就会水到渠成。 初中化学小论文:初中化学学习方法指导 化学课是学生在初中阶段较晚接触和学习的一门学科,由于学生的认知程度和学习方法的差别,出现部分学生刚开始学习时很有兴趣,也下功夫,但学习方法不对,成绩总不理想,因此加强化学学习方法指导是十分重要的。 一、认真抓好“预习、听讲、复习、记忆、作业”五个学习常规环节。 1.“预习”: 预习时要注意全面地预习一节教材,把握一节书的整体内容,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初步整体印象,初步了解将要学习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思路,巩固原有的相关知识和概念。同时找到教材的重点,划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带着问题听讲,既能提高听讲效率,又使自己学习主动、有兴趣。 2.“听讲”: 听讲是学好化学的关键,非常重要。初三是化学系统学习的开始,只看书而不注意听讲、观察实验和思考,有的知识很难理解。听讲时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集中注意力 课堂上能不能高度集中注意力,聚精会神听讲,排除一切干扰和杂念去专心听讲是决定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有的学习活动可以服从个人的意志和愿望进行控制,但听老师讲解这种学习活动就不同,它不可能由自己进行有效控制,因为这种学习活动不仅涉及到自己,还涉及到老师和其它同学。因此,在做好预习的基础上,首先要集中注意力要听好课。 ⑵要勤于思考 学生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学习内容,虽然听觉通道的畅通十分重要,但仅仅把学习的主要着眼点放在“听”的方面是不够的。如果仅仅是“听”,充其量是听懂,听懂不一定是掌握,不一定会灵活运用。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听课的时候,不仅要带注意“听”,而且要勤于思考,学会思考,使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力争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和理解所学知识。只有积极思考,才能使自己真正获得知识,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⑶注意教师所用的方法与思路 在听讲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记住教师给出的结论,更应该注意教师得出这个结论所用的思路和方法,这样的听课就能够不断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拓宽自己的思路。那种只知道记答案、得数,只重“结果”而轻“过程”,忽视学习思维方法的听讲是难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 ⑷积极地回答和提出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通常会向学生提出各种问题,有时也会鼓励学生自己提出相关的问题,对此,学生要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参加讨论和回答问题。同时,学生也要敢于提出问题并积极寻求答案,因为“有疑才有思,有思才有悟,有悟才能进。” ⑸养成“先听后记”的习惯 听课的过程中,作一些笔记是必要的,但“听”和“记”毕竟是两回事。要学会巧妙完整地记笔记的方法,课上一定要养成“先听后记”的习惯,将听到的内容加以思考整理,提纲挈领地记录本节的重点、难点,和课本上没有的内容,课后应全面系统地整理笔记,将易错、易混或对自己有启发的地方以及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感受作整理记录。这个过程是提高每个同学的化学悟性也是将知识消化、理解变为自己知识的过程。 3.“复习”: 复习是知识的巩固阶段,它是使学生温故知新,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进一步落实课本知识为自己知识的过程。通常分为常规复习、单元复习和总复习。常规复习指学生每天放学后对当天所学知识的复习,常规复习每天所花时间不多,但十分重要,贵在持之以恒。单元复习是指学生每学一个单元后将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复习,要注意知识的拾漏补缺,重在知识系统性、条理性。总复习指期中、期未或一学年的复习,复习量较大,要重视知识的整体归纳、总结,将知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灵活和综合地运用。复习是一次再学习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再加工和提高的过程。复习时要思考知识掌握的程度,要多思考几个为什么,要做到理解透彻,熟练运用。 4.“记忆”: 化学学科中有不少需要记忆的概念、符号、数据、化学方程式等。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人的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识记过的事物第一天后的遗忘率达55.8%,保留率为44.2%,第二天以后的遗忘率为66.3%,保留率为33.7%,一个月后的保留率为21.9%。自此以后就基本上不再遗忘了。因此,及时复习和记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记忆时注意把一些枯燥无味难于记忆的化学知识尽可能趣味化记忆。如金属活动顺序为:“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可谐音为:“家盖那美丽,新铁吸铅(轻),统共一百斤。”记忆。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可会意记作:“气体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记忆。过滤操作中的注意点在理解后可浓缩为:“一贴、二低、三靠”记忆。 5.“作业”: 作业是学生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即学懂会用的体现,通过做题能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深化、活化知识;能学习解题方法,发展思维,将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做题的过程是学生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再提高的过程,对学生而言,做题后不要满足于解法、答案是否正确,关键在于要理顺所做解题目题的思路、逻辑关系和类型,把握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规律,掌握了规律就能驾驭知识,迁移知识。做题还要善于积累,积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成功经验,二是失败教训。如果把平时练习和考试中做错的题目积累成错题集,每隔一段时间把这些题再重新做一遍看看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把已经掌握的题做上标记进行淘汰,使不会的题逐渐减少,直到减少到零,既有针对性,又节省时间,可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对于解题方法,可以想这道题用了哪些概念和原理,解题的基本方法是什么,不这样解行不行,哪种方法最简捷,这便是“一题多解”。可以想能否通过改变物质、数据、操作顺序或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来重新解答,这便是“一题多变”。还可以回忆一下这道题解题方法与过去做过的题有无相同、相似之处,这便是“多题一解”。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学习方法。 初中化学学科的特之一是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较多而且杂乱,对这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是否准确,掌握是否熟练对学好初中化学课程关系极大。因为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是形成正确实验技能,计算技能的依据,是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基础。初三学生中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不重视,不愿意花时间去理解和记忆,这部分内容也是考试中容易失分的地方。 1. 通过观察实验来帮助理解概念 化学基本概念是从大量的化学事实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如通过观察水的电解和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可以形成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的概念,还可以加深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通过观察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可以形成电离的概念。所以脱离化学事实只是单纯 的背诵概念不可能有深刻的理解,更谈不上能熟练掌握了。 2.找出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进行对比学习 化学概念之间即有本质的区别又有联系,学习时应将相关概念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和内存联系。如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单质和化合物、分子与原子、酸碱盐的概念分别进行对比学习,就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理解概念的组成,注意概念中的关键字、词 学习中要弄清每个概念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何,其中关键部分是什么。如氧化物的概念,包括三部分,一为化合物,二为两种元素组成,三为其中一种为氧元素三者缺一不可,其关键部分是第二、第三部分。再如溶解度的概念包括四部分,一为一定温度,二为100克溶剂,三为达到饱和状态,四为溶解的质量。四部分缺一不可,真正懂了,在判断和溶解度的有关计算题就不会出现错误了。同时,要注意理解概念中关键的字和词。如单质的概念为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关键词是纯净物,如果将纯净物而改为物质,你还判断为单质就是错误的。因为物质包括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就是单质,也可为混合物,如红磷与白磷、石墨和金刚石,它们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但却是不同单质。 三、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方法 (一)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特点 1. 元素及化合物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相互渗透关系密切,要把这两者结合好。如由碳元素组成的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的差异之大,硫酸由于浓、稀的不同而引起性质上有本质的不同。所以必须把物质的性质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联系起来。 2.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内在联系紧密,规律性较强,知识系统都是从单质到化合物,都按存在、性质、用途、制备的顺序进行的。而物质的存在、制备、用途都取决于物质的性质。因此学习中应紧紧抓住物质的性质去带动其余的。如依据氢气的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来推导它的用途、存在而不要去死记硬背。 3.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内容多,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因此在学习中一定要全面分析问题,既记通性又记特性。如HNO3具有酸的通性又有特性: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而生成水。 4.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对实验的依赖性强,大部分化学知识是通过实验获得的。如氧气的化学性质通过与C、P、S、Mg、蜡烛等演示实验使你认识到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所以一定要认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达到印象深刻、记忆牢固、理解透彻。 (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方法 1. 要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如物质结构的初步知识揭示了元素性质特别是元素化学性质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揭示了化学反应的本质,揭示了分子形成过程及化合价的实质。这就为正确书写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2.要总结规律并掌握物质的特性。要抓住典型物质总结出一般规律,同时还要把握住物质的特性以提高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习有机化合物可总结出甲烷、甲醇、乙醇、乙炔、蜡烛等与氧气反应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规律,但各自都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再如学习第八章酸,通过盐酸、硫酸、硝酸的化学性质学结出酸的一般规律,但对不同的酸所具有的特性也要清楚。如浓H2SO4的吸水性和脱水性,硝酸的强氧化性都要掌握就全面了,否则就会出现错误。 3. 要定期整理归纳所学知识,注意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元素化合物知识虽然繁多、零碎,但根据彼此之间的联系可以以某物质为中心将其联系串成一个知识网络,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条理化。 4.将元素化合物中类别相似的知识归为一知识块进行横向比较,辩清异同点使知识更加深刻理解和掌握如H2、C、CO可从具有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比较它们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从实验操作看H2、CO分别还原CuO的操作一样,不同点是CO还原CuO需进行尾气处理。H2和CO的可燃性的火焰颜色不一样,还原性的产物都有金属和水或CO2,从反应类型看CO与CuO的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四、化学计算的学习方法 1.牢固掌握化学计算的基础知识。 基本概念、原理和元素化合物是进行化学计算的依据。若概念不清,原理不明,物质的变化规律不十分明确,就会把题做错。如相对分子量这个概念它只表示一个化学式如H2O的相对分子量为18,5H2O中水的相对分子量仍是18而不是90,再如A+2B=C+2D中已知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22 :9,若生成4克C,同时还有多少克D生成?其中C和D的质量比一定是22:2×9=22:18,然后再进行有关计算。如把C和D的质量比仍按22:9进行计算就是错误的,反映出你对相对分子量和质量的概念还分不清楚。 2.掌握并运用好解题步骤 解题分为三步即审题、析题、解题。审题就是阅读原题,理解题意,要做到"三看清",看清题中所讲的化学过程,看清题设条件,看清要解决的问题,这是解题的前提。析题就是剖析原题,在审题基础上弄清关键词语的含义,对众多事实或复杂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挖出隐含条件及内在联系找出突破口,从而确立解题思路和方法。要做到"三想",想化学过程所涉及的化学概念,所用到的化学原理,想所给条件与所求问题的关系,想有无隐含条件及题目考查的内容。这是解题中最关键的一步。解题是在析题的基础上,根据题意和条件,选择最佳的解题方法,如果用到其它学科知识、方法时,如公式变换,数据处理等要细心,最后还要对结果进行检验分析。 3.注意解题规律和思想,掌握解题技巧 要善于从典型题的分析中找出其特点、规律和思路,能举一反三,要做一题知多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如已知KClO3中氧的质量分数为39.2%,KMnO4中氧的质量分数的40.5%,若各取100克加热完全分解后哪种物质产生氧气多。表面上看KMnO4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比KCl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要大,但要是认真分析抓住完全反应这个关键词语,从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KClO3中虽含氧元素的质量略比KMnO4低,但它的氧元素全部都转化为O2,而KMnO4中的氧元素只是部分转化为O2,从而得出是KClO3生成的O2多。再如有FeSO4和Fe2(SO4)3的混合物测得混合物中S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混合物中Fe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此题可以巧解。即无论FeSO4或Fe2(SO4)3中“SO4”是不变的所以:原子个数比S : O = 1 : 4 ,质量比 S : O = 32 : 64 = 1 : 2 ,设混合物的质量为1,已知S元素质量为a%,则O元素的质量为2a%,那“SO4”的总质量为a%+2a%=3a%, 所以F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3a%。 4.要注意解题的格式 如设未知数时要写成“设某某的质量(或体积等)为x”,而不能写成“设某某为x克”,计算过程中己知量有单位的要带单位计算,计算结果要直接带单位,不要用括号,如单位为克要写成g ,而不要写成(g)。计算质量分数时一定要乘以100%。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要注意按“设、方、关、比、算、果、答”的顺序进行。 五、化学实验的学习方法 1.要重视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老师讲授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课本大多数概念和元素化合物的知识都是通过实验求得和论证的。通过实验有助于形成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 2.要认真观察和思考老师的课堂演示实验因为化学实验都是通过现象反映其本质的,只有正确地观察和分析才能来验证和探索有关问题,从而达到实验目的。对老师的演示实验要细心观察,学习和模仿。要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原理。要认真分析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所以然。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现象。要正确对实验现象进行描述,弄清现象与结论的区别并进行/:请记住我站域名/比较和分析。要会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来推断和检验有关物质。如六瓶无色气体分别为氧气、氮气、空气、二氧化碳气、氢气和一氧化碳气如何鉴别?其思路为从它们不同的化学性质找出方法,用燃着的木条和石灰水鉴别,最后从 现象的不同来推断是哪种气体,要注意回答问题时要先说现象,后说结论。 3.要自己动手,亲自做实验。实验中要勤于思考、多问、多想分析实验发生的现象从而来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独立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要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并能解答一些实验问题。要做到理解基本操作原理,要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正确的操作顺序并能根据实验装置图,解答实验所提出的问题。 总之,只要充满信心,勤奋学习,总结掌握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就一定能把化学这门课学好 初中化学小论文:如何抓好初中化学教学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它同农业、能源、材料、资源开发、国防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对实现我国“四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有关专业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矗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课时少、任务重、内容分散及有些概念极易混淆等矛盾,帮助他们过好基本概念关,实验操作关等,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就自己在多年工作实践中的一些做法,谈点滴体会。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学生认识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 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无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为此我们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论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并感到学好化学知识是多么重要,他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这样做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初中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有时又很集中。如教材中第一章第六节里一下就出现了二十七种元素符号,让学生很难记住,为此我们从讲绪言开始,将需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检查。我们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简化记忆。例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中,应是先通氢气,把试管内空气排净后再用酒精灯加热,当黑色氧化铜完全变为红色铜时,要先撤酒精灯,等试管完全冷却后再撤掉氢气流。这个实验经演示讲解后,我们用氢—灯—灯—氢四个字来表示,使学生很快地掌握,并能完整准确地说出其四个字顺序的含义及为什么。 另外我们还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多地依赖于学习兴趣,其形象识记能力超过抽象识记能力,喜欢动手,再造想象力比较丰富的特点,成立了化学科技兴趣小组,目的即为锻炼学生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能力,从激发兴趣着眼,训练发现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动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例如学习了燃点以后,我们组织了学生做“烧不焦手帕”、“玻璃棒点灯”等实验。在教学中我们还借助于图片、模型、幻灯、电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这些活动的开展消除了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使学生感到化学有趣,乐意学,使智力和能力同时得到了发展。 二、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必须是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下才能真正做到。如果教学中形成满堂灌、注入式的局面,或者教师放任自流,学生各行其是,都不能保证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就初中化学课来说,我们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要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向学生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他们能轻松接受,这必须要下一番工夫。它除了要求教师自身极渊博的知识,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还要在课前充分理解吃透教材,并且还应了解掌握学生,结合学生暴露的问题,瞄准学习目标,深入准确、画龙点睛地讲。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激发思维,扩大密度,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精讲,既要配合教材内容,又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就是要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创造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练到点子上,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学完碳这一章时,我们组织学生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与氧化碳和碳分别还原氧化铜作对比分析,进而明确异同点及可燃性和还原性,进一步复习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等。 初中化学知识主要分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计算四大部分。就拿元素及其化合物来说,知识内容庞杂,涉及到三十多种元素,七十多种化合物和众多的化学方程式,如若把这些知识孤立 地讲,往往会事倍功半。但只要抓住他们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进行归纳对比,形成网络,抓住其实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举动以及接受效果,针对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地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易混淆的地方,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例如在总复习时,我们把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进行综合归纳对比,让学生亲自动手,把常见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和气体收集,集中于气体的制备之中。通过此实验使学生对上述三种气体的性质、用途、制取装置、原理、收集检验等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为此教师还应具有对教材探索、创造和对知识进行筛癣归纳、补充的能力。 另外要加强和改进化学实验,给学生创造条件。教师可设计某一实验、检验内容,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设计完成实验。也可把部分课堂演示实验直接改为学生实验,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有利于化学概念的形成,从而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实验和自学能力。 实验证明,只有在合理地安排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精讲多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还可使课堂教学目标集中,有利于抓重点、突破难点,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初中化学小论文:浅谈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材插图在教学中的运用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化学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除在教材内容的叙述上做到了浅显、易懂外,还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编入了数页彩图和100多幅插图,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直观、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素材,也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新教材插图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运用插图,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教学往往以其独有的奇妙无比的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新教材丰富、精美的插图更增添了化学学科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当学生领到新教材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怀着好奇心,把教材从头到尾翻个够,并被其中一幅幅形象、生动的插图所深深吸引。教师在第一节化学课上就要紧紧把握这一教学的好对机,结合绪言中的内容,指导学生欣赏有关插图。例如,教师可问学生:教材封面底纹是什么“花纹”?当学生还在摇头、疑惑时,教师指出,这些“花纹”实际上是构成物质的、肉眼看不见的分子、原子的图象。学生顿时兴致勃勃、神情专注。进而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封面的四幅画面: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钢铁生产,节日中五彩缤纷的气球、焰火,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桂林溶洞。这些都与化学密不可分。这时学生情绪高涨,兴趣更加浓厚。接着指导学生看彩图中“具有绝热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和“用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制的乌笼”两图,让学生在惊讶中认识到化学世界的神奇、科学技术的伟大。教师要注意创造这种想问不成,想答而不能的情境,引起学生思维,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学习动机。 此外,各章节的实验仪器装置图、各种示意图、物质用途图、古今科技成就图等插图都具有浓郁的趣味性,教师要重视以此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稳定兴趣,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运用插图,加强实验教学 新教材中有关实验内容的插图有近百幅,其中有化学仪器图、基本操作示意图、实验装置图、操作过程示意图等,它们有的是平面图----前视剖面图,线条简单,示意明确;有的是立体图----斜俯视实物图,形象逼真,能清楚地说明一 些复杂仪器的构造和实验操作的注意点。总之,它们直观、形象,一目了然,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好资料。 化学仪器图表示出各种仪器的形状、构造、特点。新教材第195-196页表格中10种化学仪器的图形加深了学生对实物认识产生的表象。另外13种常见化学仪器的示意图,也使学生对仪器有了初步的认识。 新教材中出现得最多的是实验装置图。一幅清晰完整的实验装置图,能够用来表明该化学实验所需要的仪器、药品、化学原理和实验顺序,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示意性等特征。因此,对于确保化学实验有条不紊地进行并获得良好的效果,关系重大,而且对帮助学生学习、记录、复习有关实验内容和实验技能,以及培养学生设计化学实验的能力等均有重要的作用。新教材中,形象、生动的化学实验装置图比比皆是。 例如,第18页图1-11白磷的燃烧,图中两处白磷、一 处红磷明显不同的位置,加上适当的示意,使学生形象地了解了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从第197页图2中学生学到了如何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的方法。第140页图7-3过滤装置图为学生学习过滤操作作了很好的示范。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图,示意清楚,学生不但可以从中掌握实验所需的仪器、药品、反应条件、装置注意点,而且对培养学生实验技能也有很大的帮助。 学生实验中品红的扩散、木炭在氧气里燃烧、配制氯化钠溶液等实验操作过程的图示大大加强了教材的可读性,减少了文字量,这是新教材化学实验插图的一大特色。例如,第215页图29配制氯化钠溶液的图例,将取氯化钠、天平称量氯化钠、氯化钠倒入烧杯、量筒量水、水倒入烧杯、搅拌溶解等操作分别作图示说明,直观性强。这样,操作的连续过程用图示形式表明,使学生在教师示范后,依据教材的图示就可以进行操作练习。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对教材中的实验仪器图进行识图、辨图、改图、说图、选图、释图、连图、绘图等类型的练习,从而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实验能力的培养。 三、运用插图,促进学生对化学概念等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新教材的插图有的集中反映某物质的用途,有的生动地表示物质的组成、构成,有的形象地揭示一些概念的内涵,有的简明地反映某一变化的过程,富有直观性、趣味性和指导性,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启发和点拨作用。 例如,新教材中分子和原子的图象,是科学家用最先进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到的苯分子和硅原子的照片,呈现了物质内部结构的微观世界,使学生对分子、原子的真实性深信不疑。氧化汞分子分解、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更加深了学生对分子、原子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新教材对物质的用途基本上采用图示法,这是一个新突破,既增强了直观性、形象性,又减少了文字量,好教易学,颇受欢迎。例如,氧气、氢气的用途既可使学生结合生活、生产的实际获得感性认识,又可启发学生展望发展前景。玻璃刀裁玻璃的图示使学生不仅了解了金刚石的性质和用途,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起到了示范作用。 在教材中,空气成分示意图简单明了,水在人体中的存在示意图生动形象,浓溶液和稀溶液的示意图对比性强,木材结构示意图变小为大,氯化钠的形成示意图化抽象为具体。一幅幅插图无不内容丰富、形式活泼,使学生在愉悦中掌握化学知识。 四、运用插图,重视科学态度的培养 新教材配合化学科学发展的历史,刊印了拉瓦锡、道尔顿。侯德榜三位科学家的肖像。结合教材内容,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选学内容,并用生动、富有鼓动性的语言介绍科学家严谨治学、献身科学的精神。从道尔顿提出原子概念到原子。分子论的产生过程,认识到任何科学原理的建立都要经过对大量客观事物观察分析,以及对相关资料,数据的归纳整理,经过科学推断提出假设,再经过证实后继续深入研究和具体运用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引导学生不仅要了解原子-分子论的发展史,?而且还要逐步学会这样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200多年前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的装置可以帮助我们领会拉瓦锡当时的实验思路。拉瓦锡不怕失败,致力于科学研究的精神,抓住事 物间的微小差异而做出判断的唯物主义观点和作风,对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有着重要作用。五、运用插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新教材介绍了不少我国古代和现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材料。运用插图,可以将这些材料呈献给中华民族的新一代,激发他们的爱国激情。例如,新教材引用《天工开物》中我国古代利用天然气熬制盐图,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历史材料。 在讲钢铁冶炼时,教师可指导学生看我国古代冶铁图,介绍我国的钢铁史。我们伟大祖国在2300多年以前就掌握冶炼技术,并且是首先使用铸铁和生铁炼钢的文明古国,钢铁生产曾在世界范围内长期处于领先地位。我国1980-1992年钢产量示意图说明我国钢铁工业的飞速发展。1992年的钢产量已达到8000万吨,1994年已突破9000万吨,成为年产量居世界第四的钢铁大国。通过学习,提高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爱国之情油然而生。但是,教师应当指出,我们时刻不要忘记我国人口众多,从人均占有量来说,我们的钢铁产量还是甚感不足,借以激励学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努力学习。 我国化学家的爱国事例举不胜举。教材中刊印了著名化学家、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和奠基人侯德榜的肖像。他潜心研究制碱技术,打破了帝国主义对制碱技术的垄断,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发明了侯氏制碱法,1926年生产出“红三角”牌纯碱获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为祖国赢得了荣誉。教师要以此激发学生爱国之情,鼓励学生树立报国之志,努力学习本领,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初中化学小论文:初中化学学科的素质教育 初中化学学科的素质教育 素质是人们自身所具有各种心理的、生理的、外部形态等方面的稳定性特点的综合,即所谓禀赋。素质教育是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经过教育和训练,使受教育者形成或发挥适应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就中学生而言,就是培养他们具有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全面发展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心理情感、身体条件和劳动技能。 九年义务教育是公民的素质教育。初中化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学科,必须研究如何从学科本身出发来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服务,即通过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培养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使之具备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与此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及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教材比较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大纲》中明确指出:“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以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它改变了以往教材中过分重视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忽视学生能力培养的弊端,而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重视了科学态度、学习方法及兴趣的培养;重视了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及自学能力;重视了通过介绍中国化学工业发展状况及最新成就,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保护环境、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这些都体现了贯彻素质教育的总目标。 中学化学教学如何体现素质教育呢?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要转变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提出的,它们的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不同,即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使学生全面发展,是否使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在如下几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从培养目标上看,素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试教育只重视智育。从对待学生上看,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应试教育只面向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从教学内容上看,素质教育着眼于素质的全面提高;应试教育是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从教学过程上看,素质教育注重启发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应试教育则是教师一讲到底,学生只是听讲。 从教学方法上看,素质教育是师生双向活动,变讲授为训练,优选最佳的教学方法;应试教育则为“满堂灌”,学生被动地学习。 从学生负担上看,素质教育目标是当堂理解,重视学科能力的提高;应试教育是大搞题海战术,学生不堪重负。 从教学效果上看,素质教育的任务为大面积培养合格学生,应试教育侧重个别尖子学生而且多为高分低能,大面积学生不合格。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应试教育是以追求升学率为根本目的的陈腐模式,扭曲了教育的本质,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我们要坚决反对应试教育,毫不犹豫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它关系到我国两个文明建设的水平,关系到我国21世纪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因此转变观念是当前中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作为化学教师应当毫无例外地把素质教育落实在日常教学之中。 首先,要认真领会大纲。新大纲是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制订的,化学义务教材又是根据我国国情、化学学科的特点和中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而编写的。大纲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注重了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传统知识和现代知识,本学科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等各个方面的联系。因此教师正确执行大纲,就能保证化学教学从单纯的以升学为目的的应试教育转变为公民的素质教育,从只重知识传授转变到重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从只重书本转变到理论联系实际,从只重智育转变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 其次,要把素质教育的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中。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制定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学生学习情感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落实,使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都能得以提高。 最后,加强学法指导,注重能力培养,这是教学观念转变的具体体现。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学习掌握知识技能的必要条件,是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学法上的指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使学生的素质得以提高,使素质教育落实在日常教学之中。 二、化学基础知识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在化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中突出观点的教育及科学态度和科学学习方法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初中化学教材是按义务教育大纲编写的,它的体系是必学与选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为主与阅读和家庭小实验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比较科学的体系,使教材延深到了社会和家庭,使化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科学技术、生产劳动相联系,是一本进行化学素质教育的好教材。 因此,深刻理解大纲,钻研教材并且体现在日常教学中,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化学课的讲授主要目的是在教会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制法和用途;通过一些定性的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通过化学计算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定量地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双基知识的同时初步形成用化学观点和化学方法分析和处理 问题的能力。 总之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方法,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上,而不能放在单纯为解题而解题的训练上。要做到这一点,化学课的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可以从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的化学现象出发,深入到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等基础的化学知识,再经过解释、练习,使学生对新知识学得实在,理解深刻,初步形成进一步学习和工作的能力。特别是新大纲和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比原大纲和教材在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方面适当降低,而在元素化合物知识方面适当拓宽;化学计算难度和数量上大幅度的降低,化学实验略有加强。这种变动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符合义务教育培养目标。 例如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除以碳、氢、氧、铁等金属和非金属及化合物知识为主,介绍了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外,还介绍了空气、水、煤、石油、环境保护、能源、人体健康与化学的关系等与公民素质教育有关的知识。这部分知识比较零碎,庞杂难记,在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注意归纳和总结。如在学过H2,O2,CO2三种气体之后,可组织学生利用教材P.115的仪器,让学生选择仪器进行操作制取三种气体,这样从H2,O2,CO2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开始,对实验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及实验中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归纳,然后再通过实验复习H2,O2,CO2各自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实验现象及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等。 再例如:可设计一组C,H2,CO三种还原剂实验对比,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得到系统的认识,从而使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这样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归纳总结,培养了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使他们的能力得以提高,同时促使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 三、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大纲》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化学实验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学中要坚决反对“黑板上画实验,课堂上讲实验,课下背实验”的应试模式,要把教材中选的82个演示实验认真做好。做到课前进行周密的准备,使现象明显,效果良好,让全班学生都看清楚;实验时要做到操作规范化,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从具体观察上升到抽象思维。对10个分组实验应要求学生做好预习,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联想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认真做好记录,填写实验报告,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对于8个选做实验和10个家庭小实验,在课外活动中老师应指导和鼓励学生做,培养他们综合运用知识,善于自学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为保证实验成功,还应进行心理素质的教育。首先,应克服依赖心理,独立完成实验,必须自己拥有第一手资料,亲手做,亲眼看,用脑想,只有亲自参与,才能从成功中得到喜悦,从失败中通过总结得以提高;其次,应教育学生克服胆怯,怕失败、危险的心理,用科学家不畏艰险探求科学真谛的动人事迹教育学生,启发他们大胆实验;再次,还应注意向学生介绍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偶然现象,使他们心中有数,实验时踏实。 教学中应注意化学实验的教学,不断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使化学实验能力得以提高。 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教师必须以师德素质的提高促进自身教书育人素质的提高,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创造出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新的教学方法,研究学法,加强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的化学知识的学习,关心最新化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重大科研成果,以学识水平和教学能力素质的提高,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 素质教育的内涵包括许多方面。我们只有从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出发,在教学中重视双基的同时,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及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实验和自学的能力及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紧紧把握住大纲和教材,才能在学科教学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社会诚信论文:关于我国社会诚信建设路径浅探 论文关键词:诚信;社会诚信;诚信建设;路径 论文摘要:加强我国社会诚信的建设,是时代的呼唤和要求。在我国社会诚信建设过程中,要重视探索并遵循自己的文化路径,注意消除社会生活中拉关系、走后门诸多“潜规则”的消极影响,着力构建社会诚信建设的社会路径和个体路径,着力构建社会体制、群体契约、个体道德修养等方面的保障机制。 一、社会诚信建设的时代背景 首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呼唤社会诚信建设。我国已经到了只有加强社会诚信建设才能够使市场经济得到快速和顺利推进的经济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包括商品的生产、经营、流通和交换,本质上都必须以社会诚信作为基础和保障,因此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诚信的问题就必然日益凸显出来。 其次,在改革开放的国策和全球化的双重推动下,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正在快速融入国际社会,这对我国社会诚信建设提出了严峻的要求和挑战。中国的发展面对的是激烈的国际竞争。国际竞争的基础或前提就是信用或诚信。在开放的全球化市场竞争中,质量是竞争的根本,而诚信则是竞争的基础。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要求加强社会诚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强调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全面发展,而且强调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强调经济、社会、精神的协调发展。也就是说,所谓的发展,不是单一的发展、片面的发展、畸形的发展,而应该是和谐的发展、全面的发展、健康的发展。因此社会诚信和诚信社会就成为了社会发展的根本性目标。 二、社会诚信建设的文化路径 社会诚信的建设应该有自己的文化基础或文化资源。其实,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国经济的起飞,并不是凭空的过程,而是在现有的文化基础之上进行的。中国有自己数千年的文化发展和演变,有自己厚重和深远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源流。 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去理解和表达中国的文化传统。例如,在做事与做人关系上,中国的文化传统强调做人是做事的依据和基础。所谓做人,就是做有道德的人,做有良心的人,做有诚信的人,做正人君子。又如,在物与人的关系上,中国的文化传统轻物而重人。再如,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中国文化传统轻个人而重社会。总的来说,中国的文化传统体现了如下基本原则,这些原则被贯彻到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一是推己及人的原则。中国的文化传统强调内圣外王。内圣是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具有道德操守的圣人。外王是强调每个人都应该行大道于天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条目就是儒家所强调的内圣外王。所以,推己及人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则。所谓忠恕之道,就是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推己及人的肯定的方面,称为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推己及人的否定的方面,称为恕。中国的文化强调道不远人,道就在人的心中,所以求道就不是外求于物,而应该是内求于心。因此无论是求道还是循道,都是从自己或自身去扩及,去推展。二是关系为本的原则。中国的文化传统强调或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谓的以人为本,就不是以个人为本,而是以关系为本。儒家就讲仁者爱人。当然,所谓的仁者爱人并不是说一视同仁,而是强调亲疏有别。这是由推己及人的原则决定的。因此,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对人际关系的处理总是关系有远近,感情讲亲疏。按照费孝通先生的解释,中国人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和强调体现为“差序格局”。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诚与信有其特定的含义和意义。中国文化传统的核心思想是对“道”的强调。但是,道并不是在人心之外,而是在人心之内。这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原则和思想。当然,人心中的道是潜在的,人容易受到欲望的蒙蔽,而迷失自己内心的道。所以,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都强调所谓“返身而诚”,也就是要回到“道”的本身。违背了道,离弃了道,迷失了道,那就是诚的反面,也就是“伪”。 在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中,诚信的含义和功用也有其沿革。历史上中国长期处于在封建的等级社会之中,人与人并不是平等的,所谓的诚信就成为处于社会下层的人对皇帝、对官员的效忠和服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后,开始强调社会的平等,人与人之间并没有高下和等级之分。因此诚信就不再是效忠和服从,而是平等和公平。 可见,诚信有着重要的文化内涵,社会诚信建设有其应该遵循的文化路径。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是要放弃中国自己的文化传统,也不是要全盘地接受西方的文化。在中国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怎样去获取诚信建设的资源,并把这种资源转化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社会品质,是需要我们认真探索的课题。 三、社会诚信建设的社会路径 社会诚信是在人的社会生活中建立起来的。中国传统社会是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社会,或者说是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在中国的传统生活中,所谓社会诚信其实是血缘维系的诚信。在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中,人与人有远近,有亲疏。具体来讲,中国人把日常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分为亲人关系、朋友关系、生人关系。对待亲人,是讲亲情、讲责任,在分配上是讲按需分配。对待朋友,是讲友情、讲人情,在分配上是讲按劳分配。对待生人,是讲利害、讲公平,在分配上是讲平均分配。正是因为关系有远近、感情有亲疏,而对待方式和分配原则等都有重要的区别,所以,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就盛行拉关系、走后门。所谓的拉关系,就是怎么样使一开始的生人关系转变成朋友关系,使朋友关系转变成亲人关系;就是怎么样使没有相互依赖的关系转变成有条件的相互依赖,使有条件的相互依赖转变成无条件的相互依赖。所谓的走后门,就是怎么样按照关系的性质来确定处事的方式和方法:对生人不能办的,对熟人就可以办;对熟人不能办的,对家人就可以办;对家人不能用的不良方式,对朋友就可以用;对朋友不能用的不良方式,对生人就可以用,等等。尽管这种处事方式并不是明文规定的,但却成为制约和支配人的日常行为的“潜规范”或者“潜规则”。显然,在我国社会诚信建设过程中,必须注意消除这些社会生活中拉关系、走后门诸多“潜规则”的消极影响。 除了血缘维系的诚信,社会生活中的诚信还涉及到人际沟通的诚信和人际交换的诚信,涉及到群体生活的诚信和社会发展的诚信。人的社会生活是由社会互动和人际关系构成的。社会诚信决定了人际沟通的效率和人际交换的效果,也决定了社会互动的方式和人际关系的性质。显然,在缺乏社会诚信的情况下,会大大增加人际沟通的成本,大大降低人际交换的效果,也会大大增加社会互动的负担,大大降低人际关系的促进作用。 四、社会诚信建设的个体路径 社会诚信的建设是与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体直接有关的。首先,社会诚信可以体现为个体的道德品性。人的品德决定了人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也体现着人的生活品性和活动方式。因此,对于社会诚信的建设来说,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把社会诚信转变成个体的道德品性和道德品行。这不仅取决于个体成长中的道德养成,而且取决于社会培育中的道德强化。因此在人的社会生活中,重要的是使社会诚信成为个体的立命之本。个体的生存、个体的生活、个体的生存方式、个体的生活方式,都应该与诚信建立起紧密的关系。一方面,个体的社会诚信状况,应该成为直接决定其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社会诚信应该成为个体的生活追求。个体应该把社会诚信看作是自己最为重要的人生追求目标,看作是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基本实现途径。 不同的社会个体构成了社会群体。在群体生活中,无论是群体目标的达成,还是群体关系的维系,也都直接与社会诚信的建设有着重要的联系。在群体的交往活动中,存在着竞争与合作。群体成员之间的竞争有良性竞争与恶性竞争的区分。良性的竞争会提高群体的活动效率,而恶性的竞争则会降低群体的活动效率。社会诚信的建设会促进良性的竞争,减少恶性的竞争。在群体成员的交往活动中,最为重要的是达成群体成员的互惠与互利,也就是使群体中个体利益的满足导致和带来其他个体和整个群体的利益的满足。群体的活动效率体现为群体目标的达成情况。群体中的诚信会使群体成员之间形成良好的相互配合,从而提高群体的活动效率。群体成员的诚信也会极大地提高群体的凝聚力。 五、社会诚信建设的保障路径 一方面,社会诚信的建设会对政党形象产生重要的影响,对政府行政形成重要的约束,对市场经济形成巨大的推动,对社会和谐产生重要的促进,对生活质量产生重要的提升。另一方面,政党的形象、政府的行政、市场化的经济、社会的和谐、生活的质量也会反过来保障和促进社会诚信的建设。 在社会诚信的建设中,社会体制的保障是必不可少的。在我国社会体制的改革和建构中,必须把对社会诚信的强调和建设放在核心的位置上。在社会诚信的建设中,群体契约的保障也同样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正在弱化的是身份的管理,而正在强化的是角色的管理。在角色的管理中,契约或群体契约成为契约双方的重要的责任和义务的约束。因此在群体契约中,就应该包含着对社会诚信的要求和约定,并使之成为契约双方的共同守则和基本的追求。另外,个体的精神境界对社会诚信建设的重要保障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加强个体的道德修养,提高个体的道德水平,也是提倡社会诚信、推进社会诚信、保障社会诚信的最终的落实。 社会诚信论文:政府诚信——简析社会诚信体系的核心 论文关键词:政府诚信;重树;对策 论文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是立人立业立固之本,政府诚信是整个诚信体系的核心和基础.政府诚信是最太的诚信,我们必须从重树政府诚信。打造诚信政府入手,推动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提高我国在世界上的整体竞争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套和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诚信即诚实守信.言行一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古今中外许多历史事实无不说明:诚信不仅是立人立业之本,而且是国家兴衰成败的重要因素。 当前,我国社会诚信建设已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并制定了用五年时间建立起社会诚信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的目标任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也指出:“要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摆在重要的位篮,注意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杜会安定团结”。建立社会诚信体系在我国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是覆盖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的一项综合体系,是理论、专业、技术性很强的系统工程。美国用100多年的时间才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但是依然发生了安达信、安然这种严重失信的现象,可见社会诚信体系是伴随市场经济发展始终的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我国在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加上一段时期内弱化对全民的诚信教育,社会诚信缺失问题严重,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造成很大的损害。现在连法律系统、教育系统、医疗系统都出现了诚信危机,说明诚信缺失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随着我国加人WTO和改革的不断深人,要更好地与国际接轨,融人国际社会必须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诚信经济,诚信是市场经济的“芯片”。诚信是维护市场经济正常秩序的灵魂。没有诚信,等价交换就无从谈起:没有诚信市场秩序就无从谈起,市场经济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现代社会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贵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诚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道德基础、是市场经济的支柱、是现代社会的基石、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本。重树我国社会诚信体系刻不容级。其中,首先要加强政府诚信建设。因为,一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个人等社会主体都是多元的,这其中只有政府是垄断的,是别无选择的,政府若不讲信用,其负面作用比任何主体都大。二是政府是代表公共利益的,诚信产生于社会上人与人交往过程中的公共利益中,没有公共利益,谈不上诚信间题,所以,政府更应该讲诚信,要把诚信作为政府的第一要务。三是政府在公共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政府诚信是最大的诚信,打造诚信政府,取信于民是人民群众对政府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由于政府是诚信规则的制定者、维护者,也是失信行为的裁判者,如果政府的诚信形象和维护诚信的能力出现偏差,整个社会的诚信状况就会出现混乱,因此,政府诚信是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核心,它引导、影响着公众的诚信,决定着社会的诚信程度,一个诚实守信的政府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依法治国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也是保障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基础。 一、政府诚伯缺失的主要裹现 (一)制定兑现政策缺乏诚信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政府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但不少地方在制定政策之初没有认真研究兑现政策的可行性或根本就抱着“先引进来再说”的心态,致使最初制定的政策无法落到实处,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具体表现首先是空头承诺,列出一系列优惠政策,但外商来后情况却完全不同,承诺成为空话。二是有的地方制定了招商引资的奖励办法,但当有人把外商和资金引人后,奖励金却迟迟不能兑现或虽兑现但金额却较当初政策规定的额度大打折扣。三是因地方政府领导的变更,政策兑现断档,新官不认旧帐的情况屡见不鲜。以上种种现象极大地损害了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政府的诚信度在民众的一次次抱怨中逐渐丧失。 (二)应报浮夸,说报政绩 有的地方说假话,办假事,造假账,编假政绩;个别官员隐瞄事实,掩益失误,欺骗上级,蒙骗群众。例如新华网2004年4月14日以《政府谎言诚信缺失“中国长寿第一岛”真相》为题报道:原湖北省那州市梁子镇党委、政府依靠虚报年龄制造寿星,借百岁老人提高知名度,精心炮制梁子岛为“中国长寿第一岛”说明了这一点。 (三)地方保护主义盛行 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及官员受利益驱使,为了局部甚至个人利益,无视中央精神,仍实行地方保护政策,随意践踏市场规则,造成恶劣影响。如,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本地的企业发展和财税收人,滥用行政职权,限制市场竞争,设t各种关卡,千方百计阻挠外地产品进人本地市场,保护本地企业的市场垄断地位。有的政府在本地企业与外地企业发生纠纷时,明显偏祖本地企业;个别地方政府甚至扛着“发展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大旗,为本地企业制假贩假行为充当保护伞等等。这些都导致了政府诚信形象的破坏。 (四)过度干预企业经营 主要表现为:有的地方政府指派行政官员任私营企业的经理,导致产权不清,管理混乱;一些地方政府在国有企业改制中,强行要求效益好的企业在投资、担保贷款、资产重组等方面照顾劣势企业;一些地方政府与企业签订投资合同。只要求企业按合同履行义务,政府应投人的资金却迟迟不能到位,有的地方政府为了谋取个人和部门利益,利用在行政契约中的优势地位.甚至滥用权力,任意撕毁合约,擅自解除合同或协议,漠视企业和个人的合法权益;一些地方政府违规用公共财政资金为企业担保,不顾实际大搞政绩工程,直接成为企业三角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上同样造成了政府诚信的缺失。 (五)官负庸败导致诚信缺失 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不少政府官员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愈演愈烈,成为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政府诚信建设的最大一颗毒瘤。一些政府部门执法人员滥用职权。凡事不依法办事,而是从自己的利益甚至好恶出发行事。例如:据《法制日报》报道:安徽省太和县政府在与该县居民李靖、李茜夫妇为房屋拆迁补偿纠纷而进行行政诉讼的过程中,为了嵌得诉讼竟然把伪造的政府文件作为证据提供给法庭。而且,媒体报道,为了打赢官司而伪造文件的做法在太和县已经发生过不止一次;一些政府工作人员把投资者当成“买单”和“生财”的渠道,不但不主动为投资者搞好服务,反而经常向投资者提不合理要求,使投资者不堪重负;有的政府官员为一己私利,甚至读职、失职,彻私枉法,成为黑恶势力的保护伞,走;到了人民的对立面,造成政府失信于民。 二、政府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政府决策缺乏科学性 我国各级地方政府由于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一些地方政府及部门的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养成了“家长制”和“一言堂”的作风,遇事不先做科学的调查研究,广开言路、集思广益,而是凭个人经验和喜好办事,一人说了算,独断专行且随意性强,民主集中制不能有效贯彻,政府决策不能做到民主化和科学化,制定的政策也就难以体现正确性、稳定性和连续性,为政府诚信缺失提供了温床。 (二)政府行政行为不规范 有的地方政府法律意识、贵任意识不强,只注重行政权力的行使,而漠视政府在权力运行中所应承担的法律、道德等贵任;有的地方政府及部门的行政行为法律依据不足,不依法办事,尤其是不严格按程序办事,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甚至违法行政等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地方政府官员服务意识欠缺,官本位意识严重,不能认真履行服务职责;有的地方政府长期以来习惯于以行政命令代替法律,权大于法的思想依然顽固。以上均导致了一些政府在行政过程中随意性强,缺乏规范性。 (三)政府职能越位和缺位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培育市场体系,监督市场运行,维护公平竟争,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让市场在资源的配置中起主导作用。但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政府的管理职能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管理一些不该管与管不好、管不了的事务。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本应由政府这只“有形的手”进行管理的事务也有一些没有管或没管好。政府职能的这种“越位”与“缺位”不仅造成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也损害了地方政府的诚信,最终必然阻碍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一是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存在不足,规定不够具体,可操作性不强,没有真正发挥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任用;二是由于我国司法机关的财权、物权受同级政府的约束,因而很难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对政府行政权力的司法监督职能也难以完全发挥;三是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是典型的自我监督,难以真正发挥制约作用;四是社会监督包括派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社会团体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由于其监督行为尚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监督意识和积极性、主动性不够,效果也不理想。 三、重树政府诚值的主要对策 (一)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行政 造成政府诚信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法制不够健全是根本原因之一。从法理上讲,诚信缺失本质上是一种违约行为。政府之所以会出现诚信缺失,其重要原因就在于现行法律对于政府行为的规范、监督和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保护尚不到位。腐败现象的发生,一条重要的原因也来自于法律本身的漏洞。因此,必须加强立法,要尽快建立和完善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把政府的行为纳人法治的轨道,使政府行为规范化、法制化,真正做到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真正做到执政为民,从而取得人民的信任。 (二)大力推行政务公开 现代网络社会,传统体制下不公开的政府行政方式已经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必须加快改革。现代民主法制社会,公民对政府拥有的公共信息享有知情权,这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公民保护自身利益的重要手段。只有及时了解国家的政策、法律,获知与自己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种信息,才能对自己的生活做出相应的安排,以趋利避害,有效保护自己的利益。因此,政府信息公开、政务公开、行为透明是现代政府取信于民的重要途径,也是政府诚信的基石。 (三)完善监替制约机制 一要健全人大监督,包括加强人大的自身建设,落实监督内容,完善人大的质询制度、代表视察制度、信访制度等,同时把人大的监督与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等结合起来,增强监督效果。例如各级人大应成立政府诚信监督的专门机构,对政府的诚信缺失进行监督处理。二要加强司法监督,加快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司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做到审务公开、检务公开。三要加强行政机关内部监督,合理界定行政机关内部监督权限,明确各自职责,提高监督效率。四要加强社会监督、新闻监督,提高广大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充分行使监督权力。例如媒体开设“诚信”专栏,保证政府承诺兑现,对不讲诚信的问题进行曝光,形成社会对政府部门承诺监督网络。 (四)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切实加强对公务员的思想教育,培养他们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便他们时刻牢记诚实守信的思想,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同时,深化千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公务员准人、退出机制和培训、学习、考核、奖惩、淘汰机制,全面提高国家公务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夯实重树政府诚信的人和基础。 社会诚信论文:论析社会诚信再造——集体理性的凸显 论文关键词:社会信任;个人理性;文化维度;集体理性 论文摘要:诚信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力量,受制于经济的组织形式和发展水平,并通过共事的遗德价值观和文化背景来维系群体的存在,它比契约和私利具有更加持久、自发的凝聚力。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个人理性、信息不对称及有限次重复博彝是构成失信行为的三要素;从文化渊源上有要引出行为经济学对主流经济学假设前提的革命一凸显集体理性。 一、诚信缺失的缘起一经济学再认识 根据古典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定,每一个具有充分“理性”的人在作出任何一项决定之前,总是要先进行成本与收益的精确计算,一旦发现可能的收益扣除涵盖风险的成本尚存剩余时,将会淇视信誉、道德甚至法律的制约,赚它个没商量。由此可见,古典经济学是不讲“道德”的。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每个经济人对个人利益的追逐,在“看不见的手”的操纵下自然会促进整个社会财富的增长。实际上,亚当·斯密恰恰犯了萨谬尔森一再批判的“合成推理的谬误”,即是说,适合于个体的不一定适合于整体,阿罗不可能定理也表明,不存在与个人偏好完全一致的社会偏好。我们知道,亚当·斯密是极力推崇自由市场经济的,而萨谬尔森则是混合经济的倡导者,亚当·斯密与萨谬尔森、阿罗之间的分歧实质上就是经济学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之间的分歧,古典经济学假设前提中的理性实际上就是个人理性。 然而,经济人的“理性”谋划仅仅是失信行为的主观条件,信息不对称和有限次重复博弈才为失信行为提供了客观上的可能性。 信任无非就是一种期望对方不会利用自己脆弱性的信心,Inkpen和Currall(1998)指出,信任包含了两个主要的概念:信赖和风险。信赖是单方面的意志行为,它使得一方的命运被另一方所控制,而风险是一方因为另一方的不可信性而导致的潜在负产出或负效用。这就是说,当一种信任关系建立时,就意味着其中一方必然要承担对方违背信用的风险,这种风险产生的根,就是信息的不对称性。由于参与交易的双方往往是根据对方过去的信用愉况对其能否守信作出预期,仅凭过去的经毅来荆断未来,因而只是一种适应性预期,而不是综合运用过去和现在的一切可获得的信息来对交易对手的行动策路作出符合实际的理性预期,当交易双方中至少有一方不能作出理性预期时,信息不对称问题就因此产生了。 威廉姆逊(Oliver Williameon)在1975年出版的《市场与等级:分析与反托拉斯的含义》( Markets and Hierar-dries: Analysis and Mtitrtiet Implica-lions)一书中提出了特定关系投资(lationship一specific一investments)的概念,之后,Klein一Crawfotd一Aichian在1978年发表的论文《垂直一体化,可增的租与竞争性合同过程》中也就资产的专用性与“扼制”问题的关系作了深人的分析。这里所谓的资产的专用性就是指,一种资产如用作它途,其边际生产力近乎于零,“扼制”就是指当专用性投资发生时,“投资方”所面临的“被投资方”违背合同的风险或违约事实发生后对其造成的经济损失。威廉姆逊指出,在存在“特定关系投资”的地方,交易成本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旦某企业或个人为另一家企业或个人进行了专用性投资,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受制于人”了,就不得不接受别人违约的风险。风险的大小取决于“被投资方”的诚信程度,而“被投资方”的诚信程度又取决于“投资方”对其信用信息把握的程度,因为“投资方”是根据所掌握的信用信息来筛选“被投资方”的,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筛选条件。所以,如果在一个经济社会中,企业或个人信用信息披露不完善,缺乏有效的信用选择机制,那么“扼制”发生的概率就会大大提高,专用性投资就会变成不可追复的“沉淀成本”,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上述“扼制”问题可以理解为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一次性的非合作博弈过程,局中人对于所有其他对手的信誉品质、策略空间以及支付函数没有充分准确的知识,虽然通过种种协议方式达成了表面上的合作关系,但当博弈展开时,某些局中人为达到个体支付函数的最大化,则可能采取不合作的行动策略,而且由于博弈的一次性,受“扼制”的一方根本来不及作出反应,.它的“沉淀成本”就发生了,可见建立在这种协议基础上的信用关系是相当脆弱的。 可能这种一次性的博弈情形在现实中并不多见,普遍存在的则是多次发生的重复博弈过程。根据弗里德曼一无名氏定理,我们知道,在理想化的无限次重复博弈中,只要贴现因子充分地接近于1,那么就存在一个子博弈完美的纳什均衡,使得参与博弈的局中人均选择合作的行动,从而实现博弈各方的“激励相容”(incentive compatibility )。然而,无限次重复博弈只是一种理想化的分析模型,而对于现实中普遍存在的有限次(n次)重复博弈,在整个博弈过程结束的前一次(第n一1次)子博弈中,违约行为仍有可能发生。显然,博弈重复的次数越多,违约分摊到每一次子博弈中的成本就越小。由此得到的启发是,增加博弈重复的次数,或使参加各方感到交易结束的可能性接近于零,延长重复博弈的时间链条,固然可以降低局中人的失信成本。 另外,经济的不确定性也会增加经济主体违约的可能性。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经营环境的改变使得经营者随时可能改变决策变量,在违背原来达成的协议的同时,将这种不确定性传递给其他的相关利益者,从而引发社会信用缺失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二、诚信的文化维度 信用归根结底是属于经济范畴,代表一种跨时期的交换关系,而信任则是从这种交换关系中抽象出来,并上升到意识形态领域的精神品质。就是说,信任产生于人们的经济交往,本身不是人性善恶带来的结果,而是人的“社会性”在交易方式中的体现,并与经济发展的水平存在一定的正向关系,所谓“仓糜实而知礼节”;同时,信任也受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尤其是伦理道德关系的深刻影响。 社会群体可以借助三种力量来形成,即私利、契约和信任。有的经济学家认为,社会群体的形成可以解释为个体之间自愿契约的结果,这些个体经过理性的计算后得出从长远的观点看,合作对他们有益的结果。在他们看来,信任是可有可无的:文明的私利和立法机制如契约可以弥补信任的空缺,以私利为基础的群体可以随时组成,而且群体的形成与文化无关。尽管契约与私利是人们结合在一起的重要因素,但是最有效的组织都是建立在拥有共同的道德价值观的群体之上的,这些群体不需要具体周密的契约和规范其关系的立法制度,因为道德上的默契为群体成员的相互信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曾经有这样的说法:在欧洲,商务以逻辑为纽带;在美国,商务以法律为纽带;在中国,商务则以关系网或裙带关系为纽带。这句话通俗而又精辟地揭示了三个不同国度里各自的社会信任程度。很明显,欧洲国家的社会信任度最高,经济主体之间复杂的交易关系随着欧洲文明的进化逐渐形成了固定的逻辑模式—内化于人们心理的商业习惯或原则,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那些因个人的机会主义行为而产生的不确定性。其次就是美国的社会信任程度,这种被打上殖民地文化鲜明烙印的信任形式,实质上是尊崇个人主义与宪法、法律制度的美国人在自我与权威之间一种开创性的平衡手段:在发生个性冲突,即人与人之间产生某种不信任时,借助法律制度来规范经济主体之间的交易行为。与其说这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信任方式,倒不如说是人们对于法律、制度的信赖,但不管怎样,这种信任同样可以降低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和交易成本。糟糕的就是我国的社会信任状况,人与人之间很难确立长期的互信合作关系,动辄背信弃义、尔虞我诈,攀露出了小农思想与市民文化在现代开放的文明体系中的馗尬和冲突。社会信任的缺乏,再加上法制不健全,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利益,只好通过天然的血缘关系或构建关系网来建立一种私人信任形式—家族主义信任,或许我们可以视之为社会信任缺失条件下的一种必然的替代形式。 长达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一直是借助儒教的伦理道德准则对每个个人的内在化影响而整治的。这些伦理道德准则界定了各种社会关系的恰当行止,它的核心就是把家庭奉为社会关系最完美的化身,使得家长制作风、宗族观念在华人心目中根深蒂固。在传统中国没有完善的产权制度和正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前提下,牢固的家庭制度便被看作是一种基本的防御机制,可与险恶多变的环境抗争。于是农民只会信任自家人,因为外面的人—官员、官僚、地方当局和士绅等—对他们没有对等的责任感,只有肆意的掠夺和剥削,社会信任仅仅局限于一个家庭,至多只会扩展到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宗族之中,而家庭或宗族作为基本的经济单位,固守着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千年不变。不难想象,中国计划生育的实施、三峡库区居民大搬迁和农村的城镇化进程所带来的宗族组织的弱化,以及自给自足经济的瓦解,无疑会对家族式的信任产生强烈的影响。 纵然社会制度的变迁、生产力的提高强化了个人在自然和社会中的主体地位,但经济生活的模式在传统中国与现代中国却是大致相同的。广泛存在的家族式企业依然秉承着封建家族主义的信任治理机制,它虽能有效解决委托一间题,却因排斥最具能力的人才进入企业而损失了效率,由此产生的困境就是:不能同时实现基于信任基础之上的成本与基于专家能力之上的收益的帕累托最优。而且家族之外的不信任,也阻碍了企业之间的购并、联合,不利于扩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三、行为经济学革命—集体理性的凸显 当代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大厦是建立在这样一个极其简单的人性模式上的:人类就是完全理性地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个人们,将私利作为经济交往的最高原则。然而,这种理性原则加上契约理论并不能解释利他、淡泊名利、人格实现等非理性行为,使经济学仍然摆脱不了自身的“庸俗性”,且显得缺乏足够的人文关怀。然而,行为经济学在20世纪90年代的兴起,堪称一场针对传统经济学的革命,日益显露出“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峥嵘面目。行为经济学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专门研究人类的非理性行为,与专门研究财富的传统经济学不同,它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由于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人的行为受到复杂的社会关系的制约,包括人文、道德层面的归属,从而决定了人的行为并非都是理性选择的结果,有时也包含群体利益的关切。行为论者把握有限理性的尺度,认为经济学中研究的人类行为并非都是卑哪的,除了维护自身利益外,人类心理中还有一些位置是留给利他主义、忠诚、公平和回报愿望的,体现出彰显美德的显示性偏好。可见,行为经济学向人们展示了“经济人”生性活泼的一面,为分析范式由个人主义向集体主义的转变提供了鲜活的典范。 诚信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是一种无形的资本;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它是有别于其他具有自然属性资源的一种特殊的资源,是经济资源组织、开发利用的手段。今天,资本逐渐不以土地、工厂、工具和机器来体现,而越来越表现在人类的知识和技能上,在这个前提下,人力资本的概念开始广泛地被经济学家所理解、运用。社会学家科尔曼( James Coleman)认为,除了知识和技能外,人力资本的另一个显著部分是人们为了共同的目的在一起合作的能力,科尔曼称之为社会资本,它不仅对经济生活至关重要,而且对社会存在的其他方面也非常重要。在这里,人们互相联系的能力又取决于共享规范和价值观程度的高低,以及社团能否将个人利益融进群体利益。于是,从这些共享的价值中便产生了信任。可见,科尔曼把诚信符合逻辑地融人了社会资本的范畴,而且认为它是人力资本的一部分。 本文认为,经济主体之间的诚信合作意味着个体理性向集体理性的扩展,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经济人”之间的利益格局在一定程度上的整和,它不但有利于减少利益分割甚或冲突状态下的外部性行为,减轻资源浪费,而且可以提高经济群体的凝聚力,为增加社会整体的福利提供直接的动力。所以说,“一个公司的信誉一旦建立,就成为一件价值很高的资产,它不能被机会主义政策所破坏。……个人信任和公司的信誉—长期以来它们被看作是‘非经济因素’对经济效率可能是决定性的(埃瑞克·G"菲吕博顿,谢识予(2000)教授曾提出了以内在动因为核心的“经济内能增长原理”,其所谓的“经济内能”,就是由人们经济努力的水平和种类结构反映的,人们经济努力主观愿望的平均强度,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和决定根本特征的因素。而且,积极的社会风气和道德观念、收人分配的公平性、教育发展等都是有利于形成和维护经济内能的重要因素,因此应该采取能够促进这些方面积极变化和发展的经济政策。这样看来,社会诚信是“经济内能”题中应有之义,社会诚信的增进与“经济内能”的提高具有高度一致的一面,因为从经济增长的意义上说,“经济内能”无非就是集体理性在经济资源组织、利用水平上的一种量度。 回顾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我们可以从政治口号和经济纲领中发现集体理性的具体化身,在今天,集体理性就是个体之间诚信合作,共同推动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然而,透过当今市场经济的萦华景象,我们应当看到,由商品经济的发展所推动的世俗化过程,不仅把个人从传统归属纽带中剥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自主行为者,而且以反禁欲的方式,将功利谋划提升为个人现世生活的至上目标,逐渐威胁到理想崇高和社会道德生态。所以,在意识形态领域开展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思想道德教育显得尤为迫切,没有集体理性的支撑,就没有“经济内能”的提高,也就无法保证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协调、健康运转。 四、社会诚信再造—基于现实的思考 以上分析表明,诚信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力量,受制于经济的组织形式和发展水平,并通过共享的道德价值观和文化背景来维系群体的存在,它比契约和私利具有更加持久、自发的凝聚力。因此,要重建社会诚信体系,应必须从经济和文化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正确认识私利、契约和诚信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调节经济关系中的地位。首先,必须承认个人对最大化利益的追求,这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是支配个人行为的基本力量,但个人的利益追求必须是在契约和法律框架约束下的合法行为。其次,必须明确信任是弥补契约不完备性的必要手段。对于那些不可契约或契约成本高昂的经济关系,只能借助交易各方的诚信来保证交易的顺利完成。应当看到,在越来越强调商业信誉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商人或企业已把诚实、守信的商业品质作为持续竞争的优势和提升企业形象的重要手段。 第二,尽快建立和完善企业和个人的诚信体系,构建全国统一、规范的资信网络,以消除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特别地,对于那些寿命短、资金力量薄弱的小企业(这样的企业往往具有很强的机会主义倾向),为避免其在一次性博弈或有限几次博弈中的失信行为,可以结合法人和注册自然人的双重信息进行综合的资信考核,将解散、破产企业的道德责任落实到个人头上。 第三,采取公平的社会政策,缩短个人收人差距,防止出现贫富两极分化。个人信用是社会信用的基础,它代表个人之间的一种交换关系,而这种交换又产生于不同个人之间的比较优势,失去了某种优势,也就等于失去了履约能力,必然会使信用关系发生障碍。虽然比较优势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在价值存在上却是同质的。“民不患寡而患不均”,“无恒产者无恒心”。因此,在提高个人收人水平的同时,防止贫富两极分化,实现个人之间“对等”的履约能力,是提高社会信任水平的一项根本性的措施。 第四,加快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事业,在强化国民对传统文明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基础上,强调合作精神和集体理性。日本裔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认为:一个国家的福利以及它参与竞争的能力取决于一个普遗的文化特征,即社会本身的信任程度。信任作为一种社会资本,与一般意义上的人力资本不同,它不可以通过理性的投资决策来获得,它要求人们习惯于群体的道德规范,并具有忠诚,诚实和可靠等美德,而且它是建立在普遥的社会德行而非个人的美德基础之上的,所以难以改变和摧毁。因此,从文化的角度看,促进社会诚信的建设无疑将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第五,加强中西方文化交流与合作。中国逐步融人世界经济体系的过程,也是中西方文明的不断冲突与融合的过程,因此要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将“拿来主义”和“走出去”方针相结合,加强同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逐步扩大价值观的共同领域,并在此基础上积极促进国际间的诚信合作,以利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社会诚信论文:试析诚信政府建设—社会诚信典范的追求 论文关键词:诚信政府 社会信用体系 政府信用 合法信赖保护 论文摘要: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石和灵魂,政府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应当发挥示范和表率作用,成为社会诚信典范。我们应当充分认识诚信政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诚信政府的基本目标和原则,依靠制度创新去推进现代诚信政府建设,努力克服行政决策和公共管理中的失信行为,打造行为规范、高效、廉洁的诚信政府. 诚实信用,谓之诚信。诚实信用,是各级政府的为政之道,执政之基。现代社会中,政府本身应该建立、遵循诚实信用、信赖保护的准则,成为诚信的示范者。诚信已成为经济交往中最基本准则,这就要求政府在加强对市场主体和市场秩序的监管,对违规失信行为严惩不贷的同时,还要引导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因此社会信用的重中之重乃是政府信用。政府信用,即政府在行政中应坚持诚实信用原则。在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中,政府信用处在核心和主导的地位,必须以政府信用建设带动全社会的信用建设。政府在社会管理中具有号召力和权威性,各级政府既是社会信用的提供者,又是社会信用的受益者,更是社会信用的维护者。建立诚信政府正在成为世人的共识和各级政府的自觉行为。 一、充分认识建设诚信政府的重要意义 社会信用制度的基础是个人信用,重点是企业信用,核心是政府信用。政府信用的建设对企业信用、个人信用具有引导和示范作用,因此,推进诚信政府建设对于加强整个社会信用制度的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参与世界经济竞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诚信政府建设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的必要前提。 信用是由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以及个人信用组成的一个信用体系,而政府本身所担负的引导、监督、管理社会信用的职责,决定了它是一整套社会信用制度建立和维护的主体。“民以吏为师”,一个国家里政府的品质总是影响并成为该民族性格品质的标签。作为社会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监督管理者,作为诚信环境最重要的建设和保障力量,政府的许府自身如不能践约守信,势必会招致企业、个人的竞相效仿,从而导致整个社会信用缺失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如果政府诚信严重缺失,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就会丧失,整个社会将陷人信用危机的恶性循环中。培植政府的公信度,是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关键。因此,政府信用的好坏对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政府信用是政府有效发挥管理社会职能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也是弘扬信用文化、建设诚信社会的基础。所以,建立和健全社会信用制度,首先要从政府做起。 其次,诚信政府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保证。 信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信用经济,这就要求在规范的信用规则基础上,实现市场对资源的合理配置。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扮演了市场制度规则的主要提供者和监督执行者的角色。规则既要得到公众的认可,又要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真正起作用,首先取决于政府的信用度。虽然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是政府、企业、个人三者间诚信行为良性互动的过程,但是,作为其核心的政府诚信就是最好的投资环境,是当今世界吸引投资、发展经济的最重要因素。政府能否提供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稳定、值得信赖的规则,并使这种规则的制定过程公开化、透明化,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随着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过去那种依靠政府制定优惠政策改善招商软环境的方式,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已越来越小。如何大力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杜绝政策朝令夕改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已成为招商引资能否获得最终成功的关键所在。在一个开放的、市场化的社会里,政府诚信已成为决定人力资本和货币资本走向的重要因素。 第三,诚信政府建设是政府取信于民,塑造良好政府形象的理性选择。 政府的威信一靠政绩,二靠信用。政府信用状况表明政府的成熟程度和行为规范水平。只有言行一致、说话算数和政策稳定,政府在群众中才有威信和号召力川。加强和维护政府权威,提高社会公众对政府决策的理解和支持,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政府的行政决策应当充分考虑到社会承受能力,要采取措施,努力将可能对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产生的损害减少到最低程度,不可避免造成损害的,也应当依法给予赔偿或者补偿。建设诚信政府就是要求政府各部门切实转变职能,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努力做到求真务实、决策科学、执行高效、依法行政、廉洁奉公。一个诚信的政府更易发挥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政府的信用度和公信力;而一个诚信受到质疑的政府不易为大众所接受,而且可能进一步弱化政府的信用度和公信力,严重的还会导致政府倒台的危机。政府如果得到社会民意的广泛认同和支持,就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凝聚力,使公众与政府情感沟通,关系协调,问题和矛盾也就容易得到解决,由此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营造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良好社会环境。 最后,诚信政府建设也是适应我国加入WTO的现实要求。 我国加入WTO后,对社会信用特别是政府信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政府签署的160多条人世协议中,有140多条与政府有关,而信守承诺是WTO对成员方的基本要求。如果政府不能信守承诺,就会失去国际信誉,甚至还会面临被制裁的危险。所以我们要尽快熟悉和掌握WTO所规定的游戏规则,并与国际惯例接轨,依照WTO的有关规则行事。WTO的贸易政策审议机制要求WTO成员的有关贸易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必须定期接受其他成员的审议和评价。加人WTO后,很多外国政府和组织对我国政府遵守WTO规则的可信度,提出疑问并表示担忧。我国政府在加人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中,已经作出了两项庄严承诺:一是,确保有关或者影响贸易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政策措施,符合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和我国对外承诺;二是,确保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央的其他政策措施在全国得到统一、公正、合理实施。“因此,在依法享有权利的基础上,严格遵守我国参加的国际公约,履行我国对外承诺,本身就是政府诚信的表现。” 二、诚信政府建设的基本原则 政府诚信不仅是规范人际关系的原则,也是调整社会经济、政治关系的重要准则。各级政府机关应当明确诚信政府建设的原则与主要内容,建设诚信、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 诚信行政原则。除了对行政主体以及全体公务员都必须有严格的行政道德要求外,更要要求他们切实转变行政理念,使之认识到政府的每项权力都来自人民的赋予,必须在法定权限范围内和依法定程序行使权力,违法或不当行使权力必须承担责任。 依法行政原则。确立法治化的制度信用,是建设诚信政府的必要条件。建立规范政府权力的完备法律体系,是解决政府守信问题的治本之策。政府必须依法行政,要在坚持法制统一的前提下,严格贯彻实施法律、法规、规章,并努力做到政府法规、政策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确保政令统一、政策连贯。 信赖保护原则。行政机关作出对人民群众有好处的授益行为后,如果人民群众已经相信该行政行为的效力并且接受了该行为时,政府不能撤销该行政行为。如果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则必须对受益人受到的财产损失给予补偿。因为证照持有人或利害关系人已经对政府行为产生信赖,且其信赖产生的财产权益应受到保护,这是很多国家立法规定和司法活动前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 信息公开原则。开放政府信息资源是保障公民知情权和提升政府信誉的有效途径。政府必须让公众了解政府机构的设置、人员安排、职责权限、权力的运行规则和方式,参与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进一步加大政务公开化、透明化的力度,确保“阳光政府”真正取信于民。 三、建设诚信政府的制度支撑 诚信不仅是个人行为,而且应当是一种制度安排。目前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一些政府失信的行为存在,表面上是道德缺失,实际上是制度缺失。政府诚信源于道德层面上的规范,但是,一旦道德难以维持信用的时候,政府诚信就需要靠行之有效的制度来支撑。 1、市场诚信制度。市场经济本身对社会信用有着内在的要求,市场经济愈发展愈要求人们诚实守信。一个相对稳定的政策环境与市场经营者的利益密切相关,企业信用在经济活动中降低交易成本作用的发挥,就是企业基于对于国家制度的信任,也即对于良好的政府信用的依赖。如果政策不稳定,会造成产权关系不确定,经营者难以预期未来的利益,从而诱发经营者追求眼前利益,采取短期行为。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为“裁判员”,要依法对信用中介机构进行有效的监管,以充分保证资讯的真实性和全面性;还要加大对欺诈、制假等违法行为和违约者的打击力度,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更要有一套规范政策的制度,确保政策的透明与相对稳定。 2、权力规制制度。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的廉洁是政府信用的重要体现,政府权力的运作状况关系到政府的道德形象,所以,要建立科学的权力运行机制,对权力运行进行必要的监督和制约。应该按市场化要求,建立廉洁、高效的权力体系,逐步规范权力进人市场行为;实行职权分解,注重以权制权,建立相互制衡的权力构成体系。适应公开化要求,建立权力运行外部约束体系,为有效监督权力创造条件;增强其权力责任意识,强化对权力行使者的责任追究;建立岗位轮换制度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建立适应法制化要求的权力运作保障体系。 3、政府承诺制度。政府对社会作出承诺,是政府履行职责的一种方式。政府一旦作出承诺,就要兑现,取信于民,不能轻诺寡信。政府承诺要制度化和规范化,要对随意承诺且无法落实的机构与官员进行处罚。可以考虑制定一套较为完善的对公务员承诺制度的奖励、惩罚和监管的制度;继续在政府职能部门和有关窗口单位全面推行服务承诺制。对公众的效忠应该先于对任何特定机构或官员的忠诚,这样会提高公务员服务的可信度。当一个政府“公开承诺,有诺必践”时,我们才能期待更多的市场主体把诚信当成自己参与社会的应有之义。 4、政务公开制度。进一步推行和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加大政务公开化、透明化的力度,打造“阳光政府”,是提升政府信誉的有效途径。从政府制定政策措施的抽象行政行为到实施行政管理的具体行政行为,都要诚实守信,依法办事,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让公众了解政府机构的设置、权力的运行规则和方式等,参与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在国外,政务公开不仅是一项法律、一项制度,更是一项基本的原则和伦理。一些西方国家制定的《阳光下的政府法》、《信息公开法》等,对我们有一定的参考作用。要完善政府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听证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预告制和通报制。通过设立政府网站、建设“电子政府”等方式和途径公开其政务运作过程。通过政务公开,还给群众一个知情权,可以使政府行为有效地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政府真正取信于民。 5、行政程序制度。诚实信用原则本身只是一种抽象的道德观念、法律意识,行政法上实体的权利义务关系只有通过行政程序才能具体化。诚信政府要真正保护行政主体与相对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就必须有相应的行政程序作为保障。首先,行政程序必须是诚实信用原则的法律化、具体化:只有体现信任精神的行政程序,才能保护具体的信任关系。其次,要建立完备的行政程序制度,如告知制度、期间制度和回避制度等。另外,完备的行政程序要求各程序制度之间的衔接和协调,而不能脱节、交叉和矛盾,否则,程序上的真空和冲突就无法使诚信原则落到实处。就目前而言,我国民法通则和合同法虽然都规定了诚实信用原则,但诚信原则还不能作为一项法律原则适用于行政机关,只能是在将来制定行政程序法典时将诚信原则和行政信赖保护原则作为基本原则规定在其中。 6、政府责任制度。政府诚信建设还取决于政府是否有健全的责任制度。建立责任政府,已成为当代世界各国发展民主政治的趋势,也是建立政府信誉的重要途径。完善行政监察、行政问责、行政投诉制度,加强监察部门、社会、企业和社会公众对行政机关和公务人员的监督力度,要对失信严重、造成损失的公务员严肃处理。有必要建立包括道德责任、政治责任、诉讼责任和侵权赔偿责任的政府信用责任体系,完善公务伦理立法,形成行政行为失信责任追究和惩罚机制。 社会诚信论文: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制度的建立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发展,诚信越来越被政府、经济界所重视。市场经济,说到底是一种公平竟争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更是一种诚信经济。诚信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良好的诚信制度是市场经济平稳运行的根本保障,是市场经济的黄金法则。诚实信用是经济法律关系得以维持和发展的基本要求.是现代文明的基础与标志。当前我国经济建设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所需要的发展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用建设,诚信环境正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视高度。由于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一些企业不遵守诚信原则,经营缺乏诚信,存在的信用缺失问题,已严重影响和困扰了企业经营和市场经济秩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一、我国诚信制度现状及其根颐分析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经济开始逐步走向成熟。经济的腾飞对国家和人民来说是必要的.但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产生了仅重视经济增长,而忽略对维系市场正常运转的诚实信用的重视当前,社会上出现了人们社会信用低下,政治领域的腐败,经济领域的制假贩假、虚似宣传、虚假广告、合同欺诈、拖欠货款、恶意逃避债务、骗税骗汇、对产品服务的承诺敷衍搪塞或者是干脆拒不兑现。失信的严重性还远远不止于此,在这场危机中,本应最具有公信力的上市公司有许多为获益于一时,以长远利益受损和丧失诚信为代价,进行暗箱操作,利润造假,业绩虚报,以至于诚信问题已经成为目前中国股市和上市公司的毒瘤,也是股市长期低迷的原因之一。这些都强烈地预示着社会诚信愈识的薄弱,败坏了我国社会风气和改革开放形象。社会信用被无情地践踏,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影响了经济的健康运行。有专家分析,由于我国市场交易缺乏信用体系,使得国内生产总值的10%-20%成为无效成本。健全社会信用、培养公民的诚信品德是事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顺利推进的重大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任务,也是具体落实“以德治国”方略的基础工程。 诚然,我国在市场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失信行为并非是市场经济所固有的,而是由于市场经济发育不成熟导致市场规则不完善造成的。自从我国确立走市场化道路后,我们不仅承认人们追求经济利益的合法性,而且以经济利益为动力来激励人们不断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但受环境、知识等因素的制约,目前市场规则还不完善。有市场就会发生欺诈现象,这是古今中外任何市场都无法避免的。但从本质上看,违信现象并不是市场本身的必然属性,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说市场经济是交换经济,人们在市场上进行的交易也是信的交易。诚信是维系交换行为的无形纽带,失去这根纽带,交换就无法正常健康地进行。我们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这里的“有序”,核心内容就是讲诚信。诚信是市场秩序的支柱,是市场繁荣的基石,失信必然损害市场,丧失市场。市场经济当然要讲利益,但这不能成为不讲诚信的理由。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诚信的作用越发明显与重要。 通过以上对诚信危机的剖析,笔者认为,导致当前我国社会中产生诚信危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一套统一健全的诚信制度体系。目前,企业对诚信制度没有真正做到充分认识,只能依靠自律意识规范经营行为,但是很难达到形成统一诚信体系的要求。二是信用制度建设方面的立法滞后,对失信行为的约束惩治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诚信制度立法及有关法律在对失信行为的监管方面还存在制度漏洞,惩治不够严厉。在执法中对违反诚信制度的企业存在以罚代法、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现象。这些行为产生的后果,势必造成更严重的企业失信行为。三是当前出现的失信行为,也与行政规则对市场规则的损害有关。市场经济是产权独立的市场主体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展开充分竞争的经济,为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就需要一个中立的裁决者制订市场规则,并按照该规则规范市场交易行为。有些地方政企不分,政府习惯于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尤其是个别政府官员在履行裁判员职能时吹偏哨,甚至吹黑哨,有意无意地充当失信行为产生的温床或保护伞。例如,在制订规则时把保护特殊部门或特殊利益集团的利益写人特别保护条款,从而丧失公平性;在执法中有时会实行区别对待原则,不能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些地方政府保护本地企业造假、违约等失信行为;甚至某些个别执法者收受贿赂,在仲裁经济纠纷时为行贿者谋利益。 二、建立城伯翻度的几点描施 (一)加强诚信宣传教育,共铸诚信社会 要在全社会进行诚实守信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对诚信重要性的认识。信用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建立一个信用制度,维系良好的信用关系,形成健康的经济秩序,需要每个公民来遵守。因此.要在全社会开展相应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全社会的人们都认识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强化“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形成诚信的良好社会风气。同时对企业进行“自觉资本主义”理论教育,来充实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理念,即通过确立新的财富准则,使得企业模式从对物质方面的贪婪转向对人的普遍关注;兴起“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即主张兼顾企业、员工、社会共同体和环境的利益,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首位,既肯定和允许追求个人的局部利益,又要强调社会责任和全局利益,对高尚道德行为坚定不移地遵守。 (二)建立和完善一套符合国际规范的社会信用体系和机制 面对全球化压力,各国在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法律制度方面正展开激烈竞争,我国要想在这场竟争中取胜,就必须建立起一套符合国际规范的社会信用体系和制度。 1.要建立社会信用信息系统。建立对市场主体的信用状况进行记录和评价的社会信用体系,把各种与信用相关的社会力量和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共同促进社会信用的完善与发展,以制约和惩罚失信行为。随着社会信息系统的实施,社会信用信息系统对企业和个人有了确定标记,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记录有了唯一性。如个人基本操行记录、社会信用度记录、银行特别记录、查询记录及异议记录等,有人称它为现代社会的“经济身份证”。一旦个人与企业行为不佳,如“欠债不还”、“恶意透支”等,将在“经济身份证”上留下一段时期,甚至终身的“污点”,让有不良记录的付出代价,直至名誉扫地,寸步难行。 2.要建立健全信用管理和保障体系。发展我国的资信评估行业,建立健全信用评估体系,建立起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以及规范的信息传递和披露机制,增强经济主体诚信状况的透明度,使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状况真正成为其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据。同时建立健全公证机关、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机构,发挥他们在信用维护中的作用。中介组织必须公正,从业人员素质要高,有能力执行和维护信用制度的建立。 3.要建立相应的约束惩罚机制。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充分发挥媒体等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给失信行为以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加强企业内部监督,建立健全企业自身的监督约束机制,使任何不守信行为都受到多重制约;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资信公司等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作用,加强会计、审计的监督检查;加强和完善信息披露和信息传递机制,增强市场行为的透明度。 4.建立信誉协会。通过信誉协会来倡导和推动“政府筑诚信,企业守信用,个人讲信誉”活动的开展和制度建设;研究社会诚信公德教育和信誉守则规范保障体系;倡导诚信不仅是一种道德约束和法律规定,更应成为人们的一种行为方式,使诚信成为建立在信息充分披露基础上的一种社会体系。 (三)率先垂范,构筑诚信政府 在各类诚信中,最重要的诚信是政府诚信。从政治方面看,作为社会关系的主要支撑点,政府的诚信度决定了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从社会经济活动方面看,政府也是市场经济的一个主体,政府如失去诚信,经济活动就会一片混乱。从国际关系方面看,一个国家的声誉取决于政府诚信的国际认知度。因此,政府诚信处于社会诚信的核心和主导地位,是第一诚信。诚信制度建设必须从政府做起,搞好第一诚信,其他的诚信才有基础。通过建立健全相应的法规制度,规范政府行为,政务公开透明,各项政策要具有连续性,要一诺千金,不能朝令夕改;对于政策执行情况要有跟踪监督;建立任用干部的道德机制,领导干部要带头讲诚信。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要求,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必须落实到行动中。尽快建立公务员信用档案和失信责任追究制度,并把诚信建设与反腐倡廉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不会失信于民,才能在全社会形成讲诚信的风气。 (四)加大信用立法力度,严格依法办事 1.要完善信用制度的相关法律建设,加强信用立法。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建立了一些规范市场和经济行为的法律法规。如现行(合同法》、(民法通则》、《刑法》等法律,对规范市场交易行为提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但还是远远不够。如在市场经济中,许多严重危害社会和相关经济利益的失信行为,用法律原则来处置尚有诸多不确定的地方,需要细化法律规定来进行调整。特别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违背《合同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行为未做出具体规定.只是笼统地指出“应承担违约责任”。信用制度是各种信用因素的统一体,国家要对信用制度作一个统一的考虑,要制订出信用制度的法律框架。这个法律框架应涵盖社会经济行为的各个方面,对规范市场行为提出明确的总体要求。对各种经济失信行为的法律处置.要有详细的司法解释,使市场监督执法部门在处理具体失信行为时有所遵循: 2.严格按法办事,加大执法力度。行政执法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管责任,规范监管制度,理顺监管程序,加强市场的监拼检查,对企业和个人的纳税行为、守法状况、财务管理状况等进行严格登记,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违信造成严重后果的,不仅要在经济上追究其责任,还应追究其法律责任.促进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用法律的手段维系社会信用.严肃市场行为.维护诚信原则和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要强化国家对法律裁定的强制执行力度,各行政主管部门和执法部门应相互支持,密切合作,强化协调,形成合力、实践证明,利用法律这种有利武器,是维护市场诚信原则和制度权威性的重要手段。 社会诚信论文:诚信税收:公民道德、政府信用与社会和谐 【论文关键字】诚信 税收 公民道德 社会 【论文摘要】诚信税收是诚信这一概念在现代税收管理领域的延伸,诚信税收包括诚信纳税、诚信征税和诚信用税三个方面,三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诚信税收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依法治税是实现诚信税收的必要条件和保证。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两千多年前,诚信已被儒家视为“进德修业之本”、“立人之道”和“立政之本”。在西方,早在罗马法中,诚实信用作为道德领域的规范就己被引入到法律领域。今天,无论是作为道德领域的规范还是作为一个法律原则,诚信都要求人们在各项社会活动中,尤其是在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时,必须做到诚实和守信。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实行依法治税能有效保障税收工作的顺利完成,但从更高的要求来说,应广泛推行诚信税收。诚信税收是诚信这一概念在现代税收管理领域的延伸,诚信税收包括诚信纳税、诚信征税和诚信用税三个方面,这对纳税人、征税人(或税务机关)、政府等三者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诚信税收: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纳税人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法人单位,另一种是自然人。自然人在法律意义上讲就是公民。而法人单位是一种组织,是法律给予的具有一定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的组织,不管什么单位,总是有自然人存在,具体的纳税操作总是由自然人来完成。征税方是政府,政府征税机关的工作人员首先是国家公民,其次才代表国家征税。所以,不管从那方面讲,税收行为总是与自然人(即公民)联系在一起。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制定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20字基本道德规范,诚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纳税人诚信纳税、征税人员诚信征税就是公民具体落实基木道德规范中“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的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生动体现,诚信纳税、诚信征税会赢得社会的广泛尊重。每个公民都应用法律和道德规范来引导和约束自己的涉税行为,自觉增强诚信纳税、诚信征税的道德观念,树立纳税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争做诚信征税的时代楷模。所以,诚信征税和纳税是公民遵守基本道德规范要求的一部分。 二、诚信税收: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古往今来,税收始终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与国家、企业、公民紧密相联,息息相关。税收具有筹集国家财政收入、调节经济以及分配的职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国家通过税收征管实施社会收入再分配,安排公共支出,统筹用于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通过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强社会保险费征管以及个人所得税征管,可以调节收入分配,缓解分配不公,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诚信税收,首先是要求政策制度和谐,即实施中性稳健的税收政策,坚持法治、公平、高效的税收理念,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税收制度,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次是要求征收管理和谐,即征税人要牢固确立依法治税是根本原则,组织收入是中心任务,制度创新是前置条件,细化管理是重要基础,重点稽查是关键环节,从严治队是本质保障的观念,不懈努力实现税制设计预期;再次是要求治税环境和谐,纳税人依法纳税,征税人依法征税,用税人依法合理高效用税,管税人严格依法管税,努力营造良好治税环境。诚信税收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是政府利益和民众利益相结合的重要内容。新一轮税制改革明确了“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税管”的改革原则,不仅符合科学发展观,而且有利于和谐诚信税收环境的营造。 三、诚信税收:诚信纳税、诚信征税和诚信用税的辩证统一 诚信税收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税收信用。税收信用是建立在税收法律关系中,由规矩、诚实、合作的征纳行为组成的一种税收道德规范。结合道德体系来分析诚信税收,至少包括诚信纳税和诚信征税两个方面,而不是单方面要求纳税要讲诚信。诚信税收是对纳税人和征税人的共同要求。对纳税人而言,诚信就是体现在实实在在地依法纳税上,做到不欺不瞒、账目真实、申报确切、缴款及时;对征税人而言,就是要切切实实做到执法公正、不徇私情,保护纳税人的权益,为纳税人创造公平、公开、公正的税收环境。纳税人的诚信,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征税人的诚信上的。作为征税人,必须有“执法让国家放心、服务使纳税人满意”的观念,做到不多收妄收,不以势压人,不收“人情税”、“关系税”;公开办税,维护纳税人的知情权;公正执法,维护纳税人合法经济利益;公平征收,维护纳税人平等竞争权。只有征税人的诚信,才能引导、促进、提高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只有征纳双方诚信合作,携手共进,才能营造和谐的税收环境。在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之下,诚信征税还要求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诚信,保证中央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不得截流、套取中央税款。诚信纳税和诚信征税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形成诚信税收机制。此外,除了征税与纳税这两个主要因素之外。诚信用税也是整个诚信税收体系的一部分。诚信用税要求税款的用项符合民意,税款拨付的过程必须可信,税款使用应真实有效。诚信用税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益,树立高效廉洁的政府形象。 四、诚信税收:依法治税的目标和内在要求 依法治税和诚信税收都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两者都是社会对税收工作提出的要求,虽然要求不一样,但是它们在目标上一致,在内容上互补。 1、诚信税收对税收征纳的要求高于依法治税 依法治税反映的是税务机关依法治“权”,依法治“官”,依法治“内”;诚信税收在强调依法治税、诚信征税的同时,还反映了纳税人为消费公共品应当给予国家的一种“税收价格”。依法治税强调的是法律至上,是对税务部门和税务人员的法律约束;诚信税收强调的是以信用为本,不仅要求征税机关和税务人员诚信于税收法律制度,依法征税,遵守职业道德,而且,还要求纳税人要依法、诚实缴纳税款,对纳税人也是一种道德约束。诚信税收是对过去税收征管工作强调依法治税要求的补充和完善,诚信税收对税收征纳的要求高于依法治税。 2、依法治税是实现诚信税收的前提和保障。 要营造诚信税收的社会氛围,首先要创造公平的税收法治环境,没有良好的依法治税环境就无从谈及纳税人的诚信税收行为。同时,诚信税收是依法治税的目标,通过依法治税,对不诚信征税的税务人员施以惩罚,使他们感到不诚信征税就要负相应的法律责任,让诚信的人更加诚信,不诚信的人变得诚信。倡导诚信税收并不排除依法制裁涉税违法犯罪行为,而是要让以身试法者得不偿失。 3、诚信税收是依法治税的基础。 诚信纳税是全面推进依法治税的内在要求。实行依法治税与以德治税的紧密结合,是实现社会纳税环境根本好转的必由之路。我们一直讲依法治税,如果有了纳税人诚信纳税的基础,不多缴不该缴的税,不少缴该缴纳的税款,就有了依法治税的基础,当每一个纳税人都能诚信纳税,依法治税的工作就能顺利推进。诚信税收有助于依法治税,如果真正做到诚信税收,靠纳税人的诚信纳税可能会不需要大面积稽查就会实现良好的税收征管秩序。现在税务机关执法成本高,执法难度大,主要是诚信税收的基础比较弱。 从形式上看,依法治税与诚信税收两者的侧重点和角度不尽相同,但就其本质却是同一的,目标都是为了维护正常的税收秩序、市场经济秩序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就依法治税的实体价值而言,既包括着公正、平等原则,也包含着诚实守信的价值取向。诚信税收是依法治税的根本要求,而依法治税是实现诚信税收的必要条件和保证。 总之,诚信税收、和谐社会是全社会共同的期盼。我们每个公民、每个纳税人、每个征税人都应该讲道德、讲责任、讲和谐,努力营造依法诚信纳税和依法诚信征税的良好氛围,为纳税人提供全面、高效、便捷的优质服务,为建设我们的“和谐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社会诚信论文:我国传统社会诚信机制对当代的启示 论文关键词:传统社会 现代社会 诚信 社会机制 论文摘要:诚信是任何社会都不可或缺的重要道德规范。在我国传统社会特定的背景下,诚信成为社会普遍遵守的行为规范,这是与传统社会的熟人社会背景、系统而具体的道德规范、一元的儒家文化价值观等密不可分的。面对当今的社会诚信问题,我们应该通过借鉴传统社会的诚信机制,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加强合理的制度建设和弘扬社会主义文化主旋律等途径,建立我国当代社会的诚信机制。 “诚信”,顾名思义就是诚实守信,就是格守信义、信用和信誉。它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当今社会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道德规范。可以说,现代社会是诚信经济的社会。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和要求,也是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我们如果正视社会现实,就不难发现当今社会存在较为普遍的社会诚信缺失问题。笔者通过借鉴传统社会的诚信机制,设想我国当代社会诚信机制建立与完善的途径。 一、我国传统社会的诚信机制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崇尚诚信的传统,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把“信”视为最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信”既是做人和交友的基本要求,也是治理国家的伦理手段。上自约束皇帝的“君无戏言”,下至约束百姓的“言必信,行必果”,这些都是诚信这一要求在当时的具体体现。诚信己经成为传统社会的一种道德风尚并且代代相传。 我国传统社会之所以能够奠定比较牢固的诚信基础,主要原因有三个。 第一,小农经济造就的“熟人社会”是维护传统社会诚信规范的物质基础。传统社会是小农经济社会,土地是人们从事生产的主要生产资料。受土地这种生产资料固定性的局限,人们总是在故土上繁衍生息。费孝通先生指出:“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4·…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川正是由于祖祖辈辈在固定的土地上休养生息,传统社会成为熟悉社会。在熟悉社会里,信息的传播是迅速和均等的,任何一个社会成员的言行都在所有社会成员的视野之内,所有熟悉的社会成员都是诚信规范的评判员和监督者。如果有人违背诚信,那就意味着他将在熟人圈子里被冷落,甚至处于无法生存的境地。可见,小农经济造就的“熟人社会”是维护传统社会诚信规范的重要条件。 第二,长期的独尊儒术的一元文化价值观是维护社会诚信的重要社会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发生了急剧变化而产生了众多的思想流派,因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秦朝统一后,采取“焚书坑儒”的极端手段强行解决了人们的思想统一问题,但这一问题的解决并没有使其长治久安。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接受了秦朝灭亡的教训,推行了“罢黝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方略,逐步确立了儒家文化占主导地位的一元社会文化格局。后经历代儒学思想家的努力,形成了“三纲五常”、“五伦十义”等道德规范。诚信是儒家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换言之,诚信是传统社会主导性道德的一部分,是一元文化的社会条件下的主流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它具有至高的震慑力和权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社会规范被人们逐渐内化为自身观念的一部分,并作为做人的基本准则加以遵守。 第三,系统而具体的道德规范是维护社会诚信的道道防线。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基本内容主要是通过道德规范表现出来的。如果我们把道德比喻为一张网,那么社会诚信规范作为网上的经线和纬线必然是丰富而具体的。每种诚信规范又有一系列与之配套的详细规定。如作为传统社会的“孝道”,既指奉养、尊敬、服从父母,还包含延续父母、祖先的生命之含义。它要求人们时刻牢记祖宗的形象,不给祖宗抹黑。如有不道德的名声则不仅意味着毁坏自己的名声,同时也是给其父母和祖先抹黑,也就是最大的不孝,可称为家门逆子。在传统社会里,谁也承受不起这样的坏名声。正如唐德阳先生所说的那样:“中国人把获取功名、衣锦还乡、光宗耀祖作为人生的崇高目标”[’。在孝道基础上,传统道德进一步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整体要求,把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间的关系都用一系列的道德规范加以限定。由此可见我国传统社会道德规范之系统而具体。这种系统而具体的道德规范构成了维护社会诚信坚不可摧的道道防线。 二、我国现代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各项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我国正在快步地向现代化国家迈进。但是,我们在承认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丰硕成果时,也不能回避这样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即诚信缺失问题。如假冒伪劣产品问题、虚假信息问题、个人信用缺失问题、学术不端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地破坏了社会正常秩序,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健康发展。那么,为什么会在当前情况下存在比较严重的诚信缺失问题呢?对应传统社会的诚信社会机制,当前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 第一,市场经济加速了社会流动,扩大了人际交往的范围,打破了熟人交际圈。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确立,社会流动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之间的交往范围逐渐扩大。它打破了传统社会的熟人交际圈,越来越多的人际交往是在生人中进行的。目前我国社会流动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职业之间的流动、职位之间的流动、职业地域和生活地域等的流动,并且这些流动速度呈加速趋势。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人们之间的交往表现为短暂性,人们之间虽然交往的数量增加了,但熟识程度却降低了。另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大众传媒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表现出功利性和间接性,以感情维系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初级群体逐渐衰落。农村地区的村落有逐步解体的趋势,城市中的邻居成了地理位置上的概念,左邻右舍的人们之间有可能互不相识和互不交往。可见,传统社会靠熟人去维护社会诚信的机制,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已经完全行不通了。 第二,市场经济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冲击。市场经济本身是一种功利性经济,它以利益为基本导向,引导人们如何去获得经济利益,强调的是商品意识和金钱观念。这样,便出现了与市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价值观,如尊重个人利益、倡导自由竞争、主张自由平等,等等。这些道德观念有益于人们的生产、经营和消费等活动,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并非仅仅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而是一种人的存在方式”[’〕。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我们可以把市场经济看做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存在方式,这种独立性相对于原来的“人的依赖性”是对人性的极大解放。人虽然仍有着对物的依赖性,但终归已是独立性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个性、主体性、情感、个人利益等压抑了许久的人性被重视起来,个体摆脱了原来的束缚,追求民主、平等便成了社会的主旋律。所以,市场经济不仅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也解放了人性,考虑、追求经济利益是人性的体现,也是社会个体的权利。但是,过分追求经济利益,特别是对金钱的追逐,为金钱所左右,利欲熏心,就会导致“唯利是图”,成为金钱的奴隶。于是,在利益的驱使下,弄虚作假、坑蒙拐骗就占据了一些人的思维空间,使社会诚信受到严重冲击。可见,市场经济对传统价值观念造成巨大冲击,传统社会的“安贫乐道”、“重义轻利”价值观已被市场经济的商品意识、利益观念所代替,用传统社会的道德规范约束现代社会中这些利欲熏心之人,显然是无能为力的。 第三,法制不健全,对失信者打击不力。市场经济既是信用经济,也是法律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法律是信用建设的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加强法制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从整体上看,法律制度不健全、法制保障不力仍然是当前社会中极为棘手而又函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法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其一,没有制定信用激励和惩罚制度。守信用者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失信者未受到严厉制裁。在不少情况下却是守信者失利,失信者得利。其二,在判决执行上软弱无力,判决执行率低。法律作为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最高维护者,在处理违约赖账行为时显得苍白无力。债权人为追索到期债务,往往要通过诉讼方式追索债务,而采用这种方式的成本费用越来越高,不要说因种种原因败诉,即使是胜诉了,真正能够执行裁决的也很少,这使债权人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失信者没有受到应有的处罚,客观上助长了诚信缺失现象的泛滥。 三、我国传统社会诚信机制对当代社会诚信的启示 时至今日,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不可能照搬照抄传统社会的诚信机制来消除今日社会的诚信危机,但我们可以以史为鉴,从中汲取对我们今天有用的东西,建立与完善我国当代社会的诚信机制。 第一,加强社区建设,营造类似于“熟人社会”的氛围,增强社会监督。 “社区”是指人们在地缘关系基础上结成的互助合作的共同体,用于区别局限于血缘关系基础上形成的互助合作的共同体。它主要包括农村和城市两种基本类型。农村社区地域广阔、居民聚居程度低,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其基本特征是:人口规模小、密度低,人际关系密切;封闭性强,社会流动率较低;文化具有家族特征。城市社区是指在城市一定地域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委会辖区。其基本特征则是人口规模大、密度大,人际关系淡化;开放性强,社会流动率较高。可见从诚信监督方面讲,农村社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基本上属于熟人之间的交往并且具有较大的优势。城市社区相对于农村社区来讲,其邻里仅仅成了地域概念,左邻右舍大多数互不相识和互不往来,关系非常淡化,从诚信监督方面讲,则不具有农村社区的优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农村邻里和城市邻里的结构不同。农村邻里多为同质邻里,人们的职业、语言、生活方式等具有共同性,便于交往;城市邻里多为异质邻里,人们在职业、语言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因而不便交往。其二是农村住宅和城市住宅不同。农村住宅多为平房,便于邻里之间走门串户;现代城市住宅多为高层或小高层单元住宅,客观上设置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屏障,阻碍了邻里间的交往。其三是农村住户和城市住户的社会流动速度不同。就整体而言,农村住户的社会流动速度较慢,人们之间较为熟悉;城市住户的社会流动或迁徙速度则较快,使得邻里之间交往不深。其四是农村生活和城市生活的节奏不同。农村生活节奏比较慢,人们的空闲时间也比较多,客观上为人们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可能;城市生活节奏比较快,除了退休(离休)人员外,人们的空余时间比较少,因而人们之间交流的机会也就较少。可以说,邻里关系淡化是现代城市社区的一种通病,它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不利于人们之间的诚信监督。因此我们要加强社区建设,建立和完善合理的邻里结构;改革住宅设计,减少交往屏障,提供邻里间交往的场所;把改善邻里关系与社区活动结合起来,使社区居民在活动中相互了解。这样,既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又有利于熟人之间的互助,还有利于熟人之间的诚信监督。 第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为社会诚信提供必要的社会导向。 虽然传统社会独尊儒术的一元文化价值观不符合时代文化发展的要求,但它对我们构建当今社会的主文化具有启示作用。任何一个国家在任何时期,都不可能没有自己的主文化。如果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主文化,那么这个国家就面临着被完全同化的可能或被吞并的危险;如果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主文化,那么整个社会的思想和行为就会呈现混乱状态。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理所当然地应该建立社会主义主文化。因此,在多元文化中必须有一元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这个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学揭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精神上树立起的一面旗帜。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其内容就是提出的“八荣八耻”,即“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简短的112个字,通俗易懂,逻辑清晰,概括精辟,切中时弊,寓意深刻,高度集中地概括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本质与要求,便于作为全社会普遍遵循的价值准则。它集历史性、时代性、群众性、可行性于一体,具有强大的吸引力、震撼力。它是人们进行道德约束和评判的重要手段和标准,必将引导人们明荣辱之分,即知荣而为之,知耻而不为,由此成为推动人们奋发向上、文明正义的强大内在动力。当今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思想道德建设与经济改革并行而面临着意识形态、思想文化和道德领域的严峻挑战,巫待解决的问题是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道德体系。只有弘扬社会主义文化主旋律,主张社会正义,才能为社会诚信提供必要的道德保障。 第三,建立和完善维护社会诚信的合理制度,为社会诚信保驾护航。 从传统社会的系统而具体的道德规范对社会诚信的有效制约机制来看,加强制度规范建设是我们有效解决当前社会诚信缺失问题的良策。制度对人的行为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曾经说道:“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n }4〕因此,我们必须为社会诚信提供合理的制度保证。 首先,加强经济制度和法制规则建设。制度是人们行为的导向,人们总是在既定的制度下选择自己的行为,寻求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一要加强市场经济制度建设,使每一个市场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有章可循,有制度作为其社会保障,使经济活动有序进行。二要大力加强法制建设,不断完善有关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使市场经济主体在进行经济活动时“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保证市场经济机制良性运行。 其次,要建立社会信用制度。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给每个社会成员建立信用档案。在他们谋取职业、借贷、注册公司时,都要进行信用登记,形成实名、实姓和终生代码相结合的登记史;资信评估机构根据金融、税务、工商行政管理、法院等机构及用人单位、业务往来提供的信息掌握每个企业和个人的资信情况和信用史并给予评估;任何人或企业都可以向资信评估机构征询他准备与之进行交易的企业或个人的资信情况,以决定是否与其进行交易;对有不正当交易行为或违规行为的企业或个人,资信评估机构有权对其进行管理,并视情节轻重做出赔偿、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乃至永远不得重新注册公司等惩罚。有了这样的信用制度,讲道德者和不讲道德者的博弈情况就会发生根本的改观厂’〕。 再次,要建立德行成本补偿机制。既然任何道德主体在履行道德义务、遵循道德规范时都需要一定的成本、付出一定的代价,甚至牺牲自己的利益乃至生命,那么就应该制定相应的制度对那些道德付出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补偿,如设立见义勇为保险制度和道德风尚奖励基金等。社会不仅要给“遵纪守德”的“老实人”以制度支持,而且要对各种不道德的丑恶行为进行无情抨击,使他们体会到人言可畏的滋味,承受必要的精神痛苦。必须让那些败德者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使他们成为事实上的“吃亏者”,增加他们败德的成本,进而在全社会树立起德行有用的价值理念。 当然,社会诚信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建立当代我国诚信社会机制的途径还远不止这些。笔者只是从我国传统社会诚信机制的视角,谈了它对建立当代我国诚信社会机制的启示,并发表了自己的一些感悟,以期能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社会诚信论文:浅析加强诚信教育 构建和谐社会 论文关键词:重要性 学校诚信建设 家庭教育 诚信自觉 循序渐进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以加强诚信教育,构建和谐社会为中心,谈了以下两个方面:一、从大处入手应加强学校诚信教育,重视家庭教育,培养诚信意识。二、落实到具体做法应讲究低起点、实内容、有针对性并能循序渐进。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这种美德的核心是真诚。诚则实,不会弄虚作假,吹牛奉承;诚则信,不会出尔反尔,撒谎骗人;诚则顺,为人真诚而办事顺利。中国人从古代便流传下来一个“狼来了”的故事,它告诫人们:一个不诚实爱撒谎骗人的人,最后会失去求援丧失生命。 一、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自古以来,诚信一直是取得他人信任的基础,是做人的根本和道德的要求,不管各行各业或是年幼老少,都应遵守“诚信”二字。事实证明,一个小学生不守诚信,他将养成不诚实的坏习惯。“诚信”二字非常重要,不得忽视,它几乎渗透到每个人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小到说实话不说谎,遵守时间,大到对祖国,对工作的忠诚。 “人无信不立”正如“自食其言”的故事,一个说话不算数、不守信用的人,必然会引起大家强烈的反感,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损害自己的声誉,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相反诚实守信的人,会使人对你产生敬意。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晏殊,因为他的诚实,而受到皇上的赏识重用;学者宋濂,虽然家境贫寒,但由于他的守信,人们都乐意资助他。 二、诚信教育的落实点 铸造诚信社会风尚,应从小学生做起。首先,孩子是最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是国家的未来。现在的孩子们若干年后将走向社会,他们的诚信意识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我们民族的将来。第二,小学时期可塑性强,是进行诚信教育的好时机。而且,这一时期培育起来的诚信,比较牢固,不易蜕变。第三,对小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不仅重要而且紧迫。他们欺骗老师、欺骗家长、欺骗同学的现象时有发生,更可怕的是,某些同学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我认为,对小学生的诚信教育必须从长远着眼,从细处着手。 一是加强学校诚信建设。在小学生的诚信教育中,学校承担着极其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的诚信形象,直接影响着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因此,学校要树立以诚信为本的观念,要进一步加强管理,杜绝种种不诚信现象的发生。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把诚信教育纳入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学校诚信教育也不能仅仅停留于口号,停留于课堂灌输,停留于形式,而应从学校管理、教师形象和领导形象上做起,以学校的诚信、教师的诚信和领导的诚信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和引导学生。 二是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家庭道德教育薄弱是最不容忽视的问题,家长乃至家庭成员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孩子的成长、性格的养成和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确立,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家长,应该为子女创立高尚的标准,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做孩子的楷模,积极介入对孩子的品德教育,自觉抵制媒体的负面效应,协调学校做好教育工作。总之,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各方力量协同工作,充分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合力,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三是培养学生的诚信自觉。学校应该从小做起,除了要在课堂上向学生教授书本上有关诚信的内容外,还应该把社会当作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大课堂,教育学生要用科学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去看待社会上出现的诚信缺失现象,让学生逐步树立起“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诚信教育,还不应把起点仅仅放在要不要诚信上,而应该让学生思考怎样建立诚信,使社会多些诚信。让学生从社会责任感的高度设计诚信社会,由此培养思想独立和精神自由,培养道德的自觉。 三、诚信教育的几点方法 对小学生的诚信教育,还应以《新课程标准》、《德育大纲》为依据,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科学、扎实、有效地进行。 一是从简起点。小学生涉世不深,心地纯洁,没有复杂的生活经历和丰富的人生体验,一些"唯天下至诚,唯能尽其性"之类的道理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晦涩难懂。因此,教育时,应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比如,以"不说谎话,做个诚实的孩子"起点,使他们懂得这是诚信品格的最基本要求。不说谎话,就要说真话,说实话,如承认自己的错误、敢于说出事情的真相,既不自欺,也不欺人,从小养成诚实的品质。 二是从实抓起。诚信教育要从小事抓起,抓点滴,才能知微见著,在我们的小学教材中所叙述的很多事例包括名人故事,都非常接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他们喜闻乐见的。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素材,通过形式多样的方法,丰富多彩的活动,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当教师根据教材举征引申、补充事例时,也需要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实际,用学生看得见、想得出的事例来引发共鸣,以求认同,特别是用学生身边的鲜活事例来进行诚信教育,这样往往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是从点落实。在实施诚信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针对学生道德实践中的错误认识和行为,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如有些学生认为做错事情的时候,自己能够主动承认就是诚实的表现,帮别人隐瞒错误则是讲义气的表现,教师在教育时要深入挖掘产生这种错误认识的根源,利用学生熟悉的身边的事例。通过学文明理,使学生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讲义气。其次,针对现在学生比较流行的享乐主义思想、虚荣心理、嫉妒心理等不良表现,教师应及时进行教育引导,让学生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真正让"诚信"成为时时、事事、人人的行为规范。 总之,诚信是小学生基本的道德准则,也是他们实现人生价值的道德基础。诚信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从多角度钻研小学生教育问题,研究加强小学生诚信意识的措施,落实党中央提出的“以德治国”的方略,以小学生的诚信教育为出发点,逐步提升全体公民的道德品质,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氛围! 社会诚信论文:关于社会诚信制度建设的思考 [论文关键词]诚信制度 信用危机 诚信管理 [论文摘要]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经济社会中出现的失信行为和信用危机,已经严重地危害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加快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奠定社会诚信制度的基础;加快法制建设步伐,为社会诚信制度建设提供法律支持;大力弘扬诚信精神,扎实推进社会诚信制度建设。 诚实信用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的核心内容之一。进入新世纪,党和国家把“明礼诚信”写入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我国民商法也把诚实信用确定为基本原则之一。但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一些公民和经济组织的“利”和“义”的天平却慢慢发生了失衡,各经济主体受到了利益价值的挑战,信用危机已经在社会上时时出现。失信行为已经危害到国家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诚信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需要全社会认真对待的重大社会问题了。 一、当前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危害及成因 当前,我国的社会诚信状况不容乐观,有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甚至认为,我们的经济社会生活中正在发生着诚信危机。信用环境恶化已经对经济社会生活产生诸多严重危害。经济学家茅于轼在分析我国总需求不足、市场疲软的原因时指出,总需求的不足祸在信用短缺。我国一些经济组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拖欠贷款、税款,违约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以及披露虚假信息、质量欺诈等不诚信行为,增大了国民经济运行的摩擦力!直接增加了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成本,揭制了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信用是企业最宝贵的无形资产和产品附加值。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总需求不足,企业国际竞争力不强,其根本祸根就在信用短缺。概括地讲,信用环境恶化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危害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市场缺乏信用将严重影响社会的投资和消费。二是破坏企业的正常经营,加大企业运管成本,削弱企业竞争力。三是影响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使宏观调控政策难以发挥作用。四是信用恶化还直接破坏社会法制基础,经济主体以种种不正当的手段竞争,各类经济主体难以形成以契约为基础的法律框架。五是信用危机造成社会风气败坏,道德水平下降,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当前社会转型期诚信缺失产生的原因:一是传统诚信观念没有及时更新,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我国儒家传统的诚信不是作为人们的权利、义务来确定的,而是为人们修身养性所追求的目标。它的诚信行为规范是特殊主义的,不是普遍主义的。它认为道德的诚信应该是出自内心的、自愿的、不计利害的,是一种很高的道德境界,只有经过自身长期修养才能达到的圣人境界。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是面对全体公民、组织的基本道德要求,是一切经济主体必须遵循的起码的道德义务。二是同我国政治、经济体制转型有关。在以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整个社会被组织成一个全国大一统的企业,社会各部门、各单位、各利益主体不是以经济利益、以诚信为纽带联系起来的,而是以一系列行政命令、指令性计划联系起来的。在当前政治、经济体制转型期,传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仍然发挥着影响,抗拒着市场经济的冲击。特别是在追求各自经济利益时,开始显得张慌失措,无所适从,导致欺诈、赖账等失信行为发生。三是没有健全的法律制度、诚信制度体系对诚信缺失者予以严惩,使失信者无所畏惧,结果造成信义贬值,诚信受到嘲弄,这是当前诚信缺失极为重要的原因。失信者支付极小的成本,却能够获得极大的收益,加之法律制度不健全,就给心存诡异者留下可乘之机,他们钻法律的空子,大肆利用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交易优势,聚敛不义之财。四是司法制度不完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更使不法之徒有恃无恐,变本加利破坏诚信。诚信体系缺乏司法保护,失信者不能及时得到严厉制裁,守信者不能得到有效保护,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产生。五是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冲击及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滞后,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加之经济结构调整,出现大量下岗职工及弱势群体,社会分配差距不断拉大,贫富悬殊等社会现象发生,都引发拜金主义滋生,道德观、价值观混淆,使社会信用环境整体恶化。 二、加强社会诚信制度体系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一)建立完善的社会诚信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良性运作的一块基石 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又是诚信经济,完善的市场经济必然有发达的诚信制度体系相伴随。因此,发达完善的诚信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制度之一。市场经济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之上发达的商品交换经济,诚信是构成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要素,一切经济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诚信。不仅要有完备的信用形式、发达的信用工具,而且需要构建健全的社会诚信制度。市场经济对诚信的需求源于信息的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市场经济固有的特征,往往会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可以说,一个规范有序的市场,诚信是市场主体的准入证和通行证。因此,诚信是市场经济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诚信制度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健康发展和运行的基石。 (二)建立完善的社会诚信制度是经济主体追求长远利益的迫切要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经济主体都会自觉遵从经济学的理性法则,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利益最大化不会在一次交易中完成,只能在长期不断的交易中逐步积累和实现。如果经济主体通过不诚信的方式谋取不正当的利益,那它必定是短命的,不可能维持长期的欺诈和投机取巧行为,因此它也不可能不断发展壮大,取得最大的经济利益。这就是当今许多跨国大公司、知名企业格外重视信誉的原因。一句话,企业要健康发展,并不断取得越来越大的经济利益,就必须树立诚信形象,维护其信誉。当然维护信誉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不过这种成本付出是值得的。因为诚信形象不但是无形资产,也是有形资产,它能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如名牌产品销量大、价格高等。也就是说,企业维护信誉也是一种投资,同样可以从中取得净收益,这种净收益是企业维护信誉付出的成本与所获收益之差。其成本是企业为维护信誉而放弃的机会成本,诸如信守承诺而蒙受的经济损失,为保持良好的财务比率而放弃的投资机会等。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诚信制度体系是提高经济效益,节约社会成本的必然选择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经济道德、市场理论要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必须有完善的诚信制度体系,要求人们具备契约意识和严格遵守契约的约束。诚信、契约精神是社会经济运行的润滑剂,它能保证各项经济活动顺畅进行,节约社会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从而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无视契约精神,信用短缺,缺乏诚信使我们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造成许多无谓的损失,使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无端增加,导致经济运行不畅,加大经济运行的内耗和磨擦力,甚至导致社会经济秩序混乱。我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根本目标是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但我们在市场化的改革中,如果不解决诚信缺失问题,就会抵消体制创新所产生的效率和效益。 (四)加入WTO要求我国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会诚信制度体系 当前我国的各类经济主体,公民、企业、银行、中介组织、政府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诚信缺失。如公民的纳税意识、知识产权意识相当薄弱;企业不信守合同,拖欠债款和赖账;银行呆帐率过高;政府官员以权代法,地方保护;就连本应最具信用形象的社会中介组织,同样也存在信用危机问题。我国加入WTO后,首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建立和完善社会诚信制度体系,维护好国内市场秩序。这不但有利于国内企业的健康发展,阔步迈向国际市场,而且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国内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吸引跨国公司投资。诚信是世界各国人民普遍认可的道德规范,历来是做人和发展事业的根本,是社会得以形成凝聚力,社会竞争力得以提高的根基,没有高度完善的社会诚信制度体系,我国将难以参与国际竞争。同时,诚实守信也是文明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中国现代化进程需要重建社会诚信制度体系,降低效用风险的危害。因此,在WTO环境下,建立和完善社会诚信制度体系,已刻不容缓,已成为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稳定,走向世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 三、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诚信制度的思考 诚信是社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现代社会成员必须恪守的基本准则之一。它不仅体现了社会成员互相交往中的自我约束,同时也是保证市场经济下契约和文明规则实现的前提。构建与世贸组织规则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的诚信制度体系,是摆在我国面前的重要任务。 (一)加快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奠定社会诚信制度的基础 目前我国尚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市场发育状况和社会信用环境还很不理想。因此,还不能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来推动社会诚信制度体系建立,需要政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推进。加快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建设是推动全社会建立诚信制度体系的基础。加快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应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尽快完善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二是进一步加大国家信用政策法规贯彻执行力度和执法力度。三是积极建立公民、组织信用征集、评价、管理体系以及相应的数据库,为实现信用科学管理奠定基础。四是推动社会信用服务中介机构发展。五是积极推动经济组织进一步加强信用管理。 (二)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把公民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为加强社会诚信制度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诚信,不但包含伦理道德因素、经济因素,更离不开社会法律制度,它们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加强公民诚信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既要靠教育,更要靠法治。 因此,要建立和完善社会诚信制度体系,一要把社会法制建设与公民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在公民中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树立把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结合、相统一的观念。二要努力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法律支持。在抓好法制宣传教育的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信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经济秩序、公共秩序、生活秩序。三要重视培养公民的契约精神。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以契约精神为核心的契约文明是构建现代法治与现代德治的思想基础之一,契约精神是文明公民应该具备的一种素质,它是平等观念、自主意识、合作精神、诚信能力的有机结合。四要恪守司法职业道德,为公民道德建设作出表率。国家的司法队伍、公务员队伍以及其它公职人员队伍,代表着国家形象、社会形象,必须在廉洁从政、执政为民、公正司法、加强自身修养、严格自律、忠于职守等方面作出榜样,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形象,促进全体公民的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制度建设。 (三)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诚信,扎实推进社会诚信制度体系建设 中华民族有深厚的道德底蕴和文化、文明底蕴,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发挥坚持操守、讲究诚信的优秀的传统道德资源,结合现代法治精神,积极构建现代诚信制度体系。具体应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一是务虚与务实相结合。建设社会诚信制度体系,宣传教育固然重要,但不能仅仅停留在舆论防恶上,还必须出实招,必须坚持用法治的、行政的、经济的等多种手段,激励和表彰讲诚信的人和事,谴责和严惩不讲道德和不守诚信的人和事。二是把外在制裁和内在制裁结合起来,积极构建道德制裁力和约束力。外在制裁发挥社会规范和限制作用,内在制裁发挥自我约束作用。三是不断提高政府的社会诚信度。政府的诚信主要表现为政策的相对稳定性,依法行政,打破地方保护,维护统一的市场秩序,维护公平、公开、公正的交易秩序和原则。 (四)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明确产权归属 只有明确产权归属,经济主体才会产生追求长远利益的内在动力,只有追求长远利益的人才讲求诚信。要使企业重视长远利益,就必须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明确产权归属。产权制度的功能就是给人们提供一个追求长期效益的稳定预期和重复博弈的规则。因此,只有进行彻底的产权制度改革,划清产权,真正做到物归其主,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诚信制度体系。 社会诚信论文:试析经济发展需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之我见 论文关键词:经济发展 诚信体系 建设 论文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造成诚信资源医乏的原因,从完善诚信制度、建立诚信信息传输系统、建设“社会诚信体系”、发挥道德示范作用等方面,阐述了经济发展需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这对培育公民诚实守信的思想品德,建设“社会诚信体系”,促进社会诚信制度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被市场经济体制所代替。在这个社会经济转轨时期,由于体制原因和人们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个人信用、企业信用乃至政府信用的缺失,并成为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因不诚信行为给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不诚信行为主要表现为:①一些地方政府诚信水平较低,如滥用权力、政出多门、政策易变等,导致市场秩序混乱,造成了社会运行成本的高昂;②一些企业的诚信水平较低,如合同履约率较低、债务人逃避债务严重、品牌商品遭到恶意模仿、偷税骗税猖撅等,导致经济运行效率低下、社会资源浪费严重,造成了经济运行成本的高昂;③一些个人的诚信水平较低,如保险欺诈等造成了管理成本的高昂。 1造成“诚信”资源匾乏的原因 “诚信”资源匾乏给我们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这里有必要分析造成“诚信”资源匾乏的原因。 (1)我国经济与社会转型过程中,信用体系的不成熟、不健全,直接影响人们的诚信和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目前,由于我国信用的稚嫩、不成熟。人们可以选择“守信”,也可以为了利益,而宁愿“不守信”。当人们发现社会信用体系还不成熟,有许多空子可钻,感觉“不守信”又没什么惩罚,反而获大利的情况,他必然会选择“不守信”。不守信、没信誉,不仅导致个人、企业交易成本和社会总成本的大大提高,导致市场秩序棍乱,而且会严重地侵蚀“社会诚信资源”。 (2)管制导致信誉、信用的丧失。信用、信誉机制靠市场竞争而形成,而管制常常会阻碍这一机制的形成,甚至完全破坏这一机制。可以这么讲,一个管制最多的地方,一定是骗子最多的地方,原因就在于管制消灭了市场本来应有的信用机制,令信用、信誉机制赖以形成的市场竞争无立足之地,企业信誉乃至社会诚信当然也就无从谈起。 (3)企业尚未建立起内在信用责任制度,导致全社会信用关系、诚信关系的基础十分脆弱。企业是社会信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基础。我国企业信用意识之所以淡薄,除了企业自身尚未建立起内在的信用责任制度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与社会没有对企业构成强有力的外在信用约束机制。从市场层面讲,由于没有建立必要的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和全国统一的信用登记制度,致使失信行为并不构成对企业信誉的损害。从社会层面上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在加强法制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对企业的失信、不诚实行为仍然起不到应有的约束作用。 (4)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法律失效。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法律失效也是导致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社会诚信体系难以建设起来的一个重大原因。以打假为例,我们的法律并不缺乏,但却存在执法不力现象。 综上所述:国民诚信水平下降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追逐不当得利,以及追逐不当得利被发现和受到惩罚的机会成本小之又小。 2保护“诚信”资源,建设“社会诚信体系” 如何减少和消除因不诚信行为给社会经济所造成的不利影响,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效率呢?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建立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信用机制。关于如何保护“诚信”资源、建设“社会诚信体系,工程,我提出以下几点: (1)从制度安排的合理性层面上,为保护“诚信”资源、建设“社会诚信体系”奠定基础。制度建设首先一点是减少遵从诚信道德行为的代价和成本。这就需要制度能够保障最起码的公平与正义。在公平与正义能够基本上得到维护的时候,诚信的力量、道德的力量也会强大起来。在这个意义上说,诚信道德规范有赖于体现公平与正义的社会秩序的支撑。其次是不能使违反诚信道德的行为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行为,必须通过社会中的制度安排,使不诚信者、不道德者不但不能受益,而且还必须受到惩罚。 (2)建立诚信信息传输系统,促进社会诚信制度建设。信息是经济与社会得以正常运作、发挥作用的一个根本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信息不完全、不对称、不透明,或者说信息失灵,就可能给假冒伪劣、欺诈等行为造成可乘之机,这就要求建立起有效的信息传输手段。建立各种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网站,可以成为进一步推进社会诚信制度建设的重要途径:①建立“企业资信信息网”。建立一个综合的公共性的“企业资信信息网”,既符合国际信用制度发展的趋势,也有利于推进社会诚信制度的建设,更有利于让中外企业和社会公众能够在网上快速、准确地获取有关企业资信信息。这样,必将大大加强企业的行为自律;②建立“个人信用信息网”。为了防范打击种种个人诈骗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有必要建立一个“个人信用信息网”。使之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监督。也有利于培养个人诚信意识和信用责任感,维护经济与社会的健康发展;③建立“行业诚信信息网”。行业自律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监管措施,而其中通过由地区性的行业协会来建立公布行业内各企业信用状况的“行业诚信信息网”,让行业成员共同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既是纠正行业作风不正的有力武器,也是促进行业诚信发展的有效途径。 (3)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设“社会诚信体系”。西方发达国家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方面己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如美国在个人信用制度建设方面,不仅有完善的个人资信档案登记机制、规范的个人评估机制、严密而灵敏的个人信用风险预警、管理及转嫁系统,而且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世界许多诚信国家的经验表明,社会诚信体系中的失信惩罚机制能够有效地消除绝大部分失信现象的出现,改善市场秩序,最终重建社会信任。目前,我们要积极扶持信用管理行业。它们将对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金融机构与企业、金融机构与个人等各类企业的赊销活动、信贷、国际贸易活动提供“全程管理”的方法和工具。 (4)发挥道德示范作用,培育公民诚实守信的思想品德。培养公民的诚信品德,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要培育以“诚信”为核心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规范。首先,要认真贯彻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社会进行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把诚实守信作为建设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石,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其次,要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契机,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使人们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在以诚信为核心的道德基础上,使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的观念深入人心。经过长期系统的宣传教育,用诚实守信将人们的道德行为、经济行为、政治行为有机地统一起来,使诚实守信真正成为大多数人所认同与遵循的行为准则。第二,“没有规矩,难成方圆”,有了规矩而不遵守,规矩也会失去应有的作用。要建立规范的社会诚信体系和失信约束惩罚机制,从制度和法规上约束失信行为,为社会诚信水平的提高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 无信,人不能立;无信,社会不安宁。如何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建立和健全社会诚信体系,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弘扬诚信与奉献精神,谴责贪婪与自私行为。通过全面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观念,在社会上筑起一道坚固的“道德围墙”,这才是建设社会诚信体系的关键所在。 社会诚信论文:试析对完善我国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思考 论文关键词:诚信体系 诚信危机 诚信缺失 论文摘要: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的诚信体系对于带动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出现的诚信危机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对这种诚信缺失的危害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完善我国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目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由于传统的主要以私人关系为基础的社会诚信已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以制度为基础的社会诚信尚未建立起来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一场社会诚信危机并已危及到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采取措施尽快建立与当代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诚信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现阶段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危害 我国现阶段的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个人方面人际交往日益呈现出经济化的倾向个人间信用活动下降;在企业方面一是大量企业任意逃废银行债务银行企业之间陷入信用危机二是企业之间失信赖账故意违约现象大量涌现。三是企业对消费者不付贵任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导致了严重的信用危机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在政府方面由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滞后导致政府诚信缺失现象时有发生如执法过程中滥用权利、权钱交易有法不依、有令不止、执法不公.地方保护主义、部门和小集体利益至上等。此外.在文化领域一些媒体在利益驱动下有悖于职业道德无视事实制造所谓轰动效应.严重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原则.在学术领域.也同样存在着诚信缺失的问题出现了很多学术造假和学术腐败问题。 诚信缺失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它严重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影响了社会稳定,弱化了道德规范的约束力损害了我国的国际形象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给社会带来了严重危害。 二,国外社会诚信体系发展现状 目前国外征信业发达国家对征信服务行业的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欧洲模式,即以政府和中央银行为主导的模式。这种模式是政府通过建立公共的征信机构,强制性要求企业和个人向些机构提供征信数据.并立法保证这些数据的真实性。中央银行信贷登记系统登记的内容包括企业信贷信息登记和个人消费信贷信息登记。中央银行建立中央信贷登记系统的全国数据库和网络系统征信加工的产品主要是供银行内部使用服务于银行防范贷款风险和中央银行金融监管和货币政策决策。 第二种是美国模式即自由的市场运作模式完全依靠市场经济的法则和运作机制靠行业的自我管理形成具体的运作细则政府仅负责提供立法支持和监管信用管理体系的运转。在这种运作模式中利益导向是核心。经过100多年来的激烈竞争形成了目前由美国信用管理协会邓白氏等著名公司为主体的美国信用管理系统全方位向社会提供有偿商业征信服务包括资信调查资信评级资信咨询.商业信用研讨与教育出版刊物等这些公司的分支机构遍布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 第三种是日本模式即会员制模式。个人信用机构由会员单位共同出资组建.只有会员单位才能享受到个人信用信息机构提供的信息同时各会员单位有义务向信用信息机构提供其掌握的准确而全面的个人信用信息。除此之外社会上还广泛存在一些商业性征信公司对社会提供企业信用调查服务。 三、完善我国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措施 1.积极培育诚信意识塑造诚信文化 加强我国的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首先要采取措施,积极培育社会公众的诚信意识,逐渐使诚信意识深入人心,内化为社会成员心中的道德习俗和道德义务形成一种讲求诚信的社会文化氛围奠定诚信社会的文化道德基础。 2加强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建设 目前我国征信服务机构仍处于初级阶段,由此导致信用管理体系的基础性环节很薄弱为了使征信服务机构快速发展起来尽快建立起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政府需要发挥主导作用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积极的扶持充分利用行政手段和商业手段尽快促使征信服务机构把现在分散在税务、金融、法律、工商、海关等部门和机构的信息收集起来.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数据库.基本实现信用主体“一企一码”、“一人一码”制。 3.规范和完善信用管理机构设置 国外在诚信体系管理机构设置方面尽管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主管或专管机构比如征信局或央行某部门信息管理部等等由诚信主管机构具体管理、协调各个部门诚信项目的建设。目前我国诚信管理机构非常混乱不仅各个地方不统一往往由人民银行工商局、信息化办公室等部门同时行使管理职能而且各部门甚至同一部门的不同职能处室都在设计建设诚信项目。其结果势必造成信息的部门垄断行业封锁和重复建设。此外对企业进行信用评估信息咨询服务的部门和中介机构也越来越多由于这些评估机构的标准不统一造成我国目前信用评估体系的混乱。解决以上问题需要政府加快成立相对统一、相对独立的诚信管理机构协调管理各方面的关系促使我国诚信体系建设有序开展。 4加强法制建设为诚信体系建设提供制度保证 根据世界各国的经验社会诚信体系中的失信惩罚机制能够有效地消除绝大部分失信现象改善市场秩序和社会生活秩序因此对诚信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非常重要。我国现有的一些法律法规如《民法通则》,《合同法》等都有涉及诚信的内容但规定得很不完整要对有关内容进行充实并制定出详细的实施细则。另外还要尽快制定出《信用法》《公平交易法》、《公平使用信息法》等专门的诚信法规明确政府、企业个人各方在信用活动和信用交易中的权利和义务。同时鉴于中国目前执法效果不理想的情况要加快制定《虽制执行法》加强执法的力度维护法律的权威.真正使有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法律的保护使失信者受到法律应予的制裁。 社会诚信论文:政府诚信——简析社会诚信体系的核心 论文关键词:政府诚信;重树;对策 论文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是立人立业立固之本,政府诚信是整个诚信体系的核心和基础.政府诚信是最太的诚信,我们必须从重树政府诚信。打造诚信政府入手,推动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提高我国在世界上的整体竞争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套和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诚信即诚实守信.言行一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古今中外许多历史事实无不说明:诚信不仅是立人立业之本,而且是国家兴衰成败的重要因素。 当前,我国社会诚信建设已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并制定了用五年时间建立起社会诚信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的目标任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也指出:“要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摆在重要的位篮,注意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杜会安定团结”。建立社会诚信体系在我国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是覆盖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的一项综合体系,是理论、专业、技术性很强的系统工程。美国用100多年的时间才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但是依然发生了安达信、安然这种严重失信的现象,可见社会诚信体系是伴随市场经济发展始终的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我国在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加上一段时期内弱化对全民的诚信教育,社会诚信缺失问题严重,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造成很大的损害。现在连法律系统、教育系统、医疗系统都出现了诚信危机,说明诚信缺失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随着我国加人WTO和改革的不断深人,要更好地与国际接轨,融人国际社会必须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诚信经济,诚信是市场经济的“芯片”。诚信是维护市场经济正常秩序的灵魂。没有诚信,等价交换就无从谈起:没有诚信市场秩序就无从谈起,市场经济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现代社会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贵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诚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道德基础、是市场经济的支柱、是现代社会的基石、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本。重树我国社会诚信体系刻不容级。其中,首先要加强政府诚信建设。因为,一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个人等社会主体都是多元的,这其中只有政府是垄断的,是别无选择的,政府若不讲信用,其负面作用比任何主体都大。二是政府是代表公共利益的,诚信产生于社会上人与人交往过程中的公共利益中,没有公共利益,谈不上诚信间题,所以,政府更应该讲诚信,要把诚信作为政府的第一要务。三是政府在公共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政府诚信是最大的诚信,打造诚信政府,取信于民是人民群众对政府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由于政府是诚信规则的制定者、维护者,也是失信行为的裁判者,如果政府的诚信形象和维护诚信的能力出现偏差,整个社会的诚信状况就会出现混乱,因此,政府诚信是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核心,它引导、影响着公众的诚信,决定着社会的诚信程度,一个诚实守信的政府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依法治国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也是保障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基础。 一、政府诚伯缺失的主要裹现 (一)制定兑现政策缺乏诚信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政府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但不少地方在制定政策之初没有认真研究兑现政策的可行性或根本就抱着“先引进来再说”的心态,致使最初制定的政策无法落到实处,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具体表现首先是空头承诺,列出一系列优惠政策,但外商来后情况却完全不同,承诺成为空话。二是有的地方制定了招商引资的奖励办法,但当有人把外商和资金引人后,奖励金却迟迟不能兑现或虽兑现但金额却较当初政策规定的额度大打折扣。三是因地方政府领导的变更,政策兑现断档,新官不认旧帐的情况屡见不鲜。以上种种现象极大地损害了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政府的诚信度在民众的一次次抱怨中逐渐丧失。 (二)应报浮夸,说报政绩 有的地方说假话,办假事,造假账,编假政绩;个别官员隐瞄事实,掩益失误,欺骗上级,蒙骗群众。例如新华网2004年4月14日以《政府谎言诚信缺失“中国长寿第一岛”真相》为题报道:原湖北省那州市梁子镇党委、政府依靠虚报年龄制造寿星,借百岁老人提高知名度,精心炮制梁子岛为“中国长寿第一岛”说明了这一点。 (三)地方保护主义盛行 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及官员受利益驱使,为了局部甚至个人利益,无视中央精神,仍实行地方保护政策,随意践踏市场规则,造成恶劣影响。如,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本地的企业发展和财税收人,滥用行政职权,限制市场竞争,设t各种关卡,千方百计阻挠外地产品进人本地市场,保护本地企业的市场垄断地位。有的政府在本地企业与外地企业发生纠纷时,明显偏祖本地企业;个别地方政府甚至扛着“发展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大旗,为本地企业制假贩假行为充当保护伞等等。这些都导致了政府诚信形象的破坏。 (四)过度干预企业经营 主要表现为:有的地方政府指派行政官员任私营企业的经理,导致产权不清,管理混乱;一些地方政府在国有企业改制中,强行要求效益好的企业在投资、担保贷款、资产重组等方面照顾劣势企业;一些地方政府与企业签订投资合同。只要求企业按合同履行义务,政府应投人的资金却迟迟不能到位,有的地方政府为了谋取个人和部门利益,利用在行政契约中的优势地位.甚至滥用权力,任意撕毁合约,擅自解除合同或协议,漠视企业和个人的合法权益;一些地方政府违规用公共财政资金为企业担保,不顾实际大搞政绩工程,直接成为企业三角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上同样造成了政府诚信的缺失。 (五)官负庸败导致诚信缺失 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不少政府官员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愈演愈烈,成为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政府诚信建设的最大一颗毒瘤。一些政府部门执法人员滥用职权。凡事不依法办事,而是从自己的利益甚至好恶出发行事。例如:据《法制日报》报道:安徽省太和县政府在与该县居民李靖、李茜夫妇为房屋拆迁补偿纠纷而进行行政诉讼的过程中,为了嵌得诉讼竟然把伪造的政府文件作为证据提供给法庭。而且,媒体报道,为了打赢官司而伪造文件的做法在太和县已经发生过不止一次;一些政府工作人员把投资者当成“买单”和“生财”的渠道,不但不主动为投资者搞好服务,反而经常向投资者提不合理要求,使投资者不堪重负;有的政府官员为一己私利,甚至读职、失职,彻私枉法,成为黑恶势力的保护伞,走;到了人民的对立面,造成政府失信于民。 二、政府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政府决策缺乏科学性 我国各级地方政府由于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一些地方政府及部门的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养成了“家长制”和“一言堂”的作风,遇事不先做科学的调查研究,广开言路、集思广益,而是凭个人经验和喜好办事,一人说了算,独断专行且随意性强,民主集中制不能有效贯彻,政府决策不能做到民主化和科学化,制定的政策也就难以体现正确性、稳定性和连续性,为政府诚信缺失提供了温床。 (二)政府行政行为不规范 有的地方政府法律意识、贵任意识不强,只注重行政权力的行使,而漠视政府在权力运行中所应承担的法律、道德等贵任;有的地方政府及部门的行政行为法律依据不足,不依法办事,尤其是不严格按程序办事,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甚至违法行政等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地方政府官员服务意识欠缺,官本位意识严重,不能认真履行服务职责;有的地方政府长期以来习惯于以行政命令代替法律,权大于法的思想依然顽固。以上均导致了一些政府在行政过程中随意性强,缺乏规范性。 (三)政府职能越位和缺位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培育市场体系,监督市场运行,维护公平竟争,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让市场在资源的配置中起主导作用。但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政府的管理职能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管理一些不该管与管不好、管不了的事务。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本应由政府这只“有形的手”进行管理的事务也有一些没有管或没管好。政府职能的这种“越位”与“缺位”不仅造成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也损害了地方政府的诚信,最终必然阻碍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一是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存在不足,规定不够具体,可操作性不强,没有真正发挥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任用;二是由于我国司法机关的财权、物权受同级政府的约束,因而很难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对政府行政权力的司法监督职能也难以完全发挥;三是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是典型的自我监督,难以真正发挥制约作用;四是社会监督包括派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社会团体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由于其监督行为尚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监督意识和积极性、主动性不够,效果也不理想。 三、重树政府诚值的主要对策 (一)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行政 造成政府诚信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法制不够健全是根本原因之一。从法理上讲,诚信缺失本质上是一种违约行为。政府之所以会出现诚信缺失,其重要原因就在于现行法律对于政府行为的规范、监督和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保护尚不到位。腐败现象的发生,一条重要的原因也来自于法律本身的漏洞。因此,必须加强立法,要尽快建立和完善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把政府的行为纳人法治的轨道,使政府行为规范化、法制化,真正做到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真正做到执政为民,从而取得人民的信任。 (二)大力推行政务公开 现代网络社会,传统体制下不公开的政府行政方式已经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必须加快改革。现代民主法制社会,公民对政府拥有的公共信息享有知情权,这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公民保护自身利益的重要手段。只有及时了解国家的政策、法律,获知与自己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种信息,才能对自己的生活做出相应的安排,以趋利避害,有效保护自己的利益。因此,政府信息公开、政务公开、行为透明是现代政府取信于民的重要途径,也是政府诚信的基石。 (三)完善监替制约机制 一要健全人大监督,包括加强人大的自身建设,落实监督内容,完善人大的质询制度、代表视察制度、信访制度等,同时把人大的监督与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等结合起来,增强监督效果。例如各级人大应成立政府诚信监督的专门机构,对政府的诚信缺失进行监督处理。二要加强司法监督,加快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司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做到审务公开、检务公开。三要加强行政机关内部监督,合理界定行政机关内部监督权限,明确各自职责,提高监督效率。四要加强社会监督、新闻监督,提高广大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充分行使监督权力。例如媒体开设“诚信”专栏,保证政府承诺兑现,对不讲诚信的问题进行曝光,形成社会对政府部门承诺监督网络。 (四)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切实加强对公务员的思想教育,培养他们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便他们时刻牢记诚实守信的思想,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同时,深化千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公务员准人、退出机制和培训、学习、考核、奖惩、淘汰机制,全面提高国家公务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夯实重树政府诚信的人和基础。 社会诚信论文:试析社会诚信与经济发展 [论文关键词]社会诚信 经济发展 诚信体系 解决方法 [论文摘要]诚信不仅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要求,更被近代以来的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共同认可为是社会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一方面,社会诚信水平是随着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而有所变化的,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对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然而社会诚信缺失也将对经济发展产生极大的危害。同时社会诚信作为一个非正式制度对经济发展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只有把经济与诚信有机地结合,才能促使市场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地发展,才能加快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 一、社会诚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诚信制度是经济发展的根本之基可以降低市场运行的交易成本 完善的法律体系和高度的社会诚信水准可以大大降低市场运行的交易成本,提高市场运作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事实上,与法律相比,诚信机制是一种成本更低的维持交易秩序的机制。诚信机制建立不起来.不但加大了实施法律的负荷,提高了交易成本,而且法律本身也不可能得到有效执行。法律制度的运行也离不开执法者的信誉。没有了诚信基础,法律能起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在非正式制度中,诚信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任何一项交易都是建立在信用和信任基础上的。 2.诚信制度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既是道德资源,又是经济资源.诚信制度有助于增强企业内部核心竞争力和凝聚力。一方面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诚信威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诚实守信的企业机构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企业的竞争,最终是信誉和品牌的竞争,而信誉和品牌是建立在企业的诚信基础上的,良好的企业诚信制度是其赢得市场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诚信是企业员工价值的重要体现企业的诚信度高,该机构的员工就会充满自豪感、荣誉感对企业的行为容易认同,与企业共命运的意识会增强.形成企业的凝聚力。同样,有全体员工的诚信,才会有企业的信誉度。诚信制度促进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社会诚信缺失对经济发展的危害 1 诚信缺失严重影响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诚信的缺失.一方面造成交易主体不被对方信任.限制交易主体自身发展.另一方面为防范交易风险被迫增加交易成本,使得经济活动萎缩.经营效率低下甚至破产。最重要的是造成了社会信用链条的中断和损害.破坏了市场机制和市场经济规则。诚信缺失将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2 诚信缺失败坏社会风气 社会诚信缺失造成人们之间互不信任相互提防.使得相互问的交流和沟通变得更加困难,对他人的同情、关心和帮助也变得更加不易。更为严重的是.失信行为得不到有效制止使得许多诚实守信的人利益受到损害,认为“老实人吃亏”的思想占了主导,整个社会的道德风险加大,道德水平下降。 3 诚信缺失严重影响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严重损害国家声誉 据统计,在国际贸易中我国现汇交易达到80%,信用交易方式仅占20%左右。落后的结算方式严重阻碍了贸易的扩大和企业的发展,也使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大大减弱。 三 社会诚信缺失对经济发展的解决方法 1 建立完善的社会诚信系统 诚信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诚信制度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诚信制度化的完善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紧迫任务。从企业效益角度来讨论.诚信制度属于经济范畴,它是企业长远发展的保障。通过诚信制度的建立使企业做到诚信经营,能减少企业的交易成本,加快企业的反应速度.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提高企业的社会认知度。从而使整个经济体系健康发展。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诚信制度建设的主体。诚信制度作为经济主体问交往行为的规则.它内化为经济交易准则和秩序.外化为法律、法规等制度成为了整个社会诚信机制的重点。诚信制度虽然不像物质产品那样会给社会带来直接的市场和利润,但它是社会的一种资源是企业经济发展的一种无形的推动力和保障,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2.坚守诚信加强宣传道德建设 弘扬诚信.要努力打造诚信政府”。各级党政部门及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该率先做出表率.自觉地贯彻执行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自觉地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自觉地承担起应该承担的各种社会义务。扬诚信.要大力营造”诚信环境”。各级党政要高度重视诚信建设,采取各种措施鼓励诚实守信,让诚实守信者得到实惠,让见利忘义者付出代价: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失信惩罚机制.营造人人讲诚信的浓郁氛围.以促进整个社会信用环境的改善。要特别抓好青少年的诚信教育,让他们从小树立诚信观念.以诚信为荣。 诚信是社会活动成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诚信度的高低决定了经济组织的规模。缺乏注重诚信的社会氛围和道德约束,市场经济就不可能顺利、健康运行。只有创造有秩序守信用的市场环境、金融环境和竞争环境等.才能推动经济建设健康快速发展。一个社会的诚信对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建立完善的社会诚信制是确保经济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根本是维护市场秩序的保证。时代呼唤诚信,经济发展需要诚信,社会进步离不开诚信。 社会诚信论文:关于我国社会诚信建设路径浅探 论文关键词:诚信;社会诚信;诚信建设;路径 论文摘要:加强我国社会诚信的建设,是时代的呼唤和要求。在我国社会诚信建设过程中,要重视探索并遵循自己的文化路径,注意消除社会生活中拉关系、走后门诸多“潜规则”的消极影响,着力构建社会诚信建设的社会路径和个体路径,着力构建社会体制、群体契约、个体道德修养等方面的保障机制。 一、社会诚信建设的时代背景 首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呼唤社会诚信建设。我国已经到了只有加强社会诚信建设才能够使市场经济得到快速和顺利推进的经济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包括商品的生产、经营、流通和交换,本质上都必须以社会诚信作为基础和保障,因此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诚信的问题就必然日益凸显出来。 其次,在改革开放的国策和全球化的双重推动下,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正在快速融入国际社会,这对我国社会诚信建设提出了严峻的要求和挑战。中国的发展面对的是激烈的国际竞争。国际竞争的基础或前提就是信用或诚信。在开放的全球化市场竞争中,质量是竞争的根本,而诚信则是竞争的基础。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要求加强社会诚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强调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全面发展,而且强调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强调经济、社会、精神的协调发展。也就是说,所谓的发展,不是单一的发展、片面的发展、畸形的发展,而应该是和谐的发展、全面的发展、健康的发展。因此社会诚信和诚信社会就成为了社会发展的根本性目标。 二、社会诚信建设的文化路径 社会诚信的建设应该有自己的文化基础或文化资源。其实,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国经济的起飞,并不是凭空的过程,而是在现有的文化基础之上进行的。中国有自己数千年的文化发展和演变,有自己厚重和深远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源流。 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去理解和表达中国的文化传统。例如,在做事与做人关系上,中国的文化传统强调做人是做事的依据和基础。所谓做人,就是做有道德的人,做有良心的人,做有诚信的人,做正人君子。又如,在物与人的关系上,中国的文化传统轻物而重人。再如,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中国文化传统轻个人而重社会。总的来说,中国的文化传统体现了如下基本原则,这些原则被贯彻到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一是推己及人的原则。中国的文化传统强调内圣外王。内圣是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具有道德操守的圣人。外王是强调每个人都应该行大道于天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条目就是儒家所强调的内圣外王。所以,推己及人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则。所谓忠恕之道,就是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推己及人的肯定的方面,称为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推己及人的否定的方面,称为恕。中国的文化强调道不远人,道就在人的心中,所以求道就不是外求于物,而应该是内求于心。因此无论是求道还是循道,都是从自己或自身去扩及,去推展。二是关系为本的原则。中国的文化传统强调或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谓的以人为本,就不是以个人为本,而是以关系为本。儒家就讲仁者爱人。当然,所谓的仁者爱人并不是说一视同仁,而是强调亲疏有别。这是由推己及人的原则决定的。因此,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对人际关系的处理总是关系有远近,感情讲亲疏。按照费孝通先生的解释,中国人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和强调体现为“差序格局”。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诚与信有其特定的含义和意义。中国文化传统的核心思想是对“道”的强调。但是,道并不是在人心之外,而是在人心之内。这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原则和思想。当然,人心中的道是潜在的,人容易受到欲望的蒙蔽,而迷失自己内心的道。所以,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都强调所谓“返身而诚”,也就是要回到“道”的本身。违背了道,离弃了道,迷失了道,那就是诚的反面,也就是“伪”。 在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中,诚信的含义和功用也有其沿革。历史上中国长期处于在封建的等级社会之中,人与人并不是平等的,所谓的诚信就成为处于社会下层的人对皇帝、对官员的效忠和服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后,开始强调社会的平等,人与人之间并没有高下和等级之分。因此诚信就不再是效忠和服从,而是平等和公平。 可见,诚信有着重要的文化内涵,社会诚信建设有其应该遵循的文化路径。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是要放弃中国自己的文化传统,也不是要全盘地接受西方的文化。在中国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怎样去获取诚信建设的资源,并把这种资源转化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社会品质,是需要我们认真探索的课题。 三、社会诚信建设的社会路径 社会诚信是在人的社会生活中建立起来的。中国传统社会是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社会,或者说是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在中国的传统生活中,所谓社会诚信其实是血缘维系的诚信。在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中,人与人有远近,有亲疏。具体来讲,中国人把日常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分为亲人关系、朋友关系、生人关系。对待亲人,是讲亲情、讲责任,在分配上是讲按需分配。对待朋友,是讲友情、讲人情,在分配上是讲按劳分配。对待生人,是讲利害、讲公平,在分配上是讲平均分配。正是因为关系有远近、感情有亲疏,而对待方式和分配原则等都有重要的区别,所以,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就盛行拉关系、走后门。所谓的拉关系,就是怎么样使一开始的生人关系转变成朋友关系,使朋友关系转变成亲人关系;就是怎么样使没有相互依赖的关系转变成有条件的相互依赖,使有条件的相互依赖转变成无条件的相互依赖。所谓的走后门,就是怎么样按照关系的性质来确定处事的方式和方法:对生人不能办的,对熟人就可以办;对熟人不能办的,对家人就可以办;对家人不能用的不良方式,对朋友就可以用;对朋友不能用的不良方式,对生人就可以用,等等。尽管这种处事方式并不是明文规定的,但却成为制约和支配人的日常行为的“潜规范”或者“潜规则”。显然,在我国社会诚信建设过程中,必须注意消除这些社会生活中拉关系、走后门诸多“潜规则”的消极影响。 除了血缘维系的诚信,社会生活中的诚信还涉及到人际沟通的诚信和人际交换的诚信,涉及到群体生活的诚信和社会发展的诚信。人的社会生活是由社会互动和人际关系构成的。社会诚信决定了人际沟通的效率和人际交换的效果,也决定了社会互动的方式和人际关系的性质。显然,在缺乏社会诚信的情况下,会大大增加人际沟通的成本,大大降低人际交换的效果,也会大大增加社会互动的负担,大大降低人际关系的促进作用。 四、社会诚信建设的个体路径 社会诚信的建设是与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体直接有关的。首先,社会诚信可以体现为个体的道德品性。人的品德决定了人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也体现着人的生活品性和活动方式。因此,对于社会诚信的建设来说,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把社会诚信转变成个体的道德品性和道德品行。这不仅取决于个体成长中的道德养成,而且取决于社会培育中的道德强化。因此在人的社会生活中,重要的是使社会诚信成为个体的立命之本。个体的生存、个体的生活、个体的生存方式、个体的生活方式,都应该与诚信建立起紧密的关系。一方面,个体的社会诚信状况,应该成为直接决定其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社会诚信应该成为个体的生活追求。个体应该把社会诚信看作是自己最为重要的人生追求目标,看作是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基本实现途径。 不同的社会个体构成了社会群体。在群体生活中,无论是群体目标的达成,还是群体关系的维系,也都直接与社会诚信的建设有着重要的联系。在群体的交往活动中,存在着竞争与合作。群体成员之间的竞争有良性竞争与恶性竞争的区分。良性的竞争会提高群体的活动效率,而恶性的竞争则会降低群体的活动效率。社会诚信的建设会促进良性的竞争,减少恶性的竞争。在群体成员的交往活动中,最为重要的是达成群体成员的互惠与互利,也就是使群体中个体利益的满足导致和带来其他个体和整个群体的利益的满足。群体的活动效率体现为群体目标的达成情况。群体中的诚信会使群体成员之间形成良好的相互配合,从而提高群体的活动效率。群体成员的诚信也会极大地提高群体的凝聚力。 五、社会诚信建设的保障路径 一方面,社会诚信的建设会对政党形象产生重要的影响,对政府行政形成重要的约束,对市场经济形成巨大的推动,对社会和谐产生重要的促进,对生活质量产生重要的提升。另一方面,政党的形象、政府的行政、市场化的经济、社会的和谐、生活的质量也会反过来保障和促进社会诚信的建设。 在社会诚信的建设中,社会体制的保障是必不可少的。在我国社会体制的改革和建构中,必须把对社会诚信的强调和建设放在核心的位置上。在社会诚信的建设中,群体契约的保障也同样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正在弱化的是身份的管理,而正在强化的是角色的管理。在角色的管理中,契约或群体契约成为契约双方的重要的责任和义务的约束。因此在群体契约中,就应该包含着对社会诚信的要求和约定,并使之成为契约双方的共同守则和基本的追求。另外,个体的精神境界对社会诚信建设的重要保障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加强个体的道德修养,提高个体的道德水平,也是提倡社会诚信、推进社会诚信、保障社会诚信的最终的落实。
财经毕业论文:河北省财经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摘要:通过对河北省财经类毕业生就业政策、职业生涯规划、自主创业、就业期望值、求职渠道等方面的抽样调查和分析,加大国家就业政策宣传力度,指导毕业生科学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树立自主创业意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增强实践及动手能力,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等,是从根本上解决河北省财经类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财经类毕业生;就业现状;就业对策 针对目前河北省财经类毕业生在择业和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对河北省财经类毕业生就业状况展开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500余份,收回问卷360多份。在对有效问卷的统计、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总结了当前河北省财经类毕业生就业现状,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就业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部门及财经类毕业生择业与就业问题提供依据。 一、近几年财经类毕业生就业趋势及出路 财经类专业通常是指经济类和经济管理类专业,常见的专业包括会计、财务管理、金融、市场营销、国际贸易、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统计、财税等,是近几年来高考招生和高校就业较好的热门专业。以河北经贸大学会计、金融、工商管理三个学院为例,会计学院2009年、2010年、2011年的总就业率是:99.27%、99.66%、99.04%;金融学院2009年、2010年、2011年的总就业率是:99.41%、100%、97.84%;工商管理学院2009年、2010年、2011年的总就业率是:92.51%、100%、98.61%。总就业率包括签约就业、合同就业、人才、灵活就业等就业形式之和。如果说这些指标不能真实反映就业情况,那质量就业则更真实地反映了就业状况。质量就业是指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三方协议)、签订劳动合同、三支一扶、考取公务员、研究生、选调生、出国留学等就业形式,质量就业是衡量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最重要的就业指标。会计学院2009年、2010年、2011年的质量就业率是54.18%、79.52%、98.95%;金融学院2009年、2010年、2011年的质量就业率是55.88%、76.22%、66.14%;工商管理学院2009年、2010年、2011年的质量就业率是51.14%、77.03%、79.39%。总体来看,财经类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上升并趋于稳定,除金融学院2011年外,其他学院、其他年份人才、灵活就业的数量在不断下降,说明财经类毕业生就业的质量在不断提升。 从财经类毕业生的就业出路看,有就业、考研升学、考取公务员、出国、创业等多种途径;从就业的行业看,也具有广泛多样性,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单位。企业单位又有大中型企业、私营企业、三资企业等,就业去向呈现多元化特征。虽然这些数据展现的就业形势是可喜的,但在就业政策、职业生涯规划、自主创业、就业期望值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隐忧,而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和择业。 二、河北省财经类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一)财经类毕业生对国家、省政府出台就业政策的了解 了解和熟知近期国家、省政府出台的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是更好地指导毕业生求职择业的前提。在抽样调查中发现,对现行的就业政策很了解和一般了解的占37.06%,不了解占54.7%,不清楚占8.82%,说明近6成以上的财经类毕业生对国家、省政府出台的就业政策不了解或知之甚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毕业生的求职与择业。新时期国家出台的就业政策应该成为每位毕业生熟知的内容,这样对于财经类毕业生来说才会有更多方面的选择,也会使得财经类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有所提高。 (二)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对财经类毕业生就业的作用 目前学校在大一、大二期间普遍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就其作用,我们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1.76%的毕业生有明确的职业规划且有所行动;68.23%的学生有过规划,但感觉空泛有些不切实际;认为就业指导对于大学生就业有一定的作用且非常实用也仅占31.18%。可见,高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时效性有待增强。 (三)财经类毕业生自主创业意识 为了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创业,国家连续出台了创业政策,多方面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保障。而在此次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考虑自主创业占15.88%,但存在创业的资金、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创业经验不足等问题;76.47%的毕业生认为不适合或暂时没有考虑过创业,创业条件还不具备。财经类毕业生创业意识较为淡薄。 (四)财经类毕业生职业综合素养 职业综合素养是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能力等与职业直接相关的基础能力和综合素养。抽样调查显示,75.29%的财经类毕业生认为在就业过程中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较为重要,学校应重点加强对财经类大学生专业业务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这表明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娴熟的专业技能是从业的必要条件。74.7%的财经类毕业生认为目前最欠缺的素质是相关工作实习经历,认为学校应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专业实习机会,以适应招聘单位岗位要求。此外,较强的学习力、较好的沟通和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等也体现出了知识经济时代对毕业生的新要求。 (五)财经类毕业生就业期望值 大多数财经类毕业生认为只有在大城市、大单位、高报酬,才有用武之地,才能体现自身价值。所以,财经类毕业生在就业地点、单位性质、薪酬选择上的期望值一般高于其他专业。本次抽样调查显示:就业城市首选为京津沪等一线城市的占31.18%,二三线城市占48.82%,选择中小城市的只占12.35%。对于第一份工作的月薪期望值,39.41%的毕业生选择2 000元~3 000元,11.76%的毕业生选择在3 000元以上。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高薪资、国企、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是众多财经类毕业生的首选,而下基层、民企、中小企业一般都是下下策,是无路可走的选择。于是出现了财经类大学生“就业不难,择业难”的状况。① (六)财经类毕业生对所学专业认同与就业单位的一致性 如果回到四年前,“你还会选择目前所就读的学校和专业吗?”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有62.12%的毕业生表示还会选择目前所就读的学校和专业,专业认同度较高。关于找工作时“你怎样看待专业对口的问题?”28.23%的毕业生一定要找与专业对口的工作,58.82%的毕业生选择可以与专业有关联性的工作。过分强调专业对口,是求职择业过程中的障碍之一。财经类毕业生的就业特点是有些专业可以相通,如贸易经济与国际贸易、金融与保险、工商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与会计等。任何专业,都对应着某个职业群,甚至若干个相关的职业群。财经类毕业生既要看到专业与职业的区别,又要看到其关联性。 三、提高河北省财经类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国家就业政策宣传力度,增强财经类毕业生对就业政策熟知程度 当前政府、学校、学院的就业网站虽然设有有关就业政策的信息,但不系统或者由于陈旧、更新不及时等原因导致毕业生对就业政策的了解比较匮乏。因此,各部门要逐步完善就业政策宣传途径。一是政府部门加大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采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文件等形式进行宣传,使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深入人心。二是高校要努力开发资源,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及时和更新就业信息与就业政策。建立不同层级的信息网络平台,尤其是建立院级信息平台,以便有更强的针对性。三是通过课堂讲授、举办专场的就业政策讲座等形式进行政策宣传和解读。高校、学院可针对不同的就业群体举办专场讲座,如创业政策专场、三支一扶专场、参军入伍专场等,以使财经类毕业生充分了解并运用国家的就业政策,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和自身实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顺利实现就业。 (二)科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学业与社会职业的良好对接 职业生涯规划能帮助大学生准确地认识自我,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促进自主学习,实现个人需求与社会需要的合理匹配,提升大学生就业成功的机会,实现学业与社会职业的良好对接。一是应加强对财经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制订以及实施。通过教育使财经类大学生分配好大学生涯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其他综合能力培养的时间比例,树立明确的目标。二是在院、校两级设立就业指导咨询室,为财经类毕业生提供政策指导、职业生涯发展、简历撰写、面试技巧、增强自信心等个性化服务。三是改进教学内容和方式,分专业教学。专业不同,意味着将来的职业和岗位的不同,不同的职业和岗位对求职者的知识、能力、个性、品质有不同要求,专业教育和分专业教学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四是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就业指导课程的吸引力、趣味性、实用性与实效性,加强个性化指导,即一对一指导,为财经类毕业生提供全面就业指导服务。 (三)选择适当的创业项目,鼓励财经类毕业生自主创业 国家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提倡以创业带动就业。如国家通过设立“大学生创业资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减免税收,开展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对打算创业的财经类毕业生来说,了解这些政策,才能走好创业的第一步。一是要加强对财经类毕业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包括创业的激情与创业意识,自信、自强、自主、自立的创业精神,培养一定的创业知识素养,创业者的经营管理能力,创业者的综合能力等。二是带动财经类毕业生了解创业常用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的使用范围,创业目标的建立,创业资金的积累,创业项目的寻找等,一旦条件成熟,即可投身创业。三是创业项目是关键,财经类毕业生可结合专业知识创办诸如管理咨询类公司、财会类培训学校、记账公司、网络营销等项目;四是高校要创建创业园、创业见习基地等,为有创业意愿的财经类毕业生提供交流锻炼平台,科学指导财经类毕业生创业。 (四)财经类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准确地定位自我 财经类专业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就业面较为广泛,因而部分毕业生过高估计自己的才能、实力,导致就业难。因此,财经类毕业生在就业时应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根据岗位需求不断调整就业思路,立足职业长远发展,放低求职心态,从基层做起;在择业过程中,不要把高薪高职作为求职的唯一标准,选择一些有发展前途的中小企业和新兴产业对财经类毕业生也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在工作地点选择上,除京津沪等发达城市以外,二三线城市、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人才需求量仍然很大;在择业判断标准上,可以更加注重就业单位在本行业的发展前景、对员工的技能培养以及休假体制等隐性的优势,而不仅仅考虑薪金的多少。 (五)增强实践及动手能力,提升财经类毕业生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财经类毕业生就业时虽然选择余地较大,但没有工作经验无疑是他们就业的最大障碍。因此,提高财经类毕业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积累实习经验,显得尤为重要。一是针对用人单位对财经类毕业生要有工作经验的要求,利用寒暑假、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机会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加实践经验,提升就业筹码。二是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既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又要增强实践能力,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掌握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财经类毕业生求职择业的根本要求 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根本,对于财经类毕业生尤为重要。因为他们的岗位特殊,如薪资、人力、财务、现金、柜员等,注定了他们不能欺骗单位,不说谎、不弄虚作假,工作中讲信誉,不为人情、权势、职位所动,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用人单位的保密制度,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就会赢得用人单位的好感和器重。 财经毕业论文:论提高财经院校统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 【摘要】 统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有着与其他学科显著不同的特点,本文从专业性、实践性、创新性出发,剖析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现状及成因,为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教学质量提出了正确树立教学理念、实行毕业论文导师制、严格规范管理等措施。 【关键词】 财经院校统计专业毕业论文创新能力 统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通常是在统计理论教学结束后,安排在第8学期的实践教学环节过程,计6学分。毕业论文从确立选题到搜集文献资料,从开题研究、分析论证到论文撰写,都需要高度专注、潜心思考,是所有教学活动中,学生独立性、积极性、主动性最强的环节,是学生大学期间专业综合能力最集中的体现。 一、从统计学专业特色看统计专业毕业论文的特点 统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经济学和数学知识,系统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统计软件处理分析数据,理论和实践综合业务素质兼备,具有创新精神,能够在政府机关、经济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社会经济调查、信息管理与咨询、数量分析与预测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财经院校统计专业的特色是依托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将统计学理论和方法与经济学、管理学和现代信息技术交叉融合,注重产、学、研结合,重视社会实践环节,着重提高学生独立组织统计调研活动及运用统计学理论与方法分析解决某一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统计学专业毕业论文与其他各类理科论文及经济学论文相比,有其鲜明的特点:专业性、统计实践性、科学创新性。 二、统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现状及成因 1、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现状 毕业论文的质量直接影响培养学生的质量,然而近几年来毕业论文质量有明显下滑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论文缺乏创新性。创新是要求学生通过统计专业理论与方法的学习和积累,很好地将统计理论和方法与其他实质性学科相结合,创造性地加以应用。虽然绝大部分同学在论文中进行了一些文献的综述,或将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阐述,但也只是进行简单地罗列,而大部分论述也只是根据书本或文献资料,进行简单地重复。尽管一些同学阅读了一定量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思考和分析,但所写的论文不能很好地结合文献综述内容,阐明自己的写作观点、写作目的,在论点、方法上鲜有创新。 (2)论文数据来源单一,参考资料不充分。本科毕业论文要求学生结合第八学期的社会实践或参加各种类型的统计实践活动去完成。但多数学生没有认真进行社会实践,只满足于年鉴、网络等一些工具资料,闭门造车。撰写的毕业论文要么内容空洞,缺乏说服力,要么也只是参考他人的文章,置换新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不同的结果,根本谈不上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在查阅参考资料时,多数同学都能阅读一定数量的中文文献,但外文资料几乎没有看过,随便从网络下载一些外文资料,列示在附后的参考文献中,以应付学校对外文文献阅读量的要求。 (3)专业功底不深。学生论文答辩是就学生论文写作有关的内容,主要涉及论文选题原因、研究价值、主要内容和观点以及创新点进行考察,同时还要考核学生与论文密切相关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辩组教师就论文中有关问题向答辩同学提问,而具体体现在答辩中的一些情况是,真正落实答辩的为数不多,一些同学只就自己的论文做简要的陈述和说明,基本上是有答无辩,更有个别同学对一些统计理论和方法掌握得不够准确和透彻,有些理论回答模棱两可,而对于有些统计方法的适用条件,也是模糊不清,导致方法的误用和滥用。 (4)管理松懈。学生开题现为第七学期末,照理来说,论文已经布置,学生就应着手开始撰写,但学生不是将毕业实习与撰写论文同步进行,而是忙于找工作、考研,加上一部分学生在家就近分散实习,学校难以对毕业生实施有效的管理;另一方面,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的机会较少,只能通过网络与其进行简单沟通,因此对毕业生撰写论文缺少必要的指导,加上有些指导教师知识结构老化、科研能力差,对指导学生论文不够得力。 2、影响和制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高的成因分析 (1)学生本身对毕业论文重视不够,写作态度不够认真。目前,学生毕业后就业实行双向选择,有的毕业生在完成毕业论文之前,就已经考研;有的已落实了工作单位;有的毕业生忙于各类招聘考试,或奔走于就业单位的应聘,无心在撰写毕业论文上花费更多的时间。还有部分学生认为毕业论文成绩对就业没有直接影响,因此根本没有按照学校的要求和开题报告中拟定的写作进度撰写,而是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在临近答辩前一个月,东拼西揍、甚至抄袭等,匆匆应付了事,根本谈不上提高论文质量。 (2)有些教师在指导毕业论文的过程中责任心不强,存在放任自流的现象。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指导教师对学生要求不严,交流时间少,见面时间短,缺乏定期交流与审阅制度,甚至有的老师对学生的写作不管不问,任其“自由发展”。 (3)毕业论文撰写过程时间短,质量难以保证。虽然论文在第七学期末就已经布置,但学生要实习、找工作、准备各种考试,毕业论文的实际撰写时间也只有五至六周左右的时间,而且与多数学生毕业找工作同步,这势必导致论文的“拼揍”、“掺水”现象严重,质量下滑。 (4)学生的科研和写作能力欠缺,专业训练不足是制约论文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传统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完成论文的能力不足,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根本原因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课堂教学,以老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占主导地位。平时任课老师布置学生撰写小论文,或就某一问题撰写文献综述,学生也只是东拼西凑或抄袭,敷衍了事,根本起不到训练的目的,更谈不上能力的提高。学生只会学习课本知识,只会让老师牵着走,一旦放开就无从下手。学生缺乏前期的科研和论文写作能力的训练成为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瓶颈。 三、提升统计专业本科毕业生论文质量的建议和对策 加强管理,凸显专业特色,全面提高统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是需要由教师和学生、院方和校方、教学单位和管理部门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充分认识毕业论文在统计教学中的重要性 高校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把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做为统计教育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时机就是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因此,教学单位除了建立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外,还要定期召开座谈会,讨论和总结学生撰写论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引导学生,使学生对毕业论文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只有解决了认识问题,增强双方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老师和学生才会重视毕业论文,才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以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 2、积极探索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新模式 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对统计人才需求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后劲。学校有统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等专业实践基地,学生实习时可利用实习单位的统计资源,在实习单位的科研力量与学校指导教师联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这不仅能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对统计人才的要求,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就业平台。 3、实行毕业论文导师制,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手段 文成于思,思基于学。论文的选题、写作是一个阅读和反复思考的过程。只有大量阅读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文献,了解本学科前沿理论,在阅读中得到启发,在学习中不断思考,在阅读和思考的多次反复中才能确定论文选题并加以完成,这样的毕业论文才会有新意、有价值,而这一过程对我国高校本科生来说几乎是空白。为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提高本科生科研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确保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笔者建议对本科生实施集社会实践、社会调研及毕业论文撰写为一体的导师制度。从大二学期末就指派导师,根据专业特点和研究方向一致性原则,组建以导师为核心的包括大三、大四学生在内的调研小组。导师的责任是参与、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实践报告的撰写;为学生指定阅读课程之外相关专业的报刊书目,与学生互动交流,及时解决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参与导师所研究课题的调查、资料搜集、信息分类、加工整理等工作,并训练学生撰写专题文献综述、小论文;指导学生进行实际实验或社会调研,收集、整理原始数据和资料;指导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写作。 4、加强对学生专业论文写作的训练,进行毕业论文的创新改革 开设毕业论文写作课,从选题、收集资料、确定论点、布局谋篇,语言表达等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指导,使之掌握基本的写作规范。统计专业学生在大二、大三开始,就有统计专业课程论文和社会调查报告的撰写,通过这一过程锻炼学生运用统计专业知识和统计思维方法写作统计学术论文的能力,为撰写毕业论文打下基础。通过这一环节,可以鼓励学生从大四开始,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当前经济形势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统计工作的实际,撰写能够解决现实问题,对实际部门有参考价值的文章,并可将质量上乘的在统计专业期刊上。如果公开两篇或两篇以上,可免修学分。这在一定程度上,又会大大增强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为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5、加强毕业论文的过程控制,严格规范管理 几乎每个高校都有学生论文选题、开题报告、安排指导教师、论文格式、撰写实习报告、论文中期检查、答辩、成绩评定等具体工作布署、具体要求、完整规范的质量管理和检查评估系统,关键是要规范指导教师的指导责任和管理部门的管理责任。对于指导教师而言,要以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对学生论文中的所有数据资料和文字资料进行认真核查,对文中计算结果要验算,保证论文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把握好学生论文的初期、中期阶段的检查和定稿的质量关。对于管理部门而言,主管学生工作的老师,应配合教学部门,对学生毕业论文的过程进行监督与检查,既要对学生检查,也要对指导教师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为毕业论文工作有序正常地进行,为各项制度与措施的贯彻执行提供保障。另外,还应重视论文答辩这一环节,这样有肋于提高学生对论文的重视程度,鉴别论文自我撰写的真实程度,提高其表达能力。 财经毕业论文:非财经类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调研与分析 摘要: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高校扩招在量上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整个社会劳动力由以前的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而非财经类院校会计专业如何拓宽就业渠道,本论文正是针对该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了调研和理论深化,将新思想推向社会和市场,新理论付诸实践,在和谐的基础上求新创特。 关键词:非财经院校;会计毕业生;就业现状;调研 一、调研背景 1999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得到空前 的发展,本科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多所本科院校开设了会计学本科专业,形成了“校校办财经”的新格局。但随着经济社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和整个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增大,非财经类院校会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问题逐渐凸现,而这个问题的核心是会计专业毕业生任何进入市场,完成严峻的就业问题。然而,我国非财经类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如何和重点财经类院校毕业生竞争,在就业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这是一个值得调研和研究的。 二、非财经类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我院在1982年开办会计学本科专业,十几年来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办学的模式和手段也越来越先进。近几年我院采纳了财经类院校会计专业的办学优点,同时结合了工科院校的一些特点来完善我院会计学专业的建设。现在,以我院会计专业连续三年的实际就业情况和重点财经类院校会计专业平均就业率相比较,来说明非财经院校会计毕业生所面临的严峻就业现状。 由此可见,我院会计专业的就业率跟重点财经类院校相比很远,考研率也相差较远。那么,我们非重点财经类院校会计专业的就业如何拓展渠道,这就值得探讨和深思。 2、近三年我院会计专业就业去向情况 从区域上看:几年前学生就业的城市集中于省会、直辖市、沿海开放地区和城市;近二年,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江浙一带的民营企业吸引了较多的毕业生。但终究学生就业方向还是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地方经济状况好,就业机会多,有利于毕业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积累经验。另外这些地区较注重学生的素质,而非学校的名声,这也是学生选择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单位性质看:几年前国有大型企业、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较旺;而近二年,这些单位对会计需求较少,民营企业和个人私营企业对会计人才需求变得较旺。 从不同规模看:国有大中型企业逐渐对会计专业本科人才饱和,而中小型企业逐渐成为会计人才需求的主力军。 由此可见,随着近年来国有大中型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饱和需求,金融事业单位的裁员和报考公务员难度的增大,目前会计学生逐年增加的就业方向是民营企业、三资企业和自主创业。 三、 调研反映的问题分析 从严峻的就业压力形势看,2005年是国家本科扩招后的毕业生就业的高峰年,全国毕业生超过785万,净增加400万。从我院会计专业来看,基本保持“供求两旺”的状态,但截止到2006年5月,会计专业就业形势远没有2005年好。 调查情况来看,我国目前普通高校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规模适度,从2006年的毕业趋势看,供稍微大于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其人才的需求应平稳发展,不能再扩大对会计学生的招生了。 就业率来看,我院本科会计专业就业率明显低于重点财经院校的就业率。主要原因是大多数公司都愿意要重点院校的毕业生,并且重点院校的继续深造率和出国率较高。 从供求的关系看,供求双方的矛盾仍然突出,会计专业属于管理类学科,就业方向广泛,但是,虽然目前的招聘会众多,但是招聘要求上却标着“有X年工作经验”的字样,让我们的毕业生望而却步。另外,很多毕业生的就业着眼点仍放在沿海一带的中心城市和大都市,不愿意去一些边远或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而这些地区往往是最缺乏这一类人才的,因此这种供求的矛盾在短时间内仍无法得到解决。 从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心理预期看,我院一些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目前,我院毕业生的择业观、价值观还有一定的偏差,就业观点过于狭窄,求职过程中只局限与本专业对口的行业,“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没有深入毕业生的心里,一些毕业生和家长一心还想找“铁饭碗”;还有一部分学生不愿到基层就业,不想在不好的单位“受苦”。 从就业信息的广度和深度来看,匮乏的就业信息,信息通畅是成功的保证。在本来就很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信息来源不足对我院毕业生来说无疑是更加沉重的问题。学校组织的各种招聘会是学生主要的就业渠道,但去年我校组织的招聘会上,经济管理类的需求仅有7家,需求不足15人。 从学生的生源来看,我院农村生源占毕业生的一半以上,农村毕业生毕业后不愿回到家乡,这就意味着他们想要留在大城市,而家长与用人单位没有任何联系的情况下,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就业问题,这无疑加大了这部分人就业的难度。 四、 积极创新和拓宽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新渠道 多渠道的获得就业信息,积极联系用人单位,将学生进行合理的推荐。一方面,我院积极与用人单位进行联系。在有用人单位来学校时,能主动与用人单位取得联系,了解用人的方向和名额,并积极争取新的名额。另一方面,我院还积极的向用人单位进行毕业生推荐。在推荐的过程中,我们引入了“推销员”的理念,工作人员可以把自己想象为一名推销员,面临巨大的买方市场,积极思考如何将自己的产品推销出去。 大力加强自主创业的扶植力度,树立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意识。在毕业生中开展内容全面、形式多样、方法先进的就业指导,就是要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就业市场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定向意识,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和就业方法,为学生就业提供能力和方法的指导。通过就业指导,教育学生树立就业意识――定位;养成职业道德――敬业;掌握就业能力――专长;选择职业道路――择(创)业。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不仅仅要强调岗位的适应性,更要注重人的职业潜力的开发和创业型人格的塑造,特别要强调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创业知识、创业技能的掌握,激发其创业的需要与动机,从思想上实现从被动就业到主动创业的跨越,为其就业空间的拓展提供积极的准备。 支援辽西北建设,鼓励会计专业毕业生为西部建设发挥作用。利用西部的优惠政策为自己多积累经验。该计划由团辽宁省委发起,由团省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事厅组织实施,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每年在省内普通高校招募500名应届毕业生,到辽宁西北部省级贫困县的乡镇从事为期两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志愿服务工作。 改革会计教学体系,增强会计实务操作能力培养。非财经类院校会计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会计人才,教学应把握培养目标,突出会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构建一个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宗旨的具有职业岗位特色的专业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不仅表明教学改革的深度,体现教学的质量,而且也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非财经类院校教学诸环节中,实训教学成为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关注重点。将学生实训教学与就业工作相结合,实现毕业生顺利就业,达到学校与社会、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赢的最佳效果,是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一种有效的创新手段。 完善就业制度,形成保障机制。通过采取加大政府统筹力度,明确有关部门职责,严格实施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快就业运行机制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可操作化的改革步伐,加强和完善高校的就业服务体系等一系列创新措施和手段,建立一个新型毕业生就业机制,使之成为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的体制保障。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个教育问题,更是个社会问题,应引起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各相关部门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建立一种合理、有效的育人――用人机制,举全社会之力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尤其对于非财经院校办会计专业来说,如何做好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衡量其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切实做好此项工作,既关系到广大毕业生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非财经类院校的改革发展和社会的政治稳定。 财经毕业论文:西北地区财经类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分析 【摘 要】截至2015年,西北地区财经类院校共有7所,区别于其他地区、其他类型院校,有着自身特点。文章在分析西北地区财经类毕业生就业市场及其特征的基础上,对就业市场供需不均衡状况做了进一步研究,并提出几个方面的解决方法,试图实现就业市场的均衡。 【关键词】西北地区财经类院校 毕业生就业市场 供需不均衡 一、西北财经类院校基本情况 截至 2015年,西北财经类大学共有普通本科7所,其中陕西省有5所院校,分别是西安财经学院、西安培华学院、西安欧亚学院、西安外事学院、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甘肃省有1所――兰州财经大学(原兰州商学院),新疆1所――新疆财经大学。 西安财经学院前身可追溯到1952年创建的西北贸易学校。2001年6月,经国家教委批准,陕西经贸学院与西安统计学院合并组建西安财经学院。2010年,陕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统计局签署协议,共建西安财经学院。西安财经学院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经济、管理和统计学科为主干,文、法、理、工、艺为支撑,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学校。 西安外事学院是一所民办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92年的西安外事服务培训学院。2005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外事学院。2009年6月,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西安欧亚学院的前身是西安涉外人才培训学校,1998年1月1日更名为西安欧亚培训学院,同年获批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资格。2000年5月,在西安欧亚培训学院的基础上建立西安欧亚学院。2005年1月25日,晋升为民办本科普通高等学校。 西安培华学院前身是1984年成立的民办公助性质的西安培华女子大学。2003年4月16日,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学校,更名为西安培华学院,成为中国西部地区十二省区首所民办本科院校。 陕西商贸职业学院成立于1997年6月。2002年6月升格为具有国家统招资格的陕西国际商贸职业学院。2008年5月,经教育部和省人民政府同意,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成为陕西省七所具有招收本科生的民办大学之一。 兰州财经大学始建于1952年。1981年兰州商学院成立, 2015年更名为兰州财经大学,是黄河上游甘青宁三省(区)唯一一所财经类普通高等学校。 新疆财经大学前身是新疆财经学院,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为今名,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文学、法学、理学、工学协调发展的自治区重点建设大学。 西北地区这7所财经类院校性质不一。其中,西安财经学院、兰州财经大学、新疆财经大学为二本公办院校,其余5所为民办本科院校,金融、会计、财务管理等财经类专业都是这些院校的热门专业。 二、西北财经类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及其特征 毕业生就业市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是以毕业生提供的服务和劳动为商品,实现商品交换的场所和地点。广义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是毕业生实现就业,与用人单位之间交换关系的总和。在这种关系中,供给方是准备走向社会谋职的学生,他们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择业意向、工作能力等条件选择工作单位;需求方是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用人单位,他们根据岗位要求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择优录用所需人员。 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形成不是孤立的、突变的、跳跃性的,而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逐步建立和形成的。西北财经类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由于高校所处区域位置的特殊性以及财经类专业的性质,具有其不同于一般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特点。 (一)财经类专业毕业生学历层次跨度大 财经类专业与其他类专业相比,不必投入太多资源即可办学。虽然西北地区财经类院校仅7所,但各省各类综合大学、理工院校、师范院校设有财经专业,而且职业中专、职业中学也有财经类专业,并且还有规模不等的多所财经类业余学校,其他院校也不顾市场需求,急功近利开设财经类专业,再加上这几年财经类院校自身也在扩大招生规模,所有这些使得财经类毕业生供给量大,层次不一。 (二)财经类本科毕业生就业市场容易受到社会上各类培训班的冲击 财经类专业较强的实践操作性导致行业门槛较低。社会上各种类型短训班的冲击使财经类普通院校毕业生就业雪上加霜。近几年,各部门各行业纷纷举办各种类型的短训班,如会计上岗培训二三个月,甚至短至一个月就可以稳拿会计上岗证,这些短期培训大都以其部门、行业的垄断优势得以维持。因此,财经类毕业生就业岗位被挤占就在所难免了。 (三)财经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需求方,即用人单位,具有地域、隶属和规模上的特点 西北地区这7所财经类专业院校为二本院校及民办院校,来这些高校招聘的用人单位从地域上来讲,多数处于本地区或西北地区,较少有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单位;从用人单位的隶属上来讲,地级市属单位就业的比例较高,其次是省属单位和县(市、区)属单位,较少有中央直属单位;从单位性质和规模上来讲,很少有金融部门、国企以及大中型企业,多是基层单位、中小微规模私企等,市场需求面较为狭窄。 三、西北财经类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供需不均衡状况分析 从西北财经类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特征分析中可以得出,市场存在供需不均衡的状况,包括总量上的不均衡和结构上的不均衡,毕业生就业难、企业招聘难的问题仍然很突出。 (一)毕业生就业市场供需总量不均衡 1.就业市场供给量持续增加 从总量上来看,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早期的精英教育阶段已逐渐步入了大众教育阶段。高校持续大规模的扩招导致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长,进而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率持续走低,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加大。 以西安财经学院为例,从2010年到2015年,应届本科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而签约率基本呈下降趋势。2014届、2015届的就业率有所回升是由于近几年研究生扩招,本科毕业生升学比重增大。 数据来源:《西安财经学院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图1 西安财经学院2010届―2015届本科毕业生 就业人数及就业率 2.就业市场需求量不足 国家统计局的2015年全年主要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同比增长6.9%,同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降至10%,这是自1991年以来最低水平。随着钢铁等重点工业产品的需求陆续接近或达到峰值,房地产多项建设指标出现历史性转折变化,出口增速回归常态,部分传统领域摊子铺得过大、产能过剩的问题逐步暴露,投资增速持续下滑。 根据奥肯定律,在技术稳定的社会,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存在一个稳定关系。如果经济增长率下降,意味着劳动就业的增长率也会随之下降。我国经济增速和固定资产增速下降直接影响对就业拉动能力,进而在整个就业市场需求不足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需求必然受到影响。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就业市场供给增大,需求量不足,必然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供需总量的不均衡,造成巨大的就业压力。 (二)毕业生就业市场供需结构不均衡 从总量上来看,毕业生就业市场供给大于需求;从结构上来看,就业市场的供需状况在不同的专业、区域和性别上存在明显差别。 1.专业结构之间供需差异较大 由于经济结构、体制、增长方式等的变动,毕业生在技能、经验、知识等方面所体现的专业素养与需求存在差异。有些专业的设立和发展能够适应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其学生就业情况就较好;有些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使得这些专业的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另外,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也是用人单位录用时考虑的重点。有些专业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课程较少等问题,致使大学毕业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职业素质不高,实践能力不强以及缺乏职业规划,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以西安财经学院2010届―2015届9个院校本科就业率为例,各专业就业率在这5年间的就业率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信息类专业就业率逐年上升,统计类专业各年的起伏波动较大,会计管理类专业的就业率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这些专业结构上的差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经济的需求。 2.性别差别明显 财经类院校有其自身特点,男女比例严重不均衡,女生所占比重大。以西安财经学院为例,2015届4624名本科毕业生中,男生1160人,占比25.09%;女生3464人,占比74.91%。然而,在同等条件下,企业通常愿意录用男生,女生只有比男生优秀很多的情况下才会被录用。还有一些用人单位对女生的要求近乎苛刻,对女生提出了职业以外的一些要求,如身高、体重、容貌等要求。因此,在财经类院校,男生的就业率通常明显高于女生。 3.区域差别明显 西北地区财经类这7所院校是普通高等院校,其生源多来自西北五省。如西安财经学院2015届本科毕业生中,西北五省区生源就有3452人,占本科总人数的74.65%。受地区、思想意识等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去向也绝大部分集中在西北地区。下图是西安财经学院2015届本科毕业生经济区域就业地分布情况。 图2 西安财经学院2015届本科毕业生经济区域就业地分布图 四、实现毕业生就业市场均衡 根据上述对西北地区财经类院校就业市场特征的分析以及市场供求不均衡的状况,要想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实现就业市场均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把握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高校应紧盯市场需要,主动对专业设置进行优化,让专业设置和就业状况挂钩,做到围绕社会需求来培养学生。高校新增专业要有超前意识,但不要盲目设置热门专业来“凑热闹”。只有在对市场信息细致分析的基础上,做到专业设置“提前半拍”,才能真正实现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合拍。同时,专业的不断调整也将有助于激励高校提高办学质量。 第二,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专业特点,改革专业课程,注重实践环节。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要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应用型、技能型的课程和学时;另一方面要利用社会资源,通过联系实践教学基地,给学生更多的动手机会。 第三,学校、社会齐努力,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高校应开设就业指导专业课程,组织资深教师开设生涯辅导课和就业技能培训课,让大学生正确地了解自己的就业兴趣、职业能力倾向、就业心理准备、求职技巧等,系统地掌握生涯发展的知识,使大学生对自己的潜能和素质有全面的认识,为将来就业做好心理和职业准备。 财经毕业论文:财经类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探讨 [摘要]在现代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财经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还是较乐观的。虽然财经类毕业生供过于求的现状使得就业压力增大,如果对本学科就业竞争力有着清醒的认识,能够准确地定位毕业去向、做好就业策划,就能够做到促进毕业生更快、更好地就业。 [关键词]财经类 高校毕业生 就业竞争力 国务院关于做好促进大学生毕业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当前及今后的一个时期,我国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促进就业任务十分繁重。”根据国家劳动保障部的统计,201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680万,比2010年的630万增加了50万,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国家最近从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到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经济增长速度泛黄,将抑制2008年及以后的投资增长速度,不可避免的将影响企业的扩张,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会有大的增长。对于今后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就业形势将不容乐观。但我国经济的发展总体形势向好,势必会拉动经济的不断整张,相应的增加一定的就业机会。 财经类高校毕业生是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怎样抓住历史机遇,增加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机会,准确定位毕业去向,做好就业策划,是值得老师及学生探讨与思考的问题。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供需不平衡 “供过于求,价格低于价值”,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价值规律”。自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国家连年扩大招生使得大学生的数量骤增,造成了人才市场上大学生供过于求的现状。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也带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高峰,大学生普遍感到就业难,找到理想的工作更难。社会转型带来的劳动力供大于求,也导致社会对毕业生需求数量趋于减少。 (二)财经类高校增加过快加剧了毕业生就业难度 很多高校包括民办大学都设财经类专业,一些非财经类院校和综合型大学纷纷上马开设了金融、国际贸易、财会审计、市场营销、经济法等热门专业,造成财经类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在短时间内猛增,质量也难以保证。在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下,也加剧了财经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二、提高财经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提高就业竞争力,也有赖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高校的大幅度扩招使学生人数倍增,但高校本身的办学理念、管理机制、培养模式却没有跟上大众化教育的步伐,依然停留在精英化的教育阶段。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多样化,并且必须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2008年5月,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要求高校把就业同招生工作与专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就业指导专家建议,高校经济类专业尤其是财会和金融专业的学生,应该做到熟悉和掌握商务管理、国际会计领域的基本知识,掌握当代最新的管理学理论,拓宽自己的视野,努力成为懂经营也能够善于管理的复合型的人才,这就要求财经类专业的毕业生,要努力学习和本专业有关的金融、税务、审计、统计、税务等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努力提高自身在投资和融资等财务决策等方面的能力。 (二)财经类专业的就业形势相对很多专业来说还是比较好的 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对财经类专业毕业生需求意愿较强,九成单位有长期需求。2012年的十大热门专业统计显示,目前的用人单位比较青睐经济类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有关的数据推测,人才市场需求高居榜首的是市场营销类职位。所以,目前来看,销售类的专门人才在今后几年的需求热度仍然很高,由于营销类专业是大多数高校都设置的专业,所以使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致使营销职位人员的薪金水平较低。但是具备较好的沟通技巧、心态的营销类专业毕业生的总体就业形势还是比较好的。2007的年收入调查数据显示,行业薪金水平较高的就有金融业,金融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强和金融业领域不断拓宽和发展空间的不断扩大,使财经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逐渐趋于乐观。 财经类专业学生今后的就业也将面临更多的机会和选择,除了我们熟知的财会会计和审计等工作外,其他可从业的领域也有很多。高校应积极改革教学内容和传统的培养模式,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提高学生在人才市场的就业竞争力。同时,还要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当面临就业环境不是很乐观的大环境时,努力提高自身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能够准确地定位毕业去向,做好就业策划,从而学有所长、学有所用顺利就业,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财经毕业论文:财经类院校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调查与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某高校的会计学院2009届、2010届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指导手册、指导教师评阅意见、评阅小组与答辩小组评阅意见、毕业论文成绩单等实地调查;学校与部分二级学院论文教学工作制度及执行的跟踪调查,面向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学院管理、教师指导、学生写作的问题与成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 实地调查 问题与改进 一、引言 毕业论文是对大学四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对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检验,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标志性作业;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科研能力与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思想品质、职业责任、综合素养的有效方式;毕业论文是多方位评价学生的一个重要手段,毕业论文的整体水平也是一所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直接反映。近些年来高校毕业论文质量呈下降趋势。如何改进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质量,已成为高校工作的难点和重点问题。 本文选择某高校会计专业2009届、2010届毕业论文为样本,学生人数为533人,剔除资料不完整的部分,有效样本为523人。调查资料包括: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成绩、毕业论文指导手册、指导教师意见、评阅小组意见、答辩小组评语等,逐一翻阅手工整理。针对学生设计了问卷,包括对毕业论文重视程度的调查、对学生论文写作的调查、对老师指导的调查、对论文答辩的调查、对学院对论文工作的管理的调查。每一选项下均设置了被调查者发表已设计选项以外内容的栏目。问卷采取五级打分的方法收集整理。发放对象是某高校会计学专业刚刚完成毕业论文的2011届毕业生,共发放问卷210份,收回190份,有效问卷为185份,其中对教师指导、对论文答辩、对学院对论文工作的管理的调查部分的有效样本为167份。为了解毕业论文组织情况,对样本大学的会计学院2010届与2011届“毕业论文的工作程序与时间安排”,以及其他三个二级学院2011届“毕业论文的工作程序与时间安排”的制定与执行等,逐一整理与跟踪。 二、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管理调查与分析 ( 一 )问卷调查结果 现行本科培养计划中,没用对学年论文、课程论文的具体安排。学生在做毕业论文之前未能接受论文教学的相关训练。对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见表(1)。上述调查显示:59.46%的同学认为缺乏前期训练,部分同学还补充到“多增加平时写论文的练习”。而对于是否缺乏写作的基本知识,没有明显的倾向性意见,同意的仅占45.95%。不少同学均补充强调要加强前期的相关训练,如“希望学习前届的优秀论文”、“开展论文写作基本知识的训练”、“多增加平时写论文的练习”“增加相关课程”等。 ( 二 )毕业论文工作流程调查 本文对样本大学4个二级学院毕业论文工作流程的文本整理与后期执行的跟踪,结果如下:(1)毕业论文工作主要时间节点的计划。依据会计学院对2010届与2011届“毕业论文的工作程序与时间安排”、以及相关二级学院对2011届“毕业论文的工作程序与时间安排”,将论文主要工作分为:学院动员(学生开始工作)、导师与学生见面(导师开始工作)、提交开题报告、提交初稿、提交定稿、答辩等项。调查结果显示(受篇幅限制,调查数据略):学校规定“第六学期结束前,二级学院组织布置毕业论文动员工作;毕业论文的答辩工作于第八学期第十二周开始”。调查对象中仅只有一个学院的启动时间符合要求,其余均在第七学期开学初,答辩时间均符合规定,实际上缩短了论文的工作总时间。样本单位的论文总工作周数分别为31、33、30、25不等。(2)毕业论文主要工作时间的计划。根据学校规定,论文从动员到答辩的全部工作时间约为32周(不包括期间的寒暑假时间)。为分析各类工作时间安排的情况,将主要工作期间分为了5段:布置论文――师生见面;师生见面――开题报告定稿;开题报告定稿――提交初稿;提交初稿――提交定稿;提交定稿――答辩。调查结果显示(受篇幅限制,调查数据略):总的工作时间均为31周,比学校规定时间缩短了1周。对2011届总时间的分布看,第2、3、4段作为指导与写作的实际可用时间(其他的时间一般是学院实施相关分配导师、检查审核、评阅、答辩组织等论文的管理工作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为58%。本文同时调查了本校其他二级学院的工作计划发现,其比例为73%、70%,对会计学院安排的合理性有所质疑。基于对初稿写作的难度的判断,样本学院对第3段安排的时间最长,且期间包括了寒假。本校有的二级学院采取的做法是“3短4长”,而非“3长4短”,两种方案如何选择还需谨慎。第1段的时间中包括学生熟悉论文写作要求,初始选题,以及学院分配老师等,样本学院的时间安排均比所调查的其他学院长(4周、5周),如何规划更合理需要商讨。(3)毕业论文工作程序的执行。通过对会计学院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程序的部分执行情况的调查发现:第一,时间节点的执行情况缺乏刚性。如部分学生开题报告的定稿提交时间由规定的2010.11.12,拖延到2010.12.9;而对预期不交论文者并未按原规定的处理。第二,部分工作未履行。如应由学院组织的中期检查,由学院学术委员会对开题报告、学术不端检测的抽样审核,以及论文成绩的最终认定等均未按要求实施。第三,部分工作程序未规范。如指导、评阅、答辩未通过的后期补答辩等程序,以及论文的归档、总结等工作缺乏不要的规范。从以上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论文工作程序安排是值得推敲的,如何在既定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使用、最有效的使用的确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必须合理安排与严格执行。 ( 三 )教师指导人数分配及执行统计 教师指导学生人数的调查结果见表(2),教师指导数量超过学校规定(一般不超过8人)。2009届与2010届的统计结果显示:人均指导人数为12.8人,最高为21人,最低为6人。辅修学生论文指导增加了导师的工作量。 三、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教师指导调查与分析 ( 一 )教师指导方式与指导次数统计分析 以学生填写的“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手册”的记录为依据,对教师对学生的各种指导方式采用以及指导次数调查。指导次数包括选题开始到论文定稿为止的期间内。指导方式分为:面谈、电话、邮件等。调查结果见表(3)、表(4)、表(5)。从调查结果看,(1)教师指导的工作量大,63.27%的教师人均指导次数在6-10次,最高为33次,平均为9次;(2)从指导次数反映的教师指导的工作量不均等,最高(33次)与最低次数(3次)差距甚大。(3)在三种指导方式中,面谈采用较广泛,电话方式相对较少。未采用面谈的为7人;未采用电邮的为31人;未采用电话的为67人。(4)上述数据来源于学生填制的手册,由于个别学生提供数据的不够准确,会影响对本问题的分析。 ( 二 )指导教师、评阅小组、答辩小组评阅意见调查分析 根据学校“本科毕业论文管理条例”的要求,将指导教师评阅意见内容要求分为:选题、研究工作、质量水平(论点、论据、论证、行文或结构、贡献与创新)、不足、结论意见五项记分,每项1分。将评阅小组的评阅意见内容分为:选题、论点与论据论证、结构与研究方法、贡献与创新、不足五项记分,每项1分。将答辩小组的评阅内容确定为:论文质量、论文陈述、答辩情况、结论意见四部分,另加意见书写认真情况。每项1分。调查结果见表(6)。从表(6)看,(1)指导教师评阅意见的撰写内容与质量存在一定差异。大部分评阅意见存在缺漏,较为完整的仅占18.29%。缺项主要集中在对学生完成论文的工作,以及论文的不足等方面。评阅意见分别有电子版与手写板两种形式,在电子版中存在复制的现象,手工版中存在书写欠整洁的问题。指导教师填写评阅意见的认真程度可见一斑,如何规范值得关注。(2)评阅小组的评阅意见的撰写内容与质量存在一定差异。较为完整的比例低,仅占12.06 %。绝大部分存在缺项其中缺一项的占60.70%。对于27.24%缺2项级以上的评阅意见是要重点关注的,缺项主要集中在对贡献与创新、不足的评价。部分评阅意见存在缺乏针对性,只是一些适用于不同论文的套话,甚至直接复制等。论文的英文摘要的质量如何、附件情况等基本没有涉及,只有极少数评阅中评价了数据处理能力。(3)评阅小组的评阅意见的撰写内容与质量存在一定差异。填写完整的仅占5.06%,大部分答辩小组的评语属于基本符合要求,不同程度的均存在缺项。48.25%为缺项为2项及其以上,接近半数,其中12.45%的评语问题较多的。评阅填写字迹潦草的现象比较普遍,大部分有缺项的评语首先是填写的字迹潦草、不认真。综合对导师评阅、评阅小组评阅、答辩小组评阅的调查,集中反映出,教师层面对论文指导工作缺乏严谨认真的态度。在对论文指导手册的调查中还发现,对比学生与教师对论文完成总结的填写情况,教师的完成质量低于学生,这也进一步表明教师对此项工作的态度的确存在问题。 ( 三 )教师论文指导调查分析 (1)教师指导中的问题学生没有明确看法表(7)。对与第1、2、4、5、6项所涉及的教师指导中的问题,被调查的学生没有一致的看法。只是对教师之间对论文的要求存在差异有44.16%。(2)老师应及时纠正学生选题不当的问题。本选项并非反映存在的问题,只是学生对教师指导的想法。70.06%的学生持赞同意见,可以认为学生对选题是十分关注的。(3)师生交流应采用多种方式和增加次数。前面已有从学生写作层面提出了与老师沟通的建议。本部分实际上是学生对教师指导的看法。调查结果表明:65.27%认为目前邮件交流是主要形式,由于实习影响了面谈的次数。部分同学还建议:学生应主动找老师,教师尽量留多种联系方式方便联系,结合邮件方式可多进行电话交流,增加面谈次数。(4)应加强老师对论文的指导。在改进老师指导的调查中,部分同学提出了较好的建议。如:指导过程中应要求更严格,学校应统一安排时间指导,适当安排指导会,教师可以更早些与学生沟通等。 四、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调查与分析 ( 一 )毕业论文形式调查与分析 以学生论文为主要调查对象,具体内容包括:论文选题的适当性、构框架的完备性、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文字图表的正误性、文字图表的正误性、参考文献的充分性。根据学校的有关文件的规定,结合学院的现行做法与统计分析的需要采用的分类标准见表(8)。(1)选题宽泛的现象依然存在。尽管上述统计是仅仅从选题的字面上的分析,但是,从中也能不同程度的反映一些问题。一是少数选题偏离专业。表中的6份不当的选题基本属于此类。如“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和管理研究”、“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合理性研究”等。二是目标宽泛的现象也有一定的数量,如“论商业银行成本管理”、“我国上市公司运用公允价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等。三是部分题目的文字表达不准确,甚至存在歧义。如“论我国物业税转实的税率设计”等。四是比较恰当的题目的比重仅占14.56%。选题中如何在教师的指导下把握“小题细作”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2)论文结构框架的明显缺项比例低。结果分析:有接近一半的学生论文结构合理,有明显缺项的仅占0.78%。尽管在结构完整性方面问题较少,但是13.62%的结构体例一般化的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3)研究方法主要集中在规范研究。调查结果显示:规范研究仍然是当前主要的方法,47.86%的学生采用规范研究方法;实证方法的应用已经有所开展。8.56%学生开始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在规范研究的同时部分同学(27.63%)注重结合案例进行分析提供数据支持;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方法还未能在毕业论文中采用,调查工作的难度与工作量也许是其中的重要原因。(4)图表使用有限,文字差错低少。调查结果见表(9)显示:70.43%的论文不存在文字表述的错误,且无严重错误的发生,文字表述的差错率较低;部分论文存在小的差错或偏误,占比为26.85%;7份错误严重的论文是值得关注的,占比2.72%。论文对图表并用的并不广泛,占41.25%,尤其缺乏对图的运用,仅占7.78%。16.73%的学生并未使用图表的形式,一方面是论文本身不需要,另一方面也反映是学生对图表的使用不重视。(5)参考文献的运用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参考文献数量基本上在15篇左右,25篇以上仅占11.73 %,本科中还有极少数(2.81%)在5篇以下。参考外文文献的数量基本上在1-5篇,但是有37.5%的学生没有外文文献。即使标明有外文参考文献的论文中,对该文献的具体运用,也仍令人质疑。参考文献的时间基本为近5 年,在时效上还是基本符合要求的。 ( 二 )毕业论文写作调查与分析 如表(10)所示。(1)论文写作的时间投入有限。43.78%的同学认为写作投入的时间不够,高于不同意的比例(38.38%)。57.30%的同学认为考研、实习影响了论文写作。有的同学要求“安排更充裕的论文写作时间”、“提前交初稿的时间,增加修改时间”等。(2)对选题及开题报告的完成现状的判断分歧不明显。对选题与开题报告给出的两项调查结果意见差异不明显。同意选项5的比例(87份)略高于不赞同的比例(65份),认为开题报告基本到位的比例(79份)略高于认为不到位的比例(71份)。(3)对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认识基本一致。对所设计的8、9、10、11选项持赞同意见的比例均接近或超过50%,分别为:68.35%、48.65%、50.81%、68.35%。至于论文是否存在借鉴引用的内容较多,被调查者各持己见。(4)普遍认为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不够。75.68%的同学赞同和非常赞同,有的还建议“和指导老师多交流,尤其应该多些面谈”。各选项的“说不清”档级的填列人数基本在30-40份,平均为35份,占比18.92%。这部分同学实际上是没有发表意见。 ( 三 )毕业论文成绩调查与分析 调查样本为20009、2010届学生毕业论文,共523份。将论文成绩分为以下5个等级,分布情况见表(11)。基于论文的总评成绩由导师评阅成绩、评阅小组成绩、答辩小组成绩三部分组成,即:导师的评分×35%+评阅小组的评阅分×35%+答辩小组的评分占×30%。按此构成情况,对成绩构成做进一步统计分析见表(12)。成绩总体分布统计结果表明:成绩主要集中在“良”、“中”占比为80.50%; 90分以上的论文极少,仅为0.57%。成绩构成情况统计结果表明:(1)从论文的平均成绩看,导师成绩、评阅成绩、答辩成绩三类成绩呈递减的状况,不论是全体样本,还是分年级与分专业样本、还是分班级的样本均反映出此特点。这种现象,是否表达指导教师评分较宽,还是评阅与答辩评分较严。(2)从最高分、最低分看,仍然表现为导师成绩、评阅成绩、答辩成绩三类成绩呈递减的状况,且在全体样本、分年级、分专业、分班级的样本中基本也是如此。在最低分中还看到导师未给出不及格的成绩。(3)导师成绩、评阅成绩、答辩成绩三类成绩中分差达到20分以上的有16份,其中最高为25分。(4)随机抽取52份样本,其中24分样本(约46.15%)的评阅成绩或答辩成绩高于导师成绩,其中有两份的成绩差额分别为19分、20分。也就是说,尽管平均成绩反映出的导师成绩高于评阅成绩、答辩成绩,但是,从个案看仍有一定比例的论文显现出相反的状况。 五、结论与建议 ( 一 )调查结论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学院管理。首先,缺乏对毕业论文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毕业论文是高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代替的,必须充分认识它的相对独立性。但学生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与其他教学环节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必须与其它教学环节彼此配合, 相辅相成, 构成完整的教学体系。而现实中将毕业论文作为独立的教学环节看待, 割裂其与其他教学环节的关系,混淆了毕业论文教学与毕业论文写作的关系。导致毕业论文写作前缺乏前期的写作知识与能力的训练。其次,缺乏对现行框架下实施方案的合理设计。现行毕业论文工作规范(“毕业论文工作程序与时间节点”)的设计存在缺陷:已有的内容安排不尽合理;程序不完整、部分内容缺失;已有的内容与要求不清晰等。同时,对现行规范的执行缺乏刚性,监督检查不到位,如教师平均指导人数的突破上线,疏漏对选题的审核、中期的检查、成绩的审核等环节,答辩的时间安排短,最终通过率100%等。最后,缺乏对组织实施的有效监督机制。尚未建立以奖惩导向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对学生论文成绩考核不严格、缺乏淘汰机制、通过顺利。对教师指导过程的评价考核不严格、缺乏奖惩机制,教师指导优略无碍,论文教学整体效果差。对管理层的管理职责缺乏必要的考核问责机制,组织实施的管理水平不及。这样的管理机制是影响论文质量的根本原因。问卷调查中,学生希望加强对教师的选择加强论文管理,定期检查论文进程,建立导师淘汰、奖惩机制等。(2)教师指导。一是时间与精力的投入不足。一方面是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偏多,导致可能投入的时间与精力有限。另一方面,部分教师以“完成任务”的思想实施论文指导工作,面对一项具有极强弹性的工作,个别教师的浮躁的情绪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完成过程。问卷调查中70.06%的学生认为老师应及时纠正学生选题不当的问题。应加强老师对论文的指导,增加面谈次数。二是因人施教指导的方法不足。论文的指导是一个具备明显“个性化”的教学活动,每位同学的基础不同,选题不同,研究视角不同,选用方法不同等,使得教师需要针对每位同学的具体情况进行指导。这样的指导工作不仅工作量大,而且面对学生的需求,教师还面临着一个再学习的问题。但现实中,能有这样工作态度的教师的确不多。三是高质量完成指导的要求不足。学院对学生论文质量与水平的要求,也是对教师完成指导工作的质量要求。在现阶段学院对学生论文质量的考评相对弱化前提下,教师基于工作任务的完成,加之学生方面的配合不足,教师也缺乏高质量完成论文指导的压力与动力。因此,尽管教师指导论文数量超过上限,甚至成倍增加的情况下,教师通过努力,均可按期完成任务。问卷调查中学生反映指导中应严格要求。(3)学生写作。大学期间学院缺乏这方面的教学,学生自身也缺乏这方面的学习。问卷调查中,59.46%的同学认为缺乏前期训练,部分同学还补充到“多增加平时写论文的练习”。而对于是否缺乏写作的基本知识,没有明显的倾向性意见,同意的比例仅占45.95%。不少同学均补充强调要加强前期的相关训练,如“希望学习前届的优秀论文”、“开展论文写作基本知识的训练”、“多增加平时写论文的练习”“增加相关课程”等。大部分学生存在重“课程学习”、轻“论文教学”的思想,对论文教学环节的学习目的认识不清。主要以“如何能顺利通过”为目标,而没有过多的思考通过论文教学希望获得哪些知识与技能。在面对就业实习考研几项工作的时间冲突,从完成的顺序上,论文一定是在最后。而且,投入的时间明显不足。问卷调查中,43.78%的同学认为写作投入的时间不够,高于不同意的比例(38.38%)。57.30%的同学认为考研、实习影响了论文写作。有的同学要求“安排更充裕的论文写作时间”、“提前交初稿的时间,增加修改时间”等。在论文完成的过程中,反映出专业研究能力的匮乏,写作知识与技能的匮乏。普遍存在论证资料信息整理不够,研究证据欠充分,研究结论价值单薄。个别同学在论文中大量借鉴、引用他人的观点, 却不求甚解。问卷调查中,对所设计的:“缺乏对所研究目标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现状的深入研究”“整理参考文献提出研究思路的能力不够”、“运用所学知识研究问题的能力不够”、“缺乏实证等多种研究方法应用的训练”等选项持赞同意见的比例均接近或超过50%,分别为:68.35%、48.65%、50.81%、68.35%。普遍认为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不够。75.68%的同学赞同和非常赞同,有的还建议“和指导老师多交流,尤其应该多些面谈”。有还要求“多进行电话交流”、“尽量多留联系方式”、“学生应主动找老师”、“学校应统一安排时间指导”、“安排指导会”“增加面谈次数”“教师可以更早的与学生沟通”。 ( 二 )相关建议 (1)毕业论文教学切实纳入教学计划。课程教学、论文教学、实验教学等均是本科教学的不同形式。论文教学的最基础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品质素养、情报素养、学术素养、综合素养。因此,论文教学是实现本科教学目标的重要形式。长期以来,课程教学是本科教学的重要形式,论文教学是研究生教学的重要形式。但是与此同时,本科教学又不可忽视论文教学,研究生教学又不可没有课程教学。即使在此状况下,课程教学中通常包括了以课程论文体现的论文教学,论文教学又往往是课程教学的后续。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科的论文教学作为一种教学形式,通过论文的写作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实施的目标与要求不同,论文教学一般包括:课程论文教学、学年论文教学、毕业论文教学。这三类型也存在一定的递进关系,毕业论文教学是论文教学的重要形式。现实中实际上是忽视了甚至取消了课程论文教学、学年论文教学,导致了毕业论文成了空中楼阁,失去了基础。增设相应的选修课程或专题讲座。主要包括:研究方法、论文写作、文献检索专题;热点问题专题;优秀毕业论文点评专题等。部分专题以外聘教师完成。在已有的课程教学内容中增加相关的内容。在专业主干课程中加强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具体包括:理论联系实践的专门问题课堂讲授、学生研讨;明确与落实需要完成课程论文的具体课程教学计划。增加对学生完成课程论文、文献检索、调研报告、学年论文等的要求。(2)毕业论文教学实施流程的再造。启动激励竞争机制,允许个别教师指导学生数量超过学校的标准,也允许出现个别教师落选; 提供了课程教学与毕业论文教学融合的平台;加大教师对学生的写作前期(选题前)的指导;增加了对假期时间的利用;延长了论文教学时间,使得学生实习前完成毕业论文的主要工作成为可能。细化落实学院对论文的组织管理,包括:严格执行学校“本科毕业论文管理条例”;规范夯实论文动员环节;细化学院对论文的中期检查;明确答辩后再修改、定稿、再答辩等环节的管理;细化指导、评阅、答辩意见撰写要求;试行院系两级答辩办法;增加论文撰写与指导过程的记录等。建立毕业论文教学奖惩机制,既奖励优秀论文、又实施论文考核的末位淘制;既奖励学生,又奖励教师及教学管理者。建立优秀论文、典型论文后期的出版、推介、使用制度。完善论文总结归档工作。(3)建立论文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过程评价与最终成绩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事故认定与优秀评价等,确保论文教学质量。 财经毕业论文:对于财经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思考 【摘 要】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政策和经济复苏的缓慢,造成其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加大,财经类作为高校的重要学科门类,其毕业生就业率高于高校各专业的平均就业率。高校财经类毕业生就业也存在自身的规律性和特殊性。以兰州商学院金融学院为例,探讨其财经类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影响财经类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并对今后就业工作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财经类;毕业生;就业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政策和经济复苏的缓慢,造成其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加大,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以甘肃省为例,2012年毕业生达11万人, 2013年毕业生人数达11.7万人,2014年毕业生人数将达12.7万人,2015年毕业生人数将达13.5万人。另外,我省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自然条件艰苦,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总量较小,第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不高,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强,经济增长能够带来的新增就业岗位较为有限。加之2011年以来我省全面实行事业单位进人公开招考等改革,部分配套政策还在完善落实之中,致使事业单位接受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也有所减少。 财经类作为高校的重要学科门类,由于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也在不断地升温,又由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部队等单位都对财经类毕业生有一定的需求,这样就造成了财经类毕业生的就业率高于高校各专业的平均就业率。但是,高校财经类毕业生就业也存在自身的规律性和特殊性。在这里,以兰州商学院金融学院为例,分析其财经类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影响财经类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并对今后就业工作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兰州商学院金融学院2013届毕业生就业情况 由上表可知,兰州商学院 2013届毕业生金融工程的就业率为62.90%,金融学专业的就业率为59.16%,保险专业的就业率为46.88%,而兰州商学院毕业专业的平均就业率为46.98%。所以,金融学和金融工程专业就业率明显高于全校各专业平均水平,而保险专业与全校各专业平均水平基本持平。但是,金融学和金融工程专业就业率虽然相对于其他专业较高,但由于毕业人数较多,未就业的人数规模同时也较大,这对毕业生本人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和影响。 从就业的行业来看,兰州商学院金融学院2013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单位基本上是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还有部分同学通过国考、省考等公务员考试进入国家党政机关部门;从就业地区结构来看,毕业生签约的工作地点基本上稳定在甘肃本省和毕业生的所在生源地。 二、影响兰州商学院金融学院毕业生就业的原因分析 2013届兰州商学院金融学院毕业生就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有部分毕业生尚未就业。其主要原因如下: (一)从毕业生自身方面分析: 1、重实惠、求时尚、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心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愿望比较集中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银行系统等,毕业生在择业时重实惠、重自我、重利益,一定程度上盲从妄动,只想其利,不想其弊,只考虑大城市和沿海条件比较好,待遇高,却不考虑那里人才多、成才难,没有看到小地方、不发达地区人才成长迅速,更有利于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优势,一旦不能谋到自己理想的工作,抱定不达目的宁愿待业的决心,一次次做着不切实际的努力,这点在财经类毕业生表现的尤为突出。 2、传统就业观念的束缚 部分财经类毕业生受到其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比较大,认为上了大学就要想办法捧到一个“铁饭碗”,旱涝保收,衣食无忧,这样就把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看的比较重,想一锤子定音,找个稳妥的工作。正是由于这种传统就业观念的束缚,使得这部分毕业生没有办法开拓视野,造成与许多单位的失之交臂。 3、自身综合素质不高,求职技能欠佳 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则是人才素质的竞争,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部分同学在大学里只满足于完成应学的课程,缺乏广博的专业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维狭隘,灵活性、创新性欠佳,动手能力差,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职场上比较紧张、胆怯,不能自信的展示自己,错失了就业的良机。 4、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水平并没有做到齐头并进 财经类毕业生缺乏社会实践能力也是难以就业的成因之一。这部分毕业生在求职时往往表现出缺乏实践创新能力, 在大学学习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知识不能很好的结合。 (二)从社会需求分析 由于近年来连续的扩招政策,这样导致毕业生队伍迅速增大,但每年政府机构、金融机构以及银行系统招录的人员较为稳定,这样就在客观上造成了由于招聘单位的用人指标有限而毕业生难以找到相关的工作。以2013年为例,省内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11.7万多人,附加省外高校和往届尚未就业学生,总量达到18万多人,而当年,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行业基本上都保持其招聘计划。虽然销售类岗位需求旺盛,但对毕业生的吸引力不够强。 (三)从用人单位角度分析 1、对学历和毕业院校的要求过高。 目前一些单位对学历和毕业院校的要求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虽说社会上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学历不代表着能力”,但是有的单位在实际招聘人员时,还是非常注重学历和毕业院校的,有的单位甚至限定毕业院校必须为“211”,“985”高校,部分工作岗位必须要求硕士研究生学历,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限定了普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也这就让许多有能力而学历、毕业院校达不到要求的人望而止步。 2、盲目提高用人标准,造成人才高消费现象严重。 用人单位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人才,吸纳、储备人才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事情,但有些单位不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按需求才,一味地追求高学历和名校毕业生。当今社会人才高消费现象愈演愈烈,不仅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也极大的挫伤了毕业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从学校角度分析 目前学校虽然有就业指导课程以及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等,但这些课程给学生讲授时较为理论,缺乏一定的实践性,部分学生也抱着对付一下的心理,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校的就业指导课流于形式。 三、兰州商学院金融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的不足和相关建议 2013届兰州商学院金融学院就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有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部分毕业生由于实践能力、就业观念、工作经验等多方面因素还未能找到工作,所以,今后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 第一,加强金融模拟业务实训项目,大力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根据金融类专业的主要就业方向为银行、保险、证券等,可以分类设置若干仿真综合实训项目,让毕业生在校内分组扮演角色,完成各自的业务目标,从而在出校就业之前在学校进行一次仿真的业务模拟,这对于培养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都很有好处。例如,根据我国企业上市的要求和流程设置一个投资银行仿真业务模拟项目,对企业上市全过程进行演练:要求毕业生分别扮演拟发行上市公司、证券公司、证券监管部门工作人员,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以及所学的相关知识,沿着企业股份制改组、上市辅导、申报发行材料、发改委核准、 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等过程来模拟。通过毕业生的模拟与展示,指导教师全面考察学生对上市相关业务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让毕业生查漏补缺,从而为他们实际工作做好铺垫,提高就业成功率和求职竞争力。 第二,从多方面入手,改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行业部门也在不断拓宽。面对好多毕业生不太了解的工作岗位,大多数都会选择逃避与放弃,我们应该引导他们改变这种观点,积极尝试一些新的岗位,不一定局限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同时引导毕业生从基础做起,走进基层一步步实践。 第三,大力引导毕业生的创业,牢固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思想。当今毕业生普遍面临就业难的局面,引导毕业生创业是促进毕业生就业,不断完善自我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引导其创业的过程中,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这对面临巨大就业压力的毕业生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让毕业生“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是针对毕业生放弃眼高手低的有效方式,毕业生可以在实践工作中积累宝贵经验,这对他们的事业发展无疑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财经毕业论文:提升高职财经类毕业生对口就业率的对策研究 摘要: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给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严峻的形势,尤其是高职财经类毕业生,因其就业口径较窄,导致就业困难,对口就业率低下。本文从高职财经类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低下的原因入手,分析了提升其对口就业率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财经类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对策 一、前言 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其中最为严峻的就是就业问题,毕业生的就业率高低也成为衡量高职教育发展好坏的一个标准之一。其中以财经类专业尤为突出,因为财经类专业毕业生很难与工科类专业毕业生一样,与岗位要求做到无缝对接,再加上其普遍起薪较低,与工科类专业有一定的差距,这些都导致财经类专业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低下。如何认真并准确把握当前财经类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对策以提高对口就业率,是当前高职财经类专业面临的普遍课题。 二、当前高职财经类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低下的原因 (一)财经类毕业生就业市场供需不平衡 国家高校的扩招使得大学生的数量增加过快,就业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特别是财经类毕业生的数量增加过快,这虽然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经济发展规律。但由于各种原因的存在,导致对高职财经类毕业生的需求趋于减少。另外,由于全国很多的高职院校都设置有财经类专业,招生人数过多,严重超过了社会对这类人才需求,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财经类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很多的非财经类高职院校为了增加招生人数,也开设了财经类的专业,造成此类毕业生的数量猛增,但是由于毕业生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增加了就业难度,降低了对口就业率。 (二)学校与市场需求信息不对称 作为财经类高职毕业生,在学习过程中,实践操作和动手能力跟工科毕业生相比较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用人单位在他们上岗前需要对其进行专业的培训,而且也缺乏实践经验。而很多的企业在招聘的时候把实践经验看得很重要,只愿招聘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才,不愿花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去培养应届毕业生,也不愿承担工作初期因缺乏经验带来的损失。另外,很多财经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建立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课程的设置没有依照行业的岗位设置和典型工作任务来进行,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节,使得企业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学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导致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低下。 (三)用人单位盲目攀高 目前,由于我国高校的扩招,导致高校毕业生人数剧增,就业竞争愈发激烈,人才市场上高学历的求职者比比皆是,出现研究生与本科生争岗位,本科生与专科生争岗位的现象。一些用人单位也顺势提高门槛,盲目追求高学历,使得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发严峻。而高职毕业生,特别是财经类毕业生因其学历技术含量较低,毕业生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已逐渐向普通的打工族岗位靠。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各不一样,有的用人单位重视学历,因财经类毕业生不需要特别的技术能力,所以面对本科生和高职生时,他们宁愿选择高学历的本科生。在加上如今的高跳槽率,在人才市场上,面对有工作经验的跳槽者,用人单位宁愿选择这些有市场工作经验的人才,而不愿选择应届毕业生。这也使得高职财经类毕业生在就业过程处于劣势,导致对口就业率偏低。 (四)高职财经类毕业生就业准备不足 目前的高职财经类毕业生在勉励就业时存在思想准备不足、缺乏自信、就业观念未转变等问题,这些直接导致了对口就业率的低下。思想准备方面,由于就业竞争的加剧,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的毕业生在就业中,对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过分的高估或低估,自我定位不准确,导致在求职中显得有些消极被动。缺乏自信方面,很多财经类高职毕业生认为自己自身文凭不高,又缺乏工作经验,对自己的能力水平不够自信,导致在就业的过程中过于紧张,判断失误,不能正常地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也不能发挥自身的正常水平,从而与就业机会擦肩而过,错失良机。就业观念未转变方面,由于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导致想要找人的企业毕业生不想去,而他们想去的单位又不要人,从而使得就业率低下。 三、提升高职财经类毕业生对口就业率的对策 (一)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学校应对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就业教育,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培养学生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要求学生要从市场需求和自身出发,正确地定位自我,摆正心态,不要在求职时钻死胡同,不要盲目的追求高职位、高薪水,迷失自我;也不要过分的低估自己,害怕就业,拒绝就业,逃避现实。有了准确的自我定位,毕业生对自己的能力就会有正确的认识,在就业中就不会抬高门槛,这样就比较容易在求职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因此,对于高职财经类毕业生,学校必须正确引导,使之能对自己的能力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准确定位,放平心态,理智选择,才能提高对口就业率。 (二)加强自身修养,提升对口就业竞争力 加强自身修养,包括职业道德修养、职业素养修养和职业能力修养等。职业道德修养包括敬业精神、诚实守信和合作共事等,职业道德素质状况关系到高职学生能否顺利就业,更关系到他们能否在职业发展道路上取得预期的成就。因此,作为财经类高职学生,应该从社会和自身的发展需要出发,不断学习提升自我,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职业素养应通过职业化培训来实现,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职业礼仪的培养,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根据岗位需要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真正做到 “零距离”上岗。职业能力修养要求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了解就业信息,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社会,学校应让毕业生具备“信息就是机遇,信息就是成功”的理念。高职财经类毕业生应有及时地、意识地通过多途径、多方式来搜集并掌握可靠的市场人才供求信息,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机遇,获得比较理想的就业岗位。作为高职财经类毕业生可以通过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当地的人才招聘市场、已毕业工作的往届毕业生、网络和相关的其它途径来获得就业信息。作为学校,应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按照用人单位的需求来设置专业课程,培养用人单位想要的人才。 (四)加强校企合作,推行订单式培养模式 订单式培养是2004年教育部针对高职教育提出来的,是高职教育发展的产物,也是今后高职教育发展改革的主要方向,有利于高职教育与社会企业更好地联系。对于高职财经类专业,要积极走向社会,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沟通,大力发展“订单班”,根据企业的需求来培养学生。将理论教学放在学校,实践教学放在企业,通过企业顶岗,将理论和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学生通过订单顶岗一方面可以了解企业各岗位人员所需的知识、基本能力和素质,以更加明确学习目标;另一方面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的岗位要求,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并根据各任务有针对性地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真正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学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不仅能借此扩大学校的知名度,为学校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还能借此与企业建立长久的合作,将企业变成本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长期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以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良好运行。 (作者单位: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财经毕业论文:财经类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模式优化研究 [摘要]近年来,部分高校在财经类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出现了指导任务大量化、指导时间集中化、指导形式封闭化及指导内容重复化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对写作缺乏主动性引导,缺乏写作通识教育,缺乏师生互动引导以及缺乏跨期指导等方面。高校应改进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做好毕业论文指导的长期规划,引入非淘汰性竞争压力,增强论文写作通识教育,转型开放式指导,强化跨期指导模式,实现多届循环教育。 [关键词]财经类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模式;优化研究 近几年来,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依然不容乐观,特别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财经类本科生就业压力较往年更显巨大,造成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下滑。这不仅与本科生本身对毕业论文写作应付了事,态度不端有关,更暴露出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短期化、集中化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的不足。新形势下优化完善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已更显必要。 一、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指导任务大量化 指导任务量大量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导学生量大。尽管大部分院校对每位教师指导学生数都做出了不超过10人规定,但据笔者了解,由于部分专业本科生招生规模过大,造成教师实际指导学生人数超过20,甚至30人。这对于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无疑形成的巨大的阻碍。二是指导内容多样。从目前指导毕业论文的内容上来看,指导教师不仅要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内容,同时还要把控毕业论文的格式以及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部分本科生由于基础知识不牢固,研究方法不清楚,更有甚者甚至对计算机文档基本处理操作不熟练,挤占了本来就紧张的论文指导时间,也增加了毕业论文指导的任务量。 (二)指导时间集中化 指导时间集中化主要表现为毕业论文指导任务在短时期内过于集聚的现象。这一问题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导时间安排过于集中。虽然部分专业将毕业论文的写作安排提前至大四第一学期,但受学生考研、考证及公务员考试影响,毕业论文写作在实际执行中造成压延,真正指导时间仍集中于大四第二学期。二是学生毕业论文指导扎堆。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寻求指导时存在一个突出的现象,要么是一段时间里没人找指导老师,要么是大家一起都来找指导老师寻求论文指导。而且集中指导的时间特别集中于毕业论文开题前及毕业论文提交前,造成短时间内指导任务急剧加大。 (三)指导形式封闭化 目前,在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能结合实际,通过面谈、邮件、QQ、电话等多种途径进行毕业论文指导。尽管这些方式为学生得到毕业论文指导提供了及时、有效、柔性化的现实途径,但这些途径的点对点方式也将论文指导置于封闭环境中,造成论文指导形式的开放性不足。特别是利用邮件、QQ、电话等指导形式,无法让同期毕业生得到更多的论文写作借鉴信息,也不利于论文写作常识性知识的扩散。 (四)指导内容重复化 指导内容重复化表现在两个层次上,一是同期指导内容重复。在一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受指导形式封闭化的影响,有关毕业论文写作的常识性知识常需要多次教导,甚至一个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中指导过的问题又发生在另一个学生身上,造成同一届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内容的重复化。二是跨期指导内容重复。在不同届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重复指导问题更为突出。一届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时出现的问题,下一届本科生在进行毕业论文写作时还是时有发生,几乎每一届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都需要多次重复指导。 二、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现有指导模式忽视写作主动性引导 本科生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之所以造成指导任务大量化、指导时间集中化,其原因固然有招生、就业、考研等因素影响,但现有指导模式对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的长期规划指导以及非淘汰性竞争压力的缺失,也使得本科生缺乏毕业论文写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长期规划指导的缺失使得本科生难以合理主动安排自己的毕业论文写作计划,造成毕业论文写作进程随大流或严重依赖指导老师的督促。非淘汰性竞争压力的缺失使得本科生常常产生写好写坏一个样,早写晚写一个样的惰性思维,造成毕业论文写作坐等最后时刻的集中突击。 (二)现有指导模式忽视论文写作通识教育 目前,决大部分财经院校对本科生毕业论文都突出强调论文的创新性,使得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多采取一对一的针对性指导。但这并不意味着毕业论文写作不存在共同知识,不需要有关论文写作的通识教育。特别是有关毕业论文的行文方式、逻辑结构、内容展开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知识共性。但从目前毕业论文指导实际来看,部分院校或部分专业的通识指导每届只有一次,甚至是完全缺失。这无疑会使得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只能在具体指导过程中加强通识指导,增加了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指导内容与指导工作量。 (三)现有指导模式缺乏互动引导 现有指导模式缺乏互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师生之间缺乏互动。目前,虽然大多数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注重与本科生间的信息沟通,但传统的教师说教指导模式却使得本科生在与指导教师沟通时产生有“等办法、靠老师、要答案”的心态,完全依赖于指导教师的明确指示。二是缺乏同辈本科生之间的互动学习。目前,本科生在毕业论文写作时都把精力集中到自己论文的写作上,忽视了同学间论文写作方法及思路的讨论,从而没有机会从其他同学那里汲取论文写作经验与教训。而这不仅从形式上使得毕业论文指导封闭化,而且还会进一步造成指导任务的大量化及指导内容的重复化。 (四)现有指导模式缺乏跨期指导 目前,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大都按届依次展开。因此,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任务也就主要集中于应届毕业生的论文写作上。在这种指导模式下,虽然论文指导与纠正在每一届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以单循环纠偏的方式运行,并使得论文质量得以改善。但如将这种毕业论文指导模式置于多期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来看,则或多或少有类似单曲循环播放的意味,加剧了指导任务的大量化以及指导内容的重复化。 三、改进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模式的对策建议 (一)做好毕业论文指导长期规划 一是需要院校引入毕业论文指导的多学年跨度安排。转变大四集中展开毕业论文指导的传统工作模式,联系专业实际,尝试将毕业论文指导安排延展至大三,乃至大二阶段。结合不同时期专业教育计划安排,有针对性地采取先基础后专业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二是努力实现指导教师的早期指导介入。进一步拓展推动本科生的论文导师制,努力从本科生进人大学阶段便开始介入专业基础教育,积极促进从中学作文写作向专业学术论文写作的转变。 (二)引入非淘汰性竞争压力 一是可以转变毕业论文指导方式。改变原有毕业生与指导教师间一对一的单独讨论,逐步实现课程讲解式毕业论文研究进展汇报,同时汇报进行过程中增加毕业论文研究汇报的规范性及严肃性。最终实现以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性监控强化,来保障毕业论文写作的质量及进度。二是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引入教师团队指导模式。教师团队指导形式将进一步增强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的外部环境压力,而群体指导的方式有进一步有利于正确把握毕业论文写作的研究导向,提高毕业论文指导的效率。 (三)增加毕业论文写作通识教育指导 一是可以在本科教育课程中增加论文写作通识教育课程,重点结合专业学术论文写作特点,系统讲解学术论文写作过程中所面临的行文结构、逻辑展开等基础性知识。二是可以有针对性展开毕业论文写作专题讲座,结合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做集中讲解。三是可以安排指导教师针对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所出现的具体的、个性化通识问题做小范围集中辅导。 (四)转型开放式指导,带动同辈学习 一是要有针对性选择开放性通讯媒介,引入QQ群、网络论坛等公众开放介质集中进行毕业论文写作研讨,开放指导空间,共享写作经验,实现本科生之间毕业论文写作知识、经验的积累及快速传播。二是要转变指导形式,从一对一的传统毕业论文指导形式转变为一对多的集中指导模式。同时,在指导过程中积极引入开放性讨论环节,利用同辈学习理论促进同期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自主思考、自主学习以及毕业论文写作的自我改进,并进而增强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的主动性。 五、强化跨期指导。实现多届循环教育 跨期指导是指突破毕业论文指导的级届概念,将不同年级本科毕业生同时导入,进行毕业论文集中指导。这里所谈到的跨期指导模式其核心强调两点,一是“跨期”,“跨期”的目的在于实现论文写作知识的跨年级传播。二是“集中”,“集中”的目的在于实现低年级本科生的自我学习及高年级本科生间的同辈学习。但跨期指导并不是忽视不同年级本科生间的专业知识差异。就不同年级本科生的指导内容而言,低年级本科生的指导重点在于通识学习,而高年级本科生的指导重点则在于具体论文内容把控。就跨期指导模式的指导重心而言,低年级本科生侧重于“自我学习+研讨观摩”,高年级本科生侧重于“自我完善+演练提高”。从而构筑成学生“自学+指导+演练”的阶段循环学习与教师PDCA论文质量循环控制的双循环运行机制,实现以同辈学习缓解指导内容重复、指导时间集中等问题。 财经毕业论文: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式改革研究 摘 要: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式改革是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效果的有效途径。本文首先对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式改革背景进行研究,结合自身在经济与贸易类专业毕业论文指导实践,提出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式改革的基本思路,具体包括三个转变,即从局部静态指导到全程动态指导、从线下指导到线上线下结合指导、从普适性同质型指导到差异性个性化指导的转变,据此提出促进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式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式;财经类 1 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式改革的背景 本科毕业论文是大学生综合性科学研究成果的习作,鉴于学生科研经验、科研能力、时间投入和精力投入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作为毕业论文主导者的指导教师如何实现“师傅领进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指导环节针对不同学生、不同论文类型和论文写作不同环节,充分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前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效果中迫切需要关注并且需要立即解决的问题。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法的改革。 尽管毕业论文指导开始出现“指导提前化,指导多元化,专业交叉化,交流平台化”(李立新,田广增)发展趋势,但就目前毕业论文指导而言,总体上存在以下明显现象:从指导时间来看,现行指导方法属于短期指导;从指导方向来看,现行指导方法属于同化指导;从指导策略来看,现行指导方法属于整体指导;从指导方法的来源看,现行指导方法属于仿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指导方法;从指导结果来看,现行指导结果存在不透明的、无所谓现象。在新的高等教育发展背景和人才培养背景下,作为提升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效果的有效途径,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法迫切需要突破传统的“集中课堂式指导“,采取科学、合理和灵活的原则,通过多元化、动态化、差异化的指导方式,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进行改革,全面推进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本文将以财经类高等本科院校的经济与贸易类专业为例,对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式改革进行探索。 2 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式改革基本思路 2.1 从局部静态指导到全程动态指导 无论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式如何改革,首先需要解决是指导老师以什么样的角色进行论文指导的问题。对于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来说,如果指导教师纯粹针对毕业论文写作进行指导,尽管牵涉论文选题-选题确定-开题报告撰写-初稿写作-论文修改-定稿-论文评审-论文答辩-答辩成绩评定-论文存档等诸多环节,但是由于目标相对单一,看起来似乎不需要指导老师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但是亲自指导过本科毕业论文的老师都会发现,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过程需要指导老师以多重身份介入。本科毕业指导学生名单确认后,从选题到最终的论文答辩过程中,指导老师将会遇到所指导的学生外出找工作、参加考研或者准备出国、参加公务员考试或者面试等多方面的状况,导致纯粹的毕业论文指导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干扰,使得毕业论文指导和毕业生的升学、就业等各个环节变得不再独立,而是密切联系,如果哪一个环节没有处理好,都会直接影响到毕业论文指导过程的顺利进行。如果指导老师一意孤行,仅仅关注毕业论文,对所指导的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受到的来自就业、升学或者感情方面的压力视而不见,不仅容易引发毕业生的抵触情绪进而出现不合作行为,而且不利于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开展和整个毕业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能否顺利完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导老师能否认识到其在毕业论文指导中的角色定位。 本文认为,在本科论文指导过程中,论文指导老师不仅要充分发挥论文写作活动的支架作用当好引导者,而且要当好学生实习过程、找工作或者升学过程中的关注者、倾听者和支持者,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走入毕业生的内心世界,理解毕业生遇到的各方面的困难和干扰,从而说服毕业生克服各种困难投入到毕业论文写作中来。简而言之,在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改革中,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要从局部静态指导向全局动态指导转变,从纯粹的论文指导老师向毕业生的引导者、关注者、倾听者和支持者转变。 2.2 从线下指导到线上线下结合指导 从财经类高等院校的安排来看,在大四第一学期,由于学生都在校,指导教师能就毕业论文选题、开题报告等环节给毕业生进行当面指导。但是,在大四第二学期,尤其是在五一劳动节之前这段时间,毕业生都在外实习、找工作、准备硕士研究生或者公务员等的面试和复试,在这段时间里指导教师和学生基本上没有面对面相互交流的机会。而这将近4个月的时间对于毕业论文写作来说非常宝贵。为了提高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质量,许多学校开发应用了毕业论文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对毕业论文选题、评阅、成绩登录、论文格式规范化等方面作用明显,但多数实时沟通交流等指导功能相对弱化,甚至没有。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达,尤其是包括腾讯、飞信、微信等即时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毕业论文指导方式开始多元化,面对面单独指导、面对面集体指导、电话或短信指导、电子邮件指导、QQ网络平台指导、社会调查实地指导、指导小组指导等方式逐步进入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从我校具体实践的调查结果显示,论文指导主要通过面对面、电子邮件、电话或短信方式进行,分别占39.78%、41.22%和13.98%,从中可以看出,电子邮件是论文指导中主要的指导方式。由于电子邮件更多是针对个人,因此不能保证指导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尤其是学生不在校期间毕业论文中出现的问题无法得到即时有效沟通。由此可见,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迫切需要一个平台,实现指导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线上线下互动交流。QQ群具有群共享、群邮件、群BBS等基本组件(杨靖等,2012),为推动本科论文指导方式从传统的线下指导向线上线下结合指导转变提供了方便。 基于QQ群的即时性、便捷性和互动性,本人从2010年开始,建立了旨在针对本科毕业论文撰写的QQ群,在2010-2012年两届中共有26名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通过QQ群的毕业论文指导获得了相应的帮助并且顺利毕业。本人的一般做法是:确定指导学生名单后,召开见面会,告知学生QQ群号,让学生全部实名制加入并且在群名片中标出自己的级别。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本人组建的本科毕业论文群中,既包括本人指导过的已经毕业的学生,也有正在指导的学生,这样应届毕业生不仅可以和指导老师就毕业论文进行交流,同时也可以针对毕业论文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考研或者找工作等其他问题从往届毕业的学哥学姐那里获得帮助。当然,从本人的指导实践来看,尽管QQ群的确在论文指导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面对面指导不容忽视,特别是在开题报告撰写、初稿写作、基本观点形成以及论文修改等环节必须面对面交流,这样不仅能确保论文撰写质量、把握好论文撰写进度,而且能够有效提高指导效率,实现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2.3 从普适性同质型指导到差异性个性化指导 在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中,如果指导老师已经实现了其角色转变,同时能够实现线上线下互动指导,接下来要回答的就是指导老师如何指导的问题,这牵涉到指导方式的变化。本文认为,对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应该因材施教,释放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的主观能动性,从普适性同质型指导向差异性个性化指导方式转变是关键。具体来说,在毕业论文指导名单确认后,指导老师首先需要了解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是考硕士研究生(国内和国外)还是直接就业,对于直接就业的同学了解哪些同学有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的基本想法,哪些有进入企业工作的意愿等等,对这些情况指导老师都需要摸清楚。在摸清楚学生基本去向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兴趣点,从其长远发展来对学生毕业论文选题进行指导。比如对于有意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同学,我们在毕业选题上相对来说应该更注重学生理论基础的夯实,更注重学生学术能力培养,而对于直接就业的同学来说,偏向于鼓励同学们以家乡或者工作所在地的经济发展、产业转型等作为毕业论文选题,这样不仅能将学生的实习经历或者求职经历与毕业论文相结合,而且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需要注意的是,差异性个性化指导并不代表什么事情都为学生包办。针对毕业论文文档的操作,本人曾经对毕业生进行集中指导,比如目录的自动生成、图的制作等等,但是对于不同论文选题的同学针对文中数据以及参考文献获取的问题,应当告诉学生相应的获取途径,但不会将其直接提供给学生。也就是说,指导老师在指导过程中一定要明确哪些是可以为哪些是不可以为的。简而言之,本文认为,在指导本科毕业生论文中,无论学生遇到什么问题,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去思考,但是我们不能代替学生去思考,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授人以渔。 3 推进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式改革的具体措施 3.1 改革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的考核方式 要积极推进本科毕业论文改革,离不开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的积极参与。要实现本科指导论文老师角色的转变,从单一的引导者向多重角色转变,迫切需要对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具体来说,不能单纯以面对面指导的次数作为衡量指导老师是否对本科毕业论文进行指导的依据。具体来说,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中指导老师是否发挥了相应的作用,可以让所指导的学生来进行评价,看是不是在学生需要指导的时候获得了指导老师即时性、实质性的指导或帮助。我们调查发现,对毕业论文最需要教师指导的环节,回答论文选题占10.71%、论文资料收集占15.35%、论文提纲和结构占25.66%、论文思想和观点占20.00%、如何论证(理论与方法)占18.18%、论文规范占10.10%,这表明学生要求指导是全方位的,涉及到毕业论文的每一个环节。财经类院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组织毕业生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指导老师的指导过程进行全面、客观的考核,加强监督和管理。 3.2 加强对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的投入 本科毕业论文改革指导方式的改革离不开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能力的提升。从高校现有指导教师的年龄和职称结构来看,主要以青年教师为主,职称上主要以副教授和讲师为主。对于刚刚开始指导毕业论文的年轻教师来说,他们不仅缺乏指导经验,缺乏给学生进行面对面指导的场所,而且缺乏和其他指导老师沟通、交流的平台。因此,高等院校可以在毕业论文指导名单下达之前,组织学校经验丰富而且指导效果突出的资深教师对新的指导老师进行系统培训。同时在各个系部建立相应的针对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QQ群,供所有的指导老师进行交流,实现指导方法等方面的资源共享。除此以外,高等院校可以综合考虑学校实际情况,提高单个学生指导论文的课时工作量,从本质上提高本科论文指导老师参与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式改革的积极性。 财经毕业论文:财经院校毕业生社会支持性别与生源差异研究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文章基于社会支持理论研究视角,运用SPSS 11.5 软件对相关量表进行统计,分析了不同性别和生源的财经大学生社会支持的差异,最后表明财经院校学生性别、生源对社会支持的影响差异显著。 [关键词]财经大学生 社会支持 性别生源差异 一、研究背景 进入新世纪以来,改革开发使我国整个社会面貌发生了重大改变,我国的教育体制也从以往的面向“精英”改为“大众”,大学生就业面临巨大的压力。发轫于上世纪中期的心理学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作为一种弹性资源,对生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恢复与治疗提供有力的心理支持,有利于普通人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主观幸福感的提升,它在提高积极幸福体验,减少个体就业压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关于社会支持的定义学术界还存在争议,本文认为社会支持是人在社会联系中知觉和自身领悟到的相关支持,被理解的情绪体验和满意程度。本文研究财经类毕业生择业中的社会支持,为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和心理辅导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二、研究过程与方法 1.研究被试:从吉林工商学院会计系、财税系、金融系选取本专科学生(2011)毕业生179人,其中男生79人,占48%;女生86人,占52%进行问卷测试。 2.研究工具 根据姜乾金等人的PSS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11,8,4,3为家庭支持项目;12,7,9,6为朋友支持项目;剩余为其他支持项目,运用心理五点评分法,运用心理五点评分法,按照“完全不是”“基本不是”“不置可否”“基本是”“完全是”的顺序评1到5分,该量表的α系数为0.769。 3.测量过程 将学生分组集体测试,时长20分钟。主试由研究者和其他专业教师共同进行,发放量表,学生测试,最后收回。 4.数据处理 将采集数据输入电脑,计算出三个问卷各个维度的原始分数,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 11.5 for windows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运用心理统计方法有:相关分析,MANOVA。 三、结果分析 以支持三个维度为因变量,进行性别2(男、女)×生源2(城、乡)的MANOVA,表明大学女生社会支持比男生低;生源在家庭支持方面的主效应显著;农村学生的家庭支持比城镇学生低。 四、结果讨论 本研究中,财经院校毕业生的性别,生源对社会支持的影响差异显著,数据表明:1.女生的学校支持比男生低,农村学生家庭支持和学校支持比城镇学生低(见表1)。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我国传统重男轻女思想,男生择业时遇到的实际问题比女生少,社会比较重视男性就业,为其提供的资源更多,就业没有性别歧视,其自信心自然高于女生,男生在择业时更为主动积极,而女生就业观念相对淡漠,在择业时有更强的依赖性。2.城镇学生在家庭支持和学校支持方面均比农村学生高(见表2)。这与我国目前城乡差异的实际情况相一致。城乡差异不仅体现在对子女的经济和物质支持上,还体现在择业时提供给子女较多的就业信息和渠道上;另一方面,在有效使用社会支持方面,农村学生的得分显著低于城镇学生的得分。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学生由于生活环境比较闭塞,从小见识和阅历比较单一,无法接触到更丰富的社会资源和重要信息,对未来就业面临的困难与机遇缺乏足够的认识与了解;另外,农村学生各方面条件也明显差于城市,起点较低;相比之下,城镇学生更容易享受相对丰富的社会资源而具有就业优势。 财经毕业论文:关于财经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本文从财经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入手,系统地分析新形势下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独具特色的财经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财经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财经类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同其他专业一样,既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遇到了严峻的挑战,其中较大的挑战之一就是就业问题。如何认真并准确把握当前财经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及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相应对策,是财经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财经类毕业生就业市场供需不平衡。 财经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供求关系结构性失衡、整体上供大于求的形势很明显。首先,全国高校财经类专业重复设置,趋同现象严重。目前,全国几乎每一所高校(包括民办大学)都设财经类专业。其次,一些非财经类院校、综合性大学,乃至一些成人高校、业余大学和职工大学,见到社会对国际金融、国际贸易、财会审计、市场营销、经济法等财经人才需求火旺,纷纷上马兴办此类专业,使得财经类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和数量都出了矛盾,财经类毕业生的数量猛增,人数大量增加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最后,社会对人才需求则因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面临机构改革,实行公务员制,进入需经公开招考,需求量锐减。与此同时,许多企业处于调整、转产、优化兼并时期,吸纳新人的能力也逐渐减弱。以往用人大户,诸如经营流通、外贸、金融系统等部门因改革转轨或因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约定俗成的紧缩反映,毕业生需求量趋于减少,另外,财经类专业学生能报考的公务员职位范围较窄,录取率也不高。 (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与市场需求信息不对称。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变动是经常的,为之服务的教育模式转变往往滞后,目前职院校的教育模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生的理论素质与企业的要求严重脱节,很多财经类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基本上同本科一样,仍然只重视或者只能做到知识的传授,轻视或者很难做到对学生就业技能的培养。高校不能提供适销对路的毕业生,财经类毕业生欠缺实践环节的锻炼和必要的人际经验,技术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就形成了“毕业生因没有工作经验找不到工作”的局面。 (三)用人单位之间盲目攀高的现象严重。 近年来人才市场出现一些用人单位提高门槛、盲目追求高学历的现象。目前,总体上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愈来愈激烈,已出现研究生向下挤本科生的岗位、本科生只好继续向下挤专科生的岗位的状况。高职院校毕业生中财经类专业技术含量不高,已逐渐向普通的打工族岗位靠。这些专业又呈现毕业生人数剧增的局面。有的用人单位仍以文凭学历选人;有的用人单位只重视个人的实际工作经验,他们认为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才能很快地创造价值,而应届毕业生招来后还要培训一定时间,不能立即放到重要的工作岗位上。这也造成高职财经类毕业生在与其他层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劣势。 (四)毕业生自身就业前的准备不充分。 一是择业期望值较高。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人才需求重点下移。但很多毕业生的择业观念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过来,就业期望值过高,仍然幻想像以前一样进国家机关或财政金融系统,不愿到民营单位、西部和基层企业去工作,更不要说自主创业了。二是很多大学生依然抱有“一次就业定终身”的思想。受传统就业观的影响,把初次就业看得过重,认为选择一个单位就预示着自己“嫁”给了这个单位,对“选择与被选择”准备不足,在这种心态驱使下,在就业中挑三拣四,出现很多“有业不就”的现象,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三是缺乏自信,错失就业过程中的良机。很多财经类高职毕业生对自己估价过低,认为自己在学校没学到什么东西,又没什么工作经验,常常觉得“技不如人”。过低估计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在就业过程中主要表现在:一些人对自己缺乏自信,自卑心理强烈,过于拘谨,缩手缩脚,优柔寡断,阻碍了聪明才智的发挥,不能向用人单位充分自如地展示自我,从而坐失良机。 二、积极探索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引进校企合作,实现无缝对接。 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在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校企合作思路,即学的对接行业(企业)、专业对接职业、课程对接岗位、教师对接师傅、学历证书对接职业资格证书。其次要探究校企合作的途径。学院可以采用走出去和引进来、“契约式”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合作。譬如:根据企业用人需求时间、数量、质量确定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改革方案、职业素质培养方法、职业技能训练手段、综合评价体系,让企业行家进校园、企业文化进校园、企业生产经营部门进校园、工作任务进教材、工作流程进课堂,此外,指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派出教师参与企业项目和技术的研发,开展社会服务。再次建立有利于校企合作有序运行的机制做保障。要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比如给予企业税收上的优惠,必要时给予一定的扶持,让企业在投入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得到实惠。最后,把《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要求的“逐步提高生产服务一线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实行优秀技能人才特殊奖励政策和激励办法”落到实处。学校内部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如《校企合作理事会章程》、《兼职教师管理制度》、《教师下企业锻炼与兼职管理制度》、《学生实习实训管理制度》等系列制度。唯其如此,才能保障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得以顺利实施。 (二)深化课程改革,体现专业特色。 课程是教育的“心脏”,是把教育思想、观念、目的、宗旨等转变为教育实践的中介。课程设置合理与否,课程质量的高低,其实施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高职院校必须加强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以岗位职业能力、实际工作任务为基础,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以质量为核心,积极建设精品课程与企业联合开发实务性教材和高度仿真的视讯操作资料。学院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以物流管理业务、金融保险业务、旅游导服业务、会计核算业务等真实业务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构建与“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相应的课程体系。如物流管理专业,通过对本地物流企业深入走访调查,对物流结算、国际货运管理、仓储配送管理等5个岗位群进行分析,归纳出物流结算、运输作业与组织等6个关键行动领域,并对其进行能力、素质要求的分析。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行动导向进行课程体系建设,使专业能力培养教育与物流岗位能力需求相匹配,构建“一个渐进式职业发展主线、多种社会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从而达到课程建设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此外,学院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例如在课程网络主页和教师个人博客上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在企业实习基地完成企业认知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参与教师科学研究团队的课题研究过程,培养大学生研究思路方法,熟练掌握研究的基本工具;在社会公益活动中完成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的教育,等等。 (三)改善实训条件,提高职业技能。 强化职业能力的培养就高职教育本身来说,实践技能的培养是它重要的组成部分。多年来我国高职院校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实习、实训的教学方案,将理论教学、实践训练与职业技能融为一体,但是最大的缺陷是没有突出实践教学。因此,在不断更新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的基础上,应采取多种形式的实际动手操作训练,突出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技术操作,突出实用性、实践性。一方面,在实践教学方面,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确定详细的“实践教学方案”和“实践教学过程规范”,从实践教育内容、过程等各个方面做出明确界定、规范和评估。另一方面,应改进实习和实训条件,大力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全面改造实训室,从实践环境及设备的构造,到实践项目的策划,都应符合技术应用这一方向,保证实践教学的真实性,以确保学生真正学到“手艺”。深入开展校地、校企、校际合作,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共建教学基地、研究基地、毕业生就业基地和实习实训基地,建立稳定的,能满足专业培训要求的实习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四)重视就业指导,引导自主创业。 就业指导工作是关系到大学毕业生能否充分有效地就业的重要工作,因此,就业指导工作要全面、系统、持续、有序地进行加强。一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要全程化和全员化。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生入校时的入学教育,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第二阶段是专业基础知识学习时的就业教育,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专业培养方向;第三阶段是毕业生找工作时的就业指导,通过选择历届就业比较成功的毕业生进行专题演讲和交流,传递择业成功的秘诀。二是注重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创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大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科学理论知识,还要有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创业中成就事业,在创业中成长成才。三是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完善就业指导信息网站,及时准确地招聘信息,举办专场招聘会,积极与兄弟院校建立就业网络联盟。同时正确引导学生考研、考公务员,尽可能地为准备出国深造的学生提供机会和帮助。通过用人单位情况调查、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校友访谈等多种形式收集、整理市场需求信息及对人才培养、专业设置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到招生和培养等部门,形成良性循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形成辐射全国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网络。 新形势下财经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认真分析所面临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抓住机遇,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财会毕业论文:财会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文章以石河子大学经管学院财会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学为例,对财会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主要问题与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如何进行改革提出了建议,期望对进一步提升财会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培养质量有所裨益。 关键词:会计学专业 财务管理专业 毕业论文 高校 教学摘要:文章以石河子大学经管学院财会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学为例,对财会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主要问题与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如何进行改革提出了建议,期望对进一步提升财会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培养质量有所裨益。 关键词:会计学专业 财务管理专业 毕业论文 高校 教学 一、引言 撰写毕业论文对于目前高校财会专业(财会专业在本文中是指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来说是一门必修课程,十分重要。近年来,有关毕业论文写作究竟该保留还是取消的讨论不断升级,但是目前高校财会审专业主要采取的仍是通过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毕业论文教学环节来培养学生,要求学生通过写作毕业论文并进行答辩来获取毕业所需学分。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以下简称“经管学院”)的财会专业即是将毕业论文写作作为本科毕业生毕业前的必修课程来开设的,并且近几年来日益规范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对学生、教师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来提升该环节的教学质量,以培养更优质的本科人才。尽管如此,在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环节仍然存在一些值得关注和有待改进之处,比如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起始相对较晚;学生选题困难,甚至难免为了写作而写作;由于学生在大学期间缺乏写作训练,因此毕业生在写作时以及指导教师在指导时均感到难度较大,有时甚至疲惫不堪;开题后学生的毕业实习往往没能为毕业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据;互联网信息手段虽为写作查阅资料提供了很大便利,但同时也使得弄虚作假的成本变得很低。上述情形会影响到财会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需要予以充分关注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与提升。 二、课程地位及作用――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对于高校财会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作用 毕业论文教学环节是目前大多数高校财会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必备的一环,课程性质多设为必修课。该教学环节的设置无外乎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第一,检验、巩固甚至升华学生本科四年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积累的专业素养。第二,启发学生的研究兴趣,锻炼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培养学生独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第三,作为毕业实习的一个阶段性的成果总结。第四,训练学生学习撰写以毕业论文为载体的经济应用文,使其具备独立完成一篇具有一定理论内涵和实践内容,且论点鲜明、论据丰富、论证符合逻辑,理论结合实际的论文的能力,以符合社会对财会专业人才的需要。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对于培养一名财会专业本科生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三、教学环节与流程――财会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现状 以经管学院2012级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为例,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环节主要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指导学生选题并填写开题文件(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二是指导学生写作调查报告;三是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四是以系为单位组织进行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具体的时间安排见下页表1。 四、存在的问题与原因――财会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如下页图所示,总体来说财会专业学生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论点方面的问题,二是论据方面的问题,三是论证方面的问题。论点方面的问题即立论方面的问题,包括论文的选题、论文框架的搭建方面存在的问题;论据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指学生在毕业实习中没能很好地搜集毕业论文所需的论据资料;论证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指学生在逻辑论证方面不够清晰。 具体来说,财会专业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毕业论文选题依据欠充分。毕业论文开题时间过晚,选题缺乏依据,导致开题质量不高。原因有二:第一,开题时间安排欠合理。如表2所示,学生进行选题安排在本科教学的第七学期,时间约为2个月(10月16日至12月16日)。在此期间,学生需在确定选题的基础上完成任务书、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选题的时间相对而言比较紧张,普遍存在学生选题困难、对所选题目研究领域没有经过实践调查、开题报告等三个文件的写作仓促完成等问题。第二,论文选题缺乏实践和思考。学生在仓促选定题目完成开题报告后,离开学校进行毕业实习。实习之后返校r须提交一篇调查报告。问题是,学生在实习单位调查的内容与毕业论文的选题往往并不相符,或者说,在毕业实习中没能搜集到与毕业论文选题紧密相关的、对即将展开的写作有帮助的数据资料,导致学生在开始进入毕业论文初稿写作时“犯难”,难以开展下一步的写作。导致该情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选题依据欠充分,使后续写作难以“从一而终”,从而出现中途换题等现象。以笔者2016年指导的本科生毕业论文为例,5名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选题之后即“奔赴”实习单位进行为期2―3个月的毕业实习,实习后返校时有4名学生都提出需要修改甚至更换论文题目,后来在教师和学生的充分沟通讨论之下,对原先的论文题目进行了适当修改之后,学生才开始进行论文的写作。 (二)毕业实习与论文写作联系欠紧密。学生实践时缺乏目标,论文写作时缺乏论据。 (三)写作能力缺乏训练。写作能力不足导致了毕业生撰写自开题报告至毕业论文终稿等一系列与毕业论文相关的文件的困难。毕业论文开题需要撰写3个文件:任务书、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实习结束后需要撰写1个文件:调查报告;毕业实习结束返校后需撰写毕业论文。 (四)论文写作的学术规范性不足。一是学生对于如何引用参考文献没有养成规范的写作习惯,因此常出现自己撰写的内容与他人撰写的内容“混成一片”,违背学术规范的情形时有发生。二是学生对论文写作格式规范不甚了解,导致格式方面易犯一些低级别的错误。三是学生对论文的撰写在严谨性方面不足,影响了论文的质量和说服力。 五、毕业论文改革探索――财会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改革 完整的财会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撰写程序包括:准备、搜集资料、选题、撰写文件、毕业实习、进一步搜集资料、思考、整理分析资料、形成初稿、修改若干稿、定稿、答辩准备(幻灯片及演讲)、答辩、修改、打印留档。 (一)增强选题依据的充分性。 1.选题准备须提早。选题工作须前移,建议学生与指导教师早接触、早准备、早选题。这样,学生就不必在第七学期仅凭与指导教师接触的一两个月时间内仓促定题,显得毫o准备。建议将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提前1―2个学期,比如可将选题工作安排在第五或第六学期,甚至在学生刚入学进行学前教育时即布置毕业论文任务,便于及早设定目标。如此,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有1―2个学期相对充分的时间去进行毕业论文选题的准备,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寒暑假的实践对所选题目的研究领域展开实践调查,以进一步确认所选的研究领域是否能够搜集到足够的论据资料作为支撑,进而对初选题目进行调整。因此,在开题的时间安排方面,需要留给学生选题、实践、思考的时间以做好充分的开题准备,这样才有可能使“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成为可能。 2.文献阅读须充分。学生需要大量搜集与阅读相关领域的文献资料,对选择毕业论文题目进行充分的准备。阅读文献需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更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监督。 3.选题来源多方面。毕业论文的选题来源可以有多个方面:一是可以由系里制定出相关的选题指南作参考;二是让学生在低年级寒暑假实习的过程中感受、发现选题;三是让学生在文献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发现选题;四是通过组织一些研讨活动,让学生在相互的思想碰撞中思考选题;五是有些学生可以参与到教师的相关科研课题中从而确定选题方向;六是学生在开展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项目(SRP项目)时发掘研究方向等。 (二)毕业论文撰写须紧密联系实习(践)活动。目前,撰写毕业论文在经管学院仍是一名财会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毕业论文的写作应当建立在实习(践)的基础上。一方面,学生应当带着论文研究的目标参加实践,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积极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带着问题去实践”给学生的实践活动赋予了“目标性”和“任务性”,从而使实习实践任务更为明确,从而更加充实;通过实习(践)活动充分搜集论文所需论据资料,如果在此期间发现无法对所选题目搜集到充分论据的话,则需要考虑重新进行选题,使之后的论文写作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 (三)开设写作相关课程。撰写高质量的毕业论文的准备环节之一是通过开设相关课程训练、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建议在第二至第四学期期间开设写作课程,安排学生学习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调查报告、课程论文等应用文的写作。通过开设写作课程,加强学生对经济应用文的写作训练,为毕业论文的撰写做好基本准备。 (四)养成学术规范性。本科生写作毕业论文需要重视学术规范性的养成。关于学术规范性的培养至少应该自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写作第一篇论文时起就进行要求与训练,到了写作毕业论文时应该已然是自然而然且必须遵守的常规。但是目前学生在学术规范性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使得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常为此费时费力。究其原因:一是缺设讲授专门的、系统的关于如何进行学术规范的写作课程;二是学生在低年级时写作课程论文时,教师对学生在学术规范性方面的要求与检查不够严格,常常是总体上要求了,但在论文上交后对于课程论文学术规范性方面的检查与督促不足;三是学生们因“无知”而“无畏”,由于上述几方面的原因,学生们知晓写作时需要遵守学术规范,但由于并没有经过良好的训练,因此对如何去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并没有一个正确清晰的认识,对于不遵守学术规范的严重后果也不是非常清楚,以至于到了大四写作毕业论文时往往问题很多。 关于学生学术规范性的培养与训练,首先,学校和教师需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在学生进入高校后(其实应该更早,从中学时起就该有相关教育)就着力开展关于遵守学术规范性方面的教育。其次,尽早开设相关的写作课程进行训练和指导。再次,学校和教师应在整个大学本科四年期间里从遵守学术规范性方面不断“敲打”学生,使其明白遵守学术规范性是一名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应当遵守的基本规范,更是对前辈探索知识的一种尊重,体现了大学生基本的人文素养。最后,建议重视对本科学生的论文进行“”,通过“”软件等对没有很好地遵守学术规范的情形进行识别,加强检查与监督。 六、结束语 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作为目前财会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对于财会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和教师对于这“最后一道”教学环节须予以重视。古语“文如其人”,放在当代依然很具有参考价值。因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生在这门课的学习和实践中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学生拿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踏实地去一一面对并解决一个个难点,这样才能通过这门课程“锤炼”自身的专业理论基础、写作能力、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最终完成一篇“代表作”。教师须在学生学习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中不断摸索教与学的规律,为培养高质量的、德才俱佳的财会专业本科毕业生砥砺前行。 财会毕业论文:高职院校财会类毕业生就业创业机制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财会类专业人才需求状况以及高职财会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等分别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对目前高职财会类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状况和就业形势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意在号召广大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正确认知自我,从而为能够顺利就业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财会类;毕业生;就业 一、财会类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 (一)就业竞争日益激烈 当今社会信息瞬息万变,人才竞争也愈趋激烈。市场对高职学生各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财会类专业是大学生“趋之若鹜”的热门专业之一,其毕业生在就业时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 (二)供求关系不平衡 从当前财会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来看,财会专业的就业市场已经严重出现供求关系不平衡的现象,明显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一方面各类院校财会类专业的普遍开设,导致该专业毕业生数量在短时间内大量增加,普通的财会类毕业生求职也就变的相对艰难;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深化改革,社会对高层次财会类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渐的加大,但是学校培养的财会类毕业生难以胜任这些岗位。这两点造成了财会行业“一头冷一头热”的行业现状。 (三)社会选材要求提高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才会专业不断的进行扩招,使得高等院校在校才会专业的学生数量仍在不断的增加中,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开始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快速增长,以及日渐严峻的就业压力,必然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造成巨大的冲击。 二、高职院校财会类毕业生就业难的内部因素 (一)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的设置方面,并没有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展现出来,对理论教学仍然比较侧重。虽然高职院校的许多专业在每个学期都相应的安排了实训周,但由于高职院校在实训基地和实训项目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校企合作也没有进行充分开发,就导致实训在一定程度上过于形式。此外,很多实训仅在校园中模拟完成,根本达不到专业实践的效果。 (二)高职院校教育定位及专业培养存在缺陷 高职院校即高等职业教育,也称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或“高等职业和技术教育”,即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层次。其侧重点应在“职业”二字,重在培养学生拥有一定的职业技能。在专业培养方面则应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适应用人单位需求的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学生“理实一体”的职业能力。而从当今高职院校财会教育的现状来看,财会人才的培养并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学生学了三年的会计,好像什么都会了,但到了实践岗位又好像什么都不会,迟迟不能上手。而企业实在缺乏优秀的财会类人才,但又不知道到哪里去找,招聘来的学生,还需岗位培训,在企业打杂一年半载,才能上手。 (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欠缺,缺乏核心竞争力 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主要表现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两方面。用人单位通常对大学生的要求是:不仅业务能力非常强,还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一定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以及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专业知识掌握得扎实的学生(具体表现为成绩较优秀),往往工作能力不强;而具备一定工作实践的学生往往理论知识又呈空白状态。 其实很多工作的基本能力,如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都可以在学校的社团活动的锻炼中得到提高。但高职院校往往不重视对社团活动,对社团活动的支持经费非常有限,且没有设置专门的社团活动指导老师,便无法有效的开展社团活动。正因为缺乏有效的引导,一些学生自发的社会活动既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不能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在活动中的组织能力和沟通协调等能力,使得学生在学校活动中得到锻炼的机会甚少。 三、提高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就业观念必须主动符合客观形势 虽然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工作面临着许多困难,存在众多的阻碍,但是新的机遇和挑战仍然摆在我们面前。为实现充分就业,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必须主动符合客观形势,要正确认识自己,要有艰苦奋斗、立大志、干小事的思想准备,正确理解专业对口。此外,创业也是促进和实现就业的重要方式。目前我们正在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性作为一个国家和社会永葆活力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创业便逐渐成为整个社会创业大潮中关键组成部分。因此,学校、社会、政府应当对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环境和氛围进行大力的营造,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切忌盲目跟风、人云亦云随大流,若条件不成熟、本身不具备创业的能力就不要勉强自己创业。但是对那些适合创业、具备创业基本素质和条件的人来说,要敢于大胆创新、顺势而上。 (二)找准人才培养定位,加强学科建设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应做到精准定位,定位越准确,培养出来的人才越能得到社会的认可,财会类专业尤其如此。改革开放30多年了,一切的经济运行都需要大量合格的财会人员为之确认、记录、记量和报告,但许多实践中新的经济业务的核算,都没有及时更新到高职院校的教学体系中,如此的差距,怎不叫学生望“职”兴叹? 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准确把握市场信息,坚持“新”、“实”、“广”的思想适时适度调整教学结构。“新”,指的是财会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应适时更新,将财税处理中的新政策、新方法引入教材,引入课程,保持与企业实践同步。“实”是指坚持求真务实的态度,实事求是的将我们的企业财税业务实务带入课堂,运用中国会计准则和税收法律法规对其进行梳理,充实财务会计学等各主干课程中的实务性内容。“广”是指广泛关注企事业单位等用人单位的需求,拓宽财会专业的广度,将多种行业、多种类型的财税处理融入人才培养计划,为学生多储备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其就业质量。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就业指导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提升专业教师教学水平,着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二是,提升就业指导教师及辅导人员素质,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指导。 总之,高职院校财会类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需要学校切实做好教育改革,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毕业生都能拥有良好的就业环境。 财会毕业论文:对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财会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思考 【摘 要】应用型本科院校财会专业毕业论文存在选题过大、抄袭严重、结构混乱和不按进度完成等质量问题,这是由于学生态度不端正、学校要求不严格、财会专业特殊性和指导老师不积极造成的,只有实行毕业论文末位淘汰制才能提升财会专业毕业论文的质量。 【关键词】财会专业 毕业论文 末位淘汰制 财会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1.毕业论文选题太大 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为目标,毕业论文要求与实践紧密结合,抓住具体行业、企业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要求题目大小适中。然而,大部分学生在命制或者选择毕业论文题目时,选择了较大的论文题目,有的更大,完全超出了本科生研究的范畴。 2.毕业论文抄袭现象严重 毕业论文写作是可以适当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在查阅、掌握资料以后进行写作,要对别人的成果进行吸收和运用。但我们大部分同学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中下载一些论文,直接整段、整篇地复制粘贴,造成了大量的剽窃问题。 3.毕业论文结构混乱、逻辑较差 很多学生的毕业论文结构混乱、思路不清、缺乏逻辑,对问题的内涵、外延区分不清,各章节之间的关系混乱。有的论文,指导老师给出了指导意见,学生没有修改或者不会修改,好像除了抄袭什么也做不了。 4.毕业论文没有按照进度撰写,最后集中提交 现在大部分学生选题后没有按照进度与指导老师沟通,等到距离答辩几天的时间才交上论文初稿,由于时间关系,指导老师给出修改意见也只能修改一次就参加答辩,论文不经过反复修改质量怎么能提高? 造成财会专业毕业论文质量低下的原因 1.学生的态度不端正 我们学校财会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利用课余时间经常在外面兼职、打工,赚钱补贴生活,这就造成了这些学生在认识上,对每门课程都是完成基本任务,即所谓的六十分万岁。在完成毕业论文期间,大部分学生是在外面实习或者工作,撰写毕业论文的时间很少,最后,大部分是复制粘贴,这种不积极、不端正的撰写毕业论文的态度导致他们没有花费多少精力、时间在毕业论文上,毕业论文的质量就不可能提高。 在财会专业学生中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没有毕不了业的大学生”,这说明学校在对待学生毕业的问题上是很“宽”的,也就是说大学四年的学习,不会因为毕业论文导致学生不能毕业,这种体制造成了学生对毕业论文不重视,虽然学校也三令五申地强调毕业论文严格要求,但只有不到1%的学生没有拿到学位证,这种空喊口号的做法助长了学生对待毕业论文的不正确态度。 3.财会专业的特殊性 财务管理和会计学专业是社会科学,我们学校的财会专业完全是文科性质,大部分学生对模型构建、数据分析掌握不够,导致大部分学生的论文题目以简单论述为主,即使有部分学生的论文有一些案例、调研,也是非常简单的介绍,很少对论文有系统分析。大部分学生以会计问题、财务活动等为研究对象,又没有创新和发现,出现了抄袭教材、列举例题的现象。 4.指导老师任务重、报酬低、态度不积极 我们学校财会专业每位指导老师要指导十几个学生的毕业论文,任务繁重,有时候不能及时地指导所有学生,加上有的学生也不积极,这就造成了论文修改次数少、质量低的情况。学校对指导论文只计工作量、不计报酬的做法也对指导老师的激励不足,导致指导老师态度也不积极。学生、老师、学校各方面的问题交织在一起,最后就导致了毕业论文质量低下。 提高财会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方法――末位淘汰制 1.末位淘汰制的实施过程 采用财会专业毕业论文末位淘汰制,要求学校对毕业论文的进度进行严格控制,尤其是对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严格控制。我们学院目前是这样操作的:在毕业论文定稿时,要求指导老师按照20%的淘汰率,淘汰他所指导的毕业论文,让这些学生失去第一次答辩的机会,继续修改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提交的毕业论文匿名交给其他老师进行评阅,评阅老师按照20%的淘汰率,淘汰他所评阅的毕业论文。经过两轮淘汰后,进入答辩环节。答辩委员会按照20%的淘汰率,淘汰该组最差的毕业论文。第一轮答辩完成,淘汰掉的毕业论文继续修改,二次答辩前再次匿名评审,淘汰20%,二次答辩淘汰20%,最后所有淘汰的论文参加第三次答辩,第三次答辩不通过,则不能顺利毕业。 2.末位淘汰制的作用 财会专业毕业论文末位淘汰制能够在学生中形成竞争,没有人愿意自己的论文是被淘汰的20%,而且经过几轮淘汰,最终严格执行毕业论文影响学位的政策,这样学生对待毕业论文的态度就会改变。态度决定一切,在几届毕业生答辩中实行末位淘汰制,会对学生形成一定的威慑,毕业论文的质量也将慢慢提升。 3.末位淘汰制的实施保障 毕业论文末位淘汰制的实施能否达到预期效果,需要学校对毕业论文的政策严格执行,在几届学生中形成惯例,必须对学生产生威慑。另外,实行毕业论文末位淘汰制无疑会加大指导教师的工作量,学校应该给予适当补偿,提高教师指导的积极性。 另外,学校还应该购买毕业论文不端检查系统,对每一个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不端检查,按照有关制度,重复率超过20%,直接淘汰没有学位证,这样也能减少或者杜绝剽窃现象。同时,学校要加大盲审力度,引入第三方评价,对毕业论文的质量提升也有重要的作用。 财会毕业论文:浅谈高职财会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摘要】 人才评价体系关系到劳动者个人的职业规划、职业成长、薪资待遇、名誉地位等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用人单位的人才招聘、选拔、定岗、调薪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本文从以高职财会专业毕业生作为人才评价对象,从人才评价机构、人才评价标准、人才评价方法和程序、人才评价制度等方面建构高职财会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 【关键词】 人才评价体系 高职财会专业毕业生 职业能力 一、引言 作为国务院简政放权,废除准入门槛,搞活经济的重要举措之一,2014年8月12日,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2014年第27号),取消11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其中就包括财会人员比较熟悉的“注册税务师”,这预示着未来没有法律依据,只有政策依据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将被逐步取消。 国务院27号文的第二天,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针对取消注册税务师资格许可事项发文强调注册税务师行业立法工作正在进行,将“注册税务师”从职业准入类调整为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以财会职业为例,会计从业资格证是法律规定的从事财会职业的职业准入类资格证书,是合法从事财会职业的必要条件,初级、中级、高级会计师证则是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证书,是评价财会职业能力水平的依据之一。 上述两则新闻之所以能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于身在职场的广大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对人才评价体系的关注。人才评价体系关系到劳动者个人的职业规划、职业成长、薪资待遇、名誉地位等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用人单位的人才招聘、选拔、定岗、调薪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构建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也日益成为学者研究的主题。 学者萧铭政(2009)认为,人才评价体系包括人才评价对象,人才评价机构,人才评价标准体系,人才评价方法和程序,人才评价制度。笔者基本认同以这五方面作为构建人才评价体系的基本要素。笔者作为一名从事高职财会教育的教师,着重从上述五方面,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尝试构建高职财会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 二、严格限定的人才评价对象,是构建高职财会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前提 “人才”概念涵盖的范围和维度很广,不同专业、不同行业、不同级别、不同岗位所对应的人才评价标准、评价机构、评价方法等既有共性,也有较大的差异。同时,人才评价是长期动态化的过程,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应适用不同的评价要素内涵。本文将评价对象定位于高等职业院校财会专业培养的应届毕业生,评价的时间跨度为高职财会专业学生入学至毕业阶段。 高等职业院校财会专业培养的应届毕业生群体有自身的特点。第一,高职院校毕业生毕业后的发展方向较明确,就是就业,专升本的比例不大;第二,财会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就业对口率较高,且普遍选择长期从事本专业范围或专业关联度较高范围内的工作;第三,中小型企业是高职院校毕业生最主要的需求方;第四,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人才的需求方――用人单位长期从学校招聘应届毕业生,同时也长期反映学校培养的毕业生无法胜任工作。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普遍受到信息严重不对称的困扰,只能通过试用期或者今后较长一段时间的考察,才能对毕业生们有较全面的认识,但也耗费了较多的时间和成本,如果毕业生不合适应聘的岗位,还需要进行调岗甚至辞退,前期付出的成本更是回报无期。因此,将人才评价对象限定于高等职业院校财会专业培养的应届毕业生,对提升所构建的人才评价体系的实用性和破解用人单位招聘应届毕业生的困局都将起到积极的、现实的作用。 三、多元并行的人才评价机构,是构建高职财会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基础 在现行应届毕业生评价体系中,高职院校几乎是唯一的人才评价机构。高职院校任课教师通过课程考核,辅导员通过日常观察,最终形成的毕业成绩单和综合评价几乎构成了人才评价的全部内容。高职院校作为人才评价机构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它们为了毕业生能有较好的求职砝码,在人才评价时有一定的正导向性,因此毕业成绩单和综合评价不一定能代表毕业生的真实水平。 随着高职院校双证制的推行,毕业生在毕业时除了要求拥有毕业证,还要求拥有至少一本职业资格证书,例如财会专业要求毕业生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从而政府也被纳入到人才评价机构的行列。全国性标准化考试能一定程度上公开公正地评价毕业生的部分能力,评价结果的可信度较高。 但是我们发现,高职院校和政府都不是人才的需求方,而人才的需求方――用人单位竟然在毕业生的评价机构中无一席之地。笔者认为人才评价机构所提供的评价结论应该具有一定的外部性,能在允许范围内供社会参考。用人单位虽然在招聘员工时通过笔试、面试、试用期考察等方法参与到毕业生的评价中来,但评价的结果仅供招聘单位内部使用,如果毕业生被录用,评价结果对用人单位未来规划和安排毕业生的工作能起到一定作用,如果毕业生未被录用,评价结果充其量只能作为一份应聘记录沉淀到招聘单位的历史文档中,对人才市场上其他单位以及毕业生无法产生任何作用,辛苦的评价换得接近于零的使用价值。 因此,笔者认为用人单位应该在人才评价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校企合作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为用人单位创造更多的与潜在员工接触和了解的机会,评价的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开,例如提供给学校,帮助学校了解和分析人才培养的优势和不足,促进教学的改革;提供给学生,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知识、技能及价值观与工作岗位的匹配程度和差距,促进学生的成长。更进一步的是,一部分优质的用人单位凭借其在行业中的地位建立了社会公认的人才评价标准,无形中介入到人才评价市场,例如微软认证工程师、思科认证工程师;另一部分用人单位则通过与政府的合作建立了受到政府和行业认可的人才评价标准,例如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和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共同颁发的“全国信息化工程师―ERP应用资格证书”。 近年来,中立的社会人才评价机构也纷纷参与到人才测评中来。它们既面向普通求职者,包括为应届毕业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测评、性格测评,也为用人单位、学校定制个性化的评价方案。中立的社会人才评价专业机构具备专业的人才评价团队、精心设计的人才评价模型、丰富的人才评价经验,可以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降低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双方的匹配度和满意度,也为学校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依据。例如国内知名的人才评价专业机构――北京北森测评技术有限公司就为用人单位提供了针对应届毕业生的“基层员工校园招聘人才测评方案”,帮助用人单位快速、精准挑选优秀毕业生,节约了成本和时间,提升了面试准确率。厦门网中网软件有限公司作为国内知名的财会教学软件供应商,凭借其多年来对财会教育的深入研究,也投身人才测评领域,研发出“财会职业能力测评系统”,填补了国内岗位能力测评领域的空白。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并行发展必将促进高校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更加科学、客观、全面,促进人才、用人单位和学校更高效地实现合作共赢。本文引言中提到的两则新闻也可看出,政府在人才评价领域的导向是将人才评价的主导权更多地交给行业、用人单位来行使。只有社会化的、市场化的人才评价才符合国家人才整体开发的战略目标。 四、恰当明确的人才评价标准,是构建高职财会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目标 人才评价标准不是千人一面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学者周媛认为“人才,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那些具有良好素质,并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和某一岗位竭尽全力,为人类进步或社会发展做出较大贡献的人”,从中笔者归纳以下几点人才评价的标准。第一,“在一定条件下”说明了人才的时代、地点、行业、岗位特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外部环境下,对人才的要求不一定相同,曾经,愚公移山的精神备受推崇,如今,创新精神价值凸显,但勤奋好学的品质则历久弥新。第二,“具备良好素质”是成为人才的核心评价标准。承接第一点的限定条件,不同行业、岗位的良好素质不同。本文是以高职毕业生作为评价对象进行探讨的,高职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评价标准有自身的特点。高职毕业生与研究型大学的毕业生相比,更强调应用性。参照学者周宏等笔者提出的会计能力要素框架,笔者认为高职财会类毕业生的会计能力要素的应用性特点分别在知识、技能、价值观三方面体现,详见表1。 五、科学规范的人才评价方法和程序,是构建高职财会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路径 人才评价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需要寻找可执行的路径,也就是评价方法和程序,而人才评价方法和程序的实施现状尚不科学规范。 首先,人才评价方法存在重标准化评价和静态评价,轻非标准化评价和动态评价的问题。 学者严权认为教育评价方法分为诊断性的评价、形成性的评价和总结性的评价三种。诊断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时点性评价,主要用于标准化职业能力的评价,例如前述能力要素中的知识方面,评价高职财会专业毕业生知识掌握情况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学校组织的期中、期末考试,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组织的证书考试,企业或中立的社会人才评价专业机构组织的毕业生职业能力综合测试。形成性评价是过程性评价,主要用于非标准化职业能力的评价,例如前述能力要素中的技能和价值观方面,评价高职财会专业毕业生技能和价值观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学校的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实习单位指导教师通过观察、沟通、合作、面试形成感性认识,通过编写评价报告形成理性认识。 标准化评价方法是人才评价市场的主流方法,学生将时间精力都花在追逐具备标准化答案的考试分数和各类证书上,用人单位却经常评价毕业生高分低能。非标准化职业能力的过程性评价是弥补这一缺陷的重要方法。财会专业的应用性要求较高,要求毕业生的实操能力较强,现行的培养模式下形成的评价标准还是重定量的标准化评价,评价结果都是分数或等级,即使有部分定性的非标准化评价,评价结果也往往是学习勤奋刻苦、团结同学等较空泛的表述。 同时,当前的人才评价方法普遍采用静态评价的方法,评价结果只能代表学生过去一段时间学习实践的成果,而且可能具有偶然性。期末考试是最明显的例子,学生考试结束后一段时间就几乎忘记了考试前复习的内容。证书考试也只能证明过往一段时间学习的成果,不能代表日后职业能力是增长了还是减弱了。 其次,人才评价程序存在学校评价、政府评价、用人单位评价、社会评价各行其道、相互脱节的问题,也存在重评价、轻反馈和持续跟踪的问题。 以财会专业毕业生的评价过程为例。学校评价是按照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教学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也是较成体系的规范的评价程序。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是政府评价,考试内容分散于财会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不同课程中,课程分散于不同学期,课程教学大纲与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大纲有一定的差异,学生为了迎考,经常需要参加额外的培训。用人单位评价和社会评价也都另起炉灶,执行各自的程序。评价内容有一定重复率,评价程序互相独立,浪费了学生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 现行的人才评价程序几乎都是一条有起点和终点的线段,评价结果就是终点,被评价人无从知晓形成评价结果的原因,有时甚至不知晓评价结果,之后的持续跟踪改进更无从谈起了。财会专业学生在校参加各门课程的考试,得到的评价结果就是成绩,至于错在哪、为什么错、怎么改错永远无法得知。以培养人才为核心功能的学校尚且如此,政府评价、用人单位评价、社会评价更无法保障反馈和持续跟踪等机制了。 因此笔者建议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从评价方法和程序上寻找突破口。 首先,人才评价要加强过程性评价方法和动态评价方法。过程性评价要求财会专业教师应在授课过程中增加开放式、偏重实务的案例分析和讨论,训练学生运用基础理论和操作知识分析实务案例的能力,对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建议性的评价,而非结论性的评价。财会专业也应积极与用人单位合作,为学生创造顶岗实习的机会,用人单位指导教师通过布置学生完成一件件具体工作、带领学生参与一个个真实项目,观察学生、及时指点学生,最后形成建议性和结论性相结合的评价报告,反馈给学校和学生。动态性评价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有效便捷地实现。例如,财会专业的实训软件是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的,线上实训考试一般都是基于一定的题库资源的,学生每次考试的内容都不会完全一样,同时是向学生全天候开放的,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多次申请参加线上实训考试,既可以检验自身的知识掌握程度,也有机会获得更好的成绩,避免一考定终身的情况。网中网公司开发的会计职业能力测试平台则更进一步,学生的职业能力越强,在测试系统中就能走得更远,能更深入挖掘自身的潜力,否则测试过程很快就结束。由于会计职业能力测试平台是供财会专业学生免费无限次使用,学生可以自行根据学习和实践的计划,经常性检验自己的学习和实践成果。 其次,人才评价要形成“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反馈――持续跟踪――再评价”的良性循环。网中网公司开发的会计职业能力测试平台能为被评价人提供详尽的评价报告,学生可以根据报告规划学习方案,即使毕业后仍可以有目的地接受再教育,然后再参加测评,检验阶段性学习成果,也为下一阶段学习指明方向。学校作为学生最主要的学习平台,更需要形成良性循环的评价程序。高职财会专业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较短,课时安排紧凑,要按照传统的教学计划安排考试的反馈和跟踪,几乎无法实现,因而需要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例如财会专业筛选出专业核心课程,安排同一教学团队持续三年共同实施教学,评价、反馈、持续跟踪都在有计划、有书面轨迹的情况下开展,当然这需要资源配置的要求较高,实施难度较大。现阶段,较可行的改革方案是借助信息技术的手段,在原有的财会实训软件和配套题库的基础上增加分析功能和自学导引,将自觉性测试和阶段性强制性测试相结合,将根据测评分析自主学习和基于学生总体测评结果进行大数据分析后开展的针对性、分层次短期面授相结合,弥补师资、学生学习时间等资源不足的缺陷。 六、统筹兼顾的人才评价制度,是构建高职财会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保障 人才评价的长期健康发展,要求建立具有开放性、公正性和科学性的评价体系,需要有人才评价制度加以规范和保障。人才评价制度需要把前述的人才评价对象、人才评价机构、人才评价标准、人才评价方法和程序固化,并推动其有效执行。人才评价制度也要求政府、学校、用人单位都强制性地参与到毕业生的人才评价中来,中立的人才评价机构通过竞争也可以在人才评价体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制度的建立是系统工程,难度可想而知,各个人才评价机构应在自身能力范围内先建立行之有效的人才评价个体制度,才能期待未来形成贯穿全社会的人才评价总体制度。 绝大多数高职财会专业应届毕业生毕业时的目标就是就业,但他们同时却对自己是否胜任未来的工作岗位表现得较为迷茫,构建科学可行的人才评价体系,供用人单位精准选才、知人善任,供毕业生们较客观的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寻找工作时扬长避短,也能成为自己后续能力提升的依据。人才评价体系构建任重道远,需要政府的宏观指导,也需要全社会将人才评价作为大学生就业促进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步骤地系统推进。 财会毕业论文:新疆高校财会类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研究 摘 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已逐步成为检验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的调研对象以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近三年,共三届毕业生为样本,专业涵盖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两个专业,针对其就业状况和变化展开调研,根据调研结果探索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财会 毕业生 就业状况 就业乃民生之本。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已逐步成为检验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就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工作不仅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检验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更关系到社会稳定与发展。 本文的调研对象以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近三年,共三届即:2010届、2011届、2012届毕业生为样本,毕业生专业涵盖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两个专业,针对其就业状况和变化展开。 一、毕业生就业现状 (一)近三年毕业生基本情况及就业率 本项目的调研对象以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近三年,共三届即:2010届、2011届、2012届毕业生为样本,毕业生专业涵盖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两个专业。 1.2010届毕业生基本情况及就业率。2010届会计学院共有十个毕业班,毕业生总数474人,其中,男生163人,女生311人。毕业生专业分布、民族构成和就业情况如表1: 资料来源: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学工办就业统计数据。 2010届毕业生中,乌鲁木齐生源地学生76人,占比16%;疆内各地州生源地学生364人,占比76.8%;内地省市生源地学生34人,占比7.2%。中共党员94人。 2.2011届毕业生基本情况及就业率。2011届会计学院共有七个毕业班,毕业生447人,男生128人,女生329人。毕业生专业分布、民族构成和就业情况如表2: 资料来源: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学工办就业统计数据。 2011届毕业生中,乌鲁木齐生源地学生83人,占比18.6%;疆内各地州生源地学生335人,占比74.9%;内地省市生源地学生29人,占比6.5%。党员73人。 3.2012届毕业生基本情况及就业率。2012届会计学院共有毕业班七个,毕业生466人,男生140人,女生326人。毕业生专业分布、民族构成和就业情况如表3: 资料来源: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学工办就业统计数据。 2012届毕业生中,乌鲁木齐生源地学生68人,占比14.6%;疆内各地州生源地学生369人,占比79.2%;内地省市生源地学生21人,占比4.5%。党员68人。 从近三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就业率不断提高,从2010年的85.2%提高到2012届的97%,年均提高5.9个百分点,尤其是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从2010年的79.9%提高到2012年的96.7%。新办的会计专业(注册会计方向)的就业率在三个专业中最高,2011年和2012年分别只有2个和1个毕业生生未就业,见表4。 资料来源: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学工办就业统计数据。 (二)近三年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 1.2010届会计学院各专业毕业生去向。2010届会计学院毕业生474人,其中会计学专业305人,财务管理专业169人。根据当年就业率统计,会计学专业当年就业269人,就业率88.2%;财务管理专业就业135人,就业率79.9%。学院2010届毕业生就业去向分布如图1、图2所示。 综合来看,会计学院2010届毕业生中有60.3%的学生在企业就业,其中,国企16.9%,非国企31.6%,金融部门11.8%;在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就业的有20.5%,在准政府部门(村官和选调生)就业的为3.4%;深造和当兵的为1%;当年未就业的有14.8%。 2.2011届会计学院各专业毕业生去向。2011届会计学院毕业生447人,其中会计学专业208人,会计学(注册会计方向)60人,财务管理专业179人。根据当年就业率统计,会计学专业当年就业194人,就业率93.3%;会计学(注册会计方向)就业58人,就业率96.7%;财务管理专业就业170人,就业率95%。三个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去向分布如图3、图4、图5所示。 综合来看,会计学院2011届毕业生中有2/3的学生在企业就业,其中,国企17.2%,非国企38.2%,金融部门11.2%;在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就业的有20.4%,在准政府部门(西部计划和选调生)就业的为3.3%;深造和当兵的为4%;当年未就业的有5.6%。 3.2012届会计学院各专业毕业生去向。2012届会计学院毕业生466人,其中会计学专业224人,会计学(注册会计方向)62人,财务管理专业180人。根据当年就业率统计,截至10月末,会计学专业当年就业128人,就业率57.1%;会计学(注册会计方向)就业37人,就业率59.7%;财务管理专业就业167人,就业率92.8%。就业去向分布如图6、图7、图8所示: 综合来看,会计学院2012届毕业生中有73.8%的学生在企业就业。其中,国企14.6%,非国企41.4%,金融部门17.8%;在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就业的有11.8%,在准政府部门(西部计划、村官和选调生)就业的为9.2%;深造和当兵的为2.1%;当年未就业的有3%。 二、就业服务工作开展现状 1.坚持推行就业工作领导体制,努力营造就业工作良好氛围。学院对毕业生就业工作高度重视,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学院重要议事日程。历年都会成立当年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学院领导全面部署,有专职辅导员配备就业工作,将各毕业班班主任、各教研室主任、专业导师纳入学生就业工作,分别承担相应的工作,相互配合,共同推进就业工作。学院的就业工作每年都以全力以赴的状态面对,工作氛围良好。 2.加强对学生就业的思想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一方面,认真积累经验,正确引导学生并要求学生认真对待就业指导课;另一方面,邀请就业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师、就业指导专家、民族企业家、知名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历届优秀毕业生等开展就业指导专题讲座。为学生正确择业指引方向。 3.有计划、有步骤开展就业指导。每年,会计学院都会根据学校安排,制定学院就业工作计划。在日常指导中,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如对大一学生,主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通过就业指导课,以“我的理想”、“毕业时你准备好了吗”等就业主题召开班会和团日活动,增强学生职业意识、职业观念,让学生自我职业定位,帮助他们科学制订大学四年的规划;对大二的学生,介绍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成才观和择业观。针对大三、大四的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企业宣讲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多方面地让学生了解就业所需要的素质要求,引导其全面发展。 4.以学生为本,悉心为学生就业全程服务。在就业准备阶段,主要建立、完善毕业生联系方式,构建全方位的信息沟通网络,方便与毕业生联系。目前,会计学院主要采用联系方式,如QQ群、飞信群,留下家人的常用联系方式。在毕业生择业阶段,及时招聘信息,组织招聘会、认真推荐学生。对择业存在疑惑学生开展“一对一”指导。指导学生办理离校手续。并且在寒暑假期间,就业服务不断线,安排值班老师,方便毕业生办理相关事宜。在学生毕业后,开展问卷调查、电话访谈,了解学生现状,将毕业生的心得体会转达给下一届毕业生。 5.不断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服务水平。负责就业工作的领导和老师,坚持参加就业、创业培训,学习心理咨询知识及相关比赛、经验交流活动。探索新形势下的我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不断提高就业服务质量。 6.积极拓展就业市场,为学生寻找就业出路。重视学校推荐的就业岗位,挖掘招聘会上有效就业信息,与用人单位做好沟通,方便选材用材,鼓励学生到基层中去。 三、调查结果分析 总的来讲,通过调查,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毕业生无论在专业素养还是综合素养方面都是很优秀的,未来他们仍旧会将该院培养的学生作为主要招聘对象。如能踏实完成本职工作,并熟悉本单位财务流程,能独立胜任工作,单位会给予职务或级别上的提拔。 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用人单位希望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能更早、更多的进行实习,开展实务操作,通过实习弥补学习中的不足,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希望学生在工作中要形成自己的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勤动脑,提高自身的分析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希望学生提高自身英语水平,以便从事国际业务;希望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办公软件及财务软件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用人单位还希望学院加强学生在校学习时对税法和经济法等相关知识的培养。 1.会计学院毕业生就业率总体态势。根据问卷统计,近三年会计学院两大主流财会专业就业率均值较高,不仅在本校所有专业就业率排名中力拔头筹,与全疆其他高校同专业就业率相比也位居前列。此项数据表明,财会类毕业生在当前就业压力巨大、就业形势严峻的市场竞争下,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用到社会实践和实际岗位中,赢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和口碑,为学校的招生和总体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2.会计学院毕业生就业去向分布特点。综合以上分析,会计学院近三年学生就业去向主要以银行、农信社、国企、公务员、事业单位、私企为主的各类企业,少部分学生考研、参加西部计划、选调生、村官项目,极少数学生选择服兵役。大体可以判断,学生愿意有稳定工作,在规模较大的国企、央企工作的学生多,愿意下基层、偏远地区的少。而且从三年的变化看,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企业就业的比重明显增加。从2010年的60.3%提高到2012年的73.8%,提高了13.5个百分点。同时,企业内部就业分布也发生了一定变化,国企比重下降,由28%下降到20%,而非国企比重和金融部门比重增加,分别由52%和20%提高到54%和24%。 二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准政府部门的就业比重下降。由2010年的24.7%下降到2012年的21.5%,其中,公务员比重基本不变,事业单位的就业比重下降显著,由13.5%下降到4.7%,而准政府部门(村官、选调生、西部计划)就业比重明显增加,由3.4%提高到9.2%。 三是未就业比重下降显著。未就业毕业生比重从2010年的14.8%下降到2012年的3%,大体可以推断,新增加的就业人员基本被非国有企业和准政府部门所吸收。 四、针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新疆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与东部比较,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本来就比较低,加上新疆区域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等中心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对人才吸引力强,就业岗位竞争激烈,有限的新增岗位与数量众多的求职者之间的矛盾难以在短时间内得以缓解。由于发展条件有限,发展前景不被看好,对人才实际需求规模较大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及农村基层很难吸引高校毕业生,这就造成了人才的区域结构性失衡。如何尽快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不可忽略的问题。因此,对国家和政府而言,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应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完善就业市场,消除毕业生就业的体制性障碍,尽快减少区域发展差距,尤其是基本公共品供给的公平,避免就业过度集中于大中型城市中,形成人才的有序流动和分布。 大学毕业生作为众多普通劳动者中的一员,虽然经过大学教育的培养,取得了相应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但在个人素养和适应岗位等方面都需要长期的历练和学习。一些用人单位在挑选毕业生时用却近乎完美的标准要求毕业生:如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扎实的理论功底、过硬的专业技能、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工作中既能独当一面又能团结合作;甚至一些单位还要求毕业生最好具备一定的特殊才艺,比如主持、唱歌、体育或其他,在单位的各项文化活动中也能充分发挥作用。这种过于完美的用人标准势必对毕业生形成较大壁垒。 总的来说,毕业生质量的提高需要方方面面共同努力。对国家和政府而言,应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完善就业市场,消除毕业生就业的体制性障碍;建立高等教育的宏观调控机制与体系,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适时调控大学的规模与结构;完善就业中介机构和信息制度,减少学生就业的搜寻成本,提高一次性就业率;设立大学生工资最低线与规定岗位学历等措施,创立大学生就业政府政策保障体系;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对高校而言,应树立提高就业质量的办学理念;建立灵活调节培养计划的实施机制;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创新专业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市场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具体要求;提高就业工作的服务质量。对用人单位而言,应在合理招聘的基础上进行有预见性的“人才储备”。对大学生自身而言,政府、高校、用人单位都是决定就业质量的外在因素,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才是决定就业质量的内在因素。只有内外结合,才能更好地解决大学生的就业质量问题。因此,大学生自身首先要明确社会及单位的用人标准,做好职业发展规划;其次要加强专业学习,巩固就业根本;最后要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全面发展自己,做好求职准备。不管是大学生的能力因素、心理因素、求职行为因素、高校本身的因素,还是大学生的年龄、性别等因素,我们认为都是可以通过教育而改变的,提高学生的能力,转变大学生的观念,使大学生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财会毕业论文:浅谈中职财会毕业生教学与实习的衔接问题 【摘要】 中职财会专业毕业生教学与实习的衔接问题一直困扰着中职财会教学。解决这一难题的办法有多种,会计指导教师要充分利用宝贵实习时间,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把实习作为就业前“实战演习”的平台,将教学与实习进行有效的衔接。 【关键词】 会计教学 实习 为了满足就业市场的需要,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培养成技能型人才,实现“毕业与就业零距离”,这就要求不断创新办学模式。近年来提出的“订单式”培养、“半工半读”等,都是为了加强中职学校要企合作,以就业为导向,提高中职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短的时间适应工作的需要。许多中职学校学制都变为前两年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第三年到企业实习。目前摆在中职学样会计专业面前的难题是第三年会计教学与实习如何衔接?本文针对这一难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会计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它的实践性很强。但是,目前许多学校甚至还来不及改革课程体系,用两年时间匆忙把几门专业课上完后,急忙把学生送到企业进行实习,第三年的教学内容完全停止,把学生托付给企业或放任自流。对于会计专业,由于中职学校学生素质差,两年校内教学时间紧,许多学校对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普遍重视不够。因此,第三年的实习给会计专业学生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平台,会计老师理应抓紧机会,加强校企合作,而不是单纯把学生推给企业,让学生自生自灭,浪费了宝贵的实践教学的时间。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能独立从事会计工作的合格的初级应用型会计人才,就要将第三年的会计教学与顶岗实习衔接起来,并付诸实践。笔者认为,学校不应在第三年把学生完全托给企业,此时学生的学习目的是不明确的,学习内容也缺乏系统性、连贯性。针对会计专业,笔者设计了一套项目补缺实习方案。即让学生带着项目到企业实习,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充分利用企业实习资源,专门针对在校内无法接触的实际问题进行逐个击破。 一、学习任务的布置 在会计专业实习中,学生有一年时间充分熟悉业务,教师要结合实际开列如下一些分任务。 1. 熟悉企业各项业务流程。首先要了解整个业务处理的过程和业务之间的联系,再对业务的发生及取得的原始凭证进行分析,完成账务处理。在校内的会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只是孤立地给出一笔笔经济业务或一张张原始凭证,要求学生编制会计分录。学生对于业务流程及单据的传递了解甚少,严重影响到他们毕业后是否具备独立进行会计工作的能力。因此在顶岗实习中熟悉各项会计业务流程是首要问题。教师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根据所在企业实际情况,编制各项业务流程图,对货币资金业务流程、材料物资购进业务流程、销售业务流程等进行设计。 2. 纳税申报。由于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在会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中,纳税申报这一环节往往被省略。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可积极参与企业的纳税工作。通过纳税申报实践工作,了解纳税申报的方式,纳税申报的程序等,在实践中增长知识,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3. 会计报表及其附表的编制。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实习企业当年6月份的会计核算资料,编制会计报表。要求学生了解编制报表的过程及报表中各项数据的来源,了解编表前会计人员必须完成三项基本工作。 二、解决问题的方式 1. 小组讨论。基于会计岗位的特殊性,在顶岗实习中不适宜在同一企业一次安排太多的实习人员,但尽量安排三至五人,组成一个实习小组。实习任务由组内成员共同完成,遇到难题共同讨论,各抒己见,共同解决。 2. 请教在职会计人员。实习企业中的在职会计人员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都是本专业的行家。但他们不是教师,不具备对实习人员很难做到系统的辅导。而实习学生带着项目及学习任务实习,实习目的明确,遇到问题可随时请教身边的在职会计人员,充分利用了实习资源,将会取得更好的实习效果。 三、会计教学缺失弥补 在校内的会计内容的教学中,即使具备完全仿真的模拟实习,许多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会计课堂上仍无法完全解决,造成了会计教学的缺失。如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提高、会计人际关系协调等,这些问题只有在实际工作中,才能让学生有所体会、感受,从而试行解决。指导教师也应在实习中有意识地提高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弥补会计教学内容的缺失。 1. 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会计职业判断是指会计人员在会计法规、企业会计准则、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约束的范围内,根据企业的经营特点,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对会计事项处理和财务报表的编制应采取的原则、方法、程序等方面进行判断与选择的过程。2006年2月15日我国新会计审计准则体系正式,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率先执行,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最终实现了全面接轨,对于财务会计人员来说如何提高会计职业判断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中职学校在平时的会计教学中忽略了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 2. 与银行、税务、投资者、政府等之间和外部人际关系的协调。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学生可感受会计人员与银行、税务等之间的外部人际关系。教师要引导实习学生培养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协调能力和自控能力。 3. 会计内部人际关系的协调。会计人员要处理好与领导、部门、上级主管等内部人际关系,取得领导和各部门的信任和理解,主动与领导沟通,使他们掌握会计法,让他们增强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法律责任感。 综上所述,会计指导教师应充分利用宝贵的一年顶岗实习的时间,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把顶岗实习作为就业前“实战演练”的平台。让第三年的会计教学与顶岗实习真正衔接,才能保证为企业输送大量高素质的财会人员。 财会毕业论文:浅谈财会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与指导 [摘 要]毕业论文是财会专业本科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接触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活动。本文针对现有本科毕业生或者走上工作岗位,或者继续从事研究工作等不同的目的,分别浅谈了选题和指导方法。 [关键词]财会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直接影响着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总体教学水平[[]]。它不仅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合格的创新性的人才,还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但随着我国近年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教学方式的逐渐改变,现有的毕业论文选题及其指导方法存在针对性不强、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本文从现有毕业生未来发展方向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现有本科毕业论文在选题和指导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一、当前毕业论文选题与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1.选题针对性不强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现在本科生中继续读研的比例越来越高,原有的仅以流程训练为主的毕业论文选题,已经不能适应继续从事研究工作的需求。除此之外,一部分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其后续的专业知识需求也与所学专业有较大出入。因此毕业论文选题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 2.选题与实际问题结合不够紧密 虽然现在部分院系对毕业论文已经进行了分类,允许一些研究型的论文题目,但这些题目中不乏有些重复性、强理论性,以及虚拟性题目。从事这些题目的研究,对于学校来讲是一种资源浪费,对于本科生来讲也很难达到有效的训练效果。 3.教师指导不到位 在毕业论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教师指导不到位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学校扩招和承担科研项目,使教师指导每个学生的有效时间降低,导致了毕业论文质量下降。除此之外,部分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题目理论性太强等也会导致学生的工作积极性下降。 4.毕业论文指导过程要求不严格 临近毕业,择业、补考以及其它事情使得学生从事毕业论文的时间和精力得不到保证。迟到、早退甚至不到场的现象屡见不鲜,个别学生甚至数周不与指导老师联系,以致部分学生不能按照论文进度要求完成论文任务,出现抄袭现象。这与指导教师的要求关系很大。 二、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针对现有本科毕业论文在选题和教师指导方面出现的问题,本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创新能力为目标,提出了一些建议供以讨论。 1.合理选择毕业论文题目 毕业论文题目的选择是毕业论文关键的第一步。选题必须兼顾毕业生的后续学习和工作计划,同时还需要结合一定的研究性题目,培养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的选择还必须注重与实际问题的结合,特别是与科研项目的结合。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解决实际问题与提高学生能力的统一、科研与教学的统一,做到学生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2.加强教师指导 教师指导是学生毕业论文顺利完成的最有利保障。因此必须加强教师指导,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加强指导: (1)强相关性论文题目。可以采用集体指导方法,制定详细、明确的授课内容进行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有效提高指导效率。 (2)增加学生的实践环节。通过多参与实验研究、课题组内的学术讨论等形式,加强学生对问题讨论和解决过程的认识和理解,建立对研究和进行创新的兴趣。 (3)加强时间管理。建立比较严格工作时间制度,让学生熟悉在日后工作岗位上的生活方式,同时也保障了进行毕业论文的时间。 3.加强毕业论文的管理和监督 需要做到毕业论文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及监督,根据毕业论文进程进行阶段性检查,实施质量控制,建立科学的毕业论文(论文)考核办法是非常必要的。毕业论文过程需要落实三个阶段(前期、中期和后期)的检查,主要是为了保证毕业论文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结论 本文针对现有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和指导过程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总之,在毕业论文的指导过程中,应注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对学生进行全面专业素质训练。 总之,毕业论文教学不是毕其功于一役之事,而应该是落实和贯彻在整个本科教育期间的全程性论文写作教学,要彻底改变毕业论文教学与平时的专业课教学脱节的局面。不能只将毕业论文写作看作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教学环节,而要看作是全面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各方面综合能力的必要手段,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毕业论文的价值,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在毕业论文的指导过程中,应注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对学生进行全面专业素质训练。我们应抓住财会专业毕业论文的特点,通过转变教学模式,不断改革毕业论文教学指导的内容和方法,不断提高新形势下财会专业毕业论文的教学质量,建立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真正使财会专业的学生成为厚基础、宽口径的高素质创造型人才。 财会毕业论文:财会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现状及改进对策 摘要:如何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成为近年来本科教学研究的重要话题。本文结合我校财会专业的实际情况,在对本科毕业论文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现状;对策 本科毕业论文是对学生大学四年期间所学专业知识及综合能力的最终考核,各高校对这一最后的教学环节也制定了繁多的规范条例,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每况愈下却令人高度担忧。如何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成为近年来本科教学研究的重要话题。本文结合我校财会专业的实际情况,在对本科毕业论文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财会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几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存在种种问题。以我校财会专业(包括财务管理、会计专业)近几年的毕业论文为例,问题主要集中在选题和论文写作两个领域:(1)选题领域不均,缺乏应用研究。选题较集中在以理论分析为主的财务领域,如独立董事问题、预算管理问题、内部控制问题,即使是以新会计准则为主题的会计类选择,也多存在选题重复、研究范围过大的问题,较少联系实际案例进行创新设计。(2)写作缺乏学术论文应有的严谨和规范。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作为层次较低的学位论文,其性质依然是学位论文,依然要求选题新颖;数据处理恰当、分析论证合乎逻辑;对所分析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独到行和自己的见解;在论文书写方面要求表达通顺、条理分明、文字及图表准确清晰无误、格式符合要求;外文摘要要求语句通顺、能正确表达文章观点、语法正确。然而,学生所写论文原创性不高、抄袭现象严重;基本理论及概念的阐释不清晰;段落间的逻辑关系不明显;文字表述不够专业化和学术化;对论文的基本格式标准如文献的引用、图表的说明、字体行间距的标准不熟悉;对英语掌握程度的再检验的英文摘要多存在由电脑软件在线翻译生成。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多重成因:(1)毕业论文写作时间安排不合理。论文的选题、开题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下学期,面临严峻的就业、考研压力,学生根本无暇顾及论文的选题工作,学校在就业率的压力下,很少以毕业论文质量来度量学生毕业的标准,指导教师在缺乏相应考核机制的氛围下,对毕业论文的写作很少严格把关,答辩环节对于学生来说视同形式,即使进入二答的学生也知道不会因为毕业论文而影响到毕业。如此,强烈的负面效应产生了,学生很难对毕业论文的写作重视起来。(2)毕业论文的教学管理流于形式。虽然学校制定了从选题、文献综述、论文的质量、英文摘要等系列的规范条例,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论文的质量监控缺乏严格执行的控制点。如开题这个环节直接涉及到选题是否合适,论文的写作是否有意义,一方面,严格的开题形式有助于引起学生的重视,另一方面,多位教师的审核判定也有助于论文写作的下一步开展,但实际执行中往往是指导教师同意即可开题,失去了这个环节应有的硬性约束。形式上的质量监控控制点,如论文格式的规范、任务书及开题报告的一致等,并不能替代对真正影响论文质量的内容的实质性审核。(3)学生方面的因素。学生对毕业论文的写作不重视,一方面是基于上述的客观原因造成学生主观上的不努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大学期间增强科研能力的系统训练的缺乏使得学生的写作能力较差,对学科前沿动态的不了解导致其选题缺乏应有的新颖性,即使选定了题目,文章论点的提出、论据的分析缺乏严谨性,文章的篇章结构层次不分明,研究重点不突出,论文的写作没有深度。而且,由于缺乏基本的论文写作技能和技巧,文章的文字表述不流畅,口语化严重,甚至缺乏基本的写作格式。 二、财会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改进建议 1.对本科毕业论文的重新定位。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作为初级的学术研究行为,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设置该环节,一方面是达到对学生科学研究进行初步训练的目的,另一方面,是考核学生发掘实际问题并运用专业基础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养。论文的写作过程由选题、收集资料文献综述、资料数据分析、文字写作、答辩等密切联系的各环节组成,这个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从不同的侧重点考核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所考核的内容是学生在整个本科阶段的学习结果。因而,单独由本科毕业论文这个环节及有论文指导教师一人来承担这个考核任务,显然是不合理的。可以考虑在应用型财会专业要求建立“理论与技能并重”的专业培养模式下,加强专业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的实践教学的研究和应用,一方面,可以有效弥补目前财会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不足,另一方面,通过不同阶段具体的科研训练项目所形成的实践训练平台,增强学生理论学习的目的性和方向感。具体来说,是通过科研训练课程群的建设,在专业导论课程、计算机知识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假期社会实践等环节加入科研训练入门、网络使用训练、初步科研训练、财务专题训练、科研综合训练等具体训练项目的内容。 2.强化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系统训练。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训练过程,单凭一个学期、一位指导教师在短期内想达到一蹴而就的效果是不可行的,可以考虑在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强化科研训练。以笔者讲授的《高级财务管理》为例,围绕着如何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的核心宗旨,我们在教学模式、教学方式等方面加大了改革力度。我们提出的“案例教学+任务驱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步骤是,通过相关案例引出专题所涉及的基础理论和应掌握的知识点后,根据各模块内容和教学目标设定难易程度不同的“任务”。同时,将“任务”的设计与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加强科研方法的训练与指导,结合财务专业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科研的选题技巧、技术路线制定和资料收集等事项。在教学方式方面围绕着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力求多样性。首先,坚持理论导读。在课程授课外指定学生阅读每个专题的经典理论文献,深化对基础理论的认识;其次,突出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现实案例,通过案例的介绍、集体研讨等形式,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理解更为深刻;再次,突出实训教学。根据课内实验安排的相关材料,在现实中跟踪某些上市公司的现实状况,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课内实验内容与理论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内容突出了技术性、可操作性、综合性和探索性,实现了在财务管理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训练的设计理念。 3.加强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目前毕业论文时间设置与学生求职冲突,可考虑提前做论文,让学生在大学三年级就准备论文,促进师生充分交流,在引起学生对论文重视的同时,还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毕业论文的写作要因人而异。对于考研、保研的学生,由于其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研究兴趣和文字能力,鼓励其对具有研究价值的理论命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尽可能地用统计软件进行大样本验证,以为后续的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目前的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对教师的指导过程缺乏有效的监控,学生也无法通过正常渠道对教师的指导工作进行评价,同时,对优秀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缺乏应有的物质奖励,使得正向的引导作用缺失。因此,一方面,应强调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资格的认定,包括每学年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或一定科研经费的获取,另一方面,应加强对指导教师的考核,包括优秀论文、进入二答论文的指导情况,并将其考核结果作为晋职晋级的重要参考依据。 财会毕业论文:构建以“创新”为核心控制点的财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控制体系 [摘要]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控制一直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的重要环节。文章尝试从财会本科生毕业论文“创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入手,分析影响毕业论文“创新”控制点与保证“创新”控制点质量的各因素及其内在关系,设计一套以“创新”为关键控制点的财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控制体系。 [关键词]财会本科生 毕业论文 创新 质量控制点 监控体系 一、本科生毕业论文“创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1.本科毕业论文创新的必要性分析。(1)构建创新型国家的人才基础在于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本科生。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本科生的培养处于基础地位和关键环节。本科生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基本教学形式。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创新能力和深度,不仅是对学生四年的学习成果和综合素质的检验,也是对教师四年教学质量所进行的全面、综合检验。(2)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必须将培养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放在首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代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尤其应该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的《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以创新教育统领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本科生毕业论文作为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提升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本科毕业论文创新的可行性分析。(1)大学本科阶段是大学生综合素质飞跃提升时期。大学本科阶段是大学生从青年中晚期向成年期过渡的转折时期,一方面,他们的心理品质全面完整地发展起来,逐步确立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大学生头脑中固有的东西少,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思想、新信息。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学生们被要求针对专业领域的某一问题、某一现象进行解释和分析,并力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这正好具备研究型、实践型学习方式的基本特点,有助于实现学习方式从传统的单纯理论向新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模式的转变。(2)大学本科阶段是大学生思维发展最活跃时期。大学时期,刚好是大学生由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并且在常规性思维继续发展的同时,创新性思维也在发展。大学前三年学习的主要任务是继承前人已经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其思维活动基本上属于常规性思维;大学四年级则是大学生在掌握了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毕业论文载体实现其早已萌芽了的创新欲望的阶段,他们不再满足于接受已有的知识,更强烈地表现出改造社会、创新社会的愿望,而毕业论文环节就刚好契合了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目标。 二、本科毕业论文“创新”质量控制点的内涵 1.思维创新。思维创新,是论文创新的前提,也是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毕业论文的创作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过程,严令禁止抄袭别人的文章。大学生在就业实习中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撰写论文时常常出现组合改编他人的论文的现象。鼓励和指导学生探索新方法,打破传统封闭式思维模式,积极提倡新思维。 2.科研创新。毕业论文是学生根据自己专业实际,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要写作出优秀的毕业论文,不仅要有厚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要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在毕业论文质量管理中,要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精神,鼓励和激发学生创新,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做到层次清晰,结构合理,论证充分。 3.技能创新。毕业论文的创作,不仅要求在理论上创新,而且要求在实践上创新。这种实践创新,主要表现在用新方法或数据分析、解决实践中的难题。由于财会专业属于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更需要在技能上创新。仅就论文写作而言,对研究的课题要用财务数据来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处理,经验论证,揭示事物的规律或本质。 三、构建以“创新”为核心控制点的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控制体系的原则 1.以“问题”为导向的原则。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本科生限于知识结构和理解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能会有所欠缺,但是首先要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即关注理论和现实社会经济管理中的“问题”。提出有意义和有价值的问题,这是创新的第一步。提出问题之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定能培养出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以“结果”为目标的原则。从结果来看,毕业论文是本科四年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成果的集中体现,涉及教和学的双方,对毕业论文的质量控制体系的设计,不仅要对学生和学生写作论文过程的控制,还要对老师教学和老师指导论文过程的控制,只有在全程、全方位控制的基础上,才能制造出合格的产品——优质的毕业论文。在整个体系的设计中,要以“创新”为核心,以“毕业论文的创新”带动教学过程的“创新”和“优化”,形成完整的毕业论文质量控制体系。 3.以“方法、素材”为保障的原则。毕业论文的创新,不仅表现在选题、观点要新颖,还表现在结论要独特,要想保证两点,其中间环节的论证必然要创新,因此,论证的材料要创新,论证的方法要创新。所用的材料要新鲜,要把新的事实、新的思想观念作为素材使用;把已经存在,但未被发现未引起人们普遍重视的事物作为材料使用;从新的角度使用人们已经比较熟悉的材料,把材料所蕴涵的新意揭示出来,做出新的解释,使陈旧的材料成为有新意的材料。所用的论证方法要创新,进行前人尚未做过的实证性研究工作,对某一问题进行首次综合性表述,将某一方法应用于新的研究领域,应用不同的方法论进行交叉学科的研究等。 四、设计以“创新”为核心控制点的本科毕业论文指标评价体系 1.体现“创新”质量控制点的指标。根据本科生的创新层次和能力,设计能够体现创新的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对于本科生来说,选题的创新相对可行,赋予了18%的权重,而观点的创新对于本科生来说相对较难,赋予的权重相对较低,为5%。(1)论文选题的创新。毕业论文题目的选择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性环节,选题合适,有利于论文写作的顺利完成,可以说好的论文选题是论文写作成功的一半。一般来说,财经类论文的选题,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专业为本原则。学生要充分考虑财经专业的特点,将专业和个人兴趣相结合,选择与财经专业密切相关的论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综合训练基本要求。二是小题大做原则。题目的选择要考虑学生自身的实际能力和外部条件的限制,尽量小一点、实一点。三是创新原则。论文应该具有创新性和时代感,即在理论上要有所突破,对实践活动的研究要有新认识,反映时代的要求。根据这三项原则,在“选题”指标下细化三项指标:专业培养目标、工作量与难度、理论结合实践,并分别赋予5%、5%和8%的权重。本科生要通过学术研究,解决理论上、学术上某个重要问题,有所创新、突破,是比较困难的。而结合实际选题,尤其是财经类专业应用性较强,用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现实社会问题,开展自主创业模拟实验等项目研究,则针对性强,材料丰富,也容易写出水平和特色,因此,在这一指标上赋予了较高的权重。(2)论文观点的创新。撰写毕业论文,要有自己对题目的独到见解和看法,而不能人云亦云,简单地重复别人的说法。对与选题相关的理论或实际问题要有较深刻的认识,有新的见解,有一定的创新性,但如果在选题时真正做到了真题真做,深入社会、企业,掌握第一手素材,就极有可能找到所研究的实体存在的现实问题,提炼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新措施、新观点。 2.保证“创新”质量控制点的指标。保证“创新”质量的指标,主要包括文献综述、论证等。(1)论文论点“创新”保证指标——文献综述15%。文献综述可以保证学生在借鉴学习别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熟悉该题目的研究前沿动态,为选题、论点的创新打下基础。一篇全面客观的文献综述,毕业论文的创新就保证实现了一半,因此这一指标赋予了15%的权重。(2)论文本身“创新”保证指标——论证。保证学生毕业论文的创新需要严格的论证过程才能够实现,这就要求学生在论证方法及论证材料上要有所创新。论证方法的创新,即选择研究实体的样本数据,运用所掌握的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或者,对某一问题进行综合性表述,将某一方法应用于新的研究领域,应用不同的方法论进行交叉学科的研究。论证材料的创新,即毕业论文的创新,不但选题、观点要新颖独特,所用的材料也要能给读者以新鲜感。采取恰当的论证方法,借助新颖的论证材料,是论文论点创新的强有力佐证,应当赋予无法比拟的高权重17%和15%。(3)论文形式“创新”保证指标——逻辑结构、学术规范与写作水平。论文的形式是指论文的逻辑结构和语言格式。在逻辑结构上,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一是没有围绕选题安排论文结构,写作重点不明确或有误;二是思路混乱,结构松散,特别是写作切入点不明确,各个部分联系不紧密,层次不清晰。这样会严重制约论证的有力开展,论点的创新难以显现。在学术规范与写作水平上,保证学生能够形成基本的学术道德,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正确标注引用的参考文献。行文表述规范,语句通顺,标点、符号、计量单位、图表等的运用和引用均符合各国家标准规定。论文的形式是论文内容的外在表现,笔者给这两项均设计了10%的权重。 财会毕业论文:关于提高财会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思考 摘 要: 毕业设计(论文)环节通过训练学生的业务工作基本技能、调查研究、论证、计算、查阅文献资料、综合分析与写作能力,以达到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能力的目的。作者分析本院财会专业毕业论文的现状,分析毕业设计(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 财会专业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改进建议 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是高校大学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该环节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开放性及广泛的社会参与性。它是学生在系统掌握了基本理论及专业技术知识基础上进行的科研活动,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也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通过该环节可以进一步训练学生的业务工作基本技能、调查研究、论证、计算、查阅文献资料、综合分析与写作能力,以达到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能力的目的。然而毕业设计(论文)是否达到了上述相应的要求呢?本文从分析我院财会专业(包括会计、财务管理两个专业)毕业论文的现状出发,分析问题及成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财会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现状 教育部曾于2004年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各高校加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加大改革力度,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通知中规定,通过本科毕业论文,要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但是学生在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时,存在着诸多问题,以我院会计与财务管理专业2006级本科生毕业论文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选题领域严重不均。一是财务管理方向选题比例偏大。在调查的81篇毕业论文中,财务管理方向的论题58篇(占71.6%),会计选题共11篇(占13.6%),其中会计舞弊1篇、会计政策选择4篇、会计信息化6篇,财务管理领域的论题多是因为这方面的论题很难联系案例进行创新设计,基本以理论分析为主,因此造成本科生较少选择具有挑战性的题目进行研究。二是部分学生的选题过于陈旧,如“刍议我国独立董事制度”、“上市公司监事会状况探究”、“对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相关问题的探讨”等论题还出现在本届毕业论文选题中。 (二)论题过大。尽管该问题一直被作为论文选题中的重点控制项目,但在所调查的81篇论文中,仍有多篇论题过大,超出了本科生能力范围,如“股票价格变动影响因素与公众投资选择”、“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相关性研究”、“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超额收益率实证研究”等。此外,学生选题重复性偏高,如有2篇关于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对策分析,2篇关于企业负债融资的探讨,5篇关于内部控制现状及成因的分析。 (三)论文原创性不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要求研究方案合理、可行,在某些方面有独到见解和创新;数据准确、可靠,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能密切联系专业理论及应用工作实际分析问题正确、全面,具有一定深度;对设计中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和理论问题,表述概念清楚无错误。但在调查中发现论文抄袭现象很普遍,能通过自己的思考、在老师的指导下写出原创性的学士论文的学生寥寥无几。 (四)语言不够专业化和学术化。毕业设计论文要求结构严谨,逻辑缜密,论述层次清晰,文字流畅,但从调查情况看大多数学生达到这一要求,普遍存在的问题有语句前后不通顺、句子冗长、不使用专业化语言等。 (五)格式不规范。尽管在整个论文写作过程中一直强调格式规范,但调查情况仍不乐观,有多篇论文存在不同程度的格式问题,主要表现在对文献的引用、标点符号的使用、图表绘制的说明、字体与大小、行间距与缩进、中英文标点等。这些问题反映出学生平时训练不够,不熟悉论文写作的基本格式标准,外语及计算机运用能力较差。 (六)英文摘要不规范。对英文摘要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学生英语掌握程度的再检验。在调查中发现几乎每一篇论文的英文摘要都存在问题,很多论文的英文摘要是通过电脑翻译软件在线翻译的,语法结构、遣词造句甚至于标点都不规范,不符合专业用语。 二、财会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现状的成因分析 (一)毕业论文教学管理制度执行不力。虽然学校制定了从选题、文献综述、外文翻译、论文的质量、论文文本的质量等系列的规范条例,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尤其是论文答辩、论文质量监控都流于形式,学生只要写出毕业论文,经指导老师同意参加答辩,就能够顺利拿到学位。由于缺少完整的、严格的论文指导、论文评审和论文答辩的硬性制度约束,本科毕业论文对于学生能否顺利拿到学位失去了最基本的约束力,其应有的考核功能得不到真正发挥。究其原因在于缺乏严格的毕业论文的质量监控体系,仅在形式上检查论文的格式是否规范、开题报告与任务书是否符合要求、相关表格是否齐全、答辩程序是否规范等,而对真正影响论文质量的内容缺乏实质性的审核。 (二)教师方面的因素。教师方面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主要在于责任心和业务素质两方面。有些教师不重视毕业论文写作,不主动与学生联系,对论文质量不关注,从选题到学生交稿流于形式,只与学生见一两次面,其他的指导方式依靠电话或网络,这样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当然难以保证。也有部分教师本身业务素质不够,平时很少写学术论文,实践经验也较少,缺乏指导毕业论文的能力,根本无法指导学生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三)学生方面的因素。学生方面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第一,思想不重视。毕业论文(设计)一般都在最后一学期,此时的大学生忙于应聘就业,学生根本无暇顾及毕业论文(设计),对毕业论文(设计)往往抱着应付的态度。第二,专业写作能力差。由于平时缺乏科研能力的系统训练,导致学生一方面对学科前沿动态不了解,不能很好地选论题,即使在导师的帮助下选好论题也不知如何下笔,不会组织文章的结构,论点提出后不知如何论证与分析。另一方面,论文仅限于对现有知识的梳理与重组,重复别人的结论而没有自己的见解,内容缺乏新意,并且由于专业知识和能力的缺乏造成论文没有深度。由于缺乏基本的论文写作技能和技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较差,甚至连基本写作格式都不清楚。 财会毕业论文:高职财会专业群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研究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6) 摘 要: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的方式,对我院会计专业2008、2009和2010届毕业生和部分用人单位进行了一次跟踪调查,听取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我院会计专业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为深化我院会计专业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分析报告 1 调查工作基本情况 我院会计专业从2008年开始招生,经过四年的建设,现已成为我院重点建设的专业。由于财会专业的学生拥有一技之长,社会对财会人员的需求量也比较大。从2008年至今,我院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都达到96%以上。 1.1 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从不同角度了解各行业对财会专业群人才培养的要求及我院毕业生的培养质量,找出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出现的偏差,为我院进一步深化财会专业群的专业建设和改进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二是了解我院毕业生适应工作的情况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为学院进一步改进就业指导工作和提高就业率提供依据。 1.2 调查特点 (1)调查数据准确。 为了保障顺利开展本次跟踪调查工作,会计教研室专门召开会议讨论并分配任务,全体教师利用暑假两个月时间完成,通过网络、邮寄、走访等多种方式,共发放问卷一(即《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5份,问卷二(即《用人单位对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毕业生综合评价调查表》)150 份,回收有效问卷82份,跟踪调查收集到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和准确数据。 (2)内容全面,目的明确。 本次跟踪调查我们分别设计了针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评价的两份问卷(即《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问卷》和《用人单位对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毕业生综合评价调查表》),问卷内容设计紧扣此次调查目的,既全面又具代表性。为了突显本次调查的“跟踪性”,我们有针对性的选择部分毕业生,进行了深入的个人访谈,以获取深层次信息。在内容设计上也涉及了学生毕业后进一步学习的情况以及知识储备应对新形势要求等调查内容。 2 调查分析与研究 2.1 毕业生问卷结果分析 毕业生就业单位分布情况。 (1)就业行业性质:制造业45.16%,流通业9.68%,服务业16.13%,金融业9.68%,事业单位1.6%,政府部门4.4%,其他(建筑业、农业、房地产)12.9%。 (2)就业企业规模:大型企业20.97%,中小企业79.3%。 (3)就业企业性质:国有8.06%,民营90.32%,中外合资1.6%。 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发现,我院会计专业学生就业领域比较宽。民营中小型企业越来越成为高职财会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体,占被调查毕业生人数的90.32%,这表明大学生的求职预期在转变,当然也跟浙江省比较发达的民营经济密不可分。 2.2 毕业生就业收入状况分析 据调查统计,毕业生就业收入多集中在“1500-2000元”、“2000-3000元”和“3000以上”三个数据段。1500元以下收入的人数三年连续降低,但仍然占就业人数的8.7%;1500-2000元的人数比例趋于均衡,约占12.9%;2000-3000元的收入人数有逐步增加的趋势,约占5806%;3000元的收入人数约占14.52%,有些较早毕业的学生在其岗位上已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因此这个收入人群会有逐步增加的趋势。 3 工作流动性分析 根据调查统计结果,我院63.7%的毕业生有过跳槽经历。其中59.7%的毕业生更换过1-3个单位,更换过4个单位的也占了2.4%,甚至有1.6%的毕业生更换过4个以上单位。正常的人才流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过于频繁的人才流动也会给正常的经济发展带来阻碍,并且会给企业以本院学生忠诚度不高的印象。 4 毕业生求职感受调查分析 根据对样本问卷进行分析,在“你认为自己求职困难吗?”这一问题中,32.05%的人回答不困难,33.3%的人回答困难,34.65%的人认为有一定难度。并且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自己求职困难是因为“没有工作经验”,还有一部分人认为“自己专业能力较差,不能适应工作需要”,此外,“心理素质差”也被列为原因之一。认为“没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占38.46%,认为“专业能力较差”的占15.38%,认为“心理素质较差”的占10.26%,认为“缺乏应聘技巧”的占19.23%,认为对工作待遇等“期望过高”的占7.69%,对自己“外表不满意”的占5.13%,其他占3.85%。 5 专业对口情况分析 根据调查统计结果,我院毕业生就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与在校所学专业对口者占84%,基本相近者占41.8%,两者之和为84%;而有16%的毕业生就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与在校所学专业不对口。我院会计专业就业对口率远远高出本校52%的平均专业对口率,也高出浙江省59%的平均水平,这也符合了我院要提高毕业生就业对口率的要求。当然还有16%的学生专业是不对口的,这部分原因是用人单位招会计人员往往对专业技能要求较高,并且对会计工作经验有要求。 对《用人单位对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毕业生综合评价调查表》汇总调查结果如下表: 通过上表发现,我院毕业生在岗位适应能力、工作态度纪律、学习态度潜力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得到了认可。所学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以较强的沟通合作能力和良好的学习态度能力得到所在单位的认可,而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力等素质方面相对较差,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力表现为一般的分别占了51.9%和35.87%。这一方面说明我院毕业生工作时间不长,从事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少或经验不足,同时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从上面可看出,我院毕业生的业务能力“优秀率”不高,表明与我们的培养目标理想还有距离,当然“较好率”较好也说明了我院学生的可塑性还是比较强的。 6 调查启示与思考 通过本次调查,得出的结论是我院毕业生的总体质量还是比较好的,也已经得到社会的认可,就业质量较好。从本次调查发现,我院学生存在的问题也值得我们去注意,特别是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力。我们要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人文素养教育,提高他们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服务意识等等,使毕业生不仅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同时也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要加大力度进行教学改革。 继续进行财会专业的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的改革,立足于学校的办学条件,更要立足于社会需求,要避免人才培养和行业、企业需求的脱节。课程设置要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素质,为学生的今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内容上,要注意知识的更新,考虑到核算型会计人才的饱和,应向管理型会计人才转变。从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中可见我院会计专业学生的依赖性较强,自学能力不强,教师还要在学习方法上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放在首位。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则是要改变过去的被动灌输方法,重视现场教学,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事实证明,实践教学对于学生检验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实践教学对于学生接触、了解社会实际,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从而调整心态,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以及缩短学生毕业后对社会的适应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方面,我们将尝试 “走出去、请进来”的做法,如一些专业课,可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或单位的财务经理作为指导教师,也可以借助校企合作,让学生深入到实际工作中去学习。会计专业还应该大力加强学校学校条件和实训基地的建设,要建立和社会及行业有关部门的联系,不断更新教学用辅助财务软件,为实践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要尽可能增加学生实习的机会,并建立完整的实习保障制度,确保学生实践学习的质量。 (3)营造职业氛围,为学生成材创造良好的环境。 本次调查,部分毕业生反应学校的专业学习氛围不佳,这是符合实际的。我院会计专业建立时间较短,专业实训设施还不完善,职业氛围营造方面有差距。我们拟通过举办诸如专业讲座、技能大赛、课题研讨等专业学术活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专业学习条件和环境,培养开拓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和团队精神。另外,我们将聘请著名企业家和行业精英来院作报告,介绍行业发展的特点及人才需求变化,以利于学生了解行业、开阔眼界、活跃思维,尽早融入会计行业。 (4)拓宽渠道、正确定位,扩大毕业生就业领域。 随着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毕业生就业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对高职毕业生而言,第一份工作从事一线岗位是符合实际的。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我院近几年来的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在基层,管理服务的一线岗位。因此,要教育毕业生端正就业的态度,不好高骛远,不挑肥拣瘦,把初次就业的立足点放在基层,到一线去寻找自己的就业机会,在平凡的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5)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作为财会类工作人员,应当掌握新的财会法规、新的财务、会计、审计技术手段,以及与行业、企业相关的各类知识与机能和各类财务软件。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知识在实践中的延展,多采用案例教学,进行课程整合。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用信息技术改变现有课程的表现形式和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将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过程中,创设适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此外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上,一方面是结合企业的实际问题与需求,提高核算的质量和及时性,满足企业信息化对基础信息的需求以及管理与会计的结合。另外,培养利用数据进行财务分析和决策的能力。通过数据分析处理软件及时进行分析决策,参与企业日常管理。 (6)要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库。 毕业生是学校重要资源,温州人才市场的特征和我院生源结构与就业流向特点,决定了我院毕业生就业的流动量和频率。以班主任为核心的信息组织架构,已不能满足跟踪调查的需要。每年应该利用安排实习、联系就业、学生社会实践等时机,积极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及时收集和掌握毕业生就业动向,并认真统计调查资料,撰写调研报告,为以后专业建设改革的重要依据。另外,已毕业的学生在若干年后可能会成为企业的骨干,他们对母校充满了感情,我院教学改革和长远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财会毕业论文:“订单式”中职财会毕业生的培养 摘 要:本文在社会调查基础上,对江宁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与产业结构进、企业中财会人员的学历结构情况进行了分析,从中发现中职财会专业毕业生在社会岗位的结构情况,从而对会计专业课程改造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职高财会;“订单式”人才;培养研究 一、“订单式”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 江宁自2001年撤县设区以来,人口迅速增长,经济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南京市人口数量和地区生产总值双双排名第一的区(县),对各类各层次人才需求量大,而会计人员更是每个企业所需求的人才。据不完全统计,江宁地区会计从业人员中中专以下学历占55%,本科以上仅占12%,说明在企业基层从事会计工作的仍然是中专以下学历人员为主。 中职财会类毕业生的求职定位。中职类会计毕业生受学历层次和工作资历等综合素质的制约,初次求职较适合于中小企业的会计或出纳岗位或大企业初级会计助理岗位,而这类企业占到区域经济体相当的数量,应该说合格的中职类会计毕业生就业前景是乐观的,在有着良好的经济发展和就业环境的当地就业,一方面能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出一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我价值。 但是,当前的一个现象是,一些企业在为招不到合适的会计人员而苦恼,而一些毕业生也正面临着找工作四处碰壁的压力,这一现象值得反思,作为中职财会学生的教师,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为什么在需求有较大空缺的情况下,一些毕业生不能被市场接受,他们和市场需求的差距在哪里?如果按照市场的需求来订单式培养中职毕业生,这一供需矛盾是否可以得到有效解决? 二、“订单式”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 订单式培养就是了解市场对产品的具体要求,再根据要求生产合适的产品。当前我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市场的基本规律之一就是适者生存,即适应市场需求就会被接受,就会受欢迎,不适应的产品就会被拒绝,被淘汰。学校实际也是一个工厂,是一个特殊的人才工厂,其产品即毕业生输入人才市场也要接受这一规律的考验,培养出受市场欢迎的优质的产品是学校尤其是以就业为主要导向的职业学校的最终目标,这就需要我们不能仅专注于埋头按照常规的教材大纲施教,闭门造车,更需要不断地关注市场的变化,关注市场的需求,打造中职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的订单。 三、“订单式”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职业教育学校应提高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意识,依据区域经济环境、职教特点建立新的职教模式。为此,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缓解供需矛盾,才能完善“订单式”的中职财会专业人才的培养。笔者认为: 1.积极和需用人单位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的具体方向。江宁地区是经济、文化、交通发达的地区,第三产业已发展为主导产业,尤其是研究金融、物流、会展、中介等服务行业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对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产生较大影响。根据市场的需要对现有会计课程体系进行大的改革,按照职业岗位的相关性重构核心课程。 2.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中职生就业岗位主要分布在中小企业以及大企业的基层岗位,课程内容要真正从学科型转变为横向实用型。因此,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第一,强化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如珠算、点钞、计算机操作、汉字、阿拉伯数字的书写规范等;第二,增强学生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意识,认真学习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并贯穿到实践教学过程的始终;第三,指导学生识别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查找差错,熟悉主要行业的业务流程,熟悉企事业单位的岗位分工和岗位职责权限等;第四,训练学生熟练地运用几种主要财务软件,熟练电算化操作。 3.加强模拟训练,培养学生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中,经济业务都是通过文字描述呈现并编制会计分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经济业务都是通过票据等原始凭证呈现,会计分录的编制是通过填制记账凭证完成的,这样,在理论和现实中就产生了差距。为了能更好地与实际接轨,锻炼学生处理账务的能力,我们最好找一些案例,且案例要真实,资料需仿真,步骤清晰,具有可操作性。这样通过模拟实际的方法,能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有一个更为直观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4.完善实习基地的建设。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的物质基础。要建好实习基地,必须坚持内外结合的方针。“内”指校内,在校内要建立财会模拟实习室,既要有软件又要有硬件;既要有固定的场所、专门的办公桌或成套的办公用品,又要具备各种仿真的原始凭证样张;既有手工操作的一套物品资料,又要有安装计算机、配备财务软件,以满足财会电算化模拟实习。“外”是指校外,要积极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结合校企实际,确定好实习的目标企业;与目标单位签约,以明确双方应承担的责任和履行的义务,使学生实习不流于形式。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塑造教师的教学魅力。第一,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以良好的师德、渊博的知识、风趣的语言、端庄的仪表、和蔼的态度、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做好教学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学生和老师的良好感情。第二,增加学生对财会课程的兴趣。教师要抓住财会课的特点,努力挖掘教材中能引起兴趣的内容,将这些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结合起来,引入教材,增加教材的新鲜性。 总之,中专的财会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系统、艰巨的工程,要实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就必须整体推进财会专业课程改革。面对服务区域经济“订单式”中职财会毕业生培养问题,我们必须提出新的解决办法,才能适应新世纪财会人才培养的要求。 财会毕业论文:明确财会类毕业生岗位需求特点提升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摘 要]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提高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保障。本文在明确财会类毕业生岗位需求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如何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三岗”系统工程,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用性,进而提升财会类毕业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财会类 岗位需求 就业 核心竞争力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提高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正处在转型期,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区域间、行业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许多岗位仍然被传统型劳动力所占据,人才高消费现象严重,造成高职毕业生就业难、对口就业更难,高职院校财会类毕业生找工作就是如此。在现阶段,如何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不断提高职院校财会类毕业生质量,关键在明确财会类毕业生岗位需求特点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三岗”系统工程,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用性,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职业岗位的“零距离”接轨,以此提高财会类毕业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一、明确财会类毕业生岗位需求特点 1.财会类毕业生岗位需求特点是由社会分工所决定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发展,各个行业的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财会类专业毕业生面临的对口就业岗位也越来越细,比如会计岗位目前就大致分为了以下具体岗位;(1)总会计师岗位;(2)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岗位;(3)稽核岗位;(4)资本、基金核算岗位;(5)资本、支出、债权债务核算岗位;(6)工资、成本费用、财务成果核算岗位;(7)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核算;(8)总账岗位;(9)出纳岗位;(10)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岗位;(11)会计机构内会计档案管理岗位等。不同的岗位要求工作人员具有不同的岗位能力,因此,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应该围绕具体岗位要求的能力结构设置教学课程,安排教学内容。 2.财会类毕业生岗位需求特点是以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为前提 专业是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的一个重要“接口”,是保证人才培养适销对路的重要环节。教高[2000]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对专业设置、建设、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高职高专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专业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要的关键环节。要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设置和调整专业。”因此,财会类毕业生岗位需求特点是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重要前提。 3.财会类毕业生岗位需求特点具有现实性 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在对多届财会类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走访分析得知:往届毕业生普遍认为岗位能力是他们安身立命、找到理想就业岗位地根本,只有具备了做好某一具体岗位的能力,才能很好的做好本职工作;应届毕业生认为就业竞争力包括多方面内容,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毕业生认为岗位能力是成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用人单位在招聘财会类人才时也都普遍认为具备岗位能力是其选择人才的关键因素。所以,笔者认为财会类毕业生岗位需求特点具有现实性。 二、实施“三岗”系统工程,提高财会类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针对财会类毕业生岗位需求的特殊性,高职院校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手实施“三岗”系统工程,即岗位课程开发工程、岗位课程教学工程和岗位就业实习工程,大力提升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1.实施岗位课程开发与建设工程 (1)岗位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原有的财经类专业课程体系是建立在“三段式”教学模式基础上的。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普通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教学分段排列,习惯于先学理论知识,再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时,由于缺乏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对抽象的专业知识只能“死记硬背“,学生的学习谈不上“深入理解”、“举一反三”。而到进入专业技能实训教学阶段,学生虽较感兴趣,但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已遗忘甚多,往往局限于模仿性操作训练,而无法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去形成系统的综合技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造成学生的专业兴趣得不到激发,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结果是越学越乏味,逐渐失去了学习专业的信心,专业学习也就成了学生的负担,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改革传统的课程开发模式,实施符合社会岗位需求的岗位课程开发与建设势在必行。 (2)岗位课程开发的设想 ①岗位课程开发的总体思路:打破传统的以专业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教学相互分开、单独制定教材、各自授课的传统方式,按财会类具体岗位任务要求分解、整合教学内容,重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具体岗位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②岗位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具体设想:岗位调研――确立岗位系列课程培养目标――构建岗位系列课程知识技能体系(主要包括基础单元、能力单元、实训单元)――开发岗位系列课程。岗位系列课程培养目标:依据岗位能力需求确立并为岗位能力培养服务。单元目标:岗位系列课程体系中每一个单元均应达到具体的培养目标。基础单元:是岗位系列课程培养知识体系的根基;能力单元:本单元知识技能体系构建应直接为实现岗位能力需求服务;实训单元;本单元岗位系列知识技能体系的综合应用,其单元目标应尽量与岗位系列课程培养目标接近。 (2)岗位课程教学工程 岗位课程在教学过程必须强调岗位任务要求,形成岗位知识和技能体系,须明确每门课的教学重点,特别是实验、实训及课程设计等项目内容。课间内容有联系但一般不重复。岗位系列课程教学次序为:职业课――技能课――实训课。 ①职业课。职业课主要传授岗位(群)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大类专业平台课之一。教学方法一般采用问题教学法,教学方式可采用边讲边练方式进行,强调职业基本知识讲授和基本技能训练结合过程。 ②技能课。技能课主要进行岗位核心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和岗位专门技能训练,是岗位系列课程的核心课程,是一门或多门整合课程。教学方法一般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学方式可采用项目组及校企合作方式进行,强调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 ③实训课。实训课主要进行职业岗位技能、技术应用能力的综合训练。是岗位系列课程的岗位综合实践课程,是职业平台课与岗位技能课的综合和提升。教学方法一般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学方式可采用项目组及校企合作方式进行,强调岗位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实训项目的综合性和实用性。 (3)岗位就业实习工程 为保证教学内容的实效性,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毕业生岗位就业的适应能力,实现毕业生上岗就业的“零过度”目标,在教学计划中设立岗位就业实习制度,取代以前教学计划中传统的毕业实习。通过用人单位招聘,学院有目标、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推荐学生到校企合作基地,以准员工或正式员工身份进入企业岗位,既实习,又工作,而且都有一部分工资收入,这样既促进学生迅速进入岗位就业实习,同时又满足社会用人单位对财会类高职人才的急需。在岗位就业实习期间,学生与岗位“零距离”对接,角色转变,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独立履行岗位职责。一方面,学生面对岗位工作任务,严格遵守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并在企业团队精神文化熏陶中学会与人相处、与人共事。由于带薪上岗,增强了学生岗位就业实习工作责任感,迅速提高了职业素质;另一方面,学生融入企业市场竞争氛围,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参与企业丰富的实践活动,学习企业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方法,迅速提高了岗位适应能力。使毕业生的岗位就业实习成为高职院校与社会的“结合部”,成为学校与社会对接的最有效、最紧密、最宽广、最直接的“平台”。 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为依据、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经过岗位需求调研,依据岗位所需的能力构建岗位系列课程,并通过工学结合方式或其他产学结合方式实施的“三岗”系统工程,迎合了社会岗位的实际需求,增强财会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用性,必将大大增强财会类毕业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财会毕业论文:高素质财会专业毕业生培养路径探讨 【摘要】当前,财会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相当困难,针对此现状,笔者从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四个方面就高素质财会专业毕业生的培养路径进行探讨。 目前,我国的财会人才尤其是低层次财会人才已经是“人满为患”。根据有关报道,在南京的求职者中,财会、出纳等职位的供求比例竟然达到了46:1;在成都人才市场的人才库中,会计专业是存量最大的一个专业,以至于每5名求职者中至少有一名是学会计的,并且大多数不是近几年毕业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会计人员素质与市场需求脱节,用人单位需要既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财会人才,而会计行业中初级会计人员居多;二是各类院校盲目增设会计专业,造成供应过量,近十年来,从普通高校到中专、技校等很多综合类、理工类的院校不顾师资力量,纷纷增设会计专业。就目前的现状而言,一个学校的会计专业要想在激烈的招生、就业之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唯一的途径是培养高素质的财会专业毕业生,使他们能顺利对口就业,并且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短的时间适应工作的需要,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如何培养高素质的财会专业毕业生,笔者从以下四方面谈一下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一、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前瞻性 学校要紧紧抓住会计专业的特点,围绕综合素质教学中心,不断优化实施性教学计划,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构建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就此问题从以下五方面进行简要说明。 (一)专业设置要规范,划分不必太细 以本科为例进行说明。除设置比较规范的会计学、理财学、审计学等三个专业外,部分高校还设置了一些很不规范的专业或专业方向,如国际会计、涉外会计、会计电算化、交通会计、金融会计等。过细的专业设置不利于实现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目标,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就业范围。建议学生入学时可不分专业,到大三或大四后再根据市场需求适当划分专业方向。 (二)结合实际设置课程 财会专业学生不仅应熟练掌握会计核算、会计管理知识及技能的相关课程,还应掌握与会计学科紧密相关的专业课程,如经济学、统计学、法学基础、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等课程,以拓宽理论知识面。为了使培养的学生能“零距离”上岗,学校应深入企业调研,全面了解企业用人的实际需求状况,知道企业真正需要哪些知识模块,直接建立与会计岗位对接的有效课程;并与企业的有关专家一起对教材内容进行认真分析和研讨,而不应采用闭门造车的形式编写教学大纲和教材。 (三)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生动形象 虽然在会计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研讨式教学、模拟试验、案例教学以及多媒体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力求作到互动教学,但目前高校学生增多,教师面对百十来个学生,互动的教学方式难以开展。高校特有的学习环境,也使习惯于在压力下被动学习的学生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学生普遍存在考试前一周突击复习,以达到通过考试的目的,而考试结束以后,没过几天就忘了一大半。学生对这种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没有兴趣,更不善于去积极思考。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学生们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点、解题过程来应付考试,经常是学了后面忘前面,没有真正弄清知识点的含义,能够做到融会贯通、熟练掌握全书内容的很少。目前,多数学校鼓励并推广教师采用多媒体形式的现代化授课方式。但教师对多媒体的使用只是局限在Powerpoint幻灯片的制作上,有些只是把它当作教案和板书来使用,事实上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如能制作教学光盘,把教学软件引入课堂,把经济活动用动画或情节展现出来,将增强内容的生动性和可理解性。例如,从交易的开始到结束、原始凭证的取得、记账凭证的填制到过账、结账一系列的过程通过影片演示出来,在教学软件中再加入有关审计的内容,介绍会计造假案件等内容,使会计教学具有立体感,将使枯燥、晦涩的理论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提高了课堂的生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寓教于乐中达到教学目的。 (四)选用教材要新 学校应使用根据最新《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法规》等编写的教材,而不应使用过时的教材,为学生掌握新的会计知识、考取会计证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尽可能多地取得证书 实践证明,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与获取从业资格证书有着直接关系。会计专业的学生除取得毕业证书、珠算证书、普通话证书和英语等级证书以外,还应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对于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还应再拿到《助理会计师》证书;对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应再拿到《会计师》证书;对于本科院校的学生不仅要拿到《会计师》证书,甚至要拿到《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证书。这给会计专业学生的对口就业增加了一块敲门砖,同时,也是财会专业毕业生高素质的体现。同学们如何取得这样的证书,报名就是一关,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已公示,应届毕业生可以参加相关专业的执业资格考试,但目前的报名条件还是有限制,如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不能参加会计师考试,希望国家在政策上给予宽松处理,使这些学生实现他们的夙愿。 二、实践能力的针对性和规范性 理论知识只有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到升华,才能实现其应用价值。会计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本专业的生命力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具体标准是,毕业即可上岗独立完成会计核算全过程。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应狠抓实际操作,打造过硬的专业技能,从原始凭证的填制到编制会计报表,无论是手工操作,还是计算机操作,学生都能系统地完成企业会计核算的全过程。 目前,许多学校在模拟实训方面还有待加强。模拟实训内容单一,不能满足现代高素质财会专业毕业生的实际需要。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是指导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依据,作为高素质财会专业毕业生应全面掌握,这主要通过《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学习来掌握。但是,在我国高校的校内模拟实训中大多只进行《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模拟,即企业日常经济活动部分的实训,很少能涉及《高级财务会计》内容。至于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训更是少得可怜,能进行日常经济业务模拟已是不错,有的只进行分项会计模拟实训,不进行综合的真账实训。实训内容的单一和过于强调基础,致使会计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先天不足。 为此,建议学校应做到以下三点: (一)建立高素质的会计实践指导教师队伍 实践指导教师是影响学生会计实践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实践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应鼓励和支持会计专业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笔者所说的“双师型”教师,不仅仅是“双职称”、“双证书”或“会计师+讲师”的教师,而应是在此基础上既有在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至少一年以上),又有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的教师。目前,这样的老师太少了,学校相当多取得“双证书”的教师从事会计实务工作不足一年,更何况没有“双证书”的老师?为此,学校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首先,对那些学历较高,理论知识扎实,从学校到学校但缺乏实践经验或没有实践经验、动手能力较差的已取得“双证书”的教师、青年骨干教师鼓励他们走出校院,走出书斋,走进企业,使他们在企业的各业务部门得到锻炼,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也为青年教师进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学校可从企业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具备会计师及以上职称的中高级财会人才对学校教师有计划的进行实践培训,缩短学校和企业的距离。 (二)调整教学计划,加大会计实践课课时 将会计专业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纳入系统的教学计划,建立以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等主干课的实践教学为主线,企业财务管理、成本会计、审计和税务课程的实践教学为辅助协调进行的基本框架,制定检验实践效果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 (三)加大会计实践经费投入 在校内,加强学校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和多媒体实验室的建设。建立仿真性强,能够全方位模拟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和会计岗位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和多媒体实验室。学生在完成手工操作的基础上,还要把相应的内容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实现会计和计算机的结合,这就要求配备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会计教学紧跟经济形势和会计学科发展的实际需要。在校外,学校应积极寻求合作企业,本着“互惠互利、校企双赢”的原则,建立大批稳定可靠的校外实践基地,使学生有较多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从而缩短了校内实习和正式上岗的差距,实现零距离上岗。 三、良好职业道德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会计职业的人员在会计工作中所应遵循的与会计职业活动相适应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由于企业经济活动及其会计核算涉及到诸多关系人的利益,加上经济活动本身的复杂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以及会计核算方法的可选择性,会计人员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很大程度上要靠自身价值观来做出判断。但由于我国以前并未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会计教育的重要内容看待,加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目前会计诚信严重缺失,财务舞弊案件层出不穷。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经济犯罪案件的发生对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的经济都将会造成重大破坏,因此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变得尤为重要。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指为了使学生和会计从业人员履行会计职业道德义务,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其进行相关教育的活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主要包括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两个方面的内容。思想品德教育旨在使学生和会计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培养其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在会计工作中做到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实事求是、尽职尽责。法制教育主要是让学生和会计从业人员知法守法,培养他们学习和执行有关法规政策的自觉性,把遵纪守法纳入整个教学环节和工作过程之中,使之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从入学教育着手,始终围绕“不做假账”的原则,开设《思想品德》、《会计法规》、《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和《就业教育》等科目,不断进行专业精神教育,使同学们明白,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必须遵纪守法;灌输财会领域先进人物的事迹和闪光的思想,激励和启迪学生,让学生牢记“不做假账”的会计精神,具有“诚信意识”,真正理解“诚信”不仅是会计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会计行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诚信应当成为会计行业最起码、最基本的执业理念。学校应把道德教育深入每一个将要从事会计工作的同学内心,使其能深刻体会到认识自我以及自我与他人、社会、国家的关系,增强履行职责和道德义务的自觉性,树立热爱会计、献身会计职业的理想。 四、创新能力培养的挑战性 会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出适合经济发展需要的会计人才。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1号公告》中指出:会计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毕业时已成为一个会计人员,而在于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会计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我国的会计教育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课本上的大量信息以及前人的经验,知道上岗后应该怎样做。这样的教育目标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也不利于新形势下会计的变革。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教育应当以素质教育为主,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毕业后能独挡一面,有所创新。会计教育的基本目标应当是:培养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具有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并且具有创新能力的管理型会计人才。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会计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将成为会计教学的基本手段,衍生的信息技术工具将丰富和完善会计教学方法。就教学手段来讲,可以采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开放式的教学,使学生接受到更多、更新的知识,丰富和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建立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就教学方法来讲,应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以能力的培养为基本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做到会计教师由教学中的说教者、课堂的控制者转变为教学中的示范者、会计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领航员,以启发学生积极、科学地去思维、去探索,使所学的知识真正变成学生自己的东西,使学生获得能够受益终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 综上所述,一个财会专业毕业生如果能同时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就应称其为高素质的财会专业毕业生,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遭“寒冬”的现象在他们身上将不会出现。良好的就业事实为母校会计专业的招生作了最好的宣传,同时,也为学校会计专业的发展壮大夯实了基础。 财会毕业论文:做好财会专业毕业前综合模拟实验的思考 【摘要】当前财会专业毕业生实习难,而用人单位纷纷需要有两年以上实际工作经验的会计人才,为此,各高校对会计专业学生在其毕业前安排了会计综合模拟实验。本文对会计综合模拟实验的内容、意义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会计学是一门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更新的应用性学科。人才市场对会计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实战型人才更受社会的欢迎。会计工作作为一项实践性很强的企业管理工作,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核算技术和实践技能。因此提高会计专业毕业生的会计实务水平已刻不容缓,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必须重视毕业前的综合模拟实验教学工作。 一、会计综合模拟实验教学的内容 (一)手工操作 即学生手工完成从编写记账凭证到填制报表的实验过程。 (二)手工加电算化操作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会计实验具有综合化发展的趋势,表现为会计手工实验与电算实验结合。会计电算实验只是会计手工实验在核算手段上的进化,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职能和基本技能没有改变,因此,会计手工实验和电算实验可以同时分阶段结合进行,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对比实验更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千万不可重电算轻手工。 (三)手工+电算化+辅教片操作 在手工和电算化实验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会计实务工作的认识,选择某单位的财会部门拍摄会计人员实际工作情况作为教学辅助片。主要内容包括(1)账簿、会计凭证;(2)会计核算:包括货币资金核算,成本费用核算,销售收入、财务成果、税金的核算以及会计报表编制,实验人员以此为例向学生讲授会计实践流程。 二、会计综合模拟实验的作用 (一)有利于学生融合四年所学的会计知识 毕业前的综合模拟实验是在把握和分析会计实际工作,以及大二、大三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情况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集中的、专门化的强化训练,对那些在教学环节被忽略或应该给予重视而没有重视的部分,进行综合复习、拾遗补缺。毕业前的综合模拟实验既是岗前培训的重要一节,又是教学过程的总结和延续。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学生所不懂的问题、疑难问题、重点问题和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讲解,力争讲清、讲透,让学生从教师的讲解中获益,掌握解决同类问题的思路。 (二)有利于体会手工实习与电算化实习的不同 现在很多大学的会计综合实习教学安排在大三上学期,笔者认为为时过早。虽然此时会计的主干课程都已学完,但有些学校此时会计电算化课程还未开设,在这个实验中无法进行会计电算化的实验及两者结果的验证,不能更好地体会两者的优劣。在毕业前安排会计综合模拟实验有利于体会手工实习与电算化实习的不同。 (三)有利于增强学生应聘工作的自信心 在毕业前夕安排综合模拟实验,有利于学生应对招聘主管对于业务的考核。 三、会计综合模拟实验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选好会计模拟资料 1.会计模拟资料必须是典型的经济业务 会计模拟资料是以被模拟主体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内容,因而,它来源于实践,必须具备真实性。但是由于当前实际会计工作的复杂性和不规范性,又不能照抄照搬,要求其具有假设性。所以,一方面必须考虑模拟资料所包含的经济业务种类,业务种类要尽量齐全,因为模拟资料越丰富,模拟越生动;另一方面还必须考虑各种具体模拟资料之间的关系,使整套资料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这是决定资料质量的两个方面。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较为全面、系统、综合地对会计主体单位、会计核算内容予以把握。 2.必须合理安排业务资料容量的大小 资料数量过多,影响会计模拟及时完成,造成重复劳动,影响整体模拟效果;数量太少,使模拟实验缺少应有的深度和广度,达不到模拟的真正目的。笔者认为全部内容应控制在2000笔左右,并放置在六周内,最好是跨年度的本年12月和下年1月份,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实习到日常核算,也可以实习到年终决算和年终结转。学生实习时间,手工模拟掌握在四周,会计电算化实习掌握在两周。 3.内容应兼顾手工会计实验和会计电算化实验两方面的需要 例如:原始凭证最好以手写体方式印刷,使凭证更加真实,并且能使学生了解规范的凭证填写方法;编写初始资料时要设计会计科目编码方案,增加会计电算化实验的有关资料。这样有利于学生真切体会到两者之间的区别。会计电算化能及时和准确地处理会计信息、减少计算错误及烦琐的计算过程,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工作效率,加强预测和分析判断功能;而手工做账的最大好处是明了会计线索的来龙去脉,更好的理解会计原理。 (二)提高教师指导水平和质量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全面的要求。一支合格的师资队伍不仅应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而且应具有超强的业务能力。毕业综合实验指导不同于理论课教学。由于不同的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参差不齐,实验的速度有快有慢,遇到的问题也是各种各样,可以说有多少同学就有多少个问题,有时一个问题要回答多遍,一个老师指导一个班,一个上午下来感到口干舌燥。因此老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在实践教学领域需要一大批具有强烈的责任心、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甘愿吃苦耐劳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 目前我们的教师队伍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精通会计不精通计算机;二是擅长会计理论教学却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因为大部分高校教师从本科到高校,从未从事过实际工作。针对这两个问题,一是制定制度化的教师定期培训计划,辅导教师轮番外出实习,及时更新知识,了解最新会计制度;二是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增强会计感性认识,丰富实践经验,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技能;三是教师在辅导学生操作的同时,自己也亲自动手操作,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有的放矢,使学生在操作中少走弯路;四是提高会计兼职教师占会计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聘请实践工作经验丰富的企业会计人员指导模拟实验,以增加模拟实验现场的真实感。 (三)加强对学生的会计素质教育 1. 会计职业道德素质教育 会计职业道德素质是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在履行其职责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品质,是调整会计人员与国家、不同利益群体以及会计人员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及社会道德关系的总和。它是一般社会公德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会计工作中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它要求会计人员爱岗敬业、熟悉法规、诚实守信,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地处理各种会计事务。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是会计职业本身的特点决定的,这是因为会计人员是会计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维护者,会计的职业道德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会计工作的质量。无论是国内的银广厦,还是震惊全球的安然事件等会计丑闻,都说明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首先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2.会计业务素质教育 会计业务素质是指高等学校通过对会计专业学生的教育所传授的会计专业技术相关知识内化所形成的素质。它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面对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出现的各种业务问题,能够运用相关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做出符合职业道德规范和会计准则的分析、判断和处理。这就要求会计人员熟悉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制度、准则及法规等,具有良好的业务能力,即会计核算能力、财务管理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执法监督能力及审计查账能力等。此外,置身于信息时代和会计改革时代,知识更新加快,相关会计准则、制度的颁布和修订频繁,但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毕竟有限。据专家预测,一个受过高等院校教育的人,通过学历教育所获取需用的知识只占10%左右,而其余90%的知识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因此,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掌握独立学习、开拓创新的能力,不断追求自我发展和完善,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才能胜任会计行业迅速发展的需要。 (四)抓好实验的考核环节 实验考核要注重实验过程考核,注重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结合,以技能考核为主。要将考核评分与考核评语结合,建立由教师、学生、企业共同参与的主体多元化的评估体系,即对学生完成的综合模拟实验进行评估、考核、打分,采用“教师、学生、社会”相结合的开放性、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其具体操作方法是:教师公开、公平评价;学生参与评价;社会考证评价。应事先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考评内容、评价指标、权数、综合计算等方面加以规定,尽可能做到客观、公正,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合理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 对模拟实验的考核应当独立进行,考核结果记入学生总评成绩,可从以下几方面考核:(1)实验过程(即操作方法、输入数据)和实验结果,占实验成绩的70%;(2)实验小组成员的工作态度和合作精神,占实验成绩的20%;该项以学生互评和教师考评相结合,从以下方面考核:态度、贡献、出勤情况、成员间合作、工作数量与质量、创造性、对目标的贯彻;(3)学生实验报告,占实验成绩的10%。 财会毕业论文:提高地方高校财会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方法研究 【摘要】 文章从地方高校财会类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出发, 提出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树立科学择业观及合理寻找与创造就业机会3个方面提高地方高校本科毕业生有效就业率的思路。 【关键词】 本科生;就业;人才培养 毕业生就业率问题一直都是影响地方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于财会类本科毕业生来说尤其重要。由于教育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使得许多高等职业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他们的主要培养核心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这对地方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造成很大竞争威胁。本课题旨在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探究地方高校财会类毕业生就业面临的问题,并希望能够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解决地方高校财会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 一、地方高校财会类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现状 据统计2007年湖北省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0%,相对于2006年的86.3%,这一数据是令人鼓舞的,但地方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却不容乐观。以财会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例,2007年会计人才被列为十大急需人才之一,很多部属高校的财会类毕业生几乎是百分之百就业,工作环境和薪酬也较理想,但各个地方高校内部统计数据显示其财会类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正在缓慢下降,2005年就业率几乎是100%,2006年为92.6%,2007年为83.4%。这反映出伴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总体上升,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水平并没有同步提高。为此,本课题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结合的研究方法,针对地方高校财会类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进行了研究。 二、地方高校财会类本科毕业生的“夹心层”地位 地方高校财会类本科毕业生在求职中经常是处于一种“夹心层”的位置,有好的工作职位,他们处于劣势,竞争不过部属院校的高才生和研究生,一般的职位他们又比不过一些高职生,这样一来他们的就业机会少,就业面也窄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部属院校软件硬件的条件相对于地方高校要好许多,学生受到各种锻炼的机会比较多。知名院校经常会与企业开展一些交流活动,学生在校期间有更多的机会与企业联系,借此可以了解企业用人的要求、工作的内涵、职责分工,这样在学习中也就有的放矢,同时也因为是名校,毕业生在一定程度上也更容易被企业所认可,相同的岗位地方高校的毕业生是竞争不过部属院校高才生的;二是和一些高职生相比,地方高校的毕业生在动手能力方面又显得有些不足,高职院校是以动手能力的培养作为其教学核心,其教学过程中安排有大量的实践环节,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比较突出,学生往往一毕业就可以上岗,而且对薪酬的要求也不高,较受中小企业钟意青睐。地方高校的培养模式是介于以上两者之间的,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科学研究水平相对薄弱,动手能力不够熟练,也就变成了大家常说的“既不能文也不能武”的状况,这样在应聘中就显得非常被动和尴尬。 三、提高就业率方法的措施 (一)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是提升有效就业率的最主要因素,这种需求包括专业需求和人数需求,学校应积极按市场需求来合理地调整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与市场需求逐步趋于一致。 1.加强财务决策类课程设置 企业对财会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期望不再是简单的会做账就可以了,还要有一定的理财能力和财务决策能力,而这些能力又是建立在对账务流程全面熟悉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在进行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就要在原课程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投资理财类的专业课程,如投资分析、投资理财实务、税收实务等,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财知识,这些课程通常安排在三、四年级,在学生学完了会计类的基础专业课以后开展。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应维持一定的弹性,不应该是许多年固定不变僵化的,它应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水平而有所调整。 2.专业不宜过分细化,保持大专业方向 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都是严格按专业来制定的,为了区分各专业的不同,专业课程也就有所不同,如会计专业就会开设银行会计、会计理论、会计制度设计等专业课程,而财务专业开设高级财务管理、跨国公司理财等专业课程。笔者通过对同一年级两个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如果从就业的角度来讲,学生们更希望能将专业打通,课程设置上不要区分的过细。因此在培养方案的设计中可以考虑采取大专业小方向的方法,也就是说在本科的一至三年级两个专业课程的设置基本保持一致,这样学生就能对两个专业的知识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掌握,在四年级学生进行实习和毕业论文完成阶段,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毕业后的就业意向对财务与会计专业区别对待,从选修课上区分专业特点。 3.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用人单位招聘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是不容忽视的:就是往往都要求应聘者有实际工作经验,如果应聘对象是应届生,他们更多的倾向于招录高职生,因为高职生所接受的教育模式是以动手能力培养为主的。本科教育对动手能力的培养确实存在很大的不足,在四年的教学环节中只有一个毕业实习环节是组织学生到社会上的单位参加实际锻炼,时间很短,往往只有一个月,而且一般安排在第四学年的上学期,恰好是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月,其效果不是很理想。 通过调研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入手,第一、增加动手能力培养环节的课时量,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增设专业认知实习,社会实践、模拟实验等环节。以财会类学生为例,通过实践环节,既要让学生知道如何做账,也要学会查账、审账、通过报表分析能做出合理的预测,让学生在动手能力方面比高职生更胜一筹;第二,指导学生利用暑假期间来进行实习,现在有很多大学生都会主动地利用寒暑假来打工,但多数选择的都是一些促销类的工作,虽然可以增加一些收入,对感知社会有一定的好处,但对于专业能力的提高作用并不是很明显。学校可以和一些企业联系建立实践基地,让学生利用寒暑假有针对性的进行实际动手能力的锻炼,最好是能与所学专业相关联,让学生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在实际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4.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要有超前意识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如果在内容上能有所超前,也许可以避免大学四年时间而造成的部分知识体系的落后。以财会类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为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承诺会计的核算将逐步与国际要求接轨,这就要求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不仅仅只涉及我国的会计准则还应增设国际会计准则、核算等内容的讲解,这样学科体系才能逐步更新并与时展保持一致。 (二)培养学生正确的择业观 正确的择业观是成功就业的一半。为避免出现盲目求职,低效率求职的现象,在学生开始参加各种招聘会之前,学校相关机构非常有必要开展相关的应聘辅导活动,指导学生合理地评估自己,正确地认识社会需求,突出竞争力优势,了解行业动态和职业内涵,帮助学生确定方向。在学生求职期间,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校方应既当“导师”和“红娘”又做助理和参谋,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在遇到挫折时及时调整心态,使其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来面对人生的各种选择,不因一时的挫折而对未来失去信心。 (三)从学生入学起就帮助其确立就业方向并不断调整 就业是毕业生人生角色的一个重大转变,学生转变为工作者也是不一样的。要求校方从学生进校时就开始设计,并在大学四年的时间里,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不断调整。以会计专业的学生为例,许多学生在进校之初都希望自己毕业以后能成为一名会计,这是他们对会计专业的最初认识,但是在学习了会计专业的一些专业课程以后,逐步认识到会计工作是非常繁琐和辛苦的,而且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他们也了解到基层会计人员的收入并不是很高,许多都是一些职校毕业生在岗。笔者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进入三年级后对自己将来的发展比较迷茫,既不愿意和一些职校生竞争一般会计岗位,高级别岗位又竞争不过研究生,不知道以后的定位应该在哪里。 因此在学生进校之初,学校就有义务对学生进行专业认识介绍,让学生知道自己将要学习的内容,并对以后的就业有个初步的设想。在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学校辅导员应该积极主动地多找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并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来帮助学生调整学习计划和发展方向,比如财会类的学生可以学习一些注册会计师、注册审计师、估价师之类的课程,也可以鼓励他们学习第二学位,这样他们毕业后就可以选择层次更高的职位。 (四)培养复合型人才 要让地方高校的财会类本科毕业生在应聘中跳出“夹心层”的不利状况,在学生的培养中可以进行有特色的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比如现在市场上房地产、营销、环保、咨询等行业比较热门,在对学生的教学中可以结合这些行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让学生了解各个不同行业经济业务的特点,比如房地产行业的会计核算所涉及的经营周期会比较长,往往超过了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年时间,存货的计量不能只是按计划成本来核算更应该按市价来估算,其应收款项金额会比较大等。通过这种方式的培养,地方高校的财会类学生既有会计专业知识又能了解各行业的特点,在实际操作中可以设身处地从企业的角度来计录经济业务,竞争力自然就提高了。 结束语: 提高地方高校财会类本科毕业生就业水平是地方高校发展的核心,而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从学校内部来说可以根据市场发展需求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学生正确的择业观,从社会环境来说政府要创造条件鼓励毕业生多种方式就业。 财会毕业论文:地方高校财会专业毕业生就业若干问题研究 【摘要】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是现阶段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对就业率评价指标体系、地方高校专业建设及失业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提出了解决就业问题的新颖视角,并基于对毕业生群体差异、主动失业和供求结构矛盾的调查结果,提出可以从完善社会保障、加强高校后期培训力度、改善政府引导等方面促进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 【关键词】 财会专业毕业生;就业;夹心层 一、引言 2010年对即将毕业的高校学生来说是艰难的一年,一方面是621万高校毕业生即将流向社会,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另一方面是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人民币持续升值等因素对我国出口业和制造业产生的巨大外部影响,并造成许多企业裁员或准备裁员,这对于即将参加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如何让他们就好业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及焦点问题,课题组经过对某市地方高校财务与会计两个专业2008―2009年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研,发现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笔者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 二、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分析 (一)对高校专业建设不足的分析 很多专家和学者在谈到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要根据市场需求指导办学,对于就业率很低的专业要少办甚至停办,教育部在对高校进行本科评估时也参考了就业率指标。笔者认为在这一点上要从经济发展的全局来考虑,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不能片面地依据就业率指标来指导专业建设。例如,十年前的亚洲经济危机使得制造业非常萧条,加上国内经济形式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国有企业的大面积改革,生产工人大量下岗,造成很多机械专业的学生不好找工作,进而很多学生都不愿意就读机械类专业,许多学校的相关专业也不是很好办,造成2007年以来,机械类人才出现大量的短缺,深圳沿海许多生产性企业是出高薪也招不到会开数控机床的人才,这应该 是社会给高校教育的一个深刻教训。再如,对于学科建设要结合经济发展的趋势,现阶段由于经济危机,出口量比往年减少了许多,使得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不是很理想,不能因此就对这些专业停办。从长远发展来看,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不可避免的,对这类人才还是会有大量需求的,所以要做到长远规划,弹性调整。 (二)对高校毕业生失业现象的分析 1.失业存在的必然性。失业在每个社会每个国家都会存在,而由于高校毕业生是受过高校教育的,因此他们也成为失业人群中特殊的一个群体――“知识失业”。让所有的高校毕业生百分之百就业这是大学精英教育阶段的目标。现阶段大学教育的目标是让更多人受到高等教育,使高等教育成为大众教育,不可能再做到百分之百就业。而一定程度的失业率也有其必然性,第一,有部分学生找不到工作是肯定的,这是对人才自身的检验,高等教育在培养优秀人才的同时也要淘汰不合格人才,公平就业就是要让优秀人才找到好工作而不合格的毕业生要接受再培养才能上岗。第二,失业可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很多失业是人生成长成熟或经济波动发展所造成的必然现象,这并不恐怖,应该理性对待。 2.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夹心层”现象。社会各界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非常关注,特别是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企业增加招聘人数的意愿减少,这对2009年即将毕业的高校毕业生来说有非常大的影响。但就业难并不是对所有的高校毕业生都一样,高校分为几类,部属211工程学校、省属高校、地方高校及职业院校,各类学校由于享受政府配套资金不等、师资力量不同、实验条件不同等原因培养的人才也各不相同,其就业状况也不同。一般来说就业最难的应该是地方高校毕业的学生,他们在就业中处于“夹心层”地位,有好的工作职位,他们竞争不过部属院校的高才生和研究生,强调应用技能的职位他们又比不过一些高职生,这样一来他们的总体就业机会少,就业面也窄了。所以要解决好就业问题,就要针对特殊矛盾出台帮扶政策。 3.高校毕业生的主动失业。伴随经济快速发展,高校毕业生对工作的期望在不断提高,其中对于工资水平、工作环境、福利待遇的期望与高校精英时代相比是翻了几倍。对某重点高校的应届毕业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55%的学生认为月薪低于2 500元的工作是不能接受的,58%的学生认为第一份工作是未来发展的基础,一定要是世界500强企业,这有利于以后跳槽、换更好的工作,72%的学生认为企业的福利待遇及培训是他们择业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调查统计显示,在找工作过程中,有时并不是没有工作的机会,而是由于学生的期望太高,没有能让他们满意的工作岗位,他们宁可放弃工作继续等待也不愿降低要求。从这个层面上来看,造成部分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他们的要求提高了,并不是社会没有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 (三)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分析 对于部分高校毕业生找工作难的现象进行调查后发现,有些学生不能顺利通过试用期,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学生在学校所学知识结构与社会对人才技能的需求存在脱节,不相适应。也就是说学生虽然学了很多理论知识但不会实际操作不能帮企业解决现实问题,企业自然不雇用。以某地方高校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生为例,有许多学生学习很用功,经常获得学校的奖学金,甚至取得了相关会计证书,毕业时也能获得聘任,但工作不到两周就自己辞退了,因为最基本的会计书写、扎张等工作不会,对一些账户的相关性无法做到关联性审核,很难长期待在企业里。其实这也反映出许多高校教学方式和目标的缺陷,本科教育还是应该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主,虽然不能和职业院校一样全部教学是以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主,但还是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工作流程和技能,要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这对于他们以后的发展都是有益的。 (四)社会扶持针对性不足 自2004年以来,各级市政府为了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门设立了创业基金,以武汉市为例每年有200万元的专项优惠贷款来帮助高校毕业生创业,但为了获得支柱基金,申请者必须符合许多条件,而很多毕业生却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如愿以偿。2009年毕业生国琛恩想创办绿色垃圾回收企业,却因不是武汉市户口,申请贷款半年未获批准。普遍来看,全国各大城市都存在大学生创业难获贷款难的情况。从南京市创业小额贷款担保中心了解到,三年仅发放了两笔贷款。江西南昌2008年仅成功办理50多名大学生小额贷款。可以说政府在政策上是努力优化创业环境,而希望申请大学生小额贷款的大学生也是相当踊跃,但由于办理贷款的高门槛,造成了闲置的资源和踊跃的创业大学生的矛盾。 三、对策研究 (一)高校后期培训机构的建设 为了缩短毕业生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高校可以建立相应的后期培训机构。高校的后期培训机构就如同企业有售后服务部一样,其对象主要是已经毕业了的学生,针对其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而开展的特色培训。就如企业卖出产品后还有售后服务一样,学生是学校培养出来的产品,学生从学校毕业以后,不能说学校和学生的关系就此结束了,如果学生在工作中由于能力不行而被解雇,从某种层面上讲是学校培养不合格,需要进行返修,要进行再培训。高校开展后期培训的好处在于,第一,学校对学生有本科四年的教育,相互之间是熟悉的,老师对学生的基本能力及其知识结构有非常好的了解,可以因地制宜地设计培训计划,学生也知道老师的研究专长,可以有目的性地请教,有利于他们顺利通过试用期,而且学校的资源相对于社会培训机构来说还是要丰富得多;第二,通过这种培训,也可以让学校和教师了解社会对人才技术技能的要求,有助于他们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有利于学校培养高质量的社会需要人才,有利于“产―学―研”的统一。 (二)师资队伍的培养 经济的发展带动需求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日提高,这反映到学校就应该是教师知识结构和培养能力的提高。但在大学里有这样两种怪现象,一种是大学里的不少教授科研水平是非常高的,科研成果也很丰富,但不愿意从事本科教育,因为太基础了,出不了成果,体现不了自身价值。另一种是对本科教育的知识体系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以会计教学为例,新会计准则在2006年就颁布了,而且是于2007年开始在所有的上市公司实施,但许多老师并没有主动深入地学习这套准则,造成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滞后于社会需求。学生要提高就业竞争力,提升专业技能是最有效途径之一,学校有责任让学生在四年的本科学习中,学到更先进的知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师资队伍的培养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学校要给予教师更多的学习机会,参加各种会议交流,特别是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要加强教师对社会需求的了解,让教师在课堂上做到有的放矢。 (三)公平的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 统计调查显示毕业生在择业时由于过多地考虑社会保障,特别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问题而产生很多主动失业,为了减少毕业生在择业时的不满意程度,可以从建立公平的社会保障机制入手。要建立公平的社会保障机制就要解决几个备受关注的问题。第一,区域因素,由于毕业生工作的流动性很大,经常会因为个人发展或其他因素而变换工作地点,因此合理的保障机制应该能够全国联网,具有充分的流动性,能促进和带动人才的合理流动。第二,企业属性因素,现阶段由于企业性质不同受保障程度不一样的现象还比较突出。比如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业主等他们受保障的程度不一样,要降低毕业生在就业时由于工作单位性质不同受保障程度不同而产生的不满意程度,就要建立公平的保障机制,要缩小事业单位和公司企业之间的社会保障差距。 (四)政府对毕业生创业的有效引导 政府在帮助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鼓励大学生创业,也相继出台了很多帮扶政策,但从过去两三年的实际结果来看,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不是很高。为此建议政府调整做法,由过去的鼓励创业转为有效引导创业。例如政府每年出台大学生创业指导书,指导书应该根据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知识群体及社会资源分配特点,结合经济发展的规划和步伐指出适合创业的领域,引导大学生有目的地创业。这样做的好处在于,第一,政府出台创业指导书有利于信息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学生对社会经济发展动向充分了解;第二,学生按创业指导书创办企业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产销对路问题;第三,政府在对创业大学生进行资金支助时,可以避免盲目审批,提高审核效率。 (五)创业基金的多途径筹集 由于高校毕业生没有资本的积累,创业资本往往是最难解决的问题,政府为此作出了很多的努力,并建立了相应的创业基金,但由于资金有限,很难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其实资金来源应摆脱过去单一依靠政府出资的思路,改由三部分构成,即省级政府、地方政府、热心公益事业的优秀企业各出一部分,以低于市场贷款利率的形式借贷给毕业生用于创业,通过资金的循环积累基金,服务更多的创业计划。 总之,合理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关系到高素质人才的发展,要用战略眼光来看待发展的方向,有效地指导学生就好业。
工厂安全管理论文:化工厂生产制剂中安全管理策略探讨 对于人体柔弱部位的暴露人体中柔弱部位包涵眼睛和皮肤,这两个部位和拥有解肮功能的酶制剂触碰以后,在其中拥有非简单分裂能力的蛋白质就可以形成比较单纯的产品的功能,这样就能引发刺激效用。而不具备解肮功能的酶制剂所产生的刺激就比较少,或者是根本不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即便如此,调配成分里面也许也会有刺激产生,所以一定要重点检查每种产品安全性预防方式的组成数据报表。而且对于暴露在外面的成分应该采用具体的预防办法,比如说利用手与眼睛的预防和用另外预防工作服装来预防。每当暴露不再发生的时候,刺激效果理论上也就不存在了。没有确定的数据来证明,对酶制剂的过敏途径是皮肤触碰以后的。 呼吸进入的方式过敏产生 正当如同所有蛋白质对于人体呼吸来讲都不太适合一样,如果是对于某些雾状微粒的酶制剂进行一遍又一遍的吸入,那么就能够引起在有些人体中产生不适效果,也就是过敏。反复吸入方式过敏的产生一般分为两个过程:第一,这个过程也叫做敏感性过程,就是每当有些人通过吸入的方式而最先出现在过敏原之前。比如说酶制剂、屋内飞尘、花粉等等。sda中曾经说道,假设呼吸进了充足的酶制剂,那么就会出现过敏性抗体。而且只要出现了这种抗体,那么这些感染的人就都对这种酶制剂敏感。但是,这种敏感不算是一种缺陷,因为并没有过敏的具体表现。第二,这个敏感的个人如果再次暴露在这种环境当中,那么就会发生所有过敏能够表现出来的现象。对于酶制剂的过敏,和大多数过敏都比较类似,就像是花粉、飞尘、头发过敏等等,就会出现打喷嚏、咳嗽、淌眼泪或者流涕等。这些现象只在处在这些环境中发生,一旦停止暴露,也就会不见。但是不是全部的人都能出现这种状态,要看这个人体制的过敏程度和酶制剂和人接触的程度。 对于化工厂生产中酶制剂管理方式 1.对于产品设计方面进行管理 根据观察就可以看出,酶制剂的物理属性和大多数在空气中悬浮的微粒中非常类似,那么就确定了它的一些性质。所以说,对产品进行什么样形状的设计,往往决定了工程技术调控、运用次序、和要求对所雇佣的人提供充足的具有预防效用的预防设施类型的挑选。酶制剂的悬浮颗粒,呈现的物理状态不一样,可以是用液体小颗粒、烟雾颗粒、固体小颗粒、或者飞尘等等。面粉一样的酶制剂对暴露在外的可能性非常的大,因为这些酶制剂非常可能分散开。用微粒状态的酶配方可以将酶颗粒约束住,这样能够避免这种颗粒出现在空气里面。虽然这些酶制剂具备非常低的扬尘能力,但一定要非常谨慎的不让他们被变成碎状。 2.对于工程技术操控方面进行管理 对于工程技术的操控包括对指定产品外型和生产技术进行调控。比较专业的通风学者应该凭借和设计操控的方式。比较主要的阶段,比如说整体的工厂和设施设计、功能检测、系统维护、技术操控和技术改变等进行处理。在对化工产防止产品进行生产中,对于通风管理应该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并且严格实施。不仅仅是通风方面,对于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化学产品因为尤其特殊性,如果操作不当的话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说,操作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化工厂的每一项操作。这些操作对应着一系列的专业技术,对于这些技术应该加大力度进行管理,从而保证人们的身心健康。 3.对于实际操作调控方面进行管理 在调控酶制剂的漂浮颗粒中,合适的实际操控过程也是十分关键的,而且一般和工程技术操控和个人预防设施一起使用。这个操控的最后作用在设施方面应该包涵保证没有可以看见的微粒一遍又一遍的溅出;最大程度减少酶制剂和人体皮肤的触碰程度;防止延长的非长期检测设施;和预防发生和悬浮颗粒的产生。要注意以上方面,就应该注意对个人卫生和工作人员专业水平的管理,只有提高工作人员素质,才能最大效率的进行管理。 4.对于个人预防设施方面进行管理 就像是在全部时期使用化学物品工厂背景中一样,一定要完全禁止这些酶制剂或者是化学物品对于眼睛和皮肤的触碰,一般使用的预防措施就是保护眼睛的用具,这其中包涵在眼镜旁边安装保护罩的以玻璃为材质的眼镜,防止溅出的眼镜等等,或者是不使用眼镜,直接使用防护面具。在对个人设备进行管理中,应该注意预防眼镜的种类要和酶制剂或者化工制剂能力进行匹配。当然,制作工人在进行大批量的生产中,就要穿上防护服。这样也是对于人身安全的一种保护。 本文作者:王重刚 林芳 单位:滨州市安全科学技术服务中心 山东安和安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工厂安全管理论文:工厂完善安全管理调研方案 为了“平安单位”创建工作,努力落实镇政府综合治理会议精神,做好企业的安全保卫工作,消除企业各种不安全隐患,坚决遏制不安全事故发生,保全厂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全厂财产不受损失,为企业生产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发展促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为原则,加强各项治安管理和防范措施,做好企业安全工作和创建安全单位工作。围绕我厂治安工作的特点积极开展工作,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对突发事件、群体事件的防范、处理的水平,确保生产秩序的顺利进行,努力为职工的工作、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治安环境。四个思路是:一、以高昂的精神,科学的手段,创新的意识,超负荷的工作,使保卫工作适应公司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二、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把公司的防火工作列为保卫工作的头等大事,重中之重,加强检查整改力度,落实责任,实行一票否决制度。三、全方位落实人防、物防、技防、制防措施,强化责任追究,与经济利益挂钩,法律面前无人情。四、强化通过“打防结合”的常抓不懈,物资流失现象有根本遏制。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1、坚持预防为主、群防结合的工作思路,做好员工的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杜绝违法、违纪行为。 2、完善厂区安全防范体系,强化人防、物防和技防的有机结合,实现全年厂区无重、特大事故发生。 3、进一步加强厂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落实好各项治理防范措施,建立企业与管辖片警“110”报警系统,集中整治厂区及周边治安环境,降低治安案件发案率。 4、建立信息收集网络体系,做好信息员培训工作。加强厂区基础防范工作,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严密性。 三、具体措施: 保卫科从人防、物防、技防、制防“四个角度”入手,全方位抓好内部治安防范防火工作。加强公司生产保卫工作力度,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管理从严,消除隐患,确保安全”的方针和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依法加强公司要害保卫工作。 1、职工食堂窗户安装铁护栏,机加车间外部、运输科、供应科外部建立防护墙,供应科仓库门窗按要求重新更建,并按设明暗两道锁,有微机的单位、部门增设了明暗两道锁,放射性源库安装了报警器,对放射性源重新建立了档案,从使用、保管、运输、储存建立建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放射性源的安全。 2、加强保卫人员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安全思想教育,重点做好纪律作风建设。积极开展岗位练兵和业务培训,切实提高保卫人员素质,逐步建立健全教育培训、监督制约和考核激励机制。加强对保卫人员及其它门卫人员的督查,促使他们文明值勤,严格管理,热情服务,切实履行岗位职责。 3、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各种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一切危害人身安全和单位安全稳定的违法犯罪行为。 4、加强厂内治安环境建设: (1)、抓好厂内的治安防范工作,开展经常性的安全大检查,消除不安全隐患,确保稳定。 (2)、落实好安全工作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防范措施,加强厂区巡逻检查值班制度,隐患整改和事故汇报制度。保卫人员做到,有警必接,闻警必行,防止盗窃,破坏和治安灾害事故发生。 (3)、加强门卫管理,强化门卫值班制度,加强对外来人员和车辆管理,做到管理和服务相结合。做好厂区出入厂门制度和携物出门查验制度,确保资产和员工个人财产不发生丢失、被盗。 (4)、财务室要落实好值班值宿制度,避免出现漏岗、空岗情况的发生。 (5)、调解处理好厂区内部发生的治安纠纷,维护好厂区区的整体安全。加强员工管理,登记造册,做到情况明,底数清。 (6)、加强对员工的饮食管理,把好食品卫生进货关,就餐环境卫生关。 5、做好厂区安全防火工作,消除火险隐患 各部门要进一步明确本部门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部门消防安全管理机制,明确消防安全职责,确定重点部位和防火责任人,设置明显防火标志,落实好火灾隐患整改要求,制定好本部门防火和疏散方案。要加强对员工安全防火宣传教育,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加强安全防火检查次数和火灾隐患整改力度,对重点部位和火源点要严加看管重点防护,确保安全。加强厂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及时维修更换灭火器材和消防设备。消防监控人员要定期对消防监控设备进行检查维修。 随着水泥、熟料销售旺季的到来,由于人流、车流增多,厂区治安面临一定压力。为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水泥厂保卫部广泛组织开展治安防范集中行动。该部为维护厂区治安稳定,严防危害正常生产秩序案件的发生,他们成立了以部长、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巡逻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辖区内巡逻治安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明确责任,突出重点,加强巡逻。确保全面覆盖,努力维护厂区的稳定,为水泥厂创造了平安、和谐的发展环境。 工厂安全管理论文:工厂供电安全管理研究 一、工厂供电安全的基本要求 1.1电源的安全可靠 对于我国的工厂企业来说,要确保安全生产,首先必须要有安全可靠的供电电源。一般来说,工厂从国家电网引人要建立2个供电电源。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其中1个供电电源点发生故障,另一个电源可以确保企业生产的用电负荷。除此之外,工厂还应该根据生产情况,建设自备电源,在外部电源出现失电情况时,工厂自备电源可以保证工厂机器设备安全平稳运行,这样可以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防止火、污染等事故。 1.2电网结构设置合理 很多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完善合理的主网结构对于确保安全供电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放射性接线结构简单,运行方式比较灵活方便,供电安全性可靠性较高。但是,对于有些企业来说,应该从供电的安全性和维护的角度出发,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供电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工厂的电网结构应该更加完善合理,这样就可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即使在发生事故时也便于处理,从而有助于尽快恢复工厂的正常生产。 1.3合理选择变压器备用容 对于有些企业来说,企业内部电力网的变电站变压器备用容量较大,可以考虑采用2台主变方案。而对于较大的机器设备,可以采用多台变压器供电。一般来说,备用容量的选择应该按照1,1配备,以备在生产过程中如果部分变压器失电,那么相应的另一部分变压器能够带全部负荷。当然,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可以考虑再设1台备用变压器,以确保任何1台变压器退出运行,备用变压器可以及时投人带负荷,保证工业生产的连续性。 1.4供电电缆安全可靠 在工厂生产过程中,电能的输送要依靠电缆来实现。电缆由于具有维护简单、不占大量空间等优点,从而在企业中得到广泛运用。因此,要做到供电安全,那么电缆线路应该安全可靠。一方面,应该提高施工质量,杜绝电缆事故。有时候会由于电缆附件质量不过关,在生产过程中会出现故障,就会对企业生产运行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必须选择质量合格的电缆产品,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对电缆的安全检查,采用专用科学设备及时发现和处理电缆故障隐患。 1.5电气管理的专业性 在工厂生产过程中,要做到供电安全,必须要提高工厂电气管理的专业性。这就需要加强电气管理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电气资料和设备台帐,完善电气设备检修记录,及时消除电气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同时,注重电气运行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调动电气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二、当前工厂供电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应该说,我国很多企业都高度重视供电安全管理工作,为企业生产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当前还有很多企业对于供电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供电管理工作还存在着很多问题。(1)企业供电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工厂机器设备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这就对企业供电设备维修以及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很多企业的供电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由于年龄、知识结构等原因,已经不能够适应供电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甚至难以适应岗位工作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机器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只能找生产厂家来解决,从而不仅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而且造成了较大的安全隐患。(2)供电系统运行方式不够合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部分企业的供电系统运行方式设计不够合理,这就造成了如果企业的运行线路或者变压器等设备发生故障,那么切换变压器的步骤将会极为繁琐。还有很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了节约生产成本和运行费用,将另一台备用主变冷备用,这就极易造成电气设备损坏,从而影响到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企业供电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如果发生供电事故,将会造成很多设备因为失去电力而停止运行。但是,很多企业的供电应急预案并没有明确发生供电事故之后如何去做,甚至很多预案没有考虑到这些实际情况,还有一些应急预案的内容过于简单,根本不具有实际操作性。 三、加强工厂供电安全管理的主要对策 (1)高度重视工厂供电的安全管理工作。各企业要充分认识到供电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一方面,企业领导必须重视供电安全管理工作,这是做好供电安全的重要前提。同时,工厂供电安全还需要建立在完善的供电安全监督体系的基础上,工厂供电安检人员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完成本职工作,准确掌握工厂供电形势,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工厂供电工作的顺利进行。(2)扎实做好工厂供电安全的日常管理工作。工厂供电安全建立在日常供电工作的基础上,因此应该扎实做好工厂供电的日常管理工作。一方面,要认真做好可能危及电网安全运行的设备的更新改造工作,消除安全隐患,排除供电过程中的各种故障。另一方面,根据工厂事业的发展情况,对相关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工作人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认真检查和维护,确保机器设备的安全运行。(3)认真落实工厂供电安全管理制度。虽然很多企业都建立了供电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但是许多规定却没有落到实处。虽然供电安全的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和改善,但安全形势却并不乐观,主要原因就在于执行不到位。因此,必须认真落实工厂供电安全管理制度,加强考核工作和源头治理,在工厂生产的过程中加强长效动态管理。(4)积极探索供电安全管理的新举措。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安全生产更加重视,供电安全的管理体系也需要更加科学化,更加完善。因此,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进行管理创新,建立起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和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方法,提高供电安全水平。 四、结语 供电安全关系着工厂的安全生产。因此,应该重视和加强工厂供电安全管理工作,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为企业安全生产和正常运营提供可靠、优质的电力资源,切实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作者:伍光灿 单位:遵义汇兴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工厂安全管理论文:化工厂生产中安全管理计策小议 一、呼吸进入的方式 过敏产生正当如同所有蛋白质对于人体呼吸来讲都不太适合一样,如果是对于某些雾状微粒的酶制剂进行一遍又一遍的吸入,那么就能够引起在有些人体中产生不适效果,也就是过敏。反复吸入方式过敏的产生一般分为两个过程:第一,这个过程也叫做敏感性过程,就是每当有些人通过吸入的方式而最先出现在过敏原之前。比如说酶制剂、屋内飞尘、花粉等等。sda中曾经说道,假设呼吸进了充足的酶制剂,那么就会出现过敏性抗体。而且只要出现了这种抗体,那么这些感染的人就都对这种酶制剂敏感。但是,这种敏感不算是一种缺陷,因为并没有过敏的具体表现。第二,这个敏感的个人如果再次暴露在这种环境当中,那么就会发生所有过敏能够表现出来的现象。对于酶制剂的过敏,和大多数过敏都比较类似,就像是花粉、飞尘、头发过敏等等,就会出现打喷嚏、咳嗽、淌眼泪或者流涕等。这些现象只在处在这些环境中发生,一旦停止暴露,也就会不见。但是不是全部的人都能出现这种状态,要看这个人体制的过敏程度和酶制剂和人接触的程度。 二、对于产品设计方面进行管理 根据观察就可以看出,酶制剂的物理属性和大多数在空气中悬浮的微粒中非常类似,那么就确定了它的一些性质。所以说,对产品进行什么样形状的设计,往往决定了工程技术调控、运用次序、和要求对所雇佣的人提供充足的具有预防效用的预防设施类型的挑选。酶制剂的悬浮颗粒,呈现的物理状态不一样,可以是用液体小颗粒、烟雾颗粒、固体小颗粒、或者飞尘等等。[2]面粉一样的酶制剂对暴露在外的可能性非常的大,因为这些酶制剂非常可能分散开。用微粒状态的酶配方可以将酶颗粒约束住,这样能够避免这种颗粒出现在空气里面。虽然这些酶制剂具备非常低的扬尘能力,但一定要非常谨慎的不让他们被变成碎状。 三、对于工程技术操控方面进行管理 对于工程技术的操控包括对指定产品外型和生产技术进行调控。比较专业的通风学者应该凭借和设计操控的方式。比较主要的阶段,比如说整体的工厂和设施设计、功能检测、系统维护、技术操控和技术改变等进行处理。在对化工产防止产品进行生产中,对于通风管理应该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并且严格实施。不仅仅是通风方面,对于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化学产品因为尤其特殊性,如果操作不当的话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说,操作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化工厂的每一项操作。这些操作对应着一系列的专业技术,对于这些技术应该加大力度进行管理,从而保证人们的身心健康。 四、对于实际操作调控方面进行管理 在调控酶制剂的漂浮颗粒中,合适的实际操控过程也是十分关键的,而且一般和工程技术操控和个人预防设施一起使用。这个操控的最后作用在设施方面应该包涵保证没有可以看见的微粒一遍又一遍的溅出;最大程度减少酶制剂和人体皮肤的触碰程度;防止延长的非长期检测设施;和预防发生和悬浮颗粒的产生。要注意以上方面,就应该注意对个人卫生和工作人员专业水平的管理,只有提高工作人员素质,才能最大效率的进行管理。 五、对于个人预防设施方面进行管理 就像是在全部时期使用化学物品工厂背景中一样,一定要完全禁止这些酶制剂或者是化学物品对于眼睛和皮肤的触碰,一般使用的预防措施就是保护眼睛的用具,这其中包涵在眼镜旁边安装保护罩的以玻璃为材质的眼镜,防止溅出的眼镜等等,或者是不使用眼镜,直接使用防护面具。在对个人设备进行管理中,应该注意预防眼镜的种类要和酶制剂或者化工制剂能力进行匹配。当然,制作工人在进行大批量的生产中,就要穿上防护服。这样也是对于人身安全的一种保护。 作者:王重刚林芳单位:滨州市安全科学技术服务中心山东安和安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工厂安全管理论文:工厂保卫科安全管理工作报告 2010年,后勤保卫科在厂党委及兄弟单位的关怀指导下,始终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的工作方针,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全面落实各项防范措施,不断提高全厂社会治安综合防控能力、加强环境卫生、“两堂一舍”及大学生丰源公寓的管理,实现了全年无重大刑事案件、无重大治安案件、无重大治安灾害事故的“三无”目标,为我厂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打下良好的基础,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抓班子,带队伍,提高整体战斗力。2010年以来,我们坚持围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个中心,针对当前厂区面临的治安新形势,做到强班子聚合力、抓队伍树形象,强化保卫队伍的基础管理,促进全科工作朝良性方面快速发展。 在抓班子建设方面,我们注重监督制约作用,通过定期召开骨干会、班前会,认真开展自我批评与相互批评,落实整改措施,使全科人员之间做到了相互支持,相互理解,大事勤商量,小事勤通气,思想常沟通。在科务公开方面,我们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与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工资二次分配、物品领用、评比、评先等事项全面公开,定期公布。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班子成员牢固树立了“廉洁自律无小事,小事不止出大事”的思想观念,认真履行廉政准则,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终坚持按原则办事、按制度办事、不搞特殊、不办人情案、不以权谋私,做到了靠正气、靠廉洁来树立科室的威信和形象,增强了科室的凝聚力。为提高科室人员素质我们突出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按照“文明执纪,严格执法”的标准要求,制定了文明用语,文明上岗规范,加强对所有人员的学习,促进文明行为的养成。规范职工的言行,提高职工的文明素养,是创建文明和谐治安环境的有效前提。我厂“职工文明行为规范及考核办法”下发后,我们按照要求组成“文明稽查队”,文明稽查中稽查队员全部由科室骨干担任,统一服装,并制定了“文明监督”袖标,每天文明执勤和不间断对各公共场所进行督查。为提高检查效果,规范了文明稽查言行标准,在制止不文明行为时,要求队员对违规者要以礼敬人,再指出违规之处,并进行批评教育。同时对队员加强了“精、严、细、实”管理理念的灌输教育,克服队员执纪过程中的好人主义,要求在稽查过程中对违规人员,无论是谁,做到一视同仁,不留情面,使违纪人员其达到吸取教训,校正行为的目的。在执纪过程中队员既当不文明行为的校正员,也作文明行为的宣传员,及时把厂区制定的有关文明行为规定送到各个车间,并督促单位抓好对职工学习教育,使职工入耳、入心、入脑,把文明言行落实到工作生活中,使厂区的文明行走、文明行为有了更大的突破。我科室自接到文明执勤的任务以来,共制止各种不文明行为七十次,有效地促进了职工文明行为的逐渐养成。公共场所实现了三转变,即职工文明素养有了明显转变,公共秩序有了较大转变;公共卫生有了较好的转变。 (二)、完善制度,强化管理。在加强对出门证管理、巡逻制度、两堂一舍管理、锅炉房制度、澡堂管理和环卫管理等十来项内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对全科10个场所岗点(餐厅、锅炉、澡堂、丰源公寓、物流门、行政门、巡逻、消防、职工宿舍、环卫),从整理、清洁、准时、标准化、素养、安全六个方面制定了各项管理规定,全面推行了“6S”管理,考核中做到现实表现与制度考核挂钩,制度考核与队员工资二次分配的办法,严格每月一考核奖惩兑现。 (三)、落实干部职责,加强巡查力度。班子成员明确分工,从职责、部位、岗点建立了巡查制度。为抓好落实,科室值班骨干每月必须查出“三违”人员三人次,否则将扣除科室值班骨干的当月奖金。有了班子成员不定期的进行巡查,促进了各项工作规范落实到位。 (四)、强有力的措施,规范化管理,增强了全科人员素质,提高了整体战斗力。针对今年我厂扩建施工项目多,管理难度大,一些不法民工妄想浑水摸鱼,伺机盗窃厂用物资以求大发不义之财,我保卫人员加大了对各施工地点的看护与守候,于2010年01月08日晚上6:40左右,巡逻人员在一车间东南角的仓库里发现一外来人员行为诡异,带到保卫科后态度恶劣,不能积极配合保卫人员的询问,我保卫人员到现场仔细勘查后发现有被盗电缆一捆,电缆有刚被切割的痕迹,旁边有一根割电缆用的锯条,大约8;00左右移交李庄乡派出所民警带走,并向厂领导汇报。于二零一零年二月二十二日下午十六点左右,一辆车牌号为:予N29879拉有铝锭的半挂车经过厂门岗时,我保卫科保卫人员爬上车顶进行查点铝锭的数量时,发现车内的铝锭数于出门证的铝锭数不符,经过与国贸、财务等有关部门核对,七个小时的讯问与调查,经查由于个别单位的工作失误、疏忽大意、具有麻癖思想所导致多往车内装一件铝锭(约1.1吨),为公司挽回损失约18000元。4月23日我保卫科门卫在检查车辆出厂时,在驻地村民的三轮车内查处电缆数十米,在调查审问时得知,此电缆是厂内的公物。 一年来,广大队员为维护厂区及职工群众的利益,积极采取各项防范措施,全科全年抓获各类盗窃分子10余人次,为厂挽回经济损失达数万元。 二、抓基础,上台阶,筑牢治安第一道防线。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打防并举、标本兼顾、重在防范、重在治本”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从人口信息,法制宣传教育,职工文明行为规范等方面着手,加强了治安基础管理。 1、人口信息的准确掌握是有效预防和打击各类违反犯罪的有力保证.我们按照当地派出所对常住人口户籍档案进行整顿的要求,对我厂外来施工人员逐个进行了统计,并将1000余人信息逐个输入到了流动性人口公安系统中去。 2、狠抓“两堂一舍”及环境卫生的建设,促进后勤工作有序开展的同时,狠抓了人员的岗位意识,确保后勤保障有力。 (1)、由于在6月份刚组建的后勤保卫科中,职工年龄普遍偏大,素质高低不一(其中环卫人员17名(病假1名、50岁以上人员4人、3人待退休、思想不稳定人员4人、有病人员10人)、锅炉工7人(1人待退休)、澡堂洗衣房8人、保卫人员39人(1人待退休、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上、4人有病)、小餐厅1人),在这种情况下,我科室领导班子首先进行思想摸底、思想纠正、思想教育,使每名同志都能思想稳定、素质过硬,有效的为今后的各项工作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后科室明确了分工,健全了建制,针对那些思想不稳定、工作不积极、思想有情绪的个别同志,科室领导逐个谈心,并安排班里骨干对这些思想不稳定、工作不积极、思想有情绪的同志在工作中多帮助、在生活中多关心、在家庭中有困难的多谈心,对那些重点帮扶对象明确了帮扶人,实行两帮一,即一名科室领导、一名党员帮扶一名重点人员,于8月份科室领导与环卫班张向阳、张国库;保卫人员吴孝鹏、王正昌逐个谈心,了解了个人近段时间的思想状况、家庭有无困难,看有无需要科室帮助等。并于10月份有科长、副科长带领的科里骨干到环卫工张向阳家进行看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两堂一舍”的管理: “两堂一舍”是后勤保卫科的工作重点,针对食堂条件有限,宿舍住宿人员混乱等原因,科室领导针对9月份大学生公寓合同已到期的有利时机,及时对大学生公寓及办公楼宿舍进行了重新调整,让每个宿舍都住满了人,每个宿舍都有专人负责,把大学生公寓调整后多余的5栋楼房退还给了屋主,为厂一年节约了25000元左右,并不定期的对大学生公寓及办公楼宿舍楼进行检查。2010年8月11日,我科室组织人员对办公楼各楼层进行例行巡查,在108#房间发现了浓重的汽油、油漆等味道,打开房间后共查处油漆14桶195公斤、松香水5桶共计200公斤(其中有两桶正向外倾倒,液体正从破损处外溢)、电热毯一具,大功率电炉一台。后勤保卫科科长蒋杰考虑到事态的严重性,在向厂领导汇报的同时,蒋科长果断下令:破门检查!蒋科长一边安排现场戒严注意明火(一点点明火就有可能引起爆炸),一边安排拍照取证,取证结束后安排人员把所有的危险品撤离现场,控制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避免了一场事故的发生。11月下旬,科室领导在职工宿舍及澡堂的检查中发现,职工宿舍大部分没有门锁、澡堂地面滑,导致宿舍及澡堂随时可能出现不安全隐患,在申请厂领导之后,对宿舍的大部分门进行了安装门锁,澡堂的走道及淋浴下面铺垫了防滑垫,既保障了职工的安全,又美观了室内装饰。8月份,在厂领导的支持下,将澡堂原有的球阀淋浴开关改为了脚踩式开关,使浪费淋浴热水的现象得到了改善,同时也节约了锅炉用煤。澡堂大池热水内,每天撒白矾、消毒液和盐来净化水质、消毒杀菌,使职工能够洗上安全卫生的热水澡。 (3)、环卫的管理: 今年我厂投资了几百万对环境卫生进行了规划,使进入厂区的各级领导和兄弟单位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就需要我们对环境的保持有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厂区的花木的护养,还是卫生的清理,无论是垃圾的存放,还是鱼塘的水质净化,都得到了厂领导的很高评价。9月份在厂领导的指导下,我科室在分两批引进了观赏鱼,自制了水上工具对水质进行了净化,使各级领导来我厂检查工作的同时还能观赏到观赏鱼,并每隔一段时间利用撒石灰、白矾、药物等方式对水质护养。10月上旬及12月4日,我科室组织了两次全厂范围内的冬青及花木的喷药,使花木能健康的过冬。11月19日,我科室将食堂西面多年来的荒地进行了开荒,并组织了人员撒了菜种,预计春节期间职工在食堂里就能吃上新鲜的蔬菜。 全厂乱扔垃圾、丢弃废弃物,乱扔烟头和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曾一度较为严重,我后勤保卫科采取巡回检查和蹲点守候相结合的方式,专门进行了集中治理,较好的改变了脏乱差的现象。对发现乱扔垃圾、丢弃尚未使用零部件的不文明行为及时上报了厂领导,经过长期的检查和集中治理,现在各个车间不但不丢弃废弃成品零件,而且都主动的到垃圾池内找零用的设备配件,为厂区的经济节约了大部分资金。针对汽车、摩托车、自行车乱停乱放等不文明现象,我们采取集中整治、规范停放位置、停放方向、不间断巡查等有力措施,实现了集中有序存放。 三、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厂下达的各项临时性工作任务。 我厂情况特殊,处于生产、发展、扩大阶段,随着厂区规模扩大,上级领导来厂区视察、参观、学习的次数增多,这就要求我们要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厂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一年来铝业公司及各级领导来我厂检查指导、参观学习数十次,其中美铝集团、鼎盛集团和台商到我厂视察,集团公司领导、铝业公司领导及各兄弟单位来我厂检查指导工作数次,特别是省领导、市委领导和各级地方领导时有到我厂检查指导工作,我们在厂领导的带领下认真安排检查、参观期间的治安保卫工作,让中、夜班的人员加班加点,确保了上级领导和客人们的安全。 四、内部管理思路清晰,工作到位,顾全大局意识强,职工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强。2010年11月29日下午16:30分的职工通勤车在返往市区,当行驶到物流门东100米,被患有精神疾病的女性在车头拦截,导致全部通勤车无法前进,我保卫人员当听到这一消息后,迅速跑到现场,在劝说没有效果的情况下,强行将患有精神疾病的女性拖出现场,使通勤车能够按点的返回,得到了通勤公司的一致好评。 五、综合治理工作管理到位,实现各单位无治安拘留、无行政拘留的案件发生,全厂职工的法制观念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厂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奋进、开拓进取,后勤保卫科出色的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坚持抓好队伍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深化管理职能,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紧紧围绕“治理隐患,防范事故”这一主题,狠抓安全工作不放松,党政工团齐抓共管。6月13号,借“安全生产月”活动之机在厂区办公楼门外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安全生产月”宣传暨“安全在我心中”联合大签名活动,全体保卫队员共同参与。悬挂安全标语横幅、散发传单、安全知识竞答。一年来我科室共调解民事纠纷5起,正确处理围攻厂大门三次、酗酒滋事三次,破获盗窃案件数十起,阻止聚众闹事3起,确保了零事故的发生。 六、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坚持经常检查消防隐患,做到常备不懈、整改隐患,防消结合。 消防工作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根据厂党委《2010年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要求,结合我厂实际,制订了《Xx铝厂安全生产、消防工作目标责任制和消防预案》。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使厂区安全生产、消防工作顺利开展,并实现了安全生产无事故。一年来,我科根据Xx市及上级有关消防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精神,以千方百计预防重特大和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为目标,坚持检查与整改并举,执法和宣传并举,熟悉和演练并行,明确责任,标本兼治。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我们依然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搞好消防工作。6月份和10月份两次对全厂的灭火器进行了换粉和维修,共换粉及维修84具灭火器,购买新灭火器85具、灭火器材箱52个,并于11月12日组织了一次全厂消防演习,使干部职工能熟练地使用灭火器材,掌握灭火技能,能扑灭初期火灾,达到了演习的预期目的。在平时的消防工作中,我单位能够不定时的对全厂的消防设备进行检查和督促,对发现有安全隐患的单位及时进行通报并督促整改。 一年来,我科室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兄弟单位的具体帮助下,各方面的工作取得优异成绩。但我们不能以此骄傲,放松警惕,要认真总结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改进不足,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争取在新的一年里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更彻底,把一切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全厂干部职工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七、存在的问题: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存在的缺点与不足,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 1、人员的思想素质高低不一。自6月份后勤保卫科组建以来,随着单位力量的逐渐壮大,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其中人员的思想素质就是一大难题,全科人员有大有小,有老有少,年龄相差甚大,思想波动也较大,还需加大人员思想素质的提高,维稳形势还比较严峻。 2、门卫管理还存在漏洞,特别是摩托车和电瓶车的乱停乱放还时有发生。 3、餐厅的管理力度有待于提高,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一年来,我们虽说对餐厅加大了管理力度,餐厅的成绩也有目共睹,但是与其他兄弟单位相比,我们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无论是从食堂工作人员的卫生还是饭菜的质量,无论是就餐的环境还是人员的素质,我们都有待于提高。 八、2011年工作计划: 2011年工作即将展开,我们应按照“加强队伍建设,创新管理手段,预防打击并举,树立良好形象”的工作方针,借鉴成功经验,克服不足、发扬成绩,加强制度落实,争取在新的一年里后勤保卫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1、加大学习、培训力度,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打造一支身体素质过硬、专业技术精良、思想素质稳定、后勤保障有力的高素质队伍。随着厂区环境的日益美化,也对后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在打造一支过硬的队伍方面继续努力。 2、继续加强“两堂一舍”的管理,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力争使“两堂一舍”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主要措施为:以续签合同或重新招投标为契机,完善合同内容,规范职工餐厅管理制度,在合适的时候从硬件上提高,在内部管理上加强,对不服从管理,不愿意被管理的及个别人员进行坚决考核。 3、继续加大厂区内的巡查力度,确保厂区内的安全稳定,加强临时人员进入厂区的登记工作,对职工上下班骑摩托车、电动车时佩戴安全帽情况进行督查,加强厂区内车辆管理,大力整治乱停乱放现象,保证车辆停放安全有序。 4、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以多种形式宣传新《消防法》,结合我厂实际情况,年内进行1—2次消防演练。认真组织消防知识培训,力争年内全体人员都能正确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继续加强消防重点部位的监管力度,确保年内无重大消防安全事故发生。 5、加强办公楼前后区域、厂区主干道卫生保洁工作,对各车间所辖卫生区加强检查,确保全厂卫生的干净、清洁。 6、继续加强锅炉房的管理,保证锅炉在安全运转的情况下为澡堂、食堂、供暖提供良好的保障。 新的一年,新的任务,我们要不辱使命,做好工作,用我们的辛勤努力,换来稳定和谐的环境和秩序,确保企业效益最大化,确保全厂职工利益最大化,确保员工个人的利益最大化。 工厂安全管理论文:工厂电气施工安全管理探讨 【摘要】本文作者阐述了加强电气安全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电气工程施工常见的隐患,探讨了相关安全管理措施。 【关键词】工厂;电气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1 加强电气安全的重要意义 我们可以从各项事故统计资料看出,电力施工中的各种事故,绝大多数不是由于施工者的技能水平低造成的,而是由于其没有安全意识所造成的,这表明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是保障电力生产安全的关键。因此可见,对电气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各企业必须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在员工中树立安全意识,着力制定并完善企业的事故防范机制及长效管理机制。以人为本,监管部门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监督,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杜绝一切安全隐患的存在,确保生产的安全性,全面加强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监督和管理工作。电气安全问题已成为关系到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头等大事。 2 电气工程施工常见的隐患 2.1 施工中常常发现有先穿线后戴护口,或者不戴护口;导线背扣或死扣,损伤绝缘层等现象的发生;以及穿线过程中弄脏已经粉刷好的墙面等。 2.2 穿线工程中,不按图施工,预下管径偏小,导线数量多造成管满率高,管内空间余量小,散热面不够。再加上施工人员技术素质低等因素。这样的危害是加快了导线绝缘层的老化速度,降低了工程的使用寿命。 2.3 没有将腐蚀剂擦拭干净,开关没有切断相线,甚至将相线接到灯头螺口线柱上。插座安装未按规程接线问题等是在安装工程中常见的安全问题。 2.4 不少施工人员容易产生麻痹心理,在导管敷设施工中,对金属材质导管的管口不做处理,在管口处遗留很多毛刺,这些金属毛刺是很大的安全隐患:在穿线施工中这些毛刺容易将导线的绝缘层划开,后果不堪设想,一旦出现了问题,轻者造成短路停电而且难以维修,重者可能引起火灾。 2.5 在避雷系统安装施工过程中。引下线的做法各不相同,有的用镀锌圆钢,有的利用构造柱的四根主筋沿墙体或柱内敷设。施工中常常出现漏焊或焊接不规范现象,其造成的后果是:漏接或者漏焊一处引下线,很可能就会使引下线失去应有的作用,避雷系统就不能发挥正常作用。 3 相关安全管理措施 3.1 企业主管安全的负责人应对安全生产全面负责,其他各级领导在其指定的工作范围内对安全生产负责。 安全管理单位有关责任人和各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执法人员要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工作,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素质。在企业中,认真学习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及时将新的安全技术落实到员工的工作中,增强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 3.2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在员工中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等安全法规,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组织定期、不定期(至少每月一次)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安全装置、防护设施处于完好状态。组织职工参加"安全月"等安全生产竞赛活动,表彰先进,推广经验。 3.3 在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的基础上,对易发生事故的单位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发现隐患及时组织整改,作好记录;基层无力整改的要采取临时安全措施,及时上报领导,发生事故要立即按紧急救援预案组织抢救、保护现场,并立即报告。 3.4 组织新工人上岗前的安全培训,对临时调动人员要告知其所在岗位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和报告,遇到问题要正确分析、判断和处理各种事故苗头,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3.5 建立健全的安全条例。根据电气工程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特点,有目的的对某些事故多发施工项目进行严格的监督,落实电气施工现场的安全防范措施,把施工安全责任制进行层层分解到基层,一层抓一层,层层落实。 3.6 严格执行劳保用品管理制度,督促职工穿戴;定期检查安全防护用品、消防器材、仪表等,一经发现失效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对本部门发生的事故及时报告并采取应急处理,配备合格的安全管理人员,支持安全员工作,充分发挥班组安全员的作用。 3.7 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季节特点,组织好安全检查(包括班组经常性安全检查、季节性安全检查、节日性安全检查)。 对检查出的隐患及时整改,做到"三定四不推"(定措施、定时间、定人员、凡是班组能整改的不推工段、工段能整改的不推车间、车间能整改的不推公司、公司能整改的不推上级部门)。 3.8 作业场所要备有安全用具、防护用具和消防器材,并定时进行检查试验。 3.9 易燃、易爆场所的电器设备和线路的运行和检修,必须按 《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 》 。 3.10 电气设备必须有可靠的接地装置,防雷和防静电设施必须完好,每年应定期检查。 3.11 电气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持有电工作业操作证的人员担任。 4 建立电气安全评价体系 4.1 绝缘。绝缘是利用绝缘材料对带电体进行封闭和隔离。长久以来,绝缘一直是作为防止触电事故的重要措施,良好的绝缘也是保证 电气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双重绝缘兼有工作绝缘和附加绝缘,还有加强绝缘是基本绝缘经改进后在绝缘强度和机械性能上具备了与双重绝缘同等防触电能力的绝缘。 4.2 屏护。屏护是一种对电击危险因素进行隔离的手段,即采用遮 栏护罩护盖箱匣等把危险的带电气同外界隔离开来以防止人体触电及或接近带电体所引起的触电事故。屏护还起到防止电弧伤人、短路或便利检修工作的作用。 4.3 间距。间距是指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它设备之间、带电体和带电体之间必要的安全距离。间距的作用是防止及或接近带电体造成触电事故,避免车辆或其它器具碰撞或过分接近电体造成事故,防止过电压放电及各种短路事故以及方便操作。 4.4 保护接地(零)和等电位联结保护接地(零)。它们均是防接接触电击的安全措施。保护接地用于各种不接地电网--IT系统中(低压配电网的中性点不接地电气设备接地),在这种电网中凡由于缘损坏或其它原因而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分均通过接地导体与大地连接;保护接零用于TN系统(低压配电网的中性点接地电接零),在这种电网中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配电网中性点相连接;等电位联结指保护导体与建筑物的金属结构生产用的金属装备以及允许用作保护线的金属管道等用于其它目的的不带电体之间的联结,通过等电位联结可以实现等电位环境减少触电危险。 4.5 安全装置。安全装置是在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或问题时自动启动的,用来防止触电事故以及有关的火灾爆炸和机械伤害等。它是防止事故发生的最后一道屏障,也是保证用电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因此是电气设备固有安全性的较重要的因素之一。用电安全装置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安全联锁装置继电保护装置和漏电保护装置等。在评价安全装置的情况时要综合考虑各项影响因素,选用合格的安全装置,选用的全装置与被保护设备相匹配,定期检修维护正确动作率的大小。 5 结束语 电力能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能源,是工农业生产的强大动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虽然电的用途很广,可以为人类很好地服务,但是如果不了解电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知识,那么在使用电的过程中就可能使设备损坏甚至人身伤亡事故。因此,在享受电给人类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必须十分重视安全用电问题,只有了解了电的性质,才能驾驭电能,造福于人类社会。 工厂安全管理论文:浅谈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和安全管理的关系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安全评价工作的发展现状,然后介绍了我国机械工厂安全评价工作的特点,接着介绍了机械工厂进行安全评价工作的前期准备和机械工厂安全评价单元划分及评价方法的选择,最后介绍了安全性评价工作和正常安全管理的关系以及安全性评价考核和安全管理考核、生产考核的关系。 [关键词]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安全管理 一、前言 安全性评价,是综台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预测和度量。做好安全评价及安全管理是安全生产的前提。 二、我国安全评价工作的发展现状 安全评价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一项成果。20世纪初,世界工业生产已初具规模,机械化作业代替了手工器具,使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同时,工业化规模的逐渐庞大,也造成各种生产伤亡事故的频繁发生。这就要求人们去分析、思考造成事故的原因。“五因素事故序列”、“社会一环境两因素模型”、“多米诺学说”、“扰动起源论”、“能量转移论”等事故致因理论应运而生。另一方面,由于事故频繁和灾害的影响,在20世纪30年代促使了保险业的发展。保险公司是按照承担风险的大小收取费用的。因此,就产生了一个衡量风险程度的问题,这个衡量风险程度的过程就是当时美国保险业协会从事的风险评价。从此为安全评价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和方法基础。20世纪80年代初期,安全系统工程引入我国,受到许多大中型生产经营单位和行业管理部门的重视。通过吸收、消化,国内一些较早实施建设项目“三同时”的单位,在借鉴国外安全性分析、评价方法的墓础上,开始了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实践。1986年原劳动部分别向有关科研单位下达了“机械工厂危险程度分级”、“化工厂危险程度分级”、“冶金工厂危险程度分级”等科研项目。国家“八五”科技攻关中,完成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技术研究”等安全评价的标准、方法。到目前为止,我国安全评价规范体系形成了三个层次,即安全评价通则各类安全评价导则及行业评价导则各类安全评价实施细则。在完成相关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基础研究后,原国家经贸委与1996年了《关于对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单位进行资格认可的通知》,标志着安全评价开始启动。2004年10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颁布了《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明确了安全评价的中介服务性质,向社会具备安全评价资质的中介机构开放安全评价工作。标志着我国的安全评价工作正逐步进入全面化阶段。 三、我国机械工厂安全评价工作的特点 机械工业是国内较早重视和对安全评价原理和方法进行研究的行业之一。1987年10月原机械委颁发了《机械工厂安全评价标准》,1997年又对修订后的该标准进行宣贯和印发通知。从1988年以来,机械工业蓬勃地开展了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我国机械行业安全评价工作具有以下特点:(一)机械工厂安全评价工作结合我国国情和机械行业的实际,形成了系统、科学的方法体系,总结了一些实际有效的方法,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二)通过开展安全评价工作,企业的安全生产从思想认识、管理模式到管理方法和手段,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有条件的机械工厂基本建立了“分级管理、分线负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提高了安全管理水平,切实有效地控制了伤亡事故和职业病,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机械行业安全评价目前并未纳入国家强制评价的范围,因此安全评价工作并未得到全面深入开展。(四)机械工厂众多,自身条件和各自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机械工厂安全事故发生频率高,造成的个体伤害强,累计财产损失严重,使得安全评价工作全面、深入开展显得尤为迫切。 四、机械工厂进行安全评价工作的前期准备 机械工厂安全评价的准备工作建议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机械工厂的评价,首先需要明确的便是评价的对象问题。只有清楚的认识到所需要评价对象的性质以及工作的特点,从而明确的对于该工作的未来发展状况进行一个细致的评价,不论是首要达到的近期目标还是需要规划的长远目标。根据具体的特性来确定相应的评价范围,不论是对于其近期要达到的目标还是长远需要努力的目标; 2)在评价的过程中,也需要重点的明确参与人员的责任。评价工作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对于参与的相关人员有着相当高的要求,对于评价的结果也需要与之前所做的假设条件紧密的联系起来,这样的评价结果会具有相对较高的主观性质; 3)对于安全评价的过程,需要有着充足的资料进行辅助。所以,及时的收集有关的信息,并且做到对于危险的因素进行识别处理,并且将评价的工作进行单元性质的划分,对于评价的方也也需要进行多样化的选择。然而,这些工作的基础都是以评价工作所能够提供的资料来进行确定实行的; 4)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专业术语的把握以及有关的定义都是需要明确的对象。所以,在进行安全评价的时候,适当的提出有关企业的专业术语以及相关的定义是十分重要的过程。 五、机械工厂安全评价单元划分及评价方法的选择 在进行安全评价的过程中,评价单元划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根据对象的不同,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同时也可以将评价的对象主要的分成逐个的单元,可以独立的单元单位,也可以是相互之间存在着联系的单元单位。这样划分的结果,可以将原本庞大的评价对象细致的划分为逐个的单元,将评价的工作变得更加细致和具体,使得结果更加容易得到实现。不同的评价人员对于相同的对象也可能会有着不同的评价,针对于这个情况,并不用进行过分的细致研究,只要能够对于评价的目的做到保证,就不必过分的对于细小的环节划分有着严苛的要求。针对于单元评价划分的原则,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则是需要将有着一定毒害或者危险成分的对象划分在为一个单元单位来进行主要的评价;其次则是需要将有着共同装置或者是在物质上有着一定特征的对象划分在一个评价单位里面;最后则是需要将有着具体规定并且和评价方法有着一定联系的对象,将其划分为一个单元单位。一个安全的评价方法,不仅能够进行定性评价的保证,也是能够实现定量评价的有效工具。 六、安全性评价工作和正常安全管理的关系 把安全性评价和安全日常管理有机结合起来,首先,把安垒性评价工作纳入正常的安全管理而安全性评价的方法运泪于日常的安全管理,体现现代管理方法,从而避免二者之间的矛盾也克服技安人员手忙脚乱的现象,加快工怍进程。 七、安全性评价考核和安全管理考核、生产考档的关系 安全性评价考核、安全管理和生产考核(经济责任制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立体考核,既体现分线负责的思想,又促进安全性评价工作的进展如实填报《月报表》从中找出各单位工作进展不平衡的程度,反映共同存在的问题,有力地指导下步工作。 八、结束语 安全是生产的前提保障,做好安全评价和安全管理是确保企业正常运行的重要工作。 工厂安全管理论文:浅析工厂建设施工项目施工质量控制及施工过程安全管理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工厂建设的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也不断深化,建设施工项目逐步实行了项目经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在这个基础上,如何做好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及施工安全管理已经成为了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分析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及安全施工的过程,提出了施工质量及安全控制的改进措施,为工厂建设安全施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建设施工;质量控制;安全施工管理 1、前言 工厂建设施工关系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命安全,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在谋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过程,必须以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为根本,因此项目施工的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就成了重中之重。不仅如此,工厂建设安全事故的发生还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建设安全也是工厂取得效益的前提。为了促进工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为了社会和谐发展,人民生活安康,工厂安全建设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而显得更加重要和必要。 2、工厂建设安全施工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2.1工厂建设安全施工的意义 工厂是重要的国民经济生产部门。当今,我国正在进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建设。由于工程建设的投资额和从业人员规模巨大的特点,使得建设安全生产工作变得异常重要。目前我国面临着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对建筑安全生产工作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期望,建立建筑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是建筑安全生产工作的必由之路。按照安全生产和科技发展的客观规律,逐步使建筑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步人健康、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对全面提升建筑业安全生产水平,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是长期以来,建设业一直是职业安全事故率最高的产业部门之一。建设安全事故除了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以外,还导致了巨大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由于工厂建设安全科学技术发展缓慢,使得我国建设施工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水平较低,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发展严重滞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尚不能为工厂建设安全施工提供足够的支撑和保障。 2.2建设安全施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建设安全基础理论研究滞后,对安全生产发展影响重大。 近年来,长期的安全科研投人不足,造成了安全管理理论滞后,安全管理方法、手段和体系落后的局面,严重制约了安全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从安全生产管理角度看,最突出的问题是技术基础工作较差,如安全技术标准数量少、指标落后,安全管理水平特别是中小企业安全管理水平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 (2)科学技术整体水平不高。 建设安全科研机构与科研人员的装备水平和创新能力较差,一些影响建设重特大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基础工作薄弱;造成大事故隐患的一些技术关键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安全科技开发和新技术推广还没有形成产业化的系统与机制。对灾害的隐情、灾害的预测预报、灾害的诱发机制以及相应的灾害防治措施等没有进行系统而全面的调查研究,从而导致对我国工厂建设安全生产方面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3)安全科技人才和科研机构短缺,应用基础研究薄弱。 安全生产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在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近年来,许多工厂建设困难重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整个建筑行业经济发展平缓。高等院校、科研、设计、设备制造等与建筑相关的专业或领域也严重脱节,造成建筑安全科技人才大量短缺,后继乏人,导致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科技基础研究严重匮乏。这是我国建筑行业一些典型的、突出的重大安全问题难以解决的基本原因。 2.3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目标 “保护每一个人的安全与健康”应该成为政府有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工作的宗旨。我们衡量有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方法往往是看它们是否履行了规定的行政职责,然而这些行政职责反映的是部门工作的基本准则,有些规定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与 “保护每一个人的安全和健康”目标相悖。因此,把“保护每一个人的安全与健康”作为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宗旨,可以促使这些部门的行政职责适应环境和形势发展的需要而作出调整。此外,建筑安全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各参与主体的共同努力,强调“保护每一个人的安全和健康”,可以明确不同项目参与主体的责任,促使大家共同参与建筑安全管理工作。 3、施工安全管理 3.1安全施工管理技术措施 (1)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在施工管理工作中始终要认真考虑安全施工问题,不给生产的安全留下隐患。在确保安全施工的基础上,安排施工进度、改进施工方法、加强施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2)安全技术措施必须有针对性。应根据有关规程的规定,结合以往施工的经验,参照以前的事故教训,有针对性地编制安全技术措施。 3.2安全施工注意事项 (1)针对选用的各种机械、设备、变配电设施。它们可能给施工人员带来不安全因素,应从技术措施、安全装置上加以控制等。(2)针对工程采用材料的特点。一些特殊材料有害施工人员身体健康或有爆炸危险,应从使用技术、采购上采取保护措施,保证施工人员安全。(3)针对施工场地及周围环境。这些因素可能给施工人员或周围居民带来危害,材料、设备运输带来的困难和危害,从技术上采取措施,给以保护。 4、工厂建设施工项目施工质量控制 (1)坚持质量第一原则 建设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使用年限长,是“百年大计”,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应自始至终地把“质量第一”作为对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2)坚持以人为控制核心 人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必须“以人为核心”,把人作为质量控制的动力,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处理好业主监理与承包单位各方面的关系,增强人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提高人的素质,避免人的失误,以人的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保证工程质量[1]。 (3)坚持以预防为主 预防为主是指要重点做好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同时严格对工作质量、工序质量和中间产品质量的检查。这是确保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 (4)坚持质量标准 质量标准是评价产品质量的尺度,数据是质量控制的基础。产品质量是否符合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必须通过严格检查,以数据为依据。 (5)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 在控制过程中,应尊重客观事实,尊重科学,客观、公正、不持偏见,遵纪守法,坚持原则,严格要求。 5、结语 工厂建设的多样性决定了施工安全问题的多样性,并且施工现场高能耗、施工作业的高强度、有害气体和尘土等都是施工面临的不利工作环境。随着工厂建设周边环境、作业条件的不断发生变化,风险因素也在转变,因此要达到安全施工的目的,一方面可以通过管理的手段,提高人的可靠性机械设备和环境之间的关系,降低固有的和潜在的危害,另一方面完善外部环境安全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利益和人民生命安全,才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工厂安全管理论文:本期主题:化工厂分析室安全管理 编 者 按 化工厂分析室是化工厂的眼睛,担负着指导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任务。近年来伴随着化工厂分析室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分析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也引起了较大程度地关注。由于分析人员在分析过程中经常使用各种易燃易爆、有毒、腐蚀试剂、玻璃器皿及各种电器设备,若不谨慎认真操作就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轻则伤害到分析员自己,重则使分析室发生火灾,从而严重影响化工厂的正常生产。因此加强化工厂分析室的安全管理,不仅可保证分析员和分析室的安全,也可保证化工厂生产的顺利进行。 本期主题:化工厂分析室安全管理 影响化工厂分析室安全管理的因素及解决措施 1 影响化工厂分析室安全管理的因素 1.1 分析员因素 在影响化工厂分析室安全的五个因素中,人是首要因素,有较多的分析室安全事故是由分析员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如某厂分析员在配稀硫酸时,不按操作规程,直接将水倒人浓硫酸中,使得酸液飞溅,伤到该分析员,腐蚀了周围的分析设备及地面瓷砖和墙壁。还有某厂分析员在做完样后,忘记关掉电源就离开了分析室。由于该分析员离开分析室的时间较长,致使某分析设备通电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引起着火。 1.2 仪器设备因素 化工分析中用到的各种仪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引起着火燃烧、剧烈爆炸等安全事故。如某厂分析员在使用离心机对试样进行离心操作时,因离心管帽松动,造成在离心过程中离心管抽扁、破裂和试样液外溢,使得转子不平衡而发生轴弯曲或断轴事故。 1.3 试剂因素 化工分析中要用到各种各样的的化学试剂。对这些试剂使用、存储不当就容易引起着火、爆炸和中毒等安全事故。如将受日光照射能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燃烧、爆炸、分解、化合或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危险化学品没有采取避光措施来储存,就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1.4 方法因素 化工分析过程中,分析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若违反操作规程或者操作不当,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如某厂分析员在将色谱仪通入载气氢气前,没有对色谱柱箱内所有连接处进行试漏。而恰巧某维修工将色谱仪内一色谱柱卸走,未按要求对色谱仪的载气进出口进行封堵,又因其在该分析员开机之前调离本岗位,且未对色谱仪的情况进行严格交接,致使该分析员在开机时免去试漏这一操作程序,在通人氢气时,有大量氢气泄漏到色谱柱箱内,与柱箱内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当该分析员开启箱内加热丝开关2min后,因加热丝已加热烧成红色,达到了氢气与空气混合气体爆炸极限的温度,从而产生明火引起爆炸。 1.5 环境因素 化工分析过程中的分析环境、水、电、气等环境因素发生异常变化时,容易影响到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引发安全事故。夏季电闪雷鸣时,一旦分析室的避雷设施遭到狂风暴雨及其它因素的损坏,雷电所产生的电流会沿着仪器设备上的电源电线进入仪器设备内部,瞬间击坏内部器件,造成整个仪器设备瘫痪,甚至触及到人身安全。 2 解决措施 2.1 加强对分析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2.1.1 加强对分析人员分析技能的培训 对初次从事分析工作的分析人员,应对他们加强各种分析仪器及器皿的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训学习,使他们自觉认真遵守各项操作规程,不发生安全事故;对操作熟练的分析人员也应时常通过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的形式,使他们克服麻痹大意的思想,不随意操作,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1.2 加强对分析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 通过电教片、专题讲座、日常安全会等形式,加强对分析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使他们掌握必要的分析安全基本知识、分析安全操作技能、分析安全防护技能,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1.3 严格要求分析人员养成优良的职业操作习惯 分析人员优良的职业操作习惯,是防止事故发生,保证化工分析安全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 具体要求分析人员要养成以下四种职业操作习惯。 2.1.3.1 在做样前,穿好工作服和劳保鞋、戴好口罩或防毒面具及护目镜和防护手套等必备的防护用品。 2.1.3.2 对在做样过程中有腐蚀性气体或有毒气体生成的操作,在通风橱内进行;配制稀硫酸或稀盐酸时,将浓硫酸或浓盐酸缓缓倒入水中;开启仪器设备前,认真检查仪器设备的状况。 2.1.3.3 不用湿手开启仪器设备;对连续运行的仪器设备,时刻盯着。 2.1.3.4 不在分析室内吸烟;不将食物带进有毒物品的分析室;做完样后马上洗手,及时清洗器皿,做好记录;离开分析室前切断电源、气源、火源,关好水龙头和门窗。 2.2 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2.2.1 建立化学物品使用申请、登记制度以及安全检查制度 建立分析室物品使用申请制度,在使用物品前分析室提出申请,以确保在分析过程中,分析室的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具体的人,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建立分析室物品使用登记制度,对分析室使用物品的过程进行详细登记,一旦发生事故,有据可查,同时要加强分析人员的责任心,尽量不出现事故。 平时要经常检查分析室易燃、易爆、剧的使用和存放情况、水、电、排风扇、仪器设备的运行情况、”三废”处理的情况,在检查的基础上深入检查分析室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以便发现隐患及时整改,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2.2 建立化学试剂及药品和气瓶分类存放的制度 为避免因试剂及药品和气瓶存放不合理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要求分析室人员做到以下八点。 2.2.2.1 遇火、遇热、遇潮能引起燃烧、爆炸或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的危险化学品不得在露天或在潮湿、积水的建筑物中储存。 2.2.2.2 受日光照射能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燃烧、爆炸、分解、化合或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危险化学品要储存在一级建筑物中,其包装应采取避光措施。 2.2.2.3 压缩气体钢瓶和液化气体钢瓶要与爆炸物品、氧化剂、易燃物品、自燃物品、腐蚀性物品隔离储存。易燃气体不得与助燃气体、剧毒气体同储;氧气瓶不得和油脂混合储存。
本科毕业论文:医学本科毕业生质量评定体系 摘要:分析近3年海南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质量,为提高海南医学院临床医学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依据。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资料、大学生4级英语(GET4)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2007年海南省临床医师参加全国执业医师技能考试和综合理论考试通过情况:海医学生与外院学生比较,2007年有统计学意义,海医学生的综合理论考试通过率下降最明显,有统计学意义;外院学生的技能孝试及综合理论考试通过率均呈下降趋势.也以综合理论考试通过率下降最明显,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006-2008届临床本科毕业生大学生4级英语(CET4)累计通过率分别为50.0%、62.1%和50.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升研率分别为20.0%、60.7%、61.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海南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客观质量稳定。 [关键词]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客观质量;数据收集 不少医学教育工作者研究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质量评定体系,以便对毕业生的知识、技能、行为、态黄海溶等.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质量分析277度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及人际交流能力进行全面评价。考试考核是质量评定体系中最主要的方法,其研究主要集中于客观及主观两大类型,如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计算机模拟病例考试等。比如我国一年一度的执业医师(助理医师)的考试,一年一度的硕士研究生考试及大学生英语考试等就是一种OSCE。本文以客观考试考核办法分析海南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的质量。 1对象与方法 1.1调杏对象200 6、200 7、2008届海南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及其相关部门;2006年、2007年海南省参加全国医师资格考试的海南医学院毕业生及其他医学院校毕业生。 1.2调查方法调查的主要方法为:(1)收集临床医学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监测指标,主要内容包括毕业生全国大学生4级英语考试通过情况、升研情况;(2)收集省医学会2006~2007年全省医师资格考试结果。 1.3统计学处理对上述资料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检验。 2结果 200 6、2007年海南省临床医师参加全国执业医师技能考试和综合理论考试通过情况:海医学生技能考试通过率分别是87.9%、84.3%,综合理论考核通过率分别是53.7%、39.O%;外院学生技能考试通过率分别是83.3%、72.3%,综合理论考核通过率分别是47.5%、30.2%。海医学生与外院学生比较,2006年理论考试、技能考试通过率均无显着性差异;2007年有统计学意义,理论考试通过率P=0.001,技能考试通过率P=0.000。海医学生的技能考试及综合理论考试通过率均旱下降趋势,以综合理论考试通过率下降最明显,技能考试通过率下降无显着性差异,理论考试通过率有统计学意义P=0.000;外院学生的技能考试及综合理论考试通过率均呈下降趋势,也以综合理论考试通过率下降最明显,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理论考试通过率P=0.000,技能考试通过率P=0.006。2006-2008届临床本科毕、大学生4级英语(CET4)累计通过率分别为50.0%、62.1%和50.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升研率分别为20.0%、60.7%、61.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3讨论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非常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毕业生质量最重要、最直接、最客观的反应。从指标中发现200 6、2007年两年海医学生参加全国执业医师考试(技能考试、理论考试)通过率低于国家的平均水平,高于我省外院学生的通过率,但均呈下降趋势,并且均以综合理论考试通过率下降较明显,同时综合理论考试通过率明显低于技能考试通过率。原因可能是: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由国家统一命题,技能部分由各地考官实施考试并评卷(标准的把握上存在一定的主观性),而综合理论部分由计算机实施,基本排除考试与评卷的主观性。用人单位也建议学校加强学生医师资格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相关内容方面的教学和培训,特别是要加强理论方面的教学,提高考试通过率。 升研率是一个反应学校参考的本科生的综合素质指标。2006~2008届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参加国家硕士研究生考试分别是5.6%、21.0%、22.1%,升研率分别为20.O%、60.7%、61.5%。这表明2005年国家本科生教育教学评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报考研究生及升研率。2008届毕业生考研率真实地反映了我校临床医学本科生对就业、再继续深造的思想情况及其综合素质,其升研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这表明我校参加研究生考试的临床医学本科生的理论水平处于较高水平,并且深受高校研究生导师的欢迎。新晨 近3年我校临床医学本科生全国 大学生4级英语考试结果基本稳定,通过率在50.0%以上,但没能达到学校的预期目标。上述客观指标反映海南医学院近3年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的质量稳定,并得到社会的好评。 本科毕业论文:中国语言文学本科毕业生现代汉语方向论文写作导引 本科生学位论文应该建立基本的问题意识和规范意识。问题意识,主要体现在写作伊始阶段论题的选定方面;规范意识,主要贯穿在确立好写作论题之后的整个写作过程之中。以上两种意识是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常识,但在本科学位论文中却极为稀缺,直接影响到了论文的质量,有系统加以指导的必要。 一、如何确立现代汉语方向论文的选题 (一)明确学位论文写作的目的和意义 在确立选题之前,首先要明确学位论文写作的目的和意义。 在本科生中有不少同学对于学位论文的写作缺乏必要的常识,类似“写论文是为了梳理学过的知识”之类糊涂认识在学生中还比较普遍,因此,必须先让学生明白,学位论文的写作不是单纯地消费知识,而是运用学过的知识来创造新的知识、解决值得解决和必须解决的新问题,要确保选题有价值。 (二)现代汉语学位论文应避免的选题方式 由于语言观念和本学科学科体系的制约,和对教科书的盲信盲从,一般同学在确立论题、进行写作时往往会陷入以下误区: 1.填充式 这种研究是理论先行,完全把书本上的知识引述到论文之中搭建框架,仅仅把书本上的例子更换一下。如“分析广告语言中的修辞手段”的某篇论文,分成了比喻、拟人、夸张等几部分,把自己搜集到的零零散散的例子,分别填入到几种修辞格之下,就没有了下文。这样的选题和研究没有解决任何问题,也没有提出任何有意义的结论,只是为原有理论又背了一次书,毫无价值可言。 2.综括式 把学术界各个学者对某语言问题的研究综合在一起,这样的选题和研究对于造诣较深的学者来说是有可能在总括的基础上补充、丰富和发展既有研究成果的,但对于知识体系不完整、理论水平欠缺、研究经验不足的初级研究者来说,是没有能力提出新见解的。不建议学生选择此类选题做研究。 3.纸上谈兵式 这种选题是对于自己不熟悉领域的问题,进行硬性的研究。如某篇学生的论文,研究“两大应用领域对于汉语语法研究提出的挑战”——两大应用领域分别是汉语信息处理和对外汉语教学,而写论文的学生既缺乏有关汉语信息处理的理论修养与实践研究,也没有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经验,超越自身能力进行的研究,绝不会有什么新意,甚至极易让人产生粘贴抄袭的联想。 4.断章取义式 这种选题在语言学界较为常见,它是对语言进行零部件式的研究,把活的语言拆解为僵词死字,罔顾语言整体、语言本身的特点、使用语言的人以及语言背后的人文性、文化性、社会性、历史性等因素。如歧义研究,就片面夸大了语言中歧义出现的频率,忽视了语言使用的语境。选题的缺陷实质上反应了选题者观念上的欠缺。比如,学术界中提倡汉语也应像西文那样进行分词连写的主张,就是忽略了汉语汉字本身的特点,是不可取的。 (三)确立恰当的有价值的现代汉语论题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作为论文指导教师,需要向学生澄清本学科及相应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域,使其摆脱对教科书的完全依赖和盲信。观念上的更新才有可能带来研究上的突破。从以下两个不同角度来选题都可以体现现代汉语本科学位论文的价值。 第一,从语言生活和语言现象出发。 让语言研究走进语言生活,让语言形式与语言功能联系起来,回到语言本身做原初性、常识性的全面思考。比如,可以在我们生活的社区中寻找研究的课题。笔者曾经指导同学考察曲阜街头用字和曲阜街道名称,分别写出调查分析报告,这类报告一定不能只满足于对表面现象做记录,还要做深层次的解释,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我们还可以在各种文体或媒体中寻找有价值的语言现象来研究,如可以分析作家汪曾祺优雅的小说语言;可以通过分析古代文学名着中的人物对话,从而寻找到现代汉语的白话文资源;通过对比分析古代章回小说和现代白话小说中的描写性语言,梳理汉语的继承与变异、总结出汉语表达区别于西方语言的一些特点;可以把报纸中的某专业标题做为分析对象,揭示出标题语言的共性和特殊专业类标题的个性;可以通过法律语言与文学语言的对比,揭示出不同语体风格的特点和各自的规定性,等等。 作为研究的对象,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比如,分析某社区的商业牌匾雷同化、庸俗化命名方式,揭示致因;假大空套语言现象、暴力语言、詈语等都有研究的价值。 第二,从语言学科建设出发。 现代汉语学科相对成型,但离真正成熟还有一定的距离,反思学科范式结构的缺陷十分有必要。如果有能力,就可以在这方面选题,比如,从思考语言问题本身开始,反思整个语言学研究的缺陷。也可以从其他领域的学者论着中寻找语言学的宝贵价值,比如,陈寅恪论着中包含的语言学思想就很有重视的价值。一些语言现象本身包含的语用意义也值得深入挖掘,揭示语言现象的同时,寻找到以前未曾发现的语言学理论,这需要超越结构主义静态语言观。 需要说明的是:有些同学在确定选题时,习惯于跟着时尚走,热衷于分析网络语言,并且常常止于泛泛而谈,把别人总结过的问题重新炒作一遍,提不出自己的新见解,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语言学论文的写作,大都需要在占据翔实而充分的语料基础上进行,而网络语言尚需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优胜劣汰的自然发展过程,由于稳定性不够,研究的结果往往难以令人信服。事实上,生活有多么辽阔、社会有多么复杂,语言生活和语言现象就有多么丰富多样,与之相应的汉语言研究就有多么广阔的可作为的天地。保持对语言现象的敏感、敏锐性,就会在各种文本经典中寻找到更有意义的诸多研究对象。 论题确定下来之后就可以查找资料了。已经确立好的论题也可能会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加以变动,如果写作时间充足的话,这对于写作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在写作初期如果“左右摇摆,无所适从”,就先把精力放在资料搜寻之中,在资料无限链接到达一定积累量时,新的选题伴随着新的思路就产生了。 二、资料的查找和利用 现代汉语学位论文的资料分两类:文献性的资料和相关的研究性资料。 文献性资料是指跟论文所要研究的语言现象有关的语料。语料是多种多样的,语料的来源决定于不同 的写作目的。如果是研究身边的语言生活,就要亲自进行田野调查,比如,调查某城市的用字情况、普通话的使用情况、城市街道和牌匾的命名情况等等,这些均须写作者做周密细致的调研。如果目的是研究一种语言现象,而又没有固定的语料,那就需要研究者自己有足够的判断能力,确定一个最有意义的范围,搜集其中的例子,然后加以分析研究。 有时语料过多不便于全面分析,则可以截取部分代表性语料做相对封闭的分析。搜集语料时,可以把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数据库充分利用起来。 研究性资料是指就某专题而进行的研究性论着,包括已出版的着作和已发表的论文。分为纸质版和电子版两类。电子版查找渠道:从校园网点击进入曲阜师范大学电子图书馆,然后进入中国知网的免费资源,用“关键词”或“主题”搜索并下载所需要的资料。用传统纸质方式查资料的话,可以去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借阅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查找利用每一期的篇目。 在查找资料过程中切记:只要是对于自己的论题有所帮助的资料,都要记下详细信息,诸如文章的作者、文章的标题,登载杂志的名称、卷期、页码等,以便后来在文章中真正使用过相应资料之后,完整地附录到参考文献部分。这样做,不只是为自己提供方便,也是必须遵循的学术规范。 三、论文在材料、方法运用和论证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大题小做、小题小做、小题大做,这是写学术论文的三个不同的路径与方法,对于同学们来说,第一种最好不选,因题目太大,无法驾驭,易陷入空泛;第二种选题本身不是没有价值,但是由于客观或主观等方面情况的制约而没有办法深化研究;第三种应该属于最好的选择。 小题大做即以小见大,需要超越语言表层结构形式的迷障,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社会、心理、审美等因素,有些语言研究还可能涉及到语言本身的一些规律或机制,由语言文字本身的特点做基础。比如,对偶之所以自古以来深受汉民族喜爱,既有汉语言文字的特质做必要条件,又有语言形式背后潜藏的哲学意蕴起作用——与汉民族的思维方式相契合。 论文的分析论证要建立在对于自己的研究对象进行客观、全面、细致、深刻的分析与思考基础之上,揭示特定的“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或“那些个”研究对象的本质,切忌理论或观念先行,否则就会模糊甚至异化研究对象。对于自己所分析的语言对象,不仅仅需要进行形式上的描写,揭示“是什么”的问题,更需要进一步作阐释,解决“为什么”的问题。不仅仅停留在语言表层为了语言而研究语言,而应该把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把与语言直接相关的人,以及与人相关的社会、历史、文化、思维、心理等要素都要考虑进来。针对特定语料而进行的语言学研究应属于语言考古学研究,主要运用归纳法,在语料中发现问题,找出最有价值的东西,总结出规律或得出结论。 确切地说,语言学研究的本质就是对语言现象和语言事实作出恰当的合理的解释。选择语言对象或语料时不应为了验证某假设的理论只择取对于结论有利和有用的对象或语料,而舍弃对于此理论没有用或恰好证伪此理论的语言材料。新材料就意味着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就要从新角度、使用新方法新理论来作出解释。显然,语言学内部的方法与理论是远远不能解释和解决所有问题的,这就需要我们超越语言学界,到哲学、社会学、史学界去学习和借鉴。如果把研究的方法始终局限于“假设——演绎法”,语言学研究就会始终停留在主观验证阶段,走不出科学主义的盲区。要改变以往结构主义的研究定势,就要根据更多的现象、材料和事实,注重以前被忽视的问题,采用新角度,利用新方法,总结出新规律,得出更多有意义的结论。这样的研究多起来,我们离语言的本质才越近。通过指导本科生学写现代汉语学术论文,让他们在研究的初级阶段就掌握恰当而科学的研究方法,为今后从事研究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四、现代汉语论文指导示例 (一)示例1 2012年曲阜师范大学优秀本科论文《语言特点及语言价值观分析》(作者:高歌) 这篇论文从选题到写作均体现出创新意识。初稿在内容的分析和逻辑结构安排方面还稍显粗糙,在进一步仔细分析语言形式的基础上,在经过对洪堡特“语言世界观”理论和其理论的核心概念“内蕴语言形式”的实质消化之后,对于课本语言特点的概括更加到位,对语言形式负载的价值观的解释深化了,全文的逻辑关系也加强了。 论文视野开阔,结构清晰,分析到位,语言精准。兼具双重意义:既超越了狭隘的结构主义语言观,对于建构由语言表层形式上升到语言内蕴形式的语言学研究范式提供了参照意义;又揭示出了语文课本文质结合的特质和规律,对于当下语文课本乃至教育改革提供了价值观方面的支撑。将多重价值充分挖掘出来、本身又兼具多种价值的论文是不多见的。 (二)示例2 2011年曲阜师范大学优秀本科论文《曲阜街头用字的调查与思考》(作者:秦鹏) 这篇论文的初稿思路很开阔,非常难得,体现了作者深层次的一些思考和作者寄予这篇论文的重大责任意识,也因此,文章显得很“沉重”,把过多的问题都夹杂了进来,有些论述离了题,个别地方有过度阐释的表现。提出的修改意见是:文章主旨应始终紧紧围绕社会用字问题,在列举出问题之后寻找汉字使用混乱的原因以及解决之道。 论文/:请记住我站域名/从选题、调查到修改、定稿历时一年多,其间经十数次修改,整体框架和思路相比初稿都有很大改观,已经是相当成熟的学术论文。作者在整个写作过程中体现出的严谨认真的学术态度,尤其值得肯定。 此类论文的成功首先建立在翔实而可靠的调查基础之上,但又没有满足于简单地罗列现象,而是有进一步的深入精准的分析,全文逻辑思维缜密,创新意识突出,理论与实践意义兼具。既可以对语言学界纠正以往语言政策性失误提供一定的借鉴,又可以对历史文化名城曲阜的文化建设工程和文化形象的提升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示例3 2008年曲阜师范大学优秀本科论文《赵本山白云黑土系列小品话语初探》(作者:吴金霞) 此篇论文原来的题目是《赵本山白云黑土系列小品语言初探》,论文基本框定在小品幽默语言手段层面作探讨,无法做深层次的挖掘。其最初思路有两个基本缺陷或误区需要纠正: 第一,仅分析幽默语言手段;第二,将赵本山视为农民的代言人。 笔者针对论文论域过于狭窄的问题,将标题中的“语言”一词,修改为“话语”。标题表面的一字之改,即将论域扩大到了语言的内涵层面,为进一步深化主题提供了便利。在此,对于“话语”这一概念,我们突破了静态的结构主义的局限性,而是将其视为外在形式 结构与内蕴价值意义结构相统一的整体。全文因此增强了逻辑联系,前后两大部分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修改之后,论述的信度、深度和对事物复杂性的把握都具备了。通过对白云黑土系列小品中独特话语手段和语言本身现实意义的分析,比较中肯地评价了赵本山小品对农民话语权的表达所做出的努力,并深层次地分析了这种努力存在的局限性,揭示出在当前社会语境下农民表达话语只是对主流话语的一种皈依。 (四)示例4 【学生初稿提纲】 《浅析会话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在话剧小品中的反向应用》 提纲: 1.对话剧小品进行概念界定;简略介绍其发展历程;说明对其进行语言学角度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 2.界定语用和言语交际行为的概念;阐述会话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理论的内容;进而提出有关话剧小品中的言语交际行为的特点和规律的认识,即会话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在话剧小品中是反向应用的。结合具体的例子论证主题观点,并分析说明其反向应用的各种具体方式: (1)话剧小品会话中故意违反会话合作原则 (2)话剧小品会话中故意违反礼貌原则 (3)话剧小品会话中故意使会话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二者发生冲突 分析话剧小品故意违反会话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例子及方式来说明论证。 3.得出结论:在话剧小品中作者常通过反向应用会话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方法来进行创作。 【笔者意见】 我们要分析的是具体的语言对象,对于这个对象,我们不能在分析之前就“观念先行”,就已经套好了理论,那样做的话,最后你分析的那个语言对象只能是装在那个或那些个理论套子里的东西,它应该是什么连你自己都不知道了。 如果是我写这篇文章,文章标题我会改为“话剧小品中的反向会话(或对话)”。要具体分析以下问题:哪些会话或对话故意违反了常规?用什么方式违反的?为什么有这样的故意?这种故意对于话剧小品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究竟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其中,可以用你学的那些语言和语用学理论来解释。但要明确的一个问题是:要解释这一系列问题,那些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其解释力是极其有限的。说到这里,我们就可以反证你的思路是有缺陷的了。所以,应该运用你所掌握的理论——不仅仅限于语言学的理论来解释我们的研究对象,而不应被语言学中有限的理论彻底控制,把研究对象装入理论的框架之中,让理论异化了我们所要研究的语言对象。我们应解决和解释的问题是——我们的研究对象到底是什么样子,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等问题。 (五)示例5 【学生咨询】我最近看到一本谈修辞新格的书,不知可否把书中提出来的几种新修辞格作为研究对象?如果这些新修辞格不值得分析的话,那我能否继续修改以前你指导过的那篇论文? 【笔者意见】 你提到的谈论修辞新格的论着,我看过。那本书对于修辞格的研究仍然停留在狭隘的分类描写的低级阶段,尚未把修辞格当成一种真正的语言现象去关注和解释,没有揭示出特定修辞格的本质属性来。分类的无限扩展背后对应的是认知的肤浅。如果进行分析的话,主要反思修辞研究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存在这些缺陷的原因是什么。 你先前那篇论文都是经过自己思考的结果,这点难能可贵,如果说你的那篇论文理论性不足,算是它本身的不完善之处的话,比起更多人所惯用的生搬硬套理论类的文章来,我倒以为这也不是很严重的问题。如果还想继续加工你原来的论文,涉及到的修辞问题也不要受那些修辞学教科书的影响,倒是可以进一步挖掘你分析的那些“解构”现象背后是什么样的社会文化心理等原因在起作用,以及语言本身为这种“解构”提供了什么样的支撑和基础。这种“解构”手法形成一定阵势的话,或许“解构”本身就是语言发展的一种正常方式呢 本科毕业论文:历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作为文科教师,特别是语文与历史教师在教课的同时,我觉得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大纲的要求。文科的知识网络都是一套连贯性的整体,知识点必须全面,在学生全面掌握知识整体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对大纲要求知识点的熟记,这样,所教授给学生的知识才能被学生记得牢靠。 记忆文科知识,也像折筷子一样,一双筷子容易折断,但是一整把筷子就很难被折断。这个道理应用到知识的识记方面也是这样,一个知识点也许暂时可以被学生记住,但是不出多长时间就会随着知识的遗忘规律忘却!零散的知识点就相当于一双筷子,而知识面的整体记忆则相当于将多个筷子集中成把,知识的连带性就强,知识点连接紧密、强记于心,便很难被遗忘。 所以,用这种方法记忆历史知识,一旦牢记,即使若干年不复习,也不会被遗忘。 因为历史知识都是处在一个历史整体中的,我们要考试的大纲知识也在这个整体中,一旦识记住了知识整体,把准知识整体的脉络,再去记大纲要求的零散知识,就相当于拿折断一把筷子的劲儿去折一双筷子,简直游刃有余。 好的历史教师会指引学生先学习知识整体,再将这整体中的单个知识点个个击破。 很多的文科生会有这样的学习体会。那就是,我们学习了四五年的历史了,可是对于家乡的历史却仍不了解。只记得大纲上要求我们这样记忆,这样的历史知识,终归是从书本上来的,离我们的实际生活太远,有的还很抽象,所以学起来会索然无味儿,所以,很多文科生的历史,从书本上来,最终又回到书本中去,只是应付应付考试,于生活无益,过后便不会形成历史知识在脑中的条件反射,学不学它,之于我们的生活没有多大的改变,于是乎历史学便像书柜上的花瓶一样,美观而不实用了… … 其实,历史学并不是不实用,而是我们并没有学到其中的精髓。历史本就是一门十分智慧的学问。只是应试教育将历史学刻板化了!刻板化的应试教育,不仅麻木了学生,更麻木了历史教育、历史教师。 为了考试而背记的历史知识,永远没有用处,只怕一参加工作便彻底忘却了上学时所记忆的知识点,更别提将其应用到实际中去了。多数教师只是为了应试而让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这种知识除下拿来应考,别无它用,也不会被学生记忆的时间太长,更与社会实践无益,多显得有些浪费我们的脑细胞。 多数文科生学完历史学后,知道的全是些夸夸其谈的大历史观,至于说自己家族的历史,甚至于自己所在县、所在省的历史着实也没有学清楚,恰恰相反的是,这些历史恰恰离我们实际生活最近。这些离我们实际生活最近的有用的、有启发意义的历史,别说学生不清楚,恐怕教历史的老师也不尽然全知。给学生一瓢水的前提是自己得拥有一桶水,教育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必须在学生心中形成整体思考,整体记忆,除此之外,;历史教师如果想让学生明晰并对一个历史知识点记忆深刻,就必须用一系列的历史知识去诠释这个知识,只有教师懂得的多一些,学生了解过去的眼光才能更深邃些。如果让学生强行记忆的历史知识,离他(她)们的生活很远,那又怎么让历史学深入到学生心中并应用到学生生活领域? 回想一下,我们自己学习历史的那段岁月,我们只记得二战时,日本在1931年开始侵华,1937年全面侵华,至于说日本人哪天打到了我们的家乡,我在当时就很疑惑,老师只是整天让我们死记那些离我们很遥远的过去。我承认当时我们记忆的所有日军侵华史都必识、必记,但是我们恐怕更想了解的还是自己生长的、离我们生活最近的这片热土上的历史。学了离我们生活最近的历史,也许不能当饭吃,但是在高中、大学毕业后,我们至少可以将这段历史作为故事,讲给我们的儿子、我们的孙子,不至于让以后我们的儿孙们问到故去的一切时,哑口无言,让我们这些上过大学的爷爷、奶奶情何以堪? 我觉得,地区级别的历史教师,必须将自己的本土历史熟练掌握,在这样的前提下再放眼世界,从全国大的历史背景下熟记自己本土的历史,在知晓自己本土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整体掌握历史知识、熟记大纲考试的历史知识。这样才能将历史知识记得牢靠。然后,以己所学,去教会学生,让学生养成正确的、科学的历史价值观念。 如果仅仅将历史知识当成无趣的学习内容、只是将其当作应考的条目去死记硬背,即便是当时背记得滚瓜烂熟,终也不会形成长久记忆,因为这知识只是一个孤立的条目,没有形成知识整体记忆的链锁。这样的知识在应试结束没多久就会被忘却,最起码的历史知识都记不住,更谈何拿这些知识去创新、去影响生活改变生活,更谈何拿这些知识启迪智慧、开拓未来?于是乎,历史就这样变成了书柜上被作为摆设的花瓶,成了中看不中用的东西。 本科毕业论文: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存在问题及对策 环境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城市和城镇水、气、声、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和给排水工程、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可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因此高质量的毕业设计有助于提高环境工程本科教学质量,有助于培养环境工程学科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我校环境工程专业于1999 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6年以优秀成绩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育水平评估,经过10余年发展,该专业已具备一定规模,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近年来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环节暴露出一些问题,使毕业设计质量呈下降趋势,因此提高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质量,成为环境工程专业高等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 1.1 毕业设计题目与工程实际脱节 目前的毕业设计题目通常由指导教师确定,指导教师的水平将严重影响毕业设计题目的质量。由于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的部分专业教师为年轻的硕士、博士,参加工作时间短,教学经验不足且缺乏工程实际经验,因此给学生选择的毕业设计题目多为模拟设计,如模拟废水处理工艺的设计、废气处理工艺的设计等。此类题目虽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背景,但与真题真做差距较大。学生在做毕业设计时,多简单套用国家规范、标准及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对设计方案的确定、工艺参数的选择等都比较随意,未能结合实际工程进行选择,导致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毕业设计形式雷同,没有特色。 1.2 指导教师投入精力不足,指导环节薄弱 指导教师在指导多名学生毕业设计的同时,还要承担较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致使指导毕业设计的时间不足,影响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另外,毕业设计的指导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工程实践经验或科学研究经验,而近年来许多硕士、博士未经过工程实践锻炼和系统的岗前培训,从学校毕业就直接进入一线教学岗位,缺少毕业设计的指导经验和工程实践经验,在选题、教学手段、方法和内容等方面均存在较大不足,影响其对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质量。 1.3 学生时间与精力投入不足 根据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第8学期前3周为毕业实习,接下来是为期14周的毕业设计,而这一阶段是学生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时期。目前,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为双向选择,竞争激烈。对于未找到就业单位的学生来说,他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解决就业问题,而导致用于毕业设计的时间和精力明显不足。同时指导教师也为学生求职着想,放宽对学生的要求,降低毕业设计难度。而对于已确定就业单位的学生来说,若将来从事的工作性质与专业相差较远,则认为毕业设计不太重要,进而投入毕业设计的精力有限。另外,有些学生根据多年来无论毕业设计质量高低最后都能通过的现象,想当然地认为“毕业设计不卡人”,从而对毕业设计的态度消极,时间精力投入不足,影响毕业设计质量。 1.4 毕业设计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学校和学院近年来针对毕业设计出台了相应的管理规定,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实际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1)题目质量把关不严。学院虽然有毕业设计题目审查一关,但由于各种原因,力度不够,未能起到把关的作用。(2)对毕业设计检查效果不佳。据学校毕业设计管理规定,对毕业设计要进行初期、中期检查,相关要求也较为严格,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的检查未按规定进行或虽进行了检查,但未做好检查情况的反馈工作,导致检查“走过场”,未能很好地发挥作用。(3)在毕业设计评审及成绩评定环节把关不严,不论设计质量高低,均可参加答辩,同时对毕业设计的成绩评定比较宽松,多年来不及格率基本为零,形成了毕业设计无论质量高低均能通过的现象。 2 提高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应对措施 2.1 选题与工程实际相结合 毕业设计题目是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保证毕业设计题目质量,在选题方式上,由指导教师“闭门编题”的传统做法逐渐改变为到设计院或相关企业寻找课题,在实践中选择课题[1]。毕业设计题目的深度和广度既要满足教学要求,又要切合环境工程领域的实际应用,如某化工厂的废水或废气治理课题、某水泥厂的噪声控制课题、某小区的固体废物治理课题等。同时指导教师布置的设计任务不仅要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全面应用,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技能。学院通过毕业设计督导组加强对毕业设计题目的审查工作,不符合要求的毕业设计题目,将不允许开题。 2.2 提前进入毕业设计阶段 为了避免学生因求职而对毕业设计质量的不重视,可让学生提前进入毕业设计阶段。为此,我校将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修订的总体思想是专业课程前移,在第7学期的前8周仅安排少量专业课程学习,让学生利用第7学期的后半学期进行毕业设计;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把毕业设计的一部分工作利用寒假时间完成。由于在第7学期和假期已进行了部分毕业设计工作,因此学生在求职比较忙碌的第8学期,也能够按时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并保证质量。 2.3 加强质量监督,完善过程管理 毕业设计实行以指导教师全面负责的指导教师负责制[2]。毕业设计期间,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和督促,及时了解学生的进展情况,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保证学生能够按时且保质保量地完成毕业设计。同时学院成立毕业设计督导组负责毕业设计的检查工作,进行定期与不定期检查[3]。通过不定期检查掌握学生在各个环节的毕业设计情况,及时发现和解 决问题,并加强对指导教师的监督。定期检查主要分为中期检查和后期检查。中期检查通常安排在毕业设计的第7周,主要检查学生的毕业设计进度、质量以及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的出勤情况和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后期检查通常安排在答辩前1~2周,主要检查学生毕业设计的完成情况以及毕业设计质量,若质量较差,将不允许参加正常答辩。 2.4 严格答辩程序,避免走过场 成立以专业指导教师和毕业设计督导组为主体的答辩委员会,负责整个答辩过程。答辩过程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对学生的答辩资格进行审查,答辩委员会通过审查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确定学生的答辩资格。对没有完成毕业设计或完成的毕业设计质量较差,将不允许其参加答辩。第二个环节是在答辩过程中,除考查学生对本环境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还要考查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未能达到毕业设计要求,答辩不及格的学生,不予通过,要求其重修毕业设计,并重新答辩。同时为督促在校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在毕业答辩过程中,学院组织低年级的本专业学生参加旁听,以利于低年级学生熟悉答辩流程,同时毕业设计不予通过的真实例子可也促进低年级学生认真学习,树立良好的风气。 2.5 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强化指导环节 毕业设计涵盖的知识面较广,毕业设计的指导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有丰富的工程经验和较高的学术水平[4]。因此,要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必须要求教师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同时加强实践方面的锻炼,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一方面,通过组建老中青相结合的导师团队,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促进青年教师指导能力的提高[5]。另一方面,鼓励青年教师系统学习本专业的相关课程,并组织青年教师到工程设计和研究院所等单位进行培训学习或挂职锻炼,积累工程经验和研究经历,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从而提高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能力[6]。 3 结束语 毕业设计是环境工程专业本科专业完整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训练过程,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分析了近几年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科学选题、强化指导、加强质量监控、完善过程管理等应对措施,采取上述措施,可提高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质量,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 本科毕业论文:机械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关键问题探讨 摘要:毕业设计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关键一环,也是高校教学工作中的一项常规性内容。本文从科学选题、落实开题环节和保证毕业设计答辩质量等关键环节阐述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机械工程,本科,毕业设计 1 引言 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前接受课题任务,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或工程实践,获得基本训练并取得成果的过程,它是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关键一环[1]。作者结合广东工业大学的实际,从科学选题、落实开题环节、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等关键环节提出了改进毕业设计工作的措施。 2 科学选题 选题是毕业设计工作的龙头,选题质量是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因素,精心挑选毕业设计题目,是搞好毕业设计的第一步。但是选题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选题缺乏综合性、新颖性,深广度不够;有的选题对学生显得难度较高,工作量过大;有的选题虽然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但学生由于怕难或者因就业等原因而不愿选;另外,系与系之间和各系内部之间的设计题目在难度和分量上也存在一定差异。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选题。 (1)毕业设计选题要尽可能联系工程应用、生产实际和科学研究。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于是真做实干,他们就会主动去了解、熟悉有关科研情况,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我们在为2003 级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学生选题时,选择了“旋转超声主轴振动系统研制”,“三座标工业机械手的设计”,“防伪矿泉水瓶盖的设计”,“自动门plc控制系统设计”,“适合于电感的微点焊系统研制”等新颖又结合科研实际的课题,尽量反映当代科技发展水平,让学生能了解、把握国内外在该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结果学生更加乐于参与到科研课题的研究中。 (2) 要考虑完成课题的客观条件。学校毕业设计经费、教学试验条件都有限,不是任何来自科研实际的课题都可用做毕业设计,必须根据客观条件来选择设计题目,这些条件主要包括:可查资料库源,试验设施和足够的经费等,因此我们在选题时,一般选用能为学生提供可用的仪器设备,试验场地等条件的科研课题,例如“微细特种加工中心”试验样机在我们教研室已经搭建好,“线切割机床、电火花机床、超声抛光装置”等设备可以为学生做毕业设计时提供可以直接操作,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的机会。 (3) 要有适当的难度和深度。举例说我们选择“旋转超声主轴振动系统研制”课题时,考虑到该课题涉及了声学,机械振动学,电力电子学,数电,模电等多个领域,涉及的知识面较广,设计工作量较大,有一定的深度,学生可以通过综合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充分的锻炼,但是考虑到本课题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毕业设计工作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完成任务或做出阶段性结果,我们安排了两个同学参加,在掌握总体设计思路的基础上,分别进行硬件结构设计、驱动电路等不同部分的,有侧重点地进行研究,经过分工合作,完成了整个课题的设计任务,效果良好。 3 落实开题环节 为提高毕业论文设计教学质量和探索出适用于毕业论文设计全环节教学质量监控的方法,可借鉴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中新增开题环节,以强化学生包括查阅文献资料广泛获取信息,提出问题、拟定实验研究方案和设计方案,科学实验与测试,数据整理与分析,撰写实验论文,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述等能力在内的基本创新能力。 (1)开题环节的必要性。开题的意义在于完善论文设计方案,使论文设计方案更加系统化,收集信息,听取各方意见,明确思路以坚定论文设计者的信心。一般说来,将思考的东西正式地讲出来和写出来,会比原来所思考的更有升华的意味,因为从“思”到“说”和“写”,其间加入了逻辑的创造过程。通过撰写开题报告,要求学生讲清题目的来龙去脉,从而使学生明确毕业设计课题的目的和要求,对题目有更深刻理解与认识,会使原来的论文设计思路更加完善和系统,对自己的工作做到“胸有成竹”,减少盲目性,避免出现不知从何处入手的尴尬局面。 (2)开题环节的组织 在开题会之前,每个学生按规范书写了开题报告。学生持经指导老师签字同意的选题报告书、任务书及其它相关资料上台汇报选题的目标和意义、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和方法、工作基础、预期成果和工作计划等内容10分钟。评审小组根据学生自述和选题报告书及其它文本内容,对学生论文设计是否达到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完成论文设计的可行性进行考核,并对论文设计广度、深度、贴切度、重点和难点等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4 保证毕业设计答辩的质量 答辩是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全面检查和评估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重要手段。严格的答辩将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促进学生认真做好毕业设计(论文) 。学院可根据本院及所属各系的具体情况成立若干答辩分委会,分委会下辖若干个答辩小组。分委会主任和答辩小组组长均由副高职称以上教师担任。答辩前应认真审查学生的答辩资格,毕业设计(论文)应由除指导教师外的答辩小组1名以上教师认真评阅,写出评阅意见与评分,评分不及格者不得参加答辩。凡毕业设计(论文)拟评“优秀”的学生,都必须参加各系答辩分委会组织的集中答辩。对毕业设计平时不认真、小组答辩成绩较差的学生,由相关分委会组织复答辩后视情况决定是否给予通过。答辩时间应控制在学生汇报15-20分钟,教师提问20分钟为宜。毕业设计成绩评定必须坚持标准,严格要求。“优秀”的比例应严格控制在本专业参加答辩总人数的20%以内,优良比例应严格控制在60%以内。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除了本身的学术水平、应用价值 外,还应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在工作中查阅处理信息和应用各种工具的能力、撰定科研报告和表达交流的能力以及在工作中的团队协作能力等。答辩委员会要办事公正,治学严谨,严把质量关,对毕业设计(论文)达不到教学要求的,决不姑息。 5 结论 搞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重要的是要做到“五个到位”,即认识到位、经费投入到位、指导教师到位、学生到位和管理工作到位。另外,科学选题,严把选题关是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前提;认真做好毕业设计开题工作是毕业设计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消除学生毕业前的各种干扰,专心做好毕业设计,是本阶段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严格的答辩将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促进学生认真做好毕业设计(论文)。 作者简介:唐勇军(1975.10),男,湖南邵阳人,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讲师,工学博士。 本科毕业论文:国贸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及对策 摘要: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有助于培养能满足中国外贸转型升级需求的外贸人才。因此,分析国贸本科毕业论文常见的质量问题,探讨造成这些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四条建议。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国际贸易;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对策 在国内商务成本上升和国际需求不旺的双重制约下,中国外贸正遭遇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大挑战,亟待转型升级。外贸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高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质量迫在眉睫。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是国贸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独立思考品质,以及增强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有关国际贸易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质量下滑乃至沦为“鸡肋”的论调甚嚣尘上,一些失望之极的教师甚至建议取消毕业论文。本文认为,取消本科毕业论文会导致本科生失去培养自身能力的宝贵机会,恐为不妥;我们应该着眼于改进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以使其达到提升学生素质的预期目标。本文拟阐述国贸本科毕业论文常见的质量问题并分析造成这些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提高论文质量的解决方案。 一、常见的质量问题 1.选题不当。选题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刘国华和张伟东,2014;田洪和陈绍友,2014)。选题直接决定了论文的价值和写作效率。选题的本质是提出有价值的、有趣的研究问题。然而,不少学生因为忽视论文选题的重要性或者是因为缺乏“问题意识”(张煜,2011)而出现盲目确定题目的现象。论文选题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选题陈旧。全球经贸环境日新月异,国内政策导向也时有调整,这为国际贸易研究提供了许多鲜活的话题。但是,一些学生对经贸实践的最新变化知之甚少,以至于他们选题时高度依赖教科书,选择了一些老生常谈的话题,譬如绿色贸易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反倾销等。我们认为,除非有新的切入点、新的研究方法或者他人未能提供的富有启示意义的经验证据,这类陈旧的课题都不应作为选题对象。这是因为陈旧的话题不仅无法引起教师甚至学生本人的兴趣,而且容易使得写作陷入低水平重复、缺乏研究价值的困境之中。第二,选题过大。有些学生的选题过于宽泛,涵盖面过广。他们误认为选题越大,写作难度就越低,而且论文越有价值,殊不知实际情况恰恰相反。例如,有学生以“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问题研究”为题。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宏观政策、进入模式和风险控制等多项课题,我们是绝对不可能在一篇本科毕业论文中把这个宏大的议题讲清楚的。第三,选题过难。部分学生在选题时没有充分考虑到自身的理论功底和对研究方法掌握程度,一味地去选择吸引眼球但很难写的问题去研究。譬如,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出现了较长时间的单向升值,在这种情况下各界都非常关注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出口的影响。于是,一些学生在毕业论文中就专门研究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影响。这个话题虽然有重大意义,但它显然超出了本科生的写作能力。第四,选题偏离专业领域。少数同学出于个人兴趣的考虑去研究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无直接关系的问题,从而脱离了专业培养目标。2.论证不充分。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和过程。论证的展开就是显示作者的思路有无逻辑性的过程。学生们在论证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第一,一些关键论点缺乏来自文献或数据或案例的有力支撑,表现为:论据与论点无关或相关性不强、堆砌资料、数据陈旧、论据本身不可靠。第二,违反形式逻辑,表现为分类错误、层次不清、结构紊乱等问题。3.不符合基本的学术规范。本科毕业论文虽不要求公开发表,但它作为学术成果必须满足学术规范的要求。本科生毕业论文在学术规范方面的常见问题包括:第一,论文写作东拼西凑,大段复制粘贴他人论文(王丽娟,2010),导致重复率过高甚至涉嫌抄袭。第二,引用不规范,突出体现为照搬他人观点而不做必要的说明。 二、导致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1.学生角度。学生是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当然主体(田洪和陈绍友,2014)。学生写作态度不端正、科研素养及写作能力欠缺是导致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欠佳的直接原因。首先,思想上不够重视。在现行体制下,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高低对学生就业、攻读研究生均无影响(逄玉媚,2009),甚至也不影响学生毕业。鉴于此,很多学生不愿意在本科论文的写作上投入足够的精力,敷衍和拖沓现象屡见不鲜。其次,学生普遍缺乏“问题意识”。他们习惯了“填鸭式”教学,倾向于接受知识的灌输而缺乏探索意识。在选题过程中,有些学生确定的选题毫无新意,有些学生只是被动地等待教师提供的议题,还有些学生在几乎不经思考的情况下向教师报送若干选题让教师做“选择题”。最后,科研基本素质不过关。我国高等教育在形式上已经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柯颖,2008),这导致不少原本不符合相应升学资格的学生被高校录取,客观上降低了生源质量。不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存在欠缺,并且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和计量经济学知识,这导致他们在论文写作时往往是有心无力。2.教师角度。由于本科生都是第一次写毕业论文,他们对论文写作流程、技巧及注意事项知之甚少,所以他们离不开教师的悉心指导,故而教师构成本科毕业论文的“应然主体”(田洪和陈绍友,2014)。但是,指导教师的主体地位常常未能有效发挥,这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其一,师资匮乏(乔军和孟庆玲,2011)。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全国各高校纷纷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目前设有该专业的高校已有600所左右。扩招导致教师所指导的学生人数增加了,某些学校的教师每年人均指导学生数多达20—30人。并且,教师还承担着其他繁重的教学任务以及艰巨的科研任务,这使得他们难以抽出精力对本科生进行深入、有很强针对性的指导。其二,少数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强(邵维加和黄建荣,2010)。有些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本科毕业论文对学生培养能力的重要意义(王保国,2013),不能在选题到论文答辩的各个环节中对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其三,极少数教师存在能力不足问题。有些教师学历和职称偏低且长期不从事科研工作,因此他们不仅缺乏选题的方向感,而且没有必要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储备。在这种情况下,要学生写出高质量论文也就如天方夜谭。3.教学管理角度。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是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的重要保障(王保国,2013),然而大多数学校对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管理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点。一是对本科生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亟待完善。优秀本科论文的作者得不到充分的物质和精神激励,而论文写得不好的学生也不会受到诸如延期毕业之类的惩罚。二是针对教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教师所指导学生的论文写作质量、在指导过程中能否尽职尽责,这些因素都影响不到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更不会影响到教师的物质报酬。三是部分院校过于强调过程控制。它们引入了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平台系统,对论文写作的每个环节都机械地设置时间节点。这种做法是基于错误的假设前提,即假定论文构思和写作可以像产品生产过程一样精确地控制时间和流程;并且这种做法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灵活安排时间的实际需要。因此,它不仅损害了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性,而且导致论文写作方式的僵化。 三、提高论文质量的对策 1.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本科毕业论文实质上是对本科阶段所学知识的综合性考试(刘宝欣,2007),因此我们必须从本科教育全过程来考虑,通过各个阶段课程的有机设计和科研项目的历练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首先,合理设计有关课程,并提高课程要求。我们不仅要通过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跨国公司经营管理等课程的教学来增强学生的理论储备,而且要突出计量经济学理论及其配套软件的重要性。其次,开设专题讲座,让学生能接触到最新的理论动态和实践动态。再次,提高学生的文献检索和数据收集能力。不仅要教会学生通过中国期刊网、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Ebsco等数据库来查阅理论文献,而且要传授给学生查询国际组织(如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贸发会议)以及各国各地政府统计数据的方法。最后,为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创造机会。要鼓励学生自主申报创新创业类课题,支持他们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对接,为学生发表优秀成果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2.确立科学的论文质量评价标准。很多学校都采用了由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教师的“三方”评价体系,但评价指标体系比较粗略,以至于教师主要靠印象主观地给出分数。为避免这一状况,我们需要引入更加规范、可操作性强的论文评价标准。论文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应包含一级指标,还应包含若干二级指标(时伟,2010)。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指导教师应具备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在教师工作负荷许可的情况下,应尽可能设置关于指导教师的甄选标准。责任心不强、科研能力薄弱的教师不应被选为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并且指导教师队伍要进行动态调整。另外,学校和院系要注重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鼓励并支持教师接受理论和方法的培训,资助教师参加高水平的国际贸易学术会议。4.强化对学生的激励和约束。在激励机制方面,可行的做法包括:给优秀毕业论文的作者颁发荣誉证书,在条件相近的情况下优先授予他们“优秀毕业生”称号,并且支持优秀论文的公开发表。在约束机制方面,可考虑的做法包括:(1)质量差的论文在答辩前外审,外审不过关即取消答辩资格;(2)对于在第一轮答辩中评价差的论文,其作者要参加学院的2次答辩;(3)对于取得保研资格的同学,如其毕业论文成绩低于一定标准,则取消其保研资格。 作者:周俊 单位:苏州大学商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环境设计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困境与措施 摘要:该文针对校企合作模式下环境设计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高校教育模式与企业经营模式之间冲突的原因,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指导模式和质量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提出了毕业设计教学的改善措施,希望进一步扩大与企业的深层合作,探索艺术设计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新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校企合作;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措施 一、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发展 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是指通过学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合作来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模式。准确来说,它是一种利用学校、企业、政府部门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以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教学模式。校企合作模式起源于美国。20世纪初,辛辛那提大学的赫尔曼•施奈德首创合作教育。当时处于联合培养人才和建立科学研究实验室的阶段,而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出现在“二战”时期。出于战争的需要,美国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界和企业界科研的支持力度,许多高校进入军事研究领域。20世纪50年代后,国外对校企合作办学的研究已经很普遍,获得了大量的成果,实践上也成功地形成了适合本国、行之有效、特色不同的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工读交替”、新加坡的“教学工厂”等模式。如今,校企合作模式已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认可。我国的校企合作发展得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真正得到重视并且广泛开展。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高校的生存和发展面临新的挑战,这促使校企合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一时期,以校企合作为依托成长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如北大方正、清华同方、天大天财等,各地也兴起了高新科技园,企业与高校之间开展了密切、稳定的交流合作。当前,国内的校企合作研究主要集中在合作模式构建方面,如校企合作教学模式、跨学科合作模式、创新合作模式和具体专业合作模式等的构建,最常采用的合作方式是将企业的实际项目导入课堂教学、在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组织社会性质的行业比赛、聘请企业专家到高校兼职等,合作领域涉及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办学形式等。 二、校企合作毕业设计存在问题的根源 针对环境设计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设计教学,虽然国内一些高校采取了校企合作的模式,但校企双方缺乏更深层次的合作,仍处于浅、中度的合作阶段。调研发现,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学校“热”而企业“冷”的现象。究其原因,是由于高校的教育模式与企业的经营模式之间存在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双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偏差 校企双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偏差,是双方合作的难点所在。企业的经营往往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往往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放在第一位,可以不依赖高校的实习生而正常运营;而高校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合作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另外,校企合作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法规等的支持。因此,双方的合作往往缺乏坚实的基础,部分企业的参与积极性不高。此外,高校担负着为社会、企业培养人才的重任,而企业是学生就业的方向,但部分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设计院等机构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学术、轻应用”的倾向。这导致学生缺乏对实践能力培养的关注,设计项目质量不高,大多“纸上谈兵”,难以付诸实践。加上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不可能一味迎合高校的教育模式而不顾市场效益,这就使合作中的高校往往是被动的。在此背景下,校企合作的毕业设计教育模式难以真正落到实处,这同时反映出高校为企业服务的能力是有限的。 2.双方合作的动机不足 很多中小企业(如设计公司)规模不大,接纳能力有限,难以接纳成批的高校学生实习。一些企业因为生存问题,在短期不能看到明显效益的情况下,往往缺乏与学校进行长期深度合作的热情和动力,主动寻求合作办学的企业更少。还有一些企业与高校合作,往往只是将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或者希望借助高校宣传自己。因此,校企双方合作的动机不足,缺乏合作的教育理念。 3.高校缺乏对师生参与企业实践的鼓励制度 我国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育的发展历史较短,专业教师大多较为年轻,其中一部分是由应届硕士、博士毕业生直接转变来,“从学校到学校,从学生到老师”,缺少企业项目实践经验。由于部分高校教师和学生存在参与项目实践少、缺乏设计能力的问题,其在校企合作中难以为企业提供项目研发能力和实际设计、技术、策划等方面的服务,难以了解和适应企业的实际需求。调查发现,虽然高校对师生参与企业实践是支持的,但部分高校缺乏相应的激励政策和制度。这就使高校师生难以真正走进企业,也导致校企合作下的毕业设计在形式上具有单一性、参与度缺乏深层次性。以上因素导致校企合作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巨大优势与实际作用,没有真正体现校企合作的本意,使校企合作陷入了困境,合作的可持续性较差。随着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才能使校企合作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在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保证校企合作有效、可持续发展?对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三、改善措施 针对校企合作下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高校需要明确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深层合作,进行资源整合的探索与创新,提出符合校企合作模式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构建校企合作一体化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 1.明确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要使校企合作的毕业设计教学真正发挥作用,首要问题是根据社会行业的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明确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必须由校企双方共同完成。企业、设计公司的意见和建议是行业动向最直接的反映。高校需要充分发挥合作企业的社会角色作用,参考行业人才标准,在与企业的交流中确定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专业的发展和服务方向,即将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针对校企合作的毕业设计教学,以构建实践性教学环节与学生就业相结合的毕业设计一体化模式作为教学目标,通过对毕业设计的选题、实施流程、技术规范和考核标准做出具体规定,综合提高毕业生的设计实践能力与工程意识,使毕业生的应用能力达到工程需求,解决教学与社会要求脱节的问题。 2.推行“双导师制”的毕业设计指导模式 指导教师队伍是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关键。环境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可以借鉴一些西方高校的教学模式,依托高校与合作企业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实行校企联合的“双导师制”指导模式,明确高校和企业指导教师的责任与职能。在毕业设计的指导过程中,以学生创作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目标,加强高校和企业间的多元共商、信息反馈机制,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的不同教学环境和资源,发挥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实现高校与企业在科学研究领域的资源共享、知识结构优势互补。校内指导教师作为学生毕业设计的第一责任人,应该与学生建立长期的联系与交流,主要负责指导学生撰写学位论文、与合作企业进行专业沟通、解决在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在毕业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定期检查学生的毕业设计进展情况等方面的工作,保证学生的毕业设计能够按时完成;企业指导教师主要负责解决学生在工程设计项目实践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并协助校内指导教师完成毕业设计成绩的评定工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服务意识。 3.构建校企一体化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 毕业设计成绩的评定,是毕业设计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全面检查和评估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手段。目前,高校对毕业设计质量的评价仍是以校内专业教师的评价为主,设计公司、企业的设计师参与的社会评价较少,评价系统的开放性不够;另外,以往的文科或理工科的毕业论文评价标准主要是任务评价、成果评价模式,缺少过程性评价,难以适用于环境设计专业以真实设计项目为表现形式的实践。因此,校企合作一体化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需要建立科学、规范、严格的答辩程序和评价标准,由校企导师共同参与评价学生的毕业设计,保证毕业设计成绩的公正性与科学性。答辩环节的具体方案是,聘请校外合作企业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专家为答辩委员会成员,与校内指导教师共同组成答辩委员会,并由校内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答辩主席。同时,要求指导教师遵循“回避制”原则,即不参加自己所指导学生的答辩工作。对于毕业设计成绩的评定,实施过程性考核,按照学生的设计方案、实物模型、设计报告进行考核。在答辩过程中,企业可以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专业设计交流。结语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是当前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热点之一,不仅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对企业的人才引进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校企双方开展产、学、研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当前的困境,高校需要整合校企双方资源,不断探索与创新,充分调动企业的合作积极性,寻求更深层次的合作。注: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校企合作的环境设计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编号:GS[2016]GHB1272)。 作者:王鑫 单位:兰州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医学检验本科毕业生就业分析 1.1整体就业情况 昆明医科大学2009-2014届医学检验专业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共316人,这六届毕业生年终就业率(截止到毕业当年12月31日)整体呈上升趋势,虽高中有降,但2011-2014届四年来均维持在一个较高就业率水平,特别是2013、2014两年,在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的情况下,就业率仍然实现了增长,但本专业未来几年将要毕业的本科生人数还在持续增加,毕业生将会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 1.2就业单位层级流向分析 近年来绝大部分的毕业生就业单位集中在省、市、县级医疗系统,但乡镇医疗系统就业比例几乎为零(除2013届1人外),就业单位与专业较为对口,且大部分集中在主要的医疗卫生机构。这一方面说明了检验专业近几年就业形势较好,并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昆明医科大学毕业学生对云南省社会医疗卫生事业的贡献作用。但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昆明医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说明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值普遍居高,大量的学生仍然以条件较好的省市级医疗机构为主要就业方向。另外,据笔者调查了解,每一届毕业生中都有很大一部分毕业生来自于县乡级地区(约占总人数的50%以上),但毕业生最终到县乡级医疗机构工作的仅占总人数的25%左右。大部分来自于县乡级地区的学生毕业后都不愿意再回到县乡地区工作,这其中除了抱着“跳农门”的心理之外,还有不少人认为城镇差别较大,条件较为艰苦,职业前景不佳等原因,这就增大了引导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难度。 1.3就业岗位类型流向分析 检验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类型分布情况见表2。如表中所示,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医院检验科。2009-2014届,在医院检验科就业的学生比率总体呈稳步上升的态势,特别是2014届,在毕业学生总数大幅升高的情况下,在医院检验科(包括临床实验室、输血科)就业的人数比率还是呈现了增长,说明检验专业学生由于专业性较强,对口就业仍是最主要的就业方式。另外,其他对口岗位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心血站、试剂公司等也是本专业学生就业的对口岗位,有一定比例的就业率,但所占比例均不高,几乎都在7%以下,而其他类型的岗位就业率就更低。这说明,近几年检验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类型较为固定,就业方向单一,就业面相对较窄。这可能是由于学生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在就业时,主要选择医院和医疗机构就业,较少关注包括医疗器械公司、试剂公司、企业、厂矿等机构的检验技术工作等就业岗位,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工作岗位需求与毕业生择业方向的矛盾,导致毕业生就业面狭窄,竞争激烈。 2应对和解决就业问题的方法探讨 2.1合理控制招生数量 伴随全国范围内其他本科医学院校增办、扩招检验专业的现状,检验专业本科生的数量在逐年攀升,检验专业毕业生将会大量涌入社会。然而曾经作为检验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主要对口单位的各大、中型医院检验科,由于近年来大量招收本科毕业生,岗位需求将逐渐接近饱和,加之医院为了提高人才队伍素质和专业水平,更多地将目光投向了硕士生和博士生,对本科毕业生的需求将大大减少,这无疑增加了检验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就业形势将会越来越严峻。如果高校盲目扩大招生规模与数量,将可能导致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危险。因此,学校要把控制招生规模与促进学生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合理控制检验专业的招生数量,防止盲目扩招,使学校的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 2.2加强毕业生就业政策与形势教育,引导基层就业 学校要继续加强国家有关就业政策与形势的宣传教育工作,使毕业生掌握国家政策和了解当前就业形势。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存在4个突出问题,其中一点是结构和分布尚不合理,人员分布的城乡、区域差别明显。而与此同时国家却在大力发展基层卫生服务事业,县级、乡镇医疗机构建设越来越被重视,县级及以下医院对检验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将会影响今后医学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也将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昆明医科大学近3届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人数占到当年毕业生总人数的40%以上,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与此同时检验专业近6届毕业生中到基层就业的人数却几乎为零,这更加说明了对于检验专业基层就业将具有更大的空间和机会。因此检验专业要鼓励学生认清形势,引导他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更多地转向基层就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2.3帮助毕业生转变传统就业观念 学校要帮助毕业生克服传统观念的束缚,打破毕业生就业一次定终身的老观念,打破医学检验专业只进医疗系统工作的落后思想,要教育学生扩大就业目标,开阔就业视野,以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和医疗水平条件的提高,医学检验专业的就业面也逐步拓宽。一些医疗试剂公司、医疗器械公司、教学单位、科研单位、生物技术公司以及第三方检验机构的出现和业务范围、规模的不断扩大,直接增加了它们对医学检验专业人才的需求。客观上来说,这对检验专业毕业生就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都可以成为检验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目标,医学检验毕业生在这些单位也同样可以有较好的发展空间与机会。 2.4搭建检验专业良好的就业教育平台 学校要努力为毕业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就业教育平台,通过增强与医疗部门、医药公司以及新兴出现的检验专业对口就业单位的联系和交流,给毕业生提供更多及时、准确的就业信息,同时也为毕业生提供了解这些新兴对口就业岗位的机会,从而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思路。同时,就业平台要通过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就业教育活动,如就业知识主题讲座、技能培训、成功典型经验实践指导、模拟招聘和面试经验交流等一系列专题活动,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就业教育的整体作用,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此外,就业教育平台中还要注重引导毕业生锻炼各种能力,包括适应能力、耐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及积极心态等,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总之,通过搭建这样一个就业教育平台,要调整毕业生的就业观和期望值,拓宽他们的就业思路,减轻他们的就业心理压力,最终提高毕业生就业的能力和竞争力,使之与社会协调同步发展。 3结语 总之,随着检验专业本科毕业人数逐年增加,各大医院检验人才日益饱和,而学生就业观念仍然落后、就业面狭窄,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在严峻的现实状况下,更需要认清形势,合理的限制招生数量,积极关注和宣传国家最新政策,不仅鼓励优秀毕业生面向大、中型医院就业,还要鼓励更多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同时要引导学生端正就业心态,拓宽就业思路,积极帮助学生提高人文素质、专业技能,提升学生自身综合就业竞争力,从而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作者:马润 王玉明 陈孝红 杨雪涛 王家平 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实验室管理探究 1毕业论文实验室现状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学院实验室结合专业方向,将实验室分成两部分,一是教学型实验室,包括食品微生物实验室、食品分析实验室和食品工程实验室,主要承担本科实验教学、大学生创新实验及大学生挑战者杯等任务;二是科研型实验室,包括水产品贮藏与加工研究室、水产品质量与安全研究室、亚热带特色农产品贮藏与加工研究室、海洋药物研究室和两个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与安全重点实验室、水产品深加工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主要承担教师和研究生的科研实验任务。每年,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两个专业方向,共计10个班,约350人的毕业实验都是由这两部分实验室承担,又尤其是教学型实验室为主,基本上60%~70%的毕业生论文实验都安排在这部分实验室。因为这些教学型实验室首先是要完成大量而繁重的教学任务,同时还要兼顾科研实验任务,这给毕业生做论文实验带了较大压力,加之学生对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仪器设备操作使用、维护及注意事项不太了解,而且在实验过程中部分教师和学生对毕业论文实验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期间又缺乏有效的指导机制和监督机制,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研究活动的随意性增加。举个简单例子来说,学生毕业实验结束,剩余的实验原料、试剂药品,经常是未妥善处理,往往还放在实验室的试剂柜或药品柜中,还等着实验人员清除,这大大增加了实验室老师的管理工作量。而毕业论文实验的指导工作量仅仅归于指导教师本人,这无形中也会引发指导教师、学生与实验室老师三者之间的矛盾,从而影响毕业论文实验的正常开展,进而导致毕业论文质量不高,同时也影响了实验室正常管理工作。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以食品微生物室为实例,对毕业论文实验的管理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与想法,以加强对毕业论文的规范与管理。 2毕业论文实验管理建议 2.1进入实验室的培训 学生开展实验前,先将安排在食品微生物实验室的所有学生集中,针对这些学生进行集中培训。首先,让这些学生了解和学习学校及学院有关实验室的各项规章与制度,如《广东海洋大学实验室安全制度》,《广东海洋大学学生实验守则》,《广东海洋大学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与《广东海洋大学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制度》等,让学生明白怎样进入实验,进入实验室后该如何做,出了紧急情况如何处理及损坏仪器改如何赔偿等等。然后,实验室老师跟指导老师一起对这些学生进行实验室包括常规常用试剂的配制,基本仪器设备的使用,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等基础实验技能的培训。因为笔者管理的是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因此结合实际,对学生安排了菌种的接种,培养基的制备,实器材的包扎,高压灭菌锅使用,显微镜的使用和细菌染色方法(尤其是革兰氏染色法)等基础实验的培训,介绍了各种实验技能的操作方法及要点,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仪器设备的维护。之后让学生一个一个进行动手学习操作,纠正不规范及错误动作,让他们真正学会这些基本的实验技能。同时,让学生了解食品的各种表:微生物室管理登记表,如进出实验室登记表,仪器药品的领用表,仪器设备借用记录等等。做到有根有据,有章可循,让学生明白这些手续是如何办理与填写。此外,在培训会中还规定了实验室小组长,让其安排好每名毕业生实验固定的位置和柜子,安排每天实验室的值日,其他学生必须听从小组长安排,让学生参与到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来,以减轻实验老师的负担,还能锻炼学生的管理与自我约束能力。培训结束后,对这些进入食品微生物室的学生还要进行考核。考核分为笔试和仪器操作考试(辅以口述),成绩达95分者方可进入实验室开展毕业论文实验。经过培训与考核,学生就能安全有序,合理正确的开展实验了。 2.2实验过程的管理 经过进入实验室前的培训与考核,实验过程中的管理负担应该会相对少些。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按时按点到实验室,并做好考勤登记表。不能像以往散兵游勇似的,每天9点一拨人,10点一拨人,甚至是12点到实验室的。实验老师要时常抽查出勤表,了解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个人出勤少、在实验室露脸少的学生要督促并警告,而且要及时跟该生的指导老师汇报,让其指导老师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这样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实验出勤情况,另一方面可以规范实验室管理,树立实验室管理威信。针对个别学生因为实验安排需要的特殊情况(如做微生物的生长曲线是),提前申请,可以另行处理。针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时常需要借用药品试剂、仪器设备,实验老师规定每周几个固定的借用时间点,只能在这规定些时间点跟实验老师借用仪器设备。不能像以往那样,学生缺什么仪器,缺何种试剂,实验室老师像保姆似的,必须随时给准备好。这不仅耽误老师时间,也对学生也没有约束作用。规定好借用时间,也有利用督促学生安排好自己的实验进程。实验过程,需要使用到大型精密仪器设备,需提前预约好,如果预约好,又没按时使用的话,要口头警告,若是再犯此类错误,停止使用相关仪器设备一个月。如需要借用一些大型的仪器设备,或者是固定资产,而且使用时间较长的,指导老师需要提前跟实验室老师沟通协调,并做好借用登记。实验过程中,遇到实验理论或者技术问题,学生需及时跟指导老师联系沟通,实验室老师如有条件,也可协助解决。如果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任务的同时,毕业生需要开展毕业实验,实验室老师要妥善安排好毕业论文的实验场所。 2.3实验结束后的管理 学生毕业论文结束时,实验指导教师和实验室老师必须重视收尾工作,首先实验室老师要检查学生试剂药品、仪器设备的归还及完好情况,督促做好实验室的清洁卫生,督促学生填写好有关使用情况登记表,清洗实验过程所用玻璃器皿,清理实验所剩的实验样品、试剂药品,对于有毒有害试剂要回收统一处理,对于不按规定执行的学生,实验室老师要及时上报指导老师和学院,以阻止其答辩工作及其毕业离校事宜。其次,实验室老师应及时跟其指导老师汇报学生在实验室的工作情况,这将作为评价学生毕业论文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3结语 针对广东海洋大学食品学院实验现状,结合笔者所在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对本科论文实验室管理进行了上述探究,以其为实验室的毕业实验管理提供参考。因为加强对毕业论文的实验室管理与规范,不仅有利用促进学生毕业论文实验的开展,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也有利于实验教学任务的开展。这样也很好的解决了指导教师、学生与实验室老师人员三者之间的矛盾,十分有利于提高教学和教育质量,促进学院的发展。 作者:伍彬 叶日英 单位: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乡镇本科毕业企业管理论文 一、调查的目的与意义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企业要实现持续快速发展,就必须不断进行产品研发和科技创新,而支撑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企业员工素质。企业发展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对员工素质的要求也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这是社会经济发展大背景下企业发展的必然需求;现代企业发展必须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而企业制度如何能够得以贯彻落实,贯彻落实的效果如何,除了必要的企业体制机制来维系外,还是要靠员工的素质作为基础性保障。由此看来,现代企业员工素质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员工素质问题是现代企业实行以人为本规范化管理的必然要求。此次调查的目的是通过了解企业员工素质构成情况,认真分析员工素质对企业发展的潜在影响和适合企业发展的员工必备基本素质,并深入探讨员工素质与企业发展的相互关系。调查的意义在于在社会普遍倡导的低碳转型的经济发展形势下,企业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深入研究怎样建立一种适宜的企业管理体制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使得员工素质现状完全能够适应企业转型的基本要求,这对于企业实现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当前企业员工素质结构能否推动企业产业调整进行仔细调查和深入研究,是促进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调查的对象及范围 本次调查我们是以张家港市飞浪泵阀有限公司为目标,在公司管理人员和车间技术人员、车间普通员工中展开。具体调查对象拟定为企业高层一人,企业中层、普通员工按照实有数量20%的比例进行抽样调查。为了保证调查数据能够真实反映员工素质状况,我们将调查对象根据年龄、职务、学历、阅历等差异进行了细致划分,调查范围确定在企业办公室和车间两个区域。 三、调查的方法 调查分为询问和问卷调查两种方式,对企业基本情况我们采取询问企业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方法进行核实,询问方式在我们首先确定了调查问题的基础上来有针对性地进行咨询。对员工素质情况调查我们采取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所提出的这些问题都是围绕员工素质展开,选择与员工素质发展和提升有密切关系的问题。在统计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进行分析论证,进一步进行归纳总结,从提炼企业员工素质现状上,分析现代企业发展员工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深入思考员工素质与企业发展的相互关系并提出具体的建议和对策。 四、调查对象概况及调查内容 为了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学历和工作阅历的员工有个全面细致地调查,我们将调查对象和调查范围尽量扩大,并抽查具有代表性的来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涵盖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车间员工,年龄在20岁——55岁之间,学历包括初中以上的本科、专科和高中毕业生。工作经历在2年——20年不等。调查内容不但包括企业生产规模、员工结构构成、生产技术情况、生产设备使用状况和产品研发等项内容,同时也包括对公司发展目标、企业文化、生产环境的看法和对自身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工作态度、工作精神等方面的评价。 五、调查分析 企业情况概述:经对企业管理者和各部门相关负责人进行调查,了解到企业大致情况是,飞浪泵阀有限公司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1.3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000万元,现有员工202人,中层干部6人,后勤人员(包括车间主任在内24人),本科毕业职工3人,大专毕业职工15人,专业技术人员30名。中层干部年收入在5万左右,职工年收入在3-4万左右。企业已经建立了完整的计算机管理网络和质量保证体系,对材料配有齐全的检测设备,水力性能配有国家B级电脑测试台,具有年生产2000台泵,各种材质合金钢铸件1500吨的生产能力。是国内技术先进、设备齐全的化工耐腐蚀泵各种耐腐蚀合金铸件专业生产企业,企业通过ISO9001:2000认证,合金材料通过德国莱茵公司PED、AD2000认证。发放问卷情况:经对企业人员的组成结构分析,我们调查了企业高层管理人员1人,中层管理人员2人和员工39人,其中包括大专以上学历者4人,技术人员6人。发放调查问卷45份,收回42份,有效调查问卷42份。调查结果综述:经飞浪泵阀有限公司员工素质调查统计结果分析,企业员工对企业了解上比较片面,对企业发展目标的了解只局限于管理人员,有83%的员工不知道企业目标和发展方向,近40%的员工对企业文化没有认识,对企业信誉和外部形象普遍认同,认为很好或较好的员工达到72%。员工对企业生产管理环境的评价存在较大差异,合理化建议采纳情况有40%的员工认为较差,对上下级沟通情况普遍认为一般或较好,工作精神和适应企业心理上绝大部分员工认为很好。员工对自身评价上74%觉得工作上没有明确目标或计划,普遍认为要向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认为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够适应企业目前所需,半数以上员工没有具体提升自身素质的规划。对于员工素质和企业发展关系的认识上,对企业评优活动参与度不高,普遍认为员工素质对企业发展的适应性一般,88%的员工认为企业对员工素质的专业化培训程度较差。调查结果分析:经对以上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目前企业发展与员工素质提升之间的矛盾和问题。首先是思想教育弱化导致员工对提高素质的意识不高。从员工对企业情况的了解来看,只是通过企业所表现的外部形象上加以直观的判断,只对企业形象有了概括性地了解,对于企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只有极少数中高层管理人员知道,可见企业文化宣传和员工思想教育没有与企业发展现状同步,因此导致员工在个人目标规划和服务企业发展大局上缺乏计划性,没有确定自身素质提高的长远目标和方向,进而对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不强。其次是培训机制欠缺导致员工对提高素质的途径狭窄。企业由于一味地注重生产和效益,对员工素质培训不够重视,缺乏必要的教育培训体制机制的支撑。因此,绝大多数的员工认为企业没有为员工提供素质培训和教育的平台,没有接受素质培训所必须的机会和过程,这样在日复一日的生产工作中,根本没有持续提高素质的时间和条件。 六、对策及建议 要想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持续提高员工素质是十分必要的。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产业优化升级的现代企业,在员工素质的要求上逐渐向专业化和复合型人才上发展。员工的专业能力固然重要,但综合分析现代企业用工现状,现代企业员工要想适应这种发展需求,必须具备这样几点基本素质。 1.思想素质。 衡量员工素质多从“德能勤绩”上进行综合考核,将思想品德指标列在首位,这是每一个企业评价员工的基本要素。俗话说“先做人、后做事”,只有首先学会如何为人处事,才能够真正融入企业团队、融入到企业大家庭中来。才能够形成企业生产合力,营造出和谐的企业生产经营氛围。员工的思想素质直接决定了员工能否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高度的使命感,而这种责任心和使命感则是推动企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精神动力和文化内涵。思想决定行动,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员工才能够在思想意识的支配下严格遵守企业规章制度、按时保质完成本职工作,齐心合力维护企业经营利益,进而推动企业的不断发展。 2.专业素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尤其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只有具备充足的专业力量,才能够不断研发新的产品来满足客户需求,在抢占市场份额中获得经济效益,完成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过程。员工的专业素质也是保障企业产品质量、打造企业品牌和树立企业市场形象的重要武器。现代企业要实现长足经营和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并拥有一支专业化的员工队伍。无论是在企业管理、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和战略经营上,都要有相关的专业人员作为支撑。企业管理人员应具备企业管理专业的素质,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应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这样才能及时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难题,保障企业有序经营和持续发展。反之,如果不具备企业运营所需的专业素质,势必会导致劳动生产率低、产品质量差、生产设备利用率低、高耗而事故频发等影响生产经营的不利因素。 3.创新素质。 创新是现代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手段和策略,现代企业需要员工必须具备创新素质。因为只有具备这种敢作敢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才能够实现企业管理、技术革新、生产设备、产品升级等不断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才能使得企业在自主经营和引进高科技上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更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稳步攀升。创新不同于蛮干,它是在理智思索前提下的大胆探索,具备了这种素质,才能够使得员工从自身上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调整方向,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继而实现自身的突破。创新精神在现代企业竞争中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在大胆开拓中抢占先机、把握时机,才能使企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现代企业管理倡导“以人为本”,人才是促动企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根本,而人的根本说到底就是素质问题。由此看来,员工素质就是企业发展的根本,而企业发展又会反过来促动员工素质的提高。员工素质与企业发展是互为前提,相辅相成的,没有员工素质作为前提的企业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没有企业发展作为前提的员工素质便是无本之末。 七、四项员工素质提升和人才开发原则 1.广开门路纳才。 企业要积极走进各类高级人才市场和高等院校参加各种人才对话招聘活动,通过签订育才、引才协议,解决了企业发展的人才储备问题。同时通过经济合作、设立人才网站等多种渠道招引人才。 2.多元培训育才。 要建立并完善企业三级培训管理体系,建立起岗前培训、在职培训、脱产培训与自我开发于一体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开发系统,采取各种人才开发方式组建内部培训机构,为技能人才的成长、成才、成功提供全方位服务。同时要充分利用高校师资培育企业人才,为人才的培养搭建起广阔的平台。 3.营造环境留才。 要深入推行“以感情、事业、待遇、文化留人”的留才策略,通过领导定期慰问、建立职工之家、办好员工食堂、组织周末活动及文娱大奖赛、文体比赛等,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做到以感情留人;帮助员工设计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并付诸实施,使人才有一种事业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从而产生一种“企业兴我荣,企业衰我耻”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做到以事业留人;不断改革薪酬制度,实行带薪休假,推行全员参保,解除人才的“后顾之忧”,做到以待遇留人;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做到以文化留人。 4.完善机制用才。 要坚持“贤者居上,智者居侧,能者居中,功者居前”的用人原则,建立起“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机构能设能撤,收入能高能低”的“四能”用人机制。通过为员工设计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结合绩效考评、教育培训、轮岗锻炼等制度的实施,创造出一种良好的用才环境和良性的竞争激励机制。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和人才培养与使用体系。通过这样的企业人才开发战略,走出员工素质和企业发展实现互补双赢的创新经营之路。现代企业发展与员工素质提升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企业发展需要不断提高员工素质来增加活力和动力,而员工素质更需要企业发展作为后盾和支撑。 本科毕业论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一、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取得的成就 (一)旅游管理专业论文指导教师队伍不断扩大,素质不断提高以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旅游系旅游管理专业为例,2001年指导本科毕业论文时,共有专业指导教师11人,指导教师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6人。而到2013年,共有专业指导教师14人,指导教师中教授有2人,副教授6人,讲师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4人。此外,还从学院地理系、教师教育系等聘请相关教师参与毕业论文的指导。指导教师队伍不断扩大,职称、学历不断提升。 (二)旅游管理专业论文选题逐渐向细致化、具体化转变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所涉及的学科范围广,理论知识基础宽且实践性强,所以,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进行毕业论文选题时范围相对较宽,增加了选题的难度,导致学生选题出现空泛的问题。如“我国旅行社人力资源的现状与对策”、“中国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等。从2002年开始至今,从各届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来看,已逐步向细致化、具体化转变,多以中国、云南的某一县市、某一区域的区域旅游开发、旅游产品开发,抑或某一酒店某一类型服务项目的开发,抑或某一旅行社产品营销策略、人力资源现状等进行探讨研究。 (三)旅游管理专业论文指导工作已实现了从重结果向重过程的转变论文指导工作从第七学期学生教育实习回来后的11月初开始直至第八学期的5月中下旬,历时6个月的时间中,对学生毕业论文召开专门的动员大会,交代毕业论文撰写工作中的整个流程、具体要求、注意事项并分旅行社管理、区域规划与开发、酒店管理三个方向要求学生报名,按照学生报名情况进行分组并安排指导教师,各指导教师按计划进行各组开题,要求学生提交开题报告、论文研究综述,之后再进行论文撰写及一、二、三稿的修改工作,同时学生还要对指导教师论文每一稿的修改意见进行整理记录,提交论文指导记录表。论文指导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按程序环环相扣,如果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后面的工作将无法顺利进行,这种论文指导工作重心的转变,也说明了论文指导工作正逐步迈向规范化。 二、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面临的困境 (一)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与就业、考研、出国的冲突统计数据表明,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在逐年增加,2006~2009年,高校毕业生分别为413万人、495万人、559万人、611万人,而就业率分别为77%、70%、68%、68%;2010年高校毕业生增至630万人。扩招与就业的双重压力使大部分学生奔忙于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出国等,无法专心致志地完成或更好地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 (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完成时间仓促毕业论文的撰写一般安排在大四下学期,从学生参加各种专业实习、教育实习(师范类学生)等返校后仅6个月或8个月时间,在仅有的这几个月时间里,学生既要确定选题又要参与一系列的实证调研、收集文献、撰写等工作,时间非常紧迫,加之找工作、考研等,论文质量往往不尽人意。有的学生为节省时间,干脆省略了实地调研的环节,使论文空泛、缺乏论证数据。有的学生甚至从网络或其他途径大篇幅抄袭他人论文,学校对此虽三令五申并采取将学生毕业论文上网、学术不端检测等手段,但抄袭现象仍屡禁不止。 (三)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指导资金不足资金不足是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指导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毕业论文的指导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但教师除了论文指导费用外,没有其他经费的支持。学生为撰写论文的实地调研、实习等经费也十分有限。 (四)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水平层次参差不齐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入学门槛的降低,大学已由以往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截至2009年底,我国高校在校生为2900余万人,居世界第一。旅游管理专业由于是面向全国招生,招收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学生间本身在学习水平方面就存在较大的差异,加之学习态度和对自身要求的不同,使得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把握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一、二稿就可通过,有的却需要五、六稿甚至更多。此外,学生对毕业论文的认识也存在一定偏差,排除时间的仓促外,有的学生虽已找到了工作,但考虑到毕业论文并未对今后的工作产生直接影响,依然不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完成论文撰写。 (五)部分教师缺乏责任心在高校论文指导教师学历、职称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增强的同时,仍有部分教师由于主客观原因不能高度重视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出现学生找不到教师或教师不能及时修改学生提交的论文;论文选题不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论文缺乏新意、条理不清、论证不充分等论文质量问题。 (六)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在整个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学校虽让指导教师通过网络完成论文选题、开题、答辩等的审核工作,但这些做法流于形式,除了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外并未产生真正监督的作用。另外,在奖惩机制方面,除对为数较少的优秀论文进行奖励外,对出现质量问题的论文却没有明确的惩罚措施。这在某种意义上也严重挫伤了那些责任心强,认真指导论文教师的积极性。 三、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改革的措施 (一)调整毕业论文工作时间将毕业论文撰写时间调整至大四上学期,在大三时就确定论文研究方向,明确指导教师,布置科研任务、阅读材料,大四下学期学生便可专心进行实证调研、收集资料数据,有充足的时间准备论文的撰写,也能与指导教师进行充分沟通、交流,有利于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同时也能减少大四下学期中论文撰写与就业、考研的冲突。 (二)设置“本科毕业论文专项基金”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的增加,教师指导论文的学生人数也有增无减,一个教师指导8~10个学生已是家常便饭。通过学校和学院共同承担的方式,可设置一个“本科毕业论文专项基金”,根据教师指导工作量给予相应的报酬。同时也可增加学生论文调研、实习中的经费。 (三)加强学生监管、提高学生专业素质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质量提高的关键在于从思想上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的认识,除毕业论文动员大会教育学生重视毕业论文、了解毕业论文外,还应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增加“论文指导”之类的课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论文写作的能力。与此同时,指导教师也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让所指导的学生参与到自己的科研项目中,为学生提供科研训练的机会。 (四)加强对指导教师的监督检查学校以及学院各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方面的教育,为教师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提供条件。对论文指导工作的监督必须实现具体化、量化管理,如修改次数、与学生见面次数等都必须有具体的标准和要求。 (五)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借鉴研究生的教学模式实行“导师负责制”,从大三开始组织学生确定专业研究方向,明确指导教师,由指导教师通过与学生的面对面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其进行研究课题的选择,布置调研任务、推荐阅读材料,到大四上学期,对学生论文的撰写进行具体指导。学院负责本科论文工作的领导、应对教师完成的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在奖惩机制方面,除了评选学生优秀论文并给予奖励之外,还应对指导优秀论文的教师、指导学生论文整体水平较高的教师给予奖励。而对缺乏责任心、指导的多数学生论文存在质量问题的教师予以惩罚。此外,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还可结合专业特点,突出其实践性强的特征,采取多样化形式。如某旅行社旅游产品营销方案、某区域旅游规划方案、旅游专业相关调研报告等均可作为毕业论文的形式。总之,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作为教学实践中的重要环节需要改革,只有通过改革,才能提高对本科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才能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管理机制,切实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水平乃至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 作者:张丹宇 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促进安全工程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举措 一、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存在的问题 1.师资力量不足 自1999年大规模扩招后,我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大部分地区的高考录取率超过了80%,一些地区的本科录取率超过了40%,甚至更高。但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高校扩招的步伐,存在生师比过高、缺乏大师、教师来源单一且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这在一些省属本科院校的新办专业上表现的尤为突出。比如南华大学的安全工程专业,2004年开始正式招生,到目前为止全职专业教师才有10人,而安全工程系每年有毕业生120人左右,因此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任务繁重。此外,大部分教师都承担了一定的科研任务或者在职攻读学位,造成指导教师相对投入时间和精力不足,指导深度不够,这在客观上也影响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2.学生认识不足 当前大学校园学生的学习风气普遍下滑,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加之受社会上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和片面追求利益、不尊重人才和知识的不良风气的影响,意志不坚定的大学生学习热情下降,这在毕业班的学生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如有的学生已经签了就业协议,认为所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与将来从事的职业关系不大;有的学生忙于升学的事情(如硕士研究生复试)或者准备各级公务员考试或者利用毕业设计(论文)期间考取驾照等等,心思根本没有放在毕业设计(论文)上;也有的学生认为毕业设计(论文)很简单,答辩前几周通过东拼西凑就能完成,对于指导教师的要求和进度安排不以为然。 3.教学资源不足 从严格意义上讲,指导教师也是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重要教学资源,但是在本文中把师资单独列出来进行讨论。除此之外,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还需要专用教室、良好的图书资源和网络数据库、本校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数据库、实验室条件(包括学生计算机机房)等教学资源。目前,除了艺术设计类等少数几个专业以外,其他专业的毕业生基本上没有专用教室,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主要是在宿舍中利用电脑完成。学校的中文文献和数字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但是数字资源的下载有IP地址的限制,而外文文献资源相对比较缺乏。安全工程专业实验室经过几年时间的建设,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但是大多数只能做一些验证性实验或者简单的测试,具有培养创新人才功能的综合性实验开展得很少。 4.过程监控不严 虽然学校和学院针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制定了很多规定,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如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中期检查,按照比例抽出学生参加校级公开答辩,对上一届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抽查等。但是学校毕业生众多,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期间主要由指导教师负责,而指导教师的水平良莠不齐,对学生的要求严格程度也相差甚远,使得在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开题、答辩等诸多环节存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 5.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不佳 以上四方面的原因,再加上部分学生综合素质较差、自学能力较低,对学校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难以适应,创新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写作能力均较薄弱,导致很难做出好的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不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少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格式不符合南华大学的要求,排版问题比较突出。 (2)选题不合理,抄袭现象比较普遍。毕业设计(论文)从形式上做到了一人一题,但是内容上很多是雷同的,比如安全评价方面的;而根据历年的资料进行统计,设计占的比重偏低(30%左右),而论文占的比重偏高(70%左右);结合工程实际和教师课题的较少,自选课题占的比例过大。 (3)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情况不理想。大部分毕业生的答辩PPT制作质量比较低劣,答辩过程叙述不清楚,回答问题情况不理想。 二、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对策及措施 针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存在的以上问题,结合南华大学安全工程专业近年来的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方式,提出了以下改革措施。 1.扩大指导教师队伍 要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指导教师是关键。针对安全工程系师资力量不足的现实情况,采取了以下措施: (1)积极调动学校、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的力量。比如每年将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安排给其他学院和本学院其他系的教师,一方面体现了安全工程的学科交叉属性,另一方面也减轻了安全工程系教师的压力和工作量,效果较好。 (2)积极引进教师。安全工程系自2011年开始积极从其他院校和本校的研究生中招聘引进青年教师。2011年引进2名硕士,2012年引进1名硕士,2013年引进2名博士,计划2014年继续引进2名博士。 (3)采取以老带新的方式积极培养年轻教师。按照学校的规定,只有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才能独立指导毕业设计(论文),而新进的硕士要2~3年才能获得讲师职称。安全工程系通过指定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者博士学位的教师作为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青年教师每年协助其指导教师负责一定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指导,这一做法收到了良好效果。 2.提高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性的认识 (1)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动员。在每一届的毕业设计(论文)开始之前,召集毕业生进行动员,系主任强调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并宣布相关的纪律和要求。 (2)召集指导教师开会,明确指导教师的责任,指导教师在日常的指导工作中要反复和学生强调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 (3)对极少数不认真的学生给予延期答辩,延期答辩不通过的,和下一届毕业生一起答辩。 (4)对毕业生请假进行严格审批和控制。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阶段请假的,必须经指导教师、学工室辅导员教师和主管院领导的审批,而且对请假的时间跨度进行严格控制。总之,采取正面教育为主,反面惩戒为辅的手段,引导毕业班学生重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3.努力改善和补充教学资源 (1)不断改善专业实验室的条件。利用财政部的专项资金,积极购买了部分先进的大型仪器,比如从美国原装进口的空气动力学粒径谱仪等。 (2)积极建设本科生的计算机房。通过学院的努力,新建了可以同时容纳30人上机的计算机房,本科毕业生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时可以申请使用。 (3)学生在做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中,如果需要下载外文电子文献,可以先收集好所需文献的名称,然后通过指导教师收集和下载全文,再返回给学生。 (4)充分利用校外资源。一方面鼓励保研到外校的学生在将来的硕士阶段指导教师处开展毕业论文工作,学校先后有保研的学生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完成毕业论文,效果很好;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在实习单位和就业单位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提高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4.加强过程监控 (1)建立指导教师QQ群,系主任事先将学校、学院的通知、毕业设计(论文)的标准格式等相关要求在共享中,其他教师可以自由下载和学习。 (2)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开题工作的指导。下达任务书之后的四周之内,要求学生在查阅相关文献和调研的基础上,完成开题报告和英文文献的翻译,并且要制作开题报告PPT,然后参加安全工程系组织的答辩,只有答辩通过后才能开始下一步的工作,否则要求重新选题或者重写开题报告。 (3)要求每一位指导教师建立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QQ群,并且开通飞信,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掌握学生的动态。 (4)认真组织中期检查。每年的4月安全工程系在学校和学院的指导下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中期检查,包括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记录本、指导教师的工作记录本、学生已完成部分的电子稿、毕业设计(论文)原始资料(含电子稿)等。 (5)答辩前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复制比检测,要求所有参加答辩的学生都要进行检测,对复制比过高的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学生进行认真修改,修改后进行二次检测,直到合格才能参加答辩。 (6)严格答辩过程管理。在正式答辩前组织学生参加预答辩,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学生最后的成绩由指导教师的评价、评阅教师的评价和答辩表现综合确定。 (7)对相关材料及时进行归档。包括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纸质稿、电子稿、复制比检测证明、毕业设计(论文)记录本和原始资料,指导教师的工作记录本,评阅和答辩相关材料等。 三、改革取得的初步效果 第一,建立了适合安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整套管理制度,格式更加规范。从2011届和2012届的毕业设计(论文)来看,格式不合格的非常少见。 第二,选题更加多样化。根据学科特点,提出了“大安全”的选题思想,这就使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形式更加多样化,放宽选题范围,题目只要是结合本专业知识和具体的工程实践均可进行,对不同学生采取了不同的题目。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使其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 第三,由于在答辩前,要求学生进行复制比检测,抄袭的现象有所遏制。 第四,青年教师参与指导毕业设计(论文),他们工作有激情,有一些新的想法,认真负责,对提高设计和论文质量有一定的帮助。 第五,在正式答辩前进行预答辩,预答辩中指导教师提出了较多的修改意见,因此正式答辩的PPT的质量、毕业设计(论文)纸质稿质量、学生的介绍和回答问题情况都有较大提高。 第六,指导教师的责任心有所加强,指导方式更加多样化。师生之间利用现代通讯工具,如手机、飞信、E-mail、QQ群等联系方式进行随时沟通。根据大部分毕业生是利用电脑在宿舍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这一实际情况,有的指导教师直接到学生宿舍进行集中辅导,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七,随着安全工程系承担的科研课题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学生跟随指导教师参与部分科研工作并完成毕业论文,客观上实现了科研实践支持教学的目的;部分学生在毕业前参与了省级或者校级的学生创新课题,在毕业论文阶段时适当进行加深,这些学生的论文质量往往比较好,提高了毕业设计(论文)的整体质量。 第八,随着安全工程系实验仪器设备的增加和实验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借助于实验设备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或者是采用商业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实验研究,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第九,毕业设计(论文)的归档资料越来越规范。安全工程系设立了教学秘书,由青年教师担任,专门负责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归档,并收集毕业设计(论文)及其原始资料等的电子版刻录成光盘永久保存。 四、结论与建议 毕业设计(论文)有着重要的意义,能深化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综合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经过深入研究和分析南华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督促学生认真对待毕业设计(论文)各个阶段的工作,提高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但同时也要看到,全面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涉及教学管理、指导教师和学生等三个方面,需要付出长期努力。 作者:蒋复量 李向阳 叶勇军 刘迎云 王淑云 杨蓉 单位: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工程教育认证下的本科毕业设计 一、当前工科院校毕业设计现状 当前,各工程院校在指导毕业设计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毕业设计模式陈旧,缺乏革新 工程教育的一个缺陷是重理论而轻实践。现阶段,国内各工科院校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利用学校现有资源或者是在学校范围内进行毕业设计这种形式,学生也仅仅停留在查找资料、撰写论文的层面,学生的创新能力无法得到锻炼。 (二)教师工程经验少,题目质量不高 因为高校扩招,师生比例大幅度提高,教师每年都要出大量题目,客观上保证每个题目都具有高质量有一定难度;相当部分教师本身实践经验欠缺,工程经验少,科研工作开展得不多,毕业设计题目和实践脱节,造成了“假题真做”“真题假做”“假题没有兴趣做”等不良现象。 (三)学生毕业设计的精力投入不够,创新意识不强 通常按照培养计划的要求,毕业设计都安排在第八学期完成,这一学期恰好是毕业生找工作以及考研复试阶段,加之毕业生就业压力逐年加大,学生在毕业设计上的精力投入不够,致使毕业设计质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滑坡,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借鉴先进毕业设计理念,建立产学合作、校企联培的新模式 (一)欧美的毕业设计安排与做法 欧美一些工科院校非常注重学生的毕业设计环节。如美国工科院校规定,大学生在大学四年学习期间要花15个月的时间在工厂、企业学习;德国规定工科院校学生参加实践或实习的时间不得少于26周,理工科学生在学完1至3年的专业课程后参加课程考试,合格后必须参加一定的生产实习,然后才能撰写毕业设计。可见,国外大学的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完成,主要通过大量投入专业实习时间,且安排时间比较集中。国外工科院校的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安排非常值得借鉴。 (二)建立产学合作、校企联培的毕业设计新模式 我院在办学过程中,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与省内60多家相关企事业单位长期共建"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在毕业设计环节积极探索产学合作教学改革,形成“产学研”相辅相成、优势互补的办学机制。其一,自第七学期中期开始,学生直接到产学合作教育基地,由具有执业资格的高工和学校教师共同指导,真项目真做,完成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及其答辩等工作;其二,定期举行学术报告制度。由学生定期分组讨论,互相指出课题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法,由指导教师加以总结评述,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还可帮助他们找出在团队协作中自己综合能力的不足之处;其三,选拔优秀毕业生参加产学双方工程实践横向课题的研究工作,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产学合作、校企联培的毕业设计优势 1.培养“零适应期”的优秀本科生,实现校企双赢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可以为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学生在企业锻炼,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和工程实践应用能力,使学生在进入职场时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工作适应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实现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增强了学生就业能力;对企业而言不仅宣传了企业形象,培养出“零适应期”的优秀本科生,而且降低了人力成本,增强了企业自身的创新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2.通过加强指导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达到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目的一方面,对于没有工程背景工作经历的青年教师来说,组织指导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使其能参与企业的实际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及时掌握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是加强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指导教师水平的重要措施。另一方面,聘请产学合作单位的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来校做系列讲座或专场报告,同时,帮助聘请的企业高工过教学关,使其能对毕业实践教学进行指导,达到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目的。 三、实施毕业设计(论文)应注意的几个创新环节 (一)毕业设计时间提前 为确保毕业设计质量,我院根据各专业的学科特点和培养方案要求,对学生毕业设计的时间安排进行了调整,将毕业设计的准备工作提前到第七学期初,即可按照导师的要求选修与课题相关的专业课程;同时有的放矢地进行文献检索、资料整理、外文翻译等毕业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这样在第七学期中期学生已经选好了题目,直接去产学合作教育基地进行毕业实践,同时开始毕业设计了。到第八学期初,学生基本可以完成毕业设计初稿,因而避免了毕业设计与面试、找工作时间上的冲突,调整毕业设计时间是确保毕业设计质量的一项有力措施。 (二)实施双导师制 探索以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为指导教师的双导师制度,开拓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思路,引导学生采取以理论分析和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解决毕业设计中的问题。企业不仅拥有学校所没有的丰富资源,包括大量的图纸、图片、实际工程资料,又能提供学生接触实际问题的机会;而学校拥有企业所没有的深厚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图书资料。双导师制度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在毕业设计中汲取两家之长,又可以帮助企业选择合适的、可以胜任新工作的人才,是一个双赢互利的选择。 (三)学生参与拟题 毕业设计题目来源打破以往只有教师指定的惯例,分为教师制定和学生自主选题(教师把关)两种情况。学生自主选题即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点自拟题目,指导教师要对题目做好充分的论证,确保题目与专业相符,难易适中,题目尽可能结合生产、科研实际;指导教师对题目的方向、工作量和难度等方面提出建议,进行把关,最后确立题目,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设计题目商讨机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 (四)答辩与考评制度改革 探索企业参与答辩与考评的制度。企业参与的考评制度是体现学生毕业设计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毕业设计答辩中,答辩委员会成员至少包括1/3的企业高级工程人员;同时,毕业设计评分包括至少30%的工程实践分值。判断学生有无创新并非只看学生的论文题目,还要看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有无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或新方法。 (五)毕业设计成果 除毕业设计外,学生还可根据自己毕业设计题目提交其它形式的毕业设计成果,如独立开发工程软件、实体模型、工程实践记录、与企业导师合作进行的现场试验资料等。 四、结束语 在专业认证背景下,创新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当前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新要求,而毕业设计是培养工科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有效而非常重要的方式。无论从学校、教师还是学生的角度看,都要高度重视。建立产学合作、校企联培的新模式,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自主选题,自由发展,进一步激发学生在毕业设计环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 作者:傅细辉 单位:福建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 摘要:目前国家大力推动法制社会的建设,政府不断提出依法治国的理念。虽然法学专业也变得越来越热门,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很多法学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很难找到一份有关法学专业的工作,就业率比起其他专业的要低很多。 关键词:法学专业;就业困难;解决就业 由于高校数量的增多和各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我国的本科生数量越来越多,国家就业形势极其严重。其中法学专业的学生就业率相比其他专业学生来说要低很多。 一、法学毕业生就业率低的根本表现特征 (一)就业率相比其他专业来说较低 高校数量的增多和各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导致现在国家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特别是近几年法学专业受到很多学生家长的喜欢,法学专业的毕业生也随之增加很多。 (二)法学专业学生找的工作与法律无关 理想状态下,法学专业的学生因为具有特殊的专业性,工作的内容应该和自己的专业相一致。职业规划一般有以下几种: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公检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很多法学学生毕业后找到的工作并不和自己的专业对口,平时的工作中与法律相关的内容少。 二、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所学知识和职业的需要不吻合 现在的大学普遍的一个缺点就是只重视学生的理论学习,而忽略学生的实践能力[1]。老师在教学方面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很多老师知识注重教材理论知识的讲解,对一些专有的法学概念和原则仅解释他的大概定义,而不知道和现有法律法规及现实中的案例相结合。 (二)从事法律职业的学生需要较高的从业资格 国家司法考试是每个法学毕业生中需要面对的一个大困难。现有社会招聘中,只要是和法律相关的职业,一般都要求求职者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司法考试涉及的学科有十几门之多,考试的范围面很广,难度很大,要了解的教材特别之多。国家对于每年司法考试的人数有限制,通过率仅有10%,且因为司法考试的含金量在所有职业资格考试中居于前列,导致很多非法学专业的毕业生也争先恐后地参加考试。 三、就业难的解决办法和建议 (一)首先要控制高校的法学专业数量,提高设立法学专业的门槛,提高法学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资格,完善法学专业相关课程的设置。法学是一门严肃、严谨的学科,法律的实施容不得一点错误的出现,法律的实施关系着国家政策的实现。因此教授法学专业的老师应该是专业性极高的,他们的整体文化水平要以本科学历为最低标准。 (二)其次要改革完善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在学生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增设相关的实践课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能够真正掌握自己所有的法学知识[2]。例如学校可以请来一些资历深厚的法官、律师等相关法律工作者来到学校向学生们讲述法学的实际应用;再比如学校可以利用假期实践给学生提供相关法律职业的实习岗位,让学生在实习工作中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三)最后要开展学校就业指导,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学校应该引导学生们正确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真实能力,在就业方面不可眼高手低、不可过于自满。就业时不仅要有合适的薪资待遇,同时还应该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作者:王恒 单位:河南警察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地学本科毕业论文中批判创新思维的培养 摘要:批判性思维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阶段是学生“厚积薄发”的阶段,是大学四年中与指导教师学术交流最密切的阶段,是本科期间培养学生“批判-创新”思维的最佳时机。因此,文章选取毕业论文(设计)各阶段具体的培养经验与方法进行了总结,重点围绕文献阅读、课题完成、论文撰写、论文答辩过程中“批判-创新”思维的融入,对地学及其他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借鉴价值。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本科毕业设计 批判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建立的重要基础。在科学怀疑论的框架内,批判性思维的过程包括对信息的仔细获取和解释以及对信息的使用,以得出一个合理的结论,因此,对批判性思维的经典定义为思维清晰、逻辑合理的批判性思考[1]就是通过逻辑与反思,对现有知识和信息的真伪进行判断;随着科技与社会的发展,批判性思维的内涵不断拓展,如今更加强调了创造力与想象力等元素[2,3]。笔者所在地球化学专业是地球科学与化学的交叉性学科。大学期间的课程设置主要以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野外实践为主,大四本科毕业设计阶段,就成了本科阶段学生和指导教师学术交流最为密切的阶段,是学生本科阶段学习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考初步建立的重要阶段,这种培养不仅对继续攻读研究生的同学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即将步入工作岗位的同学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批判性思维的建立实际上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近年来本科生在毕业设计阶段“批判-创新思维”培养方法探讨与总结。在毕业设计阶段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达到较高水平的创新较困难,但是培养学生具备通过批判性学习达到创新是主要目标。通常,毕业设计阶段在大三上学期期间,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通常已经定下了,而学生与老师在接下来工作的方向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从前期经验来看,题目创新性固然会吸引目光,但是过于新颖的题目往往使学生望而生怯,这个时候设置一些题目简单但内容颇具弹性的题目往往会让学生更有自信,对后期学习是有益的。 一、从易到难,再从难到易的批判式阅读 目前,很多高校要求本科生进行一篇英文文献的翻译学习,但是由于专业词汇的限制和学术文献结构的不了解,直接进行英语文献学习通常给学生造成过大的压力,影响后期持续的学习动力,因此,笔者通常提供三篇难度由易到难的论文,用以学生进行研读。这三篇论文包括1篇中文综述性论文,1篇中文同领域研究论文,1篇英文同领域SCI论文。首先选取的中文综述性文章应具有时间新、针对性强的特点,很多地学领域的综述性文章,是由本领域前沿的重要学者或研究人员撰写,因此,无论从全面性和深度都是非常专业和高效的学习材料,通过综述性要求学生对所布置题目的科学价值或研究现状有一个完整和感性的认识;其次选取一个中文的同领域研究性文章,应具有研究方法具有代表性、思路清晰的特点,通常推荐由研究生完成的学术论文,一方面,高年级的研究生论文可以给本科生提供一个学习的范本;另一方面,由中文书写的研究方法便于本科生在毕业设计直接参考和学习;第三篇选取当前同领域研究较高水平的SCI论文,这篇论文需要让学生对同领域前沿性研究具有初步的认识,能够理解同领域研究的主要方向和成果,在从易到难的文献阅读期间,摘要:批判性思维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阶段是学生“厚积薄发”的阶段,是大学四年中与指导教师学术交流最密切的阶段,是本科期间培养学生“批判-创新”思维的最佳时机。因此,文章选取毕业论文学生以输入式的学习为主。对于同一篇学术文献,在不同阶段读来的感受和认识存在较大的差别,在学生上一阶段由易到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具备:1.本领域研究的科学背景和专业领域特点;2.毕业设计中所需要的研究方法;3.当前本领域研究的发展方向。这时,我们会要求学生回过头来重新研读前3篇学术论文,这时候学生已经对同领域研究的发展方向具备了一定的认识,在此阶段则要求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让学生能够根据逻辑思维指出上述论文的不足,而这些不足刚好,成为毕业设计阶段中重点发挥的地方,结合毕业设计的方向要让学生能做到这两点:一是毕业设计阶段你是否能做的更好?二是运用新的研究方法抑或解决尚未回答的问题?第二阶段的批判式学习是以输入与输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在从难到易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进一步熟悉查找和阅读文献的基本方法,更重要的是这个阶段是学生主动思考的过程,这对学生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帮助,而且在后期批判式的阅读中,学生为了达到最终目的,往往会读更多的文献,这种效果比老师强行要求的效果好的多。 二、毕业设计执行阶段性成果的反馈与相互批判式学习 文献的阅读对学生毕业设计阶段的完成已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后期的学习过程,则主要是在如何完成毕业设计,这时候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研究计划,但是在毕设的执行阶段通常由于经验的缺乏,很难快速的上手,这个期间导师或高年级的研究生亲自演示一下效果会好的多,否则会出现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比如经验不足导致后期数据无法使用,浪费了地质样品和毕业时间。毕业设计执行阶段,同一指导教师所带的学生在研究方向和领域比较接近,即使同一专业不同方向的学生,也能够对彼此的研究内容具备初步的理解和判别能力,因此,在毕业设计阶段,定期组织各本科生进行成果汇报和相互研讨具有重要意义,这是批判式学习的第二阶段,这需要本科生能够学会接受批评、并在相互批评学习之中找到自己的不足,这对毕业设计的完成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指导教师如能参与则效果更好,这一阶段的学习是一个人默默学习很难替代的,因为良好的交流和学习能力,对于学生,无论未来从事研究性或生产的单位,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个阶段的批判式、共同学习如能完成较好,对毕业设计的质量具有很好的效果,甚至部分学生就是在这种共同完成研究的学习过程中,产生进一步深造和学习的兴趣。 三、毕业设计后期“创新思维”概念化的体现与总结 无论前期做过多少工作,毕业设计论文是最终成果的体现与反映,在之前的培养过程中,在这个阶段经常忽视“创新思维”的最后一个阶段培养,就是概念化的体现与总结,其实这个工作也可以理解从形式上反映“创新思维”的结果,在地学类或理工科的专业,很多学生包括部分老师都存在这样的误区,只要创新的完成了某个任务或课题,就是实现了创新性的思维培养,最后的研究报告或毕业论文,更多的只是一个总结,属于形式类的东西,而这其实是很多毕业生也常犯的毛病,因为,在这个到处需要竞争的时代,忽视形式或包装是会影响我们最终成果的,尤其是在这个信息过剩的时代,如何能够将自己创新性的成果获得别人的关住,是迈出成果的第一步,因此,笔者在对所指导的本科生提出“创新性”表达的要求,而这种表述方式并非脱离了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而是告诉学生要根据自己的成果,最优化的设计表达方式与手法,来保证你的成果能够被最关心的听众所注意。由于本科毕业论文时间的有限,全面的培养本科生进行学术论文的撰写是不太现实的,而笔者目前采用的方法是,重点培养学生进行学术论文摘要的撰写,因为摘要就是论文的浓缩,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作者的整个思路与成果,因此,摘要要包含四个部分内容:第一、为什么进行这项研究?第二、这项研究如何完成?第三、最终得到什么样的结论?第四、这个结论有什么样的意义?这就要求学生用专业且具有吸引力的表述方式来回答第一个问题,准确而简洁的讲明白第二个问题,尽量客观的回答第三个问题,从较高的层面回答第四个问题。这个要求实际上也是整个学术论文的灵魂,而这短短几百字的训练,对学生毕业论文“创新性”的表达训练具有很好的效果,而实际上很多学生,在学术论文摘要的训练和培养过程中,可以自我领悟整个学术论文的结构和要求,在改摘要的同时,将整个学术论文都进行了结构性的调整,这对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表达方式具有很好的作用。 四、毕业设计“批判-提问式”答辩的培训 毕业论文的答辩是一个人学术思维和表达的综合体现,很多本科生在前几个阶段都做了非常漂亮的工作,而在答辩的阶段总是没有起到较好的效果。原因在于答辩过程中,没有将参与答辩的教师足够的调动起来。笔者在针对学生预答辩的过程中,会通常建议同学们根据自己在答辩开始,根据第一阶段“批判式阅读”所得到的认识进行回顾,尽量的将自己的工作回归到一个具体的问题,通过这个问题来展开自己的研究工作,一气呵成,听众会对所做的工作有一个较深刻的认识与印象,这种培养模式虽然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口述方式,但更看重的是学生在表达过程中逻辑的完整性,这对于学生提高信心具有良好的作用。 五、结束语 虽然本科教育逐渐转为大众教育、通识教育,但是大学阶段掌握“批判-创新”的学习方法,本科教育中重要的环节之一,而且长远来看对学生独立思考是十分有益的,因为这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回答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无论在研究生阶段或参加工作都是有用的。因此,根据笔者在指导本科生完成毕业设计阶段的经验与方法,进行了相应的总结,由于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一定程度上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未来将对上述本科毕业设计的培养方法进行对比实验,力争在本科毕业设计阶段,将这种思维培训以一种短期课程的方式让学生得到系统性的理解与运用,期望在未来能有进一步的认识与方法。 作者:王新宇 施泽明 王瑞麟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球化学系 成都理工大学地学核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材料化学与化工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经营管理本科毕业生特许经营能力调查 摘要:通过问卷的方式,对特许经营企业和特许经营管理本科毕业生从各自的角度开展关于特许经营能力素质的调查与分析,并对比企业与毕业生认知的异同。所获得的能力要素信息将为高校更好地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及在校企协同背景下设计和构建大学生加盟能力培养提升模型及实践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关键词:本科毕业生;特许经营;知识能力 作为支持优质企业快速复制与扩张的商业模式,特许经营在零售与服务流通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回顾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历年调查数据,特许经营的行业渗透率和经营绩效都在快速提升,这表明在中国经济逐步向服务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特许经营不但迸发出日益蓬勃的生命力,而且已成为支持企业创新和更广泛意义上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商业力量。特许加盟亦是现代商业社会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支持个人创业成功的商业模式,是大学生创业模式中成功率极高的一条路径。相对于快速发展的特许经营实践,其高等教育的开展起步较晚。据北师大珠海分校特许经营学院调查,截至2014年9月,全国共有287所高等院校开设了连锁经营管理本专科教育,其中仅2所高校直接开设特许经营管理本科教育,其余285所高校仅在专业中开设了一门特许经营课程。高等教育的相对滞后,不利于普及和提高社会大众对特许经营的深刻认识,也制约了我国特许经营实践中高端专业人才的储备。对特许经营企业及特许经营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开展关于特许经营能力素质的调查,将有利于了解企业及毕业生的需求,为高校更好地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及探索在校企协同机制下如何提升大学生加盟创业能力提供依据。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分别通过问卷的方式对来自全国100家特许经营企业和754名北师大珠海分校特许经营管理专业近九届全日制本科毕业生进行调查。从就业去向看,毕业生广泛分布于零售、餐饮、美容、经济型酒店等诸多行业。在明确表明就业单位性质的571份问卷中,约有50%的毕业生所在单位为民营企业,其次是国有企业约为30%,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占比相对较小。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企业对本科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1.企业对本科毕业生基本素质和通用能力的要求。在基本素质测评中,企业表现出压倒性的倾向,没有企业认为本科毕业生的“职业道德”“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工作效率”是不重要的,只是在相对重要的程度上有所差别;对本科毕业生的通用能力要求则相对分散,仍以“非常重要”和“重要”这两项态度的选择频次合计为依据排序,可以看出本科生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是企业高度看重的,其次是“创新能力”,再次则是“组织能力”与“计算机能力”,对本科生的“外语能力”要求则排列最后。由此可见,不同于高职大专生,企业对本科生的要求更倾向于较高层次的专业实践能力,而非简单的操作技能。 2.企业对本科毕业生理论知识与核心能力的看法。在本科生最应具备的理论知识测评上,不同企业的选择存在明显差异,但以“非常重要”和“重要”这两项态度的选择频次合计为依据,可以得出企业所看重的本科毕业生理论知识排序依次为“管理知识”“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贸易知识”和“财务知识”则相对较弱。这与本次调查企业对本科生人才需求倾向与单店运营方向有密切关系。根据企业对本科毕业生所应具备核心能力的重要程度排序结果,企业认为“薪酬管理”“物流管理”“特许经营招募文件编写”“备案文件准备与程序处理”“员工招聘”和“信息披露”排列在最后,且差异不大。该排序结果和调查前的基本预设存在较大差异,对于特许经营管理专业的本科生而言,企业最为看重的核心能力不是“信息披露”“特许经营招募文件编写”“备案文件准备与程序处理”等特许经营模式运作中的关键内容,而是“数据分析”“市场调研”等通用商业技能,这是本次调查中出现的最大问题,需要做出深入解释和分析。 3.企业对本科毕业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看法。调查表明,79%的受访企业并不在意本科毕业生是否持有专业资格证书,这个结果不但与2013年针对高职大专生的调查结果相反,而且也和企业对本科生理论知识、核心能力的调查结果相呼应,说明对于企业而言,本科生所应具备的整体思维能力、扎实而广博的基础知识及其转化为实践应用的能力更加重要。 4.企业对本科毕业生不满意的项目。本次调查也揭示出本科生在企业中的表现还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怕吃苦”是目前企业对大学生最不满意的项目,其次则是“抗压能力差”和“团队协作精神差”,对缺乏“文化知识”持抱怨态度的企业则较少。 (二)毕业生对特许经营人才应具备的能力认知 1.对在特许经营企业工作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认知。调查结果形成较为明显的梯队,毕业生普遍将“商务谈判与沟通”放置在各项能力的首位,第二梯队则是“招商管理”“商品力策划与管理”和“特许经营体系设计与构建”;第三梯队依次是“商圈分析与门店选址”“营销策划”“客户关系管理”和“财务管理”;第四梯队依次是“经济法规知识”“区域与门店督导”“特许经营招募文件编写”“市场调查与预测”和“操作手册编写”;毕业生对上述能力重要性的认知表现出复杂的特点,总体上还是呈现出向单店运营方向倾斜的趋势,从而与企业实际需求大体一致。 2.毕业生对在校期间应加强培养的能力的认知。毕业生通过一定时间的职场检验后,回顾在校能力培养缺失或薄弱环节时的选择情况。数据表明,除“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需继续加强外,“团队协作”“办公技能”和“公关礼仪”被毕业生选择的频次很高。尤其是“团队协作”在企业对本科生抱怨中排列第三,需要得到大力改善与培养。 3.对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模式的认知。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认为实现校企联合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最佳的形式依次是“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和“组建联盟”,而“委托培训”和“订单班”则选择的频次较少。这大体上表明本科生因教育层次和个人定位的关系,而更认可更加灵活和长期合作的校企合作形式。在有关最适宜的企业顶岗实习周期选择中,大部分受访者认为“三到六个月”是最佳的,其次是“六到九个月”,更长或更短的周期则因不能保证实习效果或效率相对较低而不被毕业生看好。 (三)企业和毕业生对本科层次人才应具备能力与素养认知的异同 1.相同认知。调查显示,企业重视本科毕业生“学习能力”“沟通和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生则认为“业务知识”“创业创新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是非常重要而自身最缺少的能力。 2.不同认知。调查显示,企业认为当前本科人才表现不足的方面,分别是“怕吃苦”“抗压能力差”“团队协作精神差”,但对毕业生的调查中,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抗压能力差”是他们的不足。 3.建议。对于双方共同认为重要的能力,学校应加强在校期间对学生的培养和锻炼,也可考虑在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更加明确设置这方面的训练内容。“抗压能力差”和“怕吃苦”问题,是时代病,一方面,学校和企业应加强对学生这方面的职业教育;另一方面,企业在使用“90后”人才时,也需充分考虑他们的个性特点,在岗位设置和未来的晋升规划中,给予学生更多创新开拓的机会,更好地激发其工作激情。 三、结语 通过本次调查分析所获得的关于特许经营能力方面企业和大学生双向需求信息要素,为接下来在校企协同背景下设计和构建大学生加盟能力培养提升模型及实践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作者:赵宇,袁东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特许经营学院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分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对策分析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力资源的需求量愈来愈大。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是提高事业单位竞争力的有力手段。从总体来看,当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并不理想,大多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模式还存在较深层次的问题和困难,其完善与改进的过程必然更为复杂。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对我国事业单位中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对于提升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对策建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各个部门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尤其是在教育卫生等一些公共领域,事业单位的重要性变得愈来愈重要了,事业单位的人才管理也摆在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事业单位聚集着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事业单位作为优质人力资源聚集地,其人力资源的管理的水平,不仅关系到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对促进国家和社会其他领域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了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对于广大事业单位来说是一次历史机遇,人力资源如何改革适应社会的需要,成为大家所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入手,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 一、加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一是加强事业单位管理的必然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变迁,人们对社会公共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有的人事管理模式的问题和不足日益凸显出来,甚至事业单位本身的发展也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作为事业单位,要想更好地发展与前进,更好地提升单位的竞争能力,就需要一群高标准、高质量的人才。这就需要我们对现有的人员管理不断进行优化,真正解决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确保单位工作的正常需要。 二是事业单位人员积极要求进步的必然要求。事业单位中的人员都有着自己长期的职业规划,如何和单位的发展相共鸣,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我们需要对单位中的人事管理进行更好地优化,使每个员工对自己的前途和发展都与单位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与单位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对单位的发展、取得的成绩有着自豪感和归属感,从一定程度上提高每一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是事业单位改革创新的需要。目前,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和理念在企事业单位的生产和经营管理中得到了体现,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为了保障市场经济下事业单位实现资源的最优化的合理配置,在创新方面,要求事业单位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实质性的改革,有创新的思维,强化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力度,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一是管理基础薄弱。从其人事管理内容及制度规范来看,大多也是依据上级主管机关人事部门的要求,管理主体缺乏主动性,缺乏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和手段,尤其是对于事业单位的特殊性较少调查和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化程度较低,缺乏科学管理的现代知识和智力支持,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薄弱。 二是管理思想落后。我们国家事业单位管理方式还是会受到传统的一些观念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远远低于外国先进国家。现在大部分单位中,人力资源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工资、录用、晋升等,缺少对现在单位的发展与员工的未来进行规划,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没有把员工自身的潜力发挥出来。事业单位在用人制度上表现的不灵活,使得员工无法感受到归属感以及认同感。 三是职工能力素质较低。事业单位作为知识密集型的服务性组织,具有专业性较强的显著特点,这就要求事业单位重视对其工作人员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以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出的新要求,否则必将严重影响事业单位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阻碍事业单位正常的发展。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没有完善的培训规划,没有明确的培训目标和体系,这就造成无法快速适应社会发展的进程,管理人才短缺,从而对于事业单位的长远利益的发展起到了严重的制约作用。 四是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不健全。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在很多单位还普遍存在吃大锅饭、平均主义的现象,单位领导在员工绩效考核中的权限过大,人为因素占有很大的比例。另外,对员工的考核标准缺乏可操作性,缺乏量化指标,考核结果或流于形式,或取决于单位领导,无法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很难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加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一是摒弃传统观念、勇于创新。随着社会的进步,就是要摈弃传统的思想观念,加强体系的创新,这就需要在人力管理方面进行有力的变革,建立有效的管理责任制度。单位的管理问题就是现在影响单位人才发展的重要原因。尤其是人才的外流现象特别严重,这会导致单位工作效率的严重下降。要改变单位自身的不足,把每一位的员工热情调动起来,减少不必要的负面情绪,加强全体员工的团结与合作,增强团队意识,凝心聚力共同为单位的发展贡献每个人的力量。 二是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单位的优化资源管理力度是保证人力资源整体水平的有力保证。单位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面向人力管理方面进行改进,保证资源框架的完整与优势,完善现有的不合理的框架结构,加强人力资源的调整,保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得到最优化,保证每个工作人员积极性的激发,使其产生利益最大化。 三是加大人力资源教育培训力度。单位必须重视人才的全面发展,加大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工作的力度。要结合单位自身发展的需要,合理规划与安排,加大对事业单位职工培训的合理投资,形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培训完整的系统化体系。要以能力建设与提升为突破口,根据单位内部人力资源不同层次的需求,因材施教,丰富人才培训和开发的途径,保持员工培训内容的超前性,对于关键性岗位,其培训投入和开发力度尤其要加大。通过培训,职工的观念得到更新,技能得到提升,岗位适应度也能得到不断提高,进一步提升全体员工的素质能力。 四是积极构建高效的绩效考核制度。绩效考核制度是人资源管理的核心手段和工具,绩效考核与评估在事业单位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要结合各事业单位自身实际情况创新设计新的考评体系和指标维度,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事业单位的地区实际、层次和部门性质的不同实行分类考核,设置相应的评估维度,同时细化每个维度的具体指标,尽可能量化关键指标,使其具有可操作性,以定量评估为主要形式。绩效考核要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考核的公平性、公开性和民主性,鼓励员工的全方位积极有序参与,真正提升绩效考核的作用和绩效考核的效果,不断扩大考核结果的运用范围和深度,使绩效考核的约束、激励和指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综上,现在的事业单位是我们国家主要人才的聚集区,也是我们事业单位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主要力量,在事业单位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必须正视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强化创新意识,加大人力资源管理力度,有效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作者:张海燕 单位:黄岛区宝山镇政府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分析:人本管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 人力资源管理对事业单位的发展是有效促进的手段,是事业单位经营过程的必要途径,是事业单位制度的核心,对于激发职员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有重要作用,是激励职员与事业单位维护共同核心目标的基本保障。随着“以人为本”制度化建设的改革和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已然发展成为企事业单位管理的关键部分,得到国内外企业的一致认同和重视。文章从行政管理专业内容出发,探究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弊端和漏洞,分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从而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和专业知识,提出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 人本管理;人力资源;和谐文化 在事业单位生产经营过程中,创造和谐的事业单位文化已然成为一种趋势和必然要求。在时代的牵引下,在国家制度、政策的规范下,事业单位需紧跟党的、社会的发展,深入思想政治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走职员群众路线,将群众力量转化为事业单位发展的内在动力,推动事业单位实现更快更好的可持续发展。在“以人为本”的主流文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逐步推行“人本管理”。所谓人本管理,事业单位的核心之一是职员。事业单位发展要井然有序、充满活力,就需要团结职员,展现集体的凝聚力,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共同构建和谐事业单位。和谐事业单位的深度与意义实际上是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一致的,要求事业单位既要追求生产经营的经济效益,更要注重事业单位对职员、对社会承担的相应责任。在发展中,事业单位要把握市场经济规律,提高其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要实施科学有效的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式,促进事业单位全面发展;要紧抓人才机制,维护职员切实利益,调动职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职员、领导、事业单位三方之间的和谐相处,鼓舞职员为事业单位做贡献。总之,在构建事业单位文化、倡导事业单位精神的过程中,职员是发展的根本与基础,一切需从基层做起,从实践做起,坚持群众路线,开展“从职员中来,职员中去”的事业单位活动,促进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 一、事业单位实施人本管理的重要性 (一)引领事业单位价值导向 事业单位有其独特的价值观体系,来源于生产经营的需要和事业单位的特点、性质。事业单位推进人本管理,有利于引领事业单位职员向一致目标看齐,在领导的带领下,怀揣共同的奋斗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当事业单位上下都坚持有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职员的集体意识愈发强烈,更容易激发职员将精、气、神统一起来,合成强有力的事业单位精神力量,推动事业单位发展。 (二)协调事业单位内部关系 专注的事业单位需要有和谐的氛围作为支撑,人本管理,能有效地集合职员的正能量,使职员在和谐的环境中为事业单位创造更高的效益。事业单位推行人本管理,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不论事业单位处于哪个阶段,都能保持较高的活力和稳定性;有利于职员、领导、事业单位三方之间的利益协调;有利于化解事业单位发展进程中不同的矛盾和纠纷。对于事业单位领导来说,加强人本管理,能规范其管理方式,激发其管理才能,提高其管理威信。对于事业单位职员来说,得到事业单位适当有效的人本管理,能缓解负面情绪,化解层级矛盾,维护个人利益。 (三)激发事业单位创新改革 随着时代的变化,事业单位职员的需求和价值体现已经不是简单的体力、脑力的付出,更有激情与创造的潜力。事业单位深入人本管理,坚持与时俱进,坚持百家争鸣,能创新思想观念,有利于转变传统老旧的经营管理模式,在生产经营上有所突破;有利于激发职员热情,增强职员主人翁精神,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事业单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新改革,升级转型。 (四)提高事业单位社会威望 当代事业单位将和谐事业单位文化的构建融入其总体发展目标中去,而人本管理则是重中之重。事业单位从人本管理出发,坚持科学发展观,组织开展有内容、有意义的事业单位人文活动,能通过教育与实践,提高全体职员的职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加强事业单位的社会责任意识,推动事业单位与社会互动、联系,提高事业单位的知名度和威望度,有利于推进事业单位发展。 二、事业单位人本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事业单位着重于人本管理建设,旨在能全面提高职员基本素质,摒弃传统老套的方式方法,改革创新,走出符合现代职员、现代事业单位的建设风格。在实际工作中,某公司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脱离实际,未求真务实 先前该传统的人本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发发报、讲讲话,只注重宣传的表面功夫,并无多大实效作用。公司未根据职员实际情况和事业单位发展需要,制定系统性的规范的人本管理工作,将“人本”思想渗入日常工作中,未密切联系公司生产经营的管理,实现人本管理工作的常态化。 (二)空余表面,未细致有序 事业单位人本管理应有较强的针对性,内容应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然而,该公司人本管理只涵盖了整个事业单位发展,并未细致入微,把教育相关做细做透,更未根据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和实际情况,掌握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在不同时期、不同的情况采取的管理方法大致相同,因此并无法发挥有效作用。 (三)内容生硬,未以情动人 虽推行人本管理,但实际工作过程太过生硬,强调通过强制性、指令性的要求,导致职员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使得层级之间的人本管理工作适得其反。人本管理不应是口头文章,应要求创新形式、创新内容,从职员需求出发,寻求有说服力、有感染力的教育方式,渗入到日常工作中,与娱乐休闲的形式与职员接触。而公司的人本管理却未能做到以情动人。 三、事业单位实施人本管理的措施分析与建议 事业单位深入推行人本管理,提高职员基本素质,就要紧紧围绕职员,想职员所想,做职员所需。再纵观事业单位整体,以科学的现代化的方法,开展人本管理工作。 (一)加强事业单位思想建设 1.加强班子建设,夯实工作基础。事业单位人本管理工作在基层职员中开展,但需要事业单位领导以身作则。事业单位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影响着事业单位的整体状态,也影响着职员的工作态度、热情与质量。因此要先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以领导的实际行动为模范,强化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深化事业单位生产经营与人本管理工作相互作用的意识,为推动事业单位人本管理打好基础。2.组织教育队伍,创造学习氛围。以前事业单位对于人本管理缺乏一定的专注度,对于相关工作的内容或多或少,不甚在乎。但提高管理质量和成效的关键依靠专业的事业单位领导者。人本管理要求事业单位需要选择有专业能力及长远见识的领导者,通过正确的方法、有效的手段确保管理工作的效果。在实践过程中,时刻关注职员的思想动向,及时发现和反映问题,用真心帮助职员解决困难,用爱心帮助教育后进职员,用耐心化解职员矛盾,架起事业单位和职员的连心桥,增强凝聚力。3.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开展学习活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深化事业单位人本管理的有效途径。理论学习,就是要加强事业单位日常对于人本管理的宣传和引导,将人本管理细化到日常工作中,并与各形式的娱乐休闲活动相结合,增加职员的参与度,提高管理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4.联系事业单位内外,构建人本管理网络。随着社会形态的逐步稳定,人本管理不仅仅是单个事业单位的工作方向,而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需要。事业单位可以针对时展和自身需求,共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实现人本管理的社会化网络,以便挖掘更多的共有资源,不断提升人本管理的整体效能,实现多方位、多层次的活动模式,共同提高事业单位职员的基本素质。 (二)构建事业单位和谐文化 所谓“以人为本”,要求事业单位在生产经营和进步发展的过程中,能始终专注基层职员的物质享受和精神状态。职员是事业单位之根本,构建和谐事业单位也需从基层走起,从职员走起。现代化的科学的事业单位管理经营,从三方面体现“以人为本”:1.管理张弛有度。科学的管理方式是事业单位得以成功的关键点,要以科学的经营管理理念实现推进事业单位的创新,最终成就事业单位的科学发展。科学的事业单位管理是人性化的管理,要从职员本身出发,实现全员参与。一方面事业单位要与职员树立起一致的管理目标,保证职员的集体意识;一方面职员参与要渗入事业单位管理过程中,要精心组织、循序渐进,在事业单位体制、机制、制度三方面着手,实现全面的科学的管理。2.制度因时制宜。任何一个事业单位,必须有规章制度对职员的合理约束。构建和谐事业单位,有效的制度建设也是重要手段,能起到监督作用。合理的工作机制能监督职员“爱岗敬业”,保证在有序的工作环境中做好本职工作。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机制,能有效激励职员的作业兴奋度,在一定的时间内为事业单位创造效益最大化。但和谐事业单位的制度不应该死板恪守,而应在时间、生产对象、职员状态等不稳定因素变化的情况下,广纳职员的意见和建议,因时制宜,做好相应的修改。源于职员自己提出的事业单位制度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监督和激励作用。3.干群关系和谐。要带动职员的积极性,作为事业单位管理者、决策者等层级的领导要时刻保持与职员的和谐共处。一方面事业单位领导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时刻保持自身良好的工作作风,不仅要着眼于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还要时刻关心职员的切身利益。一方面,事业单位领导要深入职员群体,时刻为职员着想。事业单位生产经营依靠职员,那么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也要切实为职员办实事、解难题,要及时了解职员所需,发现并及时解决职员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另一方面,领导与职员要互相监督,职员日常表现以考核机制为标准,那么事业单位领导也要做到政务公开,让职员知道领导在做什么事,以防领导层级内滋生腐败。 (三)树立事业单位核心目标 职员是事业单位的基础,依靠职员,共同树立事业单位目标才是人本管理的核心任务。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事业单位要把自身生产经营、和谐发展的目标与实现职员的现实利益及全面发展的目标融为一体,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员群体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1.尊重职员。职员都是事业单位最实际的需要。事业单位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宗旨,就要优先尊重每一位职员,不论工种、性质、年限、效益等。事业单位要切实保障职员的地位,才能保证职员把事业单位作为家庭,“想事业单位所想,做事业单位所需”。2.关心职员。事业单位要深入职员工作与生活,维护职员的合法利益。一方面,要从事业单位各项制度中保障或满足职员的合理需求,特别是职员福利方面,例如休假、旅游等。一方面事业单位要关心职员的生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为有需要的职员提供生活辅助,例如住宿等。另一方面,在特殊情况下,事业单位要从法律、法规、政策上维护职员的切身利益,例如缴纳社保、医保、养老等。总之,事业单位要把职员放在心上,为职员办实事、办好事。3.培养职员。随着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和需求,事业单位应对职员开展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职员水平和整体团队素质。一方面要做好职员的思想教育与引导,提高职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认识,促进职员实现自我学习与自我提升。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应主动积极实施职员技能培训,或是事业单位内部开展培训课程,例如“新老搭档”;或是承包给第三方教育机构,开展专业化技能培训。此外,事业单位可以适当地将职员的技能提升与年终考核相挂钩,更好地激励职员完成职业化训练,给事业单位创造更高价值,给职员自身创造更好的发展平台。 (四)营造事业单位人本氛围 要构建和谐事业单位,走基层路线,就要在职员内创造和谐氛围。1.保持极佳的精神状态。事业单位在发展历程中逐步积累了具有特色的事业单位精神。在事业单位的带动下,有了明确的目标和高调的口号,才能更好地激励职员保持高调的“争创一流”的精神。积极向上的事业单位精神是激发职员斗志的精神食粮,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鼓舞下,才能更好地激励职员团结一致、勇争第一,才能在极佳的精神状态下,与事业单位共进退。2.保持良好的价值导向。优秀的事业单位文化是其生产经营及发展中的价值导向和实践标准。为此,事业单位需要在职员中树立起和谐的发展理念,结合职员特点、事业单位特点、社会特点,有效利用周围文化资源,创造和谐事业单位文化,集合职员力量,从中总结出符合事业单位发展特色与事业单位目标一致的,能带动广泛积极性的事业单位价值观,通过广泛宣传、组织开展活动等形式,在事业单位中传播事业单位思想,引起职员共鸣。 四、结论 职员是事业单位发展的源泉,而和谐的事业单位文化是推动事业单位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内在动力。为此构建和谐事业单位是时代需要、发展需要,而从基层走起,从职员开始,才能更好地构建和谐事业单位。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事业单位应以职员为本,以事业单位文化“软实力”为突破口,最终实现事业单位的效益最大化。 作者:李岩 单位: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分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考核 [摘要] 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考核水平直接影响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对员工的工作行为进行了基本的规范。随着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要求每一个事业单位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人力资源的绩效考核制度,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工作潜能和工作积极性,从而为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储备高质量的人才。 [关键词]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 0引言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每个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质量越来越高,但是事业单位即使招聘到高质量的人才也会因为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存在问题而无法留住人才,因此,一个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中高质量人才的去留。为了留住高质量的员工为事业单位创造更多的价值,需要对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考核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促进事业单位健康稳定发展。 1发现当前问题,明确考核出发点 一个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就是对员工和团队的工作成果、潜能、客户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核从而给予员工合理的薪酬的过程。一个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出发点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标准以及员工的薪资水平,绩效考核同时也发挥了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及评判员工工作成果的作用,因此,绩效考核对于人才的成长甚至对一个事业单位的壮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人力资源在进行绩效考核时首先应考虑绩效考核的出发点是什么,只有明确了自己的目的才可以在工作中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才不会迷失方向,只有制定符合一个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标准才可以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壮大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在进行绩效考核时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应先与单位领导进行深入的交流,对事业单位目前的发展状况、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事业单位未来的发展方向、各部门工作的任务衔接等方面进行具体的了解。在了解了事业单位的具体需求的基础上,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者可以将事业单位未来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以及员工的工作成果、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事业单位发展方向匹配的潜能作为制定绩效考核标准的依据。绩效考核包括团队绩效和个人绩效,人力资源管理者要根据组织不同的团队和个人设定不同的绩效考核标准,在团队绩效考核中人力资源不仅要关注团队通过大家的通力合作从而实现高效率和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也要关注在团队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成员间的工作任务划分、成员间为了共同的工作目标互帮互助、资源共享,从而建设一个凝聚力高、共同面对风雨的高质量团队。在个人绩效考核中人力资源要全方位地进行评价员工的个人行为,本着实事求是、公正公平的态度,给予每个员工最公正的绩效考核。 2落实以人为本,强化激励机制 每一位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工作目的在于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事业单位招聘高素质的人才、培训员工增强员工的技能水平以更好地为事业单位创造更大的价值、通过高标准的绩效考核评价员工的工作成果、最大限度地满足员工的需求留住高素质人才为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储备人力。人力资源管理者若要达到更好地分配和应用人力资源,使得自己的每一个决定都可以让员工心服口服的水平,关键在于更好的服务、从心底里关心每一位员工的成长,让员工感受到人力资源管理者真正为自己着想的心意从而使得员工对事业单位达到高度的忠诚感的目标,就要站在员工的角度,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员工服务,想员工所想急员工所急,经常通过与员工沟通交流,了解员工的工作现状帮助员工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认真聆听员工的建议并时常反思自己的行为,从而不断改善,为员工做好表率,才能真正地捉住每一位员工的心。另外,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者也要强化激励机制,通过对员工激励激活员工的斗志,让员工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和长处,对于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失误,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者不要采取批评惩罚这种消极的方式,而要采取沟通协商等积极的处理方式,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者若采取消极的方式处理会极大地挫伤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不利于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总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者要学会换位思考,以员工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满足员工需求,最大限度地激活员工,创造更大的价值。 3加大绩效奖励,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薪酬对员工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者加大绩效奖励可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绩效奖励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例如:人力资源管理者可以定期开展职业技能测评大赛,要求每一位员工参与。在比赛中获胜的前十名可以奖励自己工资的百分之三十,这个诱人的薪酬奖励可以激励员工利用空闲时间不断强化自己的职业技能,并在工作过程中认真负责,将自己在空闲时间所学充分地应用在工作中达到职业技能的炉火纯青的水平,通过定期的职业技能比赛既可以激发员工的潜能,也可以使事业单位保持一种向上、不断追求卓越的工作气氛,这样的事业单位才会有生生不息的活力,才会在事业单位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另外,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也要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例如:采取社会培训班、远程教育、网络大课堂、业务讲座等形式,通过定期的职业技能培训可以使员工的知识不断得以更新,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总之,事业单位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考核中要发现事业单位当前存在的管理好绩效考核问题,明确绩效考核的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化对员工的激励机制,同时加大绩效奖励,加强对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员工为事业单位创造更大的价值。 作者:王文郁 单位:山东省招远市婚姻登记管理处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分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为进一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事业单位不断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飞速发展之中,且事业单位通过多年的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进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在总结我国当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改革创新的措施,以期为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为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形势所提出的要求,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必须对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引起足够重视,转变管理观念,积极主动地对管理模式和制度加以调整和创新,进一步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正视并想办法解决当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得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得到有效改善,通过良性管理使人才充分发挥其优势,为事业单位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一、事业单位和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我国的事业单位,指的是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由国家机关或者其他相应组织通过对国有资产的利用而举办的,专门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等一系列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从事业单位的定义中不难发现,这是一个提供服务的部门。而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则是指为充分、有效、合理、科学地发挥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积极作用,在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物的过程中,进行的资源配置、素质提高、能力利用、开发规划和追求利益效益优先等一系列行为的有机整体。所以说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人力资源是各个生产力要素中最为重要的一项,企事业单位的核心竞争力往往都来自于人力资源,因此,人力资源对企事业单位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主要包括人员的招募、甄选、培训与开发,以及绩效和薪酬管理体系的监理,要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就必须首先对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管理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在搞清楚事业单位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针对事业单位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成效。 二、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1.制度改革进程相对落后。 从进入二十一世纪开始,我国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改革就从未停止过,许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都在探寻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经过多年探索,他们也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尤其是在人才流动、职称管理和合理分配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是就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整体情况来看,由于事业单位内部体系十分复杂,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因而从整体情况上来看,我国的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方面的进程还较为落后,制度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2.缺乏完善的人力资源考核机制。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事业单位往往实行的是干部身份终身制和报酬平均分配制,这两种制度大大限制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效用。由于缺乏完善的人力资源考核机制,就使得部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思上进,不求进取。虽然改革开放之后,事业单位对其绩效考核机制和薪资分配机制进行了一定改革,但其考核机制并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导致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受到了一定限制。 3.缺乏相应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机制。 在当前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改革中,还存在一个问题,即事业单位富余人员“出口”的问题,由于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使得相关部门无法有效进行人员分流改革。 三、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策略 1.促进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要使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更加有效,首先要从体制上进行改革和创新,以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体制的激励下,在单位内部形成良性竞争,从而有效发挥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作用,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更加具有成效。 2.提高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执行力。 思想观念往往是社会行为的指导者。在事业单位中,更新其人力资源管理观念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事业单位的工作动力是来自于人的,因此,人力资源就是事业单位的核心,事业单位的领导者必须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的核心作用,并对其核心地位加以肯定,树立起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升他们的自我管理意识,从而有效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3.完善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体系。 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离不开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所以说事业单位必须要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并保证其行政执行能力,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应该贯穿于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始终,而且应关注每一个细节,实时将工作人员及部门的绩效信息反馈给相关管理部门和领导,从而使领导和相关管理部门能够制定出相应的策略来进行进一步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作者:张广良 单位:吉林建筑大学人事处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分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探讨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为了加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重视,事业单位也顺应社会的发展,加强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力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加强了绩效考核的管理。绩效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事业单位发展的先决条件。 关键词: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考核 1.引言 由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发展和生存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事业单位中也是一样,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有效实施绩效考核,能够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工作效率,使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水平都能够有效上升。 2.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的重要性 2.1是事业单位任用员工的考核条件 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的市场竞争力越来越激烈,企业间的竞争力说到底就是人才之间的竞争,所以,事业单位对人才的任用直接关系着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事业单位的体制在不断完善,聘任制度在事业单位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而企业在聘用人员的时候,绩效考核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事业单位在聘用人员的时候,需要对员工的专业水平以及职业道德都进行更加全面的了解,而绩效考核正拥有这样的作用,可以帮助企业更加细致的了解应聘的员工的基本情况,让事业单位选择最合适的人才为单位服务。 2.2是激励员工的指标 在事业单位中,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可以以绩效考核为指标,推行有效的可实施的奖惩制度,将员工的实际薪资与其绩效直接挂钩,工作表现积极的员工给予鉴奖赏,表现不佳的员工给予惩罚,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事业单位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并严格按照体系执行,可以帮助事业单位更好的对员工进行全面的了解,无论是员工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还是工作成效,并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严格的评价和考核,时事业单位的管理更加奖罚分明,以此来激励员工[1]。 2.3是员工劳动报酬的标准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按劳分配已经成为了多数企业或者单位的基本原则,在事业单位中也是一样,实施绩效考核,将按劳分配作为基本原则,使事业单位员工的工资薪酬与员工的工作成效息息相关,将绩效考核作为事业单位员工劳动报酬的标准。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在员工基本工资的基础上增加一部分的浮动工资,这一部分也就是员工的绩效工资,是根据员工的实际工作成效来确定绩效工资的多少,而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的总和才是员工的总工资,这样既保证了员工的基本工作,又可以利用绩效工资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3.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实施绩效考核的策略 3.1明确科学的绩效考核管理模式 在事业单位的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事业单位所有战略管理的核心。但是很多事业单位对绩效考核还没有全面认识,也没有制定完整的机制使绩效考核正常运转,往往只是将绩效考核看成是日常的事务工作,使绩效考核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为了真正提升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事业单位应该将人力认为的发展理念引入到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来,要考虑到员工的切身需求,包括物质上的需求和精神上的需求,将所有的员工都统一到事业单位的目标和组织中来,通过绩效考核来确定员工的福利和待遇,同时员工的升职加薪也应该列入其中,那些偏离了组织的目标的员工自身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从而促使所有的员工的工作都能够在正确的轨道上,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2]。 3.2建立科学严格的绩效考核体系 绩效考核的有效实施与有效的考核制度息息相关,只有建立了有效的考核制度才能让员工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而有效的考核制度应该与实际工作的指标贴近。现在很多事业单位制定的考核制度的指标都偏离了实际工作,虽然建立了很多的条条框框,但是却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为了绩效考核的有效实施,考核者需要具备较高的素质,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在建立有效的考核体系时,应该以实际生活为参考,根据不同部门以及不同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考核制度,在现有的考核制度上进行有效的调整和修改,不断改进和完善考核评估的维度。不同工作的考核评估的维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单位在制定评估标准的时候要从实际工作出发,与实际工作的特点相结合,做到评估的科学性,同事也要保证评估的民主性和公开性。 3.3强化上下级的沟通交流 绩效考核的实施需要上下级的沟通和交流来实现,在进行绩效管理的时候,制定的激烈机制应该是与员工的切身需求和利益息息相关的,所以下级员工的信息反馈在绩效管理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管理者只有足够重视绩效考核的反馈和沟通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管理中必须加强上下级之间的交流。管理者在制定绩效制度和目标的时候,应该与下级员工及时沟通,从员工的目标和年终评估出发,分析员工的实际需求。在实际考核之前,部门管理人员应该与员工交流,将事业单位的目标与员工的目标相结合,达成共同的绩效标准,提高员工的执行力。在考核结束之后,部门管理人员也要和员工及时沟通,针对员工的绩效的意见和建议而谈,让所有的员工都能够参与进来,制定今后工作的改进方案[3]。 3.4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估机制 在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中,绩效评估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只有对员工绩效的评估科学合理才能说服员工,让员工心服口服,从而保证绩效考核的有效实施。对事业单位员工的绩效考核评估,应该要全面科学,从多个角度进行考核。一些事业单位对员工的绩效考核主要是由上级领导来评估的,但是上级领导和员工的接触有限,对员工的认识具有片面性,很多时候并没有从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出发,只是根据印象做出评估,这对员工的绩效考核是非常不利的。完善的绩效评估机制应该包括上级的评估、同事的评估以及自己的评估,只有将这几者有效的融合在一起,才能保证考核的全面和准确。 4.结语 由于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人力资源管理在不断完善,绩效考核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绩效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事业单位应该转变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管理模式,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不断完善绩效评估机制,同时加强上下级之间的交流,使绩效考核作用可以充分发挥。 作者:黄丽蓉 单位: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政府金山街道办事处
通信毕业论文:通信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实习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 要:本文从通信工程专业大四学生所具备的理论知识和他们对于毕业实习这项教学环节的心理现状出发,研究他们在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通信工程专业毕业实习工作从规划、组织、管理及总结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通信工程专业;毕业实习;理论研究 1 通信工程专业学生进行毕业实习前情况 大部分院校的毕业实习是安排在大四进行的,一般情况下是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为期2个月到半年左右的实习。这个阶段,学生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大学所有理论知识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但由于学校硬件条件不能完全和生产企业实际需求相吻合,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远远不能满足生产企业用人要求。 ⑴学生具有的理论知识情况。学生通过三年的理论学习,掌握了相关专业知识,但仅仅是理论知识。但对于通信行业这样一个不断发展,技术要求不断变化的新产业来说,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已经远远落后于实际要求,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就必须对学生进行新一轮的理论培训。 ⑵学生的心理状况。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已经是90后,他们在大人的过分保护下,对社会及自身能力的认识严重不足,因此,在选择毕业实习单位时要求过高,而在进行毕业实习过程中对毕业实习岗位、指导毕业实习老师及毕业实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劳动报酬有严重地不满。 ⑶学校设计的毕业实习方案。任何一个院校在准备对一个专业进行招生之前,已经设置好了人才培养方案,毕业实习方案也已经在学生进行毕业实习的三年前设计好了。但这三年间,社会、企业及学生能力都在不断变化,特别是用人单位的要求变化是非常大的,这些都会造成毕业实习方案不能完全符合要求。 2 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由于学生即将毕业并走向各自的工作岗位,有些学生的工作单位已经基本确定,而各单位对于新进人员的要求不同,所以,对于大四学生的毕业实习,所有院校都分为学生自主实习和集体实习两种不同的情况。对于那些已经确定了工作单位意向,且即将工作的单位又能提供实习条件的同学,一般实行自主实习;另外的同学一般进行集体实习。 ⑴自主实习学生,在毕业实习中出现的问题。虽然学校允许进行自主实习的学生一般是要求已经确定了工作单位意向或准备考研的同学,但有部分同学因为害怕吃苦等原因,没有真的到自己联系的单位实习或只要给学校提供了一份单位同意接收毕业实习的接收函。这样,本来是让学生提升自身能力,选择就业单位的教学环节,变成了大学学习阶段的一个时间空层,甚至会产生很多不安全因素。 ⑵集体实习学生,在毕业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对于没有确定工作单位的同学,可以利用毕业实习阶段对企业用人制度有个了解,甚至可以确定自己的工作单位。但学生在进行毕业实习过程中,经常出现对实习单位不满的情况,经常抱怨用人单位给他们的劳动强度过大,支付的劳动报酬过低,工作环境不满,企业制度不合理等,甚至后悔选择了集体实习。 3 毕业实习建议 ⑴在毕业实习前。首先,学校尽可能完善毕业实习方案。根据社会需求及通信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在实习方案中明确毕业实习的意义、目标、内容及对学生的要求,尽可能明确每个学生的实习指导老师,并加强指导实习老师的要求。在进行毕业实习前,学生 、学校与实习企业要签订实习协议书,明确学生、学校与企业三者之间的权利和责任,指定学生负责人、学校联系人及企业联系人,这三方之间必须保证定期沟通,三者要共同协调处理各种出现的问题。然后,作好学生的思想动员工作。让学生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让学生对社会形势充分了解,珍惜毕业实习过程中的就业机会。然后帮助学生明确毕业实习的目的是让他们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可以让他们有效地把学校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开始适应正常工作地压力。最后要提醒同学,在毕业实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岗位工作与所学专业不是完全地对接,很多工作要从基层开始,在实际的生产工作过程中要勤于思考,多观察,脚踏实地地工作,要有吃苦耐劳地精神。 ⑵毕业实习过程中。在出发去毕业实习单位前,学校一定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动员,让学生对工作中出现的困难要克服。对于正在进行的毕业实习,为了保证学生毕业实习的质量,学校一定要专门安排相关部门及具体人员与实习单位定期进行沟通,同时要与实习学生进行定期联系,做好学生实习期间的监控,要求学生认真填写实习记录本,对于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给予相应的指导。 ⑶毕业实习结束。在学生顺利完成毕业实习后,由实习指导老师通过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学习及工作能力,结合他们完成的实习报告,综合评定学生的毕业实习成绩。最后对实习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以鼓励学生认真对待毕业实习。 由部分毕业实习学生代表、实习指导老师、学校领导、通信专业课主要教师和实习企业代表共同总结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把各种问题进行汇总,尽可能让相同的问题在下一届毕业实习学生中不出现。 总结:虽然,目前通信工程专业的毕业实习情况不容乐观,但只要我们做好从毕业实习规划、毕业实习前的准备工作,毕业实习的组织和管理,毕业实习的归纳及总结,最终一定能不断地改进毕业实习这个教学实践环节,使我们的毕业实习真正完成学生从学校学生到成为合格的社会工作者这个身份的转变,使我们的学校最终成为社会人才培养的摇篮。 通信毕业论文:浅析通信类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摘 要】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成为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解决好就业困难的问题,对促进社会的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探讨了造成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原因;措施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已从传统的“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化”教育,这一方面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人才;但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日益突出,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深入剖析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对促进社会的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我校通信学院学生为例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高等教育自身的原因 高校课程设置应符合行业发展的需求,与社会接轨,与行业接轨。通信行业技术更新快,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材内容不能与时俱进,这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增加了毕业生就业难度。同时,理工科为主的学院,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比较薄弱,使得毕业生在为人处世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增加了就业难度。 1.2 社会原因 首先,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大学扩招以后,高校就业人口基数增大,政府宏观调控有一定的难度,这给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了相应的困难。 其次,如今各大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学生更愿意留在自己家乡,但是内陆城市通信行业发展相对落后,就业机会相对北上广深这些经济发达的城市而言还是偏少,造成人才需求和供应不相匹配,这也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 最后,用人单位对应聘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个原因。要求本科生需过英语四级甚至六级,担任过学生干部,获得科技活动奖励或者参与过项目等。还有一些单位的人才引进目标是硕士和博士。 1.3 家庭原因 家庭教育尤其是家庭的期望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以父母价值观为主导的家庭,对子女的就业选择往往抱有一种特定的期望。而多导彝ザ酝ㄐ判幸盗私馍跎伲对子女期望过高,有的毕业生在就业时以父母为中心,父母意见左右学生的选择,这样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困难。 1.4 毕业生自身的原因 首先,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准备不充分。就业不是接受教育的唯一目的,但却是主要的目的和动力。但是毕业生的就业观必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本身的发展而不断进行调整和改变,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就业观落后。在就业过程中,很多毕业生一味的追求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等。二是,就业期望值过高。毕业生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和机会成本的高回报是应该的,过高的期望值导致一部分毕业生有业不就,这种选择性失业给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困难。三是,就业准备不充分。对行业和企业了解程度不够,人云亦云,不能学会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犹豫中浪费很多就业机会。 其次,毕业生专业知识不过硬。毕业人数增多,设计竞争激烈,单位求贤若渴。在人才选拔上非常重视,面试、笔试层层筛选。毕业生不重视方式方法,不关注企业需求,在笔试过程中,成绩不够理想,专业知识不过硬,毕业生质量达不到企业人才需求的标准,使得选拔人才出现瓶颈。 最后,不良的就业心态。不良的就业心态严重的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缺乏信心,选择回避,消极对待。这些不良的就业心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攀比心态,部分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以其他同学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择业标准;二是,盲目求高心态,一些大学生不能结合自己合理定位,要求用人单位工资高、福利好、住房条件好、地理位置好、工作环境好;三是,不平衡心态,部分毕业生因自身综合素质不够或者就业时机没把握准而没找到理想的工作单位,产生不平衡心理,从而消极的对待社会和生活;四是,自卑心态,部分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因自身条件不如别人或者屡次遭到招聘单位的拒绝而产生严重的自卑。五是,依赖心理,部分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缺乏对立就业思想,一味的依赖父母、亲戚、老师和朋友,表现出强烈的依赖意识。这些不良的就业心态给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 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措施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它涉及到毕业生本人、高校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面对这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如何顺利的就业,是摆在每一个高校学生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2.1 加强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从高校来讲,一方面,加大就业课程体系的完善。针对毕业生就业观落后,就业期望值过高等现象,学校已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两门课程。但是课程缺乏延续性,就业指导应该从大一开始抓起,贯穿四年,不仅是就业技巧的传授,更要正确树立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思想,从而顺利的就业。在一方面,就业指导和教育应是系统工程,是全员老师的工作,不应单单是辅导员的事情,既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又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各环节切实紧密配合、各部门目标一致才能在人才培养上出效果。最后一方面,加强毕业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要让他们明白人生的意义及人生价值不在于从事什么职业,不取决于工作环境,而在于把自己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实践中去,让自身拥有的潜力充分的发挥出来。提前认识自我、认识行业,有自己明确的定位和正确的求职观,才能使就业变得顺畅。 从家长的来讲,长在指导孩子的就业问题上,一方面要客观的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结合孩子所有专业、具体的能力和自己的性格特征,进行客观的分析和指导,不盲目的拔高要求,造成自己孩子的就业困难。另一方面,要教育孩子树立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贡献的思想。鼓励他们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这不仅缓解就业的困难,而且还使社会的人才分布逐渐趋于平衡。 2.2 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素质 第一,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一方面毕业生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只有专业知识扎实才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另一方面又要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结合学校的“四个一”活动,在志愿服务、体育活动、文艺活动、文明礼仪等各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接班人。 第二,要正确评价自己,转变就业观念。虽然经过几年的学习,毕业生不管是在专业素养上,还是在为人处世上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但面临社会,在动手能力上,在社会验上还是一个新手,因此在就业过程中,要正确的评价自己,要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所找的工作要适合自己的发展,不能盲目跟风、盲目攀比,一味的追求大城市、大单位、好福利。只有正确的评估自己,才能更好的就业。 第三,树立诚信意识,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诚实守信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素养和美德,是人的立世之本。行业变化太多、就业人数剧增,就业竞争异常严峻,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因此,毕业生尤其是女生要正确面对这种挫折和失败,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在过程中,毕业生遇事要冷静,及时的调节自己心态,才能为顺利就业打下心理基础。 第四,树立创新创业意识。毕业生经过几年的系统学习,在自己的专业有了一定的研究和思路,他们有精力,有闯劲,有创新意识,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自主创业,有政策、有支持,容易出成绩。这不仅能解决自己就业问题,还能为社会提供广阔的就业市场。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造成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社会、学校和毕业生以及家庭齐心协力,共同做好就业工作,抓好人才培养,保证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 通信毕业论文:通信类专业毕业研究生就业状况与就业指导对策分析 【摘 要】近年来,随着每年培养的通信类人才数量明显攀升和许多非通信专业人才涌入通信行业,使通信类毕业生出现“就业难”。本文针对目前研究生就业面临市场供过于求、研究生的择业价值取向和研究生就业行为发生变化以及通信类专业研究生就业领域相对集中、就业区域明显失衡、学校所在城市就业意向比较突出的特点进行通信类专业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从结合专业特点、巩固、拓宽通信专业研究生就业渠道、加强通信专业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共同做好通信专业研究生就业后续稳定工作等方面入手,尝试探讨促进通信类专业研究生顺利就业的对策,以期为推进通信类专业研究生的高质量就业做贡献。 【关键词】毕业研究生 就业 指导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教育体制改革和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多层次、多侧面的市场需求给毕业研究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的同时,他们的就业状况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在当前就业制度改革全面展开的新形势下,研究分析研究生就业现状,提出应对措施,不仅是当今社会时展的必然,也是当代研究生顺利就业、实现人力资源优化的内在要求。通信类专业研究生以其专业的特殊性,就业形势变化的灵敏性,使其就业的现状更具有时代气息和研究价值。 一 研究生就业面临新的形势 1.研究生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 研究生扩招直接导致研究生就业竞争加剧。一方面,研究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另一方面,国家机关、科研院所、事业单位和国企、高新技术企业等研究生传统就业领域提供的就业岗位增幅远远低于就业人数的增幅。研究生的就业岗位从“金字塔”的顶部向下移动,就业中出现职位层次下降、工资水平下降、求职时间延长等现象。根据一项调查显示,影响研究生就业的因素分别有:“招生规模扩大,研究生供过于求”,约占89%;“大学教育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约占43%;“大量工作不需要高学历”,约占32.9%;“研究生就业政策存在问题”,约占28.9%;“学生择业不切实际”,约占20.4%。 2.研究生的择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 毕业研究生的价值取向由社会本位转向个体本位和社会本位并存、由价值理性转向工具理性。区域经济及文化发展不平衡和不同行业收入差距过大,也严重影响研究生的价值取向。高学历与好岗位并不划等号,研究生群体中“就业难”的心理已基本形成。2010 年,《北京人才报》一项调查显示,自卑、焦虑、从众,成为部分研究生就业的“心理门槛”。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曹高举在其《研究生的不良择业心理及其调适》的报告中提出,不少学生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能客观分析和评价自己,一遇到挫折就信心尽失,变成“鸵鸟”消极逃避。 3.研究生的就业行为发生变化 就业制度与用人制度的改革和职业市场的逐步开放,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了自由择业和职业流动的机会,同时也使得他们在心理和行为上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制度使毕业生通过人才市场就业,但部分研究生对职业生涯没有规划,求职时茫然、盲从。而且,有相当比例的研究生就业期望值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反差较大,存在择业期望值偏高、目标短期化和趋向功利化现象,把读研的目的狭隘地理解为高薪高职,把研究生文凭当作找个好工作的跳板,误解了研究生教育作为精英教育的初衷。 二 通信类专业研究生的就业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才的竞争进一步加剧,特别是计算机、通信等与产业相关的热门专业,研究生就业市场长期红火,就业质量较高。从近年的统计情况看,通信类研究生的就业流向中体现了行业自身的一些特点。 1.通信类专业研究生的就业特点 通信类毕业研究生就业领域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电信运营业、通信设备制造业或电子计算机综合技术服务业等与通信相关的行业内,学科专业十分对口。以某高校为例,近4 年来2 千来名通信类专业毕业研究生,85%以上到国内大型通信运营企业(如移动、联通、电信等)、电子制造企业(如中兴通讯、华为、大唐电信等)和高等院校就业;通信类毕业研究生就业区域总体表现为:华东、华南等沿海发达省市就业人数较多,老少边穷地区较少。还以该高校为例,该校通信类专业80.1%的毕业研究生在江苏、上海就业。其余的毕业研究生也主要选择到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如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而到欠发达地区尤其是条件比较艰苦的边远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研究生数量明显偏少,到其他西部省市就业的毕业生仅有0.81%,“孔雀东南飞”的倾向依然严重;院校所在区域在研究生就业地区选择中有十分明显的优势。以南京高校为例,虽然南京在地理环境、经济状况、人才吸引政策等方面与京、沪、深等市相比有一定差距,但每年在南京就业的该校研究生为48.88%,远远超过到京、沪、深等大城市就业的比例。 2.通信专业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 从就业率上看,通信专业研究生的就业形势良好。从2005~2009 年该高校通信类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的统计数据来看,5 年的平均就业率为98%,远远高于全国研究生的平均一次性就业率。这说明通信类研究生的社会需求量大,就业率普遍较高。但从主要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看,通信行业的用人需求呈现总体增加趋势减缓的格局。通信类专业毕业研究生今天令人羡慕的就业形势已受到多方面的消极影响。 从供需比上看,通信专业研究生的就业优势有所下降。虽然通信专业研究生的就业率较高、就业形势良好,但是这几年平均供需比却逐年下降。以该所高校为例,通信专业研究生平均供需比从2005 年的1∶13.3 下降到2007 年的1∶7.7,再降至2009 年的1∶3.4。由此可见,通信专业研究生的就业优势正在逐渐丧失。 从就业流向上看,通信专业研究生的地区流向很不平衡。随着经济建设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全面开展,小城市、中西部地区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可是通信专业研究生就业却没有适应这一需求,就业地区一直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就业地域不均衡的问题十分严重。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失衡使得研究生在沿海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的就业竞争异常激烈,就业难度也比其他地区更大。 从就业观念上看,通信专业研究生更加保守。受到近年来通信专业研究生相对火爆就业形势的影响,他们就业的期望值非常高。根据调查,在选择工作单位时,该校毕业研究生首先考虑的是行业发展的前景、地区经济发达的城市、生活条件、经济收人和福利待遇等。85.7%的研究生期望月薪在4000 元以上;62.32%的研究生把沪宁作为首选地区,37.77%的研究生选择深圳沿海开放城市;54.57%的研究生选择国企和高新技术企业,29.26%和19.68%的研究生分别选择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79.47%的研究生择业时比较重视专业对口程度;78%的研究生表示他们在求职中遇到困难时一般也不会轻易降低择业标准。研究生保守的就业心理,日趋功利的就业观念,加剧了就业流向的失衡,造成了宝贵人才资源的浪费和教育成果的贬值。 三 新时期做好通信专业研究生就业工作的对策 如何根据现阶段研究生就业工作的特点,针对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难点,找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工作模式,是当前摆在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解决研究生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市场、家庭和研究生自身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 1.结合专业特点巩固拓宽通信专业研究生就业渠道在就业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时,拓宽就业渠道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1)运用市场营销策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主动向社会和其他行业的用人单位宣传毕业研究生的专业优势和人才特点。长期保持与通信信息、电子等行业内用人单位的良好合作,巩固毕业研究生基本人才消化渠道。利用科研合作机会,建立联合培养基地,大力开展委培、定向培养,促进高校与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多领域合作,使通信专业研究生就业的行业涵盖通信信息、电子、机械制造、教育系统等领域。此外,积极发挥校友会和研究生导师的个人作用,直接向用人单位推荐适合的优秀毕业生。 (2)加强就业需求预测。进行深入的就业市场调研,主动、经常、广泛地听取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准确把握通信专业就业热点的转移。定期公布预测分析结果,结合人才培养的周期,及时引导专业结构和招生规模的调整,重视和增强人才培养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3)给予西部及边远地区就业政策支持。国家可建立专项基金,对到西部及边远地区、艰苦行业就业的通信专业研究生在工资、生活条件等方面提供优待,尽可能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别,真正实现待遇留人。同时给予这些地区发展地区经济和开展对外开放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培养当地的“造血”功能,创造良好的事业环境,吸引有志青年创业。 2.加强通信专业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1)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要与研究生的培养、管理和教育工作紧密结合。就业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能仅仅体现在研究生毕业前的短时间之内,而应始终贯穿于研究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之中。加强创业教育,通过成功校友或知名人士的成长报告、创业报告和成功报告等活动,帮助研究生树立创业的信心;通过创业设计大赛等课外活动,培养研究生创业的能力;利用假期组织研究生到用人单位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能真正走进社会,接受社会的锻炼,提前适应就业环境的能力。定期组织优秀毕业研究生创业事迹报告团在各高校做巡回报告,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发挥导师对研究生的引导作用。由于导师与研究生的接触、交流的领域广泛、机会频繁,从思想到学术,从道德情操到治学态度,从为人处事到生活习惯,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且师生接触方式多样且随和,既有准备充分的谈话,也有毫无顾忌的闲聊,既有某些深思熟的决策,也有一时的应急处置,较少虚情假意,没有遮遮掩掩,所以在广泛交往过程中,研究生思想中深层的问题会有意或无意地暴露在导师面前,这就使导师能真正抓住研究生思想问题的核心,采取有效方式做好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和转化工作。导师可根据每个研究生的特点和个性,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从而取得良好的成效。 (3)主动加强与“三高”用人单位、国家经济科教及国防建设等重点单位的联络和沟通,获得尽可能翔实的介绍资料;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加大这些用人单位在毕业生中宣传的力度,优先安排他们来校招聘毕业研究生,给他们更多选择的机会,以期找到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方利益的结合点,尽量解决好国家需要与毕业研究生个人选择之间的矛盾;并做好“三高”用人单位和国家重点企业所接收的毕业研究生的跟踪调查工作,采编优秀毕业研究生创业档案,与用人单位共同探讨和交流做好毕业研究生“进得来,用得好,留得住”的经验和措施。 通信毕业论文:通信类毕业设计工作探讨 学生在外无法学习系统的查阅、收集文献资料的方法,指导老师远程指导,有时候很难联系上学生,遥控失灵,很难深入指导。目前毕业设计的组织管理工作大都由各系(部)自行开展,由于系部教学管理力量的薄弱,很难对整个毕业设计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答辩委员会的老师由于日常教学工作任务重,也没有多余精力去监管。 1毕业设计答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规范化的操作流程没有充分认识到答辩的目的和意义。缺乏统一的、规范的规章制度和科学的组织,工作职责没有明确。答辩环节忙、乱,容易出差错。在组织答辩的时候没有标准流程可以参考,主观性很强,答辩的范围、内容没有重点,教师提问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提出的问题随机性强,提问的方法也不讲究。 1.2缺乏科学的评分体系毕业设计评分标准没有进行细化、量化,只是由答辩组教师主观判断和评价,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这就很难保证成绩判定是否公正,直接影响指导教师和学生积极性的发挥。 2创新毕业设计工作方面的探索 2.1深化、创新毕业设计工作的指导思想 2.1.1毕业设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2004年教育部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2009年,浙江省教育厅对高职高专院校的毕业设计(论文)组织了专门的检查,并公布了检查结果。本科院校的毕业设计工作已十分成熟,但高职院校是否需要和如何开展毕业设计教学仍是广泛探讨的课题。毕业设计工作必须开展,因为这是高职院校极其重要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它不仅能全面考察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可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出对通信专业领域的工作热情,养成创新性思维。 2.1.2鼓励学生将论文设计方向与实习岗位、实习内容紧密联系通信行业是一个日新月异的行业,光是一本毕业毕业证书已经不能证明毕业生的能力有多强,而高质量的毕业设计成果即可让学生在竞争中崭露头角,让用人单位刮目相看。当今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不再是名校和高学历,而更倾向于毕业生的工作能力、社会实践经验、个人综合素质等方面,要求毕业生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尽快融入团队,适应工作岗位。因此,毕业设计工作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严谨负责和刻苦专研的工作态度、创新协作的工作方法等,使其做好入职准备。 2.2创新毕业设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2.2.1以《毕业设计工作指导手册》为准则,各环节规范化、程序化操作学院对毕业设计的任务布置、指导教师的选聘、课题的选择、课题研究及论文写作的指导、论文评阅及答辩等各个环节进行详细分析和疏理,制订出各个环节的规范要求,出台《毕业设计工作指导手册》,编制出格式化电子模板,使教师在工作中有章可循,让学生明白具体的程序和要求。 2.2.2组织召开动员大会组织召开毕业设计动员大会,通过大会,把全体毕业生和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工作的思想认识进行统一和提高,对《毕业设计工作指导手册》各个条款进行解释,明确各项要求,从而更好地执行毕业设计方面的各项规定。同时,组织优秀的指导教师给学生做毕业设计专题讲座。 2.2.3科学制定选题,双向化选择毕业设计选题是关键。选题是否科学,是否具有实践性,直接关系到毕业设计的质量。学院每年进行毕业设计学生人数有800名左右,参与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教师有60名左右,这为采用双向化选择选题提供了条件。双向化选择即先由指导教师结合行业实际情况和专业课程内容,以可操作性、实用性、现实性为标准,研究制定并提交课题题目及简介、对学生人数及其能力的要求,经学院审核后公布,然后学生根据自身实际,结合能力与兴趣,填报选题志愿表,最后由学院根据课题要求和选题志愿统一协调。 2.2.4校企联合指导,让企业的专业力量参与到论文指导的工作中来,增强毕业设计的实用价值学生在企业实习的同时进行毕业设计,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毕业设计的实用价值。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拜师学艺,在实习中完成毕业设计。例如通信运行091班黄懿同学在中国电信实习,在校内老师和企业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关于中国电信政企客户经理服务营销策略的研究》,取得优异的设计成绩,也得到了企业的好评,毕业后直接被该公司录用。校企合作联合指导不仅使学生个人获得了宝贵的实习经历,也使学生在随后的就业竞争中占到了先机。 3结束语 高职学生毕业论文工作是一项科学化、程序化、严谨化的工作,它不仅需要师生重视与配合,更需要学校加强对毕业论文工作的过程管理和方法创新,规范各项工作程序和步骤,让毕业论文工作有章可循,有标准可依,从而确保毕业设计工作高水平开展,高质量完成。 作者:王翠霞单位: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通信毕业论文:电子通信类毕业生就业论文 1以赛促学教学改革的实践 作为职业院校中的工科专业,电子通信类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中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更高,面对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以赛促学提升高职电子通信类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实践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1)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高职院校中的教师大部分具有高学历并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在教学理念中,都想把所学的技能传授给学生,往往会造成学生对知识“消化不足”。以赛促学是以“实践教学”为核心,实行“做中学,学中做”一体化教学。教学过程应该是以实践教学为主要手段,增加案例教学法和面向项目实践教学方法,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2)积极组织各项电子通信类专业比赛;根据不同年级的学习课程,组织院系专业比赛,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在比赛中发现不足,能主动的分析问题,寻求老师和同学的指导,形成良好的专业学习氛围。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电子通信工程系为例,在2014-2015学年,先后组织了电子焊接大赛、LED灯饰设计大赛、电子创意竞赛、嵌入式产品开发技能竞赛、4G网络通信大赛等技能竞赛。竞赛分不同的学习阶段,比如大一第一学期的同学参加电子焊接比赛,大二大三的同学就可以参加电子创意设计等专业知识要求更高的赛事。竞赛主要的思维是创新、实用。 (3)组织参赛团队参加国家、省、市级电子通信类专业技能竞赛;教学模式的改变,将学生理论学习过程有机融合在专业实践当中,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电子通信工程系为例,该系成立了“挑战队”,专门从事各项电子通信类比赛的筹备和研究,以点带面,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各项赛事中获得成绩的同时,减轻教师团队的工作量,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学生在参加电子设计大赛的过程中,通过系统设计、方案论证、电路设计、选用材料以及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4)积极开展各类就业创业竞赛活动;针对高职电子通信类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现状,在以赛促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核心能力可以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增加优势。大学生就业创业竞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尽早树立奋斗目标,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规划好大学三年的生活,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积极开展了职业规划大赛、“挑战杯”创业大赛,还邀请一些有过大赛经验的校友回校开展经验分享活动,对提高电子通信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2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成果 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强化工学结合特色,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近3年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电子通信工程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电子通信类专业竞赛,到目前为止,累计参加省级、国家级乃至国际级大赛26次,参与师生达到968人次。先后参加了广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粤台高职院校“单片机MCU协同创新”职业技能竞赛、单晶片创意暨认证技能国际竞赛等专业技能大赛,获得国际比赛、国家级、省部级比赛奖项一等奖、二等奖38项。 通过以赛促学是教育教学的新模式,将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培养以专业技能大赛的形式融合到教学改革中,专业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相结合,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电子通信工程系为例,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明显提升。2012到2014年,该系学生就业率分别为98.67%、98.87%和99.21%。,就业率呈现逐步上升的态势,就业质量明显上升。 3结束语 通过以赛促学教育教学改革模式的推进,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缩短毕业生职业适应期,切实提高高职电子通信类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作者:庄坚泉单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电子通信工程系 通信毕业论文: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第一类:通信工程设计1、通信网工程设计2、程控室工程设计3、传输室工程设计第二类:通信论文4、光城域网研究与组网5、光波分复用技术的研究与分析6、光同步数字体系的研究与分析7、论述移动通信的应用及发展8、铁通XX分公司宽带业务现状与发展9、铁通XX分公司发展策略10、提速铁路专用通信业务及发展11、自拟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通信工程专业课题第一类:通信工程设计题目要求《通信网设计》 一、设计要求:1、作某一范围长途干线网设计;2、绘出新设计通信网图并作相应阐述。 二、主要内容:1、对通信网种类及构成要素作概括性阐述;2、拟定长途网业务节点数量及选用相应设备;3、对新设计通信网的信道构成特点、网型、保护方式等作相应阐述。《程控交换工程设计》一.设计要求:1.对原有设备情况的调查,收集各种资料2.根据调查结果设计交换网图3.根据交换网图提出中继方式,其中包括信令方式,接口方式及传输方式等内容4.画出工程所需各部分图纸5.写出设计规范书及设计说明书二.完成图纸名称:1.交换网图2.中继方式3.设备平面布置图4.总配线架,数字配线架端子分配图5.电缆径路图6.电源系统图7.工程数量表《传输室工程设计》 一、设计要求:1、结合本单位条件或者处自拟条件作传输室施工设计,规模不限;2、采用光纤传输设备或者数字微波设备及相关附属设备(如中配架、数配架、引入架、试验架等);3、对各项设计作重点说明。 二、主要内容:1、传输室设备平面布置图;2、通信网图;3、室内信道直线径路图;4、中配架运用及分配图;5、布线计划图改工程数量表。第二类:通信论文题目要求1、根据所选题目进行现场调研及收集资料;2、根据题目说明论文主要包括哪些部分;3、对每一部分作详细论述;4、论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及结论;5、所涉及的数据、图表要准确;6、论述过程中要有自己独创的观点; 通信毕业论文:电力公司信息通信毕业论文 1专业管理的主要做法 1.1加快传输网络工程改造,全面提升传输网络硬实力 江阴电力通信网最早是在2002年开始建设的,采用东信光传输设备建设统一的光通信传输网。设备至今连续运行时间已达12年,故障频繁发生,导致运维压力大增,同时因厂方备品备件储备不足,严重影响到本地区通信网络的可靠运行。根据江苏省网络归并方案的要求,江阴地区结合十二五规划,对现有光传输网进行了逐步调整,组建以中兴设备为传输主体的光通信传输网络。 1.2加强班组运行资料管理,提升班组管理软实力 开展传输设备的技术改造是确保网络稳定运行的硬件建设,那么准确完善的运行资料就是提升班组运维管理的软实力。信通设备资源管理是一项庞大的数据系统工程。班组近年来在运行资料的管理方式上作了很大的努力和探索,专设专业资料FTP服务器,实现资源的共享。建立并及时更新所有信通设备台账,做到对信通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积极推行设备状态检修,确保设备运行的可控在控能控,有效促进设备健康运行水平。进一步加强班组运行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各类图表资料做到绘制精细化,修改滚动化,现场同步化,大大提高了班组运维管理水平,更好地为全公司提供一个安全可靠高度稳定的通信平台。 1.3加强运维技能培训,创建学习型班组 根据统计,公司从事通信专业人员无论从年龄结构,还是学历层次、职称级别、技能等级来看,均处于弱势地位,整体技能素质偏低,制约公司信息通信运维创新的发展需求。通过加强技能培训有效途径,来切实提高运维人员的综合能力和通信网络的运行管理水平,确保电力通信网络的安全、可靠运行。在制度上,将标准化班组建设与学习型班组建设有机结合,以班组建设系列管理标准规范和统一班组各项管理要求,搭建交流共享的学习平台。构建班组内丰富的图书资料库,建设开放的学习分享模式,广泛收集积累外、内部信息和知识,讨论分享,在班组中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注重新知识新技术的推广培训工作,确保班组全体运维人员了解并掌握先进的技术。同时班组建立常态岗位练兵运行机制,深化培训,通过班务活动和民主生活会加大学习理念的宣传教育力度,采取问答、考试、比武的方式,激发员工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同时,高起点全面规划搭建运维实训基地平台。在现有较小规模的通信运维实训平台基础上,完善配置,逐步组建功能强大的信息通信运维实训平台。实训平台设备宜选配系统在线运行主流设备,并适当选用部分超前设备。通过实训基地平台的建立,运维人员不仅能及时掌握传输、交换、电源、光缆维护等信通各分支领域的相关原理和技术,还可以全面掌握信息网络交换数据配置、信息安全运维等必备技能。通过实训基地,有效模拟故障现象,查找现场罕见告警,确实提高运维人员的动手能力,提高对实际设备的应用能力、操作水平及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电力生产。 1.4完善班组管理制度,提倡一岗多能及专业融合,全面提升工作效率 1.4.1制定分工制度,责任到人文章首先梳理了信息通信两个专业的主要工作方向,主要有光缆、电源、电话、网络、计算机、服务器、系统、抢修等不同分工,而整个班只有11个人,还有3个值班人员,4个50岁以上人员,为了协调好11个班员的工作责任性和积极性,通过沟通,首先取消了值班制度,这样富余了3个人员,可以参与更多工作.然后针对每个人员的特点进行工作分包,50岁以上的负责一项工作,50岁以下的负责两项工作,这样可以保证每项工作都有人负责。1.4.2制定结队制度,不同分工签订结队合同确定了分工,不是说只要对自己的分工负责就可以了,还要对其余相关的工作进行辅助,签订结队的人员要进行专业帮带,负责结对人员对自己分工的熟悉及运维,负有连带责任.确保每个分工至少有1人精通,1~2人熟悉。1.4.3制定轮训讲学制度,全面提升运维技能水平在确保分工,签订结队合同后,班组还制定了讲学制度,利用周五安全活动的时间,开展分工技能大讲堂活动,在活动期间,轮训人员需要对自己的分工进行基础普及,运维技能讲解,并进行测试,每人两周时间,一周讲堂,一周测试并讲解。经过基础知识普及,运维技能测试的过程,班员的各方面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1.4.4制定阶段性的职业生涯规划制度班组引导员工在客观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合理设定个人愿景及阶段性的职业发展计划。每个人员都需要制定1~3年的阶段性职业生涯计划,做到近期有目标,长期有愿景.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设计辅导、沟通交流及定期检验活动,促进员工在日常的积累进步中实现职业生涯的健康发展。1.4.5制定绩效考核制度,鼓励技能提升,专业融合针对分工完成情况,结队帮带效果,技能大讲堂测试成绩,职业生涯规划完成情况,班组制定了确实可行的绩效考核制度,对每项制度完成情况进行打分,当月完成情况好的给予绩效加分,与工资奖金挂钩,鼓励员工对各项制度的落实,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进行专业工种的融合,全面提升班组运维技能水平。 2结束语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信通运维班人员已经进入各自的角色,每项工作既是信息又是通信,进行了真正的专业融合,各项指标有了很大的提高,班组现有人员11人,人才当量密度为0.96。双师型人才共5人,占总人数的45%;技师8人,占73%;党员5人,占45%,高级技师1人,高级工程师1人。信息通信专业融合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经历持续发展完善的过程,涉及对环境、网络、系统、业务等各层次的管理,以及对人员的培训教育和管理,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劳永逸。为此,需要进一步深化信息通信一体化管理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管理机制,切实提高信息通信系统运维水平和工作质效,确保信息通信一体化管理体系在电力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看到成效的同时,也看到自身在班组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差距。主要体现在班组年龄结构分布不均,平均年龄超过46岁,有14年未进新进员工,与日新月异的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无法同步,技术更新存在一定难度。信通运维班应迎难而上,继续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不断持续深入的把专业融合工作做好,为公司发展提供高速稳定可靠的网络传输平台。 作者:王志东单位:国网江阴市供电公司 通信毕业论文:通信工程产业对策分析毕业论文 摘要:讨论了我国通信工程产业建设和发展的现状,概速了在研究开发方面,推广应用方面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就,重点时通信工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可行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通信工程;发展现状;网络安全;解决对策 1发展现状 我国通信工程专业是源于电机系电机工程专业,并由有线电、无线通信、电子技术等专业相互渗透、相互补充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产业。在20世纪的初期,我国的多所大学就曾经先后建立过“无线电门”和“电讯组”,建国以后,我国高等学校在苏联高等教育的基础上,对各高校的电机系和电机工程专业进行大规模的调整,为现代通信工程技术的人才培养积蓄着雄厚的力量。 通信工程在我国真正地进入快速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这个时期从美、日、英等发达国家吹过来的信息革命这股飓风。为我国通信工程专业的发展增添了强劲的动力,也是从这时起,通信工程专业有了它现在的名称。大量的技术成果如:晶体纤维生长与晶体光纤器件的研究,光纤高温传感器、光纤环形腔的细度及环形激光器的研究,窄线宽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及相关技术等都走在了世界的前沿。 2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人类社会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全方位的深刻变革,网络通信已广泛地应用于政治、军事,经济及科学等各个领域,它改变了传统的事务处理方式,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因此,信息在网络通信中的安全性、可靠性日趋受到通信网络设计者与网络用户的重视。 鉴于信息安全开始对国家安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需要准确认识信息安全的基本问题与表现方式,清晰了解保障信息安全所依赖的信息网络化的客观规律。从而做到有的放矢,以便真正发挥作用,在这里我们着重讨论通信工程中的网络通信安全。网络通信安全一般是指网络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实用性、占有性。从技术层面上来看,反映在物理安全、运行安全、数据安全、内容安全四个不同的层面中。而现在网络通信的安全问题可以大体分为;内网通信安全和网络问信息传播安全两个方面。 3解决对策 3.1内网通信安全 3.1.1采用安全交换机 由于内网的信息传输采用广播技术,数据包在广播域中很容易受到监听和截获,因此需要使用安全交换机。利用网络分段及VLAN的方法从物理上或逻辑上隔离网络资源,以加强内网的安全性。 3.1.2操作系统的安全 从终端用户的程序到服务器应用服务、以及网络安全的很多技术,都是运行在操作系统上的。因此,保证操作系统的安全是整个安全系统的根本。除了不断增加安全补丁之外,还需要建立一套对系统的监控系统。并建立和实施有效的用户口令和访问控制等制度。 3.1.3使用网关 使用网关的好处在于网络数据包的变换不会直接在内外网络之间进行,内部计算机必须通过网关。进而才能访问到Internett这样操作者便可以比较方便地在服务器上对网络内部的计算机访问外部网络进行限制。公务员之家 3.1.4使用密钥管理 在现实中,入侵者攻击Internet目标的时候,90%会把破译普通用户的口令作为第一步。以Unix系统或Linux系统为例,先用“fjnger远端主机名”找出主机上的用户账号。然后用字典穷举法。 如果这种方法不能奏效,入侵者就会仔细地寻找目标的薄弱环节和漏洞,伺机夺取目标中存放口令的文件shad-OW或者passwd.然后用专用的破解DES加密算法的程序来解析口令。 在内网中系统管理员必须要注意所有密码的管理。如口令的位数尽可能的要长;不要选取显而易见的信息做口令;不要在不同系统上使用同一口令;输入口令时应在无人的情况下进行;口令中最好要有大小写字母、字符、数字;定期改变自己的口令:定期用破解口令程序来检测shadow文件是安全。没有规律的口令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3.2网络间信息传播安全 所谓的网络信息传播安全主要是指网络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应保持信息本身的完整性、可用性和机密性。信息网络的通信是由通信协议堆栈完成的,通信协议大致可分为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和物理层,采用通信协议分层的方式对网络通信进行安全控制可满足信息网络安全通信的需要,保障信息传输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接下来,我们就保证信息传播安全的技术和方法进行探讨。 3.2.1采用数字签名技术 所谓“数字签名”就是通过某种加密算法生成一系列符号及代码组成电子密码进行签名,来代替书写签名或印章,对于这种电子式的签名还可进行技术验证,其验证的准确度是一般手工签名和图章的验证而无法比拟的。它能验证出文件的原文在传输过程中有无变动。确保传输电子文件的完整性、真实性和不可抵赖性。这样数字签名就可用来防止有人修改信息等情况的发生,可以进一步保证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强化身份识别功能和不可抵赖性,同时数字签名技术还可以提高交易的速度和准确性。 3.2.2数字集群系统网络技术 数字集群系统的信息安全主要涉及用户鉴权、加密、分级用户管理、日志管理、虚拟专网。数字集群系统分为专网运营和共网运营两种方式。数字集群网络对于网络的容量、通信覆盖率、呼叫建立成功率等都有更高的要求。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经常应用于应急通信,因此其业务量具有突发性,拥塞控制对于数字集群通信网络也就尤其的重要。拥塞控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数字集群网络的网络结构还具备更高的抗灾变能力,对于重点地区进行基站的双覆盖,由于数字集群系统担负着应急通信的重大使命。因此通常其社会效益要重于经济效益,因此有必要投入一定的资金来提升网络的可靠性。 3.2.3采用量子密码信息加密技术 量子密码术是密码学与量子力学结合的产物,这种加密方法是用量子状态作为信息加密和解密的密钥。量子的一些神奇性质是量子密码安全性的根本保证。到目前为止主要有三大类量子密码实现方案:一是基于单光子量子信道中海森堡测不准原理的方案;二是基于量子相关信道中Bell原理的方案;三是基于两个非正交量子态性质的方案。 量子密码的研究进展顺利。某些方面尤其是量子密钥分发已经逐步趋于实用。面对未来具有超级计算能力的量子计算机,现行基于解自然对数及因子分解困难度的加密系统、数字签章及密码协议都将变得不安全。而量子密码术则可达到经典密码学所无法达到的效果。可以说,量子密码是保障未来网络通信安全的一种重要的技术,我们即将进入到一个量子信息时代。 4结语 通信工程的发展状况决定着我国通信事业的未来,我们只有正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使我国的通信事业达到新的巅峰。 通信毕业论文:浅谈数据通信及其应用前景 摘要:本文介绍数据通信的构成原理、交换方式及其适用范围;数据通信的分类,并展望未来美好的应用前景。 主题词数据通信构成原理适用范围应用前景 数据通信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要在崐两地间传输信息必须有传输信道,根据传输媒体的不同,有有线数据通信与无线崐数据通信之分。但它们都是通过传输信道将数据终端与计算机联结起来,而使不崐同地点的数据终端实现软、硬件和信息资源的共享。 一、数据通信的构成原理、交换方式及适用范围 1.数据通信的构成原理 数据通信的构成原理如框图1所示。图中DTE是数据终端。数据终端有分崐组型终端(PT)和非分组型终端(NPT)两大类。分组型终端有计算机、数崐字传真机、智能用户电报终端(TeLetex)、用户分组装拆设备(PAD)崐、用户分组交换机、专用电话交换机(PABX)、可视图文接入设备(VAP)崐、局域网(LAN)等各种专用终端设备;非分组型终端有个人计算机终端、可崐视图文终端、用户电报终端等各种专用终端。数据电路由传输信道和数据电路终崐端设备(DCE)组成,如果传输信道为模拟信道,DCE通常就是调制解调器崐(MODEM),它的作用是进行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转换;如果传输信道为崐数字信道,DCE的作用是实现信号码型与电平的转换,以及线路接续控制等。崐传输信道除有模拟和数字的区分外,还有有线信道与无线信道、专用线路与交换崐网线路之分。交换网线路要通过呼叫过程建立连接,通信结束后再拆除;专线连崐接由于是固定连接就无需上述的呼叫建立与拆线过程。计算机系统中的通信控制崐器用于管理与数据终端相连接的所有通信线路。中央处理器用来处理由数据终端崐设备输入的数据。 2.数据通信的交换方式 通常数据通信有三种交换方式: (1)电路交换 电路交换是指两台计算机或终端在相互通信时,使用同一条实际的物理链路,崐通信中自始至终使用该链路进行信息传输,且不允许其它计算机或终端同时共亨崐该电路。 (2)报文交换 报文交换是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内存或外存),当所需崐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往需接收的交换机或终端。这种存储_转发的方崐式可以提高中继线和电路的利用率。 (3)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是将用户发来的整份报文分割成若于个定长的数据块(称为分组或崐打包),将这些分组以存储_转发的方式在网内传输。第一个分组信息都连有接崐收地址和发送地址的标识。在分组交换网中,不同用户的分组数据均采用动态复崐用的技术传送,即网络具有路由选择,同一条路由可以有不同用户的分组在传送,崐所以线路利用率较高。 3.各种交换方式的适用范围 (1)电路交换方式通常应用于公用电话网、公用电报网及电路交换的公用数据崐网(CSPDN)等通信网络中。前两种电路交换方式系传统方式;后一种方式崐与公用电话网基本相似,但它是用四线或二线方式连接用户,适用于较高速率的崐数据交换。正由于它是专用的公用数据网,其接通率、工作速率、用户线距离、崐线路均衡条件等均优于公用电话网。其优点是实时性强、延迟很小、交换成本较崐低;其缺点是线路利用率低。电路交换适用于一次接续后,长报文的通信。 (2)报文交换方式适用于实现不同速率、不同协议、不同代码终端的终端间或崐一点对多点的同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的数据通信。由于这种方式,网络传输时崐延大,并且占用了大量的内存与外存空间,因而不适用于要求系统安全性高、网崐络时延较小的数据通信。 (3)分组交换是在存储_转发方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它兼有电路交换及崐报文交换的优点。它适用于对话式的计算机通信,如数据库检索、图文信息存取、崐电子邮件传递和计算机间通信等各方面,传输质量高、成本较低,并可在不同速崐率终端间通信。其缺点是不适宜于实时性要求高、信息量很大的业务使用。 二、数据通信的分类 1.有线数据通信 (1)数字数据网(DDN) 数字数据网由用户环路、DDN节点、数字信道和网络控制管理中心组成,崐其网络组成结构如框图2所示。DDN是利用光纤或数字微波、卫星等数字信道崐和数字交叉复用设备组成的数字数据传输网。也可以说DDN是把数据通信技术、崐数字通信技术、光迁通信技术以及数字交叉连接技术结合在一起的数字通信网络。崐数字信道应包括用户到网络的连接线路,即用户环路的传输也应该是数字的,但崐实际上也有普通电缆和双绞线,但传输质量不如前。DDN的主要特点是: ①传输质量高、误码率低:传输信道的误码率要求小。 ②信道利用率高。 ③要求全网的时钟系统保持同步,才能保证DDN电路的传输质量。 ④DDN的租用专线业务的速率可分为2.4-19.2kbit/s,N×64kbit/s崐(N=1-32);用户入网速率最高不超过2Mbit/s。 ⑤DDN时延较小。 (2)分组交换网 分组交换网(PSPDN)是以CCITTX.25建议为基础的,所以崐又称为X.25网。它是采用存储_转发方式,将用户送来的报文分成具用一定长崐度的数据段,并在每个数据段上加上控制信息,构成一个带有地址的分组组合群崐体,在网上传输。分组交换网最突出的优点是在一条电路上同时可开放多条虚通崐路,为多个用户同时使用,网络具有动态路由选择功能和先进的误码检错功能,崐但网络性能较差。 (3)帧中继网 帧中继网络通常由帧中继存取设备、帧中继交换设备和公共帧中继服务网3崐部分组成,如框图3所示。帧中继网是从分组交换技术发展起来的。帧中继技术崐是把不同长度的用户数据组均包封在较大的帧中继帧内,加上寻址和控制信息后崐在网上传输。其功能特点为: ①使用统计复用技术,按需分配带宽,向用户提供共亨的的网络资源,每一条崐线路和网络端口都可由多个终点按信息流共亨,大大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②采用虚电路技术,只有当用户准备好数据时,才把所需的带宽分配给指定的虚崐电路,而且带宽在网络里是按照分组动态分配,因而适合于突发性业务的使用。 ③帧中继只使用了物理层和链路层的一部分来执行其交换功能,利用用户信息和崐控制信息分离的D信道连接来实施以帧为单位的信息传送,简化了中间节点的处崐理。帧中继采用了可靠的ISDND信道的链路层(LAPD)协议,将流量崐控制、纠错等功能留给智能终端去完成,从而大大简化了处理过程,提高了效率。崐当然,帧中继传输线路质量要求很高,其误码率应小于10的负8次方。 ④帧中继通常的帧长度比分组交换长,达到1024-4096字节/帧,因而其吞吐量崐非常高,其所提供的速率为2048Mbit/s。用户速率一般为9.6、4.4、19.2、N崐×64kbist/s(N=1-31),以及2Mbit/s。 ⑤)帧中继没有采用存储_转发功能,因而具有与快速分组交换相同的一些优崐点。其时延小于15ms。 2.无线数据通信 无线数据通信也称移动数据通信,它是在有线数据通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崐有线数据通信依赖于有线传输,因此只适合于固定终端与计算机或计算机之间的崐通信。而移动数据通信是通过无线电波的传播来传送数据的,因而有可能实现移崐动状态下的移动通信。狭义地说,移动数据通信就是计算机间或计算机与人之间崐的无线通信。它通过与有线数据网互联,把有线数据网路的应用扩展到移动和便崐携用户。 三、网络及其协议 1.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ComputerNetwork),就是通过光缆、双绞电话线或有、无线崐信道将两台以上计算机互联的集合。通过网络各用户可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如文崐档、程序、打印机和调制解调器等。计算机网络按地理位置划分,可分为网际网、崐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四种。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网际网;广域网一般崐指连接一个国家内各个地区的网络,全国公安系统的信息中心互联起来,也是一崐个广域网。广域网一般分布距离在100-1000公里之间;城域网又称为都崐市网,它的覆盖范围一般为一个城市,方圆不超过10-100公里;局域网的崐地理分布则相对较小,如一栋建筑物,或一个单位、一所学校,甚至一个大房间崐等。 局域网是目前使用最多的计算机网络,一个单位可使用多个局域网,如财务崐部门使用局域网来管理财务帐目,劳动人事部门使用局域网来管理人事档案、各崐种人才信息,公安 刑侦部门使用局域网来管理犯罪信息系统、交警部门使用局域网来管理机动车辆、崐驾驶员信息等等。 2.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是两台计算机之间进行网络对话所使用的语言,网络协议很多,有崐面向字符的协议、面向比特的协议,还有面向字节计数的协议,但最常用的是崐TCP/IP协议。它适用于由许多LAN组成的大型网络和不需要路由选择的小型网崐络。TCP/IP协议的特点是具有开放体系结构,并且非常容易管理。 TCP/IP实际上是一种标准网络协议,是有关协议的集合,它包括传输崐控制协议(TransportControlpro-tocol)和因特网协议(Internet崐Protocol)。TCP协议用于在应用程序之间传送数据,IP协议用于在程序崐与主机之间传送数据。由于TCP/IP具有跨平台性,现已成为Internet的标崐准连接协议。网络协议分为如下四层: 〈1〉网络接口层:负责接收和发送物理帧; 〈2〉网络层:负责相邻节点之间的通信; 〈3〉传输层:负责起点到终端的通信; 〈4〉应用层:提供诸如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等应用程序要把数据以TCP/I崐P协议方式从一台计算机传送到另一台计算机,数据需经过上述四层通信软件的崐处理才能在物理网络中传输。 目前的IP协议是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的,如202.0.96.133崐就表示连接到因特网上的计算机使用的IP地址,在整个因特网上IP地址是唯崐一的。 四、数据通信的应用前景 1.有线数据通信的应用 (1)数字数据电路(DDN)的应用范围有: ①组建公用数字数据通信网; ②可为公用数据交换网、各种专用网、无线寻呼系统、可视图文系统、高速数崐据传输、会议电视、ISDN(2B+D信道或30B+D信道)、邮政储汇计算崐机网络等提供中继或数据信道; ③为帧中继、虚拟专用网、LAN,以及不同类型的网络提供网间连接; ④利用DDN实现大用户局域网联网;如我区各专业银行、教育、科研以及自崐治区公安厅与城市公安局的局域网互联等。 ⑤提供租用线,让大用户自己组建专用数字数据传输网; 例如,今年二季度,自治区公安厅租用DDN电路,采用数字交叉复用设备,崐组成公安专用数字数据传输网。这也称为对公安专用通信网进行数字化改造。经崐过多次研讨和实地试验,决定租用128K数字数据电路,其中以64K作为专崐用数据信道,把公安厅和各地级市的犯罪信息中心互联以64K覆用8条8K信崐道作为语音信道,供传真和长途电话直拨业务使用,从而解决公安专用通信网因崐信道少,开电话会议,就打不了长途电话;要打长途电话,就发不了传真、传不崐了数据的问题。 ⑥使用DDN作为集中操作维护的传输手段;或把全区城镇110报警服务台崐互联,实现全区公安机关的统一指挥。 (2)分组交换网的应用 分组交换网能提供永久虚电路(PVC)及交换虚电路(SVC)等多种业务。崐利用分组交换网的通信平台,还可以开发与提供一些增值数据业务: ①电子信箱业务 电子信箱系统又称电子邮件。它是一种以存储_转发方式进行信息交换的通崐信方式。在分组交换网平台上用户把需发送的信息以规定的格式送入电子信箱的崐存储空间,由电子信箱系统处理和传输后,送到接收用户的电子信箱并通知收信崐人。 ②电子数据交换业务 电子数据交换(EDI)是计算机、通信和现代管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又崐被称为“无纸贸易”。EDI用电子单证代替了纸面单证,由传统的多点对多点崐的联系变为网络信息传递。EDI技术是未来商业发展的极其主要的工具。现在崐国内外都得到广泛的应用。 ③传真存储转发业务 传真存储转发是把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结合起来,建立智能化的传真网。该网崐利用计算机的存储_转发技术实现广大用户所需的各种新的服务项目。存储_转崐发技术的核心是传真交换机。 ④可视图文业务 可视图文业务是一种利用现有公用电信网络开发出来的新型、公用、开放式崐的信息服务系统。可视图文的业务类型主要有公用数据库业务和专用数据库业务崐等。 (3)帧中继技术的应用 帧中继技术适用于对广域网进行数据访问和高速数据传输。帧中继也是一种崐ISDN承载业务,主要用于局域网互联和高速主机环境下作为宽带网的数据入崐口,是向未来宽带ATM交换过渡的手段之一。常用于: ①组建帧中继公用网,提供帧中继业务。 ②在分组交换机上安装帧中继接口,提供业务。 ③为用户提供低成本的虚拟宽带业务。 ④在专用网中,采用复用的物理接口可以减少局域网互联时的桥接器、路由崐器和控制器所需的端口数量,并减少互连设备所需通信设施的数量。帧中继的数崐字链路连接鉴别(DLCI)寻址功能可允许单个中继接入设备与上千个接入设崐备通信。其本地管理接口(LMI)可大大简化帧中继网的配置和管理。 ⑤局域网(LAN)与广域网(WAN)的高速连接。 ⑥LAN与LAN的互联。 ⑦远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文件的传送、图像查询以及图像监视、会议电视崐等。 2.无线数据通信的应用 无线数据通信也称为移动数据通信。它的业务范围很广,也有广泛的应用前崐景。 (1)移动数据通信在业务上的应用。 移动数据通信的业务,通常分为基本数据业务和专用数据业务两种:基本数崐据业务的应用有电子信箱、传真、信息广播、局域网(LAN)接入等。专用业务崐的应用有个人移动数据通信、计算机辅助调度、车、船、舰队管理、GPS汽车崐卫星定位、远程数据接入等。 (2)移动数据通信在工业及其它领域的应用。 移动数据通信在这些领域的应用可分为固定式应用、移动式应用和个人应用崐三种类型。 ①固定式应用是指通过无线接入公用数据网的固定式应用系统及网络。如边远崐山区的计算机入网、交警部门的交通监测与控制、收费停车场、加油站以及灾害崐的遥测和告警系统等。 ②移动式应用是指野外勘探、施工、设计部门及交通运输部门的运输车、船队崐和快递公司为指示或记录实时事件,通过无线数据网络实现业务调度、远程崐数据访问、报告输入、通知联络、数据收集等均需采用移动式数据终端。移动数崐据终端在公安部门的刑警、巡警、交警也开始应用。 ③个人应用是指专业性很强的业务技术人员、公安外线侦察破案人员等需要在崐外办公时,通过无线数据终端进行远程打印、传真、访问主机、数据库查询、查崐证。股票交易商也可以通过无线数据终端随时随地跟踪查询股票信息,即使度假崐也可以从远程参加股票交易。此外,电子信箱是国外应用很广的数据业务,在我崐国也已经开始应用。无线接入Internet可随时随地收发电子邮件,因此无线数据崐通信也得到广泛的应用。作为有线数据网的补充和延伸,在公安系统,移动数据崐通信将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相信不久的将来,移动数据通信也会在我区公安崐系统得到广泛的应用。 五、结束语 展望未来,通信网络将向着综合业务数字网方向发展,数据、语音、图像等崐各种数据通信在各个层次、各个领域得到综合利用。数据通信在我区公安系统也崐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最近公安部已经下达“金盾工程”总体设计任务书,部署两崐年内建成“金盾工程”。总目标是建成现代化公安综合业务通信网,实现以全国崐犯罪信息中心(CCIC)为核心,以各项公安业务应用为基础的信息共享和综崐合利用,为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提高办公效率和执法能力提供强崐有力的信息支持。数字数据网(DDN)开始在公安专用通信网的应用,促进公崐安专用通信网的快速发展,并逐步向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方向发展。公安机崐关掌握着大量的社会信息,要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必须逐步向这个方向发展。信息崐高速公路将通过同步数字体系(SDH)等大容量光纤、多媒体技术,把电话、崐传真、数据、动态图像等各种通信业务综合在一起,采用计算机综合处理,应用崐ATM技术,以交互方式快速传递,把全国各级公安机关CCIC连接起来,使崐各类公安信息在不同层次上相互交流,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通信毕业论文:浅谈高职通信技术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摘 要:通信行业近十几年来在我国呈现蓬勃发展,遍地开花之势,随着3G、4G的研发、试运行、推广、普及,5G标准的制定以及未来的商用、民用,通信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高职类通信毕业生的校企沟通不足,学生自身适应能力差,直接导致就业困难,或者到企业难以适应。因此增强校企沟通,加强学生自我认识和社会认知能力,提高生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各高职院校和学生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高职 通信 毕业生 就业 随着3G、4G的研发、试运行、推广、普及,5G标准的制定以及未来的商用、民用,通信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4G、国家宽带战略,还是物联网技术的发展,都给通信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信行业的人才需求与日俱增,因此,如何培养具有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维护、优化能力的专业技术型人才成为了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 1 岗位现状 1.1 大中型企业的人才需求 以中国通信服务及其子公司为代表的大中型企业更加看重毕业生的资质、在校成绩、获奖情况、学习能力、以及学生干部的经历。入职后会有一定时期相对正规的入职专业培训。 1.2 小型及私有企业的人才需求 在全国各地有数不胜数的通信小型企业,这些企业更加看重毕业生的实用性,希望毕业生上岗就可以直接投入工作,最好还能独当一面,一人兼多职,希望将培训放在学生在校期间,由校内教师完成。既能减少企业的相关培训投入,又可以规避相应的风险。 2 高职毕业生现状 2.1 知识结构老化、单一 通信类高职学生的课程结构一般是本科通信学科的简化,而且通信技术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在4G基本普及的今天,很多教师还在按照2000年初的教材讲授2G的专业知识,知识结构没有做到随技术发展而更新。 2.2 理论知识不够深入,技术实训和动手能力较差 针对高职学生自身理论知识学习热情不高,能力较差的条件,除了一小部分准备专升本以及考研的高职学生外,大部分高职学生应该选择走技能型道路。但是由于目前专业设备价格高,更新换代升级快等特点,很多学校的相关投入较少,学生在校期间接触不到真正在用的通信设备和软件,即使有相关设备也只能参观,不能实际动手操作。 2.3 学生自我要求低,工作期望值高 很多高职学生自入校以来,自我要求低,缺乏自我培养的意识,仅满足于课堂知识,对专业知识的自我学习,探索意识不强;对英语、计算机等通用类考证等事不关心,没信心去做。反而临近毕业时对企业和工作岗位期望值比较高,例如要求工作地点,薪金待遇,企业文化等等。 2.4 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 很多毕业生在企业实习或者找工作过程中遇到问题一般都采用忍的方式自己承受,一旦忍受不了就会采用辞职的极端方式。社会不是非黑即白的,中间还有灰。工作中在隐忍和辞职之间,很多事情可以和企业的相关人员沟通协调。例如有的女生因为企业提供的住宿条件比较艰苦就放弃职业前景良好,待遇优越的世界500强企业的工作。 2.5 办公自动化使用能力薄弱 简单的数据统计工具Excel,工作汇报工具PPT,文档处理工具Word等在学校不止一门课在讲授,教师也三令五申的强调其重要性,可是很多毕业生毕业后还是不能灵活应用。还有很多毕业生去应聘文员或者办公室秘书等岗位,但是打印和复印工具从没有用过。 3 岗位和高职毕业生的差异分析 3.1 校企沟通不够 校企双方沟通不足,现在是信息时代,尤其是通信行业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校方应主动出击本行业的各种类型的企业进行深入调研,专业教师增加社会实践时间。 3.2 开设课程与岗位结合不够紧密 有些院校开设的课程十几年不变,内容也相类似,讲授方式也仅仅是理论知识,缺乏实际操作。行业内新的用人需求在课程上没有得到体现。 3.3 学生自我认识不足 作为高职通信类学生,要明白自己相对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优势和劣势,并如何在校期间发挥自身优势,尽量弥补自身劣势,在求职和工作过程中如何扬长避短。 3.4 学生对社会的认知不足 学生在刚入职场时会抱怨同事对自己不够热情,领导对自己不够关心,住宿条件不及学校,合作方对自己不够尊重,加班太多,工作环境不理想,以上这些都是对社会认识不足,对工作岗位认知不足导致的不适应。 3.5 学生到企业的适应时间长 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对社会的认知不足是导致学生在企业的适应时间长的根本原因。目前我国每年都有几百万的毕业生毕业就失业,这些毕业生也是由于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不足导致的到企业适应时间长带来的结果,更有甚者根本无法适应。 3.6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俗话说:办法总比困难多,但是现在有些毕业生根本无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还有的直接被问题和困难吓倒。例如在南方一些城市天气炎热、空气潮湿、虫鼠较多,这都是毕业生放弃工作的理由。遇到问题时,想的不是怎么解决,而是逃避。 4 院校和学生努力方向 4.1 院校主动出击,加强企业调研 高职院校一方面可以利用企业来校园招聘的机会与企业人员深入交谈,剖析企业的招聘要求,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深入企业内部,了解企业文化,工作环境以及用工需求。院校还可以和人力资源机构、猎头机构合作,为毕业生量身定制长远的职业发展方向。 4.2 与企业合作,专业人才定制 高职院校积极寻求机会,与信誉良好、用工稳定、待遇较好的企业合作。针对通信工作人员年轻化,流动性大的特点,专业定制人才,让一部分学生一入学就保障有工作,并针对该工作定制合理的,适合企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4.3 加强学生的自我认知,剖析自己分清优劣势 可以引入性格色彩学和心理学加强学生的自我认知,每个学生在校期间认真剖析自己性格以及适合的职业,分清自己的优劣势,扬长避短。例如擅长人际沟通并且较活跃的可以做通信类销售;比较细心的可以做文员、合同、招投标;团队合作比较好的可以做具体的施工;管理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比较好的可以做O理。 4.4 加强社会实践机会,职业化培养学生 加强社会实践是对社会认知的重要方法。一方面可以请企业各阶段员工,尤其是历届毕业生回校做访谈,讲座。另一方面非毕业生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到企业实践做假期工,既可以赚些生活补贴,也可以更好的对社会和企业有真实的认识。 4.5 加强学生情商培养 情商,简称EQ,指信心、乐观、急躁、恐惧等一些情绪反应的程度,与智商不同,情商大多取决于后天培养。体现在生活中就是“请、谢谢”等文明用语,体现在工作中就是良好的职业习惯,与人沟通的顺畅,团队合作的愉悦程度等等。尤其是大中型企业比较喜欢资质良好、情商高的毕业生,因为情商是做项目或者团队管理过程中很重要的条件。 4.6 提高生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存能力在我们毕业生的角度就是就业能力和生活问题的处理能力。可以采用先就业再择业的心态在看待毕业季的求职过程。低调做人,高调做事,遇到问题和困难不要畏惧,办法总比困难多,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看待就业,看待工作,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随着通信大环境的发展而发展,相信终有合适的岗位等待通信类高职毕业生。
课程论文:浅论课程建设在高职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摘要:目前我国各高职院校正在积极争创全国百家示范院校,课程建设成了高职院校改革的重重之中。本文探讨课程改革的方法和内容,并对如何实施以及评估做了介绍。 关键词:课程建设高职教育示范院校 一、引言: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落实人才业务规格的着眼点。特别是在目前各地高职院校争创国家示范性院校的评估中,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更显的尤为重要,结合对高职教育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进一步加强高职课程的建设与开发,须做好以下几方面。 二、课程结构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形成优化的课程体系是进行课程建设与开发的前提条件。这可从两个层面作探讨:一是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而进行的课程合理配置,形成优化的课程体系;二是围绕专业能力子要素或子模块实现知识与能力渗透的构想,即各门课程的建设问题。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既要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又要赋予其新的内涵。课程体系构建应以加强能力培养,提高素质为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有别于“学科型”的普通高等教育,也有别于较低层次的中等专业教育,其突出特点是强调教育目标的“职业性”和技术的“高级应用性”,强调对受教育者个性能力与全面素质的培养,因而其课程体系的构建须以此教育目标为依据。高职教育实施的是高中或中专后的职业教育,针对教育对象的特点,加强其基础文化,人文精神等诸方面的教育是必须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技术与人文融通。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文化课要有别于普通教育中的文化课,它必须具有三项功能,即:文化教育的功能,一般职业能力培养和为专业课服务的功能。同时,必须具有落实各项专业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这就是专业课。专业课具有很强的定向性、应用性特征,它以必要的理论为基础,但又不苛求理论的完整性,而是突出知识形态的技术应用,以实现能力培养目标。构建这样的课程体系,必须打破原有的学科知识体系,从培养岗位能力着眼重新安排知识点的有机衔接,既要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又要考虑课程的衔接性,既要考虑知识面总体的“宽”也要注重某些关键能力的“专”,即课程体系既具逻辑性又富有弹性。课程的模块化是现代课程的主要特征之一,符合课程优化的内在要求。进行模块化课程的开发可借鉴DACUM方法,将若干专项能力所需知识综合为一个模块,实现知识的有机融合。 在构建课程体系时,还必须认真研究实现当前专业教育目标与未来社会对专业人才要求之间的关系。21世纪,世界将步入知识经济发展时期,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将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岗位职责将由单一职能向综合职能发展。未来的劳动者仅有一项或几项技能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必须具备包括跨岗位和跨职业能力、竞争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在内的综合职业能力。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顺应这种发展趋势,在构建课程体系时,不仅要考虑职业的针对性,以满足企业的现实要求,而且还应考虑未来发展问题,为受教育者在理论体系上和专业能力上作合理的铺垫,力求使他们的智力水平与科技发展水平保持一致,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在进行课程的内部建设时,可依据专业人才业务规格所制订的专业能力要素表(DACUM表),及由此层层分解而成的一个个能力子要素,筛选相应的教学内容,然后再按课程规律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处理构建成课程模块。构建课程模块时,应认真考虑如下诸因素:知识点和技能训练点的选择与组合;要求的深与浅、繁与简、宽与专;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比例、教学的组织与安排等。模块课程具有实现单一功能或专项能力要素的独立性,也具有实现多项能力要素的综合性。 三、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高职的课程有别于学科型的课程,其内容应具以下特点: 1.突出实用性兼顾系统性 “实用”是高职专门课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具有很强的职业特点,它不引导教育对象过多地去探究“为什么”,而是使他们懂得“是什么”、“怎样做”。因而在进行教学内容剪裁时,更多地应采用“黑箱”处理法,重点解决好输入与输出这两个端口。例如,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应用”高职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在内容处理上,可以相对淡化理论偏深的算法内容,侧重围绕数据结构的基本原理、指针等来组织教学。所谓内容的系统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们不追求学科的完整性、系统性,但也不应刻意去打破,因为,过于零散破碎的知识结构不易被学习者掌握,也不利于开发智力,内容的取舍应遵循教学规律,知识结构要有序可循又不繁琐;二是指知识的综合应具有机性和相融性,能够围绕能力培养目标形成彼此呼应的系统。 2.相对稳定又逐步发展 高职教学内容侧重于成熟技术,成熟技术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且在社会已经推广或正在推广的技术。成熟技术并不排斥其先进性,如目前高职开设的信息技术、数控技术、微电子技术等都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推广成熟技术时,应保持教学内容在一定时期的相对稳定,其意义:一是有利于深入消化技术,有利于专业与课程建设;二是任何一种技术更新均是在原技术基础上的一种跃迁,保持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有利于解决好技术的共性问题,即技术基础问题。教学内容又要具可变性,在设置课程内容时我们应结合当前科技成果,适时地将先进技术引入。这种构建课程的灵活性和可变性,正体现了课程的先进性。 3.理论与实践并重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进行高职课程理论研究须解决如下三个问题:一是根据课程目标,如何选择与组合知识,使学生最优化地掌握相关理论,体现课程教学的技术应用性;二是课程内容既要体现专项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素质提高与智力开发,既要重视当前又要注重今后发展;三是在确定教学内容时,要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同时,我们也应防止另一种倾向的出现,即忽视理论对实践的重要作用,忽视理论在开发人才智力,培养人才发展后劲的应有地位,这同样是不科学的,是不适应未来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 实践训练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最能体现人才培养的应用型特色。为此,应加强实践教学的研究,应充分肯定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的重要作用,并通过慎密设计、精心组织,把各项实践教学活动落到实处。同时还应防止出现对实践教学认识的片面性和庸俗化。在具体工作中,首先应防止将专业技能培养视为培养能力的唯一标准,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素质的单一化;其次,要防止把技能培养误认为就是简单的技能操作或较低级的动手能力,其结果培养出来的必然是技术单一的操作工、工匠式人才,不符合高等应用型人才规格,也不符合人才的知识与 能力结构要求;再次,提倡理论与实践并重,并不完全反映在教学时间分配的均等上,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时间安排应讲究实效、讲究需要与可行,要能最优化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四、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直接影响着课程效果,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组织课程教学实施时,应重视如下几方面工作: 1.教材 教材是课程建设的最主要的教学资源,它不仅仅指纸质课本,还包括与之配套的校本教材、试题库、素材库、实验指导书、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与录像、课程网站等立体化教材。学生或教师从一门课程进入网络,可以找到很多相关教学资源和教案。教材要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两个方面。而目前很多职业院校新开设专业的教材只是技术书籍,不能做到以“学”者为本,语言复杂、理论化。 在教材建设中,应认真把握好其“动”、“静”特性。教材的“静态性”即指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相对稳定,它是教材的主基调;所谓“动态性”是针对地区或行业经济及技术的发展水平及时对部分内容进行增删、修改与重新组合,即体现教材建设的“求新、求异、求变”。此外,在教材建设中还应十分重视实验、实训等实践教材的配套建设。 2.师资 教师是课程建设与组织教学实施的主体,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从事高职课程教学的教师即是知识的传播者,还须是实践的示范者,因此必须具备“双师型”能力。在抓“双师型”队伍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快“双师型”资格认定工作,对于确实具备“双师型”条件的教师要通过一定的程序予以认定,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同时要多从社会上招聘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 3.教学方法 在教学组织中,首先,应将学生从被动接受教育中解脱出来,促使其在教学活动中主动探索以增长能力、开发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其次,要尽可能地实施因才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使其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得到充分发展,增强个性能力;第三,要充分利于现场教学、实验、实训等接触实践的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效果;第四,新教学技术手段,能极大提高教学效率,应逐步推广应用。 4.教学基地 学校应大力争取社会,尤其是企业的支持,实行董事会制,聘请顾问或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以促进专业和教学基地建设。 5.课程考核 课程教学模式的多样性决定了考核方式的灵活性。传统的单一理论考核显然不符合教学要求。在具体操作中,应根据课程教学目标明确设定多项考核内容与方式,并提前告诉学生,师生共同检测教学效果。可采用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单一能力与综合能力相结合,个别与群体考核相结合等灵活多变的方式,使考核工作真正成为检验课程教学效果和检验学生能力形成与素质提高与否的有效手段。 五、课程评估 开展课程评估是为了检查课程教学与课程目标的吻合度,是现代课程建设的一种重要手段,有利于促进课程建设。其测评内容应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等。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课程建设的六个方面,那就是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实验、一流的教学管理。 课程论文:从课程功能的转变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新课程的实施对每一位教师都是一个新的挑战,特别是进入实验区的教师,更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探索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如何才能使自己尽快地适应课程改革,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创造性地发挥作用,是许多教师关心的问题。这里仅从课程功能转变的角度谈一谈小学数学教学改革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提出的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就是:“义务教学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里提出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使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把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用这样的理念指导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应当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树立教学过程中的整体观 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任务的实现不是停留在口号上,应当体现在教学的过程之中。每一位教师都应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你所执教学科是对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载体。数学学科的教学在使学生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便应当关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教学过程是对学生整体影响的过程,教学过程的功能不是单一的,每一节课、每一个课堂活动会对学生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即使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更多地关注某一个方面(如知识与技能),但事实上学生的感受是多方面的。比如,一节只是教师枯燥单调讲解的课,对学生学习毫无启发性和趣味性。教师关注的可能更多的是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事实上学生对学习过程产生厌倦、无味的感觉。这也可以看作是对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影响。学生学了几年、十几年的数学课,对数学在解决生活和社会问题方面有什么价值一无所知,对数学内容毫无兴趣,这样的数学能说是成功的吗?新课程希望教师主动地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课程的整体功能,创设有利于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的情境,把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结合起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的方法。如《标准》中有这样的教学案例:“在《中国日报》1999年10月1日的国庆专刊上,刊登了有关中国城市建设在建国50年来的发展情况;下面是一则中国城市数量统计图。你从这个统计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并和同学交流。”(统计图略)。这里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教学案例。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让学生搜集有关的报纸、电视或其他媒体中有关社会发展的报道。然后组织学生根据报道中的具体内容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的教学内容与简单地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统计图,怎样看统计图的方法有明显的不同。学生在搜集有关的数据或统计图表的时候,会亲自感受到统计数据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切实了解统计图表的真实意义。同时学生搜集数据或图表的过程,也是一种经验和体验。以这样的实例为背景组织的教学不是简单地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统计图、了解统计图表的,而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讨论论征,通过分析、比较,从图表中了解更多的信息,提出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不同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认识,但他们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得到的不只是有关统计图表的知识,而是切实体会和感受与现实生活和社会相关的问题,了解用数学的方法可以更清楚地认识这样的问题。同时学生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学到搜集资料、合作交流、共同参与等学习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类似的情境,合理有效地运用这样的情境组织学生探索和认识,以达到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的目的。 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纲要》中指出,要改变教学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 文秘站: 实施新课程过程中,需要教师按新的理念和新的要求设计教学方法。教师首先应当反思一下,以往我是怎样教学的,通常的教学方法是怎样的?这样的教学方法的特征是什么?是否有助于学生发展,是否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再看一些教学改革的案例,就会发现,原来教学还可以这样组织,学生还可以这样学习。思考一下,以往教学中学生是什么角色,教师是什么角色,是不是可以尝试改变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并想一想,如果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变之后会发生什么。下面是一节小学数学课“设计旅行计划”的概要。 “五一”长假就要到了,请同学自己设计一个家人从××县到××市的旅行计划。教师为学生提供有关交通、住宿、公园门票等价格的信息。让学生分组讨论,每一个组确定一个自己认为合理的旅行计划。结果,学生经过认真研究、计算、讨论,分别确定自己的旅行计划。有的学生的计划用钱比较多,认为这样可以舒适一点;有的学生说家长挣钱不容易,要尽量节省一些。有的学生更多的是从节省时间考虑,有的学生从可以玩更多的景点考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只是进行有关的计算,还要考虑经济条件、旅行的效果等多方面的因素。 这样的教学可能与一般的课堂教学不同,将知识技能与生活经验、社会事件以及价值判断等综合起来,学生可以从中学习更广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发展多方面的能力。教学方式应当是多样的,以往的教学以接受式的学习为主,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新的教学方式,目的在于改变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的状况。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现有条件, 设计多样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新课程提倡的教学方式的转变是针对以往的教学过分强调知识与技能这一弊端提出来的,但并意味着一定会削弱知识与技能。在学习和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形成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与习惯。同时,应当明确,教学方式的改变,并不是所有的课堂教学都要学生亲自经历事物的发展过程,也不是每一节都要学生进行搜集资料和探索交流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多种学习方式组织教学,包括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新课程所提倡的。 正确对待可能产生的学生差异 《标准》中提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关系到如何理解和对待学生之间出现的差异。一些教师担心实施新课程后学生的差距会变大,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对于这个问题应当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普及义务教育的实现,学生之间的差别更会加大。让每一个学生都接受义务教育,并不意味着学生要在同一水平上发展。义务教育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对所有的学生提出基本的要求,同时也为不同学生提供发展空间。新课程提倡的教与学的方式,希望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发挥学生的智慧潜能。这样就有可能使一些学生表现得比另外一些学生突出,获得更多的机会。而另外一些学生只是达到最基础的要求。因此,就可能造成学生之间的差距加大,但这种差距加大与两极分化是不同的,这是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差距,是保证在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基本的发展的同时,一些同学有较快的发展。有这样一节小学数学课,“认识大数目”,课前老师让学生回家数一数一万粒大米有多少。在课上学生分组交流时,有学生说我是一粒一粒数的,有的学生说我是先数100粒,放在一个小瓶子里。10个这么多就是1000粒,再放在一个大一点的瓶子里。10个大瓶的大米就是一万粒。而另一个学生说数出100粒大米,然后放在桌面上。10个这么大面积就是1000粒……这时有同学说,一粒一粒数不好,太麻烦,还是后两种方法好。但有一个学生却说,一粒一粒数准确,但比较慢,后两种方法虽然快,但不准确。从学生的交流中,可以看出,学生对问题的想法是不一样的,表现出学生之间的差异,有的学生甚至很少谈自己的想法。但无论怎样,学生都经历认识大数目的过程,达到这一基本要求。一些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想的问题更深刻一些,表现出学生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也可能会变大,但这种差距表现为好的学生学得更好,差一点的学生也能掌握基本的内容,与两极分化是有本质区别的。因此,对学生之间出现的差异应当正确地对待和分析,不能简单地认为差距变大就是两极分化。 课程论文:高校音乐欣赏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 音乐欣赏课程是普通高校开设的艺术类公选课程,是高校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教学载体。普通高校音乐欣赏类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使大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念,培养大学生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音乐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然而过去,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讲台上讲授,适时播放音频视频,学生被动性的听记,师生之间交流甚少,教学的方式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够显着,学生学习态度较被动,大多数学生为了较容易获得公选类课程的学分而上课,离“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发展形象思维”的教学目标相去甚远。从多年来各高校沿用的常规教材来看,涉及音乐作品的作者、创作背景介绍、曲式分析、谱例等较多,涉及中西音乐不同流派、风格及音乐文化背景的阐释较少,大学生渴望了解博大精深的中西音乐文化的愿望得不到满足。学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形成的是单一层面的思维方式,甚至觉得音乐研究与创作仅仅是少数学习专业音乐学生的使命,音乐文化的认知和音乐实践等与自己距离遥远,高不可及。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满足音乐教学与多学科知识融合,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融汇贯通的全面的、立体型的思维方式。目前高校音乐欣赏类课程的教学在教材编写、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课程体例建设方面,都存在较大的改革空间。不断优化教学资源,拓展音乐教学内容,建立“立体化教学模式+音乐课外实践”音乐欣赏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的发展要求。 一、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和知识与技能的整合 高校学生普遍对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方面是比较薄弱的,教学中需要把涉及过深的乐理、和声、曲式及音乐作品的技术层面分析等进行合理的简化,把这些音乐专业知识有机地渗透到音乐的审美体验中。侧重对音乐作品的多元文化背景、情感体验、理解认识等方面分析,突出音乐性,避免过多地对音乐作品进行较深技术层面的剖析。 二、深化音乐课程性质,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拓展音乐教学内容 传统结构主义课程论者主张“课程内容即学科知识”, 然而音乐学科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其发展必然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深化音乐欣赏课程的性质,将此类课程上升到作为高校传播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和载体,并作为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来认识。音乐欣赏教学中强调音乐与人,音乐与自然,音乐与社会,音乐与宗教、哲学、文学、建筑、绘画等多学科的内在联系。在教材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进行新的整合与拓展,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等教学目标提供了保证,有益于学生对音乐文化知识体系的建构。 三、完善多样化的音乐欣赏课程教学形式 全国各高校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大多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适时播放音频视频,学生被动性听记等教学方式。近年来教学硬件设施的改进,并没有引起教学方式方法的太多改变。如何使学生成为教学环节中主观能动的主体,如何运用现代的教学理念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有成效的教学改革,是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积极推进研究性探究式教学 课程经过阶段性学习后,布置学生以小论文等形式进行研究性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课后去图书馆或互联网查找与教学内容相关资料,结合自己对音乐的感受认识,强调学科交叉互动,在课堂上以PPT的形式演示并积极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敢于陈述自己观点的能力。教师及时对学生的探究式研究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丰富教学内容,教学相长,课堂教学转变成一种师生之间进行愉悦而多层次的音乐文化信息交流,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创新思维能力。 (二)在教学中进行教学手段建设,开创公选课教学“音乐会现场”模式 由过去课堂听音频看视频,改革后根据教学内容每学期可多次邀请专业音乐师生或音乐特长生来课堂为学生现场演奏或演唱,每节课相当于在教师专业知识引导下观看了一次小型音乐会,丰富了学生的音乐视野与情感体验,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课后很多学生开始主动学习乐器,产生终身学习音乐的想法。 (三)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参与——体验模式,提供给学生音乐实践的平台 把理论引入教学实践,注重综合实践训练,注重挖掘公选课学生的音乐潜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课下业余时间挑选出课上具有艺术特长及对乐器演奏感兴趣的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进一步进行音乐的实践学习,教师对学生定期义务指导。教师协助学生在校内成立学生音乐社团,课余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实践排练,音乐特长生带着音乐演奏零起点的学生进行声部分排,音乐零起点的学生经过实践练习后每学期能够完整演奏一至二首小乐曲。每学年,组织参加第二课堂的全体学生进行一次校内音乐欣赏教学实践展演,音乐会前师生利用课余时间大量排练,锻炼学生的音乐表演的协作意识、舞台表演经验,丰富了校园文化 生活,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课程教学实践展演,提供给学生更多施展音乐课程教学实践的平台。 (四)教师发挥个人专业的特长,在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实践 合理利用高校丰富的教学资源,创作与课堂教学欣赏内容相关的音乐作品。编曲和录音演奏演唱部分,在教师的引导下可充分发挥公选课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师生共同创作完成曲目。在学生表演水平日益成熟的时候,可参与校内校外各类文艺演出。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实践,获得与社会生活的紧密关联,学生从而获得音乐实践锻炼,提高了音乐实践能力,给予学生创造施展音乐才华的平台,是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升华,适应培养理论与实践双重能力并行发展的新型人才的需要。 四、改革教学中师生的传统交流方式,是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方向 (一)改革考核方式 音乐欣赏课程对学生学习成绩评价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全面多元评价。可由过去的闭卷考试改革成学生结合教学内容谈自己所学专业与音乐的联系,或撰写音乐研究性论文一篇,或创作、演奏、演唱与教学相关的音乐一首,调动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及对音乐文化引发了积极的思考。 (二)改革答疑环节 除在课上和课间进行及时答疑外,每次课后利用固定的一段时间对课程感兴趣的学生进行集中答疑,解决公选课学生多年来对于音乐多方面不解和感兴趣的问题。 (三)建立课程互联网师生交流平台 充分利用互联网+师生交流,开课第一周开始与学生建立微信、微博、腾讯等社交方式的联络,学生平日可以随时与教师进行音乐课程内容的交流,师生间学习交流的方式更加便捷。教师利用互联网平台及时更新教学计划、教学进程,对课程的具体要求,对课程进行宣传,转载与课程相关联的国内外音乐网络资源,音乐会信息采集,考核内容说明,课后作业说明,网络课程的等,使学生获取音乐前沿信息与解决疑惑更及时,学生对师生间这种交流方式非常欢迎。 (四)改革点名方式 针对公选课学生选课人数多的特点,每节课前教师发给学生不同颜色小卡片,让学生签名并写出对本节音乐欣赏教学的感受,教师在课后进行出勤统计,节约了大量课堂点名时间,教师也可以获得学生对课程内容接受程度的及时反馈。 以上所构建的“立体化教学模式+音乐课外实践”音乐欣赏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是本人通过多年从事高校音乐欣赏教学积累的教学经验中获得的教学方式改革研究,以期对高校音乐教学改革起到借鉴之用。 课程论文: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课程 [内容摘要]如何很好地使写作融入社会工作这一专业中成为当前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课程一大难题,下面我将从写作在社会工作专业中的重要性,写作与社会工作相互融合的困难,写作与社会工作的联系等方面来论述,运用优势互补理论,系统理论等方法,进而提出一些见解,初步形成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课程的观点的基础。 [关键字]社会工作,写作,融合 一、写作在社会工作专业中的必要性 社会工作在近几年在中国兴起,比西方社会晚了许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许多缺陷,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工作专业从理论到实践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社会工作这门新兴专业不断地汲取着其他学科的营养,写作这门课程也进入了社会工作者的视野,目前国内大学都把写作列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 (一)专业性质决定了社会工作需要写作 在中国大陆社会工作者一般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机构从事工作,以救助他人、帮助他人为职业内容,在工作中无不与写作有关,如:调查报告、工作计划、工作记录等。 (二)职业性质决定了社会工作需要写作 一名社会工作者不仅需要优秀的会话能力,同时也需要出色的写作能力。在从事社会救助时,时常会以书面形式与被救助者进行交流,如何运用恰当的言辞与被救助者进行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救济者困难的解决,如:被救助者在诸如婚姻、性等方面难以启齿,这就可以通过书面来交流,这时恰当的言辞有利于引导被救助者向良性方面发展。 (三)社会工作的发展决定社会工作需要写作 近几年社会工作在中国大陆得到长足发展,对自己专业课程的需要逐渐增多,写作作为一项传统课程在许多方面已经得到运用,他已经融入了多种专业之中,如:新闻专业有新闻写作,广告专业有广告写作等。社会工作在长期发展中也意识到写作对于本专业的重要性,社会工作需要建构自己的写作课程。 二、写作与社会工作相互融合中的困难 写作与社会工作到底不是同一专业,因此他们的融合在许多方面都有困难:(一)缺乏写作与社会工作两方面都精通的学者。目前的学者或者精通写作,或者精通社会工作,在这两方面都精通的很少或者说是没有,而要使写作和社会工作相互融合需要这两方面都精通的学者,如果这一难题不解决的话,社会工作要建构适合自己的写作课程很难实现。 (二)专业性质的不同也是阻碍写作与社会工作融合的一大因素。两者到底是不同专业,他们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向和不可调和的矛盾,例如:社会工作的实践性、随机性与写作的理论性、规范性的冲突。 (三)缺乏相关的理论支持,目前这一课题的研究还属于全新的领域,没有相关的理论性文章出现。没有理论的支持的观点是无法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他所构建的体系也无法得到完善。 三、写作与社会工作的联系 社会工作之所以能建构自己的写作课程,首要之处就是他们有着共同点,相联系的一面,这就使社会工作与写作相互融合有了可能。 (一)社会工作实践之中需要运用写作,我们在从事社会工作时,不论是调查还是汇报都离不开写作,可以说写作是我们社会工作者的工具之一。一方面写作为社会工作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渠道,另一方面社会工作为写作提供内容,使写作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得到发展,他们之间相互补充相互鉴戒,比如:社会调查是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而这一方法的结果是通过调查报告反映的,只有很好地掌握了写作中调查报告的写法,在加上充分的社会实践调查,那么所从事的研究课题才能得到最佳效果。 (二)实践证写作是很多学科的基础,无论从国外、香港还是大陆来看社会工作也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之一。社会工作者需要有熟练的应用文写作技巧,这是由社会工作者所从事的职业所决定的,比如:公务员在工作中就离不开公文写作。 (三)社会工作最主要的目的是解决社会问题,而写作能帮助社会工作者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发生、发展及变化情况反映给社会工作者,然后通过动态信息反馈加以把握,以便及时的加强或修正决策,达到全面救助的目的,动态性信息是社会工作者解决这类问题必不可少的依据。 四、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体系 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体系也就是把写作与社会工作相互融合,把写作的优越性,适合性运用到社会工作中去,总结归纳出一套专门用于社会工作者的写作方法,使他系统化、理论化即形成社会工作写作课程。 通过分析社会工作与写作的区别联系,透视社会工作与写作相互融合 ,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建构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提取目前写作课程中与社会工作相联系的内容,例如:江少川主编的《实用写作教程》中第二章“行政公文”、第三章“机关事务文书”、第四章“会务文书”、第十七章“论述文体”可以成为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主体内容。特别是其中的“调查报告”、“工作研究”、“学术 论文”、“计划”对社会工作更有重要作用。 (二)培养贯通写作与社会工作两方面都有一定理论基础的人才,从事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理论研究。人才是建立理论的基础,只有把人才队伍建好才能发展他。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课程是一项系统庞大的工作,他需要解决写作与社会工作的诸多矛盾冲突,我认为这可以通过系统协调论来解决,我们把社会工作看成一个大系统,社会工作写作,个案社会工作,社会心理学等看成他的要素,那么社会工作写作最终会适合社会工作这个大系统的。 (三)从社会实践中寻找写作所需要的内容,从而使写作适应社会工作的需要。理论来自实践,一切理论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成为正确的理论,社会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把社会工作的实践性渗透于写作之中,使写作与社会工作与相融合,把写作建成社会工作的方法论。 (四)要从三个层面来确立社会工作写作的体系: 1、微观层面:从写作和社会工作各自的理论入手,分析各自的特点。 2、中观层面:从写作和社会工作的联系与区别入手,找出社会工作写作的理论基础。 3、宏观层面:从社会大环境入手,适应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使写作与社会工作相融合。 五、总结与评价 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建构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目前面临着很多困难,理论也不完善,但是随着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这一课程的建设必然会的得到一定的发展。我个人认为,这一课程的建设主要由社会工作方面的专家学者来完善。 社会工作写作课程对于社会工作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无论在理论和实践,社会工作写作课程都将渗透其中,我期待着他的发展。 课程论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学习的准备 摘 要:义务教育期间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相对平均而普通高中时差距拉大,笔者认为这和初高中语文学习的断裂不无相关,并试图搭建一个递进式的阶梯以弥合这种断裂,即构建出一个包括:自我认定和对象认知两个方面的心理准备;字典,摘抄本,周记本,图书角在内的物质准备;兴趣小组,读书报告制度,新型评价制度等组织和制度准备四个方面的有机的学习准备体系。努力帮助所有同学迅速适应新的学习要求和学习方式,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以期普通高中的教育能够真正的面向大众。 关键词: 普通高中 语文课程 准备 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基础教育。然而综观现行的初高中语文教育现实,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怪现象,那就是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相对平均,而经过普通高中三年的课程教育之后,所谓的好学生与差学生的语文成绩之间拉开了一条巨大的分数鸿沟。这是否意味着普通高中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理念已经被为选拔人才服务的精英教育所取代,大多数学生已经被排除在普通高中教育的面向对象之外? 很多人看来,这种理论无异于煽风点火,学生们坐在同一间教室,享有相同的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何谈被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然而事实上,大多数普通高中教育因为并没有对与义务教育的衔接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造成了语文学习的断裂。一小部分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及时适应了分属于不同教育阶段的课程目标和教育形式教育内容的转变,从而成为显性的教育对象而享有教育资源;然而大部分学生的状况是无法自行适应这种转变带来的学习过程中的困扰,被这个断裂阻碍了语文素养的提升,貌似平等的教育资源对于他们形同虚设,“有”而未“享”,从而成为隐性的教育对象被排除在外,难道这也能称其为教育公平? 当然,随着学生认知水平的整体发展,在更高层面上实现语文素养质的飞跃符合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无可非议。关键在于如何为这两个断裂的层面之间搭建起一个递进的台阶,让大众的学生能够到达更高的层面而不是被阻隔。笔者认为有必要在普通高中教学内容渐次展开之前,帮助学生构建起一个包括心理准备,物质准备,组织和制度准备在内有机的学习准备体系,以弥合这个断裂。 一、心理准备 一名初中生成长为一名高中生,仅通过两个月的暑假摇身一变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借助学生自我学习水平的认定和高中学习状况的系统认知来完成转换角色,也即心理准备。 所谓自我学习水平认定,即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自身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正确的认识。需要区分的是,许多学校的入学考试并不是对这一概念的实践。因为大多数学校举行考试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给学生分出好坏,贴上标签,分层教学以取得最好的教学成绩,于是考察形式,试题内容和结果都与笔者定义的自我水平认定相差甚远,现实效果自然也大打折扣。 自觉地帮助学生完成认定,应通过具有一定开放性和区分度的学业水平测试来完成。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于课程目标的相关规定,学业水平测试应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方面内容,分别以笔试,面试,报告三种形式实现。既要有全面反映现有知识水平的区分度,又应该具有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挖掘的开放性。教师帮助学生正确分析测试结果,完成对相对自我和绝对自我的学习水平认定。 所谓的高中学习状况的系统认知,是指教师在学习内容正式展开之前,对普通高中阶段语文课程体系的总体介绍,让学生了解学什么,怎么学。具体的,教师在课程进行前要对高中阶段的课程目标、教学安排、学习内容、必修课教材体例及主要教学手段、选修课程研究方向及研究方法作出宏观的介绍,并对学生结合自身特点选取适当的学习方法给予微观的指导。提高学生学习的明确性,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明白的学才能学的明白。 二、物质准备 除了心理准备外,初入高中的同学们需要做一些切实的物质准备工作,方便未来三年的学习,它们是:字典,摘抄本,周记本和建立班级的图书角。 普通高中阶段,更高层次的阅读需求当然不能满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掌握的3500常用字,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学会灵活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视学生的经济状况,建议学生准备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词典》和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 课程目标中积累作为其中一项,占有重要地位,要学生明确语言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这个道理,认识并实践摘抄要求,而不是应付了事。关于摘抄内容,可由老师推荐,名言警句,诗词歌赋,大家名篇乃至歌词广告,生活语录等,以交换阅读的方式敦促学生长期坚持下去。 培养学生发现生活,独立思考,适当排解自我的能力方面,记周记是个不错的途径。但是周记的内容和数目不宜作硬性规定,更不应该由教师检查,让周记成为作业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课标中提出“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的要求,并对课外读物的总量做了具体规定。建立班级的图书角,可以降低阅读费用,提高图书使用效率,扩大阅读覆盖面等。关于图书角的建立,涉级以下几个问题:关于图书来源,可由学校或其他公共图书馆租借轮换,向学生征集借阅,以班级的名义订阅或由社会善心人士捐赠等诸多途径加以解决;而关于图书的选择,可以是《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等报刊,《论语》《哈姆莱特》等中外文学名着,《谈美书简》等理论着作,《明朝那些事儿》等流行读物,自然,社会等其他科学类读物等,要以宽容的视角以满足学生的阅读为前提,教师可通过推荐卡片,星级评价等方式积极予以指导;而管理方面,可以让学生自行管理,让他们学会管书,学会借书,还书的一套规矩。 三、组织和制度准备 普通高中阶段与义务教育时期语文学习的一个显着不同在于主动选择和确定学习内容的机会明显增多,配合新的学习体制,学习方法和组织教学 的方式,等方面也需要有相应的调整变化。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开发和利用各方面的课程资源,建立互补互动的资源网络,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的观念。自主读书是这一观念的很好体现。但是自主读书并不等于教师的不作为,相反,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指导作用。通过建立读书报告制度,敦促学生读书,读好书和好好的读书。 结合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可自行组建报刊小组,戏剧戏曲小组,书画摄影小组等兴趣小组,确定明确的小组制度和切实可行的小组活动计划,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有益的课外活动,巩固学习成果。以戏剧戏曲小组为例,可设小组设组长一名,负责全组工作统筹,组员若干,协同完成小组活动。活动方案可参照选取学生喜欢的戏剧戏曲作为切入点整体感知,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的戏剧戏曲赏析为始,配以表演台词训练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兴趣,学会观察认识生活并在台词表演层面欣赏戏剧戏曲。然后将学习兴趣重新导向文本分析,掌握戏剧戏曲集中的人物场景和矛盾冲突,人物形象和戏剧戏曲的思想倾向。继续深入对戏剧戏曲发展历史,戏剧戏曲批评和创作理论进行探讨,积淀学生文化素养。继而开展评论及剧本创作实践,鼓励学生学以致用。最后,以戏剧戏曲汇报演出做结,进行学习成果的展示,全面展现小组活动成果。 希望通过整套学习准备体系的建立,可以帮助学生迅速的了解并逐步适应普通高中的学习生活,与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进行衔接,弥合初高中语文学习的断裂,完成角色转换,进入学习状态,优质高效的完成普通高中的语文学习。 课程论文:幼儿园生活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自新《纲要》颁布以来,大大小小幼儿园都或立足于本园,或为赶时髦纷纷构建自己的园本课程,掀起了一股园本建设热潮。在这股热潮中,我园始终在冷静地思考这样几个问题:构建园本课程的目的是什么?应该构建一个怎样的园本课程才更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呢? 反思我们原有的教学实践,我们使用统一的、高结构的教材,教师缺乏对孩子的观察了解,缺乏对孩子原有经验的了解,以目标为中心,把预先设计的教育程序完成好,课后考虑有没有达到教材预定的目标,这种“教教材”的方法,看起来效果很好,孩子确实也学到一些东西。但教学活动是呆板的、机械的教学与幼儿的生活隔裂开来,孩子们缺乏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缺乏个性的发展,创造性地发展。就如我们以前的比喻,孩子是“花朵”,教师是“园丁”。“花朵”始终任由园丁来裁剪、来造型。我们还过多地注重知识技能的提高,对孩子的一日生活中的生活能力、情感态度的培养认识不够,使孩子难以很好地适应未来生活。再来看我们的家庭教育。一则独生子女的社会问题越来越严重,家长娇庞溺爱,万事包办,对我们的小皇帝、小公主无原则地满足;二则面临激烈的社会竞争,严酷的优胜劣汰,我们的家长不自觉地把社会需求提前引荐给了孩子,各种课外辅导热不断升温,外语、艺术考级、珠心算,成了众多儿童的业余生活。特别是到了大班,家长对孩子能否适应小学生活显得非常焦虑,最好把小学一年级的内容拿到幼儿园来上,但他们对生活上的包办代替却愈演愈烈,对情感态度的培养很少关注,以至孩子的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较差。 试问:这样的生活对孩子有好处吗?我们的孩子能生活得快乐吗?我们的办园宗旨三个“一切”: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尤其是最后一句“为了孩子的一切”,我们真的做到了吗? 通过分析,通过反思,通过对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学习,通过对“三个一切”的深刻理解。我们最终提出要构建与实施生活课程,指导我园生活课程实施的理念是“四个字、一句话”。 四个字:快乐生活。它有两层意思:其一是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在幼儿园能快乐生活;其二是为孩子将来能快乐生活打下基础。 一句话:努力提高置身于生活课程中每个孩子的生活质量。 一、生活课程的目标 本课程依据新《纲要》、结合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的目标,制订了本园的生活课程总目标,共分为五大块:“健康的体魄”、“劳动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社会小主人”。这五大目标既与新《纲要》相符,融合了五大领域(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的目标,又体现了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教育目标的内涵。(具体如下) 健康的体魄: 1、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发展协调、灵活。 2、了解身体保健知识,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知道必要的安全常识,学会保护自己。 4、能活泼、愉快地生活,发展良好的个性。 劳动的能手: 1、掌握生活劳动的基本技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 2、初步认识劳动者的伟大,珍惜劳动成果。 3.体验劳动的快乐,并逐步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科学的头脑: 1.对生活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能运用各种感官,探究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3.认识和探索生活中的数、形、量、时空间,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艺术的乐趣: 1、初步感受生活中的美,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 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感受艺术活动的乐趣。 3、能运用生活中的各种材料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 社会小主人: 1、初步了解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体验关心社会、保护环境的情感。 2.能主动参加各项活动,关注身边的人与事,有初步的责任感。 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二、生活课程的实施途径 (一)通过生活化主题活动实施生活课程 生活是完整的。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孩子无时无刻不在经历着生动又有趣的变化。我们如果仔细观察、思考,就不难发现,在生活中真的自然融合了健康、语言、艺术、社会等多个领域内容。关注幼儿的生活,从孩子身边的生活中汲取营养。生活化主题活动成为教育目的实现的载体。 1、顺应幼儿的需要和兴趣点,生成主题 幼儿的需要和兴趣是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前提,也是孩子愿意活动、喜欢活动,从而在活动中获得发展的重要条件。那么就需要每一位教师去观察我们的孩子。熟悉、了解他们的需要和兴趣点。杜威曾指出:“经常而细心地观察儿童的兴趣,对于教育者是最重要的,这些兴趣必须作为显示儿童已发展到什么状态的标志加以观察。它们预示着儿童将进入那阶段。”生活化主题活动实施的目的就是要使每一个幼儿在他原有的水平与基础上得到发展与进步。教师只有对他们外显的行为给予不断地观察,才能够真正地走进幼儿的生活世界,才能知道儿童需要什么,用什么方法以及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和幼儿一起来学习。 观察本身并不是目的,观察的目的是要取得一些信息。发掘生活化主题活动就需要教师把幼儿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言一行进行分析,分析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了解每个幼儿的认知水平、情感态度和个性差异等。其实,观察也是我们教师“向孩子学习”的方法。 主题活动:“小手帕”就是教师在盥洗室里,观察到孩子们洗手时,总喜欢用肥皂把擦手的小毛巾搓呀、洗呀,俨然一副做家务的大人模样。洗手帕既是培养幼儿生活劳动能力,热爱劳动情感的需要,其洗涤过程又是幼儿感兴趣的,“小手帕”的主题就产生了。 2、抓住日常生活环节的教育时机挖掘主题 幼儿通过学习而成长,幼儿的一日生活都是幼儿学习的重 要内容。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幼儿来说,有序的、系统的知识并不是最有重要价值的知识。而日常生活中体验性、探索性的知识对幼儿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常常蕴涵着一定的自然和科学规律的道理,凝聚着日常人们的想象和创造。当幼儿通过模仿习得一定的生活技能时,他同时也在体验感受前人的智慧创造。日常生活环节中幼儿并不是孤立的,他们与不同的事物、人发生作用,并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教师从中发掘生活化的主题,使教育与生活紧密融合。 案例: 蔬菜很有营养的,多吃蔬菜身体好!而实际上我们却不难发现,孩子们无论对蔬菜的认识程度还是对蔬菜的喜爱程度都是不多的,很多孩子用餐时会悄悄地把蔬菜拨在一边……那天,有部分孩子又把番茄扔在桌子上,教师就抓住这一时机开展“我们喜爱的蔬菜”这一主题,以引起孩子对蔬菜的兴趣,以及饮食健康意识。 幼儿园的生活课程就是由一系列大小不等的教育时机有机串联的时空整体。 3、在计划的设计与再设计中调整并产生新主题 在教育实践中,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往往要越出教师的预设轨道,将兴趣点转移。作为教师必须灵活调整教学计划,将幼儿生成的主题进行计划的再设计。 例如,中一班正开展着“我的玩具”的主题活动,教师预设计划请每个小朋友从家里带一样玩具来园与同伴分享。浩浩肩上扛着一根黄澄澄的“金箍棒”,神气活现地走进教室,他得意地扫了大家一眼后大喊一声:“我是孙悟空!变!”只听“啪”的一声,手上的“金箍棒”猛的变长了许多。孩子们的目光一下子全粘在了浩浩的身上,大家吵着、嚷着,谁都想玩那根闪闪发光的“金箍棒”…… 望着孩子们惊奇的目光和动人的笑脸,于是教师说了:“我们一起来做金箍棒吧!”并从储藏室取出许多废旧挂历、彩纸,师生共同做了好多彩棒,孩子们表现得非常兴奋。《有趣的棍棒》这一主题就产生了。 在我们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一定会阴止幼儿,千方百计地引导幼儿回到“我的玩具”主题中,继续分享他们带来的玩具,甚至没有人会对这种阻止感到奇怪,或是认为应该阻止。因为在大家的意识中,课程就应该这样,有一个预先制定好的完整的课程计划,安排好课程目标、内容、进度、分配好课时,教师就是计划的严格执行,否则就是“跑题儿”了,所谓教学没有达成目标了。 而现在我们开展了生活课程,观念也在不断转变,从原先的追随计划逐渐变成追随儿童、生活课程正是以儿童为本的课程,提倡“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的课程。 4、生活化主题活动的拓展与深化 生活化主题活动视幼儿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参与和探究的过程。这就意味着教师和幼儿作为主体而参与活动中,它的实施要求教师敏锐地提供和捕捉师幼合作及幼儿独立探究的学习情境。由于幼儿缺乏经验,他们的活动常常受到无意和形象性思维等特点的制约,对主题探索往往无法扩展得更加深入,甚至会放弃该主题的研究而转向另外的活动,这就需要教师抓住适当的时机,借助当时的情景、材料,采取适当的策略,运用多种方式拓展、深化主题。舟山海岛就是一个渔场,又是一个国防重地,因此每年的9月是我国开展国防教育月,向幼儿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而且幼儿对“学习解放军”的主题总是百学不厌。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拓展、深化了主题活动、开展切合生活课程总目标的“学会生活、学习独立”为主题的大班幼儿军训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学习折叠被子、衣服、整理军容、学习坐、站、立正、稍息、走路、跑步等,听解放军叔叔讲故事,观看革命故事片,还有一晚留宿幼儿园。以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克服依赖成人,依赖父母的独生子女娇气。军训活动后,老师家长都反映孩子如家长大了许多,饭也吃得快了,被子也叠得整齐了,人懂事多了。 二、通过区域活动中的生活区来实施生活课程 区域活动是一种以强调幼儿的主体性活动为主要特征的教育形式,正在成为我国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创设、提供可供幼儿操作的环境、特别是各种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地探索、学习,从而使幼儿的主动性和实践性,在区域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近年来,我园在如何创设区域环境,如何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性的区域活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首先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了日常生活练习区、语言区、科学区、美工区、音乐表现区、建筑区、娃娃家、动物饲养区和自然种植区等,区域活动的内容涉及幼儿发展的各个方面,为幼儿进行自主选择游戏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类型、优势区域等进行自主选择。在无拘无束的区域游戏中孩子们显得特别快乐啊! 为提高孩子的生活能力,我们在为幼儿创设区域时特别加强了生活区的创设,根据各年龄段孩子的能力和发展需要确定目标,投放材料,提供难易程度不同的材料。满足不同幼儿进行自主选择的需要。小班的孩子,刚刚来到集体中生活,他们对家庭生活非常依恋,所以小班的老师在创设区域时,注重的是温馨、温暖的感觉,她们尽量把家的氛围带给孩子,如:在生活区,让孩子给娃娃喂饭,穿衣,扣扣子,为食堂的叔叔阿姨剥豆子,孩子在游戏的同时,也提高了生活技能,体验着劳动的乐趣,也可以让孩子们在与同伴的互相接触、互相观摩中逐步适应幼儿园环境并主动地融入集体生活。而中大班教师创设的生活区,一方面有自理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模仿成人的劳动,有使用筷子,寄鞋带,编辫子,还有织毛线,刺绣,缝衣服,烹调等等,有些传统的手工活动如编席子在幼儿园得到再现,编完席子,孩子们又在席子上画画、粘贴,制作一幅幅“工艺品”,成为孩子们特别喜欢光顾的地方。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收集了各种各样的材料,有:可乐瓶、包装盒、废弃的电线、布料等,孩子们一有空就来到生活区进行制作,一些看似幼稚的作品如:纸编的鞋子,自己织的围巾还是很有创意的;满足了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兴趣爱好的幼儿的活动需求。使每个幼儿的生活能力在游戏、活动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我们的饲养区和种植区,让孩子形成劳动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孩子们通过亲手实践,观察,记录,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生长规律,培养责任感和任务意识,同时也培养一种对植物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三、通过游戏与儿童自主的探索活动实施生活课程 要使教育回归儿童生活,就要将教育与儿童特有的生活方式紧密结合起来。儿童特有的生活方式一是指游戏,二是指儿童自主的探索活动。 无论是《规程》还是《纲要》都反复强调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让教育以游戏的方式存在,即体现了对儿童权利的尊重,又可以发挥教育最大的利益。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本质就是生活化,因为游戏是儿童生活中的基本活动。 幼儿园还提出:“在生活中快乐探索,在探索中快乐生活”,教师提供时间和空间,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孩子充分自主的探索。如:在区域活动中孩子探索电珠发光的现象,在饲养角孩子探索蜗牛吃什么,在自然角孩子探索装进塑料袋的花卉会枯萎吗?等等,孩子探索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互相交流经验和发现。培养了对周围环境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四)与家长共创生活化课程 孩子的生活有幼儿园、家庭、社会组成,以幼儿园、家庭影响最为直接,如果我们的生活化课程有幼儿园单抢匹马、独自开展。教育效果就会削弱,甚至抵消,所以生活化课程必须融入孩子的全部生活,发动家长和我们互相支持,协同作战,促进孩子长远发展。 1、让家长了解生活化课程的意义及培养目标 通过家长学校、家园小报、家长开放日、家长会向家长 宣传我们的生活化课程 2、让家长亲自参与生活化课程的实施 通过亲子活动、家长进课堂,成立家长义工团,亲自参与生活化课程的实施,我们的亲子运动会、亲子制作、亲子植树、亲子生活技能比赛,增加了家园沟通,以进一步让家长了解生活课程的内涵。 3、借助舟山幼儿园的网站,一方面向家长宣传:汇报我们生活课程开展的近况;另一方面在园长信箱里与家长互动,听取家长的意见。 收到成效: 1、积极为开展生活课程提供材料,我们的饲养角、种植角、小制作大多有家长提供有部分家长亲自参与种植和饲养。 2、参与家园活动积极性提高。 家长参加亲子活动、家长开放日的人数增多,而且对我们的活动提出中肯的建议 3、改变了部分家长的观念 强调培养自活能力和良好习惯,强调让孩子到大自然中去体会感受的家长增多,要求教师多教些计算、拼音等小学化倾向内容的家长减少 五、生活课程的价值反思 (一)对教育目的的重新思考 幼儿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现实的综合的表现就是幼儿愉快、健康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让幼儿愉快、健康地生活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目的。因此,我们的生活课程就是要关注儿童幸福,努力提高孩子的生活质量。 (二)对课程实施途径的重新思考 幼儿园的课程不仅应选择幼儿的生活作为教育的内容,而且应通过幼儿的生活来进行教育,生活既是教育的内容,又是教育的途径。尤其是与人类生活紧密相关的学习领域,更不能缺少生活的参与。例如,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应渗透到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说,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具有教育价值,都应从幼儿发展的现实出发,加以充分的组织和利用。 (三)对教师角色的重新思考 在以幼儿生活为基点的幼儿园课程中,教师的角色面临着新的定位,教师的教育技能面临着新的挑战,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中时时被幼儿的潜能所激动,也时时面临着来自幼儿的新挑战,有时甚至会感到束手无策。生活化的课程具有开放性、低结构的特征,要求教师与幼儿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师幼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教师身上所承载的文化、经验,不是对幼儿居高临下的“倾泻”,而是平等的对话;不是灌输,而是与幼儿分享。这时教师就是一个倾听者、观察者,分析与回应幼儿的疑问与需求,随时准备给予幼儿必要的帮助。教师也可能是一个引导者、支持者,启发幼儿进行有意义的探索活动。教师还可以是一个合作者、研究者、学习者和欣赏者。 六、存在的问题 1、陶行知的教学理论我们已深入学习,但我们如何正确运用这伟大的理论,指导指导教育实践活动,这需要进一步研讨。我们对“生活教育”框架及目标体系较明确,但地方特色不够明显,有些研究内容的具体措施还没有到位。 2、感受体念生活是生活课程的基础,但现在的孩子缺乏社会实践的机会。比如:春天时,我们想让孩子去寻野菜,这种场所很难找到。秋天时,我们想让孩子去看棉桃、稻穗,这对城市孩子来说简直是一种奢望。生活环境的单调,生活范围的狭窄,使孩子的生活体验过于单调,影响生活课程的开展。这与我们的家长工作还不够到位,社区联系不少有关,这也是我们今后的工作方向。 课程论文:国际商法课程教学研究和改革 一、国际商法课程性质和目的 国际商法课程属于我国高校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干课,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处于重要地位。该课程主要研究关于国际商事组织形式、跨国投资、合同、国际货物买卖、国际货物运输和保险、国际支付、国际商事仲裁等方面的各种法律规范。 二、目前我国高校本科国际商法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比较单调。对于国际商法课程的教学,大部分高校都是采用教师向学生单向知识传递的方式,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师生之间很难产生教学互动。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所掌握的知识既不深刻也不牢固,教师也难以把握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就不能及时地调节教学节奏的快慢和内容的深浅。 (二)教学语言种类单一。国际商法的涉外性和国际性决定了学生当前的学习和未来知识的运用都将面对多语言环境。但当前我国相当一部分高校本科国际商法课程仅采用中文教学,从长远来看对学生学习和专业建设都是不利的。我们要培养熟悉多语言环境下处理国际商业问题的专门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问题。 (三)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国际商法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能够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但是,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高校本科国际商法课程无论是学时分配,还是教学内容都过于倾向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不足。 (四)学生商法基础知识薄弱。要打下深厚的商事法律知识根基,学生应该经过国际法学、民商法学、法理等相关课程的培养。由于国际商法课程主要向财经类专业学生开设,而财经类专业学生先修过的商事法律相关课程十分有限,这使学生在学习国际商法课程的过程中感到对相关知识十分陌生、难以理解。 (五)考核方式具有局限性。部分高校本科国际商法课程的考核方式局限于闭卷考试这样一种唯一的方式,这导致学生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应付考试,而不注重实际能力的锻炼和提升。学生在学校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未经消化理解和实际应用的知识是难以达到这一目的的。 三、本科国际商法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通过丰富的教学方式促进师生互动。除了课堂讲授而外,教师还可以将师生相互问答、小组辩论和讨论、案例分析、模拟法庭和模拟仲裁庭以及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式应用到国际商法课程教学过程中。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并且能够使学生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同时,教师通过师生互动环节能够及时地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进而合理安排备课和教学,为学生答疑解惑。另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及时掌握学科前沿知识。 (二)在条件成熟的高校积极推进本科国际商法课程的双语教学。师资力量和学生外语基础是实施双语教学(通常为中英双语教学)的两大主要条件。要顺利开展国际商法课程双语教学,首先应重视对双语师资的培养,如安排教师参加国内外的双语教学培训或进修,与国内外商事组织合作交流;然后要重视对学生外语水平的提高,使他们真正能消化、吸收、理解双语课程内容。另外,在国际商法课程双语教学过程中,还应该重视选用合适的双语教材。 (三)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在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应适当增加国际商法课程的实践或实验课时。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可以包括案例分析、模拟法庭和模拟仲裁庭、社会实践。在案例分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选取具有典型性和新颖性的国际商事法律关系实际案例,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国际商法理论知识对其进行分析。在模拟法庭和模拟仲裁庭教学过程中,由学生模拟审判员、律师、原被告、仲裁员,通过亲身体验了解审判程序和仲裁程序,并且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高校还应该加强与国内外商事组织的合作,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 (四)强化学生商法基础知识。高校可以为学生学习国际商法课程开设相关先修课程,如国际法学、民商法学、法理等。学生在具备了深厚的商法基础知识功底后,在学习国际商法课程的过程中才能融会贯通、得心应手。国际商法是一门交叉学科,学生只有既掌握国际贸易规则惯例,又掌握各种商事法律,才能对该学科有全面的理解,才能学好国际商法这门课程。 (五)采用综合性的考核方式。可以在保留期末闭卷考试的基础上,增加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论文撰写等考核方式。综合性的考核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和实践能力应用情况的全面检验。 四、结束语 国际商法课程作为我国高校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干课,对于我国高层次 外贸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国际商法课程教学的研究与改革应该得到我国各个高校的充分重视。鉴于国际商法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改革和创新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国际商法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教师从理论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作业批改环节、考核评分环节等各个方面全方位深入改善。与此同时,要深刻认识到任何教学成效的取得都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善学生学习风气也需要得到重视和关注。国际商法课程的教学要求师生具有国际视野,我国各个高校应加强与国际商事组织的合作,为师生提供亲历国际商事法律事务的机会。 课程论文:地理课程标准下的学生评价探索 一、对学生评价的理论思索 (1)量化评定与质性评价相结合,建立合理易行有效的转化机制。对教学中的识记内容采用量化评定,以闭卷考试的形式,关注结果;对需要较深入理解的地理事象、地理问题、地理意识等方面的内容(如区域差异、人口、环境、资源问题,可持续发展观念,全球意识等)采用质性评价,不仅关注结沦本身,还关注结论的形式、结论得来的过程等。 (2)多次评价机会取代一次评价机会,将评价与考试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环节。如设置题库,学生在计算机(网络)上考试,允许学生多次抽答,直到他满意为止;考试时设置多份试卷如基础卷、分类强化卷、提高卷等。基础卷着重考察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如果该卷做得不理想,可以通过分类强化卷对没有掌握的部分进行弥补和强化,而那些基础卷考得较好的同学在完成基础卷后可以做提高卷。这样给每一个学生成功的机会,在评价与考试中注重学生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把考试作为查缺补漏和促进学生学习的环节。 (3)重视评价内容的多样性,关注对非学业内容的评价。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地理课程目标不但包括知识和技能,还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内容,后者一方面是地理课程培养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的学业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日常的教学实践和评价改革中,必须对学生的非学业方面给子关注、我们可以将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各项非学业评价的内容和要求挖掘井总结出来,列一清单以引导,提醒自己进行观察和记录、如敢于陈述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表现了学生的自信;提出不同的见解表现出学生的创造性等。 (4)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自评与外部评价相结合。改变过去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况,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特别是自我评价,一方面有利于调动、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也提高他们的自我反思意识和能力。首先,评价者要有明确的评价目标和标准,要以公正的态度、强烈的责任感评价他人;其次,要分清楚哪些内容适合多主体评价,哪些内容小适合多主体评价,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方面都适宜多主体评价;最后,在多主体评价中,特别是学生互评中要淡化等级和分数,淡化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 (5)重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注重实效性。对学生的激励,往往易流于形式,出发点是好的,但效果却不佳。你给学生激励语言,我给学生大红榜;你给学生小红旗,我给学生大红花。这些短期内也许还有一定效果,但久而久之,这些东西变得越来越“廉价”,学生肯定会感到乏味。激励不在于对学生一味表扬或“藏拙”,关键在于教师与学生形成坦诚、关怀和相互尊重的关系,井用发展和全面的眼光看待学生,逐步培养学生对自己形成客观的认识,提高他们的自我反省能力,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强烈欲望。 (6)评价方式不能统一,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因为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他们的基础、性格、观念、思维灵活程度、心理需求等往往都不一样例如,有的学生并不在意自己的学习成绩怎么样,但他很可能在乎自己的特长,人际关系等。 二、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评价工具 (1)探究活动。这里的探究活动指计划性、组织性、探究性、开放性都较强的探究活动,不包括随机的探究;包括解决地理问题、对自然和人文地理事象的研讨。可以所有学生参加也可以部分学生参加;可以个人为单位也可以小组为单位。课题由教师或学生提出都行,行动方案由教师或学生制定或是师生共同制定,也可各小组制定。 (2)评价项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和细化、重组。评价等级分为6级:A(创造性强),B(相当于优),C(良),D(中),E(及格),F(糟糕)。对不同的项目采用不同的等级体系。设定评价等级的目的不是对全部学生分等排序,主要是针对个人的,其功能主要是诊断,让学生反思,知道自己哪些方面做得较好,哪些方面还不够,从而让学生清楚自己努力的方向,激励学生,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评价标准部分用语说明。①信息源—包括两个方面:现成的(如报刊、杂志、网上等的资讯)和原创的(通过实地观测、自己调查等手段获得),当然后者应得到更大鼓励。②结论的关联性指课题与结论的关联、结论与资讯的关联,广度与深度可以反映学生的理解水平。③评价学生得出结论的方法手段,还要评价学生是否勇于尝试还没掌握的但更有效、更先进的方法手段。 课程论文:国际贸易原理课程合作式教学改革的探讨 国际贸易原理课程属于国贸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贸易政策两部分内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后续实务操作性课程做好理论和政策上的铺垫。由于该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开展合作式教学,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及合作学习的能力,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合作教学法概述 (一)合作教学法的含义 合作教学法主要利用各小组的分工合作,共同利用资源,互相支持去完成学习;并利用小组本位的评核及各组间的比赛,营造团队比赛的气氛,以增进学习效果,使学习机会更为平等,学习动机更为强烈。 (二)合作教学法的策略 1.小组成绩分工法 简称STAD,是典型的合作教学,其原理是将学生分成4―5人一组,尽量使每一组的学生结构具有最大的差异,其差异结构类似于整个班级的结构。采用演讲法或讨论法学习,以学生过去的成绩为基准,每人进步成绩均可为团体加分。各组练习中的表现,最优的与最优的比,差的与差的比,构成不同的分阵。 2.小组游戏比赛法 简称TGT,与STAD类似。学生也分成5人左右小组,每组均为异质性小组,并有每周一次的竞赛。教学的程序,先由教师讲述第一节课,然后分给工作单。同一组的成员共同进行学习,并随时举行评量,以确定各组员以学习精熟。在小组练习之后,有学末竞赛。采用能力分级法;各组同程度的成员互为比赛对手。不论哪一级的选手,凡得第一名的均赢得相同的分数。TGT的教学策略与STAD主要差异是以学艺竞赛代替考试。 3.团体研究 薛伦(Sharan,1976)所提出,将教学分为几个主题,并将全班分为多个小组分别负责这些主题,而每一小组成员再针对该组主题进行分工。每一小组准备其所负责的主主题并向全班同学报告。学生成绩以小组报告质量和其他相关的团体表现为依据。本法所强调的是分工合作与共同分享团体努力的成果。 4.拼图式教学 由阿伦逊(Aronson,1978)设计。将教材分成若干小题,负责相同小题的各组代表先成立专家组,共同研讨该小题至精熟。然后各自回到自己的组,负责将研讨的内容教给同组其他同学。 (三)合作式教学法的优缺点 1.优点 通过合作式教学有利于增进同学间的感情,加强合作,发挥个人的专长,提高工作效率。 2.缺点 有时候大家的意见分歧太多,争论不休,小组无法统一意见。另外小组讨论时,有时会有不愿分担责任的同伴,甚至推卸其责任,造成团体目标无法完成,影响团队的成绩。 二、国际贸易原理课程教学现状 国际贸易原理课程作为国贸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必修课,主要讲授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基础知识,由于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需要进一步改革的地方。 1.教材普遍存在滞后性 国际贸易原理教材中古典和新古典贸易理论部分所占的篇幅较大,对现实意义更强的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只作了简单的论述,一些新的理论没有及时补充进去;教学重点不能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而改变,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度不够,不利于培养学生对理论的应用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专业基础薄弱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作为国际贸易原理课程的先修课程,这些课程尽管在教学计划都有安排,但是学生的掌握情况并不理想,专业基础知识薄弱势必会影响到国际贸易原理课程的教学效果。 3.教学方式以教师“满堂灌”为主 目前,很多高校在国际贸易原理过程中主要采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方式,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无法实现教学一体化,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理论与实际脱节较为严重 国际贸易原理课程长期以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过分依赖教材,偏重理论教学,缺乏实践教学环节,忽视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利于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合作式教学在国际贸易原理课程中的运用 (一)深化教学方法改革 不断开展教学研究,系统总结教学成果,突出能力培养核心,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更多采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设计,加强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法的运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1.开设研讨课与自主学习课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大班讲授,小班讨论”的授课方式,研讨课采用“课外准备、课堂讨论、师生互动”的方式。大班课学生人数控制在100―120人之间,小班讨论课学生人数控制在30人左右,每个小班分成5个小组,每组6名左右学生。小组长的选举需要由学生民主推选,这样既可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发言的机会,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如在讲授比较优势理论时,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对“比较优势陷阱”的认识,对我国应如何发挥现有的比较优势,如何创造新的比较优势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在讲授产业内贸易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就哪个理论更适合目前的中国展开讨论。 2.结合案例进行合作式教学 国际贸易原理课程是国贸专业学生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为了避免讨论变成纸上谈兵,在开展合作式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入现实案例教学,通过指导学生针对案例讨论,提高学生的专业敏感度。 3.增加课程小 论文 在开课初期,教师对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部分留若干题目,学生选题开题,并撰写课程小论文。这样做,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的学习借鉴能力,锻炼了学生的专业知识评判能力、论文写作能力、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增设课前外经贸新闻环节 每节课课前留出5分钟由各小组轮流播报外经贸新闻,不仅可以拓展学社国内的专业视野、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口达表达能力,调动学生关心国际经贸大事的热情。 (二)加强教材建设 结合国际贸易理论新动态、学科前沿知识及学生课程能力培养新要求,编写《国际贸易》教材。强调理论教学的应用性、实践性,每章配备案例和能力素质训练设计;增加了贸易救济措施、原产地、普惠制等当代国际贸易中较为突出的实践性知识、工作过程性知识。结合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编写《国际贸易原理案例集》,理论教学与应用训练密切结合,强化案例的时代性、适用性。 (三)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成绩由平时考勤(10%)、理论课堂表现(10%)、自主学习与课后作业(20%)、研讨课课堂表现(20%)、期末考试5个部分(40%)组成。平时考勤主要以学生到课情况和课堂纪录为依据,理论课课堂表现主要由学生课堂发言、课堂作业表现构成,自主学习与课后作业主要通过自主学习报告与课后作业完成的质量来考核,研讨课表现主要以学生发言、研讨论文完成情况为依据。为了使研讨课程更加合理,每位学生的研讨成绩由研讨课小组得分(40%)、课程PPT、汇报得分(30%)、个人贡献度(30%)构成。 课程论文:高中历史课程资源整合过程中文本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开发利用各种各样的历史课程资源,对于实施历史新课程和深化历史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作用。从历史学科来看,历史教科书、历史文物、历史遗址遗迹、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蕴涵丰富历史内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等等,都构成历史课程的资源。这些课程资源,按照空间分布,既有校内的,也有校外的;按其性质,既有文本资源、实物资源,也有人力资源和信息化资源。它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是保证课程实施的重要条件。 本文就高中历史课程文本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教师——文本资源的主要开发者和利用者。 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主要承担者是教师,因此教师首先必须转变观念,积极投身课程改革,对自我提出挑战。 在很大程度上,课程就是教师本身。在课程标准以前,中学教师惟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按照专家们设计好的体例、内容去授课。新课改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把课程的自主权交还给中学教师。教师可以在课标的指导下自由地整合教材、选择教法、积累资源、科学评价。因此,如果每位教师都表现出自身的特色,那么我们就有了一万门富有特色的历史课程。 其次,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挖掘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等课程资源,不能仅以教材作为全部授课的内容。也就是说,教师要结合课程标准和教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要关注学生的关注点、时事热点等,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体验、思想现状出发,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新的情景,新的学习氛围。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地再创造再开发而非刻板地“照本宣科”。 如在讲对长征的认识时,我就给学生讲:在着名文学家魏魏的笔下是“地球上的红飘带” 在美国文学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的笔下长征是一个前所未闻的故事。在着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看来,长征是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在看来,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使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长征的艰难及伟大意义。 二、文本资源的主要来源与处理方式 (一) 历史教科书是历史教学的主要依据,是高中历史教学最重要的文本资源。 提倡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并不是意味着可以将教科书束之高阁;相反,历史教科书仍然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要根据自身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出个性化的风格和特点,而不是生搬硬套地教教材。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其核心课程资源的作用。这就要求做到:在认识上,打破历史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神话,只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只要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的知识,都可以拿来让学生学习。在过程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教材体验、批判、感悟,让其真正领悟其精华,就教材的一些内容进行延伸、修改、重组、创造,让教材成为学生积极发展的广阔策源地。在新课程下如何处理四个版本的教材呢?我们学的是以岳麓版教材。下面就以岳麓版的教学为例谈谈对教材的挖掘。 1、围绕课标和考纲挖掘教材。 课标是教材的灵魂,也是我们教学的灵魂。在教学中,老师们应依托课标和教材,但要敢于跳出教材看教材,多思考课标、教材、教参相互衔接是否合理,可探索、选择、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和教参。依据课标,把握重点,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确定探索性教学活动的亮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历史领域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教学活动,对教材、教参要利用但不要迷信,要依托但更要探索与创新。 这里面有几个问题: (1)对于课标要求有,但教材不全的应运用其它版本教材适当补充。如元朝的行省制度。七届二中全会等。用什么版本并不重要,关键是如何根据课标要求灵活运用教材,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2)对于课标要求没有,教材却做了补充的。我的观点是在有时间的情况下,让学生了解,因为学生知道的越多,他的思想和思维也就越深刻。如夏商的政治制度 乌鲁卡其那改革、斯托雷平改革、张居正改革(一条鞭法)、忽必烈改制(中央官制与地方的行省制度) (3)对课标要求的外延与内涵的理解问题。如课标要求“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史实有很多,旧教材用了一册书的内容来讲解,哪些算是主要的革命史实?我们四个版本的教材也有不同的理解和叙述。这种情况就要求我们准确理解课标的要求,比如五卅运动,岳麓教材有两三行在小字中提及了一下,而我认为五卅运动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也算是个主要的历史事件,人民英雄纪念碑矗立在天安门广场正中央,与天安门遥遥相对,碑高37、94米,碑基3000多平方米,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纪念碑。碑座四面嵌着反映中国现代史进程的8幅大型号浮雕,是世界上稀有的巨型浮雕之一,内容分别是销毁鸦片、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战争、胜利渡长江。五卅运动就是其中之一,其历史地位可见一斑。 (4)对大小字的处理问题。如《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原先是小字,当时在上这一课的时候,就如何处理这一部分内容,我们组内的老师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事实证明按课标要求进行教学是正确的,现在新版教材已改为大字。再如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等。现在也改为大字。 2、对教材进行整合,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从大的方面讲,模块化、专题式的编写方式使历史知识显得相对分散,教师应整合教材。 一是深入浅出、梳理主线。如模块一第七单元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与模块二第五单元“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实际上就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体现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模块一第六单元第23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与模块二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都体现了探索阶段中国共产党所经历的曲折与复杂,都是左倾错误不断激化的结果,还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政治经济方面的历史性转折,应该整合在一起来思考。 二是有效地进行教学迁移。通过的知识迁移,弥补知识结构中存在的漏洞,理清模块间、专题间的关系,掌握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规律和基本史实、概念、观点。 如模块一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中第16课 “辛亥革命”和第17课 “”。但如果我们不给学生迁移“新文化运动”的有关内容,我们就很难让学生明确辛亥革命后,为什么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为什么能够一改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的不足,成为一次声势浩大、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革命运动。 3、多维地思考教学内容 如模块二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这块内容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去思考。一可从中国历史的角度,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从毛泽到到邓小平,从照搬苏联模式到走自己的道路……。二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可以把蛇融合到模块二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之中。这样可以给我们展示出20世纪世界经济史上三次改革调整的机遇,给我们以历史的启迪:经济体制的不断创新和调整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基础。 4、依重图片,活化历史 我个人认为,“看图说史”、“看图说话”,是处理教材,活化教材内容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在讲《欧洲经济区域一体化时》我用了多达十几幅图片。从为人物到护照,从行政区划到欧盟旗帜,从货币到条约文本,还有让学生自己动手填的空白图等。使枯燥的文字内容“活了起来”。 再如讲到文化《笔墨丹青》一课时。这用郑板桥《竹石图》设计了这么一个教学环节: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些文学和艺术形式?你能简单概述其来历吗?上面诗、书、画、印中国古代的艺术形式基本全在这儿了。 5、深化情感,完善素养 历史因情感而多彩。美国总统托马斯.杰弗逊说过:“通过讲述过去,历史使他们能够判断未来;使他们从其他的时代和民族的经历中受益;使他们成为合格的行动的裁判官和人的设计者。” 我国着名的史学家翦伯赞也说:“我们研究历史,不是为了宣扬我们的祖先,而是为了启示我们正在被压抑中的活的人类,不是为了说明历史而研究历史。反之,是为了改变历史而研究历史。”态平衡 新课程与传统教学中最大的突破,就在于要屏弃历史学科单纯的知识性的特点,真正挖掘历史学科人文教化的功能,培养学生学会做人的道德感与使命感。 如我们可借有人民版必修1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二课“辛亥革命”所引用的革命志士林觉民的一段发自内心的告白:“此举若败,死者必多,定能感动同胞。近日同胞非不知革命为救国唯一之手段。不可一日缓,特畏首畏尾,未能断绝家庭情爱耳。今试以余论,家非有龙钟老父庶母幼弟少妇稚儿耶?顾肯从容就死,心之摧割,肠寸断,木石有知,亦当为我坠泪,况人耶?……顾吾辈死而同胞不醒者,吾决不信也。呜呼,使吾同胞一旦尽奋而起,克服神州,重兴祖国,则吾辈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宁有撼哉。” 来弥补岳麓版教材在这方面素材的不足,让学生从从历史中能享受到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的豪情, 再如可借用梭伦的一段话“我赋予人民恰如其分的崇高地位,未曾剥夺他们的荣誉,也未曾给予过多的尊荣,权势之士因为财富遭受嫉妒,我保护他们免受一切危厄,我坚持立场,不偏不倚,不允许任何一方恃强凌弱。” 来欣赏到古人对民主、平等、自由的追求。这样的情感因素在四个版本的教材中比比皆是,教师应该充分借鉴利用,不能随意放过。 (二) 图书馆资源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保障。 在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中,必须重视图书馆资源的利用。因为当历史教育摆脱了教科书的局限,成为学生探究学习、自我发展的课程教育时,广泛的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尤其是学生身边可以方便利用到的资源,将是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图书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主要是通过小研究课题的形式加以开发利用。 下面是我们参照初中课标有关内容搞的一个小研究课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中国的变化 目标:学习制作图表的方法,认识改革开放的意义。 活动过程: 步骤一:查找1979年前后的经济数据,如全国或本地的工业或农业生产产值、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收入等数据。 步骤二:了解不同图表的绘制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绘制。 步骤三:展示和讲解自己绘制的各种图表,回答同学的问题。 资料来源:史料、史书、期刊报纸、档案馆、绘图工具。 利用上面的小课题,学生学习利用图书馆资源,这样做不仅使他们获得很多历史知识,而且逐步培养了多方面能力,如独立思考能力、研究问题能力、论文写作能力等等。这对历史教学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在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时,一方面必须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主开发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意识,适当向学生介绍一点文献检索的基础知识,如怎样利用二次文献(包括目录、索引、文摘)和三次文献(包括年鉴、综述)等。同时,教师有必要针对一定的教育目标选择出一些图书馆资源,推荐给学生,同时制定一些具有开放性的阅读要求。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涉及的知识比较广泛。正因如此,《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历史教学要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并且通过每个学习主题设计的“教学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广泛搜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的习惯。这就要求学校要有意识地调整学校图书馆或资料室的藏书结构,合理配置相关方面的书籍,包括通俗历史读物、中学生历史刊物、艺术史、科技史、文化史、文物考古等方面的书刊,以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加深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仅仅依靠学校图书馆是远远不够的,历史课还必须充分利用社会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 (三)家庭文本资源也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资源。 有人说:历史距离我们的生活过于遥远。其实历史就在我们的身边,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比如说,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这种特定的生活和社会文化的氛围,同样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一种重要资源。近代学者梁启超就很推崇家谱、族谱的史料价值。其实,又岂止家谱、族谱可以作为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的资料,不同时代的老照片、历史事件的小彩图和说明,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帮助孩子形成道德力量和精神力量,有益于历史学习,这才是历史学科的创造性所在。 三、历史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原则 从历史学科的培养目标、所具有的独特性质、所拥有的丰富课程资源来看,开发本学科的课程资源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整体性原则。即教师在开发本学科课程资源的过程中,要根据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素质要求和学科知识的发展规律,对人类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进行科学的选择和组织,从而达到学科内的知识综合和学科间的知识整合。历史新教材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加强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渗透与融合。如,新教材中 的提示语有许多是从经典诗歌或歌谣、神话传说、文学名着中引出某课的历史学习,教材内容更有许多是文学、科技等文化发展史方面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和把握学科之间知识、技能的迁移和横向联系,研究和把握知识的局部和知识的整体之间的关系,注重学科内的综合和学科间的整合,防止彼此孤立、隔离、内容重复和脱节。 2、可学性原则。即教师要选择学生能够理解的、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相适应的内容。但如何来鉴别和筛选这些资源?我认为首先要考虑这些资源是否适合本学科的特点。历史学科强调真实性和客观性,因此,不能选择野史作为主要的资源,也不能选择带有明显主观痕迹的材料,更不能选择伪造的东西。这一点是属于原则性的问题。 3、前瞻性原则。即在开发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制定课程内容,促使学生思考、把握和设计自己的未来,从而为学生的明天做好准备。 4、社会、生活与个人相统一的原则。新教科书突出了历史教科书的丰富性和人文色彩,以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社会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文化传统的继承,又要面向社会、面向生活、面向学生,正确处理好社会要求、个体需要和学科发展三者的关系。 四、开发历史学科课程文本资源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历史教科书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或者至多加上几幅历史挂图而已。在这样的狭隘课程资源观支配下,历史课却被学生看成“死背”而无趣的科目。据教育部1997年对北京市2107名学生的调查,在学生对“最不愿意学习的课程”的排序中,历史课居前3位之列;在学生对“枯燥、没意思的课”的排序中,历史课居前5位。何以致此?笔者认为其中固然有多种因素,如教学方法的滞后,考试评价的制约,等等。但是应该说,这种状况与历史课程资源极其单调乏味的状况是有很大关系的。按新课程的理念,历史教科书仅是一种主要的课程资源。历史教学还应该运用大量教科书以外的课程资源,包括文字资料、影视资料、历史文物、历史遗址等。这些课程资源以其形象具体、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予了学生多方面信息刺激,加之许多内容生动有趣,使学生能够在轻松高雅的学习活动中掌握知识。因此说生动的历史课程资源无疑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这是传统历史课程资源所无法比拟的。 2、有利于培养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历史新课程突出了发展性的精神,为师生的教与学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在人教版新教科书中,为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安排有“活动与探究”、“文献资料”专栏、“动脑筋”栏目、“自由阅读”等,这些安排教学旨在“拓宽学生的历史学习视野,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并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动手实践与团结协作的精神。”因此,无论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角度,还是从开发课程资源的角度,都需要学生积极参与进来,那么,在参与的过程中,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课程论文: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的新视角和新策略 高中生物课改的实施已近6年。回想参与课改的过程,尤其是在不同角色的转换中,笔者感到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虽有一些困难,但前途是光明的,我们可以从新的视角去审视它。 一、生物教材编写的新视角 从生物教材编写的视角看,教材编写是一个动态完善的过程,生物教师是教材二次开发的主体。只有广大教师的主动参与,教材才能持续焕发强大的生命力。 教材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例如,生物教科书的编写以《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为依据,体现了生物课程改革的理念,是最具普适性、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但是由于受编写时间、编写人员对学科和课程思想认识的限制,导致教材本身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课改倡导的教材观认为,教材已不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而是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文化中介”,是师生对话的“话题”。生物教师在使用教材、实施教学过程的同时,应该成为教材二次开发的主体。 1.教师要本着“依靠教材而不依赖教材,超越教材而不脱离教材”的原则,丰富教材的内涵,拓展教材的外延,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改编、重组等,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教师要创造性地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构思,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设计与学生心智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有效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教材成为“学材”。 案例2 在讲授高三选修教材中“人的体温及调节”时,笔者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教学情境,导入主题:请同学们回想冬天在室外时,脸和手被冻成什么颜色。有的学生说:“冻得发紫。”有的学生说:“冻得发红。”笔者又会接着问:“冬天我们刚刚从浴室洗澡出来,脸色和皮肤颜色如何?”大家说:“红彤彤的。”立即有学生说:“怎么都是红色的?”此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好奇心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于是一场热烈的讨论和互动就开始了。这样,学生就带着饱满的热情进入该节课的学习。 3.教材受篇幅和结构体系的制约,有些内容省略了探索过程,只给出了结论,这给教与学都带来了一些困难。教师在教材二次开发中可以对结论进行问题化处理,通过铺垫性知识,列举实例等把结论细化为系列化的阶梯问题,重视生物学史实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便于学生层层探究。 案例3 “对DNA复制方式的探究”进行设计 师:为了探究DNA复制的方式究竟是全保留的还是半保留的,你认为应该怎么设计实验? 该实验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引导学生意识到该实验的关键是不同复制方式子代DNA的双链组成不同。然后教师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几个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进行探究。 问题1:若要区分母链和子链,可采取什么办法? 问题2:若要标记母链、子链,可选用什么元素? 问题3:若亲代DNA是的,放在的环境中进行培养,则子一代、子二代DNA会含有哪种氮元素? 问题4:若是全保留复制(或半保留复制),对亲代、子一代、子二代的DNA分别进行离心后,DNA会如何分布? 教师通过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设问,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思维和探究,从而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二、生物课教学的新视角 从生物课教学的视角看,生物课改是一个革旧鼎新的过程,生物教师只有在实践一反思一再实践的轮回中,才能真正融入课改,实现专业成长。 课改的关键是改课。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明确指出,课堂教学应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显然,传统的课堂教学与课改对课堂教学的要求相去甚远。倘若不改课,课改则流于形式。改课既是课改的本质要义,也是课改的难点。从这个意义上讲,《课标》的实施,实际上是一场课堂教学改革的攻坚战。因此,课改必须改课,只有这样,课改才能深入、持续、健康地发展。 1.课堂教学的前提是教学设计,改革生物课堂教学从操作层面上讲,必须变无效、低效的教学设计为有效、高效的教学设计。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给学生留足自由思维的空间,形式上不必过于琐碎,结构上不必过于封闭和程式化,而应体现出内容上的概要性,以便在课堂上能适应新情境、容纳新内容、确立新策略,为师生互动交流、互生新知、互建新情留有余地,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态化。备课方式从思维狭隘、负担繁重的个人独立备课转变为集中智慧、同伴互助的集体备课,从形式主义的抄写教案转变为思考注重实效的“教学结构”。 案例4 记高一生物备课组的一次活动(节选) (周四下午,高一生物备课组办公室) 主备人:张老师 课题: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辨析 张老师:本节课的难点主要是两种细胞分裂过程图像的理解与辨析,如何解决?我觉得这部分内容如果全由教师简单地说教,效果肯定不行。一下课,黑板一擦,学生就会基本忘掉,那如何来突破这一难点? 潘老师:我认为这部分内容应尝试通过学生建构模型,并根据模型总结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规律。 朱老师:我认为潘老师讲得很好,我去年教这部分内容时,就先采用了这一方法将学生进行分组,给每组发大小相同的白纸12张,分别代表有丝分裂,减数Ⅰ,减数Ⅱ的前、中、后、末4个时期的细胞轮廓,并在每张白纸的右下角写上具体的分裂方式和时期,提供2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泥,用于染色体的构建。 刘老师:我认为用细铁丝来代表染色质,高度螺旋化时把细铁丝绕在铅笔上形成螺旋状,变短、变粗。这样,就可以形象地表示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以及解螺旋再形成染色质的变化过程,效果很好。 2.生物教学设计要采用“双案制”, 除教案外,还必须设计好“学案”和作业。为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的有效思维时间,要求学案必须提前1~2天发给学生,先学后教。教师要精选课后作业,倡导针对不同学生布置分层作业,确保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案例5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2)学案结构(节选) 学习目标(略) 知识准备:复习第三章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中的叶绿体相关知识。 自主研习: (1)阅读课本,光合作用的过程?发生的主要变化? (2)填写表格(略),比较光合作用2个阶段的异同点,理解光合作用过程变化的实质。 (3)从光合作用变化的过程分析,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效率? 合作探究: (1)如果你是一位农民朋友,那你在大田种植农作物的过程中会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并叙述理由。 (2)填表:比较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异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异同。 适度拓展: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那么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都有叶绿体吗? 3.从“经验教学”走向“反思教学”。常规化的惯例和习惯往往支配着我们的生物教学行为。如果一位生物教师只满足于经验的获得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其旧有的观念和不当的教学行为就难以改变,教学就可能长期维持原有的水平而停滞不前。可见,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深入推进生物课改的今天,尤为如此。笔者在教学中建议老师们从“行动前”、“行动中”、“行动后”进行反思。“备课”中的反思称为“行动前的反思”,课堂教学中的反思称为“行动中的反思”,课后的反思称为“行动后的反思”。但无论何种反思,都必须“针对教学事件并以有效教学的理念去设计教学活动”。有效教学的地平线永远在前方。在生物教学中推行反思教学大有可为,也一定大有作为。 案例6 教学反思:我问自己 课前:上一节课,我的课堂里发生了什么教学事件?这与什么问题相关?这个问题我以前见过或听说过吗?别人曾经遇到并解决过类似的问题吗?别人是怎么解决的?我能否借鉴别人的想法或做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否涉及某些“教学理论”问题? 课中:课堂里发生了什么教学事件?我应该怎样去解决应对这些教学事件,而我这样应对合理吗?我该怎样调整我原先的教学方案? 课后:刚才教室里发生了什么教学事件?这些教学事件暗示了什么?如果下次再遇到类似的问题,该怎么处理? 三、生物教师专业培训的新视角 从生物教师专业培训的视角看,课改培训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培训者只有创造性地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才能使教师真正从中受益。 当前的课改培训往往存在一些倾向:要么就高,高到大谈教育理论而不言课本;要么就低,低到只谈教材的重难点而不言教育观念。两者都不利于我们的课程改革,对提高教学效益并无多大实际意义。要改变这一状况,笔者认为,关键是做到以下几点: 1.要注重培训的实用性,也就是要面对眼前的问题,解决眼前的问题。我们眼前的问题是什么?就是刚刚发生在我们课堂中的问题,或者就是马上要发生在课堂中的问题。因此,培训和教研的重心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来。 2.要注重培训对象的层次性。课改的问题说到底是教师的问题。教师面临新课程,既是专业发展的机遇,又是对专业素质的挑战。教师适应新课程的个体需要不尽相同。通识培训是必要的,集中研究也是必要的,但有这些还不够。培训必须有层次性,要分层解决每一类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否则,培训活动搞得很热闹,但教师的教学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或者效益低下。 案例7 笔者所在学校生物教师分层培训计划(节选) 教龄5年以内的教师,由于经验不足,培训主要以“单元教学研究”为切入点开展研究。这一类教师要以“单元”为载体,领会“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分析教学活动的组织意图及要求,研究学生的基础知识与经验水平,优化教学方法,设计科学教学的基本过程。 教龄5~10年的教师,教学经验比较丰富,培训主要采用“主题式”研究活动,通过解构与主题相关的教学片断,探讨同类问题的解决策略,分析总结应对办法,更进一步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教龄10年以上的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培训主要采用“理解式”研究方法。“理解式”即理解教育经验、改造教育经验。培训旨在从更高层次上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一支引领学校课程改革的队伍。培训的中心是“理解经验”,引导教师以教育理论为视角表达、展示、整理、理解、改造、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 四、生物考试评价的新视角 从生物考试评价的视角看,课改与评价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考试评价只有真正发挥其正确的导向作用,课改才能真正摆脱“镣铐之舞”。 《课标》明确指出: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从总体上看,评价应有利于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自我建构,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笔者认为,与课改相适应的考试评价至少应做到以下方面: 1.教学评价要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以学评教。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态是有效生物教学的基本表征,也是教学评价的根本依据,课程目标实现度、学生主体参与度、师生交融互动度、师生行为有效度、学生主动发展度等是教学评价的基本依据;学生的学习兴趣、习惯、过程、能力等也应该成为衡量学业成就的指标。这方面我们还缺少系统的研究。 2.教学效益评估要科学完善、操作性强,既要抛弃唯成绩论,也不必谈分数色变。一提考试有人就说是搞“应试”教育,一提成绩考核有人就说是与素质教育相背离。这种观点是“简单线性”思维在作祟。毋庸讳言,对于高中生物教学评价来说,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是绕不开的话题,从目前看,这些考试从形式到内容与课改的发展相比,有一定的滞后性。笔者认为,只有广大教师在评价的主体、形式、内容、功能等方面不懈探索,考试评价终究会回归正确的导向,课改终究会摆脱“镣铐”,自由挥舞 课程论文:新高中化学网络课程的构建和实施策略 【摘要】新课程的实施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过程各要素的角色、地位、作用发生的很大变化,必将引起课程和课堂的重构,引起“教”与“学”理念和方式的变革。本文探索新课程改革环境下构建有新意但又不脱离现实基础的、具有个性化的学科网络课程,为学习方式的变革提供资源平台、管理平台和交互平台,并探讨学科网络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教师应有的课程现和教学策略,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和体现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和教学目标。 【关键词】课程观;网络课程;教学策略 一、引言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拉开了帷幕。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构建学科网络课程,突破传统文本课程知识的陈旧、文化的保守等局限性,是构建个性化学科课程的一种新模式。而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的实施,因此,在学科网络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要求教师应具有新的课程规和教学策略。 二、新高中化学教材的特点与局限性 1.新高中化学教材的新特点 (1)新思想:在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注意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生动的思想教育。 (2)新结构:注意正确处理知识的逻辑顺序和高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顺序以及认知规律的关系。对习题总量和难度、适度问题进行了控制,并注意了题目的梯度和知识的衔接与跨跃问题,在加强知识的应用和知识的迁移方面给予了重视。 (3)新措施:注意反映化学的发展和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把有些问题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下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的密切联系,以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和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改进实验方法和手段,使实验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如新课的引入,重点、难点的突破,知识的深入(引导、研讨)等,以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综合效益;注意实验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新教材还编入了一定量的家庭小实验,以增加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新版面:新教材语言生动活泼,采用比喻等手法,注意层层引导,使教材具有启发性,以吸引学生自觉地阅读教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重视图画的作用,编入了一定数量的彩图、章头图、插图以及实物照片等,使学生见图知意,印象深刻。 2.新高中化学文本课程的局限性 新高中化学文本课程注重将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但是,由于文本教材出版周期较长以及文本课程内容的单一媒体和线性结构,决定了课程知识更新缓慢和文化相对封闭保守等缺陷,新课程的目标价值难以真正实现。 三、新高中化学网络课程的设计与构建 1.网络课程及其特征 网络课程就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包括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网络课程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基础性。满足每个学生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提供最基础的人类文化知识,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二是多元化。课程内容适应不同教学模式的需要,具有差别性和选择性,以适合不同发展水平学生和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三是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网络及多媒体技术等新的教育技术;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根据现代科学及学科发展的新变化,组合、选择和增加新内容。四是开放性。强调学习与学生生活、社会发展的联系;课程实施过程要体现民主性和尊重个性发展的原则;提倡教学活动的多样性,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开放性,学习方式的自主选择,评价标准的差异性。五是综合化。重视课程的综合化,体现课程的整体性,提倡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注重科学原理的认识和掌握,又注重态度、方法、精神的综合培养。 2.新高中化学网络课程设计的课程目标框架图 新课程目标价值指向(如图1所示): (1)基础性目标:使全体学生具备国家规定的化学学科基础学力,具备能适应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应有的化学素养。 (2)拓展性目标: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拓展知识体系和容量,发展思维能力,具备深入学习所必须的学科基础。 (3)发展性目标:使学生能综合运用化学及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究,形成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3.学科网络课程结构 按新课程目标价值指向构建的新高中化学网络课程结构图如图2所示。 (1)横向结构 课堂教学网:主要适用于同步讲授式的课堂教学,相关页面中内嵌表单,供师生的提问和回答。此外,通过链接相关站点解决网络空间的开放性与学习过程时间的有限性的矛盾、教师个体拥有的教学资源的有限性与社会性知识迅速更新和增加的矛盾,并通过多媒体演示使教学更直观、更高效。由于在中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并没有在时间和空间上完全分离,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媒体将同时作用于学生,课堂教学仍然是中学教学的主要环节,课堂教学网为课堂教学的高效进行提供强大支持。 课程学习网:解决传统课堂教学的弱点。知识的习得和运用都不直接接触客观实际,缺乏直接经验的过程及其方法的教育;缺少知识发展过程的历史叙述;忽视具体知识结论的相对性和条件性。课程学习网提供全新的学习内容呈现方式,不但形成对学生自主性学习、协作学习掌握学科知识的方法和体验的支持,而且通过网络的链接与多媒体演示以及讲座,突破学科课程的封闭性,形成对研究性学习等学习方式的信息资源支持。 研究性学习网:主要是对研究性学习过程实施动态管理,使研究性学习能够有效、有序地进行,是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网络平台。高中阶段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和经验的 总结需要教师进行个案的启发和理性知识的指导,开设学科知识讲座对指导学生选择课题、开展研究活动是必要的。综合课程讲座使学生获得选题上思维的发散性。通过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化学与其他学科的渗透等讲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使命感。 综合资源网:传统学科课程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结构性,但传统的学科课程也同样受到传统的教育价值观、方法论的局限,表现出知识陈旧、文化保守等缺陷。综合资源网对学科设置及内容进行选择与组合,提供综合化课程资源,体现课程的整体性和发展性。 (2)纵向结构 教学管理区: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管理,支持同步的班级教学和适应个体差异的异步教学。 资源管理区:学习资源、链接和多媒体演示,合理配置学科资源,突破传统学科课程知识和思维的封闭性。 讨论交流区:BBS课程论坛、网上答疑、E-mail、OICQ等。支持实时和非实时交流,拓展学科课程教学时空。 练习测试区:作业及反馈系统,支持学习者自主学习和自我检测,并为学生提供学习成绩网络管理服务。 四、学科网络课程开发和实施中的课程观及教学策略 1.教师和学生要具有新的课程观 以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教育封闭的教学理念。学科网络课程的构建和实施,突破了传统学科课程知识陈旧、封闭保守等局限性,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学习和发展的、开放的环境;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和体现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目标,使教师和学生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 2.教师要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新的课程观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为交往,即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交往过程。学科网络课程的开放性、超文本和多媒体、非线性结构及整体性,要求学生必须变革传统的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教师应当成为这种变革的促进者,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表现,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帮助和指导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适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即兴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 3.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肖川博士认为自主学习就是所有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其特征为: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者在学习中获得有情感的投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新高中化学网络课程超越了传统的教学时空,具有支持同步的班级教学和异步的个体学习的教学平台,具有支持实时通讯和非实时通讯的强大交互功能,同时还具有教学行为管理的功能,教师要学习和研究利用以数字化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4.教师要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让学生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的信息进行搜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包括情感体验、构建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求教师精心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和主动探究和谐统一的过程式、情境化的教学。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和学习,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规律,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能力。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模式如下(图3所示): (1)提出问题。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本着创造性、实用性、新颖性的原则,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创设出特定的情境,向学生提出要研究的领域,引导其发现并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 (2)探索研讨。针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计划。通过在网络上建立相关的课程信息资源库,运用相关链接、E-mail、BBS课程论坛、OICQ实时答疑等手段,引导学生将搜集、整理得到的有关资料,结合亲身实践,通过分析、综合、归纳,得出初步的结论。 (3)总结提高。在网络教学中,教师的主要职能应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信息素养的培养和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初步结论开展相互交流、补充和完善,进而总结出较为严谨、正确的专题报告。 5.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 人的创造性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教师应当传授进行创造活动的必要的知识技能、策略方法。学科网络课程的开放性、综合性和非线性结构为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和“以项目为中心学习”提供了可操作的平台。“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强调通过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性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思考,让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来进行学习。教师可利用学科网络课程的综合性为学生提供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帮助学生运用计算机网络等媒体整合不同学科领域的内容,使学习更有针对性和使用性,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 6.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发展 在现行技术条件下,学科网络课程的最大缺陷是难以表现学科行为性的内容和情感性的内容。因此,在学科网络课程的实施中,既要体现学科知识的特点,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更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利用网络课程的开放性创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的交流、沟通。尊重和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学校教育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在智力、情感、个性、精神和人格等方面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机器所不能代替的。因此,在学科网络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育人的责任显得更加紧迫、更加重要。要求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不断完善自己。 五、结束语 在学科网络课程的构建和实施中,课程与教学过程是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关系,课程不再是一种指令和规定,教学也不再是被控制、被支配的一方。由于教师和学生成为课程的主体,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和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课程不再是孤立、封闭的知识体系,而是一种体验的、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新的课程观要求每个教师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策略和构建新的教学模式,让课程和教学能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课程论文:房地产行政管理的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房地产行政管理是房地产经济学和行政管理学相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1],它主要研究在房地产经纪领域内,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作为房地产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它对于帮助学生打好理论基础,了解房地产管理的政策、法规级管理规定和物业管理法律法规,提高分析和解决房地产业和物业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搞好这门课程教学方案设计和实施是十分必要的。 1.课程教学方案 制定课程教学方案是课程教学的基础和首要任务[2]。近年来建筑工程学院开展毕业生职业岗位适应情况的专项调研为基础,全面修订了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对课程教学方案的制定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房地产和物业管理课程组的成员,以高等职业教育理念为先导,全面分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课程教学目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团队、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系统思考和设计了本课程教学方案。 课程教学目标是制定课程教学方案的基础和落脚点[3]。《房地产行政管理》课程以“懂”与“会”、“学”与“做”、“知识”与“能力”的跟进关系为主线,主要设计了掌握房地产行政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房地产行政管理工作流程;依据目前建筑市场特征,能够实际进行市场调研、分析,项目实践的参与,对房地产管理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通过实务、案例、实际调研、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目标规划,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位一体”的具体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团队明确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从建筑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咨询公司邀请企业专家和技术骨干,针对岗位任职要求,共同研究、设计了本课程教学方案,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根据房地产企业行政管理的实际工作过程系统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编制课程标准和具体授课计划,合理选择教学场所。 (2)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推进“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打破传统单一的知识传授教学模式。在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构架下,课程教学方法由传统的归纳、分析、综合等方法向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模式转换。 (3)结合房地产行政管理岗位任职要求,在分析典型工作的基础上,系统创设教学情境,实现模块化教学、模块化考核。 2.课程教学方案实施 (1)教学内容 按照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思路,针对房地产行政管理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科学创设学习情境,认真选取教学内容,本着“基础知识以必须、够用、兼顾后续发展为度”的原则,根据市场对专业技术人才不断细化的要求,将《房地产行政管理》课程的学习情境确定为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房地产开发建设管理、房地产交易市场管理、房地产产权、产籍管理和物业管理政策与制度等。为了确保教学组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论证该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之间的内容衔接及渗透关系,使理论教学和案例分析一体化,实现了课程内容的整合与秩序化。 (2)教学方法与手段 为了更好地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团队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创建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如“实例+实战”教学法、“沟通+鼓励”教学法、“项目驱动+情境体验”教学法、“启发+互动”教学法和“学+做+考+创”教学法等。在教学组织进程中针对不同模块的内容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写、做的能力。随着教学方法的更新和改革,实现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师普遍采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应用网络教学平台与学生互动,开发了与课程教学模块对应的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实现了专兼教师在网络空间内共同组织教学。
1引言 在计划经济体制变革的驱使下,加上国家宏观调控,事业单位内部的资金、技术等直接挂钩利益的东西会引起大家的重视。相反,却忘了考虑人力资源本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把人仅仅当作固有劳动力,忽视了开发,导致人才被埋没、闲置浪费、压制等现象。人力资源部门作为事业单位中层管理人员所在部门,面对日益突出的人员流失、频繁跳槽问题,使得事业单位不得不重视这个部门在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事业单位开始不断寻求适合其自身发展的转变途径,直到建成一套适合自己的、具备长效性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在这个以人为核心的社会,法制管理、发明创造、环境保护等都离不开人这个主体,因此,我们需要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2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区别 2.1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其一,人事管理。主要的工作职能就是人员选拔、使用、培养、考核、奖惩、职务职称调整变动、调整工资等一系列事务性的管理活动工作。其二,人力资源管理。在社会经济学与人本管理思想的指导下,拟定人力资源需求的前期预测,并制订出可行的人才需求计划,通过人才的招聘、甄选、培训、岗位设计、绩效考核、支付报酬、职业生涯规划等管理形式,保证组织和成员未来发展的需求最大化,实现既定的目标。 2.2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 (1)管理内容深入化。人事传统的管理方式以“事”为主,教条化的流程,遵循的是条条框框。而人力资源升级后的管理原则上遵循以人为本,在原有事务性工作的基础上更加灵活地对人力资源进行高效管理,把开发人的工作技能、激发人的潜能激情放在首位,让员工跳出条条框框,开展具有创意的工作。 (2)管理形式人性化。传统的人事管理形式趋于单一,当一名员工入职后,没有对个人进行性格分析、技能甄别,而是经过短期的培训后,提供当前空缺的岗位,员工如果没有很好地适应陌生的工作岗位,就会陷入被动,如果继续任由其自然发展,就会导致人员流失;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形式更加人性化,根据整体目标和个人的实际状况,并且不断给予新的技能培训,根据其实际工作能力及职能需求进行横纵向的职位调整,达到人才最优。 (3)管理方式亲民化。传统的人事管理通常是小老板做法,对员工时刻紧盯着,生怕偷懒,还有采用制度管人,出台一套接一套的规章制度,先否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这种质疑、惩戒的管理心态只会加重员工的不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更加亲民,从人性本善出发,重视与员工建立情感,尊重员工,不把企业的利益凌驾于员工的利益,让大家能够风雨同舟,齐心协力完成任务。 (4)管理技术革新化。传统的人事管理教条化严重,管理系统只是简单制作,生成报表,计算薪酬,需要人工对数据进行分析,没有技术含量;现代科技创造升级改版后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收集的数据库几乎涵盖了所有与人力资源相关的数据,报表生成工具也被强化,绩效考核系统也更加完善,实现了数据分析工具和信息共享。 (5)管理层次高级化。传统的人事管理部门担任的通常是执行部门的角色,很少参与决策;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上升到决策层的角色,直接参与单位的目标计划制订和战略性规划。 3人事管理存在的漏洞 其一,局限地专注于事务性工作,没有站在事业单位的整体高度看待发展战略。其二,管理机制不够多样化,主要采取的是约束机制(对其进行制度规范化)和激励机制(大多是绩效考核和晋升,物质鼓励居多,没有考虑员工真正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合理地给出激励手段)。其三,弱化法制化管理,在事业单位招聘过程中任人唯亲、沾亲带故的现象层出不穷,职务任用不透明,存在论资排辈的潜规则,还有一些通过非正常程序的晋升,都将导致人才受到压制,真正的人才被闲置浪费,而一些闲人懒人占着重要岗位。其四,绩效考核体系漏洞多,很多事业单位在考核时采用的是投票表决和选举,但事实上,人情社会现象普遍,私底下拉票、结成小团体比较常态化,不利于考核员工的真实水平和作出的贡献,甚至于让一些干实事的员工失去原有的工作积极性。尽管没有绝对的公平公正,但是相对的公平公正才能让大家更加信服。 4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途径 4.1明确并深入领会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 人力资源是未来发展的资本,人力资源部门不单单是一个执行者,它更需要参与整体目标的制定、战略方案的策划、执行力度的督促等。只有站在一个宏观调控的高度上,才能更加合理地进行人力资源分配,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2协同多种机制 (1)完善现有的约束机制,将其与环境机制相结合,培养战略性的企业文化,创建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环境和美好的工作环境,将制度和企业文化融合在一起,让员工自觉提高职业素养和文明程度,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完善激励机制,不仅仅只是通过绩效考核或者职位晋升来激励员工,而是深入了解员工的真正需求,体现出员工自身的价值,提升员工的存在感。人力资源部门要科学地建立量化体系,依据量化标准,定量分析,对业绩进行科学评估,衡量最终的工作成效。在评估管理工作中,人力资源部不单单要考虑目标的完成情况,人员工作效率的审核工作也要及时跟进。 (3)保障机制。通过法律保障和社会保障来维护员工的基本权益,让员工即使在生病、衰老、伤残等情况下仍然能够正常生活,增强团队归属感,建立稳定的情感联系。 (4)构建良性竞争机制。向员工适当地施加竞争压力,让员工树立起责任感,由于竞争压力会促使员工产生紧迫感和危机感,也正因为如此,激励员工奋发图强,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5)全员聘用制。其内容包含:按照需求设置岗位、招聘公开透明化、平等竞争、择优原则、严格考核制度、合同管理。促进人力资源开发与优化配置。促进了人才梯队的优化,注重实绩,不拘一格重用人才,同时增强了人才的竞争意识,使其素质得到了提高。 (6)优化责权利权衡机制。“以岗定薪,岗变薪变”、“优劳优酬”。责、权、利三者权衡关系,根据岗位职责的重要程度和技能水平来制定不同层级人员的工资。用人制度公开化,明确升职加薪的渠道。 4.3以人才战略为主导思想,强化人力资源部职能 事业单位在进行预测未来发展人才需求的过程中,就要注重优化人员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能力结构,避免盲目地进行人才开发策略。根据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和单位实际运营状况,准确地制订人才开发计划,不仅要确保科学可行,而且要着重培养能够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才。一方面对人员加强思想教育,正确引导员工的心理行为和思想,另外不断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工作效率,体现自身价值;另一方面要着重培养储备力量,以高素质和创新精神为硬指标,凸显单位和个人的核心优势及价值。 5结论 传统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意味着人力资源部门必须上升到放眼事业单位整体发展战略的新高度,摒弃传统的管理方式、手段,将人力资源开发最大化、配置最优化,实现单位、集体、个人共赢的局面,推动未来快速、可持续发展。
电力安全管理论文: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浅析 【摘要】当今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对于电力的需求也在逐渐的增长,而电力工程建设的质量以及安全直接影响着电力行业的发展,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急需解决的质量和安全管理问题,从而对于电力工程的长远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基于此,本文首先对电力工程建设当中所存在的质量与安全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从而对于当前电力工程建设和管理过程当中的问题进行有效改善,推动电力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电力工程;质量控制;安全管理 1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对于电力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与此同时对其要求也在变得更加苛刻,与此同时,电力工程建设同国计民生之间有着极其紧密的关系,对此应该通过有效的措施来确保顺利的实施电力工程,在电力工程当中,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方面的相关工作做好,才能够使得电力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有足够的保障,从而更好地为用户提供可靠的用电。为此,对于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进行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我国,电力工程经过多年的发展,质量与安全管理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效,但是就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中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2.1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相对较为不完善 在当今社会中,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供电企业要想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就应该进行电力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建立以及健全,从而能够形成相关的制度作为支撑。但是就当前电力工程建设发展情况来说,大部分供电企业对于管理工作都不给予重视,这样就会使得开展管理工作不够明确以及不到位,并且还会发生责任缺失的问题,将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以及质量显著的降低。 2.2电力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意识较弱 在实际的电力工程建设施工过程当中,作为电力企业应该具有相对比较明确的施工速度、工期以及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不能够随意进行任何施工,而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由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不是直接的,这就会使得它所受到的重视程度比较低,相关的工作人员所具有的安全意识也比较淡薄,并且作为管理人员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意识也同样比较低,这样就会导致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存在不必要的安全隐患。除此之外,电力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相对比较复杂,质量安全管理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关键。实际当中往往会由于没有及时的纠正电力工程安全方面的相关问题就会导致安全管理方面存在混乱的现象,进而严重阻碍了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 2.3电力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模式单一 管理模式单一是当前大部分供电企业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在管理方面,他们还在使用以往的模式以及方法,这就限制了电力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对于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制约作用。另外,对于电力设备由于没有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查工作,这就给相关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了不必要的威胁。 2.4电力工程高素质以及专业化人才比较缺乏 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相对比较复杂且重要的工作,但是由于实际建设的开展需要涉及到较多的领域以及部门共同进行施工,某一部门工作人员的水平都与整个工程质量有些直接的关系,这也就需要他们自身应该具有较高的素质以及专业化的技能,但是实际当中,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当中却比较缺乏高素质专业化人才,从而使得管理工作存在较多的漏洞,整个工程的质量以及水品得不到提升。 3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的有效策略分析 3.1建立健全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 要想使得电力工程的顺利施工有足够的保证,科学的管理体系是不可缺少的,通过对于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以及健全,能够将成本支出降低,使得工作水平以及效率得以显著的提升。另外,通过合理科学管理措施以及方法的制定,还能够将电力企业社会以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得以真正的实现,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的更快更好发展。 3.2提高质量与安全管理意识 要想将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真正的提升,就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①在进行施工的过程当中,要按照施工的图纸严格进行,不应该随意的修改或者是变动投入施工的工序,对其进行系统化合理化以及科学化的管理,防止出现混乱的问题,从而使得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水平得到真正的提升。②应该将电力企业当中相关工作人员的质量与安全意识进行提升,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防止发生任何意外问题,从而对于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效果进一步优化。③应该对施工工期以及施工成本等相关的内容进行正确的处理,这是因为它们都是电力工程建设当中的主要因素,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质量以及安全性具有直接的关系,只有将安全与质量管理工作放在首位,才能够使得建设整体质量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也有足够的保证,只有经过这些方面的不断提升,才能够将我国电力体系的整体水平得到显著改善。 3.3创新质量与安全管理模式 在电力工程建设施工过程当中,施工设备以及施工材料是对施工质量与安全进行保障的重要前提,为此,对于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施工过程当中所使用的相关材料应该严格的按照国家相关的质量标准进行相对应的采购,并且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也应该按照相关的操作规程进行,从而使得安全事故出现的概率最大程度的降低,要想将这些方面做到更好,就需要电力企业对于质量与安全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同时还应该将多元化的管理模式进行落实,这样才能够将管理全方位得以真正实现。另外,相关的工作人员也应该做好电力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方面的防范工作,对于管理监督作用进一步强化,同时进行长效机制的建立,使得我国电力系统当中质量与安全管理模式所具有的作用得到真正发挥。 3.4提高质量与安全管理人员素质 质量与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对于电力工程建设具有直接影响,为此,应该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将相关工作人员的水平以及能力进行提升,同时也让他们真正的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这也就需要在进行实际施工之前,管理人员应该详细的了解以及学习施工图纸,从而为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另外,作为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人员还应该将自身的专业化水平以及素质进行提升,同时施工当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现状进行紧密结合,对其进行有效改进,从而能够真正的做到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得以真正提升。 4结语 综上所述,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是电力工程建设当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只有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严格地实施质量控制以及安全管理,才能够使得电力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有足够的保障,从而将其建设的整体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为此,作为电力工程建设的管理者应该对于质量与安全管理当中所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确保电力工程的整体质量,并将在施工过程当中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尽可能的降到最低,从而将不必要的安全问题以及经济损失尽可能的避免,只有这样才能够对于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起到真正的推动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作者:吴尚书 单位: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神农架供电公司 电力安全管理论文:电力安全管理不足点及对策 【摘要】随着整个社会市场经济体系的迅速发展,电力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但整个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电力安全管理问题不仅使得电力工程人员的人身安全存在一定隐患,更是严重影响了电力工程的质量。本文基于此,首先从不同角度对电力安全管理工作中常见的不足点进行了系统分析,然后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望对相关的电力安全管理人员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电力安全管理;不足点;解决对策 1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发展,我国电力企业也在市场经济改革的浪潮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就电力企业来说,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媒体报道的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安全问题,时刻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近几年来,电力企业中的电网事故起数和设备事故起数虽然已逐渐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但人身伤亡事故数和死亡人数却略有上升。基于此,如何使电力安全管理工作得到完善,如何进一步保障生产安全,成为电力企业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2电力安全管理工作中常见的不足点分析 2.1人的管理问题分析 根据施工项目的不同,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可分为基础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杆塔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架线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等等。但由于在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中,不同项目的安全管理人员多是由工程处主任直接调派,相互之间不存在交流,往往只是各负其职,导致整个电力安全管理工作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①安全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较差,只能够被动地对施工工作进行质检,缺乏主动管理现场、发现问题的积极性,导致整个安全管理工作效率不高。②项目管理人员往往只担当质检员的工作职责,导致很多管理工作缺乏人员进行处理,无论是对内的项目安全管理文件资料收集,还是对外的协调沟通事项,在工作中都极易出现疏漏。③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意识,管理人员作为整个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的直接实施者和主要参与者,其安全管理意识对整个工程的安全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在实际的工作中,部分管理人员并未能处理好电力工程项目质量和安全的管理,为了赶进度而忽视安全保障工作,导致电力安全管理工作难于推进。④安全管理手段落后,安全技能水平不高,一些管理人员未能在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导致安全生产管理与先进管理水平还存在着较大差距,部分施工现场作业人员也由于对相关的安全知识掌握不足,对电力现场施工作业的危险因素缺乏防范意识,使得自身面临危险的概率大大增加。 2.2物的管理问题分析 相较于其它工程项目而言,电力工程中的输电线路的施工设备更为复杂,一旦使用错误或是未能与施工场地有效匹配,都容易对整个电力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产生致命的影响。在电力安全管理工作中,设备材料管理中常见的不足点包括以下两点。①施工机械超负荷工作现象严重,大部分的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往往具有工期较短、任务繁重、环境恶劣等一系列特点,出于降低施工成本的角度,很多施工单位面临着极大的施工任务量却不愿意投入更多的施工机械设备,而是采用施工机械长时间超负荷工作的方式来完成施工任务,长期以往,施工机械势必会因零件磨损或器件老化产生严重的安全隐患。②施工安全绝缘工器具管理工作不足,施工安全绝缘工器具作为电力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必备工具,对于电力设备维修和工程施工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但大部分电力企业并未制定出有效的安全绝缘工器具的管理措施,很多电力企业施工现场的安全绝缘工器具仍存在着随意摆放,随意使用,配备不完善等安全隐患。 3电力安全管理工作的解决对策分析 3.1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电力工程的项目经理和专职安全员携手完成电力工程中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可考虑要求各项目的现场负责人对不同作业的安全措施进行全面检查,并对所检查的工程负责,同时委派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不定时进行施工现场安全巡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施工行为时及时予以纠正,及时在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也可考虑通过要求施工单位缴纳安全抵押金,以此来规范和激励员工,严格要求自己。 3.2完善了有关行政处罚的规定 新《安全法》的修订增加处罚的额度,罚款幅度普遍提高2~5倍。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或因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事故发生,要追究法律责任,并应受到经济处罚。对于不依照本法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致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另外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给予撤职处分,对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对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终身不得担任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强化发生事故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职业禁入!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暂停或者撤销其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资格;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3.3坚持人本管理的管理方法 新的安全形势对电力安全生产以及管理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电力企业应当立足实际,坚持以人为本、以员工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尊重和体现员工的主体地位。对于电力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忽视安全、放松管理的错误管理理念,借助安全知识讲座,安全知识模拟考核等工作进行改观,实现安全管理人员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的转变;针对于电力操作人员中安全管理知识的水平还有待提升的现状,电力企业需要加强对在职电力安全生产操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得其能够对电力系统工程相关专业知识有更为完善的了解,当遇到安全状况时,能够采取必要措施予以解决;在此基础上,也可进一步引入电力系统管理的专业人才,借鉴优秀企业的管理方式,提升整个电力系统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水平,保证各项供电工作的顺利开展。 3.4加强施工危险点的重点控制和预防 考虑到电力工程中经常需要进行高空作业、临近带电体作业等危险性操作,为了进一步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需要加强施工危险点的重点控制和预防工作,保障工程施工安全顺利进行。例如工程安全管理人员可考虑先在理论上对施工过程中的潜在危险因素和危险点事先作详细辩识,制定出相应的安全防护清单交由施工人员学习。对于多工程交叉作业的施工现场(如500kV输电线路导线高空架设),安全管理人员可需要事先在施工危险点处悬挂具有醒目标志的安全标志牌,并通知安全监督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和监护,若发现施工人员违章操作,可第一时间要求其整改。 3.5落实施工机械的审查检验工作 针对电力工程施工机械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引起的安全隐患,相关的施工单位需要在施工前期做好施工方案的调研工作,针对所需施工机械型号、规格、数量等,列出详细的配置清单并交于项目部进行合理配置。同时还需进一步施工机械的审查检验工作,施工机械的审查检验工作应由监理单位所负责,其主要的审查检验内容一般包括所使用机械设备的名称、数量、规格、性能等等。例如混凝土分层浇筑所用机器是否与整个生产能力相符,层间间隔设备是否与初凝时间的要求相匹配等等,达到落实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目的。 3.6完善安全绝缘工器具的管理 安全绝缘工器具的管理作为与施工作业人员人身安全紧密相连的核心工作,在整个安全管理工作中有着重要意义。施工班组可考虑参考《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及管理实施方法》去对安全绝缘工器具进行管理,建立与实际情况相匹配的安全绝缘工器具的管理制度,并在施工现场配备安全工器具管理人员,要求其对安全绝缘工器具进行定期检查、分类摆放、设置标签等一系列工作,并且对不同品种、规格、型号建立其相应的管理台账和入库手续,做到既能够在短期内清楚安全绝缘工器具的实际情况,还能够在需要时及时对所缺少的安全工器具进行额定补充。从而在确保施工作业人员和施工机械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为电力安全管理工作奠定优秀的硬件基础。 4结束语 安全是一切工作开展的基础,但安全管理工作却是一项极其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的重要工作,如果未能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势必会给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极其严重的危害,并且给企业乃至于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基于此,电力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充分认识到整个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将安全管理工作当作一门重要的管理科学,在实践中不断地对安全管理工作的规律和内涵予以探索,在理论中不断对安全管理工作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方法予以开拓创新。现阶段,新形势的经济发展情况已然对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体寒促了新的要求,如何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水平,促进电力企业为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做出更卓越的贡献,值得相关的管理人员进一步深思。 作者:耿小彬 单位:国网泸州供电公司 电力安全管理论文:电力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分析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人们生活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力等能源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作为整个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发挥了积极的影响,因此做好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十分重要。针对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有效的措施和建议,优化我国供电系统的体系和结构。 关键词: 供电系统;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有效策略 0引言 现阶段,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一方面,我国电力系统得到飞速的发展,另一方面,这对我国供电系统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此供电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社会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做好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我国供电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1电力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电力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有了实质性的突破,但就实际发展情况而言,仍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1电力工程安全管理意识较弱 很多电力工程在实际建设施工过程中,电力企业应该对相关施工工期、施工速度、施工安全等进行明确要求,不能随意组织施工。由于电力工程安全管理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电力企业对电力工程安全重视程度较低,工程安全意识非常薄弱,电力企业过分追逐经济效益因此就会出现忽视安全生产的情况,导致电力工程安全管理意识较低,严重者还会出现重大的工程事故[1]。 1.2电力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 供电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电力工程建筑中取得良好的收益,就需要建立健全的电力工程安全管理体系,形成以制度为支撑、盈利为目的的管理体制。但就目前发展而言,很多供电企业在实际过程中不注重管理,导致管理工作开展不到位、不明确,经常会出现严重的责任缺失,降低电力工程建筑安全管理的整体质量和水平[2]。 1.3电力工程缺乏专业化、高素质人才 电力工程安全管理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复杂的任务,但在开展实际工程中,需要多个部分和多个领域共同开展施工工作。由于我国很多电力工程管理缺乏专业化高素质人才,因此导致我国很多电力工程整体质量和水平不高,存在很多漏洞。 1.4电力工程安全管理十分复杂 在实际电力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中,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其关键内容。由于很多电力工程安全企业中存在诸多问题,而且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常常会导致电力工程安全管理出现混乱,导致安全管理问题频发[3]。 1.5电力工程安全管理模式单一 目前我国很多供电企业管理模式较为单一,还在沿用过去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这就导致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不高,严重制约了我国供电企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由于不能对电力设备进行详细的检查,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2提高电力工程建设质量水平的有效策略 2.1提高质量管理意识 提高安全管理意识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供电企业应该制定一整套电力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配合施工图纸进行施工,而且一经投入施工不能随意进行变动或者修改,同时要进行科学化、合理化、系统化的管理,避免发生混乱的情况,提高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整体水平。另一方面,要提高供电企业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避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任何意外情况,优化我国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效果[4]。 2.2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科学的体系是确保电力工程能够正常施工的前提条件,不断完善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能够节约建筑成本、建筑资金,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制定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措施,从而实现供电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促进我国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 2.3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素质 在实际电力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努力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质量与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使其清楚地认识到自身责任和重要意义。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在施工前对图纸做好详细的学习和了解,这样才能确保工程建设能够顺利开展。除此之外,相关质量与安全管理人员还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结合施工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实践,从而提高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整体效率和水平。 2.4创新质量管理模式 电力工程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是确保电力工程建设施工质量安全的有效措施和根本保证,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电力工程建筑施工材料主要包括采购环节、施工环节的材料,并且还要严格根据国家下发的相关标准进行质量把关,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与此同时还要创新管理模式,避免施工现场出现混乱问题。 3电力工程安全管理有效方法 3.1实现多元化管理措施 电力工程建设要落实多元化管理措施,实现全方位的管理措施。相关工作人员要根据电力工程安全的周期性、频率性、随机性,做好相关防范工作,强化管理监督作用,建立长效机制,从而提高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从根本上确保我国供电系统能够逐步完善[5]。 3.2正确处理相关安全因素 要想提高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水平,必须要正确处理好施工的成本、施工工期等内容,这些都是电力工程建设的相关因素,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因此只有始终将安全管理放在第一位,不能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置于不顾,必须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与此同时,还应该树立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真正实现安全生产、安全管理,在确保施工工人安全的基础上提高我国电力体系的整体水平。 3.3制定科学的应急方案 要想从根本上避免出现电力工程建设安全管理问题,就必须做好防止工作,制定一整套科学完整的应急方案,在整个电力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还应该提高工作人员的防范意识,从而提高操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提高电力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和水平。通过制定科学的应急方案能够准确地处理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紧急情况,从而确保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性,保障其生命财产安全。 4结语 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作为整个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促进供电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只有努力做好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才能提高供电系统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实现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总之,做好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党和政府、供电企业、相关工作人员三者共同努力,从而促进我国电力工程又好又快的发展。 电力安全管理论文:住宅小区电力工程安全管理探讨 摘要: 电力建设是住宅小区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关系着小区供电是否可靠,对小区居民日常生活影响巨大。文章以住宅小区电力工程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住宅小区电力建设现状,存在质量不高、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然后,从配电房施工、成套电气设备安装及电缆试验等方面论述了小区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并提出了具体的安全管理策略,以保证施工质量和供电的可靠性。 关键词: 住宅小区;电力建设;施工技术;安全管理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居住条件日益改善,住宅小区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与此同时,人们对小区建设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住宅小区建设中的重要工作,电力建设质量对小区居民生活影响巨大。为了保证住宅小区电力建设质量,必须加大住宅小区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和安全管理研究,深入了解住宅小区电力工程施工与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并在建设管理中做好相关工作,以实现供电稳定、安全。 1住宅小区电力建设现状 住宅小区用电,关系着千家万户,牵涉着整个城市的神经,是住宅小区乃至城市电网建设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无论是新建还是旧住宅小区,电力建设都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保证小区供电是否可靠的关键,是影响居民生活正常与社会的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但是,就目前来看,部分地区住宅小区配电建设工作并不理想,存在质量不高、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为供电安全埋下隐患,根本满足不了居民安全用电需要。在住宅小区开发建设速度日益加快的当下,小区电力工程自然受到电力工作者的关注,进行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和安全管理探讨是必要的,对提高住宅小区供电质量和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2住宅小区电力工程施工技术 2.1配电房施工 小区配电房是小区电力系统的枢纽中心,其施工质量对小区安全用电有着重要影响。在小区配电房建设中,先要确定配电房地址,一般设置在建筑物首层或地下室。如果设置在首层,尽量不要设置在厕所、浴室或易积水场所的下方;如果设置在地下室,应确保配电房地面标高多于地下室地面标高0.1m,以免地下室内积水流入配电房。同时,还要预先进行设备就位,以便施工人员安装。接地系统施工是小区配电房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具体施工中,配电房设备接地方式可以选择联合接地方式,即与防雷接地系统使用同一个接地体,接地电阻必须小于1Ω。此外,也可以采用与防雷接地系统使用同一个接地体的接地方式,若是这样设置配电房接地系统,要确保两个接地系统相距0.2m以上,并把配电房接地电阻设置在1~4Ω之间。 2.2变压器的安装及试验 进行变压器安装前,先确定安装施工图通过供电部门审核,手续齐全,然后认真解读设计图,了解设计中选用的变压器结构特点、性能、技术参数等。检查安装现场环境和条件是否符合安装操纵需要,经检验合格后,便可以将变压器搬运到施工现场。到位后,对变压器进行开箱检查,确定内部元器件规格、质量等与设计相符,有没损坏等情况。确认无误后,便可以正式开始变压器安装操作工作。在安装中,先安装变压器型钢基础,再安装变压器本体。型钢基础框架顶部距离地面应有0.1m,与接地扁钢连接要大于二端点。同时,型钢基础框架两端用扁钢焊接,焊缝大小要大于扁钢宽度,最好有一倍之差。完成焊接后,对焊缝表面进行除氧化皮处理,并涂刷两层灰面漆。在变压器本体安装中,根据安装场地实际情况确定吊装方案。如果配电室在首层,可以直接吊装变压器到室内;如果配电室在地下室,在地下室施工时必须预留孔道,用于吊装变压器。当变压器在型钢框架基础上就位后,确认变压器方位、与墙面距离等是否符合要求。一般要求变压器横向距墙大于0.8m,与柜门距离大于1m,开关操作方向的距离必须大于1.2m。变压器本体安装结束后,进行附件安装,具体有一次元件、二次仪表、电阻温度计等。完成后,进行变压器送电调式运行,开始变压器的交接试验。试验前,全面检查变压器,确保各种设备、元器件安装可靠,一次、二次引线就位,接地系统设置符合标准,分接头处于正常电压档位,并清理干净设备表面。做好送电前检查工作后,正式送电,依次进行空载调试运行、半负荷调式运行、满负荷调式运行。每一环节的试验都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上一环节试验未通过,不允许进行下一环节试验,全程保证试验安全。只有在满负荷运行试验合格后,变压器才能投入使用。 2.3成套电气设备安装及试验 成套电气设备安装主要包括配电箱安装、配电柜安装、配电箱(柜)的内部配线安装等工作,有着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对安装人员的专业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为做好安装工作,必须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如认真阅读施工图,充分了解安装中的关键技术要求和施工流程,进行技术交底等。在配电箱安装中,要确保配电箱稳固平稳,进出线整洁利索,颜色分明,没有虚线。同时,盘面上的面板线孔要光滑无毛刺,外部设置绝缘保护套。位置上要紧贴墙面,不允许镶嵌入墙面中。在配电柜安装中,严格遵守安装流程,先开箱检查,其次是制作基础型刚,下面依次是制作母线、连接柜体和桥架、连接母线和导线,最后是送电试运行。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两项工作:第一,按照施工图找准配电柜位置,前后应留有一定位置,便于日后运行维护;第二,利用屏柜的汇流排把进线电源的PE专用保护线同接线螺栓连接起来,使配电柜安全接地。在配电箱(柜)的内部配线安装中,先理清管线再穿入导线,并保证导线没有打结、断线等情况,之后分清楚内部配线颜色,确保对应颜色的导线安装正确,右侧出线,左侧进线,规范配线安装。成套电气设备安装好之后,要分开做实验,高压设备试验时,低压设备要接地,低压设备试验时高压设备接地。 2.4电缆敷设及试验 小区电力工程所使用的电缆要根据用电负荷等选择,确定选型负荷标准,满足供电需要。对于电缆头的选用,从性能方面考虑,可以选用专用橡胶,能够延长使用寿命。完成电缆敷设后,必须进行必要的试验,具体包括绝缘电阻测试、直流耐压试验、泄露电流试验、交流耐压试验等。每一项试验目的都各不相同,工作人数要熟悉每一项试验操作和注意事项,按照流程、按照要求进行试验,达成既定的试验目的,保证电缆安装质量。 3住宅小区电力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3.1项目管理 在住宅小区电力建设中,为保证小区配套电力设施符合国家标准,满足用户用电需要,必须加强项目管理。对电力工程实行“三公开、四到户、五统一”管理模式,成立专门项目部门,统一负责电力工程施工监督和管理工作,对整个施工工艺进行动态监管,以保证各环节的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根据电力行业规范、标准等制定高低压供电方案,科学预测用电负荷,确保配电站建设到位。同时,做好施工方案的审核、工程质量验收、材料验收等工作,为电力工程施工建设提供基本保障。 3.2运行维护 配套电力设施的运行维护是小区供电安全的基础,也是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为此,在小区配套电力设施建设完成后,做好设施资产的交接工作,并根据供配电安全要求建立完善的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并在日常工作中严格落实这一制度,认真执行相关的技术标准、操作规范,以保证供电设施安全可靠。特别是住宅小区电缆敷设后,工作人员先进行电气试验,具体包括:高压电缆直流泄露耐压试验、变压器工频耐压绝缘试验、绕组直流电阻测试。同时,确定电缆线路失效模式,若可靠性检测后发现电缆处于失效模式的工况,必须做进一步检测,查明原因,找出解决方法,及时消除安全运行隐患,以保证电缆线路运行安全。 3.3继电保护整定 在配套电力设施安装结束以后,除了进行一系列电气试验外,还要对高压受电柜和馈出柜进行进行继电保护整定试验,确定故障发生时的电气量,保证继电保护动作可靠,为电网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3.4工程竣工验收与送电 小区电力工程完成后,先由施工单位自检,符合要求后申报供电公司验收,然后由供电公司组织各方共同进行工程质量验收,通过现场验线后,安装电表等装置,进行试运行,即送电。在送电过程中,工作人员进行全程监控,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3.5配电房交付后业主的管理 配电方施工验收合格后,向业主办理移交手续,由业主负责今后的配电房安全管理工作。为保证配电房运行安全,业主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严格规定交接班程序、内容、时间等,为日常管理工作提供基本的工作准则。同时,业主应建立以班组长为中心的管理责任制,将管理责任层层落实,切实落实到每一位工作人员身上,确保相关工作落实到位,提高安全管理工作质量。 4结语 综上所述,在住宅小区电力工程建设中,应做好配电房施工、成套设备安装、电缆试验等工作,并通过项目管理、运行维护等措施以保证电力工程施工建设质量,加强电力建设管理,确保电力工程运行安全,为小区居民打造一个持续、稳定、安全的供电环境。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和供电安全对住宅小区建设、居民正常生活影响巨大,应当基于高度重视,做好相关研究工作,推动施工技术和建设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住宅小区建设和居民正常生活提供保障。 作者:崔晓琴 单位:泰州兴源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电力安全管理论文: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浅议 摘要: 加强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一方面能为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便捷,另一方面能为企业的正常运营提供电力支持,也对电力企业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针对电力工程投资大、项目多等特点,要想充分发挥电网建设企业的管理作用,就必须抓好电力工程的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问题。 关键词: 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电力企业 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是电力工程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保证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在提升电力企业投产运行后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同时,确保为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提供供电可靠性与供电质量都能符合标准的电力供应,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稳步的发展。 1电力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 1.1工作环境的特殊性 电力建设的高空作业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容易发生安全事故。通常情况下,必须做好临边作业、悬空操作等安全控制,最好防护设施的检查,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 1.2施工机械技术的复杂性 施工机械技术是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管控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做好对施工机械技术的常规性管理,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2电力工程质量建设安全控制措施 2.1建立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1)电力工程施工前必须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组织网络,检查施工企业提交的管理机构设置方案,建立健全安全施工组织管理网络体系。(2)做好对分包企业的资质审查。主要包括:第一,加强对分包队伍的管理。第二,严格杜绝分包工程的再分包。第三,防止无资质的施工队伍参与工程。第四,要健全分包管理办法,避免以包代管、以罚代管现象的发生。(3)建立电力工程质量和安全评价体系。健全电力工程建设安全评价体系,对所有施工系统等进行综合评价。从根源上对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严重程度进行把控,并根据安全评价体系选择最佳的安全防范控制措施,实现电力工程建设的科学化、系统化,结合电力工程建设事故的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使电力工程建设安全处于管控之中。 2.2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 (1)电力工程施工首先要建立并完善相关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强化规范管理行为,以工程施工的质量验评标准为基础,确保施工质量、工艺水平都达到技术标准。(2)做好应急预案的制定,最大化地降低安全事故所导致的损失,施工单位对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危险部位、危险环节、危险源等做好应急预案,并制定管控措施,将安全落实到具体的人和区域,确保全面提升应急能力。(3)项目经理部在分析安全危险点的基础上,确定施工现场的安全施工状态评价内容,明确综合安全检查措施,不定期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三级安全网”是否落实责任到人,安全施工措施是否得以有效落实;施工机具使用是否得当或者是不合格的安全防护设施是否仍在使用。 2.3使用现代化管理软件提高管理效率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工作流技术,过去的电力企业模块化系统是把一个应用软件分成多个模块,每个模块通过相互之间的接口完成实际的任务。模块化系统很容易陷入系统大而全的弊端。现在的模块化系统通过将一个具体的工作分解成多个任务、角色,以达到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目的。其是按照某种预定义的规则传递信息或者是任务,对工作流过程及其组成活动定义和建模,将所得到的定义称为过程模型、过程模板、过程元数据或过程定义。第一,实现了运行控制功能。对使用工作流模型描述的业务过程进行初始化,将部门的实际业务过程转化为计算机可处理的工作流模型。模型的实例化阶段是完成人机交互和应用的执行,且每个管理过程都是工作流中的一个节点,这些节点是需要迭代执行的。在这种复杂的逻辑处理过程下,模块化工程极大地增加了工程管理的复杂度,每个过程都可以按照业务需要按特定顺序执行,系统展现了整个项目并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用户界面,数据库能提供丰富的统计报表、合同、票据模板打印功能等,以解决原系统存在的诸多问题。第二,提高电力系统的柔性灵活性,新系统采用图形化的方式灵活地修改相关的业务流程和业务规则。这样充分满足了电力安装工程现在和未来工作流程变化的需求。在业务流程进行的每个功能点上,按预先设定的流程分配相应的权限。该操作员只要以短信的方式通知,从而提高软件的直观性和易用性。 2.4强化质量安全管控监督 在电力工程施工开始前,施工技术人员要提升安全和质量管控意识,严格按照规范操作,针对安全教育制定有效的安全技术管控措施。根据电力工程建设的自身特点进行质量动态控制措施,实行高效的安全和质量监管是保证电力工程质量安全的关键手段。同时,让每一个工作人员提前做好预防措施,不断加大施工质量监管力度。首先,各施工单位一定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发现质量安全问题要进行详细分析,仔细检验和监管每个环节。其次,为了降低在施工中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一定要做好施工单位监督安全措施的实施工作,保证按照规章制度实行安全措施的执行,根据现场安全事项的监管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将安全生产的意识落实到每个施工企业和每个人的工作意识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结语 电力工程建设中,只有将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都融入电力工程建设中,才能保证电力工程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推进电力施工企业的稳步发展。 作者:邓昆 单位:黑龙江省汤原县汤原农村电气化局 电力安全管理论文:高耗能电力客户安全管理浅谈 1引言 高耗能电力客户具有其独特的生产经营特点,主要为能耗高、产品单一、资金流转速度快、抗风险能力差等特点,用电负荷具有冲击性、波动性和非对称性特点,对电能质量、电网安全影响非常大。为保证高耗能电力客户的正常运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加强高耗能电力客户的安全用电管理是供电企业目前的重要工作之一。 2高耗能电力客户运行特点 2.1定义 所谓高耗能电力客户,是指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电能比重相对较高,电能成本在产值中所占比重较大的电力客户。在石嘴山地区,高耗能电力客户主要为生产铁合金、电石、碳化硅、单晶硅、多晶硅、炼焦、化工、水泥、钢铁等产品的电力客户。 2.2特点 2.2.1单台炉变容量大 按照国家节能减排文件要求,单台容量为6300千伏安及以下的炉变已经全部关停,目前,高耗能电力客户单台容量在10000千伏安以下的已经很少,大多数高耗能电力客户的单台炉变容量都在12500千伏安以上。从2011年开始,各高耗能电力客户为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结合政府“抓大放小”的原则,新建的炉变单台容量都在25500千伏安以上,最大的炉变达到单台容量31500千伏安。 2.2.2不间断连续生产 高耗能电力客户一般都是24小时不间断连续生产。主要原因是,高耗能电力客户—除碳化硅生产以外—由于冶炼炉启动(以下称温炉)时间较长,一般为3到7天,期间所产生的空炉电量较大,温炉费用很高,因此各高耗能电力客户一般都是连续生产。 2.2.3用电负荷率高 高耗能电力客户大多数都是满负荷运行,如电石、硅铁、硅锰、镍铁、碳化硅等,负荷率一般都可以达到98%左右,变压器始终处在满负荷运行状态。不仅如此,部分高耗能电力客户甚至是超负荷运行,如硅钙等,负荷率可达到130%。 3高耗能电力客户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3.1电气工作人员配备不足且素质不高 按照《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要求,客户电气运行人员每职至少有2人,设备检修人员每职至少要3人,且必须持有《电工进网许可证》、《特种工作业证》等上岗必备证件。但是实际上,有很多高耗能电力客户电气运行人员在数量上根本达不到要求,甚至个别电力客户存在只有一名电工的情况;有的电力客户虽然在人员数量上达到标准要求,却不具备持证上岗的要求;有的客户电工电气知识匮乏,缺少基本的技术知识和安全知识。 3.2设备“带病”运行或“疲劳”运行 由于高耗能行业温炉会产生大量的空炉电,进而产生的生产成本,因此,部分高耗能电力客户为减少状态检修次数,往往忽视电气设备出现的“小问题”或异常现象,只要设备不出大问题,便会坚持生产,使设备“带病”运行;另外,由于高耗能行业负荷率较高,且连续不间断运行,部分高耗能电力客户对设备长期不检修不维护,使电气设备处在“疲劳”运行状态。这些往往就是发生电气事故和人员伤亡事故的根本原因,但由于部分高耗能电力客户的负责人一味的追求效益,努力降低成本,往往忽视对电气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3.3高耗能电力客户安全运行管理不到位 3.3.1未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季节性反事故措施 按照规定要求,运行中的电气设备每年要进行季节性反事故措施,即冬春严寒季节,以防寒、防冻及防小动物为主要内容的大检查、大清扫;雷雨夏秋季节,防雷防漏和迎高峰的设备大检查,对防雷和接地装置进行检查,对高压设备的绝缘状况进行分析,是否按周期进行试验,对设备缺陷是否处理完毕。但实际运行过程中,部分高耗能企业由于对电气设备重视程度不够,对电气设备事故所产生的后果估计不足,因此往往忽视季节性反事故措施,导致发生天气突变时,便会发生电气设备故障而引起的跳闸事故,进而影响各企业的正常生产。 3.3.2安全工器具管理不到位 在各高耗能电力客户中,往往忽视对安全工器具的管理,有很多企业要么是安全工器具配备不全,要么就是安全工器具实验超期。安全工器具是保证电气工作人员的最后一道安全屏障,使用超期或实验不合格的安全工器具,不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给个人和家庭带来巨大的影响。 3.4电气设备运行环境较差 各高耗能电力客户的电气设备一般都运行在生产区内,其特点是周边温度高、灰尘大,加上平时运行管理不到位,便给各一次和二次设备的正常运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首先,电气设备长期处于高温的运行环境会直接影响其散热冷却效果,温度过高,会加速绝缘老化,使塑料材料变形变质,会使热继电器误动作、电子元件劣化等。 4高耗能电力客户安全管理策略 4.1加强安全用电宣传,提高客户安全意识 意识形态对个人行为具有指导性作用,因此,解决高耗能电力客户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首先要使其管理者和电气工作人员在思想上提高认识,要清楚的认识到“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一切”的道理。要提高客户安全管理意识,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式入手: 4.1.1实时宣传,让用电安全管理深入人心 安全用电管理不是阶段性工作,更不是个别客户提倡的“大干一百天、全体保安全”等口号。供电企业的客户服务人员,要在利用与客户接触的每一个机会对电力客户进行安全用电宣传。“事实胜于雄辩”,向电力客户宣传安全用电,要以实际案例进行宣传,利用案例中的电力客户所发生的电气设备和人员的事故给企业和员工所带来的痛苦和灾难给广大高耗能电力客户敲响警钟,做好前车之鉴,以提高客户的安全意识。 4.1.2集中宣传,相互交流,共同促进安全管理 定期组织开展电力客户的安全培训工作,组织各高能电力客户的负责人和电气工作人员对用电安全知识进行集中的学习,牢固掌握《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内容,并用于实际工作当中去,同时邀请电气方面的专家对高耗能电力客户进行电气知识培训,提高客户电气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集中宣传培训,为各高耗能电力客户之间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在集中培训的过程中,各高耗能电力客户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和沟通在用电安全管理上的成功经验和不足,取长补短,以提高各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同时,针对在安全用电管理上做的较好的企业可以树立典型,并组织其他高耗能电力客户的人员进行参观学习,使高耗能电力客户在安全管理上整体得到提高。 4.2建立高耗能电力客户安全检查制度 为帮助高耗能电力客户进行安全管理,促进安全管理水平,保证高耗能电力客户和地方经济的稳定发展,供电部门应建立高耗能电力客户安全检查制度。对高耗能电力客户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一般每个季度不少于一次。检查组的成员应由供电部门营销、调度、生产、安监、发策等部门人员参加,从各专业的角度对高耗能电力客户的人员、设备和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体检,检查各高耗能电力客户是否按要求进行春、秋检,是否按要求执行“两票三制”,是否按要求进行预防性试验和检查性试验,试验结果是否合格,人员配备是否齐全并符合要求,防火、防盗、防小动物等工作是否到位等,做到“不查则已、查必查清”。 4.3建立政企联合检查机制 依靠供电部门的电力客户安全管理,其力度可能往往够。因此,供电部门应与政府部门建立政企联合检查机制,一年应不少于两次。在政企联合检查中,主要检查各高耗能电力客户在设备和管理上存在的“老病”,依靠政府部门力量督促那些有问题不整改的电力客户。通过政企联合安全检查,可以提高高耗能电力客户缺陷整改的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了电力客户安全管理的质量,实现了高耗能电力客户和政府部门的双赢。 4.4利用PDCA循环巩固安全管理 供电部门应按照电力客户的管理要求,制定安全检查计划,将检查的结果进行汇总并书面通知电力客户和政府部门,在下一次安全检查过程中,首先要对上一次检查过程中存在缺陷的整改情况,并指出在电力客户的设备和管理中新出现的缺陷和问题。在高耗能电力客户的安全管理中,要利用PDCA循环巩固安全管理成果,提高安全管理的质量,使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5结束语 由于高耗能行业能耗高且对环境影响较大,政府已经加大了对高耗能电力客户的管理力度和标准要求,努力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减少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但是,处在产业链前沿的高耗能企业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被淘汰,近两年,高耗能行业的规模还在不断的扩大,科技含量还在不断的提高。因此,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高耗能电力客户的安全管理仍旧是供电部门的重点工作之一,只有同高耗能电力客户共同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才能更好的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高耗能企业的壮大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作者:姜忠炜 单位:国网石嘴山供电公司 电力安全管理论文: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管理探究 1主要问题 1.1方案不合理 为了保证电力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首先要具备合理的设计方案。合理的设计方案主要是指,施工单位要严格的安全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不能随意的改变设计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了问题,那么一定要主动与设计单位及相关部门进行及时沟通,以保证可以将问题尽快解决,同时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和施工质量。同时也要防止在施工中避免出现为了保证工期而改变设计方案的情况,这样就失去了进行图纸设计的意义,严重的会影响工程施工质量。 1.2缺乏安全意识 在施工中提高安全意识是实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手段,然而我们发现施工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更多注重的是经济效益,在施工工作中不能进行安全性教育,对安全施工缺乏认识,进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1.3管理制度不健全 我们发现在很多的电力施工企业都没有进行全面的安全质量管理,这主要体现在没有指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没有将安全管理落实到个人,具体划分到每个责任人,对于安全事故也没有进行及时的预防,施工人员都是在不合理、不规范的环境下工作,导致了更多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1.4缺少技术型人才 在电力工程施工中,由于涉及的工序比较复杂,所以对于技术性的要求也比较高,但是在很多的电力工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多数是由于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而引起的,所以对于技术型人才的引进是非常重要的,加强提高对技术的培训和重视是非常重要的。 2改善电力工程建设质量,提高安全管理的对策 2.1完善工程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意识 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所以,在施工单位的领导层要首先提高对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从领导基础上做到安全保障,做出正确的安全对策。同时要不断的进行安全教育工作,要让施工人员的对安全管理和建设质量有祖国的认识,要保证施工人员具有较高的责任感。从另一个角度说,同时也要保证管理制度的健全完善,在进行施工的时候,要从多个角度考虑,要将每个环节和步骤都考虑周全,保证安全事故的发生进行及时调查分析,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对策,保证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 2.2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目前我国传统的电力工程建设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要求,为了提供电力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水平,就要进行相应的技术改革,采取更加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合理优化管理模式,保证电力设备的科学合理性。在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管理,简单点说就是要实行对人的合理管理,要提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水平和素质,所以在施工单位一定要提高对技术的创新性,要对在岗员工进行相应的岗位技术培训,以保证质量管理安全要求。 2.3提高质监管力度 实行高效的安全监管工作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保证质量安全的关键手段,所以,在各个施工单位一定要设立安全监管部门,对施工现场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发现质量安全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进行详细分析,仔细调查,对每个环节都要进行细致的检验和监管,保证从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中排除不利因素,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2.4进行安全教育,严格保证安全防 护手段的顺利进行为了降低在施工中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率,一定要做好保护措施,并进行有效的安全质量管理,同时施工单位要监督安全措施的实施,保证要做到从根本上降低安全事故的威胁,其次,按照规章湿度实行安全措施的执行,最后,要提高现场安全事项的监管,要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对施工设备及施工人员进行监管,避免出现不规范性的施工操作。把人民安全放到了首位,将安全生产的意识落实到每个施工企业每个人的工作意识中,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电力工程建设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建设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组成方面,它的发展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同时也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为了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施工单位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证施工工程的质量和施工过程的安全,施工人员也要有安全施工的意识和责任,不但要保证自身的施工安全,同时也要保证工程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高质量施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起到促进作用,为我国的电力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付国庆 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兴安供电公司 电力安全管理论文: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党群策略 1.新时期党群工作的重要性 1.1新时期电力企业的党群工作和安全管理是相互推动的。 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是安全生产电力的重要保证,也是电力企业为居民和企业提供持续、稳定电力的保障基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自身企业高速、稳定发展的保障。党群工作是党组织建设工作和组织群众工作的统和,党群工作是保证党领导中心地位,推动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工作活动,对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工作,保障了电力企业的经营活动顺利进行,推动电力企业的发展。所以在电力企业中,党群工作和安全管理是相互作用的,起到互相推动的作用。 1.2新时代下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上的政治思想保障——党群工作。 党组织群众工作的主要日常工作内容包括对电力企业内部员工进行整治思想教育,对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思想指导,与电力企业协商确立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规范等给企业员工留下深刻的印象,树立起自觉的行为意识,进而自觉的去改善自身在平时电力安全管理时的行为,形成良好的电力安全管理工作行为规范,遵守电力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电力企业电力生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1.3新时期电力企业的党群发展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 新时代下,电力企业中的党组织、群众工作的好坏,对于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建设有着重要而又深远的影响,对电力企业健康全面的发展起重要推进作用。“以人为本”是当前企业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思想,将这些管理理念和思想运用到企业的安全管理文化建设中去,经过企业优良文化的影响,才能够激发出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从中增强电力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度。将党群工作和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结合起来,通过党群工作的指引,打造好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从而通过文化思想来确保电力企业电力生产安全进行。 2.新时代下电力企业的党群工作活动 2.1做好电力企业中的党组织群众工作,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文化的建设夯实基础。 企业内部员工和部门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由一个企业的自身企业文化所决定的,独具特色的企业自身文化不仅仅影响企业自身的形象,也表明企业自身的价值观和处事原则。所以做好党组织群众工作活动,加强电力企业内部文化建设,对于电力企业中的电力安全管理工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加强电力企业内部文化建设首先要充分利用党组织在群众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利用党组织对群众的宣传和引导,来强调电力企业中安全生产管理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实用性,通过对电力安全管理的全方面宣传以及电力安全生产多动的组织,来营造一个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环境。之后,在党组织群众的优势下,全方位的进行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教育工作,通过覆盖整个企业的安全管理网,逐步落实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规范和制度。最后还需要坚持走群众路线、立人为本,不定期组织电力企业内部员工的安全教育活动,培养和提高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的文化环境。 2.2完善自身党组织群众工作的规章制度。 一个科学、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保障。而一个长期有效的制度离不开内部人员的共同你努力。所以要重视对电力企业中党组织内部的基层党员干部的培训工作,为党群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保障。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对党组织干部的思想再教育工作,让他们的党群工作、安全建设更加有效,要充分发挥出党群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并将其作用在党群工作中发挥得更加彻底。第三,要提高企业员工的政治思想水平和电力安全生产水平,把涉及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党群工作和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真正结合起来,增强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力。 2.3党群工作人员要做好自身安全管理工作。 做好日常安全管理,认真落实好安全生产有关制度、规则,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电力安全生产。同时,党群部门工作人员要实时了解电力生产情况,和电力企业员工进行密切的交流,把握好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线、最清晰的现场情况,做到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形成稳重的电力安全生产态度。 2.4提高安全效益。 得到提高的安全效益能够从实际上帮助到企业对安全生产的重新认识,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奖促使企业自觉增加对于生产安全的投入。所以对其部门工作人员要宣传好安全生产的经济效益,促使企业对其加大投入,减小电力生产事故的发生几率,通过电力的安全生产来避免风险,实现安全生产过程的优化,提高安全生产带来的效益。 3.结语 总而言之,做好党组织群众工作是是保证党领导中心地位,推动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工作活动,并且在保障了电力企业的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的同时推动电力企业的快速、安全的发展。在电力企业中,党群工作和安全管理是相互推动的,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是安全生产电力的保证。 作者:谭利群 单位:湖北省黄冈东源电业集团瑞华分公司 电力安全管理论文:电力建设安全管理探讨 1电力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现状 电力建设工程大干快上,有限的技术和安全管理力量分散,造成各工程点上的技术力量薄弱,工艺技术设计不完善,安全管理人员不足,施工人员素质下降,安全隐患大量增加,安全事故不断,电力建设安全形势相当严峻。施工单位存在不同程度将工程分包的情况,以包代管现象依然存在,分包单位管理能力差,人员来源复杂,安全素质较低,管理制度不完善和执行不到位,安全投入不足。 2做好电力建设安全管理几点建议 2.1定位方针目标 贯彻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依据电力建设工程规模、施工特点、自然环境、资源配置,制定工程安全目标。 2.2成立组织机构 建设单位牵头,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调试单位等参建单位成立工程安全生产委员会,对工程安全管理、文明施工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统一监督,及时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安全问题,为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的大环境。依托工程安全生产委员会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独立设置安监部门,配备安监人员,建立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调试单位三级安全管理网络,设立工程管理部门、合同管理部门、物资管理部门、治安保卫管理部门,明确工作分工,充分发挥两个体系现场安全管理合力。 2.3明确安全责任 建设单位对电力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负全面管理责任,履行电力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组织、协调、监督职责,做好安全工作计划、布置、检查、考核、总结。参建单位是工程建设安全生产责任主体,依法落实电力建设工程安全责任。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与参建单位应签订《安全协议》,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 2.4建立制度约束 建设单位全方位收集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预防人身事故、设备事故和环境事故的事故法规,事故处理法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在工程开工前参建单位应执行的法律法规与标准。建设单位和参建单位应依据法律法规标准,在工程开工前颁布安健环管理制度,危险源清单和安全管理台帐,全面落实人员责任、岗位职责、操作规程、技术规程、教育培训、安全投入、安全设施、隐患排查、应急救援等管理规定和要求,明确管理程序、职责和要求。 2.5做好安全策划 安全策划是通过科学分析工程风险,对工程安全进行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全面、全过程管理与控制,指导制定安全技术措施,配备必要资源,确保安全目标的实现。安全策划主要内容有:安全方针、目标;组织机构、分工与职责;法律法规清单;规章制度清单;管理台帐目录;现场总体布局:人员、车辆出入管理;成品保护、防止二次污染;现场医疗救援;消防与治安保卫;安全文明施工;职业健康;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单位进行总体策划,参建单位进行二次策划,科学、全面、系统的谋划安全管理目标、管理依据、管理要求、安全措施,在施工准备阶段做好机构设置、建章立制、总体布局、安全设施加工制作、所需物资购置准备,创造高标准的工程开工条件。工程开工后,即可按计划、分阶段、按顺序有条不紊地布置安全设施,有关人员可集中精力从事现场管理,保证安全文明施工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2.6合理总体布局 总体布局是总揽工程安全文明施工全局的重要条件,视觉形象直接关系安全文明施工的成功与否,主要通过施工总平规划、建筑物、装置型设施、安全设施、标志的标准、样式等来达到现场视觉形象统一、整洁、和谐、美观的整体效果,是确保安全文明施工有序、规范进行的重要环节。总体布局主要内容有:视觉形象设计;办公区、生活区、施工区、设备材料堆放区模块化设计;安全文明施工责任区域化、定置化管理设计;施工场地要求;大门;建筑物;旗台;围墙与监控设施等等。现场安全设施分安全标志,有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提示标志、安全警示线;安全防护设施,含安全帽、安全带、攀登自锁器、速差自控器、水平滑动保险器、手扶水平安全绳、安全网、脚手架、安全围栏、孔洞盖板、安全通道、组合式柱头托架;可视化管理,有危险点分析及预控牌、主要危险因素辨识牌、现场标志牌、地下设施标志牌、五牌两图、安全警示牌、施工区域责任牌、施工机具定置管理、道路交通标准化设施;现场文明施工设施,有成品保护、现场区域隔离、卷扬机棚、设备材料摆放、垃圾通道及垃圾箱、吸烟室及休息室、干式及水冲式厕所。 2.7安全技术措施编制与执行 安全技术措施是安全施工的重要基础和保证,是指导作业人员施工的实用性文件,所有施工作业必须有安全技术措施,并在施工前进行交底。安全技术措施一般包括:项目特点、危险源、预控措施、安全注意事项、安全操作规程、劳动防护用品、应急处置、文明施工标准等内容。重大或特殊项目安全技术措施、重要项目安全技术措施和一般项目安全技术措施应分别由项目总工程师、项目管理部门主任、项目管理部门专业工程师分别组织编写和评审,相应报送总工程师、项目总监和项目管理部门主任批准执行。工程项目开工前,必须由措施编制人向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负责人进行安全条件检查,确认具备安全文明施工条件后方可施工作业,安全技术措施一经审批和交底,任何人无权擅自更改施工方案和措施,严禁无措施或未经安全技术交底施工作业。 2.8应急管理提供保障 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成立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组成的应急指挥机构,组建应急抢险救援队伍,辨识危险源,编制应急预案,建立应急预测预警机制,明确应急响应程序,配置抢险物资、通讯器材、临时电源、急救药品等应急物资,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工程现场处置及防御能力。 2.9评估安全绩效 建立日常安全检查、周联合检查、月综合检查、季度阶段性检查、专项安全检查、季节性安全检查相结合的安全检查机制,查制度、查机构、查安全设施、查教育培训、查劳保用品使用、查隐患、查作业行为、查整改落实,完善安全设施,消除安全隐患,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确保安全生产。实行工程项目安全目标绩效管理,构建工程管理文化、观念文化、行为文化和物态文化的安全文化,制定安全目标实施、控制与评价的措施,确保方针目标前瞻性、全局性、可行性、系统性和动态性,目标层层分解,责任层层落实,控制措施逐级建立,责权利清晰明确,考核评价赏罚分明。 3结论 通过分析电力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现状,全面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可有效控制电力建设工程安全管理风险。 作者:金天寅 单位: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 电力安全管理论文:电力信息网络安全管理 一、我国电力信息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 1.1网络黑客恶意入侵 虽然我国电力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较为严密,但是,电力信息网络系统的信息特别重要,如果遇到黑客的恶意入侵,损失将特别严重。黑客恶意入侵往往是对电力企业的网络系统进行干扰,黑客入侵一方面会窃取电力企业的信息,另一方面也会扰乱信息系统,使电力企业损失大量信息,损失大量信息的电力企业将面临企业经营发展的巨大困难。目前,黑客恶意入侵现象在在我国电力信息领域比较多见,电力信息面临着较大的威胁,网络黑客的入侵能力较强,如果对电力企业进行信息窃取和信息干扰,电力企业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很难妥善保护信息系统的安全。一些电力企业对信息密码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使得黑客非常容易的破解了电力企业的信息密码,权威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很多电力企业在信息密码方面存在问题,一些企业仅仅照搬了其他企业的密码管理方式,并没有加强对密码系统的研发,使得密码管理水平十分低下,还有的企业甚至没有对信息系统设置密码,导致信息完全没有受到保护,如果黑客盗取这些信息,不仅能够不费任何力量轻松盗取,还能够不留下任何盗取痕迹,使追查工作不具备任何线索。 1.2附带办公软件对信息系统的安全危害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社会各界带来了巨大的便捷,许多计算机软件功能丰富,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电力信息企业引进计算机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电力企业的很多工作人员可以从网络上免费下载很多办公软件,这些办公软件能够对电力企业各项工作进行快速的计算并得出准确的结算结果,因此,很多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对办公软件的依赖程度很高,很多重要工作都要依靠办公软件进行,对办公软件的安全性放松了警惕。现在,很多软件研发机构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往往允许一些附带软件进入软件安装包,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在下载软件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安装了与办公无关的附带软件,一些附带软件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网络病毒往往会依靠这些安全性不高的附带软件进入电力企业信息系统,使信息系统受到病毒的侵袭,最终造成信息系统的瘫痪,使很多企业重要信息得不到妥善的保管。 1.3网络病毒的侵袭 自从网络普及以来,几乎每一台电都受到过网络病毒的侵袭,可以说,网络病毒是我国电脑网络最主要的问题之一。电力企业的信息网络也不例外,电力企业的电脑如果遭到病毒侵袭,电脑将有可能减缓运行速度,使企业的很多工作无法进行,如果情况严重,电脑有可能死机,不仅电力企业的工作无法进行,病毒的种类也将无法区分,电力企业将付出更加严重的代价。蠕虫性质的网络病毒是对电力企业信息网络危害较为严重的一种病毒。蠕虫病毒在对电力企业的信息网络造成破坏之后,会大量复制出其它病毒,这种蠕虫网络病毒的扩散方式与很多生物病毒一样,对电力企业的信息网络系统进行全面的入侵,这种蠕虫病毒一方面会大量繁殖,使杀毒工作难以进行,另一方面又较为隐蔽,一般的杀毒软件很难彻底清除这种病毒,另外,蠕虫病毒目前已经具备了应对杀毒软件的性能,使电力企业的杀毒工作更加困难。 1.4电力企业管理机制存在漏洞 很多电力企业的领导人将关注的重点放在电力供应方面,对没有充分认识到电力系统安全的重要性。使得电力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机制迟迟没有得到完善。一些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没有按照要求下载正规的办公软件,使得一些病毒通过附带软件传播到电力企业的信息系统中,还有些电力企业没有科学的划分各部门的领导职责,使得网络系统得不到合理的使用,出现问题时也不能及时明确责任人。有些电力企业没有对网络机房加强监管,使得一些外来人员随意进入企业机房,还有些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不懂得信息安全的重要性,随意将信息泄露给外部人员,使电力企业的信息网络面临较大的安全问题。 二、电力信息网络安全问题的改进方案 2.1防治网络黑客恶意入侵 我国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要切实认识到,虽然我国电力企业对于黑客入侵的防范较为严密,但是依然不能彻底防止黑客的恶意入侵,从而加强对防治黑客入侵的重视。首先,要对信息系统的密码严加保管,电力企业要组建专门的密码管理团队,将各部门的信息系统密码设置为较为复杂的密码,防止黑客的恶意入侵。企业的密码管理团队要严格执行管理工作,对没有重视密码设置,甚至不按要求设置密码的工作人员要加大惩戒力度,使其切实认识到黑客入侵的重要问题,为信息系统设置合格的密码。 2.2加强对办公软件附带软件的管理 电力企业要对工作人员的办公软件加强管理,组建专业的软件管理团队,为企业各部门提供合适的办公软件,企业的办公软件要采取统一下载,统一管理的方式,不能允许工作人员随意下载不能确保安全的办公软件,切实避免因办公软件的附带软件存在病毒而对企业的信息网络系统构成危害。企业要加强对办公软件的研发,与软件研发机构和其他电力企业加强联系,以便获得安全的办公软件,使企业的信息网络系统更加安全。电力企业还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使每一位员工提高对办公软件附带软件的警惕,切实做到维护企业信息网络安全。 2.3改善电力企业内部管理机制 电力企业的领导人不能仅仅关注供电系统的工作,要将关注的重点向信息网络安全防护方面转移。电力企业要将内部责任机制进行完善,明确划分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责任范围,使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合理的使用信息网络系统,避免因使用不合理而出现信息系统安全问题,企业要对不按规定使用信息网络系统的员工进行惩罚,使其提高对信息网络安全的认识。企业还要对外来人员加强管理,进入机房的外来人员要做好登记,不能允许与企业无关的人员进入企业机房,切实保证机房的安全,企业还要加强对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使员工严守企业信息机密,不对外部人员泄露企业信息。 三、结束语 在计算网络系统逐渐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各个角落的情况下,电力企业的信息网络安全问题成为了企业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深入分析我国电力企业信息网络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改良方案,对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健 单位:国网辽宁铁岭供电公司 电力安全管理论文:电力企业工业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研究 1提高全方位安全意识 我国已经将电力企业安全法规进行了严格的审核,严格制定了管理的流程,多次举办安全生产活动,为加快对防御技能的熟悉,加强对员工培训,促进安全知识的有效掌握,对员工及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起到了保障的作用,将员工的安全意识逐渐提升,使其将安全意识充分掌握并认识到其中的要领及整体重要性,要想将项目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充分发散,将思想教育工作、技能教育工作与岗位的专项培训结合起来,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已实用为目的,使员工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熟练掌握安全技术,按照安全管理章程进行施工,将操作规程逐渐熟练。全方位加强对项目安全管理者的培训,逐渐提高安全项目的决策能力,使得执法者在安全知识巩固下,时刻具备着对危机源头的判断、事故预防的决策、应急处理方面的技能以及对相关事故的案例分析能力。 2对于电力工程项目安全施工技术的举措 以能量意外释放为理论根据,加强对有害物品、危险物品的排查,用管制、限制危险物质的举措将事故发生的危险系数降到最低,防止意外释放的发生,将危险源消除,将故障隔离等。为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的举措有:加强个体的有效防护、将具体的措施有效地进行隔离、注意薄弱环节等。电力工程的安全施工措施主要包含:在施工现场将安全标识在明显处和危险处进行标记、保证现场安全通道的畅通、加强对防护措施应用意识、确保对个体的防护用品的使用。电力施工用电的安全防护措施:当使用的是电工工具时,要仔细检查是否有漏电状况发生,注意电线的安全状况,以免因漏电、短路状况引起事故的发生,在用电动工具进行施工的时候,要加强电动安全的防护,采用防触电隔离的措施。在使用机械设备及建筑材料的时候要保证安全措施的齐全。加强自然灾害的防护措施。 3健全安全体系 为保障安全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标准化实施,电力项目安全管理部门加强安全监督,严格把控对事故发生前的防范工作、控制事故发生的范围,积极执行事故发生后对相关工作的改进。将各级别的公共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分配。加强对生产流程的把控,将安全防护意识逐渐完善。工作人员和安全防护人员要熟练掌握安全技术的实施步骤,也要对电力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对安全技术措施的具体情况给出客观的评价,将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漏洞加以整改,为加强防御措施的效果,积极采用危险预控措施,有益于用消除、隔离的方式控制危险源。严格监控各重点项目的实施,将小漏洞及时改正,不忽略任何一个纰漏。定期进行安全事故的演练,加强员工对突发事故的应急反应能力,在事故真正发生时,抓紧时间根据调研进行应急预案规划,将生命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4加强安全组织网络的作用力 在电力工程项目的积极建设当中,除了对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之外,还要使得安全组织网络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安全组织网络要包含所有电力工程项目中的人员。将安全的简析、规划、守则严格划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部门的落实,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展开。严格把控各部门细则的划分情况,加强施工现场安全工作的落实情况,保证在发生事故时可以合理有效的进行解决。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中,积极响应各部门之间相互协作、公共监督的情况。积极有效的保证电力工程安全项目的整体改进及提升。 5加强工作落实 在电力工程项目实施之前,安全管理相关的工作人员,要严格做到将安全技术工作交底落实,使得员工对于电力工程项目安全的具体要求熟练于心,这是贯穿电力工程安全措施整体的关键,施工单位的安全负责人员要能够及时掌握现场的安全状况,并予以分析审核。对施工结果进行严格考核,如果过程中有不符合标准的,要及时指出,并加以完善,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施工,在进行安全措施的交底工作时,也要结合当时的地理状况,对于施工条件积极了解。另外,对于工作的相关手续也要进行严格履行和把控,提高工作人员对待工作的责任心。要充分落实安全检查的基本情况,保障安全施工的进行。 6总结 在电力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构建中,安全管理是工程建设的前提,安全意识的有效提升有助于电力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快节奏的社会,逐渐扩大比重的安全意识,有助于电力工程整体水平的提高。 作者:王宏祥 单位: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薛家湾供电局 电力安全管理论文: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论文 1我国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 (1)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的意识依然有待提高。 近年来,随着国家不断重视提高电力行业安全管理的意识,制定各种严格的规章制度来保证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然而依然不时有电力企业发生安全管理事故,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部分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的意识有待提高,部分员工在实际作业中的安全意识不高,违反有关规章制度,违规操作时有发生。虽然所有的电力企业都有关于安全生产的相关规章制度,但是在实际的作业中并没有严格地将安全生产的责任真正落实到每一个员工身上,规章制度往往只是“口号”“标语”性质的,在实际作业中并没有得到严格彻底的落实,部分员工在实际作业中抱有侥幸心理,随意简化作业程序等,这些都给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 (2)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缺失。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不仅需要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同时也需要有完善的安全生产监管机制来对企业的日常生产形成严格完善的监管。在国外,电力行业等涉及到民生行业的企业均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严格监管,企业的日常生产和运营无时无刻不在严格的监管之下,例如在国外发达国家,电力企业不仅在企业内部有着独立于企业运营的监管团队,同时,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还受到法律、政府部门、社会舆论、银行、工会等层层制约和监督,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十分到位;目前我国在电力企业的监管方面依然存在缺失,一方面企业内部缺乏系统完善的安全生产监管和监督机制,监管机制和监督机制的缺失难以有效保证企业的生产活动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同时企业外部对电力企业生产活动的监管同样不足,虽然有行政部门的监管,但是其他方面例如社会监管等方面基本上都处于空白,这些因素都是我国电力企业不时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3)我国电力企业生产设备和国外生产设备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不可否认,电力生产过程中机械化程度的高低同样是影响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发达国家,电力企业的日常生产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全程自动化操作,生产过程中的人工操作已经很少了,而在我国,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电力行业的整体自动化水平依然和发达国家有着相当大的差距,许多本可以由机器完成的作业依然由人工完成,这样就无形中增加了发生不安全事故的概率,有时候本来发生的是设备损坏,但由于人工进行作业就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因此,电力企业生产的机械化的程度不高也是导致我国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存在隐患的一个重要原因。 (4)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依然不高。 电力企业是一个对专业素质要求很高的行业,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以及安全意识等,在国外发达国家,电力行业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技能考核才能进入该行业,对员工的专业素质要求极高,而在我国电力企业中,尤其是在电力企业的日常作业中,经常可以看到不少操作环节依然使用大量普通民工进行作业,以此来降低企业成本,但是这样做也在无形之中增大了企业发生不安全事故的概率,使得我国电力行业的不安全事故难以真正避免。 2进一步加强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毫无疑问,不断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不管是对于整个社会的正常发展还是对于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总结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断加强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有助于社会的健康运行。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电力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性能源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正常运行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全局性意义,电力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性资源,不仅对于各行各业不可或缺,同时对于维护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秩序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整个社会对于电力的稳定供给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因此,不断加强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从维护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和正常秩序来说具有全局性的意义。 (2)不断加强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对于电力企业行业来说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安全生产是现代企业的生命线,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正常运行。安全生产事关电力企业的根本利益,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发展命运,同时也关系到广大电力职工的生命健康利益,因此,必须时刻将加强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作为企业发展的头等大事来看待,狠抓不懈,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马虎。 3加强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的对策 不断加强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笔者认为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 (1)电力企业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生产意识,并将安全生产的意识灌输到企业的每一个人身上。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当前我国电力企业之所以发生各类不安全事故,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安全管理的意识不高,或者说安全管理的意识不到位,因此,有必要在电力企业全行业开展全方位的安全生产教育,首先要不断加强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的制度建设,核心是要将安全管理的职责真正落实到企业每一级领导、员工身上,确保安全生产的意识深入到每一个员工,要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管理教育,要针对企业不同部门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教育活动,严格杜绝各种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行为,对全体员工开展反违章操作教育,同时要定期组织力量对企业员工开展安全生产的培训,提高员工整体专业素质,可以说,电力企业发生的不安全事故中,有很多是由于部分员工的专业素质不高导致的,因此,企业除了要加强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以外,还应该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技能等的培训,创新培训形式,更新培训内容,例如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模拟实际操作等形式来加强员工安全生产的技能,以进一步提高广大电力员工安全生产的意识和技能,将电力企业的各种不安全事故中的人为因素尽可能降到最低。 (2)政府部门和电力行业应尽可能加大对电力企业设备的投入力度,更新电力企业相关设备。 可以说,电力企业设备机械化程度的高低是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和电力企业应该分工合作,加大对电力企业资金的投入力度,不断对电力企业的相关设备进行及时更新,能用机械进行操作的尽量采用机械进行操作,减少人为操作可能带来的不安全事故的几率,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电力企业设备的更新速度,还要定期对相关设备进行严格检查和试验,严格确保有关设备在投入使用后能安全正常工作,将设备出现故障而导致的不安全事故几率降低到最低,要对有关设备的操作人员明确生产责任,做到对有关设备的运行情况心中有数,对设备正常运行的各种条件心中有数。此外,企业还应该根据不同的生产部门开展定期的安全生产竞赛等,对出现的各种不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清理,进一步提高生产作业的质量。 (3)完善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和监督机制。 建立系统完善的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和监督机制,对于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我国电力企业现有监督和监管机制的漏洞,政府相关部门应该从法律建设、行政监督、舆论监督、企业内部监督等各个方面来加强电力企业监管和监督机制,要努力将电力企业的运行置于严密有效的监督和监管机制之下。具体来说,就是要加强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的行政法规建设,政府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检查,对违反相关规定的、存在不安全生产的企业进行处罚和教育,同时企业内部也应该有相关的组织来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努力将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有效确保电力企业按照相关规定做到安全生产。 (4)在电力企业内部开展常态化、定期化的安全生产评估。 针对电力企业这种高危险的作业来说,建立常态化、定期化的企业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评估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所谓开展常态化的安全生产评估,即对电力企业日常运营的设备、人员、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估,目的是寻找潜在的、可能存在的不安全隐患,及时对可能导致不安全事故的各种因素进行清理,确保企业的正常生产活动安全进行。因此,电力企业有必要建立常态化的日常安全生产评估机制,将评估意识和行为落实到企业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员工心中。要明确责任,建立由各级领导牵头的评估小组,依据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行评估,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有明确的责任和机制,还要将评估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避免出现“走过场、走形式”的现象。通过定期常态化的安全评估工作,将企业各个部分的安全生产放在明处,及时发现各种可能存在的不安全隐患,有效确保企业正常安全地进行生产。 4总结 总之,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事关企业正常健康运行、事关社会稳定运行的大事,电力企业必须时刻将安全管理当成企业日常各项工作的头等大事来对待,电力企业只有不断做好自身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自身的安全管理水平,才能真正谈得上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 作者:宋淑霞 周玉杰 单位:阜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安环部 朝阳燕山湖发电有限公司安环部 电力安全管理论文:城乡电力工程安全管理论文 1.我国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的理论方法 1.1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的含义及必要性 电力工程属于危险系数较高的工程,该工程的涉及面广,设计到的知识面广,一旦出现问题就好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做好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所谓工程的安全管理,主要包括了对风险的预知和对风险的规避。所谓对风险的预知,就是安全负责人员凭借经验和理论分析,提前预知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预知可能发生危险的地方之后,管理人员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避开这些风险,这就是风险规避。做好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安全负责人员要对工程项目的所有内容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协调、指挥与控制。从而将电力工程的风险系数降到最低。 1.2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理论目标 做好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首先就要制定好预期的目标。下面列出一种比较常见的安全管理目标,供管理人员参考。从安全教育的角度考虑,要做到参与电力工程施工的员工安全教育普及率与合格率均达到100%;从监管人员的角度考虑,要做到工程的安全员、技术员全程到位,管理岗位人员要对工程全程监督。在进行电力施工的过程中,要做到施工工人的防护措施穿着率为100%。从工程的整体角度考虑,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做到工人触电事故发生率、机械伤害率和高处坠落事故为0;在施工过程中,不发生土方坍塌事故和重大火灾事故以及交通事故;管理人员要尽量控制发生人身轻伤事故发生的概率,常规的电力工程的施工人员负伤率低于四千分之一。 1.3在电力工程中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因素分析 首先是环境因素,电力工程通常是在露天的环境下进行施工,气候对工程的影响十分显著,如洪水、冰雹、暴雪、高温等恶劣天气,会对工程造成很大的影响。据调查,极端天气下进行电力工程施工的施工发生率是平时的10倍以上。因此,进行电力工程施工时务必要注意环境因素。现场安装工作工作不规范会导致严重的安全隐患,电力工程对于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很高,如果施工人员专业水平不够或者工作态度不认真,就可能使得安装工作无法顺利完成,这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轻则使得工期延后,重则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检测工作不规范也是造成电力工程安全事故频发的因素之一,电力工程属于高危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监管人员就要做好工程的监管工作,具体包括检测线缆铺设是否合格、接头是否连接正常、接地电阻是否到位等,如果检测人员工作不认真,检测工程不到位,就会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对整个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负责,如果安全负责人的能力不足,会导致整个工程的安全管理一片混乱。因此,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不够,也是导致电力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 2.做好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2.1做好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 施工人员是电力工程施工的主体,如果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够或者安全意识不强,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故做好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是极为重要的。具体来说,安全教育工作包括两个方面,即安全理论培训和安全技术指导。安全理论培训需要工程的管理人员在进行施工之前就对技术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电力工程中可能出现的施工安全隐患和安全隐患的应对方案,在进行培训之后,需要安全负责人员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统一的考核,只有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通过率达到100%,才能批准施工人员进入场地进行施工。安全技术指导主要围绕本次工程的具体情况展开,技术人员需要对本次工程的情况了然于胸,然后对施工人员讲解施工过程中的易错点和危险点,对于难度较高的施工点,在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一定要全程在场,随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指导,从而将危险系数降到最低。据统计,电力工程施工事故中有61.65%与施工人员操作不当有直接关系。因此,施工的负责人员一定要做好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将危险系数降到最低。 2.2选择有经验的安全管理人员 安全管理人员需要负责整个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其工作难度大,工作任务量大。因此,安全管理负责人必须要有着足够的专业技能与管理经验才能胜任,如果负责人能力不足,就可能导致整个电力工程的安全监管出现严格的漏洞。故工程负责人在选择安全负责人时一定要慎重,尽量选择那些专业能力较好、工作认真负责的安全管理人员。而安全管理人员自己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要善于学习,积极总结经验,努力做好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 2.3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 电力工程不仅施工难度高,而且施工线也普遍较长。进行施工的安全管理的难度也很高,如果仅凭借安全负责人的监管,很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因此,负责人应该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通过将安全责任负责权分散下去的方式来减轻安全负责人的负担,加强安全监管的力度。具体来说,负责人可以指定数名安全负责人成立安全监督小组,并将施工区域划为数个小区域,交由监督小组负责,具体责任落实到个人。各个监督小组要定期的汇报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类情况,以便总负责人参考。合理的监管体系可以大大提高监管工作的效率,从而降低电力工程中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3.结语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力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电力工程深入到了我们的生活当中,做好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是极为重要的。本文介绍了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的理论依据,并讲解了做好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的具体方案。就目前来说,做好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仍有很高的难度,这需要管理人员集思广益,不断的探究更好的解决方案。 作者:路遥 单位: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绥化供电公司 电力安全管理论文:安全管理模式下电力工程论文 1.我国电力工程施工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电力工程的投资商和电力工程的施工方权责划分不明确,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忽视了一些必要的安全措施和安全管理的落实,导致出现了一系列不应该发生的安全事故,损害了电力工程的整体形象,也给电力施工人员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其实,国家的相关管理部门,针对于电力工程的施工已经有明确的安全管理规定和细则,但是落实不到位,一些施工单位擅长于钻法律的空子,规避责任,以牺牲工程质量和施工人员人身安全为代价,换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一些施工单位目光短浅、急于求成、片面的延误安全施工的设备投资和资金投入,而忽视了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而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其事后的处理资金要远远大于安全管理细则落实的支出。总之,目前我国电力工程的管理不完善,需要马上落实和规范电力施工现场的施工流程,确保施工安全。 2.加强电力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措施 2.1提高对安全管理工作的思想认识 电力施工的现场操作人员要提高自身的维权意识,主动要求施工方落实国家规定的安全施工设备和操作流程等,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同时施工方和投资方都要本着对国家和人民负责的态度,提高对于电力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意识,切实将每一项安全管理的细则落实到实处上去,使安全管理模式从花架子转成真把式,成为施工人员安全施工的必要保障。 2.2提高项目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 作为项目安全管理的专项负责人,他们对于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具有直接处理的职能,因此他们工作的态度和工作的能力在直接关系到安全施工的效果。要定期组织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业务能力的培训和思想道德教育,要本着对广大职工负责,对国家和企业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每一项安全管理工作,并提高工作效率。 2.3展开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 要进行全员安全教育,让安全教育活动贯穿在安全施工的全过程中去。要组织电力施工人员进行统一的上岗之前安全教育和培训,包括培训安全施工设备的应用、安全施工的基本流程等等,目的是进行规范化操作,降低安全隐患。同时,还要培训突发事故的处理办法,一旦发生事故能够及时有效的处理,避免事态扩大,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 2.4完善安全生产保证和监督体系 通过大量的实践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无论是多门完善的安全管理模式,要想行之有效,必须建立专门的监督体系,用于不间断的监督和管理工作。监督体系要有层次,有方向,每一个监督部门都有独立的监督任务,各司其职、权责明确。一旦出现违章操作,必须严肃处理,限时整改,整改合格后才能继续施工,整改不合格或者拒绝整改的,可以采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同时监督体系要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尤其是职业操守,不做与企业无关的事,不做危害企业和工人的事,坚持原则,公平公正客观严肃的对待每一项监督工作。 2.5做好对危险点的分析和预控工作 加强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也需要重视对危险点的控制工作。在施工的整个过程贯穿危险源的摸查工作,做好危险点的分析,根据摸查和分析结果编制施工现场危险点清单。然后需要针对每一个危险点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在隔离、疏导和消除三种方式中选择最合适的方式对危险点进行处理,以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对于施工中的重点项目实施重点控制,坚决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此外,还应当制定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并定期举行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演习,以逐渐提高工作人员处理紧急事故的能力。 2.6坚持工作日的班前会和班后会制度 班会制度自我国已经形成了一种模式,一些需要一线操作的企业都会例行召开每天的班前会和班后会。所谓的班前会就是在正式上班之前的一个简短的会议,主要是核对本天的具体工作任务,和上次遗留问题的讲解及交接。而班后会即是在一天工作之后进行的工作总结会议。主要是由工作人员介绍一天的机器操作情况,和交接遗留问题。被交接人员必须认真聆听,吸收他们有效成功的解决方式方法,同时还要对可能存在的潜在性问题进行事前预测,并依据预测的情况制定出好的解决办法。 3.对电力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管理所应坚持的原则 3.1安全与质量的关系中安全优先 电力工程的安全与质量问题一直是困扰施工企业的头等问题。安全和质量问题就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两者都非常重要,任何一个方面有缺憾都不行。但实际上在电力工程中,也可以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归入质量管理的工作范畴,把安全控制作为工程质量控制的一件头等大事去抓。 3.2安全与工期的关系中安全第一 一些施单位之所以没有严格执行安全管理模式,主要是因为其中一些安全施工的规定,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需要进行一些停工和整改等,这将会影响工程工期,延迟一天交付施工项目,对于施工方和投资方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是要权衡利弊,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工期放在第二位。没有安全保障的电力施工即使工期缩短也没有价值和意义。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必须限期整改,这一整改时间将远远长于开始时安全教育的落实问题,因此忽略安全将工期的企业难免会最终走入下坡路。 3.3安全与资金投入的关系中安全第一 对电力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管理,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然而实际上,安全管理所需要的费用多数是包含在施工企业的投标报价里的,也就是说,施工企业已经从建设单位那里获得了相应数额的安全管理费用。一旦施工企业贪图眼前的利益,漠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问题,将安全管理费用挪为己用,就会使安全管理工作陷入瘫痪。因此,在处理安全与资金投入的关系时,也需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4.结语 总之,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问题不是朝夕之间可以解决的,也不是一两个人员可以处理的,需要各个部门相互协调,在提高对于安全管理的认识之后,严格落实各项基本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力工程高效安全的开展起来,将不利的损失降到最低值,也只有这样才能为电力工程的施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我国电力事业不断发展和进步。 作者:曲波 单位:哈尔滨电力工程安装公司道理分公司 电力安全管理论文: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 一、在电力工程管理中进行安全文化的建设相关原则 在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活动的践行者是我们本身,这就需要我们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工作人员的心理特点出发,来保证安全文化建设的科学化、人性化,从而保证安全文化的有效践行。此外,电力工程管理中的安全文化建设还应遵循规律性以及可预见性原则,要知道,我们的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对文化建设内部规律遵循是十分重要的,通过遵循相关规律,对一些具有倾向性的问题进行重点处理,全面把握危险点、安全事故的发展规律,进行超前、可预见的安全文化的建设。最后,安全文化建设还需要践行全员参与的基本原则,在充分的重视员工的基础上,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投入到安全文化建设中来,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促使他们进行标准化、安全化的生产,践行安全管理相关制度等,在整个企业中营造起一种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二、如何做好电力工程管理中的安全文化建设 从电力工程管理中的安全文化建设原则出发,结合电力工程管理的实际状况,我们的安全文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 1.对电力工程管理体制进行健全 电力工程的安全文化建设需要健全的管理体系作为保证,通过有效的管理体系,促进各项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实施。因此,在我们的工程管理工作中,一切以安全生产为基础,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制定出相关的安全管理体制,从而对企业工作的各项环节进行安全管理。在日常工作中,组织员工进行安全学习,加深员工对安全生产的了解,树立安全意识,在工作中遵守安全规定。在建立电力工程管理体制的过程中,对各项工作进行细化和量化,推行和落实安全责任制,从企业领导到员工,都签订相应的安全责任书,通过安全责任书来约束个规范员工的行为,逐渐的在整个企业中形成一个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促使员工按照工作规定来开展各项工作,让电力企业的各项工作走上正轨,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2.提升员工的安全思想意识 从意识形态角度来说,安全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属于思想意识的范畴,因此,要想做好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就需要从提高员工的安全思想意识做起。这就要求企业的管理者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从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从思想上提高对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视,落实好各项安全文化措施。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将企业的安全问题作为工作重点,提高安全预警意识,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预估,在遇到安全事故时,及时有效的对事故进行解决。另一方面,提升思想的敏感度,做好安全管理实践工作,细致分析潜在安全问题,及时解决已经出现的安全问题,管理者要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参与到工程基层施工中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加大了领导的安全思想意识,才能促进员工安全意识的提高,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做好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 3.做好员工安全培训工作 对于电力工程管理来说,对员工进行有效的安全培训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安全培训,能够促进安全事故预防工作的开展。对电力企业来说,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能够有效的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提升管理者的安全管理水平。在实际工作中,管理者需要根据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员工安全培训计划,例如,定时定期开展员工安全培训讲座,开展企业安全巡查周,进行部门安全工作评比等,通过各种安全培训活动来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文化教育,让员工在平时的工作中逐渐积累起安全施工经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在员工安全培训工作中,还需要做好安全预防工作,要求员工做好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让员工从日常工作做起,从细节入手,在实际工作中养成安全生产的习惯,始终将安全施工放在首位,促进电力工程的安全发展。 三、结语 安全管理是电力工程管理工作的生命线,安全文化建设又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因此,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要想做好电力工程管理工作,就需要从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出发,通过安全文化建设来营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管理氛围,促进电力工程管理的发展,让我们的电力工程事业发展的越来越好。 作者:彭斌琛 单位:国网黄冈供电公司检修公司
科研论文范文:浅析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护理科研论文写作能力中的应用 [论文关键词]合作学习 科研论文 [论文摘要]在大三护理专业学生中组建护理科研写作的团队小组,并将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应用于护理专业学生科研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实践。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护理科研的实践与论文的写作,能够激发学生的科研创新思维,提高护理科研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护理科研论文写作的能力。 本科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使护理专业本科生具备初步的科研意识和科研技能,即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科研知识、科研方法和科研技能,具备护理科研的初步能力。近年来,我们以课题《探索以社区为教学辅助背景的护理实践教育模式》研究为抓手,以小组合作学习研究为中心,以社区卫生服务实践为背景,以综合素质培养为目的,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创新性思维。 一、合作学习的方法 1.成立合作学习小组。基于我们是以社区卫生服务实践为教学辅助背景所进行的学生护理科研能力素质的培养,因此,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主要以社区点实践小组为基础,每个小组配备1名社区医护人员和指导老师,并以这个小组为一个科研项目申报学校课题,科研立项的申报人就是该小组的负责人。 2.理论授课。(1)合作学习方法介绍。在以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开展护理科研前,我们先进行护理科研与论文基本技巧的讲授和指导,使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科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有一个初步认识。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确立自己小组的科研意向。(2)护理研究理论指导。制订护理科研理论授课计划,利用学生晚上课余时间进行护理科研理论授课,使学生对护理科研具备一定的研究理论基础。(3)科研选题与立项指导。组织学生下社区见习,参观和收集与社区整体健康状况相关的资料,老师根据各小组的选题,征询社区卫生服务站老师的意见,初步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课题。最后指导老师根据课题的名称、任务、目标等提出指导性要求。 3.研究实施。(1)确定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目标。在社区见习和理论授课的基础上,结合老师提出的社区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方向,小组成员带着问题,利用网络、图书馆、社区老师咨询、社区人群走访等各种资源获取所需要信息,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最终选出一个题目作为自己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目标。(2)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在确定课题后,小组成员从针对课题立项申报到最后论文形成课题结题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分工,每个小组成员对自己负责的阶段任务进行具体的策划,当课题研究进行到哪个阶段,那么该阶段负责的学生就是主要召集人,小组其他成员就听从该召集人的安排,完成布置的任务,达到既分工又协作的目的,彼此相互支持和配合,完成研究。(3)成果交流形成论文。当课题研究进行到最后时,要求各小组在集中讨论、汇合充实的基础上,将研究成果制作成幻灯片进行交流汇报,再由指导老师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老师进行点评,然后,各小组再进行积极修改最后形成论文。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 自2006年我们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应用于培养护理学生的科研与论文的写作能力的教学中,共有数百名大三护理学生受益。几年来参与的学生共协助社区卫生服务完成了学校所在地区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情况、农村合作医疗就医状况、社区老年高血压认知误区的调查与干预、湖州地区更年期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等多项调查,完成调查问卷数千余份,形成调研报告十余篇,编写了社区多种常见病的家庭健康教育手册。在此基础上,同学们积累了资料和数据。许多同学完成了自己的论文选题,并在《解放军护理杂志》《护理研究》《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社区医学杂志》《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中外医疗》《全科护理》等省部级以上正规刊物上公开近百篇。 三、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总结 1.小组合作学习精神的内涵及意义。小组合作精神是一个集体团结的象征,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护理学科多元文化护理的发展,其交叉性和渗透性的特点日益突出,各种知识领域之间的界限也日益模糊,彼此交错、相融,一个人的专业知识面早已远远不能满足护理学科发展的需要,当临床抢救生命,当我们进行护理科研,许多尖端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小组团队的攻关。为此,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一份《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报告中指出,学会合作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因此,作为高校的护理教育工作者在对护理学生的培养中不但要求培养的个体具有渊博的医学知识、娴熟的护理技术、科研的创新意识和独立的工作能力,还要求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及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地融入社会和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 2.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护理研究的特征。小组目标一致,与知识、资源共享是小组团队合作进行护理研究的基本特征。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曾指出:如果说在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的工作,那么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信息化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小组团队研究的基本要件是团队目标与个人目标的一致性。实际运作中,小组目标是核心,不否定和抹杀个人目标。当个人目标最大限度地与小组团队目标同步时,必会推进小组团队研究的进程。这样的一致需要对共同目标的忠实和坚持。知识和资源共享是小组团队研究内部知识互相传递和积累的过程。通过一定的规则和激励措施达到知识和资源的共享,可以有效发挥团队成员个人的优势,达到团队内部的互助。在科学研究中护理一直是一个较弱的学科,为了实现护理学科科学研究的新突破,就必须发挥团队合作研究的优势,使团队智慧超过个人智慧的总和,实现“1+1 2”的目标。 3.小组合作学习在护本生进行护理研究中的优势。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Treicher)证实,学生会吸收所读的10% ,所听的20%,所看的30%,看与听结合的50%,听与说结合的70%,说与做结合的90% ,教别人时的95%。那么在学习者之间建立指导互助的关系,让他们互相学习、传递经验时学习效果应该是最好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护理科研和论文写作的实践就是在团队成员之间建立了指导、互助的关系,让他们在进行课题研究过程中传递经验、相互交流、相互质问对答,在辩论中产生新的思维和见解。(1)团队内部共同分享了某些成员的新知识、新思想,节省成员独自学习的时间,避免走弯路。(2)有利于在课题研究成员中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团队中只要有一个成员努力,她的研究收获就会在团队中进行传播,给其他成员带来压力,进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克服懒惰的天性,加倍地努力学习。(3)每个人所学习获得的新知识在团队内的传播,有利于交换信息并进行深入讨论,对一些科研中遇到的难题能尽快解决,从而推进更深的研究,开阔更广的空间。 4.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影响。合作能力是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与周围环境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本领,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合作能力是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临床医学和护理学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现代医学和护理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医护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医院科室之间、医生护士之间、护士和患者之间的交往与合作也将变得更加重要。因此,许多用人单位在对护生的素质进行考察时对其合作精神也十分关注。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进行护理科研实践的锻炼,既培养了小组学生彼此相互宽容和谦让的意识又达到了知识资源共享的目的,在完成小组的课题和论文的合作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科研论文范文:浅谈班主任的科研意识 我曾经有幸参加过上海方略集团举办的“全国中小学骨干班主任提高培训”,在上海短暂而又紧张的培训,对我个人来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几所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时时浸润着我的心田,教授专家讲授的先进的教育理念,还常常回响在我的耳边。各位优秀班主任的智慧和风采仍历历在目,上海所拥有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及在和各位优秀班主任的交流中,各种思想汇集在一处,在我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冲撞. 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对班主任进行科学研究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在这之前,我是很迷茫的。我是一名普通的老师,又不是科学家,我能研究什么?我只要把那帮猴孩子们看好,把班级管理好就行了,至于科学研究对班主任来说是可有可无锦上添花的事。这次上海之行,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研究能力对班主任专业化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班主任不断提升自我,不断培养自己,使自己永葆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力武器。那么该怎样进行研究呢?其实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科学研究,它离我们并不遥远,只是我们缺乏这种意识。下面我就浅谈一下我感悟到的班主任应当具备的几种科研意识: 一、要有收集、研究和运用信息的意识。 对班主任而言,班级管理是动态的,无止境的,及时掌握班级信息是管理好班级的重要一环。对信息的利用和处理,汤小亚老师的两个教育案例,给了我极大的启发。 第一个案例:开学看到一个女生穿着漂亮衣服,涂着指甲油。很多女生都很羡慕的围着她叽叽查查。问怎么办?这种状况我们都碰到过。这学期我班里也有这样一个同学,我当时是这样处理的:我先赞美她漂亮,说人追求美本身是没有错的,但一定要和身份相适宜。并以假期中热播的《家有儿女》中的小雪为例进行了一翻教育,说青春是最美丽的,希望同学们珍惜自己的美好时光当时感觉效果挺不错的,同学们也很赞同。案例中的这名老师却不是这样,当他看到很多人围在一起的时候,意识到这是一个热点,一个信息。他也是称赞了学生的美丽,但指出有一点做的不够,不符合《中学生行为规范》,到这儿他并没有停止对这个热点的研究。他开始分析这个学生为什么不穿校服。了解到该女生假期跟父母去旅游,到深圳、香港等城市去转了一圈。于是这位老师找女生谈话。女生一到办公室就说自己错了,明天一定改。老师说:你很幸福。明天请你给同学们讲讲你的假期,只讲乘什么车到了那些地方。第二天又请她讲旅途中看到的美的新的漂亮的东西。第三天让她讲见到的不好的丑的东西。第四天讲体会。第五天老师才作画龙点睛的总结,讲改革开放好,让人富裕去旅游。但同时也存在许多丑的、不好的事情,这并不奇怪,又举例谈到了美国很富也有平民窟,宾馆墙壁上也有乱涂乱画的现象,来引导学生怎样看待“美”,对行为规范又怎么看。 和他相比,我想,我可能就缺乏了一种意识,缺乏这种对信息深入研究并充分运用的这种意识。 还有一个案例,也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读书无用论”。案例中的这位老师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到图书馆、书店,去调查他们为什么读书;到成人教育学院、夜校去调查他们为什么要进修学习。有人说为了考证书,有人说为了提高能力,有人说是因为缺乏知识。让学生写成研究报告,再开班会讨论“读书有没有用”,班主任去点评。 以上两个案例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运用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研究的过程。简单的说,信息就是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需要你去观察,可以是班主任的“单向”观察,可以是班主任在师生互动中的观察,也可以是间接式的观察。(班主任工作 )学生发展中的问题,往往就是班主任开展教育的契机。只要有了这种意识,你就会感到,信息就在我们身边:学生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次事故,一次作业,一次争吵等等,都是我们可利用的信息资源。只有信息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才能把信息应用到教育教学中。所以说班主任进行科学研究必须具备信息意识。 二、要有积累资料的意识。 材料的积累对于教育科研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积累的过程就是"采矿"的过程,积累越丰富成果就越丰硕。班主任可留心这四方面的材料积累:一是学生的作文、作业、日记、周记等书面材料。当然,不是所有的学生文字都收存,而是注意保存那些最能真实反映学生心灵世界的文字。二是建立"特殊学生档案"。对特优生、"双差生"、有明显特点的学生进行长期跟踪观察,记载他们的成长过程、变化情况、学习状况、社会交往、家庭环境等等。三是班主任本人进行教育实践、实验的有关记录材料,包括班级重大活动,对学生的个别教育、对偶发事件的处理等等。四是对学生进行调查的结果,包括各种数据统计等等。还需说明的是,对这几方面的材料,班主任一定要给予分门别类的整理,以备查用。 在上海给我们讲课的杨峥嵘老师坚持写了十年的班主任日记,受到上海市副市长10万元的奖励;全国著名的班主任黄静华老师;还有《班主任兵法》的作者万玮老师,他们之所以有了今天的成就,无一不是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从最平凡的小事做起的。 积累材料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写班主任日记。通过整理教育中成功或不成功的教育过程,通过故事的形式记录下来,在不断积累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勤于反思,探索有效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总结教育活动中的经验和教训,在这一途径中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和带班水平,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 三、要有终生学习的意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习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作为班主任,要不断的向身边的人学习,向专家学习,也要向学生学习。 学习很重要的一种方式是阅读。对于有志于从事教育科研的班主任来说,广于阅读的意义在于既可以掌握科研的理论武器,又可以随时了解这一领域内的各种信息。因此,班主任无论多忙,都不可忽视广泛的阅读。一般说来,为教育科研而进行的阅读,其内容可侧重于四个方面:一是经典教育理论书籍,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史等著作。这是班主任必不可少的理论素养。二是杰出教育家的专著。。三是反映国内外教育研究最新观点、最新动态的教育报刊。阅读这些报刊,可以使我们从别人的研究中或者受到启发,或者避免课题"撞车"。四是反映青少年学生生活、心理的各类读物,包括学生写的和写学生的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等。通过这些读物,我们可以从更广阔的范围内了解、认识我们的教育对象,更加有利于我们的科学研究。 一个有思想的老师,始于读,发于思,成于行。班主任工作本应是充满艺术性和挑战性,专业化是班主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我们不断的自我反思与体悟中,班主任的工作定会呈现出新的品质。 最后,把我喜欢的一句话送给大家让我们共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科研论文范文:浅谈论文数量不代表科研能力水平 近几年我国科技论文数连年大幅度增长,已跻身世界科技论文数10强之列,而“目前中国高校科研能力世界第五”更是让人刮目相看。然而,细细研读“以论文数计算”,笔者感到中国科研能力亟待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轨,亟待改革目前的科研考核评价机制。 近年来,随着对科研评价的日益重视和量化评价方法的普遍运用,学术论文数量和质量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不可回避的事实是,转型后的中国社会弥漫着一种浮躁的氛围,这种习惯也侵袭着学术界的清净,影响着部分学者的良心和操行。在此情形下,许多人抛弃了严谨的学风,部分人的投机心态滋长,科研欺诈之风日盛,从而导致学术腐败。可以这么说,“学术造假”事件频出,与科研教育体制的一些弊端有关,官本位的体制导致学术评估权力掌握在行政人员手里,他们没有能力或没有精力对学术成果做具体的评估,他们会数论文的数量,却不看科研工作的质量,从而刺激了各种各样的浮夸、造假。 在论文写作中编造数据捏造事实,抄袭剽窃他人成果,请人捉刀等现象比比皆是。尤其是近年来身陷“抄袭门”者,多半顶着显赫的光环,或是教授、院士,或是校长,而且在剽窃案中,大多是他们的学生执笔操刀。由于论文数量和质量作为可以量化的评价指标,大都与科研人员的职级晋升、学位申请、荣誉地位、奖金待遇等挂钩,与相关的各种学术不端行为也较普遍地存在,致使以论文数量衡量学术绩效的评价制度也饱受诟病。甚至有舆论认为,在目前的学术评价体制下发表的论文大多是“学术泡沫”、“学术垃圾”。因此,为论文“减负”,让论文价值回归学术本位,就必须转变评判标准和考核机制,只有把论文考核由“量”转到“质”,才不失为维护学术风气的治本之策。 如果我们不是严肃地对待和处理这类学术不端与腐败的行为,甚至熟视无睹,不仅会使中国学界丧失信誉,使学术丧失尊严,而且也会阻碍中国学术传统和学术评价体系的建构,更会摧毁学术以及学术界本身存在所具有的意义。目前,备受诟病的是我国SCI论文数量国际上排名靠前,但平均被引频次却远远靠后。 对此,我们不否认,论文质量并非与数量成正比。笔者的思考是,多有两种情况,一是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从事创新性研究,取得成果多;二是为而发表,低水平的跟踪模仿,也容易发表较多数量的论文。近年来,中国内地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基础科研的产出率仍然很低,反映在每年发表的高质量、有影响力的研究论文数量很少。因此,不能仅以论文数量评价科学水平,应有更科学的评价标准体系。 现代大学的竞争实质上就是大学科研能力、创新水平的竞争,一所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必然是在科研上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一定程度上可以这么说,大学的科研竞争力决定了大学在激烈的大学竞争中的地位,乃至于决定了这个国家的竞争力。只有大学的科研水平真正提高了,才能使大学在教学和服务社会上的能力有真正的提升,从而真正提高国家的竞争力。但这里有一个前提,论文质量的提高要靠整体科技实力的逐步增强,更要遏制以追求功利、物欲为目的的各种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垃圾论文”。这一方面有赖于学术规范的加强和完善,另一方面则应注重学术评价的导向作用,摒弃单纯以论文数量来评定绩效的片面做法,更加注重论文质量和创新水平。附注:29日,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举办国庆60周年成果会。教育部副部长郝平介绍,以论文数计算,目前中国高校科研能力世界第五。 科研论文范文:文科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写作指南 开题一般是为研究课题制定研究方案。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兼有申报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两种功能,是实施研究前写成的关于整个研究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的论证以及对研究内容和整个过程的构思、策划和安排。 一、理解开题报告的结构。 学位论文的写作实际就是一项课题研究,但是由于学位论文研究的课题成果形式就是一篇论文,一般没有研究经费、时间短并且是个人完成,因此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就没有或者没必要写时间进度安排、预计的成果形式、经费预算、研究的组织管理等部分。主要结构有以下四部分: (一)问题的提出。 主要说明自己要研究的问题是怎么样的一个问题,必要时顺便把题目中有关概念解释一下;然后在文献综述基础上,阐述这个问题目前研究的不足;最后再简略谈谈解决了这个问题有什么样的意义。正如 . .什维亚柯夫所说:对于任何一种学位论文,对任何一种科学著作来说也都一样,它的木钉性具有头等的意义。作者必须对自己提出非常名曲的人物,任意一些含糊不清的地方在这儿都是不恰当的。最后,根据需要,可简单谈谈谈研究的可行性,即研究的主、客观条件。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思路。 主要研究内容就是要研究的这个问题包括的主要方面,简略地介绍一下;基本思路,就是对研究中涉及到的主要关系、联系、层次、顺序的考虑,先简略地把写出来,然后再通过论文提纲写出来,提纲最好附在整个开题报告最后,提纲写到三级标题比较合适。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和预计的创新点。 撰写学位论文,是一个知识生产和创新的过程。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必须倡导和要求创新。[2]38这部分注意要谨慎地写创新,字数不太多,注意结合前面文献综述中了解的已有的研究情况,照应起来。 (四)研究的主要方式、方法。 这个部分又是一个重点,首先要弄清自己的研究类型,然后根据研究类型把那些可能影响研究效度、信度的因素以及你如何提高研究的科学性的措施简略交代清楚。比如说实验研究,就要把采用的基本实验设计说明白,然后说明可能的干扰因素及其消除办法等;再如调查研究,要重点说明对象的设计(如何获得样本等)和工具的设计(如问卷)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弥补措施等,顺便也就交代了研究的具体方法。特别注意不要随便写文献法、观察法、比较法,任何研究都要查阅文献、都要观察、都要用比较,一定要弄清这几个方法的独特含义。研究方法多种多样,任何一种方法都不能包打天下,每种方法各有其适用的课题。研究方法只是实现研究目标的手段,它应该由课题性质、研究思路、研究关键和研究成果的形式决定。 (五)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不是指写开题报告所引用的文献,而是要写的论文的文献。参考文献体现出是否具备了研究该问题的基础条件,是不是全面深刻把握了该问题研究的基本情况。文献要尽量是重要的、经典的、有代表性的,要体现不同学科、不同时期、不同学派、不同国家的已有研究情况。文献先按中外文文献分类,再按学科分大类排序,最后在各学科内再按照时间排序。所有文献用一个序号排下来,既可以用所谓国家统一标准格式,也可以用传统的格式。 二、交代开题报告理论支撑. 问题研究要以已有思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这不等于说任何问题的研究都必须有具体的某人某理论为支撑。做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某种理论或者方法的运用固守一个理论视角。研究要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理论中心、学科中心、方法中心。因此,凡是有利于解决我们的问题的理论和方法,都是我们的理论支撑或者方法支撑.要不要在开题报告或者论文里专门交论支撑,这要看研究的类型、问题的性质。研究者认为这些具体理论对于解决这个问题特别有效、甚至是无此理论则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这样的研究肯定需要比较详细地对理论进行介绍。但是更多的课题并不是这样的,对它们的研究当然也需要理论指导、理论基础,然而这些理论基础不是解决问题的模板,而是以指导、渗透、规范等多种方式影响着我们的整个研究。并且这些理论基础很广泛,可能是博采了已有相关研究的一切积极成果,也可能只采用了其中的基本理念。这样,就不好具体说研究的具体理论支撑.对于大部分研究来说,局限于某一个或者某几个具体理论支撑反倒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是一种违反研究方法论的做法。 当然,不是任何课题研究都有明确具体的理论支撑,但是任何课题研究都要有自己的理论基础。理论基础主要体现在对问题的阐述和分析中。比如在有些段落这样写道本研究以教育与社会的辨证关系原理为基础、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批判吸收了当代西方哲学、尤其是人本主义思潮中的合理主张、本研究以知识社会学的有关理论为依据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教育的经济效益等等。还有的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你在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用辩证法观点、用科学哲学观点、用人力资本理论、用统计学原理、用人类学理论等等,这些实际上就在体现自己的理论基础,完全不必要机械地、死板地、不分课题类型和课题需要地去专门阐述理论支撑. 一般来说,理论基础和理论支撑是有机地结合在两个地方来体现的:一是问题提出中文献综述时,在评论别人研究的时候就能够体现出来。评论别人时自然就有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不用专门声明就可以看出作者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另一个就是在研究的基本思路部分,只有用自己坚持的理论基础,才可以有对问题研究的基本思路。这个部分体现自己的理论基础或者理论支撑最明显、最集中,但是也不见得要去大声声明、大写特写,应只作简明扼要的介绍。 科研论文范文:浅析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护理科研论文写作能力中的应用 [论文关键词]合作学习 科研论文 [论文摘要]在大三护理专业学生中组建护理科研写作的团队小组,并将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应用于护理专业学生科研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实践。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护理科研的实践与论文的写作,能够激发学生的科研创新思维,提高护理科研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护理科研论文写作的能力。 本科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使护理专业本科生具备初步的科研意识和科研技能,即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科研知识、科研方法和科研技能,具备护理科研的初步能力。近年来,我们以课题《探索以社区为教学辅助背景的护理实践教育模式》研究为抓手,以小组合作学习研究为中心,以社区卫生服务实践为背景,以综合素质培养为目的,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创新性思维。 一、合作学习的方法 1.成立合作学习小组。基于我们是以社区卫生服务实践为教学辅助背景所进行的学生护理科研能力素质的培养,因此,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主要以社区点实践小组为基础,每个小组配备1名社区医护人员和指导老师,并以这个小组为一个科研项目申报学校课题,科研立项的申报人就是该小组的负责人。 2.理论授课。(1)合作学习方法介绍。在以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开展护理科研前,我们先进行护理科研与论文基本技巧的讲授和指导,使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科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有一个初步认识。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确立自己小组的科研意向。(2)护理研究理论指导。制订护理科研理论授课计划,利用学生晚上课余时间进行护理科研理论授课,使学生对护理科研具备一定的研究理论基础。(3)科研选题与立项指导。组织学生下社区见习,参观和收集与社区整体健康状况相关的资料,老师根据各小组的选题,征询社区卫生服务站老师的意见,初步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课题。最后指导老师根据课题的名称、任务、目标等提出指导性要求。 3.研究实施。(1)确定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目标。在社区见习和理论授课的基础上,结合老师提出的社区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方向,小组成员带着问题,利用网络、图书馆、社区老师咨询、社区人群走访等各种资源获取所需要信息,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最终选出一个题目作为自己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目标。(2)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在确定课题后,小组成员从针对课题立项申报到最后论文形成课题结题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分工,每个小组成员对自己负责的阶段任务进行具体的策划,当课题研究进行到哪个阶段,那么该阶段负责的学生就是主要召集人,小组其他成员就听从该召集人的安排,完成布置的任务,达到既分工又协作的目的,彼此相互支持和配合,完成研究。(3)成果交流形成论文。当课题研究进行到最后时,要求各小组在集中讨论、汇合充实的基础上,将研究成果制作成幻灯片进行交流汇报,再由指导老师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老师进行点评,然后,各小组再进行积极修改最后形成论文。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 自2006年我们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应用于培养护理学生的科研与论文的写作能力的教学中,共有数百名大三护理学生受益。几年来参与的学生共协助社区卫生服务完成了学校所在地区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情况、农村合作医疗就医状况、社区老年高血压认知误区的调查与干预、湖州地区更年期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等多项调查,完成调查问卷数千余份,形成调研报告十余篇,编写了社区多种常见病的家庭健康教育手册。在此基础上,同学们积累了资料和数据。许多同学完成了自己的论文选题,并在《解放军护理杂志》《护理研究》《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社区医学杂志》《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中外医疗》《全科护理》等省部级以上正规刊物上公开近百篇。 三、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总结 1.小组合作学习精神的内涵及意义。小组合作精神是一个集体团结的象征,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护理学科多元文化护理的发展,其交叉性和渗透性的特点日益突出,各种知识领域之间的界限也日益模糊,彼此交错、相融,一个人的专业知识面早已远远不能满足护理学科发展的需要,当临床抢救生命,当我们进行护理科研,许多尖端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小组团队的攻关。为此,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一份《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报告中指出,学会合作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因此,作为高校的护理教育工作者在对护理学生的培养中不但要求培养的个体具有渊博的医学知识、娴熟的护理技术、科研的创新意识和独立的工作能力,还要求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及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地融入社会和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 2.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护理研究的特征。小组目标一致,与知识、资源共享是小组团队合作进行护理研究的基本特征。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曾指出:如果说在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的工作,那么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信息化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小组团队研究的基本要件是团队目标与个人目标的一致性。实际运作中,小组目标是核心,不否定和抹杀个人目标。当个人目标最大限度地与小组团队目标同步时,必会推进小组团队研究的进程。这样的一致需要对共同目标的忠实和坚持。知识和资源共享是小组团队研究内部知识互相传递和积累的过程。通过一定的规则和激励措施达到知识和资源的共享,可以有效发挥团队成员个人的优势,达到团队内部的互助。在科学研究中护理一直是一个较弱的学科,为了实现护理学科科学研究的新突破,就必须发挥团队合作研究的优势,使团队智慧超过个人智慧的总和,实现“1+1 2”的目标。 3.小组合作学习在护本生进行护理研究中的优势。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treicher)证实,学生会吸收所读的10% ,所听的20%,所看的30%,看与听结合的50%,听与说结合的70%,说与做结合的90% ,教别人时的95%。那么在学习者之间建立指导互助的关系,让他们互相学习、传递经验时学习效果应该是最好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护理科研和论文写作的实践就是在团队成员之间建立了指导、互助的关系,让他们在进行课题研究过程中传递经验、相互交流、相互质问对答,在辩论中产生新的思维和见解。(1)团队内部共同分享了某些成员的新知识、新思想,节省成员独自学习的时间,避免走弯路。(2)有利于在课题研究成员中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团队中只要有一个成员努力,她的研究收获就会在团队中进行传播,给其他成员带来压力,进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克服懒惰的天性,加倍地努力学习。(3)每个人所学习获得的新知识在团队内的传播,有利于交换信息并进行深入讨论,对一些科研中遇到的难题能尽快解决,从而推进更深的研究,开阔更广的空间。 4.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影响。合作能力是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与周围环境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本领,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合作能力是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临床医学和护理学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现代医学和护理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医护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医院科室之间、医生护士之间、护士和患者之间的交往与合作也将变得更加重要。因此,许多用人单位在对护生的素质进行考察时对其合作精神也十分关注。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进行护理科研实践的锻炼,既培养了小组学生彼此相互宽容和谦让的意识又达到了知识资源共享的目的,在完成小组的课题和论文的合作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科研论文范文:石油科研单位员工管理论文 1幸福感研究综述 1.1主观幸福感 对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解释有不同的理论模型,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人格理论、比较理论、目标理论等。 1.1.1人格理论 人格理论认为不同的人格类型决定了个体对幸福的不同感受,人格特质决定了一个人基准的幸福感水平,人们可以通过自我修炼或者改变环境来改善自己的幸福感,让自己的心态更健康,但却很难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幸福感基准水平,人格的高度稳定性也决定了个体主观幸福感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1.1.2比较理论认为幸福来自比较 比较理论强调的是,横向的比较具有稳定性,即,部分人总是习惯于同比自己强的人比较,从而造成幸福感比较低;而另一部分人则相反。纵向的比较具有易逝性,人体有一种机能能够调适当前生活中好的或是坏的事件的影响,使幸福感又逐步回复到原来的水平上。 1.1.3目标理论 目标理论认为当人们有明确目标并且通过努力实现该目标时会感到幸福,这种感受是稳定而长久的。有两个因素在目标实现中对幸福感产生重要影响:一是,目标要与个人内心的价值观一致,外在的目标,如名誉、地位等的实现不一定带来幸福感稳定的提升;二是,实现目标的信心比目标实现更重要。 1.2心理幸福感 同主观幸福感不同,心理幸福感认为幸福是客观的;是不以自己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我完善、自我实现和自我成就;是自我潜能的完美实现。关于心理幸福感研究影响较广的理论有Ryff的六因素模型、Waterman的人格显现理论,以及Ryan和Deci的自我决定理论等。 1.2.1六因素模型 一是,自我接受,是指对自己的悦纳,不仅能够接受自己的优点,也能接纳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不仅能够积极面对未来,也能够接纳自己的过去。自我接受是个体获得幸福感的基础,也是积极心理机能的重要体现;二是,个人成长,是指个体能够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不满足于安逸的环境,积极面对挑战,实现自己的不断成长和进步;三是,生活目标,是指个体了解自己需要,能够制定清晰的目标,并在不断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实现生命的意义;四是,积极人际关系,是指个体具有建立温暖、真诚人际关系的能力,能够理解、感受周围的人,建立深厚友谊,并获得积极人际关系带来的情感上和功能上的支持;五是,环境掌控,是指个体能够选择或改变周围的环境,使得这种环境能够与自己的价值观和特点相适应。不幸福的人总是被动适应环境,而幸福的人能够通过协调、平衡、选择来让环境适应自己,并能够充分利用环境中的机会实现自我发展;六是,独立自主,是指个体能够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不受环境和习俗的影响。一般具有独立自主特质的人具有很强的内控能力,不会放任自己被环境或自身不良习惯所改变。 1.2.2人格显现理论 人格显现理论认为当人们全身心投入到与自己深层次价值最匹配的活动中时,会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感受到非同寻常的活力和适合感,个人的真实状态得以展现。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能够感受到强烈的幸福感。 1.2.3自我决定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个人内在需求的满足是获得幸福感的基础,其中有3种需求是获得幸福感所必需的,即,能力需求、关系需求和自主需求。是个体获得健康的心理状态的基础。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在心理体验的层次上是有差异的,主观幸福感强调人的一般主观感受,而且带有很大程度的先天性,这样的理论虽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但未免过于消极。而心理幸福感探究的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心理体验,并非所有人都能获得心理幸福感所描述的那种心理感受,但是,这种理论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更深刻地揭示了人类情感世界的复杂性。 2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最早提出“知识型员工”概念的学者是美国人彼得•德鲁克,其定义为“能够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目前,人们把具有较高个人素质,拥有较高的学历和某些专业特长,掌握相当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员工均称为知识型员工。与其他非知识型员工相比,知识型员工在职业诉求、心理特质、价值观及工作方式等方面有许多特殊性。 2.1具有较强的自我实现愿望 知识型员工相比普通技能操作员工具有较高的需求层次,往往更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因此,知识型员工不会满足于一般事务性工作,渴望从事更具挑战性、更有创造性的工作,希望充分发挥个人才智,实现自我价值。 2.2高度重视精神激励和成就激励 精神激励和成就激励等精神层面的激励对知识型员工而言是强烈且持久的,对他们最好的激励往往是工作中取得的成就。由于知识型员工高度重视自我价值实现,因此,他们非常在意组织、社会及他人的评价,对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有强烈的渴望。 2.3具有较高的创造性和自主性 知识型员工所从事的工作一般属于创造性、创新性劳动,需要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头脑进行创造性思维,这是一个高度自主性的过程。因此,知识型员工更喜欢宽松、自由的工作环境,更强调工作中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引导。 2.4工作过程难以监控且成果难于衡量 由于知识型员工的创造性劳动过程不会局限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因此,很难监控,工作成果也往往是某种思想、管理创新、创意或是技术发明,不能简单地用数量计算,很难采用一般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进行衡量。由于以上特点,人们普遍认为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除了必要的物质奖励、职位晋升等外激励手段,更重要的是员工的内在激励,如,成就激励、能力激励、荣誉激励等。因此,这些特征与心理幸福感所关注的内容是高度契合的。由于知识型员工具有更高层次的精神活动,拥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更符合心理幸福感所描述的个体特征,因此,从心理幸福感角度考察为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提供了基础。 3面临的挑战 石油科研单位知识型员工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在我国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石油科研单位普遍建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以激励约束机制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也吸引了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但是,受管理体制和思维惯性的限制,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也未能针对知识型员工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激励。 3.1传统的制度体制尚存,职业通道狭窄 当前石油科研单位仍然保留了传统的行政级别体系,“官本位”思想仍然较重,走上行政领导岗位仍然是员工职业发展的主要途径,针对技术人员的岗位职等体系普遍缺乏,发展通道受限。 3.2激励手段单一,激励资源受限 以项目产值为核心的业绩考核方式,导致员工普遍关注短期经济利益,习惯于以产值衡量工作价值,不利于引导员工关注工作本身的乐趣。与此同时,作为国有企业,其薪酬总额又常常受上级主管部门严格限制,员工收入增幅与其工作量增幅并不能完全匹配,收入差距无法拉开,薪酬分配的激励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被削弱。 3.3偏重外在激励,忽视内在激励 职位、薪酬方面的外在激励机制较为健全,但是,能力激励、成就激励、自主性激励等内在激励机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制度化、体系化。 4管理启示及建议 石油科研单位知识型员工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员工幸福感关注不够的问题,提升员工幸福感的过程也是对员工进行有效激励的过程。 4.1尝试引入为能力付薪的机制 个人成长和能力提升是心理幸福感的重要基础。基于能力的薪酬体系,是指企业根据员工所具备的能力或是任职资格来确定其基本的薪酬水平,对人不对事。在这种薪酬体系下,员工不必一味追求职位等级的升迁,也不必按照某种严格的绩效标准去“为绩效奋斗”,他们能更积极地参与学习,并努力取得技能水平的提高(或相应的认证),这种“为自我能力的提升而工作”的激励便成为一种令人愉快的动力。理论上有助于学习型组织的构建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培养。由于能力高不一定业绩高,因此,能力薪酬体系有效实施需要具备很多条件,它体现了企业的一种人才理念和导向,具有一定合理性。而且薪酬的多大比例由能力决定不是固定的,需要不同企业根据情况灵活选择。 4.2营造公平的良性竞争环境 清晰的目标是提升知识型员工幸福感的条件,而且这种目标是通过个人努力可实现的。这就要设计适合知识型员工发展的岗位职等体系,建立一种公正公开、竞争择优的岗位动态运行机制,为研究性人才立足科研岗位提供足够的空间,在薪酬、福利、工作职权等方面体现研究型人才的价值。 4.3引导员工发掘工作本身的乐趣 投入到与自己深层次价值相匹配的活动中是获得心理幸福感的重要途径。除了常规性的工作,企业应该有目的地提供一些创新性的、有挑战型的研究项目,提供必要的经费、时间、组织等资源支持,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鼓励钻研、乐于挑战、充分发挥个人自主性的工作氛围,引导员工从工作本身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而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物质报酬。这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员工幸福感实现的心理需要。 4.4适度个性化 自主性是心理幸福感的重要特征。国有企业普遍存在一种集体主义文化,喜欢懂纪律、守规矩的员工,对个性普遍较为压抑,石油科研单位也不例外。这种企业文化与知识型员工追求自我的特征是相悖的,也压抑了员工自主性的发挥。要改变这种现状,一是,为员工个性化的工作选择提供平台。可以通过建立企业内部招聘机制,为员工岗位交流提供畅通的渠道和制度保障,既可以丰富员工的知识结构和职业经历,也可以满足员工个性化工作需要;二是,为员工个性化能力提升提供资源。员工培训不应仅仅限于岗位培训,还应把员工综合素质培养作为目标,避免把知识型员工工具化,综合能力的提升是满足员工能力成长、提升心理幸福感的重要方式;三是,尝试建立个性化福利制度。目前石油科研单位在员工福利的支出上并不低,但效果却并不好,其主要原因是内容陈旧、单一,没有考虑知识型员工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可以借鉴“福利菜单”的模式,允许员工从企业所提供的一系列福利项目的“菜单”中自由选择其所需要的福利项目,既强化了员工的参与感,体现了个性化,增强了单位福利支出的边际效用,也能够使同样的投入给员工带来更多的幸福感。 5结语 总之,石油科研单位可以试着从更高的视角看待员工幸福感问题,把员工幸福感提升作为知识型员工激励的一个切入点,在为员工成长、发展创造更多条件的同时,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成长。 作者:范路炜 张梅香 纪芳 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规划总院 科研论文范文:学生科研素质有机化学实验论文 1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 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认识到大学实验与高中实验的不同,认识到进行主动学习对其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性,然后再根据学生自愿报名,将带教班级的学生分为两组,其中实验改革组按照以下方案进行,对照组按照普通教学法进行。 1.1课前预习与小组讨论: 布置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预习时以教材为主,以网络资料和图书馆课外书为补充。撰写实验预习报告,报告内容分实验原理、步骤、注意事项、问题、可改进操作,引导学生尤其注意实验注意事项和实验问题的收集。在课前两天,自由组合的几个小组一起进行探讨,尤其是实验注意事项、实验问题和可改进操作的讨论。对照组学生只需参考实验教材写出普通实验预习报告。 1.2课堂学生讲解和教师补充相结合,教师演示和学生体验相结合: 为了督促学生养成主动预习习惯,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每次课堂开始时叫1名学生上台讲解实验,讲解完后,先由学生自愿主动补充。然后再由教师补充讲解学生未讲到位的部分。同时教师进行关键操作的演示,可以叫学生上台配合体验实验操作过程。特别强调让学生提出对实验部分操作过程的改进,对可行的部分将允许学生按照新操作过程进行实验。对照组学生不需上台进行实验讲解。 1.3学生实验: 生按照讲解和演示的过程完成实验内容。对于部分小组提出设计的可行的部分操作的改进方案,鼓励引导学生按照新方案进行实验。如果实验课堂不能够满足新方案的要求,将给学生提供教师药物化学科研实验室和相应实验条件,在课后时间完成。对照组完全按照教材内容方案进行实验。第四,讨论总结分析、撰写实验报告和实验改进方案:实验完成后,在课堂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课后撰写实验报告,对于部分实验,鼓励引导学生提出并上交实验改进方案。在下次实验课堂前,教师将针对实验报告和实验改进方案进行评述。对照组学生只需递交普通实验报告,而实验组的实验报告形式和内容形式自由。上教学方法的实施,与未参与改革组相比,实验改革组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要好,学习积极性也要高,实验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明显要强,同时也让部分学生体验到了自行设计实验的成就感,激发了其对科研的兴趣爱好。 2以有机化学实验为起点培养本科生科研素质 从以上参与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学生中,组建本科学生课外科研兴趣小组,长期指导学生进行课外科研实验、资料查阅、实验设计、学生课题申请、论文撰写、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和考研辅导等一系列的提高学生科研素质为目的的活动。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在笔者所进行教改的2个实验班中,实验组有多达18名同学主动强烈要求进入教师的科研实验室参与课外科研活动。由于学生的课余科研活性以不影响学习为前提,因此笔者随后挑选了14名成绩中等及以上的同学,分成了2组,在一年二期的时候分别进入了两个不同实验室。与笔者以往通过其它途径所带的课外兴趣小组的学生相比,这些学生思想动机总体相对较端正,除了5个学生由于急功近利、功利思想较强等原因而中途流失外,其它学生一直踏踏实实,完成了多个环节的课外科研活性内容,坚持到大四完成毕业论文。在进入实验室初期,这些学生跟着老师或不同研究生学习一些最基本的实验技能,同时也参与研究生的文献检索、实验设计、汇报等工作。经过一个学期的锻炼后,尽管有专业知识的限制,但是由于学生的主动积极进取学习,大部分同学已经掌握了所在实验室的基本实验技能,熟悉了所在实验室专业中文期刊的检索,也初步懂得了简单实验的研究方案、技术路线的设计。经过一年的培养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设计并进行了独立的科研实验。在二年二期的时候,利用前期实验结果,指导学生撰写并积极申报省、校级大学生创新科技计划项目。课题完成时指导学生撰写科研学术论文,利用取得的科研成果指导学生参与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等竞赛。以上完成的学生科研课题同时可以作为学生的本科毕业论文。由于科研课题在大三基本完成,因此,在大四时学生可以全身心的投入考研或者其它与就业相关的个性化活动中。通过三年多的课外科研活动及组队参与挑战杯作品竞赛,学生的潜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不仅培养增强了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动手操作和论文撰写等方面的科研能力,也锻炼提高了学生的自制力、毅力、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整体综合素质较高。例如,首先组队的两组学生中先后申请并完成了三项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项目(2010R413019,2011R413025,12R413020)和多项校学生科研项目;同时也发表了学生第一作者的论文或会议论文3篇;其中一组学生的作品获得了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由于毕业论文是几年积累的结晶,这些学生的本科毕业论文整体水平较高,避免了目前普遍存在的本科毕业论文来自于教师科研成果的“拿来主义”。其次由于小团队有自己的目标和信念,大部分同学都能够至始至终坚持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充电,其中有3个同学从大学一年二期到三年二期暑假,每个寒暑假都能留在实验室做实验,每个寒暑假只休息两周时间。再次,在所带教的学生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总体不是特别好,只有一人次拿过一等奖学金,但由于综合素质强,在研究生考试中脱颖而出,有5人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其中有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各一名(整个学院当年考取985学校研究生仅仅3名)。 3小结 与重点院校相比,由于一般院校药学本科学生总体科研素质相比较弱,如何个性化的提高一般院校药学本科生的科研素质是非常重要的课题。笔者通过小范围的以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为基础/起点培养一般院校药学本科学生的科研素质的探索,能够充分发掘出具有科研潜质的学生,并激发出了学生在科研方面的潜能,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能够为一般院校药学本科生进行科研“早教”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吴建章 单位: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 科研论文范文:构建科研先行者幼儿教师论文 一、自愿者:科研先行者的构建 1.自愿申报。 科研先行者的组织者,或者是幼儿园领导立足教师现有经验水平、实践困惑等话题向全体教师中发出倡议,使幼儿教师明确“科研先行者”等基本概念,了解科研先行者主要是以10人小组组建成研究团队,采用专家教师主持,自愿者共同参与课题组的形式开展实践研究的组织,从而打动教师参与教科研的内心渴求,争取教师自觉自愿申报,参与科研先行者的申报中来。 2.命题考核。 命题考核自然是科研先行者招募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了。采用开放式的命题考核方式:通过申报者交流观点,让教师在交流中吸收同伴观点增进自身经验积累,考核者通过倾听了解教师风格、个性差异、教育理念、技能水平等。因此,科研先行者的招募中设置的命题,应该是一个体现教科研智慧的内容,命题能不能引发不同教育经验教师的共鸣,能不能促进教师从浅到深、剥茧抽丝、体现出探究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命题的选择可以从教师日常工作入手,选取常态工作话题,如,5分钟讲述教师对一位儿童的观察与思考等。考评组对教师表达的评价,可以借助评价表,对教师表现出来的群体水平和个别化状态给予及时的回应、指导和梳理,从中选择符合科研先行者条件的幼儿教师。 3.张榜公示。 这一环节意味着科研先行者的一种荣誉,形成幼儿教师的成就体验与责任感。当然,这也意味着科研先行者形成了物化的组织形态,幼儿教师的教科研工作即将从单打独斗进入到团队协作中,由自愿者组建的教育教科研团队即将形成。科研先行者,一群有着共同目标和需求的自愿者教师,共同发挥着教育能力,为研究幼儿联起手来,朝着自己的研究方向与梦想协同努力。 二、主题:科研先行者的定位 主题指的是科研先行者的活动内容。确定了科研先行者的活动内容,也就确定了科研先行者会将自愿者带向何方,也就明确了科研先行者的活动价值,即确定了科研先行者的定位。科研先行者的每一位自愿者兼有教师和学习者的双重身份,追求教与学的联手合作,在学习团队中教师之间相互合作,能够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并且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这就是自愿者参加科研先行者的定位。科研先行者的主题确定,需要侧重于教育科研的方法,偏重于活动过程,而不是单纯让自愿者知道“这是什么”。因此,自科研先行者组建起,主题均依托省立项的规划课题设定,科研先行者以省规划课题《基于社会性发展的幼儿区域活动学习行为管理》为主题设计的活动内容:科研先行者的参与者主要由两类人组成,一类是自愿者———幼儿教师,还有一位是特邀专家———即省规划课题的主持人。两类人在科研先行者中处于平等地位,在研究中均处于主体的地位。科研先行者以课题研究内容规划自愿者教与学的系列实践活动,以课题运作的方式开展入班观察和交流等活动,作为科研先行者的活动方式。因此,活动内容即为科研先行者中自愿者的学习内容,也是课题负责人需要完成的课题研究内容。从中可以看出科研先行者的主题具有真实性、过程性与操作性。 三、研讨:科研先行者的实践 研讨,是科研先行者的实践形式。从经验型的生动讲述到提炼概括型的重点描述、从书面的知识生搬硬套到能联系具体情景的思维转化、从思考现象的困惑到各类关系的思考,科研先行者在研讨实践中不断提升,逐渐在头脑中建立教育科研的默会性知识和教学智慧。科研先行者的研讨,具体可以分为读书活动、观察分析、实战演练、案例点评等方式。限于篇幅,接下来以“读书活动”为例,对“研讨”作一介绍。读书活动是科研先行者研讨方式中最为基础的一种,也是幼儿园常用的研训形式,然而,要使读书活动真正成为科研先行者研讨方式,还需要在过程中加以优化。读书活动一般可以分为精读专著、交流读书心得、提出问题、形成读书报告等过程。这一过程分三个阶段:活动前、活动中及活动后: 1.活动前。 科研先行者的每一位教师通读专著,同时精读其中的1-2章内容。通读时,需要做好读书笔记,并针对精读部分提出1-2个问题;精读时需要准备好交流内容,并对其他教师可能提出的问题困惑作解答准备。 2.活动中。 首先,由主持人介绍研讨活动的规则。其次,科研先行者分A、B两组,每组8人;再将每组按2人一小组,分4个小组,坐成圆形或者方形。从第一章精读开始,A组第1小组一位老师介绍读书心得,B组第1小组两位老师依次提出问题,由A组第1小组另一位老师解答……依次类推,逐一研讨第2-4章。最后由主持人小结。A组两位老师一人(A1-1)介绍,一人(A1-2)解答,具体分工由两位老师协商;B组两位老师(B1-1,B1-2)须各自提出1—2个问题。这种AB式读书活动的研讨流程具有逻辑性和规则性,B组教师在倾听A组老师介绍之后,可以提出自己在通读这些章节时的困惑与问题,A组教师负责回答与解疑,其他教师在倾听过程中可以自愿表达。这样循环反复,人人参与提问与回答、导读与倾听。活动前教师个人通读活动中的读书笔记体现了“看、写、做”的要素,可以称为理解的前奏,活动中AB式读书活动体现了“看、听、说”的要素,可以称为思维的合奏。对于幼儿教师而言,读书需要趣味性。科研先行者的读书活动研讨,传递给教师的不是命令式的沉重阅读,而是多种方法、有针对性的思考大餐,教师在倾听中或者在互动中及时积累阅读经验,在对问题的及时反思中及时优化教师的思考方式。 3.活动后。 读书活动研讨之后,科研先行者需要形成读书报告。读书报告是幼儿教师实现思考全过程的关键环节,一般为幼儿园研训活动主办方所忽视。幼儿教师大多是经验型的,积累了丰富的教案案例和生动的事例描述,立足观察之后的教育故事讲述对老师来说是像吃饭一样稀松平常的事情。同理,读书活动研讨的“活动前”与“活动后”两个环节的内容对于科研先行者的幼儿教师来说没有难度,而形成读书报告却成了幼儿教师的难点。因此,读书活动研讨的主持人一般邀请幼儿教育专家担任,活动中,通过专家对教师经验的解读,使大多数教师在倾听与质疑中提高从实践到理论的分析能力。科研先行者的研讨活动,引导教师学会思考各种教育现象与过程,思考其因果的、领域的、年龄段的各种关系,并运用幼儿发展阶段、幼儿年龄特征等专业名词和理论依据来表达自己对理论与幼儿表现等因果关系的解读,使知识转化成为思维,从而促进幼儿教师的研究能力。 四、持续:科研先行者的支持 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曾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就的。因而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科研先行者作为一种教育科研的研训形式,如果没有活动的持续,也逃不出落下一个“效果不明显”的结局,为幼儿教师所摒弃。科研先行者要成为幼儿教师教育科研的一种习惯,持续是根本所在,而要持续,需要依托规定的时间、明确的内容和固定的召集人。 1.规定的时间。 科研先行者每一次活动均为事先规定,一般来说每月两次活动,时间为每月双周的周一,入班观察研讨以上午9点至下午2点的时间段开展活动,研讨活动的时间规定为中午12:30至下午2点。规定的时间,表明幼儿对科研先行者活动的支持,开学前可以将科研先行者的时间计划入全园的行事历中去,以确保科研先行者的活动时间。有了时间,科研先行者才得以持续。 2.明确的内容。 时间,确保了科研先行者这一活动形式的持续,明确的内容可以使自愿者持续参与科研先行者的每一次活动。科研先行者的活动内容对每一位自愿者明确,以做到人人有目标,人人有推进反思的计划、实践和评估在内的反馈循环,由此促使自愿者持续参加活动。 3.固定的召集人。 科研先行者作为一种教师团队,尽管可以邀请幼儿教育专家担任主持人,然而,召集人作为幼儿教育专家与自愿者的桥梁,自然显得非常关键。召集人以班级一线教师且具有科研经历者为宜。涉及管理的行政人员因为事务忙碌容易缺席,也会因为没有班级工作支持而影响个人在团队中的发展进程,所以并不适宜担任召集人。自愿者与幼儿教育专家经常是处于思考的两极,此时,召集人的能效发挥异常重要。可以起到既肯定教师现有水平对教科研发展的作用,又协助幼儿教育专家及时了解教师经验、适时调整培训策略,使科研先行者活动达到最大效能。当然,召集人还需要负责前期沟通与后期材料的收集,安排自愿者的签到、会议记录等,做好小组的事务性工作。除了以上三个因素之外,活动的氛围、空间和资源乃至幼儿园领导的支持,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科研先行者的活动持续。 作者:马春艳 金卫国 单位:杭州市大关苑实验幼儿园 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科研论文范文:高校科技统计科研管理论文 一、科技统计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科技统计是科研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保证。 科技统计需要涉及的部门广泛,统计内容繁多,数据变化快,如科技人员情况、科技项目、学术论文、专利著作、成果获奖等所有的数据都是逐年变化的。一个学校的科研工作量也主要是在这里,根据学校往年的工作安排,大都把科技统计放在年终,但是如果把统计工作全部集中到年终进行,是很难完成这项任务的,这样不但会造成工作量加大,而且往往会因为量太大,统计人员太少而导致统计数据不准确,不完整。要想提高统计工作的质量,确保统计数据准确性,就需要做好规范科学的科研管理,这更需要平时做好各项数据的准备工作,做到每个月都统计,以不断的积累数据。总之,要将科技统计工作融入日常的科研管理工作当中,各项统计指标分散到平时的科研项目、成果的管理工作当中去,充分实现统计与管理完美结合,这样不但能提高统计工作的速度,也能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科学化、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科研管理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离不开科技统计工作。 2.科技统计是评价、考核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 评价、考核是科技主管部门对科技工作者的科研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评定,寻找差距的重要手段。在高校里,经常碰到如何正确合理评价不同科技人员的工作成绩问题,如对领导人员的评价、管理人员的评价、研究人员的评价、辅助人员的评价,后勤人员的评价等等,这都需要逐步建立相应的评价方法和标准,才能更好的为科研工作人员谋福利,让他们的辛勤的工作能得以体现。以前在科研管理当中,根本拿不出反映科研工作情况的统计数据,资料。尤其是在平时的汇报,年终的总结大会上,评价科研工作时,往往也是形容词很多,数据用词很少;概念性的话很多,实实在在的分析问题少;有的只讲几个例子,忽略了全面的情况。这其中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都有待商榷。因此,在科技管理中建立和健全统计工作,建立评价考核科技工作成绩的统计指标是十分必要的。这对于总结工作表扬先进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和科研单位积极性,提高科研工作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科技统计是对科研管理检查监督的重要手段. 在科研管理中,科技统计起着很重要的检查监督作用。科技工作需要及时的汇总大量的数据和资料,而且需要对这些数据和资料进行及时的统计和分析,这就需要科技统计来发挥它的作用了。这主要是因为,科技的统计活动贯穿了整个科研活动的全过程,它对所有科研的管理工作都了如指掌,有关领导和管理部门可以及时准确的对这些数据和资料进行的监督和检查,可以看出科研计划的执行情况及其它各类问题,能及时的提出问题,做出正确的决策,指导并改进工作,让学校的科研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所以说,科技统计是对科研管理检查监督的重要手段。 二、科技统计能更好的服务高校科研管理的看法及建议 科技统计目前来说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尤其是在高校不太注重统计工作,统计工作本身的滞后性,没有稳定的统计队伍等情况下,要想适应科技统计的国际化、科学化、规范化,我从统计工作中提出几点自己的建议。 1.加强宣传科技统计的重要性,增强意识。 目前不管在高校还是社会上,所有人对于统计的思想观念还是停留在以前那种静止、封闭的行政性管理模式的想法上,尤其是领导层,对于统计工作的放任,导致很多科技管理人员也大都在敷衍,完成任务是他们的第一要务,也不管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这就需要加强宣传对科技统计的重要性,加强领导层的对科技统计的了解和学习,突出科研工作开放的行业性管理特点,系统地掌握科研全过程的信息。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来满足掌握科研信息的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确保做好科技统计工作。要加强科技统计人员的法制观念。认真学习各项统计法规,视科技统计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保证科技统计工作的严肃性,真实性,准确性。加强科技统计人员的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工作时要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和客观公正的办事作风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 2.提高科技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稳定的人才队伍. 科技统计工作需要大量复杂繁多的数据支持,并且要有长期的数据积累和跟踪的过程,这就需要有一只稳定的科研统计人才队伍,能使科研工作很好的顺利进行。长期以来,由于对科技统计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科技工作人员频繁的更换,新接手的工作人员又要从新做起,由于不熟悉统计工作特点和内容,不仅造成自身正常工作无法进行,还影响上报数据的不够准确,不能及时完成工作任务。科技统计工作不仅需要精于统计工作,还需要熟悉科技活动的特点、规律,这是要靠长期的积累和学习才能体现的。因此,要建立一只稳定的科研统计人才队伍,对其进行定期的培训与教育,才是保证科研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 3.完善档案管理,是做好科技统计的前提和基础. 科技统计档案管理是科技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统计部门服务于社会和指导经济发展、监督经济运行的依据和宝库。长期以来,由于对科技统计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科技统计管理人员变动比较频繁,再加上档案管理本身也存在许多问题,使得档案管理一直是科技统计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统计工作一直以来都是一门复杂的学科,他需要大量的数据信息,要保存好这些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真实性,能够随时为科技统计服务,这就需要在统计工作的同时,还要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让其相互服务。为此,建议在机构设置科技统计档案管理岗位,制定科技统计档案管理办法,责成专人负责日常科技统计档案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对现有科技统计档案资料实行归口管理、集中保管、统筹编研与开发利用。上级主管部门和科技统计执法部门要加大监督力度,在检查当前科技统计工作的同时,应同时检查科技统计档案的管理工作。与此同时还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保密法,加强科技统计保密工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科技统计工作对对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科技统计能够很好的体现高校的整体科技实力,体现科技人员的自豪感,凝聚科研人员的聚合力。在高校进行制定科技工作的计划中,有利于把握全省的科技动态,其它高校的科技信息和力量,为高校提高科技竞争力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有利于促进高校的科研事业上升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于江平 单位:中国计量学院 科研论文范文:新时期高校科研管理论文 一、新时期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自身定位不明晰 新时期高校的一线科研管理工作人员通常承担着课题申报的通知及材料整理上报、科研活动组织、科研工作量计算等基本工作,此外还要承担学院的其他日常任务,工作量较大,工作内容琐碎,付出较多但往往很难得到相应的认可和肯定,缺乏工作成就感,对自身的工作定位产生困惑。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分析,当人们在自我成就感难以得到满足时,内在的工作驱动力不足以驱使外部的工作效能,必然对现有工作产生职业倦怠,这是限制科研管理人员提升服务水平的重要原因。 (二)专业知识缺乏 二级学院的科研管理人员的学历、专业各有不同,大多数人所学的专业与本学院各专业无关,很多人从事该工作之后,也没有精力了解本院系申报的科研课题主要涉及哪些专业知识、专业术语,以至于在收集整理材料时,很容易发现科研教师在申报与专业内容相关的材料中出现纰漏。因此,加强科研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的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也由于学校缺少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指导,导致他们在科研管理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参差不齐。科研管理人员服务的对象是各学科领域的学历层次高、知识范围广的教师、研究员,如果其缺乏相关学科专业背景知识,对教师的研究领域、研究水平及最新研究进展缺乏了解,就很难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做好服务工作。 (三)缺少与专业教师的沟通 大部分二级学院中的科研管理人员和专业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通常只是在课题申报的信息和收集整理材料时与专业教师有接触,也由于自身水平的限制,很多科研管理人员难以将课题申报的注意点一一耐心与教师讲解,忽视对科研项目申报过程控制与监督,以及申报结果的反馈与跟踪。结果造成课题申报不能及时开展,项目不能及时结题等类似问题。 二、提高科研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科学自我定位,提高服务质量 科研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自己担任的是辅助、协调者的角色,因此,做好组织协调与沟通能力是科研管理人员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要做到:一要加强与领导的沟通,切实领悟任务意图,合理制定工作任务;二要加强与教师的联系沟通,良好的沟通可以增进相互理解,促进工作任务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技能 科研管理人员需从专业化角度提升自己在“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两方面的技能。一方面科研管理人员要在工作中不断加强巩固和积累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及时掌握和补充新的内容,了解和掌握科研人员当前的工作状况,这有利于与教师更深入地交流,积累办事经验,对一些常见问题做出正确处理。另一方面,科研管理人员要熟练业务技能,确保科研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例如要准确理解科研管理的有关政策,熟练掌握项目的申报要求、考核标准、结题鉴定、成果推广等流程;熟练查阅项目成果;熟练统计科研工作量。 (三)加强重视,积极指导 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和交流,促进主管部门和二级学院科研管理人员的互动,从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建立激励机制,在人事变动、物质奖励等方面褒奖工作认真负责、有想法、有创新的科研管理人员,树立典型,激发其工作热情;新时期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整理出台详细的工作指导手册,详述学校的各类科研申报项目的各个环节,帮助科研管理人员熟悉业务;校级科研管理的官方微博或者是开发科研管理软件,将科研项目的申报信息共享给全校教师,既可以减轻二级学院工作人员的压力,也能以官方的角色澄清一些容易产生歧义的问题。 (四)科学实施,积极构建科研数据库 为了提高二级学院科研管理质量,科研管理人员可以尝试建立科研数据库,包括教师资料、项目申报、成果评选、专利申请、著作出版等信息,数据库的建立有以下好处:一是有助于科研管理人员甚至是全院教师了解学院科研总体情况,二是有利于学院加强对科研情况的有效管理及科研活动的全程跟踪,三是帮助新教师更详细地了解项目申报的手续和规则,有利于提高项目申报的命中率,四是日常的数据积累有利于减轻统计年终绩效考核的工作量。 三、总结 总之,新时期高校科研实力的不断提升,科研管理工作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项复杂和系统的工作,科研管理工作要在学校层面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健全工作人员的培训体系、完善奖惩举措,鼓励创新,加快信息化建设,为高校科研工作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吴燕 单位: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科研论文范文: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管理论文 一、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一)科研人员的管理问题 科研人员是科学研究的执行者和生命源,科研人员的能力、素质与意识决定着学校科学研究的数量与质量。新建本科院校中,一部分科研人员认为科研是一项耗时费力的工作,没有实际利益,功利化现象严重;一部分科研人员缺乏科研方法,没有系统的科研理论,找不到自身的科研方向;一部分科研人员缺乏一定的合作意识,单干蛮干现象严重,相互之间看作是竞争关系。针对这些问题,校方应该加强对科研人员的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为科研人员搭建更多的展现科研能力的平台;同时加强对科研人员进行研究方向和科研方法的指导,激发其进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参与到科学研究中。只有建立实力强劲的科研团队,凝聚科研人员的主干力量,才能提高本校的科研水平。 (二)科研成果的管理问题 办学层次的提高能够吸纳更多的高级人才,能够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能够争取到更多的科研项目,从而提高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成果产量。科研成果的准确统计及有效管理有助于掌握学校的科研发展现状,有助于制定学校合理的长远发展规划,有助于为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提供科学依据。目前,许多新建本科院校对科研成果管理的重要性还没有引起足够认识;没有制定科研成果的管理制度;信息化管理欠缺,不能全面有效地对科研成果进行鉴定,对一些专利及知识产权没有相应制度进行保护;在科研成果的转化方面,对一些科研成果的申报要求不明确,奖励力度不够,对科研成果的数量及质量没有进行科学统计与分析。 (三)科研管理人员的意识问题 科研管理人员是科研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科研人员与科研机构、上级管理单位及企业的协调者,其管理意识与能力直接影响着科研活动的成效。办学层次的提高对科研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服务意识提出更高要求。但是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重,在管理工作中缺乏一定的大局意识、创新意识、协调意识及信息意识,在工作中缺少科学、有效、灵活的管理方法,对于学院的科学研究发展没有长远规划,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更远的眼光去谋划发展,不能创造性地开展活动,缺乏协调科研管理部门与科研人员等各种关系,不能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了解与传达各方面信息与动态。 (四)科研经费的管理问题 科研经费的有效管理是学校科学研究的有力保障。办学层次的提升意味着科研经费投入及争取到的科研项目经费数额的不断增加。新建本科院校由于缺少科研经费管理经验,因此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大多数没有设立专门的科研经费管理部门;没有健全科学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体系;财务部门不能科学编制科研预算,经常出现小支出大预算或科研经费明显不足的现象;科研人员、科研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经费到账及开销信息不通畅;科研经费拨款性质不明确;科研人员用于科学研究过程中的费用使用情况及经费报销项目缺乏一定的监督;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经费购买的实验资产缺乏后期有效管理,不能做到可持续利用,不能实现资源共享,造成大量设备闲置浪费。 二、科学发展观对解决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管理问题的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具有一致性,因此科学发展观是解决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管理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它不仅为新建本科院校解决科研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提供了系统的科学理论指向,而且对推动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不断改革与创新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实际意义。 (一)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解决科研管理问题的基本要求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各个层面都是靠发展来巩固和推进的。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管理问题也是在学校的不断发展、职能的不断转变中产生的。因此,只有坚持科学研究的不断提高与发展,才能提高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才能培养出更加出色的人才,才能提高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为地方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动力与保障。解决新建本科院校科学研究的管理问题不仅仅是发展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发展的问题。首先,要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科研人员需要教学与科研两手都要抓,科研管理部门需要重视学科建设、科研队伍建设、研究机构建设及地方服务工作等,科研项目需要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并举、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举。其次,要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科研人员要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科研管理部门要协调好科研人员之间、不同院系之间、科研人员与科研管理部门之间、科研管理部门与校内外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为开展科研活动营造和谐、合作环境,推动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工作不断向前发展。最后,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科研管理人员要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协调意识、管理意识及学习意识,制定符合学校发展的科学研究长远规划,做好研究机构的建立及研究人员的引进及培养,加强科研道德建设、培育科学精神,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评价激励机制,保障学校科研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坚持以科研人员为本是解决科研管理问题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新建本科院校的科学研究而言,坚持以科研人员为本是解决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管理问题的根本,科研人员素质的高低、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着高校是否能够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坚持科研人员为本就是要把科研人员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就是要促进科研人员的全面发展,尊重科研人员的基本权利与创造精神,就是要想科研人员之所想,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为科研人员服好务。科研管理部门要创新管理理念及机制,不断激发、调动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要努力营造公平、公正、团结、协作、和谐宽容的科研环境,要与科研人员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协调机制,为他们排忧解难,尤其要在研究团队建设、研究方向、项目申报与合作、成果推介与转化等方面给予帮助与指导,为高校科研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培育良好的环境。可以说,科研管理问题其实就是人的问题,解决科研管理问题也是人的问题,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必须要坚持以科研人员为本,努力解决好广大科研人员最关心的问题。 (三)坚持统筹兼顾是解决当前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管理问题的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解决高校科研管理问题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科研管理人员要切实掌握和运用这一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高校科学研究中的各种关系,统筹好科研人员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统筹好科研人员研究方向与高校长远发展及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统筹好科研管理部门与学院各基层研究机构组织、团队的关系,统筹好科研人员与学校、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统筹好科研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统筹好科研成果与成果转化之间的关系,统筹好科研经费的支出。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做好桥梁和纽带,努力形成全体科研人员及部门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因此,统筹兼顾是解决当前高校科研管理问题的根本方法。 三、总结 总之,在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管理问题严重制约学校健康、有序发展的情况下,必须要落实和践行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解决科研管理问题的正确指导思想。坚持学院、部门、科研人员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统筹兼顾,实现科学化人员管理、科学化制度管理、科学化资源管理、科学化成果管理,积极推进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的机制改革与创新,不断提高科技与管理创新能力,增强科研意识,努力创建察科研人员之情、解科研人员之忧的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发展新局面。 作者:张永利 宋爽 单位: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科研论文范文:高校科研项目信息化管理论文 1高校科研项目电子化管理意义及现状 科研项目的电子化管理意义巨大。首先,在近年的科研项目申报当中,各级各类政府部门组织的纵向科研项目,相继使用了科研项目申报系统,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所使用的ISIS系统在不断改进后已经具备了相当齐全的管理功能,申报结构模式仍延用传统的模式:政府—申报单位—二级管理部门—申报人。但是传统申报程序繁琐,工作量巨大,浪费大量纸张,属于机械性的申报,没有任何技术要求,信息传递具有滞后性。而在电子化申报背景下,所有的参与申报的人员均要学习新的技术操作方法,从政府到申报人每个人的平均工作量大大减少,同时加强了各级单位之间的互动,也使得项目申报公开透明,信息传递更加快捷、方便,科研项目的申报实现了自动化、标准化,使得整个申报科学高效、规范有序。除了项目的申报、立项、结题以外,在整个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在电子化与信息化的大前提下,也实现了系统科学高效,原本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资源进行的工作,现在一个部门仅仅一到两个掌握信息管理技术与科技管理方法的工作人员即可实现,同时大量的数据管理难免会出现错误,电子化管理与单纯的人工管理相比,容错率更高。 在另一个层面上,电子化管理可以更方便管理者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数据统计与分析是对科研项目管理的过程以及结果的思考,也是对电子化管理水平的检验,可以指导我们分析前一阶段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探索新的电子化管理模式,在电子信息化的基础上,数据统计也由繁琐变的简单易行,由以往集中在年底的大量工作,变成了平时的一点一滴的录入,每次的科研项目申报,又或立项结题都被信息化,这也要求我们在使用电子化平台时应当具备一定的管理思想。同时,由于数据的特殊性,很多大量的、随机的、模糊的、有噪音的数据中隐藏着许多人们不知道又潜在的信息,而这些,我们通过人工统计是无法获得的。借用电子化系统可以将人工智能与管理者相互结合进行更加科学的统计学分析,得出项目管理中的差异性,得出历年来的数据,建立数据模型,指导我们进行改进,开展新的工作,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推进电子化管理工作。 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的各领域均出现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各高校在充分考察的基础上,一般通过吸收与引进方式相互结合,发展适合本校管理的电子平台。其中,已有大量学者对政务电子化的模式与价值做了分析。各级各类政府立项管理部门在制定电子化模式之前,通过收集各个高校,各直属单位的信息资料,进行加工整合,已经建立符合条件的成熟系统,并且,很多情况下为了提高电子信息化水平还进行了二次开发。然而,目前的项目电子化管理仍存在诸如管理者水平有限,电子化平台建设速度较慢以及管理模式守旧等问题。因此,加快推进科研项目电子化管理显得更加重要。 2如何加快推进高校科研项目电子化管理 电子信息化已经开始逐步普及到全国各大企业,政府事业单位以及各大高校。在高校中利用信息化进行科研项目管理,除了要求普及电子信息化以外,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抓手,提高科管人员,科研工作者对其认识水平,加快加强电子化的推进。 2.1提高高校科研项目管理者以及项目负责人的水平 在高校中,管理队伍作为学校管理决策的制定者,执行者与服务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显然,现在的项目管理工作者是对整个管理提出框架性的思路与要求,而由系统或计算机执行操作,因此,管理者仍然起导向性作用,高校的管理者较传统相比,除了要了解科研项目以外,还要学量的信息化知识,目前的科研项目电子化管理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自动化,其中必然需要各级管理者的参与,甚至包括项目负责人的参与。在这之中,对管理者进行培训,提高管理者的水平显得至关重要,高校以及研究所往往举办各种科研专业相关培训,却很少对科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应培养管理人员“终身学习”的理念。在有些情况下,项目负责人由于本身年纪,传统印象等因素的影响,对新的管理体制完全没有相应的概念,这需要对科管人员其进行集中培训,经过这样的过程后,可以大幅度提高直接或间接参与整个科研项目人员的素质水平,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2.2加快电子化平台建设 如今,在校园网以及院内网站信息,指导校内教师申报项目已经在各大高校普及,几乎所有高校都有自己的门户网站,具备新闻,通知公告,提供下载链接,实现资源共享等功能。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可以对原有管理流程和组织机构进行再设计,充分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实现工作方式的并行化、动态化、集成化。除此之外,也可以将学校的管理平台与各级各类政府平台相互挂钩,借助优势平台来弥补自身平台的弱势,达到提高电子化平台水准的目的。在此基础上,通过平台指导老师学习如何科学地申报科研项目,何时按期进行结题,什么时间进行中期检查,让每个人通过平台对信息有所把握,项目负责人成为自己的管理者。除了网站、电子系统等传统平台以外,微博、微信、高关注度的信息软件已经被各级政府、大型企业所采纳,因此电子化平台的种类多种多样,通过完善高校的平台建设,让教师与科研人员快速准确的获得信息至关重要。 2.3制作标准化的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 目前多数高校多沿用校—院(系、所)纵向管理模式,科研活动多以学科专业为单位开展。其中,各个单位之间信息交叉与合作较少,电子化数据的录入以及新事物的学习可能都需要一段时间。这就需要高校的管理者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与要求,加强科研规划,强化责任意识,监督管理机制解决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使得管理标准化。管理内容包括项目申报计划、人员管理、财务管理、中期检查、项目结题等。在高校中,从科技管理部门开始,一级管理者应当从宏观管理上指导项目申报立项,利用电子化管理信息,提供资料,组织项目工作,同时做好与上级政府部门的衔接以及过程管理工作,再往下到各个单位的二级管理者应当能够准确把握信息,指导单位的老师以及科研工作者使用电子化平台,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直到项目的实际负责人能够无差别的在电子化大背景下顺利实施科研项目。 3结语 高校科研项目电子化管理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科技管理相结合的产物,随着科技发展,这种结合将会更加紧密。因此,对于高校的科研项目管理来说,应当在把握趋势的同时,加强科研管理人员水平,提高信息化平台建设,标准化管理模式,在加快推进电子信息化的同时,做好宏观统筹分析工作,这样,科研项目的管理才可以做到简约而不简单,更好的为教师以及科技工作者提供服务。 作者:李童斐 李潇 单位:湖北医药学院科技处 湖北医药学院研究生工作处 科研论文范文:我国高校科研管理论文 1高校科研组织形式僵化 当前的高校科研组织主要是以学院为基础,甚至是以学系为基础,在学院内部组建科研团队,展开科研活动。在学校层面灵活地组织不同学院的学科力量进行跨学科研究,以及整合学校与外部社会合作开展科学研究方面,还缺乏融洽的合作渠道和便利的机制平台。这样的机制使高校科研活动更多局限于狭隘的某一学科领域,不利于不同学科的融合交叉,必然降低创新的水平。因为当今学科创新与科研创新更多发生在不同学科的融合部,发生在不同学科视野与方法交汇碰撞的过程中。其次,这种僵化的组织形式往往使高校科研更多关注学科内部,而缺乏对学科社会应用价值的关照,从而使学科发展丧失了来自下游应用领域的创新促动与资源反哺。而当今知识生产模式和学科发展的趋势早已经是基础、发展与应用的上下游连贯和相互影响下的螺旋发展。在应用领域中创新学科知识已经成为新时期学科创新的重要途径。高校科研组织僵化的体制性障碍在于学科资源固化的院系管理模式。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龙头,院系是学科建设任务的承担者,而院系基本都是以学科为基础划分的。学校的人事、经费、研究生、场地、福利等各种资源和相应评价都与学科相对应,并进而固化到院系当中。这种资源固化的结构使得学科边界不断得以强化,跨学科研究所依托的各种资源难以得到应有的协调,从而使跨学科研究难以的得到应有的支持和落到实处。如何从人事、经费、研究生等方面进行改革,为跨学科、跨学院科研组织(诸如研究中心、研究所、研究院等)的建设创造良好机遇,是创新科研组织的重要条件。 2高校科研团队合作成效不高 高效科研团队是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团队。当代学科发展与科技发展趋势下,很多社会问题和技术问题的解决需要依赖科研团队的力量。高校科研团队,是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内容,由为数不多的技能互补、愿意为共同的科研目的、科研目标和工作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科研人员组成的群体。高校科研团队的高度凝聚力形成有赖于多方面因素。首先,成员相互依赖程度高,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或者组织目标凌驾于个人目标之上;其次,科研团队的结构应是扁平式的,具有扁平的组织关系和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再次,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与知识转移很重要,它们极大地影响着团队协作气氛和创新思想的产生,从而成为影响知识创新和团队绩效的主要因素。我国当前能够进行大规模、高深度科学研究的科研团队建构非常薄弱。大部分高校绝大部分的科研活动都是分散的、个体的,实质性团队合作少,团队成员的知识共享缺乏广度和深度,思想碰撞和知识创新力度不够,团队科研实力得不到整合。依托科研项目形成的科研团队往往不具备扁平的人际结构,存在明显的权威,知识共享与交流不足,各自为战情况突出,从而使科研项目的结项成果带有明显的拼凑性,而非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和与预设目标指向性的项目成果。这种所谓的科研团队顶多是现代工业生产线上的分工劳动,而不是在人员的知识与视野互动共享基础上的有益于创新成果产生的高度凝聚和富有活力的团队活动。从制度看,分配机制和评价制度是主要原因。它们造成了科研团队内部在资源与经费分配方面的矛盾,涉及团队核心人员的排序、科研成果署名的排序、项目具体的分工和项目经费的分配等,这些又与团队成员的晋级、职称评定等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成果评价往往只认可第一人,而其他实质性参与者的劳动难以得到认可。从团队组织文化看,官本位文化影响到学术权力的平等发挥。往往具有行政头衔者居于团队的领导者地位,且以行政化风格推动团队的运行。从而使科研团队结构显失扁平特征,科研活动方向与路径的话语权、相关资源分配权等高度集中,难以形成宽松自由、相互信任、紧密合作的人际关系氛围,不利于团队成员间的沟通与协作以及知识分享、知识转移等内在动力的形成,不利于创新性学术研究氛围的形成。 3科研评价机制不健全 科研评价会影响到科研项目、科研基地等的立项审批、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审、教师绩效工资,还影响到学术风气与学术氛围等等。健全的科研评价机制有利于调动科研工作者积极性,催生创新性的科研成果,减少无谓的低水平重复科研和资源浪费。当前我国高校的科研评价机制仍不健全:重数量轻质量,重学术轻应用。最为突出表现如有学者指出的科研GDP思维,即“数量取胜的生存逻辑”、过度量化管理问题。高校为了追求科研竞争力的提升,主要着眼于各种项目、经费、论文等数量的提升。科研工作方面,从教师个人年终总结,到部门和单位的年终总结,无不是各种数据的堆积,似乎数据是表明成绩的唯一指针。另外,科研评价高度重视论文、著作等发表成果及其获奖,而忽视对成果应用效果的评价。也就是当前大学科研评价主要是学术价值与创新价值引导,而缺少应用价值评价。存在突出的重基础、轻应用,重学术、轻转化的倾向,忽视地方和基层的技术问题,特别是区域中小企业的技术需求。过于强调数据,导致SCI论文唯数量论、唯影响因子论、论文虚假合著、虚假横向经费等问题,直至催生浮躁的学术氛围这一学术创新的灾难性环境。而学术创新往往需要甘坐冷板凳,容不得半点虚假。重学术轻应用,导致高校科研视野狭隘,脱离当今学科发展与科学创新融和不同学科、贯通知识生产与应用不同环节的主流趋势。无论是强调数据还是忽视应用,都导致难以形成高质量的、真正具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这种学术评价机制引导下的高校科研活动,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作用甚微,在创新学术知识方面贡献不大,在解决社会存在的突出问题方面功能不强。高校科研评价重数量、轻应用的机制特征有多方面的原因。重数量的科研评价思维或称管理模式正如有学者提到的“军令状”式科研管理一样,受到简单化管理思想的影响。就是把泰勒源自工业生产的科学管理理念简单地移植到科研管理中,忽视了学科发展与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忽视了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科研管理的特殊性。轻应用的评价机制源自传统封闭的科研活动及其管理模式。尽管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学研结合的不断加强,我国高校一些学科在与企业、与市场结合方面做出了努力,也产生了一批成功的跨界科研合作典范,但总体而言,我国高校科学研究整体开放性不足,科研管理的视野也比较狭窄,更多局限于对各类纵向项目的管理,横向项目比例很小。这种只盯着国家纵向科研项目,而不善于为高校与企业、与其他科研机构等开展合作研究、以及为不同高校之间开展合作研究寻求机遇、搭建平台的科研管理视野与模式,必然导致科研评价的单一标准,即只关注学术创新而忽视应用开发价值。也因为在理念上,科研管理尚未真正树立符合模式Ⅱ知识生产时代要求的科研发展理念,对有关科研发展的规律的认识还局限于学科内部分化以及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而非学科知识的生产与应用这一上下游链条之间的互动,从而使其科研评价标准未充分关注到科学研究在应用领域的价值。 4科研管理行政化强学术性弱 当前在我国高校科研管理中,学术性弱行政化强,对学术生产的管理采取了行政手段与行政化思维。在高校科研管理体制、科研组织方式、科研成果评价与激励、以及科研文化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行政化影响。例如,在学校的科研项目评审中,评审主体中行政领导占有很高比例,专任教授比例不高;评审结果也往往是各级行政领导获得立项的机会更大,一线教师获准立项机会少。成果评审、科研基地评审亦如此,为了成功立项往往只能由位高权重的行政领导牵头。而行政领导并不必然是学术带头人。在各种科研项目、成果、基地、计划等评审中,行政化色彩强烈不仅导致学术性弱,还导致普遍的偏离学术道德。对于很多评委来说,为自己的关系人、为本部门、所在学校多投票,而非以项目等的重要研究价值、学术创新性、团队实力、已有研究基础为依据,几乎成为一个普遍接受的规则。在学术评价中已经形成了以行政领导为主体的“学术利益圈”,这些“学术利益圈”助长了学术不端,加剧了学术腐败。学术评审的严肃性消失殆尽,一些评审活动往往沦为瓜分项目的过程。科研管理学术性弱行政化强是我国管理体制与内部治理结构缺陷的必然表现。在资源高度集中并以行政性配置为主导渠道的管理体制背景下,高校科研管理也难以充分尊重分散的学术权力,而只是遵循行政化思路来组织科研活动。更多强调行政管理的效率原则而非遵循科研学术的创新规律,而效率与创新并非线性相关甚至常常相互冲突。科研管理学术性弱行政化强还与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中的学术权力式微密切相关。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中,行政权力排挤和压制学术权力的情形非常严重,学术活动领域民主管理程度也极低。要么是学术带头人直接作为学科带头人,甚至就是院系行政领导,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集于一身,学术权力往往被行政权力与行政利益所遮蔽;要么是一般学者的学术权力得不到重视,个别学术权威占有话语霸权。 5科研管理战略性严重缺乏 我国高校科研管理严重缺乏战略性。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竞争的日趋激烈、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压力,高校科研对于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日益重要。高校科研管理战略性的必要性在于:科研发展的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开放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科研活动的开放性从未有今天这样的高度,高校与企业、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从未有今天这样紧密;高校科研的国际竞争与交流合作也日趋加强,高校科研组织方式、方向选题、方法、评价等日益受到国际范围因素的影响;科研活动的影响因素日益复杂,涉及国家科技发展政策、企业与社会的科研服务要求、学科不断分化融合的趋势等。高校科研管理的任务在于,要准确地掌握学校的优势学科领域及其科研方向、科研团队、科研领军人物,及时把握国家科研发展重大需求,准确把握学科与科研发展趋势,立足当下,放眼未来,为学校科研发展制定明确的长远目标和近期规划,使学校的学科资源发挥最大的创新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当前我国高校科研管理普遍缺乏战略性。缺乏科研战略管理意识的表现就是不善于进行环境扫描,不善于把握国家发展战略调整、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产业结构升级、技术更新换代等带来的科研发展良机;局限于精细化甚至经验性管理,缺乏开放性理念与长远性目标,忽略大视野和创新性管理;缺乏自觉有效的组织改造与团队建设努力,对于一些重大课题更缺乏必要的组织,不能有效凝聚学校相关学科资源展开跨学科综合性研究。高校科研管理的规范化亦不足。高校的项目管理往往缺乏全程的精细化管理制度,对项目的管理仅限于立项、结项以及项目经费的数据管理,对于项目的进展情况、项目成果的影响力等缺乏应有的深度把握,对于项目研究成果的推广与应用也缺乏系统的支持,从而难以对高校科研的实力做出准确的评价,更不用说对高校科研发展制定科学的发展目标了。科研管理战略性不强的结果就是学校科研工作在理念上视野封闭,在行动上循规蹈矩,在成效上创新乏力,活力不足。我国高校科研管理战略性不强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集权性特征和学校长期缺乏办学自主权有密切关系。由于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和长期缺乏办学自主权,学校办学的各方面管理都存在严重的指令依赖特征。即使今天相关主管部门已经下放了一些权力,高校依然缺乏根据自身优势条件,及时科学地评估各种机遇,进行战略目标选择,寻求学校科研发展突破口的自觉意愿与胜任能力。 6结语 我国高校科研管理的突出问题主要是科研组织形式僵化、科研团队合作成效不高、科研评价机制不健全、科研管理行政化强学术性弱、科研管理战略性严重缺乏。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学科资源固化的院系管理模式、不合理的分配机制与评价机制、官本位文化、泰勒式简单管理思维、对模式Ⅱ知识生产时代的不适应、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与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不合理等。解决高校科研管理的突出问题,还必须进一步全面认识这些深层次原因,构建系统化的解决路径,从而切实提升我国高校科研管理绩效,促进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 作者:宋鸿雁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高教所 科研论文范文:新时期环境下民办高校科研管理论文 一、新时期环境下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1.缺乏对科研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由于种种因素,民办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仅仅是学校的一个行政机构,其仅仅是将科研管理作为学校的管理职能之一,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体制僵化严重,科研人员缺乏对其重要性的认识。部分民办高校还存在严重的“轻管理、重科研”的观念,并且从科研项目申报、组织实施以及成果鉴定等方面,科研管理仅仅发挥出形式上的作用,高校科研管理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这些都制约了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除此之外,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的问题。 2.高校科研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水平不高 由于科研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工作人员的管理经验需要长期的积累与实践,因此要全面建设科研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然而在当前科研管理工作中,由于科研管理人员薪资待遇较低以及流动性较大等问题,使得其与专业的科研人员素质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导致科研管理工作的连续性不强,影响民办高校科研事业的发展。除此之外,部分民办高校在科研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国缺乏有效的考核与激励机制,从而造成管理队伍建设层次不齐、工作人员积极性交叉。一些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者多数都是在职教师兼职,由于他们还要承担日常繁重的的教学任务,一旦有机会进入生活待遇好、工作环境好的单位,就会脱离科研管理部门,这也影响到高校科研队伍建设的稳定性。 3.高校科研成果考核模式僵化 当前高校制定的科研评价机制几乎都是针对工作人员的考核评价制定的,并不是针对科研活动而开展评价。因此,对于科研质量与成果的处理上没有形成一套完善而有效的方法,每个高校都有不同的规定与制定。此外,对于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人员来说,与其工资挂钩的显著标志就是职称,所以就导致很多教师为了评职称而写论文、,而忽视了论文的质量与产生的学术价值。这也就是部分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的功利主义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考核机制存在弊端。 二、新时期环境下提升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质量的对策分析 1.科研人员应当意识到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民办高校强化对科研管理工作的支持力度,不仅可以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的建设,还能够进一步提高人才的质量。民办高等院校可以将自身具备的科研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以市场发展作为向导,主动开展技术支持与科研咨询等服务,推动地方经济的大力发展,从而为地方及区域经济建设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所以必须提高对科研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充分改变传统的科研管理,树立科研带动教学、科研促进管理的全理念,同时建立健全权责统一的科研管理体制与部门管理体制,实现机构健全、责任明确、管理集中的科研模式。 2.强化培训力度,提升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 民办高校各级领导应当在开展科研工作的同时,建设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依据相关保准进行优秀科研人才的选拔与管理,并使其尽量维持在一个稳定水平。依据业务学习与政治理论的学习,努力提升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与政治素质水平,从而打造出一支业务过硬、品德高尚的科研管理团队。此外,科研管理人员之间还应当重视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提升管理的效益与服务的质量。 3.建立健全奖惩机制与考核机制 高校应当依据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加强科研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奖惩机制与考核机制。高校科研部门应当依据基础研究、科技产业化以及应用研究等不同类型的科技活动制定出不同的评价标准与内容,同时确立与评价工作相关的职责。不能以数量作为职称评价标准,而是要看科研项目在国家的影响力等。此外,还要尽量使奖惩机制与考核机制的实行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对政府组织的坚定进行逐步弱化,从而提升鉴定工作的可信度。 三、结语 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对学校发展、人才培养以及社会需求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而民办高等院校必须认识到其开展的重要性,同时要努力提升科研队伍的素质水平,完善奖惩机制与考核机制,从而提升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作者:吴丽萍 单位:泉州理工职业学院 科研论文范文:信息环境下高校科研管理论文 1高校科研管理现状分析 1.1高校科研管理队伍良莠不齐 科研管理工作量庞大,设计的科研项目也是包罗万象,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科研管理工作的时候,要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人才管理队伍。然而,在科研管理的实际过程中,部分高校的人才流动性很大,频发更换管理人员,甚至让专业讲师或者教辅人员兼任科研管理工作,加之,部分高校“轻培养,重使用”,另外,一些高校的的科研管理人员不重视自己的工作,认为自己只是办事员,受益的是科研人员,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科研管理机构沦为“传话筒”的境地,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高校科研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严重制约着高校的科研管理水平。 1.2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方法落后 高校的科研管理往往跟着科研项目流程走,缺乏对科研工作的整体规划布局,加之,部分高等院校重视教学,使得科研管理工作与专业教学以及行政管理等交杂在一起,导致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缺乏自主性以及服务性。例如,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科研成果仅仅是成果,是档案,由于科研管理工作缺乏服务性,使得科研成果不能很好的与市场需求建立联系,进行成果转化,严重制约了科研创新。另外,有些院校缺乏相应激励机制或者激励程度较浅,绩效考核与监督机制跟不上时代,导致科研管理工作者工作懈怠,团队不稳定。 2信息环境下对高校科研管理进行工作的创新思考 2.1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者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 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信息环境下,高校科研工作者必须转变自己的工作观念,树立服务意识。科研管理工作者的服务意识主要体现在科研成果转化以及服务科研人员两个方面。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一方面,科研管理工作人员必须与时俱进,紧跟社会的发展,将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掌握的大量科研成果,与社会需求相联系,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者必须认真了解以及解读国家的科研政策,在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过程中对科研成果进行必要的保护。在科研成果的转化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例如,高校在建立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的时候,设置科研成果与市场衔接的中间通道,在网络上但不公布科研项目成果,标明科研成果的应用方面,使得市场能够与科研成果进行沟通;或者科研管理工作人员走出办公室,进入社会市场,积极主动地进行科研成果的应用推广。在服务科研人员方面,科研管理工作者应该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便捷性以及信息的全面性和开放性,积极进行科研信息的收集,了解各学科的最新研究进程,给自己进行正确的定位,把自己摆在服务位置,向科研人员提供信息帮助。另外,在制定规章管理制度的时候,多进行换位思考,对科研人员的难处进行体谅,对科研人员的疑问要虚怀若谷,“以人为本”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 2.2高校科研管理人才专业化,实现管理信息化 科研管理工作技术性强,要提高科研管理工作的质量以及效率,就必须拥有一支专业化人才队伍以及引进现代化、信息化的科研管理技术。在科研管理人才这方面,一要,重视科研管理人员的网络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要强化管理人员的网络技术教育,培养他们处理解决网络故障的能力;二要,在引人才方面要主要人才的综合性以及复合性,加强网络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引进。这样才能建立一支获取以及处理信息能力强而服务意识又高的高素质管理队伍。人才是实现科研管理工作信息化、高效化的基础,信息化的管理技术是其实现途径。在引进信息化的科研管理技术方面,必须在科研管理工作机制以及方法方面进行改革创新,通过引进相关的信息化设备,积极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日常管理工作的处理。例如,建立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科研管理系统,利用该系统进行学校学报的建设以及日常管理工作,在汇总以及对比分析学报中的科研成果时候,积极应用信息技术,使得科研成果报告变得多元化、非线性。另外,利用开放的科研管理系统能够对科研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出各行各业的前沿技术,做出数据统计。 2.3高校科研管理体系与评价体系的建立健全,提高管理能力 高校科研管理体系与评价体系的建立健全是科研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在管理体系方面,建立科学、高校、开放的管理体系的时候,一方面要要注意整合行政与专家两个方面管理,形成科研管理体系的优势和特色;另一方面要加强合作交流,与国内外的高校科研管理机构进行合作,建立起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对科研成果进行转化,对科研成果转发方式进行创新改造,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在管理评价体系方面,一方面要从物质层面进行激励,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激励体系,打破平均主义,将奖罚与工作绩效进行联合,拉开收入差距,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要从精神层面进行激励,对他们的发展机会以及工作环境进行改善,安排他们适应的工作强度。另外,科研人员是高校科研管理体系中的一员,制定管理体系与评价激励体系的时候也要将科研人员的科研难度纳入考虑之中,科研工作不是短期能够产出成果和收益的,甚至有以失败告终的科研项目,因此,制定评价激励体系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要将长期和短期的影响结合起来,将个人与科研项目结合起来。 3结语 高校科研是国家科技研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的信息化建设进程中,高校科研管理需要主动进行科研管理工作以及管理方法的创新。引进信息化人才,实现管理的信息化,树立服务意识,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与激励体系都是科研管理工作的创新点。 作者:齐荣坤 单位: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科研论文范文:高校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制度论文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来源渠道庞杂,门类繁多,难以具体逐一严格管理。 科研经费来源的特点是多层面、多范畴、多渠道。有来自国家各部委的,比如:教育部、科技部、农业部、卫生部等;有来自社会团体或基金会的,比如:社科联、教育基金、青少年发展、公益事业发展、绿化、环保协会等;也有来自众多的企业赞助、委托、合作、风险投资等;同时还具有多种多样的项目类别,比如:优秀人才支持、发展问题研究、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基金等。多层面、多部门、多领域门类繁多的科研经费,给高校财务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项目开展周期长,跨度大,有的3~5年,还有的甚至长达10年以上。 一些科研项目往往存在着长期挂账的问题“,结题不结算”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进一步开展深入的研究,同时也是想向有关部门或协作单位再申请一笔新的资金。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往往给财务管理部门带来了很大的问题,漏洞太多。有的甚至出现了当时具体负责管理的财务人员都已经退休或者是调离,科研人员也更换了几拨,对财务管理年度结算管理制度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3.政出多门,各类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众多,难以统一管理。 有的项目管理部门允许开支人员费用,有的不允许;有的只允许给项目开发过程中对没有工资性收入的人员发放劳务费,有的也可以给具有工资性收入的人员发放劳务费;有的对预算要求必须细化,有的却只要求不超支即可。凡此种种,导致财务管理部门与财会人员很难对每一项日常支出一一进行有效的监管。如何才能保证科研经费开支“保质保量”、“合理合法”,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成为只能靠科研人员和具体执行者自觉自律的事情。 4.经费预算执行与批复预算偏差比较大,计划与财务脱节。 科研经费涉及部门很多,互相之间信息不通,没有共享信息的平台。管项目、管钱、管物、管预算、管审计、管决算的各部门、各岗位之间很少有沟通、协调与配合,有的甚至相互制约,自然就造成了科研经费管理与使用上的混乱。有的项目严重超出预算,有的项目超出范围,还有的协作单位超预算抑或是合同范围列支经费。一些科研项目负责人认为项目预算是有弹性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估计和变更,没有认识到预算本身应具有的严肃性。预算频繁变更,导致预算执行力度不够,影响了预算约束力和有效性。 5.没有充分发挥计划、审计、财务等部门的作用,难以具体落实监管措施。 一些高校“贪大求洋”,项目越多越好。只重视拿回来项目,找回来钱,重立项,轻管理,只要找回来项目,就意味着找回来了钱。至于如何花这一笔钱,能否让钱落到实处,是否能真正完成科研项目,都是无足轻重的。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审计、财务、计划、管理部门都是在被动地开展工作,没有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极易造成挤占、挪用科研经费,甚至发生腐败、贪污行为。比如,报销中使用虚假的发票、清单、凭证,与实际经济业务不相符;在科研经费中列支不符合规定的劳务性费用,编制、虚构名单,虚报或冒领科研劳务费、学生助研津贴、专家咨询费等;甚至还有个人家庭消费的支出,包括在商场、购物中心、超市购买的个人消费的支出,在科研经费中报销的现象;还有的存在伪造虚假合同,套取科研经费的问题。 6.使用科研经费使用不规范、不合理。 许多高校都存在着使用科研经费不规范、不合理的现象。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将以学校为项目主体申请到的科研经费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应该通过政府有关部门统一采购的设备、耗材、图书等,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形成了“遇到红灯绕着走,没有灯光摸着走”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并给腐败的发生提供了机会。 二、分析科研经费管理发生问题的原因 1.缺乏严格、规范、统一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相关部门与学校领导缺乏足够的认识。 高校教职员工通过不同的渠道、不同的层面承担的科研项目和要来的科研费用到账后,学校相关部门一般而言只是对科研合同进行登记、扣除一定比例的管理费用,之后这笔费用就进入项目负责人的账户。至于费用的具体支出、支出的内容以及项目的结题等大都没有进一步的管理。 2.学校对教职员工所承担的科研项目没有严格的管理与评审机制。 由于职场竞争激烈,许多人为了晋升、出成果到处找科研项目,有的甚至承担了本来不是自己的专业抑或是难以胜任的课题,结果是力不从心,无法按时完成课题所规定的任务,因此出现了几年甚至十几年仍然未能结题的现象。还有的开题者都已调离甚至退休了,项目都没有做完。 3.没有统一的管理平台,信息享用不畅。 由于学校对科研项目没有一套详细的管理制度,无法有效地对各种支出进行准确的审核,只能是按照项目负责人的意见进行核实。科研项目负责人则总认为科研经费是自己要来的,用在哪方面是自己说了算,难以理解财务管理的严肃性。项目支出结构合理不合理,是自己说了算,即便是有挤占经费的问题,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因此,财务人员无法严格按财务标准进行报销。 4.财务、审计、科研、人事、纪委、监察、二级学院(部、系、所、中心、室)等部门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管理“拳头”,缺乏管理力度。 一是对纵向课题的外协单位的资质、能力、经济合理性、业务相关性等方面缺少相关信息,无法严格审核,因此各部门对项目的立项、开题与执行进度和执行情况难以进行监督和跟踪;二是相关项目负责人不向有关部门作详细的汇报,管理部门不了解项目的具体情况,因此难以严格审核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大变更事项;三是没有考核标准,无法对要结题的科研项目进行严格审核;四是尺度不一,对横向课题合同中约定的实施进度难以准确把握。 三、如何建立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精细化管理制度 笔者认为,凡是以本校的名义所取得的各类科研经费,不论资金来源渠道如何,不论是政府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经费,还是非政府计划科研经费,必须全部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专款专用,任何单位与个人都无权截留抑或是挪用。因此,应采取以下措施逐步推进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有效建立。 1.建立与完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管理体制 全面落实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要实行科研经费校长负责制,由分管科研、财务的校级领导具体负责科研经费的审批、管理和使用,落实财务、科研、审计、人事以及相关部门与项目负责人的权限和职责。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协同管理,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监督机制,确保学校科研经费“阳光管理,透明操作。” 2.明确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职责与经费内容、申报程序 将纵向、横向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逐一细化;做好、做实、做细科研经费报销的标准、审批权限、结余经费分配方法、奖励规定;明确科研经费必须按照上级批复的预算抑或是合同约定、经费管理办法的要求开支;明确教师、科研人员必须按照所进行的科研工作支出相关费用,必须以合法、真实的票据通过相关程序进行报销。要使科研、财务、审计、人事、二级学院等相关部门以及项目参与者都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照章办事,“不越雷池一步”。 3.提高科研管理、计划财务、审计、人事等部门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素养 从而能够有力地促进学校科研经费预算精细化管理迈向一个新的高度。要建立科研经费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加强高校的科研服务能力,以满足科研活动的需要;同时要加强每一个科研项目结题结账管理,不论是哪一个单位,抑或是哪一位领导担任主持人的课题,都要严格遵守科研合同,按时履约,按时结题,决不能人都早已调离岗位或者都已经退休了,科研项目还没有结题。没有特殊原因,一律不能“结题不结算”。 4.进一步协调计划财务、科研、审计、人事、二级学院等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 定期召开科研经费管理工作研讨会,将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开诚布公地坐下来认真研究,拿出具体的解决方案。针对一些项目总是超出预算的情况,要将这些项目的负责人召集在一起,明确告知超支部分不予报销。要立木为信,坚决杜绝此类屡禁不止的问题。 5.将制度创新作为核心任务,重点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 大胆改、自主改,把培育功能与政策创新结合起来,只要是对科研项目有益处的、能够“好钢用在刀刃上”的事情,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做。“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共同推动科技创新持续健康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每一点进步,每一个突破,都是在为科学发展做贡献,都是建立精细化管理制度的初衷所在。 四、当好科研创新的排头兵,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众所周知,我国是全世界科研的大国,位列第二,也是科研人员最多的国家之一,但是论文质量却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这充分说明,光有“数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质量”上加倍地努力,才能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014年5月,在视察上海时语重心长地指出:“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成为社会方式和生活方式进步的强大引领。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棋,谁就能占领先机。”高校肩负着我国科研创新的重任,科研经费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科研项目成果的水平高低。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与领会,让每一位科研项目的参与者、管理者都深深感到自己肩上的重任,使大家都能够感知它、领悟它,从而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多用时间静心读书、静心思考,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才能使自己永远保持才不枯、智不竭,为提高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作者:刘永 王迪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院务部财务军需处 科研论文范文:航天科研类班组管理论文 一、背景及问题 根据班组长访谈和对班组的问卷调查,发现五院科研类班组建设工作还“欠一些火候”,特别是管理效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针对科研类班组管理效能提升的问题,本文课题组查阅有关班组建设的理论书籍,借鉴其他央企的有效做法,多次实地调研基层班组建设情况,同事间头脑风暴法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和意见,其中的核心就是通过研究、探索科研类班组的内在规律,不断更新理念、提高认识,把班组建设工作真正作为打造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从源头抓起,调查科研类班组的建设现状,找准工作“短板”,科学地确立班组管理效能进一步提升的内容、方法和途径,推动班组建设工作创新奠定扎实基础。 二、经过及主要做法 为进一步提升五院科研类班组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采取“三步走”的方式。第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准确了解科研类班组管理现状五院共有1315个班组,其中科研类班组683个。为了解基层班组员工的工作状况,查找科研类班组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以便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提升科研班组的管理效能,根据相关理论,本文课题组开展了一次五院科研班组员工工作状况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工作目标和计划、工作效率和质量、学习和培训情况、压力和激励情况、班组长领导力等五个方面。问卷调查采取匿名制形式,由课题组直接把问卷发放到员工手中,员工独立完成之后密封上交课题组,全程没有班组管理人员干预。第二步:锚定短板,深入分析影响管理效能的因素通过问卷调查,结合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本文课题组深入调研并综合应用管理学中的“X理论”、“Y理论”、“Z理论”分析得出班组管理效能“短板”和需重点提升的要素项。通过对科研班组员工工作状况的问卷调查,以及对部分科研班组进行实地调研,发现五院的科研班组管理对于“Y理论”和“Z理论”的应用比较到位,人性化管理和企业文化都做得不错,对于“X理论”的应用比较欠缺,科学管理的建章立制还不够完善,执行力不强。第三步:提升五院科研类班组管理效能的对策研究根据科研班组管理效能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本文认为必须从计划管理、学习管理、激励管理、现场管理、班组长领导力五个方面入手,强化对“X理论”的应用,将国际理念与班组建设实践相结合,集成国际、国内班组管理的先进方法、工具和模板,归纳总结现有的班组管理经验和案例,为班组建设开辟道路,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具体方案如下: 1.班组计划管理提升 班组计划管理,就是围绕单位年度发展目标以及上级部门下达的工作任务制订具体实施计划,并进行阶段性总结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调整计划,以提高集体与个人的工作效能,确保各项工作围绕组织总体目标高效开展,最终顺利完成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指标。根据五院的科研任务特点,班组计划管理的思路是“制度统一化、模板差异化、实施信息化”,即在制度上统一要求制订周期性计划,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小结;在具体表格模板上采用适合各自工作特点的计划填报模板;在计划管理的实施上采用信息化支撑系统。通过优秀的计划管理,使班组计划既产生于工作目标又服务于工作目标,切切实实给班组以及个人的工作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确保实现企业总体发展目标。 2.质量管理提升 质量是航天的生命。科研班组最直接的工作产品就是一份份技术报告和技术成果,其质量高低,取决于是否有严格的要求、严肃的态度和严谨的作风。基层班组要通过练好内功,达到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来推动班组工作的深化改革,逐步建立起适应单位需要的科研管理新体系,达到资源配置优化、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服务要求和产出。班组质量管理适用于班组全体成员,班组长(或班组长指定的人员)应要求全体成员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按照班组质量管理的流程、制度执行,并对执行的情况进行打分,适当给予奖惩。质量管理必须形成一种“草根文化”,广泛依靠群众的力量,形成群众性的长期运动。 3.班组学习管理提升 班组学习管理,就是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班组内部学习,促进班组成员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提高班组学习力、创新力和凝聚力的过程和活动。通过班组学习,可以提升班组成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更好的为科研服务;可以让班组成员劳逸结合,减轻工作压力,体验到工作的乐趣;可以引入科学的工作方法和工具,提高服务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要想打造基层班组的学习能力,首先要改变班组成员的观念,倡导一种“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学习理念,并具体细化在四个方面:一是强调“终身学习”。班组的每一位成员要把学习当作是一种成长的状态,当作是一个需要毕生努力和坚持的方向,通过个人的持续学习来实现自我的完善和生命价值的完满。二是倡导“全员学习”。班组的业绩来自于全体班组成员的工作绩效,没有个体的努力则不可能换来班组集体的成功。因此,不管是班组长还是班组成员都要长期具备“学习”的状态。三是提倡“全过程学习”。班组要将“学习”贯穿于各项工作的计划、控制、执行、反馈等环节,使班组前进的每一步都打上学习的烙印。这就要求班组成员要做个学习的“有心人”,时时处处留心学习。四是注重“共同学习”。每个人要坚信集体的智慧高于个人的智慧,以“共同学习”的心态促进个人的成长,不断提升班组集体的学习能力,打造卓越班组。 4.班组激励管理提升 激励就是通过影响人们在追求某些既定目标时的愿意程度,增强或削弱其积极性,从而影响人们的实际行动。实施班组激励管理,旨在加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度,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舒缓员工的工作压力,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打造一支执行力高、战斗力强的团队。 5.班组长领导力提升 班组长领导力的提升是基层班组管理效能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德鲁克说:领导能力是把握组织的使命及动员人们围绕这个使命奋斗的一种能力。班组长是否具备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这五项修炼,能否创建学习型班组,是衡量班组长是否卓越的主要依据之一。针对调研中发现的科研班组长技术过硬、管理技能缺乏的问题,结合五项修炼的要求,可以从领导力的五个要素:领悟能力、执行能力、沟通能力、激励能力、凝聚能力着手,通过12项具体整改措施来提升班组长的领导力。 三、思考与启示 1.深入掌握科研班组管理现状是加强班组建设的前提。 加强科研班组建设要充分掌握这一群体的特点,了解其管理现状,进而有针对性地找出管理短板。 2.准确分析影响因素是加强班组建设的关键。 找准科研班组管理短板,班组建设出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只有准确地分析影响因素,科学地制定对策措施,才能真正促进班组建设,提升班组管理效能。 3.科学制定对策措施是加强班组建设的根本。 影响因素分析的准确性、对策措施的科学性、贯彻执行的及时性等是影响班组建设进一步加强的关键因素,只有围绕关键因素合理制定对策措施,重视前期的调研分析、统筹策划,准确分析影响因素、科学合理制定对策措施,才能切实增强班组的管理效能,促进班组建设实效。 作者:董嘉娜 李岩 单位:航天五院 科研论文范文:科研转制院所薪酬管理论文 1当前转制科研院所薪酬管理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1.1薪酬管理缺少激励机制 在各种科研转制院所的薪酬管理体系中,普遍存在工作中“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与干坏”一个样“、同工不同酬”等不平等现象,不考虑员工为企业作出的贡献,存在随意性较强和不公平的状态,对于员工起不到激励作用;岗位工作界定比较模糊,同一岗位没有层级之分,薪酬晋级空间小;缺乏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缺乏竞争和淘汰机制;激励手法单一,不注重员工的精神激励及自身发展。 1.2没有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 大部分转制科研院所的企业,其绩效考核仍然沿用原有的绩效考核,与企业发展的实际不相符,从而无法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其考核内容和方法都比较陈旧,绩效考核并未发挥出应有的功效,并未改善员工的绩效或者工作态度,加上考核工作中存在定位不准确、考核指标不合理及绩效考核人为操作性大等问题,无法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1.3政府过多干预 受工资总额的影响,各地的转制院所划归当地的国资委管理,有的地方国资委除了控制企业的工资总额,还直接干预企业内部工资比例等具体决策,从而导致企业薪酬管理无法落实自主权,影响到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步伐。 1.4薪酬缺乏外部竞争力和有失内部公平性 如果企业的薪酬管理不当,在外缺乏竞争力,那么员工会将本企业的薪酬水平与外面的同行业或者同地区的薪酬待遇比较,一旦薪酬水平比外部市场的薪酬水平低,那么员工就会滋生不满情绪,甚至出现转业和跳槽的现象,不利于企业的发展。而内部出现平均主义,导致部分核心技术人员或者关键岗位职员的薪酬与普通员工的薪酬差距不大,出现劳动力付出与收入严重不等的现象,必然会出现人才流失的现象。 2转制院所薪酬制度改革的有效途径 2.1建立动态化和人性化的薪酬管理机制 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科研转制院所想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需采取一定的激励策略,留住人才。因此,科研转制院所在设计员工福利制度的时候,要给予员工动态化和人性化的选择,实行“灵活性福利制度”,让员工依据自身需求,选择自身适合的福利项目,在给予员工自由选择时,体现出企业对员工的充分尊重,从而激发出员工的工作能量,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和利益,以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2.2健全和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转制院所需充分发挥出薪酬的激励作用,需依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及经营的环境,健全绩效考核制度,把员工自身的薪酬待遇与其为企业创造的利益和价值相匹配。同时绩效考核的时候,还需将员工的技术提升、贡献值、潜力空间等纳入考核范围,并将绩效考核与员工的职位晋升等挂钩,从而使员工能努力工作,提高工作业绩,进而激发出员工的创造力。 2.3降低政府干预的力度政府对转制院所的过多干预,不利于企业的薪酬管理工作的改革以及企业的发展,因此,需降低政府的干预强度,转变政府的职能,为企业提供较好的外部环境。企业的薪酬管理中出现的外部问题,企业自身是无法解决的,必需依靠国家政策,为企业提供较好的外部环境。国家需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上的支持,使其能真正走上自主经营、自负亏盈的道路,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因此,需给予科研院所在薪酬管理方面的自主权,让其根据目前市场的竞争状况、市场的薪酬水平以及自身的实际发展要求等,自主决定本企业的薪酬结构和薪酬水平,为科研院所的发展提供自由的环境。 2.4提供具有公平性和竞争力的薪酬 薪酬管理是现阶段激励员工最简单、最直接的福利政策,在薪酬激励中企业需显示出绝对的人才优势,从而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并要重点突出对企业人才的重视。在企业的内部,需保证薪酬的合理分配,并注重按劳分配与其他分配方式相结合的薪酬分配制度,还需做好企业内部岗位的评价及岗位酬劳的价值分析,从而实现薪酬对内公平和对外合理。而在对外薪酬管理比较方面,企业需为员工展示同行业同岗位薪酬的价位,并保持企业处于领先地位,以求在同行业的人才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从而吸引技术型人才来本企业发展。另外,企业还需为员工制定晋升程序和制度,以及个体培训计划,让员工个体具备事业小目标,团体具备大目标,从而增强企业员工的干劲,为员工提供更广阔深远的前程。 3总结 综上所述,由于科研转制院所属于科技研究所企业化改制后的特殊模式,其内部的薪酬可能还沿袭原来的管理方式,与其发展步伐不吻合,造成阻碍作用。因此,转制院所中出现的薪酬管理问题,如薪酬管理缺少激励机制、没有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政府过多干预、薪酬缺乏外部竞争力和有失内部公平性等进行分析,有利于寻求有效的完善措施将其解决,以增强企业的人才竞争力,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开展有效的薪酬管理工作,不但能完善劳动的用工管理,有利于在企业内部建立规范、统一的劳资关系,而且能为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作者:任柳杰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机械研究院 科研论文范文:科研院所薪酬管理论文 一、科研院所的薪酬管理现状 科研院所大多是国有事业单位,由于受计划经济惯势的影响,具有天生的制度缺陷,主要体现在:薪酬管理仍然保留着行政组织的模式,用人部门负责各自员工的考勤,人力资源部统一负责公司薪酬管理工作,拟订年度薪酬发放计划,审核员工考勤记录、工资奖金及加班费等薪酬的发放,及时编制报送工资报表,办理统筹及保险的核算、上报,财务部负责员工工资的审核、发放。工资水平与市场价位相脱离。各个岗位的工资没有反应本身的市场价值,大部分科研院所在工资水平方面存在“一高一低”的现象,即一般职位的员工工资收入水平高于劳动力市场价位,而重要岗位的员工工资水平却普遍低于劳动力市场价位。薪酬同部门绩效和岗位绩效没有挂钩,虽然同岗位对照但未全面衡量岗位的岗位职责、任职要求、劳动强度、工作环境、工作时间、管理幅度等因素。在薪酬总额构成中,真正能起激励作用的岗位工资和奖金部分比重偏低,而且奖金发放也是与岗位层级有关,与个人从事岗位的工作性质以及工作业绩关系不大,平均主义分配方式。薪酬分配制度流于形式,一方面,很多国企现有的薪酬结构考虑了级别、年功、职称、学历、绩效等多种因素,看似很科学,但是薪酬的分配主要是以行政级别为主的,基本工资、福利都跟级别挂钩,而绩效工资占薪酬的比例很低,员工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不仅无法体现不同人才的不同价值,而且造成分配上的大锅饭。 员工对薪酬认识模糊化,既不清楚决定自己工资与他人的差异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也不清楚自己怎样能够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增加薪酬收入,更看不到企业的薪酬系统鼓励什么,与企业的战略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二、科研院所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科研院所目前在薪酬管理方面的现状,已严重阻碍了科研院所的自身发展,对此,本文从以下方面对科研院所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缺乏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部分职能,受传统薪酬管理的影响 科研院所人力资源管理事务性工作占据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投入不足,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功能得不到发挥,不能为院所长期发展提供支持。 2.薪酬管理基础工作薄弱。 在许多科研院所,薪酬管理依靠经验管理,工作分析、岗位评价、绩效考核等人力资源基础工作薄弱,实施方法不科学。薪酬制度不健全,机制不完善,缺乏激励机制,使员工满意度较低,积极性不高。3.薪酬总额难以突破。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工资总额受到硬性条件的约束,难以突破。目前国有企业工作总额调控的主要方法依然是功效挂钩,没有系统考虑行业投入产出水平等综合因素,往往会造成国企年度工资总额的基数过低,无法实现与市场水平挂钩。 4.平均主义思想严重。 国有企业平均主义分配倾向是历史产物,对企业有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一般体力劳动者一视同仁搞平均主义的分配,没有体现奖勤罚懒,使优秀员工缺乏动力,后进员工缺乏压力。同时也会扼杀员工的创造力,对优秀员工的培养和保留是不利的,对组织的损害也是长久和深远的。 5.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反馈。 员工的薪酬考核只是一个单向过程。大多数科研院所员工完全是考核指标的被动接受者。公司无法让员工融入形成凝聚力。员工对薪酬管理制度缺少了解,一方面容易对制度产生抵触心理,另一方面员工不知道公司的考核政策、考核结果、自己在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如何改进。 6.缺乏有效的考核方式。 科研院所以开展科研创新创新活动为主,其员工大部分是科技人才,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称之为知识型员工。其除具有一般人力资源的特性外,又具有其特殊性,蕴含了丰富的人力资本,有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其劳动过程难以监控,劳动成果难以衡量。 三、科研院所薪酬改革的思路 鉴于当前科研院所薪酬管理的现状以及产生的原因,完善科研院所的薪酬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升薪酬管理理念,加强管理者在现代薪酬管理理论方面的学习,正确认识薪酬管理对企业管理的重要作用。 通常认为薪酬的作用往往是人才吸引、保留、激励以及开发,但是吸引、保留、激励以及开发人才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和长远规划。因此必须使管理者意识到薪酬管理要围绕企业战略以及远景目标进行,要根据企业的发展及市场的变化随时调整薪酬管理策略,不能简单的以成本的高低来判断薪酬制度、薪酬策略的优劣。 2.科学的进行岗位工作分析和测量,建立系统公正的薪酬考核体系。 通过工作分析可以判断该项工作对企业的价值或重要性,以及执行这些工作项目所需的资格条件作为核定薪酬的依据。做好工作分析,对每一职位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工作量、权力关系、考核要求进行清晰的描述。确保薪酬与业绩挂钩,将职工工资增长状况作为经营者业绩考核的基本内容,并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同时只有公平合理的差别才能使薪酬发挥其既鼓励先进又能被大部分人接受的作用,过大或过小都能引起员工不满。 3.加强薪酬调研分析,取得相关行业企业的上年度的薪资增长状况、不同薪酬结构的对比资料以及社会发展状况和劳动能力的分析。 合理控制薪酬差距。收人差距是影响企业稳定的重要方面。要在企业内部确定合适的收人差距比例,更好的维护企业整体稳定。 4.建立有效途径和渠道及时沟通薪酬,加强薪酬体系运行的监督。 优秀企业的实践表明:与没有员工参加的绩效付酬制度相比,让员工参与薪酬制度的设计与管理能令人满意且能长期有效。一方面如果与员工之间能建立合理充分的沟通渠道,则会使员工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企业出台的政策,而且万一出现问题,也可以较快的得到反馈并解决。另一方面工资分配应做到公开化、透明化,经营者收人考核办法应以适当的方式向职工公开,实现职工对经营者薪酬的监督,保障公正的薪酬制度得以公正的执行。 5.建立薪酬分配升降制度。 一个能够有效发挥效用的薪酬制度应该具有科学的工资标准,合理的工资结构,动态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同时它应该时刻处于动态运行当中,要由以前的基本处于静止状态转变为动态的及时调整。一方面要根据企业的不同时期的经营战略而调整,另一方面要考虑物价指数、市场劳动力资源供需的变化、企业盈利和薪酬支付能力的变化以及整体水平的变化。 作者:贺方方 单位:中航工业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科研论文范文:高校美术专业科研管理论文 一、国内美术院校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美术专业具有技能性较强的专业学科特点,强调日积月累的实践创作与艺术感悟,科研成果的形式大多是作品而非论文及著作,如绘画或雕塑作品参展获奖,企业形象设计或标志设计作品被采用等。各省市按照现行的科研管理条例对高校进行综合评价时,往往没有考虑到美术类学科的专业特性,经常以文章发表及专著的数量进行衡量,以至于在美术高校填写的上报表中,许多很重要的专业成果找不到相应的填写位置,因此很难获得更多的经费支持及成果奖励。更重要的是,由于各高校的日常科研管理条例及成果统计形式都是针对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制定的,因此,这些评价和激励机制不完善直接影响到了教师的职称评定及对优秀成果的奖励。 2.学科建设及管理模式的滞后性 目前,美术院校科研管理观念相对落后,管理模式僵化。美术院校传统的学科建设组织形式以设立二级学院及直属系为主体,按专业特点进行划分:造型学院、设计学院、媒体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国画系、史论系等。科学研究层级结构以校、院、系、研究所、教学研究室、课题研究组等形式进行设立,课题间及学科专业间的联系相对闭塞,缺乏长期有效的合作和沟通,阻碍了项目研究及学科专业的交叉与融合。近20年,国外新兴的视觉文化研究领域对以视觉为核心的各学科综合性研究非常重视,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相对而言,国内一些传统学科的组织形式制约了人才的流动,已经不能适应科学研究多样性与灵活性的需求,如何科学有效的利用软件和硬件的科研资源及人才队伍,是提高美术院校科研水平的重要环节。近些年,伴随高校绩效考核制度的深化及各校间科研成果的竞争,美术院校科研管理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许多美术院校普遍存在重艺术创作而轻学术研究,重设计实践而轻理论总结,重教学工作而轻专业研究的问题,这些现象不断地积增,违背了大学教育发展的规律,迫切需要建立切实有效的科研管理创新模式。 3.科研管理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 美术院校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良莠不齐,引进人员的教育背景几乎和岗位工作内容没有相关联系,其大部分管理人员的实践管理知识都是通过实际工作中的经验积累形成的,缺乏针对美术管理专业的系统培训。院校对管理人员经常重使用而轻培养,继续教育的环节薄弱,进一步造成非专业的管理人员与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之间的差距。同时,高校对科研工作的重视和支持,科研成果数量的激增,不断对科研管理者的工作提出更多的要求。成为一名优秀的美术科研管理工作者,不仅要具有高度的爱岗敬业精神和认真负责的服务态度,相应的科学管理知识储备,还需掌握全面的艺术专业知识,关注文化领域的最新学术动态,这样才能适应美术专业科研管理创新模式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 4.美术专业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低 美术专业科研成果的推广与转化工作一直是各大院校科研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美术院校师生创作的艺术成果丰硕,但成果转化与推广程度不容乐观,这一现象与美术院校科研管理体系建设的不足有密切的关系,现行的科研成果量化与奖励制度只重视项目数量,专利总数、、刊物级别等,没有协助教师建立成果转化相应的渠道及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同时,大部分教师缺乏成果转化的意识,大多数艺术家只埋头进行专业创作,忽略了艺术成果和市场经济的对接。因此,许多艺术成果仅仅停留在学术研究、职称评定、论文撰写等层面,没有积极地进行推广,使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致使科研成果严重浪费。 5.科研经费管理中的弊端 美术院校科研项目负责人大多以副高级职称及以上的教师为主,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只能是项目参与人,以这种金字塔结构为主体的固有模式进行配置,致使项目研究人员的组成缺乏多样性与灵活性。然而,科研项目的创造性劳动,绝大多数是由这些年轻人承担,他们长期大负荷的工作,却无法成为项目的主要承担人,这种过于严格的项目申请资格的规定,虽然符合国家的项目管理要求,但在实际应用中,却间接抹杀了青年教师及学生的创造热情,无法直接地激励他们的创新思维,阻碍了艺术创新成果的产生。近年来,国家对科研项目的资金支持逐年增长,而对于承担人员资格的过度限制,使得大量的科研经费集中于少数人的手中,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不能得到有效的监控和保证,出现了同一成果多头结项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科研经费的良性运转。 二、提升美术院校科研管理水平的策略与途径 1.科研资金组织与资金管理优化 美术院校的科研资金组织与资金管理需要根据学科特点进行优化,参考国外诸多大学的管理模式,对我们的管理创新颇有启发。比如,我国科研项目的管理经费的报销环节,人工费用还需通过其他途径进行支付,这凸显出管理制度中相关条款的不合理现象。国外大学从申请项目时,就已经严格进行了预算明细审核,项目研究过程中的经费使用严格按照预算来执行,报账的管理体系与预算的管理体系完全分开。项目经费以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两部分进行划分,间接费用的比例可占到实际费用的一半以上,项目研究中的材料费及研究人员的福利都很多。同时,项目研究中对学校内设施的使用也要收取费用。这种资金组织及管理的透明化是需要我们借鉴的。 2.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 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同时进行,已成为国外高校科研管理中的成功案例。在美国,人才培养与一些项目研究相联系,导师招收博士生的数量与项目直接相关,博士根据导师的项目经费及研究需要来做助研工作。导师可招收博士生和博士后的数量很大,在国外一流的大学里,学术研究的辅助队伍是相当庞大的。这种管理模式为我国美术院校的科研建设提供了诸多启示。回望美术创作的发展早期,可以追溯到师傅带学徒的作坊,在规模庞大及有名望的作坊里,一位师傅拥有众多的学徒,完成大的艺术定件。这种传统的艺术创作模式与国外的科研体系有很多类似之处。首先,它可以降低进入研究领域的门槛。其次,它可以在创作与研究中培养学生。最后,它可以为国家节省大量的学费资助及科研人员工作费用。需要严格把关的是相应制度的建立,当学生参与学校的研究项目时,对该生的各种成果及学术能力的综合评定,必须有相应的顾问来监督,并设立学科组对该学生进行评分和最终的资格考核。 3.发展战略组织与科研理念优化 西方发达国家中许多大学科研管理制度的建设比较完善。美国所有大学几乎都有科研管理手册,手册中对不同专业的科研管理都有详细的规定,而且各大学的管理制度如出一辙,普遍性原则对所有研究人员及机构都是适用的。统一的标准,营造了公平的学术环境。因此,我国高校美术专业科研管理也应根据学科的特殊性,设立行之有效的统一管理模式,美术类院校与其他高校科研管理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众多复杂多变的艺术成果形式的评价与鉴定,全国美术类高校的科研工作基本相同,统一的艺术科研管理体系在全国院校都是可以使用的,具有共通性。因此,全国统一的美术科研管理体系有待建立,这既是提高管理效率及各院校横向比较的迫切需要,又是全国学术水平认定规范化的必然举措。 4.营造良好的管理文化环境 国内美术院校科研管理的文化有很多弊端,整个管理模式都是行政体制下的管理,缺乏学术研究的管理文化。许多高校把科研管理制度简单理解为项目管理、工作室制度、科研经费管理等,这是非常片面的,高校的科研管理制度不只是用于规范教师与科研人员的日常工作,更应自然成为每位教师心中的管理符号,形成普遍的约束力与认同感,同时对所有教师的行为与意识产生潜在影响。因此,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是高校科研管理的核心及发展方向。所谓人本管理,就是指在高校科研管理的所有活动中,首先应把教师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以服务教师学术研究的全面健康发展为宗旨,充分调动教师和管理者的积极性与创造力,从而使高校的学术成果获得效益的最大化。 5.美术专业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发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数字媒体为代表的互联网管理技术的研发水平日新月异。经统计表明,全国绝大部分高校已采用了计算机和管理软件进行日常科研管理工作,但缺少适合不同学科特色的管理软件研发。因此,结合美术专业自身特点,自主开发适合美术专业科研管理的信息系统是十分紧迫的工作。现代信息技术监测在科研成果认定、质量监控、制度决策及成果创新过程中广泛应用,对于简化科研管理的流程,提供科研信息与数据的统一与利用,加强管理的科学性具有重要作用。互联网管理技术不只是信息化管理的媒介,还将成为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伴随着数字媒体网络技术在美术院校科研管理中的应用,美术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必将走向信息化与规范化。 三、高校美术专业科研管理评价体系建设与实践 全国独立的八所美术院校(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经常组织联席会议,针对美术专业科研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内容涉及科研量化指标体系的建设、科研质量鉴定、科研成果转化、学术规范及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戒等。会议提出学术规范与管理规范的界限不能混淆,要把科研成果的量化管理变成社会评价、学术评价、长期评价而非单位评价、工作评价、短期评价的结果;要对当下美术院校的学术成果评价进行全面的检讨和反思,努力实现从行政思维转向学术思维,从形式评价转向内涵评价等问题。同时,针对部分高校试行的科研成果统计方法进行近一步探讨。试图建立起一套分值换算的方法进行美术成果量化的评价体系。美术院校科研成果评价体系由统计表格、分值说明、参考目录三大部分组成,统计表格与分值说明中10个方面的内容依次对应。首先,教师可以按科研成果形式的分类在表中填写内容,填好后根据分值说明计算分值,最后得出当年获得科研成果的总分值。例如,体系中将教师参展分成四个等级,一级为国际大型展览或国家级展览;二、三级为全国美术家协会和各专业艺委会主办的展览;四级是各省市美协主办的艺术作品展。科研处根据四个展览等级,分别列出历年展览的具体名称和相应分值。教师在填表时,很快就能查找到参展级别与获得分值。科研成果分值量化管理以整年为一周期,其中设有最低分值:助教最低需获得8分;讲师最低需获得10分;副教授和教授最低需获得15分。三年为一个奖惩周期。这种分值量化的方法,不仅为美术院校中不同专业的横向比较提供了依据,也为全国高校美术专业的总体衡量带来了可能。这些方法的探讨无疑为高校美术专业科研管理的科学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高校的逻辑起点首先应是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因此,学术是高校的安身立命之本,那么学术管理也就成为高校发展建设的重要环节。科研管理无论采用何种运行方式,都应是保证和服从于学术研究及教学实践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对高校的长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工作包括了特定的研究涵义,也就是说,高校科研管理具有其自身研究的学术价值,针对美术专业教学科研的实际需求而开展的学术研究,制订教学科研总体发展规划和计划;面向美术专业科研管理者的实践业务和管理专业的培训方案,对科学合理地做好美术专业科研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 作者:范晓楠 单位:天津美术学院
心理大学毕业论文:论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的负面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摘 要: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现象。就业的困难令本该无忧开朗的莘莘学子压力增大,并因此引发了诸多负面心理问题,严重地干扰了学生们的正常学习与生活。针对大四毕业生普遍存在的负面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旨在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困惑。 关键词:毕业生;职场;心理问题;解决方法 在大学前三年的时间中,大学生往往处于一个相对放松闲适的阶段,对于未来的职场生涯还未有一个清晰的规划。当进入大四阶段时,人生的转折点铺就于眼前。学生们忽然意识到,自己无忧的学生时期即将结束,但对于未来的职场生涯并未准备好。这种心态上的骤然转变,加之出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及受到新闻舆论中关于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等因素的影响,多数学生都产生了巨大的压力感与焦虑感。据观察,相对于低中年级的学生而言,大四学生往往处于低迷状态,情绪波动较大。这种负面的情绪对于处在人生转折阶段的大四学生而言,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作为高校工作者的我们,应从学生的角度,结合实际,通过实践经验就大四学生的负面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到解决对策,帮助学生调整不良心态,使学生们能积极乐观地面对即将面临的职场生活。笔者通过在工作中的经验积累,根据实际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将大四学生普遍存在的负面心态及解决方法进行了如下归纳。 一、大四学生普遍存在的负面心态 (一)恐惧、焦虑心态。据研究调查表明,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50万人,比去年的630万多20万人,加上往届未能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加之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新闻层出不穷,这令原本就因就业问题焦虑的学子们压力倍增,许多学生甚至出现了如果找不到工作或找不到好工作就前途尽毁的灰暗心理,恐惧感油然而生。这种负面情绪往往反映在茶饭不思、意志消沉沮丧、失眠等行为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们的正常学习生活。 (二)自卑畏难心态。大四时,许多学生会通过网络进行简历的投递。可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应届毕业生的简历往往难以收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这种残酷的社会现实强烈地打击了学生的自尊心。如若此时身边的同学因能力优秀而提早获得了工作机会,强烈的对比更会令许多学生滋生了自卑心态,甚至有些学生产生了自己各方面都难比他人、运气差等负面情绪,从而使学生在面对人生转折点时产生了畏难心理,出现了行动力差、心理怯懦、无决断力等行为。这种心态往往对学生就业产生了很大的阻滞作用。 (三)依赖心态。当代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家长的宠溺滋长了他们过分依赖他人的心理,这一问题也已成为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的一个重点难题。当此种心态出现在大四学生身上时,往往造成了他们在应该独立去寻找就业机会时毫无行动力,认为只要依靠家人安排就能顺利找到工作的严重现象。这类大四学生就如同一个超龄的婴儿,生理上已是成人,而心理上还未曾“断奶”,往往意识不到独立的重要性,这对他们未来人生道路的发展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四)厌世、逃避心态。当大多数大四学生正在为前途担忧,疲于上网投递简历或参加实习工作时,我们会发现其中有一类学生整日无所事事,沉迷于网络、聚会等娱乐休闲活动中。这种现象往往出现在一些冷门专业或家境较差的学生当中。他们认为自己先天不足,做任何事情都是徒劳无功,对于人生选择了逆来顺受的负面心态。害怕面对挑战与改变,从而选择了逃避,还经常性地会对家庭条件好或者已找到工作的同学产生嫉恨心理。这种极端的厌世逃避心态,对即将步入职场的大四学生而言是最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二、解决方法 面对以上所述关于大四学生普遍存在的负面心态问题,笔者从实际工作经验出发,归纳了以下三点解决方法: (一)勤读勤思。勤读书、大有益,是为历史和实践所证实的真理。人的知识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为直接知识,靠在实践中积累;一为间接知识,前人和他人实践的总结,通过书来传播和流传。古往今来,许多有作为的人,既勇于实践,又注重读书。他们因书而得益,也因书而名垂青史。而“勤思”,则是经过对书中知识的深入思考与捕捉,从而进行挖掘和汲取,使其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大四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大四学生除要完成学业与积极求职外,更应通过勤读勤思来拓宽视野,掌握真知,完善自我的知识储备,以便更好地面对即将步入的职场生涯。 1.温故过往所学。大四时期,学生们往往疲于应对毕业论文及投递简历,从而忽视了对前三年所学知识的巩固。某些学生甚至认为,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在此时已不重要。他们忘记了至关重要的一点,现代社会的竞争更是“知识的竞争”,过往书本所学的知识才是他们应对职场所有挑战的核心武器。在大四时期,学生们更应合理安排时间,将所有学过的知识进行重新梳理,巩固记忆。完善的知识储备,将能为应届毕业生顺利找到工作增添成功的筹码。 2.阅读职场类相关书籍。大四学生往往对于未来的职场生涯及职业规划一无所知,这不仅对寻找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对于将来的工作及生活也同样百害而无一利。大四时期,学生们可选择性地阅读职场类相关书籍,这类书籍往往以现实为依据,能够相对客观地反映现实的职场生活。大四学生通过阅读,再加以自我的深入思考及对书中内容进行消化理解,虽是管中窥豹,但已从侧面对职场及社会现状略知一二,做到胸中有丘壑,对于即将面临的职场生涯,便能从容面对。 3.阅读《劳动法》等法律书籍。大学校园素有“小型社会”之称,但与真正的现实社会还相距甚远。即将步入职场的大四学生,由于社会经验少,涉世未深,往往不懂得该通过法律途径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也对自己拥有的《宪法》与《劳动法》中规定的合法权利知之甚少。据研究调查表明,由于应届毕业生缺乏对劳动法律法规知识的了解,在求职过程中被欺诈骗工的现象层出不穷。为了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大多高校都会针对此问题对应届毕业生开展法律讲座。大四学生应积极参与,并及早阅读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书籍,了解自己即将成为一名劳动者和作为劳动者在我国的法律中具有哪些基本的权利,掌握这些权利是选择就业的前提保障。 (二)修身。修身,是指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个人修身不仅包含了为人、处世的智慧,还包含着始终要有一颗平常心去应对日常的烦恼和不幸。这里所提的“修身”,则指的是大学生通过分析自我、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等途径,从而达到修养身心的效果,最终能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转折阶段。 1.学会分析自我,找准定位。分析自我实际上就是一个加强自我认知的过程。大四学生之所以会对未来茫然无措,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自我的认知不清晰,不知道自己的优劣势所在,也就难以对自己的未来采取合理的规划。在此,笔者建议大学生可通过“SWOT自我分析法”来进行自我分析,此方法对于个人的学习和职业发展中的规划皆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SWOT分析法(也称TOWS分析法、道斯矩阵)即态势分析法,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个人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分别代表: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threats(威胁)。其中S、W,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O、T则主要用来分析外部环境条件。总而言之,所谓SWOT分析,指的是在四个维度上进行分析,然后通过矩阵式交叉的分析,找出适合于自己的基本策略。 运用这种强大的分析工具,学生们便能清晰地了解自身的优劣势,更进一步了解和改进自身的能力,通过对劣势的分析,扬长避短,抓住机会,应对挑战,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及制定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运用SWOT分析法提前做好自我分析定位,可掌握个人的竞争态势,寻求有利于个人发展的机会。哪怕未来从事的是与本专业无关的工作,也因自我定位明确,职业发展规划清晰而无畏挑战。 2.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现代社会的竞争力日趋激烈,各大企、事业单位的用人标准不仅只局限于学历及工作经验,个人的自身综合能力也是求职成功的重要砝码。构成大学生综合能力的要素包括:独立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组织与策划能力、心理素质、表达能力、自我推销能力、创新能力等。上述8大能力在大四期间,应成为学生能力培养的重中之重。大四学生必须清晰认识到,光有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乐观的心态是远达不到职场的用人标准,必须从自身的综合能力上进行严格培养,并上升到一定的水准,才能提升就业能力,迈过就业困难这座大山。 3.坚持体育锻炼,培养阳光心态。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完成任何一项事业都需要健康的身体。在大四期间,大学生由于承受了巨大的思想压力,生活抑郁,从而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在此阶段,为了能够以乐观心态面对职场挑战、保证健康体魄,学生们应该坚持参加体育锻炼。据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活动。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以正常健康的身体,尤其是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物质基础。体育锻炼能促使学生身体正常、健康地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其次,体育运动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都会明显地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因此,体育运动可以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为健康的心理提供稳固的物质基础,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 (三)践行。践行指的是实行、实践,另有履行自己的承诺,按既定计划实行的意思。此处所提到的践行,指的是大四毕业生应合理安排学习与实习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实行,再者是通过积极参与实习实践工作来提升自我就业的能力。 1.践行学习、工作计划。大四期间,学生除要应对学业外,还要应对实习工作或兼职工作。这是一个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过渡过程,许多学生都因工作课业并重的繁忙产生了不适应的心态。此时大学生必须要了解到,在未来的职场工作中,一个人往往不只是专注于一件事,而是需要同时进行多项工作事宜。所以,在大四期间,应该尽早调整好心态,对工作与学习做出合理的计划安排,合理的工作学习安排能有效缓解不适心态。做出计划后,要严格督促自己完成,要从社会人的角度来要求自己,完成所定计划,切勿拖延。 2.积累实践工作经验。应届毕业生就业难度大与自身的工作经验匮乏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学前三年由于学业繁重,大多数学生无法兼职工作。大四期间,随着课程量的减少,大学生应该有针对性地多参与实践工作,积累经验。在实践工作当中,学生将能挖掘自身潜能,改善缺点,为未来的职场生活做好充足准备。与此同时,所积累的实践经验,也是降低就业难度的关键。 心理大学毕业论文:大学毕业生频繁离职的社会心理学探析 摘要:大学毕业生就业后离职率高是近年来被各用人单位、高校关注的问题。大学毕业生的频繁离职、跳槽不仅给社会、企业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带来了诸多困扰。结合社会心理学原理,对大学毕业生离职的社会心理进行探索和分析,大学生离职主要受到自我偏离、社会比较的失落感、自我评价的动机、社会适应能力不足、以及从众因素的影响,缓解大学毕业生高离职率对社会就业的稳定、企业发展、大学生职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毕业生 频繁离职 自我偏离 自我评价 近年来,大学生毕业后就业问题一直被社会广泛关注,与此相矛盾的毕业生就业后1—2年内的高离职率却另人大为不解。《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2010届大学毕业生中,有60%的人认为目前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有34%毕业生半年内发生过离职,在认为工作与职业期待不吻合的2010届大学毕业生中,有36%的人认为目前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还有22%的人认为目前工作不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大学毕业生初入职场,频繁跳槽、高离职率无论对于用人单位还是个人职业生涯都存在着诸多隐患,不仅降低了用人单位对毕业大学生的信任,也影响了大学生职业生涯的稳定性,甚至带来加重大学生就业难的负面影响。 一、影响大学毕业生离职的社会心理因素 1.自我比较中的自我偏离 心理学家希金斯提出的自我偏离论不仅关注对现实认同和理想认同之间偏离的觉知,也关注人们对这种偏离情绪的反映。在希金斯认为的三种自我图式中,理想我是自己理想中期盼成为的样子,现实我自己现在的样子,应然我则反映了一种处于责任感、使命感而应该具有的品质、品格。根据该理论,人有着实现显示我符合理想我和应然我的动机;现实我和自我导向间的偏差越大,他所体验到的心理不适就越强烈。大学毕业生正在进行的工作就是“现实我”的反映,他们心中的理想的工作是“理想我”的反映,除此之外,家人朋友认为的“理想工作”是他们“应然我”的反映。大学毕业生就业后常常发现自己所在的岗位与理想中的工作差距太大,觉得自己的才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与理想中的自己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由于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对用人单位的情况,自己所准备进的岗位缺乏一定的了解,毕业生往往开始工作后才发现,自己的岗位并不能将专业知识得到运用,这样的差距会使得毕业生缺乏自信、产生焦虑心理,认为自己干不好这项工作,犹豫着找一份与专业相关的“拿手”工作。 2.社会比较中的失落 根据社会心理学的社会比较论,人们通过将自己与周围的人进行比较来习得如何定义自我。人们可能做向上的比较,即将自己与比自己好的人比较,也可能做向下的比较,即将自己与比自己差的人比较。特塞的自我评价维持论认为,当一个人成功的的领域是与自己相关的,就会引发向上的社会比较,而当人们不太确信自己的能力时,这种向上的社会比较,会对人们的自尊产生消极的影响。大学毕业生的社交圈以同学朋友为主,由于经历和年龄相仿,他们保持密切联系的同学大多是大学里同专业、同班级的同学或者是同在一个单位的同事,就业领域大多一样,因此这种情况下,除了将自己的现实我与理想我和应然我做比较,他们也总是处在一种向上社会比较的环境之中,他们往往把别人的晋升、高薪、不错的职业前景与自己的相比较,由于这些人与他们的专业、领域及其相似,这种向上比较对他们的自尊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一方面使得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产生一种失落感,另一方面也使得他们开始寻找保持积极的自我评价的策略,将这种失落感归因与对工作的不满,促使自己产生换份工作的想法。 3.自我评价的动机 自我评价是一种通过完成能提供有关自我能力或品质的准确信息的任务来检验自我观念的过程。当我们无法确认自己是否有某方面才能的时候,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去做它来检验自己的实力。我们希望拥有正确的自我感知,以减少对自己能力或个人特征的不确定性,由于这一原因,人们在评价自我时,往往需要做判断测试。有很多毕业生在正是由于求职前缺乏正确的自我评价,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适合怎样的职业,入职后,一旦工作不满意,便想通过不同的工作经历来完成自我评价,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和岗位。他们错误的将频繁跳槽作为一种评价自我的“试错”方式,认为经历多了,才知道自己真正适合的自己的是什么,而短暂的不合适并不会影响自己的求职历程,反而会让自己更加了解自己。其实,将频繁换工作作为完成自我评价的方式往往会造成就业机会的把握不当,由于每份工作都浅尝辄止,并不能全面真实的了解工作的性质和情况,也不能完全通过这份工作来检视自己的能力、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反而往往容易出现毕业生自己的长处还没得到发挥就已经离开了工作岗位,再次陷入不断寻找新工作的循环,也容易给用人单位造成缺乏信任、缺乏持之以恒精神的不良印象,这些都加速了新入职毕业大学毕业生的离职率增长。 4.社会适应能力的不足 著名心理学家斯宾塞最早提出了“社会适应”这一名词,他认为“生活即是内在关系与外在关系的调适”,个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包括一系列自主的适应过程。社会适应是个人和群体调整自己的行为使其适应所处社会环境的过程。大学毕业生刚刚走出校园,生活环境从校园变成了企业,从以自我为中心的一切服务与我到我服务于社会,对社会上的人际关系、自身角色的转换、工作岗位的适应都处在一个迷茫的时期,可能难以融入企业文化,缺乏所在职业必备的心理素质,不知道怎么与同事合作相处,甚至把固执、随意的“学生气”带入到工作之中,而有些用人单位对新入职大学生的关爱不够,缺乏对他们心理状态的正确引导,如果这个阶段大学毕业生没有及时调整好自己,使得自己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新的人际关系,则容易出现与同事间的冲突,这些消极影响都会使得新入职的大学毕业生产生离职的想法。 二、针对大学毕业生高离职率的建议和对策 1.大学生充分收集求职信息,帮助自己正确定位 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求职前如何选择合适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非常重要,职业发展方向也受自己的理想、家庭因素和现实因素的影响。必须在充分收集职业信息的基础上来给自己定位,通过了解各行业的具体情况、前景、所需要的能力,来判断工作是否适合自己,给自己制定合适的目标。 2.引导学生正确自我评价,高校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高校在指导学生就业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提早做好职业规划,制定职业的长、中、短期目标,培养职业素养和职业中的自我提升能力。激励并督促学生完成求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例如考取各种证书、提高职业所需的能力,从而一步步接近自己的职业目标。这样,毕业生在求职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规划和准备工作,能够正确的认识、评价自己,避免了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盲目性。 3.用人单位加强职前心理引导,调整新就业毕业生心态 对于新入职的毕业大学生,他们的心理状态的转变普遍有一个过渡期,但这一时期的他们已经离开了学校和家庭的庇护,长期习惯于学校和家庭支持的他们,心理辅导出现暂时空缺,在职业发展中容易出现随大流、盲目从众的情况,此时用人单位应该积极发挥作用帮助他们更多的了解职业情况,关注他们的心理状况,及时帮助他们调整好工作心态,缓解毕业生入职后的心理落差,并培养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感,避免大学毕业生盲目离职。 心理大学毕业论文:论大学毕业生在适应社会中的心理问题及教育调试 摘 要:目前,大部分中国大学毕业生,在从业后很难一下子适应工作,他们会出现各种社会适应的心理问题。这些社会适应的心理问题主要来自于工作、人际、生活这三个方面。造成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为了帮助这些毕业生调试社会适应的心理问题,很多高校都采取了很多积极的措施,比如帮助毕业生提高内在素质,用心理开导的方法帮助他们缓解压抑情绪,调整矛盾心态等。另外,社会也要给予一定的关怀,共同帮助大学生解决社会适应的心理问题。 关键词:社会适应心理问题;人际适应;工作适应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大学毕业生必须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目前的大学毕业生在工作后,出现了很多社会适应的心理问题。高校不单单要教授学生书本知识,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辅导工作。在校大学生毕业后要走向社会,必然会经过一段社会适应的心理过渡期,因此学校要对毕业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调试,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一、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适应就是指外界环境不断被打破又不断恢复如初的过程。一些权威的社会学家认为适应可以从消极和积极两方面来理解。消极的理解是服从接受外界环境,积极的理解是改变干预外界环境。另外,一些学者认为,人在社会生活中都会追求一种安全感,只有人在社会生活中习以为常才能有这种安全感,就是所谓的适应。 二、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中的心理问题 (一)工作适应方面的心理问题 工作适应是毕业生社会适应的重点内容。在刚进入社会的时候,每个学生都怀揣着梦想,所以一开始的时候都是信心满满。但是根据研究发现,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调查结果显示,有52.8%的毕业生感到自己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感觉一般的占16.4%,工作力不从心的占16.4%。这个调查结果并没有性别和学科的差异,只有毕业时间的差异。通常,毕业4到5年的学生比毕业1到3年的学生情况好。总体来看,适应好的人数还是占大部分的。 (二)人际适应方面的心理问题 人际适应也是社会适应中需要注意的一方面。从调查结果中看,大学毕业生的人际适应结果是在社会适应中最好的。大部分大学毕业生与领导、同事和朋友的关系都很好,但也有一部分毕业生感到自己在人际适应上有压抑感。从工作开始的时候,压抑感就产生了,这种压抑感随着时间的变长而越发强烈,当达到顶峰的时候会有些回落。 (三)生活适应方面的心理问题 生活适应是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的最基本的内容。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毕业生对自己的家庭生活、婚姻生活和文化生活感到满意。其中,感觉良好的占30%,感觉一般的占50%以上,感觉很差的占15%。生活适应很差的毕业生主要是因为随着职业生活的深入,当初从业的好奇心和激动的心情逐渐平缓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矛盾和冲突。 三、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 (一)客观原因 1.心理素质要强大才能适应社会变革 未来社会有三大特点,即多样性、短暂性和新奇性,这些特点都会让人们感到不适应。有些人对社会的变革感到恐惧。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是这样解释这一现象的,人们会对未来感到痛苦,原因是人的适应系统和决定事情的能力负担过重。只有当环境规律正常的情况下,社会才是理性的。如果社会发展过快,很多人都会受到未来的冲击。但目前,加速度的社会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人们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必须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心理素质就会对未来社会不适应。 2.生活技能要强大才能适应快节奏的社会生活 生活技能就是日常生活中必备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情绪处理的能力、决策能力、缓解压力的能力、交流沟通的能力等。毫无疑问,如果没有足够的生活技能是不能适应快节奏的社会生活的。大多数大学生从小到大的,一直过着与社会隔绝的生活,主要就是学习,所以对社会的认识也很匮乏。参加工作后就会遇到很多问题。工作生活中的紧张度、难度都比校园生活要大。所有的一切都带给职场新人很多压力,他们必须提高生活技能才能更好地适应快节奏的现实生活。 (二)主观原因 1.知识储备不足 据调查,毕业生感到工作不顺心的主要原因是知识不够用。这与科技的快速发展有关,仅仅具备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实际工作中,跨领域、跨学科的问题很多,这就需要大学毕业生们掌握相近学科的专业知识,要博学多才,只有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避免在工作中的自卑感。 2.人际协调能力差 校园里学生可以张扬个性,但是企业要求统一和规范,讲究集体组织的力量。毕业生从业后,要了解自己的角色,学会处理人际关系,这些人际关系包括方方面面的内容。在工作中要处理好同事关系和上下级关系;在家庭生活中要处理好夫妻、父母、子女的关系;在社会生活中,要处理好朋友邻里的关系;在校园生活中,要处理好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等。如果毕业生的人际协调能力差,那么自然会遇到很多困难,也会出现很多社会适应的心理问题。 3.生活经验的缺乏 大学毕业生由于缺乏生活实践经验,在融入社会时,就会产生强烈的矛盾冲击。毕竟大学毕业生涉世未深,为人处事上还不够成熟。具体地说,就是从小到大的家庭教育并没有训练他们的生活技能,也没有培养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他们处理事情往往会依赖他人,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处事不够成熟。 四、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心理问题的教育与自我调适 (一)针对毕业生的特点,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一位著名的人类学家曾经说过,从人类来到世界的那一天开始,大自然并没有对人做出任何限定,每一个人都有他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激发人类不断发展、追求和完善。人是社会的主体,这种主体不单单是认识的主体,还是存在的主体。为了体现存在的价值,就要求人类要在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因此,学校就要客观理性地对待大学毕业生的社会心理适应问题。根据往届毕业生的经验教训,在毕业前应对大学生进行相应的思想教育,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思想引导。 心理大学毕业论文: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的自卑、自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既有个体和社会的原因,也有学校和家庭的原因。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的影响因素,提出了进一步帮助他们缓解就业心理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心理;就业期望值 随着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不断推进,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加之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日益个性化、多元化,他们就业择业所引发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深入探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对其身心健康及实现自我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 自卑心理 自卑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具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总是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尤其是来自单亲家庭和贫困家庭的学生,常常过分地看重自己的短处,多疑而敏感,特别在意他人的评价。面对复杂的社会,缺乏经验,缺乏自信,“心理承受能力和对困难挫折的耐受力降低”,[1]过低地评价自身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不敢主动展现自己,不敢积极地参与就业竞争,从而因心理问题影响了求职择业。 2. 自负心理 与自卑心理相反,具有自负心理的毕业生,认为自身的条件比较优秀,自命不凡,过高地评价自己,不愿承担艰苦工作,眼高手低,对用人单位吹毛求疵,终因未能实现就业而悲观失望。伴随着自负心理的发展,虚荣心也会不断地增长:希望到大城市、大企业就业,忽略了自己未来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盲目攀比,同时也产生了嫉妒心理。 3. 焦虑、抑郁心理 在就业择业过程中,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通常是对未来的担心和害怕,即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而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表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症状和运动性不安,如心慌、胸闷、失眠、出虚汗、坐立不安等症状。焦虑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抑郁心理的产生,表现为心境低落、悲伤,食欲紊乱,自罪或丧失信心,进而丧失就业兴趣。 4. 从众心理 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此类大学生忽视自身的特性,不顾客观实际,追求社会推崇的职业和价值观,部分大学生不能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出发,对就业意向缺乏正确的判断,对热门职业盲目追求。 5. 依赖心理 依赖别人如父母、师长、朋友等人,会把别人看得比自己重要,期待着别人的安抚与赞许,会自觉不自觉地迎合别人,以取悦对方,缺乏独立性、主动性,把希望寄托于他人身上。此类大学生在就业时,一旦这种依赖心理得不到保障,就会表现出各种心理问题症状,如焦虑不安、抑郁等。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因素 前途意识贯穿于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全过程,大学生具有较高的自我价值实现意识,其理想与追求有着明确的目标性,因此也常常面临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和冲突。从当代大学生就业反映的心理问题来看,与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联。 1. 自身因素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的完善期,易产生心理问题。同时,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和智力水平,自我实现期望较高,但对社会认识不足,缺乏社会锻炼,自我评价易过高或过低,从而形成自卑、自负、攀比等心理。部分大学生社会经验贫乏,适应能力不足,心理素质不高,面对就业中的现实困难,难以承受就业竞争这种巨大的心理压力,极易引发各种心理问题。 2. 家庭因素 父母对子女的期望,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家庭氛围等方面,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择业心理。父母给予过高期望,给子女造成了沉重的精神负担。父母与子女缺乏良好的沟通,容易引起思想认识上的冲突,给毕业生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 3. 学校因素 高校大幅扩招,毕业生人数剧增,用人单位不仅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等。面对严苛的就业要求,无形中给毕业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极易诱发心理问题。另外,部分高校就业指导重理论、轻求职能力的培养,缺乏健康就业心理的指导,也是诱发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4. 社会因素 社会对职业的评价和定位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择业。毕业生择业时过多地考虑当前的利益,忽视职业的深层价值。盲目追求薪资、福利,放弃职业目标和兴趣爱好。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毕业生的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的泛滥,致使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发生扭曲,造成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盲目攀比等不良心态。 三、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1. 引导大学生客观评价自己,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把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恰当制定、适时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所谓就业期望值,是指求职者要获得的职业位置对其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满足程度。[2]大学生在就业时,要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专业特长、实际能力、性格特点、家庭情况等去确定职业期望值。[3]高校扩招所带来的毕业生增长,远远大于社会所能提供的工作机会,帮助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加强心理弹性 面对就业过程中的挫折与困惑,引导大学毕业生正确对待就业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压力,应客观地分析就业形势和全面正确地评价自我。就业择业受挫是在所难免的,切不可因此气馁、放弃。面对挫折,要正视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坦然面对,总结经验,找准目标,调整心态,努力奋进。 3.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和教育 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和职业兴趣。积极开展就业心理辅导,帮助学生纠正认知偏差,改变不良心态,缓解心理问题。同时,加强毕业生择业教育,帮助他们实现“两个转变”,即从“高期望值”向“自我适当评价”转变,从传统的“计划观念”向现代的“市场观念”转变。[4]只有实现这两个转变,才能减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挫折,实现其人生价值。 4. 重视大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着重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技能、认知技能、创新技能等,对求职过程中大学毕业生缓解紧张压力、增强自信有着重要的影响。高校应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开展各类有益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使之在就业前就基本掌握一些必需的技能。 5. 发挥家庭在提高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方面的积极作用 要实行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就业指导体系,对大学生就业提供有效的指导,提高他们就业心理素质。[5]家长既要关心子女的生活、学习,还要及时指导子女在校的人际交往,情感交流及就业思想等问题,不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子女,要经常鼓励子女独立自主地安排自己的职业生涯,选择理想的职业。 心理大学毕业论文:农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 摘 要:农村大学毕业生由于受到自身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主要存在焦虑心理、自卑心理、刻板、功利心理、盲目从众心理和退缩等消极就业心理,应采取相应对策,以尽量缓解或消除他们这些消极的就业心理,让他们学会调整心态,从容、冷静地面对就业问题,最终选择理想的职业。 关键词:农村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对策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农村大学毕业生由于受到自身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出现很多心理问题。深入了解农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帮助他们顺利就业,是非常必要的。 一、农村大学毕业生主要的就业心理问题 1.焦虑心理 由于受个人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知识能力和社会关系等因素影响,农村大学毕业生往往成为求职场上的弱势群体。他们一旦在就业过程中遇到挫折,要么由于心理准备不足,要么因为过高的就业期望,面对可能无法实现的就业目标就会产生忧虑、紧张、恐惧等焦躁不安的消极心理,主要表现为意志消沉,个别人甚至产生绝望心理,出现极端行为。 2.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农村大学毕业生求职过程中表现较为突出的一种心理问题。由于所拥有的社会支持(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较少,能力较单一(主要在学习成绩上),缺乏掌握信息的有效渠道,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无法与他人相比,不敢参与就业竞争,或者即便参与竞争,也伴随着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情绪体验。 3.刻板、功利心理 部分农村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刻板、功利心理。主要表现为:他们对某些职业、某些区域存在着先入为主的心理定式,比如认为教师、医生、公务员等稳定职业是他们的首选;在地域的考虑上,他们认为凡是能进入大城市里工作的毕业生都是很了不起的人。由于这些心理的作祟,他们往往忽视自己的兴趣,片面追求在部分农村家长眼里所谓“稳定”、“光鲜”的职业。 4.盲目从众心理 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大学毕业生在职业选择过程中盲目从众,往往表现为犹豫不决,反复无常,见异思迁,躁动不安,缺乏主见,不能明确自己的职业倾向。在校期间他们不能够有针对性地充实自己来提高职业能力,就业过程中忽视自己的特长,不会恰当的自我推荐,不敢积极地参与竞争,不能准确地把握机遇,因此也就不能做出正确的抉择。 5.退缩心理 由于就业压力增大,可供利用的社会资源较少,部分农村大学毕业生或对就业茫然不知所措,或者不顾现实情况,企业以通过考研、考证等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来逃避就业。更有少数人为了不思考与就业有关的问题,他们不去做就业的相关准备,反而在就业的关键期选择打游戏、上网来麻痹自己,逃避现实。 二、农村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 1.自身原因 一是其自身就业观和择业观不合理。很多农村大学毕业生受父母传统就业思想和同伴群体价值观的影响,在就业观上存在认知偏差,自我认知、自我评价不完整,加上自身对国家就业政策的不了解,缺乏对就业信息的搜索、加工能力,不能把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因此,在就业的过程中很容易表现出自卑、盲目从众、功利等消极就业心理。二是自身能力欠缺。一方面,农村教育资源的欠缺导致农村大学毕业生在起点上就和城市学生有一定的距离;另一方面,视野上的局限、教育观念上的片面、父母在学业指导上的缺失,使得部分农村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就缺乏竞争力而变得自卑,当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时,他们很容易对未来失去信心,从而产生各种复杂的心理。三是就业心理准备不足。部分农村大学毕业生在大学期间由于缺乏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面临就业就没有准确的就业定位,也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一旦在就业过程中遇到挫折,他们很难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从而很容易出现心理失衡,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 2.家庭原因 家长所从事的工作及就业观、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氛围、亲子关系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般而言,大多数农村家庭的父母希望子女能从事稳定的职业,比如教师、公务员、医务工作者等,他们仍保留传统中的包分配、要编制的就业观念。在区域的选择上,他们仍希望自己的儿女在身边(主要是本市、县级单位),但又不希望子女回到家乡(主要指农村),这就使农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减少。长期的教养方式、就业观念的影响又使得农村大学毕业生缺乏创新和冒险精神,从而导致复杂就业心理的产生。 3.学校原因 一是高校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培养模式不符合市场需求,造成一部分大学生毕业生无业可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村大学毕业生在缺乏核心竞争力的情况下,面临就业时自然衍生出一些负性心理。二是高校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工作不能满足大学生就业需要,而且没有专门针对农村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咨询,导致农村大学生在就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疏导。三是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多偏重思想政策教育,缺少对毕业生求职能力的培养训练,缺乏健康心理疏导,导致大多数农村大学毕业生缺乏综合竞争能力,不能准确地把握机遇,因此产生了焦虑、自卑等不良心理。 4.社会原因 一是总体就业形势严峻。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日益突出,整个就业大环境给农村大学毕业生带来很大的压力;二是就业市场体制不健全、社会用人程序不完善,导致农村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不平等。这对于缺乏广泛的人脉关系的农村大学毕业生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从而产生不平衡心理。 三、消解农村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1.农村大学毕业生自身应积极、主动地增强心理调适能力 (1)科学合理地评价自己,准确定位,减少盲目从众 首先,自我反省,给自己一个客观的评价。通过与自己条件、情况类似的人比较,从而认识自己,避免孤立地认识和评价自己[1]。其次,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从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中来分析、评价和认识自己,在客观上寻找评价的参照尺度。再次,做心理检测。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选择标准量表,对自己的气质、性格、兴趣、职业倾向等进行测验分析,明确自己的个性特点,找出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从而减少就业过程中盲目从众的心理。 (2)加强人际交往,克服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心理 农村大学毕业生应多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通过活动锻炼和培养自己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学习与人相处,培养与人合作的能力,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会创造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氛围,把自己融入集体的共同发展中去,在参加活动、与人沟通的同时,提高自信心。 (3)正确面对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就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种种挫折,农村大学毕业生应善于从困难、挫折中吸取经验教训,培养自己的勇气、能力和智慧,对产生挫折的原因进行科学分析,找到合理的心理调适途径。 2.学校应针对农村大学毕业生加强就业指导 (1)指导农村大学毕业生树立积极的就业观 学校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帮助农村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1)树立主动、积极进取的就业竞争观,消除自卑心理和依赖心理;2)树立“大众化教育”观,正确认识就业制度从“包分配”到“找工作”的转变;3)树立科学的职业选择观,妥善处理好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会、待遇与发展、就业与创业的关系;4)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可变职业观”,正确面对现实,降低起点,先融入社会再谋求发展的道路。 (2)对农村大学毕业生详细介绍国家的就业政策 农村大学生相对城市学生而言,信息渠道较窄,对国家很多就业政策不甚了解,因此,学校就业指导部门要针对农村大学毕业生大力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如自主创业、报考公务员、到部队工作、面向基层就业等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3)充分做好就业信息服务工作,尽可能为农村大学毕业生提供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 首先,发挥现代网络优势,建立就业信息平台。劳动人事部门可以联合各高校建立统一的就业信息网,让更多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掌握供需信息,避免盲目性。另外,及时准确地将校内校外就业信息公布于学校就业网站上[2]。其次,培养农村大学毕业生积极主动获取就业信息的能力并及时更新网页,避免农村毕业生错过招聘信息。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开设专门的课程、讲座,培养农村大学毕业生积极主动获取就业信息的意识和有效获取、筛选、运用信息的能力,从根本上解决他们因就业信息匮乏而导致就业难的问题。第三,鼓励校友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农村大学毕业生,拓展农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平台[3]。 (4)及时有效地做好农村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咨询工作 农村大学毕业生面对的就业环境十分复杂多变,面对就业中的困难、挫折及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其心理问题的出现频率非常大,因此应组建一支有相应专业水准和实际指导经验的就业指导及心理咨询队伍,让心理咨询工作贯彻就业工作的全过程,全方位地为学生进行心理调适,及时解决农村大学毕业生的心理问题,防患于未然。 3.农村大学毕业生父母应减少对子女就业的压力 父母是大学毕业生求职遇到困难和问题时的避风港,在子女就业阶段,农村大学毕业生的父母也应尽自己所能积极主动加强与子女的联系与沟通,凭借自己的阅历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努力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以积极、坚强的心态度过就业这一特殊阶段。 4.政府应为农村大学毕业生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大力度推进新农村建设,让农村学生从小就能够拓宽视野,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拓宽知识面,学到更多知识,提高农村大学生综合能力,减少城乡不平衡因素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差距。 心理大学毕业论文:大学毕业生缩短社会适应磨合期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大学生活是美好的,大学校园是令人神往的,但是大学本身并不是大学生的人生归宿。他们真正的人生归宿是丰富多彩而又富于挑战的社会大舞台。今年,我国有400多万大学毕业生陆续步入社会成为职业人,面临角色身份的转换。他们角色身份转换的快慢直接影响着自身在职业生涯道路上能否开好头起好步,能否顺利地把丰富的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过人的聪明才智最大可能地转化为生产力。因此,提高自身角色身份转换速度,缩短社会适应磨合期,是摆在初涉社会大学生面前急需解决的大事。笔者认为,大学毕业生要在较短时间内越过由学生到单位人、职业人这道坎,必须加强心理素质的自我培育,养成以信心、虚心、包容之心、恒心为主要内容的良好心理品质。 一、信心――开启社会大门的钥匙 大学毕业生在刚步入社会进入单位时,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一种畏难、徘徊、退缩、回避的不良心理倾向。这跟他们缺乏对社会进行深入细致、全面客观的了解认识分不开,他们更多的是仅凭浅层的感知和不切实际的想象一相情愿地放大社会的复杂性,对社会持有一种怀疑戒备的心理;另一方面,他们对自己的知识结构 、能力水平、专业优势等也没有认真剖析,不知道真实的自我是谁,常常是低估自己,把自己放在较低的位置。这样,无疑给自己主动积极地打开社会大门融入单位与社会设下了心理障碍。置身单位与社会常常是身心分离,尽管从形式上来讲已成为单位人、社会人,但从心理角度来讲还没有融入社会,其心还高悬着,其脚步尚未踏实。要改变这种不良现状,大学毕业生就要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和社会,相信单位与社会是真心实意地在向自己敞开双臂,相信真心付出一定会有真心回报;同时,要充分相信自己,只要融入单位与社会中大胆探索、不断实践,也一定能干出成绩,一定能证实自己不是平庸之辈。大学毕业生只要坚定信念,就能主动开启社会这扇大门,进入单位与社会大家庭,在奉献社会的同时不断提升自我。 二、虚心――提升自我综合素质的先决条件 大学生思维敏捷,具有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走在社会的最前列。但是,由于受人生经历的限制,在许多方面尚存在不足之处,尤其是在用专业理论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人际矛盾冲突的有效化解能力 、团结协作的意识与能力等方面有待提高,要及早适应工作环境,缩短社会适应磨合期,就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这样才能不断弥补这些不足,否则,就不会产生主动向单位同事和其他社会人士学习的内在动力,单位的同事及别的社会人士也就不可能主动地将他们工作实践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和财富传递给大学毕业生。所以,大学毕业生在刚涉入人生职业生涯时,要能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要谦虚谨慎、虚怀若谷,不断吸收他人的宝贵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牢记“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做人之道 。 三、包容之心――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和谐人际关系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个体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大学毕业生要尽快适应社会,缩短社会适应磨合期 ,就必须设法建立和谐人际关系,让自己有一种平和而安全的心境和愉悦谐和的人际氛围;若人际关系紧张,不仅影响自身心理的健康成长,也会影响自身聪明才智在工作岗位上的充分发挥,进而影响自己的职业人生。可见,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对大学毕业生来讲是何等的重要。然而,影响和谐人际关系建立的因素是多维度的,其中,是否拥有包容之心是影响他们和谐人际关系能否得以顺利建立的基本准则。 相对来讲,时下较多的大学毕业生存在自负倾向,自我意识较强,听不进他人的不同意见 ,常常固执己见,以为“众人皆醉,唯我独醒”,片面地认为只有自己的观点、想法、做法才是正确的; 认知方式的局限,也常常导致他们听不得领导和同事的批评意见、不能接受单位规章制度的约束,稍有不顺心就可能情绪化甚至发生冲撞,乃至自己炒自己的鱿鱼,对所在单位进行全盘否定,偏激地认为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于是乎干脆卷好被盖逃之夭夭另谋出路。这种现象,其实是大学毕业生缺乏包容之心的不理性表现,若不及时矫正,危害是很大的。因此,大学毕业生要缩短社会适应磨合期,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就要心胸宽广,豁达大度,就要有“大度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的气概,真正拥有一颗包容之心。善待并包容他人,这是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 ,也是一种可贵的品质。 四、恒心――求得社会认同的基石 初涉社会的大学毕业生能否在较短时间内站稳脚跟,并拥有一席之地,被人们真正接纳,被社会真正认可,最终需要用事实、实力、工作业绩说话,而不是靠学历文凭说话,也不是靠任何投机取巧的小聪明说话。可是,大学毕业生在由学生向职业人、单位人、社会人的角色身份转换过程中,要立足本职工作干出显赫的成绩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不可避免要经历无数的困难曲折和急流险滩。那么谁能真正站稳脚跟,得到单位与社会的普遍认可 ,关键就在于谁能坚忍不拔地越过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困难和险滩,也就是说谁拥有坚强的意志力和克服困难挫折的恒心,谁就能最终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干出令人夺目的业绩 ,得到世人的认同。大学毕业生,要成为真正的职业人、单位人,求得社会认同,找到人生的归属感,就必须要有百折不挠的毅力,用实际行动体现自己是有恒心之人;只要认准了前进方向坚持往前进击,成功离大学毕业生就会越来越近,在服务单位与社会的同时,就一定会寻找到心的寄托 ,并不断消融与单位、社会之间的隔膜,缩短社会适应磨合期,成为经济社会共同体中的“有机分子 ”。 心理大学毕业论文:金融危机下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调查 摘要:针对当前较为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课题组通过抽样、座谈、个案跟踪等方法对800余名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认知、就业态度、就业意向、求职心理进行了调查分析,得到若干有价值的结果,能够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金融危机;就业意向;择业态度;心理调适 2008年底,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冲击着许多行业,许多企业和工厂纷纷倒闭,部分大中型企业也大举裁员,下岗待业人数急剧上升,就业形势雪上加霜。对此,国家陆续下发了相关文件,以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2008年我国投入4万亿元扩大内需,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岗位。2009年1月7日,在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指出了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首位,并确定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7项措施,但是整体形势不容乐观。面对这种就业环境,2010年毕业的大学生存在什么样的就业心理?高校在哪些方面可以为应届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做一些有针对性的指导? 本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个案调查和座谈等方法对800多名应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发放调查问卷850份,回收800份,有效率94%,其中男生513人,女生297人。涉及电子信息、机械设计、服装设计、信息科学、市场营销等21个专业,通过数据进行搜集和整理,从而分析出金融危机下应届毕业生就业心理特征,同时对调研结果所反映出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一、应届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的认知 在有效调查问卷的800名应届毕业生中,有65.3%的学生在大三之前就开始考虑自己的就业问题,14.7%的学生在大四才开始着手就业的相关事宜,还有10%的学生从来都没考虑过就业的问题。从被调查者的就业状况来看,67%的学生已经在开始投简历、找工作,还有31.3%的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打算先避开风头,今后再就业。 调查中有43.5%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困难”,其余33.3%的学生认为“形势还算正常”,有44.21%的2010届毕业生表示会先就业后择业。与2009届毕业生相比,在校大学生在就业看法上表现出了更多的不自信,而表示“就业形势堪忧,担心找不到工作”的比例相应增加,这可能说明在校大学生对未来就业的预期更加不乐观。而表示“信心十足”的比例相应下降,与2009届毕业生(13.39%)相比,比例降为8.01%。外企仍是大学生最青睐的就业单位,与2009届毕业生(29.85%)相比,选择比例有了一定提高,达到35.82%。政府机关的选择比例(18.18%)超过了国企(15.69%),这预示着未来“公务员热”可能继续升温。 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听过学校组织的职业规划讲座,但有一成半的学生从未听过,近四成的学生没有对自己职业进行规划设计。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虽然日益理性化,对就业有了一定认知,但还是不够成熟,就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二、应届大学毕业生对择业的态度 薪金是每一个毕业生就业中关注的主要因素之一,而薪金期望标准高低往往对成功就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对2010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月薪期待的最低水平做了一项统计,28.8%的毕业生期望月薪底线在1500元以下,期望月薪在1500~2500元之间的占60.9%,而2500元以上的只占总人数的10.3%。与往年相比,2010届毕业生对薪金要求有所下降。 针对当前毕业生就业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我们也做了相关调查。调查显示,32.7%的学生认为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是当前大学生认为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其次就是大学传统教育模式弊端太多,太注重理论而实践不足。接下来两个重要原因分别是大学生对自己定位不够准确、期望值过高和现在的企业需要的是更多的高级人才,对本科生需求量减少,持上述两种观点的人数分别占总数的16.9%和16.3%。 而当谈到应届毕业生正逢经济危机,毕业生该采取怎样的方式来解决时,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他们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四项分别是:先就业后择业、继续深造、考公务员和参加西部计划,分别为45.5%、25.4%、12.2%、11.2%,其他的加起来仅占5.7%。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选择继续深造、考公务员、参加西部计划的人数在逐年增加。 三、应届大学毕业生对就业的意向 调查了解到,毕业生对自己毕业后何去何从大多有较明确的计划。20%以上的毕业生做了“求职、升学两手准备”。32%的毕业生对未来就业形势感到乐观,12.7%的毕业生对就业形势感到悲观。如果就业不够理想,50%以上的毕业生准备“调整就业目标,先就业再做打算”,其次就是努力考研。 从毕业生的就业地域意向看,最具吸引力的是京、沪、粤等经济发达地区,37.9%的毕业生希望到这些地区就业,另外还有16.4%的毕业生选择去“其它城市”发展,10.2%的毕业生选择“回家乡”发展,有5.5%的毕业生选择去“西部”发展。同时在对“如果求职较为困难,是否会接受去小城镇以及乡镇单位”的调查中,仍有60.1%的毕业生选择“实在没有机会时就可以接受”,26.1%的毕业生认为“乐于接受”。由此可以反映,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以及社会舆论的宣传下,很多大学生愿意选择基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应届毕业生在对“如果确实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是否会选择创业”做答时,47.3%的学生选择“会”,15.3%的学生选择“不会”,同时有37.3%的学生选择“说不定,看情况而定”。这说明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国家政策的鼓励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潮流开始兴起。同时,他们认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主要障碍是:缺乏启动资金、缺乏创业经验、缺乏创业基础知识、缺乏合适合作伙伴等。 四、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的心理问题 据调查,2010届毕业生认为在面试过程中,心理压力主要表现为焦虑、紧张、自卑、恐惧、抑郁的分别占51%、15.9%、10.8%、2.2%,造成心理压力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认同不高;(2)自愧不如人;(3)自我期望过高;(4)家庭压力(经济、期望值等)。有35%的学生不愿独自面试,一半的学生存在不安情绪。 在求职中,76%的毕业生会因为未录用而产生或多或少的心理障碍,其中60%以上的学生会通过不同方式化解心理问题,有15%的学生会因为多次被用人单位拒绝而对今后的择业产生重大影响。 应届毕业生在遭遇求职困惑时,31.7%的学生愿意求助的对象是“同学好友”,其次为“已工作的校友”、“家人亲戚”、“专业老师”、“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老师”。有43.7%的学生认为在就业过程中,就业观念、心理调适方面非常重要。 五、结论与建议 从调查结果看,2010届毕业生就业心理较平稳,很多应届毕业生都有两手准备,越来越多的应届毕业生选择考研、创业或下社会基层工作,这样缓减了金融危机下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同时也为2010届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但是部分应届毕业生仍存在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才缺乏正确认识,热衷于政府机关及国有企业;对就业势态的认知不够、就业准备不充分;综合素质低,缺乏就业竞争能力;缺乏抗挫能力及心理调适能力,不能在求职中保持平稳心态;缺乏推销自己及把握就业机会的能力;缺乏求职的主动性,过多依赖学校和老师;缺乏职业规划及存在焦虑悲观情绪等各种问题。 从上述调查发现的各种心理问题看,学校和个人尤其需要迅速行动起来,我们的建议是:创新教育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和能力培养;规划就业课程,建立指导体系;充分开拓资源,搜寻求职信息;确立合理目标,克服心理问题;不断完善自我,增强生存能力。 心理大学毕业论文:藏族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及对策探析 [摘要]随着西藏自治区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藏族大学生告别了计划分配,了解藏族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对于高校开展就业教育,对于政府的就业政策制定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藏族大学生 就业心理 对策 西藏自治区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已经进行了5年,从2006年开始西藏自治区专科毕业生不再计划分配,2007年西藏本科及以上毕业生,也不再计划分配,均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和就业制度的改革都给藏族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挑战。能否顺利就业,影响到毕业生的人生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就业行为的根源在于就业心理,因此,分析西藏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就其特征提出相应的对策,是民族高等教育就业指导的必要工作;同时,对于促进藏族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藏族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的相关文献并不多,而从学生主体角度进行的研究极少。心理学认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1]就业心理可以预测人的就业行为,所以,我们尝试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藏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揭示学生就业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根据其结果探讨针对藏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对策。 一、藏族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分析 根据《西藏自治区政府批转自治区人事厅等部门关于改革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制度意见的通知》(藏政发【2003】19号文件):“从2003年开始,新招收的大专(含)以上毕业生,除选派生、师范生、定向生和系统(单位)委托培养或少数特殊专业外,都要进入人才市场,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政府主管部门不再指令性分配”。[2]根据该文件精神,自治区从2006年之后专科生、2007年之后非定向本科生实行“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滞后 1.留恋计划分配、工作求稳。实行双向选择政策,使得西藏大学生就业率告别了100%的概率,这给面临就业的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很多西藏自治区同学对就业制度改革后的就业过程心存恐惧,对政策的了解程度有限,希望回到过去的“计划分配”时代。在态度上,更多看到新就业制度对个人就业和发展不利的一面,甚至有同学认为政府不包分配工作的情况下,家里没有关系就没有办法就业。 求稳是藏族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的一个显著特点。调查发现,90%的学生希望能到各级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而愿意到企业去的学生只有10%。原因是政府机关和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单位待遇稳定,工作流动性小、不容易失业。因此,出现了大四一年都在考公务员,自治区机关不可以考市机关,市机关不可以考县机关,县机关不可以考村官的特殊现象。 2.就业理想与现实差距大。调查现实,67%的被调查者都希望到拉萨市或其他的区内市级城市工作。首先,这样的就业理想受传统就业制度的影响,反映出学生的职业价值倾向。西藏是全国经济最不发达的省区。2006年全区总人口为28l万,GDP为29l亿元,年GDP在全国省区位列末尾。[3]虽然2009年与2008年相比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升了13%,但还是排在全国省区的第25位。相对于家庭收入的增长,大学教育的投入是一笔很大的费用,所以在面对就业时,学生期望能尽快地得到回报。 学生的就业理想与西藏自治区的就业环境也有很大关系。尽管多年来自治区经济发展保持了快速增长,但经济总量和人均值偏小。在全区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17.6%、27.6%、54.8%,[4]虽然产业结构基本合理,但第二、三产业绝对值不大,规模性企业较少,是典型的输血型经济。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决定了经济发展对毕业生就业的带动作用有限。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准备不充分 1.就业心理被动。第一,学生大学学习生活特点的制约。就业制度改革后,学生从就业责任的客体变成就业责任的主体,需要学生有主动争取就业机会,积极参与就业竞争的能力。当今的大学生一踏入学校的大门,就要树立就业意识,考虑自己的职业生涯与发展,通过职业指导等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新时期大学生未来择业的必由之路。西藏自治区学生入学后,面临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适应压力很大,[5]特别是到自治区外高校就读的学生,由于语言、文化和学习基础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整个大学阶段都处于追学习、求毕业的紧张过程,很少有时间和机会进行职业规划,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对自己未来就业的准备。面对就业的来临,显示出被动、茫然、不知所措的心理特征。第二,面对就业的焦虑情绪和依赖心理。大学生虽然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由于对民族地区教育的扶持政策,在高中阶段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免费的,高考是自治区内竞争,相对来说他们的个人学习成长过程比较顺利,自己独立思考、决策的机会不多,在择业时,面对选择不能很好依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做出合理的决策,而是过分依赖父母和其他人的意见进行取舍,表现出依赖被动。 2.就业手段局限。藏族大学生大多个性质朴、随和、多较内向,不善言语,[6]进入大学后这样的特征会直接影和制约着他们的学习潜能、创造思维和学习效果。在学习上表现出学习目的不明确、专业思想不稳定和学习方法不恰当等问题。另外,语言障碍使他们在适应大学生活的过程中存在困难,甚至无法接受大学全汉语教学,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面对就业学生容易出现专业知识不自信、自我效能感低等心理特征,不能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就业行为表现出从众、畏惧等不良现象。这样的心理表现在就业手段的选择上,主动求职行为很少,扎堆考试较多。前期的访谈中发现,关于实现就业的方法学生的选择也非常传统,大部分同学认为选修第二专业非常重要,后期的问卷调查进一步验证了学生的选择(66%)。今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表明,选修第二专业对学生自身就业几率和待遇的正面影响正在快速下降,而藏族大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存在局限性的,这也反映出学生的选择和现实存在差距。 (三)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心理的发展趋势 1.逐渐接受现实、与全国趋势一致。在《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06年度调查报告》中显示:大学生择业时选择的单位性质依次为外资企业、合资企业、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党政机关;大学生选择单位所在的地区依次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大连。而选择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比例则非常小。[7][8]这说明藏族大学毕业生就业在西藏区域内表现出和全国大学生选择本质的一致性,都倾向于大城市、大机关和高工资又舒适的工作。但是在面对就业压力时,他们大多会选择到西藏地区基层岗位(通过“三支一扶”等)而不是到内地大城市。 2.短期内就业焦虑仍将增加。通过自治区政府的促进就业政策引导,2006年至2008年,西藏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都保持在90%以上;2009年就业率为84%。[9]但政府提供的岗位涵盖了大部分就业学生,比如2007年有85%的毕业生是通过政府提供的岗位就业。[10]随着时间的发展,政府可以提供的岗位将逐渐饱满,另一方面,毕业生的人数不断增加,比如2007年8003人,2008年11118人,2009年达到了13047人。[11]但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决定其农牧、电信、金融、旅游、餐饮等行业提供岗位较多,但毕业生所学专业与行业不对称,结构性矛盾突出。除此之外,近年来国有企业改制分流人员逐渐进入人力资源市场,城镇新增劳动力和进藏求职的区外毕业生逐年增多,使自治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压力进一步增大,[9]所以学生就业焦虑仍将增加。 二、解决藏族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要切实解决藏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心理问题,需要针对上述各方面问题,从多方面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在此,笔者认为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应从高校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两方面入手,学校应以学生就业需要为主导注重藏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健康的择业心理教育。 (一)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知识素质、专业技能素质、人文科学素质等。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藏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有其独特特征,在大学教育中,应该按照他们的就业需要设置相关课程,引导学生培养三种素质:第一是社会适应、求职的机能,二是扎实的专业知识,三是人文社会知识。除了开设相关公选课程之外,学校要引导学生多读管理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人文方面的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不断增强对社会和现代管理科学的了解,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二)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促进学生的择业心理健康 藏族大学毕业生产生的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与毕业生的社会阅历、知识结构、认识水平、心理承受能力有很大关系,这就要求学校有关部门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高校就业办公室应广泛宣传国家和自治区政府的就业政策,介绍社会发展状况。针对学生倾向于回西藏地区工作的特点,通过媒体、网络及时提供自治区人才供求信息,使毕业生对择业环境有全方位的了解。另外,还应该开展就业知识技能培训,除了普通高校学生的就业知识外,要加强藏族大学生普通话培训、汉藏两种语言的自荐材料准备以及面试技巧训练等,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心理测评帮助藏族学生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指导学生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学生健康、顺利地走向社会、适应工作新环境提供帮助。 (三)加强毕业生就业追踪,做到专业和社会需要的良好对接 大学毕业生频繁更换工作,原因有高才低就、专业不对口、酬劳不对等等,给用人单位和社会经济发展都带来负面影响。西藏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通过追踪自治区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分析其人才流动的原因,学校通过教育调整,可以更好地为自治区发展培养人才。研究表明西藏自治区第一产业较高,第二产业比重过低,第三产业比重歧高,另外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不适应现象较为严重,[12]民族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因此高校应该按照自治区人才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结构,更好地实现人和岗位的匹配,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发展资本。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减小毕业生、高校和政府的就业压力。 心理大学毕业论文:现阶段大学毕业生的心理状态与管理策略 将要完成学业,准备踏入社会的莘莘学子们,在个人需要上有迫切感;在情感体验上会出现跌宕感;在行为表现上易产生松懈感。要调整好临近毕业的大学生的心态,就应从多方面抓好对他们的管理工作,从而引导他们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大学毕业生 心理状态 管理策略 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今天,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表现都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对于那些将要完成学业,准备踏入社会的莘莘学子来说,他们的心理活动则更为复杂、更趋活跃。说到大学毕业生的心理特点。根据现代心理学理论,大学生虽然是成年人,但他们的心理并不成熟,他们只是大孩子。他们处于一个生理发育基本成熟,心理发育急剧走向成熟的年代。大学生的基本心理就是:他们渴求获得社会承认,对待周围的事件开始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他们思维与心理都十分活跃和积极,但也容易走向偏激。对待大学毕业生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理分析,应该结合他们是年轻人以及大学的特殊环境来考虑。 一、存在问题 1.不好找工作的大学生心理会有一定落差 随着现在大学的扩招,以及市场与大学生的双向选择中存在的脱节,现在大学生找工作难已经是个十分明显的问题。在读书期间,大学生一般不会对工作有太多的考虑,甚至很多大学生认为毕业后找工作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只不过是工作好与坏的区分罢了。但到了毕业阶段,找工作成了现实压力,他们不得不面对了。然而在这个时候,如果工作不好找,他们就会在心里形成一定落差。 高中生通过艰苦努力考上大学后,都会有一种像中举一样的“事业有成”的感觉。然而大学毕业时如果找不到工作,自己以及家庭的热切期盼都无法实现,只能面对冰冷的现实时,自然大学生会有一定心理落差。 随着并轨以后,大学招生开始对学费收取进行了大幅度的提高,大学生读书已经成为不少家庭的一个较重的负担。大学生和其家庭都希望毕业后找个好工作,以改善家庭经济条件,然而毕业找不到工作,自然会很着急甚至会对学校及社会产生怨恨。 很多大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把专业知识学好,通不过招聘单位的考评。他们自然会埋怨自己过去不努力,但也会怨恨学校没有教育好他们或者学校这样那样的不好。特别是那些因为补考科目多等原因不能顺利毕业的学生。 2.找到满意工作的学生容易产生骄狂放纵心理 当然能找到满意工作的学生往往是比较优秀的学生,所以平时他们就比较骄傲。在工作找好之后,所有后顾之忧都消除了,他们往往会放纵自己。面对周围没有找到工作的同学,他们容易有骄傲情绪。然而没有找好工作的同学本来就心里烦躁,双方都容易受到对方的刺激,从而产生一些事端。此外,找好了工作的学生往往会没有心思学习,只知道玩耍,浪费时间。 3.平时没有学好专业的学生容易产生消极心理 一些大学生本来是想把专业学好,由于平时贪玩好耍等原因没有学好。但没想到时间过得飞快,转眼他们就要毕业了,这个时候他们常常会产生消极心理,自暴自弃。他们或者会沉溺网络游戏,以忘记现实的痛苦,或者找些消磨时间的事情。如此以来,他们常常会浪费毕业学年的重要时光。 4.毕业在即,很多学生容易因为感情问题出事 快毕业了,大学生因为依依惜别往往会聚在一起大吃大喝,从而产生一些问题。另外,有些人因为这几年的恩怨情仇,也会在毕业时进行“算总账”,从而闹出一些事端。 二、做好对毕业生的管理工作 1.增进师生感情 深厚的感情是做好学生毕业工作的情感基础。要培养和激发学生感情,老师对待学生要有父母心、兄长情,诚恳、热心地帮助他们,使其受到感动和鼓舞。当然,这种感情的建立,不是短时间内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长期的接触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因此,平时就要注重这种感情的培植,主动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满腔热情地为他们服务,在教他们知识的同时,教育他们如何做人,帮助他们取得进步。当老师和学生产生感情上的隔阂时,老师要及时主动想方设法化解、疏导矛盾,以免引起毕业生情绪冲动,以致采取一些非理智性的行动,酿成不良后果。 2.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当毕业学生心理出现障碍时,他们总是希望得到集体的同情和支持,特别是在联系工作受挫时,受到不正确的影响,就可能失去自制力而冲动起来。相反,如果创造了良好的氛围,排除了不良影响,就会使其情绪稳定,甚至会感激老师终身。荣誉感是支配学生的一种内在动力,要通过激发荣誉感,使他们能从保持集体荣誉的高度来评价和调节自己毕业的言行。可以采用与往届毕业生谈体会,组织学生们到社会上参观等多种形式,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环境,克服不和谐现象,努力营造一个使毕业生从容笑对现实的良好氛围。 三、做好毕业生心理辅导工作 1.制定毕业生就业心理辅导目标 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对个人的知识、体力、能力、社会经验、智力和个性特点进行恰当的评价。指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和把握社会职业的性质、特点、要求和就业可能性,并作出正确的判断。引导大学生把个人具备的条件与就业因素恰当地联系起来,加以合理的组合,做出合理的选择,形成切实可行的就业需要。使大学生了解社会分工、经济特点、相关的职业群在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这些职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为充分发挥个人聪明才智,追求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还要培养其为社会作贡献的精神。帮助大学生了解个人的智能水平和个性心理特征,指导他们选择今后就业的大致方向,以提高知识学习和个性锻炼的针对性和主动性。提高大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特点正确选择职业的能力,以及求职自荐能力和转业改行的多项适应能力。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准备和职业道德辅导,引导他们抓好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和一般职业技能训练,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团队意识、吃苦精神、责任心等。 2.具体落实毕业生就业心理辅导内容 (1)强化择业的自主意识,坦然承受就业的心理压力 大学毕业生在社会高速发展中,应首先在观念上积极地转变并适应和接受。毕业生只有在心理上具备了自主择业的意识,才可能坦然承受来自就业和其他方方面面的心理压力。自主择业在带来机会和实惠的同时,也带来了压力和竞争;择业是自主的,但是双向的,择业的自主正表现在选择与被选择的双向过程之中。如今毕业生已没有了传统的“一锤定终生”的分配,在未来可能还会面临很多次择业。 (2)树立职业的长远意识,调整择业的价值取向 大学生的职业价值与其具体的择业行为之间,总的来说虽是一致的,但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其根源就在于毕业生的各种具体的择业行为很容易受眼前利益所驱动,从而掩盖了职业的深层价值。特别是高等院校的本科毕业生,一方面最看重成就、生活方式、独立性等职业价值;另一方面又似乎主要为经济利益所驱使,它实际上是缺乏远见的表现。不少毕业生一味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提高,却忽略了做人的根本;重视功利,却忽略了情感和理想。因此,毕业生完全不必要拥在所谓的“热门”行业上,而应该有长远的眼光和抱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理想的职业固然重要,但在没有更好选择的前提下,暂时屈就也是权宜之计。 (3)帮助大学生正确地了解自己 认识自己有多种渠道,一是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他人主要是指导师、家长、朋友、同学等。一般来说,任课教师对大学生的评价由于机会多、情感因素影响较小,评价的参照较宽,因而比较准确、可信。二是从活动成绩的优劣来认识自己,不要因为一时的成败而改变自己的志向。三是从教师、专家对自己的专门的评定中来认识自己。 (4)强化择业中的价值观导向 价值观是主导人的行为的指导思想,它决定了个人职业选择的倾向,决定当理想与现实冲突时人们的抉择取向,也决定了人们的生活幸福感。人们注重的内容千差万别,但只要人们在考虑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特长时,把个人的愿望与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踏踏实实地工作,多元价值也未尝不可。最高尚的职业价值观是将个人的职业理想与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大众利益结合在一起。 3.改善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方式 (1)开设以讲授为主的相关课程 开设就业心理学课或举办有关的知识讲座,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有效地调控自己心理和行为。开展心理辅导的作用不是要扩展大学生的知识,而且要改善大学生情绪状态、思想状态、行为观念、学会必要的社会技能等。 (2)开设就业心理辅导课和辅导活动 这是为开展就业心理辅导而专门设计的一种活动课程,其特点在于:形式上以大学生活动为主,内容选取上应充分适合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活动组织上以教学班为单位,活动课的目的、内容、方法、程序均是有计划、有系统地安排设计的。通过心理辅导,可以对大学生就业的认知、情感、态度、行为各方面有目的地施加积极的影响。大学生活动,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便于组织管理,且能使全班大学生在辅导活动中受益。将心理辅导列入课程,也使这项工作的开展在人员、时间上有了保证。 (3)结合班级、团体活动开展就业心理辅导 不把就业心理辅导作为一门课程单独开出、列入课程计划,而是结合班会活动、课外活动、团体活动来进行,是这一途径的特点。新生入学时的"开始辅导"、毕业时的就业辅导也属于这一类。但要注意的是,心理辅导必须有自身的目标和内容,不要让心理辅导被班级、团队的日常活动所代替而丧失自己的特色。 (4)个别辅导 个别辅导是辅导教师通过与大学生一对一的沟通互动来实现的专业助人活动。个案研究是针对个别大学生所实施的一种比较深入的、持续时间较长的个别辅导方式。它要求广泛地收集资料,客观地分析问题的性质与成因,依据诊断的结果,拟定辅导方案,以协助大学生解决问题。由于心理辅导的精髓在于个别化对待,因此可以说个别辅导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辅导方式。 (5)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就业训练活动 如模拟招聘活动、参加就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对就业的过程有一个感性认识,以利于更好地作好就业准备,消除就业恐惧心理。 临近毕业的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对他们的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高校管理部门应该付出更多精力与心智,关注临近毕业的大学生的精神状态和就业心理,调整好他们的心态,从而使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让他们的就业更加顺利和谐。 心理大学毕业论文:大学毕业生就业挫折心理及其调适 近年来高校持续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社会人才需求标准多以发达地区供需来作为风向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学历需求层次越来越高,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全面,就业已进入买方市场。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长短线专业就业差距一时难以平衡,学生求职时间和求职成本增加,社会整体薪酬水平下降,院校之间就业差距在不断拉大。 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就业市场已经初步建立。但是就业市场尚未规范,机制尚不健全,与之配套的政策法规和措施尚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公平、公正、公开,择优录用的就业新机制尚未完全形成。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均设立了就业指导机构,积极促进毕业生的就业。但是,工作中也有一些欠缺和漏洞。首先,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重心主要放在就业信息的搜集和组织供需洽谈活动,而对学生的就业心理缺乏深入的研究来解决毕业生的思想和心理问题。其次,有的院校即使设立了就业指导机构,却没有专业的就业指导人员和心理咨询人员,兼职人员又是缺乏时间和专业能力,从而使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由于上述诸多因素在不断影响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对毕业生的择业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从而造成了一些大学生心理挫折现象。 一、在大学生求职受挫后 出现的心理障碍及其成因 (一)情感障碍 1.焦虑障碍。毕业生找不到理想工作时,易产生不安情绪,表现在对自己将来生活事业前途的担忧、恐慌及某些不当心理反应。一些未确定职业或未找到理想工作的毕业生往往会郁郁寡欢、闷闷不乐,特别是一些来自偏远落后地区的大学生,和一些性格内向或成绩不佳的学生,表现得更为焦虑。这种低落情绪往往渲染到学习生活中,使人精神负担过重、心神不宁、意志消沉、萎靡不振。 2.自卑怯懦。一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怯懦,有一种“丑媳妇怕见公婆”的心理。有的在与用人单位见面时面红耳赤,语无伦次,精心准备的“台词”情急之下忘得干干净净。面试受挫后,常常表现出自卑和怯懦心理。研究认为,自卑和怯懦都是自我评价过低的一种现象,如果处理不好,这种情绪障碍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后续择业行为,甚至影响以后的工作和生活。 3.孤傲。一些大学生由于自我意识过于膨胀,很难把自我理想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对自我评价过高,就业过程中陷入自我浪漫意象之中:最好的城市、最好的单位、最好的待遇。但求职过程中很难随其所愿,因此常常碰壁。这样就降低了其自我认知水平,于是他们在重新审视自身时,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觉得自己无能,于社会无用。 4.愤世嫉俗。由于就业过程中可能存在某些不公平现象,少数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时讲人情、讲关系现象使得有的学生产生归因偏差,把求职失败归为无权无势、生不逢时,从而产生一种愤世嫉俗心理,认为世上一切都不公平。 (二)行为障碍 1.消极等待。有些毕业生本身就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信心和勇气不足,不能积极地参与就业市场竞争,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推销自我,依靠自我的努力去赢得竞争。特别是他们一旦求职受挫,就更丧失了择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寄希望于学校,寄希望于家庭,等靠思想和依赖心理严重,使自己在就业中处于劣势。 2.攻击行为。一些求职受挫的学生,由于心情忧郁焦虑,心中常有无名之火,这种无名之火常常会迁移于各种情景中而发泄出来。少数毕业生动辄就与人争吵,甚至打斗,还有些毕业生把无名之火发泄到学校公共财物上,在课桌上刻写不文明的词语发泄不满,甚至损毁桌椅门窗等。有些人更走向极端,由于归因偏差而迁怒于社会不公现象,出现报复行为,导致刑事案件发生。 3.自我贬损。毕业求职受挫的学生,除了部分出现攻击行为外,还有些学生走向另一端,出现自我贬损现象。他们受损后往往过分自责,懊悔不已,恨自己无能,并开始封闭自己。有的甚至对前途充满恐惧和绝望,走向自杀。近年来的毕业生自杀增多的现象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三)成因分析 1.就业目标设置不当,期望值过高。就业对大部分大学毕业生来说都是平生第一次。青年人往往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期望找到一从份条件优越、待遇好、能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工作。有些毕业生由于就业目标设置过高,使得这种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差距,在求职过程中心理准备不足而导致就业时心理受挫。 2.对自我人生价值的浮躁理解。当代大学生注重强调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由于他们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受大人的百般呵护,独立生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欠缺,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他们一方面渴望干一番事业,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但另一方面又不愿吃苦,害怕困难,希望找到一条既平坦又能成功的道路。这种对人生价值的浮躁理解导致现实当中心理受挫。 3.自我意识和自我把握能力的矛盾。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都很强,强调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但是一些学生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把握机会。很多人自我评价过高,而另一部分人则自我评价过低,对自己不正确定位,产生择业偏差。 二、毕业生挫折心理的调适方法 (一)认识心理辅导 认识心理辅导是指从学生的认知入手,纠正认知偏差。让学生了解有关职业与人才的基本知识,认识职业道德、职业现象、形成职业观念,帮助其建立合理的人才观念与择业观念。 1.就业形势分析。各高校应尽快建立起区域乃至全国性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提供就业咨询服务。做到信息资源共享,为毕业生的流向和人才的宏观调控提供准确的数据分析,使毕业生及时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供需情况和人才流向等信息,以便更好地调整自己的求职方向。 2.择业观念转变。学校应帮助毕业生转变择业观念。大学生要为社会建功立业,实现自身价值,必须有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精神和从基层做起的心理准备。因此,学校在择业观念方面,要引导大学生顺应新时期的社会要求,树立积极的择业观念以及接受终身学习观念。 3.自我意识辅导。大学生能正确估价自身的兴趣、能力、态度及其他相关因素,了解成功的条件是正确选择职业的前提。因此,就业辅导工作应帮助大学生正确评价自我,了解自我性格、兴趣能力和生理心理素质等;指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和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健康心理,实理自己就业理想目标。 (二)心理问题干预 1.引导注意转移。辅导学生在受挫后把注意力转移到另外的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中去,减少学生求职失败的自我负强化机会,避免学生一直陷于挫折情境而不能自拔。 2.给予积极暗示。给予积极自我暗示,避免消极的断言。大学生在遇到挫折时,潜意识中往往寻找极端形式借口自我开脱。这种极端借口就是消极的断言,如“再也没脸见人”、“我真没用”。消极的断言表达出消极的情绪,预示消极的未来,从而人为地创设出更重挫折情境,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在辅导过程中,要尽量降低或消除学生消极的断言,对学生情绪给以客观评价,使情感具体化,就事论事,给予积极鼓励性暗示。例如“你还不错,竟然没哭”,“你这次情感反应比以前要好多了”等。指导学生将消极心情冷静处理,降低挫折带来的压力。 3.鼓励情绪宣泄。指导学生学会积极的情绪定向应付策略。当挫折情绪已经带来巨大心理压力,而一时难以克服困难化解压力时,可以主动地把心理压力转化为适度的情绪反应,并通过适当方式发泄出来。如求职碰壁时,可以通过自我言语的“自嘲”方式宣泄出来,或者通过书信等方式进行自我倾诉;鼓励学生把心烦恼向辅导老师倾诉,并给予保密和安慰,或者引导学生把不快的情绪发泄到有益的活动上来,如唱歌或参加体育运动等。 4.培养风险意识。对大学生就业受挫心理辅导,要立足于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培养大学生求职风险意识,提高大学生自身心理承受能力。首先,教育毕业生加强对事物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认识,正确看待就业挫折。其次,锻炼学生意志,通过实践活动,经历成功与失败,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转化心理品质。再次,辅导学生自我教育。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使心灵得到感性的熏陶和理性的升华,以坚强的风险意识和顽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迎接求职困难和考验。 心理大学毕业论文:大学毕业生所面临的角色转换及心理调适问题研究 摘要:大学毕业生,当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即将告别母校,从而开始人生新的航程之时,也正值国家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之际。祖国的强盛。民族的振兴,天降之大任于肩,任重而道远。充分实现自我价值,不辜负国家厚望,是每个大学生都应具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如何进行角色认知、顺利度过角色转换,是迈好就业上岗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关键词:角色;角色转换;角色冲突;心理调适 “角色”原是戏剧中的名词,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在二十世纪20~30年代一些学者将它引入社会学范畴,进而发展成为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之一,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角色”不是具体的个人,它本质上反映一种社会关系,而具体的个人只是一定社会角色的扮演者。 一、正确认知社会角色 所谓“角色”,是指一个人的社会身份和所处的社会地位,以及遵循相应该身份和地位的行为模式和规范。它是由一定的文化价值体系所决定的,并且与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相一致,是社会对特定社会关系上的同一种社会位置的价值与意义的期望,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依据和基础。 (一)学生角色 我国大学生年龄阶段大多处在18―24岁之间,个人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趋于成熟,充满青春活力,思维敏捷活跃,正是人生中接受教育、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关键阶段。大学生作为一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群体,其主要任务是努力学各种文化知识,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并在道德品质、能力素养方面不断锻炼。 在经济方面,大学生主要还是依靠家庭的资助,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经通过勤工助学、奖学金、国家贷款的方式,靠自己来部分解决经济方面遇到的问题。 结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这样界定学生角色:在国家社会教育政策和教育环境的保证下以及家庭的主要经济资助下,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培养自身多种能力,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使自身成长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二)职业角色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由此而产生了众多的职业:律师、警察、教师、工程师、拍卖师、经理、工人、理发师等。而新的社会需要的产生,使一些现代色彩的的职业如短信、健身教练、服装选购员等也应运而生。 职业类型众多,角色“个性”具体。但是千差万别的职业角色有其共同的内容:职业角色扮演者具有自己的社会地位,享有一定权力并履行一定的义务,受到相应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的约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经济独立。 结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这样界定职业角色:在某一位置上,依靠自身知识和能力,并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具体地开展工作,在行使职权、履行义务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取得相应报酬。 二、大学生面临的角色转换 走出校园的象牙塔,步入外面的世界,从一名在校的大学生成为某公司的职员,生活开始了新的阶段,大学生所处的社会角色发生了根本变化。这种角色变化不仅体现在工作和生活的内容有着根本的不同,而且还表现在踏入社会后,不可避免要受到更多社会关系的制约影响,将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这种社会角色的变化和转换,在一定意义上是完成“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换,即“社会化”的过程。 大学毕业生从学生角色转换到职业角色的过程,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的行为模式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其间必然伴随着较大的不适应性。只有正确认识这种角色转换过程,尽早做好准备,形成职业角色观念,提高职业角色技能,增强角色扮演能力,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心理不适应,使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良好开端。因此,大学生一定要充分把握好毕业前后的两个重要阶段: (一)择业期是进行角色转换的首要阶段 目前我国的大学毕业生一般在每年7月份离校,奔赴各地的工作岗位,但是学校的就业工作一般从前一年的11月份就开始了,通过双选会等各种渠道,大学生提前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进行择业准备。这一时期也是大学毕业生进行转换角色的重要阶段。 这一时期当中,各地区及高校学校相继开办供需见面会和毕业生就业洽谈会等众多择业平台,毕业生通过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过程,可以加强对用人单位性质、规模、管理、经营、市场的了解,初步掌握关于自身发展待遇、住房、家庭组织、深造等相关情况,较为合理地对自己的职业进行定位,进而通过签定就业协议书来确定自己的职业角色。 (二)见习期是进行角色转换的关键阶段 参加工作后的一年或半年为见习期,之后转为正式人员。这一时期开始,对于在择业期间内对职业角色的一切想象均成为了现实,大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真实的岗位工作情况是期望与现实的“磨合期”。 初到一个崭新的工作岗位,工作和生活环境与大学校园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差别。在地域上,高校大多位于大中城市,交通便利,经济较为发达,学习和生活的条件比较优越,压力较小;而众多的职业岗位不一定在城市里,有的在偏僻的山沟里,有的处在茫茫的戈壁,环境相当艰苦。在时间上,毕业前的学生时代,环境和工作非常熟悉,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比较多,而就业后,由于初到岗位,一切可能需要重新学习和适应,工作繁忙,经常需要加班加点,属于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 从大学学习环境到职业环境的巨大变化,对大学生的顺利就业产生的较大的挑战,在见习期内对未来职业角色的正确认识并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是顺利完成角色转换的关键。 三、角色冲突及其产生的不适应性 (一)角色冲突的内涵 首先,社会角色的不同要求产生角色冲突。如前所述,“角色”指与某一特殊位置有关联的行为模式,代表着一套有关行为的社会标准。一个人的角色反映了他在社会系统中的地位,以及相应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一个人经常需要同时扮演几个社会角色,而当这些角色对他的要求又不一致时,或者当人们对同一个角色在需求、态度、价值观以及能力等有着几种不相容的期待时,就会产生“角色冲突”。 其次,个人和角色之间也会发生冲突。例如一个学生在美术上非常有兴趣,但是在报考时屈从父母期望而读管理专业;一位管理者具有仁慈、乐于助人的特质而不愿意使人为难,但是又必须控制、评估、培训甚至解雇下级等,这就是个人和角色之间的冲突。 (二)角色冲突产生的不适应性 角色冲突是引起个人心理不适应的一个源泉。研究证明,体验到角色超负荷的人会心率加速,胆固醇增高,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角色紧张”,角色紧张对社会及个体的身心健康都非常有害。 心理不适应,是指人们因为某种原因导致心理失衡而产生的消极情感体验。大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的最先遇到的麻烦就是心理上的不适应。毕业生到岗后心理不适应主要包括畏惧感、失落感、压抑感、怀旧感、孤独感 四、心理调适的方法 以上一些心理不适应都是上岗后容易出现的,可能常常几种情感伴随出现。但是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关键要正确的看待和分析,找出正确解决问题的办法,保证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在良好个性基础上实现角色转换,适应世界,并改造世界。 (一)行为调节法 行为词节的方法很多,其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他人友好相处,能够使迅速缓解不良情绪。因此,在工作的交往中,要了解经常相处的他人特点,做到尊重、谦虚,与人为善。同时还要明辨群体对自己的期待,并据此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 (二)语言调节法 语言调节可不出声地进行,也可通过自言自语、甚至在无人处大声呼喊的方式进行,还可以用文字记在日记上、扉页上,或写在纸片上贴在床头,经常看到想到、不断鞭策自己。 (三)行为补偿法 当所追求的目的受到挫折或因个人的某种缺陷而失败时,及时改变方向以其他能获得成功的活动来弥补因失败而丧失的自尊和自信,不要总是处于追悔和失望中,要积极寻找新的机会重新开始。 (四)注意转移法 如果个人有了焦虑或苦衷,不能长期憋在心里,要用适当的方式,向自己信赖的领导或是朋友倾诉。以减轻内心中的苦闷,同时认真听取别人意见,运用恰当的方式参加集体活动,这样通过与人沟通,增进同事之间互相的了解,以便调整心态,投入紧张的工作中去。 (五)精神升华法 刚刚进入社会,毕业生很有必要进行一番自我认识,明辨个人优势和缺点,找准新的生活坐标。由于缺乏工作经验,毕业虽然拥有较大的知识优势,但是同时一定要放下架子,坚持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虚心请教,勇于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日后担当重任积累经验。 总之,心理矛盾的调适必须脚踏实地、从现实出发去追求解决的办法。在过程中应主动接纳新鲜的事物,并积极行动起来,恰当调节自己的情感从而获得最终的成功。 心理大学毕业论文:大学毕业生缘何“心理不就业” 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从2001年的125万到2002年的145万,从2003年的212万到 2004 年的280万再到2005年的338万。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与年俱增,客观上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组于2004年10月至12月,在北京、上海、福建、湖南、辽宁和陕西等六省(市)20所高校发放大学生问卷4000份,开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在问及“您在大学生活中感到最苦恼的问题”时,有43.1%的大学生认为是“就业压力大”;以下依次为:学习压力大(39.3%)、无法确定发展方向(36.5%)、经济压力大(30.1%)。由此可见,大学生主观上已经感受到严重的就业压力。 但是,同时也不能忽略这样一种并存的社会现象:在大多数同辈群体在就业上跃跃欲试的场景下,部分大学生自主选择了不就业的生活方式,大学生不就业的原因形形色色,如暂时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或者希望深造等,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学生个体原因。 社会、教育部门和学生家长关注更多的是如何在学生毕业后立刻找到工作岗位,却忽略了有些大学生自身可能根本没有就业的心理准备和就业意向,具体而言,造成部分大学生不就业的个体原因比较突出的是大学生的心理不就业。 心理不就业的概念 大学生心理不就业是目前一种客观存在的状态。心理不就业的大学生主要特指部分大学生由于心智能力不成熟导致不愿或不能就业的含义,排除已经有明确的目标暂时不予就业的大学生以及由于特殊原因不能就业的大学生。如心理不就业的大学生不包括毕业后虽暂时没有就业,但是自身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并且已经付诸于实际行动的大学生。 心理不就业大学生的特点是虽然个体有健康的体魄、却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学习目标,没有时间概念、跟着感觉走、贪图享受或者“长立志”却没有任何实际行动。 心理不就业包括三类大学生:一是主要由于性格原因,如胆怯、不愿吃苦等,毕业后赋闲在家,无所事事,一直没有走上工作岗位,很多大学生不愿就业的理由一般都是“工作没意思”、“没心情工作”、“太 累”;二是毕业后虽然暂时勉强走上工作岗位,但是从内心并不珍惜工作机会,在工作中没有全身心投入,以工作太紧张、不适应工作环境、人际关系不好和希望再学习等原因随时可能撤离工作岗位,常常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频繁跳槽;三是盲目报考研究生的大学生群体。他们报考研究生的目的不是出于对报考专业的热爱、深思熟虑希望深造,而是随大流、逃避就业的权宜之计。 心理不就业的原因 首先,大学生欠缺生存忧患意识,没有自食其力养活自己的观念和责任。这部分大学生共同的特点一般是家庭经济情况比较好,父母对于子女比较娇惯或者比较纵容,养成成年子女自立能力和意识薄弱,毕业对于他们只是一个形式而没有价值和意义,因此有人也形象地将这些学生称为“NEET族”。 另外造成学生不思进取的原因是学校教育的缺陷。高考指挥棒下的学生只知道埋头学习、认真考试,不知道如何做人。如有的学生高考分数很高,入学后却不能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更谈不到照顾他人。洪战辉带着妹妹上学的事迹感动和震撼了大学生,原因之一就是当前很多大学生生活过于安逸、享受,没有生存的压力。 第二,大学生“长大不成人”,缺乏社会责任意识。突出的表现就是 “心理不就业族”的头脑中完全充斥着自我,考虑就业问题几乎完全是站在个人利益立场上的表态。大学生虽然在生理年龄上已经是成年人,但是他们的心理年龄远远低于生理年龄,社会化成熟度低,个体责任和社会责任淡薄。如部分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甚至有的大学生以经济利益为导向,贪图生活享受,不愿到贫困地区。如目前最需要毕业生的那些边远地区、中小城市、艰苦行业的基层一线等中小型单位虽然非常希望能接收到大学毕业生,但年年要人却年年要不到人。 第三,错误的职业观,收入水平已错误地成为大学生衡量个人价值的重要标志。根据相关统计资料,2005年本科毕业生有超过七成月薪在1500――2000元,超过2500元的不足10%,大学生中出现了“毕业漂族”、“啃老族”。另据报道,广州某项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择业标准更倾向于实际经济利益,在待选的16项标准中,个人收入的被选率居首位,达82.2%。中国教育报进行的一次抽样调查显示:71.5%的学生希望能在沿海开放城市工作,外资企业金融机构是许多学生最理想的单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流传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学而优则仕”等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影响了部分大学生的职业观念,认为自己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错误的精英意识使的他们对职业有过高的期望值,主观上已经对职业划分出高低贵贱,没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概念,对职业的过于挑剔,使他们虽然有较高学历,总也找不到满意的岗位,错误的职业观严重阻碍了他们的就业渠道。 另外,大学生被动的等待就业岗位,没有创新意识和魄力也是当代大学生面临困境的原因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 1995年发表的关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提出:“在学位=工作这个公式不再成立的时代, 人们希望高等教育的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 而且也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于1998年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培养大学生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 应成为高等教育主要关心的问题,大学生愈来愈不仅仅是求职者, 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大学生就业不是被动地等待工作,也不是必须在现有特定的领域寻找空缺,而是主动地、全方位地寻找可能的岗位并通过施展才华使其成为自己的现实工作。 第四,求学时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因此自己没有学习计划、学习是被动的、敷衍的,大学四年所学的知识没有充分被消化形成自己的专业知识系统,对知识的理解是肤浅的,同时没有内在的学习动机,不可能有意识、系统地拓展相关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导致知识和社会技能欠缺。 目前部分高校招生标准降低,进校后对学生的要求不严,加上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专业知识掌握很差,毕业时虽然能勉强过关但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思想道德觉悟和能力素质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普遍看重人品和能力,不少单位已经开始对毕业生持宁缺勿滥的态度。因此这部分学生是很难在就业市场上有一席之地的。 第五,大学生心理抗挫折能力薄弱。这样的大学生由于缺乏自信心,在求职过程中只要受到打击就会一蹶不振,很难在摔倒的地方重新爬起来,不能有效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主导、乐观地寻找出路,而是变得怨天尤人或者自暴自弃。 心理不就业的矫正对策 首先,建立正确社会人才观的舆论氛围,因为这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有极大的影响。当前主席提出的八荣八耻明确表明劳动就是光荣的,就是对社会有益的,只有好逸恶劳的生活方式才是最可耻的。热爱劳动,全身心投入工作中的人就是社会所认可的人才和栋梁,帮助大学生鄙弃那种一切钱看、贪图享受的错误观念。 其次,社会、家庭和学校应着重培养大学生的成人意识,通过多种方式,如榜样的示范效应、讲座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等方法,防止他们心理年龄低龄化,增强他们的成人感,树立他们的社会责任心。 同时,高校应认真贯彻主席提出的八荣八耻,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培养大学生深厚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正确的择业观,引导他们走出以个人为中心的狭隘小圈子,摒弃自私自利、享乐腐化等思想观念。正如马克思在《青年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所指出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 心理大学毕业论文:涉世之初的大学毕业生的心理研究和思考 摘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涉世之初的大学毕业生处于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上。面对新的开始,他们必然要接受一种心理挑战。如何面对这种挑战,会直接影响到人生的成败。因此,研究和思考涉世之初的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尤显重要。 关键词:涉世之初;大学毕业生;心理问题 一、涉世之初的大学毕业生的心理问题及表现 涉世之初的大学毕业生心理是他们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之初,工作和生活环境发生一系列变化后而产生的一些心理活动,主要有: 1.怀旧心理 怀旧心理是大学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对校园生活,对学生角色的依恋心理和怀旧心理。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大学毕业生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置于学生角色来要求自己和对待工作,以学生角色的习惯方式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面对与同事、领导等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及职业责任的压力,不禁会留恋相对单纯的学生时代。 2.竞争心理 竞争心理是市场经济竞争机制下的必然产物。市场经济的鲜明的特点是自主性、开放性和竞争性等,它在为人们的经济活动提供广阔的舞台和自由空间的同时,也渗透了更强的竞争力。这一切就促使大学毕业生的竞争心理的形成。 3.抱负心理 抱负心理和竞争心理是孪生姐妹。年轻的学子们通过在学校的多年“充电”,每一个人都已掌握了一定的技能,他们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带着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走出校园,渴望在新的工作环境里,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和人生价值,真可谓是激情满怀,虎虎生气。这就形成了所谓的抱负心理。 4.抵触心理 抵触心理和抱负心理是一对矛盾心理。大学毕业生刚工作时,一般都满怀希望,充满信心,然而工作一段时间后,有些人便会出现心理逆转,即产生了所谓的抵触心理。抵触心理大多是对现状不满意,引起的心理失衡和心理逆转。比如环境的不尽如人意、工作的不能完全胜任、人际关系的生疏复杂、工作待遇的不够理想、社会舆论的偏见、单位领导的关心不多等等,这些都是产生抵触心理的原因。 5.依赖心理 依赖心理和竞争心理是一对矛盾心理。依赖心理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但我这里指的是在工作中的不思进取、不积极主动地去竞争,而是“等和靠”的一种心理。大学毕业生刚走上社会,对这一大转变还不能完全适应,缺乏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自我独立意识,在工作中不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而是依赖父母、依赖社会关系等。 6.自负心理 自负心理也可称自傲心理。自负心理是过高地估计个人的能力,失去自知之明。有些大学毕业生常以文凭、学位或毕业于名牌大学而自居。自认为接受了正规教育,已经学到了不少知识,是个人才,因此轻视实践,放不下架子,只想做高层次的工作,看不起基层工作和基层工作人员,甚至认为一个堂堂的大学毕业生干一些不起眼的事是大材小用,有失身份。这就是典型的眼高手低的自傲心理。 二、涉世之初的大学毕业生的心理问题原因分析 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便在人生的旅途中完成了一次庄严的跨越,开始了人生的又一个新的起点,从此,他们面对的将不再是学校、老师和同学,他们将面对新的开始、新的环境。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对大学毕业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大学毕业生本身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角色的变化,从一个校园人转变为社会人 大学生在走向社会前是一个校园人,生活的圈子只局限于校园这个小范围,在人们的眼中是个半独立的成年人,因为他们虽然在生理上基本成熟,但心理尚在发展之中,而且在经济上还依赖父母。当他们从校园走上社会,心理便逐渐成熟,而且经济上也开始逐渐独立,就会成为主宰自己生活的一个独立的人。 2.人际关系的变化,从简单到复杂 人的本质是社会性,所以进行人际交往是人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但在校期间和走上社会的人际关系是截然不同的。在学校里,大学生交往的对象主要是自己的同学,他们有着相同的年龄,相同的志趣爱好,而且同学之间没有太多的利益冲突,他们之间是平等的,所以,这种人际关系相处起来比较容易、比较和谐,但走上社会后,人际关系开始变得复杂,每个人都要处理好和领导、同事、邻居和朋友的各种人际关系。 3.目标的变化,从掌握知识到应用知识 目标是一个人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或者是想要得到的结果。一个人所处的时期不同,他的目标也就会有所不同。在学校里,大学生的职责是学习,那么,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评上三好或先进,这就是在校大学生所追求的目标。当走上社会后,大学毕业生的职责变成了工作,那么,积极努力的工作,让自己所学的知识有所展示、有所发挥,成为被人重视的人和成为单位的骨干就是大学毕业生所追求的目标。 三、涉世之初的大学毕业生的心理问题对策略探 大学毕业生在工作之初产生一些心理问题是自然的,对这一点应有基本的和足够的认识,但我们不能对此视而不见、任之发展,而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引导他们朝正确的方向发展,以避免造成心理障碍,影响人的健康发展。 1.立足现实,增强独立意识 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应尽快从大学生活的沉湎中解脱出来。学生时代相对单纯自由,学习生活上依赖父母和家长,工作后大学毕业生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要在工作中独当一面,人们也开始把大学毕业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来看待,这就要求大学生进一步增强独立意识。 2.正确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 刚走进社会,自我期望不要过高,要调整好自己的角色期望,接受自己工作初期的这样或那样的不适应表现,丢掉完美主义,客观地分析自我,对自己来点平常心。此外,还要理解别人对你的角色期望,认识到,别人不会因为你的不适应而排斥你。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无良好的自我概念,这是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的基础。所以工作初期必须能客观地分析自我,拥有良好的自我概念,正确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这样,在工作中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自我价值。 3.培育良好的心态和情绪 在心理认知观念上,不要受“消极情绪”感染,只见影子而不见阳光,变成一个悲观主义者,对生活失去热情,消极处世。而要正确地看待社会,使自己的思想适应社会发展,保持积极乐观、开拓进取的人生态度。 (作者单位 辽宁省大连市大连大学) 心理大学毕业论文: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探究 [摘要]面对就业压力增大,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产生了自卑、焦虑、从众、依赖等一系列就业心理问题。这些就业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能否正确分析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所面临的这些就业心理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克服,关系到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能否成功实现就业。 [关键词]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对策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常常会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阻力,很容易产生一系列就业心理问题,影响了他们的正常择业就业。正确认识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的心理问题,帮助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做好充分的就业心理准备,对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顺利求职择业非常重要。 一、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各高校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严峻挑战,使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产生各种就业心理问题。 1.自卑心理。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与重点大学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相比较而言,竞争处于劣势是不言而喻的。重点大学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由于学校的知名度和在校期间受到的教育远远超过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在就业竞争方面有着天然的明显优势。加上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有意无意提高就业门槛,人为地为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设置就业障碍,在公开招聘中限定只招收重点大学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从而把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排除在外,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要想与重点大学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进行竞争,就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这在无形中加剧了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的自卑心理。 2.焦虑心理。就业形势严峻和地方高校某些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对口,导致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在即将毕业前夕,地方高校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由于竞争能力不强在考研与就业当中徘徊。想考研又由于自身专业基础不够扎实没有十足的把握,同时也担心读完研究生后还是要再次面临是否能找到好工作的就业问题。想就业又担心自己的理想能否实现,能否找到适合发挥特长、利于自己成长的单位和工作环境,害怕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会因为学校名气不大、学历层次较低、学习成绩不佳、能力素质不高、部分用人单位政策性歧视和过高的要求与严格的录用程序而感到恐惧。由于各种过分担心而造成精神上的紧张,手忙脚乱,茫然困惑,焦虑不安,从而无法集中精力学习和找工作。 3.从众心理。就业过程中,地方高校部分大学毕业生没有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专业、学历、兴趣、能力、素质缺乏正确判断,对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职业以及将来准备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与目标。大多数人都希望到生活条件好、福利待遇高的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工作,而不愿到急需人才但条件比较艰苦的中小城市和基层小单位就业,过分地考虑就业的地域、职位的高低和单位的经济效益,脱离目前的就业形势和自身的现状,盲目从众,跟在别人后面走,别人说什么工作好,他们就寻找什么工作,不会扬长避短,在就业中难免会遭受不必要的挫折,有时可能会因此而延误或丧失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就可能获得的就业机会,从而大大增加了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4.依赖心理。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还没有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对于“自主择业”仍有部分大学毕业生感到不适应,思想上还残存“统招统分”的意识观念,希望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却又不愿意到处奔波,寄希望于学校,寄希望于就业主管部门,寄希望于家庭,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信心和勇气不足,在就业机会面前顾虑重重,不能主动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推销自我,不去依靠自身的努力赢得用人单位青睐,而是依赖于学校和父母,或听候学校的安排,或依靠家长去四处奔波,缺乏就业的主动性,依赖心理严重,使自己在就业中处于劣势,缺乏自主择业能力。 二、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 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又有学校和社会两个方面的客观原因。 1.学生因素。一是就业心理准备不足。地方高校部分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对社会缺乏全面了解,对就业形势认识不清,对自己没有准确的就业定位,理想往往脱离现实,就业期望值偏高,仍有不少大学毕业生不到最后关头不愿放弃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想法,导致失去了很多求职机会,错过了不少好的工作岗位,不能及时在就业压力面前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很容易出现心理失衡。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二是能力素质有待提高。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总体而言,知识储备、专业实践能力与重点大学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相比有较大的差距,缺乏广博的专业知识积累、严格的专业训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差,缺乏竞争意识,更缺乏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2.学校因素。一是地方高校的专业设置、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没有实现市场化,与社会需求脱节。很多地方高校重视自身利益和短期效益,没有很好地与社会需求进行对接,盲目扩招、盲目设置专业,导致学科和专业结构不合理。部分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落后,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陈旧,重视知识灌输、轻动手能力培养,严重影响大学生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导致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缺乏自信,竞争力不强,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二是地方高校的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工作不能满足大学生需要。多数地方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只重视管理功能,忽略了其根本指导意义的教育和服务功能,就业指导工作明显滞后于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发展变化,导致部分大学毕业生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无法准确地自我定位,显得茫然失措。 3.社会因素。一是就业市场体制不健全、用人程序不完善,导致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受到就业歧视,就业机会不平等。用人单位的“人才高消费”,在选择人才时只招收重点大学大学毕业生或研究生,限制了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参加竞聘,人为地剥夺了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机会,使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工作产生了担忧和疑虑。二是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社会不良风气对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产生巨大的心理冲击,双向选择过程中凭关系择业还有一定市场,“优生优荐”、“优生优选”的原则不能得到充分体现,以至出现优生不一定有好单位,差生凭借关系照样能找到好单位的现象,严重干扰了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容易造成地方高校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失衡,由此产生了各种就业心理问题。 三、解决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 问题的对策 针对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的种种不良心理问题,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要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学校要深化改革力度和为大学毕业生提供科学合理有效的就业指导,社会要给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1.大学毕业生要正确评价自我。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一是接受客观现实,适当调整就业预期。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要正确认清当前所面临的经济形势和就业环境,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改变非大城市、非高工资和高待遇不去的旧观念,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冷静分析,有针对性地找工作,而不是盲目从众,人云亦云,择业时看得更长远一些,相比薪酬待遇要更注重发展前景。二是全面认识自我,准确定位。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要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发挥优势,规避不足,既不能一味地追求“高成”,否则难以实现就业,也不能盲目地“低就”,否则也不利于今后的发展,要在全面分析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选择自己适合的职业。三是主动出击,捕捉就业机会。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要有主动意识和竞争意识,要做好参与激烈竞争的心理准备,勇于面对竞争,积极参与就业竞争,变被动需求为主动需求,主动大胆地向合适的企业和单位“推销”自己,才能抓住稍纵即逝的就业机遇。四是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缓和心理冲突。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在所难免,要让大学毕业生抱有积极的态度,正确对待挫折,主动去应对,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掌握科学的自我调适方法,学会自我安慰、自我解脱,有效地排除各种不健康的心理,以缓和心理冲突。五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升核心竞争力。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只有早做准备,苦练内功,不断增强自身综合素质,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只有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为自己赢得好的就业增加筹码。 2.学校要深化改革力度。为大学毕业生提供科学合理有效的就业指导。地方高校要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调整专业结构,加大教学改革力度,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拓宽专业口径,注重大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强化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的培养,提高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必须继续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就业指导力度,强化服务功能,科学有效地开展就业指导,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一是要帮助大学毕业生树立科学的择业观。要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的指导,引导大学毕业生冷静分析就业形势,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确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值,树立正确的就业标准,从实际出发,主动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势,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理念。二是要树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意识。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力度,引导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就业竞争力。三是要积极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要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和就业意向,根据学生不同的特长、能力和基本素质,分析学生个体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为学生量身定做一套就业指导方案,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四是要加强就业方法的指导。要加强就业方法和择业技巧的指导,对大学毕业生进行有关求职择业的专业知识培训,帮助大学毕业生掌握科学的就业方法和技巧,做好充分的知识和技能储备,避免出现心理恐慌。五是要开展就业心理咨询工作。针对大学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遇到的某些心理困惑提供心理咨询,引导大学毕业生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保持积极心态,解决心理矛盾,消除心理障碍,缓和心理冲突。 3.社会要履行应有的责任,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一是以政策为导向拓宽就业途径。国家要继续出台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有力措施,以政策为导向,引导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就业,排解就业体制和机制上的障碍,实行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种形式的社会保障制度,对真正进入西部、农村和经济落后地区工作的大学毕业生给予政策上的扶持与帮助,减少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的区域选择。二是加强就业市场建设。为确保就业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必须继续加强就业市场建设,积极制定配套政策和措施,规范就业市场,完善就业市场机制,完善就业法规建设,加强监督和管理,整顿就业秩序,规范就业行为,纠正就业过程中的无序状态,保证就业市场公平竞争,努力拓宽大学毕业生就业渠道,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三是规范就业行为。增加就业工作的透明度,治理就业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加强廉政建设,排除不正之风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干扰,营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和就业氛围,治理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中的任人唯亲、任人唯关系的个别现象,治理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中过多地人为限制,让各层次大学毕业生都有机会参与公平竞争,在社会中形成唯才是举、用人唯贤、有知识和有能力就有好就业的公正环境,减少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社会因素。
电子专业毕业论文: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摘 要】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已有十余年,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电子商务由初期零星局部借助于互联网开展的商务活动逐步向纵深化迈入,呈现出明显的普及化趋势,然而在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同时,却意外的出现了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本文拟对高校电子商务学生就业难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电子商务 人才培养 就业率 一、引言 2008年的中国网络购物市场发展非常迅速,交易规模突破千亿大关,达1281.8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82.5%,人均网购金额超1600元,比上一年增加582元。网络购物已经广泛渗透至网络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电子商务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一波一波崛起。电子商务人才的社会需求表现为数量的扩大化、层次的丰富化和节奏的紧迫化。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远远满足不了这种需要,电子商务专业就业前景十分广阔,然而市场上却出现了大量电子商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据新华社报道,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率仅为20%,这不得不引人深思: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该何去何从?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们该如何去解决? 二、电子商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电子商务培养模式多样化 在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同时,一些高校开始开办电子商务专业。早期开办电子商务专业主要有三类方向:第一类是外贸方向,主要注重国际电子商务的教育和人才的培养。这一方向对学生的英语要求很高,一般主要在外贸领域就业。第二类是以计算机科学为代表的技术方向,培养的是偏技术的电子商务人才。第三类是以经济管理为基础的管理方向,培养的是偏管理的电子商务人才。目前,第一类较少,大部分是偏技术或偏管理的培养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相当多的企业不知道招电子商务的学生究竟能做什么,因为培养模式的差异导致了结果的不确定性。所以他们干脆直接招收了外贸类专业、管理类专业、技术类专业毕业生,并把他们组织起来做电子商务。 2.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贪大求全 电子商务是一个综合类专业,其竞争优势就在于学生的综合性能力。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做到培养综合类人才很困难,许多的学校给电子商务开设了大量的课程。一种比较典型的情况是:专业课程当中,一半为商务管理类课程,一般为商务技术类课程。这种课程体系的设计,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的合理,而在实际中就是因为培养过程中没有重点,贪大求全,导致了电子商务的毕业生在社会上没有什么竞争力。因此电子商务本专科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不太受欢迎,就业率一直偏低。 3.高校电子商务教育严重落后于实际,教学资源跟不上实际需要 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实际发展非常迅速,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而高校的电子商务教育严重落后于实际。高校从事电子商务教学一方面缺乏大量具有电子商务实践经验的教师,另一方面缺乏相应的实验设备和实习、实训基地,导致理论知识和应用脱节,教出来的学生眼高手低,与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严重脱节。 4.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要求和高校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定位错位 目前中国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主要有两类:少数比较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和绝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素质、对高校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电子商务毕业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必须是全面的、精通的,安置在哪一个节点都能发挥最大效用的,可是即使高校依据企业需求进行定位培养出合格的电子商务人才了,企业却又不敢用了,因为企业虽然很清楚岗位定的愈细、分工愈明确,带来的效益就会愈高,可是每个岗位只是发挥了这些高素质人才的很小一部分潜能,这是极大的资源浪费。 三、解决电子商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难的有效对策探讨 1.准确专业定位,明确培养目标 电子商务的成功运作需要各层次的人才,因此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是分层次的,根据市场的需求,电子商务人才层次可分为应用层、策划层和管理层。如果把电子商务三个层次的人才按金字塔结构排列,管理层是塔尖,策划层是塔身,应用层是塔基,高职院校培养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应该是塔基的应用层。这一层次的人才是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力量,对这一层次人才的培养是不容忽视,高职院校应根据市场需求,结合本校实际,在全面讲述电子商务相关知识的同时,把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细化为不同的方向,而不应该是一直以来所提倡的培养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博而全”的电子商务专业通才。 2.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体系 电子商务是一门交叉学科的综合性专业,根据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在理论课程的设置上要强调理论知识体系的宽度和广度,涉及面要覆盖所有“电子商务化岗位”,但不要求理论知识体系的深度和精度,只需能够满足实际需求,以“够用”为原则。在实践课程的设置上要以“小方向,重特色”为原则,把专业培养目标细化为网站建设、网络营销、网上贸易和物流管理等互为依托、前后衔接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生态链。电子商务实务的完成并非依赖一己之力,而是强调多方协作,因此,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当中也应始终贯彻这一思想,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当能够满足电子商务专业高职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的需求,根据电子商务专业高职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他们找准自己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生态链中的位置。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高职院校师资力量建设大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引进高新技术人才。多渠道引进掌握电子商务新技能、拥有电子商务新思想、关注并能准确判断电子商务发展新动向的高新技术人才。 (2)聘请行家到校任教。社会上不乏电子商务行业领军人物和电子商务业界践行代表,高职院校可以聘请他们到校任教或作为实践课指导老师,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中,他们意见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3)安排教师进修和交流。很多的组织和机构经常会举办一些电子商务专业或相关的培训和交流活动,高职院校应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参与,在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吸取先进经验、捕获有效信息,完善和修正本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短处和不足。 4.完善实训设施,抓实实训教学 (1)引进或自主开发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平台。目前市场上有部分比较成熟的、高仿真的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平台(比如德意数码、浙大科技等开发商推出的电子商务模拟实验系统),可以帮助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对电子商务的认识、提高电子商务的实训技能,高校可以通过对其考察评估后出资引进,有实力的高校也可以结合实际需求选择自主研发。 (2)带领学生参与具体项目设计,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任务分解成单个项目,由教师指导,带领学生学习团队或小组,进行“项目驱动式”或“体验式”教学。比如,在网络贸易教学中,可以把学生分解成网络营销组、贸易洽谈组、商品采购组、单证处理组、财务处理组、物流组、售后服务组,针对一笔订单,各小组各司其职,共同完成这笔业务,获得下一笔订单时各小组成员轮岗,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既熟悉了这一教学环节的电子商务业务流程,又掌握了实践技能,教学效果非常好。 (3)与企业合作,建立电子商务实训基地或实训实验室,实现“工学结合”和“商学结合”。选择优秀的电子商务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共同建立实训教学项目,高职院校师生均可获益,比如淘宝公司推出的“淘宝创业实训基地”项目,高职院校只需很小的投入就可以建立起电子商务专业实验室,而且淘宝公司免费提供规范实用的师资培训、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和网络实训平台等资源,优秀学生还可以获得淘宝网实习、就业的机会。 (4)充分利用互联网络免费资源,让学生亲身体验真实商务流程。互联网络蕴含丰富的学习资源,而且成本极低甚至接近0成本,充分合理引导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利用这些资源也可以帮助他们掌握和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技能。比如淘宝网、拍拍网等还有其他的一些论坛和虚拟社区,不仅能作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实训学习的平台,还可以作为他们自主创业的平台。 四、结束语 电子商务作为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相结合的表现形式,以技术创新推动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改造传统业务流程,促进生产经营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成为商务模式主导的趋势锐不可当,市场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高职院校作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当认真分析电子商务人才市场需求特征,结合高校自身专业特点,整合优势资源,借鉴先进经验,形成本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培养出适应电子商务行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专业人才。 电子专业毕业论文:浅谈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行业蓬勃发展,存在较大人才需求缺口,但电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却相对较低。文章以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采用问卷调查、跟踪回访等调研方式,分析“高需求低就业”这一问题的根源,从用人单位、学生、学校三方面着手提出对策,以期改善这一现状,完善学校培养方式,促进毕业生就业,满足企业需求。 关键词:高职院校 电子商务 就业率 近年来随着网购的兴起,电子商务这一概念正逐渐深入人心。它在改变消费者传统消费方式的同时,也为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力量。2010年电子商务金额超过4.3万亿元;2011年超过6万亿元。未来3年,我国电子商务投资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高潮。 为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2001年6月电子商务被批准作为目录外专业在全国高校中开设,目前全国已有306所高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每年的本科毕业生多达3万人以上,高职类毕业生多达1万人以上,数量较大并仍在继续增长。 面对电子商务行业的迅猛发展,本应抢手的电商专业毕业生却遭遇了求职中的寒冬——近年来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仅为20%,远低于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47%的就业率。这一现状背后势必存在着更深层次的问题。 一、问题分析 (一)用人单位方面 1.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大多都注重应聘人员的工作经验,希望所招到的人员上岗即可操作,独立完成相关工作任务,弥补本单位的人才缺口。目前,工作经验成为了用人单位衡量求职人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而这一项就是应届毕业生的软肋,于是当用人单位不肯妥协时,尽管招聘岗位专业对口,但高职类毕业生只能被拒在大门之外。 2.没有相应的入职培训,对员工的发展及职业生涯规划不关心。学生就业后,进入到工作岗位,尽管经过学校学习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与知识,但要尽快熟悉陌生的环境,还需要接受入职培训。而很多用人单位都忽略了这一点,往往只是将工作任务分配给新职员,由他们去想办法学习完成。这样会导致工作的低效,尤其是新职员操作不规范或错误而无人及时纠正时,必将给单位带来损失。另一方面,对于就职后的职员,单位不注重后续的培训,无法满足职员希望自我提升的需求,老职员看不到自己的未来,更无职业生涯可谈,容易产生跳槽的想法,这种情绪也会传递给新职员。 (二)学生方面 1.毕业生好高骛远,高不成低不就。应届毕业生在择业时,往往抱有过高的理想抱负,不愿意从最基层做起。还有些毕业生认为进过高校深造,毕业后至少要从“白领”做起,不甘心做工人,致使很多岗位从自己身边流失。另外,当今网购的盛行,例如淘宝网、阿里巴巴网等知名电子商务网站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斗志,有些学生毕业前就已经开始筹备开设自己的网店。但经过对某职业技术学院2007级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过半数自主创业的学生,因为经营状况不好,最终选择放弃创业,到企业工作,积累经验。原因主要在于:缺乏经营经验,在刚起步时自己的想法还可以维持店铺经营,但随着竞争的不断激烈与业务量的增大,很多事务处理起来力不从心。 2.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动手能力差。一些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浮躁,对于安排的实训课程不能认真参加练习,错过了储备知识的时间,在求职过程中才发现欠缺得太多。 3.求职技巧不足,未做好从学生到职员的角色转换。多年的学习生活之后,尤其是在应试教育之下,学生更多习惯于被动反应,即无指令不思考不行动。工作时,常表现为领导吩咐一点就做一点,其他的不多想也不多做,让用人单位感觉在使用这样的人员的时候比较吃力,会产生不良评价。 (三)学校方面 1.缺乏配套电子商务软件、系统,学生无法进行电子商务的后台模拟训练。缺乏配套电子商务软件、系统,实训时只能领学生浏览各类型网站,通过浅浅的观察、注册用户、体验购买流程等总结其经营特点、营销理念,而不能进入后台操作,或建立自己的经营性网站进行实践操作,这样学生很难真正地了解到电子商务网站是如何运作的,中间会出现什么问题,如何应对,需要掌握哪些技能,使实训的意义大打折扣。 2.学生顶岗实习制度不够完善。我们往往只重视毕业生的实习,其实实习锻炼应该从大一开始进行。没有学校的统一要求,很多学生不会在校期间进行实习,当毕业时又因为没有任何工作经验,以至在面试中被用人单位拒之千里。或是因为从未以工作人员的身份接触过社会,不了解市场,不了解自己的专长,当抱着不切合实际的梦想走向社会时,处处碰壁。 3.教材理论化强,有些材料过于陈旧。有关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已经确立,但更新较慢。目前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迅速,成功或是失败的案例层出不穷,当应用于技能操作教学时,使用的教材很难顺应变化,及时更新。这容易使技能培训偏离实际需要,学生不了解当今电子商务企业的实务操作情况。 二、应对策略 (一)企业方面 加强与学校的合作沟通,举办一些校企联合的活动,增加用人单位与学生的接触,使其能够看到应届毕业生的优势,愿意接纳,增强其启用应届毕业生的信心。建议企业制定员工培训计划,使其得到全面的提高,增强员工忠诚度。 (二)学生方面 1.继续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等相关课程内容。在学生就业前,对其进行商务礼仪、应用文书写、面试技巧等知识技能进行培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其更好更快地适应新工作、新环境。同时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放平心态,踏实求职,避免高不成低不就。 2.联系合作企业相关人员,召开专题讲座、报告会。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企业实务,帮助迷茫的学生,确立自己的求职意向;对于已经有求职意向的,可以进一步调整自己的择业目标。 3.正确引导学生创业,完善配套训练。学生有自主创业的想法值得鼓励,但不可盲目,应辅助相关配套训练。例如开展实战模拟、分组对抗等竞赛,用任务驱动、岗位设置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不足,知道经营中的艰辛,理智对待创业。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够发现自己的专长与兴趣所在,调整自己的择业目标。 电子专业毕业论文: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就业冲突分析与社会就业要求研究 摘要:分析了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现状,并认真剖析了电子应用教学与就业冲突的原因,有针对性提出了课程设计要有时代特色、注重教师素质提高、模拟就业环境、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等对策。 关键词: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就业冲突现状;社会就业要求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是为学生毕业后能拥有在电子行业的就业技能而设立的,是学生进入社会从事电子行业工作的就业前培训,所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要以市场需要为导向,结合电子产业发展的实际,与时俱进,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确定合理的课程内容,才能将电子应用技术专业教育办好,办出特色,办出社会满意、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的专业,满足社会发展对电子技术人才的需要。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电子应用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也为电子应用专业的学生就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但是,电子应用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供需反常 电子应用专业的学生就业出现了怪现象,一方面,企业无人可聘,另一方面,学生无业可就。大批的电子应用专业学生毕业之后难以谋得理想职业,即使找工作也往往只能干普通工,只能干一些低技术含量的工作,造成了巨大的电子技术应用人力资源的浪费,也阻碍了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健康发展。 学生适应岗位能力差 毕业生整体素质下降,因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入学分数过低,致使部分毕业生整体素质下降。各用人单位普遍反映: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文化理论知识不足,电子技术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接受的专业基本技能训练较少。所以,实际操作能力较弱,与实践对接慢,实际操作能力差,如看不懂电路图,不能熟练操作和使用常见电子仪器等。绝大多数电子应用专业的毕业生不符合用人单位、甚至不符合整个行业的要求,与实际脱节严重,导致应届毕业生上岗前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因此,很多用人单位不愿意聘用新毕业的学生。 学生思想认识不到位、自身素质薄弱 学生就业观念落后,近几年虽然加大了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但一些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仍然居高不下,怕吃苦,眼高手低,很大一部分毕业生不具备较强的劳动观念和敬业精神,不能吃苦耐劳,缺乏与他人相处的协作能力,对生产管理制度的约束、流水线作业的节奏、上班制度、工作反复操作的单调、生产中的奖罚制度等的适应能力差,往往将企业所给的薪酬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根据自身的条件正确选择职业,以至迷失就业方向。 导致电子应用教学与就业冲突的主要原因 专业课程的设置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电子产业本身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然而,电子应用专业课程的设置却滞后,教育观念陈旧,沿用“旧中专”的培养模式组织教学,忽视技能实训,教学手段简单,专业场所建设投资严重不足,缺乏必需的实训设备,没有设置技能实训项目,学生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基础操作,达不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专业课教师自身实践能力不强 很大一部分职校教师都是大学一毕业就直接进入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的,虽然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是缺乏具体的操作能力,本身与专业教学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没有能力指导学生实训。 重专业教育,轻德育 日常教学的重心偏于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教学,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诚信品质、守法意识、责任意识、团队精神、敬业精神、严谨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等方面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没能达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目标。 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就业要求的措施 电子应用专业的课程设计要有时代特色 电子应用专业的性质决定了要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要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岗位的需求,就必须使课程设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课程内容安排上详尽具体地体现当前社会实际的技术水平,要与时俱进,不仅要跟随经济形势,也要跟随政策形势,尽可能地对最迫切需要的技术做最有效的讲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以致用,突出时代特色。因此,应按照时代特点重新编排课程内容,在编排课程内容时要向用人单位了解、调查电子产业岗位对知识结构的实际要求,明确各方面知识所占的比例,精选专业必需的知识、技能,选择与电子专业核心要素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点,如条件许可也可以让行业、企业的专家直接参与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计划,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和评估标准,参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使核心课程与就业方向性课程相辅相成,在课程内容上充分反映各生产企业专业技术方面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材料、新成果、新内容,使整个课程稳定而富有弹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性,同时,必须选择最新、最具当代技术特征的教材。 注重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打造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 “打铁先要自身硬”,可以采取将教师派出去培训的“走出去”和邀请部分一线技术人员的“请进来”的方法,提高师资水平。一方面,可以安排在编电子应用专业课教师到电子产业生产第一线进行电子产业专业实践训练,特别是缺乏电子应用专业实践经验的新教师,必须在电子企业见习一年以上,其他教师则应每5年去电子企业轮训半年以上,或利用假期开展行业、专业社会调查,确保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使更多的教师真实地了解电子企业,了解电子产品开发和生产过程,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还可以请电子企业的人员到学校来,通过产学研合作,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聘请一定数量的来自电子企事业单位的有关专家、学者和行业权威、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可以改善高职教师结构,适应电子产业人才培养和电子专业变化的要求,使电子应用专业教学更贴近社会需求。 模拟就业环境,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要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培养模式,增强实践操作的实训力度,把握重点和重心,突出电子应用专业的应用技术。要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半工半读的办学机制,完善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紧密结合、具有鲜明电子技术应用特色的教学体系,营造校园与工厂“零距离”的教学环境。一是可以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训一体化教室,从专业建设的角度出发,改变现有教室和实训室单一功能的格局,整合教学资源,在普通教室里增加实训教学的功能,完善教室与实训室的一体化功能,把单一的理论教学的环境改造成具有多媒体等综合教育功能的平台。可在教室展开工作场景,把模拟的工作岗位搬进专业教育课堂,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感受生产实作的氛围,提升专业教学的效果。二是校内实训场所可以模拟企业生产车间标准进行建设,设立诸多实训岗位,编制生产工艺文件。学生在校内参加实训,模拟生产管理机制,要求身着工装,在生产工艺文件指导下进行操作。通过这些手段可增强学生对电子企业文化、电子企业管理的感性认识。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端正学生的就业观 一流的专业技术并不是走向成功道路的唯一条件,一流的职业道德水平才是电子应用技术人才必备的基本要素。电子应用专业教育应该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首先,要将职业道德教育等思想教育课列为必修课,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主渠道,要在平时教学中结合案例和职业道德教育宣传,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专业课程教学中。其次,学校要坚持按照“诚实、扎实、朴实、创新、活力、尊重”十二字方针开展就业教育,以就业与创业理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设计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要组织学生参观具体电子行业企业,参加简单的电子生产实践活动,了解电子行业各岗位的工作意义。通过思想道德教育,逐步培养学生具备吃苦耐劳、忠诚企业、讲究诚信、服从管理,团队合作的精神,使学生能够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就业观。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目标是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的电子产业专业技能人才,为经济发展服务,为电子企业输送合格的高水平的电子产业高级工人。因此,在平时的电子技术应用教学中,要与时俱进,充分分析学生的就业现状、企业用工特点、社会发展需求等,究原因,找对策,并在电子应用教学上采取积极主动、行之有效的方法,推进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使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电子专业毕业论文: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市场需求 摘 要: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电子整机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级专门人才。我们通过人才交流市场和电子行业调查了解到,许多招工单位急需招聘电子技术专业人才,而且主要需要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一专多能型人才。所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就业市场前景广阔。 关键词:课程改革; 技能要求 世界高科技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形成了许多融合机械类、电子类、电脑类、电力电子类等的新兴领域和新型产业,必然需要产品设备装配、维修、检测及管理的大量专业技术人员。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群主要为电子及相关企业生产线上的装配工、调试工、检测工、维修工以及一般的管理员工等。 基于以上事实,我们将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为: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电子整机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级专门人才。 一、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改革旧的课程体系,保证职业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必须抓好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使学生打好厚实的专业基础;加强职业技能的培养,突出专业技能;重视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是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的主要依据,同时,本专业在“贴近生产、贴近工艺、贴近装备”思想指导下,以电子产品设计、生产、安装、调试、检测及维护能力培养为核心,认真分析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针对中职教育的宗旨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社会岗位的需求,适时的调整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课程增强实用性、实践性,包含更多的现代技术和新技术应用。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的核心,是保证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的关键。电子技术专业的迅速发展,很多课程和教材已不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应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构建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和运行机制。 专业课程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从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培养他们爱岗敬业的职业品质、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专业课程应当按照相应的职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要求设置,突出其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内容的综合性——不受学科体系的约束;课程结构的整体性——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课程形式的灵活性——模块化,一体化;课程实现方式的多样性——显性与隐性课程的结合。 电子企业需要的大部分是生产一线上的装配工、调试工、检测工、维修工以及一般的管理员工等,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第二课堂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创新精神,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将学生课余时间吸引到学习和创造中来。为了使第二课堂活动在充分立足自身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开展,除了学生积极参与外,教师的主导作用必不可少。因此,我们将“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在业务上与电子技术教研室挂钩,并且在“教师岗位职责”中明确规定每位教师对学生的课外活动进行指导的工作量,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效果非常突出。 二、明确毕业生面对四个就业岗位群各自技能要求 1.电子产品营销岗位 要求熟悉电路基本理论,掌握电子元器件、材料、电子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和相关标准以及应用领域。 2.电子产品装配工岗位 要求熟悉电路基本理论,掌握常用电子元件的识别办法、技术参数和装配要求,掌握电子元件的安装工艺与焊接工艺,熟悉电子产品的装配工艺过程,掌握电子产品的调试技术,能熟练使用各种常用焊接工具与焊接材料,具有较强的PCB板图和元件装配图的识图能力以及编写装配工艺流程卡的能力,具有使用新的焊接设备与装配工艺的能力。 3.电子产品技术维修岗位 要求熟悉电路基本理论,掌握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技术,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技术参数和使用要求,并能熟练分析电子产品的工作原理,具备运用常用电子测量仪器去测量、分析与判断电路故障的能力,掌握元器件的替换与焊接技巧,掌握电子产品的运行操作能力与调试技巧,具备良好的电子产品维修技能。 4.电子产品一线生产、质量检验、调试、管理生产岗位 要求熟悉电路基本理论,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技术性能和装配要求,掌握电子产品的加工工艺和生产过程,具有较强的组织、沟通与协调能力,具有现代化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较强的生产安排与调配能力,良好的自学能力以及主动适应现代化生产的管理要求。 大幅度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加大教学设施的投入,注重校内现代电子实训基地的建设。培养毕业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文化素养,尤其在吃苦耐劳、忠诚企业、讲究诚信、服从管理等方面要加强培养和教育,教育毕业生克服自卑心理和保守思想,勇敢地走出去,去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电子专业毕业论文:关于提高微电子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管理水平的探讨 摘要:微电子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过程是实现本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因此,高学院校教师应提高提高微电子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管理水平。 关键词:微电子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管理水平 微电子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过程是实现本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是教学计划中十分重要的实践性环节。通过一个学期的毕业设计过程,同学们可以强化各门专业基础知识,得到从工程设计、实验技术、工程系统测试等多方面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结合实际综合运用所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自我培养一种能进行综合分析、创新思维的独立工作的能力,以便为将来进一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所以,怎样管理、指导学生完成好自己的毕业设计任务,确保质量,提高效果,是高等院校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微电子专业毕业设计环节的主要任务 微电子专业毕业设计的题目可以是直接来自微电子工程建设、研究项目的实际课题,也可以是有明确工程背景或实际意义的模拟课题。无论是哪种课题,都必须要求学生要以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态度认真对待自己的课题,圆满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任务。要以微电子工程的设计、施工、生产、科研任务为结合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工程实践技能,科学实验的水平和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使学生独立获得新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并尽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的整体专业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微电子专业毕业设计一般包含以下几个主要环节:制订详细的毕业设计的总体工作计划和各阶段计划;师生进行调查研究和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师生双向选择确定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完成与课题密切相关的中外文文献的阅读;对相关课题进行理论分析确定设计方案;设计方案的比较与优化选择;绘制电路图、完成设计方案的实验室试验并有条件地进行工程化实验;按学校制定的规范撰写好毕业设计论文并进行答辩。 二、微电子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毕业设计工作的思想准备不充分。要完成好毕业设计工作,知道老师和所指导的学生必须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设计前要求师生认真审阅毕业设计的任务书和指导书,学生要明确毕业设计的目的与要求,指导老师一起制定详细的毕业设计计划。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有些学生思想认识不足,认为毕业设计是对相关课程设计的扩充,因此,在不明确毕业设计的具体要求的情况下就匆匆着手设计,遇到问题时,经常依靠设计手册、资料来模仿设计。还有的学生很不认真,干脆不查资料,遇到问题仅凭自己的相象去解决问题;有的学生对设计缺乏系统考虑,没有全局观念。因此,这些学生的设计成果往往与专业教学要求差距较大,学生的收获也较小,毕业设计对他们没有达到专业练兵的目的。 2.缺乏深入研究精神与创新理念。微电子工程专业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专业,毕业设计的实质是一个分析、归纳、设计、具体实现的过程。而有些学生总是自己缺乏专业实践经验为由,设计前不对具体问题做详细分析、设计后对设计方案又不加以好好地论证,照搬书本或设计范例,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而设计方案的选择优化学生是可以发挥他们的创造性的,而在具体的电路调试和设备选型设计阶段,学生总是感觉无从下手。在电路调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现象学生也搞不清究竟问题出在哪里,找不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3.在优化方案设计中综合比较能力差。微电子工程的优化比较,主要反应在系统性能比较方面。有相当部分的学生,总是把握不住综合比较,以至于完全参考资料中成熟的方案进行设计,采用成熟的电路或工艺,或完全采用老师推荐的方案,缺乏自己的主见。 三、提高管理微电子专业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途径 1.引导学生选好题目,做好思想管理工作。毕业设计的首要任务是选择好课题,因为课题难易程度与大小直接影响整个毕业设计的安排与质量。选题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满足专业教学的教学要求,选题应达到专业培养目标与教学大纲的要求。②要切合实际,选题要切合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与知识水平,题目不要太大或太小,难度要适中,要保证中等水平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可以完成。③做好设计前的思想管理工作,让学生了解毕业设计的目的、任务、进度和基本要求,认识到完成好这一任务的重要性。学生不能对毕业设计敷衍了事,如果那样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对自己的学业是极为不利的;组织学生对设计课题进行调研,加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开拓学生的设计思路,提高他们完成好毕业设计的兴趣;针对毕业生就业的焦虑情绪和时间的紧迫性,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做好思想准备;让指导老师对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应预先向学生提出,使得学生在设计中尽量少犯错误。 2.认真管理、指导,鼓励创新。管理、指导毕业设计是一项繁重的工作,除了要求指导教师要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外,还要求他们讲究指导方法的管理。毕业设计中可以采用多种适应不同学生的指导方法,即教师对总体设计要求,可以一起指导,对于各个学生设计的部分,教师可以个别指导;对于共性的问题可以大家一起讨论,一起指导。在指导和检查过程中,要教师抓住学生的主要设计思路,把握好各个学生的设计大方向,让学生自始至终控制设计的主导方向,逐渐改变原来课程设计的习惯思维,使设计不断深入,不断提高。在设计过程中,要指导老师鼓励学生不断创新,在设计思路和实际调试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在设计方案选择时,让学生大胆设计,只要主体方向没有问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进行设计,让方案的特色充分体现出来。在学生遇到实际调试问题时,指导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提示或有益引导,使学生能够找到排除疑难的方法。对于生产工艺的选择,多给学生关于实际生产中工艺流程、工艺指标方面的提示或引导,或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设计有选择地在实习单位多做有关生产工艺方面的了解与实地考察,让同学们更多地体会到好的生产工艺对提高生产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3.综合比较、优化设计方案管理。一个好的毕业设计方案,一方面要求设计方案合理,另一方面要求能达到预定的性能指标。这就要求不仅要采用较低的成本而且还不能降低性能。因此,方案的选择与优化的管理是整个毕业设计比较关键的一个过程。首先要帮助学生建立微电子的技术评价体系,引导学生认识哪些因素是方案的主要关键技术,只有控制好关键技术,才能使设计方案在实施后能达到预定的性能指标。其次,还要引导学生不断了解微电子中原器件的价格体系,让学生明白设计一定要讲究成本,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获得更低的工程成本才能赢得更多的客户,这个设计理念一定要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就开始建立起来。 4.认真做好毕业设计的系统组织与管理。根据学校的教学安排,本科毕业设计工作主要是在本科的第八学期完成,但可以根据实际项目的需要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在第七学期开始开始毕业设计工作。整个毕业设计工作包括以下阶段:①毕业设计的选题:由教师根据自己从事研究的情况和实际项目的需要,拟定题目,学生根据题目选报指导教师,经过双向选择和协调,确定毕业设计的任务,明确要求和结题标准。②开题检查:由教研室组织,对全部学生的选题进行检查,保证学生的选题符合专业的要求,并能较好地完成;③中期检查:由教研室组织,对学生完成设计(论文)的情况进行检查,要求基本完成大部分设计工作,如设计报告或程序调试,拿出论文的大纲。对于中期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一方面给予适当的批评,另一方面,责成相应的师生尽快纠正自己的不足,抓紧完成预定的毕业设计,不能打折扣,而且在期末重点检查。④结题检查:由教研室组织,对学生的毕业设计工作进行检查,要求除论文外,毕业设计工作成果要以可见的形式反映出来。为了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加大结题检查的力度是很有必要的。有的学生没有设计成果或即使有设计图纸,但错误连篇,这样的学生不能给予结题,不能参加正常的答辩。⑤论文评阅:由教研室组织,集中全教研室的教师,按照学院规定的评阅标准对学生论文进行评阅,并给出评阅意见;⑥答辩:按照学校安排组织答辩。 在毕业设计进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要寻找就业机会影响了对毕业设计的精力投入,最后时间到了就马虎了事,这样势,必会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针对这一现象,学院出台了管理措施:一方面要求学生外出参加招聘会要请假,结束后就回到学校;另一方面尽量给学生多联系就业单位,让学生尽快找到满意的就业单位,这样,学生就可全身心地投入到毕业设计中。同时,指导老师也要多给学生有关就业的指导,正确处理好学业与即将就业的关系。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绝大部分同学多能做到找工作不影响毕业设计的进行,这就是毕业设计质量的有力保证。 电子专业毕业论文:高职电子类专业毕业专题研究浅析 摘要:文章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电子类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引出全新的毕业设计改革――毕业专题研究,阐述了对毕业专题研究学生分组、课题命题、过程步骤及专题流程等方面的看法与探讨。 关键词:高职;毕业设计;专题研究 一、高职电子类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 1.毕业设计时间短、毕业课题不合理。一方面:时间短。在高职院校,第六学期一般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而毕业设计无疑只能安排在第五学期进行,在完成最后学期的课程学习与考试测试,留给毕业设计的时间也就大约5~7周,在这紧凑的时间内确定方案、试制样机、撰写论文和答辩,对于绝大多数的指导教师来说毕业设计已成为一种奢望,所以一般学生选课题完,指导教师都会督促学生查资料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没有奢求学生一定要做出实物。另一方面:毕业课题设置不合理:课题缺乏多样性,往往一个题目作几届,多年一贯制。同时存在着一个老师带多个学生,一个课题多名学生做,多达10人数,不可避免造成学生毕业论文存在内容严重雷同的现象,甚至有的学生直接拷贝上届学长的毕业论文,使毕业设计停留在形式上。 2.毕业设计资源紧张。当前随着高职教育的大规模扩招,而大部分院校教育资源并未按相应的比例增加,尤其是民办高职、中职升格院校尤为严重。毕业设计场地、电子制作调试设备等硬件条件不能满足一届数班电子专业毕业设计的要求。同时,在毕业设计中要时常用到电脑,而大多数学生没有电脑,一方面争着借同学电脑,而有电脑的同学也只是少数;再者,去网吧上机,没有office软件,相关毕业设计所需的软件更是没有;最后,在学校机房上机,大多数情况下是要跟全学院排队争电脑上机的,而且机房开放的时间是有限制的,正常教学时期是不开发的。然而这一切也只是停留在查找资料、撰写论文等文档处理层面,对实际电路制作、调试和试制样机等关键能力的锻炼并没有得到体现。 3.毕业设计重视度不够。一方面:时间上,毕业设计安排在第五学期,而后半学期大多数学生会积极寻找实习企业单位,为后续顶岗实习以至毕业就业作好准备。而找到实习企业的学生,大多数企业要求学生能马上留下来实习,作为试用期前的试用。而这样势必带来了学生无心认真对待毕业设计,一些学生原先从网络找到的相关材料,大量的使用“ctrl+c”“ctrl+v”复制到毕业论文中,对拷贝的内容不进行任何分析、消化和整理。另一方面:选题上,由于师生一对多的现象,且毕业设计课题的一贯性、雷同性,有的学生认为只要同课题组中别的同学能做出来,到最后把别人的拷贝一下总能混过去的。剽窃抄袭、急功近利的不正学风严重影响着高职毕业设计的效果,同时这些不认真对待和拷贝的同学在毕业口头答辩时一问三不知。这样的毕业设计完全偏离了毕业设计的培养目标。 二、毕业专题研究 电子类高职学生在就读二年级下学期时,就会开始进行为期一年的毕业专题研究,称之为毕业专题研究(专研)。专研是在部分教学课程尚未结束,正在实施教学的同时进行的,课余时间无疑成为学生专研的主要时间。毕业专题研究时间安排表参见表1。为期一年的毕业专题研究很显然可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用于毕业课题的方案确定、试制样机、撰写论文和答辩;同时对于有限的毕业设计资源亦可采取分时、分组的有效利用,避免争抢现象。毕业专题研究通过学生自行组队,自行寻找指导老师,自行选择想要研究的题目或领域。 1.毕业专题研究目标。毕业专题研究目标在于以专业理论为基础,通过制作、实验调试及检验等过程,了解电子产品开发、设计和制造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学以致用与独立设计的能力,毕业专题研究过程中大部分工作和问题由全组同学通力合作完成与解决,这是一次自我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突显团队合作的精神,而这期中指导老师则扮演协助、指导的角色。①培养学生信息资料查询综合处理的能力。②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团队精神。③培养学生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收集的资料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④训练学生自我规划和质量控制的能力。⑤训练学生研究报告撰写与口头答辩的能力 2.毕业专题实施步骤。①选择专题课题。如何选取适当的题目对于学生来说是没有任何参照经验的,一般会出现学生特意加大课题涵盖范围,这样就可以收集到足够参考资料,但一旦着手去做,却变得无法集中到问题的关键上。故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一个适当的课题,并提供先期参考资料、案例,同时要求学生应该结合自己已具备的知识,以符合实际为最终目的,仔细推敲。②收集参考资料。参考资料收集、筛选的工作量和耗时通常会被学生所低估,对于信息搜索渠道学生也仅限于图书馆、百度和GOOGLE等常规搜索,这就给课题顺利进行造成一定的困难。故指导教师在信息收集阶段一定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帮助和指导,如给予直接的资源、参考信息科技期刊和专业论坛访问等。③共同研究讨论。在进行课题分析、研究讨论及思维创意活动中,学生往往会迷失在所收集的参考资料里,因为他们发现分析、总结所收集的材料比专题需求还要复杂。这就需要专题研究团队的表现,小组成员必须相互激励,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此时教师需要指导学生组织材料、从旁观察并协助,让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学习合作与分工的技巧。④试制作和修正。经过专题研究团队的研究讨论,拟定实现课题的方法与步骤,并进行实际制作,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和困难则及时开展讨论并修正方案,以期趋于理想。⑤成果作品展示。成果包括简报资料、书面报告、考核的成效、上台报告及研究发现的结论等,不论以何种形式表现,皆是评价学生能力和参与程度的表现。 3.毕业专题实施流程(见图1)。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专题研究教学时,教师应先了解学生的背景,知道学生的能力和专长,和学生共同参与讨论主题的制订,并能提供资料收集的途经和方法,进而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和维持学习兴趣,当学生面对挫折困难时,才能符合专题研究的教学需要,顺利完成整个专题研究的教学任务。毕业专题研究流程参见图1。 高职学校专题研究流程方面,大致包含以下项目:①学生S型分组。毕业专题研究学生分组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出现优秀的学生先抱团组成一对,而对于学习相对较落后的同学可能没有团队可以接纳,自身组团又存在信心缺失的现象。而在现实的企事业单位工作环境里,工作者是没有办法依自己喜好选择同事,故必须转变学生在社交活动环境下的团队经验,须在仿真的工作环境压力下组团。因此,毕业专题研究以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与写作能力两个重要向量分组,将学生S型常态分组,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一年的毕业专题研究这样的长时间人际互动来体会团队协作和沟通的重要性。②确定专题题目。在实际的职业工作中,工作内容极少有可能是依个人兴趣而作,多数为企业主管制定的。因此多数毕业专题课题应经由教师团队讨论后决定,按照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的原则,内容为真实或仿真情境中的问题,同时必须合乎毕业设计培养目标,并且具有延拓性,可以让多届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参与。③掌控与检查进度。在毕业专研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应经常地、定期地对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后,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通过定期的进度报告可以掌控专研进程,同时还在各组之间形成良性竞争的环境,有时借助他组的想法,可能会启发出更多的思路,从而产生重大的突破。 实践证明,毕业专题研究是每个学生走向社会,亲近职场的战前演练,是适应期的提前,对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提出的毕业专题研究,有效提高了我院电子类专业毕业设计的质量,希望有更多的同行共同参与和探讨,为提高高职毕业专题研究的质量,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而共同努力。 电子专业毕业论文:提高地方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若干举措 [摘要] 毕业设计是理工科大学生对四年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毕业设计的质量是学校教学质量的直接表现,理工科大学必须不断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质量。本文从地方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目的和课程特点出发,对毕业设计的选题、研究方法设计、实施过程的操作性,以及最终的答辩等方面进行讨论,提出一些提高地方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举措。 [关键词] 毕业设计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提高措施 地方高校 毕业设计是大学教育教学中一个比较关键的环节,如同铸剑师在宝剑成型后淬火这道工序,淬火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宝剑的品质,毕业设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培养质量。毕业设计的质量是毕业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直接反映,也是学生能力的外在表现,同时也是大学生体现自己实践技能的绝佳场所。理工科大学生在实施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对大学期间所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全面总结运用的过程;更是一种深化学习,将书本知识升华的一个过程。根据教育主管部门规定大学毕业设计也是学校考核学生学习情况的最后一道关,是学生能否毕业和能否获得学位的最后认定依据。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说明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目的。细致分析,目的有三:第一,培养大学严谨地进行科学实验研究的态度,进行科学实验研究时一定要一丝不苟、严谨推理、认真负责;第二,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科学实践研究,大胆运用所学知识科学的进行实践设计与研究,勇于实践、勇于探索;第三,培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做到学有所用,在毕业设计中要善于运用所学之知识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施毕业设计中获得从事本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的专业能力。 本研究从毕业设计的选题、研究方法设计、实施过程的操作性以及最终的答辩等方面进行讨论,提出一些提高地方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举措。 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存在的问题及提高质量的举措 1.毕业设计选题存在的问题 第一,选题重视程度不够,随意性大。选题是进行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同时也是科学研究最为关键的一步,可以说好的选题是成功研究大门,选好了研究方向、确定了研究题目说明就进对了大门,经过科学的实施一般都能成功,因此,在进行科学研究是必须高度重视选题。通过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题目根本不符合本专业的基本教学要求,缺乏必要的论证,与大学生的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差距。在深入调查后发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毕业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完全由自己确定,指导教师根本没有参与选题的指导和选题的论证,学生由于能力和经历等方面的不足造成了部分选题的不合适;其二,学校在毕业设计控制方面的政策缺失或不健全导致学生选题的不恰当。 第二,选题过大,可操作性不强。这类毕业设计的选题可以说是一类失败的选题,整体看来就是虎头蛇尾。由于大学毕业设计有时间限制,必须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规定的任务,否则即认定为失败,有的毕业设计大学生根本没有能力在完成毕业设计的时间内完成,导致毕业生在最后的毕业答辩中非常被动。因此,毕业设计选题要注意题目的宽度和深度,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既定的研究任务。 第三,选题重复率偏高,抄袭情况严重。计算机与网络的普及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便力的条件,加速了信息的流通与交流,有利于科学研究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一般研究者不愿自己动手进行创作、抄袭变得更为简单等等。通过调查发现同一学校的不同年级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题目会发生重题情况,不同院校间同一年级或不同年级间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也会发生重题现象,有些重题是无意的、有些重题却是有意的。有意或者无意的重题我们都应该尽量避免。 2.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举措 第一,分析专业特点,确定研究方向。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要求和学科特点来看,本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实施研究:其一,理论研究型;其二,电路设计型;其三,计算机科学等类型。 第二,立足专业,从实用角度出发。我们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研究最终是为人们生产生活服务的,因此我们必须立足这一点。选题尽量做到与实际相结合,使毕业设计尽可能形成一个有实用价值的成果。鼓励我们的毕业生在毕业设计中将一些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应用于生产实际中。 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研究方法选择存在的问题及提高质量的举措 在进行科学研究时研究方法是获得成功的梯子,只有选对了研究方法,才能从爬上科学研究成功的大楼。所以,在进行科学研究时一定要合理选择研究方法,注意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更要灵活运用。对历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学生的毕业设计研究后发现有两成的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只选择了一种主要的研究方法,这对于相对有一定研究难度的学位毕业设计不太合适,不能很好的解决研究中所遇到的全部问题。 笔者认为毕业生在完成毕业设计时应该根据研究的具体需要有针对性的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主要研究方法。对于研究背景与研究进展必须采用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对于研究的论证部分一般应该采用访谈法或者是调查法,对于研究的实质部分一般应该采用实验、数理统计、逻辑推理等方法。 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答辩过程存在的问题及提高质量的举措 毕业设计答辩是毕业生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一种重要方法。对于即将走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毕业答辩是进行自我综合能力历练的绝佳机会,每一位大学毕业生都应该满怀信心的积极面对、认真细致地做好答辩准备。在调查中发现有些毕业设计做的非常好,但是设计者不能很好的表达出设计的主旨、关键环节、创新点等内容,这说明学生在平时缺乏这方面的训练。 四、结束语 全面提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具体措施应该从对毕业设计的选题、研究方法设计、实施过程的操作性以及最终的答辩等方面进行提高。学校教务部门还应该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积极落实必要的监控过程,从管理上规范毕业设计的操作程序。多管齐下,相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质量一定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电子专业毕业论文: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 摘 要: 中职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否适应社会需要,得到企业认可,决定了中职学校的存在意义与发展的前景,而从用人单位给出的毕业生评价,是对这个问题最权威的解答。 关键词: 电子商务专业 用人单位 就业指导 为全面了解我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后的情况,提高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是为下一步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依据,我们开展了对2012、2013、2014届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我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满意度情况。 一、调查对象 1.我校2012、2013、2014届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 2.毕业生所在用人单位。 二、调查内容 1.毕业生所在用人单位基本情况。 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包括总体评价、具体评价,具体评价从四个方面评价: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文化基础,个人能力与素质,并分别以非常满意、较满意、不好说、不满意四个选项供用人单位选择。 3.用人单位对学校的建议与要求。 三、调查方式 主要是以向用人单位发放问卷调查表、电话访谈、座谈会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47份。 四、调查结果分析 1.毕业生所在用人单位基本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表1)可知,在被调查的毕业生当中,有29名在私营企业工作,占被调查人数的61.70%,而进入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则相对较少,外资企业的有两个,是意料之外。 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总体评价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与满意度,能反映我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是否能适应各用人单位的需要,会直接影响今后这些用人单位对我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接纳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总体评价为:20%非常满意、68.6%比较满意、11.4%不好说,不满意为0%,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我校电子商务毕业生总体上是比较满意的。 3.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具体评价 (1)职业道德,包括遵纪守法,诚信度,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等。 调查(表2)表明,在职业道德方面,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基本评价较高,较满意及以上达93.62%,不满意率为零,说明我校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方面教育还有卓有成效的。 (2)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包括专业相关理论知识,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难题能力,等等。较满意和非常满意共达到85.10%,这从侧面证明我校课改的成果,通过强化基础训练,增加实践操作教学时间,进入企业实岗实习,较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水平。 (3)文化基础,包括书面表达、计算机应用等,总体情况尚好,只是由于相当部分学生进校时文化基础较差,虽然在校期间加强了文化课的学习,文化课成绩有所提高,但与用人单位的要求还有一些差距。 (4)个人能力与素质,包括口头表达、团结协作、学习态度与能力、灵活应变、适应能力等。调查表明,我校的学生能力与素质方面总体良好,但调查中达不到用人单位满意要求的毕业生仍有21.28%,值得重视。 现在的用人单位不仅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而且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希望学生不仅要专业技能强,而且要善于表达,善于学习,能团结同事,有足够的创新意识与开拓能力,既能助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臂之力,又能得到锻炼,尽快成长为企业所需的栋梁之材。 五、启示与总结 通过本次调查,得出的结论是,我校电子商务毕业生的总体水平已经得到社会的认可,学生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但是同时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文化基础方面普遍较薄弱,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方面有待提高,这就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方面的教育水平,这样才能让学生毕业时更自信地面对社会的各种挑战。 1.加大文化基础课程的教育改革力度 必须针对学生的特点,探讨更能适应学生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变重知识传授为强调能力培养,让学生在校期间在文化基础方面有较大提高,满足企业要求。 2.加强综合素养与能力的教育与培养 学校今后要更注重人文精神方面的教育,重视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也就是说要更加重视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 这就需要学校设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锻炼机会,开展各类活动,如社会服务、社会调查、课外科技活动,以及各类文娱、体育活动,融素质教育于活动之中,并注意与专业培养相结合。 3.加强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工作 学校应从入学开始就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职业意识,让学生逐渐深入了解所学专业与未来的职业方向,引导学生对自身专业与职业的认同感,让学生在毕业时对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岗位有较深认识,帮助学生尽快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职业定位。同时要对毕业生进行思想教育(含艰苦创业教育)、理想教育、形势教育,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心理咨询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 此外,学校应大力加强就业技巧指导,提高服务质量,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 电子专业毕业论文:基于能力本位的电子专业毕业设计改革 摘 要 毕业设计是电子类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职业能力课程,通过毕业设计,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起来,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提高毕业设计的教学效果,本文提出了将能力本位教育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及其它的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毕业设计 能力本位教育 课程改革 1 毕业设计的意义 毕业设计是电子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职业能力课程,也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它主要是培养学生将所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综合应用的能力以及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毕业设计课程质量的高低,也是衡量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所以,确实提高毕业设计的教学效果,对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① 2 电子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电子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可知,高职院校电子专业的毕业设计一般安排在第五个学期中进行,时间大约是2~3个月。②毕业设计的基本流程主要是包括毕业设计的选题 、毕业设计的实施、毕业设计的答辩等三个主要环节。由于毕业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于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所以,毕业设计的指导老师一般都是担任学生们课程的电子专业的老师,也有小部分从企业聘请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作为指导老师。毕业设计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激发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电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建立适应新形势下的电子专业毕业设计模式,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为培养“零距离”上岗的复合技能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电子专业的毕业设计主要存在以下的主要问题: 2.1 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电子专业的毕业设计是要求运用以前所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来设计小型电子产品,所以,对学生来说,是一次知识的复习、汇总和融合。但是,有部分学生,知识的储备不是很足,可能还有些知识和技能没有掌握好,所以,在毕业设计的实施过程中就碰到了很大的困难。③ 另一方面,学生对于毕业设计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有部分学生在毕业设计实施的训练过程中还忙于出去找工作,体现在毕业设计的技能培训指导过程中经常以找工作为由请假甚至无故缺勤,造成实践过程不扎实,无法通过最后的技能考核,同时,也难以完成优秀的毕业设计成果。 2.2 指导老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指导老师设计出的选题存在题目过大、过小、陈旧等一系列的问题。选题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所以,毕业设计的选题必须符合电子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教学的基本要求。④第二、由于高职的大多数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都承担有大量的教学任务、科研任务等很多的工作任务,所以,用于指导毕业设计的时间偏少、精力不够,⑤这些都将直接影响毕业设计的教学效果和质量。第三、由于毕业设计的指导老师一般都为电子专业的任课教师,所以,老师们的理论经验是很丰富的,但是生产实践经验比较欠缺。 2.3 质量监控方面存在的问题 尽管在毕业设计的管理中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但是,学院、系部和教师之间的职责往往不够明确,尤其在毕业设计的质量监控环节上,通常是强调过程管理有余,实施目标管理不足,从而形成了毕业设计指导和考核由同一指导老师完成的模式,造成了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已经完成,但是,学生技能没有得到提高的局面,因此,制定切实有效的质量监控办法显得尤为重要。 3 改革的主要措施 (1)因材施教,把好选题关。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学习能力等的差异,在学生进行毕业设计选题时,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具体情况进行合适的调整。比如,学生在设计信号发生器时,对于能力强的学生就要求设计出方波、正弦波、三角波三种波形的信号发生器;但是,对于,学习基础稍微差一点的学生可以只要求设计出一种波形的信号发生器。这样,即解决了老师指导任务重的难题,又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顺利地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 (2)把能力本位教育理念贯穿于毕业设计的过程始终,重点在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上。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理念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是提倡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教育体系,以某一社会职业岗位的要求为目标取向,有助于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⑥在整个毕业设计的实施过程中,始终注重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电子专业的毕业设计过程实质就是一个设计和制作小型电子产品的过程。首先是电路原理图的设计,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电路分析和设计的仿真软件,如:Multism仿真软件。其次,是印制电路板的制作工艺和操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参与进来,从画PCB原理图到最终制成PCB电路板,都是学生们自己独立操作完成,指导老师只是起到监督和指导的作用。在这个制板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和制作PCB电路板的工厂一样的工序和流程。根据我们出去顶岗实习的学生和毕业生回访的情况来看,只要是在学校里认真掌握了这个工艺流程的学生,出去工作后都能很快地适应这个相关岗位的工作,这才是真正意义上实现了“零距离”上岗。⑦最后,就是毕业论文的书写和答辩PPT的制作,指导老师都有统一的要求和指导,实际上,答辩时重点就是要学生们讲清楚,自己设计的小型电子产品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能够实现什么功能,自己在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碰到了什么问题,自己是怎样解决的,重点是突出学生独自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努力提高指导老师的业务水平,积极发挥“双师型”教师的优势。针对指导老师教学任务重,对学生指导时间偏少,精力不够等现象,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一是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校企合作企业的技术人员来担任毕业设计的指导老师;二是派遣本专业的老师到校企合作的单位进行挂职锻炼,来提高专业老师的实践工作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指导老师的业务水平,同时,也积极发挥了“双师型”教师的优势。 (4)提高对毕业设计的认识,规范过程监管。毕业设计是衡量学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它对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所以,全校上下都要加强对毕业设计的认识,明白它的重要性,尤其是即将进行毕业设计的大三学生,首先要召开一次关于毕业设计的动员大会,跟学生们讲清楚进行毕业设计的重要意义。学校层面更要重视毕业设计在学生职业素养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加强过程监管,严格考核。⑧以专业为单位,成立毕业设计监管小组,对毕业设计的全过程进行具体的管理和质量监控,主要分为期初、期中和期末的监督和管理,每一次都有详细的记载,以此作为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最终考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每年,系部都可以根据考核评出一些优秀的指导老师,并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此来激发老师们参与到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结语 毕业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学校、老师、学生、企业的相互努力和配合。只有每个环节都做好,才能做到让学生、家长、企业都满意。只要我们在毕业设计的实施过程中,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把好质量监管关,把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放在首位,就一定能够做好这项系统工作。 电子专业毕业论文:高职电子专业毕业设计课程的创新 摘要: 作为高职电子专业毕业设计课程的开始端的选题环节是促使毕业设计具有创新性的关键步骤之一。本文通过从课题的来源、课题的形式和选题流程的改革,将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了毕业设计过程中,为高职电子专业毕业设计课程的改革提出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高职;毕业设计;创新;选题 0 引言 随着高职院校办学思想、定位、目标的不断明确,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而毕业设计作为高职教育中最后一个且最主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更是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毕业设计环节的选题工作又是毕业设计进行的第一步,起着十分关键和重要的作用。本文即是从选题的角度,分析和探讨将创新能力培养与高职毕业设计相融合的方法。 1 现况分析 传统的高职电子专业毕业设计题目多采用××电路设计或是××系统设计,并且在任务书中给出明确的设计的功能要求和参数要求。其主要问题体现为: 1.1 这类课题建立在指导教师的思维框架下,学生完成过程中无需经过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阶段,即没有概念设计的步骤,也就缺少创新的机会。 1.2 这类课题往往与企业和市场相脱节,学生设计时通常不会考虑市场价值和技术的先进性。 1.3 学生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明确的功能和参数的实现上,文献检索的范围很窄,基本不会涉及专利的查询。很难感受到企业岗位的需求。 1.4 容易出现类型单一,内容偏少的现象。 由于在毕业设计环节,这些问题的存在,常导致毕业设计流于形式缺乏内涵,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了。 2 选题工作的创新 作为毕业设计环节的第一步工作,选题是十分重要的。想要设计过程和内容创新,那么选题内容和方式必须首先适应创新能力的培养。 2.1 课题来源的创新 传统课题一般是由指导教师主观出题,有的来源于电子专业范畴中的一些经典实例;有的来源于指导教师自己承担的研究项目。学生仅仅是被动选择,因而,学生喜欢选择简单的课题或是指导较为宽松的老师的课题。若要改变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①启发学生按照自己的专业和兴趣去寻找课题。拟定欲解决的问题和采用的方法,然后再与指导老师讨论研究具体内容和工作量,最后共同确定课题。由于课题来源于学生的兴趣,在确定课题之前学生对课题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学生选题的盲目性。同时还能激发学生探索和创新的热情。 ②深入企业寻找课题。指导教师带领学生深入企业,尤其是学生有意向工作的企业,了解企业产品和运作情况,到现场去发现问题,或是参与企业的技改项目,然后经过提炼后从中确定毕业设计的课题。这种课题来自于企业,并有可能帮助企业进行产品或流程上的创新。 ③从市场已有产品的缺陷中寻找课题。选择一些刚上市的新型电子产品,了解产品的主要缺陷,然后通过功能分析和原理分析,找到问题的症结,从中确定毕业设计的课题。这种课题可使学生有机会接触新技术、应用新技术,甚至在新技术的基础上再进行创新。 2.2 课题形式的创新 传统的课题表现形式比较单一,多数采用一个明确的课题名称,然后指定具体的功能要求和参数要求。这样一来,学生无需创新,只要完成具体的产品设计即可。所以课题形式也应有所改进才能把创新能力的要求真正纳入毕业设计中来。建议可采用以下形式: ①新产品的设计。以某些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背景,结合本专业的知识,解决该问题,设计一个新产品出来。此时,该课题只有客户对产品的需求信息,不给出确切的产品功能和参数指标。要求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先通过分析客户的需求确定产品功能,提出创新想法,完成新产品的概念设计。再根据成本、功能和参数特性筛选性价比高的可行性方案。然后再确定产品实现形式及具体参数范围。这种课题形式明确地提出了很高的创新的要求,给学生很宽的发挥空间。 ②企业技改或流程的优化。以企业技改或流程优化的任务书形式下达毕业设计的课题任务。将具体企业环境、企业要求和企业流程引入毕业设计环节中来。由于企业问题多种多样,即使是相同的问题,在不同企业中也会需要不同的方法解决。采用这类课题形式,不但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了解一些企业的运作流程,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灵活处理现场问题能力。 ③现有系统或产品的改进。提出现存某个电子产品的缺陷或是不足之处,要求学生进行改进或是提高其性能参数。这类课题形式,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一些创新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学生从被完成任务的状态中,带入到主动求解问题的气氛里,激发学生创新的热情。因此也能产生水平较高的毕业设计作品。 2.3 课题确定流程的创新 传统课题确定是先由指导教师申报,再由分院或系部审核通过后下达给学生。课题公布后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才能对课题有所了解,然后再着手进行设计。整个过程,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因此,导致很多学生把毕业设计当作是负担,以应付的态度对待整个过程。 作为毕业设计环节的起始端的选题环节,如果能调整流程,让学生适当的参与确定课题,对调动学生积极性是很有帮助的。笔者认为,可尝试以下两种方式: ①毕业设计环节开始之前,鼓励学生主动联络负责指导毕业设计的各位专业教师,以选择适合自己风格的指导教师。然后再通过与指导教师的进一步沟通,来选择自己想要做的毕业设计课题。最后,再由指导教师将课题整理后申报至分院或系部审核。 ②将毕业设计环节和顶岗实习环节相结合。学生先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在实习过程中了解企业问题,然后把问题带回学校,与教师共同提炼出毕业设计课题。 总之,毕业选题环节开始之前,学生就应该参与,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这样,不但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而且还能根据学生个体特点来设计课题。毕业设计中将产生更多的创新亮点。 3 总结 毕业设计是高职教育创新性培养的重要途径。如何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应该是高职教育中长期努力的方向。选题工作作为毕业设计的第一步,将对后续工作有着关键的影响,尤其应该注意。笔者对此做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并取得有良好的效果。 电子专业毕业论文:电子信息类专业毕业设计和创新型大学生的培养 摘 要: 毕业设计作为高等人才培养教学计划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创新型大学生培养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毕业设计选题、内容、指导模式和考核方式四个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及矛盾,并提出建立多元化的选题平台,采用“群体”指导模式和多阶段、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核方式以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毕业设计 创新型人才 电子信息类专业 当今,我国的经济正处于转型的一个重要阶段,迫切需要创新创业型人才。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成为教育的主题,是高校教师的首要任务。然而创新型人才需理论修养与实际动手能力兼备并同时具有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性能力。但目前很多大学生都空有理论知识缺乏实践能力,知识应用死板,不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性能力。针对以上情况,有必要对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重新审视,构建一个新的教学、实践体系。毕业设计作为高等人才培养教学计划中的最后的一个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独立完成工作、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同时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很多高校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下降,造成毕业设计成为走过场,并没有起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用。本文以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目前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并提出了如何在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中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电子信息类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矛盾 (一)毕业设计选题与社会发展脱节,与就业脱节。 毕业设计的选题是毕业设计的起始环节,选题是否符合专业培养目标,是否与社会发展一致,对毕业设计起着方向性的作用。科学的选题能够使学生具有足够的信心和动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使学生的毕业设计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但目前大多数院校在毕业设计选题方面都是由教师出题目,由学生选题。在教师层面,由于学生多教师少,教师在毕业设计方面指导工作量大,再加之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教师几乎没时间和精力花在毕业设计方面。所以很多教师都会选择重复的课题作为毕业设计的题目。电子信息类技术是当今社会发展最为迅速、日新月异的技术。因而重复的课题往往很多都已过时,与社会发展不相符[2],使毕业设计课题本身就失去创新性和实用性。还有部分教师直接将自己的科研带到毕业设计中,这是一个很好的尝试。课题本身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是毋庸置疑的,但若难度过大或是指导不当,会造成学生失去信心和动力,影响学生的发挥。在学生层面,由于毕业设计安排在第八学期,与就业时间重合,不少学生在就业压力的影响下,认为就业和考研才是大四时期最重要的任务,只要找到工作或是考上研究生,学校就不会因为学生毕业论文而影响毕业[4]。正是这种心态的影响造成学生对毕业设计的轻视,首先反映在选题上,不是因为兴趣或需要选择相应的题目,而是随意选题或是跟风选题,有些学生甚至于对所选题目一无所知。同时很多学生的毕业设计还存在课题与实习单位或是就业单位所从事的工作毫无关系,这也会导致学生消极地认为毕业设计无用。 (二)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当今社会是个变化莫测的社会、多元的社会,为了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的需求,需要不断地推陈出新,因而创新型人才成为当今社会人才需求的主流。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更是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创新型人才是能够打破常规,在原有理论知识和技巧的基础上,经过分析、归纳、实践,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突破、有所创造的高素质人才。创新型人才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四个方面的素质,其中创新能力是创造型人才的核心素质,是创新的本质力量所在。因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是对人才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毕业设计是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相对独立地解决科学研究、企业产品制造等实际问题,最终得出创新性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必然能够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和开拓的创新精神,创造性地提出并分析问题,同时独立地解决问题,从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但目前很多高校的毕业设计都注重课程知识的运用,而忽视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对于实践应用方面发现并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及综合运用知识相互融合的技巧。而往往这方面的能力正是学生欠缺的、创新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今后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三)指导模式和考核方式的固定化、单一化。 在多数高校的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依然采用一个教师定期指导几位学生的指导方式。教师由于教学和科研任务重,毕业设计的时间又太过集中,使教师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不够。这样就出现了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对所指导的不同课题的学生都统一辅导,与学生的互动少,针对性不强,实现不了对学生的因材施教。这种固定的指导模式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不具有针对性,遏制学生创新思维的提高。 最后考核方式也会影响毕业设计能力培养的效果。目前多数高校考核方式都是以最后的答辩形式考核学生毕业设计的情况,对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表现并未列入考核。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对整个毕业设计的考核并不全面,同时也造成学生在某种程度上有应试心态,不注重过程只注重结果,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如何在毕业设计中体现创新型大学生培养的改革措施 (一)构建多元化选题平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为了实现因材施教,为每位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性,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毕业设计需构建一个多元化的选题平台[1]。我们可以将毕业设计选题分为四大类:应用性研究和设计、科学研究、创新创业设计及其他。它们的结构范围如下图所示。应用性研究和设计主要是由实践性比较强的项目组成,突出在实际中的应用,并与学生的实习或就业相结合,更激发学生探索的动力,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科学研究主要是教师科研项目的子项目组成,与教师目前所做的科研项目相挂钩,相对前瞻性和理论性比较强。这类题目由于不可预测性,教师和学生都不知道所采用的研究方向和方法是否正确,这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挑战。但这类题目更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出更具有创新性的观点和想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创业设计主要由大学生的创新项目、创业项目和竞赛项目所组成。创新团队和学科竞赛是高校推进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的载体,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性和实践能力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其他主要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社会调查结果自主设计选题和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社会发展的需要设计的题目组成。学生自主选题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学生通过社会调查自拟题目,并确保题目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教师可以鼓励基础好的学生采用此方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图 多元化的毕业设计选题系统 (二)采用“群体”指导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毕业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教学过程,教师的指导贯穿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从选题到调研、开题、设计、论文撰写最后答辩。考虑到教师教学和科研任务的繁重,对学生集中的毕业设计指导并不是很现实,再加上毕业设计的选题大多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校企合作,因而毕业设计的指导模式该变为“群体”指导[3]。由原先的单个教师指导多个学生毕业设计变为教师团队指导多个学生的毕业设计。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所碰到的不同专业的问题可以由所涉及的专业领域的教师指导。同时,教师团队和学生团队还可以定期举办交流会,交流经验,讨论毕业设计的内容和研究方法。通过交流,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不同专业领域的信息,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群体”模式的指导使教师从繁重的指导工作中解放出来,与其他教师一起分工协作。学生通过这样的指导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拓展知识面,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锻炼,再加上定期的交流会通过相互交流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丰富考核方式,促进学生创新人格的建立。 毕业设计属于一个系统工程,历时长,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因此单由答辩情况考核毕业设计的优劣是不合理的。毕业设计的考核必须是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核,并对毕业设计整个过程中的每个阶段按不同比例考核。考核方式越丰富,并在考核内容上强调创新性,就可以避免学生的急功近利,踏踏实实地做好毕业设计的每一步。同时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提出创造性的想法并付诸实践,从而通过毕业设计这一段较长时间的磨炼,塑造创新人格,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仍能持续创新,真正成为创新型人才。 三、结语 在当今21世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对高等教育所培养的目标也越来越高。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成为了当今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毕业设计作为对大学生四年学习情况的全面检验,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尽管目前毕业设计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但很多高校都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都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改革,以发挥毕业设计在培养创新型大学生方面的作用。教学改革是一项长远而又艰巨的任务,只要扎扎实实地走好每一步,毕业设计方面的改革就一定会有丰硕的果实。 电子专业毕业论文:高校电子电气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思考 【摘 要】毕业设计是学生大学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对学生在知识融合、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文献查阅、论文撰写等方面具有很强的训练作用。针对电子电气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思考,提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及毕业设计的运行机制、选题创新、模式创新、过程监控等几个方面可以进行尝试的一些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本科生;电子电气;毕业设计;地方院校 毕业设计是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在毕业设计环节中,体现了教师科研与教学的统一,学生学习与工作训练的统一,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在此不再赘述。台州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是一所地方性高等院校,形成了“地方性、应用性、综合性、高教性”的办学定位。近年来,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成了各个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环节设计等方面进行了众多的教学改革。毕业设计环节的思考与改革同样也受到了各个学校的重视,各个学校都针对自身情况对毕业设计工作进行了不断的实践与探索。 1 现状分析 目前我校电子电气类专业毕业设计情况和大部分学校差不多,论文总体质量不是很高,而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在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部分毕业设计题目陈旧,与专业的发展不相符;学生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创新设计研发能力欠缺;文献查阅与综述水平不够;论文撰写能力不足。 毕业设计是人才培养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毕业设计环节运行机制、指导教师、学生三方面,其中运行机制是保障,指导教师和学生是主体。首先,在运行机制方面,虽然有具体的规章制度,但相对陈旧。比如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监控机制,运行中“监”都做得比较到位,但“控”就存在较大问题,针对指导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的一些评估和惩戒无法实质到位。其次,在指导教师方面,教学任务较重,人均指导毕业生8人以上,时间和精力无法满足毕业设计质量提升的要求。尤其是部分青年教师对如何提升毕业设计质量没有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对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缺乏研究。再次,从学生层面来讲,我校电子电气类专业学生的高考成绩大部分都比二本线稍高,生源情况不是很好。学习基础相对不太好,部分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较弱,特别是专业知识的学习更不主动。在毕业设计期间,忙于找工作,对毕业设计环节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与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相关性不大,对毕业设计抱着敷衍了事,只求通过的态度。 从分析中可以发现,提升本科毕业设计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运行机制、指导教师、学生甚至学生实习单位几个方面相互协调才能做好。下面从运行机制、选题创新、模式创新、过程监控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2 主要方法与措施 2.1 运行机制 学生的自主性激发是毕业设计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应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毕业设计管理运行机制,深入有效实施以提高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对毕业设计环节重要性的认识与理解,奖惩并行。比如加重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教学业绩考核绩点,进行相应的物质奖励,做好优秀毕业论文的选编工作,做好优秀毕业论文作品展览,为以后的学生提供较好的样板。 2.2 选题创新 严格选题审核过程,避免选题过难、过简单、要求过高。选题过程中应遵循真题真做原则,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兴趣自立课题。指导教师应充分调研提供的课题,结合地方产业人才需求,结合自身科研与地方产业的对接点,形成质量较高的选题。应做到学生与指导教师对课题的同步理解。 2.3 模式创新 积极开展毕业设计模式创新,传统毕业设计基本上在校内完成,目前各地产学研结合工作都有较大的进展。毕业设计同样可以与地方企业、科研单位、实习基地等相结合来开展,进一步拉近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的距离。既可以避免部分学生工作与毕业设计之间的矛盾,又可以弥补师资不足,还可以缩短学生工作的适应期。 2.4 过程监控 过程规章制度制定很容易,但是落实还是一个较大的问题。对毕业设计各个环节的监控都必须落到实处,这样才能有效保障毕业设计质量。针对这一环节,以指导教师和学生填写毕业论文指导手册的手段作为基本保障,确保指导教师精力和指导工作都能比较好地到位。针对阶段性的毕业设计工作,如选题、开题、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实物制作、论文撰写等环节,都设置了合理的评价体系,确保工作质量。在指导手册中,对记录内容进行合理设置,按指导内容、学生掌握情况、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等进行详细填写。过程监控应该说事无巨细,关键看落实。 3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系统地看待毕业设计环节 3.1 人才培养计划修订 做好毕业设计工作的基础在于对人才培养计划的严格贯彻与执行,我校电子电气类专业多次专门针对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了人才培养计划的修订。在培养计划中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比重,开设面对工程应用的实训环节,如电子工程师、电气工程师实训等;开设各类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的基础环节,如基本技能训练、各类课程设计;开设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性课程,如系统设计与开发等;加强实验课程中综合设计实验的比重。 3.2 早准备,早动手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人才培养的需要,按部就班地以传统方式进行授课也已经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何引导学生到真正的能力培养轨道上来成为当前教学的首要任务。在低年级引导学生参加学生专业社团,目前我校的电子科技协会已经初具规模,在这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通过高低年级学生在一个环境下学习,发挥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的影响作用。为专业社团配备良好的指导教师队伍,为学生开展课外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指导。搭建良好的适应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平台,目前专业创新基地已经做到全开放。鼓励低年级学生加入高年级学生的创新活动。这些将为毕业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3 发挥科技活动的带动作用 针对学生的各类科技活动目前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需要,如省级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校级、院级的学生科研项目数量还不够多,但这些项目对于激发学生的科研自主性有非常好的作用,而且可以为毕业设计工作提供良好的训练准备。部分项目可以进一步挖掘,进一步深化,形成一个甚至多个良好的毕业设计课题。引导学生辅助教师科研,参加教师学术活动,对学生同样有很好的启蒙作用。 3.4 发挥竞赛的辐射能力 竞赛往往是优秀学生的舞台,但是竞赛工作的开展同样对毕业设计工作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各类竞赛需要各方面的学生,而且竞赛培训工作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有益的。扩大竞赛培训面,提高竞赛培训质量,争取获得更好的竞赛成绩都将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起非常好的推动作用。 4 结束语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期间最后一个关键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而且电子电气类专业是工程性极强的工科专业。积极探索提高电子电气毕业设计质量的新方法、新举措,对于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只有通过系统的考量毕业设计环节,做好运行机制建设与落实,综合各个教学环节,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才能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 电子专业毕业论文: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引言:我国电子商务大发展对电子商务拔尖人才提出了迫切需求,为使高等学校在电商拔尖人才培养上发挥强大的支撑作用,在了解我国电商人才发展的现实需求基础上,明晰了人才培养的建设目标和思路,探究了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及相关教学资源的建设内容。通过完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构建出一套模拟仿真与合作教育相结合的电子商务从业人才培养模式。 电子商务在我国工业、农业、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金融、旅游和城乡消费等各个领域的应用不断得到拓展,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已成为我国参与全球经济合作的必然选择 [1]。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经济总量持续扩大,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2]。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对发展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更加强劲[3],我国电子商务人才需求进入了快速膨胀期。 一、电子商务人才现状 电子商务的繁荣迎来了电子商务行业就业的良好前景,电子商务行业已经成为高薪行业,目前从业人员月均收入水平已经超过传统行业整体水平。但是,我国电子商务从业人员人才缺口却在持续走高,据有关权威统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就业率却低于总体平均水平,就业市场中形成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招聘难和求职难的两难局面。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在信息时代,人才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信息化步伐的加快,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 (一)人才需求层次 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人才需求层次。企业开发电子商务,除了软硬件条件的具备外,重要的是知识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具体包括:企业电子商务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电子商务系统的管理运作,需要掌握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商贸知识、电子商务法规、电子商务案例分析与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等知识[4]。电子商务实际操作人员,负责本单位电子商务活动的实际操作,需要掌握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商贸知识、电子商务相关技术、电子商务技能和操作规范、操作标准等知识。 电子商务项目开发人才。在电子商务法规、市场,应用环境创建与完善的同时,电子商务的项目开发成为一个单位做好电子商务工作的关键。社会所需电子商务项目开发人才分为以下几类:电子商务分析人员,需掌握相关的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相关软硬件等知识;电子商务项目具体实施人员,要求掌握电子商务开发软件技术、网络编程技术等知识。 电子商务管理人才。主要是指政府、行政部门电子商务管理人员,应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的法律、法规,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网络管理、行业认证及相关领域的管理等知识[5]。 电子商务教学科研人才。主要是指除大专院校、相关科研机构、企业中从事电子商务教学及科研工作的人才。他们要做到信息网络技术和商务理论互相融合,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实现很好结合,对电子商务某些问题和领域进行前瞻性研究并提出建议和意见。 (二)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根据市场需求和人才实际状况,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人才存在如下问题: 培养方向定位模糊。高校为能清晰地界定出所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将来的就业方向和就业岗位,提出的培养目标相对宽泛。 师资力量薄弱。现有高校师资大多数是从计算机、网络、管理、营销或其他专业调派,专业电子商务教师很少,其知识储备也大多来自电子商务书籍,不够系统,不够深入,不够实用。由于高校大多没有电子商务实战经验,使得有时教师在从事电子商务教学时显得勉为其难。 课程设置不完善。由于高校缺乏对电子商务在国际上领先应用,在中国企业实际应用状况的理解,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很大,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现有的相关技术和商务方面的课程简单堆砌在一起,缺乏有机结合的系统性;二是强于书本而弱于实务,缺乏必要的案例教学和实务操作[6]。 教材缺乏规范性。目前,国内先后出版了电子商务的系列教材,分别由各相关高校根据自己学校的教学情况组织编写,内容差别很大,编写滞后于电子商务发展,也落后于教学内容更新。因此,各高校在教材选择上存在差异化。 教学内容缺乏实战训练。目前高校电子商务教学现状基本是教师以说为主,学生以听为主,而电子商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无论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商务策划、项目实施都需要大量的动手训练。尽管近年高校都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推出了电子商务实验室系统,供学生模拟练习,但是这些软件仍然脱离于实际的商业环境,甚至有些已落后于现有的应用。另外,由于教师本身很少参与商务实际运作管理,课程的案例来源、案例讨论、创业指导、实习指导都受到了极大限制。 毕业生就业方向模糊。由于毕业生不能准确定位应聘的行业与职位,因此泛泛的简历不能吸引用人单位,有些毕业生往往失去面试的机会。另一方面,即使获得面试机会,由于不了解电子商务在各行各业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对于企业提供的职位缺乏工作方法、经验和热情,使他们很难应聘成功。 二、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人才培养模式 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建设目标和思路应立足于应用层面的电子商务人才;具备熟练知识技能的电子商务分析人才、电商项目设计及其实施人才、具备较高管理能力的电子商务管理人才,以及具有能够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有国际视野及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 (一)市场导向型培养模式 电子商务基于网络的交易服务、业务外包、信息技术外包服务等规模逐渐扩大,模式不断创新。市场的扩大、消费需求的多元化,造成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式与其他专业相比,更具有市场导向性 。 高校应该积极开展市场调研,与时俱进,充分了解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及时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社会需求变化,掌握人才需求情况、需求特点,使学生更具竞争优势[7]。因此,高等学校可以把电子商务师资合理配置,为企业提供专业的电子商务精英人才,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专业技术和电子商务实用型人才为重点,实行有计划、分领域、分层次为企业提供人才订制、筛选、储备、预就业和大学生实习为基础的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向规范化、科学化、项目化方向发展,对企业因需施教,对学生因材施教,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二)模拟仿真与合作教育相结合为手段 模拟仿真手段主要是设置一个具体的商务活动。要求讲授者和学习者对这种具体的商务情节环境做出反应和决策。模拟实质上就是角色扮演,这种角色扮演可以使学生感受不同角色的需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快速做出反应并承担相应后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仿真则利用商务模拟软件,提高学生在操作中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模拟实验中提高分析商务环境和解决商务问题的能力[8]。 笔者针对现今高校开展模拟仿真活动的学生满意度进行了问卷调查,下发问卷600份,调查对象为某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要求学生对目前学校开展的模拟仿真工作情况进行评分,5分为十分满意,4分为比较满意,3分为一般满意,2分为不太满意,1分为不满意。调研结果如表1: 由表可知,评分在3分以下(含3分)的人数百分比为77%。样本数量虽有限,但仍可说明开展模拟仿真活动是现今高校完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 过去电商人才培养更多停留于“理论传授”的层面,与实操结合的课程不多。这其中最核心的原因在于,很多讲师仅仅是“背书派”,并非具有资深实操技能的专业人员。为推陈出新,一套“上午授课、下午实操”,邀请资深电商店主、卖家作为客座讲师的综合型培训模式,正在被一批电商教育者开发出炉。由此可以看出,电子商务从业人才培养需要学校和企业双方资源有效结合,即以合作教育为手段培养人才。通过合作教育,学校与企业加强了联系与沟通,人才培养更加联系企业需求实际,学生深入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技术开发的实践中,实现岗位对接,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使大学生能尽快适应社会,学以致用,企业也能招聘到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合作教育这种手段使高校和企业自主联合参与人才培养,充分整合了双方科技资源、教育资源和产业优势,集成各方力量,使科研、教育、生产等不同社会分工实现高度协同化,学校与企业共同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双赢局面。 笔者针对现今高校开展合作教育活动的学生满意度进行了问卷调查,下发问卷600份,调查对象为某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要求学生对目前学校开展的合作教育工作情况进行评分,5分为十分满意,4分为比较满意,3分为一般满意,2分为不太满意,1分为不满意。调研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可知,评分在3分以下(含3分)的人数百分比为77.5%。样本数量虽有限,但仍可说明开展合作教育活动是现今高校完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另一重要解决方案。 (三)实现人才培养三种要求 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高素质商务人才,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实现人才培养的三种要求:教学与实践零距离、教师与学生零间隙、毕业与上岗零过度,即需要做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需要高校与企业合作设计课程,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实现课堂与公司合一,教学中注入企业文化、企业管理模式等内容,建立与企业相近的实训环境,达到教学与实践零距离;师资队伍实行双轨制,即学校骨干教师授课与企业导师指导双重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之间互相融合、借鉴、学习,教师也是学生,实现教师与学生零间隙。学生在校期间,具备了一定程度的职业素养、专业探索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学生毕业后能快速适应岗位需求,实现毕业与上岗零过度,并为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语 电子商务是网络化的新型经济活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增强经济竞争实力,赢得全球资源配置优势的有效手段。现阶段是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战略机遇期。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 电子商务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产业,有“朝阳产业、绿色产业”之称,我国作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新秀,市场潜力较大,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在国际电子商务活动所占份额并不理想,还有许多有待完善和开发的地方,特别是高层次管理人才急缺。面对如此紧迫的形势,高校、企业和政府应该协同努力,为人才的产生和发展提供各种条件、环境,建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与市场接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顺应时代要求,为全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地方经济提升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就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电子专业毕业论文:高职电子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分析 摘 要:系统地了解高职电子类专业的就业情况,对高职电子类专业在校生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做好高职教育工作、使专业培养目标更加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2013年3~5月份,我们对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2013届电子类专业575名应届毕业生进行了调查,下面对就业概况、求职途径、专业对口度与企业性质、岗位与跳槽频率、待遇和工作区域分布进行分析。 关键词:就业现状;专业对口度;就业质量 一、调查描述与分析 1.总体概况 我院电子类专业2013届毕业生共575人,其中3.30%的学生参加专升本考试,1.73%的学生入伍,84.34%的学生已参加工作或就业实习,2.43%的学生正在考驾照或会计,6.95%的学生正在等待面试通知,还有1.21%的学生就业行为并不积极。本文重点考察的是学生实际工作的状况,不是讨论就业率的问题,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就业”(签署过教育部统一要求的“三方协议”)。实际上就业形式是多元化的,很多学生已经找到了工作,但用人单位没有独立的人事权,只能与他们签订临时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他们事实上已经实现了就业。 2.求职途径 在485人已就业的应届毕业生中,47.42%通过校园招聘获得就业岗位,30.52%通过亲朋好友等各种社会关系获得求职机会,17.11%通过校外招聘会,1.03%通过杂志、报纸获得就业岗位,3.91%通过校外招聘网站获得就业岗位。 3.专业对口度与企业性质 在就业的485人当中,68.04%是在IT/电子类行业中工作或者是从事跟IT/电子类相关的工作。在接收我院电子类专业的单位中,中小企业是主要力量,占86.39%,国有企业占2.89%,三资企业占5.15%,民办非企业占1.86%,事业单位/教育部门占3.71%。中小企业、国有企业、三资企业是毕业生的主要流向。 4.岗位现状与跳槽频率 在对我院电子类专业2013届已就业的485人毕业生的岗位分析中,28.25%IT电子技术类,30.52%销售类,21.44%生产类,9.48%行政文职类,3.92%后勤类,0.82%自主创业,5.57%其他。男生主要集中IT电子技术类、销售类和生产类,女生主要集中在销售类、生产类和行政文职类。IT电子技术类的岗位主要集中在仪器电器维护工程师、移动传输工程师、调测工程师等,技术开发类的比较少;从事的销售类岗位主要是集中在电器仪器手机以及移动增值业务等的销售;在生产类岗位中,有82人还在从事生产一线的工作,但有22人已经脱离生产一线,从事生产质检、维护、管理等工作。 另外,有118人更换过就业实习单位,其中有17人已经换过两份以上工作。跳槽是就业过程中的正常现象,通过跳槽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提升自身价值,得到锻炼,但在仅仅半年的时间里,盲目频繁地跳槽不仅给企业带来损失,也给学院及学生本人带来不利影响。生产型企业招收普工时为中专生提供的收入要比大专生低,这样可以为企业节约成本,但他们招高职专科生的目的,就是为了储备适合做管理、有技术的人才。调查的数据也表明,生产类就业应届毕业生中,不到半年时间就有两成学生从生产一线上转岗到了生产质检、维护、管理等工作。可见只要有吃苦耐劳精神,心态稳定下来,最后会被安排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岗位上。 5.待遇现状 工资收入情况如下:6.39%在1000元以内,34.64%在1000~1500元之间,33.61%在1500~2000之间,22.06%在2000~3000元之间,3.30%在3000元以上。平均月薪为1610元,女生平均工资是1565元,男生平均工资是1633元。当然,目前已就业的应届毕业生尚未毕业,处于就业实习阶段,大部分领取的是实习、试用期工资,有个别学生还是以“零工资”换取工作经验的,他们能接受这样的收入,是一种理性的行为,用发展的眼光看,这有利于他们提早就业,适应社会,实现理想。 6.区域分布 我院电子类专业2013届毕业生从生源地的分布情况看,山东省内陆地区58.45%,济南12.72%,沿海地区10.59%,北京、广东、长三角2.59%,其他省份20.08%。从就业区域分布看,20.71%在山东省内陆地区,51.00%留济南,18.30%沿海地区,北京、广东、长三角的占6.91%,其他省份的占5.43%。山东的毕业生也许受传统观念等因素影响,选择就业地时比较保守,喜爱在“家门口”就业,首选省会济南,其次是沿海城市,然后是生源地。 二、结论与建议 我院实行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和面向市场的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符合当前的就业形势,电子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及专业对口度都比较乐观。但从整体就业趋势看,就业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就业质量有待提高。要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就必须要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首先,在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下,应促进企业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参与学校课程体系制订,使学校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能紧跟社会发展需要,使学生能及时补充具有时效性和实用性的知识技能。 其次,加强职业指导工作,完善就业服务工作。建立就业资源信息库,帮助学生了解就业状况;提供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性格及兴趣所在,引导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掌握与自己的职业方向相关的技能,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一些招聘会,让学生直接感受就业市场;帮助学生树立职业平等和劳动光荣的观念,引导学生转变观念,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求职技巧培训和就业信息,促进大学生尽早就业。 电子专业毕业论文:以实物制作优化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设计初探 摘要:针对形象思维强于逻辑思维的高职类学生来说,在指导老师和企业工程技术员拟定的毕业设计课题的基础上,制作成实物来完成设计任务是优化毕业设计的一种实践教学的方法,也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扩大、深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有所用、学有所得、学有成效、学用结合的一种教学形式。它符合“基础理论够用、专业知识适用、职业技能有用”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较强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职业院校办学特点和职业技术教育理念。 关键词:实物制作;毕业设计;设置;课题;雏形 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在校期间一次系统、全面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设计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学会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1]。高职院校面对的是形象思维强于逻辑思维的学生,培养的是“基础理论够用、专业知识适用、职业技能有用”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较强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怎样才能更好的让学生完成好这个环节的实践教学,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采取了简化理论研究和分析,以实物制作来优化毕业设计不足的实践教学方式。 一.以往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以往的毕业设计成为学校的难题 以往的毕业设计时间选择在最后一个学期(即第6学期),而在这个时间里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中度过,一部分学生一旦认为岗位适合自己就忙于工作急于表现自己,巩固岗位位置;而另一部分学生觉得岗位不适合自己则忙于在职场上竞争不断地选择新的岗位。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没有心思做毕业设计,也很少有时间查阅资料,定期向指导老师汇报毕业设计,更不用说定期回学校与指导老师见面沟通解决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因而难于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为了完成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中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设计,又不影响学生的毕业和就业,毕业设计只能流于形式,得过且过,走个过场而了事。因此,如何解决毕业设计与学生毕业、就业的矛盾就成为学校面临的一个难题。 2.以往的毕业设计成为学生的负担 高职院校的学生理论水平要求不高,重在实践。虽说他们在学校、企业的实践教学中得到一定的训练,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是在企业实习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毕业设计题目还是有很大困难的,即使是选择了题目,也会出现很多无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又得不到老师的及时指导,学生很无奈;或者有的学生选择了题目后,到网上摘录,将别人的设计改头换面成为自己的,出现了理论不通、知识混淆、逻辑不顺等问题;或者有的学生的毕业设计从理论上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但元器件选择是否合适、工艺是否合理、能否成为实际电子产品,没有实物得不到证实。怎样才能找到合适的毕业设计课题,减轻毕业生的心理负担,是学生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 3.以往的毕业设计成为老师的心结 指导毕业设计是高校老师的职责和义务[2],但以往由于学生失控往往使指导老师大伤脑筋。一方面老师要考虑到学生的毕业率、就业率,另一方面还要注意毕业设计的科学系、规范性、严肃性,还要应付学生从企业带来的种类繁多的各式各类题目,又要完成指导学生毕业设计任务,于是多数老师名义上是指导者,实际上变成了学生毕业设计的参与者。因此,很多老师只要可能都不愿意接受指导毕业设计的任务,这就成了老师心理上的一结。 二.毕业设计设置思路 (一)毕业设计时间的设置 改变传统的毕业设计时间,将毕业设计启动时间提前到学生在校期间的第5学期中后段。学生在专业教师或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已拟定的若干个毕业设计课题方向中,根据个人的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毕业设计题目和指导老师,并在指导老师的系统指导下,查阅资料完成毕业设计的雏形。在最后一个学期的企业顶岗实习期间,根据所选题目要求,结合个人实际能力和企业实际生产情况,在指导老师和企业专业技术员的帮助下先制作成实物,再依据实物撰写出毕业设计报告书等相关材料,并进行毕业设计答辩。这样学生的毕业设计既有了理论根基,又有自己制作的活生生的实物,就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毕业设计。 (二)毕业设计题目的设置 毕业设计是整个在校学习环节的总结,是为毕业画上的最后一个句号,因此毕业设计是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和岗位能力的汇总[3]。在设置毕业设计题目的时候以行动导向为新的理念,从实际出发确定毕业设计教学计划,由专业教师提出和拟定毕业设计课题方向,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 1.设置岗位能力提高型毕业设计课题 这种毕业设计课题是由在企业实际干过对企业比较了解、或以往带队实习过、或将要带队实习的老师和企业技术人员,根据本专业的实际岗位技能要求和职业能力要求,结合校企合作企业实际拟订的各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学校完成的一部分理论设计雏形的基础上,在实习企业进一步加工、整形,根据本企业实际出发制作成实物,并依据该实物完成毕业设计。如电子产品生产制造企业中的“电子产品质量检验文件”这种实物的制作或“电子产品生产管理文件”这种实物的制作等,再根据文件实物撰写出毕业设计报告书等设计材料,并进行毕业设计答辩。这类毕业设计题目比较适合由学校或系里统一安排在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实习的毕业生选择,由顶岗实习指导老师和企业工程技术员合作指导。 2.设置改造与创新新电路、新产品型毕业设计课题 这种毕业设计课题是由实践教学及实际动手能力比较强的专业教师拟订的各类题目。它是以革新为突破口,用现成、完整的实际电路或实际小电子产品为参考,在其中找出革新点进行改造。经改造的新电路以节能、省元件、加大功能、产生新功能、更加方便为扩展方向。组织指导老师引导学生在原电路或原产品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仿真等现代科学辅助工具,设计出新的、科学的、实用的、可行的新电路,并制作成实物或模拟实物。毕业生根据实物撰写出毕业设计报告书等设计材料,并进行毕业设计答辩。这样学生以自己制作的实物为行动导向去完成毕业设计,其目的性强、任务明确、有极高的热情和主动性。 3.设置大学生技能竞赛型毕业设计课题 这种毕业设计课题是由指导参加过各种类型大学生竞赛的老师拟订的各类题目。它是依据往年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大赛等比赛题目中提炼出来的。要求学生按比赛要求为基点,结合本专业的主要技能和能力,在完成实际比赛任务的基础上制作实物或完成实际比赛内容,再根据实物和实际比赛内容撰写出毕业设计报告书等设计材料,并进行毕业设计答辩。这类毕业设计题目比较适合曾参加过各种大学生竞赛的毕业生选择。 这样先设置形式多样的毕业设计题目方向,由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或爱好选择自己能力范围的具体题目和指导老师,将在毕业设计中不好解决的难题分散开来,学生的毕业设计就有方向、有目标,指导老师心里有数、指导到位。 三.毕业设计的组织和实施 毕业设计的组织管理工作是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工作的保障,我们按照毕业设计的准备工作、毕业设计题目选择、毕业设计中段检查、毕业设计的验收和公开答辩、毕业设计成绩评定等环节随时跟进管理。 第一,要做好充分合理的组织实施计划,安排行之有效的毕业设计工作日程,规范毕业设计报告书等材料的撰写格式标准,提出本届毕业设计的总体要求和毕业设计答辩方案。组织专业教师及企业技术人员拟订毕业设计课题,并对课题进行审核、筛选,进一步确定适合制作实物的毕业设计课题。第二,开设毕业设计课题宣讲报告课,让每位指导老师介绍拟定的课题要求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学生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及实习等实际情况自由的选择课题和指导老师。第三,学生选择好课题和指导老师后,接受指导老师下达的毕业设计任务,根据任务制订出自己的毕业设计进度表和任务书,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针对课题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调研、收集参考资料、查阅相关文献。在学生还未顶岗实习前完成毕业设计的雏形,然后学生带着实际问题到顶岗实习的企业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毕业设计。在这一阶段特别加强组织和检查工作,督促指导老师紧密跟踪学生,检查学生毕业设计准备是否充分、接收的任务是否明确、选题是否合适、学生设计工作量是否适当、是否适合学生他本人等。有问题及时解决和调整,做好指导服务工作,并采用指导老师碰头会、汇报会、阶段总结会等各种形式及时反馈毕业设计实际落实情况和毕业设计完成进度的实际情况。最后收集学生制作的实物、毕业设计报告书、毕业设计答辩PPT等,验收并进行公开答辩。其毕业设计成绩构成为:实物产品满分40分;毕业设计报告书满分40分;公开答辩成绩20分。 四.取得的成效 以实物制作优化毕业设计就是让学生在自己制作的实物基础上完成毕业设计。学生在制作实物过程中,哪怕是很小的实际产品,要经历各式各样的难题。他们要亲自动手制作,并解决出现的问题,就必须掌握所涉及到的专业知识。要成功制作具有革新的创新产品必须要对本产品的工作原理理解的非常透彻、设计的非常准确,同时具有熟练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这样做出来的毕业设计从理论到实践得到了充分的结合,使我们的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得、学有成效、学用结合,做到了“做中学、学中做”真正符合职业院校办学特点,突出了职业技术教育理念。 与以往的毕业设计比较,这样设置毕业设计,对于指导老师来说达到了心中有数,指导到位,得心应手,可指导出较高质量的毕业设计,打消了心里难题,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和经验积累,也为自己撰写论文、申请课题积累了素材,因而愿意接受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对于学生来讲毕业设计的任务明确,目标定位准确,可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题目完成毕业设计任务,打消了对毕业设计的神秘感和恐惧感,其毕业设计的积极主动性大大提高,能够完成较高质量的毕业设计。这样真正体现了以教师或工程技术员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职业教育理念。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及技能分析、解决专业范围内的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创新改造思想,掌握工程设计的一般程序、规范和方法[4]。通过这样的毕业设计学生进一步巩固、扩大、深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实现由一名学生向工程技术人员的过度,走向工作岗位、适应社会需要做好技术储备,为社会提供合格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很大的不足。一是,更加紧密的与企业挂钩,更多的在企业实际工作岗位上提炼出相关职业能力和技能提高方面的题目,这就要求指导老师深入企业实际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相结合拟出更加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题目。二是提高电子产品技术改造的成分,技术革新和创新思维不是一是一招就能产生的,这就要求指导老师平日里多积累实用的小电子产品或实际实用的电子产品电路,建立创新改造思路,多在实际生活和企业中积累且提炼成题目。同时在平时的专业教学中不断地灌输和引导学生建立创新、改造、革新的改革新思想。
电气专业论文:建筑电气专业综合布线课程改革方法研究 依托建筑电气工程技术行业岗位能力需求,通过对相关企业人才需求调研,对已有就业的学院毕业生所从事的技术岗位技术要求调研,整合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进行课程改革。 1.课程改革培养目标与依托 《综合布线工程技术应用》课程的设置,联合黑龙江省安防协会、楼宇智能化行业指导委员会以及省内知名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企业,整合优势资源,联合进行课程开发,“行、企、校”联合制定课程标准。并对课程标准进行评估与论证,力争做到课程学习情境的典型性、完整性和通用性。在学习情境的设立上,以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情境思路,并参照工程实际设计学习情境。课程内容与企业施工工程项目相对应,将职业岗位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融入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2.课程改革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1)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法”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 (2)参照综合布线实际施工进行课程设计,使学习情境最大限度地贴近工程实际。 (3)在教学工程过以工作角色进行考核,以真正楼控公司员工标准要求学生,体现职业性。 (4)学习情境既要有典型性又要具有扩展性,每个情境都有基本部分、扩展部分和学生自由发挥的创新部分。 3.课程改革的内容与任务 (1)课程定位与改革目标设定本课程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或楼宇智能化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综合布线的基本概念、综合布线的结构、综合布线的工程设计技术、网络连接器的制作、配线架的安装等相关内容及技能。 (2)综合布线工程技术应用课程改革设计内容《综合布线工程技术应用》课程的改革原则:模拟真实工作场景,以任务驱动为载体,根据行业相关岗位工作需求,满足职业上岗证和职业资格证书,整合教学内容和多媒体教学资源,形成媒体资源库,合理设计工作情境和任务。《综合布线工程技术应用》课程的标准开发:依据行业标准设置教学内容,合理制定课程标准,科学设计课程目标、课程任务、课程内容、学习情境、教学模式、评价方法、教学建议等内容。《综合布线工程技术应用》课程的内容框架体系:本课程采用项目式教学,课程模式选择情境设计教学法,内容设计从简单到复杂,根据工程实际应用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要求,课程环节分为如下内容:①认识综合布线系统;②办公室布线施工技术;③办公楼布线施工技术;④小区布线施工技术;⑤网络综合布线工程设计;⑥网络测试与验收。 (3)课程资源建设设计设计并建立教学资源计划,开发课程任务改革教材,多媒体教学资源和相应的虚拟资源,建立习题库以及辅助网络平台。 (4)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①以实训基地为课堂,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上,摒弃了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方式,而是遵循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实际操作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来对课程进行安排。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上网查找相关技术和应用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和技术应用到实际企业的案例分析中,从而使学生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所学内容。②尝试“校企合作”共育模式,参考企业培养模式。参考企业中培养工程师的过程,分出能力等级。引入企业考核标准,校企共同制定课程大纲,以学习情境为单位安排讲授内容和实训环节。 4.课程改革的特色 本课程坚持以学习情境为载体,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中心,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相适应,不断创新教学手段,解决本课程教学中实践操作性较多的问题,使学生易于理解和学习,能学以致用,全方位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在建设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化学习,以及在探索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考核等方面寻求突破,形成了较为鲜明的高职教育特色。 (1)课程内容与岗位技能需要全面接轨课程结合高职教育特点,把先进、实用的内容融入到课程体系中。以综合布线设计、网络综合布线工程管理、网络综合布线工程验收综合技能为主线,培养学生五大关键能力,即思维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网络综合布线设计能力、网络综合布线工程管理能力和网络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能力。 (2)始终贯彻“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教学模式课程安排以项目任务过程为导向,贯穿整个课程,任务设计以真实工作需求角度出发,符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教学设计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管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课程设置符合行业资格要求。 作者:谢吉龙 单位: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电气专业论文:自控与电气专业论文 一、建设实践 1.课程体系建设 自控与电气专业群构建了融企业用人标准、技能大赛标准、职业资格认证标准和学校教育标准于一体的课程体系,并把西门子国际化认证SMSCPLevelIMechatronicSystemsAssistant中课程与LevelIIMechatronicSystemsAssociate中课程内容进行了本土化移植。课程体系由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以及专业实践与创新课程组成,其中专业课程包括通用技术平台课程、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专业技术课程与专业方向课程。通用技术平台课程有《机械制图与CAD》和《机械基础》。专业技术平台课程有《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应用》《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电工技术应用》《传感检测技术》《单片机技术应用》和《PLC控制技术》。群内所有专业的学生都要学习这几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机械工程基础应用、电气工程基础应用和工业控制器应用能力。这些课程教学始终坚持7个原则:一是教学目标是能力目标;二是教学过程以学习者为中心;三是教学内容围绕实践活动或某一典型工作任务来展开;四是教学过程就是评价过程;五是教学活动面向差异化人群,因材施教;六是教学场所多样化,包括企业生产车间和学校的实训室;七是教师呈现团队化。专业技术平台课程教学,要求每一位任课教师做到“五统一”,即统一课程标准、统一教材用书、统一集体备课、统一教学内容和统一考核评价。 2.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保障。学校自控与电气专业群对实训基地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与规划,由电工电子平台、西门子技术培训中心和新能源研究室等组成,可以面向校内学生教育教学、面向企业人员技术培训、面向校内外职业资格认证和科研创新。其中,电工电子平台不仅能满足整个学校不同专业群电工电子课程教学,还可以开展低压运行维修电工、维修电工中级和维修电工高级职业资格认证,由电工、电子、电气拖动等10余个实验室和实训室组成。西门子技术培训中心由PLC、过程控制、液压气动、变频调速、组态技术、集散控制系统、全集成自动化、安全型控制系统和PCS控制系统等20余个实训室组成,配置有西门子s7-200、300和400PLC,MM440与G120变频器,TP177b触摸屏等,同时引进了罗克韦尔、施耐德、三菱和欧姆龙控制器和驱动器等。该中心不仅能实现校内学生“熟悉一种、会用一种和了解一种”工业控制器应用的基本目标,还能面向SMC、博世力士乐和北京地铁等国际化大企业技术骨干开展技术培训和交流。通过与清华同方和南京康尼等企业合作,建设了新能源研究室,引进了高效电机节能实训设备,建立了校中厂的产学研一体新模式,实现了实训基地向生产型转变,让教师和学生真实地参与到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中去,全面促进教师和学生的能力发展。 3.技能竞赛 技能竞赛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坚实平台,是打造师资队伍的重要途径,是提升职业院校办学水平的关键抓手。学校自控与电气专业群建立了“校级、市级和国家级三层级技能大赛”工作机制,成立了学生比赛梯队和指导教师团队,并出台了相应管理办法。校级和市级技能大赛参赛和训练由各个系部负责,国家级技能大赛参赛和训练由学院统筹。学生以能参加比赛梯队训练为荣,采取第二课堂学习的方式,每天利用业余时间来到实训室学习和训练,指导教师对这些学生进行辅导。自2011年以来,学生参加高职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安装调试、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和中职组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单片机控制装置安装与调试、光伏发电设备安装与调试5个项目的全国比赛,累计获得全国一等奖6项(其中一等奖第一名3项,一等奖第二名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参加全国电力行指委新能源专委会2014年“康尼杯”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技能竞赛,获得全国一等奖。参加2014年第九届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获得华北赛区二等奖。通过比赛,加快推进了自控与电气专业群教育教学改革,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团队合作意识,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 4.柔性化人才培养 柔性化人才培养,是指学校和合作企业双方根据教学目标把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采用多学期分段式或几天在学校几天在企业工学交替的方式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和考核评价。学校自控与电气专业群和北京中核东方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简称CNCS)开展了学生跟岗实习,11机电班学生从第三学期开始每周休息一天、三天在学校、三天在企业——周日、周一、周二在学校学习理论和实训,周三、周四、周五在企业进行岗位工作实践训练。企业为每位学生上保险、提供工作午餐并补贴生活费800元/月/人。在学校,学生要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在企业,学生要服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跟岗,介于认岗与顶岗之间,与德国双元制相似,是一种人才培养的过程创新。跟岗,对学生来说,让学生更早地知道为谁学、学什么和怎么学。跟岗过程中,学生要处理好这几种关系:学生身份的双元化——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指导老师的双元化——有时是学校老师教授理论和实训,有时是企业师傅带着实践操作;学习场所的双元化——有时在学校实训室,有时在企业生产岗位。这样,学生要把理论和实践进一步结合,用学校的“学”来指导企业的“用”,带着企业“用”过程中遇到的一个个问题走进学校“学”的课堂,并把学校的学习生涯规划和在企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在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学校自控与电气专业群探索了多学期分段式柔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即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系统构建课程体系,集中式、交替式、阶梯式和柔性化安排企业实习,学生的学习活动由“学校学习1—企业认岗—学校学习2—企业跟岗—学校学习3—企业顶岗”工学交替多学期分段式构成。集中式是手段,即安排整块时间到企业实践,更便于企业生产和学校教学管理。交替式是过程,即把学校的“学”和企业的“用”交替进行,相互促进和相互补充。阶梯式是目的,指一年级认岗训练基本技能,二年级跟岗训练综合技能,三年级顶岗训练生产技能。“柔性化”的基本要求是“校企融合、工学交替、理实一体、学以致用”,其特色是理实一体化、校内外指导教师团队化、教学场地多样化和考核评价元素多元化。 5.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内培外引和压担子着力打造师资队伍。近几年,学校自控与电气专业群共派出14名教师到德国、芬兰、台湾等地学习职业教育新理念和进行国际化交流,共派出15名教师到企业一线锻炼,派出2名教师作为专家参加潍坊地区专业办学水平评估,外出业务学习与技术培训达600多人次,邀请专家和知名学者到校做高水平报告讲座20余人次,引进高水平人才11人。启动“名大师软引进”项目,邀请机器人农民发明家吴玉禄走进校园,和校内教师一起组建团队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与汇龙森国际企业孵化(北京)有限公司共建自动化产品系统运行与维护平台,开展科研合作。 二、结语 秉持“专业建设成就个人发展,个人发展推动专业建设”的理念,成立了专业教学团队,谋划、落实和推动各项工作。以企业员工培训、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教改和科研立项、学生毕业设计指导等活动为抓手,鼓励大家勤奋工作和精诚合作。先后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市级先进个人2人。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中,1人被评为教授,6人被评为副教授。 作者:黄敦华 刘增辉 张文涛 单位: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电气专业论文:建设工程电气专业论文 1电力建设工程中电气专业与土建专业的关系 电力建设工程中电气专业主要承担电能生产与输送并对电能加以分配的工作。土建施工则较为独立,据建筑本身的特点展开基础设计,从而完成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电气专业中的电力设备安装和电气管线铺设与土建专业密切相关。土建专业与电气专业具有各自的专业性和独立性,同时两者又相互制约、相互配合。 2电力建设工程中电气专业与土建专业配合施工重要意义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包含许多专业工程,需由不同专业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施工过程的。这些专业有着多方面的相互关联,只有这些专业之间相互配合,协调工作,才可以保证整个工程的顺利完成。电气专业和土建专业关系密切,具体施工中,电气专业相比土建专业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不同专业的施工人员不相互配合,则会出现干扰、影响对方工作的情况,十分不利于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重视各施工项目的协调与配合,对于顺利完成整个施工项目十分必要。在展开施工时,必须对土建专业与电气专业的配合施工给予重视,为工程的顺利施工提供保障。 3现阶段电气专业安装施工和土建专业施工存在的问题 3.1施工材料的质量问题 在电力建设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现阶段,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施工材料质量不合格的问题。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需要对所有材料进行及时验收,实现严格质量把关。土建工程中的施工材料质量问题会导致电气专业的绝缘性差、温度系数大而熔点低等问题,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 3.2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我国电力建设工程施工人员整体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大部分施工人员并不具备专业施工技能,设备操作不规范。目前,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很多电气专业施工人员掌握电气专业知识,而对于其他专业的施工知识并不了解。还有一部分电气施工人员具有较丰富的现场施工经验,电气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不够,对于施工设计图纸理解不足,经常导致电气工程的预留管道位置错误等。在电力工程的建设施工过程中,在预埋管线和电力设备施工时,其施工人员要有一定的电力工程专业知识。通常,土建专业的施工人员属于土建施工人员,并不能够顺利完成电气专业的电力设备安装和管线预埋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同专业对彼此之间了解不全面就会导致相互影响、彼此限制的情况发生。 3.3施工过程的问题 电气专业和土建专业配合施工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果电气专业的管线和设备安装过程中出现问题,则会留下安全隐患。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反馈检查工程质量。电力建设工程施工企业需要培养具有现代施工安全管理理念的施工人员,做好施工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对电气专业的管道铺设、设备安装等及时检查,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 4电气专业与土建施工配合的建议措施 4.1提高施工人员综合素质 电气专业的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之中,不仅需要可以看懂本专业施工设计图纸,还需要看懂土建专业施工设计图纸,了解土建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保证电气专业和土建专业的相互协调。同时,土建施工人员必须对电气专业的预埋管道和预埋件等进行及时了解,一旦发现不合格产品,及时提醒电气专业施工人员进行调整。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让施工人员了解并熟悉非本专业的施工知识。组织不同专业的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相互配合施工,提高施工人员专业素质和协调能力,实现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电气专业和土建专业的相互密切配合。 4.2加强对施工材料的审核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电气专业和土建专业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施工材料不合格问题。在电气专业施工过程中,要合理选用电力施工设备,保证电力设备正常运作。同时,电气专业的施工人员要提高现场设备利用率,降低施工成本,有效提高工程整体进度。 4.3电气专业与土建专业施工在施工准备阶段的配合 在施工准备阶段的项目设计阶段,电气专业设计人员应向土建专业设计人员提出自身的要求。在土建工程施工展开时,电气专业技术人员应同土建施工技术人员协同起来,对电气专业和土建专业的施工图纸开展共同审查,减少差错的出现。电气专业的安装人员要全面、深入了解土建工程的施工图纸,学习与土建施工进度相应的施工技术,对于梁柱及屋面、地面的连接方式熟悉掌握,将连接方式与电气专业的安装方法进行校对检查,确保工程中电气专业的安装方法适应于土建工程施工。在展开土建工程施工时,应提前准备好电气专业安装过程所需配件并做好预埋件和预埋管道的准备工作。 4.4电气专业与土建专业施工在土建施工阶段配合 在土建施工展开时,应按照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的进度要求逐步开展电气专业中预埋管件和管道预留工作,这是电气专业施工工作的关键。在土建工程施工中,完成搭设模板之后,主要的工程就是放线工程,放线工程应根据预留管道,大型设备、配电箱盘、插座等的位置及尺寸放线。在底筋铺设完成后,就可以开展管道铺设,对预埋构件合理放置并充分加固。最后的封模工作之前需要对前两个工作开展质量检查,一旦发现不足之处要及时给予有效修正,同时做好土建专业和电气专业施工的交接。确保各处符合相应要求之后开展浇筑混凝土工作。 4.5电气专业与土建专业施工在土建施工后期阶段配合 在土建施工后期阶段中电气专业和土建专业的加强配合,还应体现在完成墙体防水之前的电气设备安装过程中,防止电气专业设备安装过程破坏建筑的防水层。同时,应一次性完成穿墙布设电缆工作。因为如果一旦导致土建施工发生返工现象,防水处理的难度就会大大增加。因此,土建施工人员和电气专业安装人员应事先提前核对好施工图纸。 5结束语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是一个专业性强、高度复杂的施工过程,需要多种专业安装相互配合,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采取有效技术措施完成不同工种之间的配合,加强协调管理。从而使电力建设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电气专业和土建专业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实现两者的配合施工,从而保证整个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保障工程的施工安全、质量、进度和工艺。 作者:林远洋 单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火电建设有限公司 电气专业论文:教学改革电气专业论文 一、电类课程理论教学改革 理论教学的首要任务应是使学生理解电类课程对其以后学习、工作的意义;其次,应结合电气专业所涉及的技术领域的发展、课程所涵盖的内容表明所授电类课程的重要性,不仅从观点,更从知识点的交叉来说明该门课程和电气专业其他后续课程的联系,进而达到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的目的。1.电类课程的理论讲授。理论讲授是学生获取课程知识的最为主要的途径,也是学生建立该门课程知识体系能力的最重要的来源。通过三年来在数字电路课程的讲授经历发现,很多学生的前期电路理论知识薄弱,甚至对模拟电路中的相关知识及二极管、三极管的基本理论也不扎实,如果直接讲授课本知识,将难以取得效果。于是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先将整个数字电路课程所涵盖的内容进行区域划分,让学生了解该门课程所需要讲解的内容;然后再将本门课程所涉及到的前期的电路理论和模拟电路的知识也加入进去进行二次划分;同时在具体讲授所划分的每一个部分时,不仅给出此部分的知识点与本门课程其他知识点的联系,更给出电路理论和模拟电路课程的相关知识点的体现。而限于自身单门课程讲授时间的限制,最后更是应针对性指出与本次课程知识相关的其他电学课程的知识点的章节,强调学生下课复习。笔者的这种讲授方法,在本校学生中有较大影响,学生普遍反应,虽然课程学习内容较多,学习任务较重,但学生接受起来也相对较为容易,效果也较好。2.电类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基于笔者的数字电路及电路理论相关教学经验,发现当前数字电路,教师更偏重EDA软件的教学;虽然EDA的发展使得可编程逻辑器件越来越流行,但电气专业的学生应该加重硬件电路的理论和实践的训练,先理论教授,然后再利用Spice相关软件进行仿真以使学生建立理论知识的联系,同时将电路知识形象化。以数字电路教学为例,具体做法是,课堂讲授时,从数字信号开始,逐步讲解门电路的具体组成形式(如TTL、CMOS门电路的构成形式以及相关理论分析),然后引入模块化的概念,以功能模块的形式来讲解整体功能性电路的构建形式,最后以具体的数字芯片来讲解芯片的构架、使用以及芯片与芯片连接时所需要注意的问题。在每一个部分,只要涉及到电路的组成形式,都要求学生使用Multisim或Pspice进行电路仿真,从而从基本的电路理论来了解电路中每一点的电流电压参量,进而完成整个电路的理解。而在扩展到芯片级别时,则采用系统电路仿真,从而使学生从关注单个元件的功能到关注器件功能,进而了解整个系统的工作原理,实现硬件电路的设计与制作。在完成上述的教学内容的教学后,针对每一部分进行知识点的总结,同时,辅以作业、答疑、课堂讨论以及软件仿真、实验等多种方法来对所讲授的知识进行巩固;同时,在讲授完所有部分的知识后,再对所有的知识点进行整体的系统性地串联回顾复习;这种讲授方法更容易降低甚至于消除学生对数字电路的畏难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潜能。在笔者的课堂上,只要是按照上述流程走下来的学生,一般都无需专门进行课前预习,即可掌握本门课程。 二、评价体系改革 电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必然需要有配套的评价体系的改革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实践中发现,实行多重考核制度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该评价方式具体为,课堂考勤占总评成绩的10%,作业占10%,课堂讨论(含小测验)占10%,实践作业(主要为仿真)占10%,期末考试占60%;三年来,学生听课认真程度和到课率均有大幅度提高,基本到课率一直维持在99%以上,学生也更重视课程的学习,课堂气氛以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均有相当大的改善。电气专业电类课程的教学是一项艰巨工作,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注重将电类各门课程的理论知识相结合,指出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同时,结合教师的科研经验,给出所讲授的知识在实际研究和工作中的应用。最后,结合科学的评价体系必能使得学生良好地掌握各门电学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不断引入思考教学方法,探索教学模式,顺应时代和科学发展的需求,结合素质教育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 作者:徐建 吴玉莹 单位:湖北省武汉轻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电气专业论文:分层教学电气专业论文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科技技术的浸透,电气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专业知识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多学科融合、国外先进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和PLC的广泛应用使我们压力倍增,对相关技术工人的需求与日俱增。学生毕业后,不仅需要教育部颁发的学历证明,还要有劳动部颁发的电工证。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培养出的学生,会出现学生理论精通,但实际技能缺失的情况,不能适应未来社会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变化的需要。大批电气应用型人才的短缺,对职业技术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高职院校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的变化为导向,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还要培养学生从事电气自动控制系统、工业或工矿电气控制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技术管理等实际工作能力。教学体系改革是培养实用技术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根本途径,只有改变传统电气专业的培养方式,优化课程体系,分层教学,才能使学生适应未来就业市场和产业结构的变化。高职院校电气专业注重培养该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研究、设备管理和销售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电气专业的教学方式、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可以推动高职院校电气专业课程改革的研究,解决长期以来高职教学内容难以摆脱传统教育的枷锁、学生的实际水平不能满足要求等问题;加强高职教育中双证书教育模式的推行,把职业认证与专业课程相结合,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结合,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结合,把教育和就业联系在一起,个人和联系在一起;构建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促进高职院校教学内容改革,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院校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建立新的课程标准,加强职业教育培训,规范教学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对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高职业教育体系起到引导作用。总之,课程的选择及培养方式将直接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电气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二、因材施教及分层教学 1科学分层 对于成绩优异、能力较强的优等生,要在夯实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其实践动手能力的开发与培养和理论探究方面的引导,完善他们对于电气学科的理解,使他们最终朝着综合型人才方向发展,成为社会建设的主干力量;理论水平较弱,操作能力强中等生,教师要监督他们的课堂理论学习,在课堂上重点提问这类学生。相反,对理论学习比较擅长,实践方面较薄弱的学生,教师应采取有效的引导,多组织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操作机会,通过重点培养提高中等生的实践水平;学困生一般对学习没有兴趣、没有自信,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首先要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对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即从电气方面的基础知识入手,让学生掌握其中的基础的理论与技能性知识。为了能让学困生积极探究、主动学习,实现积极教育,教师平时多鼓励性学生,让学生有学习的自信。 2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 分层教学的主要环节就是制订教学计划,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与分层教学紧密相连。根据教学大纲,制订出合理的教学计划,争取实现学生的多元化培养。 3分层备课,分类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要参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备课,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区别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设计分层教学的过程,落实分层教学目标;在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基础上,根据学生层次的差异采取不同方法进行有效的帮助和指导,把握好授课的起点,做好知识衔接过程,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学习,都会学习;也可以成立课外学习小组,加强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引导,尤其照顾好学困生,促进学生由学困生向学优生的转化,整体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特长得以发挥。 4制定不同教学目标 对准备深造的学生,依据升学考试制度和考试大纲,加强语数外等文化基础课的学习;准备就业的学生,教师需要加强职业技能训练。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考试标准,教师要为学生的发展创造尽可能多的条件,让学生能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对自己作出客观认识。 5动态管理 为了保证学生最佳发展,学生层次确定好后,不能让学生一直停留在一个层次上,因为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的把握不准确。学校可通过适时调整,允许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在合适的阶段重新定位,最终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课程改革的探讨 1明确课程改革的目标 电气专业高职教育培以社会需求为依据确定培养目标,使课程内容符合社会的发展,结合生产,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出的学生要具备熟练的职业技能、认真的工作态度、创新精神、扎实的专业知识,是面向生产建设和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率适应社会发展和就业市场的需要;高职院校的学生要掌握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在获取学历证书的同时拿到一个或多个职业资格证书。 2建设专业核心课程,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打破传统课程模式,转变为以项目为主体建设专业核心课程,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相关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也得以加强。应对现有的电气专业课程结构进行梳理,重新调整专业课程的结构,依据职业技能来确定课程内容,即根据课程内容改革的需要将核心课程体系划分为基本素质、基本能力、核心能力三大模块。校方和企业共同确立电气专业专门化方向,开发相应岗位的模块课程,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围绕工作需要进行。例如电气核心课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以恒压供水系统为教学载体,将控制对象分为九个学习模块。 3确定课程改革的后的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电气专业课程设置必须从岗位需求出发,要以工作任务为引领;通过课程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要求更注重应用实践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同时满足教育发展规律和职业教育的特征;从岗位需求出发,培养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例如,在必修课设置实用性强的课程,强化学以致用的思想,如电气CAD、电机与拖动、PLC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课程。 4师资力量的建设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实践,联系实际,保证教学向健康的建设方向发展,了解当前社会对电气专业的需求,根据需求重新结合电气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理论联系实际。为提高学校的师资力量,加强专业师资队伍的发展,可以重点引进电气专业知识扎实且精通实际操作的人才,并鼓励在职教师进修;引进企业高级技术人才,对其进行教学培训。 5考核方式的改革 电气专业可以制定理论与实践成绩考核表,教师依据理论、实验和实习考核细则,评定出学生综合成绩。理论考核注重过程考核,将平时、其中、期末综合考核三个阶段相结合,考虑课后作业、课堂表现、出勤情况等因素,考核会从知识能力和态度两个方面进行评定,并按一定权重计入课业考核成绩;实践考核以实训成果、报告质量、设备操作按一定比例相加计算。考核工种有电工和无线电装接工,学生可以根据喜好和自身实际选择1~2个工种进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职业技能鉴定考核通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计为满分,未通过或者不参加的不计分。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若要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的现状,改革已迫在眉睫,只有在分层教学和课程改革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理论扎实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哈斯花 单位: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与自动化系 电气专业论文:校企合作电气专业论文 一、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的创新 成立由行业的专家和企业家、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学校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跟踪电气技术发展,定期对电气自动化专业出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制定本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和要求,并在参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基础上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电气技术专业全新的课程体系。坚持以“人才培养与岗位零距离”理念为办学主线,淡化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实训课的界限,按照“教、学、做”一体化的要求,推行模块化教学模式改革。 二、教学内容和教材的改革 当前,中职学校主要采用国家统编的教材,由于国家统编的教材更新周期较长,教学内容较技术发展速度相对滞后,致使有些内容学而无用,既浪费了教学资源又打击和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所以,教材改革应该遵循“以产品带教学”、“以实验带教学”、“以技能带教学”的原则,根据专业建设委员会确立的教学体系,以教学模块为单元编写出版相应的校本教材和实验指导书。 三、校企合作,为教师的业务锻炼和业务提升搭建了平台 通过成立校外实习基地既解决了学生的实习、就业问题,还为各专业教师提供了学习锻炼、提升素质的机会。学校采取挂职锻炼、跟班实践、参观考察等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相关教师参与实习基地建设。教师在参与的过程中专业能力水平得到回报;专研能力提高更有动力;教师亲历实践有利于教学内容实用;同时了解企业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了解企业用人规格,便于学校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学实效。各专业教师通过进厂学习锻炼,业务水平和新技术的应用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学校“双师型”教师不断增加,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四、充分考虑企业利益形成稳定合作 通过校企合作,能够大大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具体表现在:通过校企合作培训机制可以提高企业职工队伍的素质,为企业储备大量的优秀的可用之才;通过校企合作使培养的人才适应企业、行业、社会的需要,缩短员工和企业的磨合期,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和劳动成本;通过校企合作可以有效地减小企业员工的流动性;通过校企合作为企业培养了一批熟练的劳动力,企业不必再花人、财、物进行上岗培训。学校专门培养出来的劳动者,他们熟知企业文化,懂得生产技术,具有良好的文化、思想素养,具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加强校企间的合作,为企业“量体裁衣”式地培养后备劳动者不失为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定能有力地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五、完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机制,保障基地顺利运行 为建立稳定运行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保障实习实训教学效果好质量高,在校企联盟平台下,由专业直接与企业进行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在建设的过程中校企共同负责,达成利益共享、相互支持配合的互惠互利机制,资源共享、基地共建机制,管理机构共建、基地运行共管机制。校企双方共同成立基地实习实训管理中心,制订各岗位职责,各司其职,校企及时沟通,保障基地建设与运行的顺利进行。校内职能部门配合基地管理中心机制,教研室负责实习实训计划及专业教师具体操作机制、经费保障机制、实习实训项目化制度、实习实训基地考核评价机制的实施。 作者:李凡伟 单位:山东省邹城市技工学校 电气专业论文: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下电气专业论文 一、意义 以上问题的出现,虽然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自身的素质有关,但更为重要的是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电气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落后,已不适应目前电气行业的社会需求,由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后,导致课程体系的落后,特别是专业核心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式不适合现代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为此,从中等职业教育出发,把电气专业“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与实践作为一个课题,目的是通过研究创新电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将“阶梯式”培养模式用于实践中,改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模式,推广一体化教学和项目教学,并为中等职业学校电气专业撰写数套实用的校本教材,具有很深的现实意义。确立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阶梯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将社会的需求与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机统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掌握电气行业相关知识技能;主干学科编撰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校本教材,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与从业能力;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强化学生技能操作,加大学生实习力度,让学生通过探索操作,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与创新能力。 二、成果 1.形成了电气专业“阶梯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对接产业(行业),参照职业岗位要求,制定了0.5+1+0.5+1的“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企业教学资源和网络资源,创新教学和学习方式,实行分学期、阶梯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学校的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紧密结合,从基础知识和技能开始,逐步实现了从生手到硬手,再到高手的过程。创新了人才培养评价方式,形成学校、行业部门、用人单位等共同参与评价的多主体评价模式。 2.校本教材的开发校本教材开发、研究,要坚持以人为本 强化“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职业理念,校本教材的开发体现了“阶梯式”,结合电工职业标准,开发初级工教材、中级工教材和高级工教材,合理整合了专业课程,形成了模块化的组合课程,增强了专业课程教材的实用性和适应性,实现培养目标与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对接。 3.“阶梯式”实习计划及考核标准 实现就业学生与企业对接的“零距离”接轨,就必须加大学生的实习力度,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此制订“阶梯式”实习计划和考核标准。实习项目由易到难,从初级到中级逐渐提高难度。技能考核标准实现“周过关、月过关、学期过关、学年过关”。我们正在实施与完善中,而且初见成效,学生反映较好。 4.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水平,还要寻求一种新的更适合学生学习与提高的教学模式,能够学为所用。要进行探索和改革,将一体化教学、项目教学模式,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将教材内容与实践需求结合起来,形成技能导向,模拟现实,突出实用,恰当地运用到平时的教学中,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日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通过以上的改革与实施,初步形成了中等职业学校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并付诸于实施;开发了电气专业核心课程的校本教材并投入使用;形成了“阶梯式”的实习计划和考核标准;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推广了一体化教学和项目教学。学校将主动探索并实施电气专业“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开创中职电气专业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作者:庞国辉单位:辽宁省凌源市职业教育中心 电气专业论文: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电气专业论文 一、意义 虽然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自身的素质有关,但更为重要的是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电气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落后,已不适应目前电气行业的社会需求,由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后,导致课程体系的落后,特别是专业核心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式不适合现代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为此,从中等职业教育出发,把电气专业“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与实践作为一个课题,目的是通过研究创新电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将“阶梯式”培养模式用于实践中,改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模式,推广一体化教学和项目教学,并为中等职业学校电气专业撰写数套实用的校本教材,具有很深的现实意义。确立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阶梯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将社会的需求与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机统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掌握电气行业相关知识技能;主干学科编撰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校本教材,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与从业能力;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强化学生技能操作,加大学生实习力度,让学生通过探索操作,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与创新能力。 二、成果 1.形成了电气专业“阶梯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接产业(行业),参照职业岗位要求,制定了0.5+1+0.5+1的“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企业教学资源和网络资源,创新教学和学习方式,实行分学期、阶梯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学校的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紧密结合,从基础知识和技能开始,逐步实现了从生手到硬手,再到高手的过程。创新了人才培养评价方式,形成学校、行业部门、用人单位等共同参与评价的多主体评价模式。 2.校本教材的开发校本教材开发、研究,要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职业理念,校本教材的开发体现了“阶梯式”,结合电工职业标准,开发初级工教材、中级工教材和高级工教材,合理整合了专业课程,形成了模块化的组合课程,增强了专业课程教材的实用性和适应性,实现培养目标与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对接。 3.“阶梯式”实习计划及考核标准实现就业学生与企业对接的“零距离”接轨,就必须加大学生的实习力度,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此制订“阶梯式”实习计划和考核标准。实习项目由易到难,从初级到中级逐渐提高难度。技能考核标准实现“周过关、月过关、学期过关、学年过关”。我们正在实施与完善中,而且初见成效,学生反映较好。 4.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水平,还要寻求一种新的更适合学生学习与提高的教学模式,能够学为所用。要进行探索和改革,将一体化教学、项目教学模式,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将教材内容与实践需求结合起来,形成技能导向,模拟现实,突出实用,恰当地运用到平时的教学中,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日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通过以上的改革与实施,初步形成了中等职业学校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并付诸于实施;开发了电气专业核心课程的校本教材并投入使用;形成了“阶梯式”的实习计划和考核标准;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推广了一体化教学和项目教学。学校将主动探索并实施电气专业“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开创中职电气专业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作者:庞国辉单位:辽宁省凌源市职业教育中心 电气专业论文:项目教学电气专业论文 一、注重项目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项目化教学打破了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在设置项目课程过程中以产品、工作对象、操作程序、设备或系统的结构、岗位、典型工作情境等为逻辑线索而展开。例如本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电气控制与PLC技术》结合工作实际选择了四个项目作为教学载体,每个项目都是经过调查电气技术应用专业岗位所选定的。对其每个项目的控制对象进行任务分解,分为若干个学习任务。我们通过项目教学法用四个步骤完成教学,为了更好地说明,我们用三相异步电机Y/降压起动控制项目举例说明其实施的流程如下: (一)明确目标 1.在三相异步电机Y/降压起动控制项目中:触动启动按钮SB2后,电机先作星形连接启动,经延时6秒后自动换接到三角形连接运转;触动停止按钮SB3后电机停止转动。 2.明确重点和难点:本次项目的重点在根据电路图连接硬件电路,难点在梯形图程序编写。 (二)项目实施 1.理解任务 制定方案将学生以3人为一组分为小组并定好组长,在教师的带领下用已学知识完成: (1)项目分析 a.硬件电路分析; b.动作过程分析; c.定时器的应用。 (2)制定方案 a.输入/输出分配表; b.输入/输出接线图; c.梯形图程序。 2.确定方案,师生交流 a.各小组讨论确定输入/输出引脚的选用,完成输入/输出分配表绘制; b.根据已确定的输入/输出分配表完成输入/输出接线图,便于实际连接电路不出错; c.根据输入/输出分配表,结合电路的控制要求编写梯形图程序。 3.项目实施,完成任务 a.各个小组根据自己确定的方案,根据接线图连接硬件电路,将梯形图程序输入到计算机中进行转换,写入PLC,最后运行; b.首先在不带负载的情况下运行,通过程序监控并对照I/O分配表及接线图验证程序是否正确性; c.程序运行正常后连接负载,观察电动机运行情况是否满足控制要求; d.教师走到学生中间观察学生情况,对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尽量不主动提出,让他们自己通过讨论发现,必须确保线路连接正确后才能通电调试。 (三)项目检查,组组对比 a.各组之间相互检查,对于没有运行成功的小组,其他各组一起帮助检查出错原因。 b.教师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同时对于在各组检查讨论后但项目实施任然没有成功的小组,教师找出运行失败的原因,同时对典型问题给予全班同学进行讲解。 (四)师生交流 评价提高教师再次强调项目实施中学生常犯的错误,同时评价学生表现,对各个小组中程序最简洁,线路连接最美观的小组进行表扬,对存在不足的小组提出改进意见。 二、改变评价方式 引入“三评合一”评价模式传统教学成绩评定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具有片面性,用理论考试的成绩,决定学生成绩的优劣,“应试”痕迹明显。而项目教学法,抛弃单一的总结性评价,通过项目过程评价,每个项目、任务都由标准、评价主体和评价过程等三方面组成。评价标准:立足社会需求,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课程标准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协调一致;校内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对接,使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紧密切合企业实际;社会反馈与用人单位对接,使所培养出的学生能得到社会认可。评价主体:不仅有学校和教师,还有学生、企业、社会。评价过程:不仅要落实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环节,更要落实学生自评、互评和社会评价环节,并建立学生自评、互评和社会评价的规范程序及方法体系。最终,综合评定每个学生的成绩。教学不是教的问题,而是让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我们要在教学中给学生营造一个平等、民主、活泼的学习氛围,教会学生轻松学习,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符合知识经济时展所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帮助学校教学与企业需求统一步伐,培养出较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 作者:刘宇单位:西北工业学校 电气专业论文:编制建筑电气专业论文 一、课程主要内容 1.建筑电气工程识图 根据建筑电气专业授课计划和课程标准,在二年级或三年级已进行了《建筑电气工程识图》的学习,但授课内容主要针对初学者,课程内容包括识图的基础知识和相对简单的电气工程图的识读。而在《建筑电气综合课程》的教学中,是对前一阶段工程图识读的拓展和延伸,所选案例首先具备一定的深度、广度及综合性,即难度大于以前课程,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照明工程、动力工程、供配电、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安防系统等。因此案例必须是同时具备上述系统的综合性高层建筑电气工程图。 2.编制建筑电气工程造价 本项目是电气工程识图项目的后续内容,学生完成工程识图项目后,将编制所给工程的工程造价,这个环节包括:计算工程量、编制工程量清单、工程量清单计价、使用造价软件计算工程总造价。学生不仅要完成工程造价的计算,还要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编制投标报价,并模拟建设工程招投标,把学生分为建设单位、评委、招标机构、投标单位等角色,模拟招投标的各个步骤,按照招标文件拟定的评标方法确定中标候选人。学生如身临其境参与了较完整和系统的招投标活动,熟悉了招投标的每个环节,为将来胜任建筑电气工程管理的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3.编制电气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在本项目中,学生的任务是完成上述电气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一方面全面系统地巩固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学生将根据工程的特点,分析各个施工阶段和施工工序,根据《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编制电气工程各个工序尤其是关键工序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并能将绿色施工的理念融入到具体的施工方案中。所以通过在这个项目的学习,学生更重要的是进一步熟悉和巩固了建筑电气施工和验收规范。 4.编制电气施工及验收 资料本学习环节,学生将完成同一个电气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如材料报验、工程验收、调试等,具体如建筑电气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电气照明安装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电线导管、电缆导管和线槽敷设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电缆头制作、接线和线路绝缘测试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开关插座、风扇安装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建筑物照明通电试运行记录以及各个工序质量报验单等。学生通过学习,结合工程图纸编制完成所给工程资料。通过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工程资料的组成、正确填写方法,并且通过有关工程资料的编制(如普通灯具安装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开关、插座、风扇安装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等)巩固了有关电气施工和验收规范,和上一环节的学习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5.电气工程设计 本项目以六层办公楼为例,学生能运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火灾自动报警及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以及《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完成所给多层建筑的火灾自动报警工程、照明工程、综合布线工程的电气设计,成果包括系统图、平面图、设计说明、图例、计算书。学生通过本项目的学习,比较系统和有针对性地学习了设计规范,为顶岗实习或毕业后能够从事简单电气工程的设计打下基础。 二、课程资源 1.校本教材的编写 校本教材内容既要体现教学体系和结构,又要具备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还应体现先进性、实用性。主要内容应涵盖各个项目的知识信息、图纸案例、任务书、指导书、作业和练习题。 2.硬件条件需有安装造价 软件的网络多媒体教室,配备计算机、投影仪、网络设备,作为学生训练使用工程造价软件的场所;电气专业绘图实训室和CAD多媒体教室;各类规范,包括《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和安装工程计价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火灾自动报警及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 三、结束语 《建筑电气综合课程》的学习,整合了学生在前三年所学的专业知识,但要求有所提高,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课程学习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更贴近于生产一线的实际需求,提高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学生通过自主、高效地学习,促进了其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因此,学生在本课程的学习中获取的不仅是综合性的电气专业知识,还提高了学生在电气设计、造价、识图、工程资料和电气施工方面的综合技能,培养学生优秀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锻炼了学生吃苦耐劳、奉献拼搏和团结协作的品格,缩短学生就业的适应期,以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轨。因此,从长远看,《建筑电气综合课》的教学是打开学生就业的大门钥匙,因为它缩短了学生就业的适应期,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轨。 作者:吕艳玲单位: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电气专业论文:选修课电气专业论文 一、选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依2014年教育部新修订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我校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现下设隶属于自动化类、电气类、仪器类和生物医学工程类的“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和“生物医学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年招生500人左右,在校生现执行2009年修订的专业培养计划。本培养方案重点突出了“德育教育与业务教育相结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在课程结构中,设置了“人文社科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素质教育课程”、“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等七个平台,选修课学分所占比例依专业分别达到21.8%-22.3%,并且重点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已提高到44学分,(附后)因为选修课程数量较多,分散性较广,特别每个平台都有最低学分的要求,故为学生的选课带来了一定的繁琐性以及管理上的纷杂性,特别通过对近两年刚毕业的2009级和2010级学生的统计分析情况看,由于修得的选修课学分不够、没有满足不同平台下必要的学分数以及虽学分够但绩点偏低等原因,未能按时毕业的学生数达到总学生数的5%左右,可参看表2。这个问题引起学校的关注,并且很有必要从中找出原因,制定和强化选修课的指导和管理工作。 二、电气类专业选课要求 按专业培养计划的要求,学生四年内应修满216学分,即相当于2500学时左右。其中必修理论课125学分;选修理论课41学分;实践教学环节44学分;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实践模块6-8学分,方能达到毕业的最低学分要求。选修课几乎遍布各个学期,故在每学期结束的前1-2周,学校结合培养计划给出选课规定通知和选修课一览表,并且明确规定选课要求: (1)必修课由学校教务管理系统统一预置,除跨年级、跨专业选课情况之外,一般不需学生再自行选择。 (2)限选课各平台均有最低选修学分要求,各学期应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或发展方向等同步选择具体的修读课程。比如第一学期在人文社科平台应至少修得2学分,公共基础课程平台至少修得7学分;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修得6学分,专业课程平台修得16学分。 (3)任选课基于素质教育平台和创新创业教育两个平台,不分学期,面向全校本科生,修得规定学分即可。 (4)学科基础平台选修课要求学生在专业内修得10学分的前提下,方可跨专业选修余下的学分。 (5)选课流程基于校园网选课平台,采用预选、正选和补退选三个步骤进行,最后补退选环节一般在开课一周内完成。 三、解决对策及建议 1、优化和丰富选修课程资源 学校在新修订的培养计划中,应指导各专业强化各平台下的选修课配置资源,给出较详细的课程简介,使学生事先了解,同时教研室要建立竞争上岗机制,完善课程组制,鼓励教师一人多开课,一课多人开,同时注重师资力量的培养,保证每学期提供较多的课源让学生去选择。 2、完善选课平台建设 合理规划选课时限一般放假的前两周均为考试周,学生为了考试很少顾及选课的信息,故学校应合理调整现行的假前1-2周的选课时限规定,利用校园网络选课平台,适当提前公布下学期选课通知以及拟开选修课程一览表和课程简介等,让学生事先了解和掌握,并且在开课前完成“预选-正选-改退选”三个过程,保证任课教师在上课前拿到准确的选课学生名单,便于教学管理,以形成良好的教学秩序。 3、完善对学生学分及绩点的预警提示 功能利用网络平台以及教学管理系统,建立“教务处-学院-辅导员-班导师-学生”等多级联动的预警提示功能,可以在学生进入选课平台时,事先给出各平台下已修得学分数以及绩点情况,对本次所选择的选修课进行系统自动核准,重点对大四的学生选课情况以及学分遗漏等问题给出及时提醒,避免因选修学分不够以及绩点偏低影响正常毕业的情况出现。 4、发挥班导师的指导作用 现班导师多数都是由专业老师来担当,从管理角度必须强化班导师的指导作用,要求班导师认真解读专业培养计划,掌握各平台下的选修课的情况以及至少修得的学分数,在学生选课之前,统一为学生认真讲解和指导,并提示选修学分不足的同学,协助做好每学期的选课工作。 5、注意激发对选修课的学习热情 选修课多数为考查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存在要求不严、讲解内容过于简略、课堂秩序松于管理、考核方式单一等情况,对于学生也习惯出现没有教材、只听不记、自律性差、缺席偏多、只求通过等现象,偏离了旨在是为适应学生兴趣和爱好、发挥特长而设立选修课的初衷,对此要求任课教师应本着爱岗敬业、为学生负责的态度,发挥出讲课的优势和长处,确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适当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办法,对学习情况给出一个公平的认可成绩。 四、总结 总之,学分制下的选修课制度是国家高等教育大环境下的一种必然趋势,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学分制给予了学生在学习上可以更好地发挥自主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在不抹灭学生个性及兴趣的前提下,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积极引导作用。虽然在选修课管理和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的地方,但通过校-院-室级的管理层精心设计,加之通过师生共同的努力,一定会在培养社会所需各类综合性人才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作者:彭忠利卢秀和单位:长春工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电气专业论文:革新教学电气专业论文 1优化教学结构 优化电气专业的教学结构,将电气专业的教学、实验操作、实践能力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在重视教学工作的同时,教师还要重视对中职学生实践活动的检验,要求每一位中职学生在做实验时,坚持以理论知识为指导,保质、保量地完成书本上每一章节的实验操作,并撰写相应的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在电气专业的实验过程中,懂得分析实验故障,妥善处理,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正确运用电气专业的理论知识。 2改革教学内容改革 电气专业的教学内容,做好及时充实、不断更新,从而提高电气专业的课堂教学质量,这也将是电气专业教学内容改革的关键要素。如果不能及时更新、充实学术前沿的专业技术,很可能使电气专业的教学工作与实践相脱节,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求。电气专业的教学改革需要紧密结合中职教育的教学大纲,优化电气专业的教学内容,在广度、深度上都要有所提高,坚持科学性、超前性、实践性相联系。只有让电气专业的教学内容始终站在学术的最前沿,结合本专业的特点,才能使其与学术发展的趋势相符,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充分结合多媒体信息技术,积极地给中职学生介绍与本专业相关联的科研成果和发展趋势,从而拓宽中职学生的知识面,引导中职学生努力学好电气这门专业。 3革新教学方法 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电气专业的教学内容经常局限于书本知识,制约了中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的发挥。这就需要革新教学方法,积极引入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电子科技等手段来创新教学方法,吸引中职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中职学生通过网络视频等形式,自主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电气专业前沿的发展趋势。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其知识面,还促使中职学生的观念发生转变,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模式,极大地提高了中职学生的学习效率。专业教师在讲授这门课程时,要明确教学目标,了解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根据中职学生学习电气专业的进度,及时压缩或延长教案,并在讲授中突出重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电气专业的兴趣。 4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生动、活泼、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更容易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热情。改革过去传统、呆板的“板书式”教学模式,采取适度的现场讲授,以多元化、层次化的新型模式传授电气专业知识。用课外作业与小组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来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允许学生持有与专业教师不同的观点,做好互动,形成良性的双向沟通。在电气专业的课堂上适当安排实践活动,鼓励中职学生积极动手,试做电路的专业操作,不断地加以调试,让中职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对各种电子元件有一个初步的感性的认识。同时,电气专业的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安排中职学生进行计算机的模拟操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启发中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尊重中职学生的个性发展,树立因材施教的观念,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通过学生反馈的信息,积极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5授课时做好学科之间的衔接和渗透 中职院校培养出的学生应该是面向社会的应用技术型人才,除了要具备专业的电气理论知识以外,还需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电气专业教学要以本课程为中心,添加相邻学科中相同的专业知识,达到不同学科之间相互衔接、相互渗透,这样才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在授课时,教师应简单介绍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的相关数学或物理知识,阐述好重点结论。同时,中职学生应加强记忆,正确理解电气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为未来的电气知识学习做好基础铺垫。在当今社会,知识就是力量,不能将知识简单地分割为若干个学科。知识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学习知识并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技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6结论 电气专业的课堂教学分析需要从课堂教学改革上寻找突破口,始终围绕研究学术前沿、优化教学结构、改革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手段、做好学科之间的衔接和渗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积极营造学习氛围,从而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热情,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复合型电气专业人才。 作者:权志勇单位:北方机电工业学校 电气专业论文:自动控制原理电气专业论文 1“自动控制原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授课理论性较强授课理论性强不利于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观点,不利于提升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为保证控制理论的完整性和透彻性,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把过多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原理讲解和公式推导上,就很难有充分的时间将理论知识与系统应用实例相结合,造成很多学生误认为该课程是一门应用数学课程,容易产生畏难心理。另外,定单班的学生面临毕业即就业,没有升学再深造的压力,他们所关心的是所学知识是否会用到将来的工作岗位中。因此,课堂上讲授过多或过深的理论知识不利于提升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 1.2缺少煤矿电气背景的相关实例通过与工作后的毕业生交流,发现有一条信息非常突出:大部分毕业生很难将自动控制原理中所学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应用到工程实践中。这主要是因为所学课程大部分实例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性不强,多数学生对案例中涉及的专业背景不熟悉,导致学生对学习课程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实用性认识模糊,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自动控制原理”死搬硬套,应付考试的现象严重,缺少灵活运用和开拓创新的思路。上述这些问题直接弱化了“自动控制原理”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作用。 2“自动控制原理”授课内容调整 为顺应煤炭电气化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定位,突出煤矿电气特色教学目标,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实例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对课程的基础理论与实践教学进行优化。 2.1优化授课的内容体系、深度和广度研究各章节基本内容的联系,调整课程授课体系,以系统建模、分析和综合设计为主,突出煤炭行业背景,注重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自动控制原理”在传统教学上一直沿用自动化专业的授课体系,造成“自动化类”和“非自动化类”的界限模糊。对于定单班该课程学时数少的情况,若按“自动化类”体系授课,只能加大课时信息量,造成学生对教学内容难以及时有效消化,影响教学效果。研究如何在有限学时内让学生熟练掌握控制原理的基本理论,并突出煤炭电气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成为构建定单班授课体系的关键。参照培养定位,结合后续的相关控制理论的专业课程,从课程体系出发,以系统建模、系统分析和综合设计为主线,调整授课知识点深度和广度。如在讲述建立数学模型基本内容时,应选取有一定煤矿工程背景的系统,给模型赋予形象的物理意义,使学生正确理解实际模型与抽象模型的区别与联系,并从不同的角度对系统进行建模,加深对实际系统建模的理解。系统分析方法是控制系统综合设计的基础,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域响应法,这些是控制理论教学的重点,应保留原有知识点的深度。抓住采用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和频域响应法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的特点,加深学生对不同方法的理解,这是系统分析的关键。对于离散系统、非线性系统和现代控制理论,由于培养计划中后续课程相关性较小,可以降低这部分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2.2增加煤炭电气控制系统实例系统设计对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十分重要,也是教学的难点。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研究与选取煤矿电气工程中的典型范例,如矿井提升机控制系统、掘进机控制系统、通风机控制系统以及排水设备控制系统等,突出煤炭行业背景,从实例分析中去了解系统的结构特征、工作原理和设计要求。生动的工程实例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感受控制理论的魅力,深刻理解“学以致用”的意义,使学生对课程的学习达到知识和能力的双重提升。 3实施案例 矿井提升机调速系统要求平滑调速且调速精度较高。提升机电气传动系统的加、减速过程要平稳(无超调)。控制系统应保证在额定速度时有±1%的精度。 3.1准确性分析假设提升系统采用恒速控制,选单位阶跃函数作为典型的外作用。由一阶系统分析方法可知,一阶系统完全可以跟随阶跃信号,且稳态误差为零,所以提升系统±1%的控制精度是可以保证的。 4结语 面向电气定单班的“自动控制原理”,采用以基础理论知识为主,突出有煤矿电气背景的工程实例,充分与后续专业课衔接,形成完整的煤矿电气电控类的课程体系,能有利于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在煤炭电气化领域的探索兴趣。 作者:陈志巧张开如单位:山东科技大学 电气专业论文:人才培养下的电气专业论文 1、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高效的影响 1.1有利于学校办学方向的定位过去的高校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不能很好的完成实践和理论的相互结合。教学内容也不能很好的跟上社会的发展,电气专业本来就是理工专业中实践性和实时性较为明显的学科,所以滞后的教学课程更加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求。学校往往过于重视理论,而减轻了实际操作的环节。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往往实际技能欠缺,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与用人单位挑选人才的标准相差甚远。学校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就能进一步明确办学目标和培养人才的方向,才能深刻的明确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这样学校也有利于加强实践教学,更大程度的关注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高校一定要加强校内实训与企业实习相结合,使实践教学在平常的教学中占到更大的比例,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要求,有方向和目的的调整课程,将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完美的结合起来,最终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高校的人才是面向社会生产、面向社会建设、面向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还要拥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文化技能。尽量培育出踏入岗位就能胜任工作和适应环境的技能优秀电气专业人才。 1.2有利于高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高校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就要从企业聘请一些兼职老师,这样能够更好的将师资力量和专业技能有机的结合起来,应该将从企业聘用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双师型”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其次还能不断培养本校的师资力量,使学校的专业教师与实践加大了接触的机会,因为教师对知识的掌握还是相对滞后,聘用相关行业一线的工程师或技师,与本校教师开展研讨会,就能很好的为教师提供学习专业新知识的机会,当然有利于教师将新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 1.3有利于学校的招生和发展生源不足是高校不能快速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一些学生渴求能够有机会学习专业技能,但是由于家庭家庭经济条件的原因,昂贵的学费使他们不能接受更多的学习机会。学校一旦实施“工学制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贫困学生的求学、成才、就业奠定了很大的基础,当然也为学校的招生和扩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高校实施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政策 2.1存在的问题第一,在电气专业中,师资力量和教材等都与企业的实际生产有距离,不能完全吻合。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有一支双师型的专业教师队伍,专业的教师队伍是提高电气专业专业教学质量的根本。学校的教师队伍必须要拥有强烈责任心和过硬的专业技能。而如今的教师一般是学校到学校,知识到知识,如今社会发展飞速,面对实践性和实时性较强的电气专业,教师的知识难免显得滞后,出现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的情况。这是一个高校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很关键的制约问题。第二,我国对高校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政策和法律保护也不是很健全,没有很好地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对法律政策进行实时的修改,学校和企业双方往往只是制定好协议和人才培养方案等相关文件,对于学生参与劳动时间和质量限制和进行的考核并没有法律依据。第三,企业和学校缺乏合作的有效动力,大多数企业没有与学校合作的动力,或者结合的层次较浅,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合作,大部分都是学校主动寻求的企业合作伙伴。 2.2提出的建议首先,我国应该多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建立更加完善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国家应该制定出更加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这样才能为这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其次,学校和企业应该发现和制定更多形式的校企合作方式。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可以根据企业的需要,更好的参与到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度、课程选择和安排中,可以选拔优秀的企业人才,到学校定期的进行授课和讲座,使教师和学生都切实的融入到实践知识中。最后,应该建立企校合作的专项基金来巩固工学结合的建设,来保证学生的实践器材和仪器以及实习资金。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入社会的募集资金。 3、总结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校技能型专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电气专业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正是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是满足社会需要实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我相信随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广和不断完善,电气技能型人才会有更广阔的前景。 作者:潘廷茂单位:唐山劳动技师学院 电气专业论文:中职教学电气专业论文 1中职电气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1课程设置不科学首先,大部分学校都是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对理论知识倒背如流,实际动手能力却较为欠缺。但是毕业后,大部分学生都走向了一线生产岗位,而非设计或者开发等岗位,因此,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更切合实际需要。其次,教学的内容也存在问题。教学内容应当是电气专业和更多专业交叉融合的产物,但实际教学内容却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受传统教学内容的桎梏,落后于技术发展的步伐。最后,有些课程设置缺乏弹性,应当设置一定比例的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不同岗位的需要。 1.2教学、实践设施落后由于电气专业的自身特点和特殊性,其教学和实践设施要求相对较高。目前,我国很多中职学校由于规模教学或资金不足,导致其教学和实践设施不足或者落后,只有少数形成规模的或者资金充足的中职院校配备了数量不多的教学设施,例如数控机床、线切割机床、铣床等。但学生数量较多,实际操作的次数很少,加上时间一长,已有的设施变得落后,因此,制约了学生对新技能的学习。 1.3教材内容落后教材内容的落后是影响中职院校电气专业教学的最重要的因素。目前,我国中职院校所用的电气专业教材大部分都是偏重于理论知识,内容脱离实际,并与其他专业的交叉性和衔接性较差。这些问题都对教学造成了极大影响,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1.4师资力量匮乏中职院校电气专业的教学离不开专业教师,而专业师资力量的匮乏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的中职院校电气专业的师资力量并不能满足教学需求,一些老教师的知识结构老旧,且对新知识吸收较慢,另一些年轻的教师刚走向工作岗位,教学热情充足,但教学经验不足。两者都不能很好地教授知识,影响了学生对社会上最新知识的吸收和学习。 2中职电气专业教学策略 为了让我国的电气专业教学得到有效提升,向社会输出更多的专业性人才,中职院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优化课程设置根据当前我国对电气人才的实际需要,优化原有的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主,偏重实际操作”为原则设计课程体系。 2.1.1减少基础课的课时由于电气专业偏重实际操作,因此可以适当减少基础课的课时。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是必学的科目,但由于中职院校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满足社会生产需要的专业性人才,因此,没有必要按照原来的模式安排这几门课,可以按比例减少课时数。另外,还可以根据教学目的或就业方向等对电气专业的学生开设专业职业道德、职业规划、体育、计算机等相关科目,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1.2制订合理的教学体系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制订合理的教学体系。对于实际操作课程,要求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掌握不同的内容。也可以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设置课程,例如电工技术、电机和变压器的学习等;组织学生去合作的企业厂房进行参观,理解所学内容在实际应用中的流程;组织学生参加电工等上岗证书的考试,增加就业筹码;在毕业前,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总而言之,只有有计划地教学,明确学习目标,才能保证中职院校更好地教授专业知识。 2.2增加教学、实践设施投入增加教学设施和设备的资金投入,一方面,可以申请政府财政支持;另一方面,可以与相关企业合作——中职院校为企业优先输出短缺的专业人才,企业为院校提供学生实践、学习的机会,互惠互利,获得双赢。 2.3科学选择教材对于知识的基础——教材,应当根据培养目的和方向选择更符合实际需求的教材。当前的电气专业教材应当更偏重于实际操作知识比例较大的教材,并随着知识的更新而更新。另外,还应当注意教材与其他专业知识的交叉性和连接性。 2.4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中职院校电气专业教学应当加强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双师型”的师资比例。重点培养、挖掘或引进一些既熟悉电气专业理论知识,又精通实际操作技能的专门型人才,并鼓励在职教师参加进修或培训,促进专业师资队伍的发展;引进企业中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高级技术人才,对其进行教学培训,然后走上教学岗位;还可以从其他学校或者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以提高学校的师资力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中职院校的电气专业教学虽然发展势头迅猛,发展前景也较好,但依然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电气专业的教学质量。因此,中职院校应当对其进行改革,以上述教学策略为基础,结合各个院校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电气专业教学质量,为社会输出更多的技术精湛的电气专业人才。 作者:李晓飞单位:山西省太原市高级技工学校
学术科技论文:基于网络社区学术科技创新教育论文 一、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的教育观念有待转变。 学术科技创新活动重在学习实践和知识内化,强调活动的主体性、参与性、开放性、探索性。然而,当下高等教育依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忽视了学生主体的需求选择和情感体验,流于形式,重规模,轻实效,灌输式的活动吸引力不足,甚至遭致学生反感,导致参与率低。在活动评价方面,多以竞赛评比的结果来反映学生参与活动的成效,过于强调结果,而忽视了活动过程中对大学生坚持意志品质和刻苦钻研、团结协作精神的引导和教育,以至于大学生参与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动机不清或不正,没有做好准备面对科研中实际困难和挑战,结果多数科研团队或是半途而废,或是草草结束。对于大学生自身而言,多数习惯于被动式接受学习,因此,部分大学生面对需要主动钻研的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时产生距离感,或认为自己能力不及,或认为自己更应花时间在课程学习上,进而选择放弃参与。 2.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的组织管理统筹联动不足。 目前,我国各高校针对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基本形成了组织保障体系和激励评价体系,但在各个体系之间、各个工作层面之间和学校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缺少统筹联动机制,一般具体工作都落在团委等个别部门和辅导员上,面对活动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常会出现管理职责不清、信息反馈不畅、工作效率不高、资源整合不足、政策不到位等现象,影响了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的深化发展。 3.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成果层次有待提高。 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的持续开展,虽然在成果数量上有较大增幅,但成果层次不高,尤其是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反映民生热点问题的优秀成果更是难得。首先,科研选题与社会生产实践结合不够密切。目前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普遍停留在各级各类竞赛层面,片面追求竞赛结果,加之大学生习惯于较封闭的校园生活,缺乏足够的社会调查,难于把握社会需求的脉搏,在科研选题方面往往出于自身的兴趣爱好,与社会脱节,与市场脱节,科研选题价值不大。其次,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缺少多学科交叉指导和跨学科项目培育。大部分大学生学科视野偏窄,知识结构不完善,将科研创新项目局限于各自的专业领域,而指导老师也大多缺少综合学科背景,科研成果的深度和广度受到局限。再次,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缺乏充分的资金支持和社会资源。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经费主要来自学校的专项经费,很少有社会资源直接投入到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之中,远不能满足深入开展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的需要。 二、网络社区对促进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的作用 1.网络社区有利于促成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主体的教育自觉。 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首先要促成教育主体的教育自觉,而传统教育形式主要是学术科研竞赛、学术交流报告、创新成果展示等,可供大学生选择的学术科研内容和形式较为有限,活动的时间、场地和参与人数,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也都有限。网络社区可以打破时空的壁垒,宣传覆盖全体大学师生,传输海量资讯满足内容的选择,线上线下统一联动。大学生在网络上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资源、学习伙伴,正真实现个性化学习。借助网络社区,学校教育也可变“格式化”教育为“自助式”教育,更加体现对学生主体的尊重,满足学生主体成长需求的选择,更能激发大学生创新的潜能,增强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吸引力、号召力和生命力。 2.网络社区有利于形成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一体化机制。 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应从全局着眼于深化发展,探索一体化机制的实践。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一体化机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化学校各部门、单位之间的协作、配合,形成一个纵向的、高效的组织管理运作机制;二是,强调活动设计的关联性,协调各级各项活动之间的关系,使全校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网络社区在信息收集、传输和存储上的巨大优势给予了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一体化机制有力的支持,有利于组织管理工作效率的大幅度提高,有利于学校各级部门和单位相关工作的协调统一,有利于信息的实时获取与反馈,有利于学校各级各项活动的统筹联动。 3.网络社区有利于整合校内外资源,建设大学生学术科技协同创新体。 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质量的提升关键在于创新项目水平的提高,学术科研创新的目标在于服务社会生产实践,好的学术科研项目应该来源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因此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需要,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另外,跨学科的学术科技创新教育有利于拓宽和改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其科技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是大学培养综合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而这需要在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中整合校内学科资源,加强多学科交叉指导。网络社区是实现社会资源和校内资源汇聚最为便捷的途径。网络社区可架起社会与高校、不同学科之间的信息桥梁,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成果的层次,有利于推进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有利于大学生学术科技协同创新体的建设。 三、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网络社区的建设 1.建设个性化学习活动平台。 一切教育目的都需要通过教育活动来实现,因此个性化学习活动平台是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网络社区的核心平台。将原有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体系通过线上线下活动串联,扩大活动体系的覆盖面,同时对网络社区中各类活动参与情况的分析,及时掌握活动受众群体的分化趋势和参与需求,分层次设计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引导师生参与共建,增强社区对师生的粘性,不断提高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网络社区基本格局中,通过微博、博客、相册、网盘等平台整理、存储、分享个人的学习心得和学习资料;创建群组,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学习需要,与志同道合的老师、同学聚集在一起,分享、研讨学习和生活;建设公共社区,设置公共的活动和应用服务,如网络课程、在线报告会、在线调研、在线咨询、论坛、分类信息检索、资源上传与下载、应用创建开放平台等。 2.建设组织管理工作平台。 统筹兼顾,高效便捷的一体化组织管理工作平台是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网络社区的基本保障平台。建设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组织管理工作平台,第一要覆盖管理对象的和建设管理队伍。通过校方实名认证网络社区成员,按校级、院系级、班级分级设置管理权限,并在学校和院系建设两级工作站,在技术、宣传、组织、运营等方面组建学生干部团队,以此将大学生学术科技网络社区覆盖全体大学生,同时建设层级分明的管理队伍,调动广大学生参与网络社区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二要实现管理信息的畅通传达。在网络社区集成即时通讯系统,实现像QQ一样的在线聊天互动功能,还可以实现手机短信群发功能,以确保工作通知、活动信息无遗漏、高效地向全体社区成员传递到位。第三是专项工作的规范、高效管理。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专项工作一般涉及科研项目的申报、评审、下达、中期检查、结题、归档,以及科技竞赛作品的申报、评选、展示、表彰、归档。在网络社区中并入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项目管理系统和项目数据库,学校、院系各级管理者即可对各级学术科技活动项目的信息进行收集、统计和调取。 3.建设创新成果孵化平台。 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成果层次的提升需要汇聚校内外的资源和力量,创新成果孵化平台即是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网络社区的高层平台。首页是网络社区对外宣传的窗口,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成果可以通过这一窗口向全社会展示和宣传,吸引社会资源进入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当中,寻求社会生产转化的合作对象。同时,社会需求也可以通过校内社区招标公告向全校师生招募合作研发团队。校内团队也可以通过公告、论坛和群组等多种应用广泛征集项目创新方案和招募项目成员,形成多学科的协同创新体,提高创新项目的层次和水平。在网络社区中搭建起产学研合作信息沟通桥梁,形成创新成果孵化平台,加快社会效益的产生。 作者:曾振华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 学术科技论文: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促进创业教育 201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749万,大学毕业生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将面临严峻的就业竞争和创业风险。同时,在经济新常态形势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面临严峻的考验,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然而这也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良好契机。党和国家一直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国务院最近公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教育改革、加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刻不容缓。学术科技活动是大学生在学校组织、教师指导下,自主开展的学术、科研、创新、创业类活动,其实质是对大学生“科技实践与创新思维”的训练。近年来,高校学术科技活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作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开展的现状 (一)学术科技活动的培养模式特点 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对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各高校在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长效机制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培养模式。在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上,依据实施主体和主导性的不同,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种。 1.导师引领模式。主要指导师依托实验室、重点实验室管理,提出科研项目,吸引学生参与,在项目中会包含团队导师、青年教师、研究生、本科生,这种学术科技活动研究起点高,团队建设合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促进作用很大。 2.学术竞赛活动平台。主要是由实验室开放项目、学生科研立项、学术竞赛、学科竞赛等竞赛类项目组成,利用不同的学术科技活动的组织形式和类别,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这种学术科技活动范围广,影响面大,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 3.科技创新基地模式。为了促进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发展,更多的高校选择了科技创新基地的管理模式。主要由教务、学工、团委、学院共同管理协调,整合资源,构建院校两级培育模式,形成梯队合理、成果培育、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管理模式,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模式。 (二)学术科技活动的发展趋势 1.学术科技活动的作用更加被重视。各高校已经意识到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对创新创业的促进作用,许多高校建立了科技创新基地,统筹规划学校科技创新活动,加大对创新创业活动的扶持力度,以创业带动创新,以创新促进创业。加强资助力度,加强指导和监督,同时作为丰富校园文化的载体,积极推动形成良好学风。 2.管理体制更加规范。学术科技活动涉及教学、科研、实验室和学生管理各个方面,各高校也都逐步加强管理,形成了良好的管理体制。如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加强领导责任、强化过程管理、明确结题验收、加大表彰激励等,各部门也都能在工作中统一认识,形成合力,既能够高效的完成工作,又能够形成可持续发展。 3.资源配备更加合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场地和经费的保障。各高校也积极协调,通过合理划分实验室,协调教学、科研资源,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实验室空间,各指导教师也能协调经费,满足学生科技活动的开展。 二、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长效机制对教育教学的促进 随着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更多的高校将着眼点放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方面。如向晓东等提出了以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为管理模式的长效机制,李书华研究了国内外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出了建立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从而构建活动的长效机制。他们从组织、资源、经费等多方面进行了规划,是高校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宝贵经验,尤其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思考与提炼。因此,从长远角度,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对高校教育教学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高校合理定位,使学术科技活动成为大学生创新创 业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实施过程中,高校高瞻远睹的长远规划必然处于最重要的位置。在思想教育上,引导学生将科技创新活动与人生理想、生涯规划、就业创业等结合,合理规划人生;在教学改革上,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作为教学工作的考察内容,使学术科技活动从“第二课堂”迈向“第一课堂”;在机制体制方面,建立合理的团队梯队、管理团队、学术指导团队等,制定完善的立项和结题制度;在经费资助方面,协调教学、科研、赞助、校企合作等方式,为学术科技活动提供支持。这些长效措施调动了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形成“全员育人”氛围,通过学术科技活动的平台,更好的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因此,学术科技活动是高校创新创业改革的重要载体。 (二)教师强化指导,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 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需要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创新。学生参与学术科技活动,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储备,还需要积极主动,学习相关领域和行业的专业知识。因此,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可以为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但由于大学生学术知识的局限性,指导教师在活动中的作用尤为重要。教师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下,高校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与教学、科研有机结合,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要对每个学生加强指导,重视过程,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为学生创新创业打下理论基础。同时教师要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提高自身理论基础。 (三)培养学生兴趣,营造积极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 当代大学生应自觉培养创新能力,主动参与创新活动,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可以使其初步养成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勤于思考的工作方法,百折不挠的工作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的追求目标,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校园文化品位,营造良好的学习、育人环境,浓厚学术文化氛围。因此,学术科技活动应该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主旋律。 三、学术科技活动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促进作用 国务院《实施意见》明确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目标为“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这个体系的创建中,学术科技活动是重要的支撑和推动手段。 (一)学术科技活动“课程化”是发展趋势 学术科技活动作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可以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学术科技活动在迈向“第一课堂”的过程中,通过调整专业课程设置,优化培养方案,加大对教学实践环节的考察来走进课堂;通过开发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建立课程体系;通过建立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探索学生在学术科技活动中所开展的创新实验、、专利等情况换算成学分,完善培养制度。 (二)学术科技成果促进教学方法和教育管理的改革 学术科技活动作为教学的重要支撑,在教学方法上,通过启发式、互动式教学,通过改善课堂教授方法,鼓励学生自主提出教学方向,互动式分享学生学习成果等,激发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探索兴趣;通过改变考试考核方式,鼓励学生将课外学术活动成果引进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开展创新创业实践;通过提供更丰富、更活跃的学术科技研究方向和创新创业训练,形成以学生主动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局面。 (三)学术科技活动是实践教育的重要平台 学术科技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调动了专业培养实验室、公共教学实验室、教育教学部门、学生工作部门的各项资源,在开展校内、校外各项活动中,形成了各方协作的局面,是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宝贵资源;在学术科技活动走向校外的过程中,为建立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园等提供了实践基础;是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大赛、创业计划竞赛等的重要手段;学生科技创新协会、专业性学术社团的组织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创新创业管理平台。 (四)学术科技活动的教师资源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宝贵财富 许多高校为学术科技活动的开展配备了导师和学术委员会,并进行工作量化和考评,纳入教师考核,这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宝贵资源;学术科技活动在开展过程中邀请的校内外学术专家、就业创业优秀人才可以成为创新创业课程的指导老师;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开展过程中,教育教学部门、学生管理部门教师积累的教育管理经验对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极大的促进作用,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推也具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于海 赵雅静 付凤至 单位:天津科技大学 学术科技论文:高校学术科技类社团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研究 摘要:本文旨在探明学术科技类社团对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的影响,以期为高校学生创业教育工作及学术科技类社团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学术科技类;创业能力;创业教育 一、绪论 在欧美等国家,高校创业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一直深受重视,形成了较完备的体系。据调查,美国优秀上市公司与高新技术企业的老板,86%接受过创业教育。迄今为止,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高等教育新理念。近年来,大学生创业教育日益受到国内高校的重视,浙江大学等全国各知名高校,以培养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为先导,将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开展创业教育。 本文在广泛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将高校学生学术科技类社团同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高校学术科技类社团专一的类型作为切入点,通过调研,探究高校学术科技类社团对大学生创业能力提高的影响,进而为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及学术科技类社团的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二、学术科技类社团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理论价值 (一)学术科技类社团 学生学术科技类社团注重结合学校的强势专业理论,以专业学习、交流、实践及科学研究为主要活动内容,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适应未来职业的专业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学术科技类社团由于本身的特殊性,其建设与发展必须坚持与学科发展相结合、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与创新创业活动相结合及与学校教学管理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贯彻这些原则,学术科技类社团得以发展不但具有社团组织的共同性,还具有别于一般学生社团的特性。 1.组成专一,管理单一。学术科技类社团依托一定的专业知识,吸引有相同学科专业背景或对该学科专业有一定兴趣的学生成员,担任社团指导的教师具有很强的专业背景,通常由该专业、学科的教师或部分院系行政教师承担。 2.简约专业,注重实践。学术科技类社团的规模一般比较小,相对兴趣爱好类或体育运动类社团有大规模的社员,它走专业简约的路线。 3.创新特性强。学术科技类社团要持续和深度发展,要求社团创新性强,形成社团品牌活动和社团特色文化,并规范社团内部建设,提升社团创新能力等。 (二)学术科技类社团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作用 1.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创新是学术科技类社团的生命力所在,社团成员是一群有相同专业背景或是相同爱好的跨专业、跨学科学生的自由组合。社团给予这个群体一个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从接受知识中解放出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科技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是学术科技类社团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首要作用。 2.注重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学术科技类社团为学生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活动空间,一方面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拓展知识面,将两种教育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提前探索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求,增强实践能力,锻炼理性思维能力。 3.积极提供大学生就业创业平台。学术科技类社团往往能够搭建校园与现实社会之间的桥梁,积极为学生提供提升创业就业技能的条件。学术科技类社团以及旗下创建的各类学术科技协会,不仅能得到专业指导教师的指导和成功社团成员经验的传授,还能与社会知名企业合作,甚至发展国际合作。种种支持,都为大学生踏上成功创业的平台,增添一份力量。 三、学术科技类社团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实际意义 (一)资料统计和问卷调查 据统计,高校学术科技类社团大部分由本科生组成,硕士生和博士生所占的比例一般低于10%,只有个别学术科技类社团以硕士生和博士生为主。无一例外,浙江大学学术科技类社团的成员参与情况,也呈金字塔形。 1.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学生对创业能力及创业教育的认识程度;高校学术科技类社团对学生创业能力提高的影响;影响高校学生创业能力提高、学术科技类社团发展的因素。问卷采用随机发放、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面向浙大学生((以工科为主)进行问卷发放。 2.个案研究法。通过对学术科技类社团指导教师、社团骨干进行访谈调查,掌握学术科技类社团的发展状况,了解指导教师如何认识创业能力以及学生参与学术科技类社团后创业能力等方面的变化。 (二)结果说明 1.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回收了289个有效答卷。根据统计结果显示,填写问卷的学生基本上是本科生,大三、大四年级的学生居多(高达62%)。 从学生参加社团的情况来看,实践公益类和兴趣爱好类并列成为参与度最高的社团(均为34%),其次是“学术科技类”(25%),而“文化艺术类”和“体育运动类”社团的参与人数相对较少。尽管浙江大学十分重视社团发展,鼓励学生自由选择加入各类社团,但在校期间没有参加过任何社团组织的学生仍然存在,占有不小比例(21%)。 对“参加不同类型社团同学对于参加社团是否助于提升创业能力的看法”这一问题,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学生对参与社团对创业能力的提升作用普遍认同,尤其是在参加了学术科技类社团的学生中得到的认可度最高(82.35%)。 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学生认为有助于帮忙提高创业能力的社团活动比例最高的是交流分享会(55%),其次是实践活动(51%)、学术报告讲座(34%)及学科竞赛(20%)。 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是一种综合体,较难直接作为指标量化分析。本调查问卷通过三大模块的综合分析,分别设置创业精神体系、创业知识体系、创业技能体系等模块,采用“李克特量表”1~5分五级制计分,将学生创业能力指标量化处理。结果显示,参加学术科技类社团学生的创业能力指标量化分数(3.40)确实高于未参加过社团学生的创业能力指标量化分数(3.27)。 2.个案研究。(1)浙江大学学生科学技术协会。浙江大学学生科学技术协会是学术科技、创新创业双头并进的创新型学术科技类社团,连续7年获得校“十佳社团”荣誉称号。现任指导教师的工作岗位与社团文化理念和发展方向较匹配,利于开展指导工作。同时,他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认识到位,参与社团集体活动频繁,积极指导社团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对学术科技类社团提升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作用,表示充分认可。(2)浙江大学学生微软技术俱乐部。浙江大学学生微软技术俱乐部社团的现任指导教师为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教授,有着丰富的高校创业教育经验,认为学生参加学术科技类社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他的学科研究方向与社团方向直接对口、相关,经常亲自参加社团举办的精品活动,注重营造社团的创业文化氛围。 四、结论、建议与展望 (一)结论 1.学术科技类社团特点鲜明,在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及提供就业创业平台等方面,充分服务于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服务于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服务于浙大学术氛围和创新创业氛围的营造。 2.学术科技类社团的管理更多的是归到某个学科所在的院系,这一管理模式对指导教师的遴选及社员日常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但也存在指导教师过于集中,缺乏社会各类科技人才和创业成功者的指导等弊端。 3.学术科技类社团往往有机会、有条件搭建优良的学生创业培养平台,在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有显著优势。理论价值及现实调查结果证明,学术科技类社团确实能在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提升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建议与展望 1.打造学术科技类社团创业教育平台,形成社团品牌特色。引进名企管理者、资深专家、创业达人等创业教育师资,多开展分享交流会等活动,作为学术科技类社团指导教师过于集中的有益补充。学术科技类社团应充分依托专业技术知识,树立品牌活动,结合校内研究所或校外企事业的创业基地,实现资源共享和运作一体化,为大学生社团提供实际的创业实践基地,充分提高社团学生的创业能力。 2.高校应在学生社团中优先扶持与专业和创业紧密结合的学术科技类社团,如给予资金支持,借助企业资源,采用实践成果学分制等形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3.完善学术科技类社团内部建设体系,重视社团精神传承。上到社团制度规则的订立,下至社团人员职责规范的明确,都需要认真管理和落实。 4.提升学术科技类社团的服务意识,把握社团的未来发展方向。注重提升社团在提供公共服务和满足学生需求方面的效率和效益,以人为本,发挥组织力量,不断探索学术科技类社团未来的发展趋势,实现学术科技类社团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 学术科技论文: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选题剖析 摘要:通过对历届挑战杯获奖者作品题目的剖析,探讨了挑战杯参赛作品选题的基本原则,并从热点问题、社会需要、亲身实践、空白地带、观点质疑、历史难题、学术争论、反面思考、反复推敲和失败案例10个方面,以及类比思考、对立思考、转换思考和移植思考4个角度,分别阐述了选题途径和选题策略。最后对选题禁忌做了简要说明。 关键词:挑战杯;科技作品;选题;剖析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承办高校所在地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国内著名高校和新闻媒体联合发起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的“奥林匹克”盛会[1],受到了社会普遍关注,并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许多著名科学家的高度重视和关怀[2]。举办“挑战杯”的宗旨是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其目的,是引导和激励大学生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迎接挑战,敢于创新,提高素质,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发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3,4]。 大学生对于参加“挑战杯”的积极性和热情都很高,很多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中途就被淘汰,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选题不好,没有找准正确的方向。选题是进行科学研究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选题好事半功倍,选题差劳而无功。因此,对于刚刚步入科研领域的大学生来说,更应认真、慎重地对待选题。 本文作者有着多年指导大学生挑战杯的实践经历。通过对历届挑战杯获奖者的作品题目进行剖析,并结合自己亲身体会,从选题原则、选题途径、选题策略和选题禁忌四个方面来探讨“挑战杯”作品的选题问题。 一、选题原则 从挑战杯竞赛的宗旨、目的以及历届挑战杯获奖作品的选题中可以看出,挑战杯参赛作品的选题需要遵循“先进性、创新性、价值性和可行性”四项原则[5]。 (一)先进性 先进性就是指你的作品能够反映当今科技的发展水平,在某一科学领域中处于领先的地位。当某一作品的选题处于学科前沿或是研究别人未曾研究的领域,或是虽然有人研究,但还没有成果出现的领域,那么该作品就具有先进性,在竞赛中就有可能获胜。比如第一届挑战杯北京大学的作品“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土地评价模型的建模研究”,该作品是把计算机应用到地理信息系统中,这个选题在当时就具有先进性。我们知道,在上一个世纪中,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信息技术最主要的载体就是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20世纪40年代电子计算机才开始问世,80年代电子计算机在国内刚刚起步,更谈不上在其他领域得到应用。可以说,在当时,把电子计算机应用到任何一个领域都会开创一片新的天地,都具有先进性。如果对历届挑战杯的作品题目进行分析,很明显可以看到,第一届挑战杯一等奖获得的作品中,有一半作品的选题涉及到电子计算机,以后逐年下降。图1给出第1至第9届获奖作品中,选题涉及计算机应用的作品所获奖励占总奖励的百分比(第1到第7届最高奖为一等奖,只统计一等奖,第8到第9届只统计特等奖)。如果现在再来利用计算机来从事某一领域内的研究,就很难具有先进性可言,更不会出现20世纪80年代那样热门。一般在新兴学科和热门领域内选题,往往能够反映当时的学科发展水平,具有好的先进性。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等学科领域也普遍存在着这种现象。图2给出第1至第9届获奖作品中,选题涉及到人工智能的作品所获奖励占总奖励的百分比(第1到第7届只统计一等奖,第8到第9届只统计特等奖)。 (二)创新性 在战杯中获奖的作品都有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选题突出“新”,创新性非常显著。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创新又分为多个层面:它包括理论上创新、方法上创新、技术上创新和应用上创新等等。 1.理论上创新:理论上创新是指提出新的理论见解。学生自己提出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和主张,并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综合后逐步上升为自己的新的理论见解。一般只有充分掌握研究领域的现有水平,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才有可能发现问题和提出新的理论见解。有了新的理论见解,不论是否采用他人的技术或方法来验证,多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如果思想、方法、手段和技术路线均为自己所开创,那么你的选题就属于原创课题。这种课题容易得出新的结论,虽然有一定程度的研究风险和遭受非议,也是值得探索的。 2.方法上创新:使用新的研究方法来阐述一些已有的问题,也常常有可能得出不同的科学结论,这种选题也具有很好的创新性。这里说的“新的研究方法”,不仅包含自创的新方法,也包括将别人创出的研究方法运用到新的领域。对于绝大多数本科生来说,由于理论积累和思维深度、广度还是相当有限,一般难以提出新的理论见解,因此,主要的创新形式是在技术、方法和应用上的创新。 3.技术上创新:利用新的研究技术,比如新设备、新试剂、新手段来研究已有的问题。这种选题具有很好的新意,往往能够更好地证实或否定别人的思路或假说。 4.应用上创新:是指把他人思想、技术或方法,应用到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或研究对象)上去,特别是在交叉学科领域,也有可能得出新的科学结论,有时还有可能获得意外的收获。应用上创新的关键是要寻找到新的材料、新的研究对象或新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在社会科学领域,由于新的社会现象、新的社会问题,前人不可能进行研究,所以选定这方面的课题,只要做一些探索性的研究就有可能获得较高的研究价值,无须费力气去突破前人的研究框架。 图3是对第十届“挑战杯”的23件特等奖作品,从创新点进行分类统计。图3统计结果显示,获特等奖作品中,应用上创新排第一位,约占52.2%,其次是方法上创新和技术上创新,各占26.1%和21.7%,而理论创新最少。理论创新需要充分掌握研究领域的现有水平,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才有可能发现问题和提出新的理论见解。由于大学生受到知识广度和深度的限制,加上缺乏实践锻炼,所以很难提出自己的新的理论见解。 综上所述,无论是思想上、方法上、技术上或研究对象上的创新,多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那种使用已有的思路和理论,在技术上和研究对象上又没有新意,只是重复、验证或丰富他人的结论,就缺乏创新性。从历届大学生“挑战杯”获奖作品的题目中不难看出,好的作品不但突出选题上的“新”,而且在一件作品中往往包括多个创新点。 (三)价值性 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一定要对人类社会有价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价值性在于通过研究能够促进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能够增强人类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能够为人类的生产或生活服务。总之,价值性在于无论何种选题,都应该具有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能够对社会的进步有贡献,能产生效益的(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可行性 可行性是指所选的题目要具体,在你现有的条件下要能够实现。它包括你的假设是否合理,你的设计路线是否可行,你的实验条件是否跟上,你的经费是否充足,你的人员知识层次是达到,你的外部环境是否允许,你的研究对象是否支持,你的研究资料是否能够获得,你的调查是否会受到阻挠等等。 除了上述所说的四项原则外,大学生在选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扬长避短。有些学生一开始非常热衷于挑战杯课外研究,但由于对从事的研究课题不感兴趣,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开始厌烦枯燥无味的实验,以致失去研究兴趣,半途而废。这也属于一开始选题就出现了问题。 二、选题途径[6] 我们知道选题需要遵循的原则后,关键问题就是如何选题,好的题目从哪里来。一般可从以下10个途径来考虑。 (一)热点问题 在具体捕捉科研课题时,一般需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国家科技管理部门每年都会有关该领域或部门的研究《指南》,表明了国家各级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关注的热点,选题时可以依据有关领域或部门的研究《指南》,提出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科研课题。 (二)社会需要 当今社会经济和技术的迅速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新兴的需求也随之产生,例如,人们对手机彩电等显示屏分辨率要求的提高,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便得到快速的发展,因而将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这种为了推动市场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需要研究和解决现实生活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因此,从社会需要中选题,往往具有潜在的市场前景,也是选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亲身实践 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会不断地遇到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捕捉生产和实践中的一些关键问题,是科研选题的一个重要的源泉。例如关注生态村建设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空巢老人精神需求问题;生态环境产业化问题等等。 (四)空白地带 科学在不断发展,学科之间在不断地交叉与渗透。在交叉处的空白区寻找尚未被开垦的“处女地”,也能形成十分有价值的课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将某一学科、领域内的先进经验、方法应用到其他学科、领域中,有可能会产生新的效果和作用。 (五)观点质疑 任何一种理论或结论,在一定条件下都会有缺陷和不足。因此,要敢于用怀疑的眼光去看待现有的理论和观点。当人们从来没有质疑牛顿经典力学的局限性时候,爱因斯坦却对其进行了质疑,并由此萌发出建立新的时空观的设想。许多前人的理论和观点,随着时间和科学的发展,都会显示出缺陷和局限性。只有质疑现有的理论和观点,才能提出更新的理论和观点。 (六)历史难题 善于发现书本中的历史难题,也是选题的一条途径。我国数学家侯振挺教授,从“马尔科夫过程”的研究中,发现了“Q过程的唯一性”问题,从而解决了概率界多年悬而未决的历史难题,并创建了“侯氏定理”。数学如此,其他学科也一样。 (七)学术争论 对于自然现象或规律的认识,历史上往往存在着不同观点,不同学术流派之间的争论。例如,光的粒子说与波动说之争和物种不变论与进化论之争,都是历上最著名的学术争论。关注当前学术争论的焦点,也是发现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八)反面思考 在思考问题时变换一个不同的角度,从相反方向思考。一般来说,人们往往习惯于“正向思维”,但是,如果利用“反向思维”的方法,也有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九)反复推敲 在阅读书本以及期刊文献时,经常会遇到“在一定的条件下”、“在某种程度上”、“在给定范围内”等一些限定词。仔细研究和反复推敲这些限制词,是发现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鲁迅说过:“不要看了就写,观察了又观察,研究了又研究,精益求精,哪怕是最平凡的事物,也能创造出它的生命力来。”这对科研选题也是很有启发的。 (十)失败案例 失败是成功之母。从失败案例中寻找到失败或失误的原因,就有可能在失败的废墟上,重新筑起科学大厦,形成新的研究课题。 图4从是选题途径的角度,对第十届“挑战杯”的23件特等奖作品的选题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显示,获特等奖作品中,源于热点问题的选题约占30.4%,其次是源于社会需要的选题占17.4%。如果仅对社会科学类进行统计,9件获特等奖的作品中,有4件作品的选题涉及到社会热点问题,占44.4%。因此,有关社会调查和社会科学方面的选题,需要瞄准社会的热点问题,通过对数据的获取、加工、归纳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对策。 以上简单地列举了科研选题的常见途径。对于千奇百怪的自然界和复杂多端的人类社会,有着各种疑难杂问。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在导师的指导下,就会找到合适的科研课题,写出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三、选题策略 (一)类比策略 通过研究两个对象之间的相似性,采用类比思维方法来发现问题,确定研究课题。 (二)对立策略 从已有事物、经验或课题等完全对立的角度来思考,采用对立思考方法来发现问题,确定研究课题。 (三)转换策略 通过对事物之间的转换来获取研究课题的一种思维方法。转换策略一般是通过巧妙地绕过问题障碍,把复杂问题变成简单问题,把未知问题变成已知问题的一种思考策略。例如我国古代的“曹冲称象”,就是运用了转换思考策略,利用浮力等于物体重量这一原理,解决了当时无法直接称大象的难题。 (四)移植策略 移植策略就是将某个领域的原理、技术或方法,移植到其他领域,进而产生新课题的一种思维策略。 四、选题禁忌 (一)选题过大 学生对于所选课题应是力所能及和深有体会的,切莫好高骛远、贪大求全。学生在科研选题时必须要针对某一具体问题或难题,而且要对所选课题有足够的认识,并且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能力范围内。 (二)缺乏条件 选题时还要充分考虑到科研条件,包括硬件和软件。例如研究资料、科研设备是否能够满足,研究场地是否具备,研究时间是否能够保障等等,这些都是大学生选题时应当考虑的问题。大学生在选择科学研究的课题的时候,既要注意实际的需求,还要考虑到实际需要的问题并不是谁都能够研究的,这就要看我们是否具备足够的条件。 (三)含糊不清 科研课题一定要精练、具体、明确,不能笼统、模糊、空洞。针对性不强的课题往往缺乏科学性,而且目标不清楚,难以下手。例如“优化教师教学行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研究”,这个课题从形式上看,好像没有什么不妥,但实际上却含糊不清。到底是研究如何优化教师行为,还是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果两者都研究,研究的切入口、研究的重心又在何处?这样表述,带有结论性口气,更像一句工作口号,缺乏研究的味道。 因此,大学生“挑战杯”选题不宜选太大、复杂的课题,更不应该选择带有结论性、口号性的空洞课题。 学术科技论文:基于地方高校在开展青年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中与区域特色文化相结合的价值思考 摘 要 身处中国第一侨乡的唯一一所本科高校的五邑大学来说,将五邑侨乡文化的人文内涵与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侨乡文化的人本理论、文化凝聚力及寓教功能对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五邑侨乡文化对高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价值实现的切入点。 关键词 地方高校与区域特色文化 校园文化活动 价值思考 近年来,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化,高校青年学生对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水平要求在不断提高。为顺应高校青年学生的文化活动需求,团中央、省市共青团组织对高校青年学生科技及文化活动创新建设的高度重视,力求提高举办文化活动的质量水平,加强高校青年学生参与文化活动的覆盖面,增加活动的多元性和取向性。 随着近年来团组织在高校青年学生科技及文化活动中的挑战杯、科技节、文化节等项目为切入点,从而推导各项学生活动与特色文化相结合的运作概况,提出优化特色文化融入高校青年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及文化活动中的对策与建议。如何就地取材,用原汁原味的特色文化精髓如何与高校青年学生科技及文化活动相融合。通过发挥文化生态的功能,既让高校青年学生科技及文化活动当中有文化的时代感,又能够有特色文化的厚重感和近距离感。 1 探索在区域特色文化中为当地高校青年大学生的课外学术以及校园文化活动寻找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高校青年大学生课外科技及文化活动开展形式是多样化的,在与特色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中是对特色文化的提炼,同时也是对特色文化的传承。从宏观的角度而言,特色文化与高校青年学生科技及文化活动相融合是一项特殊的系统工程;从微观而言,特色文化与我们共青团组织所开展的“一个杯”(挑战杯)、“两个节”(科技节和艺术节)都存在普遍的联系。通过挖掘特色文化与地方高校青年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及文化活动联系的特殊性与普遍性,探讨梳理相结合的种种纽带因素,对我们运用特色文化素材与推动高校青年学生科技及文化活动的开展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效果。 首先,对开展高校青年工作而言,如何深刻理解和把握文化对高校青年学生课外科技及文化活动的内涵价值,进一步增强推动运用特色文化在开展高校青年学生工作中的自觉性、坚定性,就要求我们结合社会主义特色文化、挖掘区域文化,用文化的现实生态作用灌输到学生活动的整体策划中,从高校青年学生课外科技和文化活动紧密结合显得有必要。通过挖掘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优秀的理论文化精髓,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高校青年学生的科技和文化活动注入更具实效的生命力。对加强推动高校青年学生的课外学术科技和文化活动的理念、机制和工作模式建设都具有深远的实际意义。 其次,高校科技和文化活动形式日新月异,需要推陈出新。随着社会改革深化,创新驱动的时代要求。高校青年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及文化活动及共青团事业发展面临着新挑战,高校青年学生群体建设和工作的难点和薄弱环节之一也郁结于活动的理念设计和形式的多样化。因此,摸清文化与高校青年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及文化活动结合的基本状况和工作开展情况,及时掌握了解高校青年学生科技及文化活动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创新工作模式、手段和载体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其中对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政策的识别、传达与执行作为高校青年学生科技及文化活动建设的重要一环,也开始备受关注。 因此,在高校青年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和文化活动当中更进一步地融入特色文化的元素,以文化自觉推动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体系建设,在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整个工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理应承担起我国特色文化的研究和传播的功能,紧密结合实际,努力贯彻落实,以实际行动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①因此,挖掘、运用五邑侨乡特色文化,发挥其品牌效应在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作用,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五邑侨乡文化的人本理念、文化凝聚力及寓教功能对于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具有重要的启示、指导意义。 2 五邑侨乡文化对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价值实现的意义思考① 校园课外学术科技和文化活动在高校青年学生学习生活中是具有特别重要现实意义,在目前的高等教育中开展科技和文化活动是寓教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青年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活过程都伴有科技和文化活动的有效启发作用。把中国梦的主题教育和高校青年学生高校青年学生的课外学术科技和文化活动开展相结合,是当下共青团开展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中国梦的正确理解就是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推动高校青年学生对文化的认同就需要对中国基层特色文化的不断挖掘、不断创新。众所周知,运用鲜活的中国基层特色文化精髓育人去鼓舞人、激励人,用文化的生命力量与高校青年学生的科技和文化活动工作相结合开展,就是把高校青年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和文化活动与中国梦的文化主题教育具体结合的重要内容,把抽象的文化概念转化成高校青年学生教育活动的具体。这样一来,既能够推动高校青年学生的课外学术科技和文化活动乃至共青团各项工作水平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又能使高校青年学生的科技和文化活动开展得更具有时代性和特色元素。 2.1 人本理念是五邑侨乡文化的灵魂,也是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的指导思想 侨乡文化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多维体,是侨乡人民在战胜困难,寻找凸显人的价值的理念,是侨乡人携手踏平崎岖,共度时艰的历史凝聚,侨乡文化的精髓正是围绕着以人为本追求生存到寻求发展的一部人类文明进步史。人本理念是侨乡文化的灵魂,也是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的指导思想。“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要求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者要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学生在校园中得主体地位,心中牢固树立学生是校园的主人的观念。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在长期的实践探索和研讨中不断调整,随着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理论有了深厚的理论根基,新时期的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注入了以人为本、服务为主的工作理念。如五邑籍的三十多位院士和五邑侨乡代表人物之一冯如等杰出人物的奋斗历程和精彩人生都是地方高校结合开展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效抓手,这样以人为本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是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创新的需要,更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五邑侨乡文化的人本理念对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具有启发、借鉴意义。 2.2 五邑侨乡文化的凝聚力对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的引导意义 华侨在异国他乡艰苦创业,团结是华侨生存的基本条件。华侨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是华侨在异国他乡扎根生存的根基。这种相互关心、相互帮追的团结精神经过历史的沉淀而成为五邑侨乡文化的凝聚力。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是一项任务繁重的群体性工作,对象是人,要把人的工作做好,首要任务就是要团结人、凝聚人。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在任何时候都需要把凝聚力放在首位,只有得到多数人的认可才可能把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向着鲜明的主题推进。侨乡文化的凝聚力对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方面,在整个学校的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当中,组织者需要站在大局的角度,明确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的目标,分清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的主次,按照需要建设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团队。在这个过程中,团队的凝聚力是团队成功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用侨乡文化的魅力感染人、凝聚人,在整个校园当中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认同,达到一定的沟通默契,使学校所开展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更能得到集体的响应,学生团队及团队之间的凝聚力是至关重要的。用侨乡优秀的文化教育人、团结人,就能使学生团队齐心协力,共同推动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更上一个台阶。 2.3 五邑侨乡文化对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的寓教意义 把五邑侨乡文化精髓转化为高校青年教学资源,融入教学,融入学生学术科技和校园文化活动中,充分发挥了侨乡文化的寓教功能。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课余时间大量阅读侨乡文化资料,如地方高校五邑大学则会定期组织青年学生深入侨乡三区四市开展实地调查,参观五邑华人华侨博物馆、陈白沙纪念馆,这些活动是新生入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科目,为进一步开展校园学术科技和校园文化活动打下基础。在所开展的学生活动中,学校按照实际情况开展围绕侨乡(下转第115页)(上接第20页)著名人物、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每年举办校园科技节、文化艺术节并定期开展社科论文大赛等活动与侨乡文化内容相结合,并在全国及广东省“挑战杯”竞赛中五邑大学所提交的“侨味”作品受到各方好评。同时,一方面结合侨乡文化开展“五邑文化特征”、“五邑侨乡的国际移民”等人文讲座;另一方面,开展参观梁启超故居等活动让人文教育由课堂走进伟人故居,这种学习和参观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将侨乡文化与大学学生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特色文化的接班人,是共享侨乡文化、践行侨乡文化的重要力量。因此,加强侨乡文化在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中的建设与发展,将同学们身边的物与人产生生动、形象关联作为教育内容,为培育品德高尚、团结奋进的高素质人才起到积极作用。五邑大学运用侨乡文化开展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不仅给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带来丰富的素材,同时也为发扬侨乡文化,保护侨乡精神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学术科技论文:积极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需求愈发迫切,这就要求作为教育高级阶段的高等教育要通过各种途径发挥培育创新型人才的积极作用,而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学术活动就是最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主要阐述了高校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意义以及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工作实际对高校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提出具体举措。 【关键词】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创新型人才;综合素质 一、高校开展学术科技活动的意义 1、有助于大学生学习、创新及实践能力的提高 现在的大学生普遍被认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这与高等教育的初衷是相违背的,而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是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补充渠道,开展学术科技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在实践中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大学生的学习、创新及实践能力。 2、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创新意识,塑造创新人格 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学习、总结的基础上,摆脱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将知识综合交叉,通过联想、判断、推理、综合、演绎等方法得出规律和本质特征,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从事课外学术活动必须要付出艰辛和努力,让学生深刻体会科学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从而养成严谨求实的作风和敢于探索的决心,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良好的创新人格。 3、有助于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的形成 当前的校园文化主要以体育、文化、艺术、科技为主体,而学术科技活动一般更受学校党政领导的关注和支持,科技文化节、科技作品大赛、学术周、学术论坛等活动吸引大量的学生参与,这大大增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使校园文化的层次得到提升。 4、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和综合素质,增强就业能力 学生通过参与学术科技活动,能够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自主性,在参与的过程中,改进学习方法、培养动手能力、树立创新意识、加强团队合作,使学生查阅资料、写作、表达、灵活运用知识、交流合作等各方面能力素质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培养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了自信,这些都非常符合现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大大提升了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力。 二、学术科技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少大学生涯规划,参与意识和积极性需要进一步加强 当前高校学生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就是高中阶段升学压力在大学校园被夸大化的释放,加之大学时期正值学生青春期发展阶段,学生很容易迷失自我,缺少对大学生涯的合理规划,不能很好的分配时间,使得专业学习不够努力,专业基本功不够扎实,在参与学术科技活动时就显得信心不足,严重影响学生参与校园学术科技活动的热情。 2、宣传力度不够,参与范围不广 由于高校自身特殊性,学生开展学术科技活动大都采取传统的张贴海报形式,这种宣传形式快捷、方便、费用较低,但是没有注意对宣传效果的考虑,海报宣传往往在短时间内即被覆盖,而且是一种被动宣传,这就导致得到信息的学生数量有限,参与活动的范围不广。 3、学生参与活动项目较为单一,参与目的较为功利 由于学生自身兴趣爱好、专业基础、所处环境等因素制约,在参与校园学术科技活动时,主要集中在难度系数不高,动手能力不强的得项目,而一些专业基础要求较高,劳动强度大、时间长的项目则参与程度相对较低。另外,很多同学参与活动并不是主动参与,而是简单的为了获得综合测评加分的机会,导致参与活动的盲目性,在参与过程中未能与所学专业知识充分结合,对学生本人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利用和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作用不明显。 4、学术科技活动组织、机制不健全 学校在鼓励学术科技活动方面的管理办法和鼓励政策尚不到位;学术性学生社团发展目标不明确,组织不严谨,发展困难;专业老师课程压力较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缺少专业指导老师,技术含量不足,活动氛围不浓;缺少经费支持,很多活动只能匆匆收场等等。 三、积极发展校园学术科技活动的举措 1、加强对大一新生的生涯规划意识教育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的环境和学习方式对大一新来说都是新的挑战,很多学生不能很好的调整状态,在生活、学习、心理都很难适应大学生活节奏,这就需要在新生入学时就加强引导,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指导学生从职务目标、能力目标等方面分层次、分阶段做好大学生涯规划,让学生认识到大学阶段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让学生充分重视专业基础学习,为学生参与学术科技活动打下坚实的的理论基础。 2、结合专业特点,搭建学生参与学术科技活动的多样性平台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在学习安排和时间支配上有了更为广阔的自主权,同时也对学校第二课堂建设提出更高要求,不同专业、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兴趣爱好上有很大的不同,这就需要结合专业特色搭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各种平台,如经管学院结合专业特色每年分上下学期分别开展财经论文竞赛、市场营销案例策划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等,同时开设淮海经济论坛,每学期邀请校内外知名学者开设不少于四讲的学术讲座,尽量使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兴奋点,切实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 3、加强宣传,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引入社会力量,提高活动水平 任何活动都离不开宣传和经费投入,学术科技活动也是一样。学校要在设立学生科技活动基金的基础上,每年应当划拨专款用于学生科技活动的开展。同时开展学术科技活动还要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既解决了资金紧缺问题,又吸纳了社会对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开展的建议,还有机会建立学生校外实践基地,推进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为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证。经管学院在开展学术科技活动时就成功的与淮北市诸如淮北电信、曦强乳业、宏图三胞、宏源电器、五星电器、美惠多商贸等多家企业联合,大大提升了活动的品牌形象和影响力。 4、建设规范的学术型学生社团 学生社团是丰富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丰富学生阅历的有效形式,其特点是参与人数多、活动形式多样、影响力大。学术性社团也要找准定位,完善自身组织建设,用组织资源支撑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夯实活动的群众基础,努力成为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主力军。大学生经济学研究会是一家以经济学理论前沿和热点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性社团,近年来积极组织会员深入厂矿企业,参与社会调研,组织开展学术竞赛和学术讲座,成立“创智学社”学习小组,定期开展学术讨论活动,其组织的《淮海经济论坛》被校团委、校社团联合会评为特色项目,经研会也连续多次被评为“名牌社团”,今年被校团委推荐参评安徽省“明星社团”,在经管学院的学风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 学术科技论文:加强学术科技型社团建设,打造育人育才新阵地 【摘要】目前,高校学术科技型社团在高校育人功能需求下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高校学术科技型社团还存在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匮乏软性条件的支持,硬件条件受经费、学科实力限制较大等问题,在推进学术科技型社团发展中,注重强化专业教研室的指导主体地位,加强激励机制建设及落实校院两级专项经费等措施加强高校学术性社团的建设。 【关键词】高校 学术科技型社团 育人育才 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繁荣校园文化,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个人能力方面等都起着重要作用。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术科技型社团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大。按照学校提出的“人人有社团,个个有活动”建设目标,积极围绕学校办学和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加大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建设力度,着力建成结构合理、活动丰富、形式多样的大学生社团体系。 一、高校学生学术科技型社团的意义 (1)提高大学生专业素养,促进大学生成才就业。学术型社团通过专业教师的指导、社团成员的共同学习,可以促进大学生明确自己的成才目标,尽快完成职业生涯设计,有效地进行科学的人生规划。同时,通过社会实践与服务活动,有效提高了学生适应社会、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让学生既受到教育,又增长才干,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2)培养学生专业兴趣,促进优良学风建设。学术型社团建设是高校优良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它有效地把第一课堂的专业学习与第二课堂的学术提升连接起来,增强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在校园中培育了学专业、爱专业、用专业的浓厚氛围,极大地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3)丰富校园文化,促进校园文化健康发展。学术科技型社团通过专业交流、社会实践与服务等形式,集思想性、知识性、服务性于一体,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极大地丰富校园文化,并确保校园文化积极向上的发展方向。 二、高校学生学术科技型社团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社团的可持续发展受约束。目前,学术科技型社团的发展尚在起步阶段,学术科技型社团无论挂靠在学校、学院哪一级的行政管理部门,都缺乏完善的社团管理制度以及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发展规划,更缺乏与学院具体人才培养相关性机制的衔接。学术科技型社团同其他性质的学生社团一样,其成立、建设和发展大多是由学生自发、自治来进行,管理也较为松散。由于缺乏校级层面的顶层设计和规范的管理机制,加上低年级的学生社团干部缺乏组织经验、换届流动性大等因素,使得学术科技型社团无法摆脱学生社团“因人兴社、因人废社”的问题。 (2)匮乏软性条件的支持,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受影响。首先,对于社团的指导教师而言,教师参与学术科技型社团的指导工作很难被认可,也得不到实质性的精神支持和物质激励。部分指导教师仅仅因为欣慰于学生的求知热情和从事学术科研的潜力而自掏经费给予支持,并自发邀约交叉学科的老师共同组成宽松的指导团队,但这样的指导十分脆弱、有限。更多的指导教师因得不到学校、学院的认可,或因其他教学、行政事务的繁忙和自身科研经费的不足而没有对学术型社团进行实质性的指导。其次,对于参与学术科技型社团活动的学生而言,最初加入社团组织的动力是满足自身成长发展的需要,如个体身心发展、个体归属、个体社会化以及个体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但是,由于学术科技型社团长期得不到学校的有力支持,其发展一直无法突破软性条件匮乏的瓶颈,因此学生的需要就无法满足,这使得不少学生逐渐丧失参与热情。 (3)硬件条件受经费、学科实力的限制较大。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费用主要来源于成员缴纳的会费、社会赞助、校院两级行政拨款等。在某些高校,校级学生社团才能象征性地收取少量的会费,挂靠学院社团则不能收取会费。并且校院两级的行政拨款多少也要由学校和所在学院的经费实力状况和重视程度来决定,各学院的投入情况极不均衡。社会赞助对学术型社团的支持多以活动经费支持为主,导致大部分社团经费来源非常有限。学术科技型社团活动以支持学生开展学术科研活动为主,会产生资料费、耗材费等日常开支,还有参加校内外竞赛的各项开支,比一般性的社团活动开支大。而实验室条件与配备、指导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等硬件条件均与高校学科实力息息相关,同时,这些方面共同作用,也影响着更高一级的行政管理部门对高校的经费投人,从而影响到学术型社团硬件环境的改造。 三、高校学生学术科技型社团建设的思路 (1)健全管理机制,大力扶持学术科技型社团发展。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的独特组织特点,决定它的管理机制不能是完全的学生自治模式。一是成立协作管理中心。成立校级层面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宏观领导,教学分院提供支持,教学单位、教研室或课题组等具体管理相结合的协作管理机制。协作管理中心由教务处牵头,团委、科研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计财处、工程实训中心和招就处等部门组成,负责落实解决各类科技创新型社团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指导教师选派、工作量认定、社团所需实验设备材料等),统筹协调解决、组织好校内各类相关专业竞赛,推荐优秀作品参加更高级别竞赛。二是成立学术科技型社团联社。在大学生社团联合会中成立专门负责学术科技型社团的日常管理部门,设立专项经费,扶持重点社团、支持优秀社团、奖励精品社团,切实加强对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的领导与建设;三是从教学(教辅)单位、教研室、指导教师、学生社团等几个环节和方面形成有效的管理体制,在活动经费、设施保障和活动内容上积极支持学术科技型社团的建设与发展,通过设立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活动基金、项目培育经费,将学术科技型社团活动纳入学生的教学实践活动培养环节等措施,推动学术科技型社团的建设。四是建立一系列激励机制,在学术科技型社团中引入学分制,对参加社团的科研实践训练、获得一定成果的学生计算一定的学分,使社团成为学校第一课堂的深化和延伸,让参与社团的同学有所学、有所得。 (2)加强学术指导,建立学术科技型社团导师队伍。建立一支工作认真负责、热爱学生工作、学术水平较高的专业导师队伍是学术科技型社团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一是在学校层面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将学术科技型社团建设纳入本科生导师制建设的体系,组成由教学分院(教辅单位)领导、专业教师等组成的导师队伍,享受本科生导师同等待遇,从而激发学术科技型社团指导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专业教师指导学术科技型社团开展活动成为本科生导师工作的重要内容。针对不同学术科技型社团的性质、特点,以合同或协议的形式,聘请德才兼备的专业教师担任社团指导教师,实行责、权、利配套,教学工作量、业务与职称相结合的鼓励措施,设立“社团优秀指导教师”等奖项对社团指导教师的辛勤工作给予肯定。二是加强社团指导教师的培训,要求指导教师有目的、有规划、有步骤地引导和帮助学生开展社团学术活动。如在社团成立之初开设一些有关科研基础知识的课程;在社团开展活动时指导学生制定符合社团成员自身特点的、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程序和方案;在具体的科研选题与实践的过程中要给予必要的专业性指导;对于社团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带领社员商讨对策等等。运用多种方式把优秀的教师引入社团,可以有效地引导和帮助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的发展,避免盲目性,确保社团活动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科学化。 (3)打造精品活动,营建浓厚的校园学术科技氛围。依托专业、着眼应用,提升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水平,丰富课外科技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倡导在学生中开展“三个一”活动,即参与一项课外科技项目、听一堂科技讲座或参加一项课外科技竞赛活动。以“大师讲坛”、“树人大讲堂”等活动为载体,积极组织专家学者开展学术类讲座与专业学习报告,邀请指导老师开展技能培训等,积极打造具有很强专业性和学术性的精品社团活动。一是建立大学生课外学术研究制度,鼓励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积极结合社团特点和学科专业,积极参与课题的申报和研究,在参与研究课题的选题、研究到最后结果分析的过程中进行全面的、完整的科研能力锻炼,进一步夯实专业基础、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二是建立以竞赛为龙头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体系,通过开展校园科技文化节、大学生社团科技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引导各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围绕各大赛事开展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术研究及学术交流的校园风气,带动和感染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三是引导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结合专业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走向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让学生在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专业水平,激发创新灵感。 (4)建立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学术科技型社团持续发展的动力。有效的评价体系可以促进学生社团不断得到优化和完善,在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的管理过程中结合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价推动学术科技型社团的持续发展,通过指导教师、社团成员和学校管理部门的评价激励,不断地推动社团目标的实现,激发社团成员的创造性、认同感和荣誉感,同时培养社团成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学术科技型社团通过定期对社团成员进行量化考核来促进成员专业知识转化的效果,考核各项活动的参与情况、活动成果和社会效应等,并将考核的结果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和第二课堂成绩等结合起来。通过建立评价机制,不仅可以激励社团成员的工作热情和参与活动的激情,同时又使每位成员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我前进的方向,实现学生的自我评价,为自己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5)构建科学模式,着力加大学生学术科技型社团蓬勃发展。一是学科专业模式。以本学科专业为基础,由本专业的学生或对该专业有兴趣的同学组成,该类型社团的特点是社团会员来源比较稳定,社团活动容易得到相关专业的技术支持。二是专业课程模式。以某一门专业课程为基础,由对该课程有浓厚兴趣的同学组成,该类型社团的特点是可参与的学生来源较少,但是该社团的凝聚力强。三是研究课题模式。以课题为基础,由参加该课题或对该课题研究感兴趣的学生组成学生社团,它的特点是社团规模小,活动的空间窄,它更类似于一个课题兴趣小组。如大学生数学建模协会等。四是理论学习模式。以理论学习为核心,由乐意参加该理论学习的学生自愿组成,活动以理论学习、研究为主,政治性和理论性很强。比如:邓小平理论学习研究会等。五是学术赛事模式。按照以赛组团、以赛促学、赛学结合的原则,采用工作领导小组宏观管理、教学(教辅)单位具体主抓模式。在学术赛事中,如: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挂靠土木工程学院;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挂靠机械工程学院;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挂靠工程实训中心;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挂靠理学院;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挂靠土木工程学院;ACM国际编程大赛,挂靠网络信息中心等。 学术科技论文:面向学生事务的高校学术科技文化构建研究 摘 要:科技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中心任务,高校学术科技文化对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学生事务的角度出发,提出高校学术文化的建设需要构建学生科技文化活动体系、学生科技文化的评价体系、基础平台和师资队伍,从而有效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高科技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学生事务;科技文化;构建 科技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中心任务,而形式多样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构成的高校学生科技文化对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大学生从事科学创新实践的重要平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然而,当前许多高校的学术科技文化的构建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些高校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相关活动的认识还不够到位,教师和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有些高校由于经费紧张等原因,对于学生学术科技的经费保障、配套措施都显不足;有些高校无法配备专门的组织机构和辅导教师进行指导和规划。这些问题制约了高校学生科技文化活动的深入开展,制约了学生参与科技文化的积极性,迫切需要得到改善。具体来说,可以在以下四个方面加强工作。 一、构建学生喜闻乐见的高校科技文化活动体系 首先是开展科学启蒙,培养广大学生的科技兴趣。开展受学生欢迎的各种活动,如各种内容的学术讲座,聘请知名专家学者主讲,让学生了解科技前沿动态,为课堂知识的具体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进而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要以学生为主开展各种内容的学术沙龙活动,让学生成为科技普及活动的主动者和受益者。要借助各种契机,举办科技制作成果展等,让学生体会到科技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专业感情,培养其科技兴趣。 其次是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文化节,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应整合校内学生科技活动资源,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科技竞赛与学生科技立项,在实践中增强科研能力。结合学科特色和相关学生科技竞赛提出学生科技活动项目建设目标,对学校学生科技活动品牌项目进行重点支持。 二、构建高校学生科技文化的评价体系 首先是通过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的评选,引导更多学生参与学术科技活动。在荣誉称号评选时,将参加学生科技活动的情况作为一个条件,引导更多学生参与到科技文化活动中来;在学生奖学金评定时,对在科技文化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倾斜;设立科研与科技文化相关的系列荣誉,对科研能力突出或者在各级科技竞赛中获奖的学生予以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 其次是系统规划积极参与科技活动的学生的成长路线,为科技创新能力强的学生建立求职的畅通渠道。要结合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情况全面评估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科技创新能力强、综合条件优秀的学生积极推荐工作,建立这些学生步入社会的畅通渠道;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总结学生培养的经验,进而有针对性地修正学生科技创新培养体系。 三、构建高校学生科技文化的基础平台 在硬件方面,建立公共平台以供参加科技活动的学生使用。要积极创造条件为为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提供活动场所、开发设备及参考资料等必要条件,建设好学生科技文化活动中心,并提供具体的创新项目支持和引导。同时,要定期开放校内优秀实验室,给优秀学生提供展现科研成果的平台。 在软件方面,要建好学生科技社团,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不同的学生社团和科技创新团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学生思想,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营造校园争先科技创新的氛围;充分挖掘现有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并设立专专项经费,支持学生科技文化活动。 四、构建高校学生科技文化的师资队伍 在专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上,必须选拔和培养有技术、有责任心的的专业教师参与指导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为学生提供科技理念、最新信息、专业指导与技术支持。这需要高校积极研究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学生科技文化活动,努力构建形成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好、年龄结构合理的指导教师队伍。 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工作队伍在学生科技活动的协调、策划、组织、宣传等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协调策划组织等工作也应作为学工线的重要工作内容;辅导员能够了解学生的真实要求和意见,有利于搜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相关信息,提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计划和方案,提高学术科技文化活动的针对性,促进学生科技文化活动的开展。 总之,高校学生科技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应根据学生科技文化的特点,努力构建适应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专业指导教师队伍、学生活动体系、评价体系、实践环境和基础平台建设,开展科学启蒙、科学研究、科技立项、建设科技创新实验室等工作,从而有效地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为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培养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创新型人才。 学术科技论文:浅谈“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 摘要: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远的过程,如何定期检验人才培养的效果,为人才培养创造更多的模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传统的理论教学缺乏实践的支持,如何拓展大学生参与实践的平台变得愈发重要,“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应运而生,从高校人才培养、创新教学方式等方面为我国人才培养长远规划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挑战杯 现实意义 科技竞赛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挑战杯”竞赛)是一项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以及地方政府共同主办的一项科学竞赛,为促进青年创新人才成长、深化高校素质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该活动于1989 年创办,截至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三届,直接参与或间接参与的总人数超过100万,多年来,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创科研型、新型人才。如今,“挑战杯”竞赛已经发展成为影响力巨大的大学生科技盛会,它对大学生成长成才以及高校的教育改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挑战杯”竞赛对高校教育长远发展的现实意义 1.1 “挑战杯”竞赛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激发创新思维,培养科研能力。“挑战杯”竞赛旨在积极引导和激励大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培养他们的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能力,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了一个参与科技创新的平台,同时也为广大学子提供了探索性学习的机会,在不断发展完善的基础上,挑战杯已经逐渐成为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科研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 拓宽实践渠道,增强就业能力。“挑战杯”竞赛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投身实践,促使学生将前沿的科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同时也能够增加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促进学生自觉地将职业理想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引领学生实现价值观与就业观的转变,培养社会需要的科技人才。 1.2 “挑战杯”竞赛有助于高校的教学模式改革 新型教育模式总体需要三个教学平台:一是实践教学平台,主要包括基础教学实践、专业综合性实验和开放自主式实验;二是实做、实训教学平台,主要包括模拟训练、仿真训练和真实操作训练;三是创新教学平台,主要包括社会科学活动项目、竞赛活动以及创新作品和创业成果。“挑战杯”竞赛为高校的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创新教学平台,促使学校从原本“老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的教育模式转变为“老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的新型教育模式,培养学生自觉探索的主观能动性,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另外,“挑战杯”竞赛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平台。当今科技的发展得益于信息的有效沟通。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以封闭式为主,无论是自主研发还是科技交流都存在不足之处,使得学生接触的信息有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受到极大限制。“挑战杯”竞赛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因此,“挑战杯”竞赛在潜移默化中开拓了当代教育的新航线,为人才教育、人才强国提供了新思路。 1.3 “挑战杯”竞赛有助于营造科学的校园文化氛围 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塑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挑战杯”竞赛已成为各高校关注的科技创新品牌赛事,并逐渐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共青团组织发挥自有优势,以“挑战杯”竞赛为主线,依托科技类社团,通过组织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课外活动,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并鼓励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全面调动青年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机会、搭建舞台。因此,“挑战杯”竞赛对推进大学校园的创新文化建设,促使科技创新成为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主流起到积极作用。 2 “挑战杯”竞赛对人才强国的推动作用和长远影响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在知识经济时代里,创新型人才无疑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最迫切需要的战略储备资源,是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在知识的大潮中,培养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创新型人才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要走自主创新之路,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成必须储备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就必须把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当成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就必须加快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广泛激发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同时还要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更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因此,对广大青年的科技创新培养不仅关系到能否建设创新型国家,还直接关系着民族进步以及经济的长足发展,更关系到21世纪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引领广大青年积极参与科技竞赛活动是培养学生的有效方式,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参加竞赛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的科研潜能和创新性思维。“挑战杯”竞赛活动切切实实地为广大青年学子提供了参与科技创新的机会,并逐渐成为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 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形势下,通过“挑战杯”竞赛活动的举办,将广大青年学子凝聚在一起,团结带领他们树立坚定远大的理想,培育高尚美好的品德,以孜孜不倦求索新知,锐意创新投身实践,扎实奋斗成就人生的热情与斗志,在拥有无限创新空间的崭新领域缔造前所未有的辉煌未来。 学术科技论文:经管类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现状与对策 【摘要】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方式。目前,经管类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体系仍未完善,本文分析了经管类大学生行为偏好特点、活动概况等,发现其存在一些问题,诸如缺乏制度保障、经费投入不足、相关激励措施有待提高等,从而提出:从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建立保障机制和深化教学改革等方面构建适合经管类大学生的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体系。 【关键词】经管类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问题与对策 一、引言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是指高校大学生在学校和老师的倡导支持下,利用课余时间,以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培养科研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所开展的科普、学术、发明、科技制作、科技开发、科技服务和调研报告等形式的活动。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培养学生科研精神和实践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竞争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经管类学科注重实践性,它与企业具体运作、政府政策、经济分析等有着天然联系,决定其必须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培养与发展的重点。实践也证明了,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已经成为经管类大学生搭建起了一个良好的第二课堂,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拓展,成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重要支撑以及素质拓展的资源依托。 二、经管类大学生的行为特点和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参与状况 近年来,高校经管类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得到了较快发展,高水平、高质量的竞赛或活动也越来越多,在面对大好机遇的同时,诸多新情况、新现象也不断涌现,如何更好地把握经管类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地推动高校学生科技工作的开展,已成为深入推进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必需解决的紧迫课题。 (一)经管类大学生行为特点 首先,活动性质因素。经管类学生人数众多,活动气势“磅礴”,活动类型主要为人文社科类,且与企业经营联系紧密。其次,专业要求。经管专业既有文科性质又有理科要求,教师讲课速度快、讲授量大,学生重视加强课余的预习复习,同时因知识更新迅速,学生需投入较多时间,阅读课外文献、新闻,把握最新前沿动态。再次,学生课余生活选择多样。该类学生比较活跃,生活爱好较广,偏好的课余生活方式多样,如读书、交友、上网、运动、结伴游玩等,学术科技活动只是其中一部分,而且他们参与科技学术活动的目的也不一。 (二)目前活动参与状况 大部分学生的课余支配方式主要是自修,对于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我们通过对华南农业大学等6所广州地区高校经管类300名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得知71.2%的学生觉得参与是有必要的,25.6%认为无关紧要,3%左右认为不必要,参与率还有提升空间。部分学生认识存在偏颇,约25%的学生表示即使参加也是应付了事,成果作品水平不高,缺乏有突出影响力的研究成果,真正在学术上有所创新的更是少之又少。目前,针对经管类大学生开展的、对其而言有较大参与意义和较强吸引力的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主要有:一是在全国范围内有较大水准和影响力的全国性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比赛,如“挑战杯”、“数学建模”、“全国电子商务大赛”“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等。二是校内外一些基于实践的模拟实践活动,主要包括有 “ERP沙盘模拟大赛”、“物流设计大赛”、“商务模拟谈判”和“模拟营销策划大赛”等。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保证和组织支撑 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教育,制度建设是前提、是基础。这种制度缺位主要表现在:一是规章制度上的缺位,在关于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方面的规章制度尚不健全,有些制度还停留在传统培养人才的模式上,已不适应科技创新活动的管理和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也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组织结构上的缺位。很多经管类院校并没有形成一个专门指导和组织学生参与课外学术科研比赛或实践活动的组织架构或部分单位,对学生的指导和管理只是分散式、零散化的状态。三是政策规范上的缺位。学校未能对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提供相关的政策规范和保障,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及指导老师未有足够的激励政策,使教师对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指导停留在自发阶段。没有一种科学合理的制度保证、有力的组织支撑以及规范式的政策作为基础,大学生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比赛或实践活动很难系统全面、有条不紊地顺利开展下去。 (二)经费资金不足与基础设施欠缺制约着学术科技活动体系的发展 经管类学科专业的实践性较强,需要学校在实践环节的活动经费和基础设施提供一定的帮助与支持,主要指为科技活动提供物质保障与资金保障。首先,物质保障包括建立和开放教学设施、模拟实验室、学生科技活动实践基地、网络服务、信息中心等现代化教育设施和基地。另外,还要为参加学术科技活动或比赛的大学生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给予一定的活动经费补助,以满足其对实验用具、材料、书籍、活动开展等必要的研发要求。但是目前国内不少高校对学生的学术科研活动相关配套硬件设施的投入却并不是十分到位。像一些专业技能模拟的实验室,也很少广泛地向在校学生开放使用,这无疑会挫伤经管类大学生的创新和实践热情。另外,学生的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经费也远远不能满足其发展需要,有些院校针对经管类学生的课外学术活动的专项经费每年仅有几万、十几万元,根本无法满足活动开展的需要。 (三)缺乏专业教师的有力、有效指导是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参加活动的大学生即使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都较高,但毕竟还是学生,运用知识和观察问题的能力都存在局限。对选题、实用性等方面很难有一个高屋建瓴的看法和认识。其活动方案方法等,可能存在大量的实际操作问题,或是结果没有现实意义。这些都需要专门的老师提供方向性的指导。但是,目前高校教育的课室流动制使得学生与教师在课后很难有机会沟通和交流,课上、课后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时间也非常有限,同时,学科专业的局限,使得一些跨学科、跨专业的科研项目很难开展。教师因为自身科研或教学任务,也可能没有那么多精力和经费去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特别是一些高级的教师,往往会把工作重心放在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的提高之上,对学生的课外活动重视程度并不高。 (四)学生和教师缺乏一种合理科学的评价与激励机制 当前高等院校坚持的是考试成绩第一,德智育评核第二的评优、奖励制度,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很少有明确的要求,这就从制度上激励了学生和教师对“成绩”“分数”的追求。在这种厚此薄彼的引导下,教师、学生自然跟着这个“重知轻、智薄德”的指挥棒走,而学术科技活动的创造能力与实践精神则被放在了角落。另外,除了激励机制的错位之外,对学生在参加活动与开展项目方面上也缺乏充足的经费作为支撑,缺乏对学术科研活动或比赛奖金、基金的奖励,未能学生和教师队伍形成一种有效充分的激励机制,从而导致学生参与活动和比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大,教师对指导学生开展工作的热情度也不高。 (五) 宣传普及不够,学生缺乏科学的、正确的认识 据调查,很多学生对参加学术科技活动缺乏一种科学的、正确的认识,一是认为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只是课余的一种活动而已,将课余的时间用在参与此类见不到实效的活动是种不明智的选择;二是认为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与否对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影响不大;三是对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过程的作用与意义认识不深。这与学校对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宣传是有很大关系的。从现阶段来看,由于一些学校对每年各系列活动的宣传和管理缺乏统一性,造成了资源上的浪费,未能形成合力;学生获得科技活动信息的渠道相对狭窄和片面,使得科技活动的普及性受到一定的限制;一些校内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和比赛也存在着形式较单一,内容较不深入,使得科技活动的普及性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四、经管类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体系建立的具体对策 (一)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强化学生“成才观”,明确活动与成才能力的结合点 中山大学在2007年对广州8所知名高校进行调查,发现仅有19.3%的人没有参加过任何活动,而清华大学47.51%的人没参加过活动。这可能与珠三角人才面临的挑战和对能力的要求较高有关,因此学生提高个人能力的积极性也较高。 学校应当注重强化学生“成才观”,将活动与提升工作职业能力相联结,突出科技创新活动对个人的成长发展影响,深化对学生职业规划的导航,让学生明白到活动与工作的软、硬能力、合作精神的提升是紧密联系的,从而产生增强自身能力的驱动力,推动学生参与。 (二)强化组织职能,建立健全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指导机构 考虑成立“高校创新工作委员会”或“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领导小组”,作为全面负责学生科研学术与创新教育的工怍机构,主要工作为制定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培养计划和政策措施、把握学生创新教育和学术科研的紧张、审查相关经费的使用、决定对做出突出成绩的个人和集体给予奖励等。这样一个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可分成教师和学生两个组成部分进行管理和指导,并根据实际情况分别下设办公室,如学生方面工作的办公室下设在团委,教师方面的则下设在教务处,领导小组或委员会由主管校领导担任带头人,其组成单位有学工处、团委、教务处、科研处、实验处、图书馆、网络中心、各学院科研副院长等,从而形成“点、线、面”为一体的组织结构链条。 (三)拓宽经费来源渠道,设立专项基金,简化申请程序 经费来源主要依靠行政拨款方式,数量有限,后续经费不足。而申请学校经费需要经过重重审核,到位时间较长。 经管类院校可利用本身与企业的紧密联系签订合作协议,学校为企业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持,企业保障研究过程的费用支出。同时促使政府财政加大资金的划拨、争取社会赞助,建立起学术科研专项基金,同时简化资金申请程序,建立高效的审批流程。 (四)建立公平、合理的奖励制度,以多样化的奖励措施吸引教师和学生参与 首先,在学生方面明确划分不同获奖等级和奖金等级,同时召开颁奖仪式颁发奖状。把获奖情况量化纳入学分制系统,作为综合测评加分项、评优评奖学金的重要依据。成果突出者,可以获得免试推荐研究生资格;对于创新型活动成果,学校给予申请专利资助,保护学生的知识产权。学校可以加深和企业合作,优秀学生可获得在合作单位第一线实习的机会,实现自身社会价值,促进成果的产业化与商业化,造就科研学生的成就感。 同时,还要针对在指导学生开展科研学术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表彰、授予荣誉称号、设立专项奖金或基金等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对各类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教师导研的经费落实,科研申报、评估,竞赛管理,奖惩等方面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也可以将指导学生按时完成项目或活动的教师所花费的时间,计入该教师本人的年度教学工作量之中,激励专业指导老师发现和培养一批的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五)深化教学改革,酌量削减学时,留更多课余时间 与美国高校相比,我国经管院校规定部分专业的学时较多,作业量较大,导致许多学生不能处理好活动与学习的关系,多数学生倾向短期突击做法完成活动作品,成果水平不高。 经管类院校应该优化学科课程设置,重视核心课程,为学生提供必要理论支持;酌情削减学时,腾出较多课余时间让学生更有精力、准备充分地去参与感兴趣的活动,而非在学生只剩少量的课余时间的情况下,还硬性要求其参加活动。 (六)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完善互动平台和活动场地环境 经管类大学生所处在院校应重视网络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作用,开展网上学术论坛、进行网上作品评选等,构建网络信息平台。通过科技成果展、学术报告会、科技创新沙龙等活动,打破从众定势思维,通过轻松的互动环节,让学生充分参与讨论,让课外科技活动向创新性、开发性发展,让学生把握科技前沿动态,激发创造潜力。 开放研究型实验室,同时免费开放电子图书数据库供学生查找资料获得必要信息,并引导其使用相关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提高信息共享度。使合作企业变成校外重要实践基地,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研攻关活动,提高积极性。 五、结束语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细化到经管类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情况的研究,通过分析学生的行为影响因素及问题成因,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与对策,补充了前人没有涉及到的手段措施,如成才观的强化等,使经管类课外学术活动的体系研究更加完善和具体化。同时,还可以做有针对性的变化,推广应用到不同类型的院校。 学术科技论文:对当代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思考 摘 要:我国目前已经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施阶段,而人才资源丰富、学科设置门类齐全、学术研究氛围浓厚、知识更新快速、各类人才辈出的高等学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更是显得尤其重要。高校作为国家培养高科技人才和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培养和造就适应时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使大学生成长为实现科技创新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生力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是当前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关键词:科技创新活动 选题 交叉学科 技术伦理 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和早就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渠道。然而,大学生的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虽然已经发展了数十年,但尚未建立良性运行机制,其中仍然存在很多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解决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应解决的突出问题,为积极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不断创新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一、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术科技的学习,二是学术科技的创新,三是学术科技的应用。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完整体系。马克思认为,科学是认识世界,是精神生产力,技术是改造世界,是现实生产力,那么科技活动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创新是科技活动三个部分的中间环节,学习是创新活动的基础,应用是创新活动的指向。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应解决的问题 1.严把创新活动的选题关,注重创新性。原创性、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大学生应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活动中选题的重要意义。自然现象变化多端、丰富多彩,人们可能提出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科学问题,选题是否得当关系到科技创新活动的目的、意义、发展和价值,十分重要。贝尔纳曾着重指出:“课题的形成和选择,无论作为外部的经济要求,抑或作为科学本身的要求,都是研究工作中最复杂的一个阶段,一般来说,提出课题比解决课题更困难,……所以评价和选择课题便成了研究战略的起点。”[1]好的选题应当是在现有背景知识中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也就是真正有新意的科学问题,即要注重科技活动的创新性。大学生应在充分的调查研究和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本着创新性、科学性、可行性和社会需求性的原则精心选择创新课题。 2.创新活动应注重团队协作,结合自身优势,并加强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高等学校作为一个承载各类知识和人才的“航空母舰”,其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方面的职能、作用和结构都要明确要求、准确定位。其次,在高等教育日益呈现大众化阶段,高等学校的发展呈现出多类型、多层次和多元化办学的新格局,分层定位显得更加迫切。这就要求每一所高校都应找到自己的办学特色、找准自己的发展定位,因校制宜,因地制宜,办出特色和优势[2]。从科技创新角度来讲,大学应充分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和特色,建立交叉学科研究基地,构建以基础性学术研究和战略性技术研究为主要目标的创新研发平台[3]。从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来讲,大学是多学科、多层次学生融合的一个整体,每个学生的学科专业和自身优势必定各不相同,那么,在创新活动中,大学生学会整合资源,多学科学生结合,充分利用各自自身优势,成立科研小组,团队协作必定比独自作战要更加容易攻克难题,取得创新研究成果。 科技创新活动一般经过以下三个阶段: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选题是否得当基础研究是前提,只有在实践中充分调研,对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进行有效探索的基础上,才能选择和寻求有发展意义的课题,并就其进行技术原理、方法及工艺方案的科学设计,进而使研究成果能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经营管理中加以运用和推广。创新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其重要评价标准。 3.明确科技创新目的,正确把握技术伦理问题。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科技犯罪等等许多负面价值,迫使人们追问,技术究竟为什么目的服务?技术能否在终极意义上促进人类社会走向文明?德国技术伦理学家尤纳斯在《责任原理》一书中指出,要形成一种“责任伦理观”。这种伦理观倡导科技创新活动不仅要引领科学发展,更要关心未来、自然、人类后代和整个生命界,要敬畏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对大自然负责,要尊重和保护未来人类及未来世界的尊严和权利;科技创新活动既要符合人类的目的,同时还要符合自然规律;在实施技术研究和开发过程中,要正确认识与处理人类的近期、中期和长远利益、局部与整体利益、个人与他人利益、当代与后代利益之间的辨证关系,这样的行为才是合乎道德伦理的行为。以上的观点完全符合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大学生作为当今和未来社会建设的生力军,他们掌握着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否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正确把握时代所提出的科学道德、技术伦理问题关系到能否促进社会发展,造福人民,因此,正确把握大学生创新活动的道德维度就显得至关重要。 在我国,大学生的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虽然已经发展了数十年,但其中仍然存在很多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解决的问题,正确引导和大力支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宽松的环境,营造良好的氛围是高校管理部们、教师以及学生共同的责任和目标。 学术科技论文:发展学术科技型社团探索高职人才培养新模式 【内容提要】 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高等职业院校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充分认识和挖掘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的人才培养功能,不仅可深化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丰富人才培养模式,也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学术科技型社团 团队式培养 2012年7月7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强调,我国要实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当务之急,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破除一切束缚创新的思想观念桎梏和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推动创新体系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人才发展机制,统筹各类人才发展,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占中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等职业教育,在这一新形势下,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践,构建高职院校学术科技型创新社团建设的团队式人才培养模式,应为一条值得探索的改革路径。 一、大力发展学术科技型社团可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国家把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院校大力发展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把它们作为一种或多种人才培养模式来探索、构建,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大有裨益。 1. 有利于学校和学生创新氛围的形成。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必然要有较强创新养分的“土壤”。一所万名以上学生规模的高职院校,大都有20个以上的学生社团。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扶持或创立一定数量的学术科技型社团,配置适当资源,引导、激励他们开展符合他们专业兴趣和职业发展需要的探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践,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尝到创新实践的乐趣,这些学生社团就会成为吸引学生投入创新活动的“强磁场”,这将非常有利于学校优良学风、创新氛围的形成。 2. 有利于学生共性和个性发展相结合。学生社团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以类聚、兴趣驱动、以老带新,很容易形成特色鲜明的团队文化。在团队中,来自不同班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必须遵守团队的规范,传承团队的文化,在创新实践活动中将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有机协调起来,目标一致,分工协作,多学科交叉,相互交流,传帮带。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规范行为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等,也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体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的养成。 3. 有利于创新性人才培养。在高职院校,一个学术科技型社团,成员少则二十人左右,多则五六十人。若形成创新氛围,各社团在自主学习、科技创新、就业创业等方面必然会产生良好影响和示范效应。这种各有特色、内涵和质量的创新人才培养,对学校和社团吸引优质生源、吸引企业关注和投入,促进社团建设进入良性循环,促进学校以社团为阵地,多元化、规模效益培养创新性人才,提高就业质量与办学水平都颇有助益。 二、高职院校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发展滞后 受学生社团建设与管理传统思想及早些年高职院校软硬件发展状况的制约,学生社团的建设与发展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管理与评价体系不够科学规范、提供保障服务的硬件条件有限、不同类型社团的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表现在学术科技型社团建设发展方面尤为突出,导致其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功能难以突显。 1. 文化体育类多,学术科技类少。高校大学生社团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若按高校专业或学科群的设置对应归类,大致可分为学术科技型、文化娱乐与体育竞技型、社会工作(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型等,其中也有相互交叉重叠之处。根据对湖北省十余所高职院校的调研,学生社团的登记数量一般在20-50个之间,文化体育型占50%左右甚至更高,学术科技型占20-25%。其中一所高职院校,20多个社团中仅有2个学术科技型社团。 2. 自我发展多,获得的发展资源少。高职院校众多学生社团建设虽然或多或少地获得了各自学校的支持与激励,但如前所述,受各种主客观条件限制,他们获得的可用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实验室、项目、经费与智力指导等资源极其有限。大部分社团,特别是学术科技型社团,实际上处于自力更生、自生自灭的状态。有的社团虽仍在学校团委登记着,但名存实亡,没有队员和任何活动;有的社团只勉强存在了一个学期。 3. 动手实践多,创新含量少。各高校每年都会组织学生社团开展一些诸如“科技文化节”、“社团文化节”的全校性活动,各社团自身也开展一些日常活动,这些活动,有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作用,但因缺少指导、缺少项目、缺少实用,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非常有限。高职院校需要从多层面破旧立新,创造条件,引导学术科技型社团以信心和勇气,积极开展有一定学术性和创新性的科技实践活动,赢取一个良好的开端。 4. 注重活跃校园文化的多,着眼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少。教育工作者对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功能的理论探讨与管理建设实务操作,大都局限在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实践技能及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而没有把社团的育人功能作为创新人才培养及人才培养模式来探讨和探索。对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育人内涵的研究和实践的不足,削弱了高职院校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巨大潜力。 三、大力发展学术科技型社团的几点建议 创新教育不是奢侈品。高职院校若能整合、挖掘出有效资源,将学术科技型社团建设为创新才人培养的沃土,就能在创新教育和输送高端技能型专门方面做出更瞩目的成绩。 1. 归口管理,多元化多模式发展学术科技型社团。高职院校可在“团组织归口管理,各部门共同关心”的格局下,多元化、多模式地发展学术科技型社团。以人的主体地位来谋划,可以发展学校引导,学生以老带新、自主发展的社团模式;专任教师或教辅人员主导创办,全程指导的模式;学校职能部门创办并全程指导的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指导的模式;学校引导,企业、校友或其他社会力量指导的模式等。以社团创新实践活动的内容来谋划,可发展以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以技术研发服务师生或企业,以参与或完成真实科研项目,以研究性学习和调研建言,以创新性成果和技能创业,以策划和组织公关、推广、咨询活动等为主要目的的社团。 2. 改革评价体系,重点鼓励教师创办学术科技型社团。高职院校需要转变观念,通过顶层设计,及时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可从教学工作量、社会服务评价指标、科研申报条件、年终考核或聘期考核、评优评先、晋职晋级、社团重大成果奖励等多方面纳入量化规定,制度化地倡导、激励教师创立和发展壮大各种学术科技型社团。 3. 寻求合作,吸引社会力量发展学术科技型社团。校企合作可设立学术科技型创新社团,以企业的管理、技术需求为牵引,组织专人或团队参与指导社团建设与发展。也可设立校企合作技改基金,鼓励高职院校科技型学生社团申报或参与申报技改项目,组织力量开展攻关,这样既可解决企业的一些实际问题,也可从中发现、培养、预定人才,更可通过切实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没有技改需求的企业、社会组织、校友等社会力量,也可通过设立专门的学科竞赛、投入经费支持、担任指导老师等各种形式,参与到高职院校学术科技型社团的建设中来,并使之成为企业(组织、个体)发展战略或公益活动的一项举措。 4. 集中力量,加大典型引路和研究推广的力度。大力发展学术科技型社团,学校要有培育典型、发现典型、研究典型、宣传典型、推广典型的意识和方法。学校先期可有目标、有计划地集中力量,创立或遴选几个不同发展模式的学术科技型社团,帮扶他们实现快速发展,记录他们成长的经历、真实的成果、骄人的成绩、朴实的故事,通过年鉴,记录、总结其经验,通过申报各级教改课题、发表研究论文来提炼、推广其价值与模式,通过持续的典型宣传来扩大其知名度美誉度、增强其吸引力辐射力。一旦有了良好的开端,就会有百花齐放的未来。 学术科技论文:高校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发展研究 摘要:高校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是繁荣高校校园文化,浓郁高校学术氛围的主力军,只有在正确认识和分析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特点与作用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符合社团发展的策略与措施,进而促进社团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大学生 高校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通常依托学校的强势专业,由对学术研究有强烈兴趣的学生自发组织、经学校相关部门批准成立的学生组织。它是高校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 是高校学生社团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校学术科技型学术社团发展的特点 (一)活动的学术性 学术科技型社团专业性决定其举办的活动主要是各种学术讲座、学术研讨、学科竞赛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专业性。应通过学术性强的社团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与创新热情,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1] (二)会员情感的归属性 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是在学校团委领导下,由学生自发组织的以一定的学术研究为纽带的学生自己的组织,是实现学生自身创新需要的载体。在会员的情感上,具有强烈的归属感,社团为会员提供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平台,促进会员自身的发展。 (三)社团成员的单一性 学术科技型社团由于其以一定的专业为背景,因此,决定社团会员由具有相同的学科专业背景或者对该学科专业有一定兴趣的学生组成,成员组成类型比较单一,此外其指导也是由该专业、学科的全体教师或部分教师担任,具有很强的专业独特性。[2] 二、高校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发展的作用 高校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是督促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使学生将所学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拓展学生视野、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组织。它的发展具有以下作用:第一,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是激发大学生成才的动力,学术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术科技型学术学生社团通过开展学术竞赛、技能竞赛以及科技作品竞赛等活动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二,开拓大学生的视野。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在引导广大学生进行学术研究的过程中,既提升了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又使大学生的素质得到了拓展,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某一事物、某一地区或某一现象的调查和研究,使大学生对这些事物、现象或地区有了深入的了解,进而起到开拓视野的作用。第三,为大学生的就业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学生要想将进行学术研究,就必须对所学专业知识有一个深入的学习,在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上,才能进行学术研究。所以,大学生学术研究的过程,也是专业知识学习的过程。 三、高校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发展的对策 (一)完善组织机构和奖励制度 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的成员需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共同探究。在社团成员的管理上,要对社团成员进行严格筛选,以保证社团学术人才的稳定和高素质;在社团活动开展上,要立意新、品位高、策划精、独具特色,已达到提升成员能力的目的。同时,可以建立《学生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为学生科研设立专项资金,具体项目可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申请,对学生科研成果给予较大程度的奖励。 (二)在学术研究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社内指导制 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的成员在入社初期,对学术研究有很大的热情,但苦于无从下手,这就需要入社较早的成员指导,使得懂得如何进行学术研究。这就要求社团的成员要有奉献精神和集体意识,老成员在指导新成员时要始终本着无私奉献的精神,手把手的将学术研究的方法和技巧传授给新成员。此外,指导老师在这其中也应发挥其作用,而不应该只是做做样子。社团管理机构应加强指导老师的管理,完善指导老师管理制度和补贴制度,按照社团学术成果,给予指导老师较大程度的奖励。 (三)学校在硬件设施和资金的投入上,要倾向于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 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往往需要不定期进行学术探讨或学术交流,这就要求学校配备相应的办公室及其它设施,使有关学术研究的最新信息能够及时传达。同时,学术研究又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在资金上,要对参与研究和调查的成员要给予生活补贴,以激发社团成员进行学术研究的热情。 (四)提高社团负责人专业素质,增强社团凝聚力和向心力 社团负责人是社团发展的引领者,其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团的发展,提高社团负责人的素质,是增强社团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关键。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在社团负责人的选拔上,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学术水平,二是管理与协调能力。所选拔的负责人既要能带领广大成员从事学术研究,又要能够解决在社团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难,既要有奉献精神又要有责任心,能够以身作则,在社团中形成榜样效应,使会员在其带领下形成归属感,以达到增强社团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目的。 学生科研是大学生创新教育的重要手段,高校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为学生科研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因此,高校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的发展,必将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 学术科技论文:核专业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 根据学院数年来将特色专业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与指导学生参加“机器人”、“挑战杯”和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等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结合,在加强学生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方面组织、培训和参赛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剖析目前核专业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核专业 科技创新活动 创新能力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途径。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角度来看,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之后,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为国家培养出适应国际国内竞争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只有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才能落实“人才强国战略”。 一、核专业人才创新活动培养的现状 国家加大核电发展的决策,对高质量的核技术人才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根据《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要求,把握形势、抓住机遇,实现“专业配套、结构合理、规模适度、素质优良、协调发展”的核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目标[1]。由于核能技术的这种特殊性,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作为近年来高等教育崛起的热门专业之一,核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适合我国核工业课持续发展,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既要具备扎实的工科理论知识,又要具备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工程管理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出的学生能从事核能利用及其相关领域从事核能应用的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和管理工作,核安全技术方面的研究、测量、处置与管理等工作。目前,高校开设的“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等核专业涵盖的知识面宽、知识密集、技术超前,且自动化程度极高。但目前国内没有专门针对核专业设置的科技竞赛活动,科技创新的氛围不够,教师竞赛经验少,积极性不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偏低,同时由于专业限制,专业实验仪器设备较缺乏,没有适合校内外科技活动途径和平台,阻碍了核专业学生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的提高和突破。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是推动大学生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如何鼓励核专业大学生积极、广泛参与科技竞赛和创新性实验,构建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机制,建立起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平台,是目前我校这样的新办专业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值得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二、深入思考,敢于尝试,探索核专业大学生参与科技竞赛活动的运行体系和工作模式,实现科技竞赛突破 鉴于国内核专业暂无专业性竞赛的实际情况,学院深入思考了国防科技工业人才队伍建设在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所面临的新要求;深入思考了如何发挥专业特色,力争在核专业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工作中有发展、求突破。经过全体师生的探索求知,结合学院实际,逐步建立了“竞赛和立项牵引,团队运行,中心保障,校内支持,平台支撑”的运行模式,实现了为学生“建设一个训练专业知识的平台,搭建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打造一条通往省级国家级科技竞赛大路”的目标。 学院充分利用院内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激励、资助平台,鼓励学生从事科技创新活动。近年来,学院先后制定了《学院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施办法》、《大学生科技创新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了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学院每年专门拿出1万元资金,作为“大学生科技创新专项经费”,资助学生开展各类课外学术科技项目研究。 同时抓好品牌竞赛项目建设,搭建以水火箭设计大赛、无线电测向大赛为代表的校级竞技平台,每年共计吸引全校1000余人次参与比赛,推动专业素质拓展,进一步激发学生科研创作热情,为参加全省全国大赛遴选队伍打下基础。 由院学生节能减排协会为主体组建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依靠以教授为代表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结合各自专业方向建立的创新指导小组提供的技术指导,依托院团委科技创新中心的统一管理和协调,自愿组合、主动参与“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大赛”为代表的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主攻以“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科技作品大赛为代表的赛事,重点在以“节能减排”为代表的大赛上发挥做为能源学院的优势,并以此为突破口实现了在全省乃至全国的专项竞赛取得好成绩。 近年来我院学子参加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2项,参加四川省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一等奖2项,承办了校内首届大学生节能减排科技作品竞赛,并成功组织参加了全国节能减排暨科技作品竞赛,获得了2个全国二等奖,2个全国三等奖的好成绩,我校也荣获“最佳组织奖”, 学院也获得2011年专项赛事最佳组织奖。 现代核工程都是技术高密度集成的系统工程,伴随核工业进入“积极发展”时期,多元化、综合性、创新型的人才需求急剧增长,围绕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高水平科技竞赛为牵引,以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为核心,以普及性科技创新活动为基础,以大学生各类专业协会为骨干,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打造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平台,使每一个学生都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有所提高。 学术科技论文: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研究 [提要] 本文概述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意义和作用,并结合新建本科院校的实际,分析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课外科技活动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由以“挑战杯”、“数学建模”等为龙头的竞赛类和以普及科技知识、营造学术氛围为目的的非竞赛类活动构成。对引导在校大学生掌握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迎接挑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大学生学习科技知识,增强科技意识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必要途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之一。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续,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大学生社会竞争能力,促进学风校风建设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意义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主要是指在相关专业教师指导下,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的专业知识领域内的科技活动,包括各种专业社会调查活动、学术性竞赛活动和发明创造活动。由于它属于课外活动或者第二课堂的范围,因此一般没有具体反映在人才培养方案当中。从学校的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课外科技活动是促进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渠道和手段,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具有完善实践教学的作用。课外科技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实践,而且是专业领域内的具有一定学术水准的专门的社会实践,为实践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通过课外科技活动,学生可以在一种十分接近或者完全真实的环境中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开展实践活动,培养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能力,为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科技活动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实践过程,具有科技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的特点,其任务是探索未知,其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创新”。通过课外科技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形成善于思考、追求创新、崇尚创造的意识;促使大学生去思考,并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激发大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和创新欲望,促进和提高大学生的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运用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锻炼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3、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参加一项学术科技活动,常常需要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宽广的知识面;同时,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信息、参观访问或是社会实践来开阔视野,增加知识容量。通过参加一项课外科技活动可以系统的全面的去运用知识去尝试解决现实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对自己已具备的知识查漏补缺,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4、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开展,在丰富广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将一部分学生从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吸引过来,使他们纷纷走向图书馆、自习室、实验室或广阔的社会实践基地,围绕自己所参与的课外科技活动去思考、学习、探索。在校内外形成浓郁的崇尚科学,追求创新的氛围,极大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在营造良好的学术科技氛围的同时,学风、校风明显好转,校园文明建设得到加强。 5、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师科研工作和教师水平的提高。高校教师通过指导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系统地运用自己所了解的知识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对自己的知识掌握也是一个检查,督促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掌握的知识,以适应教学、科研的需要;同时,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可以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以便于指导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调整教学的方法及内容等,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促进指导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存在的问题 新建本科院校在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开展方面,一般来说都介入的较晚,参与度有限,在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开展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学校重视和支持力度不够。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对于一些新建本科院校来说是介入的较迟,在这方面的经验和水平都较低,需要在这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但由于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在人、财、物、机制等方面跟不上大学生科技活动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场地和资金方面支持不足,严重地制约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 2、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内部运行机制不够完善。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在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开展方面缺乏经验和有效的组织运行机制,往往是某一部门单枪匹马,其他相关部门缺少配合,从而限制了科技活动的开展。有的学校甚至是各行其是,缺乏对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有效组织领导,影响了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质量和效果。 3、指导教师主导作用发挥不充分。在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有些活动的专业性特别强,比如数学建模、创业计划书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等,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指导水平或者是一个知识全面的指导团队来进行指导,但由于参赛学生和指导教师之间的协调缺乏有效性、缺乏对指导教师的激励机制等原因,使得指导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热情不高,这些也是限制大学生科技活动向高水平发展的主要因素。 4、大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不足。大学生一方面崇尚科学,表现出积极、主动的精神,而另一方面由于自己知识能力的欠缺,关注和参与科技活动的勇气和信心不够,使得大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足。 5、学校内部院系之间缺乏有效协调。通常在参与一些综合性的课外科技活动的过程中,有些院系有好的技术和专利,却缺乏经营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参与,有些院系有经营管理方面的学生参与,但缺乏核心的技术支撑,由于院系之间的协调不力、争夺荣誉等问题的存在,没有在全校内形成一个知识互补的合力,影响了参赛团队的组建,影响了参赛的效果。 三、加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工作的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相关组织机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对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学校科研工作的潜在力量,是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校应重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建立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领导小组和指导中心。领导小组由主管领导挂帅,教务、科研、宣传、学生工作的各个部门和各级团学组织应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引导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加大投入,提供有效支持。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具有一定学术性的实践活动,也是一项需要投入的活动。因此,学校须在活动经费特别是场地方面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如图书馆、实验室以及一些活动中心要利用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应建立开放性实验室,充分利用各院(系)的实验室师资、场地、设备等现有教育教学资源,为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创造良好的环境。学校以专业实验室为依托,组建学生教学创新基地,建立了科技活动区,包括报告厅、展厅和交流基地等,使学生能获得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所需的知识、信息、技能和示范经验,并形成相互交流的机制。 3、建立规章制度,促进活动有效开展。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要长期健康地开展下去。就必须有相应的一系列可行的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和专门的组织机构来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与协调。应当建立一整套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为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保证,通过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 4、加强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指导教师的科技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科技活动水平,要使学生的科技水平上档次,只有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每次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时,学校相关部门都与各院(系)进行沟通,获得支持,选拔和培养一批既有丰富理论知识,又有很强实践技能,耐心和责任心兼顾的高素质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为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撑。对教师指导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所付出的劳动和取得的成绩,学校按相关制度予以补偿和奖励。 5、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教师指导热情。学校通过相应的机制,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指导热情。可对指导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教师在职称评定、绩效工资考核等方面予以倾斜;对于优秀的指导教师,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专项支持,激励教师参与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只有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奖励机制和管理制度,才能充分调动教师参加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激励机制是学校对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支持保障的必要举措。 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开展的良好氛围。新建本科院校相对来说起步较晚,学生对一些课外科技活动不是很了解,所以说对于这类院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广泛开展,需要通过一些校园文化活动来营造浓厚的校园科技学术气氛,引导活动的开展。可结合重大学术科技事件,进行科普宣传,举办科技报告;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及学科知识,进行如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大赛、创业计划书大赛等竞赛;可结合暑期社会实践,进行科技服务、科技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只有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发动,才能激发广大的教师和同学积极地加入到科技活动的行列中来;才会有大量的科研成果涌现;才能有助于更多的同学锻炼成长;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提高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新建本科院校应更加重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重要作用,并建立有效的组织、经费、物质和人员保障机制,大力支持和鼓励大学生群众性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营造以科技创新文化为主导的校园文化,发挥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育人功能,以提高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学术科技论文: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作为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载体已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阐述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发生发展,并结合长春中医药大学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现状,分析其建设思路,总结收获,旨在更好地把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发展规律与趋势,以更好地推动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课外学术科技平台建设 发生发展 思路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术科技的学习,二是学术科技的创新,三是学术科技的应用。这三个方面,在一个时期可能同时存在,并相互发生作用,但因社会背景的不同,会凸现出不同的侧重点。或重学习,或重创新,或重应用。创新是中间环节,学习是创新活动的基础,应用是创新活动的指向。目前我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基本呈现一种互动的促进机制,即学术科研活动促进学习的深入、创新的活跃、应用的广泛。 一、我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历程和基本情况 1988年9月,伴随着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逐步为社会接受,并一步一步发展起来。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80年代初期到1989年前后,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恢复和校园文化的繁兴,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开始启动。全国学联在其启动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不断修正校园文化活动领域,最终提出“要将学术科技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主体来抓”,开启了高校共青团、学生会和学校有关部门校园学术科技文化活动工作的新思路:健全组织机构;建立基金;营造校园良好学术氛围;促进研究与应用、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建立评比表彰制度。 第二阶段,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系统化、规范化,并逐步向市场化、社会化迈进。1989年12月20日在清华大学举行的31所高校联合发起的第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成果展览暨技术交流会,开启了“挑战杯”活动的序幕。它经过十年的磨砺,逐渐成为将高校人才智力资源与社会需求整和起来的一个平台,成为高校青年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一面旗帜、一个主战场,它确定了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在校园文化中的主导地位。 第三阶段,1999年“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举办使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取得总体突破。大学生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在量的积累中逐渐实现了质的飞跃。它不再是“业余爱好”、不再是小打小闹、不再是小家碧玉,而是发展到研究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学术理论和科技发明,成为高等院校与现实社会、大学生与企业之间的互动与沟通。 二、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平台建设的现状与思路 近年来,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作为高校育人第二课堂的重要阵地,在培养学生对学术的热爱与追求、坚实的专业基础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较强的学术科研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各高校经过多年的内涵建设,对学生的学术科技活动也越来越重视,都有着相对较成熟的学术平台,但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平台建设还存在着科技平台走向成熟还需努力、缺乏或只存在运营不成熟的科技活动组织机构、国家级学术科技类比赛项目参与较少等一些问题,现结合长春中医药大学实际情况,探讨大学生学术科技平台建设的新思路。 (一)争取各方面支持,找好着力点,打开突破口 学生的学术科技能力决定了她个人的科研生命、创新能力、职业生命力,共青团组织应该呼吁各级领导、部门都要高度重视,应该把它列入重点建设工程来抓,争得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持与保证。尤其中医学、中药学从学科的属性来讲,属于自然科学中应用科学的范畴,研究周期长、经费高、出结果难,学生的科技活动需要政策引导、制度支持。研究生导师学术科研水平高、课题充足,是指导学生科技活动的最佳人选,而对导师最有约束力与管理权限的莫过于学科,因此找好着力点,以政策引导、制度约束,才能打开突破口,形成良性循环。 (二)创设良好外部和内部环境 在具有导向性、示范性的全国学术科技类活动挑战杯竞赛中,相对技术创新的如火如荼,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一些学科领域的学术科技活动则有些边角余料、生命垂危的感觉,其形式与内容需要组织者的拓展与创新,其发展需要政策的支持,其受重视程度则需要参与者的争取。此为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学生社团等组织机构在学术科技平台建设中有独特的地位和功能,许多细节性工作都是由它来完成的,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工作的有章可依,有规可循,科学化、正规化、有序化使管理机制建设变得必不可少;强大的师资队伍、内涵丰富的图书馆、畅通无阻的校园网络建设等为学生所用的学术资源是学术科技平台建设的基本保证。此为创设良好的内部环境。 (三)打造知名品牌,吸引广大团员青年参与,营造浓厚氛围,搭建广阔学术科技平台 精心打造知名品牌,搭建全年学生学术科技平台,培养学生对学术和科研的兴趣,引导学生对中医药的深入思考与钻研,促进学生树立实事求是、追求真知的科学精神。通过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使同学们树立科研思维,提高科研能力,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机电专业毕业论文:浅析职业院校机电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 摘要:“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这句话精炼地概括了我国职业教育和就业的关系。本文从职业院校机电专业毕业学生的就业现状着手分析,总结了当前人才供求市场的新变化、新特点,并分析现阶段影响职业院校机电专业学生就业形势的内在因素,提出了改进机电专业教学模式,促进机电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职业院校;就业形式;毕业生;机电专业 为顺应时展,缓解全社会高技能型人才匮乏的状况,我国自90年代末期开始试办高等职业院校,本世纪初发展规模逐渐形成。然而,高职院校发展之初面临着严峻考验。首先是生源紧缺,其次是就业困惑。高职院校的发展紧随高校扩招之后,高校教育过热与职业教育过冷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几年前,用人单位对人才使用还不够成熟,过分追求高学历是许多企业的共同之处,扩招后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满足了多数企业一时精神之需,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则相对较低。 一、职业院校机电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现状 1、职业院校机电专业毕业生实际操作能力强 职业院校的教育针对的是学生在未来可能要从事的岗位或者岗位群,针对性很强。实际操作能力强也是职业院校机电专业毕业生在岗位竞争中的最大优势,所以,几乎所有的职业院校都非常注重对于学生实际动手的培养,他们在学生就业前,就以就已经让学生有了很强的实践能力,他们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也为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增色不少。 2、 毕业生生对岗位要求不高 职业院校机电专业毕业生能够清楚的看到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所以他们对于岗位的要求,较之于本科院校的学生要低很多。他们肯吃苦、能耐劳,一些一线岗位本科生不屑一顾的,他们也能够并愿意胜任。加之他们在薪金、待遇等方面的要求也没有本科生那么高,所以他们在竞争中占到了先机。 3、职业院校机电专业毕业生沟通协调能力好,耐挫能力强 职业院校机电专业毕业生,少了本科院校学生的优越感,加之在学校期间,他们大都经历了失败的洗礼,所以他们的抗击打能力普遍都很强。 4、职业院校机电专业毕业生往往后劲不足 由于缺乏文化底蕴,许多职业院校机电专业毕业生往往在工作中表现出严重的后劲不足,他们接受新事物和新知识的能力不强,主要原因是他们缺少相关知识,或者是理论。 5、职业院校机电专业毕业生受重视程度不高 在社会重视学历和文凭的大背景下,职业院校机电专业毕业生因其学历低,不能受到应有的重视。他们往往在工作之初,干的比本科生多,拿的却比本科生少。加之社会普遍观念的影响,导致职业院校机电专业毕业生没有本科生、研究生的社会认知度高。 6、职业院校机电专业毕业生自律性差 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常常是父母宠着,亲戚让着,这就养成了他们自以为是的性格,由于缺乏自律性,往往导致职业院校机电专业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总是犯错误,不注重细节,不服从管理,这无形之中影响了职业院校机电专业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的发挥。加之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做起了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和尚,从而让用人单位存在一定的担忧。 二、现阶段职业院校机电专业学生就业形势的内在因素 1、历史形成适龄人群人口膨胀,是造成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 今年我国劳动力供给增量达到峰值,但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较低,劳动力总量仍然严重供过于求。2013年16岁以上人口增长达到高峰,劳动力资源增量有1700多万人。预计全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总量约2500万人。从需求情况看,如果经济增长和就业弹性保持近年水平,预计今年城镇可新增就业人员约1100万人。劳动力供大于求将达到1400万人,比2012年增加100万人。60年代, 80年代两次生育高峰,自然要引发相应的升学高峰,而高校扩招后,几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因此形成了就业高峰,而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增幅有限,与就业人群的比例失调,形成了拥堵现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2、机电专业的办学特点,是其毕业生容易就业的内因 机电专业在就业市场上已经成为四大紧缺专业之一,那么在就业市场上人才供应方自然会调整战略和办学方向,但是机电专业自身办学特点,决定了其调整步伐。首先,机电专业的人才培养属于高投入性专业,对基础设施、实训条件要求较高,不是多年积累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专业建设,因此全社会一哄而上办机电,上至高校下至中职,校校办机电的局面难于形成。其次,机电专业属于一类长线专业,以功利化为理念的院校在数年前不看好该专业。 3、政策性的机构精简、企业改制是影响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又一因素 由于种种原因形成的机关事业单位机构雍肿、超编超员,近年来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机构精简,产生了一批富余人员,无力吸纳毕业生就业。而企业改制后的下岗分流人员也不断涌向社会,这些富余人员中的多数还将转岗或再就业,使得本已拥挤的就业市场愈加严重,给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造成了压力。目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还有60多万人,集体企业下岗职工约400万人,今后3年国企实施政策性破产还需安置360万人,辅业改制约有300万职工需要分流安置。在已实现再就业人员中,约有三分之一就业稳定性较差。 三、促进机电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有效措施 1、创业教育 鼓励职业院校学生自主创业,用创业带动就业。为学生提供创业所需的便利条件,利用就业指导课等载体,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创业知识,通过案例、情景等多种手段,树立创业意识,寻找创业项目。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兴趣特长,增强自信。 2、优化课程设置,突出实践教学 实行“学中做、做中学”的新型教学互动模式,讲练同步,尽可能多的安排学生到实习场地进行教学活动,实验演示的内容要少,实习示范的要领要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尽快的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充分验证“实践强化理论,理论指导实践”的认知规律。典型实训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三个层次: 基本技能实训、专业技能实训、综合技能的掌握,从基础理论到专门技能,从简单的基本操作到多种技能的综合应用。每个层次都要尽可能符合企业实际,把教室当车间、把实习当生产、把老师当师傅,情景教学贯穿始终。 3、校企合作 职业院校要与用人企业建立全方位的联系,可以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顾问委员会等多种方式,与企业人员合作。聘请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师或者高工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利用他们丰富的操作经验和技巧,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企业的相关知识。或者把学生推向企业进行认知实习,让学生在学校期间就到企业生产一线,适应机器和工作环境,为以后工作打基础;与企业联合开展相关培训工作,为合作单位进行人员培训和人才培养,通过定向奖学金解决急需人才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与用人单位共同进行科研项目的联合开发。 结语: 职业院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的上、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机遇对于任何一个行业都是平等的,职业院校机电专业毕业生将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家正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变成了面向人人的教育,希望职业院校毕业生又一个好的归宿。 机电专业毕业论文:基于高等职业学院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各专业分工越来越细。高等职业院校以企业培养一线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以人们从事社会职业活动所需的能力培养为本位。然而,毕业设计是高等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下,毕业设计环节面临新的问题。本文对解决这些问题做出了初步的探索,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高职学院 机电专业 毕业设计 教学改革 机电类毕业设计是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对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在具备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理论知识后,用近一个学期的时间,学生要结合实际课题和所学的书本理论,自己动手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得到理论与实践的基本训练,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毕业设计环节不仅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动手能力的一次全面训练,也是对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创新思维和科学态度的一次培养。所以,毕业设计环节是以往其他教学环节的继续、补充和深化,是培养学生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毕业设计是实现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因为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必须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学会检索资料、收集信息、树立工程与经济观念、图文处理和文字表达能力也会有明显提高,在毕业后就能够较快地适应工作需要。 高等教育进入市场化运作以来,各院校的招生人数大大增加,但是由于教师资源有限,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近几年,由于用人单位招聘时间不断提前,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在毕业前要参加很多的社会活动,一部分学生提前工作,在校内进行毕业设计的有效时间相当有限。而学生缺乏工程实践经验,要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一个设计课题确有困难,因而毕业设计成了最薄弱的环节。如何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安排、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确保毕业设计的质量,是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针对上述新的情况,我们在广泛收集往届机电类专业毕业学生对毕业设计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对机电专业毕业设计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和探索。 一、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全方位、多层次的。作为高职学院的机电类专业应加强调查研究,分析社会人才需求,结合自身发展历史和办学实际,找准自己的位置,办出具有特色的高水平的专业,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经过长期的社会调查和反复论证,我们明确地把具有专业基础理论、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创造性复合型应用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学生毕业后,既能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现代加工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运行和管理等方面工作,也能从事数控设备的使用、维护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调试等工作和从事现代化工厂自动化生产。 二、根据顶岗实习工作特点,确定毕业设计课题的选题原则 高职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毕业设计应根据顶岗实习的工作情景来确定毕业设计课题,具体原则如下: 1.要加强选题的科学性、新颖性、创造性,同时还要考虑学生毕业设计能否顺利进行和完成,使学生具有足够的信心和动力,真正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和运用综合知识的才能以及潜在的创造力。选题应由实习指导教师确定,因为学生还不具备确定选题的能力。选题要充分考虑训练对象刚完成五个学期的课程学习这一因素,但不能完全受这一因素的限制,还应通过这一实践环节让一部分学生接触本专业领域的前沿,因此选题范围包括两方面:(1)是充分考虑学生目前的基础,所选课题主要应用学生已学过的知识;(2)是为了激发学生掌握新知识的积极性,部分选题可以是本专业的前沿领域,甚至是多专业交叉的领域。 2.确定选题的原则是尽可能地选择实际项目中的内容,充分兼顾学生已有的理论基础,适当接触前沿课题。应符合教学要求,面向经济建设,尽量结合实际生产、科研任务,也可结合实验室建设,实验项目改造进行。毕业设计课题的选择可以给学生较大的自由度,学生可根据社会的需求和自己的意愿与兴趣选择毕业设计课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按照工作岗位实际的课程设计,强调毕业设计课题来自企业工作岗位,采用某些公司的部分项目或产品作为设计的课题。因为这样的毕业设计题目不但可以在技术上紧跟当代工程技术水平的发展,而且做到有的放矢,能激发学生极大的兴趣。坚持毕业设计面向实际,面向生产中需要解决的技术性题目是高质量毕业设计的保证。学生通过这样的毕业设计可得到综合训练,工程实际能力会产生质的飞跃。 三、发挥实习指导教师的导航作用,以Internet为媒体,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 实习指导教师向学生介绍了解本课题的相关国际国内主要学术刊物、国际国内主要知名专家、知名的论著和文献以及著名的公司和企业,将相关网站全部告诉学生,并简单向学生介绍一些如何从网上获取信息的方法,介绍一些比较好的搜索网站和搜索工具。让学生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学会主动地去获取信息、加工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主要起导航的作用,并采取一些好的措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有主动学习的动力。同时,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因特网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便于实习指导教师能够及时辅导学生。 四、加强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工作,采用新的毕业设计形式并提高质量 采取毕业设计与科研相结合、与用人单位相结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和水平。 1.提前就业的学生可以在就业单位寻找适合自己兴趣的课题,指导教师可以是本校教师,也可以是外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由教研室对毕业设计题目和外单位导师资格进行审查并进行辅导和论文评审。要求学生做开题报告,指导教师对设计题目进行严格审核,检查学生资料检索情况,要求学生制定毕业设计的计划和进度安排,每周与指导教师联系一次,汇报进度、解答疑难问题,答辩在校内进行。 2.教师的科研课题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成就感,用这样的毕业设计课题吸引学生留校在校内完成毕业设计。 3.采用多个已在实际工程应用的实例,完成应届机电班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工作,学生对设计的兴趣和设计质量比往届有明显提高。不仅有选用教师的科研课题上的实例,还有学生在工作单位带来的项目、工厂实际的供配电系统、教师正在研究的产品设计,都是已成功的项目或正在研究的产品,与社会的联系非常紧密。 4.通过答辩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答辩的方式按组进行开题报告有助于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以往的毕业答辩中,较普遍地存在这样的问题,有的学生毕业设计完成的较好,但答辩时不能突出重点、不能很好地表达所完成的工作,说明在校期间缺乏这方面的训练。因此我们认为在科技方法训练这一实践环节中,应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进行答辩之前,教师都具体指导学生应该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开题报告的内容表述清楚的方法。 五、加强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管理 加强毕业设计环节管理,检查学生资料检索情况,要求学生作开题报告;同时,加强对毕业设计的管理,对指导教师的资格、设计题目将进行严格审核,对指导教师的职责、进度安排、答辩、成绩评定等环节提出具体要求。 六、开设毕业设计专题讲座以及新产品的巡回展 1.邀请实践经验非常丰富的专家和教授给机电类专业毕业班学生进行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入门讲座,为学生讲授进行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所必须的理论知识,以若干设计项目作为示范,说明设计过程如何进行,应该完成的设计图样及文字资料,等等。介绍近年来已在企业生产现场成功应用的项目中选出的多个范例,它们各具特色;既有传统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装置,又有采用PLC、变频器、工控机和组态软件等较为复杂的控制系统;有的项目相当简单,可用作设计入门,大部分项目能够用作毕业设计课题。这些项目适用的领域很宽,包括汽车制造、冶金、矿山、化工、环保、城镇建设等行业。对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有非常大的帮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为了配合教学,丰富电机系学生的专业知识,我们联系“西门子全集成自动化(TIA) 卡车巡展”,在学院内进行,向学生展示全球工业自动化领域最新的应用实例和技术。并邀请名牌大学的教授座谈如何利用世界著名的自动化公司来促进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建设,学生反映良好。 毕业设计是学生两年多来首次进行实际课题的方案调研和设计工作,尽管根据选题的不同要求,有的主要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方案设计,有的侧重新知识的学习,需查阅较多国内外文献资料,但要完成开题报告,都需要涉及很多原来在课程学习中没有遇到过的新知识、新方法。 七、实施效果 高职类学生在这一实践环节中都表现出了很大的学习热情和工作积极性,从完成情况看,学生有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在实习教师的指导下能较快地掌握新的知识。教学实践证明,这些改革措施使学生有了主动权,不仅提高了毕业设计质量,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对他们毕业后求职上岗都有帮助,学生反映非常好。 机电专业毕业论文:五年制高职机电专业毕业设计的探讨 摘 要: 作者针对各类机电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就五年制高职机电专业毕业生的毕业设计目的、如何进行毕业设计,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五年制高职 机电专业 毕业设计 一、引言 毕业设计是教学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五年制高职机电专业毕业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培养以后从事企业进行技术改革工作的初步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贯彻《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根据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毕业设计方面的要求,我们总结了近几年各职业院校的实际教学经验与教改情况:由具有丰富专业教学经验及生产实际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来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做”三合一的职业技术项目的设计。其特点有以下几点。 1.内容选择上充分体现“理论够用,能力为本,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世纪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想,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彰显针对性、实践性和指导性强的特征,通过设计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实例,按照生产实际要求和实际方法、步骤,进行设计、选材、加工等。 2.精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典型题目,查询所必需的一般设计资料和最新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对产品的加工工艺及毕业设计的相关知识进行必要的融合,对引导学生形成实践计划方案,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针对性很强。 3.从拓展学生对本专业广度和深度的要求角度出发,我们选择了10个典型的毕业设计课题,对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有很好的作用。 从当前机电专业的普通高校的本科、专科;职业院校的专科、电大生五年制高职的学生毕业设计的情况(如下表)调查情况看: 1.普通高校的多以论文和样品的形式,论文为主,样品为辅; 2.职业院校的专科、电大生以论文的形式,论文为主; 3.五年制高职以论文和样品的形式,论文为辅,机械加工产品为主。 毕业课题列表 根据高职学生的技能优势,我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2005级学生的毕业设计小组要进行课题的开题报告论证、要进行中期毕业设计进程的报告、要进行毕业设计答辩及毕业成果演示。 二、确定选题进行理论设计 05大专机电有两个班级,80多人,我们把它分成10个小组。每个小组7―9名学生。 1.选题并确立10个课题。选题主要从机电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在利于巩固、深化、扩大所学知识;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训练;尽可能与生产、科研、管理、教学等实际需要相结合。课题由指导教师组提供十个选题方向的主导意见,允许学生提供建议供指导教师组参考。选题应尽可能选择已经在实际生产中投入使用的,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符合教学要求、价格适中、能够组装完成的产品。选题难度要适中,任务量应保证中等水平学生经努力八周时间内能完成,不得选择纯论文性的选题。教师指导组经过分析、筛选提供的十个题目是:交通灯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自动化立体仓库的设计、弓形模具的设计、基于单片机的路灯照明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物料自动分拣系统、圆形薄片冲裁模的设计、智能小车的设计、CA6140车床控制系统的设计、机械手的制作设计、四层楼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学生可以自由结合组成10个小组,但是每个组的人员不能偏差过大。每个小组组长根据学生个人的特点,合理地把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允许每个小组在10个课题内自选,每个小组完成一个选题相关资料的查阅工作。 根据选题时查阅资料的情况,学生要做好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可行性的论证,也可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系审查后生效。 开题报告一般由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本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本课题的预期效果、本课题研究的进度安排六个部分组成。 中期汇报主要是学生对前期设计的情况是否和计划中一致,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后期如何修正计划,可能出现什么问题,采取什么措施进行完善。答辩领导小组的建议。 2.毕业设计的书面文字的形成 毕业设计既要保证每个学生经历一个课题的全过程,又要保证每个学生均有其独立完成的部分。学生通过网上查询,图书资料的查阅,把自己的思路和指导老师交流,通过多次的修改后,形成书面文字,理论部分的文字说明和图形不得少于8000字,不包括封面、目录、总结、参考资料,等等。所有图形、表格和文字都须用计算机打印,装订成册,人手两册。 3.答辩 答辩是检查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一场“口试”。通过这一形式,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总结设计、材料购买、零件加工、产品装配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高应变能力及自信心,为真正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答辩主要考查学生的一些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答辩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帮助学生总结的过程。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总结在设计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分析设计效果,找出不足和改进方法,帮助学生把实践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答辩专家组由本专业的专家和校外院校专家组成,指导教师不能参加,并邀请学生家长和相关用人企业的领导参加,让家长和企业了解毕业生的学习情况和工作能力,为下一步学生就业做好宣传工作。 学生答辩小组,由本小组推选一到两人主答辩,其他同学辅助答辩,主答辩要把小组人员的分配情况、开题报告的论证、设计的思路、设计过程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零件购买、加工、装配过程、演示效果进行汇报。专家组提出的问题原则上应该由分工的组员回答,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并充分利用毕业设计成果的运行,回答直到专家满意为好。 4.成绩评定 评定成绩的根据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毕业设计的质量;二是答辩的表现,而答辩的表现不低于毕业设计的质量;三是选题报告;四是毕业设计中期汇报;五是材料购买的价格及质量的好坏的评定;六是产品加工、装配后的运行效果如何。成绩评定分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个档次。 三、产品的形成 购买小组的同学要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材料及各种零件的性价比。把需要的材料、外购件及标准件买回来。 负责加工小组的同学了解零件使用的材料及性能,熟悉零件图纸,了解加工方法及加工设备。同学们有的要进行钳工加工、焊接、车工加工、数控加工、线切割,等等。 装配小组要了解机电设备的装配工艺过程,做好装配前的准备工作,研究和熟悉产品装配图及有关的技术资料,了解产品的结构,各零件的作用,相互关系及连接方法。确定装配方法,确定装配顺序,检查装配时所需的工具、量具和辅具,对照装配图清点零件、外购件、标准件,等等。对装配零件进行清理和清洗,对某些零件还需进行装配前的钳加工(如:刮削、修配、平衡试验、配钻、铰孔,等等)。先进行组件装配,再部件装配,最后总装配。调节零件和机构的相互位置、配合间隙、结合松紧,等等,使机构或机器工作协调(轴承间隙、镶条位置、齿轮轴向位置的调整,等等)。用量具或量仪对产品的工作精度、几何精度进行检验,直至达到技术要求为止。进行空运转和负载运转,试验其灵活性、振动、温升、密封性、转速、功率、动态性能。凡要求不发生漏油、漏水和漏油的零件或部件在装配前都需做密封性试验。为了防止不加工面锈蚀和使产品外表美观要进行喷漆和涂油处理。 四、实物成果演示 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购买材料,加工零件,组装产品,试运转,收获了成果,感到五年的学习还是有成效的,心理上得到满足。小组成员轮流担任演示员,向评委专家、企业领导、学生家长及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向他们解说产品的功能;也是向领导、老师、同学们汇报自己五年来的学习是有效的劳动;还可以把自己毕业设计产品的制作过程用相机录制下来,作为自己就业时的一种很好的推荐材料。 五、成果扩大 经过05级学生的第一次毕业设计的成功,我们对五年制高职毕业设计的前景有了很大的信心;06机电大专我们也选择了10个不同课题,不同的是毕业设计指导老师的经验丰富多了,把05机电学生毕业设计的优缺点分析给06的学生听,让他们在毕业设计中少走弯路;07机电大专也选择了10个不同的课题,他们毕业设计的质量将会越来越高。现在我们的毕业设计成果展览室的样品越来越多,我们诚心地邀请领导、专家和同行们来我校指导、交流。 五、结语 我校机电专业的学生,通过毕业设计,既能符合普通大专生理论毕业设计的要求,又能把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技能水平展示出来。这向社会说明在职业学校的学习是有很大收获的,展示了高职学校学生的能力,向社会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机电专业毕业论文:提高高职机电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探索 摘 要: 作者通过提出目前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结合机电专业特点,从毕业设计前的准备工作、选题、指导模式、考核评价制度,以及与顶岗实习有机结合等方面阐述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和策略,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尝试和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职机电专业毕业设计 质量提高方法 措施 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是高职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极为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增强学生专业工作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教学手段。 近年来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张,毕业设计期间又恰逢学生寻找工作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毕业设计出现了很多质量问题。具体表现在:(1)大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不重视,不能处理好毕业设计、顶岗实习与就业的关系;(2)学生缺乏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素养,缺乏资料查阅、整理、分析、归纳、检索等获取信息的能力;(3)毕业设计过程流于形式,理论与实践脱节,有些学生仅仅依赖于教材、资料的理论知识拼凑论文,对于自己的设计没有通过实践验证,纸上谈兵多,实际动手少。最终创作的毕业论文很难有实际的应用价值。(4)成绩评定不能完全做到公正客观。学生论文抄袭原始资料现象严重,有些学生在最后答辩环节明显缺乏对所做内容的理解和把握。那么,如何改革毕业设计,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达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我结合机电专业的毕业设计的探索与实践谈谈认识。 一、提前做好毕业设计准备工作 1.时间上的调整。指导老师提前在第四学期期末考试结束就与学生见面,布置题目,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一方面使学生尽快了解课题的类型和方向,另一方面便于教师提前了解学生的情况,如专业学习情况、个人发展方向,等等,从而能够合理地安排设计任务。另外,安排学生利用暑假,对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电路分析、单片机、电气控制与PLC、气压传动等毕业设计相关专业知识内容进行重新温习,并要求学生完成课题资料查询、研究方案的确立等工作,为第五学期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做好知识上的准备。第五学期第十一周起进入毕业综合实训环节,主要是毕业设计和赴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第十一周起有计划地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对毕业设计内容予以进一步完善,第五学期不进行答辩,待顶岗实习结束后,第六学期再回学校参加答辩。 2.指导教师充分准备,试做课题。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准备得是否充分,将直接决定毕业设计质量的高低。教师除应认真准备毕业设计的课题和任务书外,还需对课题进行认真的试做。通过企业调研和分析,得到企业中机电应用产品研发和生产岗位典型工作过程,明确产品功能、准备技术器件资料、硬件设计、硬件制作、软件设计、软硬件联调、产品制作、产品测试。通过试做课题,教师能更好地把握课题的难度和工作量,科学地预测学生在毕业设计各个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地分配设计任务。 3.毕业设计题目提前渗透至相关课程学习当中,为毕业设计的完成打下扎实的基础。毕业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实践环节,一个优秀的毕业设计离不开专业知识的支撑。因此,专业课程的学习尤为重要。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将毕业设计课题渗透进课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为大三学生顺利地完成毕业设计打下扎实的基础。以“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为例,本课程以智能运动小车作为教学内容载体,该教学载体以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包括运动控制系统、显示系统、智能感应系统,等等。通过这一载体将单片机应用技术中的各种能力贯穿始终。由于智能运动小车的功能具有很强的扩展性,完全可以作为毕业设计的课题进行综合的设计和研究,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思路。 当然,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在保证课程合格的前提下有侧重地加强某门课程或者某几门课程的学习,在此过程中专业老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以便于今后毕业设计的分组和选题工作能有实效地开展。 二、立足实际,科学选题 1.以就业为导向,从实际出发,选择不同的课题。课题必须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符合专业岗位能力要求,具有较高的应用性。目前,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岗位的需求有三个方向: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与维修、机床数控技术应用、自动机(线)的运行与维修。要按照不同的专业化方向,确定毕业设计课题,对于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与维修方向,课题方向重点应放在机械方面,加强钳工与电工电子训练;对于机床数控技术应用方向,应增强学生的车工实习及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能力;对于自动机(线)的运行与维修方向,应向电的方面适当偏移,加强电工及单片机与可编程控制器训练。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定向于自动生产线的运行与维修方向,在确定毕业设计课题时,结合制造业发展现状,选择那些围绕机电一体化进行产品开发或把微电子技术用于设计、制造、测试和研究等方面的题目,例如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工业机器人系统分析、可编程控制器(PLC)技术及应用设计,等等。 2.毕业设计的选题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课题的选定要结合目前专业的实际设备,立足实际,避免脱离实践的纯理论性的题目。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目前已经拥有较先进的PLC实训装置、气动实训装置、机电检测实训平台、单片机实训设备、自动生产线训练装置、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等等。因此,毕业设计的选题应考虑到我们现有的实训设备,为学生毕业设计的实施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只有结合实际“真题实做”,才能培养出创新型、实用型人才。当然,在毕业设计期间已经开始顶岗实习的同学,可以结合生产岗位选择毕业设计题目。应鼓励学生结合岗位实践内容选择毕业设计(或论文)课题,但必须有企业专人指导并报学院批准。 3.通过各类技能大赛的锻炼和渗透,以学生兴趣为中心进行毕业设计选题,可以广泛发掘学生的创造力,选题更具有可行性。专业老师组织学生参加院内外的各类技能大赛,将技能竞赛与教学改革相结合。比如机器人大赛,结合单片机课程的学习,选择一个机器人项目,等等。我校目前已经成功举行了智能搬运机器人比赛,模拟了工业自动化过程中自动化物流系统实际工作过程。设计一个轮式或人形小型机器人,在比赛场地里移动,将不同颜色、形状或者材质的物体分类搬运到不同的对应位置。比赛的记分根据机器人将物体放置的位置精度和完成时间来决定。又如“自动线安装与调试”技能大赛,参赛队在规定时间内,根据任务书的要求,以现场操作“***自动生产线实训考核装置”的方式,完成自动生产线设备部分工作单元的机械安装和调整,气动回路的安装、连接和调整,电气控制电路的设计、安装和布线,传感器安装与调整,PLC编程,人机界面组态,电机驱动(含变频器及对应电机、伺服驱动器及伺服电机)参数设定,以及系统统调、运行等工作。我们通过大赛的锻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了其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参加技能大赛的同学,毕业设计的题目可选择大赛的某个方向展开设计,并撰写论文。通过技能大赛的锻炼和渗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设计兴趣,而且能为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 三、加强过程指导和管理,严格考核制度 对毕业设计全过程实施质量监控是提高质量的保证。加强过程考核,量化毕业设计平时成绩的评定。表1为毕业设计(论文)总评成绩评定参考标准。总评成绩由指导教师考核成绩(40%)、作品(成果)鉴定成绩(20%)、论文评阅成绩(20%)、设计(论文)答辩成绩(20%)四大部分组成。指导老师考核成绩由指导老师评定,其余三项成绩由相应的评审组老师评定。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实施周检查制度,要求学生每周以幻灯片形式进行汇报。汇报的主要内容是本周所做的主要工作、遇到的主要问题、问题的解决方法及心得体会等。汇报过程中,指导老师做好记录,填写《毕业设计指导工作记录本》,对毕业设计指导工作进行实时记载,学生汇报完毕后,指导教师综合各位学生的情况加以总结,并就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加以解释与指导。周检查制度作为毕业设计平时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同时,学生随时写好《毕业设计日志》,内容与教师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记录本》相配套。这样,教师与学生交流紧密,双向监督,有利于加强毕业设计工作的全过程指导与管理。 毕业设计作品或成果可以是程序、实物、现象、方案等可以表现毕业课题成果的东西。让作品成为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并在总评成绩中占有一定比例。 对学生数集中的个别单位,因岗位需要无法回校参加答辩的由单位出具证明,学院安排老师到企业答辩。严格的答辩将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促进学生认真做好毕业设计。正确认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将有利于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 表1 毕业设计(论文)总评成绩评定参考标准 另外,毕业设计期间,指导老师要为学生进行资料查阅、文献检索、论文写作能力的培训,培养学生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素养。当然,在整个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要把学术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工作贯穿始终,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在处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过渡阶段,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心态,促进毕业生克服不利情绪的同时顺利完成毕业设计。这种关心和指导可在每周进行检查时多与学生交流,也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 四、尝试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一体化改革方案 学生可选择到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开展毕业设计,将毕业设计、顶岗实习有机结合。指导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同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鼓励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从事与专业对口的顶岗实习企业生产和技术领域相关的毕业课题设计。学生带着毕业设计的任务进行顶岗实习,不论是操作控制、质量检验还是装配、测试岗位,都能爱岗敬业,并随时记录,在生产实践中收集自己毕业设计所需的资料和数据。这样最终必然将以较高的质量完成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若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则被企业接收,顺利就业。这样拓宽了就业渠道,增加了就业的机会。这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体现了工学结合、产学一体的职教模式。 当然,要想使这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取得良好的效果,校企双方应该共同指导、共同管理。每个学生都必须由校内专业教师和企业指导老师共同指导。校内老师可制定一个详细可行的计划和阶段性的目标,督查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指导论文写作的规范,并协助解决理论问题,定期与学生沟通,沟通方式可以多样化,比如:电话、QQ、Email,等等。企业指导老师负责从单位的实际出发,现场指导、规范操作、分析故障并解决问题。 五、结语 以上改革措施已在机电专业08级毕业生中进行了实践,经实践证明这些策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当然,如何提高高职毕业设计质量,是牵涉多个因素的综合课题,需要我们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完善质量控制措施,使毕业设计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职业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机电专业毕业论文:航空机电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分析 提要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旨在引导广大毕业生正确评价自己,正确选择就业行业,珍惜实习机会,实现顺利就业。先就业后择业是一种选择,从基层做起,认识社会,成就个人未来,必须与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学校重视就业指导服务是政治使命和社会责任。 关键词:择业;就业;就业指导 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2010届毕业生是学院第三届毕业生,毕业人数是首届毕业生人数的4倍,而当前全国就业形势仍不乐观,因此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跟踪服务更显其重要性。 一、调查问卷基本情况 航空机电各系470名应届毕业生,其中,航空特种车辆维修专业79人已在顶岗实习,学生实习单位分布全国各地,全面调查存在一定的难度,我们向航空机电维修专业391名毕业生发出问卷,收回问卷316份,有效回收率为80.82%。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就业意向基本状况 1、就业意愿。选择先就业再择业的人数为268人,占答卷总人数的84.81%;选择先择业再就业的人数为47人,占答卷总人数的14.87%;选择创业和其他的人数较少。选择先就业再择业的毕业生为大多数,不难看出,这是由于就业形势严峻所产生的必然结果,但是,我们大多数的毕业生心态还是比较平和的。 人生谁不愿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呢,而当你未能确定自己适合走什么样的职业之路时,选择先就业后择业可谓一种权宜之计。选择先择业后就业者,一定要随时关注职场的变化,我国现行的就业体制是双向选择,择优录用,一旦放弃或错过机会,也许就会比别人迟一些或慢一些进入职场。 选择毕业后创业或有其他打算的人数所占答卷总人数的比率为0.32%,建议这部分毕业生能从基层或者选择适合自己的公司锻炼,具备创业条件时再创业。另外,毕业生接受的创业教育较少,创业需具备若干方面的能力,如抗风险能力、组织、协调管理能力等。再者,大多数创业者需要融资,这也是大学毕业生刚开始创业的瓶颈。当然,选择继续深造或有其他打算的毕业生也应做好自己的规划。 笔者认为,不论怎样的选择,当代社会人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适应社会变革,也才能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2、就业准备。就业准备包括对就业形势的关注,就业政策、法律的学习,也包括学生的职业倾向和对信息资讯的关注,还包括毕业生个人因素原因等。 对就业形势的看待,大多数毕业生感到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就业形势严峻的人数为192人,占答卷总人数的60.76%;认为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就业较难的人数为119人,占答卷总人数的37.66%;对就业形势不考虑,以一种淡定的姿态看待就业形势的人数为5人,占答卷总人数的1.58%。 就业形势的严峻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引起就业形势严峻的因素很多,除了社会结构性矛盾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毕业生的就业心态以及就业能力。调查发现:认为专业知识、个人动手能力、外语水平及其他能力最重要的分别是:选择专业知识最重要的为219人,占答卷总人数的69.30%;选择个人动手能力最重要的为268人,占答卷总人数的84.810%;认为外语水平及其他能力最重要的为175人和141人,分别占答卷总人数的55.38%和44.62%。 提升全校毕业生的就业力,必须先提高学生个人的综合能力,对于高职学院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或动手能力非一日之功,力推教育教学的改革,狠抓教学质量,突出行业办学的特色,打破高等教育模式,才能使毕业生顺利就业,也才能有利于学校发展长效机制的建立。当然,学校永远也不可忽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教会学生做人、做事,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正如一位企业家所说:思想品德是成就事业的灵魂。 3、就业期望。就业价值观是个人价值观在就业中的体现。薪酬待遇是毕业生考虑的因素之一,调查发现,毕业生对毕业后第一份工作的月薪期望值选择1,000~1,500元的人数有158人,占答卷总人数的50.00%;月薪2,000~2,500元的人数有135人,占答卷总人数的42.72%;月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人数有23人,占答卷总人数的7.28%。单从比例看为正态分布。 近年来,全国大学毕业生起薪水平在行业之间差距较大,可以说行业决定收入的多少,能力水平决定所入的行业。行业内部岗位之间收入也有差别,航空机电维修专业毕业生以在航空业内就业为例,机械员岗位每月工资1,000元,机务岗位每月2,000余元。行业内部工资有区别,各航空公司之间也有差别;再以旅游服务业为例,区域位置起薪差别也是很明显的。如在天津市和三亚市的起薪,前者在1,500元以上,后者在1,000元多一些。 对于一些应用技术掌握较好的毕业生,如英语口语能力、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强且交往能力较好者,很容易进入全球一些知名的企业就业,他们的起薪可在5,000元以上,这是高职学生初次就业很少人能够达到的,但与一些知名院校毕业生相比还有差距。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行业,企业规模、工作岗位应是中小企业和基层事业单位的普通岗位。毕业生应先了解社会,才能融入社会。 航空机电维修专业毕业生选择在航空业内就业,一方面是渴求专业对口;另一方面看重的是社会对航空类企业、职业的认同。调查显示,对在航空业内就业很在乎的学生人数有170人,占答卷总人数的53.80%;对在航空业内就业较在乎的学生人数有129人,占答卷总人数的40.82%;不在乎的17人,仅占答卷总人数的5.38%。一心期望通过实习留下来工作,强调专业对口的学生人数为62人,占答卷总人数的19.62%。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这类专业学生的就业,无形中也是部分学生产生焦躁情绪的症结所在。 对工作区域的选择,选择留在三亚、海南本地工作的人数有107人,占答卷总人数的33.86%;选择在陆沿海地区工作的人数有98人,占答卷总人数的31.01%,打算回原籍的人数有100人,占答卷总人数的31.65%;选择在珠三角工作的人数有17人,占答卷总人数的5.38%。在选择企业性质方面,选择国有和集体所有制企业的人数有66人,占答卷总人数的20.89%,选择民营、股份制、外资、合资企业的有250人,占答卷总人数的79.11%。 从以上不难看出,大多数毕业生愿意投身海航集团实业和家乡的建设,愿意从基层做起,但是从中也能看出青年人在认识上的一些偏差,比如求职认为国有企业安定,强调专业对口,最好能在航空业内就业。但是,在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形式实行双向选择的前提下,个人愿望不能脱离社会现实。海航集团处于发展壮大的鼎盛时期,需要大量有能力的仁人志士。但是,他不可能从自己创办的学校一次性招纳更多的人。而我们的毕业生应该怀揣感恩,感谢海航集团和学校能为大家提供永恒的实习平台。珍惜实习机会,实践第一,这样才有可能满足自己择业的愿望。 从学生选择地域分析,其一,留海南本地工作的人数多,原因之一是与海南本地生源较多有关;二是与学生在校三年对这里的人文地理环境已比较熟悉;三是与学生个人志向密切相关,国家提出建设海南,发展海南为国际化大岛的战略,科技兴省,教育兴省等一系列的决策方针,对学生的鼓舞是极大的。未来的海南是大学生的希望,也是有识之士大展宏图的热土,我们应该对毕业生的热情给予关注,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我们认为,毕业生应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大多数有成就的人,总是从小事做起而最终成就大事的。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苦中有乐才是一种好的生活态度,千里积于跬步,就是这个道理。 (二)关于就业信息 1、求职渠道。对就业渠道的选择,毕业生希望能通过实习就业的人数有217人次,占答卷总人数的68.67%;关注海航集团网上招聘信息的人数有241人次,占答卷总人数的76.27%;希望通过社会招聘会或从校园招聘会获取求职信息的人数为194人次,占答卷总人数的61.39%。 2、希望学校提供服务。希望通过学校获取用人单位需求信息的学生有261人,占答卷总人数的82.59%。大多数学生渴望学校在就业指导方面注重求职技巧、求职心理辅导。 学生对于学校提供的用人单位信息最为渴望,一方面他们认为学校提供的信息更为可靠;另一方面他们无法获取更多信息,能得到家庭或社会关系就业的人毕竟是少数。因此,大力开拓就业渠道,吸引用人单位来校举办专业的、行业的招聘会,走出去广泛与企业沟通。坐等用人单位上门是不能满足毕业生择业需要的,为毕业生就业牵线搭桥是学校的义务,是政治使命。 对于有意愿留本地就业的毕业生,我院将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发动全院教职员工,充分利用人脉资源,千方百计寻求合适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对于想走出去、想在航空业以外实习就业的毕业生,积极地与当地主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部门取得联系,帮助毕业生解决落实户籍、档案管理等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先解决自立问题。 三、思考建议 (一)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就业指导是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就业工作人员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实效性,重视及早指导、全程指导的同时,更要重视毕业前夕的指导。要对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就业政策、就业技巧、就业心理等方面进行指导。就业理念的指导是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前提基础;就业心理的指导是毕业生就业的精神守卫;就业政策的指导是毕业生就业的导向标志;加强就业能力技能的指导是毕业生就业的有力支点。做好就业指导和不做不一样;全心全意不遗余力的做和三心二意的做不一样。只要坚持做,总会有效果。 (二)对毕业生的建议 1、主动适应社会。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毕业生必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摒弃一些不良社会印象。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做起,就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价值。先做事,后做人,比什么都重要。在选择用人单位时,要保持低位切入的姿态,及时掌握并利用信息,要重视学习,要善于利用网络传媒获取信息。 不能以自我为中心,主动适应社会,收敛自我,不要以社会流行的职业理念,急于求成,患得患失和无所谓的求职心态去选择职业,要先了解自己,再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以航空机电专业为例,机务是大多数人首选的岗位,但当你真正在这个岗位顶岗实习开始,能否严格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能否较快地掌握机务操作流程,能否全部读懂纯外文版的国际标准手册等等,所以高职学院的学生要着眼于动手能力的提高。 对于薪金水平,也要合理定位,用一位企业高管的话说:老板给你800元工资,你却干了1,500元的事,那么你很快就会拿到1,500元;如果你抱着给800元就干800元的事,那么你很有可能在较长的时间内只能拿到800元。这说明了,态度决定气度,气度决定高度。总之,毕业生应以平和的心态选择就业岗位。 2、选择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我们所做的一次专题调查,即“如果你在业内实习,最终不能被确定录用,你有何打算?你的措施是什么?”不少同学用朴实的语言:“人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来回答,还有不少同学选择当义务兵,这何尝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呢? 国家出台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八大优惠政策:一是大学应届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两年,国家按每学年最高限6,000元返还在大学期间的全部学费或者是助学贷款,就相当于是免费上大学;二是正在就读的高职、高专毕业班的学生,完成教学课程外仅仅差实习的,可以提前毕业入伍,在部队去完成实习,同时可以享受今年的优惠政策;三是入伍以后,在选取士官、考军校、安排在技术岗位等方面优先。具有普通高等本科以上学历取得相应学位、表现优秀、符合总政治部有关规定的可以直接选拔为军队基层干部;四是高校毕业生士兵退役后,报考公检法系统定向岗位要优先录取;五是高职高专毕业生可以免试入读成人本科,也可参加所在省专升本考试,入读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单列计划、单独划线,按30%的比例单独录取;六是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初试总分加10分,在部队荣立二等功及以上的免试入读硕士研究生;七是退役后由入伍地方政府接收安置;八是退役以后,自主择业,凭用人单位就业协议,参照应届毕业生,办理就业报到证、迁移户口。 大学毕业生入伍可作三笔账:第一笔经济账,以本科生为例,按照最高一学年6,000元的学费,当兵两年可以拿到最高24,000的学费返还。当地政府对入伍的士兵还有一定的经费奖励。到部队每个月还有当兵的津贴,两年的收入并不比两年工作的收入低;第二笔是政治账,大学毕业生入伍,将从源头上改变部队兵员结构,提高兵员素质,对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国防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第三笔是个人的成长账,军队是革命的大熔炉,是大学毕业生发挥聪明才智的大舞台,有利于大学毕业生成长成才。如果是退伍以后,企业家可能更愿意接纳退伍的大学毕业生。 国家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宽阔的就业前景,所以每位毕业生都要充分认识到:成就事业和未来就必须把自己的事业与国家和民族的事业结合起来,与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选择入伍,做为人民服务的战士,将是一种骄傲,也是一种光荣的历史使命。 机电专业毕业论文:浅谈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实习的教学改革 摘要:本文针对毕业实习问题,提出以就业为导向,通过让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从企业引进实际课题作为毕业实习主要内容形式,探索了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实践教学改革。 关键词:毕业实习;顶岗实习;工读结合;自主实习;教学改革 毕业实习是高校工科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实践性环节,是加强学生工程训练的重要教育手段。高校培养的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接受社会的检验。尤其在当前高校学生就业压力增大,结构性矛盾突出的严峻形势下,让学生在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阶段接触社会,面向生产实际,在生产实际环境中提高素质,培养能力,增长才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企业进行毕业实习,是工科学生实现这一过程的有效措施。但最近几年,毕业实习难度较大,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作用,接受实习单位难找;另一方面,在校学生数量增加,同时需要实习的学生较多,很难找到一个既能支持重视大学生的实习又有适合学生实习的条件和氛围的企业。因此,经常出现在实习阶段放“鸭子”的现象,无法保证毕业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毕业实习的教学改革已是当务之急,势在必行。应该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充分利用可用的条件,创造机会,寻找新的出路。在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思路。 一、以“顶岗实习”为基础,建立多个相对稳定的毕业实习基地 只有建立了稳定的毕业实习基地,相应的毕业实习教学工作才能得到开展和深入。毕业实习基地选择的原则是: (1)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方向; (2)现场条件良好、工艺先进,设备齐全,管理规范; (3)企业领导和相关部门重视,生产现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相关人员热心支持; (4)有良好的食宿和学习条件。 毕业实习基地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方向,可使学生直接接触专业一线。良好的现场条件、先进的工艺设备、规范的管理、良好的企业工作氛围,适合教育人培养人,可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现代企业教育,是学生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 选择合适的毕业实习基地,前提是企业对合作教育有积极性,重视大学生的实习,产学双方有互惠关系。可采用顶岗实习、工读结合等方式。企业从战略高度看待大学生的实习,把实习看作是考察挑选未来雇员的重要环节,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 建立稳固的实习基地不是靠一纸协议或靠关系可以维持下去的,必须建立在扎扎实实的工作基础上。 (1)广泛收集信息,掌握业内动态,建立良好人际关系,选择合适的友好合作实习基地。 (2)互惠互利。产学双方互惠关系是搞好顶岗实习、工读结合的基础,这种互惠关系包括:企业的人才需求,通过顶岗实习获得廉价劳动力;学校获得校外实习基地;学生通过顶岗实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并在毕业后转为公司正式员工;形成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局面。 (3)加强管理。学生到社会企业中实习,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校对学生的监管难度,因此学校对学生从严管理,加强安全纪律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签订学生实习安全保证协议书,确保实习期间的人生和企业设备安全消除企业的隐患,赢得他们的信任。 二、健全学生自主实习的毕业实习模式 目前我校的机电一体化专业还没有建立起稳固的实习基地,毕业实多由学生自找单位,自主联系实习地点,完成实习环节的教学内容。学生自主实习已成为当前大多高校学生毕业实习的主要模式。学生自主实习化整为零,变集中为分散,确实是解决当前实习“难”的有效办法。但自主实习如何组织管理,保证毕业实践的教学效果,是学校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由于客观条件的多变性,学生自主实习往往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从而使实习的要求和效果难于保证。为此需要进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的配套改革,健全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教学法文件及相关管理制度,如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教学纲要、外出实习若干制度、组织领导与指导、课题选择与做法要求、成绩评定及组织纪律等。使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规范化、制度化,同时又给学生以正确导向,确保教学质量。 三、将毕业实践教学与学生就业结合起来,实现专业开放教学 笔者认为,根据社会用人单位情况及专业现实需要,学校应采取务实的态度,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毕业实习教学工作中来,大力推行“顶岗实习”、“工读结合”模式。以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基础,将毕业实践教学与学生就业结合起来,实现专业开放教学。 这种模式的核心就是把企业实际的工程或实际存在的问题当作毕业实习题目,真题真做,充分锻炼学生。让学生带着题目、带着问题到企业去,通过一段时间顶岗实习、现场学习、调查、收集资料等,在企业技术工程师和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运用专业理论和技能,分析探讨专业实际问题,熟悉专业领域,对照毕业实习要求,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顶岗实习”模式,是针对性很强的学生就业前演练,是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利益的结合点,也是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切入点,同时也为学生就业创造了条件。这一新的模式是解决毕业实践环节教学的好形式。 (1)有利于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使师生对生产实际问题的了解认识更加深刻。并可或多或少为企业做些实事,解决了企业的问题。 (2)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走马观花、抄抄写写”式的一般实习,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也难于提高教学质量,“顶岗实习”模式,给学生学以致用、表现自己、检验自己的机会。 (3)有利于培养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专题顶岗实习”模式要求学生以企业员工身份直接参与生产活动,运用所学知识,真刀真枪演练,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较为顺利地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四、结束语 毕业实习是一个复杂的教学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内容、多影响因素的跨地区的动态过程,实习的好坏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影响。面对现实和未来,只有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实践教学改革才能闯出新路子。我们必须尽快研究、探讨,寻求对策,才能最终解决“实习难”等问题。 机电专业毕业论文: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1立足实际,科学选题 选题是毕业设计工作的龙头,选题质量是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因素,精心挑选毕业设计题目,是搞好毕业设计的第一步。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认为当前选题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1、有的选题缺乏综合性、新颖性,深广度不够;2、有的选题对学生显得难度较高,工作量过大;3、有的选题虽然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但学生由于怕难或者因就业等原因而不愿选;4、有的选题虽然取自实际生产,但学生并不能完全弄明白生产实际的具体情况,设计就有脱离实际的情况出现;5、有的选题虽然很好,但是学生都选同一类型的题目,相互之间,互相借鉴的比重太大,使的设计变相的成了一种具体的形式,另外,不同指导教师之间和不同的学生之间设计题目在难度和份量上也存在一定差异。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选题。 (1)毕业设计选题要尽可能做到一人一题,相互之间的共性尽可能少一些,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之间互相抄袭、引用,让他们能够真正从设计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达到锻炼和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这个教学环节实施的意义。 (2)毕业设计选题要尽可能联系生产实际和工程应用的研究。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于是真做实干,他们就会主动去了解、熟悉有关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积极主动的去分析实际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我们在为2004级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选题时,选择了“20Kg铝锭自动装箱系统的设计”,“擦黑板机械人的设计”,“简易倪红灯控制系统的设计”,“十层电梯的PLC控制系统设计”,“电子抢答器的设计”等新颖的又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的设计题目,这些题目不仅能够反映当代科技发展水平,而且能够让学生能进一步了解、把握国内外在机电一体化领域的一些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际课题的研究中来。 (3)要考虑完成课题的客观条件。学校毕业设计经费、教学试验条件都有限,不是任何来自科研实际的课题都可用做毕业设计,必须根据客观条件来选择设计题目,这些条件主要包括:可查资料库源,试验设施和足够的经费等,因此我们在选题时,一般选用能为学生提供可用的仪器设备,试验场地等条件的科研课题,这样可以为学生做毕业设计时提供可以直接操作,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的机会。 (4)要有适当的难度和深度。举例说我们选择“擦黑板机械人的设计”课题时,考虑到该课题涉及了机械原理、系统设计、数电、模电、单片机、微机原理、汇编等多个领域,涉及的知识面较广,设计工作量较大,有一定的深度,学生可以通过综合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充分的锻炼,但是考虑到本课题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毕业设计工作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完成任务或做出阶段性结果,我们安排了两个同学参加,在掌握总体设计思路的基础上,分别进行硬件结构设计、软件设计等不同部分的的设计工作,让每一位同学都各有侧重点地进行研究,经过两位同学的分工合作,最终完成了整个毕业设计题目的设计任务,效果良好。 2加强教学督导,落实开题环节 为了提高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我们借鉴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在本科毕业设计教学中加入开题环节,其目的是:1、通过开题环节可以尽早发现毕业设计题目是否满足专业要求,学生能够完成的可能性有多大,能否涵概所学专业的所有知识等基本问题。2、通过落实开题环节,还可以强化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广泛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拟定实验研究方案和设计方案,进行科学实验与测试,对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撰写实验报告、毕业论文的能力,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述的能力的培养,是落实和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有效手段。具体的实施办法是: (1)明确落实开题环节的必要性。开题的意义在于完善论文设计方案,使论文设计方案更加系统化。学生通过收集设计资料的相关信息,听取各方意见,可以明确自己的设计思路,坚定设计者的信心。一般说来,将思考的东西正式地讲出来和写出来,会比原来所思考的更有升华的意味,因为从“思”到“说”和“写”,其间加入了逻辑的创造过程。因为在撰写开题报告时,就要求学生能够弄清楚设计题目的来龙去脉,从而使学生明确毕业设计课题的目的和要求,让他们对题目有更深刻理解与认识,会使原来的设计思路更加完善和系统,令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做到“胸有成竹”,减少盲目性,避免出现不知从何处入手的尴尬局面。 (2)开题环节的组织和实施。我们要求学生在开题会之前,,要按规范书写开题报告。在开题的时候,学生须持经指导老师签字同意的开题报告书、任务书及其它相关资料上台汇报。主要汇报选题的目标和意义、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和方法、工作基础、预期成果和工作计划等要求的内容,要求学生自述10分钟,然后评审小组根据学生的自述和开题报告书及其它文本内容,对学生毕业设计题目是否达到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完成论文设计的可行性进行考核,并对毕业设计题目的设计广度、深度、贴切度、重点和难点等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3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过程指导 为了提高我们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我们探索出了一条适用于毕业设计的全环节教学质量监控的方法。具体的措施是:1、设定学生的设计出勤表,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签到,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很好的掌握学生的设计进度,督促和指导学生按时完成设计。2、成立设计指导小组,小组成员尽可能包含所有专业特长的教师。小组内的每一位老师都可以对小组内的学生进行自己专长方面的专业指导,这样可以提高指导设计者的综合能力,使毕业设计的内容准确专业。3、开展设计小组例会制度,即每个设计小组每周开一次例会,主要工作是:要求学生把一周设计的心得体会在例会上发言,汇报设计进度,并提出设计中发现的新问题。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跟踪学生的设计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能及时纠正;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学习,使教师教学水平共同提高。通过对我校毕业设计工作的综合考核,这种工作方式完全实现了对整个设计过程的检测,保证了教学质量。 4严格考评,保证答辩的质量 答辩是毕业设计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全面检查和评估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手段。严格的答辩将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促进学生认真做好毕业设计。我校的具体情况是:根据不同的专业成立若干答辩分委会,分委会下辖若干个答辩小组。分委会主任和答辩小组组长均由副高职称以上教师担任。为了加强教学督导作用,我校专门设立教学督导组,成员都是离退休的老教授,在答辩期间分别派到各个小组指导答辩工作。 毕业答辩前首先是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盲审,要求由除指导教师外的答辩小组2名以上教师认真审查评阅,写出评阅意见与评分,盲审不通过的不准予参加毕业答辩,以此来审查学生的答辩资格。通过的同学要准备答辩的ppt,把毕业论文的结构、主要完成部分及设计的结果等内容准备出来。答辩时,要求每位同学的答辩自述时间应控制在15-20分钟左右,教师提问20分钟为左右。在答辩过程中要有专人对学生所提的问题进行记录,对答辩情况进行汇总。答辩完成后,要求所有答辩小组的成员对各个学生的答辩情况进行决议,给出毕业答辩成绩。毕业设计成绩评定必须坚持标准,严格要求。“优秀”的比例应严格控制在本专业参加答辩总人数的15%以内,优良比例应严格控制在60%以内。 毕业设计的质量,除了本身的学术水平、应用价值另外,还应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在工作中查阅处理信息和应用各种工具的能力、撰写科研报告和表达交流的能力以及在工作中的团队协作能力等。对毕业设计拟评“优秀”的学生,要求参加各系答辩分委会组织的集中答辩。对毕业设计平时不认真、小组答辩成绩较差的学生,由相关分委会组织复答辩后视情况决定是否给予通过。答辩委员会要办事公正,治学严谨,严把质量关,对毕业设计达不到教学要求的,决不姑息。 5结论 要想搞好毕业设计工作,关键的是要做到“五个到位”,即认识到位、经费投入到位、指导教师到位、学生到位和管理工作到位。另外,,消除学生毕业前的各种干扰,专心做好毕业设计,是本阶段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严格的答辩将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促进学生认真做好毕业设计。正确认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将有利于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为社会输入合格人才的要求。 机电专业毕业论文:高职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工作指导与实践 摘要 本文就高职教育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重要性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长期以来采用毕业设计+顶岗实习一体化的模式指导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的经验及做法,体现了高职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的特色。 关键词 高职 机电类专业 毕业设计-顶岗实习一体化 1 高职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与意义 2004年教育部办公厅14号文《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指出,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其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① 机电类专业是高职教育中专业技术性强、就业行业口径最宽专业之一,专业技术性、综合性突出,其毕业设计是专业技术与行业企业生产实践的综合,是各单项技术、单项技能的综合运用,是培养学生发现技术问题,从文献、技术资料、生产实践和调查研究中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教学环节。另外对提高学生写作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动力。 2 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工作指导与实践 笔者自2005年以来,一直担任我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并负责毕业设计的管理工作,对于采用“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一体化模式,介绍一下我们的做法。 2.1 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一体化 (1)时间安排一体。高职教育一般三年制,时间短,教学课程多,把毕业设计安排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边顶岗,边毕业设计,时间上得到了保证。 (2)毕业设计、顶岗实习指导教师一体。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是双重身份,既是企业新员工,又是学校学生。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同时也是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在进行毕业设计指导同时,进行学生岗位指导,使其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 (3)毕业设计课题内容与岗位工作一体。一般来说,课题由指导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确定。常见课题可分为以下几类情况:层次较高的技术应用设计类,比如:RS智能绕丝机电气系统的设计、钢铁生产火焰切割机PLC改造、基于TPC7062K触摸屏的微生物发酵PLC控制系统等;装配调试类: 高铁用电器组件的装配、单晶炉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橇装式加油机的安装与调试等;维护管理类:变电所系统管理及维护、英派斯跑步机使用及维护等;操作生产类:包装机操作与维护、电缆生产操作流程、计算机主板SMT的生产工艺流程、二极管生产工艺等;技术文献类:硬盘原理及其修复技术、机电一体化在纺织行业的应用与发展等。 可见,每一个课题均涉及不同的行业、企业,且与岗位工作密切相关。在毕业设计+顶岗实习一体化模式下,毕业论文内容与企业行业实际相结合,体现了工学结合的教改思路,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② 2.2 校内师生双选、校企共同指导 校内指导教师实行双选,教研室公示每位指导教师的基本情况、擅长的领域,学生选择适合的老师, 而教师选择专业和方向对口的学生。教研室根据学生工作单位、学生岗位、教师指导人数集中协调,确定每位学生的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教师一般由企业安排的师傅、班组长、部门负责人担当,学生把相关师傅信息上报给校内指导教师,校内指导教师在走访学生时,要与企业师傅详细交流,了解学生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的详细情况。 2.3 规范毕业设计格式标准 高职毕业设计论文,虽然在内容深度上降低了要求,但在逻辑性、规范性方面对培养学生文字书写、表达水平,提升学生文案处理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高职毕业设计格式一直没有自己独到标准,一直以来都向本科设计看齐。我们在本科院校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形成自己的格式标准。实施中,适当降低语句表达要求,但是论文层次、逻辑条理、文字格式、图表格式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培养学生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2.4 多形式组织答辩 提高教师服务意识,采用多样化的答辩方式。大部分在学校周边参加顶岗实习学生,返校参加集中答辩。人数相对较多的企业学生,可以申请企业现场答辩,教研室业余时间组织教师深入企业,与企业师傅共同进行。个别学生因参军、异地工作,采用书面答辩方式,提交答辩报告。 2.5 立体化指导、检查监督 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采用电话、QQ、飞信、Email等方式加强联系指导、督促,要求学生严格按毕业设计工作计划实施,学生要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阶段成果。规定指导教师要利用业余时间,走访学生。教研室统一组织中期检查,加强检查监督,每月要求指导教师上报指导学生状态数据,如所指导的学生工作单位、工作岗位、企业指导师傅及电话、课题名称、进度等信息,督促教师加强指导。 同时,学校组织实施“百名教师下百企业”专项毕业工作检查,组织教师们交叉检查学生设计情况及教师指导情况。学校教务对每届毕业设计论文开展抽查、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优秀论文推荐参加省级评选,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促进作用。 3 成效及思考 采用一体化的毕业设计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毕业设计的积极性,打破由教师出题,学生择题,理论完善,缺乏实践的传统毕业设计模式,较好地实现了每人一题,起到了师生互动交流及教学相长效果。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强,专业发展潜力大,近年来的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一体化模式,适应高职学生现状,可操作性强,也体现了机电专业毕业设计的高职特色,对实现专业目标培养目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然而,从最终形成的文章上来看,内容上包括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又不仅是学生简单的劳作总结,而是结合行业、岗位、工作内容及专业技术的再学习、再提升、再应用。这种总结性、应用性的文章书写过程,帮助学生在平凡、简单的岗位上,充分认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意义,更深入的了解企业、了解行业,从而更好地实现专业技术、职业技能的应用。但是,笔者认为,这样的文章深度、广度、设计性、原创性存在不足,严格意义上说,不能叫设计,笔者个人认为称之为顶岗实结更为合适。 可以这么说,通过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提升了学生技术、技能、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力,为其事业进一步发展和提升打好了基础。希望不久将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毕业设计能够形成自己的标准及规范,更好地指导一线教学实践。 机电专业毕业论文:多管齐下 提高机电专业毕业生竞争力 摘要: 论文通过问卷调查与对比研究的方式,概括了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2006-2009届机电系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分析了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我机电系人才培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最后提出了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实行素质教育等六个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机电专业;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 0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我国工业生产已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机电一体化”发展阶段。2009年国务院提出的钢铁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提出,使得机电行业有着巨大的就业容量,但是当前我国机电专业本科生就业难问题依然突出。为了解社会对机电专业对毕业生的要求,推进我国高校机电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更好的培养适合机电行业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的毕业生,本教改课题组开展了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电专业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在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中进行问卷调查与走访座谈,然后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归纳与分析,提出相应对策。 1调查工作的基本情况 本教改课题组调查方法有问卷、访问、座谈等。其中问卷调查采用《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电系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表》,调查工作于2009年6月至2009年11月期间进行,调查对象为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机电系2006-2009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三个专业毕业生及其工作单位,调查内容分为三大部分:一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基本情况;二为毕业生基本素质和能力;三为用人单位及毕业生对我校机电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尤其是教学工作的建议。最终,通过多种途径共调查毕业生82名和用人单位26家,共发放学生问卷60份,回收53份,有效回收率为85.5%,被调查的毕业生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占35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占40 %、测控技术与仪器占25%;向用人单位共发放问卷21份,回收17份,有效回收率为81%,涉及到广东、上海、北京、浙江、湖南等地的18家企业。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毕业生应具有的素质 2.1.1 用人单位最注重的毕业生素质关于“综合来看贵单位在录用毕业生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的回答,按照所选项目由多到少排列,用人单位答案依次是:专业水平(95%)、获奖情况( 83%)、思想道德素质(80%)、发展潜力(75.5%)、综合素质(68.7%)、团队合作精神(60.7%)、政治面貌( 55%) 、毕业学校(48%)、工作经历(40%)、性别30% ) 、毕业生自我评价 (22% )、其他(17%)。由此我们发现,用人单位非常实际,专业水平遥遥领先,作为对学生实际能力肯定的获奖情况排名第二 ,用人单位非常注意学生的发展潜力和合作精神,相反学校名气、政治面貌和性别并不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以上结果说明:用人单位希望招聘到的毕业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还有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培养价值和良好的合作意识,这是学校在将后的学生培养过程中应加强重视的。 2.1.2 毕业生求职时必须具备的知识与能力调查显示:用人单位面试毕业生时最看重的知识与能力排次为:专业水平(95%)、思维能力(85%)、表达能力(76% )、外语水平(72% )、反应能力(65%)、知识面广( 40%)、精神面貌(31%)、道德品质(30%)、心理素质(28%)、 身体素质(体育特长)( 21% )、其它(17%)。这说明大部分用人单位认为:良好的专业水平是毕业生求职时最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此外,我们可以看到:思维和表达能力、外语水平排到了靠前位置,这说明我们要重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外语水平,此外,还要加强对毕业生就业技巧的培养。 3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 3.1 课程设置落后于社会需求调查显示:72%的毕业生认为专业课程内容落后于生产实际。座谈会上不少毕业生反映:有些学校学过的课程在工作中却运用不上,而在实际工作中比较实用的课程却学校没有开设,如数控模块化刀具、数控机床冷却液的选用等在企业大有用途,但教材对这些内容很少涉及。好几位用人单位负责人提出:毕业生对一些技术新标准的了解甚少,影响了工作的质量,此外,由于当前外企大量采用生产线进行产品的生产与加工,国内许多企业亦用IT改造传统装备,建议应该给在校的机电系学生传授一定的自动控制系统方面的知识。 3.2 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有待于提高问卷调查显示:6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一般”或“差”,只有1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操作能力很好,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满意率只有42%。用人单位负责人反映:不少刚到岗的学生很难独立完成并不复杂的实践操作,还有一些刚出校门的学生不愿意进车间或者从事技术设备维护工作。用人单位建议:调整教学计划设置一些试验课、实践课和实际实习操作的相关课程,将毕业生的实习实践时间适当延长至3个月以上,最好能将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都在企业中进行,让学生在生产工艺、生产现场管理、设备的调试与维修工作和数控设备的操作等生产一线工作,以适应工作后的工作和科研需要。 3.3 学生科技素质和人文素质不能平衡发展在调查中,不少毕业生表示:刚毕业时,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都存在差距,尤其是缺少文艺才能,在一些社交场合感到吃力,在企业中难于处理好上下级和同事之间的关系。用人单位则反映:一些毕业生心理素质有待于加强,遇到一些挫折或小委屈,就感到难于接受或自暴自弃,建议学校加强对在校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在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科学精神的同时,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文艺特长,防止培养工具人。 3.4 学生外语能力不能满足工作需求问卷调查显示:78%的毕业生认为母校应加强学生外语水平的培养,在工作中英语大有用处:如准确的翻译英文资料,英语函电书写,阅读进口设备说明书,与外国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的简单会话等。不少外企负责人表示:毕业生英语最好能到达六级水平,机电系毕业生还应具有一定的专业外语能力,需要较好的掌握大量的有关机电行业的专业英语词汇术语。 3.5 学生创新精神有待于提高随着我国经济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逐渐转型,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倍重视对技术的研发,于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毕业生成了就业市场的香饽饽。然而,调查发现:当前机电专业毕业生的创新精神有待提高,被调查的82名毕业生中,只有1人在工作中成功申请了发明专利,该比例只有1.25% 。不少单位负责人表示,我院毕业生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很强的执行力,但是缺乏对权威的挑战意识,独立思考能力不足,建议在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中布置一些能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课题。 4建议与对策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与分析,我们发现机电专业学生就业难并不是高校培养的学生数量太多,而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为此,必须多管齐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4.1 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事实证明,实践教学对提高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有着关键作用,这也是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共同提到的问题。为此,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投入,增强实习、实验课程在课程设置中的比重;二、要多渠道的开辟学生的实习途径,缩短学生参加工作后的适应期,保证每一位毕业生都能练就一套过硬的专业技能。 4.2 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那些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深厚的人文素养及较强综合素质的,在校时学生中的佼佼者,在工作中也发展得相对较好。调查显示:50%的在学校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毕业生在单位中受到了重视,该比例远远高于那些未在学校担任过学生干部毕业生比例的8%。因此,高校应将大学生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贯穿于大学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培养包括社会交往能力在内的人文素质,使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3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是毕业生在社会上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的重要原因。调研表明:教学模式整齐划一、专业课程设置狭窄、教学内容陈旧是高校机电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此,首先要继续进行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的改革,根据社会需求编写新的教材;其次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最后狠抓教学质量,严格考试制度,加强对课堂的管理。 4.4 加强就业指导,整合就业资源就业指导不仅仅是“毕业指导”,而更应是贯穿大学四年的“全程指导”。学校不仅要帮助毕业生掌握求职的技巧,而且要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同时,要充分发挥学校就业指导机构的纽带作用,一方面要通过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交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将企业与市场对人才需求信息及时地反馈给专业院系;另一方面积极开发市场资源,加强和校友的联系,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双方的互利互惠。 总之,要提高机电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就必须按照市场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优化课程设置,深化教学改革,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适应市场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全面提高机电专业毕业生的竞争力。 机电专业毕业论文:机电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摘 要 为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改进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质量,需要对毕业设计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根据机电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的特点和基本要求,探讨评价因素并构建该专业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TOPSIS的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评价过程和方法,并举例说明此方法的应用。 关键词 毕业设计;教学质量评价;TOPSIS 1 引言 随着两化融合的深入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广大企业特别是数量众多的中小型企业,信息化人才严重匮乏。机电信息工程专业专门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培养人才,以适应企业的需要。在所有教学环节中,毕业设计是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的全面检验,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专业知识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本专业的教学中,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质量的影响有重要作用,对毕业设计教学质量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有利于形成稳定的判断标准,及时矫正过于随意的指导,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本文依据机电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实践,给出毕业设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一种基于TOPSIS的评价方法,对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2 评价指标 对毕业设计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的关键是建立一套严格、客观、公正的评估指标体系和科学的评估方法。以往本专业对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质量缺少系统的评价,也没有确定的评价指标,一般按照学生的最终成绩进行定性判断,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有限。通过对机电信息工程专业多年来毕业设计环节的分析,发现毕业设计教学质量涉及的因素较多,考虑所有因素则评价难以实施。确定评价指标应遵循重点突出、相对独立和导向明确的原则,并且简洁明了,可操作性要好。同时,为使评估结论准确并符合实际,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评价除了由指导教师参加外,人员组成也应包括其他教学环节的教师,并结合学生毕业设计本身的成绩。通过以上分析,最终确定毕业设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为专家评估、学生平时成绩、教师自评和毕业生综合表现。 3 评价的方法及流程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的毕业设计教学质量评价方法。TOPSIS方法是一种多属性问题决策方法[1],该方法借助“理想解”和“负理想解”对评价对象进行排序,思路清晰,对信息的利用更充分。用该方法评价教学质量,决策过程更趋合理,消除了过去使用主观评判所带来的弊端。 该方法借助理想解和负理想解为方案集中的各方案排序。若有m个方案,每个方案有n种属性,则构成m行n列的决策矩阵[2];理想解的每个属性值都是决策矩阵中该属性的最佳值,而负理想解的每个属性值都是决策矩阵中该属性的最差值[3]。将方案集中的各个方案与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距离进行比较,靠近理想解且远离负理想解的方案即为最佳方案,可以据此排定各方案的优先序。 TOPSIS法的流程如下。 1)用向量规范化方法求得规范决策矩阵。若决策矩阵Y={yij},规范化决策矩阵Z={zij},则: 2)构成加权规范阵X={xij}。若给定权重ω=(ω1,ω2,…ωn)T,则: xij=ωj・zij(i=1,…,m;j=1,…,n)(2) 3)确定理想解x*(x*1,x*2,…,x*n)和负理想解x0(x01,x02, …,x0n)。 设理想解x*的第j个属性值为x*j,负理想解x0第j个属性值为x0j,则理想解和负理想解分别为: 4)计算m个方案与正、负理想解的距离。 方案xi到理想解的距离为: 方案xi到负理想解的距离为: 5)计算m个方案的相对贴近度: 6)根据Ci*值由大到小排列m个方案的优先序。 4 应用实例 对本专业5位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毕业设计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考虑的评价指标为C1专家评估、C2学生平时成绩、C3教师自评、C4毕业生综合表现成绩4个指标,均为效益型指标。 各评价值构成决策矩阵,C2和C4直接采用其成绩册中的值,各项评价值见表1。 由式(1)求得规范化矩阵,见表2。 权重的确定采用专家直接赋值法,取权向量为[0.38, 0.27,0.25,0.10]T,由(2)式得加权规范化矩阵见表3。 由式(3)(4)得理想解和负理想解分别为: 由式(5)(6)得评价对象到正、负理想解解的距离为: 由式(7)计算相对贴近度为: 5 结束语 毕业设计教学质量拥有多个属性,以往给出的优、良、合格等评价较为含糊,主观性强。本文采用基于TOPSIS的方法,使评价基于定量的分析,最大程度克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同时需确定合理、简明、可操作性好的评价指标,才能正确实施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评价。 机电专业毕业论文:中职机电专业毕业生就业初探 摘 要: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发展,中职毕业生就业率随企业用工量的提高而提高。然而,毕业生就业能力远远满足不了企业用人标准要求。本文基于中职机电专业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及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培养中职机电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机电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对策 一、中职机电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近年来,随着北部湾经济开发区的快速发展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中职毕业生就业率随企业用工量的提高而提高。为进一步了解中职学校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本文以广西示范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专业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从学生就业分布及就业存在问题两方面进行了解、调查与分析。 (一)中职机电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 我校机电专业毕业学生的就业渠道是:40%的学生由学校层面负责推荐就业工作,30%的学生由家人、亲友推荐去企业工作,15%的学生通过人才交流市企业就业,只有少部分毕业生通过其它途径就业。毕业生所从事实习单位中在民营企业占了绝大多数。工资薪酬实习期在2000元左右,一年转正后达3000以上元,以后随着技术的熟练逐年增加。 北部湾经济开发区目前有近千家机电类的公司企业,经过调查走访,这些企业中有近40%的员工来自于中职学校机电专业毕业生,占据了很大比重。另据调查报告来看,其中有近80%的毕业生是生产第一线的员工,而在这些机电专业毕业生中有15%从事电气设备安装工作,还有5%从事电气设备的维护工作。 (二)机电专业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1.部分毕业生期望值过高、定位不准确 根据实际调查显示,部分机电专业学生在就业中对工作单位的期望值偏高,不愿到经济不发达地区就业和发展;部分毕业生对工作岗位与薪资的期望偏高,认为薪酬待遇不能满足个人要求。又因自己所学的专业不完全对口,部分毕业生在通过单位的面试、复试后,选择了放弃,或者是已经在单位实习、试用了一段时间后又辞职。 2.部分学生自身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差距 从企业调查中显示,企业认为存在问题如下:部分同学不愿到生产一线、怕三班倒、怕苦怕累,有的同学下厂或到企业几天就待不下去了。部分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还有待加强,突出表现在专业知识面较窄,沟通与协调能力有限。企业希望学校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训练,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开拓精神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交际能力、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服务意识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其能不断适应新环境和新形势的挑战。 3.就业指导工作还存在差距 现各中职校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但从整体来看,其就业指导老师和辅导员的配备还不完全、不专业,难以起到应尽的职责和发挥应有的能力。在调研中我们看到仅有24%的同学认真考虑并规划过将来做什么;有62%的同学考虑过但没有规划过,还有14%的同学根本没有考虑过,而这些没有考虑也没有规划过自己职业生涯的同学,在择业时往往会出现盲目性和“随大流”现象,在抉择时犹豫不决,错失良机;部分毕业生签约后随便地违约,给企业造成用人困难,给学校与学生个人带来了诚信困难。 二、促进中职机电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对策 (一)培养中职机电专业学生的工作态度 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了他的行为。决定了他对待工作是尽职尽责或是敷衍了事,是积极进取或是消极萎靡。因此,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往往把工作态度放在首位。工作态度包括积极性、责任感、敬业精神和纪律性。这些是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培养他们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培养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要求帮助中职学生树立自信心。教师多夸奖学生,久而久之,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拾回自信心,不再决得自己“低人一等”。最终这种自信心带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带到工作中。 责任感、敬业精神及纪律性的培养需在日常的理论教学、实训操作及技能竞赛中渗透。在学校教育的每个环节中,学生若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职业规范的习惯,自觉地按照用人单位对员工的标准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是自己具备初入职场必需的职业素质。具备了这些素质,学生方能在日后的工作中快乐的工作。面对困难和挫折,能够乐观积极地克服。 (二)培养中职机电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 中职学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一批具有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校在对机电专业毕业生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上,应与“众”不同。应增加实践课程的教学,如强化实训环节的培养,增加实训时间和强度,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考核,以促进学生体能、技能以及意志力的提升;形成实习常态化管理,增加“定岗实习”、“职前实习”,让学生在企业真实的环境下,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运用到具体工作中,熟悉本专业的最新动态与发展,掌握最新的技术和方法,用于解决生产和科研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三)提高中职机电专业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学生职业适应能力强就能顺利实现从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的过渡,能够主动调节自己的行为已适应环境变化、满足新的角色期望,使自己逐渐达到所从事的职业要求,顺利完成职业活动,并能够利用环境创造条件使自己达到较高的职业发展目标的综合能力。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主渠道,团队合作教学方式是培养职业适应能力的有效教学组织形式。通过小组团队教学可以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了解,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使学生具备独立工作和团队工作的能力。通过以职业活动项目为载体,任务驱动开展行为导向的教学,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终身学习的潜能;培养学生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收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的能力,缩短职业适应期。 通过对中职生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对就业有充分的认识,对自身准确定位,客观的评价自己,树立良好的就业心态,培养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未来的职业环境。 机电专业毕业论文: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的分析 【摘要】为了对我国高职院校机电类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加以切实的了解,本文随机选取了280名绍兴职业技术学院12届毕业生,以此为研究样本,对我国高职院校机电类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基本素质以及工作岗位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从崭新的视角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加以探究,以便于将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找出,从而为改革及创新高职教育提供有效以及充足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 前言 近些年以来,我国的高职教育得以迅猛的发展,并且逐渐的步入技术日益更新、人才倍增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时期,这便为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困难和就业挑战。如果想要从根本上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困难加以切实的解决,那么就必须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并且综合性的考虑行业发展、培养目标、区域经济和毕业生的能力及素质等诸多方面,只有这样才有助于高职教育步入良性循环及发展的轨道。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发放 针对调查的主要目的,选取绍兴职业技术学院12届机电专业毕业生为调查对象,调查的内容包括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观念、择业的地域、就业的途径、期望的薪酬待遇以及希望接受就业指导的内容等诸多方面。随机抽样覆盖我省中、北、南、西、东地域,所涉及的高职院校生源较为广泛,具有显著的典型性。总共发放280份《高职院校机电专业毕业生择业意向调查》,共收回280份,调查问卷的有效率为100%。 调查结果 目前,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的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其所学的专业有着相对较低的符合程度;在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的影响下,高职院校机电类毕业生找工作有着较大的难度。 结果分析 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1)目前,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的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其所学的专业有着相对较低的符合程度,由此充分的表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工作岗位与在校所学的专业极少挂钩;(2)在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的影响下,高职院校机电类毕业生找工作有着较大的难度,因此,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会通过朋友及家人的介绍或者学校的推荐。实际上,高职院校推荐的单位并非太多,重点是毕业生选择工作的心态,需要将毕业生的择业指导加强,与此同时,还应当提升高职院校岗位推荐的质量,以便于促进毕业生工作的稳定。 5高职院校机电类毕业生就业措施探究 5.1强化就业指导,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并不能够单纯的在大四进行,需要贯穿在整理大学生生涯当中,帮助学生树立完善的就业观,具备稳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做好职业预期。要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化毕业生就业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确立适合自身的职业规划,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强化自身综合素质。 5.2强化服务意识 高校就业管理人员需要在工作过程中切实做到以人为本,为毕业生着想。要积极联系政府工作人员,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不断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特别是在当前严峻的经济条件下,就业管理人员需要转变观念,切实做到以人为本。 5.3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 面对当前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毕业生在择业的过程中不切合实际,对于就业单位的选择比较盲目,这些都造成了就业信息的浪费。所以,高职院校需要在就业指导时准确定位,让学生树立好“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 6 高职院校机电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 6.1就业劣势 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重复设置以及毕业生的工作经验、动手能力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近年来,随着不断加大的就业压力,很多用人单位逐渐的提高了对毕业生的要求,在招聘过程中更加的重视考察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导致一些毕业生在就业时遇上重重困难。此外,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在2008年以前有着较好的毕业形势,因此,我国各所高职院校纷纷扩大了机电类专业的招生规模,并且对一系列的同类专业加以设置,导致机电类专业的学生持续增加,在客观方面也加大了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的就业困难。 6.2就业优势 由于我国及时的对政策进行合理的调整,促进了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产品供不应求,高职院校机电类毕业生便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2008年即便是发生了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但是正是因为我国政府部门所提起的高度重视,相继出台颁布了刺激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案,特别是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实施的装备制造业振兴及调整规划细则,积极的倡导优先及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并且将基础设施的投入进一步加大,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高职院校机电类毕业生稳定的就业。 7 结束语 总而言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部分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的毕业生存在被动等待及盲目选择就业单位、就业期望过高、择业不切实际等不良情况,导致就业信息的浪费。所以,高职院校应当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帮助他们准确的定位,看清形势,尽快的将“先就业后择业”的基本观念树立起来,以促进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就业率的不断提高。 机电专业毕业论文:高职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1当前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毕业设计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环节,对巩固、深化和升华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独立工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工程实践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做好学生毕业论文工作,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科学作风、良好的思想品德以及事业心和责任感等综合素质所不可缺少的环节。毕业设计通常由封面、任务书、开题报告、摘要及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部分组成,而好些学生的毕业设计中,只有封面、目录和正文,其余的部分都忽略掉了,有些就算有目录,目录的页码与正文所标的页码也不吻合。 2提高高职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对策 2.1充分做好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的选题工作 选题是毕业设计的基础,决定了毕业设计的方向。毕业设计的内容应涵盖专业的主干课程,符合所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目前,绝大部分职业院校毕业设计选题多采用指导教师给定题目,学生3-5人组成项目组的形式,这种选题模式限制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发挥。高职学生的培养的是技术应用能力强,服务于生产和管理等一线岗位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结合学生自己的兴趣或以后的工作需要来选择题目比较切合实际,学生可以从自己熟悉和感兴趣的方面着手,缩短理论与实际工作的差距,一旦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可以很快融入角色,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也为该专业的学生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2.2完善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管理机制 毕业设计是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为确保毕业设计顺利进行,要成立专门的机构制定具体的措施和办法,制订完善毕业设计教学管理制度和管理文件,成立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对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实行全面质量跟踪和管理,举行毕业设计指导讲座,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或以后的工作需要选择题目,制订《毕业设计工作计划》对教师何时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学生何时进行有关技术资料、数据的收集、学生何时完成毕业设计初稿、教师何时对学生的初稿提出反馈意见、学生何时完成毕业设计修改稿、何时完成毕业答辩做出系统的安排。制订《毕业设计书写格式》,毕业设计说明书要有统一格式,内容一般应包括名称、摘要、正文和参考资料四部分。正文是说明书的核心,一般应包括: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目标分析及总体方案的确定、设计的思想和依据、实体设计、软硬件调试和结果分析,必要的计算、图表、总结。说明书文字叙述力求简练通顺,字数不得小于6000字,设计说明书的撰写力求概念准确,条理清楚,材料丰富,数据可靠,论述深入浅出,做到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制定《毕业设计管理制度》,对设计的选题、设计的指导、设计的答辩以及毕业设计的成绩评定等各方面工作做出相应的管理制度。加强加强毕业设计检查监督工作,按照《毕业设计工作计划》的要求对通过毕业设计考核,确定学生所做的毕业设计是否达到教学要求,了解学生的设计的实际水平,对于抄袭和代做的毕业设计应严肃处理。 2.3改革毕业设计答辩模式 毕业设计答辩对毕业设计起着举足轻重作用,通过答辩可以检查学生毕业设计质量,考查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要成立毕业设计答辩工作领导小组,精心组织答辩工作,对答辩场地、人员安排、答辩时间、答辩记录等工作都要进行周密的安排。学院可以邀请企业专家、专业技术人员与学院的指导教师共同组成答辩考评委员,此外,学校的指导教师同样可以到企业去,与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现场答辩委员,在企业现场进行答辩。在答辩前几天答辩考评委员的成员要阅读学生的毕业设计,精心准备答辩问题,除此之外,还要组织相关专业的年轻教师参加答辩,使年轻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得以提高。 3结束语 机电类专业的毕业设计是一项集学习、实践、创新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重要环节。毕业设计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学生就业后的工作能力,也决定了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印象。通过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毕业设计中还存在选题陈旧和单一、毕业设计与专业知识脱节,毕业设计投入的时间不足,毕业设计指导和监督困难等问题。要提高毕业设计整体水平,须将毕业设计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把毕业设计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相统一。 作者:刘树单位:云南锡业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专业毕业论文:机电专业毕业实习分析 摘要:毕业实习是高校工科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专业实践,不仅能够巩固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术应用水平,而且还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后期工作奠定重要基础。本文介绍了工科毕业实习内容和要求,总结了毕业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毕业实习质量的建议,为毕业实习更好地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科;毕业实习;考核 工科院校为了培养出实践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制定了与专业相关的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制度[1~2]。校内实习主要是金工实习,即对车、铣、刨、磨、钳、焊和数控等岗位的学习,熟悉各类机床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并最终完成一件工艺品的加工,通过校内实习,能够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校外实习主要是指毕业实习,是高校工科专业中重要的专业实践环节,目的在于通过让学生在具有特色的企业中实习,了解先进专业技术,并将在学校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联系实践,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是学生在校期间了解自己专业技术发展方向的重要途径,能够为后期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本文介绍了工科专业毕业实习内容和要求,总结了毕业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毕业实习质量的建议,为毕业实习更好地开展提供参考。 一、毕业实习内容及要求 毕业实习是指学生对本科阶段所学全部课程知识进行综合并解决相关问题的过程,能够为后续的毕业设计提供专业知识基础,保证毕业设计质量[3~4]。截止至2017年,大部分高校的毕业实习安排主要是由指导老师带领学生统一到指定企业进行各个岗位的参观学习,主要包括机械零件的研发设计、加工工艺的确定及加工成型等。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必须按照企业安全制度严格要求自己,在规定的活动区域内参观学习,并在技术人员的讲解及彼此交流中培养积极工作、努力进取的思想,拓展知识积累,树立创新意识,最后完成实结的撰写。毕业实习的开展,能够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提升。以石河子大学为例,机电类专业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等专业学生一般在第七学期或第八学期统一到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进行为期4周的毕业实习。在实习之前,学院通过开展实习动员大会介绍实习内容及要求,强调实习过程安全注意事项等,并由学院选派有经验的指导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习。 二、校外毕业实习存在问题 机电类毕业实习过程主要是根据学院下发文件,要求所有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到达指定企业,教师组织学生在企业人员的讲解下完成实习。但该过程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毕业实习专业指导教师不足 由于学院选派的外出实习指导教师来自于院内各系,每位教师的研究方向和教学内容都不不经相同,因此在面对较多的实习岗位时只能对自己熟悉的知识进行讲解,如教授机床相关课程的教师能够为学生详细讲解各类机床构造、工作原理、加工要素等,但是对于材料在热加工中的金相组织变换内容却不精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也会相应的出现部分内容很了解,其他部分却知之甚少,这样就势必会造成指导内容局限性。从而影响实习效果。为此,必须配备和增加专业实习指导教师人数,才能使毕业实习指导中具有系统性和针对性。 (二)参观实习为主,实习效果有待提高 各院校为了保证毕业生的实习质量,在指定实习基地的同时往往选择具有文化底蕴、机械加工特色等的企业。如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总部在河南省洛阳市,产品涵盖了农业装备、工程机械、动力机械等领域。该企业具备了实习基地的各项条件,为此部分高校与其建立了合作关系,将学生集中到该企业进行毕业实习,其中包括新疆部分高校。学生通过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按照规定时间到达洛阳,在指导教师的组织下进行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以学校为单位在企业技术人员讲解安全须知后带入工厂,在规定的活动区域内向学生介绍设备结构、工作原理、加工工艺等。学生主要是以参观实习为主,不能够亲自动手实践,并且由于工厂内各种噪音使得大部分学生听不清讲解内容,极易出现部分同学只了解了表面知识,没有进行深入了解,达不到对未知结构或原理的学习效果,从而导致实习质量下降。 (三)外出实习成本高 随着高校不断的扩大招生范围,一些工科类专业的学生人数骤增,由原来实习6个班级扩展到现在的9个班级,在后期跨地区的毕业实习中管理费、住宿费及实习费等都会增加。此外,由于实习企业同时与多个高校进行合作,而实习时间又相对集中,因此,在学校学生实习人数增多的同时,势必会出现实习接收企业在安排学生实习过程中指导人员紧缺、时间紧凑等问题。学生除了感到讲解的内容没有主次之分,还达不到预期实习效果,费时费力,又收获甚少。 三、提升毕业实习质量建议 (一)强化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校外实习指导教师在组织好学生队伍的同时也必须要保证实习质量。为此必须不断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①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在实习过程中,教师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给学生讲解所见到的,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形象,也会督促学生进行积极发问学习;②增加青年教师指导经验。在每次实习教师队伍的配备中,应该由有经验的老教师、青年教师等组成,青年教师在多次指导实习中获取经验,回到学校后以讲座的形式分享给其他教师,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后期实习学生的有效管理,而且还能够提高实习效率;③培养指导教师的社交能力。教师的主要工作对象是学生,但是在校外实习过程中,必须具备良好的社交能力,能够与各行业人员沟通交流,不仅是实习过程顺利的基础保障,也是一个学校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体现。 (二)加强实习过程管理 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实习过程中,以保证实习质量为目标,主要应在以下几方面加强管理:(1)实习前,教师指导学生提前查找相关岗位资料并作出实习计划,做到带着问题去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实习中,定时检查学生实习日记,督促其完善实习内容。每位同学在实习过程中学习内容得侧重点不同,在实习日记上体现的内容肯定不同,教师每天可通过检查实习日记来检查学生现状,详尽的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3)规范学生各项行为,教师在相对陌生的地方管理人数较多的学生,必须时刻注意学生各种行为并及时纠正。如学生在进入工厂后由于好奇彼此会交谈,混乱的声音会影响工人师傅的正常工作,此时教师必须及时制止。 (三)建立健全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责任制 毕业设计是在毕业实习结束后进行的,学生通过在毕业实习过程中所学的专业知识选择毕业设计题目和指导教师,在该过程中如果对学生统一安排毕业实习内容,可能会与可供选择的毕业设计题目内容联系不大,造成毕业实习内容浪费和毕业设计的零基础开展。如果学校建立指导教师责任制的相关制度,将学生的毕业实习任务安排给指导教师,教师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同时按照实纲带领学生毕业实习,这样就保证了毕业实习和设计之间的紧密关联性,为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提供了保障。 (四)改进产学研相结合的实习模式 学生所选择的毕业设计题目大部分来源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科研项目主要是以产学研相结合模式进行开展,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而学生就可以借助科研项目的实施平台参与到企业产品设计研发和实际生产中,了解和自己毕业设计相关的技术知识之外还能学习企业管理理念、先进技术等,增加了自身专业知识储备,积累了一定的企业工作经验,为后期就业方向的确定提供了参考。 (五)完善考核方式 目前,学生的毕业实习成绩考核主要以实结为主,为了增加学生实习过程知识获取量,提高学生创新意识,达到毕业实习目的,必须建立全面的考核方式。在传统的实结(所占比例为30%)的基础上,结合项目教学、系统教学等现代教学方法提升学生毕业实习水平。如在总装岗位实习之前,指导教师将拖拉机总装顺序以项目任务的形式交给学生,学生在参观过程中就会着重记录总装相关知识,如装配顺序、每个部件装配时间等。校内的热加工实习内容较少,在校外的热加工岗位实习之前,指导教师应该重点强调学生学习热加工工艺,如金属铸造、热轧、锻造及金属热处理等,从而加深学生对每次实习内容的记忆。要求学生完成实习笔记并将相关问题及技术人员的解答进行汇总,在实习结束回到学校后进行整理,形成专题报告并汇报,将汇报成绩(所占比例为40%)计入实成绩。此外,还应将学生的实习态度、纪律遵守、实习日记完成情况等方面以30%比例计入总成绩。 四、结束语 毕业实习是高校工科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专业实践。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在指导教师和技术人员的带领下完成各岗位的学习,能够在巩固学生专业技术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积极工作、努力进取的良好心态,为后期毕业设计的顺利开展以及毕业后工作岗位的确定等奠定了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 作者:戚江涛,蒙贺伟,坎杂,李亚萍,李成松 单位:石河子大学机械电气工程学院
金融保险专业论文:金融保险专业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探析 【摘要】本文在学习借鉴了新加坡南阳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模式的实际运作之后,结合我院金融保险专业的实际,积极践行该种模式,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本文在第二部分总结了我院金融保险专业实践“太平人寿电销班”的经验,并且最后提出要进一步巩固与完善“教学工厂”模式的措施与保证。 【关键词】金融保险 教学工厂 实践教学 一、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 教学工厂(公司)模式最初是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院长林靖东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实践创立,该教学理念是实现教学课堂与企业的一体化,将生产车间(公司)直接安置到校园,破解了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的困境,以企业实际项目为依托,学校实现科研、培训、教学、企业服务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该模式采用阶段递进式的“2+1”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两年的专业基础教学和后一年的企业项目研究与实习实训,值得一提的是,从大三阶段有半年的时间从事企业项目研究、实验实训以及毕业实习,这个阶段的实习成绩将成为考量学生的重要指标,学院与一流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一流的企业真实项目和实习机会。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不再被动接受课本知识,不再只是模仿模拟,而是让学生投入到真实工作场景,将学生所学紧密结合实际工作岗位,同时由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同来参与项目,学生在项目教学中不仅能拓展专业知识,更能够充分将管理、财务等知识充分实践,完全等同于真实公司运作。“教学工厂”模式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完善和有效的学习环境和过程,鼓励和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以及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及深化学院与企业的紧密联系。如下图所示: 新加坡在实践“教学工厂”模式中,采用“双轨系统”方式,即将同专业学生分成A和B两个教学小组,又将同一学年中的课程划分成两个相独立、互不干扰的课程组合1和课程组合2,分别在同一学期同时开课,到了第二学期互换对调,在三年中都采用这种双轨制教学模式。当A组在第一学期进行课程专项培训,下学期学习课程组合2课程(企业实习和项目实习),而B组则在上学期学习课程组合2课程,下学期学习课程组合1课程。 采用这种系统教学方式能是使学院的教学设备、师资和企业得到充分利用,灵活安排课程,使综合效益最大化,随时可以保证学校与企业合作,进行项目开发与研究,确保企业项目的完成和企业实习岗位的分配,能充分保证“教学工厂”有足够的学生参与实践,教学工厂能够正常经营。 “教学工厂”理念是由模拟到模仿到融合的三个步骤,通过将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之中,并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其中,企业项目和研发项目是“教学工厂”里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使学生能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多元化、多层次的工作环境里。 二、金融保险专业“教学工厂”模式之实践――太平人电话营销班的运作 我院金融保险专业自建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从2012年以来,我院金融保险专业与中国太平人寿正式签订合作协议,通过开设“太平人寿轮训班”和“太平人寿订单班”交替运作的方式将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正式引入到实践教学中。根据保险公司的运作模式和公司环境,在校内建立全真职场,由太平人寿公司讲师担任培训和指导讲师,学生可以足不出户感受太平人寿保险公司的企业文化,实践公司业务。在实施过程中,采用轮流训练的方式,每期学员30人,采用“公司培训+指导+赠险拨打”的方式让学生在两周的短期训练中学习电话赠险的拨打流程和技巧,通过两周的学习与实践,学生可以进行体验式营销的尝试巩固和提升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在短期的实训中,学生可以充分走进行业,认识今后的职业及岗位要求,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的零距离接触。在二周的培训过程中,由保险公司定制课程并承担主要教学任务: 同时,公司通过与学校合作设立订单班的模式,循序渐进的“培训+实训+培训+实习+就业”五阶段的逐层递进,选拔部分学生参加订单班学习,每两周一次的培训课程,并将学生在订单班期间的培训成绩及实训成绩相结合进行考核。学生通过这种逐层递进的模式实现专业水平和技能的进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可以接受由公司专业讲师提供的培训,又可以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同时能够阶段性的参加公司的实习及实训,做到学习实践两不误,保险公司从参加培训的学员中根据学员的专业课程成绩、培训成绩以及实训业绩评定奖学金,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并有机会进入公司正式就业。 三、金融保险专业“教学公司”模式进一步完善的思路 “教学工厂”模式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已被许多高职院校学习、效仿,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困惑与瓶颈,笔者认为,要突破这些瓶颈,关键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师资团队的建设 在实际教学中实施教职员工技能转型计划,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是破解教、学分离的当务之急。在实际操作中,应该:(1)加大从企业招聘实践指导老师的力度;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与提升是实现人才转型的重要途径,定期地派专任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学府进修学习,参与企业项目研发,并且实行轮换制;(2)提高教师的专业业务水平,既可以保证企业项目开发的连续性及与企业合作的延续性,使教师能力多元化,以适应新领域及多岗位的工作需求,以实现教师能力的可持续发展;(3)应改革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考评体系,不再沿用普通高校对教师以科研为主导的考核方式,构建以实践教学、项目化教学为重的高职教师考核体系,以与普通高校相区别,建立薪酬考核机制鼓励教师走出校门重视企业兼职及培训,积极参与企业的项目化运作,这样的教师团队才能满足日益竞争激烈的职业教育需要。 (二)课程体系的校企接轨与校企课程的开发 国内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很大程度上还是照搬本科教学课程,以金融保险专业为例,基本是本科课程的压缩版,与职业教育的本义有较大差距,课程设置与金融机构的一线需求存在较大脱节。课程可以说是人才培养方案的血液与灵魂,没有与市场相衔接的课程,“教学工厂”将难以实施。高职院校课程的开发一方面应满足专业教学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更应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发展需求,依据经济发展,着眼于未来并对未来经济发展的规划开发专业、设置课程。根据用人企业用人单位的需要,在开发课程前进行市场调研,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然后成立有公司人员参与的课程开发小组,实施课程开发;在课程开发工作完成后,要提请有行业资深人士参与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学院专家进行审批。这些措施保证既能课程内容能够满足公司岗位需求,又能保证课程内容的先进性与前瞻性。在课程实施之后,还应定期召开专业建设委员会进行研讨,随时根据行业发展情况进行修正。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开发与研究,是“教学工厂”的一个重要环节,企业工程师与教师、学生合作研究项目,使教学与项目相对接。通过项目研究,为教师提供与企业沟通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参与企业项目开发的机会,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企业前沿技术,积极超前地进行专业开发准备,在最短时间内迅速进行新专业与新课程的开发,同时提升专业教师的业务能力以及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可使学生体验项目开发的全过程,使学生得到真实工作环境的锻炼,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工作意识与创业精神。 (三)加强校企合作管理 实训基地借鉴企业管理模式,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经营管理实训要有经营业务,生产、科研实训要有企业项目或研发项目,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完善和有效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体验到公司的经营、销售和管理,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多元化的、多层次的工作环境中,确保有关培训课程与公司需求紧密挂钩。这样才能为公司提供最具潜力的人力资源储备,保证学生在未来日趋严峻的金融行业中始终具备竞争优势。 (四)拓展与企业合作的宽度与深度 从新加坡的经验来看,“教学工厂”模式的成功实施关键因素在于新加坡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的世界一流外资企业,并且由于新加坡属于弹丸之国,高等院校数量并不多,所以理工学院(高职院校)具备非常大的与这些世界级优秀企业的合作空间,包括微软、花旗银行等在内的世界五百强均与这些理工院校合作。从这一点来看,国内的高职院校并不具备这样的优势,大量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不是合作企业的层次还是合作的深度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因此,下一阶段各大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出路在于拓宽思路,拓宽深度与宽度,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依存度,提升教师的科研、社会服务能力,才能吸引企业与院校合作的动力。在合作企业的选择上,可以立足实际,选择当地一些发展情况良好,合作意愿较高的中小企业,建立真实合作项目,寻求合作空间;另一方面,企业也应该放长眼光,将学生培养、人才储备作为自身的社会责任与并与企业长远发展为挂钩。 金融保险专业论文:基于工作流程的金融保险专业课程体系探讨 摘要:如何创新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模式,提高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满足保险企业的需要,积极促进学生就业,已成为我们专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为此,以岗位需求为出发点,岗位所要求的素质为重点培养目标,建立工作流程的课程体系,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零距离对接是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工作流程;职业岗位;承保理赔 金融保险专业根据岗位实际需求,采用灵活的实践教学形式,充分开展行业授课、顶岗实习,学生参与实战经营;以岗位需求为出发点,岗位所要求的素质为重点培养目标,培养素质全面,适应力强,具有团队合作精神与诚信、敬业的良好职业素养,掌握保险基本知识,具备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公司实务经营能力与基本技能,能在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保险公估公司、保险公司从事业务拓展、查勘定损、核保核赔、客户服务等实务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一、培养目标及就业岗位 培养素质全面,适应力强,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诚信、敬业的良好职业素养,掌握保险基本知识,具备保险业务经营能力与专业技能,能在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公司从事业务拓展、查勘定损、核保核赔等实务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保险一线人才。 工作岗位及主要工作任务如下: (一)保险营销 工作任务有:1.开拓客户,确保销售目标的达成;2.进行增员招聘、团队建设、业务辅导;3.协助客户进行理赔、给付、保全变更等服务;参加公司安排的各项业务培训。 (二)保险承保 工作任务有:对承保标的进行筛选、对承保标的的费率或者价格进行确定、对客户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解答等。 (三)保险理赔 工作任务有:确定理赔案件、查审证明和资料、核定保险责任、履行赔付义务。 (四)保险客户服务 主要工作任务有1.通过电话、电邮、柜台等多种方式为客户及人提供投保、理赔等方面的专业咨询及业务处理;2.负责保单及相关材料的纸制文档及电子文档的档案管理工作;3.记录、跟进客户及人的诉求,转呈相关部门落实客户需求。 (五)综合内勤 工作任务有1.帮助业务员解答与条款与契约相关问题;2.按照业管规则进行保单填写与初步风险核保;3.负责与业管部门进行保单、产品资料交接;4.负责发票等重要有价证券的管理。 二、职业岗位要求分析 按照保险公司的工作流程设计专业岗位分别有:保险营销、保险、保险承保、保险理赔、保险客户服务、综合内勤岗位等。 (一)保险营销 是开展业务,特指保险公司的业务人员开展保险业务。保险营销岗位工作要求:1. 开拓客户,确保销售目标的达成,正确选择保险营销渠道;2. 掌握社交技巧方法和营销手段,对保险商品进行促销;3. 正确计算保费;4.具备沟通协作、服务创新的能力;5. 协助客户进行理赔、给付、保全变更等服务;具备团队合作意识。对应开设课程主要有《保险营销技巧》、《保险客户心理》、《保险营销礼仪》、《保险产品分析》。 (二)保险 保险岗位要求:1.依据确定目标市场的调研目的,用问卷、电话、访谈等方法进行调研;2.能与被调查对象进行有效沟通;能用准确、精练的语言表述保险条款的内容,熟悉保险的专业知识和一切客户可能提出的相关问题的解答。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详尽、准确、通俗易懂地解释保险条款。具备较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灵活运用营销和社交技巧、方法;4.能用电脑进行文字输入,并熟练使用office软件;5、能按照公司的要求填写固定格式的投保单,并建立相关数据档案;能按照保险公司和银行的要求开立保费帐户;按照保险公司要求领取保单和收据;及时交给客户并介绍收据的作用和理赔程序、变更告知和理赔通知;6.具有金融财务知识注重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能正确计算保险费;会在银行开立账户;7、时刻遵守职业文明礼仪规范;语言规范,举止得体;8、能吃苦、耐劳,有持之以恒精神、工作踏实、认真、谨慎,积极主动;具备客户至上的服务意识;9、具备团队合作意识;具备抗挫折能力;具备及时总结自己工作、改正错误、补救失误的能力;10、遵守相关法律(保险法\民法通则),有商业道德,保证最大诚信。需要取得《保险从业资格证书》。 (三)保险承保 将投保单资料输入保险公司内部计算机承保系统;搜集风险信息,进行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根据核保政策对投保人提出的投保申请进行审核;决定是否承保并做出承保决策;缮制保险单证 保险承保岗位要求主要有:1.熟悉保险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政策;2.较全面地掌握保险基础理论、核保专业知识;掌握保险条款、保险合同、实务处理方法及基本原理,熟悉保险核保业务管理的政策、流程及服务标准,并能正确贯彻执行核保方针、政策及制度;3.熟练运用办公系统软件,掌握统计和量化分析方法;4.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较强的沟通能力;5.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有团队合作精神;6.具有较强的风险意识和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能力;7.人寿保险要求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财产保险要求具备一定的机动车辆相关知识(车险)、进出口贸易相关知识(水险)等。 所开设课程主要有《保险承保》。 (四)保险理赔 保险理赔岗位要求了解保险理赔的相关知识;能够协助理赔员为客户提供理赔服务。 1、掌握接报案、查勘、定损的方法,及时进行手工登记立案。 2、根据立案通知书,及时登录未决赔案,准确选择出险原因,准确录入预估赔款金额。 3、收集或催收有关索赔单证。 4、缮制理赔案卷,对于拒付的案件,能够做到向客户合理解释拒付原因,并能妥善处理与客户的纠纷。 5、及时通知客户领取赔款。 6、按有关规定装订、保管理赔案卷。 7、按月编制理赔业务报表说明;编制季度、半年、全年理赔分析报告。 所开设课程《人身保险理赔》、《财产保险理赔》。 (五)保险客户服务 保险客户服务岗位要求有: 1、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对客户信息进行整理、分析。 2、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客户满意为目的的为客户服务。 3、多次沟通,稳定并拓展客户,做好后续跟踪服务。 4、运用互联网、电话、传真、信函等多种途径与客户沟通。 5、熟练运用office等办公自动化软件,业务系统操作熟练;具有较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工作主动性较强。 6、有较好的服务意识和沟通技巧,聆听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较强。 7、坚守保险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工作认真、责任心强、抗压能力强。 所开课程有《保险客户服务》等。 (六)综合内勤 综合内勤岗位工作任务有出单及核对保单,提醒外勤续保、录入与存档业务相关的资料、配合内勤主管进行单证整理对应开设课程《计算机基础》、《保险客户服务》、《保险产品分析》、《保险承保》、等。 三、学习领域构建 校外实训大致包括:一是到保险公司业务管理中心、财务中心、客户服务中心实地演练,熟悉业务操作流程;二是到各类保险标的责任事故现场、汽车修理厂等,培养现场查勘、核定赔偿责任、分析理算保险赔款的能力。三是到保险公司营销部参加晨会、夕会、业务培训,随保险业务员走访客户,掌握陌生拜访、约访、条款解释、拒绝化解、业务谈判、促成签约等营销技巧。 金融保险专业论文:高职金融保险专业校企合作机制创新与实践 [提要]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机制是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所在。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保险专业本着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原则,以专业指导委员会、校企共建二级学院为引领创新实践校企合作机制。本文阐述该专业在校企合作实践创新过程的主要工作内容,论证已经取得的实践成效。 关键词:高职;金融保险专业;校企合作 本文为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院级重点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道路,校企合作已经成为培养创新型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最有效模式,各高职院校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保险专业在省示范建设过程中重视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强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办学活力,实现行业企业与专业建设的互相促进,在区域经济社会与高等职业教育和谐发展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与实践。目前,金融保险专业已与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在订单培养、工学交替、课程开发、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师资培训、技术交流、社会服务、顶岗实习、学生就业等方面进行了合作,总体来说成绩是显著的。 二、校企合作机制创新与实践的主要内容 通过和行业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合作模式灵活多样,促进了双方共同发展,达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 (一)重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金融保险专业于2011年末重组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邀请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高管、行业协会及政府相关部门专家加入,校企合作形成强大合力,共同完成专业建设。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设定专业发展规划研究专业调整与建设、研讨课程开发与建设促进教学管理、协调学生实习、实训顶岗与就业、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不定期举行研讨会,就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方案展开卓有成效的讨论,委员们对课程的开设门类、职业素质与能力的构造、校内外实习实训等内容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重组对金融保险专业更好地为产业服务搭建了平台,也有助于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的对接。 (二)创办江苏财经・紫金保险学院 1、江苏财经・紫金保险学院成立。2011年11月4日,学院领导与紫金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总经理共同为“江苏财经・紫金保险学院”揭牌,当两位领导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时,顿时引起台下一片掌声。这一刻不仅标志着学院与紫金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的友好合作又跨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也为学院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添写了浓重的一笔,更为学院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能力注入了新的活力。 2、江苏财经・紫金保险学院章程。为明确江苏财经・紫金保险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和根本任务,规范学院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合作双方起草并通过了江苏财经・紫金保险学院章程。章程由总则、组织机构、工作内容与形式、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经费来源与财务管理、附则六部分内容构成。 3、企业参与课程考核与评价。为了让专业人才培养更加符合企业要求,实现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金融保险专业聘请了紫金保险公司淮安中心支公司总经理及销售部、客服部、人力资源部等部门高管作为金融保险专业兼职教师,参与财产保险、保险基础等课程建设与课程教学,课程教学的部分内容转移到了紫金保险公司实地进行,兼职教师对学生进行了现场教学,并根据学生的实地学习表现提供了考核评价意见。同时,紫金保险公司还接纳了金融保险专业毕业班学生到公司顶岗实习,几位高管还兼任了顶岗实习毕业生的实习指导及论文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习表现提出了考核评价意见。由于紫金保险公司兼职教师在考核评价上更重视对学生工作能力与素质的评价,使金融保险专业借助江苏财经・紫金保险学院这个平台丰富了考核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更趋全面系统。 4、青年教师到紫金保险挂职锻炼。在校企合作交流过程中,金融保险专业有数名青年教师在紫金保险公司挂职锻炼、实践实习。在实习挂职期间,通过轮岗学习,分别实习了前台业务、销售业务和理赔业务等,提高了自身实践操作能力,提升了教学水平。 5、开设员工培训班。金融保险专业与紫金公司共同开设了两期培训班,开展对紫金保险公司员工的培训,讲授风险与保险、财产保险、汽车保险知识,进行保险营销技能培训,培训后紫金保险员工参加的保险营销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达100%。 (三)与中国工商银行共建“青年金融实践体验中心”。2012年11月27日,学院领导、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及淮安分行领导共同为“青年金融实践体验中心”揭牌。“青年金融实践体验中心”的成立,是双方共青团组织积极探索服务青年大学生的新途径,是为促进青年员工立功建业、帮助青年学生增加实践机会的益事,也是工商银行和我院金融保险专业深化校企合作的一项重要举措。 共建“青年金融实践体验中心”以来,淮安市工行工作人员多次走进校园为师生宣传金融知识、释疑解惑,免费办理网银、手机银行等业务;金融保险专业的学生也多次赴工商银行城南支行体验金融产品,熟悉岗位流程,提高职业能力;随着双方合作的不断深入,将会为培养优秀人才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1、校内实训中心建设。近两年来,金融保险专业改扩建了原有的模拟银行、证券实训室、保险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室,建成了“仿真、集成、开放”的金融实训中心。以金融行业一线操作、客服及营销类岗位作为人才培养定位,本着专业建设服务产业的宗旨,金融实训中心设有银行仿真实训室、银行综合技能实训室、保险仿真实训室、保险综合技能实训室、证券交易实训室等八个实训室,同时在建设规划中的还有理财实训室和货币博览馆。金融实训中心配套了银行柜台综合业务、银行信贷业务、保险综合业务、证券投资业务、银行卡业务、理财规划业务等实训教学软件,充分满足学生职业素养训练、业务流程操作、岗位基本技能和核心技能培养的需要;实训中心充分模拟职场环境、营造职场氛围,实现专业教学过程的“理实一体、学做结合”。金融实训中心同时可用于企业员工培训、继续教育培训、终身学习培训,集成多种功能,是服务社会的基地,是金融保险人才培养的摇篮。 2、强化校外实训基地功能。通过成立江苏财经・紫金保险学院密切了与紫金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的合作关系。同时,金融保险专业与中国人寿淮安公司签订了长期战略性合作协议,向中国人寿公司输送即将毕业的学生参加暑期工学结合实践,取得了良好成效,中国人寿对金融保险专业学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同时学生也对这样的校企合作内容非常支持,他们说这样的暑期实践既锻炼了他们的能力又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减轻了家庭的负担。目前金融保险专业已拥有15家校外实训基地。 (五)工学结合,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一体化教学就是说将工作与学习一体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室与实训室一体化、课堂与职场环境一体化。在金融保险行业专家的指导下,通过核心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进行工作项目与工作任务分解,形成符合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标准体系,帮助学生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项目,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的仿真或真实环境,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金融实训中心的建设,重组教学环境、重设课堂氛围、重设教学评价等,重构课堂教学,全方位改造原有教学情境和场所,将课程教学设置在学做合一的实习实训场所,实训中心充分模拟职场环境、营造职场氛围,实现训练的仿真,教学的一体。以实训室为教学场地,开放课堂,以专题培训的方式请学生走出教室,将操作性很强,如银行柜台业务、产品营销业务、客户服务业务、证券经纪业务、现场查勘业务等,转移到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校外实习基地实地上课,教学做一体化,实现学习和工作零距离结合,切实做到工学交替。 (六)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使培养的人才能更吻合金融保险行业企业的需求,通过开展市场调研与邀请金融保险行业企业专家座谈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明确金融保险专业岗位职业能力,明确行业企业技术标准,课证融通,实现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并在此基础上,与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业务骨干携手共同开发建设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商业银行信贷实务、金融产品营销、财产保险、人身保险、证券投资实务等6门专业核心课程。在校企共建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共同开发校企双向使用的项目化教学(培训)教材,教材内容选取金融企业真实业务,反映“理实一体、学做结合”的培养理念。 三、校企合作机制创新与实践的主要成效 通过全面校企合作,广泛搭建产学结合的职教平台,形成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推进办学模式的创新,增强办学活力。 (一)创新了人才培养。根据建设行业特点,金融保险专业创新了“课证融通、工学交替、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此模式下金融保险专业大力推进“双证书”制度,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校企合作发展,工学交替,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开展了分段式教学、仿真模拟实训和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 (二)课程建设与改革开放见成效。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在充分听取和吸收行业企业专家意见,在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必备的专业应用知识、职业核心能力、职业主要素质,从而确定学习领域课程,构建了“学做结合、理实一体”的课程体系。同时,加强了课程开发与建设力度,与行业企业人员,共同开展课程建设,成果有省级精品课和院级精品课、优质课、达标课等。 (三)教师素质得到提高。利用校企合作平台,按照“能工巧匠进课堂”的要求,初步建立起一支职称、学历、双师、专兼结构合理,教学能力、专业能力、实践能力、职业教育研究能力等全面发展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 (四)实训基地建设多样化。为加强教师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遵循“校内建企、企内建校”的思想,充分利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资源和紫金保险学院优势,整合校内外资源,组建了多模式的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学习性实训基地。如与紫金保险合作建成保险仿真实训室、与工商银行合作建成银行仿真实训室;在紫金保险、海通证券设立驻企工作站等。 金融保险专业论文:关于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摘 要】文章具体分析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发展的必要性和职业岗位发展的方向,对专业建设特色情况进行说明,最后提出高职金融保险专业的具体建设目标。 【关键词】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建设;思考 有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国内大约有金融人才300万人左右,无论从数量上、结构上还是从质量上都远远不能满足将来的发展需求。我国相关部门在对未来10年亟需的12类人才进行预测时,银行、保险类人才位列其中。金融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金字塔”式结构。一方面是随着业务的多元化和专业化,对中高端人才迫切需要,如金融分析师、基金经理、证券经纪人、保险精算师、投资管理人才等六类金融人才炙手可热。 另一方面,随着业务网络的扩展,对基层一线岗位人员的需求增多,如银行业的柜台人员、客户经理、理财顾问,保险业的保险人、保险经纪人、内勤人员等。市场对专科生的需求呈上升趋势,许多单位认为专科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在实际工作中比较踏实肯干。尤其是经过院校培养的训练有素、技能扎实的大专生更是大受欢迎。 一、职业岗位发展调研分析 根据《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提出要重点发展金融业,围绕建设中部地区金融机构聚集区,推进金融一体化建设。加快发展湖北银行、汉口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交银国际、长江证券、合众人寿、长江保险等本土金融机构,培育农村金融机构,引导和支持在武汉新设和迁入国际国内金融机构总部、地区总部、分支机构。重点打造汉口建设大道、武昌中南路金融产业及金融总部聚集区和武汉光谷金融港,将武汉打造成全国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建设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培育优质后备上市资源,支持和鼓励企业上市融资,推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积极发展债券市场。鼓励产权交易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发展,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金融租赁、信用贷款等产品创新,推进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进行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尤其是经过院校培养的训练有素、技能扎实的大专生更是大受欢迎。争取相关期货交易所在我省设立稻谷、玉米、钢材等期货品种的现货交割仓库。拓宽保险服务领域,积极发展财产保险、人身保险、责任保险、再保险和保险中介市场。大力发展产业、创业、股权等各类投资基金。积极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争取国家批准武汉离岸金融业务试点。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这就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金融人才,为了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金融人才的需要,要大力发展建设金融类专业。 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与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熟练掌握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和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并具备一定金融保险理论知识和理财技术、能够熟练掌握金融保险业务的具体方法和操作技能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金融保险专业岗位发展一览表 二、专业特色建设 (一)教学内容的创新 教学以市场导向原则。市场需求是职业教育生命力所在,市场需要什么专业人才,学校就办什么专业,紧贴市场需求。我们拟以主干课程为主导,以行业实际要求为主要内容来编写实操性更强的教材,根据金融保险职业具体运作过程建立模块化的教材体系,从而使学生“所学”在毕业后马上就能有“所用”。 (二)教学方式的转变 主要表现在不断加大实践课时的比重,很多职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转变为主要在实验室完成教学任务,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并为学生创造相应的学习环境,实验室教学也要由“放羊式”相应转变为实行以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的以“导”为主的教学模式,真正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更多地考虑学生个体的需要而不是群体需要。 (三)树立对教学质量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监督的新理念 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的生命所在,对教学质量的监督不仅仅是对教学结果的监督,而应体现在对教学环节整个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跟踪监督,包括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落实的监督、教材编写或选用的监督、任课教师任职资格和授课效果的监督、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实习实训环节的监督等方面。 (四)以突出职业技能培养为特色,实行“双证书”制度,具有多种技能鉴定与考试认证资格 实施“双证书”制度,让学生不仅有学历证书,还至少要有一种职业资格证书。将本专业的专业岗位技能证书考试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鼓励学生应考,同时注意教学内容与考证的对接。坚持应用型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理论与技能为本位,培养符合高职教育素质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将学历教育、职业技能、职业认证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实行“双证书”制度,把教学重心放在培养学生能力之上。 (五)坚持校内校外实习实训 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实现教育和岗位“零距离”。本专业的实训由校内和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二部分组成。通过校内实训,能实现部分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银行业务和保险业务都是带有营销和服务性质,其实践教学需要有一定的现场作业流程和特定的商业环境。高职高专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技能的培养和提高主要依靠实训训练。武汉市金融业发展迅速,从理论上来说,为金融保险专业的实践教学能提供很有力的支持。始终坚持不懈与金融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经过面试的应届毕业生到保险公司、银行、证券公司进行定岗实习,同时专业教师跟踪指导。这种定岗实习把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真正落实到实处,切实从根本上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就业水平,真正实现毕业直接上岗。同时我们还是需要考虑国有银行和保险公司的特殊性,其审批程序非常复杂,因此,我们的思路保持,“以校内实训基地为主,校外实训基地为辅”,一方面,通过在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的观摩学习,加强其对实际业务的感性认识,而实训课程的模拟操作主要得靠仿真度较高的校内实训基地完成。同时通过聘请富有本专业工作经验的专家、能工巧匠做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及兼职教师,以缩短与实际的距离。 (六)德育与体育、心理健康、法制、安全、礼仪、就业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从学生个体发展与社会需求相统一的视角把握培养目标,具体来说就是“综合素质合格+特长”,针对当前高职生存在的脆弱、傍徨心理,教师开展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培养他们诚信、务实、勇于进取,有责任心,吃苦耐劳的性格,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行为调控能力。同时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增强安全意识。总之,职业教育学校应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专业建设目标 1、大力开展课程建设。构建银行柜台业务、证券期货投资业务、保险经营与经销业务三大技能模块课程体系;建成一个共享型、教学互动的专业资源库;出版融技术先进性、教学互动性、实践标准性、内容科学性为一体的专业系列特色教材。 2、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个人金融业务的最大特点是客户量大、分散,在满足顾客在消费金融产品的同时还需要为顾客提供投资理财等相关的咨询服务。目前银行业最缺乏的是德才兼备的客户经理。作为个人金融业务的客户经理必需具备过硬的专业、行业知识,要能精通银行各类业务。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教学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顺应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趋势,调整教学思路,在保证学生专业教育质量的同时,切实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金融产品的营销能力。 3、加大订单式人才培养力度。通过继续与各省市地的金融机构签订订单式培养计划,学校和企业一起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一起组成教学团队、一起编制教材、授课资料、实训资料、一起对学生进行授课和管理,企业和订单班的学生提前签订就业协议,学生学习结束后可直接进入该企业实习和就业。 4、在加强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在注重培养学生技能操作力、岗位适应力、创新应变力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并重,即在注重“职”的同时不能忽略对“高”的教育引导。扩大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增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以社会需求作为参考来确定教学,以教学来促进社会需求。积极的为学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进行正面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引导,促使其在德育、智育、体育方面的全方位发展,使之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之才。 金融保险专业论文:高职金融保险专业教师企业行活动初探 【摘要】分析了高职院校金融保险专业教师进行企业行活动的意义,并以到保险公司进行实践锻炼为例,有针对性的谈到了企业行活动的心得体会和作用。 【关键词】高职 金融保险 企业行 当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高职教育发展也呈现良好态势。由以培养综合素质为导向的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为目标转变为以培养就业为导向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由以学科为本位过渡到以能力为本位。为了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校企之间的合作,促进教学改革,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我校也积极响教育厅号召,按照湖北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的精神,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教师企业行”活动。 一、意义 (一)深化教学改革。 要使高职毕业生在就业中具有竞争优势,所培养的学生就必须与企业的需求紧密结合。在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具体岗位的实践以及与同事们的交流,在掌握新技术新方法的同时熟悉具体岗位的职责分工,有利于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以及对本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这为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 (二)有利于更新教育观念和培养人才。 在企业实践锻炼时,教师可以与公司业务专家进行交流,可以对以往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开展专业调研活动,亲身体会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真实需求,了解专业岗位群的具体要求及发展趋势,获得企业对人才培养、专业课程设置要求的第一手资料,从而更有针对性地确定人才培养方案,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专业课程体系,在修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时更能有的放矢,并根据市场对各类人才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教学措施,把企业用人的要求作为培养目标,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适应市场需求,进行大胆改革,努力解决目前高职教育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够适应市场,受到市场的欢迎。 (二)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双赢”。 以就业为导向,加强桥区合作。教师赴企业锻炼增强了学校与企业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密切了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创造了学生实习、就业的良好条件,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同时通过教师的企业锻炼也有利于企业对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人才储备和发展、科研水平的提高,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同时,教师赴企业锻炼也进一步推动了校企间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构建,实现校企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产教结合,加深了校企间人才供与需的紧密性和一体化。 二、实践内容 2014年7月我作为一名高职金融保险的专业教师,来到中国平安金融集团第八营业部进行实践锻炼,从事的岗位是讲师助理,其工作职责主要表现为:协助讲师完成上级公司下达的教学培训任务、公司各项业务培训任务以及支援系统内各公司的业务培训;协调并完成课程方案计划;课件设计及维护;参与研究、开发、编写培训课程及教材;参与制定各级公司培训计划,包括参与公司组织的课题调研活动,广泛了解销售人员的培训需求,撰写市场调研分析报告和培训需求分析报告。每天早上八点半,所有的保险同仁都会在聚龙部进行晨会。首先由全体参会人员起立唱司歌、读公司训导口号,接着是营业区业绩战报、人力战报、最新险种及咨询分析以及各项通知,最后是各个部门的二次早会。二次早会的内容主要是保险产品分享,即由最近已签单的保险营销人员分享自己的经验体会:介绍客户背景、签单背景和促成要点分享。这对于每一个上台发言人来说,都是一份荣誉。另外是本部门陈总监的分享。我将保险行业的晨会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开展了“45分钟保险晨会”的活动,将金融保险12301班分为了五个项目团队,每个团队由七个人组成,每个团队一周组织一次早会,早会由敬业时间(考勤)、晨曲、信息窗口、经验分享、游戏互动和经理时间组成,取得的效果良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培养了他们的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心得体会 这段时间,令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平安保险公司的处世哲学:做人有情有义、工作有声有色、生活有滋有味。保险营销已经到了一个境界:不是产品的营销,而是人的营销。陈总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把人做到位了,还怕产品销售不出去吗”?“敬人就有人缘,敬业就有业绩”,他们把客户当作是朋友、亲人甚至是家人,对客户的关心是无微不至,而且做得非常细致,有时候是一句嘘寒问暖的贴心短信,有时候是一份用心的生日小礼物,让你倍感温暖。处在这样一种工作环境使我深受感染,这个对我以后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工作都是受益不浅的。另外一点另外印象深刻的就是平安保险公司有着非常发达的培训体系,令人叹为观止。众所周知,他们有一所平安大学,培训分为师范类、营销类和管理类,整个培训系统非常完善,部门里有新人岗前培训、新人钻石沙龙、“麒麟营班”、主管模压训练、雏鹰特训营等等,非常注重对员工在不同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一)有助于转变观念,提升专业教学。 专业教师通过在企业实践锻炼,更新了知识结构,提高了实践技能。教学中能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不断向学生渗透企业新的用人标准,新的规章制度等,能避免空洞的说教。在此期间,我多次与同事们交流、探讨高职应届毕业生的表现情况,包括专业知识、技能、从业态度、职业能力和团队精神等等,站在学校的角度,为了能更好的为企业服务,给企业输送更优质的人才,有哪些建议。针对保险行业,企业更亲睐的人才要满足这些条件:即自信、有明确目标、能吃苦耐劳、沟通能力强、具备一定抗打击能力,而且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在保险业留下来并能走得更远。很多应届毕业生到了实习单位,感觉很迷茫,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我觉得要放低姿态,有这样一个心理准备:社会也是所大学,自己在这所学校才从零刚开始,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抱着学徒心态,空杯心态、海绵心态。你是在学习,哪怕你第二天就从这个单位辞职也不应放弃之前每一个值得学习的机会。一个良好的工作心态比任何一个好工作都更为重要。步入社会后,没有人有义务来教育你,要从以前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用所学的书本知识适应工作的实际情况,并能融洽地协调人际关系和生存环境,对企业的正常运转担负起自己的岗位责任。 金融保险专业论文:培养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设置研究 摘 要:对于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以工学结合为原则,并且以保险为典型的工作任务。本文通过围绕培养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详细研究,因而形成了实践性的教学体系,最终建立起以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金融 保险专业 实践能力 课程 设置研究 对于高职教育而言,要想成为职业教学界的共识,首先要做的就是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建立起新的课程理念。新的课程理念是在专业论和应用论的基础上树立起来的,并且是以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目标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从所获得的理论知识中产生的,而是要在对问题批判、解决和转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因此,在高职教学的课程体系中,学生要在各种复杂的职业境界中进行交往,从而可以使自己的行为在复杂的环境中获取一定的经验。对于这一点,在教学课程的体系上,对学生的实践性教育是必须进行的任务之一,从而建立起有利于学生实践性教育的教学体系。 一、对于金融保险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所包含的内容 1.对所就业的岗位要有一定的认知实习。为使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在以后的就业方向上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应让学生对金融保险专业的工作性质和工作任务有着初步的了解,并要求对专业的各项工作所在的岗位业务流程和职业能力所规定的要求做进一步的了解,进而实现学生对专业和岗位目的的充分认知。 2.在社会体验中得以实习。通过社会体验实习可以使学生的社会能力得以培养,为锻炼和提高学生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增强岗位上忍耐与抗压的能力,提高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同时理解奉献与价值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我们应对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充分的利用。学生在第一学期结束后,送到企业中进行社会体验实习,时间长达三个月,最终实现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并且在实习过程中磨练自己的意志,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3.对专业课程的实习。对于专业课程的实习而言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理实一体课程的实训和对岗位仿真的实训课程。而对于理实一体课程的实训来说,是指在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实训内容进行一定的设置,并且以实现学生在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两方面得以加强为教学目标,授课过程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以及课堂与实习地点相结合成一体的教学法;在岗位仿真实训课程中,主要是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从而建立与岗位仿真实训相关的项目,在实训过程中,对于这些不同的教学项目要求学生必须亲自来完成,最终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以提高。 4.与所学专业相结合的综合性实习。在同专业相结合的综合实习过程中,学校可以安排专门的金融保险实训室,通过实训使学生在金融保险业务方面的处理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为了毕业生毕业后直接能够顶岗、就业打下基础。实训室应该配有专门的电脑及教学软件,有专门的综合实训资料。其中综合实训资料可以由在校教师和保险行业专业人士共同来编写。通过学生的上机操作也提高了学生的电脑操作能力和软件操作能力。 5.毕业生的毕业实习。对于毕业生的毕业实习而言,原则是安排在教学的第六学期,所进行实习的时间应是半年。而在实训上主要是以两种形式进行的,分别为:(1)毕业实训单位由学生自己主动联系;(2)毕业实习单位由学校统一安排。对于毕业实习的学生要制定相关规定,比如要求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工作,以及所接受实训的学生要完成一份具有质量保证的项目专题报告,并且此报告要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相关,学生通过运用毕业实习和市场的实战经验来完成。 对于以上进行的各项实训项目,学校都应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所规定的实习指导和考核标准来进行,同时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实习指导服从学校所要进行的相关考核,进而使实习实训的质量和效果得以保障。 二、实践教学的实施所需的一定条件 1.在“2+1”培养模式下进行的实践教学。对于“2+1”培养模式而言,是指在三年制的高职金融保险专业的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时间为两年,剩下的一年时间是让学生进行顶岗实习以及相关实训项目的实施。为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无缝隙的衔接,应依据工学交替理论和实践结为一体。当前金融保险产业人员综合能力的开发主要是由“2+1”培养模式来起作用的。为使“2+1”培养模式在学校和企业间实施,必须以工作过程中的应用技能作为主要的路线,进而实现教学资料的整合。在金融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中,“2+1”培养模式的实施使实践教学有了一定的时间保证,并且落实了各项实习实训相关项目。 2.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对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能有效地保证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此场所的建立主要是提供学校在实践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社会体验实习、课堂与实习地点相结合教学等实习实训项目进行实施的,同时它也作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应用创新能力进行培养的主要基地。在实践教学体系实施过程中,为实现工学交替的实践教学,就必须在思路上进行拓宽,同时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并且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进行拓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仅是弥补校内实习实训的不足,它对创建出一种教与学双向之间的互动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这样的社会职业情境中可以有效地对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给以锻炼、培养,最终实现学生顺利地完成 “学校人”转化为“社会人”这一过程。 3.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的建立。为保证教学体系可以顺利地实施,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体制是有必要的。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为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必须对实习实训项目的过程管理进行相关规范,进而建立卓有成效的实践教学质量检查、监控、保障体系是在实施实践教学前所必须进行的。对于各项实习实训项目都应建立不同的实施方案和所要规范的实施细则,并制定相关的考核和惩罚制度。譬如在学生进行毕业实习实训过程中,应建立相关的实施方案对此进行管理,在毕业实习结束之时,学生应向学校提交相关实习文件,如毕业实习的协议书、毕业实习任务书、毕业实习指导任务书、毕业实习安排明细表、毕业实习周记等等。 4.建设“双师型”的教学团队。在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对教师团队的建设要有一定的要求,进而创造出一个在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两方面均较高的教师团队,其中包括专兼职教师,同时也可以称之为“双师型”教学团队。为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整体教学水平能够不断地提高,在学生实习实训过程中,应要求有合理学历和技术职务以及技能结构的教师来对学生的实习进行指导。“走出去,请进来”并行的策略是在教学团队的建设上应该坚持的,从而做到走专兼结合的道路。为提高专职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应对专职实训的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在学生实训过程中,应聘用专业水平比较高的专家对学生进行指导,尽可能地实现工作与学习无缝隙的对接,从而实现教学、学习融为一体。在聘用兼职教师的过程中,应严格要求、认真选择、科学管理,从而实现兼职教师的职责得以充分的发挥。 三、结束语 总之,对于金融保险专业而言,它属于一个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在金融保险专业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的实践性教学对于高职教学的工作者来说将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同时也是一个艰难的挑战。但是,只要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能力为中心,产学研相结合”的策略,使教师可以充分地发挥其自主的主动性,并积极思考,同时面对问题可以灵活变通,最终将会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并且也可以有效地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进而达到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金融保险专业论文:培养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学生关键能力的途径 摘要:文章阐述了培养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学生关键能力的必要性,并对提高学生关键能力的途径进行探索,以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和职业发展能力。 关键词: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关键能力;就业 作者简介:皇甫红琴,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金融保险。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高职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对策探究”(编号:2013B265)的成果之一。 我国保险行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对高素质的保险专业人才需求巨大,应该说在保险行业工作的人员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经过调研,发现保险行业员工存在“高流失率”、毕业生难以在保险公司生存等现象,这已经成为行业和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要达到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具有较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除了要对在校学生加强专业基础知识教育外,还必须依据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强化职业核心能力,即关键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使他们将来能在企业中生存,并获得可持续发展。 一、“关键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972 年德国的梅腾斯Mertens首先提出“关键能力”概念,并于1974年进一步将“关键能力(Schlucssclkompetenz)”定义为:关键能力是那些与一定的专业实际技能不直接相关的知识、能力和技能,它更是在各种不同场合和职责情况下作出判断选择的能力,胜任人生生涯中不可预见各种变化的能力。[1]目前一般认为,关键能力包括社会能力与方法能力,二者与专业能力共同构成综合职业能力。 新加坡特许科技学院院长李德威在哈尔滨举办的国际职业教育论坛上提出:“面向全球的职业教育,要培养符合现代化要求的职业人才。这种人才不仅表现在掌握企业所要求的职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称之为‘关键能力’”。 教育部在2006年16号文件指出,要“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并在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要求测评学生的“自我学习、信息处理、语言文字表达和合作协调能力”。同时,在教育部与其他部委的相关文件中也一再强调学生及职业人士的职业核心能力,即关键能力的重要性。 加强关键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当代国际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主流趋势,还是国家倡导的能力本位的有效载体,也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更是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措施。 二、提高“关键能力”的途径 1.巩固专业思想,坚定信念。前些年,保险行业虽然人才需求量大,但需求短视,需要的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外勤员工。人才缺口巨大而员工供应不足,造成保险业进入门槛过低,外勤员工整体素质不高且缺乏专业知识,导致人们对商业保险的评价不好,行业社会形象大打折扣。高职金融保险专业招收的是“四批二”的学生,大部分来自郊县和农村,对保险行业缺乏认识。 保险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保险教育工作非常重视,2006年《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将保险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发挥新闻媒体的正面宣传和引导作用,普及保险知识,提高全民风险和保险意识”。如今,《保险伴我一生》知识读本已出现在中学课堂上,为造就具有较强保险意识的公民奠定了基础。而以房养老政策、银行倒闭政策、国家将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的学历要求提高至大专等举措,均为金融保险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中国保险市场的迅猛扩张为保险公司对大专及大专以上人才的需求注入了活力。因此,新生入校要做好以下两件事:第一,必须对学生进行金融保险专业思想教育,使之初步认识保险,了解保险的意义和功用;第二,帮助学生制定职业规划,使之明确奋斗目标。学生除了明确学习知识的目标,还要明确“与人交流、沟通、分析与解决问题”等综合素质方面的目标,即在校期间努力培养关键能力,以提高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2.构建“关键能力”培养的内容与方式。在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就是按照学科体系讲授基本知识、方法和原理,帮助学生弄懂重点与难点。但在高职教学中,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必须从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选择、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过程的组织等方面加强专门技能与职业核心能力的整体设计,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同时得到关键能力的训练。因此,专业教学团队首先应依据岗位任职要求与行业企业共同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及核心能力,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专业课程,做到专业与产业(岗位)对接。教师应根据保险实务优选教学内容,融入保险从业资格证考核的内容,做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以学生为主体,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行动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为主,以实际保险工作任务为驱动,围绕保险工作岗位有针对性地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角色体验等教学方法,做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强化对学生关键能力的训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笔者承担的是金融保险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结合实践将教学内容分为3个模块:第一块是理论知识,第二块是素质培养,第三块是保险实务。在教学中,笔者采用分组教学法,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探究互助、合作与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同时,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渗透素质培养,按6个模块“与人交流、与人合作、信息处理、数字应用、解决问题、自我提高”实施,分别是职业核心能力全国统一测评大纲八项职业核心能力的前6个。[2] 针对高职保险专业生源的实际情况,从学生开口说话开始进行关键能力训练。例如,安排学生根据案例表演小品,以培养合作意识;给学生布置收集保险公司招聘信息的任务,以了解保险业、保险公司的状况;要求学生会运用PPT宣讲、会从网上选择每周经济新闻、分享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等。在开放式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既能发挥创造力,又可提升思维,经常有创新带给大家欢乐和启迪。在保险实务的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采用案例教学,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互动。特别是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教学章节,如《人寿与健康保险》中讲到具体的险种,可邀请保险公司的兼职教师参与教学,介绍最新的险种;也可邀请保险公司的专家来校开展讲座或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还可安排学生在大一下学期参与保险从业资格证考试,并在业余时间跟岗,为逐步实现毕业与就业零距离对接做好准备。 摘 要:中国雕塑的写意,实质是在写实与抽象之间。既不算深奥也不算浅显单调,通过它特有的风格帮助人们从中寻找共鸣,从而更全面的感受作品,从整体到局部,本文通过对雕塑作品的介绍来展现中国雕塑的写意精神。 关键词:中国雕塑;写意精神;分析 中图分类号:J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033-01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写意”是我国艺术领域的灵魂,雕塑艺术也不例外。在传统文化和独特的民族艺术创作理念的继承中,雕塑的写意精神传承至今,是造型艺术中的精品。中国古今,从政界到生活,到独立的物象雕刻,有不少写意精神饱满的雕塑作品。 一、雕塑的写意精神 中国传统的雕塑风格有原始朴拙意象风、帝陵程式夸张风、民间朴素表现风、秦俑装饰写实风等,这些不同风格的雕塑有一个相同的精神特征就是神、韵、气的统一。另外雕塑同其他造型艺术界的作品一样,拥有独特的“写意精神”。“写意”,其实是有意在前,写在后。雕塑艺术中的“意”是与“象”相关联的,可以说是“意象”,就是通过艺术的“象”来呈现其“意”。那么“写意”就是通过“写”来表达艺术的“意”。 雕塑的写意有三方面的特征:形态的夸张意象、人物瞬间神态的意象和形体外观隐显的质感意象。旅法雕塑家熊秉明的“牛”系列雕塑作品,有着刀削的累累痕迹,但是在作品的整体看,就包含着一种氤氲之气,充满活力,凝固的熔岩仿佛要涌出一般。熊秉明的雕塑作品中包涵着中国的哲学、书法、诗歌和西方哲学、雕塑视觉构成的融合体,既深刻理性、又优雅富有诗意。此外,田世信、孙家钵、刘焕章、贺中令、邢永川等雕塑家的作品也有着一定的写意性。这些大家将中国雕塑的写意精神传承,使我国的写意雕塑资源取之不尽。但是对当代的雕塑家来说,把雕塑艺术中的写意精神弘扬和深化也有着很大的挑战性。 二、西方的写意与中国的写意区别 西方的写意注重雕塑作品的造型。看西方人的教堂,是一种升向天国的建筑结构,都来源于他们的意志和信仰。所以说西方的造型艺术家是在理性的基础上锤炼出一种看得见的“精神”。这种精神趋向于人的主观,远离或解构对象,例如罗马尼亚雕刻家布朗库西,它的作品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例如《睡着的缪斯》打破了人物雕塑的常规,只有一个头部来代表缪斯,眼睛、鼻子和嘴巴也只是轻轻刻出,但是还是很合理的将女神的主要特征凝聚起来,表现她沉睡的神态,其余的部分就留给了欣赏者去幻想。因此西方写意雕塑的形体塑造大都是“形而上”的。 中国的写意雕塑不同于西方,中国的写意雕塑有一个理论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作品更注重生活的原型,注重表现在生活中的感受,把无形的感受渗透到有形的雕塑中去。作品的生成往往是急速的,有着发散状的外形,而不是看上去循规蹈矩的几何组合体。除此之外,中国的写意雕塑还注重“神”的写意,着重刻画作品对象的某一个定格的神态表情,并且在刻画时会对其进行相应的“改造”,即把某种神态表情夸张、委婉、更具有表现力地刻画出来。例如我国民间泥塑中的汉俑,汉俑造型较为生动,其中洛阳东汉墓出土的乐舞百戏俑,形体较小,姿态传神,有着优美的舞姿,其动作和表情都是略微夸张;山西三门峡东汉墓土中的武装部曲俑,手中都握着强硬的弩弓,控制着弩弦做准备发射的姿态,形态极为鲜明生动,这些都是古代雕塑艺术精品。 中国的写意雕塑并不是雕塑者对着实物对象进行创作,而是靠雕塑者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以及对雕塑对象赋予的强烈的感情来进行创作。所以中国的雕塑作品在外形上看不到雕塑者眼睛里存在的对雕塑对象的解构,雕塑对象所呈现出来的是变形后的实物,这些变形的元素,就是雕塑者感情的载体,作品似是非是,又富有饱满的感情,风格中庸化。中国雕塑的写意理念很符合齐白石的一句话:“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 三、中国当代的雕塑写意精神出现的问题 如今我国的雕塑艺术越来越“求新求变”,雕塑家抛开了传统的规范限制,大大弘扬自主意识和创造精神,在艺术界形成了一种开放自由的写意雕塑系统。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问题――过于将西方潮流作为参照。雕塑家要意识到一点:国际化的优秀雕塑作品,并不能反映中国的艺术理念。一些雕塑家倾向国家化的创作方向,在国际的作品群中成为“泛滥元素”中的一颗,在国内又缺乏代表性,得不到认可,所以成为毫无营养的作品。即使得到了西方人的认可,也是在西方人的普遍思维中得到的认可,并不是因为作品本身。所以目前我国部分雕塑家没有将传统放在创作的主位上,盲目的进行写意创新,形成“风头主义”。 四、结束语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但不能盲目创新,雕塑家在创作时要注意保留民族文化,雕塑总体来说还是要来源于民间,来源于生活。这种对传统的重视,是对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认可,是对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保障。吸收外来艺术营养进行创新的同时,还要积极地将中国雕塑的写意精神融入到国际艺术的队伍中。展现雕塑艺术中写意精神的独特魅力。 金融保险专业论文:河北省金融保险专业社会背景与人才需求调研 【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只有金融业的高度发展才能又好又快地推动其他产业发展。本文主要对河北省金融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调研,并对金融保险人才市场及需求调查情况进行分析。 【关键词】金融保险 人才市场 需求 一、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调研 近年来,河北省委、河北省政府先后出台了《河北省金融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3)》、《河北省金融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河北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金融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河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文件,对如何壮大金融主体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思路,并就这个主题提出了金融环境建设的具体举措。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就是希望通过壮大金融主体,发挥其资金积聚效应、税收效应、相关产业带动效应,推动河北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此同时,根据石家庄的“十二五”规划的要求,今后五年将大力发展省会服务业,增多做强金融市场主体,积极引进更多的国内外金融机构落户石家庄。做大做强市级投融资平台,促进产业发展与金融发展良性互动。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重点发展总部经济、金融保险等行业,到“十二五”末,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达到44.5%。着力加快改革开放,在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基础上实现新突破,加大金融改革创新力度,扩大直接融资渠道,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创建资本要素市场,优化金融发展环境。 我国保险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保险的市场格局,险种体系基本健全,保险公司多极竞争的格局已经形成。截至“十一五”末期,全省共有保险公司省级分公司47家,其中,财产险公司22家,人身险公司25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105家,保险兼业机构5723家。保险业从业人员20余万人。根据《河北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到2015年末,保险公司省级分公司达到80家,分支机构达到4500家以上;设立地方法人保险机构1~2家;保险专业中介法人机构数量达到120家。根据我们的市场调查和业内专家保守预测,未来5年内石家庄市将增加各类保险机构和营业点50个,需要新增保险专业理财顾问、经纪人、理赔定损员、寿险训练师、基层团队管理者等文化素质较高的各类保险从业人员至少1万人,由此推及河北省需要新增5万余人。而在河北省57所高职类院校中,有18家院校开设有金融保险专业,每年培养600名左右的金融保险人才,市场需求缺口很大。 “十二五”期间,我国保险业年平均增长率较为可能的浮动区间为9.5%~17.6%,保险公司体制改革与机制转化将继续推进,国有保险公司的股份制改革将不断深入,保险公司处在从规模扩张向追求效益的转型期,对保险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将日渐提高,保险业发展需要一大批精通金融保险专业知识的人才,特别是基层的保险销售、基层管理人员以及内勤人员。此外,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成为一种趋势,银行、证券及保险业务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单纯学习金融某一分支知识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因此,现代金融保险业需要不仅要掌握保险知识,又要对银行、证券、投资理财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的保险与金融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二、金融保险人才市场及需求调查情况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资本市场的建立,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过程,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等管理工具的快速发展,企业迫切需要进行项目投资融资、资本运作、税务筹划、成本控制等相关的战略规划及运作、参与并为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的金融保险的专门人才;另外金融市场的不断成熟和金融操作的日益现代化,使企业的财务活动以及与各方面关系将越来越复杂。对专业化的金融保险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一)金融行业“钱”景广阔 金融专业毕业生其平均起点工资和平均定级月薪分别为2000元以上和3700元以上,与其他行业相比,明显处于较高水平,对毕业生来说十分具有诱惑力。在具体薪酬方面,金融高端人才年薪都在15万元以上,八个城市的基金经理平均年薪为21万元左右。按照自身的条件不同,能力、学历、经验和背景的差别,往往同一岗位的人员所获得的薪酬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别,其年薪为15万~100万元不等。 (二)金融类人才缺口巨大 上海、北京、广东和江苏这几个省市对金融行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这些省市金融机构相对集中,发展态势良好,尤其是对金融行业的中高端专业人才需求量非常大,目前企业需求量与人才的供应量比例已经接近9∶1。这也直接导致金融行业人才求职活跃,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员会主动出击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专家表示,因为金融行业总体上人才缺口较大,企业的招聘职位和数量都比较多,对个人而言可选择的机会比较多,因此人才的流动率也较大。与上海、北京相比,石家庄的情况稍微平和一点,但有向这些大城市靠拢的趋势。随着商业银行、外资银行进驻石家庄以及越来越多的准金融机构(如私募基金之类)在石家庄发展,金融人才,尤其是高端金融人才的缺口将越来越大,石家庄金融类人才的流动性和薪酬水准也会向上海这些大城市靠拢。而且现在不少国有银行也开始转变观念,委托猎头公司寻找相关人才,人才的争夺将进入白热化。 (三)金融类人才压力也不小 据了解,金融行业的企业目前招聘的职位主要是销售类、金融类、保险类和经营管理类等人才。从金融行业人才的职业分布情况来看,保险类的供求比例差距比较大,企业对保险类人才的需求较多,而市场上该类人才的供应量又相对较少。此外,金融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也格外强劲,企业需求较多的典型高薪职位包括基金经理、高级投资咨询顾问、投融资经理、金融分析师等。这种需求也不断造就业内高端人才频繁流动,据资料显示,在基金经理炫目的光环背后,是年均30%的淘汰率和年均54.3%的变动率。近年众多明星基金经理转投私募行业也令金融领域人才紧缺的困境越加明显。与此同时,企业在招聘金融行业高端人才时,大多数对工作经验都有严格要求,通常要求有5~10年及以上工作经验,并且能够熟练运用或精通一门外语,系统学习过一定的财务、金融和管理等专业知识,对相关的理论有较深入的研究。有些岗位甚至还要求候选人有过上亿资产运作经验,熟悉资金运作程序以及有海外资金渠道等。因此金融行业的高端人才往往在市场上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各大企业纷纷以高薪和各种附加福利待遇来吸引人才。” (四)人才需求调查结论 根据本次调查,结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布的一份针对高校经济学、工商管理类人才需求和培养现状的权威报告显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社会对经济类、工商管理类人才需求意愿仍然很强烈,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的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意愿相对更强烈。 金融保险专业论文:高职金融保险专业校企合作之我见 教育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指出,把职业教育纳入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提高教育质量将作为职业教育今后的工作重点。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职业教育应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以及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但职业教育中的金融保险专业因其相关职业的特殊性,在培养人才中校企合作模式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如何加深与金融企业合作,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发挥作用,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将成为该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金融保险专业校企合作背景 当前,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提高和发挥金融业的功能和作用对促进各地方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金融业的发展需要有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将金融产品、理念渗透到各行各业、社会各个领域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进一 步发挥金融业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为适应经济发展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我国相继有多家高职校院开设金融保险专业。 1.金融保险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范围广 多数院校以培养面向银行、保险、证券、信用合作社等各类金融机构,从事金融产品营销、客户服务、维护与管理工作,以及从事银行、保险、证券等公司的柜面工作的专业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型人才。 2.培养目标行业的特殊性 金融保险专业真正实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难度较大。原因有二,其一,金融,广义上包括银行、证券和保险三类,金融涵盖面广。过去,为降低经营风险,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单个业务利润下降,混业经营成为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意味着,培养的人才既要具备的经济、法律知识,又要全面了解银行、证券、保险等多方面的相关知识。其二,依据金融业的服务属性,金融人才要将抽象的金融理论转换成具体的金融服务操作、产品组合设计,为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而提供的多样化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因此,对金融保险专业的人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要求更高。 3.教学重点转移:从重理论到重实践 在混业经营成为金融业发展必然趋势的大背景下,金融保险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和人才培养模式都要有所改革。从人才培养规格看,由重视理论向重视实践转变;从教学模式上,由学校教学转变为校企合作模式。 以培养适合客户经理为岗位人才例,在个人理财规划中,客户需要储蓄、信贷、保险、证券、期货等各种金融产品的一站式服务,教学中从银行、保险、证券等方面的法律进行讲解,实践中还需要掌握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金融产品的特征,需要客户经理熟悉各种金融业务,拥有丰富的金融从业经验,具有优良职业操守、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 通过以上分析,金融保险专业培养真正能满足金融机构需求的一线岗位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培养人才的专业实践能力和金融职业素质,校企合作显然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但是,简单的校企合作模式起不到教学的作用。 二、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经过各大院校的实践,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的必然趋势。 但就目前的校企合作方式而言,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1.目前,校企合作方式 (1)专业建设委员会。由专业负责人、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与专业密切合作企业的技术骨干等组成,共同制订与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岗位技术标准与专业技术核心课程建设工作,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 (2)专家讲座。专家介绍所在金融机构的发展史;宣讲目前金融企业、行业的发展现状;预测未来企业、行业发展趋势;提出行业、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并针对不同岗位 指明职业生涯的规划。 (3)认识实习。带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初步认识和了解企业的运营情况,各岗位的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工作范围及工作职责等。 (4)校内基地实习、实训。根据企业实际工作岗位,工作环境、工作范围、工作职责、业务流程模拟实训。 (5)企业提供岗前培训。介绍岗位工作定位,工作流程,工作技巧以及职业道德。 (6)入企业顶岗实习。学生进入实习企业全真实习。 2.存在的问题 (1)校企合作范围局限。开设金融保险专业的各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立之初都考虑到金融行业涉及的面比较广(包括银行、证券和保险),因此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面向银行、保险、证券、信用合作社等各类金融机构,从事金融产品营销、客户服务、维护与管理工作,以及从事银行、保险、证券等公司的柜面工作的专业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同时,考虑到银行门槛较高,证券公司要求的人才层次较高,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将重点倾向于保险。就合作意愿而言,银行、证券公司与院校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因此,该专业与银行、证券公司校企合作的机会很少,保险公司的合作意愿很强烈,但合作也仅限于保险销售方面的学习,校企合作的范围比较局限。校企合作的真正意义在于不仅培养金融人才熟悉某一个特定岗位的实务能力,还全面了解金融机构运规则、金融业务基本操作流程和管理流程并且理解其运作原理,明白特定岗位在整个流程中的独特地位及与其他环节的关系。该专业目前的校企合作方式所达到的效果甚微。 (2)校企合作未形成长效机制。能够进行校企合作院校,又因为合作缺乏长期方案、计划的指导,合作经常终止。在校企合作实施阶段,企业由于到月末、季末或任务攻坚或者经费问题而未能按教学计划实施实践教学,导致实习计划中断;或因企业人事变动导致校企合作取消等等诸多原因导致校企合作未能真正实施。 (3)校企合作动力不足。校企合作中,学校是“剃头挑子一头热”,企业的合作意愿的积极性并不高。并且在大多的校企合作中,企业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原因有三: 第一,各地的金融保险机构基本上属于该地金融保险公司的销售机构,主要强调业绩的完成,学生参与实习也主要是从事销售或理财性质的工作。企业培养出一个优秀的销售或理财人才非常困难,但不能保证其效力实习单位,实习企业付出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 第二,带学生实习,加大金融保险企业员工日常的工作量及工作压力,却无任何资金补助,学校和企业缺乏经费支持; 第三,未找到合作的共同利益点,例如:高校的人才、技术、科研、培训等资源的共享。 综上所诉,企业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校企缺乏长期、有效、深度合作,根本原因缺乏共同的利益点和动力机制。 三、加强校企深度合作 如何维系校企合作,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成为关键!加强校企深度合作的关键在于挖掘校企合作的共同利益点以提高企业长期合作的积极性;建立制度以维护合作;争取政府经费以支持合作。 1.合作共赢,助威解困 以与保险企业合作为例,针对保险业目前发展的现状:一保险市场极具潜力,但保险单品单一,保险产品需创新;二保险企业人力资源匮乏处于瓶颈时期,更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并需要高学历人才向保险企业聚拢;三缺乏宣传;而学校与险企的合作正好迎合这一需求。 校企对金融保险人才的共同培养不仅能满足保险企业的发展对人才的 需求,同时可以对在职人员进行继续教育,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对风险管理、财务、核保核赔保险营销等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学生到社区社会实践,可以进行保险产品市场调查和保险知识宣传,以此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优秀者险企优先录用。利用学生反馈的信息,险企与学校专家可以在产品或服务上做出创新,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校企合作不仅完成对金融保险人才的培养,间接提高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水平,还有可能会为企业带来盈利,基于这几点,合作必然可以长期进行。 2.制定合作制度 为规范合作,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应制定出双方的人员架构、合作方案、执行流程和利益分配标准。 (1)人员架构。人员架构分为三方面:一制度顶层设计人员;二组织人员;三方案执行人员。 (2)制定校企合作制度制定校企合作制度是有效深度合作的前提,包括: 制定和划分学校、企业、行业的职责; 制定校企合作的实施方案和执行流程,例如:针对学生在校学习哪些课程;学生在分别学校和企业学习的学程和学分的制定;在企业的哪些岗位学习哪些业务内容,如何实施等方面制定方案和执行流程。又如:对企业在职员工的继续教学实施方案的制定等。 制定质量监督评价体系。 有明确的质量标准,进行全程监控实践教学过程和质量,评价做到有据可依。 3.寻求政府或企业经费支持 校企合作寻求到政府或企业经费的支持(包括金融保险知识宣传普及推广、公益广告、科研等方面),深度合作的程度更高。 实践证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人才质量的重要方式,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的校企合作,合作必将远行! 金融保险专业论文:如何加快金融保险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摘要】职业教育既有高等教育的属性,又有职业技术教育的属性,校内和校外相结合,形成具有人才培养周期短、教育实施灵活的特点。金融保险专业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实施个人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知识和生存能力,从而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基地,建设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由“工业经济”逐步迈向“知识经济”,可见,高新技术在各个经济领域广泛运用,高技能人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了满足时代对人才的需要,只有统一思想,加强金融保险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提高金融保险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毕业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把个人教育和培养生存能力真正落到实处。因此要紧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积极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改善技能型人才结构,促进劳动者就业,形成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的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的教育体系。 一、科学的定位与培养目标是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基础。准确定位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是河北省较早开办金融保险专业的高职学院之一。我院金融保险专业自2006年创建以来,我们一直遵循“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原则,按照复合型和应用性人才要求,以河北省金融保险业为依托,以石家庄及周边地区金融保险行业为辐射区域,培养和输送中高级金融保险人才。按照这一定位,我们确定了金融保险人才培养目标,这就是培养适应我国保险业现代化、国际化发展要求,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诚信、敬业的良好职业素养,掌握金融保险基本知识和业务技能,外语和计算机技能全面,具有市场营销、理财规划能力和业务办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够在各类金融、保险企业从事金融保险业务“社会需要、行业认可、企业能用”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是加快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保障。专业培养计划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蓝图,是实施专业教育、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性指导文件,也是组织专业教学的基本依据。为了办好金融保险专业,几年来,我们贴近现代金融保险业对人才的需求,依托我院财会优势,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培养规格上积极探索,根据“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强化实践、培养能力”的人才培养原则,在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从2006年第一个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以来,先后六次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和修订。为了使专业培养计划更加科学合理,我们大胆摸索和改进制定培养方案的方式,改变“闭门造车”的固有思路,即在制定本专业培养计划时,不仅借鉴兄弟院校金融保险专业先进的教育经验,同时对河北省尤其是石家庄地区的金融企业进行多轮深入的调研,还邀请金融保险业的专家及高管人员参与我院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研讨会,广泛听取他们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尤其是对金融保险业的人才规格要求和最新人才需求的信息,进一步完善本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另外,根据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完善教学方法,突出专业技能训练,强化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等教学内容,从而使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加贴近金融保险行业发展和保险市场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三、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和专业实践平台是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重要环节。为了确保金融保险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我们经过几年的努力和探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金融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和金融保险业务时间训练平台。首先,将社会调查、专业认知、金融保险专业业务流程、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了立体交叉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得到训练,确保了培养质量。其次,构筑三个实践平台:一是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我系与河北天宇通信有限公司在我院内建立了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学生实地得学习保险业务技能和了解金融保险行业提供了稳定性平台,同时通过组建专业实验室,购置金融投资、保险业务教学软件,构筑本专业业务模拟实验平台。二是在现有的教学实践基地的基础上积极寻找新的实习、实训基地即与石家庄市多家保险公司开展深度合作,建立校企互动交流平台。三是努力搭建学生与企业专家、技术人员交流的平台,即定期邀请实践基地技术人员或行业专家到学院为学生学期授课或作专题报告,使学生能与行业专家或技术人员进行面对面交流,收到较好的效果。同时,组织学生参与金融机构的一些真实工作场景、业务流程,对于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增强对本专业的认知度从而提高其学习本专业的积极性以及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三个实践平台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满足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锻炼的需要。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关键环节。课程落后,源于师资的匮乏。目前我院金融保险专业的师资大多来自于本科或研究生刚刚毕业,理论知识丰厚,虽然大部分教师已到企业进行过实践,但是在实践技能操作上还是略差一些,即“不熟悉保险公司、证券、银行的基本业务,怎能培养出适合该行业需求的人才?”所以,我们需制定相应的师资培养政策和计划,加大教师到企业一线实践的力度,以增强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另外,还要寻找并创造教师与企业行业专家或技术人员的交流的机会,搭建教师为企业提供服务和解决难题的平台,并把它作为一项重要、长期的工作来落实。同时,建立企业教师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系统方案,以保证企业教师到高校参与教学的数量和质量。当然这就需要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政策。 综上所述,金融保险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实践教学质量快速提高,加强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以培养学生就有独立创新、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成为深受行业、企业和社会欢迎的有用之才。 金融保险专业论文:基于素质目标的高职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具体分析高职金融保险专业以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培养目标,据此对高职金融保险的人才培养定位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有针对性提出加强高职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高职金融保险培养目标人才定位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和总方向,对教育教学具有指导作用。关于最新的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2006年教育部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是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什么是“高素质”?文件中进一步解释为具有“社会适应性”和“终身学习理念”,能够“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的人才。这表明目前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意在把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企业岗前培训相区别。一般地,普通高等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并不把短期就业能力放在首位;企业岗前培训把短期就业能力放在首位,强调使受教育者在短期内成为某一特定岗位的初级工,甚至是熟练工;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既强调学生的短期岗位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还强调具有长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即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够适应未来岗位的变化。毕业时它可能只能成为某一岗位的初级工,但是它具有快速成长为熟练工的能力,并具有从一个岗位向另一个岗位转移的能力,或者在行业内多次转移基至是跨行业转移的能力。 一、高职院校金融保险专业的培养目标分析 据此,大多数高职院校将金融保险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银行、证券、保险等金额领域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岗位或岗位群能力。其原因或许是受招生压力的影响,各高职院校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就业率,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可以让学生很快适应岗位要求,找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可以使原培养学校拥有较高就业率。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教育的目的,就它同就业和经济进展的关系而言,不应培养青年人和成年人从事一种特定的、终身不变的职业,而应培养他们有能力在各种专业中尽可能多地流动并永远刺激他们自我学习和培训自己的愿望。”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仅仅定位在“胜任某种岗位”、“具备胜任某种岗位的能力”,显然是不适应这一规则要求的。 如今的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知识更新飞速进行。大学阶段只能获得需用知识的10%左右,而其余 90%的知识需要在工作中通过不断学习来取得。因此任何教育都不可能教给学生终生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高职教育只有培养学生具有自我获得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才能实现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才能实现短期就业与长期就业的相结合。放弃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专注于单一岗位技能的培训,也许会使学生在极短的时问内适应对应岗位的工作,并使期培养学校得到较高的就业率,但是如此培养的学生必然会在长期的就业竞争中败下阵来,从而反过来影响原培养学院的声誉。高职院校要想使自己在市场中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首先使自己培养的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严伟、黄晓兰在《建立素质本位的高职金融保险课程体系》一文中用实证调查得出相同的结论:金融专业偏向技能本位的教育方式已经不适合高职金融保险专业的学生,企业看重的是综合分析素质能力。所以高职院校金融保险专业的培养目标应界定为为整个金融保险领域服务,培养高素质可持续发展的技能人才。 二、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培养的人才定位 高职高专教育特别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除了需要普通高等教育所需要的基本办学条件外,还需要建设与现代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的实验、实习、实训设施,设备投入、维护管理、实训耗材等成本费用很大。相关文献表明,高职高专生的生均培养经费投入应该是普通高校的 2.5倍左右,然而,在实际办学过程中,各地在教育投入上往往偏向于本科教育,没有给高职高专在内的职业教育以足够的重视。同时由于金融保险业、金融保险产业从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因而在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方面遇到困难,影响了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市场吻合性差。社会对高职高专教育整体认同度偏低,据中国社会调查所对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的学生家长调查显示:有 65%的人认为包括高职高专教育在内的职业教育比普通高等教育低一个档次;53%的人承认在与孩子谈理想时,会轻视职业教育。 随着国内“金融保险热”的升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金融保险,然而很多人误以为金融保险很时髦、很神秘,认为金融保险是一个高工资和高就业率的专业。这种误解造成了人们趋之若鹜的现象。实际上金融保险专业学生必须先就职于金融保险一线岗位,积累经验,才能发展成才。很多人对金融保险一线岗位操作的实际情形缺乏了解和认识,一些不切合实际的想法和期望值过多过高,对未来的工作缺少足够的心理准备和承受能力。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定位于高职高专类,学生毕业后的学历相当于专科学历。根据调查,金融保险专业毕业的高职学生毕业后被金融中介机构如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录取,大多从事接待和服务之类的工作。 从金融服务机构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来看,国内银行方面主要表现为以传统银行业务为主,发展基本稳定,对金融人才会有一定量的需求,但一般对学历要求较高,而且数量不会太大;而中外股份制商业银行一般只设一个支行或分行,业务也主要是以对私高端客户和公司的理财为主,储蓄业务有限。随着业务的发展,这些银行未来会增设一些分支机构,从而会增加对柜员和精通理财、信贷等业务客户经理人才的需求;其他银行如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随着业务的发展,对于柜员的需求量会比较大,而且这些银行对于所需人才的学历不会做太高要求,主要要求精通、熟练业务;小额贷款公司和信用担保公司业务主要与信贷有关。这两类公司需要一定数量的精通信贷业务的金融人才。以上其他银行和信贷公司、担保公司是未来高职学生主要的就业方向。从保险业来看,各大保险公司对于保险人才的需求数量很大,要求的起点也比较低,而且人才需求持续的时间比较长。保险公司主要需要的是保险客户经理,随着保险公司业务开展的不断规范,保险公司形象的好转,人们对于保险公司认识以及保险观念的转变,保险市场人才需求潜力很大,而目前人才供给市场短缺,所以保险专业的高职教育大有空间。 三、加强高职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高职教育要有自己的特色 高职教育要发展就必须突出自己的特色。对高等职业教育来说,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生命。特色体现在高职教育办学的各个方面,包括专业和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学校管理和人才规格与质量等,在整个办学的过程中,要着眼于办出自己的特色,要充分发挥优势形成特色,在同一层次、同一类型的学校中,办出一流水平,创出自己的品牌。同时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性和差异性,而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主要是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高职院校金融保险课程应结合院校所处的地区及本校实情,从现实出发,找出自己的优势及不足,体现出自己的特色,重点提高课程设置的弹性和适应度,以确保课程设置的质量。 (二)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设置课程 上面已经谈到高职金融保险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包括信贷)、柜员服务和保险客户经理等一线具体工作。可根据这些岗位设置相应的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综合能力实践课程。专业基础课包括金融基础、点钞技术、会计基础等课程系列。此类实践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职业能力素养,为专业核心能力与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个人理财、商业信贷业务、银行卡业务、保险营销、证券投资实务操作等课程。此类实践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具备金融岗位群所要求的职业能力,即基层金融人才必须具备的临柜交易、服务营销和理财三种能力。综合能力培养与训练主要通过专业认知实习、专业实习、顶岗实习方式进行,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后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三)在加强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 在注重培养学生技能操作力、岗位适应力、创新应变力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并重,即在注重“职”的同时不能忽略对“高”的教育引导。扩大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增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以社会需求作为参考来确定教学,以教学来促进社会需求。积极的为学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进行正面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引导,促使其在德育、智育、体育方面的全方位发展,使之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之才。 (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个人金融业务的最大特点是客户量大、分散,在满足顾客在消费金融产品的同时还需要为顾客提供投资理财等相关的咨询服务。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目前银行业最缺乏的是德才兼备的客户经理。作为个人金融业务的客户经理必需具备过硬的专业、行业知识,要能精通银行各类业务。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教学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顺应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趋势,调整教学思路,在保证学生专业教育质量的同时,切实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金融产品的营销能力。 金融保险专业论文:高职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中国金融保险行业的快速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金融保险从业一线的专门人才。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保险专业根据市场需求,准确确定专业定位,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创新“课证融通、工学交替、个性发展”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对该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与核心内容进行了详细论证。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金融保险 人才培养模式 1 概述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特质为高端技能型人才,这就是说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是要使学生即具有专业较高业务知识与业务技能,又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独立的技术操作能力。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为省级示范院校,我院金融保险专业办学历史悠久,1977年开始招生,2004年转型高职办学,学制三年,现有在校生196人。 人才培养目标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依据。确立正确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有助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针对性、适应性和有效性,同时也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结合市场经济的需要,通过调查问卷、走访企业、组织座谈会等形式进行社会调研,我们将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概括为:立足地方,面向区域,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对接地方金融服务重点产业,以商业银行综合柜员、金融产品营销员、保险公司客服、证券公司客服为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地方金融保险机构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出业绩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 “课证融通、工学交替、个性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2.1 推进“双证书”制度,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 “双证书”教育是使金融保险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通过职业资格考试取得进入岗位的通行证,即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教育使学生具备岗位工作能力或资格,可以快速地适应岗位工作,同时也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学生就业率。金融保险专业学生可以选择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有银行从业人员资格证书、保险人从业资格证书和证券从业资格证书,分别由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保险业协会和中国证券业协会组织考试,参加金融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是从事金融相关职业的“敲门砖”,金融从业资格证同时也被称为金融行业的准入证。因此将金融从业资格考试的科目与专业课程教学相互融合,辅助学生考取从业资格证书,符合高职教育培养的目的。 2.2 校企合作发展,工学交替,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 技能的培养离不开实践,实践是根基,是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工学交替是指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企业学习和在学校学习交叉交替进行,实现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践结合,工作与学习结合,学习与就业结合,工学交替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反复的实践、直观的现场教学模式不仅能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扎实有用的技能,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岗位技能的有效途径。 2.3 推进素质教育,重视人才个性发展 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涉及银行、证券、保险三个职业方向,虽然此三者共属大金融类,但在职业素质甚至从业人员性格特征上都有不同要求,所以“个性发展”的培养模式就是通过合适的素质延展课程设置与企业联合设立订单班,帮助学生做好细类目职业方向选择,充分展示个性特征,深化匹配性职业素质培养,优化职业生涯方案,提升就业质量。 3 “课证融通,工学交替,个性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 3.1 重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推进素质教育 金融保险专业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诚信教育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基本综合素质和职业基础素质,注重对学生个性培养,根据学生素质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见表1) 3.2 重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在系校企合作理事指导下,重组金融保险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会由政府主管部门有关人士、行业协会、企业专家参加,集合“政行企校”四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共同完成专业建设。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研究专业发展规划、专业调整与建设、教学管理、学生实习及就业、课程开发与建设等工作。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 3.2.1 专业建设工作组 成员由企业专家、行业管理专家组成,对专业建设、专业发展、课程设置、课程开发、教学计划等进行研究和指导。把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作为重点,使专业教学要求和岗位技能要求一致。 3.2.2 课程开发建设工作组 成员包括课程专家、企业专家及业内知名人士。主要通过市场需求分析、职业技能分析和课程体系分析,对课程的开发进行指导和评估,确保开设课程与用人岗位紧密联系,以保证课程质量。 3.2.3 企业实践与就业指导工作组 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组成,主要对学生顶岗实习能力、就业能力和企业用人情况进行研究,为课程建设工作组提供课改支撑,为学生成功就业寻找合适的用人单位和岗位,形成“双导师”育人评价机制,积极推进“学生带薪实习制度”实施“模拟招聘大赛”活动。 3.3 深化“课证融通”的教学改革 深入推进“双证书”制度,深化“课证融通”的教学改革。将银行、保险、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科目融入教学内容,采取“以证代考”的方式,组织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例如通过银行从业人员资格考试《个人理财》科目的可免考《个人理财》,通过保险人资格考试的可免考《保险基础》。学生在毕业前至少获得1本职业资格证书,方可取得毕业资格,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使学生能充分掌握从业知识,达到从业标准,有效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3.4 分段教学、开放课堂 实施“定活两便”的人才培养,分段教学、开放课堂,在第3、4、5三个学期,选取一些课堂讲解较抽象的职业技能课程,采用一段时间集中授课,一段时间完全开放课堂,以专题培训的方式请学生走出教室,在理论讲解的基础之上,将操作性很强,如银行柜台业务、产品营销业务、客户服务业务、证券经纪业务、现场查勘业务等,转移到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校外实习基地实地上课,分段时间由课程性质决定,实现学习和工作零距离结合,切实做到工学交替。 3.5 校银校险订单培养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因材施教,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计划,在第4、第5学期,通过与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订单培养的方式,实现人才个性发展。根据教学的内容性质和金融企业岗位职业能力及工作任务的不同要求,教学工作在学校和用人单位两个教学地点交替进行,校企共同教书育人。实行“整存整取”方式,根据金融企业人才需求数量,确定订单班人数,根据任职要求,确定订单期限,“存入”订单班的学生到期由企业“取出”,正式顶岗,达到学习与岗位直通。建设期内,与紫金保险公司、江苏银行、太平人寿等6家金融企业签订订单协议,订单人才培养学生数占毕业生的比例不低于30%。 3.6 培育产学研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当人们强调高职教育必须走“产学研结合”道路的时候,不能忽略一个基本的事实:产学研结合教育的实施是以一批高素质高职院校教师的存在为前提的。很难设想,没有一批高素质的既懂教学又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的专业教师,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产学研结合的教育实践的时候,必须首先培育教师的产学研结合意识。具体地说,一个真正合格的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除了应该具备一般教师的职业精神,还必须具有把握专业领域内技术进步总体趋势的能力;具备把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效传授给学生的能力;具备与时俱进的专业技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产学研结合“双师型”教师。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广泛吸收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才能人员到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并联合企业培养职教师资,进一步提高教师全面素质。如:每位专业教师定点挂靠一个企业,进行现场锻炼,培养专业实践能力,并及时跟踪学习现场的新知识、新技能、新设备,使教学更好地贴近生产现场。专业教师在学校工作一段时间后,再送到企业培训,使之确保能跟上企业新技能、新思路的发展;对从高校毕业生中招聘的青年教师,通过与企业合作,安排到企业进行现场锻炼,并依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对他们进行技术等级鉴定和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培训,使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金融保险专业论文:浅析《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对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 【摘 要】高职金融保险专业主要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银行、保险、证券、投资理财行业等服务第一线的专业技术应用型、技能型金融人才为目标。《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是直接对应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工作岗位,强调仿真教学模式,逐步加大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商业银行柜台业务》;能力 随着金融行业的迅猛发展,市场对金融类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其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等职业教育金融保险专业的培养方向是针对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等各金融行业输送基层从业者,是合乎市场要求的金融业务人才。《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作为金融保险专业的职业能力核心课程,培养学生能够较快掌握柜面业务的操作要领和规章制度,并能在反复练习后达到相应的操作标准,为其将来去银行一线岗位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以市场为导向,明确金融保险专业学生岗位职业能力需求 以金融企业岗位设置的层次特点来看,目前占有较大比重的仍然是操作应用型一线员工。而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为迎合市场的需求,便要求在课程设置上准确定位,深入行业,全面强化职业,促进优质就业。因此,高职毕业生的去向具有很强的基层性和专职性.其普遍任职于证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一线技能型服务人员。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毕业生需要培养适应市场需要,既懂金融,又懂营销、会理财、善管理并具有一定后继续发展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基层技能型人才。其中商业银行一线综合柜员岗位所要求的职业能力包括:熟练掌握各商业银行及其金融机构临柜交易、客户服务营销、业务管理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作,能够全面、系统、规范地处理银行个人储蓄业务、银行卡业务和客户经理业务。 二、以岗位职业标准为核心,明确《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教学目标 《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是金融保险专业的职业能力核心必修课程,课程直接对应从事银行柜员、理财经理等岗位,是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所指向的最基本的岗位并符合金融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 (1)《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概况。《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是以完成商业银行柜台岗位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紧扣职业专项能力培养的需要;根据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岗位的工作内容来确定教学内容;根据商业银行综合柜台岗位处理业务的工作程序来组织教学过程,以具备商业银行营业部工作环境并配备银行营业部相同设备和软件的实训室作为上课场所;以具有商业银行工作经历的教师参与组织教学。(2)《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的教学目标。本课程的设计思想是通过仿真的商业银行工作场景和仿真的商业银行业务软件进行大量仿真的商业银行操作,可以训练学生熟练从事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的职业能力,同时对应银行柜台服务客户、面对客户的特点,本课程亦能促进学生形成优良的服务理念和职业素养。其教学目标是在学生掌握初步的金融理论知识和经过基本的财经技能训练的基础上,立足银行柜员的基本知识、基本素质、基本技能、基本规定、基本规程,在教学中突出对学生的业务规程的教学和训练,通过在仿真的商业银行工作场景中运用仿真的商业银行业务软件进行仿真的商业银行业务操作,训练学生熟练从事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的能力。(3)《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的整体设计。《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的整体设计在于每个工作项目的学习与实训都按以标准业务操作流程为载体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每一项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每一工作任务模块都按照业务操作的流程顺序逐项学习各项临柜业务的操作要点,借助模拟银行仿真操作设备、仿真业务凭证、业务印章、业务操作程序,通过设计情景模拟、角色互换等实训练习,结合真实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胜任银行综合柜员岗位的职业能力。运用科学的课程开发方法,实现了课程体系的整体重构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三、以《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教学目标为依据,确定其能力培养方法 本课程是一门与银行一线柜员实务操作紧密联系的课程,因此银行柜员的业务操作过程具有较好的可模拟性和可移植性,这为在教学中实现工学结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了突出该课程专业课的应用性和操作性,除保留传统的课堂系统讲授教学方法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方法上做一些创新,灵活采用项目小组工作法、分角色实训法、专家讲座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勤于实践、积极达成项目训练目标。(1)教师课堂讲授法。课堂讲授法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作为基本知识、技能的传授方式,课堂讲授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课程的讲授是利用多媒体设备和银行柜面操作系统软件及银行柜面用具,老师介绍每种业务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向学生展示每个项目每个模块的基本流程,具体的业务操作由学生自己先摸索、先思考,老师再解答学生动手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使学生对每个业务的系统操作有个更深层次的认识。(2)项目小组工作法。项目小组工作法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多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小组协作和团队精神,在应用中学习,在实践需要时学习,将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紧密地结合起来,提高攀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程度,从而也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教师可以抽出大量的时间帮助程度比较差的学生,有利于进行“因材施教”。(3)场景模拟法。《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的主要学习工作任务就是在课程教学中,完成“个人储蓄业务”、“对公存款业务”、“贷款柜面业务”、“银行卡业务”、“结算业务”、“中间业务”等多个教学工作项目。利用模拟银行的仿真环境,根据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运作的程序将学生分成不同的角色——柜员和客户,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业务模拟操作,要求不同角色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变换角色,最后形成业务操作报告,并将其作为该门课程成绩的考核内容之一。利用仿真现场教学,让学生与仿真的工作环境零距离接触,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学生身临其境,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使学生的职业素质得到较大提高。(4)学生实训比赛法。在教学过程中,布置几个实训任务,然后限定时间,让所有的学生开始实训比赛,比赛考核以完成的时间和完成的质量为准。每次实训比赛结束,作好成绩登记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依据,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5)专家讲座。定期邀请银行工作人员给学生开展专题讲座,可就柜面操作、信贷业务、内部机构服务、金融产品营销等各方面,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举办这样的活动,可以让信息更为畅通,为学生了解更多银行 实际状况,也为学生熟练走上工作岗位做铺垫。 《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作为金融保险专业核心课程,通过从教学整体思想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创新、在仿真模拟银行环境中实施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使高等职业教育最终能实现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零距离对接。 金融保险专业论文:以金融保险专业为例谈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摘 要:在全面分析实践教学体系的意义及学校经管类专业现有实践教学体系存在不足的基础上,以金融保险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例,对经管类专业如何构建“以理实一体化教学为基础、以校内实训基地为支撑、以校外实训基地为拓展”的实践教学体系做出了设计与规划。 关键词:高职经管专业;金融保险;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相对于理论教学体系而言,更注重高职教学的实践性。实践教学体系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目标、内容、管理和条件支撑体系构成的整体;狭义的实践教学体系则特指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它是在教学计划中体现的、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合理的教学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合理配置,建立起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教学内容体系。本文探讨的经管类实践教学体系以狭义概念为主,兼论广义概念。 1 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意义 明确高职经管类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意义是构建经管类实践教学体系的前提。 1.1 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经管类专业教学的基石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实用型、技术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构建适用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学校与企业的融合发展离不开实践教学,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提升离不开实践教学,高职学生双证书的取得离不开实践教学,构建此教学体系的重要性日益提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才实践技能的培养受到重视,同时也提高了对高职教育的要求。在此契机下,高职院校只有通过不断改革、发展实践教学、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才能跟上社会需求,进一步与企业融合、共同发展,最终满足社会需求,服务于我国的经济发展。 1.2 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决定着高职经管类专业特色 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特征是由其学科的性质决定的,经管类学科既具有自然科学的特征,又具有典型的社会科学特征,因此经管类专业教学具有双重性,而这种双重性必须通过实践教学才能体现出来,在不偏废理论教学的同时,合理地开展实践教学可以加强经管类特色专业的建设,突出经管类专业教学的双重性。 1.3 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在实践教学中,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在行动中树立学习的信心。 学生通过实践教学,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实现“乐学”“学会”和“会学”不同层次的目标。“乐学”即对学习感兴趣,实践教学强调学生行动与思维的参与,与理论教学相比更能使学生投入其中;通过动手、实践和体验,各类复杂的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掌握,即“学会”;同时触类旁通的学习方法也在实践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在“授之以鱼”的同时“授之以渔”,“会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我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不足 从全国范围来看,近年来实践教学对高职经管类专业教学的重要性日渐突出,其在高职经管类专业的教学中所占比重已经超过35%。高职经管类专业教学正朝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突出实践教学的教学体系发展。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讲,理论界对我国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机制并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管类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甚至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 对我校经管类专业来说,明晰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迫在眉睫。因为学校目前对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特殊性挖掘得还不是很深入;贴近社会需求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到位;对经管类各专业之间建立联系、形成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探讨得不够;对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可操作评价分析不多。这些问题和不足集中体现在: (1)经管类专业教师对实践教学认识程度不高,依然偏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开展得比较被动,实践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内容不紧凑,教学效果不突出,缺乏完整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2)实践教学重计划而轻具体措施。虽然在教学计划中有明确的实践教学内容,但在实际组织过程中却未能全面实施。 (3)教师的实践能力与理念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经管类专业教师对组织实践教学兴致不高,一部分教师将实践教学变相为在实训室组织理论教学,使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 (4)目前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以模拟软件训练为主,部分在企业开展的实践教学由于难以评价,也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5)社会、企业对经管类实践教学认可度低,往往使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混为一谈:片面地认为只有工科类专业学生进入企业生产流水线生产产品、实际操作使用机床等才是实践教学,而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就是指导学生走向社会、融入社会,因而,经管类专业开展的实践教学往往被忽视,专业技能在实践教学中得不到提高。 金融保险专业论文:高职金融保险专业《汽车保险与理赔》中的教学方法 摘 要 高职金融保险专业《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应针对本专业学生特点,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运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项目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综合法,交替使用,达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 汽车保险与理赔 教学 方法 《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是一门既有理论深度,又要求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的职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涉及众多的知识点,不仅涉及到保险法,合同法,等法律知识,还涉及到汽车车身的结构等;既有保险的基本条款,又有汽车的承保,出险以后具体的查勘、定损及赔付等实际应用的内容,由此,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教学必须理论与实践并重。 高职金融保险专业《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一般在二年级开设。学生已学过了保险学、人身保险、财产保险、保险营销学等课程,他们此时对保险法较熟悉,所以对本课程的前六章学起来较容易。但由于金融保险专业的学生基本上都是文科生,缺乏必要的物理、化学知识,因此在交通事故鉴定与现场查勘、损失费用的确定、赔款理算等章节的学习过程中觉得非常困难。针对本专业学生特点,应当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其一,讲授法。讲授法是目前各国都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原因就在于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向学生提供相当多的知识,虽然它也经常由于教师的误用而受到人们的批评,但这种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它能很快为学生提供新的知识,对完成教学内容非常适用。本文以张勇等编著的《汽车保险与理赔》为例,我们在第一章我国汽车保险现状、第二章汽车保险的基本险与附加险、第三章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中用此法较多。 其二,案例教学法。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诱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从日常生活中,从网上、书上、报刊上、保险公司查找适合案例选取包含着本质或基本因素的典型事例来进行教学。案例的运用不重视是否得出正确答案,重视的是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案例作为个人反思的催化剂,是通过不同观点的撞击、不同角度的论证,达到对知识的理解与升华。案例不强调难度, 而强调有普遍的代表性, 让学生利用个人的亲身经验和知识的获得,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研究来进行学习, 以达到为实践行为做准备的目的。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方式,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其程序主要是案例与背景资料的提供;学生的阅读和分析思考;教师对讨论流程的设计;学生研讨活动的展开;教师对现场的控制、对活动的回顾与点评。 其三,讨论法。讨论法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训练学生良好的思维,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运用能力。另外,这种方法对于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对某些理论知识有所了解后,非常愿意把自己的观点、意见讲出来,与其他人交流、探讨,这就为讨论法提供了条件。从组织形式看,讨论法可分为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其要点,一是对事件的定性;二是分析题及关键性问题是什么;三是研讨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案;四是谈有哪些启示,或进行质疑与答疑;五是教师的归纳与总结。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对垄断发言者、沉默不言者、离题闲扯者、交头接耳者、表述不清者、固执己见者要有不同的处置方法。 其四,项目教学法。这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实行的教学行为。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工作任务。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来源于德国职业教育成功典范的行为导向教学理念正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可,而作为实施该教学方法的重要形式之一的项目教学法也为广大教师重视,许多人在教学过程中开始了有益的探索。在汽车保险投保实务、汽车承保实务、理赔实务等章节的教学中用的即是此法。 其五,现场教学法。课程第七章:交通事故鉴定与现场查勘,是教学的难点。我们采用现场教学法,就是教师和学生同时深入现场,通过对现场事实的调查、分析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总结出可供借鉴的经验,从事实材料中提炼出新观点,从而提高学生运用理论认识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场教学具有现场、事实、实践者、学生和教师五个要素。现场教学法的根本特征体现在现场成为课堂、事实成为教材、实践者成为教师、学生成为主体、教师成为主导;其教学功能主要在于亲临实践现场、直接认识事实,面对事实讨论、掌握规律,启发拓展思路、提高实际能力;其操作流程一般分为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 其六,综合法。课程第十一章:汽车保险理赔典型案例分析,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采用讲授法教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我们用的是综合法,具体步骤是:(1)分四组布置任务:第一组任务是第一节关系到保险单证的理赔案例;第二组任务是第二节车辆损失险的理赔案例;第三组任务是第三节第三者责任险的理赔案例;第四组任务是第四节、第五节驾驶员资格问题导致的理赔及其它理赔案例。(2)规定时间分组学习、讨论、准备(课外)。(3)每组代表发言。代表发言内容:案情介绍,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案情分析,得出结论。形式:可用PPT(换灯片)、表演形式、演讲形式、其他形式。时间:每组45分钟。(4)学生评议。内容:给每组评分;评议每组的得与失,发表个人观点。(5)教师小结。 通过上述教学方法灵活应用,强化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直观和感性的认识,再到理性的认识,结合具体案例,合理运用保险理赔程序,可以加深对枯燥知识的理解,增强对实际问题的诊断、分析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作者: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教学方法)
人力资源论文范文: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一、我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不愿花时间和金钱、精力去对员工进行一定的培训。害怕承担培训成本,以及员工跳槽后的风险。因此,只想着要员工创造价值和利润,却不愿付出培训成本,不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开发,使员工缺乏发展空间和成长的机会。第二,我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具有片面性。人力资源的开发是指依据员工的需求与企业发展的要求对员工素质与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充分开发员工的潜能,最终目的在于通过提升员工的能力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同步成长。有的家族企业虽然也有培训活动,但由于培训经费不足,培训场所和培时间受到限制,培训的内容往往以企业的应急需求为主,没有站在员工的角度去考虑员工真正的开发需求。第三,没有形成一整套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适应的系统的、连续性的企业培训制度,培训常流于形式。 二、对完善我国家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议 1.加强家族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一切管理活动的最大的内在影响因素。企业文化就相当于一个企业的灵魂,我国家族企业想要作出优秀的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规划,建立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可持续发展,那么企业文化的建设对我国家族企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笔者认为加强家族企业文化建设首先要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只有遵循这个原则,家族企业内全体员工才会心甘情愿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做出贡献,他们无限的潜力才能真正被激发出来,才能对其他的资源,如物力、财力与信息等更好的利用,从而提高效率,增加企业收益。其次,旨在指导企业功利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结合。我们要建立的家族企业文化,是要能对家族企业树立正确的核心理念,实现功利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结合起指导作用的。再次,家族企业文化建设应符合家族企业的发展阶段,同时,应体现对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追求。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要求家族企业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那就要求家族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具备灵活性。 2.建立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家族企业要想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保持竞争优势,必须先从观念上改观,由家族式管理转换为现代企业管理,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创新,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性化、制度化、分权化和专业化,使之成为企业快速发展的驱动力。 (1)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文化。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人。人是企业最有价值的资源、最宝贵的财产,要在企业管理过程中,重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对家族企业来讲最主要就是让对企业管理的知识经验以及能力不足的家族成员逐渐放权,成为企业所有者,而将企业的实际管理经营权交给那些具有专业管理能力的人,任人唯贤、人岗匹配、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效结合,引进现代企业管理方式手段。 (2)一视同仁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制度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制度的设立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因此是必须要贯彻执行的。从人力资源使用的随意性和封闭性可以看出我国家族企业的现有的规章制度只对非“家族”成员有限制作用,而家族成员的复杂人际关系渗透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没有公平公正的价值评价标准。我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没有制度的执行作支撑,企业的发展战略不可能实现。因此,家族企业制度规章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建立后,所有成员应该一视同仁,一律遵守,没有人站在制度外,否则企业的制度就会失去当初设立的意义。制度化的实施需要每一个员工的积极配合。 (3)分权不分散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我国家族企业的管理大多都是集权化,企业的决策权大都集中在企业主或者以企业主为核心的权力集团手上,前面提到这种决策方式有失合理性和科学性。现代企业管理的模式提倡分权化,使更多的有能力有知识经验的员工参与到决策中来,提升企业的民主性,提高员工参与的积极性,调动起工作积极性,把企业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统一,把企业当自己的事业来看待,更有利于保持企业的较强凝聚力,以及员工的向心力。所以,分权化并不意味着分散。 (4)实现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化。我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建立起以人为本的制度规范外,还需要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人员。因为人力资源的专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深深地影响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位,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能涉及到企业人员招聘、选拔、培养、评价等一系列关系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工作,如果不专业则会发生人岗不匹配、培训开发不到位、绩效考核欠公平、薪酬体系设计不合理等问题;而如果没有给予信任,牵制防范,不仅打击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还妨碍员工工作顺利开展,降低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导致企业难以留住人才。 三、总结 总之,我国家族企业要想做好、做大、做强,必须跳出原有的家族企业管理模式,采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留住更多的优秀人才为企业效力,才能使企业能够长久地良性发展。 作者:车海平 单位:烟台市人才服务中心 人力资源论文范文: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一、加强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一)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依然停留于传统的人事管理 目前的煤炭企业虽然已经应时展的步伐而建立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但是,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还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上,没有充分地发挥企业人力资源的核心竞争力。原有的人事管理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尚停留在企业人事安排和调动、员工的工资奖金发放、按照企业领导的安排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缺乏了服务意识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几乎不会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和技术创新,不但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不利于企业高效运营下的各种协调关系。 (二)煤炭企业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调整和创新 煤炭企业虽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但是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诸如满足工业生产需要、承担社会供暖责任等等,这些都直接关乎到国计民生。基于煤炭企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更多地关注完成政府工作任务,并保证经济收益,而忽视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调整和创新。 (三)煤炭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有政府行为性质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对于企业员工极具影响力,企业员工也会因为么有良好的社会保障而降低工作积极性。如果绩效考核流于形式而没有具体实施,就会导致企业人员流动率增加,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稳定发展。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建立满足企业员工需求的基础上的,通过实施绩效考核、建立各种激励机制,以稳定人员。但是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制定上,往往倾向于政府行为,从而导致了企业管理者以及员工将更多的人财物放在了政治性激励,而较少将激励机制与企业的经营发展相结合,不但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使得企业的经营效益降低,严重地削弱了企业员工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 二、现行的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一)煤炭企业的人员流动大 新的社会形势,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着转变。人才市场的双向选择给人们以更多的就业选择机会,加之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更为注重人才竞争,成为了促进人才流动的重要因素。我国人才市场呈现出企业人才需求量大,而就业难的矛盾现象,这就使企业的高端人才炙手可热。在同等薪资条件下,如果煤炭企业没有制定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就无法吸引人才。特别是其人力资源管理中,没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奖励惩罚制度,就会导致企业员工重新选择更好的职业发展空间。此外,煤炭企业对于引进的人才缺乏培养机制,使得员工无法将企业的发展与自己的职业规划建立起联系,更无法寻找到发展空间中属于自己的位置,从而导致大量的人才流失。 (二)企业文化建设不够完善 我国的煤炭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为了获得竞争优势,实施了品牌战略。企业文化建设成为了重点建设内容。由于我国对于企业文化的认识较晚,煤炭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起步也晚,使得部分煤炭企业领导对于企业的文化的内容以及其核心作用没有充分地认识。煤炭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时候,更多地注重形象设计,深化了物质层面的建设而忽视了精神文化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使得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没有形成。企业文化是强化企业员工精神文化,以形成企业的凝聚力,使得员工对于同一个发展目标产生共鸣。从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状况来看,企业文化过于形象化而使得品牌战略没有落实到实际,导致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并没有因此而有所提高。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理念,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就要将企业文化纳入其中,为了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展开。但是,煤炭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并没有将企业文化理念涵盖与其中,导致企业员工的忠诚度匮乏,并不会主动地承担起企业发展的责任,主要体现为人力资源结构缺乏合理性,过多的产业工人,知识层次较高的人员数量相对较少,管理层人员主要由技术人员承担而缺少管理经验。整体上来看,煤炭企业的人力资源素质偏低,并且在规划认识上存在着不足,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机构职能交叉现象严重。 三、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一)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相结合,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在煤炭企业中,加强岗位管理,对于岗位人员的配置要经过分析和评价之后,才可以选择合适的人员。对于岗位要实施动态的制度化管理。组织结构要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向匹配,工作岗位的确定,以及工作流程,都要与劳动力多元化向适应通过促进岗位设置以及人员分配到合理性,在提高员工满意度的同时,还会形成有效的内在激励机制。要做到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的有效结合,就要将多余的机构精简。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往往会存在“在编不在岗”的现象,这种隐性缺员要重点解决。对于煤炭企业中所存在的岗位管理问题要从现实的角度详细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为了避免机构人员配置不合理的现象,要做好任职资格设计以及配备人员标准等等,采用竞争上岗的机制,以做到择优录用。 (二)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创新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力量。煤炭企业要将企业发展的最高目标树立起来,就需要在全体员工中宣传文化,使得企业所有员工都能够遵循统一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使得企业的经营模式能够激发原发员工主动地履行工作职责,并为积极地为企业服务。企业文化可以形成强大的感染力,使得全体员工都能够将自己的思想建立在核心价值观基础上,认同相同的使命感,并形成基本的信念,以为企业预定的最高目标而努力。煤炭企业在文化建设上,树立优秀的企业文化,以使得员工从具有积极意识的价值观角度,能够感受到工作中的成就所带来的人格尊严,并发挥敬业精神。煤炭企业文化要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就要开展学习型文化建设,在企业中形成浓厚的文化学习氛围。企业的形象固然重要,但要使煤炭企业在同行业中打响品牌战略,就要注重企业精神的培养,并建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企业的发展,就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并逐渐使价值观向人格化方向发展。企业文化有利于增进企业员工的向心力,那么,要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就要注重企业知识氛围,出而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之外,还要从思想政治的角度出发,强化企业文化建设。 四、总结 综上所述,煤炭企业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首先根据企业需要制定出人才需求计划,选择适应企业的需要并能够促进企业发展的人才,并有组织地开展培训计划。煤炭企业的在职员工也要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统一管理下接受企业文化的引导教育。为了促进煤炭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结合企业文化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并根据企业发展不断地创新,以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管理。 作者:赵亚军 单位: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人力资源论文范文: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论文 1知识增值与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关系 随着知识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大量的科学知识被人们所掌握,并为我们培养了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很好的促进了企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作为保障,与此同时,知识的增值同样离不开高素质人才,因为高素质的人才可以更好的促进科技的发展和传播。因此,可以这样说知识时代就是高素质人才的时代,人才才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最大资产,这时就需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发挥自己的作用,尽最大可能为企业招揽高素质人才,为企业明天的发展积蓄力量。在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不仅有生活方面的,同时也包括工作、交流等多方面的改变,并且这些变化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将要面临解决的主要问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就是更好的为企业发展做贡献,以企业为荣,在企业各个环节中用好人、用对人,使其逐渐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精髓。在进行企业人才管理的过程中,其根本就是要不断挖掘人的真实价值,以更好的将传统的企业管理转变为新时代的企业管理,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要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很好的完成上述要求,就要从人的精神方面、物质方面和生活方面去充分的挖掘员工的潜力,建立一个完善的奖励机制,以更好的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把广大员工的力量、智慧结合在一起,为实现企业最终目标而努力奋斗。 2基于知识增值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策略 2.1明确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涉及到人才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以及人力资本增值等多方面内容,是一个动态过程管理。作用于实体主体的职能环节是以实体主体的价值观为中心,为处理实体主体与工作、实体主体与实体主体、实体主体与组织的互动关系而采取的一系列的管理活动。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1)获取:它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录用。只有首先获取了所需的人力资源,才能对之进行管理。(2)整合:这是使实体主体之间和睦相处、协调共事、取得群体认同的过程,是实体主体与组织之间实体主体认知与组织理念、实体主体行为与组织规范的同化过程。(3)奖酬:它是指为实体主体对组织所做出的贡献而给予奖酬的过程,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与凝聚功能,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4)调控:这是对实体主体实施合理、公平的动态管理的过程,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控制和调整职能。(5)开发:它是指对组织内实体主体素质与技能的培养和提高,以使他们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最大地实现其个人价值。以上基本内容相互之间是相辅相成,彼此互动的。它们包含功能性管理作业与支援性管理作业。功能性管理作业直接用以完成人力资源管理任务,而支援性管理作业则是支持和保证功能性管理作业的顺利进行。实现知识增值就需要加强知识载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持续开发人力资源的潜能,为知识增值不断注人新的动力。 2.2分阶段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动态是随着社会、环境、机遇的变化而变化的,并能够很好的反映企业的整体特征和企业竞争力的大小,知识的增值过程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影响比较明显,其影响一般分为三个阶段:2.2.1知识的激活阶段任何一次人力资源的调整都会引起企业内部出现波动,并且表现了一定的刚性,很好的维系着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和谐发展。但是随着知识增值的冲击,企业人力资源原有的体系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并且很难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这时就需要企业的领导者根据需求选用合适的人员配置,定期对员工进行知识培训,使他们不断吸收新知识,最终达到知识增值的同时还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这样的调整就很好的改变了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实现了质上的创新,保持了企业内部人员的合理分工,提高各个环节的工作效率。2.2.2知识的创新阶段上一阶段获得的知识会使员工有效的完成知识增值,并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之上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内涵,与此同时,企业还要定期为员工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他们在掌握原有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获取更多先进的新型知识和技能,然后利用新知识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知识创新团队建设。创新团队因其“碰撞性”的思维过程,较独立思维方式易于出产新成果,因而被称为新知识的“生成器”。可见,加强创新团队建设,是促进知识创新与知识增值的又一个有效手段。基于知识共享视角,设立明确的创新目标,通过知识共享,促进知识创新,实现知识增值。2.2.3知识的沉淀阶段这一阶段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不仅可以促进新型知识和技能在企业内部进行积累和扩散,有效的加强和知识的积累。而且还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防止企业知识和技能的外溢。企业还要对新员工进行定期的评估,如果其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适合企业的发展,我们将会给予重用,反之,如果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将会适当的进行调整,甚至给予弃用。新型人才的展览的评估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并且相应的评估工作也不可能只有一次,这样可以很好的督促员工进行知识的增值。 3结论与思考 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从高科技的发展、研究方向看来,人的自身能力与自身素质则是知识经济时展的关键点,人作为知识创造、知识发展、知识传递、知识使用的主体,只有提高人才的自身素质,才能更好的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从某种角度上分析,知识创新与知识传播都需要人,在运用知识过程中人有意识的相互沟通、交流,可以看出知识经济时代就是人才经济时代,人是知识经济时展的最重要因素。由此可知,培养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才是发展国家知识经济的关键,只有将增加高素质人才,才能使国家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知识创新团队建设。创新团队因其“碰撞性”的思维过程,较独立思维方式易于出产新成果,因而被称为新知识的“生成器”。可见,加强创新团队建设,是促进知识创新与知识增值的又一个有效手段。基于知识共享视角,设立明确的创新目标,通过知识共享,促进知识创新,实现知识增值。 作者:任彦 单位: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 人力资源论文范文:建筑工程施工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一、我国当前建筑施工现场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建筑施工现场员工队伍普遍不稳定,人员流动性大。由于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造成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人员的流动性很大。农民工没有稳定的工作时间,甚至工资一日一结的日工还大量存在于施工工地。因此这部分员工很难得到相应的制度约束,往往责任意识淡薄。此外,由于员工的更迭过于频繁,员工之间缺乏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同班组的员工时常处于磨合期内,这一情况不仅严重制约的工作效率的提升,同时还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 2.建筑施工现场基层管理人员良莠不齐。由于基层管理人才的缺乏,造成从普通员工中选择提拔基层管理人员的情况十分普遍,这类人员中相当一部分没有相关的资质证书,在具体工作中必须依靠有资质的人员挂名,而由他们负责施工过程中的具体管理工作。这种名实不一的现象极易造成责任划分不明确、监管不到位的问题,给施工埋下了安全隐患,且无法保证建筑施工质量。 3.建筑企业的激励机制不完善。我国很多建筑企业在激励机制上不够重视,首先是企业员工的工资水平较低,没有明确的工资增长机制,使企业员工不能及时享受企业发展带来的利益,并且在分配机制上平均主义思想仍然严重,在工资形成机制上重资格,轻能力倾向严重,因此不能有效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人浮于事,企业和员工工作效率低下。激励机制的缺失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某些建筑企业的竞争力。其次目前有激励机制的企业其激励方式大多也只停留在物质刺激层面,很少有建筑企业注意在精神层面关注员工,激励员工。 二、建筑施工现场人力资源管理的改进措施 1.提高施工现场员工的招收标准和加强在职员工培训。建筑施工现场在进行人员的招聘时一定要提高要求,保证新员工具有建筑作业的相关技能,身体健康并具有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如果必须选择农民工,在上岗之前,一定要进行全面系统的岗前培训,尤其是安全教育培训,这一点对于现场施工人员尤为重要。通过培训使其具备相关岗位的基本技能,全面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使新员工能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在搞好新员工岗前培训的同时,对施工现场的在职人员,也要进行定期岗位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增强建筑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力。 2.加强管理层人员的选拔工作,提高基层管理者素质。建筑施工现场的基层管理人员方面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因为这些管理人员不仅要具有过硬的职业技能,还要负责施工现场的岗位确定以及员工之间的关系协调,确定具体施工内容和控制施工进度等等。此外,基层管理人员还要对现场的安全生产工作做好督促,其岗位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建筑企业除了要慎重选拔优秀的基层管理人员之外,还要加强对基层管理者的培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大这方面的人力资源开发培养的投入,不但要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还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既要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又要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树立为企业服务为员工服务的思想。 3.加强建筑施工现场一线人员的管理。首先要建立健全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保证施工作业过程中工地安全设施齐全,标示明确,防护工作严格到位。加大投入切实保障员工的切身利益,加强劳保措施、改善作业环境。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和价值导向,提高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度、认同感和归属感,只有这样才能减小员工的流动性,保持员工队伍的基本稳定,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物质和精神激励并重。由于各建筑企业缺乏激励机制的支撑,造成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不到有效调动,这对企业发展十分不利,建筑企业要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首先企业在提高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整体水平的前提下,按照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对企业的贡献来确定工资标准,多劳多得、不能搞平均主义,这就是物质激励。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单靠物质激励已经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所以在进行物质激励的同时一定要加强精神激励,企业经营管理者特别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一定要关心员工的精神诉求,采取必要措施,提高普通员工的地位。 三、结语 人力资源的管理在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管理中具有核心地位和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建筑企业施工现场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几个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多是由我国的具体国情和我国的建筑业发展的特殊历史特征造成的。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随着建筑企业在施工现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建筑行业一定会平稳健康的发展。 作者:张加阳 单位:沈阳建筑大学 人力资源论文范文:社保工作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摘要: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提升市场竞争力,就要增强员工的竞争力,通过强化管理稳定员工队伍。基于此,企业应该从人力资源管理上加大力度,利用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来吸引人才,让职工从中切实的感受到企业对其的温暖,进而使员工队伍更加的稳定,促进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稳定,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进而促进企业能够稳定持续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社会保险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起到的促进作用,之后阐述了新经济形势下做好社保工作,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应该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社保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在新的历史时期和经济环境下,随着我国新出台的《社保法》,使我国社会保险体系基本框架得以确立,这有助于改善与保障民生。而对于企业来说,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提升企业竞争力势不可挡,这就要强化对人才的培养,从人力资源管理上加大力度,利用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来吸引人才,让职工从中切实的感受到企业对其的温暖,进而使员工队伍更加的稳定,促进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稳定,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进而促进企业能够稳定持续发展。 一、社会保险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员工是一个企业生产当中最具有活跃性的要素,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人力资源在企业当中已经成了其发展的重要生产力,因此,作为企业来说,要促进整体发展和提升就必须促进员工工作效率和主动性的提升,相应的采取有效积极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而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当中,社会保险的普及已经成为其中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然而,因为我国社保管理体制的制约,不同地区以及部门间缺少良好的先结婚鄂融合,使得养老保险很难进行有效转移与徐姐,给广大基层员工带来了较大的困扰,同时也使得优质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受到制约。而新的经济形势下,新出台的社保法律体制确立了将身份证作为社保账号的基础,使得社保的管理以及使用上都得到了极大的便利,也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桎梏得以突破,促进了人才的有序和合理流动。作为企业员工福利保障的重要部分,社会保险是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方向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充分的发挥社保的积极作用必然会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强化激励的效果,提升企业生产力,促进员工队伍的稳定性建设;减轻人力资源管理压力。所以,不论是对任何企业而言,都应充分发挥社保在人力资源管理当中的积极推动作用,促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竞争力的有效提升。 二、新经济形势下做好社保工作,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应该采取的对策 (一)强化管理人员的观念的转变 从当前来看,一些企业当中的管理人员在社保的重要性上缺少正确的认识,相关的管理人员配置上也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因此,要通过社保工作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就要首先强化管理人员的观念转变,使社保能够在人力资源管理当中真正的发挥作用。首先,要不断的强化对相应的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促进其对社保重要性的认识的提升,使其在管理方法和职业技能得以提升的同时,还掌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险管的相关理论知识。其次,要对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机构进行不断的优化,构建规范性强,科学化的专业管理队伍,并在其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把社会保险和人力资源管理有机的进行结合,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效性的提升。 (二)加大社保作用和意义方面的宣传力度 为了使社保能够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真正的发挥积极作用,一定要加大对社保在企业发展中具有的作用和意义方面的宣传工作,让广大职工以及管理者都可以对社保的政策及时的了解,使其正确的认识到社保对企业发展具有的促进作用。为此,企业应该相应的制定有关政策强化宣传,是社保的惠及范围得以扩大,使广大员工能够真正的体验到企业的温暖,更有动力的为企业的提升做出贡献,这样才可以在企业当中使社会保险制度得到更好的配合和响应,同时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效用的提升。 (三)对社保规划和方案不断的进行完善 企业要使社会保险能够更好的发挥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就要在对其方案的制定时不断的进行完善,要使其能够很好的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以员工为本,对员工的实际需求给予重视,科学的制定出合理的社会保险管理规划和方案,让更多的职工能够得到社保的保障,只有这样才可以使社保管理有力的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保障。因此,要制定社会保险方案时,企业的相关人员应该对新的社保法规进行认真地研读,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社保方案,进而使得劳动争议问题可以有效的加以预防,降低不良成本产生的风险,获得员工对企业的信任,避免因为此问题的存在造成的人才流失,推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稳定、持续。 (四)强化社保业务网络化建设和服务 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企业管理信息化已经得到了普及,对社保进行网络化管理也已然是必定趋势。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险的信息化服务水平如何在一定程度上也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作为企业来说,应该强化社保业务的网络化建设,使其可以更好的为员工服务,使员工能够通过网络进行查询,方便其对自己的社保信息及时的查阅和了解,对最新的社保政策有所认识,确保其可以掌握自己的参保权、知情权以及监督权,让社会保险权益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得以发挥保障作用,从而让员工可以在企业踏踏实实的工作,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的稳定推进。 (五)要重视职工医保管理 首先,要不断的对医保观念进行更新,拓展思路。因为医疗政策的调整与完善,在管理中应该结合医保政策的服务理念以及政策的调整不断的调整思路,其次,要让广大职工对于当前企业员工及时的对本地区医疗报销的比例,医疗报销的相关政策以及流程有所了解。第三,要对医保的信息平台不断的进行完善,构建动态检测平台,要对住院病人的检查、医疗以及用药等情况进行监察,监控反复住院的病人,随时备案等级特殊病种以及特殊治疗的病人。 人力资源论文范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教育论文 要想提高行业综合竞争力,最主要的是加强员工队伍建设,而队伍建设中最关键的核心环节是员工的素质建设,素质教育的最根本前提就是要从中小学阶段扎实搞好基础教育。 一、用人单位对员工基础教育需求的现状 近年来各类企业得到迅猛发展,其自身要素已经触及到人们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随着社会制度的不断进步、消费者消费水平和维权意识的同步提高,促使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从业者自身素质建设上良莠不齐现象相对凸显,要想解决这个薄弱环节,就应员工职业素养抓起,这就需要从中小学时期筑牢良好的基础教育,这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的重要时期,这阶段的成长对一个人一生影响至关重要。 二、基础教育对现阶段企业发展的时代需求 搞好基础教育是构建一个和谐企业的前置条件和内在需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劳动关系的重要内容。首先,基础教育定位要体现时代性。一个成功的企业的离不开良性的经济增长、透明的民主管理、优秀的企业文化和向上的精神文明,这与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适应这一变化,所以要从员工入职前做好社会化对接,这就要求每个人从中小学入学后到入职前这段时期内,扎实接受基础教育,这样才能适应和驾驭和谐企业的新目标,为构建和谐向上、文明法治的企业文化筑牢基础,良好的基础教育将促使员工较好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企业规章制度,进而推动企业建立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企业文化。其次,基础教育内容要不断更新。基础教育不仅仅是课本知识,还包括基本道德、理想信念和个人修养建设,尤其是践行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需要中小学基础教育既要发扬民族传统美德,更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时代、新形势需要,按照全面深化改革和机制体制调整的新要求,创新理论基础和教育方式,不断寻求社会进步新规律、不断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多角度、全方位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内在潜能和后天积极性,准确把握时代新需求,传播社会进步正能量,从而为学生成长乃至日后入职就业过程自觉提高精神境界。第三,基础教育方法需要不断改进。建设一个进步和谐的企业,就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员工队伍作保障,从学生教育时就对新情况、新任务有了认知和理解,在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时面对许多经济关系、利益关系矛盾化解时就会顺理成章,在出现一些问题和分歧时便于企业运用法律法规调解纠纷,通过情感交流与思想教育消除误解,实现基础教育和现行企业管理高度结合,妥善处理和化解各种内部矛盾,从而实现和谐发展的终极目标。第四,基础教育机制要不断创新。现代企业需要先进的管理制度和卓越的企业文化做支撑,无论是机制体制还是文化理念,都是以人为核心。优秀的企业更看重的还是人力第一成本,从基础教育抓起无疑是企业推进管理创新的必然基础,所以当前我们要用现代化管理理念对传统基础教育理论和方法进行整合和创新,从而保证基础教育的长效性和基础教育功能的可持续性,为培养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三、基础教育务必引起社会的共同重视 综上所述,基础教育在构建和谐旅游企业过程中作用匪浅,一些企业出现不和谐现象,其根源来自传统观念的误导和思想觉悟的低下,这与一个人的接受教育程度不无关联,正是因为缺少起码的基础教育和觉悟素养,导致一些问题处理的不尽如人意,甚至使一些矛盾和问题升级,为企业和谐带来稳定隐患。客观地分析其原因,不难发现基础教育对后天职业成长有很大的潜在影响。所以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务必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因为这个阶段是一个人正确价值观的感知初始期,这个阶段传授给人的既是学识基础,又是素质启蒙,这个时期固化的思维方式、意识取向往往比掌握一项技能要受用得多,正所谓“先做人、后做事”,目的是筑牢道德根基;接受扎实的基础教育也是日后走上工作岗位能否胜任的牢固基石,是一个人成就事业的宝贵财富;基础教育更是一种难得的职业素养,用始终如一用敬业精神来对待工作,一定会在平凡岗位上也会获得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能够在岗位上更好地激发工作热情,增强职工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从而更好地约束和指导自己在职场成长为一名优秀员工,基础教育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作者:唐东 高峻峰 单位:长春净月潭旅游发展集团 人力资源论文范文:实施必要性人力资源会计论文 一、财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目前企业中所有权和经营权相互分离的情况,要求企业所有者需要靠会计部门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来对管理者进行监督和管理,以及对管理者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目前我国在运用人力资源会计的企业中,实行最有效的激励方式是实行股票期权。企业通过应用人力资源会计体系就可以为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可以相对减轻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并能有效的防止企业管理者为追求短期利益而采取减少对企业员工的培训支出、奖金及福利支出来降低企业的成本。再者,比如传统会计资产负债表中,人力资产等项目并没有在企业资产总额中体现,这样其实就会低估企业资产的实际总额,然而,如果企业使用人力资源会计,就可以在财务报表中反映有关人力资产的相关数据,财务信息使用者就会通过财务报表来分析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比例,可以为投资者和债权人进行正确的决策提供前提条件。 二、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 在现行的传统会计中,企业将对人力资源投资的全部支出直接计入企业的当期费用,这样的会计处理方式导致不能单独给企业管理者提供有关人力资源投资及变动的情况,也不能提供人力资源投资带来的经济价值等各方面的有效信息。对于现代化企业来说,经营是企业管理的重点,决策又是企业经营的关键点,而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可以决定企业管理者能否进行正确决策的影响因素之一,也会影响管理者对会计信息的正确分析。如果有了人力资源会计系统的大力支持,企业管理者就可以根据自己的企业战略目标和任务来判断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企业对各种人力资源的需求取决于其生产、服务的需要及其投入与产出之间等因素。 三、财务会计核算原则的需求 现行会计中,对人力资源的核算方式上也存在着许多不合理之处。在现行会计核算中,将人力资源投资的全部支出直接费用化,计入当期费用来处理,这种会计处理方式严重违背了权责发生制这一原则。企业在人力资源投资上的支出,如果支出的收益期属于在一个会计年度或在一个营业年度以上的情况,都属于企业的资本性支出,应该先予以资本化,在合同规定的受益期间内分摊,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进行摊销。目前,人力资源投资日益增大,如果继续将人力资源投资支出全部计入当期费用的话,必然会造成各期利润表的盈亏不真实,导致低估当期盈利,直接导致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最后就会造成企业管理层的决策失误。并且当企业面临大量裁员的风险时,按照人力资源会计核算来说,尚未摊销的投资支出应作为一项损失计入当期费用,但现行报告未能反映这种损失,也不利于企业管理层的经营决策。因此,可以得出,实施人力资源会计是财务会计核算原则的需要。 四、与国际会计模式接轨的需求 会计核算作为一种信息交流的工具,应当逐步实现与国际模式的接轨,现在许多国际领先的企业已经开始在有些方面尝试运用人力资源会计,对于我国高科技企业和知识密集型企业,也需要结合企业发展的现状,对人力资源会计尝试使用,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以符合国际会计模式的发展趋势。综上,不论是从满足财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方面来说,还是对企业的内部管理、财务会计核算原则的需要而言,都可以看出,推进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的广泛应用势在必行。我们有理由相信,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发展,再结合企业进行现代化改革,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环境和条件也会越来越成熟。我国还需要在实证方面进行更多的研究,积极鼓励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其他现代企业尝试使用人力资源会计,只有通过这样的实践方式,才会对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理论和实证的研究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最终可以实现人力资源会计不仅仅在高新技术企业,还有其他现代企业都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徐倩倩 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人力资源论文范文:利润分配人力资源会计论文 1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应用现状 人力资源会计作为一个崭新的会计学分支,在我国,理论研究成果丰硕,但实际应用存在较多困难。目前,我国还没有企业完全实行人力资源会计,部分企业只是从人力资源会计的某一方面进行实践,如深圳华为,其是国内第一家对人力资源会计进行尝试性应用的试点单位,继华为之后,又有联想集团、山西大同秦嘉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等都开始部分应用人力资源会计。此外,股票期权和员工持股计划都是对人力资源会计应用的一种演变。 2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人力资源会计确认存在问题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源,有必要列入财务报表,以反映企业整体价值。根据资产定义,资产是企业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关于人力资源能否作为资产列入财务报表,学者对此还存在较大分歧。有学者认为人力资源的所有权归属劳动者,企业无法拥有其所有权,不能满足拥有或控制这一条件,不满足资产的定义;有学者认为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后,在合同有效期内,企业对人力资源有拥有和控制权,符合资产条件。 2.2人力资源会计计量存在问题 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是阻碍人力资源会计实际应用的最大障碍。由于人力资产的主观能动性,其价值处于不断变化中,很难将某项经济利益的流入和特定人力资源联系在一起,人力资源的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难以得到满足。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模式主要有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价值会计和劳动者权益会计,每种计量模式都存在较大缺陷,缺乏可操作性,需要会计人员主观判断,导致人力资源会计计量困难,缺乏统一的人力资源计量模式。 2.3人力资源会计利润分配存在问题 人力资源经营权和所有权的统一,对人力资本能否获得企业剩余收益的分配权尚存在争议。实际上,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收益的分配以各自产权为基础,由于产权界定不明确,无法准确测试人力资源价值。近年来,虽然一些企业为平衡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收益分配的矛盾,推出股票期权和员工持股等,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产权是收益分配的基础,在产权范围无法明确界定的前提下,人力资源能否参与企业剩余收益的分配及如何分配等都是应用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2.4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 目前,尚缺乏统一的人力资源会计报告模式。在实务中,许多上市公司并没有在传统财务报表中体现企业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相关项目在报表中并无详尽列示,仅在职工薪酬项目一栏中可查找到以货币计量的人力资源会计信息。同时,应付职工薪酬、员工基本工资及工资构成等信息并无体现,仅有总金额,外界难以了解员工的工资是否达到最低工资水平。由于人力资源信息列报和披露本身的复杂性,大多数企业没有将此类信息披露作为财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人力资源信息的披露也是企业人力资源应用中的一个巨大挑战。 3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存在问题的原因 3.1传统观念和理论研究落后 受传统价值观念影响,人们对明码标价的做法始终不认同,这种观念上的束缚在相当程度上阻碍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还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有许多问题尚存在争议,未达成共识,如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主体、计量方法、信息披露形式、人力资本参与利润分配等。且至今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框架,实践受理论指导,理论研究滞后,阻碍人力资源会计的实际应用。 3.2相关配套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我国至今还没有出台有关人力资源会计的准则和制度,阻碍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法律法规的缺乏,导致理论研究者的研究热情减退。同时,企业在应用人力资源会计时,缺乏权威和有效准则制度的引导,即使想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核算和管理,也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人力资源会计准则和制度,以提高人力资源理论研究者和企业对人力资源研究和应用的积极性。 3.3企业和社会公众人才意识淡薄 企业和社会公众意识不强,没有重视人才在推动企业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企业应增强人力资产意识,重视人力资源投资,加强培训和日常管理。作为潜在债权人和投资者的社会公众,也应增强对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的敏感性,企业披露的人力资源信息是投资决策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社会公众对企业人力资源信息披露认知不足,对披露要求不高,导致部分企业不披露或少披露人力资源信息,披露信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严重阻碍人力资源会计的实际应用,降低大众的重视程度。 3.4企业人力资源信息披露不足 虽然大多数企业已经认识到人力资本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但在人力资源信息披露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究其原因,一方面,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的缺失,导致企业没有规范的报告形式;另一方面,企业自身对人力资源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高,还有部分企业出于对自身安全利益考虑,不愿过多披露人力资源信息。因为人力资源信息是企业内部信息,如果对其进行披露,竞争对手通过分析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看出企业发展方向或通过中介机构挖走企业核心人员,会使企业蒙受巨大损失。 3.5人力资源价值的估值存在技术障碍 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方法主要有历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和机会成本法等,每种计量方法都需要会计人员利用估值技术,进行判断。但是,首先,我国估值体系尚不健全,还未对人力资产评估作出具体规定,且没有形成标准化的估值方法;其次,人力资产具有不同于物力资产的特殊性,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最后,评估人员缺乏相应的评估指导和评估经验。因此,要实现对人力资源价值评估还存在较大困难。 4促进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应用的对策建议 4.1更新传统观念,尽快构筑人力资源理论体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成为企业最重要的经济资源。为适应时展,企业必须转变传统资产观念,提高对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的认识,强化人力资产概念,将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一起计入财务报表,重视对人力资源的投资,真正树立起劳动者权益观念,使人力资本所有者和物力资本所有者共同享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参与企业利润分配。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理论研究大都停留在对西方人力资源理论的翻译和介绍阶段,尚未针对我国国情,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框架。因此,我国会计主管部门和理论界要结合我国人力资源会计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借鉴西方国家的理论与实务成果,结合我国国情,对当前理论上的空白和争议较大的项目设置课题,针对每一个课题进行有组织、群体性的研究,提出一套统一、切实可行的方案,尽快构建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体系。 4.2完善人力资源会计的相关法律法规 人力资源会计的实施离不开相关政策和法律制度的保障,只有制订人力资源会计准则,明确人力资源产权地位,才能引起企业和社会公众对人力资本的重视,从而使实务界加强对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的研究和对人力资源会计的实际应用。因此,我国准则制定委员会应在充分借鉴外国人力资源理论和实际应用情况的基础上,尽快出台适合我国国情的人力资源制度和准则,为人力资源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4.3在企业开展试点工作 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全面推行人力资源会计,困难较大,为降低推行成本,建议国家出台试点方案,选择部分人力资源投资大且企业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事业单位进行人力资源会计的试点工作。这些组织的试点经验对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通过实践,有助于发现理论研究中的缺陷和不足。要及时发现不足,完善理论研究。 4.4完善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计量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因此,企业应该将人力资源确认为一项资产,在编制报表时,增加人力资产一级科目,并设置人力资产、成本和人力资产、公允价值为二级科目。在经营期间,对人力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发现有减值迹象的,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关于人力资源的计量,要明确难以计量并不代表不能计量,建议采用货币和非货币对人力资源价值进行计量。在具体实施时,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对普通劳动者,其工作具有同质性,因此,可以采用群体计量方式;而对企业的核心人力资产,则采用个体计量方式,聘请评估机构对他们的价值进行评估。 4.5加强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的披露 目前,我国对人力资源信息的披露还存在较多问题。因此,政府部门要尽快出台人力资源会计准则,规范披露模式,可以采用财务与非财务信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披露,对能通过货币计量的,可以通过财务报表进行反映,对非货币计量的,可以通过报表附注用文字、数字和表格的形式对企业人力资源信息进行补充说明,具体应披露人力资源投资状况、人力资源整体状况、人力资源计量方法及计量依据、人力资源价值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方法等。完整的人力资源披露信息有助于报表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5结语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本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资源。目前,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实施中都存在较大困难。因此,我国政府要在充分借鉴国外论和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国情,完善人力资源理论体系研究,尽快出台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准则和制度,对人力资源给予法律上的保障。同时,有选择地鼓励部分企业对人力资源会计进行试点应用,积累经验,补充完善理论研究,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作者:姜慧艳 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人力资源论文范文:资产评估人力资源会计论文 一、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实施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作为资产确认存在争议 我国会计准则中对于资产的定义很难套用到人力资源中,再加之其价值很难衡量,且其摊销问题也没有解决,摊销标准、摊销期限这些未定项对于人力资源会计的实施有着很大的阻碍。现代人喜欢冒险的性格特点使得他们在选择工作时有很大的随机性,制约着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控制幅度和范围,这就会加大人力资源会计实施的难度。这也是一些专家对于人力资源资本化的否定的一个重要原因。 2.人力资源资本化过程中的计量存在障碍 由于人具有很大的主动性,容易受到经济市场环境、工作条件、福利待遇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容易受到自我价值实现、能力和兴趣爱好等主观内部因素的控制,使得人力资源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就使得在计量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问题。目前存在很多计量方法,如历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等会计计量方法,可是对于人力资源这样的独特性,貌似这些计量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所以目前还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计量方法适用于中国的企业,方法不当会严重影响企业的人力资源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因此也就限制了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 3.人力资源会计报表披露不完全、不统一 会计报表的披露部分是企业信息的重要载体,反映出企业管理和实际经营中的许多情况,这些披露信息对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行的状况是,大多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披露还停留在企业高层管理者的介绍上,而且披露多为描述性的语言,没有实质的内容,缺乏人力资源的量化,不能很准确地反映企业人力资源的情况。准则中没有统一的规定也导致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披露不重视,甚至是忽略的。致使具体执行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障碍。 二、打破人力资源会计困境的对策研究 1.完善人力资源资产评估,改进计量方法 要想实施人力资源会计,对于人力资产的价值评估是首要前提,由于经济市场的不断变化,人员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只有建立了人力资产评估体系才能合理的评估其价值,为实施人力资源会计奠定基础。同时加强资产评估人员的职业素质,提高评估能力,加强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培养更多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还要有人力资源部门的相关专业人才的加入,才能使整个过程行之有效。评估体系中人力资源计量的方法也是极其重要的,选择适合企业人力资源特点的方法,人才的价值评估才有效可信。 2.完善会计准则,规范人力资源信息披露 由于相关准则的缺失,使得人力资源会计的实施举步维艰,没有统一的规范,使得许多企业无所适从。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理论研究,尽快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会计准则,使得企业在实施人力资源会计时有章可循。对于相关信息的披露,应该规定统一的内容以及披露的统一格式,这样会更加规范报表的编制,也降低了工作难度。在实施的过程中,企业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还弥补缺乏专业人才的缺陷,如完善会计电算化相关软件,将人力资源会计作为专项部分加入到企业的会计工作中;还可以开发相应的人力资源会计专项软件,来专门核算企业的人力资源会计。使得企业在这方面的工作量可以减少、成本降低,会推动企业人力资源会计的实施。 3.加大人力资源会计试点工作的力度 目前我国企业对于人力资源会计实施的企业还很少,导致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实施停滞不前,仍然处于理论阶段,无法真正发挥其效用。因此应该进一步推动我国人力资源会计试点工作,将试点企业首先锁定在东部发展较快的地区,这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强,且有能力有人才有技术可以实施全新的会计体系。还应该在一些高新技术企业或是人力资源充足的企业,这些企业的实施更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且更容易在实施的过程中及时的发现问题。采用试点的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大范围推进还不完善的人力资源会计带来的不良影响,便于控制和掌握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情况,及时调整应用策略。 三、总结 人力资源会计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但也是一个很值得开发的领域,它的实施可以使我国企业更好地管理员工、留住人才,更好地提高人力资源的价值计量。虽然我们的研究还处于理论阶段,但是我们应该充满信心,也应该有高度的创造激情和实践热情,不断地去探索、去研究,进一步完善理论,加强实践,推动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的实施和发展。 作者:常慧霞 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 人力资源论文范文:人力资源成本会计论文 一、人力资源会计中的成本构成 (一)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 人力资源取得成本顾名思义是当企业获得人力资源时所发生的成本,即企业通过招聘、录用以及聘请等行为,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得到增加时所消耗的其他资源,即人力资源取得成本。通常,人力资源成本的承担者为资源本身,即被企业录用的工作人员,承担方式为在其工作时间内分期摊销。 (二)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 人力资源开发成本是企业对人力资源进行培养和提升,使其熟悉企业经营范围和业务内容,并使其具备基本的工作岗位必需技能时所产生的成本。同时,人力资源开发成本也包括提升员工现有技能,使其工作能力得到提升而产生的费用。同人力资源取得成本一样,人力资源开发成本也是由员工在工作期间内分期摊销。 (三)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 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即传统意义上的人工成本,包括企业派发给员工的工资、奖金、福利费、保险费等,即在员工工作期间内企业按规定发给员工的金钱或物质。在以往的会计工作中,往往将这一部分的成本全部作当期费用化处理。它所体现出的是人力资源能够为企业创造出的价值。 (四)人力资源的离职成本 人力资源的离职成本是由于员工离开企业而产生的成本,由于员工在离开企业之前工作状态一般不佳,因此会造成员工的工作效率低下。而在员工离职后,职位可能会出现一段时间的空缺,使得企业正常的经营受到影响,因此人力资源的离职成本往往包括:离职补偿成本、离职前低效成本以及空职成本。 二、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推广对策分析 (一)深化人力资本观念 要想提高企业管理者对于人力资源成本的重视,除了更多的宣传人力资源成本的重要性以外,更重要的是在思想和行为上的改变。首先,应该提高人力资源在企业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将人力资源成本与经济资源成本以及其他成本同等对待,并根据人力资源成本的特性确定其计算的方式,明确人力资源变动的随机性的特点。另外,也要让普通人力资源与重要人力资源一道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虽然一般来说,重要人力资源为企业创造的价值会高于普通人力资源创造的价值,但是也不能因此轻视普通人力资源能够为企业带来的作用,因为任何一个企业都是不能脱离作为基础的普通人力资源而存在的。因此,为了体现企业的公平性,在进行剩余价值的分配时,企业也不能够忽略普通人力资源。 (二)完善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理论体系 相比于其他资源的会计的核算,人力资源成本被正式得到考虑的时间还较短,因此其分析理论与核算方法都还不够完善,且应用范围相对较窄,因此在实践中往往会遇到一定的困难。所以,当前较为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和归纳,丰富人力资源成本的相关理论,根据企业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的不同创造出更多适应性更好的人力资源核算模型,最终实现人力资源成本的准确核算。 (三)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我们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只有在实际使用中不断的进行分析和总结,才能检验人力资源成本的会计分析理论是否合理、方法是否正确,其计算方法是否符合现代企业的要求。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可以积极的开展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的理论研究,通过在企业内部进行小范围的实验来考察当前运用的分析理论是否适用于企业的现状,同时,企业也应该做好一定的准备,以应对由于试验失败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企业管理者应该明白,在前期的试验过程中所遭受的损失相比于之后所能得到的回报都是渺小的。企业还应该完善人力资源体系的结构,便于在进行会计核算时,相关工作人员能够迅速的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进行统计和归纳,以简化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的过程和步骤,提高分析所得结果的准确性。 (四)规范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核算和报告 在以往的会计工作中,制作财务分析报告是一项较为普通的会计工作,就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将相关的资源成本进行费用化或是资产化处理。而在人力资源成本的会计核算中,就需要根据人力资源成本的特点,对于属于一个受益期限的直接计入当期相关成本费用,而对于多个受益期间的要分期摊销。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会计工作人员更应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形成一个统一的、规范的管理方式,将人力资源成本更好的融入到企业其他成本的核算与报告中。 三、结论 人力资源会计作为会计学科中一个正在发展的新的分支,在其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作用的发挥,也影响了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发展和推广。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加强对于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关注度,重视其在企业资源管理中的作用,通过不断的实践完善其相关理论、改善其核算的方法,让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作用得以发挥出来。 作者:葛风云 单位: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人力资源论文范文:区域经济人力资源开发论文 一、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分析 1.人力资源的内涵 所谓人力资源,主要指人具备的知识、技能、智力、体力等综合劳动能力。把人具备的各种能力加以组合,即形成各种各样的人力资源,尤以智力、体力因素最为关键。根据经济学分析,人力资源主要在特定时间范围内,全部人口所拥有的整体劳动能力,其作为重要的社会资源,与人的自然生命体密切相关。 2.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 要想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其关键因素是人的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密切相关。特别是我国人口基数较大,人才质量参差不齐,人力资源面临较大压力。当人口数量增长超越经济资源消耗时,就会影响区域内人口素质的提升以及人力资源的投入份额,造成人力资源开发条件不足。加之区域范围内就业压力较大,生产中容易使用低素质劳动力,引发人口数量增多而人口质量下降的恶性循环。 二、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根据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调整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调整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就是对人才数量、质量以及结构等人力资源进行调整开发。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囊括了区域经济发展结构、速度以及效益等内容。因此,人力资源开发实际是调整开发人力资源的过程及其方法,自身无法进行价值判断。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方面体现了经济发展过程,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经济发展结果及其形态,其自身能够进行价值判断,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及其方向。所以,调整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时必须符合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 2.合理分配安排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人作为经济发展主体,其行为直接决定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结果。特定时间内区域经济的资源总量不变,针对某领域投入过多自然影响其他领域发展。而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又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资金我。因此,人力资源上投入过多势必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效果。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必须合理分配安排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3.实现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谐统一 人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主体,同时人也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所以,人力资源开发实际上是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开发所需人才。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体现人的发展过程及其发展方式。而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统一是实现了人的发展。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体现的都是人类活动,两者共同发展才促进了社会发展进步。所以,要实现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统一,最终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三、基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 1.增加财政投入促进人口素质提高 医疗卫生、学习教育以及社会保障等各种社会资源供给均需要大量财政资金投入,其直接关系到人口素质的水平。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应增加财政投入力度,为区域范围内人口素质提升提供基础保障,促进人口素质提高,强化人力资源质量,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2.控制人口规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基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开展人力资源开发,就在控制区域范围内的人口规模。保持人口数量符合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既不过多也不过少,以免造成不利影响。人口数量会对人口质量带来一定影响,所以严格控制人口数量至关重要,应结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和地方发展实际,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3.结合实现制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人力资源开发应为当前经济发展以及未来经济规划提供基础保障和服务。在人力资源数量上、劳动技能上、知识水平上等都应充分做好准备,满足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实现两者的和谐共进发展。并且要结合区域发展实际优化产业结构配置,升级发行传统产业模式,全面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工作。 四、结语 总之,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只有经济基础雄厚才能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当前社会,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趋势方向,对于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而某种程度上人力资源开发情况直接决定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成效。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实现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齐头并进。 作者:陈家兵 单位: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民族宗教团体综合服务中心 人力资源论文范文:高校人力资源开发论文 一、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使用的内涵 高校人力资源是指在高校中从事各方面具体工作的高校职工总体所具备的劳动力综合。高校的人力资源具有文化背景好、整体素养高、主观能动性强、注重精神追求等特殊的特征。高校的人力资源开发与使用指的是高校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模式去发掘、组织、使用学校一切现实或潜在的人力资源,通过科学的人事管理,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规划等,能够充分发挥各种劳动力的潜能,使得高校能够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二、我国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使用的基本现状 我国高校的教师人数通过近年来的扩招,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教师资源依然存在不足,在教师资源的配置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高端知识型科研人才缺乏,热门性、研究性、开发性学科教师相对不足,而传统型学科教师过剩。高校的教师素质与水平主要体现在学历、职称两方面,高学历人才相对集中在重点院校导致一般院校的高学历人才比例偏低,不能满足教研的需要。人力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使得高校教学质量不能很好的提高。再者,高校缺乏专业的行政管理人员,导致高校的管理也存在相关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高校已经逐渐意识了人力资源的概念并加大对人力资源开发与使用的力度。在“人力资源开发与使用”的观念的应到下,高校采取了一些列的措施,挖掘现有人才的潜力,并注重人才的引进和留用。高校在人力资源开发与使用注重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机制的改革,如教师职称评定的竞争机制、教学量化、按劳分配、鼓励机制等使得教学资源优质化,师资队伍不断优化,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潜质。 三、我国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使用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1.我国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使用总的问题分析 第一,高校资源配置不够合理。自国家高等学生扩招以来,虽在教师资源方面也进行了一定的补充,但相对之学生数量的增长,教师数量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对教师数量的急需使得很大一部分教师来不及接受较为正规的职业培训,在工作经验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不足,这对人才的培养、学校战略规划的实现都存在着很大的影响。其次,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缺乏。由于高校的师资力量的缺乏,导致职业门槛的降低,教授、博士等数量较少,使得高校的科研型人才不足,骨干型、学术性等综合能力较强的人才尤其匮乏。高学历高质量的科研型教师相对集中在大城市、重点高校,导致地域师资力量的配置不均衡。然后,高校的一部分教学资源来自于留校生,这种单一化的“近亲繁殖”的运作方式使得教师结构趋于单一化,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第二,管理人员及管理制度的不完善。高校的管理人员整理素质偏低,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能力都不能够达到足够的水平,这在全国高校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行政人员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偏低导致管理工作的程序化、滞后性,过于按照现成的规章办事,工作缺乏主观能动性,使得教师资源等不到充分的利用,教师个人发展受阻,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其次,高校“论资排辈”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使得一些年轻的具有游戏管理能力的行政人员无法很好的实施举措,开展工作。 2.我国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使用中问题的对策 第一,加大改革力度,充分开发人力资源高校应该摆脱陈旧的管理经验与行政制度,不断深化人事制度的改革,建立以人力资源开发与使用为中心的现代化人事管理制度,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深化改革考评制度、用人制度等。在人才引进方面注重质量,破除人才引进单一化,综合考评人才素养,增高人才引进门槛。充分挖掘人才的可利用性,注重人才的培养,为青年工作人员提供系统的、专业的职业培训,进行潜能教育的开发,提高综合素养。第二,健全管理制度,完善人力资源使用在管理制度中加大竞争机制与鼓励机制的改革,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定与创造性。在员工的绩效考评中注重“质”的考评而是不是量的考评,加强职称评定的综合性,注重教学的优质性和科研的创新性,对各方面的工作人员明确综合的考评标准,以考评标准的绩效作为人事决策的科学有依据,以此来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在激励制度方便注重精神的导向,体现公平的原则,按劳分配,优劳优酬,薪酬的分配与工作的绩效挂钩。在工资、津贴、锋利等方面提供带有工作奖励性的类型,激发工作积极性。给员工做好职业生涯的长期回话,提供培训、晋升机会等,使得人员流动性降低,工作态度等有好的改变。 四、总结 在科学技术发展高速的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使用已经成为最具战略意义的发展规划。高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使用不仅仅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对社会的发展、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如何更好地完成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使用,还有更长路要探索。 作者:沙烜伊 唐旭 李佳 单位: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 人力资源论文范文: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开发论文 一、农村体育人力资源的内涵 某一国家或地区拥有的,曾经或者可能具备获得高超运动成绩的人才,在具备了一定的体育研究能力的条件下,就可以被称为体育人力资源。农村体育人力资源则是在农村地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对农村相关领域做出过应有的贡献。农村体育人力资源其实属于人力资源的一个分支,它与城镇体育人力资源的区分在于地域的不同,两者各有各的特色。在农村,体育人力资源通常包括:农村户口的工人和体育活动(包括生活在城市工作的人,但在农村户籍的情况),但在农村,也包括城镇居民家庭参与运动或从事与体育活动有关的工作。也就是说,农村体育人力资源必须有体育人力资源的主要特征。农村体育人力资源,指的是他们的人力资本可以由自己来处理和决定,可以直接为农村体育的发展服务,并能够为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一定贡献和价值的农村人口。 二、农村体育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现状 (一)经济发展方面城乡差距悬殊,农村地区明显落后 据我国2006年经济结构调查数据显示,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其在我国GDP总值中所占比重仅为13.2%,而农业劳动力在总的就业劳动力中所占比重竟然高达46.8%,农村人口总数在城乡人口比重中,占到了总人口数量的58.7%。13.2%的财富却是由占总劳动力数量46.8%的人口创造的,农村劳动力水平的低下程度,由此可见一斑。据国家统计部门给出了相关的资料数据:2006国民人均纯收入数据,农民的人均值为2929元,实现的增长百分比为6.75%,增长幅度却呈现了连年下滑的趋势,从1995年的8.9%一直到2001年的1.87%,增长幅度长期稳定在7.8%左右。国家从没停止过对农村地区的政策帮扶和财政扶持,结果却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直不曾低于3.19∶1。农村体育人力资源要在这样的条件下实现理想的开发,面临着不小的困境。 (二)农村体育人力资源开发需要我国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和强度 数据显示,2014年,在城市地区的财政支出比重中,人均教育经费为49.56元,这一部分的花销在农村地区仅仅为9.3元,城市地区比农村地区高出不止5倍,其中城镇家庭的教育支出,也明显超过农村家庭的3倍左右。在农村劳动人群中,曾经受过中等职业技术培训教育的仅仅占0.34%,具备一定科学知识的农民仅仅占0.4%。因为我国对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培养教育投入力度不足,从而导致了农村人口的受教育水平较低,更谈不上体育教育,长期以来就造成了农村体育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的低下。 (三)农村体育人力资源数量较少 体育人力资源通常包括体育教师、专业运动员、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产业专业人士和运动爱好者。成都研究所教授提出农村体育人力资源普遍集中在一个为数不多的体育院校。我们有着相当广泛的体育人口,农村人口经常参与体育运动的人员仅仅占总人数的25.77%,而农村人口数量占我国人口总数的64%左右;在全国1.4亿体育人口中,农村仅仅占44.89%,大约是0.62亿人。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农村体育人口和城市体育人口的比例还不平衡,也从侧面说明了农村体育人力资源开发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三、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体育人力资源开发途径 (一)积极转变思想观念 地方政府部门管理者必须要尽快转变思想观念,必须要认识到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的关键在于增强农村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加强开发力度,确保农村人力资源在生产技能上有明确的提升;其次毋庸置疑的一点就是,作为一门新兴的产业,体育产业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生产中已经成为支柱产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体育事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对农村自然环境进行开发利用,积极引导体育旅游事业的发展,对体育产业的经营、管理以及生产等劳动力需求也在与时俱进地提升、扩充,因此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找到了很好的途径,体育产业必将吸纳很多的农村体育人口;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农村体育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在于农民群众思想认识的转变,地方政府必须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培养和提升农民群众的自我开发意识,让其能够积极自愿接受体育产业中有关于经营管理、生产等技能的培训教育,让其能够真正符合体育产业发展的需求。 (二)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 在农村地区加强基础教育是农村体育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基础,也有助于增强农民群众体育运动的综合能力,我们要树立起把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放在所有工作中最重要位置的意识。由于受传统观念和以往经历的约束,我国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采用应试教育的方式,体育基础教育在农村地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主要体现在缺少正规体育教师,体育课程很少甚至不设置,基本运动设备不完善。要改变体育在农村的现状,就要注意这个问题,重视基础教育对农村体育的评估,评估未能通过的学校,给予相应的处罚措施,还应该努力尽可能多地培训农村的体育教师,改善和提高治疗体育教师的福利状况,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让更多的优秀体育人才可以到农村地区的农村发展体育产业做出贡献。 (三)完善组织管理体系 为了有效地开展农村体育工作,农村体育组织管理体系是不得不提及的重大问题,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建立乡镇文体站,同时制定好完善的监管框架,各个工作站的管理人员要定期集合交流和交换工作经验,这样不仅可以加强体育界和城镇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体育工作站组织的作用,营造互动交流的平台,鼓励体育人力资源在农村的发展。还应不断地建立和完善农村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做到“以城镇为指挥、在村庄集合、各级组织相互支持”发展农村体育人力资源,要坚持政府引导,乡镇支持,村民自我管理,确保农村体育人力资源在为农民群众增收服务的过程中,拥有一套完善的管理服务体系,实现农村体育产业的稳步前进,充分挖掘出其在促进农村体育经济、增加农民群众收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和价值。 (四)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作用 培养高素质人才、进行科学研究以及开展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主要任务,高等教育机构应在指导农村体育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高素质的体育大学教师,能够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出有针对性的体育项目,高等学府应当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培养更多的体育人才资源。高校可以选择在假期中间委派教师或大学生去农村地区参加定点支教服务,或者从农村地区召集体育运动爱好者和积极分子,组织他们定期到高校培训,让他们学习了解更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为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服务。还应积极推进现代远程教育系统,这是一个可以实现更大范围覆盖,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并经济可行的方式。现代远程教育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多样性和适应性的特点,这能为体育农村建设提供更充足的人力资源,从而更好地弥补农村地域广、交通不便、人才培养工作不到位的问题。现代远程教育为农村体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发展以及提高农民群众体育综合素质能力开辟了新的途径,它的优势在于成本低且见效快,能够很好地满足城乡一体化建设以及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于体育人才的需求。 四、结语 总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需要政府、农民、高等院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尤其需要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开展此项工作。我们必须认识到,因为种种因素的制约,农村体育人力资源的开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除了本文中提出的几点建议之外,我们还应当进一步探索新路子、新途径,最终实现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和体育经济的双向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作者:袁帅 贺彦纳 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人力资源论文范文:高速公路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一、高速公路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现状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也在不断转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一些方面还是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 (一)高素质的高速公路建设人才晋升空间窄 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等大型基础建设的控制权还是掌握在政府职能部门,这部分建设的掌控权掌握在国有集团的旗帜之下。但是我国的国有企业或多或少存在着计划经济体制存留的一些问题,对专门建设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工作中人员的升调方面存在重视工作年限、工作经历、轻视高学历的现象。这样就造成很多优秀的年轻人在工作岗位上不被重视,在企业中缺少升职空间和发展空间,这很大挫伤了年轻人的工作热情,损害了优秀人才的利益。 (二)员工的激励机制不够健全 良好的薪资待遇和福利报酬是吸引优秀员工的基本物质保障。而且我国很多大型国有企业在员工的福利奖惩机制方面还不够完善,员工的薪资酬劳没有和员工的工作绩效建立关联,而是和员工的工作经验和工作年限相联系。在这样的环境下员工看不到做出很大成绩的氛围,只是要求自身不出现大的错误。员工的努力与付出得不到工作绩效的认可,这样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员工流动性比较大。 (三)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不尽人意 企业文化建设对于形成企业的良好工作氛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良好的企业文化不仅能够凝聚人心,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而且对于整个企业的建设具有精神性的影响,促进企业的有序稳定的发展。但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国内大部分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果企业过分单一,缺少多样性,内容比较单调,员工之间还存在严重的等级化,这样的企业文化造成很多员工离职。 (四)缺少有效的人才培训机制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当中与高速公路建设相关的人才培训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这样造成我国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的人才供给的不充足。同时,受到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影响,一些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在项目刚刚建立的时候还没有建立相应的培训机制。企业在对员工的专业技能的培训方面不够关注。员工在工作的时候都是一边学一边做,在工作中渐渐摸索,不算掌握工作技能。但是员工在缺少培训的情况下往往会造成在工作的时候错误率比较高。 二、解决高速公路人力资源问题的有效方法 (一)建立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和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 为了促进高速公路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需要不断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单位需要不断建立完善的人才考核标准和人才激励方法,不断促进高速公路建设方面人才激励机制的健全,并且与企业的现实状况相结合,最后在工资方面不断符合员工和企业的利益,在奖金和晋升空间上日益符合企业和员工双方的利益。良好的工作氛围对于留住人才和促进企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高速公路建设单位不断改变传统的观念,对旧的落后的思想观念进行改造,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愉悦的工作环境。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培养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于促进企业的发展起着引导的作用,因此要在企业的发展中高度重视,以企业文化推动力来促进企业的整体品质的提高。 (二)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机制,吸引并留住高素质人才 要建立适合选拔人才的激励型人才机制,将适合的人才在适合的岗位上发挥其聪明才智。在发掘人才的同时还需要设立有效的人才选拔制度,设定能者居之的上岗原则,做到竞争上岗,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基本准则,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每个工作岗位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素质。因此,有效的内部晋升机制的建立是保障岗位人才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目前,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不断引入高科技因素,因此,人才的引进方面对科技文化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只有具有更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才能够适应未来高速公路建设部门的岗位,推动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按照以往的经验,高速公路建设部门能够吸纳比较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新的项目如果缺少骨干人员可以向其他的部门暂时调用优秀骨干人才,为了促进人员的稳定性,需要建立有效的晋升机制,留住人才,建立一个适合优秀人才留下来的工作环境和人机环境。在人才培养方面,可以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期计划,定向向高校吸纳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按照企业的要求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这样的合作计划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更快熟悉专业工作和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 (三)建立人性化的机制,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目前,高速公路事业发展非常快,但是也出现了在人事制度的问题,这充分证明了对人才的争取和保留对促进高速公路建设事业发展非常重要。因此,高速公路建设单位需要正视在人事制度方面出现的问题,不断提高争取人才和保留人才的人才选拔和激励机制,不断规划在人力资源方面的人才管理战略规划,建立人性化的人才吸纳机制,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在高速公路人才吸纳方面需要借鉴人才调研机构,不断完善人才招聘和选拔制度,不断在人力资源方面进行研究,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市场调研活动,召开不同阶层的座谈会,听取各个部门的意见,和各个部门进行积极的交流工作。在做好基层调研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发现问题,并不断寻找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建立并完善公路建设队伍的员工培训机制 员工的培训对于提高员工的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促进高速公路的发展具有关键的作用。高速公路建设单位可以尝试在员工培训机制方面不断进行完善,促使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同时,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的岗位自学和岗位成才意识也是很重要的,在工作的实施中,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显得很必要。当前,高速公路建设单位对工作人员培养应采取多种方式,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多层次和多渠道的培养人才,形成良好人才教育和学习氛围。并在人才方面进行交流,采用“送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实现人才流动培训,送优秀人员进修和请专家学者讲学。努力提高员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高速公路建设者的整体素质。 三、结语 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是高速公路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且地位日益重要。各级管理者了认识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各高速公路管理机构也在不断探索着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方法。随着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将为交通事业持续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作者:万娜 单位:江西省交通运输厅高速集团赣粤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昌樟管理处 人力资源论文范文: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论文 一、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契合的作用 1.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现代社会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如何在社会发展中更具竞争力,成为各企业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而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战略的有效契合可以提高企业的整体水平,有助于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与此同时,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契合需要企业管理者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不仅仅需要符合企业当前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而且需要调动企业内工作人员的热情,使其充满积极向上的工作动力,发挥出最大的潜力,为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做出贡献。 2.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契合促进企业发展。 保证企业发展的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战略目标,企业整体的工作目标都是围绕它而展开的。与此同时,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运行的基本,也是整体工作中最难以开展部分。因此,将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有机结合,可以更有效的促进企业工作的开展。企业战略渗透进人力资源管理中,可以进一步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调配,同时使员工明确工作目标,更好的实现企业的战略方针。 3.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依据企业战略目标开展工作。 企业战略融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可以使人力资源管理更具目的性,并且充分为企业战略提供服务。与此同时,两者的有机契合可以使企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更为了解,企业可以有针对性的制定内部制度,采取合理的措施解决现存的问题和缺陷。例如,企业的战略目标中预算成本控制工作,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严格按照战略目标进行管理,合理控制成本投入。 二、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战略有效契合措施 1.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战略有效契合。 人力资源管理的计划需要以企业战略为基础制定,与此同时,各企业间人力资源管理情况都不尽相同,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规划时,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规划,这样符合企业的发展方针,使企业平稳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战略有效契合可以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因此,企业要想达到这样的状态,就需要将二者真正结合在一起,使人力资源管理真正发挥作用,促进企业战略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战略的契合应该在企业战略实行前实现,只有前期形成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战略的高度契合,才能推动企业的发展。要想达到上述的内容,就需要企业的领导者意识到企业战略实施中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作用,将二者有机结合,如此才能使企业长足发展。 2.将企业战略引入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战略的有效契合是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完全考虑企业战略层面,以企业战略目标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需要注意的是,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战略的契合需要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相互协作,共同承担责任,从领导者到基层工作人员都需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而非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管理者和员工单独工作,这样才能够实现目标。非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者与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者协作完成工作,可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并能为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员工做表率,为员工规范标准,如此才能够实现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契合。 3.将企业战略融入各项管理工作中。 将企业战略引入人力资源管理中,企业可以采取相应措施:第一,企业可以定期组织培训,培训内容以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战略契合为核心,培养员工的专业技能,使员工具有高水平的工作能力,在企业内部形成良性竞争机制,促进员工成长。第二,为更好的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战略的契合,企业可以构建公平、公正、公开的薪资体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薪资是员工进步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通过改善薪资体制,将其与企业战略有效契合,激发员工的最大潜能,并且明确其工作方向。这样员工的价值得以体现,同时还可以使其不断完善自身专业技能,进而使企业更具竞争力。第三,绩效管理作为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应该与企业的战略有效结合。企业首先应该将传统的绩效管理模式进行革新,使企业内部运行的是符合现代化发展的绩效管理模式,这对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实有助益。 4.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是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战略有效契合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为保证二者的有效契合,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需要得到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主要是整合企业战略,将其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使其充分融入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同时还有企业的薪资、绩效管理等体系,使企业更具创造力和竞争力。所以,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作为关键因素,企业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应该不断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潜能,提高其工作能力,培养其专业技能,同时加强职业素养,这样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才可以更好的完成自身的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上,企业应关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实践能力,多为其提供了解企业发展战略的机会,使其不断进步。此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进展和结果需要得到考核和评估,企业应该创建完善的考核机制,评估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工作的结果,同时建立奖励制度,激发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使当代的企业发展更具优势,也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如何将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相契合就成为企业需要研究和探讨话题。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契合可以使员工明确工作方向,使企业更具竞争力。但是如何使二者有效契合,就需要企业通过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等方面入手改革,这样才能使企业长足发展。 作者:许丽波 单位:杭州大和热磁电子有限公司集团培训中心
金融毕业论文:对金融危机下的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探研 【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 高职毕业生 就业市场 【论文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使本已严峻的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雪上加霜。面对急剧变化的就业环境,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应紧跟现实,认真分析、准确把握当前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环境。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正确引导毕业生理性看待当前的就业形势,在危机中寻找机会,从而顺利实现就业。 当前,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已经蔓延到全球,引发经济下滑,不少产业受到冲击,投资需求萎缩,从而引起对新增劳动力需求的大幅减少,中国的就业市场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中国经济蓝皮书》指出:2008年年底到2009年年底,全球金融海啸有可能进一步恶化,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 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特别是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环境更为严峻。因此,如何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开展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引导毕业生理性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积极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在危机中寻找就业机会,实现就业,是当前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一、客观认识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形势 (一)金融危机急速冲击就业市场,企业岗位需求大幅下降 随着金融风暴的蔓延和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少企业倒闭、裁员,企业岗位需求下降。相关资料显示:由于受到金融风暴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广东省已经连续四个季度市场劳动力需求下降;在过去八个月期间,全省亏损企业过万,有的已经倒闭或者濒临倒闭;许多往年必定出现在校园招聘现场的中小企业,甚至大企业,已经明确表明取消招聘计划。但是另一方面,求职人数不断上扬,其中以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求职数量增幅最为明显。 (二)高校毕业生总量增加,就业竞争激烈 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从1999年起实行扩招至今,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加。根据统计,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2008 2012年每年毕业生规模将持续在600万一700万人,总量达3000万,比2003~2007年间的1738万增加72%。而我国城镇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突出矛盾还将长期存在,每年需在城镇就业的,包括当年新增城镇劳动力和上一年结转下来未能实现就业的人数大约在2400万,而我国每年只能提供城镇就业岗位1200多万个,缺口在1200万个以上;同时高校毕业生在城镇新增劳动力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且今年毕业生数量已超过社会新增岗位的一半,在现今全球经济形势恶化,社会需求量明显不足的情况下,毕业生就业难度愈发凸显。 (三)理性对待金融危机,准确把握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环境 1.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就业促进法》,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党的十七大要求创造性地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2008年国务院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提出“坚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及“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党和政府对毕业生就业的关注,为毕业生实现就业提供了信心保证。 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2002年以来中央有关部门发出的关于毕业生就业方面的文件累计达到40多个,共100多项具体的政策,内容涉及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民营企业就业、自主创业、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待就业服务、失业登记、临时救助等各个方面。同时,各地还因地制宜地制定了大量的配套政策措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制度和政策框架体系,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就业方式灵活。就业机会相对较多 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就业形势主要体现为:劳动力供给总量较大,而岗位的增加相对较少,在未来十年,我国就业市场总体上呈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态势。高职毕业生就业既面临巨大的挑战,也有机遇。首先,随着工业结构调整的加快,企业急需一大批有一定专业技能又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人才,而高职生理论和技能兼备的特点正是企业所需要的。其次,高职生的年龄结构、享受的政策待遇如户籍指标等在劳动力市场上有一定的优势。再者,高职由于学科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联系比较直接和密切,许多专业培养的学生符合就业市场的需要。 3.高职毕业生总体就业率逐年提高 随着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调整,高职毕业生人数占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在不断增加,从1998年到2008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高职高专教育招生数从54万人增长到299万人。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不断创出新高,据教育部的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从2004年开始,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已经连续4年保持稳定增长。从2004年到2007年,高职高专应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每年同比大约上升一个百分点。据各省市的统计,2007年全国有10个省份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超过了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水平。 二、金融危机下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思路 (一)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积极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金融危机冲击下的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将面临更多的挑战。我国政府计划投资4万亿元人民币等一系列拉动内需政策的出台,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不利影响。最近国家相关部门公布的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显示:我国的总体经济形势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应该坚定信心,充分发挥国家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广开就业渠道,扩大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的地域范围和数量,提升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鼓励毕业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挑战,主动参与就业竞争,寻找就业岗位。 (二)构建立体化的、全方位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 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立以服务为主的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指导服务、培训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服务内容,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掌握竞争技巧,解决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毕业生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三)探索多种就业途径,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高职院校除了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继续举办各种类型招聘会、服务月、服务周等活动,为毕业生提供多渠道、多形式的就业途径外,还应进一步拓宽就业信息渠道。如与企业建立长期的人才合作基地,发挥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的优势,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实现毕业生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同时,加强与当地人才市场的联系,充分利用人才市场的信息网络优势,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帮助他们实现就业。 (四)搭建平台,鼓励毕业生走自主创业之路 学校对有创业愿望并具备创业条件的毕业生给予积极支持,及时提供创业培训、创业指导、项目开发、小额贷款担保、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加大成功创业典型的宣传力度,鼓励有条件的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帮助他们成功实现创业。 总之,金融危机下的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必定比往年更加严峻,但是,只要我们沉着面对,保持乐观的态度,深入研究我国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以及高职学生的就业特点,准确把握高职学生面临的就业环境和就业市场,“危机”同样能成为“转机”。 金融毕业论文: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探索 【摘要】 本文主要分析了南京城市职业学院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和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现状,发现金融专业毕业生由于自身素质低、社会传统观念影响、人才培养时缺乏针对性等原因导致缺乏就业竞争力,提出通过提高毕业生自身素质、加大考证力度、创造良好就业环境、开展针对性人才培养模式等措施,提高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 金融专业;毕业生;人才培养 一、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一)毕业生薪酬待遇调查数据统计,毕业生工资待遇方面,我系金融专业毕业生刚入职时工资待遇和其他专业持平。金融专业毕业生入职时平均月收入(包括工资、奖金、现金福利等)3000元。其中,2013届毕业生入职时月工资约为2000元,2014年、2015年毕业生入职时月工资约为2500元。可见,近三年毕业生入职时月收入有所增加。 (二)毕业生就业稳定性调查数据统计,毕业生就业稳定方面,就转岗情况看,2015届毕业生低于前两届毕业生,因为2015届毕业生刚踏入社会工作,仍处在学习阶段。2014届、2013届毕业生由于工作时间长,升职转岗的机会较多,2013届毕业生转岗率达56%。就离职情况看,2015届毕业生离职率35%,高于2013届毕业生26%的离职率。因为应届毕业生定位缺乏理性思考、过分强调专业对口。 (三)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专业对口率是指本专业毕业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的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例。调查数据统计,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方面,近三年我系金融专业就业专业对口率呈现一个稳步上升的趋势,2013届是52.28%,2014届是67.57%,2015届是59.70%。 (四)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1)就业结构方面,近三年来共有136名毕业生就业,其中25人在金融机构就业,60人在其他行业从事金融岗位工作,51人在其他行业从事和金融无关的工作。(2)就业岗位方面,近3年毕业生中从事金融营销岗位51人,占就业人数的38%;从事金融客服岗位4人,占就业人数的3%;从事金融业务操作岗位23人,占就业人数的17%;从事金融其他岗位7人,占就业人数的5%。但还有一小部分毕业生未从事金融行业工作,占就业人数的37%。 二、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情况 (一)市场需求现状1、金融机构需求近年来,用人单位招聘员工在制定招聘标准时自主性较大,往往与毕业生实际情况不符。一些用人单位招聘时提高录用门槛,盲目追求高学历,看学历聘人。证券公司、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在招聘时,要求应聘人员必须是本科以上学历。对于我系毕业生来说,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必须进修拿到本科文凭后才符合应聘条件。针对金融机构发放的15份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发现,银行招聘要求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高职毕业生只能通过外包服务公司进入银行工作,往往从事大堂经理、前台柜员等岗位。证券公司招聘大多要求应聘者学历为本科及本科以上,过去三年招聘中,高职毕业生仅占录用人数的20%。相对来说,保险公司招聘对应聘者学历要求最低,基本只要求学历为大专或本科。但过去三年,保险公司正式录用的金融专业高职毕业生也不多,仅占25%左右。因为保险公司进入门槛低,但保险推销业务难度大,能坚持工作的毕业生少。2、中小企业需求调查数据统计,相比较金融机构而言,私营企业对高职毕业生需求量较大。需求量在30人以上的企业占29.8%,15-30人的占5.4%,5-15人的占19.4%,5人以下的占45.4%。调查结果反映,81.2%的用人单位认为将来高职毕业生仍有很大的需求市场。大家持有积极态度的原因主要有:第一,从事基层岗位注重经验而不是学位,金融专业高职毕业生能够胜任;第二,部分岗位聘用金融专业高职毕业生,可以节省劳动力成本;第三,需求高职毕业生的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大部分,所以需求前景较好。 (二)岗位设置现状调查数据统计,20%的调查公司认为理财规划师、证券公司客户经理、银行柜员、金融营销、电话营销等岗位市场需求量大。其中,理财规划师和金融营销是招聘企业需求量最大的2个岗位。 三、影响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原因 (一)毕业生自身素质较低1、自主学习能力差我系金融专业学生除了需要进一步提高专业认识外,还需加强学习能力培养。因为金融专业主要学习金融、保险、证券、财务等知识,对于大多数学生是新知识,与高中知识学习方式有很大不同。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上学习专业知识,课外还需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掌握更多课外知识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我系大多数学生高中学习死记硬背,缺乏自主性,导致专业学习不主动,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最终直接影响专业技能掌握。部分学生满足书本知识学习,不愿探索新的学习方法,缺乏实践技能培训。2、自身定位不准确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我系金融专业大部分学生“职业教育”概念模糊,缺乏准确定位。例如,存在两类学生:一类学生始终存有“学历本位”概念,总是认为自己学历低,就业能力差,缺乏就业竞争力,与本科生相比没有优势,不受用人单位青睐,缺乏信心。另一类学生好高骛远,盲目自大,眼高手低。盲目应聘好的工作,看不上一般工作。这类学生不从实际出发,自身定位不准确,盲目攀比,延误最佳择业时机。因此,我系金融专业部分毕业生对自身定位和就业形势缺乏准确认识,忽视自身特点和优势,无法正确判断社会形势和就业形势,在认识上存在片面性、局限性,这非常不利于他们顺利就业。3、实习、求职中遇困难退缩根据我系金融专业实习单位信息反馈,实习生在实习、求职时出现服务意识缺乏,遇到困难退缩的现象。主要由于“就业观”、“择业观”不成熟导致,表现为择业期望高、幻想多、忽视自身能力。我系金融专业毕业生对工作岗位挑剔,害怕吃苦,不愿从事基层岗位,欠缺锻炼意识。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普遍缺乏自我牺牲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缺乏。同时,我系金融专业部分毕业生过分依赖父母和学校帮助联系工作,缺乏主动求职意识,害怕走入社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一些毕业生缺乏面试技巧,平时不注重锻炼语言表达能力,面试时表达不清,不能发挥自身优势,在求职时无法突显自己,不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二)用人单位存在“学历热”现象近几年高等教育飞速发展,高职金融专业教育已经形成独特特点,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虽然国家重视职业教育,但由于传统观念影响,存在不认可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度低的情况。我国社会评价体系存在缺陷,评价机制不完善,导致一些用人单位过分注重学历,忽视专业能力,造成人才浪费。虽然教育部反复强调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但仍有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只关注应聘者的学历,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只有少数用人单位愿意招聘高职毕业生。这种现象常常导致人才和资源浪费,加剧了就业矛盾,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三)我系人才培养方式还需改善1、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近几年,国际金融机构不断入驻、国内金融机构迅速扩张,加大人才的需求。各个金融岗位不仅需要高水平的综合性金融人才,还需要技能过硬的基层工作人员。前者依靠普通高等教育培养,本科及本科以上学生完成。后者依靠高职高专教育培养,培养应用型人才。我系在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时,已经考虑这个情况。在培养模式上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但存在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问题,我系金融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主要面向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其他企业的金融岗位。这些就业岗位同属于金融专业就业方向,但所需的专业技能存在差别。我系目前没有区分培养,统一培养带来的问题是学生虽然掌握所有岗位的专业技能,但技能不精,在与别的毕业生就业竞争时缺乏优势。2、师资队伍薄弱我系金融专业教师队伍薄弱,在梯队结构、年龄结构、人数结构上还不尽合理。,更重要的是,一些老师缺乏实际行业经验,不能根据金融企业对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制定实践教学计划,不能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不能准确指导实践教学,不能满足行业用人单位需求。这些情况导致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脱节,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阻碍我系金融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四、提升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措施 (一)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1、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当今社会,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通过培养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来增强就业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第一,毕业生要有相对广泛的知识,其中包括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在校大学生除了以学习为主外,应当参与社会实践。因此,我系金融专业在人才培养时,应根据社会的需要,加大组织各种实践,如寒暑假社会实践、专业课程实践、专业实习实践等。毕业生应从自身专业出发,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适应社会需求。第二,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协调能力在日常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毕业生需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注意锻炼。工作中,经常与各种职业、各种性格的人交往,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是成功的关键。有些毕业生缺乏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为人比较内向,不能适应社会。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出现,我系金融专业在人才培养时,不仅要注重专业教育,也应该注重人际交往和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应积极组织各项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在活动中不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完善与他人之间的关系。2、积极组织考证考试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毕业生要想脱颖而出,找到满意的工作,必须从根本上认识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我。毕业生体现自己专业能力的必备材料是各种专业证书,而且金融专业有些岗位需要从业资格,如证券公司相关岗位需要证券从业资格、保险公司相关岗位需要保险从业资格、银行相关岗位需要银行从业资格等。但由于我系金融专业学生学情特点,如专业知识掌握薄弱、缺乏学习自主性等,导致考证成功率低、参与性差。在人才培养中,我系金融专业应统一组织学生参加考证考试,并针对各项考试,安排考证培训,提高考证通过率和参与性,最终提高就业竞争力。 (二)创造良好就业环境1、加大专业宣传力度我系金融专业应积极宣传专业,转变用人单位观念,收集毕业生信息反馈,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由于传统观念影响,社会上普遍存在职业教育是“次等教育”的看法,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停留在较低阶段。为了让用人单位和企业正确了解我系金融专业教育的定位,我系应加强专业教育的宣传力度,让用人单位充分认识到,我系金融专业培养学生有明确的职业性,是按照一线工作岗位或岗位群进行专业教育,培养实用性、职业性的应用性服务人才。2、加强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为保障毕业生顺利就业,我系金融专业应充分利用就业信息平台,及时更新就业信息,将用人单位对人才和岗位的需求及时传递给毕业生。首先,在系就业网站企业招聘信息,招聘信息需经过严格的审查和筛选,保证信息的准确性。第二,就业工作管理人员应收集各种招聘信息,经过筛选、整理后传递给毕业生。第三,金融专业教师们可以通过QQ群、微信等信息互动平台对毕业生进行针对性辅导,切实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给出专业的意见。 (三)提供专业化培养1、根据行业特点培养人才我系金融专业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学生。以培养一线基层岗位来设置人才培养方案,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改革。满足行业需求是我系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努力开展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是我系目标。因此,在进行课程设置时,教研室应该大量开展调研,根据用人单位需求,牢牢把握最新行业动态,设置适应行业、用人单位的课程。与此同时,实时关注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需求有机结合。2、根据岗位需求进行课程改革我系金融专业课程建设应以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为标准。人才培养方案中基础课和专业课应围绕实际岗位需求,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学习领域应基于岗位需求来设置课程,课程教学过程应采用真实岗位任务驱动方法,突出专业实践能力和素质培养。从人才培养方案到课程体系建设都必须有相关的能力目标与之对应。而且这种能力要求既包括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知识和态度,又包括实际岗位工作所必需的技能。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真正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3、制定针对性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我系金融专业应该明确自身定位,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由于金融企业人才需求的特殊性,如单一单位需求量小,因此无法针对某一金融企业实行订单式培养。但我系金融专业可以根据金融岗位的特性,采取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同类型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例如针对银行,制定银行所需岗位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证券公司,制定证券公司所需岗位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保险公司,制定保险公司所需岗位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可以在有限的3年学习时间内,有针对性的学习岗位技能,在对接企业进行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上岗就业。同时,制定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使我系金融专业教学与金融企业用人标准和工作要求有机结合,解决人才培养与金融企业标准、需求相脱节的问题。 作者:吴娟 单位: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金融毕业论文:金融类毕业生就业趋势 一、我国民办高校就业简述 当前我国正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转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也是社会深化改革和经济转型发展的攻坚期和深水区。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下市场经济体制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伴随着全国各高校逐年扩招的影响,高等教育也由原本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平民教育”,高校毕业生数量的连年上升,在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压力逐年增大、整体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等多方因素影响下,导致了当前大学生必须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据统计,201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680万,2013年高校毕业生699万,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27万人,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49万人,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平均以20-30万的速度增长。在此情况下高校就业人数的基数不断扩张与社会职位需求的有效动力不足必然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相对于普通高校毕业生而言,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一方面民办高校毕业生人才培养质量较差造成就业困难,另一方面就业质量不高。当前,有很多学者将就业问题作为自己研究的课题,但已有的研究多数是将视角放在就业数量上,而很少有深入研究就业质量的,其实民办高校就业数量只是一个表象问题,深层次的根源问题应该是就业质量。 二、金融类毕业生就业现状 随着近年我国金融行业的深化改革,以及我国金融市场国际化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加强,使得金融类专业人才需求保持稳固增长的趋势,金融类专业成为就业率较高的热门专业。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金融类毕业生的需求增长,金融类毕业生人数也急剧攀升。在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背景下,民办高校金融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并不乐观,其面临就业压力和就业质量等方面的挑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衡量民办高校整体办学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有助于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统计分析,为其教育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学生和家长的教育选择提供重要参考;有利于在校大学生客观了解学校和社会整体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通过调整大学生知识学习的内容和结构,准确定位就业观。因此,在金融类毕业生就业趋势应从专业发展前景、就业范畴和就业能力等方面展开分析,从而确保就业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金融类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三、就业趋势分析 首先,金融类专业发展前景广阔。金融类专业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渐升温一跃成为热门专业,我国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对金融类人才的需求量居高不下,将提供更广泛的就业机会。特别是随着银行、投资、信贷、保险、资产管理等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逐渐增加,且存在巨大的行业升值空间。乃至未来金融类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将呈现出数量众多和层次复杂的态势,金融类热门专业将持续升温。因此,金融类毕业生与其他专业毕业生相比仍有较大优势。 其次,金融类专业就业范围广泛。由于其专业课程设置较广,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呈现出多样性,其主要就业范围包括:银行系统中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民营商业银行等;证券、期货交易公司;金融担保、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及保险经纪公司等国内外银行、投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从事柜员、理财顾问、操盘手、经纪人、客户服务、咨询等岗位工作。另外还可在国民经济的各行业中包括大型国有企业、三资企业以及民营企业从事经济行情分析预测、市场营销、投融资、管理等职位。因此,金融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十分广泛。 最后,金融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增强。民办高校在金融专业的建设改革中优化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校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课程体系建设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金融业实际操作环境与课程学习进行融合性实验教学,让学生直观认识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所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增强金融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同时,金融类毕业生应自我剖析、自我定位,明确自身在专业知识结构学习和能力运用中的优、劣势,客观评判从业能力,制定准确的职业规划。 在追求稳定的工作、高薪待遇的工作目标同时,应尊重自我实际知识能力和就业能力,明确职业定位,科学合理的设计职业发展计划。增强金融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使其获得与自己知识、能力相匹配的工作良机。四、就业趋势的影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和民办高等院校的快速兴起,民办高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其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学生、家庭、高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其金融类专业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和就业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我国人力资源配置的效率,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到民办高校的荣誉和生存,更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同时,为教育部门和主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行政部门在制定就业政策的问题上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为民办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服务,对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改善民办高校教育质量提供具体的实践参考。金融类专业广阔的发展前景有利于个人能力发展和职业能力提升。 首先我国金融行业的工作环境、待遇、福利体制相对较为健全,毕业生在工作实践中能不断的自我提升,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体现出其最大的人生价值。其次专业对口能充分保证高质量的就业,帮助学生提升专业竞争能力,进一步提高保障毕业生职业能力的提升。 金融类专业的就业范围广泛有助于提高学校知名度。毕业生进入社会金融、经济等行业的相关岗位,他们就业质量的高低会影响民办高校的社会声誉与口碑,所产生的社会效应能立刻反映出民办高校的校风、学风以及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提升民办高校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金融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增强有利于社会金融经济发展。提高民办高校金融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是关系广大学生切身利益,关系社会稳定和学校发展。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的认识,以及社会对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偏见,提高民办高校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 不仅能充分激发毕业生职业潜能,也能其提升就业地位,使用人单位真正认可民办高校金融类专业毕业生的价值,从而让他们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推进社会金融经济的健康发展。 作者:刘真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金融毕业论文:探求在金融危机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 [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蔓延全球,同时也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随着金融危机的持续,也影响到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针对金融危机和大学生就业本身的问题,我国政府出台了多项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高校应着力提高就业指导服务,大学毕业生也都积极的面对,为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而努力。 [关键字]金融危机大学生就业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蔓延全球。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我国亦不能独善其身。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随着金融危机的持续,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日益明显。目前,有相当部分行业受到重创,首当其冲的是金融行业,原本风光无比的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等金融机构,几乎都大幅削减甚至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而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的外资银行也放缓了发展步伐。同时。地产、汽车、广告等实体经济受到波及。石油石化、能源、矿产、出口贸易、物流类也前景不明。其次是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特别是纺织服装、加工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停产、歇业,对就业带来了不利影响。三是部分对外依存度高的外贸出口型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出口的减速将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经济状况向来是就业水平的晴雨表,目前出现的这些新变化将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特别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带来很大的影响。因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任重而道远。 据相关资料显示.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4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世界经济金融危机给大学毕业生就业造成的影响,很难准确预测,这大大地增加了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机构工作的难度。 一、从国家方针政策上看。国家出台大学生就业策略积极引导大学生就业 在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和就业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况下,为积极有效应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教育部出台了四大新政以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 1.鼓励到西部和边远地区就业。实行代偿学费助学贷款。鼓励人才到农村第一线工作,对到农村履行服务期的毕业生代偿学费和助学贷款,教育部正在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制定落实办法.扩大中央贷款代偿政策实施力度,扩大政府代偿范围,由助学贷款代偿扩大为相应的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对参加基层就业项目、服务期满的高职毕业生,实行免试入学读成人本科政策,在2009年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统一制定各类基层项目考研加分政策。 2.优先录用特岗计划服务期满毕业生。教育部将进一步扩大实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同时推动地方实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规定今后农村学校教师岗位出现空岗空编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优先录用特岗计划服务期满毕业生。 3.毕业生退役后部队招收士官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在加大力度落实部队征兵主要面向各类院校毕业生的新政策方面。教育系统与有关部门共同对2009届高校毕业生采取5、6月份进校预征的办法,使毕业生离校前即明确去向。同时,积极协商有关部门,为入伍的高校毕业生长远发展制定优惠政策,一是政法院校为基层公检法定向岗位招收退役士兵入学时。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士兵优先录取;二是部队招收士官时,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士兵优先录取,逐步扩大比例;三是对高职学历的退役士兵实行免试入读成人本科;四是对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退役士兵实行考研加分的政策。 4.增加工学环保农林地矿等专研究生招生规模。教育部将更加贴近社会人才需求。加强紧缺型人才培养,在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中.适当增加工学类、环境保护类、农林类、地矿类等学科专业的招生规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适当增加现有专业学位招收全日制研究生的规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更大力度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积极支持高校毕业生投身国防建设.建立高校毕业生对农村教师岗位的补充机制,加强紧缺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这四大举措是教育部正在与有关部门积极研究准备出台的政策措施,目的在于在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和就业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况下.积极有效应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此外,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正在研究制定大学生就业指导意见和相关政策,其中不乏在生产服务、生活服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拓展就业领域、疏通就业渠道,为大学生创造更大的就业空间。 二、从高校就业管理部门看,高校应做好就业指导服务以鼓励毕业生积极面对就业压力 高校除了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的就业政策之外,还应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指导服务,以鼓励毕业生积极面对就业形势,缓解就业压力。走上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眼下正值2009届大学毕业生求职就业的高峰期。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着实让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老师们捏了一把汗。众多大学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一个关键问题是看教育部门能不能提供高质量的就业指导服务。因为有了充分的就业指导服务,才能有效缓解学生们的焦虑。针对今年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的严峻形势,高校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就业指导、就业培训、就业服务等机制.积极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高校要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明确各级职责,切实加强统筹协调。并做好组织实施工作。各项工作的落实,责任到人,逐级落实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拓展和完善就业服务功能。各部门要加强协作.采取网络招聘、专场招聘、供求洽谈会和用人单位进校园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系列活动,为应届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快、更好的就业信息和各类就业服务。大力推进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和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鼓励开设就业指导必修课或必选课。并依据各高校自身具体情况制订教学计划。要定期开展就业指导教师培训,开展高校就业指导人员资格认证工作.努力建设一支相对稳定、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要适应新形势需要.以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操作性为原则,加快推进就业指导课程教材建设。 2.实施有效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拓展就业渠道。鼓励和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抓住”三支一扶”计划扩大、继续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以及从今年开始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设岗位计划等几个项目的机遇,特别是特岗教师计划,使得我院师范类毕业生增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大力在大学毕业生中开展创业培训活动.加强创业意识培养。发现和培养高校毕业生创业典型.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3.加强就业服务指导和帮扶工作。建立健全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政策体系.高校要制定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办法。在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同时。对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提供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实施一对一职业指导、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帮扶措施。为家庭困难的大学毕业生通过重点指导、优先推荐,努力帮助特困生实现就业。目前,高校都在积极举办各种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的相关活动,为更好地给毕业生拓宽就业途径、增加就业机会.各高校正在想方设法地联系企业、组织校园招聘括动,加强培训、指导以提高大学生应对就业的能力。 三、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看,大学毕业生应积极应对就业形势 面对当前世界金融危机.大学毕业生不必对就业形势过于悲观,也不要盲目紧张。而是要更加冷静、客观地分析自己,找准定位,科学、合理地调整就业思路,让自己的就业能力与市场有效对接。因为我国经济从总体上说并没有因为金融危机而改变。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强劲。这为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提供了保障。为了更好的就业,大学生要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职业目标。重视实习机会。选择职业时,尤其需结合自身的综合能力。明确发展目标。实习是大学生积累社会经验的重要途径。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生可以通过实习。从而找到自己的兴趣方向,那么就可以有目标地去择业。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相应的职业技术。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2.调整就业单住、地区、薪资待遇的期望值。在目前岗位需求总量萎缩的形势下。大学生们的择业思路需要转换。期望值需要调整,在选择就业单位、地区时候高标准。不少大学毕业生生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比较严重,因此失去不少机会。在目前情况下,大学毕业生要客观评价自己,正确定位、调整心态、低姿态求职择业。适当放低薪酬要求。只有转变观念,才能真正改变“就业难”的局面。 3.不刻意追求专业对口。除了部分技术性岗位外。很多岗位并不一味强调专业的对口。大学生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就业,树立“先就业求生存,后择业谋发展”的思想,不过分要求专业对口。目前大学生可以主动调整就业思路。从目前情况看,农业、教育、医药、行政等行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此外,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消费品行业也是金融危机中受影响较小的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就业形势较好。国家各级机关及事业单位是吸纳大学生就业的大户,这一就业市场是相对稳定的。 在如此危机四伏的经济环境下.不少公司都或多或少的面临着各种困难,如今的大学生找工作也似乎变的比往年更难。当然,危机也并不是意味着只是一味的带来麻烦,从大方面说。危机中的西方经济体制已经显示出了其缺陷的一面.反映出的也许是我们面前的一种机遇。未来终究是要发展的。现在出现的危机,让更多人认识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危机让我们提前为将来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做好准备,从这些方面说,危机亦是一种机遇。而机会,永远给予有准备的人。危机给大学生找工作带来了艰辛,但危机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和机遇,等待我们这些大学生去面对去挑战。 金融毕业论文:高职学生金融保险毕业论文 一、“关键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972年德国的梅腾斯Mertens首先提出“关键能力”概念,并于1974年进一步将“关键能力(Schlucssclkompe-tenz)”定义为:关键能力是那些与一定的专业实际技能不直接相关的知识、能力和技能,它更是在各种不同场合和职责情况下作出判断选择的能力,胜任人生生涯中不可预见各种变化的能力。[1]目前一般认为,关键能力包括社会能力与方法能力,二者与专业能力共同构成综合职业能力。新加坡特许科技学院院长李德威在哈尔滨举办的国际职业教育论坛上提出:“面向全球的职业教育,要培养符合现代化要求的职业人才。这种人才不仅表现在掌握企业所要求的职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称之为‘关键能力’”。教育部在2006年16号文件指出,要“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并在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要求测评学生的“自我学习、信息处理、语言文字表达和合作协调能力”。同时,在教育部与其他部委的相关文件中也一再强调学生及职业人士的职业核心能力,即关键能力的重要性。加强关键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当代国际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主流趋势,还是国家倡导的能力本位的有效载体,也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更是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措施。 二、提高“关键能力”的途径 1.巩固专业思想,坚定信念。前些年,保险行业虽然人才需求量大,但需求短视,需要的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外勤员工。人才缺口巨大而员工供应不足,造成保险业进入门槛过低,外勤员工整体素质不高且缺乏专业知识,导致人们对商业保险的评价不好,行业社会形象大打折扣。高职金融保险专业招收的是“四批二”的学生,大部分来自郊县和农村,对保险行业缺乏认识。保险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保险教育工作非常重视,2006年《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将保险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发挥新闻媒体的正面宣传和引导作用,普及保险知识,提高全民风险和保险意识”。如今,《保险伴我一生》知识读本已出现在中学课堂上,为造就具有较强保险意识的公民奠定了基础。而以房养老政策、银行倒闭政策、国家将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的学历要求提高至大专等举措,均为金融保险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中国保险市场的迅猛扩张为保险公司对大专及大专以上人才的需求注入了活力。因此,新生入校要做好以下两件事:第一,必须对学生进行金融保险专业思想教育,使之初步认识保险,了解保险的意义和功用;第二,帮助学生制定职业规划,使之明确奋斗目标。学生除了明确学习知识的目标,还要明确“与人交流、沟通、分析与解决问题”等综合素质方面的目标,即在校期间努力培养关键能力,以提高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2.构建“关键能力”培养的内容与方式。在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就是按照学科体系讲授基本知识、方法和原理,帮助学生弄懂重点与难点。但在高职教学中,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必须从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选择、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过程的组织等方面加强专门技能与职业核心能力的整体设计,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同时得到关键能力的训练。因此,专业教学团队首先应依据岗位任职要求与行业企业共同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及核心能力,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专业课程,做到专业与产业(岗位)对接。教师应根据保险实务优选教学内容,融入保险从业资格证考核的内容,做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以学生为主体,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行动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为主,以实际保险工作任务为驱动,围绕保险工作岗位有针对性地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角色体验等教学方法,做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强化对学生关键能力的训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笔者承担的是金融保险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结合实践将教学内容分为3个模块:第一块是理论知识,第二块是素质培养,第三块是保险实务。在教学中,笔者采用分组教学法,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探究互助、合作与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同时,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渗透素质培养,按6个模块“与人交流、与人合作、信息处理、数字应用、解决问题、自我提高”实施,分别是职业核心能力全国统一测评大纲八项职业核心能力的前6个。[2]针对高职保险专业生源的实际情况,从学生开口说话开始进行关键能力训练。例如,安排学生根据案例表演小品,以培养合作意识;给学生布置收集保险公司招聘信息的任务,以了解保险业、保险公司的状况;要求学生会运用PPT宣讲、会从网上选择每周经济新闻、分享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等。在开放式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既能发挥创造力,又可提升思维,经常有创新带给大家欢乐和启迪。在保险实务的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采用案例教学,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互动。特别是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教学章节,如《人寿与健康保险》中讲到具体的险种,可邀请保险公司的兼职教师参与教学,介绍最新的险种;也可邀请保险公司的专家来校开展讲座或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还可安排学生在大一下学期参与保险从业资格证考试,并在业余时间跟岗,为逐步实现毕业与就业零距离对接做好准备。 3.课外“关键能力”培养。关键能力可分为基础核心能力(职业沟通、团队合作、自我管理)、拓展核心能力(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创新创业)、延伸核心能力(领导力、执行力、个人与团队管理、礼仪训练、五常管理、心理平衡……)三部分。[3](1)结合保险工作的特点。保险业的大部分岗位,如保险营销、金融机构客服专员、理财经理等都属于服务产业,工作对象是动态、有思维和行为的人,而且每个顾客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因而这项工作的特点是具有服务性、双赢性,还充满了竞争性。工作技能通过知识素质的应用灵活程度、客户的满意度和工作绩效等来衡量。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应从入校之初着手,派专业负责人和骨干教师担任新生的班主任,专门负责专业指导,并与辅导员一起负责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2)开展职业规划讲座。通过讲座,让学生明确专业思想和培养目标,了解将来工作的职业范围,以及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毕业要求等。在校时间短暂,刚入校就应考虑就业和可持续发展,并做出职业规划。(3)军训是培养新生关键能力的途径之一。关键能力中的五常管理(常清理、常整顿、常清洁、常维持、常自律)、团队合作、执行力,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4)每个学生轮流负责一个岗位,鼓励学生参加学院(或学校)学生会、团委、社团的干部竞选。通过这一途径,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力、领导力等,让学生认识到孤掌难鸣的道理,学会与人合作,发挥团队力量。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形成阳光开朗、积极向上、不怕挫折的性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5)积极参与课堂以外的实践活动,培养职业核心能力。例如,到社区宣传保险知识、勤工俭学等,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仅增加了社会经验,还能够培养自律、自控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此外,还可通过参与学校社团(如足协,书法协会、摄影协会、戏曲协会、舞蹈班)、“青协”、各种职业技能大赛(如商务礼仪大赛、创业规划大赛、保险知识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假期社会实践等途径,培养交流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等关键能力。 4.校企合作,培养“关键能力”。与行业共同构建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其中关键能力培养贯穿于保险专业课程体系的素质与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行业定向拓展课程,也贯穿于以实验、校内外实习实训、课程设计、课程论文、专业综合能力实践(含毕业设计、顶岗实习报告)等为主导的实践教学体系。武汉城市职业学院金融保险专业采用“岗、证、课相融通,通过与保险公司建立职业教育集团共同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工学结合的特点。为了实现高职保险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的有机对接,该专业不仅和企业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训课程,而且让企业介入学生的职业规划、见习、社会实践、校内外实习实训、跟岗、顶岗等教学全过程,初步实现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校企合作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关键能力”,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具有较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高职金融保险专业的人才培养逐渐形成特色。该专业将对高职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对接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为保险界输送高素质人才,因为为行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作者:皇甫红琴工作单位: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金融毕业论文: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 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是对金融学生所学金融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全面考核,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在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毕业论文作为实践教学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内容,成为评估中的关键性指标。毕业论文选题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选题是否恰当,决定着论文的成败和质量。但在实际教学中,金融学本科生在毕业论文选题时往往不知如何着手,或者由于选题不当导致论文不能如期完成或质量低下,因此探讨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十分必要。 一、当前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中存在的问题 选题即选择研究课题,是确认研究对象和准备学位论文的前提性和关键性步骤,无论进行任何一项研究,都必须首先确定所要研究的问题。选题如同导演选材,正确的选题在很大程度决定着论文的成败与否,因此我们必须慎重对待题目的选择,题目选对了,目标找准了,论文就成功一半了。许多本科毕业论文之所以质量不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选题不当。当前,金融学本科学位论文的选题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思想上不够重视,选题随意性强 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不少老师存在“重研究生论文,轻本科论文”的思想,对本科论文的指导欠认真,指导次数少,与学生交流少,对学生的选题不重视,往往是让学生自行选题,而没有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建议,或者是拟定的参考选题多年不变,早已失去选择价值;另一方面,本科学生“重工作,轻论文”,整天忙于应聘、实习、考研,认为自己的学业已经完成,毕业论文只是走过场,因此论文选题很随意,欠缺思考,只为应付了事。本科论文的开题报告本应是学生初步确定选题和教师对之提出建议的关键环节,但在教学中,存在不少学生迟迟不交开题报告甚至论文完成才填写开题报告的情况,论文开题流于形式。 (二)选择“大而泛”的宏观性课题,导致写作中难驾驭 宏观性研究的往往是一领域,一个方向性的问题,根据金融本科生的学识水平和对本科毕业论文篇幅的要求,本科生缺乏研究这样的选题所必需的专业基础和研究能力,不仅收集材料存在困难,而且写出来的东西往往缺乏深度。如“关于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选择”、“论金融风险和监管”、“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探讨”等,就属于太宏观、太大的题目,货币政策目标包括最终目标、中介目标、近期目标,涉及财政政策、利率、货币政策等等问题;金融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操作风险等等;商业银行业务包括资产业务、负债业务、表外业务等。就每个具体问题就是一篇文章,所以最好就其中一个问题写作,如: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是以利率还是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间目标)。 (三)不注意经济金融形势发展变化,选择已经过时淘汰的题目?? 论文选题应注重研究课题的实用价值和理论价值,避免选择已经完全得到解决的常识性问题。当前,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正处于不断的改革和发展之中,金融体系不断变革,许多新政策、新机构、新工具不断出现,应该说金融体制改革为金融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论文选题空间。但一些学生不关注经济发展动态和金融改革创新的动向,对新事物视而不见,在毕业选题时,查找的资料过于陈旧,如2006年还有学生选择“加入WTO后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必要性”、“引进外资银行,提高银行竞争”等早已过时的题目,这反映出学生没有关注外面世界的变化,抄袭几年前的文章。 (四)选题过于平淡,缺乏创新 学术论文讲究原创性,人云亦云,乃论文之大忌。当然,对于本科论文过于强调原创性不太现实,要想一整篇文章都有创新是不可能的,但论文中应有自己独到的东西,否则这种选题没有意义。有些金融学生论文选题缺乏前沿性、挑战性,无新意,如“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分析及对策”、“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途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防范”、“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等,这些问题已经研究了多年,有关论文已很多,当然这些选题并不是不能再写,而是应从全新的角度或使用新方法去探讨和挖掘,否则简单的重复没有意义。 (五)选题不切合实际,提出一些空而高的口号 有些学生在选题中不切合实际,盲目求“新”。如“国有商业银行跨国经营问题”、“组建跨行业战略联盟”、“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战略”等。商业银行国际化无疑是方向,但目前乃至长期不能实现,因为银行国际化的前提是企业国际化,企业实现跨国经营。目前全球500强,几乎都是跨国性的,进入我国的就有300家,所以外资银行纷纷登陆中国占领市场。而我国规模大、跨国性企业不多,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更是寥寥无几,所以银行谈何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呢?在我国金融期货的推出一直审慎,尚在试点中,探讨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战略不符合我国实际。 二、对金融本科学生选题的几点建议 金融本科论文选题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教学实践过程,上述论文选题中存在的问题,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解决,基于前文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教师和学生应重视本科论文的写作 本科毕业论文虽然属于学术论文,但撰写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过程的一个步骤,不仅是为了传播学术信息,推进学科的发展,更重要的目的还在于梳理、总结学习成果,反映学生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其他专门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应予以充分的重视。 (二)重视论文开题环节,提倡集体指导选题 建议在本科论文选题之前,由专业教师就选题的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给学生作专题指导,并就开题报告的规范书写、论文写作规范等问题给学生作统一讲解,改变过去单个教师“一对多”指导模式,实行集体指导、集中指导,教师组(教研室)共同协商研究本科论文的指导问题,避免由于教师个体的研究水平的局限而降低学生论文选题质量。 (三)提高学生获得学术研究信息的水平,指导学生多方位收集资料,为选题打好基础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中,各种新政策、新举措层出不穷,而金融学生选题陈旧反映出学生对新信息的掌握较欠缺。因此建议:一是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通过网络系统、报刊杂志等渠道收集、整理最新金融信息,关注学术研究发展信息;二是鼓励金融学生参加教师的研究课题、各种学术研讨会;三是经常性地要求学生就新的金融政策展开讨论、思考。 (四)选题中注意的方面 1、注意学术价值和社会实用的结合 学术价值是选题的着眼点,学位论文应“为时而著,为事而作”,金融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金融学研究应讲求应用性,即具有社会实用价值。当前,我国金融领域中新问题层出不穷,论文选题应结合我国转轨经济的特点和金融体制改革的现实,在借鉴国外做法的基础上,选择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研究,揭示金融发展规律,探求真理。 2、注意量力而行 金融本科学生应从自身学识水平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选择熟悉并感兴趣、有获取资料的条件,并估计能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的论文题目。 (1)论文选题“宜小不宜大,宜专不应泛”,可小题大做,勿大题小做。选题过大,会面面俱到,不着边际,什么问题都谈到,什么问题也说不清楚,难以将论题说深说透。选题过窄过小,发挥的空间很小,取得突破性成果十分困难。金融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科研能力选择大小适中,难易适中的题目。在实际中,有些选题很好,但受知识、水平、资料有限,难以完成,最好放弃,不要好高骛远。 (2)所选题目要有一定数量与质量水平的文献资料作为研究基础。论文的选题应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通过前人文献资料的掌握,可以了解所选题目应涉及的内容、历史和现状,这样才能找到选题的新视角。因此,拥有大量翔实、丰富的文献资料有利于高质量金融论文的写作。 3、注意选择自己熟悉及兴趣的问题 论文选题应从自己的专长和兴趣人手确定选题。熟悉的问题一般就是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或实践中有深切的感受,不断的专业学习和一贯的信息收集使其准备了厚实的理论基础,有利于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升华的认识,较容易写得深入、写出创新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感兴趣才会深入思考,才能深入钻研下去,才能形成自己一定的独到见解,可望成为一篇较高质量的论文。 金融毕业论文:金融危机下毕业生就业指导探索论文 论文关键词:就业指导发展创新金融危机 论文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的关键。面对金融危机,如何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就业指导,逐步建立规范的就业统筹制度;如何发挥学校和指导教师的作用,帮助学生提高就业观念,寻求更广阔的就业空间,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2009年全国各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早已展开,与此同时,全球金融海啸波及中国。在就业大军中,长期以来引人关注的大学毕业生在这个冬天也感到了些许寒意。已经有不少应届毕业生发现,在各类大大小小的毕业招聘会上,来招聘的职位没有往年多,适合自己的职位也十分有限。这种粥多僧少的局面使大学生就业的难度大大提高了。 在教育体制改革之初的几年,虽然大学毕业生已经不再能享受到国家分配这一优惠政策。但因当时大学生的基数并不庞大,且当时经济发展速度迅猛,空位所需的就业职位众多,所以就业形势还是十分乐观的,当时的毕业生并没有感到太大的就业压力。然而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化、大众化,高校招生的数量逐年递增。大学生的数量已经比前几年翻了几番,大学生早已不是前些年的那个特殊群体了。与此同时,与大学毕业生所对应的新型劳力需求却没有能够达到这种增长率。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便逐年严峻起来。而此次金融危机更是将这种现象推到到顶峰。指导学生就业,疏导学生的消极情绪,让学生正确积极地就业,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笔者经过数年的摸索与积累,对如何指导学生就业这一课题有了浅显的认识。 1.指导学生对就业环境有正确认纠正其错误想法 “十年寒窗苦,一朝天下闻。”这是一句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语。也是家长和非高校教师们激励学子们奋发努力最常用到的一句话。因此考上大学、考上好大学便可以有体面的工作,便可以出人头地。这一想法从孩子们小学一年级开始一直贯穿到高考结束。流传千百年的古语自然有它的道理,但是现在却给学生们带来了一种错误的认识。许多曾经十分刻苦的学生在迈人大学之后便逐渐失去了之前的学习动力,整日游手好闲,贪图享乐,在学业上不但无所成,反而会倒退,白白浪费了几年的大好青春,毕业时写不能写、说不能说、做不能做、算不能算,使其在毕业后的就业环节上上失去最基本的竞争力。而这种情况的出现正是因为学生对就业环境的认识出现了偏差。即考人大学便工作无忧、衣食无愁了,之前10多年的刻苦努力就是为了考上大学,现在梦想成真了,可以安安心心开始享受了。 这种错误想法最致命的地方便是使学生对自己今后的发展过于盲目乐观,使其失去奋斗的目标而最终丧失努力学习的动力。孟子曾说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因此,必须使学生具备忧患意识,并远离安乐这一想法。因此,给这些新迈人大学校门正处在兴奋期、幻想期的学生们泼一泼冷水是十分有必要的。要使他们冷静下来,认清当前严峻的形势,让他们了解要想将来有所发展,就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必须如之前那般努力刻苦。大学的文凭是可以混到,但是大学生所应具备的能力是混不到的。这洋,在学生们冷静下来之后对自己的未来方能进行正确规划,并给自己树立一个新的奋斗目标。有了新的奋斗目标才会有新的动力去努力用功,这样在将来面对就业对就有了竞争的资本。有了竞争的资本,即吏就业环境再严峻也不会轻易被淘汰掉。电许这种做法会使学生们产生失落感甚至悲观的情绪,因此,有了危机感和急迫感才能使学生有继续努力的动力。 2疏导学生的悲观情绪,帮助其建立积极向上的精神 由于当前就业形势严峻,许多毕业生或者即将毕业的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四处碰壁,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因而产生了不小的悲观情绪,而这种悲观情绪是很容易影响到其他人的。许多学生受到了这种悲观情绪的影响,便对未来过于悲观,总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立足,最终丧失自信心,甚至有可能自暴自弃。对于这种情况,学校应该多与学生交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是解决这种悲观情绪的有效手段。 许多学生在上大学之前是不曾离家一步的,从未有过自己生活的经验,进人大学之后突然离开父母,身边没有了依靠,在面对挫折和迷茫时不知道向谁倾诉,也不知道该向谁请教。于是面对困难时慌乱无措,无法正确处理事情,渐渐地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直至自信心崩溃。而良好的自信心恰恰是在当今社会立足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如果自信心成为一个短板的话,即使再有能力也无法完全展现出来的。就像水桶理论一样,能盛多少水不在于水桶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在于最短的那块。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而教书育人这个词是不可分割的。鉴于现在国内大学的教育模式,许多老师都是上课来,下课走,不在学生身边多停留一秒钟,这是十分错误的。虽然大学现在逐渐往自主式学习的方向靠拢,但并不意味着老师就只负责教授知识就算完成任务。大学老师是学生在进人社会前的最后一个榜样,应多与学生交流沟通,教育学生如何为人处事。多观察学生的情绪状态,对学生进行疏导教育有时往往比上一节课对他的帮助更大。面对学生对自身的质疑和自信心的缺失,一定要多予以鼓励,告诉他们不要妄自菲薄。 3教会学生调整心态,先就业再择业 其实当下大学生就业职位少,并不是说劳动力市场完全饱和,而是说大学生所向往的新型劳动力职位饱和,其实还是有许多其他的职位在大量招人,只是这些职位大多对应的是原始劳动力,大多报酬偏低,劳动量较大,许多大学生碍于身份不想去参加这种工作,换句话说就是他们看不上这种工作。教师就应该教育学生调整心态去参与到这些工作中来。要让他们清楚地看到,随着大学生的数量呈几何形式增长,现在的大学生已经不是过去那种天之骄子的身份了。先找一份工作,再朝着自己的梦想努力才是正确的做法。有的学生也许会想,这种不是我专业对口的工作对我今后的发展和专业特长没有任何帮助。这时一定要告诉他,在社会上打拼并不仅仅靠的是专业技能,有些时候丰富的社会阅历是更为重要的,而且长时间去寻找工作而不先参加工作的话是会落后的。现在的社会是在飞速发展的,脱离社会时间太长是肯定会被社会所淘汰。先就业再择业无疑是应对现在金融危机下大学生严峻就业形势的最好办法。 4学校多与用人单位合作,帮助学生寻找就业机会 就业指导应以人为本,把以人为本作为思考和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核心,把服务对象的现实问题作为根本,以创造学生的满足为宗旨,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只有以完全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尽最大努力去帮助学生实现职业生活和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发展,取得更好的就业成效。 金融危机给学生就业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就业指导工作的需要,在研究过程中,应力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1)把国内外职业指导的创新理论和新知识加以高度概括。并与当前就业形势和就业服务工作紧密结合。 (2)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和成果加以总结和提炼,使之更加贴近职业指导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3)集中精力收集我国的相关就业政策,做出政策指导。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开设服务窗口,提供免费服务;收集空岗信息,召开专场招聘会;宣读政策,了解就业需求;面向困难对象实施重点帮扶。 研究视角:根据河北省秦皇岛市经济发展的战略,依托环渤海经济的发展、借助天津中日合资项目的启动、曹妃甸的开发、秦皇岛市经济开发区的扩展、富士康在该市的投资项目,探索就业工作的途径和方法,打造高校就业指导的精品课程、争创校企联办的品牌专业,开展有特色的就业实习基地;以政府为导向、与人事局劳动局共同协作;根据城市环境、旅游特点,社会的需求,不遗余力地促进就业工作;加强与开发区用人单位建立共需对接。例如与南韩企业的裕罗电器公司搭建起了双向选择、共同发展的有效平台。既能提供较多适合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又能为经济开发区输送更多高质量人才,是互惠互利、一举多得的好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了力量。 总之,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单靠一两个单位是不够的,还需政府的支持,用人单位、各地高校、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坚持创新意识,研究新形式,探索新思路。帮助学生度过金融危机给就业带来的难关,为学生就业撑起一片蓝天.搭建一座平台。 金融毕业论文:金融危机下高职毕业生就业分析论文 1调查问卷情况分析 1.1金融危机下,企业是否不愿意招聘没有工作经验的高职生 66.7%的企业对此持肯定态度,金融危机下,很多企业都停止了校园招聘,他们招聘人才显得更加谨慎,不愿招聘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高职生而增加企业的开支和花费时间、精力。高职生没有经验,是企业不愿招聘高职生的主要原因。 1.2金融危机下,企业是否更愿意招聘担任过学生干部或班级干部的高职生 58.3%的企业表示特别看重这一点,金融危机,让众多企业纷纷倒闭,让企业更加感觉了解到需要引进最有能力,最优秀的人才来为自己工作。杭州韩进口贸易有限公司的孙经理表示,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可以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绩效。同时,担任过学生干部的高职生更懂得换位思考,站在领导者的立场想问题,减少抱怨,有利于上下级和谐相处,有利于更好的发挥团队的力量,为企业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1.3金融危机下,企业更看重高职生哪方面的能力 41.7%的企业看重高职生的创新能力,25.0%的企业看重人际交往能力,16.7%的企业注重高职生时间管理能力,17.6%的企业注重学习能力。金融危机,部分企业倒闭是由于其不懂得自主创新,没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真正实力,导致在危机面前无能为力而倒闭,让现存的企业深刻了解到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1.4金融危机下,企业录取高职生后,是否会将其直接放在重要的岗位 41.7%的企业对此持否定态度,25.0%的企业表示会,另外还有33.3%的企业表示会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而定。可见,大部分企业不会将其直接放在重要的岗位,浙江新世界国际旅行有限公司的经理表示,大部分高职生都比较心浮气躁,“眼高手低”,他们会将其先放在基层的岗位工作,一方面,让他们了解公司的基本流程,同时考验一下他们是否具有勤奋,踏实,毅力,坚持不懈的精神,他们更加重视高职生身上所具备的精神状态,才会委以重任,希望高职生能够不要只注重“眼前”,而应着眼于“将来”,先放低自己的身价。 1.5金融危机下,企业是否更加重视高职生的知识面 66.7%的企业对此持肯定态度,金融危机下,企业的倒闭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其“闭门造车”,以致在危机到来时纷纷倒闭。因为现代经济是“全球经济”,他们更多需要关心国家大事,了解当前经济形势的高职生,高职生应该以所学主业为主,与其他相近专业的、有较大相互作用的知识作网状连接,形成“蜘蛛网”。企业更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 1.6金融危机下,企业看重高职生那些方面的素质 50.0%的企业重视高职生的心理素质,33.3%的企业重视高职生的思想道德素质,16.7%企业看重自学能力。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使企业更加看重高职生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否具备面对失败或挫折时表现出的坦然态度,是否具有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并积极找出解决问题的能力。 1.7金融危机下,企业是否特别强调高职生的对企业忠诚度 100%的企业强调高职生对企业的忠诚度,“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危机面前,企业更需要的是能与企业共同努力度过难关,懂得发挥团队的力量,不会随便跳槽的人才。拥有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的高职生,并做好为公司长期工作的准备的人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留得住的人才”。 2调查结论 企业出现“招工荒”,有一部分原因是其将“门槛”设的过高,但更大一部分原因是高职生所具备的素质无法满足企业用人的要求。金融危机下,企业更加需要有社会实践经验,领导能力、沟通能力、换位思考能力强的高职生。他们注重高职生的创造性思维,它是高职生全面素质的综合体现,是高职生素质的核心。 同时,企业特别看重高职生是否具备的勤奋的品质,他们更需要懂得珍惜时间,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实践,具备脚踏实的、坚持不懈精神的高职生。 知识经济的时代,呼吁大批新型的知识分子,高职生应该具备宽阔的知识视野,博大的战略胸怀,开拓自己的知识面。同时,心理素质属于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类思想道德,智力开发,身体发育的物质基础。企业更加注重那对企业的忠诚度较高,具备责任心,懂得发挥团队的力量的人才,需要“留得住”的人才。3建议 从以上的调查结论,我对高职生就业提出以下建议: (1)高职生应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从事一些兼职的工作来增加加自己的社会实践经验。同时,应该做好自我定位,清楚自己就业方向,到相关的行业实习,提高自己实际操作能力。 (2)高职生应该积极参加学生干部的的竞选,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如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和换位思考的能力等,很多企业招聘时都写明“学生干部优先考虑”的要求。 (3)高职生应该更加注重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勇于突破思想束缚,敢于挑战权威,培养严谨、科学的学习和思考习惯。 (4)高职生应该努力培养自己勤奋,踏实,毅力,坚持不懈的精神,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勤奋。企业更需要勤奋的人才。 (5)高职生不应该“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传外事”,同时要了解世事,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学习一些财会、安全、商业、保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成为“复合型人才”。 (6)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敢于接受挑战和面对失败,培养自己面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并能力积极地找出应对困难的方法,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具备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表现出的坦然和镇定。 (7)高职生准备去一家公司面试前,应该问自己是否做好为这家公司做好长期工作的准备,清楚这家公司吸引你来应聘的理由,如果认准了一家公司,就应该全力以赴为之工作,而不要随便跳槽。 4高职生就业前景展望 金融危机,虽然给高职生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是高职生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更是企业发展的主力军。高职生思想前卫、视野宽广、专业性强,容易接受先进的技术和新思想,不论大小企业,需要的是德才兼备、有真本事、专业水平高的高职生。杭州巨创网络公司的高总表示:“只要能力与素质达到企业的要求,能为企业的长期发展作出努力,不论学历高低,我们都会考虑录用。” 高职生应该做到知己知彼,了解社会需求,明确自己的求职地位,主动改造自己,主动适应社会,而不是一味地盲目闯荡“才市”。高职生们更应该向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标准去努力,适时充实自己,只有这样,高职生的求职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金融毕业论文:金融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与前景调研 【摘 要】高校毕业生是社会最富有理想和活力的群体,他们掌握了比较系统的科学知识,是宝贵的人力资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毕业生乃至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基本国策。而金融类高校毕业生是毕业生中不可忽视的群体,其就业形势与前景是亟需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金融类;大学生;就业 金融类专业是近些年就业颇为广泛的热门专业,虽然社会对金融类毕业生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随着金融类毕业生人数激增,使得金融类大学生面临新的挑战和就业压力。因此,金融类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准确地把握当前的就业形势和自身实际,将社会发展与自身发展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被全社会广泛关注,我国关于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建立和理论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1997年编制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大纲》预示着我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开始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许多高校建立了就业指导队伍,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职业定位、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然而,虽然目前关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研究很多,但是仍处于发展阶段,大多数研究探讨的是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就业服务体系等方面,探讨宏观的理论层面的研究较多。而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的研究不多,相关的大学生毕业生就业方向研究主要集中于简单的数据统计,相关分析及对策研究并不多见。同时,由第一线就业工作者搜集一手就业资料及数据,专门针对金融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的调研并不多见。 目前,中国金融市场正在走向国际化,对专业人才需求迫切,金融类专业持续升温,大批大学生报考了金融类专业,每年都有大量金融类专业毕业生涌现。面对大学生就业的大趋势,金融类专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不容忽视,而就业去向是反映就业状况的关键指标之一。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意义重大,首先,有利于教育部门和学校统计大学毕业时的就业状况,为教育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同时为学生和家长在做教育选择时提供重要参考。其次,学校统计并公布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便于大学生通过社会反馈,知道与自己“相同水平”同学的就业去向,调整学习的内容与结构,进行合理的就业定位。同时可获得校友的积极支持。目前,专门针对金融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的调研很少,本研究通过调研金融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以其得出规律,为提高金融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提供资料和思路,对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有所帮助,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金融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对金融类各专业人才需求处于上升趋势,本课题组重点抽取一所金融类高校,并随机抽取500名毕业生,对金融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与前景进行了调研,在调研数据的基础上,根据就业现状对相关结果和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一)主要就业趋势 课题组调研了一所河北省属金融院校,该校河北生源居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通过调查近5年的毕业生就业去向,发现毕业生大多数服务于基层,目前主要服务于以下五类单位:银行系统:包括四大行、股份制商行、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期货交易公司;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担保公司;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其他公司的财务、金融及相关岗位。毕业生主要到上述五类单位从事柜员、客户服务、交易员、理财顾问、经纪人、咨询等岗位工作。 (二)工作满意度 课题组随机抽取500名毕业生,调查其对工作的满意度。“感到非常满意”的占30%,“感到比较满意”的占23%,总体满意度为53%。其中在金融监管机构、银行系统工作的毕业生满意度较高,满意原因中排在前两位的因素是“薪酬、福利水平高”、“企业公众形象好”;不满意的原因中,排在前两位的是“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 (三)从业稳定性 在随机抽取的500名高校毕业生中,大学生毕业后“从未换过单位”的占55%,其中38%是在银行系统工作;“换过一次工作单位”的占19%,“换过2次及以上工作单位”的占26%。调查换工作的原因时,从事柜员等基层岗位工作的人员普遍认为“工作内容枯燥”、“工作压力大”,从事证券、期货交易及保险等岗位作的人员,换工作最主要的原因是“工作压力大”。 三、金融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前景展望 (一)金融类专业前景 金融类专业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热门专业,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对金融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会一直居高不下,未来金融类行业中仍有较多热门专业。金融类毕业生与其他专业毕业生相比仍有较大优势。 (二)就业范围广泛 由于财经类专业课程设置较广,因此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也更为多样,如经济预测与分析类职位、市场营销类职位、管理类职位等。国民经济中的各行各业,无论是大型国有企业、三资企业,还是小型民营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财经类专业毕业生的需求。 (三)市场需求稳定 随着我国的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在国内金融业快速发展和国外金融机构大量进入的背景下,金融业将出现更多的就业机会,有些热门专业值得关注,像审计、保险、会计等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将有所增加,具有较大的升值空间。此外,金融服务业的人才需求数量较多且层次多样,因此金融服务业对银行柜员、电话银行、客户服务中心等一线工作人员的需求较大。 四、就业形势现状分析及对策 针对金融类高校毕业生这样的就业现状,课题组进行了原因分析,发现一方面作为金融类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对于金融类专业的就业政策并不熟悉,对于金融类专业的就业形势和特点缺乏了解;另一方面,高校对于国家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尤其是细化到具体类别的就业宣传更少,对金融类专业亦是如此。 (一)转变育人理念 我国的高等教育早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而各高校缺乏清晰的人才定位。一批本应从事精英教育的学校也快速扩大办学规模,导致教育资源被迅速稀释,由此难以再保证精英培养理念。而大批本应培养掌握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学校定位不明确,导致学生的自我定位发生偏差,学校培养人才的过程也发生偏差,还使得各学校培养的学生能力结构、素质结构趋同,严重缺乏独立性。所以不同的高校在定位上要加以明确。 (二)加大就业指导力度 有些学生对在读专业不太满意的原因不是学生真的不喜欢本专业,而是因为学生不了解本专业。基于金融类毕业生对于本专业的就业形势与前景缺乏了解这一现状,可以从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主干课程、社会地位、对社会贡献、毕业后从事的工作等几个方面进行专业教育,增强金融类毕业生对就业政策的熟知程度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丰富就业指导课程的形式,包括课堂讲座、公司实习、精英演讲和工作培训等,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大大提高专业满意度,进而推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开展,实现学业与社会职业的良好对接。 (三)建立充分就业长效机制 加强制度化建设, 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长效机制。将毕业生就业率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情况作为考核办学质量的指标。同时,建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体系和服务模式,把就业指导工作始终贯穿在大学整个阶段,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做到就业工作的全程化。同时,发掘已工作毕业生周边资源,请用人单位填写毕业生质量反馈表,以便了解用人单位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和建议,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 (四)专业化就业指导队伍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定期进行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提升专业化与职业化水平,只有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教师才有能力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积极改进教学方式,合理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培养出与社会需要相契合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 (五)树立正确价值观 在择业的价值观方面,当代大学生择业时从主客观多个方面综合考虑,择业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体现自我价值,其次是收入等福利待遇,同时,也会考虑职业的发展空间和前景等,呈现多元化倾向。因此,应引导大学生在新时代树立积极务实的职业发展方向,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为社会的发展创造效益。 总之,大学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应努力形成全员参与大学生就业的机制,大力提高全体教职员工为大学生就业服务的意识,充分发挥高校校友会等力量,建立全员化、人人参与的就业服务力量,为毕业生就业服务。 金融毕业论文:后金融危机时期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研究 【摘 要】本文旨在研究后金融危机时期重庆市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就业指导体系的现状、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构建高职毕业生在新形势下就业指导体系。 【关键词】后经融危机 高职学生 就业 指导体系 关键成功要素 后金融危机时期是指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后的一段特殊时期。在这段时期里,全球经济通过各国共同的努力,已经呈现复苏现象,其发展开始缓步上升,我国在后金融危机时期里,经济发展重心是产业升级和企业自主创新。发展低碳经济、节能和环保产业,关键还是在于人才。 经济走出阴霾后,我国许多企业已经恢复或扩大生产,用人需求不断增加,甚至在珠三角等地区出现招工困难等现象,这些都说明就业环境在不断趋好。然而目前就业市场上持续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一边是企业"招工难",一边是毕业生"就业难",从而导致高校的压力与日俱增。为何会出现供需不匹配的现象?因此,此背景下对高职毕业生加强就业指导显得格外重要,因此高职院校构建毕业生就业的指导体系有着重大的意义。 1.后金融危机时期重庆市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现状 金融危机之后,重庆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在逐步恢复和好转,但是毕业生人数每年都在增加,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较大。 2009年,重庆市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12.9万人,比2008年增加1.7万人,增幅为15%。受世界金融危机和毕业总量增加的影响,截至2008年底,全市2009年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为14.9%,比2007年同期低4.2%。 2010年,重庆市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13.5万人,其中研究生1万人,本科生6.8万人,专科(高职)生5.7万人。全市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5.5%,与2009年同期相比上升4.5个百分点,比全国同期72.2%的平均水平高13.3个百分点,形势有所好转。 2011年,重庆本专科(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相比2010年都有所提高,特别是专科(高职)的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92.04%,比2010年高出了1.84个百分点。 2012年,重庆市普通高校毕业生为15.3万人,就业率为86.81%,比去年增加0.31%,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74.66%,本科生就业率为87.04%,专科(高职)的就业率为89.16%。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市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就业形势在逐步好转。在这种背景下,社会给高校毕业生打造的就业择业环境及高校毕业生认清自己、改变择业观念成了就业的关键。 2.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存在的问题 基于当前就业指导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分析,发现现有体系不能有效反应供需匹配,导致评价的激励导向作用不明显,并容易导致错误的研究结论。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改进的地方有如下三方面: (1)评价主体的领域局限性 由于研究条件所限,所选择参与评价的主体主要来自重庆市高校授课教师和企业高层领导。因此,调查的结果可能更重庆地区各高校的评价,而对于其他区域尤其是全国高校适用性还需做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2)评价体系缺乏有效统一的标准 目前我国各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管理和评价的方法不尽统一,有些高校直接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由专业人员为毕业生做咨询;有些实施外包,聘请咨询公司当顾问;而有些则是自己研究开发系统。 (3)评价体系缺乏高职特色 在职业技能素质导向的培养模式指导下,高职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是缺一不可的"两条腿",然而高职院校在就业指导体系上,沿用本科院校的一套系统,没有体现高职院校"注重实践、注重技能"的特点,过分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略了动手能力,不能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 3.问卷调查和方案设计 为了获取高职毕业生就业综合评价的影响因素,笔者设计了一份名为《企业对高职毕业生就业的综合评价影响因素开放式问卷》的调查问卷,并将这份问卷发放到四类企业手中。第一类是国营企业;第二类是三资企业。第三类是私营企业,第四类是其他性质企业。 《重庆市企业对高职毕业生就业的综合评价影响因素开放式问卷》主要由指导语、基本信息调查、企业对高职毕业生基本素质技能的综合评价成功关键要素的调查三部分构成。本研究发出问卷253份,回收246份,有效问卷232份,有效率达91.70%。 4.问卷调查统计数据分析 (1)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综合评价的成功要素分析 综合评价的许多要素都影响到高职毕业生就业的成败与效率,从而对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起着重要作用。在上文问卷1中,收回有效问卷232份,以140(140/232=0.6034)为界,被提及140次以上的指标作为比较重要的指标,则对高职毕业生就业综合评价有较大影响的要素有:专业知识技能、专业成绩、计算机水平、英语水平、奖学金、证书、实际操作能力、担任学生干部情况、行业实践经验、综合素质、人生观、价值观、身心素质、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独创性、团队协作能力。 (2)建立影响要素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为客观找出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综合评价的要素,笔者在多位对重庆市多位相关领域学者和业界高层管理者中选取了13名专家作为意见征询对象,这些专家都具有丰富的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熟悉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综合评价的情况。结合前文问卷调查的结果,并多次反复征询这些专家的意见,构造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影响要素系统层次结构模型;各大类要素又由多项子要素组成,这些子要素构成方案层;最后由目标层、指标层、方案层共同构建了影响要素系统的递阶层次评价模型。 构建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有助于帮助高职院校树立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帮助教师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增强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性和适应性,突出高职特色,并且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促进社会稳定和教育体制优化。 金融毕业论文: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研究 [提要]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发展进程在世界金融一体化的趋势下逐步加快,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有增无减。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金融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力图对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金融;毕业生;就业 基金项目: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课题“金融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与前景调研”(编号:20130116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8月5日 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来临,社会与就业的双重压力不断攀升,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明显受到了冲击和影响。本课题组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92份;调查对象为河北省某金融类院校2013届本科应届毕业生,其中男生200人,女生300人,主要涉及金融、证券投资、国际金融、投资与理财4个金融类专业,旨在通过调查和研究金融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为提高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提出合理建议。 一、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和现状 近几年来,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的金融行业主要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和金融业监管部门等。在接受本次调查的同学中,43%的就业方向是银行,29%为证券公司,13%为保险公司,15%选择其他行业。从就业困难程度的调查看,有30%的同学认为作为金融专业毕业生找份工作比较容易;有61%的同学认为要因人而异;另有9%的同学认为竞争激烈、就业很难。从调查结果来看,金融专业的毕业生更愿意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因为该行业要求从业者有一定的相关行业知识背景,对专业知识的要求较高,并且大多金融类毕业生都愿意前往银行工作,因为银行业一向被公众认为是高福利低风险的行业,传统的“铁饭碗”就业观念仍在左右着当代大学生的择业方向。 在对薪资调查方面,54.4%的毕业生刚工作时,薪资在1,500元以下;有36.8%的毕业生刚工作时薪资超过3,000元,其中在一线城市工作的占到83.4%;通过试用期并转正后,有36.4%的毕业生薪资达到了5,000元/月以上,18.2%的毕业生薪资在3,000~5,000元之间,只有18.3%的毕业生薪资低于2,000元/月。对比其他专业毕业生的薪资,我们发现金融类毕业生的薪资待遇普遍较高,中华英才网“猎头在线”于2007年的《金融行业人才研究报告》指出,金融专业毕业生平均起点工资和平均定级工资分别为2,628.52元和3,794.91元,排在IT业等高收入行业之前。 对调查问卷中“您觉得企业最看重金融毕业生的哪方面素质”的回答中,45%的同学认为企业最看重毕业生的是“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主动性等处事能力”,另有22%和18%的同学分别选择了“实践经验”和“专业能力”,只有不到10%的同学选择了“学业成绩”。因此,学生在大学期间不仅要扎实地学习好专业知识,增加实际操作能力,更要通过参加社会实践、第二课堂活动和学科竞赛等途径锻炼自己的管理、沟通、表达、团队合作等综合素质。 二、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优势和机遇 金融是现代社会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标志性产业,也是一个典型的高收入弹性产业,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金融日益广泛地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紧紧相连。 自2006年底,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之后迎来新的阶段,在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金融改革发展面临新的形势,金融业处在一个重要转折期,也处在一个重要发展期。以我国的金融中心上海为例,上海金融从业人员仅十多万人,只占到上海总人口比重的1%以下,而伦敦、香港等国际金融中心城市,这个数字要在20%左右,上海国际金融业的高级管理人才则更加捉襟见肘。综合而言,金融业务经营类人才将成为各金融单位迫切需求的人才。 三、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危机和挑战 从20世纪九十年代后,金融热逐渐升温,各大高校纷纷开设或扩招金融专业学生,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招生,金融专业的报考人数都远远超过招生人数,金融专业毕业人数也不断攀升。而2010年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专业毕业生被列为就业最困难的十大专业之一。近两年的往届金融专业毕业生不断积聚。在全球正在进入一个经济复苏性增长的“后金融危机时代”,尽管全球经济呈现复苏迹象,但直至下一轮增长周期到来前仍是“低就业率时代”,金融行业对高素质金融人才的需求总量加大但金融人才需求增速小于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增长速度,这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 同时,留学生回国潮也一浪高过一浪,直接挤压了国内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空间,海外留学生对世界经济运行规则及各国法律制度比较了解,加上在国外多年金融市场的锻炼,社会实践能力和对各国文化的理解能力较强,是国内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强劲对手。金融业人才需求将逐步向“高精尖”倾斜,本科生在人才市场上所占的份额逐步缩小,硕士、博士生相对更受用人单位青睐。从20世纪末至今,国内外金融领域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对金融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金融人才具备时代性、创新性、市场性,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金融专业学生要在竞争中获胜,必须强化学习,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四、针对目前就业形势的对策 1、大力开展“第二课堂”,鼓励学生参加科技文化活动,提高创新能力。我们都了解在高校的教育模式中,课堂教学的“授业”模式一直以来是高校主要教学形式,是以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为主,并且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而大力开展“第二课堂”和科技活动,却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场所,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比如,建立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教学实践基地,设立开放型实验室等,鼓励学生多参加像“挑战杯”竞赛、模拟证劵投资大赛、ERP沙盘模拟大赛这样的科技活动。另外,让学生参与到学校教师的科研项目和课题中去,甚至还可以让学生自拟题目进行科研,学校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水平。 2、多方位拓展就业渠道,搭建校企合作桥梁。高校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应该充分利用高校的有效资源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这不仅仅是在校园有限的环境里,而更应该扩展到社会的各个层面。高校一直是为企业输送人才的优质渠道,而企业和高校的关系就像是鱼和水的关系,互为生存。要拓宽就业的渠道必然离不开企业的配合和支持。在目前就业困难的前景下,学校不能仅让学生单独联系企业或是等用人单位主动联系学校,这样的模式不适合当前的就业形势。为了让学校的人才能得到有利输送,也为了企业吸收优秀人才,学校应主动搭建一座桥梁,利用学校资源、专业优势有针对性地和企事业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如建立实践基地、实习基地等,让学生了解企业,也让企业了解学生,为学生就业大开方便之门。校企合作有利于让学生能更早的接触社会,了解企业,了解企业最需要的是哪方面的专业和能力,这样会对自身的认识有更好的把握,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社会实践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一般来说,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形成是在大学阶段通过各种途径循序渐进培养的,而在此过程中,社会实践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更是提供了切实有效的途径。当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很多大学生对社会了解较少,不能很好地正视自己,同时对于自己所学的知识亦不能很好地运用,导致其对就业存在迷茫和担忧。而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知识理论转化为实践,明确其将来就业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根据社会需求结合专业知识和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投身到社会实践的各个工作岗位,弥补自身的经历和社会经验的不足。并且通过社会实践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社会所需,更好地明确自己今后努力方向,提高自身接受知识的自觉性,通过两方面的互动,形成良性循环,一方面增长才干,另一方面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增长社会经验,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4、培养良好就业心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在毕业生的就业大军中,一直存在这样的老问题:一心想进大城市,工作只选“铁饭碗”,最后高不成低不就。要想改变这样的观念,一方面学校的教育引导非常重要,应通过老师引导、系列讲座、经验之谈等多种形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另一方面学生必须加强对自我情绪和心态的调整,及早考虑就业问题,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择业前建立正确的就业观,让自身在就业过程中能以平常心面对,以冷静的思维进行择业。要孕育真、善、美的感受,学会积极心理调适,保持良好心境。通过合理的宣泄途径和放松训练,排除诸如不满、愤懑、嫉妒、焦虑、恐惧等负性情感对正常思维、决策的干扰。要打破对就业方向上的原有束缚和传统意义上的“就业+终生职业”的择业观。树立大金融意识,强化择业的自主意识,跳出从众、攀比等社会心理陷阱。 金融毕业论文: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广东高校毕业生职业取向分析 摘要: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取向反映了他们对自己未来职业的预期,这直接关系到其就业的成败,本文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通过对广东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取向情况进行调查,试图为构建一个应对高校毕业生职业取向现状的长效机制提供现实依据。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职业取向;就业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来临,从2008年至今,中国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劳动力市场近十年来的供求关系呈现出总量过剩、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矛盾突出的现象,这次危机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依附性和外向型企业来说是雪上加霜,局部地区、行业的就业形势进一步紧张已经导致整体就业形势更加趋紧。而目前中国城市劳动力中约四分之一的人持有大学学位,中国已经呈现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供求矛盾的影响分析 1. 2001年-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 受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的影响,自2001年至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毕业人数和未就业人数逐年攀升,但就业率却出现逐年递减的趋势,这些现实的数据反映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供求矛盾严峻的态势。 2.金融危机对广东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供求影响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金融危机形成新的就业问题,社会职业对高校毕业生层次需求改变。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全球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建立,跨国公司和电子商务的崛起,亟待新兴高端人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有力地冲击了依附于外国进口的初级生产加工制造业,这显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弱势:民族企业发展力量弱小,新型产业发展规模狭小,缺乏抗风险能力强的品牌企业。 (2)金融危机引起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经济收入是引起高校毕业生择业的首要因素。此次问卷调查,对受访者进行了“毕业后求职地区”调查,结果显示:上海30%,北京24%,广州22%,深圳17%,成都7%。表格显示的是2010年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的GDP占全国GDP总量的比例,以及被调查的毕业生择业地区的选择情况。 二、广东高校毕业生职业心理取向变化的现状分析 1.职业取向的基本模式 职业取向是指人们希望从事某种职业的态度倾向,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选择某种社会职业所持的比较稳定的认识、评价、态度、方法、心理倾向,是人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职业、追求职业及其所达到什么水平、程度的主观向往。它既是人们职业理想的直接体现,也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最直观表达。根据高校毕业生职业心理取向的模式的不同,可以将职业取向划分为:自我中心模式、环境中心模式(包括职业、岗位中心模式;组织中心模式;家庭中心模式;地域中心模式等)。 2.金融危机影响下的高校毕业生职业取向的现状分析 (1)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在调查中,76.5%的毕业生选择留在广东地区或家乡择业,并且抱着“只要成功就业就好了”的心态,忽略了岗位的发展前景,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现象从侧面反映了部分毕业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没有准确定位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造成人力资源的损失。 (2)职业选择存在趋同性、集中性。在此次调查中,大多数同学选择的职业不是与自己专业对口的科研、技术岗位,而是选择政府部门、事业单位这一类当前社会地位较高的岗位,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不景气,在调查数据中只有8.26%的毕业生会选择商贸类的岗位。这反映出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取向已经从前几年崇尚经贸等热门岗位逐渐回归为“铁饭碗”的争夺战。 (3)职业核心竞争力弱。在调查中,毕业生指出自己目前最欠缺的素质或能力主要是“.解决问题及沟通协调能力”,次之则是“相关工作和实习的经验”。现在的许多毕业生解决问题及沟通协调能力处于相对薄弱的状态,毕业生应多参加社会实践,建立广泛的人际交往圈,为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做铺垫。 (4)职业期望水平过高。据调查显示,66.25%的高校毕业生毕业后的期望工资水平都在4000元以上,对职业要求期望过高,薪水要求高,就业地区位置要求高。这一心理导致一些毕业生错过好岗位,造成岗位竞争地域的不平衡分布。当问及毕业生的能力缺陷时,调查结果集中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欠缺。目前的毕业生能够术业专攻的并不多,在专业知识不牢固的前提下,就业必然会碰壁。 (5)自主创业热情高涨。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热情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在调查中,有58%的高校毕业生有创业的意向,但真正能够付诸实践的还是极少数人。近年来,在国家创业政策的鼓励与支持下,一些毕业生毕业后趋向于自己创业,这反映了在金融危机影响下,部分毕业生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通过自己创造岗位来降低失业风险,同时也促进新的岗位形成,带动社会就业。然而由于经验不足、资金缺乏等原因,高校毕业生创业成功的案例还并不多见。 金融毕业论文:全球金融危机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及毕业生就业期望薪酬的下降造成了就业质量的两极分化,一部分毕业生意识到了中小企业、私营企业在市场运作中的风险性之后,把目光逐渐投入到了其他方向的就业形式中去,进而很多同学不但错过了年终岁尾这一企业招聘的黄金时段,而且还造成许多已达成就业意向的毕业生在考取研究生后由于违约造成的人力资源浪费。毕业生如何在当今金融危机形势下找到理想的工作是本文需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金融危机;毕业生;就业 引言 2008年3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由此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在短短8个月内愈演愈烈; 2008年9月,全球金融危机波及我国,占据全国第三产业出口比例最大的南方沿江、沿海等省市加工制造类企业纷纷裁员、倒闭,仅广东一省自金融危机以来已注、吊销企业57608户; 2008年11月,各地、各校人才招聘会陆续开始。调查显示,招聘企业的数量、规模对比往年大幅下降,大批海外留学人员掀起归国潮,与国内毕业生共同竞争就业岗位; 2009年7月,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将达到610多万人…… 面对今年此种就业形势,学校就业中心根据平时各类企业需求信息、招聘会,对这种新情况、新形势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谨供同学们参考。 一、金融危机近期对我校大学毕业生就业负面影响的具体表现 (一)总体招聘信息减少,企业招聘数量下降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企业都选择了裁员和减招等措施来降低人力资源成本,规避风险,这就使得今年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信息较往年有了一定的减少,具体来看:2007年11月大连秋季招聘会共有350家单位提供了8000余个需求岗位,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有近30家参会。而2008年同期举办的招聘会上,只有179家单位参会,总共提供就业岗位4263个,较去年减少了近一半,而参会人数则由去年的3.7万人增加到今年的4.5万千人。 就我校举办的招聘会来看:去年12月份我校就业双选会共有253家用人单位发来需求信息,提供就业岗位2183个,其中注册资本在千万元以上的知名集团、企业单位多达16家,达成就业意向的毕业生200余人。而今年在我校刚刚结束的双选会上共有189家单位进校招聘,提供就业岗位1200余个,知名企业参会规模减少了将近一半,截止到目前,从反馈的情况看,只有近90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初步达成就业意向。 从这种变化不难看出,今年的就业形势在信息数量和质量上较之往年都有下降的趋势,金融危机的影响使2009届毕业生在就业单位的选择范围、竞争程度上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毕业生求职期望薪酬下降、就业质量两极分化 从往年的招聘活动和就业教育的调查中,我们大致地统计认为,辽宁地区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月薪期望值普遍在1800元左右,省外就业的毕业生薪酬期望值在2000元左右。而随着今年就业工作的开展,我们发现毕业生对薪酬的期望值普遍降低,一般省内工作的薪酬待遇为1500元左右,省外就业的期望月薪为1700元左右。这种期望薪酬的下降,造成今年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就业质量进一步下降,用人单位在人才市场的买方地位更具主动性和选择性,就业岗位的竞争有恶性循环的趋势。 随着毕业生就业期望薪酬的下降出现了就业质量的两极分化,一部分毕业生意识到了中小企业、私营企业在市场运作中的风险性之后,把目光逐渐投入到了其他方向的就业形式中去。例如我们在招聘会上做的调查问卷显示,有近三分之一的毕业生今年的就业目标定为考研和考取公务员,这就形成了往往同一专业、同一班级不管成绩如何、家庭背景怎样都去争取有限的研究生、公务员名额,进而很多同学不但错过了年终岁尾这一企业招聘的黄金时段,而且还造成许多已达成就业意向的毕业生在考取研究生后由于违约造成的人力资源浪费。 同时,另一部分同学虽然也意识到了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却不顾自身能力的限制,仍旧抱着侥幸的心理将关注度投入到一些热门地区的单位、知名大公司和事业单位等,这些毕业生还抱有传统的“精英化就业观念”,不愿放低身段去应聘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单位和一些基层岗位,这种不现实的就业观念往往会造成毕业生在碰壁之后,自信心受到打击,在毕业之前草草地选择一些并不适合自己的单位或企业,实现低质量就业。 这些因素根源虽然大部分都来自于学生长久养成的不现实的就业观念,但经过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后,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放大。 (三)物流外贸、软件外包、机械加工、轻纺服装行业就业形势严峻 国际金融危机已导致全球经济大衰退,乐观估计,至少要在2至3年后才可能恢复。作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美国实体经济疲软,直接造成我国的出口企业面临严峻形势,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是金融、物流、证券投资、国际贸易、机械制造等行业。 此时正值大学毕业生求职的重要时期,金融危机会给我校大学生就业造成多大的影响,还难以预测。但目前可以初步判断,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日益扩散,首先是跨国公司和外包公司业务萎缩,会减少用人数量及其冻结招聘,由于大连是一个以软件外包为主要经济发展点的城市,因此,这次金融危机对我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影响比较大。 其次国内为国外产业提供零部件、原材料、半成品的制造业、出口型企业也会受到影响,这就造成了我校机械类、’国际贸易等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的持续下降。以机械类专业为例,去年同期我校机械类毕业生已有近六分之一的毕业生签约,而今年截止目前仍未有该专业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 另外受影响较大的是财经类专业,因为企业业务萎缩,首先减少的是财经类管理人员的需求,尤其是负责进出口贸易的金融贸易类、物流等专业的毕业生的需求。以我校管理学院为例,虽然近期已有大连口岸物流有限公司、大连港物流公司等单位进校招聘,但是这些公司对物流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很有限,反倒是为了开拓新市场对市场营销、工商管理、英语等专业的毕业生较为感兴趣。 其他受影响对于我校来说比较特殊的还有纺织服装类专业毕业生。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在我国作为第三产业骨干的生产消费资料的纺织服装类企业面临着由于人民币汇率持续增长造成的汇兑损失、国际原材料期货涨价、国外需求减少等困境,不少规避风险能力较弱、资金回笼较慢的中小型企业纷纷倒闭,这也对这几个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四)原有就业市场日趋萎缩 从我校毕业生固有就业市场的结构来看:我校专业设置是以轻工行业为主要特色,而这类行业企业在我国多属于第三产业,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因,第三产业主体多数为民营和私营企业。而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最大的就是民营企业。由于民营企业的人力构成多属于劳动相对密 集型、机械化程度不高,受原材料波动起伏影响较大,核心竞争力有限等因素制约,许多民营中小型企业纷纷倒闭,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民营企业倒闭,而2007年,一民营企业吸纳了34.2%的大学毕业生,尤其在我校,更是每年有60%以上的毕业生进入民营企业,这是一个不小的比例。而民营企业就业吸纳能力的下降,人才市场的萎缩,对我校毕业生的影响体现得尤为明显。 另一方面,从我校毕业生固有就业市场_的就业区域来看:金融贸易类、轻纺服装类、化工材料类、广告类等行业的企业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过程和改革开放的地理优势多集中于长三角地区和南方沿海地区,而此次金融危机首先冲击到的第三产业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出口贸易类企业恰恰正是这些地区的经济主体。这种行业类别和行业性质在地域上的重合,通过此次金融危机造成了我校毕业生原有的就业市场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举例来说,从2004年开始我校着重开始对长三角地区、南方沿海地区的中小企业开始逐步地就业市场开拓。通过三年的积累,各学院、各专业都与不少该地区的相关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每年的毕业生当中,尤其是不少生源地在南方的毕业生由于专业和地区人才的需求匹配程度以及南北经济收入的差异都选择了在该地区就业,此类毕业生的数量每年都有我校毕业生总数的近10%左右。 因此可以看出,此次金融危机使我校固有l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大幅萎缩,造成了对于毕业生就业不利的负面效应。 (五)海外留学归国人员、高学历人员降低就业期望值,压缩了本科毕业生的竞争空间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全面下滑,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受到的影响格外严重、失业率高居不下,致使许多原来在海外留学、工作的人员纷纷转回国内发展,还有一些硕士、博士等高学历人才,面临当前的就业形势也不得不放下身段同本科毕业生竞争有限的就业岗位。这种高端竞争出现重心下移的现象,无疑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带来新挑战。 二、理性看待金融危机当中存在的积极意义 (一)危机当中存在转机,前瞻性企业大量囤积优秀人才 虽然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使得很多企业被迫裁员、降薪。但同时通过近期大连市、我校和其他招聘会上反馈得来的消息来看,许多大、中型企业已经逐渐认识到了此次危机中蕴含的转机,不但没有减少或停止吸纳人才,反而扩大了对优秀人才的招聘力度。通过和一些企业人力部门负责人交流,我们发现许多公司已经把此次危机看成是一个洗牌或者说是一次重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在这种形势下,能够以较低的代价得到优秀的人才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因此,对许多具有出色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较高的毕业生来说,许多大公司都可能是潜在的签约对象,因为对这些公司来说用人成本并不是最根本的考虑因素,关键是希望借此机会能够找到更合适自身企业发展的人选。 (二)市场营销、语言类、广告类人才逆市看涨 通过近几次招聘会反馈的信息来看,我们发现许多过去就业热门的专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形势大不如前,比如机械类、IT软件类等等,反而是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类、语言类、广告类的专业毕业生近期签约率较高,而且招聘岗位比较多的也都是市场推广、平面设计师、翻译等职位。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此种现象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很多来料加工、产品外包、出口类的企业订单急剧减少,迫切需要开拓新的海内外市场、采取新的措施推销自己的产品造成的。这种现象也值得其他专业性较强的工科类毕业生深思,不要一味地追求从事本专业、从事产品研发的技术型岗位,应该适当地转变就业观念,利用自己的优势,多寻找一些适合于自己专业的营销类岗位。 (三)转变观念――基层就业、自主创业逐渐被毕业生看重 此次危机的爆发,除了上面所叙述的诸多影响之外,对大学毕业生来说,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就是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采取了选择一些基层就业、地方就业项目来实现顺利就业。比如以前不太受重视的由辽宁省教育厅组织的“一村一名毕业生”的基层就业项目,“大学毕业生志愿辽西北、北三市”的地方选调工作等等越来越受到毕业生的重视,甚至有些毕业生还选择了一些贫困县、偏远地区组织的村官选调工作等等。 今年我们还明显地感受到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对大学生自主创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许多毕业生都来到我们就业中心咨询了创业方面的有关政策,并且很多同学都做好了创业计划和申领《大学生自主创业证》的准备。 这些都可喜地体现出毕业生的择业心态正从“精英化的白领就业观”逐步转变为“大众化的灰领就业观”。 三、对此种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的几点建议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发现今年大学生就业出现了四种现象:招聘数量减少、招聘门槛提高、就业竞争加剧、薪水期望下降。目前金融危机对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显现,估计要到明年三四月份后才能完全显现出来。往年春节过后出现的大学毕业生签约小高潮,估计不会出现了。 过去大学生毕业后倾向于去大的国家机关、大的企业、大的事业单位,今年我们预测会有更多的同学到基层单位就业、自主创业。 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提出四条建议: (一)努力使自己成为复合型人才 在高中时,同学们就“文”“理”分科了。学习理科的同学,对文科知识了解太少,尤其需要补充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同样文科学生对理科知识了解也甚少。这种人才将来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样作为大学生也有一个知识面的问题,建议毕业生多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认证的考试。目前我国新的劳动法对一些特殊岗位都提出了“持证上岗”的要求,这种“双证制”的学习在当今形势下对毕业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二)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 同学们可能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一般需要经过3-4次职位转换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第一份工作对同学来说并不是非常重要的,它只决定你目前的状况,并不能决定你今后的发展。 (三)推迟工作时间,利用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读硕士、博士或出国学习 1992年美国经济危机和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裂期间很多年轻人都去读书,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形成读书热。 (四)积极参加省市有关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适应“双证制”就业新形势 当前辽宁省、大连市开展了“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项目”体系,针对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开设了不同的专业技能培训。通过这些培训毕业生一方面可以强化自身的动手能力、社会实践经验,一方面通过这类由企业直接参与的培训项目,可以使毕业生提前了解社会需求、进入就业岗位、适应社会需要,节省毕业生的就业适应期限,提高就业成功率。同时,这类培训项目还直接与国家劳动部的职业技能考试挂钩,毕业生在完成培训项目后还可以考取劳动部认证的“职业技能资格证”,提高就业竞争力。 (五)到基层去就业,先到基层工作两三年,等经济形势好了,再进行调整 大学生毕业生不了解中国基层的现状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尝试自主创业。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还不如自己去创业。许多国内下岗职工进行的自主创业,年收入都在几十万以上。他们能做到的我们大学生为什么做不到,其实根本原因,这是要转变观念。同时中央、省市制定的就业政策中也越来越多地偏向于鼓励毕业生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这也是当前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大势所趋。 (六)积极进行自主创业 1998年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目前,我国高校中的创业教育还没有形成气候,但在高校中为学生提供创业教育必将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大学生群体当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开始在校学习期间进行创业的初步尝试,笔者本人就曾经营过一间工作室。 自主创业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就业,大学生不能由于就业或其他压力而“逼”自己去创业,应该把被动的就业观念转为主动的创业观念,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规划的选择之一。可见,学生自主创业是促进毕业生个体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新视野。 金融毕业论文:面对金融危机时装设计毕业生如何铺设创业之路 时装设计师不可能总是被定格在鲜花、模特、聚光灯簇拥在红地毯上的那一霎那。当我们除去时装界耀眼的光环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什么?初出茅庐的设计新人能否在艰辛的创业和不堪重负的压力中悟到时装世界的生存之道呢?仔细审视中国时装设计师的真实生存环境,这个头顶光环的职业目前存在着哪些问题,本刊与中法埃菲时装设计师学院市场总监Dominique Simard先生进行了交流。 随着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的裁员减薪潮,时尚界――尤其是奢侈品行业所受的冲击则更甚。 “大学生自主创业”已逐渐变成了一个社会性的热门话题。 据统计,中国目前已经有5万多家服装企业。因此,在服装产业发达的一些城市,包括中法埃菲时装设计师学院在内的很多时装设计院校毕业生越来越多地选择在毕业后开办自己的服装设计工作室和设计公司。 中法埃菲时装设计师学院市场总监Dominique Simard先生结合国际服装设计师创业的成长和国内设计师的生存现状,概括了服装设计师创业中存在的问题: 设计师的职业素质良莠不齐 就国内大部分时装设计专业的毕业生而言,虽然他们已经过系统的时装教育学习,但设计水准难免参差不齐。更何况目前中国时装行业的设计师队伍日渐庞大,而进入的门槛又较低,市场竞争下缺乏严格的职业规范和评价标准,由此造成人才结构的不合理不完善,使成熟优秀的设计师数量如“凤毛麟角”。这使众多设计师的付出与回报无法实现等价,势必对优秀的创业毕业生有消极影响。 大环境不利于设计师迅速成长 我们不可否认,与国外设计同行相比,现阶段国内大多数时装设计师都还处在上升阶段。排除消费群体的崇洋心态和对大牌的追崇心理,大量涌入国内市场的外国时装品牌和工作室对国内刚刚成长起来的一批年轻设计师来说势必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中国市场不够成熟及稳定,外国服装企业对国内设计师在人才培养和待遇上的不公平对待,使毕业生们在短期内很难适应这样潜规则,甚至因此受到巨大伤害。 实践经验少,人际关系薄弱 对一个自主创业的毕业生而言,设计师的职业内涵已经被放大和延伸:从产品构思、市场调研、运作企划、绘制图纸、面料搭配、制版工艺、修改样衣、产品上市、信息反馈、设计补充直到时装店铺陈列展示的整个过程。因此,设计师们必需具备更多更全面的专业技能,才可以完美地完成工作。这需要毕业生同时掌握时装设计、时装商业与零售、时装市场等多方面的知识。这要求设计师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再进行大量知识的学习和补充,这也是设计师们感慨创业艰辛的原因之一。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纵然大环境不容乐观,中法埃菲时装设计师学院08届毕业生中还是涌现出了好几个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成功案例,多名毕业生的创业故事也已被多家媒体报道。就我看来,这几个成功案例的共同点就是毕业生们都选择在创业最初阶段经营小型工作室。 “工作室”在国外是一种专业的服装经营模式,以高级定制为主要经营项目。它们的地位往往要远高于任何一家批量生产的工厂和企业。然而在中国,状况则截然相反。工作室的雏形更像一个制版房加小规模的开发设计组。Dominique先生说:其实设计工作室可以同时面对不同的客户群,比如:贸易公司、公关形象策划公司和一些有特殊要求的个体定制,包括协助各类设计比赛工作、大型企业职业装设计和COSPLAY等。总之,工作室是很多毕业生创业的首选。因为一个小型工作室的硬件投资的成本较低,这就意味着它们的生存周期可以更长。在工作室运作的过程中,毕业生可以不断地、迅速地作出调整而不会导致资金在一两个月后就消耗殆尽。同时通过接触不同的客户,更多元地了解市场需求和提高自己对产品和市场的驾驭能力。 当然,毕业生也可以选择在创业之余进修一些和设计专业相关的专业课程,比如:时装商业与零售,英语,时装市场营销等等。毕竟这条漫漫创业之路才刚启程,想要走得更远,就必须在行囊中填入更多的粮食。 金融毕业论文: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家基层就业项目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推动作用 摘要:在金融危机影响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用人单位来校进行招聘的数量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在此形势下,国家不断出台和落实新的基层就业项目,使得基层岗位数不断增加,选择基层就业的毕业生逐年增多,2009年基层就业项目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拉动显著,国家基层就业项目对民族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家基层项目;大学生就业;民族地区 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而在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影响下,民族地区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比以往更加困难。指出:“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蔓延、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必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1]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7项措施之一就是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针对民族地区高校具有为民族地区、艰苦地区服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2]我国民族地区也积极推出各项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政策。 一、金融危机对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的影响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国,使得原本已经很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不容乐观,这种形势对于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的影响更是巨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用人单位进行校园招聘的数量减少 以内蒙古大学为例(如图1所示),2009年共有242家用人单位来校通过各类校园招聘活动(包括用人单位专场宣讲会和大型就业洽谈会)招聘毕业生,比2008年减少25家,下降10.33%。其中用人单位来校组织专场宣讲会的数量,由2008年的133家减少到2009年的121家,减少12家,下降9.02%。参加大型就业洽谈会的用人单位数量,由2008年的134家,减少到2009年的121家,减少13家,下降9.70%。内蒙古自治区以外各省市的用人单位(简称区外来校招聘单位)来校招聘数量由2008年的48家,减少到2009年的38家,减少10家,下降20.83%。在区外来校招聘单位中14家来自北京,10家来自河北,来自南方和东部沿海地区的用人单位明显减少。接收毕业生超过5人的40家单位中,只有6家为区外单位,比2008年减少了5家。 由此可见,金融危机对内蒙古自治区和自治区以外的各省市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其中对自治区以外尤其是南方和沿海城市的影响较大,区外用人单位数量有了明显的下降。 2.受金融危机影响大的相关专业社会需求量减少 金融危机对中国各行业的冲击较大,特别是对加工制造业、软件外包业、零售业等产业的影响十分明显,与外贸相关的产业用工需求明显减少。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内蒙古大学部分专业的社会需求有所减少,主要集中在外语、国贸、计算机、电子相关专业,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日语专业。2009年,东部沿海地区对日语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大幅减少,由于区内对日语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极为有限,区外就业又受阻,使得我校2009届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十分困难。其他受到影响的专业虽然就业面相对日语较宽,但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如大连东软集团取消了与30余名计算机专业2009届毕业生的就业定制协议;2008年招聘25名电子、物理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内蒙古晟纳吉光伏材料有限公司,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暂停了新上生产线的计划,2008年11月制定出的校园招聘计划被取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只有1人找到了专业对口的工作,其他毕业生不得不放弃专业从其它渠道就业。 二、国家及民族地区政府颁布的基层就业优惠政策 为了解决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国家于2006年就积极颁布各项政策鼓励大学生下基层。而2009年金融危机的影响让国家颁布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大学生基层就业,在国家政策的影响下,民族地区也颁布了相应的基层优惠政策,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状况发生了很大改观。 以内蒙古大学为例,2008年,在原有的大学生服务西部计划和“三支一扶”两个基层就业项目的基础上,中共中央组织部新增了“村官计划”,使得全区基层就业岗位增至1000个。同时,由于资金、政策上的倾斜,特别是毕业生服务期满两年后有资格考录自治区选调生的政策,对毕业生通过基层项目就业的吸引力增强。2009年4月,在此三个基层就业项目的基础上,我区又新增加了社区民生工作志愿服务计划和特岗教师计划两个基层就业项目。 三、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情况 1.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对基层的思想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 针对金融危机和就业难,国家对基层项目的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倾斜力度加大,进而使得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对基层的思想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对于当代大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大学生端正择业态度,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另一方面,基层意识的提高使大学生愿意走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的成长道路,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好处。当代大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常常与社会、与实践、与工农相脱离,因而他们缺乏社会知识和实践经验,缺少把理论知识变成科学技术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大学生基层意识的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愿意下基层服务,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认为,农村相对落后,条件艰苦,毕业生中能有这么多同学报名应聘村官,说明同学们心怀远大的抱负和理想。[3] 2.内蒙古大学基层就业情况的变化 对基层就业思想的改变促使大学生下基层的人数增长,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毕业生的基层就业现状有了较大的改观。2009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再加之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增长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转变就业理念,选择基层就业方向。 以内蒙古大学为例,来分析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毕业生基层就业现状。如图2所示,内蒙古大学选择“西部计划”、“三支一扶”、“村官计划”三个国家基层项目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在2004―2008年人变动幅度不大,基本维持在58人上下波动,曲线比较平缓。而在2009年人数大幅增加达到188人,在2010年度又大幅回落到86人。 在近几年内蒙古大学每年毕业生人数基本维持在4500人的情况下,选择基层就业的毕业生比例呈逐年增长趋势。2009年通过5个基层项目的毕业生为233人,其中“西部计划”、“三支一扶”、“村官计划”三个国家基层项目人数为188人,比2008年增长了142人,增长幅度逾4倍,为近几年人数最多的一年。而且学校的各个专业毕业生在2009年也全部参加了基层项目,基层项目专业覆盖面大大提高。而2010年基层就业毕业生的人数回落也表明国家经济回暖,毕业生就业选择增多的形势。 2009年基层就业大幅增加表明,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基层就业项目对就业率拉动明显。2009年,内蒙古大学本科生到基层就业人数为233人,比2008年基层就业人数增加199人。无论从基层就业的总人数上,还是每个基层项目接收的人数上,都为历年来最高。基层就业项目共接收内蒙古大学毕业生233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0.39%,比2008年通过基层项目实现就业的人数比例高出8.88%。这也是内蒙古大学2009届毕业生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社会需求缩减的严峻就业形势,就业率不降反升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和金融危机严重影响的背景下,发挥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优势,积极鼓励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下基层、到农村就业是解决民族地区就业难的有效措施。引导和鼓励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不仅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而且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同时还能为促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发展做出贡献。 3.硕士研究生选择基层项目的就业情况 选择基层就业项目的大学毕业生学历层次逐年提高。2009年,内蒙古大学有8名硕士毕业生选择了基层项目就业,其中,内蒙古社区民生工作志愿服务计划5人,大学生服务西部计划2人,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村官”计划1人。这种就业形式在内蒙古大学硕士毕业生中尚属首次出现,这一方面反映出了目前内蒙古大学硕士毕业生,特别是蒙授及文科类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也证明研究生的就业观正在进一步发生改变,以适应目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 四、结论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用人单位来校进行招聘的数量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自治区以外尤其是南方和沿海城市的用人单位来校进行招聘的数量有大幅度地下降,同时受金融危机影响大的相关专业社会需求量相应减少,这给民族地区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带来了不利的局面。在此形势下,国家不断出台和落实新的基层就业项目,2009年在原有的大学生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和“村官计划”的基础上,新增社区民生工作志愿服务计划和特岗教师计划两个基层就业项目,使得基层岗位数不断增加。并且基层项目越来越被大学毕业生所认可接受,在毕业生心目中的就业地位逐年提高,选择基层就业的毕业生逐年增多,参与基层就业项目的大学毕业生学历层次逐年提高。特别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基层就业人数比上一年增加4倍,基层就业项目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拉动显著,国家基层就业项目在金融危机中对民族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金融毕业论文:金融危机下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调查 摘要:针对当前较为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课题组通过抽样、座谈、个案跟踪等方法对800余名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认知、就业态度、就业意向、求职心理进行了调查分析,得到若干有价值的结果,能够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金融危机;就业意向;择业态度;心理调适 2008年底,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冲击着许多行业,许多企业和工厂纷纷倒闭,部分大中型企业也大举裁员,下岗待业人数急剧上升,就业形势雪上加霜。对此,国家陆续下发了相关文件,以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2008年我国投入4万亿元扩大内需,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岗位。2009年1月7日,在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指出了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首位,并确定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7项措施,但是整体形势不容乐观。面对这种就业环境,2010年毕业的大学生存在什么样的就业心理?高校在哪些方面可以为应届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做一些有针对性的指导? 本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个案调查和座谈等方法对800多名应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发放调查问卷850份,回收800份,有效率94%,其中男生513人,女生297人。涉及电子信息、机械设计、服装设计、信息科学、市场营销等21个专业,通过数据进行搜集和整理,从而分析出金融危机下应届毕业生就业心理特征,同时对调研结果所反映出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一、应届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的认知 在有效调查问卷的800名应届毕业生中,有65.3%的学生在大三之前就开始考虑自己的就业问题,14.7%的学生在大四才开始着手就业的相关事宜,还有10%的学生从来都没考虑过就业的问题。从被调查者的就业状况来看,67%的学生已经在开始投简历、找工作,还有31.3%的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打算先避开风头,今后再就业。 调查中有43.5%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困难”,其余33.3%的学生认为“形势还算正常”,有44.21%的2010届毕业生表示会先就业后择业。与2009届毕业生相比,在校大学生在就业看法上表现出了更多的不自信,而表示“就业形势堪忧,担心找不到工作”的比例相应增加,这可能说明在校大学生对未来就业的预期更加不乐观。而表示“信心十足”的比例相应下降,与2009届毕业生(13.39%)相比,比例降为8.01%。外企仍是大学生最青睐的就业单位,与2009届毕业生(29.85%)相比,选择比例有了一定提高,达到35.82%。政府机关的选择比例(18.18%)超过了国企(15.69%),这预示着未来“公务员热”可能继续升温。 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听过学校组织的职业规划讲座,但有一成半的学生从未听过,近四成的学生没有对自己职业进行规划设计。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虽然日益理性化,对就业有了一定认知,但还是不够成熟,就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二、应届大学毕业生对择业的态度 薪金是每一个毕业生就业中关注的主要因素之一,而薪金期望标准高低往往对成功就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对2010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月薪期待的最低水平做了一项统计,28.8%的毕业生期望月薪底线在1500元以下,期望月薪在1500~2500元之间的占60.9%,而2500元以上的只占总人数的10.3%。与往年相比,2010届毕业生对薪金要求有所下降。 针对当前毕业生就业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我们也做了相关调查。调查显示,32.7%的学生认为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是当前大学生认为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其次就是大学传统教育模式弊端太多,太注重理论而实践不足。接下来两个重要原因分别是大学生对自己定位不够准确、期望值过高和现在的企业需要的是更多的高级人才,对本科生需求量减少,持上述两种观点的人数分别占总数的16.9%和16.3%。 而当谈到应届毕业生正逢经济危机,毕业生该采取怎样的方式来解决时,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他们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四项分别是:先就业后择业、继续深造、考公务员和参加西部计划,分别为45.5%、25.4%、12.2%、11.2%,其他的加起来仅占5.7%。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选择继续深造、考公务员、参加西部计划的人数在逐年增加。 三、应届大学毕业生对就业的意向 调查了解到,毕业生对自己毕业后何去何从大多有较明确的计划。20%以上的毕业生做了“求职、升学两手准备”。32%的毕业生对未来就业形势感到乐观,12.7%的毕业生对就业形势感到悲观。如果就业不够理想,50%以上的毕业生准备“调整就业目标,先就业再做打算”,其次就是努力考研。 从毕业生的就业地域意向看,最具吸引力的是京、沪、粤等经济发达地区,37.9%的毕业生希望到这些地区就业,另外还有16.4%的毕业生选择去“其它城市”发展,10.2%的毕业生选择“回家乡”发展,有5.5%的毕业生选择去“西部”发展。同时在对“如果求职较为困难,是否会接受去小城镇以及乡镇单位”的调查中,仍有60.1%的毕业生选择“实在没有机会时就可以接受”,26.1%的毕业生认为“乐于接受”。由此可以反映,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以及社会舆论的宣传下,很多大学生愿意选择基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应届毕业生在对“如果确实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是否会选择创业”做答时,47.3%的学生选择“会”,15.3%的学生选择“不会”,同时有37.3%的学生选择“说不定,看情况而定”。这说明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国家政策的鼓励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潮流开始兴起。同时,他们认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主要障碍是:缺乏启动资金、缺乏创业经验、缺乏创业基础知识、缺乏合适合作伙伴等。 四、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的心理问题 据调查,2010届毕业生认为在面试过程中,心理压力主要表现为焦虑、紧张、自卑、恐惧、抑郁的分别占51%、15.9%、10.8%、2.2%,造成心理压力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认同不高;(2)自愧不如人;(3)自我期望过高;(4)家庭压力(经济、期望值等)。有35%的学生不愿独自面试,一半的学生存在不安情绪。 在求职中,76%的毕业生会因为未录用而产生或多或少的心理障碍,其中60%以上的学生会通过不同方式化解心理问题,有15%的学生会因为多次被用人单位拒绝而对今后的择业产生重大影响。 应届毕业生在遭遇求职困惑时,31.7%的学生愿意求助的对象是“同学好友”,其次为“已工作的校友”、“家人亲戚”、“专业老师”、“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老师”。有43.7%的学生认为在就业过程中,就业观念、心理调适方面非常重要。 五、结论与建议 从调查结果看,2010届毕业生就业心理较平稳,很多应届毕业生都有两手准备,越来越多的应届毕业生选择考研、创业或下社会基层工作,这样缓减了金融危机下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同时也为2010届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但是部分应届毕业生仍存在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才缺乏正确认识,热衷于政府机关及国有企业;对就业势态的认知不够、就业准备不充分;综合素质低,缺乏就业竞争能力;缺乏抗挫能力及心理调适能力,不能在求职中保持平稳心态;缺乏推销自己及把握就业机会的能力;缺乏求职的主动性,过多依赖学校和老师;缺乏职业规划及存在焦虑悲观情绪等各种问题。 从上述调查发现的各种心理问题看,学校和个人尤其需要迅速行动起来,我们的建议是:创新教育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和能力培养;规划就业课程,建立指导体系;充分开拓资源,搜寻求职信息;确立合理目标,克服心理问题;不断完善自我,增强生存能力。
食品科学论文:食品科学中纳米技术探讨 1.微乳化技术和纳米胶囊制备技术 所谓的微乳液,就是通过将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的吉布斯自由能最小、状体均匀并且稳定,各向同性、粒径大小为l~100纳米、外观透明或半透明的分散体系,而制备该微乳液的技术也称为微乳化技术。自从上个世纪末以来,人们加大对微乳理论和应用的研究,并将微乳化技术已应用于纳米颗粒、微胶囊和纳米胶囊的制备。采用纳米技术,将微胶囊制备成具有粒径大小在10~1000纳米尺寸的新型材料。由于纳米胶囊颗粒微小,形成胶体溶液,易于分散和悬浮在水中,并形成清澈透明的液体,从而使所载的药物或食品功能因子改变分布状态而浓集于特定的靶组织,进而有利于提高疗效的目的,增加药品生产效率。在食品包装行业,纳米技术的应用最为普遍,并且该技术能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利益。因为,在包装材料过程中,只需加入一定的纳米微粒就能够有效地增加包装材料的抗菌性能与密封效果,从而更好地为食品包装提高质量安全保障。同时,在冰箱制造行业也能看到纳米技术的应用情况,通过纳米技术能够有效地生产出一些抗菌性的冰箱,从而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此外,由于纳米材料的尺寸微小(纳米级别),并体现出特殊的功能,在食品包装过程中加入一定的纳米微粒有利于改变对现有包装材料的性能,从而进一步保证食品的安全。甚至已有不少人研究纳米技术在玻璃和陶瓷容器等领域的应用,通过加入纳米颗粒,可以有效地增加了脆性材料的韧性与强度,还可以有效地吸收紫外线防止塑料包装由于时间过长而出现老化、变质等现象,进而增加食品包装的使用寿命,促进食品包装行业的发展。 2.纳米技术在超细微粒和纳米粒子制备中的应用 在当今的高新技术研究领域中,超细微粒尤其是纳米粒子已经成为人们研究的热门方向,并是当今急需加大研究投入的领域。经过超细化处理后的物质,粒子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比表面积也大大增加,界面能显著提高,表面能会发生巨大变化,从而显现出独特的物理与化学性能。通常情况下,制备超细粒子的方法为超细碾磨法,例如市场上比较普遍的具有强抗氧化性的超细绿茶粉与具有强结合水能力的超细面粉等。研究表明,粒子越小越有助于人体的吸收消化,约1000纳米的超细绿茶粉呈现出较好的营养消化和吸收率,其营养价值大大超出普通的绿茶粉。又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超临界流体制备超细微粒技术,也属于纳米技术制备超细粒子的范畴,该技术可以较准确地控制结晶过程,对粒子尺寸进行精确的控制,从而生产出的超细微粒粒径小且粒度分布均匀,该技术在医疗药物制造行业较为普遍,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 3.纳米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纳米传感器技术也得到了惊人的发展,并已在食品安全监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所谓纳米生物传感器技术,采用选择性结合靶分子的生物探针,对食品进行安全监测的技术。因为,纳米材料本身就是非常敏感,对于不均匀的生物与化学物质反应灵敏,将纳米技术与生物学、计算机技术、电子材料相结合,可以制备新型的传感器件,并提高食品安全监测效率。例如与生物芯片等技术结合,可以使分子检测更加简便、高效的纳米生物传感器。近年来,人们通过纳米生物传感器技术可以实现对食品安全、临床诊断与治疗的快速、有效、灵敏地检测。例如,在传统的检测领域,尤其是监测微量细菌时需要扩增或富集样本中的目标菌,从而无形中增加监测步骤,同时过程繁琐而费时费力,然而,利用纳米技术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石英晶体微天平等研制而成的纳米生物传感器,不仅能够大大减少检测所需的时间,还可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进而提高监测效率与精确度。 4.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纳米材料发展比较晚,各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完善,纳米技术也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但是,这并不影响纳米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随着人们对纳米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纳米技术将会引发一场新的食品科学的革命,为食品行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与发展空间,也会使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引领人们走进一个全新的食品行业,进而提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作者:宋冠岐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粮食学院 食品科学论文: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教学创新 1合理规划理论教学,精选教学内容 根据山西师范大学的“3.5+0.5”的培养模式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师在掌握机械基础教学大纲的前提下,明确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和生产实际,精选教材。教材选用魏兵主编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机械基础》。该课程教学计划安排51课时,课时少,内容广,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精讲基础知识和基本设计方法,强化公式应用,弱化公式推导。工程力学主要讲解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机械零件基本变形形式和强度计算,熟悉构件的受力分析和计算方法;互换性与技术测量重点讲授极限与配合,紧密联系实际;工程材料主要讲解工程材料的种类、牌号、性能和应用,以金属材料和塑料为主,结合食品行业的发展,增加食品行业当前采用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机械设计部分包括常用机构、连接、机械传动、轴系,这部分内容和后续课程及生产实际联系密切,工程应用多,属于课程的核心内容,机械传动中的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突出基础知识和设计方法,强化设计方法和公式应用;机械加工基础以毛坯的制造工艺和切削加工方法为主要内容;液压与气压传动重点是液压传动的原理、组成和特点,常用液压元件的功用及常用的液压回路。介于课程学时少,结合课程的特点,部分教学内容采用自学加辅导或讲座的方式,引导学生多途径学习。 2多种教学方法结合 机械基础课程实践性强,传统的理论教学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的学习。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对于工程力学基础、工程材料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等采用讲授式教学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和学生的良好互动,避免注入式教学。机械设计中的常用机构、机械传动、轴系难度大和实际联系密切,采用讨论式教学。理论知识讲解前,选择和生产实际常见的议题,在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再讲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了“教师教、学生被动学”的单一教学模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采用典型案例教学法,如以齿轮轴为典型案例,通过材料的选择、结构设计、强度校核、公差与配合的选择、机械加工工艺制定等环节,可以把工程力学、工程材料、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设计、机械加工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架起了课程的桥梁,知识结构相互衔接,课程体系更加完善。 3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机械基础课程的研究内容比较抽象,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时因缺乏空间想象力和工程设计而产生厌学情绪[4]。课程学时少,内容多,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通过运用多种媒体,提高课堂效率,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讲解平面连杆机构、机械传动、金属切削机床、轮系、液压系统原理时,由于学生没有实际生产经历,缺乏相应的想象能力,采用动画技术,生动形象,让零部件运动起来,使抽象理论直观化;讲解连接、轴系、切削加工方法、液压元件时,采用实物、幻灯片、图片展示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增加学生感性认识,拉近书本知识和生产实际的距离,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4增加综合设计实验教学内容 课程的实验课时为4学时,传统的实验为认知实验,实验设备是机械基础陈列柜和模型,以演示讲解为主,时间多集中安排在课程中期。改革后,开放实验室,学生自主实验,不占实验课时,时间安排每个模块的理论课讲授之前,学生递交实验报告。通过认知实验使学生建立机械零配件的结构、机械加工、液压传动系统的感性认识,对机械基础知识有一个初步了解。增加综合设计实验内容[5]。①轴系结构设计实验。轴系结构是回转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轴系结构的性能决定机械的性能和寿命。轴系结构设计实践性强,涉及内容多,灵活性大,是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拆卸、结构分析、装配、调整、结构设计的全过程,学生掌握轴系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②机械传动方案的创新组合设计、分析实验。传动方案的设计是创新设计的主要内容,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选择传动类型、自行设计传动方案,根据设计方案自行组装,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开设综合设计实验,在创新实验的环节中,学生通过方案构思和改进、实验操作和观察,达到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设计能力[6]。 5增加具有食品工程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环节 增加工程训练,训练时间安排在理论课开课后第6周。工程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实践,在科学的基础上增加工程训练的内容。学生知识面窄、面向工程实际不足,没有足够的工程训练,现代工程设计思想、方法和综合应用多方面的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工程训练中,学生学习金属加工工艺知识,自己动手操作各种设备,使用多种量器具,增强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欲望,培养创新能力。增加课程设计,时间安排在理论课结束后进行。课程设计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及独立思考的能力。课程设计时间1周,工作量大、时间紧。采用接近工程实际的题目:一级减速器设计或小型食品加工机械等。每个学生的任务书各不相同,设计方案和设计思路完全由学生组织设计,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学生基本具备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计算、材料的选择、会查阅资料,能够正确使用国家标准,绘制工程图的能力。通过课程设计巩固所学知识,掌握机械方面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6考核方式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实行教学全过程多次考核和考查,提高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7]。理论考核采用闭卷考试,成绩占课程成绩的70%;实验考核成绩占课程成绩的30%。细化实验考核内容,从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实验效果、实验报告多方面考核,注重实验过程和创新能力的考核;工程训练、课程设计单独考核。 7结论 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是人才培训的薄弱环节。机械基础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深化机械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加强学生灵活掌握机械工程基础知识、增强工程设计思想、工程试验及设计实践能力,使学生灵活运用机械基础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的意识和精神[8]。 作者:卫吉良 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食品科学论文: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粮油加工杂志》2014年第九期 1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概况 为顺应国际教育与科技的发展趋势,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已成为当前高等工程教育发展中的重点目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融入了国际先进的高等教育理念,是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基础。我国的工程教育认证始于2006年5月,由教育部、人事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学会)代表组成了教育部授权的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2013年1月中国正式提交加入《华盛顿协议》申请,同年6月中国科协代表我国顺利加入《华盛顿协议》,被接纳为预备成员。该协议承认签约国所认证的工程专业(主要针对四年制本科高等工程教育)培养方案具有实质等效性,认为经任何成员国认证的专业的毕业生均达到了从事工程师职业的学术要求和基本质量标准。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旨在构建工程教育的质量监控体系,推进工程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建立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构建工程教育与企业界的联系机制,增强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对产业发展的适应性,促进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提升国际竞争力。教育部自启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以来,专业认证工作的认同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欢迎,促进了被认证专业的建设与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目前,高等学校制约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因素主要是工程教育与企业需求脱节、缺乏自主性的工程实训平台以及实践教学没有落到实处等。近年来,兰州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为导向,根据社会需求和行业引领,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认真梳理了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的对应关系,建立符合认证标准的课程体系;通过持续改进的途径保障教学质量。 2.1核心课程体系优化思路围绕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规范和认证标准,依据食品科学与工程涉及的主干学科及其发展趋势,结合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按照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坚持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与前瞻性相结合原则,整合或重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和核心专业课程,形成内容先进、观点新颖和结构合理的新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并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新课程。 2.2整合与优化教学内容,理顺课程之间的衔接,构建课程群工程教育指工程技术人员所应接受的全面素质教育,包括道德养成、能力训练、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水平提高。现代工程教育观认为工程的、科技的、人文的和社会的教育内容本身都是工程教育的组成部分,作为课程体系,应完整、有机地把这些学科的知识和内容融成一体,形成一个科学的课程系统。因此,课程体系结构的调整首先要确立整体工程观的指导思想,确立整体的课程目标包括毕业生所能达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3个方面。围绕确立的课程目标,在强基础,突出特色;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贯通;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加强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的原则下,整体设计专业教育培养方案,搭建多层次多模块的课程体系框架。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主要是构建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核心课程平台,其中化学类、生物类和机械类课程是贯穿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核心课程的三大支柱。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课程,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奠定宽厚的基础。根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规范和认证标准,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基础课程优化后应包括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制图基础、化工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化工原理、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化学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等课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专业课程是建立在核心基础课程基础之上的、培养本专业学生具备适应未来工作环境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课程。根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规范和认证标准,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专业课程优化后应包括食品保藏原理、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食品机械与设备、果蔬加工工艺学、粮油加工工艺学、畜产品工艺学、发酵工艺学、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和食品安全与质量等课程;同时根据自身长期人才培养中的积淀和本学科发展的新趋势,将功能性食品、食品分离工程、食品生物技术、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资源与环境学等设为核心专业课程,形成专业特色核心专业课程。此外,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遵循“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塑特色、求创新”基本思路,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导向,结合教育部2012版本科专业目录和学校的办学特点,对学科类课程进行了认真分析与梳理,将相应专业培养方案中的知识、方法和问题等方面具有逻辑联系的若干课程重新规划、整合构建形成课程群,以理顺课程的衔接,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复,提高教学效率与水平。学科类课程核心课程群建设见表1。以食品化学课程群为例,对于水、蛋白质、糖类、维生素与矿物质等食品中的常量与微量成分,在无机、有机化学中已初步认识其结构与性质,在此基础上,生物化学侧重于各类成分的生理生化性质及代谢与合成过程,食品化学侧重于各类成分在食品加工与贮藏过程中的变化、功能性质及在食品加工与贮藏中的应用,而食品分析则从常规手段及仪器分析、感官评定的角度介绍各类成分的分析与检测,重要的内容则在食品化学与分析试验中通过验证性、综合性及设计性试验加以实践。通过将课程依照“课程群”的布局进行重新规划,由追求单门课程内容的严密完整转变为追求课程群体系的完善,使群内课程之间“由原来的相互隔离转变为相互贯通,由原来的相互重叠转变为相互补充,由原来的相互矛盾转变为相辅相成”,从而达到课时削减但效率反而提高的目的。 2.3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四级实践教学层次,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践教学是大学素质教育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在实践教学的内容组建上,以“知识-能力-素质”为主线,按照能力培养要求建立“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培养、专业试验技能训练、工程应用与综合能力培养、研发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四级实践教学层次。四级实践教学层次间相互联系,各有侧重,有机结合,既突出了专业的工科背景,又形成了由理论到应用、由单项技能到综合能力、由一般应用到科学技术创新逐级提高的实践教学体系。第一层次: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培养层次。作为最基本的实践教学层次,主要包括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验、有机化学试验、物理试验、物理化学试验和化工原理试验等基础课程试验。在试验内容的安排上,除大部分的验证性试验,还有一定量的综合性和设计性试验,在保证基本试验技能和基本方法培养的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层次:专业试验技能训练层次。该层次主要由专业基础类实践课程组成,包括生物化学试验、微生物学试验、食品化学与分析试验、农产品工艺试验、畜产品工艺试验和发酵工艺试验等。在试验内容的设计上,既考虑试验的基础性,注重试验技能与方法的培养,又注意将试验与甘肃特色资源的利用开发紧密联系。通过实践与理论的互补教学、渗透教学,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专业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第三层次:工程应用与综合能力培养层次。通过金工实习、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认识实习和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等实践课程对强化学生工科背景、培养工程应用能力、体现学校培养特色起到重要作用。毕业设计(论文)是将大学四年学习知识进行总结和升华的阶段,通过该阶段培养,学生将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加以运用,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第四层次:研发与技术创新能力培养层次。产品设计系该层次的亮点,在第七学期利用三周时间,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自主设计、开发产品,通过该环节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工程的本质就是创造,因此,必须对工科学生加强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除了鼓励学生参与省级试验示范教学中心开放试验、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省级和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计划、挑战杯等其他各类创新项目,培养创新能力外,还开设创新课程,包括研究型教学课程与创新案例解析,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传授创新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大有裨益。综上,通过层次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点面结合、全面开放的完整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实践教学架构,使学生获得实践能力、工程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效果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发展,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大幅提升,学生就业率和考研率逐年增加,特别是在就业质量方面,培养的学生在步入社会后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2012年,教研项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甘肃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013年,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被遴选为甘肃省重点学科培育学科计划;2014年“地方高校生物工程及相关专业创新型本科生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获甘肃省教学成果三等奖。在学生科技创新方面,先后有40余名本科生获得国家级科技竞赛奖励,60余名本科生获得校级和省级竞赛奖励。总之,兰州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合理设置和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培养本科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以基础操作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研究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更好地培养“重基础、宽口径、强实践、擅应用”、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创新型高级专业人才。 作者:任海伟陈晓前张轶刘晓风张丙云张百刚赵萍单位: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论文:食品科学与工程学位硕士的培养 一、导师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具有良好专业基础、创新能力和参与食品企业研发和实际生产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并使之成为复合型和应用型专业人才,为将来增强所在食品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就必须有一只业务素质高、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1.加强高校自身导师队伍建设。培养应用型研究生对导师的要求应与培养学术型研究生对导师的要求有所不同,应用型研究生的导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更应该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而这一点正是长期在高校里从事教学与科研的教师所缺乏的。针对上述实际情况和培养要求,管理研究生的相关部门应该建议学生选择具备上述能力的指导教师。同时,学校应该鼓励指导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研发、创新与技术升级改造,这样所指导的学生可以直接参与企业所需要的科研活动,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和渠道不断加强在校教师的实践培训,特别是进入生产一线进行科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2.校企共享导师队伍建设。积极推行双导师制的建设,建立健全双导师制的相关工作职责及认定标准的规范性文件。第一,导师为学校批准的具备研究生导师资格的教师;第二,导师可以是来自于食品企业单位的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为了确保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学校应该制订校内外导师定期交流的机制,以便及时了解和掌握研究生学习、科研和论文的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另外,专业学位的培养院校应积极主动地与企业建立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专业学位教育师资队伍,将“双导师制”实至名归,而不是流于形式。 二、课题的选择与课程体系建设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学位与一般意义上侧重理论、学术研究的研究生教育不同,专业学位培养对象的职业指向性更加明确,主要针对一定的职业背景,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如何以特定的食品加工企业所需的人才为背景,进行课题的选择并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课题的选择和课程内容设置是课程体系的主要内涵,课题的选择和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1.合理的课题选择。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学制为两年,由于学制较短,所以指导教师或指导团队应该进行协商和讨论,根据自身科研的实际情况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优先为学生选择课题,并根据课题所涉及的领域为学生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背景课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课题的选择应该具有比较大的灵活性,应该以实用性为主,立足为企业培养具有一定研发能力的人才,不一定具有很深的学术价值,但应该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对企业的生产实践具有意义即可。为了培养出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也为了把好人才培养的质量关,根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毕业要求。2.构建合理的专业学位硕士课程体系。目前大多数高校为了让学生拿到专业硕士的学位,其所修学分基本与学术型硕士相同,在两年的培养中,基本有一年的时间在进行理论课程的学习,剩下一年时间进行资料的查阅、课题的实施与论文的撰写,笔者认为这样的培养机制具有相当大的弊端。关于与课题选取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建设应该结合学分制的实施,由指导教师、研究生、行业主管部门及企业组成的不同层次的座谈会,征求关于课程体系改革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对这类学生的培养,应该根据课题的实际情况除十分必要的课程以外,消除必选课、限选课和选修课之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的课程设置面要宽,而且在课程设置上要体现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的特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应该是带着课题和任务来学习的。这就需要对教学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满足学生在职业背景和课题实施中的需要。教学内容要充分考虑专业硕士的特点,不过份强调内容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基础课要强调宽广性和综合性,专业课要强调先进性和实用性。为了增加选修课的灵活性,可以增加选修课的量,开列多种菜单,以套餐的形式供学生选择。要在科学规划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的基础上,安排好他们培养计划中的课程设置,既要让他们掌握现代科学的最新知识,又要进一步训练他们作为高层次的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应设置若干门反映食品科学领域的最新知识、最新技术、最新成果的知识讲座或前沿性课程,还要有一些相关领域的课程,以体现宽广性的原则。在正确、理性认识专业学位教育的基础上,组织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集中精力加快专业学位优秀教材和案例的编写工作,使得专业学位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得以充分体现,避免出现学生所学无法应用到实践中去,与社会实际需要相脱离的尴尬现象。 三、研究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社会检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食品科学与工程作为应用学科之一,应该更加重视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为此,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应该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增强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1.强化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索和强化学校和企业教学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基本实践技能的培养是其为将来开展课题的必然要求,可以让这类研究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在导师的指导下帮助上届的研究生实施课题,从中得到锻炼。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进一步强化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根据导师的研究领域及服务企业的类型,建议在校外导师的辅导下,根据校外导师提出的任务,结合教师的科研和将来要实施的课题,直接进入企业,至少参与企业生产实践一个月到两个月,指导研究生科学研究和生产实习工作,在此过程中增强研究生的动手能力,锻炼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生产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这个环节的锻炼,不仅提高了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研究生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食品生产实践的机会,在导师的指导下,锻炼研究生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教师科研和社会服务为平台,进一步强化研究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从中得到全方位的科研锻炼,提高研究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论文强调所学的理论和知识要应用于实际的科研和生产工作。所以如何在培养过程中,增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为此,学校和学院可以选择一些有着强烈的内在需求、具有较高科研实力及创新能力的大型食品企业开展合作,依托企业委托项目、企业创新项目等重大项目的研究,研究生可以得到直接的锻炼机会,并且跟个人的岗位密切相关,提高了其科研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提高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同时,这些企业有意愿、有兴趣,也有资源和队伍来共同培养研究生,为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与大型食品企业单位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基地,充分发挥各自在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管理和资金筹措等方面的优势,加快提高自主创新的研发能力,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成果转化;革新研究生培养机制,加速应用型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更好地适应学科档次的提升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实现学校和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四、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由初期的规模发展转向了以提高质量为主的内涵发展。处理好质量与规模的关系,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为专业学位教育研究和探索的重点。1.建立健全培养质量保证措施与制度。制定从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全过程的管理规章制度,规范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是保证和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前提条件,也是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基础。制定出一系列规范专业硕士培养的内部文件,使教师、管理人员以及学生在教学、管理、学习过程中都有章可循。在上述制度建立的同时,积极探讨授予学位的硬杠要求。例如,有的高等院校需要研究生在国内核心期刊或普通期刊上发表已经见刊的学术论文,还有的高等院校要求研究生在导师的帮助下申请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笔者认为应该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比较切合实际的学位授予要求。例如,发表学术论文和申请专利,如何在时间不允许的情况下达到上述指标,是否可以组织专家、学校或学院的教授委员会对研究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估,从质和量两方面进行考核,按照一定标准替代相应的硬杠要求,并授予学位。2.强化过程管理。参照全日制研究生教学监督机制,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过程控制制度。我校专业硕士的基础课程教学由学校研究生部统一组织安排,专业课程由学院安排。在教学过程中,定期派专家组前往培养点听课,进行课程教学检查。认真做好论文选题及开题工作,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初始和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学位论文的质量。 对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论文拟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论文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先进性。切实做好论文中期考核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论文工作进行到一半时,应组织相应的中期检查,以导师为主要驱动者,以督促为目的,对专业硕士研究生论文进度、论文研究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论文下一步的计划等进行及时总结,学院组织专家组进行考核,只有中期考核通过后,方能进入下一阶段论文工作。严格把关论文送审和答辩环节,学位论文的评审和答辩是确保论文质量的把关环节,目的在于通过建立一种规范合理的机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科学合理地确定抽查对象,实行严格的“双盲”送审。在论文答辩过程中,严格审查答辩委员会的资质,建立回避制度,对校内专家按照答辩人与导师不见面的原则,将专业硕士研究生分组进行答辩,校外专家应当是相近领域的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家,要求不是答辩人的兼职导师;完善答辩程序,首先由答辩人陈述学科基本知识,然后进行正常的论文答辩;规范答辩方式,专业硕士研究生要求用多媒体方式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对专家的提问现场回答;答辩后,专家进行匿名投票,形成决议,答辩委员会主席当场宣布。 对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要从思想上积极转变观念,摒弃传统的重理论而轻实践、重学术型研究生教育而轻应用型研究生教育的思想。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正发生着变化,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和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处于同一层次,而应用型研究生教育指的就是专业学位教育;我们要理性认识到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职业细分、社会需求的必然趋势。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是顺应我国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社会需求而产生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开辟了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在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使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突出其应用性、职业性的特点,是其持续、有效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作者:冯镇陈志红李晓东杜鹏单位: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食品科学论文:食品科学与工程多元化培育形式探新 1科学构建与食品产业同步发展的多元化培养体系 1.1确立“3型”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直接面向“食品大工程”未来的以一线工程师为主的“工程型”人才;培养通过进一步国内外读研深造而面向食品产业及相关产业未来一线的“研发型”人才;培养以科技创新成果面向未来中小食品企业及相关服务业的自主“创业型”人才。 1.2确立“3+1”的多元化培养模式以“3年‘食品大工程’专业基础教育以及1年个性化发展教育”相融合的“3+1”培养模式为载体,前3年以贯通的公共及专业基础课程群为扎实基础,以课内不同柔性课程模块和课外不同特色工作室的学习与实践为纽带。后一年以校内外不同实践环节加强综合训练,使学生在四年的大学学习过程中都能以一型目标培养为主,兼顾到其他一型或两型的发展。2.3确立紧扣“大食品工程”概念的课程体系为顺应食品工业“营养、安全、方便、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应紧扣“大食品工程”概念,通过新增食品生物资源、农产品工艺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安全与品质控制、食品烹饪学、食品功能学等课程,形成农业生物链、食品加工链、流通安全链和体内营养链构成的知识培养体系。并针对近年来食品安全的现状,将“食品加工、食品质量检测与管理”二类专业主干课程的学分结构比例调整至1∶1。 1.4确立多元化的柔性选修课模块新增“食用香精基础”、“风味化学”、“食品调香技术”、“生物资源”、“食品生物技术”等组成的食品风味与生物食品选修模块课程,以增强学生运用香料香精知识和利用生物技术研发新食品的能力;新增“现代仪器分析”、“应用光谱解析”、“绿色化学”等组成的食品安全分析选修模块课程,以提高学生食品安全检测方面的综合能力;新增“网络营销”、“市场调查与预测”、“消费者行为学”、“创新思维与创造力开发”、“会展与新闻传媒”等组成的食品营销选修模块课程,以拓展学生推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食品以及销售与食品相关的原料及材料产品的知识和能力。 1.5创建师生联合工作室,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借助校外实习基地和学科实验室的建设,分别建立了“校企联合工作室”、“产品研发工作室”与“创新创业工作室”,以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大学期间根据个性化的发展需求找到适宜的学习和实践空间。校企联合工作室:在原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在食品企业内建立稳定的人才培养工作室。用于直接对接其食品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需求,以行业需求带动教学、以产业实践促进教学。将一二年级学生的企业认识实习,三四年级学生部分顶岗实习,学生毕业设计正式纳入企业的议事日程,大大激发了学生对专业的关注度,提升了学习的内动力和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产品研发工作室:依托学校学科与科研建设平台建立产品研发工作室,以学科建设丰富教学,以科研成果反哺教学。学生可在二年级就进入此工作室参与教师研究课题,从中得到科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的严格训练,并结合产品研发性的科研课题内容作为毕业论文开题。这样不仅推动了教师主动将专业前沿的研究成果融入教案并固化到教材中,也为今后学生报考研究生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实验基础。创新创业工作室:依托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平台建立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以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项目为主线,以企业冠名创意产品大赛为载体,定期聘请国内外科研院所及高校的专家教授来校进行学术与先进应用技术的讲座与交流。通过专任教师任班导师制、与学生辅导员定期研讨会制、团队教师与企业专家的交流会制等保障措施,大大激发了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 2科学构建多元化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2.1“3层次、6模块”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建立由“体验认知、动手验证、探索创新”3层次与“基础实验、企业社会调研、专业综合实验、企业生产见习、课余研究和毕业设计”6模块组成的知行合一、层层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坚持实施“3个有机结合”:即将学生课堂专业基本技能与方法的训练和课外科学研究方法与能力的训练有机结合;将学校实验室实验技能训练与企业、研发中心实际操作的训练有机结合;将学校工程实训与企业生产真实环境下的实习锻炼有机结合。该体系不仅注重理性的认知、理解、探索和创造,还关注感性的体验、领会、交流和激发,以实现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贯穿于大学生4年学习的全过程,实现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4年不断线的目标。多元化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提高了学生知识获取、知识应用和知识创造的能力。第一层次的体验认知阶段,是以基础实验、企业认识实习、社区与市场社会调研实践为载体,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并通过化学、物理、生物等基础知识的单元训练,通过对特定食品产品、技术与市场的调研,夯实专业基础,启迪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第二层次的动手验证阶段,是以学校专业综合实验、学校或企业生产见习为载体,通过各类食品的综合实验设计、分析实验和对企业装备、技术、管理等专题论述的生产实践、实习答辩等,将理论与实际生产相结合,提高学生动手钻研、验证专业基本原理的学习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形成主动学习的氛围。第三层次的探索创新阶段,是以毕业设计(论文)、创新创业活动的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和学科技能竞赛(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等企业冠名的产品研发竞赛)等训练,通过工程设计与研究相结合的毕业设计(论文),提升学生乐于探索创新的专业综合能力。 2.2“产品模拟工作坊”式的实践教学平台搭建产品模拟工作坊的任务是基于与行业协会和食品企业的合作,针对当前业界对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的共性需求,针对目前现代食品生产线难以接待学生顶岗实习的难题,在学校模拟企业实际场景,建立小型生产线,进行新型产品技术的培训和注册职业技能证书的培训。为保障产品模拟工作坊实践教学模式的顺畅运行,专门制定了专业任课教师与企业一线专家共同参与管理的常态化制度,以企业实际产品工艺流程为前提,以企业实际工艺参数为内容,强化学生在工作坊中模拟企业现场环境进行综合训练、课程实习等关键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还通过将原课程内的分散实验整合优化为连续的综合实验,如将原有“食品工艺学”多门课程内的独立实验整合集中为3次,每次2周,保证了工作坊训练时间的连贯性。学生在工作坊内既能检验所学技术,提高动手能力,又能进行有效的职业道德养成教育。同时工作室不仅是学校培训学生的场所,也是学校为企业培训员工的场所,真正达到了校企双赢的目的。 3创新实践多元化培养的教学法 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活动、创作和科学探究中去发现问题,自己去做,在做中学,在做中探索。改变教学评价方式,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将校内教学活动与校外教学活动相结合,将教育教学活动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衔接,拉近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距离。达到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感知、感悟、学习并掌握知识的目的。 3.1案例驱动法与市场调查法结合的兴趣引发式教学案例驱动法即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采用适切案例,传递新信息,激发学生讨论与辨证的动机。通过组织学生研究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努力营造生动活泼、启发心智的教与学的互动氛围,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在情境脉络中的决策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运用所掌握的有关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在学得知识的同时获得成功体验。通过团队教师深入企业挂职锻炼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亲身实践,将一个个活生生的企业产品案例再现到课堂教学和专业实验实训中,将最新研究成果纳入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验。并通过点面结合的教学方式起到触类旁通的效果,使学生加深了对食品工艺学基本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实现了所授知识与食品行业科技发展同步,与企业技术改造与新产品研发同步。教师不仅重视课堂内的教学案例设计,充分用好、用足课堂时间,点拨学生开启思维,告知学生分析问题的途径与方法,还非常重视引导学生设计、使用好课余时间,促使学生课后自觉主动地阅读、消化、思考、答疑,并为下次课做充分准备,有效推进教学从课堂内向课堂内外结合转移。如:充分利用5个重大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元旦),依据各门课程内容进行食品相关知识的市场调查;还利用每年国际食品添加剂展销会和烘焙原辅料展销会在上海召开的良好机遇,进行展会志愿者服务、听取国内外专题学术讲座;并以小组为单位及时进行图文并茂地汇报交流。这种课堂内外的结合突出了学生的主角地位,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者变为了主动的学习者,有效强化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进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乐学境界。同时,教师的角色也由知识的输出者和课堂操纵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和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增强了教师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主动性。师生间更多地体现了合作与交流的关系,使课堂内和课堂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含金量,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3.2小组讨论法与网络在线指导法结合的能力提升式教学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核心,以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为形式,强调知识与技能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独立与合作的结合、事实与创想的结合。具体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探索:学生以3人~5人为1个小组,以网络或图书馆为渠道,寻找有关全球特别是我国最新食品安全的研究热点的相关资源,并形成对某一食品安全事件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表达:把小组对问题的认识或观点采用PPT或小论文的形式,以数据或者图标等多种方式加以表达。交流:把小组的学习过程和体验、对问题的理解以及问题的解决方法与同伴们分享。表达的空间有时是在课堂,有时是在网络的博客中。评价:将小组的完成的作业通过网络进行分享,由小组进行评价后再提交课堂进行点评。这种教学过程虽然没有系统的知识技能传授,但它能让学生学习活动的时空扩展到了社区、家庭、网络和生活,使学生学到了更多更广的知识。它能使学生将知识和技能及时地转化为实践能力,真正将学习 作者:周小理周一鸣唐文肖瀛单位: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食品科学论文:行动导向教课在食品科学中的应用 一、行动导向教学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课程知识讲授主要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模式,老师讲授什么内容学生就学什么内容,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状态,这种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课本知识转化成多个具体的任务,通过完成任务来讲解和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其特点就是要围绕任务展开教学,使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分组探究,自主学习、自行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法,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成就感,从而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总结的学习体系。 近年来,笔者所在教研室的专业教师尝试着在实践教学中采用行动导向进行教学,目前取得的效果最好的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利用一周的实习课,笔者采用了行动导向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具体教学过程如下:对于毕业班的学生,在学完理论课程后,将进入实习阶段。为了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灵活运用,使学生熟悉产品加工的程序,提高其动手能力,笔者在实习过程中准备让同学加工一种果蔬制品。首先笔者根据现有的教学条件拟定产品加工的任务。 1.任务选取。即解决“应该做什么”的问题。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组)从教师那里得到有关果蔬产品加工的任务,内容主要包括:有关原料的有关资料、产品的质量要求、产品的包装要求、产品成本控制要求等。借助引导问题确定下面几方面的信息资料:检查资料是否详细完备;了解原料的加工特性;确定产品质量指标;确定包装形式。 2.分解和分析任务。即解决“应怎么干”的问题。学生借助引导问题制定工作计划,包括:制定分步工作计划;确定所需的设备和工具;初拟材料配方与工艺初步确定工艺参数;制定分步工作计划,申报材料采购清单。 3.完成任务。即“加工产品”。按照工作计划,学生独立完成产品加工工作,也可按小组分工方式进行。主要内容包括:采购材料,按预定方案进行产品加工。 4.评价、总结。即回答“是否完全满足任务要求”的问题。对产品的各项质量指标进行评价,主要是感官评价;针对试验制备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讨论对策,修正方案,反复试验,逐步达到预定的目标;学生对自己的工作成绩进行评估,认识错误及发生错误的根源,回答“下一次在哪些方面应该做得更好”的问题;学生整理资料,写出相应的工作总结;教师检查试验数据,并组织学生一起对结果进行评定,找出差距,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 (二)引导文教学法 引导课文教学法是借助一种专门教学文件,即引导课文(常常以引导问题的形式出现),通过工作计划和自行控制工作过程为手段,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和工作的项目教学方法。引导文教学法的步骤是以“完整行动”理论为基础的,该理论说明了一个行动由计划、实施和评价组成。其任务是建立起项目工作和它所需要的知识、技能间的关系,让学生清楚完成任务应该通晓什么知识,应该具备哪些技能等。食品加工过程中对加工新技术设备的操作和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新的设备或者自己先前没有操作过的设备或仪器,在没有师傅或同事帮助时,如何通过专业手册或设备说明来熟悉设备操作的能力,对于今后从事食品加工的学生是十分重要的。 1.获取信息。学生学习过食品加工新技术课程的理论学习后,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在实践教学阶段安排了有关超微粉碎设备操作的教学内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己查阅有关资料进行设备的操作,加工原料为大豆膳食纤维。任务描述:以大豆膳食纤维为原料,采用超微粉碎机对其进行超微粉碎处理,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在操作过程中由教师进行监督指导,教师只能在学生出现错误操作时进行指导。 2.制定计划。学生可根据引导问题查找有关资料,如可以阅读专业手册、设备使用说明书以及上网查找有关资料。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写出书面工作计划,说明如何采用研磨式超微粉碎机对大豆膳食纤维进行超微粉碎制备超微大豆膳食纤维。 3.决策。学生把自己制定的设备操作规程及引导问题的答案与教师进行讨论。教师针对学生制定的计划进行指导,并检验其可行性。 4.实施计划。学生按照经教师检验的工作计划进行实际操作。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力集中,教师在旁边进行观察和指导。当学生出现错误操作时,教师要及时提醒,以免损坏设备或出现安全事故。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对照工作计划进行操作,教师最好不要教学生怎么操作,而只是进行相关提示,以便学生独立思考。同时,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安排一个学生对每个同学的操作进行摄像,以便评定时进行对比,而且也可作为教学案例在以后的教学中使用。超微大豆膳食纤维的加工过程为:(1)大豆膳食纤维的预处理:大豆膳食纤维进行超微粉碎前要进行清理、干燥和粗粉碎处理。原料中不能含有金属、石块等杂物,以防造成设备的损坏;干燥后水分含量为6—8%,粉碎粒度为100μm以下。(2)超微粉碎处理:学生在进行超微粉碎之前,要对设备进行检查,检查各设备联接是否牢固、严密,防止气流泄漏,如密封不严,不仅会产生粉尘的污染,而且将会使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下降。设备各转动部分是否灵活,如果有异常现象,应加以排除后方可开机。首先启动高压分机,观察风压、风量是否在规定范围内,否则应调整风门的开启度来实现。同时观察转向是否正确。接着启动粉碎电机,观察运转是否平稳,转向是否为顺进针,有无异常声响。启动分级机,把分级叶轮转速调到适宜范围,旋向同粉碎发盘相同。动转平稳后,把大豆膳食纤维从加料斗中加入,加料要求连续稳定,控制加料量,以保证产品的粒度和产量。最后,停止加料,待粉碎腔内的大豆膳食纤维粉碎完后,关闭粉碎电机,粉碎盘完全停止运转后,最后再关闭分级电机和风机电源。(3)产品包装:把收集产品的料桶取下,用包装袋把超微大豆膳食纤维装好,以防吸潮。最后把设备清理干净。(4)产品质量指标:粒度小于15μm,色泽均匀、呈微黄色,无杂质。 5.控制。教师根据学生操作情况对每个学生的操作进行打分,并记录下操作不正确的程序。 6.评定。全部学生操作完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评定。首先由学生自己进行自评,同时对产品进行展示,然后教师进行评定。教师指出哪些学生操作比较正确,哪些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不足,不足之处在哪方面。同时选取两方面的录像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进行观看,使学生有更深的认识。 二、教学效果 通过采用行动导向教学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对毕业学生进行实践教学,首先,能明显地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以及组织管理能力;其次,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能让学生把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系统化;再次,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最后,在提高学生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 三、结语 在实践教学中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我们发现教师要对行动导向教学法有较系统地学习,才能使教学顺利地开展,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去。另外,与传统的实践教学方法相比,行动导向教学需要较长的教学时间,因此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是行动导向教学能否实施的关键所在。 作者:黎冬明上官新晨徐明生沈勇根单位: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食品科学论文:食品科学与学生学习评估体制论述 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习评价调查研究 1.1调研情况。①影响学习质量的主观因素:教师认为学习动机最重要占61.6%,学习方法占45.2%,大学生对学习的理解及努力程度占41.7%;学生认为学习动机占72.1%,其次是大学生对学习的理解及努力程度占66.3%,而心理压力占46.9%。②影响学习质量的客观因素:学生认为学校建立的人才培养目标占55.6%,师资水平及教学状况则占81.5%,而社会期望以及对人才的需求影响最大,占86.2%;教师认为影响最大的是师资水平与学校教学状况,占91.2%,而社会期望及人才需求则占85.6%,影响最小的为教学的管理制度,占63.5%。③教师认为学校对大学生自身创造力的培养需要的改进内容中,建设师资队伍占94.2%,,提供更多的实习或见习的机会,并增加实验课时占93.7%,实行弹性学制,学分制,跨校区、跨专业选课占75.5%;学生认为增设实验课,多提供见习或实习的机会占96.3%,师资队伍建设占89.9%,改革考评制度占79.8%。④反映和代表大学生自身学习质量的一些因素:学生认为用人单位和社会对毕业生的评价或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就业以后取得的成就占100%,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占88.4%,而大学生自身的创业以及创新的能力仅占87.9%;教师则普遍认为用人单位以及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具体评价或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大学生就业后取得的成就占到98.5%,大学生的创业与创新能力占94.7%,大学生的成绩占87.7%。因此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而教师本身的素质、教学方法和教学水平以及学校的教学条件则是学生学习效果的直接影响因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就业后取得的成就,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评价是反映和代表大学生学习质量和水平的关键因素;学生的实践操作的能力,以及大学校园文化和营造学校学术氛围,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 1.2我院所有师生员工对在校学生的学习评价体系的主观态度。①传统的学习评价能否完全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2.1%的教师认为可以,54.4%的教师认为可以反映一部分,28.6%的教师认为略有反映,而14.9%的教师认为不能反映学生真实水平。②传统的学习评价对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影响:6.6%的师生认为起促进作用,13.7%的师生认为造成部分抑制作用,43.5%的师生认为会造成高分低能,而31.2%的师生则认为会使学生盲目应试。③改革传统学生学习评价体系: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评价的主体占89.1%,指导思想和评价目标则占到81.6%,学习体系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占的比例相对较小,分别问65.3%和74.4%。由此可见,传统学习评价对大学生的学习成绩等过分注重,从而对评价和监控学习的过程有所忽视;不能够对学生自身的全面真实水平反映完全,全院师生普遍认为,改革学习评价体系,需要尽快施行,并应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的评价。 二、目前学生学习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形成性评价较缺乏。所谓形成性评价,其实就是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而不仅仅是对学习结果的评价,更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学生学业考核成绩的单一总结性评价。尤其对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形成性评价尤为重要。 2.终结性评价比例过高。终结性评价是指对学生进行学习后所得结果的评价,并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和判断教学目标所达到的程度。终结性评价所采用的方式主要就是期末考试,以学生所得的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学生平时的表现关注较少。目前大部分高校都采用终结性评价这一方式,其在大学生学习评价体系中所占比例很高。 3.现行的考试方式太过单一。大多数高校采用闭卷考试和开卷考试这两种较为普遍的考试方式,并以闭卷考试为主,可见在大学生的学习评价体系中,考试方式太过单一。并且在考试命题方面,注重考查学生的机械记忆能力,对于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考查程度不够。 4.评价方法较片面。传统评价方法延续使用至今,其优势是不容质疑的,通过测验或考试也可以迅速筛选符合要求的学生,是一种有效的选拔工具。但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传统学生评价中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由此现行的传统学生评价的弊端日趋显露,需要采用客观的、全面的评价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三、构建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的原则。 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要秉承有利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有利于科学及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有利于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等几项原则,切实落实到实际应用当中。 四、建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学习评价体系 1.课堂表现学习评价 课堂表现学习评价的主要内容就是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真正关注学生是如何进行学习的,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和探究并思考问题的积极性都应予以重视,并进行评价。将此评价结果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汉族学生和民族学生分别占学科总成绩的30%和40%。 1.1理论知识课程评价(占课堂学习评价的60%)。理论课程学习评价的评分依据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态度,目的是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端正学习态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评价内容应尽可能涵盖课堂教学的各方面,具体内容如下:①纪律评价:迟到早退扣1分,旷课扣2分。②热情评价:主动与老师互动、积极发言、善于思考的同学加2分;认真做课堂笔记者加8分(共30分)。③作业评价:关注学生的课程作业完成质量,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评分。(共70分)。 1.2操作课程评价(占课堂学习评价的40%)。实验课在食品科学与工程学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不同的实验课程的具体情况,对学生实验课程的学习进行评价,可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评价内容如下:①热情评价:积极参与实验课程、主动与同学合作者给予奖励加5分。②技能评价:从实验目的和要求出发,关注学生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考查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评分。③报告评价:实验报告是对整个实验课程的总结性内容,对于实验课程而言十分重要,老师可根据学生具体的实验报告完成质量进行评分。 2.课外实践评价 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课外教学实践环节应有所增加。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阅读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书籍或三篇本专业学术论文,之后认真写读书心得,并总结上交。另外,要求学生每学期参加2~5次专业学术报告,写出学习心得并上交,于本学科课程结束时评分,该考核成绩作为本学科总成绩的加分成绩。此外,实验室鼓励在校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自主搞科研。大三和大四阶段的认知实习和生产实习环节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是本专业学生发展的重心。(现每年大四学生在9-10月都要在工厂参加生产实习一个月,以锻炼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院开设的ISO9000、HACCP和食品检验工等职业技能培训。 3.考试评价 大学生的考试是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能够客观评价学生知识的学习并考查能力。本学院的学生考试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根据学生所学各专业的不同目标,灵活调整考试的内容和形式。过程性考核评价包括在任课教师的日常评分基础上,期末学生互评(20%)和期中成绩(30%);终结性考试评价即期末考试(50%)。汉族学生考试成绩占学科总成绩的70%,民族学生占60%。 4.课程总成绩。课程总成绩由课堂学习成绩,考试成绩和额外加分构成,综上所述,根据实际情况,个别学生的学科总成绩允许超过一百分。 五、毕业跟踪 各项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应对评价主体进行改革的师生占89.1%,其普遍认为评价主体应该是大学生本身。认为最能够反映大学生自身学习的质量的因素是社会以及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评价,并将这个因素排在第一位的教师和学生所占的比例分别为98.5%和100%。根据上述分析,对社会评价的高度重视,并跟踪调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新的学习评价体系中,应增加大学生自我评价和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的内容,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及用人单位的意见建议反馈回来,进而对学习评价进行改革和完善。 六、结论 大学生的学习评价在某种程度上对学校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自身学习方式起着决定作用,而公正、科学、客观的评价方式可以对其产生正面导向功能,在调动在校大学生的学习主动和积极性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创建新型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学生评价体系,可以给学生提供独立探究和思考,以及发表自身独立的见解的机会,同时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确保在校大学生能够健康全面地发展。本文所做的调研和评价体系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但期盼通过本学习体系的建立,有更多的人关注大学生的学习评价问题,提出更加有利于人才培养的评价模式与方法,从而使现有的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更加系统更加完善。 作者:侯伟伟单位: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 食品科学论文:食品科学与工程有机化学教课探微 1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教学方式方法的不同、反映着不同的教与学、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变换一些教学方式和手段,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如讲概念和事实时,用讲述法;讲结构和反应时,则可以用启发式教学法或对比法等。灵活运用教学法的同时,可以配合各种模型教具、投影、电脑教学课件、录像等,力求生动形象。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已成为教学改革的热点。 真正有效地教学方式是着眼于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在该专业的有机化学课堂上,提出相关启发式的问题,例如毕业后想干什么?学生会答:到食品加工及生物工程、精细化工等相关领域的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从事生产工艺设计、新产品开发、质量监测、经营管理、科学研究等工作。还可以到海关、商检、卫生防疫、进出口等部门从事产品质量检测和监督管理等工作。接着设问:那么从事这些工作所要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什么?学生答:有机化学!由此回顾学习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并借此展示一些最近发现的有机物的结构,吊起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将学生分成若干讨论小组,让学生动脑动手,去网上找资料,去图书馆查资料,然后派小组代表发言。通过学生们自己亲身经历对知识掌握的更牢固、更加深刻。 2实验教学和素质的培养 以往大多数有机化学实验内容都是通用的,没具食品的特色,让学生觉得这些实验与食品专业关系不大,学生不愿思考、不愿动手,缺乏主动性,从而失去做有机化学实验的兴趣。结合食品专业特点,除了在有机化学理论课上多举一些食品加工的例子以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接触食品、了解食品,改造食品,这样可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心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传统实验教学主要以讲授法和演示法为主,学生只要听课和看教师示范,然后“照方抓药”式开展实验,教师较少提问,课堂很少讨论,师生缺乏交流,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缺乏思考、分析、提炼和整合归纳知识的能力。讨论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主导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讨论与交流,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改革考核方式,培养学生能力 考核是课程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是过程管理的重要内容。教学改革发展到目前阶段,课程考核的内容和方法已成为教学改革的控制步骤,是教师讲课和学生学习的指挥棒。有机化学课程考核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除了掌握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技能之外,还需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有机化学课程考核应该是多元化的。除了考试成绩以外,实验的完成情况,查阅和翻译国内外最新科技文献.撰写有机小论文、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等情况都可以计入有机化学课程成绩考核范围。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今后学习后续课程和应用开发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1世纪是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高新技术产业突飞猛进的新时代,要培养适应新世纪的急需人才,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思想,深化教学改革。因此,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才能与时俱进。正由于我们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实行了大量的改革,使有机化学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总之,通过精选教材、优化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紧密联系学科前沿、生活实际、毕业考研等措施,使有机化学的教学更加贴近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相关知识,为课程教学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作者:程谦伟胡立平孟陆丽单位:广西工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论文:食品科学与中药保健的教学探微 1紧扣专业优化教学内容 1.1选择适宜的教材教材作为提供给学生信息的最基本载体,是本课程教学开展的基本要素,因为教研室老师在教材选择上极为谨慎。经过反复论证比较,最终确定在原有教材(《中药营养与保健》黄汉强主编)的基础上,重新修订编写适宜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材,由我校中药学教研室秦海洸博士、易蔚博士、胡小勤博士等联合编写完成。该教材分为总论和各论部分,前者重点介绍保健中药的相关理论知识,而各论部分是将筛选出的100余味中药分为益肾温阳、滋阴补血等9类,内容集中在保健中药的性能、保健作用、营养成分、使用注意等方面。在教学内容上体现中医药基础理论对保健中药应用的指导,并以药物本身的传统药性功用为载体,联系现在药物在营养保健方面的应用,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把握。 1.2凸显专业特色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开设是以广西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需求为目的,依托广西的壮瑶医药资源特色,以“深入推进教育优先发展和实施人才强桂战略”为契机,解决现有食品专业中药保健特色不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足,广西食品产业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等关键问题,构建富有特色的新的食品专业体系,为广西地方经济建设和我国及东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培养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中药保健食品的特色突出、全面掌握中医药理论与食品生产、管理、安全检测技术的与国际接轨的食品现代化创新型应用人才。结合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历史沿革和特征,为更好地突出中医药院校食品专业的特色,我们在授课过程中极其重视保健知识与中药知识的整合,充分体现“加强基础、注重应用、增强素质、培养能力”的教育原则,对理论课程实施以知识点为模块,联系基础、拓展应用的构建模式。 1.3突出教学重点《中药保健与营养学》总学时为42学时,而课程涉及到的保健中药多达百余种,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很难达到知识的面面俱到,而且学生的接受程度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吃透”教材,查阅相关的文献,做到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根据药物的保健作用,我们将药物分为益肾温阳、滋阴补血、健脾益气等九个类别,而各个章节中对各类保健中药的性能特点、作用机制进行概括性的讲授,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每一章保健中药的作用特点。与《临床中药学》课程讲授相比,我们在课程内容设计中偏重于中药的保健作用、营养成分以及保健制剂的应用,着重于预防保健、防治结合,以养生保健为主要作用形式达到未病先防、康复保健的作用。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既要体现中药学的内容,如中药的产地、性能、保健作用、营养成分、使用注意等,同时还针对常用保健中药各种应用制剂类型、服用方法以及保健品审批等内容进行概括讲授。 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对于教学学习技能和技巧特别是应用型知识技能的掌握有很大影响。而教学的成败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妥善地选择教学方法。我们在讲授《中药保健与营养学》多以“启发式”的教学思想为指导,将激发式讲授、探讨式讨论、实践能力训练等进行优化组合,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2.1帮助学生完成纵向、横向比较针对本课程教材中的保健中药的九大分类,帮助学生在每一章节讲授前帮助学生进行同类药物保健作用的比较,提炼共性知识点重点介绍,而各药的个性作用在讲授每一味中药时补充。在完成教材内容的讲授后对具有相同保健作用的中药进行纵向比较,例如,在讲授的过程提及“祛斑”功效,教材中涉及的药物有薏苡仁、冬瓜子、益母草等,但分属不同章节,所以在教学过程进行归纳有助于学生的记忆。 2.2加强课堂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直接影响到课堂效率,并且是决定学好保健中药的直接因素。启发式和问题式的教学方法是我们最常用的教学方式,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问题的切入点,就会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然后在问题的基础上引入教材内容的讲授将起到很好的效果。 2.3多媒体教学方式的选择活跃课堂的同时增强感官认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生动、丰富的教材,有价值、有说服力的理论,接触实际的实验课、先进的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牛黄”为例,在讲授时以淘宝网天价安宫牛黄丸网络截图为切入点,让学生先注意到5万元的价格炒作,从专业角度帮助学生分析此现象产生的原因,将天然牛黄的保健作用引入,这比单纯地介绍牛黄的保健作用、营养成分以及使用注意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技能 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必修课程之一,我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实用性知识讲授,将强化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由课堂延伸到课外,由实习延伸到上岗实践中。例如,我校食品专业每年举办食品文化节,“保健药膳制作大赛”是其中的保留比赛项目,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后将其与《中医药膳学》相结合运用保健中药完成实践,既帮助学生掌握药物的功效又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4结语 《中药保健与营养学》作为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主干课程开出后,受到学生的一直欢迎,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综合测评也取得较为满意的成绩。与此同时,我们针对人文社科学院等其他专业的学生开展选修科目,也取得一定教学成果。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如教学课时总共42课时比较少,在精讲重点保健中药的同时,难免有顾此失彼的现象出现,影响到学生对教材内容细节的掌握。因此,针对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的《中药保健与营养学》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仍需总结完善,并始终围绕本专业为广西地方经济建设和我国及东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培养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中药保健食品的特色突出、全面掌握中医药理论与国际接轨的食品现代化创新型应用人才目标,进行课程的深入探讨和研究。 作者:范丽丽易蔚陈卫卫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食品科学论文: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课质量的研究 1提高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1根据培养目标,采取循序渐进培养教学模式,优化实验教学体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应以“现代大工程”为前提,革新实验教学理念,体现工程教育的基础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教育内涵,着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创新能力,尤其是工程化能力。为此,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和项目内容的优化和改革不能单纯地缩减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型实验比例,而是依据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建立三层次阶梯式实验教学体系,即基础层模块、综合层模块和提升层模块,三个层次均贯穿着研究和创新设计型理念。大一和大二的化学类课程实验、食品微生物课程实验、食品工程原理课程实验及工程制图实验等,重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技能和设计能力,仪器使用、基本操作规范和基本实验现象理解能力。针对该阶段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善和缺乏基本操作技能特点,实验教学内容应主要根据教学大纲,通过验证性实验、模拟性实验、演示性实验等方式,多开设基础性和综合性实验项目,使实验教学内容与过程尽量保持规范化、系统化,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刻地理解所学理论知识,掌握各类实方案的设计与制作、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实验数据分析处理方法,为后续专业实验、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的三层次模块实验奠定良好的基础。② 1.2改革实验教学课堂组织与教学方式有道是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以往传统实验教学是集中授课与操作,实验前教师讲解实验目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然后学生分组操作和完成实验报告。该法可以作为基础层次和综合层次项目训练时提高学生基本操作能力,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理论知识,有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组织方式。实验教学的目的除了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综合创新和设计能力。③因此,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增设能力提升层次的创新设计性实验。该类实验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引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和兴趣来选择或设计自己的实验项目,具有较强的探索创新性,并可能存在实验结果的未知性,采用集中实验模式完全不能满足该类教学需要,只有通过开放式实验教学,即在时间开放、仪器设备开放和实验内容开放的前提下,着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以及工程设计能力。不管是集中实验还是开放实验,都需要有效的项目组织实施。三层次实验项目都应设定必做项目和选做项目,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教学和相关文献资料,书写实验项目、主要试剂配制、操作步骤、所需相关设备与操作方法等内容,实验前进行抽问回答,了解学生对实验的掌握情况后,方可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观察记录学生操作行为、实验记录情况以及仪器设备使用情况等。实验完后,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实验报告,指导教师抽阅实验报告,并对实验报告和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有助于学生及时了解操作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掌握实验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完善实验教学综合考核内容与方式 目前,实验报告和形式化的实验技能抽测,是大部分高校实验教学的考核模式。考核方式单一,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难以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实验教学考核模式是当前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一个实验项目涉及实验目的意义、原理、操作、仪器设备使用与维护、理论与实践结合运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内容的考核,范围较广,因此需要同时考核平时成绩(60%~70%)和期末成绩(30%~40%)。平时成绩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考核:(1)课前预习与实验了解情况考核(15分),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过程;(2)实验操作考核(55分),培养学生操作技能与科学实验素质;(3)实验报告考核(25分),提高学生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纪律卫生考核(5分),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与良好的实验习惯。笔试的主要内容包括实验目的意义、原理、实验装置、操作步骤、计算公式、误差分析和绘制图表等;操作考试内容可以节选教材上的必做或选做实验,也可以是没有学过,但可以运用所学理论和掌握的实验技能等可以顺利地完成的实验。④⑤ 3结束语 除了优化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实验教学课堂组织与教学方式和完善实验教学综合考核内容与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质量外,其它措施如实验过程中对老师和学生的监督、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实验教学比赛、评优、改善实验室环境等也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有力举措。 作者:熊双丽韩珍琼李安林魏明单位: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论文:食品科学技术实践教课平台的建构 1实验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实验技术人才队伍是高校开展实践教学、科研开发、社会服务以及实验室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骨干力量,对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作用重大。专职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存在学历和职称层次低、人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同时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地位不高,也导致队伍不稳定,难以引进较高层次的人才。近年来,大量精密仪器设备投入使用,对实验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中心根据实验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在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的同时,通过实行理论教师与实验教师互融,实验队伍专兼结合,聘请龙头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等措施优化队伍结构。专职实验教师以实验室管理为主,并担负部分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部分近年来新引进的具有硕士学位的实验教师和精通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理论教师一起,共同负责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使用和维护。校外兼职教师主要是校外教学基地技术骨干,主要负责学生校外实践教学。 2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构建多层次模块化实验教学体系 按照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树立以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观念,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践教学体系,引导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深入开展实践教学体系和内容改革,根据学生能力需求设置实验项目,并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践教学中。将实验课与理论课独立设置整合成食品化学及分离检测技术等5个模块,其中食品化学及分离检测技术、食品生物学实验技术和食品工程与机械应用技术为专业基础模块,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重点掌握食品加工与分析过程中的基础知识;食品工艺技术及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为专业板块,多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重点掌握食品工艺过程单元操作知识与技能,形成以综合大实验为主、体现食品科学与工程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促进学生早期系统科研思维和工程素养的训练。学生由原来的选课变成选择项目,除食品科学与工程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外,农学、园艺学等其他专业的加工实验也可在5门课程中选修相关实验项目。每门课程设置按基本技能、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3个层次设计,并设置了选修实验项目和自学项目。 3规范实验室管理,构建质量保证体系 注重过程管理,对实验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整体设计,优化实践教学环节。每门课程都规定了学生在选修本门实验课程前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合理设计每个实验项目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强化学生实践能力。采用多元化实验考核办法,采取平时实验成绩与考试成绩相结合、笔试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重点考核学生知识或技能掌握情况。中心制定了实验室开放制度、实验技术人员考核制度和实验室登记制度。在此基础上,一是狠抓实验课教学质量,二是狠抓生产实习,在生产实习安排方面实施导师负责制,三是狠抓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实行导师负责制,实施毕业论文督导与检查制度。实践教学效果明显,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生动手能力强。中心组织了“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技能培养,构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研究”“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工程类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研究”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其中2项获校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获校教学成果三等奖。经过多年的探索与改革,构建了较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4注重校外教学实习基地选择的代表性 实践教学体系除实验课外,还包括系列实践教学环节,如课程设计以及各种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和教师科研项目等。为避免“重科学、轻工程”的培养模式导致学生工程能力低的问题,通过在校外实践基地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来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依据湖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和食品工业的特点,选择有代表性的企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其中4个基地被评为湖南省高校优秀实习教学基地,如生猪和柑橘是湖南省代表性农副产品,辣椒、湘莲等南方果蔬加工是湖南的特色产业,选择相关的龙头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基地。在教学实习过程中,我们以核心教学实习基地为依托,兼顾其他教学实习基地,以此拓宽学生专业视角,加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提高专业实践教学水平。 作者:周江容李清明易有金吴卫国单位: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食品科学论文: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构建与运用 1制定适合社会需求与竞争需要的培养方案 品牌专业首先必须具有一流的培养方案。在制定2011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我们认真分析、研究目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要求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举办本行业和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座谈会,了解行业对人才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并将毕业学生请回学校,座谈理论学习与实践的衔接、能力需求与培养等问题;同时,走访与教学内容结合紧密的相关生产单位,了解对人才的培养需求。最终,将培养目标确定为以食品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为基础,以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为主,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基本理论,具备食品工程领域工程师基本素质的应用人才。为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的人才,对培养方案进行如下调整。 1.1以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为主线,贯穿学科基础和专业课程教育食品科学与工程作为一级学科,要求学生应该具备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的基础,以适应行业对人才的需要。作为食品科学研究,以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仪器分析、食品化学等为学科基础课程,以食品分析、食品技术原理等为专业课程,贯穿4年教学过程。作为工程设计,以工程制图及CAD、化工原理、机械设计基础为主要学科基础课程;以食品装备与控制、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为主要专业课程,贯穿4年教学。将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有机结合,培养食品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兼备的专业人才。 1.2重基础、强实践、增选修,注重个性培养,建立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1.2.1加强实践和实验教学的比例,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在保障理论教学的前提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课程的比例提高到29%,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1.2.2重基础,宽口径,增加基础课比例在本次计划修订中,授课学时共160学分。其中,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占总授课的72.2%。加大基础教学的力度,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1.2.3增加选修课的比例,扩展学生知识面在选修课程中,加大了基础和专业基础选修课程的比例。在可供选修课程的42个学分中,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理论的课程共15学分(包括仪器分析、食品化学、机械设计基础、食品酶学、食品毒理学、食品免疫学等),占35.7%。这些课程作为限选课程,安排在前5个学期,使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进行选择。 1.2.4增加工程类课程教学的比例,为培养食品工程方面的人才奠定基础在专业课中,工程类课程的比例由26.7%提高到40%,以培养社会需要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复合型人才。 1.2.5学生科研思维和个性化能力的培养将大学生科研训练、科研立项、学科竞赛、发表学术论文、考取各类证书等纳入学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关活动,注重个性化培养。 2打破专业界限,构建主干课程教学内容 以功能实现为目标,对课程内容进行重组和整合,新的课程内容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2.1打通专业进行课程内容体系重组和优化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目前共有7个专业,即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生物工程专业、制药工程专业、生物技术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商品学专业(食品商品学方向)、药事管理专业等。上述专业中,有些课程的理论和原理相同,只是应用领域不同,如食品毒理学和药品毒理学、发酵工厂设计和食品工厂设计、食品机械与设备和发酵工程设备、食品工程原理与化工原理等,对类似课程进行跨专业重组和内容优化,既可以节省教师资源,又可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2.2以课程群的形式组合优化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有些课程内容可以按类进行划分。如食品添加剂、食品香精香料、食品原料学等,类似课程可统称为食品原料,形成教学组,协调统一、突出重点;食品工艺学、食品技术原理、食品贮藏与加工、果蔬制品加工等类似课程均有重复内容,将类似课程进行分割、组合,避免内容重复。 2.3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将能力培养贯穿于各门课程和各个环节之中。每门课程结合自身的特点,明确在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和要求。经过课程内容的优化和组合,每门主干课程均能开出10个学时以上的综合实验,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强化动手能力。 3以食品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为基础,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3.1根据培养目标进行实践模块的整体设计为了培养食品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兼备的专业人才,要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贯穿于4年的教学过程。在一、二年级,重点以基础课程教学为主。有关食品科学研究基础的主干课程以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仪器分析等为主。为了强化动手能力,在课时分配上,无机与分析化学共96学时,其中实验学时为46,占47.9%;有机化学80学时,其中实验学时为37,占46.3%;生物化学80学时,其中实验学时为32,占40%;仪器分析48学时,其中实验学时为24,占50%;总体实验学时占总学时的46.05%。有关工程基础的主干课程包括工程制图及CAD、机械设计基础、化工原理(上)、金工实习等课程,其中,工程制图及CAD共48学时,而其上机学时为24,占50%;金工实习为3学分。 在三、四年级,重点为专业课程教学。有关食品科学的主干课程包括微生物学、食品技术原理、食品分析、食品专业实验、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微生物学80学时,其中实验学时为32;食品专业实验为40学时;食品分析32学时,其中实验学时为16;专业实习为2学分;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为16学分。有关工程类课程包括化工原理(下)、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食品装备与控制、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其中,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为2学分;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课程设计为1学分;食品装备与控制实验为10学时;专业实习为2学分;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为16学分。在4年的实践教学安排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包含了实验、实习和设计(论文)三要素,符合教学规律;它强化综合意识、创新意识、科学研究意识和工程设计意识,以能力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目标。 3.2课外创新活动与实践教学结合,纳入培养计划,注重个性化培养为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将大学生科研训练、科研立项、发表学术论文、学科竞赛、考取各类资格证书等纳入学分,上述内容共计5个学分。目前,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的学生有50%参与科研训练和科研立项,同时还有30%的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每年学生发表学术论文或参与的数量在20篇以上。有50%的学生考取HACCP内审员、高级实验师、营养师等各类证书。通过各种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注重个性化培养。 3.3四年级导师制为学生提供全面指导四年级实行导师制,将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课程选修和教师的研究课题、工程项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由教授负责、硕士研究生参加的指导队伍,使高年级本科生有机会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通过这种形式,使学生感受专业学习与领域前沿研究及行业发展前景的紧密结合,增强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3.4校内外实习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条件以天津市食品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天津市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重点学科为依托,加强与企业合作,建立研发平台。与企业联合申请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形成产学研合作机制。学校帮助企业开发新产品、培养技术人才,企业为学校提供生产实习基地,互惠互利。将教师的合作点变成庞大的合作网络,形成稳定、可靠、多功能的校外实习基地。通过这种方式,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在天津市相关企业形成了12个稳固的实习基地,为学生生产认识实习提供保障,使毕业论文和设计达到真题真做,从而达到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在人才市场竞争力的培养目标。 4优化教学资源,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教学及科研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这方面,我们通过重点吸纳与引进、骨干扶植与培养、结构优化等方式建设专业师资队伍,促进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建设一支学缘丰富、结构合理、改革意识强、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现有教师15人,其中教授6名(40%)、副教授8名(53.3%)、讲师1人(6.7%);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4人,占93.3%;师资队伍中40~50岁的8人(53.3%)、30~40岁的3人(20%)、30岁以下的1人(6.7%);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中,博士学位的比例为100%;已形成知识、学历、年龄等均较合理的教学团队。 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及水平较高,近3年共发表教学及科研论文185篇;主持或参加科研项目18项,其中主持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0项,累计经费达500多万元。经过多年建设,目前,本专业已具有专业所需要的所有专业课程理论及实践教学教师,能够高质量地完成本专业的本科教学。 作者:胡志和单位:天津市食品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商业大学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 食品科学论文:食品科学与创新实践教课体制的建构 1多层次、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1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 新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思路是“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动手能力强、富于创新精神的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基础牢、有创新、重应用”为基本原则,以“实验技能与创新能力相结合,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就业创业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为主要措施,构建一个较完整的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1.2多层次、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硬件条件 自2005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和2007年“食品科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以来,本校食品科学实验示范中心的硬件设备已进入国内同行业前列,除了拥有“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质构仪”等国内先进的检测设备以外,还拥有纯净水生产线、果蔬汁(碳酸饮料)生产线、啤酒生产线、果酒生产线、香肠生产线、液态乳生产线、奶油生产线、发酵乳生产线、奶酪生产线、冰淇淋生产线、制米生产线、制油生产线、酱及酱油生产线、白酒生产线、面点生产线、分离提取生产线、微波熟化生产线和果蔬速冻等20条中试生产线,具有高新设备单元教学车间、锅炉房、冷库、原料和成品仓库以等基础设施。该中心除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外,还承担与之相关的科研项目产品的研制、开发和中试生产,使之成为兼具教学、科研和生产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新型校内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工程实践环境。 1.3多层次、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本中心现已经形成的多层次、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包括:食品基础层实验、综合设计层实验、应用创新层实验、研发创业层实践活动等4个层次(见图1),该实践教学体系体现了层次性、关联性、系统性、学生实践训练的循序渐进性。通过实践,培养出了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富于开拓创新意识和就业创业能力强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的专业人才。 1.3.1食品基础层实验由食品类专业基础课,如食品化学、食品分析、食品生物化学和食品微生物学等实验构成。采取精选实验内容,让学生掌握试剂配制、常规分析及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与调试等主要内容,要求达到正确操作、规范使用、实验结果准确的目的,重点培养和强化学生食品基本技能和科研素质的基本素质。 1.3.2综合设计层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是指学生利用多门课程或多个原理及概念,通过一种或多种实验方法实现教师给定的实验目的的实验项目。其中包括了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通过独立开设的以产品生产及检测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实习、食品企业及检测机构的顶岗实习(专业实习),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设计实验的能力,并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部分生产实际问题。 1.3.3应用创新层实验由食品技能训练、SRTP研究项目(studentresearchtrainingprogram,SRTP)、新产品开发创意等构成。学生根据教师的科研项目,自主选择教师或科研团队,或学生自己组成科研兴趣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等实践教学环节,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创新激情,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同时,将学生的部分特色科研创新实验内容引入实验教学项目,增开一些代表学科先进研究水平和前瞻性的实验。在实际操作中,将实验内容丰富、连续性强、难度较大的实验,融合在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实验中。例如黑加仑果酒果醋的开发实验,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多种微生物的培养技术,还要掌握果汁酶解以及果酒果醋的酿造工艺,这样将上一次的实验结果,作为下一次实验的材料,将实验内容变成前后关联的一个有机整体。 1.3.4研发创业层实践本层实验主要为大四学生设计,利用校企合作基地,通过深入食品工厂进行实践,全面了解食品单元操作、工艺流程、过程控制等现代化食品生产的过程。通过校企合作联盟以及产学研创业实践平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造,时刻紧跟市场和食品行业的变化与需求,将学生个体的创新创业潜能充分引发出来,为创业做好准备。 1.4多层次、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1.4.1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通过制定实验中心管理规范、实验室开放制度、仪器设备材料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环保制度、实验经费管理办法、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等各项规章制度,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1.4.2分类实施根据实验室功能的不同,将常规教学实验室与开放实验室分开。对于验证性实验项目的教学,仍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对于参与老师科研课题、自选创新性课题、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的本科生,可以预约仪器与设备、预约实验时间地点、预约学习实验项目等各种不同的方法手段,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利用该实验中心的需要。 1.4.3实验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把科研引入实验教学,将科研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部分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及时合理地转化为专业实验教学项目的内容。以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黑龙江特色芸豆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为例。其中,芸豆方便休闲食品(风味芸豆沙、五香芸豆罐头、速溶芸豆粉)开发、活性组分(α-淀粉酶抑制剂、红色素)提取分离、芸豆蛋白粉及活性肽研究等项目,就是在开放实验室中成功转为学生的创新训练项目。 2新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效果 2.1提高了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水平 近5年来,在构建和实施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本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先后承担实验教学类研究课题20余项,其中,省级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12项,校级教学研究课题8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师不断探索实验教学改革,促进实验课程建设,截至目前,已经建设了1门省级精品课、4门校级精品课;自主设计与制作了专业实验教学软件5项;在国内外期刊中发表食品专业类教学改革论文近50篇;出版教材、编著39部;有2人被评为校级教学名师,食品科学教学团队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在食品开发、农畜副产品加工利用、食品安全关键技术、功能性发酵食品技术以及农畜产品有效成分分离纯化技术及装备研制等方面,获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80余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及厅局级获奖成果25项,获得了以模拟移动床精细分离功能保健成分技术为代表的专利近20项;在《FoodScienceandBiotechnology》、《FoodControl》、《农业工程学报》、《微生物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食品业方面的科学研究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32篇;承担厅局级以上科研项目70余项,其中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4项、星火计划1项、科技人员服务企业项目2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项、国家自然基金8项、省部级课题21项、厅局级课题35项。 2.2提高了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 在实施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在食品类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承担各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余项;在中国各种食品类的专业竞赛中获得了多项奖励。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在全校一直保持前列,一次性就业率达到了95.3%。特别是对大学生科技成果突出的优秀人才,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采取免试录取或优先推荐就业等政策。毕业生在实验操作中所培养起来的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勤奋的工作态度、富于合作与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2.3服务社会的能力大幅度提高 本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构建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设计和购买了大批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生产线,这为充分发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技术与设备等资源优势,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提供了物质条件,非常有利于教师与企业的深入合作。教师带领部分学生与省内部分企业(如完达山乳业有限公司、北大荒肉业有限公司、龙江明珠酒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科研机构(如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黑龙江省农科院大庆分院)联合开展实验研究和提供相关技术服务。同时,与大庆市营养协会、大庆市劳动技能培训基地等单位联合进有关营养师、检验师等职业认证的培训工作,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3结束语 构建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是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改革的重点和热点。“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动手能力强、富于创新精神的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基础牢、有创新、重应用”为基本原则,充分利用食品科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实验条件,构建出了食品基础层实验、综合设计层实验、应用创新层实验、研发创业实践活动等4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工程应用背景的食品专业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牛广财杨宏志王宪青陈洪生魏文毅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食品科学论文:食品科学与工程实习教学革新研讨 1现状分析 1.1联系实习单位难度大由于食品行业具有对卫生条件要求高、季节性明显、日工作时间长、管理相对严格的特殊性,在安排学生实习时存在安排难、管理难、意外多、麻烦多等问题。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企业更多注重的是经济效率和安全生产,学生的实习不但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反而为其生产带来诸多不便,这就使得教师在联系实习单位以及在实习计划的组织安排上感到非常困难。参观的企业现代化、自动化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自动化程度不高的企业许多同学认为太落后,没有技术含量,不愿去参观;现代化程度高的企业由于自动化程度高、生产规范,不愿接受参观。只有少许具备参观通道的企业,注重企业文化的培养,比较欢迎参观学习,但是参观过程往往是观看宣传片和既定的流程,常常是雾中看花,基本接触不到生产上的实质问题,不能切实体验实际生产。基于诸多原因,当前的校外实习基地基本还停留于走马观花般的参观,没有实际的操作实践。 1.2对学生实习情况监管不力很多教师教学与科研任务繁重,学历进修压力大,实践锻炼的时间严重缺乏,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指导学生的实习,从而直接影响了实习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学生与教师的比例一般都在30∶1以上,这样在毕业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就显得力不从心,特别是学生实习地分散,要及时正确地指导学生就显得有些困难,无法给予面对面的指导,导致部分学生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处于无人管理状态。此外,目前对综合实习的考核方法过于简单,主要通过出勤率和实习报告2种形式考核;另外,校外实习时大群人的参观,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懒散心理,降低了对实习的重视程度,随意请假或缺课情况较多。 1.3实习周期较短且实习经费不足以毕业实习为例,按照实纲的要求,实习时间为3周,而真正在工厂参观、实习时间不外乎3~8d,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学生要熟悉实习企业的生产工艺、设备以及管理方法都相当困难,更不用说上岗亲自操作了。内蒙古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每年用于实践教学的经费仅为1.5万元,实习中的车费、讲课费、教师的出差补贴全部包括在内,但却担负着培养近150名本科生的重任,以这样微薄的投入拟建立规模化的教育实习基地根本无法想象。实习过程中交通、住宿、管理等费用的逐年增加,在安排实习时往往凭着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原则就近安排实习地点,或者减少外出实习时间以减少开支,这势必达不到实习的要求,影响实习效果。 1.4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宏观保障机制尚未形成很多食品企业不愿意接收学生的专业实习,而目前我国又无相关的法律条文要求食品工厂有义务,因而食品专业存在专业实习难等问题;此外投入很多精力用于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却往往虎头蛇尾,效果不尽如人意,很大原因是企业出于生产、利益等,不愿意接收学生开展实习,或者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用于补充“用工荒”时普通工人的空缺。要想提高校企合作实习基地的使用效果和效率,还要依靠政府立法、行业监督、多方协同、共同推进的方法,在社会大环境下促进实习教学基地建设。 2改革措施 2.1发挥学生能动作用实习前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明确生产实习目的和意义;在实习中发挥学生能动作用,使学生变被动实习为主动实习,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积极进行多角度思考,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实习结束后对实习过程中思想认识、企业生产状况、存在问题以及收获等全方位总结,并积极开展师生、校企和学生间的交流活动,有利于其了解更多的企业文化、加工技术特点和管理运行模式,开阔眼界。 2.2合理设计实习内容将实习教学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根据食品企业的实际生产工艺,合理设计实习内容和实习计划,制定好整套相应实纲、实习任务指导书、实习手册等实习文件,从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上确保生产实习方法的系统化、规范化和定量化。增加实习教学时数,以使实习教学环节的权重占到全学程的10%以上,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生产紧密地联系起来,掌握实习工厂的工艺流程,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2.3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加大实习经费的投入,结合校内相关实验室和设备建立校内实习基地;同时以产学研结合为平台,充分利用技术和人才方面的优势,加强院企合作,建立教学与生产实际、教学与科研实际、教学与工程实际结合的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的综合能力都能够在实习过程中得到提高,促进其就业。 2.4完善实习管理和考核制度制定和完善指导教师和学生管理制度、指导教师职责、学生校外实习考勤制度、指导带队教师评价表等,并严格执行,采用校企结合的管理模式,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监督,确实保障实习效果。此外,对学生的实习制定量化考核标准,通过前期准备、实习表现、实习效果、实习报告和专题报告等环节进行评分,客观公正地对学生实习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价,督促学生较好地完成各个实习环节。 2.5加强实习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技能过硬的教师才能培育出实践技能过硬的学生,因此实习指导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理论知识,还需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因此可以通过聘请一定数量的来自食品行业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企业生产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践技能训练。另外,学校应从政策上给予倾斜,在晋升晋职和进修机会上给实习教师以优先考虑,同时对现有的实习教学师资队伍进行在职教育,拓宽视野,鼓励青年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锻炼,不断扩大知识面,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的实践教师队伍。 作者:汪磊游新勇王国泽云月英李俊芳莎娜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数理与生物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论文:食品科学专业研究生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摘要:经济全球化使竞争全球化,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有高素质、创新性、复合型人才队伍,培养适应时展和国内外大环境的高端人才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亟需深入、系统研究。基于此,本文从课程体系与教学工作、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培养质量体系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食品科学专业研究生创新性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参考。 2006―2010年,我国食品工业发展年均递增率为12%,2010年食品工业总产值达到3.6万亿左右,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约为9.6%[1]。尽管如此,我国食品加工业仍然存在科技基础较为薄弱、企业创新发展乏力、企业技术人才匮乏等问题。与此同时,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由此对食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目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在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一方面存在供大于求的现象;另一方面却存在食品专业毕业生难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创新性、复合型人才需求的现象。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培养目标单一、人才培养适应性较差、“学”和“研”严重脱节。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高水平、高技能、高素质的科技人才,以满足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3]。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总和;其内容涵盖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构成要素[2]。对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而言,培养模式需符合当今社会发展需要,迎合食品加工业需要,构建以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目标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战略研究总报告(2004―2020年》指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战略指导方针是“优化机制、协调发展、注重创新、跻身世界[3]。因此,在反思目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存在问题的同时,积极探讨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以满足日益发展的食品行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从课程体系与教学工作改革、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3个方面着手,探索研究生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生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一、课程体系与教学工作改革 1.以模块式教学为主,鼓励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生课程设置是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核心,课程设置围绕研究生培养目标而展开。研究生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目前,国内高校研究生课程设置大多分分为学位课、非学位课、实践课等。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对于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课程设置应体现前瞻性、层次性、个性化特色。目前,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因人设课、课程及内容陈旧、理论不强、学科交叉不虻任侍狻C拦韦恩州立大学(Wayne State University)课程设置具有个性化和特色化,课程设置强调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并重,课程选择个性化,让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目标接受培养,同时重视跨学科课程的学习[4]。国内研究生培养方案重视相对较窄的学科领域,不利于通过多学科交叉而产生的学术创新观点。基于此,课程设置方面,建议开设国际前沿理论、食品法律法规等方面课程;同时,在应有必修课程基础上,适当补充交叉学科课程设置,如电化学工程、表面与胶体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方面课程。这就需要对其他学院开设的课程实行学分互认,这样导师可以根据研究生课题内容进行课程选择,做到有的放矢。 2.教学工作改革。教学工作包括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和实践教学等方面。研究生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切实调动研究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充分采用启发式、引导式、讨论式、案例式与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此外,需要丰富课堂内容,开拓学术视野。例如,在《果蔬精深加工技术》课程教学中,果蔬粉加工技术内容包括果汁粉加工的必要性(启发式教学),果汁喷雾干燥黏壁问题产生原因(引导式教学),粉末发粘温度测定方法研究进展(讨论式教学),同时将教师在该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详细介绍给学生(案例式教学)。在“玻璃化转变理论及其在食品加工、贮藏中的应用”这一章中,结合教师近年来的科研成果,通过案例式教学,结合国际研究前沿,将这方面知识点生动、形象地介绍给研究生。 目前,研究生教材尤其是专业课程教材内容陈旧,有相当数量的课程没有教材。学生需要教材来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若缺乏教材或教材质量不高,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就是空话。因此,要重视教材建设。选择系统性强、内容新颖、水平较高的研究生教材。对于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鼓励采用国外原版教材,例如Food Chemistry,Introduction to Food Science,Fruit and Vegetable Processing Improving Quality,New Topics in Food Engineering等;根据学科研究方向与科研成果积累情况,加强自编教材建设,建议学校设立专项资金,资助研究生教材的出版与发行。积极开展精品课程与重点课程建设。 实践教学环节是研究生培养链条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是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张,各培养单位师资力量和科研资源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反映在研究生培养上,就是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跟不上学科发展和研究生扩招,仪器设备不足和空间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实践教学方面,应采取如下措施。首先,为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锻炼研究生的学术表达与交流能力,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我校农工学院每年举行一次学术论坛。其次,学校还不定期举办一些食品、化工、生命、材料等相关专业的国内外学术报告,使研究生接触不同领域的学术思想,有利于学术交叉融合。再次,研究生导师也会不定期带领研究生参加农产品加工年会、水产品加工年会、食品科学国际年会等国内外学术会议,鼓励研究生在大会上做报告,提高学生的学术交流能力。最后,研究生培养后期,鼓励学生赴研究生培养基地(如山东理工大学与德州乐陵政府共同发起的研究生工作站)开展实践教育。 二、导师队伍建设 研究生培养过程是导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相互交织的过程。导师质量的高低是决定研究生质量的关键因素。高素质导师群体是培养合格研究生的必要条件。大学能否培养高水平的研究人才,归根结底是看它是否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稳定的导师队伍[5]。 目前,导师方面存在创新意识弱、学术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等问题。导师学术水平低,很难期望指导的研究生能出高水平成果。因此,导师应加强自我完善与自我修养,潜心研究与教学。学校或学院应根据近三年科研项目、科研论文等方面的评估(或者有在研项目,或者有SCI/EI等高水平论文以体现导师水平),出台严格的导师遴选、招生资格的审定、研究生指导工作制度等文件。 食品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每位研究生导师不可能熟悉所有领域的知识。因此,加强导师团队建设对于高质量研究生培养至关重要。导师团队中要有不同研究背景的老师,才能实现优劣互补,实现团队功能。此外,鼓励知名企业中业务水平高、责任性强的专家担任研究生校外导师,共同承担研究生培养工作。 三、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目前,研究生教育由初期的规模发展向提高质量为主的内涵发展转变。处理好规模与质量关系,建立食品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确保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为研究生教育研究和探索的重点。研究生培养过程包含中期考核、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论文评审、论文答辩等主要环节。 1.建立健全培养质量保证措施与制度。制定从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过程的管理规章制度,规范培养各个环节,使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与科学化,这是保证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前提,同时也是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基础[5]。以山东理工大学为例,制定了与研究生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制度,如国家奖学金评选,制定了《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实施细则》;助学金评选,制定了《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奖助学金发放实施办法》。奖学金评选过程中,建议强调研究生作为第一作者(或者导师第一作者,研究生第二作者)的成果,体现研究生的真正学术水平。避免有些研究生通过挂名获得更高排名而实际上工作没做多少的弊端。同时,规范授予学位的影响要求,研究生在读期间要有学术论文在核心期刊以上的国内外期刊上公开发表或录用。对于SCI/EI收录的论文,在优秀论文评选中享有优先推荐权。此外,除了学术论文外,其他成果如专利、获奖等能体现研究生学术水平的成果也可以规范、量化,替代论文作为授予学位指标。 2.化过程管理。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包括教学过程管理、论文选题与开题管理、中期考核、论文盲审与答辩环节等。目前,研究生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师授课不认真、学生不投入等问题,职能部门需要制定相关制度,强化教学过程监管,例如不定期安排督导听课,安排学术专家组(3―5人,从教学、科研成就卓越的教师中筛选)课程教学内容审核等,实行“能者上、庸者下”,杜绝“教师混工作量,学生混学分”等不良现象。论文选题与开题报告是研究生论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学术论文质量。要求论文选题要新颖,避免重复选题(比如原料不同,研究内容、方法都不变)、知识陈旧选题、无实际应用价值选题等。论文开题报告存在流于形式、监管不严等现象,应加强这方面管理,为研究生论文顺利开展打下良好基础。切实加强论文中期考核工作,对论文工作进度、论文存在问题、拟解决方案等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可进行下一阶段工作。严格把关论文送审与答辩环节,严格执行“双盲”送审制度,论文答辩过程中,实施回避制度等。此外,加强学位论文管理,明确论文外审的专家意见为“2A1B”或“3A”才有资格评选校级/省级优秀论文;硕士学位论文有SCI发表/录用的优先推荐校级/省级优秀论文,优秀论文的评选务必公正,做到“优中选优”、“宁缺毋滥”。最后,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要加强研究生“学风”教育,目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出现考公务员、考教师资格证、考驾照、校外兼职等与学术研究无关的现象,严重制约了研究生培养的质量,需要校/院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为研究生学术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四、结束语 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是培养符合我国国情的人才。目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出现数量相对过剩而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紧缺的弊端。食品是一门综合性强,理论与应用紧密结合的交叉学科,也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现代食品科学的发展应该与食品技术自主创新的需求相适应。因此,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探索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食品科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基于此,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构建现代化的教学体系,组建责任心强和素质高的团队导师队伍以及建立科学、合理的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是食品科学专业研究生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措施与保障。 食品科学论文:区域经济“新常态”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摘 要: 省属地方高校需在明确办学思想定位的基础上,对专业教学模式不断改革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相适应。本文在明确地区经济发展新形势基础上,对本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 关键词: 区域经济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教学模式 盐城工学院是江苏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坐落于素有“东方湿地之都、仙鹤麋鹿之乡”美誉的沿海开放城市――盐城市市区,秉承“笃学格致、厚德重行”,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在江苏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环境下,学校主动适应江苏沿海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学科基础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属于应用学科,人才需求变化受社会经济环境影响大,因此必须将专业特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积极进行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1.区域经济发展与人才需求现状 1.1盐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 江苏省盐城市地处中国东部沿海中部,位于长江三角洲北翼,是江苏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达1.7万多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00多万,是江苏沿海地区新兴的工商业城市,也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拥有江苏省最长的海岸线、最大的沿海滩涂、最广的海域面积。江苏沿海城市依托开发区,构建现代新型产业基地。盐城着力构建汽车产业、新能源、风电机械制造业、长三角北翼重要的物流基地,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旅游城市湿地生态旅游地[1]。2015年,盐城市围绕“建设新盐城、发展上台阶”总定位,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实施改革创新,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沿海开发快速突破、重点改革稳步推进、社会民生持续改善。 1.2江苏沿海开发的人才需求 江苏沿海地区在新形势下推进一体化发展,把沿海地区的资源、空间、市场等要素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综合谋划,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建设前沿阵地、长江经济带和新亚欧大陆桥重要门户的独特优势,主动融入和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因此,对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的各类人才需求大。近年来,人力资源数量相对充足、素质较高,但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相对缺乏,集聚科技、人才资源的能力较弱。人才需求类型主要包括: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先进的制造业人才、新型产业人才、现代服务业人才[1]。 2.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2.1盐城工学院办学特色 盐城工学院弘扬新四军“铁军精神”,确立“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依法治校”的办学思路,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不断提升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水平,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经、管、文、理、农、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致力于建设“学科特色更加鲜明,若干学科在国内有显著优势,卓越一线工程师培养的重要基地、行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沿海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2.2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与定位 盐城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多年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宗旨,已为社会培养千余名毕业生[2]。为更好地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推进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激发学生活力与潜力的本科教学体系,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做出调整。 2.2.1进一步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的专业人才能有效地支撑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目标适应产业发展要求和专业发展趋势,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体现专业特色,结合专业认证标准。 2.2.2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围绕学生全面发展,结合社会需求,立足学校“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目标定位,强化综合素质教育;体现应用性,建立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加大行业企业协同培养的力度,突出能力培养主线。 3.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课程体系模块化建设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按照“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目标定位,进行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建设,围绕培养目标和要求,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制定知识能力实现矩阵,进行课程体系模块设计和优化,强调实用化和个性化。 3.1通识课程模块 包括通识课程和通识选修课程,按照专业培养目标配置多元化的课程方案。政治理论课程推行理论教学与实践锻炼相结合,提高学习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大学英语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和英语教学改革的l展趋势,由原14学分调整为12学分,同时强化学生个性化英语学习需求,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增加选修课程的数量,提高选修课程的质量;大学计算机基础及程序设计类(实用软件类)课程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结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要求,设置菜单式的教学内容。 为体现课程体系的实用化和个性化,将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改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编入通识课程模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信息素养与信息检索课程,按照国家要求列入培养方案,编入通识选修模块,由学生自行确定修读学期;自然科学、文经管、艺体卫类选修课程,也编入通识选修模块。 3.2专业模块 由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组成。专业基础课程设置立足为学生打下扎实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理论与实验课程相配套,总学时比例达35.74%。专业选修课程结合沿海开发,设有食品新资源开发利用、食品加工新技术、水产品综合利用、食品生物技术导论等课程,加强学生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的素质能力培养。增设2门自主学习课程,通络网络课堂、课外指导等互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另外,协同相关学院学科增设2门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课,由教授领衔授课,通过学科交叉,强化学生复合型和创新型能力培养。 3.3素质与能力拓展模块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卓越农林人才应该具有4种素质,即懂设计、精通实、善合作、敢创新[3]。根据专业实际情况,精心选择设置技能拓展与创新训练环节,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志趣、潜力和特长自行选修适合的项目,充分体现个性化课程设置要求。主要包括:创新活动、技能训练、科研训练、社会实践、学术讲座。 3.4集中实践模块 集中实践模块是对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学时比例安排超过20%。通过军事技能训练、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专业金工、认识、生产、毕业实习,课程设计,食品市场调查,综合实验,毕业设计(论文)等,多方面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充分的实践准备。 4.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 我校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根据学生的基础差异性和发展的个性化需求,在教学组织上体现因材施教,推进大类培养、专业分流和方向自主三阶段有机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教学中采用分级分层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注重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建立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加大行业企业协同培养的力度,突出能力培养主线,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规格人才的需求。 4.1推广网络教学平台使用 课程进行网络平台建设,可以很好地辅助教学,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各种教育资源库通过网络跨越了空间距离的限制,实现了教学资源利用最大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网络进行全方位的交流,实现学习形式交互化;便捷、灵活,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何课程,实现学习行为自主化;运用计算机网络所特有的信息数据库管理技术和双向交互功能,实现教学形式修改化;具有自动管理和远程互动处理功能,实现教学管理自动化。 4.2适当开展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法强调在教师的精心准备和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启发学生就特定问题发表见解,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辩论和思考。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应用学科,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非常适合采用讨论式教学法,通过精心选择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讨论环节,讨论内容的难易度略高于全班平均水平,挑选恰当的讨论时机进行,能很好地培B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4.3不断丰富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一般结合一定理论,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理论多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教材中多缺乏具体案例及相应分析内容,学生毕业后往往需要独立分析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案例教学,将基于一定的生产事实而编写的案例用于课堂讨论和分析之后,会使学生有所收获,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4循序渐进加强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作为一种实践性很高的教学模式,在高等院校教学中越来越普及。目标是双重性的,一是获取学科知识,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双语教学在全国各个院校、各个专业开展起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种教学模式仍处于起步阶段[4]。我校地处江苏沿海地区,学生就业有更多的机会投入合资和外资企业中,开展双语教学非常必要。首先选择相对容易的专业课程作为切入点,学生对其有初步了解或一定的基础,容易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然后循序渐进逐步在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和核心专业课程等课程中推广。 4.5多手段开拓实践教学建设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不足,实训实习资源紧张,不能全方位保证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等问题。毕业生走出校门之后仍然感觉学无用武之地,所学非所用,用人单位感觉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找不到实用的人才[5]。在区域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高校专业实践教学水平提高和模式改革更是亟待解决。为推动我校实践教学发展,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改革:完善校内实习基地、与企业合作不断增加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培训机构合作促进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加强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等。 5.展望 随着江苏沿海地区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才需求不断变化,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需要不断与之相适应,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应当形成一种常态,高校应不断加强与企业合作,形成企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机制。 食品科学论文:地方高校卓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卓越工程师人才的培养,是高校转型发展和改变传统培养方式的需要,更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为了实现这一转变,重庆三峡学院依托区域经优势,结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色,明确卓越食品人才的培养思路和目标,从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团队、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实践平台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阐述人才的实现途径,旨在培养一批能在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有突出应用能力的卓越人才。 关键词:卓越 食品工程师 实践能力 探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多处明确强调要“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以学校转型发展为契机,结合我院应用学科的特色和优势,选择应用性和实用性较强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卓越人才培养的试点专业。旨在通过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团队、教学方法、实践平台、评价体系等方面改革和创新试点,培养一批能在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有突出应用能力的卓越人才。 1 培养总体思路和目标 秉承“立足三峡,服务库区”办学宗旨,树立“针对岗位、面向企业、面向未来”的教育理念,以三峡库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区和万州第二大城市建设为契机,结合食品行业区域优势,发挥我校办学综合实力和工科优势,建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人才的培养模式,本培养模式将借鉴先进的工程教育改革理念[1],结合本专业的特色和人才培养定位,依托学校人才培养管理体系和架构,采用“3+3+2”的培养方式,设计“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培养的课程体系,以学生的理论知识、个人素质与发展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培养卓越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 2 卓越食品科学与工程人才实现的途径 2.1 实施“3+3+2”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改变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脱节的现象[2]。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计划实施“3+3+2”的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培养应用型人才,缩短学生就业与企业岗位需求间的差距,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第一个“3”是指大一到大二上学期的前3学期(第1至3学期):开设通识公共课和专业基础理论课,重点培养学生学科基础知识; 第二个“3”是指大二下学期到大三这三3学期(第4至6学期):开设专业课和专业实验实践课,每学期前12周为课堂理论集中学习时间,后8周为集中实践实训时间,包括到企业进行课程见习。此阶段重点培养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 最后一个“2”是指大四的2学期(第7至8学期):为企业集中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在分类分层培养的基础上,将学生输送到不同的食品企业。学生在企业进行为期1年的多岗实习,不同岗位实习时间为1-2个月。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实行双导师制,根据企业生产实际需求,学生在实习期间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企业生产实际需要完成毕业设计。实习考核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任何一方实习考核不合格均重新实习。其目的是缩短学校到社会的过渡期,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 2.2 组建应用型教学团队 通过引进企业技能人才和送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方式,打造应用型教学队伍,组建双师型专业理论课教学团队和应用型的实践课教学团队[3]。派专业教师深入企业挂职半年到1年(新进教师为1年),让教师掌握现代食品技术,了解企业发展和需求,扩大与企业的合作,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从食品企业引进和招聘技能型人员作为专兼职教师,实施联合办学[4]。 2.3 优化了课程教学体系,制定新的课程标准 根据食品行业需求,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增加了企业急需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加强了学生实用技能训练环节,并结合企业岗位技能要求重新开始制定课程标准,尽量制定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根据企业研发和岗位需求重新设置与行业发展趋势相适应的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 群[5]。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实行3个满足:课程设置满足食品行业生产需求,实验实践项目设置满足食品企业岗位需要,实践训练满足学生就业需要。 2.4 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成立企业参与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指导委员会,让企业技术人员参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建设、课程设置和开发,建立学校和企业联合评价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6,7]。根据食品行业主要九大行业分类,每类拟聘请1位企业高级技术或管理人员作为专业建设和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和教学提出指导性建议。 2.5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打破以老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和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平台和教学资源[8]。在教学方式上,采用工学结合,边学边炼,校内仿真训练与校外生产现场见习相结合,实训和实习相结合;在评价方式上,以学生动手能力考核为主,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评价,广泛采纳企业人员的意见。 2.6 注重校企合作,搭建实训、实习“实践平台”,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秉承“面向行业、服务库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宗旨,紧密围绕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需要进行专业建设[9],现与库区食品企业联合建立了4条典型食品生产线。与企业合作建立了2个研究中心(与重庆市万州区乳峰乳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建立了“乳制品研究中心”和重庆瑞宝农业集团联合建立了“生物技术研发中心”)和1个研究所(与重庆市国健商贸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重庆市万州区食品工业研究所”),这些生产线和联合研发机构主要用于学生生产实践能力训练、企业食品生产工艺改进和校企联合研发。与库区20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从学生实习、学生就业、联合培养和产学研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合作,每年毕业生到食品合作企业从事6个月的轮岗实习,63%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面向库区食品相关企事业单位就业;每年专业教师承接食品合作企业5-8项的横向合作研发项目。 3 特色与创新 探索“产教融合,校企联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了“面向企业、针对岗位、培养技能”专业定位。制定了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了“3++3+2”人才培养模式。将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专业基础实验、专业技能训练、学生创新实践、专业实训实习”四个环节,实践环节的比重提高到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40.5%,有利于学生实用技能的培养。 围绕区域优势和企业需要开展学生创新实践。2015年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申请的17个国家级、市级和校级实践项目均是围绕区域特色资源和企业需要开展的研究,与企业联合建立了校企研发中心3个,与库区13家特色食品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体现了“以企业需要为导向”,初步实现了“面向企业、针对岗位、培养技能”的专业定位。 采取校企联合方式培养食品应用型人才方式,围绕三峡库区特色农产品建立了应用型课程群,现已初步形成“食品工程基础课程群、食品工艺课程群、食品机械与设计课程群、食品质量安全课程群、三峡库区特色食品开发课程群”5课程群和相应的师资队伍。 4 卓越人才实施的效果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本专业逐渐形成了一套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适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逐渐增加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更加热爱本专业。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本专业学生先后承担国家和重庆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等实践项目50余项,其中国家级3项,市级8项。项目实施过程中平均每学期40%以上的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学生发表或参与20余篇,学生参与申请发明专业10余项。通过对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探讨,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实践效果,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15年入选重庆市市级特色专业建设。我们相信这一模式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满足卓越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食品科学论文: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试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的培养途径 摘 要 为提高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学生在试验设计和数据处理方面的能力,本研究调研了我国部分高校,并收集了50所高校的培养方案,初步分析了现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学生试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较弱的原因,并结合西南科技大学正在采取的一些教学政策,并提出了提高学生在试验设计和数据处理方面能力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食品科学与工程 本科 试验设计 数据处理 1 研究背景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属于统计学范畴的课程,是数理统计原理和方法在食品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是一门应用数学,它在食品科学中的作用主要是提供试验设计和调查的方法、提供整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①是培养本科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工具。②该门课程的学习不仅为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打下基础,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毕业后能在工作中科学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此外,很多高校还把该门课看成素质教育的一部分,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现在有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多数高校都开设了试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相关的课程,多数同学都能较好地通过学校课程考试,但从对一些高校调研的情况来看,在毕业设计或实际工作中,多数应用试验设计或数据处理的能力仍然十分薄弱,使本来就不具备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就业竞争和工作压力进一步加大。本文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生在试验设计和数据处理实践能力方面较弱的原因,并结合收集的50所高校的培养方案和我校采取的一些实际措施,旨在提出提高学生试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的一些建议。 2 学生试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较弱的原因分析 2.1 高等教育整体环境的影响 (1)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具有明显的工学与农学双重学科特征,我国现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大部分集中在农业院校、轻工业院校和商业院校,以加工工艺教学见长,相对而言工科背景较弱。④ (2)高校大规模扩招后,一方面学生整体素质下降,另一方面高校自身很多基础条件跟不上,近年多数高校主要集中搞基础设施建设,把校园建设得很漂亮,却忽视了学校软件方面的建设,形成了“硬件硬,软件软”的局面。 (3)整体学风的影响。很多学校,特别是一些一般本科院校学风非常不好,为了让绝大多数学生拿到学分,很多学校都形成了一股不成文的风气:考前划重点。因此很多学生平时不学习,就等期末考试前老师指重点,然后临时报佛脚,这样的学习对学生能力的提高基本没有作用,很多学生到企业工作后对该领域的知识一无所知。 (4)重理论教学而轻实践教学。在学生心目中,他们总是误认为理论课才重要,理论课要通过试卷考试才能拿到学分,而实验课只要按照老师制订的方案机械做一遍然后写好实验报告就能过关了。从量上来说,实验课的学时相对理论课偏少,一般只占全部学时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这与美德等高校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不一样,他们的实验基本上占了总学时的一半,有的课程甚至实验课学时远超理论课,比如德国赫尔海姆大学的“普通食品技术理论”和“食品生产的质量分析和监控理论”理论学时都只有56学时,而实验则高达252学时,是理论课学时的4倍以上;⑤从质上来说,大多实验都是验证性实验,真正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很少,这对工科学生远远不够,虽然很多学校也制订了一些关于加强实践教育、创新教育和工程教育的文件和措施,但真正落实的很少。 2.2 教师方面的原因 (1)教师科研压力大,与发文章、“跑”项目、评职称等“正事”比较而言,教学属于副业,相对就不那么重要了,教学的好与坏对评职称基本无影响。 (2)大多数教师现在都拥有博士学历和一流的科研能力,但并不是师范院校毕业的,毕业后只经过短暂的师资培训就直接上岗,因此教学能力和技巧较弱,不能吸引学生。 (3)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老师都靠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学习,而进入新世纪后,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减少了,在学生中的个人魅力正逐渐消失,师生关系也逐渐淡化,这或多或少会影响到学生对某些课程的学习兴趣。 (4)对学生引导不够。由于本门课程学时较少,而知识点很多,很多老师只是讲一些理论性很强的知识点,很少联系实际应用,因而很多同学都以为这门课纯粹是理论性的知识,对实际运用和以后的工作没什么实际用处,因此纯粹是为了拿到学分而学习,再加上本身这门课难度大、涉及面广、较枯燥,学生只要前面跟不上,后面就会越来越困难,开始是厌学,到最后是彻底放弃。 (5)课程特点不够突出。很多教师上这门课的时候还是和其它课程一样,一节课45分钟,几乎全是教师讲,学生听。现在课程教学基本都用PPT,学生被动地听课和接受知识,对于公式的学习,也许一时记住了,但根本不知道公式的来龙去脉,为什么要学,学了对实际有什么作用;另外,学生在快速播放PPT大版的公式和推导屏幕前根本没有时间思考,开始几分钟还可以认真听,后面因为某个环节跟不上了就开始松懈,最后就是放弃。 2.3 学生方面的原因 (1)自觉性不强。很多同学认为高中太辛苦了,大学没有家长和老师的监督,就可以自由了。 (2)学习目的不明确。大多数同学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应付考试、获得学分,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根本没想也不关心这门课学了有什么用。“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在大多学校都是开卷考试,一些计算题都可以按书上的例题照葫芦画瓢,很多学生知道怎么去做一道题,但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更不知道这样做和实际运用有什么联系。 (3)现在学生面临各种压力,如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压力,有的甚至还有感情上的压力等,特别是进入专业课学习的大三后,更是很难将全部心思放在学习上。 3 对各高校培养方案的调研情况 本次研究共收集到国内各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50份,既包括985、211高校,也包括一些普通地方本科院校。收集到的50份培养方案中,有10个学校没有开设与试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相关的课程(不包括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占到20%(由于多数培养方案是在网上收集的,也不排除一些培养方案是比较老的版本,而现在新的培养方案已经增加了这一门课程)。在开设的学校中,有17个学校是必修课,占调查总数的34%,说明约三分之二的学校仍没有重视对学生试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的培养。从学时来看,最少的仅为16学时,大都在24~40学时之间。明确开设试验设计和数据处理方面实验课的只有8个学校,且实验学时相比于理论学时较少,大都只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由于绝大多数学校未开设实验课,上课的时候也未对相关统计软件进行演示,因此上完这门课后,学生根本不会用SPSS等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工作。我们每次在上这门课开始的时候都要做一个调查,大多数同学学这门课之前都听说过SPSS这个软件,但仅仅也就是知道名字而已,没有使用过,少部分甚至都没听说过。因此课堂上进行演示很有必要,让学生有个直观认识,如果上课不演示,也不涉及到相关实验,那么课程结束后大多数学生仍然只是知道一个名字而已。从开设的课程门数来看,开设相关课程的40个学校中,只有6个学校开设了2或3门相关课程,其余的都只有1门,其中比较有代表的有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除了开设“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外,还开设了“计算机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两门课共64学时,实验占到了22学时,且两门课均为必修;其他江苏大学、集美大学与之类似,都开设了包括计算机在食品中应用在内的两门课程;东北农业大学除了开设“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外,还开设了“统计分析软件”和“统计分析软件实验”,总学时达92学时,实验学时为28,总课程门数、总学时和实验学时均为所调查学校中最多的,但3门课均为选修课。从课程名称来看,都大同小异,多数为“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食品试验优化设计”等。 4 我校采取的一些措施 4.1 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完善 我校从2003年招收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开始,就开设了“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开始采用24+8的学时安排,即24学时的理论课,8学时的实验安排学生上机学习相关统计软件;后来实践过程中发现理论学时不够,改成了32+8的形式;实践一段时间后,发现学生虽然学习了这门课程,也进行了上机实习,但在毕业设计时,很多同学仍然不会进行正确的试验设计等最基础的试验设计,数据处理也是错误百出,分析原因,可能大多数学生都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学习目的就是为了通过考试和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包括上机实习时,也是机械的进行数据输入和分析,不知道这样分析到底有何实际用处。为改变这种现状,在2013年修订培养方案时将此课程的学时改为32+24,即将实验学时提高到24学时,其中的8学时仍和原来一样进行上机实训,学习相关统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另外16学时我们设计了6个综合性的大实验,这些综合性实验只确定大致方向,具体的试验方案需要由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和小组讨论后完成。比如实验之一是设计一款果蔬饮料,并优化其配方,并对产品进行感官评定,要求整个设计过程中用到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和正交试验设计。学生需在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方案设计,并进行实验,完成试验报告。在具体实施方案上,给每一小组配备一个硕士研究生或上一届该门课程成绩优异的同学作为导生进行全程跟踪和指导,小组成立后,要求组内每个同学都先要独立的查阅资料、完成初步试验方案设计,然后和老师、导生一起进行组内讨论,形成一个统一的组内实施方案,并按照该方案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要求每个同学独立完成数据分析和实验报告,但实验数据可以共享。实验报告完成后,老师先进行批改,然后再进行小组讨论。两次小组讨论时,要求每个同学都必须发言,督促每个同学都(下转第84页)(上接第62页)认真准备,认真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想和稀泥过关不太可能。小组讨论完成后,每一组推选一位同学进行全班的公开答辩。 4.2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在授课时板书和PPT结合,既发挥多媒体图文并茂,信息量大、节约时间的优点,一些重要知识点和图表都反映在PPT上,而对于一些需要推导的公式,都在黑板上进行演示,让学生能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思考。⑥在课堂上讲到相关例题时进行统计软件的演示,如EXCEL、SPSS、Design expert等,让学生了解这些软件的基本操作程序,并在课后自主进行强化训练。另外,还经常在课堂上增加互动讨论,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使学生尽量主动思考。 4.3 多联系运用和生活实际 课堂上举的例子尽量联系食品生产实际、教师科研中或研究生、本科生毕业设计中的真实案例,这样既可以激发大家对本门课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的了解。另外,为了提高同学的学习兴趣,还将生活中的统计学进行举例,如买彩票、玩扑克、家庭理财、谈婚论嫁、生活中的平均值理论等,以让学生明白学习这门课程并不完全是为了专业需要,即使以后不从事本专业,也大有好处。 4.4 教学内容的适度调整 工科院校的学生对数据处理的方法要求应以使用为主,注重实用性和先进性,不需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且能对相应问题直接套用现代工具替代繁琐计算,不需要详细的理论推导及分析过程。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复杂的公式推导尽量简化,着重于某个知识点的应用和对所得结果的解释与分析。 4.5 提供形式多样的创新训练平台 除了国家、省级的大学生创新基金外,我校还有专门的学校和学院层面的创新基金,加上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半数以上的同学都可以得到创新训练资助,基本上有意愿的同学都可以得到充分锻炼。在创新训练过程中,同学们试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能力会得到极大的锻炼和提高。另外,对食品科学与工程卓越工程师班的学生要求不仅必须参加一项创新训练项目,还要求要在SPSS、SAS、Excel之外自学另外一个统计软件,如DPS或Design expert等。 食品科学论文:基于民族地区资源优势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特色课程建设 摘要:延边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结合地方民族文化和食品产业特色及优势,开设了《朝鲜族传统食品学》和《韩食料理》2门特色课程。近几年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研究与改革,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验教学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产学合作,切实提高了特色课程的教学效果,为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特色;朝鲜族传统食品;韩食料理;课程建设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处,为我国朝鲜族聚居地,是图们江三角洲及东北亚区域的中心。浓郁的民族风情、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了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功能优良的朝鲜族传统食品,成为我国民族食品的瑰宝之一。经过多年来的培育和发展,朝鲜族传统食品加工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产品国内外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逐渐成为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优势所在[1,2]。近年来,随着韩流席卷中国,中韩文化的交流日趋密切,再加上受延边地区特有地域文化影响,韩国料理馆、韩国烤肉馆、韩国拌饭馆等韩食料理产业如雨后春笋在延边地区得到快速推广和发展,社会对韩食料理的关注也迅速增强[3,4]。 延边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自建系以来,一直将朝鲜族传统食品和韩食料理的教学和科研作为专业发展的特色和优势所在,发扬地域文化优势,积极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承担着为国内朝鲜族传统食品行业输送专业人才和提供技术服务的重任。2000年起,学校在本科生中开设《朝鲜族传统食品学》必修课,在2013级培养方案中又增设了专业必修课《韩食料理》,成为国内首次开设这两门特色课程的高等院校。围绕地域性文化特色和优势开设的两门特色课程作为我专业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在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课程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特色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地域性特色食品加工与保藏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以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学体系,这对于地方本科院校培养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根据延边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办学定位,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食品专业人才的需要,以凸显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特色课程建设和改革。 一、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研究和改革 《朝鲜族传统食品学》主要讲授辣白菜、大酱、辣椒酱、冷面、烤肉、米酒、打糕和糕点等朝鲜族传统食品的加工方法、风味、营养功效及其饮食文化,使学生认识到地方特色食品加工实现产业化的必要性和发展前景,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朝鲜族传统食品企业生产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等工作奠定基础。《韩食料理》主要讲授韩国的饮食文化,韩食料理加工基础,主食类、副食类、甜点类的加工方法、加工原理和营养价值,使学生掌握标准化的韩食料理的制作方法、加工原理和营养价值,帮助学生拓宽就业和创业渠道。 新的培养方案制定后,根据延边地区朝鲜族传统食品和韩食料理产业发展情况,加强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力求新颖、先进、科学,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引入了课堂教学,补充理论及实践教学内容和素材,使课程内容既符合专业教学要求,也具有一定的特色。结合国家及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地方特色,突出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实践教学方面,使课程的理论教学与产业生产相结合,使理论教学更加有的放矢,使课堂教学能更加紧密的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开展教学时灵活运用了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积极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加强了教学素材库建设、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并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了优秀教改成果。围绕特色课程建设,近三年已经获批吉林省教育厅教研重点项目2项、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3项、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教科研课题1项和延边大学教研项目3项;在国内期刊发表了5篇教研论文,获得1项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优秀高教科研成果三等奖。 二、师资队伍建设 以《朝鲜族传统食品学》和《韩食料理》为核心课程,建立了特色课程的课程群,以课程群为单位进行了师资队伍的建设。课程群由8人组成,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 3名、讲师2名、实验师1名,大部分教师具备汉语和朝鲜语双语教学的能力。特色课程的开展给专业教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教师除了要了解掌握课程理论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关注地方食品行业的发展动态和趋势,更要了解传统食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不断补充和更新知识,将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传授给学生,这样才能适应地区食品产业对教学的需要,培养出为地方经济服务的人才。近几年学校先后派教师赴韩国食品研究院、韩国农村振兴院、韩国忠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进修,到地方食品企业进行调研和接受锻炼,还多次聘请著名韩食料理专家到校进行培训,学习传统食品和韩食料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多途径搜集教学素材;组织开展观摩教学和集体备课,组织教师参加了学院举办的“农学院教学论坛”、“中青年教师教学课堂能力培训”,提高了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水平,教学科研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 三、教材建设 《朝鲜族传统食品学》和《韩食料理》是我专业在国内高等院校中首次开设的课程,没有对应的教材,参考书也几乎找不到。为了改变学生无教材可依的现状,我系启动了特色课程的教材编写工作,成立了特色教材编写委员会,将近几年的教学科研成果整合起来,又从韩国购入参考书籍,并与朝鲜族传统食品企业、朝鲜族传统饮食协会、韩食财团、中国朝鲜族民族食品会馆等企业和团体合作,多途径搜集教学素材和资料,制作了教学图片。《朝鲜族传统食品学》教材已经完稿即将出版,《韩食料理》的教材正处在编写阶段,已经完成了实践操作图片的制作。 四、实验实践教学 《朝鲜族传统食品学》和《韩食料理》课程是实践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实验教学时数分别为16学时和32学时。每门实验课程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每组实验人数、考核评价方法进行,保证了实验的实效性。 通过申请吉林省高等教育专项基金、延边大学教育专项基金等途径,根据课程实验教学需要,购置了相应仪器设备,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聘请了韩国著名韩食料理专家亲自给学生讲授韩食料理的基础技能、料理技术、韩食餐饮业创业教育,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五、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产学合作 高等学校如果仅靠传统的实验教学,学生的实践能力很难得到真正的提升,需要建立配套的实践教学基地作不同于校园环境的实践教学场所[5]。多年来与地区朝鲜族传统食品生产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延边金刚山食品有限公司、延边可利亚食品有限公司、延边德兴酿造食品有限公司、延边高丽酿造、延边悟德酱酒有限公司等朝鲜族传统食品生产企业建立了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学生在教学实习、暑期学校和毕业实习等教学环节中到这些企业进行教学实践和专业培训。学生到这些企业实习,通过技术人员的指导和培训,学习辣白菜、大酱等传统食品产业化生产的加工工艺、产品质量检测和品质控制等技术,从而巩固和加深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了专业实践能力、独立操作和思考能力,综合素质得到较大提升。 高等院校往往拥有的是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科研成果,生产企业不仅向学校提供最新的市场信息,而且他们自身也有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所以学校应与生产企业进行技术协作与联合开发,集中智力优势,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在合作中得到双赢,高校与企业的联手将科技成果产业化[6]。近几年定期召开了校企合作论坛,加强了科研合作,为人才培养、社会调查、开展理论教学与成果转化等构建了产学合作平台,同时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不断改进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近几年开展了朝鲜族传统食品的优良资源收集与多样性研究,乳酸菌代谢调控研究与工业性状定向设计,原料生产、产品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传统食品产业链质量安全因素影响分析和质量控制,朝鲜族传统食品现代化生产工艺和新产品研发等方面的研究,得到了企业以及国内外同行专家的认可。针对朝鲜族传统食品无标准可依的问题,延边大学食品科学系与企业及政府合作制定了朝鲜族辣白菜地方标准。大酱生产企业存在的提高发酵剂菌种安全稳定性方面,也通过科研合作为生产企业解决了实际问题。在与生产企业的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了解到了行业的最新发展动向,开拓了创新意识,为实践技能的培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六、特色课程建设和创新创业教育 随着高等教育的连年扩招,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对于地方高等院校,就业压力尤显突出,国家政策在尽力拓宽毕业生就业途径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朝鲜族传统食品学》和《韩食料理》中所涉及的领域大部分可以实现小型化和多样化生产,投资成本较低。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围绕地域特色讲授特色食品加工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同时,注重理论知识与创业所需具备知识的衔接,注重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品质的熏陶、创业能力的训练、创业心理的培养,培养学生复合型职业能力,实现由单纯的专业技能拓展向综合职业素养提高的转变[7,8]。每年开展大学生专业文化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和申报完成国家级和省级的大学生创新项目等课外实践活动,学生将《朝鲜族传统食品学》和《韩食料理》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工艺的设计、产品的制作、产品品质评定及成本核算等过程全部由学生独立完成,进一步提高了创新创业能力。学生还通过参观、考察或短期服务于地方传统食品企业,并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提出或充实自己的创业计划,从而积累了创业实践经验。 七、结语 总体围绕地域特色和优势,开设了《朝鲜族传统食品学》和《韩食料理》特色课程,通过近几年的建设,使学生全面了解了地域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学习了朝鲜族传统食品生产和韩式料理相关理论和实践技能,提高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学生在地方食品企业的就业率也明显提高,为培养地方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朝鲜族传统食品学》和《韩食料理》特色课程已经形成了专业特色,今后将特色课程的教学体系优化与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相结合,努力把我专业建设成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及优势的专业,继续开展朝鲜族传统食品和韩食料理产业的安全监测、加工技术、产品开发等方面的教学和实践,为地方食品领域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朝鲜族传统食品的产业化发展和地区经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食品科学论文: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摘要:分析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增加实践教学比例、建立高水平的创新型实践教学队伍、加大实践教学经费投入、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加强校企合作等方面入手,进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关键词:实践教学;应用型人才;改革;探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大高校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培养,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是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1]。2012年教育部明确提出:“人才培养要注重创新,要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应用型专业,它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很高。而实践教学是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可替代的环节,是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实践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3]。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环境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从2011年开设并招生的,实践教学改革还在逐步探索完善之中,本文分析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以本院为试点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促进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发展。 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教学理念约束。传统教学中,一直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观点,这种观点一直影响着实践教学的地位。教师不重视实践教学,学生同样也会忽视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认为只要理论考试过关就行。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集理、农、工为一体的应用型专业,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如果实践教学不受到重视,会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同时也会影响[1]学生的实习和就业。 2.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很多高校在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实验课程没有单独作为一门课程开出,不需要独立考核,往往是理论课程的附属品,这就导致学生在实验课程学习过程中不重视、不努力。有些学校虽然在培养方案中单独开设了一些实践课程,但实验个数和实习时间太少,且教师在实验实习之前就已经将实验实训的内容、方法、具体步骤,甚至每一步将得到什么样的结果都跟学生讲得一清二楚,学生只是按照老师的要求机械地照做,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薄弱。由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性很强,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就非常重要,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包括实验室的建设、校内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等。对于很多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不是学校的重点专业,学校对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不会投入太多的经费和精力;有些高校实习实训基地严重不足,很多企业要求保密,不接受学生的实习,有些就算是同意学生去实习,也是流于形式,以参观为主,这就没有办法让学生受到全面的训练。 4.实践教学队伍水平不高。高校有些教师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自身就对实践教学不予重视,有些老师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和职称压力,无暇顾及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加之很多高校没有重视对实践教学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实践教学人员地位低、待遇低,这就影响到实践课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多优秀的教师不愿意从事实践教学工作,导致实践教学队伍不稳定。 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重实践教学比例。人才培养方案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所制定的实施人才培养活动的具体方案,人才培养方案一旦制订,就应按照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培养。本院2015年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重新进行了修订。新的培养方案中单独开设了多门实验课程,有食品生物化学实验、食品微生物学实验、食品工程原理实验、食品工艺学实验、食品发酵与酿造工艺学实验等,并要求对实验课程进行理论和操作考试,这就显著增加了学生对实验课程的重视程度,学生在实验课上认真听讲,自己思考并动手操作,促使学生动手能力增强[4];培养方案还增加了专业实习和专业见习的时间,并开设了食品工厂课程设计和科学研究训练,加大了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力度. 2.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创新型实践教学队伍。毫无疑问,建立一支事业心强、技能水平高、结构合理的实践教学队伍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及时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保证。因此,高校在人才引进时,应尽可能地引进一些既要有较高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实践专业技能的综合性人才;另外,学校要努力提高实践教学人员的地位和待遇,增强实践教学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稳定实践教学队伍;学校还应对实践教学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让他们多去企业锻炼,并增加他们外出进修和学习的机会,提升实践教学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 3.加大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实践教学为主体,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对实践教学成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新办专业,刚创办时经费投入不足,只能满足实践教学的基本需求,对于一些综合性实验还没办法开展。最近两年,学校加大了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投资力度,新建了一些专业实验室,并购买了大量仪器设备,如物性测试仪、荧光分光光度计、色差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等,不仅满足了实验教学需要,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开展自己科研项目,使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 4.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科技创新活动是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加强大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及科学研究能力。我院团委每年都会举办一次科技创新大赛,首先让学生填写项目申请书,要求学生自己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设计好实验过程,项目立项后,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过程,得到实验结果,并撰写成论文,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得到锻炼。 5.鼓励学生考取各种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拓宽学生就业途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各种相关职业资格证有很多,如公共营养师、食品安全师、内审员、检验员等。这些证书的获得可以拓宽学生的就业途径,增强就业竞争力。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证率,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狠抓理论基础,对学生的专业实验技能进行专门培训,并邀请权威专家来校给学生进行专题讲座和指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两年,本院考证率显著提高,特别是公共营养师。 6.加强校企合作。地方高校的另一功能就是服务地方经济,因此,校企产学研合作尤为重要。通过校企合作,师生可以深入到工厂,参与企业的生产或科研项目,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增强了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为企业或科研单位选拔适合的人才提供机会。在院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院在衡阳娃哈哈恒枫饮料有限公司、衡阳燕京啤酒有限公司、湖南大旺食品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了实习基地,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见习和毕业实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另外,还与湖南天之衡酒业有限公司、湖南临武舜华鸭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老师可以和这些企业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培养双师型教师,学生也可以在企业做毕业论文,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总结 本文分析了普通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衡阳师范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提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方法与措施。实践表明,这一系列的措施和改革,符合学校转型发展的需求,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满足地方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及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提供参考。
交通土建论文:试析交通土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要点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应的取得一定的成绩。在现代的交通中,作为交通运输中最为强大的运输载体,我国交通建设方面也取得了相应的成就。为了可以有效的保证我国交通土建工程的质量、提高资金投入的有效性,我们要对交通土建工程的质量进行全面的管理,确保施工前的准备,及时的发现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一步的提高交通土建工程的施工效率。 【关键词】交通土建;质量控制;具体措施 前言 交通土建工程建筑结构部分的质量也直接影响着人们出行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交通领域先要考虑的问题是要保证土建的质量。纵观近几年的交通建设,人们越来越追求交通建设效率,出现导致很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工程,极大的影响人们出行的安全保障。 1交通土建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交通土建施工技术意义重大,它能大大提高交通工程的质量,增加施工方的效益,保障施工安全。从施工企业的角度来分析,对交通土建施工项目进行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之上,按照合同要求的工程期限以及质量标准等有关要求把交通土建施工项目提供给业主,在对交通土建进行施工时需要结合内外部生产要素采取综合管理的方式,这样才可以保证目标的实现。交通土建施工技术管理需要涉及工程实施的具体过程,施工技术管理是根据保障技术的具体工作对工程成本实现有效的控制,因此在施工过程以及施工环节中不可能没有技术标准。特别是在施工环境非常恶劣、结构非常复杂、技术十分困难的条件下组织的交通土建施工。选择的适合实际交通土建施工情况的施工技术可以对经济分析、桥梁结构优化起到关键性的控制作用。 2交通土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2.1交通土建工程管理人员素质比较低 目前,现场管理人员存在着职责不明确、工作不到位、管理不够严格以及责任心不足的现象。随着交通土建施工规模的扩大,管理人员出现严重不足的现象。经过培训之后持证上岗的项目经理不能够达到交通土建施工的要求。从工人岗位中抽调参与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由于文化素质偏低,不能够胜任交通土建工程的管理工作。招聘而来的大中专毕业生由于没有实际的管理经验,对整个交通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的控制和管理力度不能达到要求。 2.2没有可操作的工程成本控制依据 在交通土建工程项目成本进行控制时,一定要按照有关的标准。交通土建工程是施工企业的产品,因为工程的结构、规模以及施工环境都不一样,各个交通土建工程的成本之间没有可比性。一些交通土建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和其他施工工程成本控制的根本不同。许多施工企业对交通土建项目工程目标成本的控制太简单,仅作表面工作,部分施工企业仅仅是简单地依据经验工程成本减少率确定目标成本,对交通土建工程的施工条件、现场环境、工期以及项目工程成本的利润空间的要求都没有考虑,由于不同交通土建工程之间没有任何的可比性,结果就导致到下一个项目工程还是这样,这样目标成本就会永远的停留在目标上。 2.3交通土建工程方案以及施工图纸不够完善 建设方在项目选项、功能选定及方案论证阶段考虑不周,把握不准,施工已经完成却又要对交通土建工程功能和外观造型进行修改,造成工程停工或是边施工边设计,图纸按建设方意见反复修改,工地跟着不断返工处理,浪费大量人力物力,使得施工管理无法按既定方案进行,造成管理人员思想烦躁工作厌烦。这些都给现场管理工作造成极大麻烦,增加了施工现场管理的难度,对项目管理产生了消极影响。若在施工的整体过程出现对成本的控制管理、管理施工配合方面的问题,都将会对工程成本、施工进度甚至工程的质量等造成影响,最终出现效益降低的不良局面。 2.4 施工组织以及技术手段设备落后 施工组织不合理、不科学,技术手段及所用设备落后。交通土建工程施工管理差,施工组织无序。项目施工设备陈旧老化,存在无法正常运转现象。有的交通土建工程小,设备投入不足,工人作业处于手工原始状态。由于材料供应不及时,施工组织措施不合理,以及设备不能正常使用,造成工期拖延、信誉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投入,降低了经济效益。 3控制交通土建施工技术质量的具体措施 3.1注意对施工人员素质的控制 在对交通土建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施工人员要遵守工作纪律以及施工要求,这样就为交通土建工程提供有利的施工条件,而且在进行交通土建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有强大的技术支持。人是工程的主导,人在整个交通土建工程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在交通土建施工之前,总工程师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编写交通土建工程质量意识教育计划;监督单位和施工方要通过思想教育的方式来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的质量意识,通过开展各种类型的思想教育活动,使施工人员把严格的工程质量意识认真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 3.2建立严格规范的工程标准体系 在交通土建施工中监督部门应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建立统一的标准体系。在交通土建施工中运用三级施工质量评定的标准,并绘制交通土建施工中的三级质量检查评估表、全公路工程的质量评估划分表。工程检验及试验、过程记录用表均有交通土建施工监管单位统一制定。监督部门必须要对交通土建工程质量进行的鉴定。监理单位对公路的质量检测应该保证科学公正的进行,监督部门应努力使对交通土建施工中质量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科学、可信度高,这样就能方便交通土建施工监理单位对整个工程质量进行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 3.3严把原材料的质量关 在交通土建施工的过程中,工程的好坏与否取决于原材料。因此复测交通土建施工监管的部门必须严把质量关,将假冒伪劣的原材料在源头上加以遏制。原材料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高速公路结构的质量及寿命,因此选择好的原材料是工程质量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因此监管单位应该严把质量关,统筹建立规范科学准确的三级监测体系。外部的源材料必须要经过监管部门严格检验后才能投入工程使用,在配置高等级混凝土的时候一定要用高等级水泥,并且要尽最大的可能降低水泥在混凝土中所占的比重,配置混凝土的过程中所用的黄砂也必须是优质的天然河砂,并且要经过公路桥梁施工单位的检测后,各项指标都达到相关规范要求时,才能投入使用。 3.4科学的配制混凝土 在交通土建施工的过程中,科学的配合比是决定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关键因素,如果在配置混凝土的过程中使用各个组分所用的量不同,则所配置出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要配制出满足强度大、耐久性好、尽可能经济的混凝土,就要掌握科学的配制方法以及不同的施工条件合适的配合比。 4交通土建工程施工的注意事项 为了确保本工程安全、顺利、圆满地完成,一定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要充分做好施工前的准备、组织工作,加强施工管理。施工中应做到分工明确、人员到位、责任到人。施工前,项目部要对施工队进行技术培训、安全教育和技术交底工作,提高施工队伍素质,对施工做到心中有数。所有施工人员要做到持证上岗。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设置防护,防护人员应经考试合格人员担任,防护备品必须齐全。防护的设施应该包括限制车高以及宽的门洞框、双黄振动带、车辆减速振动带、警示牌以及防撞水箱等等。 5结语 因此其质量问题才是关键性问题,各相关单位、建设企业以及设计单位需要充分落实保证交通土建的质量,监控整个施工过程,从而提高道路的质量,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交通土建论文:交通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交通土建工程在工程的质量上, 取得了明显的成就,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及社会的效益。但是, 我国交通土建工程在行业中的竞争也相对的激烈,对于交通土建工程的设计要求及施工要求等方面也逐渐的增高, 为了保证交通土建工程的质量提高资金投入的有效性, 就要对交通土建工程的质量进行全面的管理。 【关键词】交通土建;施工现场;管理 1 交通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施工人员安全生产与责任意识淡薄 由于交通土建工程规模比较大,所以投入的资金、劳动力物力就较多。在施工中,工程量大,工序多,但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数量有限,不能对每个施工人员进行一对一的监督与管理,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就会出现有些工作人员不按照施工要求操作,不正确使用施工机器,忽视材料存放与管理等现象,从而埋下了安全隐患,大大地降低了工程质量。与此同时,安全与责任意识淡薄也是导致交通土建工程质量与安全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要做好施工现场的施工监督与管理工作,就要对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进行培养,加强安全教育宣传工作等,让施工人员真正意识到违规操作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加强施工人员的自律性和对监督管理工作的配合,从而帮助施工管理人员对施工人员的管理,让交通土建工程更顺利地进行。 1.2物料品质得不到保证 物料是影响交通土建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保证物料的质量和做好物料的存放工作,才能保证交通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交通土建工程中的物料使用量非常大,这很大程度地加大了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工作难度,致使管理人员不能对物料的品质进行全面的管理。还有,很多管理人员判断物料品质时仅仅是依据自身的经验进行判断,只对一部分物料进行检验,这样的检测结果显然不是确切的,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 1.3交通土建工程施工人员素质不高 在交通土建施工中,现场施工管理工作被人们所忽视,这种现象长期都有存在,导致现场管理人才严重缺乏。由于很多施工管理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不高,专业素质低,缺乏经验,因此,导致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现场管理混乱无序,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缺乏高素质的现场施工管理人才,会大大增加交通土建工程的返工率,增加管理成本,同时降低施工质量和施工水平。 2 加强交通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措施 2.1 培养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与责任心 交通土建施工难度和强度较大,对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整体水平要求很高,所以施工单位要按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注重对安全生产的宣传,开展一系列安全生产意识的培训学习活动,使每一个施工人员都了解国家和地方相关的安全法律法规、现场安全生产制度、工程施工特点以及相关工种技术操作规程等,使每一个操作人员都能够严格遵守规范的操作守则,为现场施工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施工环境,并且使安全生产与责任意识深刻根植到施工人员的心中,使每个施工人员都能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充分保障现场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只有将技术培训与素质培训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才能在现场施工监管人员有限情况下,施工还要实现管理制度的革新,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度,对工程建设的管理人员、作业人员、监理人员的具体责任明确划分,要求各级人员、各部门都要签署并且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书》。还有,交通土建施工的现场管路人员要重视并加强对机械设备的保养,到达使用年限的设备要及时更换,设备在使用前要进行调试,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2.2加强对施工现场材料的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在我国很多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所以交通土建施工现场 的材料管理也应实现信息化管理,施工单位的采购部门人员要密切关注建设工程管理协会以及交通土建施工的需要,以招标的方式购买材料,这样可以实现材料采购的公开化和透明化,避免暗箱操作,保证材料的质量。采购完成后,施工单位还要严把进场审查关。现场监督管理人员要对材料进行严格审查,包括对装饰材料设备的报验技术参数及有关资料进行核对,要求大宗材料和特殊材料生产厂商出具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出厂检验报告等,按照货物清单当场点收,对于一般的材料还要按比例进行抽查,根据不同材料的特点可以计件、计数,计体积等方法进行验收,以保证验收手段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交通土建施工的物料采购与审查等总是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在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就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对施工计划,流程、物料质量控制方法等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不确定因素的产生。 2.3提高交通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是决定交通土建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也直接影响着管理成本和工程造价。因此,施工单位要十分重视对现场管理人员进行培养,不断提高现场管理人员队伍的专业素质,从人才招聘开始,就要严把质量关,并通过对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既能深造等,促进从业人员理论知识的更新换代,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实际能力,使现场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术都能够达到标准要求。现场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土建施工单位的素质,因此,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队伍,有助于提高施工单位的施工现场水平,也有助于确保工程的顺利开展。为了解决施工现场管理长期存在的随意性、无序性,施工单位要充分认识与理解我国相关部门颁布的系列行业规范和质量标准,不断完善施工现场管理体系,以实现科学、系统的现场管理,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保证施工质量。 3 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 交通土建工程中路基路面施工包括了一般的路基路面施工、特殊路基路面施工、路基路面围护工程施工及沥青路基路面的施工。 3.1 路基路面的施工主要过程 第一,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 这一环节主要是进行技术方面的准备及组织准备的基础准备工作; 第二,修建小型的人工构筑物, 这一环节主要是修建挡土墙和小桥涵等。第三,路基路面土方石修建工程, 这一环节主要包括了开挖路及填路基和平整压实机建排水沟和加固的工程工作。这一环节是整个路基路面施工工程的重心。第四,路基路面施工工作的验收和检查, 是整个路基路面施工工程的最后一步, 主要是用于技术的把关, 保证了道路的质量及安全。 3.2 路基路面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路基路面施工的准备工作, 主要有技术的准备, 物质的准备及组织的准备。在对整个修建工程开始施工之前, 要对道路进行前期的施工测量工作。首先要对道路的中线进行标定及恢复工作, 要严格的按照测设后的标准路线平面图和曲线、直线几转点一览表及之前测试的护桩记录等来核对道路中线的问题。其次还要进行横断面的测量及检查, 进行水准点的加设及复查。在施工的过程中测量工作主要是检查道路修建过程中的填、挖等状况是否符合初始的设计要求, 检查工作是所有工作的中心及必要的条件。 4 结束语 提高交通土建工程现场的管理水平有助于保证交通土建工程质量和施工水平,有助于保证交通土建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也有助于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交通土建论文: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 摘要:土建施工是整个交通工程施工中最为重要的内容,而混凝土施工技术又是土建施工中的核心技术,所以必须切实掌握其技术要点,认真分析和总结影响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并切实加强混凝土质量的管控,从而更好地强化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因而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就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交通工程、土建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整个交通工程土建施工质量。所以为了确保交通工程土建施工质量得到提升,就必须不断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而混凝土自身的质量又是确保整个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的关键,所以必须强化对其质量的控制,并切实掌握其技术要点,才能更好地确保整个交通工程质量。 一、分析影响交通工程土建施工所需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由于混凝土质量决定了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而强度又是决定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所以必须加强对混凝土强度的控制。就多次工程实践来看,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主要是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和水灰比的控制。因而为了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就必须切实加强水泥等原材料质量的控制,对其水灰比进行科学的设计。一般而言,由于水泥强度、标号和水灰比的设计不当,往往会对混凝土的强度带来影响。而粗细骨料也是组成混凝土的主要材料,所以粗细骨料的粒径也会对其强度带来影响。由此可见,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主要有材料、水灰比设计和混凝土的拌合工艺等,均会给整个混凝土的强度带来影响,因而必须在实际施工中切实加强对这些影响因素的控制,才能更好地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得到有效的提升[1]。 二、强化混凝土强度和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 上述分析我们主要对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强化混凝土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就应切实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 一是加强水泥质量的控制。由于水泥是整个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所以在选择水泥时,为了降低路面出现裂缝的情况,就应切实加强对水泥的强度和质量的控制,并在土建施工中结合结构与部位的不同,针对性的对水泥的品种进行确定,一般应选取水泥水化热较低的水泥,所以必须紧密结合设计要求,针对性的进行水泥品种的选择,才能从根本上确保交通工程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是加强混凝土拌合用水质量的控制,由于水也是拌合混凝土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因而施工所需的拌合用水必须具有较高的清洁度,一般选用自来水即可,但是没有经过处理的污水严禁投入使用,否则就会由于水的酸碱度过高导致拌合质量低下。 三是加强骨料质量的控制。由于混凝土拌合过程中对骨料的需求量较大,所以必须对骨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尤其是粗细骨料的粒径。一般而言,粗骨料的粒径最大不超过3.2厘米,且所选的骨料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各标号在砂石质量标准方面的需要。 四是加强对砼配比的控制。只有确保混凝土配比与施工设计要求相符,才能确保所拌合的混凝土的质量。这就需要在拌合过程中对砂石的含水量进行测定,并结合确定的设计比例针对性的进行优化和完善,并在拌合之前及时地整个混凝土拌合所需的袁爱玲的质量进行检验,再严格按照配比加强对其的拌合。 五是在混凝土拌合过程中,为了确保所搅拌的混凝土质量与工程施工要求相符,不仅要针对性的进行搅拌机的选择,同时还应对投料的顺序和一次性的投料量和搅拌的时间等进行科学合理的确定。尤其是一次性的投料量,应紧密结合搅拌机进料的容量对其投料量进行严格的控制。而在施工配料过程中,则应结合搅拌机的实际和配比要求,对搅拌的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针对性的对投料的顺序进行确定,从而确保所拌合的混凝土质量达标。 六是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拌合之后,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施工进度,就应及时的对混凝土进行运输,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为了预防其具有较强的均质性,尤其是严防出现泌水和离析的问题。同时还应将混凝土搅拌到使用的时间间隔降到最低,并将其转运的次数减少,并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就应进行浇筑,且浇筑量达标,而且在运输时能确保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连续性[2]。 三、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在做好上述准备工作的基础上,由于混凝土已经运输到施工现场,所以施工企业就必须在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切实掌握混凝土浇筑、施工缝预留以及混凝土振捣等技术要点。 一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交通工程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所以必须在施工中加强与各方面的配合,尽可能地确保混凝土浇筑过程及时高效的进行。一般而言,应在基底处理好之后及时的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在浇筑过程中应采取分层的方式进行,运输到施工现场的混凝土应及时的进行摊铺施工,并确保混凝土浇筑过程连续高效的进行,在上一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就应完成下一层混凝土的浇筑,并确保其浇筑具有较强的均匀性和密实度,同时结合混凝土的出料量对混凝土浇筑的进度进行合理的优化和控制,确保整个交通工程的混凝土浇筑质量符合工程质量的需要。 二是在混凝土浇筑的基础上,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提高路基路面的压实度,就应及时的对其进行振捣和碾压,在振捣过程中,应确保振捣密实,并严防出现过振和漏振的情况,在振捣的基础上,就应及时的对其进行碾压,确保其压实度得到有效的提升,而且在碾压过程中应针对性的确定碾压的机械,从而确保所浇筑的混凝土路面具有较高的强度。 三是切实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在混凝土浇筑之后,就应及时的进行养护,一般应养护一周左右才能拆模,同时此时的混凝土强度基本已经达标,就应及时的切割伸缩缝,从而确保整个混凝土路面的伸缩性进一步得到提升,同时预防出现混凝土裂缝。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整个养护过程必须严防外力导致路面强度被降低[3]。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工程质量,这就需要我们切实掌握其技术要点,切实加强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等环节的质量控制,并在上一道工序质量达标之后强化工程质量的控制,才能确保整个交通工程的土建施工质量。 交通土建论文: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分析 摘要:目前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造成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关键技术方面的原因。为研究和解决这一问题,在分析了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分析路面施工关键技术和路基施工关键技术的要点,对于我国道路交通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交通土建;路基路面;关键技术 在当前的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存在不少的问题,其中路径缺陷、路面不平整以及路面承受力不够等问题变现的尤为突出,严重的影响着交通安全的保障。本文从工艺、施工方法等方面分析了路面不平整和路基缺陷、承受力低这两类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针对原材料试验检验、施工阶段的监测、路面排水的设置以及基底处理等方面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提供一些技术上的参考。 1 交通土建工程中路基路面施工常见的问题分析 1.1 路面不够平整 路面不平整产生是最常见的交通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其主要问题体现是路面的不均匀沉降。现在有很多施工单位在交通路基工程施工中不进行密实度方面的实验,这种情况下如果遇到软土地基,由于在交通工程在交付以后需要承载大量的动荷载,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发生路面不均匀沉降而至的路面不平整问题就会表现的非常突出。此外,路基在施工过程中不均匀的路基填料、排水设计不合理以及路基压实不够等也会造成路面不平整的情况出现,这些都是工程技术原因所造成的问题。从人为因素方面来看,多事施工人员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去施工,从而导致路面的平整度达不到要求,还有就是工程验收人员在验收过程中没有尽到责任。工程材料配比也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路面不平整的问题出现,混凝土配比达不到相关规定的标准要求,会导致路面的开裂,进而影响路面的平整度。 1.2 路基存在缺陷 路基缺陷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和后期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时候是不一样的,但是都会导致交通工程在使用过程出现各种安全隐患。在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路基填料的含水量和压实度经常出现达不到规范要求的情况,许多施工单位为了加快工程的进度,在材料的配比和混凝土的养护时间没有达到规定要求的时候就开始使用,结果就会造成路面和路基寿命大大缩短,此外,碾压机等设备选用不当也会造成路基缺陷。交通工程在后期使用过程中也会发生缺陷,特殊的路基路段沉降过大、施工排水不通畅、黄土水蚀崩解等技术因素和自然因素都是其至因,这样的情况出现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安全隐患,并且在后期修复的难度也大,所以需要相关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初做到防患于未然。 2 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探究 2.1 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分析 2.1.1 原材料方面 施工原材料是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源头,这个问题不仅仅是要求采购人员尽心尽责就够的,其也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所以需要相关采购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采购沥青的过程中需要按照施工技术标准的要求去测试沥青混合料,并且对沥青料中不同成分的含量进行定量测量。矿料是工程施工中用量很大的原材料,要求采购人员在购买时重点检测各类矿石的稳定性,要求采购人员必须掌握好度量方法去进行试验,严格遵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去测量各个参数的精确值。此外,在矿粉和消石灰的筛选过程中要根据矿粉在沥青中所占的比重来衡量,其关键技术是采用EDTA二钠和盐酸去共同测试其具体含量。 2.1.2 施工阶段 在路基路面工程全面施工之前,需要选取一段路面去进行施工的试验,因为每一个施工路段的土质和自然条件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特性,施工单位所设计的施工方案不能保证一定就会与之相适应,所以需要提前去试验用来验证施工方案的可行性。用施工方案中所预设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和原材料去铺筑试验路段,而后结合相关的检测指标对试验路段做冻融劈裂和动稳定度试验,在验证方案可行性的同时及时找出当中存在的问题,而后有针对性的修复施工方案,这样就能避免工程施工中各种技术问题的出现。在正式施工阶段中,要对路基厚度、路面宽度以及原材料配比等技术参数进行周期性的监测,确保整个工程中不会出现因为这些技术而造成的问题。此外,在原材料的运输过程中,最好使用转运车去进行运输,这样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车辆碰撞事故的出现。 2.2 路基施工的关键技术分析 2.2.1 施工的准备工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古语的意思就是说做事情要在开始之前做好准备工作,对于交通土建工程中的路基路面施工来说也是如此,要全面开展施工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在选择路基填料的时候要注意其化学性质的稳定和颗粒的均匀度,需要对所选择的路基填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然后还要进行诸如含水量、渗透速度、液性指数和塑性指数等等各种的相关力学实验;第二:针对不稳定的路基边坡一定要进行实时监测并且采取加固防护措施,使用开挖减载的手段处理可能会发生问题的斜坡,此外,在处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去进行,不能不负责任而至工序颠倒,否则就不能起到该有的效果。 2.2.2 基底处理关键技术 基底处理技术的关键点包括填充压实法、强夯法、裂缝灌浆法和冲击碾压法四种主要施工工艺技术。填充压实法中,需要对填充部位的土层性质做详细分析和试验,土层液性指数和塑性指数是分析和实验中的关键;强夯法是通过重型机械对土质松软场地进行夯实平整处理,需要时刻关注强夯土层的抗压强度和含水率等物理力学性质;裂缝灌浆法是指岩质路基下部存在溶洞溶沟等缺陷情形下,采用水泥砂浆对裂缝或空洞处进行灌浆填充处理,使其强度能够达到要求;冲积碾压法是指按照工程图纸对冲积地点进行放样检查,确定合理的冲击力和冲击压实边界,还需要对冲积过程中每次冲积压实做详细记录,以便之后的观测和测试分析。 结论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存在的路基路面施工问题大都由于不合理的施工技术所导致,如果能够在施工过程中总结经验,强调工程质量,严格把关试验过程和验收程序,合理分配施工工序和流程,并且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和管理,一定能够确保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保证路基路面施工质量和安全。 交通土建论文:交通土建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摘 要]本文从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交通土建工程施工中进行软土地基处理的必要性、处理方式的创新三个方面概述了交通土建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重点探讨了交通土建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包括换填法、强夯法、降水预压法、振冲碎石桩法以及深层搅拌桩法,以期为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具体的实践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交通土建工程施工 软土地基 处理方法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交通土建工程项目也逐渐增多。因此,为了保障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对于此项工程的建设质量也被逐渐重视起来。而软土地基问题是影响整个交通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的重要因素。在这个背景下,研究交通土建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的诸多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概述交通土建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 1.1 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 软土是淤泥与淤泥质土的总称,组成成分主要包含淤泥沉积物以及少量的腐殖质,这些组成成分的特点就是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能力低。对于大部分的软土来说,具有的特点包括渗透性弱、抗剪强度低以及压缩性高。正是因为软土具备这些性质,导致其不能直接成为开展土建工程的路基。软土的天然含水量大部分在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七十左右,含水量较大,再加上软土渗透系数较高,土体的固结过程会较为缓慢,而且较高的孔隙水压力现象也会经常出现,变形大而且不甚均匀,影响标准地基强度的形成。排水固结条件会对各种土质的抗剪强度和加荷速度产生重要的影响,较高的软土含水量会导致抗剪程度的降低。 1.2 交通土建工程施工中进行软土地基处理的必要性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普通的道路建设已经不能满足生产生活需求,高速化已经成为主要的交通道路发展趋势。因此,在这个背景下,交通工程的建设质量必须得到全面的质量保障。为了保障建设质量,解决软土地基的问题,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从软土的性质以及特点、分布情况上来说,需要对路基的建设情况进行充分、有效的分析。因为软土地基是在我国特殊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一种地理本质,缓慢的流水以及静水环境促成了其稳定性低、粘性低以及可塑性弱等特点的形成。随着经济生产生活的发展,用地紧张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软土问题亟待解决。连接土地资源以及交通建设情况,实现土地资源的节约和高效、高质配置,能够实现质量可靠的交通工程的建设。 1.3 交通土建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式的创新 在交通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地基作为最为基础的部分,会对路桥等结构的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只有坚固、稳定、耐用的路基才能够保证施工建设的顺利进行。因为软土路基的情况各不相同,施工设计人员要做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具体的实地施工情况,进行不同施工处理方式的选择和创新运用。比如,在进行路面侵蚀问题以及沉降问题的处理时,不能只采用一成不变的施工方式,针对性的进行地基的填材工作。对于软弱程度较高的路基,要选用较为均匀的碎石颗粒开展填埋工作,有效保证工程施工建设质量,不断创新运用施工方式。 2.交通土建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 2.1 换填法 换填法主要是指挖出基层下面的深度软土,换填碎石、粗砂等材料并进行分层夯实的一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因为此地基将作为基础的持力层,所以这种方法大多应用于地坪、道路和轻型的建筑物的施工中。有时还要是情况而定,将这种方式应用到多层的建筑物换填工作中。在进行换填的时候,对于不同材料的垫层来说,在实际的操作中都需要运用抗剪程度较小、压缩性较小的填筑材料来进行软土的替代,以实现地基承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因为垫砂层中会存在一些应力扩散作用,如果减少垫层材料下软土的附加应力,那么软土地基的沉降量也会随之减少。而且,垫层材料的透水性较强,空隙也较大,低温冻胀的情况可以实现有效避免,提升软土的固结速度。 2.2 强夯法 如果遇到软土地基空隙大、含水量能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情况时,强夯法是不错的选择。强夯法就是利用较大的力量对地基进行冲击,在土地基中形成较大的冲击波。这样的做法能够压缩土体中的空隙,实现良好的排水通道的形成。软土地基中的空气液化之后,会随着通道流出,提升土体的固结速度,加强软土地基的承载力。 2.3 降水预压 降水预压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井点抽水,实现降低地下水位的效果,提升土体固结的有效增强。这种方式比起其他的软土地基处理方式来说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比如,这种方式能够降低土体中的孔隙水含水量,保护土体,也不需要对荷速率进行控制,一次性实现预定要求的达成。在对软土地基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砂质土是降水预压操作方法较为适用的操作环境,因为这种方式能够降低水位、改善土质性能,提升地基的稳定性。 2.4 振冲碎石桩法 这种方法主要运用软土地基周围的土,聚合起来共同组成复合地基。在施工过程中避免将地基挤密,而是要在软土地基中运用振冲器,在高压水流的作用下进行边振边冲工作,使软土地基中形成小孔,并且在小孔中填充入一定的碎石,振压密实填充的碎石,促使碎石完全嵌入土体中。因为碎石料成桩的过程中,四周的土体起到积压的作用,因此,碎石之间要具备一定的咬合力。碎石桩是组成地基的一个重要部分,能够发挥一定的支撑作用。碎石桩中具备良好的排水通道,能够实现软土地基排水功能的高效发挥,尤其是在过渡路段,碎石桩法的运用能够尽可能减少地基变形,增强地基抗滑能力,提升地基的承载力。 2.5 深层搅拌桩法 在这种方式的运用过程中,常用的固结剂为水泥浆。深层搅拌机能够以软土地基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于地基的深部强制性搅拌软土,将加固土体的抗压强度提升至水泥渗入量适应的程度,以保证地基整体性以及稳定性的提升。除此之外,在加固土体以及天然地基之间形成复合地基能够达成共同承载的效果。这种方式因为操作简单、成本较低,所以受到了广泛的青睐。 3.总结 交通土建工程施工人员要深入探讨软土地基的处理问题,结合实际施工环境,做出正确的施工设计决策,提升交通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交通土建论文:交通土建专业安全素质教育探讨 摘要:本文在分析高校工科专业安全素质教育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交通土建领域对工程技术人员安全素质要求与日俱增,而交通土建类专业学生的安全素质教育相对滞后的问题,阐述了交通土建专业安全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结合安全科学与交通土建专业的联系性,提出了交通土建专业安全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具体培养思路及创新之处,可为交通土建专业安全素质教育的建设、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交通土建;安全;教育 一、高校工科专业安全素质教育研究现状 高校工科学生的社会职业定位是工程师,工程师的主要工作是从事工程的规划、设计、实施、运行和管理,其工程行为对工程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1]。而目前工科学生的在校教育太过偏重于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培养,很少涉及安全教育方面,除了有关专业(如安全工程等)会进行这方面教育外,其他工科专业的教学课程极少涉及这个领域[2]。随着现代工程向综合化、集成化和系统化方向发展,工科学生专业安全素质教育不足的问题,可能会成为未来工程新的安全隐患之一。 针对这一问题,赵文武等指出解决工程安全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是加强和改进高等工程教育,提高工科学生的工程安全素质培养,并指出各高校可根据自己的专业优势和服务需求面而独具特色,以适应社会对工程安全人才多样性要求[1]。蒋军成等阐述了当前工科类大学开展安全素质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怎样开展安全素质教育进行了初步的探讨[3]。汪良珠等指出加强工科大学生安全教育符合生产建设单位的需求,也有利于促使工科大学生更加完备地运用理论知识、专业知识服务生产建设实践[4]。谢振华等指出工科非安全专业学生掌握安全工程的基本概念、安全基本原理、系统安全分析、系统安全评价方面的基本知识的必要性[5]。在国外,美国工程技术鉴定委员会(ABET)对250所美国工程院校开展的一项旨在确定工程课程中安全和健康内容的调查显示,大多数工程项目和大多数工程领域的教师对自然科学很重视,而对安全科学认识不够,这将导致学生对工作场所的健康(即工业卫生)关注不够[3]。 综上所述,以上研究主要集中在论证和阐明工科类专业学生安全素质教育的必要性,而较少涉及如何开展安全素质教育、安全素质教育具体培养思路等问题,而对面向交通土建类专业的安全素质教育的研究更为缺乏。 二、交通土建专业安全素质教育的意义 我国交通土建领域处于大建设与养护管理并存的时期,对工程技术人员研究安全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但对于交通土建类专业学生的安全素质教育相对滞后。为适应交通及土木工程建设与运营的安全生产需要,构建面向交通领域的道路、桥梁、隧道等各类工程设施,集合系统安全分析、安全评价与预控、安全人机工程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交通行业特色鲜明的安全素质教育培养模式是十分必要的,主要体现以下四个方面。 1.适应国家和交通土建行业安全生产的新形势。安全生产事关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核心工作。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深入,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的安全问题日益显现出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中的安全问题是其中之一。近年来,发生在交通土建行业的一系列安全生产事故,损失之重,影响之大,频率之高,令人触目惊心。交通土建专业安全素质教育的提高,符合国家安全生产相关要求,有利于通过人才培养助推交通土建行业的安全建设。 2.交通土建专业人才的安全使命和责任。交通土建专业学生将成为未来行业内各个工程项目技术主导力量,肩负着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营运和管理工作。面对日益复杂的交通土建生产建设,对安全的要求也已上升到新的高度,为此,交通土建专业学生不仅应具备扎实的基础科学理论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应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这样才能保障现代交通土建行业顺利运行。交通土建专业安全素质的提高,是交通土建专业人才安全责任和使命的体现。 3.体现交通土建行业“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交通土建项目庞大、复杂,事故多发。将安全生产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应用于交通土建专业的教学中,提高交通土建专业学生的安全素质,有助于将来他们把“安全第一”的观念融入所参与的工程建设中,把生产技术和安全技术统一起来,把人、物、环境及管理等因素对安全施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做到本质安全,体现交通土建行业“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 4.交通土建专业毕业生就业需求。国家、行业及企业层面都十分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施工及运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工作,随着各项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出台,从近几年的就业形势看,用人单位除了在安全工程专业方面有特殊需求外,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维护相关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其专业技术扎实,而且要具有相关安全管理、控制等方面的安全知识和能力。 三、交通土建专业安全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1.构建面向交通土建专业的安全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探索安全科学基本知识与交通土建专业知识的联系点,将安全技能和安全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到交通土建具体专业知识点讲授中,构建面向交通土建专业的安全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2.研究面向交通土建专业的安全素质教育教学方法。以具体、典型的交通土建工程项目(如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等)为载体,研究在具体学习情景中提高学生安全素质的教学方法。 3.建立面向交通土建专业的安全素质培养评估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对安全科学基本知识点进行权重分析,建立定量的安全素质指标评估体系,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安全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安全素质的全面达标。交通土建专业安全素质教育具体培养思路,如图1所示: 四、交通土建专业安全素质教育创新点 1.面向交通土建专业的安全素质培养模式。传统的安全素质教育是面向“大工科”背景的,而不同专业有其自身差异和服务需求,安全素质培养需要区分化、特色化,需要构建以交通土建工程学科为背景,服务于交通土建安全生产需求的安全素质教育培养模式。 2.系统融合安全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以往的工科安全素质教育,仅仅是通过开设一、两门安全技术方面的课程来提高学生的安全素质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将安全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技术系统融合、渗透到交通土建专业学习之中,使安全素质教育常态化、系统化。 3.“安全技能与安全人文教育”双驱动培养模式。传统的安全素质培养只注重安全技能的培养,而要从根本上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素质,需要通过安全文化、安全伦理等方面的培养,才能真正地将“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观念融入到工程项目建设中,需要构建基于安全技能与安全人文教育的双驱动安全素质培养模式。 四、结语 本文针对交通土建类专业学生的安全素质教育不能满足我国交通土建领域对安全素质需求这一问题,从交通土建行业安全生产新形势、安全使命、安全理念、就业需求四个方面阐述了交通土建专业安全素质教育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并基于安全科学与交通土建专业的联系性,提出了包涵构建教育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方法、培养评估体系等的交通土建专业安全素质教育研究内容,最后指出了交通土建专业安全素质教育具体培养思路与主要创新之处。 交通土建论文:刍议如何控制交通土建施工技术质量 【摘要】近年来,我国交通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施工技术、施工质量都有了很大发展。在交通土建施工中对于质量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路基路面的质量问题。对此本文将重点分析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以供同行业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交通;土建;路基路面;质量 交通土建工程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交通建设中的土木施工和建筑施工。随着社会的发展,车辆不断增多,交通土建工程的质量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路基路面的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到了交通建设的发展。因此,需要做好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研究,对交通土建施工质量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保障人们的出行安全。 1.交通土建工程中的常见质量问题 1.1公路边坡的塌陷问题 边坡塌陷是路基路面病害中常见的问题,其根据公路路基下土质的不同和建设规模不同可以分为塌方和滑坡两种情况。塌方主要是由于路基下的土质比较疏松导致公路的边坡向下滑动,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还是由于施工不当和水对土质结构的损坏。滑坡通常是指由于地质条件的破坏,使土层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滑。通常这两种情况比较容易出现在多雨地区,雨水形成的巨大冲击力会使土质逐渐变得疏松,最终导致土层难以承受路基,导致公路路基和路面被破坏。 1.2路基变形问题 一些公路在通车后不久就出现路面变形和下沉的情况。造成这样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施工不当,混凝土配合比例不合理,导致路基的坚实程度不够,除此之外,在对公路建设材料的选择时出现漏洞,导致材料的压缩系数过大,如果采用的路基土质是高塑性的粘土也会导致路基下沉变形,在重力的作用下,公路路段会出现严重的断裂,阻碍公路正常的通车运行。 1.3公路路面不够平整 公路路面的平整度关系到行车车速和安全,这类问题也是公路路面病害中的常见情况,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在公路施工过程中没有很好落实对路面平整度的控制工作。除此之外,没有对路面施工进行严格监管,负责压路机和摊铺机的操作人员专业水平低,最终导致路面不够平整,甚至出现小的起伏,这些不仅会给车辆行驶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而且减慢行车速度,相同时间内降低车辆通过数量,会造成道路拥挤或堵塞[1]。 1.4路基下沉问题 当公路的路基修建在较软土质上时,就容易出现路基下沉的问题。原因是软土质的含水量大,对压力的承受能力较弱,并且,路基容易受到土层内水分的侵蚀,在路基的底部形成空间,在重力作用下,就会出现路基下沉。导致路基下沉的原因除了自然因素之外还有一定的人为因素,施工工作人员在公路施工中没有联系土质实际,对图纸的抗压能力检测不到位,最终导致路基下沉问题的出现。这会导致公路整体下陷,整体性被破坏,运营能力也随之下降。 2.交通土建工程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 2.1原材料方面 在交通土建工程中,良好的原材料是有效保证路面质量的重要条件,因此,在原材料方面,需要保证三点:首先,在对沥青材料进行购买时,需要试验沥青的混合料,对沥青的不同材质进行相关符合材质的测试。其次,在检测矿料时,重点检测石料的稳定性,并且根据程序进行正确的操作,对于相关的指标需要严格控制,要求精准无误。最后,严格选择矿粉和消石灰。 2.1施工阶段 在正式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转运车进行沥青混合料的运作,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在运料时,出现卡车和摊铺机相互碰撞的现象。在对路面进行铺筑时,需要对路面的相关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比如对路面的宽度、路面的厚度、路面需要的改性沥青以及混合料的类型等进行严格考察,之后再确定施工,使得在铺筑中的施工有序地进行,在成本降低的同时,也提高了路面施工的质量,进而保证了路面的寿命和效果。 2.1路面排水 在交通土建的工程中,一直不可避免的就是路面的质量问题,由于排水所出现的问题经常发生,因此,合理进行排水施工,对于路面的施工来说非常重要。在对路面进行排水处理时,需要进行铺砌防护的施工,对路面的周围进行边沟、截水沟和急流槽等设置,有效解决排水的问题,一般的工程中,都是采用集中排水的方法和分散排水的方法[2]。 3.路基施工的关键技术 3.1 施工的准备工作 在对路基进行填土和压实之前,需要做好路基施工的准备工作。第一,对路基填料的原材料要进行合理选择,选择优质的原材料,同时根据相关的技术对材料进行试验,比如击实试验和土的液塑限试验,这样可以使得在路基施工中安全运用材料。第二,对于不同的坡度基底,需要按照实际的路况进行合理的处理,严格按照程序执行,不能颠倒施工的相关顺序。 3.2 基底处理关键技术 在路基的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施工就是基底处理,对基底处理进行严格控制,就可以处理路基施工中的一些问题,从而使得路基的施工达到要求。 ①填充压实技术。 在路基路面中,进行填充压实技术时,需要进行横向挖掘或者纵向挖掘,一般施工时,也可以将这两种挖掘同时进行,也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进行单层或双层的挖掘。对路基进行填充之前,相关工作的施工人员需要对路床进行清理,根据工程的实际状况,对分层填充的工作以及检验的工作进行认真处理,有效保证路基的稳定性达到要求,并且要求路基的强度符合相关规定。 ②强夯工艺。 在路基施工中,对场地进行清理平整之后,需要根据相关的规范标准对场地进行强夯,比如场地的范围、场地的位置以及场地的高度等综合考虑,同时在对路基进行强夯过程中,需要对准夯锤的中心,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误差出现,有效保证施工的准确性。除此之外,路基的基底承载力还会出现不均匀分布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保证路基的稳定性,需要在强夯前,严格对土质进行测试,采取相应的措施手段对软土地基进行合理的处理,在夯击中,根据相关试验段来有效确定夯击的遍数。 ③对裂缝的控制。 在交通土建工程中,对路基路面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看到裂缝的出现,为了防止裂缝,通常都是使用收缩性比较小、稳定程度比较强的结构进行基层的施工。在选择材料时,需要先对材料进行相关的检查和试验,将达到相关标准的材料运用于施工中,其次,为了在施工过程中保证材料的质量,可以添加一些具有缓凝和减水性能的外加剂等其他材料,使得在施工中运用的材料能够有很好的含水性,进而加强施工,这样就可以有效控制裂缝的出现,从而减少裂缝的发生[3]。 ④冲击辗压技术。 清理好施工场地的卫生情况,并且对含水量进行合理测试,将每一项的记录详细记载,方便之后的观察和相关测试的分析。除此之外,在施工中,每一个区域都需要进行冲击辗压,可以使用冲击压路展开工作,同时还要观察辗压的相关数据和相关指标,尽量减少误差的出现,甚至有效避免误差,做到合理无误的操作,以此来有效保证交通土建中路基冲击辗压的安全质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在我国的交通土建中,路基路面的施工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一些问题是由于不合理的技术而导致路基路面施工的质量完全达不到要求。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总结经验,在施工中将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理论知识作为指导工作,合理分析交通土建中路基路面的施工关键技术,并且将这些技术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有效加强路基路面的施工,保证交通土建的工程质量,从而减少路基路面施工中的安全问题。 交通土建论文:简析交通土建工程中的路基施工及其防护措施 【摘要】作为路面基础,路基工程不仅只需要能够承受汽车等交通工具的载重,还需要能够经得起自然因素的侵蚀考验。因此路基施工应该根据施工区域的地形、地质状况等地理条件以及自然条件加以分析后,通过合理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才能够保证施工质量。本文阐述了交通土建工程中路基施工的质量要求以及交通土建工程中路基施工的准备工作,探讨分析了交通土建工程中路基的施工及其防护措施。 【关键词】交通土建工程;路基施工技术;防护措施; 公路路基作为公路的基础和基石,建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路的使用寿命,以及后期的修补程度。因此在公路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路基施工的质量。公路路基施工是整个交通土建工程施工的关键所在,一旦有所偏差,便会对整个工程留下质量安全隐患。 一、交通土建工程中路基施工的质量要求 交通土建工程中只有路基的结构足够稳定,才能在荷载作用力下不会发生整体失稳、变形等现象,其次路基必须具备一定的强度,以保证路基不会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形变,再者,由于路基处于地下,因此在外界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路基很容易出现冻融等现象,从而使路基强度急剧下降。因此目前我国对交通土建工程路基施工的质量要求主要可以体现在三点: 1、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为防止路基结构在行车荷载及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发生整体失稳,必须因地制宜地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路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2、具有足够的强度,为保证路基在外力作用下,不会产生超过容许范围的变形,要求路基应具有足够的强度。 3、具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路基在地面水和地下水的作用下,其强度会发生明显的降低,特别是在季节性非常明显的地区,由于水温的变化,路基将会发生周期性的冻融作用,形成冻胀和翻浆,使路基强度急剧下降。提高水温稳定性,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外界环境对路基强度的影响。 二、交通土建工程中路基施工的准备工作 路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路基工程施工总体部署、调查作业范围、水文地质及工程量、制定施工方案、编排施工进度计划以及开工前的人员、机械、材料等方面准备的阶段,该阶段准备充分与否是直接关系到路基工程施工能否正常进行的关键环节,因此我们要认真对待并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详细调查,制定方案。对施工区域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进行科学的勘察研究,包括对该区域的土质、含水量、水文地质情况等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再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盲目性的施工操作。根据设计后的工程量以及工期要求,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编排划分,确定日进度计划。根据日进度计划的落实,合理配置人力以及机械的资源利用。 2、 建立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良好的质量保证体系是施工正常进行的保证,也是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以及企业经济效益的必要条件。质量保证体系不能仅仅停留于纸面上,更要在实际施工中一步步的去落实,让它发挥真正的作用,要建立层层负责,奖罚兑现的制度,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 3、 技术交底。在工程施工开始前要把施工部署、整体安排、施工规范、设计要求、合同要求、作业流程和规程、施工要点向施工管理人员、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全面交底,使全体人员全面了解工程施工的要求和施工重点,也便于施工方案和工期计划的落实。 三、交通土建工程中路基的施工 1、路基的填料。现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明确对路基的填料有所要求,一般路基土的强度都用CBR值来表示。对路基填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给了量化的标准,采用承载比实验(CBR)值表征路基土的强度,引入了路床的概念。对上路床的填料提出了限制条件,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以下0cm-30cm的路床填料,其CBR值应大于8,对下路床及下面的填土也给出相应的规定值。用于公路路基的填料要求挖取方便,压实容易,强度高,水稳定性好。通常会采用土石材料,石质土、砂土以及工业废渣等作为路基的填充材料。如果路基所用的填料达不到规定的最小强度,应采取换填、混合粗粒料、用稳定性材料处理等方法。 2、路基的压实。我国的路基压实通常是采用吨位比较大的压路机来进行路基的碾压,因此路基的压实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国对高速公路的压实度明确规定,在80至150cm的部分,其路基的压实度不得少于95%。当其他各个等级的公路需要铺筑高级的路面时,其压实度也要与高速公路的标准相同。 3、路基排水。水是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路基必须做好排水系统。公路排水一般包括地下排水和路表排水。地下排水设计可以采用适当提高路基最小填土高度或在路基底部设置隔水垫层等方法。在施工前开挖排水边沟,降低地下水。同时在路基底部掺加低剂量的石灰处理。设置40cm厚的稳定层等,可起到较好的效果。路表排水设计,一是可以通过路面横坡、边沟、边沟急流槽等将路表水迅速排出路基以外。二是设计中央分隔带纵向碎石盲沟、软式透水管及横向排水管将施工期进入中央分隔带的雨水及运营期中央分隔带的下渗水迅速排出路基之外。三是设计泄水孔以迅速排除桥面水。四是采用沥青封层、土路肩纵横向碎石盲沟或排水管将渗入路面面层的水引出路基之外。 四、交通土建工程中路基施工的防护措施 1、 支档防护。当前的主流是用挡土墙进行支档防护。其中用石头堆砌而成的重力挡土墙常常用在低墙、石料非常丰富、地基比较好的地方;而悬臂挡土墙、扶壁挡土墙由于受力比较均匀,墙身的体积较小,目前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冲刷防护。传统的方法是用砌石、抛石、铁丝石笼和挡土墙防护,改进后可以用高强土工格栅代替铁丝做石笼,用聚脂或聚胺脂类土工织物混凝土护坡模袋做成的护面板防护受水冲击的边坡,很能适应土体不均匀沉降。 3、坡面防护。坡面防护可以有效的防止路基受到地表水的冲刷,防止路基坡面被风化,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协调公路周边的环境。通常情况下,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多用在路堤边坡,连片的及带窗孔的护面墙;用于路堑边坡。破裂的或易于风化破碎的岩石路堑边坡采用锚杆挂铁丝网或高强塑料网格喷浆或喷射混凝土以及喷射纤维混凝土防护也有较好的效果。但由于石砌圬工及混凝土防护造价高、易破损等诸多问题,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建议大力推广既能改善生态环境,美化景观,又一劳永逸的种草防护。 4、结束语 当前我国交通建设在施工设计方面虽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实际经验,施工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路基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软土路基、黄土路基等不良路基,如果不加以处理,便会引起整个填方路堤出现沉降或不均匀沉陷,严重影响到公路的正常使用,并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这就需要我国交通建设施工人员对其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并且努力提高防护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施工工程质量,促进我国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 交通土建论文: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关键技术综述 摘 要:我国的交通事业有着迅猛的发展,铁路、公路和桥梁等基础建设工程也在稳步的展开着,现代化的交通设施逐渐取代了老旧的、速度较慢的交通设施,这为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然而,这样快速的发展,必然会导致相应问题和缺点的存在,尤其是最近几年重大道路桥梁事故的发生,更使我们深刻的认识到道路施工质量的重要性,本文从交通土建工程中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出发,给合专业知识给出一定的改进策略和方法,希望可为同行业的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公路运输在整个的交通运输中占有着相当大的份额,在电子商务高度发达的今天,快递行业也在迅速的崛起,货物运输高度频繁,同时,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私家车保有量也在快速的增长,这诸多的社会变化要求着我国的公路建设必须得上脚步,才不会阻碍社会的发展。而在公路的使用过程当中,路基路面是承载整个交通系统的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路基路面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道路施工的工程质量,以及所修公路的使用寿命,因此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当中,要加大对路基路面建设的关注度,避免建设事故的发生,使得在未来公路的使用中无隐患存在。 1 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简述 土建工程是土木工程与建筑工程的总称,它是指通过使用各种施工设备和建筑材料来完成所有和水土基础建设的计划和施工工作。一般土木建设工程包括交通道路建设、房屋建设等。其中交通土建工程包括交通路桥施工工程和交通路桥质量测试和交通路桥监理方面。交通土建工程中路基路面施工包括一般路基路面施工、特殊路基路面施工、路基路面维护工程施工、水泥混凝土路基路面施工以及沥青路基路面施工。 2 路基路面施工的常见问题 2.1 路基的填土与压实问题 路基的填土与压实工作受到气候条件及地理条件的影响很大,在气候不佳的季节里,如雨季等天气,路基中所填石料可能含水量较高,当进行压实时可能会导致压实高度过大,影响整个路基厚度及质量,对此种情况可酌量添加吸水材料来改善。此外,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土地情况多样,因此在进行路基的填土与压实工作时,要结合在建项目当地的实际情况,建设前做好前期考察工作,建设中根据实际情况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开展建设工作。 2.2 路基路面的排水工作 水的含量的多少是影响路基路面强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许多道路出现问题、路基遭到侵蚀都是因为水的侵蚀造成的。此外从道路周边的农田及水利设施及保护环境的方面考虑也应该注重路基路面的排水工作,形成良好的排水系统且最好与当地的排水规划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所以在整个路基建设工作中一定要注意施工的排水工作,避免在后期因为各种原因而造成的水患问题,给路基和路面乃至整个道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3 公路路面不平整问题 路面平整度是道路建设的重要评定指标,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道路是否平整直接影响到驾驶人员的舒适度及安全性、行车速度等等。所建路面不平整主要是在道路建设过程中操作人员操作不当或操作程序不当造成的,因此要加强对铺路技术的改进,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增强技术人员的责任感,加大测量和监管力度,努力将问题解决在萌芽期,给予所修路面最佳的平整度。 3 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 3.1 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 3.1.1 原材料方面 优质路面的建设基础便是要有优秀的原材料,它在路面施工中起到几乎决定性的作用。在选材过程中,要做好原材料的试验工作,确保所选石料满足相应施工要求,同时要确保原材料可以足够的供应,最好可以就近取材。 3.1.2 施工阶段 施工前铺筑一段试验路面,以此来检验原材料方面是否达标,设计方案是否可行,并遵照指标,进行动稳定度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合格后才能正式施工。在路面施工阶段应该使用沥青混合料转运车避免运料卡车对摊铺机的碰撞。在铺筑路面的过程中要根据路面宽度、厚度、改性沥青与混合料类型等各种条件进行综合考察和分析,使施工作业有序进行,降低成本的 同时提高质量保证路面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 3.1.3 路面排水 在路面质量的问题中,路面排水系统的问题频繁出现,做好路面排水工作是路面施工的关键性技术。在路面排水中辅砌防护投置边沟、截水沟和急流槽等都是有效的手段,一般采用集中排水和分散排水的方法及时排水。 3.2 路基施工的关键技术 3.2.1 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 在路基的填土与压实阶段开始以前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首先,必须要选取符合条件的原材料做路基填料,并且从技术上进行试验,使材料能够安全用于路基施工。其次,不同坡度基底要根据实际路况按照程序进行不同的处理。 3.2.2基底处理关键技术 基底处理是路基施工的关键,把握住基底处理的关键技术能够有效地遏止路基施工的不良因素,使路基施工达到规范标准。(1)填充压实技术。该技术包括横向挖掘和纵向挖掘,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选择同时进行横向和纵向挖掘,也可以选择将纵向挖掘与单层或者双层挖掘结合起来。(2)强夯工艺。在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后要按照规范指标进行强夯,要注意夯锤的中心要对准,提高准确率。为了避免基底承载力分布不均匀,路基稳定性差,在强夯之前应该做好土质的测试工作。(3)对裂缝的控制。在交通土建路基路面的施工中常常会出现裂缝控制,一般采用收缩性小、稳定性能强的结构作为土建工程的基层。(4)冲击辗压技术。冲击辗压的施工必须要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对冲击压力进行测试放样。对施工场地也要做好清洁工作及含水量的测试工作,并且对每一项工作都详细记录在案,便于观察和测试。 结束语 综上所述,路基路面施工关键技术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必要条件,也是确保整所建公路质量以及正常运行使用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要提高对路基路面关键施工技术的重视程度,并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对该技术进行不断的完善与提高,排除施工技术中的不合理部分,加强质量的管理和管控,做好监督和验收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持保量的完成交通公路建设工作,消除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促进交通运输业发展,从而带动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使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可以快速的腾飞。 交通土建论文:FRP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在交通土建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土建工程行业成为了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支撑。加强交通土建工程中FRP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复合材料的应用,对我国交通土建工程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综合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综述了FRP复合材料在新建桥梁、旧桥加固与改造、建筑领域等其他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并对FRP在交通土建工程的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关键词】FRP;交通土建工程;研究现状;应用研究;加固;桥梁 1、FRP材料 1.1 FRP材料概述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FRP) 是由纤维材料与基体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并经过特别的模具挤压、拉拔而形成的一种性能优越的高性能新型材料。近年来,FRP以其抗拉强度高、轻质、耐腐蚀、抗疲劳性能较好、非磁性等优点,开始在土木工程领域得到应用。目前土木工程领域通常应用的FRP复合材料按材料分类主要有:碳纤复合材料(CFRP)、玻璃纤维复合材料(GFRP)、芳纶纤维复合材料(AFRP)和混杂纤维复合材料(HFRP)[1];按生产工艺和产品形式来分,主要有片材(包括FRP布和FRP板)、棒材(包括筋材和索材)、网格材和格栅等。 1.2 FRP材料研究现状[2] 20世纪60年代,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在FRP材料用于工程结构加固方面投入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重大成果。国外对FRP在现代土木工程中应用研究有着以下发展趋势。(1)在对单一品种高性能FRP材料研究与应用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由不同种类高性能FRP复合材料混杂与复合后的改性问题。(2)将高强度的FRP材料应用于预应力筋中。(3)投入了大量资金对FRP材料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展开研究,以期在今后的海洋工程建设中占据技术统治地位。(4)土木工程中应用的高性能FRP复合材料的品种已越来越多元化。国内对FRP材料应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1997年开始引进CFRP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并开始进行相关研究。由于其巨大的技术优势,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形成研究及其工程应用的热点。目前已有国家工业建筑诊断与改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等国内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对FRP应用与材料技术展开研究。在FRP加固技术和设计计算理论等方面,已取得重大研究成果。 2、FRP材料在土建中的应用 2.1 FRP复合材料在新建桥梁中应用 近年来,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具有的高强、轻质、耐腐蚀、抗疲劳等显著优越性能逐渐为工程界所认可,国内外许多工程利用FRP建成FRP桥梁、FRP拉索、FRP筋,并将它应用于连续刚构桥的0#块和合龙段混凝土。 2.1 .1 FRP桥梁结构 FRP桥梁是在已有的结构形式上利用FRP材料所建成的一种新型桥梁。其上部结构是利用FRP材料制成的,由于FRP材料密度小,可以有效的减轻上部结构的重量,因此可以适当增大桥梁跨径。其下部结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承受上部结构的自重。所以,在地基基础条件差的地方,可以优先选择FRP桥梁。 图1为1986年,在重庆交通学院(现为重庆交通大学)旁建成了重庆第一座FRP人行天桥(斜拉桥)[3]。 2.1.2 FRP拉索 常规高强钢质拉索由于自重大,垂度效应导致的弹性模量的降低在长索中非常明显,而且面临腐蚀、振动疲劳等耐久性问题,而采用FRP材料作为拉索,可以充分发挥出FRP材料抗拉强度高、蠕变小而且耐腐蚀等优势。 2.2 FRP在旧桥加固与改造中的应用 2.2.1 FRP加固桥梁结构 碳纤维布或板加固机理:碳纤维是一种新型建材,因其质轻、耐腐蚀、片材很薄、抗拉 强度高而被广泛应用。碳纤维布(片)加固法亦被视为梁式桥加固补强、提高承载能力,尤其是当高度受限制时的首选加固方法,其施工工艺也很简单。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受压柱,以提高延性、耐久性的加固;亦可用于梁、板的加固[4]。 2.2.2预应力CFRP加固桥梁 CFRP材料的优点受到国内外工程师们的广泛关注,随之大量关于CFRP加固的研究不断展开,对CFRP材料的认识不断增加,CFRP筋在体外预应力加固工程中得以成功应用。例如王鹏等在实际工程中设计了体外预应力加固桥梁,并运用有限元辅助分析,研究了体外预应力加固梁的受力特性等[5]。 2.3 FRP在建筑领域应用的内容[6] 据粗略统计,FRP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①各种异形建筑结构物:雷达天线罩、岗亭、广告牌(物)、球形娱乐场、球幕影剧院、大跨度机库、车库、仓库、旋转餐厅屋盖、卡拉OK娱乐厅柱形屋盖、运动场大跨度看台屋盖、室内运动场屋盖和高层建筑锥形顶等;②各种功能性建筑物:电视塔透波墙、透波机房、屏蔽房、隔声墙、化工厂防腐车间、码头FRP与金属复合墙、医院防辐射复合墙、大型冷却塔、污水处理厂防腐板、大耐腐蚀槽、罐等;③各种建筑物内外装饰件:屋檐、沿口、门嵋、骑马廊、灯槽、灯饰、罗马柱、吊顶、艺术花瓶、假山瀑布、吉祥动物(狮子、牛、象等)等; ④小康居室、办公室建筑构件:门、隔墙、隔段、家具、厨房用具、花园栏杆、围墙、小车库、游泳池、各种窗框、盆景等;⑤各种卫生洁具:整体卫生盒子间、整体淋浴间、水箱、移动厕所、净化池、洗面盆具、抽水马桶、浴缸、太阳能热水器等。 3、FRP应用展望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技术飞速进步,世界各国对土木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有些条件下,传统建筑材料很难满足这种发展要求。FRP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抗疲劳、耐久性好、多功能、适用面广、可设计和易加工等多种优点。在重要的土木工程中,如超大跨、超高层、地下结构、海洋工程、高耐久性的应用,以及特殊环境工程、永久性工程、结构加固修复、大型工程结构的在役监侧等的应用,都具着巨大的优越性。它可以满足现代土木工程对新型建筑材料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FRP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有发展潜力的建筑材料与技术,并不是要取代传统的建筑材料-钢材与混凝上,而是做为传统建材的一个重要补充。FRP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技术与材料研究开发,在当今世界上已成为复合材料界与土木工程界共同研究开发的一个热点。该技术研究开发成功后,将会极大地推动现代土木工程的技术进步,它还将为现代复合材料产业开辟出巨大的应用市场,因而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应用前景。 交通土建论文:探讨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风险管理 【摘要】随着经济的稳健、快速发展,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大城市交通堵塞问题日益严重,大城市的交通堵塞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基于大运量、高效率、低污染等优势,城市轨道交通被公认为是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首要选择,也是引领城市可持续发展、迈向国际先进大都市行列的主要途径。本文主要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的特点、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的施工中的安全风险以及我国工程保险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于工程保险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模式。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风险管理 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是一项巨大的市政工程,根据建设特点可以划分为土建工程和设备安装工程两部分,其中土建工程具有以下特点:1)地理位置特殊;2)质量和安全要求高;3)涉及工程专业多;4)工程量巨大;5)地下和露天作业多;6)工程与周边环境关系密切;7)生产的流动性;8)生产的单件性;9)生产周期长等。这些特点决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可能发生的事故种类多、损失重。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是高风险项目,在建设之初对工程进行彻底的安全风险分析,对重点风险采取预防措施,施工中加强措施落实和动态风险管理特别重要。 一.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的特点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是一项巨大的市政工程,其土建工程施工与一般的工业生产过程相比,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这些不同之处主要是由于城市轨道交通构筑物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具有许多特点,其中对施工过程具有较大影响的主要有:产品的体形庞大、复杂多变、整体难分、不能移动。这些特点又使得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产品的生产(即施工过程)具有与一般工业生产不同的特点,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生产的流动性、生产的单件性、生产周期长、地下和露天作业多、地理位置特殊、质量与安全方面的要求高以及与地质环境关系密切等。 (1)生产的流动性 生产的流动性是由于土建产品固着于地上不能移动和整体难分所造成的。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施工单位(包括施工人员和机具设备等)随着建筑物或构筑物坐落位置的变化而整个地转移生产地点;二足在一个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施工人员和机具等要随着施工部位的改变而沿着施工对象上下左右流动,不断地转移操作场所。 (2)生产周期长 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周期长这个特点的形成是与产品体形庞大、复杂多样、各不相同并且整体难分的特点分不开的。一条线的土建工程施工期限一般可长达数年。建工程不仅生产时间长,而且由于其所需要的人员和工种众多,所用物资和设备种类繁杂,为了进行准备也需要税费许多时间。为了克服这种缺点,争取生产对时间,人们在组织施工的过程中,充分地利用了轨道交通工程产品体形庞大这个特点所提供的广阔作业面,在同一施工对象的上下、左右、前后不同空间位置实行立体交叉作业和平行施工,同时进行同工种或不同工种的多种工作,同时完成不同部位的建筑构造部分,以加快工程施工进度,这种组织施工的方法在一般工业生产中是很少有的。 (3)质量与安全方面的要求高 城市轨道交通是公益性事业,与城市全体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设计寿命周期内的质量和安全方面较一般建设工程有更高的要求。从而给土建工程施工以更大的压力和要求。 二、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的施工中的安全风险 由于上述的特点,或者说是不利之处,使得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施工与其他生产工业相比,成为一个高风险的产业。此外,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构筑物结构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还处于最软弱的状态,荷载承受能力最低,任何不利的作用和预料之外的荷载都将给构筑物造成不利的影响、不同程度的损坏或破坏,或者引起该构筑物周围其他财产的损失、人员伤亡等。 如前所述,风险的产生和存在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些原因可统称为风险源,而风险源又可以分为自然的原因和人为的原因。自然能原因有地震及地震引起的海啸,滑坡、山崩、泥石流、洪水等水文地质灾窖,台风、龙卷风和飓风、暴风雪、严寒、醚热等气象灾害。人为的原因有设计的错误,施工管理上的问题和错误,施工操作的错误等。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建设工程的保险就显得十分重要。 三、我国工程保险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日益扩大,技术复杂程度逐步提高,土建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和损失程度也相应增加。另外,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深入和涉外工程的广泛开展,国际惯例逐渐融入到我国的工程建设中,工程保险逐渐被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所重视,其作用也日益明显。2003年7月份平安保险、太平洋保险和中国人保等4家保险公司为上海轨道交通四号线透水事故理赔56亿元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西方发达国家工程保险在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中已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工程保险业务只是转移了风险,并没有从源头上削弱风险。引进工程保险业务的过程中,如何发挥其在土建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把整个土建工程施工过程,根据其技术特点分解为若干个小过程并进行分析判断,找出施工过程的薄弱环节(即典型风险),这样,可以事先采取预防措施,将意外事故出现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这就是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思想。 四、基于工程保险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模式 4.1基本思想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的特点,基于工程保险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模式的基本思想是充分利用土建工程施工企业和保险公司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险公司为主体进行工程旖工安全风险管理,工程保险业务中,施工企业在保险公司投保,保险公司则利用科学先进的安全风险管理方法和专业的风险管理机构向施工企业提供优质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服务。 4.2管理流程及实施 首先,施工企业向保险公司提交保险请求、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等工程资料,然后,保险公司工程技术人员根据施工企业提交的资料和工程现场考察结论对投保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得到项目的总风险度和所有施工项目中安全风险较大的薄弱环节(即典型风险),根据项目总风险度,保险公司决定是否投保和厘定保费。在施工企业和保险公司双方认可的条件下进行签单承保,同时保险公司组织专家对所有的典型风险进行逐个分析,找出防范控制措施,向施工企业递交风险分析和防范措施报告,根据报告保险公司可以把对施工企业安全风险管理方面的要求写进保险合同。 4.3实施建议 在我国如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等大型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过程中,成功实施这一模式,还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l.按照国际惯例,建议把建筑工程一切险及第三方责任险和人身事故险作为强制性保险纳入到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中; 2.规范强制性保险的投保主体,因为保险标底与施工过程直接相关,为便于风险管理服务工作的开展,建议由施工企业直接投保,而非建设单位投保,保费应纳入工程预算当中 交通土建论文:探讨交通枢纽工程土建施工中的问题与解决方略 摘要:在城市建设中,交通枢纽工程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城市的交通枢纽工程建设主要是土建施工。我国的土建施工理论主要是学习西方的土建工程,施工技术也主要是学习西方。近几年来,我国在土建施工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各方面都有所创新。然而在土建施工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果不及时采取合理的方法解决,土建施工的质量也就难以保证。本文主要探讨了交通枢纽工程的土建施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土建施工;管理;问题;解决策略 引言 土建工程主要包括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两部分。土建施工主要是通过有效应用施工设备和建筑材料等来顺利完成施工计划。如今随着我国工程建设水平的提高,土建施工水平也在逐步完善。但是我们还应看到,我国在土建施工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需要施工队员对存在的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对科学技术的应用来有效监督和管理土建施工的各个阶段,是施工过程更加规范化和技术化,从而提高整个土建工程的质量。 一、加强土建施工管理的作用和意义 (一)土建施工管理是工程管理的核心 土建施工管理是整个土建工程管理的核心。对土建施工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也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成本和效益,所以必须重视对土建的施工管理,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督工作,这对整个工程有重大作用。 (二)土建施工管理是施工质量的保证 依据管理制度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土建的施工过程进行管理,能够使施工现场各种建筑材料有序堆放,施工道路也畅通无阻,使施工过程更加安全,从而提高施工质量。 (三)土建施工管理也是土建部门形象的外在表现 土建施工现场涉及到很多的管理部门,如消防部门、环保部和城市规划相关部门等,而不单单只有施工单位,所以现场施工必须要按照相关政策来执行,与各个部门搞好关系,以保证施工能够按时并且高质量地完成。土建施工一般都是在城市中,来往人员较多,因此对土建施工的管理能够体现出施工部门的面貌,同时也是向社会展示其行业形象的机会。因此土建施工管理可以为施工单位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二、土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土建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多种问题,但主要的问题表现为施工进度延误不能按时完工、施工质量低以及施工给环境带来的破坏等等。 (一)施工进度延误不能按时完工 在土建施工过程中只有保证施工的进度才能确保按时完工,并且保证施工进度也能为后期检查施工质量的提供充足的时间,然而在实际施工时,许多建筑单位由于施工方法存在问题或施工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导致工期延误无法按时完工。有的工程是几家施工单位共同负责的,这就容易导致施工标准不统一进而导致无法按时完工。工期延误会使施工单位的成本增加。 (二)施工质量低 施工质量是土建工程的核心,它关系着工程的使用以及使用寿命,然而在我国很多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原因主要是施工人员技术水平有限、管理团队的管理水平不足以及监管力度不够。另外许多施工单位没有建立完整的员工培训机制,导致部分施工人员在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方面存在欠缺,这也给土建施工的质量带来了隐患。还有一些施工单位由于不能进行良好的管理不仅导致工期延误而且还影响施工质量。同时一些施工监督按部门由于对施工过程的监管力度不够也影响了后期的施工质量。上述这些问题都造成了土建施工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从而损害了土建工程的效益。 (三)施工过程导致环境污染 土建施工的位置一般靠近城市的商业区和居住区,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以及尽量不给附近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但是实际情况是许多施工单位在施工时会导致会污染,还会出现噪音污染和分成污染等现象。这些污染现象不利于施工的实施,周围的居民也会对施工怨声载道。有时严重的施工环境污染还会致使出现各种事故,如居民饮水中毒等。这些情况会严重阻碍施工的进程,还会影响施工单位的信誉。 三、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对策 随着土建施工过程中各种问题的出现,相关人员要作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 土建工程要想顺利施工,必须要保证必须要保证施工人员的基本素质和施工技术。因此施工单位必须重要对施工人员基本素质和施工技术的提高,在招募施工人员要有相应的考核制度。此外施工人员还要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施工单位也要提高施工管理和监督水平,这些对减少施工造成的污染极有帮助。 (二)完善施工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 施工单位必须要建立相应的管理了制度和监督制度以提高和改善施工质量。在对工程进行管理时要保证科学化和规范化,还要注重总结管理经验。同时施工单位要建立奖惩制度,严厉惩罚违背施工准则的行为,对那些表现优秀的施工队员进行奖励。此外还要提高对施工人员的待遇使他们工作时更有积极性。 (三)减少环境污染 为了建立良好的的企业形象,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要减少对施工区附近的环境污染,如可以通过消音技术减少噪音污染,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要用运用先进技术来排解,同时要尽量减少废水和废弃物的排放,通过这些措施来改善施工中出现的脏乱差现象,提高施工效率同时也可以树立企业形象。(作者单位:河北龙翔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交通土建论文: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研究 [摘 要]目前道路建设过程中经常发生路基或路面破损情况。为研究和解决这一问题,在分析了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路面施工关键技术和路基施工关键技术的要点,并结合相关的施工工艺、管理方法及试验手段探讨了如何提高路基路面工程的施工质量,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原材料试验、施工阶段、路面排水和基底处理等方面,对于我国道路交通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道路交通;土建;路基;路面 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发展,基础工程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尤其是交通土建公路工程得到了全面发展。但是由于在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单位只求进度,不求质量,导致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隐患和问题。在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存在路面不够平整,路径缺陷,承受力低等突出问题,亟待解决。本文结合实例分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如何做好排水设计。从工艺、施工方法等方面分析了路面不平整和路基缺陷、承受力低这两类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探究了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改进的方面,包括原材料试验检验,施工阶段的监测,路面排水的设置以及基底处理等方面,为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方法和过程提供一定的参考指导作用。 1 交通土建工程中路基路面施工常见的问题分析 交通工程路基路面问题产生的原因非常多,总结起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工程技术方法方面,主要是施工工艺选择不正确,施工机械精度不够,施工水平达不到要求等;第二,人为因素。管理人员松懈,施工人员疏忽大意,不按照规范要求施工等等;第三,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包括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比暴雨、洪水泥石流等等,这些因素所导致的破坏力度非常大,常常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1.1 路面不够平整 路面不平整产生的的最主要原因是路基不均匀沉降,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公路路基如果不进行密实度方面的试验,一旦碰到软土地基等工程地质条件,在公路建成后随着大量动荷载作用过程中,公路发生不均沉降的可能性非常大。除此之外,路基的不均匀沉降还关系到施工路基填料不均匀,路基压实力不够,排水问题等等,进而导致路面不平整的产生。 施工路面不平整多是人为因素,只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来做,路面平整程度完全可以达到要求。另外,工程验收人员在验收过程中,可能存在失职的问题;还有工程材料配比问题,在混凝土配比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来,导致路面出现开裂沉降等问题。 1.2 路基存在缺损,承受力低 路基缺陷的因素比较复杂,主要分为施工过程中的路基缺陷和后期使用过程中发生的缺陷。 施工过程中发生路基缺陷的可能原因是:路基填料的含水量和压实度不满足要求,或者碾压机具选用不当。例如,施工过程中为了缩短工程进度和速度,对材料的正确配比和混凝土的养护时间没有达到规定要求,其结果是使得路面和路基寿命大大缩短。公路后期使用过程中发生缺陷,除了施工工艺上的问题之外,特殊的路基路段沉降过大,施工排水不通畅,黄土水蚀崩解等等自然因素都有可能。 2 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探究 2.1 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分析 2.1.1 原材料方面 原材料要从源头把关,购买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沥青材料购买过程中需要测试沥青混合料,对沥青不同成分的含量进行定量测量,必须符合标准;矿料检测过程中,矿石的稳定性是重点检测项目,务必在试验过程中把握好度量方法,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监测标准及其程序,检测得到精确的结果值;在矿粉和消石灰的筛选过程中要根据矿粉在沥青中所占的比重来衡量,采用EDTA二钠和盐酸共同测定其含量。 2.1.2施工阶段 路基路面施工之前,可以进行一小段的路面提前施工试验,将试验路面用拟定了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原材料进行铺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前获取在施工设计阶段的可行性问题是否达标,并且还能够结合相关检测指标,对试验路段做动稳定度和冻融劈裂试验,如果结果出现问题需要找出存在问题的源头并提出改正措施,只有当所有检测标准达标后才能够进行下一步的正式施工。在正式施工阶段,建议使用转运车对沥青混合料进行运作,以免发生工程车辆碰撞事故。施工过程中时刻对路面宽度、路基厚度、原材料配比进行监测,确定无误后再施工,这样既能保证施工有条不紊地进行,又能保证工程质量,进而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2.1.3 路面排水 路基工程中排水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保证施工质量。采用的方法主要是集中排水法和分散排水法,在设置集中排水法的过程中,需要对施工路段的路基周围做好防水隔水措施,具体的措施为在明沟、积水处设置衬砌护坡。 2.2 路基施工的关键技术分析 2.2.1 施工的准备工作 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合理选择路基填料,尽量选择颗粒均匀,性质稳定的路基填料,材料选择好后对路基填料进行材料化学成分分析和相关力学实验,比如压实实验和土的密度、含水量、渗透速度、液性指数和塑性指数试验等。其次,存在不稳定路基边坡,需要做好加固防护措施和监测,对于可能发生失稳破坏的斜坡可以使用开挖减载等手段进行处理,处理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工序进行,不能偷工减料,颠倒施工工序。 2.2.2 基底处理关键技术 基底处理是防止路基路面沉降的有效手段,处理技术包括填充压实法、强夯法、裂缝灌浆法和冲击碾压法四种主要施工工艺。 填充压实法中,需要对路基进行横向或纵向挖掘,填充施工人员需要对填充部位的土层性质做详细分析和试验,尤其是土层液性指数和塑性指数,保证填充后不会出现不均匀沉降。 强夯法主要是通过重型机械对土质松软场地进行夯实平整,已达到路基基底的承受力要求,在强夯之前需要对场地的范围、位置以及高度进行综合评价,尽量减少误差,保证施工过程的准确性。同样地,在强夯过程中时刻需要关注强夯土层的各向物理力学性质,如抗压强度,含水率等等。 裂缝灌浆法中,主要对应的是岩质路基下部存在溶洞溶沟等缺陷,利用水泥砂浆对于裂缝或空洞处灌浆填充,达到强度条件后再施工。 冲积碾压法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对冲积地点进行放样检查,确定合理的冲击力和冲击压实边界。冲积过程中需要将每次冲积压实做详细记录,以便之后的观测和测试分析。此外,尽量减少误差,避免重复冲积碾压工作,以保证土建基底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3 结论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从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得出如下结论: (1)交通工程路基路面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三个面:首先是工程技术方法方面,主要是施工工艺选择不正确造成的;其次是人为因素,如管理人员松懈,施工人员疏忽大意,不按照规范要求来施工等等;最后是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包括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比暴雨、洪水泥石流等等,这些因素所导致的破坏力度非常大,常常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交通土建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路面不够平整和路基缺陷两大问题。前者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路基沉降以及施工工艺不当所造成;后者产生问题有多方面因素,最为主要的是施工过程中为了缩短工程进度和速度,对材料的正确配比和养护时间没有达到规定要求,其结果是使得路基寿命大大缩短。 (3)路面施工关键技术需要注意三个因素:原材料因素、施工阶段以及路面排水。 (4)路基施工过程中的需要注意的两个关键因素为:施工前的准备和基底处理两方面。 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存在的路基路面施工问题大都由于不合理的施工技术所导致,如果能够在施工过程中总结经验,强调工程质量,严格把关试验过程和验收程序,合理分配施工工序和流程,并且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和管理,一定能够确保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保证路基路面施工质量和安全。 交通土建论文:浅议交通土建工程监理要点探讨 【摘要】:我国工程监理是以工程承包合同以及监理合同为主要工作依据的,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职责就是确保合同双方的义务得以执行,权利得以维护,保证合同双方履行合同签订的内容,但这些合同内容必须是在不违反我国法纪法规的条件下进行的。我国工程监理的工作职能讲究"三控、两管、一协调",也就是说,工程监理在实施监管职能时必须要对工程的资金投入、工程的历时长度以及工程的建设质量等问题进行严格的控制。同时,对于我国工程安全问题以及合同签署问题进行有效管理,并且要懂得使与建设工程相关的单位部门协调发展,共同受益。根据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基本国情来看,我国交通土建工程监理的发展与完善必须走向国际化的道路,对监理工作不断细分不断完善,并根据划分的结构更有针对性地展开监理工作。在此,本文作者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工作阅历,结合我国现阶段交通土建工程监理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讨论,并必出了应对和解决措施,以期提高我国工程监理工作质量,完善工程监理制度,为保证我国交通土建工程质量做贡献。 【关键词】:交通土建 工程监理 要点 【前言】:交通土建工程监理能够宏观的把握工程建设全程动态,对工程施工质量与进度进行把关,其在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减少质量安全事故等方面起着积极而有效的作用,因此,做好交通土建工程监理工作非常重要,是项目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一、工程监理的概念和意义 所谓的工程建设监理,指的是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通过监控和督查等手段,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质量和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保证其各项运行标准都在我国的法律法规允许范围之内。在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合理科学地开展工程监理工作,可以有效降低工程投资避免资源浪费。交通土建工程的监理工作是和工程成本息息相关的而且对于工程安全管理有着不可替代的监督作用。 二、交通土建工程监理的基本原则 (1)独立、公正、自主的原则:监理工程师在建设工程监理中必须尊重事实、尊重科学,维护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组织各方协同配合。因此,必须坚持独立、公正、自主的原则。监理工程师应在按合同约定的权、责、利关系的基础上,协调双方的一致性。 (2)综合效益的原则:监理工程师应该严格遵守国家的建设管理法律、法规等,不但要对业主负责,谋求经济效益,还要对国家和社会负责,取得最大程度的综合效益。 (3)监理工程师承担的职责应与业主授予的权限相一致:监理工程师在明晰业主提出的监理工作内容要求以及监理目标后,应与业主协商,明确相应的授权,在达成共识后,编入在委托监理合同中及建设工程合同中。在委托监理合同实施中,监理单位应该给总监理工程师充分授权,体现权责一致的原则。 三、交通土建工程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 (1)控制建设工程资金 在控制资金投入方面需要有专业的监理人员在进行工程建设施工前做好合理准确的投资风险分析,并制定出应急防范方案,明确投资细则,对合同上的内容反复推敲,公平公正,确保没有漏洞。同时要按照签署的合同做好每一笔建设物资使用和费用花销的记录,保证有据可循,有据可查。 (2)控制建设工程工期 能够切实有效地控制建设工程施工工期的措施和方法有很多,需要工程监理人员对这些手段和方法有个熟练的掌握和控制。因此,积极合理地调配工作人员以及科学有效地采用先进技术手段都是可以有效控制我国建设工程工期的好办法。 (2)控制建设工程质量 质量控制在工程建设中,质量是工程建设的关键。工程监理员必须对工程建设中每一环节的质量严格把关,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如原材料、施工工艺到成品等必须进行全面监理,这样我国的建设工程质量才能得到保障。 四、交通土建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 (1)监理工作的执行和落实停留在表面层次,缺乏深入性。 在交通土建工程监理工作中,其根本目的是保证道路施工达到相关质量与技术标准。最近几年,相关单位加深了对监理制度的研究,虽然基本实现了监理制度的应用,但是在执行和落实方面仍停不够深入,与道路施工监理的客观要求还是有一定差距。 (2)监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目前我国监理部门的职工中专业的监理工程师还是很缺乏的,比较多的都是一般的监理员,大多都是从别的部门转移过来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监理部门为了降低成本,很多监理员也都是临时雇用这样不规范的条款本身就不稳定,对于监理工作的开展只有害处没有好处。 (3)对交通土建工程监理工作的认识不够 很多工作人员认为监理工作就是对工程质量的监督这样的认识其实是错误的,三控、二管、一协调、是监理工作的要点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三控这一点已经被弱化了很多,很多监理部门的工作要点只是质量监督很多监理人员和普通的质量检查人员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不能完全对整个交通土建工程的全程工序进行监督。 五、交通土建工程监理要点 (1)严格控制工程质量 工程建设监理是建设监理单位接受业主的委托和授权,根据国家批准的工程项目建设文件、有关工程建设法规和工程建设监理合同以及工程建设合同所进行的旨在实现项目投资目的的监督管理活动。首先,在交通土建工程施工之前,应该结合该工程项目的具体实际情况,施工方领导应该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地学习施工合同、施工标准以及施工技术上的要求。其次,为了加强对交通土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在工程中标后,中标施工方应该对整个交通土建工程进行从上到下进行层层的分级管理,把整个工程的质量职责分层落实到每个施工单位,落实到每个施工员工身上。对施工单位、组织在职责分工明确,除了把自己的工作认认真真落实到实处,还应该和其他单位一起协调作战、相互监督。最后,对于交通土建工程的施工各单位组织和员工,应该进行全面的质量、安全教育,并对他们的施工工作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对个施工单位、全体施工员工必须要求持证上岗、挂牌施工作业,保证交通土建工程的施工在每个环节上都符合施工的标准和施工上的技术要求。 (2)投资控制 投资控制是影响监理业绩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监理工作的三大控制目标之一,也是监理工程师做好监理工作的工作内容和主要手段。在实际建设中,应该依据工程各个阶段的不同工作内容和特点,采取相应的手段与措施,实施项目全过程投资控制。在工程实施阶段监理工程师控制投资的主要工作是处理工程变更和索赔,审批工程进度款,审核竣工结算等,监理单位从设计阶段应严格以批准的设计概算为控制目标,编制施工招标文件,做出工程量清单和工料说明,协助建设单位进行工程进度控制,协助业主通过招投标选择承包商。监理工作必须符合合同要求,必须在国家法规政策的范围内,保证每笔工程支付都符合合同的要求。 【结语】:总而言之,要重视交通土建工程监理的工作,分析工程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监理人员必须要加强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提高业务素质。同时,相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监理工作规范化的措施,使我国的交通土建工程监理工作规范化、有序化的进行。 交通土建论文: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风险管理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的特点、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的施工中的安全风险以及我国工程保险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于工程保险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模式。 【关键词】: 城市 轨道交通 土建工程 风险管理 【前言】:当前,我国的轨道交通建设正处于大发展的初期阶段,其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复杂多变的安全风险。工程保险是国际工程界应用最广泛、最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之一,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工程保险只是转移了风险,并没有在源头上控制风险。本文主要围绕如何发挥工程保险在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从管理模式和风险评估方法两个方面展开研究。本文在充分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施工特点、工程保险业务特点及国内外现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工程保险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模式”,并论述了该模式实施的可行性、管理工作流程及实施条件。 一、工程风险管理概述 风险管理是指项目管理人员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对策及通过多种管理方法、技术和手段对项目活动涉及的风险实行有效的控制,采取主动,创造条件,尽量把风险减小到最低水平,以最少的成本保证安全、可靠的实现项目的总目标。风险管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可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损失,从而降低成本,增加企业利润。通过风险转移,可将潜在的重大损失转移给他人,例如保险公司等。通过对风险进行恰当的分析,做出正确的预测,可采取断然措施以获取意外收益。现代工程风险管理理论认为,任何工程项目都有风险,工程风险管理是决定工程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是提高对造价、工期控制精度和质量控制水平的主动措施,也是建设市场运行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工程风险程度愈来愈大,工程风险管理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因素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基本上刚刚起步,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尤其在风险的控制上更是问题多多。比如对工程前期的设计不完善,导致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返工现象,有些虽没有在施工的工程中暴露出问题,但在日后的运营中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一定的问题,然而,这些问题是后期很难处理和应付的。还有就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工序的划分不是很明显,导致施工时给人们的出行造成了诸多的不便,豆腐渣工程更是层出不穷,给国家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让人民的生命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还有就施工时对施工的环境调查不是很清楚,不明确当地的地质的具体情况,以及周围环境中的施工情况,比如高层建筑的地基、下水管道等,这样一来,施工的时候造成了很的麻烦和问题。以致给工程整体的进展和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三、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的特点 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具有许多特点,其中对施工过程具有较大影响的主要有:产品的体形庞大、复杂多变、整体难分、不能移动。这些特点又使得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产品的生产具有与一般工业生产不同的特点,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生产的流动性、地理位置特殊、质量与安全方面的要求高以及与地质环境关系密切等。 (1)生产的流动性 生产的流动性是由于土建产品固着于地上不能移动和整体难分所造成的。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施工单位(包括施工人员和机具设备等)随着建筑物或构筑物坐落位置的变化而整个地转移生产地点;二足在一个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施工人员和机具等要随着施工部位的改变而沿着施工对象上下左右流动,不断地转移操作场所。 (2)质量与安全方面的要求高 城市轨道交通是公益性事业,与城市全体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设计寿命周期内的质量和安全方面较一般建设工程有更高的要求。从而给土建工程施工以更大的压力和要求。 (3)地理位置特殊 大部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处于大城市市区,周边环境特殊,区间和车站经常在大型建筑物基础中通过或与他们靠近,施工过程中小小的失误,可能造成大的灾难,所以施工难度有时特别大。 四、基于工程保险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模式 (1)基本思想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的特点,基于工程保险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模式的基本思想是充分利用土建工程施工企业和保险公司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险公司为主体进行工程旖工安全风险管理,工程保险业务中,施工企业在保险公司投保,保险公司则利用科学先进的安全风险管理方法和专业的风险管理机构向施工企业提供优质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服务。 (2)管理流程及实施 首先,施工企业向保险公司提交保险请求、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等工程资料,然后,保险公司工程技术人员根据施工企业提交的资料和工程现场考察结论对投保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得到项目的总风险度和所有施工项目中安全风险较大的薄弱环节(即典型风险),根据项目总风险度,保险公司决定是否投保和厘定保费。在施工企业和保险公司双方认可的条件下进行签单承保,同时保险公司组织专家对所有的典型风险进行逐个分析,找出防范控制措施,向施工企业递交风险分析和防范措施报告,根据报告保险公司可以把对施工企业安全风险管理方面的要求写进保险合同。 (3)实施建议 在我国如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等大型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过程中,成功实施这一模式,还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l.按照国际惯例,建议把建筑工程一切险及第三方责任险和人身事故险作为强制性保险纳入到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中; 2.规范强制性保险的投保主体,因为保险标底与施工过程直接相关,为便于风险管理服务工作的开展,建议由施工企业直接投保,而非建设单位投保,保费应纳入工程预算当中; 3.建立工程保险业务中的保费返还制度,规定一定比例的保费在施工安全管理较好的情况下应返还给施工企业,以加强施工过程的安全意识。 【结语】:综上可述,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在交通工具的利用上就增加了数量,那么对于交通就产生了压力,随着地铁工程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对于地铁工程的建设安全是关键。在地铁工程中,车站的施工质量是重中之重,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素,主要是基坑工程的建设和结构工程建设方面有一定的风险性,那么施工企业在这方面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因为这不仅关系着地铁本身的运行问题,还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国家的稳定,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操作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得到有力的质量保障,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基础,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性心理学论文: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相关性心理学分析 摘要:国内外对审计质量和盈余管理相关性研究发现:高审计质量对应着较低的、合理的盈余管理;高盈余管理公司会选择提供低质量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本文通过对股东、经营者动机心理分析阐述盈余管理的动机,利用认知心理学分析盈余管理决策和审计报告决策,解释了审计质量和盈余管理存在的上述关系。 关键词:审计质量 盈余管理 心理学 分析 一、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对审计的定义是:“审计是审计机关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这个定义是在总结我国国家审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较为符合我国政府审计的现状。其实审计是对会计系统所提供信息的审查,评价这些信息是否真实可靠、及时有用、合法合规。审计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审计质量的高低,目前一般将审计质量定义为审计师发现并报告违约行为(会计报表错报或漏报)的联合概率(DeAngelo,1981)。DeAngelo(1981)从理论上分析了事务所的规模、品牌与审计质量的关系,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当事务所拥有的客户数量越多,与某一特定客户相联系的审计公费收人占总收入的比例越小时,事务所机会主义动机行事的可能性就越小,其审计质量就越高。对于盈余管理,Marin等认为是一种超越真实性报告与欺诈性报告边界的行为或现象,即通过盈余管理所产生的会计报表虽缺乏真实性但也不是欺诈性报告。这种定义方式下的盈余管理难以进行变量测量,不仅因为盈余是一个总结性项目,更主要的是由于管理层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意披露企业真实的盈余状况,而信息不对称的客观存在又使得其愿望成为可能。我国的定义是认为盈余管理是利用会计政策所给与会计的自由选择的空间,选择有利于会计人员或者管理人员的利益的会计政策来进行会计信息的披露和提供。使用的方法和方式是合法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会计信息的正确传达,减低了会计信息的质量,有可能误导信息使用者的决策。 笔者认为,盈余管理就是基于信息不对称,公司的内部人――管理人员比外部投资人掌握更多的公司内部的信息,这为公司管理者进行以提高自己的财富和价值为目的的盈余管理提供了可能;而审计的目的之一就是消除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因此,盈余管理与审计之间的联系是密切的。根据我国学者的实证研究发现,审计质量是与盈余管理有关系,李玲,陈任武(2005);蔡春,黄益建,赵莎(2005);章立军(2005)等研究认为,审计质量的提高,会降低盈余管理的水平,减少因为盈余管理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高质量的审计更易发现和制约管理当局的会计错误和违规,更有效地制约盈余管理行为。审计质量的高低可具体反映在已审计财务报告中注册会计师容许的盈余管理程度上,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反向关系,较高的审计质量会容忍较少的盈余管理,从而可提高财务报告中会计盈余的可靠性及信息含量。绝大部分的研究都是从实证角度出发,通过假设审计质量的提高会降低盈余管理的水平,选择样本进行检验,最后得出结论。但是在理论上为什么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会存在这种关系,学者所给予的解释就比较少。本文从行为学、心理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 二、动机心理理论与盈余管理动机 (一)动机心理学理论发展 心理学家们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形成了本能论、驱动力论、诱因论等动机心理学理论,这些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动物行为的内在起因和外在动因方面,试图从有机体自身或者外部寻求行为的诱因。研究内容主要涉及本能、驱力、需要、诱因等方面。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动机心理学出现了连接论、驱力论、认知论、精神分析、归因论以及成就动机论。研究的主题主要包括好奇(探索行为)、交往、不平衡(失调)、挫折、攻击、焦虑、志向水平、生物化学关联作用、强化理论等。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动机心理学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并形成了一系列认知动机理论,如成就动机论、自我效能论,以及新近的自我决定论、预言论、归因论等。这一时期认知观进一步确立,认知研究真正成为当前动机研究的主流,与人的中介自我调节作用有关的因素受到重视,如自我效能、控制部位、自我控制等等。认知论和前期的机械观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这种理论假定人是理性的,人的动机行为受个体的调节控制,而不是被动地受内外部刺激的摆布。认知论关注于动机过程中自我调节作用的发挥,即人的认知因素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有关动机论题有:利他主义与助人行为;攻击;成就追求和成功期望;情感的前因和后果;行为的改变。 (二)股东及经营者的需求及盈余管理动机 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绝大部分都是一股独大,要么是国有股独大,要么是法人股独大。在国有股独大的公司中,由于产权确认还不明晰,而国资委现在也做不到真正的监督功能,其在这些公司中都是经营者掌握公司,而高层的经营者是由上面直接通过行政的方式任命,在其任职的期间公司的经营业绩的好坏,直接与其政绩挂钩。因此,当公司的业绩不能达到理想的水平,可能会影响政绩的评价、职位的升迁的时候,对盈余管理的要求就非常的高。而在法人股独大(不包括国有法人股)或者存在单一的大股东另外一些公司中,一般来说公司的经营者在业绩不佳的情况下由于各种因素,如契约因素――某项贷款的要求是公司的净利润率要达到某个水平;政策因素――某一法规规定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必须达到多少等,当企业达不到这些要求的时,公司的经营者就有可能面临下课的危机。因此,经营者就有强烈的动机希望进行盈余管理。上市公司及其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有以下方面:契约成本最小化;节税的动机;政治成本因素;规避经营风险;资本市场动机;高级管理人员的变动;管理当局的业绩考核;债务契约;符合公司盈余预测;其他动机。 三、认知心理学对风险决策的认识 (一)风险决策行为的心理机制 从行为学的观点看,主要有以下心理机制: (1)易得性偏差。人们在获取信息时,对那些比较熟悉、比较显著、容易搜寻和容易想象的事物比较敏感,从而高估这些事件发生的概率,形成系统性的偏差。如人们热衷于买彩票,印度洋海啸发生之后旅游保险颇受人们青睐,这是因为巨额奖金和电视中关于海啸灾区触目惊心的报道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力,从而高估了中大奖和遭遇灾难这些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盈余管理决策和审计质量决策中,由于中国法律惩罚力度不够及执行不力,使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只看到巨大的收益,而对被发现后的处罚在心理上被忽略。 (2)框架依赖偏差。人们的判断和决策依赖于信息的描述方式(框架),当同一问题采用不同的描述方式时,人们可能会作出不同的决策。心理学家爱德华・索恩迪克发现了“晕轮效应”,即人们对一个人或事物的良好或不好的总体印象会影响其对这个人或事物目前或将来预期的推论,这是框架依赖的一个典型例子。如公司可以通过盈余管理可以保持一个平滑的会计利润水平,不仅可以 树立公司良好的形象,还能满足企业某些特殊需求,如债务契约、融资资格等。 (3)代表性偏差。人们在对某一事物进行判断和评价时,常会过分关注这一事物与另一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从而产生系统性的偏差,称为代表性偏差,如人们生活中常说的“吃什么补什么”就是很典型的一种代表性偏差。代表性偏差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遵从“小数定律”,即误认为小样本能代表总体的分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决策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决策时,肯定会向同类企业或者同行看齐,看到某些个别的现象后,可能就会产生这种心理“大家都这么做的,我也这么做没关系”。 (4)心理账户。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塞勒提出了“心理账户”的概念,认为人们在心理上将来源不同、获取时间不同、用途不同和存储方式不同的财富划归到不同的账户里,不同的账户之间不能流通,不同账户里的财富是不可替代的,人们对不同账户里的财富有不同的心理感受及不同的处理方式。应用到盈余管理决策上,上市公司可能会认为为了某些目的(比如契约成本最小化、节税、规避经营风险、债务契约)可以实行高水平的盈余管理,为了另外一些目的(比如高级管理人员的变动、管理当局的业绩考核、符合公司盈余预测)不能实施过高的盈余管理水平。 (二)风险的认知对决策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风险倾向中的认知中介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决策者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极大地影响其以后对风险的追求;同时他人类似决策的成功与否,同样极大的影响其今后对风险的追求。即决策者先前成功的经验多,或者看见他人同样类似决策成功的经验多,会导致今后追求风险的倾向性增加。这是认知中直觉的作用,也是认知中归因的作用。因此,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经验都会对决策者的风险倾向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其决策行为。如对上市公司,自己以往进行某种水平的盈余管理获得了很大的收益,或者发现其他和自己情况相同的上市公司进行某种水平的盈余管理取得了很大收益,就会刺激上市公司继续或者效仿其他上市公司进行该水平的盈余管理;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决策也是同样的道理。二是决策者的风险倾向与其对风险的可接受性的认知密切相关。如果在风险知觉中,决策者认为情景中风险的可接受性高,即情景中固有的风险性突出,则会导致回避风险性决策,因为决策者往往会将这些固有的风险因素与消极的决策后果相联系。反之,如果决策者认为,情景中有的潜在因素可以减少损失,由于提高了对机会特色的认知而降低了对风险因素的认知,从而导致对风险的追求。因此,对风险的认知影响着决策者对风险因素的权重。 四、心理学对审计与盈余管理水平关系的解释 (一)审计质量高能有效减少盈余管理的解释 这方面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较高水平的审计,能够检查出绝大部分的盈余管理,并且审计报告中也会对这些盈余管理进行披露;这样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不仅不能够得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给自己的形象带来很大的破坏,投资者通过审计报告得知该企业进行了盈余管理受到欺骗,这样肯定会导致股价的下跌。因此,高质量的审计必然会带来盈余管理水平的降低。那为什么上市公司还会聘请有高质量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这是因为当上市公司聘请有高质量审计的事务所的时,说明经营者对自己的业绩非常有信心,不需要进行利润的操纵。在这种情况下聘请有高质量审计的事务所时,就可以向广大投资者发出一个信号:表明公司的业绩、财务、经营状况都处于很好的状态。这样有利于公司股价的上涨。 (二)盈余管理高和低审计质量相关的解释 从期望理论的角度看,首先要知道在审计过程中的参与者以及与审计的经济后果相关的利益主体,主要有所有者、经营者、审计单位(没有考虑债权人、潜在投资者、税务部门等利益相关者)。 (1)大股东的心理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高度集中于国有独资或控股企业且股权分置,由此产生了许多制度性的缺陷。一些上市公司存在着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此外,董事长和总经理是由政府任命的,这些人更多地关注于自身的仕途,而仕途目标与公司的发展要求并不一致时,就不愿将主要精力放在研究企业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上,而是放在争取上级部门的好感上,为此不惜采取短期化行为或采取操纵会计利润来粉饰财务报表。对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施加的压力也随之增大。对股东而言,国有大股东一股独大是上市公司的股权特征,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已成为证券市场的重要问题。上市公司有着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以获得“配股”资格,从而使大股东获得圈钱的机会。证监会规定了严格的“配股”条件,为达目的上市公司往往通过非公允的关联交易等方式,有时没有注册会计师的配合难以实现。所以,大股东并不希望审计师实话实说,也就根本不需要高质量审计服务。 (2)“会计师事务所的困惑”。由于中国的审计市场形成的比较晚,全国范围内的审计市场上,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环境和风气,由于会计师事务所普遍规模小,即使最大的前十家也不能够占领审计市场的20%,生存危机是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最大风险。为了争取客户,相互之间竞争非常激烈,这就往往容易导致恶性竞争,以牺牲审计的质量来换取客户。明知道审计质量的降低会带来很大的经营风险,但是与生存危机相比较,似乎选择降低审计质量相对来说,对自己更加有利一些,尤其是那些刚成立的、客户非常少的小事务所更有可能牺牲审计质量,迎合客户需要(其实往往只是经营者的需要),换取较多客户,解决生存问题。由于审计市场上生存风险是最大的风险,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尤其是那些刚刚成立不久、规模比较小的事务所,在进行是否将低审计质量决策的时候就会面临一种尴尬的局面,如同博弈论中的著名的“囚徒的困惑”。如果其他事物所选择不降低质量,自己也选择不降低质量,上市公司在选择的时候可能考虑的最大因素就是收费的高低了,因此,降低费用就能够取得竞争优势,其他事务所同样也会考虑降低费用,这又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如果其他事物所选择不降低质量,而自己选择降低审计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自己所要求的费用比其他事务所高一些,对于那些有盈余管理需要的上市公司还是会选择自己的,生存风险不再存在,经营风险加大。但相对在其他事物所选择不降低质量的情况下,自己选择降低质量比较有利。如果其他事务所降低审计质量,自己选择不降低审计质量,从上市公司目前的普遍状况看,需要进行盈余管理的公司还是占多数,而对于小会计事务所来说,那些经营好的公司又不会选择自己,在自己不降低审计质量的情况下,可能自己根本吸引不了客户,事务所也根本无法存活下去;如果其他事务所降低审计质量,自己也将低审计质量,规模的大小和审计费用的高低又成为了上市公司选择时的主要依据,但至少选择降低质量还可以给自己的生存带来可能,还可以通过其他一些方法来吸引一些客户。所以,整体上,大家都选择不降低质量是最优的博弈均衡点,但是由于这种选择需要大家一起的协调、需要所有的事务所达成一致,由目前审计市场的现实情况看,小规模的事务所太多,而稍微有些规模的事务所并不能占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因而多数的事务所从自身利益的考虑,选择了降低审计的质量。这当然还与上市公司的一些不正当的需要、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有很大的联系,但是从根本上还是会计师事务所的本身的内因导致审计市场上竞争混乱、恶性循环普遍存在。 (3)经营者的需要与选择。目前上市公司国有企业主要还是由经营者所控制着,而私有企业由于经理人市场的不完善基本上是经营者与所有者同为一人。因此,本文只分析经理人的需要和选择。根据上述的经营者的心理因素的分析知道,经营者很多时候都具有较强烈的盈余管理的动机。我国的审计市场可以说是一个买方的市场,买者(也就是公司的经营者)是优势的一方,不仅决定是否选择某一家事务所,而且同时还是事务所佣金的偿付者;而目前审计市场上审计服务的提供者,不仅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而且业务也比较单一,很多事务所绝大部分的收入就是来源于审计费用,因此,各个事务所之间的竞争是比较激烈的,为了生存很多事务所尤其是那些业务单一的小事务所就必须去迎合买家――公司经营者的需要,而经营者的需要又是畸形的。由于提供低质量的审计报告的风险较高,因此这些事务所就要求比较高额的报酬,经营者从各种角度考虑后,还是发现付给较高的审计费用来换取漂亮的年报和审计报告所带来的收益比较大之后,当然就愿意提供高额的审计费用,而要求较低的审计质量来允许自己进行较高的向上的盈余管理。所以,盈余管理高的公司的经营者,总是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给自己提供低质量的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 性心理学论文:女性心理学的进化与后现代女性心理学的产生 摘要女性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女性经验主义、女性立场论和后现代女性心理学三个发展阶段。女性经验主义强调男女的共性,女性立场论强调女性经验的独特性,而后现代女性心理学认为尽管在女性经验主义和女性立场论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对立,但是两者都认为存在着某种内在的东西决定着社会性别,因而是本质主义的观点,属于现代主义的范畴。后现代女性心理学认为,性别乃是一种文化的社会建构。 关键词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心理学,社会建构主义。 分类号B84 女性心理学(feminist psychology)是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一个独特分支。它站在女性的立场上,力图揭示主流心理学内容和方法中的男性中心偏见,反对扭曲和病态化女性的经验与行为。女性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经过了女性经验主义、女性立场论和后现代女性主义三个阶段。这三种形式的女性主义虽然在反对心理学中的男性中心偏见方面是一致的,但是在方法论和认识论方面却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1女性心理学的进化 女性心理学源于20世纪初的西方社会女权主义思潮。20世纪初期,西方社会普遍存在着一种观点,认为男性和女性由于生物学上的差异,两者之间在心理上存在着极大的不同,相应地,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上也应该承担不同的角色,占有不同的社会地位。这种观点维护了男性在社会生活中的支配地位,保护了父权制社会中的既得利益者。实际上,这种“男尊女卑”的观点并不新颖,它在20世纪之前的西方社会生活中由来已久。但是在20世纪初,这种观点在科学的名义下获得了新的意义。一些学者借助于新兴的生物学、生理学和解剖学论证了性别差异的存在。如女性的大脑比男性的大脑小,特别是用于推理的大脑区域,女性明显比不上男性。生理上的这一差别决定了女性的智慧天生不如男性。新兴的心理学也推波助澜,一些心理学家以实验证实女性天生保守、被动、优柔寡断、富有同情心,不适合家庭范围之外的社会活动。著名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桑代克通过测量,认为女性的智力大部分处在中等水平,即女性的智慧水平比较平庸,高智商的人大多出于男性。由此得出的结论是,高等教育的对象主要是男性,女性在这一方面应该受到限制。另一位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在这一结论上走的更远。他甚至认为接受高等教育会损害女性的生育能力。总之,社会偏见在科学的名义下粉墨登场,科学成为社会价值观的奴仆。 随着越来越多女性进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女性天生不如男性的观念受到了严肃的挑战。一些女性心理学家以新兴的实验心理学为工具,挑战传统的性别差异假设。美国心理学会的第一个女性会长,玛丽・卡尔金丝(Calkins M)首先站出来反对源于两性差异假设而对女性的限制,她认为区分男性心理和女性心理就像区分男性食物和女性食物那样没有任何意义。与玛丽同时代的另一位美国女性心理学家海伦・汤姆森(Thompson H)以心理学的实验证实男性和女性的智慧能力并不存在极大的差异,现有的一些差异并非生物性的,而是文化风俗和环境条件造成的。 当时社会上许多人都相信,女性由于月经周期的原因,会周期性地出现能力降低的现象,因此,女性不宜从事家庭之外的职业活动。女性心理学家丽塔・郝林沃丝(Hollingworth L)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证实月经周期同心理能力和运动能力并不存在实质性的联系。这些研究都有力的驳斥了性别固有差异的假设,为女性经验主义的产生铺平了道路。 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的第二次女性主义思潮,心理学中的女性经验主义观点产生了。女性经验主义接受经验主义的科学观和方法论,认为心理学中的性别偏见是没有真正贯彻科学研究的客观原则造成的。她们认为使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可以排除传统心理学中的性别偏见。女性经验主义同早期的女性心理学家一样,主张男性和女性之间除了生理上的差别之外,在其它方面并无本质上的差异。男性和女性的区别在于生理性别(sex),而不在于社会性别(gender)。社会生活中两性之间在行为和心理方面的差异不是由于生物原因,而是由于不同的社会化过程造成的。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女性经验主义忠实于心理学中的科学主义传统,主张在心理学的研究中贯彻科学的客观、公正和价值中立原则。在女性经验主义的经典论文《心理学建构了女性,或男性心理学家的幻想》一文中,女性经验主义心理学家南希・维斯太恩(Weisstein N)认为心理学关于女性的研究所描绘的不是科学的发现,而是赤裸裸的文化价值观。她指出了在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性别偏见,并对这些偏见提出尖锐的批评。由南希所领导的这场女性经验主义运动强调了男性和女性的平等和共同特性,论证了两性差异的虚假特征,其基本观点是主张两性在心理和行为上并无本质的差异,因此被称为“差异最小化取向”(minimalist approach)。 女性经验主义的研究强调了两性的平等和共同特性,指出了性别差异的社会文化原因,为男女平等提供了心理学的基础,因而吸引了大量的女性心理学家,成为女性心理学中的一股重要力量。但是,女性经验主义取消差异的倾向却没有得到所有女性主义者的赞同。从维护女性价值的立场出发,一些心理学家强调两性的差异,并认为女性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具有独特的适应价值,在人类生活中具有比男性心理特征和行为更为重要的意义。由于这些心理学家强调性别差异的存在,因而被称为“差异最大化取向”(maximalist approach),且由于这些心理学家强调女性视角和立场的独特价值,因而又被称为女性立场论的观点(feminist standpoint position)。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的这段时间里,女性立场论的观点形成了强劲的势头,其代表作品有乔杜萝(Chodorow N)的《母性的再造》(1978)、米勒(Miller J B)的《新女性心理学探索》(1976)和吉利根(Gilligan C)的《不同的声音:心理学理论与女性的发展》(1982)等。这些女性立场论的观点都认为传统的科学是男性的科学,在父权制社会的框架之下,男性的经验被当作人类的普遍经验,男性的心理和行为被看作是人类标准的心理和行为,女性的声音受到压抑。她们认为现在是到了建筑另外一种科学的时间了。这种科学不同于传统的“男人的科学”,它并不追求普遍性和通用性,而是一门能代表女性知识的科学。从女性立场论的观点来看,女性的经验与行为不同于男性,女性有女性的立场,男性有男性的立场,女性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认识论,不同于男性的价值观和认识论。但是女性的经验在价值上并不低于男性的经验。女性具有注重关系和人际交往,富有同情心,感情丰富、善于形象思维等特征。这些特征在人类生活中具有比男性的那种冷漠、孤僻、理性等特征更大的实用价值,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具有更大的适应意义。实际上,从女性立场论的观点来看,女性的经验要优于或高于男性的经验,因为女性的经验更接近现实生活,而男性由于必须生活在一个人为的工作世界里,必须经常以假面具面对生活,因而远离了现实,其经验具有更多的虚假特性。因此,“立场论的女性主义者并不象女性经验主义那样,试图与男性平等或象男性那样生活,而是倡导创造完全不同的生活形式,即矫正或忽视男性的生活形式及其所使用的科学方法和学术风格,以便于发展一种更为真实的女性化方式。”[1] 女性立场论的观点明显不同于女性经验主义的观点。对于女性经验主义的观点来说,公平和公正、价值中立是根本的,强调心理学的研究不能仅仅以男性为对象,忽视女性的存在;对于女性立场论的观点来说,重要的是把女性摆在第一位,强调女性经验的独特价值,强调女性经验优于男性,在心理学的研究中进行以女性为唯一对象的研究。女性立场论的观点承认性别差异的存在,并且把女性的经验和行为放到一个更为重要的位置上。因此,这一观点产生之后吸引了众多的追随者,形成了女性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阵营。 20世纪80年代之后,后现代主义的产生和传播改变了女性经验主义和女性立场论的对立局面。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后现代女性心理学产生了。 2后现代女性心理学对女性心理学的重建 作为人类思想和文化的一种思潮,后现代主义的最明显的特征是反对基础主义(fundamentalism)和本质主义(essentialism)。基础主义和本质主义是现代主义的两个特征。依照基础主义的观点,真理、知识和语言都是以客观实在或实体(reality)为基础的。真理和知识是以语言形式表述的客观实在。本质主义则认为,每一种事物都有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内在本质。例如,在社会性别的问题上,本质主义观点认为性别(gender)作为一种特性或特质(trait)存在于个体的内部,是个体的一种稳定的、同经验和行为相分离的抽象存在,决定着一个人的人格、认知和道德判断等等。后现代主义反对这种观点,认为所谓的真理和知识不过是一定文化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建构。心理学的知识并不是对心理实在的客观表述,而是一种文化建构物。社会性别也并非个体的特质,内在于男性或女性,决定着人们的经验与行为。相反,性别也是一种社会建构,是社会对于生理性别相适应的行为活动的一种规定。性别并不是固有的和内在的,而是被建构出来的,存在于社会的人际互动中。 从上述后现代主义的立场观点出发,后现代女性心理学认为尽管在女性经验主义和女性立场论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对立,但是两者都认为存在着某种内在的东西决定着社会性别,因而都是本质主义的,属于现代主义的范畴。女性经验主义否认性别差异的存在,认为男性和女性在本质上都是同样的;通过严格的科学的方法和客观公正的实验程序,最终可以确定男性和女性的普遍和共同特性。这种观点实际上假定了男性和女性有一个共同的本质,存在于每一个个体之内。这是典型的本质主义观点。女性立场论从相反观点出发,强调性别差异的存在,认为通过不同的社会化过程,男性和女性各自形成了不同的“特质”。男性培养了独立、理性、刚毅等男性气质(masculinity),女性则形成了关联(relateness)、互助、同情、怜悯等女性气质(femininity)。特质的不同,决定了男女在社会生活中产生不同的行为表现,因此,性别就像阶级、种族那样,成为决定人们思想意识和行为表现的决定因素之一。这种观点同样假定了一个内在本质的存在,因而同样属于本质主义的观点。 后现代女性主义认为性别并不是一种内在的特质或特性(quality)。从社会建构论的观点来看,性别是社会协商和互动的结果,是社会对适合于某种生理性别(sex)的活动而产生的社会一致意见。概括地说,性别是特定社会的文化建构。换言之,后现代女性主义并不把性别定位于个体的内部,而是认为性别存在于社会交互作用之中。举例来说,我们可以把某个个体描绘为“友好的”,也可以把某个谈话说成是“友好的”。如果说某个个体是友好的,那么我们就假设了这个个体具有“友好”这个特质;如果我们说谈话是友好的,我们是在谈论谈话者之间互动的性质或气氛。在这里,“友好的”具有特定的含义,这个含义是谈话的双方都同意的,且与谈话双方所属的社会群体赋予“友好的”这个词的意义相一致。性别也是这样一个现象。本质主义把性别看作类似于那个友好的人,而后现代女性主义更倾向于把性别看作类似于那个友好的谈话。 从后现代女性主义的观点来看,许多社会活动通过社会的协商和互动,带有了性别化的色彩。如女性似乎比男性更友好,女性的天性似乎就是友好,而男性天性似乎就是冷漠。不管这种性别差异的起源是什么,即究竟是生物因素,还是社会化过程,或者两者的结合造成了这种差异,总之,友好成为女性的一个特质。后现代主义反对这种观点,认为友好行为的性别化是社会协商的结果,是社会对某种行为的适当性而产生的社会一致意见。并没有某种起源于生物因素或社会化过程所造成的某种内在特质决定女性比男性更友好,而是社会风俗和情景线索诱使或迫使女性更友好。有研究表明,处于权力和领导岗位的女性,其行为特征更加男性化;在职业领域里,处于相同或类似岗位的男性和女性,其价值观和行为表现出同样的特征。另外的研究也表明,若与一个保守、正统、大男子主义风格突出的男性交往,女性更易于表现出温顺、柔情等传统性别风格,而同一女性若与柔弱、体贴、优柔寡断的“小男人”交往,则表现出更多的男性化风格。此外,日常生活的观察也表明,单身父亲比双亲家庭的父亲,其行为更加具有女性化的风格; 孤儿寡母家庭中的母亲的行为更多的男性化。所有这些事例都表明了一个事实,即在我们看来的那些属于性别化的行为(如女性的温柔和男性的刚毅)并不是由生理性别决定的,而是个体的社会地位和所从事的活动决定的。性别并不是人“具有”的内在的东西,性别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应对社会要求而做和实践的东西。因此,从后现代女性主义的观点来看,性别并不是一个独立存在于人内部、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和测量的实在。实际上,性别是存在于社会互动中的一种协议,是我们同意接受的那种东西。界定某种行为风格是男性化的或女性化的并不决定于表现这一行为风格的个体的生理性别,而是这一行为发生的情景参数。总之,性别是社会建构的产物。 后现代女性主义解构一个统一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女性”范畴的存在。女性立场论从本质主义的性别理论出发,认为性别是由那些与某一生理性别相联系的内部特质而构成。按照这样的理解,性别是某种生理性别共同具有的特质,是这一生理性别的成员都具有的。所以,女性作为一个统一的范畴,其成员都具有女性化的经验模式,如强调关联性、注重人际关系,重视友谊等等,因为女性内在的某种特质决定了女性必须这样。但是后现代女性主义对这样一种观点提出质疑,“首先,性别本质主义同一、均匀化了女性,这意味着所有的女性以同样的方式产生生活体验;其次,性别本质主义把经验的这种共同性同女性本身的特质相联系,而不是同社会安排相联系。这种观点的批评者们指出,所有的妇女并非以同样的方式体验现实,而且也不存在一个具有普遍代表性的妇女。相反,女性的经验随历史、文化、政治和个人环境的不同而有极大的差异。”[2]后现代女性主义指出,从女性立场论的观点来看,似乎存在着一个统一的女性的声音,但实际上,这个声音并不是所有女性的,它仅仅代表了白人的、异性恋的、健康的、中年的、中产阶级的和从事学术研究的女性的声音,黑人和其它少数民族的妇女、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妇女、同性恋的妇女和其他在肤色、阶级、年龄、民族、文化上不同的女性的声音并没有得到反映。因此,以一个统一的女性范畴来指涉所有的妇女忽略了经验和行为的文化历史特性,因而是有失偏颇的。 所以,后现代女性主义要解构性别差异的概念,抛弃诸如“男性和女性”、“同性和异性”以及“男人气质和女人气质”等两极对立的性别概念,因为这些表达性别差异的概念本身就是“大男子主义”的话语,且这些概念本身已经蕴含着女性不如男性的意义,起着压抑妇女的作用。而且,在这样的话语参照框架之下,若男性被表征为理性的、强壮的、逻辑的、冷静的,那么处于另一极的女性就是非理性的、虚弱的、非逻辑的和感情化的。因此后现代女性主义主张“处于男性/女性两极对立中的女性所遭受的痛苦为我们抛弃这些对立的观念奠定了基础。在这些对立的观念中,一个主要的关注点是,女性被认为占有着同处于支配地位的男性相对立的那些特性――后现代女性主义的观点是:一旦这一束缚的逻辑被冲破,则男性支配的西方整个世界及其它的看似价值中立的问题解决方法,就都处于危急的境地了。在这一框架之下,女性主义者才有了挑战所有传统的机会。那些被创造出来,用来控制、界定、分类、边缘化女性的社会形式变得令人怀疑,不再受到人们的推崇。每一个关于女性和男性应该怎样生活在一起的宏大叙事都破裂了。在这里,模糊化的疆域概念变得引人注目,且具有了政治的意义。”[1] 但是,后现代女性主义对反映性别差异诸概念的解构也引起了其它女性主义者的焦虑和担忧。因为女性刚刚从默默无闻的状态走出来,妇女的声音开始在政治领域受到社会的关注,这个时候把受到压抑的女性和作为压抑者的男性一起“解构”了,那么怎样维护妇女的权益和促进妇女的解放呢?在一个没有男性和女性之分的社会里,显然就没有了所谓的父权制和母权制,这样一来,又怎么揭示当代社会的父权制实质呢?面对这些疑问,后现代女性主义认为重要的是分析这些范畴和概念究竟服务于什么目的,究竟是维护了妇女的权力,还是维护了男性的支配地位。由于这些概念和范畴都是父权制的话语,在这样的话语之下,根本不可能实现女性的根本目的。因此,后现代女性主义既不愿意通过寻找男性和女性的共同特质而使得男性和女性达到平等的地位,也不想确立女性的独特之处,弘扬女性对男性的高贵之处,它要解构和消解性别差异,从中发现社会怎样建构了男性和女性范畴,通过什么样的过程建构了男女不同的形象,最终达到解放妇女的根本目的。 总的来说,后现代女性主义的基本主张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性别是社会建构的产物。性别不是由生理性别决定的,而是由社会规范、人际交往等社会情景因素决定的。“没有什么女性的生活方式,有的只是一些存在方式,且我们同意把这些存在方式理解为性别化的。因此,从理论上讲,所有的存在方式对于两性都是适合的,特定的情景诱发和支持了其中的一个。”[3]第二,持一个多样化的女性观。本质主义的观点把女性看作是一个统一的、均匀的范畴,似乎女性生理性别上的共同性决定了女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后现代女性主义认为不存在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女性范畴。生理性别仅仅是决定妇女生活风格的一个因素。仅仅把关注的焦点放在生理性别上,并用以界定女性的经验,就会同质化、均匀化女性,从而把一个多维的现实描绘成了一维的画面。第三,个人的就是政治的。后现代女性主义不回避价值问题。换言之,在后现代女性主义那里,科学研究与政治宣传等社会活动的界限是模糊的。它不像女性经验主义那样采取价值中立的立场,相反,后现代女性主义就是要把个人的价值倾向和政治哲学观点揉合进自己的学术研究活动。它要在性别的解构中,揭示其中存在的权力问题。性别差异实际上是一种权力的差异,是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因此,性别的分析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3后现代女性心理学的意义 后现代女性心理学摆脱了女性心理学的两种传统,从强调性别差异和抹杀性别差异的对立和争论中跳了出来,挑战性别本身的本体论意义,从社会文化的建构来分析性别差异的产生过程,这种观点对于正确认识性别差异的社会文化原因有着重要意义。正如女性心理学家丽萨・科斯格雷夫(Cosgrove L)指出的:“把后现代的观点纳入女性心理学将使得我们可以摆脱经验主义和立场论争吵的两极化对立。后现代主义为解构,而不是为调和性别差异和性别规范提供了强有力的认识论基础;它通过集中注意于制造性别的复杂过程和社会背景,支持和推动了女性心理学。”[4] 后现代女性主义为女性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认识论基础。女性心理学在其发展的早期,一直以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作为其认识论的基础,这种认识论的观点假定了一个独立于主体的客观实在的存在,认为人格、情绪、认知、性别等都是一些精神实在,相对于主体来说,这些精神实在都客观地存在于某个地方,等待着研究者去发现和认识,等待着心理学家对其进行实验和测量。虽然女性经验主义质疑传统心理学的公平性,认为传统的研究方式以男性为标准和中心,充斥着“大男子主义”的偏见,导致对女性经验的扭曲和对妇女的偏见,但是在认识论上女性经验主义与主流心理学是一致的,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来看皆属于本质主义的范畴。 女性立场论的认识论基础是现象学的。现象学主张对经验的如实描述,反对设置任何的假设与前提。女性立场论从这样一种认识论出发,主张对女性经验的忠实描述。持女性立场论观点的学者认为,女性在社会上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女性经验的独特性,对这种经验的研究应该更多地使用现象学的质化方法,因为经验主义的量化研究方法具有更多的男性化色彩。依据女性立场论的观点,女性因为其在社会上受压抑的地位,其在认识论上不同于男性。男性处在优越的地位,其认识问题的角度和方式自然不同于处在卑下地位的女性。遭受压抑越多的群体,其认识问题的方式越是全面,在对现实的理解上扭曲的成分越少。因为在社会上受压抑的群体不得不适应于主流群体的文化,接受社会上优越群体的认识角度和方式,但是受压抑的群体同时又具有自己的文化和自己的认识角度和方式,这样一来,受压抑的群体就有了双重视角,因而认识问题较少地扭曲,更具有全面性。所以,女性立场论反对性别歧视,强调女性的价值观、认识论,弘扬女性经验的独特性。 后现代女性主义者以后现代主义作为其认识论的基础。后现代主义的认识论包含着两个方面: 其一是解构的,其二是建构的。解构是对现存那些理所当然的知识和信念进行分解,找出其基本成分,发现其中的冲突和矛盾,解除其对我们思想的主宰。“通过解构那些通常被认为理所当然的概念,我们有可能批判性地分析和分解那些流行的观念。这些观念可能被看成是基本的和稳定的,但实际上是通过现存的社会关系而创造和维持的。”[5]利用解构的方法,后现代女性主义重新评估现存的性别关系,找出决定性别关系的政治、经济和权力因素,指出男女的性别差异实际上是一种权力上的差异。通过解构的方法,也使得后现代女性主义挑战女性立场论的观点,提出了一个多元化的女性概念。后现代女性主义指出,强调女性经验的独特性,不加分析地接受所谓女性的认识和行为方式,其结果可能是强化了父权制社会对妇女的压抑。因为那些看似女性化的行为,如关联性、同情心等,并非是女性的生理性别决定的,而恰恰是妇女世世代代受压抑的结果。 另一方面,后现代女性主义的认识论是社会建构主义的。在后现代女性主义看来,有关性别的所谓知识和真理并不是性别的真实写照,性别并非一个独立存在的实在,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认识。所谓性别差异不是科学发现的结果,而是父权制社会的“发明”,是特定文化历史中的社会建构物。这样一种认识论的观点反对性别问题上的基础主义和本质主义,把性别的认识放到社会人际互动和相互协商的过程中,相对于女性经验主义和女性立场论,这是一种新颖别致的认识论观点。 后现代女性主义也为女性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论基础。女性经验主义的方法论基础是实证主义。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强调以经验事实为依据,突出观察、实验和数量化方法的作用,贯彻客观、中立的原则。女性经验主义认为,心理学的研究中出现的对女性的忽视和偏见是由于心理学工作者没有真正贯彻科学研究的公正和公平原则。因此,一旦这些科学的规范真正得以贯彻执行,就可以发现性别差异方面的客观真理。另一种女性心理学,即女性立场论的观点以现象学的方法论作为其基础,认为实验和数量化的方法更多地具有男性化的色彩,对于女性经验的研究更为适当的方法是现象学方法,即一种定性研究和质化描述。女性立场论的观点认为质化描述具有更多的女性化色彩,是女性心理学推崇的方法。后现代女性心理学在方法论的问题上持开放的态度和多元论的观点。从后现代主义的多元化和多样化的观点出发,后现代女性主义认为方法应该多元化和多样化,而不是执著于某一种方法。女性主义研究面临着尴尬的处境:一方面,它要为妇女的权益而奋争,因此要挑战现存的社会;另一方面,女性主义研究又是由现存的社会所支持的,因此或多或少地起到维护现状的作用。要突破这种困境,就不能局限于一种方法。必须采纳多种多样的方法,突破传统方法的束缚和限制。正如一些女性心理学家所指出的:“女性主义对科学的批评使得人们呼吁采纳多种多样的研究方法。这包括话语分析、人口学的方法、存在―现象学的方法、访谈、叙事研究、表演法等等。”[6]后现代女性主义并不反对经验主义的实验和量化方法,同时也主张容纳现象学的质化方法。每一种方法揭示的可能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多样化的方法才能对性别问题产生全面的认识。因此,后现代女性主义认为方法并不是研究者面临的最重要问题。她们要抛弃对方法论的迷信,超越具体的方法论。后现代女性主义认为,方法论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问题的框架和形式。研究者的焦点应该在研究问题上。应该问题中心,而不是方法中心。问题驱动方法的选择,而不是相反。 在方法论的选择方面,后现代女性主义明确反对实证主义的价值中立说。后现代女性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玛丽・格根曾经明确指出:第一,事实并不独立于理论和方法,事实不是独立的,它处在一定的理论框架之内;第二,科学家和被研究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两者之间的关系影响着研究的结果,科学家不可能“客观”和“中立”。特别是对于女性主义这样一个充满价值色彩的事业,不可能为了加强研究结果的效度而保持“价值中立”。女性心理学不仅仅是一个学术活动,它同时也是一场政治运动。它的目标是“为了”(for)女性而研究,而不仅仅是“关于”(about)女性的研究。因此,女性心理学的价值色彩是明显的,它的根本目的是要揭示压抑女性、病体化女性的社会条件,促进妇女的真正解放。 性心理学论文:思想政治工作中应用个性心理学几点思考 摘要:运用个性心理学,更新观念,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思路和方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对于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无比深远的意义。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利益多元化、科技改革等社会环境,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增强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的实效性,是摆在四川乡镇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 关键词:个性心理学;思想政治;关系 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时代赋予人们光荣的历史使命。在努力争取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过程中,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全党全民族的凝聚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十分迫切和重要的。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新的历史条件,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困难。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利益多元化、科技革命和张扬个性的社会环境,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增强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和实效性,是摆在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 本文试从个性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一难题进行分析和思考,提出应用个性心理学,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利益主体不断分化、个人自由和价值逐步得到社会尊重的社会环境中,人们更多的从个体而不是集体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也要适应社会环境的变迁,积极应用个性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和方法,这样才能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行带人、以爱育人。 一、个性心理学的内涵与特征 为了应用个性心理学,首先我们必须对个性心理学有个基本的了解,对个性有个基本的理论把握。 1.个性与个性心理学的涵义 我国第一部大型心理学词典――《心理学大词典》中的个性定义反映了多数学者的看法:“个性,也可称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这些层次有:第一,完成某种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的特征,即能力;第二,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气质;第三,完成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特征,即性格;第四,活动倾向方面的特征,如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这些特征不是孤立的存在的,是错综复杂、相互联系、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对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的。” 个性心理学是研究个性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2.个性的基本结构 从构成方式上讲,个性其实是一个系统,其由三个子系统组成: (1)个性倾向性――指人对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积极特征,它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决定着人对周围世界认识和态度的选择和趋向,决定人追求什么。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个性倾向性是人的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活动的对象的趋向和选择。 (2)个性心理特征――指人的多种心理特点的一种独特结合。所谓个性心理特征,就是个体在其心理活动中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特征,主要是指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 (3)自我意识――指自己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等方面,如自尊心、自信心等。自我意识是个性系统的自动调节结构。 3.个性的特征 一般而言,个性具有下列特征: (1)个性的倾向性。个体在形成个性的过程中,时时处处都表现出每个个体对外界事物的特有的动机、愿望、定势和亲合力,从而发展为各自的态度体系和内心环境,形成了个人对人、对事、对自己的独特的行为方式和个性倾向。 (2)个性的复杂性。个性是由多种心理现象构成的,这些心理现象有些是显而易见的,别人看得清楚,自己也觉察得很明显,如热情、健谈、直爽、脾气急躁等;有些非但别人看不清楚,就连自己也感到模模糊糊。 (3)个性的独特性。每个人的个性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即使是同卵双生子甚至连体婴儿长大成人,也同样具有自己个性的独特性。 (4)个性的积极性。个性是个动力倾向系统的结构,不是被客观环境任意摆布的消极个体。个性具有积极性、能动性,并统帅全部心理活动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5)个性的稳定性。从表现上看,人的个性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6)个性的完整性。如前所说,个性是个完整的统一体。一个人的各种个性倾向、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都是在其标准比较一致的基础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决不是偶然性的随机凑合。人是作为整体来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的。 (7)个性的发展性。婴儿出生后并没有形成自己的个性,随着其成长,其心理不断丰富、发展、完善,逐渐形成其个性。从形式上讲,个性不是预成的,而是心理发展的产物。 (8)个性的社会性。个性是有一定社会地位和起一定社会作用的有意识的个体。个性是社会关系的客体,同时它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主体。个性是一个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活生生的人和这个人所具有的意识。个性的社会性是个性的最本质特征。 二、个性心理学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思想工作,要想做好思想工作必须首先了解人、研究人、理解人,这样才有一个做好工作的基础。而个性心理学是专门研究人的个性心理的一门科学,对于理解人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运用个性心理学。以下简要分析个性心理学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关系: 1.在研究对象上,两者具有统一的指向点 政治思想工作的对象同个性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样,都是具体的人,人的整个精神面貌(思想、立场、观点和态度)。大千世界,林林总总,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个性心理学研究的客体,也就有政治思想工作的对象和场所。政治思想工作要使自身得到强化、深化,实现自己的根本目的和任务,离不开对个性心理学的巧妙运用。 2.在具体内容上,两者具有共同的交合点 个性心理学与政治思想工作在理论原则、具体内容上相互渗透、吻合,具有密不可分的交合点。政治思想工作的理论、原则、方针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并得到完善的,但它在许多方面却包含着丰富的个性心理学内容,其中许多理论原则、经验做法,是结合具体的人的个性心理特点总结出来的,是和心理学的规律契合在一起。政治思想工作就是做“人心归顺”、“人性归理”的工作的,只有认识和掌握具体的人的个性心理规律,并自觉地运用于实践,它才能理顺、气正、运盛,生机勃勃,成效卓著。 3.在强化效应上,两者具有相同的中介点 个性心理学与政治思想工作在实践效果和作用形式上有共同的中介点,这就是外界环境、活动、社会因素总是通过个体的内应性而发生作用的,“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政治思想工作的一切手段、方式,最终都要通过人们自觉的自我教育过程来实现,这与个性发展的效应程度最终要靠个体自我调节、自我强化是同义的。同时,自我意识作为政治思想工作中的“内应力”与个性的“可接受性”属于同一品质,属于强化效应的同一中介点。 三、应用个性心理学,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 既然个性心理学对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在实际工作如何巧妙的应用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1.应用个性心理学,更新观念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观念。在个性普遍得尊重的今天,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树立尊重和服务的观念。 (1)树立尊重人的观念。个性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不同的,人们的个性应该得到尊重。没有缺点、没有思想问题的人是不存在的,有思想问题的人不仅需要批评教育,而且需要得以尊重、理解和关心。如一味地批评指责,不去关心存在的实际问题,那么思想问题非但解决不了,而且会引起较大的逆返情绪,造成干群关系紧张,严重损害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影响小康建设。 (2)树立服务观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树立服务的观念,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奋斗目标,必须密切结合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开展工作,这样,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才有生命。 2.应用个性心理学,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思路和方法 根据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个性特点,努力改进工作方法。一是由“声势型”向“实效型”转变。为避免“走过场”和“空对空”,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二是由“执行型”向“自主型”转变。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在方法上实现从群众被动接受教育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自主型转变。三是由单纯“灌输型”向“渗透型”转变。寓思想政治工作于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群众文体娱乐活动之中。四是由单一“教育型”向多元“综合型”转变。把思想教育与法律约束、行政监督、经济杠杆等多种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合力。 总之,运用个性心理学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就是要遵循心理诱导的规律,结合需要、动机、兴趣、意志、气质、性格、能力、意识等多方面的倾向性和心理特色,有计划、有目的地规立教育和“系统工程”,训练行为习惯,强化教育效果。我们政工干部,只有了解自己工作对象的内心世界,才能找到自己工作的天地,才能挖掘潜力,发挥优势,形成自己与工作对象竭诚双关的凝聚力。 性心理学论文:基于人性心理学构建与探索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资助体系 [摘 要] 本文基于人性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结合西部地区某省属高校的实际,分析了健全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资助体系的紧迫性和可行性,明确提出了健全体系的主要思路和总体框架,并展现了具体实践与探索经验,以期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成才。 [关键词] 人性心理学 经济困难学生 精神资助 对经济困难学生而言,贫困既是一种经济状态,更是一种精神状态。目前,高校中广泛存在经济贫困和精神贫困的“双困生”。因此,着力健全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资助体系,使经济困难学生不仅“经济脱贫”,还要实现“心理脱贫”和“精神脱贫”,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基于人性心理学的理论依据[1] 人性心理学认为人性是人的生物属性、精神属性、社会属性三种基本属性的辩证统一,生物属性被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制约;精神属性以生物属性为前提,社会属性为内容;社会属性以生物属性为基础,以精神属性为表现形式。 三种人性的本能在心理层面上化为人的三种基本需要(生物需要、精神需要、社会需要),三种基本需要构成了人类心理种系进化和个体发育过程中的全部心理动力。人的三种基本需要获得满足,就会产生正向的、有利于健康的情绪,否则,产生负向的、不利于健康的情绪。人性心理学认为,各种性质和严重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就其内在原因来说,是人的某种属性出现了问题,或者各种属性之间的关系失去了平衡。这种失衡,导致了不同性质的人性偏离、扭曲和异化。那么,对于高校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说,由于物质需要的缺乏更导致了人性中心精神属性的失衡。因此,解决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资助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健全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资助体系的紧迫性和可行性分析 1.健全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资助体系是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 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经济上的重负以及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等原因,经济困难学生承受着各种巨大压力。这些压力,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匮乏,更多的是思想上的冲突、精神上的无助和心理上的困惑,后三者甚至成为引发其他问题的主要原因,会成为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障碍,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2]。 2.健全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资助体系是传统助学方式的有效补充 近年来,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普遍存在重“输血”而轻“造血”,重“授之以鱼”而轻“授之以渔”等现象,容易导致经济困难大学生产生“等、靠、要”等消极思想,不利于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不利于经济困难学生自立、自强,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忽视了经济困难学生的长远发展,在他们步履维艰的踏出大学校园后,又进入了令他们更加难以面对和应付的社会。 3.国家新资助政策的有效推行,为健全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资助体系提供了必要的经济资助基础 从2007年秋季学期开始,国家实行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贷款、国家奖助学金等资助新政策,加大了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力度,同时各高校也普遍采取“奖、贷、助、补、减”等多项措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从人性心理学角度来看,国家资助新政策的有效实行,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经济困难学生的生物需要,为满足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三、健全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资助体系的主要思路和探索 近年来,笔者在认真分析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西部某省属普通高校展开了基于人性心理学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资助体系的构建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和收获。 1.主要思路 主要思路是:坚持“助学为了育人”的理念,以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成才为目标,以建立帮困队伍和实施经济困难心理辅导为主要突破口,重视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通过助学和育人有效结合,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系统,实现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和精神脱贫,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成才,使经济资助发挥更大效益。 2.构建总体框架 按照上述主要思路,梳理出制约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资助工作健康发展的几个重要问题,即“帮困队伍建设、心理健康教育、情感关怀、搭建情感交流平台以及拓展价值体现空间”,作为推进精神资助体系构建的五个抓手进行重点探索。在探索与实践过程中,既注重每一个抓手自成体系,同时注重五个抓手之间的相辅相成,构成精神资助体系的有机整体。要使体系落到实处,必须在每个方面寻找一至两项重要工作作为突破口,进行重点突破。从而形成了构建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资助体系的总体框架。 3.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资助体系实践与探索 一是着力建立健全三支帮扶队伍。第一支是学生青年积极分子队伍,把学生积极分子建在每一个学生宿舍,及时了解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困难,开展“朋辈”帮扶,并及时向学校反映;第二支是以各院系党总支副书记、辅导员和班主任为主体的帮困队伍,他们建立了各院系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熟悉每一位经济困难学生的情况,从各方面引导帮助并解决实际问题;第三支是以机关党员干部为主体的帮困队伍,经常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帮扶活动。 二是积极开展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门制定多层次的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有效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心理调节能力,积极应对经济压力,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参与社会生活。【2】主要措施有四项:第一,开设必修课《大学生活心理学》,开展普遍性心理健康教育;第二,专门邀请心理学专家及专业人士举办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讲座;第三,适当开展心理团体辅导,引导经济困难学生围绕学习、生活、情感、人际交往等问题共同讨论,解除心理压力,提高应对能力;第四,建立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档案,开展有针对性的访谈,耐心细致接待经济困难学生个体咨询。 三是坚持经济资助与情感关怀相结合。十几年来,每逢春节、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学校党委书记亲自带领学校的党政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与经济困难学生欢度佳节,并发放一定数额的慰问金和慰问品,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使其感受到被重视、被关爱,从而能够有尊严的接受帮助,能够真正融入正常的集体生活中来。 四是建设经济困难学生情感交流平台。第一,举行经济困难学生之间的各种联谊活动,如趣味体育比赛、文艺活动、茶话会等,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增进情感交流;第二,开展励志教育和榜样激励活动,加大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表彰和奖励力度,邀请成功战胜困难的有名人士等做励志讲座,帮助经济困难学生树立信心;第三,采取措施促进经济困难学生与班集体其他同学的感情交流,使其认识到经济困难学生并不“弱势”。 五是拓展经济困难学生价值体现空间。一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感恩教育,通过主题班会、特殊节假日活动、征文演讲等,引导经济困难学生从感激父母老师开始,学会感激他人,感激社会。另一方面开展感恩实践活动,通过参加勤工助学、知识宣传、支教、技术服务等,拓展经济困难学生价值体现空间,使其认识到自身价值,增强自信。 性心理学论文: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相关性心理学分析 摘要:国内外对审计质量和盈余管理相关性研究发现:高审计质量对应着较低的、合理的盈余管理;高盈余管理公司会选择提供低质量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本文通过对股东、经营者动机心理分析阐述盈余管理的动机,利用认知心理学分析盈余管理决策和审计报告决策,解释了审计质量和盈余管理存在的上述关系。 关键词:审计质量 盈余管理 心理学 分析 一、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对审计的定义是:“审计是审计机关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这个定义是在总结我国国家审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较为符合我国政府审计的现状。其实审计是对会计系统所提供信息的审查,评价这些信息是否真实可靠、及时有用、合法合规。审计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审计质量的高低,目前一般将审计质量定义为审计师发现并报告违约行为(会计报表错报或漏报)的联合概率(deangelo,1981)。deangelo(1981)从理论上分析了事务所的规模、品牌与审计质量的关系,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当事务所拥有的客户数量越多,与某一特定客户相联系的审计公费收人占总收入的比例越小时,事务所机会主义动机行事的可能性就越小,其审计质量就越高。对于盈余管理,marin等认为是一种超越真实性报告与欺诈性报告边界的行为或现象,即通过盈余管理所产生的会计报表虽缺乏真实性但也不是欺诈性报告。这种定义方式下的盈余管理难以进行变量测量,不仅因为盈余是一个总结性项目,更主要的是由于管理层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意披露企业真实的盈余状况,而信息不对称的客观存在又使得其愿望成为可能。我国的定义是认为盈余管理是利用会计政策所给与会计的自由选择的空间,选择有利于会计人员或者管理人员的利益的会计政策来进行会计信息的披露和提供。使用的方法和方式是合法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会计信息的正确传达,减低了会计信息的质量,有可能误导信息使用者的决策。 笔者认为,盈余管理就是基于信息不对称,公司的内部人——管理人员比外部投资人掌握更多的公司内部的信息,这为公司管理者进行以提高自己的财富和价值为目的的盈余管理提供了可能;而审计的目的之一就是消除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因此,盈余管理与审计之间的联系是密切的。根据我国学者的实证研究发现,审计质量是与盈余管理有关系,李玲,陈任武(2005);蔡春,黄益建,赵莎(2005);章立军(2005)等研究认为,审计质量的提高,会降低盈余管理的水平,减少因为盈余管理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高质量的审计更易发现和制约管理当局的会计错误和违规,更有效地制约盈余管理行为。审计质量的高低可具体反映在已审计财务报告中注册会计师容许的盈余管理程度上,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反向关系,较高的审计质量会容忍较少的盈余管理,从而可提高财务报告中会计盈余的可靠性及信息含量。绝大部分的研究都是从实证角度出发,通过假设审计质量的提高会降低盈余管理的水平,选择样本进行检验,最后得出结论。但是在理论上为什么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会存在这种关系,学者所给予的解释就比较少。本文从行为学、心理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 二、动机心理理论与盈余管理动机 (一)动机心理学理论发展 心理学家们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形成了本能论、驱动力论、诱因论等动机心理学理论,这些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动物行为的内在起因和外在动因方面,试图从有机体自身或者外部寻求行为的诱因。研究内容主要涉及本能、驱力、需要、诱因等方面。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动机心理学出现了连接论、驱力论、认知论、精神分析、归因论以及成就动机论。研究的主题主要包括好奇(探索行为)、交往、不平衡(失调)、挫折、攻击、焦虑、志向水平、生物化学关联作用、强化理论等。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动机心理学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并形成了一系列认知动机理论,如成就动机论、自我效能论,以及新近的自我决定论、预言论、归因论等。这一时期认知观进一步确立,认知研究真正成为当前动机研究的主流,与人的中介自我调节作用有关的因素受到重视,如自我效能、控制部位、自我控制等等。认知论和前期的机械观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这种理论假定人是理性的,人的动机行为受个体的调节控制,而不是被动地受内外部刺激的摆布。认知论关注于动机过程中自我调节作用的发挥,即人的认知因素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有关动机论题有:利他主义与助人行为;攻击;成就追求和成功期望;情感的前因和后果;行为的改变。 (二)股东及经营者的需求及盈余管理动机 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绝大部分都是一股独大,要么是国有股独大,要么是法人股独大。在国有股独大的公司中,由于产权确认还不明晰,而国资委现在也做不到真正的监督功能,其在这些公司中都是经营者掌握公司,而高层的经营者是由上面直接通过行政的方式任命,在其任职的期间公司的经营业绩的好坏,直接与其政绩挂钩。因此,当公司的业绩不能达到理想的水平,可能会影响政绩的评价、职位的升迁的时候,对盈余管理的要求就非常的高。而在法人股独大(不包括国有法人股)或者存在单一的大股东另外一些公司中,一般来说公司的经营者在业绩不佳的情况下由于各种因素,如契约因素——某项贷款的要求是公司的净利润率要达到某个水平;政策因素——某一法规规定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必须达到多少等,当企业达不到这些要求的时,公司的经营者就有可能面临下课的危机。因此,经营者就有强烈的动机希望进行盈余管理。上市公司及其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有以下方面:契约成本最小化;节税的动机;政治成本因素;规避经营风险;资本市场动机;高级管理人员的变动;管理当局的业绩考核;债务契约;符合公司盈余预测;其他动机。 三、认知心理学对风险决策的认识 (一)风险决策行为的心理机制 从行为学的观点看,主要有以下心理机制: (1)易得性偏差。人们在获取信息时,对那些比较熟悉、比较显著、容易搜寻和容易想象的事物比较敏感,从而高估这些事件发生的概率,形成系统性的偏差。如人们热衷于买彩票,印度洋海啸发生之后旅游保险颇受人们青睐,这是因为巨额奖金和电视中关于海啸灾区触目惊心的报道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力,从而高估了中大奖和遭遇灾难这些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盈余管理决策和审计质量决策中,由于中国法律惩罚力度不够及执行不力,使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只看到巨大的收益,而对被发现后的处罚在心理上被忽略。 (2)框架依赖偏差。人们的判断和决策依赖于信息的描述方式(框架),当同一问题采用不同的描述方式时,人们可能会作出不同的决策。心理学家爱德华·索恩迪克发现了“晕轮效应”,即人们对一个人或事物的良好或不好的总体印象会影响其对这个人或事物目前或将来预期的推论,这是框架依赖的一个典型例子。如公司可以通过盈余管理可以保持一个平滑的会计利润水平,不仅可以 树立公司良好的形象,还能满足企业某些特殊需求,如债务契约、融资资格等。 (3)代表性偏差。人们在对某一事物进行判断和评价时,常会过分关注这一事物与另一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从而产生系统性的偏差,称为代表性偏差,如人们生活中常说的“吃什么补什么”就是很典型的一种代表性偏差。代表性偏差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遵从“小数定律”,即误认为小样本能代表总体的分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决策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决策时,肯定会向同类企业或者同行看齐,看到某些个别的现象后,可能就会产生这种心理“大家都这么做的,我也这么做没关系”。 (4)心理账户。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塞勒提出了“心理账户”的概念,认为人们在心理上将来源不同、获取时间不同、用途不同和存储方式不同的财富划归到不同的账户里,不同的账户之间不能流通,不同账户里的财富是不可替代的,人们对不同账户里的财富有不同的心理感受及不同的处理方式。应用到盈余管理决策上,上市公司可能会认为为了某些目的(比如契约成本最小化、节税、规避经营风险、债务契约)可以实行高水平的盈余管理,为了另外一些目的(比如高级管理人员的变动、管理当局的业绩考核、符合公司盈余预测)不能实施过高的盈余管理水平。 (二)风险的认知对决策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风险倾向中的认知中介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决策者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极大地影响其以后对风险的追求;同时他人类似决策的成功与否,同样极大的影响其今后对风险的追求。即决策者先前成功的经验多,或者看见他人同样类似决策成功的经验多,会导致今后追求风险的倾向性增加。这是认知中直觉的作用,也是认知中归因的作用。因此,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经验都会对决策者的风险倾向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其决策行为。如对上市公司,自己以往进行某种水平的盈余管理获得了很大的收益,或者发现其他和自己情况相同的上市公司进行某种水平的盈余管理取得了很大收益,就会刺激上市公司继续或者效仿其他上市公司进行该水平的盈余管理;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决策也是同样的道理。二是决策者的风险倾向与其对风险的可接受性的认知密切相关。如果在风险知觉中,决策者认为情景中风险的可接受性高,即情景中固有的风险性突出,则会导致回避风险性决策,因为决策者往往会将这些固有的风险因素与消极的决策后果相联系。反之,如果决策者认为,情景中有的潜在因素可以减少损失,由于提高了对机会特色的认知而降低了对风险因素的认知,从而导致对风险的追求。因此,对风险的认知影响着决策者对风险因素的权重。 四、心理学对审计与盈余管理水平关系的解释 (一)审计质量高能有效减少盈余管理的解释 这方面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较高水平的审计,能够检查出绝大部分的盈余管理,并且审计报告中也会对这些盈余管理进行披露;这样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不仅不能够得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给自己的形象带来很大的破坏,投资者通过审计报告得知该企业进行了盈余管理受到欺骗,这样肯定会导致股价的下跌。因此,高质量的审计必然会带来盈余管理水平的降低。那为什么上市公司还会聘请有高质量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这是因为当上市公司聘请有高质量审计的事务所的时,说明经营者对自己的业绩非常有信心,不需要进行利润的操纵。在这种情况下聘请有高质量审计的事务所时,就可以向广大投资者发出一个信号:表明公司的业绩、财务、经营状况都处于很好的状态。这样有利于公司股价的上涨。 (二)盈余管理高和低审计质量相关的解释 从期望理论的角度看,首先要知道在审计过程中的参与者以及与审计的经济后果相关的利益主体,主要有所有者、经营者、审计单位(没有考虑债权人、潜在投资者、税务部门等利益相关者)。 (1)大股东的心理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高度集中于国有独资或控股企业且股权分置,由此产生了许多制度性的缺陷。一些上市公司存在着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此外,董事长和总经理是由政府任命的,这些人更多地关注于自身的仕途,而仕途目标与公司的发展要求并不一致时,就不愿将主要精力放在研究企业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上,而是放在争取上级部门的好感上,为此不惜采取短期化行为或采取操纵会计利润来粉饰财务报表。对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施加的压力也随之增大。对股东而言,国有大股东一股独大是上市公司的股权特征,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已成为证券市场的重要问题。上市公司有着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以获得“配股”资格,从而使大股东获得圈钱的机会。证监会规定了严格的“配股”条件,为达目的上市公司往往通过非公允的关联交易等方式,有时没有注册会计师的配合难以实现。所以,大股东并不希望审计师实话实说,也就根本不需要高质量审计服务。 (2)“会计师事务所的困惑”。由于中国的审计市场形成的比较晚,全国范围内的审计市场上,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环境和风气,由于会计师事务所普遍规模小,即使最大的前十家也不能够占领审计市场的20%,生存危机是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最大风险。为了争取客户,相互之间竞争非常激烈,这就往往容易导致恶性竞争,以牺牲审计的质量来换取客户。明知道审计质量的降低会带来很大的经营风险,但是与生存危机相比较,似乎选择降低审计质量相对来说,对自己更加有利一些,尤其是那些刚成立的、客户非常少的小事务所更有可能牺牲审计质量,迎合客户需要(其实往往只是经营者的需要),换取较多客户,解决生存问题。由于审计市场上生存风险是最大的风险,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尤其是那些刚刚成立不久、规模比较小的事务所,在进行是否将低审计质量决策的时候就会面临一种尴尬的局面,如同博弈论中的著名的“囚徒的困惑”。如果其他事物所选择不降低质量,自己也选择不降低质量,上市公司在选择的时候可能考虑的最大因素就是收费的高低了,因此,降低费用就能够取得竞争优势,其他事务所同样也会考虑降低费用,这又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如果其他事物所选择不降低质量,而自己选择降低审计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自己所要求的费用比其他事务所高一些,对于那些有盈余管理需要的上市公司还是会选择自己的,生存风险不再存在,经营风险加大。但相对在其他事物所选择不降低质量的情况下,自己选择降低质量比较有利。如果其他事务所降低审计质量,自己选择不降低审计质量,从上市公司目前的普遍状况看,需要进行盈余管理的公司还是占多数,而对于小会计事务所来说,那些经营好的公司又不会选择自己,在自己不降低审计质量的情况下,可能自己根本吸引不了客户,事务所也根本无法存活下去;如果其他事务所降低审计质量,自己也将低审计质量,规模的大小和审计费用的高低又成为了上市公司选择时的主要依据,但至少选择降低质量还可以给自己的生存带来可能,还可以通过其他一些方法来吸引一些客户。所以,整体上,大家都选择不降低质量是最优的博弈均衡点,但是由于这种选择需要大家一起的协调、需要所有的事务所达成一致,由目前审计市场的现实情况看,小规模的事务所太多,而稍微有些规模的事务所并不能占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因而多数的事务所从自身利益的考虑,选择了降低审计的质量。这当然还与上市公司的一些不正当的需要、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有很大的联系,但是从根本上还是会计师事务所的本身的内因导致审计市场上竞争混乱、恶性循环普遍存在。 (3)经营者的需要与选择。目前上市公司国有企业主要还是由经营者所控制着,而私有企业由于经理人市场的不完善基本上是经营者与所有者同为一人。因此,本文只分析经理人的需要和选择。根据上述的经营者的心理因素的分析知道,经营者很多时候都具有较强烈的盈余管理的动机。我国的审计市场可以说是一个买方的市场,买者(也就是公司的经营者)是优势的一方,不仅决定是否选择某一家事务所,而且同时还是事务所佣金的偿付者;而目前审计市场上审计服务的提供者,不仅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而且业务也比较单一,很多事务所绝大部分的收入就是来源于审计费用,因此,各个事务所之间的竞争是比较激烈的,为了生存很多事务所尤其是那些业务单一的小事务所就必须去迎合买家——公司经营者的需要,而经营者的需要又是畸形的。由于提供低质量的审计报告的风险较高,因此这些事务所就要求比较高额的报酬,经营者从各种角度考虑后,还是发现付给较高的审计费用来换取漂亮的年报和审计报告所带来的收益比较大之后,当然就愿意提供高额的审计费用,而要求较低的审计质量来允许自己进行较高的向上的盈余管理。所以,盈余管理高的公司的经营者,总是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给自己提供低质量的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 性心理学论文:思想政治工作中应用个性心理学几点思考 摘要:运用个性心理学,更新观念,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思路和方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对于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无比深远的意义。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利益多元化、科技改革等社会环境,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增强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的实效性,是摆在四川乡镇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 关键词:个性心理学;思想政治;关系 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时代赋予人们光荣的历史使命。在努力争取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过程中,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全党全民族的凝聚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十分迫切和重要的。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新的历史条件,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困难。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利益多元化、科技革命和张扬个性的社会环境,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增强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和实效性,是摆在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 本文试从个性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一难题进行分析和思考,提出应用个性心理学,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利益主体不断分化、个人自由和价值逐步得到社会尊重的社会环境中,人们更多的从个体而不是集体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也要适应社会环境的变迁,积极应用个性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和方法,这样才能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行带人、以爱育人。 一、个性心理学的内涵与特征 为了应用个性心理学,首先我们必须对个性心理学有个基本的了解,对个性有个基本的理论把握。 1.个性与个性心理学的涵义 我国第一部大型心理学词典——《心理学大词典》中的个性定义反映了多数学者的看法:“个性,也可称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这些层次有:第一,完成某种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的特征,即能力;第二,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气质;第三,完成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特征,即性格;第四,活动倾向方面的特征,如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这些特征不是孤立的存在的,是错综复杂、相互联系、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对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的。” 个性心理学是研究个性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2.个性的基本结构 从构成方式上讲,个性其实是一个系统,其由三个子系统组成: (1)个性倾向性——指人对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积极特征,它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决定着人对周围世界认识和态度的选择和趋向,决定人追求什么。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个性倾向性是人的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活动的对象的趋向和选择。 (2)个性心理特征——指人的多种心理特点的一种独特结合。所谓个性心理特征,就是个体在其心理活动中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特征,主要是指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 (3)自我意识——指自己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等方面,如自尊心、自信心等。自我意识是个性系统的自动调节结构。 3.个性的特征 一般而言,个性具有下列特征: (1)个性的倾向性。个体在形成个性的过程中,时时处处都表现出每个个体对外界事物的特有的动机、愿望、定势和亲合力,从而发展为各自的态度体系和内心环境,形成了个人对人、对事、对自己的独特的行为方式和个性倾向。 (2)个性的复杂性。个性是由多种心理现象构成的,这些心理现象有些是显而易见的,别人看得清楚,自己也觉察得很明显,如热情、健谈、直爽、脾气急躁等;有些非但别人看不清楚,就连自己也感到模模糊糊。 (3)个性的独特性。每个人的个性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即使是同卵双生子甚至连体婴儿长大成人,也同样具有自己个性的独特性。 (4)个性的积极性。个性是个动力倾向系统的结构,不是被客观环境任意摆布的消极个体。个性具有积极性、能动性,并统帅全部心理活动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5)个性的稳定性。从表现上看,人的个性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6)个性的完整性。如前所说,个性是个完整的统一体。一个人的各种个性倾向、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都是在其标准比较一致的基础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决不是偶然性的随机凑合。人是作为整体来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的。 (7)个性的发展性。婴儿出生后并没有形成自己的个性,随着其成长,其心理不断丰富、发展、完善,逐渐形成其个性。从形式上讲,个性不是预成的,而是心理发展的产物。 (8)个性的社会性。个性是有一定社会地位和起一定社会作用的有意识的个体。个性是社会关系的客体,同时它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主体。个性是一个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活生生的人和这个人所具有的意识。个性的社会性是个性的最本质特征。 二、个性心理学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思想工作,要想做好思想工作必须首先了解人、研究人、理解人,这样才有一个做好工作的基础。而个性心理学是专门研究人的个性心理的一门科学,对于理解人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运用个性心理学。以下简要分析个性心理学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关系: 1.在研究对象上,两者具有统一的指向点 政治思想工作的对象同个性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样,都是具体的人,人的整个精神面貌(思想、立场、观点和态度)。大千世界,林林总总,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个性心理学研究的客体,也就有政治思想工作的对象和场所。政治思想工作要使自身得到强化、深化,实现自己的根本目的和任务,离不开对个性心理学的巧妙运用。 2.在具体内容上,两者具有共同的交合点 个性心理学与政治思想工作在理论原则、具体内容上相互渗透、吻合,具有密不可分的交合点。政治思想工作的理论、原则、方针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并得到完善的,但它在许多方面却包含着丰富的个性心理学内容,其中许多理论原则、经验做法,是结合具体的人的个性心理特点总结出来的,是和心理学的规律契合在一起。政治思想工作就是做“人心归顺”、“人性归理”的工作的,只有认识和掌握具体的人的个性心理规律,并自觉地运用于实践,它才能理顺、气正、运盛,生机勃勃,成效卓著。 3.在强化效应上,两者具有相同的中介点 个性心理学与政治思想工作在实践效果和作用形式上有共同的中介点,这就是外界环境、活动、社会因素总是通过个体的内应性而发生作用的,“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政治思想工作的一切手段、方式,最终都要通过人们自觉的自我教育过程来实现,这与个性发展的效应程度最终要靠个体自我调节、自我强化是同义的。同时,自我意识作为政治思想工作中的“内应力”与个性的“可接受性”属于同一品质,属于强化效应的同一中介点。 三、应用个性心理学,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 既然个性心理学对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在实际工作如何巧妙的应用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1.应用个性心理学,更新观念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观念。在个性普遍得尊重的今天,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树立尊重和服务的观念。 (1)树立尊重人的观念。个性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不同的,人们的个性应该得到尊重。没有缺点、没有思想问题的人是不存在的,有思想问题的人不仅需要批评教育,而且需要得以尊重、理解和关心。如一味地批评指责,不去关心存在的实际问题,那么思想问题非但解决不了,而且会引起较大的逆返情绪,造成干群关系紧张,严重损害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影响小康建设。 (2)树立服务观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树立服务的观念,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奋斗目标,必须密切结合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开展工作,这样,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才有生命。 2.应用个性心理学,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思路和方法 根据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个性特点,努力改进工作方法。一是由“声势型”向“实效型”转变。为避免“走过场”和“空对空”,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二是由“执行型”向“自主型”转变。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在方法上实现从群众被动接受教育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自主型转变。三是由单纯“灌输型”向“渗透型”转变。寓思想政治工作于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群众文体娱乐活动之中。四是由单一“教育型”向多元“综合型”转变。把思想教育与法律约束、行政监督、经济杠杆等多种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合力。 总之,运用个性心理学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就是要遵循心理诱导的规律,结合需要、动机、兴趣、意志、气质、性格、能力、意识等多方面的倾向性和心理特色,有计划、有目的地规立教育和“系统工程”,训练行为习惯,强化教育效果。我们政工干部,只有了解自己工作对象的内心世界,才能找到自己工作的天地,才能挖掘潜力,发挥优势,形成自己与工作对象竭诚双关的凝聚力。 性心理学论文:女性心理学商业空间设计探讨 在当代女性文化的影响下,商业空间设计有着潜移默化的变化和发展。女性已经成为了消费社会的主要购买群体。本文以女性文化为出发点,通过分析女性与男性在生理、心理方面的不同特征,以便更好地了解女性的需求,并在分析成都金牛区凯德广场设计的过程中发现其商业空间设计的优缺利弊,从而推动女性商业空间设计的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当代中国女性无论是在商界、政界都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女性,她们的消费模式、消费观念逐渐改变,已经形成了庞大的消费群体,正在引领消费社会的时代潮流。女性作为消费行为的主体之一,在商场购物方面表现出巨大的潜力。这也引起了商家们的关注,各种购物场所设计新颖、时尚,深得女性顾客的喜爱。本文就选取了其中一个深受众多女性消费者喜爱的购物空间,作为了解女性的心理,以及分析在商场设计中有哪些深得人心的设计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 性别与女性 性别自我概念的一个成分是性别认同,即一个人是女是男的自我界定。生物学性的意义是由我们的染色体、激素、生殖器官和脑的组织所界定的。男女在生理结构方面,包括认知能力、审美能力、空间设计思维能力和心理层面、社会教化、日常行为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异。体现在消费方式中,男女的差异更是明显。如女性消费者的计划性和目的性比男性差;消费决策比男性犹豫;女性比男性更喜欢结伴而行等。在商场购物中,兴趣是产生消费行为的重要动机因素之一,而在兴趣方面,男性消费者一般多购买“硬性商品”,注重理性、商品质量、实用性,较强调阳刚气质,而且不愿讨价还价。相较男性,女性则对时尚和美有着强烈的追求,她们大多具有热情细腻、联想丰富、“浪漫主义”的心理特征,更加注重商品的外观、色彩、款式等。另外,中年女性更加注重个性风格的体现,成熟、稳重、不落俗套的风格更能引起她们的注意。并且这类女性大多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更想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也乐于在消费上表达自己的个性、品味和审美。女性对于“美”的追求可以用“亘古不变”来形容。由于女性角色的不同,使她们不仅注重自身的美,同时也注重家庭成员的形象。她们不仅需要购买自己所消费的产品,同时也是大多数儿童用品、老人用品、家庭用品的主要购买者。因此,商家要占领市场必须对女性购买群体予以足够的重视。 商业购物空间的概念 商业购物空间泛指为人们日常购物提供商业活动的各种空间、场所,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应为各类商场、商店。它们是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桥梁和纽带。商场是流通主体—商品和消费主体—消费者之间的纽带。作为纽带的商场,必须全面掌握消费者的心理,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促进购买环节的顺利进行。当今女性文化影响下的商业空间案例调查研究 1.成都金牛区凯德广场的室内规划与设计 成都金牛区凯德广场位于交大路-沙湾沿线商业带,作为区域性的购物中心,凯德广场金牛店集购物休闲、美食娱乐、生活配套为一体,打造了娱乐化、个性化、综合性一站式购物中心的商业特色。商场的楼层导购布置清晰地体现了商场的服务人群定位,商场主要入口和出口为一层、负一层,人流量庞大,一层“精致风尚”、二层“潮尚之地”,众多女性品牌的进驻,是商家精心打造的结果,满足了女性消费者对于美、时尚和个性的需求。三层绅士品格,集男装、男性配饰、亲子教育为一体,男性商场空间所占比例仅占第三层空间的1/2,这本身与男性消费市场的占有份额有关,四层欢乐家庭,集影院、KTV、儿童、餐饮,为商场的娱乐区,人流量庞大,特别是近年电影市场在中国的火爆,消费需求在近几年瑞增。也是二期商场的主推区域,成为了凯德商用的重点消费区域。五层宴萃有约,六层开放的空中花园为商场打造“吃”、“喝”、“玩”、“乐”的购物体验,增添了实用性和趣味性。 2.悦诗风吟 Innisfree(悦诗风吟)是韩国化妆品品牌。之所以选择这个品牌,是因为笔者不管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此次调研的过程中,这个品牌经常能够吸引众多的女性顾客光顾,这和它的寻找到了都市女性心目中所向往的未来的化妆品的特性:自然、健康、朴素、时尚的理念不无关系。但是吸引众多女性消费者光顾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它基于产品理念所做的成功的空间装饰设计。“城市中心的绿色空间”是悦诗风吟的设计主题。悦诗风吟的店面设计主要以简洁、自然的黑白两色为主,招牌设计以白色镂空字体,内藏绿色LED灯带为主体,形象鲜明、突出。这样统一的设计风格,让悦诗风吟的品牌效应无论在何地都能得到很好的推广。店内招牌式的绿植墙是悦诗风吟的设计特色,顾客可以感受到悦诗风吟来自济州的纯净自然之感。店内主要以木色、白色为主,绿色植物加以点缀,色彩淡雅,大量采用局部照明,突出商品。灯具的选择主要以造型简洁的筒灯为主,主要区域则为透明圆形玻璃吊灯,很好地迎合了室内清透、明亮的设计主题。商品的陈列方式多样,俨然有序,满足了商品柜架设计的实用性、灵活性、美观性、安全性、经济性等特点。整个空间为突出韩国自然主义化妆品,精心营造出了一个享受城市中心的清净空间,释放生活的压力,感受纯净济州绿意的空间。 3.禾文阿思 禾文阿思,英文名:HeavenArts,它的意思是:艺术的天堂!它是专注南亚风情手工精品,主营印巴风情服饰、印巴特色饰品、印巴纯银宝石饰品、特色印度香等的一个综合性品牌。产品以人文、手工、自然、时尚的理念而主。因此,在空间的装饰设计上颇具有东南亚的异域风情特色,吸引了大批崇尚异域风情、优雅妩媚的女性顾客。 禾文阿思的空间装饰设计以浪漫的东南亚风格为主,因此来自大自然的木材、藤、竹成为首选。空间的店面设计以实木搭配文化石装饰,质朴自然。招牌设计为原木配以金色金属字暗藏LED灯带,主体鲜明、奢华高贵。局部实木雕花装饰,尽显精致。店面外立面大面积的纯铜铸造的佛头装饰,凸显异域特色。店内外环绕植物与水池取与自然无限接近之意,室内重视水环境的引入,受中式思想的影响,讲求风水即水生财,水循环还能起到室内降温的作用,这是东南亚风格的一大设计元素。店内以深色原木家具为主,白色和原木深褐色,打造沉稳空间。同时大面积的紫色的运用传达出神秘、妩媚的女性气质。局部陈列选用具有精美雕花工艺的凳、桌、展柜等,集聚实用性和装饰性。石雕、木雕、陶艺制品和与佛像有关的青铜雕像,是店内设计的一大特色。光洁的地面搭配深沉色系条纹图案地毯,打造主要展示区域,吸引眼球。顶棚采用石膏板吊顶,巧妙地利用颇具东南亚特色的暴露木结构为顶棚装饰,灯具则选择了东南亚竹编灯饰、藤条灯饰为主,灯光柔和、温暖。禾文阿思的空间装饰设计为整个色彩艳丽、妩媚优雅的女装服饰打造了一个梦幻、神秘的空间。 当今女性文化影响下商业空间设计的问题与改进方向 商业空间俨然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其中也涌现出非常多人性化的设计,然而在设计中仍然存在不合理、不成熟之处,值得我们探讨。在笔者调研金牛区凯德广场的过程中,主要总结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卫生间的功能有待完善。笔者观察到女性用户在卫生间纸筒的使用上存在不便,不能够让女性灵活抽取使用,会产生不良情绪。其次是坐便器的使用率低,出现即使短暂的排队,也不愿使用坐便器的现象。第二,升降电梯导视信息有待明确。这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从升降电梯下到停车场后,不能迅速找到停车的位置,如果不是从同一电梯来回商场,通常找不到停车的位置,总在停车场不断穿行。第三,公共设施形式较单一。在休息区的设计上,椅子的材料与色彩都比较单一,缺少生趣,不利于人们的购物体验。特别是带小孩子的家长们,缺少了和孩子休息时互动的空间。总之,女性文化影响下的商业空间设计还存在些许问题,所以研究女性文化影响下的商业空间设计是很有必要的。 结论 随着中国女性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提高,使得女性消费群体的身影在商业空间中的比例不断扩大,并且只会出现有增无减的趋势。因此,女性商业空间设计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迫切需要更多符合女性气质和消费心理的空间。通过对成都金牛区凯德广场空间设计的调研分析,得知怎样让商业空间更好的为女性服务,这便需要我们在商业空间设计中以女性心理情感、思维模式为主要方面采取特别的表现手法。给予空间不仅有美的情景还要有精神内涵,增强女性商业空间特有的艺术修养和精神内涵,才是有益于从根本上改善女性在商业空间中的消费质量。从而对未来的女性商业空间设计的发展做出初步的预测和展望。 作者:罗丹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性心理学论文:基于女性心理学的商业空间设计研究 在当代女性文化的影响下,商业空间设计有着潜移默化的变化和发展。女性已经成为了消费社会的主要购买群体。本文以女性文化为出发点,通过分析女性与男性在生理、心理方面的不同特征,以便更好地了解女性的需求,并在分析成都金牛区凯德广场设计的过程中发现其商业空间设计的优缺利弊,从而推动女性商业空间设计的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当代中国女性无论是在商界、政界都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女性,她们的消费模式、消费观念逐渐改变,已经形成了庞大的消费群体,正在引领消费社会的时代潮流。女性作为消费行为的主体之一,在商场购物方面表现出巨大的潜力。这也引起了商家们的关注,各种购物场所设计新颖、时尚,深得女性顾客的喜爱。本文就选取了其中一个深受众多女性消费者喜爱的购物空间,作为了解女性的心理,以及分析在商场设计中有哪些深得人心的设计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 性别与女性 性别自我概念的一个成分是性别认同,即一个人是女是男的自我界定。生物学性的意义是由我们的染色体、激素、生殖器官和脑的组织所界定的。男女在生理结构方面,包括认知能力、审美能力、空间设计思维能力和心理层面、社会教化、日常行为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异。体现在消费方式中,男女的差异更是明显。如女性消费者的计划性和目的性比男性差;消费决策比男性犹豫;女性比男性更喜欢结伴而行等。在商场购物中,兴趣是产生消费行为的重要动机因素之一,而在兴趣方面,男性消费者一般多购买“硬性商品”,注重理性、商品质量、实用性,较强调阳刚气质,而且不愿讨价还价。相较男性,女性则对时尚和美有着强烈的追求,她们大多具有热情细腻、联想丰富、“浪漫主义”的心理特征,更加注重商品的外观、色彩、款式等。另外,中年女性更加注重个性风格的体现,成熟、稳重、不落俗套的风格更能引起她们的注意。并且这类女性大多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更想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也乐于在消费上表达自己的个性、品味和审美。女性对于“美”的追求可以用“亘古不变”来形容。由于女性角色的不同,使她们不仅注重自身的美,同时也注重家庭成员的形象。她们不仅需要购买自己所消费的产品,同时也是大多数儿童用品、老人用品、家庭用品的主要购买者。因此,商家要占领市场必须对女性购买群体予以足够的重视。 商业购物空间的概念 商业购物空间泛指为人们日常购物提供商业活动的各种空间、场所,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应为各类商场、商店。它们是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桥梁和纽带。商场是流通主体―商品和消费主体―消费者之间的纽带。作为纽带的商场,必须全面掌握消费者的心理,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促进购买环节的顺利进行。 当今女性文化影响下的商业空间案例调查研究 1.成都金牛区凯德广场的室内规划与设计 成都金牛区凯德广场位于交大路-沙湾沿线商业带,作为区域性的购物中心,凯德广场金牛店集购物休闲、美食娱乐、生活配套为一体,打造了娱乐化、个性化、综合性一站式购物中心的商业特色。 商场的楼层导购布置清晰地体现了商场的服务人群定位,商场主要入口和出口为一层、负一层,人流量庞大,一层“精致风尚”、二层“潮尚之地”,众多女性品牌的进驻,是商家精心打造的结果,满足了女性消费者对于美、时尚和个性的需求。三层绅士品格,集男装、男性配饰、亲子教育为一体,男性商场空间所占比例仅占第三层空间的1/2,这本身与男性消费市场的占有份额有关,四层欢乐家庭,集影院、KTV、儿童、餐饮,为商场的娱乐区,人流量庞大,特别是近年电影市场在中国的火爆,消费需求在近几年瑞增。也是二期商场的主推区域,成为了凯德商用的重点消费区域。五层宴萃有约,六层开放的空中花园为商场打造“吃”、“喝”、“玩”、“乐”的购物体验,增添了实用性和趣味性。 2.悦诗风吟 Innisfree(悦诗风吟)是韩国化妆品品牌。之所以选择这个品牌,是因为笔者不管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此次调研的过程中,这个品牌经常能够吸引众多的女性顾客光顾,这和它的寻找到了都市女性心目中所向往的未来的化妆品的特性:自然、健康、朴素、时尚的理念不无关系。但是吸引众多女性消费者光顾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它基于产品理念所做的成功的空间装饰设计。 “城市中心的绿色空间”是悦诗风吟的设计主题。悦诗风吟的店面设计主要以简洁、自然的黑白两色为主,招牌设计以白色镂空字体,内藏绿色LED灯带为主体,形象鲜明、突出。这样统一的设计风格,让悦诗风吟的品牌效应无论在何地都能得到很好的推广。店内招牌式的绿植墙是悦诗风吟的设计特色,顾客可以感受到悦诗风吟来自济州的纯净自然之感。店内主要以木色、白色为主,绿色植物加以点缀,色彩淡雅,大量采用局部照明,突出商品。灯具的选择主要以造型简洁的筒灯为主,主要区域则为透明圆形玻璃吊灯,很好地迎合了室内清透、明亮的设计主题。商品的陈列方式多样,俨然有序,满足了商品柜架设计的实用性、灵活性、美观性、安全性、经济性等特点。整个空间为突出韩国自然主义化妆品,精心营造出了一个享受城市中心的清净空间,释放生活的压力,感受纯净济州绿意的空间。 3.禾文阿思 禾文阿思,英文名:Heaven Arts,它的意思是:艺术的天堂!它是专注南亚风情手工精品,主营印巴风情服饰、印巴特色饰品、印巴纯银宝石饰品、特色印度香等的一个综合性品牌。产品以人文、手工、自然、时尚的理念而主。因此,在空间的装饰设计上颇具有东南亚的异域风情特色,吸引了大批崇尚异域风情、优雅妩媚的女性顾客。 禾文阿思的空间装饰设计以浪漫的东南亚风格为主,因此来自大自然的木材、藤、竹成为首选。空间的店面设计以实木搭配文化石装饰,质朴自然。招牌设计为原木配以金色金属字暗藏LED灯带,主体鲜明、奢华高贵。局部实木雕花装饰,尽显精致。店面外立面大面积的纯铜铸造的佛头装饰,凸显异域特色。店内外环绕植物与水池取与自然无限接近之意,室内重视水环境的引入,受中式思想的影响,讲求风水即水生财,水循环还能起到室内降温的作用,这是东南亚风格的一大设计元素。店内以深色原木家具为主,白色和原木深褐色,打造沉稳空间。同时大面积的紫色的运用传达出神秘、妩媚的女性气质。局部陈列选用具有精美雕花工艺的凳、桌、展柜等,集聚实用性和装饰性。石雕、木雕、陶艺制品和与佛像有关的青铜雕像,是店内设计的一大特色。光洁的地面搭配深沉色系条纹图案地毯,打造主要展示区域,吸引眼球。顶棚采用石膏板吊顶,巧妙地利用颇具东南亚特色的暴露木结构为顶棚装饰,灯具则选择了东南亚竹编灯饰、藤条灯饰为主,灯光柔和、温暖。禾文阿思的空间装饰设计为整个色彩艳丽、妩媚优雅的女装服饰打造了一个梦幻、神秘的空间。 当今女性文化影响下商业空间设计的问题与改进方向 商业空间俨然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其中也涌现出非常多人性化的设计,然而在设计中仍然存在不合理、不成熟之处,值得我们探讨。在笔者调研金牛区凯德广场的过程中,主要总结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卫生间的功能有待完善。笔者观察到女性用户在卫生间纸筒的使用上存在不便,不能够让女性灵活抽取使用,会产生不良情绪。其次是坐便器的使用率低,出现即使短暂的排队,也不愿使用坐便器的现象。 第二,升降电梯导视信息有待明确。这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从升降电梯下到停车场后,不能迅速找到停车的位置,如果不是从同一电梯来回商场,通常找不到停车的位置,总在停车场不断穿行。 第三,公共设施形式较单一。在休息区的设计上,椅子的材料与色彩都比较单一,缺少生趣,不利于人们的购物体验。特别是带小孩子的家长们,缺少了和孩子休息时互动的空间。 总之,女性文化影响下的商业空间设计还存在些许问题,所以研究女性文化影响下的商业空间设计是很有必要的。 结论 随着中国女性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提高,使得女性消费群体的身影在商业空间中的比例不断扩大,并且只会出现有增无减的趋势。因此,女性商业空间设计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迫切需要更多符合女性气质和消费心理的空间。通过对成都金牛区凯德广场空间设计的调研分析,得知怎样让商业空间更好的为女性服务,这便需要我们在商业空间设计中以女性心理情感、思维模式为主要方面采取特别的表现手法。给予空间不仅有美的情景还要有精神内涵,增强女性商业空间特有的艺术修养和精神内涵,才是有益于从根本上改善女性在商业空间中的消费质量。从而对未来的女性商业空间设计的发展做出初步的预测和展望。 指导老师:李英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性心理学论文:浅析电影本体心理学中男性负性心理特征 摘 要:“男性负性心理”主要特征有四点,即家长式的作风和思想意识,精神分裂,男性的受挫心理和创造力,不能宽恕女性犯的错。这种拥有男性负性心理的男主人公可以是任何影片中的一个男主人公。 关键词:“男性负性心理学”;精神分裂;受挫心理;电影本体心理学 一、家长式的作风与思想意识 (一)《大红灯笼高高挂》 “老爷”是一个男人负性心理的刻板定型,从他说的话中可以分析出他在这个家中处于绝对的主宰地位。整部影片都在这个老爷的貌似有阳刚之气的刻板定型中展开, 在这样的场景中,那个自认为有阳刚之气的男子汉,开始了他自身的刻板定型的毁灭性活动。老爷娶了一房又一房的姨太太,但他最在乎的就是这些女人的脚,他通过这种对脚的关注这种意象来影响四太太,使她丧失意识,并让她的心理更加有障碍,以为自己受到了另外一个灵魂的蹂躏,这种情况使得原本极有活力和意识的四太太,丧失了意识力,从而直至精神的崩溃。 (二)《红高粱》 分析这部影片时,我们最先看到的是新娘的轿子在尘土飞扬的路上颠簸着前进的情景。轿夫为了吸引九儿不住地和她说话,从那句“轿上的小娘子,跟哥哥们说几句话,藏在里面也不嫌闷哪”就显现出了他的负性心理。其实在他的潜意识中,他是有勇气的,只是没有明确表达。于是他让自己“信息心理感应场”又发出了这样一句话“小娘子,哥哥们给你抬一回不容易啊”,他只是想让新娘开口,让他发出的信息有一个良好的回馈。 二、精神分裂 (一)《大红灯笼高高挂》 再次看这句话“洋学生到底不一样啊,好了,脱衣服睡觉吧”。这句话是男性标准意识化的分裂,事实上,从本体心理学来说,作为有着男性负性心理的老爷,他的过错在于他并没有时刻提醒自己,要使自己的机体的规律和行为保持一致。所以,主体便在一开始就在这个封建家庭中纵容自己的混乱行为,让他的潜意识对所有的女性都只看到如何让他的身体得到快感,在强大的“信息心理感应场”机制的作用下最终会导致主体活动实体的瓦解。自然,这种心理感应场的机制是在主体的同意下发生的,主体因为缺乏相应的反抗机制,所以只能服从于自己的心理感应场。 (二)《英雄》 摆在秦王面前那一排排正在燃烧着的蜡烛照亮了无名的心,这些蜡烛从电影本体心理学来说具有着典型的象征意义,蜡烛类似于一种干预人脑机理的机器,在机器的干预下,人往往会做出和之前预设相悖的事情。同时这也是一种精神分裂行为,是男性负性心理中标准的精神分裂行为。为了让他刺死秦王,长空、残剑、飞雪放弃了生命。在他们献出生命的时候,他坚信他会刺死秦王。可是当他真正地接近了秦王时,他却退缩。除去自己的负性心理作用之外,还基于当时的制度。每个人都必须生活在制度里,而且制度是不能被推翻的,因为每个人都需要制度来对其进行制约。而在制度里,首领和君主是必须存在的,他们的存在是国家管理和社会秩序的维护的需要。因此,皇帝是不可以被杀死的,并且杀死皇帝也是不现实的。 三、男性受挫心理与创造力 (一)《英雄》 影片展现给观众的是,男性是因为受挫之后才会产生一种报复心理,这种报复心理即表现在其它三人为了让无名接近秦王而牺牲了自己。他们去杀秦王是基于女性的动力,因为飞雪为了他们也放弃了自己的宝贵生命。这是男人们负性心理使然的结果。影片《英雄》从电影本体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不仅体现了生活中个人的现实反映,也体现一个民族的民族心理。长空、残剑、飞雪为了成全无名,为了完成刺秦王的任务,不惜放弃自己的生命,因为他们笃定无名会赢,因为无名没有心,也没有情,他专心练剑,所以无名。这可以称之为男性负性心理中的白日梦表征。 四、不能宽恕女性犯的错误 一旦男性被负性心理进入,就会产生一种情结,就是不能宽恕女性犯错的情结。这种情结是可以转移的,它既可以在进入时有所活动,也可以在被进入时有所活动。颂莲为了保住她的地位和燕儿叫劲,所以她就假装怀孕。燕儿发现后,便告诉了二太太,直到后来老爷找到大夫,知道了颂莲是假装的,于是老爷封了颂莲的灯,不再去颂莲那里。老爷的这种情结遵从了他的本性以及本能性的一切规则活动。这种“信息心理感应场”所产生的情结,是从主体整体机体里独立出来的,且同主体的构想、计划和组织形式截然对立。这种男性的负性在无意识地驱动下不会顾及他人的心理需求,只会认为自己是个聪明人,作为一种负性心理的生存哲学,它总是潜伏在男人身上,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在某种不特定的情况下发泄出来。通过无意识的媒介活动让他有了这种选择,一方面,是对“信息心理感应场”的感应,另一方面,是他对这种心理感应场无法反抗。 性心理学论文:浅谈两性心理学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女性的角色和权利已得到人们普遍的尊重和认可。但这一切仅仅是从社会角度而言,其实,男女两性除了生理上的不同之外,在心理和行为上也有很大的差别。 关键词:两性心理 差别 研究 一、引言 生物学方法认为,生物学概念上的性别自然形成了性别身份。它的观点是,遗传因素与荷尔蒙共同作用,形成了社会用以区分男女的个性和行为特征。持此观点的人,经常引用研究所发现的男孩和女孩在幼儿时期行为或游戏举动的不同来支持自己。 心理分析理论建立在这样的观点之上:人类的思维活动很多部分埋藏于表面之下。我们所意识到的实际只是一小部分。潜意识记忆、情绪和性冲动是促使我们行动的力量。心理分析学者相信,性别身份同个性的其他部分一样,也源于我们早期的经历,只是它们埋藏得如此之深,以至于让我们在平常的情况下意识不到。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影响下,通过对示范行为的观察学习而得以形成、提高或加以改变的。该方法指出儿童是在一系列的学习过程中学会适应恰当的性别角色的,其中包括古典制约、操作制约、条件制约及模仿和认同的社会学习机制。 二、两性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认识发展方法是科尔伯格1966年提出的。他认为,儿童活动性别身份的过程是分阶段的:2~5岁,性别形成期,孩子知道自己的性别,但不稳定。5~6岁,性别稳定期。6~7岁,性别坚固期。获得性别身份的过程开始于界定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然后注意男孩或女孩的行为并建立自己对性别及相应行为的认识。 性别图示理论是类似于社会学习论与认知发展论的结合体的理论。他们认为,一旦孩子知道了自己的性别,就会开始学习此性别“恰当的”行为规范。在这个过程中,它们会发展出非常复杂多变的性别图式。这些图式会知道他们的行为和活动的选择。这样,性别图式通过将得到的性别信息组织起来,就可以帮助孩子感知他的世界,同时图式还会指导孩子对自身行为和计划的意识和理解。 三、两性心理差别的形成因素 通过对各主要心理学学派的学习以及对一些经典的心理学试验和现象的分析。我们在这里认为文化是造成两性心理性别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文化造就了男女两性鲜明的心理性格。文化因素。我们这里所说的文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化。它涵盖了更多的东西,不仅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文化,还包含了动作行为,物品等等可以明确或着暗示地传递信息的事物。文化是一个体系,如同人的身体一样可以分成器官、组织、细胞、基因,四个层次。由文化基因组成文化细胞,文化细胞又组成各种功能不同的文化组织,文化组织又结合成文化器官。文化基因如同生命体中的基因一样是文化体的最基础最小的组成单位。文化基因是文化信息的载体。文化基因的不同组合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体,也就形成了各种式样的各具鲜明特色的心理性格,当然同时也造就了男女两性心理性别的差异。 心理是文化的反映,心理差异是文化基因不同组合形成的各异的文化体的反映。文化是心理的根基,也是心理差异的源头。没有了文化也就没有了心理,也就更加不会有心理差异。要找到关于这一点的最有力的证据就是研究人类的史前时期。在这个时代,人类还没有产生任何的文明、文化。人类还是在蛮荒时期,同动物相差无二。人类的心理就如同一张白纸,没有任何的心理,也没有什么男女两性之间的差别。但是这是一个没有文明的时代,它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的能够了解当时人类生活状况证据。或许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但我相信是没有的。但是狼孩、豹孩等等一些由非人类抚养长大的人类的发现从另外一个方面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由人类的父母繁育,具备人类的一切应该具有的生理条件。但是,他们从出生起就被父母(或着其他监护人)移弃。他们生活在一个和现代人类社会完全隔绝的环境中,是动物生活在森林中的动物抚养了他们,他们是在动物所处的社会中长大的,没有受到现代人类文明的任何滋养。他们的生存环境就如同还没有产生人类文明的史前时代。因此,通过对他们的研究文明可以了解人类史前时代的生存状态。 1920年9月19日,辛格牧师在印度加尔各答西南的一个丛林中,发现了两个由狼哺育的女孩。年长的估计8岁,年幼的1岁半。她们都是出生后半年被失去幼仔的母狼衔去的。年长的取名卡玛娜,年幼的取名为阿玛拉。人类的行为和习惯几乎没有,但具有不完全的狼的习性。她们不会说话,发音独特,不是人的声音,不会用手,不能直立行走。她们惧怕人,对狗猫似乎特别有亲近感。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怕火、光和水;只知道饿了找吃的,吃饱了就睡;不吃素食而要吃肉(不用手拿,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不会讲话,每到午夜后像狼似地引颈长嚎。 其它关于兽孩的记载有:1724年,人们在英国汉诺威附近发现一个全身赤裸、褐色皮肤、黑色头发的怪物男孩,被人们称为“野彼得”。 1875年时,著名的瑞典生物学家林耐所著的生物分类著作中,就记载了关于野兽抚育孩子的事例:如1344年在德国黑森发现的被狼哺育长大的小孩;1661年在立陶宛发现的与熊一起长大的小孩;及1672年在伊朗发现的为绵羊所哺育的小孩。伊拉克《笛子报》1978年第339期的报道布隆迪的一些村民在1974年发现一个和猴子生活在一起的八岁男孩,人们起名叫他“约翰”。 无论是狼孩还是熊孩等等被人类发现的兽孩,他们无疑都具备完整的人的一切生理条件。但是他们是否具有男女两性的心理差异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兽孩被发现是行动举止于动物无异,全无男性的性格特征如勇敢、正直、宽厚、懒散、自负、豪爽、果断等等;也没有女性的性格特征如温柔、害羞、敏感、善良、虚荣等等。称之为人都尚勉强。这样的兽孩自幼脱离了人类的文化体系,或生活在森林或和动物一起生活,没有受到人类文化的渗透,人类的心理都没有能够产生,更何况心理性别差异。 四、结语 文化因素是性别认同主要因素,更加是造成男女两性心理性别差异的决定性因素。是文化制造出了“男人”与“女人”,是文化制造出了两性心理的差异。性别角色的分配与差异是与所处的社会相匹配的。与社会的文化环境相匹配的。并随着社会、环境、文化的发展而相应的发展。 性心理学论文:一位负性心理学生的心理咨询笔记 摘要: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越来越被重视,这是因为青少年处于一个蓬勃的生长发育时期,在生理和心理上有着巨大的变化。这个时期的学生面临身上发生的巨大变化,他们要走过一段困难的适应期。没有过度好这段时期,学生的心理健康就会受到影响,容易出现一些负性心理。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心理社会因素复杂多样,其中影响较大的因素有:家庭环境和早期教育;冲突、挫折和防御机制;生活事件与心理应激等。其中生活事件与心理应激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最不容忽视的。本文记录了一位抑郁心境高中学生的心理咨询过程。 关键词:高中生;负性心理;抑郁心境 那天我在学校心灵港湾值班,一位高二女生来访,在与来访者的交谈中,发现由于来访者的生活经历和成长环境以及由此形成的人格特点,来访者追求完美但是缺乏面对现实的勇气,尽可能地回避困难并在潜意识里拒绝失败事实。来访者对现在的学习和家庭状况显然是不满的,因此造成内心冲突。贝克认为:“只有当认知中的不良成分被揭示出来,进行正确合理的再认知,并有效予以调整,不良情绪才随之改善。”由此,确定了来访者的咨询方案。方案确定后,我向来访者进行了认知治疗的常规解释,并简要分析了她的情况,要求来访者回去后想想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最不满意的事情是什么?最感到挫败、最心烦和不安的是什么?想好后写下来,下次咨询时带来。 第二次咨询:对于上次的问题来访者作了很认真地思考,她说,她最不满意的是自己的家庭现状,父母工作一向很忙,彼此交流很少,再加上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现在也基本上跟爷爷奶奶同住,所以情感上非常空虚和寂寞。她时常想自己各方面那么优秀,为什么情绪却总是起伏不定,她从来不对人说,一直憋在心里。我表示理解,并要求她讲讲最感挫败的事情,她说,最感挫败的事情是进入高中后,因为班上同学都是最优秀的,所以成绩没有初中的名列前茅,也没有以前那么受老师和同学关注了。 理智上,她明白自己在整个年级并不差,可是情感上她无法接受这种失落和挫败,努力挽回自己在班上同学心目中的地位,处处显示自己的高贵气质,但事与愿违,反而因此人际关系变得疏远而且敏感。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学习成绩一直在中游,人际关系也很淡漠、敏感。为此一直心烦、不安。听完,我肯定了她的积极配合,以及对问题的认识,并进一步向她解释了认知治疗的相关观点,提出在实际生活中,她的认知中是否存在一些“负性想法”,并要求她从生活或者个别事件中,找出哪些想法是合理或正性的,哪些想法是不太合理或负性的,这些不合理的想法或者信念怎样作用于她的情绪和行为,并要求她坚持写一周的“每日想法日记”,以检验其中的负性想法。 第三次咨询:通过前面两次的咨询和作业,来访者对自己的内心冲突和认知特点有了一些认识,但是仍不太明确。为此,我们进行了归类和辨析,她的主要负性想法有: A、“我原来很优秀,所以做什么都应该完美。”“我要显得很高贵,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赏。” B、“我很优秀,所以我不该有那么多失败和不开心。” C、“我对文学有很强的欣赏和理解能力,别人的理解应该和我一样。” D、“我一定要说服他们接受我的观点,他们和我争论,代表他们排斥我。” 通过对这些负性想法的讨论和探讨,来访者若有所悟,并能及时在生活中意识到这些负性想法。我趁热打铁,指出,总是审视自己是开心还是痛苦,是否处在抑郁中,这是抑郁周期性复发的又一大原因;所有的人都会痛苦,但普通人是带着痛苦去继续工作,去继续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而来访者过于在意自己内心的感受,时时检测自己的心理状态。一旦觉得心情很坏,会导致自己不去继续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而是逃避,去寻求那种快乐的感受。来访者表示非常同意。 第四次咨询:来访者对自己的问题有一定深入认识,但是自感心里还是很空虚,不知道该怎么做。 为了能帮助她把这些方面的获益扩展到生活的其他方面,使她明白可以通过控制抑郁来掌握自己的生活,我们在这两次的咨询中,开始面向来访者的人际关系,寻找其中导致抑郁的人际关系模式,并尝试作出行动。通过咨询发现,该来访者在人际交往中采取被动选择和接受的模式,其中包含“害怕被拒绝”因素,以及对自己“高贵完美气质”的过高期望。其深层原因在于希望通过以上模式,得到情感需求(被关注、被认可等)的满足。 在这些问题引起来访者思考和赞同的基础上,我们开展相关的人际关系指导和训练,分步骤、按程度布置作业(比如“了解同学真实想法”、“迈出主动交流第N步”),并在下次对作业完成情况及时检查和反馈。另外,通过班主任和周围关系好的同学的主动交流沟通和积极反馈,增强其人际主动性的自信心。 第五次咨询: 针对来访者和母亲之间的矛盾,我们商量着进行了一次“空椅子对话技术”,和“母亲”沟通内心想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来访者的愤怒情绪。在后来的一次咨询中,她给母亲的打分上升到了6分。接着,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和她的“父亲”进行了一次深入交流,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父女间的隔阂。这两次咨询促进了她和父母交流的强烈愿望和行动力,在后来的一次尝试之后,她说,没想到原来和父母亲沟通就是这么简单而愉快的一件事情,也没想到父母其实也一直为此苦恼不堪。她的行动能力越来越强。 整个咨询过程中,我都很注意运用鼓励、支持等技术,着重消除来访者顾虑,提高其行动能力和自信心。在鼓励、支持之下,来访者开始体验内心资源以及为自己做选择的力量,挑战自己的自我局限并将计划付诸行动。 心理咨询效果评估。咨询结束半年后,来访者进入高三的紧张备考,通过随访发现,该来访者情况比较稳定。 据来访者自己及其周围人评价:来访者自我感觉情绪起伏较少,基本较稳定,能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学习中,睡眠质量有所好转,人际关系趋于平和稳定,与父母保持一定的沟通;对自己的人格特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信心倍增,各方面状态良好。 本案例咨询效果良好。来访者对抑郁情绪的关注明显减少,能将大部分注意力投入到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成绩稳定。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成长动力明显增强,自我控制感增强,对他人有了更加合适的期望,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加完善和合理的设计。 性心理学论文:浅析电影本体心理学中男、女负性心理特征异同之处 摘 要:电影男、女负性心理可以体现在任何一部影片中的男女主人公身上。而且最重要的是通过这种电影本体心理学的分析方法,我们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对电影影响做一个透彻的分析。 关键词:电影本体心理学 男性负性心理学 女性负性心理学 到目前为止,我们只能用本体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点来分析电影的一些特征,以此来揭示出电影中所含有的本体心理学的特性,因为“电影本体心理学”尚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定义。“电影本体心理学”的主体理论有三个方面,分别是本体自在、倾斜屏和信息心理感应场。电影本体心理学存在的核心是“本体自在”,它是构成人的自我形态的基本,因为人不管是处在什么状态下,总是一个自我同一的整体。“倾斜屏”是一种对现实形象进行歪曲性投射而引起幻觉的心理机制,它不是客体现象,而是根据接收者内部已预先设计好的主题选择对形象进行歪曲。它的主要作用是让人偏离自己的“本体自在”中心,以达到操纵人的目的。“信息心理感应场”是生命载体间特性化的互动状态。它是发生在有方向性和确定内涵的特定区域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的互动。这种感应场有物理的能量,也有心理的能量,它有一定的运作机理和运作效应,是一种信息载体间潜意识能量的互动。 男性负性心理与女性负性心理虽然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但却有着相同的命运悲剧,但是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细小行为,坚持良好的习惯,即注意自己的微观世界,那么,我们便能做到自我归位,恢复我们原有的思想和理智。 一、不同的作用机制 “女性负性心理”: “女性负性心理”在电影本体心理学中隶属于“倾斜屏”的本体心理,它是最具刻板定型的一种心理模式。共有三个特征,即“老妇人”的刻板定型、从男人的错误中汲取营养,来自于女性身体而不是理智。“老妇人”是女性负性心理的原型之一,它大部分情况下都以一个“老妇人”的形象出现,这个老妇人通过倾斜屏的影响再加载在她所要选择的女性身上,于是女性的负性心理就从男性的错误中开始汲取营养。实体本身的防御系统会被这种错误所削弱。 “男性负性心理”:在电影本体心理学中,“信息心理感应场”的一个重要心理表征就是“男性负性心理”,它代表的标准男性在一个大家族或者小家中都保持着绝对的领导者的地位,即有着家长式的作风和思想意识,对女性都拥有绝对的支配的权利,内心深处有着强烈的支配欲望。他们有着精神分裂的人格,因为他们一方面需要女性的爱,一方面又给予他们爱。他们渴望受人尊敬,并渴望成为大人物。这种拥有男性负性心理的男主人公可以是任何影片中的一个男主人公。 二、相同的命运悲剧 我们的情结模板是负性的。“负性”这个词――在无意识的原始语言里――是死亡、拒绝、排斥的意思,同“成长”(获取更多、为他人做更多的贡献)的意义恰恰相反。 影片《八部半》中,最后的结局是:那些出自同一类型母亲的那些女人们,等待他们的是命运的自毁。这在很多影片中都得到了应正,如《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的颂莲,《红高粱》里的九儿,还有《致命的诱惑》中的妻子和情人,她们的结局都是不尽人意的。原因就是在“倾斜屏”的作祟下,她们偏离了自然本性。 男性同样如此,例如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老爷因为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主人,他对自身的直接认同反映了心理感应场的诱惑力要远远超过其灵魂净化功能。他从一开始就注定会有一个失败的结局,因为这种负性心理已经将他失败的人生投射出来了。其实,不论这个影片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样的,老爷这个男性负性心理的形象总是失败的。在《英雄》中无名和残剑也是如此,他为了达到目标不择手段――不顾别人的利益、不惜别人的生命,他自以为是地剥夺了他人的生命,这是一个典型的具有大男子主义的男性。这种思想类似于白日梦,因为它没有明确的结果,也没有明确的过程,这只是两个男人一厢情愿的想法,两个男人为了目标而赔上了一个女人的性命,这种行为不论是在外在还是潜意识中都是非常可怕的。 三、自我归位 自由的最高境界或许就是上天的自由,一个成熟的人要从挫折的阴影中走出来,便会拥有这种自由,并且更重要的是还得要克服那种僵化冷漠的心理特质。经历过这些之后,就会拥有成熟的人的创造力,利用这种创造力,就可以以创新的精神来把我们悠久灿烂的文化发扬光大。 所以,一个人只有坚持不懈地做自我归位的训练,即随时注意,自己的行为要符合自己的自然本性。即使是人自以为已经同过去一刀两断,即使他自以为自己的一切已经重新开始,但如果做不到自我归位,他的所作所为仍然等于零。所以说,即使像精神分析这样一门对人进行深入剖析的科学,如果忘了上述前提,不但不能帮助人成长,反而使人陷入迷惘的境界。 通过男、女负性心理特征,我们可以发现,我们有各种阅历和经验知识,但反射模板只有一个:“我们每个人只有一个妈妈”。由于倾斜屏总是在培育那种类型的母亲,所以它总能使人获得相似的智慧。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细小行为,坚持良好的习惯,即注意自己的微观世界,那么,我们便能做到自我归位,恢复我们原有的思想和理智。其实,把我们的生存提高到一个宏观世界的水平上并不难做到,只要克服那些导致我们计划失败的小错误就行了。事实上,一个人如果能够在家庭环境中做个成功者,如果他能和四五个人成为知己的话,那么他就能在社会更广阔的环境中做个成功者。 可以看到,电影男、女负性心理可以体现在任何一部影片中的男女主人公身上。而且最重要的是通过这种电影本体心理学的分析方法,我们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对电影影响做一个透彻的分析。 通过以上这些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果能够更好、更准确地去把握“电影本体心理学”,并且把“电影本体心理学”的知识和观点运用到电影的拍摄与创作中去,我们就会找到一个电影和观众的最优的契合点,这个契合点能够使影像达到最真实、最良好的状态,观众也可以从中找到更多影片内容的共鸣。 性心理学论文:中国符号与荣格的整体性心理学 摘要:荣格对于道教和《易经》的兴趣,体现了20世纪西方人文科学的一种潜在趋势,即由孤立的个体分析转向宇宙性关切。本文通过细读荣格的两个重要文本,阐明荣格如何将中国精神融入心理学,以激发新的意识形式的过程。而在“道”、“金花”、“阴阳”等象征物或《易经》卦象中,他也经历了自身的无意识的意识化,自我在中国符号导引下得以超越传统的西方概念框架,在和新的当下世界形势的协调中,领悟整体性之大道。 关键词:整体性;心理学;道;逻各斯;共时性 一、心理学和汉学的接近 荣格将中国智慧称为“中国心理学”,这种不自觉的误用包含了一个宝贵的启示,即技术性、分析性的心理学的人类学化乃至宇宙化的可能。只有从人作为宇宙一分子,且和宇宙分享同一节奏韵律的角度。才能真正理解个体心理的成因,这一点也正是荣格的集体无意识概念所蕴藏的革命倾向。 从意识形态上说,心理分析以恢复被排斥意识为己任,东方正是西方历史上最大的被排斥者。从内容上说,东方的冥想即深层无意识的涌现,天人感应即人类意识中最深处的先在联系,构成了人性的无意识基座。按照德国汉学家卫礼贤的说法,儒家无为和无言之教的秘诀就在于,通过有意识和超意识的连接、配合而达到对人人心中的下意识的影响,因为超意识和下意识本来就同沐于宇宙潜流,两者不过是天与地的另一称谓而已①。 1920年,在沙龙哲学家凯热林的智慧学派开幕式上,荣格认识了卫礼贤,1923年又邀他到苏黎世讲演《易经》。荣格对卫礼贤评价极高。荣格和弗洛伊德分道扬镳之后,处境孤立,经常引卫礼贤为支援。而实际上,这是一个由互文而达成的话语策应:卫礼贤希望由西方无意识研究强化“中国”理想的合法性;反过来荣格感到,“中国”实践为他的意识模型提供了佐证。荣格和卫礼贤最重要的相通之处,即对于“异”的委身。一般正统学者拒斥东方智慧,是因为占卜等神秘观念同科学信条相抵牾,可精神分析恰是一个极开放的学科,愿意聆听和理解在理性主义者看来荒诞不经的事情。 集体无意识和个人无意识暗示了两种解释学原则。如果说弗洛伊德是科学的、分析的,荣格就是浪漫的、综合的。像谢林那样,荣格视精神和物质为一体,在他的《艾翁:自性的现象学研究》(1951)中,清楚阐明了心和物相互参与、相互循环的整体性原则。②在《论无意识心理学》(1917)中,荣格称自己的释梦方法为“综合建构法”,以区别于弗洛伊德的“分解简化法”,后者建基于“因果还原程序”,“将梦和幻想分解为某些记忆成分和某些潜在的本能过程”,却不适用于集体无意识的意象。③弗洛伊德发现了个人的梦境。而荣格回溯至一个更广阔的语境,将弗洛伊德的原理由封闭的、笛卡儿式的语言系统发展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学。由此,他体现了20世纪人文科学的一种潜在趋势,即由孤立的个体分析转向宇宙性的关切,在委身他者的过程中实现一种整体性。 这正是东方智者走人西方知识分子视野的恰当时机:人和宇宙万有的和谐,是他们一致的渴求。荣格坚决不同意把中国思想看作形而上学,而主张作为心理学来对待,因为中国古代智慧是完全现实可触的形态,注意力也全在内在性一面,而心理学对荣格来说。就意味着可体验的、真实具体的内在性。荣格倾心于中国的整体性精神,乃基于一种新的文化意识。过去考沃尔德等人论荣格所受的中国影响的论文。往往忽视了卫礼贤的中介作用④。造成疏漏的原因和方法论有关,他们的考察重点落在了荣格对中国思想的接受,而非他的二度符号化操作本身。这一操作的基本前提,正是卫礼贤对中国文本的精神化。 二、“金花”的秘密 在卫礼贤译作《金花的秘密》(1929)中,荣格的“欧洲评论”占了近半篇幅。卫礼贤的底本为中国密教团体翻印的《长生术·续命方》。他的翻译本身已是一种选择性的符号转换,将成分芜杂的中国养生秘笈化为一个普遍性的精神化文本。荣格在此基础上将其进一步心理学化,熔铸成一部全新作品,这才是《金花的秘密》畅销一时(前后共5版)的真正原因。显然,这里并不涉及误读与否的解释学问题,而是图像生长为意义、胚胎展开为理论的具体过程。 符号化的依据对荣格来说是本体论的,集体无意识概念先验地决定了中西互通的可能。在《金花的秘密》中,他再次强调:“……心理也拥有超越所有文化和意识差异的共同基础,我称之为集体无意识。”而卫礼贤的依据看来是历史性的,他声称,吕祖的改革已将炼丹术符号变为心理过程的象征,密巫之书顿时具有了心理学和宇宙论意义。他也相信,金丹教的形成和景教有着密切联系,故吕祖的教导和基督教如此相似。然而说到底,无论崇尚神秘的荣格还是前青岛传教士卫礼贤,都有一种潜在的宗教性冲动。宗教作为无限憧憬和真正自由的象征,意味着整体性的实现,也把东西方、汉学和心理学连成一体:整体性的和谐是中国长生术的秘密,也是治疗现代人精神疾患的最终药方。 在卫礼贤极具个人特色的译文中。中国养生术已演成一个典型的“施洗和重生”故事:中国圣人(吕祖)教导说,原初的整体就是道,道以魂和魄的形式现象化为个体。魂寓于目,是明亮的、轻清上浮的阳的力量,和“元神”相联系。魄居于腹,是阴的力量,代表身体和性的能量,和“识神”相联系。在自然情形下,能量由上往下流动,魂的理性能量为魄的激情意志所役,最终元精枯竭,归于死亡。禅坐修炼则是对生命过程施行“逆法”,通过内观反照,将阴或魄的性能量转化为阳或魂的精神力。生命力不像平常那样消逝,而是在内化上升的过程中孕育了纯精神性的生命体。这一新的自我就是“元神”,它制服了“识神”,标志着自我从尘世纷扰中脱颖而出,达于身心两忘之境。从纯精神角度来看,这就是一个肉身消退、神体诞生的过程。从荣格的心理学理论来说,就是放弃对自我和意识的执著,唤出一个新的生命中心,亦即自性。 如何实现极端的心理类型之间的平衡,是自始就困扰荣格的问题,这一问题将他引向了中国思想,也说明他是由自身的轨道而趋近卫礼贤的。早在写作《心理学类型》的时期,荣格就十分关注“道”的概念。“道”是中国哲学中的统一性象征,即对立面之间的中点。荣格引用了多达十余段的《道德经》译文,对“道”的属性作了全面阐述。“道”就是“对立面的非理『生联合,有和无的象征”⑦,是平衡对立者的冲突的“非理性的第三者”,因为其非理性,故不能由意志的“有为”达到,而必须通过中国式的“无为”。荣格相信,“道”还带有些许的实体性,故而可以译为“上帝”。圣人和道合一,故能摆脱对立面的冲突,认清万物的联系变化,达到婴儿的纯真,获得天国的福乐。“道”就是人和自然、天和地、男性和女性的和谐无间。它逐渐发展为荣格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原型意象。 卫礼贤用阿尼姆斯(Animus)来翻译中国字“魂”,用阿尼玛(Anima)来翻译“魄”。人死后,灵魂分为两部分,阳性的、较高级的魂向上升,归于神,阴性的魄向下沉,沦为鬼魅。阴阳、鬼神并无正邪之分,而是生命力的扩张和收缩的两种形式。荣格很欣赏卫礼贤的译法,因为它凸现了无意识的两大特征:人格和性别。阿尼玛和阿尼姆斯也是荣格的无意识中的两个原型人物,共同构成心灵的“内貌”。中国思想中阴、阳的法则,荣格同样不陌生,他的《心理学类型》提及:“根据道教的中心原则,道分为一对基本的对立者,阳和阴。阳代表温暖、光、男性,阴代表寒冷、阴暗、女性。阳也是天,阴则是地。从阳的力量中生出了神,即人的灵魂中天国的部分,从阴的力量中生出了鬼,即地的部分。人作为小宇宙,他是对立面的调和者。”在《金花的秘密》中,荣格由他的治疗经验来说明,狂躁型男人往往具有女性特征,这一心理学事实印证了中国的“魄”的观念和他本人的阿尼玛概念,阴性名“阿尼玛”正好代表了男性意识的女性母型。而阿尼姆斯意味着女性中的男性母型,即是说,女性人格的本质恰是男性的,是一种较低级的精神/逻各斯。如果说,个人性的冲动成为阿尼玛的基础,则非个人性的群体的意见或偏见构成了女性心灵的原型阿尼姆斯。有人指责说,荣格将无意识人格化的做法。使心理学沦为了神话学,但卫礼贤转写的中文词的人格特征,支持了荣格的这个观点。荣格相信,只有最彻底地承认无意识的人格性,才能从一个更高的立足点将其制服,“制魄”无非是精神对阿尼玛的统摄。 荣格不但由中国文本汲取了新的神话资源,还得到了理论上的印证。《太乙金华宗旨》将“识神”和“魄”相联系,“魄附识而用,识依魄而生。魄,阴也,识之体也”。卫礼贤译为:“阿尼玛作为意识的效用附着于意识。意识依赖于阿尼玛而得以诞生。阿尼玛为阴,是意识的基体。”荣格由此得出结论,东方人的心灵建立在无意识的基础之上,因为他们把意识看作是阿尼玛的效果。而西方人总是将心灵等同于意识,即便是弗洛伊德,也仅是将潜意识看作意识的产物。反之,荣格不但坚持梦、神话、无意识的真实性,而且强调它们在人类心灵结构中的中心地位。 荣格进而建议,若要更清晰地揭示“魂”的理智德识的阳性特质,不如用“逻各斯”来取代卫礼贤的“阿尼姆斯”译法。了解了荣格的基本立场,就不难理解他这一修正的用意。在荣格看来。中国哲学建立于男性世界的基础上,不需要像西方的心理学家那样关注这一概念在多大程度上适用于女性心理。但是,心理学家必须考虑到女性独特的心理,他把“魂”译作“逻各斯”,原因就在这里。逻各斯的表达包含了普遍性存在的概念,是非人格和超越个体的宇宙原则。而魂正是一种普遍的意识和理性光芒,来自作为宇宙生成原则的“性”,在人死后回归于“道”。这样,魂和魄的区别就更明显了,魄是以完全个人化的情绪来表达自身的个人性的魔鬼,正体现了无意识的人格特征。也是通往无意识的桥梁。严格说来,“魂”对应于“性”(卫礼贤译为逻各斯),是区别于性的认识,故而女性中的阿尼姆斯作为低级的逻各斯就是无所联属的偏见,或者全然脱离了对象本质的意见。“魄”对应于“命”(卫礼贤译为厄洛斯),是联系、交织,联系的功能由情欲而实现,故男性中的阿尼玛就是这样一种低级的情欲。在荣格看来,魂和魄的区分成为了理性和无意识的区分。 修行的目的是重返于“道”。然而,“道”不可道,对于“道”的需要,其实是对于象征物的需要。对荣格来说,对立面的统一,绝非理性或意志的事情,而是一个由象征物表达出来的心理过程,故而幻想总是围绕一些抽象图像产生。如果将内心的幻觉描绘出来,就是东西方都存在的曼荼罗图形。曼荼罗是一种围绕中心旋转的图像,显示了一种走向中心的心理过程,在此过程中,自性将内在和外在领域同时纳入自身。荣格认为,发现自身的曼荼罗对于自性的生成至为关键,因为它就是心理整体的密码。《金花的秘密》巩固了他对于自性、曼荼罗的观点:金花就是一种象征自性的卓越的曼荼罗,在其中,无意识和意识得以统一。巫术的目的无非是要将注意力重新引到内在的神圣区域,这个区域是灵魂的起源和目标,包含了曾经拥有又一度失落的命与慧的统一。 宗教的核心也是要借助象征的力量重现整体性之大道。在荣格看来,对意识的独尊就是宗教上讲的对神缺乏敬畏。现代意识排除神祗(即原始图像),被排除的神祗只能以恶魔的形式出现,即疾病。而荣格所理解的耶稣是认识到并实现了大道的高尚者,“人子”就是新生的精神体一金刚不坏之身或金花。事实上,在荣格眼里,阿特曼、道、金花、曼荼罗、基督都是整体的象征,其作用都是将内在的自性和宇宙的生命原则相调和。在他的独特的耶稣象征中,东西方汇聚一处,由东西方的联结而达到人类意识的高级发展阶段。西方习惯于从外部来看待中心的象征,故而强调耶稣的肉身化,甚至耶稣的历史性,将其置于超越的上帝之下,而东方强调无始无终、内在于人的道本身。荣格相信,新教徒终将会让耶稣的外在象征内化于自身中,这一刻,亦是东方的神人、真人的心理状态真正为欧洲人领会之际。这实际上是在以整体性眼光塑造新的宗教意识。 三、《易经》和共时性 “道”意味着整体性。可是,“道”的具体运作形态、它和人的联系方式是怎样的?正是在这个问题上,《易经》对于荣格具有了特别的价值。荣格很早就读到了英国汉学家理雅各的《易经》译本,但他认为理雅各未能触及中国心灵的深处,惟有卫礼贤才敞开了神奇世界的大门。1923年,荣格委托他的美国女弟子贝娜司把卫礼贤的《易经》德译文转译为英语。英译本历时20多年才完成,出版后风靡一时,而荣格为1950年《易经》英译本而作的序言也成为他最有影响的文本之一。 1 《易经》:整体性之具体化 荣格眼中的《易经》乃是一个精巧的心理学系统,它组织原型间的互戏,沟通意识和无意识。它把占问者置于整体性的宇宙背景中,从而让现实情景的隐蔽意义得以凸显。在占卜过程中,占问者走出理性的自我,接受外在世界的偶然性——由揲蓍变易之数所代表——的侵入,又借助卦象重建和无意识之间的联系。这样一来,自我就让位于一个和宇宙相关联的自性,“个体化”的过程就实现了。换言之,《易经》成为包容意识和无意识的整体性的参照系,帮助个体在一个超越主客体的立场上认清自己所处的真实状态。 为了向读者形象地演示《易经》的效用,荣格把自己设想成是占卜者,《易经》则是他要叩问的人格对象。对于心理分析家来说。这个类似智慧老人的占问对象自然也是自性的投射。荣格占了两卦,但毋宁说,他讲述了两个关于无意识的故事,或演示了两次心理学的“积极联想”。荣格真实的目的,其实是要借助《易经》的象征模式去暗示整体空间中意识和无意识的具体交流情形。 首先,荣格要占问新译本在英语读者中的命运,他求得了《鼎》卦。按卫礼贤的精神化译解,此卦为文明和上层建筑之象,即精神性的营养。在荣格所得的《鼎》卦中,二、三爻为可变之阳爻,其意义对于吉凶判断尤为重要。《鼎》九二:“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荣格说,这是《易经》在示意,它包含了精神性营养,而妒忌者企图掠夺或毁坏它的意义,但终归没有得逞。《鼎》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终吉。”卫礼贤评述道,这表明一个人受到社会的漠视,但只要坚守内在的精神财富,发挥作用的时机终将来临。荣格利用德文的构词特点。进一步缩短意识(西方)和无意识(中国)的距离。这里的关键是对“耳”的理解,卫礼贤译“耳”为“Henkel”,是“用来提起鼎之处”,贝娜司转译为英文“Handle”,而荣格有意识地改译为“Griff”,从而在当下语言系统中造成了一个具有增殖能力的“耳”的衍生符号。“Griff”不仅和德文“Begriff”(概念)、“Begreifen”(理解)相关联,而且经由拉丁文“Concipere”(放到一起,综合)可联系到英文“Concept”(概念)。这一符号是无意识和意识在《易经》的象征空间内协同作用的结果,这种协同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它来自无意识,因为它源于中文的语言系统,代表一种陌生的古老用具:它来自意识,因为它的生成受到西方概念系统的引导;这种引导性意识本身又出自无意识,即西方的语言习惯。荣格说,“耳”(Griff)就是鼎的可供把握之处,因此就是“概念”(Begriff)的本义,即人们关于《易经》的概念。概念随时代变迁发生了明显变化,以至于今天的人们不再能“理解”(Begreifen)《易经》。我们失去了卦爻辞的智慧的支持,无法在命运的沼泽中寻得自己的道路。美好的精神粮食不被理解,就如废弃的鼎无人使用,但终将恢复其应有的尊严。可见《易经》在抱怨自己遭遗弃的命运,但它对前景充满信心。五、六两爻中的“鼎黄耳金铉”、“鼎玉铉”,都意味着《易经》由新译本焕发新生,成为新的“概念”,因为较之于意识、理性的僵硬态度,《易经》和无意识的关系显然更为亲密,而现在的英译者也恰是一位女性,给予它母性(无意识)的关怀。荣格总结自己的故事说,应答者把自身看作盛食物的容器,食物用来供奉无意识的力量。无意识力量被我们投射为神明,是让它们受到应有的重视,从而对个体生命发挥引导作用。《鼎》二、三爻变为阴,就生成了《晋》卦。《晋》六二:“受兹介福,于其王母。”大母神或女性祖先在心理分析理论中代表着无意识,于是荣格将其转述为:女性心灵即男性的无意识原型,这意味着,《易经》即便被意识拒斥,也会受到无意识的接纳。 他的第二卦是占问自己作为评论者的行为本身,这一次得到了《坎》,六三为变爻。坎为水,为险,就是心理分析中的无意识深渊(精神病人的幻觉中往往有水的意象),荣格认为这正体现了他战战兢兢的危殆之感。可是危险中又含有希望,六三一变而为《井》。《坎》六三:“来之坎,坎险且枕,人于坎,窖勿用”,《井》九三则为:“为我心恻,可用汲。”和《坎》中的水坑一样,井也指《易经》。井容纳了生命之水,但是人们没有适当的取水工具,即没有合适的“概念”(Begriff)去把握它。荣格说,这里仍是《易经》在言说自身,表明自身是生命的水源。《坎》描述偶然跌入水坑者的危险,他必须挣扎出来,然后发现那是一口废弃的旧井,为泥浆淤塞,但是完全可以加以疏浚使用。落入井中的人就是荣格,他陷入《易经》的迷宫,处境维艰,但终究领会到,这就是古老的生命之泉。 占卜意味着以外在程序压制主体的意识强力,让个体透过潜意识这一存在的共同深渊去同他者交流。故这里不是通常的文本阐释,而是借助图像重新获得和无意识的联系。 2 共时性:宇宙性联系的法则 《易经》体现了一种新的思维原则,那就是非因果性的“共时性”。真实世界由偶然或几率而非因果律所决定。面对这一世界,更高明的态度是对于情境的模拟。这种模拟把主体和客体、意识和无意识都同时包容在内。荣格相信,《易经》是中国特有的、无法为西方科学的概念所把握的科学,却更符合现代物理学的最新进展。“共时性原则”的概念,最早是他在1930年悼念卫礼贤的演讲中提出的。它成为荣格后期思想的一个关键词,用以说明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巧合以及心灵感应等超自然现象。他还将同一原理用于原型概念,原型在外部世界以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同时,还能在内部以心灵形态表现自身⑧。荣格认为,这种思想在欧洲自从赫拉克利特以来就消失了,仅有蛛丝马迹残留于西方星相学中——诞生于另一时刻的人或事。也具有另一时刻的特性。 共时性即整体性,即道,荣格说过:“我把道称为共时性。”共时性意味着:一种现象的出现只是从表面上看是某种物理性的因之果,根本上却由宇宙整体所决定;时间并非抽象的、死的媒介,而是一个有机的连续体。某一时刻已经内在地包含了一系列性质和基本条件,这些性质和条件可以在这同一时刻展开于不同地点。这种基于“时势”的共时性体现了生命的同构。《易经》的卦爻(原型)能和成卦时的具体心理情境相契合,原因即在于此。共时性是内在和外在相连结的关键。由于共时性的作用,原型才能被提升到意识层面,人格重心才得以由自我转移到宇宙性的自性。作为超越了物理性的因果联系的本体关联,它必然就是阴阳交替的“道”。共时性暗示,在理性的分析工具建立的因果网络之下,还有一个更深层、更宏大的操控网络。其作用无处不在,以同样强度、同样的不可抗拒性体现于最隐秘的角落,使得个体心灵哪怕最微妙的波动也是大宇宙的韵律的表达。这在先前的德国浪漫派那里成了自然和精神的类比的依据,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因为同源而可类比,这个可感而不可知的源头即荷尔德林所说的“存在之一般”。在后来的罗兰·巴特那里,就成了基于语言性(这不过是继“世界心灵”、“宇宙自我”或“道”的另一说法)的社会、文化、文学、语言学的同构性。《易经》的作用,不过是再次提醒荣格回到世界的一体性原则。如果真能以共时性思考。则精神病问题可一劳永逸地得到了解决,因为这就意味着人和自然恢复了往日黄金时代的和谐。 四、中国符号和精神分析学的自我超越 “中国”在西方人眼里,历来就是整体性的代码,因为中国文化的终极理想是天人合一、物我交融,西方人有时称为“宇宙主义”(高延、福兰阁),有时称为“文化主义”(费正清)。早在19世纪初。黑格尔就清楚地看到了中国文化所推崇的精神与自然的直接合一。但对他来说,这就是不折不扣的混沌,混沌来自于理性的蒙昧未彰,因为理性意味着主客体的严格区分。于是中国(连同印度)被贬为自然实体精神,被踢出世界历史的进程之外。然而荣格视中国整体为最高级的调和,是从混沌到有序之后的无序之有序。西方人为了一个主体性的有序,付出了从精神到肉体的巨大代价,只有进入同时包容意识和无意识的新的整体性,才能将撕裂的伤口缝合。 按照一种简单化的“后殖民”思维,荣格的中国符号或许仍然是西方的权力意识的产物,亦即西方为确认自我身份而设立的对立面。于是荣格也将被归于“东方主义者”。但这种解读的弊病在于,它把符号完全看成是单义的主体意识的产物,而忽略了符号象征对于荣格的特别意味。按照荣格的理解,象征之所以为象征,首先在于它是意识和无意识的合一,而非单纯的意识的产物;其次,它总是超出了单一意义,为多种意义的并存提供了空间。荣格所诟病于弗洛伊德的,是后者将梦、心理异常仅仅视为意识的产物,被遮蔽的真相的征兆,而他要求把梦本身看作更高一级的真相。它超出了理性认知的范围,却是意识得以形成的基础。真正的符号如基督、金花、八卦乃是“基于最早的人类梦境和创造性幻想”的集体无意识的积淀,产生于一个比意识形态、权力意识更为深广的层面。而文化的产生途径就是通过这样的符号来发展“异”的因素:“我们的意识的扩展不应以牺牲其他的意识形式为代价,而应通过发展那些我们心灵中与异域心灵中相似的因素来实现……”换言之,真正的中国符号处于比一切政治意识乃至可以探测的政治无意识都更深的层次上,它是整体性的集体无意识空间的隐喻。对于荣格来说,这一异域符号的引导作用无疑是具体而真实的。正因为如此,他才称中国精神为一个足以改变西方的传统世界图像和心理态度的“阿基米德点”。 荣格相信,治疗的根本就是生活本身。生活承认一切对立面,新的生活的开始就是对“如此之在”的承认。从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平衡来说,中国并非处于人类文明阶梯的开端,而恰是在未来。原始人完全依附于一些无意识图像(神祗),以此维持心灵的完整,同时却趋向于保守。更高一级的意识倾向于自治,并回过头来反抗自己的旧神,力求摆脱无意识的原初图像。现代人独尊意识,现代宗教的实质是“一种意识的一神教”,“一种对于意识的痴迷”,可是这种“傲慢”(Hybfis)也可能使人陷人失去本能的贫瘠状态,最终结果是像普罗米修斯那样被缚于高加索山巅,万劫不复。荣格说,这就是中国的阴阳转换、物极必反之理。中国人的高明之处即在于,从未脱离中心,从不摒弃悖论和对立面。卫礼贤强调,《金花的秘密》中的修行方法乃至中国的全部哲学,都立足于一个前提:“宇宙和人遵循同样的法则,人就是小宇宙,没有任何固定的藩篱将他和大宇宙分隔开来。……心理和宇宙之间的关系就像是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因此。人从本性上参与所有的宇宙事件,无论从内部还是外部都和宇宙交织在一起。”因此,中国的“性”和“命”两个原则都是超越个体的。对于荣格来说,这就是关于中国整体性的权威看法,也是对他的整体性心理学最有力的支持。中国人视片面为野蛮,由天人合一的立场超脱了是和非、彼和此的对立,这正是《易经》以不变的宇宙框架,以各种原初的卦象包容天地间变化之深义。心理疾患者如果能被引导着超越一己的孤独与不幸,找到和整个人类命运相联系的方式,就会得到安慰。而意识和无意识、阳和阴的双重存在,只有借助符号、宗教、神话、艺术才能实现,心理分析则是这一存在形式的科学表达。由心理分析唤出的本能对智性的反抗,代表了西方文化在20世纪的巨大突破和对精神的重新认识:“……精神是某种高于智性之物,因为它所包裹的不仅是智性,还有情绪。它是一个方向,一种生命的原则,此生命竭力向超人的、光明的高处奋进。” 就心理分析所处的形势而言,一方面,形而上学在真实的生命之外设置一个无可经验的神性;另一方面,经验性的心理主义又走入另一极端,把自治的心理情结乃至神性通通归于机械的因果法则。荣格的心理学既是精神的又是物质的,既是形而上学又是经验科学,却模拟了真实世界的含混本相。似乎惟有借助中国符号,才能厘清这一切背后的真实意义,获得一个有效的解释框架——这就是“道”的总体框架和阴阳转换的宇宙流程。这种对异者的容纳却绝不意味着放弃自身的心理和感知传统,恰恰相反,越是忠实于自身在历史过程中累积起来的潜意识,就越能同异者沟通,因为无论自身的还是外来的神祗。无论基督、佛陀还是罗马诸神都是集体无意识这同一渊源的投射。所以荣格说过。能否接受东方的异质思维其实是一个内部的事情。中国的启示不在于提供了什么具体的东西,而仅仅是展示人的存在之深化和丰富如何可能,指示人们如何达到宁静和自足。由此而获得从内部去影响事物的力量。 张隆溪的《道与逻各斯》出版后,批评者质疑他是否把两件从历史渊源和意识形式上南辕北辙的东西硬扯到了一处。然而,荣格、卫礼贤等中介者的具体经历表明,道和逻各斯的融合并非没有可能,因为无论东方的道,还是西方的逻各斯,都不是绝对不变的存在物,而是在无数次的引用和转述中随时变换更新自身,以便和当下世界形势相吻合,而推动这种变换的力量,就是人类共同的无意识资源。
会计毕业生毕业论文:当前会计毕业生实际应用能力较差现象及其教学改革 关键词: 会计人才; 培养; 实践教学; 模拟实验;硕士论文 会计是一门务实性的学科,会计工作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会计人员不仅需要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根据本人的调研及自身经历,谈谈如何培养具备会计工作能力的学生。 一、实行专业课程教材改革 对于初学会计的学生,会计是一门很抽象的学科。传统的会计教材主要偏重于理论上的阐述,较少顾及具体的实务操作,条文性解释多,直观性图表少,学生很难真正掌握其中的知识与技能。《会计学原理》(有的学校使用《基础会计》)是财会专业基础学科,会计工作最基本的技能如会计凭证的编制、审核、传递与保管,账簿的设置、登记、对账与结账等是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但该课程理论性较强,初学者不易理解,所以最好结合具有操作性较强的教材(如《会计操作实务》)进行教学。如在《会计学原理》会计凭证——原始凭证填制的章节中,只是条文性地列出填制原始凭证应该注意四点要求,即内容必须真实,数字必须准确,填制必须及时,手续必须完备,但是没有介绍应该具体如何填制原始凭证。而《会计操作实务》除了介绍上面的要求外,还详细介绍了原始凭证的填写规范,如书写使用的墨水、标准数码的填写、汉字大写金额的书写、支票日期的规范填写;介绍了红字发票的使用、原始凭证的分割、原始凭证遗失处理等,这些都是会计日常工作常常碰到的情况。如果学生仅仅学习《会计学原理》,而不结合《会计操作实务》,往往还不会规范填写支票日期,不懂规范书写凭证汉字大写金额,甚至出现象$50.00元这样的低级书写错误。学生通过结合学习,对原始凭证的填制就能心中有数,上岗后就能很快达到工作要求。 因此,不管是中专、大专还是注重会计理论培养的本科教育,不管是会计专业还是注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财务管理专业,都要注意会计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对于会计实务教材的选择,都要注意贴近实际。因为用人单位一般都会把刚毕业的学生放在会计最基层的岗位,如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而不会放在财务管理、会计主管岗位。所以会计专业课程教材改革应该以培养具有会计理论又具有较强实际应用能力的学生为基本要求。 二、实行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 我国加入wto后,市场竞争更加剧烈,市场要求企业提供更加规范、具有可比性与参考作用的会计信息。会计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在提供决策信息、引导投资方向、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需要综合素质更高的会计人才。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应该掌握我国会计法律法规,掌握市场竞争的“游戏规则”,学校应该增加会计法律法规的课程。增加会计法律法规的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一)《会计法》。《会计法》是我国会计法律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法律,是调整我国经济生活中会计关系的法律。《会计法》对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等方面进行规范。会计人员应当熟悉《会计法》的有关规定,依法履行职责,依法维护职权。《会计法》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也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学习《会计法》,对于会计人员制定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等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会计基础工作是否扎实有序,直接影响会计工作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在遵循《会计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和各项要求的基础上,对会计基础工作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具体规范,如会计机构设置和会计人员配备,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会计工作交接,会计核算一般要求,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报告、会计监督等。尤其针对会计最基础的工作,也是最容易出现不规范的地方如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作出了详细而具体的规定。有些刚毕业的学生不会规范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如对原始凭证进行涂改、挖补;用“白条”充当原始凭证;对需要结计本年累计发生额的明细账户没有结计累计数额;年终结账对有余额的账户,将余额再记入本年账户的借方或者贷方等。因此,会计人员应当掌握有关会计基础规范知识,规范地进行账务处理,提供具有可比性的会计信息。 (三)《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为了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财政部针对当前一些单位内部管理松弛、控制弱化的问题,颁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对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货币资金、工程项目、对外投资、成本费用、筹资、担保、实物资产等环节或项目进行具体规范。内部会计控制强调的是办理各项经济业务时要经过授权批准,进行岗位分工与复查核对,建立标准化(一般包括授权、主办、核准、执行、记录和复核六个步骤)业务处理程序。加强内部管理,以防疏忽、舞弊发生。一些毕业生对内部会计控制观念淡薄,不了解内部控制措施,如不知道借款需要经过审批,支付款项需要经过审批、复核等控制措施,容易被不法之人利用,发生失职事件。 (四)《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目前会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等专业的会计实务课程都是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编制的,是针对企业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而对事业单位的会计处理方法很少提及。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的会计处理方法有很大的区别。每年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进入事业单位就职,但不管是对进入事业单位还是进入企业单位的毕业生,了解事业单位的会计处理方法都十分必要。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没有丰富会计实践经验的教师,难以培养出具有会计实务操作能力的学生。高等教育缺乏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已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广东省教育厅制订的《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中,鼓励高校向社会招聘“兼任教师”,有条件的高校兼职教师可占教师总数四分之一。尤其鼓励“高校、产业部门、科研机构”互聘专家教授任课讲学、协作科研、联合培养研究生。也鼓励高校从企事业单位聘请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这说明社会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视和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一些学校的会计专业老师直接从大学毕业分配而来,理论水平较高,但从来没有到会计岗位真正实践过,对于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知之甚少,对于单据的填制、账薄的登记、备查账、卡片账的设置及运用等实际知识缺乏;对于社会经济案例的分析能力、经济业务账务处理知识比较肤浅。因此,学校应加强对会计实务课程老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对于《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等会计实务课程,学校可以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的会计实践经验的会计师或高级会计师进行授课。 四、实行教学方式的改革 经过调查,绝大部分会计人员对我国会计教育有同感:学校里学的会计知识与实际工作之间呈断层现象。这反映出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书本知识严重脱离实际。所以在会计教学中,要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树立理论与实务并重的教学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加强实践性教学。教学内容要密切联系社会实践,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于初学会计的学生来说,会计科目、会计分录、会计凭证等的含义与应用,是十分抽象与难以理解的,因此要加强直观教学,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耳听是虚,眼见是实。”如在学习《会计学原理》会计凭证—记账凭证时,教师可以出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与通用凭证,使学生接触实际,加深印象,还可以让学生把案例分录做在实际使用的记账凭证上,这样就可以加深学生对会计科目、会计分录的认识,使学生掌握了记账凭证填制技能。同样,在学习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时,在介绍编制方法后,应当让学生根据案例资料编制资产负债表,在计算固定资产合计数时,应以固定资产净值而非固定资产原值计算(对于初学会计的学生来说,还是往往搞不清),否则资产负债表左右半表合计数不相等。通过这样的教学,既加深学生对资产定义的理解,又使学生掌握了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技能。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加强会计模拟实验教学。会计学科除了财务管理课程涉及比较复杂深奥的计算外,其他的都是简单的加减乘除计算,看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往往会出错,不是会计分录做错就是累加数字算错。所以学生一定要自己动手操作,才能掌握会计核算方法、账务处理技巧。现在很多学校要求学生自己找实习单位,由于学生的社会关系较简单,加之会计资料涉及到单位的商业秘密,单位不愿意接受实习生,所以一些学生找不到实习单位。即使找到,由于单位避免出错和泄漏商业秘密,给予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极少,使实习流于形式,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因此,学校应该加强会计模拟实验教学以弥补实习缺乏的不足。会计模拟实验通过创造一个模拟企业,使学生在这种模拟环境中,充当出纳、会计、会计主管、稽核人员等,练习假币识别、点钞、原始凭证的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报表的编制以及审核签字等。通过这样的模拟实验,学生对会计工作的全貌有了直观的了解,既培养了动手能力,又加深了对会计基础理论与会计工作内在联系的认识。 会计毕业生毕业论文:关于会计专业毕业生外语能力要求的调查与分析 论文 关键词: 会计 专业 毕业生 外语能力 要求 问卷调查 论文摘要: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毕业生外语能力的要求正在逐步提高,但是现行的会计专业的双语教学安排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应提高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改革现行教学模式,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外语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引言 我国加入wto后,国际资本不断涌入,很多国内 企业 也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境外进行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投资。这就要求会计专业毕业生不但要掌握财务会计专业知识,还应具备一定的外语交流能力。 原有课程体系中的外语教学安排,即公共 英语 加会计专业英语的模式,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2002年3月,通过对我校2001级学生按英语水平前50名和综合成绩前36名进行选拔,我校会计学专业组建了一个试点班,进行会计双语教学的初步尝试。[1]从2003年开始,我校对部分会计专业学生进行中外合作培养,至今已招生五届。截止目前,中外合作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普通会计专业并无明显区别,只是中外合作会计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采用 英文 原版教材进行双语教学。这种教学安排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按照现行课程安排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否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或者说,现行课程安排是否需要改进,以及如何改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2007届中外合作会计专业毕业生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现在通过毕业生工作情况的调查反馈来对上述问题予以回答还为时尚早。但是,我们仍然认为,中外合作会计专业双语教学已经进行了4年,有必要对照就业市场的需求,对现行教学安排作一个初步的评估,以便我们及时 总结 经验,为进一步提高教学工作质量寻找新的突破口。因此,笔者设计了《会计专业毕业生外语能力需求结构》的调查问卷,于2007年暑假期间,走访了36家位于马鞍山市的外资企业,希望能了解外资企业对会计专业毕业生外语能力的要求。 二、调查总结 笔者对36份调查问卷运用简单的统计方法进行了分析,现总结如下: (一)近几年来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外语能力的要求有所提高 我校从1988年开始招收会计学专业本 科学 生,至今已有16届毕业生。从以往反馈的信息来看,前些年,用人单位较少关注毕业生的外语水平。但近几年来,情况有所不同,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招聘会计人员时,就要求毕业生出具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证书。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接触到的外文资料日益增多。笔者收回的调查问卷反映,历调查的36家外资企业中,有20家企业曾与外商签定过外文的合同文书,还有6家企业预期3年内将会有对外 经济 业务;有19家企业在经营中接触过外文商贸电函或招投标材料,有5家企业预期3年内将会接触外文商贸电函或招投标材料;有22家企业涉及到外文财务资料,有7家企业预期3年内将会涉及到外文财务资料;还有1家企业以英语作为工作语言。22家在经营管理工作中涉及到外文财务资料的企业,所涉及的财务资料在具体内容上存在很大差异:有的是外文的交易凭证和结算单据,有的是会计帐表,有的以境外母公司的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为主,还有的是财务预、决算材料等。 (二)加强会计专业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教育 部2001年颁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oo1]4号)指出:“在进行双语教学时,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所需要的 金融 、 法律 等专业,要先行一步。”我们知道, 现代 金融的核心是把分散的储蓄变为投资。投资者购买证券的前提条件是能通过阅读证券发行方的财务报告,评估投资的安全性及获利能力。会计工作所提供的信息可以帮助解决资本需求者(企业)和资本供给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资本市场的交易成本。会计因此被认为是一种通用的商业语言,是信息沟通的手段。实际上,只有突破不同语种之间的障碍,会计才会真正成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会计双语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外语交流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国际会计惯例,开扩他们的专业视野,提高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据调查发现,当用人单位被问及“如果需要具备良好外语能力的会计人员,贵公司的选择渠道是什么”时,36家被调查的外资企业中,有25家企业的回答是“录用具备专业外语能力的会计专业毕业生”;有7家企业的回答是“遴选内部财务人员进行外语能力培训”;只有4家企业的回答是“从外部招聘有工作经验且具备良好外语能力的会计人才”。原因不难理解,当企业需要具备良好外语能力的会计人员时,从内部遴选人员进行培训,会受到现有会计人员自身条件的制约,选择范围十分有限。如果从外部招聘有工作经验且具备良好外语能力的会计人才,企业将不得不支付高昂的人力成本。因此,招聘具备专业外语能力的会计专业毕业生 自然 成为用人单位的理性选择。此外,当我们进一步问及“如果贵公司的选择渠道是录用具备专业外语能力的会计专业毕业生,贵公司愿意支付明显高于一般会计专业毕业生薪酬水平的工资吗?”25家企业中有14家企业表示愿意支付超过一般会计专业毕业生薪酬水平50的工资;有8家企业表示愿意支付超过一般会计专业毕业生薪酬水平一倍的工资;只有3家企业表示不愿意支付超过一般会计专业毕业生薪酬水平的工资。可见,加强会计专业学生的外语能力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现行的双语教学安排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 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目前国内高校开展的 会计 专业双语教学,基本上可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完全的双语教学,即全部专业课程采用外文原版教材,任课教师采用 英文 讲解和板书(或课件),要求学生以英文提交作业和以英文命题 考试 ;还有一种是不完全的双语教学模式,即主要专业课程采用外文原版教材,任课教师采用中文讲解和板书(或课件),作业和考试采用中文或英文。受办学条件、师资水平以及学生接受能力的限制,除少数名校外,大多数高校的会计双语教学采用的是后一种模式,我校也不例外。但是.按照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 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所调查的36家外资 企业 中,有8家企业希望所招聘的会计专业毕业生能够进行一般的口头外语交流,有13家企业要求毕业生能够用英文书写商贸信函和管理文书,有22家企业要求毕业生能够独立进行财务资料的英汉互译。由于任课教师采用中文进行课堂讲授,学生的口语能力难以通过双语教学得到提高。此外,尽管我们主要专业课程采用外文原版教材,作业和考试也采用英文,但专业课程的外文原版教材几乎都来自美国高校的教学体系,是以美国的商业背景和会计体系运行环境为基础编写的,很多内容与 会计毕业生毕业论文: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的影响因素 摘要:本文从实证角度出发,对X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会计专业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利用IBMSPSSStatistics22软件通过交叉列联表分析研究了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个体层面相关因素对其进入会计相关岗位对口就业的影响。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对口就业;会计专业;交叉列联表 国家通过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希望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在合适的对口的岗位上服务于国家整体建设。另一方面,高职学生也更希望能学以致用,能用学校学到的知识技能去直接谋生,而对口就业可以调动他们的学习和工作积极性。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找出影响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进入会计相关岗位对口就业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对策建议,可以进一步促进高职会计毕业生的对口就业,也可以为在校生提供专业学习及就业准备的努力方向。 一、研究思路 本文以会计专业高职毕业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用IBMSPSSStatistics22软件进行交叉列联表分析,以期找出影响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进入会计相关岗位对口就业的显著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得出研究结论,提出促进会计专业高职毕业生在会计相关岗位对口就业的相关建议和措施。 二、本文中高职毕业生的界定 本文所涉的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是指已经毕业的全日制高职(普通专科)学生,即通过普通高考进入大学学习的统招专科毕业生。 三、调查问卷 1.调查问卷指标设计。本文将性别、户籍、党员、专业成绩排名、奖学金、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初级会计职称证书、父亲学历、母亲学历、家庭年均收入、汽车、驾照、校内实践、校外实践、期望工资这些指标作为待考察的影响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因素,而是否进入会计相关岗位对口就业作为因变量。2.信度效度检验。本文所用的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问卷整体的克朗巴哈α系数值为0.752,说明本研究的问卷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本文所用的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各影响因素的KMO值为0.716,表示效果较好。综上所述,本文中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较好。 四、调查样本及调查实施 1.调查样本的选取。本次调查的抽样样本为X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会计专业的毕业生。问卷的发放主要是由X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E-mail给学生,因此问卷填写的真实性较强。2.样本分析。本次调查问卷一共发出了150份,回收问卷数量为129份,回收率为86%,其中有效问卷数量为118份,有效率为91.5%。3.数据整理。在回收的有效问卷里,参与调查的118人中,愿意从事会计相关工作的有104人,不愿意从事会计相关工作的有14人。鉴于本次研究目的是找出影响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影响因素,因此将不愿意从事会计相关工作的14份样本剔除。以下所涉及的相关统计均是针对愿意从事会计工作的104人进行分析。下文指的调查对象及样本均是指此104人。将问卷中每个指标的不同选项用相对应的阿拉伯数字代替,按照实际的填写情况输入SPSS软件生成数据文件,并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IBMSPSSStatistics22进行交叉列联表分析。 五、不同影响因素对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进入会计相关岗位对口就业的影响 对于不同的影响因素指标,在IBMSPSSStatistics22软件中用交叉列联表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整理如下表。 六、研究结论 经过以上分析,得出性别、户籍、党员、专业成绩排名、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父母学历、驾照、期望工资因素对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进入会计相关岗位对口就业有显著影响。女性、城镇户籍、是党员、专业成绩排名靠前、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父母学历较高、有驾照、期望工资适中(3000-4000元)都会更有利于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进入会计相关岗位对口就业。 七、对策建议 在这些因素中有一些无法改变的客观现实,如性别、户籍、父母学历等,但这些只是部分影响因素,可以通过改变能够改变的因素来促进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进入会计相关岗位对口就业。1.珍惜校园学习时光,夯实专业基础。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本来就薄弱,他们中的很多人在中学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约束力,进入大学这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后自我约束力进一步下降。而通过前述分析我们知道,高职会计专业大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成绩会对对口就业产生有利的影响。因此,自进入大学学习起,学生们就要敦促自己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增强专业能力。高职学生一般是三年学制,一定要珍惜这本来就短暂的校园时光,在课堂上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在课下多了解行业动态,多进图书馆,多参加职业技能比赛。在校园内就夯实自己的专业基础,不仅可以给自己毕业时的择业带来优势,还可以在将来进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后不断稳步提升自己。2.努力学习,拿到职业资格证书。虽然陕西省目前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工作正在停滞状态中,但不管将来大政策如何变化,或改由省级组织,或有其他入门证书来替代它,都没必要感到迷茫。在完成日常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更多地拿出时间来积极备考,至少在毕业前拿到职业资格证书,为自己毕业时的择业增加优势。另外,校方也可以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对涉及考证的课程予以学时上的放宽和教学条件方面的配合,全力保障学生的考证学习。3.多拓展综合能力素质,向党组织靠拢。学生还应该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水平,实现各方面的全面提升,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即使没能入党,通过入党的努力过程,也可以帮助自己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在就业时发挥优势。4.在校期间取得驾照。基于高职学生就业的特殊性,拥有驾照无疑使他们在就业时多了一项优势。大学生活课余时间较多,驾照考取的时间跨度也不长,有的高职院校如X职业技术学院还有自己的校园内的驾校,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便利地进行驾驶学习和驾考,为自己将来就业时增加一项重要的筹码。5.尽早开始职业规划,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职业规划方面,学生要尽早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很多高职会计学生对社会现实和专业职业发展不太了解,对未来存在太多朦胧的过于美好的憧憬和幻想,就业目标也不甚明确。而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了解职业发展和前景,了解个人就业优劣势。因此高职会计学生需要先分析自身特点,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为其做准备,利用在校期间不断完善职业发展需要能力,才能在将来的就业竞争中有优势。这方面,除了学生自己的努力,还需要校方为学生提供条件和指导,如安排职业规划课程,请业内专业人士开展职业规划讲座,举办职业规划互动活动等,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加专业的职业规划咨询。择业观方面,从学生角度: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尤其是高职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教育总体上早已经从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教育,绝大部分学生终将成为许许多多普通劳动者中的一员。在就业过程中,既不要拔高期望值,也不要过于悲观,在现实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意识到就业的严峻形势,给自己做好较准确的职业定位。从家长角度:高职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也需要学生家长的理解、配合与帮助。高职学生绝大部分都是本地或周边县市的省内人,与很多跨省上学的本科生不同,他们在上学期间与家和家长的联系更加紧密,经常在节假日回家。很多高职学生本身并不爱学习或没有学习自律性,家长要注意经常沟通,鼓励学生寒暑假到企业实习,及时做好职业定位,使其摆脱浑浑噩噩状态,尽早培养相关就业能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作者:白俊 单位:咸阳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 会计毕业生毕业论文:毕业生会计专业论文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现状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现阶段,高职院校的确已认识到社会对会计类毕业生实践应用能力的迫切需求,因而在制定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融入了实践技能的培养,但往往忽略了毕业生具有诚信、敬业的良好职业素质,熟悉国家经济法规,系统掌握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的专业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岗位要求尚有一些差距。 2、会计专业教材建设,不能与时俱进,专业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结构不合理。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财会领域新业务层出不穷,与财会相关的政策法规也在不断更新,企业会计准则力求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会计法规的经常修订和,导致会计专业教材建设,远远滞后与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造成会计专业学生理论水平不高,不能满足经济建设对会计理论指导和会计实践的需要。而且,当前所设定的教学内容虽条目清晰,但系统性差,与实践应用的联系不紧密。这样的课程体系仅能使学生掌握基础的财会理论,但难以将所学知识整合一套完整的体系,以致实际应用中无从下手,应用效果不佳。 3、加强会计专业实践性环节。会计专业学生在校会计模拟实训往往只安排四周时间,而参与社会实践的时间一般安排在暑期进行,甚至没有教师指导;在这些有限的实习中,要达到对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就业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比较困难的,这样培养出的会计人员只能从书本到账本,缺乏职业判断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就业面窄,无法就业。 4、师资力量薄弱。近十多年来企业会计准则经历了三次变革,每次变革都带来会计理论、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教学内容的改革,由此推动会计学科的不断向前发展;同时也对会计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现有的担任会计教学的师资中,接受过正规新会计准则学习的还不多,要在短时间内全面理解掌握并传授给学生,并非易事,这也无形中给会计专业的学生掌握最前沿的会计核算方法带来困难,同时也给他们带来就业的矛盾和压力。 二、提高会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1、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教学过程管理。高职会计专业应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手段,并注重规范课程考核,提高会计专业人才的内涵和质量,重视教学过程管理,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与职业道德教育。 2、进一步提升校企合作的水平,努力实践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应根据社会需要,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参照职业要求,校企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这方面我院会计专业进行了很好的尝试并获取了许多经验。 3、加强专业岗位证书与等级证书的考前辅导和学历教育。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在就业前,一般都能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但对用人单位的需求调查看来,一些单位对在校期间具有工作经验、取得助理会计师或会计师资格的毕业生很是青睐,同样专业资格学历高者更受欢迎。所以,高职会计专业在教学中还应进一步提升专业证书考试的考前辅导水平,鼓励学生参加更高级别的专业证书考试和学历考试。 4、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加强学生就业与创业方面的指导。许多毕业生对自身评价定位过高;社会经验与沟通能力缺乏;自信心不足;应聘时简历所提供的毕业生信息及应聘现场传达给用人单位的个人信息因就业知识缺乏导致第一印象差等,另外有部分毕业生不懂创业知识,不了解国家政策,无法成功创业。因此,在校期间学生应接受就业与创业方面的培训和学习,并通过举办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树立他们正确的择业、就业观,端正就业态度,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 作者:杨萍单位:武汉商贸职业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 会计毕业生毕业论文:高校会计专业毕业生从事审计工作岗位的调查研究 【摘要】一直以来,在我国高校教育中,都把“审计”作为“大会计”概念框架下的一个分支来对待,审计专业的发展也因此走了很多弯路,甚至一度停止。随着社会对审计认识的转变,审计专业的发展步入新的阶段。为了更好地了解会计专业毕业生从事审计工作岗位的情况,笔者通过借鉴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实施问卷调查等方式,对目前高校会计专业毕业生从事审计工作岗位的现状做出总结和分析,以期为促进高校审计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会计专业 审计工作 调查研究 课程设置 近年来,审计在人们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进入经济新常态的发展时期,为了紧跟会计电算化的步伐,广大审计工作人员以及相关学者,进一步加深了对审计相关制度理论的研究,继而推动了审计方法与技术体系的不断更新和进步。而全国各大高校,不仅是审计学术理论的发源地,更是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审计人才的重任。因此,了解高校会计专业毕业生从事审计工作岗位的状况,并对这种状况进行比较深度地剖析,可以为我国未来审计学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建设提供一定的实证支撑。 一、高校会计专业毕业生从事审计工作岗位的实证调查与分析 为了解会计专业毕业生从事审计工作岗位的现状,笔者对浙江省2所高校共计238名会计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展开了详细地实证调查,其中主要是采取问卷调查和电话采访两种形式。其中,一共发放问卷207份,回收192份,有效问卷174份。通过严谨的数据统计和分析,调查结果如以下各表所示: (一)毕业生就业情况 (二)职业期望 (三)工作岗位分布 (四)企业规模 (五)企业类型 (六)单位性质 根据上述实证调查结果,我们虽然不能得出比较确定性的结论,但至少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如下两个问题:首先,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高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总体较高,但同时不可忽视的是,与财务出纳类的就业岗位相比,审计工作岗位的择业率相对较低。这说明高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工作选择基本上都比较倾向于财务管理方向,而对审计工作岗位的兴趣则不是太大;其次,上述统计数据也从侧面反映出,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尽管我国对高级应用型审计人才存在着非常迫切的需求,但我国高校所培养出来的合格审计人才的总体供量却呈现出明显的不足。 二、高校会计专业毕业生从事审计工作岗位现状的原因分析 在前文中,我们已经对高校会计专业毕业生从事审计工作岗位的状况进行了实证调查和分析,并指出了其现如今所主要存在的两个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三个: (一)审计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审计人才缺乏 高校作为审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有义务为审计系统输送各种类型的、高素质的审计人才。根据现阶段市场对审计人才的目标需求,合格审计人才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进行评估:一方面,审计人才总体的合格性,即审计人才的总体数量要满足不同审计主体的人才需求。换而言之,就是高校培养的审计人才既要满足政府审计、内部审计以及社会审计三大审计主体的不同需要,也要M足各个重要行业的特定需要;另一方面,审计人才个体的合格性,即审计人才的知识和能力必须满足经济管理活动有效性审计的复合性要求,都必须掌握专业的审计知识和能力。从当前的状况来看,我国高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显然难以满足上述要求,这折射出了现行高校培养模式的弱点。因此,笔者抽取了全国5所高校作为样本进行分析,根据各大高校对会计、审计专业主干课程的设置,对高校培养的审计人才总体结构进行了分析,如下表所示: 5所高校审计专业(方向)专业主要课程设置一览表 从上述图表中,我们可以得知,我国高校审计人才培养的总体结构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审计人才培养结构比较单一,一些高校基本没有审计学专业课程,缺乏对政府审计、内部审计、行政事业审计以及金融保险审计和工程投资审计等审计门类人才的专门培养;第二,高校一般将审计置于“大会计”框架之下,审计人才的培养以会计学专业为背景,这必然会导致审计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受到会计专业理论、思想以及技能的影响和限制,难以培养出兼具审计知识和能力的复合性人才。总的来说,我国高校现行的审计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高素质的复合型审计人才缺失。 (二)学历教育难以满足审计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 首先,自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时期,社会对审计专业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不同审计类型对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和素质的要求不同。以政府审计为例,其审计人员应当具备专业品质、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其中,专业品质包括客观公正、廉洁自律、责任意识、职业谨慎和保密守法等,专业技能包括智力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和技术能力等,专业知识包括会计审计知识、财政金融知识、政策法规知识等。而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各个方面的素质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可能根本无法胜任专业度要求极高的审计工作。 其次,近些年,尽管有些高校开展了审计专业的本科、研究生教育,但总体看来,培养审计专业的高校规模仍然较小。此外,很多高校本科专业的设置都是由高校自主把控,审计教育内容五花八门,陈旧落后,要么是过于抽象,过于理论化,让学生难以理解;要么是照搬国外理论,与我国实际的审计现实脱节等。这些现象致使审计专业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目标滞后,在这样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审计人才根本不能满足审计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 (三)审计事业在国家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不高 尽管近几年我国审计事业日益发展,但是同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较大差距,尤其是审计事业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比较低,其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第一,关于审计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其中,国家审计虽有相关法律对其进行系统的规定,但其在性质上隶属于行政机关,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有待考量;而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则是缺少法律层面的支持。第二,由于审计工作缺乏专门的立法保障,直接导致在审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无法统一推进审计教育工作,在实践中,除了国家审计机关会对从事审计职业的人员外开展培训外,其他机构、单位或企业,对审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缺乏积极性。因此,审计事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低下导致高校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在选择就业方向时甚少考虑从事审计工作。 (四)审计工作岗位供给量较少 纵观我国各大高校,无论是本科院校亦或是高等职业院校几乎都设有会计专业,每年都有大量的会计专业毕业生需要就业。目前已经发展为初级会计人才已人满为患,高级财务人才却重金难寻,市场供求呈现出严重的不平衡态势。而对于审计来说,其岗位供给量本来就比一般的财务出纳少,能力要求也比一般的财务类岗位高。以对财会人员需求量较大的企业为例,笔者根据统计分析浙江省几家中小企业提供的数据得出,2016年上半年,这几家企业提供的三类主要财务类岗位比重如下:会计核算占比45%,财务管理占比32%,内部审计仅占23%。因此,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很多初出茅庐的毕业生不得不选择要求较低,选择性比较多的一般财会类岗位。 三、改善高校会计专业毕业生从事审计工作岗位状况的对策 根据实证调查结果可知,高校会计专业毕业生从事审计工作岗位的情况并不乐观,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尽管其原因是多方位的,但要想真正地区解决问题,还需要学生、学校以及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 (一)学生:提升自我以适应社会需求 首先,认清自我,做好定位。高校毕业生要对自己有清晰的定位,客观的看待自己的优缺点,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理性的选择工作岗位,在面临来自各方的就业压力时,要学会自我调节,避免盲目任性;其次,在校期间应当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增强社会实践,增加就业筹码,审计岗位之所以受人瞩目就是因为其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专业性,其知识体系并非一成不变,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不仅要树立学习进取的意识和态度,更要多参与社会实践,去企业公司实习,近距离接触审计工作,促使自身能力不断提升。 (二)学校:适时调整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更需要高素质的会计人才。显然,高校毕业生的经验及能力暂时还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但是他们已经接受过系统的理论培训,再加上高校一贯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以及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业务的处理能力和报告能力,这对于大学生就业本身就是一种天然优势。因此,笔者认为,高校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应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备会计师学识水平的,能从事会计实务、会计研究的,并且兼具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及务实精神的复合型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针对审计职能的多元性,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要兼顾不同的审计业务类型。审计专业主干课程的设置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审计专业知识、审计工具,引导学生树立审计基本思路,以扩大审计专业的适应性。同时,专业课程的设置要结合社会对审计功能的需求,最好将其分为四大模块,即审计业务模块、管理审计模块、税务业务模块、咨询业务模块,每一大模块应当设立若干门核心课程。其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第二,开设审计特色课程。事实上,针对不同行业审计业务的不同特征,各大高校只要能找准定位,有针对性的开设相关课程,就能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开设有特色、有侧重点的专业课程。如南京审计学院的工程管理专业,该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由于其推行的“工程管理+审计”的人才培养模式,有许多工程管理类的课程可供审计学生选修,从而成为该校的特色专业,该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极其具有优势,备受企业青睐。 第三,增设审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审计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对从业人员有较高的道德素质要求,鉴于此,学校应当增加审计职业道德、职业操守等相关课程。具体说来,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应当涵盖两个个方面:一是审计专业知识,这一内容可以与其他专业课程融会贯通;二是审计专业品质,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规范以及与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教育应当为其核心课程,通过这些课程,培养学生的独立原则、客观公正原则等,引导学生树立廉洁自律、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感,为审计人才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社会: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 尽管当前会计专业毕业生面临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但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量却只增不减。为了促使学校能够培养出更高素质的会计审计人才,社会上的各类企业以及机构也应当承担一份职责。比如,它们可以与高校合作建立学生实习基地,以会计师事务所为主题,同时联合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及地方审计机构等,吸纳高校的审计专业学生进行顶岗实习,让广大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审计岗位的工作内容及流程,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独立分析能力以及随机应变能力,继而达到培养多元化审计人才的目的。 作者简介:俞静(1982-),浙江杭州人,女,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会计毕业生毕业论文:适应市场需求的会计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模型研究探索 摘 要:随着会计工作环境的变化、会计人才就业竞争的加剧,会计教育必须适应市场需求而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从毕业生角度开展调研分析,采用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麦克利兰开发的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BEI),通过对会计专业往届毕业生的面对面访谈,了解其过往几年实际工作中正反面的工作事例,用专业技术分析总结出会计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会计专业学生建立有效的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会计专业 综合素质模型 知识 技能 职业素养 如果把毕业生看做院校输出的产品,其商品化后面的细分市场就是数量众多的中小微型企业,要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就必须清楚地了解该细分市场的需求,只有真正把握住市场需求,围绕需求去开展人才培养,我们的产品才具有市场生命力。 本文重点从员工(即毕业生)角度展开。课题组利用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麦克里兰创建的能力素质模型理论,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选取会计专业绩优毕业生和绩差毕业生进行了调研,收集有效数据,并以此为基础对会计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素质进行分析。 一、会计专业毕业生素质现状 在素质模型中,识别素质和能力应该从三个层面进行。知识:即包括从事某一职业领域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专业信息;技能/能力:指掌握和运用某项专业知识完成具体工作的技术;职业素养:指从事具体工作所应具备的深层次意识和习惯,它是决定个人职业潜能的重要指标,即冰山素质模型中水面之下的部分。 从本次受访的毕业生实际陈述的其现实工作中的情况,提炼出影响其实际工作表现或业绩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三个层面的现状如下。 1.知识层面 在知识层面,受访学生基本掌握了会计学原理、会计电算化、企业会计核算与账务处理等财务知识,但成本核算、纳税实务、财务管理等知识的掌握比较欠缺。 知识的教学比较局限于财务专业领域,这当然是可以起到集中资源、集中精力重点学习好专业知识的作用,但由于缺乏对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知识的了解,导致学生在就业后理解企业业务的进度比较缓慢,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适应性。 2.技能/能力层面 在技能/能力层面,受访学生在陈述自己做得成功和失败的案例时,对于影响其工作成效的技能/能力的表述多集中在: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知识转化能力、关注细节的能力等方面。 受访学生相关真实语言表述节选见表1。 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影响学生就业后工作成效的关键能力都是做为财会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最基础的技能和能力。 3.职业素养层面 在职业素养层面,受访学生对于影响其工作业绩的主要素质表述集中在:责任心、主动性、成就动机。 受访学生相应的真实语言表述节选见表2。 对于从事基础会计工作的技工院校毕业生而言,责任心、主动性、成就动机成为影响其工作成效的主要职业素养。其中尤其以成就动机的影响最为明显,而在素质模型三个层面的能力素质中,职业素养是最难培养和训练的。 二、适应市场需求的会计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模型 综合本次调研的结果,结合企业管理中对财务人员素质模型的研究和运用结果,我们对适应市场需求的会计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模型做如下总结。 1.知识层面 掌握基本的财务知识、税务知识和企业管理知识。 2.技能/能力层面 (1)财务核算、税务处理能力 ①定义:收集企业财务信息并进行归纳整理,准确、及时地编制各类凭证和报表、计算并上缴应纳税款,完整反映企业经营实际绩效的能力。 ②需要达到的水平 a.合格水平:能独立进行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并确保正确性、及时性、合法性。 b.优秀水平:能够根据业务类型选择正确的会计核算原则和处理方法;能够审核他人的财税业务处理,准确判断正误;能够根据业务类型进行纳税筹划、帮助企业合理避税。 (2)学习及知识的转化能力 ①定义:主动学习专业知识,理解专业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将其转化成实际操作步骤的能力。 ②需要达到的水平 a.合格水平:能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根据各类交易的要求,正确分解并形成财务核算的具体操作流程。 b.优秀水平:能积极主动了解专业领域形成的新知识、新技能并运用到实际工作。 (3)沟通协调能力 ①定义:能够正确理解他人的意图,与他人达成共识,并能以合适的形式(书面、口头或其他)正确表达出来的能力。 ②需要达到的水平 a.合格水平:能正确、清晰表达自己的意图,掌握与他人的交流重点,能对可能影响达成一致的因素有准确的预判。 b.优秀水平:交流中能根据目标有意识地引导对方达成共识,对产生的矛盾能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方案。 (4)关注细节的能力 ①定义:了解实际工作中各个细节的具体工作,准确掌握各个细节的工作方法和内容,最大限度控制错误产生的能力。 ②需要达到的水平 a.合格水平:能够细致地检查凭证、账簿、报表等,数据准确率不低于99%;对他人提交的数据资料的细节性问题能准确判别。 b.优秀水平:能有意识地从工作流程、工作制度等系统性工作的建立方面去思考减少细节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5)自我激励能力。①定义:指在没有任何外界奖励和处罚的情况下,能自行设定工作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的能力。 ②需要达到的水平 a.合格水平:在没有外界激励因素存在的情况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工作,仍能保质保量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 b.优秀水平:在没有外界激励因素存在的情况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能自行设定工作目标并排除干扰去实现。 (注:优秀水平是在合格水平基础上的能力提升,是在满足合格水平之后的进一步的培养目标。) 上述能力只是列举了与学生工作业绩关联度相对比较高的几种核心能力,也是几种需要重点培养和加强的能力。当然,要取得好的成绩,是需要多种能力综合发挥作用的。 3.职业素养层面 (1)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一个人内心追求卓越的一种心理内驱力。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对自我绩效目标的高标准设定,以及采用各种方法提高绩效水平; ②愿意承担更多职责,将事情彻底完成; ③不断积累各种成就,对完成工作所需要做的一切事情都充满热情,努力达到标准或客户(包括内外部客户)的期望等。 这种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一个人其他职业素养的水平,直接影响其自身能力的发挥。 (2)责任心。责任心体现在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是基于责任而形成的一种应该承担、敢于承担的意识。对于财务工作者,责任心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工作中,这种责任心体现在各个方面,比如: ①一种严谨务实、关注细节的工作态度; ②信守承诺,正确对待自己所犯错误的品质; ③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保证个人工作、行为符合规范等等。 对于刚步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来说,责任心的缺失必然直接导致其工作质量下降;假以时日,必然强化其“打工者”的心理暗示,从而加大其职业积累的难度。 (3)主动性。所谓主动性,是指人在完成某项活动的过程中,来源于自身并驱动自己去行动的动力的强度。积极主动的人会给人一种充满激情的感觉,具备敢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品质。因此,主动性常常等同于超出工作需要或期望的某种努力。在具体工作中,主动性表现在: ①充分利用当前机遇,在尚未要求解决问题之前就积极了解问题,为将来解决问题提前做准备; ②对工作相关联的甚至工作之外的问题进行思考; ③积极发起变革或是采取行动以提高效率,处理现有的或潜在的问题,满足顾客(内外部)需求等。 (4)自信心。自信心是一种对自己的观点、决定、能力的自我信仰。对于刚步入职场的毕业生,自信很大程度来源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技能的熟练运用程度。而在实际工作中,自信心体现为: ①偏爱或热衷于向工作中的某些难题发出挑战; ②积极寻求独立,愿意以独立的姿态开展工作,对专业工作认真负责; ③在主要问题上表现出丰富的专业知识,愿意以一种明晰、自信的方式挑战他人的想法; ④在那些更有经验、更有知识的人面前也能有效工作; ⑤能妥善处理批评意见,即使在逆境中也能把握重心控制局面。 三、小结 在教学现状中,由于教育体系重视理论知识教育,在技能培养方面尚处于摸索期,一直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而对于职业素养,基本没有涉及。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合格人才”这一目标的实现。 从素质模型的分析可以看出,个人要成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合格人才,必须是在知识、技能、职业素养三方面都要符合市场需求。 根据调查模型和会计教学经验,提出技工学校会计专业“企业化”的教学模式,教学以企业为中心,把企业的工作环境应用于教学,将实际工作所需的理论知识与企业会计实践相结合,单独制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构建以技能应用为核心的培养目标。“企业化”教学模式采用项目式教学和案例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即在项目教学的情况下以案例教学的形式教学,教学所使用的案例主要采用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将学生引入企业的工作环境之中。把教学的各个环节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可以就关键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开展反复、针对性训练和评价的立体的教学实践体系,以确保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合格人才。 (作者单位:广东省国防科技技师学院) 会计毕业生毕业论文:陕西省会计毕业生专业素质状况的调查研究 【摘要】我国大学会计教育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学者认为,我国高等会计教育基本上是封闭的应试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忽视职业道德和诚信教育。针对此问题,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陕西省会计人才的专业素质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深入了解了会计毕业生的专业素质状况,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会计专业素质 会计专业毕业生 问卷调查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会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胜任职业的会计人员,即培养会计人员所应具备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近几年来,我国大学会计教育取得显著成绩,但仍存在许多突出问题。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陕西省会计毕业生的专业素质状况进行了研究,以期能够对陕西省大学会计教育的不足和为提升陕西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供帮助和建议。 二、问卷设计及样本描述 (一)调查问卷设计 此次调查问卷设计主要包括三大部分,一是关于会计人员各专业素质重要性方面,二是关于对陕西省会计毕业生专业素质满意度方面,三是对学校教育需要改进提出建议以及对学生自身提高专业素质提供建议方面。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文将调查对象分为四类:一是从事会计教学或学术研究的教师;二是实际会计工作人员,包括在企业、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等;三是公司高层管理者;四是会计专业大四学生。调查方法:纸质问卷和电子邮件问卷相结合。 (三)样本描述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包括纸质问卷和电子邮件),剔除没回和无效的,实际有效问卷384份,样本数据如下: 按职业,会计教育或研究人员30人,会计实务人员212人,非会计专业管理人员52人,大四学生58人,其他32人。 按学历,硕士及以上51人,本科234人,大专99人。 按从业时间,0年的58人,0-1年的69人,1-5年的114人,5年以上的143人。 三、调查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人员各专业素质分析 结果分析,按重要程度排序依次为职业道德素质、技能和职业判断能力、知识;受访者认为职业道德素质对于会计人员最重要,而知识最不重要。按评价结果看,受访者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均不太满意;其中,对知识素质最满意,而对职业判断能力最不满意。 (二)陕西省会计毕业生专业素质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调查中显示,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太满意。会计人员知识陈旧、懒得学新知识,跟不上会计知识与技能的更替,导致业务处理的估计和处理出现错误,严重影响了会计的工作质量。有些会计人员缺乏认真负责的态度,使得企业往往账实不符,出现问题;有的对参加继续教育不够积极,主动考取专业职称和会计师证书的意识十分淡薄。 2.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不完善。目前,陕西省大学会计课程体系存在着一些问题:侧重知识理论教育,轻视综合素质教育和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课程设计中往往重视专业知识,如设置初级会计、中级会计、管理会计、税法、审计等课程,而忽视对职业判断能力、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课程中教师较少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帮助其进行职业判断能力的提升,也较少插入具体案例进行实际分析。在实践方面,学校学习与单位实习结合较少,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强,直接影响了学生就业时的综合素质。 3.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教学方法上,教师仍然以课堂讲授书本知识为主,添加案例较少,与学生互动少,使得学生学习被动,知识变得抽象和枯燥,难以发掘其主动性。很多院校的会计实践课很少或者没有,导致学生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难以学以致用,与实践相结合。这样就造成了会计毕业生综合能力较低,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不强,毕业从事会计岗位的职业素质自然就低了。 四、对于提升会计专业毕业生专业素质提出建议 (一)调整会计培养目标定位,制定好专业教学计划 大学会计教育应该定位与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而不是单一的专业知识和强调应试教育。所以,在教学课程设置中,要强调综合专业素质,包括专业知识、职业道德、社会关系等多方面的教育。教师应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不是仅就科论科,而应把所学过的知识进行综合与运用。因此,老师应该具有多方面专业知识与能力,不能总让某些老师长时间带某一门或几门课程,应定期给老师换课,使其知识充分。老师应让学生养成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和具有诚信为本的职业道德,为他们将来步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推进教学改革,加大实践力度 在教学改革中,要合理安排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和课时分布,增加一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如会计实训模拟、会计实操训练、电算化操作、会计案例分析、毕业实习等;在实训课程中,可以邀请校外的会计、税务、审计等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指导与讲学,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业务水平。同时,行业或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或技术等级证书应引入学校的课程中,使职业培训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学生毕业时同时拿到学历证书和专业技能证书,增强其社会竞争力。 (三)改进传统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法结合运用 在会计教学方法上,必须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改变为启发式和培养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分析、学生来讲等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授课过程中,要增加与会计职业判断相关的内容,强调培养职业判断意识的重要性,使学生慢慢养成职业判断的思维习惯。 (四)安排学生参加社会实习 学校应在学生大三或大四期间抽出时间安排其参加实践学习。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实习单位或者学校选择某一实习单位进行长期合作。学生到实习单位兼职会计相关岗位,可以使所学的专业知识得以运用,又增强了实践能力。学校要把课程学习时间和实习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可以分开并各自集中在某些周进行,也可利用周末或长假时间安排实习。 (五)加强财会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 首先,各级部门和单位要重视继续教育这项工作,将其作为人才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把继续教育和企业的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合理安排时间对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切实帮助员工提高综合素质。其次,会计人员应当主动通过各种方式来了解和掌握国家最新的财经法规及审计、税务、会计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 作者简介:李莎莎(1989-),女,汉族,河南安阳人,西安财经学院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会计学。 会计毕业生毕业论文:高职会计类毕业生质量跟踪调研 摘要:为了更好地提升我院会计类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笔者针对全院毕业生组织了一次调研活动,在调查中发现高职会计类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在对问题的原因进行阐释后,重点针对高职院校的教学及毕业生培养方面提出了几条合理化的建议,希望能促进高职院校的会计类毕业生的质量提升,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素质,并指导和规划毕业生的职业选择。 关键词:高职会计类 毕业生 质量跟踪 调研分析 一、引言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许多行业的繁荣,会计类的毕业生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毕业生都能顺利进入职场,许多毕业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挫折。因此高职院校开展会计类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跟踪调查研究很有必要。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跟踪调查能更好地将已经工作的学生与即将工作的学生联系在一起,那些应聘工作的经验是在校毕业生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同时,通过开展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能够了解我院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就职现状、择业的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根据调查的结果可以更好地改进我院的会计教育教学和就业指导工作,有针对性地发挥教学计划调整以及就业指导规划的服务作用,也为满足广大毕业生的学习和择业需求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次调研通过实地及网络调查,在反映当前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同时,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针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及毕业生的职业规划管理提出了几点措施和办法。 二、调查过程概述 (一)调查目的。会计类毕业生是企业会计工作的主力军,他们的就业情况和工作状况将影响在校生的择业判断。为了更好地调查会计类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并为在校生的校园学习及以后的求职应聘提供经验和信息,调查组对本校的毕业生进行了毕业质量跟踪调研。同时也希望借助本次调查,分析并研究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状况及学生在学习和职业选择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以便更好地培育出符合社会及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会计类人才。 (二)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已经毕业3-5年的本校会计类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往届毕业生,主要是2009届、2010届、2011届的毕业生。 (三)调查方法与形式。此次调查采用的方法有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首先对与本次调查相关的各种网络及图书资料进行收集并整理。然后向本院会计类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调查他们对会计专业就业的一些认识和对在校生的建议。另外在进行问卷调查时,与被调查者联系,并邀请他们接受本研究的采访,他们的谈话记录也是对调查问卷及其他资料的有效补充。本次调查的形式以实地发放调查问卷为主,向校内毕业生发放问卷,对于工作的毕业生则通过网络或者电话进行问卷的调查。 (四)调查内容。这次调查我们主要以工作的会计类毕业生为主,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毕业生求职经历、企业对应聘者的要求及毕业生自身的素质调查。通过网络、图书资料和实地问卷调查,调查研究目前我院会计类毕业生的工作状况、工作求职经历和对在校生教育的一些观点和建议,以便积累和掌握毕业生质量方面的资料,为毕业生的顺利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为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提供理论借鉴。 三、调查结果 (一)毕业生就业现状及问题。本次调查的时间为一个月,期间共发放问卷216份,回收197份,回收率为91.2%。调查结束后我们利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了资料的汇总与整理工作,通过资料的整理,我们对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进行了研究,并发现了目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1.求职渠道增加,效果差别较大。在调查采访会计类毕业生时,我们发现他们工作的获取途径各有不同。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是通过校园招聘获得工作岗位的(52%),而有近三成的毕业生是通过求职网站的宣传而找到工作的(29%)。可见目前半数多的在校学生拥有较好的校园招聘优势,可以通过校园招聘获得理想的工作。而一部分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获得工作机会,开辟了工作的新途径,增加了就业的几率。同时也有7%的学生选择到校外的人才市场寻找自己心仪的工作,另有12%的学生拥有较强的人脉关系,可以依靠亲戚和朋友取得工作的机会。 2.就业扎堆城市私有企业,工作满意度尚可。在调查中,当询问毕业生的工作地点时,大多数人选择留在地级市(85人)或者一线城市(79人)工作。因为地级市或者一线城市具有更多的工作机会、更广的才华施展空间以及更为丰富的生活选择。广东地区经济发达,发展机遇多,对于年轻人很有吸引力。而少数学生依然选择回到自己家乡的县城(25人)或者农村(8人)工作,在这些地区虽然工作机会不多,但工作生活压力小,并且离父母较近,便于照顾父母。 另外根据我们的调查,64%的被调查者所在企业属于私有企业,另有21%的人在国有企业工作。可见当前私有企业较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而私有企业也是会计类毕业生锻炼自己获得人生价值的重要场所。而国有企业人员接近饱和,一般不需要大批量的毕业生。此外,尚有8%的毕业生在政府部门供职,7%的人在外资企业工作,这些企业人员需求量相对较少,且要求也较高。 3.工资水平尚可,但职业潜力大、前景好。除了少数人的工资不足2 000元(5人)和高于4 000元(19人)以外,多数会计类毕业生的工资处在2 000-3 000元(47人)、3 000-4 000元(126人)之间,工资水平尚可,可以满足工作者的基本生活需求。同时在调查中,83%的被调查者对会计专业的期望较高,认为目前会计就业前景较好,该职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可见多数人对工作生活还是持较为乐观的态度,可以为他们的工作提供足够的动力。 4.个人定位不当,社会经验缺乏。通过本次对毕业生的调查发现,他们在工作求职时,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和麻烦。在197名被调查者当中有79人认为自己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致使自己不能从容地应对毕业和工作。有63人对自己的个人定位不当,认为大学生需要一份体面且待遇高的工作,这无形之中增大了自己的就业困难。部分人则认为自己的就业信息少(18人)、社会关系不足(25人)以及自己的专业与企业的岗位不对口(12人),导致难以就业。 5.会计毕业生素质仍无法满足企业需求。拥有出色的综合素质是毕业生成功胜任工作岗位的基础,但是目前教育模式培养的会计类毕业生与企业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根据调查,53%的企业注重毕业生会计专业的实践动手能力。因为毕业生动手能力弱将导致企业不得不另行开展培训,增加了成本。另外企业对团队意识的要求也较高(21%),因为目前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任何的单打独斗都无法站稳脚跟,只有互相团结协作,才能更好地在社会中生存发展。道德品质是一个人能否尽心为企业贡献的内在力量,企业也格外重视(11%)。而一定的外语能力(8%)和专业知识(7%)也是企业对应聘者的基本要求。 (二)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 1.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仍然侧重基础理论的教学,而忽视了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课程。高职院校的社会职责就是为社会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而没有实践动手能力的毕业生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学校管理者要重视会计的实践教学,开展案例教学与实际财务操作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会计财务处理能力,从而为以后的社会就职增添足够的砝码。 2.学校就业指导存在一系列问题。学校的就业指导是毕业生开展求职工作的重要程序,是指导学生顺利就业的关键步骤。但是本次调查中发现,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存在一些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就业。被调查者中,87人认为本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这主要是学校的责任,学校的不重视直接限制了学生的顺利就业。另外一些人(41人)认为校方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专业知识和能力不足,无法给予毕业生实质性的帮助。同时学校就业指导存在的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比较薄弱(14人)、和毕业生的沟通和咨询不够(34人)、信息来源渠道不畅且内容不充分(21人)等一系列问题都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 3.学生本人对就业缺乏必要的规划。找工作的主体是学生,学生要对自己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不仅是思想上的,更应付诸于行动。本次调查中,91%的人认为本校的就业指导很有必要,但是真正自己做出系统规划的人却并不多。被调查者中,有106人有较为明确的规划,71人拥有较模糊的规划,甚至有20人没有规划,走一步算一步。学生工作是自己应聘的结果,而这之前需要学生付出努力和合理的规划。对于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对自己有明确规划的人已经较其他人有了更多竞争的筹码。因此,学生本人对就业缺乏必要的规划,造成了一系列的就业问题,值得深思。 四、高职院校促进会计类毕业生就业的措施 (一)高职院校要推进素质教育,合理改革课程。高职院校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大力推进素质化教育,进行会计专业结构和教学课程的合理改革。立足于社会需求,设置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和专业素质的课程。同时,注重知识的更新,抛弃陈旧迂腐的教学内容。注重传授自主学习方法,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并进行独立判断训练。要改变教学手法,摈弃旧式的被动灌输教学方法,而重点研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的教学手段。同时注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锻炼,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多素质教学。 (二)增加学生校内与校外的动手实践活动。实践教学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实践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接触社会的机会,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要多设置校内的实际案例分析教学课程,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另外学校要多与校外企业进行联系沟通,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可以成立校企联合会,鼓励学生在企业进行实践实习,应用校内学习的理论知识。同时可以让学生多接触实际的企业内部管理与岗位内容,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三)向学生提供完善的就业指导与就业规划。学校的就业指导将会给毕业生提供清晰的就业形势分析,从而为学生的就业提供理论支持。高职院校要努力构建覆盖全班、全学院和全校的就业服务网络系统,对所有学生提前开设就业规划课程,进行就业指导和规划,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做出合理的规划。收集企业的用人需求资料,并分享就业信息。举办适合毕业生的模拟招聘会,营造就业锻炼环境,并就应聘面试中的各项注意事项进行认真的指导。同时,可以邀请成功就业的往届毕业生到学校召开专题报告,介绍成功经验,并与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互动,解答学生目前就业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做出适合自己发展的就业规划,切实保障毕业生顺利就业。 (四)建立毕业生质量信息反馈机制,动态促进就业。毕业生的就业离不开及时先进的就业信息。因此通过调查并建立会计类毕业生就业质量信息的反馈机制,能够最大程度上促进毕业生掌握最新的就业信息,以及最实用的应聘技巧。对于瞬息万变的社会,企业对会计类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及时的毕业质量信息反馈机制,将有效地帮助毕业生进行自我的改善,适应社会的需求,从而实现动态的就业。高职院校要有意识地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并进行合理的管理,真正让毕业生从中得到应有的帮助。 作者简介: 靳炜伟,女,广东揭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财务会计理论与实践、会计电算化。 林东辉,男,广东省揭阳市财政局会计科科长。研究方向:会计实务。 会计毕业生毕业论文:高职会计毕业生职业发展调研与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连续三年对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会计专业2010届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变迁进行调查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就业质量的具体措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会计 职业发展 职业生涯规划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在办学规模和基础设施建设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现在已经全面进入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建设上来,而就业质量就是办学水平的最终评价标准,因此,高职院校要实现内涵发展理应将提高就业质量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我课题组教师对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会计系会计专业的2010届毕业生分别在2010年7月、2011年7月、2012年7月进行了三次跟踪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为保障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就业质量提出可行性措施。 一、毕业生跟踪调查情况分析 我院2010届会计专业毕业生共287人,在三次调查中均收回调查问卷的毕业生共有120人,回收率为41.8%。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就业岗位变迁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在毕业第一年从事出纳岗位的毕业生所占比重较大,但到了第二年这一比例开始下降,而从事会计岗位的毕业生所占比重开始上升,说明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和实践技能的提高,很多同学从出纳岗位调整到了会计岗位。但是,截止到2012年7月份,升职做会计主管的只有两人,这说明虽然经过两年的工作积累,经验和技能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要想从事会计主管工作还需要更长时间的磨练。作为会计主管,不仅要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丰富的会计及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对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市场环境变化的分析判断能力、参与企业决策的能力等等,需要毕业生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薪酬待遇变化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刚刚踏入职场的应届毕业生,由于处于实习期间,所以工资待遇相对较低,月薪1000-1500元居多;到2011年实习期满,工资会增长1000-1500元,月收入2000元以上的毕业生占到70%以上,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收入水平还会继续增加。一些刚毕业的学生经常抱怨工作不好找,找到工作的又抱怨工资收入水平低。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认清就业形势和人才市场的需求。据调查,我国目前持证会计总体状况是供大于求,但是高级会计人才还处于缺乏状态,尤其在近几年亟需大批合格的注册会计师。这就要求在高职院校要帮助在校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培养其终身学习能力,为保障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离岗率 据对调查,2010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达到了91%,但是一年之后的追踪数据表明,还留在原岗位上就业的学生仅有59%,那么其他41%的毕业生为何离岗呢? 经过调查分析之后我们发现,高职毕业生在就业初期工作不稳定,离岗率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对工资收入不满意;二是责任心和意志力下降;三是学校对高职生的就业指导力度不够。 (四)就业单位性质变化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2010届毕业生多数在民营企业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数据变化不大,可见,虽然高职毕业生在就业初期更换就业单位的人数较多,但是再次就业时,仍然以民营企业单位为主。因此,民营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是高职院校赖以生存的基础。 (五)称职率 在初次就业时, 96%的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工作一年后,随着对工作岗位的熟悉、工作经验的积累、业务水平的提高,100%的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可见,我们的毕业生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满足中小企业对会计人才的知识、技能以及素质的需求。 二、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研启示 通过以上毕业生跟踪调研分析,反思高职教育现状,笔者认为,只有高职院校打好金字塔的塔基,学生毕业后才能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了切实做到以“就业”为导向,保障学生可持续发展,高职会计专业教育应在以下三方面加强工作力度: (一)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更好地为区域经济服务,应按照中小民营企业会计工作过程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按照会计职业岗位群的工作过程选取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探索适合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与方法组织教学;建立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优化师资队伍;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高教学水平。 (二)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切实提高就业质量 1、改革就业指导服务内容 目前就业指导机构的主要工作就是办理手续、提供信息、政策指导等。这些传统的事务性工作是必须的,但是离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相差甚远。就业指导机构要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引导他们正确认识高职专业培养目标与本人职业目标的关系,引导他们根据个人和环境信息评估情况制定更长远的目标;在职业规划目标实施方面,指导学生处理好中短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关系,教育指导学生中短期目标主要通过会计专业课的学习和实践而实现,长期目标主要通过相关选修课的学习和素质拓展而实现。 2、提升就业指导教师水平 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广阔的视野审视个人职业问题,帮助他们正确地进行人生定位和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帮助他们学习和锻炼如何正确地选择职业,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尽快地适应工作需要。就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而言,他们需要的职业指导教师应该是会计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兼备,并且懂得心理学的专业化、职业化的教师。 (三)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培养终身学习能力 学生毕业之后,学校的教育也远远没有完成。学校教育要能使学生在工作岗位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提升和发展。当今社会正处于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时代,作为从事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会计人员就必须不断地学习,进行知识的更新。 总之,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和“质量管理”的内在要求就是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学校应把目光放至学生整个人生道路,对学生的终身教育负责。 会计毕业生毕业论文:会计本科毕业生专业胜任能力需求及供给现状分析 摘要:会计专业胜任能力是指会计人员按照既定的标准履行工作职责所应具备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及职业价值观。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实务界对会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需求及应届本科毕业生专业胜任能力的现状。 关键词:专业胜任能力 需求 供给 一、会计专业胜任能力的内涵及框架构建 (一)会计专业胜任能力的内涵 专业胜任能力(Professional competence)是指从事某项职业所应具备的知识、素质及能力。就会计专业胜任能力的内涵而言,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认为:专业胜任能力是指能够在一个真实工作环境中按特定标准承担工作角色所应具备的能力;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认为:专业胜任能力是以一种能干的、有效率的和恰当的态度履行高标准工作的才能。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CGA)认为:专业胜任能力是指能够有效履行特定职业角色而必须具备的知识、技巧、才能和行为的总和。南非公共会计师和审计师委员会(PAAB)认为:专业胜任能力是指以本国和国际上的标准完成会计师和审计师所期望完成的任务和角色的能力。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CICPA)认为:专业胜任能力是指能够在实务工作环境中按照设定的标准完成工作任务的专业素质。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会计专业胜任能力是指会计人员按照既定的标准履行工作职责所应具备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及职业价值观。 (二)会计专业胜任能力框架的构建 为推进全球会计职业的发展,2003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陆续了涉及会计专业职业能力框架的准则。按照相关准则,会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框架由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及职业价值观构成。其中,职业知识包括会计、财务及相关知识、组织和企业知识、IT知识等;职业技能包括智力技能、技术和功能技能、个人技能、交流和交际技能、组织和商业管理技能等;职业价值观包括维护公众利益和提高对社会责任的敏感度、坚持持续的发展和终身学习、保持可靠性、责任性、及时性以及谦虚和尊重的行为、遵守法律和法规等。 以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提出的会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框架为基础,根据对会计专业胜任能力内涵的认识,本文构建的会计专业胜任能力框架如下: 1.职业知识。具体包括:人文知识、自然科学知识、艺术知识、外语知识、经济学知识、管理学知识、统计学知识、金融学知识、市场营销学知识、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电子商务知识、财务软件应用知识、EXCEL等工具的应用知识、财务会计与报告知识、成本管理会计知识、审计与鉴证知识、税法与税务筹划知识、财务管理知识、法律知识等。 2.职业技能。具体包括:获取知识及理解能力、调查研究及分析推理能力、创新(识别与解决无模式问题)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应变能力、战略规划项目管理资源管理能力、领导能力等。 3.职业价值观。具体包括:遵循法律法规价值观、诚信价值观、正直客观价值观、关注公众利益和社会责任价值观、终身学习价值观等。 二、会计本科毕业生专业胜任能力需求调查分析 针对实务界对会计专业胜任能力的需求,笔者通过问卷形式进行了调查,共收到有效答卷296份。具体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被调查者性别比例:男性占45.61%,女性占54.39%;被调查者学历(或学位)情况:大专及以下占11.15%,本科占85.14%,硕士占3.72%;被调查者工作单位类型:行政单位占3.72%,事业单位占12.5%,工商企业占69.59%,社会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占10.14%,其他占4.05%;被调查者工作年限:1-5年者占62.5%,5-10年者占22.97%,10-15年者占10.81%,15年以上者占3.72%。 (二)实务界对职业知识的需求 调查问卷选项分为很重要(5分)、比较重要(4分)、一般重要(3分)、不太重要(2分)、不重要(1分)。在就调查问卷分析过程中,以均值衡量重要性,以标准差衡量趋同度(下文同)。 问卷结果表明,实务界对职业知识重要性的认识,按照财务会计与报告知识、EXCEL等工具的应用知识、财务软件应用知识、税法与税务筹划知识、成本管理会计知识、财务管理知识、管理学知识、审计与鉴证知识、金融学知识、法律知识、经济学知识、管理信息系统知识、外语知识、统计学知识、人文知识、市场营销学知识、电子商务知识、自然科学知识、艺术知识依次递减,说明实务界比较偏重与具体工作相关的知识及实务操作应用知识;实务界对职业知识重要性看法的趋同度,按照财务会计与报告知识、财务软件应用知识、管理学知识、EXCEL等工具的应用知识、成本管理会计知识、财务管理知识、税法与税务筹划知识、人文知识、审计与鉴证知识、法律知识、经济学知识、金融学知识、统计学知识、管理信息系统知识、艺术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电子商务知识、市场营销学知识、外语知识依次递减,说明实务界对财务会计与报告知识、财务软件及EXCEL应用等知识的重要性看法趋同,而对于外语知识、市场营销及电子商务知识的重要性看法差异较大。 (三)实务界对职业技能的需求 实务界对职业技能重要性的认识,按照实际操作能力、沟通能力、获取知识及理解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应变能力、交往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协调能力、调查研究及分析推理能力、创新(识别与解决无模式问题)能力、领导能力、战略规划项目管理资源管理能力依次递减,但总体差异度不大,说明实务界基本认同上述职业技能的重要性;实务界对职业技能重要性看法的趋同度,按照实际操作能力、应变能力、获取知识及理解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职业判断能力、交往能力、协调能力、调查研究及分析推理能力、创新(识别与解决无模式问题)能力、领导能力、战略规划项目管理资源管理能力依次递减,说明实务界对实际操作能力、应变能力、获取知识及理解能力、沟通能力等职业技能重要性的看法趋同,而对创新能力、领导能力、战略规划项目管理资源管理能力等职业技能重要性的看法差异较大。 (四)实务界对职业价值观的需求 由表1可知,实务界对职业价值观重要性的认识,按照终身学习价值观、诚信价值观、正直客观价值观、遵循法律法规价值观、关注公众利益和社会责任价值观依次递减,但总体差异度不大,均值较高,说明实务界基本认同上述职业价值观的重要性;实务界对职业价值观重要性看法的趋同度,按照诚信价值观、终身学习价值观、正直客观价值观、遵循法律法规价值观、关注公众利益和社会责任价值观依次递减,除关注公众利益和社会责任价值观外,对职业价值观重要性的看法基本趋同。 三、应届会计本科毕业生专业胜任能力现状调查分析 针对应届会计本科毕业生专业胜任能力现状,笔者通过问卷形式进行了调查,共收到有效答卷283份。具体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被调查者性别比例:男性占46.64%,女性占53.36%;被调查者学历(或学位)情况:大专及以下占10.95%,本科占84.1%,硕士占4.95%;被调查者工作单位类型:行政单位占4.59%,事业单位占17.67%,工商企业占66.78%,社会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占7.77%,其他占3.18%;被调查者工作年限:1-5年者占61.84%,5-10年者占23.32%,10-15年者占10.25%,15年以上者占4.59%。 (二)应届会计本科毕业生所掌握的职业知识现状分析 调查问卷选项分为很好(5分)、较好(4分)、一般(3分)、较差(2分)、很差(1分)。在调查问卷分析过程中,以均值衡量优劣、以标准差衡量差异度。 问卷结果表明,实务界认为会计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所掌握的职业知识处于“一般”状态,掌握程度按照EXCEL等工具的应用知识、财务软件应用知识、财务会计与报告知识、经济学知识、管理学知识、成本管理会计知识、财务管理知识、统计学知识、金融学知识、人文知识、税法与税务筹划知识、外语知识、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电子商务知识、审计与鉴证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市场营销学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识依次递减。实务界对会计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所掌握职业知识程度的看法差异较大,差异度按照人文知识、管理学知识、外语知识、自然科学知识、财务软件应用知识、经济学知识、EXCEL等工具的应用知识、财务会计与报告知识、统计学知识、市场营销学知识、管理信息系统知识、金融学知识、电子商务知识、艺术知识、成本管理会计知识、财务管理知识、法律知识、审计与鉴证知识、税法与税务筹划知识依次递增。 (三)应届会计本科毕业生所具备的职业技能现状分析 实务界认为会计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所具备的职业技能处于“一般”状态,其程度按照获取知识及理解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交往能力、沟通能力、调查研究及分析推理能力、应变能力、协调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识别与解决无模式问题)能力、职业判断能力、战略规划项目管理资源管理能力、领导能力依次递减;实务界对会计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所具备职业技能的看法差异较大,差异度按照交往能力、获取知识及理解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调查研究及分析推理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创新(识别与解决无模式问题)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战略规划项目管理资源管理能力、领导能力依次递增。 (四)应届会计本科毕业生所体现的职业价值观现状分析 由表2可知,实务界认为会计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所体现的职业价值观处于“一般”到“较好”状态,其程度按照终身学习价值观、正直客观价值观、诚信价值观、关注公众利益和社会责任价值观、遵循法律法规价值观依次递减;实务界对会计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所具备职业价值观的看法差异较大,差异度按照终身学习价值观、正直客观价值观、关注公众利益和社会责任价值观、遵循法律法规价值观、诚信价值观依次递增。 四、结论 上述调查研究显示,就社会对会计本科毕业生专业胜任能力的需求而言,实务界比较偏重与具体工作相关的知识及实务操作应用知识,对财务会计应用等知识的重要性看法趋同,而对于外语知识等基础工具知识、市场营销等相关管理知识的重要性看法差异较大;实务界基本认同会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框架中职业技能的重要性,对应用能力及人际交往等职业技能重要性的看法趋同,而对创新、领导能力、规划管理等职业技能重要性的看法差异较大;实务界基本认同会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框架中职业价值观的重要性,除关注公众利益和社会责任价值观外,对职业价值观重要性的看法基本趋同。 就应届会计本科毕业生的专业胜任能力现状而言,会计本科毕业生所掌握的职业知识、具备的职业技能、体现的职业价值观均处于一般状态,尚不能很好地满足实务界的需求。这说明在会计本科的教学过程中,在培养目标定位、培养规格的确定、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应用等方面,还应进一步强调专业胜任能力的要求。同时,还应注重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结合,培养具备较强专业胜任能力的学生,满足社会的需要。 会计毕业生毕业论文:会计专业毕业生市场就业情况分析 摘要:文章通过查阅文献,搜集相关数据调查分析近几年来会计专业本科学生的供需状况,及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走向、会计专业相关岗位职责,了解市场对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生素质的要求。 关键词:会计专业人才供需;就业走向;毕业生素质 0 引言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搜集相关数据调查分析近几年来会计专业本科学生的供需状况,及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走向、会计专业相关岗位职责,了解市场对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生素质的要求。从而为探索市场竞争环境下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数据支撑。 1 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生供给与需求分析 1.1 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生的供给状况 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后,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亦是如此。笔者统计了2007~20011年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及会计专业毕业生人数,详见表1。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到,会计专业毕业生人数近五年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2011年的毕业人数是2007年的3.5倍,会计专业毕业生人数占全国毕业生人数的比重从 2007年的0.751%上升至2011年的1.983%,增长了164.05%。因此,每年大批量的会计专业毕业生涌入社会,他们的就业已成为社会的关注热点。 1.2 会计本科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状况 根据陕西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近期的《2012年第二季度全省主要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情况分析》,与去年同比,用人单位数增加7%,入场求职个人数增加12%,但投放市场就业岗位数减少5%,求人倍率0.59,下降0.1。表明尽管用人单位数量略增,但是招聘规模缩减,个人就业难度要大于去年。与第一季度数据相比第二季度用人单位需求前五位的专业依次是市场营销、计算机、财务会计、金融经济和机械设计及制造,财务会计专业需求量以6%稳居第三位。详见图1。在这前五位的专业中,个人供给除了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供给大于需求外,其余四个专业均是需求大于供给,财务会计专业需求为6%,而供给只有2%。详见图2。二季度进入市场招聘的用人单位表示,对应聘人才无具体要求的占32%,其余对应聘人均要求1至5年不等的工作经验,这无疑削弱了应届毕业生的竞争能力。 根据麦可思《中国2010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在2010届主要本科专业就业率前50位中,会计专业毕业半年后就业率达到94%,位于第25位。对2010届本科毕业生社会需求量较大的前50个职业中,簿记员、会计和审计员以6.8%居首位,出纳员以3.7%居第三位。对2010届本科毕业生社会需求量增长较快的职业中,簿记员、会计和审计员以增幅2.26%居首,出纳员以增幅1.15%居第二位。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生源充足,用人单位需求量稳中带升,前景乐观。然而在麦可思2010届本科专业失业量前10位的排行榜中,依然看到了会计专业的身影,以失业量0.73万人位居第5位。为什么会出现“双高”(高就业率和高失业率)现象? 主要是因为目前各个用人单位在选择员工的时候,都要求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或者实践履历,并对会计法规和税务法规等相关准则能够非常熟练的运用的员工。但是目前来说,我国高校培养出来的会计毕业生还不能达到这种高的水平,也就是说我国的会计专业的综合素质培养的水平与当前市场上的用人单位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1.3 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走向 ①主要就业岗位。据调查分析,在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从事的职业大概是有这么几种,比如财务会计、税务部门、审计助理、出纳、收银、销售代表、销售助理等。②主要行业走向。从专业的就业前景来说,会计专业的就业面还是比较大的,能够涉及的行业也比较多,据调查分析,发现目前会计毕业生能够从业的行业有:工商财务、物流业、房地产业、金融业、贸易、制造业、电信及其他电子信息传播服务业。③就业单位类型。根据调查分析发现会计毕业生就业的单位性质主要是民营企业和个体最多,其次是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在银行和政府机关工作的毕业生是最少的。 2 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的要求 笔者调查了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华德诚会计师事务所,会计之友,用友公司,安越咨询公司,世纪金花股份有限公司,浦东发展银行共7家合作企业,从对用人单位的访问与调查看,用人单位对从事与会计专业相关工作的毕业生的素质要求如下: 2.1 良好的职业道德 会计人员应该树立爱岗敬业、诚信守信、富有责任心、吃苦耐劳等职业道德,这也是企业对财务人员的基本要求,也是企业招聘会计人员时考虑的关键因素。 2.2 扎实的理论基础 理论基础包括会计专业大学生对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自学素质的把握。基础知识方面,学习和掌握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是对会计专业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是会计专业毕业生求职的基础,其中英语和计算机能力是最为重要的。专业知识方面,专业理论是会计专业学生进入不同行业的通行证,只有取得相应专业的毕业证书才可以得到用人单位的准入资格。财务会计、金融学、管理会计、税法学、商法、审计、职业道德、信息系统、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是最重要的10项知识要素。同时还要具备相关职业证书,比如会计从业证书、初级会计师证书、CPA、英语等级证书及计算机证书,这些都是其综合素质强的表现。 2.3 较强的实践能力 实践经验对会计人员非常重要,通过权威招聘网站上的招聘信息可以看出,基本核算岗位一般需要1-3年的工作经验,中高层次会计人员需要3-5年的工作经验。缺乏经验是应届毕业生在就业时的拦路虎。 2.4 终身的学习能力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在进入社会后可能已经面临淘汰的命运。因此这就要求当代的毕业生在离开学校后,能具备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及时掌握行业动态,更新业务知识。 2.5 良好的沟通能力 在企业财务工作中,会计人员是要和各个部门、多种专业人员相互沟通的,会计工作的开展是依赖于财务同事和相关部门通力合作。这其中,交流、沟通、协作是一个合格的会计人员所必备的基本能力。 会计毕业生毕业论文:提高高职会计毕业生实践能力 针对当前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会计毕业生实际应用能力较差现象,笔者走访了若干用人单位,以及已经毕业的部分同学,对我校的办学方法和理念得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要办好有特色的会计专业,应从课程教材选用、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教学方式的改了进等等一系列方面的问题着手,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主动求知扩大知识面能力,以及会计专业业务技能的操作能力上下功夫,以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熟悉会计业务,独立从事会计工作,和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的经济工作者。 会计学是一门务实性的学科,会计工作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会计人员不仅需要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任何一项技能,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些理论上的知识,更需要结合实际,联系生活,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得到更好的提高。 会计专业课程教材改革与设想 会计是一门很抽象的经济理论学科。刚接触会计这门学科时,学生对于新的东西出于一种好奇心理,所以在讲会计基础知识容时他们容易被掌握。但是,传统的会计教材主要偏重于理论上的阐述,基本很少顾及具体的实务操作,条文性的解释较多,而直观性的图表较少,随着专业课程的难度加深,学生好奇心的减弱,以致于很难真正掌握其中的知识与技能。只学习到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而要真正进行会计实务的具体操作却不知道该从哪方面着手,以至于参加工作后承担会计工作的不少毕业生打电话询问如何建账,进行成本结转后怎么编制现金流量表等等问题.可见实行专业课程教材的改革是必要而可行的。 配以操作性较强的教材。会计原理是财会专业的基础课程.是整个会计理论的基石.这个阶段如果学生只是肤浅的认为会计工作就是凭证的编制、审核、传递与保管,账簿的设置登记、对账与结账等是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那么以后学生只会对会计原则的生搬硬套,一遇到各种具体经济业务的处理就不知所以。这是因为会计学有较强的经济生命和经济价值观,比如会计法规的时效性,会计原则稳定性,会计事项处理的灵活性等等。因此在进行会计原理的教学时,还要配以操作性较强的教材如《会计操作实务》进行教学。这样对实际财务活动的如现金支出的白条现象,企业发放年终奖金分为一个月或两个月计发的会计处理方法上就容易理解和消化了。 重视会计基础与会计操作相结合。会计操作实务详细介绍了原始凭证的填写规范,如书写使用的墨水、标准数码的填写、汉字大写金额的书写、支票日期的规范填写;介绍发了红字发票的使用、原始凭证的分割、原始凭证遗失处理,白条现象等,这些都是会计日常工作常常碰到的情况。如果学生仅仅学习《会计原理》,而不结合《会计操作实务》,往往还不会规范填写支票日期,不懂规范书写凭证汉字大写金额,甚至出现一些书写错误。学生通过会计基础与会计操作实务相结合学习,对原始凭证的填制就能心中有数,上岗后就能很快达到工作要求;又比如在《财务会计》(一)教学时,结合《会计电算化》的具体操作方法细讲;在《财务会计》(二)教学的同时再增加一部分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学时,使学生能够通过对经济业务的处理,而又能够应用电算化会计知识编制和处理一系列会计报表.学生毕业如果在会计岗位后也能很快从生手变为熟手。 突出针对性教育。目前无论是会计专业毕业的中专、大专生,还是注重会计理论培养的本科学生,其会计实务操作能力大都较差。因此,对学生实际经济业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尤其上电算化会计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尤为重要的。为了改变当今现状,应突出针对性教育,会计专业课程教材应该以培养具有会计理论又具有较强实际应用能力的学生为基本要求而选择。即既能加强对学生电算化操作能力的培养,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模拟一些对企业账务的简单处理,让学生对企业的财会知识及其账务处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应变能力,这样在毕业之后便不会觉得很迷茫,至少知道进入企业之后应该哪方面着手,进而学到更多更有用的知识。 增加课后自学教材。由于现阶段会计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书籍种类繁多,可以选定一本主教材,几本课后自学教材。教师讲主教材理论概念、原理及分析方法,而对于理论的应用,采取按课程单元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科学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自学,并完成教师布置的该单元的课后练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学生应该及时向老师请教,或者询问理解全面的同学,而不是放在一边不管,如果在发现问题的时候不能及时解决,那么问题只会越堆积越多,连自己都忘了。 会计职教方式的改革与设想 对于不同的人,同样的事物由于专业知识不同会持不同的见解。那么对于会计专业的教师他们的教学方法也会有所差异。经过调查,这是我院会计专业大部分同学对会计教师的同感.这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书本知识严重脱离实际.既然问题已被提出,所以在会计教学中,要注重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树立理论与实务并重的教学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鼓励任课教师到企业去调研、兼职,并在报酬上给予一定的政策倾向。 加强实践性教学。会计理论的知识要应用于企业财务活动才能将表达的内容理解透彻,教学内容要密切联系社会实践,才能体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对于初学会计的学生来说,会计科目、会计分录、会计凭证等的含义与应用,是十分抽象与难以理解的,因此要大量采用演示教学法,加强会计业务处理的直观教学,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如会计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时,教师可以出示不同的原始凭证,合规与合理不合规一同展示,让各种原始凭证,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以及通用凭证与学生接触实际,加深印象;还可以让学生把案例分录做在实际使用的记账凭证上,这样就可以加深学生对会计科目、会计分录的认识,使学生掌握了记账凭证填制技能。可能在短短的课堂时间内,这样的内容要完全真正的理解很困难,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的程度不同,在下节课时开始时利用短暂的时间进行复习巩固,反复加深学生的印象,这样才能更容易的理解。同样,在学习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时,在介绍编制方法后,应当让学生根据案例资料编制资产负债表,在计算固定资产合计数时,应以固定资产净值而非固定资产原值计算(对于初学会计的学生来说,还是往往搞不清),否则资产负债表左右半表合计数不相等。通过这样的教学,既加深学生对资产定义的理解,又使学生掌握了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只有理论联系了实际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 加强会计模拟实验教学。现在学校的会计模拟实验室与会计电算化实验室是分开的,上机时间往往也不足。能否把两张合并在一起,进行综合训练,值得思考。原因是这样可以把一个企业的经济业务能集中展示出来,一方面进行会计手工操作,一方面可以进行电算化会计模拟训练,把遇到的财务问题通过分析、现场讲解,发现问题、马上可以解决。除此之外,还可以提高同学的手工做账能力。因为会计工作表面上是简单的加减乘除计算,看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往往会出错,不是会计分录做错就是累加数字算错。所以在摸拟实验阶段,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逐渐掌握会计核算方法、步骤和账务处理技巧。现在我们学校要求学生自己找实习单位,由于学生的社会关系较简单,加之会计资料涉及到单位的商业秘密,单位不愿意接受实习生,所以一些学生找不到实习单位。往往找的工作专业都不对口,这样对学生的影响还是挺大的,让他们一时迷失了自己的方向,不知道到底自己想要做的工作是什么样的。即使找到自己专业的工作,由于用人单位避免出错和泄漏商业秘密,给予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极少,只简单的做一些类似勤杂之类的工作,使实习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做关于专业方面的工作,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学校的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教学创造一个模拟企业,使学生在这种模拟环境中,充当出纳、会计、会计主管、稽核人员等,练习假币识别、点钞、原始凭证的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报表的编制以及审核签字等。这样的模拟实验,学生可以从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薄,成本计算到编制会计报表等一系列的会计工作的全貌有了直观的了解,既培养了动手能力,又加深了对会计基础理论与会计工作内在联系的认识。可从简单账务处理开始,慢慢积累,再适当的加深难度,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也让学生对自己更有信心,轻松地去迎接新的挑战。 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趋势及教学改革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化分工的越来越细,各种生产和服务类型企业大量涌现,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越来越高。不同的企业虽然招聘的岗位不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发掘人才。虽说学历重要,但企业最注重的应该是应聘者的能力,尤其是社会实践经验和应变能力。从我们这几年毕业生就业状况来看,那些在学习期间兼职得到锻炼的同学,在求职者中占了很大优势,不仅找到理想的工作,而且为以后创业奠定良好基础。因此我们培养学生不仅要懂得和掌握会计的基本技能,而且具有参与企业管理决策的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保证实践教学质量,要对学生和指导教师建立严格的考核指标体系,如技能测试合格率,会计上岗证通过率等。所以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指导教师的实践经验,引导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吸收,培养学生自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一个会计专业教师至关重要。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教学的关键,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素质是实现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想要改变某一种现实的状况,仅从某方面改变是不行的,既然实行了专业教材的改革,那么运用教材的教师也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对于学生接收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没有丰富会计实践经验的教师,难以培养出具有会计实务操作能力的学生。在教导学生的同时,应注重自己专业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的更加全面,更加具体。 建设高素质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可采用两项措施:一是学校拿出部分经费来支持安排青年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比如到厂矿企业、各种中介服务公司等进行社会调查,或者到这些企业去挂职承担实际工作,以此来增强指导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业务素质,加强实践教学的指导性和针对性;二是在实践教学的部分环节,可以适当的从校外聘请有专业技能、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来兼职作指导教师,这样或许学校支出的费用大了一些,但是新的教学模式可能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更多更新的东西。 引导学生自学,注重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对于大学生的培养,不能只按照学生掌握了教师所讲授内容的多少这一个标准来衡量。对待刚刚入门的学生既要加强会计理论知识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会计工作的职业判断能力培养。一个人如果专业知识非常优秀,但是却忽略了身边的事物,那么他也不能称之为成功的人。要提高自身的修养,尊重别人,才能得到更多人的尊重,同时具备良好的技能,才能让人信服。这些显然是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教师不可能做到在课堂上讲解得面面俱到,但可以应引领学生自学一些内容。学习靠教师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老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能不能掌握有用的知识,离不开自身的努力。学习知识的程度如何取决于自己用功的程度,付出的越多会得到相应的收获,如果不付出的话,是永远不会有收获的。 寒暑假组织社会调查。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到各类企业进行社会调查,并写出总结报告。通过调查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现代企业需要哪些人才,从而确认自己的学习目标与社会价值。 (作者单位: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会计毕业生毕业论文:对会计专业大学生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摘要:随着大学毕业生的逐年增加和国家经济形势的变化,本科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空前巨大。本文在此背景下探讨本科会计专业教育的重新定位和实现问题。 关键词:本科会计专业 就业 会计作为一种商业语言,在经贸交往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80年代开始,会计专业毕业生一直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一直是社会上最抢手的人才之一。然而,从2009年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的情况来看,会计人才需求呈现出下降的态势,一些毕业生也开始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因此,深入分析当前会计专业学生开始出现就业难的原因,从中探求破解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和社会现实意义。 一、当前的本科大学生就业形势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下半期,大学生就业难就已经成为一大社会问题。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大幅递增,到2009年已达611万人,2010年更是达到了历史性的631万人。与此同时增加的还有全国大学生待业人数,据教育部统计,到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7%,未就业的应届高校毕业人数达到了79.43万人,“蚁族”队伍日趋庞大。此外,每年还有数百万的中专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的就业者,再加上农村转移劳动力,预计2010年全国劳动力供求缺口在千万人以上。由此可见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空前巨大。大学生求职难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如高校扩招的影响、人才供需错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自我期望值过高、缺乏求职技巧、就业渠道不畅通、用人单位的用工制度不合理……然而,高校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导致大学生动手能力差,却是众多原因中尤为突出的一个。由于很多高校沿袭了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十分突出。相反,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能力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他们需要的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能够迅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实用型人才。因此,促进高校教学改革,帮助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高校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 二、会计专业学生开始出现就业难的原因 1.社会环境的变化 这些年来一批又一批各种形式培养出来的会计类人才充实到经济建设的各个岗位中去,满足了许多用人单位的需求。特别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许多金融机构、理财咨询公司、企业以及事务所大量减少用工岗位。 2.现行人事制度的制约 由于一些用人单位的用人机制不够健全,使一些本来应该使用会计专业人才的岗位被一些不甚称职的人占去。一些企业负责人在财务这样的岗位上,宁愿用一些层次较低的“自己人”边干边学,也不引进有真才实学的会计专业毕业生;还有些企业则更注重阅历而非学历,只愿意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不愿意接受应届毕业生。 3.当前教育盲目的扩招 在前些年会计专业毕业生走俏时,许多高校纷纷开设会计类专业或盲目扩大招生规模。据一项不完全统计,全国平均10名高校毕业生中就会有1名学财会的。这种发展态势在当前的需求形势下显然难免导致出现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 4.学生自身的定位 从学生自身来看,不少学生报读会计专业,是为了毕业后找到工作稳定、条件优越、待遇优厚的单位工作,缺乏肯吃苦的思想。 三、提高会计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1.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以企业需要为根本,以岗位群设置为依据,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增强就业的竞争能力。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结合会计准则的颁布和目前我国劳动人事用人制度的变化,准确定位我院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面向中小型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从事日常会计核算,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助理会计师证书,有一定的职业判断能力和较好的职业道德,为我省的化工行业的经济发展提供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明确,具有以下特点:(1)去向明确,面向湖南省化工行业的中小型企业;(2)岗位群明确,一般的核算会计;(3)具有会计专业的特点,具备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助理会计师证书,增强就业竞争能力;(4)符合会计专业实际需要,有职业判断能力和较好的职业道德。 2.建立会计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科学完善的教育评价制度将会对会计教育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从而提升会计教育质量。目前,我国高校会计专业教育质量的评价仍然是基于“政府主导型”的评价体系,往往流于形式。因此,我们应该调查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状况及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的要求,通过社会的广泛介入,充分发挥会计职业团体和中介机构的作用,逐步建立专业的、权威的评价机构,逐步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会计专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使会计专业质量评价制度化。此外,大学内部应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对本科会计教学进行过程监督和事后考查,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和奖惩制度,最终形成内部监督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会计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3.提供不同类型的实习工作 大学期间,高校应为学生提供两类实习工作,一类是企业实习,具体掌握日常业务的账务处理。去企业实习比一般的会计手工模拟实验课要鲜活得多,一般的课程往往受学时限制或课程目标约束,不能全面完整地涵盖全部账务处理。通过企业实习,能够优化中级财务会计方面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对账务处理有了本质性的理解和掌握。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学校可以分批向企业输送实习生,缓解企业的人员压力。另一类是事务所实习,让学生对审计业务有更深层次的体会,为学生提供体验“百家”做账系统的机会。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广泛,接触的客户种类繁多,但去企业实习同样不可替代,学生能深刻体会整个企业的氛围,毕竟将来有一定比例的学生会选择企业会计这一职业。 结语 总而言之,无论是会计专业还是其他专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需要社会关注、学校引导、毕业生本人理性认识的长期系统的工程。希望无论是否经济危机,大学生就业这个话题都能被长期重视。 会计毕业生毕业论文:关于我国会计专业毕业生专业素质状况的问卷调查 摘要: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当前我国会计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素质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对象包括会计学术界、实务界、非会计专业管理人员和会计专业学生等。结果表明,目前我国会计毕业生的专业素质状况与会计职业素质需求之间存在着差距。其中职业道德素质、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技能方面差距尤为显著。认为大学会计教育迫切需要以会计职业的能力素质需求为导向进行改革。 关键词:会计教育 会计专业素质 会计专业毕业生 会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胜任的职业会计师(IFAC,1995),即培养会计师所应具备的专业素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会计教育成果显著,但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学者认为。我国高等会计教育基本上是封闭的脱离实际的模式,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忽视职业道德和诚信教育,严重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张俊瑞、刘东霖,2005;邓传洲,2004,何太明、付巧云,2007)。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国会计毕业生的专业素质水平状况及其与会计职业素质要求之间的差距进行了研究,以期能够为探寻我国大学会计教育的不足和努力方向提供有益参考。 一、文献回顾 (一)会计人员专业素质的涵义大学毕业生的素质包括知识、技能、品德、个性和身心健康的综合素质(郑学宝、孙健敏,2005)。会计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素质是综合素质的一部分,要研究会计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素质的现状,基本前提是界定会计专业素质的要素,即专业素质是如何构成的。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学科中“能力素质模型(Competencymodel)”的概念,能力素质模型是指担任某一特定的角色或达成某一绩效目标的一系列胜任特征素质的组合,又称为胜任力模型(郑学宝、孙健敏,2005)。由此可以认为,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具体体现为职业胜任能力。 (二)国内相关研究近年来国内关于会计教育现状的研究以定性研究为多,如对现状问题的描述、对国外会计教育经验的推介等。而以统计数据为依据或调查采访等形式的研究并不多见。一是关于会计人员专业素质或胜任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其重要性的研究。这类研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权威部门或职业团体为主导的研究,这些研究的成果最终以指南、公告、白皮书等权威文件的形式,成为会计教育或会计行业的指南或导向性文件(AECC,1989;AICPA。1999;IFCA,1996,2003),详细内容将在后面的问卷设计中介绍。另一类是研究者以需求方或毕业生为主要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专业素质能力。林志军、熊筱燕和刘明(2004)以会计从业人员、会计教师以及会计专业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对会计教育中所需注重的知识、技能以及教学方法进行分析评估,得出会计人员最重要的十项知识要素和十种技能。许萍(2006)随机抽取了600条国内外初级、中级、高级会计人员招聘信息,按照拟聘人员具备某项能力的样本数占总样本数的比重,对各项能力进行了排序。张俊瑞和刘东霖(2005)采用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随机调查了国内各行业对于财经类人才的需求状况。刘书兰(2006)根据对会计毕业生的回访调查,总结出一个合格的财务会计人员必备基本素质和能力。二是关于如何评价我国会计人员或会计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素质水平的研究。张俊瑞和刘东霖(2005)采用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随机调查了国内各行业对于财经类人才的各方面能力的评价。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财经类人才已经具备一定的财经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但大多数单位认为其缺乏实际应用与综合实践能力,团队协调与合作能力欠缺,组织领导能力亟待提高,在实际的工作中创新性不高,国际化人才紧缺。 本文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将以上问题结合起来研究:首先,会计人员专业素质构成要素的重要性水平如何;其次,我国会计毕业生的专业素质水平如何,与会计职业素质要求之间存在多大差距。 二、研究方法 (一)问卷设计 首先对会计人员专业素质进行界定和分类。目前关于职业胜任能力的研究方法最常用的是能力投入法,或称能力素质法。AECC在1989年提出,作为一名成功的公众会计师应具有的素质包括:一般知识、组织和商业知识、会计和审计知识(可将以上三方面归纳为知识)、沟通能力、智力能力、人际关系能力、会计专业技能(可将以上四方面归纳为能力)、个人素质和态度(实际上是会计职业伦理或文化价值观)。1999年AICPA了“AICPA会计职业核心能力框架”,在其第一阶段框架种提出未来会计行业从业者作为一名终身的学习者需要培养的三方面的能力,分别是专业职能能力、个人能力和广阔的商业视角能力。该框架具有明显的大学会计教育导向。IFAC在1996年的IEG9“职业会计师的教育准备、职业能力评价和经验要求”中,认为能力来源于知识、技能和职业价值观。知识包括一般知识、组织行为与商业知识、会计和相关知识以及信息技术;技能包括智力、人际关系能力及交流技能;职业价值观指职业会计师所需具备的正直、客观、独立、遵守职业道德、关注公众利益和社会责任、终身学习等品质。遗憾的是我国关于会计师胜任能力的权威框架还是空白(周宏、张巍、宗文龙等,2007;邓传洲,2004)。秦荣生(2003)认为会计人员应具备相关的知识和能力,知识结构包括基础文化素质修养、专业学科的基础知识、专业学科知识,业务胜任能力主要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王晓娜(2004)在借鉴国外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研究的基础上,从素质能力法的角度提出我国会计人员职业能力框架包括职业品格、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三方面。 由此可见,研究者虽然对会计人员(或称会计师)专业素质构成要素的具体分类存在分歧,但大多数都认同会计专业素质由知识、技能和职业价值观构成。另外,随着商务活动的日趋复杂和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我国会计行业对职业判断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鉴于此笔者将其单独作为一项专业素质进行研究。因此本文将会计专业素质分为知识、技能、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四个要素。在问题回答选项设计方面采用利克特量表法(likert sealing),量度用1-5量分表示。各评分表示如(表1)所示。 (二)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本文将调查对象确定为以下四类:一是会计教育理论界,即从事会计教学或学术研究的人员;二是会计实务界,包括注册会计师和企业、非盈利组织的会计人员;三是非会计专业管理人员;四是会计专业大四学生。采取两种方式发放问卷:一是电子邮件调查,二是纸质问卷填答。调查渠道包括:走访两家会计师事务所发放纸质问卷并当场回收,到注册会计师考试培训班、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高级会计师培训班现场发放纸质问卷并当场回收;对沪市上市公司财务负责人通过电子邮件回收问卷等。 (三)样本描述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796份,回收问卷673份(剔除无效答卷125份),实际回收率69%。样本数据如(表2)所示。 (四)数据分析方法会计专业素质的重要性程度和会计毕业生专业素质的满意度的总体评分,是所有样本相关项目评分的算 术平均数。重要性水平反映了受访者对专业素质的期望,而满意度反映了受访者对毕业生专业素质的实际评价。因此,通过二者的比较可以进一步考察各项专业素质重要性程度(期望值)和毕业生专业素质满意度(实际值)的偏差。在总体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将受访者按职业背景和学历背景分组,进一步分析不同受访者对专业素质重要性和对毕业生满意度的看法的差异。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会计人员各专业素质的重要性分析 有关分析如下: (1)整体结果分析。从总体统计结果来看(表3),受访者认为各专业素质按重要性程度排序依次为职业道德素质(分值4.4)、职业判断能力和技能(分值均为4.1)、知识(分值为4.0)。从中位数来看差异更明显,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评分中位数达到5.0。其他三项素质重要性评分中位数均为4.0。说明受访者认为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性要远超过其他专业素质,其次重要的是职业判断能力和技能,知识的重要程度最低。 (2)受访者分组统计结果分析。不同职业、学历关于各项专业素质的重要性排名的分组结果如(表4)所示。在职业背景分组中,会计职业道德被各组公认为是最重要的专业素质。就其他三项素质而言,教师组(包括研究人员)和管理组认为知识和职业判断能力同等重要,而技能排在最后。这与会计实务组的看法形成鲜明的对比。实务组认为技能的重要性仅次于职业道德素质,再次是职业判断能力,最不重要的是知识。不同学历受访者对专业素质重要性的看法存在较大分歧。硕士以上学历组认为职业判断能力最重要,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会计职业道德。而知识的重要性又要高于技能。而其他两组则认为职业道德最重要,技能排在其后,再次是职业判断能力。知识最不重要。 (二)对会计专业毕业生专业素质状况的评价及其与专业素质重要性差异的分析有关分析如下: (1)整体结果分析。从总体评价结果来看(表5),受访者对会计专业毕业生四项专业素质的评价均不甚理想。满意度最高的是知识素质,满意度为3.5,中位数达到4.0。其次是职业道德素质(分值为3.1),再次是技能(分值为3.0),最不满意的是职业判断能力(分值为2.7),尚未达到“一般满意”程度。同样,将各素质的重要性平均分与满意度平均分相比较,从而分析会计专业毕业生专业素质的期望值和实际值的差异(表5)。可以发现,四项素质的偏差值都为负值,说明当前大学会计教育所培养的毕业生各方面专业素质与会计职业要求之间均存在差距。分项来看,职业判断能力、职业道德素质和技能的偏差均超过1.0,表明当前会计毕业生在这三项素质方面差距最为显著。相对而言知识素质的差距最小(偏差值为-0.5)。 (2)受访者分组分析。不同分组对会计毕业生专业素质的满意度排名及其与重要性程度的偏差见(表6)。从职业分组来看,不同职业的受访者对会计毕业生的各专业素质满意度排序相同。教学研究组对各素质的满意度与重要性程度之间的偏差更大,说明他们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评价相对于其他组更为悲观,也许是低估了会计专业毕业生的素质水平。从学历分组来看,硕士以上学历组对毕业生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评价要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受访者。同时,他们认为毕业生的知识素质要优于会计职业道德素质,而其他两组则相反。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两项素质的偏差值均随着学历的升高而加大。 四、结论和启示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的目的是考察会计毕业生专业素质状况。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受访者认为最重要的素质是职业道德素质,其次是职业判断能力、技能,最后是知识;而会计毕业生的整体素质与会计职业的要求之间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其中在职业道德素质、技能和职业判断能力三方面差距显著。不同职业和学历受访者的看法存在某些分歧:从职业背景看,教学研究人员和非会计专业管理人员认为知识和职业判断能力比技能更重要;而会计实务人员则认为技能更重要,最不重要的是知识;教学研究人员对会计毕业生专业素质的评价较其他受访者更为悲观。从学历背景看,硕士以上学历受访者认为职业判断能力最重要,其他受访者认为技能最重要;硕士以上学历受访者对毕业生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评价较其他受访者更低,同时认为毕业生的知识素质要优于会计职业道德素质,而其他受访者则相反;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的满意度和期望值的偏差均随着受访者学历的升高而加大。 培养符合会计职业要求的会计人才是大学教育的目的,而调查问卷的结果表明我国目前会计毕业生的专业素质状况与会计职业素质要求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会计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学校应根据会计职业素质要求为导向,调整专业素质培养重心,改变过去重知识、轻能力的教育模式,充分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技能和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会计人才。 会计毕业生毕业论文:会计专业毕业生供需差异分析 会计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与其岗位相适应的、高素质的会计人员承担,这些会计人员主要来自于高等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因此,高等院校会计教育的状况直接影响我国会计工作的状态和水平。然而,我国高等院校的会计教育正饱受实业界的批评,很多企业家、经济学家和企业高层财务人员普遍认为,目前的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很难直接满足各层次的会计工作需要。会计是供需量较大的职业之一。虽然会计工作的需求量较大,但会计专业的高校毕业生每年增长量超过了社会需求量,会计专业毕业生还是存在着找工作难的现象。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专业毕业生,从有关招聘信息中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倾向于选择那些具备一定实践经验、能够合理运用税务法规、财务技术、会计准则的会计人才,这说明我国会计专业毕业生在专业素质能力上与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一、会计专业毕业生供给与需求分析 (一)会计专业毕业生供给情况 据教育部统计,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338万人,失业数约93万人,占总人数的27.5%。可以看出每年约有30%左右的毕业生累计失业,从而使高校毕业生失业人数逐年增长。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后,会计专业的毕业生逐年增加。笔者统计了2005~2008年全国会计专业毕业生情况。详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到,2005~2008年我国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仍呈现出较快增长趋势,2005年会计专业本专科毕业生为79523人,2006年为105714人,2007年为112740人,而到2008年这一数字为189373人,是2005年的2.68倍。在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中,专科生仍然占较大比重,2005为63.73%,2006年为68.21%,2007年为67.02%,2008年为76.41%,说明会计专业专科毕业生的人数增长较快。 (二)会计专业毕业生需求情况根据人事部人才市场公共信息网《2007年四季度全国部分人才市场供求情况及分析》,2007年第四季度,全国部分人才市场共有35万家单位参加招聘,提供招聘岗位322.9万个,登记求职812万人,职位供求比为1:2.51(职位数为1,求职人数为2.51,下同)。按照单位性质排名前4位的是:私营和个体企业、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占招聘单位总数的44.2%、16.2%、15.1%和12.4%。职位需求中,对研究生学历的需求占5.8%,本科学历的占44.1%,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占50.1%。数量显示,在职位供求中,大专及以下学历的比例增加,说明某些职位,特别是建筑、市场营销、计算机、企业管理、财会等职位大专及以下学历者较受欢迎。第四季度,人才市场各专业的职位供求比都在1:2到1:3之间,其中排在前十位的专业中,行政管理、财会专业延续上个季度的高供求比。 从总体上看,尽管近几年就业矛盾比较突出、就业困难,但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特别是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继出台,有力地促进了高校毕业生就业,会计专业总体就业率始终稳定在80%左右。从不同学历毕业生的就业率看,研究生就业率变化不大,本科生和专科生就业率均有提高。会计专业毕业生的供求比仍然处在较高的比例,说明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供大于求。在对会计专业需求的单位中,私营企业需求量较大;在对会计工作岗位的需求中,大多数企业需求的是会计基本核算岗位。表2基本反映了目前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的需求情况。 从表2可以看到,用人单位对会计岗位的要求较高,上述岗位基本上都是要求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才可以完成,刚毕业的大学生很难从事上述工作。 二、会计专业毕业生供给与需求差异的原因 (一)政府与社会因素近几年高校连续扩招,录取率大幅度增高,“升学难”问题解决了,但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要的增长远低于劳动力的增幅,出现了就业率与录取率相差较远的情况,“升学难”就转向了“就业难”,而解决“就业难”比解决“升学难”更为棘手。随着高校的扩招,会计专业无论是招生数,还是在校生数都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域之间诸多方面差别很大。大中城市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总是有限的,竞争相对激烈,但高校毕业生一味青睐于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及改革开放较早的沿海经济区,不愿到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而西部地区及县级以下基层单位往往需要会计人才的支持。另外,用人单位盲目追求名牌高校毕业生,过分看重工作经验,对生源地域及性别也有较高要求。而高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往往高估了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倾向于选择好地区、好岗位、高薪酬,总想一步到位,总认为上了大学就是人才,只有留在大城市,进入机关、事业单位才算“有出息”。这直接导致了会计专业毕业生供需差异的产生。 (二)高等院校因素主要包括教师配备、实践教学及培养体制方面的原因。 一是教师的业务能力不强。我国目前高校会计专业的教师,包括那些在国内国际上很有名气的专家级教师,很多人没有会计工作的实际经验,大部分是从高校到高校的“学院派”。他们对相关的会计理论非常娴熟和深厚,但其中很多人连起码的会计实务操作都不会,更谈不上教给学生实践经验。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实务能力、责任心、专业知识等方面都存在很大意见。如果详细考证对教育方式呆板的判断,将有更多基于教师教学仅仅局限于教材知识,没有很好地结合会计工作的实际案例。因此,会计专业教师的实务能力和处理问题的水平,是影响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是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目前,在很多高校会计学专业中,都开设了一定的实践性教学内容,但实践性教学的课时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实践性教学的需要。如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06年会计学本科培养计划,总教学时数为2469学时,实践(包括习题、案例、上机、课内实验)教学时数为120学时,占总学时的4.86%,第一课堂实践性教学为33学时,占总学时数的1.34%,第二课堂实践性教学环节为9.50学时占总学时的0.38%。实践性教学环节占总学时的比例为6.58%。实践性教学环节课时明显偏低。 三是培养体制的缺陷。目前会计教学课程体系基本上由五部分组成,即:政治思想品德类课程;基础教育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主干类课程和专业类辅助课程。这种体系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表现在其对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缺乏理论依据,课程科目设置过细,课时分散,造成内容严重重复,而对于某些教学内容不够重视,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毕业生自身因素把所学的会计理论转化为高效创造生产力的能力才是当今社会对高学历会计人才的真正要求。然而,据统计,会计专业的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对所学专业的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而且多数学生表现出无法将所学过的知识转化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甚至有些学生连会计凭证都不会填,编制会计报表常常觉得无从下手。另外,有些会计专业学生单向考虑自己 的择业就业理想,用人单位的工资、福利待遇、住房、地理位置以及工作环境无不在其考虑之中,这种不给自己合理定位而产生高期望值的盲日求高心理,往往使自己找不到合适的用人单位。 三、会计专业毕业生供给与需求矛盾的缓解 (一)政府与社会方面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尽快调整高等教育的结构,并加以分类、分层次管理和指导,要促使各类各级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制定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质量评价体系,以监督、评估其办学质量,使会计人才培养的类型、层次、规格、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要求相适应。全面贯彻落实高校的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的会计教育,并适当控制招生增幅、相对稳定招生规模,使之与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进一步完善就业政策,出台某些鼓励性政策和改革就业机制。同时,各用人单位要树立“适合的就是最好的”用人观念,改变不切实际的人才高消费观念。 (二)高等学校方面包括提高会计专业教师业务能力、强化实践性教学、改革教学方法等。 一是提高会计专业教师业务能力。当前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各院校对在职会计教师知识更新的培训重视程度不够,有些刚刚上岗的教师实践经验欠缺,导致无法适应本科素质教育的需求。因此,应加强会计专业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 二是强化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会计既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经过系统、全面的实习,要想在短期内就适应用人单位的上岗需要是不现实的。尽管加强会计实践教学不能代替工作经验,但通过紧密联系实际,增加实践环节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适应工作需要。因此,在会计教学过程中,还应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使走出校门的学生在人才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实践性教学中,可以在低年级进行会计手工记账的模拟,通过建立现代化的会计实验室,购置各种凭证、账簿、报表、操作台等,在课程教学的过程穿插进行手工模拟教学。在高年级进行会计信息化实验,通过建立多媒体实验室,以便让学生掌握会计信息化的操作技能,以电子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可以与企业联合办学,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在各学期末进行实习,让学生参与某些实际工作,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三是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目前各院校会计本科生与会计相关知识的课程设置较少,导致会计专业的学生知识面狭窄。只能就会计理解会计,不能站在管理学的角度审视和理解会计。因此,应增设与会计学密切相关的管理学课程,构筑会计人才多元化知识结构。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其理论知识至少应该包括:财务报表的分析和评价、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内部控制制度、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有关财务报告的准则,此外,还应具有经济学、税法、经济法、统计学、信息技术与系统等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 在我国传统的会计教学中,理论课课程所占比重较大,实践课时比重太低;在教材内容上,侧重于会计准则的讲解,而缺乏应有的理论论述与分析。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分析决策能力,使得学生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应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式,推行案例教学,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会计的“实践活动”中,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应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领域中。 (三)学生方面高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要做到未雨绸缪。当进入大学学习时,就应该为今后的就业作准备。因此,毕业生就业成功与否不是毕业后找工作时一刹那的表现使然,而是在校时各方面素质的积累和综合因素所决定的。 根据市场的需求及自身的爱好和条件,有意识地从自身出发作好准备,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培养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在会计模拟手工做账的过程中,学会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基本技能;在会计信息化的学习中,要掌握会计信息化的业务处理程序,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使自己适应市场的需求,为毕业后推介自己做好准备。在择业中,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不要追求最美满的工作,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准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会计毕业生毕业论文:中国高等教育会计专业毕业生实务能力不足问题的分析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高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弱这一症结存在根源的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一个合理的认识基础。 会计作为企业及其他组织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有与其岗位相适应的、高素质的会计人员承担。这些企业及其他组织管理系统所需要的会计人员,主要来自于高等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因此,高等学校会计教育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我国会计工作的水平。然而,很多企业家、经济学家和企业高层财务人员普遍认为:目前的高等学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很难直接满足各层次的会计工作需要。甚至有人认为,高等学校仅完成了学生的一般基本素质教育,会计专业教育仅仅是一个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介绍,学生实际会计技能的培养与实际工作需要相差甚远。 企业及其组织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专业毕业生?这个问题已有很多学者做过调查研究,也得出了一些结论。新华网2004年2月24日的文章:“会计专业为何遭遇‘寒冬’?没有经验被拒之门外”,从很大程度上揭示了对会计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方向:动手能力要强。从有关招聘信息中可以看出,用人单位比较喜欢那些具备一定实践经验、能够合理运用税务法规、财务技术、会计准则与制度的会计人才。就这种需求而言,我国目前的高校会计教育基本无法满足,因为我国的高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普遍缺乏相应专业基本技能的实际训练。 对于这种需求与供给的差异和会计教育的缺陷,很多学者进行了较为深刻的自我批评,需求单位更是认为会计专业的高校教育失败。笔者对此深有同感,但也认为应当辩证地分析这种形成差异的根本原因,才有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主要有: 一、教师自身能力的限制 我国目前高校会计专业的教师,包括那些在国内国际上很有名气的专家级教师,很多人没有会计工作的实际经验,大部分是从高校到高校的“学院派”。他们对相关的会计理论非常娴熟和深厚,但其中很多人连起码的会计实务操作都不会,又怎么能教给学生实践经验呢?表1的调研结果就是很好的佐证: 资料来源:郭强华、邱云,《全国十四所重点大学会计教学现状评估及改革方向的调查报告》,2001.6.14。 调研数据表明,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实务能力、责任心、专业知识等方面都存在很大意见。如果详细考证对教育方式呆板的判断,恐怕还有很多学生基于教师教学仅仅局限于教材知识,没有很好地结合会计工作的实际案例,来生动地讲解教学内容所致。因此,会计专业教师的实务能力和处理问题的水平是影响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实验教学环节薄弱 这是很多学者研究得出的一致意见,也反映了我国会计专业教育的实际状态。由于论述较多且比较全面,在此不再赘述。 三、培养体制的缺陷 看看现在和过去高校会计专业的培养规划和教学计划,就会发现:我国的会计专业教育一般仅有一个半月到两个月的实习教学环节。由于某些原因,现在很少有企业或单位愿意接受毕业生实习,很多情况下要靠教师的私人关系和学生自身关系寻找实习单位。郭强华、邱云所作的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见表2): 资料来源:郭强华、邱云,《全国十四所重点大学会计教学现状评估及改革方向的调查报告》,2001.6.14。 从资料中可以看出,有教学单位安排的实习仅占32.19%,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的则占34.08%,高出了由教学单位统一安排。在实习环节中,除了实习时间短、实习单位落实不易之外,还存在以下问题值得重视: (一)实习目的无法实现 主要表现在实习学生很难接触实习单位的实际会计操作。笔者是1986年毕业的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生,毕业实习时被分配到所在行业的一个处级单位,时间为45天。在当时的情况下,行业主管部门为了鼓励所属单位接收本部门院校学生实习,备有专门的拨款项目,名称为:学生实习经费。所以,很多行业内部单位大都愿意接受部属高校学生实习。在实际操作上,我们对会计凭证的取得、编制、审核、凭证流转、过账、对账、汇总、报表编制、文件归档等会计业务流程,都有较为完整的操作,且有经验丰富的实习师傅给予指导,因此,实习效果良好,基本可以满足毕业后工作的需要。与此相反,目前很多实习学生即使艰难地找到了实习单位,也很难接触到所在单位的实际意义上的整个会计流程,不要说实际执行记账、过账、报表编制等核心业务,就连填写正式凭证的机会都很少。2003年,笔者为某高校指导毕业生专业实习40人,能够亲手执行凭证填写、记账、过账、编制报表的学生不过5、6人,仅占参加实习学生总数的15%;能够查阅公司今年会计记录资料的有18人,占45%。目前,实习单位对学生实习已不再欢迎,也很少配备较强的指导队伍,即使是拿非正式凭证、账簿、报表的训练,也得不到丰富经验的会计师的指导、督促和检查;更有甚者,部分学生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根本看不到所在单位的真实账册,仅仅是通过观察增加感性认识而已。如此实习,怎么能达到实习计划设定的目标与要求呢? (二)教师或教学单位对实习过程的掌握和控制不够 过去我们毕业实习时一般有指导教师随行指导,实习单位还选派较有经验的师傅给予随时点拨,能使学生学到现实的会计流程和业务处理要点;而现在多数实习很难有教师陪伴,因为现在会计专业的师生比严重失调,还有大量的教师承担非毕业生的会计教学工作,很多高校的专业实习学生是由专门的辅导员进行掌控的,学生得不到专业教师的合理指导。 (三)学生对实习的认识不足。由于缺乏足够的专业认识和被动的学习态度,很多学生对专业实习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部分学生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过程而实习,为了拿到必需的学分而实习,缺乏实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实习过程中,缺乏合理的沟通和学习的积极性,没有尽可能地参与实习单位相关会计业务或活动的欲望,为了度过实习时间而应付了事。 (四)实习单位的选择相对固定,可接触的业务类型单一 由于时间有限等原因外,一般地,实习单位基本贯彻“从一而终”的思想,不论实习单位规模大小、业务繁简、性质如何,仅在其确定的单位或会计部门完成实习。而在大型企业中,仅应收账款会计就有3至4人,如果仅在应收账款会计岗位上实习,其业务的单一程度就可想而知了。这样一来,即使学生能够接触到实习单位的核心业务及其流程,可能得到的经验和技能仍显单调、匮乏。 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导致会计教学的实习环节效果不佳。这一点也可通过郭强华、邱云所作的调查分析得到合理的印证(如表3): 资料来源:郭强华、邱云,《全国十四所重点大学会计教学现状评估及改革方向的调查报告》,2001.6.14。 从中可以看出,认为实习效果很好或较好的学生,仅占调查对象总体的31.82%,认为效果一般的学生占39.93%,认为效果较差和很差的学生占28.25%。调查结果显示的状态虽然不是很差,但还是说明实习环节存在需要大力改进的方面。同时,应当注意的是:作为调查对象的是我国在会计教育方面比较先进的重点大学,这些高校的会计教育基本上可以代表我国该专业发展的顶级水平。如果将全国所有会计专业教育均纳入考察范围,笔者相信,这一水平会有很大程度的下降。 四、实际需求和高校教育供给的矛盾 任何用人单位都希望能够从高等学校得到他们需要且能很快胜任岗位的人才,这完全可以理解,但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这种需求心理存在偏差,也不现实。从教育的角度来说,高等学校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继续和提升,也是专业教育的基本环节。它所完成的专业教育到底应当达到什么样的程度?理论教育和实务技能训练如何协调?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要完全达到各种企业和组织的会计人才需求标准是很困难的 因为企业及其组织的类型和性质千差万别,各自的会计事项和财务规范以及组织目标也存在很大差距。就企业会计而言,尽管逐步建立起统一的会计准则和制度,但行业差别仍然存在。从客观的角度来看,要想完全满足用人单位的差异性需求是不现实的。 (二)高校会计教育,特别是我国专业教育仍然继续着素质教育的历程 不仅开展专业教学,还为学生的未来提升和全面适应社会教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不论是具体的财务管理、企业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金融会计专业,还是审计、注册会计专门化专业,都在素质教育、拓展教育、道德教育等方面做着不懈的努力,专业课程设计和教学时间比以前有一定程度的削减,专业方向教育受到冲击。 (三)笔者认为,虽然会计专业教育需要进一步强调实务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但绝不应该仅就会计技能而开展教学,还要考虑学生的未来发展和事业开拓能力的提高。表4显示的学生选择基本印证了笔者的观点。 资料来源:郭强华、邱云,《全国十四所重点大学会计教学现状评估及改革方向的调查报告》,2001.6.14。 从表4的选择结果来看,会计专业大学生对于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并不完全统一,个人期望存在较大差异。高校教育不可能完全满足学生的个性差异,也不可能完全满足需求方的个别需求,高校教育还是要根据基本的目标定位把握教育方向和教育理念。 五、新需求、新矛盾 高等学校会计教育实务能力培养必须面对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管理创新。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在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管理理念与原则、技术与方法以及管理环境在不断地变化,会计环境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网络技术应用、管理手段智能化、系统化程度的飞跃性提高,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高校会计教育实务能力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 由于企业资源计划(ERP)和网络资源的投入、应用范围及其水平不断提高,使企业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财务报表生成、财务信息传递等业务的处理介质、作业程序及关键控制环节与方式都发生了实质性改变,从而导致对会计人员需求的多方面变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要求组织成员的信息化水平必须跟上智能化系统的要求,在知识结构、实务技能等方面要求会计人员具备信息技术和应变能力。据调查,某公司由于建设ERP系统,导致包括会计人员在内的部分管理人员被迫离开原来的岗位。分析得知,造成会计人员被大量分离的主要原因无外乎两点: (一)由于系统的引入,计算机智能化系统部分代替了原来由人工完成的工作 对会计来说,会计凭证录入、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生成等繁重的手工工作,已经大部分由智能化系统自动完成,对一般会计人员的需求量大幅度减少。某公司实施ERP系统后,会计岗位人员数量下降到原来的40%,一半以上的会计人员不得不离开会计岗位。 (二)现有会计人员的软件应用水平无法达到智能化系统要求的程度 据我们了解,现在有部分高校会计教育增设了信息系统课程,少数高校的会计信息系统教育水平还很高,对会计软件、ERP等基本原理和技能也展开了教学程序。但是,大部分高校的会计教育还没有进行满足需要的信息管理系统教育,有的仅仅是简单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育,连基本的实践环节都没有。这样的教育状况,如何能够满足现代管理的要求呢? 以上分析,是笔者根据有关调查和自己的工作体会,对我国高等学校会计专业教育实务能力培养缺陷的总结和归纳。希望有识之士合理把握我国高等会计教育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从根本上改变高等学校会计教育供给与需求的突出矛盾,提高高等学校会计教育水平。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西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学改革探析 摘要:贵州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于2012年进入本科专业预警名单,这对该专业的发展既形成挑战也是进一步完善的机遇。西部高校由于等方面原因,导致该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培养目标不明晰、课程体系设置不舍理等问题。本文以贵州M高校为例,主要剖析人力资源专业本科教学面临的各种困境,从而探索解决对策。 关键词:西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发展现状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从“劳动经济学”专业发展而来,1992年国家教委决定将“劳动人事管理”专业更名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1998年才真正进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独立发展的时期,1999年全国只有37所高校开设该专业,2000年增至61所。通过多年的发展该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量能在各类企业、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区组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如今该专业由于开设院校太多、高校扩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导致该专业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状况令人堪忧。比如在西部地区,贵州省2012年启动普通高校本科专业预警退出机制,该专业被列入预警名单。基于此,高校必须进一步明晰学校定位、培养目标、办学思路,以适应社会需求,推进专业良性发展。 贵州M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该校2006年新增本科专业,现有在校生228人。在教学方面,为了提高学生实践水平,学校和教研室积极与校外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或调查,并且提交实习或调查报告,使学生掌握调查问卷设计、制作、分析的技术;注重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技能训练诸如公务员面试模拟训练、写作能力训练、模拟招聘和培训、模拟绩效评估等,根据学生就业选择的特点,进行专门的辅导,培养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领悟到相关专业知识,达到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要求。为更好适应专业教学工作的需要,优化了师资队伍结构,保证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充分供给,鼓励支持青年教师求学深造,并针对科研能力的提升问题开展相关培训。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学生主要设置了三大课程模块,公共课、专业课、选修课。其中专业课主要围绕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开设,注重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选修课主要开设一些注重扩宽学生知识面和动手能力的综合素质课程。近三年以来,学生考上初级、中级会计执业资格证、人力资源管理师、教师资格证等五十多人次,2010届毕业生人数为43人,就业率为98.04%;2011届毕业生人数为39人,就业率为94.87%,考研率为5.1%;2012届毕业生人数为46人,就业率为93.48%,实现了较高的就业率。 二、M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困境 (一)专业发展支撑条件不足 1、基础支撑条件 随着人力资源管理学科校企合作项目和实践教学的加强,教学经费的需求也随之增加,然而M高校现行教学经费已经不能满足其需要,需要及时增加教学经费的投入。M高校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较低为落后,学校办学经费有限,在人才引进方面较为困难。目前,贵州省高校人力资源专业的教师。大部分具有较高的学历和较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从理论到理论,缺乏在公共部门、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经验,加之教学任务重,学历职称压力大,缺乏实践锻炼的时间、机会与动力,实际经验不足,动手能力不强,M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研室专职教师14人,年龄大多集中于29-34岁,其中有2人为在读博士,实际在岗教师只有12人,数量相对不足,导致教师整体教学任务重,再加上经费不足等原因,该专业教师除了到外校攻读博士学位,从2006年至今很少有外出学习机会。由此可见,该专业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过于年轻化,教学及工作经验不足,且尚未形成有效的科研团队,总体上还需要进一步强化针对青年教师在教学与科研方面的培训与开发。 2、专业教学存在问题 第一,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不合理。2012级教学计划中公共基础课程共计1026学时,占整个学分比例为30.97%,专业基础及专业必修课共1566学时,占49.43%,专业选修课共180学时,占5.68%,素质教育课90学时,占2.84%,实践环节包括社会调查、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占9.09%。从所占学分比例来看,公共基础课所占比例过大,在专业课程中只有人力资源会计、培训与开发、招聘录用与配置管理信息系统设置实践教学环节,而且在1746学时的专业课程中只有32学时。 第二,缺乏实践教学。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面临学校外联系实习单位难度加大,实习经费少及时间短、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在教学计划中的社会实践方面,要求学生在大二暑假进行假期实习,要求学生第二学期到学校报道时上交带有实习单位公章的实习鉴定及一份实习报告,但部分学生不愿实习而出现弄虚作假行为。另一次则为大四毕业实习,这一次实习不少同学已将其作为工作试用阶段,态度积极且认真,可已到用人单位要求学生具备实践能力的时刻。 第三,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工具方面,虽然引入了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但是没有体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功能,而只是对传统工具的简单替代。在教学形式方面,主要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讲授方式。考核方面,课程考核中选修课程一般采用开卷考试或课程论文等形式,而非选修课程则一律采用期末闭卷考核形式。成绩构成为平时成绩占30%(包括日常学习中教师对考勤、提问、作业完成情况等的评价),期末成绩占70%(专业课程体现为期末考试卷面分数)。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形式也比较简单,以开展就业专题讲座、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为主。 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积极提升办学条件 首先,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上,企业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平台,通过在企业人力资源相关部门实践,亲身体验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工作,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知识,锻炼实际操作的能力。因此,必须进一步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并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机会。但是,尽管如此不少学生在暑假实习和毕业实习时难以找到对口的实习部门和岗位,或在对口的岗位却学不到相应的知识,这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非常不利的。针对上述现状,应加大人力资源模拟实验室建设的力度为学生提供校内实践场所,使学生能在“模拟”的环境下掌握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技能,学会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借此机会对企业实际运作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的认识,为毕业后成功地走上社会参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打下基础。此外,专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支撑,针对M高校教师队伍现状,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吸收和培训具有高学历、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态度严谨的教师队伍,以保证能够实现“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完善教学体系,全面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及人文素养 1、优化课程体系设计 课程体系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基本手段与措施。基于目前的M高校的教学计划,可在当前课程设置基础上,可增设诸如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等具有一定时效性、前瞻性的提升专业职业能力的相关课程以及计算机高级应用等适用性广泛的一般职业能力的相关课程,以有力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同时,针对M高校缺乏实践教学这一问题,尤其应注重科学合理地设计符合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针对现有教学计划应适当增加专业课程及素质拓展课程比重,尤其应该注重在专业课程中增加实践环节,将诸如绩效管理、薪酬管理、招聘与培训、工作分析、人力资源会计等实践性较强课程设置为实训课程,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学生综合性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加快本专业相关课程选修化的道路,积极开设员工心理帮助、管理沟通、组织文化、战略管理等选修课程,为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课堂之外,积极聘请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家学者或者大型企业人力资源方面的主管等到学院开设专题讲座,拓展学生视野,更好地理解人力资源管理所需各项技能。此外,可参照英国的Sandwich Course安排,对现有的固定学制进行改革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大学生延长大学修读时间,鼓励大学生勤工助学、半工半读,甚至工作一定时间以后继续修读学业。 2、丰富教学方法,注重学习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首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将进入企业,可在大一就安排学生集体到实习基础或工厂当中进行参观,让学生对企业有一个大概的认识,以更好地引入相关的课程;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可引入专业培训机构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的形式,通过小组讨论、专题汇报、情景模拟等方式开展参与式教学,并且可以针对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方法,如《组织行为学》运用角色扮演、《人力资源会计》运用模拟实验、《薪酬管理》运用社会调查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因为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而主动地学习,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而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提高;其次,在就业能力培养方面可在传统方式基础之上引入一些新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方式,如就业心理辅导、职业适应性辅导、职业测评、体验式培训。再次,通过实习基地的建设,根据学生专业培养目标及学生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实习,并分配教师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训练和指导,以保证实习目标的实现。 3、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必须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实践能力,而非部分同学在期末考试中表现出的优秀记忆能力。因此,可适当降低传统的笔试在整体评价中的比重,同时,针对传统的考核方式一些专业课程可根据教学目的大胆地尝试新的考核方式,如《工作分析》可采用将学生分组的基础上,以团队协作方式对某一具体职位采用人员导向性的工作分析系统(PAQ、JEM、TTAS)或工作导向性的工作分析系统(FJA、TIA、CIT)等进行职位分析,并最终形成职位说明书,相对于传统的试卷考核方式能够更有效地让学生加深对本门课程的理解及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无论采用任何考核方式,一定要注重学生对诚信。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动关系课程教改探索 摘要 文章从当前普通高等院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培养服务地方的应用型人才目标出发,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分别从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了“劳动关系”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以适应新形势下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应用型人才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劳动关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普通本科院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对自身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的规格越来越清晰,培养服务地方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一致选择。基于培养服务地方的应用型人才这样的定位,就要求在人才的培养模式上要处理好学科体系与实际需要、就业市场的关系。①这反映在教学上不仅要注重理论基础知识的讲授,而且也要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就业特点,注重应用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 劳动关系是研究劳动关系的基本理论、制度模式和运行规律,是一门涉及管理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交叉学科,目前在很多本科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动关系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和劳动经济学专业等经管类专业均有开设。该课程属性决定了劳动关系课程教学活动不仅要重视劳动关系的基本理论和原理知识的讲授,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协调处理劳动关系的实践能力。就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来讲,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由于人才培养定位不同,因此对于劳动关系课程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应该是不同的。比如劳动关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劳动关系管理师”,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应用型人力资源管理工程师”,基于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同,劳动关系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以及教学内容范围应该就有差异性。但是,从目前我国一些开设劳动关系课程的普通高等院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来看,受制于传统教学模式和师资力量的学科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劳动关系课程的教学中,其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的制定与其他专业雷同,教学内容难以体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对这一课程的特定需求,在这种背景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就不能真实有效地落实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就难以实现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因此,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引下,东莞理工学院的教学团队从2007年开始对劳动关系课程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分别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劳动关系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以适应新形势下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需要。 1 修订教学大纲,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制订课程教学目标 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由于该专业培养的是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工作的应用型人力资源管理“工程师”,其专业技能之一是具备劳动关系协调和处理能力,②且这种能力应该是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和实务操作中。结合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人力资源管理者就必须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根据这一情况,将劳动关系的课程教学目标确定为“力求使学生能够掌握劳动关系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尤其是加强对我国(国家、广东省和东莞市三个层次)现行的劳动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并使其初步具有运用自己掌握的管理方法以及相关劳动法律知识观察、分析、处理有关人力资源管理中劳动关系问题的能力。” 2 重新编排教学内容,突出应用性特征 在新的课程教学目标指导下,为了突出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目标,将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编排,将劳动关系课程内容划分为“理论篇” 和“实务篇”。其中,理论篇主要包括劳动关系导论、劳动关系理论和劳动关系主体角色等内容,目的是让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当前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的基本制度和一般规律;实务篇按则按照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来设置,包括招聘录用管理、劳动合同管理、集体合同管理、薪酬福利管理、绩效管理、培训和保密制度、离职管理、特殊员工关系管理、劳动争议处理和非标准劳动关系管理。这种教学内容的安排可让学生们清晰地认识到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中。 由于受课时的限制,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理论篇与实务篇的学时分配为1:4,同时在实务篇内容的教学中,强调以劳动法律法规为基石,以企业的用工流程为主线,从劳动相关法律法规视角讲授人力资源管理的招聘、薪酬、绩效、培训、离职等各个环节如何规范合理用工,以减少和防范劳动纠纷的发生或顺利地处理劳动争议,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发展。针对学校学生生源地和就业地主要集中在广东省内尤其以珠三角和东莞市为主的特点,在实务篇内容的教学中无论是劳动相关法律法规的讲解与运用还是案例的选用侧重以广东省和东莞市为主。 3 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应用能力的培养 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和核心集中在“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基本问题上,要全面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除了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积极改革外,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是一大关键。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在教学中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或记”的课堂灌输教学方法改为“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和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实施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案例分析。案例教学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是教师根据每个知识点来设计案例,案例的选择尽量选择广东省尤其是东莞市的企业实例,这样既可降低学生的距离感,又可以让学生对本土的劳动关系状况有真实的了解;其次,在案例分析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导,教师起引导和指导作用。如在招聘录用管理中选择“广东东莞诺基亚乙肝歧视案——2007年十大劳动纠纷案例”作为教学案例后,先让学生讨论分析这起纠纷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给用工单位的招聘管理的启示是什么?然后老师再对学生的讨论发言及案例分析结果作出点评和总结。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情景模拟。案例教学固然可以强化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理解,但由于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学生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分析问题的,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制约,而情景模拟则通过为学生创设现实活动中的情景,进行仿真实践,来弥补学生社会实践的不足。在劳动关系的课程教学中,情景模拟主要用于招聘广告的设计、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劳动争议的处理中。 第三,实践体验。在实践体验这个环节中,主要采取了“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为真切地了解、体会和认识社会。 “请进来”是指在教学中邀请本地企业、工会、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和律师事务所等组织中的相关资深从业人士,来学校根据自身的工作实践开展专题讲座或学术报告,以此给学生创造与实战专家直接对话和交流的机会,以加深对劳动关系实践的理解,开阔视野,活跃思维。 “走出去”是指学生到校外进行劳动关系相关的体验性认知活动和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调查研究。第一,要求每位学生到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企业至少收集一个劳动纠纷案例并进行整理分析;第二,组织学生到人才市场的招聘现场、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和企业进行参观学习;第三,进行专题调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关系相关专题调查,并撰写专题报告。如先后组织了以“《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以东莞市为例”、“《劳动合同法》背景下高校后勤劳动用工的若干思考——以东莞理工学院为例”、“工会在劳动关系协调中的作用——以东莞市为例”、“金融危机对东莞市外资企业劳动关系的影响及对策”、“东莞市劳动争议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东莞市2010年重大劳动争议案件为例”和“集体谈判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作用——由东莞市新生代农民工劳资群体性事件引发的思考”等多方面的专题调查与研究,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调研,不仅强化了学生对劳动关系实践的认识,而且锻炼了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毕竟劳动关系课程开设的时间较短,在实践中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无论是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或是课程考核评价方式都值得教学人员去探究,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切实培养出大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优秀人才。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培养体系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有关规定,我国高校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需要培养两种人才:一是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研究型人才,二是在各部门从事经济管理实际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嘉兴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2000年经教育厅批准设置的本科专业;2000年成为浙江省唯一的人力资源管理本科自学考试主考院校;2003年确定为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2007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厅重点建设专业验收,成为浙江省重点专业。本专业围绕学校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办学定位,一直致力于学生技能培养方面的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也显现出一些问题。 (一)嘉兴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培养体系现状 嘉兴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培养体系主要是从学生基础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三个方面入手,已经构建了比较科学合理的专业技能培养体系,近几年来,以专业技能培养体系为指导,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1.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技能为目标的基础技能培养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本专业开设了基础课实验实训,主要包括计算机基本训练和外语基本训练等项目,以全面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 2.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为目标的专业技能培养 结合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工作能力的要求,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点,为提高学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本专业采取实验实训、经管基本技能训练、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等多种形式,要求学生毕业论文写作必须和毕业实习工作相结合,加强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的培养。 3.以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 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管理综合能力,适应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更高要求,本专业利用各种渠道,充分利用第二课堂,采取让学生积极参与ERP沙盘操作、社会实践、企业实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走进企业,全面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际,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二)嘉兴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培养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几年的实施探索,总体感觉本专业技能培养体系在体系架构上是好的,但在专业实验体系的构建上还显得比较混乱,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主要表现为: 1.技能培养体系总体良好,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有待提高 本专业技能培养体系经过这几年的实施证明,技能培养体系总体良好,符合我校培养目标和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要求。但由于社会不断发展,企业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企业对本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本专业的技能培养体系,在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上还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体系架构,在课程实验、专业实验教学模块及实验教学方法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由于实验教学体系上存在较多问题,影响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并最终对本专业技能培养体系的实施效果产生了一定影响。 2.实验教学实施过程中面临较多问题,需要逐步解决 技能培养体系构建以后,由于实验教学体系还没有构建,本专业实验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实验教学层次不分明,实验教学内容缺乏一体化的整合,实验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实验项目之间的脱节现象,大多实验教学基本上是在固定的场所模拟进行,不能将企业的实际情况反馈到高校,就不能保证实验环境、实验内容等不断更新与完善,不能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也就不可能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 3.实验教学多在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进行,经管实验中心优越的实验室没有充分利用 近几年来,本专业实验教学大多在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进行,但我校经管实验中心成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以来,实验室建设有了很大提高,相关的实验室有人力资源实验室、人力资源沙盘实验室、ERP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ERP沙盘实验室等一系列的实验室,这些优越的实验室条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直接影响专业实验教学效果。 (三)嘉兴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培养体系改革思路 1.改革理念 本着“明确思路、创新理念、塑造亮点、创建示范、加强规范、保证常规”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构建思路,坚持一要充分利用我校经管实验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这一优越的实验条件,用足用好现有的实验室资源;二要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市场需求和我校学生现实状况出发,对以往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项目实施加强与改进相结合,在探索两者契合点的基础上力争构建系统性、科学性和具有可操作性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特点及我校经管实验中心的实验条件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图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图 2.改革具体思路 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主线,以现有技能培养体系为基础,充分利用经管实验中心优越的实验条件,以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为主线,构建新的实验教学体系;以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综合操作实务等企业人力资源工作内容设计专业实验教学模块;采取模拟型实验教学、案例教学、行动学习法及探究型实验教学等多种实验教学方;加快校内团队素质拓展实践基地建设,使其成为学生校内实践的重要基地;加强与拓宽校企合作联合人才培养基地,全面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全面实施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体系,为实现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3.改革预期成果 为实现学校“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结合学校实际和市场需求情况,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进行改革研究,这是顺应我校全面推行教学改革、实现“做强经管”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从总体来说,改革将达到如下预期成果: (1)优化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真正适合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点的实验教学体系并全面实施。 (2)全面提高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各项素质,使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能真正成为适合市场需要的有用之才。 (3)全面提高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的各项素质,使本专业教师能够成为既有一定理论知识,又有一定教学能力,更有一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技能的“双师型”教师。 浙江省新世纪教改项目《依托经管实验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研究》(编号:YB01047)阶段性研究成果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毕业论文:浅议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本科课程设置 摘要:本文讨论了二本院校HRM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教学改革中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问题,对HRM本科课程设置给出了若干具体建议。 关键词:地方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设置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在国内的热度不断走高,主要原因有二: 1、从劳动力市场需求方面看,由于我国人口红利窗口逐渐结束、劳动法律逐渐严格、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等多方面原因推动,我国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整体上有所增加,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上扬。 2、高校重视度增加,特别是一些管理类专业的转型压力使得设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高校迅速增加。何凌怡、姚芸芸注意到,工商管理专业的宽泛性已成为该专业学生就业难的一大原因,已经被列入教育部控制专业名单。很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考虑转型,人力资源管理是很多工商管理专业转型选择之一。 根据EOL网站数据,1999年全国37所高校开设HRM本科专业,2009年已增至288所(未考虑独立学院、高职高专、自考)。本文拟对西部地区某老牌二本院校(1999年之前即开始举办本科的高校)HRM专业课程设置问题进行一些讨论。 二、二本院校HRM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1、劳动力市场正确定位原则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二本院校人才培养规格介于研究型大学与高职高专之间即所谓应用型本科,因此二本院校HRM专业第一、首位、最主要目的不是培养学者、也不是培养企业家,而是主要培养劳动力市场中的中级劳动力,具体即中小企业、政府从事人事行政工作的基层与中层管理人员。 当然,这并不是完全否定出现二本院校中少数优秀学生进入大型企业、政府部门担任要职的可能性。如何为少数学生设计充分成长的灵活培养机制,并非本文主题,本文讨论的是如何在HRM专业针对多数学生设计课程的问题。 2、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理论课程与应用课程平衡 我国传统文化一直存在“重学轻术”的偏见,特别是在现有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下,强调学术与理论研究的研究型大学占有更多的办学资源,因此地方高校普遍存在升格冲动,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管理层缺乏自知之明,偏离地方本科院校应有的地方性、大众性的办学特征,热衷于把学校办成研究型大学,培养市场需要数量较少的高端劳动力,学校定位虚高,结果是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劳动力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早在30多年前原剑桥大学校长阿什比(Eric Assby)就指出“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英]阿什比.滕大春译.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21世纪的科技发展深度与广度将大大超越19、20世纪,高等教育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体现在传统学术与职业关系上,一大趋势是越来越多高校学术性和职业性的界限日渐模糊、融合,单一的学术价值取向正在逐渐软化。实际上,即使长期坚持通识教育、博雅教育、古典教育的美国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近十五年来也开始减少通识教育课程,增加职业性课程。 社会需要学术研究人才数量远少于职业人才,今天绝大多数高校的绝大多数毕业生并非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职业工作,不能刻舟求剑地将100多年古典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与今天大学就业去向相提并论。因此,二本院校HRM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避免高等教育小众化时期的学科化、学术化、理论化特征,适当突出人才培养的非学术就业基本取向,建议理论与应用、学术与职业课时数量按照5:5或者4:6比例考虑。 3、尽可能采用国内外权威标准 课程设置与课程教学大纲充分参考国家、公司大学、行业协会等制定的标准。地方高校多数专业的资金、科研实力有限,教学管理与教师的视野相对局限,在课程设置上与其自行摸索,重复前人走过的弯路,不如采取拿来主义态度、一步到位。 以创业管理课程为例,如果由教师自行设计大纲,由于个人力量有限,课程设计质量难免受限,实际上创业管理课程早已存在权威大纲,直接采用或者稍加调整即可,比如国际劳工组织开发SYB、KAB等多种教材(2007年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国际劳工组织KAB教育广西首所试点院校)等。 4、毕业生短期就业与长期发展的兼顾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已不再是传统的终结性教育,高等教育必须增加基础性、通用性、复合性教学内容。主张二本院校教学活动应该主要集中于多数社会职业所需知识技能,并非完全否定培养学生学术能力的必要性。 职业技能解决的是短期、当前的就业生存需要,而学术能力解决的是长期、未来的职业发展需要,两者完全可以而且应该互补、结合起来。实现互补的基本思路是: (1)开设培养学生变换职业所必需、迁移性很强、学生难以独立或者毕业后难以抽出足够成块时间学习与练习的知识与技能之课程,比如汉语、英语、研究方法论、定量分析、编程知识与技能是人类社会绝大多数工作都需要的。 (2)开设一定比例人文课程。 三、二本院校HRM专业课程设置的具体建议 本科专业课程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理论课、实验课等。本文不给出详细课程计划,HRM典型模块所对应的专业课程设计由于其自明性也不涉及(比如人力资源管理的招聘、培训、薪酬、考核等4大典型模块都需要单独开设一门课),而只讨论基础、专业课程设置,不讨论课时。对于两课、英语等教育部规定的课程也不做讨论。 1、跨工作、跨领域知识与技能课程模块 具体包括母语、外语、研究方法论、定量分析、计算机应用尤其是编程能力是从事各项工作都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可迁移性非常强,具备合格的上述课程训练,那么可以快速自学与理解新知识与技能,理应突出课程设置。 实际上,这早已是欧美一流高校的普遍做法。哈佛把定量推理(Quantitative Reasoning)列入11个核心课程领域之一。耶鲁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等都把写作、外语、定量推理并列三大必修(Distributional Requirements)课程。 国内有少数高校如华中科大开设《中国语文》选修课,该课程32个学时、2学分,考试为闭卷考试(称《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学生未达标不得获学位。二本地方院校可以考虑引入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课程。 研究方法论课程能够培养学生如何凝练问题、搜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流利表达等跨领域能力,正是如此欧美高校本科阶段普遍都开设了研究方法课程。长期以来国内地方本科院校普遍没有在本科阶段开设研究方法论课程,这是一个重大失误。 定量分析模块有5门子课程: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基础、应用统计(含计量经济学)、管理建模。压缩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部分课时,增加应用统计、管理建模课时(有些二本院校经济管理类本科微积分课时甚至达到160多课时之多)。定量分析教学全面引入相关软件如Matlab、SAS或者国产DPS统计软件等。数学实验课时比例要足够,可以要求学生自带笔记本电脑在教室中实时练习,大大降低对实验室资源的要求。 2、计算机运用课程 该课程内容主要包括:①HRM专业软件;②企业管理软件(如ERP);③办公软件高级应用(根据工作需要,进行一般难度的office软件二次开发编程);④某种计算机编程语言。 目前很多二本院校管理专业都开设C语言课程,这是对C语言典型应用领域缺乏了解的结果。C语言典型应用于基础软件开发(如操作系统)、嵌入式、工业开发,缺乏内存垃圾回收机制,编程难度较高。管理类本科生并非理工科领域的专业编程人员,学习编程主要应用于网站建设与办公软件二次开发,因此管理类专业本科不宜开设C语言,应选择其他更适合非理工科学生的编程语言。 建议以“全国信息技术高级人才水平考试”取代计算机等级考试。前者考试内容更贴近实用,后者考试内容相对僵化滞后,仍然考试VB语言就是最好例子(VB、Foxpro正逐渐淡出编程领域)。 建议目前普遍开设的“计算机文化”课程不以讲授形式开设,因为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诸如Office文字处理等)日益平民化,无需专门集中授课,学生按照教学视频或教材自学、集中考试考核即可。 3、经济学课程 目前国内高校均开设以新古典经济学为理论框架的西方经济学课程。但是,新古典经济学存在不少缺陷,假设脱离现实、过度数学化、对现实解释与预测能力不足,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批评为“黑板经济学”。本科生学习了西方经济学课程,却不具备理解与分析现实经济运行的情况普遍。 近年来出现了“将新古典经济学从大学课堂赶出去”的国际经济学改革运动。当然,由于新古典经济学在欧美大学长期占据主流,一代又一代教师都是接受新古典经济学教育,挑战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很难系统进入教材、教师与教室,因此新古典经济学仍然一枝独秀。 建议开设现实性更强的国民经济管理课程(类似课程名称还有政府经济学、宏观经济管理、国民经济学等),有利于学生理解现实经济现象与经济政策,更有益于其实际工作。对于考研需要,在第三学年开设西方经济学课程供考研学生选修即可。 4、其余建议设置课程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交叉学科,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是“杂家”,最主要是4个学科即心理学、法律、经济学、会计。建议开设以下课程:心理学、心理咨询、企业经营法律、人事法务(单列)、财务报表分析(含会计基础)、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战略管理、公司治理、商务策划与项目管理、管理诊断与咨询、生产质量控制与管理、采购管理、工业工程或者人类工效学、创业管理、商业情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检索与分析课程(日本高校普遍开设经营情报课,美国成立全国竞争情报协会SCIP)、全球社会文化常识、金融与投资、行政实务、体系审核等课程。 此外,考虑毕业生去政府工作就业管道,应开设若干政府人事与行政方面课程,如中外人事制度、社会保障、保险学、财政学等。 5、灵活确定课程开设方式 对于一些文字性较强、课程难度不大的课程,完全没有必要由教师集中讲授课程,比如中外人事制度、商务礼仪、全球社会经济与文化、计算机文化等课程。 可以采用教师给出学习要求、具体详细的阅读材料与阅读书目清单,由学生个人或者小组自学,最后采用集中考试、口头报告、课程论文等方式考核。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毕业论文:从高校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前景 【摘 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作为当前热门学科,该专业学生就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同时由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发展的不完善,也存在着巨大挑战。作为高校,社会的机遇和挑战要求我们从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去增强同学就业的水平和机会。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就业;机遇;挑战;原因及对策 人力资源是当前热门学科之一,而我们现在所说的人力资源并不是过去简单的人事工作,如今招聘、培训、考核、企业文化等等都是其涵盖的内容。社会各个层面对人力资源的重视也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人力资源方面的人才,更令一些企业求贤若渴。人力资源专业人才需求存在很大缺口,可以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但不是都能进我们以前概念的“好”单位(如事业单位、知名企业等),或者直接就可以做管理岗位。 一、当今高校医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 当今高校医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或者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医药方向)主要是由医药类学校开设,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培养的目标一般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医药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合格毕业生应该掌握扎实的医药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医药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技能的训练,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具备医药人力资源的测评、招聘、配置、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医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实际操作技能。 结合培养目标所设的主要课程有:管理学基础、人力资源管理、宏微观经济学、心理测量与人力资源测评、组织理论、雇佣与培训、薪酬管理、工作分析、管理心理学、现代医药企业管理、普通心理学、统计学原理、公司财务管理、劳动法规、英语、计算机等。而设定的就业方向:可在企事业单位和相关政府部门,特别是医药生产和流通企业、医院等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的管理、调配、培训等相关工作。 二、当今医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1.当今医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就业机遇 从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大范围上来说,我们知道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领域,前途十分广阔。在国外许多企业资源计划(EPR)软件系统中,人力资源(HR)是非常独立的一块。在企业实施ERP过程中,HR部分都是由专门的HR顾问负责。我国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人才十分稀缺,据调查显示,很多企业做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大多都是行政出身,进来许多高校也开设了人力资源专业,但是这些毕业生的质量和市场的需求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反映为人才资源队伍的国际化水准不高,国际通用型人才十分紧缺。在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国内的人才资源队伍素质,不仅急需在总体上大力提升,而且要实现三大战略性转变:由再现型素质向开拓创新型素质转化;由内向型素质向外向型、国际通用型素质转化;由单一型素质向复合型素质转化。据权威机构调查,国内现在需要中高级人力资源专业人才的量为600多万,主要集中在大中型城市:其中北京缺40万,上海缺60万,广州缺50万以上,武汉也在30万人左右。对于其中的细分医药人力资源管理也不例外。 由于市场巨大缺口,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工资也在节节攀升,据调查,大集团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薪水一般月薪数在1万至1.5万元或高达1.8至2万元(一般在1.5万元上下浮动);薪酬经理、招聘经理等大抵在6千元一1.2万元之间(一般在8千元上下浮动),在这样的工资标准中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薪资水准一般在1.2万元左右浮动,最高不超过1.5万元,最低不低于8千元。高薪使人力资源管理师成为许多人眼中极具吸引力的热门职业。从前段时间风靡一时由徐静蕾执导的励志电影《杜拉拉升职记》可见一斑。 2.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面临挑战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由西方传入中国后,迅速得到传播和认同,由传统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热潮近年来逐渐升温。然而,由于对人力资源管理还缺乏系统的、科学的认识,很多企业还存在许多观念误区: (1)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责属于行政管理范围错误。实质上这仍局限于传统的人事管理,而不是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核心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激励员工,使企业内最有潜力的资源--人力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并服务于企业增值的目标。因此,凡与调动员工积极性,并充分发挥员工对企业价值有关的职能,都应包含在一个完整的人力资源系统中。这个系统大到宏观层面,如远景、战略(与人是否配合,是否能够产生激励),小到微观操作层面,如招聘技巧、绩效测评,其间还有企业组织、职位设计、企业文化等中观层面。行政管理职能基本上是微观层面的,只是大人力资源系统中的一小部分。 (2)人力资源工作基本处于企业内部,对企业经营业绩没有直接贡献错误。许多企业认为人力资源部门在企业中处于辅助位置,而生产部门、营销部门、财务部门才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来源。生产目标、成本目标、利润目标,都必须在承担这些职责的人的有效工作下才能最好地完成。一个好的市场推广活动也许在短时期内可以显著增加企业利润,但若缺乏一支高素质的营销队伍,长期稳定的市场拓展是无法想象的。所以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使企业目前的业绩得以保持,更重要的是推动企业长期稳定地成长。 (3)人力资源管理只是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责错误。对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系统的理解,是造成这一误解的原因。实现对全体员工的价值开发是人力资源工作的目的,这不仅包括基层员工,而且包括中级甚至高级管理层。只要员工存在之处,人力资源管理就应该延伸,整个企业实际上是一个大人力资源系统。许多跨国公司提倡这样的观念:所有部门经理都应是人力资源经理,因为他们对下属负有招聘、考评、开发、激励等职责。人力资源工作要想切实有效,没有各职能部门的执行、配合是不可能实现的。 以上观念误区的一个共同根源是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贯穿企业各部门的系统性。那么,专职的人力资源部门应该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对企业整个人力资源系统作出规划;提请高层管理者重视人力资源工作的价值;说服各部门主管认真履行人力资源管理职责;对各部门的人力资源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服务(如专业化的技术系统);注重对企业员工,尤其是职业经理层的培养。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发展趋势:由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转变(职能的转变又是大的经济发展环境要求的),就要求人力资源从业者不能仅局限于人事手续的管理技能,更关键的是要把目光聚焦到企业战略的整体把握和有效执行上来。从参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制定到战略的分解、监督执行,从企业文化重塑与再造,学习型组织建设、综合绩效管理、企业经理人的培养机制的建立、人力资源价值分析、人力资源会计制度、人力资源审计等一系列事关企业发展与命运的重大职责都将成为人力资源工作者新的职责。这些变化要求人力资源工作者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和角色并提高自己的从业技能。 三、如何从课程设置引导人力资源本科毕业生的就业 1.我校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就业分布及其原因 由目前市场上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需求的数量和就业的远大前景,我们可以预见本专业学生毕业生的就业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是不成问题的。然而实施情况并不尽然。根据我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调查情况显示,本专业学生初次就业率达到100%,然而专业对口的就业率较低,从就业分布来看:医药代表占36%;人事专业占20%;办公室文员占16%;咨询顾问占6%;自主创业占4%;入伍占4%;考研占4%,其他占10%。因此可见,班级的大部分的同学主要还是从事于与医药营销相关的职业,人事岗位的比率只占第2位。造成同学们应聘人力资源管理岗位不能如愿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看似入门较低,可实际上,这一职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很高,盲目追逐导致职业生涯错位是很可怕的。确立职业发展方向一定要知己知彼,一厢情愿追求职业目标不可取。“某管理培训中心有关负责人认为,人力资源工作者的职业性格应该是感知型和沟通型,善于协调、组织、演讲,是一个很好的聆听者和艺术的沟通者,同时又是严谨的政策制定实施者。” (2)由于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竞争性、效益性,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的单一型知识结构或技能结构,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必须是复合型的。而我国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人才十分稀缺,据调查显示,很多都是干行政出身的,最近几年有高校开设了人力资源专业,但是这些毕业生和市场的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其反映为人才资源队伍的国际化水准不高,国际通用型人才十分紧缺。 (3)从应聘情况看,医药营销岗位的门槛要更低一些,没有太多的专业限制,而且招聘人员需求量较大,同学在此列求职中往往是一投即中。而部分医药代表的成功也刺激了同学的专业“转向”。 2.加强课程设置合理性,提高同学就业质量 为了促进同学们的全面发展及在求职过程中占有优势,找到满意的就业岗位,在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发挥优势,我们必须在同学的课程设置上加以培养和引导。 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除了发挥专业优势,牢固学好经济类和管理类相关课程,更要发挥我们学校优势,增加相关医药类课程,使得我院的医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在应聘岗位时,除了一般的企业、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医药类的企事业单位也是他们可以选择对象。而这就要求同学们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医药类的专业背景,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占有优势。 3.课程以外的证书式教育增加了就业的砝码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加入WTO的背景下,中国人才资源队伍的素质,不仅急需在总体上大力提升,而且要实现三大战略性转变:由再现型素质向开拓创新型素质转化;由内向型素质向外向型、国际通用型素质转化;由单一型素质向复合型素质转化。大学本科毕业生要想在毕业时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除了专业知识成绩过硬,普遍的英语计算机知识之外,还应该根据专业特点进行职业资格考试,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便是人力资源管理师。 随着外部坏境的不断变化,就业形势也在不断的变化当中,当今的大学生应该根据本身和外部就业市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充分利用自身和学校等周边的有利条件,多方位的寻找就业途径,审时度势,不断进行自我完备,迎接挑战。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毕业论文:本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多样化教学方法设计与实施 摘要: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通过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配合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能使课程本身更具吸引力、趣味性和创新性,从而使学生对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本文以云南大学工商管理系为例,介绍了本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具体实施技巧。 关键词:本科 人力资源管理 多样化教学 方法设计 实施 1 本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施多样化教学方法的意义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大学本科教育已由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本科的办学方向、培养目标都要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化素质为目标,以社会需求指导教学工作的开展,提高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结构是多维度的,大学本科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提高需要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教师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本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时数是有限的,但该门课程的内容是丰富而精深的,在学生学习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老师起到的作用是进行学习目的、学习观念、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引导和指导,学生学习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成效依赖于其课前、课中、课后学习行为的日积月累。在大学教育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通过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云南大学教学理念中提出的“教为不教”的效果。 2 本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多样化教学方法设计 云南大学工商管理系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总时数为54学时,一般安排1个学期,笔者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讲授时数一般占该课程教学总时数的2/3,互动过程及学生参与项目占1/3。一般每个学期安排1~2次哈佛案例研讨活动,2~3次的管理游戏练习,1~2次较长(一般40分钟左右)教学视频案例的观看与讨论;20~30次的简短视频案例学习;1~2次课后实践练习;1次企业参观考察。为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互动活动,配合该门课程的教学,笔者对每个学生在各项互动环节的表现都及时进行记录并公布,作为该门课程平时成绩和期中成绩评分的直接依据。 3 本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多样化教学方法实施 3.1 哈佛案例研讨教学法 哈佛案例研讨教学法的具体做法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6~8人,每组选出1名组长、1名副组长来负责组织与管理本组案例研讨活动,将哈佛案例提前2~3周发给每位同学,要求每位同学先详细阅读案例,思考案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由各组召开案例研讨会,研讨会要求小组每位成员都参加并发表自己的观点,研讨会后组长要安排好每位成员的工作任务,如查资料、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做幻灯片、负责讲解等,研讨会要求全程录像,以利于检查监督;最后,要求每个小组提交案例分析报告文本,并要求每个小组至少派3~4名代表在课堂上进行20分钟的案例分析演讲,介绍本组案例分析报告的关键内容。这种教学方法提供机会让每个同学都参与进来,同时发现、挖掘、重视学习者的个性,引导学习者个性健康发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增强学生的角色意识和责任感,实现了互动教学,有效减少了“搭便车”现象的发生。 3.2 视频案例观看与研讨法 笔者在备课阶段会精心准备一些与教学内容高度相关的视频案例,较长的教学视频案例一般需播放40分钟左右,这些案例有《中国式变革》、《聘用这位新员工吗》、《老板密码》、《光明:新帅新政》和《UPS情景规划》等,这些视频的共同点是:紧扣教学内容,背景资料介绍充分,问题明确。在讲到相应理论部分时,笔者播放这些案例请学生观看后,再根据学生落座情况,按就近原则将学生分成4~6组,根据案例内容提出讨论问题,请各组进行讨论,然后选出1~2名代表发言。为了避免出现“先发言的小组将各种观点全部提出,后发言的小组只能重复前面发言人的观点”的情况,我们规定每个小组最多只能讲3点,待各小组都发言完毕后,如果有哪个小组还需要补充的,我们也适当给予机会。视频案例观看与研讨法具有生动、直观、学生参与度高、学后印象深刻等突出特点。此外,笔者还准备了一些简短的视频教学资料,如《投名状中的员工激励》、《知识管理幽默案例》、《海尔员工激励》、《情景面谈法》、《什么样的软件工程师最适合企业》、《CPI上工资条》和《央企经济增加值考核》等,这些案例在课堂教学中灵活穿插,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有效降低学习疲劳感。 3.3 情景模拟教学法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创设接近工作实际的场景,由学生在这种场景中分别模拟不同的角色,教师在一旁进行辅导的一种虚拟实践性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讲究趣味性,突出操作性,注重实效性,具有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特点。笔者一般在讲授人员招聘内容时,会根据课程进度来安排学生模拟整个招聘流程或面试过程。模拟整个招聘流程所需时间较长,不宜安排课堂时间进行,我们会给学生提供背景资料,包括招聘企业和招聘岗位情况,要求学生在课后分组完成,模拟过程要求全程录像,模拟结束后各小组向教师提交模拟过程录像,并将关键部分在课堂上公开播放,同学们就模拟过程还可以互相交流、提问,教师进行现场点评。这样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训和互相学习的平台,使学生掌握如何制定招聘计划,如何准备招聘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资料,如何布置招聘会场和招聘摊位,如何筛选个人简历,如何根据岗位要求对求职者进行笔试、面试以及测评考核等各个方面的实务。模拟面试过程所需时间较短,可以安排随堂进行,如讲到“行为面谈”面试方法时,首先由教师进行理论上的讲解,由于理论相对比较抽象,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能理解并灵活运用;随后我们会给学生布置一个小练习,如“某公司需要招聘一名销售经理,该公司对销售经理的要求是‘具备很强的说服他人的技能’,请主考官运用行为面谈法来考察应聘者的说服他人技能水平如何。模拟角色分配:主考官――公司CEO;被试――公司销售经理应聘者。”学生思考5分钟后,请自愿者两两一组分批上台模拟,一般来说,第一组模拟效果较差,教师可以对他们进行辅导,通过辅导,同学们对这种方法会有一个直观的了解,随后学生边模拟教师边辅导,经过三~四组的模拟后,同学们就可以深刻理解和掌握这种方法。 3.4 课后实践练习教学法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管理人才,使其在实践中能够灵活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方法,为企业解决相应管理问题。课后实践练习教学法在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课后实践练习教学法,就是教师给学生布置实践性很强的课后练习,这些练习往往模拟或取自某个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请学生思考、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和操作对策。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曾为学生布置了如下一些课后实践练习题:“以一家你较为熟悉的公司为例,为该公司制定一份未来5年的人力资源计划,内容包括该公司的战略目标,如何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来达到战略目标……”,“给学生提供一份由岗位任职者填写好的岗位分析问卷,请学生撰写一份该岗位的岗位说明书”,“给学生提供必要的企业背景资料和若干岗位的岗位说明书,请学生根据该企业岗位价值评价的目的编制岗位价值评价表并对这些岗位进行价值评价”,“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请企业领导介绍企业情况和企业面临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企业内部管理文献,请学生为该企业面临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撰写一份诊断咨询报告”等等。课后实践练习教学法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有效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实作能力,通过练习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该门课程的实际价值,从而坚定决心,努力学好该门课程。 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我们还适时邀请人力资源专家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者为学生开展专题讲座,拓展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动态和实践的了解,引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思考问题。此外,我们也穿插采用管理游戏练习教学法。通过这套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运用,我们发现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极高,课堂学习氛围很好,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教学相当满意。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毕业论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摘 要:本文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院校的类型特点、功能定位、层次定位、学科水平、规模定位和特色定位,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体系构建的设想;结合我院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中的探索和尝试,总结了一些经验和做法,希望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实践能力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 教学型高校层次多、类型多、面广量大,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力量,对学生的培养模式不同于基础深厚的研究型或学术型大学,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建设应突出理论性、应用性、实践性和操作性。 一、人力资源管理本科实践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色不明显 一般都是根据开设人力资源专业高校的原有基础,设立相关的实践教学活动,如工科背景的院校设立一些工科的实践实习、大管理类一般设立管理类的实践实习,没有形成具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色的实践性教学。 2.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少 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实习有很多需要到工厂、企业去完成,实际操作起来较为困难;另外由于受经费、教师及其他条件的限制,许多高校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使得学生实践、实习环节少,学时数少。 3.实践教学系统性不强 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设立都是依托各学校原有的学科、专业的背景各异,在人才培养上只重视办学的基本规范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并没有形成符合学校定位与特色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也没有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不同层次的要求。加之培养过程的存在局限、教学设施的不完整,导致人力资源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实践性教学系统性不强。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构建 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实践性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独立思考和实际操作能力,正确地掌握专业技能技巧,完善其智能结构,使之成为适应专业工作需要的应用型技术和管理人才。 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构建原则 教学内容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的实现,根据应用型本科教学的特点,应将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根据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即考虑社会需求和学生的整体素质、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做到强化技能、增强能力,提升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按照“重在素质、面向应用、系统发展”的建设思路,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重在素质”就是加强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教育,使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同时引导学生根据职业意向和自身特点,从根本上提高专业素质;“面向应用”就是面向企事业单位实际需求,面向学生职业生涯设计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应用性能力的培养:“系统发展”就是综合应用素质教育、个性教育和自主教育、全过程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全面协调地发展。 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体系构建 本科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应突出高层次的个性特征与功能,必须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专业实践教学应该包涵教学的整个过程,具体主要由以下几个模块组成:社会实践模块、专业实习模块、课堂实践教学、专业技能训练模块和实验教学等。 (1)社会实践模块。包括军事训练与理论教育、本专业有影响的知名的理论与实践的专家讲座、各类社会实践(包括社会调查、社会体验、思想政治教育)等。 (2)专业实践实习模块。一般包括专题讨论(学年论文)、教学实习以及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以上两条是教育部规定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内容,一般学校在教学计划中已做安排。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理论性、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相对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所需的能力来说,单凭以上两条实践教学要求是不够的,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专业特点及社会的需求。 (3)课堂实践教学模块。课堂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课堂讨论、模拟操作、教学观摩、课堂辩论和课堂演讲等。在所有专业课程中都应根据课程特点确定课堂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形式。 (4)实验教学模块。将本专业相关学科的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整合为一套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如综合反映人力资源管理全流程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人力资源测评系统;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实验流程等。 (5)专业技能训练模块。教学实习应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全流程内容,但根据学生未来的择业方向和目标,可以有所侧重。一般包括:工作分析、人才招聘、绩效考核、员工培训、薪酬设计等技能的训练与培养。 另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中,还应将素质教育贯穿始终。采取多种措施,利用各种机会和手段将素质教育融入实践教学。 三、我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 我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根据应用型本科教学的特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1.构建“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为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我院构建了较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学计划主要包括了以下内容: (1)第一学期安排了军事训练与理论教育,专业思想的培养教育:第二、四、六学期分别安排了暑期社会实践。专业思想的培养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过程,采用校内外专家讲座、学生专题讨论等形式,使学生明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及要求。根据学院的总体安排,常年不间断地聘请有影响、知名度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家、人力资源经理等介绍他们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现实问题,使学生及早了解专业的发展趋势及未来的职业要求,并要求学生在校参加相关的讲座不低于8场次。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实地从事一项调查研究或管理实践活动。在具体社会实践中我们根据专业的特点,由学生自主确定调查题目,报学院审核批准,并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学生根据题目开展调查活动,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写出调查报告(或体会)。 (2)第六学期安排了学年论文,第八学期安排了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实习要求学生写实习小结报告,记录实习内容和实习收获;教师对实习单位进行定期回访,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毕业论文抓好选题、指导和答辩三个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所有专业课程中都根据课程特点在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中具体安排了实践教学,而 且保证具体学时要求:一般理论性课程的课堂实践教学时数占课程总学时的10%以上;应用性课程的课堂实践教学时数占课程总学时的15%以上。 (4)实验教学模块:依托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实验室,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教学中实际应用操作,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依托人力资源测评实验室,在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测评、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生涯管理等课程中实验教学都得到了很好的开展;依托已建设的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实验室,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建构知识和技能,在劳动关系管理、员工培训、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中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5)在第五、六、七学期,分别专门安排2周的时间用于专业技能训练。第五学期实习是“工作分析与招聘”,内容为某一岗位的工作分析,根据工作分析结果,形成职位说明和任职要求,并以此为据,进行模拟招聘,选拔出特定岗位的人选;第六学期是“绩效考评”,结合岗位分析的结果,对岗位和职工的绩效考评制度进行细致的资料收集,并进行诊断考评制度的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可以改进的方面,并提出对此制度进行修补和改进的意见和设想;第七学期是“薪酬设计”,总结某一具体的企业薪资福利设计的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诊断企业的薪酬福利弊病,使学生积累有效薪酬福利和奖励政策的设计技巧及日常应用管理方法。 2.实践教学中多样化的尝试 作为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加强自身对人、人性、文化的认识与感悟,形成与激发相关认识及具备相关能力,十分重要。在教学及管理活动中可以开展许多工作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我院在实践教学中也进行了一些尝试。 (1)实践教学中应用“协作学习”方法 协作学习就是在实践教学中运用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共同活动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在协作学习过程中,个人在必要时要借助组内成员的帮助与支持,同时要求学习者之间关系融洽,态度真诚,共同担负学习任务。通过这一方式让学生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学会与他人相处和共事的正确态度和有效方法,加深了对人的认识;在学习活动中,还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和客观对待别人,有利于培养专业必备的基本素质,对他们的个人专业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2)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就是在基础教育中全面提高学生身体、心理、文化品德的质量水平,促使其完整素质结构形成的教育,其中又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基础。人文素质包括对人的语言文字修养、文学艺术修养、伦理道德修养、文明礼仪修养的培养。在教学中,我院主要通过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加以培养和引导。 ①利用课余时间为二、三年级的学生开设影评课程,通过对教师精心挑选的电影背景、内容与手法的分析,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人性的复杂性与文化的多元性,为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提供了丰厚的人文底蕴,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亦有一定的帮助。 ②在学习型组织、管理思想史等课程中还强化了我国古代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经典文献的阅读。如对《弟子规》、《增广贤文》、《老子》第八十一章等都作为相关课程的课外补充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写出阅读的感想并进行课内外交流,增加学生对我国传统伦理道德及文明礼仪的修养,以适应本专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 (3)强化基本技能和素质训练 ①在教学时加强了表达技能的训练。在“管理沟通”、“员工培训”中安排了相关的培训,锻炼学生做到口齿清晰、态度从容、言辞得体、说话目的明确、中心突出、简明扼要、有条不紊、富有逻辑性。 ②在学习之余,让学生积极组织社团活动或与教师一起参与对社团组织的活动的指导,让学生在接近现实的模拟环境中运用并强化专业知识和技能。如组织或指导每年一期的全院校园模拟招聘活动,学生既可以在活动中表现自己的专业能力,又让学生了解完成一项真实的工作是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协作。 ③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人力资源测试手段和方法后,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安排下,对全院的毕业生进行相关测试,并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为毕业生进行职业定位与职业发展提供咨询。通过这一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又培养学生了良好的职业自豪感;同时由于咨询工作的严肃性和长期性,使学生在工作中养成了良好的敬业精神。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性教学探索 摘要:实践性教学已越来越受到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的重视,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如何在教学中实施实践性教学,本文以东莞理工学院为例,阐述了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性教学的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地方性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性教学 所谓实践性教学环节就是为配合理论教学,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强化对学生专业训练和锻炼实践能力而设置的教学环节。我们之所以要突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把它培育为本专业的特色,是基于如下的思考:第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需要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紧密结合,这一专业本身的特点就决定了我们的专业建设必须重视实践性教学;第二,满足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需求,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现在大部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是:除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外,更需具备一定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动手能力。第三,东莞是我国制造业名城,其拥有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达数十万家,仅外资企业就有一万六千多家,东莞丰厚的社会资源为我们实施实践性教学提供了可能;第四,实践性教学是我们专业建设的薄弱环节,过去我们重视不够。如何利用好东莞的资源,努力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多年来,我们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现已形成雏形,地方特色已逐渐凸显,我们的这些尝试和探索已得到评估专家的肯定。 一、在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凸显实践性教学 为了使实践性教学能够成为本专业的办学特色,在对其他兄弟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办本科专业的指导思想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东莞的经济和社会的状况,结合我院本专业的实际情况,我们确定了本专业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具有创新特色的名牌地方院校的办学理念:以人力资源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为根本,紧密围绕东莞地方经济建设,积极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应用研究和服务;充分利用东莞丰厚的社会经济资源,不断探索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及多元培养的途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立足东莞,面向珠三角,为东莞以涉外(包括外向型和外资)为主体的工商企业和地方企事业单位及政府机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经济、法律、管理等方面专业知识,受过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技能专业训练,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胜任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通过在专业指导思想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凸显实践性教学,使我们强化实践性教学有依据,使实践性教学以相当于教学的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 我们通过在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增加实践性课程的比重,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实践性教学课时,来贯彻我们的办本科专业的指导思想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骨干课的设置中,实践性课程的比重基本占2/3,在每一门实践性课程的教学计划中按照一个学分二个课时的比例,增加实践性教学课时,使实践性教学固定下来。由于实践性教学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言,对任课教师的要求较高,如果在教学计划中不加以体现,就会使之成为可有可无的东西,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会不愿做,我们之所以这样做,目的是要使实践性教学能够制度化、规范化。 二、践行具有东莞地方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模式 在多年的专业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东莞企业众多而且大多数企业愿意与学校合作的优势,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充分利用企业和社会的资源。目前具有东莞地方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模式已初现端倪。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模式基本由课堂教学和课后教学组成。 1、课堂教学广泛使用案例教学的方法,积极使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参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我们认为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应该从课堂教学方法开始,要改变过去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广泛使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结合东莞实际,重视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改变过去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在重视课堂的案例教学的同时,更重视通过各种方法和渠道,使学生学以致用,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案例教学中,我们鼓励教师充分利用东莞丰厚的社会资源,深入东莞企业,自编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使用东莞企业的案例,用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情来教育学生,使学生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性强的特点,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性教学的积极性。 2、课后采用如下几种实践方式 (1)邀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理或专家讲座。我们认为邀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理或专家到学院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专题讲座是实践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讲座经理或专家能够把他们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告诉给学生,使学生能够不出校门就能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真实情况。由于东莞拥有很多的外资和民营企业,尤其是港资和台资企业,因此,我们每年都要邀请一些著名的港资和台资及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经理或公司的总经理到学院就企业的员工招聘、员工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专题讲座,这一形式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某些专业主干课程,如员工招聘管理、员工培训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资关系管理等,在老师教授本门课的同时,我们还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到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的调查,并撰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然后举办调查报告答辩会。学生可以自选企业也可老师指定企业进行实地调查,企业的类型不限,但需要有一定的规模。通过这种形式,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实际状况,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参观企业。我们除邀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理和专家到学校讲座以外,我们还在本专业的一年级,组织学生深入到企业进行参观访问,并邀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理给他们现身说法,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本专业的专业主干课之前能够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际情况及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知识是如何在企业实际管理中应用有一大概地了解,从而对自己今后的专业学习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避免学生学习的盲目性。 (4)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大赛。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才能,我们指导学生成立了人力资源开发协会,使协会成为学生学习交流及能力锻炼的平台。通过协会 组织一些活动,其中比较有特色的是我们每一年都要举办两届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大赛,现在已经成为一个传统。大赛分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大赛和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大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大赛就是让学生深入企业实际,撰写人力资源管理案例;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包括工作岗位分析、企业员工招聘方案设计、企业员工培训体系设计、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制度设计、企业员工薪酬制度设计等方面,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认为这种形式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5)实验室模拟实习。通过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我们购买了一些人力资源管理的软件,通过实验室模拟实习使学生能够熟悉和掌握一些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技能,如绩效考核、薪酬管理、人员测评。除此以外,我们还进行了一些模拟训练,如人员招聘模拟、无领导小组、文件筐等。虽然实验室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模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情况,但是它与企业的真实情况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只是把它作为一种实践性教学的辅助性手段,我们认为东莞的企业是我们一个大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验室,我们要充分利用我们得天独厚的社会资源。 (6)企业实习。为了使学生能够有比较长的时间深入企业,了解并熟悉企业人力管理活动,本专业学生培养计划中,安排有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两个实践环节,专业实习安排在三年级下学期进行,包括暑假的时间总共有11个星期,学生可以通过专业实习来反思自己在学校学习的知识状况,对自己作一个评估。毕业实习安排在4年级下学期进行,学生可以在企业实习过程中,根据企业的实际撰写自己的毕业论文。除此以外,我们还鼓励学生利用其他假期时间,积极到企业进行短期的实习活动。根据东莞企业众多的特点,我们要求学生一年至少要深入一家企业进行短期实习,以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状况,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7)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关键性一环,我们认为毕业论文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自己实践能力的一种好途径,因此,我们从学生的选题开始就要求学生一定要联系东莞的实际来写,要小题大做,学生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入企业搞调查。 三、精心建设校外实习基地 我们认为具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是本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保证,通过几年的努力,根据需要我们按照“产、学、研”相结合的原则分别在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建立了六个人力资源管理实习基地,并且按照:(1)每年都能接受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实习;(2)实习基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理或专家能够到学院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开设讲座并逐渐成为本专业的兼职教师;(3)实习基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理或专家能够与本专业教师一起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4)实习基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能够与本专业的教师共同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工作;(5)企业需要时,本专业优先推荐、企业优先接纳本专业的毕业生来等要求来建设这些基地。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与实习基地之间基本形成了一种双赢的局面。 四、采取各种措施,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 实施实践性教学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为了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我们积极鼓励教师:(1))深入企业,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和服务,收集和撰写东莞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案例;(2)参加各种人力资源开发协会,以建立广泛的社会关系,为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与教学搭建平台;(3)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在企业兼职,理论联系实际,提升教师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参加全国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考试,鼓励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 总之,我们认为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是实现本科专业培养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虽然经过多年的探索,本科专业具有地方特色的实践性教学已初步凸显,但要形成鲜明的特色还任重道远,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毕业论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探析 【摘要】 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院校毕业生提交的一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际价值的文章或设计。它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标志性作业,是对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和检阅,也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基本能力的一份综合答卷。本科毕业论文环节的教学是综合性的教学过程,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水准,更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因此,在教学改革中绝不能忽视这一环节。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毕业论文 设计 改革分析 在中国,目前很多企业还处于经验管理模式下,对人的管理仍然是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近几年来,中国企业正逐渐从以事为中心的管理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式转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如何把人作为一种活的资源加以利用与开发,如何能真正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任务,也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首要职责。但是,随之而来带来一系列问题,如不了解人力资源为什么重要,不知道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应该做些什么,不懂得如何去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等。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因此,社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空前增长。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继在很多高校设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方法,具有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能胜任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教学和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更多是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因而在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是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是提高本科生综合实践能力的一个主要环节。 一、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必要性 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院校毕业生提交的一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际价值的文章或设计。它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标志性作业,是对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和检阅,也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基本能力的一份综合答卷。本科毕业论文环节的教学是综合性的教学过程,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水准,更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因此,在教学改革中绝不能忽视这一环节。 1.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大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的都是单门学科的考试,或是一些课程实践、实验等,虽然这些都是对大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检验,但是毕业论文(设计)则是对大学所有课程学习和大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的一个全面的检验。毕业论文的完成需要运用所学专业的各种知识,而且只有具有一定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做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新型的学科,而且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的学习成果,更需要系统地检验。而且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有要具备一定的说、写、收集信息等实践操作能力,对于这些能力的检验更加不是能只通过考试就能检验出来的。因此,通过毕业论文(设计)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检验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2.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学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专业考核的重要环节。大四学年基本上是毕业实习和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占了整个大学期间近四分之一的时间,这个环节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正是因为有毕业论文(设计)这个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环节的存在,能引导和激励大学前三年的教学任务的完成,提高前三年的教学质量是顺利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前提。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很多高校都是一个新设的专业,对于此专业的教学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还处在摸索的过程,因此教学质量还有待大大提高,而毕业论文(设计)不仅能提高本环节的教学质量,也能促进其他环节教学质量的提高。 3.是培养学生科研实践能力的重要方法。毕业论文(设计)是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使他们初步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大学生毕业后,不论从事何种工作,都必须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写作能力。毕业论文(设计)虽然不能全面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才华,也不一定能对社会直接带来巨大的效益,对专业产生开拓性的影响。但它总是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一个人的能力与才华,向社会展示自身的价值。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要学会搞调查研究,学会起草各种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等,为此就要学会收集和整理材料,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将其结果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而且还要学会构建人力资源管理各基本职能的管理模型,因此毕业论文(设计)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为以后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我校和其他一些高校近几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情况来看,作为重要教学环节的毕业论文(设计)形式仅仅是限制在论文的范畴,基本上不考虑设计,从而导致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脱节;选题基本上为约束性选题,这种方法既不符合创新人才的培养原则,也偏离了该专业的培养目标。结果是,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又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激情,从而敷衍了事,无法达到毕业论文(设计)这一重要教学环节的预期效果。 1.形式单一。作为本科毕业检验的重要形式,近几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绝大部分是以毕业论文作为单一的形式,基本上不考虑设计,从而导致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脱节。虽然毕业设计是理工科学生毕业检验的主要形式,但是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分支,其实践性特强,而且对人的管理本来就是就是非常复杂的事情,人力资源管理很多职能模型的建立都不是仅仅通过一篇毕业论文就能完成的。因此,毕业论文这种单一的形式限制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教学环节质量的提高。 2.选题不当。由于应届毕业生工作经验的缺乏,加上有些学生毕业实习工作的不到位,导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在选题时,很多都理论性过强,题目过大过宽,不能很好地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很多学校都是由指导老师限制选题,学生不能很好地与自己的毕业实习联系起来,这样就限制了学生在选题时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3.与教学脱节。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同时也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而且是更生动、更切实、更深入的专业知识的学习。首先毕业论文撰写和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把学过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际,在理论和实际结合过程中进一步消化、加深和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并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在搜集材料、调查研究、接触实际的过程中,既可以印证学过的书本知识,又可以学到许多课堂和书本里学不到的活生生的新知识。但是现在很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毕业论文撰写和毕业设计过程中,不能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与前面三年的学习过程脱节,结果是既不能巩固知识,又不能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4.不能指导工作实践。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管理学科,纯粹的空洞的理论说教,对于企业管理的实践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现在很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要不就是一些空洞的理论的摘抄,要不就是一些企业管理现象的罗列,不能用来指导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实践。 5.管理不合理。因为现在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很大,加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所以,很多学校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管理工作相当松懈。对于整个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很少过问,只关注最后的论文或设计。而对于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查阅资料、初稿撰写、修改等环节基本无人过问。管理不善也是导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6.评审制度不健全。对于毕业论文(设计)的评审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到目前为止,基本上没有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色的评审标准和评审程序,一般都是照搬其他专业的一些方法和程序,根本不能客观、真实地评价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三、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问题的对策 1.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并重。要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特色,改变过去只注重毕业论文的撰写,忽视毕业设计的做法,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尤其是是要加强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真正把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设计出能指导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模型。 2.指导贯穿于教学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虽然是大四学年的教学工作,但是要通过改革现行教学体系来提高本科生论文质量,首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毕业论文写作的前提。其次,提高整个教学质量,学生打好了理论基础,才能顺利地完成毕业论文。再次,毕业论文(设计)水平的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要把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只有平时加强锻炼,才不会到时临阵磨枪。 3.规范管理。对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改革应从提前安排毕业论文选题、毕业论文答辩方式等方面进行,要以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先导,深化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改革,有效科学地规范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力求做到毕业论文命题多样化、毕业论文研究知识化、毕业论文价值化、毕业论文答辩系列化,加强对于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工作。 4.加强评审。除了采用传统的毕业论文答辩的方式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进行评审外,应该结合其他多种方式全面评审,而且对于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应该采用不同的评审方式。要进一步规范评审的的程序,严格评审的各个环节,把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最后一关。 本文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创新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毕业论文:本科生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组织及效果提升策略探讨 摘要:案例教学由于其本身的优点而被广泛使用,但是对于本科生来说,案例教学又必须要考虑一些实际情况和现实约束;探讨了在一些现实条件的约束下,对本科生讲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且部分学时采用案例教学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可以采取的方法和策略,毫无疑问,这对于更好地提升本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有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教学效果;提升策略 一、本科生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及案例教学的特点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一门既有理论性,同时实践性又很强的管理类课程,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工作分析和评价、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与考核、薪酬与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在对本科生具体讲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过程中,适当地引进和使用案例教学方法,往往能够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实践证明,案例教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践性、开放性和互动性,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较为成功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向学生提供一个模拟管理实践的情景,把实际管理中的问题通过案例的形式带到课堂上,把学生置于问题、约束和矛盾之中,让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背景、材料、数据之后,按照要求找出解决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进行管理决策。通过案例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更好地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工具和方法,同时也增强了学生搜集、整理和加工信息以及相互合作和沟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虽然案例教学有诸多好处,但是在对本科生讲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时候,我们往往必须要考虑以下实际情况:(1)学时的约束。一般来讲,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只有48个学时,在这短短的48个学时中,还要讲授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所以案例分析的课时就不可能太多,当然,也不能太少,否则的话,没有办法具体展开,更不能形成完整的案例体系。(2)学生实践经验的缺乏和教师实践经验的局限。对于本科生来说,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足够的职业经验、感悟和实践认知,所以也往往会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而且,目前在中国高校担任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工作的教师以高校应届硕士和博士毕业生为主,教师本人也很少具备管理实践经验,尽管很多教师通过调研、咨询、科研、甚至亲身体验经历的方式对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实务工作有较多的认知、理解和感悟,但由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部分内容如绩效管理、员工开发和培训等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行业特点,所以整体上来讲,教师的经验也往往是缺乏的。(3)案例库建设和案例制作水平和数量有限,对于有些985或211高校来说,很多商学院或管理学院对案例建设非常重视,投入较大,而且往往设置了案例中心,专门负责案例库建设和案例制作。但是对于我们这些二本、三本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来说,往往不具备这个案例教学条件,能够供教学使用的较为成熟的完整的案例尤其是大案例、整套案例、本土案例是非常少的。(4)没有专门的案例讨论室。具有MBA学位授予权的学校在对本科生上案例课的时候可以共享MBA或EMBA的案例讨论教室,但是很少有学校专门为本科生建设案例课教室,尤其是二流、三流高校更是如此。(5)其他教学条件和设施的限制或不足。案例教学需要具有较好的甚至高档的用以满足教学的设备、设施和条件,如数量足够的电脑或笔记本、方便的上网条件或无线上网、丰富的图书文献资料、一定的调研费用或其他费用支出等,而这些对于本科生教学来讲,也可能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 上述的困难和约束不能成为不对本科生进行案例教学的理由,因为案例教学所具备的优点已经被实践所证明,案例教学能够更加贴近管理实际,更加生动活泼,易于被学生所接受,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能够更加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当然,考虑到本科生的特点,案例教学形式可以有两种,一种是穿插在理论教学过重中的短小精悍的小案例,这种形式的案例教学可以多一些;另外一种是大案例,一般要通过专门的案例课来组织教学。 二、本科生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大案例教学的组织过程 案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但离不开教师的精心选择、设计和策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在一定的程序和步骤下,明确问题,搜集和阅读、理解相关资料和信息,并且在一定的情景和约束下,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弥补实践教学的缺乏,让学生在启发下和互动中,通过研讨完成教学过程。众所周知,过程是结果的保证,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组织过程,就很难有一个满意的效果。所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也应该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要求学生按部就班完成案例教学。 在组织学生上大案例课的时候可以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和课堂两个阶段;课前阶段的主要工作是:首先给学生分组,一般可以根据案例任务的复杂程度和任务量大小将一个班级(约30人)分为2~3组,在上课前让学生根据界定的问题,阅读和熟悉案例背景资料,当案例是真实的情况下甚至可以自己去搜集资料和信息,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理解管理问题所面临的环境和约束,并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和讨论的方式,形成方案,撰写汇报提纲和决策研究报告。课堂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让每一个小组的代表使用PowerPoint演示稿进行汇报,汇报时间一般在10~15分钟,汇报的主要内容为决策结果或具体解决方案,以及所依据的原因和理由,当然,所使用的背景资料、数据、工具和方法可以不是汇报的重点。 在具体组织大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应该更加注意: 1.精心选择和设计案例。对本科生进行案例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教学条件的实际情况,精心的选择案例,精心的组织教学过程,切实保证教学效果。 选择合适的案例是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的首要环节。一般而言,适用的案例应是教师自己能把握的、易为学生所接受的、同时也是质量上乘的案例。由于大案例的教学组织相对来讲难度大,耗费时间多,尤其是扩招以来普遍采用大班授课方式,使得一个大案例的教学很难在2个学时内完成,而且,对于有些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的内容,也没有必要选择配套大案例进行教学。在选择和设计大案例的时候,应遵循少而精的原则,前后案例最好能够针对某一个企业的进行有一定深度的彻底的一体化的研究,即前面的案例可以是分析和研究某一企业的工作岗位,后面的案例可以就这些工作岗位进行绩效管理和考核研究、薪酬福利体系研究等。 2.阅读案例、综合分析。这是一个基础环节,是学生熟悉案例、理解消化案例所提供信息的过程,是调动以往相关知识和经验进行独立思考的过程。在这个环节,重点是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案例提供的情节内容和相关的背景资料,当然也允许和鼓励学生自己搜集一些补充资料和信息,要求学生掌握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背景因素,以及这些因素是如何对人力资源管理产生影响的。在这个环节,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分析、判断、归纳和推理等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制定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方案,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 3.小组讨论、形成共识。分组内进行分工、合作和讨论,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环节。在小组讨论过程中,组内成员各抒己见,充分表达各自的想法和意见。每个学生因为个人价值观、偏爱或对人力资源管理等问题认识的不同,可能会产生多种不同的看法,所以通过讨论可以相互启发,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最终达成共识并形成案例分析报告。在讨论的过程中,也强化了学生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集体意识。 4.全班交流、分享成果。全班交流是案例课堂教学的高潮,是形成教学结果的重要环节,是个人分析和小组讨论都无法体验和收获的。首先,案例分析小组代表走上讲台,对本小组的案例分析结果进行陈述,并接受和回答其他小组成员的提问和质疑。意见和观点不同的同学可以相互争论,学生的思维不断碰撞,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专注程度很高,常常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这样的体验式教学对学生而言是非常难得,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来思考同一问题的思维,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归纳、深化提高。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的角色扮演非常重要。教师要对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进行归纳、总结,但关键的是把握总结的分寸,阐述原因和理由,评析学生每一种观点或结论,以鼓励为主,也承认和尊重存在的缺陷。 教师的总结还应该留给学生进一步思考的余地,引导学生反思从案例教学的内容和过程中,感悟到了什么,得到哪些有价值的启示,是否通过案例学习启发和掌握了处理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以及如何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加以应用,以实现学生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和提高。 6.实施方案、强化技能。总结归纳的过程还不是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过程的结束,最后的阶段是模拟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技能训练,更是对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技能运用的内化过程。一般来讲,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后,案例学习就基本结束了。但是,因为人力资源管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政策性,学习它是为了使用它,如何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方案仍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在案例背景下,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技能的训练,使学生们在技能训练中强化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更深刻地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人力资源管理技能训练要以案例为背景,符合案例中解决方案的要求。其主要方法有:工作说明书的制定、模拟面试、人才测评、公文写作、会议管理、考核谈话、工作访谈、薪酬设计、管理沟通等,关键是要求学生能够按照案例中的某个人物角色来完成这些人力资源管理任务。这样,案例教学就和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密切的结合在一起,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三、提升案例教学效果的方法和措施探讨 除了精心策划和组织实施案例教学过程外,在案例本土化、教师对案例的深度研究或参与案例制作、教学方法创新、加强和完善对学生的考核等方面如果进一步加强,对于保障案例教学的效果也是有帮助的。 1.案例本土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很多案例来自国外企业的实践,经常是一些跨国公司如摩托罗拉、麦当劳、肯德基、通用电气、IBM、微软、沃尔玛等此类公司的案例。然而我们都知道,对于人的管理一定是基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条件的,只有本土真实的案例才能反映出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才能够使得案例教学工作对于分析解决中国企业的实际问题更具有针对性。 2.教师负责或参与案例的选择和制作。仅仅实现案例本土化还是不够的,最理想的案例应该是任课教师亲自或参与选择、设计和制作的。如果教师参与了制作案例的过程,就会有切身的感受,对某组织会有整体的把握,也会了解很多无法在案例中表达的信息,而这些策毫无疑问对于理解和把握管理决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只有教师对案例中的组织了解的足够多,才能从更准确的把握决策的背景、环境和条件,而这些仅仅通过阅读案例有的时候是不够的。 3.教师要争取更多的机会接触一线人力资源管理实务。教师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至少应该有一桶水。案例和实践教学也是一样的,要求教师应该尽可能的利用一切调研、实习、咨询、科研项目等机会多到企业走一走,看一看,多了解实际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做的怎么样,成效如何,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进行改进和完善等等一系列问题。只有教师接触了更多的实务,有了更多的感悟和思考,在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讲授时,才能给学生讲的更加深入浅出,讲的既有理论水平,又紧密结合实际操作。 4.教学方法应更加科学。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意地创造一种自由讨论的气氛,借助于提示、提问、反问、引起争论等方式使学生各抒己见,将讨论引向深入。案例教学本身就是启发式、互动式的典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组织者、引导者、咨询人和监控人,最重要的工作是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以及更深入的思考,学生才是整个学习和教学过程的中心和主体。 5.学生的参与和配合。案例教学需要学生在课下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比如阅读案例资料、搜集信息、小组讨论、撰写报告、制作汇报提纲等,而且这些任务需要学生以小组团队的方式完成,所以在组织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端正态度,认真对待,并且能够真正将自己置身于案例所描述的背景和环境中,往往是案例教学是否能够组织成功的关键因素。 6.改进对学生的考核和考试。为了让学生能够有一个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积极性,案例教学过程中应该切实加强对学生的考勤和考核,调整或改进学生成绩评定方法,例如下表的考核方式。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毕业论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个体差异与相关分析 [摘 要]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工作流动、求职过程和对大学生涯的评价,并对各个方面进行了个体差异分析,发现不同的本科毕业生存在显著差异。通过相关分析发现,工作评价与工作流动原因、对大学生涯的评价与工作评价均显著相关。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就业;个体差异 1 就业现状 (1)岗位与薪酬。岗位方面,目前绝大多数毕业生为普通员工,处于中高级管理层面的毕业生为少数。主要是因为毕业时间在1~5年之内,而HRM岗位属于行政岗位,一般需要晋级的年限至少为2~3年。毕业生的平均薪酬为4.9万/年,而处于这个水平之上和处于这个水平之下的百分比接近经典的2∶8,运用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薪酬水平上,就是20%毕业生处于“富人”级别工资,80%的毕业生处于“大众”级别工资。职位等级与年级存在显著差异,正如上文所述,职位很大程度上与工作年限相挂钩,因而,越早毕业的年级职位总体水平越高;薪酬水平在性别、年级上均有显著差异。男生在薪酬水平上处于优势,一方面男生本来在这个行业属于少数,物以稀为贵,另一方面,虽然行政类工作女性较多,但是高级行政类主管以男性居多,因而男性的薪酬水平相对较高。薪酬水平之所以在年级上有很大差异,与职位差异相类似,随工作年限增加,尤其是最初3年,会随转正、定岗、调薪等环节,使得薪酬水平上升。 (2)工作满意度与工作压力。从表1中描述统计的详细数据中发现,2008、2009届毕业生工作喜欢度和薪酬满意度相对较高,工作满意度应该也较高,事实上是2008、2009届的工作满意度均值小于5届总均值,究其原因,可能为对于早毕业的同学而言,薪酬等有所提高,纵向看比较满意,但是横向相比有差距,又由于自己工作了几年,进展不大,从而对现有工作处于不太满意和一般满意之间。这满足了Rachel A Rosenfeld“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员工也可能越来越觉得报酬与他或她的资源不匹配”的论断。 2 工作流动 毕业生中将近一半同学没有转换过工作,1/4的同学只转换过一次工作,平均流动次数为1.9,流动率较低。访谈中,大部分毕业生表示,一旦有相对稳定和匹配工作,一般情况下至少会工作2~3年以积累经验,而且人力资源管理作为行政类工作本身稳定性较高。 (1)工作流动原因的个体差异。毕业生工作流动最主要原因为职位前景不满意、待遇不够高和寻求更好机会。此外想积累其他方面的工作经验、工作性质不符、家庭因素、公司前景不满、想尝试自主创业和工作厌倦是影响毕业生流动的次主要因素,由此可以看出,毕业生工作转换过程中考虑的不仅仅是个人职业发展,也考虑了企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家庭因素。 在所有的工作流动原因中,家庭因素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分析具体数据可得在工作流动中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受家庭因素影响,很可能是因为男生在家庭中是支柱角色,因而具有更大的金钱、地位等压力,如果在职的岗位不能很好地释放他所面临的压力,那么很可能通过转换工作获得他所期望的薪酬和社会地位的工作。另外寻求更好机会、工作压力太大、工作厌倦和对公司前景不满意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 (2)工作流动原因与工作状况评价的相关性分析。 自主创业与员工工作喜欢度、工作满意度、工作投入三个方面的评价显著正相关,与“对HRM前途的认识”异常显著正相关。可能的原因是,自主创业会承担一定的风险,精力投入较大,对于一般人而言,具有较满意的工作不太会选择自主创业。 工作待遇与工作满意度、工作压力、工作投入度存在显著相关看,与工作喜欢度、薪酬满意度和“对HRM的发展前途认识”存在异常显著正相关。薪酬水平对薪酬满意度具有最直接的影响,一旦薪酬水平低,薪酬满意度必然会随之降低,此外,薪酬水平的高低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他工作状况评价。 职位前景与工作满意和工作投入存在显著正相关,与薪酬满意度、工作压力及HRM发展前途存在异常显著正相关。这说明薪酬满意度、工作压力以及“对HRM发展前途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与对职位前景的认识相关。毕业生在工作满意度高,工作投入大,薪酬满意度高,工作压力大的工作状态下,已拥有一定的权利和地位,从而对于该职位的前景比较满意,更加不会因为此原因离职。 3 求职过程 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普遍表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比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就业要容易一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也充分拓宽信息渠道,挖掘就业途径,促成自己的就业。在求职过程中,最大的困扰因素首先是实践能力不足、综合素质不高和缺乏社会关系,其次为缺乏需求信息、对社会缺少了解和企业了解不足,并且这些困扰因素在不同的毕业生身上的影响有显著差异。 社会了解方面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年级越低,对社会了解不足,在求职过程中略显稚嫩,从而影响其求职。职业素养方面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明显比女生所受影响大,对于在校生,普遍认为女生总体综合素质高于男生,其中也包括职业素养,女生总体情商高于男生,在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上均高于男生,因而对于男生而言这方面欠缺,成为求职困扰因素。性别歧视方面,女生在求职过程中比男生更加容易遭受性别歧视,但总体数据看,歧视程度不高。专业不对口方面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各年级均值参差不齐,没有明显的递增递减趋势。学校就业服务方面在性别、年级和政治面貌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缺乏社会关系方面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分析具体数据,各个年级没有呈现一定的规律,这有可能是因为各年级踏入社会的不同,也就是进入职场的时间造成的交际圈效应存在一定的浮动性,先增加,后减小。 4 大学生涯评价 对于大学生涯的评价中,兴趣得到很好发展和强化了综合素质两个方面,在性别、年级和政治面貌上均没有存在显著的差异,而在结交有影响的朋友、学到有用新知识、认识有影响的老师、获得锻炼提升能力和找到适合自己专业五个方面在性别、年级和政治面貌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大学生涯评价与工作喜欢存在异常显著正相关,大学生涯的收获对工作喜欢度产生较大的影响,较大的可能的因为毕业生在大学期间收获颇多,大学的较大收获培养了良好的综合素质,在此优势下,发生连锁反应,较高的综合素质,寻求较好工作,较好工作具有相当满意的薪酬,同时具有较高的工作职级。本着在其位,谋其职的思想,愈加积极地投入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工作压力,从而整个大学生涯评价对工作状况评价产生显著的相关性。 5 调查研究总结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专业,目前社会需求量较大,浙江理工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状况良好。但无论是就业现状、工作流动、求职过程,还是对大学生涯的评价方面均存在个体差异。而且学生对大学生涯的评价直接影响其毕业后对工作的评价,而对工作的评价又与工作流动密切相关。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对本科生的培养中,应该通过教师的引导、实践能力的强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着手进行教学模式和培养方式的改革,进一步提升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和工作胜任力。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毕业论文: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一、国内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趋势分析 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和质量大幅度提高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类组织已经越来越重视人才的作用,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与此同时,如何吸引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和用好人才等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也受到了高度的重视,使得所有组织将目光聚焦于人力资源管理。相当一部分组织或企业致力于为企业选拔和培训兼具创新思维、丰富知识和实战经验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的数量和质量较20年前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具有系统化、职业化、规范化的特点 所谓系统化,是指各类组织,尤其是各类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理论知识的要求,即要求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掌握人才招聘、人员培训、绩效管理、员工激励、薪酬管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劳动关系管理的理论知识及其他相关领域(如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的研究成果,具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从业素质和能力。 所谓职业化,是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要具有职业资格,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具有特定的知识范围、从业标准、行为准则、职业规范。通过国家的有关任职资格考试,加强和规范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所谓规范化,就是指人力资源管理要改变过去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要求从业人员运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掌握工作的实践性和艺术性,为组织或企业搭建一个和谐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办学优劣势分析 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办学优势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多地处二、三线城市,主要以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其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将地域条件变成人才培养的资源,在办学中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强”。这种定位既与老牌、名牌大学产生错位,又满足了地方和基层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其差异性办学定位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专业定位差异、课程设置差异、实践教学体系的差异等方面。 此外,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双师型特点明显。由于许多新建本科院校都是由过去的高职高专合并升本的,教师实践经验较为丰富,许多教师一直与地方企业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这种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有利于教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办学劣势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条件、办学经验、教学资源等方面较老牌、名牌大学有一定差距,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成果虽然可以支撑教学工作,但前沿理论和代表性学术成果较少,这需要这些院校在发展中注意逐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的基本思路 1. 在人才培养上,主要面向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 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如人力资源规划、职务分析、员工招聘与培训、薪酬设计、绩效考核、劳动关系管理等,帮助企业摆脱目前的传统人事管理状态;培养学生成为领导者和变革推动着,帮助企业建立和形成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使其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提高人力资源的效益。 2. 在专业设置上以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来设置专业课程群 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底蕴,对人力资源管理了如指掌,而且需要通晓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要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经验,能在工作中运用经验准确做出判断。 3. 在学科体系设计上,充分体现交叉复合学科特征 要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以及领导的基本能力;熟悉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及法规;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等。 4. 厚基础、宽口径 人力资源管理属于管理学范畴,从人才成长、发展的阶段性考虑,应在拓宽专业口径,加强管理学、经济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再考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色问题。另外从人才的社会适应性考虑,较宽的专业背景有助于毕业生的就业与进一步深造。同时,兼顾课程设置不应该偏重于宏观管理层面,而应该着重于企业管理中的特定职能。 5. 培养学生从业素质 敬业、守信、主动、规范、服务,具有沟通能力、领导能力、谈判能力,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的基本职业修养,也是从业的基本要求。 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的构建 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体现以下特点: 第一,公共基础课、学科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学时、学分比例分配合理。 第二,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学时、学分比例分配合理。 第三,全学程贯穿学生的素质培养与专业技能培养。 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第一,首先要明确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原则。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将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是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由于地方性本科院校其人才培养主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因此,其学生就业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和管理的第一线,因此除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贯穿学生大学四年学习的全过程。 第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体现以下几个特征:课程实践教学部分与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的有机结合、专业技能实践与综合技能实践的有机结合、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践的有机结合。因此,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包括这样几个部分: (1)课堂实践教学模块。主要包括: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模拟操作等,所有理论课程教学中都应该包括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理解、消化所学知识。 (2)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模块。主要包括:以培养专项技能为主的实践课程,如模拟招聘、职务分析、绩效管理等专业模块,此外还包括以综合能力培养的综合实训课程,以及借助于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软件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全程模拟训练、人力资源测评系统、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此外,学年论文、教学实习以及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都应纳入课程体系。 (3)社会实践模块。主要包括学生的认知实习、校外专家的学术讲座、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等环节,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毕业论文: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一、国内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趋势分析 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和质量大幅度提高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类组织已经越来越重视人才的作用,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与此同时,如何吸引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和用好人才等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也受到了高度的重视,使得所有组织将目光聚焦于人力资源管理。相当一部分组织或企业致力于为企业选拔和培训兼具创新思维、丰富知识和实战经验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的数量和质量较20年前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具有系统化、职业化、规范化的特点 所谓系统化,是指各类组织,尤其是各类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理论知识的要求,即要求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掌握人才招聘、人员培训、绩效管理、员工激励、薪酬管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劳动关系管理的理论知识及其他相关领域(如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的研究成果,具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从业素质和能力。 所谓职业化,是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要具有职业资格,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具有特定的知识范围、从业标准、行为准则、职业规范。通过国家的有关任职资格考试,加强和规范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所谓规范化,就是指人力资源管理要改变过去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要求从业人员运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掌握工作的实践性和艺术性,为组织或企业搭建一个和谐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办学优劣势分析 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办学优势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多地处二、三线城市,主要以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其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将地域条件变成人才培养的资源,在办学中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强”。这种定位既与老牌、名牌大学产生错位,又满足了地方和基层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其差异性办学定位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专业定位差异、课程设置差异、实践教学体系的差异等方面。 此外,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双师型特点明显。由于许多新建本科院校都是由过去的高职高专合并升本的,教师实践经验较为丰富,许多教师一直与地方企业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这种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有利于教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办学劣势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条件、办学经验、教学资源等方面较老牌、名牌大学有一定差距,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成果虽然可以支撑教学工作,但前沿理论和代表性学术成果较少,这需要这些院校在发展中注意逐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的基本思路 1. 在人才培养上,主要面向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 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如人力资源规划、职务分析、员工招聘与培训、薪酬设计、绩效考核、劳动关系管理等,帮助企业摆脱目前的传统人事管理状态;培养学生成为领导者和变革推动着,帮助企业建立和形成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使其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提高人力资源的效益。 2. 在专业设置上以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来设置专业课程群 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底蕴,对人力资源管理了如指掌,而且需要通晓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要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经验,能在工作中运用经验准确做出判断。 3. 在学科体系设计上,充分体现交叉复合学科特征 要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以及领导的基本能力;熟悉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及法规;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等。 4. 厚基础、宽口径 人力资源管理属于管理学范畴,从人才成长、发展的阶段性考虑,应在拓宽专业口径,加强管理学、经济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再考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色问题。另外从人才的社会适应性考虑,较宽的专业背景有助于毕业生的就业与进一步深造。同时,兼顾课程设置不应该偏重于宏观管理层面,而应该着重于企业管理中的特定职能。 5. 培养学生从业素质 敬业、守信、主动、规范、服务,具有沟通能力、领导能力、谈判能力,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的基本职业修养,也是从业的基本要求。 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的构建 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体现以下特点: 第一,公共基础课、学科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学时、学分比例分配合理。 第二,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学时、学分比例分配合理。 第三,全学程贯穿学生的素质培养与专业技能培养。 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第一,首先要明确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原则。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将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是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由于地方性本科院校其人才培养主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因此,其学生就业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和管理的第一线,因此除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贯穿学生大学四年学习的全过程。 第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体现以下几个特征:课程实践教学部分与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的有机结合、专业技能实践与综合技能实践的有机结合、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践的有机结合。因此,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包括这样几个部分: (1)课堂实践教学模块。主要包括: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模拟操作等,所有理论课程教学中都应该包括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理解、消化所学知识。 (2)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模块。主要包括:以培养专项技能为主的实践课程,如模拟招聘、职务分析、绩效管理等专业模块,此外还包括以综合能力培养的综合实训课程,以及借助于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软件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全程模拟训练、人力资源测评系统、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此外,学年论文、教学实习以及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都应纳入课程体系。 (3)社会实践模块。主要包括学生的认知实习、校外专家的学术讲座、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等环节,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毕业论文:福建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探析 [摘要]加强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是福建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项极其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文章通过调查,对福建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福建省新建本科院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路及对策。 [关键词]新建院校;后勤队伍;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十一五”期间,教育部共批复福建省新组建7所本科院校。这些新建院校大多数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办学经费主要由地市一级政府负责,服务方向主要也是所在的地市,习惯上我们称之为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这类院校后勤基础设施薄弱,后勤队伍人员基本上为合并前各类学校的原班人马,后勤管理和服务如何满足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加强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实现后勤人力资源管理优化配置,已成为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深化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项极其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一、加强新建院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意义 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是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后勤管理服务过程中,如何充分调动员工潜在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加强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益,直接关系到新建院校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败。 (一)后勤人力资源管理是确保学校后勤工作顺利进行的条件 高校后勤队伍包括各级管理人员和各部门的员工。在学校后勤管理服务过程中,作为提供后勤保障管理服务的后勤员工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地联系于组织系统之中,需要互相协调配合。这里既有部门间人与人的协调配合,又涉及人与事的配合。可见,后勤人力资源的管理是实现后勤管理服务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确保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秩序顺利进行的条件。 (二)后勤人力资源管理是提高后勤工作质量与效益的前提 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目标是调动后勤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后勤管理服务工作实施的质量与效益的提高,除了受到周围环境、历史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外,主要取决于后勤员工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只有高素质的后勤管理服务人员,才能创造出高效益的后勤管理服务工作。因此,加强后勤人力资源管理,努力提高后勤员工的素质从而提高后勤管理服务工作的质量与效益,已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后勤工作的当务之急。 (三)加强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是进一步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关键 目前,高校后勤社会化已经进入深化攻坚阶段,改革中必须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确保高校后勤管理服务实现“三服务两育人”宗旨的落实。为此,必须从根本上摆脱过去那种单纯管物而忽视管理人和培养人的观念,建立起以培养和提高后勤管理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技能为突破口,实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以人本为中心,以市场经营为导向的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加强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要致力于提高后勤全体员工的素质和技能,强调人才的吸纳、培养、开发和利用,不断凝聚员工的敬业精神和整体意识,调动后勤人力资源中的一切积极要素,从而有力地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化。 二、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分析现阶段福建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利于科学实施后勤人力资源管理,实现后勤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从而进一步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福建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滞后。对管理机制研究不够 由于福建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合并前主要由各地专科院校、成人高校及中等专业学校组成,各校隶属于不同行政管理部门,学校的管理体制不一;合并升格后学校办学时间短,与福建省其他本科大学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相比较,更显得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滞后,管理机制研究不够。第一,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尚未深入人心。在用人上普遍存在着只注重人力资源的职前学历,忽视人力资源的职后培训;注重人力资源的组织建设,忽视人力资源的个体需求;注重人力资源的一般使用,忽视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墨守成规,以致后勤管理服务工作普遍缺乏前瞻性、主动性和创新性。第二,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研究不够。高校后勤社会化要求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福利型”、“供给型”、“行政管理型”管理模式,对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改革和调整,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后勤工作由行政管理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化。要求高校后勤必须配备一支懂经营、善管理,具有现代市场经营观念和熟悉高等教育规律的管理服务队伍。但是,从福建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来看,一方面表现为各校全方位人事制度改革尚未开展,学校的改革往往先从后勤部门人手,而后勤社会化改革特别是人事改革一直是形式多于措施,而措施又多于实施;另一方面是这些院校为满足福建省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学校几年来处于连年扩招发展之中,后勤部门管理者疲于应对庞杂的事务性管理,忽视了对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仍然有相当部分后勤员工观念中对“下岗分流”这种社会普遍现象很难接受,真正意义上的“能上能下”、“下岗分流”管理机制尚未建立。因此,必须加强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研究,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激励与竞争机制。 (二)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 几年来,福建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后勤人力资源开始发生变化,一些院校已开始注意从优秀毕业生和行政干部队伍中挑选部分人员进入后勤队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后勤人力资源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但是,从福建省新建本科院校后勤人力资源调查结果来看,仍不能适应学校改革发展的需要,不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仍然存在。第一,年龄结构不合理。从福建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后勤队伍年龄构成来看,后勤员工平均年龄偏大,40岁以上人员比例占77.89%,30岁以下人员仅占7%,有些院校30岁以下行政管理人员甚至出现断层。第二,人员工种结构不合理。后勤员工中从事技术操作岗位一线人员偏少,而多数技工的实际技术水平达不到相应的技术等级所规定的标准和实践操作能力。从临时工队伍构成来看,既有失地农民工,也有一时找不到工作的外来工、家属工、下岗人员等,成分复杂,动机不一;临时观念强、服务意识差、流动性大,难以进行系统培训。从管理岗位的人员构成来看,既有管理干部、 工人(以工代干),也有临时工。这些人员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结果导致“干部不懂干事,工人变为监工”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这种管理层的错位,且相当部分人员缺乏现代管理知识、理念和技能,在管理过程中往往表现出不能科学、公正地对待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对待临时工队伍的人才),工作上表现为压制人才、感情导向,最终导致外来人才的流失。第三,知识结构不合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后勤人力资源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也远远低于本校中政工队伍的比例,后勤人员中具有本科学历人员仅占19%,中级职称人员仅为26.7%。从后勤人力资源内部来看,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分布不合理,具有本科文化程度和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主要是医务人员、基建部门人员和处室主要领导,一半以上科室(部门)没有中级技术职称人员,有的部门甚至连初级职称的人员都没有。这种不合理的人力资源知识结构已不能适应学校教育现代化和科学管理的需要。 (三)后勤部门人力资源不稳定。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后继无人 “十五”期间,福建省7所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普遍建有新校区。新校区处于城乡结合部,市政配套设施尚未完善,校园周边社会治安复杂,这无疑给后勤管理服务增加了负担。学校在人事管理体制尚未全方位进行改革的时候,急于突破制约办学的瓶颈,往往从后勤部门作为突破口,操作中缺乏细致的思想工作,后勤员工在社会化改革中,承担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和思想压力。第一,后勤部门人力资源不稳定。由于后勤部门人员工资低,容易产生消极和埋怨思想情绪,队伍不稳定。加之长期的超负荷工作,不能脱身外出进修学习,相当部分人员职称评聘问题不能解决,也造成了思想上的不稳定。第二,高校后勤社会化要求高校后勤服务实体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这种转变在增强竞争意识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后勤服务实体对短期利益的过度追求。为降低劳动力成本,对部门人力资源不注重投入与培养,导致了原后勤人力资源知识体系陈旧和工作技能水平较低,多数员工无法适应后勤社会化对人力资源新的要求和需要,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后继无人。 三、加强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通过对福建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因素既有管理体制的原因,也有运行机制的原因,但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后勤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问题。 (一)更新观念,切实加强后勤人力资源管理建设 高校后勤员工不仅承担着为教学、科研、师生生活服务提供后勤保障的工作,而且还担负着“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任务,是“不上讲台的老师”,后勤员工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服务功能的发挥。 1.深化人才意识,坚持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指导思想。实践证明,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中,最紧缺的资源并不是财物,而是有丰富的后勤工作经验的优秀管理者。学校的领导要像抓教学、科研队伍建设一样重视后勤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出培养和提高后勤人才队伍的措施。舍得把得力干部放在后勤管理工作岗位上来,把那些真正有奉献精神,能任劳任怨,而且有工作水平、工作魄力的干部放到后勤管理岗位上来,尽快使后勤干部员工从“学校人”、“行政人”转变为“社会人”、“企业人”、“市场人”,培养出一大批适应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需要的管理型、经营型人才。 2.要及时研究和解决后勤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高度重视后勤管理中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深层次的开发,在人才组合配置中要有结构观念。一要特别重视人力资源中“带头人”的综合素质,防止后勤管理服务中“核心低能”;二要注意科学调整现有人员结构,注意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保证人才培养的目标方法和主体功能相一致,使管理者“人尽其才”,在人才的带动下,提高后勤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三要注意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性格气质的层次梯度和优势互补,提高后勤人才组合配置的整体性功能和群体活力。 (二)制定后勤人力资源管理规划。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目前,福建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中后勤人力资源结构中“三高三低”矛盾仍然较为突出,“人员进不来、队伍稳不住、素质提不高”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为此,必须尽早制定后勤人力资源管理规划,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才能确保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开展。 1.科学制定后勤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规划。高校后勤社会化要取得成功,离不开高素质的后勤人力资源作支撑。如何调动高校后勤各种人员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创造性,将人力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以求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应引起各校的足够重视。就福建省新建本科院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状况来看,无论是后勤管理处或是各集团服务中心基本上没有专职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各类人员开发与管理仍处于无序流动状态之中。为此,各校必须尽快建立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选配素质好、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干部专职从事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工作,以后勤总体发展为依据,以满足后勤发展对人力资源需求为目标,制定出科学、合理、系统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规划。 2.优化后勤人力资源结构。一要充分管理利用好现有人力资源。这些员工大部分都经历了学校的合并升格,亲身参与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他们与学校具有深厚的感情。为此,必须利用好现有的人力资源,使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展。二要改变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打破工人与干部、正式与临时工身份界限,要广纳人才,不拘一格,择优选聘后勤各部门急需的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真正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机制,提高知识型技术员工比例,增强后勤人力资源的整体活力。三要不断深化用人机制改革,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后勤员工转变观念,做到“改革无情、操作有情”,在机构调整、岗位设置、岗位职责、技术要求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既要坚持“按需设岗、公开公平、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竞聘原则,又要讲究“注重学历讲能力,不唯能力重潜力”的选人之道,为将来更好地发挥个人潜力打下基础。 (三)加强人力资源培训,优化人力资源队伍结构 人力资源培训是改进员工工作态度,提高和增加工作技能而进行的有组织的企业行为。加强高校后勤员工的培训和后续教育,是不断提高后勤经营管理服务水平和社会竞争力、全面提高后勤人员素质的基础工程。 1.加强后勤干部的培训,提高管理层素质和水平。从福建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后勤管理层来看,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管理、培养的情况并不令人乐观。特别是后勤服务实体中,相当部分管理者是由普通工勤人员转变为管理者,缺乏相应的管理知识、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创新意识、市场经济意识 较弱,文化水平也较低。为此,各校应尽快制定出系统培养计划,通过派出专业进修、脱产学习等方式,努力提高后勤管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 2.加强后勤职工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后勤职工队伍是后勤工作的基本力量,是高校后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环节。目前各校原有职工知识水平、劳动技能普遍较低。为此,必须下大力气,通过系统的政治思想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增强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改进劳动技能,才能适应高校后勤社会化对人力资源的新需求。同时,必须建立一整套目标明确、制度完善的培训体系,并严格结合考核人实际情况,将培训结果与员工考核、晋升、晋级等结合起来,提高员工自主学习和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合理运用激励手段 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在后勤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中要充分考虑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充分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不断完善管理中的激励机制,促使后勤全体员工能够全心全意投身改革做好各项工作,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1.物质利益激励。物质利益需要的满足,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强烈的激励作用。高校后勤管理服务工作量大、任务重、头绪多、工种杂。为体现奖勤罚懒,杜绝干好干坏一个样,必须在管理中体现物质利益杠杆作用,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员工,要给予物质奖励。 2.精神激励。精神激励就是注意用精神因素激励人才从事工作。人不但有经济和物质上的需要,更有精神方面和事业发展的需要,精神激励是在较高层次上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其激励深度大,维持时间长,收获持久。因此,在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中,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来说,他们对提升专业成就、各类声誉以及相应的地位比物质利益有更强的需求。精神激励主要是创造机会和条件,保证他们能够施展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才华,实现他们的职业生涯目标。 3.管理激励。让后勤员工通过参加民主管理,广泛听取职工建议,让后勤员工参与重大决策,激励员工的责任感,增强员工的成就感,使员工产生一种积极向上、奋发努力的动力。 4.岗位竞争激励法。竞争就是一种激励机制。竞聘上岗,双向选择,使后勤员工不仅有光荣感,而且具有危机感,促进后勤员工珍惜岗位,真正爱岗敬业,在岗位上发挥最大效能;同时,完善与岗位职责和工作相挂钩的分配机制。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加强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研究,充分调动后勤人力资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发掘人力资源的潜能,对于深化福建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直接关系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