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论文:人文地理学论文 一、人文地理学专业的课程要求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下设的二级学科,从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本科专业的人文地理学专业课程要求以文化地理学为基础,以研究人地关系为核心,课程体系涵盖社会、人口、经济、语言、宗教、民俗、自然、行为、政治等诸多内容,是高等学校地理学本科专业基础课。人文地理学研究内容紧随时代步伐,具有鲜明的时空性,涵盖当前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城镇一体化、新经济技术开发、旅游开发等诸多热点问题。因此,人文地理学专业研究范围广、知识面宽、学科之间的综合性与交叉性强,老师和学生都需要具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多学科知识。在现阶段,综观各高校的人文地理学教学手段和方法,主要还是采取“课堂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没有体现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适应性的教学改革应围绕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将教师与学生紧密联系,将实践教学融入到各教学环节中。 二、CDIO指引下的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课程教学是由师生共同完成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学方法选择、应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关键性作用。适应性的课程教学方法要有利于达到师生双边交流的良好效果。 1.注重多学科知识的融合,突出“人才工程理念”。 人文地理学需要融合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因此,人文地理学课程体系需要打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壁垒,进行宽口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GIS、测绘等实用技术教育的传输,还要使得学生具备人文历史、市场经济、社会文化、心理学、管理学学科的基本素养。学生不仅具有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还要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是人文地理学在专业课程设计时需要具备的基本理念。 2.加强启发式教学,培养综合素养。 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主人翁意识的建立,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导精神。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教师通过设问、指导等方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总结学习方法、发表看法、参与讨论,发挥教学和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得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相得益彰,课堂气氛处于最佳状态。因此,在人文地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大力开展课堂与课后讨论,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理论去思考和分析社会热点问题,给他们创造发表不同见解的环境和平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应用性思维。师生在相互讨论的基础上都能获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教师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或进一步的指导,使学生们能够抓住兴趣点,促进学习。 3.强化实践教学,密切联系产业。 人文地理学是一门实用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非常重要。人文地理学学科要求学生能够解决诸如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与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土地价值评估和旅游资源开发等社会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用到调查、模拟、考察、比较和模型分析等多种的方法去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教师和学生运用这些方法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社会研究方法的训练过程。很多基本概念存在于课本中,它们虽然非常重要,但是大多都比较抽象,通过教师的口头讲解或课件演示虽然也能帮助学生理解,但是其效果去远远不如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去体验、探究、理解与总结。通过实践学习,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难度。因此,相关的高等学校教学机构不能把师生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应该花力气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教学研究合作基地和建立校内实验教学中心。校外的研究基地能够给学生提供调查与考察的环境,校内的实验中心则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比较和模拟。 4.注重案例教学,提高技术能力。 案例教学法通过让学生去分析和研究已发生的问题个案,把现实案例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教师案例讲解、学生讨论、撰写分析报告、教师归纳总结等环节,提高学生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案例教学将能够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形象,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结语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旅游专业、城乡规划专业、建筑学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门基础理论,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现实指导性。同时它还是一个与多学科理论交叉、综合性十分强的学科。因此教学机构要下大力气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科学设置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灵活选择和使用教学设施,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科学合理地设计授课内容。人文地理学教学要加大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方法的使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其创新思维与能力,使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具备专业动手能力与时代关怀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黄娅 单位:贵州理工学院 人文地理论文:谈人文地理成因教学实践创新 一、对人文地理成因教学中上述两阶段的反思与批判 第一阶段的成因教学以教材为本,在因素即原因的教材逻辑下,教师主要从例证的角度对现有城市功能分区的原因进行淦释与说明。整个教学过程没有真正的师生对话,主要以灌输为主,缺乏知识的生成,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状态。学生认为教师在人文地理的学习中可有可无,对于人文地理学习的兴趣远远低于自然地理。第二阶段的成因分析教学开始尝试案例教学,采用教材所提供的北京城市功能区的案例,在功能分区成因分析时主要采用“因素分析法”,从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等方面出发找原因。这种人文地理的成因分析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对地理诸因素具体作用于人文地理事象的过程分析不清,不能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地理诸因素在人文事象的区位与变化中所起的作用,不能让学生充分理解地理诸因素在人文地理事象区位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只能僵化地从自然、社会诸因素出发生搬硬套地“找”地理成因,而不是“分析”原因。这样零碎的、不深刻的成因分析导致人文地理成因教学过于简单化、机械化,整个教学过程难以形成真正的师生对话,降低了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这样的成因教学也缺乏真正的思维活动过程,很难全面认识地理规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反而使学生的思维简单化、僵化。这样的课堂将很难让学生理解人文地理之“理”,难以进行有理有据的理性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二、批判基础上的创新即人文地理机制分析教学法的提出 为了消除人文地理成因教学中静态的、机械的“因素分析”所带来的弊端,必须将人文地理的成因分析真正过程化。过程化的成因分析必然建立在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比较完整的发展变化过程的基础上。教学时,应该运用时空一体化的案例,运用“历史分析法”〔’〕,引导学生理清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发展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寻找影响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形成、发展变化的诸因素,以及分析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从而明确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发展变化的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主要原因与次要原因,最后概括出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即一般性的发展机制。其关键不是找出有哪些影响因素,而是分析这些因素的作用过程。换句话说,就是分析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发展变化的内在机制。因此,笔者将这一人文地理成因分析教学法命名为“人文地理机制分析教学法”。只有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的内在机制,才能真正理解并学会分析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发展变化的原因。 三、人文地理机制分析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实现 人文地理机制分析教学法要转化为现实的教学,必须有一定的教学环节,每一教学环节还必须能够细化为可操作的、体现教学规律的教学流程。甚至每个流程再细化为一般性的教学活动的安排,从而构建出人文地理机制分析教学法在课堂中实现的教学程式。这样的人文地理机制分析教学法才能具有课堂的生命力,否则就是纸上谈兵。从理论知识的分类来说,人文地理成因教学所涉及的主要知识为人文地理的概念性知识。皮连生教授等人认为,概念性知识的学习主要是要求学习者对其进行理解,并提出了6个环节的概念性知识教学策略〔’〕。笔者借鉴这一思想,根据自己的人文地理成因教学的实践与反思,认为人文地理机制分析教学法的落实需要5个环节。这5个环节是“编呈案例一理清过程一找出因素一分析机制一情境迁移”。(1)“编呈案例”环节主要是教师选编和呈现有组织的人文地理案例。该环节的实现方法为“历史分析法”。要实现课堂教学中的机制分析就必须选编能够反映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发展变化机制的案例。这样的案例选编不仅要关注人文地理事象时空间性,更需关注它的时间性即历史性。只有具有历史性,人文地理案例才能够丰满、生动,才能够比较完整、典型地展现人文地理事象发展变化的过程,并体现机制;只有具有空间性,人文地理案例才立体,学科特色才鲜明。人文地理机制分析教学法编呈的案例应该以时间为线索,以空间为节点,突出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发展变化的相对完整与绝对典型。编呈时空一体化的反映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发展变化机制的案例是人文地理机制分析法成功的基础。(2)“理清过程”环节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初步阅读分析案例,运用图表等分析工具理清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的发展变化过程。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感知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的发展变化,了解事情发展的来龙去脉,为进一步的分析打下基础,在运用“人文地理成因机制分析教学法”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具有基础性与过渡性。(3)“找出因素”环节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在理清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变化脉络的基础上,在时空分段的基础上,教师示范与学生分组合作相结合,运用因素分析法找出影响人文地理事象发展变化的每个发展阶段的重要因素。这一环节已经初步进人人文地理成因分析阶段,为进一步深人的机制分析做准备。(4)“分析机制”环节主要是教师设置并呈现一系列具有梯度性的问题,然后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探究与对话。在师生共同探究与对话中逐步透彻地分析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发展变化的所有阶段中各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找出影响各阶段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发展变化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及根本原因和非根本原因。最后引导学生跨越案例所涉及的所有时空,概括出最具一般性的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演变规律和动力机制。(5)“情境迁移”环节主要是知识的巩固和一般性规律的运用阶段。这一环节中教师提供相近的案例材料,以问题为引领,以问题解决为目标,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自主地完成问题。从而实现知识的巩固和一般性规律的再理解与运用。 作者:裁教破 单位:江苏省大港中学 人文地理论文:人文地理学思想的转折概述 作者:叶超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起:作为一门空间科学的地理学 康德(ImmanuelKant)告诫研究者认识事物应该先从考察其起源开始[1]。这对常常忽视认识起点及其过程的国内学界无疑是一个好的忠告。地理学虽然有悠久的历史,古代的地理学家已经提出了很多涉及地方和空间的思想,地图对空间定位和表达更是起了巨大的作用,但较系统地将地理学界定为一门空间科学并进行持续讲授的是大哲学家也是地理学家的康德[3]。康德的地理学思想形成于1775年的讲座,但到1802年才正式出版。地理是康德最喜爱的课程之一,由于当时康德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同时担任逻辑学、形而上学、数学、伦理学、物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教师),使得康德能从整体科学和哲学的角度对地理学进行研究;康德的地理学成就在当时已获得承认,彼得堡科学院在选举康德为院士时,首先考虑的就是他的地理著作[15]。在《自然地理学》中,康德将知识分为按照概念(逻辑)划分的系统,按照时空划分的历史和地理(这是自然的划分),将地理学定义为专门的空间科学,认为空间是地理学的研究范畴,时间是历史学的研究范畴;并指出,“地理学这个名称表示一种自然描述,确切地说是对整个地球的自然描述。地理学和历史学填满了我们的知识的全部范围;也就是说,地理学填满了空间的全部范围,而历史学填满了时间的全部范围。”[1]康德的这种空间观点常被地理学家引用,然而,事实上康德的地理学思想和空间观很复杂,至今仍然是地理学家和哲学家们讨论的话题[16]。康德空间思想的主要特点是第一次的、专门的(享有专属权)、三维的和哲学的。它对于地理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在此之前历史学地位高于地理学,地理学常被视为历史学的“侍婢”;而康德界定使得地理学学科地位得以提升,从历史学的附属上升到与历史学相提并论的地步。他对于知识由概念、时间、空间三部分构成的划分方法也成为一种重要思想。他的空间思想还体现在《纯粹理性批判》等著作中,显示出与哲学的密切关联[17]。 承:从空间到区域 20世纪50年代以前,以赫特纳(AlfredHettner)、哈特向(RichardHartshorne)为代表的区域学派继承和发扬了康德将地理学视为一门空间科学的传统,视空间为“被填充的容器”[3,18-20]。比如,赫特纳在其《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这一方法论巨著中曾满怀欣喜地引用康德关于地理学是一门空间科学的经典论述,认为“空间本身只是一种观念形式,只有通过它的内容才能获得实在的意义”,并三番五次地强调,“地理学不应是关于各种不同事物地区分布的科学,而应是关于充填空间的科学。它是空间科学,正如历史学是时间科学一样”[18]。此后,经由哈特向添砖加瓦式的巩固,区域学派的空间观长期主导地理学界,成为二战以前地理学的主要范式。区域学派视区域为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那么,从空间到区域转换的逻辑是如何形成的呢?一方面,缺乏数量方法的空间科学毕竟只是抽象的界定,它没有具体的方法基础,与地理学历史和现实的接洽也有一定距离,区域却是一个体现空间并将其“落地”的概念,而且划分不同区域的类型学方法也有着很强的应用价值;另一方面,地理学发展历史显示出“方志”传统,无论东方西方,都有大量的方志和旅行记等。将空间科学这种抽象的界定与方志传统的历史结合起来,考虑到区域概念能统率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从而打破二元论,并有类型学方法来体现,于是就衍生出将区域作为地理学研究核心的思想。大体来看,从康德、赫特纳到哈特向,他们所持的空间观都是绝对空间,也就是视空间为容器,把空间看作可以装很多东西,但是是独立于系统之外的东西。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正如赫特纳所强调的,地理学所具有的综合性使得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密切,它非常依赖其他学科却又需要独立,这就奠定了一种紧张的基调。地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紧张关系使得地理学家始终得面对和应答学科身份这一问题。哈佛大学取消地理系可说是质疑地理学存在价值的极端表现。 转:从空间几何学到空间的生产 空间几何学第一次转折发生在20世纪50至60年代,其渊源却可追溯到19世纪就已萌发的区位论思想。这种可被归结为空间几何学的思想范式,主要探讨空间的形式法则(比如杜能环、韦伯的三角形模式、克里斯塔勒的正六边形中心地模型等),它是一种相对空间概念,以追求“空间秩序”为目的,采用逻辑实证主义的哲学理念,并且大量借助经济学、管理学和数学来发展地理学理论。以舍费尔1953年发表的挑战区域学派的论文为开端[21],倡导地理学是一门追求普遍法则的科学的实证主义地理学逐渐于1960年代兴起。这一学派的地理学家倾向于诉诸区位论的传统,并力图借助数学模型等工具发现空间“模式”或“法则”[22]。舍费尔非常推崇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该理论以及区位论在实质上是一种空间形态学或几何学。但是,实证主义地理学以及在此影响下的城市地理学研究范式,是一种“物化”(fetishism)的空间理论[23],它尽量避免对空间的价值判断,因而忽视了塑造“空间”的个体以及政治和社会关系。比如,克里斯塔勒宣称事物围绕中心集聚不但是一种生物物理秩序,而且还是一种思维方式[24]。但是,对于这个“中心”是谁的中心,中心—边缘结构中社会阶层的生活方式和状态如何等问题却不予考虑。归根结底,杜能—克里斯塔勒等古典区位论者及其后的空间分析学派的“空间”主要是完全理性经济人的空间,“人”的社会政治属性、行为、个性、情感和价值观等重要问题,却被回避了。这不足为奇,因为无论是冯•杜能、阿尔弗雷德•韦伯还是克里斯塔勒等,都强调他们的理论与经济学的密切关联,所以,其理论基础都建立在古典经济学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之上,这一理论出发点既是这些理论成功的基点,同时也是其被人质疑和否定的焦点。所以,实证主义地理学试图通过计量分析的工具摒除个人感情和价值判断因素,以追求所谓“科学”的结论,其实是一种狭隘的“科学主义”主张[25]。人文空间性空间几何学范式的缺陷在于,这个空间结构或秩序中的人只是经济人或机械的人口数量,而不是社会人、道德人和充满个性的“个人”,导致塑造空间秩序的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和个体因素被忽视,使得地理学与现实世界空间问题的差距越来越大[26],因而出现了一系列反思和批判。人文主义地理学就是其中的一种。人文主义,顾名思义,也就是讨论个体的、个性的(人)与集体的人(文)发展变化的思想或学问。人文主义地理学因而也有两个对应,在个体这个层面,它强调价值观、个性、感情、心理与地理学的空间、地方之间的关系;在文化这个层面,它强调从历史、哲学、社会和组织行为、经济与政治集团综合思考它们与地理之关系。我们可以将人文主义地理学的空间观归为人文空间性。这一派的代表人物如段义孚、拉尔夫(TedRelph)、布蒂默(AnneButtimer)等[27-30]。他们更重视空间概念的价值判断和意义,并借助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的哲学理念,联系人文学科和历史来阐发人文主义地理学。比如,段义孚认为在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作为人类家园的地球”中,他最看重“家园”这个关键词,因为它不仅是个物理和建筑空间,而且也是象征的空间,是社会政治、美学和精神寄托的场所[31]。人文主义地理学虽然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才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主要思潮,但它的渊源却很深广。概括而言有两个:一个是来自于地理学本身的文学、艺术传统和景观学派等的人文思想和美学观念,另一个是存在主义与现象学(这两个源泉也预示了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宽泛性)。前者比如《荷马史诗》为代表的古希腊地理学发轫时期的人文思想和精神、洪堡和李特尔将地球作为“人类之家”以及索尔、赖特等的思想,班泽的美学地理学等等;后者则是始自尼采,并经由胡塞尔、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萨特等形成的重要哲学思潮。激进的空间与空间的生产在20世纪70年代,相对更加严厉地批判实证主义空间几何学的是激进地理学者,因此他们的空间观可称为激进的空间。中文的激进往往有过激的、不可靠的意思,但是在英文里激进是根本、彻底的意思[32]。皮特(RichardPeet)、哈维(DavidHarvey)等早期的激进地理学家都强调地理学必须关注社会问题,认为空间是什么取决于人类实践[33,34]。所以说空间并非价值中立的空间,而激进主义地理学,激进的空间的核心要旨在于发展地理学成为一门批判的空间科学。这个批判正如马克思所提出的一个号召,“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地批判”[35]。它有两个面向:一是面向地理学家自身和学科内部,因为地理学家往往受文化制约,文化可以具体体现为种族、阶级和性别划分,这使得地理学家研究的空间不是客观的[36];另外一个是针对我们身处的社会,对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批判。早期激进地理学家也是一些无政府主义者,他们反对不平等的社会。后期激进地理学家则批判资本主义空间发展不平衡,以及欧洲中心论和美国中心论[37,38]。典型案例剖析是理解这种抽象思想的好方法[39]。皮特的“现代地理学思想”中有一段生动的描述,它恰当地反映了激进的空间和空间的生产的思想。“那时美国地理学家协会的年会是在主要城市的有名的酒店举行的(现在依然如此)。这些酒店通常会有一个中央大厅走廊,那里挤满了喜欢社交的学术会议代表。学科权威结构也在空间上表现为中心地的等级结构。在这个权威的空间模式中,一些人在大会发言席上给另一些人作报告,交流是在学术权威之间,研究生们则像鸟儿一样四处盘旋,啄食着权威们偶尔故意表现出来的、谦逊的惊叹。”[33]这个案例典型而饶有趣味,蕴含和反映了不同层面的空间(的生产)关系,很值得从激进地理学或“空间的生产”的批判视角予以“解构”(表略)。具体来讲,主要城市是一种复杂空间,意味着一种优势属性和权能的集聚;中央大厅这个权力空间意味着中心和支配地位;有名的酒店这种社会空间往往是上层阶级的聚集地;发言席这个符号空间意味着话语权,为少数人所把持;而代表这个词意味着身份空间,它的拥有者是精英;权威和研究生之间构成知识空间,也反映了一种支配和被支配、中心和外围的关系。知识空间及其生产是作者论述的核心,但是知识空间是在与其他诸种空间的互动影响中产生的,它生产其它的空间,同时也被其它的空间生产(社会空间辩证法的要旨),意味着学术并不是单纯的学术,也不存在“纯粹的”或纯然客观的知识。在这些空间之外,还需要我们注意两种动态空间,也就是时间影响下的空间。“举行、挤满、交流”及“盘旋啄食”等动词,反映了空间生产的过程;而“现在依然如此”这个时间上的强调,反映了这种空间秩序的牢固性。在这个空间生产过程中,“中心”是突出的,有名有姓且堂而皇之的,它对应于特定的物理和象征的空间样态和形式,这些空间也被特定的(社会)群体所把持和支配;而“外围”则是缺省的或者边缘化的,它对应着处于从属的、被支配地位的(社会)群体的空间。此外,应该注意这段话中隐含的空间。作者通过一个比喻“像鸟儿一样”来反映研究生群体的边缘、流动和依赖性,这是一种想象的空间。还有另一种容易忽视的想象空间在于作者身上。我们可以想见,能把这一场景描绘的惟妙惟肖的作者肯定处于这种空间之内,但是却反省、反对或批判这个空间,因此它是另一种矛盾的想象空间。由于激进地理学对于空间价值中立的批判和对社会空间的强调,对于资本主义空间发展不平衡的彻底批判,契合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思想,所以最后走向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它的核心概念是空间的生产,由法国思想家列斐伏尔(Lefeb-vre)提出,强调“(社会的)空间是(社会的)产物”[40],其中的主要内容三元辩证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41],而且已有较多中文文章论及[42-45],所以本文不展开论述,只强调如何把握它。简而言之,空间的生产主要讲资本、权力和阶层与空间的相互作用,在此过程中空间成为了介质、产物及过程[46]。因此,空间并不是一个静态的、容器的或反映相互关系的绝对和相对空间概念,而反映了更多的关系和过程。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家采用的方法是社会空间辩证法[47,48],并力图以此整合社会空间。一些热点新闻,比如真维斯楼事件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与知识空间生产的关系[49];某大学竟然把雅典娜和女娲的神像都换成了校董的面孔[50],反映了资本对于知识空间的侵蚀有多么的巨大! 合?:后现代空间 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潮流是后现代地理学。后现代空间研究有一个背景,就是人文社科界的空间转向。它的核心词是“解构”,强调时空的特定和不确定性、时空的碎裂等,试图通过文本的重新解读来发现某些东西[51];在学科关系上,人文地理与哲学、文学和艺术的关系再一次被强调。在后现代空间思想中,詹明信对晚期资本主义及其文化逻辑进行了“解构”[52],卡尔维诺则用艺术的手法想象了各种各样“看不见的城市”[53],福柯和桑内特对权力和身体与空间的关系有精深论述[54,55],国内学者对此也有探索[56]。后现代地理学也有一些经典案例,对于洛杉矶、巴尔的摩等城市,迪尔、哈维、索加也有解读[57-59]。后现代空间到底是一个转折,还是对以前的空间范式的契合?这一问题不好回答。某种程度上,后现代空间与康德的空间界定有相似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空间地位的上升方面,由于众多学科的介入,空间又成为大家的注目焦点,人文地理的学科地位也因而得到提升;其次是它与哲学的关系趋于紧密,尤其与后现代主义的论调密切相关;最后是它们都是三维空间。但是,这些相似却有不同的内涵:在空间地位的上升这一点上,以前把地理学视为专门的空间学科,现在是其他学科也开始切分这一块空间研究的蛋糕;在与哲学的关系这一点上,康德以理性批判为主要特点的哲学和后现代主义拒斥理性的哲学截然相反;在三维的内容侧重上,以往的三维非常强调物质性维度,而后现代却强调社会性这一维,反映出人文地理学与社会科学的密切关联。所以,正如索加所说,“空间太重要以致于不能仅仅留给那些专门的学科(如地理学和建筑),或者仅仅作为历史学家、社会科学家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家的空隙填充剂或事实背景。人类生活的空间性就象历史性和社会性一样,渗透在每一个学科或话语中。” 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空间思想演变历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从专门的空间科学到其他学科切入空间,反映出人文地理学不再拥有空间研究的特权和优先权。这似乎会使一些强调学科特权和知识垄断权的人感到失落。然而它确实是已经发生的事实和正在强化的趋势。其实,并非人文地理学如是,其他社会科学乃至一些自然科学也面临这一问题。破除学科和知识特权正是后现代思想提供给我们的强大营养。但同时我们也不应走向泛化的极端。毕竟,一门学科长期历史的积淀会给她自身打上独特的烙印。研究者必须承认、承继这种历史,然后才能打破它。在思想与历史、地理学与其他学科、个体与文化之间常常是一种辩证、紧张的关系。所以,对于人文地理学而言,我的最后结论是:有特点,没有特权。人文地理学空间研究特点正在于它的多重面向。也正是因为不同空间认识论都有其价值,价值大小也难以评估[60],使得在学科史上引起持续争论的人文地理学学科地位与身份问题没有一个明确结论,这种争论也在淡化。可以明确的是,人文地理学依赖哲学和其他学科为其做依据和工具,它们在使人文地理学身份陷入迷离的同时也为其增添了活力和魅力,这是人文地理学面临的最大机遇与挑战。关于未来,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中已经予以提示:“到我明白所有象征的那一天”,可汗问马可,“我是否就终于真正拥有了我的帝国?”“陛下”,威尼斯人答道,“别这样想。到那时,你自己将是众多象征中的一个。”[53]致谢:本文是在2011年12月17日广州举行的第六届人文地理沙龙的报告基础上形成的。作者感谢沙龙组织者以及主办方华南师范大学的同行以及柴彦威教授、朱竑教授、李九全教授、吕拉昌教授等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人文地理论文:我国人文地理学的进展及前景 1、历史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球表面人类活动(精神和物质)或人与环境之间关系所形成人文现象的分布、变迁及其地域差异。历史时期的人类活动同现代社会一样,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如政治、军事、经济、人口、民族、聚落、商业、交通、文化、旅游和社会生活等,这些历史上的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形成的空间分布、变迁及其规律,都是历史人文地理研究的具体内容[1]。当代人文—经济地理现象是历史时期的人文经济地理现象的延续和发展,不了解历史人文地理,无疑会阻碍真正了解当代的人文地理。反之,如果将历史地理学视为地理学在时间维度上的回溯,那么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现状就是衡量历史人文地理学的标尺[2]。因此,历史人文地理学与当代人文—经济地理学是两个密切相连的学科领域。中国历史资料保存相对丰富,时间较为久远,这为发展历史人文地理研究提供了各种可能。自20世纪90年代初谭其骧发出积极开展历史人文地理研究的倡议以来[3],相关学科领域日益得到重视,学科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许多分支方向的成果相继问世。伴随着学科体系的完善,研究群体和梯队的培养形成,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研究正经历着分支方向多元化、方法交叉化、成果科学化、理论系统化的不断转型过程。近5年来,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的最新进展,主要体现在历代疆域政区研究、城镇研究中的古都研究、近代经济地理研究、历史文化地理的宗教地理和民间信仰研究等方面的深化,此外生态环境史研究也已全面展开,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取得重大进展。 2研究领域和成果 近5年来,历史人文地理学成果相对集中地表现在历史疆域政区、移民史和人口史、城镇和乡村聚落、历史经济地理、历史文化地理、区域历史地理、生态环境史和灾害史以及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 2.1历代疆域政区研究 从2007年起,周振鹤主编的《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共12卷,作者18人)开始陆续出版。它涵盖了自先秦至民国的漫长时期,内容不仅包括传统的历代政区沿革的考证,对一些同一年代各政区并存的面貌作出复原,而且在某些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相关复原的详细程度可以达到逐年。这套著作的完整出版,将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学术意义上的行政区划变迁通史。目前正式出版的有总论先秦卷(周振鹤、李晓杰撰)、隋代卷(施和金撰)、宋西夏卷(李昌宪撰)、元代卷(李治安、薛磊撰)、明代卷(郭红、靳润成撰)、中华民国卷(郑宝恒、傅林祥撰)[4-9]。 商朝是中国出现较早王朝,唐晓峰认为商代领土不同于后世成熟国家的领土,不能将商朝辖区看城一片单纯的地域[10]。先秦是中国历史政区萌芽时期,待考问题颇多。徐少华对楚国国都陈城[11],钟炜对秦国的洞庭、苍梧诸郡县的建置与地望[12],晏昌贵对里耶秦简所见的阳陵县与迁陵县[13],李晓杰对战国时期三晋和秦国的设县情况、齐国和楚国的疆域变迁[14],都进行了扎实深入的考证。辛德勇《秦汉政区与边界地理研究》一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诸多全新的看法,其中包括秦始皇三十六郡、两汉州制、高阙、直道、秦汉之际的西北和东南边界等内容,多有创见[15]。古代的城市行政建制研究者向来不多,韩光辉等在宋辽金元城市行政建制的演变方面发表过多篇重要论文[16]。 随着国家清史工程的展开和推动,有关清代疆域政区研究的新成果不断产生。段伟着重探讨清代分省问题[17],傅林祥探讨清代政区制度一些人们较少关注的方面[18],侯杨方依据清宫档案探讨了清代十八省的形成等问题[19],韩昭庆则对清初政区的改制及影响发表了看法[20]。徐建平出版的《政治地理视角下的省界变迁——以民国时期安徽省为例》一书,力图将传统的政区地理逐步深入到政治地理的层面[21]。 2.2移民史和人口史研究 在葛剑雄主编的6卷本《中国移民史》、6卷本《中国人口史》出版之后,近年有关移民史和人口史的研究虽然减少,但仍有新著出现。吴松弟《南宋人口史》全面探讨南宋户口统计制度、考证人口数据,并探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路的人口变迁及其对地区经济文化的影响。此外他著文探讨辽宋金元时期南北人口的不均衡发展等问题,并指出人口增长是南宋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受此影响生产工具进步缓慢,导致走上不同于西方的发展道路[22]。路伟东著《清代陕甘人口专题研究》及相关论文,理清了清代陕甘回民的人口数量变动和人口管理制度、清代前中期陕甘人口迁移等问题,并首次利用宣统人口普查的“地理调查表”进行人口研究[23]。 此外,安介生对明代北方的灾荒性移民和内蒙古各部分布的地理基础[24],侯杨方对乾隆时期的民数汇报[25],杨煜达对西南边疆的民族关系的若干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郭声波多年致力于西南民族地理的研究,新著《彝族地区历史地理研究——以唐代乌蛮等族羁縻州为中心》在此方面有新的推进[26]。需要指出,安介生所著近70万字的《历史民族地理》[27],表明了作者尝试建立历史地理新方向的努力,引起较大的关注。 2.3城镇和乡村聚落研究 西安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都,向为古代城市研究的重点所在。李令福的《秦都咸阳》[28],王社教的《汉长安城》[29],肖爱玲的《隋唐长安城》[30],史红帅、吴宏岐的《西北重镇西安》[31],尽可能完整地再现了不同历史阶段咸阳或长安的都市面貌。吴宏岐《西安历史地理研究》[32]和李令福的《古都西安城市布局及其地理基础》[33],则将古都西安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察研究,前者深入研究了西安城市发展的历史阶段与城市更新模式,后者对秦都咸阳到隋唐长安的城市发展与城郊布局进行多方面的探讨。史红帅推出37万余字的《明清时期西安城市地理研究》,对城墙、水环境、坊里街巷、城市布局、人口规模等多方探讨,为西安“后都城时代”的最新研究成果[34]。 上海是中国近代城市的代表,张晓虹对上海地区城市化过程中的市镇以及乡村聚落的空间结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35]。王列辉论述了双岸城市形成这一近代全国滨河城市发展中的重要问题,邹怡探讨了民国海宁硖石镇的区位条件与空间结构,以及皖南屯溪镇的发展动力[36]。刘景纯立足于城镇实体进行的“景观与文化”的考察,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揭示了清代黄土高原不同等级、不同区域城镇文化景观的特征[37]。李孝聪著《中国历史城市地理》则对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区域城市体系或几个中心城市核心进行综合研究,阐明城市布局形成的原因和演化的过程,剖析区域中心城市城址选择与城市成长的地理条件和历史背景[38]。 乡村聚落地理的论著向来不多,王社教主编的《黄土高原地区乡村地理研究(1368-1949)》,首次对历史乡村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进行系统探讨,其中涉及对明清民国时期黄土高原的乡村发展、城乡关系、聚落、经济等多方面的内容,均以实证方式进行开篇论述[39]。 2.4历史经济地理研究 历史经济地理研究的兴起与发展是近5年来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引人关注的重要方面。吴松弟及其带领的团队是这方面研究的主力军,强调近代开埠通商和外来生产力的进入以及沿海口岸城市与其腹地的双向经济互动,对塑造近代经济地理格局的巨大作用。吴松弟主编《中国百年经济拼图——港口城市及其腹地与中国现代化》、《港口—腹地与中国现代化进程》[40-41],并发表十余篇论文,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的论述,兼及唐朝到近代长江三角洲港口体系的变迁、民国时期“市”的兴起与中国经济的不均衡发展等重要问题、并揭示了近代经济地理格局的形成机制及其8个表现。近年来,吴松弟又利用在浙江泰顺县地域考察所获得的资料,以泰顺为例,探讨明清近代东南山区的经济结构、地域社会结构以及传统文化的特点[42]。 戴鞍钢在近代经济地理方面有着较深的造诣,2006年又出版《发展与落差——近代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进程比较研究》一书,详细地论述近代以来东西部经济差异形成的过程及其影响,并著文深入探讨长江三角洲经济地理的相关问题[43]。王列辉著《走向枢纽港:上海、宁波两港空间关系研究(1843-1941)》,从多个角度探讨上海和宁波这两个长三角主要港口不同发展轨迹[44]。方书生对两广港口—腹地的空间形态和长三角经济区演变过程,张珊珊对汉口的对外贸易及其腹地,姜修宪对闽江流域的进出口贸易及经济变迁,唐巧天对上海的埠际贸易,毛立坤对香港的埠际贸易的研究,构成了近代南方经济地理研究的基本架构。此类研究以往不多见。樊如森所著《天津与北方经济现代化(1860-1937)》及一系列的论文,揭示了开埠以后天津口岸的贸易发展过程及对北方经济的促进作用,论证天津在北方经济的龙头地位,清楚地勾勒出北方外向型产业结构和城镇体系等重要问题[45]。樊如森的研究和姚永超所著《国家、企业、商人与东北港口空间的构建研究(1861-19310)》[46],以及陈为忠关于山东的多篇论文[47],构成了近代北方经济地理研究基本架构。 值的一提的,还有王元林对秦汉时期南岭交通的开发与南北交流[48],韩茂莉对明清以来玉米在中国境内的传播及其种植制度的形成[49],蓝勇和杨煜达对清代滇铜生产和运销[50],韩昭庆对青海早期现代化的影响因素,程龙对北宋沿边军区的粮食补给问题[51],辛德勇对长江三峡地区的农业开发进程等问题的研究。张萍著《地域环境与市场空间——明清陕西区域市场的历史地理学研究》,采用商业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以明清时期陕西商业的发展及地域特征为例,建构了颇为周密的历史商业地理学的研究框架[52]。 2.5历史文化地理研究 近年来历史文化地理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宗教地理和民间信仰的深入探讨上。张伟然在佛教地理方面发表多篇相当深入的论文,包括佛教宗派的地域差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吴淞江两岸寺院发展的时空进程、清末至民国江南地区庙产兴学的时空分析等[53]。张晓虹对南宋首都临安节日活动的空间特征、近代陕西宣教区的划分原则都作过探讨,又以陕南的杨泗将军为例讨论民间信仰的区域化与本土化问题[54-55]。王元林等人对明清伏波神信仰的地理分布、碧霞元君信仰扩展与国家祭祀的关系、金龙四大王信仰、湖南湘江流域水神信仰等问题,都进行过较深入的研究。王元林还揭示南海神庙的兴衰发展历史,以及与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兴衰和广州港变迁和国计民生的关系[56-58]。朱海滨主要研究浙江的民间信仰和文化地理,成果颇丰,继2008年出版《祭祀政策与民间信仰变迁:近世浙江民间信仰研究》,2010年又出版《近世浙江文化地理研究》,并发表多篇论文,对浙江岁时习俗的区域差异和胡则信仰展开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民间信仰的地域性及与行政区域和自然区域的关系[59-60]。此外,蓝勇对巴蜀的休闲好赌风气[61]、古代美女的地域认同[62],马强对唐宋士大夫与西南、岭南地区的移风易俗、地理体验与唐宋“蛮夷”文化观念的转变[63],郭声波对中国槟榔种植与槟榔习俗文化、蒟酱食用习惯和开发历史等,进行研究[64]。 2.6区域历史地理研究 王振忠长期从事徽州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并有较大的影响。近年来,利用新发现的徽州商编路程《摽船规戒》、婺源民间日用类书《目录十六条》、新安江的路程歌及相关歌谣,对徽州的交通、商业、地名、日常生活、村落社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将相关论文结集出版为《千山夕阳:王振忠论明清社会与文化》[65]。此外,晏昌贵著《丹江口水库区域历史地理研究》,考察历史时期丹江口水库地区的政区、人口、城邑、经济开发和环境变迁状况,为近年另一项区域研究的成果[66]。 2.7生态环境史和灾害史研究中国生态的日益恶化,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由于自人类出现以来生态环境的改变是人类参与的结果,对其演变进行历时性的空间考察,自然成为历史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生态环境史(或称为“环境变迁”)和灾害史的研究,实际上已突破了过去按照单一人文要素进行研究的模式,进入到人文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层面上。 邹逸麟主编的“500年来环境变迁与社会应对丛书”,是近年这方面研究的重要成果。该丛书选择若干比较典型的地区,对近500年来(主要是明清以来)人地关系的复杂过程作比较深入的研究,主旨在于通过这些地区的研究,粗略地反映中国历史环境变迁的全貌。目前已出版了《明至民国时期皖北地区灾害环境与社会应对研究》(陈业新)、《太湖平原的环境刻画与城乡变迁(1368-1912)》(冯贤亮)、《明清两湖平原的环境变迁与社会应对》(尹玲玲)、《云贵高原的土地利用与生态变迁(1659-1912)》(杨伟兵)、《清代至民国时期农业开发对塔里木盆地南缘生态环境的影响》(谢丽)[67-71]系列著作。有关生态环境史和灾害史的研究论著为数不少。段伟通过对禳灾制度的发掘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运用,推进了秦汉灾害应对制度的研究[72]。 张萍的研究表明,在北方农牧交错地带,城堡的废毁主要在晚清民国。她并从人口、民族、经济结构入手,探讨了边疆内地化过程中陕北沿边一系列的社会变动及其影响[73]。张莉在前人的基础上,从环境史的角度出发,集中探讨了乾隆年间新疆天山北麓地区农业开发活动中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74]。 土地利用是人类影响生态环境的最主要方式,在这方面韩茂莉、杨果、满志敏、王社教、侯甬坚都作出自己的贡献。韩茂莉探讨了辽金两代西辽河流域人类活动从游牧业为主向农业占主要地位转变,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75]。杨果、陈曦以宋元明清时期为中心,从农田垦殖、资源利用等诸方面探讨江汉平原经济开发与环境变迁的历史,以及双方的互动关系[76]。王社教考察明清时期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与环境变迁的关系,认为总体上农业结构的调整主要是灾荒为直接动因促成的,但是否能够及时调整还要得到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和农业技术的配合。 王建革致力于水利史和农业生态史的研究,继出版《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又出版《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77-78],引起学术界的关注。近年来,他又将目光投注江南,发表一系列涉及这一区域的农业技术、圩田土壤、水环境、乡村社会等论文。王大学系统探讨了区域海塘修建的过程和技术变化,以及与政权、水系、海潮等方面的关系[79]。韩昭庆关注西南地区的石漠化、西北地区毛乌素沙地形成与扩大的人类因素,杨煜达探讨清中期滇东北铜业开发对环境的影响,都发表过若干篇论文。值得注意的是,陕西师大的一些学者近年来通过自己的长期研究,对长期流行的人地关系的某些表述进行反思。侯甬坚认为百年来在影响毛乌素沙地的走向和幅度上,自然因素更显重要,人类只是一种参与力量[80]。此外,他探讨新疆南部尼雅从聚落到废墟的演变过程,认为尼雅河来水等水源逐渐匮乏,最终迫使一批居民点因彻底无水接济而废弃[81]。他还分析渭河流域的人民生计,认识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除了较多地依赖于自然环境提供的富源和人民的勤劳之外,还在于要有公平公正的社会制度和物尽其用的致富之道。李大海的研究也表明,明清以来陕西黄龙山区因垦荒导致森林植被遭到破坏的历史过程,并非完全可以人地关系矛盾激化角度来加以解释[82]。张力仁通过探讨清代陕南流民行为的基本取向,指出人类空间选择行为遵循风俗相近原则,而不是地理环境最优原则,从而对备受非议的流民刀耕火种与清代陕南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给予了重新认识[83]。上述学者的研究结论,无疑有助于正确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2.8历史地理信息系统 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认识到地理信息系统在历史地理研究中的价值,历史地理学领域对GIS运用方法的讨论日渐增加。其中最重要的是满志敏“小区域研究的信息化:数据架构及模型”一文,该文通过讨论小区域GIS数据框架建立的方法,提出了三点非常重要的认识[84]。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与美国哈佛大学等合作的“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项目,是将地理信息系统用于传统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一个重要实践。它按照网络数据和Web地图的要求设计了数据模型和数据库关系结构,开发了基础数据地图浏览、地名查询界面。与基础数据相配套的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政区地名释文数据库,基础数据中的每一个地名,包括全部地名和空间定位的原始史料、研究结论和专家意见,以保存迄今为止对中国政区地名的知识和认识。已完成的四期数据已经在哈佛大学网站和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禹贡网”上公开,至今已有数以万计的用户注册,并下载了基础数据。CHGIS项目的研究成果,被有关专家学者公认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以CHGIS为标志的历史地理数字化研究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3学科发展展望 不少地理学家在探寻地理学研究深度时,都看到历史地理学所具有的独特作用,自觉关注历史地理学研究并寻求双方的合作,这无疑为历史地理学未来的更大发展提供了重要途径。在我们看来,无论是在地理学或历史学的旗帜下,集中历史地理学的学术力量都是可行的,关键是要坚持历史自然地理、历史人文地理两大主干的研究,不仅要善于用自然解释自然现象、用社会解释社会现象,还需要用自然解释社会现象、或用社会解释自然现象。并且,在最后的判断表达上,这种解释应是方向对应、阐释适度,而不是偏离了方向、对论题进行过度的阐释。 人文地理论文:人文地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研究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不仅仅局限于是专业技能以及实践创新能力,还有个人的思想政治品质与社会责任感,即“德才兼备”才是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高校在以才育人的同时更要注重以德育人,培养具备优良品质的创新型专业人才。专业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志愿服务是增强学生思想政治品质、提高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平台,志愿服务与专业实践教学项目相结合将成为高校不断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 二、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现状 随着我国志愿服务意识的不断增强,大学生已经成为青年志愿者行动的中坚力量,在教育、扶贫援救、环保、医疗卫生、维护治安、法律援助等诸多领域贡献者自己的力量,在促进社会文明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大学生志愿服务仍然存在一些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 1.志愿活动形式单一、专业性不强。志愿者进行社会服务的过程不仅是思想品行教育的过程,也应该是专业知识技能实践的过程。目前大多数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内容较为狭窄,专业特色不明显,难以满足不同工作岗位的需要,形式较为单一。志愿服务内容多集中在体力劳动上,停留在较浅层次的社会公益服务和便民服务上,学生的专业技能不能在志愿活动中体现。 2.志愿活动缺乏合理规划,管理工作不到位。大学生志愿活动大多数在工作日,往往会与学生的课程安排产生冲突,学生在志愿活动与课程之间很难抉择;另外,志愿活动通常为短期,志愿活动组织缺乏长期的规划,难以持续开展。 3.志愿活动动机多元化、缺乏正确引导。部分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动机不纯,为了获得奖状表彰等个人荣誉,表现出急功近利的特点,在志愿活动中着重于自身发展而忽视了社会效益,对于志愿服务精神缺乏正确的认识与理解。 三、专业校外创新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意义 1.学科教学的需要。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课程设置复杂且实践教学环节多,校外创新性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能够满足日常实践教学需求,利于学生提前接触社会,尽快适应社会工作。 2.高等院校建设专业校外实践基地的作用。实践教学基地是学校开展创新性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校方与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关系,可以达到“互惠互利”的效果。通过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素质、培养创新性人才,扩大校企双方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促进学校与社会的沟通交流,提升学校开放性教学效果。 四、志愿服务纳入校外专业实践教学的实践 校外专业实践教学着重于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巩固与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往往缺乏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实践教育。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平台,学生参与公益性的社会实践,可以有效进行自我思想教育。将志愿服务纳入校外专业实践教学中,可以取得一举多得的效果。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系于2014年在南京高校中率先与“南京规划建设展览馆”签订合作协议,将志愿服务与实践教学完美结合,建立了“公共管理学科综合训练中心城乡规划教学实践基地”,每周六、日南京农业大学向南京规划建设展览馆输送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优秀志愿者,学生志愿者指引游客、维持参观秩序、对部分展厅内容进行简单介绍,学生在巩固自身所学规划知识的同时促进了展览馆工作的顺利进行,有效促进了校企协同发展。 五、保障专业志愿服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实践的教学措施 1.规范合作关系。校方和实践基地应签订长期的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实践基地作为志愿服务与技术支撑单位需在各个教学环节给予支持,尽可能的提供便利条件。以南京农业大学的城乡规划教学实践基地为例,学生在不影响展览馆正常工作的基础上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为游客进行南京规划情况讲解,缓解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展览馆方为学生志愿者营造良好的实践环境的同时并为其提供食宿等便利条件。真正实现了实践教学基地和实践教学活动的双赢。 2.切实调整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为加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性,需要根据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变化的实践内容来调整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来满足社会的需要。此外,基于志愿服务参与的实践教学不同于普通的实践教学,校基双方应注重加强学生志愿服务的培训工作,增强学生自身的思想政治品质与社会责任意识,将志愿精神真正落实到实践活动中。 综上所述,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一门涉及多领域的交叉性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将志愿服务活动纳入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将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满足当代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作者:孙华 吴瑶 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人文地理论文:人文地理地图学教学方法研究 地图学的研究对象是地图,探讨地图的实质、地图制作的理论与技术、地图应用的理论与技术等问题。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测量学关系非常密切,所以学好地图学是学好地理科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关键,也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目前地图学已被确定为我国高等院校地学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依托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隶属于地学,立足国家城市化快速发展对城乡规划人才的需求,以培养“通地理、精规划、强实践”的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地图学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 一、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注重地学与管理学知识的交叉与融合,但就教学现状而言,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教材版本单一,不同专业侧重点不突出目前,学生使用的教材大多是《地图学原理》或者《新编地图学教程》,不同专业之间没有区别。地理信息科学、测绘工程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所用教材基本相同,没有侧重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教材。 2.各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地图学教育的重视程度参差不齐据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共有131所高校开设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但地图学在很多学校只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选修课,甚至没有开设这门课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中有的学校开设48学时理论课,2周的地图学实践,但是大部分高校往往只强调经济管理及规划课程的学习,对用于空间信息表达与分析的地图学课程重视不足。 3.交叉学科基础知识准备不足,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渊源极深,同处于大地学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要适应发展,必须具备扎实的地图学知识。目前,学生由于对地图学知识了解不够深入进而影响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的学习,对基于数字地图的信息分析方法难以理解,甚至对在城市规划时如何考虑空间信息模糊不清、无所适从。 二、教学改革 1.构建教学体系,组织教学内容不同专业的学生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不同,过去只考虑教材不考虑学生的因素,而以往地图学教材编制主要针对的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和测绘工程专业的学生,从而导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地图学时“共同语言”太少,主动性较差。因此,地图学要根据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改革教学内容。地图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课程,迫切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做到因人施教、因专业施教,编写符合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实际的地图学教材。地图学的教学内容包括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和应用地图学三部分,地图学教学内容改革也主要围绕这三个方面进行。针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特点,教学内容的改革应将教学目标与专业特点结合起来,既要介绍传统地图投影方法、常用地图投影转换算法,又要让学生对当今竖版(中国,地球东、西、南、北半球)地图有充分的了解,更要结合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特点将普通地图制图方法和专题制图方法的计算机技术教授给学生。同时,地图符号在地图学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城乡规划能力,能够制作规划图。因此,地图学课程中地图符号的教学应该与城乡规划图相结合,尤其要加强符号设计部分的内容。 2.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教学地图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实践内容主要是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具体包括地图的识读和电子地图制作。地图识读主要培养学生认识地图类型,了解地图图面内容,熟练掌握地图三要素(图例、比例尺、指北针)的能力。电子地图制作是地图学实践的主要内容,采用现有的制图软件训练学生制作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利用GIS软件的地图制图功能训练学生进行地图符号化、专题图制作与地图制图输出等能力。 3.储备基础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对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来说,地图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既包含大地学的投影等基础地理信息,又包含专题地图制图等与规划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因此,地图学知识掌握扎实才有可能应用到后续城市规划、乡镇规划、土地规划管理方面,也才有可能与后续地理信息系统知识与技能较好地融合在一起。在具体教学中,需要讲授传统地图学的基本内容,同时结合现今地图学发展的新趋势、新内容(如竖版中国地图,竖版世界地图)引导学生学习现代地图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较为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将现代地图发展的新内容与自身专业方向结合,增强交叉学科创新能力。 我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以培养具有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的思维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规划和土地管理,从事城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管理、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目标。地图学作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基础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精通地理知识,精通现代地图学知识,并能够将地图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城乡规划和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过程中。本文针对目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地图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该专业的教学改革,包括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理念的改革。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地图学教学方法研究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修改,以形成富有针对性、系统性的地图学教学理论与方法。 作者:李文梅 江畅 张海涛 单位:南京邮电大学地理与生物信息学院 人文地理论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建设 2012年国家对高校本科专业招生目录进行了调整,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等两个本科专业。由于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以下简称资源专业)的内涵较丰富,涉及面较广,截止2012年,全国已有150多所高校开设了该专业,但各高校又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建立了相应的课程体系,这就导致同一专业,由于不同学校的课程体系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差别很大。基于这种情况,本文将以地理学为背景,提出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建设的一些建议和思考。 一、专业定位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定位应从学科特色和学生就业方向两个角度来考虑,定位于地理学学科背景下的城乡规划和旅游规划。 (一)学科特色第一,在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本科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教高1998[8])中,地理学一级学科下设地理科学、资源、地理信息系统三个二级学科。虽然2012年从资源专业拆分出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但新专业仍属于地理学一级学科,故以地理学为学科特色的高校仍应坚持地理学的基础学科地位。第二,新专业命名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事实上是强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结合。实际上,人文地理学正是用地理学的眼光来看待人文科学,属于理学的范畴。而城乡规划在学科划分中曾属于建筑学一级学科,授予工学学位,后来在学科调整中提升为一级学科,仍是工学学位,在业界认同其建筑学出身的同时,也在不断强化地理学思维在规划中的应用,所以在城乡规划教学与实践领域中,地理学出身的专业城乡规划人员越来越多,尤其是宏观层面的城乡规划,更加强调地理学的学科背景。另一方面,由于人文地理的理学范畴,使其更偏重于理论研究,在当下的实际应用中与其他学科的交叉部分较少。同时,旅游学又因为与各类自然和人文类的旅游资源天然的联系而成为人文地理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人文地理学也专门有一个学科分支为旅游地理学。近年来,各高校在学科建设上强调面向市场的需求,有条件的高校纷纷在地理学的基础上设立旅游学院或在地理学院下设立旅游类专业,其中一大依据即是以地理学为基础的旅游规划与管理。当前的专业目录中并没有旅游规划专业,旅游规划行业的从业人员来源较广,旅游管理、地理学、城乡规划、园林景观等专业都成为旅游规划的相关专业,故从专业性和综合性两方面来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与旅游规划行业的切合度还是很高的。第三,在学科发展环境上,随着近年来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调整,在城镇规划与建设领域也不断提出新的理念,如新型城镇化战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三规合一、数字城市等,均对城乡规划的地理学思维提出新的要求。同时,旅游业作为一项无烟产业,在我国经济社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正是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国家和地方均表现出对旅游业的极大热情,旅游规划无论是从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层面,还是从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上,都正是用人之际,这其中对旅游地理学人才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 (二)学生就业方向从学生就业方向来看,以前的资源专业由于专业定位不明确,涵盖内容太多,学生的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包括在政府部门,如规划局、国土局、发改委、测绘地理信息局等相关单位就业的,另有一部分进入规划设计单位的,还有很大一部分从事与专业无关工作的。考研的学生主要有三个方向,即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系统、人文地理等。从以上就业方向可以看出,由于专业定位的不明确,该专业学生毕业后有较少的人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多数从事完全与专业无关的工作。由此说明,如果能明确专业方向,强化专业教学,将会对学生的就业产生极大的促进和影响,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专业方向在应用领域直接表现为城乡规划与旅游规划。 二、课程体系建设 就专业的发展状况来看,当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最大的三个方面的要求是专业化、实践性与文化内涵。 (一)专业化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专业化从两个方面展开,其一是地理学的专业化。此前的资源专业,虽然归属于地理学一级学科,但又不同于地理科学专业,故在课程设置上强调以地理学为基础,兼顾资源学、环境学、管理学、城乡规划等学科,开设的课程很杂,没有方向性,可以说缺乏明确的主干课程。如在某校资源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可以看到地质学、自然地理学、测量与地图学、人文地理学、环境科学导论、土地资源学、遥感技术、经济地理学、资源科学导论、城市规划原理、城市地理学、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学、土地评价与管理、计量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经济学、区域分析与规划等,各各领域均有所涉及,但呈现出泛而不深的特点。在当前的专业定位下,地理学的专业化应强调自然地理的基础地位和人文地理的方向地位。首先,不论是城乡规划还是旅游规划,均是以对自然地理条件的深刻认知为工作基础,故自然地理方面的课程必须开足、开实,如自然地理学、地球概论、测量与地图学、地质学基础、气象与气候学、地理信息系统、地貌水文学、遥感导论等。第二,地理学与专业方向的联系在于人文地理,故人文地理的方向课需要做好,如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经济地理学、旅游地理学、计算机辅助制图、地理信息系统等。其二是城乡规划的专业化。原资源专业中,城乡规划仅作为专业中有限的一部分存在,并非专业的方向,故专业课程的设置很少。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中,城乡规划成为了专业的方向,虽然从专业性、学制年限、教师配备等方面难以完全照搬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设置方案,但仍应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将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开齐,如城市规划原理、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道路与交通、市政工程规划、区域分析与规划、建筑初步、建筑素描等。 (二)实践性地理学是一门验证性的基础学科,城乡规划则是一门实践性学科,所以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来讲,实践教学是该学科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第一,在综合自然地理方面应延续地理学教育的实践性,让学生在学习了理论知识后有条件在现实中对其进行验证,取得相应的感性认识。第二,在各层次的专业规划上,更应强调其实践性,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必须以实践教学为主,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第三,在规划思想的表达上,应想办法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如手绘技法、色彩运用、CAD等。 (三)文化内涵地理学与文化融会贯通产生了文化地理、人文地理、历史地理、民俗地理、语言地理等分支学科。同时,城乡规划也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涉及城镇的发展历史、文化变迁、文物保护、人口迁移、地方认同、城市特色等方方面面。正是因为城乡规划超强的综合性要求,仅仅是建筑出身的从业者难以完全胜任城乡规划,也正是由于地理学者对文化大多有一些涉猎,使得地理学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深地理解规划,或者做出更有特色的规划。基于此,为发挥地理学在规划领域的优势,应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强化诸如文化地理、人文地理、历史地理等文化类课程,这也是城镇、乡村及旅游区特色最直接的彰显之处。 三、与现有教学体系的矛盾及对策 (一)教学课时不足新的学科定位下,要求开设诸多的城乡规划专业课及地理学专业课,这就面临着教学课时不足的问题。与城乡规划专业相比,工科的城乡规划为五年学制,有充足的时间来安排专业课。与地理科学专业相比,学制相同,但我们要留出相当多的时间来开设规划类课程和文化类课程。所以,很自然地,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会遇到课时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从现有的条件出发,有以下两个解决途径:一是尽量减少与地理学、文化类、城乡规划无关的边缘课程,将课时集中于核心课。二是在开设一些专业课时,提出更加明确的教学要求,不一定要按照该门课程自身的课程体系完全讲完,可根据专业定位对该门课程的需求来展开,相应地,该课程的课时也可以缩减。如对于GIS课程来讲,系统地学习该软件需要很多时间,但城乡规划日常使用到的GIS功能主要为缓冲区分析、坡度分析、坡向分析、日照分析等实用性非常强的部分,其他关联不大的部分则可作了解或直接带过即可,当然具体讲哪些、讲多少需要专业负责人与带课老师深入沟通,要小心把握这个度。三是让公共课为专业课让路。各高校现行的课程体系大多是大一上公共课,大二、大三上专业课,大四象征性地上课,使得大学四年中真正学专业的时间只剩一半。针对这种情况,国内已经有高校进行了课程体系的改革,将专业课提前至大一,从大一入校即开始开设专业课,公共课则每学期都开设,由学生自己挑选上课时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所面临的课时不足的问题较为严峻,对专业课时更有着迫切的需求。 (二)师资力量不足由于是地理学背景下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各高校在师资力量上普遍面临着地理强、规划弱的问题,尤其是在开设规划类专业课的时候,规划专业的师资力量更是显得捉襟见肘。针对该问题,现有可行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积极引进人才,如城乡规划专业、建筑学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等;二是与其他院系合作开设一些课程,如请美术系老师开设手绘课程,请历史系老师开设历史文化类课程,请建筑系老师开设建筑类课程等,既实现了学科交流,也缓解人才不足的矛盾。 (三)实践教学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来说,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勿庸质疑,当前的关键在于如何整合现有资源,将实践教学安排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去。针对当前高校课程设置的特点,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结合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这也是是简单的方式,但也存在与理论课抢课时的问题;二是在学期中专门安排一段时间用于实践教学,这需要对整个教学计划进行调整,且因为时间较短,只能组织参观式的实践教学活动;三是大幅度调整教学计划,安排出半个学期以上的时间用于集中式的实践教学,这是对实践教学最直接的落实,也是对学生实践能力最好的培养方式。以上三种实践教学的安排方式均对传统的理论课教学模式产生影响,需要学校的专业负责人仔细斟酌。 (四)教学资源在传统理论课教学模式下,学校基本都能保证教学资源的投入,但现在涉及到专业教育、涉及到实践教学,对教学资源有了新的要求。首先,对机房的要求。规划专业的各类制图式的实践课程占到了实践课程的一半以上,对机房的使用率很高,需要专门的机房,保证上机时间;第二,对专业教室的要求。涉及到规划方案的教学与讨论、规划图纸的绘制,不仅需要有室内教学空间,而且对教室有专门的要求;第三,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如果能选择规模适中、有特色、有大比例尺地形图、有全面资料的镇、村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将其作为规划对象,开展实践教学,将对实际的教学工作产生极大的促进;第四,考虑与地方的规划设计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争取将其建为实习基地,既为设计单位降低生产成本,也为学生争取实习机会,增加日后工作的筹码。以上四项教学资源是当前地理学背景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普遍欠缺的,其中前两项需要由院系争取,学校提供,后两项则需要专业老师的努力。 (五)产学研互动产学研互动是对该专业建设的进一步考虑。产学互动方面,高校在城乡规划和旅游规划领域为地方的服务,既加强了高校与地方的联系,又能够为高校的教学提供一些素材,可能的情况下,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规划项目中来,对高校和学生都是很有帮助的。学研互动方面,城乡规划在中国仍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规划领域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为城乡规划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普通高校必须跟上这一潮流。同时,作为四年制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如想在这个行业里取得较高的成就,考城乡规划的研究生是必不可少的,对学生来讲,越早地参与到科研项目中去,对其考研就越有帮助。产研互动方面,任何一个规划设计单位想要迅速发展,都必须重视科研,以科研促生产,以生产带科研。在高校里,如果这二者产生了良性的循环,对教学的带动作用将不可估量。该环节对普通高校地理学背景下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来讲,不是简单的矛盾问题,是整体水平较低的问题,必须三个角度共同发展,互相促进。 四、结束语 借助于专业目录变化的东风,从专业化、实践性和文化内涵三个方面入手,定位于地理学学科背景下的城乡规划和旅游规划,将使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得到迅速的发展。 作者:王吉昌 屈康庆 单位:陕西省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重点实验室 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 人文地理论文:人文地理学在成人通识教育中的体现 摘要:文章界定了成人通识教育的内涵,探讨了成人通识教育的必要性,明确了成人通识教育内容的选取原则,论述了人文地理学知识作为成人通识教育内容的适宜性,最后提出了人文地理学知识在通识教育中的体现策略。 关键词:成人通识教育;人文地理学;体现策略 一、成人通识教育的内涵 成人教育狭义上是指国家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类教育形式,与电大教育、自考教育、业余教育、函授教育并列,经考试录取,学成后发放统一的毕业证,而广义上的成人教育就可以理解为:学习对象为成人的教育形式,其内涵可以扩展到非国民教育体系。所谓成人通识教育就是在成人教育中的通识教育,具体来说就是成人教育中通识类知识的教育,并且此处所指的成人教育是广义上的成人教育。国内外的学校教育中,通识教育往往作为一种常态课程内容,并有日趋增加的趋势。目前,通识教育在我国成人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虽有所增加,但过分注重专业知识培养的价值取向明显,通识教育内容长期被认为是成人教育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且成人通识教育内容的设置也存在诸多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探讨成人通识教育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成人通识教育的必要性探讨 (一)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总量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知识更新速度也很快,学校教育背景下的个人存量知识已经很难满足人们长时间的应用需求,接受再教育已经成为人们适应社会发展步伐的必然选择,再教育过程中除了要进行专业化的知识培训外,通识教育内容也应该有所体现,而且出于非就业目的的成人教育中,成人通识教育则是其教育的重要内容。比如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智能手机、电脑等高新科技产品越来越多地进入到千家万户,而很多人缺乏甚至没有相关知识的储备,自主学习还存在一定困难,此类成人通识教育便能够帮助人们摆脱困境,以适应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需求。现代科技在不断变革和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很显然深刻影响着成人教育,给成人通识教育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1]。 (二)人们主动学习的需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接受教育已经不再完全是出于谋生等功利性的目的,越来越多的人把学习作为一种自我提高的需要,这恰恰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相契合。随着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观念愈来愈深入人心并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今天成人的学习已由原来为了学历和文凭的提高而逐渐转变成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2]。成人教育往往过于注重专门化的职业训练,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道德、文化及生活通识性知识的传授,而这与人们时下的学习需要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偏离,恰当的成人通识教育知识能够满足人们在这些方面的需求。 (三)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 建国后至今,我国国民文化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国民整体的文化素质,尤其是受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必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提供多种途径的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成人教育因其特殊的人群背景使其在提升国民文化素质的目标下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而成人通识教育无疑是成人教育中的重点内容。通过向成人传授通识类知识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知识存量,而且还能够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从长远来看,起到了“授人以渔”的效果,可谓是一举多得,事半功倍。 三、成人通识教育内容的选取原则 (一)生活相关性原则 成人社会有成人社会的特征,成人教育也是如此,和其他形式的教育一样,成人通识教育最基本的功用就是提高成人学员的社会生存能力,当然成人通识教育还有其他功用,在此不再赘述,但从基本功用探讨成人通识教育的内容就应当具有生活相关性,因为与生活无关则意味着某种专业深度,而这与通识教育基本内涵并不相符。生活相关性知识在成人通识教育中有所体现,就减少了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摸索、甄别所花费的时间,同时,这也符合人们认知的一般心理规律,“由近及远,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将知识引向深入。 (二)综合性原则 所谓综合性原则就是摒弃学科分化的偏见,从综合视角去学习知识,这也是通识教育在世界各地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毕竟成人教育对象中的绝大多数并非学科专家,即便是学科专家其专业性教育也可以从非通识教育内容中获取。可以说,综合性原则既是通识教育的内在属性,又符合成人教育的一般特点,当然是成人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广泛适宜原则 广泛适宜性原则指的是成人通识教育的内容对其教育对象应该具有普遍适用性,即不应因学习基础差异而使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呈现较大差别,这就需要成人通识教育内容首先具有一定的基础性,而且教学方式等也应符合这一原则,比如说成人通识教育内容应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性过强的专业术语,授课教师的教学语言要通俗易懂,并做到深入浅出,以利于学员理解和掌握。 四、人文地理学知识作为成人通识教育内容的适宜性探讨 (一)人文地理学知识与人们生活联系紧密 人文地理学也称人生地理学,它是探讨人文现象和规律的一门科学,故而与人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可以说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这一点我们从人文地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名称中就能够窥知一二,人文地理学按其研究对象可以划分为如下分支学科:人口地理学、旅游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军事地理学、聚落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同时,人文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因此,人文地理学知识作为成人通识教育的内容非常合适。 (二)人文地理学知识具有综合性的特征 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的特征,人文地理学知识也有着同样的特征。人文地理学知识综合性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综合性、整体性与复杂性,人文地理学侧重于从区域的视角探寻人文地理事物、人文地理现象,而这些事物、现象内容复杂,并且彼此间或与其环境间亦同样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由此而提炼出来的知识体系当然也就遗传了这种综合性[3]。人文地理学知识综合性的另一个来源就是学科交叉性,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理论等都涉及到诸多学科的交叉,从文理分科的角度看,人文地理学本身就是文理综合学科,总之,人文地理学是一个复杂的学科综合体,一个区域的内核将诸多人文、自然学科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学科间的碰撞与融合又通过人文地理规律体现出来。 (三)人文地理学知识通俗易懂,具有广泛适宜性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知识结构明晰,人们的已有生活经验,中小学相关领域的知识都可以作为人文地理学深入学习的先前学习基础,人文地理学课程呈现也大多都是从直观到抽象,对于成人通识教育学员具有广泛适宜性。另外,人文地理学的前沿问题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认识基础。 五、人文地理学知识在通识教育中的体现策略 (一)广播电视中播放人文地理学专门课程及科教纪录片 广播电视具有受众广泛,播放灵活的特点,是传播通识类知识的有效渠道,人文地理学专门课程就可以通过广播电视专门课程的方式加以体现。目前此类专门课程在我国电视节目中已有所体现,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随着人们学习观的逐渐进步,这类节目的收视率一定会越来越高,电视台在获取良好口碑的基础上也能收获不错的经济效益。科教纪录片是人文地理学知识在广播电视中体现的另一种方式,并且在国外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美国《国家地理》和《探索》在全球145个国家通过有线网络等各种渠道播出,成为覆盖全球的最有影响力的电视节目之一,中国很多电视台也采购和播出《国家地理》和《探索》频道的节目,但是这些节目中涉及中国的题材很少。可以说,增加人文地理学相关科教记录片的制作,对于传播人文地理学知识是大有裨益的。 (二)在网络课程中增加人文地理学相关课程 网络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各种形式的网络课程也日益增多,在网络课程中增加人文地理学相关课程适应了时展的步伐,也是人文地理学知识推广的有效途径。网络课程形式各异,有各高等学校、初等学校的网络精品课程,也有各大网站推出的各类免费课程,还有个人自主开办的相关课程,甚至有些课程学习内容是通过社交通讯工具、博客等传播和推广的,所有这些都可以成为人文地理学相关课程的有效载体。当然,目前网络上一些课程资源的传播游走于法律、法规的边缘,比如很多网络免费数据库采取上传者自主上传的方式获取课程相关资源,然而这些资源往往未取得著作权人的授权,内容的可靠性很难甄别,这样并不利于包括人文地理学课程在内的网络课程的可持续供给,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遏制,总之,清洁的网络课程资源环境更符合网络课程学习者的利益。 (三)将人文地理学课程纳入到成人学校课程中 诚如前文所述,人文地理学适宜作为成人通识教育的学习内容之一,而且鉴于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成人学校中普遍存在“重专业、轻通识”的特征,将人文地理学课程纳入到成人学校课程中是必要的,在操作层面上也是可行的。成人学校教育中的人文地理学课程属于通识课程,与一般学校地理科学相关专业课程应该有所区别,课程内容除了人文地理学经典理论的内容外,还应该增加人文地理学实践案例,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课程中设置部分实践课程,从而更好地激发成人学员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人文地理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成人学校的人文地理学教师也应该不断探索和革新教学方法,增加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这一点主要是考虑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时空尺度都比较大,传统教学手段不利于学生的充分理解[4]。 作者:卢万合 李朋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人文地理论文:人文地理学论文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兴起的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日益成为地理学的研究重点,它以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其分支学科主要有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军事地理学等。为此,人文地理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指不包括经济地理学的人文地理学,广义的则是指包括经济地理学的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主要特征是社会性、区域性以及综合性。社会性是指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学科;区域性是指人文地理学包含了区域研究的特性,重视了区域特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综合性的特点来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是指人文地理学在综合研究一个区域的人口、经济、社会、文化、政治、聚落等各方面形成发展的条件、特点、分布规律和人地之间地相关以后,在一个更高地层次上发现问题,提出解决矛盾的构思。 本课程是在强调人文地理学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的前提下,突出以人地关系为中心,文化理论为基础的特点,构建人文地理学的知识框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与空间差异,提高对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的深层理解,并能够对人类各种文化现象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行正确分析,树立科学的人地观。 本课程所讲是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在学习过程中将全部内容划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人文地理学的对象与任务、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史和人文地理学的思想进程和学习要点。 第二部分以TerryG.Jordan的TheHumanmosaic一书为基础介绍文化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内容包括分布区,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和文化景观五个方面,并对相关的人地关系理论分别进行介绍。 第三部分从人的群体性特征出发,分别介绍“人口与发展”和“人口的分布与迁移”。 第四部分介绍农业与工业。基于对农业和工业本身就是文化产物和二者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关系的认识,以农业与工业的发展过程为主线,以空间的格局作为其发展的空间表现来阐述。 第五部分是人文地理学的主体部分,包括种族、民族、民俗、语言、宗教、聚落、旅游、行为、政治七方面内容。这七方面均是把每个要素作为人文地理学体系中的一门分支学科系统全面进行阐述,而且把文化作为人地关系的中介,强调其横向联系。 第六部分根据20世纪的变化,从人文地理角度,以人地关系为核心,分别对环境问题、政治地理“合”与“分”的空间格局与景观建设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使学生了解人文地理学分析问题的观点与方法以及对未来问题的关切,增加社会责任感和增强社会责任心,达到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 本文关键词: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论文:高校人文地理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究 摘要:高等院校的地理专业教学中人文地理学科相关的课程是属于关键的专业课程,学好这门课程地理专业的人才得打实专业基础,为专业水平的提升做好准备。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地理教学的方式方法都面临着改革,这不仅是提高高校人文地理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培养创新型和实用型人才的需要。笔者将在下文中针对人文地理教学方面存在的有待完善的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教学措施;教学质量;改革和创新 国家十分重视教育质量提高,因为教育的发展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战略部署,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靠人才,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提高国家的整个教育体系的教学质量利于增强国家竞争力和国际地位。国务院在2010年就21世纪头20年的教育改革和发展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深化教育教学的改革,尤其是优化本科教学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而要深化改革并提高教学质量需要从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等方面入手,作为高等院校的教师更是要积极主动地担当起教育一线工作者的重任,将这些教育改革的措施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国家进行教育改革的目的。 自上世纪末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之下,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都出现了极大的变革,科技推动经济的腾飞。就人文地理方面来看,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但是,全球各个经济区域之间的发展并不平衡,而且,生态环境背负着经济增长带来的后果,环境污染加重,生态失衡,自然资源出现匮乏等一系列问题日渐显著。人类社会发展至20世纪后半叶,不仅出现人口膨胀、城市化进程加速、工业增长、区域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人文社会问题,而且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资源匮乏等重大环境问题也开始显现,成为各界关注的主要问题。在科技革命不断向前推进的大趋势背景之下,怎样实现生态环境和人类文化生活之间的和谐则是国际地理学界现在正在面对的重要任务。高等教育学院作为人文地理专门性人才的重要培训基地,高校要主动肩负起这样的社会责任,积极建设重点学科,提供专业性人才的培训阵地。就在地理类、资源环境类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建设来看,《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是两个比较重要的基础类课程,其中《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该课程从人地关系的理论出发,对不同的人文现象、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在的地域结构构成和变化的特点进行分析,该过程会涉及到对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学习和探究,总的来说,是一门内容丰富,极具社会性、地域性和动态性特点的学科。该课程涉及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其内容丰富多彩,具有社会性、综合性、地域性、动态性的特点。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人文地理教学方面的教学实践将在下文中从如何提高人文地理教学质量的问题出发,简要探讨开展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几个重要环节的改革,总结出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为今后的人文地理教学提出相应的参考性意见。 一、人文地理学教学方法改革思路 人文地理学是以文化地理学理论为基础,以研究人地关系为核心,涵盖社会、人口、经济、语言、宗教、民俗、城市、政治等诸多内容,且涉及现实中许多热点与焦点问题,如文化现象、宗教信仰、经济发展等。所以如何能让学生多领域、多学科、多方位地去了解和学习知识,主动拓宽视野,以及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综合动态地分析事物的能力,是人文地理学教学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真正传达人文地理学思想理念的深层意义。如今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充分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要按照针对性、效率性和可行性的原则,正确、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把多种教学方法优选组合,将素质教育融入到各教学环节中,才是提高人文地理学的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手段。 二、人文地理学教学方法改革 1.大力开展启发式教学。人文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广泛,单一的教师授课方式会加深学生对一些抽象知识的理解。教学授课方式由单一性授课转变为启发式授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指导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会更加增强。教师在人文地理教学的时候就要认真地设计好教学内容,通过实例启导学生深入到课本的理论知识中去寻找答案,然后通过设问引导学生对自己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思考分析。由此帮助学生在学习人文地理知识的同时拓展学习的思维,积极地创新和探索。 启发式教学进行的过程中教师要做的工作就是积极地发挥其主导性作用,教师为主导的另一个方面就是要突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例如,在学生通过自由讨论活动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以及质疑的时候,教师不是直接为其解释和答疑,而是要引导学生利用手中可以利用的课本和资料,通过参加学习小组、活动团体等方式积极地交流来实现自己对问题进一步理解,这样一来,教师在做知识的分析和总结的时候学生理解起来就更加容易了。合作性的探讨有利于学生深入地获取新的知识,教师的引导性问题有利于对学生的探索性学习做进一步的指导并及时地对其知识的理解做出评价和纠正,有利于学生及时改正错误;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个进程的观察实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思路。 2.运用多媒体引导教学。人文地理学是一门应用型的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知识。这种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课程的内容设置一般都比较多,涉及到的知识包含各种方面,所以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感觉到抽象难懂,此时,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以PPT、音频、视频等形式将具体的人文地理情境真实地再现,学生通过这种能够刺激感官的逼真学习环境能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多媒体教学的好处就在于能够带动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所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是提高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措施。 3.合理采用对比式教学。在人文地理学教学中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一般包括地理区域的地形地貌、气候状况、生态环境、人口分布、民俗文化、经济状况等,区域之间有相类似的情况也有其具体的差异存在。要让学生对地理区域的人文地理有一个比较准确的了解就需要一个分析的过程,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采用差异性和相似性的对比分析,因为针对特殊的差异一定有一些历史的人文和地理相关的深层次的原因。例如,教师可以做一个分析城市间地理差异的PPT文件,提供比如香港和澳门两个城市的地理景观图片,让学生从每个城市的不同人文特色判断其所在城市,再比如对比东、西部人们的饮食习惯,同学们可以从不同地理区域人们对于酸辣甜咸等口味的偏爱进行判断,并针对这样的口味偏好进行其自然元件、民俗习惯等方面的特色的了解。教师采用对比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不同角度和不同的层次来思考问题并探索其中的原因,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 4.重视地图教学法。地图,宏观地反映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地理教学中离不开地图教学。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若是用语言进行描绘的话会比较烦琐和抽象,而图像比较直接而客观,地图教学法是一种形象的讲解法。运用地图案例是其他学科所没有的特色,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很多复杂而抽象的知识可以通过图像形象、直观地获得,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还能培养读图、识图的能力和思维的拓展。例如,岩石的变化、地壳的运用、星体的运行等知识的讲解就可以通过版图、版画讲绘等方式将地理事物的时间和空间变化展现出来。又如,人文地理中涉及到的人口、民族、宗教等都可以通过其分布图轻松地掌握。地图是地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媒介,通过读图获取知识,再通过用图将所学的地理事物联系在一起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因此,在人文地理教学中很重视地图教学法。 5.教学手段、风格与技巧改革。教学手段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载体或设备,人文地理学课程内容具有动态性、交叉性、综合性等特点。而多媒体技术具有信息容量大、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符合此门课程的教学要求。因此,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风格是一个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技能、技巧的合理组合和运用,是教学活动个体化的重要表现。教师要培养自己良好的教学风格就得注重教学技巧的学习:首先是发挥好教师的导向作用,每个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写和教学内容的设计都要从实际需要出发,引导和启发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其次是要提高查阅文献能力,阅读是扩展一个人的知识和生活领域的重要措施,学生要获取知识就得在课堂教学活动之外积极地扩大阅读量,独立地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科学地运用相关知识。在人文地理课程教学过程中,交代实践部分的布置分析、研究工作内容后,采用查阅文献指导法,给学生列出一些查阅文献的任务,让学生能通过阅读和写作,完成自己的实践报告、论文等任务。 教态的完善。教师教态是在教学过程中的形体动作以及教师的语言、语调、面部表情的综合体现。教师的教态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影响到教者本身的讲课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注重教师的教态,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师生互动配合默契,课堂气氛生气勃勃,春意盎然,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愉快。 三、结语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推广和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在进行人文地理教学时,只有转变教育观念,将这几种教学手段紧密结合、衔接一致才能达到人文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才能真正达到培养社会需求型人才的教育目标,才能够培养出一批具有独立思考、创新意识及创新才能的复合型人才。 人文地理论文:“人文地理学”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实践探索* 摘要:本文针对“人文地理学”的教学特征,对其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客观要求、研究性教学内容选择和实践过程进行了理性分析,并对其教育效应进行了客观评估。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问题导向;能力培养;人文地理 一、“人文地理学”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 1.课程特殊性的客观要求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科学的基础性核心课程,是一门研究人地关系的学科,不仅对揭示地球表层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有重要作用,而且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包含了文化、人口、经济、语言、宗教、民族、民俗、政治、军事等内容,及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许多现实问题、热点问题、焦点问题。人文地理学主要特征是社会性、区域性以及综合性。通过研究性教学可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文地理的特殊性,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性教学能真正体现人文地理的教育意义。 2.课程时代性的客观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严重的资源、环境、人口与发展问题,区域发展失衡问题,文化、宗教冲突问题,局部地区政治、军事动荡不安等问题,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性教学提供了广阔空间。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实施研究性教学可使严肃、枯燥的理论说教变得生动,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深度,提高教学效果与人才培养质量。如在人口地理教学中,可开展我国人口问题的形成与解决对策的研讨;农业地理教学中,可紧密结合我国的三农问题、县域可持续发展问题、农业产业化等热点,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课程实践性的客观要求 实践应用能力是人文地理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人文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人地关系,所有对人文现象形成与发展的观察分析,都建立在对自然界现象的观察分析之上,理论知识框架体系构建、最基本的研究手段都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各种人文地理事物、人文现象、人文景观都能在实际中得到证实;扩大学生视野,使学生能接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各种真实、具体的环境与人文地理事物关系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本上枯燥无味的知识生动形象化[2]。 二、“人文地理学”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实践过程 1.“人文地理学”研究性教学实施目标 一是应关注学生及其发展。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必须发挥学生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独立性、参与性,把学生的个性健全发展作为研究性教学的出发点和目标。二是应关注“人文地理学”问题及其解决。研究性教学以对“人文地理学”问题的研究为切入点,把“人文地理学”方法的应用、能力的培养、思维的发展渗透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让教学过程成为探究、质疑、思考、设计的开始。 2.“人文地理学”研究性教学内容选择 “人文地理学”研究性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一是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要求教学内容选择应体现“人文地理学”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开放性;重视人文地理学的科学性、奇特性、生活性和实用性。二是实施“人文地理学”研究性教学的可行性要求学生具有相应研究内容的“人文地理学”学科背景、知识储备、生活经验、实施研究的条件等。研究性教学选择的具体内容,包括经典性人文地理问题、社会性人文地理问题、前沿性人文地理问题、生活性人文地理问题、乡土性人文地理问题、时事性人文地理问题等。 3.“人文地理学”研究性教学实施要求 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研究性教学的方式、方法要多形式、多渠道、多层面。教学过程的有序化:在研究性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按照“问题的提出―引导―准备―指导―实施―展示―评价―理论提升―实践应用”的思路、层次逐步落实完成,使研究性教学过程是有序的、开放的、主动的、互动的、探索的、求真的。教学目标的多元化:真正实现人文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研究与创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教育。 4.“人文地理学”实施研究性教学应协调关系 “人文地理学”实施研究性教学应协调好以下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是主导,是问题的激发者、教学过程的策划者、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教学效果的反思者;学生是主体,是问题的解决者、教学过程的实施者、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教学效果的体现者。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从“理论的实践化”到“实践的理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得益彰。课内与课外的关系:时间安排、信息来源、问题分析与解决。基础与拓展的关系: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实践、应用、拓展。有序与无序的关系:集体组织研究与自主性研究,研究结论形成与研究质量评价。 三、“人文地理学”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教育效应分析 1.教育教学效应的多元性 “人文地理学”实施研究性教学具有多层面、多维度的多元化目标,覆盖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和环节。①基于学生。研究性课堂教学活动的首要目的是培养自主、合作、反思、自我监控的“建构者、探究者”群体,使学生从被动的人文地理知识的接受和吸纳转变为主动建构人文地理知识和探索客观世界。②基于教师。培养研究性的教学者,在教学观念与思想、教学手段与方法等方面充分显现“组织者、学习者、参与者、研究者”的地位与作用[1]。③基于教学过程。充分渗透人文地理学的动态性、空间性、综合性、创新性的教学思想,配合学生研究性教学的认知规律,形成以人文地理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多渠道、大数据信息来源、开放情感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确立问题性质―寻找解决信息―反馈认知思路的教学程序。④基于教学环境。创设人文地理研究性的课堂情境,在课堂氛围中充分体现平等、自主、合作的教学本质特征,激发学生的积极反应,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提供自由空间。 2.教师引导教学行为的主导性 “人文地理学”实施研究性教学,教师的角色、行为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对人文地理教学活动的开展起指导性作用。主要表现为:①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即教师对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学的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起组织作用。②教学行为的引领者,即教师在人文地理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各个阶段给予学生指导和引导,而不是全程包办、灌输,导致学生失去主体地位、自主权力。③教学实施的参与者,即教师在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全过程与学生一起进行研究、探讨,并进行反思和评价。④教学效果的评价者,即教师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对教学的研究性内容、教学效果、学生受益、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科学评估。⑤教学全程的研究者,即教师在参与整个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观念与思想、教学手段与方法等方面进行讨论、反思、研究。 3.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性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在“人文地理学”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研究性教学蕴含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人的价值、尊严,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个学生,把“人文地理学”的学习建立在学生能动性的层面上。学生是研究性教学的中心,通过学生对人文地理知、情、意的深层投入与参与,使学习与研究并进,让学生成为自我反思、自我发展的主体。 4.知识生成过程的体验性 “人文地理学”实施研究性教学重视学习、研究的过程价值。研究性教学过程中蕴涵着巨大的教育价值,对学生的成长、全面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研究性教学注重学生人文地理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更加注重让学生掌握社会调查、实地观察、文献检索、文献研究以及运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等科学研究方法与技能,激发学生探索和创新的兴趣与欲望,逐步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独立思考、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学习方式。研究性教学强调学生在知识探究过程中的各种心理体验,通过心理体验明白人文地理知识创造的过程,在体验、内化、生成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创造行为的观念体系。学生的人文地理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等只有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方可形成。 5.教学系统的开放性 “人文地理学”实施研究性教学,强调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为学生创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教师由管理者、评判者转变为合作者、学习者和服务者,主要为学生创设友好宽松的学习、发展环境。学生之间是合作关系,师生之间是平等关系。思维方式也从单纯的教师思维到复杂、多向、多元的师生共同思维,从封闭走向开放。研究性人文地理教学对教学形式的要求是开放的,即拓展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时间上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空间上教学的地点可以是多样的,课堂、社会、野外相结合。研究性人文地理教学的内容是开放的,表现在教材与其它知识资源的结合。研究性教学的形式与内容是开放的,有弹性的。教学的视野绝不仅限于课堂、教材、考试,而是随时能把师生引向外在的社会与自然界的关注之中,这会大大拓宽教学的空间,师生得以在更广的视野中寻找、发现、把握和研究“问题”。 人文地理论文:地方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摘要:以地方院校――菏泽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为例,在介绍该专业设置现状的基础上,对地方需求与专业特色进行了分析,进而从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教学手段革新四个方面构建了地方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地方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是高校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而适合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是新常态下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课题。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在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基础上调整而来[1-3],该专业涉及地理科学、人文科学、城乡建设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内容,培养既善于宏观区域经济层面机理分析又精于中微观层面规划设计的应用型复合人才[4],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亟需的应用型专业。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为毕业生提供了大量就业和创业岗位,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为学科专业发展和提高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带来了机会。由于专业设立较晚,目前关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研究并未深入展开,对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研究较多[5-7],部分学者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专业定位、实用人才培养模式等进行了研究[8-10],但关于地方院校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较少。因此,笔者以菏泽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作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构建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求为社会培养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地方院校该专业人才提供借鉴。 一、菏泽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设置现状 2004年菏泽学院升本后,为适应菏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于2006年申报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2007年首次 招生,至今已有4届毕业生顺利毕业。专业设立以来,我们积极致力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并逐步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在2006年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分别于2008年、2010年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作了两次大幅调整,完成了从单一的培养方案到分城市规划与管理和旅游规划与管理两个独立方向的培养方案,再到分城市规划、旅游规划、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三个模块的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日趋清晰,培养方案日趋完善。2012年,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2012年)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相应调整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070503)专业,并组织精干力量修订完善了相关培养方案。2013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首次招生。2014年该专业被评为菏泽学院特色专业。 二、地方需求与院校专业特色分析 (一) 地方需求 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乡规划行业的人才需求一直处于旺盛状态。从国家层面的新型城镇化规划、新农村建设到区域层面的都市区规划,再到某个城市乃至最微观的村镇或社区发展规划,亟需一大批既善于宏观社会经济层面机理分析又精于中微观层面规划设计的应用型复合人才。从目前来看,发达地区及大城市人才聚集密度较高,竞争激烈,而欠发达地区和中小城镇人才严重匮乏,城乡规划人才地域分布严重失衡。菏泽市地处鲁西南,是山东省城镇化水平最低、经济基础最薄弱的市区之一,人才引进困难,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尤为匮乏[11]。 在全国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菏泽市城镇化也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由量变到质变,中心城市、县城和小城镇同步呈现出爆发式发展之势。审时度势,菏泽市新一届政府确立了今后一段时期城镇化发展的三个目标:一是高标准推进新型城镇化。围绕构建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农村社区“四位一体”的新型城镇体系,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确保在目前城镇化率43%的基础上逐年提升。二是按照“产城融合、设施配套、突出特色、宜商宜居”的要求,完善市县城镇发展规划,搞好功能区划分,优化城市布局。三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完善城镇水、电、路、暖、气、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学校、医院、市场、公交、绿地、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在菏泽市城镇化推进的同时,借助乡村文明建设契机,菏泽市旅游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原有牡丹观赏旅游的基础上,本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依托菏泽各县区的生态、文化、地域等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打造一批特色旅游小镇和乡村旅游品牌,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目标。以上城乡建设、乡村旅游目标的实现及后续工作不仅需要高起点的规划设计,更需要关注“人地和谐”、城乡一体化和人文关怀等问题。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具备了从城乡实体空间规划到“人地关系”人文哲学的多层次素质,拥有从宏观城乡规划,高起点做好城镇规划设计、构建和谐宜居的城乡环境,到微观项目设计的综合能力。因此,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为菏泽市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 专业特色 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基础上,学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 立足小城镇、面向新农村 专业建设从菏 泽 市及周边地区城镇化发展迅速,小城镇数量众多,建设滞后的实际出发,坚持以小城镇规划和新农村建设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充分体现了专业设置的社会需求和市场化趋向,这些内容在培养方案制定及平时作业训练中均有体现。 2. 注重动手实践技能的培养 该专业为学生开设了两个学期的美术基础课程,以加强学生的手绘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开设了AutoCAD、Photoshop、3DMAX等专业所需的各种城乡规划计算机软件课程,并配备专业教师加以辅导,以加强学生在计算机应用上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图件制作和图像处理能力,强化对规划图件的综合表达。培养计划中从“建筑单体” 到“城市详细规划”, 再到“城市总体规划”,最后到“区域规划”的课程结构设置,更体现了对学生循序渐进的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过程。 三、结语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刚刚脱胎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新专业,其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探索之中。学校立足于地方院校的实际,从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教学改革等方面对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构建。但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项艰巨任务,该专业发展与完善尚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为此,在专业发展中,紧密结合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和优势、以及人才需求的新变化,不断优化本专业培养理念和培养方式,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真正使该专业毕业生适应社会需求,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人文地理论文:大数据给人文地理学带来的影响 大数据是由数量巨大、结构复杂、类型众多数据构成的数据集合,是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处理与应用模式,通过数据的整合共享,交叉服用,形成的智力资源和知识服务能力。“大数据”的主要特征涉及数据规模大,数据生产速度快,数据来源与类型多元化,数据覆盖面广,数据细节丰富,数据间存在相关性,数据有弹性及数据的空间属性等。 从人文地理学发展历程看,大数据迎合了人文地理学“计量转向”与“社会转向”的发展规律。1950年代,得益于计算机处理数据能力的提升,人文地理学研究出现了“计量转向”。数量模型的引入提供了空间研究的方法基础,避免了简单、抽象、定性的约束。特别是舍弗尔 (Schaefer) 等为代表的学者倡导地理学是一门追求普遍规律的实证主义科学,并力图借助数学模型等工具发现空间法则。大数据提供了丰富的、详细的、实时的信息,有助于社会科学家更加全面、大尺度、精细化地研究各类社会科学问题,考虑到越来越多的大数据携带的地理空间属性,无疑也为关注空间的人文地理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同时,更加重要的是,在当前社会科学空间转向的大前提下,大数据为人文地理学科在整个社会科学领域内争取更多的关注与重视提供了新的契机。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由早先的以定性描述分析为主到计量革命后的定量方法兴起,到20世纪70、80年代以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模式,再到大数据环境以数据驱动的人文地理学研究,这其中通过对人与自然交互活动过程的实时、精细、动态感知,使从原先只能由结果去推断过程的研究模式转变为可以对事件发生的全过程实现可感、可知、可控的革新。这就是以数据驱动,特别是大数据环境人文地理学研究范式的一个创新。 大数据给人文地理学带来的变革除了思维模式以外,对现象与要素数据的实时性、覆盖面、精细程度(实时监测数据)也是一个极大的补充。传统统计数据由国家权威部门提供,而大数据时代到来使得人人都有可能成为统计数据的提供者与者(VGI),这是一种由下至上的自发数据收集形式,可能促使传统统计数据采集方式有所革新。带有空间信息的大数据给人文地理学研究带来了机遇。大数据与计量地理革命以及社会转型不应该被忽视,因为其提供了大量带有时间与属性信息的人类行为数据。新的数据源:大数据时代向通常以传统统计数据为研究基础的人文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来源、方法论、思维方式。数据采集方法也已经从传统的统计年鉴数据、调查问卷数据、访谈数据转变为网络数据(社交网络数据)与新的空间定位数据(GPS,智能手机,位置服务等)转变。 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数据对研究的重要性,促进多学科之间的深度合作与信息整合:共享―整合―创新。新的研究核心:大数据时代为以“人”、“地”为核心的人文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更多基于个体或群体活动行为理解、地理环境要素过程及作用分析的手段。借助传感器,采集并量化(如感觉、情绪、经验、文化、思想等)。新的研究转向:空间信息是连接大数据与人文地理学的关键要素、通过空间信息人文地理学研究将关注重点从“位置与空间”转向“人、活动与空间”。 甄峰,南京大学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城市规划与设计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注册规划师、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规划、信息化与智慧城市、宜居城市。参加过多项国家、部、省级重大课题研究工作,主持完成江苏省”十二五“规划城镇化课题,南京、银川、清远等大中城市的宜居城市测评与规划项目。已发表中英文核心以上刊物百余篇,出版、参编著作4部。完成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与自然科学基金的研究。
农业生态学论文:农业生态学精品课程的建设与探讨 【摘要】 农业生态学是生态学与农业科学相互交叉渗透的典范。文章阐述了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农业生态学精品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内容、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成效以及课程建设的创新点。 【关键词】 农业生态学 精品课程 改革 建设 探讨 农业生态学是生态学与农业科学相互交叉渗透的典范,是研究农业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在培养、提高学生的系统分析问题和综合解决问题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提出了“西部开发,生态要先行”的号召。为此,农业生态学更应该密切联系西部实际乃至全国的农业发展实际,在挑战中深化发展,进一步完善农业生态学课程体系可谓势在必行。 在我国1987年起陆续设立农业生态学课程的形式下,石河子大学从1985年开设此课程,初定为选修课,经几年的努力与完善,1994年正式规定为农学专业必修的学位课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校的农业生态学学科体系已逐步发展起来,在农学、植保、资环、林学、畜牧等专业均开设了农业生态学课程,并在教学中受到学生广泛欢迎及教学部门的好评。2007年作为我校精品课程重点建设,作为一门年青的学科,农业生态学的地位、意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体系等方面还有许多改进与完善。 1.课程改革与建设内容。近几年,农业生态学作为石河子大学精品课程的教学项目,我们围绕课程建设任务书,对农业生态学课程进行了全面建设,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主要涉及:教学观念更新问题;农业生态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更新和优化问题;教学方法、手段改革问题;教材建设问题;实践性教学内容、方法、途径改革问题;成绩考核方法、方式问题;教学实习基地陈设及教学实验室设备改造问题;教研组内教学任务配置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探讨、研究和实践。 2.课程改革与建设成效。 2.1 革新教学观念,重新定位农业生态学的课程性质。突破原来我校将农业生态学作为专业课,只限于农学开设的局限,目前将农业生态学重新定位在:突出专业基础课的地位,同时作为农业、生物等自然科学大领域范畴的重要课程,面向多个专业开设,在提高大学生生态环境意识上发挥积极作用。近几年,新开该课程的植保学、园艺学、生物学、动物科学等专业的学生普遍反映比较感兴趣,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认识。 2.2 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再原有农学专业基础L,依据不同专业关于生态学课程的性质、教学重点、任务的不同,对原有农业生态学课程进行调整,将生态学授课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即基础内容(包括生态学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及生态意识的掌握)和应用内容(结合典型区域进行原理的应用与实践)。尤其在生态学应用上,从不同专业出发,以专题、讨论等形式讲授。加强了新设置的课程体系和内容的完善,体现了针对性强、新颖、实用特点。 2.3 实验课的内容和形式的更新。以往生态学实验开展一直依托农学系作物栽培与耕作实验室,没有独立的实验室,更没有仪器设备的专向投入,实验开展主要以演示性实验为主,没有发挥本学科的特色,严重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目前除对原有内容进行更新外,增加了生态学研究新方法和技术的应用以及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由原有的培养学生实验技能为主转向技能与运用理论知识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并重。 2.4 教材建设和教学素材的收集。针对生态学涉及面广,灵活性强等特点,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形成了主教材,试验教材、辅助教材,更替教材等一系列教材建设,同时积极组织主编或参与编写了相关教材,跟上学科发展的步伐。另外针对抽象的章节,收集了图片等素材百余张。 2.5 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手段上,结合多项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积极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研制了效果较好的、多套CAI课件,并建设了教学网站,实现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立体性、易更新性和教学过程的趣味性、交互性、高效性。 2.6 探讨适合生态学学科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包括直观式、参与式、案例分析、教研结合、双语教学等,将教学研究和改革的成果逐步用于教学实践。充分利用直观性强的材料(图片、影像、动画),积极组织学生的参与热情,将目前的生态学热点问题以课程论文、讨论课、学生自讲课等形式引入教学,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加以灵活运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教学效果。 2.7 优化和改革课程考核体系。对于有实验实习的必修课,普遍采用全程化课程考核,包括平时成绩、课程论文、实验成绩、实习成绩、结业考试成绩。避免了以一次期终考试定优劣的局限性,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积累。选修性的课程,没有实验实习,主要是采用课程论文、平时、期末的成绩来进行课程考核。 3.课程建设的创新点。近几年,针对不同专业,经过教学内容确定以后,如何通过最合适的形式使学生能掌握这些内容,是课程教学是否成功的又一个关键环节,为此本课程精心组织教学,尽力达到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进行了以下探索,与以往课程建设相比,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3.1 充分发挥教学与课研相结合,系统授课与专题讲解相结合。结合教师丰富的科研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每讲授完一部分基础内容,就进行一个专题的讲解或分析。这样使学生不但了解了农业生态学基本原理,也学会了如何将理论运用生产实际之中去的方法,同时也了解了目前农业生产中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途径。使学生不但掌握本课程理论知识,同时获得了较强实际工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2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实现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的统一。由于大部分学生来自于农业领域,对农业生产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对于农业生态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有着一定的想法,通过课堂讨论和研究性学习过程,可激发他们的学习和创造热情,强化了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性意识,变学生的被动性学习为主动性学习。实践表明:通过课堂讨论、学生当老师、研究性学习及课程论文撰写等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3 广泛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实现效果与效率的统一。除传统的直观教学方式外,还广泛采用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手段,为此还收集了有关录像材料,制作了多媒体教学课件。不但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提高了授课效率,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教学素材和设备的不足。鉴于学生对英语的需求,即将开设双语教学。 3.4 以农业生态学为主体,进行外延发展形成特色学科群。在农学开设农业生态学课程体系基本成熟的基础上,相继在植保、园艺、资环、畜牧等专业开设生态学课程。以生态学为核心,与环境学相结合,课程组完成了生态环境科学概论、绿洲农业学、生态环境保护、环境监测与评价等课程的开设与完善。面对开课学生从农学院走向整个大学,涉及的专业电相应增加。形成了我校的特色学科群。 近几年的改革与建设表明:本课程在师资学历和教师来源、知识背景及教学大纲的内涵、教材选用、教学方法、手段均受到兄弟院校的肯定,尤其是外延的特色学科群的建设上受到大家一致的好评。当然由于经费不足,教学实习过程中经费无法完全满足野外调查的需要,是课程实践环节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另外,课程双语教学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今后应该进一步加强这些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完善课程的薄弱环节,为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农业生态学论文:农业生态学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 农业生态学是面向农学相关专业的本科生而开设的学科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从农业生态系统的角度宏观管理农业的能力。本文将研究性教学理念引入农业生态学教学中,探索了研究性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模式,阐述实践过程中取得的良好成效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农业生态学 研究性教学 教学模式 1 农业生态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时代背景 1.1 农业生态学的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定位 半个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引起全球生态环境发生急剧变化,了解和掌握生态学知识有助于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提高人类对未来全球变化的预测能力,为全球范围的资源管理和环境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社会的“生态热”推动了生态学的发展,农业生态学是生态学发展中的一个应用性分支,它的出现从生态系统的层次弥补了传统农业学科的不足。目前,农业生态学是面向农学相关专业的本科生而开设的学科基础课。该课程针对当今农业的发展所面临的种种生态环境问题,从宏观的、系统的、整体的角度出发来组织和管理农业,为使农业的发展走向良性发展的道路这一基本状况而设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农业生态系统的角度宏观管理农业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使学生基本了解和掌握:(1)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功能、基本关系及调控机制;(2)农业生态学的基本分析方法;(3)国内外宏观农业的发展与我国生态农业的实践。 1.2 研究性教学模式在农业生态学教学中推行的必要行与可行性 长期以来,高校教学方法偏死、偏旧,基本上采取教师传授的方式,很少师生互动,影响了人才的培养和成长。为了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研究性教学作为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正被逐步推进。研究性教学的特点有: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学生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能力的实践性、独立性和探索性。它强调科学原理的认知和探索过程,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动机,其关键是通过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调动学生自身参与知识构建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社会竞争力的目的。 为适应21世纪高等教育对创新人才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基于以往农业生态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十多年本课程主讲教师的教学经历,以先进的研究性教学理念为引导,初步探索了农业生态学研究性教学模式。 2 农业生态学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实践 2.1 教学内容前沿化 研究性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传授现有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因此,教师本身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研究性教学方法得以有效实施的基础。生态学知识领域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快。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生态学的研究热点集中在生物多样性、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且学科最突出的科研成果都发表在外文期刊上。为了及时更新本课程的知识体系,作为主讲教师必须站在知识的前沿,用自身的发现和科研成果不断丰富和补充教学内容。为了紧跟学科的前沿,同时由于教学和科研的双重需要,笔者围绕教学大纲这个主线,不断更新教学体系,将教学内容前沿化,养成了随时关注农业生态学领域最新发展动向的习惯,将权威杂志中与本学科相关的新概念、新发现、新知识和新方法的文献与案例引入课堂教学已成为教学惯例。这些在农业生态学学科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教学内容不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起来,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学习的良好习惯。 2.2 教学方法多样化 传统教学过程中往往教师主动灌输地“教”,学生被动灌输地“学”,而本课程在推进研究性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并辅以多媒体教学、教学录相观看、生态案例讲解等多种教学形式,使学生喜爱本门课程的学习。在农业生态学教学过程中,每堂课都会设立一些与教学知识点相关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问题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对本门课程学习兴趣的同时,师生互动频繁,学生逐步成为课堂的主体。 2.3 考核方式多元化 在农业生态学课程考核中,我们引入研究性教学理念,在考核方式上实行了多元化方式。第一种考核方式是增加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由原来的20%提高到30%,对课堂上分析问题、回答问题较好的学生进行加分奖励。第二种考核方式是增加课程论文考核方式。在2010年1月学期末,要求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点,递交生态农业调研报告,选择代表性地区的生态农业模式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设设想。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很多同学写得非常精彩,对自己感兴趣的区域充分调研,因地制宜地设计特色生态农业模式。第三种考核方式是在闭卷考试中加大论述题和综合运用题的比重,这两类试题重点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概念。 3 农业生态学研究性教学的成效与思考 3.1 农业生态学研究性教学的成效 在农业生态学课程中运用研究性教学模式后,从各方面反馈的情况看,获得了良好的成效。首先是营造主动学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学生对于本课程的教学评分一直处于学校同类课程前列,教学督导老师也对课程教学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学生到课率一直保持在100%,即使在课间休息时间,仍有学生主动复习知识点,主动提出问题。其次是提高了教学效果,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农业生态学已成为本专业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另外,研究性教学模式也提高了教师自身的科研素质与教学素质。针对学生课堂的提问与感兴趣的热点问题,教师必须要更充分地紧跟学科的前沿,用实际的案例和充分的数据来佐证一些学术观点,才能够实现教学相长。 3.2 农业生态学研究性教学的思考 在农业生态学研究性教学取得良好成效的同时,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在增强实践教学环节方面,应增加教学经费的投入,在相应章节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讲解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章节时,应带学生到田间参观农田生态系统的物种结构、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在生态农业章节,可考虑带领学生参观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使学生对现代生态农业模式的理解不是停留在理论上,而是有一个实体轮廓的印象。农业生态学需要学生较为宽泛的知识背景,因此,必须将研究性教学模式延伸至相关课程知识体系,如增强学生的土壤学、作物栽培学、气象学、地理学等知识背景,才能在相应章节的教学中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农业生态学论文:农业生态学系列课程建设研究 摘要:该文旨在对农业生态学教学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能力培养,强调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考试、成绩评定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掌握农业生态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积极参与教学实践,以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关键词:农业生态学;教学;实际应用 农业生态学是应用农业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分析方法,把农业生产作为一个整体,研究起结构、机能、生产力及其调控和管理的学科。他是应用生态学的一个分支,着重从客观整体上研究农业生产。我国正在大力实施生态农业建设工程,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合格的生态农业建设人才,可满足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对科技人才的需求。通过《农业生态学》系统课程建设,可培养不同层次的掌握农业生态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的高素质生态农业应用人才,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农业生态学系列课程包括《农业生态学》《作物生态学》《生态农业设计》3门课程。本课程教学在安徽农业大学已有20多年的历史,2005年该课程为安徽农业大学校级重点课程建设,2007年被为安徽农业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2009年被为安徽农业大学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农业生态学是农学、园艺、植保、资环、桑蚕、种子、茶学等专业的必修课或选修课,生态农业设计是农学类专业的选修课,作物生态学和农业生态学是作物遗产育种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植物营养学、农业气象学等学科的研究生课程。现每年选修的人数超过300人。随着我国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全国出现“生态热”,特别是大学扩招以来,我校选修《农业生态学》系列课程的专业和人数越来越多,导致《农业生态学》系列课程不同程度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备短缺、教学手段落后、教材建设滞后、时间湔雪环节薄弱等问题。因此,为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开展《农业生态学》系列课程建设势在必行。 1取得成果 1.1转变教育教学思想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适应我国现代农业不断向产前和产后延伸的需要,适应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农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对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生态农业建设、农村可持续发展、绿色和有机食品生产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使学生能自觉尊重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注意资源的保护,为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服务。培养系统观点和生态环境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重视学生个性、爱好、特长发展的需要,坚持“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目标,夯实专业基础,加强实践教学,强化科研训练,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创业型人才。1.2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1)农业生态学系列课程。针对农学等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本课程组提出了农业生态学系列课程的构成和建设思路。课程组反复修订了系列课程教学大纲、实验实纲,为校内外专家认同。教学手段:按照各专业的要求及学校学分制教学计划原则,修改了农业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大纲,确定以“理论教学扎实+实践环节强化+技能培养延伸”为指导的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组织思路。教师以教学大纲为基准,编写教学日历、认真备课、写讲稿,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注重将科研、生产实践最新成果、问题充实到教学中。(2)立体化教材建设。主编或参编不同层次的教材;出版不同形式的教材;出版和使用的农业生态学系列课程教材有纸质版和电子档(ppt、音频、视频、Blackboard等)两种形式。农业生态学、草地生态学、生态农业设计、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论、耕作学等全部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其中农业生态学使用课程组教师参编的国家级教材。课程组还研制了农业生态学、草地生态学、生态农业设计.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论、耕作学等5门课程的多媒体课件(ppt),其中农业生态学通过Blackboard教学平台实现了网络辅助教学,部分课程教学中穿插音频、视频等教学内容。编辑不同内容的教材:主编和参编的5本教材作为相应课程的理论课教材;主编和参编的教材作为系列课程的实验实习教材;参编的和收集的与系列课程有关的书籍(共49本)可作为教学参考书。1.3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1)探讨启发式教学方法。改革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和灌输式等习惯教学方法,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总结出一套适合农业生态学系列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如“问题分析法”“对比分析法”“讨论式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等。(2)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结合校多媒体课件研制项目,制作完成等6门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并投入使用,其中农业生态学通过Blackboard教学平台实现了网络辅助教学。同时,根据农业生态学学系列课程各门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大纲要求,课程组制作了相关挂图20多幅,收集了农业生态学案例100多种,作为辅助教学手段。1.4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1)实验室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结合农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及综合实验室建设,对与农业生态学系列课程实验实习有关的实验室进行合理布局,添置先进仪器设备,新建仪器和设备,完善了实验室条件;在大杨店校教学科研示范基地建立农业生态学实习基地1个;在肥东建立“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1个;在庐江建立“农业生态学实习基地”1个;在滁州建立“草业科学专业教学实习基地”1个。(2)实验教学的改革:立项建设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2个;实验指导书与实验报告书配套使用,课程结束后实验报告书交课程组保留存档;采取“先实践后理论”的教学顺序,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改革课程考核办法,加强学生对教师的监督。教师对学生的每次实验报告都认真批改,实验成绩的评定办法为:总成绩=实验报告成绩×50%+技能测试成绩×50%。实验课程结束,要求每位学生在实验报告书中写出对本实验课程教学及授课教师的评价。(3)实习教学的改革:通过立项建立了3个校外实习基地,为农业生态学系列课程的校外教学实习提供了保障。每次实习均提前制订详细的实习计划和实施方案。实习考核采取现场操作、实习报告以及交流等全面考核。要求学生每人规范撰写1份实习报告(一律用A4纸打印,以便装订保存),在规定期限内,交给指导老师评分;分班级进行实习报告交流,评选优秀实习报告;将有关实习内容列入相关课程考试题。1.5教学及管理制度建设建有完整、系统、科学、合理和规范的教学及管理制度,如“农业生态学系列课程组制度”“耕作与生态教研室青年教师培养制度”“耕作与生态教研室教学经费使用办法”“耕作与生态实验室管理人员职责”“耕作与生态教研室研究生及毕业实习生管理制度”“耕作与生态教研室公用电脑使用管理规定”以及“耕作与生态教研室毕业生论文答辩工作计划”等。建立教学文件及档案,并有专人保管。建立试卷库,规范成绩考核。课程组师资队伍在年龄、学历、职称等结构方面均较为合理,“团结,认真,和谐,奋进”的精神较强。发表了一系列教学科研研究论文;指导了一批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 2创新点 该成果从农科高等院校实际出发,紧扣农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具有较多的创新点。概括起来,创新点有以下几点。2.1提出农业生态学系列课程的构建思路以转变教育教学思想为先导,提出农业生态学系列课程的构建思路;以立体化教材建设为突破口,推动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教学及管理制度建设;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办法等的改革。2.2系列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主编或参编不同层次的教材共7本,其中副主编国家级教材3本,参编国家级教材3本,参编省级教材1本。出版和使用不同形式的教材,包括纸质版和电子档(ppt、音频、视频、Blackboard等)2类。编辑不同内容的教材,包括理论课教材、实验实习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等。2.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立项研究并实施综合性实验项目2个,立项建立校外实习基地3个。通过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实习基地建设,改革实验实习教学,强化了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应用和推广 该成果是安徽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学教学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在农业高等院校的教育中具有极强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可行性。3.1理论研究成果丰富针对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开展了理论研究,农业生态学系列课程第1期教学成果2001年完成(校级),2005年校级重点课程和2007年校级精品课程立项后,进行完善、提高,应用时间为2001年9月至2008年7月。第2期教学成果2008年完成(校级),应用时间为2006年9月至2012年9月。教学成果主要内容已分别在农学、烟草、农学(种子方向)以及种子(高职)等专业完成了3a以上的实践检验,教学效果明显,学生成绩优良率达85%,实验实习优良率达90%。2005年《农业生态学》被列为校级重点课程(2005-2006年),2006年在项目完成验收时,有关专家对本课程评价较高,等级为优秀,2007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07-2008年)。2008年6月通过验收,等级为优秀,专家组给予了很高评价,一致认为“研究工作认真、扎实,研制过程都有详细的记录,是应予肯定的特色,值得所有课建项目学习。”2009年被评为安徽省教育厅《农业生态学》精品课程项目(教高[2009]9-3-36)(2009-2014年)。学生对农业生态学系列课程满意率达90%以上,网上教学评价为优良。系列课程之一《农业生态学》已通过Blackboard教学平台实现了网络辅助学。完成了10余项校级教育教改研究课题、并撰写和发表数篇教学研究论文。3.2应用研究取得实效2007年1月,开始实施以双创型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思想的实验教学体系。对课程进行针对性的动态调整和完善;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并在实践中实施,动态跟踪人才培养全过程,及时反馈和调整。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质量综合测评制度。从而形成了一个制度化、良性运转的验教学质量监控的动态过程,确保了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积极倡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科技创新大赛,参与安徽农业大学每年的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申报。各类比赛,成绩可喜。本项成果的实施和应用不仅优化了我校的学科专业结构,增强了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要,在社会上产生良好反响。 作者:黄婷 董召荣 李鹏 朱蕊 汪雨晴 刘影 梁飞 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 农业生态学论文:农业生态学指导下的生态农业论文 1“农业生态学”与“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的基本特点是:充分利用人力、畜力和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相结合,不排除对先进技术的应用;科学合理地施用工业化肥、生长剂、保水剂等,扩大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能转化;在植物保护方面,尽量采用耕作措施和人工措施防治农田病、虫、草害,积极研究高效、低毒、无残毒的化学农药,把农药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采取食物链加环的方法,发挥生物能转化效率;推广太阳能、风能、沼气等非矿物能源的利用。 2农业生态学对生态农业建设的启示 “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农业生态实际是农业生态学,是研究人为干预下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问题的科学。农业生态研究的就是这种人为干预或控制下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人类调控和合理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所以,它是一个专门的学科,侧重于原理的探索和规律的追求。“生态农业”从字面上看,它本身是一种农业类型,它和旱地农业、能源农业、有机农业等一样,是一个以特殊方式经营的农业生产体系。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是农业生态学,生产对象是农业生态系统。它们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不能分离的。 3新时期中国推行的生态农业建设 3.1中国生态农业的类型 无论什么样的生态农业模式,都是在一定区域的土地类型上进行的,无论其规模如何,它们都是一个农业生产的系统,并且是一个结构和功能都优化的生态农业系统。依据各生态农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中国的生态农业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生态农业系统。 1)生物立体共生的生态农业系统:根据各类生物群落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和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考虑到不同的生物对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等的不同需求进行合理组合,最终实现不同生物立体共生的生态农业类型。 2)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系统:一种按照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设计的一种良性循环系统。 3)主要因子调控的生态农业系统:针对当地的主要环境问题,采取人为措施对其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加以调控和治理。 4)区域整体规划的生态农业系统:在一定区域内,运用生态学规律,提高自然环境的协调能力,从而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2中国生态农业模式案例探析—以贵州从江县为例 中国幅员辽阔,沿海较发达地区和内地欠发达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非常大的差异,从而使得两者的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模式选择和发展水平等方面不尽相同。本文以贵州省从江县为例,总结了其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经验,对本省同类型城市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2.1从江县区域发展概况 从江县全县山地面积2963km2,占总面积的91.34%,坝子面积64km2,占2%,河流滩涂面积占4%。从江县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4℃,森林覆盖率65.13%。从江县属珠江水系,支流纵横、水源丰富。通过资料研究发现,这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地区,耕地资源相对缺乏,且以梯田为主,粮食生产难度极高,产量低。 3.2.2从江县因地制宜的生态农业模式 1)稻田养鱼、稻田养鸭模式:从江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稻鱼共生、玉米同收的生态农业模式,根据稻鱼鸭共生的原理,在稻田养鱼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进行生产经营。 2)特色优质农产品产业化农业模式:从江县因地制宜地生产发展高品质、特色农产品,加强产业化建设,一方面减少了粮食生产的压力,另一方面促进了高品质农产品的生产发展。 3)以沼气为纽带的物质循环利用模式:农村沼气建设已经成为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沼气起着连接种植与养殖、生活与生产用能的纽带作用。 4)旅游业的发展:从江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由于相对闭塞的环境得到较为完整的保存,从江县拥有独具特色的苗族、侗族的民俗文化,有足够的旅游吸引力。 3.2.3从江县生态农业模式经验总结 从江县根据该县的实际情况发展起来的生态农业模式积极推动了当地的农业经济增长,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根据这些问题总结了相应的解决对策。首先,存在大面积的单家独户的生产模式,某些模式的应用推广比例在不断减小,对此国家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形成多方面的参与机制;其次,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不大,基础设施薄弱使得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较差,应在优化农产品内部结构的同时建立各产业的农民协会,改善基础设施;最后,农村劳动力减少,交通不便利,一些先进生产技术的运用又需要农民从生活习惯上作出改变,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的支持措施,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建立完善的后期保障服务体系。 3.3中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展望 目前,中国农业已经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全面推动小康社会的发展建设,社会对农产品和食物上的要求不仅是满足数量上的需求,更多的是从农业生态环境和食物安全方面对农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做更多的系统研究,使科技顺利地融入到生态农业的发展当中,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对土地盐渍化、作物病虫害、环境污染等进行动态研究;应用卫星成像系统,辨别农作物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情况恶化。中国农业应建立因地制宜的生态农业模式,利用自然生态环境本身的系统能力,减少人为和药肥的投入,改变其现有的落后的生产方式,提高资源环境的综合利用率,最终实现走生产安全可靠且高质量的农产品与生态环境健康和经济效益统一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4结语 生态农业建设利用农业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及系统工程学方法进行农业规划、设计和管理,寻求农村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最终使我国生态建设发展既不同于西方的生态农业,也不完全是传统农业的回归,它是在中国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生态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集约经营管理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中国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是中国在生态农业建设上的初步发展,但现阶段我国要全面推行生态农业,还存在诸多障碍因素,因此要加强生态农业的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加大人才培养和科研推广力度,建立生态农业信息网络,规范农村和农产品市场,健全法律法规制度,以促进生态农业建设快速健康发展。 作者:宋依芸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农业生态学论文:农业生态学教学变革及实践 作者:李翠兰张晋京单位: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及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应用性科学。目前,我国很多高等院校都开设了农业生态学课程,作为农学、生物、环境等专业的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农业生态学的飞速发展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如何提高农业生态学的授课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教学方法是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教学方法本身又是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多年的农业生态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的理论讲授与事实举例等教学方法,已越来越不能满足21世纪大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为了适应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对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近年来,我们以所讲授的农业生态学课程为例,就如何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做了一些尝试。 一、多媒体授课与板书授课相结合 教育部2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在教学活动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不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多媒体教学具有容量大、直观性强等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尽量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知识点,从而起到促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为此,我们在授课过程中积极探索将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板书授课相结合,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进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具体的做法包括: 1、制作并使用农业生态学多媒体课件从2002年起,我们收集了大量有关生态学的图片、图像等资料,先后独立完成了农业经济管理(30学时)、土地管理(54学时)、农业资源(40学时)、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38学时)等专业本科生授课所需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并从2003年开始进行多媒体与传统板书授课相结合的教学。在多媒体幻灯片的制作上,以图形、动画和色彩的设计为主,文字部分则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以板书和讲授为主而不是照着幻灯片去念,甚至对于概念和比较重要的文字叙述,也可以只在幻灯片上写上这个概念的名称和文字的标题,具体内容由老师讲解学生记笔记,这样避免了很多学生反映“多媒体上课记笔记时记不下来或记不全”的现象发生,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上课时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师的讲授而不是忙着记笔记上。 2、收集生态学科教片,以开阔学生视野农业生态学本身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但由于学时、条件和经费的限制,学生往往不可能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获得对基本理论的直观认识。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我们充分利用生态学拥有一定数量教学资料片的有利条件,收集了一些与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的农业生态学科教片。我们发现,通过这些科教片与课堂讲授相配合,可以形象化的声像资料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于拓宽农业生态学教学视野、着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十分有效的,从而进一步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农业生态学课程最后一章主要是介绍中国的生态农业,单一的讲授法不能给学以深刻的印象,为此我们选用了一些介绍中国生态农业典范的录像片(如“春光永驻的土地”、“黄土高原的奇迹”等)穿插到教学过程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开展课程讨论:针对某一主题进行互动式讨论 在目前我国的教学体制中,课堂教学多以教师为中心,该模式有其毋庸赘言的优点;但也不可否认,它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在鼓励学生深入思考以及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为此,我们提出在农业生态学教学过程中开展课堂讨论,并以之作为弥补教学局限性的一个手段。在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中,我们课堂讨论采取的具体做法是:对一些重大问题组织专题讨论,使理论理解上要点化,并根据不同专业类型和学时安排等选择不同的讨论题(如生态平衡问题、全球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中国生态问题等),通过教师答疑、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与教师之间及学生与学生之间自由讨论等方法,促进学生更加融会贯通地掌握学习内容。在教改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课堂讨论的意义与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课堂讨论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呈开放的状态,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路在讨论中碰撞、反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有序发展,提高思维活动的有效性,可以收到较为显著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该方法效果良好,很受学生欢迎。 三、参与式教学方法的改革 21世纪以来,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传统教学的弊端已经逐步暴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参与式教学法是受教育一方在明确教学的前提下,运用一定的科学方式,积极而又创造性地主动介入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和提高素质的教学策略。参与式教学在很多领域经过验证,能够有效的调动群体的积极性。高等学校要培养的是德才兼备的建设性人才,需要学生不断提高参与意识。在农业生态学课程中引入参与式教学方法,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的实践性,从而达到课程教学的目的。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参与比教师的讲授更为重要。我们采取的具体做法: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查阅资料、预习各章节内容、准备自己的教案、让学生当老师来讲解部分内容并与其他同学讨论,由此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锻炼和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曾经有一名同学做了图文并茂、插入一定的音乐效果的电子课件来讲授部分章节内容,得到同学们的一致好评,与此同时教师也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实践证明,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参与式样教学方法改革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要求撰写课程论文 撰写课程论文,可以使学生对农业生态学课程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并通过对农业生态学某一热点或难点问题的综合分析或对前人研究结果的综述,为毕业论文设计和撰写提供坚实的基础。为此,我们在理论授课结束后,要求每位学生撰写一篇农业生态学课程论文,并规定了必须查阅的参考文献篇数,最后将成绩折合到期末考试成绩中。按照课程论文的具体形式,整个实施过程又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07年度),课程论文采用教师命题的形式,也就是将学生分组,每组规定相应的论文题目,然后由每个学生独立完成。第二阶段(2008年度),对于教师命题的课程论文形式,学生反映虽然不用自己选题,但某些设定的题目自己并不感兴趣,导致论文完成上出现敷衍现象,降低了课程论文应达到的效果,为此我们又采用了教师引导、学生自由选题的课程论文形式,也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授课内容首先对学生课程论文如何选题、如何写作以及如何查阅参考文献等进行方向性的指导,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题。 从最后的课程论文作业来看,学生的选题范围非常广泛,其中有涉及当前农业生态学热点问题的论文如“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三农与中国农业的发展”等,也有与家乡生态建设相结合的论文如“西部可持续农业与生态环境建设的路径选择”等,还有少数超出教材范围的论文如“论我国生态环境法制建设”“、论生态政治与政治生态化”等,这些论文的撰写无疑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都是非常有益的。 从我们制作的农业生态学课件的使用效果看,认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的学生人数分别占被调查学生总人数的36%、62%和2%,说明制作的课件基本能够满足课堂教学的要求,但还需要在简洁性、清晰性和可视性方面做进一步的完善。对于多媒体与板书授课相结合教学方法,认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的学生人数分别占被调查学生总人数的32%、62%和6%,说明这种教学方法受到了绝大多数学生的认可,但如何将两者更加有机的结合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对于在农业生态学教学过程中放映相关科教片的做法,学生都持积极肯定的态度,认为“非常满意”、“满意”的学生人数分别占被调查学生总人数的64%、36%,没有“不满意”的;并且在调查表最后的意见/建议栏中,学生还提议再多播放一些教学视频、录像或科教片,把各种生态现象通过更真实的图像表现出来,可以更加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提高学习的效率。对于参与式教学方法的改革,绝大多数学生也给予了肯定,认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的学生人数分别占被调查学生总人数的58%、24%和18%,被调查学生希望参与式教学能够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但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尽管大部分学生对于课堂讨论这种教学形式是感兴趣或非常感兴趣的,但不感兴趣的学生却占到了被调查学生总人数的44%,这可能归结为现在的学生仍然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深刻影响,不愿意或不容易接受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因此还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并对学生给予积极的鼓励。另外,还有一方面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就是有大部分学生认为撰写课程论文对课程学习的帮助不大或没有帮助,两者占到了被调查学生总人数的62%,看来课程论文的具体开展形式还有待于做进一步的探索。 总的来看,我们的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的摸索和完善,做到因人、因专业而宜,从而发挥更好的教学效果。 农业生态学论文:《农业生态学》教学形式的改革与创新 摘要:本文通过对相关高校相同课程教学的调研和分析,归纳总结了《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标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教学改革和考核制度改革两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改进措施,为今后学生在此课程理论知识拓宽和实践能力的增强奠定基础。 关键词:农业生态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考核方式 一、前言 “农业生态学”(生态学)一词是1865年由勒特(Reiter)合并两个希腊字logs(研究)和oikos(房屋、住所)构成,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赫克尔(Ernst Heinrich Haeckel)初次把农业生态学定义为“研究动物与其有机及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特别是动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有益与有害关系[1],从此便揭开了农业生态学发展的序幕。在1935年英国的Tansley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之后,美国的年轻学者Lindeman在对Mondota湖生态系统详细考察之后提出了生态金字塔能量转换的“十分之一定律”。近年来,农业生态学已经创立了自己独立研究的理论主体,即从生物个体与环境直接影响的小环境到生态系统不同层级的有机体与环境关系的理论[1]。它们的研究方法经过描述――实验――物质定量三个过程。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概念和方法的引入,促进了农业生态学理论的发展[2]。从宏观层次上讲,现代农业生态学正从已往的宏观农业生物学层面逐步深入到“三农”的社会学层面,研究水平从以往关注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逐步发展到人们普遍关心作为全球食物生产、分布和消费网络的食物系统(food system),即从生态经济学角度研究农业生态系统能物流形成与运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社会政策法规对食物系统的调控作用[3]。 二、现存主要教学问题归纳与分析 目前《农业生态学》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现存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尚无统一教材,内容较松散,授课内容因人而异,差异较大,而我校现使用的教学大纲已沿用多年,随着学科发展已不能适应目前学生培养的需求。 2.多媒体课件较单调,有待于补充教学素材制作成内容丰富、系统、图片清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质量多媒体课件。 3.有相当一部分本科生对单纯理论的教学兴趣不浓。 4.缺乏新颖的前沿的科教片、系列讲座等教学素材的收集与整理。 5.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领悟能力、融会贯通能力及运用能力较差。 三、教学改革内容 鉴于上述现状,本文从“学习知识、实战演练、消化知识”3个层次设计教学环节,拟采用启发互动式、自主学习、课后辅导、分组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并建立多元化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并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做到真正检验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理解程度。具体改革内容如下。 1.教师讲授为主,教师采用穿插小案例、学生讨论、课堂提问、布置复习思考题等方式讲解章节重点内容。 2.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并结合自己理解讲解自主学习的相关内容。 3.实地考察或观看典型案例记录片,理论联系实际。 4.重点章节实地演练,通过模拟项目可行性评审会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巩固课程中重点难点内容。 5.进行考核时段、考核内容、改革方式的改革。 四、教学改革方式 (一)建设方法 本文从“学习知识、实战演练、消化知识”3个层次设计教学环节,拟采用启发互动式、自主学习、课后辅导、分组竞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并建立多元化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并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二)建设手段及方案 1.了解学情。了解学生相关专业基础及专业知识,生源特征,关注点,认知风格。 2.教师讲解章节重点内容。教师在讲授章节重点内容时,可采用穿插小案例(部分案例可通过视频展示,如北京大学俞孔坚教授《生态文明与美丽乡村建设》讲座)、学生讨论、课堂提问、布置复习思考题与任务等方式进行,使学生掌握农业生态学相关理论知识及农业生态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 3.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所需书籍名单及期刊库网址,要求学生查阅资料,阅读学习相关知识及处理方法(如生态农业规划方法),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自己理解讲解查阅的相关内容。 4.参观或观看典型农业生态园区纪录片。根据课程内容需求,带领学生参观或观看乌鲁木齐及周边典型农业生态园建设纪录片,增强学生对生态农业的感官认识,巩固所学理论知识。 5.模拟项目可行性评审会。针对实践性较强的章节,采用课堂讲解、学生自学、项目评审结合的方式进行。以《生态农业建设规划》一章为例,教师讲解1―2个生态农业建设规划典型案例,学生围绕自己家乡现状和特点,进行生态农业规划和设计。将全班学生分成8―10组,每组择1名方案设计较完善者参与答辩,其他组员参与完善方案工作。设计方案中需包含以下内容:(1)设计区域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环境质量以及社会经济背景。(2)提出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3)提出生态农业建设的优势与潜力。(4)总体规划目标:提出总体建设要达到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指标体系,而且提出分年度完成的至少10个指标。(5)生态农业分区规划:根据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分区规划适宜的生态农业模式。(6)实施建设规划的战略对策。聘请相关教师作为评委,各组并以PPT形式进行15分钟阐述,教师对拟立项项目进行评审,并排出优先序。 6.考核改革。(1)考核r段:课堂训练考核、课后作业考核、期末考核;(2)考核内容:专业知识点考核、实操考核、考勤考核;(3)考核方式:笔试成绩:50%,平时成绩:50%(考勤:5%;课堂提问:5%;竞赛专题(包括讲课、专题讲座、模拟项目评审会等):35%;作业:5%)。其中模拟项目评审会评分方式为:A小组得分:评审小组评分;B个人得分:组长评分;C个人最终成绩:小组得分60%+个人得分40%。 五、结语 《农业生态学》课程中,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授课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自发轻松的掌握该课程要求的各项专业知识、实验技能及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充分体现了“理论实践相统一教学法”的显著特点。即“以理论联系实践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能有效地建立了课堂和社会生产的联系,提升学生的多种能力,最终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使学生掌握坚实、宽广的农业生态学理论知识和技术,而且为今后实践能力的增强奠定基础。 农业生态学论文:基于KOLB体验式学习模型的农业生态学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讨 摘要:农业生态学是一门农林专业开设的实践性很强的主干课程,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探寻农业生态学与KOLB学习圈理论之间的契合点,将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构建出一个基于KOLB学习圈理论体验式教学模型。通过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念、主动应用4个步骤,从一个全新的立场和视角去激发同学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该理论也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特点进行深入的解读。 关键词:农业生态学;KOLB学习圈理论;体验学习;教学模式 一、引言 作为生态学在农业上的分支,农业生态学通过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及系统论的方法,将农业生物与其自然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作用、协同演变,以及社会经济环境对其调节控制规律,促进农业全面持续发展的科学[1]。其对现代农业生产、农业环境保护乃至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综合作用、带动作用、关键作用和渗透作用[2]。至今,农业生态学的发展在我国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3],我校也于上世纪80年代初同期开设了农业生态学课程。该课程现已为国家多数高等农林类院校大农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或重要选修课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战略谋划,着力创新发展理念,大力建设生态文明,提出了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4]。这使得生态学的发展进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同时,随着全球各国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强,社会发展对于学生夯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能力的迫切需求,提高农业生态学的教学质量,培养专业型、创新型人才,积极协调农业发展与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势在必行。 目前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课堂的理论教学,而农业生态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应创造一个有利于集成应用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学习场所,促进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这也是我国提倡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下,我校卓越人才试点专业顺利实施的迫切需求。已有研究认为,环境教育应从小开始,此时个人开始形成意识并可以对其所在的自然环境做出决定。在此阶段,农业和环境教育应该注重鼓励行为改变、认知发展、提高主观能动性、强调解决问题能力等的教学策略,努力在环境和农业教育过程中,塑造终身学习者。在创建有利于学习的环境时,丰富多彩、个性化、动手学习并充满现实生活经验的环境是非常有利的。课程教师可以通过体验式教学策略,结合教材中的课程知识信息,创造更加有意义的学习机会,促进学生生态意识和行为的改变。 二、KOLB体验式学习模型 KOLB学习圈理论是由美国David Kolb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体验式学习模型,他将体验学习过程分为具体体验、观察和反思、抽象概括、行动应用(归纳的形成、在新环境中测试)四个连续循环的过程[5]。首先,学习者需要通过亲身的实践参与产生初步的体验;其次,基于前期的一系列亲身体验感受,进行相应的分析与思考;然后结合观察和反思到的结果,学习者通过进一步的抽象化,获得一般性的结论;最后学习者在新的情境中对所形成结论的正确性进行检验。在获取体验的过程中,学习者通常可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具体体验――感知,另一种是抽象概括――领悟。体验转换涉及到外延转换、内涵转换两种不同的加工方式,前者是应用迁移实现扩大外延的过程,后者是通过反思观察进行缩小内涵的过程[6]。由于体验学习圈模式具有可揭示体验与学习发生的过程机制、启发体验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等特点,目前已经成为教育界最受欢迎的一种理论。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为了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更好、更全面地向学生解读农业生态学的内涵,结合农业生态学可实践性的特点,授课教师可利用KOLB学习圈理论,充分发掘本课程与KLOB学习圈理论之间的适切性,为农业生态学教学构建一个基于教育心理学的新方法、新模式和新策略。 三、基于KOLB体验式学习模型的教学模式构建与探讨 基于KOLB理论体验循环过程的设置和要求,通过大量查阅文献资料,咨询相关专家建议,我们计划构建以下动态的教学模式: 1.具体体验。在课堂向学生讲授农业生态学相关理论知识,多数概念和原理较为抽象,难理解,因此希望同学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获取经验和感知。带学生去认知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例如:湿地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等,实地观察并记录不同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区别、特点等,让同学们身临其境地到生态系统中去真实地体验和感悟。在此阶段中,通过授课教师的有效引导,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经验情境中,只有学生对新的经验开放自己,方能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有效地发挥学生高级认知能力发展所必须的体验感知效应。 2.观察反思。观察和反思这一过程,对学生构建新知极其重要。根据自身已经具备的经验、知识和理念,学生可将前一阶段所获取的体验感知进行深入观察、反思,并通过缩小内涵、比较分析所获得信息之间的相关性,建立联系。在农业生态学教学中,学生的反思具体体现在教师所设计的问题上,如:在经过了对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的调研后,进行相应的日记总结,学生和教师回到课堂进行反馈、分享和谈论经历,彼此之间进行积极交流、深入探讨,教师可以提问的方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引领学生反思,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对相关知识有更新更深层次的认识。 3.抽象概念。在此过程中,学生将系统地归纳和总结相应的思考方法与知识经验,形成新的知识。在这一阶段,通过体验后反思继而获取经验,学生实现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例如:通过调研,学生利用一个或多个目前常用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型,评价不同农业经营模式下农业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功能合理性、能流物流价值流的输出输入关系,探求农业生产实践相关问题的根源、影响因素和可持续性,并系统分析和最终确定有利于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因子等。在深入农业生态系统进行调研的过程中,学生亲身体验到农业生产发展的真实现状,亲眼目睹了农业生态系统与其他类型生态系统的异同,将所经历的表象特征通过反复、认真的观察反思,上升为本质的认知,即实现了感性到理性的转变。 4.主动应用。在主动应用这一过程中,在新的实际情境中,学生通过迁移,扩大外延,获得经验,进一步验证前一阶段抽象的概念和理论是否正确合理。同时,这一过程又可成为一个新的具体经验,成为进一步反思的起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架构知识体系,生成情感,产生意义,真正发展能力,在编制教学内容时,教师应尽可能依据学生之前通过体验感知――抽象概念归纳总结的具体情况,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精心策划;在呈现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要努力创造实际的或模拟的情境。这样学生不仅可以看到实际或模拟情境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去观察、思考和探讨现实中改善的途径。 四、农业生态学教学中采用体验式学习的优势 现阶段,我国的农业生态学课大多以传统的说教式、填鸭式教学方式为主,也由于教学方法不当,教学效果差强人意。作为教师,应与学生相互促进,为此在农业生态学教学中,应致力于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在丰富的体验和实践中不断观察和反思,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自助性等优势。基于KOLB理论的体验式学习模式,通过融合各种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并充分调动和利用所有教学力量与设施,改变了以往农业生态学课堂上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由于该教学模式既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先进的教学理念,又需要教师有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建立师生平等和谐的交流氛围,因此在实施基于KOLB理论的体验式教学模式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共同努力,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真正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有效提高农业生态学的教学质量。 农业生态学论文:《农业生态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生态学在农业领域的分支――农业生态学在进入20世纪以来不断受到重视而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生态学科的发展也有助于技术创新生态化,大学教育中生态学专业知识的更新和深化对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生态学教学的培养目标及教学模式是不断适应新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之需要。为了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观察自然、认识社会,发现并解决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和环境污染等各种生态问题。根据新的教学改革实践,对农业院校特色课程《农业生态学》进行教学改革,论述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以期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改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生态学 教学改革 性质 作用 宁夏大学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以文,理,工,农为主体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学校。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和“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是国家教育部首批批准的招收留学生和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是各大高校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规划,是贯彻教育教学改革思路的重要体现。我校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把握现代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体现我校的办学定位,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全面贯彻学校提出的加强基础、强化实践、发展特长、注重创新、分流培养的本科教学改革思路。 1.《农业生态学》课程性质及作用 农业生态学(agroecology)是运用生态学(ecology)的原理及系统论的方法,研究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应用学科。农业生态学是生态学在农业领域应用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由农业生物与其环境构成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调控和管理的途径等。学习农业生态学的目的和意义一方面要了解有关生态学的一般知识及理论与方法,另一方面要运用农业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农业生态系统的资源生态问题与系统优化途径[1]。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农业生态系统,即研究农业生物之间、环境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调控途径,利用生态学及系统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农业系统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以提高整体生产力和效益。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有关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学会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观察自然、认识社会,发现并解决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和环境污染等各种生态问题。农业生态学的任务是:首先,针对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生态-技术-经济复合系统的特点,注重社会经济因素及技术条件对农业生态系统的作用。其次,人类文明进步是以生产力提高为基本标志的,必须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前提,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最后,人类社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必须要以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农业生态学必须围绕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环境健康、产品质量等多方面的需求,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2.《农业生态学》课程改革设计 2.1课堂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生态学教学内容比较陈旧,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所占比重较大,学科前沿、生态学应用及学科间交叉渗透的知识特别少,这些都与生态学蓬勃发展的现状不相适应,也严重抑制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今,生态学的发展已完全深入到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因此,生态学的教学内容也应注重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生态思想和生态意识,从而克服传统课堂教学弊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则成为教学改革的一大热点[2]。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新的教学方式集合网络、多媒体和实习实践环节为一体。充分利用好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精美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利用动画、视频效果和大量图片,丰富授课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课堂中老师针对一些常见的生态问题提出问题,启发和引导学生,从而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坚持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结合。启发式教学与现代多媒体化教学手段相结合,将理论知识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使教学内容与方法不断充实与完善,与时俱进[4]。 2.2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随着生态学学科的不断发展、人类科技的进步,当今生态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人类迫切需要掌握生态学理论来调整人与自然、资源以及环境的关系,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所以理论基础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即实践教学和实习教学则变得尤为重要[3]。生态学的实验教学培养的是学生在实验室的动手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研究操作能力,从而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相结合[5]。而实践教学是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运用于解决实际的生态问题[7]。简单来说,就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农业生态理论知识的认识。所以农业生态实践需要老师组织学生到农村、农田等地方进行实地观察、亲身体验农业生态实践,如农业生态景观结构的调查分析等实践课。实践与之后撰写实践与实习考核报告。因此应合理安排实验内容与实验课时。 2.3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 合理的教学考核方式是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课程考核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是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5]。传统的考核方法仅仅通过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的学习状况,采用传统的终结性试卷考试为主[6]。而现代人才培养需要提倡个性的发展,激发探索之路,所以合理的考核内容应综合化。从单一书本的考核到书本和实用技能的综合考核,从单一记忆能力的考核到多元智能的综合考核,从单一知识的考核到职业综合能力考核。所以考核内容可分为四部分,即专业理论知识考核,平时出勤考核,实践环节与实验环节考核。按一定的比例分配,通过这种多样化的教学考核制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完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3.结论 全球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越发严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因此,生态学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在对《农业生态学》这门课程的改革过程当中,必须突破课堂、教材及校园的限制,走进社会,结合实践,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符合其生理与心理特点,提倡开放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深入农村社会,走进农业生产一线,了解、捕捉、思考、探索及应用农业生态所涉及的基本知识与理论。多样化教学是目前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摆脱了传统教学中老师以“教”为主,学生以“学”为主的模式。而通过实习实践的相结合,让学生在深刻理解生态学基本理念的基础上,掌握生态学基础理论在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系统管理中的应用,并通过实践课程使学生掌握一些农业生态技术,旨在提高学生运用生态学基础理论解决农业生产中一些现实问题的能力。近几年通过对宁夏大学农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班与农学班的学生运用新的生态学教学改革模式,初步来看,教学改革的效果还是显著的。虽然新的教学改革模式已初见成效,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教学改革还是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 农业生态学论文:多媒体环境下农业生态学教学模式探讨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逐步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不再是“黑板+粉笔”,以老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而是通过图文并茂的多媒体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本文阐述了农业生态学的课程性质;分析了多媒体环境下农业生态学教学模式的优势;并对多媒体环境下的《农业生态学》教学模式的转化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能将农业生态学教学的效果达到最优化,实现最佳教学目的。 关键词:农业生态学;多媒体;教学模式 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科学技术成果在高等院校教育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已成为我国现代教育的重要手段。多媒体教学在农业生态学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宰课堂、以老师为中心、“黑板+粉笔”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有利于针对学生开展个性化教学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重视。因此,提高高校农业生态学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农业生态学课程的性质着手,分析了多媒体环境下农业生态学教学模式的优势;同时对《农业生态学》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改变提出了几点建议。提高农业生态学教学的效果,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 一、农业生态学课程性质 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学科[1]。农业生态学既是生态学在农业生产领域应用的一个分支学科,也是农业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2],对农业生产、农业环境保护乃至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3]。《农业生态学》已成为农业院校农业资源与环境、农学、园艺、植物保护、园林设计、农村区域规划等专业的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2011年,生态学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调整为一级学科,体现了国家对生态学学科的高度重视和对该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意味着生态学学科的教育教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4]。 二、多媒体环境下进行农业生态学教学的优势 1.多媒体环境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农业生态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传统的教学过程只注重课本知识的学习,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使课堂氛围既枯燥又乏味,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多媒体教学集声、像、图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的将教学内容展现给学生,使教学过程更主动、具体、全面且富于感染力。多媒体环境下,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学生课程学习的差异,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灵活多样,生动逼真的优势,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 2.多媒体环境下,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农业生态学》是介于农业科学和生态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涉及土壤学、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栽培学、环境学、地质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等诸多领域的知识。课程内容多,信息量大,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最大限度的传授知识,是《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借助多媒体技术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资源丰富、形式多样、效率高以及包容性强。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知识的讲解和学习,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多媒体环境下,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多媒体信息技术提供的丰富的学习资源,更多的教学内容可以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从而可以有效调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获取信息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教师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后提出解决方案。例如,在《农业生态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调查分析一个特定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的物流和能流,并对该农业生态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最后由学生以多媒体的形式进行汇报。 4.多媒体环境下,有利于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教学的中心,以“教”为主,学生被动地“学”,灌输式的单向传授知识,这种教学模式无疑禁锢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无法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师生间的信息反馈与交流。借助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完全能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教学。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手段将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 5.多媒体环境下,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再利用。采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农业生态学》教学课件是数字化的教学材料,便于保存和携带,并且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或其他通讯手段进行共享,便于知识学习和交流。随着知识的更新,可以方便的添加和删除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可以重复再现,有利于学生自学,达到了理想的教学目的。 三、建议 多媒体环境下,学校、教师和管理制度和手段等方面的共同作用是保证多媒体教学质量重要因素。为确保《农业生态学》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推进,需要从思想观念转变、提高教师素质、加大教学投入、改善教学氛围和完善多媒体教学评价体系几方面着手进行改革。 1.转变观念,避免形式化。转变观念应以《农业生态学》的教学目的为指导,从学校的教学管理观念、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观念进行彻底转化。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双方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观念受教师教学观念影响很大,因此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观念,由主体地位转变为主导地位,发挥引领者的作用。多媒体环境下,教学模式应体现《农业生态学》教学的实用性、知识性和激发性相结合的原则,以提高教学效率,强化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完全抛开黑板和粉笔,追求形式化。有些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将重点放在色彩搭配,图文声音和界面设计上,而忽视了教学的本质目的。 2.加强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多媒体环境下,对教师的全面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学科知识,还要具备对现代多媒体技术及网络信息技术熟练运用的技能。总的来看,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参差不齐,多数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理论指导,部分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就是将教案电子化,机械的材料堆积,忽略了课件的教学质量,缺乏广度和深度,从而影响教学效果[5]。目前大多教师普遍采用PowerPoint制作教学课件,而对于Flash、Authorware、3DMax等制作软件的掌握程度较低,学校应组织相应的培训,提高教师运用多种课件制作工具的能力。 3.改善教学环境,加大教学投入。多媒体环境下,教学过程需要有相应的软件和硬件建设。软件建设指多媒体课件、教学资源的开发、制作和利用;硬件建设包括各种多媒体教学设备设施,是开展多媒体教学的基础。学校应出台相应政策为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提供软硬件平台,鼓励教师制作高质量优秀的教学课件,同时完善教学过程中的硬件设备和校舍内的网络通信设施,配套硬件设施设备的维护和维修经费,确保多媒体教学的顺利实施。 4.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多媒体环境下,要充分发挥其优越性,达到教学目的,不仅要求教师使用好多媒体手段,还需要教师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引导。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知识水平,设计合理的《农业生态学》教学方案。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围绕主题开展讨论活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回答问题,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另外,通过网络平台,加强师生交流,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以在相关论坛上或QQ群中提出疑问,从而获得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教师也可以在网上课堂中开展小组活动,并且对教学活动作以评价,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 5.建立多媒体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目前,我国大多院校都开设了多媒体授课,因此,很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客观和有效的多媒体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一个可量化的依据,以便评价多媒体教学的效果。通过建立和完善多媒体课件教学评价体系,把多媒体课件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设纳入教师个人、科系、学院及学校教学工作评价方案中,真正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多媒体评价体系应该是综合的、系统的、全面的,以便更客观的评价多媒体教学质量的优劣。 随着计算机和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不仅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手段等,同时对教师和学生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转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因此,我们在《农业生态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借助现代科技成果,以积极的态度,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采用多媒体教育模式,大胆尝试力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农业生态学论文:《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尝试和反思 [摘要]农业生态学作为生态学的重要分支,对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减少农田污染和碳排放,促进农村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生态研究领域越来越多的新问题和新概念的频频出现,使得《农业生态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本文探讨了在本科生《农业生态学》教学过程中,通过补充和更新课程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课程课堂教学方式,以及逐步改进课程成绩考核评价方式等手段,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变被动灌输式的学习为主动探求式学习的尝试。同时,通过分析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对进一步改进《农业生态学》课堂教学提出了自己的反思和改进意见。 [关键词]农业生态学 教学反思 课程改革 一、引言 (一)《农业生态学》课程改革背景分析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学科[1-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已逐渐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生态学研究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农业生态学作为生态学的重要分支,对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减少农田污染和碳排放,促进农村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省属农业院校开展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使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等理念深深烙印在未来农业研究和实践人才的价值观中,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2011年,生态学上升为一级学科,同时中央提出了构建生态文明的宏伟目标,使得生态学科的发展进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目前,国际上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主要有:全球变化与区域生态安全;外来种入侵与有效控制;重要生态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流域生态学与科学管理;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水资源安全;农业生态系统健康与食物安全;植被恢复与生态灾害防治等等。上述研究热点,与农林牧渔业构成的大农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农业生态学研究和教学的方向,也应当把握当前生态学研究的前沿。目前,中国大多数农业类本科院校中都已开设了《农业生态学》课程。教材多选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骆世明主编的《农业生态学》第二版,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陈阜主编的《农业生态学》。上述教材从生态学基础入手,探讨了农业领域中生物-人-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着重介绍了当前生态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强调了农业的重要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上述教材对学生理解生态学原理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作用,起到了奠基石的作用[4]。然而,21世纪的前十年出现的各种环境和生态问题(包括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转基因的争论),使人类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同时,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知识获取的门槛变得越来越低,各种网络视频,公开课程,开放式教育培训体系使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受到较大冲击。上述新出现的问题和概念,也迫使《农业生态学》教学,需要作出相应的改变,以适应快速变化的时代[5]。 (二) 《农业生态学》课堂教学现状 在浙江农林大学,为本科农学、植保和种子等专业的三年级学生开设了专业选修课程《农业生态学》,36学时,2学分。教材选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骆世明教授主编的《农业生态学》第二版教材。该教材从农业的基本生态关系、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农业生态系统能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系统全面、详尽地介绍了农业生产实践中运用到的生态学原理和农业生态发展前沿方向。同时,本课程还配套了相应的实验教学单元(共计12学时),分别是《土壤环境因子测量》、《校园水体含氧量测定》、《农田和野外样方测定》和《以官塘农场为例分析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这些实验教学的开展,教会了学生基本的野外试验方法和技术。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这门课程还存在以下几个比较明显的问题:1.课程知识体系相对陈旧,跟不上学科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转基因食品安全、生物入侵等热点问题已在社会上引发了巨大争论, 这些问题与《农业生态学》课程紧密相关,但目前使用的教材和课程教学中却未涉及和关注。2.课程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以教师照本宣科为主的单一灌输式教学模式,严重影响到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3课程考核方式单一。期末闭卷考试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采取考前突击,死记硬背的应试策略,同时考试作弊率较高。上述问题使这门课程的趣味性、前沿性和实践性都不尽如人意。因此,课程改革十分有必要。 二、教学改革具体方案和实施步骤 为了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变被动灌输式的学习为主动探求式的学习的目的,我们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农业生态学》课程进行改进。 (一)改进和更新《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 在教材选取和参考方面,以骆世明版和陈阜版的《农业生态学》教材为基础,参考国外经典生态学教材《The Economy of Nature》(第五版),孙儒泳主编的《基础生态学》(第二版),《动物生态学原理》,李博主编的《生态学》等教材,对课程主题进行优化和再选择。同时,为了获得学科前沿发展信息,我们在网上搜索了最新发表的,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科研文献。同时,通过网络搜索,我们也获得了大量高质量的课程素材,如本课程第五章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讲授内容,就着重参考了复旦大学第五期生态学高级研修班的研修讲义,从国际知名的生态学者那里,获得当前国际生态学发展的最新信息,保证了课程知识的相对前沿性。同时,搜集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入侵等内容相关的资料,确保所有涉及到的话题具有时代性和争论性。此外,我们还通过阅读与课程建设相关的国外经典生态学、社会学和经济学教材和畅销书(如凯文.凯利的《失控》,贾雷德.戴蒙德的《枪炮、细菌与钢铁》等),获取时展的动态信息和趋势,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广博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 (二)探索新的《农业生态学》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体验 为了增加课堂讨论的次数和质量,我们设置了与课程紧密相关的,且具有广泛社会关注度的讨论主题(如:你如何看待转基因食品?当前西方主导的碳排放和碳交易制度是否对中国发展造成负面影响?)采取信息定向输送,纸质资料阅读,无领导小组讨论,分组限时间公开演讲的形式,来加深学生对特定命题的理解,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参与精神和公众演讲能力。 网络化教学已成为未来高等教育的大趋势,为了获得第一手的高质量网络教学资源,我们在在网易公开课、TED演讲、BBC纪录片等网络媒体中,搜集与课程内容直接相关的视频,音频资料,经过整理和加工,在课堂上播放,使一流的媒体资源走入课堂。同时,在MOOC开放式网络教育平台上注册账号,选择与课程主题相关的中文课程,尝试采取同步化网上教学的方式,与学生一起完成该课程的网络化教育并取得相关成果认证。 (三)改进《农业生态学》课程成绩评价体系 为了减低单一的期末考试成绩比重,加大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重,我们将课堂讨论表现,平时作业成绩,出勤率等指标都纳入到课程成绩的评价体系中,使学生均匀用力,避免期末考试突击式的应试学习。同时,在期末考试题目设置中,减少死记硬背的客观题题目,增加理解性主观题目的考察,加大开放性题目的比例。同时对一些题目,可设定具体情景,给予知识点的提示,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掌握程度(如:十八界三中全会后,中国决定试行单独二胎政策,请根据生态学原理分析中国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变迁,给予应试者的提示知识点有:种群增长的逻辑斯的方程,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可持续发展,马尔萨斯人口论等)。最后,为了获得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反馈和具体建议,我们还特意在考试题中设置课程意见反馈的环节,如论述题第三题:你认为如何才能上好《农业生态学》这门课程?鼓励学生多提意见,获取学生的听课体验,为下一步改进课程教学提供参考和方向。 三、教学改革实施效果、问题与反思 经过课程内容的优化和选择,学生上课到课率自始至终基本保持在95%以上,上课专心听讲程度提高,玩手机,睡觉的学生数量有所下降。课堂上出现了主动与老师讨论问题的学生和氛围。由于引入了对当前生态学热点问题的课堂主题讨论(以无领导小组讨论形式进行),学生课程参与度有所提高。加之讨论话题新颖,学生积极性较高。课堂讨论分组采取随机原则,避免了部分优秀学生扎堆,后进生消极参与的现象。课后阅读材料和书籍的推荐也起到了积极的效果,部分优秀的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课堂讨论和期末考试中运用课下学到的新知识。课程加大了平时成绩的权重,将出勤率、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表现纳入到成绩考核体系中。同时,课程期末闭卷考试减少了客观题的比例,增大主观题的数量,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深度和广度,如在回答论述题“十八界三中全会后,中国计划推行夫妻双方单独生二胎政策的生态学理论依据和可能后果”时,很多学生运用了生态位理论,逻辑斯蒂种群增长模型,生态足迹,环境容纳量,可持续发展等生态学知识来进行回答,还有学生深入探讨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渊源和未来的应对策略,做到了活学活用。同时,在课程意见反馈的论述题中,收到了大量宝贵的听课意见和切身体验,不少学生洋洋洒洒地写满了卷面。客观上,这些意见对我们的工作也是一种肯定和鼓励。 通过平时的学生听课状况和试卷上的听课回馈和意见,我们认为课程改革总体较为成功,但仍存在很多改进的余地,归纳一下,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点:1.书本外内容偏多,知识体系庞杂,抽象概念较多,一部分学生反映抓不住重点和难点。2.师生之间的互动还有待加强,单一的老师讲授模式还需改进,课堂提问较少。3.课程课外实践机会较少,除了几次室内和野外试验外,并未安排其他课程实践,如参观生态农业园、生态社区规划等,课程理论和实际应用存在差距。上述问题,实际上也是《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一直以来存在的难点。对教师教学和课程建设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和挑战,进一步提升本课程的质量,为以后申请精品课程打下基础,我们希望在以后的课程讲授中,做到以下几点改进。1) 建立明确的课程宏观进度体系,明确学生的学习任务和课程重点。在课程开始之时,列出授课进度表,课上和课下参考书目、资料和文献,同时给出相关出处,方便学生提前熟悉课程脉络和讲授重点。2)加强师生互动,把课堂还给学生。根据课程教学进度表,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提前分配课程辅助教学任务,制作教学任务分配进度表,每次上课请一到两组学生上台辅助老师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同时,请在座学生评价上一组学生课堂教学效果,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公众演讲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3)理论联系实际,提供课外实践的机会。根据课堂内容设定,争取联系校外的企业、单位和个人,为学生提供参观,主题讲座,项目实施等形式的课外实践锻炼机会,做到学以致用。 四、结语 21世纪前十年,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集中爆发,网络信息爆炸化,咨询传媒全球化的趋势对传统的大学课程授课体系造成很大冲击,这对大学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通过教学改革实践,我发现在把握课程重点的基础上,紧跟学科前沿动态,增加趣味性,时事性热点的分析和讨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希望上述的努力,可以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乐于学习的习惯和品质,为培养生态型、创新型、创业型复合人才提供自由的土壤和宽松的环境。 农业生态学论文:寓科研能力培养于《农业生态学》教学体系中探析 摘 要:为培养学生宏观管理农业的能力,在农业生态学教学中,通过围绕知识点阐述国内外科研新动向、树立科研偶像、从生态问题暴发诱导科研动力、专题调研讨论、录相参观等多种辅助教学形式,寓科研能力培养于教学体系中,成效显著。 关键词:农业生态学;科研;教学;能力培养 农业生态学是针对当今农业发展所面临的种种生态环境问题,从宏观、系统、整体的角度出发来组织和管理农业,使农业的发展走向良性发展道路而设置的农学、园艺、植物生产类专业本科生必修课程[1]。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农业生态系统的角度宏观管理农业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该课程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1)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关系及调控机制;(2)农业生态学的基本分析方法;(3)国内外宏观农业的发展;(4)我国生态农业的实践。当今,随着社会发展,环境、能源、食品安全、资源等问题日益严峻,新的农业生态问题不断凸显,本课程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2]。因此,为适应新形势下社会经济和农业改革发展的需要,笔者就多年来教学实践体会[3-4],一直在课堂中融入最新科研动态,寓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于《农业生态学》教学体系中,为本教程进行研究性教学作以下几点探索性思考。 1 围绕知识点阐述国内外科研新动向 在我校本科生一般是在大二学习《农业生态学》这门课程。此时,本科生已学习的大多是公共基础课程,对专业知识了解甚少,对本行业内很多专业知识一知半解。如果教师只单纯向学生灌输书本上的知识,学生掌握的知识面则相对狭窄,不符合本门课程所要求培养达到的宏观管理农业的能力。因此,当讲述本课程体系的重要知识点时,笔者会预先系统地查阅、归纳整理本知识点最新国内外科研动态,以浅显易懂的图文方式做成课件。在课堂上,首先启迪学生围绕知识点进行“头脑风暴”,告诉学生知识点的重要性,再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程度,针对性地将相关科研动态告知学生,起到较好的寓研于教的效果。 例如,在讲述温室效应时,以温室效应为中心,从效应后果-原因-解决措施来层层展开。大多数学生都知道全球变暖,但只知道一种温室效应气体CO2。此时,作为教师,需将学生思维逐渐打开,笔者根据自己曾主持全球环境基金项目科研的经验,告诉学生温室效应的后果除了气候变暖外,还有海平面升高、极端气候频发等,对农业的影响效应还有种植制度改变、土壤碳库变化、病虫草害发生率高等。讲解温室效应的原因时,重点讲述6种温室效应气体、研究这些气体的最新科研成果;由此,学生由二氧化碳知道了全球FACE(Free Air CO2 Enrichment,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研究,中国唯一的FACE研究平台就在我们身边――扬州市江都区小纪镇,我校在FACE研究上也颇有建树。除了CO2外,温室气体甲烷、氮氧化物等也都是农业研究的热点。就解决措施来看,同学们纷纷献计献策,从国家节能减排措施、禁止秸秆焚烧、土壤免少耕等各方面一一道来。由此可见,教师如果单就书本讲述知识点则枯燥乏味,将科研知识融会贯通课堂,则事半功倍。 2 课堂中树立科研偶像 处于大学中低年级的同学往往比较迷惘,对专业努力方向不甚明了,有的同学甚至有厌恶或瞧不起大农学专业类的倾向。作为教师,在教授本课程时,可以列举在某个领域取得成功的科学前辈,让学生认知自己所学专业内的一些名人,如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农学院士、本校知名教授的成功范例,告诉学生们,学农可以有大作为,是一项光荣的、有前途的事业;而要达到事业的辉煌,这些科研业内名人付出的辛劳、执着的精神都是同学们需要学习的,他们才应该是本专业学生需要努力效仿的科研偶像。由此,给学生灌以科研学习的正能量,及早树立报考研究生的目标,为培养储备未来的科研中坚力量奠定了基础。 3 从生态问题暴发诱导科研动力 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目前生态问题频发。在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章节里,讲述到磷循环时必定要提及2007年江苏省无锡市暴发的太湖蓝藻严重污染事件。学生只知道由于水污染了而蓝藻暴发了,也记得当年无锡市生活用水和饮用水严重短缺,超市、商店里的桶装水被抢购一空的系列报道,却并未深入究其原因。有的同学认为是化工厂污染,有的单纯认为是水变脏了。这时作为教师则可以将蓝藻繁殖生活的机理,磷元素是藻类生长的限制因子等科学原理一一道来,学生也因此明白为何洗衣粉优先推荐无磷洗衣粉,原来是为了净化水资源。既然问题产生了,那么接着是引导大家来解决这个突然暴发的生态问题。这时,教师可将江苏省太湖专项基金的一些科研范例来讲讲,比如可以将蓝藻资源化再利用变成有机肥、将蓝藻作为培养食用菌和种植蔬菜的基质等等。举例典型生态问题时,让学生在课堂上明了生态问题产生后,可用科研的力量来解决;学生也由此产生科研的动力,培养认真研学的态度。 4 专题调研讨论科研热点问题 除了在课堂上由教师主动讲解科研动态外,笔者还给学生布置课外科研任务,设置专题让学生分组调研后,到课堂上交流科研热点问题。例如,在讲述生物多样性章节时,首先采取让学生主动调研学习的方式;其次由学生分组比赛演讲;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归纳。学生按学号进行分组,第一组同学调查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第二组同学研究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第三组同学调查生物多样性减少趋势;第四组同学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具体措施。在调研问题的过程中,这些低年级的大学生不但学会了如何利用图书馆的文献数据库获得专业文献资料,也学会了归纳整理文献,同时学习用精美漂亮的PPT来展示自己的调研成果。小组内成员群策群力,认真准备,推选出一个口才较好的同学上台来展示本组成果,比赛气氛浓烈,学生听讲也极其认真,效果非常显著。因此,让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参与到课堂中[5],尤其当他们自己去调研取得初步研究成果并在课堂中阐述自己观点时,科研与教学相长则成效显著。 5 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科研兴趣 在《农业生态学》教学过程中,除了课堂教学外,我们还采取录相、实验、参观等其他多种辅助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6]。通过教学录像的播放,学生形象地知道个体、种群、群落乃至生态系统的层次性,知道地球生态系统不能够简单被创造,生物圈2号的失败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因此,科学研究必须建立在符合自然法则的基础之上。通过生化他感的实验,学生懂得植物通过化学物质的分泌来吸收或排斥其他物种,而这些分泌出来的物质可以被科学家进一步提取,开发其医用或经济价值。在生态农业章节,我们带领学生参观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实地观察农业生态科研成果在科技园区中的应用,切实掌握中国生态农业技术和如何对现代农业技术进行生态化改造。通过以上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本学院学生研究生报考率和录取率很高,为本院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农业生态学论文:农业生态学实践教学的思考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加大了对教育的改革力度,大力提倡在农业生态教学中开展实践。实践教学在农业生态教学中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适应了新课改理念的发展要求,有利于学生及时将理论和实践相联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目前学校农业生态实践教学发展还不完善,存在着很多问题,值得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本文着重分析了农业生态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就如何加强实践教学在农业生态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意见和看法,以便供广大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农业生态学;实践教学;重要性;对策 1、前言 近年来,农业生态学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农业生态学作为生态学发展中重要的分支之一,对传统农业科学进行了补充和创新,并对其不足之处进行了弥补,在生态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价值。农业生态学是农学专业十分基础的一门学科,通过开设这门学科,使学生对农业生态有个清晰的认识和理解,能够掌握和习得农业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和基本技能,以便提高学生的农业管理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为日后建设生态环境奠定良好的基础。 2、农业生态学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2.1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是当今时代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在农业生态教学中,必须始终坚持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放在人才培养的首要环节。农业生态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创新能力也主要是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习得和培养。实践教学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学生及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单纯的对知识理论的习得转化为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果仅仅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进行农业生态学讲解,学生将很难提起学习的兴趣,充其量也只是让学生对农业生态系统和环境意识有个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对基础的评价方法有所接触,而对于真正涉及到农业生态学本质的科研技巧也难以掌握和熟练应用,导致学生缺乏从生活中寻找问题的敏感度,不能对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解决。由此可见,必须在农业生态学教学中,充分融入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2 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只有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才能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对此,我国制定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农业生态学不仅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而且还可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生态环境恶化。目前我国人口众多,但是可耕地面积却非常有限,再加上农业生产成本的不断增加,给我国农业的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影响。为了改善农业发展的局面,必须加强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对农业资源进行合理而充分的利用。这就对农业生态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加强实践教学在农业生态学中的应用,可以为农业发展培养众多的农业人才,并将所学理论创新的应用在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产量,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3、提高农业生态实践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3.1 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不断完善 农业生态学不同于别的学科,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不仅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其他学科之间均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将实践教学应用在农业生态学中,适应了新课改的发展要求,因此,必须引起相关教师的高度重视。从农业生态实验以及毕业设计等各个阶段,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不断的完善,以便构建健全的农业生态实践教学体系。同时,在农业生态实践中,作为重要的环节便是实验,实验的种类和数量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由于现在很多学校没有对农业生态实践教学予以高度重视,导致这些学校缺乏足够的具有针对性的实验科目,给实验的有效开展带来很大的难度。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农业生态学的实际需求的情况下,对实验教材进行重新的编写,并对以往的实习内容进行整理和总结,并编写成册,为学生的有效实验提供参考。 3.2 加强对农业生态实践教学的考核和评估力度 考核和评估是农业生态实践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对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对实验进行考核和评估时,可以从实验基础知识、技能、探究能力以及态度观念等多个角度综合进行,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评估模式。对于实验基础知识来说,可以采用课堂自测累积的方式。而对于探究能力,则主要侧重于对学生设计和执行能力的考察和评估。另外,教师可以从出勤率、课堂表现以及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来考察和评估态度观念。并将这些模块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整理和累加,得出学生的综合实验成绩。 3.3 构建校级联合开放实验教学系统 在农业生态实践教学中,缺乏开放的实验教学系统对实践行为进行规范、约束和指导,因此,构建校级联合开放实验教学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将农业生态实验课程分解成多个具体的模块,并根据每个学院和每个系的不同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的对实验任务进行安排,以便充分发挥和利用每个学院和系的优势,不仅对减少了农业生态实验成本,而且还可以对实验设备进行高效率的使用和操作,促进资源的共享,提高农业生态实验的效率和质量。教务处能否对实验模块进行合理的安排直接到实验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教务处相关人员必须对比予以高度重视。尽管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的实验课堂安排的难度,但是确是提高农业生态实践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所以为了促进农业生态学实验课程的有限开展,提高农业生态实践教学质量,学校必须构建完善的校级联合开放实验教学系统。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生态学作为农学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应用性极强,必须对实践教学进行强化。只有提高农业生态实践教学质量,才能培养掌握农业理论的高科技人才,并为我国的农业生产所服务,防止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但是,由于实践教学仍然还不完善,能否在农业生态学中强化实践教学,仍然任重而道远。 农业生态学论文:农业生态学教学质量探讨 摘要 从加强学科建设和丰富课堂的授课方法2个方面就如何提高《农业生态学》的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培养高水平的生态学专业人才,提高专业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关键词 农业生态学;教学质量;教学方法 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方法,研究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应用性科学。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食品安全、资源、能源、环境等问题日益严峻,农业生态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1]。笔者现就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提高《农业生态学》的教学质量探讨如下。 1 加强学科建设 1.1 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质量的高低能直接影响到农业生态学人才的培养,从而影响到该学科的发展。目前,我国农业生态学教材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地方版”的教材多,资源浪费;二是《农业生态学》新的统编教材仅仅是由一所院校的相关教师编写,且多为讲师或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随着农业生态学学科的不断发展,亟需一套更加完整、系统且有创新性的《农业生态学》统编教材。而编写新的统编教材至关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克服由某一所院校“垄断”的现象,应该是由全国相关农业院校的农业生态学方面的“重量级人物”来参与编写;应该对现有的各种农业生态学教材进行总结分析,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教材质量得到提高;教材编出来以后,应由相关部门组织进行严格的评审,若达不到规定要求,则须重新编写或修改,即使发现教材中有很小的错误,也应该引起重视,及时进行修订。 1.2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对于加强学科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全国从事《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的教师队伍主要存在教师数量不足、知识结构不合理、实践动手能力差等问题。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采用培训班、远程教育等多种教育途径,不断提高现有教师的教学水平。二是培养生态学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通过硕士、博士学生的培养,能够督促教师时刻重视科研,从而能显著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三是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鼓励教师多参与实践活动,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2]。 1.3 开展科研工作,促进学科发展 大量实践证明,科学研究与教学相结合,能起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效果。在国内很多高校中,凡是农业生态学学科发展较快的学校,不但教学质量高,而且相关的科研工作也做得很好。这也说明重视农业生态学的科研工作对其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应该紧密联系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开展相关的科研工作,比如水污染的治理措施;农业生态环境的土壤污染;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标准制定;有机农业、有机食品、无公害绿色食品的生产技术等[3]。 2 丰富课堂的授课方法 2.1 案例式教学法 合适案例的导入,能让抽象的概念简单化、具体化、形象化,并且能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能明显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在讲“食物链”的概念时,可以引用中国的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污泥”进行引导,学生很容易理解。在讲“捕食食物链”时,可以列举草原上的“草羚羊老虎”、农田中的“水稻蝗虫青蛙”和农业生产中的“作物秸秆牛人”;在讲“寄生食物链”时,可以列举植物型的“大豆菟丝子”、动物型的“哺乳动物跳蚤原生动物细菌病毒”和“马蛔虫”等,还有人工混合的食物链“稻草牛(牛粪)蚯蚓鸡(鸡粪)猪(猪粪)鱼”、“菜(温棚)鸡(鸡粪)沼气(沼渣)肥田”和“稻螟赤眼蜂”等。 2.2 多媒体教学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灌输为主的“填鸭式”教学,一堂课下来,教师往往是讲得口干舌燥、身心疲惫,而学生却听得索然无味、昏昏欲睡[4]。而多媒体教学能把枯燥的文字变成图文并茂、活灵活现的语言,使原本抽象的概念转化成有趣、直观且可视听的动感内容,给予学生感官上的冲击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因此,应该充分利用电化教学及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把种群增长、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群落演替以及氮、磷、碳、水等循环的关键过程和机理用清晰逼真和优美动感的画面展现在课堂上,也可以播放一些现实生活中生态环境污染退化的片段,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能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生态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也更深刻感悟到学习生态学的必要性和价值[5]。 2.3 体验式教学法 调查表明,绝大部分学生不会主动做课前预习。因此,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作业,让他们以教材为中心,自由选题,准备10~15 min的课件PPT,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讲授。这样学生不仅会积极地去了解课本内容,并且为了把PPT做好还会主动去图书馆或者通过网络查阅相关的课外资料,加深对生态学课程的理解,从而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此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演讲及口才的能力。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这种方法不会涉及到每一个学生,但是能辐射影响到每一个学生的感知系统,同样也能督促他们自我反思[6]。 2.4 专题板块教学法 在临近期中或期末的时候,可以适当的采用专题板块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可以把所学的分散的知识点综合在一起,变得系统化、条理化,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某一生态学问题,并能间接培养学生的钻研能力和科研思维。比如“低碳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专题。 农业生态学论文:农业生态学的发展及趋势 摘要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种学科,综述了农业生态学的发展过程,介绍了农业生态学的内容及发展趋势,以为创造协调的农业生态系统、提高产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生态学;内容;发展趋势 农业生产是一个协调和利用自然环境因素进行生产、获得产品的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生态学被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将生态学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就产生了农业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及其系统论的方法,研究农业生物与自然和社会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应用性学科。随着生态学理论与方法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尤其是生态系统理论的提出,使生态学在农业领域的运用更加普遍与深入。 1 农业生态学的发展 初期,农业生态学主要围绕农作物与农田土壤、气候、杂草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农作物的影响而展开,同时也关注环境对作物分布的影响和作物的适应能力等方面内容。20世纪30年代,农业生态学研究关注的重点是农作物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主要目的是调节环境适应作物生长,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未将农业生产和环境当做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来研究。因此,这个时期的农业生态学没有受到关注。20世纪70年代以后,将农业生态系统作为研究的重点,研究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等,并注意研究系统整体内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农业生态学研究领域和层次扩宽,生态系统水平的农业生态学逐步建立起来。1981年召开了全国农业生态学研讨会,随后又多次召开了有关农业生态的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对农业生态学的理论、内容体系等进行研讨。到了20世纪90年代,保护资源与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性社会经济发展主题。步入21世纪,气候变暖、粮食安全、资源生态安全等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农业生态学的研究领域得到不断扩展和深入。围绕农业生产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生态影响与适应策略、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与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农业清洁生产与循环农业发展、外来生物入侵及其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开始成为农业生态学研究的新的重点和任务[1-3]。 2 农业生态学的内容 农业生态学主要研究的对象是农业生态系统,就是研究农业生物之间、环境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调控途径。从组分与结构2个方面来说,就组分而言,它包括了农业生物组分、环境组分;从结构上看,就是农业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以及营养结构。 农业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包括3个方面:一是农业生态系统以直接产品服务及农业旅游等间接服务的经济服务功能;二是农业生态系统维持土壤肥力、营养循环、净化空气等生态服务功能;三是农业生态系统提供的人文、艺术、科普教育等社会服务功能[4]。 3 农业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气候变暖、环境退化、资源短缺、粮食安全等全球性生态问题日趋严重,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对农业生态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尤其在应对气候变化与发展低碳经济、保障粮食安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与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等领域,农业生态学相关理论与技术将发挥重要作用。由于我国开始进入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战略机遇期,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生态矛盾的任务更加艰巨,农业生态学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突出[5]。 随着现代生态学、信息学及工程理论与方法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农业生态学的理论和技术将得到不断充实和提高,研究领域各内容将不断扩展和深入,在农业生态管理与环境资源利用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在研究层次上,农业生态学研究在宏观与微观上将不断延伸,将从传统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析等方面,不断地向农业碳汇碳源平衡与肥、水、药投入效率及其环境效应以及农田污染途径与机制等研究领域深入,并在区域农业资源与生态安全、农田身体健康、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6]。在研究方法上,充分吸纳现代生物学科和现代信息学科的先进理论、技术和研究手段,在模型构建、“3S”空间分析、定位监测、工程规划设计等方面得到快速发展,进一步推进农业生态研究从定性向定量、从宏观向微观、从模式化向工程化方向发展,显著提高农业生态学整体研究能力和水平[7]。同时,学科交叉与融合将进一步加强,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管理科学、信息学等相关理论与技术的密切结合将进一步扩展农业生态学研究领域。 农业生态学论文:农业生态学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研究 摘要:参与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多元协作的参与方式来展开教学的过程。本文就农业生态学的参与式教学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几个核心主题的参与式教学方法,并在课程体系上构建了该课程的参与式教学模式。 关键词:农业生态学;参与式教学;构建 参与式教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参与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心理学的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关系的理论以及弗洛姆的期望理论。参与式教学法有利于学生自我设计,根据自己的兴趣拓宽知识面,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对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处主创新能力有重要作用。农业生态学是生态学理论及其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应用的课程,它既具有生态学理论的抽象性、数理性强、逻辑性严密等特点,同时具有农学应用性、实践性和参与性的特点,在农业生态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参与性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参与式教学的概念与特征 参与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多元协作性的参与方式来展开教学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过程中有主导作用或价值的有机组分。使教学系统中各组分间的互动性更强,对学科的一些关键知识元的认知、理解、应用更全面。参与式教学充分让学生自主思考,运用个体或团队智慧,让学生自己组织教学过程。因此在其教学形态上呈多样性特征,尤其是在上课方式上、在参与的人员数量上、在教学传播媒介的形式上都有不同的形态。比如在参与的人员上,除了有班级教学以外,可以采用小组教学、课堂讨论、个别化教学,在教学传播媒介的形式上,可通过网络、手机等手段。在参与过程中,参与的主要方式分为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两种,直接参与课堂中的参与、自主式参与(以主题方式)或命题式参与,间接参与就是开展一些其它教学活动或过程。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过增元认为,参与式教学法有四个特点:(1)开放式的教学内容;(2)提问式的讲课;(3)无标准答案的习题;(4)论文形式的考试。所谓开放式的教学内容是指对该学科现已有定论的内容,以及学科最新的研究内容和前瞻性内容,是教学内容的一种延伸。提问式的讲课是教学过程中两个主体(学生与教师)间的相互提问式教学。无标准答案的习题是指在教学中要引入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习题,使学生自己寻找答案。论文形式的考试,题目可以学生自选,或者教师抽取。 二、农业生态学参与式教学的主要形式 在当前农业生态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的形式与手段主要包括课堂讲授、实验实习、课堂讨论、课外习题、考试或论文综述等五个基本方式,其中课堂讲授与实验实习占主要部分,这表明目前的教学是以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的掌握为主,这也是一般课程教学的特征。在当前农业生态学的理论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将各个农业生态原理讲深讲透,以便让学生较深入地学习和掌握农业生态学的理论体系,再经单纯的课堂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往往难以实现。即使加上实验实习,也只是让学生初步掌握能流、物流分析及农业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等基本的方法,很难让学生完全掌握从事农业生态学有关的科学研究方法,难以培养学生在现实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可能要求教师课堂讲授要结合生产实践,尤其是教师的生产和科研实践,理论联系实际,生动讲解,讲活讲懂,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即便如此,学生还是感觉有些空洞。针对当前的教学现状,引入参与式教学方法,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创性。参与式教学法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正规的参与教学法,另一种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加入参与式教学法的元素,当前适宜的方式是后者。农业生态学的参与式教学主要有问题式与专题式两种形式。(1)问题式,问题式就是通过即时性问题的提出和针对性问题的设计,来实现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性,以提高学生随时性或针对性来解决问题的能力。随时性的问题主要是课堂教学过程中随问随答的,带有随机性,但可以引导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思想的集中度。针对性问题主要是针对目前农业生态学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及一些有争议的问题,由教师给学生出题目,可以由个人或团队的组织形式来完成。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查阅资料,将自己的观点、看法及解决方法等写出课堂发言讨论提纲,在课堂展开讨论,或由学生主讲,最后教师总结发言。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并可集思广益,较全面深入地认识所讨论的题目(2)专题式,专题式是形成一些农业生态学的专题组织形态,如研究兴趣小组、社团等,以小团体的方式对农业生态有关专题进行自主式学习、研究与应用,或对农业生态意识进行传播等活动。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可以采用编故事、绘画、戏剧小品表演、辩论赛,以及按教学者要求制订研究计划或实施计划等生动活泼,形象直观的形式。这是一种教学的延伸,需要引导与相关制度的支撑。 三、参与式教学在农业生态学教学中问题的设计 依据农业生态学的学科性质与教学内容,在问题的设计上应具有广泛性的特征,即在每章节中都可以设计相关问题以开展主题参与式教学,但依据现在的教学状况,不可能所有的知识点都进行参与式教学,因此在农业生态学参与式教学中,知识点问题的设计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态热点问题,二是关键知识点问题,三是身边的生态问题等。(1)生态热点问题,当今生态热点问题有很多,如气候变化、水体富营养化、水资源问题,等等,可以结合这些问题进行一些专门设计,展开参与式教学。如在物质循环一章中有关氮、磷物质循环这一知识点,可以针对太湖问题进行设计,要求上课的全体学生以整体的形式,分成四个团队,每个团队各从一个方面来解释太湖问题,并且要求四个团队所解释的四个方面的问题,是形成一个完整的报告,形式不限。每个学生在团队中的要有明确的分工,如收集资料、制作PPT、撰写课堂报告等,这不仅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发挥团队精神。(2)关键知识点问题,农业生态学的知识点较多,在农业生态学关键知识点的问题设计上,可以采用课堂随机提问的方式与主题设计的方式进行。(3)身边的生态问题,生态其实就是一种生存状态的表达,人们生活过程中都涉及到相关的生态与农业生态问题。这些主要是以课堂上随时提问为主进行,适当地开展主题式的参与。 四、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机制建设 参与式教学在实践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否则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作为农业生态学的参与式教学,主要需要加强与完善以下几个方面:农业生态学课外活动配套方案,并建立学生参与模式与教学考核制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制订一套与农业生态学关键知识点相关的社会实践体系;建立在课程教学结束后的学生参与农业生态服务的机制与办法。
信息技术论文:探索信息技术教师在中学学校教育中的角色 摘要】信息技术教师在中学学校教育中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他以多样化的角色对学校教育改革和信息时代学生形象的塑造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浅析信息技术教师在中学学校教育中的角色,提出他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中学学校教育、角色、作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已渗透到教育领域,教育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它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先进技术手段来解决教育问题,以实现教育的最优化。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信息技术教师是作用发挥的有效中介,他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无可比拟。 一、单从教书育人的角度谈信息技术教师的角色 1、立足信息技术教材,分析学生情况,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相关知识,掌握信息技术技能操作。 信息技术教师作为一名教师,他的首要任务是根据信息技术的特点,教给学生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信息科学知识、简单的程序设计知识等)以及帮助学生完成信息技术技能操作训练(包括word编辑文字、excel表格处理、e-mail发送、简单的网页设计等)。其中,在教学前测阶段,信息技术教师应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了解学生现状,分析学生个性和需求等。教学中注重学生反馈信息,预测教学目标实现程度并进行形成性评价。此外还应重视后期测评等。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完成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目标,储存了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体现了信息时代教学改革中课堂教学的一个发展方向。 2、向学生传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思想,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悟信息技术教育的优越性,从而能够有效地学习。 信息技术教育不是单纯地计算机教育,如果信息技术教师只是一味地按信息技术学科教材进行教学,教学内容过于单纯和专业化,忽视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地培养,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将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为此,信息技术教师应向学生传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思想,让学生结合各科学习需要接触和使用相关工具软件,启发学生利用各种新的信息手段和技术去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等等,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感受信息技术教育的优越性,从而巩固和拓展信息技术学科知识,达到学科学习有效性的目的。 3、培养学生的信息素样,为学生终身学习创造条件,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即信息意识、信息常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比如,教师鼓励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可促使学生信息意识的形成;通过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有关的信息文章和设置信息讨论会,学生的信息常识可不断扩增;借助互联网完成学习任务和创设师生、生生的情景交流来评价信息的有效性有助于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师教育学生杜绝滥用信息资源和乱交网友以及教会学生防止计算机病毒等途径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 二、从学校教学系统方面分析信息技术教师的多样化角色 1、教学活动的设计者 信息社会需要教育领域能够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和快出人才。面对教育信息量的激增,教师要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包括学习者分析,学习需要分析,教学目标的分析和设计,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方法、媒体、策略的分析与运用,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等环节),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这种教学设计,大到整门课程的设计,小到一个单元目标的设计、一节课的设计,它可为教学设计活动提供依据。信息技术教师由于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设计理论的依托,又懂得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由他带头进行教学设计,定可在全校范围内掀起“教学设计热”,这又是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付诸实践的一个有效途径。 2、教学资源的开发者 信息社会中,媒体教学已走进教育领域,各学校都在筹备资金大力建设多媒体教室,教学资源的形式更加多样化。信息技术教师应带头做好教学资源开发工作(如制作简单的教学软件、幻灯投影教材、简单的音频和视频教材、用PowerPoint、Authorware等制作多媒体课件等),以保证有足够的教学资源满足教学的需要。 3、选择合理的教学模式 教育信息时代,大量新型的学习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学校教育中,合理的教学模式的选择,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信息技术教师能够根据具体的学科内容和学生特点,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下选择出合理的学习模式。比如:网络探究式学习模型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小组学习和游戏型学习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辩论和反思能训练学生的批判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信息技术教师可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向相关的教师和学生建议学习模式选择的重要性。 4、创设和谐的学习情景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情景的创设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应努力创设情景,充分尊重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施展给学生主动探究、参与的时间和空间,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形成意义建构。信息技术教师可教育叙事,通过活生生的教学实例启发教师教学思维的改变,真正的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模式。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教师以其多样化的角色参与到学校教育中,对学校教育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他的先进教学思想引导下,学校教育定会培养出适合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同时,学校教育自身也得到一定的改革。 信息技术论文:有关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到底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是不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更多的命令、操作,就是最主要的目标?我认为不是。而是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达到多方面素质的共同提高。激发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有兴趣地学习、使学生接受多方面的教育, 使学生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在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所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1、教学内容的安排 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尽管教材是具体的教学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不是随意进行的,要根据学科的特点、教学需要、学生实际等方面去考虑教学内容的详略,不能一概扩展内容,也不宜把教学内容完全局限于教材内容。 根据我对学生的了解,发现他们中间的绝大部分人都来自农村,初中的时候从未曾接触过计算机,而我们这两年的《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内容都是建立在学过《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基础之上的。所以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我不得不针对绝大多数同学讲了两堂基础课,包括:开机、关机;窗品和桌面介绍等等。 2、教学目标的确定 信息技术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整合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它和数学、英语、美术的关系绝对是密不可分的。在计算机课中,老师同样应该渗透其他学科的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各方面能力。 另外,情感教育在各个学科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在计算机学科中也不例外。根据计算机学科的自身特点,学生的合作意识是逐步加强的、他们的探索精神是不断培养的,这些教育是要渗透在每一节课、每一项任务中的。我在每一个班级里面都选出若干个基础比较好一点的同学,组成一个辅导小组,在每次上机的时候由他们负责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这样既提高了总体成绩,也使他们获益不少。 3、任务教学的设计 “任务驱动”是指教学全过程中,以若干个具体任务为中心,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介绍和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它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指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把握知识结构,带动知识、概念和技能的学习。引导学生注重发现、探索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首先向学生明确布置本阶段、本课时的学习任务,并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以上是我从不同的方面对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了一些尝试,旨在考虑教学设计不仅仅是如何讲授任务的设计,考虑的层面应是多角度的、相互之间是融合的。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差异,教学设计应该有侧重,如何实现最优化的教学设计效果,尚需要进一步与广大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深入探索。 信息技术论文: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再思考 论文关键词:农村;信息技术教育;问题;对策 论文摘要:信息技术是中小学的必修课,是学生将来学习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对人类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广大农村中小学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存在许多的困难和问题,有的学校甚至只作为“课表”课程,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阻碍了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本文根据笔者的调查和研究工作的经验,从农村实际出发,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快速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广,信息技术课已成为中小学的必修课。但由于实际条件的限制,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直接限制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发展,给信息技术教育的均衡发展与普及带来了巨大的阻力。笔者对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精心设计符合农村自身特点的、推进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对策。 一、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信息技术认识不足,片面看待信息技术教育 (1)校领导方面:大部分农村中小学的校领导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比较少,只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等同起来,认为信息技术教育就是计算机教育,就是教会学生打字、上网、聊天、打游戏;有的校领导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对今后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影响,没有意识到它将是下一代人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认为信息技术离他们还很远,不够重视;有的校领导甚至认为信息技术是学生沉迷于网吧、游戏的根源,会使学生变坏,干脆一棒子打死,不开信息技术课。 (2)教师方面:目前农村中小学由于重视程度、人员编制和教育经费等方面的因素影响,专业教师力量不足,许多学校几乎没有信息技术专业教师,而只能让其他教师兼教或让教师们在排满工作量的情况下额外任教信息技术课。任课教师大多没有经过正规信息技术专业的培训,仅有基本的电脑常识,还不具备教学信息技术的能力;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信息技术课不作为中、高考考试科目,也就没有人去评价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上好上坏一个样,信息技术教师本身就产生“信息技术无用论”,平时不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上课则采用“放羊”式教学方法。这样的师资状况,难以胜任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 (3)学生方面: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学生是既好奇又充满求知欲的。然而学校不能传授学生相关的知识,广大学生不知信息技术为何物,只是在街头巷尾的网吧产生了第一认识:“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就是上网,就是用来玩游戏、聊天、看电影、娱乐的。”[1] 于是部分学生沉湎于网吧,美其名曰“学习信息技术”;部分学生则不愿学习信息技术,怕影响了其他学科的学习,对它失去了兴趣。 2.学校教育设备少,硬件设施不足 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足够的资金作保证,信息技术教育可以说是一门高投入高损耗课,它的开展需要一定数量的资金投入作后盾。计算机房的日常维护费和电费,使有限的经费更加紧缺,致使学校的计算机无法及时修理和更新,可以说资金也是困扰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一个大问题。农村微机室现状是:计算机数量不多,大部分学校仅有一间利用“农远工程”建立的只有30台电脑的机房,将学生分成两组,还达不到一人一台,开放使用率低,难以保证学生上机时间;乡镇以下的许多小学校几乎没有计算机。[2] 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的严重不足,使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举步维艰。 3.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使用 一些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立高标准机房,把互联网、远程教育接收系统和多媒体教室都建设起来,但却没有配套的软件管理平台和新课程教学所需的学习软件,平时不开放,学生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练习;部分学校为了降低损耗,减少维护费,则把软、硬件资源尘封起来,只用作上级检查的展示品,充充自身的脸面。这就致使大量的投资资源白白浪费。 4.片面强调“计算机学科”教学,缺乏整合 由于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片面地强调“计算机学科”教学,只是教授学生简单的计算机技能,忽视了信息能力、信息素养、德育及情感教育,更谈不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严重偏离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5.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很多是课表课程,多采用“放羊”式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信息技术课程也日趋正规化,很多学校能按新课程标准开设、开齐信息技术课,但由于应试教育、硬件设施等原因,虽然一些学校的信息技术课上了课表,但却很少或者没有开展信息技术课,而被辅导课或被语文、数学课所挤占,成了名符其实的“课表”课程;有些学校即使上了课,多采用“放羊”式教学,也成了学生的休闲课、玩耍课。 二、实施方法和对策 1.转变教育观念,领悟新课标精神 (1)为信息技术创设优良的大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信息技术教学需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吸取外地先进的经验,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举行一些公开的教育、教学活动。让校方领导意识到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意义和长远影响,让他们有紧迫感和压力,能够为信息技术创设优良的学习环境。 要组织各学校积极参加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全国中小学生电脑作品竞赛等相关赛事,让各校领导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同语文、数学一样重要,国家十分重视;同时还要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整合课堂大讲赛、 校长信息技术知识比赛等活动。不但要学生比,还要教师比、校长比,让学校的每一个人都学信息技术、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转变为学习工具,把信息化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载体,把信息技术教学和日常应用结合起来,真正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学习当中,为信息技术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培训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灵活多变。比如根据农村现有的实际采用校本培训方式、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分层推进,逐步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首先,对年轻教师和基础较好的教师进行比较专业的培训,请外地专家来讲座或派到外地学习等,培养一部分骨干教师,完成信息技术教学。其次,要用最简单、最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所有的教师意识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趋势,意识到信息技术将成为人类生产、生活、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在教学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再次,要重新认识学与教的关系。我们国家长期实行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体制,对于传统的知识传授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始至终处于被灌输的被动地位,难以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这种压抑学生、不让学生主动思考、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式,是与当代素质教育的根本精神相违背的,是不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因此,教师要指导和帮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2.从实际出发,合理配置信息技术教学设施 资金是制约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瓶颈,因此在信息技术教育设施建设上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够用即可”,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应有的效应,且不可好高骛远。 (1)高低搭配,新旧结合 信息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因此,计算机房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然而建一间拥有50台电脑的新机房需近20万元,显然,如此巨大的投入对欠发达的农村中小学来说是不现实的,因此,对农村中小学来说,最切合实际、最经济的就是高低搭配,新旧结合。具体做法是:本着“够用即可”的原则,用廉价的二手电脑配置机房,目前二手市场CPU赛扬1.2G、内存256M、硬盘30G、15寸彩显的学生机仅为500元左右。电脑更新换代快,二手电脑的实际应用时间并不长,质量也有保证。这样的配置,用于上网、一般的计算机教学足够了,而费用仅为新配置学生机的六分之一,两三万元就可建一个50台电脑的计算机房。如果经费允许可再补充新配置计算机作为教师机和服务器,以满足教师的学习、备课和教学使用。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实际需要,还可以把因电脑贬值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2)抓住机遇,挖掘现有资源 为了普及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设农村远程教育项目工程,各校应抓住大好时机,增加学校的信息技术硬件设备。同时,充分利用原有的资源,挖掘其最大的潜能。早些年各校都配置了VCD、功放机和音箱设备,如果再买一块带AV输出端口的显卡,加上农远工程中“模式一”的大屏幕彩电和电脑,就可以建成一间多媒体室。 3.加强教育资源建设,实现信息共享 有了硬件,还要有相关的教育教学软件。由于买配套的教学软件比较贵,并且有些公司开发的软件不能适应农村实际教学的需要,这就鼓励教师通过网络搜集素材,自己开发资源,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现在很多学校都通过宽带上网,我们可以把它与机房相连接实现共享上网,让教师、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查询,下载自己所需的资源,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完善自己的素质,主动迎接各种挑战,以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还要加强学校教育资源库建设,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制作符合农村学生认识特点、具有特色的、适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软件。各学校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实现资源共享,使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可操作性更强。 4.加强教育教研,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教育的核心,二者整合才能真正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培养学生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学校要构建教研网络,广泛开展学科信息技术教育、教研活动,引导教师从教育理念、学习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五个方面进行探讨。 5.纠正课程偏差,采取适合农村学校的教学方法 各农村中小学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开足开齐信息技术课,同时利用课外时间适当地开放微机室,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浏览网络、搜集素材,巩固课堂知识,完成课后练习。 由于农村中小学学生对计算机使用非常少,大多数学生还是初次接触,既充满好奇和求知欲又十分迷茫。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采取适合农村学生的教学方法。 (1)正确引导,激发兴趣 教师要根据农村学生特有的心理特征和基础条件,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利用“农远工程”提供的资源和Internet网络资源,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逐步学会自主学习,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让他们认识到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意义以及信息技术对他们将来生活、学习的深远影响,让他们逐步重视信息技术课,而不是当作休闲课、玩耍课。 (2)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培养合作精神 信息技术课程的整个教学活动既是学生个人学习任务的完成,也是学生团体共同参与的结果。由于农村学生智力及个性因素的差异,其认知水平和操作水平相差较大,所以民主平等、尊重信任、互助合作、共同参与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参与合作成为可能;再有对于那些水平偏低、缺少合作勇气的学生,教师要肯定他们的能力,经常有意识地引导、鼓励他们增强自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合作。 (3)发展兴趣小组,培养有特殊爱好的学生,以竞赛促普及 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们国家相继开展了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全国中小学电脑作品竞赛等竞赛活动,并且省、市、县也举行了相关的竞赛活动。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科兴趣小组,培养有某项特长的学生,鼓励他们参加相关的比赛,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同时,也可带动更多的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为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添砖加瓦。 三、结束语 总之,在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信息技术教育除了要解决软、硬件和基础设备问题外,加强校领导和专业人才实际教学能力方面的培养,也是实现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保障。教师要不断学习,及时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自觉能动地研究信息技术,掌握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并从中寻求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逐渐探究新的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从而有效地推进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信息技术论文: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师生教与学的兴趣与效率。但是,也有很多阻碍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有效实施的不利因素。 一、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呼唤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 “有效”是教学的生命,学生的真正全面发展是英语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初中部分)(以下简称《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倡导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育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育人为本、改革创新、教育公平、提高质量作为核心任务;实施素质教育、快乐教学将是我们继续坚持的战略目标。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实施,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实施的策略 笔者以自己英语班级教学为实验对象,不断进行英语新课程改革,并深入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剖析初中英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使课堂教学快乐有效实施时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迷茫困惑,出现低效或无效的情况,提出解决的对策。力求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利用信息技术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努力使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实施的策略如下: 1.对城乡薄弱学校加大信息技术的硬件投入。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城乡薄弱学校的硬件设施亟待改进,尤其是信息技术力量的投入,教育部门应根据各个学校的特点、师资力量、水平、学生规模,进行物质上的投入,实现均衡加特色发展。 2.改善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内涵。(1)对教师进行专业的信息技术培训。增强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敏感度,及时获取信息,转变信息技术观念;(2)及时对信息技术进行判断、评价、批判、汲取、应用、交流、整合、创新;(3)信息技术和英语学科内容进行整合,体现崭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组织形式方法;(4)网络上的各种媒体资源以及专门为英语教学服务的网站为各个层次的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英语教学论文 )教师必须学会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和策略;(5)结合教材、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的引导,增强英语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3.利用多媒体将教材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利用多媒体将教材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灵活展现,新意不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使他们最终成为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主动的终身学习者。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创设问题情景,促进学生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利用各种有用资源来支持教学,和学生所面临的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提供鲜活的事例,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课内知识及课外教育资源的运用,使学生汲取更多的营养,进行研究性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4.信息技术与多种教学模式进行有机结合。英语教学有很多种教学模式,不论你采用哪种教学方法,信息技术只能使你的课堂教学锦上添花,而不是为了使用而用,追求形式上的浮华。必须依据教学大纲,根据教材内容、重难点、语法结构、句子结构、学生实际水平,来决定采用哪种信息技术。 5.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1)创造先进的教学设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信息技术可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先进的教学设施:英语课程要充分利用图书馆、语言实验室、音像设备等基本的和常规的教学设施。条件好的还应该为英语教学配备DVD、电脑等多媒体设备。尽可能创造条件,设置视听室,向学生开放,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2)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增强学习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具有交互功能的计算机和网络学习资源还能及时为学生提供反馈信息;使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分享学习资源成为可能。有条件的还可以建立自己的英语教学网站,开设网络课程,进一步增强学习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应该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信息技术多层次、多类型的使用,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3)平时注重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的培养。根据教学的需要引导和指点学生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使之养成习惯。引导学生正确利用书刊、电视、网络等信息工具、媒体等渠道开展学习,不能简单粗暴地制止学生使用网络。 信息教育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靠开设一门课程或简单地学一点计算机知识就可以的完成的。我们有相当多的教师善于上网收集教学信息,但带有明确教学目的,善于高效搜索信息、处理、加工信息、创造性运用信息发挥教育教学功能的却不多。 信息技术论文:浅谈加快普及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几个问题 计算机技术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和核心,已经而且必将继续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一个国家拥有计算机的数量多少、质量如何以及普及和开发程度是衡量这个国家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21世纪将是计算机的时代,21世纪的竞争,将是计算机水平的竞争。我们现在培养的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人才,他们的计算机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是否兴旺发达。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加快在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教育已是刻不容缓的。下面笔者就如何在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教育问题,谈点浅见。 一、思想认识要高起点 谁在计算机教育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谁就在21世纪高科技竞争中处于优先地位。我们要从教育战略高度,从对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来认识在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各级党委政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应该把在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教育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把它与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存亡联系起来,把它与发展社区经济联系起来。现在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美国个人电脑平均每5人就有1台。我国现在全国才只有12万多台计算机,接受其教育的中学生只有400万,况且不少地方抓得还不实。如果我们还不认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还不奋起直追,我们会犯历史性的错误。 二、电脑配置要高档次 在电脑配置上,我们曾经走过弯路,在一些学校配置了中华学习机,结果因功能不全和落后,而被逐渐淘汰了。所以,我们在电脑配置上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国内外电脑发展态势;二是实际购买力。不能因经济实力不足购置低档品,造成人为的浪费。宁可让其发展速度放慢点也要把档次提高点。1993年全国电脑销量调查表明:486占32.2%,386占41.6%,286占23.5%。美国电脑市场以486为主流产品。综合以上因素,我们认为中小学配备386电脑最好。这样既与发达国家相距不远,又不会因档次低不实用而过早被淘汰,造成浪费。 三、经费投入要高标准 一台386电脑,3000-4000元。一般高中需40台左右,初中需20-30台,小学需12-20台。按这个数计算,一般高中需经费十余万元,小学和初中也要数万元。 这笔巨额款项单靠政府拨款是不行的,但又不能因为数额大束之高搁,解决的办法是多渠道筹措经费,采劝政府补一点,学校集一点,家长捐一点,社会助一点”的办法,坚持高标推投入。原郴州市用这个办法,较好地解决了经费缺口问题,现已有2所完中,3所职中和6所小学购买了电脑,共200余台,还有一些学校也在积极想办法筹措资金上电脑。 四、师资队伍要高水平 目前虽然有不少学校开展了计算机教育,但真正能胜任教学的教师并不多。 有的教师根本没有经过严格培训,就“赶鸭子上架”,结果是教师教的吃力,学生不知所云,没有很好地发挥设备的效益。针对师资落后于设备这一严重状况,我建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把计算机师资培训列入总体规划中,严格考核。一是选派有一定基础的教师直接到有关高校培训;二是高校特别是师范院校应把培养计算机教师当作自己的职责。在全国中小学普及计算机高潮到来时,我们应该有一批数量足够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五、重点学校要高要求 不少的重点中小学根据国家教委1992年颁发的中小学电化教育设备配备的规定,开展了计算机教育。但总的来说,质量不高。为了应付各级比赛,比较注重少数尖子的培养,忽视了对全体学生的教育,这有悖于开展计算机教育的初衷。 重点中小学的计算机教育,一定要高标准、高要求,出人才出经验,为其它学校作出表率。 六、软件开发要高质量 现在世界各国和地区都十分注重开发CAI(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1990-1991年间,美国用于购买软件的总经费达3.5亿美元,而且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韩国高达1700万美元.我国的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质量要求,应参照发达国家的标准,坚持高要求。一要大力开发实用性、实效性强的软件;二要加快编写中小学的计算机教材,使教有所依,学有所本,提高计算机教育质量。 七、管理机制要高效能 计算机教育投入大,没有效益是不行的。但效益来自管理,来自严格要求。 首先要把计算机教育列入中小学的基础学科,把它放在与语文、数学、外语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以国家的政策法规形式固定下来,制订统一的教学大纲,其次要把计算机教育列入中小学毕业会考的必考科目,并计入毕业总分。再次是把计算机教学成绩作为教师晋升职称的重要依据之一。 计算机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技术之一,美国人称为“信息高速公路”。有了这条路,就可以迅速传递信息,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空间和时间发生变化。 为了使我们中华民族在未来的高科技竞争中占有应有的位置,我们必须立足高起点,面向新世纪,加快在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教育。 信息技术论文:分析自动化信息技术在棉花加工业中的创新应用 1 信息化保质量,提高产品的品质 自动化实现,体现在运用电脑和网络为生产效率的提升,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能耗的降低上,进而将工程的进展立体化,能够实现前所未有的工作成效,本文介绍某一工厂在两个手段形式上使一个落后工厂渐渐迈入信息化范围的过程,一个是利用智能装置,提升了数据处理的效果和速度,加入了高精度芯片的概念,将人的工作渐渐转移为机器的工作,并且提高了稳定性,和精确性,一方面有利于产品生产的集中化,并且产品的能用度也提升。将工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成为控制机器的主人。第二个是能效的多方面发展,智能方面机器的介入避免了人的生理因素造成的懒惰和精确度较低。将各种计算、检查、操作、存储等集于一身,且持续工作的能力较强,速度快、可靠性高、节约时间。 信息技术对于棉花加工机器的改造使得工作的准确率和工作程度越来越大,应用到大型轧花机上获得了良好的效果,进而为了适应机器的更新,从人员管理方面的投入也变得更大,管理方式也有所更新,全面投入到了现代化的生产模式当中。相较于现在的数量和质量,从前机器相差较远,主要体现在对于数据的掌握情况不到位,不能获得准确而有效的全部数据。这一点在后来的PLC控制领域得到了弥补,从人员开机开始的一切工作都可进入系统观测到。对于棉产品的等级和含水程度都可及时掌握,在平时的操作中,能够保质保量,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严格的检验,工序形成一个顺畅的流水线作业,从开机电脑,输入信息开始工作,将籽棉的相关信息投入电脑,其它机器将自动开始根据已经编入程序的的流程开始操作,机器化的作业能够避免人为作业的诸多失误。此外这种参数可进行提前设定,保证了开工的时间和效率。实现了整体化流程化的操作,能够大大提升棉花作业的产品质量和产出量。 2 安全生产信息化需求牵引,保安全生产,求和谐发展 目前我国的安全生产的形式仍然相当严峻,安全生产问题已经不仅是生产问题,而是已经上升到了政治问题,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信息自动化技术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监测,人为危险因素的控制,故障自动化的诊断,危险状况自动化报警等都有许多值得应用和关注的价值。 该厂在信息化技术改造过程中,主要对可监测、可控制进行技术改造,针对168轧花机的辅助设备皮清机齿辊的高转速特性进行了机械自锁和信息技术的连锁控制,主要增加传感器、机械自锁装置。高速运转的齿辊在运行的过程中是无法打开安全检查门的,经过PLC的连接将信息发送到计算机中,再由计算机通过皮清机送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发出可靠的指令给每台运行中的设备,在安全门打开和齿辊停止运行时PLC就会通过计算机发出指令停止主机的喂花电机,退出正在运行的工作箱,发出退箱警报。随着工业自动化越来越重视安全设计和安全装置,这就使得工业生产的背后沉淀着深入人心的工业人文精神和“以人为本”的安全现代管理的精髓,真正做到和体现了和谐工作的新局面。 3 工业信息化达到节能降耗,增加效益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已经不能依靠高能耗高成本的投入来获得收益,这是不科学的,已经会受到淘汰。为了实现节约化生产,必须要考虑对于设备的更新,能源的循环利用,更加要加大信息和流程化作业的利用程度。 今年该厂对所有的风机进行了技术改造,购进了数台变频器,变频器在工业自动化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厂购进的变频器主要应用在45Kw以上的风机电机上,通过一年的运行为该厂的节能降耗,增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气力输送和通风除尘在棉花加工工艺当中得到广泛的运用,也是棉花加工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工行业中风机占加工生产所需总动力的35%,为满足工艺的需求和生产过程的要求,该厂使用了变频器以后有明显的节能表现,三垦力达电器有限公司的变频器SHF-132千瓦和西门子S7-200PLC直接控制,扩展了模块和USS协议通信两种方式,大大增加了变频器的应用功能,该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信息技术改造。(1)多段速控制。变频器采用外部控制时需要有模拟量,电位器,开关量等多控制形式,当不需要连续调节电机速度的时候,可采用PLC开关量控制多段速度控制方式,SHF-132千瓦变频器是矢量控制变频器,我们把变频器代码Cd019020021022分别设定为3210可通过四位8421码的方式控制变频器输入端子X4-X1实现从0001-1111的十五种速度的控制。在实际运行的过程采用不同时段、不同速度和风压传感器的配套使用,收到了明显的节能降耗的效果。(2)PLC与异步电动机变频器的连接。异步电动机变频器有比较复杂的内部设置,在接好硬件接线后,要根据控制要求,逐项进行设置,主要包括:显示器,电机的频率、恒定转矩、减速时的正常停车模式、发生故障时的停车模式、线性斜坡、低速、高速、电机电流、逻辑输入、模拟输入都非常的关键。(3)变频器节能的应用。变频器在棉花加工中采用与否主要根据工艺专业确定,对电气专业而言,分析的是变频器的节能效果。从式中:p2/p1=(n2/n1)3可以看出变频器减速可以维持工艺专业技术参数的基础上,减小电机轴功率,从而节省电能。我厂美国清花机风机的电机是110Kw,原来是一直处在工频频率下运行,不论负荷有无变化,它的速度和频率保持恒定,它的调风量是由人工调节板来实现的,没有考虑能源的节约,而实际工作中手摘棉和机采棉挡板的开度在40%-50%左右,造成相当大的部分能源浪费,在挡板节流上所需的风量在35%-55%富裕,节能空间很大,我厂通过改造使用变频器以后,手采棉在实际的运行时电机的频率控制在35%左右就能满足轧花的需要,机采棉在实际运行时也只需要41%左右就能满足轧花的需求,平均节约电能在35%左右。 企业“节能降耗”要与自动化、信息化相结合。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是一种运用控制理论,仪表仪器,计算机和其它信息技术,对工业生产过程实现监测、控制、优化、调度、管理和决策,达到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降低消耗、确保安全的综合性技术。它含盖了工业自动化软件、硬件和系统三大部分。信息自动化在工业的运用主要就是解决生产效率与一致性的问题。自动化信息在表面是不直接创造任何效益的,但它对企业生产过程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在企业的“节能降耗”的过程中也不例外。自动化信息对企业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提高设计和经营水平,带动 企业管理内涵的进步,节约能源消耗,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产品的质量,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如果说:“自动化系统是企业主体骨干,那么信息自动化则是企业的神经系统”。 综上所述,自动化信息技术为棉花加工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创造了新途径,也为农民增产增收,社会和谐稳定发挥着前所未有的效果,它必将为棉花加工业开创新的局面。 信息技术论文: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几点探析 当今科学技术突发猛进,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教育在这个时代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新课程教育改革可以说是教育为了适应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要求提出的。其根本目的是充分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顾眼前,而要面向未来,把握未来社会的需要,一切为了学生未来的发展。,教师从未来出发思考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从而增强学生适应未来的能力,实现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历史使命。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已经广泛应用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日益改变着教育的传统模式。“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已经不能满足现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的需要。信息技术教育已经成为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有较强实践性的基础课程。在新课程背景下,对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提出的进一步的要求。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信息技术提出了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第一要务,精于教学内容,注重方法掌握,着力养成教育,强化人格塑造,把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放在课堂教学的首位。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将来更能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在小学的信息技术课中要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并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道德品质。 一、新课程的一个培养目标是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在信息技术课中尤为重要。 教材本身是死的,教师的教学是活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教师要有创新意识,积极探索教学方法,讲究教学活动的创造性。“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的创新成果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在课堂中,课程的授受知识大体包括三个方面: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传统课堂中教师强调的是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在新课程的授受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而需要加大教师个人和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例。这就决定了教师文化需要具有不断创新的特征,使教师不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师生互动中激发出思想的火花,提出新的见解。以不断创新为特征的教师文化才能孕育出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的一个创造过程。在学生完成一件作品、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都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自己动手。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让学生有一个创新的意识。创新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有目的的培养获得的。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尤为重要。 2、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是反映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计算机是一种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现代化工具。创新能力在计算机的发展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把学习的思想和方法介绍给学生,以使他们掌握创新的钥匙,开启每一扇问题之门。在教学中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索精神,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例如,在“画图”中学生学会了曲线的画法,然后出示一幅较复杂一些的图形,让学生去探索怎样把它画出来。通过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师生讨论来达到最后的结果——画出图来。信息技术离不开实践,所以多加强实践环节。对实践,应注重学生的思路和方法,允许过程的多样性。教师只作适当提示,恰当点拨。最终都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如,在设计制作连环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查找资料时,边学习边设计边实践,围绕一个主题创作带有故事情节的连环画,在操作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使用多种画图工具的能力,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创新能力。 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上机习惯,提高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性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上机操作课时不能少于总学时的70%。因此,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上机习惯,提高实践能力。 1、要从思想上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教学中使二者密切联系,才能发挥最大的效能。脱离任一方都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效。 2、要指导好学生的上机实践,这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演示作用,指导好学生的上机实践。 教师要认真做好演示。教师的演示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直接示范作用。如:在教学使用曲线工具,调整曲线形状时,如果只需要拖动一次鼠标,鼠标应原地单击一下,才能固定曲线,这一点教师必须重点讲解演示,要让学生看清。如果鼠标指针改变位置后,再单击鼠标,曲线就会变形。春风化雨,点滴入土,不溢不流。教学上充分重视教师的演示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教育向有利的方面发展。有时,在学生的心中还可能产生一种潜在的竞争意识:我要做得好,赶得上我们的教师。这样就更能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 (2)要强调规范操作,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在上机时,只有采用了正确的操作方法,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授人以鱼,仅供一时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所以,只有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操作习惯,学到了方法,才能终身受用无穷。比如,在指法训练中,必须保证学生采用了正确操作方法,才能真正达到盲打。 (3)明确上机任务 采用“任务驱动法”在一个学习阶段规定一个学习目标,一个任务完成了,一个目标达到了,要规定新的任务,新的目标。这样,一环扣一环,一环紧似一环,由表及里,逐层深入,逐步求精,循序渐进地学好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比如,在字母键指法练习中,先进行的是中排键的指法练习,然后是上排键指法、下排键指法的练习 。最终目的是学会了所有字母键的指法操作。 (4)在培养探究精神和自学能力中,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和才干。 要使学生取于动手,勤于实践。计算机是工具,使用工具是技能,技能的掌握与熟练只能靠实践。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己上机实践,获取知识和经验。这样做,不仅学生能把知识掌握得更牢固,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增长了知识和才干。比如:在教学“画图”这一软件的“椭圆工具”的用法之后,“矩形工具”的用法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来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在学习和操作中感到自己探索的乐趣,产生一种成就感,从而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5)每次上机操作后,师生共同小结。 通过小结,把上机操作中涉及的知识进行归纳,而且对于操作中,好的给予表扬,有错的及时纠正。这样,才能提高操作能力。 总之,新课程要求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还是要学生真正认识到学好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要具有认真踏实刻苦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使学生成为新时代的新型人才。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知识在不断更新,并且更新速度非常快,今天学的东西说不定明天就不适合了,所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一定要紧跟时代,紧跟潮流。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学习条件,让学生学得主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持之以恒,学生一定会大有收获的。同时,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自己也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今天的时代是一个大力推进现代化进程的时代,也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更是一个需要文化经典和精神财富的时代。作为教师,尤其是计算机教师更应主动学习一些教育理论及专业书籍,从中汲取精神营养,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行动上的指导,并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能通过自己的教学,既解决预定的教学问题,又引申开去,激励学生在探索与思考中发现并提出题解高、更新、更深的问题,在更高层次的思考、探究中给学生指导和帮助,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问题意识和发现意识,在对未知世界的解密中发掘学生的潜能。成为一名有人格魅力和个人真知灼见的优秀的计算机教师。 信息技术论文:浅谈怎么提高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大多数学校都停留在应付信息会考层面上,有少数学校的学生象征性地参加了信息奥赛等活动。因此,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还有潜力可以挖,关键是如何来调动学校、社会及信息技术老师来重视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从而达到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提高 高中信息技术 课堂 教学效果 一、 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的现状与原因。 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的现状,其实所有关心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人士或多或少地知道一些:就象摘要所说的大多数学校信息技术教学都停留在应付会信息考层面上,有少数学校的学生象征性地参加了信息奥赛等活动。 具体表现在一些学校由于种种原因在信息技术硬件与软件投入有滞后;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没有象高考科目一样认真细致且有效的进行教学;学生也是懒洋洋地来学习这门课程,有些班的一些学生在开学不久就把信息技术课本丢了,过了一个学期之后,有的班百分之九十的学生的信息技术课本不见了,有的当然不是丢了而是没有将课本带来,因为他们都知道这门课程的性质。上机课也是主要地玩QQ或其它游戏为主,即使老师管得较严,其效果也是不佳…… 产生上述这样的原因是多种的,但主要的就是这门课程目前不是高考科目,如果即使将门课程成绩算十分计入高考里面,本人确信情况和现状就会和目前大不一样。 二、 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措施 一)、教育行政职能部门要制定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科学地评价目标。 教育行政职能部门要制定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科学地评价目标,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指挥棒工作没有做好,则下面的学校教学一定没有效果,就象打仗一样没有一个优秀的指挥员一定会吃亏一样的。现在这门课程在一些中学可能成为一门可有可无的正综杂科了。 关于如何来制定好该课程教学科学地评价目标,这方面的工作应该向他人学习,学习别人有价值的较科学的评价方法与做法。如美国评价一所学校主要地看这所学校(无论评价一所大学或一所中学或其它学校)的毕生走向社会后的犯罪率是多少;主要地看这所学校的毕生走向社会后成功人士所占的比例是多少;主要地看这所学校的毕生走向社会后回报社会、奉献社会或造福人类的人所占比例是多少等目标来评价这所学校办得好还是办得不成功;而不象我们目前中学主要地以考了几个二本或二本上线率是多少这个指标来评价这所中学教学工作做得怎样怎样,同样评价一门课程也要结合实际科学有效地规定哪些知识与能力是一定掌握的;哪些是一定拓展的知识与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科学地评价目标应该是科学性、可操作性、能力与知识性、趣味与连续性相结合的目标。 二)、以十分计以高考总分里,达到从根本上改变目前高中信息课堂教学效果低的现象。 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低主要地是管理部门不知如何管理好;教师教学不知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学生惘然不知如何学好这门功课等等。 一个信息会考是不能很好地调动学校、教师、学生来重视信息技术这门课堂的教学与学习的。必须要将这门课程以十分的权值来计入高考总分里面。如果真这样的话,就不至于一些学校在信息技术教学这块的投入出现滞后的现象这;就不至于有些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信息教学过程中不认真细致有效的进行教学;如果真这样的话,就不至于学生读到最后连一本课本都没有了;就不至于在上信息技术课时有的学生做其它科目的作业;就不至于出现大多数学生上信息技术课比上其它高考科目的课随意性大……。 三)、采取其它切实有效措施来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开好每节课的头即引入好新课。 俗话说得好,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而要做好这一点,教师必须自己长期有效的教学实践活动,日积月累,不断积累和虚心学习;不断研究教材教法和学生实际;不断地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准与专业素养,不断地提高教师在学生中的威望与魅力。从而做好每一节课的新课引入工作,达到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目的。 比如课堂前五分钟中,应让学生明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本节课我们将对什么问题进行研究。教师要恰到好处地将上节课的重点难点提问复习一下,同时还要巧妙地引入本节课新课内容,使学生不自觉地跟着教师的思维积极地参与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中,使不想学习的学生也跟着教师的思维参与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则说明新课教学的引入工作做到位,课堂教学效果因而有保证。 2、在课堂中,精讲巧练多练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是学生构建知识的主要场所,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为了把自己所能想到的知识点都传授给学生,一堂课滔滔不绝精彩绝伦,这样的老师固然也显得满腹经纶,但应该考虑课堂效果是否得到提高。在课堂上,无论那门课程都应遵循精讲巧练多练的原则,给学生尽量多的练习与自学的时间,“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一位教师能教给学生的知识毕竟有限,因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还有大量知识需要通过自学来获得。 比如在讲《网络信息下载》教学中,首先提出以下问题:建立分类目录的目的与如何建立分类目录?网络信息下载基本方法有那些?直接下载的概念与如何进行?利用软件下载的概念与如何进行?目前较流行的下载软件主要有那些?然后提示学生在教材上找答案,每个问题叫一位学生上台来演示课本上相应的教学任务或回答相应的问题。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显着。 3、另外,在课堂内充分利用校园网与多媒体教室来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最好构建信息技术教育网站,将教案与课件做成网页形式,利用局域网,使 课堂教学与网上教学相结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容量、课堂的行动性、与直观性与趣味性,达到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4、在课堂复习时,要求学生回忆本章内容形成知识网络(概念图)或设计好网络(概念图)让学生回顾书本获取信息填写。 比如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使用新教材的教师应该发现,新教材相对于原教材一个很突出的变化是,几乎每个章节尤其是重点章节的“自我检测”中,都会出现“画概念图”这个新题型。概念图的本质在于促进学生进入自主的高效率知识管理状态,便于学生整合新旧知识、建构知识网络。 5、恰到好处地运用理论联系实际与探究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来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其实,无论那门课程的教学的最终目的教会学生自己去学习,自己善于去探究新的知识。为了达到此目的教师们就应该是让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要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人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理论与实践有效的相结合。笔者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学到的相关知识从书本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让学生所学的相关知识转化为相应的能力并让这些能力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使学生从学习中获得快乐,在能力培养与提高过程中获得快乐。从而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来说,要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学生自主地相互讨论积极探讨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完成学习任务的措施,如果我们的教学做到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成了主动学习就是成功教学,那么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因此探究式教学方法是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法。 总之,通过实践以上措施是可以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的。 信息技术论文: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研究 课堂教学是教育发展的主要场地,是素质教育目标的主要实现形式,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自主探索性的教学模式得到了人们的推崇,在中职学校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已经成为了必修的课程,在课堂教学改革中需要着重注意的是对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实现,必须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创造和谐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现代社会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软件的更新换代的速度都非常快,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每种软件技术逐一教学,而应该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1]。正确的学习方法就是需要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中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自主学习,拥有不断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在中职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之中时间是有限的,教师不可能对于每一个细节的问题都讲解到,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营造一个比较有利的学习环境,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使其认识到自主学习的好处和意义。信息技术相对于其他科目的教学来说,轻松、顺畅的课堂教学氛围比较容易营造,学生对于新技术、新科技具有普遍的兴趣,这就为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创造了良好的主客观条件。教师在课堂的教学时间安排过程中,需要着重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自由活动,学生可以进行自主探究也可以进行集体的讨论。还可以充分的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信息技术的自主学习,计算机知识掌握到一定程度之后,学生就可以自主的登陆校园网络进行相关教学信息的查询或者欣赏与课程相关的动画展示教程,使课本中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生动,也更加的直观,便于学生理解,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可以使学生在玩中熟练的掌握计算机的使用方法,比较式死板的讲解更加有效,也逐渐培养起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灵活的运用教材,增强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信息技术可以说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这一学科的教材也是样式丰富,但是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的局限于教材内容,而是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得教学过程以及涉及的教学内容能够更加贴近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生活、专业内容,这样更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教学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灵活调整教材以及贴近生活的教学要求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生活以及信息社会的发展特点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中职学生的培养主要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因此信息技术教学必须与实际紧密相连,对那些已经过时的知识教师需要进行舍弃,那些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不常用的知识则进行选择性的教学或者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对于那些新出现的信息技术知识或者课本中没有但很实用的知识内容,教师需要进行及时的补充说明,进行精确的讲解。比如在Excel中的公式等知识,在实际的生活、学习、工作中都比较常用,特别是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教师需要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细致讲解,这样学生在将来的就业中可以更快的适应职业需求。 三、正确选择教学软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促进学习的巨大的推动力,学生在学习中如果具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就会非常主动,由原来的强迫性的学习变为自主的学习[2]。在兴趣方面信息技术课程比较占优势,学生普遍对新兴事物以及科技感兴趣,因此教师需要做的就是维持这种兴趣状态,可以通过优化教学内容、精选教学软件、创造学习环境等手段来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计算机的指法联系中,由于内容目标的单一,学生会很快的产生乏味的情绪,这是需要进行教学软件的配套学习,提升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阶段的不同,给指法练习的难度进行分级,在其中增加游戏环节以及竞赛环节,先让学生熟悉键盘,然后通过游戏使学生掌握单词的拼写,可以参考“俄罗斯方块”这一游戏,将方块中加入需要拼写的单词,在方块落下之前必须拼写完成,否则就游戏失败,游戏最后可以看到自己获得的成绩,在高一级的就是语句的拼写,也可以与其他同学进行竞赛,看谁的得分高。这样逐步增强的教学内容可以始终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起到循序渐进的效果。 四、增加小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整体水平 小组学习主要是将班级学生划分为几个学习团体,这样做是为了实现不同特长学生的优差互补,促进其合作学习的组织能力发展[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以及特长领域以同组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小组中挑选一位性格比较外向,成绩较好的学生担任临时的组长,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组长可以指导其他组员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也可以组织组员进行学习知识的讨论。这样可以使学习资源得到均衡的共享,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也有利于小组之间形成相互竞争的意识,引起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的主动性,也会使班级整体的学习水平得到提升。 五、结束语 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属于一种发展性的教育模式,是现代化的科技发展中必然重视的课程内容,这样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才能尽快的适应实际需求,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教师根据合理的教学艺术以及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以及质量水平,将信息技术教育进行落实,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为主要任务,逐渐改善传统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不足。 信息技术论文:课堂教学效率信息技术的论文 一、有效教学概述 有效教学包括下面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其学习意向,也就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第二,明确教学目标,作为教师要想使教学达到有效性,必须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学什么”以及应该“学到什么程度”;第三,作为教师,要想使教学达到有效性,教师需要采取学生容易接受以及理解的教学方式。 二、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应用中的有效性 1.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几乎一天一个变化,所以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那就是教材跟不上时代。从这个角度来说,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绝对不能够照本宣科,要与时俱进,根据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及时调整自己的备课、不断拓宽教材内容。课堂效率的高低,与教师教学思路的清晰与否有着重要的关系。教师在熟悉教材、研究教材的过程中,头脑中的教学思路会逐渐地完整、清晰,这样教学效率自然就会提高了。 2.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效率的关键是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自己的教学思路清晰的情况下才能够设计出生动、有效的教学情境。每节课开始导入至关重要,因为精彩的开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便愿意参与到教学之中。学生对电脑操作是比较感兴趣的,如果配以教师导入的激发,那么学生的参与热情便会更加高涨。在学习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始终处在兴奋的状态,这样教学效率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3.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核心是有效的教学方法。任何一节课,要想提高课堂效率,教学方法是其核心,因为只有好的学习方法才能够让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在信息技术课上,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与讨论中实现任务驱动,主动去探究教师提出的任务,任务驱动法是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三、用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高效率地开展 1.充分利用富于表现的功能,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对知识进行有效的传授,是对课堂教学效率评价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板书通过教师的语言进行传授,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而效率不高。但是信息技术就不同了,其将图文、印象以及动画等各种表现形式融为一体,从而使表达更加直接和具体,学生通过这种演示便能够较为轻松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效率大大提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多利用这种方式,将那些枯燥的文字材料通过信息技术制作成多媒体软件,比如把一些文字性的描述用图像的形式进行演示,这在学习信息技术时最为直观,学生理解也容易。这样一来,课堂效率便大大提高了。2.充分利用交互反馈功能,增强师生、生生间的研讨效果。评价一节课教学效率的高低还有一个指标那就是学生对于教师传授知识的理解以及掌握程度。要想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透彻的理解与掌握,这就需要师生以及生生之间进行交流互动。在信息技术课上,一部分教师在进行交流时,还是通过让学生口述的方式进行,而这种互动反馈信息量明显较小,效率较低。而多媒体在这方面却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具有交互性强、反馈信息量大的特点。作为教师要充分考虑多媒体的这一特点,将学生对于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理解通过多媒体进行反馈,从而使得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比较与思考,从而形成某种观点,在思想意识上达成一致。 3.充分利用信息集成控制的特点,促进教与学效率的提高。信息集成控制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大量获取相应的信息,对于信息复杂度能够进行分解,从而使得信息从形象—抽象—形象的加工过程减少,充分表达教学意图。多媒体与电视相比操作更加灵活、方便,这也是信息集成控制的一个最为明显的特点。通俗一点来说,也就是其既好看又好用。可以通过具体的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多角度、多层面的交流。多媒体的这一特性对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的学习非常有帮助。因此在信息技术课上,作为教师,完全可以考虑将课堂与课外形式进行相互的补充,精选课堂内容,补充最新的信息技术,与时俱进,让学生时刻补充“新鲜血液”。多媒体的集成控制特点,使得教材的增删完善可以由教师来自行进行,学生也可以参与其中。而过去那些传统的教学辅助材料,比如录像、幻灯等因为需要专业人士的制作,往往不能够与时代同步。使用多媒体就能够让教师以学生为中心,能够克服过去教学中一些陈旧落后的东西。 4.充分发挥人机相互性强的特点,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比最突出的优越性体现在实验课、操作技能训练等各个方面,而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比如在实验技能教学实践中,对于那些比较抽象、复杂、实验难度相对较大的教学内容,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来进行。发现式教学法是充分发挥人机相互性的一种现代启发式教学方法,也就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特点来对问题进行设定,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提出各种假设,将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装入预订的程序中,从而引导学生独立去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思路。这种教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并不注重最后的结果。这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都有一定的帮助。而这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所不能实现的。 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有效性应用的展望 1.不断加强学习,树立正确教学观念。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迅速,几乎天天都有新变化,所以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教师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学习不断掌握信息技术最前沿的资讯,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尝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形成自己的能力。 2.合理利用资源,发挥计算机的优势。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网络环境下,我们的教学资源也越来越丰富。比如有许多优秀的教育网站都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优秀的课件、课例以及教学软件,这些我们都可以进行下载使用。另外,在一些相关的论坛上我们也可以和全国各地的同行进行交流,有问题就可以提出,会得到热心的帮助。当然,面对如此繁多的教学资源,作为教师要切忌拿来主义,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那些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的资源来用,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让教学手段服务于教学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3.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要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互结合。作为教师一定要明确一个观点,那就是计算机不可能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所有问题,因而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融合的。因此,在教学实际中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通过优化组合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课堂教学效率。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技术来达到教学目的,要考虑其是否能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是否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个关键所在。 信息技术论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更加呼唤创新教育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向社会各个领域的渗透,计算机工具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信息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信息技术课成为中小学学生的必修课,那么,信息技术课该怎么做,要使学生掌握什么知识,培养什么能力?有人认为教一些基本操作,也有的认为有什么软件就教什么软件,反正软件学得越多越好……对此,我认为:首先,信息技术课不同其它学科,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计算机的操作是建立在各种软件的基础上的,从这一点上讲,计算机教学其实就是在教学生如何使用软件,而现在各种软件涵盖了各个方面,同时新软件更以惊人的速度层出不穷,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不可能使学生掌握每一种软件的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更应当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不断探索,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的能力。 一、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激发创新的源动力。 信息技术课主要学习的工具就是计算机,在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挖掘和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趣味性,教学软件的选择要注意操作难度,所教内容要适当,而且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娱乐性。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教师可通过生动的寓教于乐的学习软件将教材中有关内容生动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兴趣,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活泼。 例如,在教学完第4课《初识windows98》后,在学生初步掌握鼠标五种操作方法后,就可以利用windows98自带的扫雷、纸牌等游戏让学生迅速掌握鼠标的左右单击、双击、拖动等操作。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鼠标的使用,而且在不断的思考、总结游戏中的规则中,提高游戏成绩,这对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仅能够让学生迅速入门,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其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以致用,培养实践能力。 在信息技术课的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操作,去创造,实现自己的想法。所以教师应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学生学到的知识能派上用场,这也是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与别人合作等能力的有效途径,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a、组织比赛活动,如教学完画图后,组织学生进行计算机绘画比赛,进行“校园小报”比赛,让学生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激发学生的创造愿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唤起他们对信息技术的爱好。b、与其他学科融合,如教学指法时,如果一味让学生练习打汉字,比较枯燥,可选一些游戏软件,如《开口就说》的英语学习软件作为学习内容,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强化对英语单词的记忆,这样既能打破单一授课模式,也助于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三、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培养创新思维。 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学生的自主独立学习将成为可能。在传统的“授”课教学中,教师的“教”未必能引起学生的“学”和主动参与,而在信息技术课中,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协作学习都要求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否则教学活动或学习活动无法进行。 在教学中,可以把学习所需要的资料预先装入教师主机上,上课时可以通过网络很方便地传送到学生的计算机上,学生使用自己的计算机根据老师提出的学习目标在网络中寻找相关资料来完成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提供的传输功能相互讨论,取长补短;也可以向老师询问以解决学习的难点,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反复学习,较好的学生则可以进行深层次的练习,来自网上、老师同学的大量资源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堂,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如教学完第45课浏览中国儿童网后,教师可提供一些网址(金色少年、中小学教育网、中国百科知识网)让学生用所学的方法进行浏览。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资源进行学习,从而受到启发,对所学知识加以整理和延伸,形成自己特有的东西。 另外还需补充一点说明的是在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的同时,还需注意该课自身的特点。该课只能以学生“做”为主,注意“精讲多练”、“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的角色是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明确一个单元、一节课的目标要求,创设情境。简明叙述,大量时间要交给学生。“精讲”指学生看得懂,理解的内容,教师要少讲,甚至不讲;对于一些理论概念(目录、路径等)要有针对性地讲解,突出重点,言简意赅,让学生掌握知识要领。“多练”是指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实践操作,以掌握计算机操作的技能技巧。在学生操作时,教师要加强巡回指导,及时发现错误,反对让学生放任自流,无目的实践,干与课堂无关的事,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和掌握知识。 实践证明,让学生听得懂,乐意学,用得上,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调动;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和素养;有利于发挥学生创造能力,从而真正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的目的。 信息技术论文:如何将信息技术有效服务于课堂教学 谈科学课《做框架》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站三尺讲台,传万年真理。”这一时代已悄然离我们远去。紧随着充满了浓厚现代气息的当代教育已轰然而至。这就无形的向当代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信息技术有效纳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努力创个性化教学,做个性化教师,走自己具有特色的教学之路。 如何将信息技术有效服务于课堂教学中去呢?教师要对当代的课堂教学做到“胸有成竹”。也就是教师要调动各种感官来解读文本,超越文本,感悟生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整合多种信息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求知热情。教师要善于细心观察,留心倾听,耐心查找,努力为当代课堂教学服务。教师在整个过程充当着摄影师、导演、画家、设计师、厨师、主持人等不同角色,感受着当代教育教学的无限乐趣! 初步构思,寻找运用信息技术的最佳时机。 “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有些教师往往忽略了课前的构思,其实在课前多下功夫进行有效的思考是十分必要的。一个人有了思想就会生活得很好。同样,想证明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是鲜活的个体,必须将思想寓于教育教学中去,而且应贯穿于整个过程。这是一个不断建立、推翻、调整、直至满意的过程。比如:在讲《框架》一课,我事先反复翻阅教材,翻阅参考书,了解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做到了心中有数,课前亲自动手制作了简单的三角形、长方形框架和正方体框架。然后开始构思如何创设本课的个性化课堂教学,需要从哪些方面下手准备。初步拟订为:本课要体现孩子身边的科学,以生为本的科学,激发创作欲望的科学,充满现代气息的科学。由此,我开始留心身边一事一物(生活、网络),不断感受框架的存在以及与课堂教学的密切联系。以便努力创设一节学生喜欢的科学课。 搜集信息,充分挖掘有效的课程资源。 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大胆尝试脱离书本的束缚,丰富教学资源,广泛收集材料,创设超越教科书的知识含量,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做一名有心人。”在《框架》一课的准备过程中,我无时无刻不留心观察身边的框架建筑。小到学校的电视架,教学楼安装的空调框架,太阳能热水器的框架等,大到教学楼后面的衡器厂的框架,还有集安市所有高耸的建筑工地的塔吊,加油站顶棚,联通、移动的信号塔,电线塔,电视塔等,观察后进行有选择的拍照,以备用。在这个过程我也深深感受到了框架给社会带来的巨大作用,为本课添加新的构思埋下了伏笔。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适当截选光碟、录象、影视、配乐等手段促进教育教学。与此同时,教师也随机写教案,甚至写教案草稿,以备修改。 整理剪辑,努力挖掘教育教学精髓。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你把所有的材料都准备好了,教师就要根据自己对课的理解、设计,进行对所有的材料进行取舍、加工,制作一件真正服务于课堂教学,服务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课件。体现课件的实效性、服务性和不可替代性。然后整理教案,将教案与课件融为一体。如行云流水,水到渠成的感觉,努力给学生以启发、思考、震撼、鼓舞,给教师以信心和力量。体现具有灵魂的新课程课堂教学。 有效运用,体现信息技术的无限魅力。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当你把所有的材料都准备完毕,即将设宴,等待众来宾品味。如:《框架》一课,导入时,逼真的法国埃菲而铁塔来到了学生的眼前,学生初步感受到了框架的魅力,为进一步研究框架打下了基础。接着向同学们展示了我们周围的框架建筑(如:电视架、太阳能架、衡器厂的框架等),拉近了学生对框架的距离,学生十分兴奋,纷纷发表自己对框架的认识及其作用的理解,让他们感受到了框架就在我们的身边。在小组合作制作三角形、长方形框架时,感受到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长方形不稳定,加固长方形框架时,先小组内讨论想办法,自行加固,汇报加固方法及斜杆的作用,教师并进行及时肯定与指导,由于斜杆的受力分析是难点,教师出示课件,漫画小人的图片,有效化解了学生对框架中斜杆作用的理解。在课堂教学的拓展部分信息技术的运用更是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学生在合作加固正方体框架之后,结合欣赏大屏幕展示的 “鸟巢”会馆的图片,学生进一步领略了当代人们的聪明、智慧,以及对框架的充分利用,从而真切感受到“鸟巢”会馆的诞生标志着框架艺术进入了新的时代,它的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更像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学生无形中体会到了框架与精神的和谐统一,这不正是创作的最高境界吗?最后,学生在图、文、声并用的音像效果中感悟到了框架促进了社会的快速发展,感受到了框架结构将离地面32/:请记住我站域名/0米处高耸铁塔,将无限的光和热带给人间,将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将无数次欢乐与感动走进老百姓的心坎里,将人与人的沟通再次拉近距离,将载人飞船一次又一次成功驶入太空……学生心灵已经深深得到了巨大的震撼,并从内心深处萌发了一种强烈的创作欲望。深深的感受到也许“我”就是未来的工程师!并为之付诸不懈努力!这个过程囊括了教师较好的心理素质,娴熟的操作水平,超群的教学技艺,精湛的教学语言,敏捷的教学思维,有效的教学组织,加上信息技术的有效参与,这样的课堂教学如同一桌美味大餐。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无限快乐,听者感悟到教育的无限魅力。这样的课堂怎能不让人品起来津津有味,回味无穷呢? 将信息技术行之有效地服务于课堂教学中去,教师针对个性化的学生,创建有特色的个性化教学,让当代教育借助信息技术的春风,充满生命的活力! 信息技术论文:小学信息技术课应用“双主”教学模式的探索 人类跨入21世纪,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工作与学习方式,以及人们的思维、道德、情感等心理因素。人们要迎接社会的各种挑战,必须具备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信息技术恰恰是现代人综合能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的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他们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培养小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主阵地,便是信息技术课课堂。 一、以往两种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是灌输的对象,是被动的外部刺激的接受者。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育阵地上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然而,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这种教学模式的缺陷也日益突现出来,尤其是对于处于认知主体地位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却始终处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的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甚至被压抑。这显然是与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更担负不了培养高素质的、有创造性的人才的重担。 近年来出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相应的教学理论的。在这种模式中,教学四要素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是主体,也是中心,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材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则是认知工具。这种模式是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因而也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教学模式之一。但是,这种模式对教学环境的要求很高,必须要有现代信息技术的强有力支持,否则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同时,由于教学中主要是通过人一机进行交互活动的,对学生身心的健全成长难免会有一些负面效应。还有一个更为实际的问题,就是它与目前占统治地位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是截然相背的,那么,要建立这种新的模式,就必然要将旧的模式推倒,另起炉灶。这势必会使学校的各个方面都发生整体性的大变化,是不现实的。 二、双主教学模式 计算机网络教室是一种现代化教育媒体,利用网络系统进行教学,既可进行集体协作式教学,又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能给学生明确的教学目的、鲜明的教学目标、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灵活的学习方法,它具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教育信息的多维呈现和变化,能给学习者提供一种发现探索式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创造性地学习。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结合中小学生认知特点,在基本保留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的同时,创设多元化的软、硬件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利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去主动地发现、探索和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认知能力。这是用新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将传统教学模式扬弃和彻底改造。 外因与内因的成熟发展,要建构这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已成为可能。我们将其称之为“双主”教学模式。分类指导,发展个性,是该模式操作重要环节,也是计算机课程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 可见,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由于学生智力、水平、个性特点、心理素质不同,学习者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等都将有所不同,主体的能动作用也有所差异。教学时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区分层次,加强分类指导,促使各类学生在上机练习中动手动脑。对于能力强、主动型的学生,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实践,要求他们在操作中不骄不躁,认真细致,鼓励有所创见。有条件还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给学生提供更好的上机操作机会,对于被动型学生则要具体指导他们上机练习,给予更多鼓励,引导他们树立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促进上机动手能力的提高。 信息技术论文:运用信息技术实施创新教育的策略 [摘要]信息技术环境为创新人才培养营造了理想的环境,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构建中小学创新教育体系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思路。教师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并合理的启发、诱导学生,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思维的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创新教育 实施策略 创新教育是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是信息时代教育的最终落脚点,也是教育改革的最终要求和目标。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 教育家陶行知曾指出:“创造力量最能发展的条件是民主。”课堂教学民主是培养和形成创造性思维的根本保证。师生关系融洽、和谐,互相尊重,互动学习,是形成民主平等教学氛围的主要因素。传统教育中,课堂气氛严肃,往往是“教师教,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样一种被动局面,学生很少有自己提问的欲望和权利,根本谈不上什么创造性思维的运用。信息技术下的多媒体教学,能把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各种媒体信息都集成在一起,表现形式灵活,将教学活动变得活泼、有趣,使学习气氛变得轻松、和谐,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内化、吸收的热情,能进一步促使学生创造能力的迸发。 例如,关于数学“垂直”概念的交流课,教师在引出课题时用Flash制作了一组跳水的动画,当画中的人物成功地跳入水中后,其动作引起了学生的注意,而当人物没有成功,斜插入水后,计算机即传出“啪”的一声,学生几乎全都笑了,一片水花过后,画面上打出字幕:“他为什么没有成功呢?”所有学生几乎同时喊道:“不垂直”。教师自然而然的提出本课的主题“什么叫垂直呢?”接着教师讲解有关垂直的概念。这节课通过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演示,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顺利地掌握了“垂直”的概念。如果光凭教师用嘴来说就显得太空洞,其效果不言而喻。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可以促使学生产生迫切的求知欲,积极探究的认知心理,所以兴趣是培育学生创新思维的花肥,是引领学生走进科学大门的金钥匙。 二、运用信息技术质疑问难,激活思维,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常,人们只有在创新意识的引导下,才有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而创新意识则是在质疑的情况下产生的。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新。所以,培养创新思维要从培养质疑问难开始,教师应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注意激发学生求异思维的兴趣,引导他们多角度地思考问题,逐步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讲授《圆》这节课时,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多媒体演示,创设情境:用长方形、三角形、椭圆形、五边形和圆形分别制作成马车的轮子,让一只小猴坐在马车上,通过点击鼠标,逐个演示运动过程,这样不同车辆行驶的过程就自然逼真地展现出来,很快能启发学生发现问题:为什么只有圆形做的轮子才能使猴子“平稳”地坐着前进呢?由于有了疑问,学生就能全身心投入到《圆》的知识学习中,主动分析各种图形的特点。通过学习与思考,明白圆周上每一个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圆心的运动轨迹相对“平稳”,而其它图形周边上的点到它的中心距离相差较大,所以不能使车子平稳前进。 通过多媒体的直观、生动演示,创设出了良好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更好地产生“疑”,并促使其独立思考,在思考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运用信息技术活跃想象,激发灵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伟大科学家爱恩斯坦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想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是在头脑中创造出过去没有遇到过的事物的形象,或者将来才能实现的事实的形象思维活动。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通过观察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的形象演示,引导学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展开丰富的想象,激发灵感,探索新知,解决问题。例如,在讲解梯形面积公式这一内容时,我们可以先回顾前面学习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时采用的方法,利用多媒体演示两组Flash动画:(1)将两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补法;(2)将一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均分法。教师及时鼓励学生想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否也可以采用这种拼补法或均分法来推导呢?学生经过对比联想,发现平行四边形也能分成相等的两个梯形,而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也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由此学生欢呼雀跃:这是用原有知识解决新问题!于是教师适时的提供材料,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推导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可见,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学生能更好地进入课堂的学习情景中,能很自然地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 四、运用信息技术展示过程,鼓励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中直观的声像结合、变小为大,化静为动、超越时空界限的特点,让学生感受事物的变化和生成过程,可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与愿望。例如:生物课中教学《生殖和发育》这一课时,可利用多媒体播放胚胎生长发育过程的课件,感受胚胎的发育过程:通过一个受精卵的不断分裂,形成胚胎,胚胎继续发育分化成各种器官、系统,最后生长成胎儿。课件观看完毕后,教师适时的穿插展开,联系科学界所运用的克隆技术,让学生据此描述克隆羊或牛的过程,以及说说对克隆人的看法等等。这样的课堂教学弥补了传统的讲授性课堂教学中一味说教、讲解、学生难有直接感受的不足,通过具体生动的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克服了人类感官的局限性,揭示了现象的本质,克服了学生观察的困难,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教师的适时引导鼓励,将问题开放化,来触发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能力、方法去探索,找出事物间的联系,从而获取新知,对知识进行重新建构,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扩大学生的视野,激活思维,提高学生探究的质量,为最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信息技术论文:企业信息技术人力资本效应论述 一、假设 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累积效应可以带来隐性知识的消弭和显性化,从而提升物质资本的利用效率和内生化传统人力资本的作用。为了更好地说明这几点,本文设计假设如下: (1)组织资本的提高有利于隐性知识的流动。当前组织理论认为,不确定的组织边界和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组织间的联系,这是因为界限模糊的组织结构带来了交流沟通对象的确定困难,使得交流主体难以限定,带来了多头交流,进而降低了沟通的效率,使得隐性知识不能在组织内的各单位通畅的流动和转化。但是健全和有效的组织资本却可以实现组织内各部门的高度依赖和紧密联系,有利于隐性知识在组织内的传递、流动和显性化。这是因为要想实现隐性知识在组织内无障碍的流动,必须做到组织内的各岗位职责明确,即有效的组织资本。在此,本文假设组织资本的提高有利于隐性知识的流动,消除隐性知识的流动和运行障碍。 (2)社会资本缩短的员工间文化距离。不论任何形式的组织,组织文化影响着知识共享。在组织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文化距离。文化距离指不同形式的组织在组织结构、技能和制度方面存在的一系列差异。模块化组织内单元间的文化距离对隐性知识流动、转化与创新有巨大的影响。每一个组织都有组织文化,不同组织所具有的组织文化往往有差异,因此,组织之间一般都存在着文化距离。作为文化距离的真实写照,它会放大知识运用的模糊性。但是,社会资本由于其小团队和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可以缩短员工间文化距离,从而有利于组织内的隐性知识流动。 (3)交流工具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隐性知识的流动。隐性知识的较大程度的共享离不开便捷的交流平台,便捷的交流平台可以促进组织成员交流和共享知识。如果缺少便捷的交流平台和信息技术的支持,组织内的知识交流将受到较大的阻碍。实际上,目前很多企业的通信和数据库系统不健全,不完善,使得组织内各部门员工的隐性知识更多的存在于员工头脑中而不能较快较多地被其他员工所获知和了解。交流平台的不健全使得员工间隐性知识的交流很难用言语去表达。这就使得大量的隐性知识被杂乱无章地储存于企业有限的数据库内,使得知识需求者不能及时获得所需的知识和信息。交流平台的缺乏或者不健全使得员工进行跨越时间和空间进行知识共享时将面对较大的困难和障碍。因此,必要的交流工具和技术水平可以带来企业内员工隐性知识的传递、共享和显性化。具体来说,在一个企业内,员工可以通过使用电视电话会议、视频等与同事分享知识和信息,或者通过把知识存入知识库或公司数据库(包含已有的专业知识、经验教训和最佳工作方法)的形式来分享知识,还可以通过使用联网电脑中的即时通讯工具(类似QQ、MSN等)进行讨论和信息交换来分享知识,通过E-mail与同事共享知识。实际上,知识共享的工具和技术可以为员工定制和立即开通使用,并且可靠的工具和技术可以较快较好地用来分享知识,实现隐性知识的流动和共享。所以,交流工具和技术水平较大程度地影响组织内的隐性知识的流动。 二、计量模型的构建 综合上面的分析框架,建立以下计量模型:Y=β0+β1SOC+β2ORG+β3HUM+β4CAT+β5SIZ+β6SEX+β7AGE+β8YEAR+Zεi.其中,Y指隐性知识共享程度,SOC指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所包含的社会资本,ORG指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所包含的组织资本,HUM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所包含的传统人力资本,CAT指组织内交流工具和技术水平,SIZ指组织规模,SEX指性别,AGE指年龄,YEAR指工作年限。关于因变量和解释变量的测量,采用里克特七点量表,隐性知识共享程度,本文选用了以下一些测项:经常和其他员工分享我的专业知识,经常和其他员工分享关键知识和信息获得的途径和存在地方,经常和其他员工分享对事物的洞察和感受,经常和其他员工分享成功与失败的故事,经常和其他员工互相交流工作方式和方法。社会资本的度量通过文化距离来测算,为此本文设计了以下测度的项目:部门间的表达形式不能产生共鸣,部门间对决策具有一定的一致性,部门间的团队协作或个人能力都比较强,部门间的接受意见和建议的能力和态度比较好。组织资本的测量主要是测度组织化程度,本文指组织在部门与部门之间有标准的工作流程,所在的组织可以区分为职能清晰的单元或部门,部门间的协调、联系或交流需要上层管理者主导,部门间具有紧密的联系,部门间的共同协作才能完成某项职能或功能,部门间的依赖比较强,部门主导本部门的决策等方面。对于交流工具和技术发达程度,本文采用共享知识的工具和技术可以定制,分享知识的工具和技术是可靠而且实用,分享知识的工具和技术是比较容易掌握的,和同事之间用QQ、MSN、BBS、聊天室、E-mail等工具和技术的交流比较频繁。传统人力资本指所观测到的员工教育水平。此外本文以企业正式员工人数来计算组织规模。 三、实证结果 本文利用最小二乘法(OLS)对所调研数据进行模型估计。在对这些横截面数据处理时,通过观察解释变量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矩阵,得到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的绝对值都小于0.4,避免了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可以将各种企业规模测项依次纳入到模型中进行逐步回归而没有多重共线性问题;与此同时,本文采用White(1980)推导出的异方差一致协方差矩阵,修正了模型回归结果的标准误差和T统计值,保证了估计结果的稳健性,在相当程度上消除模型的异方差问题,使得OLS方法的结果更为稳健可靠。由表1可知,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所包含的组织资本、社会资本和以教育为代表的传统人力资本都可以对组织中隐性知识的传递带来积极的影响。但是组织内交流工具和技术水平对组织知识共享水平影响表现一般,可能是知识挖掘系统和专家系统在中国还是起步阶段,需要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对隐性知识的传播需要强大的技术工具和友好的交流平台等带来的。知识溢出和知识传播都是知识扩散的方式。知识传播是知识的复制,而知识溢出则是知识的再造。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利用信息网络,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无限放大知识和技术的扩散,促进了知识的溢出效应传统人力资本对组织知识共享水平影响程度不如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企业规模对组织知识共享水平影响程度也不高。女性员工更愿意分享知识,年龄越大对组织知识共享水平影响程度越低,工作年限对组织知识共享 水平影响程度不明显。 四、结论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在提升个体传统人力资本、个体组织资本以及个体社会资本的作用过程中可以产生效率,而这个过程也是以利用手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完成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积累和提升的过程。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因其对组织资本、社会资本和传统人力资本的整合,使得企业组织内隐性知识传递加快,知识共享的力度加大,能够带来企业组织内的知识集聚,有利于企业内物质资本发挥更大的作用。作为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支撑,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积累不仅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现代化发展的积极后果。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通过信息技术投资,有助于提高先进技术模仿能力和吸收能力[6],无限放大知识技术扩散和应用。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有助于知识的外溢性,使得人们在相应的沟通、交流中,可以互相学习,实现知识共享,进而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下的学习型组织中,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使得人们能够更容易地获得知识和技术,并不断地促进信息技术的扩散。
基础管理论文:试析我国政府管理创新在三大基础问题 论文关键词:政府管理创新 宪政转型 强政府与强社会 制度政府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政府管理面临着多方面的创新,如制度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等,然而,要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则是一个长期持续的系统工程,必须以宏观的视角和战略的眼光看待和审视政府管理创新问题推进我国政府管理创新必须首先解决好政府管理创新的前提和保障问题、政府管理创新的模式选择问题以及政府管理创新的职能选择问题三个基础问题。 当前我国政府管理面临着多方面的创新问题:如制度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创新、观念更新、理论创新等等,因此,政府管理创新不仅仅是一个权宜之策而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政府管理的系统T程。我们必须站在政治的高度,以宏观的视角和战略的眼光看待和审视政府管理创新问题一. 一、宪政转型:政府管理创新的前提和保障 宪政是近现代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宪政不同于宪法,但与宪法具有密切的关系。宪政是以实行民主政治和法治原则,以保障人民的权力和公民的权利为目的,创制宪法(立宪)、实施宪法(行宪)和维护宪法(护宪)、发展宪法(修宪)的政治行为的运作过程。即以宪法为基础.通过法治(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来保障公民权利的民主政治理念和制度的总和美国学者丹·莱夫认为,“宪政意指法律化的政治秩序,即限制和钳制政治权力的公共规则和制度。”宪政是对政府最高权威加以约束的各种规则的发展。这是从宪政与公共权力之间关系的角度来理解。还有学者从公民权利和政府权力的角度来理解宪政.认为宪政“一方面是要保障公民权利;另一方面是要制约公共权力:”美国学者路易斯·亨利则从权利、权力、制衡、法治、司法公正等多个角度来理解宪政,他认为:宪政意味着一种有限政府,那政府只享有人民同意授予它的权力并只为了人民同意的目的,而这一切受制于法治;它还意味着权力的分立以避免权力集中和专制的危险;宪政还意指广泛私人领域的保留和每个个人权利的保留;另外,宪政也许还要求一个诸如司法机构的独立机关行使司法权,以保证政府不偏离宪法规定,尤其是保证权力不会集中以及个人权利不受侵犯。由此可见,“宪法至上”是法治的核心和首要原则,宪政下的一切公共权力的合法性源于宪法和法律,这是立宪政府的基本精神。可以认为,标准的立宪政府至少需要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宪法规定了施政的基本规范,据此能够限制政府;宪法规定了公民的权利.据此公民的确有权监督政府。总之,宪政是和近代民主政治相联系的一个概念。在现代法治国家.宪法是民主与法治精神的具体体现,民主与法治要求国家的最高政治权威只能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宪法。法治在实质上和形式上都表现为宪治,即宪政如果说民主的目的是促进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那么法治就是通过法律规范和限制政府(强制性公共权力)的规模和范围,保护公民权利不受政府滥用或误用公共权力的侵害宪政不仅具有政治和社会价值.如公民权利至上、祟尚法治和民主政治,而且也具有经济价值。因为宪政就是在政治领域依据宪法治国,这种宪法不仅仅在法律上是至上的,是政治权力的运行规则,界定了政府权力的界限与条件,而且它是符合自由民主精神的,从政治上来说.它是有利于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从经济角度来说.它所内含的制度安排是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有利于保护个人经济经营权利的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实行民主宪政的开放社会,才最有可能出现稳定而公平的经济发展。我们应该看到,经济的改革实际上是宪政转型的一部分,但这种关系许多研究经济转型的学者并不重视.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我国对于宪政规则的改进一直都处于摸索中。但是,作为宪政核心的对于权力的制约却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一直非常强调法治,一再重申“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吴敬琏等学者开始区分好的市场经济和坏的市场经济,认为好的市场经济就是有法治的市场经济。但是,宪政的问题仍然未能进人议事日程。只有法治显然还不是宪政。因为法治固然能对权力形成制约,对权利形成保障,但是,法治如果没有民主作前提,法就可能是个别利益集团主导下制定的主要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的恶法。正如著名法学家江平教授所说的:“从市场经济到法治社会必须经由民主政治的环节,即市场经济中所形成的各种利益诉求并不会自动而是要首先转化为某种政治力量时才能在法律中得到反映。中国已经提出建设市场经济与法治国家的目标,但是如果没有民主政治的媒介,市场经济就不可能是法治经济,这样的市场经济也就难以成功的。根据政治生活的原则应与经济生活的原则相适应的原理,为了使宪政秩序适应加人WTO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适应日益走向成熟的市场经济社会的需要,适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要求,就需要适时地完成宪政秩序调整,而这一调整就其根本而言就是宪政转型。因为“比市场更重要的东西,是对政府权力的约束,是民主化和法治结合的宪政建设。”四即而宪政主义价值的实现自然地需要创新政府,需要创新政府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面对日益增长的公共问题,政府必须在价值理念上、治理制度上和行政行为上进行创新。因此,政府创新意味着价值理念的转变、制度的创新以及治理行为的有效更新。而宪法秩序的意义就在于提供一种制度创新的框架,公民权利在那里能够得到充分地表达和行使,强制性的公共权力受到了法律限制和约束。公民权利不仅受到司法保障,而且在参与公共事务管理中能够得到实现。因此,在经济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政府适时地进行宪政秩序调整,实现宪政转型是政府管理创新的前提和必要保障。 二、“强政府”与“强社会”:政府管理创新的模式选择 “治理”(Governance)是上个世纪90年代在社会科学领域中流行起来的核心概念,治理理论强调的是一种多元的、民主的、合作的、非意识形态化的公共行政。从政治学的角度看,治理是指政治管理过程,它包括政治权威的基础、处理政治事务的方式和对公共资源的管理。它特别地关注在一个限度的领域内维护社会秩序所需要的政治权威的作用和对行政权力的运用。治理的目的是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1111。也就是说,治理就是要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利益的善治为最高目标。而所谓善治,就是指“良好的治理”(Good Governance),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是治理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必须进行经济的市场化和政治的民主化改革,对政府社会管理的体制、方式、手段进行改革,对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重新界定,对政府管理模式进行探索和创新,使之与经济市场化的趋势结合,与国际先进规则接轨在管理中加强宏观、放宽微观,使之管理科学,从而一既使政府不至于陷入繁杂的社会事务,又可以让政府有效的管理好整个社会系统,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治理与善治理论的提出,从治理视角中强调政府改革的核心和关键即是进行社会本位、民本位基础上的政府职能转变。因此,当前,我国应该在治理与善治理念指导下,进行政府管理模式创新,创建“强政府”和“强社会”的强强联合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核心和关键问题。这是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我国政府与社会关系深刻变化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政府管理模式创新的新思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要求政府必须退出微观的经济管理范畴,而采取宏观调控的方式干预经济,并且把原先占有的权力交还给社会,由社会组织承担起原先由政府承担的经济管理和规范职能,或者由政府与社会合作,进行共同治理。这就要求我国政府必须在坚持“有限政府”的基本理念的前提下积极培育“强社会”。因为只有公民社会真正强大起来,市场经济才能够健康地发展下去;只有在一个强大的公民社会基础上才能够实现“有限政府”的改革目标;另一方面,政府需要转变社会管理模式,打造出一个“强政府”。由于市场经济强调政府还权于社会,还政于民,大量的中介组织或第三部门兴起并承担重要的职能,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需要适当地退出社会领域,但是并不可能完全放弃社会管理职能。也就是强调政府对社会组织的规范和管理,以保证这些社会组织真正适应WTO规则的要求,真正为我国的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服务。由此可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政府需要本着“有限政府”与“有效政府”的基本理念和战略目标,从政府垄断走向市场参与,形成多个治理主体合作的网络化治理模式,实现政府与社会的充分互动,发挥政府与社会的合力,形成“强政府”与“强社会”的“共同治理”,才能最终达到“善治”的目标。 三、构建制度政府:政府管理创新的职能选择 制度就是全社会的“游戏规则”,是为了确定人们之间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制约二简单地说,制度是一套社会活动的公共行为规则,或者说是一套社会游戏规则如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所说:“没有适当的制度,任何意义的市场经济都是不可能的。” 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政府必须以制度的形式来规范市场行为,提供良好的市场经济运行的制度环境:但恰恰在这方面,我国的制度准备仍有很多不足虽然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市场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与国际经济体系接轨的条件有所改善。但是,同WTO的制度、规则相比较,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仍然存在着大量的制度空档或制度缺失,而且制度稀缺的程度比较高,许多社会公共事务领域还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因此,如何在当前制度稀缺的情况下,找到一种政府愿意并能够推行,同时又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并且实施成本较低的制度安排,成为我国政府制度创新的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 这里所提到的“制度政府”,就是从制度的角度来看政·府职能,政府的功能应当以制度方式向社会提供“规则”并且政府本身也必须按照制度行事。因此,从制度的角度看待政府,构建制度政府就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新形式。事实上,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政府的职能就应当是向社会提供制度供给和进行制度创新,也就是说政府为社会制定“游戏规则”监督“游戏规则”的执行,针对“游戏规则”失灵进行“游戏规则”创新。如前所述,就制度的功能而言,制度就是全社会的“游戏规则”,是为了确定人们之间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制约。但事实上,不管是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还是在经济生活中的相互交往都需要依赖于信任。信任是以秩序为基础,而要维护这种秩序就需要依靠各种制度和规则,同时,也只有制度才能真正保护个人的自由领域,帮助人们避免和缓和冲突。因此,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更需要政府根据市场规则向社会提供制度供给并适时地进行制度创新。 由此,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政府职能就是政府要进行制度创新。政府职能转变与制度创新是同时进行的,政府职能转变必须以制度创新为基础,反过来,政府制度创新必须遵守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首先,政府可以通过制度创新来转变政府职能,政府从一种职能向另一种职能转变,制度创新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因为制度创新与人员转变相互补更能够巩固政府职能转变的成果;其次,制度创新本身也是一种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每一次制度创新都意味着新旧规则的更替和转变,而这种规则的更替和转变最终必然会导致政府职能的转变;第三,政府职能转变与制度创新是一个同时进行的过程,政府职能转变要通过制度创新来实现,而制度创新也会带来政府职能的转变。 基础管理论文:如何夯基础抓重点,提高高职院学生管理工作精细化水平 论文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管理工作 精细化水平 论文摘要: 随着高校扩招,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因为家庭、社会的多重影响,学生生源整体水平相对下降,高职学生素质更是良莠不齐,很大一部分学生进入学校的目的就是为了混文凭,这无疑加大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要实现高职院校的育人目标,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就要从学生的基础文明抓起,以生为本,培育优良思想,规范学生行为,提高学生工作的精细化水平。 从1999年开始,全国高校招生规模急剧扩大,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高校扩招后,因为家庭、社会的多重影响,学生生源整体水平相对下降,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尤为明显:集体观念欠缺、学习态度不端正、组织纪律性差等问题不断暴露,这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现状 随意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富足,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呼声中,相当一部分高考分数较低的学生“迫不得已”选择进入高职院校完成学业,很多学生进入学校后没有了目标,就等着熬完三年拿到那一纸文凭,或者单纯为了了却父母的心愿,这样的动机导致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暴露出种种问题。 (一)思想意识不稳定,集体观念不强。 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青年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虽初步形成但仍不牢固,其对是非对错的判断能力没有成熟,易受环境影响而发生改变。对于自己的将来没有明确的定位。作为“90”后的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习惯于独来独往,处于家庭的中心地位,缺乏团队意识及集体观念,做事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其他人的感受,经常导致人际交往的失败,加大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 (二)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不好。 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数入校时的分数较低,文化基础比较薄弱。以2010年江苏省高考录取分数为例,普通高校本一批次的录取分数线是文科345分,理科355分,而第一批高职分数线文科类210分;理科类200分,两者有100多分的差距。考试分数虽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但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目标不明确。具体表现为缺乏学习主动性,学习兴趣不高,“60分万岁”;作业不能独立完成,靠抄袭交差;“平时不努力,考试就作弊”,平时课堂上下没有多少积累,临时报佛脚又嫌太辛苦,为了考试合格,打起了歪主意:夹带资料、传递纸条、手机作弊、找人代考,这些现象阻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学风建设。 (三)自我约束力不强,组织纪律性差。 “90后”个性张扬,因为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自我约束力不强,喜欢“随心所欲”,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都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做事不考虑后果,易冲动。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能很好地遵守,迟到、早退、旷课,违反宿舍管理规定,打架斗殴等现象时有发生。犯了错误不反省自己,反而找各种理由和借口为自己开脱。这些现象向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育与市场接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行为现状与这个目标相距甚远,这就要求学校在三年中要对学生进行“改造”,通过教育教学把低水平进来的学生培养成高起点的社会有用人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夯实基础,把握重点,努力提高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精细化水平。 (一)把握重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工作。 行为以思想为主导,要规范学生行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加强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稳固的“三观”,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业,为将来踏入社会积累资本。 1.关口前移,开展“入学教育从学业生涯规划开始”新生入学教育。 新生刚入校对学校、专业都不了解,处于迷茫状态,为了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完成角色转变,稳固专业思想,可以通过举办“入学教育从学业生涯规划开始”主题教育活动,邀请企业人员、专业主任、教研室主任为学生做就业、专业教育报告会,讲解就业现状及专业发展前景,为新生打开一个了解社会、了解企业、了解专业的窗口;同时可以邀请优秀毕业生代表与新生进行经验交流,为新生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提供借鉴;召开新生家长见面会,解答家长疑问,间接稳固学生的专业思想。 2.以节假日为依托,加强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 利用重大节假日的特殊意义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清明节祭扫缅怀先烈、“五四”青年志愿者活动、“十一”讴歌祖国、“一二·九”纪念活动等,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远大的理想,把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节日化,提高学生思想教育的实效性。 3.健全报告制度,抓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因为环境、学习方式等方面的改变,容易出现各种不健康的心理倾向,继而引发各种问题,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管理教育的重点。在日常管理中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进宿舍;根据学生心理问题日渐凸显的实际情况,可以建立班级信息员制度、班级情况一日一报制度,从不同层面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特别关注“三困生”的思想教育,给予他们更多精神上的关爱。 4.利用信息网络,发挥网络的教育服务功能。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在学生的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可以建立育人信息服务网,充分利用网络的教育服务功能,通过宣传学习生活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树立典型,展现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服务网在思想教育、服务学生、促进和谐中的积极作用。 (二)稳固基础,做好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服务工作。 1.从日常管理与教育入手,扎实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和稳定工作。 安全稳定是学生工作的第一要务。要高度重视学生安全工作,学生管理人员经常深入班级、宿舍进行安全大检查,倾听学生反映问题,消除安全隐患;平时加强学生安全意识教育,严格落实学生请销假制度及晚就寝检查制度;在日常工作中教育学生树立安全防范意识,注意“防火”、“防抢”、“防盗”、“防骗”。通过组织消防安全知识竞赛、消防安全演练、观看消防安全科教宣传片等活动增强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消防安全技能,营造“时时讲安全,处处抓安全,人人保安全”的良好氛围。 2.从抓学生基础文明入手,切实推进班风与学风建设。 大学生作为接受过或正在接受大学教育的人,是掌握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是人们眼中的“天之骄子”,但随着高校扩招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学生的基础素质出现很大滑坡,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需要从基础文明入手,推进班风与学风建设。 (1)开展大学生文明养成教育活动,深化文明礼仪教育,强化学生的文明意识,提高学生文明程度。通过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创建和争当“文明大学生”等活动,要求学生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责任意识,树立创新意识,摒弃生活陋习,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说文明话,行文明事,做文明人”,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新风。 (2)推荐先进,树立典型,发挥示范作用。要注重舆论引导,通过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来教育、引导、激励学生。通过各种评奖评优及先进表彰活动,宣传报道校园的先进个人及事迹,努力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3)开展诚信教育,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引导学生诚信行为。通过催缴学费,召开考证、考级、考试教育,助学贷款催款等相关工作,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诚实守信意识;利用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引导学生的诚信行为,比如通过诚信征文、诚信演讲、诚信辩论帮助学生树立诚信意识,规范行为。 3.从关心学生入手,加强学生资助管理工作。 虽然高职院校学生整体的家庭情况较好,但仍然有部分学生来自家庭经济相对困难的家庭。由于家庭经济的原因,这部分学生存在更多的学业压力和思想负担,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对象。要通过各种途径帮助这些学生树立信心,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一是要认真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保证认定工作的公正、公开、公平;二是要认真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让有限的资助费用发挥最大的作用;三是要鼓励、引导、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勤工助学等自立行为,通过诚实劳动自食其力,既减轻家庭负担,又增强自信。 基础管理论文:浅谈中专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与学生管理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 学生管理 课程改革 论文摘要:对中专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一方面,阐释计算机基础教学自身所具备的学科特点;另一方面,针对现存的一些教学问题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同时,注重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关系,将学生管理纳入教学改革的视野中,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计算机基础是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早在几年前,计算机就与英语和驾驶成为现代人必备的三大技能,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职场对高校毕业生计算机软件应用及简单的程序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计算机基础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始终很难得到提高,一方面由于其自身的学科特点所致,更另一方面原因则在于学生管理方面缺乏更为科学化、系统化的经验体系,本文试图在这两方面进行简单论述,最终使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学科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1.实践重于理论,教学中二者脱节 计算机基础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在部分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始终是分为理论讲解和上机操作两部分。而在学期考核时往往只将上机操作作为最终课程评估的方式,这就难免让学生产生重操作而轻理论的错误认识,很多在理论课上学的知识由于时间间隔较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被逐渐淡忘。 众所周知,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对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果在课程设置上将计算机基础教学明确地划分为理论课和操作课两部分,教学效果往往低于预期,学生也就很难将实际的应用问题转变成自身的技能。 2.教材更新速度慢,与学科发展不同步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电脑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当时主要应用于军事国防领域,不到一个世纪,微型计算机已经在家庭中普及,这样快速的发展,是其他许多学科无法望其项背的。 然而,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学生所使用的教材并不能跟上学科发展的速度,很多知识随着技术的改进而变得陈旧,这也就导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如果教师不能及时跟进,学生就很可能被教材的权威性所误导。 3.计算机等级考试致使教学出现应试性 在很多学校,学生英语等级考试与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成绩,成为顺利毕业的必要条件,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为了拿到证书而不是真正掌握技能。与此同时,计算机等级考试分为省级和国家级两部分,一般的省部级院校会要求学生通过省级计算机通一考试,文科要求通过省一级,而理科的要求相对较高为省二级。还有一部分学生为了就业时具有一定的优势,会选择计算机国家等级考试。 问题在于,所有的考试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学生为了顺利通过考试往往会使用题海战术,但计算机学科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高速的发展性,这二者之间的矛盾,也就说明了,为什么很多学生通过了考试,而实际操作能力却往往不容乐观。 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学生的管理 在学校公共课的设置上,始终存在几种不同的声音,学校及相关领导部门始终认为公共课的设置对所有专业的学生都是必要的,而学生往往会认为,我所学的专业很少会用到公共课上学习的知识,因此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所能够产生的共鸣越来越少,更多的是建立在强制性的基础上。而计算机教学这一课程设置的初衷越来越难实现,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可以在学生管理上进行适当的改变。 文章第一部分提到的几个问题有一部分是由于高校教学体制上所存在的顽疾,但如果从学生管理角度进行思考,其中的很多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1.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消化知识 由于学校计算机硬件设施资源有限,不可能让学生在每一堂课都有机会上机练习,而课时数的限制又要求理论课是不能偏废的,因此教师可以在理论课之后为学生布置少量的课外作业。例如office操作与简单的编程都需要大量的实践操作,而知识的连贯性又要求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对知识进行温习。 2.加强教师的一对一教学 当前的计算机课堂上,教师往往充当一个讲解员的角色,而事实上,很多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并不能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发挥。 所以,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走下讲台,积极解决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疑惑与难题,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快、更好、更扎实的掌握新知识。 3.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保护教学设施 毋庸赘言,计算机硬件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一旦硬件受到损坏,不仅影响实际的教学工作,还会给学校带来经济损失。 因此,在上机操作的课堂上,应该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对号入座,并对自己所使用的机器的健康状况负责。一旦出现损坏,则按价赔偿。这不仅保证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也是对学生的有效管理。 三、结语 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之具有较强的软件应用能力和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因此,我们不仅要在实际教学中保证技能与知识的传授,还要及时发现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和改善。毕竟,教与学是两个严密结合的整体,哪一方面都不能偏废,只有把学生当做教学过程中的另一个主题,尊重教育学规律,才能用一种更为开阔的视野审视计算机基础教育,更加理性的对待计算机基础教学。 基础管理论文:试析无因管理制度的理论基础及立法价值 论文摘要 无因管理制度起源于古罗马,在大陆法系国家中通常作为一种独立的制度而存在。本文拟就历史发展各个阶段,有关无因管理制度设定功能的各种学说加以分析,旨在将无因管理与相似制度区分开来,并论证其制度价值与存续的合理性。 论文关键词 无因管理 理论基础 价值 在大陆法系国家,无因管理是债法具有重要地位的原因之一。一般认为,无因管理是指“无法律上之义务而为他人管理其事务”的行为。无因管理是以直接形成一种法定之债为途径,并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相互的诉权的法律体系。正如产生其他法定之债的原因,如不当得利、侵权行为等相同,无因管理必须有一个非常严谨的定义与明确的范围。 一、无因管理制度的来源 无因管理的规定在法律中出现最早的记载位于罗马法。对于关债的规定,优士丁尼在《民法大全》将其划分为:契约、私犯、准契约与准私犯四类。其中的准契约是指那些非从契约产生,但与契约十分相似的债。罗马法中的准契约之债主要处理关于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监护与保佐、继承、共有、服务单位对旅客携带物品与海损方面的问题。 大陆法系各国均继受了罗马法中的这一制度,将无因管理纳入到其民法制度中。法国法上的无因管理承袭罗马法,其内涵与罗马法保一致,也称作事务管理,属于准契约的一种。早期法国法的无因管理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了本应该属于不当得利的内容。而同属大陆法系的《德国民法典》则抛弃了准契约的概念,将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规定为两种不同债的发生原因,将无因管理作为债的独立发生依据而进行了专门规定。随后的《瑞士民法典》虽然没有超脱德国的模式,但在《日本民法典》中,却已经将无因管理作为一种独立的法定之债,至此确立了无因管理在债法中的独立地位。 三、无因管理的制度价值及法律地位 (一)无因管理的制度价值 无因管理制度在大陆法系发展到今天,其制度价值与罗马法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罗马法上的无因管理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管理临时离家之人的事务在很大程度上是战争引发的一种社会需要。因此无因管理是为满足被管理人的需要、维护被管理人的利益而产生的,起初只赋予被管理人以诉权,管理人的相对诉权是后来被确立的。实际上仍然是维护被管理人的利益。现代民法典的无因管理制度以管理人的请求权为中心,强调管理人行为的正义性和适法性。从现代民法私权神圣,从意思自治和责任自负的理念来看,“任何人只能被他所同意的义务所约束”,未经要求擅自干涉他人事务,应由行为人自己承担后果,被管理人不应因此负担任何义务。但无因管理制度以利他主义为出发点,不但承认这种干涉的正当性,更赋予为他人利益行事的管理人以请求权,允许其向被管理人索回支出的费用,目的是鼓励社会互助,以维护社会利益。这是今天为立法和学理所公认的无因管理制度的价值所在。 如何协调管理人与本人之间的利益均衡,是无因管理制度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首先,就无因管理制度的立法指导思想而言。创设无因管理制度的最初动机,是为了更为有效地保护本人的利益,进而寓有符合社会利益之意。权衡双方的利益,应该更加着眼于管理人的利益保护,使其摆脱负担,解除管理时的后顾之忧,并最终更好的保护其的利益。其次,就无因管理制度的规范功能而言,通过法律手段保护也是必要的。无因管理本是一个道德范畴,但既然法律将其规定为一个制度,就有必要从双方面对其同时进行规制,以达到调试社会关系的目的。最后,创设无因管理制度时,应该合理平衡管理人与被管理人之间的双重利益,进而鼓励人们去实施符合道德标准的管理行为,这将对此制度的合理创设便有着深远的社会现实意义。 无因管理不单纯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从更广泛的意义讲,它是一种催动社会公益,指引社会政策的价值取向。无因管理制度的价值,从规范社会秩序的意义上来说,是在引领一种社会团结与救助危难的观念。社会的秩序与稳定,最终将细化为对每个人利益的保护。无因管理制度鼓励社会互助,激励人们的道德情操,强化从困境中挽救他人的社会观念,最终在整个社会普及一种自觉救助他人的风尚,最终保护了意思自治与社会成员的个体利益。 (二)无因管理制度在法律中的定位 无因管理在法律中的定位,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含义。第一是在法学研究中的定位,第二是在实体民法典中的定位。法学研究中的定位将是法典规定的基础,主要考虑对无因管理制度的定性问题,要么按照传统理论上的准契约来定位,要么将其作为与合同、不当得利和侵权行为并列的,债的发生依据之一。在实际的立法规定上,争议主要围绕着无因管理制度应该细化到何处——即,应该放置在民法典的哪个位置上。关于前者,目前理论界的争议并不大,现代以后,无因管理制度是债的发生原因之一,这已经是普遍的定论。但后一方面的问题,至今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 近年来,大陆法系国家多以债的定位将无因管理纳入债法体系中,差别也仅仅体现在名称上的不同。比如法国民法典中关于无因管理的规定,其外观虽然沿用了罗马法中准契约的名称,但实质却将其作为一种特定之债,即“非因合意而发生的债”来规定。德国民法典对该制度使用的名称为“无委任的事务管理”,同样并未将其排除于债法之外。至于日本、意大利、以及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则并未在名称上多加调整,给无因管理制度的定位就是债的发生依据之一,然后在此基础上开始构建民法的债权法体系。 在我国,若要确定无因管理制度在民法中的地位,首先一点应当明确的是,无因管理管理的制度的体系虽小,却在地位上,却与其它债的发生方式位于同样的逻辑层次,不能因此而认为其无关紧要,而如传统手段一般,将其随意点缀在合同法各种有名合同的章节之后。对于它的定位,现在有三种方式可以选择。第一是与合同与侵权相仿,将无因管理制度独立编成一个章节,这同样是纯粹的逻辑给我们指明的出路。但不得不说,无因管理的体系本身并没有能够支撑起一整个制度的宽度,单在条文数上就远落后于另外两种制度,这样编排并不符合立法技术的需要。第二是将无因管理规定在债法总则中,自然,前提是我国民法典设定专门的债法总则。第三是将其规定在民法总则中,这只是在没有专门债法总则情况下的替代措施,于法理无据。而就民法体系的分则制定而言,它是按照权利类型或行为类型来制定的,也难以找到无因管理的位置。究竟如何操作,将是实践中将要面对的主要问题。 基础管理论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校长管理行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改革课程管理体制和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新课程方案是在学校中通过校长领导下的教师队伍进行创造性的劳动而变成现实的。校长的管理理念及所产生的行为将直接决定新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状况,新课程中的新教育理念与创新要求要求学校管理发生相应的变革. 一、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课程改革的必要性。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无论是改革教育的弊病,还是对教育发展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往往都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入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些国家都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国力、积蓄未来国家竞争实力的战略措施加以推行。建国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每次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最近一次比较全面的改革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后,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初期,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现行的体系。增加了“选修课”、“活动课”,初步改变了多年来只有“必修课”的模式;初步推动在统一基本要求前提下的教材多样化,引入了地方课程,初步改变了国家对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在教学实践中涌现出一批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好的教改典型。这些成绩为当前的课程改革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但是,课程是必须不断改革、不断建设、不断创新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弊端明显地突现出来。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课程内容存在着“难、繁、偏、旧”的状况;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于反映现代科学、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的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于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和不良影响,说明了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针对性。 2、新课程的特征。新课程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体现着素质教育的理念。第一,新课程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第二,新课程强调“三维”结合。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进行整合,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改变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第三,课程结构体现了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改变了原来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第四,课程内容现代化、生活化与适应性。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了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第五,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改首先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使学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获得合法的地位。同时,新课程标准通过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新课改中校长应有的管理行为 中小学校长不但要有良好的知识素养、现代管理理论和学校管理能力,还要建立适应时展要求的办学理念,具备战略思维能力,富有变革精神和创新精神。新课改中校长的应有管理行为包括: 1、帮助教师建立新的角色模式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中小学校长应关注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以及通过实施新课程而达到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帮助教师尽快地成为新课程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建设者。校长应鼓励、支持教师参加相关的课程改革的培训班,参加相关学科的课改展示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感性与理性相结合。帮助教师对新课程能够准确地理解、诚心地接受、热情地投入,并有效地运行。让教师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检验、完善和发展新课程,并加速实现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新的课程改革必定引起一场教育因素的重组活动,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即管理者、教师和学生。而教师就是变化的核心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其作用和身份的转变是变化的中心。校长要结合新课程的要求和实施前景,帮助教师明确自己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角色定位。新课改的教师角色要求是:第一,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新课程改革条件下知识传授者角色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重教师传递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交流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合转变;由重教学结果向重教学过程转变。第二,教师应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感情与想法;与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认知的能力。第三,教师首先成为研究者。每一位教师都应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与改进,以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校长应帮助教师学会判断教师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逐步养成自我反思、设计教育教学行为、从事行动研究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在教学研究中体验成功。 2、引导学生变革学习方式 新课程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校长应提倡、引导、并促进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或偏爱的方式,是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在学习中,有的学生倾向于借助具体形象进行记忆和思考,有的学生倾向于抽象的思维,运用概念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有的学生必须在绝对安静的环境中才能专心学习,有的学生为了家长、教师的奖励而学习,有的学生却能够从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和成功。这些特点,校长都应该促使教师对其进行全面、具体的了解,并付诸教学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中成长。 3、处理好“三级”课程的关系,开发校本课程 作为校长,应注意发现和体验学校管理重构对于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性,确立新的学校观和管理观,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在新课程与学校发展之间建立积极有效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明确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与国家课程之间的关系,在新的课程管理体制下,教师、校长、教研员以及各种教育力量如何加强合作,新课程对教师有哪些新的要求,对当地的风俗、政治、经济、文化进行分析研究,组织人员开发校本课程,创出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校长为领导,教师为主力,课程专家为指导,包括家长和社区人事共同参与的,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以学校为基地,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课程开发工作。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学校明确自己的教育哲学,调动全体同仁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以减少教育冲突甚至相互抵消的现象,同心协力地实现既定的目标,促使学校特色的形成。 4、改革课程评价的模式 评价改革首先是评价指导思想的变革。《纲要》指出,评价改革的目标是“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择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明确将评价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并提出了评价改革的方向,这是新世纪对教育评价的新要求。为了达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我们必须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评价与考试制度。作为校长,应了解认识一些新的评价方式和思路,进而产生改革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参与到评价改革中来。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择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变教学实践的功能。新课程提倡建立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校长应树立发展的评价观。对于学生的评价,《纲要》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发展。”对教师的评价,要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教师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使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纲要》指出,要“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校长应努力探索如何使评价更具有激励功能,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发展性评价观,从而提高学校管理的效能和效益。 5、促进课改与学校同步发展 新课程的最终发生地是学校,新课程只能在学校中生成,课改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人们常说,有一个好校长就意味着有一所好学校,新课程的实施是否成功,学校的管理者尤其是校长起着关键的作用。新课程促进学校概念的变化,教育变得丰富多彩、复杂多变。校长要不断地学习、思考、探索,更新学校管理的理念,独立性地思索、创造性地制定学校发展计划,创造性计划是创造性工作地开始。校长应重视学校的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强化校本管理机制,提高社区参与程度,通过充分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和能动性,最终达到提高教育质量、满足社会需求的目的。中小学校长必须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到实处,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利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基础管理论文: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的独特性 摘要“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的独特性体现在:增强了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突出了改革的整体意识,突出了改革的内涵意识,突出了改革的自我意识。 “新基础教育”研究是叶澜教授主持的一项综合性研究项目,涉及理论实践两个层面和多个领域的研究。早在其探索性研究阶段,该研究就曾关注过学校管理层面的改革问题,如学校科研如何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在科研过程中如何形成一支新型的教师队伍,学校管理工作如何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等。[1]在研究进入推广性、发展性阶段之后,上海市“新基础教育”研究所于2002年3月举办上海闵行区“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者研修班,研究主题涉及学校管理改革各个层面的问题。2002年5月,“新基础教育”研究所在上海召开了第六次“新基础教育”共同体研讨会,叶澜教授作了《高质量整体加速推进新基础教育,创建21世纪新型学校》的专题报告,明确提出了“创建21世纪新型学校”的改革实践目标。学校管理“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强化了校长作为学校改革第一负责人的意识,并由此在学校管理层面开始了更为深入而富有创意的改革。[2] 现有的学校管理改革往往是在理论与实践相对立的思维方式指导下进行的,比较侧重实务层面的改革,对行政层面有很强的依附性,学校管理改革的自觉性、独立性与特殊性尚待开发。在此背景下,“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就体现出以下的独特性: 增强了理论与实践的互动 “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有着鲜明的教育学立场,追求和体现着教育理论与教育改革实践的积极互动。“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坚持直面学校管理现实,尊重实践本身的独特性、综合性和复杂性,始终在“成事”与“成人”相结合的立场下研究学校管理问题。“新基础教育”并不反对借鉴经济管理等领域的先进思想,但更加自觉地注重学校教育及管理的独特性,坚持将学校管理改革置于教育学的立场下进行思考。“新基础教育”有其对社会发展、教育改革走向的整体思考,有其对现有学校教育问题的深度考察,更有改变现状、创建21世纪新型学校的目标设计和路径创新。在“新基础教育”看来,“实现转型,是中国学校世纪初变革的基本走向和关涉全局的基础性核心任务”,其具体内涵“即学校教育的整体形态、内在基质和日常的教育实践要完成由‘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换”,转型的具体内容包括价值提升、重心下移、结构开放、过程互动、动力内化等5个方面。[3]而具体的改革路径,则是研究型的改革实践。在这一重要的改革实践中,学校管理不仅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改革层面,而且是在“新基础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 在进行“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时,学校管理者首先要学习和掌握“新基础教育”的理论,要认识“新基础教育”的性质、目标、价值追求和观念系统,理解“新基础教育”的主张与改革措施,从而形成“新基础教育”的理论立场。“新基础教育”并不认为学校管理者只是理论的应用者,而是认为其同样需要思考教育问题,形成教育观念,养育教育智慧;认为学校管理者是有思想、有智慧、有发展潜力的生命体,而不是照本宣科的操作者。 “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致力于理论思考与改革实践的互动,不断研究新问题,不断在研究中丰富理论,不断在理论指导下推动改革实践,理论与实践相互滋养,相互生成。因此,在“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中,学校管理者能不断地感受到“新基础教育”理论对改革实践的渗透和指导,也能在不断推进着的改革实践中,发现新问题和进行新的理论思考。因此,实施“新基础教育”,会促进学校管理者更加自觉地学习、思考和实践,在实践中更新教育观念。 突出了改革的整体意识 “新基础教育”要求,学校管理者必须有综合和整体的意识,要对学校所走过的道路有清醒的认识,要对学校的发展状态、改革目标、改革进程、存在问题与新的发展空间有综合的认识,对学校各方面、各层面的改革有综合的设计,要有策划、指导、推进学校各方面改革的意识和能力。这样,必将有助于整体推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突出了改革的内涵意识 对于学校管理而言,有各种技巧、方法的改革,有各种方面的改革,有外显的改革,也有内涵的改革。从当前的改革状态来说,人们比较关注的是学校硬件设施的完善、学校品牌效应的形成、学校外在声誉的改善。这些固然是重要的,而且对于当前来说,也是必要的工作。但是,这些改革毕竟是学校的外延发展,不能替代学校的内涵发展。 “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对于学校改革和管理来说,最核心、最艰难的就是学校的内涵发展。“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致力于学校日常生活的更新,致力于学校中人的生存方式的整体转换,致力于创建一种新的学校生活形态。这一改革艰难而又非常有意义。因此,“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非常关注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自我更新。具体而言,这种自我更新包括人的观念系统的更新、思维方式的更新、价值取向的更新和行为方式的更新等。这种自我更新,是渗透在教师、学校管理者的日常工作之中,并通过其日常工作方式的转变而体现出来的。因此,“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关注的是工作中的人的变革。这是最具有实质意义改变。用“新基础教育”的话语来说,就是要处理好“成事”与“成人”的关系:通过“成事”来成人,“成事”与“成人”紧密结合。 “新基础教育”自觉、执著地关注着学校内部的变革,关注着学校内在基质的时代转型,关注着学校的整体转型和转型性的改革过程。正是在此意识之下,“新基础教育”才特别看重“过程”、“人”和“日常”这些学校内涵发展所不可缺少的要素。 突出了改革中学校的自我意识 学校管理改革有多种方式,从内外关系来说,有的是依靠外界控制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有的是注重调动学校人员积极性的改革,有的是积极寻求外界支持的改革,而“新基础教育”追求的是学校管理的自我更新。这是一种对学校人员综合潜能的积极挖掘,是一种开放的精神状态与发展状态。因此,“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唤醒了学校的自我意识。 只有学校管理者想改变自己和自己的学校,愿意面对学校的问题,愿意寻找学校的发展空间,“新基础教育”才可能在其学校扎根,才能促进学校自我更新。“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固定的操作方法。它只是通过传播理念和改革实践,唤醒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自我意识、发展意识、生命意识,让每个人都认真面对自我,积极更新自我。这样,“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就呈现出相当积极的状态:学校管理层在积极地自我更新。这不仅体现为每所实验学校对自己学校发展状态、问题与发展空间的认识上,不仅体现在对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上,不仅体现在学校管理者积极地推进自己学校的改革、不断深化和拓展改革领域上,而且体现在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能够积极地思考自己的工作,积极地探索和实践,积极地反思并不断地重建。一批批积极进行自我更新的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正在研究型的改革实践中不断涌现。 “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强调了“自我”的存在、“自我”的力量,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唤醒着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着他们的力量。 在几年的改革实践中,正是因为有了上述坚实的基础,所以开展“新基础教育”实验的学校才在学校管理层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们根据自己学校的历史、现状、问题与发展空间,自主规划学校发展,积极开展学校科研,开展具有个性特征的文化建设,降低管理重心,重构学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自主构建反思--重建型的管理方式,关注学校最基本的师生日常生存方式的转换。可以说,每一所扎扎实实进行“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学校,其管理层面都显现出整体转型的态势,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学校从“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换。 学校管理改革之路是没有终点的。“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乃至于“新基础教育”的理论建构与改革实践,必将为丰富、拓展学校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不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基础管理论文:论客户关系管理〔CRM〕的基础:数据库营销 经过二十年的经济发展,中国的经济形态正逐渐由稀缺经济向过剩经济过度,但这种过剩是底层次的过剩,产品的技术差别很小,同质化现象很严重,企业的习惯营销思维仍是以产品的推销为主,一次又一次地祭起“价格战”的大旗,结果是消费者逐渐麻木,并开始怀疑产品的品质,同时又严重削弱了企业的资本积累、科研开发及后续发展的能力。21世纪,对于任何企业而言,有两个方面最为重要,一是企业品牌,二是顾客的满意度,但顾客的满意和忠诚不是通过简单的削价可以换来,也不是通过折扣、积分等暂时的经济利益可以买来的,要靠数据库和顾客关系管理(CRM)系统,从与顾客的交流互动中更好地了解顾客需求来实现。 数据库营销作为本世纪90年代一种方兴未艾的营销形式,包含了关系营销的观念,着重于给顾客提供全方位的持续的服务,从而和市场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同时和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相结合,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MIS)来充分的建设和利用客户数据库,而且,强大而完善的数据库是未来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的基础。 1.未来的顾客服务模式与CRM的运用 顾客服务模式的变化 忠诚、持久而稳定的顾客群成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国外,93%的公司首席执行官认为"顾客资源"是企业成功和更具有竞争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企业营销的关键是争取和留住顾客,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地需求,和顾客建立互相信任的稳定的双向沟通的互动关系。传统的只是单向被动的适应消费者的营销方式已经落在时代变化的后面,这种慢一拍的市场跟进不仅不能享受到高额利润,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往往对企业而言还可能是致命的。现代的企业各个部门将被高度整合起来,以顾客为中心工作,追求顾客的终身价值。 顾客关系管理(CRM)呼之欲出 实现顾客的忠诚度,满足顾客随时变化的需求,相应的是企业管理的重心正从内部向外部扩展,从生产制造向顾客关系管理转移:ERP—SCM—CRM……顾客关系管理(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RM)。据2001年2月27日中国经营报消息,上海罗氏制药公司和康柏合作,投资400万启动大中华地区制药行业真正意义上的客户管理系统(CRM),由Sibel公司提供软件解决方案,上海罗氏希望在3、4年内通过CRM的建设,彻底改变与客户打交道的方式。 CRM作为新一代的顾客资源管理系统,把企业的销售、市场和服务等部门整合起来,有效地把各个渠道传来的客户信息集中在一个数据库里。公司各个部门之间共享这同一个客户数据库,发生在这个客户上的各种接触,无论是他何时索要过公司简介,还是他是否曾经购买过产品都记录在案,每个与这一顾客打交道的部门经手人可以很轻易地查询到这些数据,让这个顾客得到整体的关怀。从中我们也可发现,CRM系统的基础是一个数据完备、功能完善的客户数据库在营销中的整体功能发挥。 2. 数据库营销的实际应用 数据库营销,是在企业通过收集和积累消费者大量的信息,经过处理后预测消费者有多大可能去购买某种产品,以及利用这些信息给产品以精确定位,有针对性地制作营销信息达到说服消费者去购买产品地目的。通过数据库的建立和分析,各个部门都对顾客的资料有详细全面的了解,可以给予顾客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支持和营销设计,使“一对一的顾客关系管理”成为可能。数据库营销是一个“信息双向交流”的体系,它为每一位目标顾客提供了及时作出反馈的机会,并且这种反馈是可测定和度量的。 数据库营销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里已相当普及,在美国,1994年Donnelley Marketing公司的调查显示,56%的零售商和制造商有营销数据库,10%的零售商和制造商正在计划建设营销数据库,85%的零售商和制造商认为在本世纪末,他们将需要一个强大的营销数据库来支持他们的竞争实力。从全球来看,数据库直销作为市场营销的一种形式,正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青睐,在维系顾客、提高销售额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宏观功能——市场预测和实时反应 客户数据库的各种原始数据,可以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和“智能分析”在潜在的数据中发现赢利机会。基于顾客年龄、性别、人口统计数据和其它类似因素,对顾客购买某一具体货物可能性作出预测;能够根据数据库中顾客信息特征有针对性的判定营销策略,促销手段,提高营销效率,帮助公司决定制造适销的产品以及使产品制定合适的价格;可以以所有可能的方式研究数据,按地区、国家、顾客大小、产品、销售人员、甚至按邮编,从而比较出不同市场销售业绩,找出数字背后的原因,挖掘出市场潜力。企业产品质量上或者功能的反馈信息首先通过市场、销售、服务等一线人员从面对面的顾客口中得知,把有关的信息整理好以后,输入数据库,定期对市场上的顾客信息进行分析,提出报告,帮助产品在工艺或功能上的改善和完美,产品开发部门作出前瞻性的研究和开发;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市场上的实时信息随时调整生产和原料的采购,或者调整生产产品的品种,最大限度的减少库存,做到“适时性生产”(JIT)。 微观功能——分析每位顾客的赢利率 事实上,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真正给企业带来丰厚利润的顾客只占所有顾客中的20%,他们是企业的最佳顾客,赢利率是最高的,对这些顾客,企业应该提供特别的服务、折扣或奖励,并要保持足够的警惕,因为竞争对手也是瞄准这些顾客发动竞争攻击的。然而绝大多数的企业的顾客战略只是获取顾客,很少花精力去辨别和保护他们的最佳顾客,同时去除不良顾客;他们也很少花精力考虑到竞争者手中去策反顾客,增加产品和服务,来提高赢利率。利用企业数据库中的详细资料我们能够深入到信息的微观程度,加强顾客区分的统计技术,计算每位顾客的赢利率,然后去抢夺竞争者的最佳顾客,保护好自己的最佳顾客,培养自己极具潜力的顾客,驱逐自己最差的顾客。通用电气公司的消费者数据库能显示每个顾客的各种详细资料,保存了每次的交易记录。他们可以根据消费者购买公司家用电器的历史,来判断谁对公司和新式录象机感兴趣,能确认谁是公司的大买主,并给他们送上价值30美圆的小礼物,以换取他们对公司产生下一次的购买。 数据库营销是CRM的基础 CRM系统主要包括销售自动化(Sales Force Automation, SFA)、营销管理、客户服务和支持、客户呼叫中心、网络功能几个模块。它的实质是充分发挥市场、销售、服务三大部门的作用,并且使三个部门能充分共享顾客信息,打破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堡垒的封锁,从而使各个部门以一个企业的整体形象出现在顾客面前。在企业前端CRM系统背后,其实就是一个功能强大的顾客服务数据库,存储了顾客的各种资料及交易行为,并能利用各种数学分析模型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层次挖掘,对顾客的价值和赢利率进行分析。可见,在实施CRM过程中,将企业原有的顾客历史数据整理有序化,输入数据库,搭建好一个完整的数据库是基础(关系见图)。 3. 网络时代CRM中的数据库营销 营销数据库和CRM把企业、经销商和维修站连成一体 在传统的企业结构中,要真正和顾客建立起持续、友好的个性化联系并不容易。原因很简单——技术上无法达到,观念上无法想像。比如说售后维修有时间地点的限制,难于提供24小时的即时服务;或者某个顾客的购买喜好只为单个销售人员所知,到了其他推广或售后服务人员那里就可能无法获得最适意的选择;一些基本顾客信息在不同部门的处理中需要不断重复,甚至发生数据丢失。更重要的是,销售人员往往仅从完成销售定额的角度出发,在销售过程中缺乏和后台支持人员的沟通,让顾客在购买之后才发现服务和产品性能并不象当初销售人员的描述那样,因而有上当受骗之感。这些常见的“企业病”都是由于企业的运作流程没有按照“以顾客为中心”的宗旨去设计实施,而是各部门从各部门自身的利益出发,多头出击的结果,在短期内即使可以赢得定单,却损害了与顾客的长期合作关系,最后仍然要由企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修补。 企业和经销商、特约维修站之间的联系,是一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同体,这三者之间的维系的途径是什么呢?笔者觉得恰恰是顾客服务系统CRM,系统的前台是CRM,后台就是营销数据库。上海通用公司在2000年安装了由IBM公司提供的CRM系统,它把企业的客户服务部、经销商和特约维修站联成一体,当一位顾客反映所购的轿车有问题投诉到公司的客户服务部门时,工作人员马上能根据顾客的名字从数据库中调出相关资料,其购买的是什么型号、购买时间、所售的零售商、曾有的维修记录、当时由谁负责、判断出顾客反映问题的所属的质量类型,从而马上通过系统通知离顾客最近的维修站,同时进行跟踪记录,何时解决问题,顾客的满意度等,大大加快了对顾客投诉的响应时间,同时,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把他们从日常数据采集转化为能够增殖的顾客服务。 假如没有这个系统,企业和各维修站、经销商是隔离的,同样一位顾客的投诉,不可能马上对问题的处理迅捷和有条理,公司的顾客顾客服务中心可能还要打电话、发传真了解在经销商、维修站里有关顾客的信息,如果资料不是很切确,还要反复的核对,期间的麻烦和效率可想而知。 基于Internet的数据库营销和CRM 如果想领导这个数字时代,就必须充分了解因特网,这样才能准确预测网络生活方式对你的产业意味着什么(见比尔·盖茨著《未来时速》)。现在许多企业所建立的网站,并没有站在电子商务的高度,仅仅当作自己企业的电子宣传栏,网上预订的产品也只是目录式的,没有产品直观的多媒体介绍。应该说还没有领会网络在商业中的本质价值,不理解网络所扮演的销售角色,最终使企业的网站变成孤岛。 将网站和公司的客户数据库连接起来,网站可以通过对顾客网页浏览的顺序、停留的时间长短为这位顾客建立个人档案,识别出具有相似浏览习惯的顾客。同时,电子商务前端的客户关系管理应该和企业的内部管理系统(ERP、SCM等)连接起来,不管客户从哪个渠道进来,都可以跟后台的企业管理系统连接起来。网站的一切工作都应围绕着顾客需求这一中心,要符合顾客的浏览习惯,充分考虑到顾客在网上可能碰到的困难时需要的帮助和技术支持;开展网上自助服务,顾客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时随地的上网查询,自行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以帮助降低成本。可以为他(她)定制在线购物经验、定制广告、促销活动和直接提供销售报盘,辨别出具体的顾客偏好,以便提供改进的个人服务,海尔公司推出了“网上定制”,顾客进入海尔网站的主页面后,就可以清楚看到定制冰箱和定制电脑,以定制冰箱为例,消费者可以自己设计冰箱的外观色彩和内件配置,从而最大限度满足了顾客的个性化需求。从2000年8月海尔推出“定制冰箱”一个月时间,就从网上接到了多达100万台的要货订单。 4.提高企业顾客信息能力的非技术因素 在设计数据库之前,首先让一组营销人员来明确公司的业务需要,所设计的数据库要包含哪些功能,简单的说,就是数据库能帮助营销人员去做什么。然后让一组管理信息系统的专业人员去实现相应的运作条件。在具体的开发实施中,这组营销人员和MIS专业人员共同协作(Team Approach),互相支持,使数据库开发顺利进行。 所设计的数据库应能够回答有关现有顾客或准顾客的特征和行为的特定问题(或查询);能够在特定标准、营销事件(Marketing Events)或姓名评分模型(Name Scoring Models)的基础上挑选将来促销的对象姓名;能够跟踪促销结果并对反馈者和非反馈者进行顾客轮廓分析(Profiling)。 大多数公司建立营销数据库作为一种独立的应用,并首要的把他当作一种分析和促销的工具,但一个完全一体化的数据库系统完全将公司的业务、决策支持和营销系统,合并成一个单一的一体化的数据库应用形式,数据库营销是一个系统性的有创造力的整合的营销体系。 顾客竞争其实就是信息竞争,筹建营销数据库和CRM系统,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顾客信息能力,顾客信息能力的本质是企业的判断能力,即能够根据已有的事实判断那些未知因素将会具有怎样的价值,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顾客信息能力已经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核心能力,它能贯彻到市场、销售、服务等各职能领域。 但是很多企业走入一个误区,在提高企业的信息能力上将近80%的资源投资在顾客数据库和网络系统建设上,忽视了企业信息能力除了技术以外,还有更重要的非技术因素,包括人才、文化观念、组织结构、领导艺术和战略观念。 4.1人才队伍 公司须组织一支均衡的信息队伍,其中包括:具有扎实业务操作经验的人才;敏捷、富于创造性,最少受行业传统束缚的人才;来自IT并熟悉本行业务的人才;来自本行业并熟悉技术应用的人才;具有新环境销售潜力的人才;具有熟练的数学和统计才能的人才;在与客户交流环境中能熟练应用信息的人才。 4.2企业文化 营销数据库的实施虽然在形式上表现为一些软件包的组合、调试、安装、测试和运行,但是蕴藏于信息管理的核心的是一种新型的理念。实施CRM需要销售人员、市场推广人员、维修服务人员等等的全方位参与,如果不能得到他们的信赖和支持,再好的系统设计也不能发挥效力。公司要创造一种学习和创新的信息文化,努力使业务和信息技术部门之间的信息文化相互适应,评估人们在工作中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应用信息的能力。美国一家企业的经理对此有深刻的发现:“如果你留心观察一下周围那些在本行业中出类拔萃的企业,你就会发现他们在企业文化方面与众不同。” 4.3组织结构 留心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在现有的组织结构中,企业并不是单一的公司组织,而是由许多半自治部门组成。就象美国一家业务领先的银行经理指出:“每一个业务部门都有自己的技术支持,因此我们像六个竞争者在相互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每个业务部门之间没有分享顾客信息,形成了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使得各部门无法协同工作,从共同的信息中获取更大的力量。企业必须建立明确的信息共享奖励机制,在部门之间经常举行群策会议,建立跨部门的联合小组专门从事信息开发,为各部门信息共享和建模作出明确预算,改变原有组织结构,根据信息价值创造规律创建信息流。 4.4领导艺术 企业要高度重视那些推动改革、创新和新的处事方式的人,这是企业改变行业惯例的开始。辨别企业中守旧的领导人员,对他们进行教育或进行更换,在每个管理层中寻找具有信息远见并勇于进行信息改革的人,从而在各项业务中加入信息指导。应该说,企业的高级管理层对企业信息转型的支持是企业提高信息能力的关键。 4.5战略观念 信息在传统上归入技术的范畴,在实施中也没有完全当作一种战略资产,围绕企业信息开发的大量资源很大程度上被用于信息管理而不是价值创造。随着企业意识到顾客信息的真正价值,企业的注意力从“管理信息”向“顾客信息”演化。制定顾客信息战略,对信息收集进行详细的规划,并开始系统化的信息收集工作,同时,筹建数据库,对收集到的信息整理存储,对已知信息的百分比进行评估并设法提高该比例,讨论其潜在的价值。利用数据库能准确统计出公司顾客数目,计算出各顾客贡献的利润,辨别哪些是公司顶级顾客等。 5. 结束语 目前在我国,传统的营销方式仍占据着相当的地位,数据库营销只是对传统营销方式的补充和改变。但从长期看,数据库营销必将随着企业管理水平、尤其是营销管理水平的提升而得到创新使用。现在一些具有领先观念的企业如上海罗氏、通用汽车、广东美的已经建设了CRM系统。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和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的满足成为了可能,中国加入WTO以后,企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如何在这场强敌环饲的角力中胜出,需要全方位的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特别是企业的客户信息能力,作为企业经营战略中非常重要的营销体制也必须吸收西方先进的营销理念和手段,革除传统营销模式的弊端,数据库营销是先进的营销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的结晶,必然是企业未来的选择。但中国企业首先要从客户数据库建设和营销做起,打好基础,革新观念,最终走向CRM。 基础管理论文: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物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与青睐,被认为是面向21世纪的先进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争夺生存和利润空间,企业在不同的经营管理模式下需要不同的成本管理方法,在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之后,必然需要进行供应链成本管理(Cost Management in Supply Chain)来获得竞争优势,如何有效地对整个供应链上的成本进行管理将成为未来企业成本管理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一、供应链成本管理产生的必要性 进入21世纪,竞争日益加剧,降价现象也许不是普遍趋势,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现在的市场比十年前面临着更激烈的价格竞争。在许多西方国家,商业街和购物城都在持续降价,不仅如此,包括上游的供货商,原材料和工业产品也都在降价。 全球竞争加剧已经使得价格达到有史以来的最低点,形成目前这种市场环境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国外竞争者涌入市场,参与竞争,而他们的生产成本比较低。作为主要生产商中国的迅速崛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第二,贸易壁垒的撤除,市场自由度的增加都使得新的竞争者更加易于进入市场,这一现象使得许多行业的企业过剩,导致供给过剩,增加了降价的压力。 第三,Internet技术的应用使得价格信息的对比十分便捷。Internet技术同时使得拍卖和交易在整个行业范围内进行,这也助长了降价的趋势。 第四,顾客和消费者越来越看重产品的价值。曾经一度,品牌和供应商具有一定的价格号召力,因为当时市场认为不可能以较低的价格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为了缓解不断的降价压力,保证一定的利润水平,企业必须寻求降低成本的方法,以度过降价的危机。由于企业已经实施了许多降低成本的方法与策略,所以想寻找到新的成本降低方法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认为,降低成本最后的机会就存在于供应链而非企业自身的运作中。因此,加强供应链成本管理,降低包括物流成本在内的供应链总成本已经成为企业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 为此,许多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供应链成本管理,其中Seuring对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定义是“对供应链中的所有成本进行分析和控制的方法和概念”。从定义中可以看出,供应链成本管理比一般的企业内部成本管理更加重视交易成本和作业成本的优化,同时要将成本管理提高到战略层面上,追求“精益管理”。供应链成本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 是一种跨企业成本管理, 它拓展了成本管理思想到整个供应链, 意味着成本管理方法跨越了组织边界, 与传统成本管理相比,更为复杂。 二、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基础理论 供应链成本管理虽然是90年代提出的一种新的成本管理模式,但追求其理论渊源,与前人关于成本管理的各种研究理论是分不开的。供应链成本管理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价值链理论、委托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组织间成本管理理论等等。 (一)价值链理论 价值链概念由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在其《竞争优势》一书中首先提出,倡导运用价值链进行战略规划和管理,以帮助企业获取并维持竞争优势。价值链分析思想认为,每一个企业所从事的在经济上和技术上有明确界限的各项活动都是价值活动,这些相互联系的价值活动共同作用为企业创造价值,从而形成企业的价值链。比如,每一种产品从最初的原材料投入至到达最终消费者手中,要经历无数个相互联系的作业环节——作业链。这种作业链既是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也是价值创造和增值的过程,从而形成竞争战略上的价值链。 价值链分为三种:企业内部价值链、行业价值链和竞争对手价值链,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前两种价值链。企业内部在运作过程中可以分解为多个单元价值链,每个单元价值链既会产生价值,也会消耗成本。某一个价值链单元是否创造价值,关键是看它是否提供了后续价值链单元的所需,是否降低了后续价值链单元的成本。同时,任何一个企业均处于某行业价值链的某一段,价值链的上游是它的原材料或产品的供应商,下游是其分销商或最终顾客。这种价值链的相互联系成为降低价值链单元的成本及最终成本的重要因素,而价值链中各个环节的成本降低则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价值链分析对于成本管理理论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它拓展了成本管理的视角,将成本管理的重心延伸到了组织边界,不只是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是包括了价值链伙伴。 (二)委托理论 委托理论的核心是解决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委托人对人的激励问题,即问题,包括提高效果和降低成本。从广义上说,存在合作的地方就存在委托关系,而供应链成本管理强调的就是关系管理,也就是合作与协调,因此委托理论为其提供了分析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框架。 根据委托理论来分析处于供应链中的企业,处于上游的企业所扮演的是方的角色,而下游企业是委托方角色。存在委托关系就必然要发生成本,包括激励成本、协调成本和人问题成本等。供应链成本管理中就需要对这些成本进行分析,以期降低成本,优化效果,使链条间企业的关系成本最低的同时达到良好的合作效果。 (三)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Transanction Costs),又称交易费用,最早由罗纳德•科斯在研究企业性质时提出,是指交易过程中产生的成本。交易成本包括“发现相对价格的工作”、谈判、签约、激励、监督履约等的费用。毫无疑问,利用外部资源将带来大量的交易成本。这就需要一种“围绕核心企业,通过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分销商、零销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性网链结构模式”,这就是供应链。 根据交易成本理论对供应链成本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大致包括: (1) 寻找价格的费用;(2) 识别产品部件的信息费用;(3) 考核费用;(4) 贡献测度费用。另外,供应链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建立在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利益共享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各企业在供应链整体运作中的贡献。由于分解和考核各企业的贡献是困难的,这时会存在索取价格超过应得价格的情况,以至于人的仲裁必不可少,这也是供应链交易成本的内容之一。因此,为了降低整个供应链的交易成本,企业之间应该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彼此信任,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实现信息共享。 (四)组织间成本管理 组织间成本管理(Interorganizational Cost Management,ICM)是对供应链中有合作关系的相关企业进行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目标是通过共同的努力来降低成本。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所有参与的企业应该认同这个观点:“我们同坐一条船”,并且要鼓励他们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效率而不是他们自身的效率。如果整个供应链变的更加效率,那么他们分得的利润也就更多。因此,组织间成本管理是一种增加整个供应链利润的方法。由于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协调,所以它只适用于精细型供应链,因为在精细型供应链中,买卖双方互相影响,信息共享程度也很高。为了使组织间成本管理行之有效,任何改进措施取得的超额利润应该让所有参与的企业共享。这种共享可以刺激到所有参与企业可以更好的共同合作。 在供应链中,企业可以有三种途径来应用组织间成本管理来协调降低成本的活动。第一,它可以帮助企业、它的顾客和它的供应商寻求到新的方法来设计产品,以使得它可以在较低的成本下生产产品。第二,它可以帮助企业和它的供应商寻求方法在生产的过程中更进一步的降低产品成本。第三,它可以帮助企业寻求方法使得企业间的交接地更有效率。 当然,供应链成本管理理论基础除了上述的理论之外,还包括博弈论、约束理论、生命周期成本理论等等,本文对这些理论不再叙述。 三、供应链成本管理的方法 目前应用于供应链管理的成本管理方法有很多,其中研究最为广泛的几种方法分别是:目标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和生命周期成本法。 (一)目标成本法 目标成本法是丰田(TOYOTA)在60年代开发出的成本管理方法,这一方法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采用。目标成本法的目的在于将客户需求转化为所有相关流程的强制性竞争约束,以此来保证将来的产品能够创造出利润。 目标成本法的流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在第一个部分,市场驱动型成本核算是确定产品的准许成本。这是产品在预期销售价格下销售,并且保证一定利润水平时所能发生的最高成本,准许成本是由目标销售价格减去目标利润得到的;第二个部分就是确定可完成的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第三部分就是设定产品包含的每个组件的目标成本。 购货方的组件层次的目标成本决定了供应商的销售价格,从而就将它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转嫁给了供应商。因为这种压力是通过组件转移的,因此为供应商成本降低工作的重点指明了方向。其结果就是购货方与供应商共同合作,进行成本管理工作。正是因为这种携手合作对于目标成本法效果的重要性,导致了目标成本法真正成为一种跨企业成本管理的技术。其跨企业含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购货方必须设定可完成的组件层次的目标成本。如果供应商认为组件层次的目标成本无法完成,那么会降低他们努力的积极性。第二,购货方必须选择适当的方法对供应商应用目标成本法。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他们在设置成本降低目标和如何完成它们时是否给予供应商足够的自由空间。第三,购货方可以设置激励系统来激发供应商的创新能力和提高成本降低率。 (二)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 以作业为成本核算对象,基于这样的理念:作业消耗资源,产品和服务耗费作业。其目标是将成本动因引起的资源消耗更合理地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中去。企业可以通过作业成本法识别出那些与最终顾客的效用无关的作业,并通过减少或完全剔除这类无增值作业来降低成本,这样企业就可以更好地对市场需求做出反应并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供应链成本主要包括企业内部发生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以及企业间的交易成本。因此,供应链作业成本法应该站在供应链的视角上,以作业和交易为基础分析间接费用来优化产品或服务的总成本。企业内部的间接成本以作业为成本动因进行分析,而企业间的间接成本(交易成本)就需要以企业间发生的各种交易行为,如谈判、买卖等,为基础进行分析。 (三)生命周期成本法 目前,对于生命周期成本法还没有达成统一的理解,大多是依据Blanchard和Fabrycky的定义,“生命周期成本是指在系统的生命周期中与该系统相关的所有成本”。在生命周期成本法系统中,产品使用者承担的成本(包括使用成本和周期结束成本)负责补充传统上由产品生产商所承担的成本。并且除了考虑实物流程及其相关物资和能源流动(LCI)的成本外,还要考虑劳动力和使用知识(如专利)的成本以及交易成本(如信息流)。例如,在生命周期中需要考虑产品的开发成本。 在采用生命周期成本法下,就可以确定产品开发、生产、使用、周期结束所产生的所有成本,并据此识别生命周期和供应链中的成本驱动因素和其悖反关系,以开发和生产最小总成本的产品。 (四)改善成本法 改善成本法(kaizen costing)是供应链上各企业在产品生产阶段的最主要的成本约束机制。改善成本法也是一种前馈型的成本管理方法,它是通过预期的成本降低需要来制定产品成本的降低目标,而不是当成本超标已经发生后才做出反应。并且,通过改善成本法的实施,可以使成本降低压力持续于整个的产品生命周期。 将改善成本法局限于某个企业内部,将忽视供应链上游和下游企业进一步节约成本的潜力。改善成本法在供应链上各企业间的跨组织应用是通过大量的信息共享和合作机制,挖掘所有的成本降低机会。改善成本法可以看作是目标成本法在产品生产阶段的延伸,在跨组织成本管理中改善成本法的应用与目标成本法有一些相似之处。 首先,改善成本法同样是一种需要购货商和供应商共同合作的成本管理方法。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供应链上的所有成员企业都将共同实施改善成本法。这种合作使得企业可以实现在单独进行成本管理时所不能达到的成本节约。改善成本法的跨组织应用既可以由购货商发起,也可以由供应商发起。例如,购货商可以向供应商委派设计工程师或提供技术支持;供应商可以在购货商的配合下寻求新的部件设计方法。 第二,“价格传递机制”在改善成本法中依然有效。购货商的改善成本管理体系同样可以通过确定供应商的改善成本降低目标,将市场压力传递给它的供应商。所以,制定合理的改善成本降低目标是至关重要的,否则“价格传递机制”将失去效用。但是,在改善成本法中,购货商并不是针对于降低某一特定产品的成本,而是对所有的外包部件规定一个统一的成本降低比率。所以,供应链的改善成本管理在企业之间是相关联的,而不是像目标成本管理那样在相关企业间实现首尾连接。 四、结论 供应链成本管理是一种跨企业的成本管理,其视野超越了企业内部,而是将成本的含义延伸到了整个供应链上企业的作业成本和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其目标是优化、降低整个供应链上的总成本。供应链成本管理的理论基础主要为委托理论、精益成本管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管理方法主要有目标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法等。供应链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对于供应链管理水平以及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基础管理论文:关于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思考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只有扎扎实实地做好此项工作,才能把会计核算、成本管理、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等工作搞好,也才能提供真实、有效、完整的会计信息。 目前,在会计基础工作得到加强的同时,还应当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还相当薄弱,所以,对之实行规范化管理,也就是一件必须完成的工作了。 一、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的表现及原因 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的表现是: (一)会计信息失真严重,会计秩序混乱、会计凭证不合法、会计数据不准确、会计资料不完整,帐簿记载不当,瑕造信息、帐外设账,私设“小金库”。 (二)会计人员素质较低,会计人员往往只能按企业领导要求办事,不能有效地按国家财会法规、财经制度独立进行会计监督。 (三)会计监督力度不强。内部监督机构不健全,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内部审计制度难落实。 (四)会计岗位设置不规范。无会计证上岗的中小企业较多,甚至在一些大的企业,也存在不按规定设置总会计师,不按规定设置会计工作岗位等问题。 上述问颖的原因比转复杂。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单位领导不重视会计基础工作。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企业单位领导总是把主要精力放到提高经济效益,扩大企业市场占有份额上,很多领导认为会计工作做得好不好,最终要落到经济效益的指标上,会计基础工作做得怎么样,没有什么关系。 (二)企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有缺陷。一些单位没有按规定制订财务制度,或者有了制度不落实,常常为了自身利益及由于上级主管部门的压力,人为调整会计报表数据。 (三)会计监督机制不健全。大多单位会计人员实际上隶属于单位领导,难以独立行使会计监督。 (四)会计法制建设难落实,一些企业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某些单位领导为了某部门或个人的利益,指使或强迫会计弄虚作假,侵吞国家财产。 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的内涵 所谓的“规范化管理”,是指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既要保留原有的科学、合理的内容,又要有与新制度相适应的内容。 (一)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规。目前新《会计法》实施后,与《会计法》配套的法规相继出台,例如《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企业会计制度》等一系列会计准则,完善了会计法规体系,为了落实这些法律和法规,依法加强会计监督,会计人员应严格执行国家财务法规。 (二)健全和规范原始记录、计算工作,定额管理。原始记录要以满足国家、企业和会计工作的需要为前提;计量工作要建立必要的计量机构,配备人员,充实计量器具;定额管理要科学测算,选择最佳值。 (三)完善内部岗位责任制。会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是会计工作正常运作的保障、各单位应尽快制订岗位责任制,并且还要让一个岗位的会计人员定期检查另一个岗位会计人员的工作,并向财务负贵人汇报。 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的策略 (一)确定基本思路。会计基础工作就是为会计工作提供必备的资料和条件的各项基本工作,它是企业财会管理的基础。 强化会计基础工作,不能仅依靠财政部门以及各单位财会部门的力量,要动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实行综合治理,从上到下采取有力措施。这种要一抓会计法制建设,健全会计监督;二抓会计人员的素质的提高;三抓落实会计基础工作岗位责任管理。 (二)加强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领导。 1各级财政部门是本地区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机关。各级财政部门要按《会计法》行使管理会计职能,将分散的会计基础工作的规章制度统一起来,规范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会计基础工作差的单位要给予限期整顿,过期不改者在发放会计证、评聘技术职称方面予以相应的制裁,同时对会计基础工作健全的企业及先进个人给予表彰。 2.各级业务主管部门是本地区会计基础工作的领导机关。因此各主管部门是管理本部门的领导机关,应负责制订本部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考核实施规划,努力使所属单位达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 3.单位领导人是本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责任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是单位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单位负责人必须掌握基本的会计知识。单位领导人必须重视会计工作,组织领导财会部门和其他有关职能部门抓好会计基础工作,对会计信息的失真要承担法律责任,对违法乱纪的典型人物要严肃处理。 (三)加速人才培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我国现行单位应加紧会计人员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知识化。应采取多种形式,训练多项内容,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多项内容包括:会计专业理论及发展趋势,新会计制度和新会计方法。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学界的最新成果,会计电算化技术等等。还应根据本系统、本部门的实际工作需要和发展规则,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多方面能力是:独立工作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预测决策能力。 (四)落实会计基础工作责任制。 1、健全原始记录、定额管理、规范计量工作需要各部门、全体职工参与,并且涉及到他们的经济利益,关系复杂。因此单位领导必须出面协调,切实把责任管理具体落实到有关部门和个人,责权挂钩,奖优罚劣。 2、实行会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各单位对每个岗位的会计人员,制订岗位责任制,装订成册形成制度让各个岗位会计认真执行,总会计师与财务部门负责人负责综合、协调工作,定期进行会计互审。 (五)加大会计执法力度,完善会计监督。目前我国已逐渐步人以法治国的法制轨道,在完善会计法规体系的同时,必须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保障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和维护各单位的合法权益,推进会计工作步人法制轨道。要不断完善会计监督机制,督促会计部门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对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执行的质量的监管,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 四、严格特殊经济行为的会计基础工作 (一)关于登记帐簿发生错误,划线注销在更正处盖章。《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第62条第(一)项中规定:“登记帐簿时发生错误,应当将错误的文字或者数字划红线注销,但必须使原有字迹仍可辨认;然后在划线上方填写正确的文字或者数字,井由记帐人员在更正处盖章。”但《会计法》在第15条第二款规定:“会计帐簿应当按照连续编号的页码顺序登记。会计帐簿记录发生错误或者隔页、缺号、跳行的,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的方法更正,并由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在更正处盖章。”因此,登记帐簿发生错误以及隔页、缺号、跳行划线更正盖章,应由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在更正处共同盖章。 (二)关于会计交接工作。(会计法》对“会计交接”工作这一特殊的经济行为没有明确的规定,加上实际工作中交接工作又经常不受重视,所以有必要重申它的实际操作方法。 一般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会计机构负责人监交;会计机构负责人办理交接手续,由单位负责人监交,必要时主管单位可以派人会同监交。 会计交接的内容和程序如下:(1)提出交接申请;(2)交接准备;(3)监交申请;(4)交接内容;(5)有关人员签章:(6)移交清册的保管。 基础管理论文:论客户关系管理〔CRM〕的基础:数据库营销 经过二十年的经济发展,中国的经济形态正逐渐由稀缺经济向过剩经济过度,但这种过剩是底层次的过剩,产品的技术差别很小,同质化现象很严重,企业的习惯营销思维仍是以产品的推销为主,一次又一次地祭起“价格战”的大旗,结果是消费者逐渐麻木,并开始怀疑产品的品质,同时又严重削弱了企业的资本积累、科研开发及后续发展的能力。21世纪,对于任何企业而言,有两个方面最为重要,一是企业品牌,二是顾客的满意度,但顾客的满意和忠诚不是通过简单的削价可以换来,也不是通过折扣、积分等暂时的经济利益可以买来的,要靠数据库和顾客关系管理(CRM)系统,从与顾客的交流互动中更好地了解顾客需求来实现。 数据库营销作为本世纪90年代一种方兴未艾的营销形式,包含了关系营销的观念,着重于给顾客提供全方位的持续的服务,从而和市场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同时和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相结合,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MIS)来充分的建设和利用客户数据库,而且,强大而完善的数据库是未来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的基础。 1.未来的顾客服务模式与CRM的运用 顾客服务模式的变化 忠诚、持久而稳定的顾客群成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国外,93%的公司首席执行官认为"顾客资源"是企业成功和更具有竞争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企业营销的关键是争取和留住顾客,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地需求,和顾客建立互相信任的稳定的双向沟通的互动关系。传统的只是单向被动的适应消费者的营销方式已经落在时代变化的后面,这种慢一拍的市场跟进不仅不能享受到高额利润,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往往对企业而言还可能是致命的。现代的企业各个部门将被高度整合起来,以顾客为中心工作,追求顾客的终身价值。 顾客关系管理(CRM)呼之欲出 实现顾客的忠诚度,满足顾客随时变化的需求,相应的是企业管理的重心正从内部向外部扩展,从生产制造向顾客关系管理转移:ERP—SCM—CRM……顾客关系管理(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RM)。据2001年2月27日中国经营报消息,上海罗氏制药公司和康柏合作,投资400万启动大中华地区制药行业真正意义上的客户管理系统(CRM),由Sibel公司提供软件解决方案,上海罗氏希望在3、4年内通过CRM的建设,彻底改变与客户打交道的方式。 CRM作为新一代的顾客资源管理系统,把企业的销售、市场和服务等部门整合起来,有效地把各个渠道传来的客户信息集中在一个数据库里。公司各个部门之间共享这同一个客户数据库,发生在这个客户上的各种接触,无论是他何时索要过公司简介,还是他是否曾经购买过产品都记录在案,每个与这一顾客打交道的部门经手人可以很轻易地查询到这些数据,让这个顾客得到整体的关怀。从中我们也可发现,CRM系统的基础是一个数据完备、功能完善的客户数据库在营销中的整体功能发挥。 2. 数据库营销的实际应用 数据库营销,是在企业通过收集和积累消费者大量的信息,经过处理后预测消费者有多大可能去购买某种产品,以及利用这些信息给产品以精确定位,有针对性地制作营销信息达到说服消费者去购买产品地目的。通过数据库的建立和分析,各个部门都对顾客的资料有详细全面的了解,可以给予顾客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支持和营销设计,使“一对一的顾客关系管理”成为可能。数据库营销是一个“信息双向交流”的体系,它为每一位目标顾客提供了及时作出反馈的机会,并且这种反馈是可测定和度量的。 数据库营销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里已相当普及,在美国,1994年Donnelley Marketing公司的调查显示,56%的零售商和制造商有营销数据库,10%的零售商和制造商正在计划建设营销数据库,85%的零售商和制造商认为在本世纪末,他们将需要一个强大的营销数据库来支持他们的竞争实力。从全球来看,数据库直销作为市场营销的一种形式,正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青睐,在维系顾客、提高销售额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宏观功能——市场预测和实时反应 客户数据库的各种原始数据,可以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和“智能分析”在潜在的数据中发现赢利机会。基于顾客年龄、性别、人口统计数据和其它类似因素,对顾客购买某一具体货物可能性作出预测;能够根据数据库中顾客信息特征有针对性的判定营销策略,促销手段,提高营销效率,帮助公司决定制造适销的产品以及使产品制定合适的价格;可以以所有可能的方式研究数据,按地区、国家、顾客大小、产品、销售人员、甚至按邮编,从而比较出不同市场销售业绩,找出数字背后的原因,挖掘出市场潜力。企业产品质量上或者功能的反馈信息首先通过市场、销售、服务等一线人员从面对面的顾客口中得知,把有关的信息整理好以后,输入数据库,定期对市场上的顾客信息进行分析,提出报告,帮助产品在工艺或功能上的改善和完美,产品开发部门作出前瞻性的研究和开发;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市场上的实时信息随时调整生产和原料的采购,或者调整生产产品的品种,最大限度的减少库存,做到“适时性生产”(JIT)。 微观功能——分析每位顾客的赢利率 事实上,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真正给企业带来丰厚利润的顾客只占所有顾客中的20%,他们是企业的最佳顾客,赢利率是最高的,对这些顾客,企业应该提供特别的服务、折扣或奖励,并要保持足够的警惕,因为竞争对手也是瞄准这些顾客发动竞争攻击的。然而绝大多数的企业的顾客战略只是获取顾客,很少花精力去辨别和保护他们的最佳顾客,同时去除不良顾客;他们也很少花精力考虑到竞争者手中去策反顾客,增加产品和服务,来提高赢利率。利用企业数据库中的详细资料我们能够深入到信息的微观程度,加强顾客区分的统计技术,计算每位顾客的赢利率,然后去抢夺竞争者的最佳顾客,保护好自己的最佳顾客,培养自己极具潜力的顾客,驱逐自己最差的顾客。通用电气公司的消费者数据库能显示每个顾客的各种详细资料,保存了每次的交易记录。他们可以根据消费者购买公司家用电器的历史,来判断谁对公司和新式录象机感兴趣,能确认谁是公司的大买主,并给他们送上价值30美圆的小礼物,以换取他们对公司产生下一次的购买。 数据库营销是CRM的基础 CRM系统主要包括销售自动化(Sales Force Automation, SFA)、营销管理、客户服务和支持、客户呼叫中心、网络功能几个模块。它的实质是充分发挥市场、销售、服务三大部门的作用,并且使三个部门能充分共享顾客信息,打破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堡垒的封锁,从而使各个部门以一个企业的整体形象出现在顾客面前。在企业前端CRM系统背后,其实就是一个功能强大的顾客服务数据库,存储了顾客的各种资料及交易行为,并能利用各种数学分析模型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层次挖掘,对顾客的价值和赢利率进行分析。可见,在实施CRM过程中,将企业原有的顾客历史数据整理有序化,输入数据库,搭建好一个完整的数据库是基础(关系见图)。 3. 网络时代CRM中的数据库营销 营销数据库和CRM把企业、经销商和维修站连成一体 在传统的企业结构中,要真正和顾客建立起持续、友好的个性化联系并不容易。原因很简单——技术上无法达到,观念上无法想像。比如说售后维修有时间地点的限制,难于提供24小时的即时服务;或者某个顾客的购买喜好只为单个销售人员所知,到了其他推广或售后服务人员那里就可能无法获得最适意的选择;一些基本顾客信息在不同部门的处理中需要不断重复,甚至发生数据丢失。更重要的是,销售人员往往仅从完成销售定额的角度出发,在销售过程中缺乏和后台支持人员的沟通,让顾客在购买之后才发现服务和产品性能并不象当初销售人员的描述那样,因而有上当受骗之感。这些常见的“企业病”都是由于企业的运作流程没有按照“以顾客为中心”的宗旨去设计实施,而是各部门从各部门自身的利益出发,多头出击的结果,在短期内即使可以赢得定单,却损害了与顾客的长期合作关系,最后仍然要由企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修补。 企业和经销商、特约维修站之间的联系,是一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同体,这三者之间的维系的途径是什么呢?笔者觉得恰恰是顾客服务系统CRM,系统的前台是CRM,后台就是营销数据库。上海通用公司在2000年安装了由IBM公司提供的CRM系统,它把企业的客户服务部、经销商和特约维修站联成一体,当一位顾客反映所购的轿车有问题投诉到公司的客户服务部门时,工作人员马上能根据顾客的名字从数据库中调出相关资料,其购买的是什么型号、购买时间、所售的零售商、曾有的维修记录、当时由谁负责、判断出顾客反映问题的所属的质量类型,从而马上通过系统通知离顾客最近的维修站,同时进行跟踪记录,何时解决问题,顾客的满意度等,大大加快了对顾客投诉的响应时间,同时,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把他们从日常数据采集转化为能够增殖的顾客服务。 假如没有这个系统,企业和各维修站、经销商是隔离的,同样一位顾客的投诉,不可能马上对问题的处理迅捷和有条理,公司的顾客顾客服务中心可能还要打电话、发传真了解在经销商、维修站里有关顾客的信息,如果资料不是很切确,还要反复的核对,期间的麻烦和效率可想而知。 基于Internet的数据库营销和CRM 如果想领导这个数字时代,就必须充分了解因特网,这样才能准确预测网络生活方式对你的产业意味着什么(见比尔·盖茨著《未来时速》)。现在许多企业所建立的网站,并没有站在电子商务的高度,仅仅当作自己企业的电子宣传栏,网上预订的产品也只是目录式的,没有产品直观的多媒体介绍。应该说还没有领会网络在商业中的本质价值,不理解网络所扮演的销售角色,最终使企业的网站变成孤岛。 将网站和公司的客户数据库连接起来,网站可以通过对顾客网页浏览的顺序、停留的时间长短为这位顾客建立个人档案,识别出具有相似浏览习惯的顾客。同时,电子商务前端的客户关系管理应该和企业的内部管理系统(ERP、SCM等)连接起来,不管客户从哪个渠道进来,都可以跟后台的企业管理系统连接起来。网站的一切工作都应围绕着顾客需求这一中心,要符合顾客的浏览习惯,充分考虑到顾客在网上可能碰到的困难时需要的帮助和技术支持;开展网上自助服务,顾客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时随地的上网查询,自行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以帮助降低成本。可以为他(她)定制在线购物经验、定制广告、促销活动和直接提供销售报盘,辨别出具体的顾客偏好,以便提供改进的个人服务,海尔公司推出了“网上定制”,顾客进入海尔网站的主页面后,就可以清楚看到定制冰箱和定制电脑,以定制冰箱为例,消费者可以自己设计冰箱的外观色彩和内件配置,从而最大限度满足了顾客的个性化需求。从2000年8月海尔推出“定制冰箱”一个月时间,就从网上接到了多达100万台的要货订单。 4.提高企业顾客信息能力的非技术因素 在设计数据库之前,首先让一组营销人员来明确公司的业务需要,所设计的数据库要包含哪些功能,简单的说,就是数据库能帮助营销人员去做什么。然后让一组管理信息系统的专业人员去实现相应的运作条件。在具体的开发实施中,这组营销人员和MIS专业人员共同协作(Team Approach),互相支持,使数据库开发顺利进行。 所设计的数据库应能够回答有关现有顾客或准顾客的特征和行为的特定问题(或查询);能够在特定标准、营销事件(Marketing Events)或姓名评分模型(Name Scoring Models)的基础上挑选将来促销的对象姓名;能够跟踪促销结果并对反馈者和非反馈者进行顾客轮廓分析(Profiling)。 大多数公司建立营销数据库作为一种独立的应用,并首要的把他当作一种分析和促销的工具,但一个完全一体化的数据库系统完全将公司的业务、决策支持和营销系统,合并成一个单一的一体化的数据库应用形式,数据库营销是一个系统性的有创造力的整合的营销体系。 顾客竞争其实就是信息竞争,筹建营销数据库和CRM系统,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顾客信息能力,顾客信息能力的本质是企业的判断能力,即能够根据已有的事实判断那些未知因素将会具有怎样的价值,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顾客信息能力已经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核心能力,它能贯彻到市场、销售、服务等各职能领域。 但是很多企业走入一个误区,在提高企业的信息能力上将近80%的资源投资在顾客数据库和网络系统建设上,忽视了企业信息能力除了技术以外,还有更重要的非技术因素,包括人才、文化观念、组织结构、领导艺术和战略观念。 4.1人才队伍 公司须组织一支均衡的信息队伍,其中包括:具有扎实业务操作经验的人才;敏捷、富于创造性,最少受行业传统束缚的人才;来自IT并熟悉本行业务的人才;来自本行业并熟悉技术应用的人才;具有新环境销售潜力的人才;具有熟练的数学和统计才能的人才;在与客户交流环境中能熟练应用信息的人才。 4.2企业文化 营销数据库的实施虽然在形式上表现为一些软件包的组合、调试、安装、测试和运行,但是蕴藏于信息管理的核心的是一种新型的理念。实施CRM需要销售人员、市场推广人员、维修服务人员等等的全方位参与,如果不能得到他们的信赖和支持,再好的系统设计也不能发挥效力。公司要创造一种学习和创新的信息文化,努力使业务和信息技术部门之间的信息文化相互适应,评估人们在工作中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应用信息的能力。美国一家企业的经理对此有深刻的发现:“如果你留心观察一下周围那些在本行业中出类拔萃的企业,你就会发现他们在企业文化方面与众不同。” 4.3组织结构 留心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在现有的组织结构中,企业并不是单一的公司组织,而是由许多半自治部门组成。就象美国一家业务领先的银行经理指出:“每一个业务部门都有自己的技术支持,因此我们像六个竞争者在相互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每个业务部门之间没有分享顾客信息,形成了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使得各部门无法协同工作,从共同的信息中获取更大的力量。企业必须建立明确的信息共享奖励机制,在部门之间经常举行群策会议,建立跨部门的联合小组专门从事信息开发,为各部门信息共享和建模作出明确预算,改变原有组织结构,根据信息价值创造规律创建信息流。 4.4领导艺术 企业要高度重视那些推动改革、创新和新的处事方式的人,这是企业改变行业惯例的开始。辨别企业中守旧的领导人员,对他们进行教育或进行更换,在每个管理层中寻找具有信息远见并勇于进行信息改革的人,从而在各项业务中加入信息指导。应该说,企业的高级管理层对企业信息转型的支持是企业提高信息能力的关键。 4.5战略观念 信息在传统上归入技术的范畴,在实施中也没有完全当作一种战略资产,围绕企业信息开发的大量资源很大程度上被用于信息管理而不是价值创造。随着企业意识到顾客信息的真正价值,企业的注意力从“管理信息”向“顾客信息”演化。制定顾客信息战略,对信息收集进行详细的规划,并开始系统化的信息收集工作,同时,筹建数据库,对收集到的信息整理存储,对已知信息的百分比进行评估并设法提高该比例,讨论其潜在的价值。利用数据库能准确统计出公司顾客数目,计算出各顾客贡献的利润,辨别哪些是公司顶级顾客等。 5. 结束语 目前在我国,传统的营销方式仍占据着相当的地位,数据库营销只是对传统营销方式的补充和改变。但从长期看,数据库营销必将随着企业管理水平、尤其是营销管理水平的提升而得到创新使用。现在一些具有领先观念的企业如上海罗氏、通用汽车、广东美的已经建设了CRM系统。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和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的满足成为了可能,中国加入WTO以后,企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如何在这场强敌环饲的角力中胜出,需要全方位的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特别是企业的客户信息能力,作为企业经营战略中非常重要的营销体制也必须吸收西方先进的营销理念和手段,革除传统营销模式的弊端,数据库营销是先进的营销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的结晶,必然是企业未来的选择。但中国企业首先要从客户数据库建设和营销做起,打好基础,革新观念,最终走向CRM。 基础管理论文: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物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与青睐,被认为是面向21世纪的先进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争夺生存和利润空间,企业在不同的经营管理模式下需要不同的成本管理方法,在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之后,必然需要进行供应链成本管理(Cost Management in Supply Chain)来获得竞争优势,如何有效地对整个供应链上的成本进行管理将成为未来企业成本管理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一、供应链成本管理产生的必要性 进入21世纪,竞争日益加剧,降价现象也许不是普遍趋势,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现在的市场比十年前面临着更激烈的价格竞争。在许多西方国家,商业街和购物城都在持续降价,不仅如此,包括上游的供货商,原材料和工业产品也都在降价。 全球竞争加剧已经使得价格达到有史以来的最低点,形成目前这种市场环境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国外竞争者涌入市场,参与竞争,而他们的生产成本比较低。作为主要生产商中国的迅速崛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第二,贸易壁垒的撤除,市场自由度的增加都使得新的竞争者更加易于进入市场,这一现象使得许多行业的企业过剩,导致供给过剩,增加了降价的压力。 第三,Internet技术的应用使得价格信息的对比十分便捷。Internet技术同时使得拍卖和交易在整个行业范围内进行,这也助长了降价的趋势。 第四,顾客和消费者越来越看重产品的价值。曾经一度,品牌和供应商具有一定的价格号召力,因为当时市场认为不可能以较低的价格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为了缓解不断的降价压力,保证一定的利润水平,企业必须寻求降低成本的方法,以度过降价的危机。由于企业已经实施了许多降低成本的方法与策略,所以想寻找到新的成本降低方法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认为,降低成本最后的机会就存在于供应链而非企业自身的运作中。因此,加强供应链成本管理,降低包括物流成本在内的供应链总成本已经成为企业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 为此,许多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供应链成本管理,其中Seuring对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定义是“对供应链中的所有成本进行分析和控制的方法和概念”。从定义中可以看出,供应链成本管理比一般的企业内部成本管理更加重视交易成本和作业成本的优化,同时要将成本管理提高到战略层面上,追求“精益管理”。供应链成本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 是一种跨企业成本管理, 它拓展了成本管理思想到整个供应链, 意味着成本管理方法跨越了组织边界, 与传统成本管理相比,更为复杂。 二、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基础理论 供应链成本管理虽然是90年代提出的一种新的成本管理模式,但追求其理论渊源,与前人关于成本管理的各种研究理论是分不开的。供应链成本管理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价值链理论、委托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组织间成本管理理论等等。 (一)价值链理论 价值链概念由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在其《竞争优势》一书中首先提出,倡导运用价值链进行战略规划和管理,以帮助企业获取并维持竞争优势。价值链分析思想认为,每一个企业所从事的在经济上和技术上有明确界限的各项活动都是价值活动,这些相互联系的价值活动共同作用为企业创造价值,从而形成企业的价值链。比如,每一种产品从最初的原材料投入至到达最终消费者手中,要经历无数个相互联系的作业环节——作业链。这种作业链既是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也是价值创造和增值的过程,从而形成竞争战略上的价值链。 价值链分为三种:企业内部价值链、行业价值链和竞争对手价值链,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前两种价值链。企业内部在运作过程中可以分解为多个单元价值链,每个单元价值链既会产生价值,也会消耗成本。某一个价值链单元是否创造价值,关键是看它是否提供了后续价值链单元的所需,是否降低了后续价值链单元的成本。同时,任何一个企业均处于某行业价值链的某一段,价值链的上游是它的原材料或产品的供应商,下游是其分销商或最终顾客。这种价值链的相互联系成为降低价值链单元的成本及最终成本的重要因素,而价值链中各个环节的成本降低则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价值链分析对于成本管理理论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它拓展了成本管理的视角,将成本管理的重心延伸到了组织边界,不只是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是包括了价值链伙伴。 (二)委托理论 委托理论的核心是解决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委托人对人的激励问题,即问题,包括提高效果和降低成本。从广义上说,存在合作的地方就存在委托关系,而供应链成本管理强调的就是关系管理,也就是合作与协调,因此委托理论为其提供了分析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框架。 根据委托理论来分析处于供应链中的企业,处于上游的企业所扮演的是方的角色,而下游企业是委托方角色。存在委托关系就必然要发生成本,包括激励成本、协调成本和人问题成本等。供应链成本管理中就需要对这些成本进行分析,以期降低成本,优化效果,使链条间企业的关系成本最低的同时达到良好的合作效果。 (三)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Transanction Costs),又称交易费用,最早由罗纳德•科斯在研究企业性质时提出,是指交易过程中产生的成本。交易成本包括“发现相对价格的工作”、谈判、签约、激励、监督履约等的费用。毫无疑问,利用外部资源将带来大量的交易成本。这就需要一种“围绕核心企业,通过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分销商、零销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性网链结构模式”,这就是供应链。 根据交易成本理论对供应链成本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大致包括: (1) 寻找价格的费用;(2) 识别产品部件的信息费用;(3) 考核费用;(4) 贡献测度费用。另外,供应链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建立在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利益共享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各企业在供应链整体运作中的贡献。由于分解和考核各企业的贡献是困难的,这时会存在索取价格超过应得价格的情况,以至于人的仲裁必不可少,这也是供应链交易成本的内容之一。因此,为了降低整个供应链的交易成本,企业之间应该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彼此信任,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实现信息共享。 (四)组织间成本管理 组织间成本管理(Interorganizational Cost Management,ICM)是对供应链中有合作关系的相关企业进行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目标是通过共同的努力来降低成本。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所有参与的企业应该认同这个观点:“我们同坐一条船”,并且要鼓励他们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效率而不是他们自身的效率。如果整个供应链变的更加效率,那么他们分得的利润也就更多。因此,组织间成本管理是一种增加整个供应链利润的方法。由于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协调,所以它只适用于精细型供应链,因为在精细型供应链中,买卖双方互相影响,信息共享程度也很高。为了使组织间成本管理行之有效,任何改进措施取得的超额利润应该让所有参与的企业共享。这种共享可以刺激到所有参与企业可以更好的共同合作。 在供应链中,企业可以有三种途径来应用组织间成本管理来协调降低成本的活动。第一,它可以帮助企业、它的顾客和它的供应商寻求到新的方法来设计产品,以使得它可以在较低的成本下生产产品。第二,它可以帮助企业和它的供应商寻求方法在生产的过程中更进一步的降低产品成本。第三,它可以帮助企业寻求方法使得企业间的交接地更有效率。 当然,供应链成本管理理论基础除了上述的理论之外,还包括博弈论、约束理论、生命周期成本理论等等,本文对这些理论不再叙述。 三、供应链成本管理的方法 目前应用于供应链管理的成本管理方法有很多,其中研究最为广泛的几种方法分别是:目标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和生命周期成本法。 (一)目标成本法 目标成本法是丰田(TOYOTA)在60年代开发出的成本管理方法,这一方法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采用。目标成本法的目的在于将客户需求转化为所有相关流程的强制性竞争约束,以此来保证将来的产品能够创造出利润。 目标成本法的流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在第一个部分,市场驱动型成本核算是确定产品的准许成本。这是产品在预期销售价格下销售,并且保证一定利润水平时所能发生的最高成本,准许成本是由目标销售价格减去目标利润得到的;第二个部分就是确定可完成的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第三部分就是设定产品包含的每个组件的目标成本。 购货方的组件层次的目标成本决定了供应商的销售价格,从而就将它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转嫁给了供应商。因为这种压力是通过组件转移的,因此为供应商成本降低工作的重点指明了方向。其结果就是购货方与供应商共同合作,进行成本管理工作。正是因为这种携手合作对于目标成本法效果的重要性,导致了目标成本法真正成为一种跨企业成本管理的技术。其跨企业含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购货方必须设定可完成的组件层次的目标成本。如果供应商认为组件层次的目标成本无法完成,那么会降低他们努力的积极性。第二,购货方必须选择适当的方法对供应商应用目标成本法。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他们在设置成本降低目标和如何完成它们时是否给予供应商足够的自由空间。第三,购货方可以设置激励系统来激发供应商的创新能力和提高成本降低率。 (二)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 以作业为成本核算对象,基于这样的理念:作业消耗资源,产品和服务耗费作业。其目标是将成本动因引起的资源消耗更合理地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中去。企业可以通过作业成本法识别出那些与最终顾客的效用无关的作业,并通过减少或完全剔除这类无增值作业来降低成本,这样企业就可以更好地对市场需求做出反应并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供应链成本主要包括企业内部发生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以及企业间的交易成本。因此,供应链作业成本法应该站在供应链的视角上,以作业和交易为基础分析间接费用来优化产品或服务的总成本。企业内部的间接成本以作业为成本动因进行分析,而企业间的间接成本(交易成本)就需要以企业间发生的各种交易行为,如谈判、买卖等,为基础进行分析。 (三)生命周期成本法 目前,对于生命周期成本法还没有达成统一的理解,大多是依据Blanchard和Fabrycky的定义,“生命周期成本是指在系统的生命周期中与该系统相关的所有成本”。在生命周期成本法系统中,产品使用者承担的成本(包括使用成本和周期结束成本)负责补充传统上由产品生产商所承担的成本。并且除了考虑实物流程及其相关物资和能源流动(LCI)的成本外,还要考虑劳动力和使用知识(如专利)的成本以及交易成本(如信息流)。例如,在生命周期中需要考虑产品的开发成本。 在采用生命周期成本法下,就可以确定产品开发、生产、使用、周期结束所产生的所有成本,并据此识别生命周期和供应链中的成本驱动因素和其悖反关系,以开发和生产最小总成本的产品。 (四)改善成本法 改善成本法(kaizen costing)是供应链上各企业在产品生产阶段的最主要的成本约束机制。改善成本法也是一种前馈型的成本管理方法,它是通过预期的成本降低需要来制定产品成本的降低目标,而不是当成本超标已经发生后才做出反应。并且,通过改善成本法的实施,可以使成本降低压力持续于整个的产品生命周期。 将改善成本法局限于某个企业内部,将忽视供应链上游和下游企业进一步节约成本的潜力。改善成本法在供应链上各企业间的跨组织应用是通过大量的信息共享和合作机制,挖掘所有的成本降低机会。改善成本法可以看作是目标成本法在产品生产阶段的延伸,在跨组织成本管理中改善成本法的应用与目标成本法有一些相似之处。 首先,改善成本法同样是一种需要购货商和供应商共同合作的成本管理方法。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供应链上的所有成员企业都将共同实施改善成本法。这种合作使得企业可以实现在单独进行成本管理时所不能达到的成本节约。改善成本法的跨组织应用既可以由购货商发起,也可以由供应商发起。例如,购货商可以向供应商委派设计工程师或提供技术支持;供应商可以在购货商的配合下寻求新的部件设计方法。 第二,“价格传递机制”在改善成本法中依然有效。购货商的改善成本管理体系同样可以通过确定供应商的改善成本降低目标,将市场压力传递给它的供应商。所以,制定合理的改善成本降低目标是至关重要的,否则“价格传递机制”将失去效用。但是,在改善成本法中,购货商并不是针对于降低某一特定产品的成本,而是对所有的外包部件规定一个统一的成本降低比率。所以,供应链的改善成本管理在企业之间是相关联的,而不是像目标成本管理那样在相关企业间实现首尾连接。 四、结论 供应链成本管理是一种跨企业的成本管理,其视野超越了企业内部,而是将成本的含义延伸到了整个供应链上企业的作业成本和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其目标是优化、降低整个供应链上的总成本。供应链成本管理的理论基础主要为委托理论、精益成本管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管理方法主要有目标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法等。供应链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对于供应链管理水平以及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美术学习论文:试论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学习 随着美术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在平时的美术课堂教学中也进行了探究性学习的研究。这就要求我们美术教师在教学中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航员、促进者、辅助者,以平等合作的心态参与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中去,协同合作、师生互动、因材施教、教学相长。这样就更有利于学生进行美术综合实践的学习活动,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一、更新美术教学理念,创设探究学习空间; 我们为了更好的开展美术课堂教学探究的研究活动,就应该在美术教育理念上有更新和突破:首先,美术学习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的学习,更要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因为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美术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它是在情感、思想的表达、交流中产生和发展的;其次小学美术教育不等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要为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全面发展的协调。新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自主互动学习,强调情感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多学科知识的渗透和影响。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从而学会如何做人。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营造探究学习环境 相信自己的学生有能力去创造美,欣赏美,是一个美术教师应该有的自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广阔的发展空间,教师只要提供给他们合适的工具就可以了。创造力是人的基本潜能,而身心自由是创新潜能得以开发的基本条件。只有在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才可以自由自在进行想象和创新。我们美术教师就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平等生由,让学生和教师可以进行情感交流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的学习方法去发现和探索,不要干扰和约束学生个性化的知觉方式和创造方式。要敢于让学生走出座位,走出教室,自已去组合小组,开展学习活动,这样的学习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平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顺利开展美术学习的前提。只有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才可以让他们获得学习中的快乐。因此在课堂上需要教师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特有的吸引力,以种种途径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使学习内容同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相适应,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美妙的学习乐园。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开发探究学习潜力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要让学生发展综合素质,强调让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就是新时期先进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潜力,自己能够进行尝试性学习,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促进其全面发展。我们可以让学生按照以下途径操作:创设情境――确立目标――感受发现――尝试验证――评介反思――大胆表现。这种学习方式就需要老师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凭借自身的感受、观察、思考、体验、发现、讨论、搜集、尝试、反思等学习活动完成学习目标。例如,我们在进行五年级美术写生课《建筑工地》的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去收集相关的建筑工地的图形 材料,不同建筑风格的楼房样式,尝试去整理画稿,然后才在课堂上画出记忆中的建筑工地的情景。 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还要渗透合作学习的理念。同学间的合作、分工、交流、互动、同心协力、互相促进完成任务的学习方法。但学生合作学习是建立在自主学习基础上的,是自主学习有益的补充和支持。合作学习就体现学生间的团队精神,民主精神和科学精神,组员间自由平等,合作互动,彼此信任。 四、完善美术评价体系,促进探究学习发展 让学生在完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以后,对自己的收获和成果进行客观的评价是非常必要的。可以使学生锻炼语言表达的能力,不但能够动手制作,还可以将自己的学习收获、创作意图介绍给教师和其他学生。美术教师能采用自评和互评等多种方式来丰富学生的评价体系,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学生间的互相评价。可以在同桌间、小组间和全班间,以儿童的眼光来点评他们的学习表现和创作成果,促进人人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的引导性评价是相当重要的,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的同时,还要积极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比如从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成果、创新程度等多方面去评价。肯定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就是保护学生的创新成果,确立学生全面发展的自信心。 我们美术教师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将继续开展探究学习的研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提高学生欣赏美、创造美、发现美的综合素质而努力工作! 美术学习论文:小学美术自主学习教学研究 美术学科是一门综合学科,具有较强的开放性,给学生展示自我、张扬个性、表现创新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美术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空间,促进学生去发现,去探索是十分重要的。 【转变学习方式】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营造一个轻松积极的学习氛围,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自主地去尝试是素质教育手段的一种,在学生自己主动去尝试的过程里,会不停地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求知欲的来源,在求知欲的引导下,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会大大提高,学习更主动,也就会保证教学的效果。老师们应首先依据教材的内容,依据学生的兴趣所在和好胜心理的特征,发现学生兴趣的关注点,而后再凭借一些教学的方法,建造合适的与之相一致的美术教学气氛,激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改变学习方式的办法有很多种,一种是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自主地参与教学,自主地尝试教学的方法,设计教学的内容,这样教学的效果就会十分明显。正是让学生自主教和学的过程试,在教育的同时,获得知识,正是一个教学相长的原理。还可以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感受。 【培养问题意识】 1.创设问题情景 学生由于年龄小,对生活的经验还不丰富,要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同时创造建设问题的情景还有一定的困难。这是教师就起到了他作为教师的作用。教师这时要协助学生提出问题,逐步意识问题到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师就像一盏明灯,只是指引孩子走大方向,但如何走是靠孩子自己决定和进行的。如对于五六年级学生的美术教学,在对“综合探索”学习领域中的“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的教学,美术教师可组织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以及依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创作。这种放开书本,结合现实,并以自己的观点去主动地进行美术学习和创作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培养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提高知识运用的能力,把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不知所以然的学习转化为自己的主动地去学习,从而激励学生向更高的目标、更好的方向发展。 2.授之以“渔”,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为不同的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知识理解和生活经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都会有自己独有的对问题的理解,并在此理解的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来思考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寻求自己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同时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多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充分表现出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能力,协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点,提高学生发现并质疑问题的能力。实践告诉我们,学生“提出问题”,既有利于加强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还有利于作为教师的我们适合理整教学节奏、授课重点、难点,这既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发挥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独创的观点,又能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培养自学能力】 自学习惯是要学生在长期逐渐养成的,养成之后难以改变,成为自动化了的动作。据说,同一个动作只有坚持做七天方能成为一个习惯。下面是笔者培养学生良(文秘站:)好的预习习惯的做法,可以分两个阶段: 1.自习习惯的养成 养成自习习惯就是要有目的的让学生从完全依赖教师过渡到由老师指点。学习前,教师要根据教学重点布置任务,学生根据教师给的任务提前预习,不同的可以提出疑问,在课上有老师协助解答;如果有不同观点也可以提出质疑,记录下来在课堂上讨论。如:在教小学美术第十册渐变与重复时我将预习内容定为: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渐变和重复的图案,应如何设计。知识点:渐变和重复的概念、设计。并将有关的材料发给学生,他们首先自己寻找答案,然后在课堂上讲解、讨论。 2.自习习惯的确立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学生以课本为基础,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辅导书,尝试地去理解课本中的重点难点,不能理解的记录下来在课堂上讨论,还是没有结论的有教师进行提点。这样的学习方法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印象,所得到的知识更加巩固。实际上,学生已经能够自主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贯穿着三个阶段的是操作,即设立学生作品展。学生根据预习的内容,以组为单位各出一份作品,进行互评互检,教师将这些作品汇编就是他们单元学习资料。 结束语:丁肇中教授作为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就曾敦促教师“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自学的能力是当代人可持续发展的必要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终身学习的必然要求和动力。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实现“不教而成才”的必经之路。“学为主体”,是从另一个方面强调学生独立地学习、学会去学习,是强调“学生学习的动力和获得属于自己知识与能力结构的能力”,于此同时,还必须强调学生在学习上的“责任感”。尊重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就是要充分理解教师是为学生更好的成长而服务,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需要教师激励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获得学习的主动权,同时还要增强学生学习的责任感,另外不仅要强调课内学习,也要强调课外生活的学习,要强调学生之间的沟通和相互促进。这样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学生都能努力地独立生活、独立学习,并追求独立研究能力,他们都必将成为21世纪社会发展的必要人才。 美术学习论文:欣赏课在美术学科学习中的影响和作用分析 在高校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美术教育也迎来了新一轮的改革,现阶段,大部分的高校都在努力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而对于美术学科来说,它本身就属于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美术欣赏,挖掘美术学科的魅力,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而从目前我国高校美术欣赏情况来看,一些学校依旧无法摆脱低层次、普及式的教学模式,这极大地制约了高等美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的普及。转变教学方法,明确欣赏课对美术学科学习的积极作用,是目前高校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应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欣赏课在美术学科学习中的影响作用 (一)有利于获取广博的知识 欣赏一部美术作品,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和专业素养。美术欣赏也是如此,它依赖于人的理解发展起来,理解属于一种领悟,是研究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式。作为高校学生来说,经过了义务教育阶段,必然积累了一定的美术常识,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欣赏能力和分析能力,这个时候,如果教师给予合理的点拨和引领,欣赏教育就能够有效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源头来源于社会生活,在欣赏一部美术作品的时候,教师需要将作品的社会背景、创作时间以及与其相关的人文、风俗交代给学生。同时,作品欣赏的时候,教师还需要将作品外部的各种关系以及内涵传递给学生。也就是说,欣赏一部作品,学生从思维能力到分析能力都会得到锻炼,同时还会吸收大量的相关知识。这与美术教学相比,学生的知识接受范围大大增加。随着美术欣赏教学的推进,学生的美术专业知识积累量会不断增多,而反过来,专业理论知识的增加,又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语言,丰富他们的对美术作品的情感体验以及领悟。 比如欣赏《中国古代山水》,首先必须要涉及到中国山水与西方风景的区别;然后是中国山水作品的散点透视、移步换景;西方风景则是聚点透视、客观写实,等等,这些知识点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学生都需要了解。由于中国山水是移步换景,基本都是一边走,一边描绘,一边欣赏,侧重点在写意。那么西方风景重视写实,是对客观事实的描绘。这与西方人的性格有很大关系。东方人比较感性,而西方人则比较理想,这些都会在他们的美术作品中展现出来。欣赏一部美术作品,必然要以知识作为基础,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和文化背景,才能够更好地体味作品所展现出来的人文、风土、民情、情感,等等。这些大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范围,使学生视野大开。 (二)有利于培养审美能力 美术欣赏课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所谓审美能力就是人们对自然美、社会美以及艺术美的鉴赏能力与欣赏能力,人类生存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是色彩斑斓的,因此也存在各种对比,美与丑、善与恶、对与错,等等。大学生一直生活在校园中,对于社会上的各种现象了解并不多,同时他们对世间的美好强烈渴求。而美术作品为他们提供一个了解世间美好,辨别世间美好的平台。人们总说,这个世界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术本身就是视觉的艺术,教育中应该充分利用欣赏课,将美术作品中的这些教育价值挖掘出来,帮助学生建立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欣赏课光凭借一张口、一支笔是不够的,教师应该从视觉形象教学原理出发,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导学生观察对象、认识对象,最后对艺术作品进行评价,产生情感的共鸣。每一部美术作品,都具有自己的特殊美术价值和内涵。欣赏课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获得挖掘这种内涵的能力。 比如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在欣赏这部作品的时候,我们能够看到蒙娜丽莎轻轻扬起的嘴角,总是挂着迷人而神秘的微笑,不管是她轻挑的眼角,还是深邃的双眼,都给人以恬静和美好的感觉,同时又隐隐感受到一种神秘、纯真。那么达·芬奇在创作这个作品的时候,充满了对人文主义的崇拜,他体现的是人性的解放,是充满血肉情感的人本价值。一部美术作品,它就是静静地挂在哪里,但是其中却蕴藏着巨大的能量,能够使人感同身受,能够让人流连忘返,而这些都需要欣赏来实现,只有用心体会,去感受,才能够获得。 (三)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不以培养学生鉴赏能力为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人类最可贵的品质就是创造,“创造”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灵魂,“学习”这种人云亦云的能力每个人都有,但遗憾的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当人类步入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创造性思维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晶,是一种文明的象征。这对于多角度,多方式思考问题是最为有益的。因为这种教育用于大多数,对于创造性思维普遍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二、高校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优化对策 (一)营造教学的宽松和谐气氛 高校美术教师在进行美术欣赏课的时候,应该用语突破,不要停留于传统陈述、说教的模式,应该结合多媒体技术,使用探究式教学法,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帮助学生建立美术学习兴趣,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探究,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思维处于一个活跃的状态,这样才能够提出更多的见解,对作品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刻。 比如以以上文提到的《蒙娜丽莎》为例,如果教师单纯说教,很难将蒙娜丽莎迷人的微笑解释清楚,也很难激发学生对作品的兴趣。为了打破这个弊端,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发言的机会,让学生们勇敢地说出来,集思广益。有的说作品是达·芬奇的自画像,有的说女模特是画,还有的说是达·芬奇的同性恋人,大家把所知道的有关这幅画的相关信息争先恐后地表达出来。我问学生们喜欢古今中外哪些画家,发现他们往往对生活经历坎坷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画家感兴趣。 (二)对比分析,变欣赏为研究 对学生而言古今中外美术作品浩如烟海,东方美术、西方美术,众多画家不同种类、不同风格、不同题材、不同时期的美术作品,如何欣赏,极为困难。因此,教师应该高瞻远瞩,宏观地把握美术欣赏教学,有计划有目的地、有针对性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及作品进行比较教学欣赏分析,徐悲鸿和吴冠中,都曾留学法国,都曾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文化背景相同,但是两者的艺术观念和作品风格迥然不同。徐悲鸿是一个现实主义画家,以写实手法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作品注重 的是政治性和文学性。而吴冠中走的却是另一条路,以写意,甚至是抽象的手法表现大自然的景象,追求的是艺术的形式美感,探讨艺术自身美的规律,而不太注重作品内容的文学性和政治性。在实际欣赏中,只是把两者的作品放置在一起比较分析,很容易就理解到这一点。 (三)创造特殊课堂情节,知事论事 在美术欣赏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针对一些特殊的内容,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比如哪些需要重点分析,哪些需要一带而过,都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教学目标进行设定。处理作品应该更加灵活,做到因材施教。如果美术欣赏教学都是一个模式,那么是无法将具体形象,生动化地展现给学生的。每一件美术作品从构图到色彩层次,都需要教师合理对待,结合具体的案例,创建生动的情境,通过这些多元化的方式,提高美术欣赏的有效性。 三、结语 开展美术欣赏,对美术教育本身具有非常巨大的现实[文秘站:]意义,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人文修养的有效手段。高校美术教师应该从实际教学需求、学生学习特点出发,合理开展美术欣赏,总结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将美术作品中的教育价值充分挖掘出来。 美术学习论文: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提高学生的自尊,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与同学间的互爱及学生社交能力的提高。 笔者在实际的教学中对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尝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甜头: 1、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个性。学生主要面对的是自己的同学,所以相比之下就敢说、敢想、敢画,减少了他们学习的焦虑感。一些较难表现的画面,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互相纠正、取长补短,进步明显。 2、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运用画笔和思维进行交流的机会。多画、多动手体验对美术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合作学习中学生讨论的机会是传统课堂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小组活动时,有多少个小组就有多少个学生同时在讨论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3、有利于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与人沟通,发现了他人的优点;并学会了宽容,能客观地评价他人;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大了语言信息量,使学生在合作互动中得到了全面和谐的发展。 所以说,在合作交流中,孩子们灵性的火花在闪烁,情感在升华,思维在自由飞翔,新课堂因之而涌动着生命的活力。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许多问题。 问题一:合作准备缺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是好学生一统天下,学习差的学生要参与,往往被好学生拒绝。很多时候,教师提出合作要求时,学生不知道如何去合作。 问题二:合作不合时宜。有的时候,教师提出的合作学习要求不一定适合合作学习,有时候单独学习往往比合作学习的效果更好。 问题三:交流效率偏低。学生在交流中,几乎每个学生的嘴都在动,却给很多学生提供了随便讲话的好机会。即便教师有三头六臂,也难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 问题四:汇报形式单一。笔者发现,在实际交流汇报时,每个小组几乎都是通过绘画作品来展示学习成果的,形式非常单一。 针对以上出现的一些弊端,我认为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更应该追求扎实有效。怎样把合作学习落到实处呢?这当然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成功的,而是要经过挺长的一段时期的磨合与训练。我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科学分组,合理安排座位。小组成员搭配要合理,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要搭配开。 同时,每组中必须有一名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强并乐于助人的学生作为小组长,主要负责组织本组活动以及解答疑难问题。根据教学活动内容,教师还应注意选拔培养美术骨干,使他们在小组活动中担当起“小老师”的角色,负责组织本小组的合作学习。这样,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小组长及骨干就能引导本组美术基础差的同学扫除障碍大胆地去进行创作。同时,改变传统的课桌椅摆放方式,让学生经常有一种新鲜感。他们在不受座位的约束下,充分交流,自由发挥,学习的自主性也能得到较好的发挥,合作的意识也会慢慢地得到培养。 2、责任到人,分工合理。如《大树的故事》一课中,讨论小组画什么内容时,有一个同学记录小组成员说的话,统一想法,由小组长监督,组员轮流代表发言,其他组员可以进行补充,这样避免了学生讨论与上课无关的话题或跑题等现象,人人都有机会发言。在学生绘画和制作环节,如果是合作也要先讨论并明确谁做(画)什么,不能各画各的,避免重复作画及大多数同学完不成任务的现象。 3、合作学习的程序要清晰,合作学习的次数和时间要合理。课堂上,小组合作的次数要得当,分组讨论(练习)不宜过多,这样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集中、深入并获得较高的质量。同时,每次合作的时间也要恰当。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前,就应对各小组学习的时间、次数做一个大致的估计,做到心中有数。小组合作时,教师应尽力参与到每个小组的学习与讨论之中,随时把握各组的学习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机制,调整学习时间,以达到预期的合作学习效果。 4、评价得当,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全面而适时的评价,也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评价要适时、全面、有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评价的重点也要侧重于学习的过程。教师是一个激励者,当个别学生或个别小组有独到见解或出现创新性思维火花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笔者经常会看到学生在动手实践中,通过教师的鼓励,出现了很多闪光点,他们的创新思维常使我感到无限惊喜。 5、和谐互动,培养合作精神。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学生是否会合作。学会自信与不歧视他人,这样小组所有成员才会协同作战、共同发展;学会倾听,这样才能够明辨别人观点的对与错,以便自己吸纳或改进;学会沟通,真诚谦虚地沟通,合作才会愉快。学生只有这样和谐互动,才可能博采众长、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总是会采用各种有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总之,在美术课堂上,我们不是为了合作而学习,而是为了学习而合作。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过程,它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不能走向僵化,更不能一味地使用相同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要在熟练运用“模式”的基础上追求“变式”,要不断创新、追求高效,使其永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最重要的法宝。只要我们做课程改革的有心人,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出发,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追求的一种境界,就一定会使小组合作学习在美术教学中更加有效地运用。 美术学习论文:合作互动学习理论在美术教学中的尝试 【内容摘要】本文运用合作互动学习理论,通过具体实例,经过深入研究,从合作互动学习小组的划分、互动学习的目标性、趣味性、全体性、创造性、控制性、教学评估的科学性等方面对合作互动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实践加以论述。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学模式受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学论的影响较深,课堂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注重双基落实,强化程式训练,形成了我国的传统教学模式。但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不能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教学,学生的积极情感得不到体验,意志品质得不到体现,这样的教学模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合作互动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合作互动学习是以合作互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的教学活动,它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所以,它重点强调教学各动态因素之间的立体互动合作,包括师生互动、师师互动、生生互动,即多维互动,但也不否定其它形式的学习。以此理论,我们在美术教学中作了一定的尝试。 一、合理划分小组 美术学习是一个合作互动学习的过程。在谈到孩子的一般性发展时,皮亚杰认为,孩子所接受的社交互动的质量和数量将会极大地影响他本身成长发展的速度。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也强调高质量的交往互动,如成人引导下的互动或与优于自身的同龄人的互动至关重要。由此可见,合作互动学习小组的划分应具有合理性、科学性,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的需要。 1.合作互动学习小组划分的原则 合作互动学习小组的划分应遵循以下原则:不论是小组成员多少,都应力求在学业成绩、性别、性格等方面具有异质性和代表性。组长由小组成员推选。合作互动学习小组成员一学期内基本固定不变。学期初对每个孩子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基础评价(分数加评语),期中、期末对小组及小组成员进行综合评价,让每个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存在的不足,并在新学期树立自己努力的目标。 2.合作互动学习小组划分的形式 我的学校有专用的美术教室,桌子是140*90的大桌子,桌子的两边面对面坐着6位同学,这样就形成了6人小组,在分工完成作业、小组表演时,可以充分发挥小组的集体力量。老师在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各种分组合作学习的优越性。 二、明确学习目标 合作互动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课堂中每项互动活动都应围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而设计。合作互动学习的研究者们认为:“在教学目标上,注重突出教学的情意功能,追求教学有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上的均衡达成。”因此,合作互动学习的目标必须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从而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学生内心情感的诱导,满足学生个体内部的需要。 如我在教学《对印的乐趣》时,为了让学生掌握对印的原理何方法,上课时老师在玻璃板上涂色,放纸压印,让学生[,!]猜猜:纸上会出现什么呢?教师揭纸展示,学生感到十分惊奇,原来是一个怪怪的人脸,学生在好奇中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待学生明白做法后,也可将此游戏直接放到合作学习小组内进行。合作小组学习满足了学生学习的个体内部的需要,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美术应用技能。 三、增强学习趣味 美术教学中“趣味性”问题是头等重要的问题,它是美术学习变得容易的前提。“趣味性”互动活动能使美术课生动、活泼,使学生产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愿望。“趣味性”活动在美术教学中有许多,如歌曲、表演、游戏、竞赛等。它们都是学生学习中喜闻乐见的互动活动形式。 四、注重面向全体 在合作互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种形式面向全体学生,既要让特长生更特,也决不放弃任何一个困难学生。尽管老师采用了多种形式、多种方式组织教学,班级中也难免有个别学生因为智力、习惯、兴趣等原因使他们成为困难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谈心鼓励、学生之间“一帮一”活动等形式,引导这些学生跟上教学进程。 五、注意互动控制 在合作互动学习活动中,特别是个别聪明顽皮的学生难免出现大喊大叫甚至胡闹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就要用语言、神态等方式委婉地加以制止。同时,老师对互动的内容要有引导,限定情景或主题,对尖子生适当提高要求,增加一些难度。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各有所得,从而解决好“优秀学生吃不饱,困难学生吃不了”的尴尬局面。 六、加强学习创造 在合作互动学习中,师生都要发挥其创造性。好的老师,可以将不好的教材变成好教材;不好的老师,可以将好教材变成不好的教材。也就是说,老师除了要提高自身能力以外,还要创造性地灵活使用教材。老师可以根据教学条件、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进行灵活变通、引伸及创新。例如,教《未来的我》,这是一节用电脑来完成的课程,但是学校电脑紧张,我就提前向学生布置作业:你的理想是什么?未来实现理想时的你会是什么样子?结合自己的想象进行创意并寻找素材,以美术创作的形式回答上面的问题-----上课时学生可选用现成图片素材与自己的头像照片进行拼贴组合完成创作,最后把同学的作品展示,题名为《未来的我们》 在教学中,我常常鼓励学生采用一些大胆的做法。教育专家呼吁:学生有自己的思维,不要扼杀他们的“傻瓜”想法。 七、运用科学评价 合作互动学习评价可采用多种形式: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个人评与他人评、小组评相结合,等级加评语相结合。这几种评价形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交互使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性地灵活使用。只有这样,对学生的评价才是全面的、合理的。下面,我主要谈一谈形成性评价中的3种常用形式。 1、过程评价。有许多孩子,并不是因为没有 悟性而学不好美术,往往是在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开始时),由于老师没有及时给予科学的评价,使他们没有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而失去了兴趣,从而产生厌学情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老师要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孩子们每处小小的错误,用老师博大的胸怀去爱每一个孩子。这样,孩子们才能像小树苗得到雨露滋润一样茁壮成长。 2.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在小组活动中,小组成员可以针对活动内容、形式等方面展开自评或互评,指出别人的优缺点,反省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使小组成员人人进步。 3.全员评价。合作互动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之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 总之,经过合作互动学习美术的实验,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易于合作,师生关系融洽、民主,学生的绘画技能大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合作意识大大增强,从而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素质。 美术学习论文:美术课堂上的自主学习 围绕学校确定的“聚焦课堂,推进自主课堂的实践研究”这一主题,综合组老师们以“设计并使用学习报告单”为切入口,在研讨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学习、大胆实践、合作分享、互助共进。我们为学生呈现出主动学习的状态而感到欣喜,为自身的专业成长而感到幸福。 促进教师“蹲下身子看教材” 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们常常只关注自己的“教”,仅仅从教者的视角反复研读教材、教参,确定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确保教学按预设轨道进行。现在老师们意识到“要做好老师,先当好学生”。设计学生自主学习报告单时,老师先以学生的视角看教材,设想假如自己是学生,会在哪里感到困难,会产生什么疑问?喜欢什么样的报告单?然后再将老师们初步设计的报告单发给部分学生征求意见,最终确定报告单调整为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实践后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课前报告单侧重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实际基础,引导学生将预习工作做得更实;课中的报告单侧重引导学生在课上主动有序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课后的报告单侧重引发学生新的思考,为开展新的探究做好准备。 有利于促进课堂结构的改变 课堂是师生生活的一部分,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前提。教师设计的报告单中的内容,包括用词都是精心设计的,注重了题目的针对性及表述的趣味性,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课上,学生合作交流时,教师巡视其间,观察小组报告单的填写情况,及时进行询问、点评或指导,使交流更加顺畅、深入。 刘森虎老师在反思中这样写道:为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我减少重复的知识性内容,增加了现代服装欣赏部分,还让学生在小组内各抒己见,设计自己的校服,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 过去老师们课下也会反思自己的教学,但常常局限在自己的课讲得顺利与否等。归因往往是教学环节设计得是否新颖,学生是否聪明、听话等。现在老师们会在每节课末收上学生的自主学习报告单,课后第一时间认真阅读。由学生的收获反思自己教学的成功之处,由学生的共性问题反思自己的教学不足。“学生出现的问题就是老师教学需要调整改进之处”已成为老师们的共识。 在感受报告单给老师的教学带来变化的同时,我们也感到它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自主课堂要关注学生的前认知,引导学生课前了解学习内容及做好预习这一环节十分重要。“自主学习前置报告单”可以使学生课前的预习目标更明确,将预习落到实处。对结果的简单记录,对资料的收集与筛选都可以使学生亲眼看到自己学习的效果。课后延伸报告单又能将本节的所学与学生的生活链接,让学生带着探究的欲望走出课堂。报告单也为课上生生探究交流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交流话题,搭建了促进合作、交流、分享的平台。当学生在认真填写报告单时,学生会将自己对问题的思考与见解提炼出关键词加以概括,这就是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过程。同时,它又为学生汇报时的精彩发言提供了支撑。相信经过长期有效的训练,学生的思维水平一定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诚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关于报告单的研究还有很多不足。这也引发了我们的新思考:报告单更加适用于哪些学科?以怎样的方式呈现更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报告单如何形成科学体系? 总之,在研讨的过程中我们既是思考者,也是实践者。“思”与“行”是我们创设自主课堂之舟的两只桨,前行的路上虽然会遇到风雨,但我们坚信自己已经行走在教育朝圣的路上,我们一定会朝着目标,且行且思,且思且行,不断求索…… 美术学习论文: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随着我国教育行业的完善发展,文化艺术类课程的引入和培养,不仅是对学生综合知识或者兴趣爱好的延伸也是新课改下对学生的教育要求!在初中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优秀人格的培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的同时也显示出了一定的缺陷性! 一、初中美术教学现状 1、教学模式的普遍性。虽然对于艺术类的课程贵在实践,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是大多以理论讲解为主,并且是固定的教学思路,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理解和吸收能力。相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更加偏向于实际的自由发挥,当然对于同一的教学点,按照课程要求进行临摹或者按照老师布置的要求进行绘画,显然是比较死板。 2、实践机会的机会较少。在初中教育阶段也是义务教育阶段中的重要阶段,但相对于总体发展趋势,还是比较偏向文化课知识的学习,对于很多学生来讲只能将美术作为一项兴趣爱好,或者在课外的继续延伸学习,将其拓展,因为学校的学习时间和实践探讨的机会十分有限,所以对于学生来讲还是很缺乏的。 3、未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美术绘画的来源和体现十分广泛,表现形式也是多样化的。例如素描和油墨画,景物 和人物等。并且存在于不同年龄层次的不同表现,对于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两方面来授课:第一,按照课标知识点要求进行讲解传授;第二,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即根据此阶段学生的整体特征进行“对症下药”。最重要的时第二点,因为课标要求下的学习任务也相对比较简单,此时应注重的是学生对美术课的一个总体反映,也体现的是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模式也相对活跃积极,所以在美术课堂上应该抓住这一特点,使学生在教学任务的基础下可以自由发挥,也激发了学生的发挥潜力和学习主动性欲望,两全其美! 二、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探讨 1、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好处。①促进课堂学习氛围。在初中教育阶段,对于美术课程的学习基本上都是以课堂传授交流为主,以课本为主线,教师讲解为主,相对来说教学模式和氛围比较枯燥,难以达到课堂的教学任务。对于课堂中加强积极交流,在课堂实体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促进知识交流。而且开展的平台和场合也比较广泛,例如,针对美术课本要求或者教学中的重点内容组织课题探究或者评选活动等,都能达到教学目的,比单一的课堂讲解也更加灵活!②促进学习交流。知识的交流沟通促进文化的传播,也能使学生无限发挥自身的艺术空间。对于美术课程不同交流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和教师之间都能相互借鉴,也能通过实际的美术作品更加了解学生,以增进双方学习交流。对于学生与学生之间更能使之相互学习,扬长避短! 三、在初中美术学习过程中开展合作学习的方式和对策 在初中教育阶段,相对于基础文化课程的学习,美术课程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因为艺术类课程重在理解实践,一般都会根据课时章节定期组织宣传活动或者展览活动。当然在实践活动中也显示了学生和老师的另一个世界,也会显示出彼此存在的不足,以采取相应学习技巧,加强在后期的学习改进,所以也是利大于弊。 另外,在组织的各方活动中,主题也是十分自由灵活的。可以是以相同主题来进行表达,比如固定静物素描等。也可以相同主题的不同发挥,相对来说面广,也体现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总体上说是很好的一种教学方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也非常客观的展现出利弊,当然在实体教学中应该彼此借鉴,根据学校和学生与教师的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促进交流沟通。 四、结语 合作学习即学生以完成共同任务为目标,明确责任分工,互助学习。合作学习模式鼓励学生为集体和个人的利益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自己。合作学习模式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等方面实效显着。伴随着教育产业的逐渐完善,我国的教育格局也在逐渐与时代 ! 美术学习论文:论如何激发农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主要动力。有位着名心理学家曾指出: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儿童,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刺激儿童兴趣的材料,然后让儿童自己去主动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当中,如何提高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但受经济条件所限,农村的美术教学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这不仅需要社会、学校的努力,更需要我们一线的美术教师为之付出努力来发展农村的美术教育。一些客观因素我们无法改变,我们能改变的就是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了解学生,转变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 一节课的前五分钟,学生刚回到教室,他们或玩游戏玩得意犹未尽,或参加课间体育活动尚气喘吁吁,大多数同学都情绪激动。心绪难平,如果这时候老师立即传授新知识,效果肯定是不理想的。这个阶段中老师应该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引入新课,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声音,对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系统造成直观的刺激,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还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小笑话、小谜语、小故事等,巧妙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是听一首优美的音乐、欣赏一下精美的图片,把学生的心收回来,回到课堂中,然后再不失时机地揭示教学目标,让学生轻松愉悦地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入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和谐氛围 学生学习时仅有老师一个人说教,学生听,这样枯燥的课堂最不受学生欢迎的,美术课必须做到轻松、有趣。作为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更喜欢上美术课,乐于学习美术知识,接受美的熏陶,对学生不仅具有启发、展示的作用,更是一种学习动力的催化剂。教师可选用艺术作品中和现实生活中美的形象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感情,陶冶高尚的情操,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利用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和游戏有效结合的方式来吸引学生。如在教学《图文并茂》时,用多媒体展示几幅漫画,下面展示几段文字,让学生用“连连看”游戏的方式进行连线,将每幅图画与所对应的文字匹配起来。通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和小游戏,增强了学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三、利用乡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自然条件上好工艺美术课小学美术大纲规定工艺美术课占教学内容的45%到50%。众所周知,上美术课,要准备很多材料,如:橡皮泥、积木等等,要购买这些材料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花费。为了改变现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美术的兴趣,我提倡学生将乡村随处可见的材料引入课堂。农村学生“出门望山河,抬头见树木。”这就给我们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把学生引向工艺美术的殿堂提供了绝好的条件。 例如,可利用石子、树叶进行贴画造型艺术教学。在农村的小河旁、小山上,石子随处可见,如在“多种形状的脸”一课的教学中,就可以引导学生按教学要求选择不同形状的石子,结合造型,设计加工成各种形状的脸。教学中我们经常要求学生按“选”、“看”、“粘”、“彩”这四个过程制成作品后放在窗台边或书桌上,在老师适时点拨的前提下,让学生之间相互进行评比。又如,可利用秸秆、麦草秆、树枝进行造型教学。在农村房前屋后、田边地头,麦草秆、秸秆、树枝随处可见。教师在“巧妙的穿编”一课之后,可让学生收集一些秸秆、麦草秆、树枝等整理干净、修剪整齐,指导学生像课本中介绍的纸条穿编一样进行构图穿编,设计精美的图案。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也使农村美术课内容得以充实和丰富。 四、鼓励式的教学方法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保护学生独特的个性,并给予其自由发挥的空间,鼓励学生立足于自身实际,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以独特的方式大胆地表现出来;同时能对他人的作品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教师要发现和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看到他们的进步,使他们对自己的才能产生自信心,让不同先天素质、不同智力水平和个性特点的学生通过美术活动都得到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和自豪,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 教师不能通过简单的分数等级来进行评价,不要指望用某种固定的方式判断每个学生的进步。学生们需要的是有感情的语言,需要教师找出其闪光点。大名鼎鼎的沃尔特·迪斯尼小时的经历就值得我们借鉴。他上小学时。曾把老师留的作业“盆花”的花朵画成人脸,叶子画成手,这神奇的幻想非但没有得到称赞,反而得到老师的一顿毒打,差一点让这位艺术家早年夭折。教师和蔼可亲的态度、平等温和的语言.及时给予鼓励、表扬和耐心的疏导、帮助,不仅有利于学生真情实感的培养,为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利用实地写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农村是个广阔天地。蓝天白云、山川河流、奇峰秀岭、红花绿叶、水中的鱼、空中的鸟、天上的彩虹等五彩斑斓的大干世界为农村的孩子发现美、欣赏美,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实地写生,这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很多东西仅凭教师说教,该怎么选景,该怎么构图,哪些画面需要,哪些画面不需要,然后让学生去完成作业,这样闭门造车,学生是表现不出来什么的。要想表现得真切,学生必须有实地的体验,认真的观察才行,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让他们去听、去看、去触摸、去感受,尝试直接用色彩去表达,去抒发。让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去感受美,这样一来,大大地激发了学习兴趣,增强了感悟能力,提高了绘画能力。 结语: 总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需要我们一线的美术教师继续为之努力。我们期待我们的教学环境越来越好,只要我们要善于挖掘和利用农村特有的自然条件,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农村的孩子们接受更多的美术知识,受到更多美的熏陶,农村小学美术教学就一定会带给农村孩子一片更美的蓝天。 美术学习论文:论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孔子说:“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所说的“好”与“乐”就是一种兴趣,一种愉悦的心理,一种力求认识和创造的倾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也是推动学生探求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在美术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激发创新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的有效手段。激发兴趣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美术课是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课程,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我们全力提倡和实施素质教育,这对学生学好美术具有很重要作用。通过美术课的教学,可以培养、激励和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的手、脑的同时得到锻炼,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美术产生较浓厚的兴趣是教学的根本任务。美术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低段学美术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情感的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跨学科学习,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那么在初中美术课上怎样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的经验谈谈一点粗浅体会: 一、了解学生心理,培养学生兴趣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多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着密切的关系,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人们需要对事物的认识表达时就有画画描述的冲动和欲望,每当人们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会受到鼓舞,从而有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喜、恶的冲动。因而应该给他们创作自由,让学生从兴趣开始,可以先画自己喜欢的,兴趣往往会产生“阶段性”的成果,我们要把握好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及时的给予表扬和肯定,再画教师布置的作业,使学生乘胜进步。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心理,正确的引导,才能培养其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二、趣味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美术课教学中,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原动力,正如一位着名教育家所说“教人未见意趣,心不乐学”,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呢?首先,以德育教育,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思维能力。在美术课中,不仅是按课本有什么就教什么,而是要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不仅在提高学生美术知识和技巧的同时,还增强了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其次是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在美术课中,教师要善于利用与课本内容有关的儿歌、谜语等语言形式,设置各种情境,以吸引学生的眼球,以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老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这样才能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永远沉浸在快乐之中,达到寓乐于学到目的。 三、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审美意识 美术课并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画家、美术家,也不是为了应付一节课或者认为是简单的哄孩子玩。学生眼中的世界,描绘的水平绝对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要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当中,也不能以太高的准则来评价学生。而是看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要多给予肯定的表扬,少有居高临下的指责。观念的转变是教学的指导思想,首先教师不能有副科意识,美术是不重要的课程等意识。美术联系其他各学科,渗透各学科,体现在生活的衣食住行中,教师要转变观念,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知识和意识,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四、运用媒体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媒体指的是教学中常用的图片,实物、模型、音响、幻灯、语言描述等一些“辅助工具”。教学中能够尽多地将媒体介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媒体的使用,能使绘画内容变笼统为具体,变抽象为形象,变模糊为清晰,变难为易。如透视规律是比较抽象和复杂的,仅靠语言的描述很难理解,利用演变教具不仅让学生发现规律,理解规律,而且使美术课摆脱了理论知识教学中的枯燥说教。美术课也可以通过幻灯投影从视觉角度发展学生审美能力。同时,还可录制与课文内容吻合的配乐录音,调节学生心态,为完成创作创设一个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进入其境,然后进行创作。 五、漫画卡通教学,促进学习兴趣 漫画和卡通画的形式比较容易掌握,可以使学生学了就用,其技法的多元性和自由性,在进行表现的过程中束缚较少,为学生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提供了工具,所以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学生既可以充分地利用这种工具进行信息交流,也可以用漫画或者卡通画来帮助表现和装饰书信、贺卡或者笔记本等等。漫画、卡通既可以是单幅的,也可以是连续的图画,这种灵活性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表现的内容来决定采用什么样的形式,而且不同水平及能力的学生都可以选择力所能及的形式进行创作与表现。总之,漫画或者卡通画的故事、设计和作品能够使美术课堂更富有活力和吸引力,促进学生在美术课中学习动机的形成。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向导和推动力。以上几点,是笔者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感受。笔者相信,课堂激趣只有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把趣味性与知识性、科学性结合起来,并能恰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美术课必然会活起来,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会更浓。 美术学习论文:网络环境下高中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究 21世纪,我们正经历着由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转变的时代,以网络为媒介的信息技术全面进入人类活动。多媒体与超文本技术结合通过网络的交互方式,极大地推动了传统文化向网络文化转变。在网络中,人们可以把抽象思维能力和切身情感体验结合起来,促进科学和人文的直接结合,促进文化的加速发展。网络技术不仅提高了人们获取知识的速度和效率,更重要的是它强烈冲击和改变人们的教育思想观念,改变了教育教学的环境、过程和方法。 高中美术欣赏课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塑造学生的品格,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完备学生的知识修养以及发达其心智、开发其潜能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信息时代,我们高中美术教师应当与时具进,研究更加适应时代要求、更适合现代学生性格特征的新教学模式。 依据新的国家课程标准,在美术教学中倡导愉快教学、自主教学、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综合学习。我在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依据现代高中生极具个性和创造性的特征,集合网络资源和技术,引导学生在美术欣赏过程中实现研究性学习作了一些探索。 一. 首先要正确理解“网络环境” 网络资源的知识包容量巨大、覆盖领域广阔,是学生进行研究性 学习获得知识源泉的宝库,具有资源无限开放性和共享性,它弥补了其他媒体传播方式上的不足。表现在美术欣赏教学课上,网络就是博物馆、美术展览馆和图片库。同学们可以方便快捷地通过搜索引擎查找到所需要的作品图片及其相关背景资料,并可以将学习内容下载保存,再通过软件进行编辑处理,以供长远研究学习使用。 以上只不过揭示了网络的资源观、工具观、媒体观,也就是说将网络作为一种硬件的“物”,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运用的本质应当是强调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即生命观。在教学实践中将网络技术与美 术欣赏课程的整合,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才是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课研 究性学习的核心。那么,这就需要我们重新思考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里的作用;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中的地位;以及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学生与网络环境的相互关系。 二.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里的作用 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内容的开放性使学生的认识领域大为拓展,吸纳知识的途径由单一变为多元,教师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 1.美术欣赏课研究性学习中,美术教师角色由知识的权威者转化为学生课题研究的参与者与合作者。美术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课题研究,教师经常深入学生课题组,了解他们的需要和碰到的难题,教师和学生一起研究课题,随时掌握学生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美术欣赏涉及科学知识领域和人文知识领域,在学科联系中,美术欣赏与中学历史、地理、政治、文学、物理、化学、音乐、生物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联系。比如青铜器的冶炼工艺涉及金属熔点和合金的概念;美术作品的时代背景与政治、历史紧密关联;美术作品的发祥地及作者的生活地域又与地理相衔接;花鸟画中各类花鸟形体结构的理解完全依赖生物课学到的知识。在此过程中,美术教师不断 意识到自己的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对本学科与生活实际联系的漠视等问题,从而产生继续学习完善自我的愿望,这就需要不停地充实自己的学识修养,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课题研究,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指导,这样也是教师责任心和学术胸怀的体现。 2. 美术欣赏课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这种指导与传统教学指导不同,课 题研究的答案没有所谓的标准,甚至课题的提出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列出。归纳起来,主要有①课题选题的指导②研究思路的指导③研究方法的指导④信息资料来源的指导。例如,我在中国古代山水画教学中,教师先列出多条研究性课题:山水画中诗情的体现、从山水画里的树种看现代环境保护、山水画与古典音乐的联系等十多条。学生可以选择这些课题进行研究,也可以从中得到启发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重新选择课题,有的学生就自定了如:从山水画看现代旅游资源、山水画里的名山大川、山水画里的宗教气氛、水墨山水画在现代家庭装饰中的品位等优秀的选题。在确定的选题之后,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搜索引擎查找相关资 料,下载保存后继续分析直至完成分析报告。有几位选择《山水画里的名山大川》为课题的同学,在网络资源库中游历了全国著名的名山大川,饱览了以《溪山行旅图》、《潇湘图》、《庐山高图》、《华山图》等为代表的历代水墨山水名作,并且下载了这些山水画图片以及和他们相对应的实地照片和相关的文字说明资料,通过课后的编辑研究,得出中国名山大川不仅有极美的自然景观,还具有极其深厚的人文背景的研究报告,他们还将课题延伸至与古代山水诗相联系,更加感觉到我国古代文化精华的博大精神,提高了学习中国古典文化的 兴趣和审美品位,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3. 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中,美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 进者。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活动是分散的。各学生之间的能力也有差异,教师根据学生不同层次将学生编排成不同的课题组,并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 三.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里的地位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学生在课程实施中自主地探究问题。学生个人或课题组在研究性学习中征求各种意见后,由自己决定研究内容、方 式,结果的表达展示方式。有这样一个实例,园林艺术和山水画是中国古代美术中不同门类的两种形式,但是它们的那种亲近自然、模仿自然、妙造自然的精神内涵将两种艺术形式联 系起来,我们的高中生在学习时感觉到了这一点。教师应当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对此建立研究性课题,学生们成立了课题组,作了具体分工安排,他们通过上网查找各类相关资料,不但查阅了著名园林建筑的图片和建筑结构图、研究了园林在中国的地域分布状况、考证了园林主人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变迁情况、下载了山水画图片与园林中的假山、水池、花木、建筑的布局进行对比分析,甚至连园林建筑内部陈设和匾额、楹联的内容都不放过,将这些信息资料编辑,通过一系列对比之后验证了课题。在围绕美术欣赏为中心的课题研究中能积极思 维、提出问题,对提出的问题查找理论依据,依靠自己查找的资料分析解剖问题最终做出可靠的评价。说明高中的学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能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能够有效地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并达到终生学习的能力。通过对美术欣赏的终生学习,从而达到自身修养和审美水准的不断提高。 四.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学生与网络环境的相互关系 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与学生是人―――人的关系,教师、学生与网络是人―――物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共同使用网络资源,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引导、指导学生的美术欣赏学习,学 生可以通过网络反馈所学到的知识和学习知识的能力,这样就形成了现在网络交互的方式非常丰富,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BBS、QQ、E—MAIL达到交流。专业的美术论坛为广大师生提供了相互学习的园地,也可以在专业论坛发表个人美术欣赏专著,譬如全国著名的七彩网美术论坛等,当然还有更加专业的艺术论坛,譬如建筑论坛里的美术论坛等,都是人气极旺的优秀论坛;QQ犹如网络电话,师生可以面对面、点对点直接对话;学生也可以把自己研究的成果或阶段性成果 及疑问编辑成超文本通过E—MAIL发到老师信箱,待教师阅读完毕给与完善的答复;还有网络留言板,教师可以通过留言板布置研究方向、策略,学生通过留言板回答问题或提出问题,镇江教育网里热门网页教科教研里的艺术教育就有专门的留言板,为全市美术教师的业务交流、师生对话提供了交流平台。这些交流平台使得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得以迅疾和便捷。 网络技术为高中美术欣赏教学提供了资源库,为高中生围绕美术欣赏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基础,是高中生学会学习和学会终生学习、自主学习的坚强后盾,为我们所有高中美术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方便。那么我现在思考的是如何结合高中美术欣赏教学课程优化网络资源,为学生研究性学习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作为网络时代的美术教师,我现在正在学习网络技术,准备建立自己的网页,内容涵盖高中美术欣赏各课,针对教学内容建立美术欣赏图片库、编写自己的欣赏性文字、链接其他优秀的美术专业网站、建立网络留言板,在此基础上体现自己教学思想和个性。这是一个工作量巨大但极具意义的工程,但我愿意在新时代美术教学中对教学模式作新的探索,我们已经把眼光放眼到计算机远程教育中,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学生能够通过网络,在internet环境下学会欣赏美、鉴赏美、创造美。 美术学习论文:对中学美术欣赏课中缺失学习反馈的实践思考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也是一个信息传输的过程。教师在调控信息传输的过程中,只有掌握并利用了教学的反馈信息,才能使教学处于最佳状态,使课堂授课效率得以提高,从而减少时间的消耗。因此,离开了学习反馈的教学是枯燥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得不到学习反馈的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没有前进的动力和希望,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学习。 笔者认为,学习反馈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肯定或评价,也包括学生学习成果对教师的回馈,即教师看到自己的教学实际效果。一般中学美术教学中,学习反馈基本上来自于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和对学生问题回答的评价。 但是,在美术欣赏课中,我们却是基本围绕学生对“问题回答”的学习反馈。我们对极个别学生的“问题回答”给予积极肯定已然成为全部的学习反馈,不再关注到全体学生,没有评价到每个学生,也不知道学生学习得怎么样,更没有一定的学习书面成绩。相比绘画课、制作课等技能型美术课,美术欣赏课俨然成了缺失学习反馈的教学,是孤独的,更缺失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显性载体。 一、中学美术欣赏课缺失学习反馈的表现 在中学美术欣赏课中,很多教师采用单一的师生谈话式教学方法,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度不广,仍然只有极个别有胆量的学生发言。一些欣赏课的学习效果只能通过教师评价个别学生的回答来得到反馈,一节课结束了,美术教师对全体学生的学习效果,往往不是很清楚。 同语、数、外等学科相比,中学美术欣赏课更没有作业布置或练习巩固,没有欣赏课的学习反馈,造成美术欣赏课走马观花一般,教师上完了,教师走了,学生散了,学生不清楚怎么学的,有什么内容,也不知道学到了什么。这就是师生之间没有明确的学习反馈的常见现象。试问:教师怎么知道学生的学习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呢?学生有何所得? 除了技能型美术课外,我们需要思考这么一个问题:欣赏课就一定不需要作业、不需要学习反馈吗?欣赏课需要什么样的学习反馈形式呢?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探讨并解决这个极少被人重视的问题。 二、造成缺失学习反馈的原因 本人认为,美术欣赏课缺失学习反馈的原因有学生方面的,有教师方面的,也有教学设计模式方面的,主要原因如下: 1.学生参与度不够。一般欣赏课上,基本上只有个别学生参与欣赏互动,大部分学生如果不主动参与教师的讨论和问题思考,学生的反馈就只能局限在个别尖子生上。 2.没有作业反馈。欣赏课没有作业,学生没有学习任务,欣赏课有时候成为讲座课,学生想听就听,不想参与就不参与。 3.反馈缺少途径。美术欣赏和绘画课相比较,没有更多的途径,所以期末综合考评就没有任何欣赏课的成绩记载。 三、解决美术欣赏课缺失学习反馈的措施 想要切实解决美术欣赏课缺失学习反馈的现象,应该及时、准确、多渠道、多形式地接收信息,然后将信息反馈给学生,督促其再次快乐地投入欣赏课学习活动中。 1.直接反馈。所谓直接反馈,就是不经过中间事物的传递,当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评判。欣赏课堂上倘若经常采用这种方式,不仅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常见的有两种方式:①无声语言反馈。所谓无声语言反馈,就是指教师运用表情、眼神、动作、手势等态势语言,针对学生在教学过程反映出的学习态度、方式、方法、结果作出反馈。此反馈的恰当运用,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②有声语言反馈。开门见山地用简洁、热情的语言赞扬、鼓励、启发学生融入所欣赏的内容,就是另一种效果颇佳的直接反馈方式。心理学证明:学习者内部的情况影响学习效果,学习者的态度在决定他的行动和成功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言为心声,当教师发自肺腑真诚地赞叹学生时,便会拨动学生的心弦,奏响欣赏课堂欢快的乐章。 2.间接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当面下结论,而是采用背靠背的方式,从侧面作出反应就是间接反馈。此方式也可运用于美术欣赏课,其效果不亚于直接反溃。①书面语言反馈。加涅认为,要使学习获得所希望的效果,必须使学生时时具有接受刺激的心向或学习准备。因此,在一堂欣赏课结束后,也可预留作业,即使没有课后作业,也可让学生在课堂上稍作笔记,记录对欣赏内容的疑问、收获等,然后及时作出评价反馈。②成果展览反馈。播种的希望在于收获,将学生的优秀作业、工整的笔记、感受等学业成果定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展览,也不失为另一行之有效的反馈形式,旁边若辅以说明、简介以及参展者的照片效果则更佳。 3.交谈反馈。这是在课后进行的一种反馈,主要以与学生交谈的方式,了解其对欣赏课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的反响。但这种征询意见的方式忌问卷式的一问一答,而应在教师与学生轻松而随和的交谈中进行,只有这样,教师才会获得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当教师了解到学生感觉这节欣赏课特别有趣,学得既轻松又愉快,不知不觉就到下课时间了,那么这节课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应该说已基本达到协调一致,教学效果自然会很好。 其实,一个成功的教师,必定会有很强烈的信息反馈意识,并会想方设法及时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予以储存,为自己所用。 美术学习论文:谈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孔子说:“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所说的“好”与“乐”就是一种兴趣,一种愉悦的心理,一种力求认识和创造的倾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也是推动学生探求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在美术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激发创新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的有效手段。激发兴趣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美术课是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课程,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我们全力提倡和实施素质教育,这对学生学好美术具有很重要作用。通过美术课的教学,可以培养、激励和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的手、脑的同时得到锻炼,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美术产生较浓厚的兴趣是教学的根本任务。美术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低段学美术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情感的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跨学科学习,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那么在初中美术课上怎样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的经验谈谈一点粗浅体会: 一、了解学生心理,培养学生兴趣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多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着密切的关系,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人们需要对事物的认识表达时就有画画描述的冲动和欲望,每当人们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会受到鼓舞,从而有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喜、恶的冲动。因而应该给他们创作自由,让学生从兴趣开始,可以先画自己喜欢的,兴趣往往会产生“阶段性”的成果,我们要把握好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及时的给予表扬和肯定,再画教师布置的作业,使学生乘胜进步。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心理,正确的引导,才能培养其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二、趣味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美术课教学中,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原动力,正如一位着名教育家所说“教人未见意趣,心不乐学”,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呢?首先,以德育教育,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思维能力。在美术课中,不仅是按课本有什么就教什么,而是要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不仅在提高学生美术知识和技巧的同时,还增强了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其次是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在美术课中,教师要善于利用与课本内容有关的儿歌、谜语等语言形式,设置各种情境,以吸引学生的眼球,以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老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这样才能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永远沉浸在快乐之中,达到寓乐于学到目的。 三、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审美意识 美术课并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画家、美术家,也不是为了应付一节课或者认为是简单的哄孩子玩。学生眼中的世界,描绘的水平绝对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要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当中,也不能以太高的准则来评价学生。而是看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要多给予肯定的表扬,少有居高临下的指责。观念的转变是教学的指导思想,首先教师不能有副科意识,美术是不重要的课程等意识。美术联系其他各学科,渗透各学科,体现在生活的衣食住行中,教师要转变观念,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知识和意识,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四、运用媒体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媒体指的是教学中常用的图片,实物、模型、音响、幻灯、语言描述等一些“辅助工具”。教学中能够尽多地将媒体介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媒体的使用,能使绘画内容变笼统为具体,变抽象为形象,变模糊为清晰,变难为易。如透视规律是比较抽象和复杂的,仅靠语言的描述很难理解,利用演变教具不仅让学生发现规律,理解规律,而且使美术课摆脱了理论知识教学中的枯燥说教。美术课也可以通过幻灯投影从视觉角度发展学生审美能力。同时,还可录制与课文内容吻合的配乐录音,调节学生心态,为完成创作创设一个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进入其境,然后进行创作。 五、漫画卡通教学,促进学习兴趣 漫画和卡通画的形式比较容易掌握,可以使学生学了就用,其技法的多元性和自由性,在进行表现的过程中束缚较少,为学生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提供了工具,所以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学生既可以充分地利用这种工具进行信息交流,也可以用漫画或者卡通画来帮助表现和装饰书信、贺卡或者笔记本等等。漫画、卡通既可以是单幅的,也可以是连续的图画,这种灵活性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表现的内容来决定采用什么样的形式,而且不同水平及能力的学生都可以选择力所能及的形式进行创作与表现。总之,漫画或者卡通画的故事、设计和作品能够使美术课堂更富有活力和吸引力,促进学生在美术课中学习动机的形成。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向导和推动力。以上几点,是笔者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感受。笔者相信,课堂激趣只有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把趣味性与知识性、科学性结合起来,并能恰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美术课必然会活起来,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会更浓。 美术学习论文:人文视角中的高职美术基础学习评价 1高职美术基础学习评价研究的人文进路 学习评价本意是指凭借一定的组织、程序、方法以及技术手段,针对知识转化程度以及个体经验的累积效用的价值判断与测量实践。“知识转化程度”是指“知识”从教师流向学生的传递效率与效果;而 “个体经验的累积效用”,则指在教与学的日常交互以及知识转化传递过程中,学生有目地的反思性建构个体经验的能力及程度。教学意义上的“知识转化程度”与“个体经验的累积效用”通常被综合理解为“教学或学习效果”。在学习评价的实践中,以“知识转化程度”作为指标反映的主要是事实知识、原理知识的扩散、掌握;以“个体经验的累积效用”作为指标鉴定的则是技能知识和人力知识[1]的生成、运用。学习评价实践中的这两个层面构成了其主要内容。科学的学习评价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有力保证,能够促进教与学行为的调整,促使教、学实践活动日趋完善。而不恰当的学习评价则会阻碍学生取得最佳学习效果,严重时甚至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对于教育教学的系统设计,学习评价只是其中一个微观环节。这个小环节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育教学发展的不同时期,学习评价的标准、内容、方式方法、导向总是处于不断的改变革新之中。这一方面反映了宏观框架下大环境与教育教学的交互状况,教育的发展与国家利益、政治、哲学、社会思潮、知识范型的更迭等外部因素紧密相关;另一方面也说明,学习评价理论在具体实践的微观层面的多元取向,学习评价需要依据评价背景、评价对象、评价目的、评价内容的不同灵话地采用不同的评价模式与方法。也就是说,学习评价的设计、实施主要围绕满足、实现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展开,其价值取向以及由此衍生的方法策略必然一致于教育观念以及教学理念的规定性。相应的教育教学观念、模式的推行、转变必定会带来与之相匹配的学习评价模式的变革。学习评价也必然需要通过在不断的调整革新中匹配教育教学的系统设计,以促进教学实践的整体完善。 高职美术基础课程是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先导课程,课程的设置目的,是籍此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综合训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启发。希望学生通过学习美术基础课程后能够具有一定的绘画再现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再是能够综合运用个人能力,寻找形式语言、材料媒介等个体感受点;通过美术基础课程的学习实践,扩展学生的美术文化视野,为链接后续的专业艺术设计做好铺垫。高职美术基础的学习评价主要是采用一定的方法技术作出关于学生对于高职美术基础课程的学习效果的反馈,根据这个反馈信息,相关教育要素作出相应调整、改进,以保证教育目标要求下的教育效果的现实化和最优化。 目前,高职的教育改革正勃然盛兴,美术基础课程在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下,在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组织选取方面均做出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许多有益的成果。在教育教学观念变革的前提下,高职美术基础学习评价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以期匹配课程的整体设计,保障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当前教育界关于学习评价研究在观念上达成的共识,首先表现在评价目标是以多元的综合能力评价取代了传统的单纯知识评价;其次,评价角度综合了注重过程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再次,关照了评价主体多元化、交互性等特征。在方法上注重了量化评价与质性描述的结合等。这些积极的探索与有益的成果极大的丰富了传统学习评价,保障了学习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以及可接受性,给高职美术基础学习评价研究提供了经验和启发。 但是,也应该看到,当前高职的学习评价的方法论主要取自自然科学、数学学科,学习评价的方法技术和模式主要借鉴甚至挪用了工科职业教育的经验模式[2],这将导致以此参照所建立的学习评价在观念与技术上与高职美术基础课程审美教育的人文价值属性之间的不匹配,甚至是产生价值冲突与矛盾。在此情况下,学习评价并不必然对教育教学产生积极正向作用,因为教育观念决定评价技术。如果说高职教育的培养模式决定了高职美术基础课程的技术、技能导向,那么,美术教育的自身规律、特点与本质要求则决定了美术基础教育的人文、审美价值取向。现实中的高职美术基础教育往往“顾此失彼”——盲目扩大技术、技能导向,忽略简化人文、审美取向,事实上,在技术理性观念以及因果原则主导下的高职美术学习评价不免导致评价的定量化和结果的标准化,这将使经验、反思、情感、个性、自由、想象、理解、领悟等这些审美教育中至为重要、关涉意义和价值的因素失落于学习评价视野之外,那么,艺术设计专业所需的一定的艺术审美素养、创造能力以及设计意识的培养自然无从谈起,最终则会有悖于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与“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盖因于此,开拓新的人文关照视角,尊重高职美术基础的学科规律,理解美术基础课程的人文价值属性,不仅是建立关于美术基础学习评价的正确观念,深化高职美术基础学习评价改革的契机,还是探索关于美术基础学习评价具体方法技术的进路。 在这里,强调人文视角并非是要搁置对掌握美术基础客观具体的技能与专门知识的理性评价,而是要在对于“事实问题”研究的同时,将“价值问题”纳入研究视野。也就是说,高职美术基础学习评价并不仅是针对美术基础知识转化程度进行的被动的反映,其尤其需要摒弃威权独白的方式方法,深入到情景、现场以及学习主体的内在角度,对学习主体的“个人经验”作出解释性理解,达成基于主体间性的对话与理解,产生意义共享。 2人文视角与能力本位、就业导向的关系 谈到职业教育,大家的共识是职业教育是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所需的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职业教育活动并不重视个体价值,个性发展的需求要让位于社会发展需要。因此,作为职业教育课程一分子的高职美术基础教育也应该淡化人本性目标,忽略个体的价值与意义,并以此作为高职教育特点的体现而予以强调。这其实反映了对 职业教育语境中“能力”概念的理解偏差,对“职业能力”与 “职业技能”的概念的混淆,从而造成了对职业教育的简单化、片面化的理解。 在19~20世纪整个社会全面变化的背景下,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激荡使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此起彼伏,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实践活动,转而面向更为超越甚至是更为颠覆的“人”的领域——从追求人格完善的自由主体的塑造到自我与自身关系的沉思和实践。正是由于不同文化历史时段对人类理性以及人的主体观念的不同认识和理解造成了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教育评价理论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的嬗变。因而,教育的发展总是伴生着观点的论战。然而相对于教育视野中一切变化的因素,作为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成其为最终归宿的“人”,始终属于教育的“终极关怀”。从理论根源上看,教育的前提总是是基于不同的人性假设,教育问题的实质是人的问题。所以,从根本上来说教育是一种人文活动,兼具关涉“客观事实”的科学性与关涉“价值、意义”的人文性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特点,对于将二者对立起来的的任何非此即彼的观点都是有失偏颇的。 同样,作为教育类型的一种,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仍然是职业教育高扬的旗帜。例如,给我国职业教育极大启发的职业教育的典型——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能力”是指“胜任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所有要素的综合,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等”[2]。而且,即便是对于具体的“操作技能”的分析,认为其至少是知识、心里运算过程和操作行为三者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并且“同时涉及职业态度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心理素质和智力的提高,审美意识的提高等”因素。职业能力是建立在“具有纵深的职业工作环境以及职业劳动组织的基础上”[3]的行为结构与心理结构的综合,其所涵盖的层面远较静态的知识与技能复杂的多。并且,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强调职业能力与生活世界的不可割裂的关系。凡此种种,无不说明,当代职业教育的人本取向充分观照、尊重与理解人的发展、需求、自由、创造、人格与尊严等,肯定了非智力主观因素在职业培养中的积极意义,并以此作为基底来培养面对复杂、多变的工作世界的社会职业人,因此,就本质而言,高职美术基础学习评价研究的人文视角凸显了其在培养“完整的、平衡发展的人”、“全面的人”[4]方面的导向价值,与职业教育的能力本位、就业导向并不矛盾。 3高职美术基础学习评价伦理 高职美术基础学习评价伦理本身即为一种价值判断标准,是判断其评价实践(操作过程与评价结果)对“真、善、美”——即客观、公正、理性原则的符合程度的标准。评价主体的价值尺度是高职美术基础学习评价伦理的出发点。在这个尺度的恒量下,首先需要与时俱进的理解评价双方的权力关系,尤其须对教师的威权强势定位进行扬弃。 高度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职美术基础教育过程的应有特点,因为任何美术内容的学习都不仅仅是依靠书本理论的学习就能够掌握的。高职美术基础教学正是通过美术实践的路径体验升华出个人审美能力,从而达成其美育功能的教育目标。因此,高职美术基础教学活动本身并非适宜精确量化,那么,高职美术基础学习评价中的所谓量化必然都是相对的,所以,其评价结果须依赖评价者的经验和直觉。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若无被评价者对评价结果有正确的理解与理性的把握,学习评价产生不了实质性的增值效益。多元价值观下的学习评价强调主体多元,但无论评价主体的形式是教师,还是学生自评、互评,评价双方只有在批判反思精神的引导下建立民主的平等与对话关系,才能达成交往共识。 此外,由于学生本身是具体的、丰富多样的个体,并非是整齐划一的抽象的“人”。每位学生各有不同的禀赋,性格特点各异。加之,艺术类高职学生入学时的美术基础也是参差不齐,对课程学习的参与程度和接受能力也不相同。因此,学习评价者宜采用多种评价标准,综合考量个体在各自基础上的发展。学习评价应当发挥导向、激励作用,而不是使被评价者沦为被评价差异化的惩罚对象,挫败其对于高职美术基础的学习兴趣。 4结语 高职美术基础学习评价伦理的道德考量在于,如何规避人的因素等不确定性风险,协调和制约评价实践中各因素的矛盾、冲突,保证学习评价手段的运用不会背离教育原本的设计初衷,做到既合乎职业教育规律,又合乎职业教育的终极追求。 美术学习论文: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赞可夫认为:“兴趣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作为美术教育第一线的初中美术教师,对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比较了解,很多学生愿意学美术并不是单纯对美术学科本身的兴趣,而是因为美术是一门不用考试、不用费脑筋、比较轻松的学科。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如何提高初中生美术学习的兴趣为主题,进行了浅析探究。 一、用美好的师爱感染学生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一般来说,学生往往都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那一门学科。如果每个老师都具有这种魅力,那么学生的学习会是幸福和快乐的。那这种魅力从何而来呢?我想,教师必须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那么学生就会热爱、崇敬教师,就会连带爱上你所教的那门课;如果学生对某位教师没感情,师生关系不融洽,那么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就会受压抑。 二、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审美意识 因为农村教学条件的限制和教师水平的差异,使农村的美术教育参差不齐,美术教师的个人意识也有差异。我们的美术课并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画家、美术家,也不是为了应付一节课或者认为是简单地哄孩子玩。学生眼中的世界,描绘的水平绝对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要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当中,不能以太高的准则来评价学生,而是看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要多给予肯定的表扬,少用居高临下的指责。观念的转变是教学的指导思想,首先教师不能有副科意识、美术是不重要的课程等意识。美术联系其他各学科,渗透各学科,体现在生活的衣食住行中。教师要转变观念,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知识和意识,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三、用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成功能给人自信,成功能促人奋斗,催人进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及时肯定、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信心。积极的评价是一方对症的好药,几乎所有人都音乐被人夸奖的,而且学习兴趣的激发或维持往往都少不了外界的评价。俗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特别是在学生没有信心的时候,我们做教师的更应该适时地鼓励并给予最大的帮助,只要学生有一丁点的进步便给以肯定。 而这种鼓励不仅仅是在课堂之上,也体现在学生作业的批语上,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足以鼓起学生学好的勇气和学习的信心。比如:“只要你细心,老师相信你会做的更好。”“这一次比上次做得好多了,要继续啊!”“你看,老师说的没错吧,你做的真好,如果再精致一点的话,你的作品可以参加绘画比赛并有可能获奖的。”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这些都是教师举手之劳即可做到的,但往往很多人都忽略了。 四、用漫画卡通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 漫画和卡通画的形式比较容易掌握,可以使学生学了就用,其技法的多元性和自由性,在进行表现的过程中束缚较少,为学生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提供了工具,所以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学生既可以充分地利用这种工具进行信息交流,也可以用漫画或者卡通画来帮助表现和装饰书信、贺卡或者笔记本等等。漫画、卡通既可以是单幅的,也可以是连续的图画,这种灵活性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表现的内容来决定采用什么样的形式,而且不同水平及能力的学生都可以选择力所能及的形式进行创作与表现。总之,漫画或者卡通画的故事、设计和作品能够使美术课堂更富有活力和吸引力,促进学生在美术课中学习动机的形成。 五、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过去有些人把课堂教学当成只传授知识的场所,没有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培养才干、开发智力,而是教法简单化,教师讲,学生听,墨守常规,老一套,不变样,致使学生思想僵化不开窍,以致失去兴趣,这样就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所以,课堂教学方法必须改革。比如七年级《校园环境标识设计》这一课,我们就可以组织学生对校园进行实地观察,对我们学校的标识进行梳理,小结出哪些地方还需要标识、用什么内容比较好。通过这些活动,既能把美术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又能丰富课堂教学模式。这样让学生在兴趣中吸取知识和掌握技能,就能收到最佳学习效果,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 六、挖掘现代教学设备 只有搞好课堂教学,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的美术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教师上美术课时,总不能天天“游戏”,长了也呆板,使美术课单一枯燥。要搞好课堂教学,我们还要利用现有设备,培养学生兴趣。特别是欣赏课,我们可以通过自己找些资料,如挂图、画册、录像、幻灯、光碟等,让学生观看欣赏,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来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只有通过大量的作品欣赏、教学示范,才能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不断的艺术熏陶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 总而言之,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去探索。作为教师,思维也应不断更新,才能走出一条适合当代美术教育发展的道路。
档案论文: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档案管理论文 一、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档案的归属 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在离校之前没有落实就业单位的学生,需要将档案返回生源地由院校就业指导中心派人送至即人才交流中心进行登记编号,毕业生择业期一年内可以进行免费存放。 二、民办院校就业档案服务程序 1.开具证明。择业期内未落实就业单位并且档案还存放在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的毕业生可以享受一下服务:凭就业报到证开具存放档案证明、开具未就业证明其他与档案相关的证明。 2.档案提取。择业期(2年)内就业手续办理完的毕业生,可以凭就业报到证、加盖公章的就业协议书,到各级人社局进行档案提取。择业期内没有就业毕业生不能进行档案的提取。 3.对于自谋职业、出国留学、择业期未满的毕业生档案和派遣期内自谋职业或自费出国留学以及择业期满后仍未就业的毕业生,可在各地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办理人事档案保管。 三、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学籍档案”与“人事档案”的主要区别 民办高校毕业生学籍档案是指学生通过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并被录取的学生档案,它以文字资料形式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家庭状况、高考成绩、在校期间表现、在校期间的奖惩情况等。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人事档案是由学籍档案转换的,毕业生毕业后将其学籍档案中放入该毕业生的报到证当中,然后由学校将档案转交毕业生就业单位或人才交流机构。学籍档案也就正式成为毕业生的人事档案,它需要通过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或人才交流机构签订就业协议,取得报到证后才能得以实现。 四、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档案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是毕业生进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这些用人单位本身具有人事管理权,他们可以直接接收毕业生档案。二是各类非公企事业单位与民营机构他们没有档案管理权。毕业生毕业后一定将档案交由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进行统一管理。档案存放在人才交流中心,方便又安全。三是毕业生在档案的转递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1.在不能完全搞清楚用人单位是否具备人事管理权之前,不能把档案转入该用人单位,应将档案转交给该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进行管理。 2.个别没有档案管理权的单位违规接收档案,导致档案丢失。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发生,毕业生应首先询问用人单位的性质,在确定对方是否具有人事档案管理权限后再决定将档案投向哪里。 3.档案的归属是有相关规程的,学生在离开学校之前要制定好档案调离时间,不要将档案来回调离,最好做到一步到位。 4.毕业生毕业后在异地找到工作单位,户口不落回本地的毕业生、考研的毕业生以及无法确定是否在用人单位长期就职的毕业生,这部分学生可以将自己档案交由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进行托管。 五、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工作后档案提取及补办办法 一是毕业生还没毕业,档案不可能调走,当毕业生找到工作单位时,一般公司会把员工档案统一存在当地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不过学校一般建议学生档案不要交由企业管理,以防离职时候被企业扣留。学生可以选择将档案挂靠在学校所在地的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期限为两年。二是毕业生找到工作时,必须要及时办理就业手续,将档案放回原籍人事局或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三是若毕业生更换工作单位,所在单位可发函将档案调出。如果超过择业期仍未落实工作,注意这些学生的档案将被打回原籍过程中容易丢失。四是档案由学生本人保管超过两年时就会变成黑档。五是建议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尽快补办存档手续,未超过择业期的毕业生去人才市场补办,超过择业期但年龄未超过35岁的按非普通高校毕业生身份重新办理,档案在本人手上需要尽快向相关的人才服务机构进行咨询,若档案曾经被打开,需要将相关资料向有关部门核实,补齐代管费。综上所述,目前我国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量大面广,所进的就业单位大部分是民营企业,档案管理、档案去向、档案归属、档案作用、档案的重要性等系列工程,管理起来都很困难,并且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是一个正在集中进入社会的庞大群体,也是企业发展后备力量。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对档案管理的认识不足,同时也是目前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民办高职院校档案管理意识应从在校生抓起,高度重视毕业生档案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校内就了解个人档案的重要性,提高学生档案管理的意识。对学生采取开设专题讲座、让学生积极参与,共同做好民办高职院校档案工作。 作者:郑莹莹 单位: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档案论文: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论文 1目前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行政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国家对档案管理工作有明文规定,制订了《档案管理办法》、《档案法》等法律法规供相关行政单位进行学习与贯彻,但是实际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对相关的法律规定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工作中对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够,而且贯彻力度不到位,这样就导致一些档案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发挥正常的作用,这样长期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容易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的混乱,影响企业的发展。 1.2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基础业务薄弱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中档案管理工作相对基础比较薄弱,虽然一些单位已经建立了档案的管理制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没有真正去落实这些制度,许多档案在整理过程中不够规范,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档案归整,这样经常会出现严重的组卷混乱现象。同时行政事业单位没有进行有效的档案鉴定与监督工作,许多工作未能够按照相关的法定程序进行档案管理,进而引发一些工作上的问题。 1.3档案管理的设施比较落后 行政事业单位因为没有对档案管理的意识不够强烈,进而导致单位内部的档案管理部门的现代化设施不够齐全,设施趋于落后状态,比如说,一些档案管理室空气比较污浊,库房简陋,有些储藏室内竟然还堆放着一些易燃物品;办公条件简陋,未能实现三室(办公室、接待室、档案室)分开办公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 1.4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行政事业单位中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问题的原因还有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和专业水平不高,一些管理人员经常会进行变动,导致档案管理部门即使对员工进行培训,但出现工作调整时,都会影响到整个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2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2.1建立比较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档案管理工作更加明确,具有创新性,应该要建立比较合理的、科学的档案管理制度,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实际的发展情况进行制度建立,同时要确保档案管理制度可操作、实用、简明,能够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发挥作用;要保证制度在约束的地位上是平等的,这样能够有效约束领导与职员的工作行为,使单位上下严格按照制度进行工作,保证制度的执行力度;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这样能够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对员工的工作进行公平的、严肃的管理,保证制度在执行和管理工作中发挥其重要的制约作用,保证奖惩分明。 2.2加强管理,使档案管理的水平有所提高 为了保证档案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应该要对单位进行一定力度的宣传,使员工进行相关工作的学习,进而能够更加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并且能够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所以,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一支完善的领导队伍,定期检查和指导档案管理工作,并且要根据单位发展情况,制定合适的考核机制进行档案管理工作考核,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实行动态的管理,使员工能够加深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进而能够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确保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2.3引进信息化技术进行档案管理,有效提高工作质量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蓬勃发展,计算机技术无疑为各个行业的发展注进了一股活力,因此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进行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质量,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档案管理,能够使档案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延长档案的使用寿命,同时能够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使档案管理改革更具创新性。为了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进行信息化技术管理,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要保证及时与准确,这样能够保证档案管理的时效性;然后给单位各个部门配置先进的设备,这样在进行档案资料输入时,能够更加便捷,并且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文字、图片与数据资料之间的转化,进而保存纸质和电子档案两种档案资料;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进行创新,可以根据网络技术向社会提供更多的档案信息服务,这样能够保证资料信息共享,进而能够提高档案的使用效率和工作质量。 2.4做好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保密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资料十分重要,因此要对资料进行保密工作,首先在进行库房选址和建造问题上,要根据国家规定进行建筑物设计和施工,要将库房与阅览室、办公室分开,为了防止资料被盗窃,要保证库房的门窗是牢固的;同时加强库房的管理,安排专业人士进行库房看管和巡视,无关人员禁止入内;在管理库房档案资料的人员选择上,要选择具有专业技能、能够区分开保密档案与保管档案的人才,确保档案在保存过程中的完整性。 3结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在档案管理上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就会导致档案管理没法科学进行归档和在必要时提供信息,因此在管理上行政单位必须加以创新和改善。 作者:蔡丽华 单位:邵武市水利局水利管理站 档案论文:新时期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论文 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原则及档案管理创新意义 事业单位是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其档案是事业单位所有信息的汇聚地,必须在一定的标准与原则下进行管理: (1)规范、灵活相统一原则,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方法应该规范、灵活,在遵循相关规定下根据单位自身的特点对档案档案进行灵活管理,以此保证档案管理方法的实用性; (2)职责、权益兼顾原则,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制度中,相关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及权益都有明确的范围确定,当出现档案管理的纰漏问题,能公平处理和责任到人; (3)制定、执行并重原则,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制度的制定要保证合理、科学和系统,并确保其执行效率,促进档案管理制度在实践过程中的不断完善; (4)静态、动态相结合原则,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要在保持其科学稳定的同时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在时展的大背景下创新档案管理体制与方法,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毋庸置疑,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对于满足新时期事业单位全面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首先,通过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系统教育与培训,能强化其档案管理技巧,有利于档案管理效率的提升;其次,通过对现代网络档案管理工具的使用,能够获得更为精准的档案资料的详细数据,提升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和系统化水平,进而大大提升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最后,通过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具及管理人员等方面的优化,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档案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能不断的促进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体制在理论及实践上的完善,是推进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二、当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档案管理的基础业务相对薄弱 由于有些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缺乏科学的认识,对国家相关法律学习和贯彻不够,使得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不被重视,造成档案管理的基础业务相对薄弱、管理混乱的局面。从目前部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来看,其档案管理工作缺乏明确的机制、工作流程及标准,即使有的单位建立了档案管理制度,但却在执行落实方面有待欠缺,缺少专人负责,单位领导也未真正督促落实,使得档案整理不规范、组卷不符要求、分散的民生档案移交受阻以及擅自销毁应归档文件资料的现象比比皆是,不仅违背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原则,还造成了有效资源的巨大浪费。 2.档案管理方式陈旧,缺乏创新 通常情况下,要保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就必须在档案管理方式方面下功夫。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事业单位日常档案信息处理日渐繁琐的情况下,档案管理的方式却仍停留在陈旧单一的程度上。档案管理部门对于档案信息的管理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传统的档案处理流程也无法对重要的档案信息进行及时整理、装订和归档,同时由于缺乏对现代档案管理设备的利用,缺乏对档案管理方式的创新,也使得档案管理效率低下,大量重要的档案信息资源被破坏和丢失。 3.档案管理设施落后,档案资源开发 利用不够科技及时代的发展,使得现代信息化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各领域,但是由于我国较多的事业单位未充分的重视档案工作,因而没有将现代化的档案管理设备合理的应用到档案管理中来。有些单位的档案管理室条件较差,设备配置不齐全,软硬件设施更新不及时,一些现代化的光盘和电子档案处理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现代化的档案管理仅对相关档案信息实现了计算机保存,并未实现信息化的处理,造成了档案信息资料的无形损失。正由于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设施的落后,也造成了单位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不高的局面。对于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有些事业单位并未重视起来,仅将档案管理停留在档案的收集、整理及保管的工作上,对于后期档案资源的利用力度不够,一些能为单位带来有效参考价值及系统服务的档案资源并未在合适的条件下发挥出作用,使得档案管理一直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中。 4.档案管理人员队伍业务素质不高 对于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有重要影响。纵观当前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现状,一方面,部分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并非专职管理人员,其身兼多职,对档案管理工作难以应付,缺乏专业的业务素质也工作责任心,在频繁的工作变动中,致使档案管理工作稳定性受到消极影响。另一方面,有些事业单位中在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其本身缺乏专业的业务素质,加之单位未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业务培训,使得有些档案管理人员并不十分了解档案工作的具体程序,对于档案文件的整理、分类及划分保管等问题出现错误,档案的立卷、归卷及移交工作也难以顺利完成,进而使得单位档案管理质量低下。 三、新时期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思路 1.创新档案管理制度,强化档案管理能力 一项完善的管理制度通常都是保证工作效率的重要基础,基于当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创新档案管理制度,建立一套适合于事业单发展实际的档案管理制度已显得极为迫切。首先,事业单位应该在单位档案管理的特点基础上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并确定好档案管理制度的创新方向及内容,重点对单位档案管理的机构设置及岗位设置进行制度规定,对制度中的内容进行创新,不断与时俱进。其次,要坚持制度约束的地位平等性,在档案管理制度的创新中,其制度既要对档案管理人员约束,也要对单位领导进行约束,以此保证档案管理的独立性与规范性。最后,要在档案管理制度中确保奖惩分明,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中高度负责的职工进行奖励,对于为了自身利益而恶意篡改档案信息的非法人员进行惩罚,以促进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事业的健康发展。 2.创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在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不断发展的事业单位要想充分发挥出档案信息的作用,就应该采用科学的现代信息手段对档案信息进行高效管理。为此,事业单位应该积极引进适合自身发展与需要的现代档案管理软硬件设施,并在确保单位内档案信息传递准确且及时的条件下,利用计算机、扫描仪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文字类、图片类资料等档案信息的纸质化与数据格式并存,以此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完整。与此同时,事业单位还应该创新档案管理技术,通过网络向社会提供有用的档案信息,实现资源共享,以此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 3.创新档案管理服务手段,提高档案利用效率 在我国各领域中,档案利用效率低下的现象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事业单位档案同样也不例外。因为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不重视,使得档案利用率低,相反,又因为档案利用率较低,而又因影响到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因此,事业单位应该重视起档案开发利用工作,通过档案管理服务手段的创新,而促进档案利用率的提升。具体而言,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内部局域网,增强网站的信息检索功能,并模仿数字化图书馆的建立方式,提高档案服务手段。除此之外,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部门还可以建立高效的在线服务系统,为用户提供在线服务功能,以此促进档案利用率的提升,促进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4.创新档案管理人员培训机制,强化业务能力 随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数字化趋势的增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也亟待强化。为了提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笔者认为应该创新档案管理人员培训机制,结合单位自身档案管理实施的现状,建立以网络培训为主、实体培训为辅的培训机制。通过对管理人员方案管理技术知识的培训,引导其进行基础知识学习,以及各种档案管理理论与是实践知识学习,不断强化其自身专业技能,以推动档案管理人员为档案管理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总结 综上所属,新时期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创新,只有从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管理建设及管理人才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才能改变当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的现状,也才能保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更好的服务于人民大众。 作者:王璠 单位: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档案论文:地质勘查单位档案管理论文 一、地质勘查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档案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规范、健全。 主要表现为档案管理职责分散、不明确,不同单位的档案管理可谓是各自为政、标准不一,存在着严重的档案资料重复保存且利用率低下问题,需从制度上加以解决。 2)档案管理工作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部分地质勘查单位的档案管理水平,还停留在人工收集、整理与检索阶段,可接触和获取的信息量较小,非常不利于档案的二次开发和利用。 3)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欠缺协调、合作。 部分地质勘测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与同单位负责其他工作人员之间欠缺协调、合作,没有更好的利用协调、合作支持档案管理工作开展,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变成了单位里的一块“世外桃源”,档案管理工作效果始终不甚明为。 4)档案管理工作未与地勘行业建设实现同步规划、发展。 任意一个地勘单位都有自己的近期、远期规划,规划涉及地勘单位的未来规模、发展技术水平、形成何种人员结构等都会做出详细规划;而这些规划中却很少涉及单位的档案管理,导致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水平落后于地勘事业发展,势必会影响地勘单位整体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5)监督、指导工作不到位问题。 本级档案管理部门工作离不开上级档案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起到把关下属单位档案管理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欠缺上级部门的监督、指导,本级档案管理部门不能及时发现、纠正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导致本级档案管理部门工作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高。 6)管理经费不足问题。 部分地勘单位由于经济效益不高影响,可用于档案管理的经费严重不足,这样用于档案管理的设施、设备就难以及时得到更新,严重限制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7)工作人员队伍素质问题。 较高的地勘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离不开高素质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特别是工作人员高水平的专业素质支持。存在部分地勘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由其他工作人员兼职现象,这些“兼职”人员的档案管理专业素质势必不高,加之这些人员的频繁调动、调整也会进一步影响到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 8)不能得到有效开放和利用问题。 新时期的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档案及其管理工作作用,使档案能真正的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而这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档案的开放和利用。开放恰恰是地勘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短板,原因一方面是数字化档案工作相对滞后,不能很好支持档案开入工作,另一方面则是受到管理观念落后影响不能大胆进行档案开放、利用工作。 二、地质勘查单位档案管理工作问题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拓展档案归档范围 通过建立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来进一步健全地勘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规章制度,是提高地勘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关键。伴随社会的转型与发展,必须建立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档案管理制度,必须建立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档案管理体系。比如,在地勘单位内部建立专门的档案科室,明确档案管理工作职能,以及将档案管理工作与单位其他工作共同纳入到单位发展规划、制度制定和考核范围之中。 (二)做好档案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文件收集是档案归档的重要环节,收集人员要与各部门定期进行沟通联系,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做到重要文件、材料不分散、遗失,能够完好无缺的归档。 (三)促进档案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为保证地勘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首先要增强地勘单位领导、职工的档案管理工作意识,领导干部的档案管理工作意识尤为重要。因为领导重视是地勘单位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必须视作为地勘单位重要的工作内容来抓,地勘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与其他工作同样重要,同样需要制定相关发展规划来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发展。 (四)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上级档案管理部门有责任、有必要对下级部门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首先,在做好本级档案管理工作基础上,要加强对下级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工作效果的坚决予以表彰,不符合相关要求、规范的坚决予以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其次,逐步扩大对下级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督、指导范围,除对工作进行成果监督外,还要尝试监督其工作过程,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操作。 (五)加大档案管理投入,保证管理质量 各级地勘单位都应该有计划的加大档案管理工作经费投入,目的在于确保地勘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工作水平的顺利提高。无论是硬件条件还是软件条件都需要一定经费的投入。档案管理专用设施是档案管理工作的硬件条件,例如档案消毒灭菌机、防磁声像柜、除湿机、移动密集架等对档案具有极强的保护作用,而档案管理系统则是软件条件,它也是档案管理工作逐步实现信息化的关键条件。 (六)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专业素质 档案管理事业发展水平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专业素质水平的高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鉴于此,有必要将专业培训、进修学习纳入地勘单位档案管理人才培养计划之中,旨在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地勘单位档案管理人才队伍,为地勘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我国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证。特别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社会环境已经发生很大变化,越来越多的档案开放、利用需求在产生,要求档案管理必须向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借网络的开放性特点为更多人提供服务,这些都离不开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支持,特别是较高信息技术素质的支持,因此必须加大地勘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以及尝试招聘正规高等院校、专业的档案管理毕业生来充实档案管理人才队伍;总之,多措并举加强地勘单位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为高水平的地勘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作者:金丽双 单位: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 档案论文:信息化广播电视档案管理论文 1广播电视行业档案管理的现状 1.1管理人员存在问题 由于缺乏对广播电视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有些单位在工作中并未设置管理岗位,很多岗位都是由办公室人员兼职的;再加上档案的管理形式和管理手段落后,员工缺乏主动的工作的意识,执行能力不强,所以,在工作过程中,经常存在调理不清、工作混乱的情况。另外,各部门之间总是各自为政,相互不联系,很容易造成人才和物品的浪费,削弱了其市场竞争能力,阻碍了其各种效益的发挥。 1.2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 在广播电视系统内部,并没有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具体的工作中。我国相关法律已经明确指出,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大档案管理工作的力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总会出现前后观念不一的情况,而且工作人员的法制意识不够强烈,行业内部的档案管理只限制在文件处理内容中,并没有按照国家的要求形成档案管理,导致档案管理不规范。 1.3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从我国广电档案管理的角度来看,管理制度不健全是目前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在正常的工作中,一个单位不仅要形成各种档案管理,而且内容也是需要集中管理的,这是档案管理最基本的原则。随着经济的发展,广播电视行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档案管理缺乏有效的约束制度,与实际要求相差很远,而有的部门并没有任何制度可以遵照执行,档案管理流程也没有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制订,各自为政的现象比较普遍。 2提升广播电视档案管理的办法 2.1确定工作重心,加强信息化建设 广播电视档案管理与文书档案相比,具有一定的鲜活性,与现实业务的结合比较紧密,常被利用的内容也比较多。鉴于此,要将广播电视档案管理纳入到重要的管理内容中,坚持贯彻国家的相关规定和标准,统一集中管理。同时,还要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收集和整理原生电子文件,加强单位内部业务技术的整合,做好档案信息化的规划管理工作,不断分封媒体资源,加强资源整合,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加大服务力度,为档案的高效利用提供一定的帮助。 2.2重视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 档案管理作为广播电视系统的核心部分,要想提升其管理效率,就要从根本上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努力配备相关的专职档案管理人员,从根本上保证管理人员的稳定性。另外,要结合文件的数量,确定专职管理和兼职管理人员。档案的种类复杂,广播电视行业的档案管理不能按照传统档案的管理方式执行,它需要与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内容联合在一起,加大对人员的培养力度,建立一支高效的档案管理队伍,这对广播电视档案管理行业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3落实有关档案管理的全部规定 广播电视相关领导要重视档案管理方面的工作,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同时,各个管理部门也要承担相关文件、材料的归档工作,负责本部门的档案管理。另外,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强收集、整理资料,明确管理原则和管理体制,按照要求管理档案,明确分管领导,健全组织机构,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保证。 3广播电视档案管理的创新举措 3.1体制建设的创新 从整体情况出发,要不断完善广播电视档案管理体制,明确档案管理各个部门的规章制度,健全档案管理体系,制订档案管理的期限表,定期检查档案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档案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规范档案管理的要求,严肃处理不按规定移交档案的人员。另外,还要加强档案管理内部人员对职责和义务的认识,加强档案管理自身的运行规范,定期开办研讨会,增强单位领导、干部和职工的档案管理意识。在这个大前提下,要努力落实档案管理工作,为广电档案管理开发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 3.2服务宗旨的创新 对于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工作,要坚持“服务群众”的宗旨,增强档案管理的服务意识,不断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做出优质的节目。如果在工作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当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借出时,需要填写借用资料的编号,确认送回时间,避免出现丢失或误用的情况。鉴于此,可以采用电子扫码技术,实现对素材的全方位管理。另外,要加强对《档案法》的宣传,提高其宣传力度,采用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宣传方式,努力提升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的认识,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 3.3人员素质提升的创新 在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工作中,要不断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以便其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要求。同时,要摒弃过去档案管理中的不科学观念,将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努力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另外,还要树立严格的档案管理工作意识,增强管理人员的职能意识,使管理过程能够与时俱进,以创新的思维应对创新的知识面,实现管理过程的全面发展。同时,还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新观念、新意识的应用,采用创新的思维,全面发展档案管理,建立完善的学习和考核机制,并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制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业务技能,不断提升其业务素质。单位领导应不断吸收年轻的工作人员,给档案管理工作注入新的生命力,而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加强对文化、技能的学习,认清档案管理的工作内容,不断提升服务品质。 4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化发展已经逐渐进入了广播电视行业,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这也是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广播电视档案管理行业将会向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信息化的发展需要与IT技术联合在一起,高效的网络技术是其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内容,这就意味着,广播电视的数字化发展决定了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提升了广播电视档案管理被重视的程度。所以,在管理过程中,要增加有关广播电视档案管理的资金,增强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化建设,更新陈旧的设备,以保证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性和稳定性。另外,要加大在软件方面的投入,落实相应的管理体制,努力实现专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加大广播电视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力度,加强岗位建设,努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素质和能力。对于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在工作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合作理念,而过去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行政档案业务的发展,不会为企业带来任何物质财富。从档案管理本身出发,档案管理的目的就是为后续工作提供科学的经验和可靠的依据。因此,在管理过程中,要加强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的落实,将管理过程落到整个档案管理中,以服务群众为中心,将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到广播电视档案管理的总体内容中。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工作是广播电视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是维护历史真实的重要工作,对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做好相关方面的工作,为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的繁荣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方惠华 单位:清新广播电视台 档案论文:基层计划生育档案管理论文 1实现基层现代化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势在必行 在新的历史时期背景下,需要对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一定的调整和改善,即将现代化技术应用于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中。这样的调整和改善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方面,将现代化管理理念应用于该工作中,既可以提高基层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质量和保证其真实性,还可以提升基层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水平;第二方面,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可以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因为通过应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可以减少档案管理的任务量和节约资源,从而实现了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第三方面,现代化管理系统可以切实的反馈基层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从而促进计划生育管理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由此可见,将现代化科技应用到基层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中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存在的不足 2.1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意识薄弱。 在现实社会中,由于档案管理岗位的工作人员专业知识的薄弱,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因而导致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得不到重视,使得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程序科学性和程序性不强。尤其是涉及到岗位和工作请辞等方面的问题时,工作人员对档案的移交、审查、清理、签字等工作流程认识不够清晰,进而导致了档案的混乱和档案数据的丢失以及档案分类不够明确。 2.2基础计划生育工作效率低,档案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档案管理工作的管理体制是否完善与工作效率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信息内容登记过程中没有相关规章制度进行规范,会导致一些重要信息的丢失,从而严重影响了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严重阻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2.3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内容的真实性低。 由于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得不到充分肯定,进而使得档案管理工作者在完成工作任务时不够认真,责任心不够强,登记的内容随意性增加,档案内容的真实性不够高,这样严重阻碍了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的进步。 2.4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者的专业水平较低。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不完整和专业水平低均是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得不到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工作人员得不到专业技能的培训,甚至出现一个工作人员身兼数职的现象,从某种程度上讲,工作人员不能将全部精力集中到档案管理工作中,同时也不能完全掌握档案管理的信息内容。 2.5计划生育生育档案管理水平和基础设备均不健全。 在效率决定发展速度的今天,基层的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仍然采用库存的方式,然而随着档案数据的增加,档案库存的方式不仅浪费时间,还浪费经济,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样制约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一个因素是较低的管理水平,大部分的地方档案管理不能缺乏高新技术的指导,无法将最先进的管理手段应用到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中,从而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档案管理的发展。 3提高基层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水平的基本措施 3.1提高现代化基层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意识。 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基层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因此从事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和法制观念,同时还要具有较强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较高的业务能力。同时,政府部门可以分设专门的计划生育网站,对从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提供必要的档案管理资源。同为重要的是政府部门还要提供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与专家交流的机会,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人员的现代化管理意识和水平。 3.2应用现代化技术合理分配计划生育档案管理资源。 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想提高基层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需要充分的利用网络资源。因为网络技术对档案管理方式可以实现适当的调整,从而使得资源的管理更加快捷、高效。而网络资源技术的应用是实施基层计划生育档案现代化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如果将计划生育的信息通过互联网进行整合,这样可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这样也可以有助于档案信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3.3完善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体系。 实现基层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的另一个重要手段之一是建立完善的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体系。基层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工作需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因为各个地方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在制定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制度时,需要做到联系实际,依据不同地方的特色和工作特点,这样做到相关的规章制度最大程度上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3.4计划生育档案信息登记时做到有章可循。 实事求是是基础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因为这样可以有效的保障计划生育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工作人员在遇到比较模糊的信息时,需要经过认真核对后再填写,严格禁止随意填写,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档案信息的真实性。 3.5提高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 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不仅要通过自身的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还要积极抓住政府部门给提供的与专家交流的机会。通过专家的指导,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应变能力和提高基层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除此以外,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提高自己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态度,做到工作中没有随意性和敷衍了事的现象出现。而且,每一个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有积极的态度和热忱来对待档案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在工作中勇于挑战自己、敢于创新,积极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作用一定的贡献。基层计划生育档案现代化管理体系的构建对发展计划生育管理工作起到重要的作用。在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中,不仅要树立全局的观念,还要建立起全国范围内的计划生育档案现代化管理体系,从而促进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通过了解基层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探索出相应的现代化管理措施,对基层计划生育管理的发展又非常重要的意义。计划生育档案现代化管理体系的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是一场持久战,但是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人力资源的不断扩大、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工作责任意识的不断增强,基层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也会很快得以实现。 作者:杨振春 单位:黑河市嫩江县前进镇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档案论文:业务外包视角下文件档案管理论文 1档案业务外包实践 为拓展档案馆业务,深圳市档案馆于2004年5月成立了全国首个文件档案服务中心(下简称文档中心)。它拓展了国内早期文件中心的职能,承担了文件移交单位从整理、鉴定到保管及提供利用的全过程工作,以及协助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文件移交单位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工作等。随后,各地也相继开展了机关事业单位半现行文件集中管理工作,文档中心在各地纷纷成立。2010年9月,国家档案局副局长李明华在全国文件(档案)管理中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统一集中管理各机关形成的文档,是新形势下创建机关档案工作新格局的新思路、新尝试。建立文档中心,整合机关文档资源,实行集约管理,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是档案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和工作机制创新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机关工作质量和效率的迫切要求,是推动档案事业安全、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 2文档中心业务外包实践 目前,档案界对文档中心的定位不尽相同,对文档中心定位的认识也在发生变化。随着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成熟,学者和档案部门对文档中心定位的认识逐步趋于统一,即其主要职能是负责行政中心内机关事业单位档案业务指导、接收、保管和向档案馆移交工作,承接了档案行政管理机构的业务指导职能和机关档案室的档案保管职能,是处于机关事业单位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中间机构,是一个特殊的政府性的档案业务外包服务提供机构。 2.1文档中心与机关档案室的业务外包关系 文档中心成立后,集中式办公区域内的机关事业单位不再设立档案室,原来由机关事业单位负责的档案保管、统计、利用及移交工作转由文档中心统一负责。有些地方(如北京市海淀区)文档中心成立后,集中式办公区域内机关事业单位甚至不再设立专职档案人员,只配一名兼职人员负责归档文件收集工作,文档中心负责归档文件从整理、编目到保管、利用的全过程工作。因此,文档中心和各机关档案室之间是一种业务外包关系。 2.2文档中心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业务外包关系 文档中心除了承接各机关事业单位档案室的相关档案管理工作外,还对集中办公区域内机关事业单位承担着一定的业务指导及监督职责。在文档中心成立前,集中办公区域内机关档案的业务指导和监督职责由当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文档中心成立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业务指导和监督工作的重点转移到这些机关及事业单位以外。因此,文档中心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之间也是一种业务外包关系。 3文档中心法律地位和职能定位 3.1文档中心的现实困境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政府职能逐步转变,“小政府、大社会”已成为机构改革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由于专业优势,首先提出了创新机关档案管理的思路并付诸实践,于是文档中心应运而生。也正是因为其最初由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首先提出,文档中心一经成立就成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内部机构,与当地政府及各机关关系不大,随之而来的是文档中心在机构定位、人员编制、管理职责、经费来源等方面问题长期未得到解决。如2012年,四川省泸州市档案局在总结文档中心运行情况时指出,文档中心限于档案部门自身下达和完成任务,各级党委、政府对此项工作还不够重视和支持,各机关事业单位也不够了解和主动。各地文档中心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其一,由于文档中心成立时定位过低,依附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人员编制普遍较少,财政经费不足,致使文档中心开展各项工作显得力不从心。其二,由于文档中心事实上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内部机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不仅要继续做好业务监督、指导及档案接收、保管工作,还要增援文档中心所面对的机关档案业务工作,工作量很大,常感力不从心。其三,各机关从档案业务工作中解脱出来,体验到了文档中心带来的益处,但逐渐淡忘了自身责任,档案意识有所减弱。可见,如今文档中心管理模式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凸显,文档中心面临的处境不仅给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且不但文档中心管理模式的优势没能得到凸显,长期下去,也将对机关档案业务工作造成不利的影响。当然,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文档中心的创新管理思路,更不能倒退回原有的机关档案室管理模式,我们要做的是分析其原因,并对文档中心的法律地位、行政隶属关系、工作职能、管辖范围等进行重新梳理和定位。 3.2文档中心的法律地位 档案界对文档中心法律地位的认知有以下几种:第一,应定位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下属机构,依附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第二,应定位为政府的直属机构,业务上接受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指导;第三,应定位为独立的企业法人。从目前国内各地文档中心实践看,第一种观点被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普遍认可,如深圳市文档服务中心、太仓市机关文档管理中心、重庆市北碚区文档中心等均为档案局下属机构。然而这种实践已经给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带来了尴尬。第三种观点直接受欧美国家商业文件中心实践的启发,但忽视了国内文件、档案管理工作的实践和背景,文件中心这种半现行文件管理模式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国内文档中心的工作对象是机关档案,文档中心的成立是一种政府行为,不同于社会上的一般档案服务外包企业,不宜直接推行社会化。基于对国内文档中心与机关档案室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业务外包关系分析,结合各地文档中心实践,本文比较认同第二种观点,即文档中心为政府直属机构,拥有独立法人资格,在业务上接受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指导。其优势在于:一是文档中心更能得到政府及各机关的重视,以便在人员编制、经费等方面得到更大支持;二是能够厘清文档中心、机关档案室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职责,发挥文档中心创新优势,促进档案事业协调发展;三是有利于强化文档中心对各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力度,更好地开展档案接收、保管及提供利用等各项业务工作。 3.3文档中心的职能定位 依据文档中心设立的背景及机关档案工作实践,文档中心的主要职能包括:统一接收、保管一定区域内机关事业单位档案;为文件形成单位提供档案利用;向档案馆移交作为国家档案保存的档案;协助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机关事业单位进行指导监督等。此外,在涉及归档文件整理是否应纳入文档中心职责范围、文档中心能否开展有偿服务以及文档中心服务范围能否扩大到行政区域内所有机关事业单位等问题上,理论界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尚未形成统一认识,本文在分析档案业务外包及文档中心实践经验基础上,认为答案是否定的。首先,归档文件整理不应纳入文档中心职责范围。在实践中,少数文档中心不仅承担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的接收保管及统计利用工作,还担负着移交单位归档文件的分类、整理、鉴定和数字化处理等前期工作。这种服务意识无疑是好的,但工作方式欠妥。因为,文件的分类、整理除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更离不开机关的具体业务,它需要文件整理人员熟悉机关各项业务工作,否则文件整理的基本原则就无法落实。如果文档中心要做好这些工作,必须安排人员介入各机关事业单位的业务流程,实现前端控制,而文档中心人员编制有限,显然是做不到的。所以,归档文件分类、整理工作应该由形成单位负责开展。其次,文档中心不能开展有偿服务。文档中心的成立是政府行为,为全额财政拨款的非营利性单位,它不同于商业性的文件中心等社会化档案业务外包企业。因此,文档中心应专注于集中式办公区域内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的保管及提供利用,不能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最后,文档中心服务范围不宜随意扩大。文档中心成立的一个实践背景是政府集中式办公,除了出于机构、人员精简的考虑外,主要源于档案保管及利用的集约化管理的需要。因此,文档中心服务对象应仅限于行政中心集中办公的机关事业单位,不应随意扩大范围。区域外的机关事业单位可以考虑通过建立联合档案室等方式来实现档案保管和利用的集约化效果。 作者;曹吉超 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档案管理中心 档案论文:成人教育电子学籍档案管理论文 一、电子档案的含义 电子档案是指通过计算机磁盘等设备进行存储,与纸质档案相对应,相互关联的通用电子图像文件集合,通常以案卷为单位。电子档案与传统的纸质档案有相同的本质:都是文件存在的一种方式、都具有物理实态的特征、都是形成者真实活动的记录,有参考利用价值,需要存档备查。但相比之下电子档案在记录方式上有许多独特的特性:即电子档案依赖于计算机软、硬件和数据库与网络系统,其信息存储量大大高于过去的各种信息介质。而且便于存放、方便快捷,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信息可以实现共享且不受地域的限制。 二、成人教育电子学籍档案管理的作用 首先,计算机内存容量满足大,可以满足由于招生规模扩大而导致的学籍档案数量迅速增加的需要。一台配备电子档案管理软件的计算机就可以存储历年历届学生的学籍档案,这样就能够安全高效地完成各级学生学籍档案的日常管理。同时电子档案管理通常情况下实行专人管理,档案的保密性强,工作效率高。其次,由于电子档案管理软件具有搜索和查询功能,管理人员可以随时输入查询条件仅需几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就可以调取任何一个考生的信息。如果是传统的纸质方式进行查询往往需要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找到,为管理人员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既减少了档案管理的成本,也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再次,利用计算机中某些软件,可以对相关学籍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对每个学生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为学生加深对自身的了解、高校提高管理水平、用人单位找到更合适的员工和制定合理的用人计划提供方便。 三、目前成人教育学籍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成人电子档案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一部分成教管理工作人员对学籍管理工作认识模糊,思想上只把成教当成普教的附属品;还有少数分管成教工作的校领导和工作人员仅将它看成创收的渠道。这种思想导致许多软件和硬件的配备都不能满足电子档案的管理需要,硬件设施不够完善,不能按岗配备专门人才及档案管理混乱等。 2、成人电子档案管理仍然存在手段落后和模式陈旧现象。 虽然目前很多成人教育都采用了电子档案管理方法,但实践中还有许多高校的成人教育学籍电子档案管理仍然采用的是传统手工操作,没有采用电子档案管理,没有配备专门的电子档案管理软件。有一些学校的学籍管理的常规性工作虽然也一部分使用了计算机,但也仅仅是采用单机操作,计算机的价值只是打印的工具而已。这些手段明显落后于形势,跟不上时展的需要,从而必然阻碍了工作效率的提高和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 3、电子档案管理存在忽视学籍档案管理队伍建设和人员培训的现象。 成教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成人电子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而且要把握工作中的准确性和原则性。随着计算机系统软件的不断升级,要求电子档案管理人员要不定期的参加系统培训。但是实践中,许多地方高校普遍存在着忽视学籍管理队伍的建设的现状,学籍管理人员存在着综合素质偏低、专业结构、年龄结构不合理等现象。高校只有紧紧围绕当前时展对成人高等教育的新要求,彻底摒弃陈旧和落后的管理理念,将科学、先进、高效的管理理念引进到学籍电子档案管理领域,才能有效地加强和完善学籍管理队伍建设工作。 4、成人电子档案管理存在着信息技术领域内的一些难题 如学籍管理密钥升级过于繁复、网上黑客与病毒的客观存在。而且电子档案管理有其自己的特点,它是无形的东西,装载在某种介质上,并且必须通过计算机或其他“懂”得其组成规则的工具才能看得到它,没有传统档案的直观性等等。可以说,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和原始性的技术难题很多,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学籍电子档案管理水平。当然,电子档案当前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四、成人教育学籍电子档案管理的具体措施 1.成人教育学籍管理需要引进一套规范、标准的学籍档案管理软件。 目前大部分高校使用的学籍档案管理软件是购买软件公司开发的通用的档案管理软件,比较有实力的高校也可能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自行开发管理软件。软件公司开发的档案管理软件虽然设计的原理遵循了国家档案实体分类法的规定,能够基本适应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的需要,但是这类软件更适用于文书档案的管理。将其用于高校的学籍档案管理比较牵强。而部分学校自行开发的软件由于根据本校实际进行设计,所以比较适合本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但自行开发的软件分类标准却欠规范。两种类型都各有利弊,如何扬长避短?实践中购买软件的高校可以在引进软件时与软件公司进行约定,要求开发人员根据本校实际,在原有通用软件的基础上做适当的修改。而有条件自行开发软件的高校,可以在基于本校工作实际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国家档案实体分类法的规定制定分类标准,使其在适应自身学籍档案管理需要的同时,更加标准和规范。 2.配备专职的成人学籍档案管理人员,并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 首先,先进的学籍管理软件需要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并能熟练操作使用这些管理软件的专职管理队伍才能实现发挥作用。要保障成人学籍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不仅要大力提高学籍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及管理能力,尤其要管理人员具有熟练使用现代化办公设施的能力。所以配备专职的成人学籍档案管理人员至关重要。其次由于信息技术是不断更新的,所以重视和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也不容忽视。学籍管理人员必须及时学习新技能和新知识以提高他们的信息管理意识和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本职工作服务。 3.成人电子学籍档案管理需要建立网络互联平台以实现信息共享。 成人教育的学籍管理不仅部门自身需要查阅,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要在需要时对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的相关信息进行查询。如何提高办事效率,减少重复劳动和查阅纸质档案的时间?这就需要建立网络互联平台以实现信息共享,实现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相关管理模块与教育主管部门的对接。各部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直接调用学籍档案中的信息。 4.成人电子学籍档案管理要注意学籍档案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成人电子学籍档案由于教育系统分布广泛,多个校区和工作站或总校与各分校及各分校之间都要进行相关信息的交流和传递,所以不可避免的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是学籍档案中又包含了很多如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及家庭住址等涉及学生个人隐私的信息,这些信息的泄露会影响学生个人正常生活,为了避免学生的隐私信息不被不法分子利用,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成人的电子学籍信息是需要保密的。这就要求管理软件首先要具有一定的学籍信息安全与保密功能。另一方面学籍管理工作还要严格审查网上公布的信息,避免涉及学生隐私的信息泄露以保障成人教育学籍档案信息的安全。 作者:徐松 单位:营口职业技术学院 档案论文:工程档案编制质量管理论文 一、档案的价值 对施工企业而言,各施工单位可以借助过往形成的工程档案,为以后的施工进行良好的准备与学习。对组织内部而言,施工组织也可以通过各时期形成的工程档案,对内作为凭证、参考、沟通和互动的工具;对组织外部而言,工程档案可以说明该组织的施工情况与发展历程,了解其施工效果与效率。事实上,作为信息世界的一份子,工程档案是珍贵的一手施工记录物,其功能包括累积先前的施工经验与知识、证明施工组织的运行效率、促进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与凝聚、以及提供施工权利的合法正当性,同时也是了解和认同组织自身、社会要求的来源,也是传播市场、社会与文化价值的媒介。由此看来,工程档案不仅只是一种传达信息的媒介,更是形塑施工组织资产与先前施工情况的重要材料。因此,若是没有编制并保存完整确实的档案资料,除会造成知识与经验的断裂和证据凭证的消失外,更重要是许多历史发展脉络与事件真相将可能无法原貌在未来无法重现,使得施工组织及其利益相关者的整体记忆与资产丧失其原有的真实与完整性。 二、工程档案编制质量管理的提升措施 (一)完善工程档案编制的制度与责任体系 首先,完善档案编制的相关制度。目前在工程档案的编制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归根结底的原因在于制度方面的不完善,难以做到依法管理、依规编制。因而有必要在制度完善方面下功夫,这需要做好如下几点工作。一是对于编制程序与管理程序进行强化。建设单位在整个建设工程招投标、合同签订等的过程中,应当在标书与合同中添加关于工程档案方面的内容与要求。二是构建档案的临时检查规范。这种制度体系应当由工程建设的主管部门进行领导,进而将档案编制部门、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等的工作融合进来,对于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档案编制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从而及早发现问题所在,并加以改进。三是配备必要的工程档案编制与管理体系。不管是建设单位或是施工单位、管理单位,都应当设置专兼职人员岗位,进行定期的沟通与合作,并向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取得联系,确保落实好档案编制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其次,完善档案编制的责任体系。建设、施工单位及各参建单位应依照法律法规相关规定,自觉履行建立和完善建设工程档案的职责。建设与施工单位对工程档案的重视程度,是建设工程档案归档是否完整、准确的关键因素。建设单位要做好工程前期文件材料的收集,并督促施工单位按期完成竣工档案及竣工图的收集与整理。施工单位要在布置施工任务的同时,安排布置工程竣工文件的收集与编制工作,确保竣工文件的形成与施工进度同步,工程验收交接与建设工程档案同步交接。对于设计修改较多的建设工程,施工单位应及时做好竣工图的修订编制工作。 (二)强化组织宣传工作 一是在工程档案编制中加强倡导职能分析。工程档案的编制决策主要是以档案编制者职能为出发点,因此了解档案来源的职能内容与性质成为非常重要的工作,这也即在现行以内容为主、职能为辅的编制方式中,职能分析成为形成档案编制和保存决策的基础,因此档案部门应加强倡导职能分析的作用与功能,让档案编制人员了解其对档案编制与保存的重要性。其次,在实际的档案编制过程中,应当根据工程内容进行分类,并根据工程不同工作的特征来进行分类编制。在这种背景下,工程档案编制过程中,有必要在编制规范中明确工程内容的类别,从而以指导具体编制工作的有针对性。二是强化档案编制部门的主动权。在档案的形成过程中,档案部门扮演重要的角色。除行政程序上的限制外,档案部门的心理因素会影响编制工作的进行。基本来看,档案部门通常会认为自身对具体的施工业务知识与能力有所欠缺,因此无法在档案编制的内容上扮演积极的功能。此外,档案部门也会倾向于将自己定位为只是一个档案保存单位,只要确实保管好业务单位所需的档案即可。再加上档案部门也普遍认为工程管理人员并不重视他们,在工程组织内部的地位低微,更使得档案人员认为档案部门的角色与功能都不如具体的施工单位重要。尽管外在因素能够限制档案部门的角色与功能,但档案人员也需要不断突破自己的心理因素,积极加强本身在工程档案编制内容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外,还应加强与业务单位人员的合作,多加培养对工程业务专业性的了解,让自己具备更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争取在档案编制内容方面的主动权,这也可以使其在工程组织内部扮演更积极的角色。 (三)提升档案部门人员的业务水平 一是协助工程档案人员建立工程内部的职能轮廓。除强调和倡导职能分析的重要性,改变编制标准重点外,档案部门还应制订相关的分析方法或策略,积极协助各施工团体进行本身的职能分析工作,并进而将这一工作与档案编制工作相结合。此外,档案部门还可扮演协调的角色,借助协助各施工单位建立职能轮廓,从宏观或全面的角度提供可能的全面保存建议,让各施工单位除从本身的角度思考档案的编制之外,还应从企业整体的立场着眼,决定其档案编制的优先级。二是推广档案专业培训与教育。普遍说来,工程档案人员的档案编制意识薄弱,并且对工程价值的内涵、形成过程与应用等方面的了解有限,使得他们在工程档案的编制决策上无法扮演更积极的角色。因此,加强工程档案编制人员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使之认识到档案编制与管理工作不仅是为工程提供施工上的参考,更要为日后的相思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建议档案管理部门定期开办相关课程,提供工程档案人员更多进修的机会,来强化他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此外,也建议档案管理部门与大专院校相关科系合作,通过设置学科的方式,在正式教育机构当中培育更多的工程档案编制专业人员。 (四)充分应用信息化技术 在档案编制过程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的突出体现是充分应用数字技术来对资料进行收集、分类、编码、储藏等工作。这种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升档案编制的效率。当然,在使用过程中,也应当注重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数字技术应用的安全性问题,必须做好防火墙技术,避免档案信息资料的外泄;二是提升员工信息化技术的水平,从而能够确保各种较为先进的技术得到有效的利用。 作者:曾云云 单位:隆阳区城建档案馆 档案论文:人事档案信息人事管理论文 一、人事档案信息是了解员工的直接材料 (一)人事档案的基本信息 人事档案是企业了解员工信息的直接途径。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企业通过档案可以清楚地了解员工过去的工作轨迹,可全面、准确地了解员工,总结经验教训,做到知人善任、选贤举能,为领导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在人事档案中一般会显示员工的免冠照片,企业可以通过照片直观地看到员工的相貌气质,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给员工安排岗位提供依据。相貌气质清丽温婉的女员工可以安排在前台接待或秘书的岗位,既能体现出企业的良好形象,又能使员工的外貌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外表和蔼、有亲和力的员工,可以被安排在售后服务部门。一般需要售后服务的客户心情都相对急躁,有亲和力,性格温和的员工能促使客户心情舒缓,情绪冷静。合理、高效的员工职业安排可以促进企业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虽然企业用人不能以貌取人,但是在初级用人阶段,这也是企业的选择之一。在员工的基本信息中一般还会有年龄和婚姻状况的信息显示,企业可以根据员工的婚姻状况为员工安排具体工作。例如,已婚,并且孩子年龄较小的员工,企业可能会选择安排尽量少出差或者不出差的工作;对于富有活力,尚未结婚的年轻员工,企业可能给他们安排更富挑战性的工作。员工的基本信息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为人员安排提供基础性的资料。 (二)人事档案的潜在信息 在人事档案信息中,员工的工作经历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信息源。员工曾经的交际圈将可能会给现在的工作带来一些有利的因素。所谓的人脉关系就成为人事档案信息中的潜在信息,同时也是员工给企业提供的隐形资源。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可以依据员工曾经的工作环境,工作特点以及工作成绩为员工安排适合的岗位和提供发展空间。在人事管理工作中,员工潜在的信息应该比基本的、直观的信息更受重视。潜在信息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员工尚待挖掘的资源。企业应该利用员工所有的资源,无论智力资源、体力资源还是人脉资源。在资源共享的时代里,广阔的朋友圈往往能给企业带来意外的商机,使企业在竞争中也能处于不败之地。此外,人事管理相关部门和人员应该对员工的人事信息进行合理的保密存储,不要未经本人许可随意透露员工的个人信息,以免对企业和个人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和损失。 二、人事档案信息为员工合理调配提供可靠信息 (一)人事档案信息为合理安排员工工作内容提供参考 人事档案信息将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合理安排员工岗位提供可靠的信息。在现代企业招聘过程中,企业往往更倾向于招聘具有相关从业经验的人员。而现今,城市间人口流动量大,工作更换频率,许多人一年之内就换了几个工作。人们的工作观念已经不像多年之前,寻找“铁饭碗”“终身制”的职业了。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员,寻找薪资福利待遇更丰厚的职业和企业。年轻人虽然工作经验相对欠缺,但是有朝气,有热情,更倾向于寻找发展潜力大的职业和能为自己提供更多发展空间的企业。人事管理部门应该查阅员工档案中的思想言行、业务水平、个人素质、历史情况等原始材料,结合工作意向,薪资要求等来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把真正能为企业服务,能为行业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才发掘出来,并高效地利用起来。 (二)人事档案信息是员工晋升、裁撤的重要参考 人事档案信息常常会记录着员工的各项工作成绩。在用人过程中对定级、调资、任免、晋升、奖惩等方面的呈报、审批材料都会汇总归入本人档案,因此,用人单位在人员录用、晋级、考核时,都会经常使用档案,考察其德、能、勤、绩等情况,从而全面准确地了解个人的情况,为人力资源的正确选拔和配置起到了重要参考作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遵循优胜劣汰的规律,在经济出现危机时,很有可能遭受打击甚至是重创。此时,企业为了减轻经济压力以保存实力,必然会选择裁员,那么人事档案中的相关信息就会为人力资源部门的裁员活动提供参考。工作成绩不突出,工作能力相对薄弱,人际交往欠佳的员工都可能成为裁撤对象。这些对企业参与下一轮竞争工作帮助甚微的员工被裁撤,也是企业内部整顿的一部分,为企业今后立足,发展提供了保障。与此同时,在人事档案显示中,工作成绩突出,有上进心,有合作精神、富于创造力,敢于迎接挑战的员工,自然会被发掘、重用,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人事档案是记录员工成长历程的重要信息库,是人事管理部门为人员发展制定方向的重要参考资料,是员工今后选择职业的参考之一,也是企业定位员工和员工寻找自我认同的重要资料。 三、人事档案信息为社会保障情况提供参考资料 (一)人事档案信息为国家提供劳动保险情况 人事档案信息不仅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选拔、任用人员的依据,同时也是国家各项事业统计、调查的依据。中国正处于社会全面改革时期,面对人口基数大,人口流动性强等社会现状,相对准确的人事管理档案将为国家的人口统计、升学率、就业情况、生育情况以及子女教育等情况的了解、掌握提供相对可靠的依据。面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建立相对公平、完善的劳动保险制度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而科学、合理的劳动保险制度的建立也要依据企业职工的人事档案信息进行统计、核算。人事档案信息对员工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工作证明。在人事档案中包含了员工工资金额,个人收入缴税情况以及各种保险的缴费情况,是员工各种社会信息的集合体。国家相关部门将根据企业职工的各项社会信息制定并兼顾全社会劳动者利益的劳动保障机制和劳动保险体制,为劳动者日后的养老问题制定科学、可行的方案,为所有劳动者提供应有的社会保障。 (二)人事档案信息为国家提供医疗保险情况 人事档案信息中除了劳动保险信息之外,另一项重要信息就是医疗保险信息。中国现在的“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十分突出,成为国家和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社会各方面都在献计献策,希望尽快尽早解决这个关乎全国人民就医看病难的问题。人事档案信息可以为医疗保险相关政策制定部门提供员工的医疗保险缴纳信息作为医保制度建设的参考资料。促使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出更合理、更有利于企业职工的医保制度。人事档案中的各项信息都有助于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更具普遍性、广泛性。在人事管理过程中,企业应该尽量保证人事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这不仅是对企业发展负责,也是对员工负责,更是对国家各项社会事业建设负责。人事档案信息应该用在正确的地方,为企业员工和国家提供更多更具体的人事信息。 四、结语 人事档案信息具有其特殊性,其中包含了众多详细的个人信息,是对一个职工个人学习、工作经历、生活状态和工作成绩的原始记录,不仅是职工享受各种社会待遇的凭据,解决劳动纠纷的依据,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是职工接续保险、享受各项福利待遇的重要依据;更可以用于企业对人才的选拔、任用、晋升、裁撤等诸多方面,也可用于国家的各项事业建设过程中,为国家相关体制、机制的建立提供相对可靠的依据。人事档案信息不仅是个人的信息汇总,也代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和发展特点。人事管理部门应该妥善保管,不要随意存放,造成泄露、丢失等不良后果。人事档案是个人重要的信息资料,我们应该认识到人事档案信息的重要性,并把人事档案信息用于正途,为企业、员工和国家谋福利。 作者:李元琳 单位: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矿产调查院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论文:绩效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践 摘要: 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要的工具之一。在快速多变与充满竞争的现代经济社会,如何吸引、激励、奖励、发展和留住优秀员工将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绩效考核的定位,探讨绩效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提出创新绩效考核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绩效考核;人力资源;作用;思考 绩效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战略目标体系及其目标责任体系、指标评价体系、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等内容,核心是促进获利能力的提高,增强综合实力,实质是做到人尽其才,使人力资源作用发挥到极致。 一、绩效考核定位 绩效考核是对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以及个人品德等进行评价,并用之判断员工与岗位的要求是否一致。员工考评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在绩效考核中,要建立考核项目指标体系,确定各项目的分值分配,并规定各项目的评分标准。绩效考核不仅是填表打分的简单动作,而是一个总结和提高的过程,只有把绩效考核放到绩效管理系统进行整体操作,才能真正发挥改善绩效的作用。因此,绩效考核的定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确定薪金报酬。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要求薪酬分配遵守公平与效率两大原则,必然要对每一个员工的劳动成果进行评定和计量,按劳付酬。绩效考核的结果是决定员工报酬的重要依据。 2.确定职位升降调配。 每一项职务都要求特定的知识和技能,每一个员工又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通过绩效考核,可以提供有关员工的工作信息,如工作成就、工作态度、知识和技能的运用程度等。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进行人员的晋升、降职、轮换、调动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3.确定培训提升。 在事业竞争与发展中,努力使人力资源增值,从长远来说是一项战略任务。培训提升是人力资源投资的重要方式。培训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确立共同愿景。 现代考评工作,要求上下级之间对考核标准、考核方式以及考核结果进行充分的沟通,因此,绩效考评有助于组织成员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感情的融合。通过沟通,可以促进员工之间的了解和相互协作,有助于使员工的个人目标同组织目标达到一致,建立共同的愿景,增强竞争力。 绩效考核本身也是一种激励因素,通过考核,肯定成绩,肯定进步,鼓舞斗志,坚定信心;通过考核,指出存在的不足,纠正过失和寻找差距,明确努力的方向,鞭策后进。通过绩效考核,先进的斗志更昂扬,后进的变压力为动力,使员工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出色地完成工作目标。 二、绩效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1.绩效考核是薪酬分配的依据。 没有绩效考核,报酬就没有依据。没有以绩效考核结果为依据的报酬,就不能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按劳分配是公认的员工薪酬分配原则,不言而喻,准确地衡量“劳”的数量和质量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目前,许多单位是采用浮动的岗位薪点工资制,也就说在员工的工资中,有一部分是浮动工资,这部分工资与员工的年度绩效考核结果和岗位直接挂钩,年度绩效考核为优秀或考核积分达到一分者,可以晋升一薪岗位薪级工资;年度绩效考核为不合格者,则降低岗位薪点工资;员工岗位的变动也直接与其岗位工资挂钩。 2.绩效考核是人员任用的依据。 绩效考核是“知人”的主要手段,而“知人”是“用人”的主要前提和依据。人员任用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人员任用的原则是因事用人,用人所长,容人之短。要想判断人员的德才状况、长处短处、优点缺点,近而分析其适合何种职位,必须经过绩效考核。而事实上员工能否融入新的工作环境,能否在新的岗位上做出优良的绩效,以及在实际工作中是否具备新的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尚需在实际工作中通过绩效考核来进行评价。 3.绩效考核是职务升降和人员调配的依据。 人员职务的晋升和降职也必须有足够的依据,必须有客观公正的绩效考核,而不能只凭管理者的好恶轻率地决定。组织在人员调配之前,必须了解员工的使用情况,岗位分析和人岗匹配程度的调查,而进行这些工作的主要手段就是绩效考核。通过全面的、严格的绩效考核,如果发现一些人的素质和能力已经超过所在职位的要求,而适合担任更具有挑战性的职务,则可晋升其职位;如果发现一些人的素质和能力已经已不能达到现在职位的要求,则应低其职位,调整到与其能力和素质相匹配的职位上去;如果发现一些人用非所长,或其素质和能力发生跨岗位的变化,则可进行横向交流,调整到适合其所长的岗位上去。 4.绩效考核是人员培训的依据。 人员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手段。培训的前提是准确了解各层面员工的素质和能力,了解知识和能力结构、优势和劣势、员工缺少什么、需要什么,也就是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只有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绩效考核,培训才能有针对性,才能针对员工短处进行补充学习和训练。同时,绩效考核也是判断培训效果的主要手段。 5.绩效考核是激励员工的依据。 奖惩分明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奖励和惩罚是激励的主要内容。要做到奖罚分明,就必须科学、严格、公正地进行绩效考核,以绩效考核结果为依据,决定奖或罚的对象以及奖或罚的等级。例如,员工年度绩效考核为良好及以上者,才能入选年度评优评先,方可参与高级岗位的竟聘;年度绩效考核为不合格者或直接归为不合格者,应退出工作岗位进行转岗培训。 6.绩效考核是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依据。 只有经过不断的绩效考核,才能帮助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改善素质结构,让员工不断接受业务培训和自我培训,帮助员工完成自我定位,最终实现员工个人职业生涯目标。员工在实现个人职业生涯过程中,员工将沿着原来设计的发展道路,不断地从一个岗位转移到另一个岗位,从比较低的层次上升到比较高的层次,直至达到职业生涯目标。在绩效考核过程中让员工明白自己为适应这些变化中存在的不足和急需解决的矛盾,明白自身素质与新岗位和高层次的要求存在的差距。 三、创新绩效考核的几点思考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急需引入与现代管理制度相适应的绩效管理理论和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有利于科学、准确地评价员工绩效,激发员工潜能,提升员工工作业绩,形成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培育良好的绩效管理文化氛围,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 1.绩效考核的前提是平等竞争。 为使员工能够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下开展竞争,实现内部人才合理流动以及人与岗位的最佳匹配,提高各自的绩效。只有进行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才能为员工搭建公平、公正、平等的竞争平台,让员工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个人的最大价值,同时也提高了组织的竞争力。 2.绩效考核不能只作为奖惩手段。 武断地把绩效考核等同于一种奖惩手段,这是绩效考核认识上的一个误区。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绩效考核应该从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比较转向每个人的自我发展诊断,变考核者与被考核者的对立关系为互助合作关系,考核的目的应该更多地定位为组织与员工多方受益、共同发展。绩效考核不能只停留在奖惩手段,就是淘汰、惩罚不合格的员工,升迁、奖励优秀的员工,更不应该单纯为了奖惩员工而设立和存在,而应当成为提升企业整体绩效和员工个人绩效的推进器。绩效管理是机构组织文化的一部分,公正科学的绩效考核可以优化自身的组织结构,提升整体业绩,对于员工来说,绩效管理营造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通过绩效考核,使员工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及时对自身的发展方向进行修正,从而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3.绩效考核操作上必须联系实际,切实可行。 在整个绩效考核过程中,沟通是贯穿始终的。绩效考核是一个员工与管理者双向沟通的动态过程。一个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包含设定绩效目标、记录员工的期间绩效表现并为员工绩效目标的完成适时提供合理的资源支持与业务指导、期终绩效考评与反馈沟通、绩效考核结果的合理运用等内容。在执行过程中随时保持沟通和反馈,让被考核者了解考核的目标、执行状况、考核结果等,被考核者也乐于提供资源支持,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员工的信心和斗志,也使各被考核者的个人绩效与部门绩效相一致、组织内各个部门长短期目标协调平衡发展。因此,绩效考核过程就成了一个增强共识、凝聚人心、促进沟通和能力提高的多赢过程。 综上所述,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能优化组织的人力资源,增强凝聚力与战斗力,而且能营造组织与员工共同成长的组织氛围,充分发挥团队精神。薪酬不仅仅是劳动的报酬,在一个团队中更是个人价值的认可,利用绩效考核,关注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工作,规划事业的宏伟前景,让员工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憧憬,为有远大志向的优秀人才提供施展才华、实现自我超越的广阔空间。 作者:贺璐 单位: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广播电视台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论文:岗位价值评价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践 摘要: 现在很多的医院因为缺少有效的科学人力资源规划,导致他们不能清晰的认识到对各类人员的总体需求,也就使我国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很多问题。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将重点分析现代岗位价值评价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希望能让医院的人力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关键词: 现代岗位价值评价;医院;人力资源;管理 现阶段,我国相对较好的医院大都是政府开办的公立医院,这些医院仍旧沿用国家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政府进行过多的干预,因此就导致了很多问题的出现。政府是医院实际上的所有者,这让医院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只能跟随着政府的脚步,很多问题的出现让我国的公立医院在市场上不能占据有利地位。 一、岗位价值评价的提出背景 如今,虽然我国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有效的推动了医院的发展,但是医院岗位价值评价体系中还存在一系列的矛盾阻碍了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首先,已有的岗位价值评价体系比较落后,导致薪酬待遇并不能体现员工的价值大小。由于受到医院价值评价体系的影响,导致大部分医护人员的真实价值未得到真正的体现,降低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其次,医院岗位价值与岗位系数存在差别。我国大部分医院还在一直沿用陈旧的评价办法,即领导召开会议,对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评价、打分,最终完成了对员工岗位价值的评价,这样的评价结果往往缺乏真实性。再次,我们部分医院在进行岗位价值评价过程中,对医疗技术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反而忽略了医院管理的重要性,而且大部分岗位评价规范和标准也是按照技术岗位进行制定的,并未涉及到管理岗位。最后,薪酬内部还出现了严重不平衡的问题,该问题是影响我国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最普遍的问题,而且也是广大医护人员最为关心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问题,一是薪酬差异过小导致的问题,一类是薪酬差异过大导致的问题。因为薪酬差异过小,会导致优秀员工的价值无法得到更好的体现,影响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而薪酬差异过大又会激发员工内部的矛盾,从而影响了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进行。 二、应用现代岗位价值评价的重要性 (一)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来说起到了基础作用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对于医院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因此要做好各个部门员工的岗位价值评价工作。在进行岗位价值评价过程中,最好与薪酬和晋升挂钩,这样可以更好的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任何一个岗位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意义,需要借助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来对其进行衡量,从而更好的体现出医院员工的工作性质和工作职责。 (二)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提供动力 在推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岗位价值评价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任何一个科室的管理人员要根据科室特点来设置与之相适应的岗位价值评价指数,并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对医院每个科室的工作人员来说,这种岗位价值评价体系一般会与薪资体系相结合,同时对岗位实际绩效给予定量描述,最终的绩效不同所获得薪资也会不同。如果某个岗位最终的绩效结果较高,那么其就会获得较高的工资水平,反之将会获得较低的工资水平。 三、岗位价值评价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一)确定岗位级别的手段 岗位级别的确定一般是进行工资级别、福利划分的标准,同时也是行政权限、出差待遇划分的依据,该过程中岗位价值评价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部分医院会根据岗位头衔称谓来对岗位等级进行划分,并非按照岗位价值评价进行划分,这样会导致划分结果不合理。例如,某医院内部,虽然外科主任和财务科长都属于中层管理人员,但是他们在医院中所起到的价值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岗位等级就会存在一定的差距,待遇当然也会不同。 (二)合理确定薪酬分配 在工资结构中,几乎所有的医院都设置了岗位工资这个项目。当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通过岗位价值评价确定了岗位等级之后,就确定了各个岗位等级之间的差距。国际化的岗位价值评价评估体系(如CRG系统、HAY系统),一般是借助统一的岗位评估标准来对不同岗位、不同组织的岗位等级进行划分,并将统一标准的岗位等级应用到薪酬划分之中,从而确保薪酬分配的合理性。现代岗位价值评价还能够对薪酬内部存在的不公平问题给予有效的解决,从而增加员工之间的信任度,避免出现不良竞争,使其更加愿意为医院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经历。 (三)岗位价值评价应用的影响因素 岗位价值评价描述了一个组织对医院工作人员价值的一种衡量标准,因此在对其进行实施的过程中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如果直接借鉴国外的比较成熟的岗位评估体系,虽然可以取得比较好的结果,而且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但是花费较大,一般的医院难以承受。反之如果医院自己根据自己需求来设置岗位评价标准,又容易出现差错,从而具有较低的权威性,很容易受到外界的挑战。 四、我国大型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问题 (一)人力资源规划有待完善,总体需求不明确 通过调查与统计发现,虽然大部分医院对岗位人员的总体需求进行了规划,但是总体需求还不够明确,对岗位人员缺乏有效的预测,从而导致医院人力资源无法更好的满足医院未来发展需求。此外,医院还未建立一套与医院未来发展方向相协调的人力资源规划,从而导致我国医院在护理、医疗和其他技术方面的人才不断流失,而且各个岗位管理人员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减少,这些都说明了我国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规划有待改进和完善,并对医院人力的总体需求有个明确的规划。 (二)医院人力资源职责划分不明确,组织体系设置不科学 为了更好的适应信息化时展需求,各大医院均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改革与实践,而且将护理人员在外勤方面的工作进行了独立,同时成立了负责静脉输液配置、保洁物流等相关的机构和部门,对于一些人员也实现了社会化管理,有效的改善了我国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体系。与此同时,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根据需求设置了岗位说明书,对不同岗位进行相关的描述和声明,从而使岗位职责变得更加明确。但是实际调查发现,大部分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责划分不够明确,而且已有的组织体系设置不够科学,大大降低了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陈旧和方法落后 医院应该借鉴企业的管理,因为医院本质上是和企业相似的,患者对于医院来说就像顾客对于企业一样,因此医院一定要以患者为中心,寻找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这样才能增强我国公立医院的竞争力;第二,有的医院岗位评价不合理,他们的岗位评价只是一个形式,并没有很好地利用岗位评价这个工具;第三,现在的医院大都只注重医疗技术,而忽视了管理,殊不知,一个好的管理,医院才能更有效的运行。第四,因为岗位评价的工作没有做好,因此医院的薪酬设置的很不合理,公立医院的薪酬差距过小,让人们都失去了工作的动力,这些都是因为管理的观念比较落后造成的。 五、岗位价值评价的基本要素 (一)知识技能 对于新的岗位价值评价系统来说,知识技能是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此时就需要根据专业特点和临床经验来为学生安排相应的岗位,因为大部分医护人员都属于科班出身,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医护人员价值的最大化。因此在岗位价值评价过程中,要根据医务人员的知识技能来对其所能够作出的贡献进行评价,从而更好的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工作环境和压力 不同的医护人员,其每天需要面对的工作环境和压力是不同的,因此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在进行现代岗位价值评价时,要将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压力考虑其中。对于一些工作环境比较特殊的医务人员,如频繁接触毒害性或放射性物质,也需要将人身伤害考虑其中。由于医务人员每天的工作时间是不确定的,经常会出现加班现象,此时也要将其纳入岗位价值评价之中。 (三)风险和责任因素 在医疗的各个环节,都会存在或大或小的风险因素,而且在对患者进行救治的过程中,还需要承担一定的医疗风险,但是不同的岗位所承担的风险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进行岗位价值评价时,要给予分别对待,从而确保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顺利开展。 六、结束语 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很重要的,而岗位价值评价又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所以公立医院一定要利用好这个标准,提升公立医院在市场上的地位。目前我国的岗位价值评价还不够成熟,因此需要对现代岗位评价制度进行分析,以确保其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得到有效的应用。 作者:苏海娟 单位:阜新市中医医院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论文: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分析 一、物流企业人力资源 2.物流企业中人力资源总量不足。 据统计,2009-2012年,我国物流企业人才储备量同比增长了25.34%,具有专业技能的管理人员和工程师占所有从业人员的15.23%。由此可见,我国虽然物流员工人数众多,但是真正具有专业技能,能够实现施工价值的人数很少。同时因物流行业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物流企业人才资源储备量现已明显不足。物流企业会因为工资配比问题造成人才资源流动现象,由于物流行业人才竞争激烈,所以物流企业经常会采用提高工资待遇等方式争夺技术工人,企业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薪资水平,则很容易在人才竞争环境中失利。 3.物流企业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和管理理念是企业制定人才资源管理方案的主要依据,物流企业要想留住人才,并将这些人才合理、高效的利用在日常工作过程中,需建立人性化的管理理念。企业还经常会忽略“非技术人才”的员工,薪资水平、待遇、重视程度都远远低于技术人才,这种不平衡的管理机制会让员工在一个不公平的环境下工作,造成人才流失隐患。 二、人力资源在物流企业中的重要性 1.人力资源在物流企业中的意义。 我国当今的企业中,虽已经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较为重视,可是人力资源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对企业的经济发展起着相当大的不利影响。因此,企业努力做好人力资源工作是十分必要的。物流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开始逐渐增强了对企业人才的依赖程度。但是由于企业传统的人才激励体系具有很多问题,一般都只注重对企业人才进行物质奖励,而严重忽视了人才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具有很大的片面性。作为在知识水平、审美需求、精神需求等都较过去有所提高的现代企业人才,他们对激励体系的要求不再仅仅体现在物质方面,在精神层面也同样需要得到满足。因此,在传统的人才激励体制上必须加入对企业人才精神层面的激励,否则就不能很好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人才的能力也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这会严重挫伤企业员工对工作的热情与主动,对物流企业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目前,物流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不重视现象还是存在着,这主要是因为企业的管理者将注意力大部分都放在了对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再加上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主要领导的管理思想也较为滞后,导致了当前许多物流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忽视。 2.有效改善人力资源管理。 现今的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管理者普遍都采取传统落后的“强效控制”模式,认为对管理者的要求绝对服从的员工才是好员工,对那些敢于提出自己想法和意见的员工普遍不重视,甚至会因为员工的“忤逆”而对其“另眼相看”。这严重损害了物流企业员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将许多优秀的想法与建议扼杀在了摇篮中,这是企业发展的损失。而且一些企业因为资金等问题,不愿意在企业人才的培养上作出投资;对员工的管理上主要注重纪律性,对员工的各种行为进行约束,这对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有效调动是十分不利的。鉴于当前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一系列这样那样的问题,企业在知识经济的发展大潮之下,努力经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做好就显得十分必要,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从而获得进一步的成功。3.建立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传统的人才激励体系由于只注重对员工物质层面的奖励而忽视了企业员工在精神层面的需求,因此没有能够很好的激发企业工作人员的热情,不仅没有起到人才激励的作用,还对员工的积极性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因此,建立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是十分必要的。新的人才激励机制不仅要对工作出色或是对企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员工进行物质上的奖励,还要对他们的工作成果给予肯定和表彰,让企业员工形成满足感、成就感和荣誉感,使员工精神层面的需求得到满足。在此基础上,企业还要强化“以人为本”的人才管理模式,让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各方面工作畅所欲言,积极发表对企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努力建立起企业的良性竞争与完善机制,为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助推。 三、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的联系 企业文化是为企业的经营发展进行服务的,因此,物流企业文化必须要符合企业实际发展的需求,在不断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做到企业文化与企业的发展同步,与时俱进、不停创新的原则。企业文化对企业工作人员的价值观、发展观、竞争理念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因此,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使企业员工在良性的企业文化氛围中工作和生活,不仅是物流企业员工的梦想,更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许多物流企业并没有意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更没有建立相应的物流企业文化发展机制,必然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良好的物流企业文化对于人才的培养、人才作用的全面发挥和优秀人才的利用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只有使物流企业不断形成具有强大向心力、凝聚力和非凡魅力的企业文化,才能为企业进一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物流企业发展的腾飞。 四、结语 物流企业管理者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重视与否,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进行质量的好坏是十分重要的。在知识经济时代,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加强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视。加大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投资,形成科学的管理模式,推动物流企业取得更大的进步与成功。 作者:钟夏冰单位:广东省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凤岗分局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论文: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一、构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建立科学的人才结构体系 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系统管理观念,人力资源开发、使用与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经营管理部门和其他辅助部门的共同工作。建立完善的涵盖招聘调配、绩效管理、工资报酬、培训发展、员工关系这些子系统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系统,使各个子系统工作目标明确、责任分明、步骤清楚、有章可循。实施科学、规范的人才激励和整合体制,吸引、激励各种优秀、高级技术人才、管理专家。重视激励体系的构建,注重物质报酬与精神激励有机结合,完善职务升迁体系。重视员工教育培训,提升企业人力资本价值。任何企业都不可忽视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对企业员工进行技术和技能培训,最终受益的应该是企业和员工双方。 1.在专业技术职业发展通道中设立了首席专家。首席专家是公司某一专业领域的技术权威,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注重工艺研究,创新意识强,能及时跟踪了解本专业发展动态,能带领本专业技术团队破解公司级重大课题攻关,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开发以及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专业瓶颈问题解决、公司级重大课题攻关等方面起着主导作用,是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的核心。首席专家主要从突出制约品种、质量、成本、营销、生产设备稳定顺行的重点工艺或区域产生,首席专家按专业分层次设置,从高到低设置为一级首席专家和二级首席专家。 2.为了稳定关键操作岗位掌握核心技术拥有高超技艺的高技能人才,充分调动其岗位创新增效工作积极性,发挥其技术带头作用,积极为公司生存发展做贡献,公司进一步延伸操作人员职业发展通道,开展了高级技能人才的评聘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和地位,促进技能人才健康成长,从而促进集团公司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促进职工整体技能素质的不断提升。根据单位工艺流程、生产实际和技术要求,从高到低分别为一级首席技师、二级首席技师、责任高级技师、责任技师四个层次。 3.坚持客观、公平、公正、公开原则,通过职称聘任进一步激励和调动专业技术人员干事创业、岗位贡献的积极性。职称聘任实行评聘分开,即按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考试)文件规定,参加资格评审(考试)取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根据单位岗位设置及聘用情况开展职称聘任,职称聘任与各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有机结合。副科级及以上管理岗位人员,根据干部管理权限按照专业对口的原则开展职称聘任。专业技术岗位分为高、中、初级三个层次。专业技术岗位序列中首席专家、专业主管、专业主办一划归为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层次,专业主办二划归为中级专业技术岗位层次,专业主办三、专业协办一、专业协办二划归为初级专业技术岗位层次。操作岗位上的区域工程师一划归为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层次,区域工程师二划归为中级专业技术岗位层次。 二、打造先进企业文化,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以及行为规范,企业追求的目标则是建立以创新和共享为价值观基础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不仅可以触摸员工的心灵,而且可以触动员工的精神世界,从而不知不觉地实现了企业传播品牌内涵、文化、价值,俘虏消费者的营销目的,同时又能起到传承文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从而有效地树立起优美的企业形象。良好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应该是合作、互信、公开、公平、创新,其中关键的问题有三条: 1.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要建立相互信赖关系,它是实施企业人力资源系统管理的基础,而这种相互信赖的关系是建立在企业管理过程的开放和透明,经营决策的公开、公正和民主,以及员工对企业经营目标和价值观的认同上。 2.鼓励创新。提出一种新的运行思路并加以有效实施,创设一种新的组织机构,并使之有效运转,发明或引进一项新的技术,并使之付诸实践,创立或引进一项新的制度,设计一种新的管理方式。管理创新包括了思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方式创新等诸方面的创新,激发员工的创意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任务,企业要容忍创新失败,允许变革。 3.通过开展“争当学习型职工、争创学习型企业”活动,形成学习型组织。学习的内容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培训和管理规章制度等具有文字形式的东西,更着重学习员工之间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建立起来的、不能以文字言辞表达的工作默契、技术诀窍和企业潜在的惯例。人性化管理是企业文化管理运作和实践的核心,在人性化管理中员工既是被管理的客体,也是应当受尊敬的主体。企业所要实现的目标,既是企业的,也是员工个人的目标。学习型组织是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方式,相对于其它各种类型的管理方式而言,是一种根本性的超越,是更高层次的管理方式。国内外知名企业中的成功实践,有着共同的人才观与经营观,他们将企业的成长与发展,以及在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归因为企业所拥有的人力资源,而非所谓的先进的设备、尖端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的经营管理体系。设备可以更新,技术可以开发,经营管理体系可以再造,但尖端技术、先进的设备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归根到底取决于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使用,只有人力资源才是决定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终结因素。为适应残酷的市场竞争,提高市场竞争力,企业必须突出人才的重要地位,制订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规划,发掘人才和培养人才,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 作者:贾秋国单位:安钢第一轧钢厂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论文: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摘要:在我国现今社会的发展阶段,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逐渐成为职业院校开设和办学的重点专业课程,有关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研究 随着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科学信息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为了更好的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各大职业院校内开始大力开设有关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教学内容的专业课程。鉴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于专业性、综合应用能力以及高水平操作的固有特点,有关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逐渐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一、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现状 专业性突出、综合应用水平要求较高以及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要求是现今社会发展阶段对于人力资源相关专业就业学生基本从业水平要求最主要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在我国最近一段时间的发展过程之中,为更好的适应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全国范围内的职业院校开始纷纷设立和开办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相关主修专业方面内容的教学课程。但由于我国职业院校对于人力资源相关专业主修课程的开设和教学时间较短、教学经验比较薄弱,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业定位、培养规划、课程体系结构以及实践教学和与其配套的教学实验培训设施等等一系列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欠缺和不足。职业院校如果不能对本校开设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设立准确合理的专业定位,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未来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保持健康有序的发展事态将具有极其显著的负面影响。只有相关职业院校合理的根据本校学生的学习特征以及相关的个人性格特点方面的内容,做出准确的教学方向定位,才能更好的避免我国职业院校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的实践过程之中走上传统落后的人事管理的教学道路。所培养出来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未来走向社会的就业过程之中,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达到用人单位对相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从业工作水平上的要求。在科学合理专业定位的指导依据下,配合完善的教学培训设施、明确的目标以及结构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才能够更好的提升职业院校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关课程内容上的教学水平[1]。 二、有效提高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水平的措施 1、建立科学合理的专业定位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职业院校为更好的适应社会新时期发展阶段的步伐,越来越多的选择开设和建立有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方面相关内容的教学课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在不断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情况下从原本传统的高校工商管理的专业中抽离而出,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和研究逐渐独立而形成的一门专业学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设立和形成,在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在我国现今社会的发展阶段,有关人力资源相关方面管理工作的工作岗位以及相关从业人员在人力资源管理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综合应用的水平等方面,已经在一个企业或者用人单位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只有相关职业院校在开设人力资源管理相关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的过程之中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专业方向定位,才能让所培养出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人员招聘、人员工作绩效管理、现代化工作流程分析等一系列与专业定位相配套的授课内容,为社会培养和输送能够更好的适应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综合应用型人才。 2、构建高质量、科学化课程体系 在我国现今社会的发展阶段,职业院校在有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建设开办以及教学实践上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不断探索、改进和完善的初期阶段。大部分职业院校在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设和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会选择参照本科院校之中有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对于本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水平上还有待提升。在我国各大职业院校建设和构建人力资源相关专业课程的课程体系时,必须站在整体宏观的角度,在有效掌握和理解本校学生的个人特征以及一定的学习特点的基础上构建科学化、高质量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在相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主修课程内容安排方面的设计上,以大量的实践课程调查为基本参照依据,努力构建全新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只有这样,我国职业院校在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上,才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时展的需要,为社会培养大量实践操作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 3、拓宽教学培训途径、改善教学实践 不同于本科院校在有关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实践教学方式,在职业院校中开设有关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内容的教学课程,应该在有效兼顾学生对于人力资源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的基础之上,更加有效的注重学生在人力资源管理相关专业知识的实践培训教学的学习成果。建立和完善与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配套的培训教学设施、有效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让相关授课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更多的注重学生在相关人力资源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上。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和更加注重实践培训教学的教学理念,将对于职业院校所开设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现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综合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提供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以及科学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社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需求内容和对相关应聘人才的要求水平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在我国现今社会的发展阶段,全国范围内的各大职业院校,为了更好的适应时代社会发展进步的潮流,纷纷选择在本校内开设有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关方面的课程。但由于我国各大职业院校在有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关课程内容的开设上,办学经验较为薄弱,办学模式大多时候选择直接参照本科院校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方式,不能更好的发挥职业院校的教学特点。只有对相关教学活动做出有效的实践教学研究,才能及时发现问题,最终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2]。 四、结论 总而言之。在我国现今时期的发展阶段,全国范围内的各大职业院校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活动仍旧并将长期处于不断探索和寻求有效教学途径的初期阶段。有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究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并不断探索和创新的工作环节。只有职业院校有效的掌握好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正确的实践教学方式,才能够更好的为社会培养适应时展需要的综合应用型人才。 作者:吴欣欣 单位:洛阳科技职业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论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对目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采取何种办法可以改变教学现状等方面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希望可以对实践教学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人力资源; 实践 ;教学 一、引言 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有了较快的发展,而实践教学则成为了人力资源专业授课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目前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课堂讲述的知识理论性强,而实践性差,如何才能有效的提升实践教学的效果,是每一个高校所面临的难题。 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落后。目前,大多数的高校都设置了人力资源专这门专业,招收大量的学生,在经历了22年的发展历程,人力资源专业逐渐被高校所重视,但是还有很多的缺陷,教学中普遍使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理念被有被广泛的运用到课程学习中。高校在选择讲师的时候,只重视他们的学历和学术水平,却忽视了根本的考察因素,那就是应聘者在企业的工作经历。有的老师可能是硕士或者博士毕业之后,就直接来大学应聘,毫无实习经验,在授课过程中,指导学生会显得功底不足。在对老师的业绩进行评价时,主要也是对学术水平、授课水平进行衡量,而不去考虑实践教学的因素,因为产生了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评价体系。 2.课程开设缺乏重点。目前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课程涵盖了大部分的内容,体系相当的全面。但是这些课程全部是按照管理的流程和学科体系所设置的,没有根据企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去设置课程,简单的说,就是没有从企业的需求去开课,课程全面但是缺乏重点,理论知识丰富,但是实际操作很少。尤其是关于教材的内容,在高校内也产生了争议,大多数的老师对教材的内容不太满意,理论性知识过多,而企业的真实案例讲解部分却很少,导致教学缺乏特色,脱离实际,原创性比较差。 3.实践教学方法欠佳。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方法比较单一,大多数的老师青睐案例教学法,分析企业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从而得出相关的管理经验,这种实践教学方法被老师广泛的应用。其他的教学方法,比如学生参与课程的设计、项目的研究、实习等方式运用的却很少。案例分析法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它不够全面,教材中的案例大多都是从图书、论文里面筛选出来的,案例更新的速度比较慢,有的时候一个案例有可能重复出现在几本教材中,案例比较陈旧,根据市场调研、项目研究出来的案例却很少出现在教材中,缺乏原创性,有的老师在讲解案例时,缺乏真实的体验,理论性知识多,对案例的分析不到位。所以说,老师在授课时,应该尝试更多的实践教学方法,将更多的方法运用起来,才可以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 4.基础设施的配置有待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教学基础设施主要包括:ERP沙盘模拟实验室,校外的实习基地等等。但是目前很多的高校实验室的配置相对的落后,只有电脑、少量的模拟软件等等。有些校领导缺乏对人力资源实验室的重视,把经历都投入到了计算机等相关的专业,觉得人力资源专业不需要太多的实验室,有一个就够了,建设的必要性不大。从而导致了基础设施落后,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实验室的在教学中的作用发挥不大。 三、完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对策 1.积极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要不断的完善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要不断的与企业进行合作,把企业看做成培养实践性教师的工厂。比如每隔1年,就可以派一些教师利用暑假的时间去企业学习,工作。比如河南工业大学每年都会派十多名老师去企业实习,去锻炼,实习回来后的老师在教学方面明显提升了许多。除了企业实习这个方法,还有项目研究的方法,老师可以与企业之间开展横向课题,带领学生去做项目,让学生在做项目的过程中积累到更多的经验。教师还可以去多参加一些由企业管理者、实战专家领导的培训班,多去听取一些企业管理的实践经验。其次校方要挖掘一些校外的师资力量,比如聘用企业具有人力资源相关工作经验的管理者来校内当教师,或者以兼职的形式出任教师,又或者邀请实践专家、企业管理者来校内开展专家讲座,从而丰富和强化人力资源专业的师资队伍。 2.尝试并推广新的教学方法。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教学不能仅仅依赖案例教学法,应该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有效的将几种实践教学的方法结合,利用各种方法的长处,丰富教学的形式,进一步完善已经惯用的教学方法。比如案例教学就必须要做到及时的更新,加强案例的原创性和实效性,老师学会将课题研究的最新结果和市场调研的真实数据运用到案例的讲解中,避免使用重复的案例和年代比较久的案例。另外还可以增加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实验室实践教学等等,合理的利用资源,将实践教学的效果达到最优化。 3.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首先要做好软件测评的工作,丰富软件的内容。因为在员工职业规划、员工招聘、员工培训、员工薪酬管理、员工绩效管理等方面都会运用到软件模块的设计。所以实验室要做好软件模块的建设工作,学生要学会利用测评工具对员工的绩效、素质等方面进行测评,学会分析测评的结果。其次还要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在管理方面主要出现的问题就是指导老师安排,是由专业的实验室老师安排各个年级的学生进行学习,还是由授课老师就所教的模块带领班级学生来学习,这是实验室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笔者认为此项工作应该由任课老师来做,老师应该既能传授知识,又能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这样可以培养老师的技能,还能节省大量的时间,迅速了解到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就必须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打造一支师资力量强队的队伍,尝试并推广新的教学方法,这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专业和特长,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肖雨晨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管理与经济系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论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1实践教学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高校普遍开设的专业,主要学习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与选拔、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企业文化建设以及劳动关系协调等方面的知识。高职院校以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为突出特征,将职业技能培养作为办学指导思想,所以高职院校应尤为注重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加深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获得实践技能,从而提高职业能力和素养。实践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学生的就业状况。 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缺乏必要的调研,大多是对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相应的删改。教学安排上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方式,针对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不能形成与学校自身定位相符的实践教学体系,不能满足培养学生职业胜任能力的要求,从而导致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 2.2教师缺乏实践能力 培养高素质高职能人才,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其具备企业管理的实践经历。高职院校教师大多是高校研究生毕业,从学校毕业就走进学校进行知识的传授,缺乏在企业工作和锻炼的实践经验,课堂上只能进行枯燥的理论教学,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能指导学生开展岗位技能训练,造成教学与实践脱节,在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培养的学生知识的掌握局限于书本,难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无法在毕业之后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 2.3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缺乏 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可以为实践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践的机会,从而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目前很多学校由于资金投入有限以及对于文科专业不够忽视,无法配备专业实验实训条件,致使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不能在学校里学习到未来工作所必须使用的专业软件,以致学生毕业后难以快速进入实际工作状态。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能够让学生深入经营管理实际,切身体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践,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然而很多学校和校外实习基地由于缺乏共同的利益点或者合作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原因,不能为学生提供很好的实践机会,合作仅仅停留在表层,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 3改革思路 3.1构建全面的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上应该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因此构建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当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从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需求出发,构建完整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具体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一是课内实验教学,主要针对专业课程的具体项目,安排不同的实践教学课时,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实践教学形式的运用,达到基本技能提高的目的。二是课外实习,主要指的是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顶岗实习是学生在合作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对于巩固学生课堂所学、增强实际工作能力、缩短岗位适应期、提升职业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是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并由此更好地实现与工作岗位的衔接,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途径。 3.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实践技能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对于专业实践教学来说是前提条件,也是重要保证,教师实践经验缺乏的问题必然影响高校实践教学水平。一方面要多渠道培养现有教师的实践能力,专业教师应关注专业发展动态,加强专业实务训练,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以提高综合实践的能力。通过鼓励专业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到企业顶岗锻炼来了解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任职要求,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确保自己所教内容与社会需求同步,同时专业教师应该加强与企业的联系,积极地与企业开展横向课题合作研究,强化自身专业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聘请有丰富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的企业专家作为课内实验、校外实习的指导教师,提升实践教学的整体师资实力。 3.3加强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也是拓展学生专业技能和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平台,因此高职院校应重视校内实验室建设,及时进行专业软件和设备采购,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确保各项实践教学措施顺利实施。加强校企之间、校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进利益共同体建设,形成企业和学校互惠互利的良好合作关系,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有效地补充课堂教学,拓展学生实习渠道,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作者:张浩 单位: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论文:基于JCI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摘要:JointCommisionInternationalAccreditaion简称JCI,中文翻译为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委员会。JCI评审的开展,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放入服务水平,不断改进医院的各项管理,致力于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最大程度的减少医院员工的工作风险。在JCI管理评价体系中涉及关于医院人员资格和教育的评价标准,因此形成有效的医院管理机制。基于此,本文从JCI的角度出发,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实践性分析。 关键词:JCI;医院;人力资源;实践 JCI是美国医疗评审机构评审委员会的简称,这个机构主要是对除了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的医疗进行认证和评价,其评价得到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全球性医院管理体系的认可。在JCI中,评审委员会的组成部分涉及医疗、护理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公共政策等,由来自各国的专家组成。其标准是世界共同认可的标准,能够促进医院管理与服务的优化。以下是本文在JCI视角下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研究和分析。 一、JCI标准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应用现状 截止到目前,我国已经有30家医院通过了JCI医疗评审机构的评审,在这其中,有7家医院已经通过了多次评审。利用JCI医疗评审机构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管理需要对现阶段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人员资质以及准入 人员准入在JCI医疗评审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一些医疗机构按照JCI医疗评审的相关准则制定了医院人员资质认定程序以及准入原则,以此来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在医院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要对医院工作人员的所持有的证书证件进行审核,并且要通过源发证机关进行核实。JCI医疗评审制定了《授权管理规定》,以此来完成医院工作人员评审工作独立完成的机制,这样才能有效地保障医院人力资源具有相应的资质、技术以及权限。[1] (二)岗位编制说明以及岗位职责的确定 在JCI医疗评审制度中,需要医护人员对自己的岗位职责有明确的认可。医院根据现阶段医院的改革要求以及医院的职能,发展战略,等等,通过对各部门的职责分析,确定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任务,其中包含了与岗位属性、工作内容、工作任务以及岗位专业水平、知识技能、实践经验和从业资格相关的内容。岗位职责的确定需要由医院各部门负责人确定,在医院的主管职能部门通过审核以后,负责人和具体责任人共同协商、沟通,确认后签字,这样便于医护人员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岗位责任,进而更好地去执行。不管是医院本身的职工,还是外来派遣人员,以及实习医生或者医院志愿者,都需要签署岗位职责书,然后根据所在医院的相关规定进行岗位的调换和变动,以便于各部门职员及时更新。目前,我国很多医院已经开始把岗位职责录入到人员招聘的流程中,并且在培训计划以及工作评价过程中也涉及到岗位职责的内容。[2] (三)医院岗前培训制度的实施 JCI医疗评审标准中要求医院的管理人员从现实医院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已有员工和新进员工进行岗位培训,在培训过程中确定岗位职责。这样才能在不断改进之中让患者得到更加满意的服务,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从医院发展的角度看,这是把患者的利益和需要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仅仅从医院职工自己提出的申请出发。一些医院在JCI医疗评审标准的基础上建立了关于员工岗位培训与岗前培训的相关事宜,岗前培训的重点在于让员工了解医院的整体情况、相关的岗位职责以及有效增加医护人员在医院的归属感。岗位培训,也被称为在职培训,重点内容主要侧重于员工工作的持续性,让员工工作期间能够得到本职位工作的继续教育和提升,保障其所拥有的专业水准以及知识水平适应医院的发展需求,适应患者的需求。[3] (四)员工技术档案的建立 员工技术档案的建立是在医院定期考核评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JCI医疗评审标准中要求医院要建立起能够收集、评价员工的方案。员工技术档案的建立,可以有效记录员工在入职以前、在职期间以及岗位职责的执行情况和绩效考核业绩,等等。此档案的存在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率,还能提升医护人员工作的认真程度以及有效性,对医院服务质量的提升有促进作用,有利于医院的持续性改进。如果从医院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员工工作责任进行审核和培训,可以按照员工技术档案记录的信息出发,选择一些对医院有贡献的职工进行相应的职业规划。 二、JCI审核标准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JCI理念以及相关细则与医院评审之间存在的差别 JCI医疗评审标准中涵盖了医院发展的核心观念,即“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此标准理念中,与目前的医院管理评审标准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因此,我国多数医院需要在新时期内转变医院发展的理念,转变思维模式。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JCI医疗评审标准对医院人员成本的相关概念没有重点涉及。这样,医院在人力资源的使用以及配备上就会大幅度的增加,这种制度与现阶段我国多数医院的标准存在较大的差别。[4]其次,JCI医疗评审标准在对医护人员绩效考核的过程中重点强调的是医院的社会责任,并且会提升社会效益的地位,在此之中,要求医院必须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因此,医院的发展与管理就需要改变以往只注重经济效益的观念,从社会责任以及病人的需要出发,同时,不仅仅是医院,医疗卫生主管部门也需要全力支持医院的此项改革。最后,JCI医疗评审标准中提出了医院的管理者,要对医院医护职工的工作满意程度进行监测。这需要医院建立起员工的满意程度评价体系,在评价过程中了解员工的需求,促进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程度的提升。部分医院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实行双轨制管理,这样可以为医院创造出更加公平和谐的工作分为,以此不断提升员工工作的满意程度[5]。 (二)JCI人员资质认定操作上存在难度 JCI医疗评审资质认定标准中,有很多工作方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卫生管理部门关于工作人员职责资格证书评审的相关信息数据平台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这样JCI医疗评审机构就没有办法对工作人员的资格证书进行真伪的辨别。其次,员工入职以前的培训经历,一般很难找到相关机构去核实。一些医院的员工称其再入职以前有足够的培训经历,但是因为这些培训部门并没有建立起来完善的培训系统,这样对培训者的身份就很难去核实。再次,医院工作人员的资质认定需要足够的时间,也需要验证周期,这样就会阻碍工作人员的上岗工作时间。[6]从笔者的角度看,医院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对各个发展流程加以优化,在时间上尽量减少因为资质评审而耽误员工正常入职的情况,保证及时上岗。在目前,我国卫生系统行政信息数据平台还未建立的情况下,要对医护人员的资格证书进行评审,可以要求工作人员为医院提供证书发放机关报名信息表,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评审的有效性,判断出证书的真实性,由此降低部分人员的虚假证书使用情况。在培训经历方面,如果要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情况进行核实,需要从与医护人员工作职责的培训内容出发,进行真实实践能力的考核。 (三)JCI对医院管理流程有严格的要求 JCI医疗评审标准中,核心观念是以病人的需求为中心,因此,从医院的各个部门管理出发,优化医疗服务的全过程,这样医院的医疗流程可以显现出足够多的JCI医疗评审内容。医院在人员的使用方面、招聘方面、绩效评估方面、资格认定方面、培训方面等等都需要在JCI医疗评审标准的基础上出台具体要求,以此做到各个流程的优化,保证人员录用的结构、医护人员的任职资格以及服务水平是否达到JCI医疗评审标准的要求,增强工作人员的适用性。[7 ](四)JCI标准下需要医院实现信息化管理 随着科技的创新与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在JCI医疗评审标准制度下,医院要建立起人力资源考核评价体系,就需要对医院工作人员的绩效情况进行评估,绩效考核需要将定量与定性结合在一起,对各项数据加以量化。在员工档案的整理与建立上,需要包含员工入职情况的各项要素,包含岗位职责、资格证书、培训记录、工作业绩,等等,员工的这些内容可以通过医院的信息管理软件进行记载和收录,促进客观化考核目标的实现。信息管理平台的引进不仅可以促成JCI医疗评审要求的完成,还能不断提升医院的工作效率。 三、从JCI出发制定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计划 (一)人力资源管理评估工作的进行 在JCI医疗评审标准的指导下需要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重新规划和改革,对比以往使用的人力资源管理办法,对其中存在的差异进行对比,并且按照JCI医疗评审标准中涉及医院工作流程,按照一定的顺序逐一完成各类内容,并做好各部门的协管工作。 (二)问题改进策略的实现 1.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规划 很多医院的人力资源部门都是从传统医院人事科演变而来,在最近几年中,各个医院开始制定人力资源规划体系,在数量以及系列上进行匹配。在对JCI医疗评审标准进行解读以后,制定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就需要有多方面考虑,主要包含以下几类:首先,从医院的发展宗旨出发,对可以服务的项目以及医疗技术和病人进行分类。其次,明确岗位职责以后,对员工所拥有的专业水平、教育水平以及技能和知识水平进行考核;再次,将相关医疗法律法规的纳入;最后,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需要行政部门和医院临床科室一同规划。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人力资源规划全体公认性,在人力资源部门,需要为医院各个科室提供员工招聘申请表。 2.员工绩效考核评价 医院员工需要有工作职责的书面反应,在JCI医疗评审标准中,确定员工的岗位职责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在医院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加以更新和变化。一些员工如果变动岗位需要重新的签署岗位职责书。人力资源部门要对整个医院的所有员工进行岗位职责的完善和修补,而且需要把这些内容放在医院内部管理网站中,便于医护人员相互学习和及时获取岗位职责信息。 3.新进员工的培训 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无论是新进职工还是在职员工都需要进行培训和进修。在医院中需要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带领下,培训对象是每年进入医院的实习生以及新调入的工作人员。在培训内容,需要首先展现医院的发展宗旨与核心内容,完善关于法律法规方面的培训、医护人员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训、安全护理安全服务培训、医院感染控制培训、病人的安全管理教育。与此同时,培养还应包含医护人员的基本工作内容,例如,病历的填写,等等。在职员工的培训需要从员工的工作岗位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教育,以此完成工作人员的再次进修。 (三)医院全体员工要切实体会JCI的理念和精髓 1.人力资源评审对医院工作有新的指示 JCI医疗评审标准在病人为核心的管理之上还有关于医院质量的持续改进,医院的医疗质量与医疗服务具有紧密的联系。一些JCI医疗评审的专家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了初步认定,同时也提出了该工作的升级改革。例如,在一个新的医护人员进入医院以后,就要提供其所在部门的培训资料,做好相关培训,只有符合岗位需求以后,才能进入医院工作中为病人提供服务,给病人以安全的护理。 2.JCI评审标准的贯彻和实行 在JCI医疗评审标准中,需要对医院职工的证书、注册以及培训和经验中的各项内容,被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掌握。此标准中,需要员工和医院管理部门。人力部门以及各科室联系起来,贯彻JCI医疗评审的具体内容。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JCI标准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以后的发展中还要对此体系进行详细的学习,增强医院对病人服务的理念,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 作者:张芳 单位: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人力资源部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论文:剖析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性 摘要:从当前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来看,当前人力资源管理中还存在着工作分析缺乏针对性、实用性不强、绩效考核流于形式、薪酬体系起不到激励作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改进措施: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工作分析体系;二是要建立以KPI指标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实施动态管理;三是要建立以绩效、能力和技能为基础的多元薪酬体系,确保企业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能力。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KPI;薪酬管理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正逐步与国际接轨,“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企业逐渐突破了过去人事管理的局限,“以人为本”的观念已深人人心。但由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本身是操作性很强的工作,加之受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我国大多数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出现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管理理念之间脱节的现象,导致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企业的人力资源建设乃至对企业经营绩效也都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因此,如何将理念落实到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来是目前我国企业管理的关键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在国有企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humanresourcepractices)指影响雇员的行为、态度以及绩效的各种政策、手段、制度等的总称。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从80年代至今,已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及其实践已成为组织战略规划及战略管理组成部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逐步向创造企业新价值的职能行为方面转变,作为国有企业管理活动的核心组成部分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在现代国有企业管理中占据着突出的地位和作用。 1、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改变国有企业人数众多,人力资源素质低下状况的重要途径。大量素质低下的人员,为国有企业经营带来了沉重的包袱,增加了人力成本,降低了企业工作效率。消化这些素质低下的企业员工,将之转化为企业有效的人力资源,是现代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重要内容,通过其实践活动,对员工进行能力培养和提升,改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结构,提升员工素质,将这些人员转变为企业具有特质化、复杂性、难以模仿人才,也就形成了企业有效的人力资源,使国有企业由市场竞争中的人多劣势转变为人多的优势。 2、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打造国有企业人才竞争力的主要形式。人才的竞争,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竞争,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已成为现代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和保持持久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在传统的计划体制下,国有企业一直是国家高层次人才的分配汇聚之地,具有很强的先天人力资源集聚优势,如何充分发挥这些人才的作用,使国有企业人尽其才,由人才集聚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或人才胜势呢?这主要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来实现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企业的选拔系统、考核系统、报酬系统、培训系统等)进行科学的匹配,把相互补充的人力资源实践活动联合成为一个内部一致的系统,促成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企业目标的契合,使之直接与价值创造相关联,激励各类人才的创造力,从而推动企业进步,效益提升。有效地管理人力资源,打造国有企业人才竞争优势,已成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重要内容。 3、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和谐社会建设起着重要的影响。国有企业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形式,国有企业和谐建设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和谐建设对整个社会和谐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建设和谐企业是国有企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承担的重要使命和重大政治责任。和谐企业建设的就是实现企业内部各员土和各要素之间的和谐。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通过其实践活动,如工作分析、岗位设置、薪酬设计等,对国有企业内部各要素进行重新配置,对企业员工关系进行解构与重组,企业内部和谐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息息相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内容和方式对企业人际关系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对实现企业和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和谐企业建设的根本,同时也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二、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现状、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分析缺乏针对性,实用性不强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的岗位管理现状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在调查的1883家企业中,92%的企业认识到通过工作分析加强岗位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但在管理实践中发现工作分析所形成的岗位说明书与岗位分析报告中可用的东西很少,不能为实际的管理决策提供支持,束之高阁的现象普遍存在。岗位分析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操作中没有发挥预期的效用。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工作分析的整体设计思路是一种标准模块化的分析方法,每一模块都有较固定的内容格式要求。基于内容要求的模块式工作分析,刻板地按照模块的内容格式要求进行分析,为分析而分析,机械地按照模块的内容格式填写岗位任职者的要求。结果造成实际工作中可用的东西很少,根本无法按说明书来进行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等工作。同时,因强调岗位说明书的系统性与稳定性,忽视了岗位说明书的动态管理,从而难以满足持续的组织优化的内在要求,造成组织变革与工作分析的脱节。 2、绩效考核流于形式 绝大多教国有企业采用以企业最高管理层为核心考核机构,涉及企业经营全过程的经济责任制考核体系。常发现企业绝大多数员工绩效考核分数都很高,甚至超出企业期望,但企业的整体绩效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从理念层面上看: ①绩效考核渗透企业经营管理的责任制体系,这不仅仅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而且是整个企业的工作。但在实施过程中,往往过多地暴露出考核的无奈与无力。究其原因,仍然是考核链条的单一。企业高层认为: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部的事情,让人力资源经理把这件事情完成就行,绩效考核部门在体系中担负了体系策划和实施全职能;中层经理认为:考核是考核部门的工作,又费时又费力,搞不好还影响下属的工作情绪,导致考核在执行中的避重就轻。 ②管理者将考核的主要目标定位于对部门或员工进行控制和约束,等到部门或员工出现绩效不良问题时给部门或员工以处罚;不是时时刻刻关注、记录以及评价部门或员工的业绩,随时准备为部门或员工提供达到绩效目标的帮助,而且也没有在绩效考核结束之后就下一期如何改善部门或员工的绩效进行面谈。这样一来,从根本上埋下了考核的潜在障碍。 ③企业以部门设流程,各部门都尽可能地占有企业资源以期获得最大利益,使得整个经营过程很难达到整体的优化。企业内部部门之间衔接的环节模糊不清,不能密切地配合,部门间拖后腿、推诱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极大地影响了考核指标的落实,使考核目标发生偏差,最终导致考核的形式化。 从技术层面上看: ①很多国有企业的考核指标与战略之间没有实现有效的承接,指标与指标之间缺乏相互关联的支持逻辑,不能解释企业的战略,没有将考核与企业的战略目标、关键成果领域、组织结构、职能职责规范建立起有机联系。上级与下级、部门与部门、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指标缺乏内在的关联性。 ②国有企业现有的绩效考核指标主要集中在生产技术、管理、费用这三个方面。经济责任制基础上的德、能、勤、绩考核体系对经济技术指标以外其他指标的客观考核和有效管理几乎无能为力,而且不同的绩效管理者对考核指标的理解和认识往往也存在着重大差异。对部门的考核指标主要关注财务性指标,对非财务性指标往往关注不够。对员工的考核主要是对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民主评议指标,着重德能勤绩的考察淑乏具体明确的、可操作性的考核要素与衡量标准。对生产操作类员工的考核着重生产性指标的考察,对非生产性指标又缺乏衡量。 3、薪酬体系起不到激励作用 迄今为止,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包括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基本的薪酬体系仍是“行政主导型”的。薪酬体系设计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资历、学历、行政级别等,基本薪酬往往是按照行政级别来确定的,在这种背景之下,行政职务、学历、职称以及工龄等因素对工资水平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员工薪酬的增长往往取决于其在企业中地位的变化而非业务能力的提高。基本薪酬是薪酬分配中主要的组成部分,建立在员工业绩基础上的可变薪酬比例太小,薪酬激励性小,甚至一些浮动薪酬也固定化,薪酬分配仍然是平均主义。有些企业只是运用简单的排序法排出等级,将同等级同类别的职位归类归档,不科学的岗位评价,这就导致薪酬内部不公平,严重损害了核心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奖金在相当程度上已经失去了奖励的意义,变成固定的“附加工资”,绩效薪酬演变成另外一种固定薪酬,员工认为自己拿到的所有资金都是理所当然应该得到的。福利制度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忽视员工个体的差异性,员工的薪酬满意度低。 三、提高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能力的建议与措施 面对世界范围内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趋势,针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特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和措施。 1、加强和完善工作分析,使企业上下对各岗位的职责范围、责任大小、隶属关系、晋升途径都有了明确的了解,对企业的绩效、薪酬、升降制度有更深刻的理解。 ①遵循先确定战略、组织与流程,再开展工作分析的逻辑次序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战略的对接。 为确保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企业目标的一致性,通常的专业方法是深人分析企业战略价值与组织功能,然后将工作分析的要点放在清晰界定每个岗位对于公司战略的价值,以及每个岗位对于组织目标所承担的责任,最终效果应当体现在员工意识的深化上。通过细致分析企业业务流程与工作流程,包括流程环节、关键任务与主要成果,保证每个战略价值点都有相应岗位来承担;岗位说明书的撰写,要重点描述岗位价值及核心责任;工作分析之后,要通过培训、考核等措施,让员工更清楚地认识到岗位的价值所在,激发员工的自主性与积极性。 ②合理运用任职资格标准和素质模型 任职资格是指某岗位员工达到合格水平应该具备的各项要素的集合,包括知识、技能、经验、学历等。而通常我们所说的素质模型指的是狭义的素质模型,它的主要特点就是能够鉴别优秀员工和一般员工的差异。由此可见,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素质模型关注的是优秀员工应具备的深层次素质,包括动机、品性、能力、个性等特征;任职资格关注的是合格员工应具备的浅层次素质,包括知识、技能、经验、学历等因素。任职资格可以鉴别员工是否合格,但并不能保证合格的员工能达到优秀水平。素质模型能鉴别员工是否优秀,但并不能鉴别合格员工与不合格员工的差异。两者只能相互补充,而不能相互替代。只有将任职资格与素质模型相结合,才能保证获得真正的优秀人才。 因此,企业可结合实际情况,把素质模型作为人才选拔与招聘的“发展”类标准,将任职资格的内容作为人才上岗培训的重要内容,把素质模型的内容作为人才能力提升与开发的重要内容。 2、建立以KPI指标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 关键绩效指标法是目标管理法(ManagementByOb-jective,M130)与Pareto定律(20/80定律)的有机结合。它首先对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全面地分解,然后从中分析和归纳出支撑企业战略目标的关键成功因素(CriticalSuccessFactors,CSF),最后从CSF中提炼出企业、部门和岗位的关键绩效指标(KeyPerfomanceIndicators,KPD。其核心思想就是,企业的80%的绩效可通过2000的关键指标来把握和引领,企业应当抓住主要矛盾,重点关注和考评与其战略目标实现关系最密切的那20%的关键绩效指标。 与其他方法相比,关键绩效指标法的优点是很明显的。它从繁多的绩效指标中提炼出少数关键的指标来进行考评,在减少了对员工的束缚的同时,还大大降低了绩效管理的成本。不仅有利于提高绩效管理的效率,还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KPI对防止企业战略稀释,促进业务流程规范与再造,促进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发挥管理表盘作用以培育和巩固企业核心竞争力等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企业在建立以KPI指标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时,应注意: ①企业高层管理者应重视KPI真正价值。KPI是反映一个部门或员工关键业绩贡献的评价指标,即衡量业绩贡献的多少,是衡量目标实现的程度。KPI是关键业绩指标,不是目标,但可以籍此确定目标。它是一种战略管理工具,而不仅仅是人力资源管理或是发放员工奖金的计量工具。 ②KPI的设定一般遵循企业战略~关键成功要素~KP卜逐层分解的思路,遵守SMART原则,并以工作分析为依托而形成KPI指标体系。企业级KPI可以运用头脑风暴法和鱼骨分析法找出业务重点(即企业价值评估重点),根据业务重点找出关键业绩指标(即企业级KPI)。将企业级KPI分解到部门形成部门级KPI然后分解到岗位形成岗位级KPI。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后,对相应的KPI进行分析,分析绩效驱动因素,确定各级所要实现的目标。应该注意的是,每一个职位都影响某项业务流程的一个过程,或影响过程中的某个点。在订立指标时,要考虑岗位的任职者是否能控制该指标的结果,如果任职者不能控制,则该项指标就不能作为任职者的业绩衡量指标。比如,跨部门的指标就不能作为基层员工的考核指标,而应作为部门主管或更高层主管的考核指标。并且企业阶段性目标或工作中的重点不同,相应各个部门的目标也随之发生变化,在阶段性业绩的衡量上重点也不同,也就是说KPI存在阶段性和权重的可变性,所以企业管理者应对KPI实施动态管理。 3、建立以绩效、能力和技能为基础的多元薪酬体系。 每一个企业都需要用有竞争力的薪酬吸引人才,还要用有一定保证力的薪酬留住人才。如何依据每个人的能力与对组织的贡献来确定他在组织中的位置和待遇这是薪酬管理的核心问题。企业应建立一个以绩效、能力和技能为基础的多元薪酬体系,通过多种分配要素(包括机会、职权、工资、奖金、福利、学习、信息分享、股权、荣誉等)的有机组合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员工的需求。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采用不同的薪酬体系,不同雇佣模式及采用多元化的薪酬体系,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员工的需求。 在具体设计薪酬体系时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劳动力市场、岗位以及员工这四个方面的因素,具体来说就是要处理好三个领域的公平问题:外部公平、内部公平和员工公平。人力资源部门必须从薪酬基础和标准设定,薪酬结构和薪酬设计、员工发展和薪酬提升三个层面着手来安排薪酬体系,使薪酬体系设计体现公平原则。 ①通过商业性薪酬调查或专业性薪酬调查,结合外部市场水平调整自身薪酬水平的结构,确保薪酬水平的外部竞争性。 ②薪酬管理作为激励机制的一个主要内容,要发挥其改善企业绩效的功能,必须将员工的薪酬与员工的业绩相结合。以科学的工作分析和严格的职务规范以及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为基础,实现以岗定薪、岗变薪变,体现了能力的差异,做到真正的内部公平和员工公平。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论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现状与改革 摘要:作为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现状的综述,指出我国实践教学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改革 自从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次提出“人力资源”的概念,半个世纪以来,人力资源管理走过了事务性管理、分析服务管理和战略性管理三个阶段。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教育几乎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同时起步,经过50年的发展,国外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已日趋成熟,国内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也从“劳动经济学”和“劳动人事管理”专业脱胎换骨,成为高校专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50多所高校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随着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需求的迅速增长,作为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也因此受到相关各方的关注。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的意义 现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在我国不过20年的历史,至今尚未形成相对完善的专业教学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我国目前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培养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向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而实践教学正是摆脱高等教育困境的有效途径,它通过提供现实与仿真的实践平台,使学生能够在加深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提高独立思考、独立研究和独立探索问题的能力,进而获得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对学生而言,加强实践教学,不仅能够使其更深刻、更具体地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能够全面地提升学生解决问题、人际交往以及协同工作的能力,弥补他们工作经验不足的缺陷,增强其社会适应力与职场竞争力。 对教师而言,实践教学的研究能够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铺设一条教与学、学与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路径,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同时还能促使教师走出课堂,了解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提高自身的素养。 对专业本身而言,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由理论知识和实务技术两大模块构成的应用性学科,专业的性质就要求突出实践教学。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教学可以积累有价值的实证数据和资料,改善目前教学中联系实际情况不够、没有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内容体系、实用性较差等缺陷,推动“舶来”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本土化。 二、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现状 近些年,国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美国大学管理类的专业一般都有600~1300小时不等的社会实践要求,在人员测评与甄选、面试、培训等环节上均有模拟演练与实习。授课形式也多种多样,通常采用演讲课、讨论课、辅导课、实验课、个案研究、情景模拟、项目研究、角色扮演等课型,还有以学生为本的科研活动,通过导师耐心指导、同学密切协作,使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都得到培养和锻炼。教师使用的教学工具比较丰富,录像机、录音机、投影仪、电讯网络等现代教学工具十分普遍。在英国,各种授课形式均非常普及,由于信息的社会化程度高,人力资源专业的学生可以获得较多的实习职位和实践机会,实习多采用分散、自主联系形式,实习内容有别于集体安排,突出个性特征。 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建设已进入有组织的自觉发展阶段,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和探索正在丰富、扩展着高等教育的方法体系。从现有的研究来看,主要聚焦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实践教学的体系构成、实践教学的方法探讨、实践平台的构建四个方面。 关于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学者们围绕人才发展要求、学科性质和传统教学模式弊端做了比较充分论述并达成共识。 对实践教学的体系构成,一般认为包括案例、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社会实践与实习等环节。陈锦坤、孙正国指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实践教学形式、地点、时间诸项,就形式而言,有课程实验、课程教学实习、专业实践、实训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以及社会实践、咨询服务等;南志珍总结了国家教育部批准的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示范试点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在实践教学环节的做法,将实践教学分为认识实习、课程实习、综合实习三部分构成的完整体系,其中实践教学学时数占专业总时的40%;侯箴则提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实验教学体系应设计为课程、案例、软件三大模块。在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中,社会实践与实习环节是探讨的热点。 实践教学方法的研究成果相对丰富一些。王贵军在总结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后认为,案例讨论与分析、情景演示与模拟、文献检索与论文撰写、社会调查、方案设计、视频播放与专题讲座、网上自学与网际互动、学长回校经验交流、学生自行讲课、人力资源协会活动、游戏活动、参观考察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案例讨论与分析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学生参与性高、教学效果好的特点,是教学中最常用也最易用的方法。他还指出,由教师带领学生共同组成课题攻关组、开展社会调查实践、组织学生暑期社会考察和“三下乡”活动等也值得尝试;萨茹拉提出了开设“实践课堂”来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建议,其中的“实践课堂”包括情景模拟、小组讨论、小组课外活动、与成功人士座谈、社会实践等;刘艳深入剖析了情景模拟教学的理论依据和具体特征,并对情景模拟教学基本流程进行了阐述;黄昱方则对人力资源实验课程的目的、特点以及具体的课程设计做了探讨。 实践平台的构建是近几年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的一大亮点,不仅研究者较多,而且还有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以人才市场、人才评荐中心作为实训基地的典范。王贵军具体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问题,并指出在人才交流中心建立实训基地效果比较好;陈锦坤、孙正国研究了实践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从2003年以来,历届“中国人力资源教学与实践研究会”都高度重视体验式教学、实践基地与专业实验室建设等实践环节的研究,并一再强调,加强实践教育十分迫切与必要。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已先后建成了心理技能实验室、员工招聘实验室、脑像实验室、人力资源实战演练室、workshop实验室、模拟企业人力资源部的仿真实验室,走到了实践教学的前列。 虽然高等教育工作者已经普遍认识到了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但是无论在理论探讨方面,还是实践应用方面,现有的尝试都没有突破性的进展。从体系完整性的角度来看,现有文献的研究是支离的、局部的,在困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发展的实战型教材、实践创新、产学研结合等方面少有作为;从方法论的角度而言,现有文献多是思路性、概括性、规范性的表述,缺乏实证调研和数据支撑;从运用价值来看,现有研究更多停留在构想阶段,迫切需要开发有效的实施手段与实用的操作流程。因此,探索适合人力资源管理特点和我国实际的实践教学体系仍是任重道远。 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 1.转变教育观念。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必须首先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逐步实现由专业对口教育向基本素质教育、由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由注重共性教育向强调个性教育、由重视理论的系统性向倡导应用的综合性转变。 2.优化整合现有实践教学体系。以创新实践为导向,系统全面地设计实践教学的计划、方案、实务教材、实例、模拟教学模式、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习和实验教学等。尤其是实战型系列教材的建设方面,应该通过企业现场调研或企业课题的研究,结合我国国情与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组织有经验的专业教师编写人力资源管理实务教材、教学案例集等,以改变现有教材脱离实际、缺乏特色的弊病。 3.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强调仿真性和互动性。案例教学既应该注重人力资源管理举措的本土文化背景,又应该兼顾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发展的国际化趋势;情景模拟教学可以与实验室的建设结合起来,在人员招聘、培训与开发、薪酬管理、人员测评等课程的学习中,充分、合理地利用可能的教学资源、改善情景模拟教学的效果;同时,应该改革实验室管理的方法,加强实验队伍建设,建立实验技术人员的学习培训机制,从实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突破传统的模式,按照学生能力形成的规律,通过“知识的掌握与深化——基本实验能力的形成——创新精神的培养”来逐步实现由理论到实际的过渡,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素质的协调发展;此外,对现有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模式进行改革,增加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如绩效评估、薪酬管理、职业生涯管理等)的课程设计学时,拓宽设计的内容,适当地制定一些激励学生参与设计的措施,使得学生由“被动应付”转变为“主动参与”;毕业设计则尽可能结合学生实习的单位或教师主持的课题,做到“真题真做”,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在实际教学中,这部分工作的难点是如何选择恰当的校外实习基地与学生的课程学习对接,使得学生能够在专业理论教学结束后、课程或毕业设计之前,及时进入实习基地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全方位地感知人力资源管理的实务。在这方面,我校人力资源管理系尝试与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共同建立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专家委员会,在承诺为委员会成员提供咨询、培训和毕业生优选等服务的基础上,与其签署构建实践平台的协议。这样,就可以在约定的时间内到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参观、见习等实习活动,保障实践教学地顺利推进;而且还可以在课程的理论教学中随时聘请相关单位的人力资源主管进行专题演讲、座谈、答疑、研讨或针对性的实践活动,保持学生与社会专业人士之间交流,随时掌握行业动态。这一做法目前已初见成效,可以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有益经验加以推广。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论文:《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设计的再思考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一直是我们教学工作重点,也是难点,加强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社会需求变化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的需要。文章阐述了该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主要表现在:实践教学内容的独特性与实用性;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的变化,改变了过去强调的五动性与仿真性,注重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是知识到技能的转化。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一直是我们教学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对偏文科性质的科目,具体如何有效的进行操作,大家一直都处于探索的阶段。根据以往其它院校有关这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概括起来有两大类:一是以案例分析为主的实践教学模式:另一类是以操作模拟系统和软件系统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比如,中山大学她的MBA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主打就是进行案例分析,一个学期准备9-10个案例,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重点准备一个案例,然后该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阐述小组的具体意见,然后全班讨论,老师点评。这种教学方法主要运用在MBA教学和一般普通高校中。随着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近些年来,各类企事业越来越多的使用了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系统,大大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为此也开发了许多人力资源管理的软件系统,这些系统经过调整,也可以用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上。通常是院校建立一个正规的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配置较好的教学设备,安装一套人力资源管理的有关软件,能让学生在实验室模拟企事业单位的实际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这也是一种较好的实践教学方法。但是,由于我们学院现有的条件的制约,和我们学院学生的特点,我们曾经尝试过案例分析教学,虽然有它的可取之处,但与普高院校比较效果就有差异。所以,笔者在上个学期的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就采用另一类实践内容和形式,主要的想法是让学生动手设计一些人力资源管理常用的一些管理工具和能够制定一些管理计划。经过一段时间实践取得一定的经验,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值得不断完善的实践教学方式。 1、《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迫切性 首先,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我们目前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已向我们教育体制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而实践教学改革正是摆脱高职高专教育目前困境的有效途径,它通过提供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加深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的理解,获得一定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与此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提升学生解决分析问题能力、人际交往以及协同工作的能力,弥补他们工作经验不足的缺陷,为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增强其社会适应力与职场竞争力,解决其未来就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次,该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也是专业建设的迫切需要。对专业本身而言,实践教学的改革能够带动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科建设。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由理论知识和实务技术两大模块构成的应用性学科,学院组建以来就要求突出实践教学。通过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教学,积累有价值的实证数据和资料,改善目前教学中联系实际情况不够、没有形成有自身课程特色的内容体系和实用性较差等缺陷,推动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具体化、行为化。对教师而言,实践教学的改革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铺设一条教与学、学与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路径;同时还能促使教师走出课堂,了解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提高自身的素养,突出教师的双重“身份”,即是“教师+导师”。 2、突出《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独特性和实用性 高职高专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应当体现自身应有的特色。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独特性和实用性两个方面。 2.1独特性特点 根据现有的条件和我们院校学生自身的素质,笔者认为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与其他院校相比应当具有差异性。以案例分析为主实践活动,主要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来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管理决策能力。一个大的案例,往往涉及一个企业里面管理的方方面面,诊断问题,解决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也要求我们的学生比较高的水平。另外,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要求比较高,会学习,能学习,所以,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培养人力资源管理型人才。以操作人力资源管理模拟系统为主的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学生适应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有相当的帮助,是一种比较好的实践教学手段,但是,这种实践教学需要的投入比较大,需要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设备,即是要建立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虽然以人力资源管理模拟系统操作为主的实践活动有其自身优势,但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系统的运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有许多的管理实践并不是处处都能使用软件系统的,遇到不能使用它们的地方,还是需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目前我们没有单独的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而且考虑人才培养方向是培养应用型和操作型人才,应该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简单地说就是办具体事的能力。所以,笔者认为在现阶段我们的学生更应该倾向于能够更多地掌握一些管理工具的设计技巧,以此来表明我们实践教学独特的角度。所以,我们在课程的实践教学中设计了六个环节,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当然,我们在未来专业整体实践教学的设计方面会考虑软件系统的模拟操作和参与实际管理活动,同时也把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放在重要的位置考虑,有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 2.2实用性特点 每个高职高专院校都有其独特的办学理念,我们本着“就业导向、能力本位、学用结合”的指导思想,走“实用主义”的教学模式,采用自编的适应实训教材,教学内容体系突出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真正办出具有自己特色、实用的实训课程。 首先,将课程实训内容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操作性相联系。在人力资源实际管理活动中,往往需要我们基层工作人员,做一些具有一定“人事技术”的工作。比如,企业的招聘甄选工作,需要工作人员设计一些表格,组织和实施招聘工作,参与初期的筛选工作等。所以,招聘与甄选实践教学模块中,笔者就要求学生会设计和使用一些招聘用的工具、表格;教授学生分析怎么用简历快速筛选的技巧:分析求职申请表格的设计技巧等。 其次,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在上面我也提到过,学生对知识已经掌握,但将知识转化为具体工作行为时,就出现许许多多的变化,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比如,有的同学文字处理排版能力比较强:有的同学有计划性、有条理;有的同学干事认真踏实,一丝不苟;有的同学干事就比较马虎,随随便便,这些是学生的个性素质,但却直接影响到工作行为。通过实训,可以慢慢改变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全面 素质。 再次,与资格证书的考试直接挂钩,方便同学资格证的考试。资格证考试方式是采取知识鉴定和技能鉴定相结合,分两场考试。在技能鉴定考试中,方案设计题和计算题就是理论教学中基本上没有办法涉及的方面。对参加资格证考试的同学就吃亏许多,为了帮助学生应付考试,提高学习的实用性,在实践教学环节就增加这方面的内容。 3、《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的改变革源于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转变。我们坚持“就业导向、能力本位、学用结合”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逐步实现由专业对口教育向基本素质教育、由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由重视学科理论的系统性、科学性向倡导应用的综合性转变。 3.1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优化整合实践教学体系 教学方法的变革与教学内容体系有着密切的关系。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就有什么样与之对应的教学方法。我们以就业为导向,专业和职业技能为根本,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系统地设计实践教学方案。比如,实践教学用的样例选择,笔者先通过企业有关专家的咨询,再调查一些在职人员具体的工作情况,并且结合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之后还要与有经验的教师商讨,再编写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材,力求改变实践教材脱离实际、缺乏特色的弊病。 3.2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强调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以往的实践教学方法比较强调仿真性和互动性。比如,案例教学、管理游戏关注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性;情景模拟教学、实验室模拟系统操作就比较注重仿真性。我们在教学手段上改变传统的模式,按照学生能力形成的规律,通过“知识的掌握与深化――尝试动手――基本专业技能的形成”来逐步实现由基本知识到实际技能的转化。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教会学生怎么做,学生并不一定就会动手把事情做好,就像学开车,理论上教会你应该怎么样开,你也懂了,而实际让你开车上路则是另一回事。所以,我们特别关注尝试动手环节,一旦发现错误,及时纠正,直到会使用该项技能为止。 3.3努力创建真实性实践教学平台 在实际实践教学中,我们深感唯有实践才是真正检验我们工作成效性的标准。我们认为如何选择合适的校外实习基地与学生的课程实践教学实行对接,使得学生能够在实践教学结束后,及时进入实习基地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设身处地地感知人力资源管理的实务,这才是将实践教学转为学生技能的关键。在这方面,我系有关领导积极努力与一些有良好声誉的企事业单位接洽,共同构建实践平台。这样,就可以在约定的时间内到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进行见习等实习活动,保障实践教学的技能深化和巩固,而且还可以发现在实践教学中的不足,为今后改进教学实践提供依据,指明方向。此外,这个实践平台也为课程的理论教学中,随时聘请到单位的人力资源主管,进行专题演讲、座谈、答疑、研讨等学术活动,保持学生与社会专业人士之间交流,有利于学生随时掌握行业动态。 虽然高职高专的教育工作者已经普遍认识到了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但是无论在理论探讨方面,还是实践应用方面,现有的尝试都没有突破性的进展。我们也是从自身工作的角度,做有限度的变革。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体系完整性来看,现有变革研究是探索性的、局部的,没有体现与专业未来的实践教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教改方法论的角度而言,虽然我们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受到学生的肯定(学院有相关的调查),但缺乏学生工作情况实证调研和数据支撑(我们没有见习基地和以往的毕业生)。从运用价值来看,我们现有的做法实际上想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更多的同仁能够加入我们实践教学改革的活动当中来。因此,探索适合人力资源管理特点和我们高职高专实际的实践教学体系仍是任重道远。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论文:创新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探究 【摘要】在详细的分析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结合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现状,分别从岗位设置及管理、绩效管理、管理理念创新以及安全管理机制的创新四个方向提出了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创新策略,可以为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帮助。 【关键词】煤矿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创新 煤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企业为了实现既定的战略发展目标而对人力资源雇佣关系、选聘、培训、录用、薪酬、激励以及职业生涯管理等方面进行决策、管理的全过程。通过人力资源管理,能够保证企业可以在预定的时间及岗位中实现对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合理布置。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一直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对于以人作为主要劳动力生产要素的企业,需要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通过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够促进企业内在持续健康发展,并通过与企业投资、经营的合理组合,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加丰厚的利润,实现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 1、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亟待完善 当前煤炭企I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较为完善,但是因为受到各中客观因素的影响,大多还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例如,煤矿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不注重人力资源的管理,而且没有形成规范、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运作体系,甚至员工自身对相关信息不够了解,导致员工权益不能得到保证。另外,企业在人力资源制度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没有彻底公开透明,导致企业员工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自身的了解不足,容易产生误解。 1.2 员工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从当前国内的工业行业整体发展情况来看,煤矿企业员工的发展较为滞后,这首先是因为煤矿企业的员工的整体素质较低,大概20%左右的员工学历在中专以下,而大专及大专以上的高等学历员工则数量较少,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人力资源管理的负担,导致煤矿企业的生产效能较低,企业的发展动力不足。同时,煤矿企业的人才流失现象较为铭心啊,尤其是一些技术骨干,其掌握了煤矿企业生产的关键技术,当人才流失之后,会严重影响煤矿企业的生产发展。所以,煤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必须重视员工整体素质水平状况,强化煤矿企业员工的培训与激励工作,构建水平较高的人才队伍,实现煤矿企业的发展。 1.3 员工的培训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大部分的煤矿企业培训过程中存在着激励与考核机制不够健全的情况,员工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不关注煤矿企业的发展,在员工内部形成了两极分化的情况,严重的影响到了煤矿企业内部员工队伍的团结与整体发展。所以,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必须将员工发展作为其管理工作的重点,增加对员工的培训与激励力度,实现员工队伍整体水平及工作积极性的提高。 2、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创新策略与建议 2.1 采取合理设岗、落实岗位责任制的岗位管理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从整体上实现优化机制效能的提高。基于扁平化的管理及层级管理方式,对企业部门设置以及人员管理进行统筹管理,逐步探索适合不同煤矿企业自身发展的工作机制是当下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应该关注的内容。同时,还要合理的下放管理权限,将职责关系理顺,对企业内部的岗位体系进行优化,在领导层、管理层以及车间一线构建形成划分合理、协同响应的整体格局。另外,采取岗位工作目标责任书的方式将总体目标分解至个人,结合个人的任务实际完成情况进行目标绩效考核。在做好定岗定责工作的同时,将煤炭企业工作的重点工作及内容结合起来,形成领导牵头、职能部门与工作人员具体实施的“一杆到底”垂直管理体系,实现管理效率和管理针对性的提高。 2.2 细化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制度体系 在绩效管理工作中,在目标的设定方面要尽量的细化,对于其中不能细化的部分,则应该采取流程化的处理方法,通过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实现按制度工作、按制度办事、按制度管理的工作作风。例如,通过构建企业的目标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将职工的绩效管理工作分解为职能目标、绩效评估和工作奖惩三个部分。其中,职能目标主要对工作重心、职工本质工作以及重点工作进行考核,并做好相应的考核细则。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绩效评估可以采取职工互评的方式进行。而工作奖惩则根据全年对职工的工作情况进行统计、整理,形成客观、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格局,构建细化、完整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制度体系。 2.3 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创新是任何类型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源泉,创新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内容,其中首先要开展的就是理念创新,这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原因。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煤炭企业要树立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要认识到其中的“人力”并非狭隘理解的劳动力,其还指人才的选择、任用以及后期的发展等。同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还不能够脱离人才进行管理,尤其是在煤矿企业,高素质的核心技术人才稀缺,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应该彻底抛弃过去将“劳动力需求”作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念,树立起创新理念,做好人才的引进、管理工作。 2.4 创新工作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机制 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常涉及到户外高空作业,人身危险系数处于较高水平,这要求构建完善的职工安全保障机制,能够让职工在一个安全、有保障的环境下顺利的开展工作。在具体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单纯的排除安全隐患、确保职工人身安全不能够完全依靠客观、被动的管理方式,还应该注重职工安全意识的培养。例如,通过授课或者安全知识讲座的方式,使得职工可以掌握基本的急救方法技能,能够为自身以及身边人员提供安全保障。在安全教育方面,可以采取分别培训的方式,针对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例如领导、管理人员和一线职工,不但可以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而且可以提升新入职员工的整体素质情况。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论文:国家电网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优化实践与分析 【摘要】自从国家电网公司推行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以来,人力资源工作也紧跟了时展的步伐,紧紧围绕“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工作要求,不断深化人力资源的集约化管理。全员绩效管理是国家电网公司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要求,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企业战略目标的达成。因此,电力企业必须要不断加强人力资源的集约化管理,用创新促发展,严抓基础、质量,谨防风险,全面落实各项工作。只有提高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才能适应国家电网建设的新要求,促进国网电力企业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国网电力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实践研究 一、体系建设对人力资源工作的新要求 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在企业要素构成中具有核心支配作用。当前,电力体制改革和国资国企改革深入推进,公司发展改革任务繁重、国际化进程加快,对公司组织模式、运营机制、人工成本管控、考核激励、队伍结构优化、人才竞争等提出了严峻挑战。记者获悉,新的一年,公司将坚持“四个引领”带动人力资源工作。 战略引领。围绕公司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认真研究外部政策和市场环境,综合考虑单位之间、专业之间、各类用工之间、内外部之间的关系,集中力量打攻坚战、“啃硬骨头”,解决主要矛盾,突破“瓶颈”,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在企业要素配置中的核心支配作用。 市场引领。重点围绕“四个市场”(电力市场化改革、金融和产业单位市场化运营、国际市场开拓、内部人力资源市场运行),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调节作用。根据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市场规则,优化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加快形成市场化劳动用工和薪酬分配机制,实现“六能”(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调动员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提高组织快速响应能力、市场开拓竞争能力。 人才引领。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弘扬“工匠精神”,创造人才选用育留一体化成长环境,形成系统完整的员工成长“路线图”,确保员工“扑下身子钻技术”“衣带渐宽终不悔”。重点选拔培养引进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战略思维、创新精神的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一批全球能源互联网、特高压、智能电网、大数据、云计算、金融、国际化等方面的高端紧缺专业人才,一批技术高超、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打造和稳定企业核心骨干力量。 “三全”引领。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动态优化提升“三集五大”体系,拓展人力资源集约管理广度和深度,打造纵向“串联”与横向“并联”相统一的网格化人力资源管控模式。 二、国网企业建设集约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实践 (一)加强“制度化”建设,构建人员流动常态机制 通过建立内部人力资源市场的组织、运行及保障体系,完善人员流动的政策指引和制度保障,促进了员工的有序合理流动,优化了现有人力资源配置。 (1)建立在公司领导下的各单位为主体的分层级管理架构,公司总体组织协调内部人力资源市场工作,统筹配置人力资源。各单位根据管理要求建立健全组织管理体系,成立内部人力资源市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建设和运营本单位人力资源市场,组织内部开展人力资源配置工作。 (2)制定出台内部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方案和暂行管理办法,加强人员流动的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通过规范市场运行规则,明确市场运行流程,规范人力资源配置方式,初步建立内部人力资源市场运营机制。各单位结合岗位和人员特点,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和相关管理制度。 (3)建立内部人力资源市场考核机制,引入单位内部专业配置均衡度指标和跨单位(地域)人员流动贡献度指标,全面监督管控各单位内部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及运营管理状况。将超缺员及用工结构优化、内部市场配置等情况与“三定”管理、用工计划、毕业生招聘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对任务落实不好、存在严重问题的进行通报批评。 (4)完善市场建设激励机制,对超缺员解决较好的单位进行激励,对支援艰苦偏远地区生产建设的人员给予补贴,对待岗人员实行上岗培训和考试考核。组织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研究制定激励措施,加强内部市场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拓展全员绩效考核结果在市场配置中的应用,提高对市场的保障支撑作用。 (二)推行“多样化”举措,优化员工配置 通过推行岗位竞聘、人才帮扶、劳务协作、临时借用、挂职锻炼、组织调配6种配置方式,丰富员工流动途径,探索跨地区、跨单位、跨专业的人力资源协作和配置。 (1)规范人员“硬流动”方式,明确组织调配、公开竞聘实施要求及流程,管理岗位、技术岗位和生产岗位补员可以通过组织调配或岗位竞聘方式进行人员补充。由低层级岗位调整到高层级岗位、由基层单位调整到管理机关的,一般均应以岗位竞聘方式通过考试考核择优录用。 (2)推行人员“软流动”配置,实现人力资源共享。规范挂职锻炼、劳务协作、临时借用及人才帮扶等配置方式的适用范围、基本要求和实施流程,明确各单位可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配置方式,有效管理和配置现有人力资源,实现人力资源的充分共享,降低人力资源管理和使用成本。 (3)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加大绩效考核力度等方式,使发展意愿强、岗位能力突出、工作业绩优秀的员工得到合理的待遇和更多的发展机会。对不能适应岗位工作要求或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进行转岗培训或进入内部人才市场待岗安排,形成岗位能上能下、待遇随岗变化的动态管理机制。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全过程管理控制 依托国网公司统一建设的炔咳肆ψ试垂┬杵教ǎ实现对各单位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全过程管理和监控,动态把握内部市场变化趋势。组织各单位详细分解定员,建立超缺员信息库。组织各单位从机构、专业、岗位等维度分解定员,分析“显性”超缺员现状。综合考虑员工年龄、学历、技能、岗位匹配度等能力因素,设置超缺员权重系数,合理分析“隐性”超缺员现状,确定人力资源实际需求。常态化开展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分层级定期岗位及人才供给信息。与ERP人资管控系统对接,动态分析调整人员配置现状。针对缺员岗位,按照“三定”管理要求,明确岗位任职标准,岗位需求信息;针对超员岗位,根据核定编制和人员配置现状,人员供给信息。落实人员配置,开展效果分析评价。根据员工自身实际及岗位任职要求,查询落实岗位及人员匹配信息,符合条件的供需双方进行沟通确认,经审核批复后进行配置落实,完成配置信息录入,定期开展人员配置效果的分析评价与反馈提升工作。 国网电力企业推进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只有不断深化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和体制创新,才能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这也是我们在日后的工作中需要不断研究和创新的课题。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论文:体验式案例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摘 要: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学生行为、情感和认知等方面投入少,甚至不投入。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经过两年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实施体验式案例教学,通过感知、体验、感悟、内化与提升的教学过程,让课堂焕发活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关键词:体验式案例教学;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实践;效果 2015年西南科技大学校级教改项目:体验式案例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5xn0012 1 引言 人力资源管理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和政策性,主要包括选人、用人、育人和留人四大内容,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岗位分析、招聘、绩效考核、薪酬管理、职业生涯设计与管理等流程与操作技能。课程内容与企业、社会实际联系紧密,需要学生在理解、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根据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特点和内容,国内一些学者提出了案例教学法,认为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有利于提高学生交往和沟通能力[1]。但大多数真实案例来自国外企业的实践,缺乏真实的本土案例,师生双方缺乏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经验,使得案例教学难免本本主义,案例分析止于概念、原理等概括性知识的阐释和套用,难以形成很好的讨论氛围,难以激发思维火花,对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进行创新思考等能力的培养都很不利[2]-[3]。根据吴建华的一项调查表明在没有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填鸭式的教学中,即使采用了案例教学,结果也会导致84%的学生不满意,他们认为自己无法掌握课堂教学内容[1]。近几年,一些学者提出了在本科生的人力资源课程中使用体验式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胡菊香指出,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4]。候二秀等指出,体验式教学模式可以促使学生先做后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学以致用;增强教师的成就感,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5]。 高职专科学生理论学习的广度和深度都比不上本科生,学生缺乏管理经验而对管理知识似懂非懂,使学生对案例中的问题感到迷茫与困惑,参与热情不高,在行为、情感和认知方面投入不足,甚至不投入。必须更新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思想,让教学更具有吸引性、参与性、知识性和实用性。 2 体验式案例教学法的概念与教学过程 2.1 体验式案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2.1.1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又中构建起来的。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机械地记忆,也并非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在原有知识经验的经验的基础上,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通过新旧知识经验反复、双向的互动来构建知识的新意义的过程。学习过程既有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也有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知识的建构过程具有主动性建构性、社会互动性、情镜性三个重要特征。[6] 2.1.2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认为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能够适应环境的,具有创造性和独特个性的自由人,成为即用情感方式也用认知的方式行事的情知合一的完全人。[6] 2.1.3 马斯洛需求理论 马斯洛需求理论认为人有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低层次需要满足后,高层次需要的满足成为动机或行为产生的原动力。大学生大多数处于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的阶段。 此外,哲学中的马克思实践观[7]对体验式案例教学也有指导意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和动力。对具体事物的认识,要经过从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再到实践的反复运动,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递进过程。 从以上理论可知,实施体验式案例教学时,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适合的学习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主体体验、主动学习,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经验,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最终提高学习者综合素质和创造力;同时,融入个体的情感态度,重视学生理想、价值观培养。 2.2 体验式案例教学法的概念与实施流程 体验教育是让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和态度等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生在认识知识的同时感受和理解知识的内在意义,获得精神的丰富和完整生命的成长[8]。体验式教学涉及关键词为体验、实践、环境和经历[9],具有亲历性、探究性、差异性和互动性四个明显的特征[10]。 体验式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基于学生的实际认知经验而精心设计或选择案例,把理论知识融入到案例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亲自参与、感受和领悟而获得情感体验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突破以往对已经发生的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讨论,从学生的实际认知经验出发,以案例为主线,将学生带到设定好的情境中进行具体分析,鼓励学生自身进行体验,其教学流程为:感知―体验―感悟―内化与提升,如表1。 3 体验式案例教学法的教学实践 根据体验式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以职业生涯设计与管理为例,讨论如何实施体验式案例教学。笔者事先做好: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设计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态度和价值观等;选择合适的案例;给学生进行分组。本章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如何设计和管理职业生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 3.1 感知阶段 感知阶段分为:活动――理论讲解――案例引入。 首先,组织学生参与两个活动,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知。 活动一,分享经历。经过大一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简短培训和暑期的社会实践,学生有工作、生活经历。在上课时,让学生分享经历和对未来的憧憬,分享完后,进行讨论:(1)你喜欢自己以前的兼职工作吗?若不喜欢,你以后换工作,会从哪些方面考虑?若喜欢,喜欢哪些方面?(2)你是怎么样找到自己的工作的? 活动二,选择杯子。在职业发展中,经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决策问题,主要是看我们希望在职业中的得到什么。先准备4个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杯子,分别装有茶、咖啡、果汁、开水,且杯子都用盖子盖上;然后让5位同学选择自己想要的杯子;再打开杯子;最后,分别问学生选择的和自己想要是否一致,为什么会作这样的选择? 其次,理论讲解。介绍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和设计步骤,让学生从一些零散的、局部的个性化认知上升到具有普遍意义指导意义的理论认知。 第三,案例的引入。学生阅读案例《一位交大博士小A的苦恼》,引导学生提出思考问题:小A作为一位交大博士,为什么最后无路可走?再结合学生的经验、知识和能力、兴趣而提出问题:(1)找出一个成功的职业生涯的案例?并阐明在职业生涯发展中,应该把什么放在首位?(2)请评价小A的职业发展?并给他合理的建议? 3.2 体验阶段 选择两个小组在课外进行一周的体验。学生通过分工协作,收集、分类和整理资料,分析、讨论与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完成PPT报告。在体验的过程中,小组成员都必需亲自体验,小组长做好全程记录。教师作为引导者和鼓励者,提供适当的帮助,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 3.3 感受阶段 感受阶段主要检验学生参与体验的成效,是否认真分析与思考案例中的问题,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与分析问题的深度。 先小组汇报。第一组分析了周杰伦的职业发展道路,提出在职业发展中,要找到自己的兴趣,把兴趣当做职业,指出小A应该重新把计算机专业捡起来,找有关计算机专业的工作。第二组分析了福特的职业发展道路,提出在职业发展中要知道自己的职业价值观,指出小A可以先从事材料有关的工作,养活自己,再利用业余时间来搞计算机。 再提问和讨论。学生1:是否所有兴趣都可以当职业?学生乙:有的时候,我自己都不知道想要什么?如何才能确定我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围绕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把什么放在首位进行争论? 概括与总结。对案例中的一些关键点、容易理解错的地方进行详细讲解、并举出通俗易懂的实例;对学生的精彩发言给予喝彩,让学生乐于参与讨论。 笔者利用职业生涯三叶草模型,指出在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中,首先考虑职业职业观,再考虑兴趣、能力,因为兴趣和能力都可以培养与提高。 3.4 内化与提升阶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去,才能让学生有更深刻的感悟和体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要求学生完成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报告。学生先熟悉自己的个性特征、技能、兴趣与职业价值观等,再完成报告,然后参加学院、学校举行的校园招聘会和了解就业情况,修正和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报告。 4 教学效果 4.1 提高了学生教学的参与度,让课堂焕发活力 通过课外体验、分析、思考、讨论、实践与课内分享、讨论、交流,学生投入在教学中的时间、精力得到有效提高,参与教学活动的人数逐渐增多,从教学的旁观者转变为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教师进行双向交流,进行观念、思想的碰撞,打破了鸦雀无声和低声细语的氛围,形成气氛活跃、生机勃勃的课堂。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的出勤率由85%由提高到95%,学习平均成绩由70.3分提高到75.1分,大部分学生参与课堂交流与讨论。 4.2 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在体验式案例教学中,学生需要完成体验、讲解、提问和讨论、动手操作等任务,这些任务的完成给学生提供锻炼与提升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学生从紧张、说话声音小、吐词不清逐渐到说话自然、声音洪亮、表达清晰;制作PPT从缺乏逻辑、层次不明到条理清晰、有理有据、版面整洁;从对理论知识的一知半解到理解透兀从实践操作的无从下手到运用自如。 4.3 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彼此的情感 教师在教学中起到引导作用,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需要及时给予帮助、指导、鼓励和督促,经常保持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教师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肯定和接纳学生个性,宽容与支持学生的不同思想、不同见解,教师不只是面向学生的说话者,更是体谅学生的倾听者。在交往、对话和理解中,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彼此信赖与激励,逐渐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彼此的情感。 5 结论 体验式案例教学是在摸索中前进的,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努力和坚持,才能达到一个好的效果,否则事倍功半。所以,作为教师应该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足够的耐心,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感受学习的乐趣,学以致用。首先在教学设计时要遵守体验要求,由浅及深、阶段分明、步骤清晰;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渐进性、任务对知识运用的流程性,做好引导和指导;再次,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在运作过程中应有不同的着重点,教师需要灵活把握,随时调整。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高中生物教学呼唤创新思维的方式方法 思维是人类最本质的潜能,又是足以影响人成败的关键因素。它就像蕴藏在大脑中的“石油”,只要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就会创造出越来越多的奇迹。研究表明,思维是理解知识的必要的心理因素,思维是围绕知识而存在的,没有知识的积累,思维的灵活运用会有障碍。因此,学习知识和启迪思维是提升自身智慧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提及创新思维,人们格外关注这个“新”字。既是创新,就应该有一些新想法、新思路、新举动。创新思维不仅要借助于逻辑(抽象)思维,还要借助于非逻辑(形象)思维,它不是与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相并列的一种思维类型,就思维的结果有无“新”字而言,只要其结果有创新,就可谓创新思维。 高中课程改革十分强调思维的创新,要求高中学生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浓厚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学好生物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对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是十分必要的。 在此,笔者总结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具体教学方法,供同行探讨。 一、设疑置问,播下创新思维的火种 古人云:“疑是思之初,学之端。”疑是思维的开始,是创新的基础,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强烈的问题意识,可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所以,问题意识对于开启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离不开一定的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问题意识是创新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都要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把问题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可以用多种方式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因此,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抓住教材的关键,在学生感到困惑时设疑置问,想方设法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动的波澜,引发他们在生疑——置疑——释疑的循环往复中探求新知,发挥潜能。例如:学习《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这一课,联系现实生活,创设问题情境,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几个“大头娃娃”的照片,问:他们都是健康的孩子吗?(学生回答:不是)接着问:“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现象的呢?”(学生:吃了假奶粉。)教师提出挑战性问题:“正常的奶粉中蛋白质含量大约有12%~20%,可是在假奶粉里蛋白质含量不足2%,长时间饮用这样的奶粉,生命会受到威胁,一些孩子虽然保住了生命,但是他们却长成影片中的‘大头娃娃’。从这个例子大家可以发现什么呢?”以此引入新课。新课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学生急于探求新知识的迫切心理,设置问题:蛋白质在生命活动有什么重要的功能?为什么蛋白质会具有如此多的功能呢?引导学生进入研究主题。在教师组织和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对比观察,经历探究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明确了蛋白质的结构的多样性以及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承担着多种功能,上述问题得到解决。 由此可见,设疑置问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形成创新思维的动力。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求知欲,没有问题或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就不会深入思考。教师应在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困惑,从而激发他们进行创新性的探索。这里需要指出,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是极为重要的;同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只有富有启发性、挑战性的问题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质疑问难,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设疑启发外,还要鼓励学生质疑。质疑问难,本身就蕴含思维的火花,也是创新的起点。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鼓励学生,并给每个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机会来提出个人的想法、见解、问题并运用证据和逻辑展开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是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提出问题源于发现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是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基础。只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能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机会,引导学生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的科学,善于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例如:学习《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当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核苷酸是怎样构成核酸的”时,出示一段DNA长链模式图,组织学生分析讨论:①该段DNA长链中包含几个脱氧核苷酸?②相邻的脱氧核苷酸之间是怎样连接的?③对于该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供同学们探究呢? 学生充分讨论交流,分析思考回答了①②两个问题,针对问题③,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学生甲: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在DNA长链中的排列有没有一定的规律?学生乙:处于两条链对应位置上的含氮碱基之间有没有规律?教师引导学生带着新问题仔细观察DNA的结构图,师生共同分析讨论,得出遗传信息的概念。 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总是从怀疑开始,怀疑可以使人获得新的正确的认识。怀疑精神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因素,而目前我们的高中学生的怀疑精神却不是那么乐观。教师应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怀疑精神,引导学生从原有的概念或结论中经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探究活动,提出自己的看法、原则和问题,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打破定势,开辟创新思维的蹊径 思维定势是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一种预先准备的心理状态,它能够影响后续活动的趋势。先前形成的经验、习惯、知识等都会使人们形成认知的固定倾向,影响后续的分析、判断、形成“思维栓塞”——即思维总是摆脱不了已有“框框”的束缚,从而表现出消极的思维定势。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来说,思维定势是可怕的,创新思维的缺乏也往往是由于自我设限造成的。因此,要想培养创新思维,必须打破“框框”的束缚。跳出原有的圈子,运用另外一种思维方式进行思考,这样才能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横向思维等都是能打破思维定势的思维方式。这些思维方式有个共同点就是跳出原圈,另辟蹊径,灵活新颖。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一种沿不同方向,在不同范围、不因循传统的思维方式。它是创新思维重要特征之一,这个特征贯穿于创新活动的始终。培养学生求异发散思维要注意引导学生克服对事物认识上的各种功能固着和思维定势(惰性)。这种惰性突出表现为沿袭固有的处事准则,诉诸权威和无批判现象,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一题多问、一题多答等形式,形成“条条大道通罗马”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学习《细胞的增殖》一课,教师提出问题,为 什么生物体大都是由许多体积很小的细胞组成的,不是由少数体积大的细胞构成的?细胞为什么不能一直生长形成大型的单细胞生物呢?学生通过讨论,答案不止一个。有的答道:细胞太大不利于与外界进入物质的输入与输出;有的答道:细胞大了,细胞膜表面体积增大,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例就会变得越来越小,导致表面积不够,使细胞内部和外界的物质交换适应不了细胞的需要,不利于细胞内物质的交流;有的答道:当细胞质的体积增长太大时,细胞核对这样大范围的细胞质的调控作用就会相对地减少,以致造成核、质的不平衡, 发散思维的特点是灵活不僵化,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和能力的培养。许多创造发明都是借助于发散思维获得成功的。许多优秀中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也很重视发散思维的运用,因此获得了较佳的学习效果。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发散思维的培养。 逆向思维是“反其道而思之”,采用反向思维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横向思维是跳出常规,触类旁通。这两种思维方式都能打破思维的定势,敢于冲破传统看事物、思考问题的模式,以全新的思路分析问题,进而才有可能产生大的突破。我们在学习《细胞器——系统内分工合作》这一课时,讨论“有哪些膜结构参与了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分泌蛋白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示意图,进行横向思维和逆向思维,明确内质网、囊泡、高尔基体、细胞膜参与了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同时,触类旁通,总结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作用。这就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通过设疑置问、质疑问难等途径唤起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开辟创新的蹊径,培养学生成为具备创新思维的出类拔萃的人才。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方法的创新机制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新的课程标准也得了全面贯彻实施。高中生物教师面对新课程的目标要求,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注重教学的实际性。本文具体阐述了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生物;教学方法;探讨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区别于传统的生物教学,它既要满足传授学生学生基本的生物学知识和研究方法,还要通过新的课程标准的基本观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生物学科知识水平和正确情感态度的教学目标。针对这些教学目标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必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标准。笔者结合丰富的实际教学经验,从现阶段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方法进行简单的探讨。 1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忽视对学生现代意识的培养,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教师在实际授课中偏重生物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传授,往往不重视甚至忽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忽视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随着新课程教学的不断推进,对综合素质的人才要求越来越高。所以,高中生物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现代意识的重要性,这也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 1.2 现有生物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目前,许多生物教师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法,很少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导学生。教学中还经常有教师“满堂灌”,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没有给学生理解吸收知识的时间,更无法形成活跃的课堂氛围。有些教师虽然领悟到新课程生物教学的内涵,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学内容开展探索式教学,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新的教学方法流于形式化、表面化。因此,要达到新课程的教学标准,就需要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充分理解高中生物新课改的内涵,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新性。 1.3 高中生物教学中课程资源匮乏 现阶段,高中生物教学没有充分体现出新课程的内涵,忽视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所用的课件大多都是考试的知识点,没能按照新课程的标准要求来制作课件,更没有给学生提供生物科技比较前沿的相关资料。有些教师不按教学目标要求,不能充分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搜集相关资料。导致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与积极性得不到激发,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得不到。 2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方法的探讨 2.1 采取兴趣教学法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兴趣教学的理念被提出,并很快被学生接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会积极主动的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学科,而且比较容易接受该科的知识。在课间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议论说他们喜欢某位教师,听课兴趣高;不喜欢某位教师,听课时老是昏昏欲睡,其实这就是兴趣教学的一个方面,而这一教学方式也类似于情感教学法。 新课程背景下的生物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能很大程度上培养和和发挥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传统的教学方法追求向学生不断灌输知识,极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打造兴趣教学理念时,要根据学生实际的认识水平和心理因素,科学合理的设问,以此激发学生的发展思维,增强课堂活跃程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提问“为什么班上有些人的大拇指弯曲度很大,有的就很小?”让同学们试着弯曲大拇指,发现许多学生的弯曲度都很小。在课堂上可以提出很多这样的问题,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带动学生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2.2 大力开展探究式教学法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大力开展探究式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在新课程标准下,提倡探究式学习,学生可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增强获取知识的能力。高中生物教师在实行探究式教学时,要根据学生兴趣选择一些探究式问题,引导学生以自主讨论为主要的学习方式。通过这些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进而探索问题,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与此同时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让学生独自思考,然后根据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得出解决的方法。 2.3 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法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新课程背景下的必然趋势,也是衡量一个教师现代化程度的标尺。新课程背景下如果仅仅靠传统的板书教学,高中生物教师不但任务重,而且教学效果也不理想,有些教学内容是板书无法书写的,没有多媒体技术的介入学生掌握起来很困难。多媒体技术可以把一些比较抽象的生物知识直观的放映出来,学生可以和荧幕形成一种直接的对流,不仅增加了教和学的信息量,还培养出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例如,在讲动植物细胞结构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把完成的细胞剖面图展示给学生,这样教师在讲解相关知识点时更加容易,学生更加直观的观察到动植物细胞内部的结构。 2.4 以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法 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也是新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学评价在新课程中有质量监控和导向作用。通过建立评价体系,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的体系能为素质教育的的实施提供保障,充分发挥评价体系促进发展的功能,让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教学发展的鱼提高的过程。评价体系的建立并不是舍弃考试制度,而是要端正目的,要学生明白学习最终是成为一个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的公民, 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通过建立这样的评价体系,让学生明白自己学什么,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以此提高教学的效率。 3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的教学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高中生物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个工程的艰巨性,做好相应的准备。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为目标,采取兴趣教学法、大力开展探究式教学法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教学水平,实现高中生物课程教学目标。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谈高中生物教学如何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摘要】本文介绍了高中生物教学引发兴趣的几种方法:故事教学、设悬念、幽默教学、创情趣、游戏互动。 【关键词】高中生物;引发兴趣;教学方法 文学泰斗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兴趣在包括生物教学的所有学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怎样才能把生物课上得生动有趣,以引发学生兴趣,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极大热情,这是广大生物教师一直在努力探索的课题,本人在这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取得一定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用故事教学引领学习兴趣 生物知识大多数比较枯燥,但是只要老师用心去挖掘,完全可以使生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不知道您发现了吗?高中生物教材提到了30多位科学家,可以说每个生物科学的新发现都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在生物课堂上适度地导入或穿插这些故事,不仅可以让您的课堂生动有趣,还能起到特殊的作用。如讲光合作用之谜时可引入萨克斯、鲁宾、卡门等科学家的故事,讲遗传规律可以引入“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的故事,讲DNA的结构可以先导人沃森和克里克的故事,讲斯帕兰札尼用小金属笼里的肉块在鹰胃内进行实验,推断出胃液中一定含有消化肉块的物质,进而引出酶的知识。讲“色盲”时向学生介绍道尔顿发现色盲的经过,这些小故事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还可让学生懂得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脚踏实地,坚韧不拔,持之以恒,开拓进取。 二、设悬念以激发兴趣 所谓悬念:就是让读者在读某个有设悬念方法的文章时越看越想看接下来的故事情节,就是给人们心理上造成一种强烈的想念和牵挂,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会给人造成一种跃跃欲试和急于求知的紧迫感和欲望。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在学生的心理上造成一种期待的情景,使其带有一种高涨的激动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比如:在高中教材的《精子的形成过程》学习完后,在学习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一开始就可以向学生提出在雄性动物体内的精子数量是十分庞大的,但是在雌性动物体内的卵细胞却为什么很少呢?精子的体积为什么比卵细胞小得多?而植物的雄性生殖器官和雌性生殖器官与动物的生殖器官有差异吗?……等等一系列悬念,带着这些悬念学生一下就能产生出激烈的想探索这些问题的欲望。 三、幽默教学带动课堂气氛 高中生物教材的许多内容比较抽象,枯燥,如果通过形象化处理,就会使死板的知识变得妙趣横生。例如在“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的教学中,讲到水在生物体中的含量最高时,我感叹道:“难怪《红楼梦》里的贾宝玉说:‘女人是水做的。’其实我们明白,男人也是水做的。”学生在笑声中对“水在生物体中的含量”有了更鲜活的理解!又如,在讲“渗透吸水的原理”时,烧杯里的水通过半透膜渗透到倒扣的漏斗内,使漏斗内的液面不断上升,我惊叹道:“以前我们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今天的水居然可以往高处流”。学生在惊讶之余会马上思考其中的缘由,从而增加了对该知识的印象。总之课堂幽默是一种教学艺术,它既可以借助生动、有趣、形象的语言来表达,也可以借助眼神、手势、动作来表现。恰当地使用幽默艺术,可以让课堂充满笑声,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我想任何一位学生都会喜欢这样的课堂,不由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四、创情趣以荡兴趣 情趣:就是既有情又有趣。情,即情感,深厚浓郁的请感:趣,就是趣味、乐趣。绕有风趣:妙趣横生。教学的情趣,就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是激发兴趣的催化剂。如果把课堂气氛努力地制造成情感充沛、趣味盎然,那么学生就会情绪激昂,印象深刻,难以忘怀;就会自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内心总会是跃跃欲试的冲动,这样我们的教学效果就会产生很大的成功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情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挖掘: 1、从教材的潜在内容上去寻找教学的情趣。我们要通过挖掘教材内容的精妙之处,去吸引、调动、激发学生的情趣。例如:我们在讲解“无性生殖”时,可以联系利用克隆技术繁殖出的绵羊“多莉”。 2、我们可以从教师的内在因素去找寻教学的情趣。上课时,教师一定要事先进行内心情绪调整,。到课堂教室内心要充满激情,用深刻而含蓄的情感、生动风趣的姿态、抑扬顿挫的语调、漂亮的板书设计及绘画技巧,把知识和趣味融为一炉。 3、教师上课时,一定要千方百计使学生内心充满愉悦、轻松,使其体念到求知的愉快,酣畅,继而就会体念到在学习中取得进步的欢乐、满足、成就感,从而保持一种高昂的学习情绪,这当中,首要的就是要把学生心理抓住,使学生产生一种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学习欲望。 五、用游戏互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生物阶段。知识深度增加了,知识面拓宽了,学习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若适当采用游戏实验将学生置于一种自然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可以有助于学生掌握难点知识。例如,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一难点内容。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体会等位基因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我利用人类10对单基因控制的性状:有耳垂和无耳垂:卷舌和不能卷舌:发际有美人尖和无美人尖:拇指可向背面弯曲和不能向背面弯曲:食指比无名指长与比无名指短:左右手嵌合时右手拇指在上与左手拇指在上:双眼皮与单眼皮:有酒窝与无酒窝:正常足与扁平足:色觉正常与色盲:白化病与皮肤正常等进行游戏实验。在课堂上采用不同性状的组合方式,请具有相应性状的学生站立,否则坐下。如有耳垂者站立,无耳垂者坐下;其中能卷舌者继续站立。不能卷舌者坐下;再其中有美人尖者仍然站立,无美人尖者坐下。依此类推。 最后,在45人的班级中,往往实验到第七、八对相对性状时,站立的只剩下1人,说明这位学生在全班中的唯一性。而采用另一种不同的性状组合,最后剩下的又是另外一个人,也说明他在全班学生中的唯一性。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认识了人类的一些单基因性状,兴致盎然地参与在整个实验中。气氛异常热烈。然后,我适时地和他们一起计算这10对单基因性状的自由组合方式有多少种?得出210=1024种(假设不连锁)。学生恍然大悟:为什么采用不同性状组合后剩下的总是不同的人。从而,认识了生物多样性和特异性,进一步理解了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为知识的灵活应用奠定了基础.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设计及表述 自2007年秋季开始,陕西省普通高中全面进入新课程改革,这意味着高中课堂教学的内容、方法、策略乃至教师的角色行为、知识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的交往方式等方面要从根本上发生转变,其核心在于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在新课程理念下,从课程改革的实践来看,有的教师对新教材的教法感到不适应,难以实现新课程目标;有的看别人怎么教,我就怎样教,盲目跟随;有的对新教材教法持观望态度,希望别人能拿出成功的模式供自己模仿;有的固守“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教、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为了使高中生物教师能够较快地适应新课程的教学,笔者认为,在课前教师必须进行具有教师本人和学生行为活动的课堂教学设计,这对于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克服教学中的盲目性、随意性是非常有益的,因为,有效的实施始于周全的计划。 下面就生物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谈几点意见和建议,以供大家参考。 1 生物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原则 1.1 科学性原则 生物课程是科学课程,要按科学课程来设计教学内容。朱正威先生说:“明白科学是什么,才能决定我们怎么教。”科学是什么?《辞海》对科学的解释是:科学的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按与实践的不同联系可分为理论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等。朱正威先生对科学的解释概括了4个方面,即科学的知识性、过程性、时代性、社会性。也就是说,科学是发展的,是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科学知识并非科学的全部。“只看结果,不问过程”,这种认识问题的方法不利于学生辨别科学的真伪。科学是过程论,既要看结果,还要看过程。 1.2 学科性原则 虽然生物课程和物理、化学等科学课程存在共性,但由于生物科学研究的领域不同,发展的历史不同,研究的方法和其他自然科学也有所不同,体现出明显的学科性特征。“生命性”是生物科学最主要的特征。因此,在生物教学设计中必须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去研究活的生物以及他们的生存环境,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生命之美,从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以及积极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3 民主性原则 民主性管理学生是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它建立在对学生个性充分尊重的基础上,体现出对教育对象人格的尊重与关怀,让学生体验到爱的温馨,感受到学习的责任、动力,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还学生应有的主体地位、价值、情感和尊严,是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对传统教育观念——师道尊严的有力挑战;重新认识教师角色,消除教师的绝对权威,树立服务于学生的意识是教育民主化的保证,是学生真正参与教学的关键。 2 生物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的内容 2.1 分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目标不等于目的,“目标表述的是基本的、共同的、可达到的教学标准,而不是无法实现的最高要求(理想)。”教学目标包括4个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行为表现程度。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为教学体现的是学生的学;行为动词是指学生做什么,常用“提出”“概述”“叙述”等行为动词表示;行为条件是完成这个任务所需要的条件,如完成的时间、器材等;行为表现程度是要达到什么标准,如10min内学生能提出实验方案。教学设计应该有明确的、可以达成的教学目标,切忌目标空泛、行为主体混乱、简单问题复杂化等。 2.2 研究教学对象 对学生的分析是教学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目标能否实现,要体现在学生的认识和发展中。信息时代的来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彻底打破了传统教育对知识和知识标准的垄断。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学生的学习资源日渐丰富,这就要求我们重新认识教学对象,认识教学对象的知识需求和发展需求。因此,要取得教学设计的成功,必须熟知学生,了解学生的需求。美国教育技术界着名学者海涅克指出:“对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即使做一些粗略的分析,对教学方法和媒体的选择也是有益的。”研究教学对象就要研究他们的知识储备、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根据他们的需求来设计教学。 2.3 确定教学内容 超越教材的前提是源于教材,要始终强调教材的基础性和主干作用。教师必须对教材有全面、准确的理解,真正弄懂教材的本义,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就生物知识而言,有事实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应用性知识等,任何一类知识都不能遗漏。如在“细胞的分化”一节中,红细胞和心肌细胞的分化属于事实性知识;细胞分化的概念和细胞的全能性属于科学术语知识;胡萝卜韧皮部的细胞培养则属于应用性知识。在“光合作用的发现”一节中还存在方法性知识,如萨克斯实验的对照实验法、恩格尔曼实验所采用的实验观察法、鲁宾和卡门实验的同位素标记法等。不同知识在教学中应适时体现,以使学生在最适宜的时间保持最佳的学习和理解。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经验和时展去挖掘和追求对教材的延伸、拓展,去形成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要给学生足够的信息量”,适当地拓宽教材是必要的,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宽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开阔眼界。 2.4 体现科学课程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其目的是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是实验法。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是: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做出假设,设计并完成实验,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等。这是一个比较连贯、完整的研究过程,可认为是“完全探究”的过程,是科学探究常用的形式,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获得“完全探究”的流程和方法,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串让学生熟悉这种流程。例如,在“光合作用的发现”中的恩格尔曼实验,可让学生思考:恩格尔曼提出了怎样的假设?设计了怎样一个实验来验证假设?运用了什么研究方法?得到的科学结论是什么?我们要学习恩格尔曼实验中的哪些内容?……教师还要给学生说明恩格尔曼实验是一个“完全探究性”实验,让学生感受科学家的探究过程,体会科学家的思想。还有一些科学实验可能集中在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分析结论等某一个方面,即“不完全探究”,这也是我们教学中常用的探究形式。 2.5 确定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是教师自己设计的,有什么样的教学程序就有什么样的课堂,就能实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对同一节课,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有不同的教学程序,但是生物课堂教学的程序一定要符合科学课程的要求,即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做科学”,以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6 创设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新教材注重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要求建立发展性教育评价体系,通过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设计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性学习内容和方式,并用一定的方式记录、评价学生所取得的成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 3 生物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的呈现与表述 教学设计的呈现与表述可从3个方面去把握: (1)要运用系统方法,即从学生学习的需要出发,系统、全面地分析教学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忌孤立地处理某个问题。 (2)要以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为指导。 (3)要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合理的规划。 其程序是:了解学生的起点(已经知道什么)—确定教学目标—将知识划分成若干部分—将各部分任务呈递给学生—对学生的反应予以反馈并强化任务,直到学生达到教学目标为止。 教学设计(教案)的表述主要包括:(1)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教学重点;(3)教学难点;(4)教学用具;(5)课前准备;(6)教法、学法;(7)教学过程设计;(8)板书设计;(9)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的设计,可以简单、直观地用表格来表示(板书可另行设计),如下表: 知识点就是本节要学习的内容要点。教师活动包括课堂情景的创设、问题的提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等。学生活动是给学生一个清楚的意向,让学生知道教师和我们要干什么,怎样去做,要达到什么目的。设计意图包括要达到的目标、理论依据等。这种表述方法的优点是:讲课要点清晰,过程明了;“预设”充分,“生成”方能因势利导。教学设计既强调精心的预设,教师又不能拘泥于课前的预设,因为上课不是执行教案,而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课前要尽可能预计和考虑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各种可能性,明确本次教学的基本过程是什么,能给学生带来什么收益。教学实施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设计做出有把握的调整、变更。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生成情况写出教学反思,这样可以逐渐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育机智水平。 教师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教学,“思想决定行动”,有什么样的教学设计,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绝不是教师学教材,再原封不动地翻版给学生的过程,而是在教师预设下的再制造的过程。“教学是科学,更是艺术”。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课改理念与高中生物教学实践——对课改中若干实际问题的简析 文章摘要:高中新课改实验已近2年,新课程带来了哪些变化,课改理念在实践中的落实情况怎样,还存在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课改 理念 实践 反差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课改理念理应超前于现实并在实践中得到发展。自2004年秋季起在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四省(区)开始实施的高中新课改实验已近2年了。此次课改后的中学教学与课改前相比有哪些异同点?课改的基本理念与实践之间的距离到底有多远?对新课程所遇到的困难我们应该怎样面对? 1 课改实验:新课程理念的初步实践 1.1 新课程是对旧课程的继承和发展 与旧课程相比,新课程主要有以下变化:一是教材变了。这是实施新课程最具有标志性的事件。首先是版本多了,其次是内容更丰富了,版面更活泼了,与实际的距离更近了。虽然教材的选择权不完全在各中学和相关授课教师,但毕竟有多个版本同时推出,至少给一线教师多提供了几本优质的教学参考书,为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课标精神和探讨教法提供了权威性指导;同时,部分教材所设置的练习形式有所改变,更富有探究性和针对性等。二是教学方式有所改变,教师的探究意识和尝试变革教学方法的欲望增强了;课堂更加开放了,学生实验等活动时间增加了,教学活动变得更富有生机和活力了。三是授课时间和评价方法有所改变。许多原来只是高二才开始开设生物课的学校提前在高一开始开设,多数学校建立了涉及评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学分认定制度。生物学学科教学地位有所提高;四是教师的学习和合作探究意识加强了。例如,学分认定等活动是以前从未开展过的,其涉及到过程评价等,需要教师边实践边总结,同时需要与学生、同事和家长等进行更密切的配合。五是新课程引发了新一轮高考改革。为适应和推动课程改革,部分省出台的高考方案在现行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改革。生物学科高考涉及的考生增加了,等等。 1. 2 新课程实验阶段值得改进的问题 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新课程理念在实际教学中难以得到全面兑现。例如,从总体上看,与旧课程相比,知识本位问题没有彻底解决;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和大班教学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以本代纲”的现象依然存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形同虚设;过程评价可有可无;教师的负担有所加重;部分学校生物课的相对地位变化不大,其课时仍少于物理和化学等学科。更突出的是,应试教育的主导地位依然如故。学生自主选课等方面的改革仍然像以前的会考等改革活动一样面临“走过场”的尴尬境地,他们的课业负担仍然很重。等等。 2 反思课改:背离课改理念的实际问题溯源 课程理念的超前性与相对落后的现实之间存在着矛盾,反映了理念的先导性和对实践的指导价值。值得关注的是,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活动能否提高考试分数,这是中学届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因为升学率是社会和家长对学校的客观要求,能否升入理想的高校是直接关系学生前途和命运的大事。课改正是在这样无法改变的背景下进行的,任何脱离此背景而对课改所做的思考都是片面的。 2.1 探究性与应试训练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新课程虽然为学生留出了许多探究空间,而教学中更倾向于将有限的课时用于加强应试训练。 探究性要求课堂有更大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要求更加注重能力和方法的探讨,不仅要求学生“学会”,更要求他们“会学”,而真正达到“提高生物学素养”之目的;同时要求教师真正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可现实是,教材仍然是应试的纲要,受课时少而内容多的限制,教师们大多难以去主动适应教材的开放性与生成性,而坚定地认为“严格遵循教材和配套的教参设计教学是最保险之举”。因此,牺牲学生探究活动时间用于增加对教材知识性内容掌握的训练,也是符合情理之事。如何做到既保护基层学校参与课改的热情,又增强实施者参与课改的成就感,同时得到社会、家长和学生的认可?在其它评价方式因为权威性和公正性欠缺的情况下,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似乎是检验学校和教师水平的核心标准。从这个角度上看,高考改革的成果将直接决定课改的成败。 2.2选择性、全体性和课业负担 可以说,高考方案代替教学计划,考纲取代课标,学生对课程的选择取决于高考方案等现象在短时间内不会因为新课程的实施而发生根本性改变。 例如,为适应未来的高考,部分中学在高二一开始就分文理科,同一年级,同一必修模块,不同学生却同时存在3种不同的课时安排。例如,有的学校学生全学年每周生物教学时数,文科是1,理科是2,选生物的是5。也就是说,学生选课的自主性在高考方案面前只能被无情地扭曲,必修模块的要求难以在全体学生身上得到全面有效的落实。在高考实施文理综合考试的省份姑且如此,不考这一科目的地区将会怎样?是不难想象的。 面向全体学生,努力使所有学生都获得成功,也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教学活动中要更多地鼓励他们都怀揣着希望,愉快进步。但进入理想的高校或专业深造的愿望与个人在高考中的实际表现之矛盾总是存在的。而这是高考的选拔性与应试者实际水平之间有差别之事实所决定的。或者说,如何保证“让每个学生成功”的课改理念和教师通过课改更好地得到专业发展与获得成就感而不被高考“一票”否决,这不是普通教师所能做到的。 高考改革的“三有利于”原则中没有直接提出“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之要求,但减轻由少数学科带来的过重的课业负担却是推进素质教育所必须的。过去高考改革曾以学生负担过重为由而将部分学科的考试资格取消。结果事与愿违。多年来,有关 减负的呼声始终没有停止,可结果总是“越减越负”、“负负得正”。其原因是对负担缺乏具体而切合实际的分析和采取有效的对策。我们应该思考的是,造成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根源是什么,重负之下能否导有素质的全面提高? 2.3 学科不平衡问题 部分学校生物、地理等学科的教学课时数是36课时/模块。而语文、数学等学科则超过54课时/模块。其实,许多生物教师也深感课时的严重不足!为什么在课程具有较大开放性和灵活性的前提下也会出现这一现象?到底是教学内容多了,还是课时少了呢?原因是教师心里无底,对模糊的课程标准和未来严格的高考要求难以把握,只好不断补充教学内容,惟恐有疏漏。在探究活动不放松,知识教学仍按旧课程讲授的情况下,所需教学时数大大增加是必然的,而不同学科因学校领导心目中根深蒂固的陈旧观念的影响,学科课时在分配上出现新的不均衡,也就不足为怪。 2.4 影响课改的因素 许多课程专家都认为“教师是推进课程改革的最关键因素”。由于课改的许多理念最终要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加以落实,似乎这一观点的合理性无庸置疑;但稍做分析也会发现,它明显存在片面性,因为其需要前提条件,促成教师一心一意开展课改理想的环境因素之一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严格按照课改要求进行评价。也就是说,中学教师进行课改所遭遇的压力不仅是来自课改本身,更是来自应试。事实上,课改推进的状况在升学率提高面前只能是次要的。这就是基本国情。对此,在进行课改决策和采取相关行动时都是不可忽视的。 3 面向未来:推进课改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许多影响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因素,在旧课程体制下是无法解决的。因此,只有改革旧课程才是教育发展的出路。如何保证新课改的有效推进? 坚定走课改路 虽然课改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但它毕竟是振兴教育,适应国际潮流,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唯一选择。因此,做为课改的实践者,对课改方向要坚信不移,对课改过程要探索不已。通过课改,激发自己学习的积极性,激发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使自己的专业素养与新课改一起成长。 细化课标要求 要求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是做到有效落实的前提。因此,细化课改要求,是课程设计专家和广大实践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般认为,课标能有效地克服以往教纲的弹性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是新课程具有的最显着的特色和优势之一。其实,这一观点是片面的,也是值得讨论的。一是课标是否比教纲更具有更大弹性呢?二是弹性是否越大越好? 通过 “细胞的分子组成”内容与大纲相关内容的比较可知:从知识要求方面看,课标的要求稍具体,弹性不是增加,而是降低了;从活动方面看,由于课标用了“活动建议”之说,弹性有所增强,活动的方法、取材和形式等可做变化。 其实,教纲的弹性过小,不是其本身造成的,而是 “以本代纲”的结果。当然,“弹性过小”也只适用于部分学科(即高考所考的科目)。对非高考科目来说,其弹性不是过小,而是被无限放大,乃至可随意抛弃。 课程标准(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 现行大纲(知识要点/学生试验、实习和研究性课题) 生物1 分子与细胞 生命的物质基础 细胞的分子组成 内容标准 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说出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B)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C) 活动建议 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实验: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I或Ⅱ) 理想的课标要求应该是具体的。没有具体明确的统一要求(或者说“底线”),就无法保证基本的实践要求。对课标基本要求或“底线”,可根据我国师资水平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稳定有效的修补机制。例如,目前广东省高中生物课标的具体化工作已经完成*,并成为2005年12月正式出版的《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生物学指导意见》的核心内容。这是根据广东省高中生物教学实际和各地教材使用情况,将课标的相关条目做出具体解读的重要之举。 克服形式主义。“公开课是课改的,平时课是应试的”,“用于检查的课表是课改的,用于教学的是应试的”这是实验区存在的新现象。 作为教师,应该自觉地将课改理念落实到平时的教学中,力争高考成绩和课改推进两不误。而不去追求课改在形式上的轰轰烈烈。 改善办学条件。有条件的学校应实行小班化教学试点。在大班教学的情况下,许多活动都会受到了限制。按照课改要求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也非常必要,所以教师要主动参与学科建设,为改善学科教学争取更好的实验条件等。 发挥高考效应。依赖高考来保证学校按课程计划开好所有课,这也是无奈之举,但却是有效的。本来通过会考可以解决学生偏科问题,可事实是,会考变成了走过场。堂堂的省级考试不能保证其信誉,如何让教师或学校自主认定的学分被高校承认?这是值得注意的。当前,确保和提高生物学科在高考中的地位,是保证中学生物课程的全面开设的前提。在纸笔考核方式难以全面考查学生的实际活动过程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客观事实面前,在中学仍被应试教育所主导的情况下,评价方式的改革特别是高考的考试内容的改革显得非常关键,要求高考试题应极力模拟和设置真实活动场景,切实将活动能力等作为重点考查目标。 总之,课改反映了时代要求,对解决旧课程中无法克服诸多顽习带来了新希望。但由于新课程本身富有探究性,仅*个人的努力和领导与专家的号召是难以奏效的。这就要求更多实践者了解和面对现实,以积极的姿态,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切实而主动地进行探索和反思,以使其不断完善。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认知结构同化论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奥苏伯尔(D.P.Ausubel)是当代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他于1963年提出了认知结构同化论,用以阐明认 知结构在学习中的作用。目前,这一理论已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熟悉并认同。本文拟就这一理论在中学生物学教 学中的应用谈点认识和体会。 一、认知结构同化论的基本内容 认知结构同化论认为,学生从事新的有意义的学习时,必须有适于新知识学习的原有的认知结构,学生学 习就是一个同化和发展自身认知结构的过程。同化的实质是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它既是新知识习得的心理机 制,也是新知识被保持的心理机制。 奥苏伯尔根据新知识与认知结构原有知识(观念)的概括和包容水平不同,提出了三个不同的新旧知识相 互作用模式。 ①上位学习。 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在概括和包容水平上低于要学习的新观念。例如,根据已知的小麦、水稻、玉米等 植物的特征,从中概括出单子叶植物的概念的学习。新旧观念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习得新的上位观念。 ②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 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概括和包容水平高于要学习的新观念。例如,已知单子叶植物的概念,并已知水稻 、玉米、小麦是单子叶植物的实例,现在要进行高粱是单子叶植物的新例证的学习。 ③并列学习。 要学习的新观念与原有观念无上位、下位关系,但在横向上有彼此吻合的关系(图1C)。例如,通过呼吸 作用与已知的光合作用的关系的比较,知道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联系与区别的学习。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 结果是产生一种新的联合的意义。 二、认知结构同化论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过程,就是一个认知结构的转换与建构的过程,也是认知结构的同化过程。因此,教师 必须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 1.根据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教学 奥苏伯尔有句名言:“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唯一 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并且指出,要“根据学生原有知识进行教学。”可以说,这是运 用同化理论指导生物学教学的最基本的原则。在教学中,了解学生、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都必 须遵循这一条原则。 (1)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状况。在上课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情况,尤其是与新知识有密切关 系的已有概念和原理掌握的情况,这是教学设计时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的依据。同时,由于学生的认知 方式、学习风格、个性特征的差异,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感受也不会完全相同,这就使学生建构的认知结构具 有多样性或特异性。因此,教学设计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认知结构的个体差异性,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 法和教学策略,促使学生顺利地实现认知结构的同化学习。在教学中,一般可以通过课前提问、诊断性测试等 方式了解学生原有知识状况,也可以通过日常观察、心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认知方式和学习风格。 (2)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教学中要善于从已有的知识过渡到新知识,讲清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的内在联系与 区别,以利于学生进行同化学习。 首先,在设计引言时,不仅要考虑到能否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采用温故知新 的方法引入。例如,学习呼吸作用时,可以设问,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成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 能,而植物的生命活动无时无刻都离不开能量的供应。那么,有机物中贮存的化学能又是怎样被释放出来,供 给植物生命活动的呢?由此引入呼吸作用。这样既总结了所学旧知识又引出新知识,承上启下,易于学生理解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之间的联系。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对比方法,充分揭示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以旧促新,以新带旧,帮助学 生掌握和理解知识,例如,高中生物“细胞”一节中描述了叶绿体与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但较抽象笼统,而 在后继的“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中则着重讲述了与之相关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 抓住新旧知识间的密切联系,在前面的学习中让学生重点掌握叶绿体和线粒体中酶和色素的分布和结构特点, 而后面学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时,先用一定时间复习旧知识,从而使新旧知识两相结合,使学生更易于掌握 诸如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以及有氧呼吸的场所等知识,更易于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生物学的基本 原理。 (3)选择建构化教学模式 如果说学生的学习就是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化新知识,建构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那么教师的教学就应 该遵循认知结构建构化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基本思路是,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找到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的有关 知识,经过分析、推理等思维过程,使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建立联系,进而概括出新的规律性知识并重建新的 认知结构,然后通过运用新规律,进一步检验、巩固新知识,并实现知识的迁移。 运用此模式的前提是学生必须具有大量相关的原有知识。另外,知识的内化或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是一个 复杂的思维活动,只有通过对知识的分析、综合、推理、重组等思维加工过程,才能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 系,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进而通过知识的应用实现知识的迁移。比如,学习基因的遗传规律时,一旦学生 认知结构中有了有关减数分裂、基因的分离规律等知识,就可以用于同化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和伴性遗传等知 识,学生再通过运用遗传规律解遗传习题,就可以进一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设计先行组织者 先行组织者是奥苏伯尔提出并倡导的一种教学策略。其核心是,在课堂教学中讲授新知识之前,首先为学 生设计一个能把握所授知识的本质,对新知识具有引导性、起同化作用的知识结构——组织者,并将其内化为 学生的认知结构。因为组织者必须在正式教授新知识之前呈现给学生,因此称为“先行组织者”。 其实,设计先行组织者,就是对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提炼概括、拓宽引伸。例如,在根吸收矿质元素过 程的教学中,通过分析植物细胞膜的结构以及相关的物理、化学知识(学生已有的),引导学生得出如下“先 行组织者”(学生 原有)认知结构:(1)植物细胞具有呼吸作用;(2)植物细胞膜带有电荷,能吸附带相反电荷 的离子;(3)植物细胞膜上有运输离子的载体,能将离子进行跨膜运输等。一旦学生建立起这一先行组织者,教 学过程即可按上述(图2)的认知结构建构化教学模式展开。 2.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 所谓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中内化的知识的组织,也就是学生头脑里内化了的知识结构。衡量学生学习 质量的重要标志就在于学生头脑中是否建立了良好的认知结构,即学生到底掌握了多少知识,这些知识是否构 成了良好的组织结构。因此,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那么,如何才能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呢? (1)重视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的匹配 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的建立,取决于教学中是否能为学生呈示良好的知识结构。因此,生物学教学必须重 视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的匹配。教学中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坚持按知识结构进行教学的原则。 进行知识结构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分析教科书,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内在规律,把各章节的 中心内容及与之有联系的知识串联起来,按单元或章节的知识结构进行教学设计、组织教材、板书提纲,使学 生能提纲挈领地掌握学习内容,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第二,科学地设计知识结构网络。 要根据各单元知识的内在联系,首先确定核心知识点(最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在课堂教学中,时时都要 围绕这个核心知识点,通过知识的纵横联系,建立知识结构网络,学生只有通过这种知识结构网络的学习与内 化,才可能构建高层次的认知结构。 (2)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的原则 奥苏伯尔认为,新旧知识相互作用,必须遵循渐进分化和综合贯通原则,才能促进知识的组织,从而促进 良好的认知结构的建构。 ①渐进分化,建立深层次的认知结构。 奥苏伯尔指出:“个人在一特殊学科的教学内容的组织是由其头脑中的一个层级构成的。而在这个层级结 构中,最概括的概念占据了结构的顶端位置,它们下面是较低概括水平的概念,比较高度分化的从属概念和具 体材料。”可见,渐进分化指认知结构上位、下位知识之间或一般与个别知识之间的组织。生物学教学中必须 按照这一原则呈示教材,才能促使学生的认知结构由浅层向深层转化。比如,在讲述新陈代谢时,先讲新陈代 谢的一般概念,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新陈代谢的工具——酶;新陈代谢与ATP等。再讲植物的新陈代谢( 水分代谢、矿质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动物的新陈代谢(物质代谢、能量代谢)等。这样渐进分化, 使学生对新陈代谢的概念的认知不断深化。 ②综合贯通,建立整体化的认知结构。 综合贯通是指相互并列的知识之间的横向组织,如概念与概念之间、原理与原理之间乃至章节之间的横向 联系,亦即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因此,综合贯通一般出现在上位学习和并列学习中。 在生物学教学特别是复习教学中,要通过抓住知识的中心与要领,统揽全局,打破知识的章节界限和原来 的知识结构,对所学的知识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重建新的知识结构网络。比如,在复习减数分裂、DNA和基因 等内容时,按照染色体—DNA—基因这条主线,将相关的遗传、变异等知识与这条线串起来,就形成了复杂的有 关遗传与变异的知识结构网络。通过这样的重新组合、综合贯通,使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整体化,有利于学 生建立整体化的高层次的认知结构,从而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智能。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谈高中生物教学与初中生物教学的相关性 【摘要】:通过三年的初中新课程实验,初中新课程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今已进入深化阶段。高中生物科教材是以初中生物科教材为基础的,如今许多的中学初中与高中分离,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初中的生物教材不了解,新课程改革精神特别要求培养学生实践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初中生物科教材按模块编写,往往通过人类生活、生产的情景提出问题,师生共同展开讨论,沿着科学家的探索思路揭示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物活动的规律,领会生物与人的密切关系,认识到人与环境要和谐相处,这样人类社会才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福建省高中新课程实验在高一年段全面开展,面对高中新课程实验,广大高中教师由于受高考价值观、传统教学思想的局限,以及高中阶段新课程实验的无章可寻,总是存在抵触与疑虑的思想。生物科教师也不例外,大家的思想经历了抵触、痛苦、无奈、解放、接受的过程。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如今深刻领悟到教育应当以人为本,应当为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认识到教师应当从传道、授业、解惑,维护师道尊严的角色转化和提升为民主、平等、合作、探究的角色,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新课程实验在初中已经实施了三年,目前已进入深化、提升阶段,高中的教学是以初中教学为基础,是初中教学的延伸与发展,怎样做好高中生物教学与初中生物教学的衔接,必将促进高中生物新课程实验的开展。 我在前一天与三明市第八中学的生物科教研组长联系,第二天听了初二年段《二》班的一节课,由李有林老师授课,课题是《动物的运动》,这堂课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课后给我几点的启示: 一、高中生物科课堂教学应与初中生物科课堂教学进行衔接。 通过观摩《动物的运动》这堂课使我对初中的生物科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堂课的教学活动设计是这样的:(一)、回顾了解动物的运动,提出问题“动物的各种器官是怎样完成各种运动的呢?”;(二)、教师演示教具----家兔的骨骼标本、人体的骨骼标本、关节模式图、肌肉与骨和关节的关系图等,学生观察与思考:关节对骨的运动有什么意义?一组肌肉的两端是附着在一块骨上,还是分别附在不同骨上,这对于运动有什么意义?(三)、师生共同讨论:1、大吊车的哪些部位相当于动物体的关节?2、除哺乳动外,其他脊椎动物的骨骼也有关节吗?3、蚯蚓体内有肌肉,但是没有骨骼,这是它不能快速运动的一个原因吗?4、举例说出,人体都有哪些部位有关节?进行体育运动时,哪些关节容易受伤?应当怎样保护?(四)、通过模拟演示“屈肘动作的产生”、“伸肘动作的产生”揭示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师生通过回顾日常生活经历自然进入课题,师生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展开讨论充分认识、理解动物的运动,课堂氛围生动活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充分体现出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如果高中生物科课堂教学能够主动与初中生物科课堂教学进行衔接,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自然得到延续,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也必将得到发展。 二、高中生物科教师要充分认识初中生物科教材,做到初中生物科教材与高中生物科教材的衔接。 即使过去教过初中的教师也因为新课程实验的开展,初中生物科教材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没有充分认知初中生物科教材,这也给高中生物科的教学带来一定的不利因素。我们都认识到初中生物教学与高中生物教学是有其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学生的认知,教师的教学,都是以教材为基础的,如果高中生物科教师能够提早认识初中生物科教材定能收到如下的效果。 一是教师充分认识新课程教材的结构特点,对中学阶段生物学科的教材所体现的知识体系有整体的认识,把握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在知识体系上保持了初中与高中在教学上的延续性。 二是教师充分感知新课程所体现出的课程理念,明确了高中生物的课程资源不仅是教材,只要是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条件因素都是课程资源,在我们的生活环境、生产环境中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源,在人类的实践活动探索过程中提供了丰富的活动资源,社会发展的信息化可以从信息网络中获取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以说我们的周围环境为高中生物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 三是教师可以为高中生物科新课程实验的开展打好知识贮备的基础,同时又了解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高中阶段学生能力的培养应当与初中教学能力培养进行衔接。 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按照科学程序进行是很难奏效的。安排培养序列要以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教学原则为依据。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告诉我们,能力培养既要注意能力的前后联系,又要把某些能力放在适合的阶段。 在教学知识的同时突出培养学生实践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从学生能力培养上应当认识到初中生物科教学与高中生物科教学是联系在一起的一项系统工程,做为高中生物科教师要主动了解初中生物科教学培养学生物能力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以便高中阶段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初中教学能力培养进行衔接,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改变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做到重教学过程,重教学体验与教学探究,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这方面初中生物科教学已走在高中教学之前,已经进入深化、提升阶段,高中的教学是以初中教学为基础,是初中教学的延伸与发展,怎样做好高中生物教学与初中生物教学的衔接,必将促进高中生物新课程实验的开展。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课程改革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路径建设 众所周知,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自从高中生物新课标实施以来,高中生物教师都在积极地更新生物教学观念,改变生物教学方式,探寻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含金量。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生物课堂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上,而是要使教师“教的课堂”逐渐转变为学生“学的课堂”,使教师“教知识”转变为教授学习知识的方法,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从而有效提高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现我根据自己高中生物教学的实践经验,结合高中生物新的课程标准,总结出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策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转变教师角色,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而新课程强调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这必然要求教师不能成为生物教学活动的“领导者”。高中生物教师的角色要从“领导者”向“引导者”转变,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中绝对的权威,而是要和学生共同、平等地参与生物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调整教学进程,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应用生物知识的过程中,体会生物知识应用的价值,感受学习生物的乐趣,使学生能自己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形成独立的生物知识理解力和感悟力。 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体会生物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感受生物知识的广泛应用,让学生体会到生物是一门非常强大、实用的学科,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了解到知识的由来,认识到生物广泛应用的前景以及它的使用价值,还能营造课堂气氛,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例如,在教学“酶的特性”这节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酶的特性,我提出了一系列问题:(1)家里平时使用的洗衣粉是加酶的还是普通的呢?(2)大家在用洗衣粉前,看过包装袋上的说明吗?(3)平时家里的所有衣物都是用同一种洗衣粉吗?(4)它们的洗衣效果怎么样……通过提出疑问,引导学生思考,最终让学生从实际的生活例子中真实地了解到酶的特性,达到教学的目的。 又如,在一次课堂上,我提出问题:“青蛙和鳖这两种生物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但是它们为什么不属于同一类生物呢?”面对这个问题,课堂上鸦雀无声,学生面面相觑。这个时候,我适时地提出了几个启发性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虽然青蛙和鳖这两种生物的生活环境相同,但是同学们想一想,它们在生理上有什么不同之处呢?”“青蛙和鳖这两种生物的呼吸方式有什么不同呢?它们分别用什么呼吸呢?”“青蛙和鳖这两种生物的皮肤组织有什么不同呢?”“同学们进一步想想,青蛙和鳖这两种生物的生殖方式与发育方式又有什么不同呢?”……通过一系列问题的启发,学生就很容易抓住问题的重点,达到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的目的。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我没有像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那样直接讲授结论,学生只需要对我讲授的结论记忆即可,而是把自己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不断提出问题,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探索问题的真相,最后得出结论。我相信,教师在课堂中角色的转换,可以大大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利用探索式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探究式教学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生活中、课堂中的问题进行探究,通过自己的探究过程,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进而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这样教学的目的在于改变教师“单纯的教”和“学生被动的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更具开放性、自主性的学习氛围,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其综合运用于实践的机会。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正改变着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方式,对课程改革产生的影响不容易忽视。 例如,我在讲授“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这一节课的时候,课本上只是简单描述了达尔文进行的实验,然后根据实验得出结论,接着又由后来的科学家在达尔文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最终发现植物的生长激素。如果我们按照课本进行教学,这节课的内容就显得简单、直接,没有讨论的价值了。于是,我在教学这节课的过程中,改变了教学策略,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达尔文的实验过程,接着对实验过程进行分析,然后针对实验过程提出问题:达尔文设计对照实验的原因是什么?他的实验目的是什么呢?他是为了证明什么呢?这样让学生改变了传统的观念——先明确实验目的,再进行实验。教学中,我先让学生了解实验的过程,然后再去探究实验的目的,即由实验过程推及要证明的实验目的。这样既增强了高中生物课堂的探索性,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及时沟通,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学生因个体的不同而存在个性差异是在所难免的,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为了防止学生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教师及时做好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该多与学生交 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参加生物竞赛活动;对于成绩低下的学生,教师要对他们加强课外辅导。同时,教师要注意课外辅导和课内教学的协调,即辅导必须分层次,有针对性地给中下水平的学生“找差补缺”,允许不同的学生参与学习,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提高成绩创造条件。 2.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个体差异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形成组内协作、组内互助、组间竞争的学习模式 当然,在分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好协调作用,与学生很好的沟通交流,做到“组内异质”和“组间同质”,使得各个小组总体的水平相近,这样组间才能公平竞争,让组内成员各自发挥所能,促进组内合作。教师除了发挥协调和指导的作用外,也要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对小组中学生的表现及时做出评价,同时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形成生生、师生交流的学习模式。这样在高中生物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学习效率自然得到了提高。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学生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情况,而不是让学生组成合作小组后就放任不管了。当小组成员合作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教师要及时采取协调措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例如,我在教学生做完“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的实验后,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让合作小组讨论解决: (1)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我们为什么要进行两次冷却呢?这两次冷却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2)在实验过程中,将试管放入37℃的温水中的目的是什么? (3)实验中,隔离10分钟之后,才能取出试管的原因是什么? 我给每个学习小组20分钟自由讨论的时间,然后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告诉大家问题的答案,最后由我对学生小组的回答作出综合的评定。 这样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增强了竞争意识,促使他们积极思考问题,提高了自身的思维能力。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高中生物新教学大纲特点浅析 1996年5月, 国家教委颁发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供试验用)》(以下简称新大纲)。 同年8月,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在山西省大同市召开了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普教处主任和教研室主任 以及人教社有关负责人参加的“普通高级中学新课程方案研讨会”。会上宣布将于1997年秋季在山西、江西、 天津市开始使用新教材,进行新课程方案的试点工作。作为高中二年级开设的生物课,当前抓紧学习新大纲, 为在1998年秋季按照新大纲的要求来试用新教材进行教学,有着现实的意义。现就初学新大纲的一些体会,试 对高中生物新大纲的特点做一浅析,供同行参考。 新大纲分为五部分,即教学目的、课程安排、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考试、考 查、教学评估及教学设备,内容突出了“面向全体学生,面向21世纪”的总体要求。 依据《全日制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修订本)》(以下简称旧大纲)编写的现行高中生物(全一册·人教 版)教材内容,体系完整、知识系统性较强,内容与课时吻合。但更多讲述的是经典的生物学知识,较少联系 当前迅速发展的生物科学新成果;在实验课的安排上,仅有5 个实验,且有一实验为选做,实际只要求完成4个 实验, 因而不利于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科学素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世界观的培养。新大纲所反 映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则更新了部分传统的理论性内容,如删去了“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证据”等 专题,代之以“现代的生物进化观点简介”内容。此外,更扩展了有关环境、营养、保健等联系实际的知识, 且增强了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思想教育。体现出了时代要求的特征。现从下列7个方面来浅析其特点。 1.知识体系作了较大调整 旧大纲对高中生物必修内容侧重的是讲述生命科学规律,对高三年级的选修内容则为复习高二年级的知识 和初中的生理卫生内容,不仅知识体系重复,更体现出是为适应高考的需要而学(选修教材内容系高考所划定 的考试范围)。新大纲将旧大纲的8个单元调整为10个单元, 又将“生命活动的调节”内容移至“生物的生殖 和发育”之前讲述,体系略有修改,使内容顺理成章,通过各单元间内在联系使学生接受新知识。而选修内容 体系则以全新的知识为主线,选取了与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如“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细 胞与细胞工程”“遗传与基因工程”等。反映出新大纲有着适应21世纪现代化科学的特色。 2.明确提出了教学目标的三方面要求 旧大纲只是提出了教学内容,而无具体的教学目标要求。新大纲则在教学目标问题上,首次从知识、思想 、能力3 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知识教育方面:要在打好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使学生知道如何运用生物学知识来解决生活、生产、科学技 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并对现代生物科学的新成就和发展趋势有所了解。 思想教育方面:要继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加强科学世界观教育,以形成生物的进化 观点和生态学观点;还要加强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促进对保护生物资源之重要性的认识。 能力培养方面: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活动较活跃,思维方式即将定型,因而一方面要重视基本技能 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和自学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判断和推 理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3.教学的知识点有所更新 新大纲对教学的知识点有较多的更新。原则是:在突出基础性,对基础知识进行精选的前题下,要体现出 知识的先进性,要加强知识的实用性,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还要重视与九年义务教育知识的衔接性。 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指出:“生物课程是普通高中开设的一门学科类基础课程”,说明了高中仍应着眼于 基础教育。因此,新大纲对现行高中生物教材的知识点进行了选择,删去了当今学术界已经不用和使用价值不 大的,诸如原生质概念和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的内容等,保留了关于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生命结构的基本单位 、关于生命活动的本质和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关于生物进化和生物与环境关系等基础性的知识,还增添了动 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加强了与九年义务教育知识的衔接。此外,新大纲还选择了一些理论较浅且易被学生 接受的反映现代生物科学水平的先进知识,如细胞的分化和衰老、细胞的癌变、无公害绿色食品、生物净化等 ,填补了现行生物教材在知识先进性和实用性方面的不足。 4.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新大纲选取补充的新知识点,普遍具有实用性。除重视教材内容与生产实际、生活实际的联系外,更从理 论联系实际出发,在讲解某个知识点后,配合安排了相应的学生实验或实习。有利于实现“要使学生……知道 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应用”这一教学目的。例如,必修课中,在讲“组成生物体的化合 物”知识点后,配有“生物组织中可溶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在讲“人类遗传病与优生”知识点 后,安排有“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实习;在讲“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利影响”知识点后,配合了“调查或观 察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实习等。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理论在实践应用上的示例。在选修课中联系生产和生 活的新知识则更多,如“生物固氮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自生固氮菌的分离实验”“微生物的营养和生长” “学习细菌培养的基本技术实验”“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和“几种果蔬V[,c] 含量的测定实验”等,都是教给 学生如何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典例,体现了国际上“科学—技术—社会”(STS)的现代教育思想。 5.强调科学素质的培养 旧大纲在教学目的中仅提 出了关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培养的要求。新大纲则提出了科学素质的培 养要求:“要使学生掌握生物科学的一些基本方法……提高科学素质”。在教学目标中更进一步明确提出了“ 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基本的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要求。 科学素质的培养包括了科学知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手段、科学精神、科学思维能力等方面。对 于生物学科来说,通过实验和实习,能够兼顾多方面的科学素质培养,因而是培养科学素质的可行途径。 从数量来看,旧大纲安排的学生实验和实习,只有必修课的5 个(选修课的实验为初中生理卫生课和必修 课的重复)。新大纲的必修课则安排有25个实验和实习,选修课又安排有6个。 各种不同实验项目无疑是对各 种科学方法、科学手段的培养。 从类型来看,旧大纲安排的学生实验和实习只有一种定性的、验证性的观察实验类型。新大纲的实验类型 除保留了观察实验, 还增加了5种新实验类型:定性分析类型(生物组织中可溶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定量分析类型(几种果蔬V[c]含量的测定);模拟探究类型(性状分离比例几率的模拟,模拟通过分子杂交 鉴定人与猿间的亲缘关系);自行设计类型(植物向性和感应性现象的实验设计,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基 本技术类型(细菌培养的基本技术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这些不同类型的实验必然有利于科学思维能力的培 养。 6.增加了灵活性 旧大纲对于每单元的知识点有较详细且具体的规定,限制了教学内容的拓展。新大纲则是概括性地提出了 应讲的知识点,并未明确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在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上有着较大的伸缩余地。例如,“高等动 物的个体发育”问题,教材应涉及哪些卵裂阶段和有关内容,新大纲不似旧大纲有详尽规定,因而教师教到何 种程度,就有了相当的灵活性。既有利于“一纲多本”的教材编写实施,还可以适应不同地区的各类学校和不 同学生学习情况的需要,进行灵活教学。 此外,对某些难度稍大的知识点(基因连锁与互换规律、光合作用碳代谢类型简介、酶工程简介等),新 大纲将之安排为选讲内容,对某些需用时较长的实验(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用当地某种生物做有性杂交试验 等),新大纲又将之列为供学生选作的内容,充分显示出新大纲有着弹性的特点。 7.完善了教学大纲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大纲应该具有4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一是编写教材的依据; 二是进行教学的依据;三是教学质量评估 的依据;四是考试考查的依据。旧大纲在功能和作用方面的指导性较欠全面。新大纲则对课程的考试和考查做 出了具体安排,对教学质量评估的目的和项目做出了明确要求,对教学要求层次做了说明,还对教学设备的配 置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完善了教学大纲的功能和作用,有利于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习新大纲,领会新大纲的基本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新大纲的各项要求,必然会推动高中生物教学的 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如何实现初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衔接 初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都强化实验探究的教学,注重对学生实验能力、科学素养的培养。初高中生物教材已注意整体设计初、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注重初高中实验教学的有效衔接,使学生在初中实验过程中培养的实验能力为高中生物实验学习奠定基础。笔者认为可从显微镜的使用、徒手装片的制作、生物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程序、特别是通过实验操作、实验分析、实验设计等方面来实现初高中实验教学的有效衔接。 1.探究能力的衔接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能够体验到探究过程的乐趣。我们可以把课本中的一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学会探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如把检测“土壤中是否含有水分和气体”实验改成“探究土壤中的化学成分”实验,让学生进行分组探究,先小组讨论分析土壤中可能有哪些化学成分,然后分组探究,通过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 2.实验操作的衔接 实验操作的规范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高很重要,每个实验都需要理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实验注意事项、实验结果及分析,让学生通过每个实验学会分析注重操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基本操作能力。例如,在初中“显微镜使用”的实验中,实验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的名称和用途,以及低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还有相关常用实验工具的识别,例如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等。学生通过操作显微镜,在实验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操作要领,高中教材则要求学生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以及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质壁分离等生命活动现象。高倍镜的使用也要遵循着先在低倍镜下观察的原则,所以初高中教材中关于如何科学规范地使用显微镜实际作为一种实验基本操作能力是一个整体,应注重实验操作规范的衔接。 3.知识内容的衔接 3.1酵母菌 初中通过观察酵母菌的实验学习了酵母菌的结构,学生在进入高中阶段后学生很容易理解酵母菌有明显的核膜包围的细胞核,是一种真核生物。细胞中一般含有线粒体,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学生很容易理解酵母菌是可以进行有氧呼吸的。另外,初中教材中验证呼吸过程中气体变化的实验,并介绍了用澄清的石灰水来鉴定二氧化碳的方法,这就为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理解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并对细胞呼吸的产物进行鉴定实验奠定了基础。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感觉顺理成章,获取知识循序渐进。 3.2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 初中通过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的实验,培养学生制作临时装片的操作能力和显微镜的操作技术,另外,通过观察溶液浓度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实验(将同样的萝卜条放在不同溶液中观察其吸失水情况),使学生对植物失水、吸水有一定的直观感觉。高中教材中用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来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际上是初中阶段的上面两个实验是一脉相承的,制作临时装片和显微镜的操作技术直接用在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后一实验又为进一步理解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奠定了基础。 3.3根尖 初中通过对根尖与根毛的观察实验,学生对根可以分为根冠、分生区(生长点)、伸长区、成熟区(根毛区)已有所了解,高中阶段观察植物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首先要学生能准确取材,取到根尖生长点的细胞,没有初中的基础,很容易导致实验失败,只能看到长方形的细胞,从而无法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如果注重初高中这两个实验的衔接,学生就会较容易理解实验原理来准确取材并结合规范操作,实验很容易成功。 3.4光合作用 初中探究光照或水分对植物生存的影响的实验,主要探究的是光合作用需要哪些条件,如水和阳光。而光合作用内容是高中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高中关于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则侧重于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于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初中的探究实验是将同种同数量的植物分别置于有光和黑暗的条件下,看两组植物的生长状况的差异,然后通过比较得出植物生长需要光,进行的是空白对照;初中阶段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比较简单,只关注生长状况的好与差;实验结论,初中阶段的实验只有是与否的判断(植物生长是需要光还是不需要光)。而高中阶段则是探究光照的不同强度对光合作用这一具体生理过程的影响,进行一系列的对比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量化统计(同样时间内上浮的叶圆片的数目);实验结论,而高中阶段实验则需要在几组对照实验的结果比较中得出结论(哪一组的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的强度最大)。 3.5土壤中动物 初中调查土壤中动物种类的实验和高中探究土壤中动物的丰富度的实验,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对初高中学生的不同层次的要求。初中实验只限于统计土壤中小动物的所属类群,即根据小动物足的对数的多少将它们分别归入环节动物、昆虫类、蜘蛛类、甲壳类和多足类等五大类,而高中实验则要求列出每一种所找到的动物的具体名称,教材提示可借助有关图鉴查清小动物的名称,并进行分类;初中实验中对肉眼看不见的生物不做要求,而高中阶段的实验则要求借助放大镜或实体镜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初中对取土的体积并没有严格的要求,而高中阶段的实验则要探究土壤中动物的丰富度,所以对所取土壤的体积是有要求的。 总之,初高中生物实验的教学应从多个方面实现有效衔接,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初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整合,促进学生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的提高。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思维导图教学策略促进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的应用与思考 思维导图教学策略促进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的应用与思考 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精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倾向”,“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偏重知识记忆的倾向”,增强学生的思维潜力,培养其获取新知识和创新的终身学习能力。思维导图(mind manager)的研究近年来成为了教育界热议的话题之一,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思维导图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有效地突出重难点问题,制作思维导图所使用的形象、直观的图形,曲线等也可以使学习变得生动起来,真正实现“知识的可视化”。 1思维导图概述 所谓思维导图(mind manage),又称为心智图、心灵图、脑图等,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巴赞(tony buzan)研究提出的一种放射性、组织性思维具体化的办法,借助颜色、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将学习者认知知识、解决问题和创新想象的思路途径有序地表达出来,进而形成完整的逻辑架构。简单来说,思维导图就是用观点和图片,由中心概念发散出的纲要形式。其基本特征与应用优势可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学习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主干内容由中央图形向四周放射出去,易于学习者明确知识体系的重心与教学重点难点;第二,在关键的图形或联想的线条上面标注的关键词概括、阐释分支,可有效地帮助学习者加速对内容的整体把握和记忆;第三,各分支连接所形成的节点结构,为学习者清楚地呈现了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学习者能够借助思维导图提高发散思维能力,理清思维的脉络,并可供自己时时回顾、温习整个思维过程。 从思维导图的应用特征上我们可以发现,在学习中我们可将其用于课堂笔记,温习(预备考试、单元复习……需要加深记忆时)、小组学习(小组讨论、头脑风暴……需要共同思考时)等诸多范畴,对于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教学与学习也有着明显的借鉴意义。 2.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的应用 2.1思维导图用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可视化呈现” 在生物课堂教学设计中恰当地运用思维导图,可以通过板书清晰地将教师头脑中的教学内容、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可视化”地呈现出来,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完成由“感知—分析、综合等抽象思维—形成概念”这样的知识学习路径,能够正确地形成、理解、掌握生物概念。以《dna的结构》一课的教学为例,结合图1,学生们能系统地总结出脱氧核苷酸的组成成分、基本单位,以及组成脱氧核苷酸的各种物质如磷酸、五碳糖的组成元素,清晰地看到概念间的关系,对章节整体的知识框架形成清楚的认识。从教学反馈信息来看,结合思维导图,向学生清晰地呈现知识的整合过程,记忆效率更高,对学生们课后的复习效率也更有帮助。 2.2思维导图在辨析易混淆知识点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是按照学习者大脑思维结构组织进行的放射性“网状思维”,并通过图片、连接线、关键词等串联起来,相比较基础的“线性思维”方式,更加简洁、直观、形象,可帮助学生将所学的零散的、孤立的生物概念知识有机地集合起来,摸索出有规律的东西。进而对易混淆的生物概念知识形成更清楚的认识。比如:“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两个知识点分别分布在不同的章节中,涉及不少易混淆的基本概念如染色质与染色体、染色体与染色单体、染色体与同源染色体等。对此,教师就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将这些容易混淆的概念一一列出,用线段、关键词一一连接起来,逐一分析、解释和回顾线段两端概念间的关系,见图2。这样,在跨章节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在脑海中也重新经历了一次对自身原有知识进行内省、分析和重新评价的过程,对“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相关概念的认知也更加清楚和深刻了。 2.3思维导图在章节知识复习中的应用 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本质上就是认知结构不断变化和重新组织的过程。同样的,随着学生所涉及知识体系范围的不断拓展,思维导图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学生掌握生物概念的增多而逐渐丰富。在章节学习的结尾,重新回顾所学知识时,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将学生头脑中线性呈现的概念重新组合起来,结合章节目录,以思维导图的形式代替知识框架图进行复习,归纳和整合零散、分散的知识点,加以整理,实现知识的迁移。此外,在章节自我测验后也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知识的掌握水平,以此促进学生重温所学知识。 a.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b.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线粒体 c.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细胞质基质 d.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3.结语 总之,思维导图教学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纠正对概念理解的偏差,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体系。当然,在学生应用思维导图的同时,教师也应当从旁加以指导和帮助,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思维导图的教学优势。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浅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共同体生物建立 在新课程教学中,高中生物教学问题尤为突出,很多学校在高二开设生物课程,这对高中生物的教学进度带来了紧迫性。在实验教学中,教师队伍大面积紧缺,很多学校没有专门的生物实验教师,而且高中生物新课程设置实验内容较多,分为四大实验教学模块,这就很有可能使生物实验教学“缩水”。《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教师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为了实现新课程实验教学目标,一线教师积极应对、共同探讨、互相帮助、协同高效地来完成实验教学。根据我校实验教学开展情况以及尝试的方法,建议在实验教学中建立实验教学共同体。 一、生物实验教学共同体的内涵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通过生物实验教学能促进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础原理。提高实验技能。特别是在积极推进新课改的条件下,对于高中生物实验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手脑并用等方面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共同体不仅具有一般教学组织的特性,并具有教师教学合作的独有的特点。实验教学共同体的建立,创造了不断交流的机会,能鼓励共同合作和团队教研,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并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圆满完成高中新课程生物实验教学任务。 二、实验教学共同体的特点 1 实验教学共同体是学校教研文化的主导,实验教学共同体的基本定位是合作教学,提高教师专业发展。体现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合作性教学的文化群体特点。 2 实验教学共同体是教学队伍自主组织的教学及教研团队,是以教师实验教学为引领、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学生实验技能培养为目标的教学组织。 3 实验教学共同体是一个能够充分体现教学团队合作意识的组织,具有长期性和向社会、学生展示合作学习的示范意义,而且还可以通过师生合作意识的全面提高为社会树立合作的典范。 三、生物实验教学共同体的存在价值 1 生物实验教学共同体是一个“有效合作群体”,实现实验教学的共同目标。教学共同体的每一位成员都从同伴那里获得帮助,同时也努力帮助别人,实现资源共享。 2 生物实验教学共同体能够实现实验教学创新方法的共同学习。通过教研活动,改进实验,设计出切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实验教学设计。 3 生物实验教学共同体的建立,更能体现教师间的协调配合、互助合作、自我提升的价值。在缺乏实验专职教师条件下,任课教师要积极协作共同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康德曾讲:“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与发展。”实验教学共同体在今天“合作型”社会的背景下,意义尤为重要。 四、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共同体建设的思考 1 发挥备课组作用,建立生物实验教学共同体。根据在我校开展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借助备课组这个载体,在实验教学中协同合作。如,准备实验材料、用具以及试剂配制,发挥备课组成员力量共同协助完成,尤其是“前实验”先有备课组教师提前共同来试验,总结经验。具体到实验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合理分配时间。可以确保每一个班级有效完成实验。通过备课组共同协商,紧密安排实验和班级,如,前一个班级在实验结束时,认真为下一个班级做好准备工作,药品的添加,实验用品的摆放和安装等工作,使所有教学班能够按时完成实验教学任务。 2 开展校本教研,完善实验教学共同体。利用校本教研的机会,学科教师认真探讨实验教学,优化实验过程,改进实验,完善实验教学共同体的建立。以我校的教学经验,我们先通过校本教研探讨新课程相关实验,结合学校实际特点,有选择地开展实验。 3 生物兴趣小组是实验教学共同体不可缺少的部分。新课程提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更不能忽视这一点。在实验教学共同体的建立过程中,要发挥学校生物兴趣小组成员的作用,在缺乏实验教师的情况下,相关实验设备的摆放、药品的配置、实验登记等教学环节,要充分发挥兴趣小组同学的作用。在观察实验中,兴趣小组学生作为试验和操作的指导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在制作标本时,发挥兴趣小组成员的作用,让学生积极投入到生物实验教学中,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高中生物教学中“生物学模型”的嵌入 在近几年的高中生物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将一些生物学概念和生物学原理背得滚瓜烂熟,但到做题时却不会用。产生这样问题的重要原因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忽略了“生物学模型”的存在,忽视了教给学生运用模型方法去理解生物学的概念,运用生物学原理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能力。在当前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灵活地运用“生物学模型”,就可以获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以下是笔者在细胞分裂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实践中运用“生物学模型”的一个小小尝试。 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有丝分裂”和必修二“减数分裂”内容时,为了让学生能准确地掌握细胞分裂各期的特点,教师运用多媒体或者用教学挂图组织教学往往不能使学生对细胞分裂各期的特点留下较深的印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使用“生物学模型”进行教学倒是一个比较好的措施。具体做法是:(1)课前教师让学生尝试用橡皮泥(或者用较粗的毛线、布条)制作染色体模型,然后再在纸(或方的玻璃)上拉动,模拟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质)形态的变化行为;(2)运用“生物学模型”对细胞分裂各期图像进行排序;(3)运用“生物学模型”分析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变化。 实践一:模拟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质)形态的变化 在学习细胞分裂这部分内容时,学生掌握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质)形态的变化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比如,模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可以先在一张纸上画一个长方形代表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然后把橡皮泥做成的染色体用细丝线牵着向相反的方向在纸上拉动。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弄清楚各个分裂时期的特点,更准确地掌握染色体(质)变化的动态过程。若模拟动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可以先在一张纸上画出一个圆,这时可以把染色体模型放在这个圆中模拟细胞质未分裂时各个时期图;在另一张纸上画两个半圆围起来的结构,然后把制好的染色体放在这样的背景下拉动,此时可以模拟细胞质分裂时各个时期图。 通过课后调查发现,教学中进行上述模拟活动,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是相当显著的。 实践二:运用“生物学模型”对细胞分裂不同时期进行排序 除了用上述方法模拟细胞各个时期染色体(质)变化以外,教师还可以把不同学生操作的模型集中起来,让学生对细胞分裂不同时期进行排序。例如,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图像进行排序。如图一, 教师可以组织 学生讨论以上的情形应 按怎样的顺序进行排序,然后讨论得出正确的顺序应该是e→c→b→a→d。在排序后,教师让学生再次打乱以上各模型所排的位置,再进行排序。经过这样反复的排列,学生就可以较熟练地掌握各时期的特点和顺序了。 实践三:运用“生物学模型”分析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变化 第一,运用“生物学模型”分析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间期存在这样的特点: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同时也进行了染色体(质)的复制。学生如果仅仅记住了上述特点会产生这样错误的认识:染色体(质)进行复制了,在此期染色体(质)的数量也增加了一倍。而我们如果运用“生物学模型”,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虽然染色体(质)完成了复制,但是着丝点尚未断裂,可以如图二所示的模型进行分析。在有丝分裂中前中期着丝点均未断裂,故有丝分裂前中期染色体数并未改变;到后期着丝点断裂,所以染色体数目加倍。 第二,运用“生物学模型”分析细胞分裂过程中dna的变化。 在分析细胞分裂过程中dna的变化时,用于演示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模型可以再次使用,教师同时向学生说明:没有染色单体时,dna的数量与染色体的数量一致;有染色单体时,dna的数量与染色单体的数量一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把生物学模型和一些说明性的语言结合起来,就可以使原本学生认为复杂抽象的东西简单化、明了化。 总之,教师通过模型探究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置身于探索科学现象、发现科学规律的活动中,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学会观察的方法、实验的方法、归纳与演绎的方法等。因此,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应突出生物学科的特色,教师在课堂中要多出示模型来解释生物学事实,多运用模型方法解决有关生物学问题,从而发展学生思维,增强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对常见生物概念、生物学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高中生物教学中生物科学史教育的探讨 生物科学史是生物科学发生和发展的历史,揭示了生物科学理论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具有很高的科学教育价值;同时介绍了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奋斗历程、曲折经历和成败得失,具有一定的人文教育价值。《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强调要注重生物科学史的学习,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情意发展三方面教育融合起来。本文举例说明了人教版生物教材科学史的部分内容,分析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引入生物科学史教育的策略和意义。 1 人教版生物教材中生物科学史举例 1.1 必修一第5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在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分别介绍了五位科学家所做的工作。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植物的光合作用能更新空气;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在1864年证明绿叶在光合作用中有淀粉的合成;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1939年进一步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来自水而不是二氧化碳;随后美国科学家爱卡尔文用放射性同位素探明了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光合作用历经300余年的艰苦探索才终于呈现在世人面前。 1.2 必修二第3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介绍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1928年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推断出s型细菌中有一种转化因子;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通过提纯和鉴定证明了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噬菌体最终确立了dna是遗传物质;后来通过烟草花叶病毒的实验科学家修正了遗传物质的范围把rna也列入其中。dna的发现过程有着严谨的实验方法和推论过程,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具有非常好的智育价值。 1.3 必修三第3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介绍发现生长素长达54年的艰苦探索。首先达尔文在19世纪末提出胚芽鞘尖端会产生某种刺激;詹森于1910年证明这种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1914年拜尔证明了尖端产生的刺激在下端分布不均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1928年温特证明这种刺激是化学物质;1946年科学家才从高等植物中提取出生长素吲哚乙酸。这节教学内容突出了科学发现中逻辑推理的思维法,对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大有好处。 2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引入生物科学史教育的策略 2.1 作为导入新课的引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趣味横生的科学逸事、舌枪唇箭的科学论争、催人泪下的科学事迹、鬼斧神工的科学方法、意蕴丛丛的科学疑案等都能充分激起学生的好奇心,集中学生注意力,为课堂学习做好心理铺垫。如在学习《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之前介绍拉瓦锡等人对呼吸作用的研究,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又为新知识的引入做了背景材料的铺垫。如伴性遗传的学习可以插入红绿色盲发现的小故事,或者讲述英国皇室血友病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寻求答案。 2.2 作为课程探究的支架,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生物科学史一般要经历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推论总结等过程。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让学生亲身体会科学家是如何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大胆探究的科学态度和思维品质。如在学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时,让学生循着科学家的方法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同时渗透单一变量、同位素追踪等实验方式,引导学生一步步的验证假设、设计排除实验。如在学习光合作用的发现时,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再用排除法一步步推论直到得到正确结论。 2.3 作为补充阅读的材料,加深学生记忆理解 人教版新课程教材“科学史话”、“资料分析”、“科学前沿”等栏目有很多科学史知识,也可向学生推荐与科学史相关的课外读物和网页作为扩展性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巩固新知识。如在学完细胞膜后,不知学生查阅2003年两位诺贝尔奖得主对通道蛋白的研究资料,让学生接触科学的前沿。在学完遗传学知识后,让学生以生物科学史的顺序为线索,从孟德尔发现两个遗传定律,到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再到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等,引导学生循着人类认识基因之路回顾遗传学知识体系,整理知识脉络,加深对遗传学知识的系统掌握。 2.4 作为课外活动的迁移,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基于生物科学史的各项课外活动,包括探究性实验、专题讲座、知识竞赛、辩论赛等。如引导学生课后自行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相关材料撰写研究综述,或让学生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资料进行克隆技术方面的辩论。通过资料搜寻,学生可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继续探讨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最新发展状况,深化生物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 3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引入生物科学史教育的意义 3.1 利用科学史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物科学史大多具有故事性,如孟德尔发现豌豆的遗传规律、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等,每项科学成果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教学中以故事作导入或在枯燥的学习中插入有趣的故事,能激发学习兴趣,减少大脑疲劳,提高课堂效率。 3.2 再现知识的探究过程,促进教学方式转变 通过科学史中对一些经典实验和逻辑分析的再现,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生物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可以有效避免强制灌输和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变死记硬背为主动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切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3.3 讲述生物学家的事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每个科学家迈出的一小步才逐渐汇聚成人类科学的一大步,中学教学中引入科学家生平事迹,对青年学生是一种情感教育,科学家人格魅力、科学精神和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有启发与感召的功能,也有利于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浅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能力培养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对高中学生来说,生物实验教学主要包括常见的仪器、器具、药品的使用能力 ,还有对实验程序的理解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处理能力等。 一、让学生明确仪器的原理和药品的特性,是培养学生使用它们的能力的基础 “知其然,应该知其所以然”。对仪器的原理、药品的特性不了解,使用起来就会带有盲目性,就不可能 形成使用能力。例如,学生对低倍镜和高倍镜的选择上,经常不能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和观察目的进行合理的 选择来使用,学生常常由于好奇心的驱使和对低倍镜、高倍镜特点的无知,总是一上来就用高倍镜,认为高倍 镜总比低倍镜观察清楚。这种盲目性,是由于学生不了解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不了解高倍镜放大倍数大,分辨 率高,但所看到的实际面积小,即视野小。而且倍数越高,看到材料的厚度就越薄,高倍镜适宜观察局部和细 节。低倍镜所看到的面积大,适宜观察材料的整体结构,以及寻找观察目标。只要学生了解了这些基本原理, 才能正确选用低、高倍镜。由低倍镜换高倍镜时,如果图像不太清晰,只需调节细准焦螺旋,就可以看清图象 了。至此学生只有了解了上述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才能正确使用高倍镜。另外,如果镜中有污染的花斑或 异物,就会影响对微细结构的观察,清除花斑或异物,也是形成使用能力的一个方面。清除污染物,首先应确 定污染物在目镜、物镜还是装片(或切片)上。因此应让学生了解目镜在镜筒上可用手做圆周转动,装片(或 切片)在载物台上可用手向任意一个方向移动或用移动器上下左右移动,如污染物在装片(或切片)上,移动 装片(切片),污染物则随之移动而反方向移动,否则,污染物就在物镜上。在清除直镜筒的显微镜目镜和物 镜上的污染物时,还应让学生了解先后顺序,应先摘下物镜,然后再摘下目镜,试擦完毕装上时,则应先装目 镜后装物镜,因为这样可以防止因摘装目镜时与镜筒摩擦下来的尘渣沿镜筒落入物镜的内部。 在明确学生实验中药品的使用能力方面:例如,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应让学生了解龙胆紫 或洋红是与染色体结合的碱性染料,碱性染料是指有色离子是阳离子的染料,而不是染液的ph呈碱性。这样就 引出了一个问题,醋酸起什么作用?应让学生了解2 %醋酸是染料的溶剂,在染色时增加了细胞的通透性,而 不引起细胞膨胀,利于染液的离子进入细胞而使细胞核内的染色体着色。在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 现象时,要让学生了解自来水中有许多阳离子,可以将已交换吸附在根细胞表面的亚甲基蓝阳离子交换下来, 使蓝色的根变浅,而影响实验效果,从而使学生明确为什么用蒸馏水冲洗根上的浮色,并且知道整个过程中所 用的蒸馏水不能被污染。在提取叶绿体色素中,要让学生了解叶绿体色素是有机物,可以溶于有机溶剂。了解 在叶绿素中的mg易被叶子的细胞液内的有些有机酸的h取代而转变成去mg 的叶绿素,影响对色素的观察,从而 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要用丙酮作提取剂,为什么一定不要让层析液没及滤纸上的滤液细线,为什么在研磨前要加 入碱性盐——少量的碳酸钙。当然,也只是在这个基础上学生才能灵活地运用它。 总而言之,教师要善于把实验仪器及药品性质、使用原理讲清,这对提高学生使用它们的能力大有好处。 二、培养学生善于分析实验程序 一个较为复杂的实验过程是设计人员长期辛勤劳动的结晶,它往往是经过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反复摸索。 所以,学生实验中,不能单纯地用实验指导进行“按方抓药”出现结果就行了。而要指导学生去分析实验中每 一步骤的作用,每一个处理意义以及各步骤之间的联系,从中学习解决问题、研究事物的方法。例如,在观察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过程中,大致为:培养10%hci解离漂洗染色压片。 要让学生了解根尖放在10 %hci溶液中是为了溶解细胞间的果胶质, 使根尖细胞间变得松散,便于压片,否则根尖细胞很难压散,不利 在镜下观察。另外,通过10%hci的处理,使细胞迅速死亡, 让细胞分别保留各自的分裂状态。漂洗是为了冲 洗解离液(10%hci),否则影响染色效果。 又如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溶液染色的目的是,这两种染料易使细 胞核内的染色体着色,从而增大细胞核与周围部分的反差,便于观察染色体分布和变化,压片的目的是使细胞 分散开,变成单层,否则光线无法透过会影响观察。加清水是起润滑剂和利于细胞分散的作用,压片时,在盖 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的目的是防止手指与盖玻片直接触压,会将极薄的盖玻片压碎(在镜下观察前应将载玻 片取下,并注意不要让盖玻片移位)。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制备滤纸条时,应让学生了解将 滤纸剪成长10厘米是因为胡萝卜素在纸条上扩散的距离约为9 厘米左右;宽1厘米是利于划出齐而均匀的滤液细 线, 去两角为了使层析液在纸条上扩散速度均衡,后两者都是为了扩散出四条平行的色带。在距去两角的一端 1厘米处用铅笔画一横线, 目的是为划滤液细线提供参照线并且防止层析时在盛有3毫升层析液的烧杯(100毫 升)中,滤液细线被层析液没及。划滤细线时还应让学生知道干燥后重复划2—3次,是为了增加色素的分子数 ,以便在纸条上走出四条明显的色素带来。如果在不干燥的情况下连续划线,色素会随滤液中的液体(如丙酮 )在纸条上的扩散而扩散,划出的滤液细线较宽,其结果是相邻的两条色带会发生部分重叠。因此,在实验中 ,应根据学生程度和涉及原理的难易不同,由教师讲清或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学生既知道实验应怎么做, 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三、培养学生善于分析实验现象 在实验中,经常存在着对实验最后结果的记录,而轻视对实验过程中间出现某些现象的记录,重视结果而 不重视分析结果,重视对成功实验的肯定,而不重视对实验中的失败查找原因等现象。这不利于学生实验能力 的提高。例如,在观察植物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在显微镜的某个视野中,要让学生了解为什么看到的细胞多数 为间期的细胞。在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要让学生了解液泡的体积大小、颜色变化如何。在叶绿体中色素提 取和分离实验中四种色素彼此分离的原理是什么,这一原理单靠高中教科书中的知识还不够,应让学生了解滤 纸是一种吸附剂,层析液是一种展开剂,四种色素的化学结构和性质不同,它们在滤纸上吸附能力不同,在层 析液中(展开剂)溶解度不同,因此,四种色素随着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就不同,胡萝卜素溶解度大 而吸附力小,扩散速度快,叶绿素b溶解度小而吸附力大,扩散速度则慢。 在实验中,因某种原因,个别学生的实验结果不明显或失败,老师应指导学生查找原因。如叶绿体中色素 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结果四条色素带部分或全部不明显,老师可提示:(1)是否丙酮用量过多, 滤液太稀;( 2)是否用的新鲜叶,是否用的全部是幼嫩的叶;(3)划滤液细线时是否重复的次数少了一些;(4 )层析时 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是否被层析液没及过。在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有的学生很快就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 原现象。但有的学生虽然在步骤方法上都按要求进行了,但没有发现质壁分离现象,教师应启发学生寻找原因 :取下的表皮是否是死亡的角质层细胞?是否由于未用蔗糖溶液浸泡材料?是否蔗糖溶液被原清水稀释而造成 浓度不够?是否视野太亮,反差度小而未能看清?还有的学生虽然质壁分离了却不能复原,教师也询问一下, 是否蔗糖溶液浓度自行加高了?是否质壁分离时间太久而造成细胞死亡? 总之,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定会事半功倍,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环境教育论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 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环境、人口、资源、粮食等诸多问题的挑战,而这些问题的核心是环境问题。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土地沙化、森林植被的大面积毁坏、各种有毒有害废物的污染以及资源匮乏等一系列问题,正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环境问题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既直接影响到我们现在的生活质量和社会进步,更制约和影响到我们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早在党的十五大就正式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坚持的基本战略,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环境教育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工程,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背景与意义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环境教育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公民的环保意识,使公民有良好的环保行为。在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今天,对初中阶段的学生实施环境教育有着特殊的重要性。 (1)普及教育和社会的需要。初中阶段是我国义务教育界的最后阶段,从普遍性的角度考虑,对初中生进行基本道德、基本素质、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育是社会的需要。环境保护需要全民环保意识的增强与积极主动的参与,而每个公民依法都应当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因此,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环境教育,是培养和造就具有良好的环境意识,有良好素质的一代新人的关键。 (2)初中物理教学的特殊性。物理教学在内容方法上都与环境教育有着特别重要的联系。初中学生从小进入初中学习后,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能够理解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因此,可从知识结构的内容上渗透环境教育,让学生了解生态平衡,了解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3)现实情况的差距。目前,党和政府对环境问题特别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社会对环保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从有关的统计资料和我们的实际调查不难看出,作为祖国未来的初中生群体,他们对环境问题中的人口过剩、环境污染等现象有所了解,但缺乏科学的认识。环境意识还是比较模糊的,对国家的重大环保政策还不够了解。因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加强国情教育和环保教育,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使其与现代环境教育相适应。 二、实施环境教育的一些途径 中学物理教育有其自身的教学规律。环境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一 个方面,其实施过程应当遵循教学规律,与传授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技能及兴趣相结合。 (1)寓环境教育于物理教学之中。 考虑到初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我们首先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因此,要对教学大纲充分的理解,明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认真的分析,挖掘现在教学中包含的环境教育的好材料。现行中学物理教材中有许多章节就是环境教育的内容。例如:噪声污染、废气污染都是进行环境教育的好材料。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根据教学的内容,寻找实施环境教育的途径,有目的地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揭示物理与环境的关系。还可以多种形式和方法渗透“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等环境教育的内容。如在讲“乐音、噪声”时,先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如《泉水叮当响》、《莫斯科效外的晚上》等,把学生引入音乐的王国,再用谈话的方式引入课题:听了这首曲子,大家体会到乐音是丰富多彩的,人们把欣赏音乐当作一种高雅的享受。然后再结合头排糖厂发出的噪声,让学生在体验中去比较,从而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德教育,使学生逐步树立环保意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结合生活中的重要典型实例,积极引导、增强环保意识。 环境对人而言主要是指人类的生存环境。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教育主要是借教育手段使人们认识环境,了解环境问题并获得治理环境污染和防止产生新的污染的环境问题的知识和技能,使人们在环境的关系上树立正确的态度,以便通过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保护人类环境。环境教育是增强环境意识的重要手段。 在我们身边,经常会有环境问题发生。其中有不少涉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可以抓住一些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这样能提高教育的效果。例如,头排糖厂酒精厂与头排中学仅一墙之隔,噪声污染、废气污染深深毒害着全校师生员工,解决的办法有在生产设备上进行改良或搬迁,增高隔离墙,多种植绿化树。 (3)开展有意义的与物理相关的环保活动,培养环保行为。 环境教育的重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环境意识,积极参 与环保活动。要使学生懂得一个国家社会环境质量的好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而环境质量的好坏有赖于国民的环境和环保行为。我们除了在课堂上渗透环境教育外,还可利用每次课外活动时间和学校的一些 相关活动时间,结合物理课所学的知识,结合有关环境保护的纪念日活动和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环境热点问题,采用多种形式有计划地进行环境教育。目的是通过这些活动使环境意识在学生头脑中逐步扎根,形成自觉的参与意识,从而在言行中自觉、主动地关心自己周围的环境问题,养成良好的有利环保的行为习惯。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掌握一定的物理技能和环保技能,增强环境意识,做到“环境保护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向人们提出了挑战。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认清形势,转变观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实现这一目标,教育承担着最重要的任务。要在学科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使我们的后代在掌握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掌握环境知识与技能,懂得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从科学、道德、艺术等方面提高自己的素养。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这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是有更高的要求。理物教师在精通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努力学习国家有关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有关环境问题的政策法规,关心和了解国内外环境问题的动态、环境知识和科技的进展,加强自身的环境修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根据客观条件,利用教育阵地 宣传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展多种形式的环境教育,使环境教育落到实处,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环境意识的高素质人才而努力。 环境教育论文:在自然教学中如何渗透环境教育 在小学开展环境教育,是当代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和客观需要,保护和改善环境,提高全民族 的环境与发展意识是我国环境工作和现代物质文明建设的奋斗目标之一,也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 一。 在目前小学没有专门开设环境课的情况下,通过自然学科向学生渗透环境知识,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是 一个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能适当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两全其美的举措。 一、地位、任务 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中明确规定:“小学自然、社会,初中 物理、生物、地理等学科应重视进行环境教育”。这就决定小学自然课是必须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课程 之一。 《自然教学大纲》教学要求的第一项就是“指导学生认识周围自然界常见的事物及其相互间的联系,了解 人类对自然的利用、改造、保护和探索,从而对大自然的概貌和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从《课程计划》和《自然教学大纲》的要求中不难看出,自然学科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是落实《课程计划》的 规定和体现《自然教学大纲》的需要,决不是穿靴戴帽,另搞一套。 根据课程计划和自然教学大纲的要求,自然课要完成的任务中也包括向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的教 育。在指导学生获得一些浅显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应获得一些浅显的环境科学基础知识,增加环保 意识,在他们幼小、单纯的心灵上烙下保护生态环境的印记,让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影响他们一生, 以致他们将来长大了走向社会后,不做对生态环境有损害的事。 二、内容、要求、方法 在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时《教学大纲》规定“教学内容应正确反映自然事物以及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因 此,教师必须深钻教材,挖掘教材中有关的环境内容,找好结合渗透点,应用适当的教学手段,有机地将环境 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之中。为了在教学中准确地把握渗透的尺度,我们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统编教材 中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按其渗透和结合的程度,分为典型环境教育课和渗透环境教育课(简称典型课和渗透 课)。1~6年级典型课共14节,渗透课共38节,针对各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已有的知识能力,提出不同 的教学要求。 基本要求: 低年级:指导学生认识周围自然环境的显著特征,知道人类对自然界的利用,培养学生爱护花草树木的行 为习惯。 中年级:指导学生认识周围自然环境的共同特征,知道人类对自然界的利用和保护,培养学生保护有益动 物的行为习惯。 高年级:指导学生认识自然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它们的运动变化规律,以及人类对自然界的利用、保护、改 造和探索的一些情况,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习惯。 基本方法: 环境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认识环境及环境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理论研究,又有 实践活动,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有讲授、观察、考察、实验、讨论等方法。 三、课堂教学 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环境教育,首先必须依据《自然教学大纲》和《武汉市小学学科渗透环境教 育指导意见》确立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做到全面、明确、具体、适当,然后围绕目标组织教学活动。各个环 节的教学都必须指向目标这个核心,使每项目标都能在教学过程中得以落实。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必须符合教 学内容和特点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 1.典型课 这类课涉及的环境教育的内容比较多,集中突出地反映了环境和环境问题的一个方面的内容,一课就是一 个具体的环保内容。 低年级以环境保护启蒙教学为目标,结合实际,诱导他们对环境的感性认识。例如《美丽的大自然》,可 以用图片、录像、幻灯等直观教具,展现大自然的旖旎风光、鱼虫鸟兽、神秘太空、珍稀动植物等,也可带学 生游览校园,让他们用眼睛看大自然,用语言描述大自然,使之通过感官的感知和语言的加工,将感知到的一 个个具体事物联系起来,在头脑中形成关于大自然美丽的具体表象。以此实现本课环境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 热爱大自然的情操。中、高年级则是小学环境教育的关键年级,此时的学生对环境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对 自然事物的个体、事物的表面现象和事物的外部联系也有了初步的认识。此阶段环境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同 学们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以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为主,使学生认识自然规律,知道环境与人类的生存 、发展的关系,知道人类在利用、保护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做过的探索。例如《水的污染与保护》、《空气 的污染与保护》、《保护大自然》等课,要带领同学们实地考察,或借助录像资料,让他们通过一个个具体的 事例,深切地感受到当人们的活动违反自然规律时,就会破坏大自然,甚至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使同学们从小 就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不做或少做违反自然规律的事。 2.渗透课 此类课涉及的环境和环境问题方面的内容不突出,或是间接的反映,这一类课教师授课时,环境教育的知 识不必展开,只是结合教材内容找到自然知识和环境教育的结合点,点到即可。例如《声音》一课,通过教学 让学生了解了声音有悦耳和嘈杂之分,知道了悦耳的声音对健康有利,嘈杂的声音则损坏人体健康后,告诉同 学们:“嘈杂的声音就是噪声,噪声也是一种污染。”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在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时,还要 注意教材前后有关知识的衔接。例如《溶解》可为《水域的污染和保护》以及《雨和雪》作铺垫,空气中如二 氧化硫的含量过高,溶解于雨雪,就可能形成酸雨,对动植物生长及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破坏作用。 总之自然课中渗透环境教育,无论是典型课,还是渗透课,都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可能 接受的能力,在不同的层次上进行渗透教育,切忌不分教育对象和教学实际用同一模式进行,在渗透的深度上 ,也要把握好。环境教育作为普及性教育,不能上成某一学科的知识拓宽课和环境专业课。喧宾夺主、牵强附 会,为渗透而渗透,只会影响教学效果,造成学生厌烦心理。 四、课外活动 要真正地将环境教育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之中,仅靠课堂的4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借助其它媒体,利 用课外时间共同辅助完成。例如学校与环保部门挂钩,组织学生开展环境科学实验,开展社会环境调查,参与 社会各种环保宣传活动,创办校园教育园地,举办知识讲座、演讲 征文竞赛、学习动植物的养殖等。 当然,开展课外活动,不必追求面面俱到,应当根据本地、本校的自然环境、仪器设备、实验条件及教师 本身的专长,选择一两个项目,长期坚持下去,力争搞出特色,并且起到以点带面的典型作用。如有的学校开 展的红领巾监测站,对大气、噪声进行监测的活动;还有些学校组织生物活动兴趣小组,开辟红领巾种植园, 将种植珍稀植物作为长期活动项目等。 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又一课题,没有成熟的教法可遵循,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 所以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在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上,遇到一定的困难,加之从事教学的教 师分散于各学校,因此建议通过相对集中的教研活动,组织起来进行教学研究。通过集体备课、公开课、观摩 课等活动,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要求备课中体现环境教育内容,授课中有目的地渗透,力争通过 我们的努力使环境教育真正成为面向21世纪的现代教育。 环境教育论文: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一、实施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媒体上经常爆出环境事件或伤害、猎杀国家保护动物事件,特别是发生在去年的“清华学子刘某某恶意伤熊事件”,引起了全国各界的关注和讨论。其中多数是谴责当事者。但是,笔者认为“伤熊事件”正是学校长期忽视环境教育的后果,全社会尤其是教育界应该深刻检讨。那么,什么是环境教育?澳大利亚教育家亚瑟·卢卡斯认为:环境教育是“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的教育和为了环境的教育”。换言之,环境教育是指以环境及环境与人类的关系为内容,以教育为手段,以达到认识环境、保护环境为目标的教育,其终极目标是人类与环境的和谐。我们注意到,在社会上,各民间环保团体纷纷建立,众媒体对环保进行大量宣传,这些对社会公众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反观学校,环境教育则处于受冷落的地位,成为教育的“弃儿”。 正因为环境破坏严重与学校对环境教育的冷漠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所以,有关专家呼吁:“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在教育”,“环保意识的培养应从中小学生抓起,让环境教育早日走进课堂,使孩子们从小就培养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因此,各级学校开展环境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和迫切的。而且环境教育不是哪一门学科的事,所有学科包括文史类学科都有义务。 二、实施环境教育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素质 第一、 教师自身应具备较高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下,环境教育还不是“正统的”学科,它往往以“校本教育”的形式存在。这样,环境教育无形中就成了学校“想做就做,想不做就不做”的另类。因此,正如郝冰在《中国公众环境意识评论》中写道,“学校的环境教育往往取决于某位热心的教师,而不取决于学校教育的整体政策”。绝大多数学校比较现实的做法是,把环境教育渗透到其它学科的教学中去。所以,教师自身具有较高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就尤为重要。否则,有些教师会认为,除教好本学科提高升学率外,环境教育不是自己分内的事,凭什么增加教学负担。如果教师自身具有较高的环境意识和环保责任感,不仅可以很好地将环境教育渗透于教学中,还可以以自身的环保行为感召和影响学生。 第二、 与时俱进,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目前,我国社会充斥着现实主义,反映在学校教育上就是教育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和短期性,高等院校轻文科重理工科,中学则片面追求高升学率,近年来又奇怪地演变为追求名牌大学升学率,而缺乏对未来的远见和规划,与时代的发展严重脱节,或者被快速发展的时代拖着走。环境教育是时代的产物,是随着人们对环境的不断破坏,进而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刻而出现的。环境教育在西方出现较早,在我国是最近十几年才兴起,是一个新的教育课题。我们对它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做得很不够。再加上长期以来形成的落后的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思想占统治地位。这必然导致环境教育在学校遭遇冷落的尴尬场面。因此,要很好地开展环境教育,除了国家应加大资金人力物力的投入外,学校包括广大教师也必须屏弃落后的教育(教学)观念,与时俱进,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教学)思想,突破小学科圈子,主动承担环境教育的义务。 第三、 教师要善于钻研和分析教材,挖掘环境教育题材。 令人遗憾的是,现在中学教育不仅没有专门的环境教育教材,甚至各学科也很少涉及相关内容。以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为例,笔者仔细查阅了高中五本历史教科书,发现五本书共100余万字,却只有四处真正提到环境问题,而且只有寥寥数十字。分别是:《中国古代史》中讲到,“周人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已有初步认识”;汉武帝以后黄河经常泛滥的人为因素(阅读与思考题);隋唐时期在江南地区土地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中,“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对自然生态平衡有所影响”;《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中讲到,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发达国家将容易产生污染的工厂和产品,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将污染转移出国”。这种教材很不利于开展环境教育。但是,作为教师不能因此免除自己的责任,相反,更应该感到责任重大。 其实,只要充分利用,认真钻研和分析教材,还是能够挖掘出不少隐性的好的环境教育题材。譬如: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中国古代史》);造成中国古代北民南迁和经济重心南移的地理环境因素(同上);“运动”导致“全国几千万人上阵,大搞‘小土群’炼钢铁”的图片(《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化学工业的兴起(同上);20世纪20年代美国柯立芝繁荣时期“美国的汽车长龙”图片(《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等等,都是很好的环境教育题材。 三、怎样实施环境教育 目前,环境教育正处于摸索阶段,没有一定的模式。根据笔者的经验,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主要采用了两种方式: 一是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其中较好的题材,进行环境教育。它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这种方式较灵活,只要有题材就可以在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而且效果好,不费时费事。 例一:在《中国古代史》中,讲授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时,可先由学生翻译,然后教师启发学生:这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绝大多数同学都能答出:不论做什么事都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才能造福于人类。通过学习,同学们就懂得了自然规律与人类活动的密切关系。 例二:在《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运动”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观看课文上“全国几千万人 上阵,大搞‘小土群’炼钢铁”的图片和一些相关的电影资料、幻灯片(教师事先准备),然后由学生讨论并发表观感。结果,同学们发言踊跃,思维开阔,见解深刻。其中不少同学谈到:大炼钢铁造成大量森林被砍伐,土地流失,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必将影响生产和生活。甚至有的同学把它和1998年的特大洪水联系起来。 例三:在讲授20世纪20年代美国“柯立芝繁荣”时(《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可以利用课文提供的“美国的汽车长龙”图片问学生:汽车除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外,还会造成什么影响?同学们异口同声:大量排出的汽车尾气会严重污染大气,影响生活质量。甚至有的同学联想到了全球气候变暖、臭氧空洞等问题。 另一种方式是,组织有兴趣的学生开展有关环境问题的研究性课题。它只面对部分学生,一般一学期一次。这种方式具有很强的参与性,能让同学们较深入地了解环境问题的形成、危害及对策,接受一次深刻的环境教育。 结合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的内容,我们曾经做过一个《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性课题。由于以前没有做过研究性课题,所以笔者与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一起按部就班的工作。(1)、搜集资料:有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和影视资料,有近代的、现代的和当今的,极为丰富。(2)、整理、分析材料,找出城市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发现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大气和水的污染、工业和生活垃圾、绿化面积少、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失业人口增多、犯罪率高、社会秩序混乱等等。(3)、分析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与城市化加快的关系。经研究发现城市化速度过快,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就越多越严重,它们之间有密切关系。(4)、研究对策。同学们参考了有关资料,认为城市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做好工作: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想适应;发展与环境治理同步进行,不能走西方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加大城市绿化;发展公共交通;增加就业;改善居住条件;加强治安,打击犯罪等等。(5)、完成研究报告—— 《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虽然整个研究和成果没有专业人士做得那么好,但是,整个活动过程中,同学们兴致很高,工作认真,做得很成功,效果也很好。 以上是笔者的浅见。总之,环境问题是21世纪人类面对的大问题,“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在教育”。“环境”对于广大中小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他们缺乏环境意识,更缺乏对环境的深入思考。因此,教师们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教育和能力的培养,也应该承担环境教育的责任。让同学们明白: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应该了解它,保护它。 环境教育论文:对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渗透方式探讨 论文关键词:地理 教学 环境 论文摘 要:对初中学生加强环境教育日益重要。对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可以通过环境主题活动法、问题教学法、比较法、探究法渗透环境教育。 在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公众话题,环境保护日渐成为社会共识的今天,中学生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不能只局限于教师的课堂讲授,还应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起来,才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对此,笔者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对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方式进行了探索。 一、通过环境主题活动法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主题活动就是以环境主题为中心,让学生参与认识环境、爱护环境及保护环境的活动。这种环境主题活动主题鲜明、目的明确。既可在初中地理课堂上实施,也可在课外单独进行,形式灵活;它和课堂内容联系紧密,又有很强的实践性;所需的时间可长可短,有利于教学的安排,教学效果良好。当然,一个好的环境主题活动的设计不仅要选好主题,考虑活动的依托形式和部分组成,还要遵循环境教育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使环境主题活动更有成效。 环境主题可以细分为多个方面的内容,如认识环境、环境保护、环境教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使环境主题活动在中小学环境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影响,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环境意识。 二、通过问题教学法渗透环境教育 问题教学法是教师通过提供给学生一个个有争议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最好与当地环境有关,让学生亲自参与调查,收集资料,并就获得的相关材料和初步确定的解决措施进行讨论,以使学生得到环境技能方面的训练、环境知识的丰富和环境意识的提高。环境争议问题不仅可以由教师提供,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独立从事他们自己选择的问题的调查。 问题教学法之所以受到教师的欢迎,其主要原因就是这一教学法能培养学生若干的必要技能,而这些技能又是实现环境教育目标必须的过程。如识别环境争议问题的技能;分析争议问题和以一定方式调查争议问题的能力;确定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和执行行动计划的能力。 三、通过比较法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问题具有区域性与差异性,不同的区域存在着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在环境教育中用比较法较为适用。比较法是逻辑思维方法的一种,通过比较可以突出某一区域环境问题的本质特征,深化对环境问题的科学认识,有助于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在环境教育中,比较法又具体包括纵向比较法、横向比较法。 1.纵向比较法 可以比较某一区域不同时期的环境问题及治理状况。如讲我国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最早可追溯到古时,那时,由于用火不慎,大片草地、森林发生火灾,生物资源遭到破坏,使它们不得不迁往他地以谋生存。早期的农业生产中,刀耕火种,砍伐森林,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2.横向比较法 可以比较同一时期不同区域的环境问题。如结合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比较我国东部和西部环境问题的差异。东部由于生产力水平高、人口稠密、城市化发展迅速,主要的环境问题有资源开发过度、水污染、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城市垃圾严重等;而西部气候恶劣、人口稀少、生产力水平低,主要问题有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森林面积锐减、沙漠化现象严重等问题。这样既可说明经济与环境问题的关系,又可以明确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应同时考虑、统一规划。传统的以资源的高投入和环境污染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提高的发展模式是不可取的,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通过探究法渗透环境教育 地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初中地理教学。具体地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地理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讨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多样的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活动。地理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其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当然,探究式学习方式在地理环境教育中是有其特定的对象内容的,通过师生共同努力能够解决或部分解决的问题,才适合于探究式学习。例如,在学习“巴西热带雨林的危机”这部分内容时,通过探究讨论有关环境保护问题,深化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在上课时,笔者让学生就“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问题”“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不力所引发的全球性环境问题”进行探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渗透方式还有很多,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我们要积极进行探索,这样就可以发挥初中地理课堂的教育功效,收到好的环保教学效果。 环境教育论文:中学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2012年到来之前,提及“2012”这个敏感的字眼,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古代玛雅人关于世界末日的预言——巨大的灾难毁灭了地球,毁灭了人类。即便已经进入2013年的今天,不少类似的担心也没有就此停止过。透过“2012”,不难看到地球上灾害的长期存在性和人类社会对于灾害的焦虑、恐惧。因此,以达到防灾减灾为目的,培养公民具有灾害意识、防灾素养为核心的灾害教育已成为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作为一门文理兼有、包含灾害的课程,对于推进中学灾害教育教学有着充分的学科优势。本文侧重探讨中学地理灾害教学与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三者一体的“三生教育”的紧密联系,揭示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灾害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通过地理灾害教学渗透生命教育 教育就是对学生的每一次生命活动进行关怀,学习过程就是一种享受生命的过程。生命教育是在生命活动中进行教育,通过生命活动进行教育,是为了生命而进行教育。狭义上,生命教育即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上,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没有生命,一切无从谈起,可以说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也是教育的最高追求。 人类作为地球的主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塑造、改变着世界,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改变的进程和力度还在不断地加大、加深,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尤其是在地震、海啸、台风等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仍然渺小而脆弱,这些可怕的灾难甚至在瞬间吞噬人类的生命。因而,通过地理灾害教学渗透生命教育,可以让学生体会生命的价值,感悟生命珍贵,唤起对生命的重视、热爱,同时促进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加深对人地共融共生关系的探求、理解以及地理学科的价值认同。 例如,针对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海陆变迁中“火山与地震”这一部分教学,教师可事先将学生分为3~6个小组,提前一周左右时间让学生收集关于火山喷发、地震、海啸前的征兆和来临时的应对措施、危害等资料。上课时先播放经过剪辑的关于火山喷发和大地震的视频,激发学生对灾害短时间内毁灭家园、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震撼感,体会生命的脆弱和可贵。接着启发学生找出火山与地震的分布和成因,然后分小组介绍之前要求准备的内容,最后教师可以用“2008年5月12日地处汶川大地震区的四川绵阳安县桑枣中学创造零伤亡奇迹的案例——因为学校平时重视了劣质教学楼的加固,坚持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全校性紧急疏散演习,因而在汶川大地震来临时发挥了巨大效用”作小结并升华:虽然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人类是弱小的,但柔弱的生命也是伟大而充满奇迹并值得珍惜的,我们可以用知识努力去守护生命。 二、利用地理灾害教学强化生存教育 生存教育是通过开展一系列与生命保护和社会生存有关的教育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向受教育者系统传授生存的知识和经验,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生存能力和生存态度,树立科学的生存价值观,从而促进个性自由全面健康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过程。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在第一部分前言第二条“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一点“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中阐述到:地理课程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等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理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提升学生的生活品味,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中国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区域——涉及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大。地理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灾害教育可以强化生存教育。 例如,对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气候中“多特殊天气和多旱涝灾害”进行教学时,可以把全班分成6个小组,分别针对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洪涝、干旱灾害进行自学归纳——六种气候灾害发生的时间、表现、分布、造成的危害、应对措施、安全常识,然后分小组介绍学习成果,这样既对我国的气候灾害进行了普及教育,同时通过对这些灾害的了解,提高学生应对这类灾害的基本生存能力。当然,结合2013年初发生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因雾霾天气造成重度空气污染现象,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拓展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了解:什么是PM2.5?什么是PM10?持续而严重的空气污染原因是什么?造成哪些危害?治理空气污染应该怎么办?可以做什么?我国还有哪些气候灾害?如果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可让学生分小组课后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后面每节课留五分钟时间,在全班分享各小组成果,直到分享完毕。当然,如果是地理教师为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课,以此为主题,唤起学生对生存环境的关注和保护,达到在地理灾害学习中生存能力逐步提高之目的。 三、结合地理灾害教学倡导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是中国现代杰出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理解其内涵,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在改造生活的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生活教育”强调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 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开篇第一部分前言第一条“课程性质”中写到:“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明确了“生活性”是地理课程的五大基本特征之一 ——地理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反映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地理技能。地理灾害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生活也为人们认识地理灾害提供了素材,地理灾害教 学用活生生的实例,警示人类居安思危、趋利避害、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丰富生活教育的领域。 土地为人类提供生活和生产的“舞台”, 水则是维持每个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水和土的安全关系着每个公民的食物安全、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在目前中国的大多数城市和农村,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土地污染和水污染的问题。在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中“珍惜每一寸土地”和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中“合理利用每一滴水”部分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该类热点灾害问题:土地污染、水污染的来源有哪些?对我们的生活有多大危害?如何防范、治理?我可以做什么?……让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其实在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宜居的环境、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安全的食物……这一切应该与灾害没有或者只有很少交集。所以,在课堂教学基础上,还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内开展保护土地资源、水资源的宣传活动。另外,利用假期时间,教师还可以组织、指导对这类灾害问题感兴趣的学生围绕家乡土地质量、水质量、空气质量情况进行调查或者小课题研究,将形成的有价值的结果报告给相关部门,为监督、保护本地区的环境,营造有品质的生活空间,实现美丽家乡、美丽中国尽一份力。 地理灾害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也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地理灾害教学因为与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为一体的“三生教育”的结合而更具内涵,“三生教育”通过地理灾害教学这个平台也被演绎得更为丰富和形象。当然,地理灾害教学与“三生教育”的结合还处在探索阶段,两 一、中学地理教学进行环境教育的内容 1.高中地理教学环境教育的内容 高中地理教科书一共三本必修、七本选修。必修一共五大章,分别为行星地球、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水、地表形态的塑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必修一中有全球气候变化的表现、影响、对策,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地质灾害、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等环境知识。必修一主要在自然地理中渗透环境知识,让学生了解我们居住的大自然,对环境有初步认识。必修二分为人口的变化、城市和城市化、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这六大章节。必修二中的人口与环境、城市化与环境、农业与环境、工业与环境、交通运输布局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思想等从人文地理角度介绍环境知识。必修三分为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区域经济发展、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这五大章节。必修三是区域地理,主要讲述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高中地理选修课本共七本,分别是宇宙和地球、海洋地理、旅游地理、城乡规划、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七本选修教科书蕴含丰富的环境知识,教材与环境知识紧密联系,如海洋地理中的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旅游地理的旅游开发与保护,自然灾害与防治中的各种自然灾害,环境保护教材更是整本书都渗透环境知识。 2.初中地理教学环境的教育内容 初中地理教科书分为四本,七年级上册分为五大章,分别是地球和地图、陆地和海洋、天气和气候、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主要从自然地理地球与地图、陆地和海洋、天气和气候以及人文地理居民和聚落、发展与合作中简要介绍环境知识。七年级下册主要有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其临近的国家和地区、东半球其它国家和地区、西半球的国家、极地地区。主要介绍世界地理中各个洲和国家的环境知识。八年级上册分为从世界看中国、中国的自然地理、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经济发展,从中国自然和人文地理中渗透环境知识。八年级下册为中国的地理差异、认识省级区域、认识省内区域、认识跨省区域、走向世界的中国,主要在中国区域地理中讲述环境方面知识。初中地理教材内容相对于高中较为简单、浅显,是对初中生进行环境教育的入门,没有高中地理中环境教育系统,但也极为基础和重要,对培养学生环境意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中学地理教学进行环境教育的途径 1.地理课堂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1)通过讲授法获取环境知识。讲授法是目前我国中学主要的环境教育方法,地理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传播关于环境方面的知识。这种教法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环境知识,是一种直接、有效、现实的教学方式。例如,讲解全球变暖知识,首先提出全球变暖的表现,实际证明全球变暖的数据,再分别讲述全球变暖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明白全球变暖已是全世界都关注的重大问题。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应从小事、从身边做起,共同保护我们居住的家园——地球。 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讲授的同时,应避免整堂课“照本读书”或“满堂灌”,否则会造成学生乏味,不利于学习理解,教师可结合其它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讲解知识点。 (2)运用多媒体方法深化环境意识。课堂教学中许多地理知识通过教师口头讲述很难让学生深刻理解,多媒体教学可以弥补教师口头讲授的不足,将隐形地理知识变成显性,可以生动形象地解释某一地理现象的发生,将抽象而复杂的知识形象化、简单化。例如,讲解冷锋和暖锋知识点,运用Flash软件可以动态展示冷暖锋的运动、锋面雨等状况。 多媒体教学还可以把已经发生的地理事件再现,让许多很难观察到的地理事件,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当时情形,让学生身临其境。例如,讲解海啸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让学生感受海啸的巨大破坏力,深入理解海啸的形成原因、破坏力的影响等知识。 (3)采用讨论法强化环境行为。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在全班或小组中,针对某个环境问题发表意见、广泛讨论和研究的一种教学方法。课堂讨论法要求教师做好充足准备,控制课堂讨论的进度和时间。对于讨论的话题,教师应选取难度适中并与教材所讲内容有密切关系的问题。例如,全球变暖的利与弊及其原因,大坝水库的修建对流域的影响,南水北调三线工程对调出水区、沿线区、调入水区的影响,北大 西洋暖流对欧洲的影响,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等都可广用讨论法进行教学。讨论结束后,教师还应组织小组汇报、师生共评,并落实于平日行动中。 课堂讨论法与前两种教学法截然不同,它可以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率。 2.地理课外活动中的环境教育 (1)开展环境保护专题讲座。环保专题讲座可以由学校请专家或者环保相关工作人员做专题报告,将环境保护相关理念、新知识以及环境问题介绍给学生,也可以由地理教师自己搜集和整理材料,师生共同主持讲座。环保讲座内容应与教材内容相呼应,最好与乡土地理有机结合。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地理环境知识,提升环保意识。 (2)实施工厂企业参观考察。如果教师仅仅对学生进行地理环境知识的理论教学,而不让其与环境“近距离”接触,这样学生不能充分理解环境问题,也易使环境教育流于形式。因此,应带领学生到大自然、到真实的环境中去,对学生进行丰富而直观的教学。可带领学生参观地震站、气象站及附近的水库大坝等,可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让学生观察工业“三废”的产生和治理。通过这些参观考察,可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危害,人类生产生活排放对身边环境影响,明确治理环境污染的方法和措施,让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3)扩展丰富社会实践活动。地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环境问题进行调查,让学生在调查中深化地理环境知识以及寻找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也可组织学生在双休日到街头分发关于环境保护常识的问卷,通过问卷搜集结果、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可通过调查工厂生产中的“三废”如何处理,以及“三废”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让学生撰写调查分析报告等。各种社会调查活动,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及重视,提高对环境保护和宣传环保的热情。者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完善 环境教育论文:环境教育在高中化学中的渗透 摘要: 随着当前我国教育教学体制的深化改革,在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思路有了很大程度上的变化。传统课堂主要传授学生们的基础知识以及理论知识,往往忽视学生们的思想意识,忽视学生在化学课程中的环保理念培养等。而随着当前现代化的发展,社会发展有了极大的转型,且环境保护的发展不容忽视,教师应当重视化学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在化学课程中渗透环境教育来提升学生们的环保理念以及化学能力。 关键词: 环境教学;高中化学;课堂渗透 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思想意识有了极大的转变,对于环境保护的理念有了一定的重视。因此在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学生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在课程当中渗透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能够有效的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1.高中化学课程中渗透环境教学的意义及必要性 (1)我国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首先,从化学的环境污染角度来看,环境的污染源主要分为自然污染以及人为因素污染两个方面。自然界在生态发展的过程中所排放的相关有害物质属于自然环境污染;人类在进行各类生产活动、化工活动等所产生的大量污染物质称之为人为因素的污染。相比较而言人为因素的污染严重程度远远高于自然环境的污染问题。人类在进行工业生产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往往会着重于眼前的利益而忽视对环境的保护,忽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缺乏对排放物质的深度处理意识,最终导致污染物质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环境。因此从高中生开始,从化学课程开始逐步的渗透环境教学能够有效的提升我国高中学生的环保意识,进而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人们能够具备良好的生态保护意识。 (2)高中化学渗透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当前教育教学体制的深化改革,在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除了需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以及能力的培养之外,还需要重视学生的素质以及意识的培养,重视提升学生的环保理念以及环保意识,为学生综合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有效对策 目前在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渗透以及深化环境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能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帮助;同时也能够促进人们更加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下面笔者主要来分析探究如何在高中化学课堂中有效的渗透环境教育。 (1)教学联系实际 教师在进行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模式。传统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部分的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存在极大的局限性,很多教师将理论架空,直接按照教材中所给的内容进行讲述,而一些抽象化的化学知识以及化学现象往往难以被学生理解,久而久之学生不仅达不到学习的标准,同时也缺乏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因此在当前阶段,教师在相关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将理论与实际进行联系,例如在进行二氧化硫的相关性质以及作用的课程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讲述课本知识的过程中,在PPT上穿插相关的工业化生产中所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硫的污染物质,其所产生的危害是什么。教师也可以通过播放一些记录短片的形式,让学生们了解二氧化硫所产生的酸雨有多大的危害,进而一方面为学生更好的了解二氧化硫的相关性质特点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通过在化学课程中渗透环境教学的方式,不仅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能够大大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在了解相关化学物质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危害之后,学生往往能够找到课本上所不存在的化学性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提供有效的帮助。 (2)重视历史的讲述,开展环保教育 化学在历史上有长足的发展史,在化学发展的里程中,既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以及精神财富,但同时也为人们的生活以及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同时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之中,也有着大量的化学物质以及化学原料严重污染环境以及对危害人们生活的案例。例如,教师可以在进行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阐述一些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化工污染原料进入到人们的食物食品当中,使得某个地区的居民出现某种不知名的疾病等,例如日本的哮喘事件、英国的烟雾事件等等。通过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的讲解和叙述,学生们往往能够真正的了解不合理使用化工产品以及化学原料的危害,了解到其对于人类生活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进而形成良好的意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在学生心中埋下了社会责任感的种子,很多在高中阶段受到环境教育的人员在未来生产过程中就会更加重视可持续发展理念。 (3)在化学实验当中渗透环境教育 在进行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化学实验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渗透环境教学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化学实验相比于一般的理论课程教学来说,具有直观性较强的特点,学生直接在化学实验当中能够观察到书本文字当中所描述不出来的现象,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也充分的了解到了一些关键的化学反应原理所产生的危害以及污染现象,进而培养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例如,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告诉学生们首先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任何二次反应的产物等都不能直接的冲到下水道当中,一旦将一些废弃物质冲到下水道中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同时教师应当告诉学生们正确处理废弃物的方式。另一方面带领学生们在一些空旷的环境当中进行一些化学实验的演示,让学生们了解在一些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气体危害程度,同时要在实验的过程中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进而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 (4)课外活动渗透环境教学 高中化学课程不仅应当立足于课程教学,还应当重视对课外活动的环境教育工作。教师在布置一些课外活动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的立足于环境理念,例如可以开展对汽车尾气的成分检测实验,让学生们在课下的时间能够通过网上搜索或者通过简单的资料搜集等来了解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同时也了解汽车尾气所产生的严重危害,为学生形成良好的环保理念奠定基础。 3.总结 综合上文所述,本文笔者主要从当前阶段环境教育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渗透工作入手进行分析。首先对高中化学课堂开展环境教学法的必要性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探究,其次从教学模式出发,分析探究有效的化学课堂教学对策。总之,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转型,在进行化学课程教学时渗透环境理念逐渐成为了高中化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环境教学法,才能够为学生形成良好的环保理念提供保障,推动我国工业化生产建设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王爱伟 单位:山东省临沭第二中学 环境教育论文:高中地理环境教育渗透 摘要: 环境教育是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高度重视的教育领域。地理是一门特殊的学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高中地理很多教学内容都与环境教育相关,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学科渗透的方法进行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对学生今后地理学习和环保意识建立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强化环境保护意识,从而提高地理课堂的实效性。本文探讨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与整合环境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 高中地理;环境教育;渗透整合 地理是高中阶段的重要课程,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提高教学质量十分重要。近年来,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相关学者对环境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环境教育的概念。地理课程的内容跟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将环境教育渗透到电影教学中能够有效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结合工作经验,将环境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与整合进行议论。 一、环境教育的概念 环境教育是近年来新引入的概念,因此大多数教育者对于其所涵盖的内容并不了解。随着环境问题的恶化,有的学者对于环境教育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做了相关报道。笔者通过文献查阅了解到,环境教育的主要内容总结为以下三点:①对环境保护的问题进行讨论,并介绍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类型,提出珍贵资源的保护措施及合理利用资源的方法。②对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进行探讨,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③对环境的监管与控制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并介绍环境质量的检测方法。环境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对环境的现状有一定的了解,并能积极加入到环境保护工作中。 二、将环境教育渗透和整合到地理教学的技巧 1.将环境教育融入理论教学中 由于地理课堂的主要授课方式为理论教学,因此将环境教育融入课堂理论教学中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例如,讲到地形地貌的问题时,教师可对土地沙漠化的问题展开讨论,将土地沙漠化的成因、对环境造成的恶劣后果和治理土地沙漠化的主要措施等进行介绍,并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土地沙漠化的情况。同时,呼吁学生积极参与到植树活动中,降低我国土地沙漠化程度。通过这样的方式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地理教学中,既能够让学生对于地形地貌的成因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又能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对学生进行教育 随着教学设备越来越先进,多媒体被应用到地理教学中,为教师进行环境教育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很多环境问题,教师通过语言很难将其形象生动表达,但有了多媒体,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例如,沙尘暴、雾霾和白色污染等,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会达到更加触目惊心的效果。教师可一边播放一边向学生讲解,引发学生的深思。在视频播放结束之后,教师便可将相关地理知识引入课堂,探讨环境问题与相关地理知识的联系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3.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环境教育 小组讨论是现代教学常用的一种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对环境问题进行探讨,教师作为讨论活动的组织者,应为学生确定讨论话题,主导课堂的有序进行,保证课堂的有效讨论。例如,在讲到酸雨的成因时,教师可让学生讨论,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治理这一问题的主要措施有哪些等,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和总结,最后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将环境教育渗透到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优势 1.树立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 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地理教学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于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首先,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环境污染与环境破坏的理论认识,让学生对于环境问题的类型及成因有所了解。其次,可以提高学生对于环保措施的了解程度,让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的相关对策有一定的认识,知道自己在生活中能够做到的环保工作有哪些,并从自己做起。最后,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环保工作的热情。经过相关环境教育的影响,学生会深刻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了解环境被破坏和被污染之后,人类是最大的受害者,因此加入环境保护工作的积极性更高。 2.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 将环境问题渗透和整合到地理教学中,能够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同时,环境问题是一个与学生息息相关的问题,将环境问题引入课堂能够很大程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加专注地听课,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另外,教师通过播放视频、小组讨论等方法展开教学,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消除纯理论课堂给学生带来的烦躁心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该种方式能让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使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更具有持久性。 3.让学生原有的知识得到有效迁移 环境问题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因此学生对于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认知程度较高。但在地理课堂上所学的内容与现实生活关联性较小,很难吸引学生。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地理教学中,教师可将环境问题与地理课程相关内容联系起来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将学生原有的对环境问题相关的知识进行迁移,从而强化地理课程学习效果,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总之,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日趋严重,环境教育得到更大的重视,广大地理教师应对环境教育相关知识进行钻研,了解其与地理课程的相关性,并积极将环境教育渗透和整合到地理教学中,强化教学效果的同时,还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还可对该种教学方式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改进,形成系统的教学方法,让更多的师生受益。 作者:葛金娟 单位:南京市第十四中学 环境教育论文:高中化学环境教育论文 1高中化学教学中加强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1.1渗透环境教育符合新课改和考试大纲要求: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必修课程的设计应注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重视化学基本概念和实验,要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突出化学对生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在《必修化学》等多种教材处都体现了环境教育的内容,酸雨的防治和无磷洗涤剂等一系列的规定,都体现了化学对环境保护的意义。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出现了关于氟里昂和N0x对臭氧层的破坏、酸雨、光化学烟雾、含铅汽油对大气的污染等环保试题,但由于这类题目取材新,学生感到陌生,往往得分率低,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渗透环保知识的教学。 1.2加强环境教育可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当前,很多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不是很好。如光化学烟雾、世界八大公害、近几年在我国各海域都曾发生过的赤潮等常识都不甚清楚,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教学中此内容涉及的很少。因此为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有必要加强和重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2如何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2.1据教材内容确定好结合点,进行环境教育的有机渗透: 高中教材中有许多环境教育的素材,教师可以把这些内容有机地渗透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之中。例如学习NOx时,可按介绍NOx的性质介绍其毒性和对人类及环境产生的危害,介绍吸收防治方法(NH3吸收法及碱液吸收法)的步骤有机渗透。使有毒的NOx转化为无毒或毒性较少的物质,为人类所利用。这样学生不但学习了化学专业知识,同时也受到了良好的环境教育。 2.2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法制教育: 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全民普法的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昀要求。一般的渗透方法是讲解某类物质或操作方法对环境的危菩,再提出相关的法律制裁条款,最后给出防治方法,例如学习SO2:时介绍煤和石油的燃烧、金属矿石冶炼等产生SO2导致大气巧染,进而产生酸雨,教师在介绍酸雨危害的同时,引入《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关于禁止向大气中排放有毒气体的规定,最后介绍防治方法。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化学知识和环保知识,更进一步了解了环保法制知识,增强了环保法制观念, 2.3结合化学实验渗透环境教育 第一,改进实验方法。 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很多实验内容会产:生有毒物质污染环境,同时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在平时教学中,教师需注意改进实验操作、装置等,尽量做到有毒气体不外泄,提高尾气的吸收量,向绿色化学方向发展。如铜与浓硫酸反应中产生的SO2气体,可以依次通过石蕊试液→品红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NaOH溶液,这样既可以验证产物SO2的性质又吸收了SO2,不污染环境。 第二,发展微型实验。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和改进各种实验为微型实验,如教材中氢气与氯气混合气体在光照下反应,改成在小青霉素瓶中完成该实验,效果也很好。利用这些微型实验用量小、污染小等特点,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效果更好。 第三,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可在平时教学中利用研究性学习课渗透环保教育。如高一讲授环境保护内容时,可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几个课题组,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通过上网查询、社会调查等手段去研究大气污染、水污染、食品、固体废弃物等几个大方面中的个别子课题去研究。如蔬菜杀虫剂的危害及合理使用、市内垃圾种类及处理、废旧电池的污染等。每个小组选派代表汇报成果,这样方式学生积极性很高,有数据、有事实、有图片、有调查报告、课件等,形象生动,学生将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与环保知识充分联系,加深印象。 第四,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与化学教学的结合使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教师可将做不了的实验制成课件进行播放,既生动、又环保。如利用视频资料为学生播放塑料加工中的污染、小白鼠在Cl2中中毒死亡,还可利用网上和一些书中下载、扫描的图片播放给学生看,这些都是重要的素材。通过播放有关环境教育内容,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切身感受到自然环境的美丽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危害,了解环境污染的成因及防治方法等,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五,在化学习题中充分体现“绿色化学”及环境保护的意识教育。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多注意收集各种资料,把有关环保内容的习题集中起来。在平时检测和练习题中逐渐渗透。在高三复习备考中可作为专题教给学生,特别是有关国内新闻报道的热门环保话题更应多予注意,因为它常常是高考的热点内容之一。 3结语 总之,人类借助于各种科学技术手段及其他手段在改造自然、发展经济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也给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已日益围困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教育是预防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途径。而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与环境问题联系更为紧密,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渗透环境教育。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开展环境教育工作,教响应提高对环境教育的认识,明确自己肩上的责任,通过各种途经加强理论学习,如查阅有关书籍和报刊杂志、在互联网上查找环境教育的资料和信息、教师互相交流等方式,学习环境教育的规律,提高教师开展环境教育的水平。同时,还应多注意对环境教有材料的收集和整理,扩大知识面,在教学中能更好、更有效地开展环境教育,避免随意性、盲目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勇于实践和创新,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摸索出适合本地文、本校实际的环境教育的新思路,总结出新方法,把环境教育推向深入,以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 作者:张世界 单位:贵州省铜仁一中 环境教育论文:环境教育教学中初中生物论文 一、认真研读教材,挖掘有效知识,巧妙渗透环境教育 由当前初中生物教材看,所选内容或多或少的涉及到了环境知识,为环境教育的渗透提供了有利的素材和有效的资源,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空气质量与健康》、《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等等.因此,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要想有效渗透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教材,挖掘环保知识,并以此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把握生物知识,形成环保意识.譬如,教授《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时,可渗透重金属污染物随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吸收进入植物体,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的知识;学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时,可让学生探讨“生物圈二号”失败的原因,使学生意识到进行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学《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时,教师可以恰当地渗透水资源污染问题,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缺乏现状,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节约用水,培养学生资源保护意识;讲解有关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等环境污染与保护内容,可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治理措施以及预防手段,促使学生自觉树立起环境保护意识. 二、联系生活实际,引导思考探究,有效加强环境教育 知识源于生活,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紧扣教学内容,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融入生活实例,加强环境教育,灵活渗透环保理念,提倡绿色生活,让学生从生活小事做起,为节能减排尽绵薄之力,增强学生的环保责任感.比如学习《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呈现有关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系统的材料、图片或影视资料,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人类存在哪些影响全球的破坏活动?如水资源浪费、酸雨、土壤荒漠化、沙尘暴、汽车尾气、湖泊河流受到严重污染、工厂废气的随意排放而造成温室效应;乱砍滥伐,导致森林植被破坏等.然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面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加以治理?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深化巩固知识.接着,设计小活动,合作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请你观察人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小习惯可能会影响甚至破坏生态环境?请你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我为环保献一策”的活动,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这样,通过思考、探究、合作、归纳、总结等活动,让学生明确人类的哪些活动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哪些活动可以破坏生态环境,认识到保护生物圈的责任,自觉形成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关注生物信息的兴趣,提高学生收集和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三、注重实践活动,强化亲身体验,全面践行环境教育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打破课堂教学局限,注意拓宽教学渠道,开展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学习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通过亲身参与、实践体验,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形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全面践行环境教育.第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校园环境进行仔细观察,对学校受污染情况和环境绿化情况进行深入分析、调查统计,并指出其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和方案.第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向课外,开展实践学习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在实践体验中切实体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组织学生开展公园、社区植树造林和水资源短缺、害虫鼠的危害、环境污染等情况实践调查活动,并撰写相关调查报告,以展示学习成果.第三,可以借助某些特殊日子,诸如2月2日“世界湿地日”、3月12日“植树节”,3月21日“世界森林日”、3月22“世界水日”、4月2日“世界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10月4日“世界动物日”等,开展环境保护相关专题讲座,通过手抄报、演示文稿、校报、墙报、板报、网络论坛、贴吧等形式加大环境教育知识宣传度,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迫切性,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或开展“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生活”的主题班会或者辩论会,组织“变废为宝”的环保创意制作比赛、“低碳生活科普知识”竞赛、“环境保护,从自我做起”演讲比赛等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环保教育,树立环保意识,共建绿色生活环境,提倡健康有机生活. 四、结语 总之,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环境教育,认真研读教材,挖掘有效知识,巧妙渗透环境教育;注意联系生活,引导思考探究,有效加强环境教育;注重实践活动,强化亲身体验,全面践行环境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形成正确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提升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叶树梅 单位:江西省赣州第二中学 环境教育论文:环境教育与旅游文化论文 1旅游文化与环境教育的关系 在时间上中国开展环境教育的步伐紧跟发达国家,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环境教育研究实施的范围窄,领域小,问题多。基于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探究,环境教育面向的对象是全体公民,目的是使人们正确地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社会之间的关系,以正确的态度和行为来对待我们的环境。目前环境教育的实施途径主要是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旅游活动作为非正规环境教育方式之一,旅游文化便是传播环境教育的重要手段。人们在接受环境教育之后环境意识水平得到提高,对旅游文化的吸收与传承,旅游产业的发展与创新将是很大的促进。 2旅游环境教育的不足 2.1旅游环境教育理论与实际互动欠缺 在旅游文化中渗透环境教育目前缺少理论基础。一些发展环境教育的基本构想的提出推动了环境教育的开始,由于环境教育具有整体的跨学科的性质,包含的知识层面广泛,在学校推行的环境教育是渗透到其他学科当中,只有部分高等院校设有专门的环境教育专业,环境教育理论不成系统、支离破碎的现状,很难很好地应用到旅游产品中去;环境教育体现出的全民性、终生性、全球性、学际性的基本特征与旅游活动的开放性、娱乐性、渗透性和实践性特点,为旅游环境教育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环境教育的理论基地在学校,实践基地在社会。一个重理论,一个讲实践,只是他们之间的交流太少,直接影响了旅游环境教育的效果。 2.2深入进行环境教育的旅游形式单一 在我国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形式已经从传统旅游演绎成多种形式,如不同目的:会议旅游、奖励旅游、企业旅游、文化旅游等,如不同角度的:山水观光探险型、历史人文观光型、科研考察型、文化体验休闲型、乡村休闲度假型、网络信息型等。这些旅游形式和旅游资源虽然很丰富,有利于环境教育的开展,但是在景区和相关的行业部门环境教育的前提仍就是经济利益,环境教育的贯彻流于形式,效果不佳。目前只有与环境教育相应而生的生态旅游和南岳衡山等少数地区的低碳旅游,在进行环境教育工作方面卓有成效。生态旅游是在近年十七大报告、十八大报告强调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得到重视,符合了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文化理念,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天然的耦合关系,可以在游憩的过程对环境和生态做到一定的保护。低碳旅游基于传统景区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在修复和完善景区资源与文化的同时深入环境教育的理念,虽然在效果上还有待研究,但却对我们进行环境教育给予了新的启示。丰富的旅游资源是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应该广泛、合理地开发旅游中的环境教育手段。 2.3旅游环境教育体系不够完善 旅游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发展和环境保护等。已经成为国民收入重要来源的旅游业,在国家进行宏观调控之后,仍然缺少直接的旅游环境教育法律法规,致使政府部门在对待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时不能权衡轻重,环境污染破坏、资源开发利用不当等环境问题依旧存在。经营人员缺少政策的制约和资金的扶持,在经营管理上环境教育未能真正提到日程上,使得原本具有实践性的旅游环境教育缺少了更多的实践平台。旅游主体进行旅游线上运动时,由于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合理的规划,以谋利为主的饭店、宾馆、百货等更是不注重环境教育,不能配合旅游机构完成环境教育的任务。旅游行径的配套设施、服务系统未能得到充分利用,虽然可以体现环境教育的思想,但是功能有限。 2.4旅游环境教育意识发展不协调 2.4.1旅游主体被动感知环境教育知识效果不佳 旅游活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基本需求,是对人们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广泛的社会成员参加到旅游活动中。调查分析,目前只有少数高学历的人能够以获取环境教育知识为旅游目的,能够自主地学习环境知识和处理环境问题的技能。而大部分参与者的旅游目的依然以观光、游玩、享乐为主,旅游观念未革新,在旅游过程中有可能被动接受环境教育的相关知识,但这种情况下的环境教育效果肯定不佳。 2.4.2旅游环境教育意识淡薄影响可持续发展进度 旅游文化是一种经济产品,它不能够完全以教育为主,所以旅游环境教育效果倍受重视的程度有待提高。人类对维持景区生态文明与保护景区自然资源起着关键作用。因此,与旅游景区的吃、住、行、游、娱、购的相关机构、单位、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和旅游主体自身的环境知识很重要,他们的环境意识不能仅仅停留在“文明投放垃圾”上,注重培养文明行为的同时应掌握解决实践的环境技能与环境理论。环境意识的高低直接作用于我们生存的环境,影响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落实。 3旅游环境教育的发展对策 3.1政府立法保障经费 政府关于旅游环境教育的立法是必要可行的。由于过去30多年的环境教育一直没有确切的法律做基础,虽有相关的却还应该细化、具体。公众的环境保护观念虽然有所提升,但是环境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治理。如果国家在旅游行业的运行管理上起到很好的经费保障作用,那么我们的旅游活动便可以在环境教育上加大力度,在旅游活动中开设更多具有实践意义的环境教育主题活动,让游客可以亲自参与其中,体会并学习环境知识与技能。旅游活动对象的广泛性,必然会使得环境教育有所收益。 3.2完善旅游环境教育系统 政府立法保证旅游部门运行的经费也是对旅游环境教育的有力支撑。有了资金和技术的支持,旅游经营人员和相关的事业单位就可以加大力度将环境教育渗透到旅游的每一个环节,或者是开展专门的环境教育活动。不同景区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根据旅游主体环境知识的掌握情况,设置相应的环境教育主题。以旅游景区为中心,对其相关环境内部人员,由内向外开展普遍的环境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使得每一次的旅游活动都有较好的环境教育收获。 3.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播都离不开理论的支撑,任何一种理论都离不开实践的检验。我国目前实施的环境教育工作,出现了在学校重理论在社会重实践的现象。虽然学校也会安排环境教育实践课程,但是由于各个学校条件上存在差异,只有少数学校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作为社会环境的代表,所开展的环境教育最具实践性,但是以理论为指导的旅游环境教育,似乎是纸上谈兵。改变这样的现状,增加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开发建设更好的旅游实践基地,必定有利于旅游中的环境教育。 4总结 环境发展需求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旅游环境教育观念的提出使得环境教育的拓展和深化有了明确的方向。协助环境教育较好地改善环境问题,处理好社会、经济、人口、环境、文化等因素复杂的关系,使得环境发展处于和谐的状态。 作者:王丽爽 林宪生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环境教育论文:高中环境教育化学教学论文 一、结合化学实验,进行环境教育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在化学实验过程中融入环境教育,不仅要讲解实验装置、实验原理以及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实验结果对错,还要强调整个实验过程的正确性,在实验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涉及有害物质的实验时,教师指导学生不断改进实验装置,尽量避免有害液体排出或者气体外漏,对排出有害气体的实验增加转化装置或吸收装置,向学生阐明有害气体排入空气中的危害,在实验中不能任意排放有毒物质. 每次化学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强调化学实验室的规章制度,督促学生要严格遵守.对于一些可以回收利用的实验废弃物,要组织学生进行回收,如可回收银镜反应实验后所产生的硝酸银溶液.在减少污染的同时,教导学生保护环境,养成环保的良好习惯.同时,还应在实验过程中强调化学药品的用量问题,争取使用最少的实验药品,取得最佳的实验教学效果,最大程度地减少化学废品的排出.由此看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入环境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二、通过组织学生课外活动,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课堂教学是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教学效果,适当开展课外教学活动十分有必要.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环保教育,使学生了解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政策,了解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认识到破坏环境是不道德和违法的.教师可以利用假期时间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受污染的江湖或化工厂等地参观,鼓励学生自行与湖泊周围的居民和厂里的技术工人交流,让学生了解产生这些污染的原因和污染物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思考处理这些废气污染物的方法,同时明确环境污染的危害和环境保护的紧迫.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学以致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还能有效进行环境教育和提高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小课题研究,让学生走出校门,通过搜集相关材料,进行讨论和研究,通过调查分析写出《日用化学洗涤剂调查》、《周边居住环境状况分析》等课题的研究报告.在调查过程中,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关注环境污染和保护,关注生活现实,并联系实际用化学的角度去审视环境污染问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也可以邀请环保部门的专家领导走进校园,向学生宣传环保的重要性,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扩大环境保护在学生中的影响,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通过一系列的课外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环境污染与化学息息相关,鼓励学生认真学习化学,调动起学生内心为治理环境污染作出努力的决心和信心. 三、总结 综上所述,环境保护势在必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应引起广大化学教师的重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有限的课堂,找准切入点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让环保理念在学生的内心生根发芽,使他们树立强烈的环保意识,为创建一个和谐美好的大自然,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重现生机而付诸行动. 作者:吴益桂 单位:江苏盐城市盐阜中学 环境教育论文:高中化学环境教育教学论文 一、关于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内容 环境教育内容亦渗透于教材栏目中.人教版高中化学的教材的教学栏目主要包括课堂、课后思考题、习作题和实践题这几部分,其中与环境相关的问题不少,比如“实践活动”、“思考与交流”等.案例分析如,在教材必修2中以“回收废旧钢铁,铝制品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降低成本等方面的意义”为主题进行调查访问.如果要成功地完成这项任务,基本的化学知识必不可少,学生必须要了解随意丢弃废旧钢铁、铝制品对环境产生哪些后果.如此,学生才可发现回收这些废弃品对环境的益处. 二、促进环境教育教学的对策与方法 1.提问式引导,兴趣教学 化学是一门相当有魅力的学科.化学与生活联系密切,生活中的很多物质都与化学分不开.比如食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调味料,再好的食材缺少食盐尝起来也不会美味.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含量大概为99%.在日常生活中,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或多或少都会将一些信息传递给学生.因此,学生就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学习时对未知的知识就更感兴趣,不会排斥进行学习.这就对教师发挥引导者的角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教师要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了解未知的知识.引导的方式可借助提问展开.案例分析教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观察过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的颜色?(问题一)学生1:红色学生2:黄色教师:那有谁了解木炭在氧气的条件下燃烧时的颜色,哪一种呢?(问题二)学生们:不知道(大部分摇头),学生3:白色(回答的学生可能从其他的途径获得了解,如科普知识节目)这两个问题,前者就是取材于现实生活,学生有机会观察到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颜色;至于后者,学生如果不借助专门的实验是观察不到的.毕竟纯氧气的条件日常生活中不存在.教师利用问题一作铺垫,再引入问题二,进而讲解有关碳、一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碳的相关知识.在讲述完学科知识后,插入这几种化学物质以及化学气体对环境作用的知识,由浅入深进行讲解.这样的讲课方式,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学生易于接受. 2.实验教学法 实验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不仅有助于化学学科知识的学习,也有利于环保意识的培养.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求严密性.所以在化学课程的教授中,教师必须对课程实验予以高度的重视.教师在给学生讲授了理论知识以及实验如何操作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耳闻不如目见,学生在经过动手操作后,对所学的知识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案例分析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家庭小实验活动.利用一些废弃物品改造成为微型的实验仪器.如,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透明塑料瓶、塑料管加以消毒处理,制作成微型实验仪器,比如微型酒精灯,微型水槽等. 3.开展实践活动促进教学 开展诸如社会调查、专题讲座这类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其中,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生活环境与化学的关系以及启发学生思考应该对环境的保护采取何种态度、何种措施.实践活动的开展,辅助化学课堂教学,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大自然,开阔思维,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案例分析开展以“调查学校周边的水环境是否存在污染问题以及从学生的角度提出解决措施”为主题的社会调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考查,眼见为实,用自己的眼睛记录真实,并搜集资料,仔细整理归类,将第一手的环保资料握在手中.如此这样,学生就更能认识到环境保护与自身距离并不遥远,也能将理论知识派上用场,并且课堂教学活动也比较充实、丰满. 三、结语 环境教育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占有重要的比重,且如今的生态与环境亟待保护,教师与学生都应当引起重视.笔者认为,教师可在教材设置的基础上,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环境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使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增强,从身边做起,为环境保护增一分力. 作者:赵杰 单位:江苏省启东市东南中学 环境教育论文:课改指导下环境教育教学论文 一、新课改背景下的环境教育工作现状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环境教育作为一门重要的科目正式被纳入中学课程,并颁布了关于环境教育的相关文件,如《中小学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和《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等,为开展环境教育课程工作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新课改的新理念与环境教育也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例如,地理新课标中将“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进而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作为重要理念之一,不断对学生强调。而物理新课标中则重点强调科学技术对环境的帮助,如何通过物理知识改善社会环境,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思想。环境教育不仅仅被渗透到中学的各个科目中,还被作为一个独立的课程在中学教育中实施,可见环境教育的地位明显升高了。 二、新课改指导下实施环境教育的措施分析 1.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 学生作为教育的核心部分,是进行教育活动中的根源所在,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力量,应在教育工作中以学生为中心,尽最大限度来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新课改的内容中提到在中学的环境教育过程中,要将学生作为教育中心,从理论出发,结合现实生活,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发展,对教育教学过程要引起高度的重视,通过掌握学生的现状,制订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案,端正学生的环境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让学生能够从身边的小事中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让中学生正确认识环保的价值,提高其对环境的情感,进而能够自愿地投入到环保教育的氛围中。而学校和教师要为学生进行环保活动提供机会,通过文艺汇演宣传、植树节、戒烟日等主题活动,为学生积极打造保护环境教育活动的平台,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进而起到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 2.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按照新课改的指导要求,对环境教育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结合国内外不同的环境观念和学术观点,选择具有实际意义和典型性的环境案例,提高环境教育课程的趣味性,进而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意识。在环境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的传授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心中对环境知识有个系统的认识,为环保工作打下基础。另外,传统的教学手段较为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要结合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引进以多媒体为主的教学手段,通过声音、动画、视频等动态效果,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并且,通过网络资源共享的途径,可以拓宽环境教育的知识面,及时掌握当前的环境信息。 3.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 俗话说,理论来源于实践,最终也要到实践中去检验,环境教育也是如此。环境教育的课题是因为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而被提出的,而环境教育成效是否良好,也要看环境是否能够得到改善来检验。仅仅依靠传统的考试检测学生的环境教育理论知识来检验学习成果是不科学的做法。以笔试为主的检验途径,使学生的环境教育成果对真正提高环境保护措施形同虚设。新课改中,关于评价方式中提到,教学评价不能仅限于文化知识水平,还要联系相关的知识领域,在环境教育评价中,教师要将学生的学习过程表现和学习成绩相结合,将学生参与环保活动的程度与环保意识相结合,总之,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环境教育的实践性,重视学生的参与程度,正确认识评价体系在环境教育中的作用,教师也要对自身作出正确评价,及时反思教学,总结教学经验,不受主观思想的影响,能够公开、公正、公平的记录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的真实事件。 三、结语 环保工作是一项长远的事业,需要我们的共同付出才能实现环保目标。我们每个人应从点滴做起,为环保工作出一份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现在所要做的就是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学生能够树立环保意识,通过多元化的环保教育方式,让学生从内心重视环保工作。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可以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让我们的地球母亲更加美丽,更加充满生机活力。 作者:王兆明 单位: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姜山镇绕岭中学 环境教育论文:环境教育视域下高中地理论文 一、高中地理教学与环境教育的关系 在高中的地理教学中,它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当今的地理环境问题,对人与地理环境关系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教师通过地理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资源观、价值观,使学生的素质有全面的提高。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是对初中地理知识进行深化,对地理现象与地理事物的特征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地理事物的成因、深入分析地理环境的要素、地理事物发展的进程以及人类活动给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环境教育”主要包括对协调经济发展、资源开发、社会进步以及对优化环境所形成的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概括地说,地理教育是增长对人地关系的了解。通过地理教学了解人口动态、资源动态、环境动态与其存在的环境问题,使学生对人口、可持续发展、环境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最后使学生在意识与行为上都能够自觉保护人类环境,协调生态稳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新的时代赋予了高中地理教学新的使命。当今的高中地理已不是单纯的地理知识课程,高中地理教学经过改革与发展,已经逐步发展为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新课程。所以,高中地理教育成为了教育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学科,使地理教育与环境教育的理念达到一致,构成学校地理教育的大框架。 二、高中地理教学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优势 (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很多涉及到环境教育的内容 1.高中地理教材有很多讲述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环境问题的版块。 2.高中地理教材告诉学生,人类自然资源不是用之不竭的,如果对人类环境的自然资源无节制使用,就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与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就会遭到威胁。 3.高中地理教学教育学生,保护环境要从小事做起,爱护环境、节约能源,从小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地理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在高中地理教育对学生展开环境教育、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是重要的教育渠道。 (二)高中地理教育可以对人们展开全面的环境教育 高中地理学科的教材,主要是以地理环境为基础内容的,而且把人地关系的理论作为环境教育的指导,这也是高中地理学科的特色。虽然在理、化、生等学科也有涉及到环境教育的内容,但仅限于局部的教育,这种局部的教育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是不可取的。在我国,高中地理教材已经纳入了比较完善的保护地理环境的内容,给予学生详细的地理环境基础知识,使学生对如何保护环境、趋利避害、使地理环境更有利于人类的发展有一定的认识。高中地理的知识体系是把地球在宇宙作为开端的,最后的归纳深入到如何协调环境与人类的关系,也就是说,环境教育贯穿于整个高中地理的教材。因此,教师应该通过高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与发展观,在对学生情感与观念的教育方面,高中地理学科的要求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以及环境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与对社会的使命感;对学生深化国情、国策以及国立的认识。” (三)通过高中地理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念 通过高中地理学习,学生知道,人是环境的产物,人不仅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可以是建设者,也可以成为破坏者。科学技术呈现出空前发展,加强了人类对环境的利用,但也有不合理的利用,使环境遭到了日益加剧的破坏。例如,工业“三废”的排放、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等,都使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还有一些国家,极不道德地把大量的污染物排放至其他国家。在高中的地理学科中,对学生宣传环境伦理,可以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良好情操,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 三、在高中地理学科开展环境教育的策略 (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提高环保能力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这让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学生的创造力与思维能力得不到开发,实际操作能力也得不到提高。这不仅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还会影响学生保护环境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比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地理环境的特征。因为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所发生的环境问题也不一样,教师利用差异法,可以让学生对环境问题有更全面的了解,加强保护环境的意识。此外,教师也可以运用辩论教学法,让学生在交流中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地理环境问题本身是有争议的,所发生的环境问题的原因并没有完全确定。教师运用辩论法,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环保意识,提高环保能力。 (二)因地制宜开展课外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开展地理环境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对环境有更深的认识,所以,选择开展课外活动的环境很重要。教师可以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地理环境进行考察,也可以让学生对陌生的地理环境展开调查。例如学生居住的城市、所在的学校都可以。因为学生来自不同的城市,所以学生在活动中可以展开交流,互换环境,使学生了解的环境更加全面。环境问题因为地区的不同,也呈现出不一样的特点,不一样的环境可以使学生对环境问题认识更加全面,使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更强。 四、结语 高中阶段是形成人生观的关键时期,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因为高中地理学科的特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有一定的优势,所以,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渗透环境教育,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作者:高秀栋 单位:山东省胶州市第二中学 环境教育论文:小学语文中环境教育的渗透 一、小学语文教育和环境教育之间的关系 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锻炼小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在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了要进一步加强环境教学的相关要求,与此同时在选取课文的时候也进行了适当的改革,很多文章都涉及到了环境教学的内容,大大拓展了小学生的视野。十八大中提出要将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进行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断的提高小学生的环保意识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一味的牺牲环境来谋取社会更大的进步。 环境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就是要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而小学语文教学开展环境教育的目标就是能够让小学生的环境思想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互协调适应,逐渐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自身和客观环境之间的关系,逐渐形成环保意识,以正确的环境保护观念来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可以说是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开展教学承担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教育工作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组织性,它可以对人们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让人们对事物进行合理的理解、准确的计算、科学的认知等。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可以说是整个工作的引领者,肩负着知识传授者的重要职责。 (1)拓展教师的视野范围,深化环境教育。在经过大量的现状分析之后,我国在进行环境教育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教师的视野成为了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由于教师本身并不具备广阔的自然环境视野,无法将自然环境和社会科学进行有效的结合,所起到的引导作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所以,为了改善环境教育的现状,进一步深化环境教育,就应该努力拓展教师的自然视野。 (2)培养教师的环境意识,能够做到言传身教。近几年来环境问题成为了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严峻考验,随着沙尘暴、海啸等自然灾害的侵袭,人们开始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每一个社会人都应该承担起保护环境这一重任。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对他们产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教师和家长。培养小学生环保意识的前提就是教师能够有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对学生产生影响。 三、环境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当中进行渗透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1)尽可能多的在课堂上涉及环境教育内容。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对学生产生影响,只有在潜移默化中才可以促进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多为学生讲述一些关于环境保护的故事,让学生们体会到阳光、绿草等客观环境的魅力所在,让学生们逐渐将环境保护观念当作是一个理所当然的事情,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作用。 (2)在写作训练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在进行写作训练的时候,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有关于自然环境、保护环境等方面的写作任务,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然环境、体验环境对人类的意义,并将那些立意新颖、具有一定环境保护意识的作品拿出来让学生们品读,并适当的给予写作者一些表扬,提高学生在培养环境意识方面的积极性。 (3)在课外活动中提高学生对环保的意识水平。在小学语文教育当中课外活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多数学生都被该环节的趣味性所吸引。因此教师可以多组织学生进行环保知识竞赛、参加各种环境保护活动等,让学生在参加课外活动的过程中提高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作者:赖芳庆 单位:江西省南康市赞贤小学 环境教育论文:论创新展开环境教育的形式和方法 一、走出拘泥于“4课时”的困境 环境科学属于边缘科学,没有自身的理论体系,这既是一大遗憾也是一大优势。环境科学与文化、自然和社会科学的兼容性极其强,已经派生出环境哲学、环境经济学、环境化学、环境物理学、环境教育学和环境伦理学等诸多门类学科。在学校几乎所有学科的教科书、日常实践活动中,或多或少都存有环境科学内容,或与环境科学相关联的,或具有潜在联系的相关要素。要有效地、创造性地利用好教课书所包含的环境科学内容,对已有但没讲清的讲清楚、没有而又特别需要的可适当增补充(特别是新知识点)、需要而没有延伸的可适当拓展。 如果相关师资能够突破学科背景的局限,教学基本达到可以举一反三、信手拈来和融会贯通的境界,取得既不增加本学科负担,又能取得触类旁通、一举多得的教育效果,并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如此这般,与盲目死守“4课时”相比,会使环境教育的空间和内容得到极大地拓展。对于走出作茧自缚的“4课时”困境,不失为一种借力打力、游刃有余、事半功倍的“笨”办法。 二、让一部分学校先“富”起来 在我国,学校集知识、道德教育和中华文明传承于一身。与企业产出的是绿色产品不同,学校产出的是具有包括环境意识在内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对社会有用的人。不能一蹴而就的观念转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所发生转变,通常会通过文化知识富集和道德取向修正,及其潜移默化地影响,逐步从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要素,由浅至深地呈现出来。在当代,在校园正得到强势地回归中华传统文化,给展开环境教育带来了新契机、提供了新平台,随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爱,越来越强烈地向大自然延伸,这一新文化——生态文化——形态的熏陶与促进,会给良好环境、道德取向与行为习惯养成,带来“正能量”并持续扩散,也必将对区域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风气的形成带来积极的影响。 “在游泳中学习游泳”,是从实践中探索与尝试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教育是培养好习惯、改掉坏毛病的最好老师,借助环境友好学校、国际生态学校建设等社会化、国际化的平台,不失为推进环境教育的一个很好的选项。通过一部分学校率先垂范,在良好环境、道德取向与行为习惯养成等,生态文化与文明水平提升方面“富”起来,进而可以先“富”促后“富”,引领、示范、影响和促进其他学校脱“贫”致“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基于上述考量,辽宁结合生态省建设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与尝试。在全省大、中、小学(含幼儿园)展开环境友好学校建设,省环保、教育部门出台了辽宁省环境友好学校标准和评估方案;省教育部门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态环境教育的指导意见和高等院校认真开展厉行节约、节能环保工作的要求。现已分两个批次对407所新申报、由原绿色学校转型升级的环境友好学校进行了表彰。 大、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比率约为1:6.2:7.4:1.4。环境教育的展开和校园生态环境建设,得到了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媒体热情关注和共同参与,良好环境、道德取向与行为习惯的养成得到了直观地展现,促进了校风向资源节约、低碳环保方向的转变,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些学校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令人惊艳,分别在资源回收、低碳节约(水、电等项目)、清洁能源利用(地源热泵、秸杆炉、太阳能等项目)、生活污水处理(初级物理处理项目)和垃圾减量(分类回收等项目)等节能减排方面,经济效益有不俗地表现;取得市级以上多项次科技奖项或发明专利;一所小学荣获了“地球奖”…… 三、更需要功夫在“诗”外 开放式广播、影视、平面和网络媒体教育和自我教育,是当代社会化教育的一大优势和特色。由于媒体传播信息丰富、知识更新迅速、扩散宽度大、生动活泼、一目了然、可接受性强,容易并且能够引发人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是扩展环境教育和实现自我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 展开学校环境教育,需要社会各界“给力”,社会与学校拧成一股绳。要善于发挥和借助大众媒体的作用,特别是已形成覆盖的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网络,传播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先进理念和信息,努力创新展开环境教育的形式和方法。 加强带头师资专题培训是开展环境教育的关键一环。学校可借助社会力量,通过阶梯式培训或有针对性双向交流,努力促进资师结合全学科实施环境教育基本技能、技巧的把握、教学质量与水平的提升。要加强环境教育教学研究,鼓励和激励创造性思维、创造性学习和创造性实践。要努力寻找和积极探索更科学、有效实施环境教育的途径、教学方法和课堂模式,为优化环境教育提供行之有效的智力、学术和技术支撑。 生态文明形成于人们对生态文化的普遍认同,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环境教育居于全民、全程国民终身文明教育的最前端,对于提升国民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水平,具有先天性的基础作用与决定意义。如何养成良好环境、道德取向与行为习惯,并将区域环境及地球家园建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推进既满足当代人、又不妨碍子孙后代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学校环境教育,不二的抉择是一致关心、共同分享! 作者:陈钺 田红 张丽华 单位:辽宁省环境环保宣传教育中心 环境教育论文:医学院环境教育革新探究 本文作者:张庆乐 张丽青 吴守林 党光耀 朱延美 单位:泰山医学院化工学院 泰山医学院化工学院,副教授 传统专业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验项目以基础型和验证型实验为主,难以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创新能力合分析、创新能力的锻炼难以兼顾,造成了专业实验项目以基础型和验证型实验为主。这种实验教学模式虽然能够锻炼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但从试剂配制、仪器组装与调节到实验步骤的讲解等整个实验过程过程由教师控制,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实验,机械地操作仪器设备,很多学生根本不动脑筋思考,即使数据不好,也不会分析和查找原因。[10-11]长此以往,学生缺乏对专业实验的兴趣,更不能充分调动其自身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造成学生实验技能和综合素质下降,失去了在考研和就业市场的竞争力。过去的专业实验教学是与理论课相配套的,而且一般是先讲理论后做实验。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从开学到期中很长一段时间处于空闲状态,快到期末时许多理论课都要安排专业实验,由于仪器设备数量有限而学生人数较多,使得很多仪器设备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经过几届学生的使用后个别设备出现老化或损坏,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一直以来,专业实验教学并没有专门的实验指导教材,大多数以课程附录中的实验项目和内容为主要参考依据。这些实验项目由于编写较早,又没有及时进行内容上的更新,因此一些实验内容过于简单,而且所用的仪器设备多数已经落后,不能满足目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需要。个别课程附录中没有的实验项目由指导教师事先编好实验讲义打印后分发给学生。由于课程附录或教师自编实验讲义中的实验步骤几乎全是文字描述,虽然实验步骤描述得比较清晰,但对于某些实验现象或仪器的基本操作往往使学生把握不准或理解模糊,加上教师在实验课上语言讲解或现场演示不清楚,使得很多学生基本操作不规范,专业仪器设备错误操作,导致仪器设备损坏率较高。 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 以培养“医工结合”特色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为改革目标,自2008年以来我们组织承担实验教学任务的全体教师对实验项目进行删减、整合和更新,参考国内外著名高校关于专业实验教学的先进改革经验,确立了“三层次三模块”专业实验教学模式,并对专业实验的管理模式和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具体总结如下:把所有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与课程分离,整合为一门实验课——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并将其分成三个层次:环境工程基础实验、环境工程专业实验、环境工程创新型综合实验。环境工程基础实验包括了环境监测、环境化学、环境生态学和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实验内容。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包括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噪声污染控制工程、环境毒理学的实验内容。环境工程创新型综合实验依据实验室现有条件,从教师的科研课题和学科研究热点中确定项目题目和研究内容,由学生设计实验路线和方案,自主实施实验方案,撰写专业报告。在环境工程基础实验和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分别设定三个实验模块(基础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并适当提高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的学时比重。这种“三层次三模块”专业实验教学体系避免了不同课程设置的实验项目出现雷同现象,如环境监测实验中的“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与环境化学实验中的“大气氮氧化物的日变化曲线”内容非常类似,将前者删掉保留后者。在环境工程创新型综合实验项目的设计中,从学科研究热点和教师的科研课题中进行筛选,选择实验条件能够满足的项目进行开设,尽可能使项目内容能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设计的“羟基氧化铁的制备和吸附性能评价”创新型综合实验项目内容包括羟基氧化铁的制备条件的确定、吸附-解吸实验、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评价等,既能锻炼学生对文献资料的查阅和综合分析能力,又能强化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并且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原理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将来的考研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环境工程专业实验的教学体系确定之后,接下来就是实验项目的选择与安排,包括实验名称、实验内容、考核方法等。由于在本次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中不仅对原有的实验项目进行整合,而且增加了很多新的实验项目,目前市场上没有现有的实验教材可以直接应用。因此,我们组织人员自编实验指导教材,方便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提高。目前,在专业实验的教学中主要由指导教师利用板书为学生讲解实验原理和实验现象,讲解完了再利用实验仪器进行现场演示。有的实验现象单纯用文字或口头语言难以描述清楚,学生听了之后仍感觉比较模糊,如滴定实验中到底溶液呈现哪种颜色指示到达滴定终点。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在进行实验仪器现场演示时只有少数距离近的学生看得清楚,造成很多学生仪器操作不规范。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利用专业摄像机拍摄了很多仪器操作和实验现象的照片、视频资料,利用Flash软件制作了图文并茂的专业实验多媒体课件,学生可以很直观地看到主要实验现象,掌握仪器基本操作,有助于实验效果的提高。 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室全天候对学生开放,学生主要利用业余时间完成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型实验项目。首先,学生需要按照项目要求先把实验方案设计好,经老师审核合格后才可到到实验室作实验。其次,学生需要自己完成配制试剂、仪器组装与调试、实验操作、数据处理等主要实验环节,有了问题之后可向值班教师请教。如通过“曝气条件下校园生活污水和医药废水中COD和BOD5比值的测定”综合性实验项目的实施,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COD和BOD5的含义和反映水体有机物含量上的区别;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基本实验技能,提高了综合素质。另外,把环境工程专业实验的教学大纲、实验讲义和多媒体课件等资料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上。一方面,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上相互交流实验体会或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并可以展示自己的创新实验成果。另一方面,社会各界人士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了解专业实验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验技能情况,为用人单位提供参考。将专业实验单独设课后,除了将正常的学生实验操作、平时成绩和实验报告进行打分外,还增加了实验理论和操作考核。实验理论重在环境样品的采样方法、样品预处理和监测方法原理,其中有些内容是实验课上讲授过但是课本上没有提到过的,考查学生课上是否认真听讲。操作考核重在学生的基本操作是否规范、仪器是否会正常使用等,现场打分。在结果评定过程中,操作考核占30%,理论考核占30%,实验报告占20%,现场操作和平时成绩占20%。 结束语 自从将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单独设课以来,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学生的实验素养和操作技能有了较大提高。今后应进一步优化实验项目安排,增加创新型实验的比例、加强开放式办学力度、设计更加科学的考核方式,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实验素养和操作技能,为将来的考验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环境教育论文:地理环境教育教学思索 本文作者:陈锦涛 单位:衡水学院分院 教科书按教学大纲要求,以地理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作为线索,确定教学内容,要求学生认识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通过利用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发展生产。在利用合理时就能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利用不当时,则出现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环境污染等危及人类生存的问题。 因此,课堂教学作为普及环境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应当对学生实施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思维。 根据我国目前的地理教材的实际情况,紧抓教材、立足课堂,以现有的课本内容为基础,尽量挖掘与环境教育相关的内容,自觉地、有效地渗透环境教育,是充分发挥教师在环境教育中的以身作则的一个显著标志。 教师合理计划,认真备课,利用教材创建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课堂中利用教材情景教学,引出相关环境问题,依据地理学规律出发探索问题,分析问题,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相互合作、取长补短、最终发现问题产生的根源。在提出解决方案时,激发学生开拓思维,提出更深入的问题,让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所学知识。 利用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渗透现代社会的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环境道德意识,要求学生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增强环境保护的道德感和责任感;普及环境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环境权益意识,自觉遵守环境保护法,养成良好的守法习惯,履行相应的法律义务,保障法律法规的顺利实施;树立环境责任意识,要认清环境问题产生的人为性,明确人类应当承担的环境责任,环境保护是每个人责无旁贷的责任,每个人必须牢固树立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 课堂教学是学校环境教育中最经常、最有效、最现实的一种形式,但是相对于课堂教学,地理课外的实践更具有直观性和参与性,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其形式多样,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环境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其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强烈意愿,发挥学生在环境教育中的主体意识。 组织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并利用地区优势和学校硬件设施进行气象、水文、地质等的观测、野外考察,开展当地人口发展、资源现状及利用、环境现状及保护的调查,了解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对人类健康、经济发展的影响,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经验等,并要求学生写出总结或调查报告,提出自己的建议。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在真实的环境活动中有了亲身的体验,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和活动,使学生变环境知识为意识,形成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技能,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环境保护和治理的行列中去。 总之,环境教育在地理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环境教育也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课堂内外的教育教学实践,将地理学科同其它学科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带动学生家庭以及社会主动投身到环境保护的大军中去。 环境教育论文:环境教育实践思索 本文作者:郭旋芬 单位:广东省中山市东凤中学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出现严重的资源“赤字”。况且资源的再造力差,速度慢,能源物质不能重复,当今世界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草原和森林资源、水资源、野生生物资源的状况及其森林破坏、草原退化、物种绝灭、耕地锐减、淡水紧缺等资源问题都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加强资源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资源保护,节能减耗,对培养资源生态观具有发展意义。 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农药化肥污染等状况,已经严重危害了人类健康,各种因污染而产生的疾病相应增加;亦严重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加强中学生的环境保护教育,培养环境保护意识,维护生态平衡,爱护大自然,使学生产生环境保护的紧迫感。 在校内班级开辟环境意识墙报、黑板报,使之图文并茂,披露污染事件、不环保行为,表扬环保行动;开展环保诗歌、漫画、美术的创作活动。大力宣传,使人人由我做起,以班级为单位列举生活中的环保措施,如:节约学习用品、节约水电、爱花护草、参与美化、绿化活动等,促使全民环保意识的觉醒并促使人们共同关心环境、保护环境。 组织学生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对附近的公园、河道、水塘、街道进行课外调查,了解其污染程度;组织学生参观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环境监测站等有突出环保成就的单位,把各种活动的现状作比较,使学生感到环保光荣,污染浪费可耻。让学生写成调查报告和小论文,增强环保意识,养成环保行为。 课堂教学渗透环保教育,生物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环境教育素材,在课堂上进行环境教育是最基本的途径,贯穿于新课、复习、练习、成绩考核等环节之中,如:蜘蛛结网捕虫减少农药污染,青蛙每天可吃农业害虫达二百六十多只,促进生态平衡,减少采用农药可避免破坏生态结构等。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生态平衡意义。课堂教学动用电教设备,展示我国珍稀野生生物资源和重点自然保护区,扩宽学生视野,让学生也理解我国并非有取之不尽的资源,引起学生关注资源问题。 结合“环境日”、“地球日”、“爱鸟日”等节日举办知识竞赛,结合“植树节”开展植树、爱花护草等活动。邀请自来水厂、环境监测站、环保所的技术人员就关于“污染与健康”、“环境污染及防治状况”等方面,作知识讲座;展示“污染与治理”、“人口素质与计划生育”等各种内容的图片,潜移默化地提高人们环境意识。 第一,生态环境意识并不会自然产生,需要经过广泛的教育培养,与人的文化素质、道德水平有关。 第二,社会生产、经济建设更应注意环境意识的体现。通过科学的途径进行分析,强调生态问题的复杂性,使全民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念。 第三,环境教育是全球性的问题,是世界各国21世纪面临的共同课题;生态环境教育要从小抓起,使之成为全民的教育,贯穿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正规和非正规教育,渗透到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 总之,通过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投身于环保的社会实践,激发环保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对实施环保、计划生育等基本国策具有重要的战略和发展的意义。 环境教育论文:民族区域环境教育强化策略 本文作者:刘涛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教学大纲和计划 高校公共环境教育是指高等院校针对非环境专业学生开设的环境教育课程。我国从1995年开始,要求高校非环境专业开设环保公共选修课或必修课,作为非环境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组成部分。但高校对公共环境教育课程普遍不够重视,在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中很少安排对非环境专业学生的生态环境教育课程。据统计,21世纪初,我国高校中仅有10%左右的院校在非环境专业中开设了环境科学方面的课程,而其中民族地区的高校更少。目前,虽然绝大多数高校认识到开设公共环境教育课的必要性,并且75%以上的院校初步开设了必修或选修课程,但由于各专业课学时紧张,特别是政治理论课学时比重较大,难以压缩,选修课实际开的并不多[3]。民族地区的高校环境教育更加薄弱。云南大学的一次抽样调查显示:通过学校开设的有关课程来获取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大学生仅占37.6%[4]。由于缺乏明确的发展规划,没有相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使得公共环境教育课程的开设缺乏规范性和约束力,随意性很大。 学校对公共环境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也没有具体要求,缺乏相应的考核评价标准。因此,加强民族地区高校公共环境教育,首先要结合实际,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和详细的教学大纲和计划,确立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确定发展目标、任务及具体手段措施,明确公共环境教育课程的性质、地位及特征,规定教学目标、内容、学时和学分等内容,使公共环境教育课程的开设规范化、科学化。具体公共环境教育课程的设置,要体现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结合,要加强环境伦理学、环境法学、环境评价学、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特点和需要开设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相关课程。第一层次为公共必修课与限选课,为所有非环境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系统介绍环境生态问题、环境与发展战略以及环境治理等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科学发展观,使学生初步具有评估和处理有关可持续发展和环境问题的能力。第二层次为选修课,为部分非环境专业学生结合个人兴趣选择学习的课程。要结合特点,丰富多样,强化学科间联系渗透。第三层次为实践课,为理论课的必要补充。因为环境教育的实践性很强,没有一定的课外环保实践活动,就会使理论脱离实际,而这也是当前公共环境教育的薄弱环节。实践课教学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如在附近的自然保护区建立实践基地、组织野外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城市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开展环保社团活动等。 大力加强师资建设,设立公共环境教育教研室 师资缺乏是我国高校环境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5],而民族地区由于环境教育发展滞后,表现尤甚,这成为制约高校公共环境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配备一定数量的优秀专职教师。可以设立专门的公共环境教育教研室,由教研室统一负责学校的公共环境教育课程教学。以教研室为核心,吸引环境和其他专业的优秀教师到公共环境教育的教学、管理一线。要制定实施培训计划,采取多种方式,使教师得到有效培训,如参加进修班、学术研讨会,到发达地区做访问学者,出国进修、学习,提高公共环境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施教能力。其中,对环境专业的教师着重于进行教育理论、实践的培训,对从其他专业抽调来的任课教师着重于进行系统的环境理论、实践的培训。 挖掘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加强学科渗透教育 我国民族地区不仅有着独特的自然资源环境,而且少数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了特有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意识,这种思想意识既反映在民族传统法令和乡规民约中,也体现在民族宗教信仰和文学艺术里,还贯穿于民族禁忌习俗中,并成为少数民族人民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这是民族地区高校环境教育独有的优势资源。“中国西部民族地区乡土知识蕴涵着优秀的传统生态文化,如民歌民谣可以陶冶学生的环境情操;地方风物传说可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人类起源神话可以使学生感悟自然之恩;民间信仰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环境观;生产生活过程中环境保护习俗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历史故事可以启发学生积极参加家乡环境建设等。开发富含乡土知识的校本课程可以为环境教育立足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化提供较为开阔的田地,具有很高的环境教育价值”[6]。“数千年形成的本土知识传统中包含着真正的生存智慧”,“本土知识对于解决本土问题来说,是一种真正有效的知识”[7]。因此,民族地区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一方面在民族法学、民族宗教、民族习俗、民族文学艺术中深入挖掘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价值观念,并在公共环境教育中加以借鉴吸收,使公共环境教育更能为学生接受,同时也继承、弘扬了各民族优秀生态文化传统;另一方面,要把公共环境教育渗透在民族法学、民族宗教、民族习俗、民族文学艺术的教研中,加强课程间的联系和渗透。通过这样的环境教育,可以促进民族传统生态观念向现代环境意识的嬗变,推进环境伦理学、环境法学、环境评价学、环境经济学等环境社会科学的发展,推动环境保护的开展。“这种通过吸收传统优秀文化的深层稳态观念知识来进行现代生态与环境教育的做法在客观上并不亚于现代法律等外在社会控制机制的效用”[8]。 关注现实问题,提高环境教育实效 民族地区面临生态环境脆弱和经济发展落后的双重挑战。目前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如水污染,大面积草场的退化、盐碱化和沙化,森林资源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等等。如何转变目前不利局面,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摆在面前的重大课题和现实难题。民族地区高校学生是未来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领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因此,他们的环境意识、行为习惯直接关乎民族地区未来环境状况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毫无疑问,民族地区公共环境教育在破解这一难题中应该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民族地区高校公共环境教育中特别要强调针对社会现实问题,关注环境热点问题。既要通过通识性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认识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也要透过现实问题使学生切实感知节约与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等的重要性,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增强环境意识和历史责任感,养成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真正提高环境教育实效。 加强横向合作,推进公共环境教育的发展 加强横向合作包括两方面:一是高校之间的内部合作,一是高校与政府部门、企业及非政府组织间的外部合作。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的高校纷纷开设了环境教育必修课或选修课,一些大学校园中还出现了学生环保社团,公共环境教育开展得颇有成效。民族地区高校应积极与这些高校开展交流与合作,学习它们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改进教育模式和方法,提高教育水平和实效。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发挥教育资源优势,与政府部门及非政府组织进行形式多样的交流合作,推进公共环境教育的同时,推动全社会环境教育的发展深化。如和政府部门合作制定规划,组织实施有关项目;和企业合作开展环保课题研究,在企业建立环境教育实习基地;和非政府组织合作开展环保活动,等等,让学生广泛参与环保体验和环保实践活动。这样,就可以使高校的环境教育和社会的环境教育密切结合起来,促进环境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全面深入发展。事实上,这方面已有不少尝试[9]。综上,本文择要从五方面论述加强民族地区高校环境教育的路径选择。事实上,还有其他一些方面,包括教学模式方法、考核方法和评价标准、教材建设,等等,这些问题在我国高校环境教育中具有普遍性,且学界已有不少论述,故本文不再赘述。
小学教育论文:镇教研中心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对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监管,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办学效益,巩固、扩大新课程改革实验成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教体(20__)86号文件《*市中小学质量管理意见》和《*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管理补充规定》的有关精神,制订本制度。 一、镇教研中心职责 1、镇教研中心负责对本镇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要对各校的质量监控、评价给予指导和检查,对各校教研组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对各校教育教学质量实行多指标综合评价,充分发挥“单元过关”、“段考”等诊断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作用,促使各校均衡发展。 2、定期或不定期对各中小学贯彻教育方针的情况、课程开设情况和综合素质平定工作进行指导和抽查。 3、镇教研中心教研员要不断深入基层学校,了解各校教学教研情况,深入课堂听、评课,并根据情况给予相关指导。教研员每期听课不少于50节。 4、镇教研中心每期组织各校同头课教师进行大规模教研活动2—3次,重点对教材、教法、教学进度、重点、难点、考评等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交流,充分利用优势教育资源,校际互动,优势互补,实现全镇教育均衡发展。 5、依据市教体局“千分考核”中有关教学质量的内容,对各校的教学工作进行考核。 6、每学年评选一次“先进教研组和优秀教研组长”。 7、每学期组织各中小学进行1—2次质量抽测,对各校的教学质量适时监控、适时指导。 8、每学期对各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做出监控评价报告,同时上报教育科和教育科研培训中心。 二、学校职责 1、学校要建立课程管理委员会,制订学校课程实施方案,保证按要求开足、开全规定课程,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2、校级教育质量管理和评价要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的主体作用,评价方式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评教与评学相结合,充分发挥素质教育报告册的作用,认真搞好综合素质评定工作。 3、学期初,学校要制订各种教育教学计划和各种制度,如:教师学习制度、集体备课制度、课题研究制度、教研组活动制度、教研评价制度、教师反思制度等。做到期中有检查,期末有总结,学期结束要及时归档保存。 4、学校要制订教研组工作目标和班级管理目标,对教研组及班级管理实行目标管理和考核,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对平时材料的收集和保存。 5、校内学科组要切实加强校本教研工作,实现同年级、同学科的同步互动,做到教案课时数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学生作业内容统一、单元测试统一,努力营造一种先集体说课后备课、先备课后上课的团队协作氛围,真正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校本教研目标。 6、学校教务处要真正加强教学管理的力度,每期要对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作业检查2—3次,要有详实的检查记录和检查小结,通过检查要对发现的问题作出指导性的评价。 7、每学期每位教师要上一节以上的公开课,学校要充分发挥“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利用学科教研组认真搞好“说、上、评”活动,把校本教研落到实处,使全体教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8、学校要结合“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引导教师阅读一定量的教育理论书籍,不断充电,及时了解最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动态,广征博采为我所用,不断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树立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和育人意识,尽快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9、各校要修订完善“备、讲、批、辅、考、评、补”等教学管理制度,使教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10、每学期评选一次“先进教研组和优秀教研组长”。 11、每学期各校要对本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做出监控评价报告,报告要上交镇教研中心。 三、学科教研组职责 1、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学计划,制订教研组工作计划和管理目标,定期召开教研活动,并做好记录。 2、负责组织和审查本学科各年级的单元过关试卷和期中测试卷。 3、组织教师研究新课程标准、教材、教法等教研活动,组织本学科 的观摩教学,进行教改实验。4、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定期对学习情况进行组内交流,不断提高教育素养。 5、掌握本组教师的教学状况,经常深入课堂听课、评课。 6、对本学科的教学基本环节作统一要求,形成规范。 7、教研组学期计划完成率不低于85,期末写出教研工作总结。 8、注意收集本学科的教研成果(论文或经验材料)。 小学教育论文:新信息技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发展策略研究 一、新信息技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总的策略 新信息技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总的或根本的策略应该是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强调运用教育技术的 理论与方法支持和指导新信息技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社会对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人才的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上要求从培养知识积累型人才转向 培养创造型人才,要求学习者能够有良好的素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这就要求更加重视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让 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包含更多的主动获取知识、处理信息、促进发展的成分。为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新信息技 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好的机遇,它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了各种供选择的学习资源,还将导致教育思想、教育 观念、课程内容、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育手段乃至教育体制等全方位的变革。因此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来 考虑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发展策略。 新信息技术本身不会孤立地在教育中必然地发挥作用,它必须要在现代先进的教育价值观念、现代教育思 想的指导下才能对发展全民教育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只有把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中小学教育系统的有机组 成部分,与科学地确定课程内容和目标,正确地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特征,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确定合理 而科学的评价标准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各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用教育技术的思想和方法进行支持和指导,才能 发挥教育系统的整体功能,真正做到充分、合理、有效地发挥新信息技术的功能效益和优势,达到优化教育系 统的目的,实现全民教育的宏伟目标。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思想和 方法符合现代教育观念,强调应用系统思想和方法对各种教育系统进行全面地分析、设计、开发、管理和评价 。 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学习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的认知过程,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所要利用的环境和条件。 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扩大了学习的资源,改善了学习环境,丰富了传授的方法与途径,但必须对与新信 息技术的应用有关的教学过程和新信息技术所构建的学习资源环境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才能保 证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这正是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的组成部分。 二、新信息技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一般策略 (一)必须加强调查研究,进行科学决策 教育中应用新信息技术是百年机遇,不可放过,但必须走一条自己的路,要面向未来、着眼现阶段,作好 分阶段总体规划是当务之急。 应建立各种专家咨询和调查研究的机构和组织,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重大决策应在有关专家多角度、多 层次评议、论证的基础上进行,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政策的连续性。 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是一个新的、投入较大、影响深远的课题。国家教委和各级教育行政部 门需要围绕这一新课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应从新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整体改革,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 学模式、学习方式、方法和过程等多方面的影响进行有效的实验,并定期地、有组织、有计划地作定量定性的 跟踪调查,以及时分析现状,发现问题,修订策略,推动进一步发展。 要重视对信息社会中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模式的研究,建立适应国际化、个性化、信息化的信息教育课 程及其它相关课程目标,着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尤其在计算机教育的目标、内容、课程方面作深入思考,重 新确定计算机教育的政策和目标、学科内容,摆脱强调程序设计语言的偏向,以计算机应用为主,把计算机作 为教与学的工具,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和其它手段去探索、获取和处理各种知识信息的能力。 要重视对新信息技术所构建的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建立与新信息技术应用相适应 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开展与新信息技术应用相适应的课程目标、教学结构、教学评价的研究,重视对新信 息技术应用的评价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包括对成本效益的评价、对应用新信息技术的教育系统有效性的评 价、对学生学习成就的评价等与新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关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的各方面的评价。 要研究制定信息社会中的教育政策,尤其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规划、政策和策略。无 论是视听技术、计算机技术,还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它们在教育中的应用都需要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尽 快作出合理的发展规划,制定相应的发展政策和策略,并切实有效地组织实施,这是当前新信息技术的发展特 点所要求的。 (二)加强政府行为,切实处理好几个关键的问题 1.领导的重视与认识问题 各级领导的重视是推动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关键。领导者的重视及正确的认识可以直接转化 为政府的一系列有效行为。由于存在经费、认识、师资、软件以及升学压力等多方面的原因,当前新信息技术 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发展十分缓慢。如果政府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通过政府行为来推动,十分有利于新 信息技术在中小学应用的发展。 2.经费投入问题 首先,各级政府应为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建立稳定的经费来源渠道,确保经费投入,可以考虑以下一 些可供选择的措施: (1)在中央和地方财政中设立专项资金,通过拨款、奖励、 补助、贷款等形式向中小学增加投入; (2)通过制订企业向学校资助经费可抵税收的政策, 鼓励企业向学校提供资助和各种设施; (3)通过教育附加、勤工俭学等多种形式,多渠道筹措经费, 同时通过奖励、补助等形式鼓励中小学继 续自筹经费,投入新信息技术的应用; (4)考虑确立 教育部门购置教育资源的价格优惠政策; (5)积极争取国际援助, 鼓励国内企事业单位和一些民间组织与中小学共建。 其次,切实保证硬件、软件、培训和管理维护的合理投入比例,发挥资金使用的整体效益。 再次,国家在经费投入政策上应有所倾斜,尤其对经济落后地区和条件较差的中小学,要增加拨款和补助 的比例,以加快其发展速度,缩小教育差距。 3.硬件问题 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程度取决于国家、地区和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发展阶段,不应盲目追求最新、最高 技术。每个地区、每所学校要根据自己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不同的教育教学需求、资源与约束条件来确定自 己最基本的教育技术设备作为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的条件。 同时,必须对硬件维修、维护措施作出有效的安排,以保证硬件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 有效应用。 4.软件问题 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是保证新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手段去改善教育质量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为此,必须采取 以下措施: (1)建立有效的教材建设和软件开发机制与科学的质量标准 教学软件的质量和它能否被教师和学生接 受是使用新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教材建设和软件开发必须建立有效的机制与科学的标准。 中小学教材的设计、开发应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在国家教委主管部门的组织规划下,由学科内容专家、学 科教学教师、教育技术专家、教学媒体专家、软件编程专家、教育心理学专家和教学研究人员等多方面专家组 成的小组共同设计、开发,并要有相应的政府行为,形成相应的规划、投入、管理、设计、开发、试用、反馈 、修改、评审、生产、推广、出版发行的工作系统。 国家教委主管部门应进一步规范视听教材和计算机课件的开发标准和纲要,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和软 件规范标准,加强视听教材和计算机课件的评审。所有软件均应有配套的使用说明或手册。 软件开发中要特别重视教师与学生的参与,要了解学生和教师的需要并考虑到教师和学生在相应教学环境 中的相互作用。要注意软件不是课堂教师的电子替代物。 (2)建立若干高标准的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的骨干编制基地当务之急是中央和地方应建立若干高标准的 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的骨干编制基地,统筹规划,重点投入,分区协作。采用政府与企业联手的方式开发软 件(由国家教委提出软件产品的详细指标及要求,让企业投标制作,版权归国家教委所有)以增强软件开发能 力,克服开发人员和资源的严重不足。软件开发必须重视前瞻性、适应性、交换性,以实现资源共享。 (3)在软件开发上提供特殊政策 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属于特殊商品,既要面向教育市场,又要实行 特殊政策,在一定时期以文字教材的收益补贴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的建设,国家和地方都应有重点投入,或 采取一定的政策措施吸收社会资金编制中小学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通过确立对教育行业优惠的市场机制, 教育电视台或计算机网络传送等多种形式促进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的流通。通过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评选 、软件竞争等方式鼓励优秀教师参与教材或软件的开发,对编制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应视为“着书立说”, 国家和地方应有相应的认定与奖励办法。 (4)适当引进国外优秀的教育教学软件 适当引进国外优秀的教育教学软件,结合我国中小学教学的实 际进行改造和编译,提供给中小学使用。引进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和借鉴国外软件制作的经验和技术。 5.培训问题 任何一种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创造力得以发挥的重要条件是教师使用新信息技术的自觉要求和能力。因 此,建立一支足够数量的、稳定合格的现代化干部教师队伍,是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成功应用的关键。 (1)建立职前教育与在职培训并重的培训体系 要在教师继续教育以及师范院校中开设教育技术课程和 计算机等信息文化课程,培养广大教育行政干部、教师和在校师范生的信息文化意识和适应新信息技术的教学 和管理能力。培训必须形成制度,经常地定期进行,以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 (2)要特别重视对校长的培训 校长是推动新信息技术在学校应用的关键力量,因此要特别重视对校长 的培训。教育行政人员对信息文化和信息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对与新信息技术有关的国家政策 的理解与执行程度,重视对他们的培训,有助于为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提供科学合理的行政支持 。 (3)要重视专兼职电教教师的培训 首先要普遍地进行岗位培训,实行凭证上岗的制度。在此基础上分 级组织专业进修、学历、双学历教育和骨干教师培养,逐步形成一支合格的、稳定的、拥有更多教育技术、教 学设计和媒体专家的电教教师队伍,适应新信息技术应用的需要。 (4)对学科教师实行全员培训 学科教师是应用新信息的主力军。对学科教师要实行全员培训,除了关 心他们技能的提高外,还应注意他们态度的转变,利用一切机会阐明新信息技术和相应的教学软件改进教学过 程的教育结果,要尽可能联系课程、联系教师的经验和观点来进行培训。要注意到教师使用新信息技术的勉强 性常常是设备使用中实际困难的反映;要注意消除教师对媒体会代替他们或降低他们的地位和作用的担心;要 注意消除教师害怕在学生面前暴露他们对新技术的不适应的心理。 (5)重视加强对师范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 要重视对师范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把“教育技术 基础”和“计算机基础”列为必修课,为学校输出适应信息社会和教育现代化要求的合格教师。 (6)重视对教学软件开发人员的培训 重视对教学软件开发人员的培训,使他们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 术。尤其要加强教与学的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的培训。 (7)建立分级培训体制 采用分级培训体制, 利用和改进现有的培训系统广泛开展信息技术的培训,除 调动中央和地方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外,要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开展培训。 (8)重视对培训效果的考核和评价 要以行政、法律、 经济等手段规范、吸引广大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 参加培训,并重视对培训效果的考核和评价。对有一定基础的教师和干部要有一定的政策鼓励他们通过自考、 远距离教育等形式进修第二学位或获取证书。 6.管理体制问题 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必须按照系统原则进行科学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和效益。 要将新信息技术的应用状况纳入中小学“双基”督导、检查、评估范围,制定评估标准和相应的政策,分 类推进,督导检查,促进新信息技术应用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1)尽快改变视听教育与计算机教育分而治之、 多头管理的状况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中小学电化教育 与计算机教育基本上是分别管理的,从国家教委到地方,甚至到学校,多为两个工作系统,彼此分离,人们在 思想观念上也常把二者分割并列,这已带来管理上的很多问题,对于未来的发展更为不利。因此,只有采取相 应措施将二者统一起来,才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统筹规划与设计使用,才有利于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 教育中应用的协调发展。 (2)教育电视台的建设与管理在当前是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 它直接关系到卫星电视教育网络的发展和 卫星电视教育的成败,对达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的目标至关重要。国家教委应尽快与广播电视部 门协商,制定一个教育电视台管理条例,促进教育电视台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强管理,提高社会效益。 对于教育电视节目进入有线电视网,国家应在立法上加以考虑。 (3)搞好教育电视栏目,合理设计和编排节目内容 紧密结合中小学教学的实际需要,搞好教育电视栏 目和节目内容、形式的合理设计和编排。卫星电视教育的主要落脚点是中小学及家庭、社会,卫星电视教育节 目播出的主要对象和客观评价者之一是中小学,优化节目播出的基础源泉之一是中小学教育与教学实践。因此 ,教育电视台应针对中小学实际,播出与中小学教学配套的小版块节目,配合课堂教学,同时办好“开放性课 程”和各类教育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应建立校内电视接收和闭路系统,同教育电视台“联网”形成相互配合施 教、两翼齐飞的态势。 教育电视要为中小学提供与学科教学配套的丰富的教学资源,总体上要做到与中小学教学进度基本同步或 略超前,这样一方面可以给中小学教师提供一种教学示范,另一方面也便于教师将有关的教学材料整合到课堂 教学中去,以充分发挥教育电视资源的效益。 (4)重视教育电视节目的反馈 要重视教育电视节目的反馈, 建立有效的教育电视节目收视情况反馈网 络,定期开展节目收视调查,收集反馈意见,以调整播出计划和修改教学节目。 (三)普及和提高基于视听技术(投影、录音、电视、录像、语言实验室、计算机辅助教育等)的多媒体 教学形式,大力发展基于卫星通讯技术的远距离教育形式,积极试验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网络教学形式和基 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多媒体教学形式。 这一策略的实现,可以采取以下具体策略: 1.分类指导,分层推进 当前在经济比较发达,科学技术和教育水平发展较好的地区,多数中小学的校舍、师资、一般教学设施、 正常经费等办学的基本条件已经达到基本要求,学校科学管理基本成型,教育改革被提到议事日程,校长一般 具有较强的现代教育意识,在这些学校中应大力提倡应用新信息技术。在经济、科技和教育发展较差的地区, 多数中小学的办学条件较差,在这些学校应首先改善基本的办学条件,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新信息技术的应 用,并利用已有的新信息手段开展师资培训。对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应该考虑到既能在有条件的地区与学校迅速 有效地发展,又能对较为落后地区与学校进行辐射与扶持。 有条件学校,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分别确定不同层次的应用新信息技术的目标和模式,分步推进。在多 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兴起的情况下,必须仍然重视以投影、幻灯、录音、电视、录像等视听媒体为主的多媒体 教学形式的应用。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确立一批不同层次、不同应用模式的示范校,要重视和扶持一批 条件较好的学校积极试验和推广多媒体教学形式和网络教学形式,影响和带动一般。 我国多数乡村贫穷落后,中小学布局分散且条件较差。对这些学校来说,首先的是确保最基本的办学开支 、维持正常教学、改善办学条件等问题。有条件的农村中小学应用新信息技术发展教育可以有两个基本方法: 一是以中心校为点,充分利用县乡建立的广播电视接收装置,接收广播、电视教育节目,获得教学资料和教育 信息,建立县乡教学资源中心,开展教研与教师培训,进行德育与公共课教学;二是在学校和班级进行以常规 媒体应用为主的实验,取得经验,创造条件,逐步推广。 2.多类型、多层次布局 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新信息技术,可按照如下四种类型和层次布局: (1)重点配置,形成若干应用新信息技术的教学点 有些中小学的班级、学科较多,物质条件与经济力 量有限,教育方式和手段又需逐步更新。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可以把新信息技术应用的重点放在年级和学科上 ,在一些宜于应用新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又需重点保证的学科与内容上,根据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投影、幻灯 、录音、录像与计算机等设备和相应的软件。 (2)以班级为基点,形成应用新信息技术的班级体系在一些条件较好的中小学,适应班级授课制,把应用 新信息技术的基点放在班级,在每个教室里装备投影、幻灯、电视、录像等视听设备和计算机设备,给教师提 供相应的软件和教材,方便教师使用。也可以在电化教室、语言实验室、计算机室、音像阅览室等一室或多室 配备投影、幻灯、电视、录像、计算机等设备和相应的软件,供一些学科使用。 (3)以学科为基点,形成应用新信息技术的学科专业体系 在办学条件有较大改善,教学改革不断深入 的情况下,班级授课趋于“专业化”,个别化教育逐步得到发展,多数学科教学在专业教室进行。适应这种情 况,学校把新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点放在学科,在每个学科的专业教室除装备相应的演示、实验设备,挂图、教 具与学具外,根据学科需要装备特定的视听设备、计算机设备和教学软件。 (4)以多媒体教学形式和网络教学形式的试验为中心, 将基于视听技术的多媒体教学形式和基于卫星通 讯的远距离教学形式等多种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形式组合形成现代教育技术体系。 在少数办学条件有根本改善的中小学,在新信息技术普遍应用的基础上,以发展多媒体技术为重点,建立 校园网,形成包括广播电视、录像、通讯、计算机与投影、幻灯、实验设施等各种应用形式在内的网络系统, 覆盖学校教育教学各个方面,并留有接口同国内外联网。 3.建立资源中心,实现资源共享,强调媒体的优化组合利用 新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建立正确的资源观念并强调资源共享有利于充分有效地利 用新信息技术。当前中小学经费短缺,软件、硬件缺乏,应该在省、市、地、县、乡(镇)、学区建立学习资 源中心,为周围学校提供资源服务,实现资源共享。这种资源中心还将为开放学习和个别化学习提供条件,促 进学习的社会化和社会的学习化,为实施全民教育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任何媒体都有其特定的作用,能够解决特定的教学问题。我们一方面要在教育教学中积极推广应用新的信 息技术或新媒体,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已有媒体技术的作用,通过教学设计,对媒体进行选择和优化组合,以 最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小学教育论文:浅谈计算机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计算机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现代教育理念的改革、深化,对国民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使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工作、如何合作、如何生存。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就必须要紧跟时展的步伐,信息化教学必定要广泛深入课堂,计算机教学自然成为其改革的重中之重。计算机教学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复杂的过程简单化,隐含的知识清晰化,枯燥的教学生动化,可以说,计算机教学的引入,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飞跃;对教育教学效果是一次巨大的提高。 对于现代的小学教育,学生已开始不满足于“知识=书本+粉笔+嘴巴”的教学模式,随着小学生心理发展、生理发展期的提前,现代科学环境的影响,活动范围和方式的不断拓广,他们对知识、对信息有了更高、更多的要求,而计算机教学的引入正好顺应了这种时展的趋势,它将外界与学校、活动与课堂、书本与信息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将“知识=书本+粉笔+嘴巴”更新成为“知识=书本+电教+嘴巴”,满足了小学教育乃至于现代教育的要求。 一、计算机教学可以弥补教学器材的不足,增强小学教学中形象化成分,顺应小学生心理思维的发展规律。 伴随着教育的发展,学生知识面的不断扩大,教材的不断更新,许多新事物、新知识的不断涌现,作为面对着心灵幼稚、思维能力低下、抽象认识发展缓慢这一特殊群体的小学教师来说,已很难通过简单的介绍、片面的几句话来让学生在内心世界形成完整的认识,即使是教师自己,也很难仅仅凭借自己的所知来弄清楚问题的关键,很难在很短的时间、较小的校园范围内找到合适的答案。而能让学生比较形象了解的实物模型、鲜明的彩图,完整的文字介绍,即使在城市学校也很难比较完整、全面的找到,因此,在传达知识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因教学资料、知识资料不能满足需要所造成知识盲点,造成教师与学生在知识传递上的阻塞。而计算机能够全面满足教学需要,解决这一问题,它通过网上传输获取教学中的所需资料,有力的弥补了教学器材数量与质量的不足,提供了丰富的教辅工具,并且运用各种动画、图解、音乐等先进的教学手段,系统全面的传输知识信息。更重要的是,小学生这一不成熟的群体,获取知识的绝对途径则完全依赖于教师课堂的传播,他们心理和思维的发展所要求的形象性资料,是任何教师都无法估计和全部满足的,而计算机教学则具有很强的形象性、灵活性、多样性,它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有针对性的选择,能把书本上简单或是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深刻、形象,很好的针对小学生形象思维发展快而抽象思维发展缓慢的心理特点进行信息的多元化处理,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计算机教学可以提高教师的知识文化深度和广度、教学能力,同时也可以弥补教师知识和教学方法不足的欠缺。 知识文化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作为教师——知识的传播者,就必须紧跟知识文化发展的脚步,努力将自己变成不断有清水涌出的甘泉。另外,小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各方面发展的不成熟,教师以自己的所识抽象、模糊的讲解对于他们来说,是不能理解、接受的,因此,教师就必须寻找更简洁、生动、具体、形象的讲解方法和知识资料,这也决定了小学教师查找资料的复杂性。但是,因为环境的限制、活动空间的约束,书本传达信息已远远不能赶上时展要求,教师知识的更新不得不借助更先进的传播媒体——计算机来完成,因而,计算机教学就必然充当起完善教师知识结构,增强教师业务能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教育角色,这是时代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使计算机教学占据了教育方式的阵地,赋予了它担当教育发展方向的重任;其次,随着计算机教学的引入和推广,“快乐教学”理念的提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快乐学习、自主学习为目的”,而小学生玩中学、学中玩是他们现阶段获取知识的方式,对于活动教学,游戏教学的要求则更强烈,教师在教学、育人的方法上则必然要不断的改进,教师在教法上的差异、缺点、则更多地依赖于计算机教学互动式、启发式、游戏式的功能来弥补。计算机教学近年来的发展,其先进性的不断体现,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最有力、最快捷的手段,并且也已成为教师能力考核、教学比武、职称评定、教研科研的一项必备内容,因而,教学本身的要求也使计算机教学的作用不断增强,成为了现代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计算机教学可以加大课堂教学容量,克服传统教育教学过程的弊端,创造最佳知识传输效果。 计算机教学引入课堂,其高效、快速的信息传递功效,与传统教学相比大大节约了教学时间,在相同的课堂45分钟,采用计算机教学能够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扩大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这在小学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小学生幼稚的思维对事物的认识需要寻求丰富的感官刺激,计算机教学正好能够源源地传递他们对知识需求,满足其求知欲。另外,计算机教学还能够简化教学步骤,克服传统教育教学过程的弊端:1、可以简化教师繁琐的书写过程,以演示稿、幻灯片代替黑板板书内容,大大节约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2、克服了教学空间的限制,完成了以前在教室不能完成的教学内容,使教学从教室走向了校外,从有限空间走向无限空间,拓展了教学范围。3、克服了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计算机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始终围绕学生这一活动主体,采用师生交互式的对话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值得我们认识的是,计算机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动画式的三维效果,能够完成教师光靠双手所不能完成的动作演示效果,特别在小学社会课的教学中,其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小学生与其它阶段的学生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们心理对动的事物的认识远远比对静的事物的认识深刻,对多颜色的事物的认识比单一颜色的事物认识深刻,对图象事物的认识比文字知识的认识深刻,对具象事物的认识比抽象事物的认识深刻。而计算机教学的三维效果正是起到了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静态的事物动态化,文字性的知识图象化,单一的事物多彩化的作用,适合小学生心理的发展,增强了小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深刻性和长久性,因此,计算机教学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与中学或其它阶段的教学表现得更明显、更直接。 四、计算机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培养小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计算机教学是学习革命的产物,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作为小学生,对于新事物的渴望和思考是非常强烈的,对于计算机教学所带来的丰富信息,是他们从未接触过的。第一,计算机本身就是一种现代科学产物,小学生对其中奥妙在教师的引导下必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计算机所提供的对话式功能,能满足于小学生爱动的心理,对计算机本身的操作就是一个自觉学习的过程,对计算机信息的寻找过程本身也就是一种满足求知欲的过程;第二 ,计算机所提供的虚拟式的演示功能,是在现实生活和实践过程中所无法实现和观察到的,它通过对小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模拟的动画演示,如火山喷发的过程,化石形成的过程,江河形成的原因等等,能通过具体的视觉观察,使小学生产生外在教学认识与内在心理认识的差异,从而就培养小学生思考问题能力,产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第三,随着计算机教学的引入,使小学生接触面的快速扩大,知识掌握程度的不断加深,思维能力的不断加强,其所遇到的疑难也就越来越多,其心理内在对知识的需求也就日益强烈,问题是促进学习最有利的动力。因而,他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必然会更加注重对知识的积累和对疑难问题答案寻求,同时也解决了以布置作业被动促学的教育弊端,从根本上符合了素质教育的号召,让学习的过程成为了“快乐学习、自主学习”。 随着计算机教学深入课堂,它已开始逐步取代传统教育方式的地位,其先进性和可操作性被广大教师所认同,它所带来的教学效果的飞跃,是任何时期都不能相比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计算机教学必将成为课堂教育的主宰,成为推动现代教育巨大的动力和武器。 小学教育论文:谈小学教育应培养的学生素质 人的整体素质高低决定一个人对社会与国家贡献大小和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就大小。因此,培养人的素质是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教育是培养人素质的必然途径。在学校教育中,小学是正规化、系统化教育的第一阶段,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抓好小学阶段学生素质的培养是小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怎样抓好素质培养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抓好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 对于小学生来说,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是培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的载体。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要想保证身体全面健康发展。首先,小学生要注意饮食,吃好、喝好,保证身体生长发育必要的物质营养。其次,小学生要加强体育运动锻炼和劳动锻炼。儿童少年正是身体发育成熟的时期,需要更多的时间娱乐、运动、游戏、体力劳动,以促进脑体的协调发展,健康成长,为以后繁重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所以小学阶段的书本学习负担应减少到最轻,给孩子们更多的时间玩耍,组织他们搞好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以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发育,提高身体素质。另外,讲究卫生,增进健康。讲卫生并不仅限于“干净”,而有一种卫生非讲究不可,这就是读书写字的“卫生”。在小学阶段戴眼镜的学生越来越多,除了个别先天近视眼外,绝大部分是由于读书写字不卫生造成的。端正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一辈子受益。防止读写姿势不正确造成的近视、斜视,在小学教育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乃至决定性的作用。 以上三个方面扼要地说明了如何培养身体素质的问题。有了好的身体素质,就能更好地培养思想品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了。 二、抓好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 思想品德素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灵魂,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行为表现、奋斗目标的指示标、原动力。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才能成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才能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是一项系统工作,应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培养。 1.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应把思想品德课放到与语文、数学同等重要的位置,认真备课,精心组织,通过一课课生动有趣的故事,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激发学生的道德感,指导学生道德行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2.要把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寓于各门学科的教学之中。在教育的三大功能中,教育功能是第一位的。因此,各科教学,在教学目标确立时,万不可忽视教育目标,抓住教材的有关内容,以及教学过程的有利时机,把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融汇到教学中去,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熏陶。 3.要充分利用社会这个大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此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远大的革命理想,坚定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决心与信心。 4.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各种活动之中。例如,升国旗、唱国歌,聆听国旗下的讲话,看有意义的书籍和电影,召开故事会、演讲会、主题队会等等,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的好形式。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学生自发爱好。教师只加以有意地因势利导,也可收到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的良好效果。 三、抓好对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 科学文化素质是人们工作、建设乃至后续学习的资本,是一个人才的必备素质。具备了身体素质与思想品德素质只能算作一个“人”,而不是人才。而只有具备了上述两个素质,同时又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的人,才能称作人才,才能对国家和社会做出大的贡献。 小学阶段是学习科学文化的初级阶段,从最简单的知识入手,但其作用很大,它是为一个人一生的学习、工作打基础的。这就要求小学的语文要抓好字、词、句、篇的教学,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扎扎实实地打好语文基础,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学好各科知识,与人进行交流。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之一,没有数学就没有其他自然科学,然而数学是从算数起步的,是从加、减、乘、除计算开始的。因此,搞不清加减乘除的人,是不可能再前进一步的,所以,小学数学教学就要使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概念,熟练掌握最基本的运算法则,并通过运算搞清数量关系,逐步掌握其规律,打好进一步学习的基础。这就要求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手脑并用,抓好口算、笔算与估算,以促进大脑思维与综合计算能力的协调发展与提高。过早地让孩子们在数学运算中使用计算器代替手工计算,这是不利于学生的智力发育。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刺激大脑发育的必不可少的外界条件之一,缺少了它,人的智力就会降低。无论电脑怎样先进,也比不上先进的大脑,特别是手脑并用的速算法,比计算器的速度快得多。可见手工运算在培养动脑能力上的作用是多么必要了。 在小学,无论语文、数学,或者其他学科,都要使学生熟练掌握最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如同盖楼一样,要一点一滴地夯实,只有这样才能为今后成长高素质人才打好基础。 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是时代赋予未来人才的必备条件,因此,数学也要与时俱进,各科教学都是要在完成基础知识的传授与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摆到重要位置上来。为此,教师要实行教学民主,鼓励学生求异思维,静听学生的不同意见,保护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同时,还要尽量挖掘教材的有关创新内容,或者由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大胆设想,提出与众不同的意见,与师生讨论、辩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寻求问题的最佳结果或答案,从而开启创新之门,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练习 设计上,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些条件不充分、答案不唯一的开放性训练题目,帮助学生开拓思路,打破思维定势,也是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有益措施。 小学教育论文: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的选题和原则 目前,教育的改革已经从体制的改革转向课程和教学过程的改革。教育部《面向21世界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这样的改革实验,既在宏观上涉及到学校教学系统的学生、内容等要素,也在微观上涉及到认识、情感、技能、需要、兴趣、意志等,涉及到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为教育科研提出了新的课题。 我们认为: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应针对当前教育教学的热点问题,急待解决的问题,联系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实际开展教学课题研究。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的设计至少可以考虑以下一些问题: 一、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的选题指南 1、基础教育课题改革研究 新课程实施的研究;优化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研究;课程现代化的研究;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研究;改革普通高中课程适应办学模式多样化的研究。 2、教学论研究 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方法论的实验与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研究;各种教材(特别是地方教材)应用研究。 3、教学手段现代化研究 计算机辅助(整合)学科教学研究;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的研究。 4、教学管理研究 学科教学评价研究;教师工作评价研究;学校教学工作评价研究。 5、学生心理教育研究 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研究;儿童潜能开发研究;青少年健康人格培养研究;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6、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教育现代化对中小学教师素质目标要求的研究;中小学教师培训方式及途径的研究;先进教师选拔与培养的研究。 二、课题的前期论证 课题的前期论证是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的工作,一般把这一过程分成三步:(1)明确研究方向;(2)周详研究计划;(3)进行研究可能性的自我分析 总之,通过教育实践,挖掘研究方向,提炼课题雏形,设计研究课题的内容。 课题的前期论证的关键是完成八个要素的推敲,它们分别是: 1、课题名称的确定课题名称在内容上要突出课题的重要性,准确性, 名称要醒目,要恰如其分。一般由三个成份组成:主题词、定语和有关技术说明。例如:南京市教研室承担的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第三期)重点课题“导学式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在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立项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研究的课题。其中主题词“导学式大单元教学模式”,定语“初中”和“语文”,技术说明“教学模式的研究”,名称醒目,准确,一目了然。 2、目的的论证指对课题研究的目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进行分析,重点考虑通过研究要解决什么问题。例如:“导学式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的研究”的目的是以语文教材中的教学单元为依托,以学习方法指导与实践为主线,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语文与生活、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密切联系起来的一种开发性的单元教学模式。其理论价值是以构想体现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学思想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学习心理学,系统论整体性原则,建构主义等为支撑。其实践意义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时间和内容,让学生在大量的读写听说的实践活动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审美,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学会做人,从而全面提高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3、背景论证指的是对该课题方向的国内研究现状的了解与简要分析。别人已做过什么研究,还需要做什么方面的加深研究,其意义是什么?例如:“导学式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的研究”,分析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素质越来越高的要求,而语文学科的地位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责任和重要作用;分析了我国二十多年语文单元教学模式的背景,我国语文教学中接受式教学、分析式教学、封闭式教学的模式几乎一统天下,长期陷入“高投入低消率”的怪圈,语文教改不从宏观上着眼,仅仅停留在一技一法的改革上显然是不行的背景。另外,借鉴了河北省张孝纯先生提出的“大语文”教育观念和构建的“一体两翼”(“一体”指课堂教学,“两翼”指语文课外活动和语文环境)的框架以及宜昌市开展的“课内外衔接语文能力训练”课题研究的成果,在此社会和学术背景上提出了该课题加深研究的内容,阐述了其研究的意义。 4、基础论证指的是课题承担者已有的基础的客观的估计。它一方面包括课题组成员的研究经历,成员结构合理、学科结构、学术水平、主要著述或成果;另一方面指的是已掌握的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已形成的假设或阶段成果等。基础论证也可以说是条件分析,除了课题组成员的研究经历、学科结构、学术水平、主要著述或成果以外,还包括课题组的工作环境情况等。例如:“导学式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的研究”,成员均是南京市语文教学方面的专家,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另一方面是在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第二期)重点课题“初中语文学法指导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深拓宽的。 5、内容设计指课题研究的内容,不是研究计划。内容设计要把课题从结构上分析,其包括几个子课题,子课题又包括几个部分,就是结构的科学树。例如:“导学式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的研究”,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构建大单元教学模式教学中的“八课型”,“八课型”也就是子课题。“八课型”是指“预习课”“教读课”“自读课”“回读课”“延伸课”“活动课”“ 作文课”“测评课”几个部分,每一个课型均有学校课题组分别研究形成丰富多彩的、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形式(模式)。最终构成了大单元教学模式的主体内容。 6、步骤设计将研究任务和目标加以分解,与时段结合起来,落实到人,制定分阶段的操作计划。 7、方法设计指课题研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主要采用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文献分析法。 8、成果设计指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主要表现形式为论文集(教师和学生)、教学案例集、制作(光碟、教学具)等。 三、中小学教学课题研究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 教学课题研究怎样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怎样引导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应符合国家教育方针。 2、科学性原则 教学课题研究必须建立在科学操作的基础上,理论支撑要科学,研究方法要科学,研究过程要科学,数据处理的方法也必须科学合理,方能使教学课题研究的成果可信、可靠,有推广价值。 3、过程性原则 学校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教育影响,引导或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向教育者预期的目标转化的过程。教育要求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主体活动,成为他自己的要求,才能转化为发展。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是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是通过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包括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落实的。是通过观察、倾听、思索、发现和研讨,不断地改进研究方法;通过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实验、总结;再实验、再总结,得出结论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必须考虑到可操作性,不然研究就脱离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成为基层领导和教师的负担,研究也难以奏效。整个过程也是锻炼培养教师的过程,不是在研究室里查资料,一蹴而就的。 4、合作性原则 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是研究育人的活动。教育对象的群体性、差异性,影响育人结果的因素复杂多变,因此,课题研究小组是由学科的专家与教育家及教师队伍组成,不是某一个人能独立、封闭承担完成研究的,大量艰苦的设计、实践、验证、思辨和总结工作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力量,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任何环节都离不开课题组成员集体的智慧和外界的帮助。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的提出往往来自第一线的教师,虽然它也可能研究教材教法,但这种研究不只是凭经验转承,形式上也不一味要求传帮带,课题研究中寻找理论依据,进行调查分析、计划设计、实验操作和结题总结,是通过分工合作的关系来完成的,要求课题组成员十分注重。 5、推广性原则 因为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参与人员的群体性,研究过程的验证性,所以其研究成果,无论是过程性的、阶段性的成果,还是终结性的成果;是显性成果,还是隐性成果,都会在课题组内得到及时应用、推广,由此逐步辐射开去,影响到其他学科、周围的学校和地区。因此,课题研究中提出的一些新观点、新理念,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上具有推广价值。 总之,学校教师搞课题热情高但欠缺系统理论和研究技术,表现出对专家的强烈渴望;科研专家的研究缺乏实践环节,急待直面学校实践,这也是科研专家思维方式的转向。所以教师与专家、学校与研究机构相结合是中小学课题研究必经之路。 小学教育论文:论小学教育课堂实效性的提升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深刻地明白一个道理,如今的教学已经不再仅仅是“教”与“学”那么简单,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更加注重师生之间情感上的互通,以充满感染力的教学方法激发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让他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对新教材进行深入地探究,对其内容的科学性充分挖掘,选择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方法,并以自身的敬业精神去感染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时效性。 二、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就目前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而言,还远远不能够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想要扭转这种局面,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转变和革新,切实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入实践活动是教学方法的一种创新,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他们非常热衷于这种实践性非常强的活动,而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尽一切可能设置一些操作性强的活动,通过开展一些数学游戏进行教学,寓教于乐,在游戏中学习数学、感知数学,真正让学生们发自心底地热爱这门学科,真正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强化,可以说优秀的实践活动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学习兴趣进行全面地升华。此外,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对课堂的学习结果进行积极地反馈,并且根据具体的成果给予学生积极地评价,通过开展一些活动、竞赛,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时效性。 三、为教学制定相关的预案 小学数学教师在制定预案的时候,应当本着对整体宏观把握,从个体着眼的基本原则,制定出灵活性强的方案,这对于课堂教学资源的动态生成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为学生发挥创造力提供了便利条件,更为学生留出了一定的想象空间,也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时效性。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对现行教材进行准确把握,对教学目标进行确定,因为不论哪一学科的教学目标都是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可以说,教学目标是教育的支柱,它负责对教学的整个过程进行支配,作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绝不能够只看眼前,而是要用长远的眼光来对真个教学进行审视和考量,在立足于课堂的前提之下,面向未来,如此一来,我们的教学活动才有了前进的方向。要知道当今的教育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在学习之前,他们所具有的能力和个性将会贯穿这个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也会对教学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对学生的生活情境进行适当、科学地预设,对学生运用何种方式解决问题进行科学地预测,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进行问题的设置,使教学的整个环节更加具有可变性、弹性和灵活性,同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对预设的效果进行持续扩充,进而扩展教学内容,提升数学课堂的时效性。 四、全面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 新课标要求:在小学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应当本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并且充分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从以上内容我们不难看出,新课标的全新价值体现在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所以,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是提高课堂教学时效性的关键环节。而要想让学生全面参与到教学之中,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至关重要,之所以被称之为开放式的教学过程,主要是让学生在教学活动培养独立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数学教师应当为学生创建教学活动的环境和机会,将探索性的教学内容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创设更为广阔的思考空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分析能力、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性格差异都会有所不同,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对这些差异给予充分的尊重,进而满足不同个体的学习要求,在具体实施方面,教师应当对教材中的系统与学生周围发生的事物密切联系,根据个体的特点,为学生们量身定制一些符合自身特点的习题,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最终让学生整体得到进步和发展。 五、总结 通过文章的阐述,不难看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效性的途径已经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而只有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并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外部环境的引导下,才能切实做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时效性,而针对该课题进行研究分析,也会为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帮助。 小学教育论文:原创小学教育学论文 充分利用数学课堂资源 增强数学课德育效果 数学课也如同其他学科一样,学生在学习中必定会伴随着一定的思想和情感的渗透与影响,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思想观念和道德修养、个性品质的养成。数学教学中的德育不可能像单纯的思想品德课那么明显,但是在数学课堂的教与学的互动中可以做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为了使德育渗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达到比较明显地效果,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和利用好课堂上的一切资源。 教师除了教育和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之外,还是一个非常好的德育资源。德育是一个潜移默化与情感陶冶的过程,教师形象和教师身上散发出的气质与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教师得体的着装,教师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和蔼可亲的教学态度,老师的亲和力都会让学生感觉到这位老师看着舒服,听着开心,学着轻松。学生就会愿意与这位老师接近,也会不知不觉中就把这位老师作为学习、模仿的标杆。对待学生出现的失误或错误,老师就应该做到严肃对待,一丝不苟,有错必纠,老师这种认真的教学态度就会给学生一种有错必改的心理暗示,可以培养学生敢于承认,敢于承担的性格情感。老师的课堂表现时刻影响着学生,所以老师就应该时时注意自己形象,时时注意提升自身素质修养和教学艺术水平,充分利用好自己这个德育教育资源。 在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一个例题的教学中,我就觉得这是个很好地德育资源。通过情境创设与主题图的展示,火车在巍巍雪山前行驶,学生们可能先感受到的不是火车,而是雪山的壮观美丽,我就利用这一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幅员辽阔和美好的自然风光;飞驰的火车让学生了解到我国铁路建设大发展,感受祖国的变化和时代的发展。同时进行珍惜时间,认真学习教育,这样既很好地完成了知识教学,又渗透了德育。还在本单元里的“租船问题”中,我们除了帮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租船、包车等问题的同时,可以不失时机地插入合理花钱的话题,帮助学生树立和增强节约意识。 在“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就是课堂教育教学最便捷、最丰富的教学资源。数学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符合学生认知的教学内容和过程,创设轻松高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活跃的课堂气氛能够感染到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学习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功和归属感。当学生有精彩表现时,我们可以向他竖起大拇指;当他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我们给他以鼓励:“别怕,试试看,你能行!”当有学生开小差、走神、做小动作时我们可以走到他跟前,轻轻敲击桌子,给予提醒。这样的教学氛围,学生都会乐意参与学习。这让学生得到了“我也行、”“世界多美好”等等美好的情感体验,陶冶情操,帮助树立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然,在教学中我们还应该设计一些稍稍偏难的生活问题让学生试着解决,或者是利[:请记住我站域名/]用学生们的错题,来让学生们感受的无论多么美好的生活都会有困难与挫折,以培养学生不怕困难,扛得住挫折,敢攀高峰的坚韧品格。 课堂上有着很多的德育资源,只要我们稍稍留心就可以让这些资源发挥作用,为教育教学服务。 小学教育论文:农村小学教育现状浅论 [摘要] 当前,农村小学教育不容乐观,随着农村学龄儿童数量的急速下降,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学校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其中最为显着的问题就是农村小学学校规模的不断缩小。如何实现教育公平?如何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教育条件最差的学校教育现状?本人结合跟随青岛农业大学手拉手义务支教队三年的农村小学支教经历和考察情况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小学 教育现状 分析 对策 本人跟随青岛农业大学手拉手义务支教队在农村小学进行连续三年的假期山区支教,去过山东济南、青岛、枣庄、临沂、潍坊及甘肃甘南的9所农村学校,结合自己的小学教育经历,见证了农村小学整体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学校教学的硬件设施逐步完备,学生的学习环境得到改善,学校图书、文体器材、各种教学仪器也有相应的配套,学校师资队伍不段壮大。但是随着农村学龄儿童数量的急速下降,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学校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制约农村小学发展的因素 1.办学条件失衡 针对山东省农村小学办学条件来看,在我去过的10余所小学里,按照办学条件,可分为三个类型:一类是,青岛市城阳区的古庙小学和大北曲小学,交通相对比较便利,教学设施较强,通过近几年的普九达标验收,各功能室基本齐备,硬件建设基本能满足当前教学需要。第二类是临沂莒南龙窝学校、潍坊高密冯家庄小学以及济南章丘闫家峪中心小学,教学设施较落后,只有一个微机室,但电脑早已淘汰,学生的微机课只是形同虚设。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功能室。光盘播放室和卫星接收室的设备在教室安装着,很不方便,设备经常出毛病,不能正常运转。但篮球架,乒乓球案设备基本符合学生需求,有图书而没有标准的图书室。第三类是枣庄滕州鲁能希望小学和济南章丘东八井小学,教学条件更差,其中一处是一至六年级,硬件建设基本没有,只有篮球架和一个乒乓球案,几十本图书放置在办公室的书架上,学生们几乎没有机会翻阅,形同虚设。另一处是一至二年级,没有任何功能室和教学设备,只有两名教师。 从办学条件(硬件)看,这些学校存在着巨大差异,严重违背了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政策。 2.师资力量薄弱 办学条件好的学校与办学条件差的学校的教师两极分化严重。农村小学尤其是偏远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由于种种原因而相当薄弱,教师老龄化严重且文化素质偏低,思想观念也相对落后。在我去过的农村小学里几乎没有30岁以下的教师,且教师资源紧缺,从而在一、二年级出现了教师每人包一个年级的现象。语文、数学、英语是农村小学的三大主课,但由于英语教师数量少,实行非专业教师任课,很大程度上阴碍英语教学的发展,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虽然开课,但农村缺少专业的教师,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大部分教师只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相当一部分教师教法陈旧、观念落后、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狭窄。面对素质教育,面对新事物课改,教师力不从心。因为人员紧张和学校经费紧张,教师很少有有机会参加业务培训、到外地听课学习,教学水平很难提高。 3.学生及家长素质不高 学生从小生长在农村,见少识小,视野狭窄,其本身就比城市的学生劣势了不少。农村学生家中有用于查找资料的电脑几乎没有,一些知识拓展类的任务,学生很难自主完成。另外学生缺少必要的课外读物,支教过程中在鲁能滕州希望小学做过一次问卷调查120名学生中有课外书籍的比率只占百分之十几,且一部分是男生喜欢的漫画书,其余都只有几本教科书。目前,农村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教育优势的诱惑,大量学生流入城里。 农村大多数家长数文盲或半文盲状况,文化程度较低,在辅导孩子时往往表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更有甚者,他们根本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在他们眼里,他们的任务只是把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孩子只是学校和老师的事。在支教过程中发现,有的家长还把大量干农活的重担加在孩子的肩上,孩子的课余时间几乎无法完成家庭作业,更不用说巩固复习了。近年来,大多数家长外出打工造成留守儿童增多,以至农村孩子的家庭教育的空白。久而久之,导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脱节的恶性循环。 二。突破发展困境的对策 1.高度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切实保证农村教育的有效投入 改善农村小学的教育条件,物质条件,需以政府投入为主,教育经费、教育设施尽可能向农村倾斜。每年拨出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加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教育设备和图书仪器等教学设备的配置。同时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加大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继续合理调整农村小学布局,优化教育资源,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在拨款方式和拨款途径上,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保证各项费用都用到实处。 2.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选派优秀教师、专业型教师到农村任教,特别是英语、体育、音乐、美术教师,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素质教育。可以每年聘用一批师范类大中专 毕业生,补充“新鲜血液”;另外从城镇学校富余人员中选派部分教师下到边远穷乡支教,从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方面适当向农村教师倾斜,鼓励教师长期从事农村教育。从多种渠道减轻农村教师心理和工作负担,关心贫困教师,关爱长期从事农村教育的教师,切实解决其生活、工作、家庭及子女就业等实际问题,促进教师舒心工作、自主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学校要注重教师培训的经常性,经常创造条件促使农村小学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以新课程、新知识、方法为重点,以提高教师实际教学能力和接受计算机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使教师成为学会学习、热爱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成为全社会的表率。通过学习和培训,了解最新教学理念,熟悉全新教学方法,掌握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要注重教师培训的实效性,争取尽快配齐农村小学专任教师,在新招教师不到位的情况下,考虑让一部分教师转岗培训,拨专款用于农村小学音、体、美、科学、信息技术等教师的脱产进修,从而满足农村小学教育需求,使学校教学设备能有效利用。 教师本身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育责任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素质教育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同时作为教师,要关心、帮助、激励农村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学困儿童,多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多与他们谈话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3.构建质量监控体系,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1)相关部门常性不定期地下到基层,深入课堂,随机听课,了解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同时观察师生的精神状态、教学氛围和周边环境,并做好观察和记录,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督促学校加以改进。 (2)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各校征求六年级毕业班学生对六年来学校教学工作的反馈意见。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对师德师风、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教风、学风等方面的意见与建议。以改进工作,提高质量。 (3) 通过各项调查、研究、评比,根据学校、教师、班级分设奖励机制,以调动学校领导、教师队伍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关注“留守儿童” 近年来,大多数家长外出打工造成留守儿童增多,给学校教育增加了难度,这需要教师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与帮助。学校应要求教师根据“留守儿童”档案,随时跟踪调查,关注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对困难的“留守儿童”要实实在在的进行帮扶。同时,由于农村学生家长的文化素质不高,对子女的教育认识不够和存在误区,家长教育的好坏影响到学生人格和道德行为等方面的发展。为此,学校在引导家长教育孩子方面也要起到积极作用。学校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座谈会等形式加强家长的培训工作,使家长懂得党的教育方针和各种教育政策,明确学校的办学思路,理解学校的治校策略,掌握科学育人的方法,实现家庭、社会与学校合力育人。特别是在农村,家长们更需要学校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小学教育论文:对于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质培养探析 使小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成为“道德高尚、知识丰富、身体健康、人格健全”的人,比单纯传授知识更为重要。因此小学教育专业更应该注重对学生整体专业素质的培养。 一、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内涵与作用 教师专业素质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直接作用于教育过程的,具有专门性、指向性、不可替代性的品质,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三年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方案(试行)》中特别指出,小学教师要“懂得小学教育教学的规律,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进行小学教育科研的初步能力”。 因此,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主要是指教师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实践操作技能、全面的人文素养、崇高的职业理想、积极健康的德育组织管理能力和一定的教育研究技能。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本着“综合培养,学有所长”的要求,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文字与图形表达能力、课堂教学基本技能、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美育与艺体活动技能、学生教育与班级管理能力、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技能等方面的系统的培养和培训。 二、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内容 根据教育部的有关文件以及时代的要求,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 1.专业知识 主要包括学科知识、一般教学理论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学习者及其特点的知识、教育情境知识,还包括关于教育的目标、目的和价值以及它们的哲学和历史背景的知识等。 2.专业技能 主要包括学科教学技能、班集体管理技能、教学研究技能、教学实践性知识与理论性知识互化的技能、人际交流的技能等。 3.专业情意 教师的专业情意是教师对教育专业所抱有的理想、情操、信念和道德操守,是教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融合,也是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三、小学教师专业素质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小学教育专业是高等师范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源于中等师范教育的新专业,因此,小学教育专业在培养方式上既要吸收高师其他专业的长处,重视学科专业知识的教学和教育理论修养的提高,又要注意保持中师的传统优势,注重学生“三字一话”等职业技能的训练。从培养目标来看,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小学教师,而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小学生具有独特的心理特点,这些特点对小学教师职业伦理和职业行为提出了特殊要求。也就是说,小学教育专业所要培养的小学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职业信念、综合的知识能力和系统的职业技能。这些都决定了小学教育专业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职业素质的训练。 1.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意识 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就是使学生明确专业定位,热爱小学教育专业,知道专业素养对于未来从事职业的重要性,清楚决定专业素质高低的关键在于自己的态度和付出,从而发自内心积极主动地进行专业素质的训练。为此,学校要让学生了解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阶段,理解教师成长发展的基本规律,树立当一位优秀的小学教师的职业理想。 2.整合相关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学识素养 适应小学课程改革需要,整合相关类课程和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素养,培养学生的学识素养。目前,许多高师院校在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的课程设置上主要照搬高师的“中文专业”,形成了相对“专门化”的课程设置。这种课程体系不符合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不能适应小学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小教专业的特点强调“综合培养,学有所长”,高师院校小教专业的学科专业知识要相对宽厚一些,因此需要对相关类课程进行整合。通过整合,使学生不仅对枯燥的教育理论产生了兴趣,还能提高他们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同时使他们充分掌握小学课堂的教学规律,从而大大提高高师小教专业学生的学识素养。 3.使学生掌握较为实用的综合专业技能,提高学科的专业化技术水平 综合教学技能是指在基本教学技能形成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综合运用基本教学技能的能力。这一阶段的训练反映了学生运用已形成的一定的教学技能来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熟练程度和水平,是对基本教学技能的运用和发展。这一阶段的训练目的是开发学生潜能,使其形成一定的教学能力,学会做小学教师。其特点是紧密结合具体的教学情景,开展见习、实习、调研等综合性的训练,使各种技能达到熟练与和谐,形成完整与灵活的教学能力。 以往的小学教育专业教师专业技能训练内容多为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文字和图形表达、课堂教学以及班主任工作等传统教师技能方面。在新的形势下,教师要新增有关新课程和信息社会等所需的现代教师教育能力。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具有基本性、全面性和规范性、展示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小学教师能从事小学多学科教学的能力,不仅具有扎实的听、说、读、写技能,还应具有能唱、会演、能做、会画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能力。小学教育具有强烈的示范性,儿童模仿性强,具有向师性,对教师有着特殊的情感。教师自身基本的人文素养、教学技能对小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这就要求小学教师的教学技能不但要全面,而且要规范,要成为小学生模仿的榜样。因此,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技能的培养要具有规范性、展示性的特点,小学教育专业在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要求上,例如读、写、算、艺体等基本技能不但要会,而且掌握得要准确、扎实、规范,且富于美感,切实提高未来小学教师的人文素质,提升教学技能的内涵品质。 4.采用学习与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教育研究能力 为适应新时期的教育教学要求,教师应由过去的“作为技术员的教师”转变为“作为专家的教师”,全面了解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教育科研能力。在信息化社会。终身学习的要求变得日趋明显。教师在其职业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修养,提高教学与管理能力,为了更好地 认识教材、了解学生,教师应加强研究意识,并通过研究促进自身的发展。 要使学生成为有专长的小学教育“行家”。首先,要使其精通“教什么”和“如何教”这两方面的专门知识,有坚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学知识。其次,从一入学起,就要培养他们的科研意识,训练他们形成教育教学研究的习惯,使之掌握从事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试行“导师制”,由学有专长的导师带领他们从事一些课题的研究,以此提高他们的科研水平。 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于当下小学教育的各个环节(教育制度、学校、学生、教师、教材等)进行思考、讨论并形成心得体会,可以利用教育见习、实习等专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或通过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等自由多样的途径进一步深入了解;通过撰写读书笔记、调查报告等形式逐步完善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小学教育论文:对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冷思考 工作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但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到底有什么意义,却还需要我们认真去思考。有不少人认为:教育科研工作自有专家学者去研究,我们教师不就是按照书本教书吗,还搞什么教育科研?其实这就是对中小学教育科研目的意义不理解的一种表现。我们知道,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传统的教育形式和方法已越来越不适应今天的社会现实。怎样做到教育“与时俱进”,使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转变我们的教育理念,提高我们的教育科研水平。广大的中小学教师,虽然教育科研的理论水平没有专家学者的高,但却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我们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管是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还是普通中小学教师的研究结果,它都必须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作为中小学教师,不管你对教育科研有没有兴趣,你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了问题怎么办?难道你不去解决吗?而这个解决的过程不正是你的教育科研的过程吗?就这一点说,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最主要的目的意义就在于通过教育科研来指导教育教学实际工作。 思考 二: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方向 我们明确了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目的意义,其实也就给我们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指明了方向,即中小学教育科研更多的表现为对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通过研究来指导教育教学实际工作。因此,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更应注重自己的教学实际,以小的课题研究为主,做到一个课题能解决一个教学实际问题即可,切忌贪多求大。这是因为: 1。工作需要。 2。自己熟悉。 3。便于操作。 4。利于推广。 思考三: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种种不良现象 1.功利主义: 今天中小学教育科研热,在很大程度上功利主义造成的,严重违背了教育科研的实质。我们知道,教育科研是一门严肃的科学,。虽然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起点低,学术性不是很强,但其科学性不容置疑。它更多的表现为对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通过研究来指导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实质就是通过教育科研的研究来达到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水平,使之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但眼下的中小学教育科研热,在很大程度上并非如此,而是借教育科研工作为学校招来一块“金字招牌”,那些参加科研工作(特别是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也大多是出于评职晋级的需要,给自己脸上贴金罢了。至于所研究的内容(课题)是否对教学有益,对学生是否有切实的意义则不太关心。只要上级能肯定,给一个什么奖,那就万事大吉了。 造成科研工作功利严重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主管部门只浮于表面,而疏于管理和指导是分不开的。只要留心一点就不难看出,由于现在许多评定的项目和内容中,都有一条“科研情况”或“课题研究”情况。你想评职,没有参加课题研究,不行!你要获得诸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称号,对不起,未参加课题研究,不行!这种人浮于事的现象的确太多、太普遍了,“功利主义”能不大行其道吗? 教育科研是严肃的、科学的,它不能成为一个指标,也不需要所有的教师都必须参与,因为它必定是理性的,学术性很强的东西。而我们今天的某些领导,不能正确认识其科学性和学术性,硬实要把它作为一项评定的指标,这不仅违背了教育科研的本质,更是把它推进了“功利主义”的死胡同。 2。两头热,中间冷:功利主义必然造成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两头热,中间冷”。这里所说的“两头热,中间冷”主要是指在中小学教育科研中的课题研究方面,大家的热情和精力都放在课题的立项、开题和结题上。这种现象在中小学教育科研中是比较普遍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简单,应为大家所关心的并不是课题本身,而是课题的影响力,课题在上级那儿能引起多大的注意。说穿了,也就是一个“功利主义”在作怪。 3.泡沫成果多: 功利主义、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必然产生“泡沫学术”,在中小学教育科研热的背后,各种“泡沫”现象层出不穷,水分沙子越掺越多。在不少的科研项目中,老师为课题的名称的确化了不少心思,以取悦于领导,课题一旦获得通过,便在开题、结题方面大做文章,包装过度,大话空话不少,但对课题的实施研究过程,却并不看重。更为甚者,对研究的过程凭空想象,造假数据,东摘西抄,胡乱拼凑,把课题越吹越大,但却经不起实践的检验。一些用巨资累起来的课题成果,不要说推广运用,就连本校教师甚至高课题研究的老师也不敢真正把它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谁敢拿教学质量开玩笑呢? “功利主义”倾向是产生“泡沫学术”成果的温床,而“泡沫学术”成果的飞扬跋扈又直接刺激和助长了“功利主义”倾向盛行的势头。要纠正这些现象,教育科研管理部门要强调教育科研的正确定位,进一步明确并强调教育科研是运用科学理论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困难与问题,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的功能,淡化名利,弘扬科学精神。 思考四:对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几点意见 1. 克服功利思想,端正科研态度 影响中小学教育科研顺利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功利主义思想,因此,要使中小学教育科研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必须克服功利思想,端正科研态度。这就需要我们广大的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努力学习,提高我们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正确认识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学的关系,多做实事,少空谈,不为名利。这样,中小学教育科研才能健康顺利的发展,也才能起到指导教学的目的。 2. 切合实际,做小做实 中小学教育科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切合实际,做小做实。作为广大的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不是为搞科研而科研,不是为开展课题研究而研究,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我们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我们的教育科研工作必须要切合实际,做小做实。所谓“小”,就是我们的教育科研工作应着眼于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工作,研究一个方面,解决一个问题,决不能贪多误得。所谓“实”,就是我们的教育科研工作应该做踏踏实实的工作,真真正正地解决我们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不为名、不为利。 3. 来源实践,指导实践 中小学教育科研有它自身的特点,它不同于一般的教育科研。这就决定了它必须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我一再强调我们的教育科研工作必须要联系实际,这不是没有原因的。在现阶段的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不少的教育科研工作都存在功利主义色彩,假大空现象很突出,教育科研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脱离实际的,不仅没有起到教育科研工作的作用,相反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产生极其不好的影响。因此,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内容必须是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形成理论,并用所形成的理论再去指导实践。这是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总之,在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中,我们只有端正思想,正确认识教育科研工作的意义和作用,遵循教育科研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少一点功利主义色彩,多一点实干精神,这样,教育科研工作才能健康发展,也才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小学教育论文:关于当今时代小学教育地位的讨论 论文摘要:小学教育的她雠非常重要,非常特殊,又非常关键,它具有奠基价l住、开端价值,同时又是儿童接受教育的黄金时期.因此我们必须对小学教育的地位有足够的认识,并以此充分发挥小学教育的功效. 论文关键词:小学教育;地位:功能 小学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和中学教育共同构成基础教育的全过程。但是由于教育必须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必须根据人身心发展不同阶段的认知特点和能力实施教育,因此每个阶段的教育对人的一生发展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作用不同,地位当然各异。那么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结构乃至整个社会中占有怎样的地位?如何认识小学教育的价值?小学教育对一个人的人生发展有什么意义?对这些问题,理论界始终没有做出更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因此,笔者认为讨论小学教育的地位是很有必要的。这关涉到如何认识小学教育,如何端正对小学教育的态度,如何促进小学教育发展的大问题。 长期以来,人们对小学教育的地位和价值没有足够的认识,常常是低估甚至是轻视小学教育,认为小学教育是“孩子王”的事情,小学生学习的知识是不足道的,小学教师的文化功底远没有中学教师、大学教师那么高深,因此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也很低。这是长期以来人们以传授知识的高低深浅作为衡量学校教育层次高低的偏见所造成的错误认识。殊不知,在整个教育结构中不同层次和类别的教育机构有着各自不同的地位和价值,它们之间相辅相成,不可替代。 那么如何认识小学教育的地位和价值,笔者认为小学教育具有非常重要、非常特殊、又非常关键的地位,这里应该把握三个基本要素:(一)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结构中处于奠基地位;(二)小学教育是具有开端价值的教育;(三)小学教育是培育儿童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 一、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结构中处于奠基地位 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人口素质形成的奠基工程。奠基价值,是小学教育地位的核心属性,非常重要。一个国家的学校教育体系大都分为若干阶段。我国的学校教育体系,一般包括初等教育一一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大阶段。其中初等教育即小学教育和中等教育中的中学教育都属于普通基础教育。小学阶段的教育是一个人人生发展和日常生存必须首先接受的最基本的学校教育,它也是其他阶段教育的基石。从个人来讲,完好的小学教育,为其身心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其接受中等教育提供了条件。从一个国家来看,只有小学教育普及和提高了,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才能够逐渐、逐级普及和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小学教育具有为高一级学校打基础、为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打基础的性质。这犹如一项建筑工程,没有基础,工程无以建构,而建构一座高大雄伟的建筑更需要坚实深厚的基础。如果我们把基础教育过程都比做基础的话,那么小学教育就是基础部分的基础,这就像高层建筑的地基部分。地基是整个基础部分的下位结构,是直接承载建筑物影响的地层部分,如果没有一个符合建筑规格要求的地基建设,整个建筑将是一座不稳固的建筑,甚至可能是一座危险的建筑。笔者这样讲,并不是要故意抬高小学教育的地位,而是在于强调小学教育的地位非常重要,不容忽视。 但在对小学教育这种奠基地位的传统认识中,人们常常把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作用看得更多一些、更重一些。这是一种对小学教育奠基地位缺乏全面认识、深刻认识的表现。小学阶段文化知识的教育任务固然重要,它是接受中等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尤其是工具学科(语文和数学)的学习和掌握更是如此。但是小学教育阶段的奠基作用更重要的是全面发展,尤其在思想道德方面,在思维品质、个性品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和各种行为习惯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小学教育不是定向就业的职业技术教育,也不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教育,是面对全体儿童实旅通识性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培养综合素质的教育。这种教育要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做事,要奠定学习、生活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一个人接受了良好的小学教育,培植起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这就具备了人生长足发展的坚实基础。反之,一个人在几岁、十几岁期间养成了不良的品德和习惯,那将贻害终生,悔之不及。由此可见,小学教育的奠基价值非常重要,而且必须是全面的、综合的。如果我们把小学教育的内容分为科学知识和道德品质、个性品质两大部分的话,我认为科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应该放在第二位,因为这些知识在超龄后可以弥补;而道德品质的形成和个性品质(包括思维品质)的养成应该放在第一位,因为这些方面的素质在成年后是很难再塑的。这正如有的专家所言:“必须记住:再教育比教育难。” 二、小学教育是具有开端价值的教育 小学教育的开端价值是体现小学教育重要地位的特殊因素。这是由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结构中处于初始阶段这一特性所决定的。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一个起点的问题,没有起点就没有事物的发展变化,但是不同事物的起点其价值是不同的。 在自然界,任何事物的起点只是一个自然规律,它与该事物后来的发展变化难以分出孰重孰轻的关系;而在人类社会里,很多事物的开端却有着不同凡响的重要价值,尤其在创新事物里,开端的价值更无法估量。人们常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端是事情成功的一半”。这一方面道中了事物开端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也揭示了事物发展的一个规律。“万事开头难”,是说人们在实旌一件新事物时,往往需要花费很大的气力去做好开端阶段的工作,但又往往做不好,甚至是经过失败以至多次失败之后才能摸到门路。这说明揭示事物的开端和摸到事物开端的门路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那么如此费时费力的事情人们为什么还要苦苦地追求呢?因为任何事情都要从开端做起,没有开端就没有事物的一切,如果把事情的开端做好了,就等于成功地完成了事情的一半。因此人们道出“好的开端是事情成功的一半”这一至理名言。好的开端之所以有如此重要的价值,是因为好的开端奠定了好的基础和前提,确立了正确的发展方向,澄清了事物进程的操作思路,因此,好的开端对事物的发展至关重要。小学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正处在这样一个起点的位置,是人生接受学校教育的开端阶段。这个阶段的教育价值就正如上述提出的“好的开端”的价值一样,是既重要又特殊。只有小学教育普及了,小学教育质量提高了,整个中华民族素质才有了提高的基本保障,中学教育的质量才有了提高的可能。这是从国家的角度、教育的角度讲。如果从个人的角度讲,一个人接受了完整优质的小学教育,培养了良好的综合素质,那么,他就具备了人生发展的必要基础和宝贵条件,才有可能在今后的培养教育中成为人才。 在学前教育尚不发达的历史时期,人们把初始阶段的教育称作启蒙教育,这是有道理的。启蒙,就是把人从懵懂无知的状态中开发出来,使之成为文明社会的一员,这实在是一件功不可没的大事业。今天的小学教育如果仅从学习文化知识的角度讲,它仍然是一种启蒙性质的教育,只不过今天的小学教育任务已远远不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所能涵盖的,因此我们不把小学教育称作启蒙教育,而称作初等教育。 这种开端性的教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包括个人发展都必须认真对待、认真抓好的教育过程。各国实施义务教育,首先从小学教育抓起,也就在于小学教育阶段是整个教育过程的开端阶段,这是一个不可逾越、无法替代的阶段。因此我们在认识小学教育的重要地位时,应该深刻认识小学教育的开端价值,把握好这个特殊的教育时机,充分发挥小学教育的功能作用,为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为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服务。 三、小学教育是培育儿童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 如果说奠基价值体现了小学教育地位的重要性,开端价值体现了小学教育地位的特殊性,那么“黄金教育时期”的价值就体现了小学教育地位的关键性。 小学教育又可称童年期教育。进入小学阶段,儿童就开始在教师指导下从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学习。这个时期的学习活动代替了学前的游戏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儿童各种心理过程的有意性和抽象概括性随之获得发展,与幼儿相比他们的思维逐步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他们的认知能力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概念的理解逐步从表象向本质的方向发展,其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推理能力、表达能力、评价能力、思维品质等较之幼儿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具有了比较自觉的自我意识、道德意识和社会意识(但还显得不够成熟)。这些心理品质的发展变化,一方面是学校的学习生活、学习内容给他们的心理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也是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所带来了必然结果。例如,在数理学习活动中,小学生的抽象能力、推理能力、运算速度逐步增强加快,在语文学习中,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快速发展,学校的集体生活使小学生的团队意识、社会意识逐步增强,集体荣誉感逐步得到培植,人际意识、人际交往能力得到培养。所有这些,都是外界条件(学习内容和组织形式,同时也包括社会的文化影响)作用于儿童心理机制带来的结果。但是这个时期的学生由于生活视野和经验的局限,自我意识和自控能力还不够成熟,因此他们对成人还有较大的依赖性,对教师怀有较大的依恋和信任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更为明显。正因儿童具有这一特点,才使儿童期成为一个人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又由于儿童处于向成熟发展的时期,很多基础性的知识和能力,尤其是人文方面的素养,如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道德观念、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谐的人际交往能力、科学的获取新知的方法、勇于探索和质疑的精神、合理规范的自我意识、社会意识、法制意识、环境意识和健康意识等等有待于培养,而这些习惯和品质的培养关系到儿童一生的发展,而且这些习惯和品质的养成和培养在儿童阶段是最佳时期,所以我们说对儿童来讲,这个时期是他们接受教育的“黄金时期”,‘这也就赋予了小学教育培育儿童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的教育地位。 综上所述,小学教育的地位非常重要,非常特殊,又非常关键,它具有奠基价值、开端价值,同时又是儿童接受教育的黄金时期,因此我们决不能因小学教育只是学得粗浅的文化知识而轻视它。要知道小学教育的重要价值不在于学得多少文化知识,而在于小学阶段可以为儿童奠定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心智得到有效的开发,个性品质得到良性的培养,身体素质得到健康的发展。如果这些受益终生的基本素质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培养的话,小学教育的重要地位、开端价值和关键价值是其他任何阶段的教育所替代不了的,也是一但失去而无法弥补的教育。 小学教育论文:浅析幼儿园和小学教育的衔接 论文关键词:幼儿教育 小学教育 衔接 论文摘要:幼儿园和小学衔接问题是多年来幼儿园、家长共同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基础教育工作中的一个关键点。本文针对目前教育系统中存在的幼小衔接的种种问题,提出了改善幼小衔接的现状的策略。 一、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的初步认识 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迈进了信息化的时代,社会经济正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与此相适应的教育发展呈现出普及教育、终身教育、个性教育等时代特征,科学的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期待。 第一、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因此,幼儿教育阶段纳入基础教育体系,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并有它自身的意义和价值。幼儿教育阶段与小学教育阶段有各自的特点,但是其过渡是教育自然的连续过程。在基础教育的体系中,研究幼儿阶段教育和小学阶段教育的衔接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是相邻的两个教育阶段,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在教育目标、教育方式、环境设置、学习安排和生活制度诸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幼儿园教育活动以游戏为主要形式,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促进幼儿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启蒙教育阶段;小学教育则以系统的课堂学习为主要形式,以严格的学习与作息制度来保证,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人的初等系统教育阶段,这种差异在客观上形成了幼、小衔接中的坡度。减缓坡度,实现从幼儿到少儿的量变到质变,正是幼小衔接的研究内容。 第三、幼儿园教育的普及必然使幼儿园学习成为小学学习的准备阶段和必须阶段。为使孩子能够在进入小学学习后较快地适应小学全新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在幼儿园学习阶段就有意识、有规律、循序渐进地进行培养。幼小衔接不是简单的把过去小学办的学前班拿到幼儿园来办,或是单靠在幼儿园大班增加一些过度的教育内容,而是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教学都要科学地按照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来组织教育教学活动。 二、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与小学是相邻的两个教育阶段,教育任务不同,存在着阶段性。幼小衔接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儿童的身心健康能否和谐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高低,目前幼小衔接中还存在着不少令人担忧的问题。 1幼儿教育小学化,儿童入学后易产生厌学情绪 许多幼儿园和家长把识字课和数学课放在重要地位,把小学的教学内容提前拿到幼儿园,让未入学的幼儿学习。这非但不能提高儿童入学的适应能力,而且还造成了种种弊端:这种“教材下放”,让幼儿学习入学后将要学习的内容,实际上是让孩子先学一遍,一年后又重复学一遍。使得孩子缺乏主动学习的后劲,等到“储备”用完,就会出现使用困难。 2缺乏社会适应性能力锻炼 幼儿园平常在教学中过于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对遵守课堂纪律等非智力因素较少考虑,使得刚入小学的儿童表现得很不适应,如不知道按时完成作业、不知道准时上课等。教师更多地强调知识的培养和积累,其实非智力因素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如儿童的感情、动机、意志、爱好等,这些因素不仅影响儿童的成绩好坏,还会影响他们的未来发展。 3幼儿园和小学教育要求上的不一致,易产生不良学习习惯 有些幼儿教师由于对小学教育不了解,加之幼儿园本身就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让儿童在幼儿园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入小学后,有些儿童使用过学具后,不能自己收拾还原;书写汉字笔顺有错误,操作活动不规范;握笔姿势和坐姿不当;学习方式明显带有幼儿园特点,习惯于依赖教师;有的儿童甚至不懂得按顺序看画面、按页码翻书等。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将影响日后儿童的有效学习。 三、对幼小教育衔接的实践探索 1搭建小幼教研活动平台 小学、幼儿园是两个完全独立的教育机构,工作中极少往来,老师间的教学缺乏最基本的沟通、了解。幼儿入学前的教育,大班老师只能在表面形式上做些更改,如延长上课时间、小学化摆放课桌椅等,而无法从实质上加深幼儿对小学的认识。因此,小幼双方可共同搭建教研平台。(1)互相学学老师都在学习、培训《纲要》及新课标,幼儿园大班与小学一年级老师可借此机会共同学习,互相探讨、交流对新课程观的看法、问题。(2)课堂教学互听互评。从教学实践层面深入了解小学或幼儿园的教育方法,以便双方在幼小衔接工作中能采取更为有效的教育措施。 2与幼儿家长、小学教师保持密切联系 幼儿园要定期和不定期与家长交流育儿知识,提高育儿素质,经常保持联系,纠正不正确的态度、方法,家园教育一致。幼儿教师主动与小学教师联系,如通过个别访谈、组织参观活动、座谈会等,倾听意见,不断改进教学内容、方法,为小学一年级教师准备一份较为详细的幼儿各方面发展情况表,以便全面系统了解。 3小学教师教育方法的改进 (1)注重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学生刚入学,面对学校、老师、同学等新环境、新面孔,总会有些不适应。教师应主动参与学生的课外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尽量帮助解决,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其次,为学生营造同伴间合作、交流的氛围,提供互相帮助的机会,增进同学间团结友爱的情感。 (2)调整评价方式,注重学生个体持续发展 考分只是作为评价方式之一,而不是划一的衡量标准。我们应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客观地描述学生的进步与不足,以鼓励、表扬等积极评价为主,重视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持续发展。 (3)采用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课上的模仿和记忆,尤其是数学,可参照幼儿园的学习方式,通过生活活动、动手操作活动、游戏活动等进行;经常开展班会活动,给幼儿提供合作、交流、探究的机会,提高学习自主性。 总之,幼小衔接是教育整体改革上的一个重要内容,只有搞好幼小衔接,才能使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保证基础教育质量提高。我们应对处于衔接年龄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学习规律作进一步探索,不断寻求符合我国国情的幼小衔接的途径,帮助幼儿顺利地解决好其间的过渡和衔接,使千千万万幼儿健康、活泼、愉快地成长! 小学教育论文:浅析中国文化与小学教育的文化传承 论文关键词:中国文化 小学教育 文化传承 方略 论文摘要: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兼容并蓄,是个落含丰富的巨大宝藏,它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观念指导意义,具有浓厚的民族精神,它有利于哺育儿童茁壮成长.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因而对儿童进行中国文化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世界上曾经出现过不少古老的文化,但大多中断了,像中国文化这样绵延数千年而不衰的是罕见的。一个国家的文化,对自己的人民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中国文化用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哺育每一个中华儿女,使其凝聚为一体,同心同德为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而不懈的奋斗。中国文化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不同文化的整合,它是在多元一体的格局下发展起来的,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它从多元文化中吸取精华,纳为己用,整合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的伟大贡献,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中国文化还体现着浓厚的民族精神,从实质上看,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也就是中华民族特定价值系统、思维方式、社会心理,以及审美情趣等方面内在特质的基本风貌。 我们今天学习中国文学,是为了把握民族文化的精神和特质,对其进行如实的批判和科学的抉择,更新民族思维方式、价值休系和心理素质,用新的思想文化体系来充实我们的精神境界,用新的思维方式与方法,使中国文化更好地与世界文化相融合,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传统文化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制约着今天的中国人,所以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进行中国文化知识的传授,让孩子进行学习,这既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又便于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教育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够世代相传,并不断提高全民族文化素养的根本大计。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孔子这样至今还受人景仰的教育家,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在近代有蔡元培、徐特立、陶行知等先行者,通过自己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推动了我国古老文化的革新。今天我们应该继承这个进步的传统,通过教育工作,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受到我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同时从当代世界先进文化的精华中吸取营养,全面学习包括科学在内的文化知识。 教育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儿童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因为它对孩子品行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与儿童文化教育的融合 1.学校教育是进行中国文化教育的主渠道 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是事关民族生存发展的大事,是每一个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小学语文教材十分重视通过母语教学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所选课文中蕴涵的伦理准则、道德规范以及其展现的秀美江山、人文建筑,让儿童时时刻刻的受到民族传统文化与文明。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锄禾日当午》,教育学生要珍惜粮食,体会农民伯伯种田的辛苦。而《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等展示伟大的中国古代建筑和国画艺术。传统的汉语文化为后人保留了一笔巨大的使用不尽的精神财富,那么多凝聚着汉语人文情致的诗文、民歌、对联、成语、农谚、童谣、儿歌等等,都值得我们反复玩味,反复品鉴,反复吟诵。 现在,很多小学开设了第二课堂,孩子们学西古琴、国画、软笔书法、中国武术等等。这些课程的开设对孩子认识中国文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当今的学校教育,对中国文化的重视程度在不断的增强,并努力培养孩子的人文气质,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孩子对中国文化的鉴赏能力。但是要想取得明显的效果,单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长以及社会的支持。因而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刘中国文化的传承,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对学校教育不足的有效补充。 2.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进行中国文化教育的扩展与补充 父母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社会大环境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也十分明显,会影响他们的政治方向、人生观、价值观等诸多方面。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着他们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随从性。改革开放大潮的冲击,更要求社会教育立足大局,创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优良环境。 孩子的德育培养最直接的途径是家庭教育。我国古代就非常重视对孩子进行以道德、礼节为主的礼法教育。中国自古以来都把少儿教育作为家教的关键阶段,而且教育目的非常明确:一是教育少年要分辨是非、自我勉励,立志做人:二是教育少年要勤奋学习,修性养德,立志做人;三是教育少年要规范行为,安分守己,不断成熟。四是要注意教子方法和效果,做到言教和身教结合。这依然可以作为今天家庭教育的准则。 颜之推在‘家训》中指出:“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一个人的成长,与基础教育的好坏有直接关系。在少儿教育的基础L进行成人教育,能收到好的效果。 当现在的学生们从课堂上的书本转入课外的录像文化、视窗文化等其他的大众文化时,表明学生接受世界并做出相应的反应,也就是说当今的学生更容易受到大众文化的影响。例如,广告、网络、电影、电视片、卡通片、电于游戏、书籍、报刊等,正因为如此,大众文化中所包含的中国文化的知识就更易于孩子们的接受了。例如,在中央一套节目中播出过这样一个公益广告:年轻的妈妈正为自己的老母亲洗脚,自己的小儿子看到后,也端来一盆水,喊着:“妈妈洗脚!”旁白立即出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孝敬父母是中国的传统美德。”这样的广告直观而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孩子,并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继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中国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在其文化发展的进程中有着许多可借鉴的文化精华和己经形成了的某种具有深刻影响的观念性和制度性的文化遗产。它儿乎囊括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最基础的包括衣、食、住、行的物质文化:修身养德、自强不息的个人价值文化到安邦治国、统率百姓的政治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而它所蕴涵的中国文化,在当今社会中也是十分常见的,例如:陶瓷文化、茶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仍然影响着现代中国人的生活。而思想与价值文化更是深深根植于中国人的心中,由孔子、老子所代表的儒家与道家,分别代表了中国古代社会中两种主要的思想与价值观点,直到现在我们现代人还是一直在遵守与执行着,并将它们视为真理传授给下一代。我们可以通过影视、书籍等有效方式向孩子们逐渐渗透,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价值观。 简而言之,无论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努力的将中国文化的优秀部分传授给我们的孩子,使他们从小就学习到中国文化的精华,从中吸取长处,不断的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二、在小学教育中进行中国文化教育的具体实施方略 1.学校教育中的实施方略 首先,应该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一般指学校的整体文化,包括校容校貌,教学与管理制度,全校师生的共识及所遵循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种浓烈持久的精神氛围等。校园整洁美观,后勤设备完善,教室宽敞明亮,使学生感到舒适、安全;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规范成员的行为,教师要热爱学生,学生要尊敬老师,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制订校训组织各种科技文化活动,举办学术讲座,组织学术团体,开展文体活动,建设健康的校园精神文化。 其次,“教育以人为本”。学校教育中的“本位”应该是教师,也就是说优秀的学校教育,应该具有高素质、高文化修养的教师,教师是孩子的直接教育者,正所谓“名师出高徒”,高文化修养的老师,当然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 再次,应该强化课程设置。想要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让孩于多接触一些经典之作,那么在课程设置时,就应多从这个角度出发,多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例如,可以进行经典教育,开设教授古筝、琵琶等古乐器的音乐课,开设软笔书法课,开设国画课等等。 2.家庭与社会教育中的实施方略 作为学校教育的辅助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对中国文化的弘扬,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的实施方略,主要体现为: 家庭教育,首先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家庭的环境建设要给予重视,可以在墙壁上挂上一些名人名言、名家名画,书橱内可以摆放一些经典著作。 其次,父母应该有良好的兴趣爱好。例如读书、书法,孩子当然会受到熏陶。 再次,父母应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及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父母的良好品质便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具有了良好的道德品质。 最后,父母应该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明确自己的教育目的。作为新时代孩子的父母应该懂得怎样正确的教育自己的孩子,了解孩子成长的情况,切合实际的为孩子做出培育计划给孩子一个恰当的定位,这更有利于孩子的成材. 良好的社会教育,要唤起全民的重视。要让全社会都知道教育的重要性。知道中国文化良好的教育意义,知道它对孩子的熏陶作用是无法取代的,他们才能更加注重目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才能想方设法的制造机会,在社会的每个角落呈现出优秀的文化,让孩子们接受中国文化中精华的“教化”。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应该采取批判继承的方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中国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将世界文化中优秀部分拿来我用,相互融合,取其长补己短。我们不仅要加强在语文学科中的传授,而且要家庭以及全社会都得到充分的重视,以便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要知道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勤检节约、刻苦学习,了解中国文化所讲求的伦理准则、道德规范的精神实质,从而做一个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继承并发扬下去。 小学教育论文:关于小学教育阶段公民道德培养方法的探究 [论文关键词]公民道德;培养;方法 [论文摘要]公民道德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其培养的关键期是小学教育阶段。在小学阶段公民道德培养的方法主要有: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环境潜移默化法,树立权利意识法,重点时机培养法,爱国主义教育法,网络教育法,人际关系法;学校教育中的岗位服务法,课堂教育法,宣传引导法,创设情境法;家庭影响中的榜样启迪模仿法,劳动体验法。要想发挥这些方法的最好效果,还必须建构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公民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既是人们行为的规范,反过来又是人们分析善恶的尺度、评价是非的标准。公民道德培养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全民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阶段是道德培养的最佳期。要培养小学生的公民道德习惯,也要使他们能区分善与恶、光荣与耻辱、诚实与虚伪等。如果错过教育培养的重要阶段,很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甚至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那么,具体应该怎样去培养小学生的公民道德?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最有效、最迅速地进行公民道德培养?笔者于2004年4月和7月对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13所小学的600余名学生进行了问卷测验和访谈测验。 一、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公民道德培养方法的探索 (一)自然环境 环境潜移默化法。小学生的生态和环保意识很强,教师和家长要抓住小学生本身具有的这一优点,对他们进行深化教育。问卷结果显示,39.6%的小学生认识到环境和生态问题应该引起人类的注意。43.8%的小学生表示要从自身做起。针对学生已达到的环境和生态问题上的认识程度,应采取: (1)利用课堂时间进行教育。例如,表演短剧《请关注大自然》。让小学生扮演森林中遭受伤害的动植物,并自编台词。让他们知道大自然的痛苦心声。(2)随时进行口头教育。(3)在学校或社区的宣传橱窗内设置环保专栏。(4)维护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5)开展“绿色环保周”活动。(6)带领小学生走出大门,用城市已遭破坏的环境和美好的环境教育他们。(7)买一棵小树苗,和孩子一起种上,定期带孩子去照顾它,让孩子和小树苗一起长大。(8)经常带孩子到动物园,看到可爱的小动物,孩子会萌发怜爱之心。(9)多宣传环保的重要性,曝光破坏环境的人与事。(10)每一个人都要保护环境,加大管理力度,尽量不要让小学生看到破坏环境的丑恶现象。(11)组织环保和拯救大自然的志愿活动,吸引小学生参加。 (二)社会环境 1.树立权利意识法。长期以来,社会各方面对孩子的责任与义务的教育太过成功,大大忽视了对权利意识的培养。访谈结果显示,29.1%的小学生买到假冒伪劣商品不会要求退换。问卷结果显示,平均有78.6%的小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会选择牺牲自己,取悦他人。为了弥补对权利教育的缺陷,追求权利和义务协调发展,应采取:(1)老师和家长利用媒体和周围发生的事情教育小学生。(2)生活中,大人以身作则,积极维护自我权利。(3)社会上的各因素各尽其职,激起小学生的权利意识。 2.重点时机培养法。各种重要的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例如“五一”、“十二”;民间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纪念日。问卷结果显示,在节日或自己的生日时,只有少数小学生愿意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大部分小学生只是在家里和父母过。建议老师和家长要带领小学生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社会的相关部门也要多为小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以增加他们对国家、对家乡、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陶冶道德情操。 3.爱国主义教育法。小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问卷结果显示,80.1%的小学生对2002年中国足球出线怀有积极的态度,无论怎样,他们都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以此良好状态为基础,应采取: (1)老师和家长要经常带小学生参观历史革命纪念馆等有教育意义的场所。(2)利用“七一”、“十一”等重要节日,开展活动。(3)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教育。例如,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让小学生说说祖国好在哪里。(4)学校宣传橱窗内设置“祖国好”专栏,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向小学生展示祖国的壮丽与秀美。(5)进行国旗、国徽、国歌的教育。(6)利用新近发生的国际大事教育小学生。 4.网络教育法。小学生很愿意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问卷结果显示,77.7%的小学生会进入网上道德论坛,也有12.4%的小学生只会关注,不会参与。仅有4.9%的小学生完全不感兴趣。 在网络上,小学生完全可以敞开心扉。这样,他们的有关公民道德的问题就便于解决。学校要有自己的电脑室、要定期让小学生上网、要有专门的老师经营论坛,并清理非法网站。老师和家长要鼓励小学生参与进去。 5.人际关系法。帮助、教育小学生处理好同学、师生、亲子、邻里关系。问卷结果显示,晾在外面的衣服被邻居弄脏,只有24.3%的小学生会去与邻居说理,化解此事。其他的选项,或争吵,或自己洗干净,或报复,都会对小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具体培养方法如下: (1)同学关系。1)在同学问出现矛盾时,老师正确对待,及时协调。2)平日里,大人讲述团结友爱的道理。3)老师之间、家长之间和睦相处。4)从小培养活泼、友善、合作等性格。5)家长注意孩子的细节问题。(2)师生关系、亲子关系。1)对小学生一视同仁,不偏不向。2)不责骂,不让孩子望而生畏。3)亲近小学生,与他们沟通。4)露出点本领,让他们因为佩服而喜欢你。(3)邻里关系。在生活中邻里之间要像一家人一样,互相帮助。这样,孩子在温暖的环境下成长,在人与人的友好交往中,他们会悟出许多道理,自己也会变得体贴、亲切、文明。 二、学校教育对于小学生公民道德的培养 1.岗位服务法。要让小学生通过辛勤的劳动得到锻炼,体会做人做事的喜悦和艰辛,加强责任感和义务感。同时也能变得爱家爱校。小学生很愿意为他人服务,并且对担任班级干部等职位非常有兴趣。问卷结果显示,77.7%的小学生愿意参加班干部竞选。基于他们本身具有的这一优点,应采取: 学校和老师多为小学生提供机会。让每个人都体验一下什么是付出,也就是让每个人都体验到回报的喜悦是多么美好的感觉。并给予鼓励和表扬,或者进行“爱岗敬业”评比,促使小学生干得更好。另外,由学校小岗位联想到家庭小岗位和社会小岗位。在家务事上,父母可以和孩子轮流值班。在孩子值班的这一天,家里的一些事情就放手让孩子打点,例如早餐、家务活等。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要给予帮助、指导和鼓励。 2.课堂教育法,即利用《品德和社会课》。课本要加入真实的人物、事情、照片和数据。问卷结果显示,52%的小学生喜欢有真实情境的课本。10%左右的人喜欢有彩色插图的。另外有20%多的小学生希望留给他们足够的想象空间。越精致的、越真实的、越有创新意识的课本,越能引起小学生的兴趣。 3.宣传引导法。向小学生宣传法律、健康和保健知识。问卷结果显示,42.1%的小学生对《未成年人保护法》有所了解。针对他们这几方面的知识欠缺,应采取: (1)老师口头讲述并演练。(2)在学校宣传橱窗内设置专题,介绍相关知识。(3)搞“活动周”,进行相关知识竞赛。(4)请公安或医生做校外辅导员,定期到学校做报告。另外,家庭和社会要辅助学校:1)家长要善于抓住教育机会。在相关案例出现时,及时提醒孩子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为什么。2)和孩子一起看有关节目,并耐心讲解。3)媒体开设栏目,宣传相关知识,并详细分析、讲解道理。4)设立免费咨询机构。 4.创设情境法。小学生不太懂得自强,缺乏持之以恒的拼搏精神。问卷结果显示,58.2%的小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会通知他人去处理,仅有20.9%的小学生要自己解决。鉴于此不良状态,应采取: (1)家长和老师有意识地为小学生创设克服困难的情境,在适当的时候给予表扬和鼓励,这可以增强小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勇气。(2)在小学生做一件事情之前,老师或者家长要提醒他们,做完以后会有怎样的好处与收益,增强目的性,减少盲目性。(3)老师或家长抓住小学生生活的细节,及时教育。(4)通过具体的事例,加以教育。 三、家庭影响对于小学生公民道德的培养 1.榜样启迪模仿法。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家长要从自我做起,用行动去告诉孩子做人的准则和规范是什么。问卷结果显示,63.3%的家长在遇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会去和别人耐心说理。 2.劳动体验法。小学生很爱劳动,家长要注意培养他们爱劳动的习惯,并引导他们在劳动中学习到相应的道理。问卷结果显示,88.3%的小学生愿意帮助父母做家务劳动。在如此好的教育基础上,应采取: (1)家长要舍得让孩子干活,有选择地让孩子干家务活。让他们学会劳动,并且体验劳动是多么辛苦。(2)带孩子去参加社会上的公益活动。(3)在生活中,耐心地讲有关劳动的道理。配合学校教育学生爱劳动,做个好孩子;或以教师布置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回家或在校园内劳动,让家长老师评分,加大他们的劳动热情。 四、公民道德培养方法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根据问卷的难易程度和所选学生的代表性,笔者在3~5年级随机抽取学生,进行问卷测试。问卷结果显示,年级不同测试出来的情况也有所不同。为了能够使小学生的公民道德水平达到一个好的效果,应针对不同年级区别对待: 1.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对大自然的关心、热爱之情和环保意识增强了;小学生更愿意在竞选活动中展示自己了;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加强了;小学生更愿意到网上道德论坛中发表自己的想法了。好好地抓住这个机会,小学阶段的公民道德水平将会取得很大的成效。 2.小学生对于健康与保健、法律知识的了解以及坚持性品质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加和提高得十分缓慢。 这说明在相应的方法上施加的力度相当不够。各方面的教育力量要仔细琢磨培养的方法,提高重视程度,加大实施力度,弥补小学生这些方面的不足。 3.随着年级的升高,愿意利用节日和生日去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的小学生有大幅度增长,由16.2%上升到44.3%。虽然数字仍然没有过半,但是只要加强教育,我们要在活动中培养公民道德水平的目的不难达到。 4.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生的自强品质有所下降,虽然只降了2.5个百分点,但是这确实是广大教育者们的失败。 当然,不同年级、不同地区小学生的公民道德都有其不同的培养方法。如果想使这些方法都发挥到最好的效果,那么必须构建起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相结合,正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一样,小学生置身其中,必然能捕到“肥美的猎物”。而实践具有直接、根本等特点,小学生容易从中学到东西,并且牢牢记住。 小学教育论文:试析在牧区小学教育中发挥家长的重要作用 论文关键词:教育质量 家庭教育 共性教育 个性教育 论文摘要:教育是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共举才能成功的大事。小学是人生习惯、心态等养成的关键阶段,但学校主要实施的是共性教育,所以家庭个性教育是叶它有效而又必不可少的补充,因此家长必须学会正确处理孩子从学校带回的细节问题,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孩子的健康人生塑造才有保障。 小学阶段是教育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既是孩子长知识的阶段,又是孩子长身体的阶段,还是奠定孩子人生品性根基的阶段。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可见小学阶段教育的重要性。这个时期孩子收获如何,将直接影响他的终生。因而家长要善于配合、支持学校教育,以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具有奠基性,学校有责任对家长进行培训。 本来无忧无虑的孩子,随着父母充满希望的视线走进学校,背着沉重的书包,在倾尽心血的父母的期待中,小学阶段很快就过去了。可是在同样的环境,同样的老师,同样的教育方式下,为什么结出不同样的果实。几年以后,孩子们之间渐渐有了差距。有的孩子学到了知识,增长了才干,个子长高了,身体结实了,更加充满自信;而有的孩子学到了知识,却面色苍白,身体变得赢弱;还有的孩子没有了笑声,失去了自信,对读书感到厌倦,甚至沾染上了不良习气…… 作为从事小学教育多年的我,对这个过程耳闻目睹许多,同时也思考和实践许多。最终从常理中寻求到了答案,即教小学教育必须有家长的精心主动配合。现今,牧区教育中,家长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导致教育质量一直上不去,针对这些情况,我谈谈教育中家长作用的重要性。 牧区教育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我区各地牧区学前教育发展不平衡,学前教育形势不容乐观,许多地方仍处于“起步阶段”,个别地方甚至处于“死角”。这种情况制约着与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当前影响我区牧区学前教育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机制上的原因,也有牧民自身素质和认识上的问题。家长没有意识到学生上学的重要性,往往把四五岁的儿童谎报年龄,往学校一塞就完事,儿童在没有任何学前教育的前提下就开始小学课程,由而教学质量很难提高。 其次,现在在牧区小学中,家长不支持教育,到学校不问学生学习的好坏,而是看孩子是否吃饱,是否受到欺负而已。由而教师的负担很重,从生活到学习上都得操心,加上一般班级的人数都比较多,老师无法在方方面面,都让每一个学生和家长佩服满意。同时,学生由于年龄的缘故,也无法完全理解老师的某些做法,因此误解便油然而生。误解如果不解除,如骨鳗在喉,做什么事情可能都没有心情,儿童虽没有成人反应那么激烈,但是影响亦非浅,同时小学教育是共性教育,关注每一个是不太可能的,孩子总有被忽略的时候。这种情况处理的好坏,可能影响孩子对老师以及一项活动本身的态度,厌恶某个老师,抵触某项活动。虽然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经常祝福别人万事如意,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却是不如意十之八九。教书育人,教书的同时,更重要的可能是育人。但是育人不仅是学校的责任,而且还有家庭和社会,尤其是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待的时间最多的地方,所以家长的育人角色非常重要,甚至比老师还要重要,因为那是面对面、一对一的直接的教育,更有针对性,更有效果。 再次,学生的厌学情绪往往反映了家长对教育缺乏兴趣。部分家长送子女上学并非因为他们有这种需求,而是由于受到政府、行政措施的限制。在问及学生家长为什么送孩子上学的问题时,我们屡次听到这样的回答:孩子不上学家庭要挨罚,所以都上学。这个回答也许不能完整反映牧民的想法,但其中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那就是,对一些人而言,子女上学并非出于“我要上学”的意愿,而出于“要我上学”的无奈。家长的教育观念对子女的学习态度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尤其在他们处于需要家长为之做决定的年龄段的时候。子女年龄渐大,学习兴趣是增加还是减少,无疑受更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但家长的态度依然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厌学、逃学在小学阶段发生率较低,在小学生中比较严重。由于部分牧民不支持年龄较大的子女继续上学。我县教育部门面临着最棘手的问题就是:“虽然我县2010年两基,验收进入国检,但问题是,现在还是有辍学生,很多农牧民不愿子女上学。” 最后,不少家长认为:“养子过学堂,养女各爹娘”,把青少年的教育责任全推脱到学校身上,分裂了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三方面联合教育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作用,这种思想是错误的。家庭是孩子最早踏入的“课堂”,家长是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家庭成员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人格造就。因此,家长必须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把握有效的教育时机,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塑造孩子的优良人格。 在小学里的很小的偏差,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矫正,就可能因为当时的“差之毫厘”,而造成孩子成年以后的“失之千里”。教育是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共举才能成功的大事。小学是人生习惯、心态等养成的关键阶段,但学校主要实施的是共性教育,所以家庭个性教育是对它有效而又必不可少的补充,因此家长必须学会正确处理孩子从学校带回的细节问题,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孩子的健康人生塑造才有保障。在此,我呼吁,小学教育中,家长应充分而正确的发挥自己的协助作用,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将来。 小学教育论文:浅析论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内容的重构 论文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内容重构 论文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时小学未来师资培训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内容结构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师范生职业水平的高低。应重构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内容,使未来小学师资能力结构得以改善,从而有效提升小学教师培养的质量。 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是师范生培养教学计划的整体组成部分,是教师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师范生专业化发展的基础。为了加强高师院校师范生的职业技能训练,1992年,原国家教委师范司印发《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试行稿)》,1994年又颁布了《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以下简称《大纲》),对师范生应具备的教师职业(专业)技能作了系统而又明确的规定,是对学生进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依据。包括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技能等四部分内容。两份文件的颁发,有利于全国高师院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师范生进行系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对培养合格师资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我国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出现,不仅意味着小学教师的培养在学历层次上的提高,更意味着小学教师培养的专业化程度将进一步加强。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教师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大纲》中的关于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内容体系,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改革的要求。基于城镇教师编制饱和,乡村教师紧缺的实际情况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我们有必要对现有的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内容体系进行重新地建构,这就要求教师教育从专业设置、培养模式、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根本性变革,特别是以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达标为牵引,着力提高师范生从事小学教育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 一、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内容重构的原则 本着继承、更新与发展的态度,我们对原《大纲》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内容进行了重新审视,设计并实施符合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要求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内容体系。在重构中遵循了以下原则: (一)可持续性原则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小学阶段课程设置以综合课程为主,教学内容呈综合化。同时笔者在两个县六所乡镇小学调研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增多,村完小一级学校有住宿生,很多学校都缺少音乐、美术及体育类专业教师,需要语文、数学等教师从能教授小学一门课程向多学科教学发展。因此,需要在原《大纲》基础上拓展师范生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校本课程的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艺体活动技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生活管理技能训练等内容。只有这样,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生才能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与农村教育实际,构建自己应有的技能结构,增强就业和创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二)整体优化原则 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体现。要完成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就迫切需要构建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相协调的课程体系。教师的专业化是凭借“实践性知识”加以保障的,因此,整体优化原则就要求教育理论基础课程、实践技能课程、微型课程等各类课程进行整体优化设计,凸显教师教育的专业优势和特色。如我院小学教育(语文教育方向)专业,重视构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2008,2009级的实践教学分别占总学分比例为35.7% ,43. 1%;注重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并认真修订教学计划,力求音乐基础、课件制作、学科教学论等课程的开设,体现从基本技能训练到专业技能训练的逐步深化过程。低年级侧重解决基本技能与技能特长问题,高年级侧重解决教育教学实践技能与教育研究技能问题。让师范生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初步掌握从事小学教育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 (三)个性化原则 《大纲》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提出了一般的要求,具有普适性。作为师范生,除了具备从事小学教育专业的基本技能外,不同具体专业方向的师范生还应具备进行小学某一学科教学所需的专业技能,以实现同一专业不同专业方向的个性特征。如语文教育方向对普通话、朗读、文本细读技能;数学教育方向专业对速算、绘图技能;英语教育方向对英语歌曲教唱、英语游戏组织技能等都有专业的特殊要求。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两者应互补互促。教师要根据专业、年级和个体的差异,有重点、有计划、分层次地进行培养训练。 二、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内容重构的体系 根据原《大纲》的要求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专业发展的需要,我们进一步将重构的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内容体系细化为六大类17个项目(见表1)。 三、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内容重构的实施 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长期研究和探索。在重构的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中应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技能培养训练问题,二是技能考核问题。如何开展这项工作,笔者依据多年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实践经验,和调研获取的资料,谈谈自己的实践体会与思考。 (一)加强课程渗透,坚持课内指导与课外自练相结合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相关内容应具体渗透在学科教学法等相关课程中,成为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安排上,应注意发挥案例教学的示范作用,并对师范生进行相关技能的培养训练。如教师口语课程,理论知识的传授应考虑做到简约性,切实提高学生口语训练的实效性。用于讲授学时为30%,用于实践训练的学时为70 %,督促师范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技能训练活动,保证学生在课程教学中有计划、有教材、有指导地训练。同时,课程教学中应注意强化教师自身的引领示范作用,让每节课都成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示范课,让教师以良好的教师职业技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开展常规训练活动,目标引领与任务驱动相结合 教师职业技能必须在教学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形成。指导任务尽管已渗透到相关的具体课程教学中,但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学生的社团活动及学生自觉的训练,难以达到师范生在校期间的理想水平。为了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技能训练,需要学校或各院系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对师范生技能训练进行统一规范和安排。一是将重构的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内容体系(表1),和《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手册》下发给每位学生,让师范生一人学就能够了解到各年段训练内容与考核要求,并让其成为自己的学习目标,成为自主训练、自主学习的动力;二是将琴房、舞蹈室、书画技能室在课余、休息日开放,同时制定《早自习、晚自修师范生基本技能训练安排》,如主要包括:“开展晨读课”—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晨读练习。“每日一写”—学生每日都写粉笔字或钢笔字,每个学生一块小黑板,每日写一板;“每月一作”—指多媒体课件制作或简易教具制作。“每周一歌”—每周月晚上7 :30一8 ; 00练习唱歌。保证学生有时间、有场地、按要求进行训练。辅导员要按计划组织各班班干部安排好“每日、每周、每月一练活动”,并经常检查督促。其余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加强学科专业技能的训练。从人学开始,四年不断线,确保每个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建立教师职业技能竞赛长效机制,以赛促教,以赛促练详 根据教师职业技能培训鲜明的实践性特点,除了开展常规训练活动外,每年各院系要定期举办“未来教师杯”职业技能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练。可采用班级为单位初赛和院系决赛的参赛体系,围绕各个竞赛项目,通过教学设计、课件制作、上课、说课、粉笔字展示等多种方式,以及舞蹈比赛、美术书法比赛等方式,营造氛围,给学生提供展示和汇报舞台,以此激发学生参与训练的热情。各教研室还可根据专业特点,定期举办师范生学科竞赛或教研活动。如文科教研室组织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朗诵比赛等;理科教研室组织课件制作竞赛等活动。多年的实践证明,教师职业技能竞赛不仅促进了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而且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造就复合型人才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努力发挥校园文化在师范生职业技能形成中的渗透功能 与专业文化素质教育一样,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同样需要营造一种良好的教育环境氛围。一是应科学设计和正确引导校园文化活动。围绕教师职业技能成立学生社团组织,活跃校园文化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以点带面的积极作用,激发他们参与技能训练的积极性。二是定期请小学优秀班主任、特级教师、杰出校友来校开展“说课、评课”等专题讲座或开设微型课程,传经送宝,为师范生搭建理论和实践沟通的桥梁,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确立师范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的观念,在校园网或各院系网站上开辟“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教学网站。把有关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课件、讲义及优秀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新课程的案例研究等优质教育资源挂到网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化教学手段,让他们网上学习优秀教学设计或观看视频课程,以满足学生自主性学习、自我训练、自我培养的需要。积极创设、营造培养学生从教技能的实践环境,使练就从教技能成为高师院校校园文化的主流。 (五)在实习支教活动中夯实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 舒尔曼认为,“教学实习是经过认真设计的教学范例,而且都伴随着严格管理的、为学生提供容易进人实践的教学阶段,以确保学生学会所需的技能,并表现出恰当的工作表现、方法和价值观。”教学实习是促使师范生专业化的关键环节,在一个教师的专业准备阶段是最有力的介人。教育部2007年7月下发《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是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实习支教是师范生掌握教师职业技能的良好平台,”顶岗实习支教与以往的常规实习相比,时间为一个学期,具有全职性质,将实习生作为全职教师进行要求和考核。由于实习时间的延长,实习生上课课时、做班主任工作的时间大大增加,而且实习内容丰富,更加有利于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借助这一平台,重点做好三项工作,已达到夯实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目的。实习支教之前,力求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重点对师范生的课堂教学技能进行强化培训,将师范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上课模拟教学,培训教师引导学生针对模拟教学同学的教态表情、课堂语言、板书等逐一点评,促使他们反思、修改、反复训练中提高课堂教学技能。实习支教过程中,一是要求师范生参加所在实习学校的教研组学习、研究活动(如集体备课),这是师范生快速成长的途径;二是实习后阶段,上教学汇报课并进行课后反思。通过教学的展示与反思,促使师范生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寻求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方法与途径,或进行一些带有探索性的尝试;三是在实习学校搜集原始材料、开展问卷调查、进行教育研究,或在实践教学中发现新情况、新问题,选择并确定毕业论文选题。实习支教结束后,一是引导师范生开展课题研究,撰写教学论文或调研报告,培养师范生教育教学研究技能;二是要进行全面的总结和经验交流。针对师范生在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拾遗补I},有针对性地补充理论和实践上的不足和缺憾,以期尽可能完美地进人到未来的工作领域。如我院教师教育学院在实习生回校后,针对部分师范生教学技能欠缺等问题,仍然坚持开设《小学语文教学技能训练》和《小学数学教学技能训练》课程进行强化训练,取得良好的效果。 (六)建立科学考核评价机制,规范评价考核 为了使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不流于形式,真正把这一工作抓出实效,需要制定一整套明确规范的评价标准。目前,“除了普通话在语委的统一指导与考核下执行严格的标准以外,其它训练项目划分不够具体,考核的质量标准也不够健全”。应建立教师职业技能培训“三级考核’,机制。考核工作由各院系教师技能教研室总体负责。各项考核标准由相应责任课程教师负责制定,教研室汇总,编辑成《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手册》(以下称《手册》)。该手册包括考核年段、考核项目、考核内容与要求、考核方式、考核成绩等内容。 考核工作分三步:一是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分年段考核,教师按《手册》规定的要求严格组织实施。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参加考核,考核成绩不合格,在限定时间内可参加补考。二是常规训练考核,由辅导员组织各班学生干部负责考核。考核重在考勤。学生通过以上各项技能考核合格后,方可参加教育实习。三是教育实习岗位考核;由实习基地指导教师和实习领队老师共同考核。学生通过以上各项技能考核和教育实习合格后,才能向学校申请办理教师资格证书。 教师职业技能培养与考核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运行机制,训练场地的落实,经费的投人等等,需要各相关单位统一规划,各负其责,按照明确目标一分步实施一示范指导一实践锻炼一严格考核五步骤进行人才培养,才能全面提高师范生的职业技能训练水平。重构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内容体系,是我们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背景下,为适应农村未来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而开展的实践探索,还有待在教学实践中作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 小学教育论文:浅析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策略 论文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策略 论文摘要:职业技能已成为教师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良好的职业技能始终是教师们贯彻落实教育教学理念与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的必备条件,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作为未来的小学教师,培养其全面而坚实的职业技能是高等师范类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学中的一项突出目标。本文从形成动态评价体系并实施职业技能证书制度、建设教师技能实训的平台、建设教师技能实训的平台等三个方面培养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 在当前的小学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当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个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这就对小学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小学教师培养的主渠道还是高等师范类院校教育,因此,在高校小学教育专业教育中,应当深入实施改革,重建与完善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体系,从而提高小学教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一、形成动态评价体系并实施职业技能证书制度 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由很多环节与要素所组成的系统工程。假如缺乏一套明确而规范的评价体系,训练的效果将难以保证。近年来,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系列化与分阶段不断发展的考核模式,主要是将技能评价动态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基本功考核,一般是在一年级或二年级学生中开展,主要内容是师范专业学生的听、说、读、写、书、画、弹、唱及跳等教师的基本技能。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将这些技能进行考核打分,并依据一定比例计入各课程之中,并以此做为起点,建立起每一位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评价档案,并作为今后技能考核之基础。二是教学能力评价,一般是在二年级或三年级学生的教育实习前进行,主要内容是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说课与片段教学等课程,要求学生们在实习前一定要通过这些技能考核测试,否则将暂缓实习,从而督促学生们开展坚持不懈地职业技能训练,以实现提高教学技能,为教育实习做好准备之目的。三是专业能力评价。一般在三年级学生进行教育实习后进行。评价内容主要有两项:其一是结合教育实习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综合评价及认定,其二是结合学生撰写的毕业论文开展教学反思和教育研究能力评价。通过写出评课报告或者教育研究论文,能够促进学生提升教育教学理论与专业化水平。这种阶段化、系列化与递进式的技能评价,不仅对于学生在校期间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而且更是对于今后岗位的适应性检验。 二、将日常教学中融入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为了实现技能培养的常规化与制度化之目标,师范类高校应当将本项工作纳入到学校的课程建设体系当中。在必修课与选修课当中应当渗透技能培养之理念,在训练课与活动课当中应当增加技能实践机会,具体的实施方式有:一是在必修课当中提高技能训练的水平。对于必修课,应当对任课教师的职业技能进行从严要求,每一个学期均应组织任课教师进行技能达标测试;同时也应当要求这些教师深入了解不同阶段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计划与评价的标准,要求执教者将技能的培养渗透到课堂教学当中,从而将提升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在选修课当中拓展技能训练的途径。设置选修课程可帮助具备不同爱好与特长的师范生找到恰当的训练方式,而学校也可通过设置专项网站供学生展示优秀范文与演讲片断等方式,让同学们共同分享成功之体验。三是在训练课当中落实技能训练的基础。每周应设置以学生个人练习为主要内容的早自习训练课,要求各班在规定的时间与规定的位置展示出训练的内容,并要求专业教师、学生辅导员等分别为学生们评定成绩。同时,每个月都要在校园的橱窗内张贴学生辅导员的评定成绩材料与教师点评材料,以帮助学生们明确自身训练之优势与不足,从而不断完善与促进师范生的技能发展多元评价机制。四是在活动课当中提升技能实践经验。每周都应设置活动课,安排教师指导学生们参加各类教学活动或教学用具制作技能竞赛。 三、建设教师技能实训的平台 除了在课堂教学当中落实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之外,还应当强化实训基地的建设,建设小学教师技能实训场所,这是加强小学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重要一环。为了让学生们能够从课堂与书本知识逐步走向岗位,真正形成职业技能,高校应当专门组建起教师技能实训中心,并分别设置微格教室、教学观察室、多媒体教学活动室、音乐训练中心、书法训练中心及语音教室等众多的校内实训场所,以开展教学基本功和教育教学能力之实训。与此同时,还要一批办学质量较高的知名小学建立起相互协作的关系,将其作为本校的教育教学实践基地,通过开展观摩、见习、评课、教育实习等多种形式的校外实训,以促进学生们职业技能之提高与师德师性之养成。同时,高等学校还应以国家精品课程作为依托,在校外基地设立了相应的教学工作室。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发挥精品课程所具有的学术引领作用,从而推动小学教育之发展,而且还能及时收集与反馈基层教学之最新动态,从而对师范生的培养与课程建设形成影响,让学校教育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始终立于小学教育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最前沿。 四、结束语 当前,培养一支适应新时展的具备较高教师职业技能的小学教师队伍依然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应当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考虑建立起自上而下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可见,实施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一定能有效推动我国小学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 小学教育论文:浅析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创新对策 论文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创新对策 论文摘要:通过对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思考,发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实践教学认识及定位的偏颇;课程设置不合理;支持系统不健全等。在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有益的探索,创新实践教学对策,形成了一套有别于传统师范的更为科学合理、更具实践性和发展性、更符合小学教育专业特点的特色实践教学模式。 在中国,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自1998年始,由南京师范大学首创开办本科层次师资培养。至今在全国共有百余所高校设置了小学教育专业。虽然它已走过十来年的建设历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小学教育纳入到高师教育体系后,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等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在本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中,人们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师范性”处于下风,实践教学处于次要地位,对实践教学的理解也存在偏颇,在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设置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的主要对策,对今后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及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实践教学认识及定位的偏颇 关于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教育实践就是实践教学。事实上,实践教学不是简单的操作练习、技能训练,也不仅指教育见习、实习。实践教学与教育实践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育实践是实践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实践教学所包含的内容则更加广泛。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的,二者是教师教育中师范性培养的重要组成。实践教学的对象是师范生,而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实践教学就是实践学习。 (二)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 1.课时数有限,且安排不合理。目前,实践教学的课时数在高师教育中的比重十分有限。课程比例失调使得师范生整体的专业素质出现缺口,普遍表现为只掌握理论,而教学实践技能较差。而仅有的教育见习、实习,时间和次数也十分有限,每次时间短且安排分散,学生往往学不到什么实践就结束了,实践教学成了镶嵌在其他课程中的点缀。对于最后一次时间较长的毕业实习,很多学生也因为面临找工作而使实习得不到保证。在四年的学习中,真正的实践教学课时数严重不足。 2.课程形式、内容较为单一。在现有的实践教学中,实践教学被简单地认为教育实践,而教育实践又被简单地认为教育见习、实习,任务只限于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而对于教师科研、家访、教育行政、教育调查、教研活动等针对小学教师培养特色来设计和加工的成分被极大地忽视了。实践教学形式和内容单一,使得师范生无法掌握全面的教师教育技能,教师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都受到影响。 (三)实践教学支撑系统不够健全 1.实践教学“无处去”。除了校内实践教学活动外,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是在实践基地小学。而学生要获得关于小学的全面体验,这就必然要注意实践基地的选取和开发。目前,实践基地普遍较少,类型单一且没有建立密切的联系,这都不利于实践教学的开展,出现了实践“无处去”的现象且实践活动很难深入。 2.实践教学“无人教”。很多时候,学生在实践基地的实践活动都是孤军奋战,虽然高校和小学都安排了指导教师,但没有真正发挥指导的作用,出现了实践教学 “无人教”的现象。一方面,高校的指导教师要忙于教学及科研工作,基本没有时间到实习学校指导学生实践;另一方面,虽然实习学校都会为每一名实习生安排专门的指导教师,但由于这些教师大多忙于备课、教学、管理班级等,实习生得到的指导也是十分有限的。 二、创新实践教学的主要对策 (一)更新观念,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高师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受到教育及教学工作的锻炼,加深对专业基础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要培养他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优良品德和教师的职业技能,为将来从事教师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广泛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并创新了实践教学,在传统教育见习、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上,确立了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大实践全程教学观;增加了综合实践、专业技能训练与测试、模拟教学等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由综合实践-实验教学-技能训练-教育见习、实习-课题研究五个环节组成的实践教学模式。同时,体现了全程性——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阶段性——五个环节分成五个相对独立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时间保证和阶段目标、定位、内容、要求、指导、管理及考核;完整性——五个环节都是相对独立的一块,但它们相互间有内在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递进性——五个环节依次排序,有前后顺序关系,使实践教学由浅入深,逐步推进。同时,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三个明显的特点:(1)从教能力训练模拟化。通过微格教学培训和强化实践训练两个途径,让学生掌握多种教学技能,提高学生的从教能力。(2)教师角色体验全程化。将教育见习、实习安排全程化,四年不断线,要求学生长期与实践教学基地教师结对,参与实践基地的教学研究活动,形成见习-实习-研习一体化的教育实践模式。(3)专业技能训练项目化。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测试项目”,实施“教师职业技能考证制度”。 (二)创新形式,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1.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能力培养具有独特的价值。在调研中,许多小学校长有这样一个共识,如今小学非常缺乏活动课程教师,小学教师指导学生开展专题性的德育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劳技活动等方面的能力非常缺乏。可见,高师强化活动课程,不仅对学生专业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极为重要,而且为他们提高日后到小学开设活动课的能力也是非常有利的。 2.开设艺术实践课程。艺术素养在现代小学教师的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教师的劳动充满创新性,对艺术修养要求很高。很多优秀的小学教师教育教学之所以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深深地吸引学生,就得益于他们良好的艺术素养。所以在高师增强艺术实践课程既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更能满足小学生对艺术教育的强烈期盼。 3.开发学校隐性课程。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倡导学生在学校的各种社团文化活动尤其是专业性活动的组织、运行过程中,在生活、学习环境的建设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组织、交际、协调、创业、具体操作等方面能力。 (三)设置项目,形成实践教学特色 为实现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保证质量,确保学生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掌握先进的现代教育理论,必须使学生练就扎实、有效的教师职业技能。为此,在广泛调研、论证及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在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测试项目”,实施“教师职业技能考证制度”,把专业核心能力分解为若干专业技能测试项目,要求学生在规定的学期完成各项测试,使专业技能显性化、专业技能训练具体化。确定普通话、朗读与演讲、钢笔字、粉笔字、课件制作、说课与讲课、钢琴弹唱、班队活动为必考项目;毛笔字、应用文写作、美术字、口令与队列、简笔画、钢琴或其他乐器、黑板报设计、书法艺术、说课、图案或素描、舞蹈或唱歌、儿童想象画等为选考项目。制定了考核标准,每学期统一安排考核时间,把考核结果与小学教师资格证书的取得相挂钩。 (四)建立基地,提升实践教学效能 为了使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在农村小学、城镇小学、市区小学、民办小学和特殊学校等五类不同类型学校中选取部分作为实践基地。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定期安排到基地开展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从教育见习、认识性实习、规范性实习或顶岗实习到毕业实习,四年不断线,基地成为学生了解学情、校情,领会小学教师所需要的素质要求、知识和能力结构,全面提升专业技能的舞台。同时,充分利用基地小学的教育教学资源,要求每位学生与基地小学的教师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从第二学期开始至毕业,学校将有组织、有步骤地为每位学生联系一名基地小学的优秀教师作为校外指导老师,进行“师徒结对”活动,每位指导教师带3—5 名学生,每学期对“师徒结对”进行考核。整个过程分为观摩、协助、体验、模仿、总结等五个环节。 “师徒结对”活动为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熟悉小学教育、接触儿童提供了广阔舞台,它是对旧的实践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它强调“做中学”;强调教学技艺的模仿与培育;强调与指导教师的合作与交流;强调对所学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深化与建构;强调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实践证明,“师徒结对”活动充分体现了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是小学教师专业化培养的一种有益尝试。 结束语 小学教师教育纳入到了高师教育体系,但目前尚处于实践探索阶段,缺乏经验,在小学教师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将这些问题合理解决,提出可行方案,还需不断深入地进行探索与研究。实践教学是小学教师培养的一部分,其发展必然依托于整个专业的发展,必须把它放在一个整体下进行研究。只有专业的各方面不断完善、彼此促进,才能最终促进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完善,从而提高小学教师的培养水平和专业化水平。
市场营销类论文:石化产品的商品类型分析及市场营销体系构建 摘要:石化产品的营销体系无法完全模仿普通商品的4PS架构。之所以这样在于,解构石化产品的商品类型发现,其无法采取心理定价模式,且传统促销模式也难以适应该产品的销售形态。而依托石化企业的专业性售后服务,则能增强客户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意愿。 关键词:石化产品;商品类型;市场营销;构建 有关要素市场中的产品营销问题,似乎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也许与营销学产生于商品市场有关,当然也与我国要素产品销售环境有关。然而基于供应链视角来看,随着下游实体产业产能水平的萎缩,其逆向传导给石化企业的信息则是需求量的减少。由此,处于供应链上游的石化企业需要不断拓展它的销售渠道,来维系最小有效规模。 这里需要明确,石化产品的营销体系无法完全模仿普通商品的4PS架构。之所以这样在于,解构石化产品的商品类型发现,其无法采取心理定价模式,且传统促销模式也难以适应该产品的销售形态。由此可见,在讨论要素市场的产品营销问题时,首先需要对其商品类型进行分析。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石化产品的商品类型分析 以下将从核心产品、有形产品、附加产品等三个方面进行商品类型分析。 (一)核心产品方面 在市场营销学理论中,核心产品主要指向石化产品的使用价值。可见,使用价值构成了客户购买石化产品的目的。然而与普通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石化产品作为生产要素必须遵循严格的国家标准,而这一标准化生产形态就使得各石化企业的产品,具有同质性的使用价值。 (二)有形产品方面 有形产品一般是指石化产品的品牌,从而在要素市场上主要起到产品识别的作用。然而,石化生产企业往往是国有企业类型,且民营企业在进入该领域时也将面临较高的行业门槛。因此,该区域要素市场结构以寡头垄断为特征。这样一来,在品牌建设中就存在着较大的机会成本。 (三)附加产品方面 附加产品可以界定为售后服务环节,这已成为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内容。前面已经指出,石化企业面临着拓展销售渠道的任务。同时,还具有巩固现有销售渠道的重任。因此,借助第一方物流服务来完善附加产品方面,将有助于石化企业的产品销售。 以上借助营销学理论中的产品圈层原理,进行了商品类型分析。从中不难发现,针对石化产品的市场营销体系的构建,应侧重于核心产品和附加产品方面。 二、分析基础上的营销体系构建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分析基础上,营销体系的构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一)产品方面 在优化附加产品方面,石化企业可以实施第一方物流业务,帮助客户方完成产品的运输工作。针对现在下游实体企业产能水平的萎缩现状,可以主动承担客户的产品仓储任务,并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及时响应。从产业经济学视角,这样实则将客户锁定在了石化企业的技术路线上了。 (二)价格方面 对于价格策略而言,因石化产品属于大批量供应特点,从而无法模仿普通商品的心理定价模式。为此,可以引入歧视性定价策略。但在这里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即应防止客户转售该石化产品。从而,需要采取二级歧视性定价策略。 (三)渠道方面 由于石化产品属于生产要素,一般采取0级渠道。因此,在拓展销售渠道时则需要借鉴当前营销中的创新模式。笔者认为,可以将网络营销模式引入其中。具体而言,企业应借助门户网站的影响力产品信息,并借助网上支付系统来完成B2B的电子商务活动。 (四)权力方面 若要在要素市场上获得合理的市场份额,还需要与政府建立起良性互动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需要通过石化企业增强组织合法性来获得。即,在生产中满足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目标,从而在建立起良好外部形象的基础上获得政府的扶持。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诚然,针对本文主题的讨论还可以从其它方面进行,但笔者仍在独特的视角下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三、案例分析 以汽油为例:该产品是消耗量最大的品种。 汽油的沸点范围(又称馏程)为30 ~ 205℃, 密度为0.70~0.78克/厘米3,商品汽油按该油在汽缸中燃烧时抗爆震燃烧性能的优劣区分,标记为辛烷值70、80、90或更高。号越大,性能越好,汽油主要用作汽车、摩托车、快艇、直升飞机、农林用飞机的燃料。商品汽油中添加有添加剂(如抗爆剂四乙基铅)以改善使用和储存性能。受环保要求,今后将限制芳烃和铅的含量。喷气燃料 主要供喷气式飞机使用。沸点范围为60~280℃或150~315℃(俗称航空汽油)。为适应高空低温高速飞行需要,这类油要求发热量大,在-50C不出现固体结晶。 煤油 沸点范围为180 ~ 310℃ 主要供照明、生活炊事用。要求火焰平稳、光亮而不冒黑烟。目前产量不大。 从以上资料中可知,石化产品在生产中有着严格的标准。从而,在核心产品和有形产品方面不具有建立差异性的优势。然而,该产品具有易烧性和挥发性,因此在储运过程中存在着风险。可见,依托石化企业的专业性售后服务,则能增强客户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意愿。 四、小结 本文认为,解构石化产品的商品类型发现,其无法采取心理定价模式,且传统促销模式也难以适应该产品的销售形态。而依托石化企业的专业性售后服务,则能增强客户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意愿。营销体系可以围绕着:产品、价格、渠道、权力等四个方面展开构建。 市场营销类论文:试论以能力为本的高职通信类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摘 要: 十二五规划对通信行业提出新的战略目标,即加快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如何更好地支撑战略转型,把握行业关于营销类人才的新变化,是对通信类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建设提出的新课题。本文以浙江邮电职业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例,通过分析通信行业战略转型及其所引发的人才需求新变化,提出如何构建面向行业,以提高能力为本的高职通信类市场营销专业建设新模式。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市场营销人才 培养模式 构建 2012年5月4日,工信部正式对外《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期间的具体发展目标,即通过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初步建立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通信行业战略转型有条不紊在推进,电信运营商增长方式实现质的变化,从语音到数据,从时长到流量,从通信到信息服务,从封闭到开放,从分散到集约……这些趋势和变化对通信类人才需求也随之改变,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浙江省唯一的通信类高职院校,面向浙江省及华东、乃至全国的通信产业提供人才支撑的专业院校,如何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自我反思和创新,切实走出一条培养实践型人才的职业教育之路,服务于行业和社会。 一、通信行业战略转型:探索、创新、变革 在战略转型的成效叠加一系列的重大政策和技术变革影响下,通信行业发生深刻变化。“探索、创新、变革”是行业主题,奠定未来几年全行业的基本走向。 (一)新技术、新业务创新和推出,行业活力彰显。 1.在中国政府大力支持下,LTE发牌在即,LTE商用进程加速。2013年,LTE商用网在全球铺开,这将促使全球移动通信进入4G时代。国内运营商(中移动等)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加速扩大试验规模,三家运营商为筹备LTE业务注重练内功、聚力量,准备建立新优势,并需要有一支强有力的营销队伍。 2.“宽带中国”战略呼之欲出,准入制度放开。“宽带中国”将有力地推动宽带的全面提速降价,让“信息高速公路”更宽、更快、更通畅,同时不同行业进入,加剧竞争,需要一支营销队伍作保障。 3.移动互联网成为创新发展方向,大数据浮出水面,OTT大行其道,微信、米聊等OTT业务对传统电信运营商的挤压非常明显。另外,互联网企业和电信运营商争相布局,逐步加码,O2O快速发展,运营商加速向电子商务转型。未来,运营商需要更多的竞争性的运动员思维,而不是行业管理式的裁判思维。 (二)市场格局变化加剧,运营商进入微利时代。 运营商遇增长瓶颈,行业进入微利时代。2009年之后,运营商收入及净利润增速出现下滑,语音MOU值也逐渐逼近峰值并开始下降,种种迹象表明运营商之前单靠累积用户,普及话音的粗放式增长模式已经遭遇瓶颈,行业增长率在下降。截至2012年10月份,我国移动用户总数接近11亿,渗透率高达80%,几近饱和。联通“随意打”套餐的推出,预示着运营商传统话音业务已彻底走入低价竞争的死胡同,而短信业务也面临着以“微信”、“米聊”为代表的即时通讯类软件的侵蚀。但是考虑到2013年宏观经济增长速度回升到8%左右,将改善电信业发展的环境。同时智能机、数据业务和宽带仍处于高速增长期,将持续推动行业增长,考虑到运营商分流部分资源准备LTE商用,预计全年增长在9%左右。 (三)竞争趋势加大,三大运营商竞争机会与挑战并存。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把握战略机遇,聚焦市场,推动自身发展,但是同时存在困难挑战。可以说,三大运营商的战略机遇期已进入“倒计时”,到了加快规模突破的最后窗口期。 二、通信行业战略转型对营销人才的要求 随着通信行业战略转型深入,4G牌照发放日益临近和4G发展步伐的加快,电信运营需要大量人才,市场对通信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各大通信设备制造商对4G人才的争夺已进入白热化。中华英才网人力资源专家分析,目前市场上的4G人才主要有三类:设备开发人员、运营人才和增值服务人才。相对而言,4G人才主要集中在研发领域,企业在这方面的人才储备也较为充分。然而,4G的兴衰最终将由消费者的需求决定,所以营销人员对产业的推动显得非常重要。4G市场营销人员目前非常短缺,未来将成为4G行业人才需求的重点。 通信行业战略转型对营销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核心能力与素质的角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能力。 通信行业是高科技行业,知识更新时限短,人才硬性技术条件有明确要求,即有相应的知识背景作为匹配,同时从软技能看,快速的学习能力已经成为基本的工作素质。通信营销人才的知识结构除具有各种基本的理论知识外,还要有非常好的方法论,包括技术背景、管理方法、分析方法等。 (二)应变能力。 通信行业具有多变性,热门的技术层出不穷,热点不断,更新换代加快。所以要求每个营销人员的知识系统是不断更新的,观念的开放性与思维的灵活性显得异常重要,保守的人将会被市场无情地淘汰。 (三)沟通协作能力。 通信行业的营销标准化,任何一次销售,是具有高度组织性与一致,而不是靠一个人。营销标准化的背后是团队协作,这决定了通信行业是高度团队协作的行业,不仅体现在产品和产品之间的配合,而且体现在人和人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的配合,进而决定了人才在基于标准化的基础上必须具有高度协作性、为他人服务等素质理念。 (四)创新能力。 所谓创新就是根据营销环境的变化情况,并结合企业自身的资源条件和经营实力,寻求营销要素在某一方面或某一系列的突破或变革的过程。通信行业是多变的,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正视和参与这个变化,凝聚一批善于求变与创新的员工关系到通信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创新性的工作体现了通信人才对企业发展的核心价值,更是推动行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价值。 三、高职通信类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质是面向就业的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是高职人才培养的生命线。只有当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真正切合了行业、企业的需求,才能确保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和良好的职业发展后劲,以实现高职院校的科学发展。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作为面向通信产业提供营销人才支撑的特定专业,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自我反思和创新,以突出特色、创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一)基于行业需求和职业生涯发展,以能力为本,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职业能力。 根据通信行业特点,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职业能力为主要内容,以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主要途径和手段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为:紧跟通信行业新技术的发展方向,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突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了解通信行业,具备通信行业特色的和核心竞争力的,掌握现代市场营销基础理论及销售、服务基础技能,能从事市场尤其通信市场分析、策划、推销和服务管理工作,具有理论与实践双重优势和较强职业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基于以上思路,我们所培养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应具备“1+3模式”,即基本素质加三种技能。基础素质,就是以学历教育、职业教育为核心,高职人才所应该具备的道德修养、文化情操、政治思想等方面的素质。三种技能即基本技能、核心技能、综合技能。基础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具有心态调整与压力缓解能力,良好的口才能力、应变能力等;核心技能:即专业性技能,包括通信类营销职业人才所应具备的通信行业基础知识、推销与谈判技能、市场调研与预测、客户关系管理、营销技巧、日常管理与服务技巧等。综合技能:在上述两者技能的基础上,能够适应通信行业,完成独立销售,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管理沟通能力。 (二)凸显“能力”,创新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我国目前的高职院校教学设计中,最明显的特点是教学与职业技能的培养挂钩,职业院校既是承担职业教育的学院又是承担社会培训的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必须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通过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构建,培养应用型的技能人才。因此,必须先整合行业资源,通过对职业岗位进行系统分析,确定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此设计、开发课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是以社会需求和行业需求为依据,保证课程体系的前瞻性。二是以能力培养为目的,突出应用性。三是以工作项目(工作任务)为驱动,强化课程体系的特色性。四是积极推行毕业证书和岗位资格证书的“双证”制度。 1.根据培养目标,会同企业专家,组织经验丰富、精力充沛的双师型教师,利用对企业情况比较了解的优势,结合来自于生产一线的鲜活素材,设计新型的课程培养体系。 2.根据课程目标,结合通信行业的特点、走访相关企业,充分利用现有产业的资源,灵活选用教材,并部分教材采用内部编写,对职业技能项目化,综合化,如在通信行业概况里,把电信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文化、电信新产品新业务知识等通过精简、融合、重组、增设等途径,覆盖岗位能力,推行“模块式”课程内容的组合,更好地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同时企业与学校可共同开发课程与教材,使教学过程与内容与企业同步,增加相应的案例分析、讨论课和实训课,使学生置身其中,充分了解企业的营销运作和方案制定过程,亲身体会作为职业营销人员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3.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以理论教学为辅助工具,充分体现“教学做合一”。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实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把教学和工作过程相结合,创设“教、学、做合一”的学习情境,每一个学习情境分为若干个工作任务,按照企业实际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边学边做,“做中学、学中做”,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学习市场营销专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4.为了使教学过程尽量贴近企业,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学校应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企业关联互动。学校每年定期安排校领导、专业教学部主任及相关专业教师走访用人企业,了解学生实习情况,获取企业对学校培养方向的评价及要求,将获得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学校教学部门,及时对教学方向和教学内容做调整。 (三)以“战略转型”为契机,完善实训基地,深化校企合作。 职业院校实行校企合作职业培训模式,符合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也是职业院校的重要职能。以“行业战略转型”为契机,打造学校、学生、企业三位一体的模式,通过推行产学结合,把教学和企业紧密结合起来,把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融合起来,支撑整个人才培养。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把企业搬到营销课堂,把营销课堂搬到企业,架起学生、学院和企业之间“零距离”互通的桥梁。通过企业专家进课堂、企业项目进课堂、学生课堂进企业的方式,综合使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企业体验、项目驱动、模拟训练等多种教学方法完成课程的教学,同时改革现有课程评价体系,探索一套可供借鉴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高职市场营销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综上所述,基于通信行业背景和行业战略转型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校企双方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资源优势,根据各自的愿望和目的,了解对方信息,实现“零距离”对接。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拓展校企共同发展的空间,允许企业参与教学管理,监督、指导教学全过程;学校要按用人单位对岗位人才的要求实施教学,建立健全教学评价体系,以校企合作教育为突破口,进行专业设备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学校与企业双赢。 市场营销类论文:关于宝洁公司洗衣护衣类产品的市场营销调研 摘 要:我们再临近的超市中调查了宝洁旗下的两款洗衣护衣类产品,调查的内容包括产品调查与市场营销调查两部分。主要采用了观察法进行调查。分析了汰渍与碧浪两款产品在产品策略与营销策略方面的特点不同。 关键词:汰渍;碧浪;市场营销;产品 始创于1837 年的(美国)宝洁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1988 年,宝洁公司进入中国,开始了投资中国的历程。作为财富500强中第十大最受赞誉的公司,宝洁公司早在1988年,就开始进军中国市场,开始了投资中国的历程。作为海外洗涤业巨头的保洁公司,面对立白,白猫,雕牌等本土品牌广泛的市场占有率,是如何在中国的洗涤液市场占据半壁江山的呢?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走访了多家零售业超市,包括华联高级超市,超市发便民超市,易初莲花超市,还有与宝洁公司有着更深度合作的外资品牌超市——沃尔玛,通过直接观察法以及对各年龄段各职业阶层人士的采访收集了其旗下洗衣护衣类产品的定价,包装,销售量,以及顾客满意程度等信息,并通过互联网更深度的了解了其分销渠道,品牌战略等信息。下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示宝洁公司的市场营销战略。 宝洁公司旗下的洗衣护衣类产品分到汰渍与碧浪两个子品牌,其中汰渍瞄准的是中低端的洗衣市场,受众广泛。而碧浪作为宝洁公司进军中国市场推出的首款高端洗涤品牌,瞄准的事中高端消费人群。这种差异性市场营销战略导致这两个子品牌在在目标受众、价格、渠道、促销等各个方面均体现出不同的定位。 一、市场竞争与发展战略 宝洁公司采取差异化的市场竞争策略,在洗衣护衣市场划分目标顾客群,推出碧浪与汰渍两大品牌,锁定不同的目标人群,一个面向中高端市场,一个面向普通大众。在发展战略上,宝洁公司相对雕牌,立白等诸多本土品牌来说,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晚,宝洁公司大胆采取了进攻性的策略,通过开拓新市场,拓展市场份额等方法向竞争对手发起挑战。 二、市场定位策略 1993年进军中国市场的碧浪采用了寻找市场空隙的市场定位策略,它们对中国洗衣粉市场和消费者需求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和分析,为在中国推销产品找到了最具有个性化的市场定位。根据中国国情推出了“ 令衣物见到光” 的碧浪洗衣粉。这种与目前国产的各种洗衣粉相比,体现了突破性的飞跃。碧浪洗衣粉中除了含有表面活性剂等,还加入了高效的多畴添加剂和泡沫调节剂,碧浪洗衣粉对多种污渍,例如血渍,汗渍,领袖口污油,具有很强的清洁能力。因此不必用衣领净与油渍净就能达到理想的洗衣效果。此外,碧浪洗衣粉中的泡沫调节剂在洗涤时会产生适中的泡沫令手感舒适,清漂时泡沫迅速消失,令漂洗更理想。在上海广州率先推出时由于出奇制胜迅速占领中高端市场。 而碧浪的另一胞兄汰渍,则采取截然不同的市场挑战者策略。汰渍通过积极拓展分销渠道,开展与大型连锁卖场全面深入持久的合作,通过扁平化渠道控制通路与终端价格,与竞争对手在价格层面正面交锋,通过其高品质低价格的优势在其目标市场抢占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迅速提升市场占有率。 三、产品包装 通过对多家超市的走访调查,我们发现不论是汰渍还是碧浪,在产品包装上都采取分档包装的策略,在包装统一标识统一基调的基础上,根据产品功能侧重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颜色包装,另外根据产品容量的不同,有500g包装,1kg包装,2kg包装等,根据受众的不同另有简装与精装的差别。 四、品牌策略 在品牌策略上,宝洁公司采取个别品牌战略,通过细分市场确定碧浪与汰渍两大子品牌。此外,宝洁作为全球性的日化巨头,相应的采取了全球品牌策略。塑造全球性品牌,宝洁公司从中国消费者入手,通过全面细致的消费者理解,宝洁公司敏锐洞察了洗衣粉市场的用户需求。明确其经营品牌的核心价值,如碧浪——“另衣物见到光”,汰渍——“具有很强的去污能力”。并且当其旗下某个子品牌在某一地区获得成功,宝洁公司能在全球范围内能迅速推广这种已被证实成功的模型。 五、定价策略 宝洁采取差别化的定价策略,碧浪面向中高端市场,售价高,汰渍面向中低端市场,售价相对低。特别的,汰渍品牌采取了明显的竞争性定价策略,与其竞争对手在价格层面正面交锋,这种定价策略使得汰渍迅速攻入中国广大的乡村市场,占领中低端市场份额,最终使得汰渍重返洗衣粉市场的龙头地位。 六、分销渠道策略 我们通过与超市销售经理的访谈了解到,汰渍的分销渠道策略主要包括了大卖场策略与全程助销两方面内容。汰渍公司非常重视与各大经销商的业务合作,而且将这些经销商看作本公司的下属销售机构。其中,全程助销体系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作用,第一,对零售端进行最大程度的控制,厂方通过设立产假代表,组建专业团队以及厂方其他部门的共同努力,厂房可以直接控制零售端。第二,对零售商进行最大程度的控制,这样可以保证厂方的各项营销政策实现高效率的执行。第三,对经销商的人员进行充分合理的运用,并最大限度的借用经销商的资金和销售网,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厂家的经营成本,加快开发和占领市场的进程,这样可以实现和直销几乎差不多的效果。 另外,汰渍公司也非常重视和一些重要的连锁卖场进行长期的合作。这种情况可以给双方都带来较大的收益,同时可以提高双方在市场中的竞争水平,实现共赢的结局。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首先,通过直接控制销售终端的优势,可以稳固的占据市场核心的地位,较大程度的增加厂家的产品销售量。其次,汰渍能够在主流卖场有效打击流通品牌和吸引新的使用者,使得这些对手向非主流卖场转移,减少汰渍的竞争压力。再次,汰渍能够在洗衣粉市场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因为这类商品没有太多的利润空间,仅仅以价格、销量取胜。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得到质优价廉的产品。(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 市场营销类论文:独立学院市场营销类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考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院市场营销类课程体系现状,指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井从独立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改革等方面,提出市场营销类课程体系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市场营销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改革 据统计,中国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独立学院共298所,在校生近200万人。显然,独立院校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院规模、培养方式、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我院市场营销类课程主要面对管理工程系各专业,尤其针对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专业,其次也面对全院学生的公选课。因此,本文将对我院市场营销类课程体系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独立院校市场营销类课程的改革措施。 1 市场营销类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模式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市场营销工作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企业对于从事营销类工作的毕业生需求量越来越大,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独立院校,学生教育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开设营销类课程,培养理论知识过硬,同时具有专业实践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要求。 2 我院市场营销类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2.1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2.1.1专业课开设时间晚 对于我院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来说,专业课程开设普遍过于滞后,且过于集中。在1、2学期开设专业课程偏少,而在第3学期开始骤增,且多集中在4、5、6三个学期,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过程中过于忙乱。对于非营销专业学生来说,由于专业基本理论欠缺,不能很好的理解课程内容。 2.1.2专业课设置的先后顺序不合理 市场营销理论应建立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很多学科的基础之上,比如《广告学》和《营销策划》之间,后者综合性强,应开在前者之后,而目前我院对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两门课程同时开设。 2.1.3课程之间出现交叉 由于营销类课程的系统性,很多情况下,同一内容会出现在多门课程中。一方面让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而不认真对待,另一方面也造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工作反复,教学的激情和积极性也会下降。同时,重复的课程安排变相的抢占了实践教学的时间。 2.2教学方式方法单一,教师缺乏实战经验 我院的市场营销类课程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练习为辅的教学模式,虽然采用了CAI教学,但是在授课过程中却过于依赖,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听课状态,难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 独立院校市场营销类课程体系建设改革意见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我院市场营销类课程建设的改革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3.1调整课程设置 3.1.1调整专业课程开设时间及顺序 在课程开设时间上,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能接受的前提下,建议将专业基础类课程提前至第2学期,提前为后续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3.1.2整合交叉学科 为了将营销类知识系统化,同时不失主次,建议整合相关科目,例如将《市场营销学》与(《广告学》、《客户关系管理》整合,加大《市场营销学》的课时量;将《营销策划》与《房地产营销策划》整合,着重在《营销策划》的理论中,突出房地产行业的策划特点。 3.1.3突出城建特色 我院的市场营销类课程在课程设置上,要突出城建特色,重视相关基础课的建设,如《房地产经纪概论》等,同时开设具有城建特色的专业课。 3.2改善市场营销类课程的教学手段 授课教师除了要做好CAI课件外,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互动,及时解决学生对于课程的疑惑。在授课的方式方法上,教师应强调教学过程的交互性,通过大量的模拟情景、问题讨论等形式来配合理论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3.3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 为了更好的实现校企对接,要注重理论学习和实践的结合,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具体方式如下: 3.3.1课堂模拟训练 对于一些实际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如《市场调查与预测》、《营销策划》等,要有目的地缩小部分理论课时,安排适当的课时进行模拟市场调查、模拟市场策划等与理论教学同步。 3.3.2实践教学基地 通过教学基地提供的条件,学生可以深入到企业和市场营销部门,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亲历企业营销管理的全过程,了解企业营销的实际工作内容和运作方式,了解企业营销活动的现状与问题,开拓视野,交流经验,探讨发现的问题,参与到营销方案的讨论和制定中。 3.3.3校企结合 目前我院一直和某些建筑类企业有定向合作,但大多局限在就业工作上,不能与课程教学很好的联系起来。为了更好的实现校企合作,首先,应鼓励教师到企业中去任职,提高自身的实践管理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教学。其次,可以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去,为理论学习提供实际操作的平台。同时,学院可以聘请企事业机构中有丰富经验,又有一定理论水平的企业家担任客座教师,让学生们直接感受企业决策者的经营思路和实际经验。 市场营销类论文:基于就业需求视角的医药类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摘 要 从就业需求视角,对山东省医药类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质量进行调研和定性分析,阐明学生素质培养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发现影响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因素主要集中在师资、实践教育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对策略与措施,为新时期医药类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动态调整提供参考。 关键词 医药类院校;就业需求;市场营销;教学质量 “十七大”医改方案推出后,全面医保成为是国内卫生医疗系统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工作目标。随着覆盖人群不断扩大,政府支出增加,药品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快速增长,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也会进一步扩大。比起其他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就业率高是医药院校的普遍现象,但是毕业生从事的大多是低水平、低层次的一般销售,而且“就业易,发展难”。企业需要的能从事市场策划、市场管理以及具有市场洞察力和快速市场反应能力的中高端营销人才还是十分稀缺的[1]。高校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剪刀差”,就业质量是目前医药类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就业最主要的矛盾[2]。 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医药市场对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也与医药院校不断调整的培养目标是吻合的。医药类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能从事市场营销及相关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专业涉及医学、药学、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要求学生熟悉医药卫生基本知识,掌握现代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营销创新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独立解决营销实际问题的能力;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人际沟通能力;能够适应市场营销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需要。医药市场的发展态势和市场营销专业内在的学科发展特性,要求对医药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质量提升做进一步思考。 笔者分别对潍坊医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泰山医学院三所医药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师生进行访谈,结果发现从就业需求角度来看,影响教学质量最突出的因素为师资、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 1 教师授课要实现与企业营销实践活动的有效对接 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指导者,医药类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师不但需要完整前沿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清楚了解医药市场现状,对市场现在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思考。 目前医药类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师资主要是来自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与企业缺乏必要的交流与沟通,对教学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既具备专业知识又有市场实践经验的双素质人才在教学中一般以外聘的形式出现,但其本职工作占据了绝大部分时间,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的精力和时间比较少,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只能是杯水车薪。究其原因,这类人才是社会的稀缺资源,市场工作所给予的高薪、职业生涯前景和工作环境是医药类本科院校难以比拟的;另有一小部分师资由市场营销人员转型而来,但往往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企业营销管理的现状及运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的把握也不再精准。 医药市场营销专业学科交叉性强,应用性强,师资要求必然高。目前专业教师最欠缺的,是理论指导实践后,实践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丰富。专业教师如果同时具备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素质,座谈中所反映的课程设计滞后、课堂形式单一乏味、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等问题都可以在教师备课过程中的课堂设计环节得到相应解决。 提升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有三项具体措施。1)学校用专业教师挂职锻炼、跟班式学习等方式联合企业,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实现校企合作是解决医药类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复合型师资问题至关重要的途径。一方面,教师在实践过程中直接深入市场,参与产品市场运作,了解消费者特征,掌握医药市场实际状况,专业理论得到实践的验证与丰富;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借助高校师资,进行有针对性的员工培训,提升职工素质。医药企业和学校甚至可以在营销活动设计和科研创新中实现共赢。2)改革学校的人才评价体系、职称晋升制度、福利待遇等,吸引既有丰富实践背景又有深厚理论积淀的营销人才向高校流动。3)学校与培训公司联合,实现师资共享。另外,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以及各种教学媒介,如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某一专题的讲解视频、各种媒体教学包等。 2 营销实践教育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平台 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是实践教学和训练。合格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必须搭建实践平台,让学生了解医药市场营销的实际操作流程,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基础知识的理解[3]。在访谈过程中发现,三所学校都在一定程度上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这将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加强营销实践教育工作,可以从课堂实践设计、课余实践调查、模拟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4个方面入手。 2.1 课堂实践设计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性、应用性强,在课堂教学中建议尽量设计案例教学、专题研讨等教学方式,使学生了解市场实际,培养其创新思维。在案例教学中,要紧扣市场实际,对所用案例谨慎甄选。小案例可以给学生以指导,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的某一环节或某一层次的认识;大案例可以给学生以启发,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在专题研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行业现状,科学遴选和设计选题,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学生学习如何掌握和获取知识,锻炼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2.2 课余实践调查 市场调查是整个市场营销活动的起点,是企业市场营销决策科学化的前提。调查能力是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方面。建议教师课余准备调查专题,带领学生深入市场开展调查并对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做好理论与实践的衔接,使学生专业知识和思想更加牢固。同时,调查得出的结论可以帮助医药企业了解消费者特性和偏好,指导市场营销活动。参与教师科研课题也是提升学生实践调查能力,加深学生学科思考的有效方式。 2.3 模拟实验室 市场营销模拟实验室的建立和使用有利于学生体会和理解营销活动的整个流程,把握和体会营销过程中的各环节。实验软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通用性,能较好地弥补案例教学中动态决策能力培养的不足。利用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物流等教学软件,模拟医药市场情境,提升学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现实企业经营活动中各种复杂问题的素质,减少学生在工作中的适应期。建议在教师的引导和控制下,开展模拟实验室中角色模拟的实战演练。实验前阶段可以训练学生收集信息、分析数据的能力,实验过程会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提高其专业素质。实验演练还可以作为教学效果的反馈,帮助教师调整教学设计。不单是市场部、企划部、综合办公室、接待室等各个部门的角色模拟,模拟药房、药品陈列室等形式的模拟教学也是实验室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 2.4 实习基地 就医药类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看,实习是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医药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普遍要求马上适应工作及有相关工作经验。医药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实践性很强,实习基地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支撑点,无论是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还是学生的实践能力,都是一个强有力的推动[4]。实习进行的是真实市场环境中的综合性教育与训练,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上的作用是教师教学和模拟实验室无法比拟的。在访谈中也发现,三所医药类院校都非常重视市场营销学生的实习,实习基地模式作为一种创新性模式在各个高校也得到普遍接受。但实际运作中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由于商业秘密问题的存在,比较多的学生反映在医药企业对核心事务无法接触。在这个问题上,建议学校在实习期间选择固定的实习基地,与医药企业形成长久的合作关系,或者联系有招聘意向的企业,在对学生加强教育的基础上,学校、学生与医药企业签订协议,明确双方义务、权益、责任,使学生真正深入市场营销工作中。依托学校专业,开办特色企业也是拓宽加深学生实习渠道的方式,如山东中医药大学的中药厂。 3 有效科学的考核机制才能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考核方式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目前,面对医药市场发展和学生就业现状,三所医药类院校的大多数课程都设置了实践成绩的计分部分,但仍以期末闭卷理论知识考核为主,实践成绩所占比例不高,基本都在30%以下,以20%居多。这种成绩计算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轻视,影响了教学效果。学校应改革创新本专业考核方式,在强调主干课程理论知识重要性的前提下,提高实践教学成绩比重。鼓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性质选择考核方式,如果学科特性允许,实践环节设计科学合理,甚至可以直接以本次实践活动的成绩作为某一课程的最终成绩。 市场营销类论文:市场营销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进的思路探讨 摘要:文章分析了市场营销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进的必要性,并指出了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市场营销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进的思路与措施。 关键词:市场营销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进 一、引言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创新的学科,市场营销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是确保市场营销学专业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伴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市场营销在不断的创新中得到完善和发展。以市场营销理论为研究对象的市场营销专业,其最大的特点也是要不断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培养满足市场经济不断发展需要的创新型营销人才。因此,在新形势下针对市场营销类专业课程传统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市场营销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进思路,并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市场营销类专业课程传统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与专业教学思想的吻合度不高 每门专业课都是其所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部分,专业课教学必须在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之下进行,切实做到与专业培养目标一致。然而市场营销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对于专业的指导思想往往有些不吻合的地方,比如说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技能培养不够,课程设置的比例也不够科学等。 (2)多数学生被动听课,参与度不高 传统教学大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导致学生上课的参与度不高,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即使采用问答等教学方法,但由于学生缺乏课前准备,知识消化不及时,也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3)不能充分体现“技能为主”的特色定位 市场营销类课程教学特色是在讲授必要的基本理论同时,特别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这方面很难充分体现。过多地强调对理论内容的篇幅教授,而对于实践性内容讲解和具体操作不够。 (4)教学方法和考核手段单一 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很多时候不能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考核评价方法期末考试或考察为主,考核手段单一,导致学生重考试结果,轻能力提高过程,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市场营销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改进思路 市场营销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进应从课程设计着手,贯彻真实性、多样性、适度性、可行性、自主性、全覆盖等原则。要求贴近企业营销活动的实际,以“工作岗位的能力培养”为出发点,以实际工作任务为成果形式。真实性展示直接来自企业的现实性课题,也可以是教师根据以往实践经验积累的素材编制的情景教学材料。教师可依据不同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量,不同的教学对象以及教学资源条件,灵活机动地选择并确定市场营销类专业课程形式及其组合。建立以实践性课业为主线组织课程教学,打破长期以来课程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的弊病,使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实践性课业训练“迫使”学生走出书本、走向市场和企业,把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课程这个载体,工作学习与学校学习的有机结合深入到课程教学领域,贯穿于专业学习的全过程,打破传统的阶段性实践教学的框框。致力于使学习过程尽可能多地在真实程度高的情境中进行,使学校和企业两个课堂结合起来,较好地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结合问题,较好地落实能力培养目标。因此,市场营销类专业课程改革应以企业营销从业人员所需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为出发点,突出职业能力的全面培养,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的衔接和融合。 (1)按企业营销岗位所需能力设计课程能力培养目标 市场营销类专业课程是按照企业营销岗位运作程序和操作技能,设计课程能力培养目标。企业营销岗位主要任务为“营销日常管理”、“市场营销调研”、“市场开发分析”和“企业营销计划”,与此相适应,市场营销类专业课程能力培养的主要目标为“营销管理能力”、“市场营销调研能力”、“市场开发分析能力”和“企业营销计划能力”。 (2)按岗位能力培养目标设计课程实践模块和项目 市场营销类专业课程设计 “提高营销重要性认识”、“市场营销调研技能训练”、“市场开发分析技能训练”和“企业营销计划技能训练”等四大模块17项训练项目。每一个模块主题都要求学生以市场、企业的真实环境为实践背景,完成《企业营销工作报告》、《市场营销调研报告》、《市场开发项目分析报告》和《企业营销计划报告》的策划设计。在课程实践中强化职业素质培养,即营销岗位所需的通用能力,设计本课程培养的八种通用能力:自理自律、自我发展、交流表达、团队合作、评判创新、信息技术应用、刻苦耐挫、应急应变等能力。 (3)按课程实践内容和要求针对性安排理论教学内容 市场营销类专业课程强调理论教学的必要性,课程实践必须以专业理论作指导。遵循“必需、够用”原则,对市场营销类专业课程理论知识体系进行科学整合,力求理论有效指导技能训练。 (4)强调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模块结构必须相互匹配 市场营销类专业课程应把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模块结构连接成完整的课程体系。理论教学的单元与实践教学模块一一对应,理论传授在先,技能训练接后。学生的课程学习和实践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最终完成市场营销类专业课程的全部教学任务。 四、市场营销类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进思路 (1)必须配备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新”教学模式 市场营销类专业课程应创建“实践课业”教学模式。采用“实践课业”作为职业能力培养的载体和手段。实践课业是指能够体现专业技能培养目标要求,需要联系实践,需要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方能完成的技能训练项目与实践课题。实践课业突出教学的实战性,并以具有可操作性的低成本运行方式,来完成本课程教学目标,即立足课堂训练实践课业,把课堂作为技能训练、素质培养的场所;在课堂布置工作环境,营造职业气氛,使学生得到职业体验。通过实践课业训练,促使学生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岗位技能,把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真正落在实处。 市场营销类论文:论市场营销方式创新发展的动因、趋势及其类型 [摘 要]市场营销方式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生产方式与社会消费需求方式的演进而不断创新发展的一种营销方式。因此,研究社会经济发展的状态及其趋势,进而研究国内外市场经济的发展状态及趋势,把握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才能准确把握市场营销方式的创新方向,并优选有效而适用的创新型市场营销方式,从而推动企业及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市场营销方式;创新发展 一、市场营销方式的概念及其分类 (一)市场营销方式的概念 营销方式是营造市场商品顺利销售要素方法的模式与营销观念的类型。营销方法是形式,营销理念是核心。不同营销方法的形式或形态反映不同的营销理念,反之亦然。市场营销方式创新,就是市场营销方法模式的前进、提升、扩展与深化。 (二)市场营销方式的分类 一是按照发展的不同程度分为传统型营销方式和创新型营销方式;二是按照国别的不同分为本国营销方式和国际营销方式;三是按照部门的类型不同分为物质产品经营部门的营销方式和非物质产品经营部门的营销方式;四是按照生产要素的不同分为产品、资金、劳动力、服务、信息、科技、房地产、文化等要素的营销方式等。 二、市场营销方式创新发展的动因 (一)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趋势 1.国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1)人类文明的演进。人类社会文明经过原始文明、黑色文明,现在正向绿色文明推进。“绿色”是指安全、无污染、高质量的品质。当今时代,社会和经济活动正在向“绿化”推进。“绿化”的发展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即以人为中心,从“自然—社会—经济”三维结构复合系统出发进行能动的调控,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利用,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中国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上提出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其基本内涵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由此,又提出了新“人本主义”;同时,提出了人类在全球生存与发展中的和谐,这就促成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世界经济的大循环,从而进行社会生产的国际大分工。 (2)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演进。人类社会经济经过牧童经济、工业经济时代,现正在向知识经济时代推进。知识经济的基本内涵是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科技变为第一生产力;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支撑的现代信息技术成为高新技术创新发展的核心以及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知识作为一种新的信息,引导和推动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迈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3)市场区域范围发展阶段的演进。人类社会经济中的市场范围经过国内市场、区域市场,走向国际市场,进而大多数国家进入国际市场交换的世界经济大循环中。在国际市场中,既存在协作,又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与此相适应,经济的发展形式是各国进行各自独立的国内发展,然后进入区域集团协作化发展阶段,现在正在进入世界范围内有选择的经济大协作发展阶段。 2.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1)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实现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经过摆脱贫困、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然后进入富裕社会和现代化社会。 (2)实施两个基本战略并进行两大经济发展战略调整。首先是改变单纯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的“赶超型”战略,而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进行两大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即将优先发展东部地区、再发展中部地区、最后发展西部地区的区域梯进战略,调整为以中部发展为中心,进行东、中、西部同时推进的全面发展战略;由原先向“西方”国家倾斜、再向“东方”国家倾斜的国际市场倾斜战略,调整为“一体”、“两翼”(以发展中国家市场为“主体”,以西方国家市场与东方国家市场为“两翼”,交叉互补,良性循环)的国际市场良性大循环战略。 (3)突出两个经济工作重点并采取两个经济发展方针。其重点是:推行国有企业市场化的成功改革;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经济的产业化与农业工业化、将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到小康及大康水平。其发展方针是:坚持国内经济的独立自主发展;积极开拓、占领、争胜于国际市场,成为国际经贸强国。 (4)两大经济特点是: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协调发展;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由生产主导型向流通主导型转化、由供应约束型向需求约束型转化、模仿型向创新型转化、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化、由速度型向科学型转化。 (二)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 1.国内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使人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同时,居民市场需求量不断提高、需求结构不断优化。基于此发展,绿色消费不断兴起;个性化消费日益明显;需求层次不断向高层次递进。同时,随着电子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的创新发展,引起了商品供应方式与购物方式的变革,网上商务谈判、网络营销、直供物流等方式应运而生。 2.国际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 国际市场需求量日益扩大,中国商品出口量大幅增长;各国的差别市场需求更加明显,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将随国际市场差别化需求及其增长而日益优化;绿色消费需求激增;消费质量向高级化延伸;消费品种向多样化发展;非物质商品的消费比重不断提高;消费观念更加现代化。 三、市场营销方式的演进及其创新发展趋势 (一)生产方式的变革推进营销方式的变革 1.历史演进过程 随着生产由手工作坊发展到大规模生产、标准化批量生产,以及现在定制化批量生产,使生产系统由成本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演进。与生产模式的变化相对应,市场营销模式也由集市贸易、大量贩运,经过大量营销、目标市场差异化营销阶段,而发展到新兴的定制营销模式。这一营销模式的变化过程体现了市场营销由单纯的销售功能而逐步演进为价值创造系统。同时,生产方式影响,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营销方式,这是因为生产方式影响消费方式,消费方式决定着营销方式;当然,营销方式的变化,也会反作用于生产方式,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与决定、引导消费方式。 2.生产方式的未来发展,推动着营销方式的创新发展 首先,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引起了“绿化”生产的发展,从而也促进了“绿色消费”的兴起;其次,经济的高度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形成了人们的“个性化”消费需求;第三,随着国际生产分工的发展而形成的世界经济大循环,使市场差异化扩展、物流距离得到延伸、跨国经营向集团化和规模化拓展,引起了供应方式的变革;第四,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网上交易、网上通信更加便利,这些内部网络、外部网络、专用网络的普及,引起了营销方式的相应变革。 3.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的变革引领营销管理原则的变革 现代营销管理将更多地实施如下原则:(1)需求创造原则;(2)满足个性化需求原则;(3)流通网络化原则;(4)全面营销整合原则;(5)虚拟市场营销原则;(6)非价格竞争原则;(7)运用多元化新型媒体原则;(8)产品及服务多样化原则;(9)面向国际市场经营原则;(10)品牌全球化原则;(11)营销环境优化原则;(12)科学认识市场原则;(13)营销咨询顾问原则等。以上营销管理原则的实施必然引领相应营销方式的产生与发展。 (二)营销方式创新发展的趋势 随社会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以及营销管理原则的变革与发展,营销方式也必然创新发展,以适应生产与生活消费需求的变化。 1.随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兴起,必然推进绿色营销的发展。 2.人们的个性化消费方式,必然推进直复营销和定制营销方式的发展。 3.电子网络与通信技术的普及运用,必然推进网络营销、数据库营销、直接营销方式的普及应用。 4.市场的国际化发展,必然引起全球营销、品牌营销等营销方式的创新发展。 5.知识经济的发展,商业文化的提升,必然引起知识营销、文化营销和情感营销等营销方式的发展。 6.各种管理原则的创新发展,必然引起战略营销、整合营销、全过程营销、服务营销、关系营销等方式的应用与发展。 7.市场营销集团化的发展,特别是为建立稳定的客户联系,形成稳定的市场,必然要发展合作营销和信用营销等方式,并且向深广发展方向延伸。 四、我国的创新型市场营销方式的类型及基本特征 (一)当前已经出现并开始采用的创新型市场营销方式的类型 一般包括:绿色营销;网络营销;直复营销;数据库营销;定制营销;关系营销;合作营销;信用营销;安全营销;知识营销;全过程营销;整合营销;品牌营销;服务营销;文化营销;情感营销;直接营销;传销;战略营销;全球营销。共20种营销方式。 (二)当前处于主流性的创新性市场营销方式的类型 主要是:绿色营销;直复营销;关系营销;合作营销;网络营销;定制营销;数据库营销;战略营销等。 (三)创新型市场营销方式的基本特征 上述创新型市场营销方式的基本特征是:更加具有知识性、安全性、方便性、高科技性、情感性和全面性。其核心是更加适应消费者个性化消费需求。 总之,随着国内外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与其相适应的社会生产方式与社会消费方式的变革,引致了市场供求关系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最终引起了人们的商品消费方式与市场购买方式的变革,从而推进市场营销方式的创新发展。 市场营销类论文:浅谈卫生类学校《医药市场营销学》教学的体会 摘要:医药市场营销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社会对医药营销人员专业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在观念和教法上都要不断创新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本文试从《医药市场营销学》课堂教学环节,阐述如何提高教学效果,达到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的结合。 关键词:医药市场营销教学 医药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学科。它是市场营销学的一个分支,又涉及医学、药学、统计学、心理学、广告学、管理学、药事管理法规等许多学科知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同是它有集方法性与实物性于一体。这门课程需要了解市场营销学的基本原理,以医药营销为特点,总结医药营销的规律,并为医药企业市场营销活动提供理论指导。卫生类学校药学专业,将医药市场营销学作为必修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后,能更好的运用到实践工作中。笔者试就《医药市场营销学》课堂教学,谈几点的体会。 1、课本理论与案例教学的相结合 案例教学是医药市场营销学最实用的教学方法。在学习课本理论知识一个阶段以后,开展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们结合所学的课本知识,对案例中所提出的问题先进行分析,然后展开小组讨论,各小组代表发表意见、想法,其他各组针对不同的意见和想法再提出问题,再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评论总结。通过案例分析教学,不仅会让学生很容易地掌握课本理论知识,同时还能锻炼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可以实现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而且还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另外,教师也可以从这方面了解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教学工作做出及时适当的调整。 2、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 学好医药市场营销学就必须更多地了解课堂以外的知识。让学生在报纸杂志、网络上查找一些关于医药营销类的文章,每次课堂上留出5分钟的时间,由一位学生上讲台谈谈他所找到的文章,与大家进行分享、讨论。学生自我讲解,老师和其他学生提出问题,而后共同分析,最后进行自我总结。这种互动的形式,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 3、组织市场调研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组织一、两次的市场调研活动,能有效地让学生进一步地掌握市场营销学的知识。准备好调查问卷以及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分组、分类对当地的药店、药厂、医药销售公司等进行走访、调研,零距离地接触医药消费者、医药代表、医药企业领导,完成调查问卷等调研任务。通过市场调研,不仅能让学生能深入地了解市场,深沉次地感受市场,还懂得了商品在市场中是怎么运作的以及即将面临的工作岗位有哪些需要。同时,教师也可以借此机会了解市场,知道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人才才能为市场所接纳,从而指导教学的更新、改革。 4、网络学习 现在的知识更新迅速、信息传播量大,医药市场营销学可以依托丰富的网络资源,来满足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知识需要。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网络资源,了解商品在网络上的营销模式,了解医药公司、企业的网站,加强学生使用网络学习的熟练性和自主性。 医药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引入更加合适的教学法,如“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综合素质,很快能够适应工作环境,胜任工作。 市场营销类论文:高职类市场营销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现状,提出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设想,作为实践教学的有效利用依托之所,最终达到培养综合素质高、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级应用性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市场营销专业;校内实训基地 新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营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注重具有实际工作经验和综合职业能力,这就要求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必须充分重视实践性教学,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加强实训基地尤其是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增强实践教学必备之举。 一、实践教学的内涵的提出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而存在的综合性教学方式,一般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通过观察、试验、实习等途径,掌握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学活动。它主要包括课程设计、课程实验、教学实习、社会实践、岗位实习等环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体验性,重视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给学生创造一种团队协作、发挥潜能、实践创新的空间。 二、当前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研究调查,分析市场营销专业目前教学的现状如下:“以老师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观念。传统的教学观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要任务,在教学上,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理论课时偏多,实践课时偏少。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存在着脱节,学校的教学培养对于社会的发展存在滞后性。 三、为加强实践性人才培养,提高专业人才的社会适应性,现提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如下 主要依据校内地理位置优势,把学校内的铺面改做超市,作为学生的实训基地。铺面租金由学校出,所出资金作为学校为实训基地的投入费用。 在对超市的管理方面,采用承包责任制方式,以市场营销教研室为承包单位,市场营销教研室教研人员为股东,每人均等投入资金1-3万元,作为超市的启动资金。超市的经营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盈亏与学校无关。学校为促其努力经营超市,要求承包单位(市场营销教研室),在20年之内归还租金费用本金(利息不考虑),每年均等偿还租金费用本金。敦促市场营销教研室按照学校要求高效利用实训基地(仅限于市场营销专业),成为高职类实践教学亮点,把超市建设成为高职类学校校内实训基地示范点。 在具体管理方面,市场营销教研室只负责进货和超市的日常经营管理。学生是超市的店员,负责超市的销售,每天的工资以其销售利润进行提成。为保证学生理论课的顺利学习,一般要求营销班学生轮流站店,一次2-3个学生,每学期期末对学生进行考核,销售好的进行奖励。学生通过超市的实习,达到理论和实践的融合认识,最终实现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专业人才的目的。 四、校内实训基地的操作模式与实际应用 1.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真正实现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的新的教学模式。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实践教学模式,以下两种模式是当前市场营销教育较为理想的选择:第一种是“实践+理论”模式,即一边实践,一边理论。第二种是“实践――教学――实践”模式,将人才培养大致划分为三段:第一段是实践教学,主要任务是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技能操作,完成一定的实践教学内容,使学生“知其然”;第二段是理论教学,主要任务是结合第一段的实践进行理论教学,使学生“知其所以然”;第三段仍然是实践教学,主要任务是强化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种“夹心面包式”的人才教学模式,任务明确,方便实施,应该成为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的优先选择教学模式。 2.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市场营销专业新生的专业认识实习、学习的实践课堂。新生刚到学校,对于专业的认识仅限于文字说明或者凭感觉认识,因此这个时候的教学可采用第二种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实践”模式。让新生在实训基地学习半个月,让其对专业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明白自己在专业方面的优势、劣势所在,写出一份对自己特点与专业要求相比的总体认识。 3.以校内实训基地为依托,加强课程实训。课程实训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比如,推销技巧课、策划课、广告课等课程,都可依托校内实习基地进行,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通过课程综合作业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作业成果为策划书、报告书等形式。 4.以超市作为课堂教学基地,进行现场教学。对服装、医药、保险等行业知识介绍可在课堂完成,对产品的推销可把超市作为销售现场,进行产品介绍、推销、策划等。这样的结果是:一方面学生对行业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另一个方面增强了体验性认识和锻炼了能力。学生在感性、理性上都得到了认识上的升华,完成了对知识的具体掌握和应用、创新,达到培养目标。 市场营销类论文:聚类分析法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聚类分析是数据挖掘中一种常用的技术,在实践中可以多角度的应用于市场营销中,为市场营销战略和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本文在挖掘聚类分析法本质的基础上,较为全面的从客户细分、实验市场选择、抽样方案设计、销售片区确定、市场机会研究五个方面探讨了聚类分析法在市场营销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聚类分析 客户细分 抽样组织方式 一、引言 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是根据事物本身的特性研究个体的一种方法,目的在于将相似的事物归类。它的原则是同一类中的个体有较大的相似性,不同类的个体差异性很大。它可以依据标量或样本性质上的亲疏程度分类。这种方法有三个特征:适用于没有先验知识的分类。可以处理多个变量决定的分类。其是一种探索性分析方法。聚类是分析事物的内在特点和规律,根据相似性原则对事物进行分组。它是数据挖掘中常用的一种技术。 二、聚类分析法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研究 1.在客户细分中的应用 常用的客户分类方法主要有三类:经验描述法,由决策者根据经验对客户进行类别划分;传统统计法,根据客户属性特征的简单统计来划分客户类别;非传统统计方法,即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非数值方法。聚类分析法兼有后两类方法的特点,能够有效完成客户细分的过程。 例如,客户的购买动机一般由需要、认知、学习等内因和文化、社会、家庭、小群体、参考群体等外因共同决定。要按购买动机的不同来划分客户时,可以把前述因素作为分析变量,并将所有目标客户每一个分析变量的指标值量化出来,再运用聚类分析法进行分类。又如,在对电信公司的客户进行细分时,可以根据需要把平均月支出、平均月租、平均本地通话费、平均长途通话费、平均月互联网费、平均声讯支出、平均来电显示费、平均短信支出、平均彩铃月租、平均彩铃下载费等作为分析变量,进行聚类分析。 2.在实验市场选择中的应用 实验调查法最常用的领域有:(1)市场饱和度测试。企业通常通过将消费者购买产品或服务的各种决定因素(如价格等)降到最低限度的方法来测试市场饱和度。或者在出现滞销时,企业投放一类似的新产品或服务到一特定的市场,以测试市场是否真正达到饱和,是否具有潜在的购买力。(2)产品的价格实验。这种实验往往将新定价的产品投放市场,对顾客的态度和反应进行测试,了解顾客对这种价格的是否接受或接受程度。(3)新产品上市实验。新产品投放市场后的失败率通常很高,大致为66%到90%。因而为了降低新产品的失败率,在产品大规模上市前,运用实验调查法对新产品的各方面(外观设计、性能、广告和推广营销组合等)进行实验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实验调查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前后单组对比实验、对照组对比实验和前后对照组对比实验。这些方法都要求科学的选择实验和非实验单位,也即随机选择出的实验单位和非实验单位之间必须具备一定的可比性,两类单位的主客观条件应基本相同。例如,商店的规模、类型、设备状况、所处地段、管理水平等应该大体一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对比实验的效果。 通过聚类分析,可将待选的实验市场(商场、居民区、城市等)分成同质的几类小组,在同一组内选择实验单位和非实验单位,这样便保证了这两个单位之间具有了一定的可比性。聚类时,商店的规模、类型、设备状况、所处的地段、管理水平等就是聚类的分析变量。 3.在抽样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在抽样方案设计的步骤中,抽样组织形式的选择是一个关键环节,它决定了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的高低。结合资源的限制和操作的方便性进行综合选择,分层抽样在实践中的应用最为广泛。分层抽样又称类型抽样,它是先将总体所有单位按照重要标志进行分组,然后在各组内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或等距抽样方式抽取样本单位的一种抽样方式。在分组时引入聚类方法,可以增强组别的合理性。 例如,分析消费者的偏好时,可以按照收入、职业、年龄、性别等多种变量对消费者进行分组,在每一组内,根据公式确定距离进行等距抽样,抽出的样本对总体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这种根据多个变量进行的分组,要比依据单一变量分组后分析偏好更能得到准确有用的信息。 4.在销售片区确定中的应用 在市场营销中只有合理的将企业所拥有的子市场归成几个大的片区,才能有效的制定符合片区特点的市场营销战略和策略,并任命合适的片区经理。例如,某公司在全国有30个子市场,每个市场在人口数量、人均可支配收入、地区零售总额、该公司某种商品的销售量等变量上有不同的指标值。把这些变量作为聚类变量,结合决策者的主观愿望和相关统计软件提供的客观标准可以将30个子市场聚类成几个大的片区。接下来就可以针对不同的片区制定合理的战略和策略,并任命合适的片区经理了。 5.在市场机会研究中的应用 企业制定市场营销战略时,弄清在同一市场中哪些企业是直接竞争者,哪些是间接竞争者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要解决这个问题,企业首先可以通过市场调查,获取自己和所有主要竞争者在品牌方面的第一提及知名度、提示前知名度和提示后知名度的指标值,将它们作为聚类分析的变量,这样便可以将企业和竞争对手的产品或品牌归类。根据归类的结论企业可以获得如下信息:(1)企业的产品或品牌和哪些竞争对手形成了直接的竞争关系。通常,聚类以后属于同一类别的产品和品牌就是所分析企业的直接竞争对手。在制定战略时,可以更多的运用“红海战略”。(2)在聚类以后,结合每一产品或品牌的多种不同属性的研究,可以发现哪些属性组合目前还没有融入产品或品牌中,从而寻找企业在市场中的机会,为企业制定合理的“蓝海战略”提供基础性的资料。 市场营销类论文:浅议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特殊类型及市场营销对策 [摘要] 本文在传统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相关知识,着重分析了四种有代表性的特殊的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类型,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市场营销对策。 [关键词] 旅游产品 生命周期 市场营销 一、引言 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简称PLC,是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经典的旅游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包括成四个阶段:导入期(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典型的生命周期曲线呈倒U型,如图1。 图1 导入期:产品不成熟,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不很完善,消费者对该产品还不了解,销量小、单位成本高,尚未建立起稳固的销售渠道,促销费用大,利润较少,甚至亏损。 成长期:产品已相对成熟、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完善,消费者对此产品了解比较深入,销量大增,单位成本迅速降低,销售额、利润均迅速增长。 成熟期:产品的销售增长在某一时点上开始转向缓慢,此时市场需求趋于饱和,销售额和利润增长率开始下降,价格下降,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衰退期:此时多数产品的销量会下降,产品已逐渐由新产品所替代,消费者兴趣已转向其他产品,价格下降至最低水平,多数企业选择退出。 二、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特殊类型及营销对策 任何一种产品都有其生命周期,旅游产品也不例外,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指一种旅游产品从进入市场到成长、成熟到最后被淘汰而退出市场的整个过程。由于旅游产品的具体种类繁多,市场竞争激烈,旅游产品在市场上很难反应出这种经典的图形走向,而是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很多个性化的变化,因此在旅游产品的市场营销过程中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下面着重分析四种比较有代表性的特殊的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类型并对其特点和应采取的市场营销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1.时尚型 这种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特点是,导入期和成长期非常短,产品很快被消费着接受,销售额增迅速,很快达到一个相当高的销量,但成熟期也比较短暂,产品很快就进入衰退,消费者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另一种更吸引他们的时尚旅游产品。 这种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图比较陡峭,见图2: 图2 时尚型旅游产品以一些追赶流行的主题旅游和概念旅游居多,消费者选择这种旅游产品多数是出于好奇和追逐流行。如在上世纪90年代初红极一时的室内人造主题旅游,还有象室内冲浪、室内攀岩、室内高尔夫,以及近两年开始在南方城市出现的室内滑雪等也属于这种时尚型旅游产品。 对于时尚型的旅游产品在其导入期和成长期都会采取“迅速撇脂”的营销策略,即高价格高促销。高价格一方面可以树立产品形象,另一方面可以在市场范围较小的情况下提高盈利。高促销则可以迅速提高产品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而在在产品进入成熟期后则迅速减少广告宣传等费用,并采取低价的方式,同时着手进行产品调整,准备对原来产品进行更新换代甚至淘汰转移的准备。 2.传统型 与时尚型相对应的另外一种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类型是传统型。这种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成熟期较长,衰退期不明显,甚至看不出衰退期。这种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图非常的平缓,见图3: 图3 传统型旅游产品顾名思义,以一些教传统的观光游为主,如著名的名山大川、历史古迹等,其消费者的范围也非常的广泛,几乎不受年龄、性别、地域等的限制。如中国的四大名山、长城、故宫等就属于这种旅游产品。 对于传统型旅游产品并不需要经常进行大规模的促销活动,主要是进行扩大知名度、开发新市场的广告宣传,以及基础设施的更新和维护等。 3.周期型 这种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特点是销售高峰有规律的波浪式出现,在市场中明显的呈现出周期性的波动,见图4: 图4 周期性旅游产品所面对的消费者人群虽然广泛,但是一般都是受到时间和季节等影响较大的产品。如度假旅游、节庆旅游、宗教旅游、会议旅游和商务旅游等都属于此类。 对于这些季节性很强的周期型旅游产品,除要在其旅游高峰期采取一些促销手段外,应该更加关注淡季的营销策略,这样可以更加充分的利用资源,扩大利润来源。 4.专业型 此类旅游产品的导入期和成长期一般比较长,对于现代科学技术依赖性强,研发费用很高,所以也可以称为“超前型”旅游产品,见图5: 图5 由于专业型旅游产品的特点,其消费者人群一般很有限,甚至是极少数的特殊的人群,最典型的就是太空游,从2001年4月30日。第一位太空游客为美国商人丹尼斯蒂托升空,到2007年4月21日,第5位太空游客、“Word之父”查尔斯-西蒙尼顺利返航,目前只有5位游客享受了这种产品,并且因为其2000万美元以上的费用,这种旅游也被称为“富翁的游戏”。另外象室外登山、漂流、探险等极限项目也属于这种类型。 基于专业型旅游产品高研发费用和有限市场的特点,在进行市场营销前,必须做好前期的市场调查和细分工作,目标市场的选择要精确,范围不宜过大,促销活动要尽量有针对性,并且一般都会采用高价格的定价策略。 三、小结 以上就是对旅游产品几种特殊的生命类型和他们分别适用的营销策略的讨论。由于旅游产品的特殊性,在对旅游产品制定营销策略之前先对其所属的生命周期类型进行归类分析,再有针对性的制定营销策略,不仅可以节省时间和费用,还可以使营销策略更有针对性,提高旅游产品营销的效率和效果。 市场营销类论文:浅析独立学院市场营销类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 摘要:基于独立学院的特点和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科特点,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课题。对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实验与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充分体现营销专业特色和营销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对独立学院市场营销类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初步的设计。 关键词:独立学院;市场营销;教学体系 引言 长期以来,在中国市场营销专业的高等教育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由于实验、实践环节的不足,学生难以在实验或实践中直接观察、体会到相应的科学规律,这已经直接影响到了学生们对市场营销类科学的信心及学习热情。社会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弱于工科专业毕业生,除了软科学自身的学科特征外,这也是市场营销专业实验、实践环节不足的后果。如果能在这个环节上得到加强,学生的知识结构将会更加完善,学校也将能够为社会、为用人单位提供更多能满足实际需求的实用型人才。 独立学院是指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机构。各省招生录取的批次安排在原本科第二批和专科之间,即本科第三批。独立学院虽然不可能像专科或技校那样仅仅突出一门专门技术的学习,但也不能像普通高校本科那样强调理论知识,因为招收的毕竟是“三本”学生。由于独立学院对学生在理论学习上的要求不同于普通高校,并且独立学院更迫切地需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客观上提出了加强实践环节引导的要求,迫使独立学院在实验、实践环节作出更多有益的思考与探索,争取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创新,改进适应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方式,探索适合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 一、问题分析 总的来看,目前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实验与实践教学方案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有: 1.实践时间偏少。在一般的独立学院中,对于实践性非常强的市场营销专业来说,其专业实践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普遍偏低。例如,在重庆邮电大学移动学院2007年培养方案中尽管加强了实践环节,增加了实践学时,但实践时间仍然偏少。市场营销专业修业总学分为172,而专业实践总共为24学分,只占13.95%,对于实践性非常强的市场营销专业来说,这个比例仍然偏低。 2.体系设置不完全合理,没有充分体现出市场营销专业的特色。大多数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对于今后工作的意向就是想坐在办公室,做做报表,搞搞策划什么的,很少有人愿意从事一线营销工作。但实际上,独立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从历届学生就业岗位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毕业后从事的都是一线销售工作,直接与形形色色的客户打交道,或者从事最基本的市场调查、信息反馈工作以及最简单的策划工作。虽然会计账务处理、电子商务、财务管理等实践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全面的学科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有一定的帮助,有必要设置,但实际上,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今后的工作岗位鲜有专业会计、财务或电子商务等领域。重庆邮电大学移动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会计账务处理、运筹学实验、专业统计软件应用、电子商务实习、财务管理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的学时数为64,与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实践学时数相同,没有充分体现出市场营销专业的特色。 因此,应加大专业课程的实践学时,着重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增强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竞争优势。如果总学时有一定的限制,则相应减少其他基础课程的实践学时。笔者认为,应将会计账务处理实习、运筹学实验、专业统计软件应用、电子商务实习、财务管理课程设计等归为专业基础实践平台,营销策划课程设计、消费者行为学课程设计、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设计、国际市场营销课程设计、网络营销课程设计归为专业实践平台。 3.学校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首先,学校很低的实习经费投入无法满足实习需要,不能保证系领导及老师在实习中进行必要次数的检查,不仅使实习管理工作无法正常进行,而且使学生无法得到及时的指导和提高。第二,学校对营销教学实践环节的投入不足。主要是没有足够的投入建立营销实验室,完成营销教学的实践环节也就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4.实习单位落实困难。当前,许多企业不景气,普通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实习单位落实较困难,而很多企业对独立学院的学生不太了解,带有偏见和成见,不太欢迎独立学院的学生去实习、工作,这些致使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实习基地严重匮乏。 针对这些问题,市场营销类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应该在充分体现营销专业特色和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予以修改和完善。 二、独立学院市场营销类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一)案例讨论 案例教学能以最小的成本模拟商业、经济生活的现实并剔除现实中的各种干扰因素,通过将学生的注意力逐渐聚集于关键点的方式,达到引导学生理解、应用软科学理论的目的。但是,与传统案例教学略有不同的是,除了关注知名企业的经典案例,授课教师还应该尝试将更多在学生身边发生的经济、商业事件做成案例,初步建立有独立学院特色的案例教学库,引导学生对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看得见、听得着的事件进行理论思考与实践。 (二)论文教学 论文教学包括市场营销类课程理论学习中的论文撰写和毕业论文撰写,这是一种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开展学术研究的实践形式。 撰写课程论文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目前社会营销热点问题,通过调查、分析、研究,根据指导教师确定的题目要求,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进行论文的研究与撰写。这有利于深化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撰写毕业论文打下基础。这个环节应包括市场策划课程设计、消费者行为学课程设计、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设计,这三项实践内容主要是撰写与课程相关的综合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是对独立院校毕业生专业实践能力检查的重要环节,是检查毕业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并能否运用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实践过程。在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选题、教师指导、教师评阅、学生答辩等各环节中结合实践能力的运用和培养,促使指导教师和学生按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去完成毕业设计工作,以确保毕业设计更好地体现独立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社会实践 学生的市场意识及营销能力必须从学生入校之初就开始培养,并贯穿于培养全过程,最大限度地提高和完善学生的营销能力。应该将大学期间四年的实践环节系统化,作为一个完整的培养过程,在头一年至头两年的实践中侧重于基础能力的培养,在后期则侧重于专业能力的培养。为弥补时间的不足,一方面在总体培养方案的时间安排上,对各次实习做出一定的倾斜;另一方面,对四年中的寒暑假特别是三个暑假要利用起来,以保证实践环节的系统性、完整性,使每个阶段取得相应的效果。 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社会实践通常包括认识实习、企业调查和毕业实习,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在社会实践中还应增列市场营销的实践内容。目前,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主要的实践方式是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学生在单位自行进行实践,而社会实践的内容并没有规定,多是由学生所在的实践单位根据需要而安排,学生是被动的。这种状况,导致了学生社会实践的盲目性。学生在实践单位被安排的岗位重要,收获就大一些,安排的岗位不重要,收获就小一些。而且,有些学生根本没有进行企业实践,只是找自己父母单位盖章证明就了事。因此,应当在社会实践中增列市场营销的实践内容,要求学生对所在的实践单位的营销现状进行实际的分析和研究,并给所在的实践单位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营销规划,有条件的可以进行具体的操作实践,并对操作的效果进行分析。要求学生在社会实践结束时,必须作出所在单位专门的市场营销实践内容报告,才能得到社会实践环节的学分。这样,学生在实习中目的更加清楚,任务更加明确,而且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具体的操作实务中,同时又有教师进行指导,将更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四)建立市场营销模拟实验室 市场营销模拟实验不同于一般的以理论和案例为主的教学,而是一种体验式的互动学习,融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专家诊断于一体,其最大特点是“在参与中学习”。营销模拟系统用情景剧的形式,让学生在一个模拟现实的商业环境中,通过模拟竞争的方式演练市场分析、营销战略发展和营销决策制定的持续的营销管理过程,帮助学生系统地实践、体验和学习完整的营销方法体系,是一个非常好的训练工具。市场营销实践、网络营销实践、国际市场营销实践、市场调查与预测实践均可在此系统上进行。 但是,营销模拟系统提供的毕竟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侧重于营销决策,缺乏营销过程的实际操作。另外,它没有面对现实的风险,也无法获取实实在在的利润。要解决营销模拟系统的这些不足,就有必要建立一个实际的实践基地。 (五)建立实践基地 1.和企业合作建立观摩基地 由学院出面,选择企业单位,建立观摩基地。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分别利用周末或假期派往观摩基地进行实地观摩,要求学生将观摩内容进行记录,发现观摩企业营销工作的成功方面与不足方面,运用所学的市场营销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并写成报告。然后,先组织各组学生互相进行交流,由学生自己对观摩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评述,既分析观摩单位营销活动的经验与教训,同时也分析学生观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这样,形成营销主体、学生、教师之间的良性互动,再次深化学生对市场营销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让学生到公司跟班实训,场景是真实了,但只能随机见识一些东西,学校及其教师无法掌控实训内容的主动权,也不会有哪个公司会将调研、策划、实施、评估浓缩到一周内完成。因此,还有必要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践基地。 2.和企业合作建立实践基地 独立学院在产学研结合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独立学院一般都有地方政府、大企业、大公司等社会力量参与合作办学,可以充分利用和挖掘办学合作单位的资源,通过“订单培养”、共建实验室、共同研发新产品等,将社会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培养,帮助学生跨出校门,接受社会和市场的考验。 实践基地对学生开放,学生根据教学进度以及自己的时间安排,进入基地完成教学计划要求的实践教学环节。同时,实践基地也对教师开放,为教师的科研开发工作提供研究条件和空间,积极鼓励教师从事实验和实训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不断充实实践教学环节内容,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独立学院的大部分教师都比较年轻,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只有理论知识,缺乏实践知识,因此提供实践基地也是将教师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最佳方式。 3.学生创业公司 应打破在校学生不能经商的“禁区”,鼓励学生进行在校创业,但要相应地加强管理和引导,有步骤、有计划地合理进行。 学校也可设立大学生创业中心,创业中心下的创业公司应是学生理论与实践达到无缝连接的基地。把申请进入中心的学生按照“虚拟公司”的形式来组织,让他们负责组织、管理虚拟公司的运营,学生在虚拟公司中轮流担任不同角色。 (六)选择项目进行实际营销 选择项目进行实际营销,不是简单地搞一次促销活动,而是让学生亲自动手,真枪实弹地经历从市场调研、战略策划、产品策划、价格策划、促销策略的选择、营销方案的制作到广告的、实际销售、评估的市场营销全过程。这个实践环节具有很强的实战性、理论性和挑战性,可将“营销策划课程设计”与此环节有机结合。 市场营销课程实训可以安排一周,实习地点就放在校园内,目标市场是大学校园,因此销售的商品要适合大学生的需要和消费能力。实训的目的在于巩固市场营销学基本原理,熟悉市场营销的操作程序,提高运用现代市场营销的理念、方法和技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用于实际销售训练的商品应该不要太完美。此外,专周实训没有经费,需要商家(或厂家)免费供货,大的知名企业可能不屑一顾。所以,作为实训对象的要求应该是:一个处于创业阶段的企业;正好生产适合学生消费者的产品,但产品本身有许多尚待改进之处;营销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甚至没有产品说明;同类产品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可以作为学生进行方案设计的参照物。 综上所述,笔者对独立学院市场营销类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初步设计,如下表所示。 三、结束语 通过市场营销类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的修改和完善,基本能达到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的。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会随之变化,市场营销实验与实践环节也应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 市场营销类论文:中国灯具类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策略探析 摘要:照明业被称为“带来光明的行业”,无论在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上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国照明行业从无到有,一步步发展至今,面临了很多的困难与挑战,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与发展,但中国灯具企业要想更好更快更稳地步入国际市场,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仅凭中国现在的灯具灯饰生产水平和营销方式还远远不够。因此,中国灯具企业必须认识到中国灯具行业的现状,并根据现状重新制定出适合中国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实现营销战略调整,以取得灯具行业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灯具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策略 一、中国灯具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现状 中国照明行业经过三十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已初具规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照明行业年产值已接近2 000亿人民币,其中出口额为100亿美元;照明行业生产企业达到10 000家以上,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四省市,约占行业的90%以上;企业性质基本以民营、股份制、外商独资(含港台)或合资为主,国营企业已基本退出照明行业。 近几年来,国内灯具生产企业加大了品牌宣传的力度,在各自领域涌现出了一批知名企业,如家居照明欧普、商业照明雷士、工程照明三雄・极光等等。这些优秀企业在做大规模的同时,通过完善自身的经营管理机制,提高了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企业的差距也逐渐摸索出一些可供整个行业借鉴的经验。 1.产品质量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一直以来,中国更多的灯具企业都是在低端领域依靠产品数量占领市场,对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随着基础市场需求的逐渐满足,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个别忽视产品质量的企业面临生存危机,而那些已经注意到并采取措施提高产品质量的企业则不断扩大市场容量。依据ISO认证相关要求,严格按照标准的质量体系运作,并不断地改进与完善,使企业一直处于规范化的运作中,才能占据更大的市场空间。 2.科技创新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真正的较量体现在科技创新方面,企业拥有与众不同的新技术,不但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而且能够拓展出新的市场领域,成为照明行业的领航者。近年来,一些照明企业通过不懈的学习,引进先进的生产与检测设备,以科技创新为主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生产出高质量、新款式、符合广大消费者需求的优质产品,引领照明灯饰潮流。 3.经销商的支持是市场成功的关键。近年来,一些照明企业逐渐改变以前不重视经销商的不良意识习惯,在对与经销商的扶持力度、广告宣传、产品开发、品牌树立、经销商市场维护等方面均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他们为客户提供市场资讯、品牌制胜的解决之道,协助经销商提高区域竞争力,辅助他们成为当地市场的佼佼者,这些成功的营销策略最终达到产销商双赢和永续经营的结果,短期内获得了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照明灯具行业较为正规的企业普遍采取大区域独家、小区域独家以及区域三种经销商制度,这三种制度各有利弊,但相对而言,大区域独家制度更容易与经销商分享发展的成果,调动经销商的积极性。 二、中国灯具行业国际市场营销面临的挑战 中国灯具行业是一个市场前景广阔、产业基础雄厚的行业,尤其国际市场上凭借其低成本、种类多、质量好等优势可谓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但是目前其市场营销水平却十分原始。 1.“坐销”仍是绝大多数灯饰企业最主要的销售方式。目前,国内的灯具企业大多依靠“坐销”的方式来销售产品,即没有主动建立销售渠道寻找和开拓国际市场的意识,而是坐等国外客户自己找上门,销售方式十分被动。例如,在中山古镇的2 300家生产企业中,近80%的企业没有营销渠道,仅靠“坐销”完成产品的销售工作。2 000多家灯饰企业中,除了欧普、松本等几家生产标准灯具和光源产品的厂家拥有自己的销售队伍,建立了国内的销售网络,大多数花灯企业基本没有销售队伍,更不用说建立海外销售网络了。 2.产品过度差异化难以形成知名品牌。国内企业中,生产非标准灯饰的企业更多关注的是灯饰款式的独有性和推出速度,而每一款灯饰的生产量都非常小,企业的生产线大量闲置而研发部门的试制车间却异常忙碌。另外,很多灯饰企业的品牌其实还是一个商号的概念,国外客户更多看重的企业的品牌,而中国的灯饰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品牌化程度是相当低的,没有自己的品牌,与国外著名的灯饰企业,如意大利著名灯饰企业FORNZASI-ER,西班牙VIBIA,美国KICHLER等国际顶级灯饰品牌相比,产品的寿命很短。 3.灯饰产品的销售终端十分单一。目前,全国各地的灯饰经销商大都集中在建材批发市场中,或是在建材市场中的专业灯具批发市场里。工程销售的主要形式也非常粗放,往往是国内外客户根据需要量的大小选择在当地灯饰市场购买或者直接到生产集散地看样订货。据了解,除了标准灯饰的终端形式较为多样外,目前非标准灯饰产品的终端几乎全部是在非正规的灯饰市场。正因为如此,很难让国外客户与灯饰企业建立长久的合作,因而企业也就很难获得客户的忠诚度。 4.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成本竞争异常激烈。目前灯饰企业均集中于产业族群之中,灯饰产品是技术壁垒很低的行业,配件生产企业越发达,灯饰生产型企业的成本构成越透明。有经验的经销商到古镇采购时,往往先到灯饰配件市场走走,先摸清厂家配件采购底价,然后开始讨价还价。这样的透明的价格,企业很难建立起自己的优势。国际一些大品牌灯饰企业更多的是投入技术研发和产品更新等方面,不仅仅对产品样式,尤其是产品的材料方面的研究,从而使企业从源头上获取更强的竞争力。 由于国内灯具行业在国际市场营销策略上存在各个方面的不足,使得中国灯具企业在出口贸易上面临着多重挑战。近几年来中国出口灯具产业发展较快,但出口灯具产业的发展仍存在企业规模小、管理水平不高、产品档次低、自主品牌意识淡薄等“硬伤”,受国外技术壁垒多样化的影响较大。 三、灯具行业全新的营销模式探析――BDS模式 BDS――Br Direct-sale Chain-store,其基本运营方式是“以品牌卖场为基础的覆盖全国的连锁卖场销售网络”。BDS销售模式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它以独有的厂家与卖场紧密合作的联营模式为基础,通过直接面向全国范围厂家的大量采购,大幅度降低经营成本,保证了产品品质和售后服务,消费者从而可以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到正规厂家的品牌货品。对于灯饰零售行业而言,BDS是一种全新的资源整合销售模式。 1.灯饰BDS的核心是联营模式。简单的说就是由经营品牌卖场的商家提供大型零售卖场终端,生产厂家向商家供应品牌灯饰产品,双方签订销售任务的一种厂商联营合作模式。灯饰BDS模式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厂商关系,其联营模式的运作方式为:厂家直接供货并负责卖场内自身品牌灯饰零售终端的销售,实现了对终端的绝对掌控,而且厂家直接与消费者接触,把握第一手市场需求动态与销售信息;卖场负责推动优良的大型品牌卖场建设,营造良好的购物环境,制定全国连锁的战略规划,市场推广营销政策的执行,提供完善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体系及规范化的卖场管理。 2.灯饰BDS模式建立的是一个品牌灯饰连锁卖场。它注重在质量、价格、服务三个方面向消费者提供保障。质量保障体现在卖场销售的灯饰全部是通过国家质量认证和检验的合格产品,通过在全国范围内的大量采购,首先可保证灯饰的品类齐全,同时大宗采购可以有效降低经营成本,其次可以品牌灯饰厂家为基准进行充分的筛选,实现全国连锁卖场的灯饰品类战略规划;价格保障体现所有商品明码标价,更重要的是顾客在这里购买10个灯泡的价格可能就是卖场在全国采购100万个灯泡得到的折扣价格,在保障了厂家利益的同时兼顾了商品在市场上强有力的价格竞争;服务保障体现在向顾客提供专业的灯饰挑选、使用、欣赏等方面的咨询指导以及购买之后的送货、安装、调试等便利服务,使顾客购灯不再为安装等问题担心,实现轻松买灯,放心享受。完善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免去了顾客一切后顾之忧。 3.灯饰BDS秉承国际化大型连锁卖场先进管理理念。BDS内部运作吸取诸如沃尔玛、家乐福等业界翘楚的管理经验,中高层管理团队均由资深卖场经理人组成,内部规范化、科学化的运营方法保证了厂家产品效益在流通环节中的最大限度提升。至于厂家最关心的回款问题,BDS一般都制定详细的结款、回款等政策,并与厂家签订正式货款协议,财务工作的规范化操作确保了对于回款处理的安全、及时。 四、启示 中国的灯具企业只有不断提升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提高品牌意识和服务,努力扩大产品知名度,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面对国际市场竞争的重重挑战,灯具出口企业仅仅在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上下工夫是远远不够的,还应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着力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产品品牌档次,提高自身竞争实力,才能谋求本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市场营销类论文:家教类图书市场营销策略探析 摘要: 家教类图书日益细分的市场,拓展了图书的内容;清晰的目标市场,确立了图书的进入方式;准确的市场定位,凸显了图书的特色;多样的营销组合策略,促进了图书的销量。本文对家教类图书市场营销策略进行分析,希冀对家教类图书销售有所助益。 关键词: 市场细分 目标市场 市场定位 营销组合 作为指导家长教育的好帮手,家教类图书逐年增加,这一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据CIP数据统计,2010年至2011年4月,共有250家出版社,申报了1484种家教类选题。”[1]经过细心分析,可从复杂的市场行为中找寻到其发展的路径和营销的策略。 一、日益细分的市场,拓展了图书的内容 基于多元异质论,家教类图书的消费者对此类图书需求呈多元化趋向,具有不同的质的要求。综观琳琅满目的家教类图书,细分的策略有如下几点。 1. 以人口为变量细分市场。对于家教类图书而言,以年龄和人生阶段作为策划选题,不仅使教育对象更有针对性,同时对消费者更有指导性,因此,这一方式成为此类图书常用的策略。以0岁为起点开始关注孩子的成长。较多的图书关注的是0~3岁阶段,如《0~3岁孩子的早期教育》等著作。还有的图书针对0~6岁的幼儿教育。3~6岁作为幼儿园阶段,是孩子成长极为关键的时期,较多书籍关注这个阶段,如《3~6岁孩子教育的圣经:蒙台梭利教育法》等;针对学龄孩子,有1~6年级的家长必读书有《家长课堂》;针对7~12岁的学生的家教书有《初中三年决定孩子的未来》等。由此看出,以年龄为明确的细分主题更加符合家庭教育的实际需要,同时为家长提供了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随着《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的出现,各年龄段的家庭教育重点得到规范,0~18岁的五个阶段划分逐渐被人们熟悉,为以后以年龄为依据的家教书提供了分界线,使这一阶段的划分更规范、科学。 “性别细分也常见于图书营销领域”。[2]在家教类图书中,教育主体和客体基于性别的明显差距逐渐受到重视。但在对子女的教育上,父亲和母亲都将为孩子带来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父亲不能仅仅满足于为孩子创造好的物质环境,同时也要用智慧和爱心帮助孩子成为他应该成为的人。基于此,《做父亲,不许失败的创业》等悉数登场。这些图书的相继出版,宣告了家庭教育中父亲的归位,充实和丰富了家教类图书市场,受到了全社会和各个家庭的重视。 就教育客体而言,男孩和女孩在思维方式、情感表达、兴趣爱好、意志品质方面的差异性为家教图书提供了新的方向,当当网中培养男孩的书有267种,培养女孩的书有215种。有的书籍将教育主客体性别交换,寻求对节点。如《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爸爸和女儿一起做的50件事》。这些书为母亲对男孩、父亲对女孩进行家庭教育提出建议。交叉的选题既拓展了此类题材的内容,又使教育更有针对性。 2. 以心理变量来划分。通过进一步洞察作为思想个体的读者,让营销者不仅从功能特征上出售图书,且在情感层次上寻求与读者更深的认同感。随着消费者的教育理念日趋理性化,购买动机也逐渐明晰,营销者的策划思路也日趋丰富化。于是,《优等生必备的学习法则》等针对家长希望提高孩子学习成绩、更好应付升学考试的心理;《我家走出四博士》适应了家长希望孩子成才,成就辉煌未来的心理;《内向孩子的潜在优势》强调了实用和高效的个性化教育,让千差万别的孩子有了更适合自己的小众教育方式。《边过日子边教育》等传达了和谐的家庭环境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贯穿了“环境育人”的环境教育理念。此类图书,重点分析了消费者购买动机的实用心理、喜好心理,也就是针对目标人群的心理实施了市场营销战略。 二、清晰的目标市场,确立了图书的进入方式 综观琳琅满目的家教类图书,虽种类繁多,但在进入市场时都针对了不同的细分市场,找准了不同的目标人群。就进入市场的方式而言,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 密集单一图书市场。这种方式用一类图书主攻一种特定的图书细分市场,以市场补缺者的地位获得特定的收益回报。出版这类图书的出版社不以家教类图书为主营业务,但看到了这一潜在的市场,希望通过对小众的关注,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留守家庭教子经》。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更多的家庭注重对孩子艺术情操的培养和锻炼,怎样让孩子和家长更好地适应这一过程,很多书籍予以了关注。如《孩子学钢琴、父母先上课》聚焦了孩子的钢琴和绘画学习。随着中国的国际化和英语的普及化,英语学习也被提上了日程,于是针对英语家教的书日益增多,《我陪女儿学英语》这些书都在近一两年出现。采用密集单一市场策略,虽在市场中容易找到空白点,但有时缺乏相应的多个市场协同竞争的经验,经营风险较高。 2. 产品专业化模式。近几年,家教图书的系列化趋势明显,这种策略用一类图书占领不同的细分市场,利用比较优势服务于不同的读者群。这一策略的运用,使得图书企业可以在特定的图书领域树立良好的信誉。这一模式主要表现在系列丛书的出版上。如中国妇女出版社打造的“智慧父母自修书系列”主要包括《让孩子做最棒的自己――因材施教成功教子的66个方法》《左手“赏识” 右手“挫折”》《把话说到孩子心窝里》。一系列图书的推出确立了该社在家教类图书中的佼佼者地位。系列化对家教图书销售的增加、品牌的塑造、成本的节约、出版效率的提高都有明显的作用,所以很多出版单位在出版家教图书时,非常重视系列化出版。 3. 市场专业化模式。此类目标市场的选择,关键是要找到同一类消费人群,然后提供满足各层次需求的家教图书。《开启孩子天赋的妈妈学校》从阅读、写作、表达能力、美术和英语学习五方面,系列地挖掘了妈妈在教育孩子上的能力。2011年8月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Wow!原来美国妈妈这样教孩子》等系列图书,让中国的妈妈在教育上开阔了眼界。和其他模式不同,这类模式强调的是对目标人群文化需求的全面满足,所提供的文化产品使消费者可享受到“一站式购物”所带来的满足。采取这一模式,对出版社的市场开发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有助于和目标市场建立良好而稳定的关系,培养较高的消费忠诚度。 三、准确的市场定位,凸显了图书的特色 家教图书市场中,只有个性鲜明、诉求点独特的产品信息才有可能被消费者接受,也只有定位清晰而独特的家教书才能产生有效的销售。就家教类图书而言,一般采取的定位策略包括以下几点: 1. 产品特色定位。随着家教类图书竞争的激烈,图书必须有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文化背景。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如何让孩子从小就有商业头脑,既对孩子是一种实用的技能,又契合家长的心理。于是,财商教育、理财教育类家教图书把握了这一现实,进行定位。如《教孩子提“钱”布局》等书,阐述了各年龄段孩子的理财教育方法。此类图书,大都采用上文所谈到的密集单一图书进入家教图书市场,找准了细分市场,确立了书籍的特色,适应了部分消费者的心理,把握其需求,进而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 2. 竞争者定位。家教类图书竞争激烈,有的图书定位就与竞争者联系。目的即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2011年的家教图书市场,前有虎妈,后又狼爸。一月《虎妈战歌》刚刚登场,六月狼爸《北大,我的兄弟》紧追不舍。相似的教育模式,相同的选题,争议的教育理念,既让两书成为竞争对手,又让其因为敏感的话题受到舆论和大众的关注,同时成为当年的畅销书。 有竞争定位的,就有回避竞争的。这类书籍的定位,与竞争者的同类书不同。这类书籍避开大家热议的话题,寻求自身的特色。如《骂孩子的艺术》《慢养――给孩子一个好性格》等。这些选题,既避开了家教类选题的热门话题,又把握了家庭教育的个性和细微之处,在凸显自身特色的同时,为寻求市场的突破探索了路径。 四、多样的营销组合策略,促进了图书的销量 1. 争议话题,促进产品销售。在琳琅满目的家教图书市场,“一般的图书广告信息很容易被各种信息所湮没,难以引起读者的有意注意,于是,制造图书新闻热点,吸引新闻媒体广泛关注和主动报道,让图书信息以新闻方式进入读者视野,便成了营销策划的重头戏”。在2011年的家教书中,《虎妈战歌》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在以民主、自由、平等著称的美国,作者却采用了家长负责制的教育方法,信奉严厉的教养,不向孩子妥协,由此,作者在美国引起了轰动,并登上了《时代周刊》。“中国狼爸”口号是“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会遭到严厉的体罚。最后在严厉的管教下,孩子都成功了。这样的教养方式和传统教育方式如出一辙,而与现在所倡导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书籍话题的敏感性引发了强大的争议性,由此引发了电视媒体的关注和网络的大讨论。央视新闻频道、国际频道及很多地方电视台都给予关注,并参与讨论,这无异于推波助澜,使这两本书成为2011年最为引人注目的家教书。 2. 媒体互动,联动出击促销。在多种媒体交互时代,利用大众的媒体依赖情结,通过立体式的轰炸,让读者了解图书媒体传播是流程中的关键点。家教类图书在这点的运用上也非常重要。《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就是因在报纸上做连载,吸引了大量的读者,然后在当当网上发行量飞涨,之后五星排行榜的推波助澜,使该书很快占据了当当网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之后,该书在网络、报纸、杂志连载,利用媒体的互动,打开了销量。 3. 概念营销,引发多元教育理念。概念营销“实质就是用一个或一组概念去引起消费者的心理共鸣而促成消费”[3]。在家教类图书市场中,概念营销不仅是一种时髦,而且是根植于消费者心理的消费方式,很多书籍都通过成功运作根植于读者心灵的阅读概念,从而引起消费者的欲求及购买行为。男孩穷养、女孩富养、完美沟通、养心教育这些概念常常被运用在家教图书中,而好妈妈、好爸爸、虎妈、狼爸等概念的出现,又给家庭教育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让消费者在传统教育理念和与现代教育方式中深思熟虑。哈佛女孩、哈佛男孩、北大兄妹、清华男孩等概念让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如获至宝。纵观市场上的家教图书,很多都是对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的总结与概括。通过对概念的提炼,为消费者传递新的消费观念、变化趋势和教育标准。 4. 网络用力,激发购买热情。借助互联网、数字媒体进行营销是家教类图书畅销的重要因素。很多知名网站如当当网、卓越网等网上书店,图书频道的育儿栏目中将图书展示推广的功能与实时销售功能结合在一起,宣传与促销效果都非常明显。与实体店相比,网络上的家教图书促销力度相对更大。网购的便捷、实惠,也使一些家长用打包的方式一次性购买数本图书,“悦悦书店”、皇冠店“书迷乐园”等网上书店的红火,就是一个证明。 5. 作者营销,名家助力。作者是图书出版中最为重要的品牌。出版界关注图书作者的明星化,作者也看重出版社的品牌,以期获得更好的市场回报。家教图书这几年也开始关注作者营销对书籍发行的重要性。有的图书营销在新书的新闻会就做足了文章。如《所以,北大兄妹》新书见面会时,邀请了正忙于新作品《楚汉传奇》的高希希光临现场,同时,高希希还为此书作序。此书发行之时,正值父亲节前夕,作者还向农民工父亲代表赠书,希望所有望子成龙的家长能够看到这本实用又精彩的好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由著名学者、北大教授钱理群推荐。在书籍有了一定的社会反响后,作者到各地做亲子讲座,同时,在出版一年后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和作者见面会。此后,作者尹建莉曾做客《面对面》《读书》等节目,还在凤凰视频、搜狐视频等频频出现,和受众做了很多面对面的沟通,既传播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又为自己作品作了很好的宣传。作者因写书成为名人,借助名人效应有效地推介和宣传相关作品,作家和出版社合力推进,也是家教类图书迅猛发展的重要原因。 市场营销类论文:天津市艺术类培训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摘 要:近几年来艺术培训市场得到了空前发展,由此各种经营性的文化艺术培训机构应运而生,并发展成为具有吸引力的行业,拥有较大的需求和消费市场。本文通过分析天津市艺术培训市场的发展现状,分析天津市艺术培训市场中的问题,根据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营销4p组合的角度提出了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关键词:艺术培训;市场营销;营销策略 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加快,企业为了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扩大市场份额,这就要求企业能够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这是本文研究的重要意义之处。在现代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每个公司都要做好营销策划,制定适合公司发展的营销策略,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一、天津市艺术类培训市场发展现状 (一)艺术类培训机构竞争激烈,但普遍质量不高 目前,天津艺术类培训市场各机构面临的竞争非常激烈,伴随客户对培训需求的快速增长,培训机构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多。全市普通高等学校50余家,各高校都有对外的培训中心、成教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从事社会培训的机构,以每校1家计算,约50余家。外地驻津培训机构包括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机构等将近100家。总计约有1700多家机构从事非学历性质的各类培训工作。 (二)国外艺术类培训机构加快进入天津培训市场的步伐 天津艺术类培训市场中的国外艺术类培训机构在天津的比例达到了10%,虽然数额不多,但由于国外培训机构的加入带来了一些国际化培训方式,也提高了天津艺术类培训市场的培训环境。 (三)艺术类培训市场仍有一定的市场空间 艺术类培训偏重实践,技能提升明显。它的培训项目必须体现实际操作性特点,但目前此很多培训机构更多针对理论知识,受训者实践能力并没有相应提高,使得市场的认同度下降。提升培训市场,关键是课程体系的革新、训练方式的实操化、考核方式的实践化,否则培训的实用性就得不到市场的最终认同。 (四)传统意义的公开课市场明显下降 由于很多的艺术类培训市场的市场基础薄弱,客户的文化程度都比较高,前几年兴起来的免费公开课在市场推广中的效果越来越差。主要原因在于这类公开课的同质化严重,课程质量不高,讲师水平不高。 二、天津艺术类培训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分析 (一)产品策略 1、深化挖掘现有产品 目前的培训对象过于单一。市场中每一个潜在的客户都应当是我们挖掘的对象,而不因仅仅局限于参加高考的学生。将艺术培训对象扩大,将3至15岁的幼儿、少儿加入到我们的招生对象中。同时,针对,社会上目前流行的艺术跨界现象,推出综合类的艺术培训形式,即授课课程不再单纯拘泥于某一种单一音乐形式,向学员提供混合形式的教学模式:同时教授2至3门艺术培训课程。同业可以在不增加师资力量的情况下,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2、开发创新新的产品 艺术类培训市场培训内容包罗广泛,比如戏曲专业、戏剧专业、舞蹈专业、诗歌专业、表演专业、说唱专业等方面该校均未涉及。而人们群众的文化追求是广泛的,基于上述分析,如果开拓上面讨论的专业中的一种或几种(戏曲专业、戏剧专业、舞蹈专业、诗歌专业、表演专业、说唱专业),那么取得的市场效果将是显而易见的。 (二)价格策略 我们提出的金子塔式的价格分级策略为,其自顶向下的分布分别为:钻石级、白金级、黄金级、白银级、VIP级、普通级。具体的分级价格策略方案为: 1、钻石级 钻石级会员采取按需服务,随叫随到,上门服务的教学培训模式。为用户量身定做符合其自身潜质的艺术培训课程和培训方式。同时定期或者不定期地为学员提供与国内外、海内外该领域知名艺术专家零距离沟通交流的机会。针对其在自我练习中,遇到的各类困扰,提供7*24小时全程服务。真正做到顶级的服务与钻石级的价格收费相匹配。 2、黄金级 黄金级会员采取按需服务,随叫随到,上门服务的教学培训模式。针对其在自我练习中,遇到的各类困扰,提供7*24小时的全程服务。 3、白银级 白金级会员采取按需服务,预约提供服务的教学培训模式。针对其在自我练习中,遇到的各类困扰,提供工作日、工作时间的全程服务。 4、VIP级 白金级会员采取按需服务的教学培训模式。 5、普通级 普通级会员提供基本服务的教学培训模式。 (三)渠道策略 1、微薄推广渠道 微薄本省具有成本低,推广效果好,面向的受众集中在45岁以下的年轻人群,符合艺术培训市场的潜在客户人群范围。微薄推广还能提供动态化、实时化、图形化的功能,可以满足亟待参与艺术培训人群的多层次需求,在其他艺术培训类学校未开展此类推广渠道的前提下,如果采用此推广模式,必然会带来轰动性的效应。 2、自主域名网络推广渠道 随着网络应用的推广,固定域名的网络应用服务已经从潮流产品变成公司与外界交流的必需品,必须尽快解决此短板问题,实现亟待参与艺术培训人群通过网络搜索该校服务的功能。同时,开通网络服务,也能解决学员课后,在线复习课程的作用。 (四)促销策略 1、季节性促销策略 季节性促销策略主要是指由于目前主要针对艺术类高考培训提供服务,所以其教学就有明显的季节特性。在每年的艺考之前的4个月为生源高峰时段。而在其他时段,生源又相对不足。如何解决此问题,解决淡季不淡的问题。 2、发展型促销策略 发展型促销策略主要是指在招生过程中,对于以团体(多于1人)形式报名的报名者,采取一定比例的优惠措施。 3、稳定性促销策略 稳定性促销策略主要是指在培训过程中,对于学校出现的意外失误、非故意性失误、以及由于不可控力造成的教学缺席和延误等,以及由于学生个人原因造成的教学缺席和延误等,给予一定程度的补偿,从而实现在校培训人员不中途退学,不因为学校的无意识错误中途退学。 4、维系性促销策略 维系性促销策略主要是指对于明确要退出培训的学员,采取将其剩余学时优先转让给其同学或者朋友的促销方案。 三、展望 展望未来,我们在市场营销策略研究中,如果能够采用高级SWOT分析方法,对公司发展战略制定采取更为定量化的分析工具,将对我们提高战略制定的精准度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由于时间的局限性,如果我们能再多考虑一些内部因素、外部因素,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可能得出的结论会更加有效,从而对指导我们认清艺术培训市场,发挥更大的效果。最后,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能够考虑采用高级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进行基于抽样调查数据的计量模型回归分析,从而将我们的研究水平与层次进行提升。希望,后来人,能够在此方面有所突破。
采购管理论文:项目管理理论中关于软件项目外包采购管理的探讨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软件外包采购管理的重要意义和目前的形势,提出基于“双赢”策略的软件外包采购思想。在项目管理理论、CMM和ISO9000的基础上,提出和细化了软件项目外包采购管理的总体框架和具体操作内容。旨在通过对软件外包项目采购的选择购买、跟踪与控制、评估验收和项目后处理等过程的研究,来提高软件外包采购的项目管理水平,满足承包方对分承制方产品在质量、进度和成本等方面的要求和对外包过程的有效控制,为软件项目外包采购管理人员提供具体的操作过程。 一、基本概念和背景 项目管理理论是一门综合多门学科的新兴研究领域,共有九大知识领域,包括项目集成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费用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和项目采购管理。项目采购管理是指需要从执行组织以外获得货物和服务的过程。通常把货物和服务称为产品,把买方称为业主或对应分承制方的总承包商,而卖方称为承包商、厂商或供应商。项目采购管理一般包括以下主要过程:采购计划编制,询价计划编制,询价,承包商选择,合同管理,合同收尾[ 1 ].对于软件产品,一般采购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已经在市场流通的软件产品进行采购。例如,某企业想做信息化建设项目,涉及到数据库,那么它就可以在目前市面流行通用的几种厂家和种类的数据库中选择。例如Oracle公司的Oracle数据库,Microsoft公司的SQL Sever,IBM公司的DB2数据库等等。然后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询价、签合同、安装培训等过程来购买此类产品。这种采购过程基本已经形成几套通用的解决方案,比较简单,中国企业在处理这类产品的采购时,大部分都处理的较好。个别的企业由于需求分析不清晰,培训工作不到位等原因,也会产生购买的产品不适用,或不会用的情况。另外一类软件产品采购的形式是外包采购。它是指在市场上没有出现现成的产品或者没有适合自己企业需求的产品的情况下,需要以定制的方式把项目(功能模块)承包给其他企业。例如某企业需要实施企业资源计划项目(ERP),虽然可以购买BAAN软件,但是基于本企业业务流程的管理软件必须定制,对于各个原有孤立岛的集成软件,无法购买现成的产品,必须自己开发或外包给别的公司。 二、软件项目外包采购管理的意义 许多大型复杂工程项目的实施需要业主、总承包商、分承制商、供应商和开发制造商等共同合作来完成。因此在任何甲方和乙方之间必不可少的涉及到部分子项目(功能模块)的采购活动。目前社会中,企业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正在世界范围内展开。谁先进行信息化改造,谁就早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获得巨额利润。大规模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形成了庞大的软件产品市场,促进了软件业的发展。许多项目庞大复杂、高风险并且涉及高科技信息领域,在客观上使企业需要采购和外包许多产品,包括软件产品。主观上,在经济全球一体化形式下,这种外包采购作为采购活动的一种特殊的、更为复杂的形式,在企业中更为普遍存在。企业为了在日益竞争的社会环境中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需要根据企业的特点,专门从事某一个领域或几个领域的业务,在某个业务领域内形成自己的核心业务,把企业内部的智能和资源集中在那些有核心竞争优势的活动上;把一些非自己擅长的业务领域的子项目和功能模块外包给有实力和优势的公司,才有利于加快项目的完工进度,降低风险,优化资源配制,保证项目质量,降低成本,创造更高的价值。 以电信行业为例,爱立信公司2000年底宣布把手机生产的绝大部分业务外包给新加坡的Flextronics公司,专注于移动通信网络设备业务。原因是爱立信的移动通信网络设备的销售占爱立信公司销售额的54%,利润达90%以上,占有全球的移动通信市场分额高达30%,而手机生产的投资回报率很底,甚至出现亏损情况。对于爱立信而言,手机生产“外包”是在信息化时代的战略调整,希望通过外包生产,调整投资结构,使手机降低成本并且尽快盈利,集中精力稳定和拓展电信业的新市场。出于同样目的,美国的摩托罗拉公司也表示将外包部分地区的手机生产业务。作为手机市场份额最大的诺基亚,在专注于手机生产业务的同时,大力开发周边产业。希望以手机业务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三大公司的投资趋势,可以看出,“外包”作为一种先进的国际专业化的生产方式正被一些大公司越来越多的采用。我国正处在信息化建设的高速发展阶段,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由于自身的能力限制或业务发展的战略选择,将采取业务“外包”的生产方式。 就软件项目外包采购的市场来说,2000年是企业信息化实施的第一年,国内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的信息化项目开始运作。行业信息化改造重点将由原来的电信、金融、海关等行业转向交通、制造、医疗等传统行业。这些行业由于自身计算机技术水平和业务发展重点的原因,将会把大量的软件项目外包给软件公司。根据CCID的统计(软件可以分成平台软件、中间软件和应用软件),2000年中国软件市场中应用软件的销售额为147亿元,占软件总市场份额的63.9%.预计到2005年,计算机信息服务和软件市场销售额增长到1750亿元。届时我国软件项目“外包”市场潜力可想而知。 三、软件外包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传统行业,许多工程项目的采购活动,例如机械工程项目或建筑工程项目等等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管理体制和标准。但是软件项目的外包管理工作并不象其他行业那样顺利。 软件工程项目管理引起广泛注意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时发现70%的项目是因为管理不善而引起。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的软件开发仍然很难预测,大约只有10%的项目能够在预定的费用和进度下交付。商用软件通常只有9%(中小型软件公司有16%)的软件项目能够及时交付且费用并不超支。 这里有多方面的原因:软件产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形式,具有高度不可测量性和高度柔性;软件企业开发能力还不太成熟,软件开发大多数还处于手工作坊方式,软件研发企业有其自身的运做方式,人为因素比重大,不好量化管理。由于不确定因素太多,许多软件开发企业对于自己的项目都难以精确控制进度、质量、资源和成本,那么对于业主来说,想对外部企业(例如分承制商)保持良好控制力的难度就更大了。再加上具有技术优势的软件开发商一般集中在几个科技发达的大城市,与业主的距离远,相互的交流不方便,因此许多软件采购项目的实际应用效果都差强人意:不适用,进度超期,性能达不到标准,成本太高等等情况时有发生。 软件项目外包采购的成功与失败不仅仅影响到当前软件项目的质量、成本和工作进度,而且关系到企业信息化建设整个项目的整体结构、性能以及进度,意义重大。特别是当软件项目作为整体项目计划关键路径的一个环节,软件项目采购的进度直接影响整体项目的进度,并且总成本将成指数级增加。由于软件采购的情况特别复杂,涉及的学科领域不仅是科学技术上的,还有商业上的和观念上的,软件项目外包采购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企业整个信息化建设进程。因此软件项目采购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理论中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有必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四、目前软件外包采购管理情况 美国项目管理协会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1]、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的“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2,3]和国际标准ISO9000-3[4]中虽然对外包采购管理的流程有过论述,但是他们指出的只是外包采购管理的一般原则;虽然人们可以结合自身企业特点实施标准,具有一定灵活性,但是事物的另一对立面就是操作过程不具体。这给软件产品的外包采购管理者带来具体操作上的困惑。另外PMBOK体系原则上是应用在各个行业的,缺乏针对软件领域的特点做专门的论述。ISO 9000-3系列和CMM虽然是针对软件领域的标准,但是ISO 9000-3的最大的特点是只告诉你要按规定做,不强调效果和后续改善,不强调经验积累和后评估。从这个意义上讲ISO9000注重水平的评估,不太强调提高企业成长的过程,因此对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意义不大;CMM虽然旨在强调企业的过程能力的持续改进,但是它重点强调软件的开发过程管理和产品管理,缺乏软件的分发、转交和服务等方面的管理标准,所以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五、基于“双赢”策略的软件外包采购思想 本文作者在集成美国项目管理协会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和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的“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SW- CMM,SA-CMM)和ISO9000-3中关于外包采购的宗旨的基础上提出“双赢”策略的软件外包采购思想。 “双赢”策略的软件外包采购思想旨在利用双方业务能力互补,通过共同合作完成软件外包项目,达到“双赢”的目的,促进双方业务总体能力的提高。这种“双赢”策略要求双方在以下方面达成共识:双方共同关注过程控制,才能保证有效结果;只能成功,不能指望依靠惩罚手段来收回采购成本,软件外包采购项目的失败对整个项目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在合作过程中,建立对分承制商关系的管理体系,作为以后合作的基础;重视开发过程的风险评估和采购项目后评估,使得双方业务能力得到持续提高。 传统的外包采购中,采购方只关心分承制商产品的进度和质量,以为只要分承制商按期、按质交货,就可以圆满结束此次采购活动。有些项目尽管前期进度和质量满足合同要求,但是许多是以高投入、高负荷、高消耗等手段来保证的,这给后期带来极高的风险。在阶段评审中,如果采购方对分承制商开发过程中的费用投入、人员负荷、资源消耗、组织结构变化等漠不关心,因此就不能及早预见风险、控制风险。很难想象,后期在费用透支、人员疲惫或流失严重的情况下,分承制商仍能保证产品质量和进度。这种情况下,采购方只能要么加大投入,要么终止合同,并要求赔偿,要么延期验收等等。其副作用可想而知。而分承制商为了减少损失,根据博弈论中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原理,必然采取降低质量要求,减少投入的策略,来加快进度。结果最终还是采购方遭受损失。 六、软件项目外包采购管理过程 为了保证软件外包采购项目的顺利进行,本文作者在上诉理论体系和“双赢”采购策略的基础上,提出和细化了软件项目外包采购的总体框架和具体操作内容,旨在为软件项目外包采购管理人员提供具体的可操作过程。 对于本采购过程,如果业主方由于行业、人员等原因,没有健全的监控部门,可以聘请具有软件监理职责的公司,或者总承包给具有一定软件工程监控能力的公司。这时的总承包公司角色相当于本文提到的采购部。 软件项目的整个外包采购过程可以分为十个工作阶段,包括总体项目需求分析和设计、子项目的需求分析、厂商选择、分承制商开发、业主阶段评估、交验测试、安装、培训、维护,后评价。 在开始外包采购之前,首先业主要完成项目的总体需求规格说明书和承包项目的需求说明书。一般承包项目的需求分用户需求和分配需求。对于分承包商来说,业主对软件项目所提出的需求通称“用户需求”。对于业主来说,系统总体分配给软件的系统需求通称“分配需求”。如何作好子项目的需求分析和管理,请参阅《软件需求》,详见参考文献5.然后业主把需求说明书交给采购组组织采购。采购部门收到需求说明书后,再补充质询调查表、报价指南、综合条款及条件等文件,组成采购质询技术文件发往厂商进行质询。采购部门在厂商质询的基础上,准备了厂商选择和投标估价等技术文件后,向业主送审,提请业主批准和确认所选厂商。在厂商选择和投标估价这两个文件中,采购部根据拟采购的软件对被质询的至少三家以上的供应厂商,就技术开发成熟能力、资源(包括以有的产品、硬件、软件、信息和已经过的培训)、资格和信誉、过去的合作关系、价格、提供的售后服务(包括培训和维护)、分承制方组织配置结构、与质询要求的差异等方面,经过经济技术和商业战略角度出发进行全面评估,经过其他各部门(例如系统工程组、软件工程组、质保组、财务组)审核后,列出供应厂商的优劣次序,择其优者为该项目的供应厂商。采购部一般以月为单位向业主通报软件采购情况。一般以招投标方式或内部评审的方式来确定分承制商。 分承制商在接到采购部的定货以后,就可以进行工作说明书、用户需求说明书、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软件开发详细计划和成本概预算、测试计划、质量控制方法、风险控制、拟采用的软件工程标准和软件生命周期等文档的制作。然后分承制商把有关的技术资料文件通过业主的采购部送给业主进行校核和批准,然后才能开始开发。 业主在接到分承制商的上述材料后,组织系统工程部、软件工程部、质保部、财务部、采购部、法律部就上述材料中的开发项目视图和需求范围、使用或需要购买的软硬件、进度计划和成本、测试计划与案例、使用的技术和工程标准、人员配置等进行评审,并出具评审文件和风险评估、控制建议书。并由采购部制定采购项目监督评估计划书。合格后,由采购部、质保部及法律人员与分承制商签署详细的软件采购子合同。如需要对软件项目投保,以此来降低风险,需要和分承制商协商后,纳入合同文件。 分承制商在签署合同后可以进行设计和开发。业主应该委派采购部监督分承制商的工作。采购部应该有计划的组织质保部、软件工程部的项目计划管理人员和配置管理人员,定期对分承制商的开发活动进度、质量、成本等进行评估,并形成评估建议书。送审业主方的系统工程部、项目管理人员、分承制商的此项目的负责人。分承制方的项目负责人要对评估建议书的建议进行书面回复,并确保实施。 分承制方对所有需要采购的资源(软件、硬件、人力资源等)负责进行检验;采购部有权在任何时候对分承制商所采购的资源进行验证,使之符合所采用的规格说明书、规范、标准和其他技术文件所规定的要求,确保分承制商专款专用,建立开发环境。在这个阶段之前,采购部门和分承制商首先要确定由分承制商提供的验证建议书,并作好准备工作,提交检验用的技术文件,包括厂商说明书、设备性能数据表、配制清单、试验程序、检验技术要求。在检验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均已准备妥善后,分承包商就可以向采购部并通过采购部向业主提出书面检验申请。一般分承包商可以提前三周通知采购部,由采购部提前两周以书面形式向业主提出检验申请,由业主召集系统工程部、软件工程部、质保部组成验证组,在规定的时间、地点检验。通过检验后,分承包商进入项目开发阶段;业主进入监控和评估阶段。对于重大关键项目,业主可以派遣项目监督员短期或长期进驻分承包商单位。 由于作为外部单位,业主不便时刻监督项目的开发过程。虽然理论上需要把分承制商看作是自己的一个项目部门来对待,纳入自己的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体系,但是客观上由于分承制商与业主距离较远,人员不熟悉,各自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和管理体制,双方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业主难以实时监督分承制商的开发进程和质量。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分承制商的软件项目的各个里程碑处和分承制商一起进行检查和评估。软件项目一般可以划分成若干个里程碑(3-5个为益),分承制商需要提前一周通知采购部组织相关人员来评估。软件项目的里程碑一般指产品设计趋于稳定,中间产品定义趋于明晰,项目开发组真正了解项目实际的关键技术难度和可行的进度计划,开发活动停止,产品进入除错和稳定、随时可以的阶段,或当产品设计被删减、资源增加、进度延误的时候。在评估软件质量、进度和功能的同时,还要评估分承制商的人员工作负荷程度、风险、费用和资源消耗情况,并形成文档。由采购部送审系统工程部、软件工程部、项目管理部和分承制商的此项目负责人。 当产品进入交验测试的时候,分承制商需要提前三周通知采购部,采购部于前两周通知业主作好交验的组织评估准备工作。这时业主组织系统工程部、软件工程部、测试部、质保部和采购部,根据分承制商和业主在分承制商开发阶段预先共同定义、评审并批准的测试计划和验收方案进行验收测试,对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各项逐个详细的测试。最后以书面的形式给出对整个软件项目的测试评估报告。并对未通过验收测试的软件产品指定相应的补救措施和计划。分承制商交付给业主方的软件产品应当包括:源代码、软件开发计划、仿真环境、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设计文档、软件测试计划、软件测试说明、验收测试计划、软件使用手册、软件安装手册、软件维护手册。必要的话,还包括相关培训计划。 软件采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交货,也是目前经常忽略的阶段。当所采购的软件产品以及硬件运行环境在规定的时间到达采购部时候,采购部要以书面的形式通知业主交货。业主对所交的整个软件产品清单进行验收,并事先通知采购部拆箱日期,要采购部和分承包商的代表按时到场。业主要在接到采购部交货通知后一个月内,对所检查验收的整个软件产品(包括相关的软件、硬件及其附属产品、文档、技术资料等子合同中规定的产品)出具一份交货证明,如果这些提交的软件产品没有受到损坏并与装箱清单相一致,并在业主方环境运行良好;否则出具一份书面通知,说明在某个方面此产品损坏或与装箱单不符,或在业主方提供的环境运行不良。此通知或证明应由采购部和分承制商代表签署。如果在签合同的时候,就规定分承制商负责安装和调试,则相应的过程省略。 最后业主方由采购部把所有的文档归类封存,以备后续类似项目采购的参考查询。同时采购部在两个月之内以书面形式,对分承制商的技术开发成熟能力、资源(包括以有的产品、硬件、软件、人力资源和已经过的培训)、信誉、分承制方组织配置结构,管理能力和企业文化提交后评价报告,作为建立客户关系管理(CRM)的依据。对于此次采购的经验和教训,包括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客户关系控制、流程控制、风险控制等方面,采购部以文档的形式在组内讨论并保存。 七、结束语: 作为大型工程项目中的软件子项目或者部分功能模块的采购(外包),由于软件开发的固有特性(风险大,柔性强,人为因素突出,结果不宜测量等),使软件项目的外包采购管理变得十分复杂。如何控制分承制商的开发进度和质量等关键因素,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并针对具体公司和项目对采购过程有所裁剪。 采购管理论文:关于在项目采购管理中成本降低的几点认识 摘要: 项目管理是当今一个倍受关注的领域,项目采购管理又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方向,本文所探讨的就是在项目的采购管理中,从项目资金的合理使用角度出发,降低采购成本、减少现金流出、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率的几条管理措施。 关键词: 项目管理 成本控制 项目管理是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为实现项目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1现代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被划分为9个知识领域,包括:项目综合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以及项目采购管理。本文所关注的是其中的项目采购管理领域,并从项目资金的合理使用角度出发,探讨在项目的采购管理中应该如何降低成本、减少现金流出,并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 项目的执行除了需要必备的人力资源之外,还必须具备相应的设备、设施、原材料、零件、服务和其它物质资源,离开了这些物质资源,再高明的项目经理也不可能按要求完成项目的任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产品和服务是通过采购活动来实现的。从执行组织以外通过采购取得项目所需要的产品或服务,就是所谓的项目的采购管理。而这些资源的获取又是需要花费一定的项目资金的,如何合理而有效的使用这些项目资金?如何使一笔有限的资金发挥其最大的效用?是在项目的采购管理中所应该关注的问题之一。 梅瑞狄斯在《项目管理——管理新视角》中提到:“在采购设备、原材料和分包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清楚的界定出特定的需要,并且还要找到最低的价格和最具竞争力的供应商。”在现实的项目采购操作中,要实现这两个“最”字的目标是十分不容易的。但是,我们却能够通过对项目采购管理中部分环节的控制,来有效的降低采购成本,从而使项目资金达到最优的配置,用有限的资金获取尽可能多的资源,这是我们在项目采购管理中所能够实现的成本目标。以下,就将从成本控制的角度来逐一论述在项目采购管理中降低采购成本的一些措施。 1、制定采购预算与估计成本 制定预算的行为就是对组织内部各种工作进行稀缺资源的配置。预算不仅仅是计划活动的一个方面,同时也不仅仅是组织政策的一种延伸,它还是一种控制机制,起着一种比较标准的作用。 制定采购预算是在具体实施项目采购行为之前对项目采购成本的一种估计和预测,是对整个项目资金的一种理性的规划。它不单对项目采购资金进行了合理的配置和分发,还同时建立了一个资金的使用标准,以便对采购实施行为中的资金使用进行随时的检测与控制,确保项目资金的使用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浮动。有了采购预算的约束,能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项目采购管理中资源的调配,查找资金使用过程中的一些例外情况,有效的控制项目资金的流向和流量,从而达到控制项目采购成本的目的。 2、供应商的选择 供应商是项目采购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项目采购时应该本着“公平竞争”的原则,给所有符合条件的承包商提供均等的机会,一方面体现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则,另一方面也能对采购成本有所控制,提高项目实施的质量。因此,在供应商的选择方面就有如下两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 第一,选择供应商的数量。 供应商数量的选择问题,实际上也就是供应商份额的分担问题。从采购方来说,单一货源增加了项目资源供应的风险,也不利于对供应商进行压价,缺乏采购成本控制的力度。而从供应商来说,批量供货由于数量上的优势,可以给采购方以商业折扣,减少货款的支付和采购附加费用,有利于减少现金流出,降低采购成本。因而,在进行供应商数量的选择时既要避免单一货源,寻求多家供应,同时又要保证所选供应商承担的供应份额充足,以获取供应商的优惠政策,降低物资的价格和采购成本。这样既能保证采购物资供应的质量,又能有力的控制采购支出。一般来说,供应商的数量以不超过3-4家为宜。 第二,选择供应商的方式。 选择供应商的方式主要包括公开竞争性招标采购、有限竞争性招标采购、询价采购和直接签订合同采购,四种不同的采购方式按其特点来说分为招标采购和非招标采购。我们认为,在项目采购中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可以利用供应商之间的竞争来压低物资价格,帮助采购方以最低价格取得符合要求的工程或货物;并且多种招标方式的合理组合使用,也将有助于提高采购效率和质量,从而有利于控制采购成本。 3、采购环境的利用 项目的外部环境对采购策略的制定、采购计划的实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外部环境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是指能对项目组织怎样及如何采购产生影响的外部变化,包括市场季节性的变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国家财政金融政策的调整、市场利率及汇率的波动、通货膨胀的存在及战争罢工等各种因素。而微观环境则是指项目组织的内部环境,包括项目组织在采购中可能采取的组织政策、方式和程序,即实施采购的过程和程序。在符合微观环境原则的前提下,一个好的项目采购策略应当充分利用外部市场环境为项目整体带来利益。 充分利用采购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熟悉市场情况、了解市场行情、掌握有关项目所需要的货物及服务的多方面市场信息。比如,结合所采购货物或服务的种类、性能参数、质量、数量、价格的要求等,了解熟悉国内、国际市场的价格及供求信息,所购物品的供求来源、外汇市场情况、国际贸易支付办法、保险合同等有关国内、国际贸易知识和商务方面的情报和信息。这就要求项目组织建立有关的市场信息机制,以达到有效利用采购环境的目的,良好的市场信息机制包括: 建立重要货物供应商信息的数据库,以便在需要时候能随时找到相应的供应商,以及这些供应商的产品或服务的规格性能及其他方面的可靠信息。 建立同一类货物的价格目录,以便采购者能进行比较和选择,充分利用竞争的办法来获得价格上的利益。 对市场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作出市场变化的预测,使采购者在制定采购计划、决定如何发包及采取何种采购方式时,能有可靠而有效的依据作为参考。 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市场信息机制,才能在项目采购中做到“知己知彼”,并对采购环境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这使得采购者能处于供需双方的有力地位,获得价格上的优势,不仅取得高质量的货物或服务,也能取得成本上的利益。否则,如果缺乏了对相关信息的熟悉,会造成采购工作的延误,采购预算的超支,失去成本控制的优势。因此,在项目采购管理中充分利用采购环境,建立良好的市场信息机制,同样是有效降低采购成本的途径之一。 4、供应商的管理 基于长期的降低采购成本的理念出发,我们认为,在项目的采购管理中应该贯穿一个“供应商管理”的思想,也即是把对供应商的管理纳入项目采购管理的一个部分。这样既可通过长期的合作来获得可靠的货源供应和质量保证,又可在时间长短和购买批量上获得采购价格的优势,对降低项目采购中的成本有很大的好处。有以下两点值得注意: 第一,与供应商建立直接的战略伙伴关系。 对于采购方来说,一旦确定了可以长期合作的供应商,应该与供应商之间建立直接的战略伙伴关系。双方本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建立一种双赢的合作关系,使采购方在长期的合作中获得货源上的保证和成本上的优势,也使供应商拥有长期稳定的大客户,以保证其产出规模的稳定性。这种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能给采购方带来长期而有效的成本控制利益。 第二,供应商行为的绩效管理。 在与供应商的合作过程中应该对供应商的行为进行绩效管理,以评价供应商在合作过程中供货行为的优劣。比如:建立供应商绩效管理的信息系统,对供应商进行评级,建立量化的供应商行为绩效指标等等,并利用绩效管理的结果衡量与供应商的后续合作:增大或减少供应份额、延长或缩短合作时间等,对供应商以激励和奖惩。这样能促使供应商持续改善供货行为,保证优质及时的供货,从而有效的降低项目采购总成本。 5、全流程成本概念,控制总成本 在探讨项目采购管理中降低成本的问题时,应该确立采购全流程成本的概念,我们所应该关注的是整个项目采购流程中的成本降低,是对总成本的控制,而不是单一的针对采购货物或服务的价格。获得了低价的采购物品固然是成本的降低,但获得优质的服务、及时快速的供货、可靠的货源保证等也无疑是获得了成本上的利益。同时,降低采购成本不仅指降低采购项目本身的成本,还要考虑相关方面的利益,成本就像在U形管中的水银,压缩这边的成本,那边的成本就增加。单独降低某项成本而不顾及其它方面的反应,这种成本降低是不会体现在项目采购管理的利润之中的。所以,需要建立这种全流程成本的概念,来达到对整个项目采购管理总成本的控制和降低。我们不应该仅仅只看到最直接的成本降低,还应该从项目采购的全过程来衡量成本上的收效,从项目采购的全过程来探求降低总成本的有效措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采购过程中发掘无处不在的降低成本的机会。 采购管理论文:价格审核工作在采购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企业内部审计涉及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既要审查财务资料,又要审查决策、计划、业务、技术资料;既要审查事中、事后的经济业务,又要审查事前的经济业务,既要审查内部有关因素,又要审查相关的外部因素。而一个企业是由许多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各个部门组成的经营实体,在管理过程中,最容易发生的失控点则主要集中在直接管理人、财、物、权力的重要岗位和环节上。而这其中,企业物资采购就是一个既敏感、复杂,又易出现问题的环节。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产品在提高产量、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打的是价格战。因此,企业除加强管理、优化组织结构、降低生产成本外,更应注重构成产品的生产资料的采购成本的降低。而企业中,各相关部门购进的原、辅材料、设备、建筑材料、各类商品及其他物资,都在不同层面影响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针对这种情况,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在厂长的关注下,我厂成立了以事前严格把关,事后跟踪监督的价格审核部门。价格审核科成立伊始,面对的是活跃的市场,纷杂的产品信息,如何把握市场动态,分析判断市场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如何定位采购物资价格和质量及准确详尽地掌握我厂的物资需求等一系列问题。价格科全体成员在厂部和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立足企业,面向市场,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我们学习企业相关规章制度和规程。 学习具有先进经验企业的管理方法和实施手段,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突破口,使价审工作很快纳入轨道。我们从规范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办法入手,明确采购程序和内容,协调各相关部门,完善采购物资技术标准及检验标准,为实现价格审核和管理提供依据和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建章立制、规范采购行为、理顺物资采购渠道、发挥企业整体优势。 根据《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机电设备招、投标管理办法》结合我厂的实际情况,先后出台了《招标采购管理办法》、《招标采购委员工作标准》、《关于原材料采购及价格申报程序》、《原材料采购工作程序》、《固定资产投资及物资采购管理工作程序》,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做到责、权分明,使价审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采购工作规范有序。在此基础上对物资供应体制进行了改革,理顺了物资供应工作程序,通畅了物资管理渠道,推行物资比价采购及招标采购管理。并以活跃的市场为依托,以企业迅猛、持续发展为保障,通过实施比价采购、招标采购,在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第三,按市场法则,以信息流入手,利用现代化手段,搞好采购管理工作。 广开渠道、多方收集信息,利用网络、报刊等多种方式,了解市场行情,以较全面、充分地掌握市场行情,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力求价格在市场上最低。同时,杜绝“暗箱操作”,积极倡导“阳光工程”,并对采购物资的质量实行跟踪调查,建立《物资使用情况反馈制度》,并不定时对各使用部门回访,让使用部门参与对采购物资的价格、质量监督;对物资采购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根据情况提出处理意见,促使采购部门增强责任心。充分发挥管理职能,坚持全方位审核。对采购物资在审价过程中不是简单的以价审价,而是结合生产情况、根据生产计划、仓库库存等各方面信息,监督物资采购质量、控制物资的采购数量,尽量减少资金占用;在价格审核过程中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并监督实施。 第四,推动“阳光工程”,实施比价采购,价格审核成效显著。 自价格审核科成立至今,其所发挥的作用和取得的显著成效已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同时成为企业新的效益增长点。对企业生产中资金占用大、影响面广、条件较成熟的采购物资进行招标。如针对煤炭价格居高不下的现象,对生产用煤进行全国公开招标,通过四次招标,为厂节约采购成本280多万元。 在紧紧围绕质量、价格、信誉等方面,对生产用主要原、辅材料进行招标,并采用公开招标、竞标等不同方式进行。通过一年半的招标采购运作,截止目前为止,共完成原、辅材料大型国内公开招标10次,实现采购成本的降低,共节约了870.59万元;以其他方式招标30余次,累计招标节约1500多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并且打破了部分原材料多年来的独家供货的局面。 对大宗成套设备进行了招标。为了降低大宗成套设备的采购价格,给企业减免所得税、减少进口设备的关税、增值税,对射芯机、剪板机、空气锤等铸锻设备及数控机床、龙门式加工中心等金属切削机床,委托山东省机电设备招标中心对其进行了招标,通过公开招标为厂节约设备采购成本近200万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对生产所需但不具备招标条件的物资,每采购一笔都进行比价采购,增加物资采购的透明度,做到三比:同样的物资比质量,同样的质量比价格,同样的价格比服务。截至2002年上半年就通过比价采购降低采购成本2000多万元。 因此价格审核工作在采购管理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保证了采购成本的大幅度下降,为企业产品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竞争空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 物资采购供应工作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一环,而价格审核是物资采购管理中的重要一环。物资采购不仅仅是物的问题,因此价格审核的本质也不是以价论价的过程,它的本质是建立一套适应市场发展的管理机制,是规范物资采购的手段,是企业产品成本降低的一个方面。 采购管理论文:完善工程总承包项目采购管理工作策略探讨 [摘 要]采购管理工作对于工程总承包项目至关重要,epc工程公司通常采用集中采购、分散采购和零星采购三种采购模式,其中零星采购是前两种的有效结合,兼具二者的优点。完善工程总承包项目采购管理工作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采购管理制度,使采购部门与其他主要部门形成良好对接,完善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估工作,对采购主要环节进行有效控制。 [关键词]工程;总承包项目;采购;管理 1 引 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我国的各种大型的工程项目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并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以及 经济 全球化的 发展 ,特别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的各行各业都逐渐与国际接轨,各种行业标准都逐渐引用国际通用的iso认证体系。建筑工程也是一样,既获得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机遇,同时也迎来了来自国际的竞争,此种形势之下,工程建设新的体制就应运而生,通过招标投标等方式选择合适的工程公司,以项目法人为主体,实施建设项目承包制。国内许多大型的建筑工程公司都已经或正在向全功能的epc(engineer,procure,construct)工程公司转制。epc工程公司在节省投资、缩短施工周期、保证项目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收到良好的效果。epc全过程的系统和整体管理,有利于实现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整体优化管理。而项目采购管理是epc全过程的系统和整体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如何完善epc采购管理工作的策略对于进一步提高项目工程效益有重要的意义。 2 工程总承包项目的主要采购模式 2.1 集中采购模式 集中采购模式是指工程采购部门将工程各项目部门所需要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由工程总承包项目的专门机构集中采购统一实施。集中采购模式往往具有显著的采购效益,成本随着采购量的加大而降低。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发展 其次,对于工程项目 企业 来讲,在企业自身内部也要形成一系列采购管理制度,对采购模式的选用、采购程序的确定等进行明确规定,保证项目采购的顺利进行。因此,我国工程采购模式的制度环境应当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进行修改和调整,这将有利于我国建筑市场的进一步成熟和完善,也将有利于我国建筑业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的效率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工程采购的制度环境是我国建设行业 经济 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应该不断地改革、 发展 和完善。目前,急迫的任务之一就是加快清理、修改相关的建筑 法律 法规,使其能够适应工程采购模式多样化、灵活化的要求。 最后,还要建立项目采购管理的专业化常设机构。项目采购模式虽然多种多样,但是项目采购工作的确是举足轻重的,因此必须要有专业化的常设机构来进行采购管理才可以保证采购的顺利进行。建立与工程总承包功能相适应的采购管理组织机构的必要性是采购工作本身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在工程总承包项目中,对采办的要求更高,具有周期紧、业主要求严格、风险大等特点,这就决定了采购管理必须是专业化的管理,必须由企业内部采购常设机构来完成。 3.2 使采购部门与其他主要部门形成良好对接 既然项目采购需要由专门的采购管理机构负责,那么如何实现采购部门与其他部门的良好对接成为影响采购工作的主要因素之一。项目采购先要由使用部门提出采购计划,采购计划要获得审批,之后交由采购部门进行采购或由使用部门分散采购,总之在整个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有效协调非常重要。 在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采购部门都有相应的职责,如在工程项目总承包合同签订之前的投标报价阶段,采购部门要紧密配合报价部门进行投标报价。弄清项目工程相关设备、耗材的规格、品牌、数量和要求等,及时地进行市场价格调查,力求向报价部门提供较为客观、准确的信息,给出合理可靠的价格,这一工作将对项目的成功与否有着很大的影响。工程项目总承包合同签订之后,采购部门还应当紧密配合项目施工各部门有计划地进行设备、散材的采购并及时供货到位,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而在此过程中的每一细致问题都要采购部门的参与才能保证工程的进度,因此项目采购并非采购部门独立进行,必须多部门协同合作,才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提高采购的效益。 3.3 完善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估工作 在整个项目工程当中,用于设备、散材的费用占整个工程造价的比重是比较大的,因经采购管理工作对于降低工程项目造价有着重要的意义。采购并不仅仅是对价格方面进行选择,还要综合考虑其他与价格相关的一系列要素,如该材料价格的市场浮动情况、工程项目的施工计划和方案、进货时间和批量、资金的周转时间、汇率和利率情况等。对于这些情况的综合考虑就可以表现为对供应商的最终选择和充分评估,通过对供货厂商的资金情况和信誉度进行考察,了解厂商在订货合同中的各种限制条款,最终选择可靠的供货厂商,总的原则是要尽可能地化解采购风险,降低采购成本和增加项目效益,最终降低整个工程项目的造价。设备、散材的等采购物品的采购,关系到项目工程的总体进度和费用,对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供应商的选择非常重要。 当今的企业活动已不再是简单的零和游戏,而是要通过双方或多方的合作来实现共赢,项目工程企业的采购活动的成功与否也需要供应商与采购商的协同发展,供应商的选择是否 科学 与企业的生存发展直接相关,这就使得对供应商进行评估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供应商的评价管理来实现以下目标:获利符合企业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确保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及时到位;确保采购资金的高利用率;不断选取更加优秀的供应商并维护和发展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3.4 对采购的主要环节进行有效控制 拥有完善的项目采购制度、专业化的采购机构和优秀的供应商之后,需要进一步保证采购工作能够顺利完成的最后一步就是在实施采购的过程中要对采购主要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避免出现一些人为的或突发的事项干扰了采购活动的正常进行。一般来说,采购工作的基本程序主要有:编制采购计划及进度;接收请购文件;确定合格供应商;编制询价文件;报价的评审;协商并签订采购合同;催交;采购检验;包装、运输;交接及收尾服务等环节。其中各环节的工作都需要按计划有序地进行,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最终的采购质量,因此采购机构要切实加强管理,对关键环节实施有效的控制。 采购管理论文:ERP在企业采购管理的应用 [摘要]ERP系统将信息技术与传统的采购管理相互结合,真实的反映出供应商、客户、企业三者之间的实际情况,最大限度的控制了企业成本,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ERP在企业采购管理中作用和效益出发,分析了企业在采购管理中应做好ERP应用的思想、技术、资金、物资四个准备工作。并分析了ERP在企业采购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体现在有效建立供应链,有效生成采购计划,合理选择供应商,制定生产采购用款,自动生成采购订单,跟催采购定金,验收商品,对采购总费用结算,结算采购订单,自动维护ERP系统数据。通过发挥ERP系统的最大效用,可以有效改善企业采购模式,为企业创造更大经济效益。 [关键词]ERP;企业采购系统;采购管理 计算机信息技术早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ERP系统的出现,更是大大的提高了企业各个方面的协调能力、采购管理能力,进而为企业创造了更大的经济利益。做好ERP系统在企业采购管理中的运用已经成为现如今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ERP在企业采购管理中的作用与效益 (一)ERP在企业采购管理中的作用 对于企业而言,采购工作往往是繁琐且十分重要的,而由于采购环节出现问题而对整个企业的运行流程产生影响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尤其是传统的采购模式,仅仅是通过电话对供应商的价格进行询问,根本无法及时保留相关的信息记录,也更无法真实的展现出供应商的基本信息,进而给后续的采购活动遗留下诸多安全隐患。而ERP出现则有效的帮助企业实现了采购办公自动化,这一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核价细部化、物量及订单管理流程化、原价节俭和供应商选定规范化几个方面之上,而其中原价管理恰恰构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现如今企业制定经营战略过程中重点分析的对象。同时,ERP系统也将供应商的所有信息、评价真实的展现出来,通过整个供应商、客户、销售网络,将企业的销售、供应、生产环节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进而达到及时、快速生产与经济的根本目的,大大的提高了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二)ERP在企业采购管理中的效益 ERP系统应用在企业采购管理中,可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采购速度,并且降低了日常清点库存的巨大工作量。2.进一步增大了流程效益。使用ERP系统后可以更为直观的看到企业各个部门的实际运转情况,可以使货物验收、录入工作变得更加便捷,进而增大流程效益。3.进一步加快了信息的处理速度。ERP系统的应用使各个部门能够共享公共信息,省去了流程文件的中转时间,加快了采购信息的实际运转速度。4.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采购管理水平。使用ERP系统以后极大的降低了采购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加快了采购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使其能够有更多的精力、时间去进行管理,挖掘更优质的供应商。 二、在企业采购管理中做好ERP应用的准备工作 (一)做好思想工作的准备 要想做好ERP系统的应用,不仅要有快、准、狠的干劲,还要做好ERP系统转化工作所带来的思想变化。尤其是企业领导决策层,作为ERP系统实施的重要决策者,提高他们对ERP系统重要性的正确认识,使其充分的认识到ERP系统是一项十分宏大的工程则尤为重要。此外,还要注重ERP系统在企业采购管理中测试阶段与实际应用阶段存在的差异性,做好新旧系统软件的过渡,注重对ERP系统维护人员的培训工作,尽可能的避免一些不可抗拒的非技术因素,从而促进ERP系统的良好应用。 (二)做好技术工作的准备 在使用ERP系统前,企业就要对全体员工进行全方位的软件技术培训,并且成立相应的专家小组对企业下达任务,以此锻炼企业员工对各项信息的重新组合与及时完成能力。此外,有条件的企业还应该建立属于自己的网管中心,以便加强对网络规划等基础性工作的安全管理。 (三)做好资金工作的准备 ERP系统在企业采购管理中的应用,不仅仅是对传统采购模式的一种改造,更是将先进的技术引入到了企业管理之中,为企业的现代自动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ERP系统其本身就是一项十分宏大的工程,所以就需要企业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因此,企业应该为ERP系统做出合理的资金预算,具体包括:硬件、培训、场地、软件、顾问等在内的多方面资金,在ERP系统的实施与应用过程中要尽可能避免挪用企业的流动资金。 (四)做好物资工作的准备 企业应该根据实际的生产布局设置ERP系统的主要办公场所,节约光缆光纤等昂贵价位物资的使用。同时,从整体布局结构出发,考虑场地、管线的实际布局,对于原有的旧设备要进行适当的处理,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三、ERP在企业采购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对供应链的有效建立 将ERP应用到企业采购管理中后,企业能够建立起供应商信息档案,并且能够根据供应商所提供的资源进行主次分类。企业还可以根据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建立相应的产品目录,严格监督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对合格产品与不合格产品进行分别记录。同时,正是因为ERP系统能够完整的保留下企业对供应商的历史评价,所以,在制定采购计划前,企业应该结合供应商的历史记录,对供应商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对需要采购的商品信息进行分析,将采购商品范围设定在合格商品之内,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采购方案。 (二)对采购计划的有效生成 结合ERP物料的实际需求可以为企业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采购计划。特别是在实施采购前,企业应该充分考虑到采购商品的订货量、储存方式、运输方式等方面的问题,并且利用ERP对物料进行合理的分类与合并。假如企业所采购物料的实际采购周期较长,那么牛鞭效应就进一步增大了供应商在生产、供应、库存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不稳定性。而ERP系统则可以根据自身在数据分析上的巨大优势,对物量变化进行及时的反映,进而帮助企业制定出科学有效的采购计划。 (三)对供应商的合理选择 企业采购部门在选择供应商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ERP系统,对供应商的基本信息进行分类、对比,使供应商们的不良率、价格、纳期等方面指标被更为直观的展现出来,以此作为采购部门进行量化的重要考核依据,从而选择出最为优秀的供应商,制定采购经营战略计划。 (四)对生产采购用款的制定 当企业制定出合理的采购计划以后,就可以利用ERP系统对采购总款进行自动生成,并且制定出相应的用款计划。同时,企业的采购部门即可通过ERP系统将采购用款计划直接上报给财务部门,财务部门确定以后直接向采购部门发送反馈信息,最终经过两个部门的共同认可之后,即可实施采购付款。 (五)对采购订单进行自动生成 ERP系统能够结合企业实际采购产品的总储存量,采购时间、采购总量、商品运输方式、采购用款计划以及计划外的额外费用等信息自动生成采购订单,每日订单的发送也可以根据ERP系统中的最新物量进行及时调整,对长期库存或者产能不足等情况提前管理,有效减少因为供货不足而导致停线情况的发生。 (六)对采购定金进行跟催 利用ERP系统设置订单追踪周期以及时期,从而形成跟随计划。采购部门可以依据ERP系统所给出的计划对供应商开展跟催活动,在跟催订单的过程中,ERP系统能够给采购部门提供供应商的商品质量情况以及生产、运输进度等信息。 (七)对商品进行验收 在商品的验收过程中,采购部门可以对供应商所提供发票以及订单进行详细的检验,并将发票以及收货单信息录入到ERP系统当中。同时,ERP系统可以依据企业的实际流程以及集成特点,从资材管理员手中将货物按照订单进行验收。 (八)对采购总费用进行结算 在商品的验收完成之后,采购部门需要配合财务部门对整个采购活动进行费用的整体结算,并且依据采购结算单以及计划外费用的实际情况,计划出采购活动整体的投入成本数量。 (九)对采购订单进行结算 ERP系统能够自动结算采购订单。在上诉所有步骤均完成之后,便可以利用ERP系统对采购清单进行分析,并依据订单进行采购活动的整体费用结算,最终由ERP系统按照付款结算的方式进行费用结算。 (十)对ERP系统数据进行维护 ERP采购系统经过一系列的采购活动之后,会产生采购信息、供应商信息以及商品信息等基本数据,对于这些数据,ERP系统能够自动的进行储存、备份,从而防止数据意外丢失,保障数据的可靠性。 四、结束语 要想更好的将ERP系统应用在企业采购管理工作之中,就必须要明确掌握ERP系统在企业采购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清楚其在企业采购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从而为ERP系统的运用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也只有如此,才能够发挥出ERP系统的最大效用,更好的协助企业完成采购工作,使企业的采购管理工作更加的规范化、流程化、自动化,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并且有效改善企业的采购模式,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企业应该更加完善ERP技术,将其更好的深入到企业各个环节之中,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于伟娜 单位: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采购管理论文:采购管理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作用 摘要:在当前发展环境下,企业竞争不断加剧,企业采购管理中充分调动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引入市场和竞争机制,最大限度的降低采购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本文对采用现代采购管理方法提升企业竞争力这一课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企业;采购管理;现状;措施 采购管理是企业运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采购成本的降低能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特别是在当前发展环境下,企业竞争不断加剧,企业采购管理中充分调动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引入市场和竞争机制,最大限度的降低采购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现代采购管理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探讨是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分析了采购管理的重要性,对企业采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树立科学的采购管理理念,加强采购内控管理。 一、采购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采购管理的概念主要是:企业采购管理是按计划采购订单,按要求制订发货计划进行价格管理,做好企业采购管理物品的选型工作,企业采购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采购工作的全过程,企业采购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设定采购目标、制定采购制度以明确采购权限、明确采购标准和采购要求等,选用聘用采购人员,设计相关采购流程和表单,制定企业采购计划和采购预算等。企业采购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企业采购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了企业运营效益,企业运营所需的原辅助材料要经过前期细致的调研、选型、比对,确定企业采购物品的设备选型,才能正式的采购并用于企业运营过程中。企业采购成本的降低减少了资金占用,降低了仓储成本,在企业营运资金周转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采购成本不仅包括采购成本、还包括储存成本和流动资金成本等,高采购成本将大大降低生产的经济效益。企业采购物料是确保生产经营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二、企业采购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 1.企业采购组织不够健全 一些企业采购组织不健全,没有专门的人员从事招标采购工作,一些企业整体缺乏有效的采购制度,很多企业的购买决定权由企业领导所持有,缺乏具体的采购运营组织,采购过程不透明,缺少制度的监督与约束,没有对采购行为进行合理的规制和管理。 2.传统供应商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传统的供应商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不足,采购管理工作没有引起企业管理者的关注,一些企业采购工作人员对供应商的管理不到位,一些采购工作人员不深入了解供应商的情况,从而导致供应商的选择不符合要求,在合作过程中易出现一些问题,同时对供应商缺少评估,对商品质量和商家服务缺少评估,导致企业采购成本不稳定。 3.对采购工作的绩效评估工作不足 采购成本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益。一些企业采用传统采购模式未制订绩效评估办法以有效降低采购成本。一些企业未确定适当的绩效评估方法,对采购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没有正确的评估。 三、建立现代采购管理以提升企业竞争力 1.建立有效的采购组织 采购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职能,采购部门的建立可有效规范公司物资采购行为,降低物资采购成本,加强物资采购监督,完善供应链管理。企业建立起专门的采购组织,负责制订物资器材采购、招标采购及支付预算工作,负责制订、完善招标相关制度、流程。监督采购、招标计划的审批及实施,负责对年度招标采购决策负责把关,同时物资采购的纪检监督工作由企业的纪检监察相关部门来负责,让权力运行在阳光下,确保了招标采购工作的公开性与透明度。 2.选择优秀的供应商家 对供应商家的择取十分关键,成立专门的招标采购小组,做好供应商的选择工作。评标工作由相关主办部门确定评标人员及开展相应的组织工作,上课每月召开一次物资器材采购会议、集中确定各类器材的供货厂家、型号、数量等信息。 3.通过绩效评估提高采购管理水平 企业通过绩效评估有效提高采购管理水平,是企业对提高采购行为的重要抓手。要确定适当的绩效评估标准,促进企业实现整体业务价值的提升,突破职能评估的瓶颈。如某企业在采购的考核中采用了以下方法对采购进行考核:对于采购成本的考核主要是考核采购成本的可比降低幅度。采购成本可比降低幅度=(当期实际采购额-当期计划采购额)/当期计划采购额。其中当期计划采购额=∑当期实际采购数量×采购计划价格。采购物资计划价按财务部、物流部、采购商务部共同确认并报总经理批准后的当年度年采购物资计划价执行;物流部根据采购物资的类别、规格输入计划价格,计划价格输入错误由物流部更正,更正前不纳入采购商务部考核。考核价格根据上一年度计划价并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前一个月的ppi指标进行调整,具体调整公式如下:当年考核价格=当年计划价*(1+前一个月ppi指数*50%)如本期采购物资没有计划价(上年度无此项物资可比采购),年度内第一次采购不计入采购成本考核范围,但必须按照招标程序进行多家招标采购(或经过多家询价对比采购,并报公司领导批准),第二次以后按照财务部、采购商务部、物流部确认的第一次招标购买价格或多家询价采购价作为采购计划价。通过考核体系的构建,对企业采购人员的工作进行有效的评估,以把控采购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四、结论 在当前发展环境下,企业竞争不断加剧,企业采购管理中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引入市场和竞争机制,最大限度的降低采购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通过树立科学的采购管理理念,加强采购内控管理,采用现代采购管理,规范了企业的物资采购行为,降低物资的采购成本,加强了企业物资采购监督,完善了应链管理,有效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作者:张颛利 单位:中海油能源发展装备技术有限公司机械中心 采购管理论文:高温气冷堆大宗氦气采购管理解析 【摘要】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是世界首座具有第四代核电特征的核电站,具有安全性好、堆芯不会熔毁等突出技术优势。其使用性质稳定的氦气作为反应堆一回路冷却剂和载热剂。氦气的合格稳定供应是保证高温堆顺利调试、稳定运行的先决条件。本文通过调研氦气市场、氦气进口供应链,分析了氦气采购过程中的质量保证环节,相关分析和建议可以为同类型的高温气冷堆大宗氦气采购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高温气冷堆;HTR-PM;大宗氦气;采购 1引言 在全球电力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美国能源部积极推动,各国开始规划发展“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相对于现行核电站技术,第四代反应堆主要特征是安全性好、废物产量小、并能防止核扩散。根据安全性、经济性、防核扩散和可持续发展等目标,第四代核能系统国际论坛GIF选定了超临界水冷堆(SCWR)、钠冷快堆(SFR)、铅冷快堆(LFR)、气冷快堆(GFR)、超高温气冷堆(V/HTR)、熔盐堆(MSR)等六种堆型作为第四代核能系统的重点发展方向。其中,高温/超高温气冷堆(V/HTR)被认为是有望率先实现商业应用的堆型之一。[1] 2我国高温气冷堆发展历程 我国清华大学自行设计建造的10MW高温气冷实验堆(HTR-10)在1995年正式开工建设,2000年HTR-10建成临界。2003年,实现了满功率运行并网发电。2006年,200MW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HTR-PM)被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HTR-PM由清华大学设计,由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有限公司建造。目前,HTR-PM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现场施工、调试按既定计划顺利进行。高温气冷堆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四代先进核电技术,具有固有安全性,模块化的特征。燃料元件在不高于1620℃的温度条件下都能保持完整性。能够确保反应堆在任何事故下,不借助能动安全系统,燃料元件温度不超过设计限值,不会发生堆芯熔化和放射性大量释放的严重后果。 3高温气冷堆中的氦气 HTR-PM用氦气作为反应堆冷却剂和载热剂,与其他工质相比,氦气具有很多特殊的性质:导热性能好、分子量小、气体常数大、比热大、气体密度小等。氦气是一种惰性气体,与二回路的水介质和环境空气也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与反应堆的结构材料相容性好,避免了以水作冷却剂与慢化剂的反应堆中的各种腐蚀问题,使冷却剂的出口温度可达750℃甚至更高,这就显著提高了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的效率,并为高温堆核工艺热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领域。氦气的中子吸收截面小,难于活化,在正常运行时,氦气的放射性水平很低,工作人员承受的放射性辐照剂量也低。由于堆内初装氦气的不纯,堆内构件材料特别是石墨中吸附的气体,贮气罐和气路系统的污染混入,以及各种蒸发器、水冷却器、换热器中的水向反应堆冷却剂中的渗漏,使反应堆冷却剂氦气中含有一定量的化学杂质,主要有H2O、O2、CO、CO2、H2、N2、和CH4等,这些化学杂质在一定条件下会与燃料元件的碳包覆层、石墨及其他结构材料起化学反应,主要反应有:H2O+C→H2+COH2O+CO→CO2+H2CO2+C→CO这些反应是可逆的,在堆芯高温条件下,反应向右方进行,而在温度较低的区域,反应就向左进行,总的效果是使碳从高温的堆芯向温度较低的部位转移,例如转移到蒸汽发生器金属表面,并沉积在那里或成为碳颗粒而悬浮在氦中。为减少对燃料元件、石墨和其他结构材料的腐蚀,对反应堆冷却剂氦提出一定的纯度要求。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堆内结构材料(特别是石墨构件)的腐蚀、控制堆内气态裂变产物的浓度、降低一回路冷却剂氦气中的放射性水平,需要对一回路冷却剂氦气中杂质的含量加以控制。[2]高温堆设置有氦净化及氦辅助系统,对氦气中杂志进行净化,确保正常运行条件下HTR-PM氦气杂质含量低于限值。当一回路氦冷却剂中一种或多种杂质含量超过了稳态限值,应在规定时间内使该杂质含量恢复到稳态限值以内,否则将反应堆置于冷停堆状态。HTR-PM氦回路氦气中的杂质来源有:①初装氦气中的其它气体;②回路充氦前,容器和管道内壁、结构材料(特别是内保温层材料)吸附的气体;③各种水冷器、热交换器和蒸汽发生器水侧往氦气侧的渗漏等。其中需要在重要环节氦气采购环节确保氦气品质,优先选用高纯氦,减少初装氦气中的其它杂质气体。同时由于氦气分子量小的特性,使得氦气难以被密封在容器内,一回路的氦气会持续从一回路压力容器内通过各连接法兰泄露到一回路舱室,然后经过负压排风系统最终排放到大气中。所以高温堆一回路需要持续的补充氦气,满足堆芯冷却的需要。实际上,HTR-10运行时氦气泄漏率实际测量为0.8%左右。 4氦气采购管理 正是高温堆项目及氦气的以上特性,要求氦气采购工作必须确保高纯氦气长期稳定供应。按照《核电厂物项和服务采购中的质量保证》(HAD003/03)要求物项和服务的采购必须有计划地付诸实施。为使氦气品质满足技术规格书要求,供货进度与工程调试、生产需求匹配,我们在综合分析氦气作为稀有气体、消耗品的独特性后,制定了调研、采购文件编制、招评标、签订合同、验证活动等各环节计划。考虑到氦气的独特性,我们对氦气市场进行了专项调研:氦气是用途广泛的稀缺资源,是发展国防军工和发展高科技不可或缺的稀有战略性物资之一。氦在空气中含量极少,主要存在于天然气中,氦的生产几乎全部来自天然气。我国氦气资源相当贫乏,含量很低,提取难度大,因此国内氦气主要依赖进口。世界氦气生产情况主要集中在美国、阿尔及利亚、卡塔尔等地。截止2006年12月31日,世界氦资源量估计为519亿m3,其在世界上的分布很不均匀。美国是世界上氦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虽然已大规模开采60多年,但氦气储藏量仍占世界总储量近40%,其他国家储量依次为卡塔尔、阿尔及利亚、俄罗斯、加拿大、中国、波兰等。氦资源量并不意味着氦产量多,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全球A级氦气产能估计为2.47亿m3/a,其中美国产能1.77亿m3/a,其余地区估计产能0.7亿m3/a。近年世界氦气生产情况,美国是氦的最大生产国,其次为阿尔及利亚、卡塔尔和俄罗斯。世界氦气生产情况主要集中在美国、阿尔及利亚、卡塔尔等地。氦气供应流程如图1。氦气供应流程可以简要概括为:国外气田开采氦———提纯液化后用液氦储罐(ISOcontainer)运到国内子公司———由子公司气化分装———以长管拖车(tubetrailer)(大容量)、气瓶组、气瓶(小容量)等形式运往用户。液氦储罐进口时具有相应的质量证明文件,国内供方公司气化分装过程具有在线检测装置,能提供氦气气化充装过程的杂质在线检测记录,对于完成充装出厂的长管车、气瓶组,均按照国标检验,拥有合格证。按照HAD003/03要求,在整个过程中的要建立相应管理体系,为物项达到所要求的质量提供信得过的基础。具体细化为图1中各记录或证明文件都必须有据可依,有据可查,确保编制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实施。此外,对于供应高温堆的长管拖车还应增加了抽检复验环节,确保氦气品质满足要求。 5高温堆氦气采购建议与展望 氦气对高温堆起着极为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内目前氦气市场主要依赖于进口,当外国氦气出口政策调整、源头天然气油田意外检修或氦气供应链上游发生其他突发事件时,液氦进口会受到影响,国内供方将无法保证大宗氦气的稳定供应,会导致氦气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甚至会导致供货间隔加长甚至断供。事实上,美国氦气出口政策调整、卡塔尔天然气田意外检修近年已经发生,对国内氦气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目前高温堆机组在建容量为200MW,氦气用量有限,预计按采购管理要求定量招标采购。如高温堆型装机容量扩大,氦气用量将大幅度增加,仍使用此种采购模式易受上述供应链体系风险影响,将无法满足机组长期稳定运行要求。为应对供应链体系风险,可统筹考虑与某一家或某几家气体集团签订氦供应框架协议,从氦气供应链上游预购一定量液氦储罐,在各方接受的价格波动范围内确保高温堆氦气稳定持续供应,从而确保其稳定高效运行。 作者:肖文 安娜 单位: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有限公司 采购管理论文:小家电生产企业采购管理系统开发 【摘要】小家电生产企业采购管理系统采用结构化的开发方法,采用2012作为开发工具,以MSSQLServer2008作为后台数据库,采用B/S架构模式,对小家电生产企业采购管理系统进行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和实现。具体分析和设计了采购计划管理、请购管理、采购订单管理、采购收退货管理、采购发票管理、系统设置等功能模块。 【关键词】小家电生产;采购管理;系统开发 1.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逐步改善,家用电器除了电视机、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家电外,使人们生活多样化的各种小家电走入寻常百姓家,如微波炉、电磁炉、豆浆机、面包机、酸奶机、煮蛋器、吸尘器、加湿器、取暖电器、饮水机、干衣机、面条机、榨汁机等,这些小家电价格都不贵,但能满足家庭生活的某一方面的需要,如微波炉在快速加热早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豆浆机可以方便快捷自制豆浆,除了制作传统豆浆外,还能自制水果豆浆、蔬菜豆浆,补充了营养,也让豆浆更好喝。南方冬季没有暖气,但有时确实很冷,室内的温度还不如室外高,买一台电暖器,使潮湿冰冷的房间也温暖起来。北京等地区的春季非常干燥,一台小小的加湿器就能解决问题。一般小家电生产入门门槛比较低,并没有特别高深的先进技术,生产的特点是小批量、多品种、装配式,一般需要本厂的工程师设计一些有创意的外壳,其它所用的原材料、零件和部件均可从外部厂家进行采购,采购回来后,与自己生产的外壳进行组装即可。因为小家电生产企业的技术门槛不高,产品的竞争能力要靠价格取胜,这就要求小家电生产企业要拼成本、拼质量。原材料成本价格往往在小家电产品价格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为了降低成本,就要从源头开始,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将原材料价格降到尽可能最低。同时还要强化内部管理,避免不必要的浪费,降低各种耗费,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强调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尽量采用定额法进行成本计算与控制,增强产品在价格方面的优势,打败竞争对手。从源头进行控制,就要对采购进行严格管控。开发一套适用于小家电生产企业的采购管理系统,势必为企业控制采购流程产生积极的作用。小家电生产企业采购管理系统的应用能够有效控制采购流程,降低采购成本,保证采购流程顺畅,为生产顺利进行提供可靠的保障,降低产品的价格,提高小家电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 2.系统分析 2.1需求分析 经过对多家小家电生产企业的调查和分析,总结出本系统应包括如下功能:(1)采购计划管理功能:根据销售计划、生产计划制定产成品的计划,将产成品的计划数量进行BOM(BillofMaterial,物料清单)分解,制定零件、原材料、部件、配套产品的采购计划,随着生产的波动,采购计划要及时调整以适应生产的顺利进行。采购计划下达后,采购部门要严格执行采购计划,保证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采购到正确的数量的正确的产品。采购计划制定后,根据采购原材料的参考价格信息,生成用款计划,向财务部门提出资金使用申请,并提交财务部门确定,财务部门根据公司现有资金情况及年度预算判断用款计划是否合理,并报上级管理层进行批示,再由财务部门将上级管理层的意见反馈给采购部门。若领导批准该用款计划,即下达正式的采购计划。(2)请购管理功能:根据领导审批最终下达的采购计划,系统可以自动生成相应请购单或者采购人员手动输入请购单,填写请购的产品、总体限价、采购单价、数量、税率、付款条件、规格型号、供应商、交货日期、交货地点等信息,通过采购负责人审核后,将同类请购单合并再下达,生成采购订单。(3)采购订单管理功能:根据采购计划、用款计划、采购提前期、订货数量、现有库存量、运输方式、经济批量以及计划外的产品请购单进行存货合并,生成采购订单。将生成的采购订单传给供应商。可以对采购订单进展情况进行跟踪,对于放开给本公司权限的供应商,通过外联网查询供应商的发货进展状况,控制采购进程,最终确保采购订单能够按时保质保量交货。(4)收退货管理功能:由公司质量检验部门对供应商发运过来的货物进行到货质量检验。首先检查产品是否与订单内容相符,清点数量是否足够,检查运输包装是否有损坏,如有损坏,进一步检查包装箱内部货物是否有损伤。最后检查产品质量,质量检验分为抽检和全检,质量检验合格,允许入库,不合格则退回。如果该供应商能够补充合格货物,则进行换货,如在规定时间内不能提供合格货物,则退货,再从其它供应商购买同规格货物。采购人员将入库的货物录入收货单,并将供应商开具的发票信息录入系统,采购发票以后转给财务人员,由财务人员转成应付账款。对于可以对应采购订单的到货,可以直接由采购订单生成到货单,不用手工录入,减轻了工作量,也避免了二次录入易产生的错误。对于没有对应采购单的到货,由采购人员手工录入到货单。采购部门负责人对到货物料的质量和价格进行审核,对于不合格产品生成退货单。(5)供应商管理功能:供应商要经常维护,已发展成为合作伙伴的供应商,除了能够提供价格优惠外,还能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甚至帮助小家电企业改进小家电产品的性能。与长期合作的供应商达成战略联盟,形成虚拟联合企业,互相促进,达到双赢的目标。可以按照80/20法则对供应商分类,对于那些能够给本公司带来优质产品和先进技术的供应商划分为有价值供应商,要重点管理,与他们保持密切的联系。对于那些产品质量一般,能够替换的供应商,不用重点管理,可在市场找到别的供应商进行替换。(6)采购发票管理:对供应商送至的发票进行管理,录入供应商的发票,根据条件显示发票列表。 3.总体设计 3.1系统总体功能模块设计 根据业务处理分类和工作流程,此采购管理系统包括基础设置、系统维护、采购计划管理、请购管理、采购管理、采购入库管理等六个功能模块。 3.2系统开发环境 (1)系统开发平台:2012(2)系统开发语言:C#4.5(3)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SQLServer2012(4)运行平台:Windows10(5)运行环境:Framework4.5小家电生产企业采购管理系统的后台数据库采用MicrosoftSQLServer2012,该DBMS提供功能强大而性能稳定的企业级数据库开发平台,满足了数据安全性、完整性及一致性上的要求;前台采用Microsoft公司的2012作为主要的开发平台,可与SQLServer2012数据库完美衔接。 4.详细设计 4.1数据库设计 根据对业务流程的分析,设计出系统中包含的表:(1)采购计划表(PurchasePlan),用于存储采购计划编号、计划名称、编制时间、制定人、采购产品编码、单价、数量、需要部门、总预算、批准人等信息。(2)请购单表(ApplicantPruchase),用于存储请购单编号、请购部门、请购时间、请购人、产品编号、数量、单价、税率、供应商、折扣等信息。(3)采购订单表(PruchaseOrder),用于存储采购订单编号、业务类型、采购类型、采购部门、付款条件、业务员、订单时间、物料编号、单价、数量、税率、供应商、交货时间、交货地点等。(4)供应商档案表(Supplier),用于存储供应商档案信息,如供应商编号、供应商名称、供应商简称、所属分类、所属地区、所属行业、联系人、联系人电话、折扣率、信用等级、信用额度、信用期限、付款条件等。(5)物料档案表(Items),用于存储物料信息,如物料编码、物料名称、规格型号、物料分类、物料代码、英文名、计量单位、存货属性、最高库存、最低库存、安全库存、请购超额上限、入库超额上限、ABC分类、盘点周期单位、盘点周期、领料批量等。(6)到货单表(ItemsArrival),用于存储单据编号、业务类型、填写日期、采购类型、供应商、部门、业务员、物料编号、原币单价、原币含税单价、数量、税率、原币价税合计金额。(7)退货单表(ItemsReject),用于存储退货单信息,如单据编号、退货原因、填写日期、供应商、部门、业务员、物料编号、原币单价、退货数量、税率、原币价税合计金额。(8)采购发票表(PurchaseInvoice),用于存储采购发票信息,如发票编号、发票类型、业务类型、开票日期、供应商、采购类型、部门、业务员、税率、供应商发票日期、物料编码、单价、数量、发票总金额。(9)部门表(Department),用于存储部门档案信息,如部门编号、部门名称、部门负责人、部门类别、部门地点、办公电话。(10)人员信息表(Personnel),用于存储公司人员信息, 4.2功能模块设计 (1)采购计划管理模块:对采购计划信息进行增加、修改、删除和查询,可以按照单一条件查询采购计划,还可以将几个条件组合一起进行联合查询,具备搜索的功能。(2)请购管理模块:录入请购单,对请购单进行添加、修改、审核、弃审、审批、否决等操作。可以根据条件显示请购单列表,条件可以为物料名称、供应商、请购员等。能够根据条件显示请购单执行统计表,条件可以为请购员、单据号、单据起始日期到截止日期的期间、物料名称等。(3)采购管理模块:采购订单的增删改查操作。能够根据条件显示采购订单列表,条件可以为订单编号、起始日期到截止日期的期间、供应商名称、部门名称、供应商编号、业务类型、业务员等。(4)收退货管理:实现收货管理、退货管理等功能,对采购进来的物料进行检验,验收合格后入库,填写到货单;对不合格产品进行退货处理、填写退货单。(5)采购发票管理:将供应商送来的发票填写进系统,可以根据条件显示发票列表。(6)系统管理:添加系统用户信息,并对不同的用户赋予不同的权限。 5.结论 该系统主要实现了小家电生产企业的采购计划管理、请购管理、采购管理、收退货管理、采购发票管理、系统管理等功能。系统功能完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使小家电生产企业的采购管理更加规范化,使采购的各个环节在系统中都能够透明显示,避免了采购回来质次价高的商品,降低了采购成本,提高了生产率,保障小家电生产企业的生产顺利进行。 作者:吕洪林 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采购管理论文:电力企业物资招标采购管理 【摘要】电网建设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进行电力物资的采购,为了全面的降低运营成本并且提升经济效益,通常使用招标的方式来进行采购,但是这种方式是否能够满足电力企业的实际需要,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要想全面提升电力物资采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工程的质量,就要慎重的选择最佳的招标采购方法。 【关键词】电力;物资招标;采购;成本;质量 电网建设中的物资采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影响整个建设工程的质量和经济效益,对于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进度也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电力物资的采购量巨大且种类非常多,一般来说,采购部门需要通过招标采购的方式来满足正常工程的需要,在该过程中要进行全面的管理,才能保证所采购的物资满足工程使用的要求,因此,需要选择合理的招标采购方法。 1招标采购的基本内容 1.1招标采购的基本概念 招标采购,是当前我国各大企业优先选择的采购方式,可以有效地避免资产的过度浪费以及采购过程中存在的贪腐现象,并且可以高效的进行采购工作的管理和控制,大大降低了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成本,全面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通常来讲,招标人一般是需要采购物资的企业,招标人在供应商的选择上制定一些特定的要求和条件,然后选择最为合适的供应商,保证整个材料采购的过程顺利进行,选择各项条件都满足企业的供应商。当然,这个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是公平、公正和公开的。 1.2招标采购的基本形式 就目前来讲,使用最多的是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两种基本形式。公开招标的方式是招标人将招标公告直接在媒体上,而参与招标的供应商在衡量自身条件和招标人的要求之后决定是否参与招标,这种招标方式中很多都是不可控的,包括数量、性质以及范围。而邀请招标则是有目的性的进行,只有接收到了邀请之后的企业才能进行招标活动,这种招标方式是可控的,能够准确地控制招标人数量、性质和范围。 1.3招标工作的具体工作流程 我国规定的招标流程如下所示:①招标人根据自身需要将采购计划制定出来,并且报本公司主管部门进行审批;②采购部门与招标部门根据所采购物资的性质、数量等信息来确定招标形式,并且进一步制定出招标文件和招标计划等;③根据不同的需要确定招标方式,并且及时的通知投标方;④将招标文件发出到投标方,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资格审查;⑤要求的时间内将投标人投递的文件进行审查和研究,通过研讨之后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开标,并且就招标具体情况回答投标者的疑问;⑥评标人根据企业实际需要以及投标人情况综合评比之后确定中标人;⑦将中标通知书及时的发送到中标人手中,并且及时的开展后续的工作,保证招标工作顺利完成。 2物资采购招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合理的工作目标 对于电力公司来说,招标管理工作最为主要的一个目标就是充分的保证物资可以有效地供应,同时,还要保质保量,以满足当前生产经营的要求以及电网改造的要求。但是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很多的电力公司招标过程中还会使用落后的招标方式,没有积极的创新,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也没有做到位,没有运用科学的方法制定出招标目标,同时,还受到了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使得当前电力企业招标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招标工作的优势也没有发挥出来。 2.2缺乏合理的设计流程 很多电力企业由于还使用的是传统的招标采购方式,虽然在实际工作中使用了先进的采购通告平台,也引进了先进的管理模式,但还有很多的工作环节存在较大的问题,导致了整个电力企业物资采购工作流程不是非常的顺畅,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2.3缺乏有效的工作模式 当前电力企业中的电子招标采购平台仅仅用于采购信息的收集以及相关信息的,并没有得到完全的利用,系统也比较落后,很多先进的功能都不能实现,所以,这就导致了很多的采购工作无法高效的运行,工作模式相对落后,工作效率难以提升。 3电力公司物资采购招标管理的改善策略 3.1合理、规范的制定采购计划 采购计划是物资采购工作的核心,在制定的过程中要依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来进行,合理规范的确定采购计划,这样才能保证整个采购过程更加的流畅。物资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行的关键,这就需要保证物资在供应过程中不能存在中断的情况,企业在采购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周计划、月计划、季度计划和年度计划。再者,物资的采购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持,而资金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非常重要,这就需要全面的做好资金预算,如果预算不能准确计划,必然导致企业的采购计划中断或者经营活动受到影响,更为严重的话会导致企业的资金链断裂,无法继续生产和经营。因此,企业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好采购计划,并且合理地进行资金预算,以满足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这就要发挥出监督的作用,还要进行层层审批才能进行。 3.2选择高效率的招标方式 就目前来讲,工作效率最高的就是竞价招标方式。这种招标的方式要保证投标人至少在三个以上,该种招标方式的原则是投标人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报价,招标方根据自身的需要综合考虑之后选择中标方。这种招标方式的工作效率比较高,大大缩短招标的中间过程,使得采购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从而有效地降低了采购成本。但是在竞价招标过程中,价格并不是唯一需要考虑到因素,评标人要综合考虑供应商的实力、供货能力以及产品质量等方面才能确定最终的中标方,如果只考虑价格往往会造成质量严重不达标而损坏企业利益。 3.3确保招标采购的公平合理 电力企业要想保证招标工作顺利进行,还需要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各项管理规定和制度,同时,还要积极地落实各项规定,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审查供应商的资信情况、产品供应能力以及资金状况等等,将不符合供应条件的供应商坚决拒绝,保证整个招标工作更加的合理和公平。同时还要加强内部工作人员的管理,确保自身企业的工作人员不存在徇私舞弊的现象,这是严格的管理制度所能达到的目的,不能存在内外勾结的情况出现,保证整个招标过程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进行,提升企业的信誉。 3.4加强供应商管理 供应商是企业招标的主要执行者,也是保证招标工作顺利实施的关键。在企业管理中要建立起完善的供应商管理制度,选择符合企业实际要求的供应商,保证其能够严格执行各项合同条款。国家对于电力招标合同有非常明确的管理规定,招标企业和供应商必须要严格执行合同要求,做好按时付款和按时供货,充分的保障各方的经济利益,积极的促进我国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 3.5招标方法之捆绑式采购 对于目前我国的电力企业招标实际情况来说,通过使用合并类项的方法进行招标可以大大提升招标工作效率,其主要是将基本情况相差不大的工程进行统一招标,这种招标方式可以将大量重复的工作统一进行,大大提升了招标工作效率,并且降低了成本,同时,还可以保证招标数量的提升以及采购物资材料的下降,这种集中招标的方式效果非常好,一般在年末或者年初企业根据实际需要来制定所需要采购物资的数量和种类。这种捆绑式采购的方式对于货物要求比较高,比如采购物资技术要求比较高、不定期采购或者是交货期间隔比较近的情况就不适宜选择这种采购方式。如果企业采购满足集中采购的方式,可以大大节约企业成本,还可以全面控制采购物资的质量,对于电力企业来说非常的重要。 3.6建立招标评标专家制度 为了全面的保证招标工作可以顺利进行,我国的电力企业已经逐渐的建设并且实施了专家评标制度,同时,制定出了相应的评标标准和流程,这样可以保证企业招标的工作高效进行,同时还可以实施全面的监督和管理。因为专家都是行业内顶尖人才,其素质和知识水平都非常高,可以准确地辨别出质量的优劣,从而可以选择出符合企业实际要求的供应商。在工作中还要严防出现腐败的现象,建设一支强有力的专家队伍,保证招标工作可以顺利完成。 4结束语 当前市场形势变幻莫测,传统的采购方式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电气企业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的探索出先进的采购模式。物资招标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其在公平、公正、公开的条件下进行,不能存在任何的贪污腐败、徇私舞弊的现象。物资采购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多也比较复杂,企业需要制定出符合实际需要的制定和管理措施,杜绝非法现象存在,保证招标工作顺利进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 作者:赵朋 单位: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采购管理论文:供应链管理的采购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有越来越多的人对企业发展过程当中采购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多。但是因为受到传统的思想的制约,有很多人依然还把采购管理停留在以最低价购入原材料上面,对于采购的发展没有更加系统深入的认识。以供应链管理模式作为基础,把采购管理纳入企业发展纲要当中去,对企业采购管理在现代化社会发展过程当中的合理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采购管理;模式研究 一、引言 采购环节最为企业发展的过程当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一直以来都是受到企业管理层的关注。但是一直以来,人们受到传统思想的制约,一直都是认为,采购工作其实就是以最低的价格为企业购进原材料和所需的服务,为企业正常运行提供支持。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如果依然还是将采购管理关注的重点放在价格上面,对于完全的去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将会非常不利,而是应该以对采购的总体成本作为出发点,从商品的质量、交货的时间、库存的管理以及资金的合理分配进行管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供应链的管理的概念也就逐渐出现在市场上。实际上,“供应链”就是将原材料经过零部件供应商购买材料,交由生产厂商进行生产,转卖给批发商,批发商再转卖给供应商,最终交给客户投入使用这样一个过程。但是供应链管理则是把这一过程当中的每一个点都作为管理的对象进行统一的管理。这样进行管理周期比较短,效率也比较高,竞争强,对抗风险的能力比较强,对于降低企业的成本以及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十分有利,所以越来越多的被各个企业应用。 二、传统采购模式与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区别 1.管理方式不同 传统的采购模式是企业根据库存的需要,供应商之间进行招标竞价的方式,最后选择报价比较低的供应商进行产品供应。通过这种方式对库存进行管理,比较容易造成信息失效或者是信息失真,与此同时还会引起供应商之间进行竞争。供应链管理则是把供应链上面的每一个点都看作是整体进行处理,关注每一个相互之间的关系,对供应链实施管理也就是对整个过程进行管理,依照订单来进行供应。 2.管理效率不同 原始的采购模式,采购方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利益,会对很多的信息进行保留,不公开,为了能够在谈判时争取主动地位,所以在议价的过程当中会损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库存管理也只是能够对企业现在的情况进行评估,不能够依照市场情况进行判断,一旦市场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就会对造成影响。供应链管理则是采用订单式的管理模式,去除了传统的买卖双方之间进行询价、议价、定价的繁琐的过程,这样节省了成本。与此同时,采购工作人员的主要任务也是逐渐从单纯的采购工作向和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进行沟通的过程,这样能够保障双方及时对信息进行反应,提高工作效率。 3.需求双方角色不同 传统的采购模式,供需双方之间经常都是根据双方需要临时建立关系,双方之间没有经过了解,在采购过程当中也比较容易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这种合作将会为企业创造问题。但是供应链管理时对企业的生产管理作了整体的规划,设定供应商和企业之间的长期的合作的关系,这样做能够使供求双方在出现问题时及时应对,积极解决。 三、新环境下采购管理的优化 1.优化采购流程 采购流程作为采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采购流程进行合理的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采购成本的高低以及企业所创造的绩效。之前的比较传统的采购模式不能够及时的去适应当代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因此必须要进行重新的优化设计,特别是在对和客户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上进行适应,与经常发生变化的外部环境之间相适应。采购流程的高效运行需要对传统的采购流程进行重组,将原始的采购流程的信息化程度进行改良。对采购流程进行重组需要统一内部的采购流程以及标准,强化企业当中每一个工作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并且还有保证企业和外部客户,企业和供应商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保障所获取到的采购信息是一致的,使在整个供应链上能够对信息进行高效准确的传递,优化采购运行机制。除了这些之外,还应该对信息进行改革应用相关的科学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高质量以及高效率的传递,实现对市场客户之间的需求进行快速的回应。 2.优化采购成本 对于供应链的管理模式,把能否进行交易用价格的高低来进行衡量使不合适的,对于现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个企业如果想要在竞争当中获得优势,必须要从总的供应链出发进行考虑,尽量的降低成本。把采购的成本尽量提高,提高到做高端战略高度,保障与供应链企业之间能为能够给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将具备优势的资源进行整合之后,进行战略合作,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实现采购成本的最优水平,进而促进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3.对采购部门实行绩效考核 原始的采购部门都是根据生产部门所递交的采购方案进行采购,完成相应的采购任务,对他们实行绩效考核将侧重点放在了考勤的考核上面,而不是对所创造出的实际的绩效进行考核。在供应链的管理模式之下,采购部门有了一定的主动权,在对所需材料进行选择以及采购方案的实施上,都可以根据企业的发展提出自己的想法。所以实行绩效考核的内容更多了,考核内容由原始的考勤向为企业所做出的贡献转变。实际上,进行考核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让采购部门在这个过程当中对自己所了解到的信息进行及时的反馈,为企业发展提出有意义的建议。 4.形成供应商评价机制 在供应链管理模式当中,供应商是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下的,假设供应商出现了问题,将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影响。所以,供应商的好坏对于企业的发展影响很大,建立一个完善的评价机制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供应商进行评估,不再是单单用价格来选择,质量才是重要的指标。不仅仅包括产品的质量,还有管理以及技术的质量。还有就是在这个体制当中还应该有一些对于企业的激励机制,以保证供应商能够更加高效的为企业进行服务。 四、结束语 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做好采购的管理相关工作是现在企业必须要去面对的挑战,企业需要正确的去面对挑战。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实现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作者:王新永 杜新民 王超亮 王磊 倪忠德 单位: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 采购管理论文:采油厂物资采购管理及发展趋势 摘要: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油田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油田的开发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物资管理,特别是采油厂的采购管理。众所周知,采购工作是油田中的一个核心环节,是油田获取利润的一个重要方式。采油厂中物资采购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整个项目成本的高低,这是采油厂控制生产成本和提高整体效益的有效措施。但是在现阶段,我国油田在物资采购工作中依然存在效率低下、管理成本高等缺点,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油田的长久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采油厂的物资采购管理做深入的研究,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本文首先介绍了采油厂物资采购的流程、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然后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文章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采油厂;物资采购;管理;发展趋势 查阅相关资料可知,物资管理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发展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的物资管理主要针对于军工企业。二战结束后,物资管理更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其中物资的采购管理就是在这段时间内发展起来的。在现阶段,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剧烈,企业如果想提高自己的利润,已经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降低原料消耗和提高销售量的方法来实现,而要降低采购成本、强化采购管理的方法来实现。因此,我们可以发现,物资的采购已逐渐成为了当今企业提高自身利润的主要方法。通过采购管理,企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与供应商的密切联系并增强企业与市场的联系,这就可以提高企业的价值和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如果企业建立完善的采购制度,可以使企业实现整体资源的优化,进而使企业在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1采油厂物资采购管理的现状 1.1物资采购流程 每个工程项目的采购流程都会因为项目本身的差异而存在自身的特点。一般来讲,采油厂的物资采购流程如下所述。(1)在项目整体设计完成后,先将整个项目的对应预算和业务需求进行大致计算,然后再结合原有的物料储存和现场实际需求进而综合整理出物资清单。在这之后还需要进行市场调研的到考察报告,然后将报告和物资清单交给上级部门审批。(2)动力装备部对项目的费用和技术参数进行审核,若审核不通过则采购程序结束;若审核通过,该部则将采购计划单交给招标办。(3)招标办根据采购计划组织相关部门开会制定出最高限价,然后就进入了招标环节。接下来就需要将招标结果递交给动力装备部再由该部下达采购通知单。(4)筹建部按照采购通知单与供应商联系,如果没有异议,则签订合同;如有异议,则再返回修改,直至达成一致。(5)供应商按照采购单提供货物,然后由筹建部签收。在签收时需要检查货物的质量,如有不达标的需要进行退换。(6)最后再由财物处凭借相关单据进行付款,在付款时应核查物资、数量和金额是否匹配等信息。 1.2物资管理现状 (1)一级物资和二级集采物资执集中采购。在采油厂中,对于那些专业性强、采购数量和所需金额都比较大的物资需要通过招标方式集中采购。在采购过程中需要将供应商、物资清单和物资价格等信息进行公示,然后进行集中采购。(2)二级非集采物资和三级物资以谈判形式实施委托采购。该类物资在采购过程中采油厂应按照油田公司的相关管理条例与物资供销公司谈判,在谈判过程中需要对物资的价格、采购方案等进行商议,在谈判达成一致后便可委托供销公司进行采购。(3)三级物资以谈判方式进行自主采购。在油田公司中,一般分配全年物资采购金额的百分之五为自主采购的金额。这些金额基本就可以用来自主采购一些小的物资和零件等。 1.3采油厂物资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专业的采购人员。在采油厂中一般都只分配一个物资采购岗位,该位置的人员不但需要处理日常业务,还需要进行市场调研。但其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日常业务的繁重,导致其花费到市场调研上的时间就会少之又少,这就使得采购人员无法对物资的品牌、质量、价格等信息充分了解。(2)采购业务流程多、耗时长。根据上面所提到的物资采购流程,我们可以发现该流程所耗费的时间很长。整个过程需要多次审批,并且需要组织开会讨论且会议涉及多个部门,再经过一些繁琐程序后才能完成对所需物资的采购。(3)供应商无法及时响应客户的需求。在采油厂物资采购管理中,由于采油厂不能与供应商直接沟通,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信息反馈。一方面,所以如果出现工程进度和施工条件的改变,采购很有可能按照原来的方案进行而不能做出及时调整。另一方面,如果供应商的物资突然出现短缺,则需要重新订货,这也会对工程的正常进行带来一些问题。 2采油厂物资采购管理的发展趋势 (1)进一步加大集中采购力度。在油田企业集中采购的政策支持下,采油厂的集中采购集中了二级单位集采物资数量,这就避免了小型部门的自主采集。集中采购时可以大幅降低采购物资的价格,并且可以得到生产厂家的优质服务,提高了采购效率,集中采购仍然是今后发展的趋势。(2)建立二级非集采物资和三级物资的电子商务平台。随着目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于大量的物资采购业务也可以利用这种技术,建立电子商务平台,这样就可以大幅降低企业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并且可以在平台上可以直接看到所需物资的数量、价格等信息。同时,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使得采购业务变得简单,并使其向着信息化管理方向发展。 3结语 采油厂物资采购管理是油田企业需要探讨的一个关键问题,物资的采购已逐渐成为了企业提高自身利润的主要方法。本文因篇幅有限,只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希望以后相关研究者可以深入分析,为我国油田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唐玉攀 单位: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第五采油厂 采购管理论文:高校基建材料采购管理问题与对策 摘要:对高校基建项目存在的材料采购规划性较弱、材料管理重视程度不高、过于依赖外包管理等问题进行剖析,并实证分析相应风险,最后提出建立严格的采购制度等相关方面的措施与意见。 关键词:材料管理;高校基建;影响因素;管理模式 1引言 国内高校属于事业单位,其建设资金来源多属于财政拨款,经费总体受控且使用限制条件较多。如何实现廉价的成本与建设参数合规,保障工程建筑有品位、设施设备美观又实用,是当前高校基建部门普遍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也是学术界和教育管理部门重点关注的方向。近年来,部分高校就此进行了实践探索,特别是一些重点高校基建工作在节约资金、规范开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加强廉政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基建项目材料采购、材料管理、与供货单位合作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加以完善和改进。 2高校基建材料采购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材料采购规划性不强,预算经费不精确 按规定,高校基建部门使用预算内经费进行材料采购,均要编制相应材料采购计划,并按规定程序逐级上报分管领导和财务管理部门,但在实际材料采购环节中,基建管理部门较少编制采购计划,即便编制了材料采购计划,也会因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突发情况而不按计划进行材料采购,直接导致预算经费不精确,难以控制到位。 2.2材料采购重视程度有待加强 高校基建材料采购工作一直比照政府采购工作执行,但在实际工作中,个别人员对采购制度认识程度及重视程度还不够,特别是对材料采购的特殊性及材料采购流程还存在相应误区,导致在执行相应制度过程中缺乏主动性,不利于高校基建材料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 2.3缺乏相应材料采购专业人才 调研显示,大多数高校基建管理部门未配备专职材料采购人员,一般由下属各科室人员组建兼任的采购团队,采购队伍缺乏专业培训,专业管理能力整体偏低,特别是采购团队大多为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对政府采购所要求掌握的商业谈判、市场询价、招标计划、合同审查等环节涉及的知识非常欠缺,直接导致规范采购行为存在较大困难,在缺乏相应专业采购经验的情况下往往会拖长工期建设、偏离采购应有的制约。 2.4材料采购过分依赖供货单位,外包存在隐患 部分高校材料采购过分依赖外供,外包现象存在隐患:一是尚未制定系统、统一的材料采购外包管理制度,特别是涉及材料采购外包的相关科室对材料采购活动管理零散、随意,未建立对材料采购外包的专项审计和检查制度。二是未对外包供货商进行全面考察,在资质认证、经营诚信方面尚无一套专业、完整的考评体系,更未深入调查材料采购外包商以往的案例是否真实,仅依据材料采购外包商提供的自评材料就进行认证。三是对材料采购外包商合同约束力不足。合同内容重于施工项目本身的执行条款,未及时将监管部门和内审单位及外部审计机构对材料采购外包商监督检查权利写入相应的合同之中,特别是分包和转包的条件设置及协议变更等补充事项等规定存在缝隙,一旦后期出现问题,容易产生法律纠纷。 3高校材料采购与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实证 高校基建部门在材料采购、材料管理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若不能及时解决就会出现相应的风险,而通过实证分析风险可直观反映问题的定性源头。本文借鉴原爱萍的观点,结合西南地区重点高校的实际情况,将目标层定义为性价比高的材料投入施工建设,标记为A。将材料采购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因素归纳为市场采购风险、采购合同签订风险、材料验收入库风险并将其定义为一级准则层,分别标记为B1、B2、B3。从一级准则层继续深入分析,将市场信息不对称、材料特殊性质与要求、廉政道德素质因素为二级子准则层,分别标记为C1、C2、C3来构建AHP层次分析模型。借鉴此种分析法向高校建筑学教授、外包供货单位、监理单位工作人员进行调查,汇总的基础上,结合德尔菲法得出重要性打分。再利用Python、SAS、STATA等编程工具抓取相关网络有效数据进行分析运算。对目标层(A)维度下的元素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建立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为了度量不同阶段判断矩阵是否具有满意的一致性,还需要引入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值,平均随机性指标是指多次(1000次)重复进行随机判断矩阵特征值的计算之后,取算术平均数而得到的。1~10阶矩阵重复计算1000次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见表2。因为是三阶,同阶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0.52,故随机一致性比率:CR=CI/RI=0.52<0.10,因此可以接受此判断矩阵及权重系数;同理,对其他因素层级通过多个维度下各项指标进行一致性检验,均满足CR<0.10。通过对最后合成各个风险因素对合作模式的综合评价权重分析可得出C3>C1>C2,要做好材料管理,应在重视材料管理及采购人员廉政教育的基础上,保证材料管理工作有效合规开展。 4完善高校基建材料采购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4.1严格执行相关采购招投标制度,避免廉政风险 为规范招标采购环节,避免不公平竞争和廉政道德风险,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学校专业招标小组和高校基建材料管理文件规定,执行工作岗位人员职责、工作流程,另一方面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材料设备的技术参数、规格型号、材质要求、供货数量及时间,相关参数按国家标准编制,禁止按某一厂家、品牌特定技术标准编制招标文件。 4.2加强培训和宣传,增强对采购制度重要性的认识 要加强政府采购相关制度和本校基建材料采购及管理的法律法规宣传和培训,确保相关工作人员熟知;切实增强相关工作人员材料采购时的自律性,定期披露材料采购执行情况,提高材料采购和管理的透明度,坚持公平、公开。 4.3建立材料管理“专业验收人才库” 针对材料施工单位易出现未严格按照招标核定的品牌、厂家、档次进货,或在施工中途以次充好的情况,一方面要根据材料管理部门工作职责和岗位人员职责、材料管理有关办法和工作流程,严格按照招标及认质核定的品牌、厂家、档次验货;另一方面要建立材料管理“专业验收人才库”,抽派有丰富验收经验的工作人员进行现场监管,防止替代或调换。 4.4建立外包供货商和施工单位准入数据库 在采购之前,指派专业人员通过招标网络、市场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市场调查和信息收集。在收集过程中注重定性和定量的分析,重点围绕供货企业以往的工作评价和市场价格走向趋势进行分析,必要时编写相应的调研分析报告作为采购之前的决策参考。定期对数据库内的单位进行更新,加大力度对在建工程和已竣工材料设备方面的认质与认价监管工作,严格按规定和程序办理,做到货比三家。出现材料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请相关领导和专家及时进行论证和分析,有效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的问题,及时防范相应的风险因素。 4.5完善材料采购与管理内控制度,预防风险 一是推进采购制度创新,高校基建部门应积极与本校财务管理处、地方政府采购中心、兄弟高校采购单位积极沟通和联系,做好信息共享工作如建立专家咨询机制、联络交流会议。二是建立材料采购绩效奖励机制。对采购批量较大、采购效率较高、节约资金较多的采购人员给予表彰和适当的物质奖励。三是建立材料采购责任制度,对未按照制度执行造成工作疏忽、出现问题的人员严肃追责。四是明确建设管理单位职能分工制度。如负责建设工程的人员应负责建筑材料、设备市场调查及市场信息的收集整理,掌握市场最新动态,建立工程所需材料、设备的基础资料数据库并维护更新;参与工程项目招标清单编制中材料部分相关工作;参加图纸会审及工程例会,及时收集,掌握工程所需材料、设备供需计划;根据工程材料清单计划,拟定招标文书,并参与招投标工作,负责承办工程材料、设备的认质与认价。如材料管理部门需在监理和现场代表的配合下,负责设备的现场验收,配合监理和现场代表对认质与认价材料、设备进行检查验收;负责建筑材料、设备合同、协议、核价单及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五是建立材料采购档案管理办法。在施工过程中,各种型号的材料较多,对相关资料要妥善保存存档,作为证明材料,以备日后随时查阅。 5结语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影响高校基建材料采购和管理的因素有很多,高校基建管理部门作为甲方在材料采购、施工招标、材料验收保管等环节有更多的议价优势。要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资源,切实加强制度执行力,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和问题进行认真分析与研究,科学有效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断丰富材料采购经验,保障材料质量过硬,确保为高校基建工程施工提供保障。 作者:李远富 单位:四川大学规划建设处 采购管理论文:煤化工企业进口设备采购管理问题 摘要:煤化工企业在发展中,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物资、设备,由于产品价格的调整与经营成本的增加,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所以煤化工企业需要加强对设备采购的管理。基于此,本文将分析煤化工企业进口设备采购管理问题,从制定计划、培养人员、信息化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旨在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煤化工企业;进口设备;采购管理 近几年,受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影响,煤化工企业由粗放型经营转向节约化经营,设备采购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工作,对于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煤化工企业在采购进口设备时需要参与到国际市场的发展与变化中,如果采购工作没有严谨的计划,不仅会影响设备的质量,还会损害企业甚至国家在国际市场中的形象。 一、煤化工企业进口设备采购管理问题 1.缺乏采购计划 在众多的煤化工企业中,对进口设备的需求在一定成度上具有一致性。但是煤化工企业在采购进口设备时,缺乏相对统一的采购计划,无法形成较大的设备采购规模,这样的现象会无形中提高进口设备的价格,增加企业的支出成本。部分煤化工企业在制定进口设备采购计划时,将“保生产”作为主要的目标,未兼顾企业库存以及供需之间的关系,致使煤化工企业在进口设备采购中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另外,管理部门、采购部门没有充分的调查市场现状、仅仅依据以往的采购经验制定计划,导致计划与市场现状不符,制约煤化工企业的发展。 2.缺乏专业采购人员 煤化工企业采购进口设备的工作程序较为复杂,特别是清关环节,需要采购人员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报关知识。但是,大部分从事进口设备采购的工作人员为商务出身,欠缺专业的报关知识,同时不了解企业所需设备的性能,因此无法保障进口设备的质量。另外,部分煤化工企业为了节约支出成本,减少对进口设备采购部门的资金投入,并减少该部门的工作人员,增加工作人员的负担,无法在采购工作中做到“货比三家”,导致进口设备的采购存在质量差、价格高的问题。 3.信息化程度较低 近几年,煤化工企业在发展中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在管理工作中,实现物资信息共享,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采购的效率。但是,对信息系统的开发处于初级阶段,无法通过信息系统实现整个采购过程的操作与管理。因此,很多企业依然使用纸质的出库单、采购合同、采购计划,然后再由工作人员将相关的信息、文件录入系统之中,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降低煤化工企业进口设备采购管理的工作质量与效率[1]。 二、煤化工企业进口设备采购管理措施 1.制定采购计划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能够了解煤化工企业在生产中所需要设备的型号、性能、数量以及使用时间,从而使设备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避免大量采购造成资金的浪费,或者采购工作不到位制约企业的发展。通常情况下,进口设备采购就有以下特点:(1)煤化工企业做需要的进口设备类型较丰富,所以需要初步分析项目发展所需设备的特点、类别,结合国际市场中相关设备供需情况、生产周期等,从而制定详细的计划。(2)进口设备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企业的经营者需要结合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以及国际市场的价格波动,给予采购部门充足的资金。(3)制约因素较多,包括国际政策、汇率波动、市场季节性变化等,所以在制定采购计划时要充分调查、掌握、分析国际市场的变化,从全局角度出发,制定行之有效的采购计划。 2.培养采购人员 随着煤化工企业的发展,逐渐提高对进口设备采购人员的要求,因此企业需要聘请高素质、高水平的工作人员,建立高质量的采购队伍。具体可以从以几方面着手:(1)重视员工入职培训。进口设备采购工作相对复杂,不仅要求采购人员具有专业的进口采购知识,还需要工作人员了解、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结构与模式,从而采购符合企业需求的进口设备。因此,在开展员工入职培训的内容要涉及制度规定、工作流程、业务类型、组织结构以及企业文化等方面,保障每一位新员工都能了解企业的现状,为今后进口设备的采购工作奠定基础。为了保障企业入职培训的有效性,在结束培训之后,可以进行工作考核、实习,只有达到企业对采购人员的要求,才能真正的进入煤化工企业从事进口设备采购工作。(2)加强业务素质培训。一名优秀的进口设备采购人员,首先要具备专业的商务英语能力,能够准确的表达自己所需,看懂外文合同,保障采购工作顺利进行;其次,需要工作人员具有供应链相关知识,分析、解决进口设备采购中存在的风险,避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3)运用谈判技巧。受法律、商业规则、语言以及文化的影响,国际市场相对复杂,不经意间就有可能造成进口设备采购失败。因此,参与进口设备采购的工作人员需要市场谈判原则,不能仅仅使用价格方式开展采购业务。另外,采购人员要了解国际市场中设备价格的变化,从而以合理的价格完成进口设备的采购工作,不仅能够降低企业的支出成本,还能给予卖方恰当的利润,实现买卖双方共赢[2]。 3.提高信息化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煤化工企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将ERP系统应用在进口设备采购管理中,该系统集财务、分销、生产与制造环节于一身。应用ERP系统之后,能够最短的之间内将与进口设备采购相关的信息传递给采购人员、生产部门以及管理部门,能够实现采购信息共享。同时,还能够实现煤化工企业采购部门与国际市场的连接与沟通,规范进口设备采购的环节,简化信息传递的流程,减少纸质版文件的使用,节约成本,减少采购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煤化工企业进口设备采购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进口设备的采购管理工作是煤化工企业能力与发展战略的一种体现,与企业生产、经营多个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需要管理部门予以重视。以此为基础,采购人员能够保障进口设备的质量,降低企业的支出成本与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实现买卖双方共赢的目标。所以,煤化工企业可以将文中采购进口设备的措施应用在实际中,促进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作者:陈健 单位:云南天安化工有限公司 采购管理论文:集团化企业集中采购管理 摘要:探讨了集团化公司如何建立集中采购模式,对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集中采购体系设计框架和实施重点。 关键词:集团;集中采购;分散采购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行业竞争的加剧,为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企业更加注重产业多元化战略,涉及的产业领域越来越广,企业经营规模持续攀高,企业管理也愈加复杂,组织模式逐步向集团化管控的方向转变。伴随着这种转变,各个集团企业对于物资采购管理的模式也在进行调整。原来由集团公司下属各分子公司各自负责物资采购和生产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为提升采购管理的效率,有效降低采购总成本,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对采购的理解也由成本向利润转变,许多大型集团企业对于物资的采购逐渐由分散采购向集中采购转变。 1集中采购的定义 集中采购是企业采购的一种组织实施形式,把企业分散的原材料采购需求进行集中,把分散的采购人力资源进行集中,把复杂多样的采购流程进行标准化,统一由集采中心实施采购活动,从而获得企业采购的规模效益,提升采购价格谈判的能力,提高采购资金利用效率,达到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集中采购的3种不同组织形式。 1.1总部集采 集团公司总部成立集采中心,履行供应商开发和物资采购相关的全部职能,集团下属各分子公司不再设立采购部,所需生产物资全部通过总部集采中心进行调拔。 1.2组织集采 由集团总部汇总采购需求,组织需求单位共同确定供应商和采购价格,签订采购框架协议,但总部不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具体采购业务由需求单位实施。 1.3授权集采 集团总部根据物料共性情况,授权集团内需求量最大的单位负责某一类物料的供应开发和价格确定,需求单位与授权集采单位签订委托采购合同。 2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对比分析 分散采购模式下,各分子公司结合各自的管理习惯和管理特点,各自建立采购管理相关的制度和流程,在集团层面缺少统一的管理标准和规范,分子公司各自为政,无法形成可复制、可输出的管理规范,集团内各分子公司采购信息不共享,同一规格同品牌的物资采购价格有高有低,同一供应商在集团内多头采购,集团采购资源的协同效应无法体现。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的对比情况见表1。 3集采模式框架的设计和实施 3.1集中采购模式框架 集中采购模式框架见图1。 3.2集采模式的实施 3.2.1公司成立采购委员会。对重大采购事项提供决策支持,审核集中采购目录,建立集中采购监督考核机制,确保集中采购政策落地。3.2.2明确集采中心的职责。主要负责供应商寻源与定价、承担供应商质量管理的职责,与供应商签订采购框架协议,指导和监督生产部门执行框架协议。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向供应商下达采购订单交付计划,并跟踪落实,履行付款职责。3.2.3物料采购实施品类经理负责制。采购人员按物料品类进行分类管理,培养采购人员专业性。物料采购经理通常从技术部门择优选拔,技术背景有助于采购经理掌握物料工艺和成本构成,把握议价策略。在集采中心内部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成本分析师队伍,为品类经理和采购经理提供专业化的成本数据分析支持。3.2.4资源中心负责采购流程与管理标准的建立、专业化的培训,以及市场情报信息的收集,IT平台的搭建。统一公司采购管理标准和采购业务流程,建立采购数据永久追溯,业务公平、公正的信息化采购平台。3.2.5总部集采与分子公司授权集采相结合。标准化、系列化物料由集团总部集采,体现集团规模化采购的优势,定制件、非标件由分子公司集采,体现集中采购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既能实现大批量物资规模化采购降本的目的,通过采与购的分离和授权集采的方式又可以确保采购响应生产的速度,满足订单交付。 4结束语 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供应链的竞争,企业必须转变采购管理的理念,充分发挥物资集中采购的优势,持续改善和提升采购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益,与供应商互惠互利,共同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供应链。 作者:胡开炳 单位: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采购管理论文:大型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管理探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大型国有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与物流效率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大型国企实际情况出发,就企业中物资采购与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为我国大型国企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型国企;物资采购;物流效率;优化对策 一、当前大型国有企业的物资采购与物流管理的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物流采购人员的专业素质存在问题 在当今国有大型企业的人员配备上,物流采购人员的业务素质低,管理水平不到位的情况每每可见,存在“一人身兼多职”的情况。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在对市场的调查不足,采购的数据不够全面和科学,会出现采购物资供不应求或者是采购物质积压成山的现象,这对于企业的资金流转存在一定的隐患。 (二)针对物流采购的相关监督机制和规章制度不够全面 在我国,面对企业复杂的物流采购管理活动时,仍存在不少“灰色地带”给了某些人可乘之机,会在实际的工作中出现责任落实不到位,部分上级推卸责任给下级的情况。而部分企业现存的相关物资管理法的可操作性不强,让许多人钻了空子也是造成管理工作的混乱的一大原因。 (三)对物资供应商的管理不到位 在大型国企中,产品的采购往往都是与某一供应商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但长期的稳定合作关系会使供应商产生一定的依赖心理,从而放松对产品的更新速度,使产品的选择范围会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对于新合作的产品供应商,在实际工作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启企业的物资采管部门在产品供应商的口碑信誉考虑上不够全面和仔细,只将目光聚焦于产品的价格,对产品的其他方面则考虑的不够到位,这样的后果就是虽然企业的采购成本偏低,但是产品的质量则堪忧,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则难以展示企业自身的优势和硬实力,在当前的大型国有企业当中,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环节已经成为了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的一大难关。 二、大型国企物资采购供应应对策略 (一)培训物资采购人员,提高专业素养 想要从根源上规范物资的采购流程,提高采购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性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要提高采购人员的专业素养,提高专业素养的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提高其专业实践能力,并不断提高其专业素养,配合理论知识的指导,提高企业物资采购水平。为企业建立一支能够适应市场需求、提高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的高素质物流采购管理队伍。 (二)使物资采购的成本控制在较低水平 尽量的控制采购的物资的成本,可以采用比价采购、节流开支、先调查再采购等等方法来降低企业的物资采购成本。对于物资的来源和购买渠道的监管是值得重视的一个环节,应当形成多渠道的物资采购管理模式,这样可以及时的掌握物资的最新消息,设置严格的监管部门,从物资采购的计划制定到物资的使用环节都需要严格的掌控,将责任落实到每个负责人身上。 (三)严格管控物资采购的渠道 对采购的渠道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做到多渠道净化管理,设置渠道监管部门,对物资采购的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管;并在原有的渠道上增添新的渠道,开辟新的市场,从而最快速的掌握相关的信息,提高物资采购的信息性和科学性。 三、大型国有企业内部物流优化路径 (一)提高物流供应水平 物资的采购是需要企业在外部需要做的努力,而在内部的物流管理也不能够被忽视。首先要做到优化供应的物流运转,可以采用集中购买、分散转运的方式来提高企业的物理运转,与此同时大型国企应当配备相应的现代化物流管理机器提高物流的运转效率。 (二)对原有供应和生产物流进行完善 在原有基础上逐步实现物流转运的改革,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现代化的采购、贮存和运输一体化流程,保障组织内部各单位之间物资运输的畅通,构建虚拟营销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 (三)制定详尽的物流计划 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指导,根据各部门的实际情况来之定义一套完整的物流计划,提高物流转送的速度,从物流转运的季节到物流转运所经过的地点,都要考虑周全,根据具体情况来改进物流设施,提高物流效益。 作者:王蔚林 单位:山西焦煤霍州煤电集团价格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采购管理论文:地铁运营期合约采购管理经验 【摘要】采购管理是合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总结了成都地铁从开通至今合约管理工作中的采购项目性质、采购方式使用等经验。 【关键词】项目;采购;方式;特点 引言 成都地铁首条线路于2010年9月27日正式建成通车,地铁开通运营后的合约管理工作,不同于项目建设期的合约管理工作,无论从国家法律法规及地方政策,均无明确规定及指导。成都地铁运营公司合约管理工作从第一条线路开通运营后,不断总结运营期合约工作遇到的特点,形成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较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现就成都地铁运营期合约管理工作经验谈一些自己的看法。本文所谈的合约管理工作主要为项目采购管理及其相关工作。 1现行相关法律法规情况 《招标投标法》《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对必须进行招标的建设工程项目作出了明确要求,同时《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规定了建设工程项目必须进行招标的范围及规模;《政府采购法》对使用财政资金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范围进行了规定。从上可以看出,对建设工程类项目,以及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的项目,法律法规有明确的法规要求及指导,但对于地铁开通运营后,使用国有企业自有资金的项目,相关国家及地方法规均无明确要求及规定。 2地铁运营期项目的分类及特点 2.1运营期项目的分类 地铁运营期项目按照采购性质大致可分为四大类:资产类、服务类、物资采购类及营销类。 2.2运营期项目的特点 (1)资产类项目:这类项目以零星的施工改造项目为主,和建设期施工项目比较,其主要特点是在既有地铁线路的基础上做零星施工改造,项目金额小,施工过程无图纸,无监理;有相当一部分项目需要在夜间地铁停运后方能进行施工,施工流程不连续,可施工时间短。(2)服务类项目:这类项目又可分为以下四类:委外维保类项目;保安安检保洁类项目;后勤服务类项目(地铁垃圾清运、员工食堂服务、机动车量维修保养等);其他服务类项目(客流预测、消防评估、保险服务、军训体检等)。其中委外维保及保安安检保洁类项目属于人员密集性项目,金额较大;后勤服务及其他服务项目与员工利益息息相关,或直接与一线生产关系密切。(3)物资采购类项目:这类项目涵盖了运营公司所需全部物资,包括了生产类、生活类、办公类、后勤类、安全劳保类、家具类等,这类项目的特点是项目种类多样,需求情况复杂,物品种类繁杂,目前成都地铁运营采购物资的种类已多达20000多种。(4)营销类项目:这类项目为收入类项目,主要包含地铁商铺的出租,广告资源的招商,以及自动售货、自助查询设备和新媒体的经营等。 3成都地铁运营期项目采购方式及特点 从2010年9月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开通至今,在借鉴参考建设工程类项目以及政府采购类项目采购方式的基础之上,充分结合地铁运营期项目自身特点,以及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轨道集团)对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营公司)的授权管理,地铁运营期项目从最初的直接签订合同总结发展出具有八种模式的多样化采购方式。 3.1公开招标方式 (1)适用条件: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投标;项目预算在100万元及以上。(2)特点:招标流程由运营公司自行组织,流程完全参照建设工程类项目招投标进行,其中评标专家从运营公司自行建立的评标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为确保项目信息公开公平,有更多潜在投标人参与项目竞争,招标公告在轨道集团电子商务采购平台网站(下文网站均为电子商务采购平台)进行,项目金额超过200万的项目,招标公告同时在《成都商报》。 3.2公开比选方式 (1)适用条件:以比选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投标;项目预算(30万(含)以上到100万(不含))。(2)特点:公开比选方式流程的组织完全参照公开招标方式,两种采购方式的区别在于:①项目预算金额低于招标采购方式;②发标时间由招标方式的5d缩短为3d;③开标时间由招标方式的从标书发出之日起不少于20d缩短为不少于10d;④开标条件由招标方式的投标人不足3家不能进行开标降低为投标人不足2家不能进行开标。 3.3询比价方式 (1)适用条件:以询比价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对项目进行报价;该方式适用于采购标底规格、标准统一,货源充足,市场竞争充分,市场价格变化幅度小,且采购预算在30万以下的项目。(2)特点:采用询比价方式的项目,潜在供应商可以从网站询比价公告后直接获取项目询比价文件,了解项目需求。对于有能力且有意向参与项目的潜在供应商,可直接编制响应文件(包含报价部分及资质部分),并于询比价文件规定的开标截止日前提交响应文件,由运营公司组织统一开标,响应人不足2家不能开标。在资质满足项目要求的情况下,选取报价最低的供应商签订项目合同。 3.4网上比价方式 (1)适用条件:与询比价方式相同。(2)特点:网上比价方式与询比价方式的区别在于目前仅用于物资采购类项目,满足项目要求的供应商在项目截止时间前直接在网站系统上进行报价及修改,项目截止后统一在线上开标,报价最低的供应商获得项目。 3.5竞争性谈判方式 (1)适用条件:与潜在供应商或承包人直接谈判确定合同实质性内容的采购方式。适用于项目需求技术复杂或性质特殊,不能确定详细规格或者具体要求的项目;或仅适用于员工培训、体检、军训、顾问咨询、银行提供服务的项目。(2)特点:竞争性谈判方式由运营公司相关部门组成3人及以上单数的谈判小组与谈判响应人分别进行谈判,谈判响应人原则上应不少于3家。在谈判结束后规定时间内,允许谈判响应人进行二次报价,二次报价作为最终合同签订价格。竞争性谈判方式能更加灵活有效的选择承包人。例如在项目行业特点较特殊,如:体检项目(涉及医院)、军训项目(涉及部队)等;或者项目需求特殊,如公司印刷品印制项目,印制品种类,规格纷繁复杂,且相同类型印刷品每次印刷时每本的页数及印刷的本书都会影响印刷品的价格,在谈判及合同签订时,无法合理预计印刷品的数量及价格等情况,响应人无法有效报价,因此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选取2~3家样品质量好的印刷厂,后期根据每批次具体印刷需求,由印刷厂报价后选报价低的厂家进行印刷。 3.6单一来源方式 (1)适用条件:单一来源方式是与供应商或承包人直接谈判确定合同实质性内容的采购方式,适用以下三种情况:①只能从唯一的供应商或承包人处采购。②必须保证原有采购项目一致性或服务配套要求,需要继续从原供应商处添购的。③需要采用不可替代的专利或者专有技术。(2)特点:因单一来源方式是直接签订合同,价格来源依据缺乏,竞争性弱,公平性欠缺,审计风险高,因此,运营公司专门就单一来源方式的使用编制了《单一来源采购方式适用条件及认定标准》管理办法,在使用单一来源方式采购项目时,只有在满足制度要求,且按制度规定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如专利证书、授权委托书等)后方可使用。同时,在使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时还需将项目采购详细信息在网站进行单一来源公示,公示期不能少于3个工作日,如公示期内无其他供应商表示可实施该项目,方可与拟签订合同的单一来源供应商进行合同谈判,否则项目单一来源不成立,需按公司相关要求选择其他采购方式实施该项目。 3.7紧急采购方式 (1)适用条件:直接从供应商或承包人处采购,仅能在以下情况发生时使用:①生产紧急需求的项目(例如:影响到地铁运营的事故抢修);②用于应急抢险的采购(例如:雨季站点的防洪抢险);③发生了其他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不能从其他供应商处采购的。(2)特点:使用紧急采购的项目在时限上必须具有紧迫性,在使用正常采购流程无法满足项目的紧急性与时效性,且会影响运营生产服务或行车安全的情况下方能使用。紧急采购也是直接从供应商处采购,但与单一来源不同的是,紧急采购的供应商或承包人并不是唯一的。 3.8零星采购方式 (1)适用条件:直接从供应商或承包人处采购。适用于零星小金额采购,采购标的规格标准统一、货源充足,市场价格变化幅度小;采购金额20000元(含)以下。(2)特点:该方式是对前述七种采购方式的补充,在项目金额不超过20000的情况下,项目采购方式更加灵活,能及时满足一线服务及生产过程的需求,且可以有效降低管理成本。 4线网化运营后地铁运营合约管理注意事项 成都地铁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期,特别是实施轨道交通加速成网以来,成都地铁获批建设规划总里程508km,在建项目总里程399km,已经开通运营的线路总里程129km,到2022年成都地铁开通运营里程将达到600km以上。伴随着成网线路的不断开通,运营期采购项目逐步呈现以下需求: 4.1项目数量及金额增长迅速 随着地铁开通线路的不断增加,尤其是成都地铁进入高速建设阶段,项目的数量及金额增长迅速。地铁1号线一期开通后1年,签订合同190余份,合同金额约0.34亿元,地铁2号线一期开通后1年,签订合同340余份,合同金额约1.3亿元,地铁2号线二期全部开通后1年,签订合同510余份,合同金额约7.5亿元。 4.2对重点项目的潜在承包人培养变得迫切 对于像保证地铁系统正常运行的委外维保类项目,金额巨大的保安、安检、保洁等项目,对承包人的履约能力要求较高,满足需求的承包人较少,仅依靠线路开通初期的少数潜在承包人已不能满足项目增长的需求,有意图的进行承包人的培养是很必要的。 4.3轨道集团对运营公司授权权限应作合理调整 随着地铁线路的不断开通,合同金额巨大项目占比越来越大,从数据可以开出,项目金额超过200万的项目从2012年的18个增加到2016年的33个,且其中超过1000万的项目达到14个;地铁1号线一期刚开通时保安年合同金额为900余万,到2016年底,地铁1、2号线保安服务年合同金额达到6300万。轨道集团对运营公司的授权直接关系到运营项目采购流程的长短,合理的授权权限变得关键。授权权限过大,可能导致监管缺失,由此产生一系列不可控风险;授权权限过小,项目采购流程时间长,不能满足运营生产服务的时效性。 5总结 成都地铁运营期的合约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不足,合约管理工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调整、优化、完善,从而达在合理合规的基础上,高效的完成项目采购工作,满足公司利益最大化。 作者:罗媛 单位: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采购管理论文:城市燃气工程采购管理 摘要:采购是企业为达到预期目标,依据工作需要,通过一定方法与策略,并付出费用而获得服务或者是材料的行为。采购依据是企业的实际需要。并严格依据计划执行。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采购工作开展其目的在于满足建设工作需要。采购工作决定了后期建设工作开展。本文就城市燃气工程采购管理作简要阐述。 关键词:城市;燃气工程;采购管理 正文: 企业以某种组织形式存在,在输出产品的时候,同时也需要从社会中获得相应的资源从而维持自身发展,或者是通过获得的资源来实现某种预期目的。在企业经营活动中,采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一、采购管理 就其内涵而言,采购是企业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取物品的使用或者是服务权的过程。而采购管理工作的目的则是为了规范采购工作开展,为企业达成工作目的而服务。采购工作中,企业需要面对不同的供应商,并且严格关注市场变化情况。在保证物资质量的同时,确保对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而就其管理功能的内涵而言,采购管理工作是在物资采购过程中,通过事前规划,事中执行,事后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动过程,以确保企业的目的能够顺利的达成。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合理的控制企业成本。前期规划工作包括目标设立,权限与职责的划分,作业流程设计等。 二、采购工作的组织形式 (一)集权制采购组织 该种组织形式是将采购工作集中到一个部门,而其它部门则没有相关权限。该种方式的好处在于能够增加采购数量,在与对方谈判的过程中,能够增强自身的力量,从而增强自身优势,获得更好的服务或者是价格折扣。将采购工作集中在一个部门,避免了多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在作业规则,方针方面容易统一。采购功能集中,能够节约人力资源,同时也便于人才培养工作开展,从而推进工作专业化与标准化进程,进一步提升采购工作效率, 实现对成本的合理控制。能够建立统一的标准,方便检验工作开展。而该种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于,对于某些紧急的采购状况难以有效的适应。采购工作流程过长。不具有共同性的物资集中采购,不容易获得折扣利益。 (二)分权制采购 该种采购方式与集中式采购相反,是将采购工作交由不同的部门来完成。专业的采购部门只是负责整体工作中的一个部分,承担一部分责任。在该种模式下,职责较为散,其存在 的不足之处在于职责不清。由于物资管理功能过于细分。工作复杂性增加。工作中如果出现了问题,容易出现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的现象。具体责任没有人承担。由于各部门目标不同,在工作过程中为本部门考虑的多,而横向沟通协调工作则会存在问题。比如,在市场价格较低的情况下,采购部门为了成本控制,扩大了采购量。 (三)混合采购方式 该种方式将集中与分散采购工作的优点集中到一起,在提升管理工作效率与企业成本控制工作方面有较好的效果。 三、采购部门建立的形式 采购部门建立也可以将其称之为部门组织化。通过对部门的功能进行整合,再以某种方式建立相应的部门开展采购工作。对于一般大型企业而言,采购工作开展通常是以其功能进行划分的。如以购买功能为例,可以依据物品的种类进行分类,也可以依据采购地区进行划分,还可以依据其业务流程建立相应的部门。四、物资采购管理 (一)前期准备工作 采购工作开展是一项有计划有目的的行为,在采购工作开展前,需要就本次活动开展制定详细的计划。首先要确定本次采购的物资内容。燃气工程建设工作,需要施工部门确认需要的物资,与其详细情况,如规格,标准,数量,时间等。除此之外设计部门也需要参与与前期准备工作中,就准备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与相关部门进行讨论。除过物资方面,还要了解供应商情况,不只是价格方面因素,还需要了解其供货能力,质量保证等。在前期确定合适的供应商名单。并确保供货名录的档次,质量水平,以保证竞争的公平性。 (二)供应商选择 供应商选择的方法比较多,通常情况下对供应商的选择是依据其数量与对其的了解程度,对物资的要求来综合考虑的。常用的方法如,直观判断法。该方法是依据调查工作资料并结合到个人判断,以此对供应商进行评价与判断的一种工作方法。在判断过程要结合到有经验的采购工作人员建议。而利用该种方法,采购工作的对象也大多是非主要的原材料。招标法。该种方法适用的对象是供应商之间竞争比较激烈时,并且所采购物资数量比较大。企业提出招标条件,供应商竞标,企业最后决标。并与最合适的供应商签定合同。可以是公开招标也可以是邀请招标。前者对投标者的投标者资格没有限制,而后者则是企业先对供应商进行选择,之后再进行招标工作。 (三)采购工作需要注意其它事项 采购工作需要结合到工作建设工作的实际需要,对于其中的某些关键设备,在与供应商谈判过程中,需要明确现场技术服务与实际情况,确保供应商能够满足建设过程中的某些需求。对于需要现场服务的关键设备,在谈判环节需要明确相应条款,主要是付款条款。通常情况下是采用分段付款的方法。而款项比例则可以依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考虑。项目部应该组织工作人员对采办过程进行质量管理。比如在询价与招标环节可以将质量控制作为评标的内容。评标工作可以邀请有工作经验的人员参与。以此来判断货物的质量能否满足工程需要。在必要情况下,生产工作中可以派驻驻厂工作人员。产品在出场时需要对其进行相关方面的检验,并评价。评价工作的重点在于供应商管理,技术,售后等方面。并需要确保产品在经过长途运输与多次转运后的质量。对于某些供应商在招标过程中出现的欺骗行为,以及质量问题,应该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在采购阶段还需要设计人员对关键物资评标把关。 四、结束语 采购工作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依据企业性质不同,其重要性也不同。对于项目工程而言,采购工作的顺利进行意味着建设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因此在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企业要意识到采购工作的重要性,并且要从多方面来考虑,提升管理工工作水平,为达成企业目标理好的服务。 作者:徐辉 单位:青岛能源华润燃气有限公司 采购管理论文:招标采购管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性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体系制度的完善,关于企业物资采购的相应管制也会越来越健全。一些企业也会提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优化方案,例如:采取物资招标采购的方案,进而完善招标采购管理每个节点的良好运行,这个方案会让企业在同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有利于企业扩大采购选择范畴,加强采购透明度,降低企业采购成本,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行情现状之下可以做出及时的应对策略,从而不断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企业;招标采购;管理;经济效益 从表面含义上浅析,物资招标采购就是面对各种各样的物资提供者,选出对企业最有益的提供者,在物资供应过程中公司也会对相应的物资供应商加强指导和管理组织,使物资提供者之间的竞争更加公正公平。物资招标采购的终极目的便是大大提高公司经济效益,为企业提供优良的物资供应渠道。 一、企业招标采购管理的优势 (一)招标采购有助于企业自身生存发展 实行招标采购管理对于市场潜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招标采购面对的是整个社会,消息的面对的也是社会整体,所以具有社会公开性。招标采购的这种社会整体性使只要适合相关要求的单位或人员都有机会参加招标采购活动,从而使物资来源渠道变宽,市场潜力变大。招标采购方式的实行,使企业每个工作环节运行成本实现更好的控制,对于采购环节中出现的采购腐败、物资采购质量低劣、不合理采购状况等降低企业经济效益的状况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使采购过程中不合理的状况大大减少,有助于企业实现整体采购方式方法的优化整合,最终更好的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发展水平。 (二)招标采购有助于降低企业采购成本 近年来,伴随着市场体制的完善,招标采购在企业发展运营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事实上,招标采购也是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控制下不断发展的,使招标采购的物资成本更加接近现实,更好的去除人为状况下的恶劣影响,让招标采购的价值链条更好的发挥现实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物资招标管理体系也会愈加健全,这就有效的降低了企业成本,更好的控制不利于企业发展状况的情况出现,例如控制企业资产的流失,企业腐败情况的出现等,使企业经济效益得到稳固提升。 (三)招标采购有助于减小企业发展压力 不断优化企业物资招标采购方案,可以在物资采购过程中多方选择物资供应渠道,多方了解物资质量状况,增强物资采购水平和物资质量水平,降低物资采购风险,从而降低企业各种物资成本,减少基本成本,减小企业在发展进步竞争过程中遇到的压力,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招标采购存在的弊端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招标采购管理制度体系虽然也不断健全,但是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弊端。例如:一些企业在进行物资采购管理控制过程中,物资采购人员会一次选择多个物资供应商,进行货比好几家,分析物资采购的各家利弊,然后运用合同谈判,对物资采购价格、质量、数量等进行再次确认,虽然可以相应降低成本,保证物资质量,同时这种方法也是有很多不利之处的。这种方法极度考验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而企业物资采购经济效益的取得,采购物资质量、价格、数量的多少,这些也都会受到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的影响。这种情况的出现,会使物资招标市场出现市场不公平、物资不合理的情况,有的工作人员会以此空档进行谋私利,例如出现关系采购、感情采购等状况。同时又是也会出现物资采购漏洞,出现企业腐败更甚之资产流失状况。 三、如何搞好企业招标采购管理工作 (一)完善企业采购机制,营造良好的物资招标采购工作环境 企业要加强组织机制的创建,针对物资招标采购管理工作展开多种方式的外界宣传引导,组织宣传活动,加强对工作人员以及相关责任人员物资采购专业化程度的教育培养工作,让人们意识到,物资招标采购管理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加,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增强企业生存能力,减小企业发展压力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从总体水平上增强物资基本管理,填补漏洞,深入贯彻领导提出的各项要求,是抵制物资采购领域暗度陈仓,贪污腐败,高买高卖等非法行为,增强党的正确领导建设和企业经济物资有效运转的有利举措。 (二)完善规章制度建设,使物资招标采购管理工作正规化 做好物资招标采购管理,就要建立完整的制度,在建立完整制度基础之上,建立健全企业规章制度建设。企业的物资采购部门应实时归纳总结本部门物资采购相关规划及工作进程,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应遵从国家主要管理部门的各项指示标准,建立相关物资、纪检、审计、财务、成本等各部门加入的物资招标采购管理部门,清晰明白自身工作职责要求,强化管理工作行为,建立严谨清正负责的工作态度,增强各部门各行业协作沟通能力,实时分析了解把握物资采购情况,提出物资采购招标引导意见。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物资采购招标过程中要不断加强物资采购程序的严格化,各项工作积极到位,时刻关注各项个相关工作人员及相关责任部门的支持与引导,从而为物资招标采购管理工作提供舒适的工作氛围。 作者:刘旭 单位: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计算机软件基础论文: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基础架构原理研究 摘要:计算机软件开发行业的发展得益于当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受众不断增加,当然计算机软件开发也需要遵循特定的规律,依照其基础架构原理来进行操作,才能够保证计算机软件开发朝着有效性的方向发展。且计算机软件设计的过程,就是在逻辑关系的引导下,实现软件内容的重新确定,进而形成对应的基础架构,这是软件运行的前提和基础,甚至会影响到后期软件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工作。由此积极探讨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基础架构原理,是很有必要的。文章由此入手,积极探究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概况,进而分析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基础架构原理。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开发 基础架构原理 信息技术 计算机软件设计的过程,就是在逻辑关系的引导下,实现软件内容的重新确定,进而形成对应的基础架构,这是软件运行的前提和基础,甚至会影响到后期软件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工作。由此积极探讨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基础架构原理,是很有必要的。 1 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概况 1.1 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概况 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升,使得人机交互效益得到不断展现,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尝试以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方式,实现自身运营模式的信息化转变,由此以对应需求为基础的软件开发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计算机软件开发具备以下的特点:持续性特点,就是软件开发是一个循环往复的完善过程,在计算机逻辑基础上,计算机软件的缺陷是一直存在的,只有不断的采取措施去修正,才能够更好的发挥计算机软件的性能;针对性比较强,往往都是针对于某一行业或者领域而开展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工作,其开发工作的目的性更强,对于效益的追求也是更加强烈的。 1.2 计算机软件开发基础架构的重要性分析 当前计算机软件开发过程中,使用量比较多的基础架构,就是三层结构体系,其分别可以归结为:其一,表示层;其二,逻辑层;其三,数据层。在上述三个层次的基础上,可以使得软件的人机交互界面展现出良好的性能,使得逻辑关系和计算机语言之间得以分离,这样在后期维护和修改的时候,单独的对人机交互模式进行调整,就可以使得软件开发的节奏变得更加快捷。由此可见选择合理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基础架构,对于软件性能的最大化发挥,对于软件后期的维护和管理工作质量提升而言,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2 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基础架构原理分析 2.1 从计算机软件开发基础架构需求的角度来看 无论是开发设计怎样的软件,都需要在明确开发目的的基础上进行,也就是需要对于软件的需求进行全面分析。不同的企业,归属的领域不同,所需要展现的功能也是很有差异性的,此时企业都会提出对应的软件开发需求。在此过程中,计算机软件开发者与信息企业之间会展开大量的协商工作,对于软件的功能进行分析,结合企业业务运行特点,实现计算机软件开发方案的敲定。为了做好需求分析方面的工作,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建立完善的软件企业与需求企业之间的沟通机制,保证在软件需求分析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了解企业组织的业务特点和规律,保证软件开发需求能够更加明确。 2.2 从计算机软件开发基础架构编写的角度来看 计算机软件开发基础架构需求分析结果得出之后,就需要进行实际的软件编写工作,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多数使用的是C语言,这种语言的特点为:语言结构结构比较好,编写操作比较快捷,是当前程序员使用频率比较多的语言模式。在实际的软件编写的过程中,会依照对应的功能划分,实现不同模块的敲定,保证不同模块都能够发挥自己的功能,此时需要建立对应的函数模式,使用这样的主函数对于各个模块进行调节和改善,这样可以保证结构能够更好的维护。当前一个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工作,都是有多个程序员来共同完成的,这样可以尽可能的保证软件编写工作的高效性。 2.3 从计算机软件开发基础架构测试的角度来看 在计算机软件开发基础架构编写工作完成之后,就需要对于软件的不同功能实现测试,实现对于软件测试阶段的管理和控制,是保证软件性能发挥的关键所在,这也是将对应计算机软件投入使用之前必然要进行的工作。在此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输入特定的参数,对于软件的运行情况进行记录,验差运行情况与理论情况之间差异性;其二,使用白盒子和黑盒子的方式去进行测试,同样对于软件测试的效果进行记录,由此实现实际计算机软件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其三,除了测试工作之外,还应该做好计算机软件开发基础架构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定期对于软件的性能发挥进行检查,并且推出全新的版本,进而实现软件自身的修复,这样可以使得其自身的性能得到全面提升。 3 计算机软件开发基础架构选择的基本原则 计算机软件开发基础架构的选择,关系到计算机软件效能的发挥,牵涉到各行各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在选择计算机软件开发基础架构的时候,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树立软件设计目标意识,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于不同的基础框架进行选择;其二,使用先进的逻辑语言和编程技术,对于计算机软件架构进行合理的编写和操作,由此才能够保证基础架构开发工作的高效性;其三,依照软件目标功能和结构选择之间的关系分析,选择合适的结构,进而使得软件开发行为朝着有目的性的方向发展和进步;其四,注重计算机软件开发团队的塑造,处理好不同模板开发之间的关系,保证计算机软件基础结构选择得更加科学和合理。 4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软件开发过程并不简单,其中不仅仅涉及到专业领域的知识,还关注到计算机软件基础结构的原理,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够保证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基础架构工作朝着更加高效的方向发展和进步。从当前计算机软件开发基础架构原理的运用实践来看,其基础架构选择还存在很多不合理的情况,此时就需要采取对应的措施来改善和调整,相信随着在此方面实践经验的积累,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基础架构将会展现出更加大的效能。 计算机软件基础论文:计算机软件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研究 摘 要 计算机软件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为增强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编程能力,强调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教学应尽早介入教学过程,让学生边学边用;建立多层次实验教学内容,发掘学生实验潜能;建立多样化实验教学方式,方便学生自学。把实验教学做好做实,既能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 关键词 计算机软件基础;实验教学;编程能力 计算机软件基础是我国高等院校电类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基础课,为相关专业学生打下利用计算机语言编写程序的基础,为后续专业课的课程设计、实践环节以及最后的毕业设计做准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使得本课程教学效果不佳,学生普遍编程能力不强,甚至影响了后续部分课程的学习。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关键还是要多练。本文在肯定理论教学重要性的前提下,着重就计算机软件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部分进行分析,对实验教学环节的介入、实验内容的优化以及实验教学方式等提出一些探讨性的做法。 1 坚持“以学生为本” 计算机软件基础教学如何实现教学目标,其关键的一点就是以谁为出发点,是以教为主,还是以学为主,还是实现教学互动,教学互长,教学互推。从目前的现实状况来看,以教为主的弊病还很明显,迫切需要改变,实现以学生为本,实现教学互动。 以“教”为主的模式已经成为制约学生创造性、积极性发挥的重要因素 计算机基础课程从本质来看应该是一门实操性课程,其涵盖的内容广泛且繁杂,而且实验性强是该课程的基本特点,甚至可以说离开了实验操作,也就实现不了其课程目的。然而从目前的课程安排状况来看,以书本理论知识教学为主仍是该课程教学的主流,计算机软件基础教学都侧重书本理论学习,而忽视了学生实验环节。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就跟学游泳不下泳池,学骑车而没有自行车一样,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时,绝大部分是事倍功半,导致学用脱节,无法学以致用。更有甚者,有些学生直到课程结束连最简单的程序编写都掌握不了,这既给教师教学造成很大的困惑,也彻底地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和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更遑论实现知识创新,成为软件人才了,这与教学初衷显然是不符的。 原因是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中,课程实验环节的设置和实验环节介入的时间发生了问题。从实际情况来看,实验环节介入越早,实验安排越多,教学效果也越好。而部分采用边教学边实验,教学与实验融为一体的教学方式,其实现的教学效果更是明显。因此,改变现有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该门课的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已经成为计算机软件教学题中之义,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学习费力不讨好、效果欠佳的状况。 深入浅出地解析理论知识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而展开”,这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理念的主流观点。从学生学习的心理来看,一方面由于计算机软件课程是基础课程,学生对学习开始阶段接触的软件知识有一定的好奇感,求知欲也相对比较强烈。同时,由于是刚进校门的低年级学生,对大学环境还不是特别了解,仍然具备认真学习的态度,因此,好好学习知识的想法也比较明显。另一方面是由于目前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社会就业压力明显,学生普遍有学习好专业课,实现良好就业的外在动力。因此,可以说,学生在开始阶段的学习兴趣是比较浓厚的。但由于语言、算法、数据结构等知识,是进行程序设计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而低年级学生在这方面基本没有知识储备,对其学习方法也并不适应,而原有的知识结构又很难同化现有课程知识,导致难以自学和分析、解决问题,引发学生学习的挫败感,一旦处理不得当,就会使学生学习提不起兴趣,缺少主动参与的积极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活动,更有甚者还会使学生抵触学习,削减学生本身己经调动起来的积极性,影响后续课程的开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1]: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并且情绪饱满、心情舒畅的情况下,大脑皮层最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思维也最活跃,此时的实践能力最强。因此,如何使学生保持这种状态就成为教师应该考虑的重点问题之一。单就理论教学而言,如何使理论变得通俗易懂,接近生活,易于学生理解,这是计算机软件基础课程理论教学的关键。从实践来看,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通过深入浅出地讲解,设置理论问题情境,解答学生在实验中产生的疑问,肯定和鼓励学生的想法等方式,都能比较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更加容易融入教学环节中,也便于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比如说针对学生提出的一些设想,经常正面地肯定,能使学生更加信任自己,更加愿意去创新,从而与学生实现良好互动。 同时,在课后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关心,用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比如,通过课后深入学生,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与学生打成一片,学生往往会因喜欢教师而喜欢该教师教授的课程,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相反,教师冷冰冰的态度往往也会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2 尽早引入实验教学环节 实践证明,计算机软件基础的教学,引入实验教学环节越早,教学的效果往往越好。因此,计算机软件基础课程教学要想在培养软件人才、促进软件产业发展方面有所突破,尽早引入实验教学环节是一条必由之路。 现有的实验课程安排作用并不明显 计算机软件基础是计算机软件的核心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概论,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数据结构的相关算法,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熟悉数据库的基本操作,从而具备初步的软件编程能力。同时,从目前的教学安排来看,该课程安排了一定数量的常规上机实验练习,以便提高学生的软件素质[1]。 但现有的课程安排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突出表现在: 一是学生上机练习的题目规模较小; 二是上机内容以章节为主,有的章节有上机内容,有的没有,导致上机实验没有连贯性和系统性; 三是上机安排的内容发挥作用不充分。 从实践来看,培养学生的软件素质必须适当结合电子信息类专业的特点,这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作用至关重要。但从目前上机安排的内容来看,主要是从计算机专业的角度提升学生的软件素质,而并没有与电子信息类专业特点充分结合,其结果就是导致学生对硬件有较好的掌握,而对信源编码等通信软件知识知之甚少,影响课程设计的整体进度。由此可见,目前安排的实验课程其作用甚微,难以达到为学生打下软件知识基础的教学目的。 尽早引入实验教学,利于学生在操作中学习,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从现有的教学来看,学生对计算机软件基础课程学习的困难点主要在于:课程理论知识比较枯燥难懂,上机操作能力不足,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影响了教学效果。比如说在C语言教学中,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学习计算机其他课程如数据结构、JAVA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的先修课,对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意义也十分重大。 但是,这门课程首先要讲授C语言的特点、运算符和表达式等内容,而这部分内容恰恰又相对比较枯燥,学生难以提起学习兴趣,而这部分内容通常是安排三周学完,对于初学者来说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理解这些理论并不容易。于是等到这部分理论教完开始接触程序设计时,部分学生已经远远落后于教师的进度,导致没有继续学习下去的动力,有些学生就此掉队。 同时也有研究表明[2],部分教授在教授这门课程时,调整了讲课顺序,提前给学生讲授程序设计的内容,安排学生提前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计算机如何运行C语言程序,而等到学生对C语言程序有一定了解后再讲授运算符和表达式等内容。由于之前学生对C语言有了切身的体会和感受,再学习其他理论时,往往能将这些理论与实验知识结合,加深对运算符和表达式等理论的理解,也提高了学习C语言的兴趣,作用都相当明显。 由此可见,针对计算机软件基础课程的内容特点,尽早安排学生上机实验,让学生体会学以致用、现学现用、现用现学的乐趣,对培养学生兴趣和创新能力、提升教学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 建立多层次实验教学内容,发掘学生实验潜能 学生的素质和潜能并不完全一样,孔子时代就已经讲究因材施教,实验教学中也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分层次安排实验教学内容,建立多层次实验教学内容体系,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潜能,实现教学目的。可以分为基础性实验、应用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 基础性实验要求精 基础性实验是课程的统一安排,目的是验证和巩固课堂知识,针对群体为所有学生。要充分发挥这部分实验内容的作用,主要在于求精。 首先要精选实验内容,针对每个知识点,都要精推细敲,并在每个实验内容中设置开放性思考题,要求学生认真思考做答,不求数量,但求质量。 其次要精讲实验内容。针对学生实验内容的答案,要进行深入的讲解分析,肯定学生做得好的地方,指出其不足,并指导如何修改完善,务求每个实验内容都讲透,并通过实验内容夯实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理解。 最后,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进行解题,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水平,如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题。 基础性实验是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入掌握,也是开展应用性实验的必要准备。 应用性实验要求实 应用性实验是课程的适当补充,是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具体运用,旨在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针对的群体是大部分学生。其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方法是由教师选择合适的项目,让学生自愿分组,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计划完成。 在应用性实验教学中,项目的选择非常重要,其主要原则是既要覆盖计算机软件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也要贴近实际,是实际生活中有应用价值的项目,还要便于学生理解完成项目的方法,能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软件作品。比如说各种信息管理系统都是比较合适的项目。 在这个阶段,教师重在引导学生开展项目,指导学生解决项目实施中碰到的难题,检查学生项目实施情况,及时纠正项目的方向性、原则性错误,并引导学生及时进行反思总结,便于更好地掌握编程技巧和语法知识等内容。 在应用性实验阶段,学生的实验成果,不仅是要通过提交相关文档以及编写的程序代码来体现,还要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实际测试,便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挂钩,也便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实验项目与实际项目的环境差别,更好地融入社会实践。 本阶段的实验由于应用性强,对于学习计算机软件基础理论知识感到吃力的学生,可不强行要求。 创新性实验要求新 创新性实验是课程的升华内容,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所针对的群体是小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这部分实验内容中,由学生自行选择实验项目,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步骤,学校提供相应的实验环境和其他保障措施,教师则对学生选择的实验项目进行把关指导,确保项目具有创新性。在这个实验中,整个过程都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要自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总结各种错误出现的原因和避免出错的方法,并在实验结束后,自行检验实验结果的应用价值,从而达到融合知识、锻炼素质、提升能力的效果,培养软件人才。 4 建立多样化实验教学方式,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实验教学的方式要多种多样,并优化实验教学载体,为学生实验提供更多的便利。 首先是可以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目前,绝大部分学校已经建立自有的校园网,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验教学资料储备,如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实验指导书、实验室开放时间表、指导教师安排等实验教学的所有技术支持文献信息,为学生开展实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另一方面还提供了学生自测系统。在自测系统中,学生可以回答教师指定的问题,并完成打分,并可对回答问题的正确与否进行分析,纠正错误答案,进一步消化知识。同时,有的学校还设计了基于C语言的计算机软件基础自学系统,学生可以通过系统进行应用程序学习,循序渐进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有力地巩固课堂教学的知识。 其次是可以充分发挥社会单位的作用。学校可以和与计算机软件专业对口的企业合作,在企业相应建立学生实践基地,让学生参与企业的实际设计,以干代学,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认识,也进一步了解软件产业对软件人才的要求,适应软件产业的环境,从而更好地增强教学效果。 5 结束语 计算机软件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其实验教学要适时推进,这是增强课程教学效果的需要,也是提升学生素质的需要。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换,学生主体地位的重申,社会单位作用的发挥,都深刻影响着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效果。在目前的形势下,要充分发挥计算机软件基础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础课程的作用,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社会单位在该课程中的积极作用,就必须抓好实验环节的教学工作。只有实验教学才能更好得实现教师与学生互动、学校与社会互动,才能培养出适合软件产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计算机软件基础论文:计算机软件基础教学的改革思考 【摘要】本文针对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授过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教学实践环节的几点改革意见。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软件设计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学生在本专业学习和研究中,开展计算机应用和系统开发的立足点。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任务和目标是培养既精通本专业知识,又能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这种复合型人才所具有的能力结构不是简单的一维层次结构,而是网状的空间结构,即包括:学生的本专业知识、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如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如何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如何使学生在已有的操作使用能力基础上,提高应用开发能力,培养研究创新能力,《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 1.教学现况与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方面 由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源不同,故其基础也是不同的。学生在高中所学的前续程序课程分别为C语言、VB和VF,个别地区的高中甚至没有开设计算机语言课程。由于软件基础课的第一部分为数据结构,涉及到相当多的指针操作,所以学过C语言的学生基础相对较好,教学中容易理解教学内容。而学VB,VF的学生对指针没有任何概念,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相当困难,更不用说没有学过语言的学生。这是由前续课程带来的问题。 半数以上的学员一开始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抱有极大的热情,然而随着课程难度的逐渐加大,编程技术底子较薄或接受能力较差的学员开始退缩,主要反映在大型程序设计作业完成情况上,分工不均衡,出现能者干、庸者看的现象。这与课程的设置有关。 1.2 课程设置方面 这门课程涉及到的内容很多,主要包括数据结构、结构化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这几个部分对于计算机专业而言都是单独的一门课程,但是现在要把各部分的内容综合到一门课程中去,便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 这门课程的学时数有限,笔者所在学校安排了58学时(理论28学时、实验28学时、考试2学时),教学的时间非常有限,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好所有的内容,对学生和教师都是一个挑战。 2.教学改革方面的几点建议 2.1 传统的课堂教学与新兴网络教学的完美结合 传统教学模式的主要手段就是“粉笔+黑板”,这种教学手段可以充分展示教师的教学思路,展示教师的个人教学魅力,同时可以留给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和完成笔记的时间。这种教学主要应避免“满堂灌”和“面面俱到”,而是对一些原理性、概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采用这种教学。如:链表的概念,几种查找、排序的方法以及他们之间的差异等内容都可以使用这种教学方法。例如,在讲授应用结构体处理数据时,我们举了一个显示输出输入的几组学生数据的例题,在课堂上,采用板书方式分步介绍了如何定义结构体,如何建立输入功能子函数,如何建立输出功能子函数,要求学生给出完 整的程序和输出结果。然后又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要求使用链表处理信息,程序运行后需按序显示输入的学生信息。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动态分配空间函数的应用及如何创建链表和它在C语言程序中的应用。 “粉笔”黑板”这种教学看似简单和落后,但如果提供了完善的网络环境,学生就能在园区网上看到教师已经制作完成的课件,就能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检索教师当天教学的板书,播放教师的某段讲解。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紧跟教师思路,减少了完成笔记的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2.2 目标驱动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目标体验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目标为驱动的教学方式,属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其显著表现是: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是围绕着一个目标,而这个目标又包含着几个小目标,每一个具有建构思想的目标驱动都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规律。最近发展区主要是指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在此水平上,学生还不能独立完成学习目标,但经过启发、帮助和努力,就能完成目标。例如,在讲述“排序”时,首先就要求教师已经介绍过冒泡排序和快速排序这两种互换类排序方法,而且学生已熟练掌握。在这基础上,就可以对学生讲解简单插入排序和希尔排序这两种插入类排序,也可以讲授简单选择排序和堆排序。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冒泡排序和快速排序就是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学生能独立地、自如地完成教师提出的教学目标;而其他排序方法则是尚处于形成状态,还不能独立完成的教学目标,是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在教师帮助下,通过训练和学生自己的努力才能完成的教学目标。 2.3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计算机课程的教授中,许多老师比较注重概念、语法的讲解,却忽略对能力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上机时就会不知从何下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在介绍完基本概念和语法知识后,可以利用更多的课时来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引导对常用的软件设计方法可以从“拿到题目”“如何分析”“如何解决”“最后具体程序实现”的整个过程进行全方位的启发这样能提高学生的软件设计能力,使学生如何设计该类软件有一个基本思路,知道如何去思考问题,如何去解决问题,方向明确、思路清晰。 2.4 改变单一考试模式 考试是学生学习导向的指挥棒,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基本方法。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是典型的实践性课程,单一理论考试模式无法掌握学生上机操作水平。我们采取厂“笔试+上机”的考核方式,任何一项成绩不通过这门课程学习就不合格。机试成绩并不是一次给出,在平时上机实验中就分阶段进行考核,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和应用情况。例如,可以给出一些应用题,让学生通过分析找出解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应用领域的知识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新的考核方法给了学生一个发挥才能的空间。变被动的应试为主动的学习,使学生成为考试的主人。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若有创新,就可以得高分。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给他们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3.结束语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对于从事计算机应用领域的非计算机专业人员是相当重要的,同时对于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发展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中针对该课程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实践证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软件设计能力和创作能力,是教学上的一种较好的开拓。 计算机软件基础论文:探究计算机软件基础数据结构之算法 摘要:近年来计算机在我国各行各业扮演的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加强对计算机的有效性探讨是实现计算机为各行各业服务的关键。计算机数据结构主要指的是信息在计算机内的寄存方式和信息的集合和整理。计算机数据结构经常与算法相联系。算法是被计算机所识别的指令,算法是通过数据结构所进行的信息储存。算法和数据结构二者是相互作用的,通过对算法蕴藏信息的分析可以有效的解决计算机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处理效率和速度。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 数据结构 算法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在在我国各行各业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计算机的数据结构只的是信息在计算机 寄存方式和信息的集合和整理。计算机结构与算法关联甚广,因此加强计算机数据结构算法的研究对于计算机研究十分重要。下面我们将对计算机基础数据的算法进行相应的介绍。 二、计算机软件基础数据结构之算法概述 (一)算法的两要素 算法包括两要素,一部分指的是对信息的操作处理,这部分对信息的操作处理包括四种处理方式,分别为逻辑符合,数学计算,信息的对比以及信息的传递另一部分指的是对信息的处理方式的操作,它引导指令进行有序的进行。 (二)算法的特征 算法是有限指令的整体,这些指令表明了处理问题的步骤,针对相应的问题,算法可以对定值按照原先设定的指令进行运算处理,并且通过一定数量的运算后传送出计算机得出的最后结果。这就要求算法包含有限的指令,同时各项指令都 应该明确,不能多层含义,同时也要求这些指令都是计算机能力范围之内的,超出计算机范围以外的不仅不能起到积极效果反而会对以后的操作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算法对处理对象没有要求,同时被处理对象也不会对这些指令产生影响。 (三)算法的表示 很多人可以通过文字或者符合翻译算法,一般翻译法包括一般性文字,C语言,程序图,PAD图等。其中一般性文字和C语言是具体详细的描述算法的。他可以使学习者更容易学会。 (四)常用的算法 1.枚举法 枚举法是指对信息的某些独特特点估计运行结果的区域,然后通过一些手段检验该区域的每种结果,直到验证到所有饿都符合才加以停止。这些验证有的是可以满足算法的要求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能满足算法要求的,这些满足的对象就是计算机最终会传递的结果,那些不能满足算法要求的就表明该算法无解。 枚举法具有工作原理简单,容易接受的优点,但是枚举法有显著的缺点就是工程量大工作时间长,枚举法一般只适用于无法用别的方法解决的问题。 枚举法包括以下步骤: 1.1通过对问题的思考,预估问题的大致方向 1.2选出合适的枚举形式。枚举形式包括顺序法,对比法类型列举法等 1.3将可能的方向进行一一验证 1.4确定哪些情况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得出最终结果。 2.迭代法 迭代法与枚举法相比比较粗糙,生活中很多方面都需要这种方式进行问题的处理它的显著特点就是可以将一个麻烦的问题转化成为比较简单迭代算式,这样就会形成问题由难至简的循环,从何最终得出答案。 3.递推和递归法 递推和递归法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对一些特殊的公式的性质加以推导得出结果。递推法和递归法从简单入手,把前面得出的结果进行到后面的推理之间可以更加方便结果的得出。 三、计算机软件基础数据结构之算法的设计要求 算法就如同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语言,通过算法作为中介可以加强人与计算机的距离,让计算机按照预先设定的指令一样去执行任务。但是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正确性 设计者首先要按照算法的规则编译指令进行编译,只有按照规则的编译才能实现和计算机的交流,让它按照规定执行任务。如果出现错误的指令那么将会对引出不准确的结果。 (二)可读性 算法一定要具有可读性的原则,只有可读性才能让人对算法一目了然,如果算法过于复杂和晦涩会让人难以理解原理。 (三)稳定性 算法的稳定可以使得计算机在运用时的稳定性能的保持,试问如果计算机在运行的时候总会出现错误,给人的感觉整体下降。稳定性对于算法来说至关重要,同时对于计算机的规范使用也至关重要。 (四)高效低耗能性 计算机内部器件的好坏对于计算机性能的高低具有决定性作用。算法亦如此,好的算法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得出答案并且使用最低的耗能得出答案。 四、计算机软件基础数据之算法的复杂性分析 (一)运行时间长 一般设计者并不是根据计算机的算法衡量时长,算法运行的载体依然是计算机,因此计算机地运行速度是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的。一样的计算法在不同的载体上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这一效果并不是对算法效率的评判而是表现在时间的耗损上,耗损程度作为评价算法的好坏标准。 (二)内存消耗 内存消耗指的是计算机在运行算法时需要用到空间大小的尺度。内存消耗有传入传出信息所占的内存以及算法在运行过程中暂时占用内存的大小。传入传出信息占据的比例和问题相关,并不会随着算法的变化而变化,在运行过程中暂时性占用的内存大小往往是由算法决定的,好的算法可以占据比较小的内存,相反坏的内存则会占据教的的内存。 五、结束语 计算机在近年来以及其迅速的脚步占领各个行业,计算机软件基础数据结构之算法是学校者了解计算机数据结构的基础,通过对它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科学的认识到计算机的运行情况,并且使得学习者更好的掌握。本文从计算机软件基础数据结构之算法概述,计算机软件基础数据结构之算法的设计要求,以及计算机软件基础数据之算法的复杂性分析进行了相关的介绍。 计算机软件基础论文:计算机软件基础数据结构之算法分析 摘 要:计算机软件的基础数据结构,主要负责讲解计算机内信息的寄存方式、集合和整理,通常是与算法密不可分的。算法是能够被计算机分辨和识别的指令,指令的内容就是通过计算机软件基础数据结构来进行寄存的信息。数据结构的算法分析,可以使计算机处理比较复杂的难题,提高了效率,本文对计算机基础数据结构的算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基础数据结构;算法分析;复杂度 1 算法的概述 1.1 算法两要素 算法主要包括两部分:信息的处理操作和信息处理方式的操作结构,对信息的处理操作一般包括逻辑符号、数学计算、信息传递和信息对比,操作结构可以指引指令有序进行,通常用流程图来描述。 1.2 算法的主要特征 有限指令的主要部分就是算法,有限指令能够明确处理问题的步骤。面对问题,算法能够对各种定值指令进行预算处理,通过运算传达最后的计算结果。算法的特点主要为:指令的数量必须有限;指令不能超出计算机的能力范围;被处理的对象不受指令影响,对象数量不影响指令,必须要有至少一个传递末端。 1.3 算法表示方法 目前编译算法一般都用符号和文字来进行,主要包括程序图、C语言、PAD图,一般性文字等。C语言和一般性文字能够具体详细的描述算法,其他方法描述算法是大致内容并进行作图,更加直观的表达,便于学习理解。 1.4 常用的算法 常用的算法主要包括枚举法、迭代法、递推和递归法。枚举法内容是指通过信息特点对运行结果的可能区域进行估计,然后利用一些方法手段检查各个结果,直到所有结果都符合。在验证过程中,验证对象如果满足算法要求,这个验证对象就是最终计算机传递的结果,如果没有达到要求的对象,那么算法就无解。迭代法是一种较为粗略的方法,可以把麻烦复杂的问题转化为较为简单的迭代式子,通过循环这个步骤,达到由繁化简并最终得出答案的目的,该法适合非数值类问题的计算。递推法和递归法是主要的算法制定编写法,都通过运用特殊公式逐项推导而来的。 2 算法设计要求 算法像语言一样,是计算机和人类沟通时的语言,通过算法,人们不仅可以跟计算机进行交流,还可以按照指令执行任务。因此所有的指令必须要符合一定的行为准则,算法的设计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2.1 具有正确性 设计者编译指令时必须要按照算法的规则来进行,从而保证人和计算机正确的交流,保证计算机执行好任务。正确性中最重要的就是避免语法错误的出现,从而能够为正确答案的得出做好准备。 2.2 具有可读性 算法具有可持续性,是指算法总体思路容易让人理解,是想一下,一个非常混乱的算法,即使再聪明的人也很难明白算法原理的,更不用说得出计算机答案。 2.3 具有稳定性 就像机械设备似的,如果工作状态不稳定,那么就会很容易出现难懂奇怪的问题,算法如果不够稳定,计算机在正常运行的时候,也会很容易出现错误。经常出现的错误就是乱码,就会让人感觉像是算法存在严重问题。 2.4 具有高效低耗的性能 计算机性能的好坏取决于内部的器件好坏,算法也是这样的。好算法可以用最低能耗最短时间来得出答案,计算机内部的工作原理可以决定这些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存储大小和运算速度的联系。 3 算法复杂度的分析 算法复杂度决定了一个算法执行并得出结果需要的总时间,设计者通常是根据算法复杂度来判断对算法的总效率来进行判断的,这是因为时间的消耗和算法需要的内存情况是直接联系挂钩的。评判者主要是依据运行的时长以及内存的消耗来进行判断的。下面就简要介绍一下运行时长以及内存消耗: 3.1 运行的时长 通常来讲设计者不是依据算法的总运行时间来衡量时间长短的,这是因为计算机仍然是算法正常运行的载体,计算机的运行速度跟许多因素有关,例如计算机的运行环境、计算机内部使用损耗等。因此,同一种算法在不同的计算机运行载体上运行的效果也是有很大差别的。一般来说,计算机运行时长的大小不是衡量算法效率的一种标准,而是判断算法运行时间损耗的一项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评判算法运行的好坏。 3.2 内存的消耗 计算机运行算法,会暂时占用相关的空间,被占用的空间大小尺度就是常说的内存消耗,内存消耗与相关的函数紧密联系。内存消耗主要内容是传入和传出信息占用的内存、算法在运行过程中暂时占用的内存等。传入和传出信息占用的内存跟需要解决处理的问题是相关的,不会因算法变化而变化;算法运行中暂时占用的内存大小是由算法来决定的,不同的算法需要不同的内存,因此,比较好的算法需要的内存也比较少,这也是内存消耗成为评判算法好坏的又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 计算机软件基础论文: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探讨 摘 要:针对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的内容与特点,探讨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几点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方法。这些方法在实践中取得了实效,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课程 教学改革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课程,该课程是后续课程的基础,涉及内容比较广泛,包括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等内容,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性。本课程有如下三个难点。 (1)该课程的内容多、跨度大、学生把握重点有些困难。 (2)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是一门内容综合的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学生对基础课程的知识和理解程度有所差别,授课中比较难掌握。 (3)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针对以上难点问题,本人分析了目前该课程在授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从实际要求出发,对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1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存在的 问题 (1)目前,大多数老师采用常规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接受状态,缺乏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启发式教学没有充分运用。 (2)有时为了增强学生的兴趣和信心,往往较低教学难度,大部分时间讲授基本概念,而对程序设计和调试技巧等较深的知识只是点到为止或者避而不谈。导致大量学生学完本课程,只会背诵几个基本概念,并没有真正掌握程序设计的很多精华思想和编程技巧,更没有了解软件是如何管理计算机全部资源的。 (3)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课在机房内进行验证性实验,实验时教师只是把实验目的、具体程序、程序实现的功能等内容介绍给学生,学生直接输入程序代码,然后获取实验数据,验证理论知识。这样,学生只是机械的进行程序录入,不用独立思考,所以不能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调试, 2 课程教学改革 (1)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相结合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自觉的学习和发展,教学过程实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使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教学相长、信息交流,从而达到知识与兴趣共存,进而实现教学共赢。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随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2)采用案例引导式教学 在课堂理论知识的讲授中,尤其是讲解新知识时,采用实际的案例进行演示说明,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景中进行思考;在演示过程中,逐步引出各个相关概念,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与原理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引导的课程教学,能为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学生带着多个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的任务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进行学习,既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迅速掌握抽象、枯燥的概念,以及各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讲授的过程中循序渐进、环环相扣,优化教学内容。 (3)注重实践环节 对于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这门实践性特别强的课程,必须把理论课和实验课结合起来讲解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且实践教学不再是理论教学的附属,它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课的练习领会理论教学中所学的知识,在上机的指导过程中,不仅要指导学生软件设计的基本方法、程序调试的基本技巧,还要对学生思维方式进行引导。对实践环节中的软件设计从“给定题目”―“具体分析”―“解决问题”―“程序实现”―“运行调试”的整个过程进行全方位的启发。使学生掌握软件设计的基本思想,知道如何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3 结语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该文针对该课程现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法。实践证明,该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能够帮助学生系统掌握课程知识,切实提高实践能力。 计算机软件基础论文: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摘 要】本文阐述了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特点和教学目的,针对课程教学现状,分别从明确教学目标、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巧设学习情境和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等几方面对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软件技术基础 课程教学 研究 一、引言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计算机技术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是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随着《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 的出台,国家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打破传统教育模式,以人为本,学生为主体,造就既精通本专业基础知识,又能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达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计算机软件技术理论,是学生学以致用的基础,其涉及的知识面广、概念多、原理复杂和抽象,理解上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从计算机教学出发,对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知识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寻找科学的教学方法,全面提升学生软件开发应用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在眉睫。 二、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特点和教学目的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既是集计算机网络基础、操作系统、数据结构、软件工程以及数据库等多门专业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涉及面广,内容相对独立,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性较强的课程,其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图、查找、排序等数据结构与算法之间关系复杂。教学中,应针对应用实例,对编程中常用的算法给予重点讲解,对典型数据结构数据元素的集合关系以及基本运算展开教学研究和深入的讲解。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既掌握计算机软件技术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开发应用软件所必需的软件基础知识、懂得高级编程语言知识、丰富编程技术和基本算法,又熟练运用程序设计的思维和方法,使其软件素质得到提高,抽象思维能力,灵活运用高级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和动手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 三、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一)现状分析 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计算机知识较薄弱,尤其是该课程是以概念多、抽象而复杂的“C语言程序设计”为基础的学科,理论知识多、应用层面的内容相对较少,学生难以理解的同时,感觉枯燥乏味,产生畏难情绪,加重了思想包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的指导,教学策略上缺乏创新,沿袭着“你教我学”的教学模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积极性受到压抑,自身创造力和潜能未能得到有效发挥,知识传输与能力培养相互割裂。 课时限制。该课程知识点较多,课程学时安排较短,教师偏重基本理论讲解,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消化吸收包括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繁杂的基本概念,而程序设计和调试技巧等实践性较强的部分往往因课时限制只能点到为止,学生无法体会课程的乐趣,更无法进行深入研究,严重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对策研究 明确教学目标。摒弃传统教学方式,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知识水平和技能的培养。教师应对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有一个全新的定位,在对教材知识点内涵与外延正确把握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和巧妙安排学生易于接受的课堂教学活动,准确驾驭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堂教学,将“任务驱动法”、“合作学习法”等优秀教学方法组合运用,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对操作系统、 数据结构、 数据库技术等功能和运用产生浓厚的兴趣,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丰富课堂教学手段。以“任务驱动法”为代表的互动教学法,是上世纪80年代后逐渐发展成熟的实践型教学方法,是国内外运用较多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它是让学生在“做中学”,通过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主动地去分析和思考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感知,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达到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既增强了知识点的融会贯通,也强化了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意识。 巧设学习情境。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打破常规,启迪思想,通过探索、实践,掌握理论知识并能灵活地加以应用。“情境教学”正是基于这一先进思想的教学方式。如学习语言编译时,使用“栈”可实现函数过程的调用。当计算机输出数据打印时,打印机速度慢,为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安排学生们分组讨论,最终在操作系统中设一个打印队列,将打印任务逐个完成,避免了数据丢失或打印次序混乱。任务进行过程中,学生们热情高涨,积极思维,体会知识的奥妙,深刻认识到了这门课程的意义和作用,同时小组成员团结协作,焕发出可贵的集体智慧,在目标实现过程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巨大喜悦。 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教师传道授业,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倡导者,更应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将抽象的、枯燥的软件技术基础,用实用化和情趣化的现代教学思想巧妙呈现,产生共鸣、碰撞智慧的火花,使学生充分感受学科魅力,从而启迪心灵,放飞思想。当学生暴露出畏难或厌烦情绪时,教师应给予最大限度的宽容和理解,并用科学的思想加以引导,鼓励他们打破常规、迎难而上,与学生共同完成知识点的跨越。 四、结论 综上所述,打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是新时期高校教学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只有对教学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采用科学的方法正确梳理教学思路,将优秀的现代教学思想融入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才能实现教学相长,不断提高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实效。 计算机软件基础论文: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的案例建设 摘要:案例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常用教学方法之一。文章分析案例教学中的案例特征,以实际工程项目的一个子系统为背景,设计实时仿真监视系统案例并介绍案例的具体建设情况,指出该案例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软件技术基础;案例教学;案例建设;实时仿真;监视系统 1、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中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是仿真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是整合课程,主要包括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等方面的内容,知识庞杂且难以掌握。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之后常常感到困惑:所学知识有什么用,怎样运用所学知识?一些学生虽然能够在考试中考出高分,却不知道怎样解决实际问题。如何使学生认识所学知识的用途,融会贯通并灵活运用,是这门课应重点考虑的问题。目前,案例教学在法律类和管理类课程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已在教育界达成共识。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06年6月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白皮书,明确指出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运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因此,将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引入工科类课程的教学,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2、认识案例 案例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把学生带人特定的教学情境中进行思考,以此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进而培养并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锯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基础,离开了案例,案例教学就无从谈起。案例与一般教学中的例题有着本质区别,案例教学中的案例是将多个知识点融人一个整体来解决实际问题,涉及的知识面广,知识间具有连贯性和系统性,涵盖的知识具有综合性的特点,知识和原理蕴藏于案例之中。一般教学中的例题往往是配合某一章节或某一知识点,从某个角度、某个方面或某个层次反映所学理论和方法,起着验证和说明作用,常常带有为讲知识而杜撰例子的痕迹,各个例题之间相对独立,涵盖的知识单一,知识和原理孤立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一般说来,工科类课程的案例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真实性。 客观真实性是案例的基本特征。教学案例应源于真实,取材于工程实际或科研课题,但是又要高于真实。为了突出主题,可以对真实做一定的删减处理。 2)综合性。 案例应是综合知识的载体,既要以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为依据辐射足够多的知识点,又要在匹配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知识有一定程度的扩展。 3)完整性。 案例是完整过程的载体,涉及了解背景、查询资料、分析信息、发现问题、探求方法、采取行动、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4)启发性。 案例教学着眼于能力的培养,希望得到的不是案例的标准答案,而是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能力。案例中,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开放性的,可以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和发挥的余地。 5)实践性。 学生可以对案例进行复现、改进和完善,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考去实现,增强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3、案例建设 案例教学的前提是高质量的案例,高质量的案例既要覆盖足够的知识,又要控制合适的规模。规模过小,则不能溶入足够的知识,也不能提供足够的研讨与思维空间;规模过大,则在短时间内难以被学生接受,不能得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笔者以实际工程项目卫星实时仿真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为案例背景,在突出主题的前提下,进行了适当的详略及删减处理,形成了“实时仿真监视系统”案例。 3.1 案例背景简介 卫星实时仿真系统能够对卫星的方案、设计、集成、测试和运行各个阶段进行仿真验证,是提高卫星总体设计水平的重要手段,其网络关系连接如图1所示。在此系统中,仿真模型解算、物理设备接口等苛刻实时约束的节点通过反射内存互联,构成实时内环,外环则通过普通网络互联,将人机交互、可视化、数据处理等实时约束弱的节点互联,内、外环都可以根据需要扩充且内环不受外环影响,苛刻实时得到保障。转发计算机完成内存数据的提取并转发外环,仿真管理计算机则同时管理内、外环系统。卫星仿真监控是卫星实时仿真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将抽象的仿真活动形象化,并及时将信号数据以各种方式反馈给用户,以利于用户分析、理解和决策。卫星实时仿真监控系统,能够模拟通过控制、监视和测量星上设备的工作状态实现实时连续地记录工作过程、测试数据和描绘曲线。图1中,人机交互计算机、曲线显示计算机和三维显示等外环计算机共同实现仿真监视功能。我们将人机交互计算机和曲线显示计算机的功能提取出来,要求系统具有一定的通用性,能够适应不同监视任务和不同数据类型,形成“实时仿真监视系统”案例。 3.2 实时仿真监视系统案例 实时仿真监视系统的工作原理为:转发计算机完成内存数据的提取并转发外环,外环上的实时仿真监视系统首先进行初始化,随后自动生成系统主界面。系统支持两种运行模式:监视模式和回放模式。在监视模式下,系统既要处理主界面信息,又要处理网络数据。主界面信息的处理包括响应用户交互消息、更新实时监视界面、实时绘制曲线;网络数据的处理包接监听网络端口,接收、解析和保存数据包,将有效数据写入共享数据结构,供给系统绘制曲线。在回放模式下,不再需要对网络进行监听,直接读取监视模式下保存的原始数据文件,然后进行相应处理即可。 为实现上述目的,使系统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我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1)在软件工程思想指导下,进行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实现以及综合测试。通过该案例,让学生对软件工程思想指导下的软件开发全过程有一个感性认识; (2)采用多线程技术实现监视模式下的主界面信息处理和网络数据处理,仅用单线程实现回放模式; (3)设计一个数据包发送测试程序,模拟转发计算机的功能。 为此,我们结合本课程的基本知识点将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划分为界面管理和数据处理两大部分,界面管理部分主要承担主界面信息的处理,数据处理部分则主要负责数据的处理。 3.2.1 界面管理 系统运行过程中始终需要对系统主界面进行管理。从运行初期的生成主界面,到运行中的监视过程的显示,再到最终的系统结束,都需要对主界面进行即时的调整。为了提高通用性,系统采用基于配置文件的方式,通过用户提供的配置文件,动态改变系统监视任务,也就是说,系统能够改变每次运行时的任务,主界面显示的内容具有不确定性。 1)读取配置文件,获取初始化信息。 系统运行之前,需要进行初始化,这就需要系统读取配置文件,包括全部信号、实时显示信号、数据包类型等配置文件。用户必须按照约定的正确格式提供配置文件,否则系统有可能无法正确识别相关信息。从软件工程的角度,配置文件的设计与确定应在总体设计阶段完成。配置文件的类型、组织方式以及数据正确性的检验,都是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和扩展的内容。 2)自动生成实时监视界面。 监视对象的不确定性使得系统的监视界面无法固定,然而,不能将界面的生成工作完全交给用户完成,这就需要设计一种适用于不同监视任务的界面生成算法,使系统将界面生成工作承担下来。另外,系统界面的尺寸等信息是用户所不知道的,因此被监视的信号在系统主界面中的显示位置无法由用户设定,这就需要系统自己完成界面的排布任务。因此,要求设计一个具有较强通用性的监视界面自适应生成算法,这部分涉及算法设计和计算机系统配置的获取等基础知识,算法设计是学生能够自由发挥并出彩的部分。 3)定时更新监视界面。 为了实现实时监视功能,系统需要对监视界面进行定时更新,以显示当前被监视信号的实时数据。为了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系统提供0.5s、1s、2s三种刷新频率。系统可以根据用户选择的刷新频率对主界面进行更新。这部分主要涉及定时器的使用。 4)处理用户交互消息。 系统需要对用户的交互消息进行处理,主要为鼠标消息,包括运行模式的切换、仿真的开始与结束、加载历史数据包文件等。这部分涉及所选编程环境下的消息响应机制问题。 3.2.2 数据处理 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对数据包进行接收、解析和存储,还要为曲线绘制提供原始数据,因此需要设计一个专用的数据结构。 1)接收网络数据包。 在监控模式下,系统既要处理主界面信息,又要通过网络接收数据包。为了避免“漏掉”数据包,系统必须对网络持续进行监听。如果主线程将大量时间用在网络监听上,势必无法对用户的交互做出及时响应。因此,需要将数据包的接收放在一个单独的线程中。这涉及操作系统进程管理的相关概念,是多线程程序设计技术的典型应用;也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需要了解网络通信协议等相关知识。 2)解析数据包。 在接收到数据包后,需要将数据包内的数据进行解析,获得数据包内的数据,将最新的数据更新至系统对应的变量中,以供实时显示。解析数据包涉及网络通信程序设计技术。 3)保存原始数据包。 系统要求有回放功能,因此需要将接收到的数据包写入文件,进行永久保存。数据包的保存有两种方式:解析后按段保存和作为整体进行二进制保存。第一种方法耗时,需较大工作量。第二种方法简便,工作量小。显然第二种方法更适合本系统。由于系统必须适应两种类型的数据包,因此,进行数据保存时,采用以形参类型为区别的方式进行同名函数的重载,实现两种类型数据包文件的存储。这部分功能涉及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重载技术以及文件操作技术。 4)读取数据文件,获取数据包。 在回放模式下,系统不再对网络进行监听,不进行数据包的接收,需要通过读取之前保存的原始数据包文件获得数据包。原始数据包文件保存的是二进制形式的数据包,系统每次读取之后需要对数据包进行解析,这与接收到数据包的过程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回放过程不再需要将数据包进行保存。这涉及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文件操作,同时,通过监视模式下的多线程程序设计与回放模式下的单线程程序设计的对比,使学生真切感受并理解多线程程序设计技术及其应用场合等。 5)共享数据。 系统嵌套了曲线绘制模块,因此,数据处理与曲线绘制之间需要有一块共享数据内存。在收到数据包并解析后,马上将有用的信息写入该共享内存。写入操作由数据包接收线程处理,读取操作由主线程内的曲线绘制模块完成,因此,需要对两个线程进行同步。这涉及数据结构的设计和操作系统的同步与互斥。 6)快速查找。 系统支持大数据量下的仿真监视,对数据的快速查找有较高的需求,因此,需要设计支持快速查找的哈希表数据结构,包括哈希函数的确定、冲突的解决等,这涉及数据结构的哈希表技术。 4、结语 “实时仿真监视系统”案例,涵盖了软件工程、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和网络通信等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及其先导与后继课程的知识点,是一个与学生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实际应用系统,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这样的案例既与教学目标相吻合,又便于教师驾驭和把握。 从学生反馈的情况看,学生普遍认为,案例教学法方式新颖,实时仿真监视系统案例与专业基础结合紧密;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为了更好地开展案例教学,我们必须把建设高质量的案例作为重点来抓,选择合适的案例背景,制定合理的案例建设计划。实践证明,只有经过长时间的积累、认真的思考、精心的选择和多次教学实践,才能获得高质量的教学案例;只有经过团队的长期努力,才能建设高质量的教学案例库。 计算机软件基础论文:基于 Flex的《计算机软件基础》电子教案系统的应用研究 摘要:针对当前《计算机软件基础》电子教案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在调研了各种多媒体支持比较好的开发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基于Flex 和 AIR 技术平台的《计算机软件基础》电子教案系统开发的技术解决方案。该系统提高了课程教案的可复用性和可维护性,实现单机运行功能和网络化功能,顺应了电子教案的网络化发展趋势,克服了传统 PPT 在课程电子教案制作方面的不足。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基础 电子教案 RIA Flex 电子教案,是将传统教案中的内容转换成计算机能处理的数字信息格式后存储于记录介质(如磁盘、磁带、光盘等) 中的一种形态。同其他的电子出版物一样,在观看阅读时必须事先输人计算机主机中,由显示器输出。目前课堂上比较流行的电子教案一般有两种类型:PPT 教案和 WORD 教案,调研中发现在《计算机软件基础》课程教学当中 PPT 教案使用的比例非常高。与传统教案相比,电子教案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化,而是对传统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层次变革。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运用电子教案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计算机软件基础》作为工科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主要介绍了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和软件工程基础知识,强调基本算法的理解和运用。传统教学无法演示程序设计实践和算法演示,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是课程发展的趋势。 一、现有《计算机软件基础》电子教案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软件复用是一种由预先构造好的、为软件复用是一种由预先构造好的、为复用目的而设计的软件构件来建立或者组装软件系统的过程。目前用 PPT 等软件开发的《计算机软件基础》电子教案的大部分内容是直接打包在一起的,用户根本看不到动态演示过程,也没法对内容进行修改,所以根本就谈不上软件的复用,网络共享也困难。目前少数一些用Authorware,Director,Flash 和 Html 等软件开发的《计算机软件基础》电子教案,由于在打包或时把教学内容和程序放在一起,一般没有计算机培训的用户根本就没有办法对其进行修改。由于现在网络的快速发展,基于 PPT 等开发工具开发出来的电子教案都不支持网络浏览,这样不利于课程电子教案内容的及时更新。同时,PPT 要做出很强的交互性需要熟悉它的脚本开发,而 PPT 的交互设计能力不强,限制了教案的二次开发能力,使得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和组织受到现有电子教案的约束,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系统整体设计结构 电子教案系统总体上被分为两大部分,一个是电子教案的编辑器部分,另一个是电子教案的内容前台展示部分(播放器功能)。编辑器部分的界面设计要力求简洁明了,逻辑结构清晰。播放器部分是教师上课时用来展示教学内容的程序,它包括导航部分、内容展示部分、以及电子白板。系统的功能需求主要集中在图文混排、多媒体支持、用户交互、编辑和修改、文字批注和电子排版等功能。 系统总体上采用由电子教案编辑器和播放器两部分组成,电子教案编辑器在完成电子教案内容的制作后导出素材内容,打开播放器播放电子教案。 编辑器主要是为电子教案的制作人员提供添加和修改课程电子教案内容的功能。编辑器部分包括电子教案文件处理部分,电子教案逻辑的设计,具体的每个页面内容的添加和页面相关属性的设置。其中文件处理部分对电子教案进行新建、打开、保存;逻辑结构对电子教案内容之间的逻辑结构进行安排,使其符合电子教案整体的结构或教师教学的具体要求;页面内容的添加负责在页面中添加具体的教学内容素材,如图片、文本、音频、视频等;页面相关属性的设置对页面背景颜色和背景图片的添加和修改,对页面切换效果的设置。另外还有具体的媒体素材的风格设计,同时还提供备课时添加批注的功能。播放器通主要负责对编辑器生成的电子教案素材文件的展示,供教师上课使用。播放器的交互设计和 PPT 类似,保持了 PPT 的一些版面设计风格和快捷键操作等。另外播放器提供弹出式导航栏,方便教师上课时的导航操作,每种素材对象都有自己特定的交互方式。编辑器打包把播放器和电子教案素材内容放在一起,播放器在打开时会调用同级同名文件夹里的 XML 文件和素材文件。 三、主要模块实现 1、电子教案文件操作模块 该模块在设计时把电子教案文件作为一个整体内容来进行新建、打开和保存。新建电子教案时对原有已打开电子教案的处理,如果用户对已打开电子教案做了修改,但是未保存,会提示用户先保存,然后再新建电子教案文件。 作为该系统的重要模块之一,内容结构编辑模块的设计要方便用户对电子教案文件的逻辑结构进行编辑和修改。本系统采用树的数据结构来标示电子教案的内容结构,不仅结构清晰,而且操作方便,符合一般用户的习惯。 该树形结构的节点可以拖动以调整节点的位置,在节点上单击右键会弹出右键菜单,包括对节点的添加、复制、粘贴、删除和修改等操作。 四、总结 《计算机软件基础》电子教案设计和开发的过程中,不仅使电子教案结合了桌面应用良好的用户体验与网络课件轻松部署,带给用户更好的交互体验。该系统实现了电子教案对网络的支持,提高了教案的可重用性和可扩展性。本系统结构在细节上还有部分可以改进和提高的地方。比如系统定义的各种资源素材 XML 表示文档没有遵循 Scorm 技术标准,给以后电子教案素材内容网络复用带来不便。 计算机软件基础论文:计算机软件开发基础知识浅析 一个软件从开始计划到废弃为止,称为软件的生存周期。它包括计划、开发和运行三个周期,每一时期又可细分为若干个更小的阶段。计划时期为问题定义和可行性研究;开发时期为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和编码;运行时期为测试和维护。我们在开发软件项目时,要做到系统计划、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及维护等基本的六大步骤。软件开发首先从制定计划开始,这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在制定计划时,要准确地弄清软件项目最终要解决的问题,并考虑相应的对策,宁愿花一些时间充分作好计划,也不要在计划不周的情况下仓促着手。 一、系统计划:它包括系统定义及分析、可行性研究和实施计划报告的编写。1、系统定义是制定软件计划的第一步,它应决定所开发软件的总目标,其任务包括首先是确定所开发软件的总体要求和适用范围,描述所开发软件与外界接口的关系;其次是确定所需硬件和软件的支持,对开发的进度和成本作初步估计;第三是分析系统的可行性是否确定所开发软件与原软件的兼容性或其它关系;最后是确定所开发软件的性能与其内部复杂性之间的折中关系。2、可行性研究它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及社会可行性方面。技术可行性是研究应弄清现有技术条件能否顺利完成开发工作,对参加开发工作的人员应有哪些技术方面的要求。硬件配置能否满足开发的需要,估计的进度是否恰当以及对用户的技术方面的要求是否合理等等;经济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希望以最小的开发成本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的软件产品;社会可行性研究则是指所开发的软件项目是否涉及到版权纠纷等法律问题,这样的软件产品投入运行后,对生产、管理或经营体制带来有什么社会影响。3、实施计划报告的编写是开发进度、人员投入计划、人员的组织及其资源的利用作个计划报告提纲。 二、系统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的任务在于完全地弄清用户对软件系统的确切需求,它具有三大特点:准确性和一致性;清晰性和没有二义性;直观、易读和易于修改。比如,你首先要知道做这个项目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测试案例中应该输入什么数据等等,为了清楚地知道这些需求,你经常要和客户、项目经理交流等。需求分析的步骤:1、通过对现实环境的调查研究,获得当前系统的具体模型;2、去掉具体模型中的非本质因素,抽象于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3、分析当前系统与目标的差别,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4、对目标系统进行完善和补充,并写出完整的需求说明;5、对需求说明进行复审,直到确认文档齐全,并且符合用户的全部需求为止。 三、系统设计:主要分成两步即概要设计(总体设计或结构设计)和详细设计。概要设计阶段应着重解决实现需求的程序模块设计问题,如何把被开发软件系统划分成若干模块,并决定模块的接口,模块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模块之间传递的信息。详细设计则是要决定每个模块内部的具体算法。经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必要的阶段评审,其目的在于使设计发生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并得到及时的解决。实际上软件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就是将软件分解成模块,该模块是指能实现某个功能的数据和程序说明、可执行程序的程序单元。 四、系统编码:系统编码即编程序是软件开发的最终目标,是产生能在计算机执行的程序,其目的是使用选定的程序设计语言,把模块的过程性描述翻译为用该语言书定的源程序。实质上,软件=程序+文档。编码的目的是产生程序,其余阶段是产生文档。软件编码是指把软件设计转换成计算机可接受的程序,写成以某一程序设计语言表示的“源程序清单”。能充分了解软件开发语言、工具特性和编程风格,有助于开发工具的选择以及保证软件产品的开发质量。 五、系统测试:包括测试的方法与技术和测试步骤。测试在软件生命期中占重要地位,不仅是因为测试阶段占的时间、花费的人力和成本占软件开发的比重很大,而且它直接影响着软件的质量。程序中许多细微的地方要求绝对正确无误,不能半点马虎。软件开发工作在测试以前已经历了制定计划、需求分析、设计和编码等许多阶段,每一个人的思维不可能绝对周密,而不可能不出现差错,更不用说,在大中型软件开发项目中,系统内各部分之间、各种数据之间、各种人员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因而目前可采用的开发方法都不能完全避免发生差错。1、测试的方法与技术主要是机器测试与人工测试和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机器测试是在设定的测试数据上执行被测程序的过程,又称为动态测试。人工测试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为了节约计算机机时采取的权宜措施。它是机器测试的准备,也是程序测试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而白盒法和黑盒法主要依据是软件的功能或软件行为描述,发现软件的接口、功能和结构错误。其中接口错误包括内部、外部借口、资源管理、集成化以及系统错误。2、测试步骤。分单元测试(模块测试)、综合测试、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四部分组成。它是整个计算机系统(包括软件与硬件)的测试,可与系统的安装和验收结合进行。测试的目的是让你知道,什么时候算是完成了,这样可以及时知道你是否真的完成。 测试是软件开发时期最繁重的任务,也是保证软件可靠性最主要的手段,测试的目的是发现程序的错误,而不是证明程序没有错误,软件的测试通常分散在3个阶段进行。编码阶段完成单元测试,包括静态分析与动态测试。 六、软件维护:当软件产品交付使用后,就进入生存周期的最后一个时期——运行时期。必须搞好软件的维护,才能使它正常工作,还使它扩充功能、提高性能,为用户带来显著的效益。一般软件维护工作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改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和完善性维护。在软件生存期中,维护工作是不可避免的,按照不同的目标,维护活动可以分为四类:1、以加强软件功能为目标的完善性维护;2、纠正软件遗留错误的纠错性维护;3、为了适应运行环境变化而进行的适应性维护;4、以及为改进软件的可维护性,减少将来的维护工作量而进行的预防性维护。软件的可维护性,主要决定开发时期的活动,用软件工程的方法来开发软件,编制齐全的文档,严格进行软件测试和阶段复审,是改善软件可维护性、降低维护费用的关键。要加强对维护的管理,尤其是配置管理。有效地对软件配置进行跟踪和控制,避免造成文档的混乱。为确保维护中修改的正确性,消除因修改不当给拥护带来的不良影响,要求对修改工作持谨慎态度。 软件工程环境是在开发软件工程时,开发者要求环境支持他们按照软件工程的方法,全面完成生存周期中的各项任务环境。它要求有适用的语言、良好的工具、有力的编辑和调试手段,以及尽可能丰富的实用程序。良好的环境可以提高开发效率和软件质量的重要条件。软件项目的特点是软件产品和其它任何产业不同,它是无形的,既没有重量,也没有体积。对于这样看不见、摸不着、完全没有物理性质的产品,如何组织生产和研制,却有许多与众不同之处。 计算机软件基础论文: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探索与实践 摘 要:该文是将我们对于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团队的多年建设经验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为相关基础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提供一些宝贵的经验,使国家“质量工程”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我校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团队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为信息类专业学生的培养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团队设置特色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团队是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自然形成的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学团队。本团队是在不断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过程中形成、发展和壮大的。当今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在信息化建设中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本团队根据这些要求大力开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研究、建设与实践,团队自身水平稳步提高。组成了以教授、博士为核心的教学小组,并结合学科发展方向,建立多渠道师资培养机制。 二、切实可行的创新性改革措施 本团队按照课程内涵,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探索、总结、形成了以下创新性改革措施。 (一)树立先进教学理念,优化课程内容 团队以“厚基础、宽口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针对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各专业特点,分别制定教学计划,将课程划分为“基础类”、“专业类”和“应用类”三个层次的课程类型。 (二)采用灵活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本团队在长期的教学研究过程中,归纳、总结和形成了若干种实用的教学方法。将省级重点学科、精品课程建设的经验应用到本课程教学改革中,充分发挥教授、博士的作用:教授、博士全部承担课程的主讲工作,定期研讨本课程的新技术及发展动向;由团队带头人主持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制订等教学活动;将科研课题引入课程设计和创新实验等实践活动中。紧跟学科发展的步伐,面向市场需求、结合各类专业特点,制订了一套全新的课程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基础实验的课时数,着力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三)强化课程设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从课程设计的选题、指导教师的配备、设计过程,我们从制度上实现了全方位的考核和监控。近年来,课程设计的选题中有15%来自团队成员的基金项目和科研课题,35%来自企事业单位横向课题,有30%的选题跟踪学科领域的新技术。 三、实验教学或实践性教学 (一)依托优势资源,强化实验教学 依托我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光电技术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高原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重点实验室、铁道部通信与自动化重点实验室、甘肃省网络测试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网络监测中心等11个实验室和研究所,建立了面向本科生的课程实践体系。实践教学中突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设立了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系,并对某些专项内容单独设课,突出了计算机软件分析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二)结合学生兴趣,建立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利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先进软硬件平台,开设设计性、创新性的综合实验,并作为实践活动的必修环节。这些活动不仅向学生提供了接触、学习先进软件工具的机会,而且也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掌握科研的基本实验技能,为后续实践活动奠定基础;通过本科生参与团队成员承担的科研项目,使学生一开始就处在一个较高的起点,能够涉猎学科前沿。 (三)完善实验教学管理制度,保证实验教学质量 团队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和管理制度的建设,确保高质量地实施课程计划。借鉴ISO9001认证体系中的过程化管理、按要素评估的思想,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四、资源建设 课程建设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光电技术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高原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重点实验室、铁道部通信与自动化重点实验室、甘肃省网络测试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网络监测中心等实验室,先后通过教育部、甘肃省教育厅和学校共同投入,补充和更新了一大批实验设备,使实验条件得到较大的改观,能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同时,团队通过校企联合,建立了一批计算机设备比较先进、技术力量雄厚、指导能力强、稳定的校外学生实践基地。各实习基地的实践活动按照教学大纲和任务书进行,保证了实践教学效果。 五、网络教学建设 建立本课程网上课堂及在线立体化智能教学系统。网上课堂设计的目的是能够给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学生提供帮助,提高教学质量。根据网络立体化教学环境的要求,系统主要包括用户管理、公告系统、网上教学、动画演示、在线测试、网上答疑、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及论坛多个模块构成,系统的设计思想确定为:以知识点为中心组织教学子系统;利用动画技术设计演示子系统;建立交互式的考核子系统;建立答疑教室,为教学交流提供桥梁。 六、结束语 我校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团队是一支实力雄厚,极具影响力的教学科研队伍。该团队很好地把握了当前“计算机”教育的特点,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一方面,注重对国际上新理论、新方法以及实践中的热点问题进行跟踪和研究。另一方面,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网络化教学,方便了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有助于促成教学质量的提高。该团队的很多研究成果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计算机软件基础论文:以计算机软件工程为基础的现代化技术研究 摘 要 为了推进我国现代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各界对于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的发展非常关注。目前,电子计算机的覆盖面非常广泛,这对于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具体情况,其次,提出了促进以计算机软件工程为基础的现代化技术发展的可行性方法,最后,就计算机软件工程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以分析。 【关键词】计算机 软件工程 现代化技术 研究 现如今,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在此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以其特有的优势为各个行业提供便利。其中,计算机软件工程也属于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中的重要一员,为了更接近理想发展目标,有必要提升其现代化水平。因此,了解计算机软件工程现代化技术发展现状,并提出合理性的改进意见,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让计算机技术得到更充分的应用。 1 计算机软件工程及其发展现状 计算机软件工程,具体是指参与软件工程活动的软件工程师和管理员进行开发、维护、管理软件产品的过程。在这期间,他们需要在软件工程的方法指导下,利用计算机及其软件工具完成上述工作。自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传入我国以来,其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分析其发展现状,不难发现,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与其他先进技术相比,存在明显的共通性。因此,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得到了众多应用领域的认可。为了促使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更好的发展,分析其存在的不足之处,有利于实践过程中调整或者改正。具体而言,在软件工程化开发过程中,会产生较多问题,例如,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工程软件设计需求与实际业务需求存在出入。除此以外,关于软件工程的管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涉及的环节较多,内容较为繁杂,给软件工程的管理造成诸多不便。就其根本,限制我国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发展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 (1)缺少自身的自主研发手段; (2)缺少一套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体系。 2 促进以计算机软件工程为基础的现代化技术发展的可行性方法 2.1 加强自主产权的保护 计算机软件工程借助现代化技术实现发展,因此,在计算机软件的自主创新技术上,相关企业应注重保护自主产权。在此过程中,要通过优化投资结构,创建出属于自主研发的创新技术,进而推出相应的技术与产品。除此以外,为了缩小我国计算机软件工程现代化技术与国外的差距,有必要密切关注国外的发展状况。同时,保护知识产权是一项重要工作,企业或者相关人员应增强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明确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举措,以促进我国现代化技术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为实现该目标,应做好以下几点, (1)针对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应大力宣传。 (2)针对相关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应积极完善。 (3)将违背知识产权保护条例的行为给予相应的处罚。 从上述几点入手,调动计算机设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2 重视创新技术和产品 我国计算机软件工程上的技术自应用以来,取得了不错的发展。但停滞不前的技术水平,很难让我国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实现更好的发展。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我国相关部门与科研人员在技术方面应实现创新。国外的先进技术固然能够被引进或者借鉴,但是这不是长久之计。在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中融入自身更多的自主性,才是创造优质产品的根本。通过技术创新,促进行业整体平稳发展,是我国的计算机软件工程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唯一途径。现阶段,我国相关部门与科研人员应该通过引进新型、专业型的技术人才,提出新颖的技术理念等方法实现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的创新。这样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建设才能打好基础,进而推动其的整体进程。 2.3 政府增加扶持力度 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信息化项目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相关项目应该受到政府的重视,得到更多的扶持。为此,政府部门,应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通过增加投资和融资渠道让项目建设获取更多的投资。 (2)由政府负责牵头成立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工程基金,为计算机软件信息产业的发展贡献出重要的力量。 (3)政府还应该通过引导和开发,促成相应的技术改造项目顺利完成。 3 以计算机软件工程为基础的现代化技术发展方向 从计算机软件工程的技术应用现状来看,以计算机软件工程为基础的现代化技术发展前景非常好。在未来,以计算机软件工程为基础的现代化技术更倾向于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只有实现智能化,才能提升计算机在办公效率方面的能力。不仅如此,在软件工程技术开发中,也可以增强自动化的作用。因此,加大软件开发技术的智能化推进力度刻不容缓。另外,分析以计算机软件工程为基础的现代化技术发展方向,可以明显看出,其更加趋向开放性的发展趋势。计算机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多,全面推动技术的开发是必然的选择,如此一来,增强开放化程度也成为了唯一方法。网络化程度增强也是以计算机软件工程为基础的现代化技术发展的一个主流。在计算机软件工程开发的过程中,涉及的信息数据越来越多,需要存贮的内容也随之扩大,因此,在未来,计算机软件工程需要更加趋向网络化。否则,将难以快速的进行信息处理。同时,与全球信息的交汇也需要增强其网络化。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推动现代化社会发展,关注并重视现代信息技术非常必要。在现如今的信息化社会的背景下,促进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不能仅仅借鉴或者引入国外的先进技术。我国应该本着积极创新产品的目的,提升自主研究技术水平,为提升服务质量与水平做出努力。我国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现代化发展,需要当代科研人员和相关人员贡献力量。从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到科研人员重视创新技术和产品,都是推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与进步的方法。此外,企业自身也要尽可能创造积极的环境为计算机软件工程的优化升级奠定基础。 计算机软件基础论文:认知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中的探讨与应用 摘要:针对目前“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结合专业特色,着重探讨了将基于Zadeh认知原理的认知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形成的认知案例教学法及其在该课程中的应用。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软件技术基础;教学法;认知;案例 一、引言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是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之一,有着广泛的应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并掌握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基本概念、思想、原理和方法,并且具有一定的软件系统设计能力,更好地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解决本专业领域中的实际问题和日常事务性问题[1-2]。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该课程的综合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本文针对目前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从教学方法的角度出发,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二、课堂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目前面临的共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目的不明确,认识不到课程内容的重要性;缺乏学习动力、主动性和自觉性;(2)学生的程序设计、调试能力薄弱,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对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体会不深;(3)教学学时较少,一般为32或者48学时。课堂教学大部分时间集中在基本概念、原理的讲授上,而程序设计、调试等实践性较强部分通常只能点到为止,无法进行深入讲解和布置练习。 对于第一个问题,普遍采用的对策是引导学生重视课程;后面的两个问题,目前的解决方式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上,不同的授课者在具体实施的时候,会因情况而各异。本文作者承担着内蒙古大学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的授课任务,面对目前该课程教学中的共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分析和研究,除了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层面的适当引导外,尝试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工作。 目前,一门课程大多采用一种教学方法,主要有任务驱动教学[4]、案例教学[5]、问题教学[6]、引导教学[7]、认知教学[8]等。前四种方法侧重于教学形式与手段的变新与改革,认知教学从讲授内容的本质出发,研究教学内容的认知过程。“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以高级程序设计(C或C++)为基础,内容涵盖“算法与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技术”、“数据库技术”和“软件工程”等,各内容之间既互相联系又比较独立,每一部分内容都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对于这样具有繁杂的内容并且注重理论联系实践的课程,仅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肯定满足不了授课的要求,同时学生也不容易掌握其内容。基于Zadeh认知原理的认知教学能够从牢牢抓住教学本质出发,深化知识的组织、粒化与因果关系,将所有知识融为一体。案例教学能够使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本文将基于Zadeh认知原理的认知教学与案例教学两种教学方法紧密地结合起来(以下称认知案例教学法)并应用到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借此加强学生的程序设计、调试能力,缓解因教学学时较少与加强实践能力间的矛盾。 三、认知案例教学法及在“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中的应用 基于Zadeh认知原理的认知教学是按照人类认知事物的规律进行教授知识,将教学知识组织、粒化、因果化,使学生抓住知识的本质,全面地掌握知识。其中,组织是对知识宏观的掌控,粒化是对知识微观的演化,因果则是知识之间的关联。因此,认知教学能够条理地、逻辑地、系统地组织教学内容,是一种符合学生学习逻辑认知过程的科学方法[8]。案例教学是一种以教学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以学生在课堂内外对案例的分析、思辨为重点,目的是提升学生应用理论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形式是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5,9,10]。对于认知案例教学法,首先综合考虑认知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的内涵,认真分析课程的特点和内容,提取宏观知识点(教学内容)并把它们合理地组织在一起;然后对每个宏观知识点进行细化,得到微观知识点;接下来搭建宏观知识点之间、微观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联,从而得到一个课程的认知系统;最后在这个认知系统的基础上,对微观知识点或宏观知识点选择合适的案例开展课程教学。 根据“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的内容,把“算法与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技术”、“数据库技术”和“软件工程”四部分作为宏观知识点,并用系统工程作为基点把它们关联起来;依靠采用的教材和使用的参考资料对这四个宏观知识点进行细化,并建立微观知识点的彼此关联,这样就得到了“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的认知系统,如图1所示。图1中的宏观知识点和微观知识点形成了一个多层次、逐层深入的组织结构。每一层是其上层的粒化,每层的微观知识点之间、上层和下层之间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因果关系。依据图1所示的认知系统,在实际教学中采用了对底层一个或多个关联紧密的微观知识点精选有真实场景的应用案例展开课堂授课。为了能够成功地进行认知案例教学,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层面的引导,较好地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强烈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使其在课堂之外能够主动地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认真完成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同时自主地学习和发现问题。对于教师,需要在图1的认知系统框架下,根据微观知识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仔细研究案例的内容,做好案例分析。明确给出本次案例教学重点讨论的问题、有关的背景知识、参考资料和预习要求,把这些内容文档化提供给学生,要求学生提前预习,找出具体问题,同时准备分组讨论提纲。注重程序设计和调试,布置相应的练习,要求学生提前熟悉程序,并准备调试结果。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就一个问题进行讨论,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相应的点评和讲解;并引导学生从一个问题的讨论过渡到另一个问题的讨论;最后进行小结和归纳。 认知案例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和调试能力,教学中布置的练习都有相应的应用背景,学生通过调试和设计程序对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有了进一步的体会。一般一个案例包含多个知识点,学生的预习和准备工作缩短了授课教师讲授基本概念、原理所需的时间,这让授课教师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集中更多的精力去讲解实践性较强部分。经过三年的认知案例教学实践,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学习效果良好。 四、结束语 本文把认知案例教学法应用到“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对于该课程的教学有一定的独到性之处。较好地处理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系,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加牢固地掌握课程的知识点,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计算机软件基础论文: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基础架构原理研究 [摘 要]计算机软件开发行业的发展得益于当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受众不断增加,当然计算机软件开发也需要遵循特定的规律,依照其基础架构原理来进行操作,才能够保证计算机软件开发朝着有效性的方向发展。且计算机软件设计的过程,就是在逻辑关系的引导下,实现软件内容的重新确定,进而形成对应的基础架构,这是软件运行的前提和基础,甚至会影响到后期软件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工作。由此积极探讨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基础架构原理,是很有必要的。文章由此入手,积极探究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概况,进而分析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基础架构原理。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开发;基础架构原理;研究 1 引言 计算机软件设计的过程,就是在逻辑关系的引导下,实现软件内容的重新确定,进而形成对应的基础架构,这是软件运行的前提和基础,甚至会影响到后期软件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工作。由此积极探讨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基础架构原理,是很有必要的。 2 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概况 2.1 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概况 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升,使得人机交互效益得到不断展现,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尝试以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方式,实现自身运营模式的信息化转变,由此以对应需求为基础的软件开发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计算机软件开发具备以下的特点:持续性特点,就是软件开发是一个循环往复的完善过程,在计算机逻辑基础上,计算机软件的缺陷是一直存在的,只有不断的采取措施去修正,才能够更好的发挥计算机软件的性能;针对性比较强,往往都是针对于某一行业或者领域而开展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工作,其开发工作的目的性更强,对于效益的追求也是更加强烈的。 2.2 计算机软件开发基础架构的重要性分析 当前计算机软件开发过程中,使用量比较多的基础架构,就是三层结构体系,其分别可以归结为:其一,表示层;其二,逻辑层;其三,数据层。在上述三个层次的基础上,可以使得软件的人机交互界面展现出良好的性能,使得逻辑关系和计算机语言之间得以分离,这样在后期维护和修改的时候,单独的对人机交互模式进行调整,就可以使得软件开发的节奏变得更加快捷。由此可见选择合理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基础架构,对于软件性能的最大化发挥,对于软件后期的维护和管理工作质量提升而言,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3 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基础架构原理分析 3.1 从计算机软件开发基础架构需求的角度来看 无论是开发设计怎样的软件,都需要在明确开发目的的基础上进行,也就是需要对于软件的需求进行全面分析。不同的企业,归属的领域不同,所需要展现的功能也是很有差异性的,此时企业都会提出对应的软件开发需求。在此过程中,计算机软件开发者与信息企业之间会展开大量的协商工作,对于软件的功能进行分析,结合企业业务运行特点,实现计算机软件开发方案的敲定。为了做好需求分析方面的工作,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建立完善的软件企业与需求企业之间的沟通机制,保证在软件需求分析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了解企业组织的业务特点和规律,保证软件开发需求能够更加明确。 3.2 从计算机软件开发基础架构编写的角度来看 计算机软件开发基础架构需求分析结果得出之后,就需要进行实际的软件编写工作,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多数使用的是C语言,这种语言的特点为:语言结构结构比较好,编写操作比较快捷,是当前程序员使用频率比较多的语言模式。在实际的软件编写的过程中,会依照对应的功能划分,实现不同模块的敲定,保证不同模块都能够发挥自己的功能,此时需要建立对应的函数模式,使用这样的主函数对于各个模块进行调节和改善,这样可以保证结构能够更好的维护。当前一个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工作,都是有多个程序员来共同完成的,这样可以尽可能的保证软件编写工作的高效性。 3.3 从计算机软件开发基础架构测试的角度来看 在计算机软件开发基础架构编写工作完成之后,就需要对于软件的不同功能实现测试,实现对于软件测试阶段的管理和控制,是保证软件性能发挥的关键所在,这也是将对应计算机软件投入使用之前必然要进行的工作。在此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输入特定的参数,对于软件的运行情况进行记录,验差运行情况与理论情况之间差异性;其二,使用白盒子和黑盒子的方式去进行测试,同样对于软件测试的效果进行记录,由此实现实际计算机软件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其三,除了测试工作之外,还应该做好计算机软件开发基础架构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定期对于软件的性能发挥进行检查,并且推出全新的版本,进而实现软件自身的修复,这样可以使得其自身的性能得到全面提升。 4 计算机软件开发基础架构选择的基本原则 计算机软件开发基础架构的选择,关系到计算机软件效能的发挥,牵涉到各行各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在选择计算机软件开发基础架构的时候,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树立软件设计目标意识,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于不同的基础框架进行选择;其二,使用先进的逻辑语言和编程技术,对于计算机软件架构进行合理的编写和操作,由此才能够保证基础架构开发工作的高效性;其三,依照软件目标功能和结构选择之间的关系分析,选择合适的结构,进而使得软件开发行为朝着有目的性的方向发展和进步;其四,注重计算机软件开发团队的塑造,处理好不同模板开发之间的关系,保证计算机软件基础结构选择得更加科学和合理。 5 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软件开发过程并不简单,其中不仅仅涉及到专业领域的知识,还关注到计算机软件基础结构的原理,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够保证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基础架构工作朝着更加高效的方向发展和进步。从当前计算机软件开发基础架构原理的运用实践来看,其基础架构选择还存在很多不合理的情况,此时就需要采取对应的措施来改善和调整,相信随着在此方面实践经验的积累,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基础架构将会展现出更加大的效能。 计算机软件基础论文:基于计算机技术发展基础上的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技术 摘要: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技术已经成为了计算机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核心内容。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在进行计算机软件开发过程中,非常有必要对不同类型的计算机软件进行安全性检测,以便于软件开发人员事先发现安全隐患,从而采取适当的改进措施,确保不同计算机软件在使用过程中顺利运转。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技术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作为意义上的生产或者生活用品已经融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且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电子计算机科学技术也随之日臻完善和成熟。是计算机软件在支撑着计算机的正常运转,人们依赖计算机进行生产和生活要借助不同的计算机软件来进行,因而,计算机软件的安全性也就提到了计算机维护的首要日程。否则,其安全性就极有可能对计算机的使用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也会给互联网安全造成极大威胁。鉴于此,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在进行计算机软件开发过程中,非常有必要对不同类型的计算机软件进行安全性检测,以便于软件开发人员事先发现安全隐患,从而采取适当的改进措施,确保不同计算机软件在使用过程中顺利运转。显而易见,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技术已经成为了计算机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核心内容。 1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的基本内容 当今社会,计算机的使用在不同领域越来越广泛,而且越来越具有依赖性,因而,计算机软件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则越来越成为计算机用户的终极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软件之间的冲突导致计算机运行的不通畅。安装某一款计算机软件后,用户发现这对计算机本身并没有产生多么明显的影响,甚至会因为该软件和其他软件冲突因而导致计算机运行速度明显变慢等;第二,计算机软件安全性得不到保证。计算机用户在使用软件的过程中许多个人信息会被留下,用户的私密信息随之就不可避免地被泄露,自然,用户的个人隐私就会得不到有效的、必要的保护。因此,在不同计算机软件开发过程中,软件开发人员要利用成熟的安全检测技术对计算机软件中存在的安全漏洞进行检测,并对其进行安全修复,从而达到提高安全性,降低风险的目的。 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采用安全检测技术,采取科学的手段,对计算机软件的漏洞和缺陷进行系统性地检测。安全漏洞检测是指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对计算机软件的安全缺陷及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安全隐患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测、修复,软件升级或版本修复是这一过程的主要运用手段。不过,这类检测只是停留在技术的层面问题;而真正的技术检测,则是计算机使用过程中系统运转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授权、访问控制和机密性等核心内容。 2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的基本要求 计算机软件检测是一项复杂、严谨技术含量较高的工程,不仅对检测的软件有着科学严格的要求,同事对检测方法、技术手段、操作人员素质等都有着严格的要求。 首先,由于计算机软件程序具有复杂性的特点,要使用科学有效的安全检测方法对计算机软件安全进行实质性检测。软件中很多潜藏的安全问题,采用简单的检测方法是不能被排除的,所以开发人员一定要事先对软件的相关特性以及检测软件的使用条件进行全面了解后,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案,对计算机软件安全进行实质性检测,不仅如此,开发人员还要在细节方面也要依据相关程序进行细化和深化。 其次,因为软件漏洞具有存在于软件开发程序的各个环节的特点,需要多类人员共同参与对计算机软件的检测,才可能确保尽可能多地排除软件中潜在的安全威胁。多元化的人员参与有利于实现检测方法的多极性、多样性,这有利于及时、准确地排除安全隐患。不过,在软件安全检测过程中,必须需要具有专业软件安全检测技术的人员参与,同时还需要有了解软件工作和使用特性的人员,从而实现多角度、全方位的检测,以排除更多的安全风险,满足软件使用的安全要求。 最后,对计算机软件进行安全检测必须要按计划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安全检测。选择大体说来,需要通过以下做法具体执行:首先,要对计算机软件检测的各种方案和案例进行必要地分析研究,并且最后要进行汇总,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寻找出普遍通用的检测规律。之后,再根据检测的具体要求,对比、筛选合适的方法予以检测。但是,再进行检测之前,为了确保检测程序的顺利推行,事先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检测方案,并将检测过程的方案制定的形象化、具体化,以确保检测过程准确无误地予以开展。以上工作做好、做细后,还要对上述拟定的检测方案采用电脑模拟建立数据模型。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把语言支持作为实现模型形式化表现过程中的动态帮助。以上环节结束之后,作为对软件进行运行和结构的安全测试,再开始检测模拟系统。 3 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的具体技术 3. 1 语法安全检测技术 语法安全监测技术主要是对计算机软件中的语法进行实质性、技术性检测。最初输入条件的不同会使最终检测结果产生差异。语法安全检测技术通常被用于检测源程序中的安全漏洞,该检测技术可及时有效地检测出系统函数与C语言库函数的切换,并及时恰当地做出处理,从而建立以语法为基础的测试数据。同时该检测技术还能实现对计算机软件的安全检测,排除潜存的安全风险,保证计算机安全运行。 3. 2 动态安全检测技术 这项技术是对计算机软件运行环境变量进行的必要检测,漏洞等风险因素是它主要进行的检测目标。这种安全动态检测技术的使用,计算机软件源码不需要在运作过程中进行修改,因而计算机用户的隐私安全得到了很大程度地保证。在这类检测技术应用过程中,如果计算机软件的漏洞被发现,就会自动完成相关修复工作。今天,由于计算机在商务应用中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种软件的检测技术更加适用于商务性,随着普及率的越来越高,对保证商业机密的安全,必将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3. 3 静态安全检测技术 近年来,计算机程序开发人员根据程序代码内部特性和结构是静态安全检测技术这一特征,事先构建合理的测试模型,以满足计算机读取的相关要求,对计算机进行安全静态检测,这就是所谓的静态安全检测技术。这种检测技术的检测程序是:开发人员先利用这种安全检测技术对需要检测的计算机进行检测之后,再将选定的测试模型和待检测的程序数据进行全面比对,如果待测的计算机软件安全性能良好,其对比数据就会高度一致。近年来,由于这项技术日臻成熟,并且简洁易行,越来越多的软件技术开发人员倾向于此项研究之中,从而推动了这项技术得到更为充分的发展,并且越来越大地在计算机软件安全领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 4 混合安全检测技术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检测软件越来越多样化,检测技术要求的不断提升,对计算机软件越来越趋向于多项或者混合检测,以确保效果的精准化、全面化。鉴于此,实践中,我们往往倾向于多种检测软件并行的检测方法,也即这里我们所说的混合安全检测技术。这种混合安全检测技术双管齐下,动态安全检测与静态安全检测并驾齐驱,采用了动态安全检测与静态安全检测两种检测技术的优势,扬长避短,强强联合,确保计算机软件检测过程精准、全面、不留死角,极大地扩大了检测范围。 3. 5 基于web技术的安全检测技术 计算机技术检测采用web技术是近年来计算机检测技术领域的一项尝试和技术突破。Web技术是近年来伴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出现的网络资源开发技术。随着web技术的不断革新,这项技术也逐渐渗透到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领域中,并且和其他检测手段比起来越来显示出它独特的优越性能――与同是作为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查的传统的检测技术,Web安全检测技术更具有灵活性、高效性和先进性的特点,在检测性能等各方面都表现出优异的成绩。大体说来,基于Web技术的安全检测技术不仅能够及时检测出风险和漏洞,而且能够及时对这些安全风险和漏洞进行有效修复,为计算机系统安全、可靠、高效地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鉴于这种检测技术的精准、高效、安全的特色,基于Web技术的安全检测技术已经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不同行业的计算机检测技术中,并且大有取代传统检测软件的趋势。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随着计算机网络越来越大的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计算机安全检测技术作为计算机运用过程中的辅助技术,势必越来越彰显出它的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同时,计算机技术越先进,势必要求计算机安全检测技术也必须随之越先进,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相信我们人类社会在计算机安全检测技术方面,也必将取得更多成果,以更好地服务于计算机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综合实践教学论文:法学综合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法学实践教育的必要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法学教育无论是在法律人才培养的规模,还是法学教育本身的发展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不能回避的是传统模式教育下培养的法科毕业生难以承接法律职业的要求,显现了当下法学教育的诸多问题。 法学教育本应是具有深刻职业背景下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和实践性强的突出特点,法学教育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从根本上讲法律职业决定了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要求和培养模式,决定了法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没有法学教育就没有法律职业,法律职业决定了法学教育的发展方向,法律职业丰富了法学教育的内容。笔者认为,作为高等教育的法学教育不等同于纯粹的法律职业教育,现代法学教育,应该在重视理论教育的同时,突出法律实践教育的独立性和重要性。 二、法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近年来,我国各大高校法学院系陆续开展了法学实训实验教学,并且将法学实训实验融入到培养方案中,体现了我国法学教育向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转变,以及法学实训实验教学的有益尝试。目前,教育部正在实施的“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将建设法学教育实践平台明确为需要着力解决好的四方面问题之一。同时,为了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教育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建设一批学科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明确了法学实验教学的基本方向和目标模式。 法学实践教学关系到高等教育法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其质量决定着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教育的水平,是法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开发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实践教学应处于相对独立、与法学理论教育对等的地位。 近年来,沈阳师范大学在法学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始终将实践教学环节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在法学综合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中,形成了一套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学习进程的法学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实验、实训、实践和实习四个部分内容。 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 (一)法学实验 文科实验将单纯的课题讲授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创新为与现代化实验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文科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都大为改观。 2011年12月,沈阳师范大学法学教学综合实训中心,包括模拟法庭、模拟仲裁室、法务实训室、法务仿真实验室、案例研讨室、文书检验实验室、痕迹检验实验室和案例库等实验室投入使用。并整合了校内的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及软件和工程技术学等专业和学科资源,形成辐射全校、服务地方法治建设的法学综合实训教学体系。实现了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以独立设课和辅助实验共存的实验教学体系为基础,以法学实验、实训、实习教学为依托,以仿真课程训练、模拟法庭实验室、法律诊所为载体,以辽宁省人民检察院教学实习基地为外延,构建开放性、多元化的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应用与创新的有机结合。最终形成三个层次的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即基础技能型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和研究创新性实验,进而整合其他专业的教学资源,实验范围从单一服务法学,转向以法学为中心、辐射文理工诸专业、服务多学科的法学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在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项目、实验室规模、管理、运行等方面处于国内先进行列。 (二)法学实训 法学实训室是在校内专业教师的指导和教学大纲的规划下,对学生进行有目标的法律实务训练。它是课内理论课教学与课外实践环节相融合的中间地带,它将课外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实训教学,将课外实践延伸到实训课堂,使学生在一个动态的、立体的课堂环境中感受真实的司法实践。 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根据教学重点,利用自身的优势,开发了庭审观摩、案例诊断、民事法务实训、刑事法务实训、行政法务实训、非诉讼法务实训等多门实训课程。实训课程将司法实务过程分为若干模块,如刑事侦查专题、审查起诉专题、民事一审程序专题等,各专题由学校聘请不同的法律职业部门的实务专家授课,主要讲授实践操作规程,技巧及疑难问题的处理,学生在课堂上还可以与实务教师展开交流和讨论。 学生以不同的身份直接参与法律实务的操作或模拟案件的处理的实训模式,促进了学生运用各种技巧、方法和能力解决实务问题,改变了理论课教学无法克服的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的不足,真正能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始终处于指导者、交流者地位,避免以往单向教学所带来的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的弊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辨习惯,真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法学实践 鼓励学生深入乡镇、街道、监狱和劳教所,或联合行政机关、金融行业、国有企业、私营企业、村委会和居委会,在专业教师的帮助下,进行普法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与法律实际问题面对面,学习解决法律问题的方法,同时对学生法律职业道德的形成具有良好的作用。 通过实习基地和实务部门兼职教师,将真实的案件引入校园,在校内模拟法庭审理案件,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法律技术的操作和法学知识的运用过程,缩短学生从法学院到法院的距离。同时,采取走出去的方法,使学生到法庭见习常态化,使学生将书本上的法变成生活中的法。在法庭听审中,观看到一些比较资深的法官、检察官、律师在法庭中的实际工作过程,使学生对庭审过程中的工作得到切身的体会,并且学习到这些优秀的法律工作者身上所具备的工作技能,从而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方向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并且能够更好地遵守工作纪律和职业道德,坚持自己的原则和追求法律正义的实现。 (四)专业实习 沈阳师范大学近年来与公检法司、律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法务部门共建法学实践教育基地45所,学生利用半年时间在实践基地从事法律服务和法律职业工作,切身体验解决法律实际问题和司法和执法过程,提升学生法律实务的技能和参加公益服务的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 在专业实习方面,学校主要开展了法律诊所和校外实习教学工作。学校在法律援助中心的基础上建设了法律诊所,并有专门的法律诊所教学团队负责,以培养学生接触社会问题而及时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能力。另外,学校还在法学实践教育基地聘请了100多位兼职教师,学生在兼职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校外实习,由校内实习督学小组负责学生实习的管理。 三、法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 根据各实践项目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和作用的递进等级,沈阳师范大学将实践项目类别分为基本技能型实践、综合设计型实践、研究创新型实践三类。这三类实践项目所占的比例,对于本科实践教学以前两者为主,主要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训练理论应用于实际法律实务的基本能力,另外辅以创新新型实践教学,分析和探讨现行法学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法律创新思维能力;而对于研究生的实践教学,则应侧重后者,着眼于精英式教学目标,着重培养法学研究创新型人才,为发展和拓宽法学知识,为法学理论和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活动而开展。 (一)开放共享,完善共建模式,拓展校外实践基地领域 为保证多层次实践教学模式的建立和运行,将彻底打破过去的封闭式教学方式,开放实验实训空间和实践基地。同时,在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下,实现不同年级间实践资源的共享,不同学校间的实践基地共享。重点开设综合型实践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自带课题,激发其主动索取知识和进行科学实践的兴趣,让学生综合运用各课程或各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实验实训技能进行实践,使其了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会知识的融会贯通,提高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部分学生探讨交叉学科存在的理论和实践教学问题,体现观念创新和实验技术创新,培养学生的法律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 (二)优化教学方法,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模式 在法律理论知识讲授的过程中,贯彻以案例教学、案件辩论等为手段,引导学生对案情中包括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专业兴趣和习惯;并依托模拟法庭,观摩审判,通过观摩和角色投入,了解并实践开展庭审中的各项工作,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法律知识综合地运用于实践,同时在活动中感受法律的严肃和权威;建立供教学用的法律诊所,作为学生参与法律实践的平台之一,在法律实践中训练学生的法律技能;围绕庭审过程中的证据使用,开展证据技术实践教学,让学生了解并参与到证据的发现、固定、提取及分析等环节当中,充分了解证据的使用价值和应用原则;建立法学实践教育基地,通过专业调研、参加法律援助和专业实习活动,将实际法律活动与理论知识更好地结合,训练学生的法律实务工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建立网络法律资源和活动平台,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拓展教学时空,提高教学实效。通过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为学生搭建在实践教学中学习法律的平台,做到法律实务工作与法律业务演练相结合。 (三)加强过程控制,创新法学实践教育考核评价模式 法学实践教学不同于传统理论教学,它需要通过考查学生对具体法律实务的操作、实际问题的操控和解决来评判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为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建立过程考核机制是尤其必要的。 过程考核即采取平时考查与综合考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依据主要是实践报告和学习反馈,评价要素主要有学习效果、社会效果、沟通与执行能力等。以模拟法庭实训为例,可以从准备工作是否到位,模拟案件的复杂性,学生审理案件的思路、法律程序是否得当,法律适用是否正确,过程是否流畅,对突发状况解决是否合理,以及提交的实践报告的质量等方面进行考核。另外,在评价中还要考虑团队配合和个人表现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模式。 为实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精英法律人才,沈阳师范大学在法学综合实践教学改革方面不断探索,形成了完善的实践教学改革新思路,构建了完整的实践教学新体系。但不可否认,法学实践教学改革是一项艰巨而长远的工程,也是法学教育不断适应职业需求的关键,可以预料法学实践教学改革还将面临更多更艰巨的任务。 综合实践教学论文: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教学中综合应用的实践与探索 我们正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传统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为教育技术的变革创造了条件。现代教育技术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它是一种综合运用声音、文字、图像、动画、视频影像等多种媒体的现代多媒体技术,初中课程教学常应用教学的技术有两种:flash动画和powerpoint课件。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一切动力的源泉。有了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其主体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赏心悦目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活动,调动起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 如:在讲授历史课《人类的形成》中“人类的出现”内容时,利用多媒体给出了三张图片“女娲造人”、“亚当与夏娃”、“非洲南方古猿”, 从而引发学生思考人类起源问题。自古以来东西方的人类起源传说有西方上帝造人说,东方有女娲造人说等。那么人类到底是怎么来的?紧接着再提问《圣经》中说,上帝首先制造了男人亚当,然后又用亚当的肋骨制造了女人夏娃,人类果真如此吗?人类是什么时间出现的?判断依据是什么?由此引导学生看书、议论,营造热烈、探究式的课堂氛围,激发其兴趣,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愉快的参与。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初中生物教材中有时某些内容比较抽象或复杂,年代久远或地域空间概念强,学生感到陌生,教师也难以用语言讲清,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这些难点。而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或帮助其建立起地域空间想象能力,解决了过去许多教师无从下手的苦衷。 如:讲“花的结构和花序”内容时,采用flash制作,首先在一片蓝蓝的天空下出现课题名称“花的结构和花序”。随着音乐声画面上出现了一幅幅大自然中百花争艳的图片,接着用动画方式显示桃花徐徐开放的画面,用特写镜头依次显示花萼、花冠、雄蕊、雌蕊,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雄蕊和雌蕊的形态上来。同时配以同步的文字显示,使学生掌握花的基本结构,接着出现思考题:花的各部分结构中主要结构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在学生回答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后,引出白菜花的图,采用超媒体技术链接它们的内部结构放大图、功能及子房和胚珠发育的动画,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尝试记忆和巩固,很好地突破了难点。 三、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素质的基本要求。多媒体表现力强,信息量大,可以在课堂再现历史场景,便于学生广泛涉猎所学的知识,学生通过观察直观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最终形成一种能力。 如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可创建虚拟实验室进行实验模拟,用视频实验来演示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但由于实验受到时间、空间等因素影响,因而总有许多力不从心之处。如电流的方向判断及大小计算在初三《电学》中是重点,但电流在导体中看不见,摸不着的,对初中学生来说是较抽象难以理解的、导致在电路分析和计算经常出错,课本中虽然有许多幅相关插图,但却是静止的,不能让学生有电荷流动感觉。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中动态软件(flash、3d)设计;非常方便地制作出导线中正、负电荷流动的画面,这样把微观粒子夸张化,学生理解起来就不那么困难。 四、运用多媒体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思品课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的好教材,它在培养和塑造学生良好的品德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思品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思想品德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要挖掘历史教材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可以通过多媒体可以把一些新闻报道、记录片以及反映实际的图片、数据、视频片段与政治可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一来就 以增加信息总量,反映时代脉搏,丰富教学内容,而且用事实说话,实现超时空的信息再现,从而大大提高政治课教育的可信度。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应用,最佳情境的创设,形象地再现历史场景,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处在历史氛围中进入角色,受到感染和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五、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来临,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自主学习成为教学中的重点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起很大的作用。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列出阅读提纲,指导学生阅读,教师再针对提纲提出的问题,检测出学生的阅读情况,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形成很强的阅读能力。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提高观察、分析、思维等高层能力的基础。 总之,教无定法,新课程也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历史教学需要广大同仁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课堂教学的实践,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以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和教材的互动、学科与学科的互动,进而促进教与学的全面发展。 综合实践教学论文: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摘要]实训教学环节在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传统的实训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评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为克服存在的弊端,更好地将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的实训教学环节落到实处,河南职业技术学院较早地开展了实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通过增加实训教学内容,改革实训教学方法、完善实训考核方式,并推出了“讲—演—练—评”的实训教学模式,在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可为高等院校的实训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实训教学改革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是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在高等院校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实训教学环节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为实训教学环节是具有直观性、综合性、启发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它是巩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将以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的实训教学环节更好地落到实处,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世纪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是目前实训教学环节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又是教学和科研工作人员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训教学的现状 随着汽车市场的国际化,汽车维修行业有了一个较为先进的国际环境,汽车电子技术及高科技电子化检测维修设备已在汽车维修业得到迅速的推广和普及,老的检测维修手段及设备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新的检测诊断设备、先进的维修观念及技术、现代的企业管理手段和管理机制已经成为现代维修企业发展的主要特点,而现在从业人员的素质却参差不齐,很多从业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或只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充实到相应的工作岗位,这种状况已不能满足现代汽车工业的发展。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是一个应用技术较强的专业,既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更需要有熟练的动手能力和运用能力。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是培养合格的汽车专业应用型人才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激发智力潜能使其具备较高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现代化企业管理能力、熟练掌握先进仪器设备操作的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 1.实训教学内容单一。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综合素质能力,并满足社会需求的大学生。但传统的实训教学内容非常注重理论,不太注重社会需求,这样就造成了和社会需求相脱离的现象。以《电控发动机实训》课程实训为例,实训大纲的要求就是要学生掌握电控发动机传感器及执行器的检测及故障分析方法。这些实训要求固然重要,但实际工作过程中原车电路较实训用发动机电路要复杂、隐蔽,在学校实训教学环节中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因此,现有实训教学内容相对单一,和实际工作中的电路存在差距,不利干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2.实训教学方式单一。实训教学环节中,通常是指导教师事先将制作好实训台架,汽车的各部分的分解电路也是在实训之前完成,然后学生按照班级为单元,到实训地点后教师进行现场的简单讲解,然后在教师的操作下,学生作为旁观者或者次要参与者完成实训内容,最后结合实训数据完成相关的实训报告。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学生只是作为被动学习者,没有真正参与到整个实训的过程中。因此,造成了学生动手能力差,对整个实训检测过程不是很了解,传感器的波形及数据采集无法掌握,实训报告中错误也较多。这样学生失去了实训教学环节中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机会。 3.实训考评方式单一。实训教学环节长期以来作为理论课程教学的补充,其成绩的评定也是以理论课程考试成绩为主,实训成绩为辅,实训教学环节的成绩在总评成绩中占有的比例非常小,大都在10 %,没有形成独立的考核方式。另外,实训成绩的评定一般是实训指教教师给出,而且评价的唯一依据就是实训报告,一个班级实训基本相同,实训报告也基本类似。所以,实训教学的成绩考核不能全面衡量学生对实训教学内容掌握的情况。而且实训教学环节成绩评定缺乏奖励机制,这就导致学生只重视理论教学的学习,对实训教学的环节积极性不高,实训教学环节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效果非常不明显,更不用说挖掘学生在实训教学环节中的创新意识和思维。 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实训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1.实训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我校实训教学环节本着”强化基础、注重综合”的指导思想,在传统的实训教学内容上为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开拓了更多的途径。 (1)实践教学内容要与实际维修生产任务相结合。实践教学要根据维修企业的生产实际,设计实训项目和组织实训教学,即可以让学生了解实际生产,又可使教学更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为加强实践教学的实践开放性和先进性,应该聘请汽车维修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完成实践教学的指导工作;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直接参加企业生产,进行项岗实践。 (2)积极推行多种职业资格考证培训。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某一职业岗位的应用技术型人才,职业特征明显,将职业资格考证纳入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毕业前完成岗前培训,毕业后直接上岗;同时让学生在毕业前获得与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或技术等级证书,提高就业竞争力。 2.实训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传统实训教学模式存在较多的弊端,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为改善传统实训教学方式弊端,我们采取了让学生全过程参与实训的实训教学模式。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学生以为主要参与角色,教师作为指导角色,以引导为主、授课为辅,即全过程参与实训教学模式。 (1)推广了“讲—演—练—评”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实践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实训课程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能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项目,我院汽车维修技术实训集体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行课程建设与改革,推行了“讲—演—练—评”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 “讲—演—练—评”教学模式的创立和运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尤其在特色办学和培养“双证书”高技能人才方面,显示出它独有的实用价值和创新价值。 (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学生知识结构有一个基础平台层后,通过开设多门选修课,开办第二课堂,举办讲座,成立兴趣小组,使每位学生既有专门化的特长,又能熟知各课程间的融合,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意识,还加强了学生综合应用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管理上各专业均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 (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改革教学方法,利用现场观摩、讲解、实物展示分解、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效率。采用汽车性能参数的测量、调整,车辆故障产生原因的分析、修理方案的选定,故障排除的操作来考核学生。对学生实施“双证书”教育,开展技能比赛活动,培养用人单位适用的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 3.考评方式的多样化考评是检查学生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质量、衡量是否达到教育教学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为避免传统考评方式的一些弊端,我们采用了基于工作过程参与的实训考核的方式,将学生考核成绩里面体现其全程实训每一个环节的表现情况。总体来说考评分为参与表现、实践能力以及提交的实训任务书等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1)参与表现,主要考核学生在实训教学环节中的学习态度、完成情况、团结协作情况以及维修方案制定、任务实施、研讨等方面参与表现情况。 (2)实践能力,主要考核学生在各实训教学环节中表现出来的对实训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实训操作、测试、数据分析、答辩及研讨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包括了在实训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理解、思维、创造性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3)提交资料,主要考核学生各阶段提交的资料、实训报告以及研讨总结,主要根据提交资料的完整度、故障分析的准确性以及问题讨论的深度进行综合评价。 最后实训成绩评定标准为:实训成绩=参与表现(40 %)+实践能力(40 %)+实训提交资料 ( 20%)。 全过程参与的实训考核方式,在成绩的评定中既考虑到了考核本身的公平、公正性,同时又兼顾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表现,给予学生客观、全面的综合评价,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热情。 三、总结 以学生为主体全程参与实训过程的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的改革,积极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训环节学习热情得到明显提高,实训教学的效果得到较大的改善,同时,参与改革教师在学生满意度测评中得到了较高的评价。 总之,随着社会对学生质量需求的不断提高,现在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许多高职院校的重视,无论从办学指导思想到实训教学的理论指导日渐完善,实验实训条件日益改善,经过几年的努力,在实训教学改革中取得可喜成果的同时,我们也深知,教学改革是高等院校教育研究中深远的课题,实训教学的改革也要不断顺应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在现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我们要不断将教学实训方面的改革深化,培养出更多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能力的企业欢迎人才。 综合实践教学论文:中学综合实践课程中项目教学法的探索和运用 一 新课改的实施,要求彻底改变过去注重知识传授,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式训练的教学状况;提倡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勤于动手、动脑,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能力。教学中注重知识和技能并重,通过各种主题探究性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但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遇到了以下问题: 1.活动主题不确定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大多数活动的主题来源于学生的问题。学生思维活跃,有无穷无尽的问题,包括物质方面的、精神方面的,校内的、校外的、有形的,无形的,应有尽有。但是教师不是万能的知者,不可能帮助学生解决一切问题,因此在确定主题方面受到知识等条件的限制,导致主题多而不精,缺乏目的性和层次性,达不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2.学生发展水平不平衡 由于学生的成长环境的不同,在认知、知识和智力方面的差异,导致学生在主题探究活动中受到知识和动手能力的限制,很多主题活动半途而废,从而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没有完成主题活动的成就感,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 3.教学理念严重滞后 大多数综合实践教师是由其他学科转科而来的,由于在长期的学科教学中形成的固定的教学习惯和教学模式的影响,加上对新的课程理念的理解不深刻,导致在课堂上“讲”综合实践课的怪现象;或领着学生到课堂外走一走,出现没有目的和任何收获的“放羊”行为,造成综合实践活动“空洞化”。上述问题导致课堂内外的有效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利用,不能面向学生的真实生活,不能更好的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情感的发展需要,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 4.课程的评价体系不完善 在学科评价体系中,由于专业学科有明确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在制定评价办法时有据可依,有比较可行的评价依据。而研究性学习的要求弹性大,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没有明确依据。学生的各种活动不能得到有效的、恰当的评价,得不到应该得到的表扬和鼓励,评价的作用在学生的发展中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 二 针对以上的问题,教师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习和研讨,探索解决以上问题的办法,尝试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活动。项目教学法是指师生以团队形式共同实施一个完整项目而进行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它是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把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主题作为项目,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在教师的引导和协助下,让学生分组围绕各组的项目进行进行讨论、协作学习或实际操作,最后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 在研究性学习中,项目可以理解为一个个由学生产生的主题活动。项目的完成可以理解为围绕主题活动而产生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包括立题、讨论、调查、探究、汇总、思考、创新、结论、成果展示等过程。 下面笔者以开展《农村循环经济模式》教学为例,探讨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步骤和方法。 1.选择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讨论,形成主题,确定项目 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的基本理念是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学生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知识和能力的主题是确定项目的关键。在实践中,教师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发现问题,在教师的帮助下形成主题,作为项目,开展活动。 教学《农村循环经济模式》开始选择了学生身边的事情,首先第一个主题为调查农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这个主题作为项目易操作,学生积极性高,纷纷拿出自己做的调查报告。第二步,由于本地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作为农户主要收入来源,于是教师引导学生产生第二个主题,种植业和畜牧业带来的问题,即农村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畜牧业产生的牲畜粪便污染。第三步,秸秆和牲畜粪便的处理方法和有效利用随之成为第三个主题。学生调查发现秸秆是良好的牲畜饲料,牲畜粪便可以产生沼气。第四步,沼气的利用成为第四个主题。作为一个项目,学生搞调查,查阅资料,发现沼气不但可以烧水、做饭,还可以用来发电。第五步,沼气使用的规模问题。学生发现现在农村小沼气池比较多,利用率低,提出如何大规模使用沼气的问题,并以报告的形式上报当地的领导,受到了当地领导的重视和好评,这也极大的鼓励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一系列的小项目的发现、实施,最终形成了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符合节能减排政策的环保项目报告。 2.制定完成项目的活动计划 学生根据每个小项目进行预设性的成果展望。教师协助学生讨论和制定实施项目的活动计划,主要包括活动的时间、地点、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样式、活动的展开方式、成果的展示方式、实施小项目的关键环节等。采用列清单的形式,并对完成过程做记录,主要包括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处理方法。可以适当的做预设性演练,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计划的制定要注意连续性和创新性。在计划的制定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指导,抓住闪光点,及时把计划的制定过程变成学生创新的过程,实现由学生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 3.项目的实施过程 项目的实施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走出课堂,走进社会的过程。学生根据项目实施计划,分组进行不同的活动,完成不同的任务。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去克服和处理项目实施中出现的各种挫折和困难,着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提高综合能力。 例如,下面的“循环经济模式图”就是学生自己设计的。 教师作为指导者,在学生遇到超过自己能力的困难时进行恰当的指导,促使项目的顺利完成。例如,在走访和调查问卷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农户不配合的困难。教师在检查时发现学生情绪低、有失落感,这时要及时的给学生做出解释和诱导,并鼓励学生继续走下去,再访问另一户。让学生明白遭人拒绝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社会现象,要充分理解别人,从而养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道德习惯,把学生塑造成具有良好社会公德的好公民。对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小组成员进行表扬,并请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心得。 4.项目成果的展示和评价 阶段性评价和最终性评价要公开、公正,评价手段、方法要多样。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小组评价与组内个人评价相结合,书面材料评价与口头报告、活动展示评价相结合,还有课外、家庭、社会评价相结合,达到评价的引导和鼓励作用。 学生在具体的项目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既项目实施后所谓的“产品”。注意成果的展现方式有不同的形式,可以是一份报告、一个设想、一件作品、一次活动心得等。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解决了综合实践课程中主题的选择问题,使主题的选择更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可操作性。同时以小组为活动单位的架构模式,充分发挥了小组内各个学生的能力,解决了学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使学生在活动中相互促进和学习,达到知识和能力的共同提高。在实施项目教学的过程中,有效的改变了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协作能力。 教学中的一系列环节,提出问题———形成主题———确定项目———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价———成果展示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客观认识规律,做到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阶段性和最终性评价体系,使研究性活动的评价有据可依,使评价及时、有效,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乐于动手动脑,有力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有效的建立了课堂和社会的联系。整个项目活动是真实的,是现代生活的真实反映,使学生的知识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学生学到了将来适应社会发展的必要技能,它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应变能力、综合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实践教学论文:综合实践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摘 要】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活动的源头。创新思维无论在科学研究还是在发明创造中都具有积极意义。在综合实践教学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前人的知识,更要注重创新思维的生成。创新思维的形成是在一般思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后天培养的结果。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综合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创新思维 情感教学 问题教学 综合实践 英国科学家霍伊尔(f.hoyle)指出:“今日不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国家,则明日将沦为落后国家而羞愧。”创新思维是高级的、复杂的思维活动,但绝不是神秘莫测和高不可攀的,决不是只有少数“天才”和科学家才具有的东西,它存在于创造活动中。创新思维能力是当代社会对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创新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所谓创新思维就是运用直接知识进行分析、综合、联想、推理、想象等思维活动,获得自己以前不知道的知识,得出新的结论、规律。它的具体内涵就是突破原有事实、框架而获得解决问题的全新方式。 一 利用情感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它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的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或愿望、观点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情感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一定的教育教学手段,通过激励、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认知活动的发展,达到学生和谐健康的情感品质培养之目的。从情感教学的概念中,我们不难看出情感教学有两个基本内涵:(1)把情感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促进认知活动的发展;(2)把和谐健康的情感品质培养作为情感教学的目的。也就是说,情感教学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情感促进认知,认知的结果稳定和升华情感。 皮亚杰说:“没有一个行为模式(即使是理智的),不含有情感因素作为动机。”如果缺乏情感动力的参与和伴随,创造力的产生和发展均会受到严重影响。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营造接纳的、支持性的、开放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成为知识掌握过程中活跃的、兴趣盎然的参与者。将课堂还给学生,把尊严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体验、思维创新水乳交融。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健全的人格得到和谐、全面发展;学生在猜测、想象、探索问题的美好空间里,将大胆的设想和创新计划变成学习中的现实,让学生自己品尝到创新学习的成功喜悦,领略创新的实际意义。 二 利用问题教学,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再去认识更高层次问题的过程。任何思维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而告终,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遵循“疑—问—思”这一规律。有疑才会有问,有问才会有思,多疑才会多问,多问才会多思。经过思,疑则渐解,以致融会贯通。 1.设疑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万, 起点是一问。”教师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课堂提问,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启迪学生的心扉,开拓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处于思维的最佳状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教材中既定的观点转化为问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设问;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疑难点设问;对较难或较综合的问题,用按认知层次分化知识点的方法由易到难步步深入发问;对学生错误或不全面答案进行反问,不断加大问题的思考力度等。 2.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对每一种事物都提出疑问,对每一种现象都有适当的反应。这是许多新事物、新观念产生的开端,也是创新思维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教师应把质疑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要求学生自己预习教学内容,进行独立思考,发现疑难,提出问题;(2)要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疑难问题,尤其对教学中疑点和难点以及比较含蓄或潜在的内容,启发学生提出问题;(3)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大胆向教师质疑提问;(4)组织学生间相互批改作业,评阅试卷,发现问题。 3.解疑 对学生来说,创新思维能力就是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和经验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独特的见解、新颖的解法、公式独到的证明或应用等。这就要求教师要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的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的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的思维在开放、发散中涨落,在求异、探索中又趋于有序。“问题”是开启思维和发展思维的源泉。一个问题的答案往往并不是唯一的,教师的评价也应更具有开放性,要对学生独特的见解给予分析,充分肯定正确的见解,对错误的要善于诱导,要尊重持不同观点或错误观点的学生,要保护好学生创新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的创新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深化,受到锻炼。 三 利用综合实践,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综合实践课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自然科学,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目的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设计实验方案,从新的角度给予新的思考、分析、审查,进行“挑剔”,找出其缺陷与不足,并给予修正和扬弃,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条重要途径。例如:教师和学生共同或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确立实践课题,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课题的实施方案、实施计划和过程,教师协助监督完成全过程,并在考核中注意衡量学生实践设计的逻辑性和创造性、实验总结与讨论中的知识性和探索性以及表达方式的科学性,则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各小组按照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试验;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方案,进行总结和归纳,找出班级中典型的实验方案让学生进行探索。这种方式既发展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又获得了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是其他常规实验无法比拟的。 总之,创造性思维不同于一般的思维活动,它是一种在人的心理活动的高水平上实现的、多种思维形式协调活动的综合性思维。要培养创新思维,必须从各方面入手,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地进行各式各样的、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综合实践教学论文:浅析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教学行为的应然要求和现实问题 [论文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教师教学行为 [论文摘要]随着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教学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阐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具体要求,分析了教师教学行为问题的种种表现,并对其产生的根源进行了探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其实施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行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设计的,学生能否真正有所收获,真正得到了发展,取决于教师实施的成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与学科课程相比发生了变化,教师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管理者、协调者、评价者和开发者,有时甚至可以是学生活动的旁观者。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教师教学行为提出的应然要求 教师的教学行为是由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角色地位决定的。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是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活动的管理者、协调者和评价者等,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教师有一定的要求。 1.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能力要求。教师应具有相应教学能力。第一,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因综合实践活动没有教科书、大纲与教学参考书,必然要求教师应具有设计活动方案的能力,并能根据方案进行有特色的教学活动;第二,教学预测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选择问题与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预测能力很重要;第三,应用信息能力,协作性教学能力,综合评价能力等。第四,教师指导能力。教师有效指导是课程成功实现的重要保障。教师对学生应在研究方法上指导;对学生合作方式与技巧指导;选择与确立适当的活动成果呈现方式。第五,教师评价能力。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要淡化甄别功能与选拔功能,打破只重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教育实践中可以运用“档案袋评定”“自我评价”以及协商研讨等“问诊式评价”。教师应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理念,即评价的整体观、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过程性;教师应运用多种评价方式,观察、描述、记录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在具体操作中可使用“成长记录评定”、“协商研讨式评定”的方式。 2.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指导要求。 (1)参与活动,进行有效指导。学者们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引导者是教师最重要的角色。整个教学活动虽然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作用不能忽视。学生在活动中主要以探究方式进行学习,活动内容、学习方法的选择都需要教师指导,教师应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给学生以指导。如帮助学生确定体验的活动和探究的方向;对学生预计的探究方法和实践途径的可行性进行相应指导;督促和激励学生的实践与探究活动等。教师不再把自己束之高阁,以管理者和知识权威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不能“教”学生怎样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而是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适度的指导,引导学生选择和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和现实生活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并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提醒和点拨。 (2)教学内容的研制和开发。与传统的分科课程教学模式不同,综合实践活动没有现成的可供使用的教材,也没有现成的教学大纲,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没有固定的模式与步骤,需要教师指导学生一起进行课程的研制与开发,选择活动主题和内容,确定活动开展的方式和途径,承担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制者和开发者的角色。这与传统教学中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循规蹈矩的教学是一大进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种开放性的特点,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创造性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需要教师不断组织、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因此,教师要提高课程意识,减少对教科书的依赖程度,不但要考虑“怎样教”,而且考虑“教什么”,把课程开发作为自身专业生活的一部分,具有课程开发能力。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育情境,根据学生的生活和需要去组织、开发和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制定课程方案,生成新的课程内容。 (3)组织学生开展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展开是以学生为主体,活动的过程是由学生主导进行的,教师起着指导的作用。如从活动的组织形式看,综合实践活动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由于学生活动经验、自控能力等差异,会导致小组与小组之间、小组内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活动质量、效益的差异,需教师组织有关活动、组织活动计划的制订、活动结果的评价,使学生尽可能获得全面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变了课程组织形式,它在本质上是课程价值观的深层变革。综合实践活动立足于这种整体主义教育,主张张扬人性,强调“德、智、体与知情意的和谐发展,关注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交融“。在活动中每个学生自主计划,自主解决问题,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养成及独立习惯养成。 (4)教师应具有问题意识并能帮助学生解决活动中的问题。综合实践活动主要由学生开展实践探究活动,教师应具有敏锐的间题洞察能力,并有较强的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发现信息,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并将方法教授给学生,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与习惯。如教师教学生运用调查、考察、文献检索等方式收集资料,对材料有针对性的筛选,并能将资料进行统计。 二、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教学行为的问题表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主要集中于教师课程观念的转化与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方面,它通过具体的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反映出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与现实教师教学行为之间具有一定的差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教学行为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实施有待创新。在传统教学论概念中,“课程”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授者,教师在课程实施时的角色即“课程忠实的实施者”。 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生成性,课程实施时没有统一的教材,也没有预先规范的课程内容。虽然教师与学生对课程进行了规划与设计,但在具体实施中,学生往往会对课程提出新的设想,原先计划好的课程目标、内容程序会改变,课程的内容是在课程实施中不断生成的。所以,教师应把课程视为一种动态生成的教育要素,应创造性地对课程以适度调适。但在具体实施中,部分教师仍将综合实践活动教材奉为“圣经”,不敢越雷池半步,原封不动教给学生,出现将综合实践活动教材化、学科化倾向。如笔者在观摩小学国家实验基地的一节“分析垃圾废弃物”这一综合活动时,发现活动资料有一个问题,就是要求学生按百分比(学生未学过)画出各种垃圾的饼状图。因为学生未学过百分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就让数学老师给学生提前教授了百分比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时,多数学生因感到困难,百分数还是不会算,而游离于活动之外。富兰(m. fullan)庞弗雷特(a. pomfret)等人认为课程实施大致有三种取向:①得过且过取向。它往往避开矛盾与问题,对课程目标持怀疑态度;②忠实取向,认为课程实施即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③适应或改编(adaption)取向,强调课程实施过程本身的变化过程,强调教师应对课程内容采取较为灵活的态度,尊重教师对课程计划的适切性调整,课程实施过程应是教师与学生围绕知识资源进行双向建构的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激励学生通过探究、实验、操作、参观等方式自主成长的过程。由此可见,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应采取适应或改编取向,而不能固守着课程的忠实取向;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改编教材,而不必固守不变,陷人活动的僵化模式中,偏离了教学的价值目标。 2.组织活动有待深化。实践性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特征之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形式,但活动本身以及探究结果并不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它更为关注的是学生通过活动取得自我发展。有些学校教师偏重于追求活动形式的多样化,注重学生外显的活动,忽视了学生内在的同化,看似“热热闹闹”的“动中学”,实际上目的性差,为活动而活动,违背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取向。如观摩《分析垃圾废弃物》这堂课,授课老师让学生在阳台上观看校园垃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此教学环节的设计与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科教学即应有完整的教学环节,整节课应有一个完整的教学结构说明我们的教学行为还是不知不觉地按照老路进行。因此,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活动目的,把握各种不同实践方式的基本要求和操作要领,同时应引导学生对实践过程进行细致和深刻反思,使学生能真正通过实践有所收获。 3小组合作有待积极配合。综合实践课程主要采用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小组成员一般由3~5人组成,小组成员间应分工合作,彼此指导,相互沟通,最终共同得出课题成果。但在具体实施时,部分教师较注重教师追求合作的外在形式,对目的、动机及过程没有认真设计,小组成员的组合随意性大。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往往不加分析地让学生小组进行探讨,在有限的时间内,小组成员匆匆讨论,还没有进人合作状态,合作就此结束,也没有及时的评价,整个活动过程只有合作形式而无实质。小学生刚开始合作时,缺乏合作经验,易出现合作不协调,相互推诱、消极被动或专制独裁,合作只是形式而无实质,没有心灵的碰撞,没有集体思维的火花,往往结论就是优秀者的想法,小组其它成员并未真正参与其中。有效的小组合作探究应有以下几个特征:积极的相互依赖;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个人责任制;人际和小组相处技巧;小组过程,即小组合作需要一定时间量。因此,要想真正达到合作效果仍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4.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待渗人。相对于学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更注重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更强调学生通过亲身参与获得个性化情感、态度体验,从而使学习过程成为富有个性的活动过程,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认知品质得到发展。欲达到教育效果,教师应精心设计与学生生活密切相联系的生活热点、焦点和疑难问题作为活动材料,让学生在模拟的或现实的学习与生活情境中获得充分的心理体验,形成正确的认知观念、思维方式及方法,内化形成自己的态度及价值观。但在具体实施时,一些教师脱离了真实活动或虚拟的活动场景,学生并不能产生情感体验,反而成了“角色扮演”,使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成了说教式教育。如小学“助人活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虚拟小组一个成员生病,其他成员帮助他;同学打羽毛球,帮忙拣球等活动,欲使学生体验到帮助者与被助者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教育目的。但实际的情景是:学生是在进行着“角色扮演”,毫无情感触动。就情感而言,需要是产生情感的基础,个体没有需要,就产生不了相应的情感,就不可能内化为态度、价值观。所以,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教师应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中,在活动中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整。 5.教师指导有待适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协同者,教师不能象学科课程一样“教”综合实践活动课,应起到有效指导作用,它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功实施的必要条件。就指导内容而言,教师应能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已‘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与学生共同展开探究过程。但在具体实施中,教师普遍感到指导“度”难于把握,存在指导过度与疏于指导的偏差行为。指导过度强调“导”的功能,即教师总是担心学生不知道要研究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怎样去研究,在研究中碰到问题怎么办等,过重于教师指导,使学生在活动中失去自主性和独立性;疏于指导是指教师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自己活动、自己体验、自己研究,继而放任自流,教师成为旁观者,使学生陷人盲目活动中。 综合实践教学论文:试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教学行为转化的必要性与条件 【论文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行为偏差 课程价值 教师行为转化 【论文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理论及实践层面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一线教师在教学实施中出现了某些偏差行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的实现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及其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决定了教师行为转化的必要性;教师自身的内在转化动力、新的教育观念、相应的课程知识与教学能力是实施其教学行为转化的主观前提条件,以此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顺利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崭新的独立课程形态、一种开放性的活动课程,对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的实现关键在教师,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实施效果。但现实中,教师的教学出现了一些偏差行为,阻碍了课程价值的实现。本文就教师教学行为转化的前提条件与必要性进行探讨,以期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化起到借鉴作用。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行为转化的必要性 (一)教师行为的转化是由课程的价值决定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重在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此次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应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长期以来,我国的课程设置及其教学都偏重于知识,如学科课程的性质、学科课程教学都强调知识系统性的特征,人们更易关注知识技能,而有意无意地忽视教学过程中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它独特的课程特点—实践性、整合性、开放性、自主性等弥补了学科课程的不足,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具有学科课程所不具有的独特价值。这一独特价值是综合实践活动独立存在的基础和根源,具体通过目标加以表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认识、体验、发现、探究、操作等多种学习和活动方式,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进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取向具有以下特点:认知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内容与方法兼顾,个性与群性并重。由此看出,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在总目标上是一致的,但在侧重点上有所不同,学科课程偏重于系统知识的学习而综合实践活动侧重于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的培养,偏重于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偏重于情感的展现,它的这种功能是学科课程不能取代的。 (二)教师行为的转化是由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决定的 课程实施(curricjlum implementation)是将编制好的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是实现预期的课程理想,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从某种意义上说,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因素在教师,正如雅克·德洛尔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序言中所说:“没有教师的协助及其积极参与,任何改革都不能成功。美国课程论专家、实践的课程范式的代表人物施瓦布(j.j.schwab)提出“教师即课程”,教师不是孤立于课程之外,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课程的创造者、课程的主体。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可观察到的各种行为、教育教学方法、策略、措施和手段的总和及情感、价值观、潜在能力和个性品质等多种因素组合而成的态势,是课程实施的具体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教师不应成为教育权力部门和课程专家的附庸,而应用自己独特的眼光理解课程、理解教育,有自己独特的、适应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设计,在教学中不断体现出创造性。因此,教师只有进人课程,才能实施课程,才能使课程目标不断得以实现。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教学行为转化的前提条件 教师教学行为实现了转化,才能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最终作用于学生的发展。但是,这种转化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这里主要分析教师自身的主观条件。 (一)炸合实戏活动课程教师自舟应其有内在的转化动力 i.教师的心理认同与参与意识。教师的心理认同与参与意识直接影响教师的行为。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新的课程形态,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方面面进行改革,需要教师心理方面的认同。现在有些改革者认为由于教育评价机制、传统文化及教师自身的原因,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应付了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它的实施确实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迫使他们投人更多的精力。根据詹姆斯(m . jams)的分析,教师在面对改革时所表现出来的抗拒情绪还存在程度上的不同,一般可分为3种类型:挑衅性抗拒、消极一挑衅性抗拒和消极性抗拒。第一类抗拒主要表现为直截了当地拒绝,其不合作的态度异常鲜明;第二类表现为委婉地拒绝,以缺乏时间和精力为由,以达到不合作的目的;第三类则表现为阳奉阴违,即口头上接受变革,但并不真正落实在实践中。 由此,教师认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积极的心态参与课程实施变得异常重要,它直接影响教师教学行为。如何防止教师的抗拒心理,消除教师的抵制心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改革专家吕克(maurer,rick)在(超越抗拒之墙》一书中把改革过程之改革实施者的心态发展分为六个阶段:(i)发生了什么(something’ sup)? (2)这是什么(what is it)? (3)我需要做什么(what doi need)? (4)我打算做它(i will do this) 。(5)我能够做好它( i am able do it ) 。( 6)下一步怎么办(i got through what isnext)?吕克认为,改革参与者的心态发展是这样一个周期循环的过程,即从第一阶段到第六阶段再进入下一次改革的初始阶段,它是螺旋式发展的过程,其周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及改革的准备条件等综合性因素。如果改革来得突然,对于改革参与者而言,这就是无法预期的事件,改革参与者没有心理准备,心理会紧张,表现出对改革的抗拒和抵制。在前三阶段中,如果相应的准备工作没有做好,那么,改革参与者的基本心态是抵制改革,拒绝参与,回到改革的初始状态。教师要想顺利进人角色,必须对综合实践活动理论进行解读,从观念的转变到相关实施能力的提高相当迫切,这种要求挑战着教师的观念、知识、能力和生活方式,可能危及他们的身份认同和专业信心,导致他们的焦虑甚至抵触。所以,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宽松的环境和氛围,政府应提供一定的保障制度,教育研究人员应给教师一定的指导,以提高他们的相关能力,激发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2.教师应具有较高的教学效能感。自我效能感(seir-efficacy)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a . bandura)于1977年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人们对自己能力的判断在其自主系统中起主要作用,自我效能感就是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它影响着个体行为的发生及其发展水平:影响个体对活动的选择,影响着个人表现的品质,决定着个体努力程度和坚持性,影响着人们在处理问题时的思想方法和情绪反应。教学中的教师教学效能感就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能力的觉知与信念,教学信念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倾向,教师对自己教学能力的觉知与信念自然也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取向。教师教学效能感是多种心理成分的整合,可从多角度理解:第一,就教学效能感的本质而言,它既是一种能力,又是一种信念。其能力特性表现在:教学效能感使教师深信自己能指导学生,其信念特性表现在教师拥有一种能够克服各种阻力去提高学习者学习能力的信念。第二,就教学效能感的成分而言,它是一个既包括认知成分,又包含情感成分的多维整体性概念。第三,就教学效能感的核心内容而言,它包括一般教育效能感与个人效能感两个方面。而一般教育效能感指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与判断;个人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教学结果的认识和评价。这里教学效能感主要是指教师对于自己“能否准确领悟教育相关理念、能否胜任教学各项工作以及能否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所持有的一种认知和信念。 有学者通过实验研究证实了教学效能感与教学行为有相当高的一致性,即高效能感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较高水平的教学行为。因此,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教学成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即能否清楚地认识自己的能力及价值,能否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意识和作用。教师的高效能感往往对教学的设计、实施、教学组织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教师具有祈的教育观念 所谓观念,一般是指客观现实事物在人的意识中的反映。而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形成的对相关教育现象,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所教学生的主体性认识。它来自教师个人教学的经历与经验,是教师教学行为背后的价值预设、因果假定,是教师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所信奉和遵循的准则,是对教学应循方向和应达到理想的感悟追求。其具体内容包括教育价值观、学生观、人才观、师生观及课程观等。 教育观念有以下特征:第一,教育观念既可以是零散的、不系统的感性认识,也可以是系统的、理论化的理性认识,是“经验和理论在人们头脑中的积淀”,对这些问题中某一具体间题的认识,则是教师个体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第二,教育观念作为指导教师个体行为的一种心理活动,既可以被意识到,也可以是处在潜意识水平,不被教师意识到。第三,教育观念一旦形成,就具有了评价事物、唤起主体态度、指引和调节主体行为的定向功能。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应具有新的教育观念,才能顺利实施新课程。具体转变应该是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学科本位”思想,正确认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改变“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观念,应是指导学生进行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教师切实确立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发展需要、兴趣和爱好,作为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指导学生的活动。要求教师具有资源意识、生成意识,要求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活动主题,开发与利用广泛的课程资源。 (三)教师其有相应的蛛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知识与教学能力 1教师应具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知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新课程,其教学形式、内容、方法等完全不同于其他课程,这无疑给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学习,获取综合实践活动的知识。波兰尼的缄默知识理论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所说的知识,即以书面文字或图表、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这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事时所拥有的知识,则是另一种知识。前一种知识可以称为显性知识,后一种知识可以称为缄默知识”,而且“内隐学习获得的缄默知识是直接指导与支配个体的行为的”。由此分析,教师个体的知识包括可用语言表达的,通过学习获得的显性知识,如教育理论知识;也包括通过无意识内隐学习获得的、个体自己可能意识不到的缄默知识,如教师的技能、方法、交流、态度、体会等。缄默知识是支配教师教学行为的关键因素,缄默知识不是通过言语传递获得的,而是教师在具体教学活动中,通过自身感受、反思得到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一方面应具有综合实践活动相关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应不断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积累缄默知识,最终促进教师发展。如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虽然有一些统编的教材,但它只是教学的参照,它的内容是静态的,是对教学内容的某种预设,而具体教学情景是复杂多变的,是动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情景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形成具体有效的教学设计,使教学实施顺利进行。 2.教师应具有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共同设计的,教师所起的指导作用非常重要。教师在理解这门课程的基础上,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转化为教学目标,顺利实施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除了应具一般教学能力以外,教师对学生活动有效指导是综合实践活动成功的重要保障。教师不仅要对学生在选题、制订计划、活动过程等方面给予指导,还要进行方法方面的指导。在活动主题确定阶段,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知识基础、兴趣爱好、经验背景等因素引导学生自主确定恰当的活动主题,引导学生对活动主题或活动项目进行论证,以便确定其合理性和可行性。如果主题合理、可行,那么教师就能指导学生制订合理可行的活动方案和计划,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记录个人体验和活动事实,包括运用工具书收集资料、统计和处理信息资料、撰写活动报告等。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教师教学能力还体现在教师对教学应具有自我监控能力与反思能力。教学监控能力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结构中的高级形式,是教师其他教学能力和教学行为的调节中枢,它作为自己教学活动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必然反映到教学行为上来。如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得到发展,那么就会有利于教学活动更加深人,有助于教学行为的合理化与规范化。辛涛等认为,教师对于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努力程度的自我觉知与教学监控能力存在明显相关,自我觉知作为重要的心理变量对个体的行为方式和取向有显著的影响,而教学监控能力本质上说是对自己教学行为的一种自我意识。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一方面应具有较强的教学觉知能力,对组织学生进行活动的过程、方法、实效有一定的认识,及时发现自身教学的优点及缺陷;同时,应具有教学监控能力,能对学生研究课题的选定、小组的合作、研究的实施、成果的呈现等进行帮助和调节,以实现课程的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不同于学科课程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如艾利奥特所说的那样:“课程改革是人的改革”,“课程发展是人的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因此,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必须有实现转变的内在需求,在每天的教学体验中通过反思、感悟,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以顺利实现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化。 综合实践教学论文:高职 线路工程 课程教学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 摘要:《线路工程》是通信专业最重要的职业能力课程之一,本文通过分析该课程改革的原因,提出对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改革措施并阐述了改革成效,同时对课程改革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高职;线路工程课程;综合改革;能力 《线路工程》课程是通信专业核心课程,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对通信专业的学生有着重大影响。笔者对该课程提出的改革措施,旨在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课程改革的原因 初次感知知识和技能困难目前的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场地局限在教室里,教学手段主要使用板书或者采用图片、器材展示等形式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缺乏相应的感性认识,经常似懂非懂,对抽象的专业知识只能死记硬背,难以深入理解,也就没有举一反三的灵活应用了。因此,学生往往感觉《线路工程》课程“抽象、枯燥、乏味”,甚至会产生厌学心理。 教学方法、手段和考核单一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在教授这门课程时教师往往采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在讲授中又侧重于单方面的灌输,授课往往过分讲究完整,重结果轻过程。教师习惯于把知识和结论直接灌输给学生,以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直接讲授过程代替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致使学生单方面地被动听讲,难以发挥主观能动则直接参与其中,课程结束时则采用以笔试为主、课程进行过程中的小实训项目报告为辅的传统考核模式,这种单一的考核形式很难全面地衡量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 办学成本高,实践环境无法满足教学需要《线路工程》课程教学过程的实践性特点,决定了其程序性知识的获得方式。通信专业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奠定理论基础,在实践中得以强化,即通过大量的操作、训练来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院内实训环境几乎无法满足实践教学需要,而且,《线路工程》课程在操作、训练上一般都使用熔接机和otdr等比较昂贵、精密的器材,办学成本高,而学院投入较低,设备无法满足教学需要。 改革措施与手段 (一)实践环境改善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根据通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需求,联合江苏省通信管理局、江苏通信服务有限公司和南京吉隆有限公司等工程单位参与课程的实践环境建设。采取购买、捐赠和技术支持(合作)的方式,解决课程办学成本高、系统性强和专业性强的特点。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邮电建设工程公司等企业合作,以线路工程为主体,开发了一套以通信行业真实岗位为建设“节点”、模块化、工学结合的高职通信类专业“f-block”模式综合实训系统,并积极完成课程项目式和工学结合的教材。 随着我国由学历型社会向资格型社会逐渐转型,通信企业岗位准入制度逐步推行,以及高职院校“双证书”制度的要求,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省通信管理局共同投资成立线务工程实训基地。将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纳入《线路工程》教学大纲中,使其涵盖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要求。根据通信专业对应的工种,学生考取电信线务员和机务员等职业技能证书。 (二)教学手段更新 提高认知效率,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对“f-block”模式综合实训系统的参观,了解odf、ddf、mdf设备、桥架、进出局管道、架空和墙壁线缆等,学生很容易建立起通信线路全程全网的整体概念,学生对以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内容也有了比较直观的理解。这样也便于有针对性地参加社会实践,提早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学习也就有了目标和动力。如通过现场观摩学习人孔,带上皮尺,打开一个人孔铁盖,参照施工图,从人孔各方面的尺寸、管道的尺寸和位置,甚至电缆的固定、绑扎、标志等各方面的规范一一分析透彻,学生在熟悉人孔相关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读图,现场教学完成了教学组织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室内、外实训基地”转变,教学手段由“口授、板书”向“实物”转变,以其直观性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效率,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 从基本概念出发,提高学生技能“以学生为本”的高职教学观,要求学生在学习上以理解为主,记忆为辅,应用才是关键。如我们在介绍odf章节的时候,首先在教室简明扼要地介绍odf的概念、组成,然后将学生带到机房,将理论和实物odf“对号入座”,进一步让学生观察成端光纤光缆、编号、接续以及走线,思考各个部分的作用。这种直观现场教学的方式,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对odf也就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记忆。因此,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还可以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此外,通过参观现场线缆的敷设规范,有助于加强学生对设备及理论的理解,而学生的现场操作,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应用技能。有效地利用贴近实际应用的实训系统,将抽象的记忆转化成直观的理解,对准确、透彻地理解基本概念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也能加深记忆,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增强职业素质,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大部分通信企业既要求学生掌握通信工程岗位共同的专业理论,又要求学生能在这些专业理论基础上把已形成的能力在相应职业岗位范围内进行转移(第二岗位),达到上岗无须过渡、转岗不必培训的目的。《线路工程》课程的职业定向性十分明确,将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实践相对应,与工作岗位相吻合,与职业技能证书要求相统一。在职业证书的推动下,通过教师对职业道德(5s)和职业态度的引导,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探索学习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教学方法引入 “f-block”模式综合实训和线路工程实训由专、兼职教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过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采用项目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工作情境法等教学法。 “教、学、做”一体化在每个任务模块中,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方法作为教学的具体形式,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共同教授,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学生边学习、边实践,使学生在“教、学、做”一体的环境下,迅速理解通信线路的整体概念及具体的标准、规范,掌握光缆、电缆及相关设备、仪器仪表的相关操作技能,熟悉光电缆工程的敷设、设备安装、测试等线路工程知识,并通过综合性任务将各项工作连接起来,进一步提升综合能力。 案例分析法otdr测试中,根据中美海底光缆的抢修案例,总结如何快速而准确地进行故障定位及参数测试,在此基础上,利用实训系统,人为地在实训系统的光缆线路上制造故障,让学生利用otdr查寻并排除故障。通过案例分析并在“f-block”模式综合实训系统中求证,可以使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发展。同时,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让它们处于一定的情境之中,有利于学生更加清楚、深刻地把握、理解这些概念,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此外,通过讨论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交流和团队合作的意识,克服从众心理,有利于学生独立思维习惯的养成。 工作情境法通过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体验真实工作过程,激发学习热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按照学校与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开发的授课流程,进行主体式学习。而教师就完成了从主体到客体的转变,从演员转变为导演,从事必躬亲的执行者转变为运筹帷幄的指挥者。学生在不断的操作情境再现中可以强化知识点的记忆,培养学生关键核心能力,与企业单位的工作场景无缝对接。 考核方案优化 整个考评体系改革将过程考核与评价纳入课程总成绩,改变用试卷考核为主的成绩评价,成绩将主要体现在平时考勤、职业素质和态度、职业能力、项目报告、理论和实践知识等方面,如表1所示。 在新的考核方式中,考核内容面向职业岗位,依据工作样本,制定考核内容;促使学生注重学习工程,将小组成绩与个人成绩挂钩,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强调对学生进行个体评价和过程评价,激发学生上进心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使学生无论基础好坏,都有机会获得成就感,增加智慧开启的经历。 改革成效 课程改革增进了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友谊,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培养了学生之间协作互助、团结友爱的团队精神,使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还学会了如何做人,提高了个人素养。 教学质量比较课题组成员开拓面向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建立了一套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方法。课题组成员紧跟当前通信工程技术的发展水平,将先进的工程技术理论贯穿课堂之中,开拓了知识面。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多种教学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网络资源,实现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充实了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良好。教师课程评价由同行评教、督导评教、学生评教三部分组成,学生成绩优秀率和教师评教分数逐年上升。 家长与学生满意度对几届学生调查的结果显示,学生对于课改的满意度由80%升到90%。教师的授课方式能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气氛活跃,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讲授内容以实际工作岗位为主线,结合教材和专业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很好的提高。家长认为课程改革后的教学条件很好,创造了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进一步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同时学生还拥有更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等。 企业满意度通信企业和公司的高级工程师对通信专业毕业生评价很高,认为课程改革很成功,课程改革将职业能力培养贯穿教学过程始终,课程改革非常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教学内容涉及通信线路施工中的各环节,毕业生获得电信线务员资格证书,理论基础扎实,学生动手能力强,仪器操作熟练。 问题与建议 本课程改革有待进一步完善。本课程是职业能力课程,在不同的专业开设,对于如何形成相应的特色以满足不同的专业的需求,课题组成员将深入企业调研岗位的差别,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形成各专业的特色。 师资队伍建设有待提高。教师对课程改革核心理念的认识和理解不到位,教师教学方法与实际操作能力有所欠缺,同时教师获取通信职业技能证书的种类不全、层次不高。课题组将深入企业实习,与工程师讨论岗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需求,提高自身的工程能力,考取相应的高级职业技能证书;同时教师将进行课程改革方面的教育学习和培训,掌握现代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实践证明,《线路工程》课程改革落实了以“胜任通信工程岗位要求”为出发点,以实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给学生提供终身发展的牢固基础为宗旨的原则,满足了企业要求从业人员快速顶岗的愿望,满足了学生和家长要求继续发展的愿望,也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性。 综合实践教学论文:虚拟仪器技术对提高通信专业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教学实践 labview(laboratory vitual instrument engineering workbench),是一种使用图形符号编写程序的编程环境[1]。而且labview不仅仅是一种编程语言,它应用已经扩展到很宽的范围,如控制daq设备监控、向外部系统发送信号、检测未知信号的频率。labview程序与虚拟仪器是一门使用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应用非常广泛,学好这门课程不但能够掌握一门编程语言,还可以对以往所学习的通信方面专业的内容加以认证从而加深对通信专业综合运用能力。本文针对这门课程,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怎样提高通信专业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教学手段进行探讨和研究。 1 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labview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编程开发环境和运行系统,是专为测量、数据分析并提交结果而设计的,所以它对于仿真、结果显示、通用编程是一种很理想的语言。《labview程序与虚拟仪器》[2]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应用型课程,根据这一特点,制定本课程教学大纲,确定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编写结合本课程特点的讲义,确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点,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密切结合,使学生在掌握labview编程方法的同时,也具备了联合实际操作labview的能力。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与以往曾经学过的通信方面的专业内容相结合,将通信方面的仿真技术融入教学实例中,使得学生在掌握编程环境的同时也对以往的知识融会贯通。 由于教学对象是大三学生,他们有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具备了一定文本编程基础,并且也学习了通信方面的专业基础的内容,对于所学内容是否能够加深对本专业的综合素质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设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上要针对他们能够提高专业能力来进行施教。如果能够多针对提高专业综合能力进行施教,且从联合实际由浅入深的模式循序的指导学生学习,能让学习本课程带来更多的兴趣和动力。 2 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注重理论联系实践 传统的编程语言学习的课程注重通过课堂讲解书本上的内容来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编程方法,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他们往往专注于课堂上老师讲解的内容,而忽视课后的实践操作,忽略了编程语言学习的目标—通过学习能够自主进行编程来解决实际工作中的任务。而本门课程的授课方式,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些缺陷,具体的实施过程如下。 2.1 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new class 本门课程的授课地点为new class实验室,学生课堂上每人一部电脑与教师机相连,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显示器更清晰的看到教师对软件的操作和演示,并且能够在课堂上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操作和实践。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 2.2 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 实践型教学方法是相对于单向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提出的,融学习与实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2]。在”labview程序与虚拟仪器”课程中,通过案例教学带动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通过问题驱动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通过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践能力。在课堂讲解上选择简单、生动而又贴近通信专业方面内容的实例。 由于labview的特点—用户交互界面与现实的物理仪器界面类似,所以labview又称为虚拟仪器。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在课堂上的例子的简单和生动,可以让学生在编程过程中很容易上手,不至于对于复杂的学习产生厌倦情绪或抵触情绪。在课堂上进行讲解的时候,往往都是从简单实例入手,让学生感觉其实跟平时操作的,让他们觉得自己物理仪器界面相似,且程序编制过程都是通过简单操作结合完成的,从而让学生觉得自己有能力设计虚拟仪器且完成有趣的程序。然后,在后面的学习中循序的讲解较为复杂的实例,在讲解过程中多让学生思考,对于同样问题鼓励学生采用不同方式达到同样目的。这样可以让学生将所学能够自己应用自己思考,而不是只是听老师讲解,而且在编程过程中鼓励同学讨论、交流,效果比只是老师讲解要好很多。 当然,在运用实例讲解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要谨慎的安排教学课题的顺序,让学生不至于突兀地接触到未曾见过的内容;第二,要注意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的互相配合,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3 精讲多练,互动教学 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在讲授知识时加强前后相关知识的连贯性,对重点和容易出现错误的问题从多角度、多侧面去阐述,从知识的点扩展为知识的面,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 在课程早期,主要进行单个函数的编程练习,重点掌握程序设计中的基本函数函数、数据类型与程序结构冬。通过反复的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的函数、控件的使用,具备基本的编程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完成一些难度加大的作业,将程序设计知识和实践知识紧密的结合,加深对labview的虚拟仪器的全面理解和掌握。此外,通过开发模拟实际数据采集实例,用一些可以通过简单的接口采集数据的装置(比如,串口、计算机声卡等),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使学生得到进一步的锻炼,而且激发学生课后自己采集数据的实践练习,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能力。 2.4 利用网络进行师生交互 除了常规教学方式还以丰富的网络资源作为补充,以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并鼓励自主学习。网络资源包括教学大纲、电子教案、教学课件、重点难点及综合练习和模拟试题等内容,为加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5 选择与学生所学相关理论知识的题材 labview与虚拟仪器涵盖了诸多学科和诸多理论[3],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着重选择与之相关的实例。通信的学生多增加信号处理和通信处理模块方面的应用,比如在课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创建自己的虚拟示波器,促进学生在编程能力的提高的情况下也与之前学过的专业知识相印证,增加学生的编程能力的同时也强化了专业理论知识,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分阶段考核模式 编程语言的考试传统模式一般采用笔试+上机操作,这种模式有其利弊。笔试+上机操作的考核模式只能考察学生对labview编程语言的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但不能了解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综合应用能力;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采用了平时成绩+笔试考核的模式。其中平时成绩包括:按时上下课,按课题要求完成编程,以及平时对于额外加分题目的完成程度。笔试考核成绩则考虑到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4 结语 在《labview程序与虚拟仪器》该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采用理论与通信专业实例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和分阶段考试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增加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实例,促进学生加深专业能力,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和求知欲,从而提高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中给出的一些实践探索经验,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在教学中进行修改和调整,让学生能够更好的从本门课程中受益。 综合实践教学论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探究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面向学生生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开放性的课程。这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贴近社会,开展富有人文性、科学性、实践性、创新性的实践活动。这样,学生的知识结构、动手技能、情感意识、创新能力都得到和谐发展。 一、活动课题,来自学生生活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其涉及面广,没有固定教材,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细致策划,精心选题。“生活即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要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师生携手走进生活,共同挖掘活动资源,选择学生感兴趣、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课题。班里有的学生家处城郊,家中还有一两块自留耕种的农田;而有的学生在城市,养尊处优,甚至五谷不分。在与学生交流时,同学们都表示出对农田的兴趣与好奇。这样“走进田野”课题便诞生了。社会是个大课堂,有着挖掘不尽的课堂资源。适时追踪,随时了解社会动态才是现代学生应具备的素养。综合实践活动只有密切关注社会,才能变得立体、五彩缤纷,才能促进学生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当今社会中,中小学生文明礼仪缺失严重。一些青少年在学校里不懂得尊重他人,不懂礼让,不讲礼貌;在社会上不知道怎样称呼他人;在家里不懂得孝敬长辈。鉴于此,我以所在城市创建文明城为契机,在班级里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做好扬城小公民”系列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用稚嫩的双手制作画报,写标语,宣传文明。他们精心策划、开展了“文明礼仪小老师”“文明礼仪小画家”“文明礼仪小作家”等活动。这样的系列活动对孩子们文明礼仪的养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实践活动,学生自主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综合实践活动正是彰显手脑并用,突现学生创新智慧,体现学生动手能力的课程。 (一)学生自主设计活动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精心部署活动的权利不能让老师独享,在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主体也应是学生。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四大板块之一,是体现综合实践活动创造性的良好载体,此课程绝不能以学生制作出手工作品、掌握该劳动技能为终极目标。“飞鸽”是苏教版《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与技术》教材中的手工制作材料。鸽子是和平的象征,与人类有着深厚的情感。因此,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飞鸽”这一课上得丰富多彩,并让同学们自行设计活动方案。同学们经过讨论研究将活动设计为如下几个步骤:①观看一部电影《战鸽总动员》,体会人类鸽子的深厚情感;②了解和平鸽的由来;③去市民广场与鸽子交流情感;④将情感融入到创造性制作手工作品中;⑤同学们收集人与鸽子的深厚情感的文章,面向全班交流。在整个活动设计过程中,学生通过思考,解决了问题。这不仅培养了其创新思维,还增强了学习能力。 (二)在实践中大胆创新 创新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自主探究的活动空间。这样,在查找资料时,他们会有不一样的材料整合;在自主实践中,他们会生成丰富多彩的活动过程;在活动总结时,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会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在之前“走进田野”的活动中,同学们在农民的指点下播种、浇水……事后,同学们都满载收获。离开时,突然一位同学问我:“老师,我们把‘田野’搬到实验室去吧。”“怎么搬?”“现在不是有无土栽培吗?”“对对……”同学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议论开了。同学们在动手实践中思维得到了激发,创新性的活动在他们头脑中生成。就这样,孩子们自主研发的“无土栽培”“室内实验田”在学校的实验室里生机盎然。可见,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三、多元评价,关注学生的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说要“建立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发展功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能以一个活动的完成作为终极目标,而应突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综合能力的收获。活动中要充分开展自主评价、生生评价、师生评价,并将活动拓展延伸,通过各种方式向全校宣传并获得评价;通过走进社区以获得社区民众的评价;通过电视新闻媒体传播获得社会关注和评价。只有开展多元的评价,才能将将学生全面、持续性发展这一目标落到实处。 四、结语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要在教师的指引下,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课题让学生自主选择,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究,评价以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目标。这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才能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作者:田晓玲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育才小学 综合实践教学论文:语文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一、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 在职教中心的语文教学中,采用了“综合性学习单元”,这表现出了“课程标准”的精神所在,对于职业技术中学的语文教学的改革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在教材中,通过设置“综合性学习单元”,往往给语文课本的学习达到上升、拓宽,也为学生的自主、探究而创设了好的问题、情境、学习的空间等,由于语文的内容具有丰富的特点,使得学生的学习方法具有多样性,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去实践、学习而使得目标达到综合、多样的性质。 二、实施综合实践课的措施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综合性的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突破原本的学科的构架,让语文课程沟通、整合与其他课程中。而教师在课程中是进行研究、开发的人,所以,实现课堂教学的综合性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二)要在课外阅读中拓宽综合性学习 对于综合性学习,包括课外的课堂学习,所以,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外中进行学习,通过课外阅读而实现学生的课外知识,从而扩大学生的视野,这对学生扩大知识面来说很重要,对于课外阅读,其内容具有丰富而多彩的特点,对于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而知识的综合性,往往很强。在进行综合性学习时,作为一个“练兵场”来进行。所以,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凡是遇到的问题,教师都要引导学生去思考,让其通过课外的阅读、查资料、网络搜索等方法,或者一起探讨来解决。对于课外阅读,使得学生的阅读、理解的能力得到提高,而教师这时要对学生进行指导,给予其课外阅读的方法,让其有兴趣去阅读,也让学生在读中去动笔记录,在读中去思考。 三、实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要把握好的原则 (一)开放性原则 对于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有开放性,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更具有开放性。其分为以下几点: 1、内容的开放性 在进行社会调查、进行授课时,尽量去达到学生的多方面需要,而学生往往发展水平是不同的,其兴趣爱好是不同的。 2、过程的开放性 在综合性学习中,比较看重的是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体验、个性化的表现,对于过程,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所以,我们有必要进行调整、改变,在实施中结合学生的表现。 3、时空的开放性 我们不让学生只限于在课内进行学习,也需要加伸到课外,假期等。而学习的地点,可以是教室、图书室、村组、街道等地方。 (二)综合性原则 1、学习目标的综合 对于学习目标的综合,往往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达到综合,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得到综合。 2、学习内容的综合 除了掌握语文学科知识外,还要对跨学科知识是把握,在生活中、在社会中都要学习。 3、学习方式的综合 其综合表现在:书本结合实践,接受结合体验,课内结合课外,个体结合合作等。 4、学习评价的综合 其表现在:定性评价综合定量评价,自我评价综合相互评价,口语评价综合档案评价等。 (三)、实践性原则 在实施语文教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教师要将“活动”作为自己的主要部分进行展开进行,引导学生进行“做”“考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在相互之间的交流讨论中,学会知识,学生能够去发现、解决有关是问题,从而,让学生去社会、生活中体验。 四、实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做法 (1)有计划地开展语文竞赛活动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通过竞赛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对于竞赛,范围可以不同,或者场合不同,可以及时进行,其形式、大小不必有太多要求。 (2)初中学生对课本剧、童话剧的表演 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了解、记忆,我们可以在某些课文中进行有必要的设计,尤其是在情节的空白处、内容的浓缩处,让学生去进行丰富的想象,而在这样的、创造性的表演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培养,从而促进其语言的发展,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如:我们可以把《羚羊木雕》、《背影》、《老王》等都演成课本剧的形式。 (3)在课上,开展一些辩论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由于中学生具有好胜的心理,在辩论中,依据这一特点,学生经常为了处于胜利的位置,在辩论前,总是进行积极的准备,首先去编出所要的提纲,而在辩论中,增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培养与其他同学的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 (4)进行研究性学习 采用这样的探究性学习,可以把老师和学生的距离拉近,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各个方面的能力,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以至于走上社会能够更好的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五、结语 总而言之,由于新课程的改革在不断地深入,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使得学生能力得到培养,这种特别的、优化的趋势已经在不断提升。作为一名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师,要始终本着将学生的发展看成是最主要的,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精神,更加好的学好语文这门课,提高自己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性能力,帮助学生学习语文,使得学生在综合性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应用能力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作者:李敏 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职教中心 综合实践教学论文:小学综合实践教学学习指导论文 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独有的特点和优势,也有他需要补足的地方,为了能够让学生更为全面地发展,教师首先要给予合作教学以充分的肯定,另外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心智水平和学习能力方面尚不足以应对很多的综合实践活动,为了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又维持学生的参与热情,合作方式的选择非常关键,教师要充分了解自己学生的优缺点,让学生在分组模式上能够形成有效的互补,这样既能促进学生内部之间的互助学习,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1.合理选择活动主题,保持趣味性和价值性 综合实践教学的关键在于活动主题的选择,在此过程中教师既要保持活动的趣味性,又要保证其价值性,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获得某种技能的提升或者意识的培养。此时在活动主题的选择上教师可以首先以教材内容为基础选择学生兴趣较为浓厚的活动主题,先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为首要目标,并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参与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提高学生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添加能够让学生受教育的活动内容,寓教于乐,让学生能够在高昂的参与热情下获得最为深刻的教育。 2.合理选择小组结构,设定小组管理模式 在综合实践教学的合作学习中,小组结构的设定也非常关键,教师要在充分了解自己学生优缺点的基础上根据活动的主题和内容进行各个学习小组成员的调配,让学生之间能够碰撞出学习的火花,也让学生能够获得最大限度的活动体验和成长。另外,在小组成员的调配中也要为每个学习小组确定一定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避免由于内部管理问题而造成活动障碍。明确管理责任主体,例如设定组长和副组长,提高学生的制度意识和管理意识,让学生能够明白合作需要在一定的制度和管理模式之下开展,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每个小组的学习效率。 3.协作能力和意识的培养 在应对实践活动的时候,很多时候学生并不知道如何在小组之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和补足自己的劣势,也就是学生不太懂得如何与同伴或者是社会进行沟通,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沟通能力和协作意识的欠缺是我们开展合作式实践活动教学的主要障碍,因此为了提高综合实践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授学生彼此协作技能和意识,让学生懂得如何去与周围的同伴沟通,如何与周围的同伴分享自己的成果和困难,尝试与他人共同完成实践研究,分享成功的喜悦。总而言之,在小学综合实践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既是符合小学阶段学生心智水平的有效方式,又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的有效途径,同时开展合作式学习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内部的化学反应,促进学生互补互助,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发展,并且在不断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作者:陈小红 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圩塘中心小学 综合实践教学论文:实践性教学的市场营销综合论文 一、师源缺乏,任课老师缺乏实践经验 现在较为普遍的现象是专业的市场营销任课老师大多数也是从学生时代读书进入教学岗位的,并没有什么实践的经验,对具体的营销方式并不了解,只是照本宣科的把课本上的知识传递给学生,没能及时的进行营销理念的更新。还有就是因为教师需要管理学生和完成教学任务,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去实践,导致他们与社会的实际情况脱节。而那些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专家又由于自己的工作原因不能担任学校的客座讲师,由此造成老师与学生更加脱离企业的实际营销状况。综上所述,不难知道现在的教育模式很难培养出与社会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创造性营销人才。所以教育改革刻不容缓。市场营销专业必须要知道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学好这门课程。 二、加强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职业动手能力 就目前的市场营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与适应企业人才需求的实践性教学方针: (一)加强教材的实用性与及时性学校教材要与当今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特别是要让学生觉得内容真实贴近生活。增强教材的实用性,能够让学生所学符合实际操作情况。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堂上参与互动。将传授理论知识内容的观念转变为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教学目标。教师与学生之间树立一种和谐的关系,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实际能力和自身的需求做一个大致的引导,在教学中实现“教、学、做”一体,体现教学课程的实践性与应用性。 (三)增加实践教育可以减掉一些不必要的课程,来设置一些具有营销特色的课程,特别是这样可以增加实践的时间。可以让学生在在校期间去一些实习单位进行实际性工作,并对学生进行实践环节的监控,可以作为考核学生成绩的一项指标,这样能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四)实现“双证”教学根据国家劳动部制定的职业标准,企业需要的人才标准进行职业技能的培养。把获得职业职格证书作为一个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把证书的课程与市场营销的课程融合,要求学生进行专业性、实际性的技能培训,以便能获得相关的资格证书。 (五)在本校建立模拟教学培训基地在校内建立实训公司,让学生的职业技能在校内就可以得到提高。学校的师生本来就是一个消费群体,这样建立在学校可以为师生提供便利外,还可以减低学生外出实习的不适,同时也便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直接的结合。 三、扩大实训教育基地 要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就要扩大实训基地,让学生有培训地,这样就要求学校与社会企业之间加强交流,实行一种校企联合办学的模式,企业派出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而学校向企业输送符合其发展需求的一批人才,这样学生不仅能走出去实际的感受营销情况,企业也可以解决用人难的问题,这是互利双赢的场面。而且,企业自身的条件为学生提供了技能培训,而企业也可以要求学校给自己的员工进行理论培训,这样又给企业节约了时间、成本和场地。 四、建立“双师型”队伍 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因此,教师要拥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学校可以给老师除了安排一些教授学生理论知识的任务外,还可以让老师去相关的单位进行岗位培训和顶岗实习。让同学们在实践的同时,也提高老师自己的实际能力。通过在企业营销中所遇到的问题,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熟练了解营销实际操作的一系列问题,才能更透彻、更详细地讲解给学生,这样教师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有实际经验,这样肯定会促进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 五、结束语 由于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各种营销产业高度发达,产生了很多与营销相关的产业,营销人才的缺口越来越大。但实际高校培养的人才又和企业的发展所需人才不符合,就造成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找工作难,企业招工难的社会问题。所以高校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学体系。通过学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改革,通过教师和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可以及时的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为教材的及时更新打下一个基础。同时学生通过自己在企业中的实践明白自己的不足,也会更加了解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学会融会贯通。将来更好的适应企业环境。 作者:刘霞单位: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 综合实践教学论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的实践 《科普天地》2013年第6期 摘要:科技教育中心是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基地,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越来越被重视。科技教育中心将担负起综合实践活动的中啊哟任务和责任,综合实践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本文就科技教育中心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做以简略阐述,目的在于进一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实现新课改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科教中心;综合实践;教学思考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已被高度重视,它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活动,实现课本上得不到的教育。 1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1.1请进来走出去:为了充分发挥基地的依托作用,开展活动时还可以邀请部分学生家长,熟悉基地情况的行家或专家等担任基地辅导员,指导学生开展基地综合实践活动。这样,学生们欣喜地走出校园,领略了青山绿水的美丽,了解了地方的历史文化,目睹了高科技生产的神力,体验到生活的真谛。 1.2开发利用具有地方特色课程资源:在开发利用具有地方特色课程资源中,依托当地的“山”“水”、“洞”、“厂”、“场”等,开发研究、调查了解当地移民生产生活情况,使学生在实践中开阔了眼界,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学生对家乡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绩更认识深刻,增强了学生对家乡的感情。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学生的学习方式呈现出多样化,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社会考察、调查、访问、参观的社会体验性学习;设计制作的应用性学习,社会参与的实践学习等,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得到培养。学生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的变化 1.3通过课题研究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是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重要途径,在课题研究中,通过对当地的“山”、“水”、“洞”、“厂”、“场”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物资源的开发,调查了解当地人们生产生活情况,同时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信息资源、师生经验和人文资源。以上资源的开发利用,既注意在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中指定领域的利用,又注意在班队活动、节日系列活动等非指定领域的利用。在开发利用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中,建立了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改变学生单一性的知识接受性的学习方式或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探究和创新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并为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情感和态度奠定基础。同时,在课程实施的形态上,从学校扩展到广泛的家庭和社区社会,使学校教育的课程组织形态由封闭性走向开放性,广泛地发挥了校内外的教育资源作用,特别是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注意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 2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思考 2.1加强组织管理和队伍建设:从组织建设、人员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着手,加强综合实践过程的管理,建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领导小组,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激励教师积极开展活动。一是通过走出去,组织教师参加培训;二是组织教师学习《活动课程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综合实践活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理论书籍和文件资料,帮助教师转变观念,同时鼓励支持教师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规律,提高开发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三是注意发展校外指导教师队伍,请专家担任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 2.2做好每项活动前的预设:确定开展活动的主题、设计具体的活动方案时,我们教师首先要做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研究主题和方案的可行性,是否切合实际、反映时代特征、主题是否鲜明等,同时要研究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结构、知识水平等,不能闭门造车,纸上谈兵。教师对开展活动的内容所涉及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要熟悉,要首先去进行研究。在学生活动前加强这方面的知识技能学习和研究。这是开展好活动的前提。 2.3不断完善活动方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活动方案,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处于起步阶段,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开始设计的方案在实施中会发现存在许多问题,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实践中加强改进完善。在活动中我们要多给学生独立或合作开展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想办法去解决问题。但由于我们现在的学生已习惯给予的教学模式,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某项工作的能力较差,因此我们在设计活动过程,设计问题时不要太大、太繁、太多,让学生摸不着边际,活动过程、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教师在活动中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2.4要体现在“做中学”:“问渠哪有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创造的源泉,没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创造活动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造活动就无法进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提出“做中学,学中做”理论,实践能力不是通过书本知识的传递来获得发展,而是通过学生自主地运用多样的活动方式和方法,尝试性地解决问题来获得发展的。从这个意义上看,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就是学生围绕实际行动的活动任务进行方法实践的过程,是发展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基本“学力”的内驱力。当然,放手让学生去干,可不是让他们去“自生自灭”,老师作为一个指导者,参与活动的全过程是很有必要的,只不过有的时候作用显著些,例如帮助解决立项后的操作上的难题;有的时候作用则显得弱些,如当学生进人资料采集点后就是他们展示自我能力、丰富人生阅历储备的阶段,这时的老师,则起辅助作用。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获得了多元感受,在实践中获得新知,也在实践中形成了意识,锻炼了能力。学生的个性在实践中得到张扬,学生在整体素质在实践中获得提高,一个个新的生命在实践中生成。迎着初升的太阳,怀着收获的渴望,我们的心中充满了期待。我们在实践中点燃了学生的“联想”风暴,我们相信虽然尝试的过程不会一路平坦,但一定会阳光普照。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多多,只要我们多动脑,以教育为己任,科教中心将在综合实践活动教育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曹鑫 单位: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科技教育中心 综合实践教学论文: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探究 《数学学习与研究杂志》2015年第四期 一、合理调整活动内容和时间,增强活动的整合性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课内外相结合.教材内容一般来源于现实生活,是其他三个知识领域的延伸.但有些内容离学生的实际有差距,在课堂上很难完成.在组织实践活动时不能仅限于教材提供的形式和内容,还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好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内容. 在教学“环保小卫士”时,一年级学生对“环保”理解有困难,不明白植树与环境有关系,垃圾为什么要分类,回收利用是怎么回事,如果单独放在数学课堂上完成,学生很难理解,不能真正体会到数学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本次活动前我上了一节“矿泉水瓶手工制作”的美术课.让学生在生活中收集了一些矿泉水瓶、易拉罐和一次性纸杯带到学校.美术课上,先让学生欣赏易拉罐和纸杯手工制作的作品,激发出学生制作的热情.再拿出孩子们收集的物品,小组分类整理出三种物品的数量,接着让学生说说矿泉水瓶还能有什么用途,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象,想出了许多花样.如可以制作笔筒,瓶盖上打几个孔用来洒水、浇花,装饰玩偶、飞机等玩具.然后为孩子们提供剪刀、胶水、彩纸、双面胶等材料,指导孩子们动手制作了笔筒和收纳桶,并带回家收放自己的东西.在活动中孩子们真正体会到了旧物的利用,对垃圾的回收就不再陌生.既渗透了环保的知识,又为“环保小卫士”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将数学与美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二、加强交流与合作,提高活动的有效性 综合与实践的教学,重在实践,重在综合.在活动中,注重学生自主参与、全过程参与,重视学生积极参加动脑、动手、动口.在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离不开合作交流,只有在师生、生生、组与组的交流中,学生对活动内容的理解才更丰富、更全面.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交流合作的条件,学生在亲历活动的过程中自然想说、敢说、乐说、畅所欲言,鼓励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展现思考过程,交流收获体会.例如第二册“有趣的数”安排在100以内数的认识后,目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巩固两位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发现百数表中数的一些简单的规律,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教学时,我为每个小组准备了花生、大豆、不同的数字卡片百数表等活动材料,引导学生小组合作,通过猜一猜、数一数、摆一摆、议一议等参与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自己活动体验并与他人交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总之,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还是一门新的课程,我们要不断研究,不断改进,逐步完善,使实践活动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真正在实践中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作者:文丽平单位: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大乘镇三合小学 综合实践教学论文:职业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教学论文 摘要:职业高中的语文新课程标准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选入了课程体系当中,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实践学习中应用语文知识。基于此,文章在具体分析了职业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征与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目前职业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开展职业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策略。 关键词: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综合实践活动 所谓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具体是指结合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并解决实践中的问题。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职业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内容,是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而且是教学的难点。如何有效开展综合实践课,发挥其最大教学功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职业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征与意义 (一)职业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征 职业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其一为综合性特征,主要为对语文知识的全面应用,融合了听、说、读、写等内容,重视语文学科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性,通过综合研究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第二为实践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作为综合性的教育活动,其开展过程中采用的是相互合作、自主探索、主动创新的教学模式,将语文知识技能融入实践当中,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知识在生活工作中的实用价值。第三为整体性。职业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团结合作,共同参与,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职业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加强语文实践,注重对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新教学理念下,职业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教学意义。传统课堂中,教师既要教学,又要进行纪律管理,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则全面提升了教学的有效性,突出了语文实践活动以及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学生在实践课中有了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学生更愿意自己动脑动手,凭借丰富的学习资源与大量的实践,提升自身对知识的整体把握能力。其次,职业高中语文实践活动课以丰富的内容以及高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既能够获取知识,又实现了态度、情感等的生成与发展,充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了较为广阔的成长空间,注重对学生潜力与个性挖掘。因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对学生个性的生成与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职业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管理不严格 部分学校管理者由于缺乏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经验,教学管理上存在偏差,没有及时调整教学理念与思路,课程计划上缺乏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设计,使得综合实践活动具体实施效果不显著。究其原因,在于管理者对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作用与地位认识不足,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学校管理者与教师在课程意识、课程管理以及实践能力方面都存在问题,尤其是学校领导的教育理念、实践教学意识以及发展理念等直接影响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效果。 (二)课程设计开发不足 由于受传统的课程体制的影响,教师实践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意识较为淡薄,技能较为欠缺,职业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设计开发不足,部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时,对于课本的依赖性太强,没有全面发挥出活动的开放性,简单地从一个方面、一个角度来设计与实施实践活动课程,实践有效性受到了较大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课与阅读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而有的教师在碰到教材中的综合实践活动时,只是将其作为课文来学习;部分教师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设计与实践上有所重视,但其教学往往局限于课本以及课堂当中,地点停留在校园里,使得实践活动课成为了科学常识课程、自然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初衷相悖。大多数职业高中的学生更喜欢互动多、课外知识丰富的授课模式,而由于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不完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未能被调动起来。 (三)组织实施随意 同写作训练、阅读教学以及口语训练等相比,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操作较为繁琐,其组织与实施对于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职业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组织存在着许多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有着较大的随意性,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性被忽视。并且职业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组织是建设在学校所在地的环境、文化资源等的基础上的,并且是以此为活动背景的,因而,实践活动课是一种有着地方特色的本土化课程。而部分学校一味借鉴外来课程,导致地方特色丧失,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变形。 三、有效开展职业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策略 (一)提升认识,优化管理 首先,学校管理者应当转变观念,作为管理者,应当站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角度认识到有效实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要性。其次,要实现专业化发展,需要转变教师培训方式,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纳入全员培训当中,实施专项培训;改变传统单一的理论培训模式,实行实践性与研讨性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学校也需要定期对学生家长进行培训,提升家长对实践活动课的认识,获得家长的支持。此外应当加强管理,改革学校管理制度,对现行的以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的教学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建立起学校综合实践课程管理等制度,确保实践活动课程的全面有效开展。 (二)立足专业与生活,加强实践 作为教学实践的主体,教师应当充当教学者与研究者的角色,注重实践课程的设计与优化,活动实施前要引导学生选取与制定活动方案;活动实施中要引导学生协调活动中的各类关系;活动结束后要指导学生形成结论,进行表达与交流。而在活动内容上,则要立足专业与学生生活实际。语文是学习与生活的工具,职业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也需要体现出一定的专业性,在课程实施中需要兼顾教育与专业的要求,体现出实践课程的深度。例如,可开展模拟招聘会活动,将学生分为招聘组与应聘组,应聘组写应聘信,招聘组结合自身专业特征写招聘广告,提升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关注自身专业及就业情况。其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还要同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推动学生对于社会、自然的整体认知,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充分挖掘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将课堂教学向外拓展、延伸。例如,可让学生记录新闻实事,关注焦点,并作好记录,教师可组织实践课程,让学生充当新闻播报员,对于新闻热点发表见解。 (三)加强互助合作,评价激励 职业高中可组建专门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师队伍,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完成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并且职业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开放的,凭借一位教师的力量是难以完成整个教学的,因而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师需要主动与班主任、家长以及社区合作,寻求校园内外的支持与帮助,全面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质量。同时,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要以活动促发展,让学生主动探究与实践,教师要在学生实践过程中加强引导,让学生通过交流与合作,对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观点、体验以及感悟进行归纳与思考,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此外,教师需要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注重评价与激励,教师的语文实践活动设计开展要在切合学生实际的基础之上,评价中要以激励为主。例如,可采取小组评价的方式,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逐渐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信,进而促进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 总之,职业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对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与价值观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设计与开展过程中,教师难免会碰到一些问题,但作为职业高中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积极探索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对策,全方位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作者:罗艳 单位:成都电子信息学校
中职德育论文:中职德育环境研究——试析南宁市中职学校为例 【论文摘要】本文以南宁市中职学校为例,就中职德育环境现状分析了环境因素对中职生德育的作用机理,探讨了德育环境的不足与中职德育效果不良的关系,试图从改善环境着手来提高中职学校的德育效果,并为建立中职德育长效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论文关键词】德育环境 家庭德育环境 学校德育环境 社会德育环境 虚拟德育环境 中职德育环境依构成要素可划分为社会德育环境、学校德育环境、家庭德育环境、虚拟德育环境四大部分。参考前人的研究结果,笔者选取与中职生德育关系密切的部分环境因素作为研究对象,制定研究方案,2006年11月初至12月底,就南宁市中职学生德育状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接受调查的包括广西水产畜牧学校在内共有6所学校,每所学校发出问卷500份。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了许多可贵的数据,这些数据较为客观地描画了目前中职学生的德育思想状况,显现出在家庭、学校、社区教育中中职学生德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回收后,经逐项统计、归纳、分析,现将问卷调查结果比较突出的问题总结及分析如下: 一、家庭德育环境分析 (一)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是孩子成长的最重要环境条件,而亲子沟通是形成良好关系的前提 调查表明,有48%的学生与父母沟通情况良好,还有32%的家庭沟通情况一般,15%沟通少,4%无沟通,这明显不利于孩子成长。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是良好家庭德育环境的首要条件,子女与父母的沟通情况反映了家庭德育环境的优劣。子女与父母的沟通即是家教,沟通方式和沟通内容就是家教的方式和内容。不同的沟通情况会导致孩子不同的个性。对孩子来说,如沟通情况良好,证明父母的教育能有效地引导子女,子女的人格能够健康成长。反之,对子女的人格成长很不利。 就本研究结果来说,由于一半多的被调查者家庭成员关系不理想,特别是4%的学生认为与父母之间没有沟通,这意味着这些学生背负着家庭问题来上学。在管理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如学生偏执、没有认同感、自我封闭或不善于沟通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并非因为管理的不力,其根源大多可追溯到家庭。因此,在管理中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沟通方式影响家庭德育的效果 进一步调查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还可以发现,沟通的方式也影响家庭德育的效果。调查表明,发生矛盾时能与父母作交流并以父母意见为主的占65%,这属于沟通方式良好的情况;争吵或赌气的共占35%,这属于沟通方式不理想,这部分家庭的成员关系可能不太稳定。 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是良好家庭德育环境的首要条件,而沟通方式决定了沟通的结果。良好的沟通方式应是双向的、协商式的。有些父母家教时用讲道理的方式。子女与父母讲理由,意味着双方互谅互让、互相理解。但是以讲道理的方式家教,需要的技巧比较高明。讲得好就是循循善诱,孩子的反应是心悦诚服,即使有矛盾,也会和父母作良性沟通,并能尊重父母的意见;讲得不好就会变为讲大道理、讲空话、老生常谈,孩子的反应是面上不说,心里不服,有时会阳奉阴违。由于心里不服,产生矛盾时就会和长辈争论,争不赢时就会冷战,赌气不理。 有的沟通是属于单向的。父母过度威权,家教使用高压的方式,意见单方向从父母传递给子女;或者父母过度溺爱孩子,意见单向从子女传递给父母,这两种沟通方式的结果都不太好,最后容易导致争吵或“冷战”。争吵意味着子女与父母双方互不理解,各执一词,父母的教育基本不被子女接受。高压的家教方式比较简单粗暴,完全由父母一方说了算,孩子服也要服、不服也要服。小时候可能没问题,长此以往,到了青春期时孩子要求独立,对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这种家教方式常会导致过度逆反。最大的弊端在于以一方意见为主,没有养成良性沟通的习惯,最后双方互不理解,各执一词,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基本不被接受。孩子没学会沟通,在社交场合要么孤独沉默,不善言辞;要么唯我独尊,一言堂。调查表明有35%的家庭沟通方式与结果不容乐观。在管理中发现有些学生脾气倔强不服管教,或者有些学生嚣张跋扈,有些学生冷漠以对,根源可能就在于家庭环境。 (三)交友指导反映的是父母的人际态度,也是对外界环境的认知态度 良好的家庭德育环境除了内部沟通良好,还需要对外良好的沟通。由于朋辈关系是影响青少年德性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交友态度是考察家庭德育状况的一项指标。到了一定年龄,青少年必然要求面向家庭以外,寻找更广阔、更精彩的属于自己的世界,而朋友是他们认识外界环境的一道桥梁。但是外环境比家庭环境复杂得多,青少年热情有余、警惕不足,辨别能力不强,容易受不良朋友的蛊惑。父母对子女进行交友指导,反映了父母人际态度开放,子女能较全面地认识外环境,成长将会比较顺利。反之,青少年依靠自己的本能结识朋友,容易受到伤害。为人父母必须正确认识这一点,注重教会孩子结交朋友的技能,孩子就会自己勇敢的长大。 调查结果表明,25%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得到来自父母的交友指导。在另一项调查当中发现,在面对老乡会的邀请时,43%的被调查者选择参加,这表明了部分中职生择友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和盲目性。而在管理中,中职生的朋辈关系依其密切程度来区分,最密切的是同班同乡,其次是其他同班同学,隔班交往的很少。有些学生终其中职生涯,朋辈仅限于同乡,与其他人少有交往。这说明中职生的交友行为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 一般而言,在入学初期一些学生往往能认真对待学习生活,当与一些散漫学生结交后,会慢慢变得懒散、怠慢,逐渐游离于管理之外。这提示德育工作者考虑,应在德育过程中指导学生交友,使学生在指导下选择好的学友,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四)礼仪礼节的教育,是为人父母的首要责任 礼仪是社交的润滑剂,掌握了礼仪,至少能让一个人在社交中不被排斥,不令人讨厌。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者中有15%表示父母不曾对其进行礼仪教育,这表明这部分家庭德育有责任不尽之处。很多中职生的社交生活在进入学校后才开始。在管理中可以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在礼仪方面比较缺乏,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言行莽撞,对待同学不懂得相互谦让,有时为此而生出事端;对老师态度冷傲,或者公然顶撞老师;对陌生的同学或老师显得非常隔膜,等等。这部分学生并不会蓄意违纪,但是由于礼仪方面存在欠缺,和他人打交道时显得笨拙,人际关系比较紧张。 (五)父母的价值观影响着子女成长的方向 望子成龙的家长会对子女作各方面要求。调查结果表明,仅重视智育的家庭占16%,并无特别要求的占7%。为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许多父母认为子女必须出类拔萃,因此在智育方面过度要求,这也是社会上常见的一种现象。本调查结果与此不符,原因可能是中职生的家庭背景与高中生的有所不同。中职生家庭一般对子女成长较为疏忽,要求普遍不太严,因此学生不仅学习成绩不太优秀,人格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道德领悟来自家庭的少,而大多得自社会、学校及其朋辈等。这些学生的道德知识来源不专、构成复杂,因此其德性是飘忽、游移不定的,在日常管理的观察中可以得到同样的印象。 健康的成长意味着德智体共同发展。与高中生相比,中职生的综合素质稍微偏低。调查结果表明65%的家庭要求学生的德育和智育共同发展,还有35%的家庭对学生的要求不高,这些在教学管理中都得到相应的验证。 二、学校德育环境分析 制度是学校德育环境区别于其他德育环境的特征,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保障。了解制度是遵守制度的前提。调查表明,68%的被调查者表示不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造成这种局面,学校制度过于复杂、抽象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学校制度应简明扼要、学生化,容易理解、容易遵守、容易执行的制度才是好制度。 (一)制度应人性化 制度规范着人们的价值取向,蕴涵着一定的伦理精神,也影响着德育的开展,因此,好的制度应是人性化的。也就是说,要考虑人的本性,从人性出发,限制人性弱点,发扬人性优点。以往制定相关制度,都是由上而下,仅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制度为管理者的方便而设。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被调查者的24%阳奉阴违,37%采取排斥、拒绝的态度,将近2/3。这说明制度施行的结果不尽如人意。 近年来社会环境变化很快,网络普及,消费经济、快餐文化兴起,对学校德育冲击很大。几年前的一些制度现在看来已经不合时宜了,很多规定因为过时而无意义,很多行为又没有新的制度约束,因此。管理制度应随环境改变而适当修改。10年或5年前定的制度,今天已有一些条款失去了其意义。以无意义的制度来管理学生,无疑会损害制度的权威。因此有些学生阳奉阴违或排斥拒绝就不奇怪了。好的制度既应考虑管理者的方便,也应考虑被管理者的意愿。因此,学校的管理制度应参考学生的意见。 (二)校园生活应丰富而贴近学生生活 校园生活包括学校校容校貌、生活设施、文化活动设施、文化活动的形式与内容等,还有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等因素。校园生活独立、自由、单纯、安全,学生在同龄人群体当中生活,遵守共同的行为标准,关注共同的热点话题,其个性可得到更大的舒展。 然而,调查结果表明,对于校园生活,有38%调查者表示不喜欢。这可能是由于学校的设置有所不当,也可能是由于学生对中职生活有不正确的理解所致。例如,对于学校设置的课外活动,就有68%被调查者表示不喜欢,还有15%表示部分喜欢,仅有17%表示喜欢。对此,学校可设置一些集体活动,以调剂枯燥的学习生活,舒展学生身心,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可开展校运会、各种球类运动、歌唱、演讲、书画手工艺、计算机技能等比赛,还可以开展电影、音乐、生理卫生知识、法律知识、安全知识等各种讲座,力求实现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增强学生的接受程度,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精神追求。 (三)加强校风建设 全校或年级大会是校风建设的主要形式。内容一般是对学校重大事项的通报,或者重要政治内容的学习。形式包括星期例会、新生入学典礼,学期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大会的态度,表示认真听的被调查者为0;39%的被调查者表示感兴趣的地方听一下;42%表示懒得听,睡觉;37%表示不听,自己玩自己的。这表明校风、学风建设没有落到实处。究其原因,主要是是中职学校在进行校风建设的时候,定位不清,方向不明,往往把自己等同于普通中学,没有把握准中职的职业性、社会性、实践性的特点。中职学校的校风教育应务实,注重实践性;应以就业为导向,坚持职业性;应与社会相联系,保持社会性。学校在进行校风建设的时候应认真把握学生求学的心理。学生就读于中职学校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一是学习成绩不好,不想按部就班地读高中,考大学,但是又不想脱离学校马上进入社会。二是家庭困难,难以维持学业,于是走捷径以读中职的形式先求职业再谋进修。以上两种都是经过了认真考虑后才选择中职的。三是受父母之命或是从众心理的,这部分学生数量也不少。 (四)半封闭式管理 半封闭式管理是管理方式的一种,学校出于为学生安全考虑而设的制度,客观上对学生的出人造成不便。调查结果表明,28%被调查者认为不应该;29%认为有必要,但太严;43%认为很有必要。半封闭式管理是教育单位为了保证教学秩序而采取的一种管理方式,它能避免外界过多干扰校园,有利于营造一个清净的学习环境,使得广大学子能专心受教。和其他所有的管理制度一样,半封闭式管理带来一定方便的同时也会导致一些不便。学生对此的态度,可以反映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是否认同学校的管理方式;二是学生看待制度能否辩证,反映了学生受教化的程度。受过教育的人必定懂得制度的利弊,能否善用制度,自觉遵守制度。 三、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社会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所有方面都对学生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由于中职生受经济、政治环境的影响不大,因此本研究主要研究社会文化环境对学生德育的影响。 (一)通俗音乐、大众电影或热门电视剧 通俗音乐、大众电影或热门电视剧是流行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社会风潮的风向标。这些形式的社会文化所宣扬的精神对青少年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调查结果表明,86%的被调查者拥有自己喜欢的流行文化内容。流行文化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流行文化是现代社会生活世俗化的产物,直接构成一种商品经济的活动形式;第二,流行文化以现代大众传媒为基本载体,并且在大众传媒的操作体制中流行、扩展;第三,流行文化的一种消费型文化,呈现出娱乐性、时尚化和价值混合趋势。这三个特征都决定了流行文化既容易为中职生所接触,也容易被为人们所接受。 流行文化消解了文化的层阶,对传统中关于文化的高级与低级、典雅与粗俗的定位作了否定。流行文化的产品有其精神上的内涵,但是它的精神不是提升人的内心世界的动力,而是满足欲望的一种消费品。中职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涉世不深,思想单纯,缺乏鉴别能力和批判意识。由于流行文化的娱乐性,许多中职生明确表示出对传统文化的排斥和对流行文化的青睐甚至痴迷。 就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来看。流行文化的支持率远高于学校设置的校园文化。这表明,学校在开展课外活动时,形式上可适当参考流行文化的成功之处。 (二)青少年偶像崇拜 歌星、影星或体育明星等是流行文化、世俗精神的代言人,俗称“偶像”。偶像的存在反映了学生的精神依托对象。调查结果表明,75%的被调查者拥有自己偶像。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青少年们崇拜偶像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追星的青少年是要追寻自我。当他们或早或迟地走过童年,面对纷繁的世界时,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他们这种内心深处的困惑缘于心中没有建立起一个稳定的自我形象,即所谓“自我同一性”。此时,他们开始思索自我的意义,他们亟须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活生生的形象作为自我的代表。他们在公众人物中寻找那些具有自己欣赏特点的人物,于是明星出现了。如果明星能够有足以让他们佩服的表演,就会成为被崇拜的偶像。从这个角度来说偶像是崇拜者的代言人,是崇拜者的理想自我,也是崇拜者心目中的未来。 其次,偶像也是青少年心目中父母的替代品。青少年在生理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心理上的发展却远远滞后。由于生理上的发展,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希望能够独当一面,渴望摆脱父母的控制。然而,他们有限的生活经验又使他们不能没有父母的帮助,这种矛盾状况使他们感到很苦恼。因此,他们选择崇拜拥有能力、地位和独立的偶像,希望通过偶像崇拜来实现独立自主的目的。某种意义上,这不过是将偶像作为了父母的代替品,让偶像来行使父母对自己的控制。 再次,偶像崇拜也是青少年融入自己团体的一种手段。有些追星族是为了保持与同伴的一致而被卷入追星的行列的,相形之下他们是二流的追星族。他们追求的是让自己有所归属,是为了让自己和别人知道他属于那个团体。因而他们需要知道大家正在讨论的明星的各种资料。 偶像崇拜表达的是青少年对梦想和生活的美好追求,是其发泄不满和倦怠情绪的大胆呐喊,也是对传统价值体系与教化内容的叛逆表达,其终极目标是在寻找自我。这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正常心理现象。对青少年偶像崇拜行为,既不应采取淡化态度或者不干预态度,也不应把偶像崇拜定义为一种纯品德行为,简单粗暴地加以排斥和否定。这说明了大部分学生需要某种精神皈依,需要一个精神指引人,这是青少年的天性使然,我们在德育中应该好好利用。 (三)书、报纸或杂志的影响 书报杂志是比较传统的获取课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也是中职生接受社会文化的一个主要方式。调查结果表明,有87%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喜欢某种书、报纸或杂志。这说明大部分的中职生不满足于课本知识,他们的知识面、人生观、世界观等受到课外读物的影响。这也表明,德育可以从图书馆开始。图书馆的建设应严把质量关,严格拒绝庸俗图书进馆,另外图书的购置要考虑学生的精神需要,在购置前可以在学生中作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来采购书籍。 特别要提出来的是,中职生已经性成熟,但是心理还没成熟,图书馆应成批采购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的书,考虑到学生心理问题较多,而且有部分学生会主动寻求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还应批量购置青春期心理学方面的书,特别是针对中职生的心理问题分析的书,更要注意采购,从这方面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 四、虚拟环境对学生德育的影响 虚拟环境即网络,网络对中职生来说,意味着讯息沟通、娱乐互动、学习创造、精神寄托等等。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对中职生身心成长的影响越来越大,对中职德育的作用已经超过了传统媒介而居第一位。 网络是一种工具,是一个虚拟的环境。对中职生来说,网络世界里面的规则、秩序都是新奇的:现实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这里不用遵守;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或者不允许存在的,网络世界里都有;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这里可以得到。当中职生们在现实中得不到成功的体验、感受不到自身价值的时候,他们就会投向网络,抛弃许多正需要他们认真去做的事情,包括学业、前途、休息、健康、亲情和老师的殷切期待等。 由于网络资源的共享性,使得网上信息量相当丰富,上到天文、地理,下至生活百态,其中无所不包,无所不有。这种信息的丰富性,对于正在增长知识、好奇心强的中职生来说,肯定是一大兴趣刺激点。这种海量的信息使得许多中职生花大量的时间在电脑网络上,乐此不疲。但是在我们的调查结果中也可以发现,中职生上网主要是聊天和娱乐(游戏、看电影、听音乐等),用在工作和学习方面的学生比较少,这说明他们主要是在网络上寻找社会支持,寻求心理满足和利用网络创造新人格面具。这也表明,要让学生善用网络,必须给予他们一定的指导,一方面培养他们对色情、迷信、封建、庸俗等信息的免疫力,另一方面利用网络环境发展“自主型”道德。 网络所具有的符号、自治、开放等特点,改变了“依赖型”道德形成条件,即公众舆论监督的作用方式,却有助于“自主型”道德的发展。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网络行为的匿名性和网络主体角色的“不在场”不是网络道德作用弱化的理由,反而是网络道德大有用武之地的根据。“网民”等于“符号”,而不是“同学”、“公民”等角色。现实社会的舆论对存在于网络环境中的“符号”几乎失去了控制,这似乎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但是这恰好是自主型道德发展的契机。自主型道德在网络环境中得到发展有着许多成功的例子,如在网上“求助”往往会得到及时的帮助,资助者也完全不是出于功利性的目的,而纯粹是履行道德义务。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利弊共存。德育工作者应善于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因势利导,控制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利用网络逼真、开放、自治等优点,把网络建设为最强有力的德育环境。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首先,部分家庭德育环境建设有明显不足之处,学校应该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并对家庭德育作出相应的规划与指导,以营造良好的家庭德育氛围。其次,学校德育环境对中职生影响力偏小,原因在于学校德育的内容、形式与学生的精神追求不符。应从学生精神需求出发,发挥学校德育环境可控性、系统性等优势,增强学校环境对学生德育的影响力。再次。社会环境特别是其中的文化因素对中职生道德影响很大。社会文化的内容、形式与中职生的精神追求相吻合,对学生吸引力极强。学校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吸收社会精神财富,扬弃社会文化垃圾。又次,网络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环境,对中职生的道德感染力极大。网络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德育工具,学校应该善用网络,促进学生的现代化观念、自主意识、平等和民主观念等。最后,德育环境诸因素之间未能有效整合,需要在一个统一的目标下整合,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网络的德育合力。 中职德育论文:浅谈基于后现代教育观下中职德育目标的定位思考 论文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德育 德育目标 中职教育 论文摘要:目前,中国中职德育目标的设定存在着不尽合理的地方,这直接影响到中职德育的实效性。借用后现代主义的德育观理论,从中国中职德育目标的现状入手分析,认为对中国中职德育目标的设定要从力求实用效果、体现自由精神和个体差异、蕴涵人文关怀、注重发展效能等方面加以考虑。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中职学校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对中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的主阵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 一、后现代主义教育下的德育观 受现代教育封闭僵化思维的影响,在中国的中职德育中,道德往往被视为一种外在的约束人的行为的律令,道德教育强调灌输和说教,不重视理解和内化。因此,中职德育工作低效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后现代教育观否定批判传统教育模式,为创造性地构建中职德育模式提供了新的视角。后现代教育观的核心是强调差异性、多元性,主张偶然性、开放性、平等性、重视主体性和创造性。他“通过揭露教育中形而上学、认识论方面原先预设的观点的脆弱性,揭露教育中存在的偏见,从根本上威胁现在教育的可能性。”[1] 1.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崇尚差异性,主张主体性、创造性的德育目的。后现代教育观反对现代教育培养“完人”的教育目的,认为“这种教育目的往往是为了培养优势文化的支持者,强调教育具有一种‘文化中立性’,以此来推演一套民主和平等的理念。”[2] 况且,人要在教育过程中达到完善,各方面得到均衡发展的完人教育目的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后现代教育观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达成共识和统一的标准,而是通过宽松的争论去发现悖论和错误,引导学生理解他人对其选择的差异性所可能提供的各种良好理由,学习接受道德的差异性,从而培养具有社会批判能力、自我创造能力以及认可多元文化的公民。 2.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主张多元化,提倡对话、内化的道德方式。后现代教育家反对以理性主义、认知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现代道德教育,认为通过对学生实施理性和行为上的训练很难完全使其掌握普遍的道德法则,成为有道德的人。在后现代教育观看来,这种方式是一种对待物的方式,是把一套“世界如此这般”的看法强加给学生,是一种粗暴的道德权威主义。因此,后现代教育观主张道德教育多元化,主张允许任何方法,容纳一切思想,摆脱僵化的形式理性,从个体的差异性出发建立一个开放多元的道德教育;强调道德教育方式应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生能以不同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接受道德教育;提倡道德情景和道德体验,以平等交流、理解、关怀的态度来对待差异的“对话式”教育方式[3]。 3.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强调开放性,主张去中心的德育课程。后现代教育观批评学科中心主义,主张构建动态的开放式课程,“要求在课程组织中倾听不同的声音,关注课程活动的不稳定性、非连续性和相对性以及个体经验相互作用的复杂性。”[4]后现代教育观提出:德育课程设置的宗旨是尊重每个学生发展的独特性,注重道德经验之间的联系;在德育课程设置上,事实和价值二者应该紧密结合,建设开放性的课程,德育课程内容应具有批判、怀疑的特性,应扩展到各个领域,关注那些边缘性的道德主题,让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同台演出;德育课程的具体实施应消除学科之间的界限,达到科际整合[4]。 4.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主张平等性,提倡主体间性的道德关系。后现代教育观反对现代教育中的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师生关系,主张师生关系“主体论上”的平等,提倡主体间性的道德关系[5],提倡教师和学生作为完整的精神整体在道德对话中交往,二者是平等的,在地位上没有尊卑的区别,同时也反对教师中心主义和教师的权威话语,反对教育人为地把学生随意划等分类,采取二元逻辑施教和管理。因此,后现代教育观主张在大学德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道德讨论、对话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扮演专家的角色,而是道德对话的推动者。“教师的职责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并不是拿出真理的人。”[6] 二、中职教育德育目标现状及反思 中职德育目标是中职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长期以来,中国中职学校德育目标定位的突出特点是理想化,重心偏高,片面强调政治性,同时,又缺乏层次性,忽视教育对象(中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基本上是用一个统一的、和其他高校同等级模式去塑造所有的中职学生,更多的是按照社会规范的需要来确定培养规格和设计培养过程,而没有充分注意到中职学生在“德”的发展中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把培养中职学生的“德”的素质局限在一个过于狭窄的空间和理想化的模式中,主体精神的张扬受到一定抑制,“德”的养成缺乏丰满的内容,缺乏梯度层次,缺少选择的自由度,最终的结果是造成受教育者比较符合共性规范的要求,但其独立自由的思维、创造的意识、批判精神,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等个性化发展需求则在统一要求和进程中被大大地忽略了。因此,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中职学校德育必须坚持素质化目标,综合社会发展共性需求和中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发展个性需求,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眼光,真正从提高民族素质的高度,来检视我们中职学校德育的目标定位,实现从理想化的模铸到素质化的转变。 三、科学的中职德育目标的建构 1.力求实用效果。现实的德育目标是从较接近社会生活实际和人的实际精神境界的,是从当前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出发而设置的目标,它存在于教育过程参与者的教育思想之中,为教育实践所实际追求的目标。实际上,真正实用的德育目标的实然性是很强的,它能依据德育对象的品德认知心理与品德发展所呈现的规律,为德育实践活动实际操作提供可行的具体标准。因此,所设置的德育目标就必须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必须实用,必须把德育目标和实际德育活动紧密联系起来。由于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乃至小学以来就没有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和良好得学习品质,他们的道德意识淡薄,旷课、随意迟到、早退、男女生接触过密、打架斗殴、敲诈勒索、乱扔垃圾、破坏公物、辱骂教师的现象时常发生;在日常生活中自私自利,对家庭、集体和社会也缺乏责任感,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因而,中职德育目标的设定,必须充分考虑到中职学生的生理、心理、认知水平和德育效果差等问题来实施德育活动,才能使中职德育目标产生实效。 2.体现自由精神和个体差异。德育的最高价值是使教育对象达到“慎独”的品德自由境界。[7]所以,只有给中职德育目标赋予自由精神,在德育实践中,德育主体中职学生才能真正意识到自身存在的意义。同时,德育目的不是强调让受教育者达到统一标准,让他们臻于完人,而应让他们了解他人并接受道德的差异性,从而培养其批判性和创造性的人格,使之成为真实的自我。为此,中职德育更应该应尊重中职学生不同于其他高校学生的差异性、偶然性以及主体性地位,培养其批判性和创造性人格。中职德育目的应充分考虑到中职学生的实际需要,不应该再以统一的理想化的道德规范来约束甚至是压制中职学生,而应该是重视中职学生自我的实现,并要根据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设计开展德育活动,鼓励中职学生通过宽松的争论去发现悖论、错误,引导中职学生理解他人以开放心态对待他人,培养中职学生成为真实独特的自我。 3.蕴涵人文关怀。一直以来,德育往往采取灌输的方式,把德育对象当等待灌装的容器来看,这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德育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应承认道德知识传授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就个人而言在当今时代,没有良好的教养,没有渊博的知识,没有较高水平的智力素质和多方面的智力兴趣,要提升到道德尊严的高度是不可思议的。但是,我们也应该关注德育的对象首先是人。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德育应该培养“善良的人”,即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8]。中职德育必须围绕关心人来重新组织,教会中职学生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在中职德育目标的设置上,要融入人文关怀,通过德育实践活动来建立一种充满关心的新型人际关系,让中职学生体会到个人道德生活的幸福,从而达到促使他们追求一种更高更完善道德情操。 4.注重发展效能。德育目标对德育对象来说实际上就是一种人生的奋斗目标。一方面要对自己的现实承认,另一方面要对自己进行批判与否定,才能使自己既基于现实又能不断地超越现实并高于现实,使自己既在现实之中又在提升和发展之中实现德育活动的提升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德育目标的层次性,让前一个层次德育目标的实现为后一个层次德育目标的实现作铺垫,并且每个层次德育目标的实现就是对自身的超越[7]。中职德育应打破以往传统封闭的一元教育模式,走出“规范化”的束缚,在平等开放的基础上,以积极开放的姿势对待各种外来的精神产品,在教育过程中积极面对各种矛盾和丑恶现象,尽可能在各种领域中最大限度地扩展,利用丰富的信息开阔中职学生视野,培养中职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重视发展中职学生道德推理、判断及选择能力;注重中职学生在对自我和他人的对话理解上,将道德内化为自身的信念,自发、主动地关心他人的教育方式;注重在德育活动中,尽可能以自然的方式,通过学习、社会实践以及在生活环境中进行道德渗透,促使中职学生个体产生内在需要和情感共鸣。 中职德育论文:浅析如何加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 提升中职学生品行素质 【论文关键词】中职教育 品德 素质 市场经济 【论文摘 要】中职学校如何提升学生的品行素质,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日益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话题。职业学校中的德育教育是一个难题,我们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地探索,才能得到提升。本文主要是从学校、老师和学生的角度来探索相应的对策。 教育作为社会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作用。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职业学校在各地已经遍地开花,它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实用型和技能型的人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中职学校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一、德育教育的作用 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基础,社会整体的和睹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个杜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社会和谐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人的主流意识的自我觉醒。而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恰恰是突出了对“人”的教育,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其德育除了具有和其他备类教育所共有的目标、内容、途径之外,职业学校还承担起了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知识、培养健康心理、增进心理能力的义务,注重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以及就业观、刨业观的教育,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和谐相处、与社会和谐相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可以使更多的青年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人格,成长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力量。 二、中职学校是促进德育教育的前提 我们认为,德育教育实施的好与坏,关键在于学校是否重视德育教育,是否以学生的进步为已任。 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这个认识不仅仅是学生的认识,还有教师和领导的认识,只有两方面都到位了,才能真正搞好德育教育,实施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其次,是学校主动增加德育教育方面的课程。例如有些学校在课余时间安排一些文化艺术活动。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真正成为主体,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知识不能生硬地加到专业课中去,老师要言传身教。把教做事与教做人结合起来,以形象化、生动化、感性化、审美化的教学方式教育学生,这样才能收到良好地效果。 第三,建立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在职业学校开设像高等院校一样多的正式德育教育课程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切合实际的。 第四,加强对人文社团的扶持。比如,文学社、诗社、书法协会、公关协会等。对这些人文社团的扶持,一是给经费。二是关心社团组织者的成长。三是帮助和鼓励他们搞一些大型活动。 三、教师是德育教育的坚强保证 为了适应职业教育需要,中职教师更应快速提高自身素质。我们从实际出发,积极抓好教师业务水平,采取全方位的培养教师的德育管理能力与人性化教育的思想。 一是加强“班主任校本培训”课题结题报告的准备工作。对以往学期所开展的班主任培训与实务比赛等资料进行收集,并对班主任论坛、案例分析、优质主题班团课教案组织教师进行筛选与汇编。排定计划,定期组织课题组教师开展研讨,在学期期末形成课题的初步框架。 二是抓好教师参与学生个案研究的培训与实施工作。学生处对受到处分的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并逐步推开教师联系制度,开展一对一帮教结对活动,从而使尽可能多的教师投入到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参与到班级管理的实务中。 三是增强班主任助理的培训工作。适当调整各班班主任助理,明确与细化班主任助理参与班级管理的内容和时间,及时协调与沟通班主任与班主任助理的工作,使之在班级管理中能形成最大合力。由专人落实班主任助理的培训与考核,注重培训与实践的结合、个体自学与集中交流的结合。 四、学生是德育教育的关键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我们认为德育活动必须与学生能力培养相结合。从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和现实情况出发,我们应该率先树立人人成才的观念,使我们能够满怀信心地去发现和珍惜存在于每个学生身上的个性特长和潜在的学习能力,并帮助学生逐步培育起自信、自强的生活态度,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与个性,通过活动“扬长避短”,根据学生的特点“量体裁衣”,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第一,注重学生自我推荐与创业能力的培养。职校的学生离校后直接面对的就是就业,如何让他们在学校里就学会对自我能力的认识与推荐,自信地步入社会,成为职校德育工作的一个支撑点。要正确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发掘自身优势,在人际交往、谋职技巧、社会调查等方面加以辅导。 第二,以开展社团建设为出发点,注重对学生优势能力的发挥。校园活动的丰富多彩,是培养学生能力、交流的沃土。通过各种活动,为学生的团体意识提供良好的契机。加大对文学社的指导和工作条件创设的力度。使文学社既成为学校的氛围营造者,又成为文学社成员交流思想、培植能力、发挥特长的团体。指导教师每学期有计划地安排2至3次学习、交流沙龙和校外采风等活动,同时确定运行机制和相关章程,使文学社有机地运转,服务学校,服务学生。职教校园的氛围应体现自身特色,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设施,筹划与布置,使校园的墙、黑板、草坪都成为我们体现职教特色和提升学生专业思想的载体。 第三,优化学生会的工作职能,培养学生干部的组织与协调能力。进一步理顺团委、学生会组织机构,明确两者的工作内容与分工,让学生干部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中,使这两个学生团体运作模式从教师组织开展,逐步过渡到教师指导,学生干部自主管理的模式,形成学生管理学生的校园化发展模式。进一步建立与完善学生干部培养体系,通过定期地组织学生干部学习管理方法,开展热点问题的讨论,到本市内的相关学校对流,邀请来访等形式,拓宽学生干部的交流面,使他们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形成和谐的协调能力。进一步发挥学生团体的优势,组织开展学生喜闻乐见、参与性强的活动,通过活动锻炼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培养他们的筹划和宣传的能力。 中职德育论文:论析中职德育课如何实施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论文关键词:中职教育 德育课程改革 小组合作学习 论文摘要:在新一轮中职德育课改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值得实施和推广。作为德育教师,如何实施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本文作者作出了相关的思考。 新一轮中职德育课改要求德育课“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切实加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在新课改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情感,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值得实施和推广。那么怎样实施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呢? 一、正确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 小组合作学习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它把社会心理学中的合作原理引入课堂教学。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其基本做法是将全班学生按照性别、个性特征、兴趣爱好、智力水平、能力倾向、家庭背景、文化环境、社会联系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倡导“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坐在一起讨论。小组成员之间并没有实质的合作,这只能算是传统教学中的小组讨论,并非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也不应该仅仅作为调节课堂气氛的一种手段,它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应该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二、精心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 精心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质量的前提.是关键性的第一步。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及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恰当地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主题的设计应该充分体现德育课改对认知、知识运用、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符合德育课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教师应该紧密联系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紧密联系中职生的思想实际、心理需求、生活环境等重新整合教材。开拓和挖掘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课,可以把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设计为“5.12地震与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等,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在心灵的感悟与震撼中真正理解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在“企业中的劳动者”这一课,可以把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设计为“当前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劳动者”.让学生通过采访调查等小组合作学习了解当前企业最需要的是爱岗敬业、技术熟练、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劳动者,从而立志奉献社会、苦练专业本领。总之,教师设计的小组合作学习主题应该具有时代性、生成性、活动性和开放性,一定要尊重学生学习的兴趣,贴近学生发展的需要。 三、认真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进程 1.指导学生分组分工 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要尽量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组合,在小组成员之间形成最大程度的差异,使小组成员在各方面形成互补。组与组之间则要尽量保持相对均衡的水平,从而保证每个小组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上展开公平竞争。 教师还要指导每个小组进行明确细致的分工。例如各小组设小组长,负责组织督促组员开展合作学习;设资料员,负责多渠道搜集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料;设书记员,负责及时记录整理小组各成员的学习成果,并汇总形成本小组统一的结论;设对外联络员,负责联系采访、调查、社会实践等事宜。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小组里展示自己的才华,既增强了责任感和成就感,又培养了团结合作精神。教师还要指导各小组内部实行角色轮换制,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不同的角色和任务,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会有学生等待观望或盲目跟从。产生“无效合作”的尴尬。这主要是因为一些学生还没来得及独立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方案。由于缺乏思维的碰撞,观点的交流,小组合作学习只能流于形式。其实,独立思考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没有独立思考的合作学习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究。例如“人生价值的实现”这一课,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为“中职生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要求每个学生都要独立思考,为交流合作做好准备。在我的鼓励下,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认为要找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企业,有的认为要进修培训以提高学历,有的认为要在各类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有的认为要抓住创业的机遇,还有的认为要当公务员,为百姓办实事,等等。有了独立思考,每个学生才能踊跃发言,互相切磋,甚至据理力争。实践证明,只有建立在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才是高质量、高效率的。 3.促进学生团结合作 在竞争激烈的2l世纪.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关键将更多地体现在与他人的合作上。同样,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技能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 (1)教育学生树立团队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一种个人行为,而是一种集体协作。教师应该教育每个学生树立团队意识,以小组集体利益为重,顾全大局,齐心协力,团结互助,为达到共同目标而奋斗。 (2)教育学生学会倾听 倾听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学会倾听不仅是学会学习的需要,而且是学会交往、学会做人的需要。教师要教育学生倾听时不要随意打断别人发言.要注意听出别人的主要观点,听完后要及时评价。并发表不同意见以展开探讨。而对于别人正确的意见则要虚心接受。 (3)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现代人立足社会.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特别需要每个人能准确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进行交流探讨。有些中职生发言不能紧扣主题,表达也不够精练,教师应该帮助其训练语言表达的技巧。还有些中职生由于自卑胆怯.不敢大胆、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教师则要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帮助其克服自卑胆怯的不良心理,并尽量为其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 (4)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技能 在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技能是一个人事业走向成功的保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教育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做到礼貌待人,真诚待人,宽容待人;教育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如尊重对方,赞美对方。亲和微笑,培养友情等;教育学生掌握思想沟通、情感沟通甚至心灵沟通的方法与技巧;教育学生以谦和友好的态度对待争议,求大同,存小异,建设性地解决问题。 四、科学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1.对各小组整体表现的评价 小组的整体表现和总体成绩是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基本依据。评价的指标可以划分为:各小组的学习是否认真,探究是否积极,可设立最佳态度奖;各小组内沟通是否有效,配合是否默契,可设立最佳合作奖;各小组搜集资料是否全面细致准确,可设立最佳资料奖;各小组学习心得体会、调查报告、总结发言是否科学严谨,可设立最佳成果奖。除了单项奖外,还应该对照以上指标评出各小组的总分。总之,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只有共同参与、共同奋斗、共同进步才算得上成功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2.对各小组成员个体表现的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展示自己、悦纳自己、发展自己的舞台。教师的评价要使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与幸福感。比如要让探究能力强、合作热情高的学生更优秀更自信,让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体验到宽容与鼓励,让成绩落后、自卑怯懦的学生发现自身的潜力与闪光点,增强信心与勇气。 除了教师外,小组长、组内学习同伴、学生家长甚至学生自己都可以作为评价主体,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更能保证评价的科学与公正。 中职德育论文:浅谈认知教育和情感教育在中职德育工作过程中的反思 [论文关键词] 情感教育 认知教育 反思 感情智力 智商 [论文摘 要] 中职的德育教育比较偏重于认知教育,对于情感教育有所忽略,本文从反思角度切入,论述了情感教育在中职德育过程中与认知教育同等重要,甚至会影响认知教育的效果。 一、在进行认知教育的同时,绝不可以忽略了情感教育 一般来说,认识教育都以教育学生认清道理为主,而情感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心理学研究表明,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记得当学生违反了宿舍纪律时,我曾当全班同学的面严厉地指出和批评这种行为是如何地损害了班级其他同学的利益,直到看到违纪的学生把头低下来为止。事后此学生找到我忧怨地说“老师,你怎么可以当着全班同学把宿舍违规这事连说了三遍啊,弄得我在同学中的面子全都没了”。当时我还想:就得这样啊,效果多好,本人认识反省得够彻底,对其他同学也起到了很好的警醒作用。然而今天回想起来,真得好好地进行反思:如此做法是多么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呀,帮助学生认清道理固然没错,但如果完全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感受,是毫无益处的。面对违规了的学生,教师在说理的同时能否也顾及学生的感受,从理解、尊重、信赖和欣赏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优点加以扩展从而缩小其存在的缺点呢?反思:在严格要求的同时,也要满足情感的需要。这样,才会有融洽的师生关系,教育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做到认知教育和情感教育兼顾,下面两点非常重要: 1.教师要理解、尊重、信赖和欣赏每一个学生 学生是受教育者,他们在通过各种事情来体验以丰富人生,体验的过程本无对错之分,作为师者,去欣赏、信赖和尊重你的学生,同时给出相应的规矩就行了。给学生“规矩”、进行认知教育是必需的。在认知教育的同时,教师只有本着“理解、尊重、信赖和欣赏”的心态,才会对学生的感受感同身受,才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站在老师、家长的角度来看待其本身的违规行为,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自我教育。用教师尊重、信赖与欣赏的眼光陪伴着学生,使学生自觉屏蔽粗野、轻浮、急躁的情感,培养学生自信、谦虚、勇敢、进取、尊重他人的情感。这样师生双方都心情舒畅,不但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教师的身心健康。 2.情感教育的准确实施需要教师能够很好地控制好自我的情绪 淡泊名利、不为“文明班”或“先进班”等荣誉所诱惑;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以看到学生灿烂的笑容、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听到学生学有所成为满足。教育者不被名利所左右后,能很好地控制好自我的情绪,做到关心、热爱学生,准确地解读师生交往过程中学生的情绪变化,能够去控制其变化。上例学生违反宿舍规定的案例中,我当时就是只考虑到因此班级中被扣了十分从而弄丢了“先进班”,只顾让名利占有着大脑,心中窝着火,批评学生的语气与态度已经相当地重,再加上只顾着自己生气而没看到此时学生的情绪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导致学生自尊心的挫伤。今天回想,实感惭愧。反思:做一个充满智慧的老师,让智慧引领着师者控制好交往中的情绪变化。老师需要的是引导学生用自我的优点与自我的缺点进行斗争,学会“轻声细语说重话!”,这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老师成长的必需。 二、对越聪明、智商越高的学生,越需要进行感情智力的培养 智商英文缩写IQ,用来表示人的智力水平,包含了语言和非语言能力,包括记忆力、词汇量、理解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视觉驱动能力等等。这些能力都是构成智商的“一般智力因素”,是学生发展的先决性条件。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智商一直被确立为判定一个学生聪明与否的标准。一般认为,智商高的孩子聪明。然而,一个学生智商高低与成绩的好坏、工作的成败并不成正比。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越是聪明的学生、往往也就是问题最多的学生,如果他们的感情智力不能同步发展的话,他们往往会成为令家庭和学校头疼的问题学生,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所以,对待越聪明、智商越高的学生,越需要进行感情智力的培养。 1.高智商又低“情商”的学生容易走上毁人或自毁的道路 1991年的11月1日,被公派到美国爱荷华大学凡艾伦物理系留学的原北大高材生卢刚,在拿到了博士学位后,却因为妒忌自己的中国同伴山林华、对自己的博导戈尔咨教授和史密斯教授误会以及对副校长安妮克黎利(Anne Cleary)女土的误解而将他们有目的、有预谋的进行了枪杀,最后自己也举枪自杀,制造了震惊全美的校园枪击事件。卢刚在学有所成时毁人和自毁,其实他的智商高乎常人,同时,他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感情智力的低能儿,高智商和低“情商”的不平衡最终导致了悲剧、惨剧的发生。 2.高智商而低情商孩子的教育反思 作为家长,面对你的特别聪明的孩子时,要万分地呵护其心灵,你对孩子的心灵满足比你物质上的给予更为重要,要常与你的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及时让孩子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同时为其制定适当的“规矩”;作为老师,遇到这些智力特别不一般的学生时,要第一时间与家长联系,尽可能快地获取到其成长过程中的第一手资料,从而协同家长一起共同制定出这类学生的情感教育目标、方式与方法,绝不可以被他们的“好成绩”所蒙骗。引导这些智商很高的学生正确与其他同学相处,赞赏这类学生把他们的“智慧”分享给别的同学的做法,全然地尊重和信任他们,相信他们本身有足够强的能力把把事情做好,同时给予他们适时适度的帮助,让他们融进班集体中,让这类学生成为其他学生的“小老师”,帮助这些特别聪明的学生享受到班集体带给他们的成就感与幸福感。 三、通过情感教育来加强和巩固认知教育 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受教育者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在培养学生智能、体能的同时,让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懂得道理,其实就是进行认知教育。要提高认知教育的效果,最好先确保学生能够乐意主动地去“认知道理”,或起码不对“道理的认知”产生反感情绪,其所谓“亲其师,信其行”。 1.教师用充满情感的激励,使学生具有积极价值取向的情感得到张显与发展,形成良好的品德 一方面,教师善用自身的榜样力量和创造性的劳动,能带给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造就学生良好的人格特质。教师对自己所教科目、所教知识充满着热情,通过教师的创造性劳动,课堂中的每个环节处处显露着对知识本身的热爱、体验着知识带给人类的积极良好的感受,这样的知识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喜爱去认知与学习。反思:当教师本身对学校的规章制度也充满反感时,对学生说的 “要遵守学校的XXX规章制度”是毫无说服力的,学生对“规章制度”的认知效果将会极差。有如家长自己在麻将桌中“乐不思蜀”时,却对旁边的小家伙说“你好好读书、好好完成你的作业”,这种孩子的作业肯定写得不好,书也读得不好。另一方面,教师善于把握学生中出现的良好品质,及时地、充满情感地进行激励,能使认知教育取得很好的效果。教师在学生很好地遵守了“规章制度”的那个时刻,及时给予充满情感的激励,认知教育的效果就会很好。相反,如教师只是轻描淡写地一句“某某同学不随意踩踏草地,遵守了学校的规章制度”,学生对于“不随意踩踏草地”的认知会随风飘过脑边一样,老师说完也就吹走了,没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认知”。可见,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需要认知教育,而认知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需要学生有很好的情感体验,通过情感教育的途径,能把认知教育的作用发挥到极至。 2.教师要学会“轻声细语说重话” “轻声细语”体现的就是教师与学生相处时的情感流露,显现着教师在认知教育过程中的个人修养与教育智慧。“轻声细语”即以学生能够接受、乐意参与的教育方式,开展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个性特征的认知教育。“说重话”:对于学生某些屡教不改的不良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教师决不姑息与放纵不管,而是严格要求与纠正。现在的学校需要学生认知的规章制度和社会行为规范、法律法规很多,学生必需共同遵守团体中的这些行为规范和法律法规,这样才能更好地立足于社会,并得到很好的发展。反思:在进行这些法律法规和行为规范的认知教育过程中,情感教育尤其重要,学会“轻声细语说重话”,是教师智慧体现的一个过程,教师用智慧使法律法规、行为规范深深地印留在学生的大脑深处,这是一门高超的艺术,一门需要教育者不断提升的艺术。 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人的学习、就业、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相对应的是人对于情感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强烈。学生的德育工作过程中,认知教育固然必需,情感教育同等地重要,甚至影响着认知教育。因而,情感教育在中职德育工作过程中占有着很重要的地位,让我们都善用情感教育这个法宝吧,以助认知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中职德育论文:提升信息素养促进专业发展——中职德育课教师培训路径的探索和实践 论文关键词:中职德育课 信息素养 专业成长 论文摘要:中职德育课程信息量大、更新快,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信息素养是促进中职德育课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信息素养的提升与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专业成长互为动态循环关系。通过多年的实践与研究,我们提炼了中职德育课教师专业成长的三种培训路径,一是通过开网络式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采集素养,二是通过协作式培训提升教师信息评价素养,三是通过自助式培训提升教师信息管理素养发展。关注和探讨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信息素养与其专业成长的关系,对有效进行校本培训改革,优化中职德育课师资队伍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行中职德育课教材涵盖内容广、材料新,对任课教师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要想提高中职德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必须通过当今高度发展的信息网络获得第一手资料,丰富中职德育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信息素养,可以通过培训提升信息采集、评价和管理能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和学生学习方式,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的人才特征。 一个人的学习能力与工作能力,在现代企业生产、科研、商贸和社会交往中,体现为对信息工具的掌握和使用的同时,还涉及信息伦理、信息意识等问题。开展信息教育、培养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和重大问题。一个有很好信息素养的中职德育课教师,他能够从浩瀚的信息流中根据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精确把握与德育课有关的信息,确定信息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潜在的信息源,制定成功的检索方案,评价信息、组织信息应用于教育教学实际,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在批判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 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信息素养与专业成长中职德育课程包含的信息量大,既有法律的又有职业指导的;既有经济的,也有政治的。这些信息不仅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更新速度非常快。从这个方面来说,德育课教师的信息素养要求比其他学科任课老师更高。因此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信息素养与专业成长密不可分。提升信息素养的现实意义就在于为中职德育课教师专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1.信息素养是促进中职德育课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 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和自我学习,不断增进教学专业知识、技能、态度以及信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成教育目标的过程。教师专业成长是动态的建构过程。优秀的中职德育课教师能够运用信息管理的方法或策略对自身的经验进行提炼,对其教学观点、教学决定、教学行动与反思进行有系统地梳理。事实上,相当多的优秀教师都自觉或不自觉的地搜集信息,应用于自己的实践知识,为自己的教学所用。只不过这些信息管理的质量还比较低,仅限于一般的文档、计划、方案和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对信息的使用和创新、交流和共享还明显不足。中职德育课教师要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掌握大量有效信息,这些信息获得一靠自身积累,二靠同伴互助,三靠专家指导。可以说,中职德育课教师提升了信息素养就促进了自身的专业成长。 2.信息素养的提升与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专业成长互为动态循环关系 信息素养的提升会推动教师工作创新。一方面中职德育课教师通过信息素养发展,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提升教师素质,实现持续专业成长。另一方面教师的专业成长,使得教师更加主动积极地主动进行学习,探索与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对自身知识的整理、利用、创新的质量不断提升,从而也推动了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所以信息素养的提升是一个真正的学习过程,而学习永远是信息取舍增进过程,这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信息素养的提升与教师专业成长二者形成互动、循环、螺旋上升的关系。 提升中职德育课教师信息素养的路径信息素养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是随着工作和学习的进展不断积累与更新的,要真正体现信息素养的价值和作用,促进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教师和学校树立长远的发展眼光,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最佳效果。随着学校多媒体小平台的普及,大部分中职德育课教师能够较为熟练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扩充中职德育课堂的信息量,但是信息采集、评价和管理能力有待提高。我们据此开展了三种培训,一是网络式培训模式;二是协作式的培训模式;三是自助式培训模式。不管哪种方式,都是以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师信息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目的。 1.以技术整合为基础的网络式培训提升信息采集素养 现在,信息技术已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中职德育课的教学活动中,它不仅极大地充实了德育课的教学内容,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中职德育课教学模式的变革。信息技术不仅能够丰富中职德育课堂教学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个资源共享、同伴互助的平台,为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中职德育课教师要在专业教学方面获得长足的进步,需要通过自身的不断研磨反思和其他教师的热心帮助。信息技术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使教师之间的切磋变得更加迅捷频繁。在线学习的网络式培训已经逐渐成为网络时代的新学习方式。因此我校通过因特网提供的电子邮件、QQ网络论坛、资料搜索和远程课堂等众多的服务内容,建立一个学习的大空间,给学习带来一个全新的前瞻视野。这种培训方式没有严格的监督考评机制,但是教师只要有心学习,心态开放,自我激励,在线学习便是一个更新专业知识获取持续成长的最佳学习途径。 目前,我校已经以教研组为单位建立了网络资源库。丰富的教学资源是校园网应用的基础。但如果教师缺乏将资源应用于教学的意识,或者不能有效地使用资源,资源越多也就浪费越多。因此,加强对校园网资源的管理,特别是让德育课教师参与资源的组织与管理也就显得十分重要。如我校通过在校园网设置“空中职业指导室”栏目,提供就业创业方面的信息指导;通过网络心理辅导室的设立将德育课的辅导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通过教研组网页建设,相关德育课程信息,集成资源库。为了提高教师采集运用信息的积极性,我们将校内资源的开发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考核结合起来,使广大教师在参与校内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自觉地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同时,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又为学校开发出优质的校内教学资源奠定了基础。 2.以同伴指导为主导的协作式培训提升信息评价素养 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课例。中职的德育课程外延相当广泛,从“小德育”课程范围讲包括法律、经济政治、哲学、职业指导四门功课,从“大德育”范围讲还包括心理健康、体验生涯等功课。每门功课都有自己独特的诠释方式,因此,德育课教师必须根据中职生的认知特点,学习和尝试利用各种技术设计和开发学生学习单元,并且这些单元会在他们的课堂教学中真正实施。在这个过程中,单靠教师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因此必须在学校层面借助同伴的力量,定专题、定时间进行课例研讨。每位教师在开学初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分工协作,搜集相关信息资源,在教研组每周的例会中进行交流研讨,评价信息的有效性。然后在课堂实践中进行运用,利用学生的反馈,评价信息的适切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们投入地进行研究,进行对话沟通。学习技术工具的使用,学习各种创造胜的方法,参与者从各自经验出发,尝试、探究、学习、设想…一通过这样的努力,我校德育课教师信息素养得到了很好的提升,中职德育新课程标准、教学材料、评估方式、教学方法、技术、改革得到了很好的理解和实施。教师也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通过信息的汇集和批判式评价,保证了中职德育课程改革真正能够发生,也保证了教师持续的专业成长。这样的教师培训是有后续反馈、支持的学习,是有反思的学习。他们在同伴互助中分享自己的成功,从成功的同事那里学到成功的范例。 3.以自主发展为特点的自助式培训提升信息管理素养 实践证明,有效的信息素养和专业化发展的整合,从根本上说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教育问题。教师要将新的信息整合到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他们要学会使用新的技术技能,学会信息的应用,要探究还有其他什么方法能够进行课程的设计和课程内容的教学,还要能够在新的不同的情境下解决问题。此外,他们还需要对自己的教师角色进行重新定位,需要对自己关于信息应用的看法进行反思,思考信息在社会、在学校教学、在自己的13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发挥作用,应该发挥哪些作用。通过先进的信息管理方法,教师可以节省大量学习时间,可以对纷至沓来的各种资料去粗存精、去伪存真,使得信息获取与分析加工成为厚积薄发过程。但每位德育课教师都有自身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和技术基础,整齐划一的培训会使教师产生厌烦情绪。自助式培训可以使培训内容与他们要求获得的知识、能力和技巧协调一致,提高教师解决问题及适应发展的实际能力。我们学校有非常优秀的教师团队,他们成为我校稳固的校内讲师队伍。每学期,我们根据需求开列培训项目“菜单”,提供必须的技术支持。这些培训项目不一定以讲座的形式,有的就是以网络资源的形式,让教师有选择地学习,自主地学习。在自主学习中提升自身的信息管理能力。 通过两年多的实践与探索,很多德育课教师提升了信息采集、评价和管理能力,能够多渠道寻找信息,并能制作个人、班级网页以及开通博客信息,有的教师可以通过设计Moodle课程推广德育课程教学。信息素养的提升是一个持续不断地学习过程,这个过程永远是信息取舍增进的过程,这是中职德育课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中职德育论文:浅析如何加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 提升中职学生品行素质 【论文关键词】中职教育 品德 素质 市场经济 【论文摘 要】中职学校如何提升学生的品行素质,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日益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话题。职业学校中的德育教育是一个难题,我们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地探索,才能得到提升。本文主要是从学校、老师和学生的角度来探索相应的对策。 教育作为社会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作用。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职业学校在各地已经遍地开花,它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实用型和技能型的人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中职学校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一、德育教育的作用 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基础,社会整体的和睹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个杜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社会和谐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人的主流意识的自我觉醒。而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恰恰是突出了对“人”的教育,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其德育除了具有和其他备类教育所共有的目标、内容、途径之外,职业学校还承担起了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知识、培养健康心理、增进心理能力的义务,注重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以及就业观、刨业观的教育,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和谐相处、与社会和谐相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可以使更多的青年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人格,成长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力量。 二、中职学校是促进德育教育的前提 我们认为,德育教育实施的好与坏,关键在于学校是否重视德育教育,是否以学生的进步为已任。 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这个认识不仅仅是学生的认识,还有教师和领导的认识,只有两方面都到位了,才能真正搞好德育教育,实施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其次,是学校主动增加德育教育方面的课程。例如有些学校在课余时间安排一些文化艺术活动。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真正成为主体,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知识不能生硬地加到专业课中去,老师要言传身教。把教做事与教做人结合起来,以形象化、生动化、感性化、审美化的教学方式教育学生,这样才能收到良好地效果。 第三,建立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在职业学校开设像高等院校一样多的正式德育教育课程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切合实际的。 第四,加强对人文社团的扶持。比如,文学社、诗社、书法协会、公关协会等。对这些人文社团的扶持,一是给经费。二是关心社团组织者的成长。三是帮助和鼓励他们搞一些大型活动。 三、教师是德育教育的坚强保证 为了适应职业教育需要,中职教师更应快速提高自身素质。我们从实际出发,积极抓好教师业务水平,采取全方位的培养教师的德育管理能力与人性化教育的思想。 一是加强“班主任校本培训”课题结题报告的准备工作。对以往学期所开展的班主任培训与实务比赛等资料进行收集,并对班主任论坛、案例分析、优质主题班团课教案组织教师进行筛选与汇编。排定计划,定期组织课题组教师开展研讨,在学期期末形成课题的初步框架。 二是抓好教师参与学生个案研究的培训与实施工作。学生处对受到处分的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并逐步推开教师联系制度,开展一对一帮教结对活动,从而使尽可能多的教师投入到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参与到班级管理的实务中。 三是增强班主任助理的培训工作。适当调整各班班主任助理,明确与细化班主任助理参与班级管理的内容和时间,及时协调与沟通班主任与班主任助理的工作,使之在班级管理中能形成最大合力。由专人落实班主任助理的培训与考核,注重培训与实践的结合、个体自学与集中交流的结合。 四、学生是德育教育的关键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我们认为德育活动必须与学生能力培养相结合。从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和现实情况出发,我们应该率先树立人人成才的观念,使我们能够满怀信心地去发现和珍惜存在于每个学生身上的个性特长和潜在的学习能力,并帮助学生逐步培育起自信、自强的生活态度,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与个性,通过活动“扬长避短”,根据学生的特点“量体裁衣”,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第一,注重学生自我推荐与创业能力的培养。职校的学生离校后直接面对的就是就业,如何让他们在学校里就学会对自我能力的认识与推荐,自信地步入社会,成为职校德育工作的一个支撑点。要正确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发掘自身优势,在人际交往、谋职技巧、社会调查等方面加以辅导。 第二,以开展社团建设为出发点,注重对学生优势能力的发挥。校园活动的丰富多彩,是培养学生能力、交流的沃土。通过各种活动,为学生的团体意识提供良好的契机。加大对文学社的指导和工作条件创设的力度。使文学社既成为学校的氛围营造者,又成为文学社成员交流思想、培植能力、发挥特长的团体。指导教师每学期有计划地安排2至3次学习、交流沙龙和校外采风等活动,同时确定运行机制和相关章程,使文学社有机地运转,服务学校,服务学生。职教校园的氛围应体现自身特色,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设施,筹划与布置,使校园的墙、黑板、草坪都成为我们体现职教特色和提升学生专业思想的载体。 第三,优化学生会的工作职能,培养学生干部的组织与协调能力。进一步理顺团委、学生会组织机构,明确两者的工作内容与分工,让学生干部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中,使这两个学生团体运作模式从教师组织开展,逐步过渡到教师指导,学生干部自主管理的模式,形成学生管理学生的校园化发展模式。进一步建立与完善学生干部培养体系,通过定期地组织学生干部学习管理方法,开展热点问题的讨论,到本市内的相关学校对流,邀请来访等形式,拓宽学生干部的交流面,使他们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形成和谐的协调能力。进一步发挥学生团体的优势,组织开展学生喜闻乐见、参与性强的活动,通过活动锻炼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培养他们的筹划和宣传的能力。 中职德育论文:浅谈基于后现代教育观下中职德育目标的定位思考 论文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德育 德育目标 中职教育 论文摘要:目前,中国中职德育目标的设定存在着不尽合理的地方,这直接影响到中职德育的实效性。借用后现代主义的德育观理论,从中国中职德育目标的现状入手分析,认为对中国中职德育目标的设定要从力求实用效果、体现自由精神和个体差异、蕴涵人文关怀、注重发展效能等方面加以考虑。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中职学校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对中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的主阵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 一、后现代主义教育下的德育观 受现代教育封闭僵化思维的影响,在中国的中职德育中,道德往往被视为一种外在的约束人的行为的律令,道德教育强调灌输和说教,不重视理解和内化。因此,中职德育工作低效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后现代教育观否定批判传统教育模式,为创造性地构建中职德育模式提供了新的视角。后现代教育观的核心是强调差异性、多元性,主张偶然性、开放性、平等性、重视主体性和创造性。他“通过揭露教育中形而上学、认识论方面原先预设的观点的脆弱性,揭露教育中存在的偏见,从根本上威胁现在教育的可能性。”[1] 1.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崇尚差异性,主张主体性、创造性的德育目的。后现代教育观反对现代教育培养“完人”的教育目的,认为“这种教育目的往往是为了培养优势文化的支持者,强调教育具有一种‘文化中立性’,以此来推演一套民主和平等的理念。”[2] 况且,人要在教育过程中达到完善,各方面得到均衡发展的完人教育目的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后现代教育观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达成共识和统一的标准,而是通过宽松的争论去发现悖论和错误,引导学生理解他人对其选择的差异性所可能提供的各种良好理由,学习接受道德的差异性,从而培养具有社会批判能力、自我创造能力以及认可多元文化的公民。 2.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主张多元化,提倡对话、内化的道德方式。后现代教育家反对以理性主义、认知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现代道德教育,认为通过对学生实施理性和行为上的训练很难完全使其掌握普遍的道德法则,成为有道德的人。在后现代教育观看来,这种方式是一种对待物的方式,是把一套“世界如此这般”的看法强加给学生,是一种粗暴的道德权威主义。因此,后现代教育观主张道德教育多元化,主张允许任何方法,容纳一切思想,摆脱僵化的形式理性,从个体的差异性出发建立一个开放多元的道德教育;强调道德教育方式应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生能以不同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接受道德教育;提倡道德情景和道德体验,以平等交流、理解、关怀的态度来对待差异的“对话式”教育方式[3]。 3.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强调开放性,主张去中心的德育课程。后现代教育观批评学科中心主义,主张构建动态的开放式课程,“要求在课程组织中倾听不同的声音,关注课程活动的不稳定性、非连续性和相对性以及个体经验相互作用的复杂性。”[4]后现代教育观提出:德育课程设置的宗旨是尊重每个学生发展的独特性,注重道德经验之间的联系;在德育课程设置上,事实和价值二者应该紧密结合,建设开放性的课程,德育课程内容应具有批判、怀疑的特性,应扩展到各个领域,关注那些边缘性的道德主题,让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同台演出;德育课程的具体实施应消除学科之间的界限,达到科际整合[4]。 4.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主张平等性,提倡主体间性的道德关系。后现代教育观反对现代教育中的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师生关系,主张师生关系“主体论上”的平等,提倡主体间性的道德关系[5],提倡教师和学生作为完整的精神整体在道德对话中交往,二者是平等的,在地位上没有尊卑的区别,同时也反对教师中心主义和教师的权威话语,反对教育人为地把学生随意划等分类,采取二元逻辑施教和管理。因此,后现代教育观主张在大学德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道德讨论、对话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扮演专家的角色,而是道德对话的推动者。“教师的职责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并不是拿出真理的人。”[6] 二、中职教育德育目标现状及反思 中职德育目标是中职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长期以来,中国中职学校德育目标定位的突出特点是理想化,重心偏高,片面强调政治性,同时,又缺乏层次性,忽视教育对象(中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基本上是用一个统一的、和其他高校同等级模式去塑造所有的中职学生,更多的是按照社会规范的需要来确定培养规格和设计培养过程,而没有充分注意到中职学生在“德”的发展中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把培养中职学生的“德”的素质局限在一个过于狭窄的空间和理想化的模式中,主体精神的张扬受到一定抑制,“德”的养成缺乏丰满的内容,缺乏梯度层次,缺少选择的自由度,最终的结果是造成受教育者比较符合共性规范的要求,但其独立自由的思维、创造的意识、批判精神,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等个性化发展需求则在统一要求和进程中被大大地忽略了。因此,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中职学校德育必须坚持素质化目标,综合社会发展共性需求和中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发展个性需求,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眼光,真正从提高民族素质的高度,来检视我们中职学校德育的目标定位,实现从理想化的模铸到素质化的转变。 三、科学的中职德育目标的建构 1.力求实用效果。现实的德育目标是从较接近社会生活实际和人的实际精神境界的,是从当前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出发而设置的目标,它存在于教育过程参与者的教育思想之中,为教育实践所实际追求的目标。实际上,真正实用的德育目标的实然性是很强的,它能依据德育对象的品德认知心理与品德发展所呈现的规律,为德育实践活动实际操作提供可行的具体标准。因此,所设置的德育目标就必须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必须实用,必须把德育目标和实际德育活动紧密联系起来。由于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乃至小学以来就没有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和良好得学习品质,他们的道德意识淡薄,旷课、随意迟到、早退、男女生接触过密、打架斗殴、敲诈勒索、乱扔垃圾、破坏公物、辱骂教师的现象时常发生;在日常生活中自私自利,对家庭、集体和社会也缺乏责任感,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因而,中职德育目标的设定,必须充分考虑到中职学生的生理、心理、认知水平和德育效果差等问题来实施德育活动,才能使中职德育目标产生实效。 2.体现自由精神和个体差异。德育的最高价值是使教育对象达到“慎独”的品德自由境界。[7]所以,只有给中职德育目标赋予自由精神,在德育实践中,德育主体中职学生才能真正意识到自身存在的意义。同时,德育目的不是强调让受教育者达到统一标准,让他们臻于完人,而应让他们了解他人并接受道德的差异性,从而培养其批判性和创造性的人格,使之成为真实的自我。为此,中职德育更应该应尊重中职学生不同于其他高校学生的差异性、偶然性以及主体性地位,培养其批判性和创造性人格。中职德育目的应充分考虑到中职学生的实际需要,不应该再以统一的理想化的道德规范来约束甚至是压制中职学生,而应该是重视中职学生自我的实现,并要根据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设计开展德育活动,鼓励中职学生通过宽松的争论去发现悖论、错误,引导中职学生理解他人以开放心态对待他人,培养中职学生成为真实独特的自我。 3.蕴涵人文关怀。一直以来,德育往往采取灌输的方式,把德育对象当等待灌装的容器来看,这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德育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应承认道德知识传授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就个人而言在当今时代,没有良好的教养,没有渊博的知识,没有较高水平的智力素质和多方面的智力兴趣,要提升到道德尊严的高度是不可思议的。但是,我们也应该关注德育的对象首先是人。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德育应该培养“善良的人”,即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8]。中职德育必须围绕关心人来重新组织,教会中职学生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在中职德育目标的设置上,要融入人文关怀,通过德育实践活动来建立一种充满关心的新型人际关系,让中职学生体会到个人道德生活的幸福,从而达到促使他们追求一种更高更完善道德情操。 4.注重发展效能。德育目标对德育对象来说实际上就是一种人生的奋斗目标。一方面要对自己的现实承认,另一方面要对自己进行批判与否定,才能使自己既基于现实又能不断地超越现实并高于现实,使自己既在现实之中又在提升和发展之中实现德育活动的提升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德育目标的层次性,让前一个层次德育目标的实现为后一个层次德育目标的实现作铺垫,并且每个层次德育目标的实现就是对自身的超越[7]。中职德育应打破以往传统封闭的一元教育模式,走出“规范化”的束缚,在平等开放的基础上,以积极开放的姿势对待各种外来的精神产品,在教育过程中积极面对各种矛盾和丑恶现象,尽可能在各种领域中最大限度地扩展,利用丰富的信息开阔中职学生视野,培养中职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重视发展中职学生道德推理、判断及选择能力;注重中职学生在对自我和他人的对话理解上,将道德内化为自身的信念,自发、主动地关心他人的教育方式;注重在德育活动中,尽可能以自然的方式,通过学习、社会实践以及在生活环境中进行道德渗透,促使中职学生个体产生内在需要和情感共鸣。 中职德育论文:中职德育环境研究——试析南宁市中职学校为例 【论文摘要】本文以南宁市中职学校为例,就中职德育环境现状分析了环境因素对中职生德育的作用机理,探讨了德育环境的不足与中职德育效果不良的关系,试图从改善环境着手来提高中职学校的德育效果,并为建立中职德育长效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论文关键词】德育环境 家庭德育环境 学校德育环境 社会德育环境 虚拟德育环境 中职德育环境依构成要素可划分为社会德育环境、学校德育环境、家庭德育环境、虚拟德育环境四大部分。参考前人的研究结果,笔者选取与中职生德育关系密切的部分环境因素作为研究对象,制定研究方案,2006年11月初至12月底,就南宁市中职学生德育状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接受调查的包括广西水产畜牧学校在内共有6所学校,每所学校发出问卷500份。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了许多可贵的数据,这些数据较为客观地描画了目前中职学生的德育思想状况,显现出在家庭、学校、社区教育中中职学生德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回收后,经逐项统计、归纳、分析,现将问卷调查结果比较突出的问题总结及分析如下: 一、家庭德育环境分析 (一)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是孩子成长的最重要环境条件,而亲子沟通是形成良好关系的前提 调查表明,有48%的学生与父母沟通情况良好,还有32%的家庭沟通情况一般,15%沟通少,4%无沟通,这明显不利于孩子成长。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是良好家庭德育环境的首要条件,子女与父母的沟通情况反映了家庭德育环境的优劣。子女与父母的沟通即是家教,沟通方式和沟通内容就是家教的方式和内容。不同的沟通情况会导致孩子不同的个性。对孩子来说,如沟通情况良好,证明父母的教育能有效地引导子女,子女的人格能够健康成长。反之,对子女的人格成长很不利。 就本研究结果来说,由于一半多的被调查者家庭成员关系不理想,特别是4%的学生认为与父母之间没有沟通,这意味着这些学生背负着家庭问题来上学。在管理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如学生偏执、没有认同感、自我封闭或不善于沟通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并非因为管理的不力,其根源大多可追溯到家庭。因此,在管理中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沟通方式影响家庭德育的效果 进一步调查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还可以发现,沟通的方式也影响家庭德育的效果。调查表明,发生矛盾时能与父母作交流并以父母意见为主的占65%,这属于沟通方式良好的情况;争吵或赌气的共占35%,这属于沟通方式不理想,这部分家庭的成员关系可能不太稳定。 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是良好家庭德育环境的首要条件,而沟通方式决定了沟通的结果。良好的沟通方式应是双向的、协商式的。有些父母家教时用讲道理的方式。子女与父母讲理由,意味着双方互谅互让、互相理解。但是以讲道理的方式家教,需要的技巧比较高明。讲得好就是循循善诱,孩子的反应是心悦诚服,即使有矛盾,也会和父母作良性沟通,并能尊重父母的意见;讲得不好就会变为讲大道理、讲空话、老生常谈,孩子的反应是面上不说,心里不服,有时会阳奉阴违。由于心里不服,产生矛盾时就会和长辈争论,争不赢时就会冷战,赌气不理。 有的沟通是属于单向的。父母过度威权,家教使用高压的方式,意见单方向从父母传递给子女;或者父母过度溺爱孩子,意见单向从子女传递给父母,这两种沟通方式的结果都不太好,最后容易导致争吵或“冷战”。争吵意味着子女与父母双方互不理解,各执一词,父母的教育基本不被子女接受。高压的家教方式比较简单粗暴,完全由父母一方说了算,孩子服也要服、不服也要服。小时候可能没问题,长此以往,到了青春期时孩子要求独立,对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这种家教方式常会导致过度逆反。最大的弊端在于以一方意见为主,没有养成良性沟通的习惯,最后双方互不理解,各执一词,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基本不被接受。孩子没学会沟通,在社交场合要么孤独沉默,不善言辞;要么唯我独尊,一言堂。调查表明有35%的家庭沟通方式与结果不容乐观。在管理中发现有些学生脾气倔强不服管教,或者有些学生嚣张跋扈,有些学生冷漠以对,根源可能就在于家庭环境。 (三)交友指导反映的是父母的人际态度,也是对外界环境的认知态度 良好的家庭德育环境除了内部沟通良好,还需要对外良好的沟通。由于朋辈关系是影响青少年德性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交友态度是考察家庭德育状况的一项指标。到了一定年龄,青少年必然要求面向家庭以外,寻找更广阔、更精彩的属于自己的世界,而朋友是他们认识外界环境的一道桥梁。但是外环境比家庭环境复杂得多,青少年热情有余、警惕不足,辨别能力不强,容易受不良朋友的蛊惑。父母对子女进行交友指导,反映了父母人际态度开放,子女能较全面地认识外环境,成长将会比较顺利。反之,青少年依靠自己的本能结识朋友,容易受到伤害。为人父母必须正确认识这一点,注重教会孩子结交朋友的技能,孩子就会自己勇敢的长大。 调查结果表明,25%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得到来自父母的交友指导。在另一项调查当中发现,在面对老乡会的邀请时,43%的被调查者选择参加,这表明了部分中职生择友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和盲目性。而在管理中,中职生的朋辈关系依其密切程度来区分,最密切的是同班同乡,其次是其他同班同学,隔班交往的很少。有些学生终其中职生涯,朋辈仅限于同乡,与其他人少有交往。这说明中职生的交友行为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 一般而言,在入学初期一些学生往往能认真对待学习生活,当与一些散漫学生结交后,会慢慢变得懒散、怠慢,逐渐游离于管理之外。这提示德育工作者考虑,应在德育过程中指导学生交友,使学生在指导下选择好的学友,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四)礼仪礼节的教育,是为人父母的首要责任 礼仪是社交的润滑剂,掌握了礼仪,至少能让一个人在社交中不被排斥,不令人讨厌。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者中有15%表示父母不曾对其进行礼仪教育,这表明这部分家庭德育有责任不尽之处。很多中职生的社交生活在进入学校后才开始。在管理中可以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在礼仪方面比较缺乏,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言行莽撞,对待同学不懂得相互谦让,有时为此而生出事端;对老师态度冷傲,或者公然顶撞老师;对陌生的同学或老师显得非常隔膜,等等。这部分学生并不会蓄意违纪,但是由于礼仪方面存在欠缺,和他人打交道时显得笨拙,人际关系比较紧张。 (五)父母的价值观影响着子女成长的方向 望子成龙的家长会对子女作各方面要求。调查结果表明,仅重视智育的家庭占16%,并无特别要求的占7%。为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许多父母认为子女必须出类拔萃,因此在智育方面过度要求,这也是社会上常见的一种现象。本调查结果与此不符,原因可能是中职生的家庭背景与高中生的有所不同。中职生家庭一般对子女成长较为疏忽,要求普遍不太严,因此学生不仅学习成绩不太优秀,人格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道德领悟来自家庭的少,而大多得自社会、学校及其朋辈等。这些学生的道德知识来源不专、构成复杂,因此其德性是飘忽、游移不定的,在日常管理的观察中可以得到同样的印象。 健康的成长意味着德智体共同发展。与高中生相比,中职生的综合素质稍微偏低。调查结果表明65%的家庭要求学生的德育和智育共同发展,还有35%的家庭对学生的要求不高,这些在教学管理中都得到相应的验证。 二、学校德育环境分析 制度是学校德育环境区别于其他德育环境的特征,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保障。了解制度是遵守制度的前提。调查表明,68%的被调查者表示不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造成这种局面,学校制度过于复杂、抽象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学校制度应简明扼要、学生化,容易理解、容易遵守、容易执行的制度才是好制度。 (一)制度应人性化 制度规范着人们的价值取向,蕴涵着一定的伦理精神,也影响着德育的开展,因此,好的制度应是人性化的。也就是说,要考虑人的本性,从人性出发,限制人性弱点,发扬人性优点。以往制定相关制度,都是由上而下,仅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制度为管理者的方便而设。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被调查者的24%阳奉阴违,37%采取排斥、拒绝的态度,将近2/3。这说明制度施行的结果不尽如人意。 近年来社会环境变化很快,网络普及,消费经济、快餐文化兴起,对学校德育冲击很大。几年前的一些制度现在看来已经不合时宜了,很多规定因为过时而无意义,很多行为又没有新的制度约束,因此。管理制度应随环境改变而适当修改。10年或5年前定的制度,今天已有一些条款失去了其意义。以无意义的制度来管理学生,无疑会损害制度的权威。因此有些学生阳奉阴违或排斥拒绝就不奇怪了。好的制度既应考虑管理者的方便,也应考虑被管理者的意愿。因此,学校的管理制度应参考学生的意见。 (二)校园生活应丰富而贴近学生生活 校园生活包括学校校容校貌、生活设施、文化活动设施、文化活动的形式与内容等,还有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等因素。校园生活独立、自由、单纯、安全,学生在同龄人群体当中生活,遵守共同的行为标准,关注共同的热点话题,其个性可得到更大的舒展。 然而,调查结果表明,对于校园生活,有38%调查者表示不喜欢。这可能是由于学校的设置有所不当,也可能是由于学生对中职生活有不正确的理解所致。例如,对于学校设置的课外活动,就有68%被调查者表示不喜欢,还有15%表示部分喜欢,仅有17%表示喜欢。对此,学校可设置一些集体活动,以调剂枯燥的学习生活,舒展学生身心,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可开展校运会、各种球类运动、歌唱、演讲、书画手工艺、计算机技能等比赛,还可以开展电影、音乐、生理卫生知识、法律知识、安全知识等各种讲座,力求实现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增强学生的接受程度,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精神追求。 (三)加强校风建设 全校或年级大会是校风建设的主要形式。内容一般是对学校重大事项的通报,或者重要政治内容的学习。形式包括星期例会、新生入学典礼,学期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大会的态度,表示认真听的被调查者为0;39%的被调查者表示感兴趣的地方听一下;42%表示懒得听,睡觉;37%表示不听,自己玩自己的。这表明校风、学风建设没有落到实处。究其原因,主要是是中职学校在进行校风建设的时候,定位不清,方向不明,往往把自己等同于普通中学,没有把握准中职的职业性、社会性、实践性的特点。中职学校的校风教育应务实,注重实践性;应以就业为导向,坚持职业性;应与社会相联系,保持社会性。学校在进行校风建设的时候应认真把握学生求学的心理。学生就读于中职学校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一是学习成绩不好,不想按部就班地读高中,考大学,但是又不想脱离学校马上进入社会。二是家庭困难,难以维持学业,于是走捷径以读中职的形式先求职业再谋进修。以上两种都是经过了认真考虑后才选择中职的。三是受父母之命或是从众心理的,这部分学生数量也不少。 (四)半封闭式管理 半封闭式管理是管理方式的一种,学校出于为学生安全考虑而设的制度,客观上对学生的出人造成不便。调查结果表明,28%被调查者认为不应该;29%认为有必要,但太严;43%认为很有必要。半封闭式管理是教育单位为了保证教学秩序而采取的一种管理方式,它能避免外界过多干扰校园,有利于营造一个清净的学习环境,使得广大学子能专心受教。和其他所有的管理制度一样,半封闭式管理带来一定方便的同时也会导致一些不便。学生对此的态度,可以反映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是否认同学校的管理方式;二是学生看待制度能否辩证,反映了学生受教化的程度。受过教育的人必定懂得制度的利弊,能否善用制度,自觉遵守制度。 三、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社会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所有方面都对学生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由于中职生受经济、政治环境的影响不大,因此本研究主要研究社会文化环境对学生德育的影响。 (一)通俗音乐、大众电影或热门电视剧 通俗音乐、大众电影或热门电视剧是流行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社会风潮的风向标。这些形式的社会文化所宣扬的精神对青少年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调查结果表明,86%的被调查者拥有自己喜欢的流行文化内容。流行文化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流行文化是现代社会生活世俗化的产物,直接构成一种商品经济的活动形式;第二,流行文化以现代大众传媒为基本载体,并且在大众传媒的操作体制中流行、扩展;第三,流行文化的一种消费型文化,呈现出娱乐性、时尚化和价值混合趋势。这三个特征都决定了流行文化既容易为中职生所接触,也容易被为人们所接受。 流行文化消解了文化的层阶,对传统中关于文化的高级与低级、典雅与粗俗的定位作了否定。流行文化的产品有其精神上的内涵,但是它的精神不是提升人的内心世界的动力,而是满足欲望的一种消费品。中职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涉世不深,思想单纯,缺乏鉴别能力和批判意识。由于流行文化的娱乐性,许多中职生明确表示出对传统文化的排斥和对流行文化的青睐甚至痴迷。 就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来看。流行文化的支持率远高于学校设置的校园文化。这表明,学校在开展课外活动时,形式上可适当参考流行文化的成功之处。 (二)青少年偶像崇拜 歌星、影星或体育明星等是流行文化、世俗精神的代言人,俗称“偶像”。偶像的存在反映了学生的精神依托对象。调查结果表明,75%的被调查者拥有自己偶像。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青少年们崇拜偶像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追星的青少年是要追寻自我。当他们或早或迟地走过童年,面对纷繁的世界时,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他们这种内心深处的困惑缘于心中没有建立起一个稳定的自我形象,即所谓“自我同一性”。此时,他们开始思索自我的意义,他们亟须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活生生的形象作为自我的代表。他们在公众人物中寻找那些具有自己欣赏特点的人物,于是明星出现了。如果明星能够有足以让他们佩服的表演,就会成为被崇拜的偶像。从这个角度来说偶像是崇拜者的代言人,是崇拜者的理想自我,也是崇拜者心目中的未来。 其次,偶像也是青少年心目中父母的替代品。青少年在生理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心理上的发展却远远滞后。由于生理上的发展,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希望能够独当一面,渴望摆脱父母的控制。然而,他们有限的生活经验又使他们不能没有父母的帮助,这种矛盾状况使他们感到很苦恼。因此,他们选择崇拜拥有能力、地位和独立的偶像,希望通过偶像崇拜来实现独立自主的目的。某种意义上,这不过是将偶像作为了父母的代替品,让偶像来行使父母对自己的控制。 再次,偶像崇拜也是青少年融入自己团体的一种手段。有些追星族是为了保持与同伴的一致而被卷入追星的行列的,相形之下他们是二流的追星族。他们追求的是让自己有所归属,是为了让自己和别人知道他属于那个团体。因而他们需要知道大家正在讨论的明星的各种资料。 偶像崇拜表达的是青少年对梦想和生活的美好追求,是其发泄不满和倦怠情绪的大胆呐喊,也是对传统价值体系与教化内容的叛逆表达,其终极目标是在寻找自我。这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正常心理现象。对青少年偶像崇拜行为,既不应采取淡化态度或者不干预态度,也不应把偶像崇拜定义为一种纯品德行为,简单粗暴地加以排斥和否定。这说明了大部分学生需要某种精神皈依,需要一个精神指引人,这是青少年的天性使然,我们在德育中应该好好利用。 (三)书、报纸或杂志的影响 书报杂志是比较传统的获取课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也是中职生接受社会文化的一个主要方式。调查结果表明,有87%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喜欢某种书、报纸或杂志。这说明大部分的中职生不满足于课本知识,他们的知识面、人生观、世界观等受到课外读物的影响。这也表明,德育可以从图书馆开始。图书馆的建设应严把质量关,严格拒绝庸俗图书进馆,另外图书的购置要考虑学生的精神需要,在购置前可以在学生中作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来采购书籍。 特别要提出来的是,中职生已经性成熟,但是心理还没成熟,图书馆应成批采购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的书,考虑到学生心理问题较多,而且有部分学生会主动寻求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还应批量购置青春期心理学方面的书,特别是针对中职生的心理问题分析的书,更要注意采购,从这方面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 四、虚拟环境对学生德育的影响 虚拟环境即网络,网络对中职生来说,意味着讯息沟通、娱乐互动、学习创造、精神寄托等等。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对中职生身心成长的影响越来越大,对中职德育的作用已经超过了传统媒介而居第一位。 网络是一种工具,是一个虚拟的环境。对中职生来说,网络世界里面的规则、秩序都是新奇的:现实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这里不用遵守;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或者不允许存在的,网络世界里都有;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这里可以得到。当中职生们在现实中得不到成功的体验、感受不到自身价值的时候,他们就会投向网络,抛弃许多正需要他们认真去做的事情,包括学业、前途、休息、健康、亲情和老师的殷切期待等。 由于网络资源的共享性,使得网上信息量相当丰富,上到天文、地理,下至生活百态,其中无所不包,无所不有。这种信息的丰富性,对于正在增长知识、好奇心强的中职生来说,肯定是一大兴趣刺激点。这种海量的信息使得许多中职生花大量的时间在电脑网络上,乐此不疲。但是在我们的调查结果中也可以发现,中职生上网主要是聊天和娱乐(游戏、看电影、听音乐等),用在工作和学习方面的学生比较少,这说明他们主要是在网络上寻找社会支持,寻求心理满足和利用网络创造新人格面具。这也表明,要让学生善用网络,必须给予他们一定的指导,一方面培养他们对色情、迷信、封建、庸俗等信息的免疫力,另一方面利用网络环境发展“自主型”道德。 网络所具有的符号、自治、开放等特点,改变了“依赖型”道德形成条件,即公众舆论监督的作用方式,却有助于“自主型”道德的发展。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网络行为的匿名性和网络主体角色的“不在场”不是网络道德作用弱化的理由,反而是网络道德大有用武之地的根据。“网民”等于“符号”,而不是“同学”、“公民”等角色。现实社会的舆论对存在于网络环境中的“符号”几乎失去了控制,这似乎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但是这恰好是自主型道德发展的契机。自主型道德在网络环境中得到发展有着许多成功的例子,如在网上“求助”往往会得到及时的帮助,资助者也完全不是出于功利性的目的,而纯粹是履行道德义务。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利弊共存。德育工作者应善于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因势利导,控制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利用网络逼真、开放、自治等优点,把网络建设为最强有力的德育环境。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首先,部分家庭德育环境建设有明显不足之处,学校应该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并对家庭德育作出相应的规划与指导,以营造良好的家庭德育氛围。其次,学校德育环境对中职生影响力偏小,原因在于学校德育的内容、形式与学生的精神追求不符。应从学生精神需求出发,发挥学校德育环境可控性、系统性等优势,增强学校环境对学生德育的影响力。再次。社会环境特别是其中的文化因素对中职生道德影响很大。社会文化的内容、形式与中职生的精神追求相吻合,对学生吸引力极强。学校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吸收社会精神财富,扬弃社会文化垃圾。又次,网络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环境,对中职生的道德感染力极大。网络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德育工具,学校应该善用网络,促进学生的现代化观念、自主意识、平等和民主观念等。最后,德育环境诸因素之间未能有效整合,需要在一个统一的目标下整合,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网络的德育合力。 中职德育论文:浅析当前中职德育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论文关键词】当前 中职德育 现状 成因 对策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呈现多元化,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和职业教育一样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现象,以往一些 贯用的德育工作方法与途径,已明显不适应新形式发展的要求。为此,笔者通过对湖南近十多所学校的学生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 并与同仁们一起研究其对策,希望这些能为我们当前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所帮助。 在中等职业学校从教十多年以来,社会在变,学生在变,职 业学校德育工作和职业教育一样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 现象,以往一些贯用的德育工作方法与途径,已明显不适应新形 式发展的要求。为此,笔者通过对湖南近十多所学校的学生现状 进行了调查,并与所到学校的同行们一起分析其成因,研究其对 策,希望这些能为我们当前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所借鉴、参考。 一、职业学校学生的现状 大多数中职生都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中考失利者,他们普遍 共同的特点就是自卑心理重,自信心不足。又因用人制度的改革 尚未完善,才起步,公开、公平、公正、合理的用人机制尚未建 立;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的对接尚不吻合,学不为所用,市场不 能有效消化人才,部分专业就业难以对口;社会对职业教育、职 校学生存在偏见等,致使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呈现出异样的特 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理想信念方面 思想上不求进取,对前途悲观失望,认为上职中没有出息; 学习上得过且过,目的不明,缺乏动力;职业理想模糊,职业目 标不明,认为现在学的不一定将来有用,对学习没有兴趣,只想 混个文凭;有的是父母觉得孩子还小,在学校有老师管着就行, 等等。突出表现为:意志消沉、无所事事、生活懒散、贪图安逸、 今朝有酒今朝醉、谈恋爱、找对象、搞破坏等。 2.行为意识方面 侧重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意志为出发点,不考虑行为后果, 追求自我满足,有的甚至把个人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表现形式有:损坏公物、破坏环境、扰乱秩序、打架生非、抽烟 酗酒、以及赌博等。 3.纪律卫生方面 强调自由、随便,淡化时间观念,纪律约束和卫生意识追求 低层次。表现形式为:迟到、早退、旷课,自习、就寝讲话、随 意走动、进出;个人生活用品不全、生活习惯不好,常用他人碗 筷、毛巾、牙刷、梳子;衣服、袜子、鞋子、头发等不勤洗、勤 换,不讲究公共卫生,随便乱吃、乱吐、乱扔等。 4.勤俭自律方面 劳动观念淡漠,不注重勤俭节约,行为自控能力差,自律性 不强。表现形式为:花钱无计划、奢侈浪费,还自诩为“日光族”; 佩戴手饰、比吃穿、赶时髦;拉帮结伙称大哥。 5.礼仪交往方面 不善于与身边的人交往,不注重塑造自身形象,不懂得基本的礼仪常识,不会使用礼貌用语。表现形式为:不谦恭礼让,不 尊敬师长,不尊重他人,不诚实守信、举止轻浮,给他人以侮辱 性绰号,公开揭他人伤疤和隐私、男女交往过度等。 6.心理障碍方面 看到社会腐败现象,忧虑、焦急;目前教育方法、教育手段、 教育思想陈旧,对学生教育不当,产生逆反心理;学业成绩不好, 缺乏自信,苦闷自卑;竞争激烈,感到压力大;感到家庭压力大, 烦躁苦恼。突出表现为:排它心理、自我封闭、自暴自弃、破罐 子破摔等。 二、导致现状产生的原因分析 1.客观原因 (1)社会因素:当今社会环境复杂化,各种腐朽没落的思想、 文化、言行充斥其中,如聚赌、斗殴、黄色书刊、音像制品、吸 毒贩毒、封建迷信等等,很容易使青年学生受到污染和毒害。又 因青年学生喜欢交友,且容易结成小群体,而某些落后的小群体 的不健康甚至不法活动,很容易使他们受到不良影响。 (2)家庭因素:家庭教育在青少年学生的成长中占有重要比 重,家庭成员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生活习惯、教育经验等都 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一般而言,学生不良品德的形成往往与 家庭的不良影响相关。如,有的家庭家风不正;有的家庭成员行 为不检点,作风不端正;有的父母离异导致家庭结构破坏,有的 是单亲家庭,有的是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的留守学生等,但影响更 大的还是家庭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方法。如,有的实行家长独裁, 要求孩子唯家长命是从,不允许孩子有自主权和主见,否则就训 斥、体罚或打骂;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对孩子百依百顺;有的家 长对孩子不放心,实行全方位监控,时时、事事唠叨、指教;有 的家长实行放鸭,认为孩子自会成人,不需要家长管理和干涉; 有的家庭成员之间思想、意见不一,导致孩子经常处于家长争执、 “我自得利”的教育空白地带;有的家庭家长缺乏对孩子内心的 了解,缺少与孩子的对话、沟通与交流等,致使学生缺少健康成 长的环境、缺乏正确引导,容易形成不良品德。 (3)学校因素:首先,教师的人才观、教育观陈旧;教育方 法简单、缺少与学生心灵的对话、沟通和交流;全员育人意识不 强、教学渗透德育少、关爱学生少;师生信心缺乏“交叉感染”。 其次,办学条件较差,不能满足学生求学、求技等需求。 2.主观原因 (1)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能用发展的、 辩证的观点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喜欢用狭隘的视角、个人私利、宿命论的观点来为自己消极的人生价值观作辩护,加之外部 环境的影响,更使其人生价值观显现出享乐性、功利性。 (2)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不能准确理解社会道德准则在社 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缺少独立的道德评价能力,很容 易受外界影响和欲望驱动,做出有违准则和他人利益的行动。 (3)好奇心强,精力旺盛,追新猎奇,盲目模仿消极东西。 仅凭一时好奇或兴趣,便对新鲜事物不加辨别和选择的模仿、实 践,误入歧途。 (4)意志薄弱,不能用正确的观念战胜不合理的需求,从而 产生许多利己、消极的行为。 (5)不良行为习惯致使在实施时会产生某种方便,甚至舒适 的情绪体验,从而又成为实施不良行为的内在动力,久而久之, 便形成为不道德行为。 三、应对措施 1.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强化责任意识,以职业能力报效祖国。 爱国主义教育应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革命战争年代,许 许多多的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了中国的解放事业,前赴 后继,用生命报效祖国;改革开放年代,社会主义经济事业需要 实践者的开拓,莘莘学子为了追回十年浩劫给国家科技造成的损 失,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用科学武装生产力,用坚韧、勤劳和 智慧创建了如联想、海尔这样举世闻名的民族品牌。今天的职校学 生正处于历史上国家综合国力最强盛的时期,但也应该看到,我们 与一些发达西方国家还有明显差距。目前,我国非常重视中等职业 教育的发展,指出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 础性工程。为此,职校学生应当明确职业教育在国家教育结构中的 战略地位和历史使命。只要努力学习,提高职业技能,在自己的岗 位上尽职尽责,那就是最具体、最质朴的爱国主义表现。 2.严格行为规范,培养集体观念。 校园文化是一种软监督,行为规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 容之一,是形成良好职业道德的催化剂。学校要形成全校动员, 齐抓共管,“学校以我为荣,校荣我也荣,我与学校共荣”的局 面。我们可以告知学生,游子远行要入乡随俗,这样才能与人愉 快相处,与环境和谐相处。进入校园,只要你能够遵守学校的行 为规范,你的环境适应能力就基本过关;进而学校可将学生环境 适应能力作为就业推荐的一项重要指标。在管理上,学校应注重 培养一支优秀高效、责任心强的学生干部队伍,利用信息化平台, 对学生每天的学习及日常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培养学生的良好 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3.加强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的廉耻心。 在我们的德育中,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的三观教育固然重要,但对中职学生而言,学生对此缺乏感性认 识。荣辱观、廉耻心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教育中最起码的道德要 求。无论市井与乡村,在我国的古代社会,荣辱观、廉耻心的体 现俯拾即是,如“人穷志不穷”、“人要脸、树要皮”、“廉者不受 嗟来之食”等等。进行荣辱观的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廉耻心, 即自尊心,有助于学生加强自我修养,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也 有利于“三观”教育。古人云:“人有廉耻,百事可立;人无廉 耻,百事不为。”“礼仪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把这种主张当作封建糟粕而弃之如敝 屣。每每看到我们的国人违背了道德规范却面不改色、心不跳的 时候;每当我们的国人触犯了法律,非但不投案自首,反而畏罪潜逃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他们廉耻心、荣辱观丧失的表现。与中 国古代文化有着某种渊源的日本人十分注重面子,脸面是他们受 尊敬的标志。日本人的行为均离不开对“面子”的维护。这种观 念的产生,植根于日本的“耻”文化,使多数日本人不会也不敢 造假制假,日本人作了某种违背道德规范或法律的事,他们会因 为受到良心的谴责而寝食不安,甚至在法律还没有制裁时,就自 寻短见,以死谢罪。对于日本人这种过于看重“面子”而轻视生 命的做法,我们不能完全认同,但是,重廉耻、知荣辱的观念已 成为日本人行为规范的重要部分,对日本形成文明礼貌、诚实守 信、秩序井然的社会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党 提出“以德治国”和“以法制国”的今天,增强学生的荣辱观, 培养学生的廉耻心已经迫在眉睫。“徐力弑母”之后,人们普遍 呼吁:改变人才标准,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家庭和学校对学生进 行科学的竞争教育。大学生“硫酸泼熊”事件发生后,有识之士 一语中的地指出这是忽视人文教育造成的人格确实的表现;“马 加爵事件”更是引起社会对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关注。这些都是 我们痛定思痛后的深刻反思。愿这些反思能对我们的德育走向完 善、趋向成功有所推动,愿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关注德育,愿我们 的德育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乘风破浪、与时俱进! 4.倡导健康生命、提高心理承受力,中专职校应当特别注 意培养学生的健康观念。 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白到底什么是健康。世界卫生组织的健 康标准是:健康应该是躯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品德状态良 好的综合表现。健康是所有目标、理想、生活的根本保证,应提 醒学生健康也是相对的,包括老师在内,都可以通过良好的行为 习惯维持或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学校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叫树立 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 健康的危险因素。通过健康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哪些行为是正确 的、健康的,哪些行为是不正确的、危害健康的;通过健康教育, 为学生提供改变行为所必须的知识、技能和服务。比如,让学生 知道,学校作息制度所定制的行为模式就是为了从根本上保证学 生的健康。在个案处理上,学校可以广泛发动党员、班主任,积 极与习惯不良的学生结对子,有针对性的开展情绪稳定性训练、 挫折承受力训练、动机持久性训练、相融合群性训练、开拓创造 力训练等等,并形成交流笔记,由学生处、教学处、心理咨询处 共同研究,形成一套有针对性、可行的行为不良干预办法。 5.培养感恩习惯,让感恩成为一种生活态度。 在我担任班主任的时候,曾做过这样一次实验:让学生列一 张名单,写下他最感激的人,很快,他们写了,有的写父母,有 的写××老师;我再让同学们写出感谢他们的理由,同样,感谢的往事就历历在目,很快他们就完成了。最后,我让同学们写出 最近一次向名单中的人员表示感谢的时间、行为,这时他们大多 都有点窘迫了。感谢需要表达,感谢可以和谐人际关系,感恩应 该成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态度。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每个学期给父母 写一封感恩信,在爱父母的“感恩教育”中,树立责任意识、自 立意识,同时对奢侈、攀比、享乐等毛病心生愧疚。在多年的工 作过程中,我总是非常乐意和同学们唱这首《感恩的心》。歌词 写到:……感恩是生活中最大的智慧。时常拥有感恩之情,我们 便会时刻有报恩之心,便会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和鼓励,和谐之 光就会熠熠闪耀。 中职德育论文:浅论中职德育的有效性途径 论文摘要:中职学生是个特殊群体,其道德的完善比技术和职业训练更为重要。中职德育不仅需要传授道德知识,还需要以公共生活为中心,向生活世界回归,注重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的养成,还需要道德体验的交流,并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特殊群体;中职德育;现状;理论认识;有效途径 道德是人的精神世界中“最壮丽的日出”,人因道德而崇高。正如古代著名思想家苟况在(苟子中所言:“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道德教育永远是一种脚踩大地,仰望星空的存在。脚踩大地是因为教育必须扎根实践;仰望星空是因为教育必须执着人类的理想和理想的人类。任何教育工作者,对德育的道理既懂也能讲,而且对德育都能评判一番,而难的是操作与践行,难的是有实效,中职德育更是如此。 一、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 中职学生的弱势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 第一,义务教育阶段处于学生群体中的弱势,大多数文化课学习成绩不理想,受到来自家长、教师甚至同学的歧视。他们不是中考的胜出者,而大多数是中考的“失败”者,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不主动、不积极。 第二,大多数来自弱势家庭,如农村、城市下岗职工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不高,收入水平偏低,家境较为贫困。 第三,不少学生自卑心理较为严重,内向和离群现象较为突出,“我不会”、“我不是学习的料”、“我做不好”等成了其心理定势。他们常常感到前途无望,有的迷失了方向,上网成瘾,沉浸在虚无缥渺的空幻之中,进网吧、聊天、玩游戏、吸烟、酗酒…一忘却了生活目标。而且,学生的不良心理有相互“传染”之势。 二.学校德育显得苍白无力 中职德育的现状突出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其一,照搬普高德育经验,认为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同属一个年龄阶段,两者在身心特点上有许多共同之处,德育工作也自然有共性。因此,在德育工作中照搬或过多借鉴普高经验,偏离职业学校德育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未注意到: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同于普高,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的差异,学生思想、心理状态的区别。 其二,德育课特色不明显。 中职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在德育课教学的具体实践中,依然以知识传授为中心。重视道德知识的教学和灌输,学生成为接受道德规范和教条的容器。道德知识与道德能力脱节,学生拥有一定的道德教条,却又在多元的现实中手足无措。有调查表明:中职学生对德育课程不抱喜爱态度,认为学校德育与现实不合拍。 三社会环境对中职德育的负面影响 社会环境对中职学生的教育存在许多负面影响。譬如,有的流行音乐和影视节目,基调消极、颓废、低俗;网吧可随意进入,网上一些不良的内容诱惑着学生。使得学生在校接受的道德约束急剧减弱甚至消失。其次是不健康的家庭教育,突出体现在不健康的亲子关系上,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完全变成了索取和给予,孩子认为父母的给予是天经地义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完全物质化、金钱化。有的家庭教育方法不当,教育方式简单化和极端化。 四 中职德育的理论认识 第一,一般地说,道德要求社会公正地对待个人,并且不要忘记,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的好的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_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显然,道德的目标指向是个人幸福生活。德育是快乐的、是有用的。 第二,教育的职能,第一是培养人格,第二是开发智力,第三是传授知识和技能。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认为,道德的完善比技术和职业训练更为重要。 第三,学校道德教育需要进一步创新和夯实,要构筑道德精神,增强道德教育的生命力。 第四,道德教育不仅需要进行道德知识的传授,道德规范的训练,还需要道德感受与道德体验的交流。 第五,德育理论专家对普教的德育与心理研究深入,但对职教德育未予攻坚。中职德育不应孤立无助,它需要在呈现中张扬,在张扬中认同,在认同中壮大,因此,它需要专家的系统理论支持。 五、中职德育的有效途径 1.把中职德育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 第一,创建职业的教育环境和实施环境。 培养企业所需的员工,不仅仅要有精湛的技能,更需要有过硬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没有专长的人才是次品,没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学生是危险品。因此,中职德育应紧紧围绕培养“职业’作为主线,学校的德育内容围绕企业的用人标准进行组织,按岗位需求进行德育创新。构建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方位渗透的管理模式。 学校与企业相结合,职业教育必须引进企业文化开展学生德育,要让学生熟悉企业,不能关门搞德育,要把那些职场能手(尤其是自己的毕业生)请进来,现场说法,培养学生的职业自豪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氛围。 把学生在校的一日行为和在校三年的行为规范化,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培养方式可分为集中与分散,集中训练形式至少有拓展训练与成长训练等,其内容可为:激发潜能、挑战自我、学会沟通、熔炼团队、自我保护、吃苦耐劳、抗击挫折、逆境求生、顽强自立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训练,逐渐促进学生职业道德和专业纪律的养成。让学生在任何时候都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同时发挥学生相互之间的同伴影响作用,形成一个富有道德影响力的德育“场”。 第二,突出职业特色和专业特色。 职业教育的定位,是“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培养学生,是根据市场需求和岗位需求进行的,只有以高尚的职业道德、强烈的职业意识为统率,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胜,使学生具有在岗位上发挥才能的思想基础和职业基础。离开职业特色,中职德育就会失去立足点。 在职业教育中,不同的专业有着不同的职业特征、职业纪律和职业行为,如幼师专业与模具专业就有不同的职业要求。因此,中职德育要强调专业特色。职业教育强调特色是质量的标志,质量特色除了技能以外,更重要的就是学生的职业道德特色和行为规范特色。如若忽视,培养出来的学生就难以就业,就难过用人企业检验关,就缺乏竞争力。 2.引导学生以“成功者”的心态走向未来 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生在心态上相差很大,因此,中职德育必须在抓住同龄人的德育共性的基础上,准确地把握其个性,即抓住中职学生德育的特殊性,才能增强德育的针对性、时代感,提高德育的实效。为此,学校应努力引导他们以“成功者”的心态走向未来,如通过拓展训练,让其点燃激情,超越自我在活动中分享快乐、感悟生活。同时,以心理辅导为牵引,重视学生的心理辅导,目将“教育、辅导、咨询、服务有机结合增强学生自信。 设法让学生领悟:自卑是事业的大敌,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生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则是登堂人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是成功在等待着你,并庆祝我们努力的结果。我们不会遭遇失败,碰到的不过是暂时的挫折而且让学生在成功训练中经历磨砺生存意志的逆境体验,使其遇到挫折时而不选择逃避。 3.填补以往教育内容的空白——感恩 有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因此,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去做感恩教育。现在,人们有意或无意地容易忽略身边所拥有的一切,在学生群体中,尤为突出。有位退休老师曾伤感:有个班级他做了近三年的班主任,仅一次在教师节收到该班学生的贺卡。可后来有个实习老师只待了一个月,却得到了学生的鲜花和礼物。这说明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在意,而对于已拥有的珍贵的东西,并不珍惜。再如,许多学生对父母的嘘寒问暧,不但不感动,却认为是唠叨。 针对这一现状,应通过一系列的“感恩”教育活动,从教师开始,做好“感恩”榜样,让学生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正直的人起码品德。因为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如算算读书期间所花费用),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同学对我们有帮助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军队对我们有保卫之恩,祖国对我们有呵护之恩等等。也就是说:感恩是对生命恩赐的领略,感恩是对生存状态的释然,感恩是对现在拥有的在意,感恩是对有限生命的珍惜,感恩是对赐于我们生命的人的牵挂……只有学会感恩的人,才拥有谦虚之德。 事实说明,我们不要责备学生缺乏感恩,问题在于,我们的教育不能把学生“教”成不懂得感恩的一代。 4.为学生成长创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 中国有一支令世界吃惊的网络文化参与大军,据统计,在13亿人口中,有1.38亿网民。在网络狂潮呼啸而来的时候,人们的认识发生了混乱。比如,一些媒体在大量报道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同时,出现了网络妖魔化的倾向,似乎互联网就是海洛因。这种误导造成许多家庭禁止孩子上网,甚至让父母产生了网络恐慌。 然而,21世纪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管理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换句话说,能否有效地掌握互联网这个工具,在相当程度上标志着能否有效地学习。应该说,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对青少年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 对于中职学生,关键是引导他们正确地对待和使用网络。为此,学校应购置和利用网络资源,组织学生在校上网,并由老师值班指导。明示上网要做到“五要五不要”,即: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程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在有组织有纪律的网络环境中,就能使学生自信友善,学生既善于自我管理又有责任感,而且具备抗挫折的能力。这样,学生就会以自身的免疫力,主动规避网络风险。网络不但不会伤害他们,而且会让他们充分享受网络时代的新成果。 5.在实践中锻炼和检验学生品德 在学生班级管理中,大多数学校采取了分项扣分评比的方式对班级进行考核,但效果欠佳。因为对于集体荣誉感强的班级来说,可能会出现全班口诛笔伐的现象,用集体的舆论压力来惩治学生个人的过失。对于集体荣誉感不强的班级来说,扣多少分都无所谓,且德育的目的,绝不是为了让学生学会重视学校的检查与评比,而是让学生接受扎扎实实的、贴近学生实际的、经常化生活化的公民教育。因此,学校应让各班教师具有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或开展特色班级活动的自主权,为学生提供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高尚的时间和空间。要在实践中锻炼和体验学生的品德,就要让学生走向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和检验。换言之,就是学校应给学生提供一个环境和机会,让他在社会上、在岗位上展示自己的才干,同时也暴露出问题,很多问题没有机会和环境就检查不出来。 6.构建师生平等高效对话交流机制 杜威在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说,你可以将一匹马牵到河边,但你决不可以按着马头让它饮水。对于德育而言,如果没有对学习主体的了解与尊重,就不可能取得应有的效果。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人与人主体间的灵与肉的交流活动,而不是理智知识与认识的堆集。转化学生,需要通过师生的情感交流、观点碰撞,教师真正与学生互动起来,给学生以人性的温情,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从而从认识上取得一致,使学生与教师在精神领域相遇、相识进而达成共识。因此,中职道德教育应构建一种机制,使师生之间的道德交往和交流成为一种习惯,用教师自身的高尚德行和人格魅力感化学生。 除此之外,中职德育还需强化队伍,加强研究,不能单打独斗,而要形成合力。换句话说,中职德育工作只有进一步“洗脑、补钙、壮骨”,方可从“贫血”的背景下突围出来。 中职德育论文:浅析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德育与人才培养新模式 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 中职德育 人才培养 论文摘要:以就业为导向构建中职德育教育新模式.是建立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创新中职学校德育观念,选择德育内容,拓宽德育途径,提高中职德育的实效。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与指导思想。目前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除了因其专业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更为重要的而往往又被我们所忽视的是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中职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系统工程,高质量的中职教育不仅体现在培养人才的高技能上,而且体现在其思想素质上。因此,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德育新模式,就要积极创新德育观念,选择、设计中职德育教育内容,拓展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以提高中职德育的实效。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创新德育观念 在新形势下,德育工作要强化法律、政策、制度等方面的制约功能,善于把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渗透在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中.使自律与他律、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良好育人环境。 1.树立中职德育人本观。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就业为导向,造就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是中职教育的基本目标。中职德育必须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基础,把德育融人中职教育的全过程。学校应紧紧围绕学生的思想特点开展思想教育.将其个人理想同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人、引导人的优势,又要发挥其关心人的强势。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目标的中职德育就是德育人本观的最好体现。 2.树立中职德育实践观。要使道德教育取得实效,就必须顺利实现两个转化。即把教师所传授的品德规范信息内化为学生的品德信念,又将学生的品德信念外化为具体的品德行为。若要顺利实现道德的内化和外化,就必须促进学生的道德体验。实践是道德体验的场所及主体性生成的基础,同时是道德体验深化、发展的动力。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要求理论教学时间与实践教学时间的比例达到1:1.从而使中职教育的实践性、职业性、社会性这一本质特征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保证学生的实践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积极地自我发展{通过实践体验来内化教育内容,调节自我意志,完善自我认识,形成道德品质,实现知、情、意、行的有效统一。 3.树立中职德育开放观。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是一种开放的教育,这就要求中职德育也应是开放的,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从纵向来看,中职德育培养的目标不只是好学生,更应该是好员工、好公民,我们应以开放的眼光向前看:德育教育要随着社会进步、社会物质条件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因此,学生德育内容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它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不断地得到调整、充实和提高。从横向来看,中职教育中不同的专业其德育内容也有不同的要求:另外,中职德育绝对不能“闭门造车”,学生从家庭到学校、到工厂(实习基地)、到社会都有广阔的活动天地.这就决定了学生德育素质的形成,除受校内影响外,还直接受家庭、工厂、社会的影响。而学生的德育素质,也会反过来不同程度地影响家庭、工厂、社会的德育建设。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选择德育内容 中职德育以就业为导向,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企业需求对德育内容进行选择、充实、调整和创新。要求所有德育教育内容必须能融入和贯穿于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之中,确保德育内容的实效性和穿透力,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1.把基础文明教育作为中职德育的基础工程。目前,要重点抓好“八荣八耻”荣辱观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公民道德教育,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我们应树立市场经济的基本意识与规则,强化学生的公平意识、竞争意识、诚信意识、规则意识,使学生牢记在任何行业、企业、职业岗位上.都要始终如一地按市场经济的规律、规则去做人做事。 2.把择业观念教育作为中职德育的特色内容。以就业为导向,就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良好的择业观念应该是:以发展的观点审视自己,顺应时代要求,价值取向与社会利益一致,具有宽泛性和可调试性。加强对学生择业观的教育,要让学生明确:职业分类是由社会分工所致,无论什么职业都是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身并无高低贵贱之别,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只要顺应市场需求、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人才就都有用武之地 3.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中职德育的核心内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是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内力所在,也是企业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内容.是中职学校培养人才的竞争优势之所在。首先,要加强爱岗敬业、吃苦耐劳、遵规守时、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基本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掌握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并依据不同职业岗位的要求,分专业进行特殊职业道德训练,提高职业道德培养的针对性,如要培养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顾客至上、服务第一”的思想,培养营销专业学生“诚实守信、不欺诈”的思想,培养会计专业学生“一丝不苟、谨慎稳妥”的态度,等等。 4.把心理素质教育作为中职德育的重要补充。中职学生必须加强心理素质教育、磨难教育和抗挫折教育,从而增强适应能力与就业能力。 三、以就业为导向拓宽德育途径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要求增加实践教学时间,加强校企合作与产教结合,开展订单式培养,这同时也极大地拓展了德育教育的途径。丰富了德育资源。 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首先是充分发挥“两课”主渠道的作用,并改变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在方法上突出引导和启发,突出案例教学。在内容上突出职业道德教育、择业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内容,让“两课”教学成为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和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其次,要充分发挥其他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的德育功能,真正做到管教管导,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但这点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它理应成为德育教育的一条主要途径。 2.利用实践教学网络.强化中职德育实践。中职教育中丰富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德育实践的过程与实践的基地。传统德育往往只注重德育理论知识的教育、案例的讲授,忽视了道德的实践。从而没能形成“德行”。中职学校应把丰富的实践教育资源统一纳入德育课程教学体系,统一规划、设计、实施和考核,让学生在德育实践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例如,在企业或学校的实训基地引入企业的职业要求。对学生建立和实行8小时工作制和严格的考核、训练制度,从着装、打卡到整个生产流程的每个技术环节,都要实行严格的规范训练,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 3.以企业的要求营造育人环境。“环境育人”是德育的一条重要途径,要培养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按照企业的要求创造育人环境。首先。校园文化的设计应该与企业文化进行对接。根据联合办学的企业或订单式办学企业的企业文化来强化校园文化,在办学理念上凸显以就业为导向.在制度文化建设上引进企业管理的相关理念。其次,紧紧围绕“以就业为导向”这一主题。多开展企业与学校互动的活动.如请企业专家、优秀毕业生来校讲座,到企业进行见习参观。举办企业招聘现场会,成立就业指导协会等社团组织。 综上,在新的历史时期,中职学校必须积极创新德育观念,选择、设计中职德育教育内容,拓展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德育新模式.提高中职德育的实效 中职德育论文:关于中职德育课教学应贴近企业贴近学生 论文摘要:中等职业德育课教学要了解企业的需求,结合学生的现状,这样教学才有针对性、实用性。 论文关键词:中职德育;贴近;企业需求;学生现状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具有较高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能适应岗位的变化要求并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初中级技能型人才。由此德育教师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应该了解学生的现状,结合社会的需求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要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从中职学生的现状来看:他们大多都是中考的失利者,曾经的理想破灭,进入中职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他们背负着来自家庭、社会鄙视职业教育的精神压力,学习没有动力,生活没有目标。他们有着很强的自卑感,自信心不足,一旦遭遇挫折,便萎靡不振。他们似乎淡忘了理想这个词,单纯的只是玩,把学生生活当成是摆脱家长管理、逃避社会责任的场所,有着很多的不良习惯和人生态度,表现在: (一)学生的人生目标不够明确,人生理想不够清晰,开开心心地度日月,忙忙碌碌地谈恋爱,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 (二)目标模糊、无追求,有的学生直接说我是来混时间的,要不要毕业证无所谓。 (三)态度懒散,生活无约束,无视校规校纪,对老师的管理抵触性强,把老师的严格要求看成是一种管制。 (四)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视为正当要求,不考虑是否有合理性,享受型心理比较严重。 对企业的调查发现:很多企业的用人理念是有德有才重点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无德有才弃之不用。一位企业的老板说:有理想的员工总是有责任心,讲业绩,讲贡献,勇于挑担子;有理想的员工总是只要有一份希望,就付出百倍努力,不断尝试,不断探索,直到成功;有理想的员工总是善于不断学习新知识,研究新技术,善于提高,善于创新。我们的员工要努力成为有理想的员工,成为值得信赖、引以为豪、能作为、有大作为的卓越员工。 针对学生的现状,为唤醒学生心中那已经破灭的理想,结合社会的需求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天生我材必有用。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个个成才。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作用,理解职业生涯规划对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理想,学会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树立为职业理想奋斗的信念。 二、要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娇生惯养,优越的生存环境使他们只想到自已的需求,而从不站在他人立场上看待问题。回报他人的意识也很淡薄,感谢他人的言语和行动匮乏。缺乏对他人的尊重与理解,缺乏对父母付出的认可,认为所有的人对自已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的。学生的自我倾向相对较浓,主要表现为自私、霸道、个性强,不懂得付出,人际关系冷漠,以自我为中心。 对父母:大多数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愿意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部分学生是家里的“太上皇”,稍不顺心就与父母吵架,只知道无限制地向父母索取,却从不懂得关心父母;一些中学生盲目追风,挑吃捡穿,相互攀比,不懂得体贴父母的艰辛,甚至抱怨父母无能。 对老师:不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认为老师的提问和改错惩罚都是故意刁难自己,和自己过不去;部分学生在校园遇到老师,就像不认识一样,课堂上更是无视老师的存在;甚至顶撞老师,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老师的工作。 对同学朋友:表现为自私自利,自我中心,只重索取,不求贡献,需要朋友的时候一个样子,不需要的时候什么都不是;物化朋友之间的友谊,认为一切都是可以用金钱来购买和衡量的;不能宽容别人,甚至想找机会报复。 从企业的需求看:感恩之心是职业精神的核心。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说:如果一个员工有能力,就会是一个可用之才;如果一个人懂得感恩,就会是一个优秀的员工;如果一个员工既有能力又有感恩的心,那么可以把工作放手交给他去做,因为这样的员工不会找借口来搪塞自己的职责,也不会做任何表面工作来欺骗老板。他们会珍惜一切,善待别人,并认为努力工作是对公司、对事业最好的回报,也是对自己和他人最好的交代。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对家庭、对公司、对朋友、对社会都真正负起“责任”。一个企业重点要培养和提拔那些懂得感恩的人。学会感恩是一个员工做好工作的动力。懂得感恩是一个员工优秀品质的重要体现。 鉴于学生的现状,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他们常怀一颗感恩的心,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企业的需求。 (一)让学生学会“知恩”。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明白,她们每时每刻都在享受着父母、老师、同学、朋友和他人、学校、社会的恩惠,人人都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这一切。 (二)让学生学会“报恩”。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产生一种回报恩情的冲动,懂得对生活和他人心存感激,学会理解和关爱他人。不断增强学生的报恩意识和报恩能力,学会如何回报父母、老师、同学、朋友、学校和社会。 (三)让学生学会“施恩”。当我们能够做到“知恩图报”时,还应当怀着宽容的心态、愉快的心情,尽自己所能地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三、要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太阳”、“小皇帝”,很少经历过艰难困苦、生活的磨练和大的挫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应对挫折的能力也相对较弱。不少学生在求学、求职、就业时只想到成功,没有想到失败,一旦遭受挫折就会一蹶不振,陷入苦闷、焦虑情绪之中不能自拔。一份来自企业的调查发现:一个优秀的员工即使面对失败也是积极乐观的,因为失败对于他们来说是成功道路上最为平常的一个插曲,失败能够让他们更加努力,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在竞争中更胜一筹。为培养优秀的员工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挫折教育,联想集团会定期邀请专业心理人士来为知识型员工作《压力管理》讲座,世界500强企业中有80%的企业都提供类似的心理培训课程。可见企业需要的优秀员工应该有抗挫能力,能够满怀希望地完成工作。 为此必须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让学生了解挫折是人生路上不可避免的,正确对待挫折,提高抗挫折能力。树立自信心,让挫折成为他们向上攀登的垫脚石,努力战胜挫折,做生活的强者。 四、要对学生进行注重细节的教育 从在校学生的现状看:由于他们文化基础比较差,他们身上毛病很多,而且大多都是些小毛病,小细节。如:走路左右摇晃,站坐没规矩,坐在座位上双腿不停的晃动。衣冠不整,见领导,老师不问候,不起立,上学迟到,上课串座位,摆弄手机等。 从实习学生的现状看:来自企业的调查显示,相当多的实习生不注重自己生活中的的细节,面试时言谈举止随意,叼着烟卷,衣着打扮很随便,手放在口袋里,东张西望,接听电话等一些细节问题而造成面试失败的超过了77%,一份份职业梦随之破碎。步入职场的实习生有的迟到、早退,无故请假,工作中煲电话粥,发短信,见到领导同事不打招呼等。 中国道家创始人老子有句名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现在很多企业都倡导“细节之处出效益,精细管理促发展”的管理理念,引导员工注重从细节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商业社会中,公司规模日益扩大,员工成千上万,其分工越来越细,绝大多数员工从事的都是繁琐的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也正是这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才构成了公司卓越的成绩。这是细节的美,细节的魅力!即细节决定成败。各类企业的人事部门经理表示“企业越来越看重员工的细节,注重他们的'软'素质”,不仅停留在专业、技能、经验上,还要考虑人才的性格、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团队意识等等,注重从细节上考察人才。很多企业要求优秀员工应做到:(一)一定要有时间观念,上班决不允许迟到,下班绝不能早退;(二)不要把请假当成小事,有些人一旦有什么事就马上请假,非常随便,这是一种非常对公司不负责任的表现。只要能坚持上班,最好不要请假,必须秉持平日认真上班的态度;(三)见面问声“早上好”,是一天工作情绪的开始,是精神充足的保证,更是沟通人际关系、给人留下好的印象的要素;(四)上班时不要随意离开座位乱串门、办私事,用公司电话谈私事;(五)和领导谈话、汇报工作或开会时关掉手机这是有教养的表现;(六)工作场所一定要保持整洁,一天的工作从工作场所整理和打扫卫生开始。可见细节的竞争才是最终和最高的竞争层面。 为此在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任何大事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积累而成,没有小事的积累也成就不了大事,细节决定成败。所以对待任何工作都要尽职尽责,一丝不苟,这不仅是工作的原则,也是做人的原则。 总之德育课教学只有贴近企业、贴近学生才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职业道德教育,还要针对学生的现状对他们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感恩教育,抗挫折教育,注重细节教育,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符合企业的需求,做到学校和企业的无缝对接。 中职德育论文:论析中职德育课如何实施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论文关键词:中职教育 德育课程改革 小组合作学习 论文摘要:在新一轮中职德育课改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值得实施和推广。作为德育教师,如何实施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本文作者作出了相关的思考。 新一轮中职德育课改要求德育课“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切实加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在新课改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情感,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值得实施和推广。那么怎样实施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呢? 一、正确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 小组合作学习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它把社会心理学中的合作原理引入课堂教学。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其基本做法是将全班学生按照性别、个性特征、兴趣爱好、智力水平、能力倾向、家庭背景、文化环境、社会联系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倡导“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坐在一起讨论。小组成员之间并没有实质的合作,这只能算是传统教学中的小组讨论,并非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也不应该仅仅作为调节课堂气氛的一种手段,它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应该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二、精心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 精心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质量的前提.是关键性的第一步。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及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恰当地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主题的设计应该充分体现德育课改对认知、知识运用、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符合德育课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教师应该紧密联系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紧密联系中职生的思想实际、心理需求、生活环境等重新整合教材。开拓和挖掘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课,可以把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设计为“5.12地震与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等,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在心灵的感悟与震撼中真正理解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在“企业中的劳动者”这一课,可以把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设计为“当前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劳动者”.让学生通过采访调查等小组合作学习了解当前企业最需要的是爱岗敬业、技术熟练、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劳动者,从而立志奉献社会、苦练专业本领。总之,教师设计的小组合作学习主题应该具有时代性、生成性、活动性和开放性,一定要尊重学生学习的兴趣,贴近学生发展的需要。 三、认真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进程 1.指导学生分组分工 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要尽量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组合,在小组成员之间形成最大程度的差异,使小组成员在各方面形成互补。组与组之间则要尽量保持相对均衡的水平,从而保证每个小组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上展开公平竞争。 教师还要指导每个小组进行明确细致的分工。例如各小组设小组长,负责组织督促组员开展合作学习;设资料员,负责多渠道搜集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料;设书记员,负责及时记录整理小组各成员的学习成果,并汇总形成本小组统一的结论;设对外联络员,负责联系采访、调查、社会实践等事宜。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小组里展示自己的才华,既增强了责任感和成就感,又培养了团结合作精神。教师还要指导各小组内部实行角色轮换制,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不同的角色和任务,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会有学生等待观望或盲目跟从。产生“无效合作”的尴尬。这主要是因为一些学生还没来得及独立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方案。由于缺乏思维的碰撞,观点的交流,小组合作学习只能流于形式。其实,独立思考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没有独立思考的合作学习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究。例如“人生价值的实现”这一课,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为“中职生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要求每个学生都要独立思考,为交流合作做好准备。在我的鼓励下,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认为要找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企业,有的认为要进修培训以提高学历,有的认为要在各类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有的认为要抓住创业的机遇,还有的认为要当公务员,为百姓办实事,等等。有了独立思考,每个学生才能踊跃发言,互相切磋,甚至据理力争。实践证明,只有建立在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才是高质量、高效率的。 3.促进学生团结合作 在竞争激烈的2l世纪.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关键将更多地体现在与他人的合作上。同样,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技能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 (1)教育学生树立团队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一种个人行为,而是一种集体协作。教师应该教育每个学生树立团队意识,以小组集体利益为重,顾全大局,齐心协力,团结互助,为达到共同目标而奋斗。 (2)教育学生学会倾听 倾听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学会倾听不仅是学会学习的需要,而且是学会交往、学会做人的需要。教师要教育学生倾听时不要随意打断别人发言.要注意听出别人的主要观点,听完后要及时评价。并发表不同意见以展开探讨。而对于别人正确的意见则要虚心接受。 (3)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现代人立足社会.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特别需要每个人能准确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进行交流探讨。有些中职生发言不能紧扣主题,表达也不够精练,教师应该帮助其训练语言表达的技巧。还有些中职生由于自卑胆怯.不敢大胆、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教师则要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帮助其克服自卑胆怯的不良心理,并尽量为其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 (4)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技能 在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技能是一个人事业走向成功的保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教育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做到礼貌待人,真诚待人,宽容待人;教育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如尊重对方,赞美对方。亲和微笑,培养友情等;教育学生掌握思想沟通、情感沟通甚至心灵沟通的方法与技巧;教育学生以谦和友好的态度对待争议,求大同,存小异,建设性地解决问题。 四、科学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1.对各小组整体表现的评价 小组的整体表现和总体成绩是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基本依据。评价的指标可以划分为:各小组的学习是否认真,探究是否积极,可设立最佳态度奖;各小组内沟通是否有效,配合是否默契,可设立最佳合作奖;各小组搜集资料是否全面细致准确,可设立最佳资料奖;各小组学习心得体会、调查报告、总结发言是否科学严谨,可设立最佳成果奖。除了单项奖外,还应该对照以上指标评出各小组的总分。总之,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只有共同参与、共同奋斗、共同进步才算得上成功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2.对各小组成员个体表现的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展示自己、悦纳自己、发展自己的舞台。教师的评价要使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与幸福感。比如要让探究能力强、合作热情高的学生更优秀更自信,让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体验到宽容与鼓励,让成绩落后、自卑怯懦的学生发现自身的潜力与闪光点,增强信心与勇气。 除了教师外,小组长、组内学习同伴、学生家长甚至学生自己都可以作为评价主体,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更能保证评价的科学与公正。 中职德育论文:浅论中职英语教学环境下的德育探索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 英语教学 德育 论文摘要:英语教学环境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践阵地之一。积极开发英语教材的与人价值,勇于推广英语教学的育人实践,尽力优化英语教学的育人环境,努力提炼英语教师的育人魅力,方能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开创中职学校英语教学德育工作相融的新局面。 英语教学是中职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肩负学校的德育任务。德育虽居于学校工作首位,但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渗透在各门学科教学之中,从而影响着学生自我成长和成熟的过程,尤其是中专职业类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由于缺乏升学压力,他们空闲时间多,剩余精力多,小缺点多。空闲时间多就需要大量的活动填充空虚的心灵,剩余精力多就需要适当的方式供他们释放和发泄,小缺点多就需要学校和老师花费大量的和精力帮助他们改正。单纯的应试英语教学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纯粹说教式的德育方法更无助于他们的态度转变和人格调整。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英语教学和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形势下,作为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师,我们要利用好英语教学这块舞台,开展有特色的德育工作,是新课程的迫切需要。 一、开发英语教材的育人价值 每一本优秀的教材就是最好的育人资源。翻开江苏省中职学校的英语教材,篇篇都是绝佳的育人素材。经过归纳分类,我们可以利用教材从十个方面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 1.培养正确的健康观念。"food" , "keeping fit" , "sports" ,"growing up" , "health”从我们的日常饮食和锻炼谈起,提醒学生不但要从均衡的饮食、日常的运动方面注意保持身体健康,而且要从控制自己的情绪、释放白己的烦恼和避免亚健康状态等方面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 2.培育和谐的交流环境。"going places" , "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告诉学生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除了有风格各异的自然美景,还有当地的人们经过长期的生产和社会实践形成的别具一格的风俗人情。世界的融合需要交流,交流的前提是尊重,尊重的条件是了解。所以,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人乡随俗,尊重对方的社会习俗,相互之间的交流就会更畅通。同理,同学之间相互尊重,师生之间相互理解,和谐的学习和生活氛围不是遥不可及。 3.具备基本的审美能力。通过对“popmusic", "films", "fun-ny stories”的学习,学生会拥有基本的影视知识,会就具体的作品和任务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英语教师可以钊一对学生的时下喜好作出正面引导,提倡男孩的阳刚之美和女孩的清纯之美.减少学生的“哈日”、“哈韩”及“非主流”倾向。 4.树立正确的人生观。"success and failure" , "wealth andhappiness”明白地告诉学生在人的一生中,人既要与自然打交道,又要与社会打交道。在与自然和社会打交道的过程中,人们得到的结果往往不同。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成功带来的满足和幸福,也有失败带来的烦恼和痛苦。坚信“失败乃成功之母”,坚持“梅花香自苦寒来”。一时的考试失利并不意味着自己永远的失败,一次的名列前茅并不能代表自己可以“一劳永逸”。抱一颗平常心,失败和成功就不会成为烦恼的事。 5.拥有充分的环保意识。"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natural disasters" , "problems of our times”向学生展示了一个不断进步的社会的同时,也呈现了一个不断受到人为破坏、污染和自然灾害所侵害的地球:污染加剧、森林消失、土地沙化、灾害频发,除了无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外,人类对地球的影响越来越大,破坏的程度也越来越强,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也越来越多。地球作为人类的共同家园,需要所有的人承担起保护它的权利,那样我们才有继续生存下去的可能。作为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创建清洁校园和绿色校园。 6.形成规范的文明礼仪。“good manners”向大家展示了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规范性语言和行为。简单的举手投足、招呼问候,小则反映一个人的基本文明素养,大则体现一个国家的整体形象。文明礼仪应该是先由外而内的强制行为,后由内而外的自发行为。爱因斯坦说,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就在于学生将课本知识遗忘之后,还留下什么样的素质。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就是对其人格素质施加影响,使之向着我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让其一生受惠的目的。 7.走进伟人的心灵世界。作为生活在和平年代和信息时代的独生子女们,伟人离他们的生活比较遥远。利用教材帮助学生走近伟人,了解伟人的内心世界,学习他们的高贵品质和精神。great men and women就向学生们展示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邓小平:在留学法国期间,他做过许多工作,充分体会了低层人民生活的困苦和没有强大祖国作为后盾的失落;他有雷厉风行、坦率务实的工作作风,也有普通和谐的家庭生活;他为改善中国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繁荣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也因为疾病的折磨而未能亲眼目睹香港回归祖国。号召学生学习他的诚实、坦率与务实,踏踏实实、努力勤奋,因为任何的成就都离不开平时的脚踏实地。 8.进行正确的职业规划。将“planning your future" , "jobhunting”和“三创”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职业,什么是职业规划,为什么要进行职业规划,职业规划的简单步骤是什么,职业规划要遵循哪些原则等问题。作为中职学校的学生只有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清楚而全面的规划.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9.保护传统的文化遗产。"festivals" , "cultural heritages"告诉我们,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面对中华文明的瑰宝,教师有义务和责任帮助学生熟悉、掌握并且懂得继承和保护这些文化遗产。 10.学会辩证地对待新生事物。“television”, “science andtechnology”让学生懂得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给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对我们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everycoin has two sides.”教育学生在运用任何一项现代科学技术为我们服务的同时,不要对那种技术产生依赖,不要成为技术和机器的奴隶,过理智而充实的生活。例如:电视和电脑游戏可以作为适当休闲的方式打发业余时间,但是不能作为主业替代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切勿本末倒置,学生应当清醒地过自己的青春生活。 二、推广英语教学的育人实践 在英语教学环境下,德育的课堂不仅仅局限于书本育人价值的开发,还可延伸到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中。 作为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力补充,竞赛、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是充分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最佳舞台,可以是英语教师自行进行,如:课外阅读、能力竞赛、英语应用文写作竞赛;也可以与校团委和学生会协作,举办一系列的英语课外活动:唱歌、朗诵、演讲、讲故事、单词接龙、智力大冲浪。这些活动在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同时也是在进行育人实践,因为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其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锤炼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刻苦勤奋的优良品质,将德育渗透到英语教学的课堂内外,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从而避免陈旧的说教给学生带来的老生常谈。 三、优化英语教学的育人环境 与以英语为母语的英语环境所不同的是,我们所提的英语环境是在中文生活环境下营造的英语氛围。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用心经营出一个既不丢弃母语教育又在英语方面有所突破的育人环境,使他们耳濡目染学到许多东西。英语教学环境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和人格塑造有巨大的影响作用,英语教师对此不可忽视,而应加以利用,特别是教室英语环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黑板报。将黑板报辟出一隅,作为固定的英语德育小故事的刊登地,简单易懂,增长知识,既语言诙谐,又意味深长。 2.学习园地。教室后方黑板两侧任意一端,发动学生,创新设计,作为专门的英语交流场所:英语作文,择优选用张贴,英语竞赛活动场景及获奖照片等。如:与奥运会同步推出各种赛事项目的英语表达,为学生的课余时间增加知识和乐趣。只要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就要不吝纸墨和精力。 3.英语格言、谚语、名句。"faster, higher,stronger”不但简单,而且激励学生,催人奋进。 4.英语美文和英语歌曲欣赏。如若机械记忆英语语法必将抹杀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那么优美动听的英语歌曲和短小精悍的美文就可以改变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成见。课余十分钟,教师可利用教室的多媒体设备,播放没有负担的英文歌曲,培养学生的审美和欣赏能力,同时,给学生一种惬意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5.亲情树。一般地说,亲情常限于家庭成员之间感情和爱意的表达,在学校呈现出来更多的是友谊和师生情。但是,只要英语教师细心,特别是作为班主任的英语教师,在充分关注班级里每一个学生的前提下,给某些单亲家庭或“留守孩子”如亲人般的目光,在他们过生日时送上一句简单的"happy birthday”就足以让他或她心存暖意。根植于师生和同学之间的这颗小树,只要有了大家的共同浇灌,就会发芽、开花、结果。 四、提升英语教师的育人魁力 为人师表即德育,英语教师在德育生活化的推进过程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学校生活中,教师、学生一起构成学校这个大的生活环境,教师的一言一行势必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塑造和品质形成。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提出“躬白厚而薄责于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等师德要求;同志也曾说过,“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如果迟到或有事不能上课要用英语说明原因并且真诚道歉,用英语向为教师办公室拖地倒垃圾的学生表示感谢,用英语表扬取得细微进步的学生,用英语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中肯的评价和祝福过生日的同学,用别具一格的颁奖仪式对学习态度欠端正的学生进行由衷的批评指正。只要有英语教师的身体力行,用自己的魅力去影响和引导学生,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也一定会在心灵上有所触动、有所进步。 总之,只要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处处注重细节,勇于实践,那么处处即德育实践的课堂。
水利科技论文:产学研相结合水利科技创新研究 1产学研相结合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水利发展的现状来看,产学研相结合仍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工程带科研的政策落实力度不够;产学研相结合的组织形式比较松散,临时性、形式化,缺乏满足水利科技创新的持续性;综合性科技研发平台建设不足,重复投资严重;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工作尚未形成合力,缺乏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和统筹安排;部分单位超出自身技术实力申请项目,又不能充分发挥大学、科研单位的技术优势,使项目难以交差,造成国家投入的浪费,存在较大风险。 2加快构筑产学研相结合的水利科技创新体系措施及模式 推进产学研相结合是国家战略性措施,水利主管部门应立足中央新时期治水思路,围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任务和水利发展的科技需求,积极探索产学研的新模式,加快构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不断集聚和整合技术创新要素,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2.1加快构筑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 a.落实好“工程带科研”政策,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 b.引导水利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企业应着力依托科研单位,根据内在发展需求,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为提高市场竞争力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储备。 c.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引进国外科学技术和资金。充分利用“948”项目、水利科技成果推介会等形式,引进先进的水利科学技术及装备,加快各种技术的组装集成、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促进本土水利技术的升级和产品的更新;积极利用国际组织和国外政府赠款与资助,引进海外投资,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2.2加快构筑人才联合培养体系 在产学研相结合的工作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发现、培养、使用、凝聚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多种措施,努力营造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科研单位可以通过聘请高校教授参与课题的指导和研究、鼓励研究人员到高校和相关企业去兼职、利用科研平台进行联合研究、与高校和生产单位联合建立培训基地等方式,联合培养人才。近年来,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先后与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并设立了教学科研基地,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成效显著。 2.3加快构筑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体系 以水利技术推广机构为依托,引导大学、水利科研单位、施工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逐步探索和建立起以大学和科研单位为依托、以企业为主体的充满活力的多元化水利科技推广体系,加强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充分利用各级科技推广计划,优先推广一些回报率较高、对水利建设和管理有利的先进实用技术;充分利用市场对科技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对一些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积极推进产业化,利用市场机制促进推广转化。 2.4加快构筑水利科技服务体系 依托科技信息机构、水利网络资源,建立健全山东省水利科技服务体系,构建网络科研环境,实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水利科学数据等科技资源的共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促进水利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支撑科学技术创新。扶持和培育文献数据库、高级技术人才库、科技信息、技术交易等科技中介机构,探索建立水利先进技术交易服务网络体系,形成开放高效的科研保障体系。 2.5产学研相结合的几种模式 由于研究的类型不同,会出现不同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以基础研究为主的,采取以大学为主体、与科研单位联合的模式;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采取以科研单位和大学为主体、与企业联合的模式;以应用研究为主的,采取以科研单位为主体、与企业联合的模式;以开发研究为主的,采取以企业为主体、与科研单位和大学联合的模式。对于公益性研究项目,应当由公益性研究单位承担。 作者:王大勇 郭磊 单位: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水利科技论文:淮安水利科技论文 1多措并举、精心组织,水利科技工作有序推进 近年来,我们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搭建各类水利科技服务平台,为创新水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增加了对农水科研试验站的投入。淮安市有涟水、淮阴、盱眙三个水利科学试验站,其中涟水试验站是水利部批准确立的全国100所农水科研重点试验站之一,共有职工15人,试验用地123亩,兴建了试验基础、试验大棚以及水土保持测试示范区,为进一步研究淮安市水利科技推广与应用创造了条件。二是搭建创新技术服务新平台。淮安市水利局与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签订水利科技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淮安市科技兴水、提高科技贡献率进入到一个新层次。三是建立了雄厚的技术人才。淮安市水利系统除了局机关及相关直属机构外,还有甲级设计单位1个,一级施工企业1个,二级施工企业6个,水利系统职工总数约4000人。其中技术人才总量占在岗职工队伍总数约50%,为淮安市水利科技推广工作提供了人才支撑。 2投入不足、人员结构老化,水利科技工作仍有问题 “十一五”以来,水利科技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就从水利当前发展的力量上分析,水利发展还没有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目前水利科技工作还面临一些问题。 2.1科技资金投入仍显不足 随着水利服务领域的拓宽,科研成本的提高,当前的科技经费投入仍不能满足水利科技发展在深度和广度上的需求。未设置专项科研基金和奖励基金。 2.2水利前期工作中必要的研究工作开展不够 主要体现在工程规划设计中科技创新意识不强,缺乏创新内在动力,设计方案及技术支持储备上准备不足,尤其农村水利工程面广量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没有跟得上。 2.3水环境保护对策措施研究需进一步加强 淮安市水体允许纳污量、地下水回灌技术、水环境管理模式等研究进度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尤其水花生打捞处置一体化技术、生态清淤技术等研究有待创新突破。 2.4智能水利发展提出的新问题 在全球物联网技术发展前提下,淮安市水利信息化建设中各系统信息交换编码体系和技术规范、中心数据库动态维护、主要应用系统实现智能功能等要求,将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面临的重大挑战。 2.5水利科研基础设施老化 三个水利科研站长期资金缺乏,配套设施没有及时到位,加之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得不到正常的维修更新,在长期的运行中严重老化,加之数据采集手段原始,精度难保证。 2.6水利科研人员结构老化 人员年龄偏大、学业偏低、专业人员偏少。 2.7各县区发展很不平衡 少数县区和单位对水利科技工作重视不够,技术创新和推广意识淡薄,科技优先发展的措施没有得到很好落实,缺乏必要的激励措施。 3构建体系、建立机制,让水利工作插上科技翅膀 “十三五”期间,将针对工作的热点、难点开展一批项目研究;引进、推广、应用一批先进水利科技成果,建设一批水利科技示范区;建设一支结构合理、高素质的水利科技人才队伍;建成水利科技知识普及基地;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和社会力量等共同参与的水利科技创新投入体制和机制,不断提高投入强度。 3.1完善四个推广体系 科技推广是一项促进水利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水利行业科技进步,为实现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服务的一项重点科技工作,必须加强推广体系建设,具体在四个方面进行完善。一是勘测设计技术推广,在工程设计过程中推广成熟的技术产品、优化工程布局和结构型式等工作;二是以水建公司为代表的水利施工企业,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推广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施工效率;三是三个水利科研试验站,淮阴区、涟水县、盱眙县水利科学试验站,在工作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先进的设备开展水利基础技术推广工作;四是以乡镇水利站为基础的水利科技推广体系,包括村组水管员,在工程日常运行、维护等工作推广成熟的科学技术,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3.2建立四项研究机制 科技研究平台,在水利科技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我们紧紧围绕淮安市水利发展大局,深入开展水利现代化、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护等课题研究和技术攻关,加快提升淮安市水利建设与管理的科技含量和服务全面小康社会、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能力。一是合作机制,在淮安水利系统内广泛开展与扬州大学、河海大学、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的合作,由这些单位每年提供3~5个科研课题,与市县水利局进行对接,开展课题研究。二是奖惩机制,建立水利科技奖励基金,激励广大科技人员创新、创造的积极性。设立水利课题配套研究基金,对部、省立项的项目给予经费配套;设立科研成果奖励基金,对获得上级奖励的项目,按获得奖金的不同比例给予配套奖励;设立水利学术论文奖励基金,年底组织优秀论文评比,主要作者在水利初、中级职称评审中给予加分。三是引进机制。与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省水利厅密切联系,争取在推介的技术指南中优先安排最新的水利科技成果在淮安水利工作中推广应用,引进推广“948”项目等。四是创新机制。针对水利工作热点、难点问题,引导和激励系统部门单位大胆运用新思路、新举措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突破重点、化解难题、提升效能、激发活力,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工作水平,推动水利创新创优工作上层次、出精品。 3.3建立多个科普平台 “十三五”期间,我们将积极开展水利科学知识普及工作,重点抓好五个交流平台,并以樱花园等一批区域内水利工程为基础,探索建立淮安市水利科普教育基地;在“淮安水利”网站上设立专栏,办好网上水利科普园地,让广大水利科技工作者能在水利建设、农村水利、城市水利等各方面参与交流;建立QQ交流群,为淮安水利科技工作者建立的一个即时通讯平台,能够实现科技信息共享,广泛快速传递水利科技信息,解决在工作中的遇到的问题;拍摄制作水利科普宣传片;办好《淮安水利》杂志,编发水利科普读物,加大科普宣传工作。 4精心挑选、科学布局,积极推进水利科技示范区建设 水利科技示范区是将水利科技成果进行试验示范,集成配套,发挥推广示范效应的水利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区域。能够充分发挥水利科技成果在开发、转化、推广、产业化中的示范作用,促进水利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推动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着重开展了以下水利科技示范区建设。 4.1科学发展的现代化生态灌区示范区 紧紧围绕水利工程生态化、科学用水节约化、配套工程标准化、科学设计人性化、建筑形象景观化、用水调度科学化、工程管理信息化、管理队伍组织化等八个方面积极推广科技知识,建设现代化灌区,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作用。 4.2节水高效的管道灌溉示范区 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运用管道节水灌溉技术对项目区进行节水改造,充分发挥其作用,管道工程可大量节约用水、减少输水渠道占用耕地面积、降低提水费用、节约灌溉用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减少灌溉矛盾等方面。 4.3生态河道建设示范区 对农村面广量大的河道进行生态治理,实施活水、净水、洁水等工程,从而使河道在满足防洪除涝、灌溉供水、通航等要求的同时,能与周围的生态系统相互和谐、协同发展,保持河道生态平衡,维系良好的生态系统。 4.4长藤结瓜式现代化灌区示范区 在盱眙县,结合灌区改造工程,打造长藤结瓜式的现代化灌区。通过对渠首泵站、输水、配水渠道系统(称之为藤)和灌区内部的小型水库和池塘(称之为瓜)进行科学改造,利用科学手段对蓄水、调水、提水、引水等方案进行优化,并采取现代化手段进行管理,使灌区使用效益、效率最大化。 4.5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在盱眙县和市废黄河两岸沿线,打造水土保持示范教育基地。市樱花园已创建成全国第三批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形成了完整的平原沙土区城市河道水土流失综合防护体系,起到了城市水土保持示范、引导和辐射的作用。 4.6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区 按照构建“水畅、水活、水清、水景”的城市水利治水方针,努力打造生态水城。水畅,即建成流的进、排的出的安全水系统;水活,即建成相互补充、相互流动的动态水系统;水清,即建成清澈见底、碧波荡漾的生态水系统;水景,即建成风景优美、独具特色的景观水系统。 4.7水利信息化示范区 用信息化技术提升水利工程运行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如3G技术在防汛指挥系统可视化会商中的应用,推出“防汛快e通”产品,并在全市防汛系统加以应用,有力提高了淮安市防汛指挥系统应急指挥能力,是全省乃至全国信息化示范项目。 4.8水源地保护示范区 采取在地表饮用水源地和工业集中取水水源地设立保护区,在一级、二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设置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及防护设施和禁止任何污染水体或者可能造成水体污染的各类活动,运用现代科学手段进行监视监测,确保水源地安全。水利科技工作是水利现代化实现的关键和基础,我们将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工作举措,切实加大水利科技工作力度,以水利的科技进步推动淮安水利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作者:曾庆祝 余章德 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水利局 江苏省淮安市政府 水利科技论文:体制改革水利科技论文 1科技投入与投向 从科研活动类型上看,我国2012年基础研究经费比例为4.8%,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大多在20%左右,相对较低的日本也在10%以上。受我国科技投入基础研究比例偏低影响,水利科技基础研究投入比例也一直停留在低水平,2012年仅为3.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低于农业、林业的水平。 2科研力量布局 在科研力量布局方面,主要介绍国土面积较大、人口也较多的美国和俄罗斯的情况,并与我国进行对比。美国联邦层面的水利科研机构主要包括陆军工程兵团水道试验站、内政部垦务局技术服务中心、内政部地质调查局水资源研究处、国家气象局水文实验室、农业部自然资源保护局水土保持实验室。流域层面没有下属的科研单位,其科研任务主要由大学、相关研究所和企业承担。各州虽说有成立自己水利科研机构的权力,但是大多都设在州立大学中,如爱荷华大学水力学研究所、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水资源研究所、托莱多大学伊利湖水资源研究中心、德克萨斯大学水资源研究中心。美国的水利科研力量布局与水管理体制密切相关,其科研布局以需求为导向进行设置,市场机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水土保持科研机构和地方科研机构多数挂靠在高校,避免了资源的浪费;部分科研机构特色鲜明,如托莱多大学伊利湖水资源研究中心主要研究五大湖———世界上最大的淡水生态系统的水问题;学研结合紧密,人员培养与研究相结合,创新能力较强。俄罗斯联邦层面的水利科研机构主要包括水资源综合利用与保护研究总院、国家水文研究所、土壤改良科学研究院、水工科学研究院股份公司。流域层面没有下属的科研单位。各研究总院基本都在地方设立了分院,如水资源综合利用与保护研究总院设立了8个分院,覆盖了俄罗斯全境,分别负责各地区水利科研工作。俄罗斯的水利科研资源高度集中,有利于攻克重大科学技术问题;按照水资源、水文、水工、水土保持设置研究所,分工明确;基本不存在竞争;缺乏激励机制,难以淘汰低水平研究人员;多学科交叉领域研究能力较弱。我国国家层面的水利科研机构主要包括水科院、南科院、中科院涉水研究所、部分教育部高校。流域层面有长科院、黄科院、珠科院等科研机构。地方层面有26个省、市、自治区设立了省级水利科研机构,部分地方高校也承担一些科研任务。我国的水利科研力量布局与水管理体制和行政区划密切相关。优势是科研机构可直接服务水利行业;科研与流域、区域发展结合紧密;能够吸引人才从事长期研究,并且熟悉流域和地方情况。劣势是存在区域分割,竞争不足;区域的特殊性问题不一定能支撑地方科研机构的生存和发展;流域、区域、地方高校科研平台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复建设的现象;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能力不强。 3科技项目管理 在科技项目承担主体方面,发达国家的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鼓励产学研结合的联合申请,如日本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组成技术创新联盟承担政府部门科研项目。欧盟科技框架计划每个项目申请要求至少3名合作者,并且具有互补性。我国水利行业由于缺乏实力雄厚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在科研中发挥的作用不足,且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在项目立项评审方面,同行评议是目前比较普遍的评审形式,国外基本都采取了分类立项评估的方式,针对不同项目类型建立了不同的评价原则和评价指标。注重评审专家的独立客观性,确保评审结果公平公正。如欧盟科技框架计划通过招标方式公开遴选评审专家,通过签署一系列合同和协议,避免专家与所评审项目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确保专家作为独立人参加评审。在项目组织实施方面,我国科技项目管理“重立项、轻管理”问题比较严重。欧盟科技框架计划和德国会对项目实际进展情况与预期进度的吻合度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措施,提出下一步建议,甚至取消项目资助。在科研诚信制度方面,发达国家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来规范科研不端行为,一些国家还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处理科研诚信问题。与国外相比,我国水利科技计划实施中失信行为惩处力度不够。如欧盟科技框架计划对于失信行为除了取消未来几年内申请科技项目的资格外,还建立了违约赔偿金和罚款制度。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国外十分重视对科研间接成本和人力资本的合理补偿。美国对间接费用占直接费用的比例没有设置上限,间接成本率为58%左右;人员费用根据项目研究需要申请,如国家科学基金人员费用可以占到总经费比例的80%,在职科研人员约25%的工资可从基金项目经费中支出。我国科研经费对间接费用考虑不足,劳务费和绩效支出比例偏低,不利于提高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在科技成果评估方面,国外一般采用独立的第三方进行评估,对不同类型科研项目采取分类评估,基础研究注重其创新性,应用研究注重其应用和推广前景。此外,除了对单个项目的评估之外,特别重视对科研机构的整体绩效评估。 4科技转化与推广 在科技推广经费方面,农业科技推广经费每年在7亿元左右、林业每年也有2亿元。水利部科技推广计划专项经费每年只有4500万元,地方设立的推广专项经费每年投入规模在几十万元到几百万元不等,推广经费总规模十分有限。在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方面,农业、林业设立到县一级的推广机构,农业则覆盖到了乡镇一级。与农业、林业相比较,水利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十分不健全,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仍未设立相对独立的科技推广机构,特别是基层科技推广机构缺失。在企业发挥作用方面,发达国家的技术开发一般都由企业主导,企业依托高校、科研机构进行技术创新,政府负责推动产业与科技的结合。如美国设立了一系列的产学研合作计划、英国产学研模式多样(教研公司、科学园区、联系计划、法拉第合作伙伴研究中心)。在科技转化服务机构方面,美国、俄罗斯、日本的部分高校或科研机构都建立了自己的科技转移中心,加快技术转化和商业孵化。在扶持政策方面,美国规定联邦政府实验室要把其研究经费的一定比例用于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美国、俄罗斯、英国、日本为创新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英国还专门为设立了激励科研与产业结合的奖励。 5思考与建议 水利科技体制改革要在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框架下进行,此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都会对水利科技体制改革产生影响。因此改革要有系统思维,需要统筹推进,要制定完善的配套政策。同时,借鉴国内外经验做法,提出以下粗浅思考和建议。 5.1明确各类创新主体的定位,促进水利科研力量布局不断优化 进一步加大竞争立项的力度,特别是应用研究项目,应打破流域、区域的保护和封闭,要改变“撒胡椒面”式的投入方式,利用市场机制作用,对国家、流域、区域层面科研机构和高校进行优化整合,避免重复建设,形成分工明确、科学合理的科研力量布局。基础性、前沿性和全局性的重大水利科技问题主要由国家层面的科研单位承担。结合具体需求的水利科技问题主要由流域、区域科研机构和地方高校承担,要放开竞争,促进布局合理化,形成有流域、区域特色的研究机构。部分区域科研机构根据主要业务进行职能转变,更多地承担技术中介、推广等工作。具有明确产品导向和产业化前景的技术开发,企业应作为实施主体。要充分利用高校的学科和人才优势,依托水利部教育部共建水利高校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取得原创新突破,省部共建水利高校可更多地参与到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当中。 5.2完善适应不同类型科研活动特点的投入和管理机制 投入上,加大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基础研究投入,提高水利原始创新能力;建立政府财政为主渠道的公益类科研投入机制;产品类项目应以企业投入为主,对于政府引导企业开展的科研项目,可采用“后补助”及间接投入等方式给予支持。立项上,基础研究继续实施政府导向、自由申报、同行评议的管理方式;应用类科技项目实施公开招标,择优选择。评估上,基础研究以同行评价为主,着重评价成果的科学价值;应用研究由用户和专家等相关第三方评价,着重评价目标完成情况、成果转化情况以及技术成果的突破性和带动性;产品类和产业化开发由市场和用户评价,着重评价对产业发展的实质贡献。 5.3完善科研间接费用和人员费用管理 完善科研间接费用和人员费用管理需在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改革的基础上进行。实施差异化、精细化的间接费用补偿政策。在成本核算基础上通盘考虑,区分科研承担单位类型,区分科研活动类型,不同单位可根据科研人员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部分调整。加强间接费用监管。一方面,健全科技经费监督管理机制,加大对科研经费尤其是间接费用的监管力度。另一方面,项目承担单位可结合自身情况,完善间接费用管理制度,健全内部控制与监督制约机制。重视科研人力资本支出,落实并提高绩效支出比重。适当增加经费使用灵活性,授权高水平创新团队按规定自主支配科研经费,探索顶尖人才自主使用科研经费模式。 5.4建立独立的第三方科技评价机制,加强科研信用管理 注重维护学术研究的独立自主性,在立项、成果评估等环节采用独立的第三方专家团队进行评估,出资人和评估执行者相分离。建立专家数据库,扩充专家库的专家数量和专业范围,实行评审专家轮换、调整机制。实行评审专家回避制度,评审开始前,专家要签署利益冲突声明。制定水利科研信用管理办法,对项目承担单位和科研人员进行信用评价,并按信用评级实行分类管理。建立“黑名单”制度,将严重不良信用记录者记入“黑名单”,阶段性或永久取消其申请财政资助项目或参与项目管理的资格。建立违约赔偿金和罚款制度,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处。根据年度报告、中期检查等节点评估情况决定是否继续进行研究资助,建立项目退出机制。 5.5进一步完善科技转化与推广体系 建立和完善包括水利部、流域机构、省、市、县、乡在内的水利推广机构,鼓励科研单位、技术开发企业设立推广机构。以社会效益为主的技术推广工作,由政府支持的推广机构完成;以经济效益为主的开发类技术,鼓励和支持企业推广。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和各级政府的经费投入及信贷、匹配性资金、税收等政策性投入,鼓励、引导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地增加科技推广投入,加大对重大公益类成果转化与推广的经费投入。创新产学研模式,扶持和培育一批水利高新技术企业,对易于推广的产品设备进行系列化开发及生产,形成一批拳头产品。探索以奖代补,设立激励水利科研与产业结合的奖项。 作者:廖四辉 王建平 李发鹏 单位: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 水利科技论文:创新水利科技论文 1水利科技成果数量显著增加,成果转化需进一步加强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节约型、可持续发展型社会的关键时期,科技成果转化需符合当前经济增长方式的新要求。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看待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真正把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现实生产力。近几年来我国每年获得省部级鉴定的科研成果逐年增加,然而科技成果转化商品率不高,转化后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的比例也较低。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低于发达国家40%左右的水平,水利科技成果转化率也仅为20%~30%。鉴于目前的科研经费主渠道还是国家财政拨款,水利科技成果大多由科研机构完成,科研大多难以面向市场,如何使大量的水利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产品,使其在水利事业的发展中发挥先导、支撑和保障作用,仍是我们急需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世界发达国家的科学研究大多以市场为导向,课题的设置、研究过程与生产紧密联系,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迫使企业对技术研究和开发成果不断提出新要求;在科技成果转化中,政府宏观调控政策法规的制定,科技成果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都有较好的经验和做法。 2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的启示 2.1适应市场需求,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高效市场化的西方国家,市场力量始终是科技成果产生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动力。在美国,科技投资中的70%投向应用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多数高新技术成果在进行转化时都是根据市场需求来决定,市场需求是高技术产业化发展的基本驱动力,科技成果转化主要靠市场机制,市场引导科研向应用研究倾斜。在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经济萧条到迅速崛起,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经济强国之一,其主要原因就是积极地开发技术市场,以市场的迫切需求快速实现研究成果的商品型转化。 2.2建立多方合作机制,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 科研成果产业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仅依靠科研单位不可能完成。当某些科研项目涉及多学科、跨多个领域时,研究人员须打破部门界限,与相关行业企业和领域建立合作关系,联合攻关,共同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在美国,为了加强跨学科、高技术领域和生产的研究与开发,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在许多大学设立大学—工业合作研究中心,80年代又建立工程研究中心。在日本,生产企业与研究机构建立科研项目的共同研究制度和委托研究制度。如日立、日本电气、富士通公司和东京大学的合作,是由企业的研究人员与科研机构合作进行集成电路和中央演算装置等生产过程中相关项目的研究开发。企业亦可提供经费委托大学或科研机构进行研究。由于企业具有资金优势,科研单位与企业保持合作关系,在企业的支持下发挥科研机构人才、实验设备、仪器等优势,有利于加速研究成果的转化。 2.3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和促进成果转化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成果的转化不是一个放任自流的过程,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管理应发挥主导作用。政府主要是通过法律手段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采取经济手段创造政策环境,主要包括政府采购、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以及保持政府较高的研究与发展资金投入等。在德国,政府在科技进步及成果产业化过程中的作用尤为突出。政府主要通过加强科技立法对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宏观调控,先后制定了《科学技术法》《专利法》以及《德国经济稳定与增长促进法》等一系列促进科技进步以及成果转化和应用的法律法规,同时成立德国技术转移中心,该中心为全国性非盈利公共组织,主要从事技术交易、咨询和技术信息服务。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科技强国,很大程度得益于政府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美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科技发展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在法律体系方面的政策扶持有效地推动了科技的发展和成果的推广转化。美国颁布的《联邦技术转移法案》授权联邦科研机构与州政府及企业的科研机构开展科研合作研究,鼓励高新技术的国际合作。美国国会通过的《技术创新法》指出,联邦政府对国家投入的研究与成果的转化负有责任,要求政府部门推动联邦政府支持的高新技术向地方政府和企业转移,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在法律政策上的支持,为科技成果的顺利转化提供了保障。 2.4建立面向社会的科技成果转化 服务组织机构科技中介组织是开展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创新资源配置和管理咨询等专业化的服务机构,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在技术成果与市场之间架起桥梁,沟通政府与创新主体的联系。在英国,剑桥大学建立的工业联络办公室,一方面为高校教师和研究人员的科研成果寻找市场,另一方面将企业的需求和经营动态介绍给学校的科研人员。同时,英国政府还在各地成立专业俱乐部,增加高校教师与企业界人士相互接触的机会,为他们交流信息和合作提供场所,大学直接接受企业的资助,开发的应用科研成果转化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德国,建立了最大技术转移中心——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该机构为民间机构,主要职能是专家咨询和评估、研究和开发、国际技术转移、人力培训等。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有一大批各个领域的专家,可以针对各类科研成果提供咨询和评估,按照规定收取一定费用,也可以直接向企业提供第一手高新技术信息。多年来,世界发达国家在科研成果管理机构、管理模式、管理制度、人才队伍的建设,以及利用法律手段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制度并通过国际条约在全球范围内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等方面都有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为加快发展水利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2006年12月,水利部颁布实施了《关于加强水利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并选择了一批防洪抗旱减灾、水资源分配和高效利用、水环境和水生态等高精尖的重点项目组织实 3加快水利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施 同时建立了以水利科技推广、技术产权交易为主体的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据统计,从2009年至2013年,水利行业技术重点推广指导项目增加了1倍以上,大量水利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取得了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但还应看到,目前仍有大量的创新成果处于科研成果阶段,没有得到推广转化,大约有70%左右的科技成果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成果转化周期长,水利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水利科技成果多但相关水利专利少等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科研与市场需求对接仍显不足、水利科技成果转化投入不足、研究成果应用性不强、研发部门缺乏科技成果经营人才、企业缺乏对科技成果资源利用的主动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加快水利科技成果转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应进一步增加水利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 随着水利科研资金投入的增加,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我国水利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资金投入应坚持以政府扶持为引导、以企业和社会投入为主的多部门多层次的资金投入方式。当前的水利科技成果转化推广资金虽然有所增加,但仍显不足,国家要增加对水利科研成果推广的资金投入,强化制定相关政策与法规,组织对成果的评价和评估,形成成果转化的平台;鼓励社会企业和相关单位增强竞争意识,加大与科研院所的联系,加大科技成果转化产品的投入,打破行业和地方保护,提高自身产品的国内外竞争能力;制定多元化、多渠道增加资金来源的相关政策,按照共同受益的原则,鼓励企业和单位投入更多资金,促进和加速水利科技成果转化。 (2)建立水利科技成果信息与市场需求一体化的综合信息平台 科研机构不了解市场技术需求,企业不清楚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是否适用,这种状况会极大地制约科技成果的转化。目前水利部门的科技成果信息平台已逐步建立,每年各级水利部门都会召开水利科技新技术推介会,并要求有需求的企业参会,对加大水利科技成果的转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如何更好地发挥信息平台的作用,使其更好地面向基层、面向企业、面向市场,需要搭建更加完善的、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信息一体化的综合信息平台,让需求方与供给方都有表达想法和展示成果的平台,让研究者真正做到对开发的水利科技成果的市场应用价值有客观的了解,使水利科技成果信息与市场需求信息密切关联、处于同一平台之上,是水利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提高水利科技成果转化率的重要环节。 (3)促进政府和产学研结合,完善水利技术创新机制 世界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经验和做法表明,政府部门与产学研一体化是科技发展和加快成果转化的主要途径,是提高水利科技成果转化率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政府部门和产学研合作关系中,各方的作用应有明确定位。政府部门主要是完善相应的合作环境,包括法规、政策、市场等方面,同时也给予一定的资源投入以推动和促进合作,合作的主角是产学研。高校拥有大量的基础研究人才,理论知识更新快,应增加基础性科研项目的研究;科研机构与市场接触较多,也有相当的理论知识,适合应用性研发。企业应配合科研机构进行新技术试制以及科技成果全面的产业化。调研结果表明,随着市场产品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与科研机构或高校开展合作的期望非常高,大部分企业很希望加强与科研机构或高校的合作,以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科技推广部门应建立水利成果转化推广的新机制,进一步完善水利科技推广成果转化的投入、考评奖励办法和相关政策,营造更好的政策环境,激发社会和企业的内在动力。要建立新时期产学研的联合开发研究和生产的新模式,为进一步促进科研和成果转化提供条件、奠定基础。 (4)完善水利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机构 强化服务意识。科技推广转化服务机构是政府为连接高校、科研院所与新技术成果需求企业和市场建设的桥梁,也是促进水利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水利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的主要职能应包括成果评价、技术交易、技术咨询等多方面。应改变目前服务机构覆盖面小、技术力量不足、服务基层水利技术推广手段落后现状,强化服务机构的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建立完善的服务网络,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开通科研与生产联系渠道。要提高机构的服务手段,使水利中介服务机构具有一定规模,在行业内有较高的知名度和权威性。要建立水利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基层人员队伍,加大对基层水利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力度,加强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引进懂水利技术、懂市场和经营服务的高层次中介人才,为技术的供需双方提供可靠的中介服务,保证双方的有效合作和权益。同时,服务机构要加强对水利科技成果转化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做好水利科技成果转化的顶层设计,协调处理好水利成果转化服务机构与水利技术供需双方的关系,引导水利成果转化市场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把对经济社会发展效益最大的水利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作者:邱烨 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水利科技论文:体系建设水利科技论文 一、经过5a运行 彭阳县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偏少、人员配置不足的问题逐渐凸显。随着水利建设不断推进,基层水利服务任务更加繁重,现有4个水利工作站不能适应服务水利发展要求。加之,现有基层站所基础设施建设已严重滞后,特别是职工宿舍、办公室等房屋绝大多数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标准低,年久失修。同时,缺乏必要的办公、交通设施,职工工作生活条件差,已影响了服务质量和效率。 二、为全面提升彭阳县基层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经仔细调研和思考,建议彭阳县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是增加基层水利工作站机构和人员编制 按乡镇设水利工作站,计划分两期增设8个水利工作站,每个工作站编制工作人员5~6人。 2)是改善基层办公条件 加强办公场所建设,改造现有办公用房125间2800m2,新建水利工作站办公场所8处,配套办公桌椅、电脑、水准仪、流速仪等办公设备和科技服务车辆。 3)是加快推进基层水利信息化建设 建立以信息网络为基础的水利技术推广体系,通过这种方式科技将水利技术,以简单、易懂、易学的方式表现出来,以一种崭新的形式促进水利科技信息化示范基地,科技推广、科技咨询和农业教育的发展。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大水利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基层基础设施建设水利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水利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4)是落实经费保障机制 为稳定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公益服务的积极性,应明确基层水利服务机构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基本支出纳入财政预算,政府通过定向补贴的方式落实到位,使之与人员机构、服务职能相适应。 5)是配套抗旱服务设备 为基层水利服务机构配备相应的防汛抗旱专车辆、抗旱机具、小型移动灌溉机械等设备,提升服务能力。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在确保各类水利设施安全度汛的前提下,认真做好水库、水窖的安全蓄水工作,为抗旱减灾打好基础。 6)是规范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 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依法登记、规范运作的原则,加快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建立财政对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奖补机制,不断增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对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能力。要针对新农村示范村群众对自来水入户认识和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加大与乡村密切配合的力度,做细做深群众思想工作,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自来水入户虽然当时需农户出资出劳,但从长远看会大大降低取水劳动强度,节省劳力和节约资金,才能真正达到饮水安全。因此做通群众思想工作是破解增加自来水入户的关键,也是我们顺利完成工作任务突破口。 7)是加快高效节水科技示范园建设 示范园区作为先进技术的辐射源和示范推广基地,是水利科技服务组织组装集成、推广转化科技成果的重要载体和手段。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政策。推进库井灌区改造,建设孟塬等重点节水补灌工程,加强工业循环水利用,大力普及生活节水器具,落实行业用水指标体系。 8)是拓宽视野,大力提升各项工程的运行管理 在工程的运行管理中,借鉴区内外及兄弟市县的先进运行管理经验,依据彭阳县《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全面落实制订完善后的《彭阳县灌溉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彭阳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彭阳县农村饮水安全项目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及管理办法》及《彭阳县水利水保工程建设用地补偿标准》等办法、标准,努力提升已建工程的运行管理水平。同时,各成员单位要制定必要的工作措施,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作者:苏晓霞 单位:宁夏彭阳县水务局 水利科技论文:农村水利科技论文 一、天津市农村水利科技现状 引进和推广先进的农村饮用水处理技术天津市部分农村存在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的问题,处理高氟水、苦咸水的最主要技术是膜技术,其中使用较多的是由国内生产的处理膜,在技术上与国外产品还有一定差距,膜的使用寿命较短,饮用水处理成本偏高。天津市农村水利管理部门与科研单位积极协作,通过对国外设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研发小型苦咸水淡化设备,结合农村饮水安全及管网入户工程,在适宜区域积极示范推广应用反渗透膜等水处理技术,努力降低农村饮用水处理成本,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及管网入户工程的科技含量,有效解决高氟水、苦咸水地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积极探索改善农村水环境的新技术改善农村水环境已成为天津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农村生活污水、面源性污染正在成为越来越困扰农村工作的重要问题。天津市水利管理及科研单位针对农村坑塘、河道、湖泊、湿地水污染及水体富营养化问题,集中研究新型人工净水草技术、锁磷剂应用技术、黑臭水体底泥污染原位控制技术、微纳米气泡曝气技术以及河湖生态护岸技术等多项实用处理技术,开展小城镇生活污水生物菌高效处理示范项目、农村生活污水土地渗滤处理技术的引进与示范,积极探索多形式的农村水环境治理技术,改善了农村水环境,保证了现代农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水土保持建设技术的基础研究天津市蓟县山丘区是水土流失发生的主要区域,作为天津市的唯一山区、水源保护区和“后花园”,如何更好地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是该区域水土保持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积极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模式研究,在蓟县山区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更深入地研究水土流失的机制、监测等技术,保护水源,相继开展了引滦水源保护林机理、蓟县山丘区水土流失发生发展机制、水土流失遥感监测等基础研究。深入开展农村水利科普及宣传工作天津市利用“中国水周”“科技宣传周”“节水宣传周”等活动深入区县,利用展板、影像图像等形式宣传节水知识,向农民朋友发放农村水利科普宣传品,现场解答农民朋友提出的问题。活动面向基层水利职工和广大农民朋友宣传先进实用的农田水利科技知识,推介农田水利方面的新观念、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适时农村水利的科技信息和科技动态,达到提高农村水利科技意识、普及农村水利科技知识的目的。通过提高农村水利科技含量,促进农业科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2.农村水利科技工作存在的不足 当前,天津市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发展由过去只注重粮食产量向重视农产品多样化转变,由过去纯农业向农村工业化、产业化、商品化转变。农村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农村集镇的城市化及农民住宅的小区化,使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和保障能力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特别是农村水利工程的防洪除涝能力不高,农村灌溉渠系水利用系数较低,不少城镇在排涝动力的配备上还是按照农业的排涝标准进行设计建设,农村居民饮用水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生活和生产污染严重,农村水利科技含量仍然较低,农田水利工程经营机制没有达到良性运行目标,山区小流域治理的标准不高等问题依旧存在。这一切,都对农村水利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方向和更高的要求,促使工作的范畴和中心向着更深层次发展。 二、天津市农村水利科技发展的方向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一段时期,天津市农村水利建设的组织形式、建设内容、管理方式都将会发生重大的变化,农村水利的内涵不断延伸,外延不断拓宽,农村水利工作将需要水利、经济、农业、环保、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支撑,更多高分子材料、机械化施工、机械化灌水、自动监测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先进科技在农田水利中开始应用,农村水利现代化进程将逐步加快。就天津市农村水利科技发展而言,未来天津市农村水利科学研究要紧紧围绕农村水利发展,继续开展目前天津市农村水利科技工作的重点内容,同时还要结合实际,以服务多功能农业开发为目的,积极开展农村水利科技研究工作。 1.农村水利基础研究 ①加强对农村供水方面的研究 天津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已基本解决农村地区居民饮水问题,但由于其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还存在着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等不达标水的问题。下一步即将启动天津市农村供水提升工程,旨在能全面解决农村供水问题。农村水利管理部门应加强农村供水工程设计、供水模式、水质提高、管理方式、供水指标体系等方面的研究力度。 ②加强对高效节水、环保等领域的研究 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农村水利服务农业的作用将逐渐凸显,科学技术研究也会不断向高效节水、环保的领域扩展,设施农业灌溉制度和规程、农作物水分信息采集和精准灌溉技术、高性能节水灌溉设备和技术、提高水分和养分利用效率研究、不同水质高效利用研究、土壤水分运移规律和调控技术研究、不同灌溉模式条件下的土壤水肥热及作物光合作用规律的研究、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等科研工作必将得到重视。 ③加强对农业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研究 农业用水是天津市用水大户,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节水行动,加强农业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是必然的趋势。对此可以根据水资源量和蓄水工程预测的调蓄能力来合理安排作物的种植结构,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农业用水效率;采用自动化控制技术集成,实现向农田供水的分散水源的集中控制、统一调度,提高灌溉保证率;分析南水北调通水后天津市农业需水及供水面临的新机遇,提出充分利用地表水和再生水、控制减少地下水用量、扩大灌溉面积等措施;研究和推广应用农业输配水节水工程中的防渗高效输水技术集成模式。④加强对农村水环境保护的研究。农村水环境是指分布在广大农村的河流、湖沼、沟渠、池塘、水库等地表水体、土壤水和地下水体的总称。天津市农村水环境的威胁主要来自于农村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农业面源污染、污水灌溉、农村居民生活废弃物、土地沙化以及农民水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用科技促进农村水环境保护工作开展,可以在发展农村水资源监测技术、推广节水控污技术、污水灌溉技术研究、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土地渗滤处理污水技术研究、农村单户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究、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等方面努力。 2.农村水利管理研究 ①加强对农村水利建设的研究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强管理的重要前提,需对天津市农村水利现状加以多层次研究,提出农村水利建设的规划和发展思路。要引入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表达机制,切实保证建设发挥真正的效益;政府及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大农村水利政策、监督、考核指标体系等方面研究的力度,确保工程建设的规范、质量和效益发挥。 ②深化农村水利管理体制研究 目前全国正在开展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必须要借助这项工作,开展农村水利工程性质和用途的分类改制;建立农村水利工程的用益物权制度,使农村水利工程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从而形成农村水利工程的责、权、利统一的产权结构;研究多种形式的用水合作组织管理体制,实现农村水利工程产权归用水合作组织所有。 ③探索建立农村水利投融资机制 农村水利建设项目既有公益性,又有竞争性,还有大量项目介于两者之间,项目建设所需资金量大,单靠国家财政投资明显不够。对此可依据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特性,不断探索新的投融资机制,对于具有公益性的项目,政府应加大投资,通过政策调控,激发群众的建设热情;对于具有竞争性的项目,应将权利下放,实施竞争立项;对于介于两者之间的,应建立多渠道融资机制,由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有机结合,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同时,要探索新的组织形式,以实现农村水利投入多元化。 3.农村水利信息化研究 ①建立天津市农村水利管理信息系统 农村水利建设涉及各级政府部门,各方往来产生的文件繁多,各方下达或上报的信息复杂多样。为了共享这些资源,进行适当的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方便查找利用,需要构建一个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研究利用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加快农村水利管理与建设,实现农村水利基础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同时,加强开发和利用科技,固化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的纪检监察工作制度。 ②建设农村水利科技制度创新平台 农村水利科技创新的平台可以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种,有形平台是指水利试验基地和技术实验室等实实在在存在的,而无形平台是指水利协会组织、农村水利科技服务网站和水务期刊等。针对天津市的情况,可开展高效节水科技示范园区、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示范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等有形的平台,将农村水利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经验等引进并融入平台上,发挥示范的作用,培养人才。同时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网络化、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建立各类创新平台,促进农村水利科技的发展。 4.农村水利人才教育和培训 农村水利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基层水利服务机构的科技人员,天津市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健全,办公条件、人员和经费都得以落实,如何提高基层农村水利技术服务人员的素质是重中之重。 ①根据基层水利行业科技人才的现状及需求 聘请具有高水平、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以及科研院所专家,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以适应农村水利的发展。同时应掌握这些人才的情况,包括他们的专业特长、发展前景、培养方向、人才规模和发展规划等,并挖掘现有的人才,建立天津市农村水利人才数据库,形成一套完整的农村水利人才激励机制,大力打造高水平的农村水利人才队伍。 ②以服务三农为目标 培养基层农村水利科技人才,创新人才教育和培训模式。与科研院校结合,开展定期培训,实现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培养人才;鼓励和组织区县水利职工、水利站长参加全国水利专业技术培训;聘请著名专家和学者,开展水利科技前沿类课程培训,讲解与水利事业发展相关的新方法、新政策、新标准、新规范、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根据专业技术职称需要,联合市水务局相关部门,开展岗位专业知识类培训,有计划地制定培训方案,开展示范培训和制作网络培训课程资源。 作者:笪志祥 单位:天津市水务局 水利科技论文:机械液压过速水利科技论文 1.我国水电站对过速保护系统的使用历史 我国在发展基础工业的初期阶段,绝大多数的技术和机器都来自前苏联。水力发电从解放以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全套引进得前苏联水轮发电机组设计技术,并且同步使用JSX型机械转速信号器作为水轮发电机组的过速保护监控。但由于当时技术的局限性,该型机械转速信号器只能发出过速保护信号,而不能根据信号作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也就是说只有报警而机械不能相应的执行保护操作;另一局限性表现在该型机械转速信号器在长时间的工作后会出现误传信号或者作业失灵的现象。直到八十年代中期,研究者针对前者只报告信号不操作的局限性,增加了带执行操作部分的机械液压过速保护装置,但该由于当时电子信息技术尚不完善,在作业过程中经常发生读卡不成功导致拒绝执行操作现象。改革开放之后,大量的国外的产品和技术被引进到国内,有几种国外厂商提供的纯机械液压过速保护装置被一些水电站使用,但是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国外的纯机械液压过速保护装置与水轮发电机大轴连接的卡环设计有瑕疵,在安装的时候还需要增加一道在水轮机大轴上加工齿口的工序之后,才能保证该装置不在水轮机大轴上做轴向位移,即才能保证装置在轴上的稳固性。我们知道轴承的材质和大小、粗细、长短的规格,都是经过严格计算的,在水轮机大轴上再加工齿口必然会对大轴的强度产生影响,会产生很大的安全隐患。另外对于经济建设来说,拿货时间、购买预算、花费的人力、物力,以及对国外产品技术的掌握和其产品的售后维修服务都在重点考虑之列,故使用国产的、性能可靠地、能解决上述局限性的过速保护系统装置是势在必行。 2.新型机械液压过速保护装置的优势 2.1通过技术知识的积累和以往现场作业反馈给我们的经验可以了解到:机械液压过速保护装置的优点就在于获得的转速信号不是来自于机组的转速测量装置,而是由于装置本身的离心探测器通过机组转速上升而增大的离心力带动柱塞作径向位移而直接启动事故配压阀操作液压回路来关闭的导水机构,完全是同一机组上的另外一套测速方法和感应、操作的装置,避免了因为电器测速系统出现故障之后可能发生的机器损坏和飞逸事故的发生,可以确保水轮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新型机械液压过速保护装置国内就已经拥有极高的技术力量去生产,机器维护简单方便,相对于昂贵的国外产品,可靠性高、经济预算少、适合国情,对于关系到国家大中小城市、村镇的水电站作业可以达到广泛应用。 2.2新型机械液压过速保护装置的技术要点和设想 2.2.1在调速器失灵的情况下,新型机械液压过速保护装置能实现“零时间”无缝链接,直接启动事故配压阀操作液压回路来关闭的导水机构,从而实现紧急安全关机。 2.2.2新型机械液压过速保护装置与电子调速器的有机结合,实际上就是完成了两套过速保护装置系统的安装,新型机械液压过速保护装置本质上是一套在电器测速系统发生故障、电源系统和调速器同时失控的情况下的备用保护装置,完善了过速保护装置的工作系统。 2.2.3鉴于机械运动必然产生的高温和轴承的变形,以及在作业的应用范围,比如应用到水电站的地下深层取水,应用到石油工业的地下深层取油过程中,必然要遇到高温和高压的问题,新型机械液压过速保护装置必须要克服高压和高温德难关。。 2.2.4标准液压元件已经在水电市场的大量应用,将标准液压元件应用于新型机械液压过速保护装置,不仅能大量节省制造时间,提高水电辅机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并且降低了操作难度和维护的难度。 3.装置工作原理 3.1机械原理 新型机械液压过速保护装置为两级控制的切换阀。离心探测器由两个半法兰圆环、弹簧以及配重块组成。法兰环安装在大轴承上,当轴承旋转的时候,法兰环也随之旋转,而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则由探测器中弹簧产生的弹力作用在轴承柱塞上消除力的作用,使其保持径向的相对静止状态,而法兰圆环上配置的配重块,则加强了两个半法兰圆环运动的平稳性。而当机组处于过速状态且其他过速保护装置不能正常控制速度时,当机组转速达到了设定的上限17.8r/min时,则离心探测器中的柱塞产生的离心力大于弹簧的弹力,从而使柱塞产生径向位移,离心力增大产生的径向位移直接的结果就是增大了柱塞的旋转半径,径向位移增加到一定的值时,则柱塞可以直接撞击到切换阀的撞块,使得切换阀开始动作,通过与其串联的电磁先导阀作用于事故配压阀,然后通过压力油推动事故配压阀来切换油路,从而实现快速关机的操作。同时电气接点导通,发出事故停机警报。 3.2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机组正常运行时,过速保护装置内的切换阀处于开的状态,事故配压阀上的电磁先导阀不动作,此时事故配压阀只作为主配压阀操作导叶接力器管路中的一个通道,使得压力油经过主配压阀和事故配压阀通道进入导叶接力器。当机组过速运转且调速器调速失灵,急停电磁换向阀和事故配压阀上的电磁先导阀等过速保护装置未能正常启动时,一旦达到设定的临界值117.8r/min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使得离心探测器中的柱塞旋转半径加大撞击到切换阀撞块,使得切换阀进入动作程序,使得事故配压阀左侧油导入到漏油箱,而排出油,其另一侧压力油则导致了两侧管道的压力差,由于右侧油压力产生的压强,右侧的压力油便将事故配压阀活塞向左推动,使得压力油通过事故配压阀的内腔直接进入到导叶接力器的关腔,并同时切断经过主配压阀的压力油回路,并通过导叶接力器关闭电气阀门。在此运行过程中压力油不经主配压阀而直接通过事故配压阀的内腔操作来关闭导叶接力器,缩短了压力油的作用路线,既缩短了导叶操作的反应时间,也减少了油耗。还有一点要补充说明的是,在启动紧急事故停机流程来关闭机组进口快速闸门的时候,也同时启动了事故停机流程来关闭导叶,双管齐下保证了停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机械液压过速保护装置在水电站作业中的可用机组类型 目前广泛采用的是由标准化耐高油压事故配压阀为主体构成的新型机械液压过速保护装置符合各项大工业时代对机械产品的需求:标准化程度高、耐高油压、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经济实用。机械液压过速保护系统在水电站作业中可用于额定转速为2500r/min以内,轴承直径在100mm~2500mm内的轴流式、混流式、贯流式、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目前在国内大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水电站已经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并且在运作中已经避免了数起事故的发生,反响极佳。需要指出的是,在实际的应用中,为了配合新型机械液压过速保护装置的使用,水电站需要在引水管道上加装一道检修闸门,以方便水轮机的使用和维护,此项装置需要增加一笔费用,不过其总体费用与传统过速保护装置所需要的总体费用相比仍然较少,符合经济实用的需求。 5.结束语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社会生产对机械自动化的推广和自动控制技术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对机械的稳定性和对操作的安全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机械操作智能化已经是大势所趋。机械液压过速保护系统目前在电气测速系统发生故障或者电源和调速器调速同时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已经成为过速保护的最后一套保障装置,能基本满足生产的需要,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研究人员还要顺应生产需求,进行进一步的技术革新,设计出更安全的甚至是完全智能化的过速保护装置。 水利科技论文:资料收集水利科技论文 1加强制度建设,使档案收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制度建设是做好水利科技档案收集工作的根本保障。2010年水利部重新印发了《水利科学技术档案管理规定》》(水办[2010]80号),对收集归档等工作做出了明确规定,为做好水利科技档案的收集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从事水利工作的科研、设计、管理等单位,应结合各自的水利和档案工作的实际,做好档案收集工作相关的具体制度建设,细化管理要求,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监督检查,将档案收集工作与单位内各部门的考核评优紧密挂钩,从而将制度建设落到实处,保障档案收集工作的顺利实施。 (1)要根据单位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科技档案管理制度及归档范围,确保科技档案收集完整性、准确性和系统性; (2)要结合单位实际和修订的科技档案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及各岗位的职责,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 (3)要完善收集工作的日常积累、检查考核制度,制订出相应的考核细则,对各部门、各岗位的档案收集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公开通报检查评比结果,并将检查结果直接与年度考核或奖金挂钩,对不按规定要求归档的部门和个人用经济手段给予惩罚。 2加强过程管理,使档案收集工作贯穿项目实施的全过程 档案收集工作既要重视阶段性,又要强调经常性,仅靠项目全部结束后进行归档,很难做到归档资料的完整性。因此,要加强过程管理,使档案收集贯穿项目实施的全过程。(1)要将档案工作与科研、设计、勘察等工作实行“四同步”管理,即在下达项目计划或签订项目合同、协议时,应同时明确项目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要求;在项目进度检查时,应同时检查项目相关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情况;在进行项目鉴定(验收)时,应先期或同步检查、验收项目文件材料的整理与归档情况;在部门和科技人员考核时,将归档工作完成情况作为重要内容。(2)要把项目文件材料管理纳入项目管理工作程序,列入有关部门及人员的职责范围,明确从分管领导到各职能处室,从项目经理到设计人员,从总监到监理工程师,从专职档案员到兼职档案员等有关人员应负的责任,确保水利科技档案收集工作落到实处。 3加强培训教育,增强全员归档意识 鉴于水利科技档案的特殊性,水利科技档案的资料收集工作仅靠档案人员单方面的努力是难以完成的,还需要生产设计人员的理解、支持和紧密配合。因此,必须加强全员的培训,提高全员尤其是设计人员的归档意识。 (1)要结合本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员工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主人翁精神和大局意识,像对待设计工作一样认真对待归档工作,在归档中不怕麻烦和繁琐。 (2)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十条规定:“对国家规定的应当立卷归档的材料,必须按照规定,定期向本单位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移交,集中管理,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己有。”应该让生产设计人员深刻认识到,归档是每个设计人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不得将应归档的材料据为己有,同时要通过相关制度建设,保护设计人员的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使设计人员敢于提供完整的技术资料、计算模型和创新成果,并防止相关资料和成果对外泄密。 (3)要增强设计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要认识到,资料保存在自己手里并不安全,整理归档之后,不但便于使用而且更加安全。 (4)增强档案部门的服务意识,档案部门和管理人员有责任有义务进行档案法规的宣传和对档案知识的培训,同时,档案管理人员,要积极跟踪生产项目的进展情况,主动上门服务,提醒和协助生产人员及时归档。 4把握新时期水利工作的特点,转变工作方式,拓宽档案收集渠道 过去水利项目一般较少,一个项目的工作周期较长,档案收集跟踪往往具有临时性和相对滞后的特点,生产部门和档案部门各自为政,档案部门被动等待,生产部门敷衍交差,造成档案资料积累残缺不全,这样既给档案的整理归档带来困难,也使形成的档案失去了时效性,利用价值不高。随着新时期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水利工作的重视和水利市场化的不断完善,设计单位的生产任务成倍增加,归档工作量也相应大幅度增加。因此,要根据新时期水利工作的特点,转变观念,拓宽档案收集的渠道。 (1)对全国性的重大规划和战略研究项目,往往项目复杂,涉及协作单位多,工作周期较长,资料和中间成果多,档案部门应重视对各流域、省区上报基本资料、中间汇总协调成果及其专家评审会的跟踪,可分为项目启动及工作大纲阶段、基本资料及中间协调汇总阶段、成果评审及验收阶段等进行档案收集; (2)对周期长的工程设计项目,从项目投标到工程竣工的阶段比较多,形成的文件资料涉及面广,内容繁杂,涉及专业和人员多,稍有疏忽,就可能遗漏;档案部门要加强与项目设计和管理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工程进展情况,采取分阶段收集的方式,并加强催收力度,尽力避免档案原始材料的散失。 (3)对于工程周期短或一些小项目,项目业主大多要求急,设计周期短、形成的文件数量不多,不易引起档案人员的足够重视;档案部门平时要加强指导,并督促技术部门有针对性地收集档案资料,待工程完工后,可采取集中收集,一并归档到档案部门。 (4)对设代处和监理处等现场工作的项目,档案部门定期派出档案人员深入到工地,采取追踪收集,指导设计代表或监理代表积累、整理在现场形成的文件材料,将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及时收集归档。 5严把归档材料的接收关,确保科技档案的质量 根据归档材料要真实、完整、准确、系统、及时和载体质地优良、字迹图像清晰的总体要求,结合当前科技档案收集工作实际存在的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把好归档材料接收关。 (1)避免一般性材料多,关键性材料少的问题。要说服设计人员将基本资料、计算参数、技术模型、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等关键性材料归档,不能只交一般性的材料,解决档案“含金量”不高的问题。 (2)避免最终成果归档多、基本资料和中间成果归档较少的问题。基本资料特别是经审定的基本资料,以及中间成果和专家评审意见,是成果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的备查资料和单位发展的技术积累,要及时归档,解决科技档案可追溯性问题。 (3)避免纸质材料多,其它载体材料少的问题。除了纸质材料外,要同时将电子文档、模型软件、CAD文件及其他多媒体文档一同归档,解决科技档案材料单一、不便于利用的问题。 (4)要避免归档材料不规范、签发不齐全、漏页及装订不合格等问题。档案人员要加强对归档材料的把关,重点审核,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人员沟通,要求补齐或整改,解决单个档案质量不高的问题。 6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和档案人员综合素质建设,提高档案资料的利用效率 水利工程档案的形成是生产技术人员劳动智慧的结晶,通过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将其转化为档案信息资源,而这些资源又通过档案工作者提供给水利工作者利用。通过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归档质量和效率,保障档案资料的安全可靠,而且极大提高档案资料的使用效率,盘活档案资源,促进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使生产人员亲身体验到档案信息的价值,进一步增加做好归档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生产—归档—使用形成良性循环。水利科技档案的特点,客观上对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懂文书档案,还要懂科技档案,懂与水利工程相关的一些专业类别档案,懂不同类别的档案的分类整理。这就要求从事水利工程档案工作的人员,一方面要加强水利相关专业的学习,扩大专业知识面,对工程项目各个设计阶段、各个专业必须归档的文件材料,要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要加强计算机方面的学习,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及时、准确、高效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进一步做好水利科技档案的收集和服务工作。 作者:杜建民 单位: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水利科技论文:西部地区水利科技论文 一、现状 1.西部地区水利科技期刊数量分布 我国现有水利科技期刊共94种,分属5大类涵盖13个水利学科,主办单位所在地分布在25个省、区、市。我国西部12省共有公开出版的水利科技期刊17种,占全国水利科技期刊总量的18%左右。其中,内蒙古1种,陕西8种,甘肃1种,四川3种,云南1种,贵州1种,广西2种。尚有重庆、新疆、宁夏、西藏、青海没有公开出版的水利科技期刊。从创刊时间来看《,陕西水利》创刊时间最长,其余期刊大多创办于20世纪80年代。从出版周期看,季刊4种,双月刊12种,月刊1种。 2.西部地区水利科技期刊涵盖学科和主办单位分布 西部地区水利科技期刊涵盖学科有水土保持、水力发电、水利建设与管理、水利技术、节水灌溉、防汛抗旱、水文、水利经济、农田水利等方面,主办单位主要分为全国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学会、行政主管部门等几种类型。 3.西部地区水利科技期刊学术水平 分布在陕西省的由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共同主办的《水土保持学报》、《水土保持通报》、《水土保持研究》三本刊物特色鲜明,学术影响力大,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遴选期刊,在全国水土保持领域处于领先水平。而其他省市级学会主办的期刊或高等院校主办的期刊影响因子相对较低,目前均未进入中文核心期刊行列。 二、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1.陕西省水利科技期刊发展状况 处于西部地区领先水平。陕西省所属辖区的水利科技期刊不仅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占西部地区总量的近50%,学术影响力也相对较高。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主办的《水土保持学报》、《水土保持通报》、《水土保持研究》三大水土保持类期刊,成为西部地区典型的较高学术水平期刊代表。其中,《水土保持研究》还开创了大陆和台湾合办期刊的先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的《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得益于雄厚的科技人力资源优势,影响因子高于西部地区水利科技期刊平均值。 2.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主办的期刊学术影响力高于地方行政主管部门主办的期刊 众多国家级或地方级水利工程类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促进了陕西省水利科技期刊的全面发展。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主办的三大水土保持类期刊外,陕西省水工程勘察研究院主办的《地下水》,是我国地下水专业唯一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期刊。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主办的《西北水电》,代表着西北地区水电行业科技进步水平。位于四川的由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主办的《水电站设计》,主要刊登我国大中型水电工程的设计、科研、监理等方面的论文和实践经验,涉及水电站设计的各个专业。位于广西的由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主办的《红水河》,利用西南边陲红水河10个梯级水电站开发的地缘优势,突出岩溶地区水电开发特色。由此可以看出,这些代表性期刊都有着明确的期刊定位、特色鲜明。但同时,我们也看到,部分期刊存在着栏目雷同、特色欠缺等不足。 3.水利期刊总体数量偏少,地域分布不均 从统计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西部地区公开出版的水利科技期刊总量偏少,地域分布不均,整体学术影响力不高,稿源不足,与地域特色贴得不够紧密。西部地区水利科技期刊大多创刊于20世纪90年代之前,20多年来,一直没有新创刊的期刊。1978年创刊的《重庆水利》、1989年创刊的《新疆水利》虽然有着悠久的办刊历史,但仍然是内刊出版状态。 三、推进西部水利科技期刊发展 如何开阔思路,推进西部地区水利科技期刊全面发展? 1.高度重视,调整布局 西部水利事业大发展急需水利科技期刊配合。目前,西部地区水利科技期刊中内刊还占一定比例,如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至今无水利科技期刊,西部地区有一些典型的水利行业高职院校,如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等主办的具有水利行业特色的期刊也为内刊。笔者建议期刊主办单位提高刊物学术质量并加快申办公开期刊,稿源丰富的公开出版期刊应缩短刊期,加快信息和知识传播速度。 2.立足地方水利特色,明确定位,办出精品 不同的流域和地区都有各自不同的区域特点,水利工程的多少、江河湖海所占的比例、地域的水资源状况等相互差异较大,这也决定了地方性水利期刊内容的差异性。西部地区水土资源极不均衡,西北地区水少土多,西南地区水多土少,水利科技期刊必须根据地区水利建设特点和需求做好选题策划,把握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和水利建设特点,立足地方,创办特色栏目,独辟蹊径,拓展视野,全力服务当地水利建设。《四川水利》的“巴蜀河川”栏目,就是立足地方设置的特色栏目。加强水文化建设是推动水利又快又好发展的有力支撑,2012年水利部印发了《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2011~2020),要求全面推进水文化建设与研究,水利科技期刊应该适应水利发展需要,科学调整栏目设置。从西北地区来看,流经甘肃、宁夏、陕西三省区的渭水,陕西的汉水,四川的都江堰,重庆的嘉陵江、长江两江流域,都有着鲜明的流域文化特色,地方行政主管部门主办的水利科技期刊,可以设置相关水文化研究专栏,向水利行业知名专家、学者约稿,丰富期刊内容,推动水利科技发展。 3.加强东西部交流,提升集团化和专业化办刊水平 西部地区水利科技期刊与中东部地区水利科技期刊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中西部地区应加强交流,如通过成立中国水利科技期刊研究会等学术性团体,组织开展学术研讨会,加强水利领域科技期刊的交流与合作。在网络化办刊的环境下,各专业领域期刊应该互通有无,建立审稿专家资源库和作者资源库,提高稿源质量。同时,可以组建西部水利科技期刊集团,在集团的统筹规划下,优化整合地区学术资源、水利技术资源和办刊力量,提升刊物的专业化水平。 作者:罗倩 杨发军 单位: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水利科技论文:高科技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运用 测量新技术应用分析 1GPS测量技术在水电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目前,此项技术已经广泛的使用与车辆的导航以及航空航天事业等行业领域。因为此项技术具有很大的优越性,目前水利测量中也开始使用此技术。由于GPS测量仪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测量不再受到地形地势等条件的影响,通过控制测量的观测方法和布局类型,大大减少了传统测量中的传算点和过度点的测量工作,把过去的选点工作变得更加简单易于操作。而且使得测量也有效地避免了因为时间以及气候等外在条件带来的不利影响。此项技术在规模较小的水利项目中体现的优势最为明显。这主要是由于在这种规模的项目中,测量方法得以很好的优化,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布点,在此应用GPS高精度的特点,这就给我们的测量节省了很大的人力开支,降低了工作强度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例如,在引水式工程中,特别是长距离引水工程,明渠引水对地貌的损坏很大并且受地形条件的影响也很大,这时要是使用过去的方法进行测量,就会严重的消耗人力以及物力,同时还增加了工作量。但是如果我们此时采用全球定位技术就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的种种不利条件,降低了工作强度,节省了工作时间,最为明显的优点是能够有效地提高数据的精确度,为我们的后续工作提供保障。 2工程测绘数字化分析。现代测绘技术和测量仪器向数字化、电子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传统的测量方法已经严重落伍。数字化测绘技术是通过计算机的模拟,在PC机上直接反映出地形、地貌等我们所想得到的数据或者图像,尤其是当某一地区要用到数字化的地形图来展示的时候,往往此时受到经济性以及时间等的各种因素的制约,而不能有效的进行工作,此时就能充分的利用此项技术。因为这种技术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地形,而仅仅需要PC机、数字化仪器或者绘图仪和扫描仪再加上数字化的软件就可以实现工作的目的,最为明显的优势是时间缩短,效益提高。综上所述,我们发现此项技术能够很好地节省人力,而且操作简便,数据精确度高等等的优点,因此被广泛的使用。 3遥感技术在测绘中的运用。目前测绘工作大力的普及了遥感技术,这主要是基于如下的优点。它能够确保大面积的同步的观测,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实效性以及经济性能良好。目前,高分辨率的遥感卫星成为了对地观测获取地理信息的重要手段。此项技术能够很好地获得不同比例大小的地形图,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使用方便。 工程测量新技术发展方向及其应用分析 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水利的发展,水利的发展又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测绘方法的进步。现代化的工程测绘技术正向着内外一体化、智能化、测量过程的可控化、测量成果的数字化、测量信息的可视化、数据获取和处理的自动化、测量信息共享数据库的方向发展。它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我们工作的效率以及准确率,使我们的施工更加的便利。测量科技的发展也对人才的需求度增大。因此我们要不断的培养有高技术水平的专业人才,以此来更好地为我们的工程提供保障。 结束语 工程测量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项目的质量;而工程的进展又带动了经济的进步。因此我们可以说测量技术的进步带动了经济的快速高效发展。为我国的各项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但是不容忽视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对相关的工作人员的技术要求也不断的增加,这就要求我们的相关部门要不断的通过各种培训以及学习等的方式来提高我们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才能保证我们的工程能够有序开展,最终带来更优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本文作者:荆秀英 单位:德惠市水利勘测设计处) 水利科技论文:水利科技网的数据运作释解 数据库平台选型要选择合适的数据库平台,以承载所需所有类型的数据,保证有足够大的存储空间,提供快速的数据提取能力,并有健全的数据安全机制。数据库选型的原则是稳定可靠、可扩展、安全性,并支持丰富的开发工具[4]。院网站数据库比选在Or-acle与SQLServer之间进行,两者都是目前的主流数据库管理系统。Oracle是目前的主流数据库管理系统,在提供完备数据管理能力同时,对数据备份保护、数据恢复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而SQLServer作为微软在Windows平台上开发的数据库,一经推出就以其易用性得到了广大用户的青睐。区别于FoxPro、Ac-cess小型数据库,SQLServer功能完备,它支持开发的引擎、标准的SQL语言、扩展的特性(如复制、OLAP、分析)等功能,并具备像存储过程、触发器等大型数据库才拥有的特性;且相对Oracle,SQLServer性价比高,轻便且功能强大,因此,我们选用了SQLServer2000。 网站的数据管理 数据管理是在网站运行维护阶段的主要工作,其管理对象是数据实体。本节结合院网站运行维护的实际情况来具体论述数据管理,主要包括数据组织制度、数据处理、数据表现、数据检索,以及多网站之间的数据共享等。数据组织制度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认识到,网站数据源渠道多,涉及各个责任单位,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制度来保障数据的有效提供。为了保障院网站的正常、高效运行,颁布了《长江科学院网站管理实施细则》①,在明确网站建设、网站运行维护责任要求的同时,重点提出了“内外网资料性信息的更新要求。数据处理(数据生成问题)数据处理包括材料加工、数据录入与编辑等。材料加工主要针对文档、图片、声音、影视文件而言。对图片文件,院网站允许的格式包括GIF/JPG/PNG/BMP等。在一般的新闻稿中,推荐使用JPG格式;在文献资料中,必要时可以使用其他3种格式。为了有效利用存储容量,院网站要求的单张图片大小限制为300kB。其他类别文件(WORD,EX-CEL,PDF,WAV,MPEG)精简到必要大小以后都可以作为附件编辑入库供使用。院网站提供可视化的后台编辑平台,保证数据录入与编辑审核(信息流程)正常进行。为了保障信息责任制得以落实,采用统一的《新闻稿纸》提交稿件。在《新闻稿纸》中,除了要求提交规范的标题、正文、图片(含其他附件)以外,还要求撰稿人、审核人及编辑签字,并钩选编发转发的网站要求。《新闻稿纸》的使用,增强了撰稿人、审核人及编辑的责任感,提高了编辑的质量。其实,除了新闻稿件编辑之外。还有大量的资料性数据要处理,如文献专题、单位资质、项目成果数据库等,其中有些需要批量导入。对于这些需求,院网站均提供相应的数据接口。他引新闻或文献在院网站中也占相当比重,多采用编辑转发形式,而对一些时效性强、篇幅大的稿件有时也采用网页直接链接方式。数据展现院网站以静态网页文件(HTML/CSS)、动态网页文件(ASP/JSP/PL/PHP)2类方式完成数据展现。静态网页是标准的HTML文件,不包含在服务器端运行的脚本,由开发人员编好后交给Web服务器运行,没有数据库的支持。由于静态网页可以包含文本、图像、声音、FLASH动画、客户端脚本和ActiveX控件及JAVA小程序等,会使得网页动感十足,很具表现力。动态网页在确定的页面上,按要求提取数据库数据来实现信息。动态网页实际上并不是独立存在于服务器上的网页文件,只有当用户请求时,服务器才返回一个完整的网页。动态网页的特征是以数据库为基础,可以大大降低网站维护的工作量;网站采用动态网页技术的优势很多,可以实现大量服务器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交互,如用户注册、用户登录、在线调查、用户与网站互动等;还可以大大降低网页日常维护的工作量。院网站的数据展示以动态网页为主,静态网页为辅。静态网页主要显示院基本情况介绍(院简介、组织机构、资质证书、质量管理、文明单位等),并实现首页与专题中的动画渲染表现;院网站大量使用动态网页去显示新闻、文献、数据图表,并用于公益性开放项目申报、研究生报名考试登记、人员招聘、项目质量反馈等交互式的查询处理栏目。“动静结合”有效地保证了数据展示的准确生动、丰富与灵活。数据检索当网站达到一定的数据规模时,就需要有方便的数据检索。院网站运行10余年,数据已经积累到了一定程度,逐步在重视检索技术应用。在分栏目检索时,新闻性数据与文献性数据检索一般是分开进行的。但是在实际使用中,两类数据的内容有些相互渗透。这就需要网站首先实现全站题录级数据检索,有条件的情况下实现全文检索。目前,院网站在提供网站导航的基础上,重点做了基于栏目的题录级数据检索,满足基本检索需要。由于我们大量使用动态网页,全文检索需要专用工具,现在也在开展相关软件选型技术调研。多网站之间的数据共享如表2所示,长江科学院开发的网站群包括院内外网站、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网站、研究生教育网站、挂靠长江科学院的学会(协会)网站、院属企业网站等。在院网站之中,每年又要建设若干个网站专栏。网站群及网站专栏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在网站规划中统一了数据表及数据格式,使得一份数据可以多处共享。内网信息经审核后,可以跨越防火墙“摆渡”进入外网数据库;基于院网站数据库的稿件(含文献)可以一稿多发,也实现了一稿的栏目(网站)转移、复制功能。这样,既大大减轻了编辑工作量,也有效降低了数据容量。 网站数据安全 网站安全的“先天不足”,需要注重网站数据的安全防范。院网站主要通过设备配备、权限限制、数据备份等措施来保障网站数据安全。当前,黑客对网站破坏的主要手段是SQL注入攻击,它利用Web应用程序或网页中编码缺陷进行攻击,例如,黑客可能在某个字段后输入一小段SQL代码来收集邮件地址,如果应用程序对输入的内容未作安全验证,服务器就可能执行黑客输入的SQL命令,让黑客获得服务器的控制权。院网站服务器配备了网页防篡改软件天融信TopIDP,有效防范了SQL注入攻击[5]。院网站在文献资料访问方面注意内外有别。对于内部专业文献(含中外文期刊文献数据库)应用,使用VPN通道及用户密码。对于安全性要求更高文件访问,使用网络文件加密方式,需安装专门的加密软件客户端才能查阅,并且不允许拷贝、拷屏、打印。数据备份是网站数据保护的常规措施。院网站每月、季、年定期统计数据增长情况,为数据存储提供依据。首先,充分利用SQLServer数据保护机制实现系统内的安全防护。在此基础上,院网站数据纳入院数据中心,一起进行每天的增量备份、每月的全备份,并在院网络存储设备中实现了大容量的数据异地备份。 结语 10余年来,《长江水利科技网》功能不断完善、数据日益丰富、运行比较稳定,这些得益于良好的数据规划、有效的数据管理。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网站技术的发展,院网站也需要提高与发展。在功能方面,希望增加视频文件的播放、开发基于WAP协议的手机版网站;在数据方面,争取大力加强文献资料性数据的网站共享,引进集成文献全文检索软件,以使长江科学院60年丰富的治水治江成果能够更好地为国家、为社会服务。 作者:周力峰 王奔 单位:长江科学院 水利科技论文:地方田间水利科技的创新 作者:郑世宗 党秀英 单位: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94865部队 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省大力开展以节水为重点的农田水利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研制推广了旋转式田间放水阀(1994年)、混凝土U型渠槽预制工艺及配套机械(1997年);试验提出水稻无水层灌溉技术(1997年);开展微灌技术防治土壤盐渍化研究(1998年);开发应用了低压薄壁塑料输水管(1997—1999年);开展有机污水生物处理回灌农田试验研究(1999年)等[1]。20世纪80—90年代,地处浙江省杭嘉湖平原的平湖市,通过技术创新发展低压地下管道输水技术,累计建成低压地下输水管道2400km,控制节水灌溉面积3•33万hm2(45•5万亩),占全市有效灌溉面积的96•8%,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田灌溉地下管道化。基于浙江省南山水库灌溉试验站多年试验所总结的水稻薄露灌溉技术,成为南方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的典型,与传统水稻灌溉相比,节水1•5万m3/hm2左右,已累计在全省应用推广面积33•33万hm2(500多万亩),年节约用水5亿m3以上,增加粮食产量约2•5亿kg,创造出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进入21世纪,面临水资源日益紧张的形势以及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现实需求,浙江省高度重视农田水利技术研究。恢复中断多年的灌溉试验工作,新建了包括浙江省灌溉试验中心站、平湖、金清、永康重点站及20余个基层观测点在内的浙江省灌溉试验站网体系,为全省农田水利技术研究提供了良好平台;结合“大型灌区节水续建与配套改造”、“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百万亩喷微灌工程”等项目建设,大力开展节水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如针对水源环节,结合设施农业特点研究提出雨水集蓄利用技术;针对渠系输水环节,研究推广了新型混凝土U型槽和强纶纤维混凝土防渗技术、低压变频塑料管道灌溉技术等;针对田间用水环节,在传统喷微灌技术基础上,先后研究推广了经济型喷微灌技术、特低水头喷微灌技术,进一步丰富了喷微灌技术研究与实践的内容。同时,积极开展非工程技术的研究与探索,研究制定了浙江省农业用水定额标准;开展水稻水肥耦合技术与节水高效灌溉制度研究,提出适应浙江省不同区域的水稻节水增效综合技术模式;开展灌区农业用水定额管理试点探索,提出“定额为准、计划指导、计量控制、配水监测、制度激励”的定额管理应用模式[2];研究提出基于简易量水槛的新型明渠实时量水装置等。通过上述科技创新,浙江省农田水利研究进入了数量、质量与效益并重的良性发展新阶段,提出和推广应用了一大批与节水灌溉配套的工程、农业与管理节水技术,并初步形成了符合浙江实际的农田水利综合技术体系与发展模式。2000年至今,余姚市开始了经济型喷微灌技术的研发、实验示范及大面积推广,通过优化设计方法,降低工程造价50%以上。此项技术已推广到山区竹笋、杨梅、板栗以及平原蜜梨、蔬菜、葡萄等作物,受益面积0•25万hm2(3•8万亩);并推广到兔、鸡、鸭、猪等家禽养殖场降温和防疫,面积达5万m2,余姚市也成为浙江省南方地区推广喷微灌面积最大的县市之一。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结合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高效生态农业节水增效综合技术研究与应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基于水肥耦合原理,以节水、增产和减排为目标,研究提出水稻节水增效综合技术,在永康、平湖、路桥等地的水稻灌区累计推广面积约3•33万hm2(50万亩),实现农业节水3800多万立方米,新增粮食产量1300万kg。 农田水利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浙江省农田水利发展历程,科技创新成为推动全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发挥工程效益的重要支撑。然而,随着新形势对农田水利提出的更高要求,全省现状农田水利科技支撑能力仍显不足,表现为:科研创新平台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覆盖全省的浙江省灌溉试验站网为全省农田水利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平台。但是,分析现状仍存在着:网络体系不够健全;站网建设与标准要求尚有差距;高层次人才短缺,地方试验站的技术力量薄弱;尚未建立可持续的保障机制等问题。与高效生态农业特征相适应的农田灌排技术仍有待进一步研究高效生态农业是浙江省发展现代农业的具体实践形式,具有“生态循环、经济高效、优质安全”特征。目前,全省农田灌排技术还是以追求作物节水、增产为目标,对其它如节能、节本、减排、减灾等因素考虑较少,已不能完全适应高效生态农业的灌排要求。农田水利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的研究与开发能力仍显不足特别是适应农业集约化要求的,体现节省劳力、提高生产效率、自动化程度高的农田水利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的研发能力明显不足。农田水利技术推广应用力度不够目前,全省水利技术推广机构(特别是基层)不够健全,应用农田水利新技术的积极性不高,特别是地方推广经费不足,导致农田水利新技术推广工作的进展不快,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方面效果有待改善。 浙江省农田水利科技创新方向及发展重点 “十二五”期间,是浙江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时期。但是,农田水利建设滞后和管理薄弱是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的软肋,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要实现未来农业用水总量基本不增长前提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全省粮食安全,农田水利发展仍面临着巨大的建设与管理任务,需要在工程实践中,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努力实现水利科技新突破,表现为:①要从过去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转变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②要从过去支撑传统的灌、排工程发展到现在的节水、排涝、治污等项目;③要从过去追求经济效益为主发展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多目标并重。以工程建设推动水利科技发展,以水利科技创新促进工程建设与管理。在农田水利科技创新目标上,不仅要着眼于提高农业用水利用效率和效益,同时要关注其生态环境影响;在技术路线上,要注重引进、创新及综合集成;在研究方法上,要重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在研究手段上,要充分体现传统技术与现代高新技术的结合。针对当前浙江省农田水利技术支撑的薄弱环节,围绕“十二五”农田水利建设重点需求,提出今后一段时期全省农田水利技术研究重点如农田水利应用基础研究土壤水与作物关系问题的研究是农田水利研究的基础,今后的研究应从均质走向非均质,从点的研究走向面(或区域)的研究,从理论研究推进到应用研究。进一步完善全省灌溉试验站网络研究平台,提升开展应用基础研究的能力与水平。针对由于灌溉排水规律的复杂、水资源日趋紧张、综合利用供需矛盾的增加,应加强灌排自动化、3S、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等技术的研究。加强节水灌溉新技术的节水增效机理研究。在排水控制涝渍方面,应继续对明沟排水、暗管排水等开展研究,重点放在对田块、区域的排水模数研究上。加强节水灌溉技术的尺度效应、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为区域节水评价提供科学依据。适应于高效生态农业特征的农田灌排技术在农田灌溉技术方面,结合高效生态农业特征,对粮食作物—水稻,需研究体现水肥高效利用、节水节能、减排减灾的综合灌溉技术;对经济作物,需研究经济实用、高效节能的灌溉技术及产品,能适应浙江农业生产模式、区域农业特征和农业经济水平,并能够大规模推广应用。在农田排水技术方面,需结合河网平原特点,研究基于排涝、降渍、控污、减排多重目标的控制排水技术,全面提高全省平原河网区农田的防灾抗灾能力。经济作物节水高效灌溉制度作物节水高效灌溉制度是以最少的灌溉水投入获取最高效益而制定的灌溉方案。在灌区开展不同作物、不同生长条件下的耗水量研究,特别是随着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应加大对各种经济作物的耗水量研究,寻求作物在不同生长环境条件下的节水高效变化规律(特别是喷微灌模式下的需水规律和灌溉制度)。以此为基础,制定灌区在不同的供水、气象、农艺、管理等条件下的节水高效灌溉用水方案,采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灌区实时灌溉预报,指导农民进行灌溉。农田水利技术标准现有农田水利技术标准大多数为传统农业的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服务的,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农业的农田水利建设管理需要。应根据新的社会需求,从经济、社会、环境、生态和水资源的持续高效利用等研究制定适应新的农田水利技术标准,以规范高效生态农业的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特别是当前急需针对农业“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要求,研究和制定浙江省农业“两区”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标准,以提高农田水利服务农业“两区”的能力和水平。农业节水关键设备、产品及材料的产业化考虑到高效节水灌溉适应了农业生产向高效集约化经营发展的趋势,是今后全省农田水利发展的重点,因此,今后需大力开展节省劳力、生产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的高效节水灌溉机具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如经济实用、高效节能的喷灌、微灌设备及产品;渠道防渗衬砌机具;灌溉自动化控制设备等。 水利科技论文:水利科技档案现代化管理探讨 [摘要]水利科技档案是国家非常重要的科技信息库,水利科技档案真实的记录了水利科技的发展过程,能够对现代水利科技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促进我国水利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水利科技;档案;现代化管理 水利科技档案的形成和各种水利建设活动息息相关,对保存相关的水利资料和科学技术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水利档科技案的管理要求越来越高,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加强对水利科技档案的管理水平,实现水利科技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是我们不断努力的目标。本篇文章主要对水利科技档案在管理上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具体的分析,就如何提高水利科技档案的管理水平,逐渐实现现代化管理给出相关的建议。 一、水利科技档案的主要性质 水利科技档案有着独特的性质,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水利科技档案种类上的独立性。由于水利科研工作在工作的整个过程都具有独立性,研究成果知识在那一段时间有效,具有历史意义的档案,所以水里科技档案的种类具有独立性。(2)水利科技档案的规律性。水利科技档案能够反映出当时水利研究项目的发展规律,总结水利科研项目的特点,为以后的水利科研活动提供参考资料。(3)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水利科技档案不仅能够记录过去水利科研的整个过程,还能够为以后水利技术的发展提供保证。水利科技档案记载了水利科研的研究成果,是实践不断上升为理论的过程,人们可以在水利科技档案原有理论基础之上不断创新,再通过实践研究不断开发新的技术,促进现代水利科技不断发展。(4)水利科技档案的内容具有复杂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科技涉及到的学科越来越多,遇到的问题也是多种多样,具体全面的记录水利科技的发展过程和相关的重要技术,使得水利科技档案的内容十分复杂。 二、水利科技档案在管理上存在的不足 1、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现在许多的水利科技档案馆都没有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即使一些水利科技档案馆有相关的管理制度,但是管理水平不高,不能够真正实现水利科技档案馆的现代化管理。水利科技档案管理不足,会导致一些档案由于不能及时存档而丢失,对水利科技的研究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档案馆的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不高,工作没有积极性,导致水利科技档案的管理质量和效率都很低。水利科技档案馆缺乏对水利科技相关信息的保密制度,导致信息外流,水利科技档案的安全性降低[2]。 2、水利科技档案的管理水平低 现代许多的水利单位还是采用过去传统的人工管理方法,没有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加强对水利科技的管理,水利科技档案的目录建立的不完善,要查找相关的水利科技资料会花费很大的时间,这些都不利于水利科技档案的管理。 3、收集的水利科技档案材料不全面 由于水利单位在管理上的不足,在整理水利科技档案的相关材料时不负责任,没有把水利项目的整个相关资料记录下来,导致水利档案的资料不全,并且缺失了很多关键性的技术,从而降低了水利科技档案的价值。水利科技档案馆的相关资料大多数都不是原始资料,很多都是复件,降低了水利科技档案馆材料的真实性。 三、水利科技档案现代化管理的相关策略 1、建立完善的水利科技档案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提高水利科技档案的管理水平,有利于实现水利科技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完善水利科技档案的管理制度主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建设:(1)建立宣传机制,增加对水利科技档案管理的认识。政府要通过新闻、广播等方式加强水利单位对水利科技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水利单位在内部建立水利科技档案管理的宣传机制,主要通过开展座谈会、交流会以及开展一些关于水利科技档案管理的活动,来增加水利工作者对水利科技档案管理的认识。(2)建立档案管理责任制度。水利科技档案馆要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这样才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档案馆的责任制度指的是主管者负总的责任,各级管理者对自己所做的工作负直接的责任。(3)要建立完善的保密管理制度。水利科技档案中的许多技术对科研人员都有独立的专利性,加强对水利科技档案的保密性是对科研人员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利科技档案馆要建立严格档案使用程序,以防止关键技术的流失。 2、加强对水利科技档案的鉴定和管理工作 只有真实准确的科技档案才能够进行归档,这样才能够给人们提供准确的资料。水利科技档案馆在科技档案归档之前要做好科技档案的鉴定工作,有价值的科技档案进行存档,没有价值的科技档案就舍去。有些科技材料具有有效性,根据科技材料的有效性来决定资料需要存档的时间,对于已经超过了保管期的水利科技档案,不可以直接丢弃,需要经过专业鉴定人员的鉴定,确保材料无效后才可以丢弃,如果有些部分还存在保存价值,则只需要保存具有价值的那部分就可以。关于需要保密的科技档案,要经过严格的审查之后,根据相关要求严格划分保密级别,便于水利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 3、利用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技术 在水利科技的现代化管理中要充分的利用国际上先进的科学技术,改变过去传统的管理方法。过去传统的资料管理都是纸质管理,这种管理已经不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为此在进行水利科技档案管理时,要利用计算机设备。将相关的科技资料扫描到计算机上,将纸质版转换成电子版,在收集水利科技的相关资料时,可以录像制成视频,在计算机里存储也十分方便。利用先进的软件技术也可以加强对水利科技的保密工作,人们在进行查阅相关资料时,可以非常方便的利用计算机技术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料。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能够利用信息网络及时的收集科技资料,可以提高水利科技资料的收集效率,并且及时的更新水利科技档案馆的数据库。 结束语 实现水利科技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对促进水利科研工作的不断进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水利科技档案真实的记录了水利科研工作的先进思想和关键技术,管理好水利科技档案,方便人们对水利科技的查阅和使用,节省大量的人力、财力。 水利科技论文: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在水利科技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一项核心竞争力,在企业的管理与运营中占据核心的地位。随着现代管理手段的逐步深化与完善,有关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架也逐步清晰,如何运用现代的科学管理手段,将企业人力资源调配与管理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是现代企业的一项重大议题。文章从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结构出发,分析其特点与管理方式,将其运用在水利科技企业中,提出部分改进意见,以期为水利科技企业的发展服务。 关键词:水利科技企业;人力资源;企业管理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一项核心竞争力,良好的人才储备能为企业增强软实力与生产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持续发展的形势。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指对人力资源的获取、开发、保持等方面进行有效地管理与控制。员工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资源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到企业文化的建设。因此,对员工进行培训、教育、激励等方式,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经常使用。在我国,水利科技企业大多属于国有企业,然而我国推行市场经济之后,水利科技企业也面临着诸多市场调节,经济环境所遭遇的不可预见风险越来越多,如何管理一个庞大的人力资源,也是水利科技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水利科技企业的不同特性,有针对性地引入人力资源的现代管理手段,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引入到水利科技企业的管理活动中,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1 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人力资源主要指的是一定范围内的人口总数中所具有劳动能力的总和,也是指一切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人口之和。有关人力资源管理是在现代管理理论中诞生的,主要是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有计划地对员工进行培训、考核、激励、调整等,以实现员工的自身价值,通过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为企业和员工本身创造价值和利润。 现代管理理论将人力资源管理分为了六大管理板块,分别是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分配、培训和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以及劳动关系管理。在新条件下,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新的管理手段不在拘泥于传统的人为调控,甚至通过计算机的辅助,能够更客观地、更准确地判断人力资源的管理结果,为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依据。 2 水利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2.1 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不足 企业文化的建设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数年的经营,作为企业文化的建设者和传递者,员工在企业文化的塑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的部分水利科技企业中,由于水利行业的特殊性,部分企业依然处于垄断的地位,企业员工在企业文化塑造方面表现的积极性不足,不利于企业的文化建设。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来看,有思想、有正确导向的价值观,能够为企业文化的塑造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企业文化反过来作用于新员工,能够保持企业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形成至关重要的文化软实力。然而,由于现有企业中的文化建设不明显,更多地强调了员工应该以企业的长远利益着手,忽视了人性的成分,导致员工对企业的文化理解不够深入。 2.2 人力资源管理思路与企业战略偏离 企业发展的战略应该具有前瞻性,企业的出发点应该是设想企业自身将处于整个行业的某个地位。人力资源作为水利科技企业发展的动力,良好的奖励措施、完善的晋升条件、合理的管理方式,将能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源的重要作用。然而,现代的水利科技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更侧重与对员工的制度性管理,而没有涉及长远的员工发展诉求,将管理的核心局限于对员工的招聘、培训、上岗、薪酬等方面内容,很少涉及将企业发展战略与现有人才相匹配等过程。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应该是充分挖掘员工的潜能,将公司的发展战略与人力资源的优势进行互补,以应对企业在复杂的市场条件下面临的各种挑战。 2.3 缺乏完善的绩效体系 充分的市场竞争有利于企业的进步与发展,使之不断引入新技术、新设备和新人才。然而,体制的不完善会导致企业的发展受阻。例如,水利科技企业出现的绩效不均,会导致员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减少,尽管经过多年的发展,很多水利科技企业进行了体制改革,但是在权力分配合绩效评价等方面依然有待改善,人治的成分依然较重。充分的绩效体系应该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依据员工本身的能力和业绩高低予以调整,如此才能充分体现公平性,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将人力资源的巨大潜能发挥出来,以促使企业发展。 3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在水利科技企业中的应用 3.1 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一种可以传承的精神,是以员工位载体的精神财富,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促进员工努力提升自身技能、学习新的技术和能力、为员工自身和企业创造价值。从另一方面,员工能够更好地通过企业文化约束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减少管理者日常管理中的内容,促进合作精神的传承与发扬,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保障企业的集体利益。 3.2 深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就是在尊重人员的基本诉求,以满足人员的才能施展、发挥人员的工作潜力,以实现员工本身的价值。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更加注重人员的素质提升,进一步解放思想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方式,将人才建设当作企业的发展战略。在水利科技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应按照企业的实际人才储备和人才层次进行有计划地人才培养和任用,努力吸纳社会优质人才资源,同时建立人才储备机制,将人才的培养方向与公司发展思路相协调,着眼未来,以人为本。在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上,应该做到培养和引进并重的原则,以发展吸引人、以事业凝聚人、以工作培养人、以业绩考核人,根据企业自身发展需要做好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工作,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3.3 紧密结合企业发展战略 水利科技企业在我国水利建设、水利安全、农业灌溉、水利发电等方面企业重要的支撑作用,水利行业作为关乎国民生计的行业,需要有合适的人才支撑整个行业的发展,作为行业的个体,水利科技企业需要通过提升自身综合实力,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与发展。因此,在整个企业的战略发展中,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才储备作支撑,以满足企业的后续发展。因此,在人力资源的配置上,管理部门需要紧密结合人才培养策略和企业发展战略,充分运用各种人力资源,以相对优化的组织结构,设置合理的晋升渠道,推行有效的激励措施,以保证企业员工的工作内容和后续发展能满足企业的未来发展战略。 3.4 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 员工的绩效考核应充分公平公正且合理,在现行的企业管理中,经常出现人治现象,即有部门领导对所管辖的员工进行绩效评价,主观色彩过重。因此,现代管理手段中,可以灵活引进科学的管理方法,将绩效结果进行量化,通过不同的量化指标的结果判断员工的绩效结果,真正让业绩结果与员工的实际效益相适应,体现多劳多得,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对于效益更好的企业,甚至能够通过以资本形式入股的方式,鼓励员工技术入股和资本入股,增强员工的主人公意识,将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利益切实结合,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4 结 语 当前,水利行业正处于发展阶段,水利科技企业的发展必然依赖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作为企业文化的塑造者,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现代水利科技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和不足,通过引入部分人力资源管理的现代化手段,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和考核体系,将水利科技企业的人才发展思路与企业的未来发展战略相结合,以人为本,激发员工的潜能,将员工的自身利益与企业的价值回报相结合,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性,为实现水利科技企业的现代化服务。 水利科技论文:信息技术及新型科技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当今社会是一个追求速度的时代,信息化是大势所趋,是各行各业都加以运用的形式。就水利工程管理来说,信息技术也充当了一份重要的角色,并对现代工程管理的合理化、科学化、信息化具有促进作用。本文对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应用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信息技术中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新型技术等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水利工程管理;作用;应用 前 言: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汇集了自动控制、通信和计算机多方面的信息,在水利工程管理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能够使施工的方式得到提升和改造,并且使传统的工程技术得到一定的创新,最终使得施工手段和技术得到一定的改善,使水利工程设计不断的合理化、科学化,并且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使其成本有所降低。所以为了使建筑工程管理不断的科学化、不断的信息化、不断的现代化必须加强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其中,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是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三大支柱。 1.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作用 1.1信息技术可以提供工作效率 在水利工程管理中运用信息化的技术能够缩短工程建设的时间,提高工程业务流程的效率,而且能够大大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使资源可以得到合理的配置和调整,使工程在进行中可以适当的调整各部门的工作进度计划,宏观调控或者自控工作进度以满足工期的要求,而在工程管理中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应用提高了企业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文件收发和查阅的效率。 1.2信息技术可以实现资源共享 信息化的工程设计能够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将有关于工程方面的信息进行网上公开化,这样一来所有诸如招标、投标和评标等流程都可以在网上完成,保证信息的公开透明,保证了投标竞标的公平公正。建立数据库和网络联结,实现网上查询、网上会议、网上采购等。通过建立网上虚拟组织这一概念,变纵向信息交流方式为平行交流方式,提高效率和准确性,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改进沟通与合作,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1.3信息技术降低企业成本 工程信息化可以降低采购成本、建立工程财务管理系统和计算机财务监控也可以实现成本速算,大大提高企业管理工作效率和领导决策的科学性,信息化的普及使普通管理人员与决策人员均可以掌握信息,所以使微观决策可以宏观化,宏观决策更加具体化,对企业的形象宣传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计算机网络系统采用“互动式”操作模式,人机界面友好,操作易学、易懂、便捷、快速。总之,采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减轻了企业负担,提高了办事效率。 2.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2.1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2.1.1施工过程监控管理 目前,我国在一些要求比较严格的水利工程项目上有相当小部分水利工程管理企业,利用计算机技术针对施工现场进行各项辅助管理工作和计算作业。如在高清摄像头的覆盖之下某水利工地的施工过程,施工现场出现在监管人员的眼前。从监控调度室看到现场环境、施工细节尽收眼底。不安全的生产环节出现在施工过程中,这一系统也可以使监管人员在最快最及时的时间内制止并勒令其改正。 2.1.2办公自动化信息设计 在水利施工中,较早地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各项计算机作业和辅助管理工作,办公信息管理自动化系统,招投标自动化系统(工程量计算、投标报价、标书制作、施工平面图设计、造价计算、编制工程进度网络):设计计算机系统;项目管理系统(项目成本、质量、进度管理、日常信息管理)等。 应用于水利工程的计算机技术还包括工程软件操作、系统运用和程序编写方面的应用技术;信息系统集成、网络管理维护和设备配置方面的网络技术以及建筑机械和设备自动化方面的控制技术。 2.1.3施工计划与施工技术管理 把一项工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按照一定的程序对它进行合理安排,在施工中推广应用信息技术为特征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在一些地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通过计算机网络计划所特有的反馈作用,调整和改进施工管理工作才能使施工得以全面地达到优质、节省和快速的要求。施工实践证明,应用计算机网络计划技术组织与管理施工一般能保证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 2.1.4工程质量管理信息整理 工程质量管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信息量复杂巨多、高难度的技术要求等特点;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收集全面的质量数据,采集、分析建筑工程质量形成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基本信息数据,为工程质量管理提供充足的信息资源,保证各个施工部门对施工的各个阶段都能及时了解和掌控,维护施工各方的关系良好。另外,通过建立质量预控数据库,将常见的各个工程阶段记入数据库,利用计算机收集的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根据相应的工程进行调整,预测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与偏差,减少人为造成的误差,制定新的预防计划,来指导生产。 2.2网络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2.2.1网络信息在信息传输中的应用 水利施工管理中企业管理数字化同样需要信息技术,网络传输数据的能力将企业在管理、工程、造价、成本、等方面的信息经集成并综合处理,各子系统间密切协作使各个业务部门都能及时、准确地查阅所需的相关信息,从而使企业达到管理工作信息化、复杂工作简单化、发现问题及时化、成本核算科学化的目的。 2.2.2 网络信息技术在项目管理领域的应用 如今,水利行业中已经没有什么计算机还没有涉及的领域。下一步发展的趋势是将所有的水利行业中的计算机操作连接起来,构成一个独立的、计算计划的项目管理系统,这些系统主要包括追踪提交的方案、控制项目变更、控制成本进度、合同管理、采购和加速采购、文件管理、项目报告、项目控制报告等管理工作。这种系统给予所有计算机产生的文件和信息,其运行环境是一个大型的关系数据库,这样各种不同的程序就能进入该系统使用数据,并可随时更新系统内的数据。这种复杂的管理程序系统正是代表了项目管理的前沿网络信息技术,在将来一定会被大家所接受。 2.2.3网络信息技术在采购中的应用 网络信息技术在采购中的应用,通常为计算机先进行材料需求调查,然后在建立一个项目采购清单,当材料价格被输入后,就可以做出包括价格、交货、订单变更、支票支付的采购订单了,订单中数据也能被自动地转到预算中,以便于控制项目的设备和材料成本,而在总部办公室建立计算机化的会计系统,就可以用以处理项目的支票和支付账目,这样,项目进行中的财务与支付也能在项目和现场的成本报告中反映出来。 2.2.4网络信息技术在工地现场的应用 在工地现场,网络信息技术最早被用于会计和工资支付领域。在计算机没有出现之前,每一个星期,工地上的计时员都要统计每个工人一周来工作的总时间,然后将工时记录交给工资计算员。由他们手算出每一个工人的工资、奖金、罚金、从而得出工人的实际收入。随后,派人去银行取钱,点清后再将每个工人的工资装入各自的信封。而当计算机化的工资支付系统被运用后,人们需要做的仅仅是将工地上的工作时间传送到总部,然后由总部的计算机计算出工资额、出勤率,进行工资支付核对。 2.3通信技术在工程水利管理中的应用 应用于水利工程的通信技术包括数字通信技术、电路分析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程控交换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等。运用这些技术,可以完成对水利工程相关数据、图像、视频、音频等信息的数字化处理、压缩编码以及接入传输。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水利工程对通信技术的应用将更加深入和全面。 2.4其他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水利工程管理中应用的其他信息技术有主管支持系统 ESS、IC 卡技术、搜索引擎、传感技术等。如传感技术在古建筑的安全保护系统中的应用:通过图像传感技术可以古建筑进行即时的监控,通过对温度、压力、位移的传感等,可以获取并控制相关系数和指标,为水利工程提供全方位的保护和相对安全的环境。 结语 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但可以改善水利行业的整体形象,提高工程管理的工作效率、技术水平和安全水平,使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得到提升,同时,也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工作强度有所下降,工程质量得到保障。因此,要真正使信息技术和管理思想相结合,加快推进工程管理的信息化进程,促进水利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进而使水利工程企业的管理模式更加先进科学。 水利科技论文:简析水利科技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摘要:加快水利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档案工作的发展趋势,各级水利档案机构必须从实际出发,尽快实现档案管理自动化、档案信息数字化、信息存储海量化、信息传递网络化和信息利用共享化,有效地提供利用,充分发挥档案固有的凭证价值和情报价值。 关键词:档案 信息化 水利科技档案是指在水利科技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与载体的历史记录,是应归档保存的水利科技文件材料[1]。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档案工作逐步向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迈进,档案信息化成为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发挥档案作用的必然选择。本文结合工作实践,阐述提高认识是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搞好信息化建设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由此提出水利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路,供档案界同仁共同探讨。 1、把握水利改革趋势,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思想认识 深化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时展的要求,这必然会将一部分水务管理单位、水利勘察设计单位推向市场。为了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水利科技档案信息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科技档案具有知识储备、依据凭证功能、情报功能,是潜在的生产力,通过有效地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水利科技文件资料是科研技术人员劳动智慧的结晶,通过收集归档转化为档案信息资源,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水利档案信息的查全率和查准率,使科研技术人员体验到档案信息的价值,从而提高档案意识,主动配合档案部门做好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水利科技档案信息化水平,必须从水利科技工作中入手,牢固树立科技档案工作系统意识、信息意识,在组织机构、经费投入、技术支撑、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予以保障,确保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 2、针对科技档案特点,明确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思路 水利科技档案具有如下四个特点:(1)专业性,集中表现在形成领域和内容性质两个方面。专业性特点是界定水利科技档案整理分类的重要依据,在区分不同门类档案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制定不同的信息化方式。(2)多样性,即种类的多元性和类型的多样性。在水利机构各个档案门类中,科技档案的种类最为繁多、类型最为复杂,呈现出多样化的鲜明特点,对信息化建设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归根结底就是要遵循文件的特点,便于查找利用。(3)成套性,是科技档案最鲜明、最基本的特点,围绕一个个独立的工程建设项目,规律性地形成的一系列相关的科技文件整体,在转化为数字化档案信息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持档案材料的成套性,不能人为地割裂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4)现实性,是指科技文件资料在归档后仍然具有较强的现实使用性,这种现实需要有利于水利科技档案的数字化建设。 3、分析现实存在问题,制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措施 3.1 做好水利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 档案信息化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周期性长、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工作,分析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素,需要做好以下三项基础工作。首先,要投入资金加强信息基础设施,配置计算机、服务器、扫描仪、数码相机,建立数据库、局域网等硬件设施,开发或购置管理软件,这些必备的基础设施是顺利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其次,要建立各项管理标准,包括数字档案信息的采集与存储标准,档案信息管理软件标准,档案信息安全标准等,这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制度规范保障。再次,要建立健全档案相关人员业务培训机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提高人员素质的基础上,提高水利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水平。 3.2 及时做好电子文件的收集归档 目前水务管理活动大量运用了计算机、电脑控制终端等一系列先进设备,很多科技文件在定稿签发后挂接上系统,并设置阅览权限;对设有条形码的归档图纸,通过图档管理软件挂接上系统。这些电子文件以其快捷的办公和传递速度逐步取代了纸质文件。在电子文件收集工作中,必须执行科技档案“同步管理”规定,把文件材料管理纳入项目管理工作程序,列入有关部门及人员的职责范围;还要遵循归档范围、严格归档时限,做到反映水文、水资源、水土保持、勘测设计等基础业务工作的科技文件材料按年度、在第二年上半年完成归档工作;各专业项目产生的科技文件材料,在项目实施完成后三个月内完成归档工作;重要仪器设备的随机文件材料,在安装调试或开箱验收后一周内完成归档工作;项目鉴定或验收形成的文件材料,在鉴定或验收后一个月内完成归档工作。同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系统或本单位科技档案分类方案,全面管理电子档案,还应做到整理录音、录像、照片等声像材料时,应注明材料反映的事由、时间、地点、人物、背景及作者等内容,重要的电子文件归档时,应形成相应的纸质文件材料一并归档。这些电子数据归档后,成为水利科技档案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3 分步骤进行馆(室)藏实体档案的数字化转化 馆(室)藏档案数字化是指将本馆(室)藏档案信息资源如纸质档案、缩微胶片及电子出版物、特色数据库等进行数字化处理,根据需要到单位局域网,成为数字化信息资源。由于有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积累,各级水务机构馆(室)藏量巨大,应区分档案密级、开放时限、利用价值不同,决定数字转化的时间和工作范围。工作实践中,我们首先对保管期限为“永久”的档案进行全文扫描,其次对利用率和利用价值都比较高的定期保管档案进行数字化转换,最后将所有库存档案的目录录入数据库,实现全部科技档案目录的计算机检索。这样既节约了有限的资金,又使档案人员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有效的信息化建设中。科技档案数字化工作量大,仅依靠档案工作人员的力量必然延长工作周期,可考虑抽调相关技术人员共同完成,必要时也可选择专业水平高的网络化信息服务公司,采用数字化外包方式完成历史档案信息的数字化。 3.4 依规范科学保管水利科技档案信息资源 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形成以后,必须对其进行科学保管。(1)库房管理要落实“七防”标准,保证数字化档案的实体安全。由于数字信息的载体是以光盘或磁盘等磁性物质为主,对温度、湿度保管限制和防光、防尘、防辐射、防污染的要求更高,存放时应远离强磁强热,并与有害气体隔离;不能挤压、磨擦、摔打;同时还要防止盘片沾染灰尘和污垢,避免阳光直射。任何工作上的疏漏都可能造成载体上的信息遗失、受损。(2)提高技术控制,保证水利科技档案信息安全。为防止人为地修改变造,归档载体首先要做防擦写处理,确保档案的原始记录性。其次要有数字档案备份。数字资源必须定期复制到新载体,检查信息资源的连贯性和有效性,使数字信息的遗失降到最低限度,保证信息资源的可使用性,提高水利科技档案的查全率和查准率。 综上可知,加快水利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档案工作的发展趋势,各级水利档案机构必须从实际出发,尽快实现档案管理自动化、档案信息数字化、信息存储海量化、信息传递网络化和信息利用共享化,有效地提供利用,充分发挥档案固有的凭证价值和情报价值。
知识经济论文:试论知识经济组织的优化原则与特点 摘要:本文从剖析知识经济内涵的内部经济性与直接外部经济性、报酬速增性与过减性、个体性与群体性、有序性与无序性、则性与柔性、流动性与非流动性、自主性与控制性的矛盾入手,提出了知识经济组织的优化原则,并就知识生产组织主体的安排及网络型组织不同于功能型组织的特.杰作了阐述。 顺应知识经济的产生与发展,必然要求经济组织形式发生相应的变化。本文从剖析知识经济活动内涵的特殊矛盾入手,探索性地提出知识经济组织的优化原则与揭示知识经济组织架构的基本特点。 一、知识经济活动内涵矛盾的特殊性 管理过程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詹姆斯·穆尼在与艾伦·赖莱合著的《工业,前进!组织原理及其对现代工业的意义》一书中指出:“从形式的意义上讲,组织就意味着秩序”,“组织是每一种人群联合为了达到某种的目标的形式”。系统管理理论认为,组织是由人们建立起来的、相互联系并且共同工作着的要素所构成的系统。美国新制度经济学家巴塞尔在其所著的《产权的经济分析》一书中把组织界定为“对所有权被分割的实体的管理”。概而言之,组织是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有序地结合起来的整体。 作为组织,必然具有目的性、系统性、有序性与有机性。目的性,是说任何组织都是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设立的;系统性,是说组成组织的各个元素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有序性,是说组织内部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与时间顺序的;有机性,是说为了协调组织的活动,必然存在着担负不同职责的职能部门的分化,这就类似于人体的各个器官,既相互独立,各司其职,又彼此贯通,密切配合。知识经济组织作为组织无疑具有组织的一般规定性,作为一类特殊的经济组织,又必然具有区别于其他组织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特点。 笔者认为,知识经济活动的矛盾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内部经济性与直接外部经济性的矛盾。在以保密、专利权、特许权等方式对知识要素(仅限于应用性知识)作非公有产权制度安排的场合,产权人通过知识的使用通常能获得超额利润,这就是知识的内部经济性。这种内部经济性无疑与专利权等非公有产权制度安排相关。之所以要作此类产权制度安排,目的是为了形成对知识生产的有效的激励机制。然而,就知识的公共性消费可以拓展知识的作用范围,增加知识的使用价值,提高社会的总福利水平而言,知识又应该是共享的,不应该为私人、少数人所垄断的,这也就是知识的直接外部经济性。知识的直接外部经济性源于知识本身所具有的可以同时为众多人共同消费的性质。知识的内部结济性与直接外部经济性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内部经济性的增强,意味着直接外部经济性的减弱;内部经济性的减弱,意味着直接外部经济性的增强。非知识性资源(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除外)则不相同,其消费本质上是排他的、竞争的,不可能在为某人使用的同时,又供其他人所使用。非知识性资源的消费,除给产权人带来经济效益以外,尽管也可能会使非产权人获得相关效益,但这种相关效益只是间接的外部经济性,而不是直接的外部经济性。由于知识的内部经济性与直接外部经济性的矛盾源于非公有产权安排所赋予知识的消费排他性与知识本身所具有的消费非排他性的矛盾,因而,也可将其称之为知识消费的排他性与非排他性的矛盾。 第二,边际报酬递增性与递减性的矛盾。因为通过知识的投入可以不断开拓出新的投资领域与不断提供出新的更有利的投资机会,进而提高劳动、土地、机器设备等实体性资源的产出效率,推动生产函数向坐标图象的右上方移动,因而知识投入具有边际报酬递增倾向。然而,这种由知识投入所引起的边际报酬递增倾向,只能在不同的程度上抵消或抑制实体性经济资源投入所具有的边际报酬递减倾向,却不可能消除这种倾向。也就是说,在与知识投入相关的边际报酬递增倾向存在的同时,与其他经济资源投入相关的边际报酬递减倾向仍然存在,由此便构成了知识经济活动所内涵的边际报酬递增性与递减性的矛盾。 第三,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矛盾。在工业经济活动中,严格的工艺流程与环环相扣的流水作业线,突出强调的是统一性、常规性、一致性、整体性,全部经济活动就类似于一部机器,劳动者个体则相当于这部机器上的一个部件或螺丝钉。在知识经济活动中,一方面因开拓、创新成为主题与基调而必然强调差异性、独创性、非常规性与个体性;另一方面因知识的生产有赖于人类知识的积累与多种知识的交融、综合,又必然强调协作性、互补性、综合性与群体性。知识经济活动所内涵的这一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矛盾,必然要求劳动者个体间的结合方式发生不同于工业经济活动的变化。在新的结合方式下,劳动者必须具有充分的独立性、机动性,与此同时,个体之间又必须能够彼此沟通,相互配合,表现出高度的整体协调性。 第四,有序性与无序性的矛盾。工业经济活动是严格有序的,甚至严格到操作者必须按事先设计好的规范与程序来动作。知识经济活动则不同,虽其整体活动表现出高度有序性,但其个体活动却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非规范性与无序性。正是因为存在这种不确定性、非规范性与无序性,才使个体有可能去探索、去开拓、去创新。知识经济活动所包含的这一整体有序性与个体无序性的矛盾,也必然要求知识经济的组织形式发生不同于工业经济组织形式的变化。 第五,刚性与柔性的矛盾。在传统的工业经济活动中,由于知识的含量较低,技术更新周期较长,活动的内容、方式、手段的变化节奏较慢,所以,某种经济组织一经形成,便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或刚性。而在知识经济中,知识的高投入必将导致技术更新周期缩短,活动的内容、方式、手段的变化节奏加快,并要求经济组织形式发生适应性的变化。如果说使经济组织形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刚性,是包括知识经济活动在内的任何经济活动得以进行的一般前提的话,那么,使经济组织形式同时又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和柔性,则是推动知识经济持续发展的特殊的条件。 第六,流动性与非流动性的矛盾。除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外,作为动产的经济资源均含有流动性与非流动性的矛盾。流动性,是指作为动产的经济资源所具有的空间位移性。非流动性,则是指作为动产的经济资源发生空间位移时因遇到阻力而导致流动性或部分流动性的丧失。知识作为动产的一类,尽管在流动过程中也会遇到一定的阻力,但相比非知识性动产所遇到的阻力却要小得多,流动性也要强得多。知识性动产与非知识性动产在流动性方面所具有的显著差异,也会对知识经济组织形式产生重要影响。 第七,自主性与控制性的矛盾。在工业经济活动中,劳动者个体从属于机器体系,其活动处于完全的受控状态,不具有自主性。而在知识经济活动中,一方面劳动者个体的自主性大大增强,另一方面为保证系统目标的实现,又需要对自主进行的个体活动进行有效的调节与控制。使个体自主性与整体控制性这一矛盾得到妥善解决,同样是进行知识经济组织设计时必须重视的。 二、知识经济组织代 化原则 基于对经济组织优化一般要求的认识与对知识经济内涵特殊矛盾的分析,笔者认为,在进行知识经济组织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高运行效率原则。判断某一知识经济组织形式是否合理,首先应看其是否有利于知识经济活动高效率运行。知识经济活动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予以下因素:一是实现知识资源与其他资源在系统内外合理配置的机制是否健全;二是促使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其潜能的机制是否健全;三是管理体制、管理方式、曾理机构的设置是否合理;四是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是否协调。 第二,低运行成本原则。某项经济活动的高效率如果是以高成本来支撑的话,那么这种高效率则可能是无利可图甚至是得不偿失的。因而在进行知识经济组织设计时,不仅要坚持高运行效率原则,还要坚持低运行成本原则。知识经济运行成本,主要包括以下项目:一是各种经济资源在结合过程中所发生的内耗;二是管理、协调费用;三是激励、监督成本。在上述3项成本中,第一与第二项通常是此消彼长的。坚持低运行成本原则,并不是说应使知识经济活动运行成本的各个组成部分均处于最低点,而是说在知识经济活动效率既定的前提下,应使其总运行成本最小,亦即使知识经济活动的净产出最大。 第三,主体性原则。在传统的工业经济活动中,人从属于机器,主体受制于客体。因而在进行工业经济组织设计时,首先考虑的是机器体系与工艺流程的需要,而不是主体的需要,对物的组织被置于第一位,对人的组织则服从于对物的组织。从这种意义上说,工业经济的组织原则是客体性原则,而不是主体性原则。而在知识经济活动中,主体的创造性、自主性、个性发挥着主导的、关键的作用,是主体支配客体,而不是客体役使主体。因而在进行知识经济组织设计时,首先考虑的应是如何才能满足主体进行自主性、创造性工作的需要,如何才能为主体充分展现其个性的魅力与进行多样化的工作提供广阔的空间。也就是说,知识经济组织设计遵循的原则应是主体性原则,而不是客体性原则。 第四,弹性原则。如前所述,知识经济包含着有序性与无序性、刚性与柔性的矛盾。为使这些矛盾得到妥善解决,必须使知识经济组织具有较强的弹性。具体说来,一是要使其具有较大的自由度与包容性;二是要使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三是要使其具有较强的可调整性;四是要使其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第五,开放性原则。知识经济领域是高度开放的领域。与物质、能量通常是单向直线式流动不同,知识的流动通常是双向并呈辐射状的,知识经济网络由此交织而成。知识经济网络不存在固定的边界,随着认识的深化与新认知领域的开辟,其网线必然越来越密集,其边界必然越来越拓展。基于这一特点,在进行知识经济组织设计时必须坚持开放性原则,应使所设计的组织具有不断拓展自身边界与最迅速、最充分地与外界进行知识信息交流的能力。 三、知识经济组织架构特点 知识经济活动是知识的生产活动、流通活动、分配活动与消费活动的总和。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对知识生产的组织主体与组织形式作—剖析。首先探讨—不知识生产的组织主体安排。 知识包括基础知识、应用基础知识与应用知识3大类。与其对应,知识生产也包括基础知识生产、应用基础知识生产与应用知识生产3大组成部分。因基础知识生产只具有外部经济性,不具有内部经济性,其产品是典型的公共产品,故只能由国家出资举办研究机构按非商品生产的形式来进行。 应用基础知识,一方面因其消费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故可被归入公共产品之列;另一方面因其应用范围与应用者集合可大体确定,从而可借助一定形式将其外部经济内部化,故又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应用基础知识的这一双重属性便决定了对其生产组织主体安排可作如下选择:或者由国家出资设立研究机构作为公共产品来生产,或者由私人出资设立研究机构作为私人产品来生产,或者同部门、同行业的企业共同出资作为准公共产品来生产。 第一种形式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应用基础研究资金全部由国家来提供,难免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二是应用基础性研究成果的使用者一般是特定部门或特定行业,此类事业若由国家来举办,便可能因无法清楚地把握需求及其变动状况,使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难以吻合。 第二种形式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研究成果的需要者有可能因自身财力限制而无法取得研究成果的使用权;二是某些耗资巨大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有可能因举办者财力不足而无法进行。 第三种形式,既不存在第一种形式的不足,也不具有第二种形式的缺陷,它可以灵敏地适应应用基础研究的需要及其变化,可以在不加重国家财政负担的情况下保证应用基础研究有充足的资金来源,还可以使研究成果得到广泛的利用,因而,在笔者来看,不失为一种最适合于应用基础研究进行与发展的组织主体安排。 应用知识,可进一步被区分为常规知识与非常规知识。与此相应,应用知识的生产也可被分为常规知识生产与非常规知识生产。因常规知识是在某实践领域被普遍应用与反复应用的知识,故可通过数据化与编程将其转换为计算机语言,对象化为计算机功能,使其得到更为广泛、更为经济的利用。非常规知识生产包括非常规技术生产与非常规经验、技能生产两部分。其中的非常规技术生产,或可由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研究机构来进行,或可由企业成立研究机构或组织专职研究人员来进行。作何选择为宜,则主要取决于企业的财力与其对非常规技术的需求状况。财力雄厚且对非常规技术需求量大的企业,一般可自行设置研究机构或安排专职研究人员进行非常规技术研究;财力单薄且对非常规技术需求量小的企业,则直通过外购方式或吸收无形资产投资的方式来满足自身对非常规技术的需要。非常规性经验与技能,因只能通过劳动者干中学来获得,故其生产无法通过设置研究机构或安排专职研究人员来进行,而只能通过优化劳动组织形式,充分调动与激发劳动者于中学的热情来进行。 关于知识生产的组织形式或组织方式。按照雷蒙德·E·米尔斯与查尔斯·C·斯诺的观点,工业经济时代最具典型意义的经济组织形式是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功能型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的基本特征是等级制,通过专业分工系统逐层向上,从一种标准化工作过渡到另一种标准化工作,再通过自上而下的命令链,对整体活动逐级进行指挥、控制与协调。随着知识尤其是特殊性专业知识成为企业资源的核心,功能型组织经过部门型组织、矩阵型组织的短暂过渡,于20世纪80年代演变为网络型组织。笔者认为,网络型组织区别于功能型组织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以团队为基本组织单位。现代知识经济活动是以团队为基本组织单位来进行的。这些团队相互关联,按照若干基本组织原则,通过灵活的、强大的交流网络彼此协调,不存在集权控制,其团队的组合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工作目标、工作任务的转换而变动的,故团队组合又被称为不规则型企业。在不规则型企业中,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是独立的,能够自主决策的,同时又在更大的范围背景条件下存在,并须遵守这种背景条件,以达到自治与协调的高度统一。这种以团队为基本单位的网络型组织显然能最有效地利用知识,最迅速地积累与创新知识,最大限度地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与创造力,最充分地展现个性的特点与最迅速地对外界变化作出反应。 第二,职位权威让位于知识权威。维娜·艾莉在其所著的《知识的进化》一书中谈到,在与功能型组织共生的官僚制度中,你拥有的职位决定了你的权力,存在的是职位权威。但在网络型组织中,权力来源于你所掌握的知识与所了解的人,存在的是知识权威。这种权力结构的变化,意味着知识开始在经济活动中占据支配性地位,成为主导性力量。 第三,组织边界可以无限拓展。在功能型组织中,由于权力体系是按照等级层次构造的,所以组织的规模或边界必然要受到合理管理幅度的限制。在网络型组织中,不存在集权控制,因而组织的规模或边界也就不会受到合理管理幅度的限制,随着新的知识供给单元或知识消费单元的出现,网络的边界必然向外拓展与获得不断递增的知识规模效益。 第四,联合成为主流。在采用功能型组织形式的场合,竞争往往以获胜企业兼并失败企业而告终,被兼并者丧失了它的独立性。而在采用网络型组织形式的场合,竞争的结果则通常是竞争双方达成联 合的协议。与兼并不同,联合意味着在继续保持双方独立性的前提下实现双方的相互配合与协同动作,这无疑是实现竞争双方知识资源交流与共享的一种最有利的组织形式。 第五,信息主要是横向流动。在以等级制为特征的功能型组织中,为满足集权式管理的需要,信息主要是纵向流动或纵向传递的。而在网络型组织中,由于团队之间主要通过彼此的沟通对话来协同动作。所以信息主要是横向流动或横向传递的。以信息横向流动为主的网络型组织可以使信息知识资源得到更为迅速、更为充分、更为经济的利用。 第六,信用关系是组织内的基本关系。在以等级制为特征的功能型组织中,系统的运转是靠自上而下逐级命令与自下而上逐级服从来维系的,命令与服从是组织内部的基本关系。而在网络型组织中,作为基层组织单位的每一个团队都是自主的、平等的,它们是靠对组织整体目标的认同与共识而统一起来,靠彼此间的信任与诚实而联合起来。正是网络型组织内部的这种自主、平等、彼此信任的氛围,为培植创造力,发挥创造力,加速知识创新提供了最适宜的土壤。 第七,私有产权弱化,市场调控范围缩小。笔者认为,伴随着知识网络经济的产生与发展,私有产权会逐渐弱化,市场调控力度会逐渐缩小。其根据在于:一是知识本质上是一种共享性资源,只是为了保护知识生产者的利益,获得对知识生产的推动力,才有必要通过赋予专利权等方式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知识的生产作私有产权安排。然而,为使知识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一旦超过专利权保护期限,私有产权安排便会为公有产权安排所取代。二是在对知识作私有产权安排的场合,知识资源的流动、配置一般要通过产权交易来实现,由此必须支付交易成本。因为知识产权的界定、保护、估价与协约履行的难度明显超过实体资产,致使知识产权的交易成本也会明显超过实体资产,所以对知识作私有产权安排的动力就会因为交易成本的增大而减弱,对知识作公有产权安排的动力则会因交易成本的增大而加强,甚至有相当部分知识由于交易成本过高而不适宜作私有产权安排。知识经济时代私有产权的弱化,无疑将导致市场调控范围缩小。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知识网络经济的发展和壮大,一种与知识网络经济活动相适应,既不同于市场的调控机制,也不同于政府调控机制的经济调控机制必然会形成与完善起来。 知识经济与城市经济 知识经济(KnowledgeEconomy)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新经济学名词,它概括深刻、理论性强、意义重大;城市经济(UrbanEconomy)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理所当然也是知识经济的主导,具有无限发展的美好前景。把知识经济与城市经济联系起来加以研究,既是知识经济研究也是城市经济研究的前沿性问题。 一、知识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同一性 人类自打制石器、刀耕火种以来就开始有一定生产知识,农业社会的时时令知识、天文知识还有相当程度的发展,小手工业的生产技能知识有的至今还传为美谈。但是生产知识和技能的迅速发展和聚集是大工业发展以后的事情。工业社会的生产知识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之载体就是城市。城市经济的本质就是广义的知识经济。 有人界定: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也好,我们甚至可以把“以知识为基础”的确切含义做点“定量”分析,如有人提出过的指标体系那样。例如:知识产业的比重。“知识产业”这个概念已经被广泛使用,但其内涵现在并不规范。我以为,知识产业不仅仅是信息产业,它应是生产、传播知识及其软载体的产业的总称。科学研究与教育主要属于知识生产产业;邮电通讯、信息咨询、新闻传媒、文化交流等应属于知识传播产业;书本、文章、文件、报刊、电子软件等属于知识软载体.对这些载体进行生产与传播的产业自然上应属于知识产业。所有这些产业集中在哪里?在城市!发展知识产业就必须发展城市经济,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经济与城市经济是同义语。统计部门应对其进行具体划分,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新兴产业,或者作为第四产业提出来。只有当第四产业的统计从第三产业中分离出来,而其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相继超过第三产业,形成四次产业台阶的时候,亦即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产业的产值比重形成依次增高的阶梯时,才具备狭义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如果一个城市首先具备这个特征,这个城市就应被认为是知识经济城市;如果一个社会具备这个特征,这个社会就应被认为是知识经济社会。 再如,社会经济增长中的知识贡献率。这也是人们很重视的一个指标。社会经济增长与投入有关,其中主要有物质投入和知识投入两个方面.前者一般是外延扩大再生产的要素,后者是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要素。根据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具体划分,物质投入可以分为资金(K)和劳动力(L)两个部分,知识要素可以用技术水平(A)来代表。知识贡献率应当就是由于技术水平提高给社会所增加财富在整个社会产出中所占比重。现在研究这个比重的经济学家,既有以国家为对象进行的,也有以城市为对象进行的。如果我们认为,只有当知识贡献率稳定的超过50%时,这样的经济才称得上知识经济的话,那么,这既适用于衡量国家,也适用于衡量城市。 不过,一个国家形成知识经济社会有一个城市化程度问题。因为知识经济社会一般认为是后工业社会,而后工业社会一般出现在城市化的晚期或末期。根据国际经验判断,它的下限值应是城市化率为75%左右。当然这个指标不能孤立使用.19世纪末叶英国的城市比率就已经达到和超过75%.但那时它离知识经济还很远,因为当时英国的知识产业比重和知识贡献率并没有达到上述要求。而在今后的社会发展阶段上由于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全民知识水平的提高,则有可能在城市化率达到75以前进入知识经济社会。 总之,知识经济不可能在农村实现,也不可能在城市化水平很低的社会实现。城市是人类知识进步的产物,又是知识集中的区域。反过来,城市成为知识的摇篮。为了促使知识经济的早日到来,我们必须下大力气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加速我国城市化过程。 二、知识经济与城市经济的时代特征 从狭义的(即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知识经济概念出发考虑,知识经济的产生要晚于城市经济,它是城市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也就是说,知识经济的理论可以视为是新的重大的历史分期学说,这也许是知识经济概念的提出者/!/本人也未必清楚意识到的重大贡献。知识经济和城市经济的高级阶段实质是指一个崭新时代的经济,这个时代是以往历史时展的高级阶段。 1、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崭新阶段人类社会生产力已经经历两个大的历史阶段: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从生产力水平来说,农业社会是低级阶段,工业社会是高级阶段。但是知识经济和城市经济高级阶段的到来,以前两个社会发展阶段只能认为是“前知识经济”阶段,是社会发展的低级阶段;只有知识经济时代才是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前知识经济社会的生产要素的投入以物质性投入为主,而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要素的投入以知识性投入为主;生产环境也有根本性变化,前知识经济时代的环境酿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知识经济时代的环境发展为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当然,以主导产业为标志进行社会阶段性划分,也可以有三分法,即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知识经济社会。不过两分法比三分法可能更深刻、更有意义。 2、知识经济是生产关系发展的崭新阶段我们曾经有过社会形态的划分,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五个阶段。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以前的四个社会形态都是生产关系被动地为生产力所突破实现的,只有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才是人类自觉的行为。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的这个现点有可能同知识经济的观点统一起来、一致起来。在知识经济时代,以生产力高度发展、知识文化极大普及为背景,人类将有从约束自己的生产关系中真正解放出来、提升出来的现买可能性。也就是说:在前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和教育文化的落后,实现人类的彻底解放.荡涤社会一切污泥浊水是没有物质基础的,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则完全有这种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经济时代的划分比以往几个阶级社会的阶段性划分更具重大历史意义。也许可以说,前知识经济时代是人束缚于生产关系、被动行为占主导的时代.而知识经济时代则是人有可能自动调节生产关系、主动行为占主导的时代。 3、知识经济是人类社会理想的实现阶段人类社会自有历史记载以来,仁人志士们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向往从来没有停止过。古希腊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分工、教育、道德、节欲等理想;我国古代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大同思想,是妇孺皆知的;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等提出了“社会契约”、“人权”、“平等”、“自由”、“回归自然”、“理性王国”等一系列社会理想,对后世影响也很大;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家的种种社会理想和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更是尽人皆知的著名学说,多少人曾为之鼓舞.前赴后继为之奋斗。但不管是理想也好,空想 也好。都没有如人所愿的实现。根本原因是物质条件尚不具备,社会还没有发展到那个阶段。知识经济社会和城市经济高级发展阶段的到来,却为人类世世代想的实现创造了这样的物质条件。用文学语言说,那是一个使人类的梦想变成真的时代。也可以这样说,前知识经济时代是人类追求理想和梦想的时代,而知识经济时代则是人类实现自己的梦寐以求理想的伟大时代。由此可见,知识经济和城市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我们应该竭力争取并为之奋斗的辉煌的明天! 三、知识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发展目标 既然知识经济和城市经济发展将把人类社会引向高级阶段,我们有必要对这个阶段的发展目标有梗概的认识。对于社会发展来说,社会进步是目的,而经济发展不过是达到社会进步的手段。因此要时刻注意和加强研究知识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发展会在哪些方面引起社会进步的质的飞跃的方面,并应通过城市社会目标的逐一实现,谋求逐步达到整个国家社会目标的实现。对这个社会目标的期望值不仅不能低,而且应视为知识经济和城市经济发展进程是否正常和健康的重要检验标准。这也就是要求我们必须在发展知识经济、城市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并在这个基础上,有预见有规划地提出社会进步的目标、条件和检验标准问题。我以为,以下三条是重要的: 1、社会差别趋于缩小社会发展总是一个否定再否定的过程,先有差距的扩大而后逐渐缩小。知识经济的兴起还会有差距的继续扩大,但是知识经济发展的稳定时期一定要创造社会差距逐渐缩小的社会条件,否则这个知识经济的“知识”是有偏差的,起码是社会科学知识不发达。缩小差别的内容当然主要是这三方面: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这曾是马克思主义者的伟大理想。集中到一点,就是要使一直存在的社会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得到统一和解决。现在的情况是少数发达国家国内的差距有缩小的趋势,而全球的差距还在扩大,这基本反映各个国家和全球距离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也会是不一致的。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提出过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同时也提出过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现在城市经济在全国的发展正在经历由无差别和差别甚小到扩大差别的过程,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注意研究这个差别扩大可以允许的“度”,要不失时机地实现由差别扩大到差别缩小的转变。 2、人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显著提高知识经济应比前知识经济给人类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发展环境,提供更好的食、衣、住、行条件.提供充分的学习机会和就业机会.使人的德育、智育、体育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和发展,真正出现高度物质文明与高度精神文明的统一,从而,人的平均寿命将进一步延长,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将大幅度提高。那时,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和竞争的性质和形式也将发生变化,人们的价值观、荣辱观将发生根本性改变。对知识文化的追求和精神享受以及由此形成的比、学、赶、帮热潮将成为新的时尚。如果这样认识是必要的,那么各个国家和全球要实现这个目标.可以说都还任重而道远。我国历来重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主张两手抓、两手都要过硬;最近几年进一步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观念。这是一个重大进步。有些文明城市的建设也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但就全国范围来说,在认识上和实践上尚需大大提高和加强。 3、社会的持续稳定和安定这是以上两项实现的必然结果。那时,人民安居乐业,收入稳定,生活安定、自由、幸福,相处亲和、友善、欢乐。患病率、犯罪率降到最低点,战争的阴影和威胁基本消除。如果不是这样,即使社会科技很发达,生活水平也很高,每人一台电脑、一辆车,想吃什么有什么,想玩什么有什么,但是社会不安宁,刑事犯罪让人提心吊胆,不减当年,甚至有所发展,算不算这个社会的经济性质是知识经济,这个城市的发展已经进入高级阶段呢?我看不能。长治久安,是千百年来人们的社会梦想,在经济水平低下的前知识经济社会是注定不能实现的,而只有在全世界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时候才有实现的条件。现在少数发达国家是富裕了,但他们仍然感到不安定因素的威胁,美国还在坚持要搞导弹防御系统,就说明这个问题:世界大同为时尚早。 知识经济的前景和必然逻辑在昭示人类:不仅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政治的发展具有同一性,而且局部的(一个国家的)发展与全球整体的发展也具有同一性。可惜,美国总统的智商尚不能理解和接受这个“平凡的真理”,他们想到的和为之尽职尽力的只是美国一国的遥遥领先,而不是全世界的共同富裕。各国政府现在能顾及到的也只能是本国的利益和眼前的利益,有的甚至不惜以高昂的社会代价和环境代价换取经济的单纯增长。这个教训我们应该认真汲取,应从现在起就应首先在国内把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摆平、摆正确。要高瞻远瞩,高屋建瓴,既励精图治社会安危于已然,也防患于未然。从城市做起,重点也在城市! 四、系统建设知识经济与城市经济 知识经济时代是人类最美好的来来,但是通向知识经济和城市经济高级阶段的道路并不平坦。现实告诉我们,一切关于知识经济的绝妙的描绘,都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而不能只是理想、陶醉、沉湎而后已。知识经济的“桃子”并不能伸手可摘,也不可能即摘即食、它若远若近、若真若幻地摆在我们面前。你若取舍得法,功夫到家,他将届时走来,同你握手;否则.也会失之交臂,离你而去。要保持清醒头脑:在通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道路上充满着荆棘和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常说机遇与挑战并存。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尽管十分严峻,但是机遇与有利条件对于我们来说还是十分丰厚的。如何利用机遇和有利条件,迎接挑战并战而胜之可以有各种途径和方法:有认识的、技术的、制度的、政治的、经济的各个方面,而且要配套实施。本文不能胜任回答所有这些问题,仅就其中一个问题,即认识知识系统、发展知识经济系统和建设知识经济中心城市问题谈点浅见如下: (一)认识知识系统 知识,是知识经济的“元物质”;知识系统,是知识经济的“基础构件”。到底什么是知识,现有的源于国外的4个W(即know-what,know-why,know-how,know—who)以及国人所加的几个W的认识,只是对知识的形态与分类作了表述,并未触及知识的实质,不得要领。我以为,知识是人类通过实践(劳动、科学实践和人际交往)对自然、社会、思维的现象和本质所获得的认识的总和,是可用以指导人类再实践的宝贵精神财富。知识是社会生产力.是生产所以发展的根本动力。知识形态和表现是多方面的,知识系统可以根据它的形成过程作以下分析: 能动的和规范的生产技术。能动的生产技术是指劳动者在其劳动过程中,以自己先天和后天素质为基础,根据切身体悟,随时对劳动经验直接进行总结和调整的活的操作准则和方法,能动的生产技术与劳动者的素质是“水涨船高”的关系;规范的生产技术是指在劳动者能动的生产技术基础上,由具有专业知识的人进行系统总结,得出共同认识,而后用操作规程固定下来的操作准则和方法。规范的生产技术既受专业人员素质的制约,也受科学发展水平的制约。 实用的和基础的自然科学。实用的自然科学是人类在总结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指导人类直接改造客观世界物质形态的理论体系;基础的自然科学是对人的实践活动和实用自然科学进一步进行总结,揭示出自然演化的一般规律,而后形成的高度概括的理论体系,它对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与应用自然科学的发展有着根本性的指导意义。 微观的、宏观的和中观的管理科学。微观的管理科学主要是指导 企业如何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理论体系,它既管理生产经营活动中物质系统的运动变化,也管理其中的人事系统的运动变化,因此它既需要自然科学知识,也需要社会科学知识作为基础理论;宏观的管理科学是指导企业间的生产经营活动,一般以一个国家为单位进行管理的理论体系,它对微观管理起着十分重要的或促进或促退的制约作用,实际上这只是宏观管理学的一种狭义理解,就广义而论,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在内的一般宏观管理科学的诞生。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的诞生,实际上提出了建立中观经济管理学的要求,实际上也已经出现了这种管理学。这种管理学是微观管理学与宏观管理学的合二而一,是管理学发展的高级阶段。[1]无论微观的还是宏观的管理科学都是人类长期进行生产斗争和社会斗争的宝贵经验结晶,但是它比人类的自然科学技术结晶要年轻。传统的和现代的人文科学。传统的人文科学是由古人和前人在当时生产力条件下对人类生存发展的现象和本质所进行的艺术的、政治的、法律的、历史的和哲学的反映和概括;现代的人文科学是对传统的人文科学的继承和发展。二者在现代社会中有时是融为一体的,有时是混合的,但都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对经济基础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反作用。 管理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总和可能就是社会科学的主体,而经济学则分属于二者。 以上关于知识系统的分类,使我们很清楚地看出各层次知识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层次越高,知识的“概括性”和“抽象性”也越高,也就是它的“软化”程度越高。各层次的“软知识”对社会经济的各种有形的物质(“硬件”)运动都会产生重要影响,而层次越高的“软知识”,从长远和全局来看,这种影响会越大。也就是说,以上四个层次的知识是一个整体,而且后者对前者具有调控作用。然而,在知识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愈前愈细,愈后愈粗的问题,与实际上应该具有的愈前愈浅,愈后愈深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以至一直存在忽视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和哲学的价值和指导作用的观点和做法,对实践造成数不尽的危害。现在看的很清楚,越是大的社会经济问题的发生越是与哲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经济科学的落后有关,而主要不是自然科学与生产技术落后的问题。可惜,现在在实际工作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还是实质上的自然科学技术救国论、高新技术重点论、自然科学人才上乘论,如此等等。这正是我们时代的消极影响深远的认识误区之一。 (二)发展知识经济系统 由于知识系统的庞大和复杂性,知识经济的内涵不宜简单地理解为就是以某种某类知识为主(或为重点)的经济。同时应该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理解修改为“以系统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定义,这样可能更科学些。特别是城市经济的发展,既决定于自然科学和高新技术的发展,也决定于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发展。把知识经济仅仅理解为技术经济或高新技术经济是片面的。 首先,应该把知识经济系统理解为与知识系统相适应的产业结构系统和管理结构系统。最能体现“能动的和规范的生产技术知识”的产业是我们一直很重视的生产企业,在知识经济社会仍然是社会的基础和骨干;最能体现“应用的和理论的自然科学知识”产业是各类学校、培训班和科研机构,在知识经济社会应有大的发展;最能体现“微观、宏观和中观的管理科学知识”的产业是各级政府和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在知识经济社会主要不是数量的增加,而是质量和效率的大大提高;最能体现“传统的和现代的人文科学知识”的产业,在知识经济社会将发展为相对独立的具有高级人文科学知识的劳动者真正自由结合的社会团体。四者的比例关系必须协调,而且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后者的比重比前者总有逐渐依次增高的趋势。 其次,应该把知识经济系统理解为知识资源开发—知识生产—知识流通—知识消费的再生产系统。知识资源的开发主要是人的智力的开发与正确运用,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德育、智育、体育)的过程。具有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为此教育产业的投资和发展从根本上说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而知识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赶超意义;知识生产主要是人认识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变化规律的感性与理性知识的积累,其核心是新的自然科学技术、管理理论和方法、社会理论和意识的创新,为此自然科学的、技术科学的、社会科学的和管理科学的研究机构与产业的发展具有根本意义,而各行各业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提高具有普遍意义;知识流通主要是知识信息的传播,为此信息产业的发展具有保障、调控和制约的决定性意义;知识的消费就是知识的再生产,而知识的投入并不会消失、磨损和折旧。这是与物质资料的再生产最大不同和最大优越性之所在。以上再生产过程也必须互相衔接、协调发展。 最后,应该把知识经济系统理解为精神财富的再生产过程与物质资料再生产过程相耦合的系统。就是不能把物质资料的再生产与知识资料的再生产截然分开,不能因强调知识经济系统的重要性而矫枉过正。二者的关系是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关系,而且前者是基础,后者是主导;前者的主要特征是被动性、可重复性和有限性,而后者的主要特征是能动性、创造性和无限性。分别来说,物质产品的生产与精神产品的生产是耦合的,没有单纯的物质产品生产而没有精神产品生产(如劳动者的产品成果与劳动技能与经验成果都是同时获得的),也没有单纯的精神产品的生产而没有物质产品的生产(如著述立说的精神生产与其物质载体纸墨、书本、电脑的生产是必须相结合的);物质产品的流通与知识产品的流通是耦合的,没有单纯的物质流通而没有知识流通(任何经济范畴的物流,皆因市场信息知识主导的商流所引起),也没有单纯的知识流通而没有物质流通(任何经济性质的信息知识流通必然伴随和引起物质商品的流通)。电子商务则是这种结合流通的最新形式。同样道理,物质资源与知识资源的开发、物质资源的消费与知识资源的消费也具有同样的耦合性。不明确树立这种全面观点和辩正观点就容易神化知识经济,吹成虚无缥缈的天国,而放松对它踏踏实实的建设。 知识经济系统的分析,实质就是知识经济结构的分析,与我们现在通行的经济结构分析明显不同的是加进了与物质结构相提并论的知识结构的分析。只研究有形的物质形态的结构(即通常所指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而不研究无形的知识文化形态的结构调整与发展问题,不研究后者对前者的重大作用和密切关系,是我们时代又一影响深远的认识误区和实践误区之一。 (三)建设知识经济中心城市 知识系统与知识经济系统的存在、发展和完善离不开城市经济系统的建设。城市经济系统的建设首先是城市经济中心的建设,在知识经济社会则主要是知识经济中心城市的建设,然后带动周围城乡的建设。原来关于中心城市的提法主要强调它是经济中心,或者笼统提出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中心,或者一般谈城市中心的“硬”功能:生产中心、流通中心、 交通枢纽、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等等,或者进一步具体化为钢铁生产基地、煤炭生产基地、港口城市、边贸城市等等。而在知识经济社会谈中心城市的功能应该明白无误地提出与之相对应的“软”功能,即城市同时也是信息中心、科技中心、教育中心和智能中心。要建设知识经济中心城市就必须朝这个方向努力。——信息中心是知识经济中心城市建设发展的向导和先导。主要由信息产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中心来代表,其中又可分为信息传播中心(这是各类媒体、邮电通信产业的主要职能)、信息生产中心(这是各类图书、音响、电子信息制作、出版、发行行业的主要职能)、信息技术中心(这是各类通讯设施、器材的生产和维修行业的主要职能)所构成;城市信息中心必然要求“数字城市”的建设,全方位向外向内提供尽可能全面系统信息,加速信息流转,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科技中心是经济中心城市建设发展的制高点和推进器。主要由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引进中心和科技辐射中心所构成,这里的“科技”是广义的,既包括自然的也包括社会的科学与技术,符合这个概念的产业或行业组织现在基本没有,或者尚处于萌芽状态。现在一些发达城市建设的高新技术园区大概能起到科技中心的半壁河山的作用;另一些城市设置的社会科学院、所或中心,是可望起另一半作用的雏形; ——教育中心是知识经济中心城市建设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基础。主要由德育中心(城市应是精神文明最佳的地方)、智育中心(城市是各类学校的集中地)、体育中心(城市是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开展最活跃、水平最高的地方)所组成,是全面提高全民德智体素质的模范地区。在知识经济社会城市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浑然一体,义务教育最大限度地满足需要; ——智能中心是知识经济中心城市功能的最高表现。主要由经济的政治的决策中心(政府、公司总部等)、咨询中心(各类信息服务、经纪服务、展销服务、就业服务等)、学术中心(各类创新性学术活动等)所组成,实际起着城市和地区的神经系统的作用,对调控和促进城市与地区协调发展起着无可估量的决定作用。恰恰在这方面我们城市的智能作用、质量、效率和系统性军相差甚远。 应该指出的是,知识经济中心城市的软功能与硬功能一般是相辅相成的耦合关系,不能偏废。但是一批以软功能为主的中心城市会应运而生(如大学城、科学城、文化名城以及以政治、游息、会议、管理为主要任务的城市等),并在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实力和竞争力也将以拥有这批城市的数量和质量为转移。有眼光的城市管理者之深谋远虑的重点,也许就是要把现在已见端倪的这类城市或城区揣在怀里、捏在手心里,以最大的热情加以扶持、培养、“重用”、“提拔”,使其长足进步和发展。“创建知识经济中心城市”应是时代的最强音,发展城市的最响亮的口号!“文秘站”版权所有 还要指出的是,知识经济社会的“知识水平”是很高的,但不是划一的。这是因为即使在知识经济社会知识系统也可以根据其传播和应用特点划分为低层次知识、中层次知识和高层次知识。三个层次的知识也是一个有机结合的呈“金字塔”形的整体。一个社会发展水平当然决定于其高层次知识水平如何.但是任何高层次水平知识是离不开与之相辅相成的其他中低级知识的相应传历与作用的。现在经常使用的低技术(Low-Tech)、轻型技术(Light-Tech)、高技术(High—Tech.)在知识经济社会也会各有提高,但不同层次会依然存在,各有用场,决不会一刀切为划一的高技术。与此相适应,不同层次的城市(如大中小城市)届时也会有不同层次的适用技术,各类城市各得其所,各有用武之地。这就是城市经济分布的系统性。 知识经济的曙光在前,谁会是观知识经济日出的第一人、第一城呢?让我们既参与竞争又拭目以待吧! 知识经济论文:谈知识经济下的会计信息披露 一定时期的会计模式的发展是以一定时期的会计环境为前提的,新的经济环境要求会计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创新。知识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形态。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传统会计在学科发展、理论体系、组织结构、信息披露等方面都会发生大的变化。本文在审视传统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拟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就以下六个方面作一分析。 一、信息披露技术趋向数字化和网络化管理 由于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急速发展,管理的重心转向信息与决策。21世纪的管理将是数字化管理。在信息的处理方面,文件的适用性和通用程度得到大幅度提高,网络传输和自动处理相结合,尤其是电子联机实时报告系统的出现,促使企业按照“数出一门、数据共享”原则建立起信息集中管理制度。现代信息技术如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及远程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光盘存储,为会计报告在传递方式上的革命奠定了基础。信息网络系统便于各种信息的搜集、处理、传递;同时,网上信息的提供扩充了公开信息含量。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已于1995年将包含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数据库EDGAR(即电子数据收集、分析和提取系统)接入Internet,使用者可以随时访问并检查相关信息。从空间跨度来说,企业应提供“金字塔”式的报告结构,以适应木同使用者对“充分性”的需求差异。债权人。股东、投资人、金融机构等都可以通过客户查询访问企业数据库,实现由综合信息追溯至最原始的基本信息数据库,或者由数据库向上阅读综合信息,满足财务层层分析的需要。 二、信息披露经济主体的“虚”“实”两个空间 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知识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加强,社会经济活动的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信息的扩散和使用随着世界互联网和经济实体内部网络的飞速发展而不断加快;而数字化、网络化功能的加强,在物理空间不断缩小的同时,又开辟了新的媒体空间,诸如网上公司、网上银行以及远距离多主体的网上合作体等。 媒体空间中的会计主体会越来越多,外延也愈发难以界定。媒体空间中的会计主体是虚拟的主体,其业务范围难以准确确定,与传统会计主体的特征完全不同,采取什么样的会计核算体系,也许行业会计准则也相应无法准确判断。因此,“网上实体”的出现及其扩散效应,增加了会计主体的不确定性,如何对其有效管理是对会计的一个有力的挑战。 同时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更新、扩散速度很快,从而经济活动面临着较大风险。正是意识到这一点,“网上实体”的经营活动便呈现出“短暂性”,适时介入、退出与转换。因此,确立破产清算及破产清算期间假设,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公允价值、收付实现制等确认、计量基础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有利于加强对网上实体的风险管理。 三、信息披露纳入企业经济监测和经济预警系统,及时性要来大大提高 经济监测通过建立一套指标体系来反映经济运行情况、判断经济的景气状态和波动信息;经济预警则通过对经济运行情况的分析评价,预测和预报经济发展偏离正常运行轨道的情况和出现的不正常状况。未来的经济活动会越来越灵活、迅速、多变,这就要求企业在提供经济信息时运用科学手段,考虑企业内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风险,在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财务报告的及时性与信息披露的充分性,为经济监测和经济预警系统的相对准确提供基础,减少知识更新所带来的决策风险。 知识更新带来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换代频繁,投入期和成长期对产品利润的赚取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特别对高技术企业来说,其产品的成熟期和衰退期时间很短,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金融工具创新、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涌现,更是加剧了经济的动荡。相对于传统企业经营方式来看。企业的经营方针、特点和经营风险会有较大波动,资产负债结构和财务风险亦会适时转换,现行的定期(年度、中期)财务信息披露体系,已满足不了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对及时性和充分性的要求。 可以考虑对现行定期报告制度进行一定的扩充,根据行业特点采用新的报告周期或者对某些特别项目采用特别的周期。财务报告可考虑采用双重形式:第一重报告企业的短期财务情况,以传统会计恒等式为依据;第二重报告是关于长期营运的能力,主要报告知识资本等无形资产价值,目的是报告企业长期前景。 四、信息披露内容的重点向知识资本转移 知识经济的特点就是把知识作为资本来发展经济。其中,人的智力、科学技术、知识产权以及专利、商标等无形资产的投入起决定作用。在传统经济中,土地、劳动。资本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而在知识经济中,知识成为最基本的、第一位的生产要素,其他生产要素也依靠知识来更新和装备,知识的经济功能得到最充分体现,在产品的价值构成中知识创造的价值占最大比重。在经济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已高达60%—80%,信息使用者所关注的重点已经不再是现金及其流转,而是转向知识的增值。一个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已成为重要信息。 知识资本信息主要包括无形资产信息和人力资本信息。在一些新型企业里,增值最快并最为重要的是知识产权和人力资源等知识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将得到充分反映。正因为以知识为基础的资产日益成为决定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与市场价值的主要动力,企业无形资产的状况越来越受到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关心,他们需要会计提供有关无形资产的价值、构成、收益等方面的有用信息。1995年瑞典SKANDIA公司公布了世界上第一份知识资本的年报,在报表中通过对顾客、流程、更新和开发、人力因素、财务等方面的信息,对瑞典保险公司的知识资本进行了分析和评估。 人力资源也将取代传统会计中固定资产等项目而成为企业利润形成的主要来源, 尤其是在高新技术企业,活劳动费用将成为产品成本核算的主要部分。在知识经济环境下,智力的价值应该具体化为货币度量,在创新能力成为资本的同时,知识也产品化了,最终将形成以知识资本管理为核心的资本管理体系。 五、信息报告模式将进一步扩充 传统的以三大报表为主干的报告模式受到挑战,这不仅涉及到财务报告本身结构框架的改变,而且也导致了报告所依据的会计基础理论的创新。 从横向来看,非财务信息将被广泛披露,主要包括企业背景、行业情况、关联方交易、股东及主要投资者信息等方面。现行财务报告往往局限于数据及其相关的说明,在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与其资金流动能够保持在一定程度上的平衡时,可以反映企业相关情况;但是如果两者发生偏离,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就会出现偏差。同时财务分析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报表数据,表外资料越来越受到重视。由此,企业财务报告应该增加以下项目:与金融工具相关的一系列信息,包括衍生金融工具的市场价值、持有目的、预期收益等相关信息;与人力资源有关的一系列信息,包括人力资源开发投入、人力资源综合情况、企业发展潜力等其他分部信息。 从纵向来看,可以借鉴美国学者韦尔曼的“彩色模式”理论,即将财务报告分为五个层次,从符合可定义性、相关性、可靠性和计量性的传统会计报告内容,到只符合相关性的事项,按逐渐模糊外延原则,全面报告与企业相关信息。 从产生报表流程的基础结构来讲,传统模式以记录为基础,记录与报告、分析、决策之间的时差较大,而借助反馈信息控制环节必须在记录之后完成。未来报告模式在电子数据收集和提取系统下,分析程序速度大大提高,决策与记录的时差缩短,记录、判断、控制环节也可同时并列进行,支撑未来会计报告模式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将有新的突破。 同时要特别提到的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将广泛被披露,企业所扮演的角度从经济方面逐步向社会与经济两方面并重。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广泛关注导致了企业作为更高意义上的受托人在发展上的重心,企业的经济活动必须考虑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从而社会责任会计和与之相对应的环境会计得以体现。 六、信息披露的行业结构背景向高级化发展 以知识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业等的高速发展,将带来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在工业经济时代,发达国家的三大支柱产业是:建筑业、汽车业、钢铁业。而知识经济时代主要支柱产业则包括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有益于环境的高新技术和管理科学(软科学)技术。而一般的未来学家认为对世纪五大战略工程为: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环境工程、教育工程和金融工程,这也是未来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方向。 知识经济渗透到第三产业,则使金融、科研、高教等部门成为创造高附加值的行业。以此带动其他知识密集型产业,从而推动整个知识产业规模扩张,又以知识的共享效应和知识递增效应推动整个产业结构优化。 由于网络技术的支持,在世界范围内组织跨国投资、贸易、金融、保险业务成为可能,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智力资源,通过互联网络通讯系统表达、传输、交流和共享知识产品,加快整个社会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新世纪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将大规模走集约化道路,业务范围宽广灵活,国际化程度提高,企业经营将以集团经营、跨国公司经营、股份制经营三者为一体的方式进行。因此对企业集团、跨国公司、股份制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必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知识经济论文:知识经济与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基本思路研究 一、前言 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给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带来极大的冲击。只有变革学习方式,打破传统的教育理念,培养终身学习思的理念,建立终身学习体系,提高社会成员的学习能力,从而构建学习化社会,才能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带来的一系列变革。 二、知识经济背景下学习型社会的兴起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个人运用知识能力的高低成为了竞争中成败的主要因素。人们的劳动方式已经由体力劳动为主向知识劳动、脑力劳动转变,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是脑力劳动者。为了适应新的经济结构和就业模式,劳动者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1】。这就预示着缺乏学习能力的个人、组织、企业等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遭受失败。因此,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才能在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将学习贯穿于人的一生,冲破了义务教育的时间要求,每个公民都可以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自由学习,从而构建一个学习型社会。 学习型社会的本质要求是终身学习,将学习当成一种不间断的活动贯穿到人们的生活中,大家应当把学习当作自己的责任【2】。人们学习的模式也由单一的学校学习变得更加多元化,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建构学习型社会离不开每一位公民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应当成为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将学习知识单纯的视为继承前人的智慧,这种观念是无法适应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竞争需求的,只有创新性的学习才符合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政府应当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积极营造全民学习的氛围,使终身学习的观念深入人心,为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性 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在世界各国掀起了热潮,党的十六大相关文件中明确提出了我国建设小康社会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目标。我国加强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是很必要的,首先,对于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其次,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有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的普及。最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有助于提高全民素质。 四、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途径 (1)调整教育结构,完善教育体系 我国的教育模式使人们对学习和教育的理解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淡薄了人们对学习与社会发展具有紧密联系的认识。在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教育模式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我们应当抓住这个机遇深化教育改革,具体而言,在管理、投资、办学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各地方的实际问题,制定出符合本地区发展情况的规划,将教育改革层层推进,逐步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终身学习体系,推进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和发展。同时,还应当建立新的教育模式,摆脱学校学习传统模式的束缚,建立多样化的学习基地。我国在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借鉴和吸取国外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丰富经验,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逐步实现我国从传统的教育体系向终身教育体系的转变,同时政府部门法律法规也要监督教育体系的完善,维护社会成员学习的环境。 (2)提高学习能力。养成学习习惯 社会成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才能逐渐营造出全民学习的氛围。使学习型社会以个人为辐射点,逐步扩大至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最终构建成学习型社会。政府应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使学习变成一种自觉性的活动。学习者的学习效果由学习能力决定,因此,只有不断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才能激发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养成不间断学习的习惯。当社会成员的学习意识得到加强,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才能提高全民素质,从而推进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在信息技术不断革新的时代,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科技知识的能力,才能满足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才能避免成为“功能性文盲”,才能熟练应用现代化的办公设施。 (3)加大教育投资,建设基础设施 政府在推进学习型社会的构建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运用行政手段、借助法律法规的力量才能推动终身学习理念的贯彻,才能冲击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落实了我国教育优先发展的前提。法制是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教育法的颁布和运行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依法治教的新轨道。但是,总体而言,我国对教育投资的力度不够,如教育设施简陋、教师工资偏低等问题依然存在。 五、结语 在知识创造财富的时代,人们对知识和教育的重视程度在逐渐增强,使学习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终身学习的理念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提高学习能力,从而推进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知识经济论文:议知识经济环境下无形资产核算问题 一、知识经济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知识经济及其特征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即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分配和消费之上的经济。传统的农业经济以广大的耕地和众多的劳动力为基础,“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工业经济以大量的自然资源和矿藏原料的冶炼、加工和制造为基础,以大量消耗原材料等有形资产为特征,“劳动创造了工资,资本产生了利息”;知识经济则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主要基础,处于第一位的生产要素是知识—一无形资产,其他生产要素都必须靠知识来更新,靠知识来装备。通过知识,可以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集约配置,实现资源的优化使用;通过知识;可以开发出用之不竭的新资源;通过知识,劳动力和资本才能得到最高效率的整合,更好地发挥其职能;通过知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得以加强。随着世界新的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知识所提供的生产率将日益成为决定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乃至一个地区竞争地位的关键因素。 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企业的管理观念、组织结构、运作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企业传统的管理信息方式日益电子化、数字化;组织结构逐步扁平化;企业的经营服务更加顾客化;传统的批量经济向个性经济转化;高物耗经济向低物耗经济转化。同时,如何最大限度调动人的积极性,整合人力资源等管理方法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 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化和网络化技术的普及应用,使企业竞争环境和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在这样的环境下,生产的产品能否实现销售,“效率”(Effective)能否转化为“效益”(Efficiency)是企业关心的首要问题。对企业发展来说;比利润更重要的是市场份额,比市场份额更具有根本意义的是竞争优势。企业要实现价值增值(Value-added),必须以提高产品竞争力为核心,全面提高整体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 Core Competence),即核心能力,指企业以特有的学习、创新和组织方式,发展独特技术、开发独特产品和采取独特营销方式的能力( Prahalad and Hamel 1990)。其实质在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依靠智力、软件和创新实现增长。为反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了综合业绩评价制度(The Balanced Scorecard)。该制度从财务状况(Financial)、顾客满意程度(Customs)、企业内部业务处理流程(Internal Business Processes)、企业知识积累与成长(Learning and Growth)四个方面全面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Robert S.Kaptan and David P.North)。 企业的“财务状况”以价值增值为目标,除了利润和现金流量等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财务效益指标外,还包括反映企业竞争力的无形效益。“顾客满意程度”反映以质量为核心的质量成本、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等内容,权衡质量与成本的关系。“企业内部业务处理流程”以价值链为核心,反映企业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研究与开发能力,经营过程与售后服务过程中的灵活性、及时性、有效性与连续性。“企业知识积累与成长”则“以人为本”,反映企业人力资源的价值,以良好的激励制度营造“乐业”、“敬业”的企业文化氛围,以“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该评价制度的重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反映企业资源的有形资产,而是反映企业竞争力的无形资产。 二、现行会计制度下无形资产核算的局限性 (一)核算内容的局限性 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是适应工业社会需要的产物,侧重于反映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以有形资产的确认、计量、报告为核心,对无形资产的反映非常有限。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1989年的《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文件中规定了两条关于资产的确认标准:①与该项目有关的未来经济利益将会流入企业;②企业能够可靠地计量该资产项目的成本。针对无形资产的特殊性,充分考虑其取得收益的可能性和稳定性,该委员会在《无形资产原则公告(草案)》中认为需要附加以下两个确认标准:①无形资产在促使未来经济利益预期流入企业方面所起的作用,以及无形资产有效地发挥这种作用的能力能够被证实;②存在充足的资源,或其有用性可以证实,使得企业能够获得预期流入企业的未来经济利益。在我国,无形资产是“企业为生产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具体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着作权、土地使用权与外购商誉等,不包括“企业自创商誉”及“未满足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其他项目”(企业会计制度,2001)。 以上认定标准表明,会计上确认无形资产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其成本能够可靠地予以计量。反之,无法以货币明确计量取得成本资料的就不可以称为无形资产。在此 认定标准下,没有反映出具有战略眼光的衡量企业竞争力的无形效益;没有反映出体现以质量为核心的“顾客满意程度”;没有反映出包括在“企业内部管理流程”中的企业研究与开发能力;对反映组织竞争力的“企业知识积累与成长”要素同样没有涉及。事实上,有些高新技术公司的资产主要是人力资源和知识产权,着作为获得未来现金流量和价值的动力和源泉不包括在“资产”之中,势必会低估其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 (二)核算方法的局限性 1.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局限性。现行制度规定无形资产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投资转入的无形资产按其公允价值计价,但是计量上仍存在一些问题:①关于确认时点上的困难。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大量的无形资产尤其是企业自创的无形资产,如顾客满意程度、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服务水平、企业文化氛围等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取得时点。②关于确切计量实际成本的困难。由于企业大量无形资产的形成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其实际成本难以确切计量。③关于潜在价值与实际成本的矛盾。即使某些无形资产取得时点的实际成本可以确切计量,但这一历史成本不能反映其潜在的价值,与该无形资产的实际价值相差甚远。 2.货币计量的局限性。现行会计制度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侧重于有形资产的计量,忽视无形资产的计量。对于反映企业竞争力的顾客满意程度、企业研究与开发能力、企业人力资源价值、企业文化氛围等方面很难以货币计量。若由于计量原因而将其排拆于无形资产范畴以外,不进行“演变革新”,“以满足环境对它的要求”,会“影响会计的生命力”(娄而行,1999)。 3.摊销方法单一。有形资产通过自身的耗费给企业带来效益,应计算其转移的价值,以准确提供成本资料,而无形资产通过其功能和运作给企业带来收益,在此过程中,有的无形资产的价值并没有减少(如企业文化氛围),故两者不宜采用相同的“摊销”方法计算其耗费水平。另外,现行制度所规定的摊销方法也只有“直线法”一种,不能适应多种无形资产核算之需。 (三)现行财务会计关于无形资产的报告不尽合理。 首先,现行资产负债表中只有无形资产一个项目,对无形资产的揭示过于简单,没有进行适当分类;不能完整地反映企业的整体资源和综合竞争力;其次,按照现行财务会计模式,企业大部分自创无形资产的费用,尤其是研究与开发的投入,都不作为无形资产成本而作为当期费用处理,不能真实反映这些活动的性质和所发挥的作用,也不能如实地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和经营成果;最后,现行财务会计报告系统对无形资产的辅助信息,如分类情况、分类依据、计量基础、摊销政策以及价值变动等等;都不予以揭示,势必影响财务报告的质量。 三、改进建议 (-)拓展无形资产的核算内容 1.在“顾客满意程度”方面,增加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情况、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产品质量等级等项目。特别地,为满足企业内部管理部门权衡质量与成本之需,还需开展质量成本核算。 2.在“企业内部业务管理流程”方面,增加企业研究与开发能力,经营活动快捷有效性与售后服务水平等内容。 3.在“企业知识积累与成长”方面,增加企业人力资源的价值,激励制度的有效性、企业文化氛围等内容。 (二)改进核算方法 1.成本法与市价孰低法。对于能够取得相应成本资料的外购无形资产,按会计制度规定,按其实际成本计价。当实际成本偏高肘,以“无形资产跌价损失”项目将历史成本调整为实际价值,符合谨慎性原则要求。 2.市价法。对于某些没有成本资料的无形资产价值可以用公允价值,即在自愿交易双方之间进行现行交易中所达成的资产、销售或负债清偿的金额来表示。最能代表公允价值的,在市场经济中是可以观察到的市场价格。 3.预期现金流量法。如果某项无形资产没有可以观察到的市场价格,而却含有合约规定的或可以预期的未来现金流入可以估计的,可以用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来估计其公允价值,即根据每种可能的现金流量的发生概率进行加权平均,求得可能的现金流量的平均期望值。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也推荐这一方法。 4.增加非货币计量手段。既然单一的货币标准已经不能满足无形资产的计量之需,可考虑辅之以非货币计量方法。如用“满意”、“较满意”、“有待改进”、“不满意”来描述“顾客满意程度”,用“一等”、“二等”、“三等”或技术质量监督部门检查公布的等级指标来表示产品质量,用“优”、“良”、“中”、“差”表示企业所采用的激励措施的有效程度,并形成企业的内部管理档案,记载其内容的变化情况。 5.改进无形资产价值的摊销方法。对于使用年限限制的无形资产(如土地使用权、商标权、专利权等),仍采用“直线法”摊销;对于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考虑技术进步对其价值的影响是呈加速度变化的,可采用类似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的“加速摊销法”,以尽快收回投资;对于顾客满意程度、企业内部业务处理流程、企业文化氛围类无形资产,由于其价值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而不是转移,故只需在管理档案中记载其变动情况,无需进行价值摊销。 (三)建立、健全无形资产档案为强化无形资产保护意识,促进无形资产的保值、增值,对大量无法准确计量的无形资产项目,建立信息管理档案,及时向企业内部管理部门提供相关信息。同时,建立一套无形资产的保护程序,对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订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处理措施。 (四)拓展财务会计报告内容 借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委员Steven M.H.Wallman建议——报送彩色模式(Colored Model)的会计报告。在充分考虑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等原则的基础上,应该把相关性作为必不可少的有用属性,将无形资产项目分多个层面描述,建立五个层面的彩色报告模式。 在第一层面中,相关性、可靠性、可定义性和可计量性都符合要求,称之为核心信息层;主要包括现行会计制度所确认无形资产的信息。在第二层商中,相关性,可计量性和可定义性均符合要求,但是可靠性有问题。如将“自创商誉”项目当作无形资产计量。在第三层面中,相关性与可计量性符合要来,但是可定义性和可靠性有问题。如“顾客满意程度”的计量,既不符合要素定义,又比较不可靠。在第四层面中,其他标准皆符合要求,但不符合可定义性。如持决诉讼案等风险的计量与反映。在第五层面中,除相关性外,其他标准皆有问题,如一个企业的“知识产权资本”、“研究与开发能力”“企业文化氛围”的计量。这样,把相关性放在首位,对企业的无形资产信息分多层次报告,可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信息要来,既没有违反会计的准确性,可靠性等原则,而又能为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全面的信息,所以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报告模式。 知识经济论文:知识经济和行政执法方式变革 人类跨越了几千年的农业经济时代和几百年的工业经济时代之后,随着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微电子技术,光导纤维、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空间技术等新技术群的产生也发展,历史的车轮自然使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传播和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和智业为支柱的知识经济时代正向我们走来。由于经济对法治的基础性作用,新的经济形态的出现强烈地震憾着工业经济社会法治根基,已经引起并必将继续推动行政法治的全面变革,即行政法治观念革新、行政组织法治变革,行政立法制度创新、行政执法方式变革等。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挑战,本文拟对行政执法方式变革方面作些初步探讨,其它方面已另文着述。 行政机关在本质上是执法机关,而不宜称为管理机关,不管是从理论上分析还是从实定法观察。[1]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也主要是执法行为,行政职能实现主要是通过行政执法行为进行的;而不同的执法方式又直接影响或制约行政职能的实现。因而,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行政职能的转变客观上要求与之相适应的行政执法方式。当然,这种变革并非对现有的行政执法全盘抛弃,进行暴风骤雨般的革命。经济条件之间的连续性,国家政治经济改革的渐进性,以及法律和法治观念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和继承性,决定了行政执法方式的变革只是在人类实践中已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因应新经济形态的要求和政治经济制度的改革,对工业社会的执法方式进行改良,赋予新的时代精神。为些,我们认为,知识社会行政执法形式的发展趋势和总体要求是行政执法方式的多样化、非权力化、法治化和公开化。 (一)行政执法方式的多样化 行政执法方式是行政执法内容和行政组织职能的实现形式。工业革命之后,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资本家也强烈要求自由地享有天赋的财产权利,这就需要建立一种充分自由的政治法律制度,“小政府大社会”就是理想的模式。从17世纪到19世纪,资产阶级基于个人权利的神圣,基于对封建专制社会政府对个人权利姿意侵害的恐惧,在建立自己的政府时只把它设计为一个“守夜人”的角色。政府的职能严格控制在建立和维护自由竞争所需的法律秩序上,政府的机构和组成人员精简,其行为方式也相对简单。行政执法主要表现为行政处罚、行政命令、行政强制、行政征收等。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从自由竞争过渡到垄断阶段,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市场调节的失灵现象逐步增多,世界性的经济危机频繁发生,作为消极的“守夜人”的政府无法实现对社会的有效管理和服务。因此,社会权利被引起关注,法律社会化成为一股潮流,政府从“幕后”走上“舞台”,进行广泛的立法活动,以执法为己任的行政机关的任务增加,行政组织不断膨胀,行政权不断扩张。同样,社会关系的复杂化,行政权能的扩大,自然引起行政执法方式的进一步多样化。 20世纪中叶以来,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微电子技术,以及光异纤维、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等新的技术群的产生和发展,人类历史被牵引到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新的经济形态的生产方式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工业经济社会和高度集中、统一的社会大生产及机械化的生产方式,使得政府决策集权程度很高,并且必须强调政府的行政管理权才能实现高度管理,因而其执法方式主要为带强制性的,如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规划等。知识经济社会的信息化、智能化、个体化以及多样性、差异性、分散性、扩展性等的生产方式,必然要求政府决策权配置的改变,即由集中转变为分散,或集中与分散并存、行政执法方式从单一性走向多元化、差别性。 我国不曾有过西方资产阶级性质的行政法,真正现代民主意义的行政法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系统创立的,几经周折,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重建和发展。九十年代以来开始大步由过去执行管理职能模式向既是管理职能,又是控权职能的模式转化。千年伊始,知识经济的浪潮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态势下向我们迎面扑来。虽然我国的工业化尚未完成,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极不平衡,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已有了知识经济的萌芽,因而政府有义务为知识经济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法律环境。行政机关在依法执行公务时,除采用并不断完善原有的行政执法方式外,还得适应知识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模式、管理方式等新特点,采取新的有效执法方式。如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服务行政”的观念,行政机关越来越多地采用以号召、倡导、引导、劝导、告诫、建议等为形式的行政指导来实施法律、实现服务;为了体现知识经济时代行政法的服务与合作的民主精神,行政合同被广泛地运用于实施行政职能。此外,行政奖励、行政许可、行政救助、行政复议、行政裁决、行政征收、收政规划、行政强制、行政确认、行政命令、行政处罚等执法方式在逐步完善过程中融入了新的时代内容。行政执法方式与日俱增而呈现多样化。 (二)行政执法方式的非权力化 知识经济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打破了权威组织对信息的垄断,个人电脑的普及和网络的兴起,信息传递不再受时空阻碍使得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从而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相互沟通与合作的能力。“现代科学技术已经使我们的时代成为全球性相互依存的时代,各种传统的封闭已一去不返,它们之间的联系持续不断,既有合作,也有冲突。”但是,“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关系中,人类成员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至少都应该彼此作为类同胞来相互尊重”,“为增进人类合作、减少人类冲突作出至少是智识上的贡献。”[2]因而人类社会基于利益的一致性而增强了相互间的合作与沟通。这种沟通与合作不仅存在于平等的社会成员间,也同时存在于国家机关与社会成员之间。行政主体与相对人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成为二者关系的重心,而行政主体对相对人的合作是通过为与相对人提供服务来实现的。因此,行政主体从位居庙堂之高的依靠权力控制相对人的“管理者”转变为与相对人平等沟通、相互尊重并为之提供优质服务的“服务者”。“行政机关在本质上既是行政机关又是服务机关,是通过执法为公众提供服务的国家机关”,而不能称之为管理机关,“如果将行政机关解释为管理机关,则相对人成了管理对象或被管理者,行政机关与相对人的关系就成了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3]这与知识经济时代的行政法治观念明显相冲突。那么,作为服务机关和执法机关的行政机关,同其性质一样,其行政权就只能是一种服务权和执法权,并且执法权是行政机关通过对法律的执行来体现和实现的。这种行政权由于其内涵和外延的变化,已不同于作为“管理者”的命令权、控制权,其权力性质的嬗变有如美国现代着名的政治学家加尔布雷斯所言,从强制性权力到报偿性权力再到说服性权力[4].这是知识经济的本质和灵魂-创新所决定的。创新对法治变革的首要要求是建立在对人类的创新活动高度尊重基础上的法治。对相对人人格的平等尊重,对相对人从事创新开发的鼓励与指导,要求行政主体与相对人的信任、沟通与合作,更重要的是行政主体要为相对人的创新活动提供优良的服务,使行政管理权逐渐转变为执法服务权,行政权的强制性日益减弱,说服性日益增强。 知识经济论文:论知识经济的社会文化观与现代管理会计 一、知识、知识经济问题的社会文化观 关于知识经济问题,是我国学术界当前正在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总的说来,讨论的重点主要集中于它的技术层面,很少涉及到它的社会文化层面。 什么是知识经济?现有相关文献的阐述大同小异,多是引用“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所下的定义。 我个人的认识是:“知识经济是工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其基本特点表现为它是以人的创造性知识(广义理解的知识)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从而使经济的发展不再属于资源依赖型,而转化为知识依赖型(依赖于人的知识的发展程度)。由于地球上的资源总是有限的,而人的头脑中的知识却可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来,因而知以经济作为知识依赖型的经济,自然就可保待长期持续发展。” 现在的问题是:上述关于知识经济的界定中,广义理解的创造性知识怎样才能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来呢?这就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胄先是一个社会文化问题。即涉及到“非人性化”(dehumanized)与“人性化”humanized)的问题,如果知识经济只涉及到非人性化的技术问题,那就只能称之为技术经济,而不是知识经济;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创造性知识是人的创造性思维的结晶,是人的大脑的产物。但任何人都不是一个孤立的人,而是作为“社会人”以至“文化人”而存在,总是生活在定的社会关系中。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人的大脑能个能独立自主、精神焕发地进行创造性思维,从而相应地产生创造性知识,是有条件的。也就是说,它首先同人们所处的大环境、人们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条件有着直接的联系。这是因为,“创造性思维不同于一般思维,往往表现为具有超常性(不墨守成规)、它有个性(独出心裁)、富有开拓精神、独创性与灵活性。”而要使真正具有上述特征的创造性思维得以自由驰骋,从加使异彩纷呈的创造性知识得以源源不断地大量涌现,又有赖于与此相适应的催人奋进的社会大环境的激发和孕育才有可能实现。这也正是至今仍有许多人总是带着极其美好和仰慕的心情,追思我国公元前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和西欧14世纪到16世纪文艺复兴时代的根本原因所在。因为这是中、西文化史上的两个黄金时代,都是真正的“思想大解放,科学、艺术处于大变革、大发展、大创造的时代,也是科学、艺术上英才辈出、群星灿烂的时代。”这两个中、西文化史上黄金时代所产生的订多出类拔萃的大师们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闪耀的思想光辉,可以看作是他们所处的伟大时代精神的生动反映,至今仍熠熠生辉,令人无限敬仰。 关于创造性人才(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辈出与社会大环境的关系,我国晚清大学者龚自珍对此也有极为深切的感受。从他所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九州生气情风雷,万马齐暗诚可哀。我愿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可以看到,其中的前两句充分反映了他对封建社会末期的思想禁锢压抑了创造性人才成长的无限惋惜和哀叹。而后两句则充分表达了”他强烈要求进行社会变革,为创造性人才茁壮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的热切追求和无限向往,因而他的这一寓意极为深刻的诗篇,就是今天读来,也足以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发展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由于知识是人的头脑的产物,是同每个人的精神状态紧密联系的,因而它就决不可能是单纯的自然科学技术问题,而应首先看作是社会文化问题。发展知识经济,使它真正为人民造福,首先要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格的独立和人的尊严,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做到以人为本、技术为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每个人的创造性思维,为促进知识经济迅速而健康的发展,提供无穷尽的精神和智慧的源泉。 二、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同宏观与微观经济管理体制之间的关系 (一)从宏观上看 首先要明确,在我国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要形成和发展知识经济,是完全不可能的。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没有二十年来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如果没有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推动,以加速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扑面而来的以创造性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将无法在我国生根、发芽和结果,从而使我国又将失去一次重大的历史机遇,即导致我国经济的发展将无法融入世界性知识经济发展的大潮流,而陷入步履维艰的困境。 那么,知识经济为什么必然会同我国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水火不容呢? 从社会文化观看,须从经济与文化的关系谈起。 关于经济与文化的关系,正如“在其所著《新民主主义论》中说:‘一定的文化(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的社会和经济。’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当时,根据提出的‘一边倒’的国策,在经济上照搬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其主要特点是:采用国家所有制,所有企业除极少数属于集体所有外,都属于以国家为代表的‘全民’所有,国家通过下达指令性计划进行‘大统一’的直接管理;在财务上实行‘统收统支,统负盈亏’,企业没有独立自主的经营权。经济体制上的‘大统一’,要求文化上的‘大统一’与之相适应。‘大统一’的文化,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表现出一元性、依附性和驯服性的显著特点。 一元性是指强调‘社会本位论’,个人作为社会整体的一分子,不应有独具‘个性’的自我追求,个人的人格独立和正当利益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要求每个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否则,就会被诬为‘个人主义’严重而受到批判。 依附性与一元性相联系,强调任何人不能游离于一定的社会组织之外,其工作和生活必须依附于一定的组织,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无所不包的层层依附于上级的金字塔式的依附网络。 驯服性是指强调个人对组织必须绝对服从,不容任何人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有任何‘越轨’之处。要求人们以做组织的‘驯服工具’为荣。 这种‘大统一’的文化,一方面将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社会成员中极少数先进英雄模范人物‘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范相等同,严重脱离社会客观实际,势必导致‘假、大、空’风气的滋生和蔓延;另一方面,它对人的‘个性’的扼杀,也对社会成员主动性和聪明才智的发挥起到严重的窒息作用。”由此而形成的知识界“万马齐暗”的局面,怎么有可能为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无限生机的精神动力与智慧源泉呢? 市场经济体制则与此不同。它是建立在自由而普遍的商品等价交换的基础上的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其基础是确认交换双方地位的平等,并不因金钱或权力、地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别。而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又有利于调动人类可贵的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即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第一》)和“止于至善”(《大学·孔经》)的精神,这两个方面的结合,就 表现为力求达到永无止境的更加完美境界的精神。经济生活中这种精神的发扬,有助于促进人的人本立场、主体意识和人性智慧的回归。从而可以为知识经济在我国的形成和发展奠定牢固的人文基础。 从以上关于知识经济形成与发展宏观基础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它所涉及到的首先是社会文化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对有关问题如果不从社会文化的大视野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就有可能使人们的认识陷入机械论或工具论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二)从微观上看 再从微观上看,在企业内部建立合理的权力结构,实行真正民主的、人性化的管理,借以为知识经济在企业内部奠定微观基础,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也走了一段很长的弯路。本来西欧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The Renaissance)和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The Enlightenment)所倡导的“人本主义”和“天赋人权”的思想,已经促成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使广大公民(citicens)至少从理论上看,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如可参与议员和总统的直接选举等等。可是,在企业内部,长期以来,所实行的仍然是纵向的专制独裁式的集权化管理,广大员工仍处于无权的状态,他们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为等级森严的官僚体制所控制。从而使广大员工在企业内部的主人翁地位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智慧和创造力,因受到种种压制而无法充分发挥。 如不彻底改变这种情况,知识经济在企业内部的落实自然无从谈起。 本世纪中叶以来,在西方企业内部兴起的“产业民主运动”(Industrial Democracy Movement)正是以彻底改变上述违反历史进步潮流的情况,作为其基本出发点。“‘产业民主运动’认为,企业内部传统的专制独裁式的管理等级制度所形成的管理权力结构,必须作重大的、带根本性的变革,使之与反映历史进步潮流的 ‘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相适应。即认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所提出的‘人本主义’和‘天赋人权’的思想,不仅要体现在整个国家的政治、社会生活中,同时也应体现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中。广大员工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处于无权的状况必须根本改变,要在企业内部实行‘产业民主’,将原来纵向的专制独裁式的管理转变为横向(扁平式)的分权化的民主管理,借以使员工和经理人员处于平等地位,享有同样的参与权力,把人本主义、民主管理的思想贯穿于企业管理过程的始终。从而使企业真正成为一个民主的、人性化的组织(Humanized Organization)。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充分发挥出来。”为知识经济在企业内部生根、发芽、结果形成广泛的人文基础。 三、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将对现行管理会计体系产生重大影响 (一)企业经营目标的多元化问题 企业经营目标是企业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管理会计,作为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信息和智力支持的“决策支持系统”,其一切活动,也应以企业的经营目标为中心,力求能卓有成效地促进和服务于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应怎样界定企业的经营目标?国内外各相关学科的学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和发展的过程。我认为,其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又同人们对人性(personality)怎样认识有着直接的联系。 大家知道,美国学者 Abraham H. Maslow是研究行为科学的先驱者之一,他在本世纪4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论”(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该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5个等级,依次是:①生理的需要:是指衣、食、住等人的基本生活的需要。②安全的需要:是指人的生活及其生命、财产能得到安全保障的需要。③友好与归属的需要:是指人进入组织后,组织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友好相处,成员对所在组织形成归属感的需要。④尊重的需要:是指人应受到尊重,在组织中形成自重、互敬的良好气氛,进而激发人们对所从事的工作产生自豪感的需要。⑤自我实现(Self-actuality)的需要:是指人对完成自己矢志献身的创造性事业,可从中得到最大自我满足的需要。这种自我实现是一种最高的精神境界。以上5个层次的需要,形成一种金字塔式的结构。 我感到,对 A H.Maslow的理论.也可从另一角度来领会,据以把人依次分成三种类型,即经济人(Economic man)、社会人(Social man)和文化人(Cultural man)。意思是可粗略地认为:侧重于第1、2层次的人属于“经济人”;侧重于第3层次的人属于“社会人”;而侧重于第5层次的人属于“文化人”;而第4层次则介乎第3层次与第5层次之间,既同“社会人”有关,也同“文化人”有关。 对人的类型作这样一种分类,有什么重要意义呢?我认为可以作为确定企业员工的个人目标和作为由员工组合而成的企业整体经营目标的客观依据。 具体地说,在工业经济发展的前期,本世纪初以泰罗为代表的管理学家认为,企业的组成人员,都是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进行活动的“经济人”。企业整体的生产经营,也遵循“经济人”的行为准则。因而企业整体的经营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对员工的激励也主要运用经济激励机制。 当工业经济发展到较高级的阶段,行为科学家则认为,不能把企业的“组成人员看作是只寻求经济利益的‘经济人’,而应把他们看作是具有感情、思想、需求。爱好和主动性、能动性的‘社会人’。因而认为,企业作为一个社会单位,是一种社会的有机联合体。在这种社会有机联合体中,不存在像‘利润最大化’这样一个单一的可以普遍适用的经营目标。从长远的观点看,应把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看作是它的总体目标。……必须努力消除以‘利润最大化’为单一目标可能导致企业侧重短期行为的种种消极因素。除利润之外,还必须同时在科技开发、产品开发、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人才开发、生产安全、技术装备水平、生活福利设施等各个方面同时下功夫,才有可能为企业长期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奠定牢固的基础。与此相联系,企业的员工作为‘社会人’,不是单纯‘经济人’,他们的个人目标也是多样化的,应包括心理、社会和经济需要等各个方面,并不会以单纯追求经济利益作为其唯一目标。因而,对人们的激励因素也不能局限于经济因素,而应同时包括心理、社会和经济等各个方面。” 当工业经济进一步向知识经济转变,企业的组成是以高智力的员工为主体,他们已经达到‘文化人’的崇高精神境界,企业作为由文化人组成的集体,它们的生产经营当然不会以工业经济后期“企业本位”的多元化因素作为经营目标,更不会以工业经济前期所采用的“单一的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而会适应“文化人”的特点和要求,采用以服务于“社会本位”的更高层次的多元化因素作为经营目标。这种更高层次的多元化因素,从根本动力上看,必然是以非功利性因素作为主导。这是因为以“文化人”为主体组成的知识经济社会,是高度文明的社会,根植于这种大环境的企业,自然会以更广阔的视野,更恢宏的气度,力求应用它所拥有的巨大优势,不断为其赖以生存的社会创造尽可能多的新价值,借以为解决社会面临的诸如资源、环境、 教育等众多问题,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作出尽时能大的贡献。 总括地说,企业的经营目标,从“单一的利润最大化”,到“企业本位的经营目标的多样化”,到“社会本位的经营目标的多元化”,反映了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其中,财务会计能最直接有效地为实现较低层次的 企业经营目标--“利润最大化”服务,而管理会计则有更广的活动空间,即可为实现较高层次的企业经营目标--“企业本位的多样化的经营目标”和“社会本位的多元化企业经营目标”服务。特别是能更有效地为较高层次的根植于知识经济社会的“社会本位的多元化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服务。 (二)“决策支持系统”从为“金字塔式”的“决策系统”服务转变为同时为“倒金字塔式”和“金字塔式”的“决策系统”服务 我们曾较早地撰文论述管理会计是“决策支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首要职能是从事决策的研究工作。问题在于:我们原来在这一方面所作的论述,是以纵向的金字塔式的集权化管理模式为基点的。因而对“决策支持系统”如何进行决策研究,是把重点放在如何为企业最高领导人进行最终决策的金字塔式的“决策系统”提供信息与智力支持。这种认识显然是很不全面的。因为它既不符合“产业民主运动”的要求,也同知识经济形成与发展的总趋势不相适应。因为知识经济既然是以人的创造性知识作为最重要的核心生产要素,而知识又是深藏于广大员工大脑中的精神财富,是不可能依靠外力的强制(如通过上级的发号施令)把它挖掘出来的。唯一的办法,是形成一种新的有效的机制,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员工自身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动力,使他们每个人头脑中的知识宝库都能转化为企业取之不尽的创造源泉。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改变企业管理原来的权力结构,即从纵向的集权化、控制性的管理转变为横向的、分权化的民主管理,以基层作为管理权力的基点,真正确立广大员工的主体地位,赋予他们充分的自主权、知情权和参与权,即坚持员工本位的原则,使每个员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有权依据他们直接了解的情况,善于审时度势,适应情况的变化自行进行决策,形成“倒金字塔式”的决策体系,并在其运作中形成一种以”自主管理”为基础的“自行调节”、“自行控制”、“自行适应”的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极大地提高企业对客观环境、条件变化的灵活反应能力,从根本上消除在集权化管理模式下凡事要层层请示汇报才能采取行动、势必贻误稍纵即逝的时机而造成损失的严重缺陷。 在建立了“倒金字塔”决策体制以后,企业的高层领导应怎样实现其领导职能呢?我认为,宜实行较为超脱的、富有感情色彩的“鼓舞性领导方式”(Inspirational leadership)或称“支持性的领导方式”(Supporting leadership),进而收到“官闲民乐”的效果。这里所说的“官闲”,并不是指采用“倒金字塔式的决策体制”,企业的高层领导可以无所事事,而是指他们应尽量避免去直接干预其所属各层次、各单位广大员工所从事的日常具体事务,而应集中主要精力去研究企业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战略性的大问题,从宏观上对企业整体性的发展进行高屋建瓴式的谋划;而“民乐”,则指广大员工在遵循企业总的经营规范的前提下,可以独立自主。心情舒畅地开展工作,而不致于经常受到外来的种种无谓的干扰。这样,就可以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一种充满无限生机与活力的条件,有助于促进广大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各尽所能,才思泉涌,从而创造出尽可能优良的业绩,为企业整体的健康发展作出尽可能大的贡献。 管理会计,作为决策支持系统,应怎样做才能同上述新的决策体制的要求相适应呢?我认为,上述新的决策体制对“决策支持系统”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高了。因为前者要求后者: 既眼睛向下——为企业生产经营第一线的广大员工提供动态追踪式的瞬时信息沟通网络,为他们进行日常经营决策提供信息、智力支持。 又眼睛向上——为企业高阶层领导进行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决策提供信息、智力支持。 这样上下结合,使全局与局部、长远与当前、战略与战术互相贯通,就可收到最优的整体效果。 (三)管理会计将从“财务会计”的“二维结构”向“三维结构”转变,走上自己独立发展的道路 会计的发展变化同它所依存的社会经济环境条件的发展、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会计发展史作一简单的回顾,可以看到,从它的基本结构上看,已经完成了从“一维结构”向“二维结构”的发展,即从“单式簿记”向“复式簿记”的发展,这一发展历程,是同从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向以生产社会化为基础的工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现在我们面临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新时代的转变。由于知识经济是以创造性知识为其核心的生产要素,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原有的工业经济,于是出现了许多新问题,这些问题,从会计上看,依靠财务会计原有的“二维结构”模式是无法解决的。因而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管理会计要突破财务会计“二维结构”的既定框框,转变为在“三维结构”模式的基础上,走独立发展的道路,这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较具体地说,从历史上看,以自给自足为基本特征 的农业经济,生产出来的东西消费以后,如果还有剩余,是以“资产”的形式存在,不管是农民,还是地主,只会把所占有的资产积存起来,甚至把它埋在地下也就是他们只会存钱,不会用钱,更不会把所占有的资产拿去投资,使资产转化为资本,因为当时还没有出现像“资本”或“投资”这样的经济概念。在这种情况下,占有资产的人要利用会计记账,只要用“一维结构”的单式簿记就够了,因为要掌握资产占有量的增减变化,只需要了解期初原来存多少,本期新收到了多少,本期用掉了多少,最后得出期末还存多少、用公式表示,就是:旧管+新收-件除=实在,十分简单明了。 我在1994年写的为纪念帕乔利“复式簿记”发表500周年题为“帕乔利对复式簿记的历史性贡献为此后会计科学的发展奠定了牢固基础”的文章中,曾把会计体系比作是“一棵枝繁叶茂、繁花似锦的树”。现在再以此为基础作进一步展开。我认为,从会计结构的发展看,可以这样来理解。 知识经济论文:信息时代、知识经济与高等工业设计教育对策 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来临,迅速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对我们传统的经济结构、生产制造方式、通讯交流方式、学习、管理方式、工作和生活方式以及我们的思想观念都将产生重大的、深远的影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其核心是科学技术水平的竞争,是综合性、创造性人才素质的竞争,归根结蒂是教育质量的竞争,是整体国民创新能力的竞争。 因此,今天教育比任何时候都更重要,高等学校面对新的形势,要承担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建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世界各国正在不断调整教育发展战略,改革教育思想、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设计教育自然也不能例外。 国情与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文化,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们还需清楚地看到,我们尚处在工业化初级阶段,尚以加工型产业为主体,经济体制的改革,还没有实现从计划经济体系向市场经济体系的根本转变,产品的知识含量不高,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的产品的比例很低,总之,国民素质和创新能力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一个主要因素。面对当今世界范围的激烈竞争形势,我们比任何时候更需要一大批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创业开拓精神、创新能力和实干能力,善于协作的高素质人才。能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物质、精神文化需求的高质量、有竞争力的产品是赢得国际市场竞争的关键,因此,造就一大批高素质工业设计人才更是当务之急! 大家也许会认同这种观点:科学是研究已有的事物的规律,而工业设计师肩负着创造未来的世界———创建我们未来生活和工作方式。据统计,我国国有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己近600万人,然而庞大的技术队伍与我国经济尚不发达、技术水平创新能力不高,尤其是高新技术含量产品和国际知名品牌不多,从而导致国际竞争力不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里原因很多,企业的产品开发和创新机制中,工业设计的重要作用尚未充分地发挥出来,这与政府部门的重视不够不无关系,与目前的经营管理方法体制有关,与企业管理者的远见和对工业设计在产品开发中的作用缺乏足够认识有关。而目前我国工业设计师队伍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设计师的综合素质与其在社会、企业中所应当担的重任和时代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更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传统工业时代的工业设计,其研究设计的内容、理论、方法以及技术手段,在制造业逐步信息化的今天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工业设计已从关注单个的机器和产品的尺度、结构和造型,而转变为更为广泛系统价值的追求,工业设计师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范围也更广泛了,国家、社会、企业对工业设计师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更加感到,对目前工业设计教育的改革进行研? 值谋匾院推惹行浴?nbsp; 应当看到,我国工业设计教育起步相对西方发达国家晚了半个多世纪,但经过数十年摸索、引进、消化,已初步趋于形成了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为国家陆续输送了不少工业设计人才,他们在各种不同工作岗位上,发挥着开拓性的作用,为我国工业设计的普及推广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许多学者为此贡献了宝贵的青春年华。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面对激烈市场的竞争,企业对工业设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据不完全统计,我们己开设工业设计专业方向的院校已近300所,设计与设计教育的交流研讨合作活动此起被伏,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与高校的设计合作也如雨后春笋,这充分反映了时代社会对工业设计人才的需求的增长和速度的加快,工业设计即将进入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战场。 国际工业设计已呈现出一些趋势:世界性经济发展势头将刺激消费,优秀的产品将拥有巨大的市场。对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将更加关注。信息产品的设计需求迅速增长,特别针对中小公司,家庭办公室以及家用电脑,以及数字娱乐产品设计将受到更多关注。 知识和信息社会对设计师们知识更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如何运用高新科技在设计中削减成本是国际设计竞争焦点之一。设计师们与商界合作将更紧密。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即将加入WTO,以中国为主的亚洲的市场,机遇和竞争将迅速增加和扩大。 我国许多高新技术企业都在启动或着手建立工业设计研发机制,并以此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创建企业品牌,工业设计作为一个学科已日益被政府、社会、企业所重视,随着我们即将加入WTO,预计不久,她将进入一个发展的高潮期,这对工业设计教育提供了规模发展的空间,也对我们工业设计教育质量、发展速度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应反思工业设计教育,以制定相应的设计教育改革对策。 多层次培养设计人才 我国目前的工业设计教育基本上仍然是单一模式。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客观趋势,大众化必然伴随着高等教育结构的多样化、多层次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伴随着生产的现代化、社会生活的现代化,必然需要多种 多样的人才,设计人才亦然,尤其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市场前景巨大,工业设计方兴未艾,人材需求迫切;青年求学的要求和他们自身的能力以及企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是多样的,要满足多样化的要求,设计教育也需要多样化。这可以从发达国家设计教育从单一性向多样化的发展中看到成功经验,尤其是在德国。 设计教育的多样化、多层次化又必然会带来教育水平的多样性。近年来我国许多设计院校扩招以后,已引发了社会对于教育质量的关注,在师资不足设备落后的条件下,这确实是值得担心的问题。但是,质量也是有层次的,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应该有不同的质量标准。保证设计教育质量是指确保不同水平、不同类型的学校根据它们的人材培养目标定位所应达到的质量要求。 从我国的工业设计人才总需求来讲,设计教育质量,是指高等教育满足个人、群体、社会明显或隐含需求总和。因而设计教育的人材规格应是多层次的、质量也不应只是一个标准,设计人才将来会进入的工作领域是广泛的:设计管理和设计战略,设计开发,设计表现,模型制做,设计推广,设计调研……虽然个人、群体、企业与社会三者的人才要求会有所不同,但最后都会统一到社会对设计的总需求上。 青年学习设计大都是为了谋求职业。设计领域职业需要是多样的、多层的,因此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能够受到社会的欢迎。 还应该更强调确保高等设计教育的基本质量要求。这种基本质量要求除了适应设计职业的要求,具备设计职业的知识和能力外,还应当具备较好的整体综合素质。它包括高尚的品德、对人类社会的责任感、有创新精神和设计能力、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这是对任何层次、任何类型设计学校的学生要求都是一致的。 因此,各类设计院校都需获得相应的自由度和灵活性,根据自身的环境条件并创立和保持其教学特色是非常重要的,能对设计教育目标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格,根据企业社会各种需要作出积极而富有创造性的回应。 拓宽设计专业基础教盲,培养复合型人才。 设计教育,特别是本科设计教育是培养通才还是专才,一直是我们讨论的话题。当今的世界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类所面对的许多重大课题需要运用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以综合的方式才能解决,随着现工业设计的性质和内容发生的转变,创造性和技术文化成分日益加大,逐步变为科学性和艺术更紧密结合的活动,设计发明和层出不穷新的产品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还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人们的价值取向和消费方式已呈多样化趋势。在变化了的世界中,在变化了的企业界,在变化了的社会需求面前,传统的过分狭窄的设计专业所培养的学生缺乏适应能力、创造能力和综合分析、决策能力。因此高等设计教育应实现从狭隘的专业教育走向综合素质教育,把综合教育与专业设计教育融为一体十分重要。 我们认为大学设计数育的重要责任是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与创造性工作方法的系统。 鉴于未来知识社会对设计师的新要求,他们应具有对复杂情况的分析能力,具有创造性、主动性、责任感等方面的素质,在掌握一般文化知识和设计技能的同时还需获得更广泛的可迁移性技能(Transferable competence)。特别是要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全面提高未来设计师的综合素质的教学改革中,也应按“道德”是方向,“学识”是根本,“才能”是核心,“体质”是基础的原则。简而言之,现代设计教育就是要努力把学生培养为人文精神、科学艺术素养、创新能力的综合全面发展的设计师。 未来设计师要具有健全的人格和人文精神,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入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己的基本关系。 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雅阁。得洛尔提出了教育有四大功能: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后两大功能都是指育人而言的。 未来设计师应具有对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的深刻理解和对事物本质的洞察力、独到的见解和对未来的预见能力。 设计是应具备一种综合智能:自学能力,尤其是上网获取知识的能力、交流的能力,选择与决策能力、分析与综合、逻辑与形象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并以艺术创新的思维探索和预测、设计未来的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我系课程结构重基础,同时注意课程相互之间的延续性和支撑关系。努力做到即能满足体系性教学带来的知识结构完整、基本素质得到保证的优点,又能发挥开放式教学带来的人材规格多元化。使我们培养的人材达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综合要求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与建设,努力做到主要基础课、主干课的改革、建设成果明显,授课质量高,注重在课程体系、结构整体优化的前提下,进行课程体系的重组、合并、调整,逐步形成一批特色明显的优质课程,集中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特征。 教学方法的改革目标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较好的学习和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的条件和氛围,根据设计活动的特点,加强师生的交流和讨论,实施以研讨为主的教学方式。 加强文理学科交叉渗透,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兼备的设计人才 工业设计属交叉性学科这已是共识。我国设计教育在初期大都在艺术院校,近十年来众多的工科院校和综合性大学也都相继建立了设计专业和院系,但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文理科分割现象较严重,学生的知识结构向一方倾斜,虽然在综合性大学的教学内容中列有文理的课程,但都因教学管理上的惯性作用,多浮于表面和侧重于本专业的技能培养,导致学生的创造力得不到发展,或者是解决综合、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低下。 传统上人为地将课程划分“文科”与“理科”两大体系,并分别进行教学,再也不能适应新时展的需求。随着工业设计活动的内容、范围以及方法理论的扩延和发展,许多重大的社会设计课题,必须从多学科角度,运用多种知识、理论和方法,加之艺术的想象力和预见性才能得以解决。在科技以人为本已为时尚、艺术与科学相互交融成为世界性潮流的今天,优秀设计师不仅仅在技术上要精湛,更应有美好内心情怀,充满审美情感,同时还体现出天才和智慧。他们需要科学中求实、怀疑与批判的精神,还需要自主、独立品格、好奇心、想象力,以及知觉、感悟、灵感等形象思维,这是设计师创新设计所必备的素质。 设计教育中开设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并在设计课中贯彻多学科角度思考分析以及解决方案,实施启发、讨论式教学对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应在教学管理体制上建立促进文理学科交叉、渗透机制,进一步强化工业设计的学科边缘性发展,从而在设计教学、科研活动中实现交叉学科知识的融合和应用。 此外,工业设计教育中的更强个性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美国著名设计教育家A.J.普罗斯曾说过:“设计教育的目标不是造就设计师,而是解放他们”,其深刻含义就在于此。 以研究促教学,鼓励学生从事社会实践和科研活动 通过研究来促进知识的进步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科技文化知识是教育和培训的营养,研究是可持续发展和自主发展的重要措施。 应当加强研究性学习,在课程中,要鼓励和加强设计创新学科、中间学科和跨学科的知识传授。加强对社会、文化的长期目标和需求的关注。要寻求设计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以及项目研究的适当结合。 设计教育要有相应的针对性,设计教育是有衡量尺度的,力求社会需求的期望值与教学相适应。也就是说,设计教育的发展要与社会问题和企业的发展密切联系,着眼于社会的长期目标和需求,除了设计技能以外还包括弘扬文化和保护环境。既提供普通设计特点的广泛教育,也要进行以设计职业为目 标的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在社会中生存的能力。 因此,在以变革和以知识与信息为基础的新的生产方式为特点的经济背景中,应当加强与更新设计教育与企业界以及社会的联系,企业应当参与设计教育。学校教学为就业服务,课程要更加适应产品开发、设计、生产实际,企业和高校要建立相互交流的机制。设计教育还必须经常关注科学技术、经济与生产领域中社会需求的变革。为了适应需要,企业界应参与协同设计教育界共同确定和评估教学过程,但这种合作关系不是单纯的设计教育去机械地适应,也不是从属于市场,而应是设计教育和企业界之间互惠互助的新关系。 加强产学研合作,设计院校与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促进高校和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发展高科技产业中的结合,并发挥工业设计开发“孵化器”的作用。建议企业在高校建立工业设计示范中心,展开产品开发设计向企业转让设计,高校与企业应从立项、需求研究、设计,到投产营销传播“一条龙”的全面合作。通过高校与高新技术企业合作教学,对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培养、创造设计新人才都将发挥重要的特殊作用。 将研究性学习列入学生的必修课。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设计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养成科学钻研、协作的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设计的科学方法,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设计问题的能力。 通过研究性实践教学,在满足教学实践要求的基础上,为学生自主发展、创造性思维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较好的条件,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走设计教育与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体化之路 高等教育正发生变革。知识经济中的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都与高等教育密切相关。特别是近20年以来,高科技及其产业化促使高等教育发生新的大的改革,教育、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趋势显而易见。 我们知道当代美国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而这些高科技产业都与高校分不开。美国的大科学园区都与高校互相连为一体。被誉为美国“高科技的摇篮”,新经济的发动机的“硅谷”科技工业园区就是以斯坦福大学为主导发展起来的。 日本筑波、中国台湾新竹、北京中关村等,都是以科研力量雄厚的大学为中心,以高新技术产业群为基础形成的产学研结合的、教育科技产业三位一体,出技术,出产品,又出人才,缩短了知识与信息从设计加工到推广应用的周期,加速了知识经济的发展。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清华大学,为我系工业设计加入这一大潮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国内不少综合性大学设有设计学院或工业设计系,相信还有更多的综合性大学将加入这一行列。这些综合性大学应该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设计创新的重要基地,不仅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和承担科技前沿重大课题,还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设计创新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直接参与并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我们应借用这一优势,发挥工业设计在这一进程中特殊而重要作用。 综合性大学的设计学科要以其联合众多学科的优势,通过研究与设计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已经来临,在工业化和信息化双重挑战面前,我国高层次院校负有神圣的使命。设计基础理论研究和结合高科技的设计研究,是知识创新和设计创新的源泉,科研力量雄厚的综合大学应以跨学科的设计基础理论研究和结合高科技的设计研究,以及在两者的结合点上下功夫,努力使工业设计走向我国经济和文化建设的主战场。利用综合大学多学科的人才优势,支持创新科技企业,并为他们研发;设计高附加值产品,这就是所谓的新经济观念中的新设计观。 发展可持续性设计教育 前面多次谈到,在当代和未来社会中,知识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高等教育不再是学生学习的终点,而将成为终身学习的一个阶段,因为未来知识社会的设计师市场对人的最低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设计教育应逐渐改变“一次性教育”的观念,建立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体系。 要可持续发展和进步,设计教育首先要培养高素质的设计师和负责的公民,他们能够融合于社会和企业活动的各个领域,要设置不断学习适应当前与未来社会所需的课程,使他们掌握高水准的知识与获得设计资格的能力。其次,设计教育要为学生提供可以终身接受高等培训和学习的空间和一系列可选择的课程,以及进入与离开院墙教育的灵活措施,使他们能够获得自身发展,并成为积极参与社会的设计师。促进设计师终身教育的实施,设计教育的另一项使命是通过设计研究、创造和传播知识;通过设计服务,促进文化的、社会的与经济的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商品化。 设计教育要主动参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它关系到人类未来生存与发展。在技术飞速发展和开发失控的状况下,工业设计在协调入与环境、科技与文化、开发与保护等关系中,应发挥更积极的作用。设计教育具有培训、教育、鉴定和研究、设计的职能,应当运用其知识资源和思想的独立自主性,在各种社会活动和设计实践中,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设计规范和设计服务。工业设计应在其对人类工作与生活方式有产生广泛影响的社会实践中,自觉并启示人们选用最优的发展模式、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地避免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的鼠目行为。这是自包豪斯以来被世界众多优秀设计师和教育家视为天职,以及设计师祟高理想和追求美好人类情怀的具体体现。这对我们这样一个资源短缺、国力不足、处在快速发展的国家的设计师培养而言,是一个重要而迫切的课题。 “全球化课程”——设计教育的国际化 随着2l世纪知识经济一起而来的,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一方面,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另一方面,国际合作更为密切,因而任何国家都无法游离于世界之外,而得以谋求自身的发展。 全球化课程就是在这种国际背景下产生的一个崭新的课程概念(World Class或World Class Education)。他强调的不是一门具体的课,而是课程的全球观。工业设计的全球化课程,应指各国在知识经济引发的全球化、数字化的国际大背景下,改革课程体系,打开院墙,将自身置于世界、了解自己所处学术位置,以世界性标准检验自己。这种国际交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世界性问题和高素质的设计人才在不同的文化环境和价值观念中共同发展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应付快速、全球范围的变革能力和更大的包容性和理解的多样性,使设计教育能适应时展的需要,为本国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这对于未来服务于全球消费者的工业设计师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也许已经察觉到,近年来我国高校设计教育国际合作的研究课程和研讨交流十分频繁,西方发达国家在寻求国际合作更为主动,并投资巨大。 因此,我国设计教育,要加强国际化交流与合作,在交流合作项目的选题上,注意自主性、目的性和系统性规划。 我系近年来参与的国际性设计教育合作发展很快项目有: 与奔驰公司合作的中国汽车设计研究; 与奔驰公司合作的家用和公共用汽车设计研究; 德国佛茨海姆大学国际高校交通工具设计论坛; 柏林柏兰登堡大学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美国微软研究院语音识别系统的界面设计和应用设计等。 掌握现代教学技术,提高教师的素质 信息交流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 通信、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设计教育的各个方面,改变了传统的学习和传播的方式,冲击着人们的教育思想观念,从而拉开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的序幕。网络使学生能更方便、更自主地获取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打破了人际交往的空间和时间的界限,改变了教育的组织形式和方法。信息获取渠道多样化,学科交叉于学术交流更为便捷,为学生提供了更公平地获取专业知识的手段,教与学将逐渐转变为一种新型的合作关系,教师的知识权威性,面临着挑战,教师的职能将重新定位,老师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开始转化,教师应尽快掌握运用现代的教学技术手段,同时更新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教学需要,贯彻可持续教育思想,着重确定学生学习的目标,引导学生寻求学习的最佳途径,因势诱导,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提高课程设计和组织能力,实施现代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完成由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方式,向现代的启发、引导型的个性化教学方式的转变。 由于对现代教学技术的掌握,教师已从繁重的传统教学事务中解脱出来,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研究中去,并通过研究提高自己的学术和教学水平 知识经济论文:试论知识经济对审计的挑战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很多学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审计也不例外。知识经济对审计的挑战主要表现为会计电算化后对审计带来的挑战。本文就我国审计面临的挑战作以下探讨。 一、我国审计面临的挑战 我国企业目前尚未完全普及会计电算化,但会计电算化取代手工会计已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多的机关、企业组织机构将会采取电算化系统,部分或完全取代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实行后不可避免地将会对传统审计产生重要影响,信息系统电算化后发生的变化向审计人员提出了挑战,对传统的审计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变了审计线索。电算化信息系统通过改变巧审计线索有关的某些关键因素(如数据存储介质、存取方式、处理程序等),对审计线索会产生以下影响:①原始凭证一旦转换到机器可识别的输入介质,就不再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使用;②在某些系统中,传统的原始凭证可能由于采用直接采集数据的设备而不复存在,如在联机实时系统中;③系统不会经常打印出原始记录,只有在例外情况下才提供打印报告;④保存在磁性 介质上的数据除非依靠计算机和应用程序,否则无法阅读;⑤计算机记录的顺序和数据处理工作很难直接观察。这些影响的结果是,审计人员难以对经济业务进行追踪。实现会计电算化以后,审计线索发生了变化,由以前单一的肉眼可见的证、账、表等,变成了证、账、表与存储在磁性介质上的肉眼不可见的审计线索相结合,这两种审计线索相互交叉,又相互补充。 2.扩大了审计的内容和范围。会计实现电算化以后,由于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审计人员除了对原有的审计范围和内容进行审计外,还应审计以下事项:①审查和检测系统程序;②审查系统本身是否合规、合法;③对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审;④审查是否建立健全了机房管理制度。 3.改变了审计的技术方法。审计人员应该把电子计算机当作一种有力的审计工具来使用。另外,采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可以更迅速、有效地完成审阅、核对、分析、比较等各项审查内容,提高审计的效率和质量。 4.影响了审计标准和准则。由于审计的对象有了重大的变化,审计线索、审计技术方法也受到影响而发生了变化,某些过去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已不再适用,而另一方面,又缺乏与新情况相适应的新的审计标准柯唯则,像电算化审计人员培训考核标准、电算化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审计准则及其内部控制审计准则、审计应用软件标准等都有待建立。 5.提高了对审计人员素质的要求。由于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环境比手工处理的信息系统更为复杂,因此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有计算机、电算化信息系统和会计、审计等知识和技能。此外,实现审计电算化,审计组织中需要有系统分析员、系统及软件设计员、系统操作员等,审计人员还需要设计和应用自已的审计应用软件,建立自巴的电算化审计系统。 二、我国审计界的反应和对策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我国审计界应高瞻远瞩,组织力量对未来审计进行研究,提出对策。可采取如下措施: 1.积极培养具有复合性知识结构的审计人员。由于电算化系统比手工系统更为复杂,使得审计内容和范围也更为广泛和复杂。审计人员除了要具有丰富的会计、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外,还应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术。在审计组织中,应培养一批计算机审计的系统开发人员,从事设计和开发审计应用软件的工作,建立计算机审计系统。为此碰采取如下措施:①有步骤地对现有专职审计人员在计算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控制及计算机审计的技术打法等方面加以培训,便他们能胜任计算机审计工作。②开展计算机审计正规教育,借助高等学校的师资力量,开设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审计、控制用户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等相关的课程,使高等学校成为培养计算机审计后备人才的摇篮。 2.尽快制定有关计算机审计的标准。虽然计算机审计并不改变审计的目标和准则,但是实现会计电算化以后,审计内容、审计线索发生了重大变化,审计的技术方法和手段也相应需要改变。应尽快在原有的审计标准和准则的基础上,建立一系列与新情况相适应的新的审计标准和准则,以规范计算机审计业务。具体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对电算化系统的要求。包括系统设计、开发、运行、维护等的标准,以及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②对审计业务的要求。确定具体的计算机审计标准、审计过程、审计效果评价指标及审计人员技能水平标准。③对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要求。明确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步骤、审计应用软件标准及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可用性和适合的计算机设备。 3.加强审计方法与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研究。目前,虽然我国也研制了一些审计软件,但运用的为数不多,大部分还停留在检查输入前的原始凭证和直接检查处理打印结果的手工审计打法上。随着计算机硬件的不断更新换代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电算化系统也有了很大发展。显然,这时手工审计方法已达不到审计的目的,审计人员承把的审计风险也不断增加。因此,迫切需要采用新的审计方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研究:①有组织、有步骤地组织会计专家、审计专家、计算机专家组成研制小组,尽快研制通用审计软件,以适应不断增长的电算化系统审计的需求。②开发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一方面可以引入西方最新审计技术和软件。将其汉化,为我所用;男一方面,开发自己的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要保证以上两项工作顺利进行,需要有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因此,我国政府及各地方政府对计算机审计应有充分的认识和考虑,从经济发展的整体要求出发,做出全面安排。 知识经济论文:知识经济与财务创新 一、财务观念的创新 1.泛财务资源观念。传统财务学中的资源概念通常指的是资本,基本上属于硬资源的范畴。知识经济对企业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影响是改变了企业的资源结构,并丰富了资源的内容。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企业必须确立新的"泛资源"财务观念,并以此拓宽理财的范围。泛财务资源概念是对传统财务资源概念的延拓。在这里,它被定义为:"对企业有用或有价值的所有部分的集合"。从形态上划分,泛财务资源可以分为硬财务资源和软财务资源两大类。其申,硬财务资源是指客观存在的、在一定技术、经济和社会条件下能被企业利用的有形资源,其构成主体是自然资源和传统的财务资源;软财务资源是以智力为基础的或无形的资源,包括知识资源和时间资源等。根据现有的研究文献,知识资源通常被划分为四类:(1)市场资源,即企业通过其所拥有的与市场相关联的无形资产而获得的潜在利益的总和,包括企业品牌、商誉、顾客信赖度、营销网络与渠道等;(2)知识产权,包括生产技术原理、专利权、商标和服务标识、版权、土地使用权、技术诀窍和商业秘密等;(3)人力资源,即企业中每个人优秀品德和能力的总和,包括领导和职员的技术专长、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领导能力、开拓能力、管理技巧及团队精神等;(4)组织管理资源,指企业采用的技术、工艺、生产流程和管理方法等,用以保证企业正常运转的基本的知识因素,如企业文化、管理哲学和管理方法、信息技术系统和网络体系、财务结构和融资关系等。2.融智比融资更重要观念,从一般:请记住我站域名意义上说,软资源对硬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决定性作用,这个作用的结果又反馈于整个泛资源系统。硬资源是被动的,软资源是主动的,人往往利用软资源来开发和利用硬资源。软硬资源的这个关系在知识经济时代表现得更加明显。工业经济时代,对企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战略性资源为硬资源即传统的自然资源和财务资源,而知识经济则将战略性资源转移到知识、信息及其创新能力上来,软资源或知识资源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首位资源。据西方学者测算,本世纪初知识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仅为5一20,如今已达60一80。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预计将达90。知识经济的主体是知识型企业,而对知识型企业来说,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已不再是硬资源而是知识起源。有鉴于此,企业在理财时应确立"软资源第一"的观念,并通过合理的资金运作,培育和扩张软资源,以此优化企业资源结构,顺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 3、人本财务观念。"人本管理"是与"以物为中心"管理相对应的概念,它要求把人作为"社会人"或"文化人"而不是"经济人"来看待,要理解人、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人本管理是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企业的每一项财务活动均由人发起、操作和控制的,其成效如何也主要取决于人的知识和智慧以及人的努力程度,因此,在财务上贯彻以人为本的观念是必然的也是可行的。贯彻"人本财务观念"要求做到:第一,增加人力资源投资,提高企业领导和员工质量;第二,推行财务分层管理和全员财务管理,实行民主式和参与式财务管理,提高员工对财务的参与意识;第三,加大软资源投资力度,为培育企业文化和良好人际关系创造优良环境。 二、财务目标的创新 普遍的观点认为,公司财务的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从"产值最大化"和"利润最化"到"股东财富最大化",无疑是认识上的一大迸步,但仍存在缺失。首先,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观点仅考虑了硬资源而忽视了软资源问题;其次,在资源分配问题上存在"狭隘主义"观点,在资源配置上仅考虑了股东而忽视了企业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正常需要以及非人类的资源分享主体的需要,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再次,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观点所追求的是单纯的"经济效率",当企业资源配置有利于股东财富增长时,就被认为是优化的,否则就认为是非优化,照此目标运行,难免不会导致资源环境的破坏。 从一般意义上说,企业资源配置的目标就是通过合理地分配资源便其利用达到最优化。这里涉及三个问题:一是配置什么资源,二是将资源配置给谁,三是如何判断配置优化的实现?在知识经济条件下,财务目标体系结构的这三个组成部分的基本框架如下: 1.泛财务资源配置。资源配置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企业财务的对象是微观资源配置。财务所配置的资源应是"泛资源",如上所述,它在结构上是由硬财务资源和软财务资源组成。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硬财务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和相对价值下降,而软财务资源的作用和相对价值在上升。因此,企业的理财应在尊重硬财务资源在整个泛资源系统中的作用的同时,重视软财务资源的战略作用及其对硬资源的调控作用。 2.利益相关者——泛财务资源配置主体。在知识经济时代,泛财务资源配置的主体是企业的所有"利益相关者"而不仅仅是股东;这里的利益相关者,是指与企业存在利益关系的个体和群体,而不管这种利益关系是直接还是间接的。在如今多元化的社会里,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也是多种多样的,而企业的管理层通常把利益相关者分为第一级和第二级。其中,第一级利益相关者被认为是同企业之间拥有正式的、官方的或契约的关系,包括出资人(股东与债权人)、员工和顾客,其他利益相关者如所在社区、特殊利益团体和社会公众等,都被列入第二级。在产权理论的研究中,近年来兴起的"共同所有权论"和"利益相关者合作产权论",将企业视为"一种治理和管理着专业化投资的制度安排"和"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一组合约"。这里的"利益相关者"概念特指向企业投人"专用性资本"(包括"特型实物资本"和"特型人力资本u的个人和群体,这些专用性资本构成"企业剩余"生产的物质基础,而任何控制着这些联合专用性资本中任何一种的一方,必然会要求获得由整个企业所创造财富中的剩余,从而成为企业的产权主体。新的产权理论实现了从"股东至上逻辑"向"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的转变,既扩大了产权研究的视野,又给我们从更宽广的产权 和利益基础上反思传统的财务目标观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当人们看到美国ibm公司把其目标定为"为员工利益、为顾客利益、为股东利益"共同服务时,多少会对流行的单一的"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观点发生动摇。而新的产权理论的基百就是对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重视,这正是符合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和要求的。不过,新的产权理论中的"利益相关者"概念在结构上还是偏窄的,局限在"第一级利益相关者"上。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要求来看,"第二级利益相关者"也应当纳入泛财务资源配置的范围。换句话说,企业在配置财务资源时,必须考虑其全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有不同的财务利益要求,投资者期望其资本有效增值最大化,员工期望其薪金收入最大化,政府期望企业的社会贡献最大化,公众期望企业的社会经济责任与绩效最大化,等等。企业的理财,兼顾和均衡各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利益要求。这样定位财务目标,既考虑了出资人的利益,又兼顾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既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又体现可持续发展财务的特征。 3.泛财务资源配置规则。在泛财务资源的配置、开发利用与分配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这种规则最基本的思想应体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然而在现实中这两个方面又难以兼顾,要么忽视公平去获取效率,要么牺牲效率去实现公平。泛财务资源的配置规则可以作为一个体系来设计,包括社会规则、人的规则、经济规则、资源规则和环境规则等方面,后两者又可统称为生态规则。这里我们不妨举一些基本的规则,如公平与公正属于基本的社会规则;帕累托最优属于基本的经济规则;"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属于基本的生态规则。为了便于操作,每一类规则还可以细分为若干细则。资源配置规则的缺失必然会发生利益相关者过度"拥挤"和"摩擦"的问题,最终将危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三、财务治理结构的创新 企业治理的核心是财务治理,公司法所规定的公司治理权配置的核心是财务治理权的配置。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企业财务治理结构也应当进行相应的变革与创新。其要点是: 1.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财务治理。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不仅有财务利益要求,而且也都应有参与企业财务治理的资格和权利。这个原则在实践中的贯彻方法,就是利益相关者共同组成企业财务治理结构,尤其是让员工、债权人等第一级利益相关者进入财务治理结构。财务是分层管理的。早在1994年,汤谷良博士就从现代企业法人财产权的性质和地位出发,提出企业财务应当划分所有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和财务经理财务三个层次的观点,并认为经营者财务处于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同时,财务还是分权治理的,财务决策权、财务监督权与财务执行权分而治之,分属于三个彼此相独立的财务治理机构,即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监事会及以总经理为首的行政指挥系统。让员工、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迸人财务治理结构,实际上主要是进入财务决策机构和财务监督机构。这个做法,80年代以来实际上已经成为西方企业财务治理制度演进的一个趋势。如1988年德国i叨家大公司的496名监事申,员工代表平均占48·9,英美法系国家虽不要求员工直接进人董事会,但通过劳资纠纷的谈判参与多层次的财务决策已是普遍现象。此外,银企人事结合也已成为西方企业财务治理的重要机制之一。1983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25名董事中,金融界占5名。鉴于银行是我国国有企业资金的最大供给者和企业风险的最大承担者,建议在设计我国企业的财务治理机制时也不要忽视银行的参与作用。 2.人力资本最大者拥有最重要的财务控制权。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企业财务治理,并不等于控制权要平均分配,主要的财务控制权总是由经营者掌握。这与汤谷良博士提出的"经营者财务处于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的观点是一致的。历史地看,企业经营者经历了一个从"财务资本最大者"向"人力资本最大者"的演进过程,并且这一过程与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过程是相吻合的。据美国学者统计,1950年时企业界最高领导层中有30是富豪家族的后裔,而到1976年就只有10了。另外,在200家大工业公司中,后个人所有或家族所有的在1929年占到55,而到1963年只占15·5。现在,除极少数大的家族仍握有一些企业的多数股票外,其他家族的股票大部分都已分散出售,家族的成员也几乎全部退出大企业的领导,只有极少数的家族后裔仍在一些公司的董事会中挂个召,并不担任实际职务。 工财务相机治理。人力资本主导企业财务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经营者治理财务无效时,财务控制权就会向非人力资本或财务资本所有者转移。财务资本所有者主导控制的选择依据,是对企业贡献和风险的大小,这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是有差别的。在股权分散的公司或银行资金占主导的公司里,贡献和风险承担最大者通常是银行,因此财务相机治理的含义通常也被解释为一种在有银行举债条件下的控制权配置。意思是:经营者主导财务控制得以保持的条件是企业财务生存能力,当经营者偿债困难时,银行就会出面干预企业财务与经营。银行在企业财务出现困难时主导财务控制,也是80年代以来新型银企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美国学者明茨和施瓦茨对1977一1981年间美国主要金融机构通过贷款千预和控制工商企业的42个案例的研究,证明了财务相机治理机制的现实性。 4.知识和信息专家参与财务治理。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务治理结构尤其是作为财务决策机构的董事会,应当是知识型的。做到这一点,董事会成员中除各类利益相关者代表外,还应吸纳外部的知识和信息专家参加,这些专家的职能是参谋型而不是控制型的。近一、二十年来,许多西方大公司的董事会构成中外部董事有日益增多的趋势,如ibm公司有74,英特尔公司有62门旺丁公司有91。他们中"的大部分不是产权所有者代表,而是有知识和经验的相关公司的领导人、大学教授、 律师、咨询专家和社会知名人士等。 四、财务内容的创新 资本通常被理解为财务的起点和对象,财务学的核心是"研究资本的生产力问题"。工业经济时代的战略性资本是财务资本,因此形成于这个时代的财务学也是研究财务资本的财务学,其核心问题是解决财务资本的合理筹集与配置。很显然,这种以财务资本为核心的财务学是不能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财务学的内容必须进行调整与拓展。 1.将知识资本纳入财务学范围。主要研究知识资本的构成、知识资本的培育、筹措、分配、运营及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等问题。企业要把知识资本作为对未来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战略资本来培育,需要财务的有效配合。一方面,企业应把培育知识资本作为理财工作的内生性要素来看待;另一方面,财务在运作资金时要有利于知识资本的培育,并将其作为最重要的理财战略。财务所筹措的资本,应当既有财务资本,又有知识资本,应尽可能多地吸收外部知识资本来改 2.将资本经营纳入财务学体系。知识经济加剧企业的技术竞争与商品竞争,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应善于寻找和开拓新的盈利空间和机会,资本经营就属此类。资本经营是对资本的筹划和管理活动,其类型有三种:一是资产重组,即通过调整资产存量和增量结构和资产功能来提高资产运作效率的经营活动,具体方式有多元化经营、兼并与收购、剥离与分立、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等;二是负债经营与债务重组,债务重组的具体方式有以非现金资产偿还债务、修改负债条件及债权转股权等;三是产权重组,即通过产权主体的换位、产权主体的多元化、产权功能的分割等提高资产运作效率的经营活动,具体方式有股份制改造、股份合作制改造、产权转让、合资与联营、承包制、租赁制、授权经营、托管、破产等。资本经营活动中,收益、成本与风险并存,因此应研究对资本经营进行科学决策和有效控制的程序和方法,并将其纳人财务学的体系,同时还应研究制定一套资本经营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3、土建立利益相关者财务学体系。主要研究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财务要求、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财务权利及行使方式、企业对利益相关者财务要求的回应等问题。以此来拓宽财务学的视野,将现有的"股东财务学"和"股东一经营者一财务经理"三位一体式财务学,拓展为为所有利益相关者服务的"社会财务学"和"可持续发展财务学"。 4、改革成本管理的内容与方法。知识经济对企业传统的生产工艺技术和经营管理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信息及时反馈系统"、"作业流程电脑化"、"特别作业班组制度"、"灵活制造"、"零仓储(jit)管理"及"网络经营"等一系列新的生产和经营管理制度和技术的出现,都要求研究和建立相适应的新型成本管理制度如作业成本管理等。同时,产品寿命周期的缩短以及知识产品的大量出现,也要求对传统的成本管理控制的内容和方法进行重大改革和发展。 知识经济论文:知识经济呼唤现代教育技术的创新 我们现在的教育,从体系到内容,从人才培养目标到教学方法。都是为工业经济服务的,是为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培养人才。知识经济的到来,必然会向现代教育进行猛烈冲击,提出严峻挑战。 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这就要求教育要大力培养创造性人才。而现代教育是为工农业经济培养人才,这就要教育必须彻底变革,要将重点放在学生能力上,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不是天生的,他虽然和人的天赋有一定的联系,但根本上是后天的培养和教育的结果,靠的是创新教育。“应试教育”有许多弊端。但主要的弊端是在统一的考试内容、形式下按照统一的标准评判学生,它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反而,在很大的程度束缚学生创造性,迫使学生走上“死读书、读死书”的死胡同。相对国外教育,我国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足。由“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就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为21世纪培养和造就更多的创新人才。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启发引导、和学生积极参与的方法指导学生开动脑筋,寻找问题的可能性答案,帮助学生独立的思考和探索。养成对问题,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对问题主动思考的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既要“学会”又要“会学”。给学生必要的设计、发明、发现和创造的方法训练,使学生了解、掌握创新的规律和特点。以及创新主体必备的素质和条件,从而自觉地培养创新意识和训练创造能力,使学生既能独立思考又能科学地思考,从而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电脑、网络的普及,信息迅速增加与快速流通,给教师的教学带来更多的教学手段。改变了以前那种一语言、符号刺激为主要信息传递方式的教学,而代以图象、语言、符号多种方法综合传递方式的教学。在教学中使用多种有趣的 方法,如演戏法、游戏法、实验法、模拟法等。比如定理规律的教学,不再只是在黑板上进行枯燥的推导与口头讲解,而会是根据需要采用各种方法,譬如图示、讨论、计算机模拟、自学、电影、录象、技巧实习等。也可以是用图象勾画出演进的轮廓图,用音像模拟发现的过程,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中领悟发现的奥秘和乐趣。 先进教育技术的应用,是教师所做的不再是讲解,更多的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学习内容、学习进度提出计划和建议。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是指导学生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使学生主动理解教学内容,主动学会写文章、构思计划和完成其他学习任务。 知识经济论文:知识经济与成本核算 会计的发展取决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管理要求的提高,无论是“结绳记事”、“四柱清册”、“龙门账”、“复式记账”的产生,还是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等会计新兴学科的形成都证明了这一点。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作为一种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对当今社会经济的形势、对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等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对企业的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核算等提出严峻的挑战。本文仅就知识经济条件对成本会计环境的影响及如何适应知识经济社会,改进当前成本核算体系进行阐述。 知识经济与成本会计环境 1、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将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 工业经济社会中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即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消耗。产品成本构成中直接材料消耗一般占65%,直接人工消耗一般占20%,制造费用的消耗一般占15%。知识经济社会中生产的三大要素将变为四大要素,知识将成为生产要素的重要构成部分。企业之间竞争的成败关键因素已不再是资本资源,而主要是知识资源。与此相对应,企业资产的主体已不再是有形资产,而主要是知识资产即无形资产。因而企业必须适应新的生产要素的消耗和企业资产结构的变化,改进成本的计算。 2、网络公司的出现改变了成本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 网络公司的出现,使成本会计核算的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首先成本核算的主体发生了变化。由于网络公司只是一个虚拟公司,因而进行成本核算时,传统意义上的核算实体已不复存在,对于某一交易业务,要么是虚拟公司的各方独立地进行成本核算,要么组成一个临时的“联合财务部门”进行核算,但这些与传统的成本核算实体都有本质的区别。其次,成本计算的期间也发生了变化。由于网络公司只是一个临时性组织,当某项交易完成后立即解散,因而在成本计算时似乎没有必要将短暂的经营期限再划分为若干个会计期间(即成本计算期),网络公司的出现使成本计算期与经营期的一致不仅可能而且必要。第三,成本计算的内容及方法将发生根本性变化。网络公司出现后,现行的制造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占全部生产经营管理成本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小,成本构成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美、日等国成本资料显示,成本构成中直接材料所占比重不足20%,工资所占比重不足10%,其余大部分都是知识资源的消耗和一般费用的消耗。成本内容的变化和成本结构的改变,与之相应的成本核算方法必将相应地变化。 3、适时生产管理系统的出现使“零存货”成为可能 知识经济社会中,先进的计算技术和网络技术将普遍地运用到企业的生产和营销过程,企业的电脑一体化制造系统将成为现实。企业整个生产经营系统将完全自动化,不仅企业内部各工作站、制造单元可以形成自动化的网络,而且还可以向企业外部的各供销客户延伸,联成一体。此时,传统的推动式的生产系统(即依照计划组织货源,前一工序完工入半成品库后转入后一工序,最后工序完工入库等待销售)不仅使大量的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的存在导致资源闲置和浪费,而且也增加了成本计算工作量,使得在进行成本计算时必须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等来计算生产用料的实际成本和本期已售产品的销售成本,必须将各工序的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间分配,必须计算和结转各种成本差异,成本计算工作既复杂又带有人为估计甚至是人为的调节。企业实施电脑一体化制造系统后,新的适时生产系统也将成为现实。适时生产系统将一改过去推动式生产系统下后面工序的被动地位,前面工序必须严格按照后面工序所要求的数量、质量和时间来组织生产,原材料的供应、前面工序对后面工序产品与劳务的提供、产品的销售等都必须“适时”到达,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必须相互协调,像钟表一样准确无误地运转。在这种由后向前拉动式的适时生产系统下,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等库存已显得多余。“零存货”的出现,对现行成本核体系将产生巨大的冲击。 4、企业生产组织的特点将发生变化 在知识经济社会,人们的物质财富将极大地丰富,人们的社会需求也丰富多彩,企业的大批量生产将被为满足客户特定需要的“顾客化”生产所取代。企业在生产的组织与安排上必须体现出适应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小批量生产和批别核算将成为企业生产、成本核算的主要特点。 现行成本核算体系的不适应性 我国目前采用了国际通用的制造成本法,这与现行的经济环境相适应。知识经济的到来改变了现行成本核算的环境,现行的成本原理与核算方法已越发显示出它的不适应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成本核算的内容应进一步拓宽。既然知识资源已成为生产要素的主要因素,因而知识资源的消耗理所当然地应成为产品成本的构成部分,而现行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都将无形资产的价值摊人管理费用,没有记入产品成本,这显然已不符合知识经济下成本的内涵,因此,如何完整地核算企业的无形资产,并将其价值记入产品成本将是成本会计的紧迫课题;同时,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创造发明知识、掌握和使用知识的人力资源的价值也应是成本核算涉及的对象;此外,知识经济社会中企业追求的将是“双盈”效益,因而环境成本也将构成成本核算的基本内容。第二,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亟待改进。制造费用的内容和金额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初制造费用只占人工成本的近60%,且占全部 产品成本的比重也只有10%左右,将制造费用按照各产品的生产工时或生产工人工资的比例在各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既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又不影响成本计算的准确性,然而现在的制造费用其内容越来越多,金额越来越大,已相当于人工成本的300%左右,有时甚至达500%至600%,且占全部成本的比重已大大提高,如果仍然按照各产品生产工时或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对其进行分配,则会使工艺程序复杂、产量不高的成本偏低,使工艺程序简单、产量较大的产品成本偏高。产品成本资料的失真,将影响根据成本所进行的各种决策。第三,分步法。品种法的核算显得必要性不大。知识经济社会中,企业的生产将由以前的生产导向型变为消费导向型,生产厂家应根据顾客的不同需要进行生产,小批量“单元生产”和批别成本核算将成为主要特点。此时,繁琐复杂的分步法显得没有必要,分批法的成本核算将成为成本核算的唯一的基本方法。第四,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将不再存在。由于适时生产系统、零存货及顾客化生产的出现,企业的生产将以小批量的单元生产为主,加之技术的进步,使产品的生产周期大大缩短,从而使产品的生产经营周期与成本计算期有可能始终一致,当生产经营期与成本计算期一致时,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将不复存在。 迎接知识经济,改进成本核算 1、改进对无形资产的核算 我国目前财务会计中涉及的无形资产仅有专利权、商标、商誉、版权、土地使用权、特许经营权和专有技术,对于自创的无形资产很少单独进行准确的计价和核算,且无形资产的价值都在不少于周年的期限内均衡地摊人管理费用。然而,知识经济社会中无形资产的内容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目前美国评价公司时涉及的无形资产已达20多种,且有日益增多之势,除了以上所列内容外,还有公司名称、企业品牌、服务品牌、业务伙伴、融资关系、长期顾客、职工的教育状况、业务能力、工作能力以及企业文化。管理水平和各种有益协定等等。这些无形资产已构成企业资产的主体部分,成为企业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因而必须改进现行的无形资产核算。第一,正确计量各种无形资产,提供完整的核算资料。企业的无形资产一般有外购、自制和接受投资三种。对于外购的无形资产应以实际支付的价款计价入账;对于接受投资的无形资产应以评估价值或协议价值人账;对于自制的无形资产则应以其研究开发成本或未来收益的现值计价入账。第二,应将无形资产的价值摊入产品成本。知识经济社会中,有形资产的地位急剧下降,产品成本中知识资源磨损价值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如果无形资产还像现行财务会计那样核算,则产品成本会严重失真。因而计算产品成本时,应计算四大生产要素的消耗特别是知识资源要素的消耗,对于有些无形资产如商誉、企业品牌、管理方法等在摊销时,可保留其传统的核算方法,将其价值摊入管理费用;对于服务品牌、业务伙伴、长期客户等无形资产可以在其摊销时记入“经营费用”,也可以仍然记人“管理费用”;对于职工教育状况、工作能力、业务能力等人力资源则应摊销记入成本;对产品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的一些技术。利等无形资产则必须在摊销时记人产品成本,可增设技术、专利、人力资源等成本项目进行核算。第三,适当调整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知识资源一方面具有可重复使用的特征,另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其更新换代的速度比较快,因而应适应其更新的速度调整其摊销的期间和方法,可以像当前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那样采用快速摊销的办法,也可以适当缩短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这样,既能准确地核算无形资产,又能准确地进行知识产品成本的计算。 2、改进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引入作业成本计算方法 现行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不能准确真实地反映各产品的成本水平,因此必须加以改进。笔者认为改进方法有二:其一是区分各种不同的制造费用,分别采用不同的分配标难。这种方法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因为各项标准可能会因时因地不断变化。其二是从根本上改变现行的分配方法,引入作业成本核算。由于作业成本是从成本动因上寻找各项费用的分配标准,从而可以从根本上消除分配标准不科学的弊端。 作业成本计算是以作业为核算对象,核算各个作业所耗的生产资源,计算出各个作业的成本,然后按各最终产品所耗用的作业数量将各作业的成本分配计入各最终产品,从而计算出各种最终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简而言之,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原理就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进行作业成本计算必须解决以下问题:第一,作业的划分。一方面要树立新的企业观,即把企业看作是最终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看成是一个由内到外的作业链;另一方面企业的最终产品,既是一系列作业链的集合体,同时又是各个作业价值的凝集体,即价值链的集合体。只有在这种思路下,才能较为准确地划分出最终产品从设计到生产,直到最后完工销售的各项作业(包括增值性作业和不增值性作业)。对于作业的划分,在电脑一体化制造系统和适时生产系统下,作业(也叫作业中心)的划分将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一般可以将增值作业划分为直接作业与间接作业,而间接作业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批次动因作业、数量动因作业、工时动因作业和价值管理作业等;不增值作业可以根据具体的作业类型单独核算其所消耗的资源。第二,准确记录各作业中心的资源消耗。可以设置各作业中心资源耗费明细账,在各项生产资源耗费时按其各受益对象分别记入各作业中心,从而计算出各作业中心的作业成本。这是正确进行作业成本计算的基础工作。第三,按照各产品所耗作业的类别和数量将各作业中心的作业成本分配计人各最终产品,从而计算出各最终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第四,进行作业分析,降低产品成本。对于不增值作业应尽可能消除,对于增值作业也应尽可能降低其资源的消耗,只有这样,才能降低产品成本。这正是由作业成本核算引伸出来的作业管理思想,也是作业成本核算应该也能够取代传统成本核算的根源。 当然,实施作业成本核算有其必要的前提条件,即企业应实行电脑一体化制造系统和适时生产系统,而我国当前大多数企业还不具备这些条件,因而目前我国实行作业成本核算为时尚早。为此,一方面应改进我国现行的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和分配方法,另一方面应积极创造条件,在生产自动化程度较高、技术含量较大的企业进行作业成本核算的试点,通过试点,解决作业成本核算理论和实务中的众多问题,待条件成熟时再全面推行。 知识经济论文: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现代行政管理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于对知识资产的创新、应用、管理与提升。因此,对员工绩效管理的评价重心也必须转移到知识创新的能力与效益方面来。本文仅对此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要树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理念 世界管理大师杜拉克的《巨变时代的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代表。此书鲜明地提出: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出现了一个新的工作者群体,即“知识工作者”。他们与以往的资本经济时代的劳动者有一个根本的不同,即他自身掌握着部分生产工具——知识,而不像传统的劳动者一无所有,只能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从杜拉克的这一观点出发,知识经济时代资本家与知识工作者的关系,已不再是纯粹的雇佣者与被雇佣者的关系,而是有着不同程度的“合伙人”关系。特别是在策划设计、咨询顾问等行业,这种“合伙人”关系表现得更加明显。人们认为,当今世界正在进入“智慧家”要与“资本家”平起平坐的时代;智慧家拥有过人的经营智慧或管理智慧或研究开发智慧,其大脑无异于一座金矿。在国内,特别是深圳的一些企业,如华为,甚至打出了“知本主义”的旗号,即把知识转化为认股权、股利和红利。在股权安排上,让最有才能的人拥有重要股权。这样的管理极大地发挥了知识工作者创造力,促进了企业的成长与壮大。 二、要改进对知识工作者的管理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对知识工作者的管理方式也要相应改变。按照杜拉克的观点,由知识型工作者组成的现代组织,已不再是老板和下属的关系,而是一种团队式的、平等的关系。管理者在这种团队中的工作已不再是命令,而是激励。知识型工作者不像传统的工人那样受到机器的支配,容易受到有效的监督。相反,机器在知识型工作者手里能产出什么产品,以及产出什么质量、什么档次的产品,几乎完全取决于知识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离开知识型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机器就是一堆废铁。 知识型工作者由于自身掌握一种生产工具即知识,因而比传统的劳动者拥有更大的独立性、灵活性、自由性,而且他很容易“跳槽”;而他的位置并不像传统的劳动者那样容易替补。知识型工作者的“跳槽”往往给企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他离开公司,受损失的不是个人,而是公司自己。因为知识型工作者往往是组织中某一领域的权威人士,否则他就是无用的。组织付给员工工资并不能得到他们的忠心,关键是要给他们提供运用知识的机会,使其价值得到实现。对于知识型工作者的劳动,既不好实行计时管理,又不好实行计件管理;既不好光靠高薪高职“购买”,又不能仅用“哥们意气”去笼络;既要给他们提供比较优越、宽松的工作空间,使他们能不受打扰地、自由地从事创造性劳动, 又不能放手不管,不加引导,因为即使他们确实整日都在为公司的事情冥思苦想,没有正确引导,没有良好情绪,也难以激发灵感。由此可见,“知识经济下的人力资源开发”实在是一门崭新而艰巨的课题。 三、实施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策略 1.加强网络技术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现代管理的前沿性工具,但是这些技术都没有在我国的行政管理中被广泛运用。就拿网络技术来说,有的企业行政人员连上网是怎么回事还不很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应切实加强对行政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教育,使他们掌握最起码的信息管理知识与应用技术。 2.提高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有知识的领导,没有知识就无法胜任工作。企业领导与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学习领导科学,学习管理社会和行业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现代科技基础知识。同时还要学习好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以适应履行职责的需要。现在知识更新速度难以想象,必须坚持终生学习,补充和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学习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学风,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切忌摆花架子、卖弄知识、名词堆砌和脱离实际。 3.改进行政绩效管理。行政绩效管理是通过绩效评价对被评价对象按照制定的指标,参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对被评对象在一定时期内的工作进行考察、评定、奖励和相关培训的活动;探索和创造可以反响的组织目标、组织价值的新视野;依次建立起激励与约束机制,促进其管理思想的完善和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绩效评价是绩效管理的前提,对被评对象激励与约束的依据来自于对其所进行的绩效评价结果。绩效评价是绩效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有人直接称其为绩效管理。绩效评价是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一定的评价标准,运用一定的数理方法来评价。这种方法从主观愿望上是要实现全面、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他们所取得的业绩和效益,找出被评价对象之间的差距和优势,帮助组织成员了解他们对于实现组织目标的理解与贡献,据此扬长避短,优胜劣汰。但传统的绩效评价却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四、结论 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充满激情与机遇、富有诱惑力又具有挑战性的时代,我们只有搏击进取,开拓创新,凭借对知识、技术、信息、人才的高度重视,有效地运用各种措施与手段,通过不同的途径,实现管理的现代化,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增强竞争实力和综合国力,从而踏上可持续、协调的发展轨道。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要实现行政管理的现代化,管理者就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念。而最主要的是要有创新意识,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着眼于当代经济的发展,就必须紧跟时代的主题,实现网络信息化,这是行政管理与信息高速 公路接轨,达到最优化的必由之路。 知识经济论文:知识经济条件下财务务管理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使传统财务管理面临严峻挑战。财务管理要适应新形势 ,必须有新的发展思路 ,其发展思路可概括为 :强化知识资产管理 ;建立网络财务 ;推行财务资源 ;改进财务报告模式 ;实施财务再造策略。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使传统财务管理的思想、手段和方法 ,都面临新挑战。本文仅就知识经济对财务管理所产生的影响及其发展思路 ,作一探讨。 一、知识经济对传统财务管理的冲击 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 ,占主导地位。而且经济的发展 ,也出现巨大变化 ,如商标、专利等无形资产 ,在社会经济中的比重和作用 ,大大增大 ;电算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普遍应用 ,使会计处理与传递的速度愈来愈快 ;企业员工以高智力的人材为主体 ;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正在加速占领市场。传统财务管理 ,难以适应这种新形势的要求。针对传统财务管理存在的不足 ,一些发达国家已采取了相应对策 ,这些对策很值得我们借鉴。 二、财务管理发展的新思路 (一)知识资产将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对象工业经济依靠资本和生产型人才 ,而知识经济则依靠知识和知识型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已成为企业最主要的资源 ,知识和掌握知识的员工 ,将成为企业的主要资产 ,而企业的创新能力 ,将成为评价知识资产的主要依据。有人将知识资产定义为 :“知识、实用经验、组织技术、顾客关系和专业技能的拥有 ,这使公司在市场上有竞争优势。”可见 ,知识资产涉及企业的竞争力 ,如商标、专利、商誉、企业文化、经营管理方法等。 无形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的比重 ,明显提高。如美国许多高科技企业的无形资产 ,已超过 50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筹划小组 ,早在 1 995年 3月公布的“财务报表编制”原则说明书中 ,就将资产负债表的项目排列改为 :无形资产、固定资产、流动资产。这充分表明知识资产的加入 ,使无形资产的重要性 ,超过了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 ,使知识资产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对象。因此 ,必须对传统资产计价方法 ,进行创新。 (二)建立网络财务 新世纪的财务与会计 ,面临信息日益集成的严峻考验。企业各信息子系统的分工 ,正变得越来越模糊。企业应建立网络财务的技术构架 ,将各个分立的信息子系统 ,集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网络财务的特点在于 :其一 ,财务与业务的协同。为使企业的业务活动同财务资源相结合 ,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需要运用网络技术。其二 ,在线管理。为加强对下属机构的财务管理与监控 ,及时部署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并作出财务安排 ,通过快捷、准确的在线管理 ,可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其三 ,电子商务。这预示着企业财务管理从思想观念到方式手段 ,发生了革命性的突破。网络财务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与的关系 ,变得更紧密 ,如产品开发活动将会把市场机会与技术可能性 ,结合为一个商业化过程。有了网络财务 ,就可以根据瞬息变化的市场状况 ,重构与分合会计主体 ,在互联网上及时出具“虚拟公司”的实时报告。 (三)推行财务资源 制造资源计划 ,是工业发达国家制造业管理技术的精华。它把企业管理信息 ,按生产过程的客观规律高度集成和快速处理 ,为企业的生产管理 ,提供有效的。应借鉴发达国家制造业的这一管理经验 ,在制造资源构架的基础上 ,把与企业管理有密切联系的财务、销售和经营规划等功能 ,包括进来 ,才能更及时、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生产成本、销售收入及财务状况 ,进而达到企业系统的整体优化。 财务资源计划系统是mrpii系统与财务系统的集成。它包括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供应链统筹和全面流程管理等内容。这一系统的运行 ,能保证以最快的速度 ,提供生产所需的各种物料 ,并进行加工制造 ,准时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用户 ,以满足用户消费的需要。同时 ,它除编制产销流程中各个环节的外 ,还能把每日的营运资源数据 ,及时进行归类整理 ,使管理者随时掌握企业的营运状况 ,以便采取相应对策。 (四)改进财务报告的模式 传统的财务报表 ,是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为主的报告模式。财务人员通过这三张报表 ,对企业的资产状况、已获收益、资金营运等财务信息 ,进行确认、表述和披露。只能定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予以反映与监督。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各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发生了质的变化 ,信息的使用者 ,不但要了解企业过去的财力信息 ,更需了解企业未来的以及非财务方面的信息。尤其是对知识和技术给企业创造的未来收益 ,更为关注。为适应知识经济条件下 ,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新需求 ,传统财务报告模式应进行相应调整 :1 .增设无形资产等重要项目的报表。无形资产是今后财务报告披露的重点 ,它包括各类无形资产的数量与成本、其科技含量、预期收益及使用年限等内容。另外 ,还需增加非财务信息 ,包括企业经营业绩及其前瞻性与背景方面的信息。这些项目所提供的信息 ,均是信息使用者判断企业未来收益多少与承担风险大小的重要依据。 2 .增设人力资源信息表。通过编制人力资源信息表 ,披露企业人力资源的结构、年龄层次、文化程度、技术创新能力、对人力资源的投资、人力资源收益、成本、费用等方面的信息。 3 .披露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企业要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在消耗资源创造财富的同时 ,保护好环境 ,把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披露企业有关资 源消耗、土地利用及环境污染等方面的信息 ,了解该企业应为其行为负多大的社会责任 ,让使用者更正确地认识企业。 (五)实施财务再造策略 管理专家迈克尔·哈默倡导的再造思想 ,流行于欧美各国的企业界 ,正成为一种最新的管理趋势。哈默把再造工程定义为 :“对企业过程的根本性的再思考和重新设计 ,从而使成本、质量、服务和反应速度等具有时代特征的关键指标获得巨大的改善。”在企业管理不断创新的今天 ,“企业财务再造策略” ,应成为企业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财务管理策略。企业财务再造策略要求从零开始 ,用集体智慧 ,将企业财务系统所能达到的理想功能一一列出 ,再经过综合评价 ,从中筛选出最关键、最基本的系统功能 ,并将其优化组合成企业财务运行的新系统。这样 ,既可更明确财务部门各环节的权责利 ,又可降低人力成本 ,提高工作效率 ,使每个员工都处于自主管理状态 ,让顾客导向的观念 ,在整个财务流程中得到体现 ,以发挥群体优势。财务再造策略包括 :财务流程的再造、财务人员的再造、融资机制再造、投资机制再造及收益分配机制再造等内容。这一策略的实施 ,使企业财务资源重新优化配置 ,更好地使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适应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 ,从而改善企业的财务职能 ,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创新能力 ,使企业得以持续发展。 知识经济论文:知识经济对市场营销策略的影响 摘 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网络化和数字化为主要特征的科技创新,将人类社会带入知识经济时代。面对开放性多元化的市场经济环境,知识经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市场营销作为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环节,为企业取得好的经济效益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知识经济;市场营销;营销策略;影响分析 引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促进了当前经济市场的多元化趋向。企业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复杂的开放环境,企业经济管理的市场营销策略也面临着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随着网络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格局正在逐步形成,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正在悄然兴起,代表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从一定角度上说,以科技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经济对于当前的市场营销产生了相当重要的影响。根据知识经济的内涵特征对当前市场营销策略进行科学的分析,探究有效应对策略,对于促进企业经济的稳定发展意义重大。 一、知识经济的内涵特征 现代经济管理理论认为,所谓知识经济,也叫作智能经济,是指建立在科学技术知识信息的开发研究、生产分配及应用推广基础上的经济形态。它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以智力资源的拥有和配置为基础,以科学技术为依托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形式。知识经济区别于以往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以传统工业为支柱产业的经济,是与工业经济、农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理论。当前,随着计算机信息网络化与数字化的不断创新与开发,人类社会正逐步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以科学技术创新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具有科技型、创新性、市场化、应用性等特点。知识经济是在传统经济产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经济理念,是在坚持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同时开发具有巨大潜力的资源来取代濒临耗尽的自然资源,是促进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持续发展的经济形式。知识经济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环境下以知识决策为导向受市场环境制约的经济形态,是以科技、知识、智力、信息等无形资产的投入为主,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流方向。 二、市场营销及其策略的重要性 市场营销,通常是指个人和群体通过创造并同他人交换产品与价值以满足个体需求欲望的一种社会活动和管理过程。交换是市场营销的核心,市场营销既是一种组织职能,也是为了相关目标而创造或传递价值、协调客户关系的管理过程。市场营销策略是企业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立足于顾客需求为基点,根据实际经验判断获取顾客需求量和购买力信息以及商业期望值,并有计划地组织各项生产经营活动,通过相互协调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为顾客提供满意商品和服务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营销在促进经济总量增长方面发挥着协调作用,通过市场营销战略与策略的创新,充分发挥科技生产力功能,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指导企业有效规避和降低市场风险,实现新型产品的不断开发创新和经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市场营销的发展,拓展了企业的市场空间。市场营销注重倡导企业经营与环境保护的系统性与协调性,注重企业经济在市场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市场营销的需求,促进了专业性营销调研咨询组织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第三产业的运行。科学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有助于企业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更好地进行资源优化和配置,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实力,促进了我国企业与国际市场的接轨。 三、知识经济对于当前市场营销策略的影响 (一)知识经济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知识经济促进了社会财富的快速增长,也促进了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同时也形成了消费者在消费需求和消费行为方面的个性化和理性化;开放性市场经济环境,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产品选择渠道,提升了消费者消费对象的可比性。 (二)知识经济对企业产品的影响。知识经济促使企业产品的外延与内涵发生了变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开放性,导致知识科技、信息服务等都延化为商品,由于知识经济核心要素的无形性特征,以知识含量为基础的无形产品价值成为消费者的重要消费对象。 (三)知识经济对商品价格和分销的影响。当前以计算机网络通讯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术创新,对于市场营销过程中的商品价格信息调整与定位实现了快捷化沟通。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市场营销必须适应和应对网上交易销售方式对于传统销售产品方式形成的巨大冲击。 (四)知识经济对企业营销管理的影响。知识经济环境中,高效快捷的网络信息通讯形式促进了企业管理的信息化转型。相对于传统的受地理位置和时间约束的松散型市场营销管理模式来说,知识经济环境下的市场营销管理策略,应面向市场进行信息化和自动化管理转变。 四、针对知识经济对市场营销策略影响提出的对策 (一)创新营销观念。对于企业来说,营销观念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条件。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应坚持市场为导向,立足于顾客需求,依靠科技信息针对顾客需求进行新型产品开发,深化市场营销理念,面对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向,拓展产品的市场营销空间,树立全球营销观念,与世界市场接轨,是企业经济发展的核心。 (二)创新营销策略。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创新主要包括产品、价格及促销的创新。企业产品价值 的衡量是以知识含量为基础。企业市场营销策略必须立足于适应市场需求的技术含量和质量性能,合理的进行产品成本价格控制,扩展产品销售渠道,强化售后服务,并迅速占领消费市场为战略。 (三)创新营销管理。企业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措施,市场营销需要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形式进行管理创新。知识经济时代下的市场营销管理,应基于企业营销的传统管理体系,完善市场营销监管运行机制,构建市场营销的信息、网络化、智能化的协调管理。规范市场营销行为,提高营销效益。 作者单位:黑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知识经济论文:人力资本对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制度结构的影响 摘要:本文分析了在不同经济时代企业制度结构的变化及人力资本在其中的地位,指出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取决于其供给的稀缺性,并分析了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对现代企业制度结构的影响。 主题词:知识经济;制度结构;人力资本 一、引言 经济学理论指出,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的目的是最大化的自身利益。马克思也指出,人类社会各经济时代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与其经济利益有关。企业的不同的利益主体,一方面相互协作,为企业的生存、发展而共同努力,共同创造财富;另一方面,每一个利益主体又都在极力争取和维护自己的利益。企业通过制度结构来规范作为类群的参与者即各利益主体在企业活动中的权、利关系,并借此来引导和整合企业成员的行为。通过企业经营活动组织权力的分配,企业制度规范着参与者类群间的权力关系,从而影响这些参与者在企业决策制度与执行中的行为表现。通过决定经营成果的分配,企业制度规范了参与者类群间的利益关系,从而影响着不同参与者在企业成果形成中的行为特点。 在工业社会时代,土地、劳动和资本是传统生产的生产要素,其中资本是最重要的也是决定性的因素。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美国一些研究经济增长的经济学家根据经济增长理论解释美国经济增长时,发现根据他们的经济增长理论,一国的经济增长在扣除了物质资本的增长贡献以后,仍有很大一部分经济增长无法解释。着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贝克尔等人则把这一无法解释的部分归因于人力资本,从而掀起了一场“资本”理论的革命。 传统意义上的人力资本,主要指人们花费在人体健康、教育、培训等方面旨在维持和增加人的劳动能力、工作技能等能力上的资本投入,主要是一种投资或成本的概念。本文所讲的人力资本,是指参与经济活动的人所具有的各种能力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和价值,主要是一种生产要素的概念。 虽然人力资本概念的提出时间并不长,但人力资本的问题却久已存在。自从有了商品交换、有了最简单的经济组织,人力资本就已经在发挥作用。没有任何一个经济活动是离开了人而单独存在的。只不过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劳动分工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本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会有所不同,人力资本价值体现的方式也各有差异。 二、人力资本在企业制度结构中地位随经济时代的不同而变迁 企业中的不同参与类群间的利益博弈,总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一定的文化观念、一定的制度前提下进行的,不可能脱离和超越所处的时代,与时代的经济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 工业经济初期,企业的利益主体构成是出资者、债权人和雇员(包括管理人员)。他们投入企业的资本分别为:出资者投入财务资本和部分人力资本、债权人投入财务资本、雇员投入人力资本。由于劳动者所要付出的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工作标准和工作结果都有明确的规定,人力资本的产出具有可预期性,且劳动力供给充分,协调劳动关系的知识、技能要求简单,因此资本所有者(出资人)既是企业资本的提供者,也是企业的管理者,与雇员、管理人员、债权人等相比处于优势,资本所有者成为企业制度结构的绝对主体,拥有企业的控制权、利益分配权。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时代的到来,劳动分工加剧了普通劳动知识和技能的专门化和狭窄化,而且决定了分工劳动所需的专门知识的供应的相对稀缺性。同时企业生产、组织形态和内部过程日趋复杂,使企业管理的活动和内容越来越具有不确定性,企业经营成果也越来越具有不可预期性。协调不同劳动者的分工劳动有关的知识、技能愈发重要和复杂,资本所有者难以拥有这样的知识,只能委托拥有相关知识的经营管理人员去协调,管理和管理人员也因之逐渐受到重视,并很快形成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传统股份公司的制度结构。资本所有者将企业的部份经营管理权委托给专职的管理者——职业经理人,而由所有者代表组成的董事会则保留重要决策权、监督控制权,特别是经营者的选择和任免权,从而形成了一种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关系。在这种制度框架下,经营者所具有的高级人力资本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并因而取得了对企业经营管理权。但此时的人力资本仍未取得企业制度结构的主体地位,拥有企业剩余利益的索取权的仍是非人力资本的资本所有者,经营者只是受雇于企业所有者并替所有者管理企业,经营者在“出租”管理才能的同时得到的只是由市场价格决定的固定的收入,企业经营成果——利润的分享与经营者基本无关。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物质资本占主导地位的工业经济时代,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是企业拥有的物质资本。一个企业的物质资本越雄厚,企业的发展条件就越优越。因此,物质资本的所有者在企业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出资人的利益凌驾于其他成员的利益之上,形成了企业权力和利益派生于资本所有者的制度结构,人力资本作为财务资本的附属而存在。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伴随着技术进步和知识更新速度的迅速加快,创新和变化越来越成为企业间相互竞争的焦点以及企业内部管理活动的重点。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经营者不仅需要必要的经营、管理企业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同时要有足够的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能力、推动并实施创新的能力和准确把握机会、驾驭环境变化的能力。而所有这些能力都反映了一个共同特点:创造性和不确定性。这种人力资本作用的特点不仅表现在控制、经营企业的经营者身上,同时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在一般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甚至普遍员工身上。这是与工业时代的显着不同点。当这种更高层次的、以产出和投入过程的不确定性为基本特征的人力资本成为重要的要素资源而且有足够的稀缺性时,财务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相对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财务资本的地位相对下降,人力资本的地位相对上升。人力资本成为企业制度结构的主体。 三、人力资本在企业制度结构中地位取决于其供给的稀缺性 从本质上讲,企业是为某种特定的营利目的,将各种不同性质和形态的生产要素组合在一起,在规定的时间内从事有组织、有目的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组合体。投入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的原所有者(不同参与类群),按照其所投入的生产要素量的大小、质的差异而以不同的方式享受所有者权利,实现他们对企业的贡献。这些要 素的相对重要性决定了要素供应者在企业活动的相对权利地位,决定了企业活动中的权力和利益的分配格局,从而决定了企业制度结构的特征。 生产要素的相对重要性既取决于要素本身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该种要素相对稀缺程度的影响。重要而稀缺的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有更大可能取得企业的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对于人力资本这种特殊的生产要素,其所有者在企业制度结构中享有权利的形式主要受3个因素的影响:人力资本要素本身条件、人力资本要素的稀缺程度和企业组织形态及内部过程的复杂化程度。其中人力资本本身的条件决定了其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人力资本要素的稀缺性决定了人力资本要素的所有者在企业制度结构中享有权利的大小;企业组织形态和内部过程的复杂化程度则决定了复杂人力资本的需要量大小和潜在价值。 四、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对企业制度结构的影响 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正变为最重要的资源,企业的关键任务不是资本积累而是知识积累。这种环境需要一个完全不同的组织结构和制度结构。这种结构的驱动因素使一线的创新力、柔性及联结和应用产生于一线管理实践中的知识的能力。人力资本的稀缺性则越来越高。劳动参与生产资料要素分配成为了一个最为普遍的情况。知识在现代企业中相对作用的加强使权力的行使及对剩余利益分配的控制正逐步转向知识的所有者,企业的制度结构从“资本的逻辑”转变为“知识的逻辑”。权力和利益派生于知识和知识的所有者成为知识经济下企业制度结构的基本特征。 在这种新的形势下,传统的工业社会的企业的制度结构(委托——制)遇到了严重挑战。形势的变化提出了新的问题,也促进了企业制度结构的创新。其中有代表性的制度创新之一就是对经营管理者和企业技术骨干的人力资本的确认。即经营管理者和企业技术骨干享有参与企业经营成果(剩余利益)分配的受益权。在现代西方企业制度结构变革的实践中,企业所有者采用使经营者和企业技术骨干拥有企业的股权(至少是分配权)的方法,如最常见的股票升值权、虚拟股票期权、受限股票计划、以及互换股票等。在国内,经营者和企业技术骨干的人力资本产权虽然没有得到政策和法律上的正式确认,但近年来理论上的探索已经有了较大突破,各地在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的过程中更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对承认和落实经营者和企业技术骨干的人力资本产权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大胆尝试,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上有规范的股票期权(少数在境外上市的公司)、经营者持股计划、虚拟股票、分红权、动态股权等。至此,知识的拥有者不仅拥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财产控制权,同时也拥有了分享企业经营成果的权利。此时的企业,终于成为一个真正的为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利益服务的,为契约各方所共同拥有的实体。 五、结束语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制度结构从过去的资本所有者的一元主体,逐步转变成资本所有者、经营者、员工和其他企业利益相关者在内的多元主体的结构模式。而人力资本作为各个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动力之源,其特有的能动性,加速了其他资源的有效开发,使人力资本投资者的收益数倍于投资物资资本的收益水平,从而保证企业经济实力快速稳定的增长。本文通过探讨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对企业制度结构的影响,研究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组织结构化的过程,对于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权责明确、监督与激励机制完善、科学决策的相互制衡的组织结构与制度安排,使企业经营行为科学化、合理化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知识经济论文:知识经济情境下财务管理的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客观上要求企业财务人员必须树立新的财务管理观念。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将各项财务活动人格化,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财务运行机制,强化对人的激励和约束,才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企业顺利而有效开展财务活动、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 根本保证。笔者认为,当前应当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创新财务管理的工作机制。发展与有效防范、抵御各种风险及危机中取得成功,便是财务管理需要不断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知识经济,财务管理,创新,研究 20世纪是财务管理从独立走向完善的时期。从20世纪初期筹资管理,到二战后的资产管理(内部控制财务管理);从60年代中期的投资管理,再到70年代的通货膨胀财务管理,以及80年代中后期的国际经营财务管理,这五次飞跃性的变化,被称为财务管理的五次发展浪潮。现代企业的管理活动,通过有效的分工和分权的形式,形成了系统的专业化管理模式。在此模式中,有的侧重于物流或人力资源的管理,而有的则主要注重于资金流形式的管理。总之,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是理财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21世纪财务管理所面临的更加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必将对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的研究产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 一、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客观上要求企业财务人员必须树立新的财务管理观念。人本化理财观念。人的发展是人类的最终目标,人是发展的主体和动力,也是发展的最终体验者,从而把人类自我发展提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心地位。据此可以看出,重视人的发展与管理观是现代管理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企业的每一项财务活动均是由人发起、操作和管理的,其成效如何也主要取决于人的知识和智慧以及人的努力程度。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只有树立“以人为本” 的思想,将各项财务活动“人格化” ,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财务运行机制,强化对人的激励和约束,才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企业顺利而有效开展财务活动、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根本保证。 (一)现有大多数财务机构的设置与财务人员的素质严重妨碍着信息化、知识化理财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以快、准、全的信息为导向,数字化技术、信息高速公路将使企业的交易、决策信息在瞬间完成,“媒体空间”、“网上实体”使经济活动的空间变小,这就决定了在知识经济时代里,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有很强的专业知识能力、敏锐的处理接受信息能力及科学理财的能力。在机构设置上,企业财务部门应是管理层次和中间管理人员少,强调结构,具有灵敏、高效、快速的特征。这与知识经济时代对理财人员、理财机构的要求相距甚远,严重妨碍了信息化、知识化理财的进程。 (二)现有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内容已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投资决策需要 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依赖厂房、机器、资金等有形资产,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资产结构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商誉、计算机软件、人才素质、产品创新等无形资产所占比重将会大大提高。而现有财务管理的理论体系中,与有形资产管理相关的内容较为详尽完善,对无形资产管理则涉及较少。 (三)风险理财已是财务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现代企业的理财中,人们已普遍意识到筹资有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投资时收益与风险并存。但是,对知识经济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决策风险、存货风险、开发风险、货币风险、投资风险却意识淡薄,往往不能自觉地去衡量和防范这些风险。因此,如何自觉认识并有效防范、抵御各种风险及危机,使企业更好地发展,已是当前财务管理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亟待创新 人类正在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参考网。知识经济使传统以物质资本为主要内容的配置结构改变为以知识资本为主的配置结构。为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财务管理理论必须以全新的思维方式,拓展出全新的理论视野,表现出与传统财务管理完全不同的新特征。笔者认为,当前应当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创新财务管理的工作机制。 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对象主要以物质运动为基础的物质资本运动,其内容主要包括物质资本的筹集、投入、收回与分配,以及实物资产的日常管理等。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将在企业资本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因而它将成为企 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对象,与此相适应,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也必将发生较大的变化。 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投资决策的重点。在新的资产结构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商誉、计算机软件、人才素质、产品创新等无形资产所占比重将会大大提高。据有关 资料,1995年美国许多企业无形资产 的比重已高达50%-60%.这表明,无形资产在企业 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以及所起的作用已不容忽视,它将日益成为决定企业未来收益及市场价值的主要资产。所以,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最主要、最重要的投资对象。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调整旧的投资决策指标,建立切实反映无形资产投入状况及其结果的决策指标体系。 风险管理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参考网。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受下列等因素的影响,将使企业面临更大的风险:(1)信息传播、处理和反馈的速度将会大大加快。如果一个企业的内部和外部对信息的披露不充分、不及时或者企业的管理当局对来源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信息不能及时而有效地加以选择和利用,均会进一步加大企业的决策风险。(2) 知识积累、更新的速度将会大大加快。 如果一个企业及其职工不能随着社会知识水平及其结构的变化相应地调整其知识结构,就会处于被动地位,就不能适应环境的发展变化,从而会进一步加大企业的风险。(3)产品的寿命周期将会不断缩短。象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产业,其产品的寿命更短,这不仅会加大存货风险,而且也会加大产品设计、开发风险。(4)“媒体空间”的 无限扩展性以及“网上银行”的兴起和“电子货币”的出现,使得国际间的资本流通加快,资本决策可在瞬间完成,使得货币的形态发生质的变化,这些均有可能进一步加剧货币风险。参考网。(5)无形资产投入速度快,变化大,它不像传统投资那样能清楚地划分出期限与阶段,从而使得投资的风险进一步加大。所以,企业如何在追求不断创新 发展与有效防范、抵御各种风险及危机中取得成功,便是财务管理需要不断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将成为企业税后利润分配的参与者。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将成为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是决定社会财富分配的最主要因素,现代劳动者是一种知识型劳动者,他们成为企业的员工,实际上是给企业带来了人力资本。从能带来剩余价值讲,物质资本的增值来源于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比物质资本更具有增值性。在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劳动者已经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有权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有权参与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 反映知识资本价值指标将成为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资本所反映的是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值。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无论是企业的管理当局,还是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顾客等相关利益主体,都必须将十分关心和重视反映企业知识资本价值的指标。否则,他们便有可能低估一些有价值的公司价值,同时也有可能看到一些繁荣的公司中潜在的危机,从而导致错误的决策,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三、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创新的现实意义 财务管理创新是指企业财务管理在实现了量的渐进积累之后,由于相关因素的影响和改变,实现了质的突变飞跃。继承和创新交替演进的过程,就是新的企业财务管理方式的产生形成过程。实际上,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就是一种更有效而尚未被企业采用的新的财务管理方式或方法的引入。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面创新财务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知识经济论文:对知识经济与行政管理的探究 摘要: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包括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使用、转化等全过程,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它具有以下十个特征:产业形态知识化、资产投入无形化、市场全球化、经济信息化、产业构成服务化、知识资本化、发展可持续化、设施网络化、技术数字化、教育终身化。处于世纪之交的人类社会在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逐步推进的过程中,必然会导致管理思想上的巨大变革。为此,本文首先讨论了知识管理的内涵和在行政决策上实现由传统模式向网络化转变,接着分析了以人为本的管理﹑行政管理的信息化﹑行政管理者要终生学习和行政绩效管理,最后做了总结。因此本文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实际应用。 关键字:知识经济; 行政管理; 知识管理; 以人为本的管理 前言 知识经济是近几年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一个新概念。也是目前国内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知识经济的带动下,美国近来表现出“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率 ”的良好发展态势,令世界瞩目。而作为知识经济的子学科“知识管理”则是一个更新的概念。虽然我们似乎还没来得及深人研究。但它在当今的行政管理中。已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行政管理的主要工具和管理模式。 一、知识管理的内涵 目前人们对知识管理的普遍概念是:知识管理是当面对日益增长的非连续性的环境发生变化时,能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和竞争能力等实际情况而做出的一种迎合性措施。本质上,它包涵了组织的发展过程,并寻求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人的发明创造能力这两方面进行有机的结合。这一概念首先从行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阐明了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同时指出知识管理包括人和信息技术两方面内容,它以知识创新为直接目标, 使行政管理在非连续变化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为最终目的。因此,人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与信息的这种相互作用和内在联系决定了“知识管理”是一种对人与信息资源的动态管理过程。我们理解“知识管理”应是以“人”为中心,以信息为基础,以知识创新为目标,将知识看作是一种可开发资源的管理思想。简单地说,“知识管理”就是人在行政管理中对其集体的知识与技能的捕获与运用的过程。从结构上看,它可分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和信息资源的管理两个方面。其目的就是努力寻求信息处理能力与人的知识创新能力的最佳结合。知识管理要求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连结起来,实现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和创新能力, 赢得竞争优势: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的转化,是管理理论与实践中“蹦人为本”的管理主线的进一步体现。知识管理有助于信息处理能力与行政人员创新能力相互结台.进而增强行政单位应变能力和预见能力。 1.在行政决策上实现由传统模式向网络化转变 网络技术不仅能提高行政决策的透明度且能对决策的执行形成有效的监督。有效的监督是政策如实执行的保证,但要对政策进行监督必须先了解政策的制定缘起、内容和执行中的有关规定。过去,由于群众不了解政策出台的过程,无法对政策执行进行比照,即使政策执行中存在扭曲、变形也不知道,监督从何谈起。监督的不易和不力,造成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广泛存在。问题出现并不说明我们没有监督体系,而是体系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上下级间的互相包庇堵塞了正常的监督渠道,公众想监督又怕报复或苦于没有直接的监督渠道,外部监督形同虚设。网络技术的普及,使得行政决策的网络化成为可能。行政决策的网络化大大提高了决策过程的透明度。人们通过网络就可轻易揭开行政决策的帷幕,把决策方案的选择项与个人利益作对照,确定自身立场,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使决策由封闭的暗箱操作过程,变为下级、民众可以参与的开放、民主的过程。民众参与决策过程的同时也更好地了解了政策,为监督政策的执行提供了条件。此外,网络技术简化了监督反馈的传输环节。只要政府有“越轨”行为,民众就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向监督部门举报。同时网络以“秘密”方式进行投标,消除了民众的顾虑,大大提高了民众监督的积极性。 2.以人为本的管理 知识经济时代,一方面知识将日渐成为行政管理中的重要资源,人对知识的掌握和驾驭以及由此而带来的行政管理创新使得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变得更加突出和重要;另一方面,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的自主性,个性化自我价值的实现愿望将得到充分的尊重和释放,这些都是促使行政管理中把对人的关注推到空间的中心地位,以此借鉴和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二、行政管理的信息化 知识经济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高品位的不断创新, 二是以较高的加速度发展,创新越来越快。知识经济导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知识的生产、占有和利用的竞争。要提高竞争力, 行政管理单位必须在获取知识、创新知识、应用知识方面加以提高。所以管理者必须把信息的获取、提炼, 知识的研究、创新, 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作为一项重要的职责。现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一些行政管理单位已设专门的“知识主管”, 其职能是创造、使用、保存并转让知识。 在我国目前的行政管理领域,实际上有许多新的技术手段引入,如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但是这些技术都没有在我国的行政管理中被广泛运用,拿网络技术来说,虽然有些政府部门开始上网,可绝大多数基层政府部门连上网是怎么回事还不很清楚。在这种情况下,首先需要让人们树立起网络的概念。因此,从目前水平来说,对行政管理人员应加强现代管理技术和新兴科学技术教育,培养最起码的管理技术知识。 1.行政管理者要终生学习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有知识的领导,没有知识就无法胜任工作。我们的领导干部和管理者首先必须认真地学习好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邓小平理论,学习依法治国所必须的法律知识,学习领导科学,学习管理社会和行业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现代科技基础知识。同时我们还要学习好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 以适应履行职责的需要。现在知识更新速度难以想象,必须坚持终生学习,补充和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学习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学风,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切忌摆花架子、卖 弄知识、名词堆砌和脱离实际。如果只把学习到的知识作为自己的讲话和修辞,那么我们和发达地区的差距将会越拉越大。 2.行政绩效管理 行政绩效管理是通过绩效评价对被评价对象按照制定的指标,参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对被评对象在一定时期内的工作进行考察、评定、奖励和相关培训的活动;探索和创造可以反响的组织目标、组织价值的新视野;依次建立起激励与约束机制,促进其管理思想的完善和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绩效评价是绩效管理的前提,对被评对象激励与约束的依据来自于对其所进行的绩效评价结果。 绩效评价是绩效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有人直接称其为绩效管理。绩效评价是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一定的评价标准,运用一定的数理方法来评价。这种方法从主观愿望上是要实现全面、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他们所取得的业绩和效益,找出被评价对象之间的差距和优势,帮助组织成员了解他们对于实现组织目标的理解与贡献。据此扬长避短,优胜劣汰。但传统的绩效评价却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组织竞争越来越依赖于对知识资产的创新应用和管理,绩效管理的评价重心也必须转移到知识创新能力与效益方面来。知识经济环境下的绩效评价必须包括知本含量。知识经济的运作使知本的地位跃居于资本的前列,知识的拥有量、拥有类型以及知识的运作方式,成为经济增长的最关键因素,组织管理者面临着在知识方面把战略与运作结合起来的高层需求,组织自己必须根据知识要素和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力量制定知识管理战略,对组织内部的知识资本进行有效的调配;组织的竞争对手不仅应该知道对手的物质竞争力,而且应该知道对手的知本竞争力。并且通过绩效评价促进个人知识组织化,组织知识社会效益化、商品化。 三、总结 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充满激情与机遇、富有诱惑力又具有挑战性的时代,我们只有搏击进取,开拓创新,凭借对知识、技术、信息、人才的高度重视,有效地运用各种措施与手段,通过不同的途径,实现管理的现代化,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增强竞争实力和综合国力,从而踏上持续、协调的发展轨道。 尽管知识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并不完整和丰富 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以往管理理论报难适应新经济的变化发展。因此,知识管理的产生是必然的。不过.作为一种新的、更高的管理形式,知识管理是在传统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本身要有一个成熟和完善的过程,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知识经济论文: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会计 知识经济已在世界范围内初见端倪,它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与经济的结合促进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知识将成为所有创造财富的要素中最基本、最有效的生产要素,从事知识创新、传播和运用的知识劳动者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人力资源成为企业乃至整个社会最宝贵的稀缺资源。对人力资源进行会计核算,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一、知识经济是建筑在知识和信息基础上的经济,它直接依赖于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知识成为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驱动器。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传统的农业经济社会是以耕地和劳动力为基础的;工业经济是以大量自然资源和矿藏原料的冶炼、加工和制造为基础的,衡量经济发展的生产函数,注重的是劳动力、资本、原材料和能源等生产要素,把知识、技术常常似为生产的外在因素;而知识经济则是一种全新的基于最新科技和人类知识精华的经济形态,它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基础,是一种知识密集型、智慧型的新经济形态,知识和技术自然而然地被纳入到生产函数之中,从而使经济效益可以持续递增,因此,农业经济时代,人们梦想占有土地;工业经济时代,人们希望拥有资本;知识经济时代,掌握知识将成为人们的追求,知识成为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创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与效率将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竟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同以往经济形态相比,知识经济的增长不再完全依赖于资本、劳动力、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已转而依赖于知识的积累和运用,依赖于对知识的获得,足以弥补传统生产要素不足而对经济发展带来的障碍。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力和实力,将会由其掌握有形资产的数量转移到拥有知识的能力和服务能力等无形资产的数量上去。例如,美国著名的微软公司总资产在很短的时间就达到143亿美元,其无形资产价值市价已高达1623亿美元,该公司的市场价值已超过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总和。 2、知识劳动者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农业经济时代,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是农民,知识分子游离于社会财富创造活动之外;工业经济时代,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是工人,知识分子是社会生产的指导者或组织者;而知识经济时代,智力劳动者已成为庞大的知识阶层,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知识经济时代的农民已成为掌握农业高新技术的知识劳动者,新时代的工人也是用现代最新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高技术工人。拥有足够知识的脑力劳动者创造出数倍于体力劳动者所创造的社会财富。知识劳动者在知识经济时代占据主体地位,是社会的主流。1981年至1991年,美国就业中的蓝领份额平均降低了3个百分点,而白领份额增加了6个百分点。在日本,专业和技术职业的就业预期于本世纪末增长超过40,几乎比次快增长的群体——办事员及其相关职业快四倍。在美国,到20__年前预计专业和技术职业的就业增长将是36,几乎比工艺和熟练的手工职业快三倍。[1] 作为一个经济范畴,人力资源具有质和量的规定性。从人力资源内部的替代性来看,人力资源的质对量具有较强的替代作用,而人力资源的量对质的替代作用却较差,甚至不能替代。例如,一个高级工程师可以完成几个低等级工人的工作量,而几个低等级技术工人共同工作却难于完成高级工程师所从事的复杂工作。知识经济仍是市场经济,市场竞争的背后是人才的竞争,只有人才才是企业最主要的战略资源。企业竟争的胜负,取决于其是否拥有更多的优秀人才。 3、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标志性产业,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1981年至1992年,主要发达国家的高科技产业的产值增长了1倍多,而同期其它制造业的产值增长了29。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1996年年度报告中指出,其主要成员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0以上已经是以知识为基础的。1997年,美国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知识密集服务出口总值已接近商品出口总值的40。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55以上,而汽车工业只有4。[2] 知识经济将引起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和产品结构的全方位变化。知识经济条件下,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体现着产业发展的新途径;以高新技术为杠杆,推动着传统产业的知识化;以高新技术为武器,促进服务业大发展。就微观经济组织——企业而言,知识密集型企业居于主体地位。人力资源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主要因素。 可见,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会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二、人力资源会计产生于本世纪60年代,在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更具有重要的作用。知识经济时代,最需要的资源,不是物质资源,而是智力资源,知识经济的主体是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具有创新潜能的高素质人才。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将成为企业内部长期投资的主要项目,甚至要超过对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投资。企业对人力资源投资所形成的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及所起的作用已不容忽视。例如,1995年美国很多企业无形资产的比例已高达50~60。这些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日益成为决定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与市场价值的主要力量。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会计要满足企业管理当局及其他相关 机构对人力资源信息的需要。 1、人力资源会计为企业管理者提供评价人力资源决策方案所需要的信息。企业管理者十分关心人力资源投资的效能和效益,并加以追踪评估。在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为实施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企业是从外界招聘还是在内部培训专业人才?在经济萧条时期,企业应当裁减还是保持其人力资源?裁减职工可以立即降低人工成本,并相应增加本期效益,可是到了经济复苏时,社会对人力资源需求增加,企业有可能为重新雇用新职工花费巨额费用,即被裁减职工的重置成本。如何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显然,传统会计是无法解决的,必须依靠人力资源会计。 2、人力资源会计向投资者、债权人提供制定正确的投资和信贷决策所需的信息。传统会计报表并不向投资人和债权人提供企业人力资源的变化情况,以及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在损益表中,传统会计将人力资源的投资成本列为本期费用,而未予以资本化列为资产,未在预期使用年限内按期摊销,从而歪曲和低估了本期收益。在资产负债表中,传统会计在企业资产总额中并未包括人力资产,从而歪曲和低估了企业实际拥有的人力和物力资产总额,以及企业的未来盈利能力。知识经济时代,投资者和债权人更关注企业员工素质、构成,特别是企业的技术队伍和管理队伍、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能力等人力资源方面的信息。人力资源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够更确切地分析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投资比例和投资效果,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出企业总资产中人力资产、物质资产的比例,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 3、人力资源会计向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反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会计信息。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细胞,政府主管机构和社会公众不仅要求企业披露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还要求企业披露其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为了创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以争取社会公众和企业职工对企业经营的有力支持,企业也必须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即企业在谋求投资者权益最大化的同时,必须兼顾企业职工、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人力资源安排方面的贡献。人力资源具有特殊性。企业要为人力资源的载体——劳动者提供就业岗位。有关政府主管部门也需要劳动就业方面的信息。人力资源会计是提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主要信息来源。 我国人力资源存在人口众多、素质低下的问题,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又存在人才浪费和人才短缺并存的局面,存在教育收益率和教育投资比重十分低下,知识分子收入水平偏低,人才流动困难等问题,因此,我国建立和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较西方国家有过之而无不及。 三、以人力资源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组织中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问题的人力资源会计,尽管自诞生已有30余年,目前这门学科仍处在不很成熟、不断探索的阶段,仍难满足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还处于介绍和引进人力资源会计的阶段,理论界对此研究尚处于起步状态,实务中也没有得到应用。但会计界对它研究的兴趣也日渐浓厚,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在我国建立人力资源会计要有一个过程,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深入理论研究,澄清模糊认识,更新传统观念。人力资源能否被视为一项资产,是人力资源会计能否成立的关键。人力资源作为会计资产,必须用货币进行计量。对人力资源的计价,人们会误以为对人明码标价,似乎是对人格的贬低,所以难以接受。明确人力资源、人力资本、人力资产各概念的范畴、特点及其相互间的联系是人力资源会计的基础,人力资源成本项目及资本化、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式是人力资源会计的核心。现有会计模式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已发展为一套较为完整的科学体系,对其每改进一步,都是传统与新生的较量,尤其是将人力资源纳入会计要素中,涉及人力资源的收益权问题,这将影响到政府、企业投资者及其他利害关系集团的切身利益。会计界必须对这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形成共识,才有利于统一思想认识,转变管理人员传统计会计模式下形成的旧观念。 其次,吸收借鉴西方人力资源会计理论和方法研究的新成果,洋为中用。一方面,我国会计界应投入更多的精力深入考察和研究国外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和方法,而不是作一般性介绍,为最终建立适合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会计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又不能照搬照抄。不同的国家,政治制度和历史文化各不相同,进而有不同的人事管理制度,不同的企业和组织,劳动用工制度也有很大区别。因此,人力资源会计在吸收借鉴西方国家有关理论和方法时,必须与国情及本单位实际情况相结合。 最后,开展人力资源会计试点工作。试点单位一般应是人力资源密集、人力资源投资较大,既要有完善的人事档案资料,又要有完善的会计组织和较好的会计工作基础。例如,可选择高科技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单位进行试点。这些企事业单位是人力资源密集的场所,它们往往为招募、选拔和培训人才投入巨额资本,人事部门一般有较为完整的档案材料,可为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的计量提供重要依据。也可有目的选择少数条件较好的中外合资企业作为试点单位,这些单位更易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对人力资源会计易于接受,同时也有利于借助国外的管理人员,为我国培养人力资源会计方面的专业人才。试点的业务应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推广和普及,从而建立起各行各业的人力资源会计核算体系。 知识经济时代,更需要人力资源会计,并会推动人力资源会计趋于完善和成熟。 知识经济论文: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探索 一、 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的关系 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和卢卡斯提出的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积累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内生的独立因素,知识可以提高投资效益,知识积累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源泉;特殊的、专业化的、表现为劳动者技能的人力资本者才是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这些研究引领人们对知识与经济的关系产生了全新的认识。1996年,世界经合组织发表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把知识经济定义为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之上的经济。这预视着人类的发展将更加倚重自己的知识和智能,知识经济将取代工业经济成为时代的主流。一般认为,“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态;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知识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最为重要的资源。知识经济有诸多特征,但最为重要的是资源利用智力化。“劳力资源经济、自然资源经济、智力资源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三个发展的必要阶段,是资源配置的集中体现。而知识经济是以人才和知识等智力资源为资源配置第一要素经济,如何管理与开发这一资源,是更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高度发展,使得国内国际经济形势日益复杂化,企业间愈来愈激烈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在了人力资源上,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们对人才是企业竞争的根本,有了人才,资本才得以向企业集中,企业在竞争中才能得胜的观念认识更为深刻。人力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的理念已经确立。企业家或企业的管理者,已经充公认识到人力资源对企业生产经营和企业竞争力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因此,管理者已经把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提升到了决定一个企业最终成为所有竞争优势的来源的位置。 二、 人力资源的本质是人力资本投资 如前所述,人力资源也是投资,投资就要有收益并伴随着风险。这是我们所熟知的,因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人力资源的投入已经成为企业支出的最大部分之一。有关数据显示,我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其人力资本支出已经达到了26%以上。这就促使企业家对人力资源观念的改变,并运用到了企业人力资源建设之中:即除了考虑为获得人力资源而需支付现值,还将其带来的长期收益作为衡量人力资本支出的重要依据。也就是说,企业家已经把人力资源的成本作为投资在谋取回报。随着产品中所包含的科技含量的增加,企业家们对于知识与利润关系认识的加深,对于知识创造价值的意义更加认识深刻,于此,他们对于能够将知识转化为价值的执行者――人才,就给予了最大的关注与渴求,疯狂挖人才的成本也就规划到了企业投资的一部分。更有甚者,企业家把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作为衡量企业人力资源政策优劣的标准。由此可见,人力资源的本质是人力资本投资,其在产品研发和管理体制上将推动企业进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 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关系 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是管了一些员工,一些人,而是预测这些员工,这些人的经济效能的。也就是组织人力资源需求,如做出人力需求计划,招聘选择人员,对所选择人员进行有效组织,进行考核绩效支付报酬,制定有效激励、结合组织与个人需要进行有效开发等,通过以上措施实现最优组织绩效。由此可见,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重在以人为中心,既有传统人事管理工作内容,更有现代企业战略和生产经营目标的制定。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从人的自然属性出发,尊重其活的、有生命的资源属性,遵循智慧性、触动性、再生性、周期性的特征,在重视经济活动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 研究生产经营过程中人(人力资源)与事(物质资源)的相互适应性和协调性,从而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巨大效能。这就是人力资源开发中要做的主要工作。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人力资源的开发主要指对人力资源的培养。也就是注重人力资源的动态变化信息,结合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培养其相应的技能或知识。按照现代人才培养的原则,企业要从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的潜能出发,用科学的人道的方式培养员工,尊重其人格和选择, 帮助其完善自我,在企业的发展中实现个人的人生目标和价值。 四、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措施 现代企业,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产品的更新换代和创新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关键。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在人才,在于人力资源的质量。因此,为了更大限度地提高物质资源的利用率,使各种有限资源得到最佳运用,企业必须盘活竞争的新资源――人力资源。 1、调动人力资源的积极性,避免人才浪费。 企业以一定的标准招聘来的员工都是有才华的,管理者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合理使用人才,善用人才,以最大可能地发挥其聪明才智,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做贡献。这就要管理者转变人才观念,凡能力符合岗位需求,能胜任岗位需要,就是企业的人才。以这种观点来审视企业的现有员工,会发现企业内部有许多自有人才,只要善于利用,就会节省人才招聘成本。在用人上不要盲目追求高学历,以降低人力资源的成本,同时也避免了人才的浪费,做到了人尽其材,更好地促进了企业内部人才的培养。 2、加强人力资源的教育培训,提升现有人力资源的知识技能。 通过教育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是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这已经为研究者所证实。因此,企业要确立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的增加重要得多的理念,加大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以最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人力资本增值的有效率。这就要求企业要把教育培训员工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加强管理培训工作,如企业文化教育、岗内培训、岗前培训、转岗培训等,以促进教育培训工作有序而实效地进行。 3、建立客观、公正的绩效评估体系,形成公平竞争的企业文化环境。 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看,绩效考核评价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 企业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谓绩效考核就是按一定的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评价员工对本职工作的履行程度。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绩效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必须围绕其经济发展的目标确立,特别是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考核评价的原则必须与实现工作成果的最大化和组织效率的提高结合在一起,建立先进、科学的量化评价方法,以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使企业在市场激励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企业要在选人、育人、用人、留人等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工作中,构建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人才选用机制,完善机构设置,形成公平竞争的企业文化环境,更好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实现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协调发展。 知识经济论文:知识经济对未来会计发展的影响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未来会计将发生巨大变革,本文试对这一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会计报表将发生变化 1.信息使用者关注重点将发生转移。随着经济的发展,知识正作为一种全新资本,作为一种关键性的生产要素进入经济发展过程。企业生存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越来越依赖知识创新。这时信息使用者所关注的重点,将不再是企业的“现金流转”,而是转向“知识增进”。“微软”、“网景”等知识型企业拥有高于其股票名义价值几十倍、几百倍的股票市价,正说明了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使用者共同关心的是“一个企业知识创新能力”的信息,即“一个企业知识资本拥有量及其增进能力”的信息。 2.报表披露的重心将发生转移。传统的会计报表主要围绕有形资产设计,这是与工业经济时代相适应的,相当多的资产特别是无形资产在传统的会计报表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计量和揭示。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里增值最快并最为重要的知识产权和人力资源等知识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必将得到充分披露。 3.报表提供将更为及时。由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不断缩短,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涌现,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日益加剧,过时的信息不仅对决策无助,而且是有害的。因此,应增加报表披露的次数,缩短公布报表的时间间隔,如提供季报、月报、旬报、周报等,以保证信息的及时性。 二、会计的基本假设,将由原有会计恒等式改为“资产=产权 剩余” 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革命不仅突破了地域空间对经济交往的限制,更重要的是导致企业组织之间的界限不再像工业经济时代那样清晰。企业能够轻易实现内部某些要素与外部相关要素的重新组合,从而实现新的生产能力。这种“新组合”的实质是一种动态的合作关系,其表现形式有“战略联盟”和“虚拟公司”。虚拟公司最重要的资产是人力资源和知识产权。其主要特点是根据业务需要,把数以百计的个体通过网络联结起来,一旦业务完成即告解散。这种公司的外延每天都在变化,而且它的负债和现金流量将被分割成条块。对于这种虚拟公司来说,建立持续经营假设基础之上的许多会计处理方法显然不再适合。因此,根据虚拟公司的经营特点,应确立破产清算及破产清算期间假设。“文秘站”版权所有 根据利益相关者合作产权论的观点,企业本质上是利益相关者缔约的一组合约,其中每个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雇员等)都向企业投入了专用性资本,都对企业剩余作出了贡献,也都有权参与剩余分配。这种新的产权归属理论,把人力资本所有者提到了产权所有者的高度,并将债权人与股东同等地作为产权主体看待。这是对传统的资本雇佣劳动与业主产权论的否定,自然会冲击体现传统产权理论的会计恒等式,于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恒等式应改为“资产=产权 剩余”。等式中,左边“资产”反映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各种经济资源,包括财务资产、人力资产和知识资产;右边“产权”代表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产权或共同的所有权,包括股东产权、债权人产权和人力资本所有者产权;“剩余”代表尚未明确主体的产权,包括资本剩余和盈利剩余。
社会医学论文:西方社会医学管理对卫生事业的启发 美国是在19世纪后期才建立起注册医师制度,而推动这项改革的最大动力是以抗菌术和麻醉术的发明、细菌学的建立、免疫反应的发现和X光技术应用为代表的医疗技术革命。这场革命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具有坚实而系统的基础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的医生,才能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技术服务。这一时期,一批从欧洲归国的医学生将系统的临床课程、学校与医院的协作、医生职业的专门化等新观念带回美国,领导了按照欧洲标准改造美国医学职业的运动,如成立于1877年的伊利诺伊州健康协会就率先倡导提升医学教育水准。1883-1889年间,该协会发表了5篇报告,对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教育水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医学生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并且已获得过高等学校的学位;医学生医学课程的设置至少应包括两门解剖课以及医学导论在内的10门学科;医学生医学课程的学习至少3年,还须通过由外部进行的考试才能毕业。同一时期,成立于1876年的美国医学院校协会提出了类似的标准。伊利诺伊健康协会的倡议被各州纷纷响应,1891年,一个由各州考试和颁证委员会组成的全国联盟成立,有力地促进了医学课程的规范化和教学质量的提升。20世纪初,美国医学会也加入到提升职业标准的运动中来,1905年,美国医学会成立了一个医学教育委员会,该委员会和美国医学院校协会创立一套关于教育和注册的标准,这个标准后来成了评价全国医学院校的综合指标[3]。19世纪90年代,随着民权运动兴起,民众要求政府在提供公共福利,保障公共卫生方面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成立工会的运动风起云涌,也催生了各种医学团体的形成。这两种因素也构成了美国医学职业社会化进程的大背景[4]。 西方社会医学职业化除了与大学教育相联系的注册制度外,随着科学的进步,其职业的分化也逐步推进,最先开始的是内外科的分离。如16世纪的英国,医学行业是一个等级分明的圈层结构,其核心和最高层是少数具有大学学位的内科医生和人数更少的且通过某个大学考试后获得行医执照的外科医生,他们可以在英国任何地方行医;而处于外圈和较低层次的大部分医学从业者是理发师-外科医生,他们属于不同的行会,行会法只允许他们在本地行医;而在这个行业的更外围是大量没有行医资格的江湖郎中,如一些充当助产士或儿科医生的妇女,一些杂货商-药剂师———他们除了配药外有时也行医。1518年,亨利Ⅷ世国王的御医,毕业于牛津大学并拥有帕多瓦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的ThomasLinacre创办了内科医生法人团体(coporation),该团体获得国王授权,拥有在全英国举办考试和颁发执照的权力,并对伦敦周围7英里范围的行医活动和药事活动拥有监督和控制的权力,该团体于1551年成为伦敦皇家内科医师学院。同年,外科医生也效仿内科医生成立自己的团体。亨利Ⅷ世的外科医生ThomasVicary,Maidstone联合英格兰所有的外科医生行会,组成一个法人社团,并于1540年获得国王的授权可以在伦敦地区对无照行医者进行处罚,并且每年可以接受4名死刑犯人的尸体用作解剖研究。外科医生与理发师职业正式分离是在200年后才完成的,但从1540年起,外科医生就不再从事理发师工作,而理发师也被规定除了进行牙科手术外不得进行外科手术。早期的药事活动是由杂货店主兼营的,那些从事药事工作的杂货店主们除了配药以外,也为患者提供部分医疗服务,如为患者诊断、开处方。17世纪,药剂师职业与杂货店主职业逐渐分离。1606年,药剂师们组建了一个与杂货店主行会有所不同的组织———药剂师协会(SocietyofApothecaries),11年后,在国王詹姆斯Ⅰ世的授权下,这个组织与杂货店主行会完全分离,但药剂师从事医疗服务的行为却受到内科医生的强力抵制。18世纪以前,内科医生的教育是学院式和等级制的,他们往往在行医之前就已获得了大学学位,而外科医生和药剂师则是学徒制的。随着外科医师与理发师行业、药剂师与杂货店主的分离,学校教育逐渐面向药剂师和外科医生,并成为获得相应从业资格的必备条件。1763年,WilliamHunter创办了包括博物馆和图书馆的解剖学校,以提供高水平的化学、外科和内科课程。 19世纪早期,很多杰出的医学家就是在这所学校接受的医学教育。另一方面,牛津、剑桥等大学医学院虽然授予文凭并颁发执照,但是这些学校教学内容陈旧不堪,脱离实际,以至于每一个有志从事医疗职业的学生毕业后都要到爱丁堡大学再学习其它课程并在伦敦的医院工作一段时间,以获得更新的知识和能力。18世纪,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革命的推进,西方社会对医学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导致许多未经过学校教育的外科医生和药剂师进入到医疗市场。另一方面,富人对医生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造成医学行业中的内科医生、外科医生和药剂师之间矛盾丛丛,尤其是1789年,一场严重的伤寒流行造成医学服务人员严重不足,曼彻斯特的医疗管理当局试图招募药剂师和外科医生,以增加医生的数量,这一举动激怒了内科医生。1794年,Percival撰写名为“医学伦理学”的小册子,呼吁对医疗行业进行改革并强调医疗服务的规范性。1815年,药剂师推动了药剂师法案的立法,该法案规定了药剂师对内科医生的从属地位,但该法案增强了药剂师协会的权利。该法案规定所有英格兰和威尔士的药剂师必须经过5年的学徒学习并通过药剂师协会组织的解剖和生理两门基础课程和两门医学课程的理论和实践考试,以及在协会承认的医院里经过至少6个月的见习后,才能取得执照和行医。法案还授权协会对违反者进行处罚[2]。该法案的设立提高了药剂师地位,也赋予药剂师全科医生的身份以从事医疗服务,而那些没有取得药剂师协会颁发的执照,即使有医学学士学位的人也不能从事药剂师职业[5]。1800年,旧的外科医生公会(Companyofsur-geons)改组成皇家外科医师学院。拿破仑战争使军队对外科医生的需求大增,而外科医生也在这场战争中受到更好的理论和实践训练,他们不再满足于在医学等级结构中处于较低的地位,要求至少与药剂师的地位相当。他们与药剂师协会达成私下协议,按照药剂师规则提升他们的执照和地位。1823年,皇家外科学院设立了外科医师国家考试,以获得皇家外科学院会员资格(MRCS)。许多年青人不仅希望成为皇家外科学院的成员,还争取获得药剂师协会的执照(LSA)。这样,“内外科医生”或全科医生就应运而生了,后来英国皇家内科学院也颁发内科医师的执业执照(LRCP),其级别高于LSA[5]。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英国在初级保健服务和医院专科服务之间划定了明确的界线,前者由全科医生提供,后者由专科医生提供。1911年,英国通过“国家卫生保险法案”,创立医疗保险系统,以保证全科医生的存留[5]。 西方社会药剂师的执照一直是最通用的资格证书,药剂师的规则也一直被“内外科医生”遵守,但随着19世纪科学的进步以及大学教育的改革,师傅带徒弟式的学习方法已然过时,学徒制渐渐让位于医学院教育。受过教育的新一代医生比那些传统方法培养的行医者有着更全面的知识和更强的竞争力,他们希望清除那些无资质行医者以提升医学职业的声誉。因此,他们要求由一个权威的颁证机构来认证医学资质,让持证者可以在全国任何地方从事医学工作,并将没有资质者排除在行业之外。于是,追求更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富裕阶层、在爱丁堡受过教育的年青内科医师、追求更高的社会地位并且感受到无照行医者带来威胁的外科医师和药剂师,成为推动医学改革的三股势力。19世纪中期的霍乱大流行,促进了医学教育的改革。1858年,英国通过了新的医学法案,成立一个颁证机构———医学教育和注册委员会(GeneralCouncilofMedicalEducationandRegistration),将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爱尔兰的大学和各种医师、药剂师的组织都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这个强有力的机构现在被称为全科医疗委员会(GeneralMedicalCouncil),其成员均来自各机构和大学,隶属于枢密院,其职能是确保申请者只有在经过适当的课程学习和临床训练之后,才能获得注册资格。1858年所制定的法案初衷是保护公众的利益而不是保证医生的利益,但它最终将医学从一门谋生技艺转变成一项受人尊敬的职业,让医生也从该法案中受益[2]。医学专业知识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医学职业的分化,到19世纪80年代,伦敦至少有6个专业协会,包括外科、眼科、皮肤、妇产科、神经科和耳鼻喉科协会,而在纽约,也成立了皮肤、产科、法医等协会[5]。 医学职业的分化和各种医学团体的成立,对于协调医患关系、医医关系、医技关系、医学行业与社会其它行业的关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对这些方面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探索,则逐渐演变成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20世纪上半叶,“科学医学”成为一种现代职业。高门槛、必修课、严格的执业资格、高品质生活、强有力的社会建制以及良好的公众形象成为这一职业的特征。现代医学的发展、经济的快速成长以及公民社会的形成,导致大量资本涌入医疗保健市场。新的诊所、医院、医学研究中心、医学校建造起来。另一方面,与医学知识的产生、传播和应用相适应的社会机制也在不断完善,医学的建制化趋于成熟。这不仅极大促进了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也增进了社会对医学职业的普遍尊重。今天的中国正处在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之中,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则极大的促进了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医疗行业在努力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也面临着严格自律,维护职业声誉,提升职业形象的艰巨任务。西方社会医学职业社会化的进程,为我国执业医师制度的建立和医学社团的发展提供了一面镜子。 作者:左汉宾 单位: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社会医学论文:社会医学对护理学科建设的启示 1977年恩格尔(Engel•GL)率先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medicine),指出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性,其不能解释并解决所有的医学问题,质疑临床医生过于狭窄地将疾病作为医学对象,忽视心理、社会因素对病人的影响,但并不否认生物医学研究对主流医学进步的巨大贡献。恩格尔的思想不仅是对科学的建议,也作为一个基本的意识形态,试图扭转非人化的医学和无助感的病人。“医学模式”自此问世,之后医学模式开始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因此,关于医学模式,其实是回顾性认识。医学模式的萌芽始于20世纪上半叶,甚至是19世纪末。在其被正式提出之前已经在医学、心理学、社会学领域孕育,成为新模式的先驱。恩格尔以一个概念的形式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但在科学研究及医学实践中通常是以一种理论来处理和应用。在过去的40年许多研究者对其进行了探讨,大多数研究是解读该模式的基本理论、阐述这种模式的指导意义或临床实践应用等。但自然科学领域很少有理论构成的研究,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理论构成也缺乏系统清晰的认识。梁渊等根据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关于理论的一般构成方法,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理论构成包括10个基本概念、3层逻辑关系和6个命题。现从医学的发展史出发,综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形成背景及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的作用,以期为护理模式的理论构建提供参考和借鉴。 1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形成 早期神灵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为经验医学,生物医学模式强调医学技术的进步与突破。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不否认生物医学研究对主流医学进步的巨大贡献同时,强调病人的经验以及不同时代或文化对身体和疾病认知的差异。 1.1心理和社会因素的作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一元论为基本的指导思想,既考虑到疾病的生物学因素,也要考虑到心理因素以及环境和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将所有这些因素都看作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1.1.1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凸显心理和社会因素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人类的病因谱、疾病谱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在发达国家主要的健康问题是急性疾病。急性疾病经常由环境中的疾病因素引起,起病快、病程发展快或迅速导致死亡,这些致病因素可以对所有个体进行攻击而不论其年龄、性别、种族或社会地位;全体人口的各个部分本质上都面临同等风险。在现代工业社会这些疾病已经明显减少,但是在一些欠发达国家它们仍然构成了主要的健康威胁。到20世纪中期,发达国家的急性病发病率下降,慢性病和功能退化逐渐成为主要的健康问题。这一转变得益于居住条件和公共卫生条件的改善。上述改善导致的人口“老化”又进一步强化了慢性病的主导模式。 1.1.2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变逐渐深入一些医疗效果的不足并不是因为缺乏适当的技术干预措施,而是因为观念上的思考不够。随着人们对保护健康、防治疾病的经验积累,认识也有了深刻的变化,对疾病的发生和变化由生物层次深入到心理与社会层次;对健康的思维也日趋全方位、多层次。20世纪开始,医学的主要模式是疾病的医疗模式。二战前人们相信这种医疗模式会使各种造成大部分死亡的流行病被消除。但由于急性疾病的重要性衰减,与生活方式、遗传甚至心理状态有关的慢性疾病和退化性疾病越来越重要,上述医学模式逐渐失去意义。健康与疾病之间以及身体完好与生病之间的界限并不那么明确、明晰,因为他们还混杂有文化、社会和心理方面的考虑。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作出了新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痛苦,而是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这一概念体现了医学转换的基本精神。 1.2医学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完成了从经验到技术到科学的转型医学最早阶段带有明显的巫术的性质,被归属于巫术;在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时代,它与哲学水乳交融;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医学被视为自然哲学;17世纪、18世纪,医学被认为一种“妙手回春”的技术;在生物医学模式主导时期,医学被自然而然看作是自然科学。随着自然科学的长足进步,特别是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形成和应用于医学,它逐步完成了从技术到科学的转型。 1.2.1自然科学的理论成就推动基础医学的发展古代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得益于临床经验的积累和哲学思辨,另一方面也与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程度相关。近代以来,物理、化学的发展不仅是推动工业社会发展的杠杆,这些领域的理论成就应用于医学直接推动生理、生化、病理的研究,特别是从生物角度深入研究人的生命活动,从细胞到分子到基因,人类逐渐认识到生命的本质。20世纪中叶,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的广泛渗透和应用使得基础医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临床医学形成独立的专业体系、为临床实践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2.2技术革命的成就推动医学技术的进步历次技术革命的成就为医学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条件。日益复杂化的医学实验技术和实验设备,日益发达的临床检测技术,日益精密的治疗仪器,生物医学工程、影像学等新兴学科的出现,直至器官移植等高难度医学技术。实践证明,医学越是要发展越要更深入研究人的健康和疾病,越是需要技术的支持。 1.2.3科学方法论的发展推动了医学方法变革医学成为一门科学得益于科学方法论的应用,医学方法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移植其他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方法并改造和发展。数学方法成为医学的常规方法;生理、病理的各种定量测量大多是以物理学、化学为基础发展;医学的实验方法的应用和发展得力于自然科学;20世纪社会学在医学领域的强力渗透,社会科学兴起了颇为瞩目的研究方法。在现代条件下,科学技术的新方法以日益增快的速度向医学渗透,改变着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治的面貌。 1.3哲学与科学的对立统一医学模式是在自然辩证法的发展中诞生,医学观是在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科学观的指导下对医学深入研究并与其结合。纵观医学发展史,一些西方哲学思想和方法如希波克拉底古代哲学、笛卡尔推理、演绎方法,培根经验主义、归纳法,以及波普尔和皮尔士抽象主义、反绎思考的方法等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并且医学的每次飞跃与历史上几次文艺运动有着直接的关系。 1.3.1现代哲学的认识论、方法论与医学的发展系统理论提供了概念性的方法,不仅适用于提出的疾病的生物心理社会概念,也用于研究作为相互关联进程的疾病和医学护理。由于系统理论认为组织所有水平都在层次结构关系上相互联系,以至于一个的改变就会影响其他的变化,采用它作为一种科学方法是以减轻整体-还原二分法和改善跨科学学科的联系。更整体和全面的健康和疾病概念的主要方法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方法和精神分析,以及阿道夫•迈耶的反应-生活-应激途径和心理生物学的概念和方法。心身医学术语本身是一个二元论的痕迹,它成为一个媒介,借此生物和社会心理这两个平行但独立的医学体系之间的间隔被连结。 1.3.2历史上的文艺运动与医学的发展①文艺复兴运动。中世纪末文艺复兴运动席卷整个欧洲。人文主义者提倡人性、尊重知识、主张研究、认识自然和人体自身,将被禁锢了千余年的文化和科学技术从宗教神学的枷锁下解放出来。1543年比利时学者维萨里解剖学名著《人体之构造》出版,对近代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此,医学科学发现不断涌现,呈现出医学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繁荣局面。病因学、生理学、内科学、外科学等取得了重要进展,医学进入多学科发展阶段。②科学主义思潮。文艺复兴“人的发现”之后,科学和理性继续在科学技术昌明、现代工业崛起的时代潮流中出演主角。19世纪中叶,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辩证法思想揭示生命的本质。随着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物理学革命和电力应用及内燃机的使用为主的技术形态的动力革命,科学主义思潮风起云涌。推崇自然科学,主张哲学应当效仿科学,哲学由此成为对科学进行分析的认识论和方法论。③科学人文主义思潮运动。20世纪以来,生物医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就是还原论,基本方法是还原方法。医学呈现技术主义倾向发展的势头,学术界批评蜂起,但收效甚微。由叔本华的生命意志哲学、尼采的强权意志论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所形成的人文主义思潮有力地冲击着思想界。人本主义思潮以人和社会问题作为哲学的研究对象,关注人的生存、人的本质等,关注生存环境、社会环境等社会问题。在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医学人文精神不断升温,人们开始对医学科学技术和医学人文精神的对峙进行反思,医学仅仅关注生物人的局面正在为对病人进行生理、心理和社会3个方面的整体关怀所替代。 2启示 恩格尔提出:“为了解疾病的决定因素、达到合理治疗和保健模式,医学模式必须也应考虑到病人、病人生活的社会环境和由社会决定去对付疾病的破坏性效应的补充系统,那就是,医生的作用和健康护理系统”。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及发展为护理模式的理论构建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护理曾经是临床医学学科群的子成员,在我国目前已成为一级学科,不仅需要有独立的理论体系,更需要体现自身学科的特色。借鉴医学发展之路,护理学科从哲学指导思想到具体研究方法,都应该在更宽阔的领域中学习、领会、吸收、融合,最后形成护理学独特的研究模式和路径。 2.1下设二级学科,注重基础护理的研究有学者提出,在将护理学设置为一级学科后还需要设置若干培养方向明确、研究方法成熟、社会需求量大的二级学科。护理学二级学科的设立有利于护理专科化发展及各领域专家的培养,形成护理学学科体系;有利于在特定领域重点方向上取得突破,提高学术研究的自主创新力。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在生物医学的肥沃土壤里开出了人文之花。基础医学的深入研究为临床实践创造了科学可行的条件。护理学学科建设也要注重基础护理深入、细化的研究,保持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为临床护理在技术、生理层面保驾护航。 2.2学习先进的科学方法,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医学本身是理论要素、经验要素、技术要素综合而成的体系。护理学同医学一样属于“异质综合体”,这种复杂性决定了人们对它的认识难免产生众多分歧,需要把握多重属性才能逐渐逼近其本来面目。医学发展是综合各时代科学技术的成果,自然科学先进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方法是医学得以发展并走上科学之路的基石。护理学要注重学科之间互相渗透、交叉,形成立体网络结构,吸取其他学科的先进方法、先进成果发展自我理论和实践。 2.3加强护理理论建设自然科学的一系列成就证明它一方面需要正确的哲学思想作指导;另一方面也需要哲学作出科学的概括,哲学的作用可见一斑。20世纪80年代西方护理理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产生了大量著名的护理理论,保持了护理学的独立性,极大推动了美国的护理学发展。我国目前尚无原创的护理理论,多借鉴国外,但应用效果并不理想。有研究认为,护理理论可在既有理论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同时在护理实践和护理教育中应用。中国护理应借鉴西方护理理论构建的思路和方法,寻求东西方都未解决的共同问题,作出思考,要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以确定有自己特色的理论,发展不同类型的理论,并加强国际合作。 作者:陈琳 韩世范 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社会医学论文:人文社会医学的兴起及历史任务 一、一种新的文艺复兴思潮 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包括医学在内的整个自然科学领域,出现了一种人文主义思潮,出现了一种要求自然科学的研究与发展回归人,回归社会,回归人文的思潮。自然科学经历了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摆脱了神与宗教的桎梏,亦同时走出了古典自然哲学的深宫。作为一支独立社会实践力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影响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决定力量。科学已融入社会,融入人类物质与精神文化生活之中。科学离不开社会,离不开人类生活。当然,社会、整个人类生活也离不开科学。科学不仅作为一种改造社会的物质力量,而且作为人类社会精神文明,获得了毋庸置疑的肯定意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科学无论是从其自身发展,从其更好地发挥社会功能的需要看,都要求注入新的人文精神。在科学界,在学术领域,一种类似14世纪开始的寻求人文精神、回归人类的思潮正在兴起。对于这种我称之为新的文艺复兴思潮,一些关注科学发展的思想家早就察觉到了。例如,英国著名的科学史家W•C丹皮尔在其1929年出版的《科学史》中就这样写到:“在希腊人看来,哲学和科学是一个东西,在中世纪,两者又和神合为一体。文艺复兴以后,采用实验方法研究自然,哲学和科学才分道扬镳,因为自然哲学开始建立在牛顿力学基础上,而康德和黑格尔的追随者则引导唯心主义哲学离开了当代的科学。 同时,当代的科学也很快地就对形而上学不加理会了。”这样,我们就看到了自16世纪以来科学与哲学、科学与人文学的分离。科学家们认为,科学就是为认识而认识的纯科学。科学只能沿着实证的方法,只能沿着排除哲学,沿着排除人文社会因素的影响,才能获得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但是,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实践后,人们终于认识到,就科学的自身存在发展而言,“通过科学走向实在,就只能得到实在的几个不同方面,就只能得到用简单化的线条绘成的图画,而不能得到实在自身”,“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重新去研究希腊文,不但是为了语言和文学的缘故,而且也是因为希腊哲学家的著作中可以找到关于自然界的最好不过的知识。”这种最好不过的知识,显然就是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提出的“理论地掌握这些材料”,就是对辩证思维的需求。其实,现代科学的起源是双向的。它既起源于巫师、僧侣或哲学家的有条理的思辩,也起源于工匠的实践。没有实践,没有经验,科学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样,科学如果没有哲学思辩,没有人文社会精神的孕育,经验永远只能是经验,而不能成为科学。今天科学尽管已突飞猛进,但仍离不开这两个源头。 赋与当代科学以更多的发展是十分需要的。科学必须既是理性的同时又是经验的。“只有当理性思维应用于我们称之为经验的目的—即对于我们的几种感官,或对于以科学仪器的形式加以改进发展的感官来说,是可以达到的客体时,科学才存在。”当代科学领域人文主义的复兴有更深刻的原因。当今的科学,既是人类智慧的最高贵的成果,同时又是最有希望的物质福利源泉。由于我们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种种条件和机会,科学对社会产生了愈来愈大的影响。社会能够接纳愈来愈强大的科学吗?科学之于社会与人类的影响都是正面的吗?科学在何种范围内才是有益于人类社会而不是祸害人类社会呢?诸如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遗传工程,人类对自然的大规模干预…在何种界限内才能造福于人类呢?这就要求科学从最初源于人类利益的需要兴起而最终回到人类利益这一基点上来。英国著名的科学家J•D贝尔纳的《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曾明确指出:“我们不能再无视这样的事实:科学正在影响当代的社会变革而且也受到这些变革的影响,但是为了要使这种认识多少具有实在的内容,我们需要比以往更仔细地分析两者的交互作用”。 另一位科学史作家萨尔顿也曾发出呼吁,要求科学人道化。他说:“要想使科学研究劳动人道化,唯一的办法是向它灌注一点历史精神,即崇敬过去的精神—崇敬世世代代一切良好意思的见证人的精神。不论科学变得多么抽象,它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本质上都是同人道精神有关的。”“每当我们对世界有了进一步理解,我们也就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我们和世界的关系。并不存在同人文科学截然相反的自然科学,科学和学术的每一门类都是既同自然有关,又同人道有关。如果你指出科学对于人道的深刻意义,科学研究就变成了人们所能创造的最好的人道主义工具;如果你排除了这种意义,单单为了传授知识和提供专业训练而教授科学知识,那么学习科学,就失去了一切教育的价值了,无论从纯科学技术观点看其价值有多大。 如果不结合历史,科学知识就危及文化。”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如此紧密,科学对社会的影响如此巨大,这就要求科学始终不背离人道,不背离社会公众的利益,和人文社会相伴相依,就成为势所必然的了。如果说,14、15世纪文艺复兴思潮的要点在于使科学从宗教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为科学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那么今天我们面临新的文艺复兴思潮的特点,在于要求科学在其发展中克服单纯技术主义的倾向,实现与人文主义的结合,使科学更好地造福于人与社会。当然,当代科学要求人文思想的复归,应当是区分那种旧的、几乎与宗教混为一体的人文主义。从历史上看,一些人文主义者从传统的旧观念出发反对科学创新的事例也不罕见,如历史上曾发生的反对尸体解剖,反对堕胎,反对人体实验等,都曾使医学进步严重受阻。今天科学要求人文的复归,是基于限制科学负面影响的人文复归。在当今科学领域,也的确存在着旧人文主义对科学进步的干扰。诸如无条件的动物保护主义,视任何科学发现为灾难……,无疑对科学、对社会都是无积极意义可言的。科学应当摆脱那种旧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干扰,寻求与新的人文主义思想的结合,从而为科学自身,为人类社会创造美好的明天。 二、人文社会医学兴起的背景 医学和整个自然科学一样,自文艺复兴以来,也走过了依赖实验、排斥哲学与人文学的影响、坚持自身独立发展的漫长路程。但是,尽管如此,早在19世纪20年代,德国病理学家魏尔啸(1821—1902)就曾说过:“与其说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不如说它是一门社会科学”的观点。自那时以来,关于医学与社会的关系,关于社会对医学的影响与控制,人们的认识愈来愈明确和坚定了。例如,曾经影响和指导过医学发展一百余年的“特异性病因说”,在新的形势下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困难与麻烦。在许多研究课题面前,人们不禁要问,我们能找到某种特异病因吗?由巴斯德、科赫创立的微生物学,为特异性病因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曾创造过医学的辉煌,但这种“特异性病因说”在寻求疾病控制时,却忽视了地理环境的、社会的、心理等方面对疾病的影响。 “它掩盖了医学上至关紧要的左右手:肉体紊乱或社会剥夺的术语解释疾病与健康的恶化”,因而“特异性病因说继续在引向我们走向错误。”也正是基于这一点,美国纽约罗彻斯特大学教授GL•恩格尔于70年代末提出需要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型,指出当代占统治地位的生物医学模型认为“疾病完全可以用偏离正常的可测量的生物学变量来解释,在它的框架内没有给疾病的社会、心理和行为方面留下余地”,因而是不完全的,需要修正和补充。对医学所持这种观点的批判性认识,我国一些著名的医学科学家也曾发表过一些极为深刻的见解。早期任中国医科院院长的黄家驷教授就曾说过:“人的健康与疾病,不仅受着物质环境的支配,也受社会制度、经济条件、精神状态等影响。 因此,医学又是与社会科学密切相关的。”我国著名学者于光远在一次会议上曾对医学有过一段精彩的论述。他说:“对于临床,可否理解为世界上许许多多自然过程中的一个特殊自然过程,临床当然不是一个天然的自然过程,而是一个社会的自然过程。就是说,这个过程离开了社会就会不存在。而且,临床是两重意义的自然过程,它与开矿不同,开矿虽离不开社会的发展,但矿体是自然的。对临床来说,不仅疾病一般都有社会的原因,有社会性,医学的治疗行为,包括所用的方法、手段,也是有社会性的。所以,临床是两重的社会自然过程。因此,我认为医学不是一门纯粹的自然科学,本身是一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的学科。”当然,医学之所以区别于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仍在于主要是通过技术手段服务于人类健康,问题在于人是社会的人,疾病与健康总是受制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因而医学在使用技术为健康和治疗疾病时又不能不考虑人文社会因素的作用,并且在某些疾病的治疗方面不能不主要依赖于社会及心理因素的调控,这就给人文社会医学的发展留下了广阔的阵地。医学不仅是智力上的科学,而且是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有着深刻而明显的文化标记;医学不仅是一门依靠自身不断完善发展的知识,而且总是不断吸收其它科学成就,总是以某种哲学、方法论为基础构建起来的知识与技术、技艺结合的综合体系;医学不仅是一种知识和科学意识形态,而且是一种社会建制,是一种以庞大专业队伍为骨架的社会职业组织。医学的这些本质特征,奠定了它的人文社会学的基础。本世纪60~70年代以来,医学加速了其人文社会学的复归,并逐步形成了一系列人文社会医学学科,是由以下一些背景因素相互促进的。 第一,医学已成为一种庞大的社会建制,对社会注入了愈来愈大的影响。医学早已不是古代单个医生面对病人的最初组织形态,也不是中世纪以后逐步形成的早期治疗所、安息所和教会医院。现代医疗保健服务,已注入到工厂、学校、研究所和每一个社区,医疗保健支出已成为各国政府沉重的财政负担,并对社会和国民经济发生重要影响,因而加强了医学的社会性,其人文社会色彩更加突出了。 第二,由于医疗高技术的应用及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引发的社会问题愈来愈广泛。当代医学的新成就,使医疗技术的应用大大超过了传统医学单纯治疗的范围,且不断扩大新的领域,因而提出了医学应当做什么和不应当做什么,哪些是有益哪些是有害的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必须从社会、道德、文化等方面考虑才能作出合理的判断。单纯的医学视野的考虑是无能为力的。例如,当代生殖技术可以完全改变多少世纪延续下来的传统生殖方式。当代的生殖技术,可以控制性别,可以人工授精,可以由别人代生,可用试管培育受精卵,可以男性怀胎,可以改变性别。如此等等的取舍,都必须从各国社会情况、道德是非、文化传统多方面考虑。再如器官移植,死亡标准、安乐死等,也因社会道德文化的差异引起各国公众长久不息的争论与焦虑不安。在这些方面,医学简直成了人文社会医学了。 第三,由于人口结构、疾病结构的变化及社会环境、生活行为方式致病作用的增长,必然导致医学对人文社会因素的关注和人文社会因素在对健康疾病作用比重的增长。人们要求回答:社会、人文、环境、心理、乃至宗教、信仰是如何影响人类健康,在何种程度、何种范围内构成人类健康的潜在因素。人文社会医学的出现与成熟,实际上开辟了人们增进健康、防治疾病的新途径,是当代医学发展的重要目标。 第四,由于大量科学技术物质手段渗入医学,导致了医学的非人格化和医患关系的物化,引起了医学界和社会的关注,要求医学回归人、恢复“医乃仁术”的呼声日益增高。医学是为人民服务的,以关心人为最高宗旨。希腊医学的先驱者希波克拉底早就说过:关心病人比关心病更重要。但是,自拉美利特把人看成机器以来,这种思想发展到了空前的地步。在现代医学面前,人是肉体的物质,人是CT图像,人是基因……,因而医学日益失去了昔日对人的温暖而变得冷漠了。只要回想起一个病人走进医院在医生冷冰冰面孔前不断奔波于各种检测科室时,人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医学日益失去人性的图景。但是,人是有喜怒哀乐的,他的情绪、心理对健康的影响是绝对不可以忽视的。应当说,医学发展面临的背景因素,和整个当代自主科学面临的背景一样,只不过因为医学与人文社会因素的血肉关系而使这个问题更为引人注目。 三、关于人文社会医学的任务 人文社会医学的任务与历史责任,就要反映医学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揭示医学理论和技术所包含的主客观因素的文化的交流沉积的思想史与“外部史”,促进科学文化与人文化的交流与互补,从而丰富与完善医学,丰富与充实文化,形成医学的文化定位,哺育医学和医学科学工作中的人道主义精神,克服医学中的技术主义影响,复归“医乃仁术”的本来面目,使医学更好地服务于人类,造福于社会。具体地说,人文社会医学的任务与责任,就是要提醒医学始终坚持正确的目的,使医学永远服务于人,造福于人类健康。自15、16世纪以来,医学和整个自然科学一样,始终存在一种纯自然科学与技术主义的思想。他们为科学存在而辩护的理由就是:科学本身就是目的,科学就是为了发现与发明。这种观点在医学中的反映,就是只承认技术,就是只重视技术,把寻求技术发现和发明当作医学的最高目标。因而忽视了人,忽视了医学技术必须紧紧盯注人类健康这一根本目标。 这一点,在当代医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情况下,更为突出和重要。人文社会医学的首要职责,就是要使医学回归人类,回归人道主义的基点。其次,人文社会医学应当为完善医学、建立一门完满的医学而发挥其自身的潜能。迄今为止,现代医学所做的一切,主要仍是生物因素方面,而对社会、心理、行为、环境等因素之于疾病与健康的作用方面,知之甚少。例如,社会、心理、环境因素究竟如何影响人的机体健康?社会、心理、环境与生物因素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是什么?如何通过社会、心理方面去促进健康?如此等等,尽管有过一些调查与观察,但总的说来,仍处于盲目和知之甚少的状况。以文化与疾病、健康的关系为例,人们大致观察到文化环境、不同文化习俗对疾病与健康的影响,但理论地说明它,以及实际运用文化手段去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更是摸不着头脑,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物质文化水平提高,生物因素致病作用的日益突出,使得发展人文社会医学的意义就更加突出了。最能说明当代医学的不完满性至少有如下两方面的事实:一是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政府的医学家为了制服心脑血管疾病、肿瘤,费尽了心机,消耗了大量资源,但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在全世界的发病仍呈上升趋势,心脑血管患者往往处于住院—出院—再住院—直至死亡的循环之中,原因安在?就在于我们用对待生物因素致病的办法对付主要由于社会、心理、环境因素致病的疾病。 另一是误诊率高居不下的事实。尽管近几十年来现代科学提供了大量先进的检测设备,但临床误诊率并未因此回落。据刘振华、陈晓红主编的《误诊学》提供的资料,生前误诊率迄今为止仍在30%左右。李甘地统计华西医科大学1952-1987年6665例尸体解剖资料,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不符合者占31%。最低者50年代为28•7%,60年代为29•1%,70年代为36•7%,80年代为32•5%。为什么会发生检测手段愈来愈先进而误诊率并不因此下降的矛盾?原因要归结为生物医学观点的缺陷。据杜治政对我国四种医学期刊报道的776例误诊个案报告的统计分析,主要由于病史采集不当致误诊的116例(占15%),主要由于思想方法不当致误诊的282例(占36%),主要由于责任心不强致误诊的127例(占16%),业务知识与经验不足致误诊的251例(占33%)。其中思想方法不当表现为主观臆断,迷信仪器,思路狭窄等十个方面。可见,加强人文社会医学研究以完善当代医学的重要性。第三,人文社会医学应当充担从总体上研究医学,探索医学发展规律,评价医学进展的角色。医学自诞生以来,几经形态变换,走过了漫长的路程,展示了自身的特有规律。但是,长期以来,医学只顾前进与开辟,而缺乏对自身的回顾与思索。当医学以各种不同专科前进的时候,企图对总体进行评价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时至今日,当医学发展相互交错,且愈来愈影响人类健康和社会时,医学应当走向何处?应当如何引导医学发展?医学应当做什么和不应当做什么?如此等等,不仅为医学科学工作者关心,也为社会广大公众关注。谁来回答这些问题?人文社会医学应当担起这副重担。医学在其万箭齐发的今天,展示了一幅辉煌的灿烂图景。显然,在如此庞杂的探索中,并不都是需要的和能够成功的,也不可能都是有益于人类健康的,也不都是值得耗费资源的。这就需要批评和评论。医学的评论与批评,和文艺批评一样,将成为医学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贝尔纳曾正确指出:要“支持科学评论家的职业活动,赋与他们以类似文艺评论家的职责,使其负起发掘根本因素和进行评论分析的创造性责任。” “科学也要研究它自己本身。”谁来承担医学评论的责任?当然要落在人文社会医学的肩上。而这种评论,对当今的医学发展而言,是重要而又迫切的。一个科研选题的立项,一项成果的推广与运用,一种新疗法的扩散,都应当评论。第四,人文社会医学应当成为探索医学功能的哨兵。谈到医学的社会功能,使我们想起贝尔纳关于科学社会功能一段精彩的论述。他说:科学既是我们时代的物质和经济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又是指引我们和推动这种生活前进的思想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科学为我们提供满足我们物质需要的手段。它也向我们提供了种种思想,使我们能够在社会领域理解、协调并且满足我们的需要。除此之外,科学还能提供一些并不那么具体,然而却同样重要的东西,它使我们对未经探索的未来的可能性抱有合理的希望,它给我们一种鼓舞力量。这种力量正慢慢地但却稳稳当当地变成左右现代思想和活动的主要动力。贝尔纳对科学社会功能的论述,使我们想到在探索医学的社会功能上,有许多事情要做。当然,医学最早的社会功能,是防疾治病,解除人们的痛苦。直到现在,医学的这一功能仍如始初那样受到人们的关心;其次,医学还应当致力于人类健康,为健康提供指导与服务。医学不仅围绕着病人转,也应当把广大社会公众的健康牢记心头。为此,医学需要介入社会,介入人们的行为,介入环境的培育与改造。这是医学社会功能的一次飞跃。医学能够承担这样的任务吗?在何种程度和范围内发挥这种作用?再次,医学作用于社会生产力要素之一的人,医学能否构成社会生产要素?如何认识社会生产力与医学的关系?还有,医学作为一种科学文化,它如何构造社会的文明?人类如何享受,利用医学所创造的科学文明?医学如何与社会文明融为一体?再有,关于生活医学化的问题,也是医学社会功能有待探索的课题。所有这些,都是研究医学的社会功能应当考虑的。 最后,人文社会医学应当研究医学作为一种实践,如何表现自身的力量,如何更好地构造与自身及社会相吻合的社会建制,以发挥潜在的力量和功能。正如任何事物都有自身恰当的表现形式一样,医学在其不断变化和充实的情况下,也应当寻求适合于自身存在的形式。例如,在以疾病与病人为主攻目标的漫长时期,医学选择了以医院集结自身和发挥作用的形式,并且形成从下到上的防治网络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科研体制。这种体制把医学人才和设备集中到医院里,把病人吸引到医院。通过医学实现其治病的功能。但是,当医学的功能转向人人享有保健的目标时,原有的建制能够适应新的需要吗?特别当今天的医学已与社会保险接轨,成为国家为社会公众提供某种公益服务,成为社会保险的一部分时,医学如何构造自己的建制,如何协调与整个社会建制的关系,这都是必须认真加以思考的。人文社会医学的历史责任,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 社会医学论文:小组讨论法在社会医学教学中的设计 摘要:探讨在社会医学教学中应用小组讨论法的目的及设计要点。通过基于小组分析、讨论的小组讨论法的应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有效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锻炼了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小组讨论法;社会医学;教学设计 社会医学是高等医药院校中医学及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主干课程,其所弘扬的现代医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学观、健康观,在整个医学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1]。为了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运用各种学习形式与方法进行学习,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本课程相关知识与技能,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小组讨论法,效果良好。 1小组讨论法在社会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目的 社会医学主要研究社会因素与人类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关系及规律,制定社会卫生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身心健康与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小组讨论教学法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有利于其自学技能的获得,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教育目标的实现[2]。课堂教学中针对具体案例,模拟情景设定小组专项任务,组织学生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医学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1.1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中,学生学习被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学习积极性和效果。小组讨论法以学生为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热情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课堂气氛活跃,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有促进作用[3]。 1.2强化学生学习体验,促进课堂知识内化 小组讨论法要求学生在课堂讨论前做好充分准备,比如阅读教材、查阅资料、撰写学习笔记,讨论过程及结果的形象生动性都强化了学生的学习体验;随着讨论的进行,教材上的知识悄然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能力和技能,并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更清晰、更深刻的理解。 1.3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小组讨论法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不断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情绪控制和抗压能力、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缩小个体差异,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4]。这些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大有裨益。 2小组讨论法在社会医学教学中的设计要点 2.1合理设置讨论小组 小组讨论法要求小组成员围绕主题尽可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因此小组规模应适当,一般控制在10人左右。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特长、性别等分组。教师对学生缺乏基本了解时,可通过学生的自我评述或者参照从前的成绩进行初步分组,经过一定时间的了解后,再重新分组[5]。 2.2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讨论主题 虽然小组讨论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但并非所有教学内容都适用。应根据社会医学各章节教学目标,选取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及当前社会医学热点问题实施小组讨论法。教师应善于从习以为常的现实中挖掘新事物、捕捉新现象,让学生去讨论[6]。讨论主题要明确、具体,教师要指明讨论方向,并使学生认识到讨论的核心、价值所在。对一些容易理解或只需一般了解的内容,则以教师讲授为主,不安排讨论。例如在讲解健康危险因素时,选择案例“惠特妮•休斯顿之死”作为主题来讨论,学生经过热烈讨论,得出长期的心理问题、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吸毒、酗酒等)、家庭暴力等健康危险因素导致了惠特妮的悲剧。通过讨论,学生对不良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危害有了进一步认识。又如,在调查问卷设计一节,教师预先给各组一份调查问卷,由各组学生对问卷的规范性、信度、效度进行讨论,从而有效提高其问卷设计、评价能力。 2.3设置明确的讨论目标 每场小组讨论都需要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这些学习目标是学生必须完成的。好的小组讨论目标应该能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加强团队协作[7]。讨论目标应提前告知学生,以便其做好充分准备。如在慢性病防治一节,可选择糖尿病防治这个讨论主题,设置讨论目标,安排分组讨论:(1)糖尿病患者有哪些健康危险因素?(2)糖尿病有哪些社会危害?(3)糖尿病患者应如何做好自我管理?(4)分别制定糖尿病的三级预防措施。学生根据这些具体讨论目标做好课前准备,如查阅糖尿病危险因素、三级预防等方面的资料。 2.4认真做好总结 在小组讨论结束后,各组成员对本组成员的发言进行总结,并以书面形式汇报或在课堂上作公开发言。教师应对讨论的主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各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包括分析步骤的恰当性、决策依据的充分性、结论推断的逻辑性、思维的创新性等。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安排小组成员互评打分,与教师对小组的评分相结合来评价小组讨论效果。 3小结 在社会医学教学中,通过基于小组分析、讨论的小组讨论法的应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从而有效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促进了理论知识的内化,锻炼了创造性思维。教师通过课后总结、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相长,有利于其教学水平的提高。 作者:李志毅 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 社会医学论文:E-learning平台在社会医学教学的使用 摘要:作为社会医学传统教学方式的重要辅助手段,E-learning平台目前已经成为学生社会医学自主学习的重要工具,不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平台,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尽管E-learning平台具有诸多优势,但在平台的构建过程中,同样存在着许多不足。本研究对南京医科大学在校学生中社会医学E-learning平台的使用情况及可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学生每周登录平台3次及以上的学生仅占13.8%;每周在平台花费2小时以上的学生仅占8.8%;学生登录平台主要访问的是“常用资源”和“视频材料”板块;同时调查也发现,学生对平台的导航设计清晰性、操作简便性、布局合理性等可用性项目的评价均较高,相比较而言,平台内容的丰富性尚有进一步完善提高的空间。针对上述问题,尚需采取综合措施进一步促进平台的不断完善及有效实施。 关键词:E-learning平台;社会医学;使用情况;可用性 近年来,随着E-learning(electroniclearning)平台在各大高校网络教学实践中的大力推行,其辅助教师自主教学、辅助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日益体现[1]。不同形式的E-learning平台自身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内容不断丰富、功能不断完善,对于改进传统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4]。但同时也有部分E-learning平台因其自身功能缺陷,无法发挥辅助传统教学的作用,反而成为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因此,对E-learning平台的使用情况及可用性进行评价,考察平台是否实用、易用,关系到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顺利有效实施。可用性评价是指从用户角度出发,评价软件或产品是否易用、好用、令用户满意[5]。E-learning平台的主要用户为学生,对其可用性的评价主要考虑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的可用性因素。通过文献研究发现,目前针对E-learning平台的使用情况及可用性评价的定量研究尚不多见[6-7],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社会医学E-learning平台在教学实践中的使用情况及其可用性,旨在为该平台的不断完善及有效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正在学习社会医学课程并且使用E-learning平台的2011级卫生事业管理学(卫生法学)专业和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的全部学生进行基于平台的网络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376份,其中卫生事业管理学专业学生96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280名;男生140名(37.2%),女生236名(62.8%);年龄最小18岁,最大24岁,平均年龄21岁。 (二)方法 参考相关资料自行设计调查表,经预调查修改后由调查对象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76份。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社会医学E-learning平台使用情况及可用性评价。资料录入采取EpiData3.1双盲平行录入,数据处理与分析主要采用Office2010、SPSS18.0等统计分析软件。 二、结果 (一)社会医学E-learning平台使用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可知,57.4%的学生每周登录社会医学E-learning平台的次数为1次及以下,28.7%的学生每周登录2次,每周登录次数为3次及以上的仅占13.8%;56.1%的学生每周花费在社会医学E-learning平台的时间为1小时及以下,34.8%的学生每周花费1~2小时,仅有8.8%的学生每周在社会医学E-learning平台花费2小时以上;学生在社会医学E-learning平台最常访问的版块为常用资源(包括课程相关网络资源、拓展阅读材料、统计软件使用、国内外相关公开课程等内容),其次为视频材料版块(包括医学与社会问题、趣味医学、影视作品中的医学问题等视频资料)。 (二)社会医学E-learning平台可用性评价 对社会医学E-learning平台的可用性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平台的导航设计清晰性、操作便利性、布局合理性、内容丰富性均达到非常好或较好的程度。其中,对平台的导航设计认可度最高,认为非常清晰和比较清晰的学生占88.9%,对平台内容丰富性的认可度最低,认为非常丰富和比较丰富的学生占76.6%,对操作性和布局合理性的认可度介于上述二者之间。 三、讨论与建议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E-learning平台作为日益普及的网络环境下辅助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新型模式,极大地丰富了学习途径,可以实现最大限度的自主学习、开放学习、协同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现有教学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大。但同时也要注意到,E-learning平台的整体性能、功能支持以及资源情况是平台优势得以体现的前提和条件,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在其所构建的学习环境中顺利学习[3]。本研究结果对于我们了解具体的社会医学E-learning平台的整体建设情况以及使用情况,进而不断改进平台设计,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体验,进一步增强其辅助教学的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医学E-learning平台的使用情况 1.学生对平台的关注和利用不够充分E-learning平台作为一种辅助学习工具,需要学生投入相当的精力和时间才能起到相应效果。然而本研究发现,每周登录平台次数为3次及以上的学生仅占13.8%;每周在平台花费2小时以上的学生仅占8.8%。E-learning平台所构建的网络教学环境应该可以激发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但研究发现大多数学生对社会医学E-learning平台的关注和利用并不充分,最大的原因很可能在于我国长期灌输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形成了被动学习为主的模式,长期依赖于课堂教师的面授,教学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大部分学生缺乏主动性,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性欠缺,难以适应E-learning平台的教学模式。此外,医学院校课程任务多、学习负担重,这也导致大部分学生没有充足时间去关注和利用E-learning平台,平台较低的使用率对于丰富的平台网络资源来说也是一种浪费,未能充分实现其应有的价值。针对上述问题,学校应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学生对E-learning平台的认识,可通过转移部分课堂内容到E-learning平台,多利用E-learning平台布置作业或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同时鼓励学生使用E-learning平台以充分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2.平台的版块建设要有所侧重研究发现,学生在社会医学E-learning平台最常访问的版块为常用资源(包括课程相关网络资源、拓展阅读材料、统计软件使用、国内外相关公开课程等内容),其次为视频材料版块(包括医学与社会问题、趣味医学、影视作品中的医学问题等视频资料)。因此平台以后的版块建设上可更加侧重丰富课程相关拓展资源,可以引进或开发针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训网络资源,将理论同实践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同时要进一步丰富教学材料,辅以视频、音频等生动形象、更易为学生接受的教学手段,针对不同的教学主题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和开发相应的教学多媒体资料库,从而使E-learning平台发挥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 (二)社会医学E-learning平台的可用性 1.学生对平台可用性的评价整体较高研究结果证实,大多数学生认为平台的导航设计清晰性、操作便利性、布局合理性、内容丰富性均达到非常好或较好的程度。其中,对平台的导航设计认可度最高,认为非常清晰和比较清晰的学生占88.9%。导航设计、操作简便性、布局合理性、内容丰富性都是与可用性评价密切相关的评价项目。作为辅助教学平台,要求导航清晰、操作简便、方便使用,只有这样,学习者才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不必浪费时间在具体操作方面;同时布局和内容应尽可能合理,便于学习者分类查找相关知识点,针对不同的学习需求可及时获取尽可能丰富的平台资源,提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便于学习者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进行知识建构。2.平台的内容建设和开发有待提高目前大多数高校虽然均建设了不同形式的网络教学平台,也共享了一些网络学习资源,但是缺少对资源的深度加工,没有发挥网络学习资源应有的作用。此外,大多数E-learning教学平台缺乏智能性,平台内容单一,学生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导致较差的用户体验。本研究也发现,认为平台内容非常丰富和比较丰富的学生占76.6%,提示社会医学E-learning平台的内容建设和开发尚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首先,可以根据社会医学这门课程的具体情况及特点,收集与各教学主题相对应的丰富资源,按照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体系和学习需求,建设内容丰富、结构完整、层次清楚的学习平台,以满足当前学生不同学习目的的多样化学习需求,提高学生利用平台的效率和兴趣,将学生由知识内容的被灌输者逐渐转变为E-learning平台下的主动学习者,从而最终发挥E-learning教学平台的优势。 总之,社会医学E-learning平台的发展对弥补传统教学方式不足,提高医学生对社会医学的学习兴趣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社会医学E-learning平台在线学习,改善信息获取环境、改进信息获取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从而进一步丰富社会医学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 作者:樊 宏 王建明 吴 睿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社会医学论文:医学院校社会医学教学论文 1少数民族医学院校在社会医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教师队伍结构方面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缺乏学科带头人。并未形成有梯度的教学团队,对于不同章节有不同的教师带教授课的方式还未能实现,使得本课程的广度深度难以继续深入。其次,课程教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花在课程的理论知识部分,缺乏实践教学环节。而教学方式、手段单一化主要以理论灌输方式为主,没有与之相辅的实习手段,较少使用案例模拟、分组谈论的教学方法。出现教师与学生交流较少,教师灌输学生被动的接受,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等现象。第三,只局限于开设课程以及对理论的讲授,缺乏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社会需求与实际能力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只能是勉强维持,学科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医学院校对于社会医学课程的培养目标尚未明确,致使社会医学这门课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该学科的师资力量投入不足,教育体系不健全,进而发展迟缓;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学习社会医学课程的目的认识不清,尤其是以选修课为主的一些学生,多数只重视专业必修课,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并且这门课程难度不大,学生只注重期末考试,不关注平时的学习过程。在社会医学的教学内容方面,虽然已经形成了基本的核心大纲,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与其他相关学科存在重复的部分,如:卫生事业管理、卫生政策以及卫生经济学等,如何与这些学科之间进行衔接则是下一步要解决的难题。绝大部分高等医学院校没有突出社会医学教学中实践性教学的重要地位,缺乏对医学生综合素质及动手能力的培养,造就了一些只懂得理论却深入不到实际中的“人才”。 2提出的对策及建议 2.1改变教学模式,转变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 由于我校大部分专业的社会医学课程为选修课,不能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建议正确处理选修课和必修课之间的关系,可以考虑取消选修课和必修课之间的区别,以学分制的形式来评价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需要选课,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进灌输式的理论教学方法,通过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等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结果评价与课堂教学改革相统一,在期末分数上要与平时回答问题及参与的讨论相结合,使考试成绩能够客观综合的反映学生理论掌握和综合运用情况。社会医学实践教学具有较强时代性、社会性和实践性。实践性教学是社会医学教学改革中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我校的社会医学课程停留在理论讲授的阶段,并未设立实践教学的环节,为了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能力,应该增加社会医学的实践教学环节。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将与课程内容有关的科研项目作为专题进行讲授,丰富和充实课堂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初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 2.2强化社会医学精品课程的建设 更新观念,将社会医学课程纳入整个医学教育学科体系中,在教学中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一是覆盖多专业,我校仅在预防、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社会医学作为专业课程开始,虽然临床医学专业中也开设社会医学课程,但是只是作为考查课程,建议在其他专业,如中医、药学等专业也应相应的开设社会医学课程;二是覆盖多学科层次,硕士、本科、专科等都应该涉及社会医学的内容;三是专业学科应以社会医学和卫生管理为主干课程,并且扩展成系列课程。要通过社会医学精品课程建设,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2.3重视师资培养,组建梯队的教学团队 目前我校设有独立的社会医学教研室,该教研室有3名教师承担着本科的专业课程和考查课程的教学任务,建议积极扩充教师队伍,并对现有的教师进行定期的进修和加强对外学术交流,学习先进兄弟院校的教学方法及经验。积极参加相关课题研究,加快学科能力的发展。通过积极投身于医疗卫生改革的实践工作,参与相关卫生课题研究,才能获取新鲜知识,研究成果为国家卫生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2.4加强社会医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社会医学是社会学领域同医学领域相结合并具有交叉性的学科,是生物-心理-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的重要方面。加强医学院校学生社会医学理念的教育,是培养医疗工作者关爱生命的必修课程,同时是全面掌握现代医学模式、克服生物医学模式缺陷与不足的迫切需要。我校应重视加强人文社会医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课题规划与经费投入,并重点扶持社会医学的学科建设。 借鉴其他院校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强我校的社会医学的建设。也可针对我校的薄弱学科———社会医学,邀请有专长的专家来我校讲学或者外派我校的教师到社会医学发展较好的兄弟院校进修。同时与相关的院校、组织共同开展课题研究;或者积极参加由关院校或其他单位共同举办学术会议、培训班,开展社会医学的国际学术交流。 作者:萨如拉傅海虹毅和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 社会医学论文:日本卫生情况及社会医学 日本在1980年各种原因的粗死亡率为6.2汤,年龄标化死亡率(以1935年的人口构成做标准)为3.6筋,年龄调整死亡率比荷兰(3.9汤)和瑞典(3.9汤)稍低,比加拿大(4.5汤)和美国(4.6汤)低得多。1920年日本年龄调整死亡率为25.2汤,1935年为16.8汤,1950年进一步下降到10.8筋。换句话说,控制了人口构成的变异后,死亡率在过去的60年里下降了85肠。日本总死亡率的大幅度下降已经引起了许多国家的关注,因为1950年以来,其它国家的死亡率下降速度戏剧性地变慢了,而日本的死亡率却持续迅速下降。这篇文章将探讨日本死亡率的变化模型,讨论引起死亡率迅速下降的主要因素及其有关的社会医学问题。 日本死亡率和发病率的变化模型 期望寿命是一个衡量各年龄组死亡率水平的综合性指标。1921一1925年,日本男性期望寿命为42.1岁,女性为43.2岁,1935一1936年,男性增加到46.9岁,女性增加到49.6岁。到了1980年,平均期望寿命男性已经达到74.2岁,女性几乎达到80岁,比大多数欧洲国家和其它发达国家的期望寿命都高。预计到2000年,日本的平均期望寿命男性将达到77.5年,女性将达到82.9岁。日本的年龄调整死亡率从1947年的15.1汤下降到了1981年的3.4汤,下降幅度非常之大。在主要死因中,曾经多年作为日本主要卫生问题的结核病的死亡率已经从1935年的190.5八o万下降到了1980年的3.0八。万,大约下降了98肠。在这期间,其它疾病的死亡率也显著下降,如肺炎和支气管炎从161.9700下降到了1.7筋,肾炎和肾病变从80.9汤下降到了4.8汤,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从16.3筋下降到了2.5汤。脑血管病在1951年至1977年是主要死因。1950年至1965年脑血管病的死亡率保持稳定,但在最近15年也显著下降了。恶性肿瘤和心脏病(主要是缺血性心脏病)的死亡率在过去30年实际上没有什么变化,意外事故死亡率从1970年的38.8八0万下降到了1950年的20.5八。万。1950年,日本的前三位死因是恶性肿瘤(年龄调整死亡率为52.7/10万)、脑血管病(69.7/10万)、和心脏病(54.6/10万)。由此可见,总死亡率的下降在1950年至1965年主要是由于结核病和其它感染性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和腹泻等死亡率下降所引起的,其次是脑血管病的逐渐下降以及近年来意外事故死亡的减少。1935年至198。年各年龄组的死亡率都下降了,但不同年龄组下降的幅度有很大差异,特别是在50岁以下和50岁以上的年龄组之间,后者要比前者的下降速度缓慢得多。有趣的是,50岁以下的各年龄组的死亡率下降速度是大致相同的,50岁以上的各年龄组也是如此。1950年以前,20一24岁年龄组的死亡率较30一34岁年龄组高,这主要是结核病的死亡率在年青人群中较高的缘故。毫无疑问,婴儿死亡率的下降幅度最大。1920年至1943年婴儿死亡率约下降了50肠。1947年,婴儿死亡率约为75汤,而到1950年下降到了7.5汤,在全世界是最低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儿的主要死因发生了很大变化。1950年,婴儿死亡约一半是由于感染性疾病如肝炎、支气管炎和其它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如百日咳、麻疹等)引起的,而到1980年,婴儿死亡的70肠与生产过程,如产伤、窒息、缺氧和其它呼吸道疾病以及先天性缺陷有关。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日本的发病率也下降很快。]975年,传染性疾病如麻风病、破伤风、脊髓灰质炎和日本脑炎的发病率不到o一/10万。1950年,白喉的发病率为0.1/10万,伤寒的发病率为0.2/10万,痢疾的发病率为0.8/10万,猩红热的发病率为2.4/l0万。1980年麻疹和百日咳的发病率估计分别为6.1/10万和2.1八。万。麻疹发病率的下降具有周期性,而百日咳的发病率近儿年呈不规则变化。由于发生了2例因接种百日咳疫苗而死亡的意外事故,1975年停止了接种百日咳疫苗,因此发病率出现了回升。后来恢复了预防接种计划,发病率又降下来了。这个特殊变化说明百日咳杆菌在日本仍然存在,疫苗接种是一个有效的预防措施。 日本死亡率下降的决定因素 死亡率的变化总的来说与社会文化、经济和生物医学的发展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要说明各种因素所起作用的大小是很困难的。日本总死亡率的迅速大幅度下降,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无疑是扩大全国的医疗服务、新药的引进、新医疗技术的发展、抗菌素的应用以及疫苗的改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将集中讨论四个因素的作用(1)计划接种和新药;(2)环境卫生;(3)教育和营养;(4)医疗服务设施及有关的因素. 计划接种和新药 二次世界大哉以后,传染性疾病仍然是日本的主要死因,其中以结核病为主。控制结核病曾被作为首要任务,采用了各种措施,如结核菌素试验,在学校、工厂、居民区进行群体普查以发现病例、结核病疗养院的治疗和护理、接种卡介苗等。这些措施曾被保健中心和其它组织严格实行了多年,并且得到1919年颁布的结核病预防法的支持。1936年在全国开展了预防结核病的运动,从1942年起对所有小学生接种卡介苗,从1947年起对结核病人进行登记,从1948年起对所有30岁以下的居民进行卡介苗接种,1952年以后,抗结核药(如链霉素)得到广泛应用,从1951年起对结核病人实行免费治疗和护理,1955年进行了全国结核病普查,从1957年起对结核病检查实行免费。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其它传染性疾病在日本也十分严重,如痢疾、伤寒、胃肠炎、肺炎和支气管炎,儿童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猩红热和脊髓灰质炎。大部分传染病的危害在实施疫苗、环境卫生和新药治疗的联合计划后都迅速下降。日本1946年开始生产青霉素,1950年初开始广泛使用。抗菌素的产量在1960年至1980年间儿乎增加了50倍,其它药物的产量也逐年迅速增加,其中包括治疗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以及抗肿瘤药。 环境卫生 良好的卫生环境是减少传染病(包括消化道疾病如痢疾、伤寒和其它腹泻性疾病)的先决条件。1887年,横滨市修建了日本最早的管道供水系统。1890年颁布了管道供水系统法则,1900年实行了污水处理法。但是,管道供水系统当时还仅仅限制在东京、大板、神户、长崎、涵馆和广岛这样的大城市.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人们认识到了环境卫生的重要性,中小城市及乡镇也修建了管道供水系统。1955年,管道供水系统的人口复盖率为32.艺肠,195。年增力11到91.5%,在4个主要城市为96.9肠,在乡村为87.2肠。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污水处理系统也逐渐普及。1963年开始的第一个5年全国安装计划加速了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第五个5年计划正在取得进展。但是,日本现在的污水处理系统人口复盖率仅为30肠,仍然比其它发达国家低得多。处理废物和排除垃圾的服务设施也逐渐开始完善起来。环境卫生的逐渐改善是降低胃肠道传染性疾病死亡率和患病率的重要因素。 教育和营养 1872年,日本教育部的组建促进了日本学校教育的兴起。880年实行了四年义务制教育,1908年扩大为六年义务制教育,1947年又改为九年,其中包括对13一15岁儿童实行的三年中学义务教育。1927年就已经有99.5肠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现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为”.9肠,而且接受高中教育的JL童比例从1950年的42.5肠上升到1980年的94.2肠。中学生升大学的比例也迅速上升,男生2954年为15.3肠,1953年日本新雇的职员中只有6肠仅仅完成义务教育,55%的人有高中文凭,39肠的人受过大学教育。义务制教育的极度普及和文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可能是日本居民死亡率下降的间接原因。因为卫生教育是正规课程的一部分,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如此。学校教育使学生懂得了改善环境和营养的重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预防接种以及搞好个人卫生。与学校教育有关的另一重要方面是学校午餐制的实行。1954年颁布了学校午餐法。午餐法规定免费提供每个小学生一份完整的午餐,包括牛奶、面包和其它食品。中学生中有一半人享受完整的午餐,其它人只有牛奶。由于牛奶计划的实施,学生午餐在1963年得到了很大改善和推广,特别是在中学生中。全国中小学午餐制的实行,特别是从1963年起午餐质量得到改善以后,对提高儿童身体素质起到了极其重耍的作用。日本人的传统食物中含有很高的碳水化合物,含脂肪和动物蛋白很少。但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社会经济和工业的迅速发展,食品逐渐西方化。碳水化合物每日人平摄入量从]950年的418克下降到了1980年的313克,同时,脂肪的摄入量从18克增加到了52克,总蛋白质从68克增加到了78克,动物蛋白从17克增加到39克。在这期间,植物蛋白从51克减少到了39克。从1950年到1980年日本人总热能摄入量几乎没有发生变化,1950年每日人平总热能摄入量为2,098千卡,1960年为2,096千卡,1970年上升为2,210千卡,1980年又下降到2,054千卡。同时,脂肪在总热能摄入量中所占的比例从1950年的7.7%增加到1950年的22.60肠,碳水化合物从79.3肠下降到62.4肠。多年来,日本人的食物中缺乏脂肪和动物蛋白。脂肪和动物蛋白的锤渐增加对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降低死亡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的研究证明,过量的食盐摄入与高血压和胃癌的发生有关,日本人均日食盐摄入量从1972年的14.5克稳步下降到1982年的12.3克。人均日食盐摄入量的减少降低了高血压的发病率,从而也降低了脑血管意外的死亡率。 医疗服务设施及其有关因素 1950年,日本共有5,119个医院,51,349个诊所和24,773个牙科诊所。1980年有医院9,055个,诊所77,611个以及牙科诊所38,834个。1950年平均每10万人有医院5.7个,诊所57.5个和牙科诊所27.7个,到1980年这些数字预计分别增加到了7.7、66.4和33.2。平均每10万人的医院床位数和诊所床位数也从一950年的574.3和127.6提高到1950年的1128.5和246.2。除助产士外,所有其它卫生专业人员的数目都增加了。其中,营养师从1950年的每10万人2一个增加到1950年的每10万人290个,医生从1950年的95,000名增加到1950年的一56,000名,在这期间牙科医生从3r,000名增加到54,000名,药剂师从52,00。名增加到116,000名,公共卫生护士从12,000名增加到一s,000名,护士从130,000名增加到457,000名,营养师从一s,000名增加到335,000名,助产士从55,000名下降到26,000名。卫生服务设施和卫生专业人员的增加逐渐改善了卫生服务质量,提高了健康水平。这是死亡率下降的先决条件。国家卫生政策,如1961年开始的国家健康保险制度的实行,1973年对老年人,结核病人及精神病人实行的免费医疗等,也有利于卫生服务质量的提高。二次世界大哉以后,日本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国民收入的稳步提高促进了卫生服务质量的改善。 死亡率的变化引起的社会医学问题 近几年来,总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出生率的大幅度下降已经引起了一系列社会人口的重大变化。预计2000年,日本的期望寿命男性将达到77.5岁,女性将达到83岁。这必然造成老年人口的增加和疾病结构的变化。因此,日本的卫生政策也不得不做相应的改变。下面将对由于健康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结构的变化所引起的重要社会医学问题进行讨论。1920年,日本的老年化指数为1准.4肠,1950年稍有下降(为13.9肠)。然而到197。年,老年化指数迅速上升到29.4肠,1980年进一步上升到38.7肠。到2000年和2020年,预计老年化指数将分别达到88.6肠和130.5肠.换句话说,1950年,老年人口仅为儿童人口的14肠,1980年约为40肠,到本世纪末,劳动人口将要负担几乎两倍的老人和儿童。衡量老化的一个更常用的指标是65岁及以上的人数占总人口数的比重,即老年人口比例。这个指标1920年为5.3肠,1950年为4.9肠,1960年为5.7肠,1970年为7.1肠,到1980年已经上升到9.1肠。预计2000年将达到15.6肠,2020年将达到21.8%。这个指标从8肠上升到14肠在日本要花25年时间(1975一2000年),而英格兰需要46年,瑞典需要80年,法国需要125年。虽然老年人口增加在发达国家是一个普遍现象,但老年人口比例的超速上升在日本表现得特别突出。由于老年夫妻或单身老人数量的增加,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显然带来了许多严重的社会医学问题,如住房困难、工作机会减少,养老金和医疗费用的增加等。 老年人口的增加 总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出生率的下降已经造成了老年人口的大量增加。日本的老年人口指数1920年为9.0肠,1965年略有升高,为9.2肠,然而到1980年,猛增到了13.5%,预计2000年和202。年将分别达到23.3肠和35.5肠。老年人口数与儿童人数之比为老年化指数,是一个衡量老化的指标。 卫生和社会服务费用 日本卫生福利部的费用占总预算的比例1960年为10.5%,1980年上升到了19.1肠.卫生福利部的经‘济预算,1960年40肠用于社会保险,27肠用于救济穷人,16肠用于公共卫生活动。费用的分配情况近几十年来发生了很大变化,用于老年人福利事业的费用大约增加了10倍。近年来,政府用于社会保险、养老金和国家健康保险的经费约占卫生福利部总预算的60%。这些变化与老年人口的增加是相联系的。当然,比老年人口问题出现更早的疾病谱的变化也导致了对不同问题的讨论,如成年人疾病和精神紊乱等.近三十年来,日本县一级的公共卫生活动(除传染病的预防外)的经费增加了。地方政府用于公共卫生事业的开支一半以上用来建立公共卫生设施,如管道供水系统和污水排泄系统以及废物处理设施等。1955年与198。年相比,日本每户的月消费从26,786日元增加到了252,263日元(1950年约为1950年的10.5倍)。同时,每户的医疗费也从506日元增加到5,771日元(1980年约为195。年的11.4倍)。但医疗费用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几乎没有变化,1955年为1.9肠,1965年为2.2帕,1975年为2.1呱,1980的为2.0%。医疗费用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的稳定,说明个人从社会和健康保险计划中得到的津贴增加了。因为在这期间,国家、地区和地方政府用于医疗卫生的费用大量增加了。 国家卫生政策和疾病控制计划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日本卫生计划和政策的方向已经从传染病转化到慢性病,从对单个疾病的控制转化到对多个疾病的控制,从治疗转化到预防,近几年甚至从预防疾病进一步转化到增进健康.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疾病控制的目标主要是传染病。通过普查发现病例,对病人进行治疗和护理以及预防接种是控制结核病的三大法宝。有效的疫苗和预防接种措施用来对付儿童传染病。改善环境卫生对降低发病率和减少消化道传染病的死亡也是非常有效的。一些严重传染病,如霍乱、鼠疫、牛痘、斑疹伤寒和狂犬病在日本已经被彻底消灭.其它传染病,如副伤寒、痢疾、日本脑炎、脊髓灰质炎、疟疾、破伤风、炭疽、白喉、流行性腹泻和蛔虫、烧虫、钩虫或绦虫、丝虫等寄生虫病的发病率现在都在0.1/10万以下。控制传染病的计划曾经用来指导在某一时期内消灭某种传染病。慢性病和退化性疾病,如中风、高血压、心脏病和癌症的出现不仅迫切需要治疗和护理计划,而且也需要采取研究和预防行动。为了了解问题的严重程度,日本在2955年、1960年、1963年和1979年对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进行了调查,在1961一1962年和197一1972年,以及1950年对循环系统的发病率进行了调查。1965年,日本制定了癌症控制计划,并且实施了五项措施:(l)加强教育和情报交流;(2)群体普查;(3)建立肿瘤中心;(4)培训肿瘤专家;(5)加强对肿瘤的研究。1969年,日本开始实施中风预防计划,包括通过群体普查发现高血压病人,对病人的治疗和护理以及卫生宣教等措施。随着这些计划在全国范围内的实行,卫生福利部从196三年起将一部分预算专门用于癌症的控制,从1973年起对预防中风也拨了专款。卫生福利部为癌症控制计划1965年拨款13亿3千万日元,1970年33亿6千7百万日元,1975年l百亿零4千万日元,1950年147亿8千8百万日元,1982年182亿2千7百万日元。1965年91肠的费用用于建立医疗机构,但1980年用于建立医疗机构的费用只占77肠,而在这期间用于癌症研究的费用则从9.0肠增加到了10.6肠,用于预防性群体普查的费用则从O肠增加到7.2%。卫生福利部也为中风预防计划拨了专款,1973为]7亿9千8百万日元,1975年为29亿4千6百万日元,1950年为126亿4千7百万日元,2982年为一30亿l千8百万日元。1952年,中风预防计划的费用83肠用于建立医疗机构,15%用于预防性的群体普查,2肠用于研究。这些计划的成功可以通过复盖人群的迅速增加和死亡率的相应下降得到证明。965年,对567,000人进行了胃癌普查,1970年普查2,165,000人,1950年普查3,830,000人。1965年对95,000人进行了官颈癌普查,1970年普查了748,000人,1950年普查了2,444,000人。胃癌的调整死亡率1965年与]980年相比,男性从46.3/10万下降到31.4/10万,女性从25.5八。万下降到x9.2/10万,子宫癌的年龄调整死亡率1965年与1980年相比,从11.0八0万下降到了5.5/10万。同样,通过测量血压筛选高血压病人的人群复盖面积也逐渐增加,1965年为1,488,000人,1970年为2,57一,000人,1950年为7,160,000人。心电图检查的人数也迅速增加,1965年仅为255,000人,1970年为e23,000人,一950年为1,6es,000人。同时,中风的年龄调整死亡率1973年与1980年相比,男性从111.2/10万下降到72.9/20万,女性从95.4/10万下降到67.2/10万。除胃癌和宫颈癌外,癌症控制计划还包括其它部位的癌症。在中风预防计划中,不仅包括中风,而且也包括高血压、心脏病、肝病和糖尿病。因此,这些控制计划是多向性的,并且主要集中在二级预防。1982年,中风和癌症控制计划在新的法规下互相结合起来了。这些法则制定了6个主要活动:(l)健康记录簿(”healthnoteb0Ok,’)的分类;(2)卫生宣教;(3)健康咨询;(4)医学检查;(5)康复;(6)对卧床病人的家访。对所有40岁及以上的人提供这些服务(宫颈癌普查的对象为30岁以上的妇女)。这些服务现在已经在日本全国推广。根据1983年的全国健康调查,全国随机抽取了16,000个家庭。年龄在20岁以上的53,000个调查对象中68.2%的人在1982年进行过一次或多次医学检查,进行过检查的人中54肠的人有血压记录,46,3%的人有尿化验记录,23.0肠的人进行过胃的X线检查,49.6肠的人进行过胸部X线检查,13.8肠的妇女进行过宫颈癌检查。从这些医学检查的数据可以看出,日本人具有高度的卫生知识,在对成年人疾病预防和增进健康中,他们能很好地与医学工作者合作。 展望 日本现在经济繁荣,总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都较低。但是也面临老年人口增加带来的严重社会医学问题。由于传染病得到了控制,现在慢性病患者相应增多了。同时,医疗卫生费用、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费用也迅速增加。日本已经建立了对付这些问题的官方机构。随着这些政策在全国范围内的实行,在不远的将来,将对机构的效果从社会医学的角度进行评价。对付其它基本卫生问题的国家卫生政策应该保证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系统的效益,保证医疗技术、公共卫生和福利以及细致的促进健康活动(包括初级预防和加强专题研究)之间的平衡发展和相互协调。在医疗卫生保健促进政策中,国家政策保险制度的作用如何?这需要对国家健康保险制度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价。如果必要的话,可以对国家健康保险制度进行部分或全部改进。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为了使卫生保健和健康促进制度在日本协调合理,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对目前社会医学状况的认识是合理调整卫生政策的关键,而且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往往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促进派。在社会医学现状相近的国家之间,进行这些问题的情报及研究成果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社会医学论文:江西省“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重点学科建设的体会与实践 摘要: 如何加强“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省级重点学科建设,学科带头人谈了五点有关学科建设的实践体会,其中凝炼发展方向,建立“学科特区”,加强队伍建设是核心。 关键词: 重点学科;学科建设;实践体会 0引言 学科(disciplinary)一般是指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学术相对独立,理论相对完整的科学分支,它既是学术分类的名称,又是教学科目设置的基础。而学科建设(disciplinary development)是促进学科可持续发展所进行的构建发展规划、凝炼发展方向、组织创新团队、重组技术力量、合理分配资源,规范学术行为,加强人才培养、开展科学研究等诸多推进学科发展的行为。是承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平台。“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于2006年江西省政府学位建设办公室批准为省级“十一五”重点学科,该重点学科亦是江西省乃至全国高等中医院校中唯一的重点学科,属管理学学科门类中的二级学科(学科代码:120402),依托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进行建设与管理。该重点学科建设5年来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在全体学术骨干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批阶段性科研成果,人才培养有了长足的发展。近5年已招收硕士研究24名。主持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部)课题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级课题和省级课题8项,厅级课题15项,完成“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研究课题和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课题共11项。主编论著、教材6部、副主编3部、参编5部,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研究成果曾在《江西日报》、《中国医药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网站、人民日报社网络中心网站等20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我作为“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重点学科带头人,现将对该重点学科建设的实践与体会汇报如下: 1要明确学科概念,理清建设思路 加强“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重点学科建设,对于学科带头人来说,首先是要明确本学科的概念或定义,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技能,结合本单位或本部门的技术力量和学术优势,勾划出本学科的发展框架,理清本学科的建设思路。“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重点学科是由“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两个学科组合而成,两个学科可相互独立,又可相互交融。社会医学是研究居民健康状况、特征及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与社会卫生有关问题,探究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社会因素,制定改善社会卫生状况的措施,促进和提高人群身心健康、社会活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一门学科。其核心是研究社会因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医疗卫生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而卫生事业管理学科是研究卫生事业现状、发展规律、科学管理和评价理论及方法,保证卫生安全,预防控制疾病,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的一门学科。其内容包括卫生法规、卫生政策、卫生监督、卫生经济、卫生资源、卫生计划、卫生评价、卫生服务、卫生人力、卫生组织中的卫生服务研究与评价,区域卫生规划理论和操作性研究,医院管理的研究与评价;工业卫生管理、乡镇企业卫生管理;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与卫生监督执法等。 如何勾划“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重点学科的发展框架,理清其建设思路是学科带头人的首要工作。我根据学科建设依托部门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学术特色和技术力量,挖掘全校与本重点学科建设有关的学术力量,结合学科建设“金三角”(高水平的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高水平的学位建设),构建出“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重点学科的建设思路见下图。 2要认清建设意义,明确建设任务 学科建设是高校一切建设工作的灵魂,因为它涵盖了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大主题,不仅是统辖我学的中心工作、龙头工作,而且也是助推各院(部)的基础工作、核心工作。其任务包括确定学科方向、选拔学科带头人、组建学科梯队、调整学科机构、建设学科基地、营造学科氛围、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学位点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重点学科建设的任务:主要是为促进江西卫生政策、卫生管理、卫生经济的研究与发展服务,为预防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危害,对特殊人群心理减压提出有效的方法和指导,为政府在卫生领域方面作出决策和进行科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目前江西建设这样一个重点学科,对研究江西4400多万人民的卫生管理问题、社会因素与人群健康问题,对促进江西卫生政策、卫生管理、卫生经济的研究与发展,提高江西人群的健康水平都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3要组织创新团队,凝炼发展方向 我校是一所普通本科院校,在普通本科院校中对于一个具体的学科或院(部)而言,我认为要建设好一个重点学科首先是要建立学术或学科团队,因为学术团队是一个学科发展的载体,学科发展必须以学术团队为依托。如何建立“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重点学科团队,这是我与学科建设依托部门经济与管理学院首先考虑的问题,主要是通过把所学专业相近、研究方向基本相同,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和研究基础的学术骨干教师,组成不同的学术组织即创新团队,根据其研究方向和前期成果特色,凝炼成若干个研究发展方向,争取逐步发展成为二级学科、以达到完成一级学科的建设目的。凝炼研究方向要瞄准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卫生管理的需求,将科学研究与我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政府需求联系起来,主动为地方政府经济建设和政府部门服务,帮助政府部门解决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当地政府或行政部门的支持,这样研究方向才能落到实处,得到可持续发展。本重点学科在建设的第一年已凝炼出三个研究发展方向,即卫生管理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王素珍教授)、卫生经济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袁杰教授)、医学心理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余琳教授)。经过4年研究与学科建设后,现已向“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发展的研究方向逼近,已凝炼出4个研究发展方向,即药事管理、卫生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医学教育管理,目前已在这四个研究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 4要制定发展规划,落实年度计划 围绕重点学科建设总体目标,制定好学科建设发展规划。“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重点学科建设总目标为:突出“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重点学科建设特色,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努力培养适应未来卫生事业管理发展需要的、具有社会竞争力的卫生管理人才;以卫生事业管理与卫生政策研究为中心,突出医药卫生经济和药事管理研究为特色,使重点学科建设成果能更好地服务卫生事业,为实现学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思路作出贡献。5年来本学科建设紧扣这一总体目标,为要保证学科建设卓有成效,不仅制定了一个切实可行的重点学科5年发展规划,而且还要制订好了为实现发展规划的历年年度工作计划。学科发展规划只有付诸实施,才能产生实效。学科发展规划的实效性,不仅取决于规划本身的合理性,更取决于规划实施的科学性,对学科建设规划目标进行分解,每年应完成的任务,认真落实年度计划的可行性。在学科建设过程中,规划一旦制定出来,就要着手付诸实施,把年度计划工作落到实处,逐年完成预定的目标和任务,学科建设的5年规划才能实现,预期的建设目标才能达到。 5建立“学科特区”,加强队伍建设 加强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如何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平台,以学位点发展为舞台,加强学术队伍建设,培养学术梯队是重点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通过5年的学科建设能否形成学术梯队,学科带头人负有重要的责任。为了加强学术队伍建设,利用学校给重点学科建设资助的有限资金,选送老师参加与学科建设有关的学术会议,请专家进门作学术报告,平时尽可能多开展学科建设活动,组织老师参加社会调研活动,推进老师学术水平的提升。作为一个学科带头人还要特别注意的是要培养学术梯队,要做到学科带头人和各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后继有人,选好苗子,建立“学科特区”,有意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为他们创造条件,在学科带头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在学术上进行引导,在选题立项和科学研究方面多指导,在学科建设经费上多支持其参加学术交流,在外出进行社会调研方面多提供机会,在培养硕士研究生方面,让其有更多机会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使他们有更多的交流、学习和实践机会。现在“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重点学科后继有人,有中年学术骨干主持研究国家项目,有青年学术骨干主持研究教育部和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学术梯队已基本形成。 总之,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建设中要有清晰的思路,制定好科学的规划,确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凝炼出学科发展的方向,建设好一支队伍,培养一批骨干,建立“学科特区”,铸造学术梯队,多为别人着想,多为别人奉献,尽心尽力,成果共享,只建内涵,不追光环,这就是做一个学科带头人的体会。 社会医学论文: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医学人文教育途径探索 【摘 要】20世纪70年代建立起来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一种崭新的模式,这种医学模式下的现代医学教育不仅包括专业知识的传授,还必须涵盖人文精神的培养。本文直面高等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现状,分析问题产生原因。同时,以《医学发展史》课程教改方案为例,为探索医学人文教育的实施途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案。 【关键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人文教育;医学发展史;课程教改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重技术轻人文的生物医学模式,是发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一种崭新的医学模式。这种医学模式提倡健康与疾病的划分标准应综合评估生物、社会、心理三种因素,相较于人的生物生存状态,医生更应重视人的社会生存状态、心理健全状态[1],重视对病人的人文关怀,这对医生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高校医学教育赋予了更深的内涵。 一、医学人文教育途径探索的意义 (一)贯彻国家法律、法规的必然举措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中发[1999]9号)明确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刻不容缓,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为目标的素质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的核心工程。2008年颁布的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印发《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的通知严格规定:医学课程计划中必须包含文学艺术类、医学史等知识内容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必须包含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等知识内容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 (二)实现医学发展最终目标的现实需要 从医学所服务的对象――病人而言,在身心遭受创伤和挫折时,医生的功能与权威不断膨胀,成为脆弱时的救命稻草,因此,病人对医生产生了更高的期待:身体的疾病需要被医治、心理的需求需要被满足、心灵的安慰需要被给予。从医学教育所培养的对象――医务工作者而言,单纯医治病人的身体疾病,忽视病人的心理需求,治疗效果是短暂和有限的,也是医患关系紧张的触因之一。 (三)促使医学生树立人文主义世界观、价值观的现实需要 高等院校在医学专业学生中开展人文教育,可以促使未来的医务工作者树立人文主义世界观、价值观,避免唯医学论、唯技术论。医学在人文科学的道德框架内,健康有序高效运行,医学生在人文精神的正确指引下,合理对待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二者的关系,才能从根本上铲除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才能迎来风清气正的良好医风。 二、以《医学发展史》课程为例,直面高等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现状 当前,重技术轻人文成为全国高等院校医学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医学发展史》作为人文教育课程之一,极具代表性。 (一)课程地位弱化 医学教育的主要教学计划未涵盖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这是课程地位边缘化、弱化的主要体现。以《医学发展史》为例,众多人文教育课程仅仅作为专业限选课、任选课而非必修课。而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医学教育思想滞后于现行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仍受传统的生物医学教育模式限制。在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指导下,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所涉及的领域成为医学生的核心课程。五年时间要求医学生掌握如此繁多的知识和技能,其压力之大,负担之重可想而知。 倘若再开设若干门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这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为应对这一难题,医学人文教育课程“理所当然”地被划入了边缘行列。 (二)课程学时有限 医学人文课程的开设遭遇的首要的问题就是学时有限。以《医学发展史》为例,该课程总学时16个课时,受内容和学时限制,全部采取理论教学模式。就学时而言,相较于国外高等院校,我国只能望其项背。如美国和德国,医学人文课程占所有课程的总比重高达20%-25%,英国和日本也已达10%-15%,而我国不仅开设的医学人文教育课程偏少,而且课程学时比重极低,约占总学时的8%左右,其中意识形态课程以86%的比重,高居人文社科课程榜首[2]。 (三)师资力量短缺。 当前,我国的教师队伍不能满足医学人文教育的要求。教师无论在数量还是业务素质上都存在严重缺陷,单一学科背景的教师居多,其中又以文科和医科专业为主,跨学科知识结构的教师较少,通晓心理学、社会学、史学、哲学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以《医学发展史》为例,本课程专兼职老师共四名,具有医学背景的教师三名,史学背景的教师一名,而兼具医学与史学背景的教师空无一人。 (四)教学内容空洞。 目前开设的医学人文教育课程,内容沉旧落后、空洞乏味,多偏重于向学生灌输概念、理论,知识缺乏实用性和实效性。人文教育内容与医学技能实践相背离、相脱节,从而导致人文精神、人文知识在医学生中不受理解、不受重视。同时,临床专业学习前期所开设的医学人文课程居多,且不能一以贯之,因此,教育效果不佳。以《医学发展史》为例,该课程在大二一期开设,内容包含医学伦理知识、中国医学史、西方医学史三部分,授课重点以要求学生掌握人物事迹、代表著作、学术思想等为主。 三、以《医学发展史》课程教改内容为例,探索医学人文教育改革路径 (一)《医学发展史》课程教改目标 1.思想转变 改变传统生物医学模式下,重技术轻人文的医学教育现状,介绍一种全新的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倡导医务工作者更多的关注患者的社会属性,力争实现医学教育的改革。 2.观念指引 通过医学人文教育课程的开设、转变、完善,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用行动践行“大医精诚”的从医业医真谛,遵守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民族美德,从根源上铲除医患关系紧张的症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3.行动落实 医学人文课程确实存在不受重视、课时不足的现实情况,但也存在现有学时没有有效利用的主观原因。积极推动医学人文课程改革,加强人文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丰富教学方式方法,完善学生课程考核体系,用一点一滴的行动使医学人文精神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品质追求。 4.环境影响 校园文化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着第二课堂的功效,人文教育教师在无力改变课程设置的现实情况下,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平台,发挥其载体作用,就成为其不二选择。 (二)《医学发展史》课程教改内容 1.教学手段的改进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资料的丰富为《医学发展史》课程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契机[3]。多种教学演示软件的引入,克服了传统板书教学呆板、抽象的弊端,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如《医学发展史》内容所涉及到的典型人物、代表著作等都可以通过图片、影像等形式直观展示,从而既增加了内容的趣味性,又能在有限的课时内尽可能地提供更多知识内容。通过教学手段的改进,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2.教学方法的改进 《医学发展史》课程是按照历史演进顺序进行授课的,医史知识、医学理论虽散布于历朝历代,但彼此之间并非毫无关联,反而存在着积淀、利用与发展的密切关系。揭示蕴含在医史中的医学发展规律正是本课程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所在。 3.教育平台的拓展 通过课内采用多样的方法传授知识,课外采用丰富的活动验证知识的方式,拓宽教育平台。充分利用医学人文教育讲座、演讲比赛、辩论赛、社区见习、暑期三下乡活动、雷锋月、四进社区等实践活动,拓展医学人文教育平台、充实医学人文教育内涵、创新医学人文教育手段,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医学人文精神培育中的载体作用。为此,我们对学生课外活动的参与情况进行了明确规定,并纳入到考核成绩中去。要求学生本学期聆听医学人文教育的讲座不少于两次,本学期所参与的课外医学人文活动凭证明给予相应加分。同时,举办两次课外活动――《燃中国梦、铸医学魂》演讲比赛和《医德、医术,孰轻熟重》辩论赛,对参与活动的学生及获奖学生给予相应加分。 4.考核方式的改进 以往闭卷测试的指导思想是考核学生对人物、事件、书名、学术思想等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学生由于对识记性知识缺乏理解、难于运用,不能准确完整记忆的情况常有出现,导致本门课程通过率不高。因而,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考核方式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即将考核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最后总分源于四种评分标准。第一阶段为闭卷测试,采用名词解释、简答、论述三种题型,测试时间不定, 缺考者以0 分计算,这一阶段得分占最后总分的20%,。第二阶段为专题讨论,对学生专题讨论中PPT制作、讲授内容、语言表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这一阶段得分占最后总分的20%。第三阶段为课外活动,通过举办相关学术讲座、演讲比赛等活动,对学生的出勤情况、参与情况、获奖情况统计得分,这一阶段得分也占最后总分的20%。第四阶段为开卷考试,以撰写论文替代传统的答题方式,这一阶段得分占最后总分的40%。 5.教学反馈机制的建立 以往的经验证明,评价一套教改方案的优劣得失,最有发言权的点评者就是接受改革的学生,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就是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因此,我们紧紧围绕学生满意课堂、学生满意教师、学生满意课程的目标建立教学反馈机制,在每一届接受改革方案的学生中,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开展学生代表座谈的方式,对《医学发展史》教改效果开展调查。对于学生反映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对于学生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进行采纳和使用,真正使教改成果惠泽于学生。 (三)《医学发展史》课程教改心得 《医学发展史》课程教改立足于四项创新机制,即教师的重点讲解、学生的专题讨论、校园文化平台的搭建、四种考核方式的调整,探索在各种不利因素下,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医学人文教育课程的功效。 1.课堂教改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课堂教改实现了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多媒体技术成为了传授知识的载体。课堂教改扭转了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局面,学生的每一次参与、每一项付出、每一点收获都会通过分数的形式得以肯定。专题讨论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收集、归纳、提练、运用知识的能力得以提升。师生间的良性互动,极大得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课堂教改增强了教师提升专业水平的紧迫性 课堂教改使教师的授课时间大幅缩减,这就要求教师精减上课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同时,还要兼顾医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因此,教师不能再满足于传统的教条式、填鸭式教学,在授课过程中巩固专业思想,正确理解继承和发扬之间的关系,将专业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融会贯通,这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专题讨论激发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 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专题讨论环节,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了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成员之间的分工协作,锻炼了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培养了团队协作意识。课堂上的自由讨论,更是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促使了新思路、新观点的诞生。 4. 校园文化平台的搭建营造了人文教育氛围的浓厚性 以讲座、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搭建校园文化平台,营造大医精诚、医者仁心的人文教育氛围。学生在组织参与课外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理解了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避免了师长强制要求所导致的抵触情绪[4]。 5. 考核方式的调整改变了投机取巧应试方法的偶然性 四个阶段的考核过程、四种来源的评分标准,要求学生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有效避免了学生平时无所事事、考前临阵磨枪、考后全部忘光的应试方法。 四、结语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虽提出已近半个世纪,但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根深蒂固。高校医学人文课程不受重视,学生学习效率低、学习效果差,医学人文教育教师队伍在数量和业务素质上都存在不足,这与高校强调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相背离,也对高校医学人文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转变医学教育重技术轻人文的传统观念是医学人文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医学发展史》教改探索对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发挥最大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对医学人文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 社会医学论文:社会医学课程开放式教学模式探讨 【摘 要】通过教改课程的实践,探讨开放式教学法在社会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认为,开放式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但是学生的学习惰性和旧模式的“惯性”制约着开放式教学的效果。教学组织过程中也发现前置课程设计不足、教师主导权受限等影响开放式教学实施的桎梏。 【关键词】开放式 教学模式 社会医学 开放式教学的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关注人的发展作为首要目标,通过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从而促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中,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开放式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它更是一种教学理念。社会医学是社会学和医学相交叉的学科,它从宏观角度研究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研究社会卫生状况及其变动规律,以及如何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措施。随着疾病谱和死因谱的转变,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需要从各个方面深入地了解各种社会因素影响疾病和健康的规律及特点。为了提高社会医学教学效果,达到社会医学培养目标的要求,我们尝试了在公共管理专业进行社会医学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改革,以期对该课程教学模式做出有益的探索。 一 具体做法 1.构建教学环境 开放式教学环境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与其认知结构相适应的环境,采取“任务驱动”的方式提供互动的教学平台。抽签分派教学主题,每组一个主题。 2.开放教学内容 以教学大纲、培养目标为中心,以相关知识为辅,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成为《社会医学》课堂的主人,角色变换,不再停留在“听”和“问”的学习状态,而更多的是课前的“查”和“议”以及课堂中的“讲”和“辩”,尽可能地扩大汲取社会医学理论知识的范围。 3.开放教学组织 以问题为中心、以社会医学基础理论为指导,开展社会调查实践,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针对性、应用性增强,在实践中教学,在教学中实践。开放式教学提倡多元化教学,理论研讨、社会调查、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课堂教学由“学生组”为单位组织专题讲座,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和“学”中。 4.开放教学评价 教学是渐进的过程,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可以实施教学评价。开放式教学中,评价方式是多样化的,将基础能力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与创新能力评价(学生灵活运用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结合,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最终个人成绩核算方式按照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主持讨论主题占20%,其中学生互评占50%,教师评分占50%;实践占10%,由教师评价)。 二 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自学能力是人的基本素质,开放式教学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能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和成功的机会,提高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因为开放式教学在课堂上没有固定不变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除了教材内容外,往往会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加以调整,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培养人才的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是社会和科技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作为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如何激发学生对社会医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培养高级的跨世纪管理人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代之以启迪思维、培养能力、传播方法为主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是不断完善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 三 实践总结 1.开放式教学增加了课堂趣味性,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 社会医学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理论内容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多健康问题和社会现象都发生在日常生活中。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自由发言,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组织专题学习讨论,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通过主持发言和讨论,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积极思考,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社会医学理论源于生活实践,对于浅显易懂的章节内容,在教学中设置为课外自学,学生可以结合查阅的相关文献资料,写出自学心得或小论文。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使学生对课本中的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2.理论联系实践,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社会医学研究和评价方法重在实践,为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学以致用,开放式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结合热点主题,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调查问卷,找寻问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问卷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灵活性。通过实践调研也丰富、深化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3.存在的问题 开放式教学的成效是肯定的,值得进一步推广,同时也暴露出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1)部分学生对学习的目的认识不清,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在团队学习中消极懈怠。(2)学生在长期的教师主讲的教学模式中形成的惰性和惯性思维,难以很快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要求,尤其是在过渡期,甚至对开放式教学模式存在抵触。(3)教学计划管理过于死板,教师协调权受限,教学实践开展不足,很难开展实践课程,导致学生理论和实践脱节。(4)医学模式的变化和积极健康观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除了管理类学生开设社会医学,其他医学生并未开设该课程。(5)前置关联课程的设置存在一定的脱节,知识衔接不够。 4.建议 积极健康观和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医生必须具备健康教育、卫生管理、社区卫生及预防医学知识,了解社会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社会医学的教学目的是使未来的医学技术人员和卫生管理人员初步建立起社会医学观念和思维模式,树立整体医学和大卫生观念,以现代医学模式指导医疗卫生实践,以提高卫生服务质量和改善人群健康水平,因此,建议在各医药卫生类专业均开设该课程。 改变僵化的教学管理制度,赋予教师主导教学模式的权限,创新教学机制。加强实践教学,通过调查设计、调查实践、调查总结、参与具体的社会医学服务过程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对课程和学科的认同感、归属感,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合理设置医学类前置相关课程,做好知识的衔接。合理设置文献检索相关课程,增加网络信息查询方法,使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造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 针对部分学生的消极懈怠以及长期形成的惰性和惯性,教改之初宜放慢进度,让学生逐渐适应,并辅之以必要的心理疏导。也要善于听取不同的声音,适时改进教学方式,更应坚持正确的方向,毕竟新生事物是在阵痛中分娩的。 总之,教学活动作为一项多部门协同的活动,需要教学相关单位和相关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协作,否则任何改革都难以成功。为实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目标,社会医学课程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改革同样需要教育管理决策者和职能部门以及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 社会医学论文:PBL教学法在社会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和问题探讨 摘要:传统的教学方法在社会医学教学中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动机和兴趣,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我校社会医学学科在实践课中实施PBL教学模式,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并且针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为进一步开展PBL教学奠定基础。 关键词:PBL教学;社会医学;教育改革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是基于问题的一种学习方法,它强调以问题为向导式的自主学习。与传统的授课式教学相比,PBL教学法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其设计理念、实施方式及评估体系更加先进和科学,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增进教学效果。目前,PBL教学法已经成为国际上一种流行的新型教学模式,我国有许多医学院校正在逐渐尝试这种教学方式。本文详细阐述PBL教学在我校社会医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PBL教学法的起源 20世纪20年代,美国医学界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多问题,枯燥乏味的教育模式容易使教师失去教学的激情,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尤其是“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往往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能力。1969年,在加拿大德麦克马斯特大学,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首次把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结合起来,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提问和参与讨论的机会,在医学生中开设了一种可促使学生自主讨论问题、学习问题的教学模式,即PBL模式。与传统的教学相比,PBL使学习者自主地构建起宽厚且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有效的问题解决技能,培养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社会医学需要实施PBL教学法的必要性 目前,国内高等教育趋于大众化,高校需要更新教育观念。因此,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性人才、促进教育教学水平和提高培养人才质量显得尤为紧迫。然而,要改革教育教学方式,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是关键。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模式,将学生看作为学习的主体,把教学过程看作是教师与学生的平等交流,将探讨科学知识的过程看作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创新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社会医学是一门医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它主要研究社会因素和健康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社会保障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但是,因其理论性过强,采用的传统式教学方法越来越显现出它的局限性。以往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直线型“满堂灌”式教学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学生对教学内容往往缺乏深入思考,很容易停留于表面,不能从学习中汲取深刻的认识。在教育创新的大背景下,社会医学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创新能力是技能、能力等智力因素和动机意志、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综合体现。创造力可以通过接受教育、培养训练和环境熏陶等方式得到提高与挖掘。PBL教学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的束缚,学生不再是“知识容器、考试工具和分数奴隶”,而是教学的主体。新的教学模式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学习技巧,锻炼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及能力。 三、社会医学教学中PBL教学法的核心理念和实施方法 PBL是一种模式课程,它有自己独特的组织形式、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是一种综合的课堂形式。它透过驱动问题强调解决方式而不是单纯地获得知识。然而,解决问题又不是最终目的,它只是一个载体。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了必要的知识,同时也学到了正确的临床思维和推理方法,培养自学、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等能力,这才是PBL的根本目标。PBL是一套学习情境设计完整的方法,它有以下五大特征。 1.从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始学习,这个问题被称为驱动问题(driving question)。 2.学生在一个真实的情境中对驱动问题展开探讨,解决问题的过程类似学科专家的研究过程,学生可以在探讨的过程中学习该问题背后的理论知识和应用学科思想。 3.教师、学生以及社区成员为团队成员,他们共同参加协作性的活动,通过分享自己学习的知识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4.学习技术给学生提供了平台,促使学生在讨论活动中提升自学的能力。 5.学生通过协同可创造出解决问题的可行产品,可称为制品,是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成果,可公开分享。 在我校,社会医学教学中PBL的具体实施方法为:实践课为16学时,每次4学时。因此,教师设置了4个主题,每个主题中设计5~6个题目,题目以描述某个知识领域内能引人注意的发现或者以实践经验为依据的医学现象为设计基础。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题目,并自由结组,尽量保证每组学生数量的均衡。在导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查阅文献了解与问题相关的理论知识,自己分析问题,并尝试分辨出问题所隐含的相关真相,从而把这个问题再现出来。学习小组完成一个学习周期后,总结本组题目的内容,以PPT的形式在实践课中呈现出来,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学习和讨论。这在4个不同主题的陈述过程中,要求每位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以保证大家参与的积极性。学生们互相交流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后,相互合作协商,提出最初解决方案。导师根据学生们解决方案中的不足再设定学习目标,大家再讨论修正解决方案并设定下一步的学习目标。通过不断重复学习的周期,学生可以获得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可以获得自学技巧等。 四、PBL教学法在社会医学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1.自主选题,激发学习动机。明确一门学科的学习目的是形成提高学习动机的必要条件,由学习目的启发学生把学习看成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对学习动机的产生起着重要的作用。PBL教学法在社会医学的实施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题目,而兴趣是维持学生持久学习热情的决定因素。同时,自主选题也会使学生产生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等,这些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而且,教师的肯定、鼓励和适当的竞赛等手段也对激发学习动机有着很强的推动作用。 2.参与其中,培养自学能力。学生选择题目后,自行查阅相关文献,主动探索相关知识,带着问题和兴趣去学习,有较强的参与感。同时,通过小组内知识的分享和讨论,这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兴趣。 3.知识分享,促进教学相长。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获得相关知识,在课堂上以PPT形式进行汇报。这个过程也是知识分享的过程。每位同学均可借此扩大自己的知识圈。同时,这个过程也可以帮助导师扩充知识,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五、PBL教学法在社会医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仍无法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最初实施PBL教学的时候,学生无法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仍被动地等待导师布置任务。他们自主查阅资料不积极,表现得无从下手。在PPT汇报时,他们依然无法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对于上台汇报表现得不自信、不知所措。针对此情况,导师需经常鼓励和指导,以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学习自主性。 2.问题设计需更加严谨。驱动问题的设计是PBL教学法实施的关键步骤之一,它决定着PBL的实施效果。问题必须是学生在其未来专业领域可能遇到的真实案例,同时又要求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可以让学生有深入挖掘的兴趣和动力。但是,在真正的实施过程中,问题的设计往往受限于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因此,学校应进一步加强教师的学识和能力,培养其成为能够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领路人。 3.师资力量不足,学生遇到问题无法及时解决。一般情况下,学习小组由6~8名同学组成,每组应配一名指导教师全程为学生答疑解问,以便提高其学习效率。但是,因为师资力量的限制,学校往往不能做到每组都配有专职教师为学生指导,只能由一名教师指导全班同学的学习过程。因此,很多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延误学习的进程,甚至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要转变这种情况,需要加大力量培养专职教师,使更多的教师拥有更多的知识领域,有能力指导学生适应PBL教学模式,使其能够在这种新的模式下掌握自学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效率。PBL教学法有很多传统教学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它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机,加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扩充了师生的知识领域,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但是,由于新型教学法和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我们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为了让师生能够尽早接受并适应PBL教学法,我们仍需做很多工作,如加大师资力量,培养更多的优秀的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采用多种手段鼓励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等。 社会医学论文:当今社会医学类硕士研究生人文精神反思与重建 摘要:就目前暴露的各种医患关系、医德沦丧等社会问题来看,医学类硕士研究生作为高层次医学专业人才,加强人文教育,以及保证产出具备高素质和高尚品格的“人类健康的工程师”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本文从当前医学类高校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以及硕士研究生的社会角色进行分析,得出加强人文教育对其人文精神培养的必要性,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来重塑当代医学类硕士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医学;硕士研究生;人文教育 教育应该从人本性的角度出发,把人文教育置于教育的关键层面。如今的高校不断的扩招,研究生人数攀升,与之对应的医学类硕士研究生比例也不断增多。作为选择医学专业的学生,他们毕业后担负的责任是救死扶伤。对于医学的人文教育而言,人文教育就是培养医德,医德是医学教育的基石,是临床行为规范的基本准则。目前,我国医学院校研究生素质教育的课程安排时间还远不能对研究生进行系统的医德教育。作为高层次医学专业的人才来说,良好的职业道德至关重要。所以,我们对于加强医学类硕士研究生的人文教育势在必行。 一、关于医学类硕士研究生人文教育的现状分析 1.从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看人文教育现状。人文教育主要是源于课堂知识的传授,对于硕士研究生而言,这时期正是学习高深专业知识的黄金期。由于读研期间,他们更多地重视科研而轻人文精神的培养,所以对于加强人文教育的课程设置是很重要的。有关研究表明,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8%左右,而国外医学院校医学专业课程基本上由医学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等三大类组成,其中美国在硕士课堂学习的初始阶段,就要做好人文教育课程的合理设置。这也恰恰是人们重科研轻人文导致当前社会各界呼吁应加强医学类硕士研究生的人文教育建设的原因。究其主要原因,在现阶段看来,在课程设置方面,医学类硕士研究生在本科阶段的人文精神培养课程有限,主要集中在大学语文、医学伦理学以及医学心理学等课程。这些课程又与医学课程缺乏有效衔接和渗透,教学效果往往不甚理想。由此看来,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是导致当前人文精神匮乏的直接原因。 2.从硕士研究生受教育过程看人文素质现状。医学类硕士研究生招生对象主要来源于理科生,在现行高考制度的指挥棒下,理科生注重科学性培养,忽视人文素质,这是不争事实。高等教育本科阶段,人文精神教育缺乏根据医学专业特点的课程教学,仅仅依靠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等公共课程,效果可想而知。同时,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导致我国医学院校重视医学专业课程建设,往往注重医学生科学性精神培养,从而造成轻视人文知识、精神、实践等现象。加之,当下社会功利行为盛行,医患关系物化现象严重,导致医方与患方矛盾突出。根据一项专业调查表明,医学生口语表达、实际动手、心理干预、协调沟通等能力层面相较于综合性学科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反映到医疗中,出现只见病情不见人、不能有效胜任工作需要和要求的现象。另外,思想修养方面,医学生存在个人主义,缺少团队合作意识,心理干预能力差,很难面对繁重的工作和压力,工作满意度较低。他们留给患者的印象就是情感比较冷漠。 二、优化医学类硕士研究生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就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加强医学类硕士研究生的人文教育是十分迫切的。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对于卫生更高层面的需求,这决定了医学类研究生将面临残酷激烈的社会竞争。社会的发展对医学类硕士研究而言,要求他们具备专业的技能的同时,又能担任独当一面的带头人或骨干角色,并且要求他们综合素质要很强,人文素养也要非常好。现代社会需要能够对社会和行业负责,并且具备高尚情操以及非常完善人格的高素质人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研究生规模的扩大以及大幅度的扩招情况的凸显,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不可忽视的是,市场经济日益发展,各种不良的思想,特别是一些功利主义思潮也在社会上不断的蔓延,影响其实非常坏。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以及往良性方面的发展,同时也会引起广大人民和整个社会对医学研究生教育的怀疑。改变目前的这种情况,缓解医患关系矛盾,营造健康的良性的医疗行业内风气已势在必行。对处在医学高等教育塔尖的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和培养是首先要解决的最关键的问题。 就医学教育自身发展的需求来看,优化医学类硕士研究生的人文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当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病患不仅仅是生物属性的人,同时还是具有完整的主观意识和社会属性的人,更加注重作为主体的人的心理健康。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高等医学教育培养出具有医学知识与人文精神和谐统一的医学人才。这要求他们不仅注重医疗技术水平,同时重视人文关怀修养,自觉增强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然而,当前医学类硕士研究生的质量却不令人满意。衡量一个医生是否合格,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忽略了人文精神是可怕的。优化医学类硕士研究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人文关怀为核心的人文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已刻不容缓。 三、重塑当代医学类硕士研究生的人文精神 1.在课程教学与学术交流中必须注重人文精神的培育。众所周知,研究生的导师在对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精神培养方面发挥的主导作用,是其他群体无法替代的。所以,导师在对整个研究生的培养和指导过程中要渗透人文的精神和教育,特别是在学术指导过程、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导师不能忽视人文精神的培育,要注意不断提高学生的个性修养,指导硕士研究生能够在做人和做学问上都能成功,取得双丰收,达成双赢的结果。从事人文学科教学的广大老师,要积极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和业务能力,必须充分了解医学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人文学科的教授,在教授过程中要结合医学和人文的很多方面,在人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地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设备,提高广大硕士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促进学生和老师的互动,将人文与医学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如果将人文精神合理地渗透到专业课的学习中,使专业课显得形象而生动,医学研究生学习起来就有比较好的效果。据我了解,在大部分的医科院校中,目前人文精神的培育主要是以“两课”为中心。这不利于医学类硕士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育。人文学科都具有大众性和社会性,我们应该将它与医学的特点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否则情况效果不能让我们满意。医学院校应该开设一些诸如医学心理学、医院管理学、卫生法规、医学伦理学等与他们将来从事的工作密切相关的交叉学科和临床科研遇到的伦理和人性等密切相关的一些专题,让人文精神和学科有丰富的意义和内涵。 2.通过积极参与一些社会实践项目来提升人文的修行。硕士研究生在培养自己的人文素质、提升人文素质中要将实践和理论结合在一起,努力提升自我的人文精神修养。作为培养单位的学校或是研究机构,它们都应该给研究生更多服务大众的实践机会。例如,医科类院校可以定期组织广大的研究生下到基层送医送药,定期到欠发达的地区和农村地带参与一些医疗救助的项目和活动,进而让学生不断在社会实践中检验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及时弥补自身的人文素养的不足,不断提高人生境界,明确社会角色,提升救死扶伤的人文情怀。 3.以高尚的医德作为人文教育的最高目标。要作为一名杏林高手,医学生就要在自己心中有一个高尚的理念。在临床实践中,我们要培养学生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观念。在实际的临床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学生能够化解矛盾,处理好医患关系。作为救死扶伤的医学生,只有心存病人,回报社会,才能真正做好医生。很多医学生进入临床后,做得很不到位,对待病人爱理不理,遇到矛盾也不主动化解,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所以社会上针对此的负面报道和评论特别多。实际上,在医患关系中,我们应教育医学生要用爱来点亮病人的心灯,让医学类硕士研究生要明确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教育他们开展人性化的诊疗,鼓励他们义无反顾地把爱心、温暖更多地献给病人,让他们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提供全方面服务。我们还要教育他们积极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建立强烈的归属意识,以医患和谐为荣、以救死扶伤为荣,自觉去弘扬高尚的医风和医德,进来推动社会的进步。 未来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复合型人才,具备较高人文素养的综合类医学的精英人才是整个行业和社会所迫切需要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强和促进医学生,特别是高层次的医学类硕士研究生的人文素质和精神的培育,促进他们全方面的成长和成才,使其既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又有人文情怀,能体恤患者、尊重他人,并且要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把人文教育切实可行地推进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当中,使其为我国未来的公共卫生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社会医学论文:非预防医学类专业社会医学教学改革探索 摘 要: 社会医学在医学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通过社会医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本文探究如何根据社会医学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学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搭建师生互动平台,旨在构建非预防医学类专业学生社会医学的思维方式,提高社会医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 非预防医学类专业 社会医学 教学改革 社会医学是医学与社会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社会性的医学问题及医学的社会方面的问题,是人文教学中难度较大、比较难以理解和记忆的一门涉及面较广和整体性较强的学科。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中,社会医学从开始的预防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逐渐扩展成为所有医学本科生的公共选修课程[1]。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社会医学课程教学进行了研究,如构建了社会医学网络课程、循证医学思想教学法、Seminar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主题教学法、PBL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法等。上述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和有效的举措,但非预防医学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往往缺乏深入的思考,停留于表面,对社会医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存在一些缺陷。不能使学生更快更好地了解我国目前主要的社会卫生问题,无法比较准确地分析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加之社会实践环节的脱钩和对医疗体系本质的模糊认识,更不能提出改善卫生状况的“社会处方”。 有必要探索出新的适合非预防医学类专业的社会医学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用社会医学的思维和视角分析和处理健康与卫生问题,以现代医学模式指导医疗卫生实践。近年来,我们在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以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适应新的医学发展的要求。 一、社会医学教学现状分析 国家卫生部于1980年发出了《关于加强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学教学研究工作的意见》,要求医学院校,开展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学教研工作[2]。此后一些有条件的高等医学院校纷纷建立了社会医学教研室,并把社会医学纳入部分专业的教学计划。这是我国社会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是,目前大部分高等医学院校特别是地方医学院校并未在“非预防医学类专业”开设社会医学课程。或仅作为学年学分制医学院校有名而无实的任意选修课,绝大多数医学院校没有独立的社会医学教研室,无专任教师,以理论灌输为主,没有实习教学,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这远远不能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实现全球卫生战略目标和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3]。 课程教学存在偏差,将更多的精力花在课程的理论知识部分,而忽视了最重要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环节缺乏,教学方式、手段单一化。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较少运用讨论式、案例式教学方法,出现教师与学生交流不足,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等现象。 学生方面:教学中发现部分非预防医学类专业学生对学习的目的认识不清,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可能是由于《社会医学》作为医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未引起非预防医学类专业学生足够的重视,多数非预防医学类专业学生只重视专业必修课,社会医学属于交叉学科,课程内容感觉与预防医学专业的有关,出现学生只关注期末考试,不注重平时课程学习的现象。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教师忙于讲,学生疲于记,学生无暇思考,比较被动。 二、明确学习社会医学的任务,构建社会医学观念和思维模式,树立整体医学和大卫生观念 1988年世界医学教育大会发表著名的《爱丁堡宣言》指出:“医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促进全体人民健康的医生。”为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指出了新的方向,即要求医学生必须获得不仅对个人而且对人群的健康促进和处理疾病的能力。因此,医学生必须了解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和健康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具备健康教育、卫生管理、社区卫生及预防医学的知识[2],[4]。 现代医学模式已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它要求医学生用新的医学思维观念思考解决医学问题,社会医学正是促进医学生思维转变的重要学科。各项社会卫生和保健制度改革,客观上要求医务人员掌握社会医学知识,注重研究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问题,运用多种医学手段加强防治工作。我国已实施的执业医师考试制度把社会医学作为一门考试课程,意味着对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医学教育改革提出了加强社会医学教育的新要求[5]。 三、教学方法的优化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本着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视野,应用网络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组织学生8~10人一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名组长。 1.注重案例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 在教学过程开始一周之前,将即将要进行的案例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完成对与案例相关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只有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之上,学生才能够对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观点;案例的分析讨论,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就案例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案例讨论小结。再分组讨论归纳意见,写出分析报告,最后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评。 2.社会医学教学中学习动机的激发。 让学生分组查阅相关知识点领域文献,分小组,然后制作PPT并请3-5名同学做评委全班答辩打分。让学生们自己组织讲稿,自己讲课,这既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训练了口语表达能力。学生讲解,同学和老师打分点评,形成互动式教学模式。形成适度竞争的学习状态,这样使每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并且相互配合,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激发学习社会医学的兴趣[6]。 3.微课和QQ平台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模式。 (1)微课的建设。目前高校教学面临的普遍难题是部分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动力,他们在别无选择的、被逼无奈的甚至痛苦的心理状态下完成学习,创造性思维能力远远没有得到发展。为此,应当结合学生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其独立观察、主动思考和沟通表达的能力,使其能自己发现问题,构思解决问题方案,归纳总结知识并加以综合运用。这是学生踏入社会后应该具备的能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老师说,学生听,锻炼了学生听的能力而弱化了其他能力的培养。微课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8―20分钟甚至更短的微课具有主题突出、目标明确、短小精悍、使用方便、资源多样等优势,易于与现代的一些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实现在线自学和教师讲授,正在逐渐被普遍认可,符合微时代人们对信息获取的实时、互动、高效的需求和注意力持续时间缩短的特征。 (2)基于QQ空间平台支持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构建。所谓的混合式学习是指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结合,尤其是将面对面的课上教育方式与运用网络进行教学的方式结合。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作为一种多人系统,QQ空间具有极其强大的合作、互动与共享性。包括:日志、相册、留言板、主页等部分,可以实现以网络为基础的学习交流讨论和资源共享等。 4.建立“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课程组教师鼓励学生课外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活动,通过具体的科研实践训练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学习能力。同时,课程组教师积极参与和组织学生的课外实践小组活动及假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帮助学生设计实践活动内容,亲自参与实践活动,指导学生撰写研究和社会实践报告等方式,将课程教学从有限的课堂内的理论讲授延展到课外无限的社会实践活动中[7]。 四、改革考核方法,建立课程成绩综合考核体系 在教学考核方式上,改革终结式教学考核方式,增加教学过程的考核,改变了过去单纯以课程结束后的一次性卷面考试确定课程成绩的考核方式,突出和强调了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强化过程性考核。改革只注重机械记忆的卷面考试形式,缺乏客观性、公正性,难以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成绩。增加对实践课程的考核,增加学生案例讨论、小组学习、课堂互动的考核比重。课程成绩的构成一般由四部分组成: 考核方法为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其中平时成绩考核方法如下:出勤:占10%;平时作业:占20%;课堂互动:占10%。总之,引导学生自觉地加强实践能力的全面训练,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以学生为主体”,增进师生互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非预防医学类专业学生由单纯的知识记忆型的被动学习,转变成思考与探索问题的主动学习,以社会医学的大卫生观和新医学模式的基本理论观点研究和探讨社会卫生问题,能够将课程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医学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掌握当前医疗卫生改革动态,提高医学人文素养,成为站在更高起点上的医务工作者。 社会医学论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社会医学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 摘 要: 为了强化社会医学教学效果,在社会医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本校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根据社会医学课程特点,优化课程模块;引入小班教学;开展视频案例教学;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实践证明,社会医学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社会医学 小班教学 视频案例 社会医学是国内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为学生从事卫生管理工作提供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素质和技能。伴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所出现的基于增强知识传播而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与社会医学相关的开放课程不断涌现。面对知识资源爆炸式的增长,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不断革新,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增强教学效果是医学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对社会医学教学进行探讨,优化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落实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和素质教育,使学生既能达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的目标要求,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长期的社会医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帮助医学生建立社会医学思维方式和树立整体医学观、社会大卫生观放在首位,以现代医学模式为导向,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选择上,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后作业、考试命题等教学环节上,积极探索和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按照课程体系,优化课程模块 我校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中开设了社会医学,但教学时数不多,教学学时从48减少为32学时,这与庞大的社会医学学科内容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同时,因其与卫生事业管理学教学内容存在交叉重叠的部分,授课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将两门课程相重叠的知识教学内容梳理出来,通过合理分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突出社会医学的重点与精髓。我们不断探索与完善,逐渐形成了既有学科内在联系,又体现学科重点的四大教学模块。第一模块为基本理论,涵盖了社会医学的概论、基本理论与观点、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学生掌握学科概念、内涵、性质及医学的本质和社会功能等基本问题,树立正确的健康观与疾病观、大卫生观。第二模块为人群健康与影响因素,涵盖了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社会卫生状况与卫生政策、社会病防治等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树立起社会防治的观念,熟悉当前健康教育与促进的政策措施,重视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的养成。第三模块为社会医学方法技术,涵盖了社会医学研究方法、人群健康状况评价、国内外生命质量评价、国内外促进健康的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等;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了解研究与评价的一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特定人群的健康问题和促进健康的社会卫生策略。第四模块为社会医学热点与前沿问题探讨,包括卫生服务研究、社区卫生服务等新兴领域或热点问题,如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与方向,以新医改为契机,糅合前面三大板块知识,要求学生关注、认识和了解社会,做到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思考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中把握学科研究内容和学科基本知识,让学生逐步体会社会医学作为应用科学,与人群健康密切相关。 2.引入小班教学法,改革传统教学方式 在我校该课程的授课对象为大四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卫生管理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在实习中遇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专业问题,希望通过社会医学的教学能够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为小班教学法在该门课程的应用提供了实践土壤。通过毕业实结座谈,发现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专业问题,将类似的问题集合成社会医学教学大案例,每个案例精心设计3―5个简要案例并提出6―8个问题,其中设计1―2个各组共同准备的问题,然后每组分配2―3个问题,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天空教室)与QQ课程教学讨论群在课前5―7天到网上,给学生预习。①学生课前准备:学生以自愿的方式结为学习小组,每组3人,根据教师在教学平台的案例思考题,首先需要自学社会医学教材中的相关章节寻找答案,通过图书馆或网络文献数据库查阅参考书及相关文献,通过阅读、思考,各自寻找问题的答案,并且将查阅的资料整理成报告,当课后作业上交,计入平时成绩考核的内容之一。②课堂教学:每次以学生讨论发言为主,由学习小组成员之一自主担任主持人,组织学习小组其他成员讨论发言。再次是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讨论发言情况,可以提出提3―5个课堂讨论中发现的新(学生事先不知道)问题,以此考察学生的自学情况。特别是针对案例的思考题,按教学内容顺序依次发言,发言的过程中采取小组成员自愿发言与主持人随机指定发言相结合方式,主持人的随机指定发言可以有效避免各学习小组学生间轮流进行课前分工准备,而其他学生不准备的问题。其中共同准备的讨论题组织大家积极发言。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通过适当引导和提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③课后辅导:学生课后通过学校的“天空教室”教学平台与课程教学讨论QQ群、微信群,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向教师交流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教师利用反馈信息及时进行调整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利用在线题库,检测和巩固所学知识。课程结束后登陆成绩网络查询系统查询自己的考试成绩。④评价指标: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学习体会报告和期末考核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学生出勤情况与课堂表现、平时作业、QQ讨论群聊天记录与网络留言等。每位学生每次课堂表现按5分制记分,最后计算平均成绩,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学习体会报告是学生在整个课程结束之前每人所写的关于个人体会、对小班教学方式的感受、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占总成绩的20%。面对学生要求改革考核方式的呼声,期末考核改变过去闭卷笔试考核方式,采取自主汇报的形式加以考核。每位学生可自选感兴趣的课程内容相关话题,准备15分钟以内的幻灯片的内容进行汇报。评委由教师和每个小组的组长共5人组成,根据汇报内容准备情况,有无新意,观点是否正确等,各自打分,最后取平均成绩,占总成绩40%。 3.引入视频案例,教学手段多样化 视频案例是以视频为手段,以主题为核心,将含有问题和典型疑难教学情景的教育教学事件以及相关研究通过多种媒体,借助信息技术编辑而成的作品集[1]。视频案例教学就是用超媒体(包括视频、音频、图片、动画、网页等多媒体)的形式捕捉和描述围绕教学问题的典型事件完成教学活动。在社会医学教学中,除了传统的教师讲授基本理论外,还引入了视频案例教学手段,与文字案例相比,视频案例提供的材料非常丰富,包含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形式,具有空间的、动态(活动)的特点,能够不断给学生新的刺激,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增强教学效果[2]。 在视频案例选择过程中,首先遵循权威性,权威性是视频案例的来源必须是具有一定权威性的机构,如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和国家计生委等;其次,视频案例应当反映现实,说它反映现实,首先是说它具有真实性,来源于现实的生活实践、卫生实践,案例真实可信,是现实实践中提出来的问题。如国际医疗保障制度教学中,选择纪录片《神经病人》,该影片通过制片人走访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四国,以普通人的视角探讨不同国家医疗保障制度对国民生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比较了英国国家医疗保险模式与加拿大国家医疗保险模式、法国社会医疗保险模式、美国商业医疗保险模式之间的优缺点;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我们提出世界上是否有最好的医疗保障制度,以及如何评价我国目前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对这样一个现实问题引发学生争论与思考,使社会医学理论联系实际,而不是“纸上谈兵”。选择视频教学案例重点是根据章内容、节内容和课时内容选择视频案例。针对章内容可以选择导入型案例,针对节内容可以选择讨论型案例,针对课时内容选择单纯型案例(一个问题对一个问题)[3]。如在医学模式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先按照传统教学,讲授医学模式的概念,演变史,再选择BBC制作纪录片《发现者》之《医学的百大发现与发明》作为40分钟的视频案例教学,该视频生动展示了西方医学百年来在解剖学、药学、预防医学、传染病学等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学生了解到生物医学模式对人们健康所产生的积极作用,随着最后艾滋病病毒的发现,以及艾滋病在世界各国的流行现状,让学生思考艾滋病既作为一种传染病,又作为一种社会病,该如何有效进行预防与控制,让学生明白现代医学模式的产生是医学、科学、社会进步的综合作用结果,引导学生思考现代医学模式要求医务人员如何面对疾病产生原因的复杂性,如何正确与患者交流沟通,诊疗疾病,满足患者的健康需要。 4.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社会医学作为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学生学习自觉性较高,求知欲望较强,能够充分认识课程内容在专业知识链条中的地位及与日后从事职业的关系,期望值较高。针对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在教学内容上采取了“重视基础,及时扩展”的方法。重视基础就是在授课过程中,突出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与观点、基本研究内容、学科研究方法等重要性,通过讲深讲透学科基本知识,让学生能够牢固掌握学科基本知识。例如,医学模式演变及影响、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社会医学研究方法、社会卫生状况及卫生政策等专题上,分别用2―4个学时进行深入讲解,同时以学科相关的著名学者的学术论文为例,对社会医学的研究方法进行讲解,使学生对抽象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及时拓展是指在教学中对具有争议性的学术问题进行广泛涉猎探讨,通过较宽视野的知识介绍,较尖锐问题的探讨分析,带动学生对整个学科体系、知识点的学习。引导学生对当前卫生改革中与社会医学相关的热点问题开展课堂讨论,要求学生应用卫生管理学、心理行为学、卫生经济学、社区医学等学科知识进行分析讨论,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锻炼其初步的分析研究能力,又注重学生对以往所学知识的糅合贯通,加强其对基本内容的学习掌握。 社会医学是一门从社会学与医学交叉融合而成的学科,它连接了社会科学和医学科学两大领域,高度关注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社会政策措施、策略和方法,并以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的方式实现其最终目标。所以,社会医学同时具备着研究内容丰富、研究结论政策性强、研究结果时效性强的三大学科特点。社会医学的这种学科特点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坚实过硬的学科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相关学科知识,更要具备关注现实生活、捕捉学科研究动态、掌握卫生政策变化、探究学科前沿研究的意识和能力。落实在具体的教学中,就是要抓好备课环节,及时收集资料,广泛查阅相关文献,掌握改革动态,把握发展趋势,做到教学内容及时更新、关注的问题鲜活生动。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始终遵循这一原则,在课前准备上下工夫:一是做到所有的课堂教学数据、资料来源准确实用。二是做到及时更新、适时有效,如在全国第五次卫生服务调查结果公示后,及时调整、充实原有教学内容,增加数十组数据,并与前四次调查结果作相关对比分析。三是把握国家有关卫生政策的动态,及时捕捉主流媒体的相关资讯,如每年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中有关医疗卫生问题的报道,与会代表关注的医疗卫生热点问题等。2014年度,我们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行了追踪调查,及时了解并介绍了全国及浙江省的情况及发展趋势,等等。准备这些内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但是也增强了教师的职业敏感性,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教师自我提高、自我更新的能力。 5.结语 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对任何一门课程,尤其是像社会医学这样一门涉及卫生改革,政策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更要跟上形势的发展[4],未来应该综合运用这些教学方法,突破单一教学模式的桎梏,打破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对立或者过分依赖的关系,创造更积极、平等、活跃、开放的教学氛围[5],适时把握学科热点和学生的兴趣点,不断探索实践,努力强化教学效果。 社会医学论文:团队项目教学法在社会医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摘要:团队项目教学法有助于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团队成员间建立起信任和责任感、提高人际间的沟通和交往能力、提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社会医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根据社会医学的学科特点,运用团队项目教学法对社会医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实践证明,社会医学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团队项目教学法;社会医学;教学改革 社会医学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医学领域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从社会的角度,应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一门医学学科,是医学与社会学之间交叉的产物。其主要研究社会卫生状况、社会因素和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制定社会卫生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生活能力,提高生命质量[1]。社会医学已成为医学院校各专业、各层次学生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在整个医学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从社会医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来看,学好社会医学,除了要掌握医学的相关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将这些理论知识放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加以使用。也就是说,社会医学更应该是一种实践重于理论的教学课程。因此,单纯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缺乏深入的思考,课堂效果欠佳,对其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一、团队项目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把学习方式的转变视为重要内容。欧美诸国纷纷倡导“主题探究”与“设计学习”活动;日本在新课程体系中专设“综合学习时间”;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高等学校“质量工程”也积极倡导“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2]。与此相一致,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团队项目教学法在国外的会计和机械设计等很多专业和课程中得到了有效的探索[3]。 团队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它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和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为基础,以团队学习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课程项目为驱动,强调对学生知识、素质与能力的三维培养,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综合实践能力。它通过组建团队、制定规则、项目制订、项目探究、成果展示、总结评比等步骤进行教学,强调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能与综合能力[4]。 这里所指的团队是一群学生为了获取知识、技能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所组成的小组。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小组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起工作,他们水平相当,彼此信任和尊重。 团队项目的目标包括以下四点:促进专业知识学习;为了共同的目标,团队成员间建立起信任和责任感;提高个人和人际间的交往能力,具备不同的视野和与不同的人一起有效工作的能力;获得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团队技能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使用案例。很多教育工作者认为使用案例有助于提高诸如“书面表达、有效倾听、成员间的理解和有效协作、在陌生环境下解决复杂多变的问题、应对压力、解决冲突”等软技能。 二、团队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施策略 1.制定项目。采用团队项目教学法的关键是确保分派的任务既能促进知识的学习,又能提高团队的技能。因此,教师应找出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重点问题,以确保案例既要用理论知识解决一系列复杂问题,又要强调成员间的互动和做出决策。根据社会医学课程具体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为目的,选取合适的内容作为团队项目,并细化每个项目的具体任务及完成标准。本次社会医学教学改革设计了三个团队项目任务,分别是“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健康管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社会病现状及防治策略分析”。 2.组建团队。教师根据学生填写的信息表进行分组,内容包括学习能力、文化差异、性别、学习成绩、是否有实践经验以及计算机使用能力等因素,每个团队由6~8人组成,根据项目需要,在相互协商的基础上自行设定并扮演各种角色,要求每个团队根据自身定位,制订凸显团队精神与特色的名称、宗旨、口号及队标等。 同时,要求学生制定一个项目计划和团队合约。项目计划有助于团队在以目标为导向的过程中合理安排时间,团队合约有助于培养团队成员间的责任感。 3.制定规则。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团队都要完成预先设定的三个项目。由每个团队推举2名代表与教师一起组成评分团,对每个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有:团队的合作性与协调性、成果的专业性与创新性,以5分优秀、4分良好、3分及格为标准,最后以总得分排序,予以相应的成绩和奖惩。 4.项目探究。教师于课前两周布置项目,各团队在团队长的带领下商议、制订学习方案,分工协作,开展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个人访谈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的探究性学习。收集资料后,再共同制作形成PPT、视频、图片、文档等多媒体学习成果,并于课前一天将成果上交给教师。同时,各团队可根据项目内容需要,以文字、图片、道具等方法来创设相应的模拟情境。 5.成果展示。项目任务完成后,每个学习团队可利用项目内容的特征,发挥团队成员的特长,把形成的成果向全体同学以多媒体汇报或团队场景表现等不同形式展示。汇报人由各团队成员推荐,要求讲解项目的完成过程、创新与特色,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认知,并提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供大家讨论,团队其他成员补充发言。 6.总结评比。各团队成果展示完成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同时根据事先制定体现团队特征的评分表进行检查评比,指定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给出成绩。 三、项目实施效果 团队项目教学法在社会医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效果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促进专业知识学习,使课程更有吸引力。很多学生一开始不太注重社会医学课程的学习,认为这门课期末自己看看书、背背相关知识点就能过关。通过团队项目学习,逐渐认识到社会因素对疾病和健康问题的重要性,开始关注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思考相关问题,逐步树立大卫生观和健康观,更好地实现社会医学的教学目的。 2.提升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应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是每个学生应培养的能力,而解决问题的方案不止一个,通过团队成员的讨论、资源的整合,最终找到能为大家所接受的最佳方案,这一过程让学生收获了很多。 3.提高了人际间的沟通和交往能力。到讲台上发言,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写书面报告和总结,提高了写作能力;在完成团队任务过程中,学生意识到要高效完成任务,必须具备与不同视野和性格各异的人一起工作的能力。 4.团队成员建立起了信任和责任感。通过在一起完成团队任务,增进了成员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培养了责任意识,特别是完成的任务得到教师和同学认可时,成员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5.丰富了课程的考核方式。团队项目约占课程总成绩的20%~30%,这不仅让课程考核的方式多样化,也有利于学生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 四、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存在问题 1.课前准备。选择合适的项目内容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项目的选择既要考虑其典型性、实用性与可行性,还要兼顾难度、成果的具体化及学生参与度。好的项目不仅为团队学习制定了目标和方向,还能对学习内容起到启发、扩展、延伸的作用,使学习过程更加富有成效。 教师通过预先熟悉学习成果,分析其探究过程,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发现每个团队的特色与不足,为成果展示环节的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2.监控过程。教师应指导团队项目的整个过程,定期与学生见面,教师还应与学生讨论项目的进展情况,解决团队可能出现的缺乏信任、害怕冲突、缺乏责任感、不注重结果等功能紊乱问题。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学会管理冲突。团队成员的风格不同,出现冲突的可能性就大。建议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了解冲突的成因,获得缓和及解决团队冲突的技能。团队成员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有分歧,可采用小组讨论、投票表决等发式来达成统一意见。 对团队中消极或过分积极的学生加以引导。针对项目中搭便车、无兴趣参加、参加活动无准备等消极的学生,教师应与他单独谈话,了解其不作为的真正原因,如果谈话不起作用,则应扣减其期末成绩。相反,对于那些在团队活动中独霸发言、过分活跃的学生,教师也应帮助他们学会多给别人一些机会。 3.课后总结。教师要在每一个项目教学完成后对项目设置、教学环节、教学效果和教学资料进行梳理与总结,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学的反馈,认真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做好书面记录,为今后的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团队项目教学法是社会医学教育中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由于课时与师资的限制,在团队的内涵建设、教学控制与反馈、激励与约束及评价机制等方面尚存不足,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研究和探索。 另外,在实施团队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如何在大的教学班级有效地采用此教学法、如何量化团队教学法取得的效果等,都有待进行后续的思考和实证研究,以期进一步完善团队项目教学法,使之更加符合社会医学课程教学的需要。 社会医学论文:社会医学课程实践教学方法思考 摘 要 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社会医学,实践教学对于完成专业建设目标和社会医学的课程教学目标非常重要。对社会医学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探讨。 关键词 社会医学;实践教学;医学院校 社会医学是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预防专业的重要课程,是一门从理论到实践过渡的桥梁课程,为学生提供从事卫生管理和预防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理论、技能和素质。对社会医学实践教学进行探讨和优化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落实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和素质教育,使学生既能达到公共事业管理和预防专业培养的目标要求,又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笔者根据社会医学实践教学的特点,不断探究并尝试多种实践教学方法。 1 课程设计 潍坊医学院管理学院社会医学课程所依托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和政策性很强的管理类专业[1],学制4年。生源主要来自于山东省内,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在医药卫生行政管理、医院管理、疾病预防与控制管理部门和机构工作的复合型、实用性高级人才。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是:根据专业的定位,通过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构建高水平、有特色的社会医学课程体系。根据社会医学的教学要求,同步推进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并达到教学观念现代化、教学内容一体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科学化的目标要求;建立一支具有现代化教育理念、能够进行双语教学、知识结构和梯队结构合理、教学与科研能力强、教学水平高和教学效果好的一流教师队伍;确立一套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体系和完备的教学条件保障体系。2000年,社会医学课程被确定为学校教学改革试点学科;2007年,该课程被评为潍坊医学院精品课程;2010年,又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课程。 2 课堂实践教学模块 社会医学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课90学时,重点介绍社会因素与健康、疾病的相互作用的规律,让学生学会社会医学诊断,开出社会医学处方,促进学生的医学模式转变。在教学内容上充分吸收国内外的最新科研成果,充实到课堂中和教材中,如增加生活方式与健康、社区卫生服务等内容,进一步强化将“社会搬上课堂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强化视频案例教学和经典案例教学改革,具体掌握好几个环节:编写案例版教材;集体讨论视频案例和经典案例的选择与制作。如将基金课题“山东三峡工程外迁移民的社会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研究”的部分成果,作为一个教学案例放到第三章心理行为与健康中进行介绍,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本教研室教师自己录制视频案例,有的让学生自己表演,分角色,使学生充分了解和体验案例。由于分工完成任务,这样不仅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而且锻炼他们团队合作能力。课堂控制视频的放映时间,选择讨论的问题时教师适时地启发引导组织学生进行深入讨论,教师总结与点评:突出主题,画龙点睛。学生针对新案例,写出案例分析报告。 3 实验教学模块 围绕社会医学课堂教学实践改革,强化实验课教学,在学校的支持下,实验班实验课比例由原来的6.6%提高到13.3%,除了原来的加强问卷调查设计外,增加社区综合诊断、生命质量评价、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等内容。学校投入2000万元用于实验教学条件建设,其中建立了管理学院管理实验平台,里面包括社会医学实验,通过优化整合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共享。理顺社会医学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开放管理等方面的关系;调整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实验课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控等。社会医学实验课的实验内容体现“加强基础,强调综合,发展个性”的原则,使各实验课程内容形成有机的统一整体。“三层次”,是指按三个层次开展实验教学,即基础实验―中级实验―综合设计实验(含研究型、开放型及本科生科研立项课题)。“多形式”,是指采取计划内学时实验与计划外开放实验相结合,必做实验与选做实验相结合,命题实验与自选实验相结合的开放式、自学式、讲授式等多种形式组织实验教学。这种实验课构成了由基础训练到综合提高、创新研究的层级系统;这种实验教学体系,重点加强研究性、开放性、综合性实验课程的力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4 课外实践教学模块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辟第二课堂。1)成立三个社会医学兴趣小组,涵盖整个实验班,实施导师制。让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包括项目讨论、现场调查、资料的微机输入、总结分析,全程参与,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2)社区卫生服务站、社会福利院都是开辟第二课堂的地方,根据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践,让学生帮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对社区综合进行诊断,写出小论文,全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寒暑假期间布置现场调查任务,让学生带任务回家乡进行调研。还将科研成果及时充实到教材中去,有的学生说:“听了社会医学的课后,查阅了老师们在这方面发表的所有论文,通过看这些论文,我学会了如何写论文。” 5 实习教学模块 建立高水平、优质、稳固的实践实习基地。优化结构和布局,坚持基地建设规范化,建设有校级挂牌实习基地200余个。坚持“高标准”、贯彻“三结合”的原则,建有一批省卫生厅、卫生局和疾病控制中心、各大医院等事业单位等实习基地。坚持基地质量高、指导学生得力、能深度合作的高标准,深化实习基地与优质生源基地、就业区域、学校建设的国家教师教育创新改革与综合服务区三结合。强化与实习基地单位建立深度互动、长期协作、互利双赢的实践教学关系,充分利用学校专家智力、图书、实验室、人才培训等优势资源。为实习基地单位开展各种培训服务,转变单纯的“麻烦别人”为为对方提供优质服务或科研、培训等合作,使实习基地成为与社会交融和协作的一个平台。 新的实习方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1)建立教师与实习生定期联系制度,通过E-mail进行沟通;2)建立专业教师现场指导制度,对每个实习队的学生在实习期间到现场指导毕业实习2次,可以根据实习现场的情况调整毕业设计,指导收集资料,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毕业论文水平。 社会医学论文:我校预防医学专业社会医学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摘要:文章针对本校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对社会医学课程兴趣不足、内容陈旧等教学问题,进行了本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初步探索——建立社区教学基地。通过社区教学基地实践教学,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社会医学;教学改革;社区 近几十年来,经济和科学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医学的社会化、疾病谱和死亡谱的改变、健康需求的提高以及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医学模式从单一的生物学角度去观察和处理医学问题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由多元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学角度综合观察和处理医学问题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应用基础医学、环境医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运用流行病学、统计学、毒理学等方法,研究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及其作用规律,并予以评价,进而采取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或伤害,促进身心健康、延长寿命的目的的科学。预防医学面向社会、面向人群,在新的医学模式里,它的作用越来越大。而预防医学自身也要发展、完善,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其中,预防医学专业必修课《社会医学》的教学改革就是很重要的一环。社会医学是从预防医学中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它是在适应疾病谱变化和医学模式转变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是预防医学发展的必然产物。社会医学侧重于社会预防,重点研究社会环境、卫生服务、行为生活方式等因素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制定综合性的社会预防策略和措施[1]。社会医学就是完整体现医学模式从生物型向生物心理社会型的转变的一座桥梁。目前,《社会医学》这门课程是我校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安排在第三学年学习。本课程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版李鲁主编教材,全部为理论课教学,共32学时,理论课由教师按教材和大纲进行课堂讲授。为了能更好地培养出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医学教学的改革就变得迫在眉捷。 一、教学方面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内容较旧。本课程教材已改编了4版,总体上来说,无论是结构还是内容均有所变化,增加了一些新的章节,扩充了一些新的知识。但是,教材的编写出版周期往往较长,每次改编的教材对新的专业发展动向仍不能及时反映,一些新的知识在教材中没有得到很好体现。 2.教学方式单一。教学仍然是以教师的“讲授式”授课为主,学生听课时要做的就是记笔记,考试也主要是考记录的重点内容,这只是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作一种考查。由于这些知识主要是通过被动的途径获得的,印象不深,考试结束后大部分很快又忘记了。虽然有一些内容也采取讨论式教学,但由于学时上的限制尤显不足。这种纯灌输的教学方式不能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其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对本门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而他们提出问题、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也欠缺。 二、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 当今社会更注重能力、素质教育,一个人有良好素质和各方面能力比单纯掌握某方面知识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学生的培养应从知识型教育向知识、能力和素质型教育转变[2]。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校对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社会医学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改革尝试,即建立社会医学社区现场实践教学基地,构建了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社会医学教学方法,经过实践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社区现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就是让学生走进社区,参与社区的日常卫生服务工作,进一步掌握初级卫生保健和预防医学工作的基本技能,了解我国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及其基本对策,使学生能建立社会大卫生观念。 1.具体方法。社区实践教学的具体方法是:根据社区机构的工作安排,辅助参与社区居民家庭健康档案的建立。根据实际情况主要采取入户调查的方式进行,学生每2~3人组成1个小组,设组长1人,以辖区所有居民为主要对象,以面对面访谈方式为主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问卷内容主要是个人基本信息、生活方式、现存主要健康问题、既往病史、主要用药情况等;体格检查主要包括腰围、臀围、身高、体重测量,血压测量,心、肺听诊和腹部触诊等,以及血糖及血、尿常规的检测,并在调查中进一步对居民感兴趣的保健问题进行适时的解答。要求学生在调查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和带教老师沟通,并将调查中所发现的问题带回课堂一起和老师、同学们讨论。参与社区教学的老师平均2~3天即召开学生讨论会,把同学们在实践调查中遇到的问题汇总起来进行讨论,各组同学互相交流各自情况,帮助大家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使调查可以顺利完成。 社区现场实践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在现场,边学边干,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也加深了学生对社会医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了理论联系实际;社区实践还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素质[3]。 2.教学效果。社会医学教学模式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社区现场实践完成后,通过学生反馈的信息、成绩分析以及社区实践基地评价等,对社会医学教学改革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1)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成绩明显提高。通过与学生交流及现场问卷调查发现,90%以上的学生都较支持这种教学方式改革,认为这样不仅使他们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是给了他们积极思考、表达自己观点和想法的机会,使他们对书本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更加深刻、牢固。成绩考核也显示,学生的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实行教改前的学生,说明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加扎实。 (2)着重能力培养,提高学生掌握独立开展群防群治的基本技能。社区现场实践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实际工作能力,知识上收获比较大,也比较扎实。通过以问题为导向的讨论,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均有所提高。 3.不足与期待。现阶段,我校社会医学教学模式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我们在教学改革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和困难。如师资的问题:规范地建立社区教学基地需要一定的师资力量,我校就是由于师资的原因迟迟未能很好地开展教学基地建设;经费问题:学生参与社区实践缺乏资金的支持,只能在预防医学专业学生中试行,而大批学习社会医学课程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未能获益;当然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协调解决。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如何构建适合我校的社会医学教学模式更值得我们探索。
中医内科论文:中医内科循证医学教学体会 1EBM的涵义 EBM是一门遵循证据的科学,核心是医务人员审慎地、深思熟虑地、准确而明智地运用目前临床研究中得到最新最好的医学证据,结合临床医师个人的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并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制定出每个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2-3]。是“以人为本”及个体优化治疗价值的充分体现。在临床医学、医学统计学、临床流行病学和计算机互联网等学科、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循证医学已悄然与经验医学转换了角色,是21世纪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医要现代化和国际化,中医教学必须先行,这也是中医教育工作者必须探索和实践的必然趋势。 2传统中医肝病内科教学方式的缺陷 近年中医肝病内科本科临床教学得到了较迅速的发展,但核心教学方式仍处于经验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也囿于教科书、医学刊物的研究报告和教师个人的经验等。表现在:①教材与教学大纲的编写、更新周期严重滞后,教学内容落后于临床实践的发展。②教学方法单一、僵化,多为填鸭灌输式。学生被动,教师以完成教学任务为宗旨,对学生缺乏独立的临床思维和学习能力的培养。③倚重于课本理论知识,培养目标模糊,不与时俱进,偏重于知识经验型人才培养。④临床工作强调的是医疗实践与临床经验的紧密结合,疗效是检验临床工作是否有效的至高标准。倘若一贯地强调经验医学,就会出现如今的一些弊端:一是使一些理论上有效而实际疗效不佳或有害的治疗方案继续使用,而可能犯南辕北辙的错误;二是可能阻碍真正有效的新疗法在临床上推广与使用。 3实施EBM中医肝病内科临床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EBM的基本理念已广为接受,但要将EBM的理念贯彻于日常的临床教学中尚需时日,原因有:①教师知识更新滞后,EBM最新成果均以网络上英文版为主,这就要求教师主动提高文献检索能力和学习能力,积极参加相关培训。②学生应从理论课开始,重视学习EBM理念,掌握其要点。这就要求从学校层面强调教师和学生加强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以解决以上问题。 3.1基于教师的要求 限制实施一个目标的因素往往不是方法和手段,而是态度和观念。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EBM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育中医学本科生在继承祖国医学精髓基础上,主动地获取最新最佳的临床证据,培养良好地自我继续教育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学生开拓创新意识的培养、中医临床思维的锻炼、临床操作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主动运用EBM的理念、方法,主动更新医学知识,将最佳的研究证据有意识地贯彻于日常的临床工作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同时对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及英文阅读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地学习EBM的新知识、新证据、新进展,才能给予学生更好地讲授。传统的教学方式以传授书本中的中医肝病内科知识为主,内容固化单一,资源少。教师要不断地强化自身使用网络资源的能力,加强收集、评估和利用证据进行决策能力的培训。从而在新证据出现时能够及时更新及补充中医肝病内科EBM知识。 3.2基于学生的要求 EBM实践是在全面掌握传统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到临床实践的跨越。EBM不能取代扎实的临床资料收集、临床技能及临床经验等临床基础。只有掌握了课本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后才能充分利用好EBM知识深入学习,拓展知识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中医本科生在学习中医肝病内科理论课时,也应转变目前的学习观念。建议带着要掌握的知识点(问题)去学习,围绕知识点产生的原因,发展及解决的途径与方法,解决方法的优势评价这一思路进行。中医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辨证施治的实践精髓,要求中医本科生注重中医基本技能的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要立足于获取综合第一手资料。临床实习和见习中多接触患者,广涉于四诊、辨证、治法、遣药、医嘱、健康教育的各个环节,在各个具体的实践中寻找证据及解决方案。发挥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自觉运用新技术、新方法这一学习手段,充分运用医学数据库收集最新的研究文献,在实践中体会EBM的涵义,根据最新的证据,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提出科学的诊断和正确的治疗方案。这也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 3.3EBM在中医肝病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教授完理论课,中医本科生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此时带教老师可用具体的临床病例按照脉、因、证、治、理、法、方药之顺序,结合现代医学提出临床病例讨论题,应用EBM的知识对病例进行分析讨论,核心在于利用证据进行实践,重点在于“用”字,具体可按国际通用的PICO模式。P(Population/Participants)特定的患病人群。以鼓胀(肝硬化失代偿期)为例,我们会面对这样一个问题:鼓胀并发的门脉高压症能否用中医治疗,何时介入中药或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这是EBM第一步,提出具体的临床问题。而学会提出问题是运用EBM技能之第一步。而问题一定是有实质意义的,感兴趣的,排除繁杂无用的因素,明确目的和方向。I(Intervention)干预。针对第一步提出的问题,采取怎样的干预(治疗方案)。如采用怎样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中医治疗方案或单纯的西医治疗方案等,如就门脉高压症而言,在中医药全程介入治疗前提下,是采用门-奇断流术,还是门-体断流术,或是TIPS术等这些具体的问题提出后,就会检索相关的临床资料,找寻具体问题的有力证据。C(Control/comparator)是对照组或可用于比较的干预措施。每一疾病诊断明确后,治疗方法有多种,治如中医的治疗方案、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西医的治疗方案。每一种方案都有其利弊。这就要求医生作出一个正确的比较及抉择。从良莠不齐的方案中进行科学评价,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目前的医疗条件,充分考虑患者的经济能力,但不能因为节省费用而牺牲患者的安全,从而得出最佳的治疗措施。O(Outcome)治疗结局。如对于鼓胀患者而言,合适的治疗方案执行后,患者的生命质量,有效寿命、死亡率及卫生经济学指标怎样。遵循EBM的思维和方法进行系统评价。EBM有较完整的评价体系。要遵循EBM原则,严格评价证据的有效真实性。以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实验为临床疗效评价的“金标准”。其次为非随机同期病例对照研究,而以个例报道、专家个人意见等级别较低。具体而言,还是以鼓胀为例,掌握了鼓胀的有关中西医的基础知识前提下,根据具体病例提出具体问题,再根据所掌握的EBM原理和方法检索有关鼓胀的最新的中西医诊治知识,遵循EBM原则,评价所获取的临床研究证据的真实重要性,在老师的指导下,甄别出对具体患者而言最合适的证据为临床作出决策。最后由老师作总结分析,确定学生的优缺点,渐渐学会用EBM理念解决实际的临床问题。 4结语 EBM理念为临床教师提供了新的思维和教学模式,同时也对高校教师个人提出更高要求,对教学方式是新的挑战。但老思维解决不了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对教师和学生而言,严谨治学,不断提高自学能力,用EBM的学习方法,才能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实现医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中医内科论文:中医内科学开放实验室规范化管理模式 摘要:中医内科学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是面向校内外研究生开放的实验平台,研究生作为实验室的主体,在实验室正常运行中起主要作用。研究生的规范化管理对于保障实验室安全和仪器的正常运行、提高研究生科研素养至关重要。因此,实验室制定了安全管理、仪器使用、研究生培养模式等一系列措施,以期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和科研氛围,提高研究生培养水平。 关键词:开放实验室;研究生;规范化管理;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以下简称中内实验室)是集合分子生物学、病理学、药物分析、细胞生物学等为一体的实验室,是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的重要平台。作为开放性实验平台,每年吸引校内外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基础、药学等专业研究生开展科研工作,研究生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主要力量,是实验室运行的主要群体。近年来,研究生扩招力度加大,进入实验室的研究生日益增多,其规范化管理对于保障实验室安全、保护实验室仪器、提高研究生科研素养等尤为重要。因此,实验室工作人员对研究生规范化管理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 1实验室安全和环境卫生管理 实验室是学校开展科研和教学的重要场所,是培养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创建安全、卫生的实验环境是实验室成员的责任和义务。近年来,随着研究生规模的壮大,全国各大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包括火灾、爆炸、中毒等,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1]。如北京一高校实验室发生爆炸,造成一名学生死亡;近日,上海某高校实验室发生爆炸,一名学生手被炸伤。经调查,85%~90%的安全事故是人为造成的[2]。我国高校实验室普遍存在安全观念落后、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3]。实验室除了各种实验仪器外,还具有多种辅助仪器,如高压灭菌锅、微波炉、电磁炉、烤箱、双蒸水机、水浴锅等,这些仪器在发挥其重要作用的同时,也为实验室带来了安全隐患。此外,实验室还有一些化学试剂,如二甲苯、甲醛、无水乙醇、乙醚等,若处理不当,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因此,中内实验室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以提高研究生安全意识,保障实验室安全运行。①加强安全教育[4-5]:对新进入实验室的研究生进行安全培训,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意识,介绍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和一些有毒试剂的处理方法,并进行考核,签安全责任承诺书;②完善管理制度:由研究生组成实验室安全卫生督查小组,制定仪器的安全操作规程并注上注意事项,张贴在相关仪器旁边,以便时时提醒操作人员,另每天下班后对实验室尚处于运行状态的仪器进行统计,并督查其安全关闭;③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实验室除了为研究生提供实验平台以外,还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办公环境,培养研究生良好的科研习惯,进入实验室必须穿白大衣、带口罩,避免佩戴手套接触办公室的门锁、鼠标等,不乱扔手套、移液枪头等,实验结束后及时消毒操作台,定期清扫消毒实验室,严格区分实验区和办公区,为研究人员提供整洁安全的工作环境。 2仪器使用规范化管理 中内实验室拥有高分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小动物全身体积描记系统、实时荧光定量PCR等多种大型仪器,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仪器设备、维持仪器设备的性能稳定、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提高研究人员的工作效率,是实验室管理工作者应思考的问题[6]。本实验室借助于学校的仪器共享平台,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所有仪器设备均由实验室技术人员负责保管,但是研究生是仪器使用的主要群体,仪器的正常运行在科研工作中起重要作用,研究生对仪器的认识和规范化操作尤为重要。为避免盲目操作仪器造成损坏或者寿命缩短等情况,实验室采取了一些措施:首先,研究生进入实验室后由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培训,主要针对其实验所用到的仪器设备及相关的辅助仪器,使其对仪器构造、原理、功能、操作、注意事项等进行系统学习,熟练掌握该仪器使用操作。一些大型仪器培训后需进行考核,经考核合格者发放该仪器使用通行证,凭证件方可操作仪器。其次,有些实验操作时间长,或者时间不固定,仪器主管人员不可能24小时待在实验室,故每台仪器除由相关技术人员主管以外,由1~2名常使用该仪器的研究生协助管理,主要负责仪器的维护和使用登记情况等,及时向主管老师汇报沟通,以培养研究生的责任心,提高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及利用率。 3研究生实验技能训练 研究生熟练掌握相关实验技能是科研顺利进展的基础,大多刚进入实验室的研究生对实验一无所知,跟着带教老师或者师兄师姐做实验也都是只会操作、不求甚解、机械重复、遇到问题不会解决,针对该问题,为了促使学生自己查资料学习,而非被动接受别人的信息,实验室以小组形式定期开展讨论,以实验室开展的项目分组,比如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blot-ting)、荧光定量PCR、ELISA、免疫组化/荧光各一组,成员为正在开展该项目的研究生,每组可以自定时间轮流讲解该实验相关的原理、方法、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所测定指标的意义等,内容不限,带教老师参与指导,其他小组成员即将开展该实验者均可参与旁听提问。另外,研究生在弄清原理的情况下鼓励支持其对实验方法进行改进,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研究生的创新性和积极性。每年开展一次有奖实验技能竞赛,分为知识抢答和技能操作两部分,考察学生理解程度和动手操作能力。 4研究生科研素质培养 研究生阶段是培养科研能力的重要阶段,只掌握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是不够的,锻炼科研思维、培养科研素质才是研究生阶段的主要任务。据观察,本实验室的研究生大多都很认真努力、有上进心,但很多人不知道怎样去做好科研,科研思路从哪儿来,有的过于依赖导师或带教老师,希望自己的毕业课题由老师来定。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中内实验室制定了研究生管理规范,以期为研究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科研氛围,使他们更好更快地投入科研。①开展实验室教学活动:所谓研究生刚进入实验室时,由导师及带教老师组成教学小组,定期开展实验室教学活动[7],讲解包括文献检索和资料收集方法、统计学处理方法、科研经验、科研思路等内容,因为研究生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学习的还是相关专业的理论课程,对科研的培养很少,自己也很迷茫,此时亟需导师或者带教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②实行带教制度:研究生进入实验室后,实行一对一或一对多带教模式,带教老师由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带教老师除了教研究生实验技能以外,培养其科研能力,指导其独自设计完成课题。③定期进行文献或读书汇报:研究生在开展研究工作前或者研究过程中,需要大量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相关书籍,了解该课题领域的最新进展,及时进行总结,定期开展文献学习或者综述汇报。④定期汇报实验进展情况:研究生及时统计分析实验结果,随时向带教老师汇报实验进展,旨在及时发现和解决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确定下一步研究方案。按照高等学历教育要求,硕士研究生教育目的是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而博士研究生应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具备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及独立从事本学科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的能力[8]。可见,科研能力是我国高校研究生高等教育的重要指标,也是体现高校水平的重要方面。我校中内实验室为校内外硕博士研究生提供了科学研究的平台和条件,并初步对研究生管理进行了探索,以期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服务和科研氛围。目前为止,中内实验室已培养硕博研究生上百名,经过规范化管理,研究生毕业时均具备了良好的科研素质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高等学历教育的要求,毕业后或继续求学或参加工作,在新的环境中均表现出了良好的科研能力和人文素养。 作者:田燕歌 刘学芳 赵鹏 董浩然 郑万春 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 中医内科论文:中医内科学教学方法与改进 【摘要】中医内科是组成中医系统的重要部分之一,其教学的成败也直接影响着中医人才的质量。本文从实际出发,针对中医内科的特点以及教学现状,提出了中医内科教学方法的改革,并且分析了不同方法存在的劣势,希望本文的研究为我国中医内科的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中医;中医内科;内科教学;教学方法 中医内科在中医教学中是一门具有较强临床性的学科之一,也是中医临床课程的基础。在传统中医内科教学中,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中医内科教学效果较差,无法激发学生的临床思维与实践能力。在如今新课程改革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中医内科教学方法也是中医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近年来中医内科教学方法也不断涌现,探讨中医内科教学方法也成为中医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中医内科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在中医内科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依然以灌输式教学为主,教师依然占据着教学的主体地位,学生只是被动的听取,学生与教师之间缺少互动而导致学生无法在课堂教学中没有独立思考过程,这也导致了学生无法将中医内科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中医的理论以及性质决定了中医是一个具有极强临床特定的科目。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不同医学科目之间的渗透,注重知识的多样化以及知识的交叉已经成为现代中医内科的基本要求。虽然现如今医学有了巨大发展,可能中医内科在现代医学理论下受到冲击会越来越大,但是中医内科的依然无法被取代,加之当前社会对中医内科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中医内科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传统中医知识,更需要集合现代医学理论。 二、中医内科教学方法的改进 (一)PBL教学法的运用 PBL教学法是基于问题式的一种教学方法,也被称之为问题式教学。其最早产生于1969年美国著名教授Bzrrows,也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应用较为广泛的教学方法之一。我国最早于1986年引进该教学方法。此教学方法注重从问题角度入手,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谈论的方式进行学习。此种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能力,从而强化学生学习自主性。在中医内科教学中,可根据具体病例有针对性的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在听课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注重问题设置以及教学过程要紧紧围绕中医内科基础理论、方剂等相关知识,从而达到促使学生综合运用中医内科知识解决问题与Fenix问题能力。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强化学生知识的扩展然中医内科知识的扩展具有信息面广、信息琐碎等特点,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具备:首先,要储备充足的知识量、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与教学组织能力,并且教师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中医内科临床经验。其次,知识的扩展也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中医内科理论基础,并且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对学生进行中医内科课程扩展时,适宜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课时安排也要适当。再次,要制定科学的中医内科教学标准,在这方面我国还没有相关标准要求,只能依靠教师教学经验进行制定。 (二)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案例教学法最早于1870年哈弗大学提出,并且在上个世纪80年引入到我国教育体系中,现如今也是世界教育普遍运用的方法之一。案例教学法通过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以及模拟案例,促使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与思考,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本质上来看,案例教学法是理论与实践想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的作用在于通过运用案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在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将学生理论知识融合到实践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合作能力。在中医内科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有着充足的实施条件,将临床中患者真实病例或教师进行迷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让学生阐述病理特征以及与中医相关的证候特点,在让学生通过辨证分析的方式制定案例治方案,教师则需要对学生成果进行点评。中医内科运用案例教学能有效提升血神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强化学生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融合,加深学生对中医内科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培养学生良好的临床思维。教师还需要将中医内科基础知识与案例相关通,形成新的知识记忆体系,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医内科的兴趣与求知欲。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要发挥主导作用,也要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但由于案例教学方法对中医内科教师的要求相对较高,教师要耗费第大量精力对案例进行筛选、制定案例教学难度与层次,既要求保证案例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也要保证案例教学的层次性,更需要保证案例教学的相关性,从而让学生抓住学习重点。目前,从我国中医内科的教学实践来看,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尤其表现在案例选取更多是教师个人收集与整理,缺少规范性以及参考性,更缺少案例的更新与完善机制。 (三)项目教学法的运用 所谓的项目教学法指的是在教师带领下,学生与教师共同完成一个项目而开展的一种教学活动。项目教学法由于能有效将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也有助于能促进学生制定与参与计划,从而有效在一定时间内完善学生的学习行为,更好强化学生学习积极性。从中医内科的具体教学来说,教师负责对学生进行指导,并且将一些具有独立性的项目交给学生进行处理,学生则针对项目进行资料的收集、项目方案的制定、项目方案的实施过程、项目的结果统计以及项目最终评价,通过让学生了解项目的每一个步骤与环节,达到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目的。中医内科教学涉及到中医理论、中医诊断以及方剂学等多门基础课程。所以,中医内科的可能有着更加丰富的“项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半中医学的不同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项目,加以融合辩证法以及理法方药的任务交与学生,从而让学生根据项目要求完成其中所涉及的教学内容。这样既强化了学生对中医内科的理论认识,也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更有效促进了学生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项目教学法通过促使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感受中医内科的魅力所在,也有效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性,更体现出了当代教育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改革趋势,是目前中医内科教学的有效方式之一。但目前国内的中医内科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的项目教学法教材,并且教师也需要在开展项目教学法中需要做好大量工作,开展项目教学法的工作量较大,并且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也难以量化考核。 (四)临床带教法的运用 在传统中医传承中,师承式教学方法是我国中医的原始教学法,通常是以为师傅带着一位或即为学生,学生与教师在实际医疗过程中做到在实践中学习,现如今这种教学方法不能满足高校中医内科的教学需求,但其教学效果依然值得现代中医内科教学所提倡,也就是需要注重学生的临床带教。临床教师通过临床带教的方式,结合内科临床的特点,将实践经验教给学生,而学生在实践中,通过自己动手进行诊断,也巩固了中医内科理论知识,更强化了知识的运用。学生在临床学习阶段,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内科相关疾病进行望闻问切,了解典型的内科疾病,让学生学会如何与病人治疗。在患者允许的情况下,可让学生济宁临床诊治,临床教师在旁指导。学生在实习阶段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与好奇心,但是他们却把握不住重点,所以老师要加以引导学生思维,尽量避免在患者面前批评、指责学生,保护学生自尊心。 作者:向赤霞 中医内科论文:中医内科学肾系病证临床教学体会 摘要:肾系病证是《中医内科学》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将临床教学体会从“重视系统病证中总论的讲述,加强知识的横向贯通”;“强调章节内容的共性,建立系统的思维模式”;“突出优势病种的重点教学,注意理论知识的重温”;“勿忽视西医教学,真正做到中西医结合”;“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以及“课堂教学结合典型病例探讨,同时融入名老中医经验”六个方面进行讨论,以期不断提高临床教学水平。 关键词:《中医内科学》;肾系病证;临床教学体会 肾系病证是《中医内科学》教学内容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肾系疾病既有先天病因,也有后天因素,病情相对较复杂,目前现代医学对于多种肾脏疾病的诊疗仍有相当的局限性,而中医中药的治疗能明显发挥其特色优势,形成互补。所以加强中医内科肾系疾病的教学尤为必要,对于学生能否顺利进入临床实习十分关键,若教学不得当,讲授不明确,便会给学生带来很多困惑。笔者就中医内科肾系病证教学中的点滴体会与同道探讨如下。 1重视系统病证中总论的讲述,加强知识的横向贯通 《中医内科学》中各章节的分类是在病因分类基础上,以脏腑分类为主导,围绕脏腑辨治来划分各病证系统的,分为肺系、心系、脾胃系、肝胆系、肾系及气血津液、肢体经络病证七大类。脏腑辨证是内科辨证论治的核心,它突出了中医内科理论的系统性,所以在讲述每个系统病证的分病种之前需要强调各病证共有的与所属脏腑的整体相关性。肾系病证尤以强调肾的生理功能和病机变化特点为主,当学生十分熟悉肾主水、司气化;肾藏精、主封藏等生理特点及其病理变化过程后,就会清楚为何这些病证要归属于肾系疾病。因肾主水液,在调节人体水液平衡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失司,可致水液的运化障碍,出现水肿、癃闭;肾与膀胱相通,气化失司后水道不利,在下焦与邪热博结便可致小便频急涩痛、淋漓不尽,发为淋证。又因肾藏精,为先天之本,所藏之精是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主要物质基础,当肾的藏精功能减退,可出现一系列生殖系统的病证:遗精、早泄、阳痿等。这些均是《中医内科学》肾系疾病篇章中所涉及的病证。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上述病证的发生发展主要责之肾,而且要理解人体是有机的整体,肾与五脏六腑关系非常密切,当肾处于病理状态又影响到其他脏腑时,便会导致诸多疾病发生。但并不意味着所有发生的与肾相关的病证都在肾系疾病中讨论。如:肾阴亏虚,阴不济阳,虚火上越,心肾不交,病变影响到心后可致不寐、心悸;依据病证的特点和整体相关性,当隶属于心系病证。再如:肾精不足,腰府失于濡养、温煦,诛邪因肾虚而乘客,筋脉痹阻后可发为腰痛。内伤腰痛虽与肾元亏虚密不可分,但自身明显具有肢体筋络病证的特点,限于脏腑整体辨治也有其相对性,不可能面面俱到,则将“腰痛”一证归属于肢体经络病证当中。同时一些其他的病证随着病情发展也可累及至肾,如:“消渴”一证,当病变影响到肾,表现为主水、司气化功能异常,出现水肿、少尿等症时,便可纳入肾系疾病的范畴。重视系统病证中总论部分内容的讲述,这样有助于在分述各病证之前让学生对本章节的整体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轮廓,初步认识到病证之间发生、发展、演变与病变脏腑的关联性以及各个脏腑之间的有机联系性,加强知识的横向贯通。 2强调章节内容的共性,建立系统的思维模式 2.1中医学的“肾”并不局限于“肾脏” 本身,中医肾系病证范围更广肾系疾病的讲述,教学时一定要向学生强调中医学当中所讲述的肾,绝不仅仅局限于肾脏本身,二者并不等同,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现代医学从解剖学角度提出的肾脏是个很具体的概念,它是一对实质器官,具有排泄、内分泌等功能。而中医学所说的肾则是一个功能活动系统,范围更加广泛、复杂,不但包括解剖学上的肾脏,而且延伸至许多更重要更抽象的功能概念。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主生殖,肾主水液,司气化,肾纳气,肾主骨等等的理论都包含在内。它的意义在于从整体上把握系统间的相关性,维持机体内的动态平衡和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从而有效指导实践,体现出中医学特有的整体观念[1]。我们所讨论的中医肾系病证主要就是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以各种肾脏疾病为研究对象,所属病证的中医病因病机、证治规律及预后都在其内涵范围之内[1]。 2.2总体不离肾虚的本质,本虚标实为肾系病证的特点 肾系疾病既有先天病因,也有后天因素,病情相对较为复杂,但总体不离肾虚,肾虚为疾病发生、发展的本质[2]。无论是先天不足,肾元亏虚或肾虚兼有他脏虚弱均可导致肾系疾病。临床中绝大部分肾系病证,水肿、淋证、癃闭、阳痿、遗精的发生都与肾虚密不可分。“水肿”的发生离不开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而关键责之肾,肾阳亏虚失于蒸腾气化,开阖不利,故水液潴留而犯溢肌肤;“癃闭”虽病因多端,但同样主要责之于肾虚膀胱气化功能失调;“淋证”也是在肾虚的基础上合并湿热而发生的;而禀赋不足、命门衰弱、肾失封藏、精关不固则是“阳痿”、“遗精”发生的主要因素。肾系疾病总体不离肾虚的本质,常常表现为本虚兼有标实的特点[3]。如:“水肿”一证中,邪实多集中在阳水,阳水多属实,由风、湿、热、毒诛邪导致水气的潴留;阴水虽多为虚证,但不排除外感邪实的可能性,另外病久则可见瘀阻水停。再如:“肾虚而膀胱热”高度概括了“淋证”的发病机理,乃本虚标实之意也[4]。所以我们需要辨别病证的本虚标实以及辨别邪实的种类,这对临床准确遣方用药至关重要。强调总体章节内容的共性,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系统的思维模式,肾系病证的教学须关注此点。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强调肾虚对于疾病发生所起到的本质作用,帮助学生掌握肾系病证的一般辨证规律,同时亦要强调辨证不可完全拘泥,在辨识本虚的基础上还需要辨别是否兼有邪实,是以本虚为重还是以标实为急,临证需灵活处理。 3突出优势病种的重点教学,注意理论知识的重温 肾系疾病中具有中医特色疗法、临床疗效显著的优势病种,如:水肿、淋证、尿浊等病证,教学时需要突出强调,宜安排较多的学时来重点讲述,让学生全面掌握其概念、病因病机、病证鉴别以及辨证论治等方面的内容,以便进入临床后可以得心应手。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因“肾藏精、主生殖”所发生的病理变化引起的病证在临床上多归属于中医男科学和生殖学范畴;而“肾不纳气”所引起的病证则常常归属于肺病科的范畴。这是医学发展、学科分化的结果,所以作为熟悉、了解的内容讲述即可。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不断重温理论知识,所谓温故而知新,及时帮助学生复习、回顾基础课程相关知识点,中基、中诊、中药、方剂,乃至内经、伤寒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内容,加深对疾病从生理功能过渡到病理状态,逐步发生发展过程的理解。这样知识才像雪球一样会越滚越大,也会更加牢固、全面。 4勿忽视西医教学,真正做到中西医结合 《中医内科学》在教学上无疑要把理法方药作为重点内容讲授,培养学生逐步建立起临证运用中医理论知识进行辨证论治的能力。但强调中医教学的同时,也勿忽视相关现代医学知识的补充。这样能够更好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诊断治疗上的思路会更加开阔灵活[5]。另外,也需要让学生熟悉目前临床上全面诊疗该疾病的各种手段和措施,包括熟悉哪个病种其中医中药的治疗占有明显优势,或者该病种在哪个治疗阶段更适宜采用何种疗法,或者哪个病种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会提高疗效等问题。这样更有助于反映临床治疗上的诸多特点与变化,让学生尽早适应当前医院的实际诊疗状况,加强临床实用性。如:“水肿”一证,包括肾源性、心源性、肝源性、功能性、内分泌失调性以及营养不良性水肿,其中肾性水肿可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继发性肾病,临证都可按照阴水、阳水来进行辨治。而“淋证”则是临床上常见的“尿路感染”;现代医学中提及的“乳糜尿”便可参考“尿浊”章节的内容来辨治。 5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好处十分显著,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学生在限有的时间内接收的信息更加丰富,而且更重要的是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直观化[6]。如:“阴水”与“阳水”的病证鉴别,阳水肿处皮肤绷急发亮,按之凹陷即起;阴水肿处皮肤松弛,按之凹陷不易恢复,甚则按之如泥。再如:“尿浊”之小便浑浊,白如泔浆。这些病证的特征和文字对此生动的描述,如果单凭教师的课堂讲授,即使该教师具有丰富的临床经历和恰如其分的表达能力,也难以在学生的思维中对这些疾病的临床特征形成具体和系统的印象。而许多用语言表达不清楚的问题运用多媒体技术则可以使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受。但单纯的多媒体课件教学也有自身的弊端,学生上课始终盯着投影仪观看,难免会注意力不集中;另外,幻灯片一张连一张的播放纵然横向知识扩展很多,但缺少知识的纵向直观感。知识框架的搭建及重点、难点内容的突出需要结合板书内容,这样会更加醒目。所以多媒体与传统板书教学相结合的可优势互补[7]。 6课堂教学结合典型病例探讨,同时融入名老中医经验 典型的病例分析是课堂教学的需要,比单纯的讲授理论知识效果更加深刻和形象生动。通过病案的详析,从实例入手,强调以病例为基础,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可以及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到临床应用中,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增强对相关疾病的感性认识。其既是教学内容的拓展,又能培养学生面对疾病时独立思维的能力,使学生在感性认识和理性思维上形成互动,真正做到学用结合[8-9]。同时在遣方用药时可以融入名老中医经验,所选择的名老中医经验一定要与所授课的病种相匹配,简单易学,实用可靠,能真正体现名医名家的水平,学生对这些独特的经验用药也更有渴求感,可以加强学习兴趣。例如“淋证”的教学,可以将门诊典型的尿路感染患者举例,给出完整的病史,让学生独立完成疾病诊断、证候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以及具体方药。完成之后要给予点评,纠正错误,讲解具体方药时可以引入邵朝弟等肾病名家的治淋经验用药[10],这样能促进学生把该病种的理法方药掌握、运用得更加到位。《中医内科学》作为中医学的主干课程,是基础理论联系临床实际的桥梁,是从学生走向医生道路上的必经之路。从肾系疾病的教学体会抛砖引玉以探讨内科学的教学,以便积极总结经验,不断提高临床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作者:薛雪 柳强 袁军 王小琴 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 湖北省中医院 中医内科论文: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教学的应用 摘要:目的:评估PBL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也称作问题式学习)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探索更为理想的中医内科学教学模式。方法:随机抽取我校中医学专业学生60名,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30名,采用PBL教学法进行《中医内科学》教学;对照组30名,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法进行《中医内科学》教学,两组学生均安排统一的授课老师、统一的学时数。以两组的期末考核成绩评分、教学效果调查问卷记分及满意度调查结果为指标,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试验组的期末考核成绩评分、教学效果调查问卷记分及满意度调查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传统教学法相比,PBL教学法能明显提高医学生对中医内科学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和临床思维能力以及中医涵养的形成,促进学生解决复杂多变的中医内科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中医内科学;PBL教学法;教学改革 中医内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临床各学科的基础临床课,是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学科的桥梁课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中医专业的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中医临床思维的建立与培养,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如何做好中医学专业学生的《中医内科学》教学,如何帮助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在临床实践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中医内科学》教学中亟须解决的一个难题。因此,笔者在对中医学专业学生的《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方法,观察其对学生期末考核成绩评分、教学效果调查问卷记分及满意度调查结果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一、研究对象及实施方案 1.纳入对象。随机抽取进入中医学专业学生60名,学生入组均以自愿为原则,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在试验过程中禁止参加者接受其他方式的培训。2.排除标准。(1)既往曾经从事过医疗行业,考取中医本科后参加期末者;(2)已接受过《中医内科学》教学者。3.研究方法。按简单随机化方法分组,使用stata12.0软件,给定种子数200,按1∶1比例生成随机序列,每组30例。其中试验组30名,采用PBL教学法进行《中医内科学》教学;对照组30名,采用传统的讲授教学法进行《中医内科学》教学,两组学生均安排统一的授课老师、统一的学时数。4.评价指标。(1)期末考核成绩评分(以及格率和优秀率进行数据统计,总分100分,60—80分为及格,≥80分为优秀)。(2)教学效果调查问卷记分及满意度调查,在借鉴文献的基础上自制调查问卷,由两组学生采取无记名形式对教学方式和效果进行问卷调查(满分为100分, 60分为不满意,60—80分为满意, 80分为非常满意)。考核评分由与本课题研究无关人员进行(单盲),以减少测量偏倚。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数据统计分析包括意向性分析及符合方案数据分析。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且满足方差齐性的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的资料使用非参数检验,率的比较应用卡方检验。数据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研究结果 1.两组期末考核成绩评分比较。对照组学生期末考核成绩评分合格人数为28人,合格率为93.3%,试验组合格人数为30人,合格率为100%,两组间合格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9);对照组学生期末考核成绩评分优秀人数为18人,优秀率为60.0%,试验组优秀人数为25人,优秀率为83.3%;两组间优秀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果证实了试验组期末考核成绩评分的优秀率高于对照组。见表1。2.两组学习反馈的教学效果调查问卷记分及满意度调查比较。对照组学生调查结果:不满意人数为5人,满意18人,非常满意7人。试验组学生调查结果:不满意人数为2人,满意6人,非常满意22人,两组学生对课堂教学效果满意度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6.307,P=0.000),说明了试验组学生对课堂教学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见表2。 三、讨论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理论基础与临床实践的桥梁,它的综合性及实践性较强、内容较多,信息量较大,连惯性、逻辑性不强,讲授起来内容枯燥乏味,掌握起来相当有难度。由于存在课时少、内容多、难记忆等问题,学生普遍反映学习难度大。目前,尽管部分院校已尝试引进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网络教学、案例教学、分组讨论与角色扮演法等创新教学模式引入《中医内科学》课程的教学当中,但受课时及实际条件限制,难以普遍开展。因此,以往《中医内科学》的教学多沿用课堂讲授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讲授方法,以讲解为主,教学法形式较为呆板、沉闷,已不适应现代教学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引入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更快、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提高其临证的思维能力。PBL是一种提倡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Self-di-rectedlearning)的教学方法。PBL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将学习与具体任务或问题挂钩,使学生投入于问题当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理论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PBL教学法目前在国内外医学教学领域深受学生和教师的赞誉。在《中医内科学》课程的教学当中,由教师预先设计好具体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要从既有的知识与问题情境出发,去分析问题,表达自己对该问题的知晓程度、想了解的程度,再针对老师所提出的问题提出假设,查阅资料,在给定的时间内学习研究,返回小组、报告研究结论并重新反思问题,最终给出解决该问题的具体方案。采用PBL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方法能让学生在对给出的问题进行认识、分析、讨论、解决的整个过程中始终精力集中,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这比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去进行记忆要稳固、持久得多。本研究在对中医学专业学生的《中医内科学》课程的教学当中引入了PBL教学方法,研究结果显示,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作对比,引入PBL教学法能明显提高学生的期末考核成绩评分、教学效果调查问卷记分及满意度;此外,PBL教学法能明显提高学生对《中医内科学》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临床思维、临床实践能力以及中医涵养的形成,使学生能解决复杂多变的临床实际问题。笔者认为PBL教学法适合我国中医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值得我们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昭玲 单位:广东省江门中医药学校 中医内科论文:中医内科学如何培养脏腑证治临床思维 摘要:分析中医内科学教学现状,指出临床思维实践训练不足的弊端,改革病例教学,实施引入师生共同演绎较复杂的临床病例的教学法,反复对学生进行脏腑证治临床思维训练,经3年教学实践证明,该教学法深受学生欢迎,有助于培养脏腑证治临床思维。 关键词:中医内科学;病例教学;脏腑证治;临床思维 对于中医类医疗专业在校生而言,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核心目标之一是培养中医临床思维,即建立真正的辨证论治思维体系。从教材编写和临床实际来看,目前辨证论治使用最多的是脏腑证治体系,脏腑证治思维是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最应该培养的基本临床思维和能力,为后续临床课程学习和快速进入临床状态打下坚实基础。笔者在高职高专中医内科学教学过程中摸索出一套培养学生脏腑证治临床思维的方法,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教学现状 中医内科学既是临床课程,又是学习其他临床课程的基础,故一般安排在其他临床课程之前进行讲授。学习中医内科学时,学生虽已完成了中医基础理论及方药知识的学习,但尚未接受过系统的中医临床思维训练,不懂和谐的医患沟通、从容接诊患者和收集四诊资料,尤其不熟悉一边有目的地进行四诊,一边逐步确立证素、合成证型和合理处方用药,更谈不上最后的交代医嘱。目前,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是病例引导教学法,如PBL教学、标准化病人教学和文字描述典型病例教学等[1~3]。这些教学法均强调与教材病种证型一致的典型性,较为简单,系统辨证体现不足,不符合临床实际,而且学生的理法方药整体思维得不到训练,学习主动性差,教材内容与临床实践脱节,学生在面对复杂临床实际病例时,会感觉学无所用,以致无从下手,进而延缓进入成熟的辨证论治临床状态。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进入临床前从未独立接诊过患者,从未独立开出一张中医处方,缺乏临床感觉,与处方用药的“下笔如有神”相去甚远。另外,中医类医疗专业学生毕业后轻视辨证论治,片面追求秘方、验方,甚至全盘西化,仅用现代药理指导处方用药。这些都应引起警示,临床课程教学,尤其是中医内科学教学,要在学生脑海中打下中医处方用药必须辨证论治的深刻烙印,培养学生真正的中医临床思维[4,5]。 2教学方法 在介绍中医内科学总论时,应该围绕脏腑证治实际操作做好前期准备,安排脏腑辨证技巧、脏腑基本证治、临证问诊思路、处方与医嘱思路等专题讲座,结合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技能考核第一站和第三站的答题要求与技巧。教师在讲解各系具体病证前,应精心备课,选择较复杂的临床多证素组合的实际病例(最好是来自临床的病例),并要求学生预习课程内容。讲述具体课程内容前,教师对患者基本信息及舌脉进行板书,师生分别扮演患者与医生,学生围绕主诉问现病史、相关病史,教师将先前准备的临床实际病例按照问诊思路演绎出来,一边回答学生问诊,一边在黑板上板书关键信息,问诊结束后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出诊断、证型、治则治法、处方用药和交代医嘱。课程讲授过程中也可适当结合此病例。下节课上,在简要复习上节课内容之后,抽查5~10名学生的处方用药作业,并选取一份较好的处方在黑板上板书,结合病例分析处方得失,尤其是处方实施与疗效分析。由于时间紧张,建议一节课演示病例,一节课分析处方,间断实施。 3临床思维训练 3.1问诊思路首先对患者进行望诊、看舌摸脉(这些资料由教师提供),其次问主诉(患者最主要、最痛苦的症状、体征及持续时间),最后围绕主诉问现病史,旨在搞清楚西医诊断是什么病和中医诊断是什么证。现病史分两段,一段问主诉产生的诱因、当时的状态、诊疗经过(包括就诊医院、检查、诊断、用药及效果等),此段应有意识地考虑或排除西医疾病诊断,在较为明确的情况下可决定给患者开用中药。二段问当下,首先,搞清楚主诉现在的具体状态,围绕主诉问伴随症状,注意结合舌脉有针对性地问诊,一边问诊一边考虑证素,一边试探一边肯定或排除,先考虑病性再考虑病位。病性分虚、实两方面,肝心脾肺之虚从气、血、阴、阳方面考虑,肾之虚从精、气、阴、阳、方面考虑;实从水湿痰饮(或化热为湿热、痰热)、气滞、血瘀、食积、外感等方面考虑。病位从肝心脾胃肺肾等方面考虑。常规的食纳、睡眠、大小便、妇女月经等均需问诊。其次,问患者相关病史、其他症状、特殊要求等。再次,患者自我补充。最后,注意是否已问患者脾胃状态。3.2脏腑辨证思路与技巧脏腑辨证关键在于提取证素,包含病性和病位两方面。提取证素后,下一步就是将这些证素分主次(病性的主次和病位的主次要分别辨析),组合得出合适证型。病位因素辨证技巧:胁肋胀闷或其他不适与情绪有关,病位在肝;心悸、失眠、健忘,病位在心;腹胀、纳差、便溏,病位在脾;咳痰喘,病位在肺;腰膝酸软,头昏耳鸣,病位在肾;脘胀、嗳气,病位在胃;尿频、尿急、尿痛,病位在膀胱;高热神昏,病位在心。病性因素辨证技巧:虚者:气短、乏力、自汗,劳则更甚,为气虚。血为红色,血虚则淡或白,一方面表现在唇、甲、舌、眼睑,月经量少、色淡、质稀;另一方面表现在血不养心的心悸、失眠等。阴虚则内热、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或少津、脉细数,阳虚在气虚基础上见寒象(形寒肢冷、畏寒肢冷、手足凉、喜温喜按等)。先天矮小、痴呆,为精亏。实者:水湿痰饮一为阻滞气机,表现为胀闷困倦;一为困阻脾胃,表现为纳呆、呕恶、便溏等。食积见嗳腐吞酸或大便臭如败卵。肝阳上亢、肝火上炎均见面红目赤、烦躁易怒。胀闷疼痛不定,与情绪有关,为气滞;刺痛,痛有定处,夜间为甚,舌紫暗、瘀点瘀斑,脉涩、结、代,为血瘀。口臭、口干、便秘为胃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必为湿热、痰热、食积化热之一,脉濡为湿。3.3论治思路首先,针对主要证素选择最佳主方,针对次要证素选择合并用方或者针对性加药。针对最主要的证素看是否需要个别加强,选择相关方药。其次,考虑主症或者患者感觉痛苦的某症状,进行强化对症治疗,其余次要兼症,不需个个处理,因为前面主方已治本,若患者特别要求或特别不适,尤其是食纳、睡眠可适当考虑。最后,考虑西医病因,思考是否有较好的针对性中药对因治疗,注意考虑脾胃,调和药性、凝聚药性。可在熟悉方药和中医基本理论的前提下对处方进行适当加减。处方加药:一般从相关方中选取关键药物,根据中医基本理论,如五行生克、气血津液、药性升降浮沉等加用相关药物。处方减药:开每一味药时,顿思该药的药性、功效和患者当前状态,不合适时可考虑减量、换用或舍弃。3.4医嘱思路仔细交代药物的煎服方法,尤其是先煎、后下、服药时间等。若患者或家属难以体会,则需书写清楚,嘱其寻求帮助。此外,还需交待饮食注意事项、休息或运动注意事项、特殊注意事项等。 4实践体会 笔者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引入师生共同演绎临床较复杂病例并处方用药和分析的教学方法,连续实践3年,广受学生和同行认可,反响较好。学生普遍反映该教学方法操作性强,临证感觉与体会多,尤其是反复的问诊思维训练和辨证论治实践使得脏腑证治思维深入人心。学生在实际处方用药学以致用的过程中,看到教师临床实践取得较好疗效后,增强了中医自豪感和信心,坚定了中医临床职业取向。这种脏腑证治中医临床思维训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对以前所学中医基础和方药知识进行复习并综合应用,反复练习后,大部分学生反映有一种临证自然而然,处方“下笔如有神”的感觉,为后续临床课程学习及将来实习和毕业后执业打下坚实基础。实际上,这种教学法正是对学生“早临床、多临床”认识的实践。不足之处是,这种师生演绎实际病例的教学法,只是反复强化脏腑辨证论治思维,对应用其他辨证方法的训练不够。 作者:李勇华 杨昆 单位: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中医内科论文:五诊十纲在中医内科学的应用 摘要:中医内科学心衰病的提出是中医学合理适当地融入现代医学,是现代中医发展的结晶。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的“五诊十纲”理念弥补四诊八纲的局限,使中西医病证相对应,开创现代中医教学新思维与新方法,在心衰病的教学中尤为体现。本文将从五诊十纲提出的背景与在心衰病教学中的应用两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五诊十纲;中医内科学;心衰病;教学法 随着现代医学的突飞猛进和社会进步带来的变化,如何改革中医内科学的教学,使现代医学与之无缝衔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力求培养出传承创新的专业人才是不断探索的话题。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在结合现代医学优势的基础上,提出现代中医“望、闻、问、切、查”五诊;再结合上古圣人“治未病”、“养生”和现代预防医学的思想,形成“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已未”十纲的诊治[1],以四诊八纲为辨证基础,洋为中用,丰富了中医辨病辨证体系,拓宽中医内科学的教学思维模式。而心衰病是中医内科学新提出和规范的疾病,四诊八纲在心衰病的教学中难以概括全面,特别在病名上,容易与中医内科学上的喘证、水肿病等相混淆,导致病位不明确,治疗效果欠佳,将理化仪器检查与辨已病未病融入,更能体现现代中医辨病辨证的完整性与严谨性。 1“五诊”与“十纲”的提出顺应医学发展的趋势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诊断明确与否摆在举足轻重的地位,传统中医对疾病的诊断单靠望闻问切四诊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对疾病诊断的要求,容易造成医疗的疏漏,在辨病明确的基础上辨证论治即“辨病为先,辨证为次”的现代中医临床思维模式[2]才是现代中医的特色,例如恶性肿瘤辨病不明确,如何辨证也是徒劳。如何以传统四诊为支撑点,拓展中医诊断的新方法,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提出“望、闻、问、切、查”五诊,即运用现代医学的新技术来发扬中医,把西医学的体格检查与理化影像作为中医四诊辨病的延伸,如听诊器协助诊断咳嗽病,心电图协助诊断心悸病。国医大师干祖望教授提出150年前的中医诊断依据,只能依靠望、闻、问、切捕捉得来。现在有了条件,应该再加上一个检查的查诊,发展为五诊[3]。八纲辨证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准绳,是临床上广泛运用的基本辨证方法。而国医大师干祖望教授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和探索,提倡阴阳为总纲,包含万事万物互相对立的两面,统帅寒热、表里、虚实六目,纲统领目而不是并列关系,“寒热、表里、虚实、标本、体用”为十纲[4];夏克平学者以道家经典《老子》有无辨证观和《黄帝内经》治未病思想为理论基础,认为八纲仅适用于有症状体征的已病,而健康、亚健康、潜病、前病、传变则属于未病之无证,辨证应先辨“有无”,“有无”为十纲辨证的纲领[5];邓铁涛教授根据上工治未病的思想,结合中医养生与现代预防医学,提出阴阳为万物之纲纪,地位不可动摇,在表里、寒热、虚实辨证的基础上辨别已病与未病,极大地促进中医辨证论治的发展,为中医内科学的教学与临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2“五诊十纲”为心衰病教学中提供创新思维与方法 2.1规范病名明确诊断心衰病是以心悸、气喘、肢体水肿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古籍虽有心衰病的相关论述,但鲜有提及心衰病病名。《素问•逆调论》云“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云“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大部分医家通过四诊合参以“心水、心悸、喘证、支饮、水肿”等病名来描述心衰病。直至西晋王叔和《脉经》“心衰则伏,肝微则沉,故令脉伏而沉。”首次提出心衰病。而心悸、喘证、水肿等只是心衰病的一种主症,并不能系统概括心衰病,如心衰病是心系疾病的最终转归,而心悸病是心脏体用受损的表现;喘证以肺系疾病为主,水肿病关键在肾脏,关系其余四脏,气喘、水肿是心衰病的主症之一,不能混为一谈。在无法明确诊断情况下,五诊中的查诊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通过B型脑利钠肽、N-末端原脑利钠肽或者超声心电图协助四诊合参,便能排除鉴别诊断,准确辨病从而规范病名。2.2拓宽病因便于理解心衰病病因,与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过度,年老久病,禀赋异常有关。如何理解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过度引起严重的心衰病,用中医理论阐释比较抽象,难以被学生接受,五诊十纲的引入使得病因浅显易懂。在未病方面,通过查诊发现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导致风湿热或者病毒引起的重症急性心肌炎,与外感风湿热、疫毒之邪侵袭而发病相符;饮食不节制易患高血压病和糖尿病,长期不控制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糖尿病性心脏病;吸烟、酗酒容易导致酒精性心肌病,与嗜食肥甘厚腻,损伤脾胃,痰热内蕴,痹阻心脉吻合;随着年龄的增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老年性心脏瓣膜病等几率也随之上升,契合年老久病,心肾亏虚,发为心衰;为求证禀赋异常的病因,可以运用基因检测手段筛选罹患某种心脏疾病的概率,如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在已病方面,精神神经因素如过度紧张焦虑,与过度体力活动容易引发血流动力学变化,妊娠分娩加重心脏负荷而诱发心衰,与中医学的情志失调,劳逸过度不谋而合。2.3辨别已未防病传变《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则求之,无则求之。虚则责之,实则责之。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所言“有”为已病,指有一定症状体征的显形病证;“无”为未病,指无症状体征的隐性病患。“有者求之,无者求之”明确临床辨证要辨别已未[6]。心衰病已病辨证上病位以心为本,五脏相关;病性属本虚标实,气虚为主,兼夹阴虚、阳虚,标实有痰浊、血瘀、水饮;病情发展分为急性慢性。邓铁涛教授强调心衰病病机为“五脏皆致心衰,非独心也”,“本虚标实,以心阳亏虚为本,瘀血水停为标“,治疗上主张“阴阳分治,以温补阳气为上”,代表方为暖心方(红参、熟附子、薏苡仁、橘红)与养心方(生晒参、麦冬、法半夏、茯苓、三七)[7]。而未病辨证上包括两方面:一为对未病之个体的早期预防养生:对于先天禀赋异常的未病个体,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手段进行筛查,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家族遗传病,同时进行良好生活方式如积极运动、健康饮食、控制烟酒、限盐与脂肪等的干预;对于亚健康的未病个体,可以通过气候、环境、饮食、运动、人体体质等方面进行调摄,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二为指导无症状体征之病体的用药调摄。心衰病是各种心脏疾病的最终转归和其他脏腑疾病的危重阶段,如冠心病、心脏瓣膜病、高血压病等,通过五诊中的“查”诊,如心电图、冠脉造影、超声心动图、血压计等辅助,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向心衰病进展,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在心衰病早期治疗方面,陈可冀院士认为,气虚血瘀型病人多见于心衰早期,病位主要在心肺,方宜用加味保元汤(人参、黄芪、甘草、肉桂、丹参、川芎、赤芍等)[8]。四诊八纲是中医辨病辨证的基础,核心地位不可动摇。在望闻问切中加入查诊,在八纲中引入已未,绝不是中医西化,而是在继承发扬传统中医的基础上顺应时代的发展,利用现代医学为中医学服务,互辅互补,相得益彰,促进中西医医学的交流。 作者:郑耿东 李荣 吴辉 吴伟 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科 中医内科论文:谈中医内科学分型加减讲授的重要性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内科学》分型加减讲授的重要性。方法:通过近20年的中医内科教学和临床实践,针对分型加减一直不被授课教师重视的实际,分析分型加减课堂讲授的重要性。结果:分型加减体现的是中医内科辨证论治的灵魂,是学生从理论走向临床的桥梁,其内容的讲授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学生未来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结论:把《中医内科学》分型加减放在重要的位置讲授,能够提高中医内科教学水平和学生职业能力。 关键词《中医内科学》;分型加减;教学方法 医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临床运用,《中医内科学》理论讲授的目的也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从事中医内科教学和临床近20年,深感要实现这一目标,中医教育工作者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在一定程度上要从细节做起,如《中医内科学》分型加减的讲授就是值得探讨的一个细节问题,很多教师因学时所限,不讲或者少讲《中医内科学》分型加减部分,似乎这部分内容可有可无,岂不知分型加减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灵魂所在,它的讲授与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学生未来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笔者现就《中医内科学》分型加减讲授这一问题谈一下个人认识,与同仁共勉。 1《中医内科学》分型加减讲授的重要性 1.1分型加减是中医内科重要的组成部分和中医临床运用的灵魂 如果说《中医内科学》是临床的一个宝库,那么辨证分型就是打开宝库的钥匙,而分型加减才是真正的寻找宝物的探宝器。临床上几乎没有病人的病因病机与教材典型证型高度一致的,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病人,所以临床中就没有固定的病因病机,没有固定的证型,没有固定的治法,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方药。中医治疗病人,采用的是个体化治疗方案,体现其运用知识高度的灵活性,这个灵活性在中医内科教学中就体现在分型加减上,所以分型加减是中医内科重要的组成部分和临床运用的灵魂。 1.2掌握分型加减是学生由理论走向临床的桥梁 中医临床的灵魂是辨证论治,“有是病,用是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讲证型不讲加减,学生就无法掌握中医临床的灵魂,就无法形成正确的中医临床思维和临床流程,学生不知临床加减,一味照本宣科,对号入座,就会形成理论与临床隔离的局面,因为临床没有与教材一模一样的病情,对学生的临床运用能力和以后职业能力都会产生致命的影响。 1.3分型加减的讲授是体现教师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的重要载体 教师教学水平从低到高有三个层次,即传授知识、艺术化教学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其中独特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是每个教师追求的目标,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的形成需要教师有广博的知识做基础,也需要有灵活、自由发挥的载体,而《中医内科学》分型加减的讲授是教师实现教学艺术和风格的重要载体。因为这部分内容的讲授,既可以是教材上有的知识,也可以是自由发挥、教材上没有的知识,在这个载体上,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个性,充分展示自己的知识、能力和才华,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使学生因喜欢教师的教学风格而喜欢中医内科这门课,从而对学生职业发展产生正面影响。 2《中医内科学》分型加减的讲授方法与意义 2.1病因病机是分型加减讲授的内在规律和依据 《中医内科学》分型加减灵活性大,不易把握,讲解难度较大,也是许多老师不愿讲解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万变不离其宗,分型加减有其内在规律和线索,即病因病机演变。讲好分型加减,必须把握好这条线索。加减中出现的不同临床表现,是在证型主要病因病机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中医内科学》教材在分型加减的描述上,有时以症状为依据加减,有时以病因病机为依据加减,易造成理解上的混乱。但临床表现是外在的,病因病机决定其临床表现,所以,讲授分型加减一定要牢牢把握病因病机演变这条线索,只有这样,分型加减的讲解才能条理清晰,学生也易于掌握和理解,才能达到理论和临床相结合的教学目的。以暑湿感冒加减为例。暑湿感冒的主要病因病机为暑湿侵袭,伤表犯中,卫表不和,肺失宣肃。在这一病机中,病性有两个:暑和热,病位有两个:卫表和脾胃,病机演变也会在这四者之间发生。暑热偏盛,发热、口渴、痰涕黄稠、舌红、苔黄、脉数,加黄连、山栀、青蒿、黄芩清暑泄热;湿困卫表,肢体酸重疼痛,加藿香、佩兰;湿在脾胃,胸闷脘痞、泛恶、口渴黏腻、腹胀、便溏,加陈皮、半夏、苍术、白蔻仁;热在下,热盛伤津,小便短赤,加六一散[1]。可见加减背后是病因病机。 2.2分型加减讲授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加强师生互动、取得满意教学效果的平台 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师生互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无可争议的重要途径,给学生以思想自由、提供自由发挥的平台是实现这一目的重要手段。《中医内科学》分型加减讲授不受执业医师考试、职称考试等约束,给师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的重要平台,师生平等,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在讨论中、在自由思考中提高教学效果。 2.3分型加减讲授是拓展知识、与临床接轨的重要阵地 《中医内科学》很多知识已形成共识,也是执业医师考试、职称考试必考内容,但在知识拓展和与临床接轨的讲解上有一定难度。《中医内科学》分型加减不涉及上述内容,其灵活性较高,为知识拓展和临床接轨提供了一个场所。仍以暑湿感冒为例,因为暑就是热,暑湿本质就是湿热。在知识拓展方面,可以讲授湿热病治疗原则,因湿热易停于中焦,火性上炎,裹湿上行;湿性下趋,裹热下行。湿热弥漫三焦,故治疗上焦顺势清热,中焦健脾,下焦祛湿。下焦祛湿有两个途径:通腑和利小便。这样学生不仅对暑湿感冒的治疗了然于胸,对其他湿热为患疾病的治疗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触类旁通,为走向临床奠定坚实理论基础。在临床知识讲授方面,让学生认识到暑湿感冒因湿热交蒸,临床治疗取效较慢,注重通腑(尤其消食)健脾,使湿热从大便走,利水通淋,使湿热从小便走,湿热去则疾病易愈。这样既拓展了知识,开阔了学生视野,也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作者:韩华刚 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中医内科论文:TTE模式在中医内科学教学的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TTE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学课程临床教学的效果。方法采用TTE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对我校医学院2009级中医针推班本科生开展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并自拟教学评价标准对两种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参加教学的19名学生进行测试评价,TTE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达A级者占26.32%,及格率达94.74%,与传统模式教学及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TE教学模式对中医内科学课程的临床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关键词:TTE教学;中医;中医内科学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培养和造就德才兼备的新型中医临床应用型人才是高等中医教育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传统中医学则更重视临床实践和经验积累,所以在培养过程中,我们应当不断强化教学适应“学生及临床需求”的观念,创新性开展中医教学改革,只有对教学内容的设计以及课堂教学的方法进行革新,才能使我们不断提高培养中医应用型人才的水平[1-3]。近几年来,我们探索一种中医临床教学的“TTE”教学模式,即Teaching(教学)、Training(训练)、Evaluation(评价)英语缩写“TTE”。现将TTE教学模式与传统中医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为避免教师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我们在2013年2月~2013年7月对本校医学院2009级中医针推班19名本科生的中医内科学课程采取TTE教学模式与传统中医教学模式教学。首先选择教学内容难易程度相当,诊疗技能各异的10个中医内科病证(喘证、痰饮、心悸、痴呆、胃痛、眩晕、瘿病、中风、水肿、痿证),随机抽签确定TTE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中医内科课程各5个病证,每个病证教学时为5学时。教材选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中医内科学》[4]。 1.2教学方法 TTE教学是导师根据课程内容需要开展理论与临床技能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教师深入浅出的传授临床技能操作。TTE教学方法分:第一步:导师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讲授理论知识;第二步:导师讲解并示范诊疗技能操作方法;第三步:学生自习技能操作;第四步:导师指导学生完成技能难点操作;第五步:导师对学生诊疗技能操作测试评价。五个步骤按教学需要有机的结合并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方法是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教师课堂讲授理论知识为主,辅助讲解技能操作。 1.3观察指标 教学课程完成后,导师在讲授的内科病证中设制考题,测试包括两个部分,传统试卷笔试与技能操作测试。传统试卷(题型为名词解释、判断题、多选题、简答题与病案讨论等)笔试时间90分钟;技能操作测试2个项目(中医四诊和西医诊疗方法各1项),技能操作测试由学生抽选考题,要求学生在10分钟内口述答案并进行模拟技能操作。传统试卷考试占总分60%,技能操作测试占总分40%,以观察TTE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在TTE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记录TTE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4教学效果评定标准 自拟教学效果评级标准:测试得分90以上者A级,得分70~89为B级,得分60~69为C级,得分60以下D级。测评人员由TTE教学法授课教师、传统教学法授课教师及临床教研室主任组成。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构成比表示,两组间的比较用x2检验。 2结果 2.1TTE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比较见表1。表1示,两种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测评结果及格率(A+B+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E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2.2TTE模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①TTE教学模式不适于在传统教室内完成,教学点需设在医院,或教学点与临床基地在同一个校园内,以便于学生在课余时间进入临床见习。②TTE教学模式不适于>15人数的班开展,因学生人数过多不利于导师一对一技能操作培训。③TTE教学模式所需教学时比传统教学模式多。 3讨论 长期以来,课堂讲授式教学是中医教育普遍使用的传统教学方法[5],这种教学以“填鸭式”灌输,学生只能在课堂上被动地笔记,而对所学知识的接受和理解程度较低,其结果是理论脱离实际。教师对学生要求仅限于将授课的知识要点在考试前复习背熟即可,此种教学法虽可系统地完成教师预定的目标[6,7],但进入临床后,由于学生缺乏诊疗技能操作训练,以致许多优秀学生出现“学而不能致用”的现象[8]。如何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是提高临床教学效果的突破点[9]。所以,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教师如何将学生前期所学的中医诊断学与西医诊断学等相关知识正确的应用在内科相关病证的诊疗过程中,如何将所学的中医基础理论有机的与中医内科学复繁的辨证分型相结合,这是中医内科学教师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开展的TTE教学模式就是在这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尝试,其目的是希望将学生前期所学习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中西医的诊断方法能在中医内科病证的教学中得到应用,使学生在学习内科知识的同时,能复习并操作前期所学习过的相关技能,让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成为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地。当然,TTE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的知识面要宽、技能操作要熟练,临床经验要丰富[10]。TTE教学导师的主要职责是启发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解决临床问题及掌握临床技能操作上来,在教学过程中导师要适当控制教学进度,“手把手”的传授临床技能,鼓励学生建立自信,大胆实践,力争把学习变成一种积极、主动、灵活的过程,让“趣味学习”始终贯穿在TTE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被动地位。在开展TTE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对2009级中医针推班不定期召开TTE教学方法师生座谈会,学生普遍对TTE教学模式很感兴趣,特别是在临床技能操作方面感到掌握的程度比传统教学模式效果好。从两种模式教学效果学生测评结果比较分析表中亦可看出,TTE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达到A级及及格率均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显示出TTE教学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法。分析其实践性较强的原因是TTE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教师由过去“教学核心”或“信息提供者”转换为学生求知过程中的合作者与引导者,即由“教”师转变为“导”师。这个重要的角色转变给教学带来的最大特点是避免了“纸上谈兵”,强化了临床技能操作的培训。在TTE教学中我们还体会到,如果希望TTE教学达到好的效果,导师必须做好以下6个方面工作:①要求导师集体备课,商讨内科病证讲授的重点与难点,规范技能操作流程。②注重传授分析和解决临床复杂问题的思路与方法。③重点培训临床诊疗技能操作,解决学生进入临床后出现诊疗技能差的问题。④督促学生按执业医师考试指南要求完成技能操作流程,为今后参加执业医师考试奠定基础。⑤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为养成学生终生学习的习惯奠定好的基础。⑥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开展互学互助,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交流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近两年来,我们采用TTE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学、中医老年病学以及中医外科学的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但开展TTE教学实践的时间很短,样本很小,难免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我们进步探索,例如,如何更合理分配理论讲授与技能操作培训的时间;如何将前期的基础理论知识有机的与临床病证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更有兴趣的学习中医临床课程等。今后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将不断改进TTE教学方法,力争让TTE教学方法更符合中医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为中医学的发展壮大增添活力。 作者:祁友松 李茜 褚伟 中医内科论文:中医内科学OSCE考核模式研究 1方案的组织与实施 1.1方案的制定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bjectiveStruc-turedClinicalExamination,OSCE)又叫做多站式临床考核,是指使用模型、标准化病人甚至是病人来模拟临床场景,从而测试医学生的临床能力,是一种以客观的方式评价临床能力的考核方法[2],它能较好的发挥对医务人员临床理论与技能操作水平评估方面的评估作用[3]。课题组借鉴“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核”方案制定了我校中医内科学OSCE毕业考核方案。本方案包括制定了中医内科学理论考试、病史采集及病历书写、内科常用临床技能考核等内容,并咨询了资深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以及学生中的意见及建议,修改完善方案的具体内容,最后方案制定如下。 1.1.1中医内科学理论考试 组织副主任医师及以上的临床带教老师(4人以上)进行命题。命题要求:严格按照国家行业“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的教学大纲命题,题型为A1、A2、A3、A4、B15种题型,每种题型50题-100题形,由项目负责人组成50-100套题形成题库,每套题保证难易度一致,难、中、易比为1:4:5。 1.1.2病史采集及病历书写 组织副主任医师及以上的临床带教老师(4人以上)进行命题。命题要求: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选取中医内科各专业常见病、多发病及危急重症典型病例编写病例分析题库,每个病种病案不少于3例,整个中医内科病案不少于60例。 1.1.3内科常用临床技能考核 组织副主任医师及以上的临床带教老师(4人以上)进行命题。命题要求: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选取中医内科各专业需要掌握的中医临床技能操作项目制定题库,内容包括:体格检查(按人体部位或系统检查方法考核,在头面部检查、前胸及后背检查、肺部检查、心脏检查、腹部检查、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及四大穿刺(骨穿、腰穿、胸穿、腹穿)。每套题包括体格检查及四大穿刺内容各1项。考官根据考核内容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用于评分。 1.1.4中医临床答辩 组织副主任医师及以上的临床带教老师(4人以上)进行命题。命题要求: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选取中医内科各专业需要掌握的常见病、多发病及危急重症典型病例制定题库。每道答辩题目应包括:病案分析(口述该病例的中西医诊断)、进一步的辅助检查、治疗原则、开具常规医嘱(包括中医理法方药、西医常用药物)。 1.1.5对所有实习生进行实习前培训 将考核方案告知实习生,考核方案中理论考试、病史采集、病历书写、病例分析、内科常用临床技能考核各占一定比例记入毕业考核总成绩,使其按照毕业考核为导向,完成实习计划。 1.2考核对象 将此方案应用于2011届270名及2012届255名中医类本科生的中医内科学毕业考核中。从中医内科学理论考试、病史采集与病历书写、中医临床答辩、内科常用临床技能考核4个方面进行考核。 1.3考核方法 1.1第一站 中医内科学理论考试总分100分,考核成绩占总分的60%。学生从题库中随机抽题进行考核,考试时间2小时,考核方式:闭卷。考试结束后课题组组织教师集中阅卷。 1.2第二站 病史采集与病历书写总分100分,考核成绩占总分的10%。学生从题库中抽取一套题,围绕所选病例进行采集病史,在1小时内完成病历书写,所写病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法的《2012年中医病历书写规范》评分标准评分。 1.3第三站 内科常用临床技能考核总分100分,考核成绩占总分的20%。体格检查及四大穿刺均要求10分钟内完成,超时则评为不及格。体格检查在学生模特身上进行;四大穿刺在模拟穿刺模型上进行穿刺,考官按照事先制定的评分标准评分。1.4第四站中医临床答辩总分100分,考核成绩占总分的10%。考生针对临场所抽病例进行现场分析并进行临床答辩,回答该病案分析(口述该病例的中西医诊断)、进一步的辅助检查、治疗原则、开具常规医嘱(包括中医理法方药、西医常用药物)。 1.4考核时间 考核由学校教务处统一安排。实习前一周按照方案对学生进行实习前考核,学生结束实习返校后第3周对学生再次进行考核,比较两次考核成绩。 1.5考官认定标准 临床技能考核考官要求为主治3年以上职称人员担任,每2位考官为一个考核小组同时对1名学生进行考核。考官在职称、学历、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6总分计算标准 综合考核成绩分析:考生总成绩=理论考核成绩×60%+病史采集与病历书写×10%+内科常用临床技能考核×20%+中医临床答辩×10%。 1.7评价分析 (1)比较学生实习前、实习后综合考核成绩的及格率(60分以上)及优秀率(80分以上)。(2)对学生、带教老师以及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反馈意见,以便及时调整改进考核方案。 2结果 2.1两届学生实习前、实习后综合考核成绩 两组毕业生经过以毕业考核为导向的实习后,理论考核通过率及优秀率均较实习前有所提高,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学生问卷调查情况 2011届发放问卷调查表270份,回收265份,回收率98.1%;2012届发放问卷调查表255分,回收251份,回收率98.4%。从表2看,以毕业考核方案为导向进行实习,可以促使我校医学生尽最大努力,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及临床操作能力,普遍满意本毕业考核方案。 2.3教师问卷调查情况 课题组向2011届带教老师发放问卷调查表129份,回收129份,回收率100%;向2012届带教老师发放问卷调查表113份,回收110份,回收率97.3%。从表3看,以毕业考核方案为导向进行实习,我校医学生的临床能力得到提升,大多数临床教师对毕业考核方案持满意态度。 2.4用人单位问卷调查情况 课题组向毕业生就业单位以邮寄方式发放问卷调查表,了解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临床能力的满意程度。按照毕业考核方案进行实习后,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我校毕业生临床能力较往届的毕业生逐年提升。 3讨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明确规定:“通过医师资格考试为医师执业注册的前提条件”。为使我们的医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考试,我们的培养目标必须与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相接轨[4]。中医内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培养目的只有一个: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有高素质、具有创造性思维、能较快较好地适应临床诊疗工作要求。我们进行的中医内科学OSCE毕业考试方案的研究,发挥了毕业考核在医学生培养中的导向作用和评价作用,通过考试有效地提高了我校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辨能力和临床诊治能力。当然我们的毕业考核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3.1第二站病史采集及病历书写 采用题库形式,让学生抽题后进行发挥,自行完善病例的书写,这个过程缺乏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考核。在目前医患矛盾日益紧张的环境下,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构建和谐社会,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必须掌握的技能。因此,应将医患沟通能力培养作为临床实践教学重要内容,并作为一项考核指标进行考核。但是,每年我校的毕业生人数众多,让每个学生都到临床进行实战考核难度较大,一则考核时间周期长,影响毕业考核的进度;二则考核当时每个内科不一定有典型病例的患者住院,三则即便有典型病例的患者,也满足不了众多的学生问诊,患者本人亦不愿意多次配合。如何在考核中增加医患沟通能力的考核将是我们今后的工作研究一个重点内容。 3.2考核中如何更好地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 尤其在第四站中医临床答辩中,部分考官存在打“人情分”的情况,碰到自己带教过的学生就适当的放宽考核标准,碰到没有带过的学生,考核标准相对严格一些。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考官未能正确认识到毕业考核对于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工作能了的重要性及指导意义。目前我们采用双考官、随机分配考生的原则,尽量减少此种情况的发生。另外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学生的考试心理承受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也可能导致学生的考核能力出现异常。更重要的是,我们培养临床医学生最终的目的是使之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师,本考核方案对2011、2012届医学生生毕业后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有待我们进一步去考证。 3.3结论 本毕业考核方案的制定实施,是经过经验丰富的专家们多次修改形成,符合中医内科学本科生的教学大纲及临床实习带教的需要,能指导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有目的性的学习,极大地提高了我校医学生的临床辨证施治及临床操作能力。同时它能够较为客观的对医学毕业生的临床诊治能力进行评估,促使他们强化训练,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为今后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做出了很好的铺垫。 作者:黄鸿娜 史伟 黄晶晶 黄雪霞 区锏 杜娟娇 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中医内科论文:中医内科学硕士创新能力培养 1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 重点实验室建设是高校建设的核心,也是中医内科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目前,中医内科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着重在临床跟师,对各种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其诊疗方法。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中医内科学硕士研究生除了要挖掘中医传统的诊疗方法还应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这就要求中医内科学硕士研究生要加强科学实验,根据各种理化性质,以探究中医诊疗新方法。因此,中医内科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以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具有良好的科研基地,必将更好的为中医内科学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提供学术氛围及物质支持。 2改革培养方式,加强管理方法 2.1培养方式的探索 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大多采取导师制的培养模式,由于研究生数量众多,在使用设备及研究思路上不尽相同。为了加强实验室的统一管理,探索在实验室整体规划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以期达到研究生既能获得导师指导,又能服从实验室统一安排管理的目的。 2.2日常管理的改进 2.2.1建立档案 中医内科学硕士研究生进入实验室后,由科研秘书建立完整的档案。包括个人相关信息,考试成绩,研究方向,具体开题时间;中期技能考核相关资料;实验原始数据;毕业论文等。此档案使得研究生的管理更具规范化,促进了整个实验室科研工作的延续和发展。 2.2.2定期举行研讨会 在每个学期开始,每周定期举行学术研讨会。研讨会上每位研究生报告的顺序和时间根据其科研进度及学习情况而定。通过研讨会制度,不仅使报告者的科研思路更为开阔,同时也使同学们在自己的实验设计和实验过程中得到启发。通过定期的研讨会,使整个实验室的科研氛围浓郁化。又能有效地提高实验研究的效率。 2.2.3统一进行开题报告 由科研秘书召集,实验室所有同级中医内科学硕士研究生参与,可邀请相关专业硕士生导师参加,本实验室所有研究生到会旁听并参与提问,秘书做会议记录。每位开题者以PPT形式报告其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与会各位导师根据报告内容给出不同建议,从而有利于科研思路更为具体更为完善,避免浪费科研资源。 2.2.4研究生自治管理 打破导师单一管理的格局,建立研究生自治管理模式。将科学实验室所有本专业研究生进行分组管理,每组设一名负责人员,负责实验室日常清洁,大型仪器设备的协助管理,危险用品的协助监管等工作。还经常组织一对一谈心,加强组内研究生学术交流及沟通。除了实验室的日常维护之外,还应负责应对实验室突发事件等。 2.3实验技能培训 2.3.1研究生基本教育 (1)实验室的现状教育及规章制度学习。包括科学实验中心简介、各项规章制度等,让研究生对科学实验中心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增强实验室安全。(2)科研作风教育良好的科研作风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必然要求,是有效履行职责的重要保证。通过踏实的科研工作,培养研究生端正的科研态度和缜密严谨的科研作风。 2.3.2大型仪器及常用技术方法培训 为了确保研究生的实验能顺利的进行,避免实验室经济上的损失,降低对实验室工作的影响。针对高效液相等大型仪器进行经常性、阶段性地培训,对PCR技术、ELISA技术进行手把手的讲解,做到各中医内科学硕士研究生对于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胸有成竹,能够娴熟的掌握科研技术。 2.4建立实验资源共享机制 2.4.1实验耗材、试剂共享 科研实验中需要用到大量耗材及试剂。但部分科研试剂针对性强,且使用率低,对初开展科研的学生,购买该类试剂时常较为盲目,造成极大浪费。为此,实验室通过建立各课题组耗材、试剂目录,则可避免重复购置使用率低的试剂,节省经费。研究生离开实验室前,对剩余的试剂、耗材以及资料等进行交接,使实验中心实验条件维持良性循环状态。 2.4.2实验经验共享 尽管一个实验室会有多个课题组或多个研究方向,但在科研工作开展过程中,一些基础的实验方法或技巧会被实验室成员共同采用,如某一实验流程、某一试剂配比,或者某一篇好的参考文献。通过实验室统一登记,可分享给全体研究生,使之可以快速吸收他人的经验,少走弯路。 2.5建立实验室研究生奖惩制度 要提高实验室的整体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必须拥有一个良好的、管理高效的实验室环境。建立实验室有效的奖惩制度,有利于防止弄虚作假,营造严谨、活跃的学术氛围。通过切实可行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声明科研纪律,并明确研究生的奖惩办法。每学年评选出实验室优秀研究生,颁发优秀研究生证书和奖金,并通报表扬。此外,还把这些研究生纳入全校研究生奖学金以及优秀毕业生的评定和考核中。有效的奖惩办法,既能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和动力,又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对于违反实验室日常管理规定的研究生,进行通报批评。 3结语 总之,研究生教育重在创新能力的培养。重点实验室不仅肩负着承担科研项目的任务,更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任,虽然在中医内科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管理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许多问题,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逐渐发展并完善此模式,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应用人才。 作者:孙正伊 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中医内科论文:中医内科学教学质量 1坚定信念,发扬中医 教学质量的提高客观上会推动医疗、科研水平的进步,因此医学教育应奉行精英化教育。积极向上的思维意识形态能促进学生对中医的学习,所以要强化思想教育。传统医学在经历数千年沉淀的同时也因历史变革而受重创,近代废除中医的错误思想的残存、当前医患关系的不和谐及社会奢靡之风的蔓延使得报考中医的考生下降的同时也影响了在读中医学生的思想,因此当前对中医人才的思想教育显得尤为必要。纵观中医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转业人数比例增加,从事中医事业的人数比例下降,中医人才的流失将直接影响中医的发展,因此我们在传授中医文化的同时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告诫学生戒浮戒躁,教导学生静心定志,淡泊名利,刻苦学习背诵中医经典,立志传承中华文明,坚定学生对中医发展前景的信念,教导学生自觉担负起继承发扬中医、让中医走向世界的重任。同时由于知识结构的统一性,指导学生学习中华文化,博览群书,其中书法、古诗词、易学、四书五经等国学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学修养,正如《外科正宗》医家“五戒十要”之第一要“先知儒理,后知医理”,同时也为研读古代医学夯实基础,进一步有助于古医经典的理解与阅读,深层掌握中医病因病机,促进中医辨证论治思维的发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2浅涉临床,知行相伍 由于《中医内科学》学时有限,实训课程学时比例相对不足,学生的实践及临床思维能力相当较低。根据笔者调查比较及考核显示:自主参加临床见习的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对临床常见病的认知水平及处理医患关系的能力等综合能力相对于纯理论、脱离临床学生的均有所提高。所以中医院校应根据实际客观需要增加中医内科的学时并按4:1的比例安排理论与实践的课时。其中跟师见习是临床实践中较有效的方式之一。究其原因:一则师生固定,利于师生交流;二则时间地点固定利于学生更好地安排自我学习时间;三者病人复诊,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某一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规律,如此达到天时、地利、人和的相统一。临床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只有在临床实践中反复的强化训练,外加课后的自我学习,带着临床实际问题到课本中寻找答案、发挥主动能动性的深刻思考、请教老师讲解传授三者有机结合才能更好而灵活的运用、领悟中医的博大精深。 3应用 PBL教学法,培养临床思维据资料统计显示问题式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已在国际知名的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新型教学法,在临床医学课程教学中是主要以讨论的问题作为教学研究的核心。而临床思维是利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对临床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逻辑推理、从错综复杂的线中找出主要矛盾并加以解决的过程。培养临床思维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所谓医学理论知识不仅是中医基础知识还应涵盖现代医学的生理、病理、药理及实验室检查等临床医学知识。精心选择设计典型、难易适度的中医内科病案示教,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每个内科病证都具有其相关的中心证候特征及动态证候特征,可根据教学需要,合理筛选临床问题,引出病案中疾病证候的演变趋势,让学生深入探索分析其病理内涵、提炼证候要素,注重潜在可能并发症,思考并解决其中蕴含的主要次要矛盾的方法,辨证选择方药,注重君臣佐使的变化。运用整体联系的动态调控思维法,培养科学的发病诊病观及治疗预防观即“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治未病的思想。比较不同学生的讨论结果,并让其认真解释其中的原理,加强其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既需科学严谨的诊治态度又需敢于发表观点的勇气,所以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对待病案分析示教并营造活跃的课堂讨论气氛。PBL教学法可使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得以提高,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明显提高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和处理各种临床疾病的能力。 4优化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中医内科学》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因此,要改变以往教学的传统模式,引入多媒体技术,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使《中医内科学》教学方法发生深刻变革[2]。目前多媒体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的运用已日趋成熟,我们在享受网络资源的生动形象便捷的同时也应增加自身的经验教学,传授自身在临床实践中的感悟、思考,与学生共同探讨当今临床中的疑难杂病与困惑,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临床思考能力。适时多次引用中医经典原文,一则利于阐释中医病因病机,展现中医各学科的内在联系,增强学生对某一病证的理解与掌握;再者引导学生学习探索中医经典,提高自身文化内涵。由于中医学学时相对不足,授课时应去繁从简,首先回顾已知,既利于学生理解疾病的病理生理联系又利于从整体上把握疾病之间的转归转化。其次要突出重点,精简内容,总结规律,利于记忆。中医是一种综合性,系统化的医学模式,明确疾病的主干内容:病因病机发病观、辨证诊病观、治疗预防康复观[3]。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突出病证的概念、历史发展、病机、病理因素、诊断依据、辨证要点等主要矛盾,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中医内科的知识要点。中医内科是一门实践性强、理论基础精深、渊源长久的学科,其来源于反复的临床实践,升华为理论,又反证于临床、不断验证。中医内科教学要课堂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加强课堂的临床效应,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及应变能力。教师要重视学生思想教育,在灌注中医知识的同时也要坚定学生对中医的信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融会新知,培养创新型中医临床科研后备军,才能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中医。 作者:张德新 单位:长江大学医学院 中医内科论文:中医内科学病证编写 1病因病机 对病因病机,中医一般是从宏观整体上加以概括,较为笼统,每个疾病的病因不外乎外感六淫、情志失调及饮食劳倦等,欠缺检验尺度和说服力。因此,可以考虑抓住这一薄弱环节,在中医病因病机认识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微观和局部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以期更准确、客观地揭示疾病的本质。如“脾胃肝胆系病证篇”中的“痞满”可通过知识链接,简要介绍幽门螺杆菌感染在胃痛、痞满等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内活动性炎症与脾胃湿热证的形成有密切关系,从炎症反应网络调节通路和胃内微生态改变,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多靶点阐释胃病脾胃湿热证形成的病理基础[2]。该成果能更深层、具体地阐述外感邪气、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中医病因病机学内容。随着现代生活习惯的改变、西药的摄入及对疾病流行病学的研究等,中医学对饮食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描述不应仍停留在暴饮暴食、嗜食肥甘厚腻、不规律饮食等传统认识上。“脾胃肝胆系病证篇”在胃痛的病因中提及有毒之品,体现了中医病因学认识的发展,但较为笼统和片面,如能进一步详细列出解热镇痛抗炎药、激素等药物和其他腐蚀性物品则更好。另外,在阐述噎膈的病因中增加腌制食物的摄入、黄疸病因中增加药毒(解热镇痛抗炎药、激素、抗结核药物、红霉素类等)损害等内容,则能在突出中医药特色基础上体现中西合参,反映中医与时俱进,有助于学生对疾病的深入认识,从而更全面地认识疾病的发病、预防等。 2诊断与鉴别诊断 对疾病的诊断不能仅依靠典型症状,而应重视早期症状和非典型症状对诊断的重要性,方可见微知著。如发热恶寒、头痛、四肢酸痛及乏力等类似感冒症状,可以是黄疸的早期症状,但此时常因认识不足导致误诊而给予解热镇痛抗炎药(对黄疸患者而言更是有毒之品)治疗“感冒”,从而加重病情的发展。因此,在黄疸的诊断中加入发热恶寒等早期症状是很重要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现代医学先进检测方法的应用,使中医传统辨证方法的内涵和外延都得到拓展,使现代中医在现代科技指导下更好地诊治疾病。如借助电子胃镜可以“望诊”胃痛、痞满、呕吐、噎膈等患者食管和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肿瘤等情况,可以早期发现食管和胃的恶性肿瘤;借助食管测压测酸可以“问诊”嗳气、吐酸、呃逆等症状的轻重;借助心电图、心肌标记物可以更及时有效地区分胃痛和真心痛,使缺乏“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典型症状、仅表现为胃脘部胀闷不适的真心痛患者尽快得到有效治疗,避免出现“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电子胃镜、结肠镜、小肠镜能更直接地观察消化道内腔,在消化性溃疡、消化道肿瘤及出血等疾病的诊断中,比钡餐透视更有明显的优势,建议“脾胃肝胆系病证篇”在阐述有关检查时应明确指出这一点。总之,编写教材时在列举各项实验室检查时,可重点介绍各自的特点、优缺点,以期更好地指导学生以后的临床实践。 3辨证论治 在阴黄阳黄的辨证方面,“脾胃肝胆系病证篇”虽然提出以阴阳为纲,阳黄以湿热疫毒为主,阴黄以脾虚、寒湿为主,但对二者鉴别的重点仍着眼于黄色之鲜明晦黯、阳证与阴证伴随症状。临床常见黄色鲜明,但病证属于寒湿阻遏或脾虚血亏的黄疸,如著名中医学家俞长荣所说的“灿灿橘子色,并非尽阳黄”[3];另有学者经过多项研究,提出“阴阳黄”的概念[4],认为是阳黄向阴黄渐进的中间阶段,并就其病机、辨证论治进行详解。因此,建议在阴黄阳黄的辨证中,应详细分析二者病机演变之差异,同时说明阴黄亦可出现黄色鲜明,增加“阴阳黄”的相关内容,能进一步完善黄疸的辨证论治,既知其一又知其二,更符合临床实际。鼓胀是临床常见病、疑难病,神昏是其严重并发症,是病情发展恶化的结果,也是在一定诱因作用下发生的。神昏的常见诱因包括呕血、黑便、高蛋白饮食、便秘、过度利尿等导致的低钾性碱中毒、缺氧、低血容量、药物影响等。只有充分了解诱因,才能消除诱因,更好地治疗疾病。这是必须详细讲解的重点内容,体现着“既病防变”的“治未病”思想。在方药选择方面,“脾胃肝胆系病证篇”中胃痛之瘀血停胃证用失笑散合丹参饮、呕吐之肝气犯胃证选用四七汤,尚有商榷之处。失笑散是治疗血瘀作痛的常用方剂,但其中五灵脂乃复齿鼯鼠的粪便,入药煎煮时臭味浓烈。胃痛患者常伴有恶心、呕吐,闻之、饮之容易诱发或加重呕吐,不利于治疗;而且,胃痛患者多数病程长,病情缠绵,起病多兼有脾胃虚弱,已成虚实夹杂之证,需选取人参、党参及太子参等益气健脾之品;且人参畏五灵脂,也使失笑散缺乏临床实用性和安全性。四七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紫苏叶、厚朴、半夏、茯苓、生姜、大枣组成,功用为行气散结、化痰降逆,主治痰涎壅盛之证。呕吐之肝气反胃证是因肝气不舒、横逆犯胃,治法如“脾胃肝胆系病证篇”所说为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显而易见,选用四七汤与病机、治法不相符合,宜选用柴胡疏肝散合小半夏汤加减。 4结语 历代医家形成的理论知识、积累的诊疗经验,既往各版中医内科学教材的成果为当代教材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而现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疾病谱的不断演变,临床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新问题、新观点,也是值得重视的内容。中医内科学教材建设一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正确态度继承前人学术成果,因此,应不断总结当代专家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科学技术新成果,将其充实到今后的教材编写中,以体现教材的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促进中医学的健康发展。 作者:李培武 刘凤斌 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中医内科论文:内科学在中医专业的教学改革 1更新知识储备,不断提高教师教学素质 目前西医内科学的发展方向是除了将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紧密联系外,其逐步涉及分子生物学相关领域,着重探讨其发病机制,但是目前中医专业的教材内容较为滞后,不能适应现代临床需求,因此本教研室定期组织学科发展的最新方向讲座,不断充实更新教研室老师的知识储备[2]。同时教师不仅要提高专业素质,也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单纯的借助课堂时间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要求,所以本教研室采用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信息手段将死板、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变为生动的图像、动画,甚至是模拟真实环境,以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更新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活动中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学手段,传统的授课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较为先进的教学模式相比传统模式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2.1引入CBT教学模式CBT教学(Case-basedteaching,CBT)是一种以临床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根据上课的内容,选择常见的典型病例让学生进行自主讨论的一种启发式教学。这种模式中最为重要的是病例的选择,因此本教研室首先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病案,病案的选择要同时具备广度、深度以及难度适宜,要从简单到复杂的反映疾病的发展过程,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采用CBT教学给学生创造了一个相对轻松的临床诊断环境,能够增强学生在真正诊断病人时的自信心,通过学生对一个个真实病例的分析,将书本中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更能够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大大缩短理论与临床之间的距离[3]。2.2引入PBL教学模式PBL教学(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自学以及创造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本教研室运用PBL教学模式将教材内容和实际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相结合,然后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课后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进行分析、判断,最后给出结论,教师在根据学生所得出的结论进行总结、分析,重点讲解学生容易忽略的错误和细节[4]。通过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查阅文献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只能作为辅助教学,是对教学内容的补充,因为西医内科学本身内容较多,PBL教学所强调的自学必然增加教学耗时,同时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律性不同,不能使所有学生都得到较好的开发,因此本教研室根据西医内科学的教学内容适当运用PBL教学,以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加强临床见习 理论知识的学习最终目的就是服务于临床,西医内科学内容繁多、抽象,而尽可能多的参加临床见习有助于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传统的见习教学都是以教师示教为主,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学的质量,节省了时间,但是对学生的启发性,以及发散思维的培养不够,为改善这一状况,本教研室定期让学生进行示教,而实习老师起引导作用,然后对学生讲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运用西医内科学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5]。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能力,又可以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对西医内科学知识进行消化总结,提高学习效率。 4完善考核制度 对于教学质量最直观的检测指标就是考试,考试制度能够督促学生更好的学习,从而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为使考试更加科学,要改变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考试模式,因此本教研室在试卷中加大了病例分析以及资料综合分析类题目的比重,着重考查学生实际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日后的临床工作奠定基础[6]。 5总结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是各大中医专业的教学宗旨,传统教育模式下只重视中医理论学习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因此作为高校必须重视西医课程的开展,而西医内科学又是一门重要的西医基础课程,所以必须不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不断探索高效的教学模式,从而从根本上提高西医内科学的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 作者:张竞之 刘彬 刘慰华 谭永振 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园林类论文:园林绿化栽植类型及养护技术 摘要: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是城市景观中的重要内容,它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市园林景观、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美的享受。分析了我国北方地区常见园林绿化栽植的类型,并对其养护技术做了论述。 关键词:北方地区;园林绿化;栽植类型;养护技术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建设的加快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城市园林建设作为现代城市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在有效协调城市与自然的关系,不断完善城市生态系统等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城市园林建设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挑战越来越多,水资源的紧缺已经成为城市园林建设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随着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面积和用水量的不断增加,北方城市园林种植的类型应符合北方的气候特点,节约用水。 1北方常见园林绿化栽植类型及养护技术分析 1.1北方城市常见树种规划 北方地区的树种规划应将节水性植物考虑在内,并对园林植物进行科学的、合理的配置,不能忽视了对植物生理性的关注,以免造成大面积浪费。在选择园林绿地植物时,尽量选择乡土植物,在充分利用当地土地资源,培育出适应当地环境植物品种的同时,还应科学的、合理的从外部引进一些适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具有较强节水耐寒特征的新品种植物材料,以此来进一步丰富北方城市原来的生态景观。 1.2园林绿地建设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要想实现对园林植物的科学选择,就必须对当地的乡土植物进行有限的选择,选择具有观赏价值、适应性强的品种,例如,圆柏、柳树、榆树、槐树、丁香、香椿树等,是北京地区园林绿化的基本树种,适合北京地区的气候特点。在城市园林的绿化建设中一定要注意质与量的同步,严格控制常绿草坪的配置比例、乔灌木栽植的比例。为了进一步优化城市园林植物的配置,以复层植物群落的结构作为主线,进一步增加绿量和生态效益。 1.3耐旱植物的选择及养护技巧 在北方园林绿地建设中,选择耐寒植物非常有利于北方的气候和缺水的现状。由于在园林绿地的建设中,植物的品种多样化将出现用水量的差异,园林绿地在规划时必须选择适合本地气候的植物材料进行合理配置。例如,在园林绿地建设中,一定要特别注意对草坪地被植物的选择,如果选择具有较强抗旱性的草坪地被物种,将大大节约用水资源。金叶莸非常适合在我国北方缺水城市种植,该物种喜光、耐半阴、耐寒、耐热、耐寒,并且能在-20℃以下的地区安全露地过冬。相关试验数据资料显示,越是在干旱天气、光照强烈的北方,金叶莸叶片越是呈金黄色,如果长期将其置于半阴的条件环境下,其叶片多呈现淡黄绿色。值得北方城市园林种植人员重视的是,如果土壤经常积水、湿度过大,金叶莸根部、根颈附近的枝条皮层很容易出现腐烂变褐的现象,严重的还会引起植株的死亡。特别是在多余的夏季,应注意少浇水、防止出现洪涝。 1.4防治病虫害 在北方的园林中,最常见的虫害主要包括天牛、潜叶蛾、蚧壳虫、金龟子、木虱等。对于这些病虫害的危害,一般采用杀虫剂、介特灵、速扑杀等就能够实现良好的防治效果。经常清理枯枝落叶,保持绿地的清洁,必要时可以先进行修剪然后再喷药。 2结语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速度的加快,工业的迅速发展,交通的严重污染,道路的异常拥堵等都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自然清新的交通环境、优美整洁的绿地建设是每一个城市人心中的渴望。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加强城市园林绿地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市园林景观已成为城市建设者们的重要职责。 作者:刘青玲 单位: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林业工作站城关分站 园林类论文:园林工程类型与施工程序研究 摘要:园林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复杂多样的情况,由施工的环境来决定,因此在施工许多中往往有专业性很强的问题需要解决,施工技术中也存在着相应的漏洞和选择性的问题,因此如何将施工过程掌控以及如何在园林工程中高效高质量的完成施工任务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着重对园林工程的类型进行简要的介绍,并对施工中程序解读进行探讨。希望可以对园林工程设计及施工做出笔者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园林工程类型;施工程序 园林工程的施工与一般的建筑施工有一定的差别,不仅仅是按照图纸将建筑造出相应的模样,还需要特定的造型能够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尤其是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更是需要有灵巧的手法将景物与建筑浑然天成的混合在一起,既有其美观性,也应有其使用价值,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因环境而变得更加美好,因此下文便突出介绍园林工程的类型与施工过程的细节。 1园林工程类型 1.1基础性工程 (1)土方工程施工 这类施工主要包括建筑中与土地有关联的部分,例如人造水池、挖沟、开凿铺路、树木栽培等等,在园林工程的进行上需要见大块的土地进行管理与规划的都属于此类型。 (2)钢筋混凝土施工 在科技发展的今天,钢筋混凝土在园林工程中以不再是少见的,因其具有良好的特性而被广泛使用,其材质又被分为预应力型与普通型,分别适合不同要求的建筑,并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 (3)供电设备施工 园林工程中一定不可以缺少供电的相关设备与技术,因为电路的复杂,且需要隐藏在不明显的部位,往往需要有良好的规划才可以实现,园林工程设计中需要不同亮度,不同颜色以及不同功率的点灯,而最主要的则是用电安全问题值得注意,尤其是一些在水中的灯光设备,更需要良好的防漏电措施保障安全。 (4)装饰性施工 园林工程中会有许多的装饰性物品与挂饰,将环境衬托的更加美丽与精致,例如一些玻璃装饰、吊顶挂饰、面板个性设置以及各类的门窗类装饰,这些装饰尤其需要注意其安全性,例如琉璃的不易破碎等,确保在美观的前提下不会带来安全隐患。 1.2建设施工主体 (1)假山类 假山意在其意境上的美,而假山的结构与样式也往往是随机的,体现出一种随意的凌乱的美感,假山与周围山水树木的融合与假山所要表达的意境决定以设计规划好后需要运用相应的材料来实现。 (2)水景类 山与水分不开,水景主要包括一些人工的水池,循环湖以及各类小型喷泉等,其中的技术手段主要为水系规划以及水闸的设计。 (3)园路类 在园林工程景观中往往会有一些林荫小道或者一些充满趣味的小路将各个方位的景致连接在一起,这些园路的设计不仅仅要求能够贯穿整个园林,还需要将园内所有地方都涉及到,尤其是一些雅致的小景观,或易被人忽视的地方,都要有所涉及,园路不似柏油马路,宽窄、长短以及路上的风格花纹都可以有所创新。 2施工过程 2.1准备阶段 园林工程的准备阶段主要是对庚哥施工现场的整体规划以及对其特性进行分析,图纸上的立意需要建筑工人提早的了解,并根据该环境的特殊性提出好的修改意见,在技术手段层面、生产准备层面、施工现场调配以及后勤保障方面都提早进行安排,并确保每一个部门都有相应的规章章程以及监督检查人员,确保整个施工的安全有序的进行。 2.2现场施工阶段 现场的施工种类繁多且复杂,涉及的类型与方面也是复杂多变的,因此需要在施工阶段注意几个问题。 (1)需要严格的按照规划的图纸进行施工,若计划有变也应及时的各个部门之间的传达以及修改都一步到位,不能出现有人不知道的情况而造成损失,这就需要各个部门的密切协作与及时沟通。 (2)需要严格进行检查、验收等环节,而不是作为一种形式不负责任的进行签字确认,施工的原料以及质量都需要及时的把关,避免事与愿违的现象或出现私扣公款的现象。对于一系列的工程变更问题是在所难免的,例如:材料原料的变更,规格大小的变更等等,但是这一步骤却不能忽视,在没有批准文件以及相应的具体安排与命令下,不得私自进行更换与改变,检查、验收、签字每一步都不可忽略,且相应的文件也应妥善保管。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注意,例如监察监督人员要尽责去发现每一处可能出现的有意或无意的纰漏,避免危险与潜在危险的发生,还有每一位员工都应严格服从调配的命令,统一执行各项措施与规定是其应有的职责,每一部门的协调工作可以使得施工过程变得简单易行且高效高质量。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已经对园林工程的基本类型与施工改程序有所了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其精神文化世界也有了新的要求与向往,希望他们的生活环境不仅有美丽的植被,也有一些可供欣赏或孩子玩耍的娱乐场所,更是希望其也有一些更为实用的价值,而要想实现这些目标,不仅仅需要一个完美的设计图,更是需要优良的施工队伍将这一理想模型付诸实践,通过园林工程的不同类型建筑来与实际情况相搭配,在施工中严格遵守所要求的规定,相信这一就一定可以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惊喜与满足,促进园林行业的未来发展与进步。 作者:海巧霞 单位:江苏洁冉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园林类论文:竹类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配置应用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水平的提升,使得人们更为关注生活环境的建设以及精神生活的构建。在这种情况下,园林绿化成为了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放松的一个重要场所。在园林绿化中,竹类植物是非常重要的一类植物,不仅因其所具有的刚正不阿精神而受到我国人们的喜爱,而且也具有着很多种竹类类型可供我们选择,具有着非常好的应用意义。 2竹类植物在现今园林绿化中的重要性 2.1提高生态效益 随着我国现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农业、生活以及工业等方面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环境污染问题,对于人们的居住环境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而在人们对于居住条件要求不断提升的今天,就使得对于城市环境的改善成为了城市管理者必须要面对的一项问题。对于竹类植物来说,其由于叶子面积较大,以及其自身的特点,使其能够在对空气起到净化效果的同时对空气中所存在的有毒气体以及粉尘等进行吸取,并以此对城市人民健康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同时,其还具有着降低噪音的作用,能够较好的调节居民生活环境。除此之外,竹类植物也由于所具有的发达的根系而具有着较好的水土保持能力以及防风能力。 2.2强化精神水平 竹类植物在我国自古以来就具有着不畏霜雪、坚强不屈的品质,同我国所特有的审美趣味以及伦理道德具有着非常强的一致性,具有着积极的精神意义。而通过竹类植物在园林中的栽植,则能够使来往的行人能够更好的对竹类植物所具有的高尚精神进行近距离的感受,并以此得到净化品格以及心灵的效果。尤其是在我国目前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的今天,人们在受到工作、生活压力的同时往往会产生疲惫以及烦躁的心理,通过在业余时间对竹类植物的观赏,则能够在安静、和谐的气氛中感受到心灵的净化与舒缓。 2.3柔滑建筑线条 在园林绿化中,不同程度的会存在一定的建筑物。而对建筑物来说,其毕竟属于现代化建筑、线条过于锐气,对于园林自然、古朴的效果难免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为了能够使这种感觉得到降低,我们则可以选择高度较低、枝茎较大的竹类植物,以此在园林中有效的起到软化建筑物线条的作用,使人们更能够感受到园林的自然特征。 2.4丰富观赏内容 竹类植物具有着姿态优美以及四季常青的特征,可以说是植物中的优选,通过其在园林中的栽植,能够较好的提升园林所具有的欣赏水平。 3园林绿化中竹类植物的配置形式 3.1群植 群植可以说是非常适合竹类植物在园林中的一种配置形式,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选择体积较大的竹类植物如毛竹、茶杆竹以及刚竹等等,能够有效的在园林中营造出竹海的感觉,对于这种种植方式来说,非常适合种植在园林中大块绿地的位置,能够形成非常壮观的竹林景观。尤其是在较为炎热的天气,更是能够在形成壮观景色的同时为人们带来一种幽静、凉意的感觉,更加适合人们在其中进行游览与散步。而在刚刚种植、竹类植物尚未形成规模时,则可以在地面上种植草皮以及白三叶等等,避免竹类植物较少而出现土壤外露的情况,以此对园林的整体生态效益进行提升。 3.2单植 在竹类植物的单植方面,主要具有石绿竹、高节竹、湘妃竹以及罗汉竹等等,对于这部分竹类植物植物来说,其外形体积通常较大,且在形状方面也具有着非常独特的特征,很容易形成园林中区域的焦点,非常适合种植在园林的庭院、假山以及池塘等位置,且能够在单植的同时以其它类型的植物进行衬托,以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另外,也可以在其周边种植一定数量的菊花以及梅花等等,并因其所具有的较为强烈的色彩变化更进一步的提升园林景观意境。 3.3丛植 丛植方面,凤尾竹以及孝顺竹都是较为合理的竹类类型,较为适合配置在园林的庭院以及绿地等位置,且可以通过不同竹类植物混合的方式集中种植在一处,并对其搭配成不同的形状。同时,也可以在丛植中适当的加入草花以及园林小品等以进一步提升园林品质。目前,一种经常使用的方式为使用刚竹作为主景,并在其附近为主搭配梅花以及女贞等植物,以此在形成较为鲜明层次感的同时对原有的园林空间起到了一定的强化作用。 3.4列植 在竹类植物的列植方面,其经常会以单列的方式种植在园林的四周位置,并按照具有规则特征的线条进行栽植。对于大多数竹类植物来说,都可以使用列植的方式进行种植,以凤尾竹为例,能够在列植中在体现出园林整齐美的同时在园林中呈现出一种非常协调的效果。而当人们漫步于园林之中时,这部分列植的竹子则如一排排绿伞,在对人们提供良好休憩场所的同时也能够更好的起到愉悦身心的作用。 3.5盆植 对于竹类植物来说,其也可以采取盆植的方式进行配置,而在盆植时,则需要对竹子的类型做好选择,一般来说,小佛肚竹、凤尾竹以及观音竹都非常适合盆植,可以将其放置在园林门庭以及办公室等位置,能够为空间带来一种高雅、时尚的氛围。 4结束语 在我国现今的园林绿化中,竹类植物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上文中,我们对竹类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配置应用与意义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而在具体配置过程中,也需要园林设计方在对环境、主题特点进行联系的基础上以良好的竹类植物的配置提升园林整体效果。 作者:吴怀美 杨竹英 单位:陆良县林业局绿化委员办公室 园林类论文:园林设计类课程考核评价综述 1灵活多样的期末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通过考试形式多样化,增强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职业技能、创新能力等的考核,提高考核效果,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针对设计类课程的特点,确定其考核方式主要分为以下5类,即①试卷命题(闭卷、开卷);②现场操作考查;③方案汇报;④作品(图纸类、实物类);⑤项目设计等.然后,制定了课程考核改革方式一览表,确定了各门课程对应的考核方式,考核时可选择相应的考核方式.理论课程的考核主要采用试卷命题与方案汇报两种方式.试卷命题主要针对课程的基本理论、规划设计的相关规范等的考核,而方案汇报则模拟行业项目的招投标现场进行考核.其他3类主要针对实训课程.其中,园林工程实训考核可采取现场操作考查、作品两种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工程施工图设计的能力及现场施工技能.而园林规划设计等课程则主要以项目设计方式进行快题考核.期末考核前,教师应提前申请该课程所采用的考核方式,教研室审核,学院备案监督管理. 2科学制定课程期末考核评价标准 考核评价标准的制定,对科学公正的判定学生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至关重要.对于设计类课程而言,由于不同课程考核的技能内容也有差异,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并采取集体评阅、交互评阅的方式,规范任课教师的阅卷行为,避免评阅的随意性.例如,设计类课程考核方式中的项目设计考核的评分标准如表 3经验与思考 在新一轮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注重过程考核、多样化考核的设计类课程考核方案制定并经过一年的实践后,收到了多方面的改革成果与经验:1)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较快.由于课程之初学生就获得了课程的考核构成、比例等信息,加上教学内容贴近行业实践,学生一开始就从思想上重视学习的过程,注重对职业技能的训练,因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更强.2)密切了校企联系,提升了校企合作水平.由于实训项目的开展要贴近行业实践,校企合作刚好为学生提供了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的机会,并受到来自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指导,增强了课程内容的专业化水平.企业也可以从学生参与项目的过程中,挖掘潜在的人才.3)在专业课程考核改革研讨与实践基础上,学院将改革成果纳入学院层面,制定了《林学与生命科学学院课程考核改革方案》,在全校起到了示范,推动了学校五大改革的深入开展.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3方面,需要在今后的改革中进一步完善. 3.1考核的公正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设计类课程中,对于比较复杂的项目,往往是以小组形式合作完成的,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难免有少数学生出现有懒惰心理或者由于专业功底不够,不积极参与项目任务,坐享团队其他成员工作成果的现象.教师在考核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掌握每个团队成员的参与情况的话,在考核的时候就可能出现给“印象分、人情分”,不能公正评价每个成员的学习情况,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培养. 3.2加强双师型教师培训,推动校企一体化与考核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专业教师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水平是保障课程教学与考核改革取得成果的前提与根本所在.因而,需要加强专业教师双师型培训,促进校企一体化,引进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过程,包括课程考核评价,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保障教学内容与课程考核的专业化水平.此外,目前学生参与考核改革还比较欠缺,在今后的考核改革中,对于方案汇报、技能操作考查等考核形式,可尝试将学生纳入考核评价团队,相互评价对促进学生的进步大有裨益.从而形成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学生共同参与考核评价,推动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考核的有效性及促进教学的良性循环. 3.3改革学校考核管理制度,调动师生参与考核改革的积极性 在改革试点过程中,老师们普遍反映的一点就是改革后工作量增加不少,但学院很少有奖励措施,影响了大家的积极性,这将增大推进改革的阻力.学校、学院两个层面应及时出台相应的管理措施,鼓励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考核改革举措,在资金支持、科研申报、职称评定、考评考核、奖励等方面加大政策倾斜,引导教师由被动参与转为主动实施改革. 作者:魏勇军 单位:重庆文理学院 园林类论文:园林工程类型与施工程序探究 摘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绿色环保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越来有关注环境问题。我国的地域辽阔,为了适应不同地区的地形气候特征,园林工程的类型也逐渐朝着多样化的趋势发展,其中就包括了假山的施工、水景的建设以及其他园林绿化工程。根据不同的园林工程类型,施工人员需要进行具体的施计划,对施工的程序进行研究。本文研究当前我国园林工程的类型,并对园林工程的施工程序进行分析。 关键词:园林工程;类型;施工程序;研究与分析 我国领土广大,跨度宽广,有很多不同的地理环境,而我国的园林大多都是依山傍水进行建设的,所以大多数的园林地处比较复杂的山林之间或是某些山河之间。由于其地理位置比较复杂,因此在建设园林时,应该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采用不同的建设方法,当然,很多园林建设的目的也是不同的,所以其施工类型与施工程序也会存在差异。为了满足当前的社会文明以及环境保护的需要,我国需要开展园林工程的建设。但是园林工程与其他的工程类型相比,工程种类繁多,需要的技术结构复杂,需要结合当地具体的水文地质条件、气候特征的变化以及人们的风俗习惯等等,在保证园林工程建成质量的同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并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由此可见,园林工程的施工相对复杂,需要施工人员做好前期的计划工作,为工程的顺利建设提供前期的保障。 一、园林工程的类型 (一)假山与置石工程 在园林设计中,需要建造假山工程,一是为了符合园林景观的整体意境,增加设计感,二是为了人们的观赏以及休闲需要。在建造假山之前,需要了解整个园林的整体构造,按照具体的施工方案,选择建造假山所需要的材料以及材料的运输方式。在具体的工程实施阶段,需要按照图纸进行具体的建造,在此基础上加入创新元素,既要思考假山的建造质量以及美观程度,还应该考虑与整个园林设计的契合度,避免假山的设计过于突兀,失去整体的协调感。 (二)水体与水景工程 园林工程设计当中较为常见的设计类型就是水体与水景工程的建设。在建造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当地的水资源,落实循环经济的理念,避免出现浪费的现象。使水景工程的建设能够与园林工程统一协调发展,满足施工的规范以及要求,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三)广场与园路工程 园路的建设贯穿于整个园林工程当中,要使景点与景区之间连接起来,考量整个园林建设的整体性。在设计园路的走向以及宽窄的时候,应该考虑园林工程中的环境保护、通风情况以及光照条件,使设计具备美感的同时,增加其实用性。 (四)栽植与种植工程 栽植与种植工程是园林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园林的绿化建设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首先,在进行栽植之前,应该事先考虑当地适于种植的植物,按照具体的设计规划,进行树木、花坛以及草坪的建设,定期开展修理、养护工作,发挥植物的绿化功能,推动城市生态文明的建设。 二、园林工程的施工特征 (一)建设与施工具有极强的技术性 园林工程的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各个小工程都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因此,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专业素质都具有较高的要求。例如在假山的建造当中,不仅要考虑假山的建成重量,还应该呈现出立体的美感,对造型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园林内部构造中的廊、亭等建筑的结构复杂,对技术的要求相对严苛。 (二)园林工程建设的施工准备较为复杂 我国园林工程的类型种类繁多,对质量以及艺术性的要求较高,因此在进行准备工作的时候,不仅要考察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科学布置现场,还应该尽量缩短工时,减少施工用地,以免对附近的居民造成影响。 (三)园林建设的综合性强 园林工程建设作为一种综合类工程,建筑的规模不断壮大,需要多种专业施工团队之间的默契配合,加强合作。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忽视了团队之间的配合,可能会导致施工人员之间的矛盾,影响施工进度,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工程的整体建设。 三、园林工程施工的程序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正式的施工之前,要做好施人员的分配工作,合理规划施工的任务。施工人员要对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细致具体的考察,了解整个园林建筑的风格。精心设计图纸规划,掌握施工的要点与难点。检查施工用的器材设备能否正常的使用,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 (二)施工的过程严格按照图纸的规划以及设计方案进行 施工的安排工作,一旦施工方案发生变动,设计规划人员需要与相关的部门共同制定最科学的方案,按照标准开展工程的建设;落实好每一个施工环节的具体工作,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认真执行,各个施工单位互相配合,严禁私自修改施工要求,更改技术规格,避免不同种类的施工人员之间相互交换任务;施工现场材料的质量以及规格需要符合国家的标准,工作的流程变更情况,需要按照相关的标准给予正确的指示,施工人员在得到官方的批准之后才能开始后期的工作;由于园林工程的种类繁多,因此工程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在质量的审核以及验收工作完成之后,相关的部门才能够进行签字盖章,并下发相关的质量审核文书,施工的负责人需要妥善保管,一旦工程出现质量问题,能够有据可查;做好对园林施工各个阶段质量成果的验收工作,一旦在质量审核中发现问题,相关部门要予以指示,施工人员进行及时的改正,避免发生质量安全事故,造成更大的损失;工程竣工之后,负责人需要对结果进行定期的检查验收,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三)施工后养护管理注意事项 1.施肥:各种栽植的园林植物,特别是木本植物,它们将从一个固定长期吸收养料,即便是肥力来源很高的土坡,肥力也会因逐年消耗而减少,因此应注重不断增加土坡的肥力,确保所栽植物能够旺盛生长。 2.灌水与排水:作为植物体内的重要组成部分,足够的水分是保证树木体内正常运动的基础。处理过程中,可通过人工的方法进行土坡的水分补充,这样能够使地上、地下部分水分维持均衡,大大提高植物的成活率,而排水也是保树防涝比较常用的方式。 3.病虫害的防治:对于植物的病虫害主要是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注重日常管理中多加看护便可。 4.中耕除草:中耕主要是人工对土坡表层进行松动,这样能够保持良好的土壤透气性能,改善土温,促进肥料的化解,加快根系的生长。对于中耕深度的确定,视种植植物的数龄情况而定,浅根性的中耕深度一般较浅,深根性的深度则需要适当增加,通常至少要有5cm,并做好相应的施肥处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我国的园林工程种类丰富,园林施工的技术性要求相对较高,施工的准备工作相对复杂,园林工程的建设具有极强的综合性,为施工人员增加了施工难度,因此,在进行具体的工程建设之前,应该积极的做好准备工作,实际考察,认真设计施工计划,施工中要符合工程建设的标准,在严格把关质量的同时,兼顾设计的美感,增加园林工程的艺术性,积极打造园林艺术精品工程。通过对园林建设类型进行分析和划分以及对施工程序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研究,使其研究结果在园林建设更好的发展上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园林类论文:园林设计类翻转课堂教学探索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当前各大高校的园林设计课程教学核心已经由传统的古典园林设计转向广义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因此为适应当前园林设计教学核心的改变,各大高职院校在园林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上也应顺势转变。本文主要探讨高职园林设计类课程教学中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旨在为我国园林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 园林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21世纪是一个个性化的时代,国家对于人才的培养也愈加呈现个性化趋势。教育行业作为承载国家人才培养的主导行业,针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应当跟紧时代步伐,将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基于当前社会城市化发展的大背景,国家对于城市园林设计愈加重视,社会对于园林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愈加强烈,因此如何培养出高竞争力和高素质的园林设计人才是当前高校园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简单来讲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教学视频,学生可以在家中或者课外时间观看教学视频,分析教学视频中教师的讲解,教师在课堂进行中做到与学生亲切交流、辅助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一种教学模式。由此教师需要将课程的讲解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为学生提供7到12分钟的在线学习讲解视频,学生需要在家里面对老师提供的教学视频进行学习和观看,学生上课过程中由接受教育转变为完成作业,教师需要帮助和正确引导学生完成作业,针对疑难问题与学生一起讨论和分析。[1] 二、园林设计课程采取翻转课堂教学优势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利用短小精悍的园林设计视频将课程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和设计实训进行结合,能够短时间内完成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加强,由此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同时园林设计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习和设计内容,学生在家里观看课程教学视频能够充分放松,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避免出现课堂学习的精神紧张状态,适当调节自身知识接受能力,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接受知识的灌输,更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学生能够随时控制学习进度,遇到疑难问题可以借助通讯软件向同学和老师求教,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园林设计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增强学生学习互动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引导下,园林设计教师俨然从一名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指导者和学生的学习教练,因此教师拥有足够的时间与学生进行深刻的交流和互动,教师在课堂上需要耐心回答各个学生提出的园林设计问题,加入学生讨论组和学习小组,对班级学生进行系统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思路。[2]针对学生完成作业后遇到的诸多学科问题,教师应当适时组织设计小组进行讨论研究,培养学生的自我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园林教学教师成功地由一名知识传递者角色转变成指导者的时候,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也随之增强,学生们能够根据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积极的讨论,互相帮助和学习,形成一种良性的合作学习氛围。 (三)综合评定学生能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设计理念的培养,着重加强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创意设计的思想。通常教师在布置作业后,学生需要根据教师提供的草图进行设计构思,当翻转教学模式引用之后,学生在家庭的轻松氛围中进行方案设计,回到课堂上能够有更多的时间与教师进行专业内容的讨论和互动,增强了师生交流。[3]考核制度对于学生的学习和设计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园林设计的课程考核不仅要注重学生在最终设计图上的方案设计,同时需要将学生的日常学习能力和学习交流的学习主动性纳入考核内容,以此来评定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设计和学习基于每一名园林设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差异,翻转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了分层教学,较于传统课程教学模式更具优越性。翻转课堂教学能够认识到各个学生间的能力差异及思维差异,能够真正实现学生按照自我接受程度进行高效率学习。园林设计专业作为多种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综合型学科,需要学生进行反复的设计实践和学习,同时需要教师的协助来解决诸多专业性问题。初期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每天必须完成当天教学视频的观看,由此来完成当天课程要求的设计和作业。[4]但随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进化和调整,已经将学生的学习模式转变为按照自身学习能力和接受知识的能力进行安排作业及完成设计方案,真正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模式。 (五)翻转教学改变了课堂管理传统的园林设计课程教学,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和设计的状态,因此教师需要密切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避免学生出现分神或者跟不上学习进度,甚至影响到他人学习的状况,学生与教师的压力随之而来。但是实行翻转课程教学模式之后,诸多课堂管理的问题随之消失,在课堂中调皮捣乱的学生失去了表演的热情,感受到学习小组的学习积极性和小组合作设计的乐趣,由此课堂管理的诸多问题得到良好解决。 三、翻转课堂教学面临的挑战 (一)学校作息时间安排当前我国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较为重视,注重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学习压力。但诸多高职院校为了提高就业率仍然在不断施加无形压力来督促学生的学习,通过诸多考核来评判学生的学习水平。在此情况下,高职院校的园林设计课程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花费较多课外时间进行课程视频的观看和学习,因此需要学校安排合理的作息时间来配合学生的翻转课程学习。[5]由此需要学校取消园林设计专业晚自习时间的占用,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课程视频的观看,同时需合理布置学生课程设计的作业量,以此来满足学生进行针对性课程设计的训练。 (二)信息技术的支持园林设计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先进信息技术的支持。无论是园林授课教师制作专业设计教学视频,还是学生在家中观看课程教学视频都不可缺少专业信息技术的支撑。因此园林设计类课程教学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学校应当着重对此问题进行改善,高职院校可以通过配备高性能网络服务器,针对于家庭内部缺乏电脑和网络学习环境的学生,学校应该尽力为学生提供有关设备支持,可以通过业余时间向学生开放校内机房的形式进行改善。[6]同时园林设计教师的专业课程教学视频制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课外学习效果和学习进度,课程教学视频的拍摄和剪辑需要专业人士给予帮助。 (三)教师专业能力的挑战新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教师的专业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能够将新型的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完美结合,发挥教师的课程设计主动性。由于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教学视频的质量和知识含量、教师对于学生的指导、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学生对于学习时间的安排及课程设计环节的组织均能够影响到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当在强化自身专业园林知识的同时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的训练,基于摄制人员和录制人员的帮助,为学生录制生动、内容丰富积极的学科视频。 (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园林设计类课程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具备极强的自我控制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要求学生具备合理分配时间和控制学习进度的能力。学生在对设计课程进行学习和吸收知识的过程中,无法避免的会遇到诸多专业性问题,由此学生应当基于教学视频的指引,主动翻阅和查找与之相关的资料和设计案例,对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善于总结和归纳,以便在课堂上与学习小组或者教师进行讨论。[7]因此要求园林设计专业学生具备自主学习及合理安排学习进度的能力,同时具备网络资源正确检索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传统的园林设计课程测试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翻转课程教学模式的要求,同时也无法准确体现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主要原因在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涉及到学生间相互合作、集体组织、个人控制力和自主时间安排的能力等方面,同时需要注重学生此种学习方式体现出来的情感交流、学习态度及学生价值观的整体评价,综合评价方式的改变需要学校在教学体制上进行完善和改革。 四、结论 当前我国风景园林学科仍然处在发展初期,为社会和国家培养风景园林专业人才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园林设计课程教学需要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改革高职院校的园林设计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应当深入研究该种教学模式的精髓,学校应尽力辅助该种教学模式应用于各个学科,培养出社会需要的精英人才。 作者:高传友 林容容 单位: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园林类论文:园林建筑小品的种类及应用 1.园林建筑小品的设计原则 1.1审美原则园林景观建筑小品的设计首先要满足审美观的原则,要具有较高的艺术特性与视觉美观。从园林的主题和整体结构、布局出发,将建筑小品的色彩以及造型设计的符合现代艺术及审美原则。 1.2实用原则园林景观的为人服务的,建筑小品一样也是供人欣赏的风景。换句话说,人就是园林景观的主体,所以园林建筑小品要具备满足人们欣赏的作用,其设计还要以人为本,考虑到实用原则。比如要考虑到残疾人的需求,体现出建筑小品的人文性;比如体型较胖的人的需求,要将椅子的高度、宽度适当加大等等。 1.3文化认同原则一个成功的园林景观设计首先要独具风格,展现出地方性的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不同地方的园林具有不同的文化气息,它们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发展而来,应该讲这种历史文化体现在建筑小品之中,满足人们的文化认同感。 2.园林建筑小品分类及应用 园林建筑小品的类型基本都是按照建筑小品的功能来划分的,主要有供观赏类的建筑小品、供实用类的建筑小品以及观赏和实用具备的建筑小品。 2.1观赏类型观赏类型的建筑小品,顾名思义也就是供游人欣赏的小品,如花坛花架、雕塑、刻字、假山、奇石等等。 2.1.1花坛、花架花坛就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和形状栽种具有观赏类的植物群体,在其结构上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艺术性和审美特性。花坛一般具有两种形式,即平面式和立体式,而植物可以根据春、夏、秋、天观赏的季节进行合理栽种。花架就是植物摆放用的道具,花架的设计也具有一定的艺术特性,不仅美观还能够对植物起到一定的美化作用。 2.1.2雕塑、刻字雕塑有浮雕与圆雕,一般园林里面的浮雕都是按照一定的主题进行设计,比如有主题标志性质的,有纪念意义性质的,有宗教性质的,也有纯属装饰性质的。刻字在园林景观中一般指的是石碑刻字,它是中国特有的文化艺术,即书法。石碑刻字具有一种古典文化传统气息,利用书法将字体刻在悬崖上或者石碑上,这是园林中常见的景观。 2.1.3假山、奇石假山也是一般园林中最为常见的景观之一,就是综合利用石头,将其堆砌成具有一定艺术品位和审美特性的假山,能够提升园林的自然韵味。而奇石在园林景观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石头具有纯天然、奇形怪状的特点,给园林增添了很多趣味。 2.2实用类型实用类型的园林建筑小品也就是为游人提供休息、休闲服务以及对园林景观起到保护作用的小品,如桌椅板凳、凉亭、园林路灯、标识牌、栏杆、景观墙等等。 2.2.1桌椅板凳、凉亭桌椅板凳、凉亭是大部分园林必备的景观,很多园林使用混凝土制作凳子,将其设计成树墩的模样,不仅实用还能让人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受。有的园林将桌椅设置在大树之下,桌子上还有棋盘,以供人休息、娱乐。 2.2.2园林路灯、标识牌路灯和标识牌在园林中是必不可少的具有服务性质的景观。路灯在白天作为观赏之用,晚上能够为游人提供照明服务。标识牌有很多种,如指示牌、宣传牌等,都能给游人提供服务。 2.2.3栏杆、景观墙园林里面的栏杆有围护栏杆、坐凳栏杆以及观赏栏杆等等,而园林景观墙有围墙和景墙之分,都属于对园林景观的围护与管理。 2.3集实用与观赏与一起的建筑小品在园林景观建筑小品中有一些既具有为游人提供休息、休闲服务以及对园林景观起到保护作用的小品,又同时具有美化环境和装饰、点缀园林景观作用的小品,这类小品就是同时具备实用与观赏的建筑小品,如园灯、解说牌、景窗等等。 2.3.1园灯园灯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园林对园灯的要求不仅仅只是照明,而更多的要求其具备艺术性、美观性、装饰性。如园灯在白天就是一种艺术品,而到了晚上既能为游人提供照明作用,又能渲染出一种温暖、舒适的氛围,为园林增添一种神秘、绚烂的景色。 2.3.2解说牌在园林景观中无法被游人忽略的一种随处可见风景就是解说牌,解说牌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说明牌、园林布局牌、展览牌以及线路指示牌等。解说牌不仅能够为游人提供指示和说明的作用,同时还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景,具有观赏的作用。 3.结语 综上所述,内容丰富、造型各异的建筑小品在园林景观中不仅具有点缀、装饰环境的作用,还能够满足人们是审美以及实用的需求。本文针对园林建筑小品,分别从其内涵、作用、设计原则以及种类和应用方面对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探究,以期对我国园林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帮助作用。 作者:周芳良 单位:浙江同信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园林类论文:论述园林小品的分类及用处 1绪论 从中国最早的上古园林时代“,囿”中的灵台、龙、麒麟、白鸟、龟、图腾柱等对神的图腾崇拜,到明清时代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中的华表、石刻、灯柱、孤赏石等,再到现代都市园林绿地中的各类坐椅、指示标牌、垃圾箱、园灯等都是园林建筑小品。可见,园林建筑小品无论是在古典园林中还是在现代园林中,都有它不可或缺的地位。 2园林建筑小品的分类从审美、实用的功能划分: 2.1具有观赏价值的小品。观赏小品,如叠石盆景、喷泉及各种装饰物。它的作用就是通过作品自身的美,给人从视觉感官上激发起美的情趣,美的联想,并将环境衬托得更加和谐,更加漂亮,由于它们所处的位置一般都很重要,大多在景区中心成为主要景观或是全园的构图中心。壁画:壁画在传统园林里常常依托于景墙。我国古代的皇家园林有许多著名的壁画,象北京北海公园里的《九龙壁》就给诺大的一个公园提出了一个亮点。雕塑:雕塑泛指带有塑造、雕凿的物体形象,并具有一定的三度空间和可观性。园林雕塑小品主要是指带观赏性的户外小品雕塑。常见的雕塑主要有人物雕塑、动物雕塑、抽象雕塑等。如我市矿工广场的“矿工”雕塑和广场东侧入口墙壁浮雕体现了七台河煤矿工人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勇于进取、吃苦耐劳的伟大精神;桃山公园的“扬起新世纪风帆”雕塑则象征着七台河市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熊猫”雕塑和“孕育”雕塑又为公园增添了妙趣;仙洞山风景区的“希望之星”雕塑,气势宏伟,蕴寓着七台河将成为城市发展的希望之星,而风景区一广场西侧的墙壁浮雕,画面抽象,仿佛是美丽的凤凰在彩云中飞舞,为整个风景区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以煤城历史演变为主题的浮雕水幕墙成为我市城市建设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些雕塑小品大多因自身的艺术感染力闻名,从而提高了公园的知名度。石碑刻字:园林建筑小品里有很多历史名人的书法墨迹石刻。比如我市仙洞山风景区中的艺苑,用火烧石、卧牛石和灵壁石精心雕琢了我国自产生文字以来的57件作品,包括真草隶篆名家书法作品22件,篆刻作品35件,打造了一处自然风光和城市园林交相辉映的人文景观,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园林孤赏石小品:我国园林历来将石做为一种重要的造景材料,其造型千姿百态,寓意深刻,令人叹为观止。中国人欣赏“石”,非一般之石,不但要怪,还要丑。从我市桃山公园环山路东北侧的4块“龟石”上,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其中的蕴义。中国人欣赏石,不在石头本身的形态而看中神似,从而产生美好的联想。所谓“园可无山,不可无石”,可见石在中国园林中的地位是多重要的了。 2.2集观赏与实用于一体的建筑小品具有集观赏与实用的功能于一体的建筑小品是指在园林中起到供休息、照明、展示、导游、装饰、服务、及管理的作用的小型园林建筑设施。这类小品是园林绿地中数量最多,体积最大的人工景观。园椅:园椅为高出地面,供人休息、眺望的人工建筑物,它是园林中最普遍的设施之一。一般宜选择在游人需停留休息处以及有景可赏之处。我市桃山公园环山路的10组仿生座椅,与路边的树木相得益彰,达到了人文与自然的完美结合。解说牌:解说牌是园林中极为活跃、引人注目的文化宣教设施,它的类型包括展览栏、阅报栏、展示台、园林导游图、园林布局图、说明牌、布告板以及指路牌等各种形式。园灯:园灯既有照明又有点缀装饰园林环境的功能,因此,既要保证晚间游览活动的照明需要,又要以其美观的造型装饰环境,为园林景色添增生气。绚丽明亮的灯,可使园林环境气氛更为热烈、生动、欣欣向荣、富有生机;而柔和的灯光又会使园林环境更加宁静、舒适、亲切宜人。例如我市仙洞山广场中变幻莫测的彩柱灯、华丽典雅的银花灯、造型奇特的宇宙灯、吉祥喜悦的红球灯、玲珑别致的庭院灯就将夜晚的广场烘托得无限温馨、浪漫,别有一番氛围。 3园林建筑小品在园林中的用途 3.1组景 园林小品在园林空间中,除具有自身的使用功能外,更重要的作用是把外界的景色组织起来,在园林空间中形成无形的纽带,引导人们由一个空间进入另一个空间,起着导向和组织空间画面的构图作用;能在各个不同角度都构成完美的景色,具有诗情画意。园林小品还起着分隔空间与联系空间的作用,使步移景异的空间增添了变化和明确的标志。 3.2观赏 园林小品作为艺术品,它本身具有审美价值,由于其色彩、质感、肌理、尺度、造型的特点,加之成功的布置,本身就是园林环境中的一景。如我市桃山公园南广场绿地内的梅花鹿、长颈鹿、小鹿、小狗、小羊等仿生动物的设置,使普普通通的绿地富有了生机与情趣。由此可见,运用小品的装饰性能够提高其他园林要素的观赏价值,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和美感。 3.3渲染气氛 园林小品除具有组景,观赏作用外,还把桌凳、地坪、踏步、标示牌、灯具等功能作用比较明显的小品予以艺术化、景致化。如水边的两组坐凳,一个采用石制天然坐凳,恬静、祥和可与环境构成一幅中国天然山水画;一个凳面上刻有艺术图案,独特新颖,别具情趣,迎水而坐令人视野开阔、心旷神怡。我市湖滨广场的“琴、棋、书、画”象四颗璀璨的明珠,成为广场的画龙点睛之笔,七根图腾柱又勾勒出广场浓浓的文化氛围。因此,构思独特的园林小品与环境结合,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使环境宜人而更具感染力。 4设计 恰到好处的园林小品离不开精心的设计。园林建筑小品具有精美、灵巧和多样化的特点,设计创作时可以做到“景到随机,不拘一格”,在有限空间得其天趣。园林建筑小品的创作要求是:(1)立其意趣,根据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做出景点中小品的设计构思;(2)合其体宜,选择合理的位置和布局,做到巧而得体,精而合宜;(3)取其特色,充分反映建筑小品的特色,把它巧妙地熔铸在园林造型之中;(4)顺其自然,不破坏原有风貌,做到得景随形;(5)求其因借,通过对自然景物形象的取舍,使造型简练的小品获得景象丰满充实的效应;(6)饰其空间,充分利用建筑小品的灵活性、多样性以丰富园林空间;(7)巧其点缀,把需要突出表现的景物强化起来,把影响景物的角落巧妙地转化成为游赏的对象;(8)寻其对比,把两种明显差异的素材巧妙地结合起来,相互烘托,显出双方的特点。 5结论 从以上园林建筑小品的分类和其在园林中的用途论述,不难看出它的重要意义。园林建筑小品以其“小”的特性存在于园林绿地中,其作用绝非可有可无,它折射出园林文化的光芒,反映出一种审美情节,有的还能满足人们的各种生理需要。对于园林建筑小品一定要精心进行足够的设计构思和美妙的艺术创意,才能标新立异,在整个园林设计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 园林类论文:高职非艺术类园林专业教学 一、学好素描的必要性 1、观察能力培养。园林设计表现中,要想将环境表达准确生动具体,要求学生在观察对象时先整体观察、比较,分清主次和前后关系,再整体去画,迅速准确地抓住主要结构,再细致观察,落实物体的尺寸比例、前后透视关系等,使所绘画面达到准确、生动的效果。 2、审美基础。素描运用单独色彩来描绘对象的形体、比例、结构、空间、质感和色素的浓淡,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园林设计中,多用到手绘表达和艺术审美,而素描教学正是培养这些能力和素质的基础教学课程。 3、专业铺垫。园林专业如物体造型,光影明暗把握,画面构图,都需要在素描课程中理解掌握。如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所要表现的景观场景等需要培养物体造型审美专业基础与绘制能力。 二、现阶段高职园林专业素描教学存在的部分问题 高职园林专业大多数招收学生为文理兼收,学生入校前基本没有美术功底。学习素描要从零开始。素描基础教学如透视原理、明暗素描、结构素描、设计素描等,涉及石膏几何体、静物、自然风景、人文风景,较少的课程设置对于没有美术功底的园林专业学生来说,无疑难度太大,压力过重,学生学完后很难灵活掌握。 三.建立具有高职非艺术类园林专业特色的素描教学体系 1、完善课程结构及教学内容。结合园林专业学生特点,课程结构上可以分为结构素描、明暗素描、风景速写和设计素描。结构素描重点讲解透视规律及形体穿插关系。明暗素描训练中,通过对光影的分析,掌握三大面五大调子规律及表现技法,延伸到不同的物象之上,提升对形态的审美。风景速写可以选择建筑、自然风景、园林景观进行训练,速写可以收集素材,积累形象语言,获得感性知识,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艺术概括能力及空间思维。设计素描将园林要素进行拆分、重构训练,然后以恰当的形式和技法进行表达创造,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创造力,更注重艺术思维方式培养,增强学生对园林造型元素的掌握,完善思维转化,强化设计意识、空间构想及表现能力。素描教学作为专业基础课,教学上根据专业特色选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如写生训练,可以选取主题景观进行现场景观写生训练,如小品写生、道路景观写生、广场环境写生、小区景观写生等,积累景观设计资料。 2、组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教师通过讲练结合的教学形式,精讲多练,讲重点要点,讲方法与技巧,学生课堂上动手练习操作,与教师交流互动,营造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氛围。课堂上教师在讲完理论知识后,可适当示范技法,让学生动手临摹,再布置训练任务。训练过程中强调出现的共性问题,解决学生疑问,课堂以学生自我完成作品为主,教师修改引导为辅,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素描实训教学。素描教学结合夸张、变形、抽象等训练方式,向设计素描过渡,提高学生的应变设计能力。同时努力与生活景观相结合,扩大学生视野,将课堂搬到室外,将理论与室外的园林景观相结合,从室内训练转向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真实体验,从写生实践转向创意设计实践,将对单纯事物表现逐渐扩展到对复杂世界的感受表现甚至是精神世界的艺术表达,使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创造力得到升华。搭建特色作品展示平台也是一种可行的教学形式。固定形式有展示墙、展示廊;阶段性的展示可以结合校园文化节活动、专业教育、校报系刊进行,采用灵活多变的布展方式。同时借助网络平台直观展示学生作品,将作品展示、交流、评价、欣赏溶于一体,成为课堂的延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促进了课堂教学和学生自我发展。 3、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齐白石曾说:“我的第一位老师不是别的,而是芥子园画谱》”。临摹训练是素描造型基础训练的一个重要方法。教师在学生临摹前,分析优秀作品的处理方式,使学生有针对性的临摹作品。并适时提出学生绘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针对性地提供优秀范例,让学生分析临摹,在临摹中思考和解决问题。短期的临摹训练能使学生较快掌握素描基础表现方法,为写生练习夯实基础。临摹是练兵,写生训练是实战,学生将临摹作品学习的经验,指导并运用于写生练习。在写生过程中,学生通过实战发现自己的不足,教师有针地解决各自的问题,从而充分掌握步骤和方法,完善各自绘画技能。“创意”是设计素描的核心,本质是想象和创造。通过表现性素描训练、静态和动态物体训练等方法,启发学生在常规中去寻求新思路,在传统的基础上改变常规以产生新的感官刺激。如通过形象的分解与组合、扭曲和夸张变形等方式,将表现对象的内容与形式按照视觉造型需要作各种形态再创造。将自己想象的一切通过几何体形式进行解构与重构,也可完全脱离常理束缚加以想象,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 4、建立多维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评价作品需有评价要点及评价标准,可从画面构图、形体结构、明暗关系、主次虚实关系、体积空间塑造、整体关系、表现技巧等方面进行评价。(2)教师评价做主导,自评、互评相结合。多维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使学生更易接受评价,认知自我。(3)因材施教,分组评价。学生对艺术的领悟力有所不同,所绘作品有好坏。同档次的作品一起评价,有助于学生克服自卑心理,超越自我。 5、不断完善后勤教学保障。素描教学要求有专业素描教室、配置多媒体设备,需要教学设备储藏问、展示橱窗及展架,用具上需要画架、画板、全套石膏几何体、不同造型静物、衬布、素描灯、教学范本、室外扩音喇叭等。这些都需要教学后勤部门在开课前准备完成,确保正常教学秩序和进度的进行。同时配置具备园林工程设计经验的专业教师。 园林类论文:解析园林绿化地被植物特性和类别 1.地被植物的特点 1.1种类丰富地被植物种类繁多,分属不同科属,如豆科、十字花科、菊科等,有不同的生态类型,既有一年和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有灌木和半灌木。 1.2观赏性强地被植物有色彩丰富的观花植物,也有生长茂盛、枝叶茂盛的观叶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可以做花境,花带、花墙,大色块的地被植物形成壮观的花海,与乔木、灌木、草坪配置形成多层次景观效果,可以极大地提高绿地的观赏性。 1.3生态适应性强地被植物不同种类在不同光照、不同水分条件、不同酸碱度和不同质地的土壤条件下都可以正常生长,有耐荫的如玉簪、鸢尾等;有耐水湿的如水菖蒲、水生鸢尾等;有喜光的如福禄考、萱草等在阳光下才能正常生长。 1.4应用广泛由于具有上述特点,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丰常广泛,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可以选用不同的地被植物。 2.地被植物的主要种类 2.1一、二年生草花地被植物一、二年生草花是鲜花类群中最富有的家族,其中有不少是植株低矮、株丛密集自然,花团似锦的种类,如紫茉莉、太阳花、雏菊、金盏菊、香雪球等。它们风格粗放,是地被植物组合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二年生草花作地被植物,更显出其优势和活力。 2.2宿根观花地被植物花色丰富,品种繁多,种源广泛,作为地被应用不仅景观美丽,而且繁殖力强,养护管理粗放,如鸢尾、玉簪、萱草、马蔺等。被广泛应用于花坛、路边、假山园及池畔等处,尤其是耐荫的观花地被植物更受欢迎。那些观赏价值高、颜色丰富、生长稳定、抗逆性强的宿根地被植物被广泛应用到绿化设计中,而花期长、节日盛花的种类如五·一节开花的玲兰、山罂粟、铁扁豆等,国庆节开花的葱兰、小菊、矮种美人蕉等在节日期间被广泛应用。 2.3宿根观叶地被植物大多数植物低矮,叶丛茂密贴近地面而且多数是耐荫植物,如麦冬、石菖蒲、万年青等,在全国各大城市园林绿化中被大量应用,生态效果良好。而叶形优美、耐荫能力强的虎儿草、蕨类等植物以及经济价值高的薄荷、霍香等阔叶型观叶植物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2.4水生耐湿地被植物在园林建设中,水池、溪流及水体沿边地带,需要选用适生的、耐湿性较强的覆盖植物,用来美化环境和点缀景观,同时能防止和控制杂草危害水体,如慈姑、水菖蒲、泽泻等。 2.5藤本地被植物大部分藤本地被植物可以通过吸盘或卷须爬上墙面或缠绕攀附于树干、花架。凡是能攀援的藤本植物一般都可以在地面横向生长覆盖地面。而且藤本地被植物枝蔓很长,覆盖面积能超过一般矮生灌木几倍,具有其它地被植物所没有的优势。现有的藤本植物可以分为木本和草本两大类,草本藤蔓枝条纤细柔软,由它们组成的地被细腻漂亮,如草莓、细叶茑萝等;木本藤蔓枝条粗壮,但绝大部分都具有匍匐性,可以组成厚厚的地被层,如常春藤、五叶地锦、山葡萄、金银花等。 2.6矮生灌木地被植物灌木在园林植物中是一个很大的类群,其中植株低矮、枝条开展、茎叶茂盛、葡萄性强、覆盖效果好的种类、变种、品种是组成植物群落下层不可缺少的类型,作为地被有其它地被植物所不及的优点,矮生灌木生长期长,不用年年更新,管理也比草本植物粗放,移植、调整方便,大部分品种可以通过修剪进行矮化定向培育;一般均具有木本植物的骨架,形成群落比较稳定,如栀子花、八仙花、棣棠花、小檗等。 2.7矮生竹类地被植物低矮丛生的竹类适应性强,除东北、西北、内蒙古和西藏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栽植,且终年不枯,枝叶潇洒,景观独特,如箬竹、凤尾竹、鹅毛竹等。 园林类论文:园林绿化种植类型及养护措施 一、园林绿化栽植类型 (一)、林木类 当前我国南方的机关、学校等单位的园林绿化常见的林木种类有乔木、灌木二大类,乔木、灌木中有落叶和常绿之分。绿化乔木有柳树、榕树(大叶榕、细叶榕、高山榕、黄葛榕等)、玉兰树(白玉兰、黄玉兰、荷花玉兰等)、桉树(大叶桉、细叶桉、柠檬桉等)。此外还有阴香,人面树、木棉、柏树等。绿化用灌木有:福建茶、黄心枚、山子甲、变叶木、山茶树、含笑等。除乔、灌木外,南方城乡不少单位把芒果、龙眼、荔枝等果树用作绿化,一举两得。另外,南国风光的标志树种、大黄椰、假槟榔、鱼尾葵、槿棕等高档亚热带树种,不但公园种植,而今在机关单位学校,常作首选绿化树种。 以上各种林木,按园林规划设计要求和结合单位的实际,按需选择种植。 (二)草地 草地植被,在单位绿化中种植面积较大,种植于平地为广场草坪,种植在坡壁和山丘为草丘(草山)。草地植被,水土保持效果好,不至于黄土裸露,绿油油的草地使人心旷神怡。当前南方单位、学校绿化用的草种有台湾草、大叶草、连地针叶草等。台湾草生长速度快,叶色浓绿,叶片细嫩一致,远近观赏效果好,宜种植在楼前门坪和空旷地带。大叶草耐旱耐瘠,叶片大,覆盖好,远视效果好,近看观赏差。宜植于坡壁、山地、边角地带。连地针叶草,叶小茎硬,匍匐生长,耐旱耐瘠,耐踩踏,生命力特别强,但观赏效果差,宜种于易踩踏地和坡瘠地。 (三)绿蓠 绿蓠是单位庭园内不可缺少的种植类型,既有观赏价值,又是区域间道路旁的隔离带,绿化中常见的绿蓠有平面绿蓠,园型绿蓠和造型(或造字)绿篱三种。这些绿篱中常种植的树种有:山子甲、福建茶、黄心梅等,山子甲粗生易长,叶色深绿,宜用于平面高大绿篱;福建茶粗生快长,叶色浓绿,宜用于近墙绿篱;黄心梅粗生,叶色黄绿,易造型,观赏效果好,常用于造型绿篱。 (四)花卉、盆景 花卉是园林绿化栽植类型中的精华,既有盆栽又有地栽,有草本和木本之分,还有阴生阳生和室内室外栽植之区别。花卉顾名思义以观花为主,在绿化的同时选择不同类型不同品种种植,也可人工调节其开花期,使单位一年四季鲜花盛开。绿化中常用的草本花卉有红绿草,颜色鲜艳,常用于种植图案,迎春宜用于立体绿化,还有紫萝兰、一串红、芍药、美人蕉、百合、菊花、海棠、纸爆花、满天星草、百年好合等。木本花卉有:杜鹃(三角梅)、茶花、含笑、梅花、杏花、桂花、大红花、龙吐珠、金苞、银苞花等。适宜室内栽培的阴生植物有:巴西铁、绿箩、花蝴蝶、龟背竹、绿霸王、富贵竹、发财树、金钱树等。盆景是植物艺术之精品。在单位园林绿化中常用树庄落地盆景为多。选择合适的材料,根据植物生长特性,结合人工艺术造型而成,它是园中景,景中之最的小品。 二、绿化养护的技术措施 在栽培学中,常言道“种三管七”,绿化中种植的都是有生命的植物,不少单位在园林绿化时,往往规划设计高标准,施工养护低水平,造成好景不长。在绿化养护管理上,要了解种植类型和各种品种的特特征与特性,关键抓好肥、水、病、虫、剪五个方面的养护管理工作。 (一)草地的养护管理 草地养护原则是:均匀一致,纯净无杂,四季常绿。据资料介绍在一般管理水平情况下绿化草地(台湾草)可按种植时间的长短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种植至长满阶段,指初植草地,种植至一年或全覆盖(100%长满无空地)阶段,也叫长满期。二是旺长阶段,指植后2-5年,也叫旺长期。三是缓长阶段,指植后6-10年,也叫缓长期。四是退化阶段,指植后10-15年,也叫退化期。在较高的养护管理水平下台湾草地退化期可推迟5-8年。连地针叶草的退化期比台湾草迟3-5年,大叶草则早3-5年。 1、恢复长满阶段的管理 按设计和工艺要求,新植草地的地床,要严格清除杂草种子和草根草茎,并填上纯净客土刮平压实10厘米以上才能贴草皮。贴草皮有二种:一是全贴、二是稀贴。稀贴一般20×20厘米一方块草皮等面积留空稀贴,全贴无长满期,只有恢复期7-10天,稀贴有50%的空地需一定的时间才能长满,春季贴和夏季贴的草皮长满期短仅1-2个月,秋贴冬贴则长满慢需2-3个月。 在养护管理上,重在水、肥的管理,春贴防渍,夏贴防晒,秋冬贴草防风保湿。一般贴草后一周内早晚喷水一次,并检查草皮是否压实,要求草根紧贴客土。贴后二两周内每天傍晚喷水一次,二周后视季节和天气情况一般二天喷水一次,以保湿为主。施肥植后一周开始到三个月内,每半月施肥一次,用1-3%的尿素液结合浇水喷施,前稀后浓,以后每月一次亩用4-6斤尿素,雨天干施,晴天液施,全部长满草高8-10厘米时,用剪草机剪草。除杂草,早则植后半月,迟则一月,杂草开始生长,要及时挖草除根,挖后压实,以免影响主草生长。新植草地一般无病虫,无需喷药,为加速生长,后期可用0.1-0.5%磷酸二氢钾结浇水喷施。 2、旺长阶段的管理 草地植后第二年至第五年是旺盛生长阶段,观赏草地以绿化为主,所以重在保绿。水分管理,翻开草茎,客土干而不白,湿而不渍,一年中春夏干,秋冬湿为原则。施肥轻施薄施,一年中4-9月少,两头多,每次剪草后亩用2-4斤尿素。旺长季节,以控肥控水控制长速,否则剪草次数增加,养护成本增大。剪草,是本阶段的工作重点,剪草次数多少和剪草质量的好坏与草地退化和养护成本有关。剪草次数一年控制在8-10次为宜,2-9月平均每月剪一次,10月至下年1月每二月剪一次。剪草技术要求:一是草高最佳观赏为6-10厘米,超过10厘米可剪,大于15厘米时,会起“草墩”,局部呈勾瘩状,此时必剪。二是剪前准备,检查剪草机动力要正常,草刀锋利无缺损,同时检净草地细石杂物。三是剪草机操作,调整刀距,离地2-4厘米(旺长季节低剪,秋冬高剪),匀速推进,剪幅每次相交3-5厘米,不漏剪。四是剪后及时清净草叶,并保湿施肥。 3、缓长阶段的管理 植后6-10年的草地,生长速度有所下降,枯叶枯茎逐年增多,在高温多湿的季节易发生根腐病,秋冬易受地志虎(剃枝虫)为害,工作重点,注意防治病虫为害。据观察,台湾草连续渍水三天开始烂根,排干渍水后仍有生机,连续渍水七天,90%以上烂根,几乎无生机,需重新贴草皮。渍水1-2天烂根虽少,但排水后遇高温多湿有利病菌繁殖,导致根腐病发生。用托布津或多菌灵800-1000倍,喷施病区2-3次(2-10天喷一次),防治根腐病效果好。高龄地老虎(剃技虫)在地表把草的基部剪断,形成块状干枯,面积逐日扩大,为害迅速,造成大片干枯。检查时需拨开草丛才能发现幼虫。要及早发现及时在幼虫低龄用药,一般用甲胺硫磷或速扑杀800倍泼施,为害处增加药液,三天后清掉为害处的枯草,并补施尿素液,一周后开始恢复生长。 缓长期的肥水管理比旺长期要加强,可增加进行根外施肥。剪草次数控制在每年7-8次为好。 4、草地退化阶段的管理 植后10年的草地开始逐年退化,植后15年严重退化。水分管理,干湿高替,严禁渍水,否则加剧烂根枯死,加强病虫害的检查防治,除正常施肥外,每10-15天用1%尿素,磷二钾混合液根外施肥,或者用商品叶面保,叶面肥如大丰田等根外喷施,效果很好。对局部完全枯死处可进行全贴补植。退化草地剪后复青慢,全年剪草次数不宜超过6次。另外,由于主草稀,易长杂草,需及时挖除。此期需全面加强管理,才能有效延缓草地的退化。 (二)绿篱的养护管理 绿篱的养护管理原则是:保证肥水供应,茂盛生长,修剪成篱成墙成形,达到观赏和隔离的作用。 1、绿篱的肥水管理 绿篱要不断修剪,肥水条件要求较高,初植绿篱,按设计要求的篱宽,挖40厘米深的沟,填上纯净肥沃的客土,或在客土中拌入适量腐熟的有机肥或复合肥,这样植后生长快。施肥原则是:基肥足追肥速,以氮为主,磷钾结合,群施薄施,剪后必施。必要时还进行根外施肥。水分管理,以保湿为主,表土干而不白,雨后排水防渍,以免引起烂根,影响生长。 2、绿篱的修剪 平面绿篱、图型绿篱、造案绿篱,都是为了符合设计要求通过人工修剪而成。修剪的作用:一是抑制植物顶端生长优势,促使腋芽萌发,则枝生长,墙体丰满,利于修剪成型。二是加速成型,满足设计欣赏效果。修剪的原则:从小到大,多次修剪,线条流畅,按需成型。一般的绿篱设计高度为60-150厘米,超过150厘米的为高大绿篱(也叫绿墙),起隔离视线用。始剪修剪的技术要求是:绿篱生长至30厘米高时开始修剪。按设计类型3-5次修剪成雏型。修剪的时间:当次修剪后,清除剪下的枝叶,加强肥水管理,待新的枝叶长至4-6厘米时进行下一次修剪,前后修剪间隔时间过长,绿篱会失形,必需进行修剪。中午、雨天、强风、雾天不宜修剪。修剪的操作:目前多采用大篱剪手工操作,要求刀口锋利紧贴篱面,不漏剪少重剪,旺长突出部分多剪,弱长凹陷部分少剪,直线平面处可拉线修剪,造型(圆型、磨茹型、扇型、长城型等)绿篱按型修剪,顶部多剪,周围少剪。定型修剪:当绿篱生长达到设计要求定型以后的修剪,每次把新长的枝叶全部剪去,保持设计规格形态。 3、绿篱的病虫防治 山子甲绿篱,常有木虱、潜叶蛾和白粉病为害,福建茶有木、介壳虫、白粉病为害,黄心梅较抗病虫害,偶有木虱。以上虫病,用常规的杀虫剂速扑杀等和杀菌剂、多托布津、多菌灵等除治均能达效。 (三)绿化树木的管理 园林绿化中,树木种植面积并不是最大,但其所占的绿化空间最大,草地、鲜花、灌木、乔木合理搭配,体现了立体绿化的效果。习话讲:“绿树成阴,鲜花盛开”,创造了良好的小气候和优美的环境。另外,许多灌木树种植后可以通过修剪造型,亭亭屹立在草地和景点中,甚至可产生立体动感。 1、肥水管理 乔木树型高大,根系发达,根深幅广,种植时需要开正方形0.8-1.0立方米的大穴,填上肥沃客土高于平地30厘米才种植。在施肥方面,用肥种类以复合肥为主,N、P、K的比例1-3年的幼年树是5:3:2;三年以上的大树是3:2:1.施肥的次数,植后三年内,每年的春、夏、秋初各施一次,每次用复合肥1-2kg,小树少施,大树多施。施肥的方法是:小树结合松土施液肥,大树在冠幅内地面均匀开穴干施,三年以上高大的乔木原则上可不施肥。灌木树型小,以浅穴或浅沟种植为主,丛生根系浅,视土壤和树势施用适量的复合肥,液施干施结合,观花观果灌木适当增加P、K肥,观叶灌木适当增加N肥施用。绿化树木的水分管理,重在幼树,原则是保湿不渍,表土干而不白。高大乔木,根深叶茂,不存在因缺水影响生长,灌木矮小,根系短浅,盆栽地栽都要防旱保湿不渍,才能正常生长。 2、树型管理 绿化林木,通过艺术设计,认真管理,使之有稀有密,有型有款,座落有置,是绿化成功的关键之一。乔木要求树干笔直挺拔,不要过早拔掉种植时的固定拴护杆,以免引起树杆弯曲。成年大树及时锯掉不规则的树枝,对冠幅大,叶多枝小的挡风枝不锯掉,遇大风雨会折枝断干严重时连根拔起造成损失。灌木要求整齐有形有序,树形是树木不断生长和通过人工不断修剪而成,可修剪成园球型、方型、扇型、磨菇型、抽象图案、线条、柱桩、椎桩等。甚至可用铁丝编织文字或“双龙戏珠”“狮子滚球”,“孔雀开屏”等让灌木的枝叶在其中生长,通过编织修剪而成。不管乔木灌木要及时清除枯枝落叶,对大王椰、假槟榔等观茎树,要保证树干笔直干净,叶鞘大、干枯后不易自然脱落,要人工及时清除。 3、树木的病虫防治 绿化树木主要的虫害有天牛、木虱、潜叶蛾、潜叶虎、介壳虫、金龟子等。近年来在乔木灌木中木虱为害较严重,其次是介壳虫,采用常规杀虫剂、速扑杀、介特灵等均能达到防治效果。主要的病害有:根腐病、白粉病、炭疽病等,常用的防治药物有托布津、多菌灵、炭疽病等,常用浓度800-1000倍。除了药物防治外,栽培上要经常清理枯枝落叶,保持清洁,同时要排除渍水,必要时修剪后喷药。 (四)花卉的管理 “待到鲜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鲜花为人们带来幸福快乐,种植花卉,是绿化中不可缺少的项目,目的是观赏其颜色鲜艳,形态各异的花朵,花卉有草本木本和藤本之分,有些品种一生(一个生长周期)只开一次花,有些一年才开一次花,不同的花卉品种开花季节和花期长短各不相同。为实现一年四季,鲜花盛开,除了科学搭配不同品种种植外,抓好管理是关键。 1、地栽花卉的管理 地栽较多的是美人蕉、黄花草、多色花和桃、梅、杏花、桂花、含笑以及炮仗花,金银花等,在栽培上要求土地肥沃疏松,通透性好,保水保肥力强。肥水管理,前期肥水充足,以N为主,结合施用P、K,中期N、P、K结合,花前控肥控水,促进花芽分化,开花后补施P、K、N肥,可延长开花期。松土除草培土每月一次浅松表土,除去杂草,结合施肥。草本花卉,多施液肥,木本花卉,雨季可开小穴干施。植株高大的地栽花木,不能露根,适当培土,可防止倒覆。修剪覆盖,在生长中要及时剪去干枯的枝叶,另外在夏秋季节进行地表覆盖(剪下的台湾草),可保湿防旱和抑制杂草生长。病虫防治,每月打一次杀虫药,在修剪后或台风瀑雨前后喷一次杀菌剂,均有防治效果。藤本花卉管理的不同之处,是要树柱子或搭架,使之攀延生长。 2、盆栽花卉的管理 盆栽花卉在园林绿化中主要指盆栽时花和盆栽阴生植物二大类,盆栽花卉是经过二个阶段培育而成,第一个阶段是在花圃进行培育,第二个阶段是装盆后生长到具有观赏价植或开花前后,摆放到室外广场(花坛)、绿化景点中,以及亭台楼阁甚至室内的办公室、会议室、厅堂、阳台。 花圃培育盆栽花卉,首先选择各类各种时花和阴生植物,进行整地播种或扦插,(在阴棚沙池无性繁殖),幼苗期加强肥水病虫的管理,然后准备规格合适的陶瓷、塑料花盆,装上事先拌好的配方花泥(干塘泥粒65—70%,腐熟有机质10%,沙20%,复合肥3-5%),盆底漏水眼压上瓦片,装量八成,最后种上幼苗,分类摆放加强管理,长大或开花前后放至摆放点。 盆栽花卉第二阶段的管理,由于摆放分散,重点做好三防:防旱、防渍、防冻。防旱:高温炎热天气,水分蒸腾蒸发快,室外2-3天淋一次水,室内5-7天淋水一次。防渍:盆体通透性和渗漏性很差,只靠盆底漏水眼渗漏渍水,室外盆栽严禁盆底直落泥地,室内及阳台盆栽,不要每天淋水、每次淋水后观察盆底是否有滴水,如滴水不漏,一是盆土板结,适当松土,二是盆底漏水眼堵塞,及时疏通或转盆,盆栽花卉失败大多因为盆底部分渍水烂根影响生长以至死亡。防冻:热带花卉和阴生植物如绿巨人、万年青等冬季气温18°C以下,不少品种开始出现冻害,露天和阳台盆栽花卉,在低温、霜冻天气,要搭棚复盖保温或搬进暖房防冻。除了做好以上“三防”外,阴生植物要防晒,烈日下灼伤叶片,影响生长,甚至死亡,宜放于室内和厅堂及阳台无直射光的背日处。 盆栽施肥,施肥种类有机无机肥结合,木本有机为主,草本无机为主,观花的P、K、N比例是(3:2:1),观叶的是(2:1:3)施肥次数,视长势每月1-2次,结合淋水施液肥,减少干施,严禁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否则易肥害伤根,施肥量视盆土多少、能少勿多、免于肥害。必要时采用根外喷施“叶面保”、“大丰田”等,可使叶色浓绿,花期延长。换盆:为使盆栽花卉,根多叶茂,按时盛开花期长,多数多年生的木本和部分其它花卉需要换盆。换盆的时间要考虑二个因素,一是盆土多少和盆土质量、土量少质量差的早换,土量多质量好(如纯干塘泥的配方花泥)迟换;二是花卉的大小高矮,高大花卉早换,矮小花卉迟换,一般2-3年换盆一次。换盆方法:空盆放上瓦片压住盆底眼,再在瓦片上放上一把粗沙,然后将配方花泥放入三分之一,换盆前3-5天不淋水,换盆时,盆内周边淋少量的水,振动盆体,花盆侧倾,用木棍或两个大拇指,顶住盆底瓦片,边摇边压,以致盆土离盆,用花铲铲去三分之一的旧泥(最多不能超过50%),保留新根,用枝剪剪去老根,剪齐断根,然后小心放入新盆,根顺干正,填上配方花泥,压实淋透(盆底滴水)。 盆栽花卉由于分散,通风透光好,病虫较少,但要细心查看一经发现,要用手提喷雾器逐盆喷药。 另外,部分花卉对土壤PH值要求较严,如含笑、茶花等要求酸性土壤生长才正常,可淋柠檬酸水每月2-3次,土壤PH值保持4.0左右。 (五)盆景的管理 园林绿化中有少量成品盆景,置于亭台楼阁内和特需的景点中,其栽培管理与木本盆栽花卉大致相同,不同的关键之处是修剪保形,不同的盆景有不同的艺术造形,生长中树干不断长高,枝叶不断增多,如不修剪会变型失型,失去原有的设计风格特点。盆景修剪,需由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技术员,园艺师操作,该剪的剪,不该剪的不剪,千万不要破坏观赏面,失去原有流派、风格和艺术造型。 园林类论文:剖析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功能与类型 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其作用,一方面具有可观、可居,另一方面使园林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同时,更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我国现存的古典园林中,保存了大量的建筑艺术瑰宝。它不仅是人们审美要求的体现,也是特定历史时期文化、权力的象征,具有不可替代的功用价值。可见,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文化博大精深。下面,结合古代园林建筑实际情况,就古典园林建筑的功能和类型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功能 园林建筑按照所属性质和地域的不同,风格也有很大的不同。皇家园林建筑体量大,装饰豪华,色彩金碧辉煌,表现出恢弘的皇家气派。而江南园林建筑突出“玲珑、活泼、通透、淡雅”,将秀丽、雅致的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尽管风格迥异,但建筑在园林中的作用却基本相同,主要概括三个方面:一是突出其实用性。根据人们的休憩及活动需要而设置,如亭、榭,即可供人停留赏景,又可以按需要兼做小卖亭、游船码头等用途。二是强调其独特性。配合园内风景布局形成的游览路线,在人们视线所达不到地方,园林建筑以其有利的位置和独特的造型,为人们展现出一幅幅或动或静的自然风景画,并与廊、墙、路等形成一定的活动路线。三是提升其园林意境。我国园林通常在园名、匾额、楹联中反映出其意境来。正如《红楼梦》中说大观园:“若大景致,若是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从而营造了园林意境。 二、园林建筑的特点 经过上述功能分析,可以看出,园林建筑有如下特点: 1、使用和造景,具有观赏和被观赏的特点。园林建筑既要满足各种活动和使用上的要求,又要符合园林景物布局原则,同时,也要给人们带来感官上的愉悦。因此,园林建筑既是物质产品,也是艺术作品,这就要求园林建筑要适合游人在或动或静中观景,又要使景色富于变化,达到步移景易的效果。 2、为环境服务,与自然景致充分结合。我国古典园林一般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构图的主题,建筑只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置。园林建筑是人工因素,与自然因素有对立的一面,但如果处理得当,也可使自然环境增添情趣,这就要求园林建筑的设置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做到布局上依形就势。这种自然美与人工美的高度统一,正是中国古典园林不断追求的境界。 3、园林建筑独立性和组合性。我国的古典园林建筑一般体量较小,按大小、形状不同,具有不同的功能,根据使用上的需要,既可独立设置,又可用廊、墙、路等不同的建筑组合成一个群体,这种组合群体形成了富于变化的建筑外形轮廓,使建筑与风景相得益彰。 三、我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类型及应用 中国古典园林在设计时采用了浓厚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将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相一致。因此,其类型十分丰富,主要有亭、廊、榭、桥、墙、舫以及花架、小品等多种类型。 1、园亭。是供游人休息和观景的园林建筑。它的特点是周围开敞,在造型上相对小而集中,常与山、水、绿化结合起来组景,作为园林中“点景”的一种手段。亭的体量虽不大,但形式多样,其造型取决于它的平面形状、平面组合和屋顶形式。亭具有丰富变化的屋顶形象和轻巧、空灵的屋身以及随意布置的特点,很适合“观景”和“点景”建筑的需要。单体亭的形式有四方亭、圆亭、多角亭等形体,在亭与亭、廊、墙、房屋的结合上,又创造出了重檐、三重檐、攒尖顶、歇山顶及组合亭等。亭多布置于主要的观景点和风景点上,或作为主体建筑陪衬。在规模较小的私家园林中,亭常常成为组景的主体和园林艺术构图的中心。在一些风景游览胜地,则成产增加自然山水美感的重要点缀。设计中经常运用“对景”、“框景”、“借景”等手法,创造风景画面。 2、园廊。屋檐下的过道及其延伸成独立的有顶的过道称为廊。它不仅是联系室内外的建筑,还常成为各个建筑之间的联系通道,是园林内游览路线的组成部分。它既有遮荫蔽雨、休息、交通联系的功能,又起组织景观、分隔空间、增加风景层次的作用。廊的形式和设计手法丰富多样。按结构形式分有双面空廊、单面空廊、复廊、双层廊和单支柱廊等五种,按造型及所处环境可分为直廊、曲廊、回廊、抄手廊、爬山廊、叠落廓、水廊、桥廊等。 3、水榭。它是供游人休息、观赏风景的临水园林建筑。其典型形式是在水边架起平台,平台一部分架在岸上,一部分伸入水中。平台跨水部分以梁、柱凌空架设于水面上。平台临水部分围绕低平的栏杆,或设鹅颈靠椅供坐憩凭依。平台靠岸部分建有长方形的单位建筑,面水的一侧是主要观景方向,常用落地门窗,开敞通透。既可在窒内观景,也可到平台上游憩眺望。屋顶一般为造型优美的卷棚歇山式。 4、园桥。即园林中的桥,可以联系风景点的水陆交通,组织游览线路,变换观赏视线,点缀水景,增加水面层次,兼有交通和艺术欣赏的双重作用。园桥在造园艺术上的价值,往往超过交通功能。在自然山水园林中,桥的布置同园林的总体布局、道路系统、水体面积、水面的分隔或聚合等密切相关。其位置和体形要和景观相协调。大水面架桥宜宏伟壮丽,小水面架桥宜轻盈质朴。水面宽广,桥宜较高并加栏杆,水面狭窄,桥宜较低并可不设栏杆。水陆高差相近,宜平桥贴水,过桥有凌波信步亲切之感,水体清澈明净,桥的轮廓需考虑倒影,地形平坦,桥的轮廓宜有起伏,以增加景观的变化。园桥的基本形式有平桥、拱桥、亭桥、廊桥、汀步等。 5、园墙。园墙在园林中起划分内外范围、分隔内部空间和遮挡劣景的作用。精巧的园墙还可装饰园景。中国古典园林中,按材料和构造可分为版筑墙、乱石墙、白粉墙等。分隔院落多用白粉墙,墙头配以青瓦。用白粉墙衬托山石、花木,犹如在白纸上绘制山水花卉,意境尤佳。园墙的设置多与地形结合,平坦的地形多建成平墙,坡地或山地则就势建成阶梯形,为了避免单调,有的建成波浪形的云墙。此外,中国古典园林中,园墙还通常设有洞门、洞窗、漏窗以及砖瓦花格进行装饰。 6、舫。依照船的造型建在水面上的园林建筑物。供游玩宴饮、观赏水景之用。舫是中国人民从现实生活中模拟、提练出来的建筑形象。处身其中宛如乘船荡漾于水中。舫的前半部多三面临水,船首常设有平桥与岸相连。舫的基本形式同真船相似,一般分为船头、中舱、尾人民从现实生活中模拟、提练出来的建筑形象。处身其中宛如乘船荡漾于水中。舫的前半部多三面临水,船首常设有平桥与岸相连。舫的基本形式同真船相似,一般分为船头、中舱、尾舱三部分。船头作成敞棚,供赏景用,中舱最矮,是主要供休息、宴饮的场所,舱的两侧开长窗,坐在里面有宽广的视野,后部尾舱最高,一般分为两层,下实上虚,上层状似楼阁,四面开窗以便远眺。舱顶一般作成船篷样,首尾舱顶则为歇山式样,轻盈舒展,成为园林中的重要景观。 7、园林小品。是园林中供休息、装饰、照明、展示和为园林管理及方便游人之用的小型建筑设施。一般没有内部空间,体量小巧,造型别致。园林小品既能美化环境,丰富园趣,为游人提供文化休息和公共活动的方便,又能使游人从中获得美的感受和良好的教益。 园林类论文:园林绿化种植类型分析论文 我国有园林古国之称,园林意为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改造成开辟天然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供人们观赏、游憩、工作学习、居住的环境。绿化是园林中不可缺少的主体,是指除天然植被外,为改善环境而进行的树木花草的栽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家实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全国城乡单位的园林绿化日新月异。有苏杭园林誉满全球,桂林天然山水美甲天下,古都北京,西安旧貌换新颜。今有改革开放特区,深圳、夏门,埔东等称之现代化花园式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不断上新台阶,园林式、花园式的单位,小区、学校层出不穷。这样既美化了环境,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又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今从事园林绿化养护队伍日益扩大,这批养护大军中,部分是农业院校毕业生担任技术员,园艺师,而多数来自转岗、失业人员和进城农工,提高养护队伍整体素质,普及养护知识,掌握关键技术是保证巩固园林绿化效果,使之美景常在,鲜花盛开的关键。 一、园林绿化栽植类型 (一)、林木类 当前我国南方的机关、学校等单位的园林绿化常见的林木种类有乔木、灌木二大类,乔木、灌木中有落叶和常绿之分。绿化乔木有柳树、榕树(大叶榕、细叶榕、高山榕、黄葛榕等)、玉兰树(白玉兰、黄玉兰、荷花玉兰等)、桉树(大叶桉、细叶桉、柠檬桉等)。此外还有阴香,人面树、木棉、柏树等。绿化用灌木有:福建茶、黄心枚、山子甲、变叶木、山茶树、含笑等。除乔、灌木外,南方城乡不少单位把芒果、龙眼、荔枝等果树用作绿化,一举两得。另外,南国风光的标志树种、大黄椰、假槟榔、鱼尾葵、槿棕等高档亚热带树种,不但公园种植,而今在机关单位学校,常作首选绿化树种。 以上各种林木,按园林规划设计要求和结合单位的实际,按需选择种植。 (二)草地 草地植被,在单位绿化中种植面积较大,种植于平地为广场草坪,种植在坡壁和山丘为草丘(草山)。草地植被,水土保持效果好,不至于黄土裸露,绿油油的草地使人心旷神怡。当前南方单位、学校绿化用的草种有台湾草、大叶草、连地针叶草等。台湾草生长速度快,叶色浓绿,叶片细嫩一致,远近观赏效果好,宜种植在楼前门坪和空旷地带。大叶草耐旱耐瘠,叶片大,覆盖好,远视效果好,近看观赏差。宜植于坡壁、山地、边角地带。连地针叶草,叶小茎硬,匍匐生长,耐旱耐瘠,耐踩踏,生命力特别强,但观赏效果差,宜种于易踩踏地和坡瘠地。 (三)绿蓠 绿蓠是单位庭园内不可缺少的种植类型,既有观赏价值,又是区域间道路旁的隔离带,绿化中常见的绿蓠有平面绿蓠,园型绿蓠和造型(或造字)绿篱三种。这些绿篱中常种植的树种有:山子甲、福建茶、黄心梅等,山子甲粗生易长,叶色深绿,宜用于平面高大绿篱;福建茶粗生快长,叶色浓绿,宜用于近墙绿篱;黄心梅粗生,叶色黄绿,易造型,观赏效果好,常用于造型绿篱。 (四)花卉、盆景 花卉是园林绿化栽植类型中的精华,既有盆栽又有地栽,有草本和木本之分,还有阴生阳生和室内室外栽植之区别。花卉顾名思义以观花为主,在绿化的同时选择不同类型不同品种种植,也可人工调节其开花期,使单位一年四季鲜花盛开。绿化中常用的草本花卉有红绿草,颜色鲜艳,常用于种植图案,迎春宜用于立体绿化,还有紫萝兰、一串红、芍药、美人蕉、百合、菊花、海棠、纸爆花、满天星草、百年好合等。木本花卉有:杜鹃(三角梅)、茶花、含笑、梅花、杏花、桂花、大红花、龙吐珠、金苞、银苞花等。适宜室内栽培的阴生植物有:巴西铁、绿箩、花蝴蝶、龟背竹、绿霸王、富贵竹、发财树、金钱树等。盆景是植物艺术之精品。在单位园林绿化中常用树庄落地盆景为多。选择合适的材料,根据植物生长特性,结合人工艺术造型而成,它是园中景,景中之最的小品。 二、绿化养护的技术措施 在栽培学中,常言道“种三管七”,绿化中种植的都是有生命的植物,不少单位在园林绿化时,往往规划设计高标准,施工养护低水平,造成好景不长。在绿化养护管理上,要了解种植类型和各种品种的特特征与特性,关键抓好肥、水、病、虫、剪五个方面的养护管理工作。 (一)草地的养护管理 草地养护原则是:均匀一致,纯净无杂,四季常绿。据资料介绍在一般管理水平情况下绿化草地(台湾草)可按种植时间的长短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种植至长满阶段,指初植草地,种植至一年或全覆盖(100%长满无空地)阶段,也叫长满期。二是旺长阶段,指植后2-5年,也叫旺长期。三是缓长阶段,指植后6-10年,也叫缓长期。四是退化阶段,指植后10-15年,也叫退化期。在较高的养护管理水平下台湾草地退化期可推迟5-8年。连地针叶草的退化期比台湾草迟3-5年,大叶草则早3-5年。 1、恢复长满阶段的管理 按设计和工艺要求,新植草地的地床,要严格清除杂草种子和草根草茎,并填上纯净客土刮平压实10厘米以上才能贴草皮。贴草皮有二种:一是全贴、二是稀贴。稀贴一般20×20厘米一方块草皮等面积留空稀贴,全贴无长满期,只有恢复期7-10天,稀贴有50%的空地需一定的时间才能长满,春季贴和夏季贴的草皮长满期短仅1-2个月,秋贴冬贴则长满慢需2-3个月。 在养护管理上,重在水、肥的管理,春贴防渍,夏贴防晒,秋冬贴草防风保湿。一般贴草后一周内早晚喷水一次,并检查草皮是否压实,要求草根紧贴客土。贴后二两周内每天傍晚喷水一次,二周后视季节和天气情况一般二天喷水一次,以保湿为主。施肥植后一周开始到三个月内,每半月施肥一次,用1-3%的尿素液结合浇水喷施,前稀后浓,以后每月一次亩用4-6斤尿素,雨天干施,晴天液施,全部长满草高8-10厘米时,用剪草机剪草。除杂草,早则植后半月,迟则一月,杂草开始生长,要及时挖草除根,挖后压实,以免影响主草生长。新植草地一般无病虫,无需喷药,为加速生长,后期可用0.1-0.5%磷酸二氢钾结浇水喷施。 2、旺长阶段的管理 草地植后第二年至第五年是旺盛生长阶段,观赏草地以绿化为主,所以重在保绿。水分管理,翻开草茎,客土干而不白,湿而不渍,一年中春夏干,秋冬湿为原则。施肥轻施薄施,一年中4-9月少,两头多,每次剪草后亩用2-4斤尿素。旺长季节,以控肥控水控制长速,否则剪草次数增加,养护成本增大。剪草,是本阶段的工作重点,剪草次数多少和剪草质量的好坏与草地退化和养护成本有关。剪草次数一年控制在8-10次为宜,2-9月平均每月剪一次,10月至下年1月每二月剪一次。剪草技术要求:一是草高最佳观赏为6-10厘米,超过10厘米可剪,大于15厘米时,会起“草墩”,局部呈勾瘩状,此时必剪。二是剪前准备,检查剪草机动力要正常,草刀锋利无缺损,同时检净草地细石杂物。三是剪草机操作,调整刀距,离地2-4厘米(旺长季节低剪,秋冬高剪),匀速推进,剪幅每次相交3-5厘米,不漏剪。四是剪后及时清净草叶,并保湿施肥。 3、缓长阶段的管理 植后6-10年的草地,生长速度有所下降,枯叶枯茎逐年增多,在高温多湿的季节易发生根腐病,秋冬易受地志虎(剃枝虫)为害,工作重点,注意防治病虫为害。据观察,台湾草连续渍水三天开始烂根,排干渍水后仍有生机,连续渍水七天,90%以上烂根,几乎无生机,需重新贴草皮。渍水1-2天烂根虽少,但排水后遇高温多湿有利病菌繁殖,导致根腐病发生。用托布津或多菌灵800-1000倍,喷施病区2-3次(2-10天喷一次),防治根腐病效果好。高龄地老虎(剃技虫)在地表把草的基部剪断,形成块状干枯,面积逐日扩大,为害迅速,造成大片干枯。检查时需拨开草丛才能发现幼虫。要及早发现及时在幼虫低龄用药,一般用甲胺硫磷或速扑杀800倍泼施,为害处增加药液,三天后清掉为害处的枯草,并补施尿素液,一周后开始恢复生长。 缓长期的肥水管理比旺长期要加强,可增加进行根外施肥。剪草次数控制在每年7-8次为好。 4、草地退化阶段的管理 植后10年的草地开始逐年退化,植后15年严重退化。水分管理,干湿高替,严禁渍水,否则加剧烂根枯死,加强病虫害的检查防治,除正常施肥外,每10-15天用1%尿素,磷二钾混合液根外施肥,或者用商品叶面保,叶面肥如大丰田等根外喷施,效果很好。对局部完全枯死处可进行全贴补植。退化草地剪后复青慢,全年剪草次数不宜超过6次。另外,由于主草稀,易长杂草,需及时挖除。此期需全面加强管理,才能有效延缓草地的退化。 (二)绿篱的养护管理 绿篱的养护管理原则是:保证肥水供应,茂盛生长,修剪成篱成墙成形,达到观赏和隔离的作用。 1、绿篱的肥水管理 绿篱要不断修剪,肥水条件要求较高,初植绿篱,按设计要求的篱宽,挖40厘米深的沟,填上纯净肥沃的客土,或在客土中拌入适量腐熟的有机肥或复合肥,这样植后生长快。施肥原则是:基肥足追肥速,以氮为主,磷钾结合,群施薄施,剪后必施。必要时还进行根外施肥。水分管理,以保湿为主,表土干而不白,雨后排水防渍,以免引起烂根,影响生长。 2、绿篱的修剪 平面绿篱、图型绿篱、造案绿篱,都是为了符合设计要求通过人工修剪而成。修剪的作用:一是抑制植物顶端生长优势,促使腋芽萌发,则枝生长,墙体丰满,利于修剪成型。二是加速成型,满足设计欣赏效果。修剪的原则:从小到大,多次修剪,线条流畅,按需成型。一般的绿篱设计高度为60-150厘米,超过150厘米的为高大绿篱(也叫绿墙),起隔离视线用。始剪修剪的技术要求是:绿篱生长至30厘米高时开始修剪。按设计类型3-5次修剪成雏型。修剪的时间:当次修剪后,清除剪下的枝叶,加强肥水管理,待新的枝叶长至4-6厘米时进行下一次修剪,前后修剪间隔时间过长,绿篱会失形,必需进行修剪。中午、雨天、强风、雾天不宜修剪。修剪的操作:目前多采用大篱剪手工操作,要求刀口锋利紧贴篱面,不漏剪少重剪,旺长突出部分多剪,弱长凹陷部分少剪,直线平面处可拉线修剪,造型(圆型、磨茹型、扇型、长城型等)绿篱按型修剪,顶部多剪,周围少剪。定型修剪:当绿篱生长达到设计要求定型以后的修剪,每次把新长的枝叶全部剪去,保持设计规格形态。 3、绿篱的病虫防治 山子甲绿篱,常有木虱、潜叶蛾和白粉病为害,福建茶有木、介壳虫、白粉病为害,黄心梅较抗病虫害,偶有木虱。以上虫病,用常规的杀虫剂速扑杀等和杀菌剂、多托布津、多菌灵等除治均能达效。 (三)绿化树木的管理 园林绿化中,树木种植面积并不是最大,但其所占的绿化空间最大,草地、鲜花、灌木、乔木合理搭配,体现了立体绿化的效果。习话讲:“绿树成阴,鲜花盛开”,创造了良好的小气候和优美的环境。另外,许多灌木树种植后可以通过修剪造型,亭亭屹立在草地和景点中,甚至可产生立体动感。 1、肥水管理 乔木树型高大,根系发达,根深幅广,种植时需要开正方形0.8-1.0立方米的大穴,填上肥沃客土高于平地30厘米才种植。在施肥方面,用肥种类以复合肥为主,N、P、K的比例1-3年的幼年树是5:3:2;三年以上的大树是3:2:1.施肥的次数,植后三年内,每年的春、夏、秋初各施一次,每次用复合肥1-2kg,小树少施,大树多施。施肥的方法是:小树结合松土施液肥,大树在冠幅内地面均匀开穴干施,三年以上高大的乔木原则上可不施肥。灌木树型小,以浅穴或浅沟种植为主,丛生根系浅,视土壤和树势施用适量的复合肥,液施干施结合,观花观果灌木适当增加P、K肥,观叶灌木适当增加N肥施用。绿化树木的水分管理,重在幼树,原则是保湿不渍,表土干而不白。高大乔木,根深叶茂,不存在因缺水影响生长,灌木矮小,根系短浅,盆栽地栽都要防旱保湿不渍,才能正常生长。 2、树型管理 绿化林木,通过艺术设计,认真管理,使之有稀有密,有型有款,座落有置,是绿化成功的关键之一。乔木要求树干笔直挺拔,不要过早拔掉种植时的固定拴护杆,以免引起树杆弯曲。成年大树及时锯掉不规则的树枝,对冠幅大,叶多枝小的挡风枝不锯掉,遇大风雨会折枝断干严重时连根拔起造成损失。灌木要求整齐有形有序,树形是树木不断生长和通过人工不断修剪而成,可修剪成园球型、方型、扇型、磨菇型、抽象图案、线条、柱桩、椎桩等。甚至可用铁丝编织文字或“双龙戏珠”“狮子滚球”,“孔雀开屏”等让灌木的枝叶在其中生长,通过编织修剪而成。不管乔木灌木要及时清除枯枝落叶,对大王椰、假槟榔等观茎树,要保证树干笔直干净,叶鞘大、干枯后不易自然脱落,要人工及时清除。 3、树木的病虫防治 绿化树木主要的虫害有天牛、木虱、潜叶蛾、潜叶虎、介壳虫、金龟子等。近年来在乔木灌木中木虱为害较严重,其次是介壳虫,采用常规杀虫剂、速扑杀、介特灵等均能达到防治效果。主要的病害有:根腐病、白粉病、炭疽病等,常用的防治药物有托布津、多菌灵、炭疽病等,常用浓度800-1000倍。除了药物防治外,栽培上要经常清理枯枝落叶,保持清洁,同时要排除渍水,必要时修剪后喷药。 (四)花卉的管理 “待到鲜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鲜花为人们带来幸福快乐,种植花卉,是绿化中不可缺少的项目,目的是观赏其颜色鲜艳,形态各异的花朵,花卉有草本木本和藤本之分,有些品种一生(一个生长周期)只开一次花,有些一年才开一次花,不同的花卉品种开花季节和花期长短各不相同。为实现一年四季,鲜花盛开,除了科学搭配不同品种种植外,抓好管理是关键。 1、地栽花卉的管理 地栽较多的是美人蕉、黄花草、多色花和桃、梅、杏花、桂花、含笑以及炮仗花,金银花等,在栽培上要求土地肥沃疏松,通透性好,保水保肥力强。肥水管理,前期肥水充足,以N为主,结合施用P、K,中期N、P、K结合,花前控肥控水,促进花芽分化,开花后补施P、K、N肥,可延长开花期。松土除草培土每月一次浅松表土,除去杂草,结合施肥。草本花卉,多施液肥,木本花卉,雨季可开小穴干施。植株高大的地栽花木,不能露根,适当培土,可防止倒覆。修剪覆盖,在生长中要及时剪去干枯的枝叶,另外在夏秋季节进行地表覆盖(剪下的台湾草),可保湿防旱和抑制杂草生长。病虫防治,每月打一次杀虫药,在修剪后或台风瀑雨前后喷一次杀菌剂,均有防治效果。藤本花卉管理的不同之处,是要树柱子或搭架,使之攀延生长。 2、盆栽花卉的管理 盆栽花卉在园林绿化中主要指盆栽时花和盆栽阴生植物二大类,盆栽花卉是经过二个阶段培育而成,第一个阶段是在花圃进行培育,第二个阶段是装盆后生长到具有观赏价植或开花前后,摆放到室外广场(花坛)、绿化景点中,以及亭台楼阁甚至室内的办公室、会议室、厅堂、阳台。 花圃培育盆栽花卉,首先选择各类各种时花和阴生植物,进行整地播种或扦插,(在阴棚沙池无性繁殖),幼苗期加强肥水病虫的管理,然后准备规格合适的陶瓷、塑料花盆,装上事先拌好的配方花泥(干塘泥粒65—70%,腐熟有机质10%,沙20%,复合肥3-5%),盆底漏水眼压上瓦片,装量八成,最后种上幼苗,分类摆放加强管理,长大或开花前后放至摆放点。 盆栽花卉第二阶段的管理,由于摆放分散,重点做好三防:防旱、防渍、防冻。防旱:高温炎热天气,水分蒸腾蒸发快,室外2-3天淋一次水,室内5-7天淋水一次。防渍:盆体通透性和渗漏性很差,只靠盆底漏水眼渗漏渍水,室外盆栽严禁盆底直落泥地,室内及阳台盆栽,不要每天淋水、每次淋水后观察盆底是否有滴水,如滴水不漏,一是盆土板结,适当松土,二是盆底漏水眼堵塞,及时疏通或转盆,盆栽花卉失败大多因为盆底部分渍水烂根影响生长以至死亡。防冻:热带花卉和阴生植物如绿巨人、万年青等冬季气温18°C以下,不少品种开始出现冻害,露天和阳台盆栽花卉,在低温、霜冻天气,要搭棚复盖保温或搬进暖房防冻。除了做好以上“三防”外,阴生植物要防晒,烈日下灼伤叶片,影响生长,甚至死亡,宜放于室内和厅堂及阳台无直射光的背日处。 盆栽施肥,施肥种类有机无机肥结合,木本有机为主,草本无机为主,观花的P、K、N比例是(3:2:1),观叶的是(2:1:3)施肥次数,视长势每月1-2次,结合淋水施液肥,减少干施,严禁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否则易肥害伤根,施肥量视盆土多少、能少勿多、免于肥害。必要时采用根外喷施“叶面保”、“大丰田”等,可使叶色浓绿,花期延长。换盆:为使盆栽花卉,根多叶茂,按时盛开花期长,多数多年生的木本和部分其它花卉需要换盆。换盆的时间要考虑二个因素,一是盆土多少和盆土质量、土量少质量差的早换,土量多质量好(如纯干塘泥的配方花泥)迟换;二是花卉的大小高矮,高大花卉早换,矮小花卉迟换,一般2-3年换盆一次。换盆方法:空盆放上瓦片压住盆底眼,再在瓦片上放上一把粗沙,然后将配方花泥放入三分之一,换盆前3-5天不淋水,换盆时,盆内周边淋少量的水,振动盆体,花盆侧倾,用木棍或两个大拇指,顶住盆底瓦片,边摇边压,以致盆土离盆,用花铲铲去三分之一的旧泥(最多不能超过50%),保留新根,用枝剪剪去老根,剪齐断根,然后小心放入新盆,根顺干正,填上配方花泥,压实淋透(盆底滴水)。 盆栽花卉由于分散,通风透光好,病虫较少,但要细心查看一经发现,要用手提喷雾器逐盆喷药。 另外,部分花卉对土壤PH值要求较严,如含笑、茶花等要求酸性土壤生长才正常,可淋柠檬酸水每月2-3次,土壤PH值保持4.0左右。 (五)盆景的管理 园林绿化中有少量成品盆景,置于亭台楼阁内和特需的景点中,其栽培管理与木本盆栽花卉大致相同,不同的关键之处是修剪保形,不同的盆景有不同的艺术造形,生长中树干不断长高,枝叶不断增多,如不修剪会变型失型,失去原有的设计风格特点。盆景修剪,需由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技术员,园艺师操作,该剪的剪,不该剪的不剪,千万不要破坏观赏面,失去原有流派、风格和艺术造型。
会计与审计专业论文:高职院校会计与审计专业师资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 摘要:高职院校会计与审计专业师资的素质是决定高职院校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会计与审计专业师资的现状,学历结构偏低、实践能力不高、科研能力不强是专业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要实现高职院校会审专业的培养目标,就要从提高师资学历水平、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兼职教师比例等方面不断提高会审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高职教育 会计与审计 实践技能 高职院校会计与审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要大力实施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会计与审计专业学生的实际技能,满足社会对会计与审计人才的需求,将学校的专业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岗位知识联系起来。其中,教师的因素至关重要。 1、高职院校会计与审计专业师资队伍的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社会输送实用型人才的重任,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教师要同时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而会计、审计工作又是对实践技能要求很高的工作,因此,会审专业教师具有熟练的实践技能尤其重要。但据统计,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会审专业“双师型”教师比例平均仅为35%左右,绝大多数会计、审计专业教师从未从事过会计、审计方面的工作,对企业会计工作、财务工作以及审计工作没有任何感性认识,实践经验基本为零,对会计实务、审计实务知之甚少。这说明在高职教育中,会审专业“双师型”教师匮乏,教师素质有待加强。会计、审计是一门操作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通过这些教师的授课,无法获得会计、审计工作的实践技能,毕业后必然无法满足社会需求,高职教育的优势无法获得充分发挥。目前,高职院校会审专业师资队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现有专任教师学历结构偏低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教高厅[2002]5号)对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性意见。“教育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等级标准及内涵”对实践教学教师队伍进行了量化。但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与教育部提出的要求还有相当距离。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正高职称的极少,许多学校的专业课的授课教师中初级职称教师多于中级职称教师。“双师型”教师数量更是严重不足,而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对“双师型”的要求指标为70%。目前高职院校的师资现状必然影响到高职院校的发展,也必然影响到高职院校为社会输送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功能。 1.2 专任教师实践机会有限,实践能力不强 由于我国教育界的现状,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会审专业教师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专业理论知识比较扎实,教学技能比较熟练,但是对生产、社会实际了解不多,没有接触过会计、审计方面的实务工作,动手能力较差,教育学生时侧重于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导致教学内容与实践工作严重脱节。另外,随着高职院校的迅速发展,一些新老师一到学校就承担了繁重的、超负荷的教学任务,无暇参加社会实践。 1.3“双师型”教师、兼职教师数量偏少 由于高职院校与企事业单位以及普通高校的待遇差距较大,部分高职院校会审专业教师不愿意继续从事职教事业,特别是一些高职称、高学历、高水平教师的流失降低了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目前高职院校面向社会的招聘仅仅停留在引进上,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较难。另外,高职院校现阶段缺乏激励“双师型”教师的措施。国内目前还没有一套适合高职特点的职称评定制度,在职称评定时,侧重于教师的学历学位和科研成果,“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技能价值不能得到应有的体现,极大地挫伤了“双师型”教师的积极性。 高职院校中,会审专业聘请的行业、企业专业人才担任兼职教师的比例偏低,这使得在校的专任教师与行业、企业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接触较少,生产实践知识更新的速度受到了影响。由于兼职教师比例低,大部分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任务都是由专任教师承担的,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大大降低。 1.4 教师队伍整体科研水平不高 高职院校会审专业教师的整体科研水平不高,在高档次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较少,承担的高档次科研课题也较少。高职院校中缺乏浓厚的学术氛围,部分教师对科研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另外,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教师忙于繁重的教学任务,没有时间和精力从事科研工作。科研和教学是互相促进的,缺一不可。不重视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要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是很难的。 2、提高高职院校会计与审计专业师资素质的对策 2.1 提高高职院校会审专业师资的学历水平 学历提升是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一项长期的常规性工作。各高职院校应制定和完善教师进修培训制度,加大培养和培训力度,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不断提高教师和中青年教师中研究生学历(学位)的比例。 高职院校会审专业教师攻读会计专业硕士是提高教师能力素质的很好途径。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我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面向会计职业,培养较好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法纪观念,系统掌握现代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对会计实务有充分的了解,具有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的会计专门人才。”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在培养方向、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管理等方面实现系统性转变。因此,会计专业硕士培养的是精通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的高级专才,并且会计专业硕士更注重技术方法及其应用能力的训练,设置许多会计专业技术课程。从实践环节看,会计专业硕士培养的专业实践环节也着重于职业技能方面。高职院校会审专业教师攻读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能提高教师能力素质。 2.2 建立高职院校会计与审计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会审专业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应具有较强的职业技能。“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师资的主流。首先,产学研一体化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关键。要逐步实现教师从知识型向技术、技能型的转变,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会计、审计实验和实训室的建设,积极申报各级财政部门和会计学会的科研课题,积极参与上市公司、各大中型企业的会计改革和审计活动。其次,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利用寒暑假等时间安排会审专业教师到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以及上市公司、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财会部门兼职,通过挂职锻炼、顶岗实训、合作研发等多种形式强化教师的实践技能,提高双师素质。 第三,鼓励教师考取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全国信息化工程师等职业技术资格证,对参加培训或考证、资格证年检以及主持(参与)科研项目的教师给予经费资助和时间保障。多途径提升教师的理论与教学水平,如提高教师职称、学历,派教师参加国内外进修培训,开展国内外专家讲座、教学观摩与竞赛及其他交流活动等。最后,加强高职院校师资培训基地建设,使该类基地成为培训“双师型”教师的重要阵地。 会计与审计专业论文:关于会计与审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思考 摘要:知识经济的核心价值观是能力本位,而高等职业教育就是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动手能力展开的一种教育模式。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会计与审计专业是自治区的特色专业,怎样进行教学改革才能培养出具备职业能力的学生是其工作重心。 关键词: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框架;职业教学改革 一、会计人员职业能力内涵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对职业能力的定义如下:职业能力是指能够在一个真实工作环境中按特定标准承担工作角色所应具备的能力;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CGA)则认为:职业能力是指能够有效履行特定职业角色而必须具备的知识技巧、才能和行为总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对职业能力定义为:职业能力是以一种能干的、有效率的和恰当的态度履行高标准工作的能力,同时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还将构成核心职业能力的明显特征归纳为“能够为用户提供价值和结果会计师技能、技术和知识的独特组合”;澳大利亚国家培训委员会的职业能力定义为:在职业范围内有工作能力或能够达到雇主所期望的标准能力,从工作结果看是指任何个人在特殊职业中扮演角色时被期望达到的程度;南非公共会计师和审计师委员会(PAAB)已经开发出一套认可模型,认可模型中结合课程框架对职业能力和核心能力分别定义如下:职业能力是指以本国和国际上的标准完成会计师和审计师所期望完成的任务和角色能力,核心能力是指能够对特定知识、技巧和职业态度的概念及原则加以综合的应用和分析,以便为后续的职业发展提供基础的能力。参考以上定义,根据中国会计师实务现状和发展目标及对会计行业从业人员的要求,可以将中国会计人员职业能力定义为:能够使职业会计人员达到职业职责所要求的水准,并能高质量地进行从业所需具备的职业品格、职业知识及职业技能的集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二、会计人员职业能力框架 会计人员职业能力框架由职业品格、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构成。其中会计职业品格是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灵魂,职业知识是框架的基础,职业技能表现出各级会计人员能力的差异,是知识的实际应用。 (一)职业品格 指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责任感,包括遵守法律法规,终身学习的责任,关注公众利益等。(1)正直诚信和职业谨慎。诚信是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道德,会计人员要保持审慎态度和健康的职业怀疑精神,并恰当地消除怀疑,而保证健康的职业谨慎的前提就是严格遵循职业道德和职业标准要求;(2)终身学习的态度。终身学习是一种需要发掘的观念和社会认同的价值观,技术变革和知识淘汰的加速要求我们不断更新知识,会计人员应具备知识快速的发展和深化的能力;(3)责任感和风险意识。企业经济活动的日趋复杂要求会计人员应具备风险意识和应变能力;(4)良好的职业风范,客观公正的职业操守。客观公正是会计职业道德的一个重要道德规范,只有坚持客观公正才能使会计行为符合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合法、公正。 (二)职业知识 (1)基础知识。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阶段,知识快速更新,会计人员要拥有人文知识、艺术知识和外语等基础知识,以便于会计人员掌握与其他专业之间的复杂关系;(2)会计、审计和有关知识。会计审计知识在会计人员知识中占主要地位,会计人员应该对自己从事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有深层次的理解,有质和量的要求,了解和把握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等信息;(3)信息技术知识。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经济贸易和方式发生很大变化,会计人员需要掌握网络技术和软件操作等新的技能和知识;(4)组织和商务知识。在新阶段会计人员要参与公司的管理决策和实践,对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经济学和风险管理等知识都要有所掌握,进而才能在复杂的市场和理财环境中有所改革和创新;(5)法律知识。会计人员工作时都要受到法律、法规和制度的约束,会计国际化加快发展,权与法的矛盾以不同形式展现,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学法守法,注重法律环境的变化,避免因法盲而做错事。 (三)职业能力 指会计人员在复杂苛刻的环境中履行工作职责所需要的能力。(1)应对改革和发展的能力。经济全球一体化加速发展,社会和经济环境的改革不断深化,要求会计人员拥有应对改革和发展的能力,如持续学习能力、自我发展管理能力和适应改变自己的能力;(2)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良好的沟通可以接受传达正确的信息,会计人员只有具备了该能力才能顺利完成自己的专业工作和创新工作;(3)战略管理能力。会计人员要能够对经济发展形式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行分析,抓住财务机会规避风险,有助于管理决策。 三、培养符合会计与审计职业能力框架的会计与审计人才的途径 (一)制定培养目标 1.专业能力――职业知识的培养 (1)会计事务处理能力。对企业发生的各项会计事务,能够遵循相关管理制度,按规范的业务流程,与相关部门协调一致地推动会计工作有序、顺畅地进行,并有效实现与相关部门、相关业务经办人员间业务数据的传递与交换。 (2)会计核算能力。熟悉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具备熟练的手工会计操作技能,能够熟练操作会计软件,对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能够熟练地进行手工或电算化的日常处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期末处理,编制会计报表。 (3)财务分析与管理能力。具有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掌握基本的筹资、投资方法和运营资本的管理方法,能对企业的会计报表进行分析并提出恰当的处理意见,熟悉财务计划及预算的编制、执行和控制。 (4)税务处理能力。具有依法合理纳税的意识,熟悉国家各项税收政策,能够正确计算企业各项应纳税额,能够独立合规地进行纳税申报。 (5)会计监督与审计能力。能够在会计核算的同时,有效地对企业各项经济业务进行必要的会计监督,保证各项经济业务的合法、合规、真实合理,保障企业经营管理和业务发展正常有序地进行。具备基本的审计查错和纠弊技术。 (6)职业判断能力。能够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运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根据会计环境和企业经营特点,依照一定的职业规则,对不确定的会计事项或交易做出有利于企业的判断和选择。 (7)全盘账务处理能力。能够独立完成企业从期初、日常处理、期末处理、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直到会计报表分析等各项会计工作,能够对各项会计工作岗位的具体工作进行指导、管理和协调,能领导整个企业的会计工作。 (8)点钞及计算能力。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计算器进行各项计算,具备一定的电子表格处理能力,能够制作财务数据分析表格,完成财务信息的统计、分析能力。能熟练地进行点钞。 2.方法能力――职业品格的培养 (1)遵纪守法。“以法为德”已成为现代道德的最本质的价值标准,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会计人员必须严格地遵守《会计法》和各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及其它相关的财经法规和制度。 (2)诚实守信。自古以来,人们将“诚实”和“守信”视为道德的最高境界,也将其作为对道德的基本要求。中国现代会计学之父潘序论先生认为,“诚信”是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他终身倡导:“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诚信应当成为会计行业最起码、最基本的执业理念。会计人员把“诚信为本”原则看成自己安身立命的基础,其正确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3)廉洁自律。会计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廉洁自律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是会计人员的行为准则。可以说,会计人员自律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因为这是一种自觉的行为,无需强制。 (4)真实可靠。会计人员的职责要求必须以完成符合实际又有利于社会的会计信息来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会计作为真实反映社会经济生活规律的职业,其基本功能就是通过会计信息的披露引导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会计人员只有把符合社会需要的、真实的会计信息提供给社会,才能赢得社会的认可。真实性,即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真实记录和反映实际经济业务事项;可靠性,即会计核算要准确。记录要可靠,凭证要合法。 (5)客观公正。客观公正是会计人员追求的目标。会计人员要通过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正确理解、把握并严格执行会计准则、制度,不断消除非客观、非公正因素的影响,做到最大限度的客观公正。 (6)保守秘密。会计人员因职业特点经常接触到单位和客户的一些秘密,会计人员保守商业秘密、维护国家、单位的利益是其应尽的义务。泄密,不仅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是会计职业的大忌。 (7)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会计人员干好本职工作的基础和条件,是其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爱岗敬业要求会计人员热爱会计工作,树立良好的职业责任感和荣誉感,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技能,勇于革新,争做行家里手。避免出现“懒”、“惰”、“拖”的不良行为,牢固树立“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思想,要有“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敬业精神和方便群众、勤奋工作的工作态度。 (8)坚持原则。会计人员的原则意识主要是指对各项会计方针、政策、财经法规的严格遵守、执行和坚持。会计人员在其会计业务工作中应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依法办理有关业务,无论是对上级领导,还是对亲朋好友,都必须一视同仁,不讲亲疏。 3.社会能力――职业能力 (1)沟通协调能力。掌握人际沟通的基本技巧,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有效地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各项利益关系。通过良好沟通能力的训练,促进学生能够在人际交往中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2)团队协作能力。通过会计综合实训,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和ERP沙盘实训等项目的实施,增强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制定符合会计与审计专业职业能力框架的课程体系 1.职业素质课 职业素质课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经济数学、大学体育、大学英语、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形势与政策讲座。 2.职业基础课 会计职业基础、经济法规与职业道德、经济法、经济学原理、管理学、统计学。 3.职业技能课 实用企业会计(一)(二)、成本核算实务、企业纳税实务、会计电算化实务、会计制度设计、财务报表分析、审计实务、企业财务管理、预算会计实务、资产评估实务、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财经写作。 4.职业拓展课 高级财务会计、行业企业会计、薪酬管理、财政金融基础知识、企业战略管理、管理心理学、商务礼仪。 (三)建立符合会计与审计专业职业能力框架的教学资源与教学条件 1.师资队伍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必须拥有一支具有先进的职教理念、扎实的理论功底、熟练的实践技能、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丰富的表达方式的教师队伍。为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了更好完成教学任务,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良好的技能,根据职业教育理念的要求,结合会计与审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课程的性质特点等方面,对主要课程任课教师提出相关要求,以便更好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培养目标。 2.教学资源 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以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以网络课程建设为手段,强化题库、电子教案等教学资源建设,不断完善各课程教学标准、教学计划,制订各课程的实训要求及标准,建设以实践操作为重心,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优质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满足会计与审计专业核心岗位技能培养的要求。建立了生产性实训基地――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合正记账中心,实现了半年的企业真实业务记账和报税。同时建立了会计示教及岗位模拟实训室,起到以下功能,第一示教功能:在陈列柜、展示柜或墙上陈列;第二会计岗位模拟实训功能:建成仿真企业财务室布局、岗位、传递程序、内部控制的会计岗位模拟实训室;第三会计多功能综合模拟实训室(2个),电子模拟功能:开发或购进国内先进的实训软件,利用会计实训软件进行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审计等课程及企业注册业务、出纳业务、纳税申报等业务的实训,电子模拟实训具有“实训――查错――纠错――考核”功能,教师可在上机模拟软件中设置模拟实训的答案或模糊答案,以便学生在模拟过程中运用“查错”功能提示实训错误,并按照“实训要求标准”及时更正,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模拟实训软件还具有考核功能,可实现机上标准化考核;会计电算化实训功能:引进仿真国际先进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软件,仿真企业业务活动进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重点强调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功能,如工资、采购、费用等方面的控制和管理,通过实训,使学生具备应用财务软件进行企业资源管理的基本能力,并就会计电算化岗位分工进行制度设计和内部控制,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第四企业ERP沙盘实训中心:按照学生会计管理能力训练的要求,建设1个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实训内容为一体的ERP沙盘实训室。通过沙盘对抗模拟,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企业ERP软件模拟实训,对企业运作的全流程进行模拟实践,包括材料设备采购供应、生产管理、销售管理、市场营销、市场开拓、产品研发、人力资源管理、仓储物流管理、资金的筹集、使用与分配等各个方面,涵盖企业的物资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实训有助于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综合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企业ERP沙盘实训和软件实训具有提供企业业务处理环境的仿真效果,可由实训者模拟企业不同部门、不同工作岗位、不同的业务流程及业务内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相应的“职业角色”和角色在整个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可调动学生围绕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协同合作,作出最优决策,通过实训使学生熟悉企业的资金流、物资流和信息流,了解企业购销存业务处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制造管理等企业综合管理内容,增强学生管理意识,提高其管理能力。ERP实训中心凭借其精良的设备、完善的教学课件、精心构思的仿真实训设计,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取得很好的实训效果。 通过以上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实现了培养符合会计与审计专业职业能力框架的会计与审计专业人才的目标。 会计与审计专业论文:会计专业审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思考与实践探索 摘要:为培养既具专业知识技能又具创新及实践能力的财会人员,会计专业审计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但审计教学改革创新不排除部分传统教学法的适当运用,强调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同时不排除基础知识教学的做实,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强调教师必要引导和指导下教与学的互动推进。本文探索并构建了“教师导学――学生自学――教师助学”的互动教学模式、理论点讲与案例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基于教学软件的审计模拟训练、基于课外泛读并择优试讲的能力训练、灵活多样的综合考核方式,进而加以实践效果的总结评价。 关键词:审计课程 教学改革 理念 实践 一、审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其思考 ( 一 )审计人员执业环境的复杂化要求进行审计教学改革 21世纪初安然、世通等系列大公司财务舞弊案件的接连发生,不仅严重动摇了社会公众对于注册会计师能力和诚信的信任程度,而且客观地向公众呈现出一种财务舞弊金额及其经济后果日益扩大的趋势。在加强会计监管、强化审计人员揭露舞弊财务报告的责任呼声高涨的背景下,各国政府对于审计人员审计能力及其执业诚信的重视度空前高涨,相关的审计规范也密集出台。无论是美国的SOX法案(《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甚或SAS NO.99(《审计准则第99号――考虑财务报告中的舞弊》),还是我国的新颁布的审计准则,都强调审计人员怀疑一切的职业怀疑精神、共享经验的协作精神、识别舞弊风险的执业能力的提升以及对舞弊风险评估结果做出适当反应的具体方式及程序的合理运用等。变化的环境在给审计人员审计能力带来挑战的同时,也直接引致了注册会计师专业服务产品的纵深开发,非审计鉴证业务的开发与拓展,也外延和强化了注册会计师的服务责任。所有这些都使得传统审计教育模式及教学方法的变革与创新成为必然。 ( 二 )新审计准则倡导的全新审计模式要求进行审计教学改革 区别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新审计准则系统引入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确立了现代审计的战略审计观,强调审计人员对于被审计客户战略目标、经营环境、公司治理结构、业绩衡量、风险评估等在内的战略风险的分析,主张个性化的审计程序如出其不意的盘点等不可预计的审计程序的运用,要求审计人员基于更开阔的视角在源头上和宏观上发现和判断被审计客户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报行为。在这种风险导向战略系统审计模式下,审计人员必须是复合型的人才,不仅要熟知审计基础的技能和现代信息技术,而且要具有包括战略分析、绩效分析、风险评估、欺诈识别以及持续经营评估等在内的各项拓展技能。为了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高校的审计教学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 ( 三 )现行审计教育难以适应审计职业实践需求的现状要求进行审计教学改革 当前,基于重建审计诚信、缩小合理的审计期望差距的目的而对于持续提高审计质量以及舞弊审计责任的关注与强调,将审计职业界推向了风口浪尖之上,审计实践改革和创新步伐明显加快。审计教学内容必须反映审计实践的最新变化,审计教学模式必须适应审计职业实践的需求。但传统审计教学“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带来的专业课时的缩减、以及“重理论讲授、轻实践操练”、“教为主、学为辅”的教学模式而带来的纯理论内容的灌输,严重影响学生审计理论学习的深度与广度以及审计实务操作技能的训练与把握,使学生思路闭塞、缺乏独立思考力和创造性,限制了学生智能的发展,与高素质审计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相悖。尽管国内很多高校引入了案例实践教学,但该教学方式仍难使学生对于整个审计流程的具体运作有非常整体的把握和形象的认识。从这个角度来看,案例教学的实践效果仍然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审计教学必须引入全新模式,以使学生在学会审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审计实务的基本技能,具有应变能力与创新能力,能够胜任审计工作。此时,加强对审计课程教学的创新与实践就显得极为必要。 ( 四 )审计教学改革的理念思考 近年来,随着审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取得较大进展的同时也泛起了很多不良的理念,比如,过分迎合学生的兴趣需求,夸大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作用,弱化基础知识与基础理论的讲授;过分倡导学生的个性发展,高估兴趣对于教学的积极效应,忽视课堂时间的有限性;过分强调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宣扬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贬低教师知识传授与引导的必要性……这些不良理念的泛滥直接引致教师教学改革主旨思想的混乱,导致教师教学改革实践乱了阵脚,期望通过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也就成无谓之谈了。理念决定实践,审计教学改革的成效直接取决于教师教改理念的端正与明确。为此,我们需对审计教学改革理念作一辨析思考。(1)审计教学改革应该更强调传统还是更强调创新。面对传统与创新,我们的教学改革观念也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当前,各行各业均大提创新,传统几乎等同于守旧,这种观念非常可怕。教育界提倡教学改革要持续进行,要不断创新。这更多地强调了创新的层面。我们认为,教学改革要显成效,首先还得基于传统,根基扎实,否则,创新则成空中楼阁。教学改革的创新应是过去积累沉淀的宝贵教学经验遭遇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做出的适时反应,最大限度地适应职业需求方是高校教学改革创新的根本导向。创新包含继承与突破,即在传承的基础上实现突破。因此,顺应审计执业环境及审计职业需求的变化,我们的审计教学改革需要在否定前辈的一些课程框架和教学常规的基础上实现突破,同时也应该珍惜并继承前辈们积累的合理教学传统。如传统教学法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学生基础知识的获得主要靠教师的集中传授与讲解,在基础知识学习中传统教学法的效率性不容小觑。为此,审计教学改革应避免强求创新、跟风创新,而应在适当传承并灵活运用一些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教学方法的有效创新,做到既不失传统的优势同时又在教学方法创新方面有实质性的突破。(2)审计教学改革应该更强调基础知识还是更强调实践操作能力。当前,教育界所倡导的教学改革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学科教学的改革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审计作为一门技术学科,有其自身的完整的基础知识体系。这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是学生发展各种能力的良好基础和宝贵源泉。我们认为,我们的审计课堂教学应首先进行基础知识的讲授与基本技能的训练,但应掌握好教师课堂知识讲解的度,基础的掌握离不开科学的训练,通过适当的典型例题演练引导学生体会、揣摩,帮助学生发展运用所学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实务的能力。在夯实基础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施以案例教学、讨论教学、模拟教学等实践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独立处理信息的能力。因而,我们的审计教学改革应该是在做实基础知识教学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的新路,以填补高校专业教学与审计执业实践之间的沟壑。 (3)审计教学改革应该更强调“教”还是更强调“学”。教与学的关系问题可谓教学改革的本质问题。如今越来越多的学校及教师特别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调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强调自主的学习精神,在知识更新频度日益加快的当前,这是应该提倡的。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绝对不容忽视、不容低估的。教师始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教学也本应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因此,我们认为,在审计教学改革中,我们提倡“学为主、教为辅”的教学模式,但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同样强调教师的引导、指导和辅导作用,比如,通过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主动意识,通过创造多样化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学、讨论、提出疑难问题,通过创造尽可能的空间和平台引导学生树立探索的精神等。审计教学所需要的,是在教师必要引导和指导下的扎扎实实的教与学的互动推进,而不是自由放任、华而不实的学生自主。 二、会计专业审计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 ( 一 )教学目标定位 本科阶段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不仅应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具有创新及实践能力的财会人员。在此目标下,审计教学应以“学”为主、“教”为辅,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即强调学生的“自学”,而教师的“教”应体现为“导学+助学”。对于会计专业而言,审计课程仅是延伸的核心专业课程,因材施教,我们在会计专业审计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上,侧重审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同时兼顾审计实务操作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 二 )教学模式实践与评价(1)尝试实施“学为主、教为辅”的互动教学模式。为配合审计教学改革,我们尝试实施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教师引导学习为前提、网络教学资源为基础的“教师导学――学生自学――教师助学”互动教学模式。具体操作方案为:首先,在我校校园网的天空教室网络教学平台申请开设审计学课程教学;然后,教师先于教学将课程教案、自学指导书、参考书、课件、案例及其作业等教学资源放于平台上与学生共享;在此基础上,学生利用教学资源预习、自学、练习、疑难提出,课堂教学教师施以理论点讲、引导、疑难讨论与解答、总结评价等,同时,结合相关章节教师拟定选题,学生课外泛读,并择优试讲;最后,基于审计软件进行审计模拟训练。实践证明,在该教学模式,因学生课程学习的主要环节置于课堂之外,故能有效节省课堂时间,进而可在学生课外自学、教师课堂导学的教与学互动下实现课程教学的有效推进。除外,该教学模式还能督促学生自主学习,较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尝试实施理论点讲式教学与案例讨论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程教学以基础理论点讲及引导学生自学为主,在此基础上,适时考核自学效果,安排案例讨论。案例讨论具体实施步骤为“给出并介绍案例――瓴出关键点并以问题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安排并组织学生讨论――依据学生讨论结果施以总结评价”。实践证明,该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增强学生的实务分析能力。如学习法律责任可分四步展开。第一步,教师提前将课程课件、自学指导书、工具参考书等放于网络教学平台,要求学生据此熟悉章节的标题、脉络及内容结构;第二步,适时安排一次授课,课堂上教师施以点将,即将本章的重要理论点(比如发现和报告被审计单位的错误、舞弊和违反法规行为的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的界定,审计人员遭受法律诉讼的三方面原因,普通过失、重大过失与欺诈的界定,审计人员是否承担法律责任的辨别标准,审计人员进行抗辩的理由等)逐一帮学生梳理清楚。在此基础上通过留思考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去自学、查阅资料及探求,比如我们可让学生课外去思考为何审计人员仅对重大错误舞弊负有查出的责任?为何只能做到合理保证而非绝对保证?何谓虚假证明文件?审计人员是适用“过错责任”还是“非过错责任”归责原则?何谓舞弊三角理论?何谓审计期望差距等;第三步,通过课堂提问或典型例题练习适时考核自学效果;第四步,适时安排课堂案例讨论。此过程最关键的则是教师对于案例关键点的梳理。如对于一个有关注册会计师遭受法律诉讼后是否承担法律责任的案例,我们可以如下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案例加以思考:本案例是否出现了经营失败?经营失败了审计有无失败?审计后的报表有无错误?如果有错误,错误是否重大?错误若重大,注册会计师有无严格遵守审计准则的规定?注册会计师如何抗辩等。相信,学生把这些问题讨论考清楚了,案例讨论自然也就出效果了。(3)尝试实施审计模拟训练。为加深学生对相关审计程序和方法的理解,强化学生对审计技能的灵活掌握,提高学生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夯实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在后续的实践环节我们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教学软件对学生加以审计模拟训练。计算机辅助审计教学软件以当前各项审计制度、审计法规为指导,以现实经济生活中典型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为基础,设计企业的具体情况,建立模拟的企业信息资料,为审计模拟训练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但比较遗憾的是学生仅能利用该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简单的操作演练。尽管如此,审计模拟训练对于具体审计工作方案拟定、审计证据收集与鉴定、审计工作底稿编写、审计工作报告撰写等演练环节的设置与强调,依然能使学生对于审计流程的具体运作有个整体的认识。(4)尝试实施课外泛读并择优试讲。为配合该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及资料运用能力,我们还设计了课外泛读及择优试讲的环节。具体实施方案为,教师依据当前审计热点拟定若干选题,进行学生分组,引导每组学生在查阅资料及专题调查的基础上提交相关选题的读书笔记或文献综述,并适时安排学生登台试讲,尝试对学生的调查分析能力、文献查阅能力、课堂组织能力等诸能力加以综合训练。比如,为更好帮助学生理解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内涵,我们可以拟定选题“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及其运用”,让学生们通过自己查阅资料及相互交流来理解诸如下的一些相关问题:为何会在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这种模式有哪些优点?具体实施步骤是怎样的?理论上通过什么机制实现审计效率与效果的统一?这种模式的在实务中运用难点有哪些?等等。再比如,为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上市公司整体层面的内部控制相关情况,我们可以布置专题,要求学生通过上网查阅最近公布年报的上市公司披露的相关内部控制资料。当然,为强化学生对审计工作底稿要素及编制要求的理解,我们还可要求学生进一步形成相应的了解上市公司整体层面内部控制的工作底稿。实践证明,该环节有助于引导和鼓励学生跟踪与研究学科热点及前沿问题,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分工协作精神与组织协调能力。(5)尝试引入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教学结果的理想评价方式应是对“过程”和“结果”的综合评价。为适应审计课程的自学性质及学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基于客观考核与综合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效果的目的,我们尝试改变单一的闭卷笔试的考试制度,引入多样能够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的考试形式,如预习笔记、读书笔记、平时作业、小组调研总结、上台试讲、课堂提问等形式。即课程考核成绩=预习笔记、读书笔记及作业评分(20%)+课堂表现(10%)+小组调研及上台试讲(10%)+案例分析及模拟训练表现(30%)+闭卷考试(30%)。实践证明,将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表现与课程的考核成绩挂钩,可激励学生努力地扮演好自学主角,大大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主动性。 三、会计专业审计教学改革的实施 ( 一 )教师充分精心的教学准备与教法设计 教师充分精心的教学准备与教法设计是审计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学为主、教为辅的教学模式绝不意味着教师工作量的减少,教师在教学中导学、助学的导演角色反而要求教师要做好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及后期强化辅导工作,不仅在课前要精心策划而且在课后要耐心指导。在每章开课之前,任课教师必须要在通读教材资料及分析授课对象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梳理好本章的脉络结构及重点难点,找出本章内容可有效展开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设计自学指导书和教案,引导学生逐步展开自学进而查阅资料深入探求。在学生自学之后,教师还要适时安排授课通过提问、案例讨论等方式考核学生的自学效果,并据考核情况实施点讲以强化与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所有这些无一不要求任课教师付出努力认真准备和精心策划。尤其是在案例教学中,如何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案例加以思考,如何激励学生发散思维展开讨论,如何在综述学生观点、梳理学生思路、最终形成结论的同时使学生有所启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精心准备与课堂设计。因此,教师应专研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掌握最新的审计动态,遵循审计教学的内在规律,顾及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精心设计导学及助学方案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 二 )学生对审计流程的理解与整体把握 学生对于审计流程的理解与整体把握是学好审计课程的基本前提。对于实务性较强的课程而言,帮助学生理解课程的一个关键则是给学生一个整体操作流程认识。单就审计流程而言,我们可结合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实施步骤,融重大错报风险的初评、再评、终评于审计计划的制定、调整及审计程序的追加考虑过程中,将审计计划阶段、审计实施阶段及审计报告阶段的主要工作及实施步骤通过流程图的方式表现出来。教师若能结合审计风险模型将审计流程图帮学生梳理清楚的话,相信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后续章节的学习目的及章节间的关联性,而且能够较深入地理解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为何是一种科学的审计模式,该模式是如何通过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修正及其风险应对来实现审计效率及效果的双重保证的。 ( 三 )及时补充更新教学内容及时补充更新教学内容,强化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审计教学改革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随着审计环境的日益复杂及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的增强,修订后的新执业准则体系不仅确立了鉴证业务的核心地位,而且愈加强调审计人员的诚信审计与职业道德素养。因此,为提高审计教学改革的有效性,保证审计教学的与时俱进,教师应在不断更新教材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审计实践和科研,持续跟踪学术前沿问题,并将其有机地融入教学内容,使教学始终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可谓强化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但现实生活中一些财务舞弊案例及审计舞弊案例的教育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教师除有意引导学生加强对职业道德规范及法律责任基础知识的学习外,还应积极收集合适的现实经济案例资料,通过现实案例教育引导学生关注当前的审计诚信现状,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自律意识,让学生认识到诚信始终是第一要义。 会计与审计专业论文:基于任务驱动的高职院校会计与审计专业实践教学探析 摘要:文章在分析了高职会计与审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提出了基于任务驱动的高职院校会计与审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构想。 关键词: 驱动 实践教学体系 实训 会计与审计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市场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会计与审计专业的学生尽管目前就业前景尚可,但学生动手能力较差的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如何改革会计与审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怎样落实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水平都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一、高职会计与审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一) 缺乏完整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 目前,大多高职院校会计与审计实践性教学仍停留在应试教育模式上,在实践教学安排上缺乏整体考虑。实践课程之间也存在重复现象,与会计与审计专业培养目标及市场需求不相符,极其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课程设置与实践性教学目标不相适应 从目前看来,高职会计与审计专业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同生源的课程设置区别不大,普高生和三校生的基础不同,课程设置和课时的区别不够明显等。 (三) 缺少完善规范的实训教材 目前出版的会计与审计实训教材中没有给出不合理、不合法的会计资料供学生选择鉴别,这就会造成学生在观念上忽视对会计业务的审核工作。 二、工作任务驱动下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讨 基于任务驱动高职院校会计与审计专业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根据其要完成的工作任务来构筑实践教学体系,将整个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三大部分。 (一) 企业设立阶段实训的组织与实施 1.企业设立实训的内容 (1)企业名称预先登记 阶段的实训内容是让学生熟悉企业名称预先登记时应填写的申请书及所需提供的文件,模拟制作名称预先登记申请书。 (2)向指定银行入资 该阶段的实训内容是让学生熟悉向银行申请开立临时存款账户的程序及应需提供的资料,模拟制作开户所需文件。 (3)办理验资手续 此环节的实训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熟悉如何办理委托手续及了解验资报告的形式及内容。 (4)企业登记 此阶段实训内容是让学生熟悉办理登记时应提供的文件,模拟制作登记申请书。 (5)税务登记 此阶段的实训内容是让学生熟悉税务登记的程序及登记时应提供的材料,模拟制作“税务登记表”。 (二) 企业经营阶段实训的组织与实施 会计与审计业务处理能力是会计与审计人员执业的核心能力,企业经营阶段会计业务操作实训内容可包括手工会计操作实训、会计电算化操作实训、审计实训、工商年检实训、纳税申报实训和顶岗实习。 1. 手工会计操作实训 (1) 会计基本技能实训 会计基本技能实训是在学生学习会计学基础课程时所应组织的实践教学,通过此实训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其实训的组织可采用课堂操作与实验室模拟实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企业会计实训 该阶段的实训可包含单项实训和企业会计的综合实训,通过实训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企业会计各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披露的方法。 2.会计电算化操作实训 由于此项训练是在学生完成了手工会计操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实训操作的内容可用手工企业会计综合实训的素材,让学生用财务软件完成其整个核算,并要求学生将手工会计处理方法与会计电算化处理的方法进行比较,找出其异同点。 3.审计实训 审计实训是针对企业会计业务和经营管理中一般容易出现的错误和弊端,进行审计基本技能的训练。 3.工商年检实训 工商企业年检,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按年度对企业进行检查,确认企业继续经营资格的法定制度。本阶段实训可以按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年检规定制作一套企业办理年检的视频材料,让学生熟悉年检的基本程序和年检需提交的文件,并由学生根据模拟的素材制作年检报告书。 4.纳税申报实训 纳税申报的实训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熟悉网上电子申报流程、扣缴税款处理流程、征收凭证处理流程、电子报税结果确认方法和电子申报数据法律依据,由学生利用计算机和纳税申报软件制作电子报税申报表。本阶段实训可以采取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电子纳税观摹与校内纳税模拟软件操作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实施。 5.顶岗实习 该阶段的实习内容因实习单位而定,对在工商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应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进行企业的会计核算(含电算化会计处理)及财务管理(含投资、融资、收益分配等)实习,让学生亲身参与企业单位具体的财务、会计业务处理,提高学生的业务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三)企业注销阶段的实训 企业清算应当自清算结束之日起在规定期限内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其他机关申请注销登记,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其他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前,持有关证件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本阶段实训内容是让学生熟悉注销工商登记的流程及应提交的文件,由学生模拟制作“公司注销登记申请书”、“注销税务登记申报表”等表格。本阶段实训方式可以一家清算企业的资料为素材,组织学生制作企业注销工商登记和注销税务登记的申请表。 经过上述系统的训练,相信学生的专业技能将会更加全面,从而提高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能力。 会计与审计专业论文:高职高专会计与审计专业实训建设研究 摘要:为跟上会计、审计领域改革的步伐,加快和优化高职高专会审专业实训建设已势在必行。文章针对当前高职高专会计与审计专业实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定位培养目标、完善实训建设体系、优化实训教学资源、科学设置实训课程、提升教师队伍实践能力等建设措施。 关键词:高职高专;会计与审计;实训建设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环节就成为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从高职高专会计与审计专业(以下简称会审专业)实训建设的角度来看,实训教学目标和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目前就业市场激烈的人才竞争,因此必须从根本上切实转变办学理念,完善专业实训体系的构建,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 一、高职院校会计与审计专业实训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实训教学目标缺乏指导性 目前,大多数高职高专会审专业的实训教学目标主要是结合市场对会计、审计岗位的需求,加大实训教学力度,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会计、审计技术应用型人才。但在实际中,由于审计实训教学素材少、难度大,效果差等原因,明显存在突出会计,弱化审计实训教学安排,实训计划不合理等现象,致使会审专业与会计专业的实训教学在实质上没有太大区别。会审专业的实训教学目标没有细化,没有特色,使实训教学目标的指导性作用被弱化。 (二)实训建设体系构建不均衡 会审专业实训建设包含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大部分,但在实践过程中,存在这两部分建设不均衡现象。硬件建设中高职高专更为关注可直接购买或引进的实训工具建设和挂图及模型建设,而忽视教材建设,特别是参考较少需要自主编制的实践教材,如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实训教材。软件建设中高职高专更为关注易于实施的教师实践能力建设,而忽视了实训教学方法建设,特别是对案例教学、教学软件运用教学没有深入研究,对“合作制”“仿真制”实训模式盲目引入,没有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实训课程设置不合理 大多数高职高专会审专业实训课程设置是借鉴会计专业、审计专业实训课程设计的,只是简单对等安排,缺乏专业特色分析。其次,会计、审计各专业主干实训课程之间联系密切,存在一定的先后顺序,但绝大多数高职高专只关注课程知识结构上的先后关系,忽略了课程知识体系上的互补性,没有充分整合课内实训和单列实训课程,将会计和审计的实训融合寄托在综合实训上,浪费了有限的实训资源和时间,降低了课内实践和单列实践课程的效果。 (四)实训教学素材单一 目前会审专业实训教学素材存在会计实训素材一边倒,审计实训素材匮乏、单一的现象。大多数高职高专审计实训多以审计过程的单项实训项目设计为主,缺乏系统性。从仿真实训上看,审计实训软件匮乏,主要针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如《审计实训教材软件》、《审易465审计模拟教学软件》,没有涉及内部审计的实训软件,无法满足内部控制时代的岗位需求。且审计教学软件提供的案例跨越时间短,经济业务变化少,训练类型单一,多为差错舞弊的账项审计类型,无法提供对被审单位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等重要审计环节训练,与实际审计存在很多差异。 (五)实训教学资源分配不科学 会审专业会计、审计实训虽然在实训课时安排上相当,但从实训资源应用及效果上看,审计实训差很多。从教学师资分配上看,没有合理分配和运用实践型教师资源。课内实训大多由理论课教师教授,主要是针对理论要点的理解和训练,缺乏实训指导性。而“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要求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也要教授理论课程,造成单设实训课在实训课程比例逐渐增大的教改趋势下,没有足够的实践教师担任,实训课程效果参差不齐。 (六)教师队伍实训能力不足 目前各高职高专都很关注“双师队伍”建设,加大教师到企业锻炼的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实践锻炼时间短或不连续,财务、审计部门涉密等问题,老师很难真正深入系统的参与企业的账务核算、财务管理,甚至对会计流程基本的十大岗位都没有全部体验。审计实践也顶多完整参与一两项审计业务,对审计职业判断培养、审计方法的运用、重大错报风险评估,审计沟通技巧等的理解不够透彻。其三,大多数专职教师对会计、审计领域改革热点和政策走向不了解,不熟悉,知识陈旧,不能适应实践岗位发展需要,直接影响培养学生的效果。 二、高职高专会审专业实训建设措施 (一)合理定位培养目标 高职高专会审专业是“技能型”、“应用型”的人才教育,专业具有开阔的就业范围,即可从事会计工作、又可从事审计工作。基于设立初衷,专业培养定位应以就业为导向,定位于培养地区中小企业的骨干会计人员、基层会计管理人员、内部审计人员和理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员。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方向,应针对会计、审计两种岗位要求,重点提升学生会计、审计岗位的职业判断、专业基本实践技术、管理理念、软件应用能力、内部控制、资产评估等方面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建立完整的专业实训建设体系 注重专业实训建设体系的均衡发展,以专业为分界,课程为核心,实训为基础进行系统构建。硬件建设中除继续加强实训工具建设和挂图及模型建设外,应加大实训教材建设。在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两者并重,后者优先的指导下,加强实训素材组织实例化和模拟课程的制作。根据专业标准化管理的需要,规定每门课程素材的基本标准,建立课程实训教材开发制度,纳入各高职高专的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实现既符合课程的内涵要求,又利于课程间的协调。软件建设方面,重视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关注实训教学方法研究,建立研究团队,推行案例教学和教学软件运用教学,科学引入 “合作制”和“仿真制”实训模式。 (三)科学安排实训课程 课程安排是实训教学建设的基础,应依据专业知识体系特点,结合行业需求,科学组合。单列实训课程以专业必备实训课程为主,适当考虑会计和审计中运用广泛的实践技能。必备课程包括会计基础实训、中级财务会计实训、纳税实务实训、审计学原理实训、社会审计实训,增设课程是内部会计控制实训和会计报表实训,它们不仅是会计、审计岗位中广泛运用的技能需求,也是内控时代的必备技能需求。课内实训主要以补充单列实训的课程为主,如设立成本会计课内实训让学生掌握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综合实训打下基础;设立会计电算化课内实训培养学生常见会计软件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为完善会计基本技能作补充;设立内部审计课内实训、资产评估课内实训培养学生内部审计和资产评估的基本操作技能,为审计实训技能作补充。综合性实训课程则包括理财之道软件实训、、ERP沙盘模拟演练、会计实务模拟实训、审计软件综合实训,旨在培养学生的会计管理、审计分析等专业技能综合运用能力。 (四)优化实训教学资源 首先,应该充分挖掘课内实训和单列实训课程的内在联系,合理安排实训顺序,节约实训资源和时间成本。大一下学期为基本技能学习期,开设会计基础、会计基本技能实训(出纳实训)等,主要针对会计基本技能的掌握,重点是学生对手工做帐各环节实际操作的掌握和理解。大二上学期是会计基本技能巩固期,开设中级财务会计(以下简称中财)一阶段实训、成本会计实训、纳税实训等,主要锻炼会计岗位实操技能,重点是在中财实训中增加会计流程实训内容。大二下学期是会计与审计基本技能互补关键期,开始引入审计基本技能。大三上学期是会计与审计专业技能融合期,主要侧重会计综合实训、各类审计实训,会计实训结果可作为审计实训素材。大三下学期是专业综合技能巩固期,该阶段主要是专业实习,同时以导师制方式安排审计综合实训,作为毕业考核,进而实现学生多角度,多渠道的实践锻炼。 其次,分阶段、合理进行不同教师角色的分工和配合,注重教学过程的标准化。在教师队伍实践能力较弱阶段,实践课程尽量安排实践能力强的教师为主导教师,理论课老师为助教。既能保证实践课授课效果,又为理论课老师积累实践经验提供了一种途径。在教师队伍实践能力均衡阶段,则可将理论课和课内实训交由同一老师教授,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上单列实训或综合实训课。 (五)丰富实训教学内容 实训教学内容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专业素养培养方向的要求进行补充。学生综合实践技能包括基本素养、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创新技能。基本素养除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等外,应补充专业沟通能力;专业基本技能除会计和审计软件应用、会计基础规范要求的基本技能(如凭证编制、发票识别、账簿登记等)、会计和审计的基本职业判断等外,应补充基本职业道德素养培养、考取从业资格证。专业技能除了对会计、审计循环各岗位职责和岗位专业技能的把握,会计报表分析、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综合分析外、还应增加不同类别审计步骤中的专业应用文写作、专业分析方法与沟通能力的综合运用。 (六)优化实训教学方法 实训教学方法的使用应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关注学生知识体系、接受能力、学习兴趣,认真分析各实训教学方法的优劣,阶段化地推进和优化教学方法。首先,高职高专应充分挖掘案例教学、教学软件运用教学的优势,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上广泛推行。将高职高专及下属实体的财务、内部审计实例编入案例或实训教材,提升教材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其次,有效组合“合作制”和“仿真制”。由于会计和审计涉密性,“合作制”不适合进行大批量学生的实训,故应本着双赢的原则,实行订单式培养,为合作企业提供优秀的毕业生,提供企业的后续教育或高层次的专业培训;合作单位为高职高专提供老师实习岗位,提供实践素材,提供高级专业人员的专题讲座等。“仿真制”能为学生提供和实际工作一致的实践锻炼,但受会计种类单一性、业务特殊性和制作成本高的局限。故应该扬长避短,根据培养目标面对的就业主体,选择对应会计种类的仿真模拟案例,并将其放在会计、审计综合实训中,而将仿真案例中的特殊业务作为相关专业教学的案例素材。 (七)强化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这是会审专业硬件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受经济条件和环境条件限制,可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而定,最好选择校企合作方向,可跨区域引进。此外,还可以利用学校教师资源,建立理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前厂后校模式的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以模拟实训室为主,除常见的会计、审计模拟实训室外,还应建立模拟银行、模拟纳税实训室,以完善岗位及环境模拟实践。 (八)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在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提升上,应建立专职教师专业实践制度,要求专职教师每学期完成一个月的专业实践工作,并纳入年度考核。实践培训的形式,应以资源共享,提高效率为原则。首先是高职高专会计、内审部门接受会审专业的教师做兼职会计、兼职内审员等,不仅提升了专职教师实践能力,为专职教师提供了关注和熟悉会计、审计领域改革热点、政策走向的平台;同时也为高职高专会计、内审部门提供了会计、内审人才后备军和政策研究、决策分析的智囊团。其次是外部实践培训形式,可建立教师实践培训基地,到校企合作单位顶岗实习,或专职教师自己联系。 (作者单位:赵明霞、刘云珊,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赵明媛,云南省地震局结算中心) 会计与审计专业论文: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 摘要: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的发展对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为研究课题,分析了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的教学目标,总结了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模式创新原则,提出了“二元强化”的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创新模式,对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教学模式;创新 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和劳动技能全面发展,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目前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主讲,存在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目标单一、过分重视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过程程序化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模式创新进行研究。本文创新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模式,对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目标 当前,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和劳动技能全面发展,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由此可知,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主要是培养一般层次实用性会计和审计人才。结合高职教育教学内容,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主要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具体来说就是为了满足企业个性化的用人需求,培养实用型的会计与审计专业人才。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人们在择业时更倾向于大城市和大企业,会计与审计专业的人才需求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型企业的会计与审计专业的人才已经饱和,高级会计与审计专业人才比较缺乏;而中小型企业专业性会计与审计人才却十分缺乏。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中小企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会计与审计专业人才来应对巨大的市场压力,提高整体竞争实力。因此,从当前会计与审计专业的人才需求结构来看,中小企业对会计与审计专业的需求更符合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市场定位。 二、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模式创新原则 根据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目标,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模式创新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创新教育为理念,以终身教育为目标。 1.以学生为中心。传统的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沿用的也是传统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教育的师生关系,教师以自我为出发点,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模式创新要求转变教师角色,尊重学生价值观和特质的自我形成。建立一种良性互动的师生关系。根据会计与审计专业特点,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渠道,开展与实务相联系的会计与审计案例教学,让学生主动运用专业知识,创造性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是一个极具潜力的产业,以就业为导向是未来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的教育改革方向,也是构建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人才培养模式的道路。对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来说,培养的人才直接面对企业的人才需求,具有职业定向性。因此,应该根据企业对会计与审计人才的要求进行人才培养,这就要求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满足用人单位的特殊用途。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教育要改革现有学制,适当调整课时安排,为实现产学合作、订单培养打下基础,从而走向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的新模式。 3.以创新教育为理念。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的发展对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会计与审计人员要面临各种新的经济环境,这就需要会计与审计人员要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教育要以创新教育为理念,主动构建具有自我特色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性”,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有创新能力的高职会计人才。 4.以终身教育为目标。知识型的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人才应该具备较高的职业判断力、自我更新能力以及较强的沟通能力。高职教育应该树立终身教育观念,传授学习方法,让学生逐渐养成自我学习与不断更新知识的习惯和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学会了自我学习,培养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才能在多变的社会环境下自我成长,不断完善,以应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 三、“二元强化”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创新模式 根据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的教学目标,应该构建“二元强化”的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教学模式,即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双元强化。具体来说就是要明确双元目标,构建互动式课堂,注重对学生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 1.双元目标,分流教学。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课程主要分为专业核心课、专业基础课、人文素质课等。不同专业具有不同的教学目标需要,应该采用“双元目标、分流教学”的方式。具体来说,专业核心课包括基础会计、成本会计等,应该采用“二元强化”的教学方式,实行大课时,以能力主导为主,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训;专业基础课可以采用“精讲实践”的教学方式,教师精讲,并给予学生充分的实践参与到实践;人文素质课可以采用“强化训练”的教学方式,尽量减少教师讲授的比例,采用强化训练进行教学。对于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的一些选修课程则可以采用“自学辅导”的教学方式,教师发放教学大纲,划分重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针对不同的问题及时与教师沟通,通过统一考试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进行检测。 2.构建互动式课堂。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模式应该构建互动式课堂。构建互动式课堂主要是以启发式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各种教学方式相互配合,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追求师生互动良性课堂生态平衡,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互动式课堂以一种互动交流的形式把课堂气氛调到最为活跃,目的就是打开学生的思维,开放思想,创新思想。同时,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在课堂教学模式中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方面,重视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在学校、教师、社会所搭建的各种各样的实践平台上,不断的用思想与创意去培养会计与审计专业所需要的一切专业素养;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以学生为中心,强化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创建互动式课堂,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和平台,并对学生的实践活动给予评价和指导,在反复的动手实践中锻炼学生对手工、电算化、审计处理等多方面的能力。这一切都围绕“专业能力”来展开,也同样围绕“思考、创意、团结”来展开。 3.培养实务操作技能。“创意、执行力、效率是一切工作得以成功的基础。”创意、执行力、效率也是企业对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而创意、执行力、效率则取决于对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学生实务操作技能的培养。培养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学生实务操作技能可以通过建立实验教学体系、校企合作、培养订单式技能型人才等方式来进行。 实验教学是在会计与审计模拟实验室选取企业实践业务资料,按照实务工作的基本流程,让学生进行实践的教学方式,包括手工、电算化、综合等。在把握手工工作的基础上熟练应用会计和审计软件,利用电算化技术处理企业日常会计业务,并通过综合试验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同时,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打破以学校为中心的封闭技能训练模式,加强校企合作,让学生充分感受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了解会计与审计岗位的需求,从而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做出改进,实现技能与岗位的零对接。另外,在社会用人单位提出用人需求下,高职教育会计和审计专业教学可以尝试“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确定订单式高职会计与审计专业人才的具体培养目标,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出发点,加强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指导学生实践操作,强化岗位操作技能,加强岗前工作技能培训,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四、结语 目前,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主讲,存在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目标单一、过分重视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过程程序化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创新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说,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创新教育为理念,以终身教育为目标,实现双元目标,分流教学,通过构建互动式课堂,培养实务操作技能来提高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人才的实践能力,满足企业对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人才的需求。 会计与审计专业论文:会计学本科专业审计模拟实验课程的教学设计与组织 摘要:本文拟对会计学本科专业开设的审计模拟实验课程在实验内容及环节的设计、教学的组织与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探索,摸索、总结出更符合当前高校教育目标、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设计与组织方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审计学的理论与实践知识。 关键词:审计模拟实验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教学组织 随着国家对学科专业设置的改革,虽然各大财经类高校已普遍重视会计模拟实验课程教学的研究开发与实施,但未能重视对审计模拟实验课程教学设计与组织的探讨,更不用说投入足够的资金、人力进行开发研究与实施了。因此,探讨关于会计学专业审计模拟实验课程教学如何设计得巧妙合理,如何组织得高质高效就显得十分重要,其意义在于:第一,对会计学本科专业的审计模拟实验课程在明确教学目标、梳理和规范教学体系、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方面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第二,对会计学本科专业的审计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为审计学课程是审计模拟实验课程的先导课程,后者的教学需要在前者理论知识良好掌握的前提之下,对理论知识进行模拟实践与运用,帮助学生更好地将审计学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对会计学专业知识体系进行构建,完成本科学习任务。本文主要从审计模拟实验课程教学内容及环节的设计与教学的组织管理这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审计模拟实验课程的课程性质 审计模拟实验课程是会计学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也是一门集中实践教学课程,学生能够根据每个实验项目的资料,运用审计的原则和方法,亲自进行审计程序和步骤,进而培养学生洞察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技能;提高学生判断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理解所学理论打下坚实的感性认识基础。该课程主要是对审计实务工作中从审计业务约定书的签订到审计计划、实施、报告的整个过程开展模拟操作,使学生在实验环境中模拟操作审计业务,从而间接接触实际、认识实践,进而提高审计实务工作能力。 二、审计模拟实验课程的教学难点 (一)教学内容及环节设计。审计模拟实验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是教学成败的首要难点。从审计教学的实践来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规划在审计模拟实验课程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审计专业教师应按照规定程序收集、整理审计模拟实验课程教学所需资料,力求设计与安排具有代表性的实验教学模块,使之符合经济业务的真实性、逻辑性、全面性。审计模拟实验课程知识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技术性强等特点对教学资料的准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到目前为止,审计模拟实验课程教材仍然较少,教学内容相对简单,难以适应审计实务发展的需要。 (二)教学组织与管理。审计模拟实验课程教学环节的设计与组织方面往往缺乏创新性。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时,往往将自己的观点、做法直接灌输给学生,将实习过程简单化,整个模拟实验的过程相当于一次理论课的教学,学生盲目被动地编制最终需要的审计工作底稿等材料,在实验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创新性。 因此,教师需要:第一,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筛选,安排代表典型经济业务的、紧密结合实际工作的实验内容。第二,对审计模拟实验课程教学环节进行合理的设计与组织,使之符合学生掌握知识、探索知识、提升能力的学习规律,以期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 三、审计模拟实验课程教学内容及环节的设计 (一)审计模拟实验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求。第一,按教学大纲和课程要求组织教学,内容充实,能反映学科前沿知识,及时更新课程内容,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第二,综合性实验比例达100%,注重利用科研成果更新实验教学内容,能进行开放式教学。第三,课程组织与安排能理论联系实际,课内课外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寒暑期的相关实习(比如到会计师事务所实习)、社会调查以及其他实践活动,不仅为学生尽早熟悉社会实际会计、审计实务工作打下基础,更为毕业之前要完成的本科毕业论文做好选题方向及论据搜集等铺垫。审计模拟实验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审计业务约定书的签订、审计计划工作、审计技术与方法、风险评估与应对、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生产与薪酬循环审计、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货币资金审计、终结审计与审计报告。 (二)审计模拟实验课程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求。教师在筛选了难度深浅适宜的实验内容之后,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逻辑体系清晰、符合教学规律的实验环节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提出以下四种思路:第一,按审计流程设计。可分为:计划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审计等3个环节。第二,按经济业务循环设计。可分为:筹资与投资、购货与付款、生产与仓储、销售与收款、货币资金等5个环节。第三,按开展实验的项目内容设计。可分为:审计业务约定书的签订、审计计划工作、审计技术与方法的运用、风险评估与应对、销售与收款循环的控制测试与实质性测试、购货与付款循环的控制测试与实质性测试、生产与薪酬循环的控制测试与实质性测试、筹资与投资循环的控制测试与实质性测试、货币资金的控制测试与实质性测试、终结审计工作与审计报告的撰写。第四,按开展实验的形式设计。可分为:按案例分析(实训)、独立实验、综合实验等不同形式。 四、审计模拟实验课程的教学组织与管理 (一)教师在课前的准备工作。第一,通过对已有研究文献资料的查阅和梳理,分析得出审计模拟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环节设置以及组织安排。第二,通过分析总结同行以往承担审计模拟实验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学经验,对授课教师们的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吸取优秀的实验教学经验。 (二)审计模拟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组织与管理。 1.分组开展实验。将学生按3―5人组为一组,将全部学生划分成若干实验小组开展实验。每一实验小组可以推选出一名“固定”的组长,也可以由组内成员按实验项目的不同“轮流”当选组长,以负责实验组任务的合理分工及实验内容的按时完成。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实验项目相关理论,布置了实验任务之后,各小组开始进行小组讨论部分及实验项目组织实施部分。实验组组长此时承担了本组开展实验的组织任务,将需要完成的任务与组内成员一起做好实验资料相关信息的搜集工作、任务的划分、进度的把控,最终实现组内实验任务的及时完成和成果递交。 2.个人开展实验。由每一位同学独立完成所有的实验项目内容,并以个人为单位递交实验成果。这种方式使得每一位学生没有可以“搭便车”的机会,在教师讲授实验相关理论并布置了当次实验任务后,完全由个人主动搜集实验资料相关信息,充分回顾所学审计理论,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厘清思路,最终完成实验任务,递交每次实验成果。 (三)课后对学生的意见搜集与教学经验总结。 1.课后对学生的意见搜集。在课程的开设过程中,通过积极观察实验效果,搜集学生对本实验课程的意见,在师生教学互动的同时,不断总结和吸取经验,以提升实验教学效果。例如,可在本课程的全部实验结束且学生已递交所有的实验成果之后,要求学生撰写一份“实验报告”,该报告至少包括以下要素:实验时间、实验目的与意义、实验内容、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对本实验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实验收获及心得。再如,可以请学生在实验结束后填写一份表格(见表1)来搜集学生对本实验课程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2.审计模拟实验课程教学经验的总结。第一,需要从实验内容及环节的设计方面、教学组织与管理方面以及其他方面来积极总结分析。第二,由于审计模拟实验会分若干项目进行开展,会因教学内容的安排及环节设计不同而分为若干阶段,因此,教学经验的总结应该在每一阶段实验完成之后及时总结,以便下一阶段实验项目开展时收效更好。第三,在每一轮次的审计模拟实验课程的全部实验项目完成之后,将本轮审计模拟实验课程的经验体会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并积极与同行“交流切磋”,开展教学研讨,撰写教学论文。 五、结束语 审计模拟实验课程是一门具有一定专业技术难度、且理论性和实践性紧密结合的综合性课程,讲授难度大,对于会计学本科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围绕实验环节的教学设计与组织,精心规划教学内容,合理而巧妙地设计各个教学环节,组织学生按实验教师预设的思路完成实验内容的同时,探究如何做到更好地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模拟实践锻炼中主动探索之前所学理论知识的运用,自觉对先前所学的知识加以巩固,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与同学合作完成任务的协作能力,进而有益于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希望通过不断的探索研究,能够使审计模拟实验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更为丰富,教学环节设计与组织更为合理,实验效果更利于学生全面掌握审计学的理论与实践知识。 会计与审计专业论文:高职院校会计与审计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策略 【摘要】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的会计与审计专业每年的毕业生数量庞大,但在就业市场上却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比如:在与人交流、合作、解决问题等职业核心能力上都存在缺陷。职业核心能力是伴随就业者一生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只有不断提高会计与审计专业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才能使毕业生适应工作岗位和就业环境的变化,成为真正的高技能型会计与审计人才。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核心能力 职业 策略 一、高职院校会计与审计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意义 1、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内容 职业核心能力是指从事各种职业活动必需的,能适应各种工作岗位不断变化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基本能力,是就业者实现职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具备的要素。就业者只有具备职业核心能力,才能从事与其专业不同的其他工作岗位,并且依靠综合素质发挥自己的才能。因此,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已成为用人单位招聘各种专业毕业生、考核单位员工、决定单位员工晋级的基本因素。职业核心能力通常要求在与人沟通、合作、解决发生问题、自学、创新等能力。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强调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纲要》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实践、创新等能力,要求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动手动脑、生存生活、做人做事等。就高职院校的会计与审计专业来说,应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便增强学生在职业生涯中求职竞争、职业发展的未来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在会计与审计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该包含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训练,使毕业生将来能够适应岗位和环境的变化,成为真正的创新型的会计与审计人才。 2、加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意义 第一,加强高职院校会计与审计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高职教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人力资源建设的质量的高低,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会计与审计人员时,必须培养学生的适应、自我学习和创新等方面的职业核心能力。第二,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有利于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高职院校在会计与审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更要重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会计与审计职业的毕业生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可,用人单位更看重学生是否有较强的就业适应、团队合作、角色转换、与人沟通等职业核心能力。第三,加强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与审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压力很大,学生往往只注重专业能力,而忽视了自我学习、解决问题、创新等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所以学生将来很难适应因经济结构调整造成的人力资源结构的变化。 二、高职院校会计与审计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现状 1、还不能准确地认知职业核心能力的本质 随着高职教育理念的转变,培养会计与审计专业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已成为高职院校为社会造就会计与审计人才质量的必由之举。但是,目前不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在校学生,对学生必须具备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却缺乏明确的认识,没有认识到职业核心能力在培养会计与审计人才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更没有明确的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方案、教学模式等方面的系统认知。 2、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途径单一 高职院校一般通过系统培训和自学探索两种方式,培养会计与审计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而目前大部分学生主要以系统培训为主、自我学习为辅。在系统培训中,很多教师没有实践经验。学生希望学校能够增加实训课时,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能自我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学生所需要的软硬件设施的条件却很差,不能满足实训基本要求。 3、职院校师资水平不高 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以高水平的师资作为后盾。会计与审计专业的教师的实践经验严重欠缺,“双师型”教师极少。会计与审计专业的高职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本身拥有丰富的会计实践操作经验。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大学毕业后就直接走上讲台,授课过程中的学理气息很浓。 4、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缺乏系统和重点 由于人力资源流动的日益频繁,劳动者经常不再终身从事一份职业,而是有更多的机会去选择新的职业。职业的转变要求就业者具有较强的角色转移能力。然而,当前会计与审计的高等职业教育往往只对学生进行专业能力的培养,忽略了职业核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专业能力培养方面,又过于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5、没有评价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专业机制 高职院校没有将职业核心能力作为会计与审计学生的独立的考核模块。由于会计与审计专业学生大部分在校时间都耗费在专业学习和会计资格考试上,所以学生排斥职业核心能力的考核。因此,不论是在课程设置,还是会计的教学方式上,都表现出“重理论、轻应用”的倾向,没有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特色。 三、高职会计与审计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1、认识并重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一方面,高职院校会计与审计专业的学生要认识并且重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学生首先通过客观认识自己,然后设置科学合理的人生职业生涯规划。要充分了解会计工作岗位的特性以及职业发展对就业者的能力和素质的综合性要求,真正认知职业核心能力对将来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努力提高会计与审计专业学生对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强烈意识。另一方面,高职会计与审计专业的学生要主动参与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不仅要积极参与到学校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课堂教学环节中,更要参与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如勤工助学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社团活动、社会考察学习等,全方位、多途径地加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2、正确定位,优化专业与课程设置 会计与审计专业的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为根本任务。高职会计专业的教育要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会计与审计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高职会计与审计教育必须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依托工学结合,不断探索新的科学的会计与审计人才培养模式,主动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把学生的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具体做法:首先,高职院校在设置会计与审计专业时,要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深入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开展调研,针对会计职业岗位灵活调整课程设置;其次,高职院校在设置会计与审计专业时,要充分考虑到服务于区域经济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最后,高职院校在设置会计与审计专业时,应形成自身特色。学生在会计的顶岗实习过程中,学校应建立配套管理制度和监督评价机制,避免出现学生放任自由和当廉价劳动力使用的现象,要切实保证将顶岗实习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有效结合。 3、将职业核心能力内容融入专业教学过程中 第一,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和会计专业教育进行有效结合。在培养学生会计专业技能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工作过程或岗位工作为依据,设计课程,同时将职业核心能力的各个要素设置成可量化的指标,便于操作和考核。第二,除了传统教学方法以外,教师还可以灵活使用扩展小组法、旋转木马法、项目教学法等更有利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让课堂更加丰富有趣。第三,把高职会计与审计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融入会计实践教学中。在实践中,要让学生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等职业核心能力。因此,会计与审计专业学生参与的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是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最佳平台。 4、促进会计与审计专业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是目前高职院校加强会计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薄弱环节。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根据培养会计与审计人才的要求设置,不断更新校内实验实训中心的设备以及财务会计及管理软件,确保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能进行有效的培养;另一方面,学校应积极寻求与企事业单位工学结合的机会,建立稳定的实训基地。 5、大力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 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培养会计与审计人才的最重要的人力资源。目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会计与审计专业的实践教学能力很弱,“双师型”教师十分缺乏。面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新目标,会计专业教师队伍的不适应现象日趋严重。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改革高职教师管理体制,建立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多途径补充合格高职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师队伍,加强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还可以定期聘请企业、事业里有关会计与审计专业的专家来学校讲座,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 6、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多元教学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在培养会计与审计人才过程中,应该建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评价机制。这种评价体制最重视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其主要目的: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会计专业操作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工作适应能力和社会竞争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创新型人才的需要。高职院校会计与审计专业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评价考核,应该与会计与审计的专业知识教学评价相结合,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多元化评价体系。依照以能力为本位的多元教学评价体系,要求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估。首先,由教师在日常会计与审计教学活动中或者在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的工作场所中进行评估;其次,由企业对学生在实习单位的具体表现进行评估;再次,在评估中,还要包括职业道德修养、企业文化等无形因素的评估。通过反馈的结果,来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客观的评价,通过反复的评价和评估,来促使会计与审计专业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建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评价体系标准,有利于实现会计专业的学生初次就业、以后的再就业和遇到的岗位转换。在评价中一定要遵照公平性和灵活性的原则,给予学生客观公平的评价。 会计与审计专业论文:地区高职会计与审计专业论文 一、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分析 1.行业的从业人员基本情况在所调研的单位中,会计从业人员主要以年轻人的为主,其中也有个别单位的出纳和主办会计是年纪比较大的,而且是属于公司元老,所以这类公司的财务部门近三年基本没有招聘新人,而且近几年也没有招聘新人的计划,其他单位财务部门人员流动性还是比较大的,近三年财务部门的人员都有所变动,其中,出纳岗位变动的频率最大。 2.对应的职业岗位分析根据调研的情况,目前企业有关会计类的岗位主要以下几个,每个岗位具体的能力要求如表3所示。 3.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分析(1)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江苏省从2014年开始一年组织两次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上半年和下半年各进行一次。考试科目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会计电算化三门课程,均采用计算机考试(三科连考),另外,珠算五级按照《全国珠算技术等级鉴定标准》进行。对于企业而言,在招聘会计人员时,一般都要求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这是会计专业毕业生的敲门砖,所以这个资格证书相对于会计与审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所设计的考试科目在我们现在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有安排,但是,在课程的设置时间上应该作适当调整。就近几年的情况来看,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通过率还不是很高,每年江苏省的通过率基本在30%-40%,所以,将这个证书作为会计与审计专业学生毕业必备的技能证书似乎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江苏省的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从今年开始为一年考两次,这样我们学生考试通过的比例会有一定幅度提高。(2)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会计职称考试)目前,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分为初级资格考试和中级资格考试。报考参加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了具备基本条件(会计从业资格证)外,还应具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高中毕业以上学历。考试科目为《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我们的学生在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后书就可以报考初级资格的考试,对于会计与审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凭借学校里的专业知识还是可以应对初级职称考试的。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对于会计与审计专业毕业的学生来说要工作满5年才能报考,所以,我们应该在校的时候,让学生把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相关科目: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这三门课程学扎实,以备将来的中级职称考试。 二、调研结论 (一)培养目标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应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强实践能力、满足基层需要的中级应用型财务会计人员。定位于中小型企业各会计岗位直至会计主管;应能熟练进行会计信息处理,熟悉相关的会计法规、会计制度、中小企业税收筹划。 (二)职业面向与培养规格高职会计与审计专业的毕业生主要的就业单位还是以中小型企业的基本核算岗位为主。此次调研的企业基本都是中小型的企业,包括现在我们有部分在外面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也都是集中在中小型企业基本核算岗位,所以我们培养的高职会计与审计专业的学生还是应该以基本技能为主。通过前期对行业的调研,高职会计与审计专业人才培养规应该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如表4所示。(最高规格总体上说“应达到会计师水平”)根据此次调研,在课程的设置上,我们更应该注重会计基本技能的培养,从曾经做的一份调查中也获得了相同的信息。从上表中我们同样可以发现会计从业人员认为目前专科学历教育主要满足的是会计基本核算岗位,这点得到绝大多数调查对象的认可,占到75%。这也就提醒我们,高职会计与审计专业的教学应该重点针对会计基本技能展开教学。另外,统计中占40%和48.33%的会计从业人员也认为通过努力、经验的增长等,专科学历人员一样可以胜任总账岗位和一般财务总管,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还要注重发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进一步提升打好基础。仅占9.17%的人员认为专科学历人员可以胜任财务总监岗,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专科学历对财务总监岗位来说相对薄弱。因此,高职会计与审计专业在课程的设置上应该注重基本技能的培养。 会计与审计专业论文: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创新教学模式 一、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目标 当前,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和劳动技能全面发展,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由此可知,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主要是培养一般层次实用性会计和审计人才。结合高职教育教学内容,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主要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具体来说就是为了满足企业个性化的用人需求,培养实用型的会计与审计专业人才。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人们在择业时更倾向于大城市和大企业,会计与审计专业的人才需求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型企业的会计与审计专业的人才已经饱和,高级会计与审计专业人才比较缺乏;而中小型企业专业性会计与审计人才却十分缺乏。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中小企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会计与审计专业人才来应对巨大的市场压力,提高整体竞争实力。因此,从当前会计与审计专业的人才需求结构来看,中小企业对会计与审计专业的需求更符合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市场定位。 二、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模式创新原则 根据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目标,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模式创新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创新教育为理念,以终身教育为目标。 1.以学生为中心。传统的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沿用的也是传统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教育的师生关系,教师以自我为出发点,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模式创新要求转变教师角色,尊重学生价值观和特质的自我形成。建立一种良性互动的师生关系。根据会计与审计专业特点,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渠道,开展与实务相联系的会计与审计案例教学,让学生主动运用专业知识,创造性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是一个极具潜力的产业,以就业为导向是未来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的教育改革方向,也是构建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人才培养模式的道路。对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来说,培养的人才直接面对企业的人才需求,具有职业定向性。因此,应该根据企业对会计与审计人才的要求进行人才培养,这就要求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满足用人单位的特殊用途。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教育要改革现有学制,适当调整课时安排,为实现产学合作、订单培养打下基础,从而走向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的新模式。 3.以创新教育为理念。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的发展对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会计与审计人员要面临各种新的经济环境,这就需要会计与审计人员要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教育要以创新教育为理念,主动构建具有自我特色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性”,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有创新能力的高职会计人才。 4.以终身教育为目标。知识型的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人才应该具备较高的职业判断力、自我更新能力以及较强的沟通能力。高职教育应该树立终身教育观念,传授学习方法,让学生逐渐养成自我学习与不断更新知识的习惯和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学会了自我学习,培养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才能在多变的社会环境下自我成长,不断完善,以应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 三、“二元强化”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创新模式 根据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的教学目标,应该构建“二元强化”的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教学模式,即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双元强化。具体来说就是要明确双元目标,构建互动式课堂,注重对学生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 1.双元目标,分流教学。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课程主要分为专业核心课、专业基础课、人文素质课等。不同专业具有不同的教学目标需要,应该采用“双元目标、分流教学”的方式。具体来说,专业核心课包括基础会计、成本会计等,应该采用“二元强化”的教学方式,实行大课时,以能力主导为主,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训;专业基础课可以采用“精讲实践”的教学方式,教师精讲,并给予学生充分的实践参与到实践;人文素质课可以采用“强化训练”的教学方式,尽量减少教师讲授的比例,采用强化训练进行教学。对于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的一些选修课程则可以采用“自学辅导”的教学方式,教师发放教学大纲,划分重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针对不同的问题及时与教师沟通,通过统一考试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进行检测。 2.构建互动式课堂。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模式应该构建互动式课堂。构建互动式课堂主要是以启发式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各种教学方式相互配合,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追求师生互动良性课堂生态平衡,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互动式课堂以一种互动交流的形式把课堂气氛调到最为活跃,目的就是打开学生的思维,开放思想,创新思想。同时,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在课堂教学模式中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方面,重视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在学校、教师、社会所搭建的各种各样的实践平台上,不断的用思想与创意去培养会计与审计专业所需要的一切专业素养;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以学生为中心,强化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创建互动式课堂,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和平台,并对学生的实践活动给予评价和指导,在反复的动手实践中锻炼学生对手工、电算化、审计处理等多方面的能力。这一切都围绕“专业能力”来展开,也同样围绕“思考、创意、团结”来展开。 3.培养实务操作技能。“创意、执行力、效率是一切工作得以成功的基础。”创意、执行力、效率也是企业对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而创意、执行力、效率则取决于对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学生实务操作技能的培养。培养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学生实务操作技能可以通过建立实验教学体系、校企合作、培养订单式技能型人才等方式来进行。实验教学是在会计与审计模拟实验室选取企业实践业务资料,按照实务工作的基本流程,让学生进行实践的教学方式,包括手工、电算化、综合等。在把握手工工作的基础上熟练应用会计和审计软件,利用电算化技术处理企业日常会计业务,并通过综合试验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同时,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打破以学校为中心的封闭技能训练模式,加强校企合作,让学生充分感受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了解会计与审计岗位的需求,从而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做出改进,实现技能与岗位的零对接。另外,在社会用人单位提出用人需求下,高职教育会计和审计专业教学可以尝试“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确定订单式高职会计与审计专业人才的具体培养目标,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出发点,加强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指导学生实践操作,强化岗位操作技能,加强岗前工作技能培训,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四、结语 目前,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主讲,存在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目标单一、过分重视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过程程序化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创新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说,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创新教育为理念,以终身教育为目标,实现双元目标,分流教学,通过构建互动式课堂,培养实务操作技能来提高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人才的实践能力,满足企业对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人才的需求。 作者:何秀娥 单位: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会计与审计专业论文:关于高职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论文摘要:针对高职会计与审计专业实践性很强的特点,在对高职会计与审计专业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实践时,必须再造该专业的教学模式,优化课程体系,以保证培养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论文关键词:高职;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改革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进行教学改革。会计与审计专业是自治区的特色专业,我校根据本专业的实践性特点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强化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将工学结合作为会计与审计专业人才培养建设的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经过三年的实践与探索,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改革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基础 会计与审计专业设置明确,办学定位准确多年来,会计与审计专业的教学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积极探索推进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自2005年以来,会计与审计专业通过专家论证等多种方式,与企业专家合作,不断修订专业培养标准,以“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有一技之长的创业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比较成熟的“双线双标”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建设成效显著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2006年以来,我校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结合经济发展及社会对会计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了会计与审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师资团队结构合理我校会计与审计专业现有专职专业课教师11人,其中副教授5人,占45%;11个专职教师都具有职业资格证书,其中具备高级技术职称的教师3人,占27%;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6人(含在读1人),占55%;有三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5人,占45%。除此之外,从行业企业聘请了5位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能手担任兼职教师。目前,会计与审计专业已形成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社会声誉高、充满活力的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 实训实习条件可基本满足职业教学需要为配合课程教学,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我校积极加强实验室与实训基地建设,加大对外交流与合作,与校外企业建立了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生产性实训基地。目前,会计与审计专业拥有3个校内实训室,9个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校内模拟实训室设备先进,实习实训资料齐全;校外实训基地运行正常,基本上可满足学生观摩、顶岗实训实习的需要。 建立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我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不断强化质量意识,尤其是不断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重视过程监控,吸收合作单位参与教学质量的评价,初步形成了以学校为核心、行业积极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教学改革的措施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从2007年开始“2+1”专业改革的试点工作,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改为两年,一年为顶岗实习时间,但是试点一年后,我们还是恢复了三年制,因为在体制和机制上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原有课程取舍、教学课时增减等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从2008年开始,我校按照“知能兼备,德业双馨”的会计与审计人才培养要求,以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了“双线双标”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三年学制内,按照“双线双标”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第一至第四学期,主要进行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学习,开设的课程有《会计职业基础》、《会计法规与职业道德》、《实用企业会计》、《成本会计实务》、《纳税实务》、《经济法实务》、《财务管理实务》等,这些课程在具体实施中,按照“15?3”的比例分配课堂教学与集中实训的周数,前12周主要进行课堂教学,后3周在校内实训基地集中进行实践实训;第四、第五学期主要实行滚动式生产性实训,通过校企合作建立的记账公司,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各班进行3~4个月的滚动式企业实际业务的记账训练,第六学期安排3个月的毕业顶岗实习。 大力开展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建设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我校围绕会计与审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对实践教学手段、实践教学方法、安全和管理进行综合安排,做好实训基地的建设与运行,落实校内仿真实训、生产性实训、顶岗实训计划,加强管理,保证教学功能的最大化。与此同时,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也要形成系统,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扎实的理论功底,为行业培养完整的“社会人”,而不是片面的“职业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将会计实践教学贯穿于学生专业学习全过程,合理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是培养“就业能上岗、上岗能顶岗”的会计与审计专业人才的关键措施。为体现基于会计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设计融学习过程于工作过程之中的职业情境,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和更新教学实训项目,我校充分利用学院校内会计综合实训基地,并综合运用其他校内实训室如商务模拟公司实训室及校外实习基地,实行课程实训、专业实习、单证模拟实训、税收实训、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手工、电算化)、生产性实训、毕业前半年全真职业环境顶岗实习有机结合的,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的渐进式全程实践模式,以培养锻炼学生综合运用多门课程、不同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判断能力和实践能力。 校企深度合作,互惠双赢我校于2004年与乌鲁木齐和正财务咨询有限公司签约,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多年来,双方密切合作,企业接收我校毕业生顶岗实习、提供就业岗位上百人次。2009年4月,学校与乌鲁木齐和正财务咨询有限公司达成了初步意向,签订了合作协议书,成立了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和正记账中心,将乌鲁木齐和正财务咨询公司的部分记账业务打包引进学校,由学校提供场地、设备和员工(学生),由企业提供业务和技术支持,校企双方共同管理,由专业教师负责对学生的业务操作和指导。在这个过程中,学校为学生提供生产性实训场所,提供真实业务操作的平台,同时提高了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水平;企业通过这种合作模式节约了场地租金,节约了聘请员工的成本,学校与企业实现了互惠共赢。 校政合作,服务社会为加强会计专业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会计专业人员的学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完善会计专业技术人才选拔机制,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与乌鲁木齐天山区财政局协商,充分利用我校会计与审计专业雄厚的师资力量,于2008年1月成立了乌鲁木齐天山区财政局会计事务服务中心。中心承担了天山区的会计从业资格报名、会计职称考试报名、会计从业资格办证及普查工作等,并开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会计实用技术培训、会计职业资格考前培训等项目,成为我校会计与审计专业校政联手、服务社会的一大特色。一年多来,这些专业项目的开展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好评,专业服务范围不断扩大,辐射面不断拓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校的声誉和知名度,已经体现出了强大的社会服务功能与辐射功能,发挥了强大的社会效益,提高了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为今后广泛开展专业社会服务提供了平台。 教学改革的启示 我校开展教学改革以来,一些工作未能达到预想的目标。其原因,一是教学改革没有找到合适的深度合作的企业;二是学校人员的重视程度及教师的投入参与度不高。许多教师工作中存在惯性与惰性,不能及时根据社会需求更新教育观念,调整教学方法,也成为教学改革成功的障碍。要使教学改革取得成功,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新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核心要有效解决高职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要寻找到与学校在人才培养方式上具有共识的、有较强的培训和管理能力的合作企业,只有通过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才能保证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是关键人才培养方案是推行高职教学改革的行动纲要和教学指南,因此,高职教学改革能够实现的关键就是要做好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一方面,要与合作企业共同商讨人才培养方案,直接获得用人单位的信息和认同,使方案具有可行性和实践性;另一方面,要科学合理地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基于工作过程、业务流程或工作岗位的课程体系,处理好培养学生素质与技能的关系,处理好培养学生专项操作技能与综合职业能力的关系,更要处理好培养学生职业岗位的针对性与职业岗位的迁移能力的关系。 建设“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是保证高职院校的教师是办好高职教育的关键,高职教育教学理念的落实、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改进等都要依靠教师。因此,建设一支“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是高职教学改革成功的重要保证。高职教育要求教师既要当好课程的主讲人,又要熟悉本行业的业务工作;既要做理论教学的教师,又要充当实验实训教学的指导者;既要当教学工作的实践者,又要成为教研领域的改革者;既要当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又要成为本行业技术改造和科学研究的探索者。因此,办好高职教育的关键是不断提高专任教师中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和有企业经历教师的比例,同时,使专业教师中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兼职教师能够满足教学实施的需求。 会计与审计专业论文:试论我国会计与审计人才需求和高职院校会计与审计专业发展 论文关键词:会计与审计 经济管理 论文摘要:就高职院校会计与审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而言,以培养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实务操作,在培养中突出“强实践、善实务、能创新”的要求,因此,在专业教学中应根据目标进行教学研究、分析。 会计与审计学专业是经济管理学科的重要组成,其中融合了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审计等各方面的内容,该专业主要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及社会中介组织中从事会计、审计实务工作的实用性人才。 高职院校作为实用性人才培养基地,当然要承担为会计与审计系统输送各种类型的、掌握会计与审计专门知识和能力的人员的重任。事实上,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在为如何培养合格的会计与审计人才进行积极探索。根据现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对会计与审计对象的选择,对合格会计与审计人才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评估:一是会计与审计人才总体的合格性,即会计与审计人才在总体数量和总体结构上要满足不同会计与审计主体对相应会计与审计对象进行审查和评价以有效实现其审计目标的需要,培养的审计人才既要满足企事业单位、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三大审计主体不同需要,也要满足各个重要行业的特定需要。二是会计与审计人才个体的合格性,即会计与审计人才的知识和能力必须满足财政财务信息真实性、财政财务活动合法性、经济管理活动有效性的复合性要求,无论是会计、审计人员,都必须掌握相应知识和能力。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与审计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上述要求,折射出现行高等职业院校培养模式弱点。 针对行业的需要,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很早就认识到会计与审计教育事业的产品是会计与审计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应服务和服从于经济建设和会计与审计事业的发展。为此,我院会计与审计学专业不断研究审计人才需求的变化,并以此调整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手段,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一、会计与审计人才的需求 根据国家会计与审计人才的需求预测,会计人才的高层次要求增多,审计机关审计人才,尤其是高级审计人才供求矛盾非常突出。随着审计业务比重的增加,审计机关产生了新的人才需求。因此,会计与审计学专业立足国家审计,开发特色课程,实施特色教学,树立专业品牌,近年来该专业先后开发了基础审计、财务审计、审计电算化等特色课程,与时俱进,重点突出会计与审计实训。随着经济发展、市场竞争激烈和企业制度的建设完善,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意识到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会计与审计人才的需求也将有明显增加。据了解,我国大约需要35万名会计与审计学方面的专业人才,但目前只有执业人员5万多名,且其中一大半得不到国际机构的认可,人才缺口很大。在未来10年我国需求的15类人才排行榜中,会计与审计学方面的专业人才位居榜首。从历年的就业情况来看,该专业就业层次较高,并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就业率。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及我院现况 资料显示,我省十所高职院校里只有有2所设置审计专业或审计专业方向,有6所设置了会计专业,这只是会计与审计学科的一个分支,而且是设置在管理学专业之下,从2所高职院校会计与审计专业设置来看,对会计与审计人才以培养社会审计人才为主,而这种专业设置,缺乏对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专门审计人才培养的功能,会计与审计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审计人才总体合格性的要求。 可以推断,我国高职院校审计人才培养总体结构体现出以下主要特征:一是我国高职院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一些高职院校要么没有会计与审计类专业,要有就是注册会计师培训;缺乏所有会计与审计主体人才的培养功能;更加缺乏包括行政事业会计与审计、财政税务会计与审计、金融保险会计与审计、工程投资会计与审计等所有会计与审计门类人才的培养功能。二是我国会计与审计人才的培养以管理学专业为背景,会计与审计人才的培养中难免受管理学理论、思想、的制约,以管理学为背景的会计与审计人才培养机制,难以培养出既有会计操作技能,又能进行财政财务审计,又有绩效、效益审计知识和能力的复合性人才;作为学科来说,也难以形成促进审计与会计以外的其他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的平台。 三、根据社会对审计人才的需求,调整高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 会计与审计专业优势经过多年建设,会计与审计学专业已经成为我院品牌专业,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会计与审计学专业划分为基础审计、财务审计、绩效审计和资产评估四个专业方向,体现了审计学专业结构比较完整和全面的特点,突出了审计本质性的内涵,而省内开设了同类专业的其他院校,大多将其定位在社会审计方面,与之相比较,审计学专业整体架构比较合理。财会知识只能作为审计专业的基础之一,而不是全部内容,甚至不是其主要内容,现代审计理论要求我们审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必须在文、史、哲和外语、计算机等基础课教学前提下,向经、管、法方面延伸。为此,会计与审计教学内容设计也体现了宽口径、厚基础、重实用”的原则,强调会计与审计专业人才全面素质的培养,不断拓宽其知识面,增强其社会适应性,培育其猎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调适和创新能力。 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具有优良政治素质,具备管理、经济、法律、会计和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及社会中介组织从事审计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课程设置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基础审计、财务审计、绩效审计、会计电算化、审计电算化、税收实务、经济法、资产评估、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等;也包括一些实践性教学环节,如暑期社会实践、会计模拟实习、审计模拟实习、毕业实习等。我院2009年该专业的就业去向包括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部队,其中,在各级机关就业的占总就业人数的10%左右,事业单位占15%,各类企业占55%,金融单位占20%。 四、会计与审计专业的发展展望 1 充分认识管理学在会计与审计学科建设中的地位,管理学是现代审计学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必须关注管理学发展对会计与审计学的影响,把握会计与审计学科发展的新趋势。也就是说,要从现代经济管理的角度而不是从传统的财务核算、财务监督角度认识会计与审计的重要性,从会计与审计的对象、会计与审计的定位、审计与会计的关系、审计与管理学的关系、审计与经济学的关系以及审计与法学的关系等等认识现代会计与审计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特别是要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科体系等方面准确把握会计与审计学科同管理学科的联系和区别。对会计与审计的专业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在经济学、管理学学科建设的今天,可以会计与审计学专业建设为核心,带动其他学科建设。首先,要加强对会计与审计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把握会计与审计学科发展的规律。其次,要加强对会计学与经济学与审计学、管理学与审计学以及法学与审计学的交叉学科研究,科学把握审计学科发展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趋势。这样,在不会把会计与审计单独认为成为“大会计学”。 3 按照现代社会需要优化培养方案,为社会培养会计与审计专业人才。首先,要重新设置会计、审计专业作为管理学科的学科共同课程,强化经济学和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等学科基础科,满足专业培养对基础理论的需要。其次,重新确定专业主要课程,满足培养“一专多能”的综合性会计与审计人才的需要。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胜任会计与审计工作,必须对学生进行执业训练。在会计与审计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采用案例教学、模块教学,这样就能以点带面,增加学生对流程、会计、审计程序等的具体认识。同时,在本科教学的后期,可以把学生安排到会计师事务所或大型机构财务部门实习,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一毕业就能立即投入实际工作,既保证了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的效果,又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是一举两得的。 会计与审计专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在,高职院校的会计与审计学科必须建设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的模式,以培养满足不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会计与审计人才,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建筑力学论文:高职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法论文 一、教学现状与原因分析 目前,土建类高职院校学生对该课程掌握的情况并不理想。很多同学基本的力学题目也不会做,对稍难一点的,稍灵活一点的题目,情况则更糟。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学现状,着实令人忧心。经分析研究发现,学生掌握情况不好的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学生的基础较差,这是决定性的原因。大部分学生读高中时,学物理就很吃力,而建筑力学基本上是以高中物理静力学部分为基础,进行具体和深化研究。因此,他们学起建筑力学来肯定感到很吃力,并且必然会逐渐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其次,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教材,还在不断探索中,并不成熟。目前,很多高职类院校的教师,已经认识到照搬照抄本科生的教材不合理,部分教师正在努力编写适合高职教育目标的教材,但很少有教师从高职学生认知能力水平的角度出发,去编写一本适合高职生的教材。再次,教师队伍也比较年轻,经验不足。由于我国的高职教育刚刚起步,大部分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时间都较短,并且,在相对短暂的教学时间内,往往要讲授几门课,从而花费在建筑力学这门课程上的时间和精力就显得更少,最终导致经验严重不足。因此,建筑力学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二、教学改革方向 鉴于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效果较差的三个主要原因,教学改革应该针对它们展开,主要包括合理确定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 (一)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未来职业生涯知识需求,合理确定建筑力学的教学目标,不能将本科的教学目标照搬照抄过来。对于建筑力学中一些基本的概念、基本的公式,以及与后续课程有着紧密联系的知识,比如:什么是内力?什么是外力?什么是约束?以及常见静定结构在常见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图绘制,一点的应力状态等,学生必须掌握好,因为这关系到他们今后的长足发展;对于那些较抽象、较复杂、计算量比较大的知识,比如:位移计算、力法、位移法等知识,则只要求学生理解,不要求他们必须掌握,但要求他们必须能够定性分析,例如:超静定结构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图,同时必须能用常用软件进行计算,例如:清华大学袁驷教授主编的结构力学求解器。这样,学生的学习“负担”就减轻了很多,同时又不影响他们日后的发展。由于需要必须掌握的知识少了,学生就能够用相对较多的时间来集中精力学习必须掌握的知识,这样,他们的学习成绩自然能够提高,同时与后续课程的知识衔接也会相对容易。 (二)整合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确定后,就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适合高职学生认知特点的建筑力学教材还在不断探索中,因此,我们不能完全按照现有建筑力学教材的内容进行授课,而应该根据我们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确定的教学目标,合理选取并整合教材中的内容。比如:在课程绪论部分把力学科学史、科学家传记和科学新成就介绍给学生,结合图片说明建筑力学中常用的结构构件——梁、柱、索、膜、拱、扳、壳和桁架等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使学生对力学由陌生进而产生兴趣。同时,调入结构计算简图,使学生在开始学习时就对工程结构的概念有所了解,明确建筑力学的任务及其与工程结构计算的关系,引起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刚体静力学部分,应该将力、力偶、约束、平面力系的简化、平面力系的平衡等基本概念详细讲述,并通过大量的练习加以巩固,尽量确保每名同学都能掌握。在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部分,首先,详细介绍拉压、弯扭等基本内力计算内容和计算方法;其次,系统讲授静定梁、静定平面刚架、静定平面桁架和组合结构等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和内力图的绘制,这部分要多安排一些课时,给学生更多的练习和与教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确保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知识。在构件的应力和强度部分,要将抽象的应力状态理论讲清讲透,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应力状态理论,并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要将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以及构件的强度计算放在一起讲解,同时,给予学生较多的练习机会。对于压杆的稳定计算、结构的位移计算、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部分,重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能进行定性分析,能够用清华大学袁驷教授编写的结构力学求解器进行求解。总之,根据前面确定的教学目标合理整合教学内容,确保必须够用,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来学好建筑力学。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知识的直接传播者,教师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掌握程度。因此,加强建筑力学师资队伍建设,对提高建筑力学的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师资培养的方式很多,比如同时讲授建筑力学课程的有关老师可以建立建筑力学课程组,大家经常以座谈会的形式聚在一起讨论如何讲授每一堂课;或者建立老带新制度,有多年建筑力学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带一个新教师,老教师经常听新教师的课,然后给新教师提一些意见和建议,新教师也经常去听老教师的课,从中学习一些经验教训等。最终,将建筑力学授课教师的整体水平提上来,为建筑力学教学效果的显著改善提供保证。 三、结语 本文深入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效果普遍偏低的根本性原因:学生基础较差、教材不适合、教师经验不足。同时指出了切实提高建筑力学教学效果的改革方向:合理确定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只要从以上几方面进行深入改革,建筑力学的教学效果一定会有显著改善。 作者:刘中辉 单位: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力学论文:高职建筑力学教学创新初探 一、教师要素问题 事物问题的形成和产生都不是单方面的,高职建筑力学教学中的两个主体———学生和教师都存在问题。不少高职建筑力学教学教师始终抱着传统的较为陈旧的教学理念,教学观念老化,没有清醒地认识到包括教育对象在内的各个教学要素都在发生变化,始终以传统的一把尺子衡量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不同时期的学生,始终采用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不能很好地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不会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结果,教学要求脱离社会现实、脱离具体时代背景、脱离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导致学生学习非常吃力,听不懂、想不明白、理解不深入,最后失去学习兴趣。 二、教材要素问题 当前,在许多高职院校中,建筑专业所使用的建筑力学教材基本上都是依据传统的学科建设体系编写的,普遍存在学科涉及的知识比较零散琐碎,同时存在知识面涉及过于宽泛等问题,这常常导致学生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无从下手,找不到学习该学科的方法。教材过于重视内容的完整性与严谨性,过于强调对学生解题能力、计算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许多学生错误地认为建筑力学是学纯理论性的知识,实际指导作用不大,不能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建筑力学的实用性和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高职建筑力学教学改革策略探析 1.以案例为引导,注重调动学生参与意识。通过精选案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以让学生通过个人阅读、小组分析、合作探究和集体交流的形式激发学习兴趣,不断提高查找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应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讲授压杆稳定的问题时,安排学生课前了解某些建筑工地发生的事故,并让学生在课堂上提出来,进而结合所学压杆失稳的知识,有针对性地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与讨论,分析得出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哪些,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工程实例中掌握力学知识点,有力地提高学习热情。 2.优化重组知识体系,注重解决教学重点。在改革职业教育的具体实践中,要对现有的教学状况进行“辩证的否定”,然后在此基础上,优化、重组和开发教学实践活动。建筑力学的教材大致可以划分为静力学模块、材料力学模块和结构力学模块三大模块,静力学模块主要研究力的平衡,分别研究合成与平衡两个大问题,显然比较抽象和繁杂,较难让学生迅速理解和掌握,对此可以先从基础的力、力偶等基本概念入手,继而讲解受力分析,进而讨论一般力系及其简化、合成和平衡等,这样重点清晰、难点突出,使得学生的学习思路更加明确,大大增强教学效果。 3.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多媒体在教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它可将抽象内容形象直观地进行展现,可以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如:针对建筑力学知识点多、公式多、图形多、图表多的特点,引入多媒体技术,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将教学内容展现出来,促使学生可以更加形象、直观和具体地获取有关知识,增强教学效果。 四、结语 推进建筑力学教学改革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完成教学任务的必然选择,也是实行素质教育的内在需求,同时又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教学方法、措施等多方面整体思考,不断总结经验。 作者:踪万振 单位:江苏广播电视大学 建筑力学论文:高校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优化实践 本文作者:陶 莉 戴庆斌 单位: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教材层面———教材针对性不强、教学内容零散欠整合《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具有跨度大、覆盖面广、知识点密集等特点,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而好的教材是教学成功的基础。该课程教材产生之初,主要是将三大力学和四大结构直接嫁接组合,课时较多,难度偏大。近几年项目化教学教材的开发较多,但内容多、课时少、难度大之间的矛盾仍然很突出,针对高职类建筑设计专业学生而编制的该课程教材更少。教师又忽略了设计专业学生理科基础薄弱的特点,教学时没有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整合与取舍,从而导致讲授缺乏一定的连贯性与主线,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教学目标和要求难以达到。 2.学生层面———学生重视程度不够根据我院这几年招生情况分析,建筑设计专业的学生每年平均有2/3是文科毕业。加上入学专业教育的粗泛化,使学生对专业本质认识较浅,因此大部分学生会把学习重点放在建筑设计类课程上。由于从思想态度上的不重视,加上基础薄弱、课时少、学习过程中存在畏难情绪,学习主动性缺乏,反过来也影响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3.教师层面———教师教学设计不够翔实教师主要的授课对象是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培养方案中给的课时较多,教师会在两年内完成整个知识的传授,讲授知识较多较细。但该课程对建筑设计专业来讲是专业基础课,课时安排较少,教师对这种少课时低基础的教学本身不太重视也不太适应。加上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除从事正常的教学工作外,还要完成专业建设、实训室建设、教改科研等多项工作。教师投入教学的精力略显不足,教学设计不够详尽,教学方法缺乏创新,课时分配存在随意性。最终导致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兴趣不浓,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或设计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培养。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模型分析、轻实际联系。建筑力学模型是建筑结构的高度抽象化,教师教学时容易忽视对理论模型与实际结构联系的深入讲解。如果教师不能主动将理论模型与真实建筑对接起来,会使学生对力学、结构、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够深入,进而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重解题技巧、轻规律总结。结构出身的授课教师往往更注重解题方法和技巧,追求解题过程和结果的正确性,忽略建筑设计专业对力学基本概念及规律的认识和总结要求。这不利于学生对力学与结构规律的认知与掌握,更不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为建筑设计工作服务。 (3)重定量计算、轻定性分析。目前选用的《建筑力学与结构》教材主要强调学生能够技巧性地解题,重视结构的量化求解,忽略了定性判断能力的培养。由此减弱了学生对力学现象和力学规律的认识分析能力,进一步影响学生对结构选型的判断,影响了建筑设计的质量。 (4)重知识传授、轻表现手段。由于授课教师本身专业的限制,而忽略了结构与建筑关系的分析,忽略了建筑专业学生“天生”对美学的需求。课件制作、授课方法与方式的单一,加上理科技术的枯燥,都会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生状态反过来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情绪,影响教学质量。 二、基于建筑设计专业的《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教学改革 1.教学内容改革(1)根据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确定教学目标。建筑设计专业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力学和结构知识,才能完成建筑设计工作,这是成为合格的建筑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建筑师工作的范畴主要是分为建筑概念设计、建筑方案设计、建筑实施三个阶段。建筑设计专业学生毕业后,若干年内都会参加国家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考试,而其中力学与结构部分一向是考试的难点内容。因此,该课程的教学目标确定为既要满足毕业后进行正常的设计工作需要,还要满足学生中期参加注册建筑师考试的需要,并且使学生所学知识通过后序适当拓展,可以满足成为优秀建筑师的目标。根据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确定的教学目标更加清晰、易于教师执行和把握。(2)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并认真听取建筑专业教师的意见后,基于建筑设计专业知识需求特点,教师确定详讲、略讲与删减内容,紧紧围绕“适用”原则,把所需内容和知识点进行有机重组和整合,使其更加合理化和系统化。结合职业岗位需要选定的授课内容,明显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动力。为便于教学,组织相关专业教师进行教材和具有特色的案例习题编写工作,让教学内容更加清晰明了。 2.教学创新设计(1)教学模式创新设计。高职学生本身素质偏低,随着扩招力度的加大,生源整体质量正逐年下降,他们对纯理论的专业知识掌握较差。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主要采用“教、学、做、训、考”于一体的“4+1+1”和“X+1”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来完成专业知识传授和岗位能力培养的过程。“4+1+1”指前4个学期进行“X+1”教学,第5个学期进行专业集训,第6个学期进行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X+1”是将一个学期划分成四段,每一段由3—4周的课堂教学加上1周的停课集训构成,形成校内的“学习工作交替”。当一个教学单元完成后,再进行下一个教学单元学习与工作,不断重复着校内的“学做交替”,最终完成课程的学习。该课程采用“X+1”教学模式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应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2)教学方法创新设计。一是建筑设计项目引领。建筑设计的创意过程需融入文化内涵和美学追求。力学本身含有美的要素,在教学时融入对国内外代表性建筑从力学角度上的分析和介绍,可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课程首先根据建筑设计专业学生岗位知识需求,将课程内容整合成八个项目,每一项目由若干任务构成,每一任务的传授都以一个相关的建筑设计工作任务作为引领。讲授时将专业知识点融入实际案例中,通过实例分析讲解,完成专业知识传授。二是结构工作任务驱动。“设计引领”只完成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步,“任务驱动”进一步引导学生完成专业知识的掌握。首先要求学生按照教师要求,对给定的结构工作任务进行资料查阅与分析,然后教师通过讲授、设问与指导,学生通过听讲、提问与讨论等方式共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就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过程。这种教学方法既实现了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目标,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3.教学考核方案设计教学考核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检查教学效果、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改进教学工作和促进学校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以“考”促“学”,督促学生查漏补缺。为使考核客观和科学,本课程的考核采用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期末考核命题和评分要减少随意性。考核形式可多样,可开卷作答,规定学生通过参照或查找指定资料,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项目专业知识考核、项目应用考核、最终考核的比例按3∶4∶3来分配,突出能力培养。考核方案(笔者另撰文)构建坚持“能力、过程、结果”的评价原则。 三、结束语 通过对高职建筑设计专业的《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及教学质量,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实际工程应用能力都得到有效提升。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的需要,不断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坚持以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真正实现力学与结构为建筑服务的理念。 建筑力学论文:高职建筑力学课程改革论文 一、高职建筑力学课程概述 建筑力学课程是高职建筑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一般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三部分。该门课程要求学生通过相关知识学习对基本结构的内力和位移计算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能对一般的建筑工程问题进行初步分析。(一)课程设计理念高职课程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为导向,突出基础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真实的工程项目为载体,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适用当前工程技术的应用能力,服务专业课程、服务工程实际的课程模式,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课程设计,实行单元化教学。(二)课程学习目标。建立准确的力学概念,熟悉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具有熟练进行静力平衡计算的能力,具有能够进行杆件的强度、刚度和压杆的稳定性分析计算的能力,能够熟练完成材料力学的基本试验项目;培养学生抽象、推理、分析和综合的逻辑思维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三)课程性质和作用。通过建筑力学课程的学习,结合施工现场实际需要,学生可以获得较为系统的力学知识和基本的分析能力,这些知识和能力是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灵活运用知识技能完成工作、解决问题的有力保证,在教与学中对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及协作能力起到促进作用。一方面它是后续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结构抗震等专业课的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又可以解决工程中简单的力学问题,在整个建筑类课程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核心地位。 二、基于BPR理论与管理方式实施高职建筑力学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就是重新设计和安排教学的整个过程,使之合理化,即通过对原有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每个环节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和细致分析,对其中不合理、不必要的环节进行彻底变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按以下程序进行。(一)对现有课程进行全面的功能和效率分析,发现其存在问题。1.课程过分追求系统、完整,造成内容庞杂,知识脉络隐晦不清。高职建筑力学课程涵盖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的内容,知识覆盖面非常广,但其教学体系与内容基本上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形成的,课程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应用,重分析、轻综合等问题,对于力学作为应用学科的实用价值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结果是:过分追求力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使得教学内容重复、庞杂,逻辑推理过程和论证方法烦琐,学生学习倍感吃力。2.教材内容不实用。从近几年高职建筑力学教材的使用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有些教材仅仅是本科教材的简单压缩,教材各部分内容联系不紧密。二是与中职使用的力学教材差异不大,没有突出高职教材通俗易懂和实用性的特色。三是教材内容的论述条理不清晰,符号不规范,如外荷载、约束、内力和应力的符号等都未与后续专业课中的符号统一起来。四是习题设置缺少实践性,不能突出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3.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式落后,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长时间以来,教师大都已习惯了“粉笔+黑板”或是“白班+PPT”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基本采用灌输式,不生动、缺乏新意,缺乏对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同时,对学生的差异性缺乏重视,甚至不重视,教学一刀切,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力学课的兴趣和积极性。4.实验、实训内容过于单一,缺乏综合性实验。实验及实训的任务主要是验证经典理论、增加感性认识,是高职教学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但不少高职院校对于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远远不足,开展的实验项目单一,缺乏综合性实验(试验),结果是:学生在学习抽象的力学知识时,不能将知识点联系起来,也不能与实际联系起来。(二)设计新的课程改革方案,并进行效果评估。为了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的课程改革方案,必须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在设计新的方案时,需要考虑:1.编写适合高职教育和学校实际的课程教材,改革授课内容。优秀的教材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高职教材内容不能求全,应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注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强调知识的实用性,避免涉及过多的交叉问题,尤其是要合理控制内容的难度和跳跃性,讲究循序渐进。编写教材时,采用单元模式设计并分配各单元的学时(见表1),教材在内容安排上力求符合认知规律,由工程或生活实例引入,应用数理方法抽象、推理、综合,再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尽可能地应用工程实例进行说明、验证,将理论和实际有机地穿插在一起,强化应用。除让学生掌握建筑力学的基本知识外,还要让学生掌握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将知识转化为能力。2.改革教学模式。在教学中,采用“授—导—融—解—议”的教学模式,改革思路如图2所示。具体做法:传授知识—导出任务—提出情境—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讨论、总结。教学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整体,以实际工程项目结构构件实体为切入点,从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准备、施工工序、质量检测、维修加固、成本比较等一系列工作过程导出实际工程项目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自主地学习,直到解决完成相关任务、完成学习过程,随后,再通过集体讨论,将一个问题的解决进行推广、拓展,真正达到任务驱动,自主导学的教学目的。实训培养应用能力理论指导实践客观现象举一反三解决问题研讨纠偏分析推理鼓励引导课堂教学现场培养观察能力加深感性认识实验培养动力能力增强理性认识图2教学模式改革思路3.改进教学方法。建筑力学课程以“情境—启发式教学”为主体,穿插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设问讨论法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突出课程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其教学思路是:结合学校内的典型建筑物,围绕其中主要构件的施工过程,建立教学情境,使理论学习与工作能力协调一致,在学习中糅合施工图识读、施工、质量评测、加固等一系列工作过程,真正做到“教、学、用”一体化。4.调整课程教学周时数,强化课程的实践教学。为了实现“教、学、用”一体化的目标,将原来的理论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前段课时6周左右讲授静力学,后段12周左右讲授材料力学,在两段教学中间插入1-2周的实验教学及现场实训教学,带领学生走访一线施工现场。实验教学安排包括四个项目:材料的拉压实验;弹性模量测定,冷作硬化;剪切和扭转实验;梁的应力测定。现场实训教学包括:现场观察,认识构件、结构、支座,观察变形、破坏;观察构件的四种基本变形及组合变形,观察破坏现象,感受压杆的失稳严重性。(三)建设与课程改造方案。相配套的师资结构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需要对原有的师资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充实,并统一教学理念,从而推进课程建设的发展。教师结构的重组,包括学缘结构、年龄分布、学历层次、工程经验等诸多方面,具体操作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其一,制订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其二,加强岗前培训,重视师德培养,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其三,实施试讲制和导师制,发扬以“老”带“新”的协作精神,提高新进教师的教学能力;其四,组织教师参加科研活动,把握本学科的发展方向,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其五,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加社会生产实践,丰富实践经验,拓宽视野,提高职业技术能力。(四)组织实施。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第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组建结构合理、业务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第二步,完善“启发式教学”的课程标准,强化工学结合;第三步,改革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第四步,加强现有教材的修订,完善实验、实训任务书指导书;第五步,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移动互联技术开发网络课程,建好互动式课程学习环境;第六步,完善校内实训基地,改善实验条件,进一步扩大校外实训基地。三、改革效果总结课程改革有助于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能够使学生从课程改革中最大化地吸收知识的养分,培养满足现实社会需要的人才。借鉴BPR思想及管理方式,应用于建筑力学课程的改造和教学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第一,在BPR理论的指引下,传统课程的改革效率大大提高,建筑力学课程改革的建设周期是其他同类课程的50%。第二,在授课安排上,较之以往的传统教学,拥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好的教学体验感,学生普遍感到建筑力学其实不是很抽象,它确实可看、可用、有用、能用。第三,重组后的教学提升了学生的理论分析和计算能力,改善了学生的思维模式,在毕业实习反馈中,受到用人企业的好评。 总之,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课程建设必然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这就需要与之配套的指导思想,将BPR的基本理论与课程改革相结合,是一条可行的课程改革之路。 作者:孔祥刚 江怀雁 单位: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力学论文:土木工程建筑力学课程教改 土木建筑工程,无论是设计、施工,还是科学研究,事故分析,都与工程结构的力学问题相关。建筑结构技术是建立在土木工程建筑力学上的学科,建筑力学知识掌握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结构选型技术的学习和在实践中的应用。过去我们的建筑力学与建筑结构技术课程教学环节严重脱节,落后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经造成了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间存在技术空白,直接影响到建筑师创造力的发挥。为填补这一空白,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在大学的四年必须学好力学课程。 一、运用现代教学理念进行课程改革 1.针对不同的培养目标优化力学教材。在《建筑力学》中,建筑学专业的两门重要技术基础课是建筑力学和建筑结构选型课程,前者是后者的铺垫和准备。以前大量的建筑学专业力学教材,都是把建筑结构工程中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教材加以删减、精简、浓缩、改写而成,却极少考虑两个专业的学习目的和要求,有的甚至几个专业共用同一建筑力学教材。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有些学校教师着手进行教材改编,打破了以结构专业特点所形成的分类界限,并把所需各课程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新的体系,这样教材内容围绕以掌握概念为基础,以强化力学在结构中的实际应用为重点,教师在教案编写和课件制作中,就能在教学内容上合理取舍,并可以联系建筑结构工程实际选讲有特色的例题、习题和思考题让学生掌握。 2.做好备课工作。力学相对其他课程来讲理论性比较强,教师授课时要结合工程实例来讲解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来力学教材中的理论知识都是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而又为实践所用,因此,要求教师在授课时尽量把抽象的概念、理论与实际的建筑工程联系起来。如在讲结构的内力分析时可以教室的结构为例,让学生分析梁、板、柱的荷载、内力,梁的截面尺寸。在讲到结构的稳定性时,可以以施工现场脚手架的搭设、脚手架的倒塌问题等,让学生试着用力学的方法思考解决问题,学生本来对自己的专业就很期待,当发现这门课程可以用在实实在在的建筑物上时,便能真正体会到力学这门课程的重要作用,体会到力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明白作为一名工程师掌握力学的重要性。这样,即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活跃课堂气氛,实现教学互动。除此之外,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与学生交流,如当面交流、论坛交流、E-Mail等。好的互动效果不一定就只能在课堂上体现,学生需要及时向老师反馈信息,而老师也应主动地虚心地向他们咨询意见,了解如何上课才是他们最容易接受的方式,找到自己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这样,师生距离拉近了,学生学习变轻松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无形提高了。 二、改革教学观念和方法 1.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为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天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未来世界的探索精神。树立教育的主要目标是造就能创新的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所做过的事的人,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首先教师要创设条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建筑力学》的绪论课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现从古代建筑到现代建筑、从国内著名建筑到国外著名建筑,从民用普通建筑到大跨度和超高层的标志性建筑的受力分析和结构造型特点,阐明建筑力学知识的正确应用是这些建筑的成功原因之一,从而给学生后续的学习留下了期待和想象的空间。 2.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要求对每一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为他们的终身自学提供了有利的保证。在《建筑力学》课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首先要培养学生养成“多看多想”的好习惯,建筑物的设计千变万化各有特点,但万变不离其宗。在课堂讲解知识点的时候通常是多举工程案例,然后要求学生课下自己触类旁通,再通过自己对身边建筑的观察在现实中去寻找。 3.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能更深刻地理解课堂知识,并在实践中创造性的学习,以检验自己知识的正确性。《建筑力学》课程的实践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创造实践条件,引导同学们参与社会实践。比如在讲解“约束和约束反力“这一内容时,向学生举出在身边处处形成的各种约束及特点,借此培养学生由抽象到具体,再由具体回到抽象的思维方式,大大提升了学生们的学习能力。总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建立一种良好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机会,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激发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创造的灵感、创新的能力。 4.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利用结构模型、电子课件、仿真试验软件、多媒体教学设备、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数字技术,建立一整套系统科学的建筑力学多媒体教学体系,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信息多样性,多媒体软件的交互性、集成性、智能型和实时性等特征。在多媒体教学软件的阐述方式上力求浅显简明,少用高深的数学,力求用大量的图解方式来说明建筑结构的力学作用,充分展示力在不同结构中的荷载方式、力的分解方式、约束力的产生方式、应力状态、力的改向、力的分散、汇集及传递方式。以图表、图书或示意图的方式结合动画来表达抽象的思考,培养学生对于空间及建筑物的想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筑力学论文:窑居建筑力学构造研究分析论文 [摘要]通过对三门峡等地的生土窑洞进行实地调查,介绍了生土窑居的营造技术,以研究其结构和力学原理。 1生土窑居概述 生土窑居是世界上少有的,最具地方特色的建筑,是在原始土中经人工挖凿而形成的穴居居住形式,迄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我国目前仍有3000万人口居住在窑居中[1]。生土窑居具有因地制宜、施工简便、造价低廉、适应气候、可再生性强等特点;深藏于土层之中,充分利用地下热能和覆土的储热能力“冬暖夏凉”,具有保温、隔热、储能、调解洞室小气候的功能,符合生态原则,是天然的节能建筑[2]。 1•1窑居的结构特点生土窑居的结构体系完全由挖凿成型的纯原状土拱体作为窑居的自支承体系,没有任何其它支护。窑居建造大多以当地匠人的经验为依据,对所选窑址的土质特征和力学性质没有经过理论分析;对窑居没有进行正规设计;窑居力学结构性能更是缺乏科学计算。但却能够居住百年甚至数百年而不坍塌,即使在地震多发区(我国在役窑居大多分布于地震多发地带,45%的窑居区地震烈度在7度以上),建造年代百年以上窑居也很普遍。其建造经验具有长久的保存价值。 1•2窑居面临的问题生土窑居也存在一些弱点如交通不便、公共设施缺少;窑居室内通风不良、自然采光不足、潮湿阴暗;缺乏整体抗震措施,部分窑居存在安全隐患等。因此,近期很少建造,窑居营造工艺濒临失传。 1•3生土窑居的分类 1)靠崖式位于山坡、土塬沟崖地带,平伸挖掘形成窑洞。从侧面看,呈靠背椅的形式。窑门在山崖边,窑身在崖里,前面有较开阔的平地。窑洞依山势随等高线布置;也有随台梯层层后退布置几层窑洞,下层的窑顶就是上层的前厅。 2)下沉式也称为地坑院式窑洞或天井式窑洞。利用黄土的边坡稳定性,就地向下挖一个方形的地坑,形成四面封闭的地下四合院,再沿四壁向里挖横穴。这种窑洞从远处看不到,就像是平地一样,只有走近才能看到地上一个个的凹坑,向坑里一看,下面是一户户的人家。下沉式窑洞是窑洞最为奇特的一种。 3)独立式实质上是一种掩土的拱形房屋,常见的有土基土坯拱窑洞和土基砖拱窑洞。主要材料仍为黄土,类似于国外的半地下掩土建筑。在土崖高度不够的情况下,保留原状土作窑腿和拱券模胎,砌半砖厚砖拱后,四周夯筑土墙,窑顶再分层夯土1~1•5m厚。也称为人造土堡式窑洞。 2生土地坑窑居建造的几个关键问题开挖窑洞十分讲究,从开挖到建成,大致要经定方位、挖界沟、整窑脸、画窑券、挖窑、修窑、上窑间子、装修等过程。 2•1窑院的方位建窑之前,要请当地擅长天文地理的先生根据八卦上的方位依“风水流脉”来确定窑院主方向的朝向。根据每个院落周围区域的地形高度和地貌特征来确定院落的方位。2•2窑院的布局一般情况下,正窑的对面为下正窑;背对主窑,左手位置的角部部位为进出口通道,右手位置的角窑为卫生间。出入通道要包抄着院子,只要不存在通道路线“翘尾巴”、“甩尾”现象,走向可以自由布置。窑院的通道是在窑洞成型后由下向上开挖的。窑院通过渗井排水,渗井直径1m左右,根据经验,深度和地坑院的深度相等。例如,6m深的地坑院渗井打6•5m深,多出的0•5m用煤渣铺底,这样可以加速地坑院的污水雨水渗漏,获得较好的渗水效果。 2•3窑居的构筑尺寸常见的窑院深度一般为6m,院坑平面尺寸为12m×12m及8m×12m,其中前者窑坑内可挖12孔窑洞,后者挖10孔或8孔窑洞。正窑比其他窑洞要宽大,洞口高3•2m,宽3•5m;后部高3m,宽3•2m;其他窑洞口高2•8m,后部约2•6m;洞口宽3•0m,后部2•8m。窑洞的深度一般7~8m,可根据需要和宅基大小确定。窑腿尺寸的大小受窑院大小(宅基地)影响。窑腿尺寸和窑脸的关系:3m窑脸,窑腿最小2•5m;3•5m窑脸,窑腿最小3m。窑背厚度≥3m,厚度太小的话,则不能承受上面的车辆荷载。最小厚度为2•7~2•8m。太厚也不好,窑洞可能比较潮湿,通风、采光会存在问题。相邻两孔窑自洞口窑脸开始向两侧倾斜,使得窑腿的宽度沿进深方向越来越大,这样有利于受力。 3窑居的开挖过程建造前,按照道家阴阳平衡原理选方位、定座向、下线桩,择吉日奠基之后动工。 3•1挖院坑开挖时,比预先定好的院坑稍小一点的尺寸开始往下开挖。院子的其中一边要留成斜坡,以便往外运土。在挖到4m深之前都是用人挑土从坡道往上运土;挖至4m以下时,在院坑边支起一个绞车装置向上提土。对于较小的院坑,可整体开挖,边开挖边整理,对于较大的院坑,从安全和缩短工期方面考虑,在院面上划好院坑范围后,可分次开挖,先沿边开挖3m宽的深槽,直到所需深度,然后修整外侧土壁,开挖中心环岛。院坑大致挖成后,开始进行表面修理平整。 3•2打窑打窑的过程由打窑、剔窑和泥窑3部分组成。1)打窑窑院挖好土壁晾干后,便可打窑,所谓打窑就是把窑洞的形状挖出。窑匠先在坑壁上起券,券的形状有抛物线形、半圆形、尖券形,还有方、圆结合形,是由当地窑匠根据窑址的土质条件根据经验确定的。打窑时,窑匠先挖一个样板,深约50cm左右,接着由主家沿着窑匠起好的券形往里挖,开挖的洞口只能比券形小,不能大,但不必整齐。当挖到2~3m后停下,将洞晾一段时间,使洞壁新土风干坚硬。晾干之后,再继续往深处挖2~3m,再晾。重复2~3次,直到窑洞尺寸接近预定深度。打窑时不能操之过急,否则洞壁土中水分大,容易坍塌。2)剔窑依照窑券小尺寸开挖,窑洞粗挖完成后,洞壁凹凸不平,且略小于窑匠最初画的券形,这时还要请窑匠来,从窑顶开始进行修削剔出券形,然后把窑帮刮光,使内壁平整。这个过程叫做“剔窑”或“铣窑”。3)泥窑等窑洞晾干之后,接着用黄土和碎的麦草和泥用来泥窑。 3•3安门窗、扎山墙窑洞的多数部位都有特定的名称:窑口的前脸称窑脸,窑口的门、窗及窗下土坯槛墙统称为窑间子,起封护窑洞的作用;窑洞深处称窑底,窑洞之上的黄土崖体称窑背,窑背厚度通常≥3m。1)修窑脸打窑完成后,首先砌窑洞的前墙———窑脸。通常窑脸用一层砖包砌,上面还挑出一层砖或形成完美的线脚等。墙面用砖拼成图案,清晰美观。由于窑脸略向后倾斜,砖面很稳定,拼砌砖花也要由专业窑匠做才能平整美观。2)安门窗窑脸的窗下墙建起后,安装门窗抱框、门槛、中槛等,然后装上门和窗。窗多以木条订成几何形窗棂,或镶玻璃,或以纸糊窗花。门多为木框板门无任何雕饰;还有实板门、上部为透空的窗格式的门,门的上部有做成实板横批,也有做成格栅的横批,并与窗连成一体;有的窑洞对门墙稍作处理。3)扎山墙由于地坑院较深,考虑到安全方面以及防止雨水流向地坑院内,窑顶上沿崖壁边缘筑有80cm高的护墙,称之为拦马墙。拦马墙有实墙,也有镂空花的。一般情况下,主窑的拦马墙要比其他四面墙体高出一皮砖左右,并且墙上有起装饰作用的圆形构造,根据这个特点可以快速判定主窑的位置及宅院的类型。 4生土窑居的维护(以地坑窑为例)窑居建成后,需要经常维护。维护得好,可住上一二百年,维护不好,住上十几年就废了。 4•1窑背的维护黄土窑洞最怕水患和潮湿,因为黄土多为垂直肌理,在此肌理下,水的渗透能力比水平渗透力要大50倍,因此对水患要慎之又慎。通常的做法是使窑背上面与窑洞进深相同的宽度内不再种树、耕作;窑洞顶部需要经常或定期用石磙碾压,不能有杂草生长,尤其是在雨季;且使窑背向窑外方向有所倾斜,便于排水。一般情况下,麦收前碾压2~3次,用做晒场;每下一次雨就碾压一次,并且及时清理上面的杂草。公务员之家 4•2裂缝的处理窑洞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和窑脸平行方向(垂直于进深方向)的裂缝,这种裂缝相当危险,它使土体有向院内倒塌的倾向,可能堵塞出口,因而危险性较大。采用类似于基坑支护的方法来约束土体的移动,限制裂缝的发展。用若干短槽钢焊接在一长槽钢两侧,分别在窑洞前面拱顶土层的中间部位以及窑洞后部的相应位置开槽,再用钻打洞,穿入钢筋。钢筋两端过丝,一端和槽钢相连,另一端和窑洞后部埋入土体中的锚固构件相连,拧紧螺栓使土体夹紧,同时给土体施加预应力,再对开槽、洞位置作相应技术处理即可。 4•3局部发生坍塌的处理如果只是洞口部位或者洞内局部倒塌,则可以通过修复解决。具体方法:清理后先用大约40cm长、26•67cm宽,3•33cm厚的土胚,用掺加秸杆的泥做浆体砌筑出窑腿,上部弧段用楔形土坯做出拱顶,然后用掺加秸杆的泥拱顶表面涂抹一层,再往上面加层土以便使砌好的拱圈均匀受力,再往上面加土,逐层夯实。到窑顶标高附近时,采用上面叙述过的方法处理窑顶。最后再对窑洞内部进行美化处理即可。对于大面积坍塌的窑洞,可以整体填平后,恢复为耕地。此外,窑洞的小修年年有,如鼠、虫都爱在黄土中打洞,造成向窑内注水的孔道,因此需及时补豁、堵洞,补砌土坯,重新抹面。 5结语 生土窑居作为一种民居建筑形式,其营造合理、构筑巧妙、存在自然、居住和谐,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丰厚的建筑文化,更是一种生态精神。虽然它的存在受制于当地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且受到当今城镇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挑战,但是其中蕴含的生态学思想和宝贵的建筑经验,以及特定的文化传统却具有长久的价值,值得继承和发扬。 建筑力学论文:建筑力学课程案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建筑力学是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理论性比较强,内容缺乏趣味,是土建类专业课程体系中教与学难度均大的一门课程。案例教学在高职土建专业建筑力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不仅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还能将力学理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中力学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建筑力学;案例教学;实践 案例教学于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引入中国高校。案例教学法是指由教师提炼的现实生活中已经发生的一些典型案例,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建筑力学课程是一门集理论分析、工程应用于一体的专业基础课程。将案例教学应用于建筑力学课程教学,能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一、建筑力学教学引入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使职业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同时,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由于单招生招生人数的增多,职业教育出现了新的隐患,大部分单招生文化基础知识薄弱,自主学习能力和组织纪律性不强,旷课现象频繁,沉迷网络,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自卑心理较重,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建筑力学课程的理论性比较强,课程内容包含三大力学,该课程公式推导涉及诸多数学知识,是大家公认的一门教与学难度均大的课程。目前建筑力学理论教学课时大幅度缩减,以前建筑力学教学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刚开始学习这门课程时,因教师介绍了该门课程的重要性,学生开始兴趣还比较高昂,由于教学过程中缺乏师生互动,不让学生自己思考、分析与总结,学生会慢慢感觉无聊、枯燥。以前的坏毛病又体现出来了。因此,在建筑力学的教学工程中如何使复杂的力学理论深入浅出,如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而案例教学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方法。 二、建筑力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的作用 1.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传统教学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教学方式教给学生的是运用概念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学生大部分时间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案例教学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实际工程案例场景,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十分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积极性。它通过师生互动,一起分析和讨论工程案例,运用所学的力学知识解决案例中的力W问题,从而使学生获得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机会[1]。 2.案例教学能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学生缺乏学习自觉性,根本原因是缺乏责任心,而责任心是每个社会成员尤其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对学生进行责任心教育也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建筑力学的任务是解决结构安全与经济的矛盾,该课程有关内容对学生进行责任心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工程事故案例,能提示启发学生思考,除客观因素外,从主观因素来说其成因是什么?通过典型工程事故案例,学生们都能很好的认识到:“不负责任”,“水平低”。由此认识到培养责任心的重要,而培养责任心就应从现在做起,首先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认真学习才是负责任。同时,也只有认真学习,才能提高“水平”[2]。 3.案例教学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筑力学课程不但要求学生要正确理解基本概念,而且要求学生要学会用所学内容解决工程中的各种力学问题。建筑力学的主要任务可概括为解决工程结构安全与经济这对矛盾。工程事故案例包含有丰富的力学知识,它能帮助学生了解力学理论与实际工程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工程结构的不同型式、结构的不同几何形状与尺寸等均与力学知识有关,从而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提高了对力学课程的学习积极性。 4.案例教学是专业教师成长的阶梯。案例教学过程中,虽然学生活动是处于主要地位,但教师却起到了引导作用,如果没有高水平的教师指导,学生独立探讨问题可能费时过多,亦容易产生盲目性和失去主动性。因而案例教学就要求教师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具有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懂得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把视野仅仅局限于教材,应该利用身边一切有益的媒体充实自己,不断接受新知识、新理念,重视与外界交流[3]。 三、建筑力学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案例教学作为建筑力学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本质是为建筑力学教学目的服务的,案例教学应与建筑力学的理论知识有直接联系,如果案例与建筑力学内容不相符,那么这样的案例就没有任何价值,这一点是建筑力学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 2.由于很多高职生沉迷网络,所选案例应具有新颖性,对所有学生应具有吸引力,能够吸引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这样才能让所有学生很好的掌握所学内容,为今后的实践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3.由于高职学生文化基础水平较差,选择的案例要注意案例中所涉及的力学知识不能太难,要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分析与讨论,让他们从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四、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2008年1月,贵州及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时间连阴雨雪,部分地区持续冻雨天气,降雪降雨最终转化为冰凌,随着时间的推移,冰凌一层又一层地包裹高压电线,致使电线上冰的厚度都超过了电线直径的两倍,最终被电线拉断,铁塔倒塌。 问题:连阴雨雪为何压塌高压线铁塔? 分析:由于铁的密度是7.8g/cm3,冰密度是0.9 g/cm3,而冰的厚度超过了电线直径的两倍,所以电线的自重相当于增加了0.5倍,电线的实际承受荷载超出了它的许可荷载而最终被拉断。支撑高压线的铁塔被厚厚的冰块包裹,加大了自重,并承受着比平时高若干倍的高压电线拉力,而最终倒塌。 电线拉断是轴向受拉破坏:电线因结冰而沿轴向的拉力增高若干倍,而电线由于热胀冷缩已经超出设计限度,抗拉强度大大降低。 铁塔压垮的主要原因是局部压杆失稳造成的:铁塔是钢结构的桁架,主要由受拉构件和受压构件组成。受压构件受到的轴向压力不断增加,超过其临界力而局部失稳,从而导致整座铁塔倒塌[4]。 案例二: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为了获得比赛的胜利,各队负责人在选择参加比赛的队员时,首先选择一批力气大的队员,目的是有足够大的拉力把对方拉过来;然后在力气大的队员中选择体重大、鞋底表面较粗糙的队员作为最后的参赛队员,目的是有足够大的摩擦力使脚不打滑。 问题:除了上述条件外,为了赢得比赛,为什么人体用力姿势要往后倾斜?(如图1所示) 分析:物体在力作用下,除产生移动效应外,还会产生转动效应。力使物体产生转动效应是用力矩来度量,力矩的大小等于力的大小与力臂的乘积。本案例中摩擦力足够,脚不打滑,只能保证人体不产生移动,但不能保证不输。因为当作用在人体上的拉力与人体自身的重力不变的前提下,人体如果直立,则拉力的力矩大,重力的力矩小,由于力矩不平衡而导致人体向前倾斜(即转动)。所以为了增大获胜机会,人体用力姿势必须适当往后倾斜。 案例三:四川汶川地震造成了大量砖混结构严重破坏(如图2所示)和人T重大伤亡,令人痛心。从建筑和结构上来说,砖混结构建筑由于墙与梁、柱的相互约束较弱,这就决定了此类建筑强度低,抗震性能较差。 问题:同样地震烈度下为什么砖混结构破坏严重,而刚架结构却较少破坏或局部破坏? 分析:对结构进行力学分析与计算前,为了使计算简便,需将原结构进行多方面的简化,得到一个代替原结构的结构计算简图,砖混结构的内部杆件相互约束较弱,杆件连接处通常简化为铰链连接(即铰结点),铰结点的受力特点是,不能承受弯矩与传递弯矩,所以对结构强度起决定作用的内力―弯矩分布不均匀,结构上最大弯矩较大,由于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与该截面上的弯矩成正比,所以结构最大正应力大,应力越大,越接近材料的极限应力,强度就越低,材料就越容易破坏。刚架结构中梁与柱用钢筋混凝土现浇相连接,这种连接点称刚结点,其特征是,杆件连接牢固,结构变形前后,汇交点处各杆之间的夹角不变。因此,结点可以承受和传递弯矩,因而在刚架中弯矩分布较均匀,最大弯矩相对于同样尺寸的砖混结构要小。所以其强度大于砖混结构,不易破坏。实际工程中的刚架结构,杆件用刚结点连接,属于高次超静定结构,具有若干多余约束,该结构局部破发生破坏,一般不会引起结构整体破坏。 五、结语 教学实践证明,将案例教学应用于建筑力学课程教学,能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在工程实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最终获得答案,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对力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建筑力学论文:建筑力学对于建筑造型的影响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建筑行业也获得较为良好的发展空间以及广阔的发展前景。由于建筑学的发展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并且地域建筑造型也是地域历史以及当地的文化以及精神风貌的重要表现方式之一。因此开展建筑力学对于建筑造型的影响研究,全方面的探究不同的建筑力学应用方式,对于建筑造型产生的影响,可以促使我国的建筑行业不断的推陈出新,设计出更多具有独特建筑造型和建筑风格的建筑。 【关键词】建筑力学 建筑造型 影响 随着建筑理念的不断更新,人们对于建筑的建筑造型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改变。开展建筑力学对于建筑造型的影响探究,从而引导建筑造型设计人员。在应用建筑力学开展建筑造型工作的设计的过程中,设计的模式能够更加具有创新性和灵活性,从而促使我国的建筑行业所建设出的建筑造型,能够良好的保障建筑的美观性、实用性、独特性以及耐用性。 1 设计建筑造型的关键因素探究 开展设计建筑造型的关键因素探究,主要从建筑的形态、颜色以及材料的选择三个角度开展。 1.1 设计建筑造型的关键因素中的形状因素探究 建筑的形状使人们对于建筑的直接的视觉印象之一,因此建筑的形状的选择直接决定了建筑的造型是否能够成功的被人们所接受和欢迎。不同的建筑形状具有自身独特的风格以及艺术表现形式,例如杰内古城,以其独特的城堡形态设计,被人们誉为“尼日尔河谷的宝石”。 1.2 设计建筑造型的关键因素中的颜色因素探究 建筑的色彩直接决定了建筑所具有的建筑风格,不同的颜色可以使得建筑造型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也不相同。例如俄罗斯的历代的皇宫--克里姆林宫,建筑的色彩主要以红、白为主,绿色为辅,使得建筑具有豪华和壮观的建筑风格。 1.3 设计建筑造型的关键因素中的材料因素探究 建筑造型中的材料因素是决定建筑给人们的视觉体验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原木以及红砖可以给人以温暖古朴的感觉,而大理石则会给人以肃穆高贵的建筑视觉体验。 2 建筑力学对于建筑造型的影响探究 通过设计建筑造型的关键因素的研究结论,开展建筑力学对于建筑造型的影响研究。将建筑力学良好的应用于建筑造型的设计当中,可以有效的促使建筑造型的形状、颜色以及材质更能够良好的满足,人们对于建筑的,在精神和物质的两方面的需求[1]。由此可知加强建筑力学的科学性,将建筑力学合理的应用于建筑造型的设计当中,可以有效的保证建筑造型在建筑力学的应用下,美观性和实用性都能够得以良好的保障,促使建筑造型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对于建筑在精神和物质的两方面的需求。 2.1 建筑力学对于建筑造型设计的正面影响 发挥建筑力学对于建筑造型的正面影响,可以有效的促使建筑的耐用性和美观性同时得以有效的保障。研究我国的建筑风格,很多建筑的建筑风格较为简洁,应用材料也较为厚重古朴,在从力学的角度保障了建筑的稳定性以及耐用性的同时,也使得建筑所具有的气韵更加良好的发挥出来。例如我国著名的古建筑--故宫,在建筑过程中应用建筑力学建设斗拱以及额枋,在体现了故宫建筑华丽、肃穆的风格的同时,也保障了建筑的结构的稳定性[2]。因此我国的古建筑故宫良好的实现了建筑力学与建筑造型的相互统一。同时在我国的现代建筑――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鸟巢建筑中,这一建筑理念得到了良好的延续,建筑力学的应用,同样的起到了促使建筑风格更加丰富多彩的作用。 2.2 建筑力学对于建筑造型设计的负面影响 在开展建筑造型的设计过程中,也需要充分的从建筑力学上考虑造型设计的可行性。因此很多从美学上的角度思考,较为完美的建筑造型设计,由于建筑力学的实际关系,不能完全的应用于建筑的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相应的改善,否则会使得建筑的稳定性明显的降低。例如在建筑学中的等截面横梁的应用则可以充分的体现出这一问题。在著名的古罗马建筑--宙斯神庙当中,设计者考虑建筑造型的美观性,在设计宙斯神庙的过程中,所应用的横梁设计则为等截面横梁设计,保证了宙斯神庙的造型具有简洁和美观性。但是由于等截面横梁设计下的横梁的耐力性较差,因此宙斯神庙的横梁已经出现了裂缝,然而如果应用变截面横梁设计,虽然能够从建筑力学上保证宙斯神庙的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但是神庙的简洁的美观性则不复存在[3]。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建筑力学与建筑造型也会存在着对立的状况,这也是建筑的理想设计和实际应用的冲突。因此在开展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也应当充分考虑建筑力学对于建筑造型设计的负面影响,尽量选取适当的平衡点,将二者的冲突降到最低。 3 结语 开展建筑力学对于建筑造型的影响探究通过设计建筑造型的关键因素的研究结论,开展建筑力学对于建筑造型的影响研究,从建筑力学对于建筑造型设计的正面影响和建筑力学对于建筑造型设计的负面影响两个角度明确建筑力学与建筑造型的联系,可以有效的促使我国的建筑行业所建设出的建筑造型,能够良好的保障建筑的美观性、用性、独特性以及耐用性。 建筑力学论文: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力学基础普遍比较薄弱,而建筑力学课程基本涵盖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的绝大多数内容,难度较大,这些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制约了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学效果。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普通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从教材编写、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考核方式的角度,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希望能为提高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提供有益的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建筑力学;教学改革;项目化教学;网络教学;模块化 0 前言 建筑力学课程作为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学好本课程将有助于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也可以为学生日后学习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建筑力学课程具有内容多、理论性强和内容趣味性差等特点。如果始终按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安排教学,结果往往是教师讲得很投入,但由于学生缺少兴趣、课堂缺少互动和讨论,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考试及格率低。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我对建筑力学课程的教材编写、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考核方式都进行了改革和实践探索,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1 教学内容的改革 传统的建筑力学教材多是对理论力学(静力学部分)、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精简、浓缩和改写后编写而成,在教学内容上存在着许多重复和内容衔接不合理的地方,教材普遍具有理论性强、知识点多和工程实例联系少等特点[1]。许多教材没有将具体的算例和工程实践有效结合,无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导致“教与学”的严重脱节。 针对工程管理专业的特点,我在建筑力学教材、教案编写和教学课件制作过程中,内容以学生掌握基本概念为基础,以强化建筑力学在具体工程结构中的应用为重点。将教材的重心转移到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做铺垫和准备上。对现有教材的内容和讲授方式等进行合理取舍和整合,将教材内容划分为五个模块,分别为:静力学基本内容、静定结构内力分析、杆件强度计算、杆件的刚度和结构位移计算及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以便于学生掌握和理解。 2 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应该与教育思想保持一致,而传统的教育思想都将教学的首要任务放在“传道、授业和解惑”上面,将教学的侧重点放在“教”上面。课堂教学采用以教师为主的满堂灌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2]。以西京学院为例,通过“一师一优课”建设,结合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学校要求所有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以教为主”的理念变为“以学为主”的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愿,将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有机结合,加强互动式、讨论式和网络教学等方式,以引导学生形成创新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的能力,通过改变,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较明显的提升。 为此,在建筑力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积极采用了“启发式”、“对比式”和“讨论式”等诸多教学方法。注意加强了课堂师生互动,提出一些工程实际问题采用学生分组讨论、老师总结点评的方式,将课堂教学重点转移到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上。在上课前,我收集了许多与与授课内容相关的案例、图片和施工录像,并对板书和PPT等都做了精心设计。通过课前自学、课堂讲授和讨论以及课后观摩和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形式的有机集合,使班级所有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来,从而激发和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 教学手段的改革 建筑力学课程具有内容多、公式多、定理多和图形图表多的特点。在使用传统的课堂板书授课过程中,由于书写速度较慢,从而导致一些复杂公式的推导和抽象的力学概念讲解都很不方便[3]。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将多种教学手段综合运用,增加教学信息量,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难点、重点问题。我在建筑力学教学过程中对具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项目化教学 与一般数学等基础课程不同,建筑力学课程的工程背景和工程应用性一般都很强。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最好能将多个相互联系的力学问题有机的结合在一个大的工程项目中来讲解[4]。在讲授抽象的力学理论知识的时候通常是结合与所讲述知识点相关的工程案例来讲解,老师讲解完成后再要求所有同学分组带着任务讨论,讨论结束后由每组选出代表将讨论结果对全班同学做出汇报,最后由老师做出点评。例如,在讲授平面体系几何组成分析的相关内容时,我首先在课堂详细讲授几何组成分析的基本内容和三个重要规则,然后以工程施工中脚手架倒塌事故作为案例,让所有学生分组后结合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原因及改进措施。课堂中,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疑惑和问题,我再做出点评和总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2 网络教学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优势,结合课程内容制作相应的多媒体课件,改变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单位时间的知识传播量[5]。随着学校的网络系统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网络平台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系统的力学教学体系。我将自己做好的电子课件、相关的习题及考试题等上传到西京学院网络教学平台上,所有同学都可以在任何地方登录后自主学习,教师在规定的时间段安排在线答疑,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疑难问题。通过网络教学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不减少教学信息量的同时既可以精简授课学时,又可以将学生复杂难懂的力学问题变得更直观核易于理解,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所有同学的欢迎。 3.3 仿真力学软件的应用 由于多数力学问题相对较为抽象且计算量大,数学基础要求高,故多数学生普遍缺少学习兴趣。为提高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些力学问题不能在现场实验演示的情况下,在理论课程讲解之前,我首先使用力学仿真软件演示建筑结构或构件受力和变形的全过程,同时将一些试验全过程拍摄制成影像在课堂给学生演示。这种将课堂讲解和力学软件演示结合起来的教学手段,首先可以增加学生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再经过教师在课堂对理论知识的讲授,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都有了明显提高。 4 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核方式上必须考虑力学类课程的特点,单纯采用“一刀切”的笔试的评估模式,不但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而且过关率较低,对学生学习力学类课程的积极性产生影响,故必须在考试的命题以及形式上做出必要的改革。 首先,对考试题型加以改革,针对课程的特点,建立建筑力学试题库,采用教考分离的方法,将试题的重点放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上,多采用一些能发挥学生创新和实际应用能力的题型。其次,在考核方法上也必须进行大的改革,更加注重学习的过程化考核。具体做法是:将平时成绩所占比重提升为40%,采用多样化的形式评定。如作业、课堂回答问题、讨论及平时测验等;实验、实训考核权重占20%,其中实验实训态度、操作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报告的撰写均占一定的比例;期末闭卷考试所占权重为40%,采用“一纸开”等形式重点考查学生对力学核心知识点掌握的全面程度。通过这种过程化考核方式的改变,不但可以提高学习积极性、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全面地反映出一个学生的真实水平。 5 结束语 建筑力学作为工程管理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需要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不断的改进、创新和探索,找到学生学习建筑力学课程的最佳途径和方法,使学生能够掌握建筑力学相关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和实际中的建筑结构有机结合,为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建筑力学论文:中职《建筑力学》课程教改探讨 【摘 要】通过分析中职的现状,从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深化、教学思路的更新三方面,探讨及归纳了属于中职特色的一些教学改革想法,旨在提高中职《建筑力学》的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适应时代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现状,建筑力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思路 《建筑力学》是建筑工程类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三大力学于一体。就当前的中职教学状况看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学生基础知识较差,对所学知识缺乏基本的了解和足够的兴趣。②教师教学理念、方式落后,无法很好的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③教学内容繁复,课时不能被很好的利用。根据中职教育培养人才的特点,要实现从知识型向实用型培养目标的转变,《建筑力学》课程教学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 1整合教学内容 随着各种新知识新课程的增加,《建筑力学》学时的减少已成必然,那么“学时少,内容新,范围广,效果好”则应是其课程改革的方向。我们可以按照课程心理学理论并结合社会需求的实际情况对《建筑力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全面整合和改革。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时间,重新确定《建筑力学》理论的知识学习领域,依据相似的知识点将建筑力学划分为:①静力计算模块;②内力计算模块;③变形计算模块;④强度计算模块;⑤稳定性计算模块;⑥超静定结构模块;⑦几何组成分析模块;⑧动力计算模块等八个模块,以此增强知识模块间的联系,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如内力计算模块,在弹性静力学中,拉、压、弯、扭的内力分析方法相同,即都为“截面法”;变形计算模块,将几种基本变形的变形计算及刚架、桁架的变形计算放在同一章节中讲解;强度计算模块,结合前面讲的内力计算,套用既有的公式进行讲解,使教学能达到前后呼应的效果。 2改革教学方法 2.1多媒体与板书并用教学法 合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实现《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手段创新的重要途径。多媒体课件以展示图片及动态图像为主,如将各种钢筋、工程中各种截面形式的构件、节点区配筋等拍摄下来插入课件,或将一些不方便用板书形式讲解的内容制成动画,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但是,如果教学皆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而忽略板书教学的重要性,那么就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甚至可能比完全采用板书教学的效果还差。因此除采用多媒体教学外,教学内容仍应以板书形式循序展开。通过板书,可以把教学内容形象精炼地呈现在黑板上,对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启发学生思维、发展智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板书能从视觉上强化对学生的刺激,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即使在多媒体教学兴盛的今天,在课堂教学中,板书也不可能幻灯、投影等所完全取代,它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2.2案例教学法 由于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学生缺乏对工程实际的感性认识和实际了解。因此,应力求做到如下几点:①应用现有的模型、实物及实例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找到实际问题与建立力学模型的结合点,清除学生的学习障碍。②用力学知识解释力学现象,在教学中,应注重引进工程案例进行讲授,如讲授压杆稳定时,引入施工中脚手架设计、现浇混凝土大梁模板支撑系统失稳等案例,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由于学生对案例分析很有兴趣,一旦发现今后工作中的问题能够自己解决,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与学习积极性,从而主动去查阅相关资料,通过自学加强对本课程的理解。既可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加强理论知识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能力。 3更新教学思路 所谓“教学思路”,是对如何展开教学内容的“想法”,是指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所规划的、所要实施的教学流程。笔者认为教学思路应使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力学素养的整体提高。 3.1调整授课计划,实行立体式教学 解决好与中学物理课中有关力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力矩、摩擦及牛顿三定律等)的重复问题。根据学生的知识程度,避免简单的重复工作,适当提高教学起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和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减少教学时数,充分发挥学习迁移的作用。 3.2转移教学重点,简化求解过程 例如在讲授弯曲内力时通常是按列剪力、弯矩方程作剪力图和弯矩图,这种方法存在很多弊端,特别是当梁上作用荷载较多时,要分段列出多剪力、弯矩方程,再根据方程逐点描迹,显得很繁琐,既费时间又易出错,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这种现象,在教学中应对此部分只作简单介绍,而重点介绍根据载荷集度、剪力、弯矩的微分关系,找出梁上荷载、剪力图、弯矩图三者的关系,据此作剪力、弯矩图的方法,即“简易法”。 综上所述,对课程内容体系的整合是实现模块化教学的前提,对教学方法的深化改革则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对教学思路的更新则为展开教学内容体系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建筑力学》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其改革效果也不是短时间就看出来的。因此,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试点,在探索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 建筑力学论文: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建筑力学教学探索 摘 要:传统建筑力学教学理论抽象、内容枯燥、计算繁琐,让学生入门时感到难以接受, 无法与高职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匹配。因此,笔者试图通过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解决高职建筑力学教学中的问题。如何将现代学徒制理论有效地应用于建筑力学教学,值得思考和研究。 关键词:高职教育 现代学徒制 建筑力学 教学 “建筑力学”是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所涉及的后续课程最多,包括识图,结构设计等,这门课程是在传统的土建类的三大力学(即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的应用情况,在坚持知识的“理论够用、结合实际”原则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删减和简化后形成的。 该校市政工程专业从2015年开始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生源均来自应往届的中职生,对中职而言,建筑力学已经修过,但知识浅显,达不到高职层次要求,针对这一情况,需进行独具特色的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建筑力学教学模式探索。 1 现代学徒制的特点 现代学徒制模式就是将企业学徒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这一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摆脱学校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脱节,而企业需求的一线技术人员需要一定的学校专业知识,两者各取优势,合作共同培养。现代学徒制的突出特点即为“双主体,双身份”。意味着学校和企业共同育人, 其中以企业为育人主体,不仅全程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同时根据行业企业的需求实时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培养规格,弥补学校教育与动态的社会发展的脱轨现象。同时,学生兼有学徒和学生双重身份,即作为企业实践岗位的员工,又是学校的学生, 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外, 还要培养适应工作的各方面能力,比如:人际沟通,团队合作等。 2 “建筑力学”课程特点 “建筑力学”的内容包括力学理论和工程应用的计算方法,主要培养本专业学生的力学概念,为后续课程或工程应用中的结构设计及施工提供必要的基础,同时,工程类的注册证书考试内容中“建筑力学”是必备知识。“建筑力学”中有非常多的观察、假定及实验,同时公式相对比较繁琐,理论上,也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以及对抽象理论及假定的理解能力,这让基础薄弱的高职入校生,尤其是以中职为基础的现代学徒制学生接受起来相对困难。 3 传统“建筑力学”教学模式面临的瓶颈 传统高职学生这一课程的开展面临以下困难。 (1)学生基础较薄弱,学习态度普遍消极。高职生的入学成绩较差,其中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学习方法不对,思维不够敏捷,而学习缺乏主动性是最大的困难。学生对专业的了解不深,尤其对力学的作用认识不足。有的学生看到公式多,内容枯燥,失去兴趣;有的学生认为毕业做施工管理,不需要力学知识。现代学徒制的学生在专业的积累上相对来说,比普通高中毕业生稍强,但基础薄弱相对来说有过之,这是这一课程开展最大的困难。 (2)例题与实际工程结合不够。传统“建筑力学”课程教学仅仅注重习题的训练,脱离实际项目,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花费非常多时间,效果却并不理想。面对如此之多的习题,学生本能会产生厌烦情绪,对课程排斥。同时,致使一些学生质疑建筑力学的重要性,认为纯理论,与日后工作无关,究其原因,无非是课程与学生互动性不够,没有从多方面告诉学生,建筑力学能干什么,将来怎么用,从而造成一系列连锁效果不佳。 (3)教学方法、手段不够丰富。建筑力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课堂讲解―习题训练,再加部分实验,满堂灌的方式收效甚微,学生并未参与进来,尤其结合现在的学生的特点,生于长于网络时代,追求自我个性,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接受程度低。 (4)考核制度不尽合理。这一课程,通常采取的考核方式是用平时成绩加上期末成绩综合考查。这种方式不能考核学生实际的掌握程度,以及与相关工作岗位的应用能力,忽略了实践内容在实际工程项目上的灵活应用及创新能力。 4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建筑力学教学改革 为了激发学生兴趣以及探索的潜能,将工程实际中的资源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从“力学”角度用浅显、形象、生动的案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这一点对现代学徒制的学生而言是有优势的,因为它本身就是实际项目上的员工,能更深刻地体会“建筑力学”的用处,只有具备一定的建筑力学知识,才能读懂设计出来的施工图的要求,才能知道不同的施工工艺都适用在什么情况,才能确保工程质量,避免工程事故。同时,现场的施工机具和临时设施的设计工作,就是由施工技术人员来完成,没有力学知识,这些工作都无法开展。根据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对于“建筑力学”的兴趣。 (1)教学内容改革。①教学内容根据工作任务模块化。根据现代学徒制的工作岗位需求,把建筑力学的知识模块化,以“施工员”岗位中对脚手架的搭设为例,可以以一整套的脚手架计算书为任务,把“轴向拉压杆”“压杆稳定”等内容嵌入到计算书的讲解中,其他内容也以实际任务为目标,综合相关建筑力学知识点,以解决实际任务为目标。②融入BIM模型的教学内容设计。三维的建筑信息模型本身就对学生的兴趣提高有比较好的效果,可以在建筑力学知识中加入BIM模型,尤其对现代学徒制的学生而言,具有辅助理解比较难的理论部分,如:梁的受弯受剪中应力的分布等,都可以借助BIM三维模型辅助理解。③出具现场教学方案。结合现代学徒制学生的工作岗位,出具现场教学方案,同时发挥经验丰富的企业师傅的作用,采用“现场教学”,边学边做边用,以“脚手架的计算”为例,先学习理论部分,再用工地现场的脚手架让学生出计算书,搭设方案,在企业师傅把关的情况上,参与下一步的实践搭设,让学生对力学产生了夂竦男巳ぁ (2)教学方法改革。尝试从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课前预习法。建筑力学除学习力学知识外,还需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所以课程的开展,不仅是课堂时间,课前及课后都非常重要。课前利用“预习法”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结合课程我们在网络平台上建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学生可以在线学习,在资源库中,收集非常多的工程案例及视频,同时提前上传课件,让学生做好基础知识的学习。②课中案例教学。建筑力学本身虽然理论性强,但它的工程应用性也强,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从工程案例入手,引出知识点,如讲授材料的各向异性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劈材时,是顺纹还是横纹更容易,讲授压杆稳定时,可以引入一些工程事故做为案例,如现浇混凝土模板的支撑系统失稳等案例,不仅教会学生理解知识点,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观察力学现象,思考如何解决实际问题。③课后综合练习。阶段性学习后,布置综合案例练习,案例可以根据现代学徒制学生的工作岗位性质而定,这样贴近实际工程,学生的参与感及积极性都会得到提升,例如:简支梁桥的内力计算,涉及了荷载的计算、计算简图的选取、内力图的绘制方法等知识,学生得到际锻炼,也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④岗位案例。针对现学徒制学生的岗位特点,设计针对性的岗位案例教学,不同的岗位所需要侧重的力学相关内容不同,不能一刀切,笼统教学,还需结合学生及岗位特点,有所侧重。 (3)考核方式改革。 现代学徒制学生的考核有别于传统的高职学生的考核,同时,传统的高职学生的考核方式也存在片面,不能充分考查学生的掌握程度的弊端,提出学校老师+企业师傅共同打分的方式,同时打分项,除期末的综合笔试外,还加入,综合案例练习、岗位案例练习还有企业对员工考核中的打分项,综合考查这一门课程学生的掌握程度及实践中的应用能力。 5 结语 现代学徒制的学习模式,应当成为教育的进步,对具体学科而言,应适应趋势发展,找到适合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学生的特点而采取定制式的课程教学的新探索。建筑力学的革新,还需要结合经验,进一步来完善,通过多举措、-多方面改善现有的“建筑力学”学习方式。 建筑力学论文:高职院校《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改革的分析 摘要:《建筑力学与结构》是建筑工程技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是其他专业课的基础。力学、结构知识晦涩难懂,而且不能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不符合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为了在课程教学中,体现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和职业性,本文浅析高职院校《建筑力学与结构》的课程改革的依据、思路、方法,希望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高职院校;技术能力;课程改革 《建筑力学与结构》是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为学习《建筑工程施工》、《计量计价》等后续专业课程做铺垫,为学生在工作岗位中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工程上有句话叫“精施工须先通设计”准确的描述了《建筑力学与结构》的重要地位。然而《建筑力学与结构》概念多、原理多,规范难理解,课程难度大,传统的课程设置不能够使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要求,因此《建筑力学与结构》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一、课程改革的依据 现阶段《建筑力学与结构》的教材力学部分主要介绍结构和构件在各种条件下的强度、度、稳定性等方面问题的能力;结构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将《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中知识摘录后进行重新排列,绝大部分篇幅在介绍结构构件的设计及计算。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就业方向是施工企业、监理单位等企业,因此这些知识对于高职学生就业帮助不大。 高职院校进行的是职业技术教育,以培养技术性人才为主要目标,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出具有大学知识又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实用型人才,而不是培养研究型学者。因此对高职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可以弱化复杂难懂的理论教学,着重培养学生专业技术的实践能力,突出职教特色。 二、课程改革的思路 1.整合教材内容 现阶段使用的教材内容相对杂乱,知识内容没有跟上行业技术发展的步伐相对滞后,不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进行课程改革的第一步必须是做好教材建设工作。 2.调整教学方式 《建筑力学与结构》分为力学部分和结构部分,对于两部分内容要区别对待。力学属于基础科学,是结构计算的基本工具,力学的知识点讲解不可简化,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能在教学手段上进行改革。结构部分,现阶段教材中80%的篇幅是结构的设计计算,20%的内容是结构构造,为学生掌握专业技术的实践能力,需要调整设计计算与结构构造的比例,宜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 三、课程改革方法 1.教材改革 组织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及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深度探讨,了解行业技术发展水平,根据实际工程编写一本项目化授课教材,将力学与结构知识相融合,通过几个具体的项目使学生掌握力学知识、结构构造知识、构件设计计算方法,并且能够切实的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 2.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的改革分为力学基础知识讲解和结构构造设计改革两部分进行。(1)针对力学基础知识的讲授是不可省略的环节,但由于力学知识枯燥乏味、难理解,且现在高职招生范围扩大,自主招生、三校生(来自技工学校、中等专科学校、职业高中)学生原基础知识掌握一般,对于力学知识的学习感觉吃力。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听讲状态,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学习力、创造力、分析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需要改变教学思路,发挥学生课堂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转变教学方法,实现“玩中学”:例如,学习力的投影知识时,可以让学生自己用手电在纸上进行投影,了解投影理论,找出投影规律,在自己动手的同时掌握投影计算方法。整个课堂参与度提高,也不会因为听繁复冗长的理论而昏昏欲睡。(2)建筑结构部分应该采用项目化教学方式,将建筑结构知识和实际工程项目联系在一起,几个知识点融合在一个工程项目中,每次课完成项目的一个工作页,并由教师进行点评、打分,学生间相互评分,每次课程结束前由教师进行知识点总结。 3.工具改革 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机开始主导人类的生活,手机的使用是当代高职学生必不可少的生活环节,而教师仍旧使用黑板和粉笔传统教学工具及PPT这种多媒体教学工具进行教学明显已经落后于时代的步伐。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多引入手机软件,开发手机教学课程,让学生在课堂上光明正大的拿手机进行学习,而不是偷偷摸摸的玩手机。 同时还可以采用模型教学,采购或购买结构模型,例如典型的基础配筋模型、楼板配筋模型、常用节点模型等等。还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利用身边易得的材料进行简支梁配筋模型的制作:首先为学生介绍简支梁的主要配筋,其中受力钢筋、架立钢筋、箍筋等具体的配筋要求;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真实钢筋骨架的构造;引导学生利用纸桥、筷子、吸管等物品替代钢筋,分小组制作模型,并在模型制成后教师检查、纠正错误、进行点评。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知道每根钢筋的特点,直观印象深刻,必然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地点改革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不能像其他专业一样把工作地点搬入教室。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受施工现场氛围,深入了解建筑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就不能做井底之蛙,需要带学生走出去看一看。大部分高职院校都会安排认识实习,让学生对建筑工程有一直观感受。笔者所在学院,积极推动土建实训场的建设,按照教师上课要求对实训场进行布置,方便上课期间带领学生在实训场进行深入观察,现场教学。同时,积极展开校企合作,开辟校外的实训基地,除计划校内课程实训外还开展工地现场的工程实训项目,充分融入企业内部,感受企业氛围,了解建筑力学与结构在实际中的应用。 5.成绩改革 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不以一张试卷定分数。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项目打分,学生互评;实训教学中,由实训教师根据实训表现评分,施工现场实训项目由企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评定,综合以上成绩及学生出勤、作业、考试成绩给出最终考核成绩。 三、结语 《建筑力学与结构》的教学改革由于其理论知识多,内容复杂,在以往的教学中与工程实际相脱节,教材内容相对滞后等原因导致它是课程改革的难点;然而该门课程在专业中又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也是课程改革的重点。为推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落实专业培养目标,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技术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基础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除了上述几点改革内容,专任教师还需继续努力,不断探索改革方法适应当前教育形式。 建筑力学论文:高职《建筑力学》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探索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建筑工程专业《建筑力学》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构《建筑力学》课程体系的必要性,并依次提出了“二维一体”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内涵和具体内容,最后还分析了实现该课程体系的几个保障条件,为《建筑力学》课程改革做了新的尝试和探索。 关键词:高职;建筑力学;课程体系;二维一体 在土木工程专业中,无论是本科教育阶段还是高职教育阶段,经过众多力学教师的探索和耕耘,在建筑力学的课程教学中已形成了一整套教学模式。然而,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新结构形式、新材料以及新施工技术不断涌现,这些因素对力学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一、力学教学现状分析 《建筑力学》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技术基础课,是研究建筑构件及结构中普遍存在的受力、变形及破坏规律的学科。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是进行工程计算,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服务。建筑类专业力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三大力学,即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目前,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教学单元仍以单门课程为中心,对三大力学的知识相互渗透和衔接考虑得不够充分,力学体系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被淡化了,甚至有部分内容存在重复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与工程实际联系不够,力学知识的应用环节较弱,不利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3)力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烦琐、计算复杂,传统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模式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影响教学效果。(4)最新的科学前沿技术和创新知识没有被及时地引入到课堂内,导致学生因知识结构存在问题而不能迅速地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上述问题影响着课程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建立合理的力学课程体系,适应新形势,培养高技能人才,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求,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二、力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1.课程体系提出的背景。以目前我校使用的由肖燕主编的《建筑力学》教材为例,该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专土建类“十二五”规划教材,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大篇,具体的内容如表1所示。 从表格的内容可以看出,《建筑力学》的内容基本涵盖了本科阶段的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及结构力学,第一篇对应的是理论力学,第二篇对应的是材料力学,第三篇对应的是结构力学。像这样编排教学内容的力学教材有很多,在此不一一赘述。这样的内容安排确实是把三大力学的重点都罗列进去了,与学科体系的课程内容相比,只是在深度和难度上有所降低,但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要求。如前述,力学以建筑结构及构件的受力、变形以及破坏作为研究对象,因此,力学在工程中应用时首先要提取出相应的工程计算模型,然后根据其计算模型确定要采用的手段。例如,属于杆系结构的工程对象可用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的手段进行分析。力学是一个分析与计算的工具,我们进行力学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际工程中能灵活运用这个工具,为解决实际的设计、施工的问题提供思路、方法和手段。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建筑力学“二维一体”的课程体系。 2.“二维一体”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以人才培养方案作为依据。 3.“二维一体”课程体系的设计。针对目前建筑力学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根据近几年教学的实践和总结,在此提出建立“二维一体”课程体系,如表2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课程体系以技能培养为核心,以工程结构或构件为载体,整合相关知识点,融“教与学”为一体,组织实施教学,突出知识在工程实际中的运用。在整个体系中,基础模块是整个力学学习的基石,介绍的是通用力学计算方法,是后续章节计算的基础;进阶模块是对建筑工程中常见的受力构件进行分析与计算,此模块要求学生掌握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的相关理论与计算方法,这是一个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形成工程概念,培养工程思维,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修模块是超静定结构的内容,该内容可由教师或学生根据实际授课情况采取灵活的学习方式完成。 三、“二维一体”课程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1.加强教学资源建设。要实现建筑力学课程的改革,首先是要有相应的教材以及与之配套的课件、题库等。 2.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1)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灵活运用探究式教学法、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探求知识转变,使老师由知识技能的讲授者向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转变,从而使教学目标由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向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等方面全面发展转变,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2)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对于力学类课程,在课堂上要注重演绎推理,对重点内容层层解析,学生才容易接受和理解。 3.改革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也为教师总结教学经验,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学。建筑力学的考核以期中、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为主。众所周知,卷面成绩并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在职业院校,教师更不能把对学生的评价集中在一份份试卷上。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学评价体系应该遵循“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原则,在以学生为主的课堂上,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过程性考核,对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动手能力等表现及时地给予评价打分,再适当地与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结合,综合、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 四、结论 建筑力学“二维一体”课程体系的建立是在《建筑力学》课程改革中所做的探索和尝试,符合学生认知成长规律,同时也能满足岗位职业要求,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但以此课程体系为依据编写建筑力学教材、制作与之配套的其他教学资源,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建筑力学论文:浅谈中职类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建筑力学》课程 摘 要:建筑力学是中职建筑专业的基础课,但是学生对于建筑力学的学习很吃力,理解度不够。教师的教学方法是一个方面,教师对于学生们的态度是一个方面,学生在课堂上找不到归属感、胜任感、控制感也是一个方面。该文就教师如何教导才能让学生对建筑力学感兴趣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力学 专业 教学 中职校对口单招班参加高考,建筑力学这门课是建筑专业班的专业基础课,并且是最能拉开分值的专业课。但是单招班建筑专业考取本科的越来越少,大多数能考取专科,还有一部分是落榜的,同学们辛苦三年没有得到他们希望中的回报,并且对中职学校而言在社会上的声誉也会变差,对学校的招生率会有一定的影响。 是什么原因导致建筑专业的中专生对建筑力学这门课没有兴趣,学不好呢?从教师,学生,家长三个方面考虑原因。 1 教师方面 上学期间,学生一天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在学校老师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家长,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所以才会有好老师带出好学生,坏老师迫害学生的说法。小学生将老师的话当做圣旨,初中生开始有顶撞老师的现象,而职校老师会有被学生欺负到哭的例子,因为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变了,所以每个阶段的学生对老师的态度就会不一样。老师的鼓励和老师为学生设身处地考虑对学生来说太重要了,老师的一句话一个鼓励都能让学生感受到温暖感受到在乎,这样学生做任何决定前都会考虑一下老师的感受;如果老师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学生就会有“既然老师不在乎我我干嘛要在乎“这样的想法,在乎都是相对的,老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真的是不可缺少且无法代替的,老师对学生真的很重要。 2 学生方面 学生进职校的目的各不相同,但是大多数同学是因为没有考取普通高校,在家没事干在外没有合适的工作,于是进了职校,所以学生对于自己的定义就是在学校里面混混日子。学生第一次接触专业课,如果开始没有学习好的话会越听越难,然后越难就越不想听,由此恶性循环下去学生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再加上有的老师上课的时候遇到反应慢没有听懂的学生就会大声指责,这个时候学生就会觉得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以后更加不想听课了,觉得这门课的老师是针对自己的,更严重的还会在这门课上和老师对着干,不仅影响老师的教学还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还有的学生对建筑专业本来不感兴趣,只是因为家长选了这个专业,那么学习的时候就提不起兴趣,并且觉得只是帮家长念书的。 3 家长方面 大多数家庭给孩子选择建筑专业都是因为觉得建筑专业毕业后方便找工作,或者家族中有做建筑这一行的,所以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兴趣爱好。本来就对建筑专业没有兴趣再加上家长的做主使得学生会有厌学情绪。在进入中职学校之后,家长的放纵不管或者是管得过严也成了学生厌学的原因之一。身教重于言教,家长在学生心中没有魄力,学生就会有反抗的情绪,而这个情绪就会引起学生厌学。 知道学生不愿学习的因素,那么就可以从那几方面来制定改变计划,引领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建筑力学这门课专业性比较强,光用文字或者口头解释无法让学生们很好地接受并理解的。普通的教学不能帮助教师将知识教授给学生,要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带动学生,让学生自己想学愿意学。不同的教学法可以达到不一样的效果,以下讲两种教学法及其对于建筑力学这门课的讲解所能达到的帮助。 (1)任务引领教学法。以工作任务逻辑来组织课程内容,基于工作任务情境来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任务处理来进行学习。布置学习任务: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是为了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和共同活动,使得新知识、新能力的习得成为可能。老师在其中担任的角色很重要,因为如果老师布置的任务脱离学习,学生将会无法完成,导致教学又变成老师讲学生听这样的一个模式。因此为了达到预想的课堂效果,老师在布置学任务的时候必须符合问题性、动机、情境、开放性、复杂度、意义这6个维度的特点。任务引领法的重点就是使教学任务与工作相对接,需要设置问题情境,学习任务设计教学情境是基于工作任务的情境的。 平面汇交力系所涉及到的物体平衡就可以采用这个教学方法,学生对于如何使物体保持平衡会有好奇心。任务引领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成就感、胜任感,让学生觉得自己很重要,这样的自我感受能够督促学生自己主动学习。 (2)角色扮演法。设计特定的情境;扮演者在模拟的、真实的情境中,从所扮演角色的视角出发,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获得一定的心理体验。老师确定学习目标和领域,向学生阐明角色扮演类型,对整体过程进行安排和分配,计划和组织扮演过程等。学生必须熟悉角色扮演的整个过程和角色扮演的目标,查找相关资料。将角色扮演法应用于教学时,特别要注意在一个规定的时间段内,与其他角色协同尝试着承担并实施。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角色扮演法,学生才是主角,需要自己写剧本,老师的作用是检查学生写的剧本内容。角色扮演法比较有新意,在学生看来像是演戏,这样学生就会觉得这个不是回答问题、不是考试,自己可以展示一下,只要学生能够有这样的想法,班级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 轴线拉伸和压缩杆件这一章就可以采用这个教学法,让学生安装老师布置的任务,扮演其中角色,自己感受拉杆和压杆,便于学生的理解并且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方法再好都需要老师恰当运用,老师的作用是不可代替的。同时老师要多看到学生们优秀的一面、闪光的一面,谁都希望被表扬被鼓励,不是每个人生来就是蠢的,鼓励赞美可以使差学生变好学生,谩骂瞧不起会使好学生变差学生。 除此之外,家是学生一个坚强的后盾,家长的理解和表扬对学生也会重要,“干得漂亮”“你真棒”“我爱你”这样的话如此简单,家长却吝啬得不愿说出来。当家长和老师在指着学生的时候,有没有通过镜子看看自己的表情,有没有反思过是不是就是这样的表情让学生不愿意学习,这是值得家长和老师思考的问题。 以上是对中职专业课――《建筑力学》这门课的教学研究,不管是建筑专业课还是其他课程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要到什么时候家长和老师才能意识到这个问题呢,希望家长和老师在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早点重视。 建筑力学论文:浅谈中职建筑力学教学现状与改革 摘要:《建筑力学》是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为一体的建筑工程类专业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具有初步对建筑工程结构问题的简化能力,一定的力学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它不仅是文化课与专业课之间的桥梁,而且是学好其他专业课的基础。因此《建筑力学》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该专业的整个教学成效, 影响到学生对该专业的学习兴趣。因此, 必须要适应新形势, 采取新措施,改革《建筑力学》教学体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建筑力学;教学现状;改革措施 建筑工程专业作为当前社会的一个发展比较成熟完善的传统专业,同时也是一个紧跟时代步伐,高新技术日新月异,有着无限发展前景的热门专业。学本专业的每一个学生必须学好专业基础课。比如,建筑力学等。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建筑力学已经成为建筑工程、道桥工程、水利工程、市政工程等工科类专业中一门不可缺少的基础课。但现在的中职学校的学生建筑力学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将对建筑力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政策。 一、 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方面 底子薄。随着近几年中等教育入学率的不断提高,普高热持续升温,职业教育生源素质大幅度下降,学习的基础普遍较差( 尤其在数学、物理方面),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弱。 缺乏动力。大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进校后注意力转移, 抱着混三年拿张文凭的心态,得过且过,从而缺乏学习动力。 学法不当。虽有部分学生想学点专业知识和技能, 但在学习方法上都有一个共同的毛病,就是不注重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公式的内涵以及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只是死记硬背,乱套公式。 (二)教师方面 观念陈旧。有些教师一辈子就是教授 《建筑力学》,总是拿着同一把尺寸去衡量不同时期、不同基础的学生, 就是抱着固有的观念去对待现实的学生,要求偏高,学生的学习基础持续下降,而教师为了应付上级的各项考核,取得好的成绩,在授课、作业、练习、考试中难度较大,这样既丧失了自己的信心,又让学生感到灰心,毫无成就感。 重教材的钻研,轻学生能力的研究。教师的备课往往十分重视备教材、备教法,而对备学生常常忽略,对学生的基础差异、个性差异、接受能力差异、学习力的差异等因素研究不足,致使学生无法掌握所授的知识。 重教学的系统性,轻内容的灵活性。授课时往往严格按照教材的章节内容,对复杂而严密的公式推导和理论较强的内容或数理要求较高的章节不加取舍,不能进行有机的整合,致使教学越教越难。 (三) 教材方面 目前的教材仍旧是按传统的学科体系而编写的, 十分重视系统本身的完整性和严密性,强调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题技巧,忽视了基本理论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导致许多学生产生不搞设计力学课程无用的错误观念。不会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不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 改革措施 (一) 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不仅具备专业水平,而且要掌握现代职业教育的教育特点和规律, 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基本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单纯传授知识的倾向,注重专业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整合教学内容 高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急需的技术型、应用型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 这类人才既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 又具有很强的专业技能, 按照这一目标定位要求,教学内容应该剔除繁琐的推论,删去理论性强而工程实际中应用较少的章节,突出适用性、适应性,强化定性的分析。讲授的内容以“必须、够用”为度,让学生感觉它有用,而不是难,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为职业技术课程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建筑力学》课程不同于数学等基础课程,有很强的工程背景,且工程应用性强。在教学中,应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广泛联系实际工程, 如讲物体受力分析、力矩的计算、平面平行力系塔式起重机起吊重物的确定等,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由于学生对实际工程分析很有兴趣,一旦发现今后工作中的问题能够自己解决,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与学习积极性,从而主动去查阅相关资料,通过自学加强对本课程的理解。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工程意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加强了理论知识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能力。 (四)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加强直观性和情境性教学。建筑力学虽然是研究工程实际中的各种构件和结构, 但受力作用后产生的内力、应力、应变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加强直观性教学,创设现场教学的情境。 (2)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现代教育媒体的多样性, 教学原则的多重性, 使得教师有了更广泛、更先进的教学手段。如直观教学、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任务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等。 (五)改革评价方法 课程考试是检验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结果的主要手段,传统的评价方法是学生的平时成绩和期终考试成绩按一定比例折算,得到总评成绩,这种评价方法不能反映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鉴于职业教育主要注重学生技能的训练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所以必须改革现行的考试方式,要将学生平时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作为考核的内容。 总之,我们广大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从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各种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和激发中职学生学习建筑力学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提高教育质量。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分析 摘要:本文首先明确指出了微课与教师信息化教学的关系,其能够有效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设计能力、实施能力与监控能力,然后提出了微课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策略,期望促进更多地专家与学者关注微课教学。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微课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效调整与改革,其既有传统课堂传授知识与技能的作用,同时,其更利于促进课堂教学良好氛围的构建。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掌握好各个衔接点,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微课更好地发展。 1微课与教师信息化教学的关系 1.1微课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一种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各种资源,充分运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合理安排教学各个环节,最终实现教学最优化的过程。微课实际上是对教学设计的精细化过程,教师在设计、录制课程过程中,需要不断对知识点与用语做精练处理,同时对教学设计进行再重组与设计。重组再加工的目的在于使教学更具互动性与针对性。与传统课堂教学课件不同,微视频课件更加注重是否适合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这需要教师具有更高的技术水平。总之,微课提升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 1.2微课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的提升:信息化教学实施是教师为确保顺利实施教学,计划与检查、评价与反馈、控制与调节教与学,以达成预期教学目标的过程。这一过程充分展现了教师的独特思维,是教育教学活动具体的表现形式。教学实施需要综合多种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表达、知识整合、教师与学生协作、教学资源运用等能力。因为微课更注重教学设计是否体现个性化、教学策略选择是否得当及教学资源重组是否科学,所以更加促进教师不断提升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 1.3微课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监控能力的提升:信息化教学监控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针对课程与学生的,即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整体计划与安排、过程与表现的检查、结果与成绩的评价与反馈;另一部分是针对教师自己的,即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矫正与自我控制。信息化教学监控最高境界就是让学生学会自我监控,那么就要提升学生的元认知水平,这里的认知活动是指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的再认知活动。互动型微课就能促进这样的监控,如监测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 2基于微课的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策略 2.1培训与激励并行,提高教师课前准备能力:小学语文课堂课前准备工作包括:分析课程标准与教材、选择教学内容与方法策略、分析学习者特征,初步设计教学教学过程等。为了达到以上这些,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程度的信息化教学理念,同时还应具备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不管是活动还是计划,前期都必须做好设计工作,教学设计等级标准达到优秀后,就可作为一种参照,并指引教学过程,使其更加规范。事实上,从选题到撰写制作脚本,再到最终制作,教师都是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的,比如针对一篇课文,传统教学教案与微课教案是不同的,较之前,在微课环境下,教师不仅要懂得宏观把握教学进程,使得教学设计体现出的逻辑性更强,同时微观方面也要学会以学生为中心,并进行合理地调整。近年来,将微课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持续不断的培训是教师成长的动力,教师在跟踪指导、培训及头脑风暴下,很容易脱颖而出,而且许多教师成为专业领跑者,有效推动了教学改革实践工作。另外,还需不断努力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使得教师不仅有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夙愿,而且在外部激励策略下还能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深度,比如,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一些培训,并适时地给予头脑风暴;或是适当地用绩效考核、年终绩效等外部激励策略。 2.2技术培训与实践,提高教师课堂实施能力:教学设计使得教师的教学更加有章有法,是决定课堂好坏的前提;但同样的,一节好课是不可能仅靠照搬教学设计而实现的,是需要打破条条框框的。教师与学生均为特殊群体,因为学生千差万别,学生的思维更是如此,教学环节往往是瞬息万变的。基于以上,我们发现,一节好课既是设计的,也是生成的。特别是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教师在课堂上需要面对的情况更多,这需要教师具备更高的信息化实施能力。目前,信息化课堂教学实施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娴熟的信息化设备操作能力及充分的信息化资源利用能力。其中,教师信息化设备是否操作熟练决定了教师自身信息技术水平,也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是否能够顺利开展。面对教学设备偶尔出现的小故障、小毛病,教师必须懂得处理与维修。另外,教学资源只是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供服务的,所以要特别注意其使用目的、时机与方式,不能只是为了用而用。另外,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因为有了多媒体元素的介入,很容易分散小学生的注意力,造成课堂发生混乱,因此教师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课堂管理能力,用教学内容再次激发学生的注意力,使得课堂教学顺利实施下去,这不仅是保障,更是艺术。在制作微课过程中,通过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利用,教师信息化资源的利用能力会不断增强。再者,各种教研活动与头脑风暴不仅利于课堂实施,同时还能提升教师的应用能力。 2.3外部激发与内在自醒,提高课后总结能力:教师通过信息化教学评价与教学后反思都可以使得教师对课堂有一个更为完整的认识,在不断的反差对比中,教师不断地发现教学实施前、后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促使其课堂教学与反思能力不断提升。当然更为重要的是,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不仅是受外部因素的激励,同样也需教师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意识。教师具有较强的自我提高意识后,其专业能力也会跟着迅速地发展起来。所以个人不断地内省才是促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动力与保障,这样不仅促使教师不断在反思中增长有效经验,进而实现从模仿到创新的迁移。 3结语 总之,微课不仅有效提升了我国小徐语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而且促进了教师自身的发展。同时,小学生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也能够获得更多的优秀学习资源,更利于其思维迁移,促进其有效学习。 作者:韩艳伟 单位:邹城市峄山镇野店小学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小学语文教师运用插图的现状与对策 摘要:插图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不可小觑的促进作用。调查发现,小学语文教师普遍对课本插图重视度不够,指导学生运用插图理解课本的有效性不高;解读插图能力有限,指导学生观察插图能力薄弱;自觉运用插图开展教学的意识缺失,插图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强调插图的重要性,督促小学语文教师加强对教材插图的学习与研究;提升他们解读插图、挖掘插图内涵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指导学生理解、欣赏插图的能力;加强对小学语文教师插图教学法的培养,以便开展形式多样的插图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方法;插图;插图解读能力 1问题的提出 插图,即插画,是一种与文字信息并行的视觉符号系统,是教材助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插图凭借可视、可感、可想的画面形象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以生动、具体、可信的视觉形式营造出感人的艺术氛围,具有文字本身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对已具备形象思维习惯的小学生而言,插图是激发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想象与联想氛围、理解教材内容、提供获取有用信息的途径、掌握语文知识、提升自学能力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作为课文第二语言的插图,可以弥补课文中文字抽象表达的不足,生动形象地再现课文的人物形象、精彩情节以及如实反映课文描述的场景。插图因其直观性、趣味性和形象性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有句话说得好“教材之中无小事”。如果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发挥插图的作用,灵活地运用插图,插图就可以发挥其突出优势,加快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等能力,从而达到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有关插图在教材中的运用由来已久,并且时至今日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明代,我国就有了世界上最早使用图文对照的教材《对相识字》,实现了教材跨越式发展。1658年,教育家兼“图画书之父”夸美纽斯就出版了带插图的教材《世界图绘》,因为他深深懂得图文结合的教育效果远远大于纯文字的教育效果。他希望学生能够从沉重的学习负担中解放出来,从图画书中获得快乐。鲁迅认为:“书籍的插图,原意是在装饰书籍,增加读者的兴趣,但那力量,能补助文学之所不及。”[1]语文教材是语言文学的载体,这种学科特色使得插图在图与文的角逐中独具特色。当今学生身处一个前所未有的读图时代,“在这个以图像为主要特征的符号系统里,图像不仅仅是文字的辅助呈现方式,更多地成为一种主导阅读方式,甚至是一种思维方式”[2]。自新课程改革以来,为了增加教材的视觉效果,大陆地区各出版社在教材内容、形式上纷纷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改进,插图从形式到内涵都有质的飞跃,比如在绘制插图中充分重视插图的儿童性,令人眼前一亮。再比如,所绘制的插图与文本内容二者完美吻合,再现文本情境。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2课《“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情节插图,主要是对情节进行浓缩,选取“最富孕育性的时刻”的场景,最终服从于文本的内容规范和限制,所绘之图基本与情节吻合,在基本意思上图文保持一致。由于在人的所有感官系统中,视觉对于人的冲击最为强烈,心理学家认为人从环境中所接受的大部分信息都要通过视觉和听觉,其中视觉可以得到听觉的千倍以上的信息。[3]所以插图具有贴切文本的内容,并在文本基础上给予时空更为形象的表达。所以插图所传达的信息比文本内涵所表达的信息更为形象贴切,更为全方位地诠释时代的文化性。而在祖国宝岛台湾地区,以康轩版国语教材为例,此套教材插图则在主题内容、造型风格、色彩选择等方面都非常注重儿童的心理特征。[4]以儿童为本位,构图贴近学生的实际经验与生活背景的插图在版式、形象、色彩等方面均做到了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阅读能力、理解技巧等特点。插图作家以其敏锐的艺术感觉和纯真的童心,以孩子的眼光来看事物,以孩子的心理来表现和反映世界,这样画面就会洋溢着独特的美感和生动活泼的儿童情趣。因此,插图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教学价值理应成为课堂教学中最方便、最经济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在一些教学环境差、教学设备落后的偏远农村学校,或一些教学设备不完善的地方,充分挖掘插图这一教学资源,进行形式多样、方法多变、层次多重的语文训练,将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然新课程改革推动了教材插图的革新,使得教材中的插图呈现出形式多样、内容生动、设计新颖的局面,那么面对如此丰富形象的课堂教学资源,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插图的现状如何呢? 2小学语文教师运用插图的现状 当前小学语文教材处在“多标多本”的繁荣时期,各类教材插图在数量、色彩、内容三方面均呈现出插图向上发展的局面,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满足学生的审美心理需求,同时也成为教师教学的一部分。由于各家教材说明均未对插图教学法做一定的指导和提示,新课标中对插图教学尚未提出建议,教师自身对插图解读有限,在教学中往往蜻蜓点水般带过,未给予足够重视和利用。虽然插图的作用与地位一目了然,但是处在一线的语文教师运用插图辅助教学的状况并不太乐观。笔者对济宁市科苑小学16名语文教师进行了集体访谈,了解了他们运用插图进行教学的现状,并且对现状做了某种程度上的定性分析。小学语文教师运用插图进行教学的现状主要表现在:小学语文教师对课本插图重视度不够,无法指导学生运用插图理解课本;解读插图能力有限,指导学生观察插图能力薄弱;自觉运用插图开展教学的意识缺失,插图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2.1对课本插图重视度不够 科苑小学有8位小学语文教师并不太重视插图这一课堂教学资源,更谈不上运用插图指导学生进行教学了。他们认为学生预习课文时已经理解插图的内容,无须再花时间进行引导。有研究表明,上课时如果不提示,学生们很少注意课本中的插图,这说明教师高估了学生自学插图能力。随着语文教材插图日新月异的发展,许多插图能够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具有童心童趣,不少学生表示喜欢语文教材中的插图,而且能够自觉运用插图理解课本。语文教师由于忽视了插图作为有效而便捷的教学资源重要性,因而也就错过了对插图内涵的深度挖掘以便辅助课堂教学,白白浪费了插图这一宝贵教学资源,从而不得不花更多时间去搜集、筛选、整合、制作当下较为时尚的教学资源,如多媒体课件、幻灯片等。其实,教材中的插图并非可有可无,插图的存在自有它的价值。如果教师忽视了近在咫尺的教学资源,那么对农村学校的教师而言,这将会增大他们在实际教学中的难度,所教内容可能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范围,甚至会导致课堂教学无效;这也表明了这些教师们还未真正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理由是他们在开发、利用一手教学资源方面能力不足;这也说明了当前语文教师对“用教材教”这一教学理念理解不够透彻。如果换成“充分挖掘并利用手头上的教材内容(包括文字的和图像的)来教”这一说法表达可能会好一些,以便帮助这些一线的语文教师认清插图的教学作用,根据编者的意图来使用插图,甚至能够做到创造性地使用插图。 2.2解读插图能力有限 一些小学语文教师拥有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认识到运用插图教学的重要性,但解读插图能力有限,无法挖掘出插图此时此处的深层涵义,不能将插图内涵与课文内容有机融合,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开展语文学习。他们一方面担心运用插图不够恰当、准确,甚至曲解插图的原意,导致语文课堂教学的全盘皆输,一方面认为语文教学理应从课文词句段章方面加强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如果抓住插图理解课文内容,有舍本逐末之嫌。 2.3自觉运用插图开展教学的意识缺失,插图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8位语文教师会经常在实践教学中运用插图,甚至能够习惯性地运用插图导入新课。比如,有的教师会结合识字插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知识,但在接下来的示范写字、个别指导、检查和评价识字情况等环节中对插图视而不见,造成对课程资源的浪费,不可避免地影响教学效果。他们认为插图是一种方便而有效的教学资源,与课文相关度很高,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快速获取最直观、生动的知识和信息。然而,借助插图导入新课仅仅是插图教学的一种方法,插图教学法远不止一种,可以利用插图理解课文,朗读课文,复述课文,进而背诵课文,可以利用插图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训练、习作训练、综合性学习活动等。只不过这些教师目前还仅仅停留在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协助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层面,并未发觉插图其他方面的价值与功能,比如,借助插图自觉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方面,语文教师们似乎还未提上日程。 3对策研究 鉴于小学语文教师对运用插图重视度不够,自觉运用意识缺失,解读能力不足,插图教学方式单一的状况,笔者认为,首先,地方或学校理应强调插图的重要性,督促小学语文教师加强对教材插图学习与研究。比如在教研活动中提醒教师关注插图教学,进修培训时对教师进行相关指导,并且教师本人对插图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就如何运用插图进行语文教学提出建设性的观点。在对教师培训的过程中,也要渗透相关内容,让教师认识到运用插图帮助学生学习的功能和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插图的重要性逐渐深入人心以后,教师们也就养成了独立分析、揣摩教材编者意图的习惯,进行角色转换,以便站在编者的角度观察插图、倾听插图背后发出的声音,感悟编者的用心良苦。当然,成功的合作来自双方的共同力量,教材编者特别是插图的设计者要主动联系一线教师,广泛征集教师们的建议,从而展开双方的有效对话,共同为学生的学习开发、设计出一幅幅内容贴近课文、设计新颖独特、蕴含丰富的插图,使之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并能达到过目不忘的目的。其次,提升语文教师解读插图、挖掘插图内涵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指导学生理解、欣赏插图的能力。语文教师对插图解读能力有限,影响了实际教学中运用插图的效果。因此,必须要发挥出教师能力,特别是教师核心能力。而教师能力是在教育活动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带有明显职业特点的特殊能力,它体现教师履行教师职责的适应程度和承受水平,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所需的一种无形的能动力量。在现代教育活动中,教师核心能力的基本内涵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教师核心能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教师的教育设计能力、组织能力、预测能力、援助能力和评价能力。[3]教师解读插图能力是教育设计能力的前提,前者是基础,后者的形成乃至提高都建立在前者基础之上。当然,对教师就插图绘制意图方面提出的问题给予充分的重视,教材编者应及时给予反馈和解释,及时采纳和吸收教师的意见,改进插图编排的质量,编好适合教师教学、学生喜爱的插图。如果是教师自身对插图的产生一些错误的理解,插图绘制者就教师提出问题给予及时的反馈,就会避免教师对插图的曲解。最后,加强对小学语文教师插图教学法的培养,以便开展形式多样的插图教学。由于插图本身充满童趣与幽默,插图内容符合课文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再现历史事实、贴近课文意境,插图画面精美,插图位置恰当,设计合理等突出优势,地方或学校要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利用插图开展教学比赛活动,深入研究插图教学,总结归纳插图教学法的规律,拓宽运用插图开展教学的道路,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比如,某位语文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对插图进行了细化研究,从科学合理运用插图开展教学工作一直走到艺术化、个性化地巧用插图进行特色化的语文教学。换句话说,这位教师不仅能运用插图,而且能将插图运用地恰到好处,展现出高超的教学技艺。这位教师总结出巧用插图将收到不可预料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他认为巧用插图能处理好教学的几个环节。具体而言,观察插图可以导入新课;借助插图,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依托插图,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凭借插图,可以总结课文。其次,他认为巧用插图,解决好教材的几个要点。换言之,把握插图可以突出重点;活用插图可以突破难点;借用插图,消除疑点;变换插图,探究焦点。最后,他认为借助插图,可以训练识字解词能力,可以训练写话、说话,可以训练有感情地朗读,甚至可以辅助复述、背诵。简言之,巧用插图,可以训练好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多种语文能力。此外,他认为巧用插图关键在于教师能够应着课堂的生成,随机应变,灵活调整教学设计,方能把插图的功用发挥到极致。[5]插图对教师的教学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对学生语文听说读写能力、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审美能力的提高有着促进作用,因此开展插图教学活动是有必要的。通过这点拙见,笔者希望能引起广大教师对插图的重视和研究。 作者:牛秋霞 宋甲 单位:文山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科苑小学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 一、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师理解教材要 “独”要“新”,要补充教材,超越教材教材是小学语文教师施教的载体,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具备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它关系到教师能否正确把握教学内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目前,许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并不理解教材,他们不知道教材的编写意图,所以不能实现教学目的。在平时的备课当中,由于教师可以参考他人教案、参考书,还可以去查阅资料,于是出现了照本宣科的现象,甚至有的教师完全照抄照搬别人的教案,这就扼杀了教师的创造性。教师自己钻研出来的东西代表的是自己的思想,理解教材才会有新意,才会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填补教材空白处流动的内容,才会超越教材。 二、新课程理念下,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 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观念和角色,改变传统的教学行为,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只有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真正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才是成功的课堂教学。叶澜教授认为,教师需要“跳出原先知识传递者的角色定位。只有认识到教师职业的本质是创造人的精神生命,才可能把‘创造’还于教师职业。”1.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感受,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堂内容的设计和拓展要从每一个学生出发,课堂要成为“全体学生”快乐成长的地方,而不只是那些能成为“精品”或“极品”学生的殿堂。2.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如在执教《路旁的橡树》一课时,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给学生观看目前全国环境状况宣传片,然后引导学生小组探究身边环境破坏的现象及原因。面对这样的现状引导学生设计一些环保标语和环保宣传广告。在课堂上学生们积极踊跃地参与到这个活动当中,并提倡学生把自己的环保广告贴到最需要它的地方。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来,享受到了知识以外的幸福和快乐。语文课中还有很多内涵丰富的文本,我们在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人。3.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体会学生生命的最大丰富性和独特性,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点滴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创造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选择,自己去锻炼,自己找答案,自己去解决困难;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让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性。 三、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要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和健康发展 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幸福》一书中说:“教育的过程是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该使学生拥有自由的空气、民主的精神、平等的对话、心灵的撞击、成长的体验、探索的追求、丰富的生活体验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小学语文教学除了教给孩子知识以外,还要让学生拥有阳光的心态,积极的状态,同时学会生活,爱上生活,除了“知识”和“分数”以外,应该带领学生去更广袤的世界畅游。教师不要做学生思维的保姆,要让知识成为学生自己思考的果实。 四、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充满激情、充满情调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用自己教学的热情和激情才能唤醒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沉醉于教师精彩的讲解,畅游在知识的天空。在课堂教学中就需要教师为之注入激情,注入热情。建构主义对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他要求教师不仅要考虑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还要考虑到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景。例如在执教《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观看视频,通过看视频让学生意识到地震的可怕,从而体会到文中父子在大地震中的伟大。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为学生创设一些情调,就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当讲到一篇优美的散文时,我们可以为学生放上一首悠扬的乐曲,和孩子共同描摹一幅美丽的图景;讲到历史的时候,我们可以和学生共同看看记载史实的片子;讲到故事的时候可以和学生一起演一演,这些情调的创设都会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引领学生在语文艺术中穿行。 五、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选择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 学生好比种子,需要教师提供土壤、水分、肥料、空气和阳光。小学生认识自己与认识世界一样,需要经历模糊到清晰、浅显到深刻的较长过程。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是学生赖以感受成长的喜悦、烦恼或挫折的主要参照物。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积极评价会有效改变学生自我认知的倾向性、自主行为的调控力,以及认知动机、风格和技能,使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比预见的要好,积极的评价会激发学生参与语文课堂教学的热情,正确的评价会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成就动机,恰当的引导可以明确学生的学习方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对知识本身的掌握、对能力的体现、对每一个问题的回答、对一个观点的见解,都需要教师恰当而积极的引导和评价,这种评价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导向。 六、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师是课堂教学重要的“教育资源”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就是一个很好的课程资源。一个教师的知识和视野,能力和才华,爱好和兴趣,状态和兴趣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就是他们的榜样,就是完美的化身,所以有时他们会刻意地去模仿。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只有具有了渊博的知识,才会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在做人等各方面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教学素养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对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和习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知识视野和才学直接影响着学生一生的发展。新课程理念下,成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仅需要教师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它已经向所有的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有思想、有创造性,对教材有独到的见解,甚至超越教材本身去引领学生学习语文,感受语文的魅力。要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仅满足于教给孩子一些知识,而应该着力发展学生的能力,以指导学生的独立学习,教会学生学会生活,热爱生命。同时要掌握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进入儿童的内心世界。所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教师只有用全新的育人理念,才能成为学生最得力的助手,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才能感受语文的魅力,生活的魅力,世界的魅力。 作者:刘立 李朝辉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语文教师与小学语文论文 一、师生之间积极互动 语文教师在学生学习上起一个引导的作用,而且教师是以榜样的形象面对学生,所以,教师要运用多种方式诱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有一种享受的感觉。教师可以以奖励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举手提问,还可以适时提问,而问题必须具有一定的探讨性,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激发他们回答问题的欲望。 二、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 在现代教学领域中已经全方位地引入科学技术来辅助教师的教学工作,多媒体教学毅然成为未来教学中不可替代的教学方式,所以,教师怎样运用好这些多媒体技术来辅助自己的教学是至关重要的。相比于“板书教学”,现在多媒体教学显得更加具有优势。因为通过电脑软件制作课件可以减少教师板书所浪费的时间,还可以将课本中抽象的文字知识变得形象具体,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所以,多媒体在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和效率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以小组形式促使学生互助学习 每个班级里少不了几个天生好动的学生,而语文教学往往是缺少乐趣的,这与他们的性格特点正好相反。所以,面对学生这种现象,语文教师可以以分小组的形式将班级中的学生分为多个小组,以团队的方式要求学生互相协作完成作业。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举行各种有关语文的比赛和抢答环节,每当小组能回答问题就加上一定的分数,到最后根据分数给予相对应的奖励。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可以轻松活跃语文课堂的气氛,还可以在抢答中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状况,有利于教师制订一个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而且,各小组成员有责任帮助小组内那些对知识点掌握比较模糊的学生,在这种互帮互助的学习中,学生之间的感情会不断升温,而且学生会产生一种“家”的感觉,这样对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帮助显而易见。 四、合理的作业与练习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挑选一些经典型的练习或者自己设计一些针对性的问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中完成;而在课堂学习过后,教师也应该留适当的作业让学生及时地巩固当堂学到的知识点。而且,语文教师要以抽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作业情况,这样可以避免少部分学生作业抄袭和马虎应付的情况。 五、总结和反思教学情况 语文教师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也要对自己进行反思,做到“吾日三省吾身”。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回顾自己在课堂中讲解的言语和知识点是否到位,是否在过程中忘记讲解某个知识点,在下一堂课中必须给予补充和改正。这样教师在帮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这才有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新一轮的挑战,要想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师必须先从自身出发,在教学方式和形式上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改善。所以,教师必须提升自身素质和教学素质,利用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语文教学,还要有效地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辅助自己的教学。结合上述各方面,才能真正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作者:周丽芬 单位: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浔中中心小学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小学语文教师课堂口语运用 运用课堂教学口语的技巧主要表现为发音的技巧、运调的技巧、掌握节奏的技巧、自我控制的技巧。 一、发音的技巧 声音是口头语言的载体,是师生交流的主要渠道。教师的声音美与不美,直接影响到教师表 情达意的效果。教师在声音运用方面常常存在以下问题:(1)方音浓重,普通话水平不高;(2)声音过低,响度达不到特定要求;(3)音质不好,表现为声音沙哑、嗓音过于尖细、鼻音太重等;(4)口齿不清,咬字不实,如吃字、音节含混不清等;(5)语速不当,表现为语速过快或过慢,不能根据思想内容,感情色彩的变化调整语速;(6)语气单调,缺乏抑扬顿挫。教师要使自己的口头语言在音质上圆润动听,在音量上高低适宜,在音速上疏密相间,在音色上纯正悦耳,就必须从发音的技巧开始训练。 ⒈力求发音准确 教师教学必须采用普通话,这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教师必须以现代汉语语言规范纠正方言,使自己发音准确,吐字清楚。 ⒉掌握发音原理 人类发音器官可分为三大部分:动力部分(肺部)、发音体(声带)、共鸣腔(口腔、鼻腔、咽腔)。教师讲课时,首先要正确地吸气,使用动力部分。其次要正确使用共鸣腔。此外要正确使用舌、齿、唇。教师可有意识地放大舌、齿、唇的使用幅度,用灵活的舌头把好字音形成的最后调节关。 ⒊美化发音质量 声音清晰、悦耳是教师声音运用的更高层次的要求,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纠正一些不良发音,美化音质,主要做到:(1)灵活运用发音器官;(2)充分调动五腔共鸣。 二、运调的技巧 运调的技巧即掌握正确的语调或声调的技巧。教师的教学口语不仅要清晰准确、字正腔圆,而且要婉转动听,如珠落玉盘,这就要熟悉语调,并能正确而恰当地运用语调技巧。语调一般包括重音、停顿和句调。 ⒈重音的技巧 重音在教学中的直接作用就是强调,它通过教师对某些词、词组或句子的强调,引起学生的注意或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可以从三种方式上运用重音:(1)语法重音,即一句话中的某些语法成分重读。(2)逻辑重音,即根据教学中表情达意的需要特别加以强调的重音。(3)感情重音,即教师着重表现爱憎或喜恶的感情时所造成的重音。 ⒉停顿的技巧 停顿是语句或词语之间语音上的间歇,它就像是文章中的标点符号,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使教师的口语具有韵律美和节奏感。教师同样可从这三种方式上运用停顿:(1)语法停顿,即根据语法关系来处理停顿,其目的在于保证语意的清楚、明确,通常以标点符号为标志;(2)逻辑停顿,即为突出某种语意而处理停顿的一种方法,其目的在于增强说话的逻辑力量,显示讲话内容的逻辑层次,通常是在意群之间而不是意群中间出现。(3)情感停顿,即为了表达特殊情感而做的停顿。它不受逻辑的制约而受感情的支配。它常常出现在教师感情较为激动的时候。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而巧妙地运用停顿。 ⒊句调的技巧 句调就是说话时语音高低升降的变化。通常有四种:高声调——全句调子由低到高,尤其在句末有明显的上扬,且气息多呈短促状态。它多用于表示惊讶、疑问、号召、命令、激动的句子。降抑调——由高至低,句末有明显下降,且气息一般呈缓慢、深长的状态。它多用于表示肯定、感叹、请求等句子。曲折调——调子变化多样、或是前升后降,或是两头低中间高,或是两头高中间低,且气息呈深浅、长短、缓急、粗细等多种状态。它常用于表示感叹、讽刺、愤怒、怀疑等句子。平直调——全句没有明显的上升或下降,从头至尾句调平直舒缓,且气息在运用上较为均匀和平稳。它常用于叙述、说明和解释。表示冷淡、迟疑、思索、严肃的句子多用平调。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将四种句调交替使用,以使教学口语波澜起伏、变化多样。 三、掌握节奏的技巧 教师讲课时,由于教学内容的需要,在说话的高低强弱、轻重抑扬、长短快慢等方面进行有规律的交替重复,从而形成声音上的变化,这就是节奏。掌握教学口语的节奏,要注意: ⒈音量音速高低起伏,错落有致 教学口语的轻重缓急,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教学质量。如果声音过高,会引起超限抑制,学生的神经容易疲劳;如果声音过低,达不到感觉域限,学生的注意力便容易涣散因此,应以适中的音量音速来进行教学。 ⒉讲究整齐、抑扬、回环的和谐美 只有和谐的声音才是美的。而声音的和谐可以通过整齐、抑扬、回环几种形式获得。教师如果能巧妙运用这些形式,就能使自己的语言更富有魅力。 ⒊处理好疏与密、浓与淡、雅与俗、断与续、展与收的关系 教师的课堂教学口语要获得节奏感,应该做到:疏密相间——大密度的知识传授之后有短暂的放松;浓淡相宜——浓烈、热情、充满激情的表达与天井、柔和、平缓、持重的讲述有机结合;雅俗共存——温文尔雅、纯净高尚的语言伴之以通俗易懂的讲授;断续结合——整堂课连续的教学中有停顿、有过渡、有转换;展收并蓄——一节课的教学要求要舒展、流畅,也要明快、果断,独立成章。这样,教师就能以优美的旋律赢得学生的信赖和教学的成功。 四、自我控制的技巧 教学语言的自我控制,是指教师在讲课中,能意识到自己的语言输出,并对自己的语言输出给予准确的控制,使其在发音、语调、节奏等方面合乎自己预先的设计,并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目的。 ⒈备课中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教学良好效果的取得依赖于许多条件,其中,教师备课是否认真细致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备课不仅要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还要特别注意准备好口头语言。既要准备语言内容,也要准备语言形式。 ⒉自我监听中及时调整语言的输出 所谓自我监听,即教师不断将自己实际发出的声音与自己想要发出的声音进行比较,及时调整那些不符合自己预想的语言,从而使讲课的效果更接近于自己的意图。因为教师在给学生讲课时,不仅学生在听教师讲话,教师也在听自己的讲话。如果教师不是无目的地听,而是自觉地将讲出来的话与想要讲的话进行一番比较,对自己所发出声音的强度、速度、语调、语音等进行检验,对不合乎自己预先设计的语言加以修正,那么,教师就会对自己的教学心中有数,就会使教学活动更为有序。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探索 摘要:为促进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其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文章探讨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策略,包括:提高对教学反思的重视程度,提高自身教育理论素养,提高对教师教学反思方法的指导。 关键词:策略探讨;教学反思;小学语文;农村教师 由于农村学校教师获取知识的渠道较少,教学交流的机会较少。因此,为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教师反思十分重要,对此,本文就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对农村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有指导作用。 一、提高对教学反思的重视程度 在新课改的环境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见识、拓宽视野,不管是在理论知识方面还是在学科方面,都需要及时充电,让自己成为新课程教学的领军人物[1]。 (一)书写教学后记 教学后记的特点是简易性与灵活性。教学后记看起来比较琐碎,但其是教师通过思考,总结出的教学体会,故而比较宝贵。书写教学后记不仅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还能够为后面的教学提供资料。教学后记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课堂教学成功的地方,课堂中存在的不足,本节课的创新点,学生学习的难点、疑点,写教学感悟。 (二)撰写教育叙事与教学案例 撰写教育叙事与教学案例是能够有效提高教师自身教学反思实效的方法。教师一定要意识到教育叙事在反思过程中的独特作用,并根据相关要求认真撰写教育叙事,及时记录教学过程中发生的点滴事件,尤其是突发事件的起因,以及最后解决的详细过程。其次,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该养成撰写教学案例的习惯,以便对教学进行分析,及时发现教学中的优缺点,并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基础。 (三)学校制定教学反思标准 学校应该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地域差异及经济条件的不同设计相应的教师教学反思的标准,以供教师参考,帮助教师理清哪些内容需要反思,应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反思。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师反思的水平及反思的质量。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多与其他学科教师进行沟通。教师可以通过互相沟通,了解彼此之间的教学内容,然后根据本学科的教学需要、学校的特点及学生的因素,合理地选择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 二、提高自身教育理论素养 具有较高教育理论素养的教师,在看待问题时会比较深入,因为他们可以通过自身丰富的理论基础对问题进行分析与反思,反思的深度与广度与其他教师相比会比较深[2]。 (一)文献阅读 阅读相关文献不仅可以补充教师匮乏的理论知识,还能够指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但是,对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来说,他们最缺乏的是对理论知识的储备。因此,为了更好地增强知识储备,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阅读与教学相关的教育资料,还应增加对教学反思、教育研究等书籍的阅读,及时学习最新的教学方法,并运用到教学过程当中,从而为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提供理论指导与理论依据。 (二)借助网络平台 很多农村教师都忽略了网络对教学的作用。通过对各教育网站的浏览,能够了解最前沿的教育方法,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从这些教育网站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并对自己的方法进行反思。这不仅有助于农村教师积累一定的理论知识,还能弥补其教学方法的不足。 (三)增强对本学科的研讨交流 增强研讨交流,让本学科的教师发表各自的想法,互相交流,将智慧放到一个筐里,提出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法。教师从其他人的角度来审视自己,能够让自己对问题有更明确的认识。其他教师的经历能够更加让自己清楚问题形成的动力机制及原因。 三、提高对教师教学反思方法的指导 目前,很多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都很单一,因此,学校应提高对教师教学反思方法的指导,丰富他们的反思方法。常用的教学反思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自我提问法,教师通过对自己教学过程的回顾,从中发现问题,并将这些问题整理到本子上,以便进行教学反思;行动研究法,该方法有助于实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的目的;交流探讨法,教师之间通过互相交流,彼此吸取对方的优秀之处,对教学方法、课堂组织等多个环节进行分析总结,共同提炼可行之处,以便用于今后的教学中,这种方法也是教师之间实现共同发展的一种方式;教学分析法,教师通过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能够有效减少在以后教学中的失误。 四、结语 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最迅速、最有效的方法,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增强对教学过程反思的水平,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时俱进,让自己的学生能够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作者:鲁汉荣 单位:云南省楚雄州武定县发窝小学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一、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主要问题 (一)思想亟需转变,缺乏自我创新。小学语文是学生启蒙阶段最重要的学科教育之一,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传统知识点教学以及“满腹经纶”已经不符合当代教师的教学标准。一线教师要摒弃部分传统枯燥的教学设计,更不能依赖自己以往或者其他教师的课件进行整合。目前部分教师传统思想严重、教学方式单一、教学现代辅助技术不掌握等情况,以至于教学效果难以提升。教学能力提升需要具备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只有教师转变思想,通过创新使课堂充满情境和乐趣,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并不是一味灌输,而是主动参与、自主思考与探究的过程,最终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真正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与技能,获取经验。 (二)教学反思不及时,培训指导机会欠缺。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必要手段,当前一线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对教学反思采取应付的态度,教学工作随着下课铃声响起而结束,对于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内容学生是否都已了解、教学方式方法是否得到改善、教学课堂氛围是否好转等都没有顾及,教师自我教学能力得不到反思与总结。另外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即使有意愿丰富课堂内容,但发现经过教学设计后很难达到预期目标,遇到突发状况无法应对,迫于无奈还是按照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被动的灌输知识,究其原因缺乏科学专业的培训和教学指导,但目前地方学校培训力度不够,培训范围不广,教师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自己教学能力,更谈不上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规划。 (三)缺少自主学习,科研意识淡薄。目前个别教师缺少自主学习,常常以多年的经验以及雄厚的知识储备自居,而且由于评价体系的制约,部分老师认为提高学生成绩是首要任务,科研方面与其他教师备课、评课便可以替代。也有部分教师有兴趣和志向做科研,但是目前地方小学能提供的科研平台太少。老师们应该主动学习,在实践教学中发现问题,加以研究并总结,这样才能从提升自我教学能力,学校层面也应该尽可能的为一线老师提供科研平台以及创造科研条件。 (四)评价制度制约。目前我国地方小学语文教师的评价体制与国家提出的新课程标准中教育目标不完全相符,虽然小学阶段并没有强制性的升学要求,但在某些学校的实际操作中,看重的仍然是学生期末考试成绩,而成绩会直接和职称评定、评优挂钩。教育管理者出发点是要提高教师甚至是学校整体的执教水平,但在操作中却走入过分注重分数的极端。一线教师面对这种评价制度只能将原本用于提升科研能力、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时间用来对学生进行题海战术和试题讲解,这种省时高效的教学方式的确可以提高分数,但却与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背道而驰,导致学生苦不堪言,教师也饱受诟病。 二、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对策 (一)转变思想,培养自我创新意识。教师应将改变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将学生的需求同教学目标与教学进度完美结合,丰富多样化的授课方式,能用微课堂甚至是网络技术补充教学内容,课上运用多媒体技术将书本上的内容更情境化的传递给学生,课下使用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介提供知识扩展,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授课方式可以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多样化,授课内容可以更加丰富多彩。另外定期开展专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语文知识竞赛,人文历史活动等等,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不只是能用分数来证明,还可以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二)加强教学反思,建立校本培训制度。教师应该对自己从备课阶段开始至教学结束后的全过程进行记录,每堂课后针对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系统性梳理,课下询问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及问题,课后与教研组教师共同讨论分析,并不断反思和总结。另外针对目前偏重于理论指导的讲授式报告培训,学校层面应建立校本培训制度,针对老师“走不出去”的情况,将学校作为师资培训的主阵地,内部通过教师的教研活动交流进行培训,校外邀请其他学校名师进校园举办教学实践交流活动,制定教师培训计划,使校本培训工作达到制度化、科学化、规模化。 (三)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升科研能力。语文教师应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学习,要适应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观点去分析学生出现的学习问题。同时教师也要重视科研工作,学校层面也要推出校内提升科研能力计划,鼓励引导教师自身树立科研意识,重视教学方式和授课技巧等方面出现的问题,通过典型教师的科研宣讲和培训,让其他教师感受到科研就存在与日常教学中,互相交流不断反思和研讨来提升科研能力。 (四)改变教师评价制度,评价方法多样化。新课标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层面就应该重视多样化评价考核方式,将学生学习成绩的结果评价与教师教学过程评价相结合,将教学过程中形成性评价与期末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将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等。具体做法是学校应成立专家组在教学过程中对授课教师进行随机随堂调查,对教师是否能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否合理开放和利用教学资源、对学生掌握的知识情况、授课方式多样化情况、授课技巧、课下举办针对教学内容的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考核;期末再对教师进行科研能力、学生成绩与评价、教师评价等方面进行考核。 作者:杨彦彦 单位: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景台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城乡结合部小学语文教师素质提升策略 1处境 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剧,城乡结合部的方方面面都无形地改变着,既逐渐失去了乡村社会特有的乡土气息,同时也尚未真正融入到城市化的角色,而是处于一种游移状态。其本质是一种畸形的发展状态,我们当然大可以将其看成是社会进步的必然,因为任何一个时期社会的进步都必然有其相应的牺牲。而现实生活中,尤其是身处其中的人们,并不是完全自主的,因为更大程度上他们处于一种分裂状态——逐渐与生命之根“乡土”脱节。如此一来,肩负重大历史使命的小学更是“在劫难逃”,学校的各方面都发生着重大改变,其管理、教师、学生等,莫不如是。位于这一大背景下的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又具有特殊性,本来作为社会人文科学之母的语文承受着巨大的社会现实压力,虽然短时期内难以显现,但随着社会的不断继续演进,其功用便愈显突出。城乡结合部的语文教师,一方面,自己所遵守的学校管理模式或者学校领导者发生了变化,没有了以往的特色——乡土色彩;另一方面,面对的学生发生了变化,而且是最为重要的变化——乡村少年逐渐步入历史的尘埃,而又不是纯正的城市儿童,他们在这里接受人生中至关重要的初等教育,而自己却并不具备人格上的完全独立。所以,既介于城市与乡村又介于学校与学生简论新形势下城乡结合部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谢秀琼(重庆市黔江区菁华小学校)的小学语文教师处于这样一种两难的境地,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注。他们自己也当时时思考。 2素质 城乡结合部小学语文教师既肩负着语文教师共有的历史使命,而又处于上述的“两难境地”,他们素质的高下不仅影响自身的发展,同时时代也将其与整个社会的发展联系在了一起。不同的人在同一个环境里,总是有差别的,虽然城乡结合部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也有一定的差别,但总的来说,他们又有着相同的缺陷。 1)思想观念未跟上时代的步伐。很多教师没有完全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虽然人员构成上,有的教师本身就是在这里成长起来的,起初他们也是地道的乡村教师,只是当该地被纳入到城市范围后他们便开始转型;有的则是在该地被纳入城市范围后从下面的乡村通过考调等途径加入到了该地的教师队伍行列。他们的意识都很难转变,自己的潜意识里认为自己从乡村教师变成了城市教师,有了一种身份的转变或者社会地位的提高,而没有进行深入思考,忽略了自己处于一种“中间”状态。同时,我国已进入全面新课改,虽然从上到下都在说新课改,但很多小学教师认为这只是口号,农村和城市进行同样的改革似乎不太可能,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城乡结合部又是一种“中间”或者“游移”地带。教育资源稍好些的地方或者会象征性地试一试,条件稍差者则“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完全背离了新课改的初衷。 2)基本功不过关。(1)专业知识不扎实。当前很多的小学语文教师都是以前的师范生出身,他们的专业知识并不过关,这并不全是他们的责任,毕竟中等师范教育是特定社会时期的产物。可大部分的教师,自从有了“铁饭碗”后不仅很少学习,甚至有退步的危险。(2)普通话水平不高。普通话水平不高,是我国教师的通病。作为学生启蒙阶段的语文教师,普通话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语言能力的发展与提高。现在的一些高校学生,他们当中有些同学的普通话带有很浓的乡音,当问及为何接受了这么多年的教育还不能把发音纠正过来时,他们都说已成型了,小学的时候拼音没过关,在农村又没有说普通话的环境,老师都是用夹杂着乡音的普通话教的,他们也没有什么标准可参照——现在的城乡结合部的小学语文教师很大程度上依然如此。(3)汉字书写不规范,只要仔细观察一下身边的学生写字,就会发现有好多孩子不会按汉字的笔顺写,可以说,责任应归咎于小学语文教师。 3)敬业精神不够。大部分教师都是该地的居民,虽然很少再有一亩三分地,可很多教师有第二职业,或小商店、或麻将馆等,他们的精力已被分散。因此,放学后,他们还得匆忙回家做家务或“正事”。他们认为给小学生上课凭自己的经验可谓小菜一碟。新教材、新课改来了,老教法照做,捧着教参,并不从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一灌到底,灌完了事。另外,当站在三尺讲台上有了些历史后,人也稍微上了点年纪,便会出现“职业倦怠”,都想清闲清闲,对工作便随意敷衍。 3路在何方 造成目前上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的原因也有教师自身的原因。我国正处于社会大转型时期,但这个过程相对来说要比较长。所以,我们城乡结合部小学的教师要从自身出发,寻求优化发展,而不能在等待中寻发展。针对以上现状,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改变价值观念。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都仅把教书作为谋生的手段,而很少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将影响学生的一生,城乡结合部的小学语文教师亦如是。语文是最有人情味的学科,少年们在学校所获得的人文熏陶、知书达礼或许是给予家庭最大的安慰之一,而人文熏陶更多地来自语文教学。城乡结合部的小学语文教师,更应意识到自己的责任重大,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 2)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城乡结合部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不断“充电”,即使是知识原始积累较为丰富的老师也应如此,以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有了不断进取的劲头,不但具备了教好学生的条件,还可以用这种精神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做个有心人。作为城乡结合部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做个有心人,学会利用资源,发挥自己的特色资源,城乡结合部的很多东西是城或乡所不具备的,但城或乡所有的自己却有。例如,和城市学生比起来,自己的学生和乡村儿童一样能分五谷;与乡村相比,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城市一样,也有互联网、多媒体设备等。教师作为烹调者,要本着调出美味佳肴的信念,立足于有限的原料佐料,多学习新颖的煮法炒法。城乡一体化的路还很长,城乡结合部的语文教师有着特殊的影响,虽然也有着诸多的不足,但只要尽力去思考并付诸实践,相信前景也会因我辈的付出而更加美好。 作者:谢秀琼 单位:重庆市黔江区菁华小学校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小学语文教师语言素养提升策略 一、小学语文教师语言素养的内涵 1.教师的口头语言素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准确规范应用。正如上文所说,语言素养要立足于运用本民族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教学观点。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具备娴熟的专业知识,专业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包括丰富的语言姿态和肢体姿态,尤其是肢体语言。肢体语言也是语言中重要的一部分。很多小学语文教师一味地强调过多的抽象语言修饰来向小学生阐述问题或者观点。这一点恰恰忽略了教学对象的适应情况。作为小学生,抽象的语言概念和语言素养并没有完全形成。所以填鸭式灌输抽象的语言概念和教学内容反而事倍功半,甚至有的时候会出现很严重的后果。相反,如果运用适当的肢体语言来表达,一方面有助于小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而且能快速深刻地形成记忆;另一方面又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对教师的职业要求,也是时代对于现代教育的需求。 2.不同历史时期也有不同的要求。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中国的教学课堂,往往都是老师一个人撑起一台戏的场面,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同样也像苦行僧一样,把课堂的教学当作一种负担,课堂的教学效率可想而知。而如今,多媒体教学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机械化,少了一份人性的亲和力,这也是需要教师用自己良好的语言底蕴将整个课堂“活”起来。 二、关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素养 1.使用普通话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这是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语言素养最基本的要求。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日常生活,教师都要以身作则说普通话,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同时使用普通话也是一名教师的职业形象的体现。 2.提高专业语言表达,抽象与生动相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围绕教学参考资料进行授课,学生的思路和问题是不能局限于书本上的,所以要有自己的专业表达,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准确明了的解释。讲解时遣词造句要得当,符合语法。教学的基本观点要明确,不能界限模糊,使得学生在关键的概念和问题上模棱两可。教学用语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学术性。虽然说小学生在特别抽象的问题上难以理解过于专业和学术的用语,但是教师要先让学生形成概念,同时,用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这个抽象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准确合理地运用抽象语言和生动语言,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教师整体的教学要具有逻辑性,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要有一定的逻辑顺序,不能零散无序。 3.规范自己的语言习惯并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有一些教师,尤其是新教师,一站到讲台,语言就不连贯,“恩……”“额”“然后”“就是”一类无关的语气词太多,学生听起来也会很吃力。所以要规范自己的语言习惯。与此同时,教师的语言要有一定的幽默性,同时也具有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教师不是单纯将教学内容灌输给学生,而是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解决相应问题,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教师教学语言丰富,措辞优美,就会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学生也更容易得到启发,思维就会更加开阔,不会受到局限。教师在分析教学问题的时候如果能够做到深刻、精练,那么学生就会更好地提取有效信息从而解决问题。 4.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以及使用文明用语。语言素养往往和文学素养是紧密相关的,老师要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庞大的阅读量结合教学情境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的语言是有着言传身教的作用,尤其是小学生,语言素养的形成和培养还在进行,所以小学生把教师作为语言学习的榜样,模仿和学习教师的语言习惯,这个时候教师的一言一行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实践出真知,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反思、总结、提升。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为学生做出一个良好的榜样。同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语言,逐步形成符合教师职业需要、个性化的语言,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佳化。 作者:郭延磊 单位: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教师进修学校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浅析小学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 摘 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它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传统的维持性学习方式正在向创新性学习转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吹响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号角,《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新教材的问世,给我们带来了新课程课堂改革的生机。而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育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未清除的遗留问题:一是还未彻底改变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二是“灌输式”教学方式仍然存在等等,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新课标的实施中能自觉地更新教学理念,坚持有利于培养创造力的教学原则,适时调整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使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教学组织者、指导者和欣赏者。 关键词:小学语文 角色转变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它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传统的维持性学习方式正在向创新性学习转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吹响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号角,《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新教材的问世,给我们带来了新课程课堂改革的生机。而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育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未清除的遗留问题:一是还未彻底改变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二是“灌输式”教学方式仍然存在等等。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新课标的实施中能自觉地更新教学理念,适时调整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使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教学组织者、指导者和欣赏者。本文针对当前的现状,对小学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做了初步的探讨,希望能够使我们小学的语文教师更好的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和新变化。 一、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们受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的束缚,语文教学总是老师以讲读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接受现成的结论。这种让学生被动的死记硬背,过分强调学生接受,忽视了学生的个性感悟、发展和探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宰者,具有最高的权威,高高在上,脱离学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思想根深蒂固,这种“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使我们好多教师认为自己的话学生必须言听计从,一旦学生提出不同意见就会认为是对自己的大不敬,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扮演的角色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这种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能力和情感培养的做法,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严重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语文教学的新原则 新课程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以下教学原则: (一)民主教学原则 课堂上学生规规矩矩坐着,面无表情地听着,唯唯诺诺地举手,小心翼翼地回答,显然,这种课堂气氛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的火花,为此,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努力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身心愉悦,有安全感,学生才能自由地,敏捷地去探索,创造火花才会迸发。 (二)激励原则 教师通过各种方式,激励学生的成就感和进取精神,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着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敢回答,对学困生不能回答时应耐心鼓励,使不同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喜悦和自身价值,对学生消极情绪,思想顾虑,精神负担和学生困难要给予耐心指导帮助。 (三)主体参与原则 传统教学目标死板,教学形式单一,学生思维自始至终在教师语言轨道上运行,这样课堂教学不能给学生创造主动学习机会,也谈不上创造力的培养。我们必须使教与学两类活动真正形成多向相互的有利条件。这就要求由“学生”决定“教法”,使教师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教学内容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 三、小学教师角色的转变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期待着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模式的转变始于教师角色的转变 (一)由管理者变为组织者 小学语文教师在过去的教学中,往往以管理者身份出现,或多或少、有意识或无意识存在这样的观念和做法:学生本来就是不懂事的,本来就需要教师管,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管与被管的关系;服从管理的是好学生,不听话的是坏学生等等。就在这样的“管理”中,培养了一批批平庸的“标准件”。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组织者。这里所说的组织者,好比谈话节目的主持人,而不能像维持纪律、不断施加压力的监工。作为主持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要营造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从而能使学生学得轻松、受益颇多。 (二)既是主导者又是引导者 讲了多年的“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实际上在“主演加导演”式的教师的主导下,学生不可能成为主体,而只能是被动学习的客体。新课程要求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做个双重角色,既是“主导者”又是引导者。所谓引导,是说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应当是引导,而不是强制。作为引导者,教师 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发现。 (三)由实施者变为开发者 新课程增加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做课程的实施者,更要做课程的开发者。没有教师的充分参与,没有教师的积极、主动的工作,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不可能的、无法想象的。因此,教师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只管“怎样教”的时代从此结束了。 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首先要考虑“教什么”和“为什么教”。要不断学习、培养、提升自己,广泛地、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由课程执行者变为课程开发者。 总之,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从根本上要求教师的角色发生历史性的转变,它呼唤着站在改革浪潮前沿的一线教师们要从自身出发,不断探索适合本地区、本学校特点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从根本上改变那种制约教育教学发展的、不利于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教育教学模式,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者、自主学习的组织者、良好品德的促进者、非智力因素的激发者。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反思 语言是社会生活中最普遍的交际工具,也是人们最常用的表达工具。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须以语言作为凭借。作为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师,其语言还有更多的功能,也应有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语言不仅要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那么教师的语言该具有哪些特性呢?下面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这个问题。 一、语言的知识性 韩愈早在《师说》中就提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尽管这句话的内涵到今天已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我以为,能否真正给学生传授知识,始终应是检验一堂课优劣的重要标准。 我们所接触的学生大部分学习自觉性还较差,要想普遍地培养他们课外坚持自学的习惯是不容易的。尤其语文学科中口头预复习这样的“软任务”,是极易被他们忽视的。因而,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课堂自然成为他们用来学习、掌握知识的主要场所,而渗透着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对教学目的的明确的教师的课堂语言,则是他们定向思维的主要导向,由此便使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具有高度的知识性和大容量性。也即,要言之有物,论之有实 。 二、语言的精炼性 我认为教师的语言要达到“精炼”,决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但听过所有的优质课都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教师的语言非常精炼。该说时才说,不该说时决不去唠叨,说的时候,也一定是字斟句酌,画龙点睛,这就是大师的风范。相反有的老师课堂语言罗里罗嗦,一句话反反复复讲多少遍,使人耳根不得清静,无法静心去思考,话虽多却无效。 三、语言的启发性 这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即使是满堂灌的教学形式,也需要教师语言具有启发性,更何况我们所实施的自主互动教学模式。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的教师会设计出不同的设问方式,而有的提问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思维,有的就起不到这样的作用,也就是没有启发性。所谓有启发性,就是给学生思考的方向和空间。不少老师都有一个急于将结果或方法抛给学生的毛病,于是反映在语言上就是“直抒胸臆”留给学生的往往只剩下“是”或“不 是”了。 四、语言的趣味性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其课堂语言仅具高度知识性和大容量性是不够的,若遇到“说者有心,听者无意”的情形,原本预期的效果便于无形中大大削弱了。 每天一堂接一堂40分钟的课,即使知识容量再大,对于生性好动、好奇的小学生来说,仍可能是一种难耐的“煎熬”。针对这种现象,教师便只有正确驾驭好课堂语言,尽量用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来弥补教学内容本身的呆板、枯燥,使学生能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用好教学语言,切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我听过一节课老师语言平平,使前一节课还生龙活虎的学生一下像被打了霜的茄子,更有甚者在下面大呼“催眠曲”,而应使自己的语言尽量做到高低起伏,长短相间,快慢适宜,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和谐动听,使学生听起来舒服悦耳,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津津有味,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西方文化通过媒体领域的渐渐“入侵”,语言幽默越来越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教师在授课中,往往可以根据教学进程,根据学生的情绪、反应,随机应变地穿插一些零碎却生动幽默的插话。这种“碎语”往往可以调节教学节奏,轻松课堂气氛,也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反之,教师语言要忌使用不规范的语言,不规范的语言会导致学生用语混乱,思维混乱,遗害无穷。二忌冷语。有的教师对学生的一些言行举止看不惯,觉得不合自己的心意,就对学生讽刺、挖苦、嘲弄,这样会使学生受到不应有的刺激,使稚嫩的童心受到伤害。三忌脏语。有的老师不能正确对待有缺点的同学,对他们使用鄙视、侮辱性的语言,这样会在学生的心里播下自卑的种子,给学生造成相当严重的心理负担。四忌咒语。有的老师会对班里的个别学生使用揭短和盲目定论式的语言,如 “神经病”、“傻子”、“没出息”、“没救”等。这类语言会在学生心里埋下仇恨的种子,有的学生会千方百计报复老师、报复同学、报复社会;有的则会失去做人的信心,自甘沉沦,破罐子破摔。 总之,好的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应当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有生命力的,要作到:1、音美,要讲普通话;2、意美,要做到准确美、简洁美、理趣美、生动美;3、形美,追求修饰美、多样美;4、情美,具有高尚的情操美、道德美等。但讲求语言的美,并不是说语文教师在上课时字字珠矶,句句似诗,每一堂课都是一篇精粹的散文,因为它毕竟不同于照本宣科的背书。这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所说的:“教师的教学语言虽属日常口语,但又不同于‘大白话’,应该是加了工的口头语言,与随想随说的日常交谈有区别。教学用语既要有人民群众经过锤炼的活泼的口语,又要有优美严密的书面语言,教课是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因此,要成功地上好每一堂语文课,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熟练掌握语文教学语言运用技巧和艺术。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浅谈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课,语文能力的大小可影响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所以小学语文教学是基础奠基工程,相应地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有多方面的素质,笔者认为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一、小学语文教师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要有高尚的政治情操 小学语文课本所选课文内容大部分是向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典范,如革命先烈勇于探求真理,寻求救国救民的故事,仁人志士勇于献身民族的解放、为国捐躯的英雄事迹,还有许多艰苦朴素、勤学苦练、诚实勇敢、助人为乐等德育内容,如果教师缺少这方面的浏览,在讲课过程不能感染学生,达不到动之以情的教育效果。 作为语文教师要对政治、社会事事关心,关注国际国内风云变换的世态,敢于揭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见义勇为,见不义敢说敢斗,身教言传,以自己的行动感动学生。 教师在讲有关政治思想性强的课文时,摸其声,拟其状,关键处声泪齐下,痛骂喜兴,表于言状,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语文教师要有相当的文史知识和文学修养 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小学语文涉及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诗歌、散文、小说、议论、童话等各种体裁都有,如果教师缺少一定的文史知识,就很难把课讲好。 语文教学的目的大致是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二是语文表达和写作能力。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也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获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一方面通过长期的接触,潜移默化的教师身上受到影响,有时不知不觉中从教师身上受到的影响效果强烈而持久,可伴随一个人的一生,许多大作家都提到过他们的启蒙老师。 当一个教师的宿舍里有几橱书,他常常在读书写作,他的文章常见诸报端,可想而知,学生对这个教师有几分敬意,无形中学生自觉模仿教师的行动。 小学语文教师要博览群书,要有良好的读书习惯,喜欢写作,不断地有新作从报刊电台发表出来,如果教师写不出东西,怎能教学生写出好文章呢?这方面山区优秀教师刘让贤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他的文章经常登报,并编纂出书,由他指导学生写出的作文在省内外报刊中登载。激发了山区学生的作文兴趣。 三、小学语文教师要有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文字知识,还要有比较丰厚的自然科学知识。随着时代的发展,甚至还必须了解一点高新科学技术,因为所有这些都会在教学中用到。例如:《黄河像》、《琥珀》有考古、生物学知识,《凡卡》要有旧俄时代的历史知识,《冬眠》有动物知识等,还有生理卫生、天文地理、民族风俗等方面的知识。所有这些仅靠语文知识是讲不透的。 四、小学语文教师要有多方面的艺术修养 吹拉弹唱,能书能画的教师容易得到学生的喜欢。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尤其重要的是书法,老师的“三笔”字写得好,学生的自然就好,教师的宿舍是研究室,文学名著、文房“四宝”、名家书画、名词名言贴满墙壁,都会显出小学语文教师的独特风格。 语文教学可说是集德、智、体、美、劳、五育于一炉,这就要求执教者有一专多能的过硬本领,对于一个仅有语文知识的教师来说,是不能胜任的,这就要求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多才多能,一专多长,具备多方面的涵养,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怎样适应新课改 过去,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对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比较陌生,他们认为“‘春风不度玉门关’,‘山高皇帝远’”,课改只适合大城市,农村改什么呢!现如今,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从城镇波及到乡村。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越来越感到自身在知识、能力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在倡导新课改的今天,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弥补、提高、完善自己的整体素质,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做一名新型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种措施,以供同行和专家们指正: 一、转变教育观念,研究新课标 教育观念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起着统摄、导向和调控作用,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从思想上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自觉摒弃片面追求高分的短视行为,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作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我们应仔细研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具体要求,熟悉教材的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将新课改的精神贯彻落实到备课、讲课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中。只有转变了教育观念,才能有动力去创新,去实践一些新的教学方式,才能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 二、通过多种途径,提高理论水平 1.多读书,读好书今天,不少农村语文教师已从“脑力劳动者”蜕化为“体力劳动者”,一本教案用了几十年,不翻新,无变化。在他们的书架上,除了教科书和参考书,恐怕很难找到其他书。我们要弥补自己文化水平和专业上的不足,就必须用知识武装自己,知识从哪里来?主要是从书本上来,所以我们必须多读书,不仅要研读教育理论论著,也要读其他方面的书籍,平时可以自己购买一些书或向校图书馆、县市图书馆借阅,了解教科书上没有的内容,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师者,应该多才多艺,具有杂家风格。教师若才华横溢、素质过硬,本身就是能对学生产生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他将感召那些闪烁在迷茫夜空里的童心,使其发光,最终成为一颗颗独具特色的耀眼明星。 2.听取优质课,向同行取经我们可以经常听取优质课,虚心向同行学习、取经,学习他们的授课方式,揣摩他们的授课技巧,有条件的可以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卫星电视,观看优质课堂教学录像,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经验,增长见识,增进技能。 3.参加培训课,拓宽“充电”空间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不断更新知识,只有把自己变成汩汩不断的泉眼,才能为学生的心田注入新的清泉。我们可以有计划有组织地参加县市级的教师进修学校和培训中心的短期培训,接受继续教育,加强基本功的训练等。 三、因地制宜,大胆进行教学创新 有些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经常抱怨:农村的孩子多受地域的影响,视野不开阔,知识面窄,个性孤僻。诚然,这些都是事实,但是在新课改的今天,农村孩子的课堂不再是那几十平方米的教室,他们拥有的是新型的农村大课堂,只要我们教师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将一些先进的教学方式、教学思路一点一滴地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给学生多一些自由的空间,他们就会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和进步,将来也会展翅翱翔;而我们的教师也会在这个实践过程中一同成长,逐渐变得成熟和充实。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是支持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重要力量,也是农村基础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只有采取措施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才能适应新课改及素质教育的各种要求,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学得更多,从而使他们走出农村,走向世界,去领略外面的精彩。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评价导向性研究 (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板岭小学,广西 河池 530709) 摘要:强调素质教育以来,教师教学评价也逐步向开放性发展。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学生需要掌握的不仅是汉语的字词句,还需要通过语文课堂,提高语言感知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对于如此繁重的任务,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评价也应是多形式、多方面的,能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但目前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评价单一,在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下,仍只重视教学的结果,却不重视教学过程,因此有必要引导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评价从结果为导向发展为过程导向;从教师教学评价导向的高度理解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评价,并从方法论上研究如何引导教师教学评价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评价;过程导向 一、前言 过去教师教学评价主要集中在教学效果上,但现今的教学评价还应关注教学过程。这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融入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课堂中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学会自信表达、自由思考、多元化学习等。所以教师教学评价导向应从结果向过程发展,但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教师教学评价理念较为守旧,学校及家长只是用孩子的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导致一些有想法的教师不敢尝试新型的上课形式,给教师及学生造成重大的教学负担及学习负担,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进步。 二、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评价内容单一 新的课程标准中虽然指出,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引导学生发展,因而评价教师的教学情况也应从这几方面进行评价。但在现实情况中,人们在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时仍过于重视结果,因而在评价教师上主要的考察点是知识与能力,对于教师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却考察不足。 (二)教师教学评价主体单一 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主体应是学生,但在现实情况下,评价教师教学的主体却是学校与家长,这造成直接接触教学的学生却不能参与评价,这种本末倒置的评价方式,造成教育一味地迎合学校及家长的教学要求,忽视了学生主体的学习需求。不能有效地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而是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与学校、家长合谋对学生施加压力,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能从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有效引导学生的发展。 (三)教师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教师教学方式应是多样的,但现今的教师教学评价方式主要以成绩论英雄,在教师教学评价上主要结合学生的学生成绩进行绩效、职称的评价。但教学评价方式应融入多样化的形式,用一些新颖的方式去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而不是将一切评价量化、格式化,打击教师的积极性。不论是对学生还是教师而言,教师教学评价的目的是改进教师的教学,有效地指导教师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改进教学,因此在目标明确的情况下,应结合多样化的形式进行评价,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三、结果导向过渡到过程导向的必要性 (一)结果导向,学生片面发展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评价中以结果为导向是一种普遍的情况,但近年来城市教育的发展,使得教育理念也有所改观,学校及家长都鼓励教师用多元化的方式带领学生多元化发展。但农村教育一直是制约中国教育发展的短板,如果抛开农村教育硬件设施上的不足,将视角放到教学质量上可以发现,一些即使学习成绩很好的孩子在走出农村,走进大学及社会时,在待人接物上很容易出现不自信、被动、畏惧的情况,这虽然与家庭教育有一定的关系,但学校教育是否能完全摆脱关系?是否应该在关注孩子成绩的同时,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人格完善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二)过程导向,学生教师共同进步 要避免结果导向,那什么是过程导向?过程导向表示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要关注学生人格的培养与完善,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多样化的活动,避免单调的学习,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种教师教学评价的引导下,学生在学好知识的同时,会形成较好的学习观念,从多方面完善自己的人格。教师也会在这种评价体系下敢于尝试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会轻易否定学生,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评价过程导向方法分析 (一)宣传过程导向,理解新理念 引导教师教学评价过程导向中,首先应宣传过程导向,让学校、教师、家长理解过程导向,在评价中融入过程导向。基于中国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尤其是农村地区,家长普遍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就是学拼音,写字词,如果孩子能掌握拼音、单词、句子,熟读课文就是教学的成功。而在一些城市中,学校、教师、家长对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已经有所改观,在教学中更注重学生自主表达能力的培养,在认识字词上更强调学生的阅读,通过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提升教师自我素养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评价融入过程导向,最主要的在于教师教学素养的提升,因为只有提升教师自我素养,学校、家长、学生才能从过程导向目标中评价教师的教学。否则没有过程导向教学,何来过程导向教师教学评价?因此提升教师自我素养既是目的也是结果,在引导教师教学评价过程导向中,教师自己应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素养,在教学时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多样化的活动,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得到多方面的提升。例如,针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过于重视学生语文知识掌握的教学情况,教师应有意识地从课堂设计、作业设计、学生学习评价上融入过程导向教学。可以在班上开展“小小发明家”的设计活动,让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力,用图画的形式画出自己想发明的东西,并在课堂上让学生介绍自己所要发明的东西,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同时,提高学生自我表达能力,结合不同的课堂形式,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三)尝试新形式,融入新评价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评价还应尝试新形式,融入新评价。这意味着学生的考试成绩不是评价教师教学质量最重要的形式与标准,而是将学生作为教师教学评价的主体。因此,半学期可以开展学生评价教师教学的活动,从小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敢于评价教师的教学。当然小学生的思想不尽成熟但确是真诚实在的,可以通过投票的方式,选出最棒的老师,作为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 五、结语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评价的导向研究,主要探讨的是以过程为导向的教师教学评价。因为汉语作为母语,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如果只是将其看成语文知识的学习,学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很难活学活用,将语文融入到生活中。但融入过程导向的教师教学评价,使过程重于结果,教学导向也会发生变化,尤其是在城乡教学水平不均衡的情况下,更应倡导农村小学融入过程导向的教师教学评价,让过程导向评价引导农村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微课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研究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语文教育教学法的不断研究,“微课”成为一种比较流行的教学方法。微课是按照新课标和教学实践的要求,以视频为载体来记录教师的上课内容。在微课的录制过程中,需要教师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知识,以便帮助教师制作好微课视频。本文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并结合微课的特点,来探讨一下微课对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的研究。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研究 小学语文是学生所学的最基础的学科,也是最重要的学科。在小学语文教学初始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拼音和汉字。当学生进入小学高阶段的时候,还要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压力,不利于学生学习,也不利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针对这一情况,微课的出现改善了这一现状。微课以其信息化、简洁化的特点,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有助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训能力的提升。 一、微课的设计是一种信息化教学的过程 微课是根据教师的教学设计而制作的,教师根据一个知识点来设计一个5-10分钟的视频或者PPT加音频。在小学语文微课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教师从网络上寻找教学资源,然后根据教学资源进行筛选,选出适合于小学生思维的网络资料进行编辑。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也需要教师运用手机、DV等摄像设备进行拍摄,这些都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对现代化多媒体设备具有了解。 例如,当教师教授到《迷人的九寨沟》这课时,教师想要对这节课设计一堂微课,以方便学生学习,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祖国的热爱,就需要教师精心准备,去上网搜寻微课资源,进行信息化的处理。首先,教师先上网搜寻一些关于九寨沟的图片和视频,并且对这些图片和视频进行筛选和剪辑。然后,制作一个PPT,PPT的内容要简洁明了,主要是辅助教师讲解而采用的。最后,教师用DV或者手机进行录制,在录制的过程中,要保证画质清晰,声音响亮,如果收音效果不好,教师也可以进行后期配音,以便达到良好的声音播放效果。整个微课的设计过程,就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程。教师应当经常采用微课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还可以帮助教师提高对新型教学法的了解。 二、微课可以促进教学各个环节的实施 微课的教学不仅仅是一种专门的方法,而是分为不同的类别。按照课堂教学方法来分类,可以把微课划分为11个类别,较为常用的类别是讲授类、问答类、演示类和练习类。不同的微课类型运用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可以促进各个教学环节的实施。教师在制作微课的时候,也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来制作,以便微课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例如,当教师教授完《唯一的听众》这节课后,教师可以制作一个练习类的微课,帮助学生进行课后练习。首先,教师要明确课后作业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课上知识而设置的,并不是为了让学生完成任务而布置的。所以,教师要根据《唯一的听众》的教学目标设置课后练习的微课。其次,在设计微课时,教师可以寻找一些相似的图片,在图片上写出问题,如:“老人是怎样帮助作者的?”、“为什么作者在面对成千上万的听众时,总会想起那唯一的听众?”。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回忆起课堂上所学内容。教师也可以录制视频,直接在视频中对学生进行提问。最后,教师在视频中说一句话,让学生模仿这句话再写两句。如:“一句温情的话语,可以给人莫大的鼓励”。通过这种练习类的微课,学生能够更加有效的温习课堂内容,让学生的家庭作业不再感到无聊,有助于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 三、微课可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微课时代的到来,就像当初课件时代到来一样,需要教师去抓紧学习,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否则,教学方法的落后必然导致教学效率的下降。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微课的出现显然成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教师通过微课的制作和设计,可以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也可以提高课堂上课质量。 例如,课堂的教学环节主要是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导入、学习新知识、巩固练习、布置作业。在每个环节教学中,教师都可以运用微课来辅助教学。在导入环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设计好微课,在上课时播放微课视频,可以更加生动,栩栩如生的导入新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整堂课录制下来,在课下对录制的视频进行剪辑,将整堂课剪辑成微课,在剪辑的过程中,也是教师的教学反思的过程,可以有效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除此之外,教师在制作微课后,可以积累大量的网络资源,有助于帮助教师进行后续学习,提高语文教师信息技术的整合和采编能力。 四、总结 综上所述,微课教学以其短小精悍的授课方式成为了教学方法中的新宠。教师使用微课教学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在制作和设计微课的过程中,也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牧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适应新课改 摘要: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从城镇推及到乡村。由于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牧区小学语文教师深感自身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有所欠缺,这与基础教育转轨的需要是不能适应的。阐述了在新时期牧区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的课程改革。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改;牧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体制也在渐渐地改变,教学手段与方法也在不断提升。教师也在新课改下,不嘧变教育观念,运用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以适应新课程的改革。但是,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牧区小学语文教师在面对新的课程改革时,越来越觉得自身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推行。在大力提倡新的课程改革的今天,作为一名牧区小学语文教师,怎样去加强、提升、升华自己的整体素质,与新课改的要求匹配起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1.重视学生们的预习作用 1.1 学生通过预习,初步进行了探索,什么地方已学懂,什么地方还不会,心中有数。学生只要有了动机,就有了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是负担,而执著追求。促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难于理解知识上,而加强了听课目。这样,在学习中对不懂地方,他们会听得更专心。这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为上课创造了有利心理状态,打好了注意定向基础;用教育学理论说,带着问题上课,求知欲更强。变被动为主动。可以大大减少教师无效劳动。学生在进行预习时,教师巡视了解;预习结束后,教师进行检查。在这期间,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教材掌握情况。教师还可以从学生提出疑难问题中测知学生知识基础。因此,教师就可以抓住重点、难点,有放矢地进行教学,避免了平均使用力量及主观主义倾向。教师针对学生难点教学,效果也就会更好了。 1.2 教师如果不安排学生预习,直接进行讲读分析,课堂上往往只须几个优等生得到练习机会,作为牧区学生大多数学生还是不会。一些中下生还未思考成熟,优等生早已举手发言,把正确答案告诉了大家;还有一些懒惰学生根本当有动脑。由于学生在预习中逐步养成了边读边思考良好读书习惯,在预习课文中将会发现很多疑问,这些疑问,通过教学有可能解决了,有可能没有解决或没有彻底解决。 2.通过多种途径,提高理论水平 2.1 多读书,读好书今天,不少牧区语文教师已从"脑力劳动者"蜕化为"体力劳动者",一本教案用了几十年,不翻新,无变化。在他们的书架上,除了教科书和参考书,恐怕很难找到其他书。我们要弥补自己文化水平和专业上的不足,就必须用知识武装自己,知识从哪里来?主要是从书本上来,所以我们必须多读书,不仅要研读教育理论论著,也要读其他方面的书籍,平时可以自己购买一些书或向校图书馆、县市图书馆借阅,了解教科书上没有的内容,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师者,应该多才多艺,具有杂家风格。教师若才华横溢、素质过硬,本身就是能对学生产生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他将感召那些闪烁在迷茫夜空里的童心,使其发光,最终成为一颗颗独具特色的耀眼明星。 2.2 听取优质课,向同行取经我们可以经常听取优质课,虚心向同行学习、取经,学习他们的授课方式,揣摩他们的授课技巧,有条件的可以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卫星电视,观看优质课堂教学录像,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经验,增长见识,增进技能。参加培训课,拓宽"充电"空间作为一名牧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不断更新知识,只有把自己变成汨汩不断的泉眼,才能为学生的心田注入新的清泉。我们可以有计划有组织地参加县市级的教师进修学校和培训中心的短期培训,接受继续教育,加强基本功的训练等。 3.因地制宜,大胆进行教学创新 有些牧区小学语文教师经常抱怨:牧区的孩子多受地域的影响,视野不开阔,知识面窄,个性孤僻。诚然,这些都是事实,但是在新课改的今天,牧区孩子的课堂不再是那几十平方米的教室,他们拥有的是新型的牧区大课堂,只要我们教师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将一些先进的教学方式、教学思路一点一滴地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给学生多一些自由的空间,他们就会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和进步,将来也会展翅翱翔;而我们的教师也会在这个实践过程中一同成长,逐渐变得成熟和充实。牧区小学语文教师是支持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重要力量,也是牧区基础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作为一名牧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只有采取措施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才能适应新课改及素质教育的各种要求,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学得更多,从而使他们走出牧区,走向世界,去领略外面的精彩。 4.完善课堂结构,巩固教学成果 牧区小学语文教学虽以课堂教学为主,但不能只限于课堂教学。这是由小学语文教学的循序性和综合性决定的。所以,教师在实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完善课堂结构,以巩固课堂教学成果。这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又一有力保证。我认为,从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出发,教师应当合理安排好课堂时间,把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纳入课堂结构的范围中,不能只注重授课,没有预习、课内练习和课后作业,因为,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能够反馈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中或课后抽出适当的时间,评改作业、练习,这就检验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发现教与学中的优缺点,优化教法和学法。课改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反复琢磨,不断探索,需要因师而异,因学生而异,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
法律与道德论文:浅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必须厘清的几对关系 论文关键词:教材教学 内化外化 知行合一 论文摘要:本文从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内化于心与外化于形、知行对立与知行合一等关系中阐述了如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问题,认为要使学生通过“这一本”的学习达到自觉地去学其他“无数本”的永恒教育和修为目的,必须创设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并整合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从而达到入眼入脑入心入境的境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由《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有机融合而成的一门新课程.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基本内容.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主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基于此,本人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探索,感觉到在该门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尚有几对关系必须厘清。具体来说: 一、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大学生的诸多综合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最核心的素质.它的优劣或好坏。决定着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性质与方向。而上好这门课的目的旨在培育和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建设的“四有”新人。但要真正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仅靠《基础》这门课薄薄几章内容是不够的,“十处树木,百年树人”,这首先就要从教育理念方面有所突破。处理好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关系。对刚人校的学生来说,对薄薄的《基础》课很容易产生错觉,加上中学已有所涉猎,对该课程的学习有轻蔑的倾向.会局限于对一些理论概念的掌握,而忽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长期修为的实践意义。因此,教师必须首先树立对该课程永恒教育的理念。要知道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个动态的永恒的课题,必须始终以学生为本,以开放的阳光的智慧的心态明确告诉学生.学习该课程的人生意义之所在,思想道德素质培育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是每个学生毕生都要不断地磨砺和锤炼的过程。教师的职责在于启发和引导学生不单单去学“这一本”.而是要通过学“这一本”自觉地去学其他的“无数本”:不单单是蜻蜒点水学一点概念知识,而是要系统地学“大部头”;不单单是大一这一年“必修”的课。而是大学四年甚至毕生都“必修”的终身课程.必须兼收并蓄,用全人类的道德知识财富丰富自己的头脑。其次,需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心智健康成长的人文环境。因为思想道德修养教育不只是几位任课教师的事情,任课教师在这里只起个直接牵引的主导作用,更重要的是要营造一种氛围。需要上至校长下至普通教师各个层面的配合.所有授课或不授课的教师都能担负起为人师表的职责.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教书育人的环境,使校园真正成为“道德良种”的培育基地。如果我们的教师本身不能为人师表或经常以调侃甚至搞笑的话语解读严肃的政治理论问题。或者整个高校校园充斥着各种权钱、权色交易的“潜规则”或学术腐败,连培育人才的环境都被异化、被污染,那么即使是编有再好的教材和拥有再好的任课教师。对学校的人文环境来说只能有百害而无一利,在这样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恐怕是难以肩负道德重任的。 《基础》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课程,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应是单一的灌输和被动接受,重在开启、重在点拨、重在举一反三。在教育过程中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要创新实践教学环节。要把实践教学纳入考核评价的范围,探索出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在这种教育理念指引下的教育实践,就是既要重视课堂教学,更要重视课外教学;既要重视理论教学,更要重视实践教学。 二、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关系 众所周知,要上好这门《基础》课是相当不容易的,一是这是一门必修的又被人误认为是务虚的公共课,对大学生来说,专业课才是他们将来找的学习缺乏内在动力。二是课程内容中学有所涉猎,教材内容自学也能看懂,加之书中有些内容理想与实现存在反差。增加了教好这门课的难度。三是这是由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合并而成的一门新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新探索,内容多,全面掌握有一定难度。四是大多高校上这类课都是大班。课堂人数多,师生互动交流难。针对以上几种情况,要提高《基础》课的教学效果,真正使之成为大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就必须抓教材、抓教法,必须厘清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关系,实际上它们之问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就教材本身而言,《基础》课是经过教育部审定的重点学科和重大攻关项目,有自己的体系,这是不可变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直接照搬照抄就形成教学体系了;就教学而言,教学源于教材、离不开教材。因此作为教师,首先必须吃透和熟悉教材,深刻领会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认真消化教材内容,把握教学目的与要求、重点难点,将教材作为备课、写教案,形成自己教学语言体系的基本依据。这是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第一步。其次,必须将教材体系有序地转化为教学体系。教学体系是紧紧围绕教材而又不拘泥教材的一种融合了教师辛勤劳动的思维成果,是教材有机的延伸和补充,它立足于教材,又深化和充实了教材,是教材体系艺术化、生动化和形象化的体现,目的是通过教师在课堂激活静态教材的辛勤劳动即时地将教材重要信息双向互动地传达给学生。这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一个中心内容并围绕这个中心来组织课堂教学。其三,整合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有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加以施教。其特点和优势是变单一的教学模式为综合的或多样的教学模式。避免了过去在教学方法改革中往往简单地用一种方法去取代另一种方法的片面性。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在教学方法上侧重面应该有所不同的。道德教育在于以现实的道德楷模的人格魅力和身边的人与事去感化、感召和影响人。在教学过程中应给予学生恰当的激励、赏识、理解和帮助,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智慧、民主的情境氛围,多给学生提问、回答的机会,注重讨论式和启发式活化课堂教学,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和以形示人,带动学生提高思想觉悟,升华人生理想,实现崇高的人生价值。而法制教育不要贪多求全,要突出重点.要有针对性,要联系当前的法制建设进程以及学生生活实际,重在法律思维、司法伦理和法律职业技巧的初步训练,适当创设技能演练的模拟场,采取体验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形式,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趣味性。 三、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的关系 思想道德教育切忌仅仅停留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过分而单纯地注重知识的传授.把大学生当作一只机械的“箩筐”,什么东西都往里面装。没有思维的碰撞,没有知识的消化吸收,没有感性到理性的交融,使接受者感受不到知识的价值和乐趣,缺乏对道德、法律等知识原素自愿自觉的追工作安身立命之本。对这门课求,缺乏对人生美好生活、健全人格和阳光心智的向往。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机械、呆板而又显得程式化,这显然是一种“授之以鱼”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最终导致学生被动、依赖、丧失主动性,过于服从权威和教条,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所以,思想道德教育不能停留在此。不仅要“授之以鱼”.让大学生充分掌握并拥有这条“鱼”,把“鱼”牢牢拽在手上。同时更重要是要“授之以渔”.让大学生学会和掌握捕鱼的方式、方法,利用这种方式、方法去渔猎更多的“鱼”,使教育的目的能与受教育者的身心活动相融合,成为一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潜移默化的心理活动过程,充分开发大学生的自学潜能,使大学生养成一种对思想道德知识学习的自觉追求。真正塑造学生的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质。何况,思想道德修养是每个大学生毕生都要修为的漫长过程,且仅靠一二本薄薄的教科书是无济于事的,要靠社会实践的磨爬滚打的历炼,在实践中去百炼成钢。特别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人文文化中早就存有不少令现代人叹为观止的道德观点,有些闪烁着智慧光芒能求仁求义求忠的观点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去采撷和去吸纳,成为当代大学生赖以终生学习修为的事情。再如法律知识浩如烟海,想通过十来个学时的法制教育使非法律专业大学生都具有全面的法律知识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是点到为止,引发他们对法律学习的兴趣,如果片面地去追求传授应用性法律知识,必然挂一漏万。通过这十来个小时法律知识的学习,使大学生领会法治精神,培养现代法治观念,这才是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关键。所以大学生法制教育教学重点应该是法治观念的正确引导,尤其要重视培养他们对法律的信仰,对法律的尊重、对法律的信赖并积极认同的态度。 四、内化于心与外化于形的关系 《基础》课是一门政治性、伦理性、实践性和科学性很强的课程。大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系统的学习,能够把所获得的道德理念、道德知识、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想法和认知。进而启迪自己的心智和灵魂,外化为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自我修养的能力,从而成为高尚思想道德品行的履约者和实践者,这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内化与外化教育交替融合的过程。因此,《基础》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内化于心与外化于形是辩证统一的。内化教育是外化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内化教育就没有外化教育:外化教育又是内化教育的外显和表现,没有外化教育.内化教育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实际意义。它们互相渗透,内化教育中有外化,外化教育中有内化。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我们不能人为地把两者割裂开来。也不能简单地认为谁比谁重要,而应该用内化于心的教育成果推动外化于形教育.用外化于形的教育实践巩固内化于心教育,使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因此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切忌仅仅停留在《基础》课考试的分数高低或写一二篇读书笔记的好坏上,这是因为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这)种情况,有的大学生对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的内容耳熟能详.对主要观点背得滚瓜烂熟、平常也能侃侃而谈,但在日常道德的修为上不一定能得到大多同学的认同,而那些平时成绩平平、不太声张、说话有点迟钝迂讷的学生反而是道德的楷模或佼佼者。赢得同学们的赞同和认可.究其原因是由于前者对思想道德的核心价值观理解不透彻、思考不深人、认同不到位,没有真正把这些价值观融入自己的血肉之中.成为自己身心的一部分。实际上内化于心过程就是要使大学生真正信奉,把得到的知识、理解和判断内化为自己的想法和认知,使这些价值观人眼入脑人心入境,把外在要求变为内在需要、把他律的思想道德原则转化为内在自律的思想道德品质的过程。内化得越迅速,说明思想教育的成效越明显;内化得越彻底,说明核心价值观树立得越牢固,就像盐融于水一样成为自己生命血液中的营养,这样才能铸造和培养出自重、自尊、自信,思想品质堪称一流的大学生。 五、知行对立与知行合一的关系 在这里,“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包括知识、知觉、思想、认识等:“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包括行为、行动、践履、实践等。因此,“知”与“行”关系,也就是指的思想道德意识和思想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目前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最忌讳的是知行对立和知行脱节,“知而不行”等于“无知”“行而无知”,“行”就缺乏力量支撑。因为道德意识表现为道德行为,所以思想道德行为离不开思想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相得益彰。如果不去履行、不去修为,不能算是真“知”。“知”是为了更自觉地“行”,“行”是对“知”的最好检验和落实。如果知行脱节,坐而论道。夸夸其谈,不愿意身体力行;或者知行背离,说一套做一套,阴一套阳一套,那么,培育思想道德核心价值观就成了“豆腐渣工程”。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原因。现在有相当一部分高校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存在知行对立或知行脱节的情况.大学课堂教学在整体上缺乏现实感和生活感。积极的、主动的参与大班听课毕竟不是大多学生发自内心的驱动力,有的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才来听课,目的并不在于追寻自己本身思想道德素质的优劣。而在于猎取现实的可增加将来就业砝码的分数的高低。学生潜意识里注重的是专业的书本世界和未来的就业世界,因而存在着一种疏远于当下思想品质的训练和健全人格的煅铸,没有心思和闲暇去发掘去培育自己道德的修为。甚至现实的就业用人制度会牵引着他们走向一种既定的生活和学习模式。导引“知”与“行”走向的分离。难以达到高度的统一。当前高校应该关注思想道德教育知行脱节的倾向。高校思政教师更应积极探索并建立“知行合一”“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法律与道德论文:试析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实效性途径探析 [论文摘要]一直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讲课大道理多,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为了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程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论文关键词]教学实效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实效性 一、整合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变系统讲授为专题讲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内容十分丰富,讲授的道理很多,过去本课程基本上采用系统讲授的方式,力争面面俱到,但由于教学时间十分有限,最后这种讲授往往变成泛泛而谈,理论讲不深讲不透,实践教学也无法进行,学生对所学内容没有什么印象。而专题讲授则可以突出重点,集中时间和材料,对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讲深讲透,达到解决学生现实思想问题的目的,所以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内容上,部分教师采取专题讲授方式,遵循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针对大学生身心特点,紧贴教材内容,把社会外在要求和学生内在需要结合,把教学内容分为十个专题,即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及成长规律;大学生的学习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与社会交往;大学生身心健康与调适;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和民族精神的培育;人生观的形成和价值观的选择;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宪法原则的领会与宪法精神的遵从;社会主义基本法律制度的具体与深化等十个专题,这样既能突出重点,又能把问题讲解透彻,而且教师有足够的时间调动学生思考,探索问题,围绕专题广泛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集中解决学生现实思想问题,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说明力和有效性。 二、结合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本教学方法还是应该以课堂讲授为主,通过教师的讲授使学生明白作为一个大学生应如何做人,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了加强教学时效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在教学中重点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一)讨论、辩论式教学 要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充分发挥教育对象的主动能动性,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辨能力,善于思考和提出问题,他们关心政治,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但是对于一些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往往认识不清,甚至存在一些错误观点,正面回答他们,效果往往不够理想。因此,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专题讨论或者辩论,引导他们自己去寻找资料,寻找答案,弄清以前认识中的错误所在,激发学生思考的主动性积极性,养成创新的学习态度,通过课堂讨论,分组辩论,师生共同交流探讨,改变了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帮助他们提高综合分析能力,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锻炼学生敏捷思维,开阔其视野,并在相互讨论中,对与错的争辩中分清是非,受到启发和教育,从而确立正确的观点。 (二)采用启发式、案例式教学 大学新生进校时,普遍有许多不满意,不适应的地方,其中最主要的是无法在现实生活中确立自身的“同一性”,“同一性”是一种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是谁,想干什么,将要到何处去,能否被他人认同的一种感觉。这个时期的学生,失落感强,专业思想不平稳,对自己的前途目标迷茫,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用大量的,喜闻乐见的事例去启发引导学生,例如在讲授适应转变,做一个真正的大学生这一专题时,先以大学阶段在人生道路的重要作用为起点,从生活、工作等方面引导学生树立信心,找准方向,立志成才。这一方法的使用,不仅改变了原来说教的入学教学形式,而且能够为学生在确立自己的成才目标上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讲”与学生“讲”相结合方式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讲授是必要的,它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但是,适当地变换师生的角色,让学生自己依据专题内容讲课,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融洽师生关系。每学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第一次课,教师会根据教学内容,选取相关题目,学生从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课外查找资料,制作课件,撰写大纲,上课时由学生讲授,最后老师点评总结,这种做法不仅激发了学生问题探究问题的热情,而且对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活跃课堂气氛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直接影响教堂效果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适当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对提高教学效果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如,影视教学是一种形象化的教育方式,形象生动的画面,优美动人的解说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能有效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愉快地接受教育。因此,笔者在教学之余经常关注一些时政节目,收集和积累了大量影视资料,这些影视资料片使学生受到了多方面的教育和启迪,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方式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条根本原则和方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针对性很强的学科。该课程的目的就是要针对学生中普遍关心或普遍存在的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等方面实际问题,给予有说服力的回答,使他们加深对理论的认知与理解,帮助其逐步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在讲授中,要特别注意针对一些难点、热点、疑点问题进行讲授。 三、利用人生发展设计工作室,加强师生联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要授好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学生,大多的教师运用较多的是,通过教学中的提问、讨论,进行师生间的沟通, 了解其思想,为其解惑,但是由于时间有限,这种了解往往不够深入、全面。课堂教学中涉及到大学生个人发展与前途命运思考的很多问题不可能在课堂上完全解决,大学生遇到的各种人生困惑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课后以各种方式找自己的思政课老师谈心、寻求帮助。鉴于此,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胆创新,以高校德育实验室的形式,成立了“人生发展设计工作室”,作为思政课教师在课后与学生互动交流、对学生进行跟踪关怀的重要场所,工作室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后延伸,打通了课堂教学与课后衔接的教学通道,通过在工作室的工作,教师们“零距离”地面对学生求助,和学生密切相处,与学生深度访谈,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处于种种人生困惑中的学生。通过在工作室与学生面对面的互动和交流,还能够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学生关注的的热点难点问题,掌握大量鲜活的第一手资料,这样既可缩短师生间的距离,还可以为教学积累具体真实的素材,使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理论水平 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实效,教师的素质及理论水平的提高是重要方面,首先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发自内心地相信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要热爱高等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专业,热爱自己的学生,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人格魅力,是大学生做人的导师和行动的楷模。其次,教师还应当具有丰富的知识,特别是相当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及相关的综合知识以及高超的教学艺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设计到多门学科,教师没有广博的知识很难讲好这门课,故要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一方面需要教师博览群书,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增强自己的表述能力和努力培养善于打动人心,沟通心灵的艺术感,把问题讲得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第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时代性,还要求教师必须不断的吸收教学的新资料,新信息,对本学科的最新动态要进行一定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开阔视野更新观念,跟上时代前进步伐,使自己的教学讲授既是有理论性,又具有一定得时代感。 法律与道德论文:“知行合一,以行为本”:析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新理念 论文摘要: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贯彻“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对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使学生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知行统一,真正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文关键词:知行合一;以行为本;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理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教育不断走向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背景下,“基础”课教学也需要不断改革创新。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要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重视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因此,在高职“基础”课中贯穿“知行合一,以行为本”的教育理念,可以促进《意见》所提出的大学生思想教育目标的实现。 高职学生的特点 高职学生的价值观 如今,“90后”学生逐步成为大学生的主力。与“80后”学生相比,“90后”学生在价值观取向方面更偏向于个体而轻集体,更偏向于物质而轻精神,更偏向于现实而轻理想,更偏向于时尚而轻传统,这给高校育人工作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而另一方面,“90 后”学生刚刚迈进成人的大门,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处于形成阶段,还有很强的可塑性。为此,教育工作者更需把握他们当下的价值取向及相关学习特点,以促进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高职学生的学习劣势 高职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着很多不同于一般大学生的特点。高职生入学成绩普遍偏低、基础普遍较差,进高职是不得已的选择。因此,在高职学生中表现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缺乏上进心、求知欲,厌学情绪比较浓。 高职学生的学习优势 高职生虽然与普通高校学生存在差距,但也有自己的优势:他们具有活跃的思维,且动手能力、专业技能和适应性都比较强。另外,高职学生一般都对实习课程具有浓厚的兴趣。这一方面体现在学生积极参与的要求上,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学生对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上。但由于思想认识肤浅,使得他们对思想道德教育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思想活跃但却相对散漫。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的现象。因此,要改变传统的“基础”课教学模式,提倡知行合一的理念,以提高教学效果。 “知行合一,以行为本”的课程理念 知行关系,简言之,就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知”是“行”的理论储备,“行”是“知”的实践转化,“行”对于“知”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知”的根本目的。也就是说,知识最终必须落实到行为上,其效果必须通过行为及其结果才能体现出来。 但“知”、“行”之间不是直接转化,它需要一个重要的发展过程,一个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成功与否将直接决定“知”、“行”之间是有效转化,还是有名无实。美国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和思想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指出:“仅仅是抽象地相信完善的人格的价值,还不足以防止过失的发生。坏的习惯必须打破,好的习惯必须培养。然后我们才能有希望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始终如一、坚定不移。”就高职学生学习而言,“知”是知识储备;“行”是实践;知行并进,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扎实地学好知识。因此,需要运用先学后教、案例讨论、习惯培养等教育手段,引导、促进由知到行的转化这一环节,增强转化的自觉性,加快转化速度,提高转化质量,才能使学生所学的道德知识导向正确的行为表现,使之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全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 “知行合一,以行为本”的教学模式 “基础”课既是理论课,又是实践课,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突出“基础”课的实践性,在加强道德和法律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行统一,更要重视规范向实践的转化,引导大学生通过知行统一进行自我修养。 先学后教——激发学生的行动意识 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强调教学活动中人的因素,以人为中心,把人放在根本位置上。因此,从根本上确定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把学生看成是积极的社会实践的探索者,而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先教后学,促进知行合一”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创造性发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地“先学”辅以教师针对性、引导性地“后教”,最后配合学生练习和发散性思考,才能真正做到从了解到理解的知与行的统一。教学过程可分为“预习—讨论—引导—练习”,学生先预习课本内容,再针对未理解的部分进行讨论,学生对较难和仍未理解部分进行问题设计,并互相提问,教师对学生的互问互答进行引导、点拨、讲解。最后,教师再以练习对学生加以强化训练。所谓“先学”,并不是学生漫无目的地学,而是在教师简洁、明确地提出学生学习目标、自学要求并进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好奇、疑问在规定时间内学习指定内容。在进行引导时,教师应根据所教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具有启发性、层次性的问题。所谓“后教”,是指在学生充分自学后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式学习。对于学生通过自学能够掌握的知识,教师不做过多讲解;对于仍不能理解的知识,学生在教师引导和点拨下进行讨论或让已掌握的学生讲解,最后教师进行补充。教师必要的讲解应是精要而且有明确指向的,能有效促进知识的升华和提高。这样,教师以合作者、促进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到学生学习中来,打破以往教师“填鸭式”教、学生被动学的刻板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可推动学生个性发展。要改变传统的教师一人讲的模式,要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要转换到“教学组织者”的角色上来,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将传统的“问答”变为师生之间的“对话”,有效激发学生的行动意识,实现学生的“知行合一”,在课堂上真正做到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案例教学——促进课堂知识的实践转化 案例教学是指通过一个或几个独特而又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让学生在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过程中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案例教学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原理具体化,让它们处于一定的情境之中。这样,学生更容易激发兴趣,也更容易把握、理解这些概念和原理,从而将知识转换为行动前的理论储备。在教学中,教师可广泛地阅读有关的资料,选择与授课内容相吻合的案例,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他们参与案例研讨的积极性;学生根据提纲和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各小组可推举代表发言;针对讨论的内容、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讨论的表述方法等方面进行小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论语》开篇讲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所谓“学习”,就是指“学”了还要不断地“习”。因为只有不断地“习”,才能温故知新;只有时时地“习”,才能熟能生巧;而对许多东西,也只有不断地“习”、时时“习”,才能“习”而成“惯”,才能变“知道”为“做到”。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指出:“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则谆谆教导我们: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才能一辈子也用不尽。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这个问题上也有非常深刻的理解。陶行知,原名文?F,后改名“知行”。所谓“知行”,即万事一定“知道”在前,而后才有“行动”,因此,这两者的关系应是“知”在前,而“行”在后。但他后来发现,“知道”相对容易,最重要、最关键的应是“行”,而世人最容易忽视的也是“行”。于是,为了警示世人,他最终将“行”置于“知”之前,把自己的姓名由“陶知行”改为“陶行知”。通过这些案例的讲解和讨论,既可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为学生实践所学知识提供有益的现实参考,从而使案例教学有效起到促进知行合一的桥梁作用。 习惯培养——理论落实于实践 学生仅仅理解和掌握知识还不够,最主要的是要落实于行动。行是知识、能力、觉悟的集中表现,在这方面,理论教学后还要注重对学生提出行为要求,以期培养习惯,形成自觉,从而完成理论知识的实践转化。为了使学生坚持下去,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可注意给学生布置行为作业。例如,在讲“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时,要求每个人践行其中的某项具体内容并谈体会,如“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等。在讲“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时,为了增强学生的民主与法制意识,可动员学生给学校、班组和教师提建议,并履行一定的监督职责。为了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跟进考察,还可制定行为考察表。其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爱国、爱民及前途、理想方面;道德修养;学习态度及成绩;法制观念;集体观念;恋爱观念;心理素质与个性发展状况;体育锻炼等。上述各项都有具体内容,各方面的表现分别评为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个等级。通过考察,对学生的行为起到督促检查的作用。总之,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教学的根本目标。这一环节要做到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切实提高。 综上所述,“知行合一,以行为本”教学模式的三个环节——先学后教,激发学生的行动意识、案例教学,促进课堂知识的实践转化、习惯培养,理论落实于实践,是高职“基础”课教学过程中相互作用的三个方面。实施“知行合一,以行为本”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促进学生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起来,把道德法律知识的学习与行为修养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知行统一。高职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根据新形势、新变化,不断提高教育实效,促使学生知行合一,真正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 法律与道德论文:浅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必须厘清的几对关系 论文关键词:教材教学 内化外化 知行合一 论文摘要:本文从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内化于心与外化于形、知行对立与知行合一等关系中阐述了如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问题,认为要使学生通过“这一本”的学习达到自觉地去学其他“无数本”的永恒教育和修为目的,必须创设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并整合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从而达到入眼入脑入心入境的境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由《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有机融合而成的一门新课程.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基本内容.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主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基于此,本人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探索,感觉到在该门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尚有几对关系必须厘清。具体来说: 一、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大学生的诸多综合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最核心的素质.它的优劣或好坏。决定着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性质与方向。而上好这门课的目的旨在培育和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建设的“四有”新人。但要真正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仅靠《基础》这门课薄薄几章内容是不够的,“十处树木,百年树人”,这首先就要从教育理念方面有所突破。处理好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关系。对刚人校的学生来说,对薄薄的《基础》课很容易产生错觉,加上中学已有所涉猎,对该课程的学习有轻蔑的倾向.会局限于对一些理论概念的掌握,而忽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长期修为的实践意义。因此,教师必须首先树立对该课程永恒教育的理念。要知道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个动态的永恒的课题,必须始终以学生为本,以开放的阳光的智慧的心态明确告诉学生.学习该课程的人生意义之所在,思想道德素质培育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是每个学生毕生都要不断地磨砺和锤炼的过程。教师的职责在于启发和引导学生不单单去学“这一本”.而是要通过学“这一本”自觉地去学其他的“无数本”:不单单是蜻蜒点水学一点概念知识,而是要系统地学“大部头”;不单单是大一这一年“必修”的课。而是大学四年甚至毕生都“必修”的终身课程.必须兼收并蓄,用全人类的道德知识财富丰富自己的头脑。其次,需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心智健康成长的人文环境。因为思想道德修养教育不只是几位任课教师的事情,任课教师在这里只起个直接牵引的主导作用,更重要的是要营造一种氛围。需要上至校长下至普通教师各个层面的配合.所有授课或不授课的教师都能担负起为人师表的职责.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教书育人的环境,使校园真正成为“道德良种”的培育基地。如果我们的教师本身不能为人师表或经常以调侃甚至搞笑的话语解读严肃的政治理论问题。或者整个高校校园充斥着各种权钱、权色交易的“潜规则”或学术腐败,连培育人才的环境都被异化、被污染,那么即使是编有再好的教材和拥有再好的任课教师。对学校的人文环境来说只能有百害而无一利,在这样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恐怕是难以肩负道德重任的。 《基础》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课程,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应是单一的灌输和被动接受,重在开启、重在点拨、重在举一反三。在教育过程中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要创新实践教学环节。要把实践教学纳入考核评价的范围,探索出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在这种教育理念指引下的教育实践,就是既要重视课堂教学,更要重视课外教学;既要重视理论教学,更要重视实践教学。 二、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关系 众所周知,要上好这门《基础》课是相当不容易的,一是这是一门必修的又被人误认为是务虚的公共课,对大学生来说,专业课才是他们将来找的学习缺乏内在动力。二是课程内容中学有所涉猎,教材内容自学也能看懂,加之书中有些内容理想与实现存在反差。增加了教好这门课的难度。三是这是由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合并而成的一门新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新探索,内容多,全面掌握有一定难度。四是大多高校上这类课都是大班。课堂人数多,师生互动交流难。针对以上几种情况,要提高《基础》课的教学效果,真正使之成为大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就必须抓教材、抓教法,必须厘清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关系,实际上它们之问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就教材本身而言,《基础》课是经过教育部审定的重点学科和重大攻关项目,有自己的体系,这是不可变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直接照搬照抄就形成教学体系了;就教学而言,教学源于教材、离不开教材。因此作为教师,首先必须吃透和熟悉教材,深刻领会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认真消化教材内容,把握教学目的与要求、重点难点,将教材作为备课、写教案,形成自己教学语言体系的基本依据。这是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第一步。其次,必须将教材体系有序地转化为教学体系。教学体系是紧紧围绕教材而又不拘泥教材的一种融合了教师辛勤劳动的思维成果,是教材有机的延伸和补充,它立足于教材,又深化和充实了教材,是教材体系艺术化、生动化和形象化的体现,目的是通过教师在课堂激活静态教材的辛勤劳动即时地将教材重要信息双向互动地传达给学生。这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一个中心内容并围绕这个中心来组织课堂教学。其三,整合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有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加以施教。其特点和优势是变单一的教学模式为综合的或多样的教学模式。避免了过去在教学方法改革中往往简单地用一种方法去取代另一种方法的片面性。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在教学方法上侧重面应该有所不同的。道德教育在于以现实的道德楷模的人格魅力和身边的人与事去感化、感召和影响人。在教学过程中应给予学生恰当的激励、赏识、理解和帮助,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智慧、民主的情境氛围,多给学生提问、回答的机会,注重讨论式和启发式活化课堂教学,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和以形示人,带动学生提高思想觉悟,升华人生理想,实现崇高的人生价值。而法制教育不要贪多求全,要突出重点.要有针对性,要联系当前的法制建设进程以及学生生活实际,重在法律思维、司法伦理和法律职业技巧的初步训练,适当创设技能演练的模拟场,采取体验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形式,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趣味性。 三、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的关系 思想道德教育切忌仅仅停留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过分而单纯地注重知识的传授.把大学生当作一只机械的“箩筐”,什么东西都往里面装。没有思维的碰撞,没有知识的消化吸收,没有感性到理性的交融,使接受者感受不到知识的价值和乐趣,缺乏对道德、法律等知识原素自愿自觉的追工作安身立命之本。对这门课求,缺乏对人生美好生活、健全人格和阳光心智的向往。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机械、呆板而又显得程式化,这显然是一种“授之以鱼”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最终导致学生被动、依赖、丧失主动性,过于服从权威和教条,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所以,思想道德教育不能停留在此。不仅要“授之以鱼”.让大学生充分掌握并拥有这条“鱼”,把“鱼”牢牢拽在手上。同时更重要是要“授之以渔”.让大学生学会和掌握捕鱼的方式、方法,利用这种方式、方法去渔猎更多的“鱼”,使教育的目的能与受教育者的身心活动相融合,成为一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潜移默化的心理活动过程,充分开发大学生的自学潜能,使大学生养成一种对思想道德知识学习的自觉追求。真正塑造学生的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质。何况,思想道德修养是每个大学生毕生都要修为的漫长过程,且仅靠一二本薄薄的教科书是无济于事的,要靠社会实践的磨爬滚打的历炼,在实践中去百炼成钢。特别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人文文化中早就存有不少令现代人叹为观止的道德观点,有些闪烁着智慧光芒能求仁求义求忠的观点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去采撷和去吸纳,成为当代大学生赖以终生学习修为的事情。再如法律知识浩如烟海,想通过十来个学时的法制教育使非法律专业大学生都具有全面的法律知识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是点到为止,引发他们对法律学习的兴趣,如果片面地去追求传授应用性法律知识,必然挂一漏万。通过这十来个小时法律知识的学习,使大学生领会法治精神,培养现代法治观念,这才是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关键。所以大学生法制教育教学重点应该是法治观念的正确引导,尤其要重视培养他们对法律的信仰,对法律的尊重、对法律的信赖并积极认同的态度。 四、内化于心与外化于形的关系 《基础》课是一门政治性、伦理性、实践性和科学性很强的课程。大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系统的学习,能够把所获得的道德理念、道德知识、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想法和认知。进而启迪自己的心智和灵魂,外化为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自我修养的能力,从而成为高尚思想道德品行的履约者和实践者,这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内化与外化教育交替融合的过程。因此,《基础》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内化于心与外化于形是辩证统一的。内化教育是外化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内化教育就没有外化教育:外化教育又是内化教育的外显和表现,没有外化教育.内化教育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实际意义。它们互相渗透,内化教育中有外化,外化教育中有内化。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我们不能人为地把两者割裂开来。也不能简单地认为谁比谁重要,而应该用内化于心的教育成果推动外化于形教育.用外化于形的教育实践巩固内化于心教育,使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因此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切忌仅仅停留在《基础》课考试的分数高低或写一二篇读书笔记的好坏上,这是因为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这)种情况,有的大学生对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的内容耳熟能详.对主要观点背得滚瓜烂熟、平常也能侃侃而谈,但在日常道德的修为上不一定能得到大多同学的认同,而那些平时成绩平平、不太声张、说话有点迟钝迂讷的学生反而是道德的楷模或佼佼者。赢得同学们的赞同和认可.究其原因是由于前者对思想道德的核心价值观理解不透彻、思考不深人、认同不到位,没有真正把这些价值观融入自己的血肉之中.成为自己身心的一部分。实际上内化于心过程就是要使大学生真正信奉,把得到的知识、理解和判断内化为自己的想法和认知,使这些价值观人眼入脑人心入境,把外在要求变为内在需要、把他律的思想道德原则转化为内在自律的思想道德品质的过程。内化得越迅速,说明思想教育的成效越明显;内化得越彻底,说明核心价值观树立得越牢固,就像盐融于水一样成为自己生命血液中的营养,这样才能铸造和培养出自重、自尊、自信,思想品质堪称一流的大学生。 五、知行对立与知行合一的关系 在这里,“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包括知识、知觉、思想、认识等:“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包括行为、行动、践履、实践等。因此,“知”与“行”关系,也就是指的思想道德意识和思想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目前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最忌讳的是知行对立和知行脱节,“知而不行”等于“无知”“行而无知”,“行”就缺乏力量支撑。因为道德意识表现为道德行为,所以思想道德行为离不开思想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相得益彰。如果不去履行、不去修为,不能算是真“知”。“知”是为了更自觉地“行”,“行”是对“知”的最好检验和落实。如果知行脱节,坐而论道。夸夸其谈,不愿意身体力行;或者知行背离,说一套做一套,阴一套阳一套,那么,培育思想道德核心价值观就成了“豆腐渣工程”。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原因。现在有相当一部分高校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存在知行对立或知行脱节的情况.大学课堂教学在整体上缺乏现实感和生活感。积极的、主动的参与大班听课毕竟不是大多学生发自内心的驱动力,有的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才来听课,目的并不在于追寻自己本身思想道德素质的优劣。而在于猎取现实的可增加将来就业砝码的分数的高低。学生潜意识里注重的是专业的书本世界和未来的就业世界,因而存在着一种疏远于当下思想品质的训练和健全人格的煅铸,没有心思和闲暇去发掘去培育自己道德的修为。甚至现实的就业用人制度会牵引着他们走向一种既定的生活和学习模式。导引“知”与“行”走向的分离。难以达到高度的统一。当前高校应该关注思想道德教育知行脱节的倾向。高校思政教师更应积极探索并建立“知行合一”“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法律与道德论文: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的教学魅力研究 [论文摘要]教师的教学魅力是影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的教学魅力主要体现在“实”“近”“活”三个方面。 [论文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教学魅力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魅力——“实” 1 教师的人格实在。要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基础课教师就要增强其自身的公信力,这要求基础课教师除了应善于传道授业解惑外,还要注重加强自身的人格魅力。具有魅力的人格通常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人格。(2)正直坦诚善良的道德人格。高尚的人品对学生的感染与影响将是长远的,基础课教师要想教好学生做人,自己首先必须高尚。(3)民主平等具有亲和力的法律人格。教师能否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和谐活泼的氛围,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关键在于教师有没有一种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以学生为友的心态和亲和力。(4)善辨是非具有创新意识的智慧人格。教学效果怎么样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智慧,一个反应灵敏、善辨是非善恶、在日常教学中充满着创新创意的教师,学生必然会被深深吸引,从而利于其教书育人。基础课教师除了应具备以上四种优秀品质外,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也必定会为其人格增色。 2 教师的知识厚实。教师一定要有自己的东西,做到满腹经纶,要具备纵深、复合、广博型知识结构,同时还要不断更新已有的知识,始终站在学科、社会的前沿。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为你的学识魅力而倾倒,并深深地信服你。 教师的学识魅力首先表现在对其所教学科的精通。基础课教师要深刻领悟教材主旨,对其逻辑结构烂熟于心,对教材要有高度的驾驭能力。基础课的使命说到底就是教学生做人,其育人目标是要培养内在人生观科学、外在行为素质良好的合格公民,教材要坚持由内到外、内在引导与外在规范相结合的育人理念。弄清楚了基础课的育人目标与育人理念,在上课时就能目标明确,并始终围绕这一主题开展教学,就能在思想、道德与法律三者之间穿梭自如。教师在精准掌握教材的同时,对教材所涉及的理论知识更要有纵深的了解,这样才能讲准、讲透、讲深。基础课教师除了是一个专家外,还应当是一个大杂家,应当具备复合、广博的知识结构。基础课说到底是教学生如何做人的一门课程,做人的学问可以说涉及方方面面,到底怎样做是对,怎样做又欠妥,这需要基础课教师具有高度辨明是非的能力,更需要其具备渊博的知识,事事想在学生之前,学在学生之前,否则信手拈来的一些毫无考证的零星琐碎片段连自己都无法说服,又如何去让自己的学生信服。因此。具备复合、广博型知识结构会让教师教得有底气,说得有根据。学生也会因为教师渊博的学识魅力而信服和喜欢上教师。此外,教师的学识魅力还体现在教师对最新知识的把握和运用上。“90后”的学生不太喜欢纯理论的枯燥乏味的说教,他们更热衷于时尚新鲜的东西,或者至少是以时尚新鲜的方式接受理论知识。因此,基础课老师不但要有精深、广博的知识,也要学会把握时代的脉搏,始终站在学科、社会、科技的前沿,掌握最新的信息,用最新最时尚的知识魅力吸引学生。 3 传授给学生的东西终生实用。所谓学以致用,即学生来学你这门课就是要在实际生活、工作中派得上用场。否则,学生会问学这门课要干什么用?实际上,基础课的使命就是要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做事的,可见,这门课具有不同于一般课程的超强实用性。一个老师工作再认真负责,教案、课件做得再好,但讲的东西若学生认为没用,学生也不会买账,不会认为其是个好老师。因此,坚持教学的实用性是基础课教学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教师必须要解决的首要课题,解决好了这一课题,学生必然就会喜欢上这门课,基础课的教学魅力也就水到渠成了。因此,基础课老师要大胆创新、想方设法,努力做到让学生想上这门课,爱上这门课,要让学生觉得学这门课不但今天有用而且终身受益,真正以不可抵挡的教学魅力吸引学生,从而切实增强基础课的教学实效。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魅力——“近” 1 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基础课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该始终将这门课的使命(教学生做人)牢记在心,唯有如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案例或其他教学载体时才能时刻提醒自己,这些东西学生愿意昕?不愿听哪来的教学效果?不愿听又如何实现教其做人的目标?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教学载体时,一定要以贴近学生为基本原则,讲学生自己的事,讲学生身边的事。讲他们即将面对的事。教师要做到用他们身边的真实典型案例传授他们所渴求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实际上,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在学习、交往、集体活动、恋爱、兼职、求职、心理等热点问题方面的困惑很多,在远离父母、远离亲朋好友,必须独立面对、解决一切的情况下,在大学相对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下,他们热切渴求良师益友的指导,这种渴求欲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关键就在于基础课老师能否把握其需要、了解其心理,并在平时的教学中做到对症下药。因此,基础课教师要努力去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所忧,讲学生想听的东西,讲对其有益的东西,用学生想要的方式去讲,做到有的放矢。 2 教学方式学生乐于接受。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每当教师在对着课本或PPT讲理论时,学生抬头率都不高,而每当教师讲到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典型案例时,几乎所有学生都抬起了头。这充分说明,科学理论需要鲜活案例的激活,才会变得有生命力。关于如何培养人的基础课教学,如果没有关于人的鲜活案例那只能是没有任何实效的枯燥说教,可以说,没有案例就没有基础课。因此,基础课教学从一定程度上讲就是案例教学,教师要善于选择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典型案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并在师生互动中使其受感染、受教育,从而切实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与魅力。当然,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精选主题突出、能很好驾驭的经典案例,而不能信手拈来那些毫无考证的琐碎案例,也不能是主题不突出的案例的堆砌,更不能是性质错误而误导学生的案例,坚决守住“学术研究无禁区,但课堂教学有纪律”的底线。此外,“90后”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看着动画长大,打着游戏娱乐,成长于高度动感的世界之中的,他们喜欢用感官刺激的方式接受新知识而排斥空洞枯燥的理论说教,因此,案例教学中优秀视频案例资料的作用不可或缺。而实际上,优秀的视频资料的震撼、感染、教育作用有时比老师的讲解更有效,因此,基础课教师要选好用好视频资料。当然,更要注意把握好度,在视频的长短、使用视频的频率上做到恰到好处,不能依赖视频资料。 3 教师语言与学生没有距离。语言魅力从一定程度上讲直接决定学生的到课率、抬头率,直接决定教学的效果。教师的语言魅力主要体现在其语言的时尚性、亲切感、感染力与幽默感上。首先,基础课教师要做到语言表达流畅准确,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但要真正发挥其语言魅力,还必须在时尚性、亲切感、感染力与幽默感上下工夫。基础课教师若能用学生的语言传经授道,学生将会觉得是多么的亲切和乐于接受,如果再加上一些学生所热衷和追捧的时尚因子,学生一定会拍手称快,并在这种亲切感中耳濡目染,接受熏陶教育。其次,基础课通常都是一百人左右的大班教学,其教学难度远大于小班教学,如果教师整个课堂都是在用一个语调慢条斯理地讲授,不难想象在这种课堂上学生将一定是或昏昏欲睡,或交头接耳,或玩弄手机,或干脆溜之大吉。因此,洪亮、抑扬顿挫、富有激情的语言讲解魅力是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其参与到你课堂中来,使你的课堂教学具有感染力的关键所在。此外,生动形象、幽默风趣是语言魅力的法宝,这是寓情理于快乐笑声之中的最高教学境界。实践证明,凡是自觉到课率高、课堂上抬头率高、教学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一般无不具有幽默风趣的特质。西方有些国家甚至将是否具有幽默感作为评价教师优劣的标准之一,看来这还是很有见地的。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魅力—“活” 课堂教学的好与坏最起码的标准就是看它是“死”还是“活”,“死”指的是严重缺乏学生参与、只有老师一个人唱独角戏且学生没有收获的死气沉沉的课堂教学,“活”指的是有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良好且学生收获丰厚的参与式课堂教学。 1 静参与。静参与是参与式课堂教学的起码要求,也是底线。参与式教学绝非指整堂课或一次课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在弄(实习实训类课程除外),笔者认为那是借学生的主体地位推卸教师自己主导责任的严重不负责任的表现,或至少是不懂基本教学规律的做法。笔者认为,静参与主要是指教师在讲课时不要整堂课都坐在电脑前自己讲自己的或读PPT而不管学生的反应,不要总是只有一种姿势、一种表情、一种腔调,这样的课堂就是没有学生参与的死的课堂。与此相反,教师要在课堂上张扬些,要多走动,要善于运用自己语音语调,善于运用自己的眼神、表情、手势等各种肢体语言做绘声绘色的讲解,目的就是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真正让学生参与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跟着你的思路走,并学到知识受到启发,让课堂活起来。这是一种看似死、实则活,看似静、实则动的真正参与式教学,并且是具有真正实效的课堂教学。这是课堂教学的最基本形式,也是最起码的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绝大部分都是通过这种形式进行的。 2 动参与。动参与是参与式教学的常见形式,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师生互动教学。“教学”,顾名思义,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它是双方相互作用的一种过程与活动。因此,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完全由教师唱独角戏,动态的参与式教学即师生互动理所当然就成为我们必需的一种教学形式。动参与教学要求教师要善于采取演讲式、案例式、启发式、讨论式、辩论式等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的兴趣,使其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师生互动的参与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通过设疑-诱思-导理,即通过学生演讲、讨论或教师直接从导人的案例、问题人手,结合学生所关注的热点提出一些他们关心但有疑惑的一些问题,让他们去积极思考、讨论,然后在学生辩论、师生互动中正确加以引导,让学生学会明辨善恶、分清是非,进而让其受到启发,最终达到课后能自觉践行的目的。 3 心灵参与。参与式教学的最高境界应是心灵的参与,这需要师生之间具有高度的默契,也取决于教师健康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和生动活泼的教学艺术所散发出来的无穷魅力,更需要基础课教师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想学生所想、忧学生所忧、教学生所需,以自己的爱心、真心、真诚去感动学生。要教会别人做人,首先自己要高尚,基础课教师作为大学生名副其实的心灵工程师,理所应当将这一课堂中心灵参与的最高境界作为我们毕生追求的目标。 法律与道德论文:浅谈职业需求的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 [论文摘要]文章对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内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变革能够促进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教育的全面提高,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论文关键词]职业需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教学改革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加快法制建设的基础上,基于职业需求,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对提高教学质量、增强课程的教育功效具有现实意义,对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整体素质、满足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需求、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 一、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意义及现状分析 1.课程改革的意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我国高等专科、本科教育的公共必修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体现,是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头等大事。新形势下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必须深入探索和研究。笔者结合高职院校课程教学实际,联系各专业的职业特色,针对其职业需求的普适性和特异性,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研究。以水利专业为例,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以职业需求为依托,在培养学生基本道德素质的基础上,培养其专业应具备的诚信、忠诚、抗压精神;以计算机专业为例,侧重培养知识产权意识等。 2.课程改革的现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快速发展,使得职业分类和职业岗位不断增加,为职业选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面对社会上众多职业,每一个求职人员都应该对自己的职业需求有客观的、合理的、科学的分析,保持合理的职业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因此,基于职业需求的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来说,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步伐必须加快,缓解高职院校毕业生走出校门面对职业需求的压力。虽然部分高职院校在教学方式、课程考核方式甚至课程体系方面等进行了改革尝试,但教学效果均不理想。教学改革和实践步子较慢,可供借鉴的经验较少。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思路 要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相融合,以转变思想观念为先导,以课程建设为重点,以优化教学内容为核心,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为突破口,以改革考评体系为环节,以多渠道教育为依托,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感染力为着力点,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1.改革教学内容,把教材体系变为职业体验教学体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生命力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回答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提高他们自身素质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课改中要将职业需求的实践性、应用性与国家统编教材的理论性、指导性结合起来,形成符合高职院校学生实际的教学体系。“职业体验式教学法”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通过创设实际或虚拟的情景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构建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激发兴趣,生成意义的教学形式。将“体验式教学法”应用到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中,在不脱离原课程教材基本要求和精神的前提下,以教材为蓝本,结合学生思想、知识、生活实际,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职业体验教学。可以组织各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和业务骨干,在原教材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结合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补充和完善,并针对各专业学生岗位需求特点开展职业专题教学。 2.改革教学方法,使校企合作实现职业体验式教学。首先,针对不同专业,在教学中广泛运用案例式、讨论式教学方法;每个专题运用一个典型企业案例,结合企业实际开展企业文化课堂讨论。其次,加大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应用,每位任课教师课前认真收集典型案例,结合精品课程网站中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课后训练和拓展知识的空间。最后,开展课程教学方法研究。通过调研和教学实践,汇编典型教学案例、讨论题目和课件,并加以推广运用。 3.改革考核方式,建立学校和企业综合评价体系。课程应结合各专业顶岗实习和职业体验活动,学校和企业对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意识进行综合考评,将传统的“知识记忆”考核改为“知识应用”和“学以致用”考核。加大职业体验考核分值,逐步树立职业道德认知与实际行为、理论知识与职业实践、日常思想状况与关键时期表现相结合的科学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反映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想道德品质。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 1.课程改革内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应从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两方面入手,针对各专业职业需求现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可以促进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教育的全面提高,培养企业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在教学内容上,深入企业进行职业体验专题教学研究和实践;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上,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和专业实际需求开展研究;联合用人单位建立突出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教学资源库和测验试题库,反映职业需求的特点;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建立课程教学资源网站。通过课程改革,促进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提升,依托职业需求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2.课程解决的主要问题。第一,巩固公共基础课应有的地位,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教学改革,使学校职能部门、教学系部、任课教师和学生全员重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切实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将党和政府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关方针、政策和要求落到实处,克服教学中学科化偏向,过分注重专业课、轻视人文课程的问题,使教学规范化。第二,基于职业需求,在原有课程教材的基础上,扩充职业道德的内容、扩展职业道德训练,使课程职业道德内容更加具体化,增强实效性。第三,通过教学改革,彻底改变课程教学中理论脱离实际,脱离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脱离学生成长、成才和就业实际的问题。第四,通过教学改革,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用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丰富的影像教学替代简单说教、填鸭式、我讲你听、我讲你背、我写你记的教学,使课程教学生动起来,使枯燥的理论鲜活起来,使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入脑入心,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第五,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用生动的内容、科学的方法吸引学生,改变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被动状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第六,解决学生成人、成才过程中遇到的思想和法律实际问题,使学生学会成人、成才、成功。 四、结语 总之,应把职业道德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结合起来,并联系各专业实际把职业道德专业化、具体化,从而使课程进一步适应职业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创新课程教学内容和形式。要建立学校和企业综合评价体系,实现考核方法的“三个转变”。结合各专业顶岗实习和职业体验活动,由学校和企业对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意识进行综合考评,将传统的“知识记忆”考核改为“知识应用”和“学以致用”考核,将传统的课程结业考核变为贯穿学生在校期间的长期评价,将传统的任课教师单方考试变为企业和学校的综合考评。 法律与道德论文:从赡养抗辩权透析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摘 要】现如今,许多父母在追求自己第二次人生幸福的同时忽略了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和教育的义务。文章从赡养抗辩权透析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关键词】赡养抗辩权;抚养义务;赡养权;赡养义务;法律 在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下,我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思想观念日新月异,但是不可否认的在思想进步的同时也伴随着某些糟粕,造成一些道德的沦丧。比如说,离婚率的不断攀升体现了婚姻自由程度的提高,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它也是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大多数父母在追求自己第二春幸福的时候,却忽略了未成年子女的抚养和教育,以及他们的心理健康。有的父母甚至恶意地不抚养、放任孩子,使他们失去父母的关心和爱护,从而使他们对生活和社会失去了信心,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即使有些孩子没有犯罪,但是在他们的心理永远都会留下一片阴影,这成为人格不健全和心理不健康的潜藏因素。 对于这类事情,我国的法律并没有进行完整调整和规范,只是有零星的法律条文或者是法律原则涉及这个方面的问题。例如:在婚姻法中第二十一条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在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以及第二十三条规定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而且,即使是在刑法中也只是规定了遗弃小孩只有到达情节恶劣的时候才构成犯罪,才能剥夺父母老年的赡养权。其他的情形比如说,父母只给钱抚养但不教育,或者既不给钱抚养也不教育,或者遗弃小孩但是没有达到情节恶劣的,法律都不能调整或规范,而这个时候靠的仅仅是道德的调整。我们只能说这个父母不好,那个父母狠心,但却不能为这些孩子做什么。法律只规定了父母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也规定了他们不履行抚养义务时子女可以要求他们给付抚养费用,但却没有明确具体的救济措施,唯一的救济方法也只不过是社会舆论谴责一下,并不能切实的给以未成年人保护。 因此,笔者认为正确处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将道德谴责上升为法律责任的承担,使法律道德化,道德法律化,从而使这个问题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 一、什么是赡养抗辩权 笔者认为,赡养抗辩权是指:父母在子女未成年时没有善意的履行抚养和教育义务并且没有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时,成年子女得享有对其年老父母赡养义务的抗辩权利。善意履行包括为子女健康着想,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抚养不但包括物质的抚养也包括精神的抚养。只有身心健康的人才算是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关爱未成年人,关爱未成年子女,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事情,更是一个国家的职责,一切都要从娃娃抓起。 目前,大量的未成年人犯罪,都是因为家庭原因,父母或离婚,或疏于管教,或放纵任由。对于没有履行抚养和教育义务的父母,法律并没有规定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和调整,仅规定了在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却没有规定当父母连这一规定都违反的时候,应当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余下的也只是由道德进行谴责。但是,道德的谴责是不够的,我们需要道德化的法律。因此,在婚姻法中明确赡养义务的抗辩能有效的解决履行未成年子女抚养义务的问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的防止未成年人犯罪。一个父母,当他意识到如果他不善意的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和教育义务,便会失去老年被人赡养的权利时,或许鉴于法律的威慑力,父母们就不会那么轻易地抛弃自己的孩子。中国人都有养儿防老的古话,但大家是否想过,你生而不养,养而不教,试问,你的孩子长大成人后他会对你尽孝吗?关爱是相互的,抚养和赡养也是相辅相成的,我不认为这样做是同态复仇。同态复仇是屠戮的,残暴的,混乱无秩序无休止的报复行为,而赡养抗辩是合法的,合理的,是符合社会秩序要求的。 二、赡养抗辩的法理基础 笔者认为,赡养抗辩的法理基础如下: 1.道德不能穷尽一切,法律是弥补道德缺陷的有效规范。道德治理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约束存有一系列缺陷。比如,非确定性易导致过度弹性、自觉自律性易导致缺乏普遍有效性,非普遍性易导致标准多元化,过多至善理想性易导致缺少宽容和衡平。它们使得道德治理相对于法治而言,不能作为单独的国家治理方式而起作用。换言之,法律化了的制度文明比道德化的人格魅力在防止人性缺陷方面更重要、更可靠、更持久。唯有法律化的制度文明方能提供一种既能使坏人改过自新又能使好人不蜕化变质的可靠机制。所以当父母不履行他们应该履行的义务时,而违反这样的义务又不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可制裁性的法律后果时,仅依靠道德谴责尚不能实现本质秩序时,应将这样的道德法律化,使其具有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 2.抚养和赡养是互负对等给付的权利和义务。每一个人都应该对他的所作所为负责,他不可能在他应该尽责任的时候逃避责任,而在日后却可以享受他原本应履行义务而得享有的权利,笔者认为,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在一定的条件下,有义务的履行才有权利的享有,有权利的享有,必定有义务的履行。 3.公正的法律是体现正义的法律,正义的法律包含道德化的法律。正义的法律笔者认为包括制定得良好的法律和具有实际操作性和执行性的法律。制定得良好的法律又包括纯正的技术性法律和内涵丰富的法律,而道德化的法律正是内涵丰富的法律的体现,法律要服从道德的正义性价值取向,法律不应该仅具有技术性而无内涵性,有内涵有人性的法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良法,才是真正具有正义核心的公正的法律。 4.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这是婚姻法赋予未成年子女受父母保护和教育的法定权利。如果不对未成年人依法进行保护,孩子这一国家未来的源泉就很容易被恶性的世界观侵蚀,从而使人才更替出现断层。因此,“德教”应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从小就受到爱的教育,由自爱到爱人、爱国、爱动物乃至爱所有优秀的传统教育并形成良性循环。 三、赡养抗辩权体现着道德与法律的辩证关系 1.家庭抚育既是道德调整的内容,也是法律调整的内容。道德偏重于强调抚育的精神方面,法律偏重于强调抚养的物质方面。由于道德和法律起作用的手段不同,导致实际生活中家庭抚育的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有所失衡。抚养义务人履行物质赡养义务较好,履行精神抚育义务较差;抚养权利人在精神抚育权利没有保障的前提下,并未因物质赡养权利的实现而感到幸福、快乐。因此,从法律重视这一问题,是实现正确处理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要求。 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道德是立法的价值基础,是执法和守法的不可或缺的精神条件,法律是内在道德提升的外在条件。任何法律都不可能跨越道德的底线,因为法律是道德的最低限度。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要服从道德的正义性价值取。法律能使道德规范化,使其上升为法律规则或者法律原则,使其具有强制执行力或是威慑力,和权威性。道德对人的约束,是从内到外;法律对人的约束,是从外到内,两者是有机的结合,相辅相成。赡养抗辩权立法创意来源于道德对不善意履行抚养义务的父母的谴责,而通过对赡养抗辩权的立法又可以提升人们的内在道德修养。由此,赡养抗辩权不再是法律和道德的背离和相对,它将法律和道德有机的结合起来,原来仅能依靠道德来约束恶意不履行抚养义务的父母,现在可以通过法律调整得以实现,从而有法可依,有法可惩。使得那些漠视道德的人不能再漠视法律。 2.赡养抗辩权不但体现了法律与道德的联系,同时也说明了法律与道德是有区别的,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混为一体: (1)法律和道德虽然都是上层建筑但两者承担的功能是不一样的。法律的功能主要是明确规则规范人们的外在行为,通过指示和预示,是人们在进行行为操作的时候有方向性和预示性,而道德则是从人们的内心调整人的行为,使其调整具有自觉性,体现一定的内在素质和文明程度。赡养抗辩权通过法律规范的形式固定下来后,就意味着相关法律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变得明确起来,也就是说父母在抚养未成年子女的时候必须要按照法律的规定去做,否则就有可能承担失去年老由成年子女赡养的法律风险,因此就使得人们行为时有明确的方向性和预示性。而道德则不具备这一功能,能尽心抚养孩子的父母在道德层面上体现是内在的优良素质和文明程度,是他们对子女的爱,所以他们在履行抚养义务的时候依靠的仅是道德的自觉性的体现。 (2)法律和道德两者的表现形式也是不一样的,法律以有形的形式直接体现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统治方法,而道德则是以隐形的方式调整社会秩序,由内而外的控制人的外在行为。在立法上明确赡养抗辩权的法律地位,不仅是社会主义法治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统治阶级实现其利益的要求。我们的统治阶级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阶级群体,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弱势群体的法益,未成年人是一个需要保护的群体,同时他们也是国力的生力军,如果不以有形的法律对他们的受抚养权利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还仅是以道德这种隐形的社会秩序调整方式来调整就有可能会造成恶性循环。 (3)法律和道德的效力也不一样,法律有国家的强制力作为后盾,具有直接的可执行性,而道德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其约束性有存在局限,仅仅是依据道德谴责,或是社会舆论来实现起效力。赡养抗辩权在法律上的确立,使原来不具有法律效力的道德谴责得以在现实实现,有了强制力和执行力。综上所述,赡养抗辩权弥补了道德机制的缺陷,同时也体现出道德与法律的区别。它们不是一体的,它们有各自功能,它们的表现形式以及效力都不一样。 四、赡养抗辩权体现着道德法律化,法律道德化的优秀立法精神 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调整是法律道德化和道德法律化的最好体现。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和教育义务是法律的明确规定,体现着深刻的道德内涵,因为父母对子女的抚养和教育完成的不单单是自己家庭延续的职责,更重要的是完成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延续的使命。对子女的关爱,抚养,是社会道德的普遍要求,将这一道德要求上升到法律规范的保护,是道德法律化的最好体现。而婚姻法将这一权利义务关系明确并加一规定和调整,以这一道德为立法基础,蕴涵道德要求,正是法律道德化的体现。由此可见,有必要是道德法律化,法律道德化。 1.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符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客观要求。道德的法律化和法律的道德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明的必然选择。 2.道德的法律化和法律的道德化是法治与德治结合的重要途径。法治与德治结合的思想,是反映德治要求的法治与法治制约下的德治的结合,离开法治空谈德治或离开德治奢谈法治,都不可能实现法治与德治的正确结合。而要实现二者的结合,道德的法律化和法律的道德化是其重要途径。 3.在道德的法律化和法律的道德化过程中应当警惕不能将道德与法律、德治与法治对立起来、割裂开来,轻视道德的法律化和法律的道德化的作用,不能将道德与法律、德治与法治混同起来,曲解法律的道德化和道德的法律化,必须正确认识德治与人治的区别。正确认识德治与人治的区别。 五、赡养抗辩权法律地位突显的必要性 1.教育的重点对象是少年儿童,家庭、学校应把尊敬长辈,爱护老人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使他们从小懂得敬老尊老是晚辈应尽的义务。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公民进行有关家庭抚育的法制宣传教育,要把《宪法》、《婚姻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作为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宣传教育,使公民自觉自愿地履行抚养义务,维护抚养权利,促进关爱未成年人,爱护幼小,托起明天的太阳等风尚的形成。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抚养和教育孩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这一美德上升为法律规范,有助于在道德与法律的双重规范之下调整家庭关系,促进家庭稳定和社会发展。 2.在立法中明确赡养抗辩权的地位,有助于从道德和法律中提升人性。赡养抗辩权是一种具体的权利,它明确了应当进行抚养和教育的先行义务。种豆得豆,种瓜得瓜是一句古话,明示着有因必有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千年古训。要是一个不称职的父母在其应当履行本应履行的义务时却逃避履行,那么我认为,他当然的应该不享有由于履行此义务而带来的相应的权利,子女在成年后,父母年老需要赡养时,得享有赡养抗辩的权利。只有明确这样的相应因果,才能使人们明白不履行对未成年子女抚养和教育义务的相应法律后果,规范日常行为,从而在法律和道德中提升了作为一个人本应具有的善良和负责的人性。 3.突显赡养抗辩权的法律地位是正义的法的要求。亚里士多德称:“法律的实际意义应该是促成全部人民都能促进于正义与善德的制度” (1)奥古斯丁主张:“法律就是正义。” (2)格老秀斯指出:“法律乃是正当理性的命令,它依据行为是否与合理的自然相谐和,而断定其为道德上的卑鄙,或道德上的必要。” (3)简言之,法律应以正义作为其主导性价值早已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共识,正如:“法律若以正义实现为追求,该法便是善法;舍弃了正义的价值标准,法便是恶法。恶法不为法,人人有权予以抵抗。” (4)同样,道德所体现的内在精神也是对社会理想的追求。理想性是道德的灵魂。道德总是想以“应然”的价值指令把社会生活引向理想的层次,具体包括生活的幸福、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秩序的稳定等,同时也包括人类所一直执著追求的公平与公正。 因此,一个不称职的父母,在孩子未成年时不抚养他,不教育他(她),使他(她)的物质生活和心理健康遭受损害,而这个受了损害的孩子长大后还要赡养他的不称职的,甚至可以说是逃避法律责任的父母,这样的法律是正义的吗?是符合道德要求的吗?笔者认为回答当然是否定的。 六、结语 中国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现代法治国家,不但公民的法律意识要提高,更要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要使平等享有权利,积极履行义务的法律观念深入人心。美国法学家米尔恩指出:“其实并非如此:圣徒精神和英雄主义是在超越职责要求的行为中展示出来的。但是,在得以具有超越职责要求的行为之前,必须先有职责。圣徒精神和英雄主义的概念是以义务概念的存在为先决条件。圣徒和英雄们比道德要求于他们做的更多。”我们当然不能忘掉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但是我们同样不能够让一个不称职的父母滥用权利,我们应该树立独立的法律意识,在法律中体现优良的传统美德,在道德中升华正义的法律。 法律与道德论文:保障见义勇为行为的另一种思路——在法律与道德之间寻求和谐 「摘 要“见义勇为”这一古老命题因为中国首例见义勇为赔偿案而又一次引起了学术界的热烈探讨。笔者从中国首例见义勇为赔偿案作为切入口,提出了见义勇为的概念,分析了见义勇为行为的性质,并提出见义勇为行为存在着复杂的法律关系,远非一种法律关系所能概括。由于民法的保障、刑法的保障、刑事诉讼法的保障、劳动法的保障等并不能起到必需的保障作用,所以笔者认为对见义勇为行为的立法保障应定位于社会保障法范畴,由国家对见义勇为行为人负补偿责任,然后有国家向有关行为人追偿。 「关键词见义勇为,法律和道德,社会保障 2002年5月28日凌晨4时,在安徽省芜湖市,青年教师谢小云见义勇为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妻子林金华及女儿生活无着,将被救助者告上法庭,要求赔偿。芜湖市新芜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庭辩双方的焦点集中在救火是不是谢小云死亡的直接原因,以及被救助者有没有义务赔偿等问题上。新芜区法院的一审判决原告林金华胜诉,并责令被告支付3万元赔偿。这是中国首例见义勇为赔偿案[1].但这起中国首例见义勇为赔偿案所引起的对“见义勇为”这一古老命题的讨论似乎要远远大于对这一案例本身的讨论。而事实上我国法律对此类问题并无十分明确的解决办法,理论上的研究也不够深入。鉴于此,本文试从以下角度来探讨如何保障见义勇为行为者的利益。 一、“见义勇为”概念的提出 (一)我国古代对“见义勇为”的概念 见义勇为,《汉语大词典》中解释为:看到合乎正义的事便勇敢地去做。最早出现于《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宋史·欧阳修传》中载有:“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气自若也”。由此可见,在我国古代,见义勇为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道德标准。 (二)国内对“见义勇为”的概念表述 1、国内地方性法规对“见义勇为”的规定 《浙江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条例》规定:见义勇为是指公民在法定职责之外,为保护国家、集体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不顾个人安危,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或者抢险救灾的行为;《重庆市鼓励公民见义勇为条例》规定:见义勇为是指不负特定职责的公民,为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的利益,置个人的安危于不顾,挺身而出,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行为;《云南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公民条例》规定的是“除职务上负有特定义务的人员外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同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的或不顾个人安危,保护国家、集体利益和他人生命财产安全,事迹突出的行为”。 2、国内学术界“见义勇为”的概念表述 有学者提出见义勇为应当是:“不负有法定或约定救助义务的公民,为使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利益免受或少受到不法侵害、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冒着较大的人身危险,挺身而出,积极实施救助的合法行为”。有学者从民法角度上进行分析,认为“见义勇为的概念应表述为:为了使国家的、集体的或者他人的利益避免或者减少损害而做出合乎正义的行为”[3].有学者从正义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见义勇为应是指公民为防止、制止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他人的人身及财产遭受侵害,奋不顾身,勇敢地做出的正义行动”[4].也有学者从更为广泛的角度认为:“见义勇为一般是指当他人或国家、集体、社会的权益受到损失和侵害的时候,不顾个人利益,维护非己权益的行为”。[5] 由此可见,国内学者对见义勇为的概念表述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笔者以为,从见义勇为的本意出发,见义勇为的概念应该是:不负有特定义务的自然人为使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利益免受或少受损失,冒着较大的人身和财产危险而作出的行为。 为此,见义勇为的构成要件应该包括:第一,主体是不负有特定义务的自然人。首先必须不负有特定义务。众所周知,国家为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处理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需要设立一定的专门机构来应对,常见的有公安局和消防局等。另外,企业为维护正常的安全经营秩序也会聘请一些工作人员,如商场的保安、游泳池的救生员等。根据国家法律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的约定,他们对违法行为以及游客溺水的紧急情况有救助的义务。如《警察法》第21条规定: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对公民提出解决纠纷的要求,应当给予帮助;对公民的报警案件,应当及时查处。人民警察应当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和社会公益工作。可见,他们虽然实施的见义而为的行为,但是基于职务和义务上的原因,是不得不为,不能构成见义勇为。其次,必须是自然人。法人或其它组织不能成为见义勇为的主体。因为构成见义勇为的基础或前提必须是有“义”的存在,而“义”是指社会正义,当然也包括法律正义。社会正义的实现依赖于人的“良心”,而“良心”则只能专属于自然人,因此,法人或其它组织不可能成为见义勇为的主体。第二,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具有基于内心“良心”的驱使而为使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利益免受或少受到不法侵害、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的意图。第三,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利益的行为,如抢险救灾、制止违法犯罪或者协助有关机关打击违法犯罪等。第四,行为人的行为一般是在危急和急迫情况下做出的,一般情况下要冒着较大的人身和财产危险。因此要与一般的好人好事和助人为乐(一般的好人好事和助人为乐不需要冒着较大的人身和财产危险)区别开来。 (三)国外对见义勇为行为概念的表述和“见死不救罪”的设立 在国外,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所要求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道德义务逐渐介入法律,不作为犯罪的义务开始扩大到道德领域。挪威、瑞典等国法律规定,任何有责任能力的成年人在下列情况下具有营救危难的法律义务:(1)他认识到他人处于危难境地;(2)营救他人对自己并没有危险。《法国刑法典》(1994年)第223-7条新增一项罪名“怠于给予救助罪”,该罪规定,任何人故意不采取或故意不唤起能够抗击危及人们安全之灾难的措施,且该措施对其本人或第三人均无危险的,处2年监禁并科20万法郎罚金。事实上,在德国、西班牙等国的刑法典中,都有“见死不救罪”这项罪名。它们规定,任何人对处于危险中的他人能够采取行动救助,或能够唤起求助行动,对本人和第三者也没有危险却故意放弃救助的,要处数年的监禁和罚款。埃及法律就规定对有能力而拒绝向危难者提供帮助的人处以一年监禁和罚款最少1000埃磅的处罚;对有某项专业技术的人,如果需要利用他们的专业救援危难者而他们却有意避开,则对他们加倍惩罚;对自己不帮助别人而收到政府机关的命令后仍不执行者,则视为与罪犯同罪。 而与此相适应,在2001年人代会上,刘如琦等32位代表也就此提出议案,他们建议在刑法中增加“见危不救和见死不救罪”,立法内容应包括犯罪行为的法律界定和惩治条款等。上海市政协委员也建议设立“见死不救罪”。他们认为“光靠社会道德、政策倾斜、领导呼吁是不够的,惟有法律才具有强制性、普遍性、稳定性。现在有的国家设有‘见死不救罪’,各地对于见义勇为的奖励也有一定办法,这些都可以借鉴、总结[8]”。这些都似乎可以成为我们设立“见死不救罪”的理由,然而笔者以为在实行“依法治国”的今天,立法者和普通民众更应该从西方社会所提出的“理性人”角度具体分析利弊得失,得出合情、合理、合法的结论,作出真正合乎“社会正义”的结论。 因而笔者虽然赞同在“利益多元化和价值标准多元化的条件下,个人的道德责任感和社会舆论的强制力不足以防止反道德行为的发生”,“利用法律手段使部分道德义务上升为法律义务,并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予以强制执行是维护社会基本秩序的必须手段。这个由道德转化为法律的过程就是道德法律化过程”[10].但现代法学则倾向于使道德标准和法律标准相对分离的理论,他们认为“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因此,我们不能把具有较高要求的道德法律化,我们不能用法律制裁的方式去惩罚那些违反具有较高要求的道德恶行。我们应该在道德与法律之间寻求完美的和谐和平衡。所以,笔者不赞同设立“见死不救罪”。理由如次: (1)、从设立“见死不救罪”的法理基础看,笔者认为设立“见死不救罪”缺乏足够的法理基础 美国著名法学者波斯纳在其著作中对道德与法律理论作了精辟的论述。在谈到道德的约束力时,他认为,道德确实是一种社会控制制度,是一套对于他者(others)的义务,而不是他人对我们的义务。道德需要人们自觉遵守。现代自然法学派的代表人物,美国著名法学家富勒(Fuller)在其名著《法律的道德性》(the Morality of Law)一书中也专门就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他把道德区分为“愿望的道德”和“义务的道德”。他认为前者是人们对至善的追求。若某人在追求“愿望的道德”方面取得了进步,则会受到人们的赞赏;若不去追求“愿望的道德”,也不会受到人们的谴责。按照富勒的说法“愿望的道德” 是不能转化为法律[12].美国学者博登海默认为,在道德价值这个等级体系中,可以区分出两类要求和原则。第一类包括社会有序化的基本要求比如避免暴力和伤害、忠实地履行协议、协调家庭关系。对群体的某种程度的效忠,均属于这类基本要求。第二类道德规范包括那些极为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的原则如慷慨、仁慈、博爱、无私等价值都属于第二类道德规范。博登海默认为两类道德中,第二类则不能转化为法律规则[13]. 因此,笔者以为设立“见死不救罪”缺乏法理基础。因为见义勇为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如果设立“见死不救罪”那么必然会使道德“法律泛化”,使每个人陷于自卫之危险境地。那样的法律必然会是独裁与专制的法律,那样的法律也必然是自然主义法学派和实证主义法学派所争论的“恶法”,而为执政者所不采。 (2)、从现实来看,并不是每一个见义勇为者均具有见义勇为的行为能力,如日本的志愿者要受过一定的专业训练,拥有一定的工具、具备一定技能,才去做些见义勇为的事;在香港,是不允许百姓进入救火现场的。所以,我们很欣喜的看到在中国的中学和小学的政治读本中已经删除了以前我们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英雄人物,如赖宁等。这或多或少对我们是一个启示。 由此可见,无论从立法基础还是从现实生活的角度来看,设立“见死不救罪”都缺乏合情、合理、合法性。所以笔者认为不应该设立“见死不救罪”。 二、“见义勇为”行为的性质分析 (一)无因管理说 有学者提出:“见义勇为行为在民法属性上,应是一种无因管理之债”。比较无因管理和见义勇为的概念及构成要件,两者极其相似,只不过无因管理在外延上包括见义勇为行为。由于见义勇为通常是在危难情况下做出的,且行为者一般要冒着一定的危险,故“见义勇为行为属于一种更高层次上的无因管理行为”。 但笔者认为:比较见义勇为和无因管理,两者在很多方面虽然确有相似之处:如首先,主体具有相似性。行为人都是没有事先接受委托,又没有这方面法律义务的人;其次,行为意图具有相似性。行为都具有阻止违法行为发生的意图。一般情况下,他人事务不得任意干预,否则构成侵权。但是见义勇为和无因管理行为法律赋予它们合法性,并加以提倡和鼓励。第三,行为人都是出于维护他人的利益而实施必要的行为。第四,见义勇为者和无因管理人都可能为其行为而使自己的利益受损。第五,行为人都不要求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而只要求有相应的认知能力即可。 但是应当看到,见义勇为与无因管理毕竟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1)见义勇为行为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而无因管理人既可能是自然人,也可能是法人或其它组织。(2)见义勇为是事实行为,而非法律行为。无因管理则既可以是事实行为,也可以是法律行为。(3)见义勇为发生的前提条件是正在发生现实的侵害[16],如违法犯罪或灾祸。假想的或者并没有发生的侵害,则不能予以防止或制止。无因管理发生的前提条件是本人对自己的事务或财物一时失去控制,不能进行管理。这种状态继续下去,可能会出现利益丧失的危险。(4)见义勇为所引起的法律关系主体一般有三个,即见义勇为者、侵害人和受益人。在没有侵害人的见义勇为行为中,则有见义勇为者和受益人。无因管理法律关系中,只有管理人和受益人两种主体,没有侵害人。(5)在见义勇为中,见义勇为者受到的损害,可来自违法犯罪行为,也可源于自然力。无因管理中的管理人所受的损失,只是付出管理的必要费用。(6)民法上的无因管理是为防止他人的合法权利受危害而实施的行为,但大部分无因管理行为都不具有紧迫性和危险性的特征。但在见义勇为行为中。行为人所作出的行为一般是在有紧迫性和危险性的情况下作出的。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见义勇为行为的性质毕竟跟民法上的无因管理不能等同。所以,笔者认为将见义勇为行为的性质定性为民法上的无因管理欠妥。 (二)契约说 见义勇为行为的性质不“无因管理”而是合同行为。此观点认为,在在危急和急迫情况下第三人发出了要约,而见义勇为者则依此要约作出了承诺。因此他们之间便成立了一种合同关系。 但笔者认为:契约说存在诸多不足。因为见义勇为者和受益人之间是不以设立、变更、终止一定的民事法律关系为目的,而仅仅是一种助人为乐的行为,这种行为与契约或合同行为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且见义勇为者更多的是以保护社会安定、有序等公共利益为目的,其行为体现了良好的品行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而不是出于订立合同的目的。 (三)公平责任说 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二条“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一百五十七条的规定“当事人对造成损害均无过错,但一方是在为对方的利益或者共同利益进行活动的过程受到损害的,可以责令对方或受益人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公平责任原则是有法律依据的。 但笔者认为:公平责任是指在当事人双方对造成损害均无过错的情况下,由人民法院根据公平的观念,在考虑当事人的财产状况及其他情况的基础上,责令加害人对受害人的财产损失给予适当补偿。由此可见,适用公平责任原则的前提是各方当事人都无过错,根本不存在有过错侵权人,即对当事人的损害不存在侵权人或侵害人。这显然不符合见义勇为所体现出的三种法律关系。 (四)刑事司法协助行为说 从刑事上来说,见义勇为人的见义勇为行为不构成正当防卫或紧急避险行为,而是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公民的刑事司法协助行为。我国《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三条规定:“ 对于有下列情形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处理(一)正在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二)通缉在案的;(三)越狱逃跑的;(四)正在被追捕的。” 但笔者认为:刑事司法协助行为说显然不够全面。因为见义勇为行为显然不仅仅发生在刑事领域,它所体现的法律关系也不仅仅是刑事关系。如路人为救助落水的儿童而见义勇为显然不是刑事司法协助行为。 (五)正当防卫或紧急避险说 《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因此见义勇为行为是一种紧急避险行为。 但笔者认为义勇为与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并不是等同的。首先,它们的侧重点并不同。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侧重于防卫行为、避险行为的正当性与合法性,排除防卫人、避险人的刑事责任;而见义勇为并不一定会产生刑事责任。其次,从行为的对象看,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是为了排除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与危险;而见义勇为包括排除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和抢险救灾。从行为的目的看,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可以是为他人利益的,也可以是为自己利益的;而见义勇为都是为了他人的利益。在处理与见义勇为有关的案件时,可以适用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的规定,以排除见义勇为者的刑事责任。通过上面的分析,笔者认为:“正当防卫或紧急避险说”显然不能成立。 由此可见,“无因管理说”、“契约说”、“公平责任说”、“刑事司法协助行为说”、“正当防卫或紧急避险说”都不能对见义勇为行为的性质给予合理的解释。因而它们也就不能给见义勇为行为者给予合情、合理、合法的保障。 笔者以为,见义勇为行为存在着更为复杂的法律关系。首先,见义勇为者与第三人之间形成侵权法律关系。其法律依据是《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九条: “因防止、制止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的财产、人身遭受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害人承担赔偿责任,受益人也可以给适当的补偿” 以及《意见(试行)》第一百四十二条“为了维护国家、集体或者他人合法权益而使自己受到损害,在侵害人无力赔偿或者没有侵害人的情况下,如果受害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受益人受益的多少及其经济状况,责令受益人给予适当补偿”。其次,在见义勇为者与被救助者之间形成无因管理法律关系。依据是《民法通则》第九十三条规定“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一百三十二条规定:“民法通则第九十三条规定的管理人或者服务人可以要求受益人偿付的必要费用,包括在管理或者服务活动中直接支出的费用,以及在该活动中受到的实际损失”。而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的或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自愿管理他人事务或为他人提供服务的行为。其构成要件为:1.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2.管理人主观上有管理意思,即为他人谋利益的意思;3.管理人客观上实施了处理他人事务的行为。由此可见,在见义勇为者与被救助者之间形成无因管理法律关系。再次,第三人和见义勇为者之间形成侵权关系。其法律依据是《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九条:“因防止、制止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的财产、人身遭受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害人承担赔偿责任,受益人也可以给适当的补偿” 三、对见义勇为行为保障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颁布地方性见义勇为保障法规的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山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山东、湖北、河南、广东、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50余县市地方政府制定的地方规章。这些法规和规章的主要内容差别不大,一般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见义勇为行为的认定,见义勇为者的保障、奖励,设立见义勇为基金及资金的来源和相关的责任等。这些立法的核心在于保障和奖励见义勇为者。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保障与奖励属于两个不同的层次。保障措施是维护见义勇为者合法权益的最起码要求,包括见义勇为者受伤的医疗费用承担、丧失劳动能力的保障措施、死亡的丧葬费用及生前抚养人的抚养费用等。奖励包括精神奖励与物资奖励,是法律对见义勇为行为的肯定与褒扬。地方法规性质的保障和奖励见义勇为条例的出台,可以说是我国立法完善的重要表现,使得对见义勇为者的保障与奖励终于有法可依。 从现有的法律保障机制来看:宪法第4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民法上的无因管理制度赋予见义勇为人员向受益人要求赔偿自己受到的损害的权利;民法上的侵权行为制度赋予见义勇为人员向加害人提出赔偿请求的权利;刑法上对于暴力犯罪的刑事责任的规定有很大的威慑作用,因而对于见义勇为人员有间接的保护作用;劳动法在关于在用人单位与因为见义勇为而伤残的职工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上,给予职工的特殊保护;社会保障法上的工伤保险、公费医疗或者医疗保险等制度使得见义勇为人员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保障;在医疗卫生(行政)法上,医院应当对于所有的危急病人予以及时的救治(否则有关医护人员应当承担行政或者刑事责任),当然效果及于因为见义勇为而负伤的人员。 从上面的事实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地方性见义勇为保障法规的出台还是现有的法律保障机制来看,对见义勇为行为的保障都是杂乱的、无绪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制定一部统一的、有有权机关出台的法律、法规。 四、社会保障法保障机制的提出 通过以上的分析,笔者以为见义勇为立法应定位于社会保障法范畴。具体来说,见义勇为立法最好定位于社会保障法领域的社会优抚法。因为我国现今的情况是把社会优抚对象仅仅限于军烈属、伤残军人、退伍军人等,所以笔者认为,还应当把见义勇为者也包括进来。况且实际上现有的地方立法在处理见义勇为公民伤残、牺牲问题时几乎都是参照社会优抚办法加以解决。如《云南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公民条例》第15条规定:“因见义勇为牺牲的公民符合《革命烈士褒扬条例》规定条件的,批准为革命烈士,其家属享受烈属待遇;不符合革命烈士条件的以及负伤致残的公民,属于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职工的,其抚恤、工资、福利待遇按照因公(工)伤亡人员的规定办理;无固定收入的农民、城镇居民和学生等公民,由民政部门参照国家对因战伤亡的民兵民工抚恤的规定办理”。 事实上,社会保障法不仅能够明确规定受补偿人的范围、补偿的原则和标准、获得社会保障待遇的条件以及待遇标准,而且能够规定社会保障机构为受补偿人提供咨询、解释和说明以及社会保障待遇的义务和责任,能够规定社会保障机构对基金的管理和监督以及在受补偿人的权利受到侵犯时提供法律救济的职能等问题,因而对于国家和受补偿人都具有约束力。因为国家本身是没有责任能力的,它用于纠正错误、弥补损失的所有财力、物力、人力均取之于社会成员,并且无须征得社会成员的同意。一个没有责任能力但又全权在握的主体,其行为方式一定是轻率的。 其次,从司法实践来看,现有的救济途径显然已经不适应价值多元和主体多元并实行市场经济的今天。而事实上,我们发现在见义勇为行为的法律关系中受益人有两个:一是私权利受益人被救助人及亲属;二是公权力受益人政府,施救人延伸履行了警方对公共秩序的管理职责,警方理应、补偿不足的酬金奖励、表彰。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国家有责任和义务对见义勇为行为给予补偿。 再者,笔者认为许多人之所以能见义勇为,正是在响应国家的号召,之所以能奋不顾身,正是基于对社会的信赖。所以公民的见义勇为行为的真正意义是其个人与社会的提倡与响应之间的契约,而不是救助者与被救助者之间的契约。所以对见义勇为者的补偿首先理应由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国家来负责,而不是完全由当事人个人承担。 “鼓励、支持和倡导见义勇为当无疑义,但并非民法一部门之任务”[23]. 也许中国首例见义勇为赔偿案的追偿人林金华在庭上庭下一再强调的一句话能够给我们以启示:“一条人命不能与3万元划等号!我们所要求的只是在英雄献出生命之后一点不成比例的补偿”。 法律与道德论文:论游走在法律与道德的边缘 【论文关键词】:新闻自由; 社会道德; 法律与道德 【论文摘要】:新闻自由是一种有限度的自由,在遇到国家机密、他人隐私、公共利益及新闻报道缺乏社会责任等情况的时候,新闻自由理应受到一定的约束和限制。但如何对新闻自由进行限制,这不仅仅是我们立法层面上的问题,也不仅仅是社会公共道德的问题,而是我们的法律和社会道德必须共同面临的难题。 新闻自由作为人类共同取得的政治文明成果,其形态虽因因各国历史条件、政治制度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但总体来说,包含出版自由、报道自由和批评监督的自由这几个方面。在新闻自由的前提下,采访、报道和传播新闻的权利,或公众利用媒体表达思想、讨论社会问题的权利被称之为新闻自由的保护性权利。在现代社会,一个普遍的共识是,新闻自由并非一种没有限度的权利,一切真正的自由必然包括某种限制,完全的自由和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一、限制新闻自由的原因--社会责任 对于新闻媒体、新闻从业者来说'追求新闻自由,就意味着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样的自由才是正当的自由。不负责任的自由,是无限制的自由,就会对作为权力、权利的新闻自由滥用。当自由被滥用,变成了主体的某种为所欲为的行为,当支配它的精神便不再是真正的自由精神。自由与责任始终相伴相随的事物,追求自由就意味着承担责任。[1]自由社会,充分利用新闻手段的精神。"报刊必须自由地致力于保持和发展一个自由的社会。这意味着报刊必须是有责任的。它必须对社会承担满足公众需要和保持市民权利,并且保持几乎被遗忘了没有报刊发表自己的意见的人的权利。[2]自由既是权利,又是能力,并且是通过能力来实现权利。新闻媒体和新闻职业工作者只有具备为公众服务的能力,才有能是自由的,才能担当自由的,才能担当自由精神、自由权利应负的社会责任。 理智的新闻传播者,始终承认现实的新闻自由是有边界的自由,有约束的自由,不承认绝对新闻自由的存在。承担社会责任是新闻传播者的义务,对于非职业化的新闻传播者来说,如果其传播目的和事实上是面对社会公众的,起码应该承担作为一个公民的社会责任。即使在所谓新闻最自由的美国,"没有人--即使是这个国家的奠基人,也从未认为新闻是完全自由的,也没有哪个有责任人和思维稳健的人希望新闻是完全自由的。"[3] 二、我国的新闻立法--法律是否能够完全限制新闻自由 (一) 最初的法律框架下的新闻自由观出现于18世纪初,其代表人物是孟德斯鸠。孟德斯鸠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和资产阶级法学理论的奠基人,他的自由民主思想集中表述在《论法的精神》中:一个国家的公民可以说或者写一切法律所没有明文禁止的东西,这就是言论自由的法律限度。在自然状态下,天然的自由是野蛮人的自由,这种自由只是一种自由的狂热。人类的思想和行为并非完全符合理性,如果人们凭借自己的意志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根本不是自由,而是任性。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做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因为其他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4]在孟德斯鸠看来,一个人是否享有自由,要看他能不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但如何判断这件事是应该做的呢?法律是唯一的依据。 (二) 按照孟德斯鸠的观点,新闻自由应该在法律框架内得到限制。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就开始了对新闻立法的呼唤,尤其近几年每年"两会"时都有代表提出关于新闻立法的建议或提案,有关部门多年来也作了大量细致的立法准备工作。但是,由于新闻法学理论研究和深层次上的多种难点问题,迄今为止我国的新闻立法仍然只停留在立法规划的阶段,仍然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对新闻自由进行限制。究其深刻原因,私以为,对新闻自由的限制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法律问题,而是与道德观念紧密不可分的一个难题。 我们知道,虽说在新闻最自由?自诩民主?法制最健全的美国,因为新闻自由侵犯他人利益的事件也常有发生,为什么在那样一个国家里仍然不能做到法律能够完全限制自由?私以为,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利益的不同,因为每个个体的利益是不同的,而在新闻自由中,有些人恰恰就可能利用新闻自由的无拘束性去获得额外的利用,如制造某明星的假新闻,增加报刊的销售量,制造"肉馅包子"的轰动效应,提高收视率等等.我们的法律在利益面前,一方面可能会保障一部分人的权利,但在另一方面,也不能完全排除有些人为了获取非法利益而踩在法律上面,而在很多时候,我们的法律在有些问题面前却又是无能为力的.法律限制新闻自由,究竟采用何种方法限制,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无论是我们采用最低限度原则也好,最小比例原则也好,关键是我们如何去保证能够让这些制度实施下去。在实践中,这些制度的可行性如何?比如一个或过失所造成的损失范围?这是非常难得问题。所以,在丰厚的利益面前,单纯依靠法律限制新闻自由,这是比较困难的,或者说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其次,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尽相同,每个人都完全可能因为自己的内心价值标准不同而对于同一件新闻做出不同的评价。所以,对于新闻自由而言,想要通过外部的制度来达到确立统一的内心价值标准,显然,这无疑对我们的法律过于苛刻。正所谓,法律问题是法律问题,道德问题是道德问题,法律是一种低要求,道德是一种高要求,两者实在不可混淆不分。反之,道德常常能弥补法律的不足,但法律有时却不能填补道德的空白。所以,对于内心价值的评判,显然是不能通过外部的强制力来加以衡量的,而只能坚持一种价值中立的状态。新闻自由是新闻活动不受外界干涉,新闻的功能得到全面发挥的状态。价值中立是新闻自由的本质所在。所谓价值中立,是指新闻信息的采集?编辑和播发的客观性,要按事实发生的本来面目进行描述,不能参入与新闻事实无关的主观意志。[5]因此,如何加强新闻自由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也是我们除了立法之外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三、新闻自由限制的展望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明白,对于新闻自由的限制,的确不是一个简单的法律问题,而是游走在法律与道德之间的问题,需要我们利用法律和道德的双重机制来进行限制。 (1) 加强新闻立法,使新闻行业有法可依。新闻法规是依法管理传播行为的主要依据,它具有法律的强制性。新闻立法应该对新闻行业的一些根本原则加以规范,这不仅能从制度层面保障新闻自由的实现,而且还能惩处违法乱纪者,确保传播行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惩。[6] (2)完善媒体用人机制。目前国内的大多数媒体都实行聘用制,这就为人才的合理流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就是为才是举,却忽略了人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为了提高收视率,创品牌栏目,提高经济效益,只要有"才"就敢用,而不考虑"德"。因此,媒体人不仅要具备熟练的业务技能,还必须有较高的政治素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忘我的奋斗精神,这就要求媒体在用人上必须严格把关。 (3)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受众不是被动的接收者,它是传播活动的间接参与者。所以,加强一般受众的素养教育,对于某些新闻自由的限制是非常有好处的,它可以让受众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从而达到优化传播的目的。 (4)坚持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的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效益是企业运转的核心追求,媒体的“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双重角色使得她它不可能超脱这一追求之外。所以,要达到对媒体的某些新闻自由进行限制的目的,必须引导企业坚持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的原则。否则,很多媒体可能在商业化的市场中,做出一些违法与违背社会公共利益之事。 四、结语 新闻自由应以法律制度为规范,同时辅以社会道德的制约。在全球媒介产液化和商业化的时代,讨论这一话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法律框架下的新闻自由已不足以保证公众利益面受到伤害,新闻自由要以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道德为限度。这就需要媒介从法律和道德两方面来进行自我约束,以实现真正的自由。 法律与道德论文:浅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发微 [论文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 法律基础 实践教学 教学实践 [论文摘要]思想道德修养-9法律基础是一门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这门课程,需要执教者从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内涵和实质,内容结构,表现形式等方面把握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关系问题;把握好思想理论教育的知识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即思想理论教育始于知识而不囿于知识。思想理论知识教育的目的与意识形态教育目标的同一性,坚持思想理论知识的教学与意识形态教育的辩证统一.正确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关系问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的、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意识形态基本要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这门课程是把原“98方案”的“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两部分内容整合为一门新的课程。因此,如何处理好这两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如何把握好思想理论教育的知识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关系问题,是值得执教者关注与探讨的问题。 1把握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关系 1.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联系 从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内涵和实质来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法律都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都受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制约,同时又反映和作用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它们都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它们都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和利益的体现,都是调节人与人之问相互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它们都是为了确认和维护对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有利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广大人民最根本利益服务;它们的许多基本原则和内容也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律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提供了基础和保障,思想道德建设为法律制定提供了目标。社会主义法律贯穿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精神,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和情操,培养人们遵守道德规范的责任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是健全法制、厉行法治的重要因素。立法者制定法律、法规时,必然要考虑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现状和内容,把某些道德规范转变成法律规范。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也可以促进人们自觉遵纪守法,促进整个社会法制建设水平的提高。 1.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区别 思想道德与法律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规范。法律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由国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或人民)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和发展目标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而道德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的,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人们内心信念来调节控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非强制性社会规范的总和。从社会主义法律表现形式上看,法律表现为国家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或国家认可的习惯;而道德则是一种意识形态、观念的东西,存在于人们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和社会舆论之中。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内在结构关系法律调节的层面来看,思想道德主要涉及个体观念和意识形态层面的问题;法律主要涉及人们行为层面的问题。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调节方式来看,思想道德修养主要依据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个体内在的信念起作用,是一种“软调控”;法律是通过强制性的外在控制发生作用,是一种“硬控制”。从思想道德与法律作用的范围来看,思想道德涉及范围更为广泛,相对模糊;法律作用的范围较为具体,十分明确。从思想道德与法律调节控制的结果来看,思想道德着重要求人们内心世界的善良与高尚;而法律则着重要求人们外部行为及其后果。因此,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两者存在着明显的界线,具有不同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不能相互混淆。 2把握好思想理论教育的知识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 2.1思想理论教育始于知识而不囿于知识 当前,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主要倾向是突出思想理论教育的“知识性”,而忽视了思想理论教育的“意识形态性”,从而淡化了思想理论课程的意识形态功能。诚然,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经由知识教育,知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与中小学强调养成教育不同,在高等教育中应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高校思想理论教育要进行相应的思想理论的宣讲,解决思想理论认识问题,培养大学生理论意识的自觉性。同时,大学生处于思想意识逐渐成熟阶段,他们一般具有自己的审视行事标准。因此,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要重视思想理论知识的学习。然而,思想理论教育始于知识却不囿于知识。思想理论教育课不是单纯的知识课,它是具有价值倾向的思想理论课。思想理论教育课程设置的目的,并不在于引导教育对象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发展知识,它需要通过教育对象个体对相应知识的掌握而生成健康向上的精神世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坚定的信心和信念,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实践证明,淡化思想理论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就会弱化思想理论教育的功能和任务。…可见,思想理论教育必须坚持思想政治理论的意识形态性质。 2.2思想理论知识教育的目的与意识形态教育目标的同一性 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从更根本的意义上说,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的意识形态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新世纪,我国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有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而且要具有献身于祖国和人民,献身于所从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崇高理想和信念。因此,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素质,是保民族之本,扬民族之威的有力保障,而高校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是其重要的途径和手段。可见,高校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的知识性教育的目的与意识形态教育目标是一致的。 2.3思想理论知识的教学与意识形态教育的辩证统一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开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对高层次人才素质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成才的需要。在坚持思想理论教育的知识性与意识形态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时,应注意两种倾向:一是一讲学科建设,就把它朝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学科上靠,把思想理论教育课程当作一般的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等知识课程;二是一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性,就把它等同于传达党的现行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同于“政治德育”。由于视角不同,高校德育确实存在不同的研究模式。有人强调学科德育,从纯粹理论的角度建设德育,突出了德育的学术色彩;有人主张生活德育,努力体现一种与生活本身一致的道德教育的特色;有人强调心理学德育,从价值中立和无批评原则对德育的借鉴出发,使德育诠释在心理学的模式之中;也有人从文化德育的角度,从古今中外历史与现实中的文化和道德的关系中诠释德育,政治德育则由于凸现德育的政治功能成为特定年代的标志。高校德育教育模式作为学术问题,各种研究实验和设计都应当鼓励,但是德育教育教学的意识形态性不能由于不同德育模式的存在被消解,不应当回避价值观问题,不能淡化各种意识形态的分歧。在中国高等教育还不普及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将来势必会在国家重要的岗位上担当责任,或者成为各个领域的领导者、管理者、建设者和劳动者。探讨思想理论课程的知识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这一学科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的指导思想和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现实问题和大学生理想的关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等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而所有这些问题的研究,既是全面加强课程、教材和队伍建设的学理支撑,又是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改善教学手段必须围绕的根本。不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只是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性质出发来强调它的重要性,也不可能提升它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其师资队伍也难以得到稳定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要借助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优势,又要潜心于自己的学科建设,开拓学科的研究空间。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要兼顾党的意识形态的需要和大学生成才需求,寻找两者的结合点,以育人为本,贴近学生;要兼顾理论性和生活性,既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理论课的属性,又贴近生活,以此选择教学内容和构建教学体系。 3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实践教学 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实践性。其教学目标不仅要解决学生对社会道德基本要求和法律规范的知不知、懂不懂的问题,而且要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完全依靠理论教学是难以奏效的。因为大学生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经过道德法律意识和行为等要素反复内化和外化的运行、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实践教学具有重要作用。要想取得这类课程的实效性,必须在教学方法和途径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与实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基本要求和有关知识点,通过开展学生亲身参与、体验的实践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它包括课堂的实践教学、社会实践和有关德育活动等。 3.1实践教学的功能和作用 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其功能和作用主要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形成与发展施加影响,使其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内在心理要素发生变化,通过内化和外化的动态过程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以便提高该课程的实效性。大学生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经过道德法律意识与行为实践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反复内化和外化的运行、发展过程。受教育者主体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内化,是指外在于受教育者主体的体现社会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的社会舆论,加上学校的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形成的合力,在主体知、情、信、意等内在心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心理机制的作用下,使外在的社会道德法律基本要求被受教育者主体所接受和认同,并通过实践体验和感悟内化为其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即精神力量。外化过程是指在这种精神力量的支配下,将受教育者主体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转化为行为实践,相对稳定地调节主体外显的行为。这一过程是道德法律意识和行为等要素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量变到质变,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动态过程。受教育者主体的道德法律行为作用于外部环境,往往会产生某种社会评价,即人们在实施道德法律行为的过程中依据社会道德法律的准则和基本要求,对其行为实践所作的价值判断。其功能是以善恶和法律规定为标准,形成道德和法律行为选择的正确价值观。其实质是对受教育者主体道德和法律行为的动机、效果和价值的判断,是人们道德和法律行为选择和坚持正确行为习惯的外在力量。 3.2实践教学的最终目标 实践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两个飞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激励、促进受教育者主体的社会道德和法律基本要求的内化和外化两大飞跃。受教育者主体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形成发展的内在心理要素,包括认知、情感、信念、意志等,属于意识或精神的范畴,在它没有客观化、外在化时,还不能构成完整意义的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形成发展是内在心理要素和外在激励要素的统一,是观念、意识和行为实践的统一。它需要经过两个飞跃:一是受教育者主体通过学习和实践体验,将外在的社会道德法律原则、规范、基本要求等内化为道德和法律意识,从而实现从社会的外在力量到受教育者主体的内在力量,即精神力量的飞跃;二是实现从受教育者主体的内在力量到客观化、外在化的行为实践的飞跃。实现这两个飞跃离不开人们的行为实践。受教育者主体只有通过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内化和外化的整合才能实现上述两个飞跃,从而形成其道德和法律行为的相x,-t稳定的特质和倾向。 上述两个飞跃并不是一次实践教学或理论教学就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经过反复多次,分层次、分阶段的实施才能够实现。其中,认同、信奉是重要的层次与阶段。 认同,即受教育者主体通过后天学习和实践体验,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道德法律意识内化为个体的道德法律意识及其精神需要。它是行为主体在认知、情感上,对外在于主体的社会道德法律意识的实施价值、意义的认识趋同,并指导自身自觉行为的一种心理倾向。认同阶段的重要功能是受教育者主体将外在于自身的社会道德法律意识和社会需要内化为自身意识、自身需要的认知和情感体验,并转化为其自身内在的知、情等心理要素。该阶段是确定更深层次内化的基础,是完成内化和外化运行过程,实现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形成发展两大飞跃的动力源泉和心理基础。这一阶段的重要特征是实施道德法律行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自觉性即受教育者主体实施道德或法律行为的主观动机发自其个体的自我需要,并使这种自我需要与社会需要、社会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相趋同,它区别于特定情势下的盲从,也区别于在特定外部压力下的被动服从。 信奉,即个体人在认同外在于自身的社会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通过行为实践的情感体验,建立在道德和法律价值信念基础上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道德和法律价值信念是人们在内化和外化运行机制的作用下,对转化为内心信念的社会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的价值及其真理性坚信不移,它是系统化的道德法律认知和相对稳定的情感体验的结晶,是外在于个体的社会道德法律意识内化为个体的道德法律意识的较高层次和阶段。信奉阶段除实施道德和法律行为的高度自觉性、主动性外,还具有实施道德和法律行为的坚定性和相对稳定性等特征。信奉的关键是“信”,其特点是对道德和法律有关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通过道德和法律的实践感悟、情感体验,坚信其认识的正确性、科学性和真理性,并在实施道德法律行为的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烈的情感,它是激励人们实施道德和法律行为的精神力量。道德和法律信念坚定,则认识必然深刻,情感必然强烈,意志也就愈坚定,行为则愈自觉。实施道德和法律行为的相对稳定性,是指受教育者主体通过后天学习和实践体验,将外在的社会道德法律意识和社会需要转化为其自身意识和自身需要后,不会因为外部条件的影响而动摇,相对稳定并持续地实施某种符合社会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的行为。受教育者主体的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进入信奉阶段,标志着两个飞跃的阶段性实现和完成。在信奉阶段,受教育者主体不仅能够依据社会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相对稳定的实施道德和法律行为,而且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 诚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片面强调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或者片面强调实践教学而忽视理论教学的倾向都是不可取的。 法律与道德论文:试析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实效性途径探析 [论文摘要]一直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讲课大道理多,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为了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程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论文关键词]教学实效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实效性 一、整合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变系统讲授为专题讲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内容十分丰富,讲授的道理很多,过去本课程基本上采用系统讲授的方式,力争面面俱到,但由于教学时间十分有限,最后这种讲授往往变成泛泛而谈,理论讲不深讲不透,实践教学也无法进行,学生对所学内容没有什么印象。而专题讲授则可以突出重点,集中时间和材料,对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讲深讲透,达到解决学生现实思想问题的目的,所以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内容上,部分教师采取专题讲授方式,遵循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针对大学生身心特点,紧贴教材内容,把社会外在要求和学生内在需要结合,把教学内容分为十个专题,即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及成长规律;大学生的学习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与社会交往;大学生身心健康与调适;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和民族精神的培育;人生观的形成和价值观的选择;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宪法原则的领会与宪法精神的遵从;社会主义基本法律制度的具体与深化等十个专题,这样既能突出重点,又能把问题讲解透彻,而且教师有足够的时间调动学生思考,探索问题,围绕专题广泛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集中解决学生现实思想问题,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说明力和有效性。 二、结合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本教学方法还是应该以课堂讲授为主,通过教师的讲授使学生明白作为一个大学生应如何做人,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了加强教学时效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在教学中重点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一)讨论、辩论式教学 要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充分发挥教育对象的主动能动性,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辨能力,善于思考和提出问题,他们关心政治,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但是对于一些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往往认识不清,甚至存在一些错误观点,正面回答他们,效果往往不够理想。因此,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专题讨论或者辩论,引导他们自己去寻找资料,寻找答案,弄清以前认识中的错误所在,激发学生思考的主动性积极性,养成创新的学习态度,通过课堂讨论,分组辩论,师生共同交流探讨,改变了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帮助他们提高综合分析能力,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锻炼学生敏捷思维,开阔其视野,并在相互讨论中,对与错的争辩中分清是非,受到启发和教育,从而确立正确的观点。 (二)采用启发式、案例式教学 大学新生进校时,普遍有许多不满意,不适应的地方,其中最主要的是无法在现实生活中确立自身的“同一性”,“同一性”是一种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是谁,想干什么,将要到何处去,能否被他人认同的一种感觉。这个时期的学生,失落感强,专业思想不平稳,对自己的前途目标迷茫,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用大量的,喜闻乐见的事例去启发引导学生,例如在讲授适应转变,做一个真正的大学生这一专题时,先以大学阶段在人生道路的重要作用为起点,从生活、工作等方面引导学生树立信心,找准方向,立志成才。这一方法的使用,不仅改变了原来说教的入学教学形式,而且能够为学生在确立自己的成才目标上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讲”与学生“讲”相结合方式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讲授是必要的,它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但是,适当地变换师生的角色,让学生自己依据专题内容讲课,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融洽师生关系。每学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第一次课,教师会根据教学内容,选取相关题目,学生从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课外查找资料,制作课件,撰写大纲,上课时由学生讲授,最后老师点评总结,这种做法不仅激发了学生问题探究问题的热情,而且对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活跃课堂气氛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直接影响教堂效果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适当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对提高教学效果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如,影视教学是一种形象化的教育方式,形象生动的画面,优美动人的解说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能有效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愉快地接受教育。因此,笔者在教学之余经常关注一些时政节目,收集和积累了大量影视资料,这些影视资料片使学生受到了多方面的教育和启迪,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方式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条根本原则和方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针对性很强的学科。该课程的目的就是要针对学生中普遍关心或普遍存在的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等方面实际问题,给予有说服力的回答,使他们加深对理论的认知与理解,帮助其逐步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在讲授中,要特别注意针对一些难点、热点、疑点问题进行讲授。 三、利用人生发展设计工作室,加强师生联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要授好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学生,大多的教师运用较多的是,通过教学中的提问、讨论,进行师生间的沟通, 了解其思想,为其解惑,但是由于时间有限,这种了解往往不够深入、全面。课堂教学中涉及到大学生个人发展与前途命运思考的很多问题不可能在课堂上完全解决,大学生遇到的各种人生困惑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课后以各种方式找自己的思政课老师谈心、寻求帮助。鉴于此,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胆创新,以高校德育实验室的形式,成立了“人生发展设计工作室”,作为思政课教师在课后与学生互动交流、对学生进行跟踪关怀的重要场所,工作室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后延伸,打通了课堂教学与课后衔接的教学通道,通过在工作室的工作,教师们“零距离”地面对学生求助,和学生密切相处,与学生深度访谈,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处于种种人生困惑中的学生。通过在工作室与学生面对面的互动和交流,还能够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学生关注的的热点难点问题,掌握大量鲜活的第一手资料,这样既可缩短师生间的距离,还可以为教学积累具体真实的素材,使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理论水平 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实效,教师的素质及理论水平的提高是重要方面,首先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发自内心地相信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要热爱高等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专业,热爱自己的学生,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人格魅力,是大学生做人的导师和行动的楷模。其次,教师还应当具有丰富的知识,特别是相当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及相关的综合知识以及高超的教学艺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设计到多门学科,教师没有广博的知识很难讲好这门课,故要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一方面需要教师博览群书,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增强自己的表述能力和努力培养善于打动人心,沟通心灵的艺术感,把问题讲得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第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时代性,还要求教师必须不断的吸收教学的新资料,新信息,对本学科的最新动态要进行一定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开阔视野更新观念,跟上时代前进步伐,使自己的教学讲授既是有理论性,又具有一定得时代感。 法律与道德论文:道德的法——法律与道德的互动演讲范文 现代性社会的两大规范体系——法律和道德在不时的冲突和亲合。这种矛盾着的社会现象所产生的巨大后果是进一步加深了人们的迷惑以至于无法消除迷惑。即使是诸多的学者无论是前时的还是当下的,在诸如社会学、法学、哲学、政治学、伦理学以及经济学等上诠释着这一普遍而深奥的问题,并建立起各自的理论体系。虽有所共识,但仍旧无法达成和谐的一致。依然站在各自的领域内无休止的“争吵”着,谁也无法统合人们的认识。人类思维方式的不合一致及矛盾本身具有多角度思考的特性,决定着争论是必然的。这也昭示着法律和道德这一永久以来的矛盾体将是人类探讨社会和谐与自然和谐的永恒主题。 一、 法律的原初状态 法律作为规范人类行为的一般准则,并非是人类产生时所带来的“自由圣经”。它的产生由其自身的社会轨迹。按马克思的观点,法是阶级的产物,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阶级社会时所产生的一种调整人类关系的手段。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本身就是人类历史特定阶段的产物。在原始社会中,生活在一种低下且和谐状态中的人类,对于现代意义上的法律需求是不存在的。所以并没有适合它的空间。因此,我们不得不设问:在那时是什么使人类社会保持一种和谐的状态,即使它很低下?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由“谁”在支配,它又是如何支配的?而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时,那种原始的和谐的社会体系怎么会崩溃,即使它在慢慢地脱离低下?这时的利益关系又是由“谁”来统协的,并是如何统协的? 当古猿进化成原始人,古猿群成为原始人社会,并且各自为生存而“奋斗”时,他们就深深地烙印着利益分层(利益分层是这样一种体系结构:利益具有不同性,不同的利益具有主次,高低,大小之分。因此,按照一定利益标准可形成一个阶梯状的结构,在这个结构中,人类的利益趋向总是从高到低,从主至次,从大由小的。也就是说人类在选择利益时是经过理性思考的功利选择。)每个人、每个群体都存在着各自的不同利益,即使尚未呈现出明显的外部特征,利益差别依然是实在。由于原始人自身固有的缺陷和自然条件地恶劣,造成生产力极端的低下,以至于个人无法独自生存。因此他们在本能运动的驱使下认识到“由于社会合作有可能使所有的人比任何孤军奋斗的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所以,不同的人就不得不谋求联合,走共同生存地道路。并最终在最原始、最本能的生存目标支配下合成一体。虽然人类为着同一的最高利益而暂时地基本一致,但是利益的不同性永远存在,也就意味着利益分层仍旧发生着作用。即使在被最根本且最高利益所掩盖和压制的它,依旧是不安分的。所以,同样会产生矛盾,发生冲突。产生的问题需要解决,而不是任由它自然的随意放肆。因此,就需要一些普遍的被原始人共同接受的原则加以调整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产生于原始条件下,并根基于当时最高利益下的原始的朴素道德观念,在这种现实的特定历史条件下负起了沉重而光荣的使命,充当着利益协调者的角色。诚如恩格斯所言“一切问题都有当事人自己解决,在大多数情况下,历来的习俗就把一切调整好了。” 这种朴素的道德观念一直在“努力而勤奋的”工作着。在整个原始社会期间人类是靠这种自身的“最神圣的氏族法规” 维系着一种自然和谐的社会状态,使其不断地进化发展。即使战争这一极端的纠纷争执方式的实际运用也是道德观念支配下发生的。 原始的道德观念形成了一套基本一致的利益分配方式,同时又规定了对社会合作所产生之利益负担恰当的分配原则。虽然普遍而原始的道德观念由社会需求产生并以其自身的规律运作,但这主要不靠外在的物理性强制才被当时的社会中的人所遵循。而是人类对道德的认同,一种内在的信念,对美好生活的普遍追求。“伦理体系得以建立,乃是源于有组织的群体希望创造社会生活的起码条件的强烈愿望。” 而“共同的伦理准则有利于增强社会的聚合力,增强社会的稳定性。” 一个稳定且团结的人类社会显然是有利于人的生存发展,故而拥有正义、勇敢、刚毅、善良秉性的个人有十分充足的理由相信他人也是按照这种基本的体制实施行为,因而也愿意让自己容入整个社会。保持着一种平和的心态生活于和谐的道德社会,也使利益的道德协调趋向于一致,不至于过分的动荡。 在普遍道德观念约束下的人类行为,并非完美无缺,更非意味着行为总沿着道德原则设计的方向实施。因为利益分层是永远存在的,并且可以不时地变换结构。所以在偶然地极不稳定的情况下,有可能并且事实是:人的自我约束是如此薄弱,以至于也会破坏道德原则。那种“在低级野蛮社会中,人类的较高的属性便已经开始表现出来了。个人的尊严、语言的流利、宗教的感情、以及正直、刚毅和勇敢已开始成为其性格的共同特点。” 的相反面也不时地出现。这种不确定而且不稳定的内在心理促使道德原则去寻找一些外在的非物理性力量加以补救,并且成为它的一部分。氏族领袖的威信,普遍的社会压力,对死亡的恐惧等都在这方面发挥着他们的作用。由此可见,道德手段并非完美无缺,其本身的固有缺陷也显而易见,因此,外在的补救是不容置疑的。但我们也不可否认的是:在原始社会中,它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规则体系,整个原始社会和谐的秩序是建立在这样一种规则体系之上的。因此,称它为“原始法”是毫不过分的。 然而秩序的荣耀并非是永恒的。人类自身的和社会的进化使我们更多、更好的认识自己和自然以及社会,并逐步地改变自我并“驾驭”起它们。因此,生产力的发展在所难免,自然环境也得到了改善。人类生存受到威胁的程度在渐渐地降低,利益分层体系的结构在发生着变化。生存作为最高利益的地位被人类追求以生存为基础的个人美好生活所取代。因此,原本统一于原始道德观念下的联合体也在逐步的分化。经过三次社会大分工的洗礼,个体作为独立的生产者最终形成,从而加速利益分层结构的再变化,导致原始道德规范体系的最终瓦解。因为它无法抵抗住在剩余物质增长并被氏族贵族占有进而私有化情况下所孳生的物欲、情欲、贪欲等私欲的攻击。在此我们不得不佩服马克思先生深邃的洞察力:私有财产给予人类心灵以巨大影响,并引起了人们性格的新特点的出现;它在英雄的野蛮人中已成为强有力的嗜欲了。确实,被恩格斯称为“最神圣的氏族法规”的道德规范体系在那些新生的人类性格特点面前是那么的弱不禁风,以致于一吹即到。这种在同一形式下的非实质一致的社会意识冲突被最终决定性的激化了,从而导致了冲突双方的公然的激烈的对抗,以致于原有社会制度的彻底崩溃。无怪乎恩格斯先生论道:一种离开古代氏族社会的纯朴道德高峰的堕落的势力所打破的最卑下的利益、庸俗的贪欲、粗暴的情欲、卑下的物欲、对公共财产的自私自利的掠夺——揭开了新的、文明的阶级社会;最卑鄙的手段——偷窃、暴力、欺诈、背信——毁坏了古老的没有阶级的氏族制度,把它引向崩溃。 当然,某种制度的隐退并不意味着制度的死亡,某种调整手段的弱化也非调整的失败。相反,历史的规律是,将出现更有利、更符合新社会的制度或调整手段保证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而这种或这些新的制度应该是承继了旧制度的某些合理特点,并创造性的带有新特征的,从而能够建构起新的社会结构体系。 在利益向着多元化发展时,利益分层的内容在不断的充实并且结构在反复的调整,因此,众多的道德观念也在这种情况下分化出来,产生了同一规范体系下的矛盾——道德冲突。但是它们却无力以约束自身来调整其自身的矛盾。因为道德的自我约束力并不足以把已产生的人类私欲抑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相反,这种不合时宜的手段因其固有的缺陷而放纵了人类的私欲。在“纯朴的道德高峰”已不复存在的情况下,那些已融入道德的外部非物理性强制方式,由于过多的依赖于道德原则,也逐渐失效。因此,在此起彼伏的道德冲突下,为了存续一个相对稳定的有利于人类生存发展的社会,势必需要一种新的能够克服道德固有缺陷的有效制度。 历史选择了法律,法律在这一契机下最终伴随着私有而来,并进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展示着它巨大的优越性和顽强的战斗力。“只有在共同利益分化为众多的个体利益并导致普遍的利益冲突,仅靠道德、传统和舆论不足以有效维持社会存在与发展所必需基本秩序时,法律的产生才成为必需和可能。” 进而法律成了道德冲突的协调者,是社会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并且维护着它产生后的社会秩序。当这个社会的自我运行或调控陷入到极端地不可解决地道德“陷阱”中,并不断地分裂出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和道德冲突,同时又不能有效地摆脱这些冲突时,为了这些冲突不至于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我和整个社会毁灭,更为了这个社会在由表及里的层次上保持相对的和谐状态,就设置了一种表面上临驾于社会,实质融于社会的强大力量,这就是法律。它最基本的作用是缓和冲突并把冲突保持在秩序允许的范围内。 可见,法律是以多元化道德冲突的协调者出现的,它在道德冲突发展到极端情况下,不得已而担负起这一沉重的历史使命的。因为凭借“良知”这样内在的道德自觉并不能把“私”控制在不危害他人利益的范围内,即使“施诸‘日常人生’者,应当是公共道德” ,但事实是必须借助外在的拥有强制力的规矩,它的极端表现形式就是我们现在称之为法律的东西。 法律凭借着与生俱来的外部强制力,调整着错综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正是具有这种强悍的外部物理性强制力量,才促使具有不同道德观念的利益者遵循着相同原则下的行为规范。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破坏它意味着赋予自己以法律责任,其后果必定是不利的,不利是每个人所不希望的。所以,遵守法律就成为必需。并且,虽然法律取代道德成为调整社会关系的主要手段,但并未否弃道德的积极作用。相反,法律的产生本身与道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调整手段也并未完全的且不可能退出历史舞台。“道德往往成为法律的基础素材,而法律往往又巩固着某种道德;道德所不及的地方由法律调整,法律所不及的地方由道德调整。” 即使法律的强制作用也往往需要通过人的内在道德信念起作用,否则是一定存有缺陷的。只是这种强制作用使其更加直接迅速的确定且相对稳定。所以,初始的法律更多地表现出与道德的相似性以致于我们很难分辨。从原始道德演化而来的法律制度虽然具有新的特征,但道德固有的优点并未因此而被抛弃,赋予某些道德原则具有法律的效力是完全必要的,而事实也的确如此。所以,初始的“法律乃是我们道德生活的见证和外部沉淀。” 的论调是不无道理的。 二、矛盾的运动——冲突与亲合 法律的出现暂时地缓和着冲突着的道德斗争,并把这种冲突限制在秩序允许的范围内。可是法律无论如何都不能消除整个社会的道德冲突,只要不同利益个体或群体的存在。相反的是,它在调整的过程中被这个冲突着的旋涡卷入其中,与道德发生着碰撞。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以及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都在不同程度的增强,它们的冲突也在不断地加强。脱胎于原始道德观念的初始法律,并没有剪掉“脐带”以此跟道德划清分明的界限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实体。相反法律继承了道德固有的优越性,并克服了它固有的缺陷,它是对道德本身的扬弃。正是这种继承和发展才使法律与道德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的暴露出不和谐的一面——冲突。 法律和道德的冲突实质上是多元化价值体系的内部斗争,是价值冲突在现实社会中的反映。物质资料的极快增长,加剧了利益的分化,利益的分化必然导致分配的不公,“由于人们对他们的合作所产生的更大利益如何分配问题不是漠不关心的,这就产生了利益冲突,因为为了追求自己的目标,他们每个人都想得到较大的一份,而不是较小的一份。” 从而最终的结果是利益冲突更加激烈。法律和道德站在各自的立场上体现着不同的价值趋向,所以不可避免的发生着碰撞。 这种在价值冲突支配下的社会现象,由于失去了一元化价值体系,并且这种一元化价值体系已不可能再恢复。因此,它将伴随着永久的人类社会。因为一元化价值体系存在的基础是单一的物质经济生活条件和同一的利益关系。而在现代性社会中,这种现实的基础早已不复存在。现实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多样性已然于我们面前,利益的不断分化更加促使不同价值观念的涌现,从而使多元化价值体系在现代社会中的牢固地位不可动摇。因此,价值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当然,我们还应看到:虽然冲突导致法律和道德都有不同程度的“内伤”,但是从总体而言,并未因此而削弱两者的力量。不同价值的斗争并未使多元化的价值体系趋于衰弱。恰恰相反,冲突本身有利于两者作用的发挥。就整个价值体系而言,这种斗争是一个不断自我否定的发展过程。强烈地体现着“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也是“适者生存”原则支配下的自我净化。 法律和道德作为两种不同的社会调整手段,在调整社会关系时的作用是不同的。而多元化价值体系又使这种作用程度的差别性更加明显,并且出现此消彼长的局面。就整个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的内容而言,一方面当某些法律规范的道德基础失去其赖以存在的物质条件时,它应就此消亡。所以此些法律规范就无存在之现实的必要性。但是道德规范的消亡是自发的,而法律规范的删除是人为的。“法律制度的特征是新法律规则的引入和旧法律规则的改变或废止能够通过有意识的立法进行,……相反,道德规则或原则却不能以这样的方式引入、改变或撤消。” 所以,如果这种失去道德基础的法律规范,仍旧在法典中并且被司法官员不断的援引时,危害结果将会毫不犹豫的出现在我们面前。从深层次讲,是因为失去了同一的法律价值评判标准和道德评判标准,而立法者和司法者的价值观念没有顺应这种情势变化。 另一方面当原本没有道德基础的某些法律规范,已被立法者规定在法典中,并且由司法者在个案中不断适用,而被广大的民众所接受时,这些法律规范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将扩展到道德领域,从而形成体现这些价值观念的道德规范,继而充实道德范畴。然而,法律规范是人为确定的,而道德规范的扩张难以把握。所以,如果司法者在个案处理中,依旧使用严格的法定主义,而全然不顾及道德性原则时,冲突就在所难免,混乱就会造成。在本质上是因为在短期内价值观念的延伸无法适从于它的客观基础——物质生活条件和利益关系。 再则,如果道德规则仍旧存在,但与此相适应的法律改变或者废止,那么这些道德规则在人类内心深处将会变的薄弱起来,甚至“堕落”到全无的地步。由于失去外在强制力的保护,人们可能为了自己的私人利益,而经常地损害他人的、公共的利益,破坏着道德规范。倘若不能及时的阻止此等事情的发生、发展,那么道德规范将在人的不断破坏中逐渐地弱化、消失。即使刚出现时尚有民众指责此等破坏行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行为的重复出现,会麻木人的道德精神的感应力,从而不在关注这样司空见惯的事。可见,“虽然道德规则或传统不能通过有意识的选择或制定而废止或改变,但法律的制定或废止却可能是某些道德标准或某些道德传统改变或衰败的原因之一。” 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道德规范的制度化实践。像诸如正义、公平、平等、诚实信用、遵守善良风俗等普遍的或个别的法律原则,其本身就是人类道德观念的有力组成部分。也因为有了道德的支持,才使法律原则能够发挥出人性的作用。倘若法律不承认或者否弃这样的道德因素,那么法律或法律制度是存有极大缺陷,它是否有生命力或者在多大程度拥有生命力都是疑问。所以“法规可能仅是一个法律外壳,因其明确的术语而要求由道德原则加以填充。” 当然这并非说法律即道德,道德就是法律。如前所述,法律产生于道德,是以道德冲突的协调者出现的。作为两个独立的实体,法律有赖于道德的存在,但又是独立自主的,不完全依附于道德规范;另一方面这也不是承认每一条法律规则都需有与之相对应的道德规范,不是所有的道德规范都可转变成为法律制度的范畴。之所以称为基础其实质是在总体上,道德支撑着法律制度的建立,维系着人们对法律制度的普遍认同感。一般情况下,与道德规范相一致的法律规则才更容易被人们接受而更具有生命力。那么这样的法律制度也将是比较稳定的。 法律规范之所以为广大的民众所遵守,不仅仅是因为在这些规范的背后隐藏着所谓的国家强制力,即人们由于害怕受到法律的惩罚而遵守法律。更主要的是这些法律规范本身合乎道德原则,并且民众相信它的正确性,合理性以及正义性,即法律有内在的道德价值。即使所谓的“心理强制”的实现,也需通过人的内心感受和道德准则的衡量,“如果一个规则体系要用暴力强加于什么人,那就必须有足够的成员自愿接受它;没有他们的自愿合作,这种创制的权威,法律和政府的强制权力就不能建立起来。” 因为并非所有的法律都具有强制力,法律也并不总是合理、正义的。 同时,法律建构和维持社会秩序这一重要的作用以及其他的功能也往往通过道德作用得以实现。而且法律作用的实现的最好途径是法律规范的价值通过长时期的社会实践使其内化为人类的道德信念,在人们普遍接受后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并且用这种思维定势支配各自的行为,由于这种思维定势既符合法律又符合道德,所以在其支配下的行为也将符合法律和道德。那么法律调整社会的最终目的就达到了,它的作用也就实现了。道理很简单,在这种情况下,遵守道德和法律双重规制的行为,其必定沿着社会关系发展的方向实行,而不是去破坏它。 愿望虽然美好,却过于理想化。期盼或要求人们沿着社会关系发展的方向前进而不去做相反的运动,是合理的。但人们的实际行为是否遵循于此,则是不确定的。唯一可确定的是没有道德和法律,这些期盼和要求的内容就不可能成为现实;只要道德和法律的现实存在,期盼和要求的内容就有实现的一天。因此,理想化的愿望需要实践。 道德的法——法律与道德的互动 法律与道德论文:浅议地震预报的法律与道德冲突 前日与一位律师朋友讨论民间地震预报研究活动的时候,谈到了预报的法律问题。 我国《防震减灾法》第16条规定:“国家对地震预报实行统一制度。地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程序。”而《地震预报管理条例》第13条更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社会散布地震预报意见及其评审结果。”我问这位朋友:近来被吹得神乎其神的杨智敏屡屡通过网络媒体个人预报意见(以前还称“只是内部学术交流探索,不要当信息”,后来却表态说“宁可错报接受指责,那怕只有1%的希望我还是要说的”)。从一个法律工作者的角度,是否应认为其行为违反了国家法律的有关规定? 那位朋友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他认为:谁有权地震预报并不是处于地震灾区的人最关心的问题,而利用法律的武器去打压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却可能是历史倒退。这位朋友的话确实反映了目前我国相关领域存在的矛盾:一方面国家法律从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对地震预报意见采取了严格控制措施;而另一方面公众又迫切希望获知预报信息,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类似的矛盾在医学界同样存在:我国对行医资格有严格的法律规定,但是当肿瘤医院的专家们对癌症束手无策的时候,一个没有行医证的民间术士接收病人开展癌症治疗,这种行为本身是否合法?从道德角度来看:所谓“有病乱投医”,当专家们对不治之症束手无策的时候,换一个江湖医师总是多一线希望,哪怕他没有合法的资格。病人维护生命的权力不可以用法律手段剥夺。同样,汶川地震发生后有不少网友表达了这样的看法:在专业机构地震预报不过关的情况下,听听民间人士的预报意见(哪怕是“大仙”也好)没准还能蒙对几个地震,总比坐家等死要强,何必那么顾忌法律上的教条呢? 在司法实践中要不要考虑道德标准?这是个长久以来争论不休的话题。笔者认为,在地震预报问题上的对立观念正是法律和道德冲突在这一领域的集中表现。众所周知,法律和道德的冲突实质上是多元化价值体系的内部斗争,是价值冲突在现实社会中的反映。法律和道德站在各自的立场上体现着不同的价值趋向,不可避免的发生着碰撞。从道德意义上讲,公众感受到地震威胁,希望获知地震预报意见,这完全是一种求生的本能与关心亲友安全的考虑,这种需求对灾区群众来说尤为强烈。而从法律意义上讲,社会的稳定有利于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毕竟更多的人还要进行正常的生产生活,他们的利益也应该被维护。如果任由个人散布预报意见,今天杨大仙说西部要震,明天李大师又说东部危险,势必造成股市狂跌、外商撤资、经济衰退、全国人民惶惶不可终日的动乱局面。要是国际奥委会根据某位大师的预报意见宣布拒绝来京,咱们这奥运会还能不能办? 笔者此处还想再举一个例子。或许很多人还记得当年胡万林非法行医一案。事后法律界曾经有人指出:若不是治死人命,胡无证行医严格来说并不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11条规定:“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满三年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也就是说,为了发展传统医学,我国法律竟不自觉默许了非法行医行为。只要是传统医学,就可以先治病,后考试。正是由于存在这样的漏洞,于是便出现了胡万林无证行医的畸形案例。这一事件反过来也说明国家从法律上加强医师执业管理的必要性:如果我们为了治疑难杂症而放宽对江湖术士们行医资格的要求,不知还要有多少人冤死于“杨万林”、“李万林”之手。那样做从道德上确是给患有不治之症的人以更多的机会,实际上却损害了更多数人的健康利益,这是法律所不能容忍的。 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会发现《防震减灾法》对于地震预报意见的规定也不是没有漏洞:“任何单位或者从事地震工作的专业人员关于短期地震预测或者临震预测的意见……不得擅自向社会扩散。”但对于民间爱好者(非专业人员)却没有加以限制。所以国家才会在《地震预报管理条例》中加上第13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社会散布地震预报意见及其评审结果。”笔者认为,这种规定不应视为是“利用法律的武器去打压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相反,《地震预报管理条例》第4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扶持地震预报的科学技术研究,提高地震预报水平。”支持民间人士开展地震预报研究,与任其向社会散布预报意见并不是一回事。 笔者以为:法律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只能代表更多数人的利益。目前地震预报管理的现状应该是一个利益均衡的结果,也许日后政府会采取动态地震危险等级等更灵活、更人性化的措施,在法的体现上做出调整,实现情与法的协调、德与法的并治。但作为一名法治社会的成员,我们在处理相关问题时,首先应考虑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不能简单地用一句“生命无价”便使天平倾向于道德一端。 法律与道德论文:教师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浅论 教师职业道德是根据社会的道德要求和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对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进行的职业道德规范。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选择 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选择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在自己的意志支配下做出某种行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的判断,这种行为选择体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正确与否,都会直接或间接对受教者产生深刻的影响。教师对其行为做出正确的选择,是维护教育教学活动正常进行,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教师在进行行为选择时应注意如下两方面:一是行为选择是否存在自由意志。人的行为既然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的,通过社会关系表现的主观意志活动,就应该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离开了社会属性就失去了行为的意义。同时,人的行为必然发生一定的结果,要使行为人对所发生的结果负责,就应当承认行为选择存在相对自由意志,否则,行为人不该对此行为承担责任。教师的行为选择也是如此,在职业活动中,既要受教育法律、职业道德的调整和制约,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自己的意志支配其行为,体现教师的职业道德。二是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教师职业道德行为不仅涉及到行为主体个人的利益,而且涉及到受教育者、教育事业直至社会的利益。由于教师的行为选择不同,实现的价值也就不同。能否选择正确的行为,实现有利于受教育者、教育事业和社会利益的价值,关键取决于教师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它是影响教师价值的重要因素。此外,教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也是影响价值取向的因素。教育实践中,经常遇到主观动机与行为结果不一致的现象,有些教师在选择行为时,主观愿望是好的,但行为的结果则往往偏离价值取向,这种教育行为的选择不能实现社会需求的全部价值。所以,教师的行为选择取向寓于职业道德之中,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必须注重职业道德。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法律责任 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教师职业道德行为中要具有法律责任。教育法制不仅保障教师的权益,也要求教师应履行法定义务和承担法律责任。一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要规范法律行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选择并实施的某种行为是有一定法律价值的,例如教师与学校订立的聘约合同、教师与学生发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等都具有法律意义。不论教师选择什么样的行为形式,都将发生一定的法律后果。二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要承担法律责任。我国法律对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有着特定的规范,例如《教师法》第七、八两条,各从六个款项规定了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以及需要承担的责任。教师要依法对学生负责,如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品行和学业成绩等等。再如学生旷课,教师应查找原因;对有着逆反心理的学生,教师应讲究一定的方法加以引导;对于差生,教师不得歧视、排挤。有的教师对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实施打骂、侮辱甚至伤害,属于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价值 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很重要,既包括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设,也包括教师个体的德性完善。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具有利己和利他的双重价值。一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完满可以使教师获得自我实现的价值。德性伦理学家麦金太尔指出:“德性是一种获得性人类品质,这种德性的拥有和践行,使我们能够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缺乏这种德性,就无从获得这些利益。”教师必须拥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以身作则,才能影响好、培养好学生,让学生的成长过程奠定道德基础。教师德性的发展是在教育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教师德性的获得和提升是教师生命的表达和潜能的释放,有助于教师明晰教育工作的意义。二是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敬业乐业、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有重要价值,能优化教师队伍,调节各种教育因素充分发挥效力,是学校和教师队伍取得社会良好评价和有力支持的感召力之所在。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是相铺相承的。教师既要有较高的师德又要有较强的责任心,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和职业道德,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教师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是教师胜任这一神圣职业的重要保证。教师德性利己利人,价值重大;教师责任是法律规范,必须担当。教师要坚持依法从教,提升个人师德品质,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重要人生目标,自觉追求有意义的生活,实践有意义的人生。 作者:贾冬莲 单位:长春市二道区青少年宫 法律与道德论文: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论文 一、调查主要结果 从总体上看,“基础”课程任课教师对2013-2014学年度第2学期10所文科学院2013级本科学生以及2014-2015学年度第1学期6所理工科学院2014级本科学生的自评互评考核方式运行情况是高度认可的。13位“基础”课程任课教师把自评互评纳入“基础”课程考核持肯定态度,认为自评互评较好地测评了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给予了学生更多交流机会和展现平台,是当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但与此同时,13位“基础”课程任课教师对现行的“基础”课程教学方式、考核方式,以及“两支队伍”融合等问题呈现憧憬与期待、抱怨与不满、疑问与忧虑相交织的复杂心理。 (一)自评互评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但对“基础”课程改进教学方式存在憧憬与期待。“基础”课程任课教师在回答“作为试点班级的任课教师,您认为本次改革试点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有推动作用吗?如果有,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一问题时,有13位“基础”课程任课教师持肯定态度,认为自评互评考核方式的拟定和设计对于提升“基础”课程课堂教学质量发挥明显的积极作用,它不仅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而且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以及遵守校院规章制度等。除此之外,依托自评互评,能够有效推动“基础”课程任课教师有针对性地结合行课学生客观实际和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进而使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均取得较大改善。但是,一段时间以来,“基础”课程任课教师习惯于按照教材章、节、目内容进行循规蹈矩的逐条讲解,我们认为这种按照教材篇章顺序进行传统讲授的教学方式略显僵化、生硬,明显与自评互评考核方式的改革导向不符,它不能够解决教学知识要点多、教学计划课时少、教学内容简单重复、教学效果质量差等突出问题。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13位任课教师对“基础”课程改进现有教学方式、方法存在憧憬与期待。 (二)自评互评有助于测评学生基本素质 但对“基础”课程现行考核方式存在抱怨与不满。“基础”课程任课教师在回答“您认为本次试点改革中有哪些值得肯定或不足的地方?”这一问题时,10位“基础”课程任课教师认为,自评互评考核方式体现了测评公正、机会平等、团结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和基本要求,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知、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步做到了综合测评学生的课程理论知识习得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但是,有3位“基础”课程任课教师对个别学院自评互评考核方式管理过程的松散化和随意性、成绩测评的简单化和趋同性等问题存在不满情绪,对校、院关于自评互评考核方式所配套进行的课程平时成绩改革导致课程平时考核繁琐化、量化课程作业导致作业质量贬值化等问题存在抵触情绪。调研发现,13位“基础”课程任课教师认为通过相关政策来规范自评互评管理,强化平时课程考核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如何使“基础”课程考核方式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使刚性约束与柔性管理相结合,在克服以往考核方式存在“重智轻德”、“高分低能”等弊端的基础上,真正达到“释压减负”、“知行合一”,既取得教学质的提高也获得考核量的平衡还迫切需要全面的统筹规划。 (三)自评互评有助于“两支队伍”融合 但对构建稳定、持久的长效机制存在疑问与忧虑。“基础”课程任课教师在回答“您认为怎样能更好地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和学工队伍的融合?”这一问题时,13位“基础”课程任课教师认为,自评互评考核方式使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与学工队伍长期存在的“人为分裂”或“二元对立”等错误思想倾向有所遏制,有利于“两支队伍”的亲密合作。依托自评互评,“基础”课程任课教师主动与任课学院学工部门负责人联系,全面了解对口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熟悉行课学生专业的发展前景和毕业的就业现状;同时,学工部门负责人(辅导员、班主任、副书记、书记)率队深入课堂随机听课,既了解任课教师的授课特点,观察行课学生的学习状态,也使没有上过“基础”课的学工部门教师较好地熟悉“基础”课程教材内容。通过课前交流、课后反馈,任课教师和学工部门负责人建立了较之以往更为宽泛的接触和更为紧密的联系,使“两支队伍”能够群策群力、协同分析本院学生在课程学习和日常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但是,一套稳定、持久的长效机制并没有构建起来,“两支队伍”融合的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二、调查现状分析 当前,我校“基础”课程自评互评考核方式建设和改革现状呈现出稳中有进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是,成绩与问题依然并存。我们既要清晰看到“基础”课程自评互评考核方式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明确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推动作用,对促使校、院人才培养体系科学化、完整化的助推作用,也要深刻认识“基础”课程自评互评考核方式所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尤其是其所面临的合法性危机问题。结合调研情况,我们认为只有选择正视现存问题,善于在不断试错中校正偏差,辩证、客观、公正地看待“基础”课程自评互评考核方式建设和改革现状,才是推进我校思想道德教育改革和“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考核方式改革的必由之路。 (一)自评互评意义尚需突出强调 “基础”课程自评互评考核方式并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而是多侧面、多视角地考量每个学生的教育自主性、参与自觉性、表达自如性,甚至管理自治性。它既是一次常规的课堂教学,又是一次不同寻常的课程学习;它既是一次规范的过程考核,又是一次与众不同的随堂考试。因此,“基础”课程任课教师,包括班主任、辅导员、副书记等学工系统负责人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基础”课程自评互评考核方式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提高自评互评考核方式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改革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的比重和分量,提升学生对“基础”课程的心理认知和情感认同,真正让当代大学生做到自我教育的主动性与课程考核严肃性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愉悦接纳“基础”课程自评互评考核方式过程中,达到受教育、长才干,锻炼自我、完善自我的作用。 (二)自评互评指标尚需删繁就简 在具体实施自评互评考核过程中,学院制定了涵盖明德与守法两大汇报板块的学生课外思想道德培养与综合表现评价体系,要求学生必须在不低于5分钟的时间段内至少汇报6方面内容:(1)在成都大学的自我定位与本期发展情况;(2)人生理想及自我实现的准备;(3)身心和谐发展情况;(4)学习目标与达成情况;(5)日常生活道德践行情况;(6)个人法治、规则意识及遵守情况。它内在地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概括能力和良好的表达能力,旨在促使学生较为全面地去反思自我、认知自己。然而,不少班级学生在规定的时间段内根本来不及汇报完上述内容,这就带来了汇报者汇报时蜻蜓点水、草率应付,点评者打分时无从下手、盲目给分的问题。我们认为学院还迫切需要根据具体院情进一步整合测评体系中的指标内容和具体维度,以利于学生汇报时特色鲜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学生点评时有的放矢、切中要害、评分客观。 (三)自评互评过程尚需规范管理 13位“基础”课程任课教师认为学生参与“基础”课程自评互评考核方式的态度是积极的,考前准备也是认真、充分的。但是,教师们认为学生在参与自评互评考核过程中仍旧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一些学生在自评汇报时嬉笑怒骂、嬉皮笑脸,主题不明确,重点不突出,观点不集中,假话、大话、空话、套话、废话较多;一些互评学生在听讲时心不在焉、心神不定,有的环顾左右而言它,有的充耳不闻,甚至有个别学生耍手机、看小说、睡觉等。还有一些学生在提问时乐于提一些与测评内容无关的哗众取宠话题,甚至说一些带有人身攻击性质的激进言语,还有个别学生在自己汇报完以后对其他同学汇报不上心,存在故意迟到甚至旷课缺席现象。这就迫切需要进一步规范自评互评考核过程,形成一套严格管理和严肃纪律的自评互评考评制度,营造一种相对严肃、紧张、活泼的测评氛围。 (四)自评互评配套尚需丰富完善 13位“基础”课程任课教师认为自评互评考核方式的现行做法具有率先垂范的作用。但是,13位“基础”课程任课教师强烈呼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够解决学生成长成才中的所有问题,“基础”课程不能包打天下。同时,自评互评考核方式的介入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其功能和价值同样不能无限拔高,仅仅依托自评互评考核方式来深化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改革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还是势单力薄的。13位“基础”课程任课教师认为:在课程平时考核方面,要适度增加一些小测验,以重点考核学生对重大现实问题、敏感问题或者热点问题的分析和认识能力;在随堂考试方面,要尽可能地设置一些开放式的、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回答的问题;另外还需要配套进行“基础”课程网络化教辅、计算机考试等措施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三、对策与措施建议 基于调研情况分析,上述问题的形成既有远因又有近因,既有内因又有外因。总结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点:一是“基础”课程任课教师队伍的内涵建设力度不够导致了课程的含金量不高;二是“基础”课程教学方式的创新性不强导致了课程的吸引力不强;三是“基础”课程自评互评考核方式的约束性不硬导致了课程的严肃性不够。基于此,我们认为“基础”课程任课教师至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统筹兼顾,以利于推进“基础”课程自评互评考核方式建设和改革的科学化发展: (一)培养专家型人师 古语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基础”课程任课教师要在自身专业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等内涵建设方面进一步加强。也就是说,要打造一支自身素质硬、理论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高素质、高学历、高职称专家型“基础”课程任课教师队伍。那么,如何把现有的“基础”课程“经师”培养成专家型“人师”呢?我们认为校、院有关部门除了加大力度外部引进优秀人才以外,更要注重内部培养,加大师资培训支持力度。要给予“基础”课程任课教师更多的课程观摩、学术交流、社会实践、参观考察的机会,定期组织省内外思想政治教育同行开展以交流经验为主的教学研讨,定期组织“基础”课程任课教师参加新课程标准、新修订教材、新媒体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同时,“基础”课程任课教师还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个性特点、价值取向……以利于“基础”课程任课教师更新现有知识结构,掌握先进教学手段,夯实专业技能基础,完善教师道德人格,进而有效驾驭自评互评考核方式改革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和新要求。 (二)倡导网络化教辅 古语说:“凡益之道,与时皆行。”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今天,“基础”课程任课教师要善于做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因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单纯以课堂讲授为主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普遍满意度较低,更是不满足于网络教学资源的匮乏,他们大都欢迎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小组辩论、网络教辅等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体”教学形式。鉴于此,“基础”课程任课教师在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方面虽然进行了不懈的艰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网络缺失的教学方式并没有从根本上取得理想的预期教学效果。我们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面对当代“90后”大学生“无时不网、无处不网”的现实状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因此,“基础”课程任课教师不仅要在常规授课方面下功夫,广泛开展专题教学、案例教学、视频教学等,还要充分利用好网络教学平台等新媒体,主动走进学生的网络生活,借助网络化教辅扩展自评互评的边界和功能。 (三)增设计算机考试 自评互评考核方式的成功试点,使“基础”课程最终形成“平时、随堂、自评互评”三位一体考核方式。实践证明,这样的考核方式实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改革的重大突破,引起了学术界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界的高度关注。但“三位一体”考核方式也并非尽善尽美,主要不足在于考核刚性不强,致使学生的分数普遍偏高,及格率大幅度提升。这就造成部分学生对“基础”课程学习的不重视,存在“想考高分不容易,想不及格也不容易”的错误心理。面对这一问题,“基础”课任课教师一致认为,应增设计算机考试方式,重点考核“基础”课教材中最基本的概念、原理等知识,形成“四位一体”考核方式,以确保“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总之,扎实推进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考核方式改革任重道远,还迫切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现有成绩基础上持之以恒地探索和努力。 作者:岳鹏万君曹游宇何翠微单位:成都大学 法律与道德论文:职业道德与法律分层教学论文 一、开展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从2010年起,我校进行了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在教学过程中推行“行动导向法”,实施“项目教学”。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课程《职业道德与法律》也进行了项目教学的系统化改革。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学生存在智力、兴趣爱好、前期知识储备等方面的个体化差异,以统一的教学项目和评价标准去应对所有的学生,势必会造成部分学生学有余力而部分学生达不到教学目标的情况。根据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人在满足吃饱穿暖等低层次的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need)和安全需要(Safetyneed)之后,就会产生被尊重的需要(Esteemneed)和自我实现的需要(Self-actualizationneed)等方面的高层次需要。如果学生能顺利地完成课程所要求的教学项目,就会获得“高峰体验”而带来的心理满足感,追求这种体验的行为动机,可以推动课程的学习。相反如果不能完成课程的项目任务,会使学生产生挫败感,导致对课程的厌烦感,教学效果不能保证。为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有必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与其能力相匹配的项目任务,使得所有的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产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力。 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分层教学的实施 (一)分层的方式课程开始的时候,我们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采取无差别的方式,教学项目任务。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把学生按甲、乙、丙、丁四个层次分组。在这个基础上,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项目任务,确保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动态地调整教学项目的难度,乙组的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升到甲组。甲组的学生不能胜任该组的项目任务,也可以调入乙组。 (二)统一授课和分层辅导相结合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为了保证授课的效率,课程《职业道德与法律》采用集中式的班级授课模式开展。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讲授的内容和授课的方式是一致的。为了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程度,我们采取“统一授课,分层辅导”的方式。对于接受程度比较好的甲组和乙组的学生,强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教师帮助点拨为辅”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丙组和丁组的学生则以“帮助”为主,重在带领学生学习。目的在于引领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发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需求,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 (三)关注学生的自尊,避免分层教学的负面效应分层教学的目的在于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习潜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适合自身的发展。然而,给学生进行分层,难免会给学生贴上“三六九”等的标签。尺度把握得不好,会给处于低层次的学生带来心理阴影,对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对“分层”的操作进行艺术化的处理,在分层的过程中,弱化“层”的概念,强调“分”的原则。 (四)课程《职业道德与法律》的评价方式为了配合“项目教学”的实施,课程《职业道德与法律》采用了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1967年美国哲学家斯克里芬(M.Scriven)首先提出了过程性评价(formativeassessment)的概念。随后,过程性评价被美国教育家卢姆(B.S.Bloom)应用于教育实践中。过程性评价将评价对象过去的表现跟现在相比较,或者把被评价的个体的有关侧面进行相互的比较,从而得到评价的结论。这种评价方式的主要特点在于能及时、客观地反映学生学习中的情况,评价更为真实、客观。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地将评价的结果反馈给学生,可以使学生全面地了解到自己阶段性的学习效果,促使学生积极地进行反思和总结,端正学习的态度,调整学习的方法和心态,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虽然过程性评价有着终结性评价无法比拟的优点,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教师工作量大,不同教师对评价标准的把握主观性大等缺点。相比之下,终结性评价具有评价效率高,客观性强等方面的优点。在教学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可以作为过程性评价的补充评价方式。 三、分层教学的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实践证明,在班级集中式授课的组织模式下,对课程《职业道德与法律》进行教学改革,采用分层教学的形式,可以迎合各种层次的学生的心理需求。有效地解决了后进生和优秀生之间,获知进度不均衡的矛盾,使所有的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从而有效地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分层教学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项目式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职业道德与法律》不同于专业课,项目的主观性较强,项目难度的界限不好界定。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授课教师必须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准备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资料。如何解决这些分层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是一个我们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课题。 作者:程秀鸾单位:广西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自动控制理论论文:基于控制系统分析的自动控制理论课程建设及实践 [摘要]自动控制理论课是电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在课程设置和学生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利用控制理论基本思想,指导该课程的建设过程,分析了教学过程的系统构成特性、制约因素及相应的解决方法。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自动控制理论;系统分析;反馈;课程建设 0 引言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强化素质教育是当前高等学校教改的重要主题,而更重要的是教育思维模式的更新与变革。 所谓“教有法无定法”,但每位肩负“传道、授业、解惑”职责的教师都希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专业课自动控制理论多年的教学工作中,笔者也在不断理解社会发展变革对其的新要求,调整具体的授课思路与方法,摸索新的教学策略。本文将控制理论恰当地应用到自动控制理论教学之中,采取反馈控制手段,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1 课程特点及控制系统结构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是电气类、机电类专业的一门理论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般都在大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开设。这门课有其自身的特点,如知识系统连接较为紧密、计算性强、作图方法多;课程中知识点多且抽象,而且对数学基础要求较高,涉及到的数学知识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积分变换、复变函数等;与工程实际联系较为紧密。在教学中必须要遵循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规律,对先修课程应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以系统的、整体的观念实施教学。 控制系统按照有无反馈可分为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开环系统输出量对系统的控制量不产生影响,即信息单向流动;而闭环系统中,不仅存在着输入对输出的前向控制作用,输出同时对输入产生反向的影响,即在系统中,信息形成双向闭合回路。反馈控制是一切闭合系统自动控制的精要所在,任何系统只有根据反馈信息才能比较、纠正和调整它发出的控制量,从而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有效控制,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过程显然不能用单向信息传递来描述,否则授课与教育的过程变成了被动的接受过程。而一直强调的互动与调研正是信息的双向交流,也就是反馈控制的应用。如何正确地应用反馈控制理论,合理地设置反馈环节和控制环节,以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学质量,正是要讨论的问题。 2 课程建设中的系统结构分析与对策 下面结合控制系统的一般分析与设计过程和自动控制理论的教学实践来分析教学的各个环节,运用控制理论制定对策,指导教学过程。 2.1 被控对象分析和目标制定 控制系统设计首先是要掌握被控对象的特点,抓住主要矛盾,进而制定明确而又实际的控制目标。过低的目标失去了控制调节的意义,过高的目标又会增加控制成本。作为授课教师,面对的研究对象是自动控制理论课程和学生(称为基本被控对象),目标是合理地利用课上及课余时间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应用能力;而作为教学管理者,其研究对象是包括教师和基本控制对象在内的广义被控对象,目标是排除多方面干扰的影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培养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学生,同时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课程。 由于课程开设在公共基础课之后,大多学生在先修课程中习惯了定量化、精确化的分析方法,而疏于用物理概念进行系统定性分析,特别是如何针对实际系统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分析和设计更是他们在学习方法上的薄弱之处。自动控制理论课程定性分析与图示解释较多,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按照教材的自然顺序按部就班地进行讲解,并且课堂授课中,教师需在黑板上做大量的数学分析推导,绘制大量的曲线,因此课堂教学往往是索然无味的公式推导、定理证明和手工绘图。在实验教学环节中验证型实验多,设计型实验少,甚至存在“一键式”实验,这样难以锻炼学生的设计能力,对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设计能力的开发都存在着极大的阻碍作用。 对授课具体内容而言,自动控制理论主要研究的负反馈系统,包括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两大方面,理论知识学习的目的是系统设计,而系统分析是设计的基础。分析与设计都是围绕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三方面展开。分析方法主要是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和频域分析法,分别从时域、复域、频域等不同的角度分析同一个控制系统,但最终归结于时域性能分析。 由此就清楚地勾勒出研究对象的轮廓,在这个基本轮廓之下展开教学,根据课程、学生及教师的特点,抓住了课程的关键,用统一的思想将课程内容融会贯通,教、学、辅联成一体,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学习目的的认识,掌握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有利于管理者从整体上把握课程建设。这正是控制理论系绕性观点的体现。 2.2 反馈环节设置 反馈是控制理论的基础和精要所在,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与预先设计的目标进行比较,利用二者形成的偏差不断调整,才能产生有效的控制,形成一个信息传递的闭合回路。没有反馈信息的非闭合回路或者反馈信息过于粗糙甚至错误的闭环系统,都不可能实现预期控制。 在教学实践中,反馈监测点的设置和反馈信息的提取与处理应遵循点面结合的原则,即既要考虑与多个控制目标(学生培养、教师队伍、课程建设)相关的评价指标的设计,又要兼顾评价、反馈量提取的可行性,同时要重点关注制约控制效果的关键点,并在反馈信息综合中加以不同权重。对于反馈信息的获取主要通过3个方面,如图1所示,并形成三环反馈控制,及时调整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偏颇。 内环反馈信息来源于课堂教学。教师在充分备课、清晰讲解的基础上,加强和学生的互动与交流,收集学生对该课程的反馈信息,及时对课程教学进行调整。课堂学生反应最能直接地体现教学效果,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目光、给出适当的提问、采取启发式与联想式讲解、提供一定的讨论和练习等不同方式来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根据控制理论,内环反馈控制对于系统的调节最为直接,因此授课教师应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轻松的心理环境,以便更多地获取真实反馈信息,使课堂信息由单向传递变成双向传递,形成闭环调节,提高课堂效率。中环反馈信息来源于学生定期的网上评教和教学督导意见。发挥网络平台作用,通过设置学生信息反馈平台和网上评教系统,鼓励学生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各个教学环节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教研室或者教师本人。同时结合教学督导的意见,对授课过程加以优化。外环反馈信息来源于最终的考试成绩以及课程结束后的教学研讨。尽管考试成绩不能说明一切问题,但通过考试过程及试卷分析,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通过教学形势分析和教学方法研讨可以掌握社会知识需求,同时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2.3 干扰分析 控制系统中,干扰不可避免,并且直接影响控制效果,因此干扰抑制问题是控制系统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控制理论中通常可以采用预测和补偿的方法削弱其对输出的影响。在这里,需首先分析干扰及不确定因素的产生。在该系统中,人(教师、学生、管理者)是主要的系统组成部分,个人的差异性,必然导致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如,学生基础知识、教师知识结构与研究兴趣、反馈信息的客观表现、管理决策的执行差异等等都是客观存在且随机变化的。应重点关注整体的不确定,并做好相应的“补偿”准备。首先了解学生预备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否需要补偿。课程中涉及到的数学知识很多,如积分变换、拉普拉斯变换、复变函数等等,但所需知识点相对较孤立,因此可以利用较短时间进行“突击培训”。实践证明,适当的“基础知识补偿法”对于课程重点、难点的讲解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教师和学生都减轻了压力;其次是课堂干扰补偿。课堂上的互动是必要的,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又有利于信息的双向沟通。但不能以点带面,让片面的反馈信息占据主导地位。课堂上提问式讲解,教师总是希望得到正确的回应,但不可将个别回应作为学生全面掌握知识的反馈信息。因此要剔除这种期待已久的“特殊喜讯”,注意观察大部分学生的反应和课堂情绪,排除干扰;第三是排除评价干扰。来自学生、督导、同行等方面的评价是系统中重要的反馈信息,为避免个别的不公正评价,需设置信息过滤机制,过滤掉带个人感情成分的“奇异值”,对来自不同方面的反馈信息加权处理。当然这个过程应以学生反馈信息为主,其他方面反馈为辅;最后是执行干扰补偿。在一个完整的教学计划执行过程中,教师是策划者和执行者。但教师水平、教学经验甚至责任心的差异,都可视为一种干扰,都可能影响教学效果。因此适当的教学示范课、教学基本功训练、定期的教研组讨论、教学方法交流都是必要的补偿方法。 2.4 控制调节制定 控制调节主要考虑两方面:一是教师的作用,二是教学管理者的作用。 教师方面。强调信息的双向流动,要达到学生掌握教师传授的知识、方法这一目的,因此教师应该成为驾驭课堂、掌控知识的角色。授课教师要精心设计每堂课,特别是绪论的讲解。作为控制论的入门课程,必须要让学生在首次接触课程的同时,将一个异常开阔的视野展示在他们面前,而不是让其产生这仅仅是公式推导、纯粹理论堆积的错觉,进而刺激学生求知、探索的兴趣和激情。鲜活生动的应用实例,具体的视频展示是冲击和震撼学生这种发散思维的最好手段。需要摒弃传统教学中发展历史的简单罗列,取而代之的是声情并茂的图文、视频展示,既融入了大量专业信息,又激发学生的兴趣,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通过适当的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方法讨论,使每位任课教师在熟知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培养教师运用适当方法,调控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热情的课堂应变能力。 管理者方面。教学管理者除关心教学效果外,更要关心如何打造一门精品课程,如何培养一支精干队伍。因此其调控行为相对要宏观,在控制理论课程建设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调控。 1)教学实验环境改善。作为重要辅助手段的实验教学在课程建设中作用不容忽视,除了更新实验设备之外,更注重实验内容的更新。通过增加开放性实验、设计型实验、自主开发型实验,开阔学生视野,锻炼实践能力。 2)教学计划适时调整。尽管目前学时压缩是个大的趋势,控制理论课程同样受到影响,但对于基础内容、经典方法的学时不能压缩。通过更新教学内容、编写适合自己专业的特色教材,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都做到得心应手。 3)建立一定的奖惩激励机制。结合学生评教、教学督导及教研室评价,对课程综合打分,并对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措施,激发教师的教学投入热情,营造积极向上的竞争气氛。 3 结束语 在多年自动控制理论教学实践中,笔者对“控制理论”学以致用,在充分分析课程特点、考察教学过程的基础上,利用控制理论基本思想,发挥专业优势,分别针对目标制定、反馈设置、干扰抑制、控制手段等方面找到教学活动的对应环节,摸索出适合电类、机电类专业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同时,对其他课程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自动控制理论论文:自动控制理论有效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摘 要: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涉及自动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其特点是概念抽象、术语多、数学成分大、工程实践性强,要求该课程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探索。研究并探索了该课程基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有效教学方法,经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教学效果良好,可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自动控制理论;有效教学;探索与实践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是支撑我校导航、制导与控制国家重点学科的主干课程,自1959年起即为测控工程专业学员开设,目前已面向全院本科学员,是全院性的专业基础课,选用胡寿松教授主编的《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版)》教材。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综合性强、知识覆盖面广、基本概念和术语多,数学推导多。它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的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复变函数、模拟电路、电工技术等课程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有较强的计算能力和工程素养。特别是随着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课程内容不断丰富充实(教材的第一至六章和第八章),讲授对象也日渐广泛,而课程学时却一再压缩(课内60学时),要求也越来越高,并且所选用教材的内容特点往往使学生因缺乏工程实践,缺乏对实际控制系统的感性认识而感到内容比较抽象,知识点分散、公式多、推导多,进而影响学习效果。总之,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的特点让学员感到难学,教员感到难教。该课程的改革和建设是全面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的基础,促进学科发展的关键。为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指技合一”复合型军事人才培养,我们对该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实践。 1 基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教学方法探索 1.1 从定性到定量、再到定性的分析思路 人类认识自然、了解自然,总是遵循从定性到定量、再到定性的这一规律,这种过程也是认识论所倡导的规律。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的目的是让学员掌握控制的基本概念,并能够对实际的控制系统进行分析、设计。理解控制的概念比较容易,但要实施恰当的控制则比较难。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强调从定性到定量、再到定性的这一认识过程,帮助学员掌握整个课程的分析、学习思路,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的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例如,对于一般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分析是定性分析,但是光知道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远远不够的,一个实际的系统要能够进行工作,必须对它进行定量分析,也就是要分析其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指标。为了达到定量分析的目的,必须对系统建立模型,这个模型就是数学模型,包括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结构图和频率特性,正好是教材第二章和第五章的内容。数学模型是实施定量分析的基础,有了模型并能够对其进行求解(拉普拉斯变换和反变换)的基础上,我们就能够对系统进行定量的认识。例如对快速性的认识,是通过对一阶系统和二阶系统的性能分析来建立起动态性能指标;对于稳定性的认识是通过线性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和劳斯—赫尔维茨判据、奈氏判据、对数频率域稳定判据来进行的;对于准确性的认识是通过终值定理和静态(动态)误差系数法求稳态误差来进行的。 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喜欢对系统进行定量分析。因为定量分析有公式,计算简单,容易得出结果;而定性的结论,多属定量分析的结果、文字性结论以及相关的描述性结论。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定量分析比较容易,难的是从定量分析上升到定性的结论和定性分析上去,也就是对这些定量的公式、结果的分析。例如,稳定性与参数之间的定性的关系;动态性能指标与系统参数之间的变化关系;稳态误差随系统参数变化如何变化;稳定性、稳态误差和动态性能指标与系统参数变化之间的关系;高阶系统增加闭环零点和闭环极点对系统有什么影响等。 1.2 从开环系统分析闭环性能的策略 控制的核心思想是反馈,反馈就可使一般的开环系统变成闭环系统。因此,系统的开环与闭环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一般来说,开环系统容易分析和理解,也容易获得其数学模型,因为开环系统一般是由各种典型环节组成的,可以很方便地求得开环系统的零点和极点。因此,为了分析系统的闭环性能,常常从开环系统传递函数、开环性能出发来研究和分析。 例如,为了分析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劳斯判据需要知道闭环特征方程,而闭环特征方程正好是1+Gk(s)=0,其中Gk(S)就是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而用奈氏判据直接通过开环幅相特性曲线Gk(jw)就可判别系统的闭环稳定性,也是从开环传递函数出发的。分析系统的稳态误差时,对于型如tm或其线性组合的输入来说,可直接通过对开环传递函数的型别v和开环增益k来得到静态误差系数从而算出稳态误差。绘制根轨迹时,由1+Gk(s)=0可推导出根轨迹方程,最终可直接采用开环传递函数Gk(s)来绘制闭环根轨迹,并根据闭环根轨迹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稳态性能、稳定性等信息。 从开环系统分析闭环性能的策略可以帮助学员掌握各种分析方法的出发基点和分析目的。由于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概念、术语多,从什么条件出发分析系统的什么性能在学员学习过程中经常引起混淆,往往课程教学已经结束了,学员还不知道用什么传递函数来绘制什么(开环、闭环)系统的根轨迹,用什么传递函数来计算(开环、闭环)系统的稳态误差。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1.3 从对控制系统的要求出发整体把握教学内容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内容繁杂,基本概念、定义、术语、公式多,学员难以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全貌,难以建立课程知识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大部分学员只有靠机械记忆来掌握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从控制系统的一般要求出发,将课程体系有机联系起来,收到较好的效果。 对自动控制系统的一般要求是“稳、准、快”,因此对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就是对这三个字进行分析,即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准确性(稳态误差)和快速性(动态性能指标)。首先要求知道它们的准确含义,其次要采用合适的分析方法。分析方法最直观的是时域分析法(第三章);其次是在系统参数发生变化的时候,系统的性能如何变化,可采用根轨迹法进行分析(第四章);除此之外,如果系统的输入是正弦波,对系统的分析可采用频域法进行(第五章);如果系统的性能不符合要求,则必须对系统进行校正(第六章)。 当然,对于每一种分析方法,其分析特点和目的也不一样。时域分析可提供时域指标的全部信息;根轨迹法分析具有时域分析的特点,但它可以提供系统参数发生变化时的闭环系统的根的分布情况,从而可以分析系统的时域指标;而频域分析由于方法的特点,可以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和稳定裕度,但不能提供直观的时域指标。 1.4 线性叠加的思想 自动控制理论讲授的主要是经典控制理论,研究对象是线性定常系统,其主要特性是叠加性和均匀性。在系统分析过程中,经常采用的策略是叠加。从一般的多输入产生的输出是采用叠加原理,到开环对数幅相特性曲线的绘制也是将幅频特性相乘变成对数幅频特性的相加从而简化运算。对系统进行校正的时候,串联校正采用的是线性叠加,而反馈校正不具有叠加性,但通过进行一定的简化,最后进行反馈校正进行设计时,也是通过近似的线性叠加的办法。因此,叠加的思想在课程中运用得相当普遍。 2 教学实践体会与教学效果 2.1 多从工程的角度进行教学 自动控制的基础是微分方程的求解,但精确求解微分方程却不是本门课程的重点。自动控制理论是从工程实践中发展并提炼出来的。因此,虽然求解微分方程具有逻辑严密性和精确性,但数学特性却不是该课程的主要特性,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强调的是其工程性。它的工程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近似、简化的方法,例如对非线性系统的小偏差线性化法近似成线性系统,这种近似在工程上是应用得非常多的,也是非常有效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工程的需要;再例如在一定条件下将高阶系统简化为一阶或二阶系统。二是大量公式的推导过程应该注重工程背景,而不能从纯数学的角度出发进行推导教学,严密的数学推导并不是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即不能将本课程讲成一门纯数学的课程,而应该从工程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简化、近似、适用范围等工程使用条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讲授。 2.2 适当强调控制系统的设计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的目标有两个:一是控制系统的分析;二是控制系统的设计。我校所选用的教材是以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为主线,在控制系统的分析方面内容比较详尽,各种分析方法都有介绍,知识点成体系,但对控制系统的设计则讲得较少,也就是注重基础知识的讲授,而忽略如何利用分析方法进行控制系统设计。学员学完该课程之后,掌握了许多控制系统分析的方法,但对实际控制系统的设计基本没有思路,总感觉无从下手。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强调基础分析方法的同时,引入另外一条控制系统设计的主线,以一个导弹控制系统仪器为例,从其控制原理、数学模型、时域响应分析、根轨迹分析、频域分析以及频率域校正方法出发,对该仪器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既增加了学员学习相关知识的积极性,又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此外,原教材的知识内容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面虽然篇幅较少,但是涉及相关设计的内容都已经融合在相关知识点中。比如对一阶、二阶系统的参数分析与调节,对系统开环增益的调节作用等,实际上对被控对象或系统增益的调节已经是系统设计的内容了。事实上,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对系统的参数进行调节。如果参数调节不起作用,则需要采用校正方法来改善系统的性能。 值得注意的是,过多地强调系统设计的内容会牺牲对基本理论与方法的教学。引入以实际控制系统的设计这条主线,应当处理好基本理论方法与应用之间的关系,注意把握基本理论方法与应用之间的“度”,这个“度”就是在不牺牲课程内容体系、知识体系完整性的前提下,适当增加设计方面的内容。 除此之外,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精选,引入Matlab编制的辅助教学软件等措施,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有益的尝试。 3 结束语 近三年来,在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基于方法论和认识论的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与以往的教学情况相比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有学员说,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我们很容易理解课程的内容体系,知道该掌握哪些知识,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能够从总体上把握经典控制理论的全貌。对于青年教员来说,通过这样的实践,能够让他们尽快地理解掌握课程体系和内容,尽快帮助他们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教员。当然,随着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了能够适应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加强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探索,不断地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将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的教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自动控制理论论文:浅谈《自动控制理论》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自动控制理论》课程为理工科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自动控制系统、过程控制、智能控制等专业课的先修课程。该课程理论性、系统性和综合性都很强,涉及到多学科的交叉。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设计控制系统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自动控制理论 课程改革 综合实践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是我院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近几年,我们通过课程建设,建立了新的自动控制课程体系,确立以系统分析、系统建模、系统综合为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的主线,构建由时域分析、复域分析、频域分析、离散系统和非线性系统5个模块构成的知识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把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有机地融为一体,使学生对控制系统的组成、分析、设计、综合等各个环节有全面的理解,并通过一系列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一、课程体系科学化 《自动控制理论》是一门知识覆盖面广、内容多、更新发展快、理论性和抽象性都很强,具有一定深度和复杂性的课程,教师难教,学生难学。随着本科生教育的继续巩固和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我们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制定了新的自动控制理论教学大纲,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优化,建立了一套适应性强的包括理论讲授、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践教学和强化训练等方面在内的全方位教学新体系。 1.开发研制了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 自动控制理论CAI课件的设计是一种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的教学媒体,是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活动的交互方式。《自动控制理论》课是专业基础课,所以,在教学中应加强“三基础”教学,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既要保证本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又要考虑专业培养目标对课程的要求。在进行CAI课件的设计时,我们依据以下三点:(一)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二)在教学中要做到保证基础教学,加强近代教学,联系实际教学,涉及前沿教学;(三)完善CAI模式,使课程结构体系更趋合理。教学课件以教材为蓝本,含简明、清晰的授课讲义、例题演示、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和控制系统分析计算等内容,既有课本内容的直接再现,又增加了很多有助于讲解理论和计算方法的表现手段。课件以计算机为载体,既可用于课堂教学,又可通过上网及安装于学院计算机中心的方式,供学生进行自学和课后复习使用。 2.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如在对自动控制理论的讲授过程中我们始终围绕着系统的建模、分析、综合这条主线展开课程内容,花大气力以一个典型的系统为例进行系统模型的建立,通过采用不同的控制器引出常用的一阶、二阶系统进行典型系统的分析和系统的综合,然后对相关的内容讲思路、讲方法、做比较,这样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同时布置适当的习题去强化对主线的认识从而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教与学的互动。教师少讲、精讲,鼓励学生自学。对课程的重点内容进行课堂提问,对带有普遍意义或难点的问题事先布置,积极展开课堂讨论。 二、更新教学理念 1.抓住重点掌握基本概念 《自动控制理论》引入了一系列互相关联的基本概念,如稳定性、准确性、快速性,输入与输出,动态与稳态,反馈与前馈等,这些基本概念形成了本课程的知识要点,是学习理解的重点。要掌握好基本概念,首先应该从这些抽象概念的建立过程中加深对其理解,建立概念与其反映事物间的联系,搞清概念与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然后在实际应用中加深对其的认识。 2.抓住主线建立不同方法间的联系 稳定性、准确性、快速性是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也是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稳、准、快贯穿了时域分析、根轨迹分析和频域分析方法的始终,也是系统综合设计要满足的性能要求。在本课程的学习中,以稳、准、快为主线,建立各种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3.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自动控制理论》既是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又是一门科学方法论。研究的内容既有一定的复杂性,又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在学习中不仅要掌握教材中的结论,更要掌握其中体现出来的研究方法,培养系统的观念,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学会自学 要善于在学习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会探究式学习,广阅参考书,拓宽视野,从更多控制系统的实例分析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提供的网上教学资源深入学习。 5.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反馈的现象比比皆是,反馈也是控制的精髓。在本课程的学习中,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观察反馈系统的构成,将有利于对反馈的深入理解和认识,并自觉地将反馈应用到各种实际系统中去,学以致用。 6.主动参与教学 对学习中的收获、体会及心得、对教学的意见或建议、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网上的在线区或通过任课教师向课程组反映,课程组教师将随时给予答复。 三、 实验教学多样化 自动控制理论的实验教学既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此我们制订了新的实验教学大纲,重新编制了实验指导书,自动控制理论实验指导书增加了每个实验内容的涵盖量,增加了综合性实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教与学的互动,尽量只讲基本的操作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课上,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每次实验内容,独立完成实验结果的分析,并且回答老师针对实验细节中的问题的提问,得到自己的结论。保证实验课的质量,全面检查实验操作。这样督促学生认真完成每次的实验操作,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科学、有效的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恰当的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引导、激励和改进的作用。我们不是“一卷定乾坤”的评价方式,而是建立了从学习过程、作业练习到期末考试,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多视角、多元化的过程性评价体系。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帮助学生克服了应试心理,从重“结果”走向重“过程”,从重“知识”走向重“能力”。注重对学生平时学习状况与效果的考查,增加了实验考核,并将其按比例计入期末总成绩,对考试从内容、形式和管理上改革,使其更加科学、规范、公平。 五、结束语 多年来我们不断对控制理论课程进行探索和改革,做了大量细致而有效的工作,从而保证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在总结本科教学成果的基础上,我们跟踪国内外控制理论的发展,借鉴兄弟院校在该课程的先进教学经验,对课程体系、知识结构、教学方法和实验手段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创新,使“自动控制理论”课程从课程的准确定位、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到教学效果的评价,形成了一套新的、更为有效的教学规范。它不仅提高了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为后续课程奠定了良好基础、起到了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山东建筑大学信电学院 山东济南) 自动控制理论论文: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自动控制理论的教学,本文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考核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实践,提出了一系列较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对自动控制理论的教学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健词: 自动控制理论 课程教学 教学改革 实践 1.引言 自动控制理论是非常活跃的一个学科,它不仅仅是自动化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还在航天、农业、交通、电气、机械制造等工程学科中都有非常广泛、重要的应用。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控制理论处于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正向着“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快速发展和开拓。但是,由于该课程具有概念抽象、涉及的数学知识较多、工程实践性强等特点,因此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少教师感到“难教”,学生也感到“抽象”难学,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根本的保证。因此,在自动控制理论的教学工作中,针对社会发展变革对其新的要求,针对自动控制原理的课程特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2.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实践 2.1坚持课程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自动控制理论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在学习该课程的时候还未接触过专业课程,因此,在学生刚开始接触这门课程的时候,不能一味地只对其灌输纯粹理论,讲述公式推导。过深的专业术语、过多的数学公式会使他们对这门课程产生畏难思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从第一堂课开始就应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摒弃传统教学中发展历史的简单罗列,代之以声情并茂的图文、视频展示,如此既能融入大量专业信息,又能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兴趣和激情,让学生真正理解和体会到自动控制理论课程在自动化专业中所处的重要位置。 2.2打破传统课程体系结构的约束。 传统的课程体系是将控制原理中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两大部分内容分割开来,自成体系,独立开课。从教学的效果来看,这样的讲授方式不利于学生建立自动控制学科基础理论和方法的总体框架。因此,我们在对课程的教学中,尽管仍然分为自动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两门课,但在整个课程的教学体系上已经完全打破了旧体系的约束,将经典与现代控制理论融会贯通进行教学。例如,在讲述控制对象的微分方程模型和传递函数模型的同时引入系统状态空间的概念,继而讲解状态空间和传递函数这两种系统描述之间的相互转换。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就可以将经典控制理论与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思路有机地结合。实践证明,利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认识控制理论的体系结构,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和主动性。 2.3加强数学知识的学习。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涉及较多的数学知识,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积分变换、复变函数及矩阵论等数学知识。大量的数学知识常常令学生倍感学习压力,数学基础不好的学生更是顾虑重重,毕竟自动化系的学生是工科学生,不是纯理科学生。但是由于自动控制理论课程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学好该门课程必须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课程的进度,有计划地给学生补习诸如拉普拉斯变换、傅立叶变换、三角变换、积分变换、留数定理、矩阵分析等数学知识,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轻松的心理环境。 2.4强化工程意识,培养工程能力。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虽然与数学等课程联系紧密,但该课程决不等同于数学课程。在该课程的教学中,我们从理论和工程应用相结合的角度,注意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提高其工程实践能力。例如:在讲解系统的数学模型――微分方程的求解中,详细分析微分方程的解所对应的实际系统中的含义,使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意义与物理意义以及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 2.5加强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 随着当今信息技术地发展和网络设施的进一步完善,现代教学越来越多地依托于各种新兴的信息技术和设备。这些技术设备不仅可以有效地丰富教学手段,还可以很好地开展网络远程教育。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的图形示意、图解分析较多,传统的板书方式很难直观形象地表达出来,因此适当地采用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助于学生理解。比如,在讲述动态“过渡过程”的概念时,采用多媒体授课方式可以将系统的过渡过程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给学生提供最形象、直观的教学演示,有利于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能够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2.6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论知识需要实践性教学的支持,实践性教学对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开发他们的创造力都有重要的作用。而自动控制理论又是一门与实际紧密联系的课程,一般都安排在大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是学生接触较早的一门专业课。初学专业课的学生对实际的自动控制系统和常见的控制元件、控制器、执行机构等都没有直观的认识,对于该课程如果仅限于对知识的讲解,那么无论讲得怎么透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还是感到抽象难懂,在具体问题中,也不能够灵活运用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因此,引入实验教学,并且在实验过程中把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实际运用结合起来,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既使学生亲身体验控制理论的具体方法和思想,对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大有帮助,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深化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 2.7考核形式的改革。 科学地运用考试的检查评价、教育激励、反馈调控、培养督导等功能对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素质教育会产生不可替代的作用。考试形式及成绩的评定,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提高学生的素质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将考试成绩划分为四个组成部分:平时成绩20%(包括作业、出勤率和平时课堂学习表现)、实验20%(包括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期中考试20%、期末考试40%。这种考核形式改变了一考定终身的考核制度,而对平时的学习及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果表明,这种考核方式不仅使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有很好的掌握,还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实验操作的积极性,减轻了学生考试的负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结语 对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切实提高了教学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提高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随着控制理论研究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控制理论思想的发展和进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发展和更新教学内容。 自动控制理论论文:自动控制理论在火电厂热工自动化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电力事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对电力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现阶段,我国对火力发电的研究正在逐渐加深,并且进行了一定的技术改革,火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随着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机组容量的不断加大,火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与完善。 【关键词】自动控制理论;火电厂;热工自动化;应用 现阶段,我国新建火电厂一般采用的都是自动化控制系统,以往常规控制系统也逐渐转变为自动化控制系统。随着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快速推广,其性价比越来越可观,进而在工业生产与生活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本文主要对火电厂热工自动化现状进行分析,阐述自动化控制系统作用,介绍自动控制理论在火电厂热工自动化中的实际应用。 1 火电厂热工自动化现状 首先,在火电厂热工自动化领域中,主厂房基本上均使用DCS控制系统,而辅助车间均使用PLC控制系统。其主要原因就是,在早期的时候,DCS控制系统比较昂贵,并且人们认为辅助车间的作业是可以间断的,不需要具备很强的可靠性,要求模拟控制量也相对较少,为了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一般均是使用PLC控制系统进行生产。而对于发电机、汽机、锅炉等控制系统而言,均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可靠运行,要求具有较好的模拟控制量,进而从系统性能方面考虑,一定要选择DCS控制系统维持运行。 其次,在锅炉燃烧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AP论域的控制,也就是两个运行周期的锅炉压力变化差论域。对燃烧周期进行自动调整,可以对燃烧速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锅炉技术性能与煤质均会影响控制效果。因为隶属的函数曲线变化是互相交错重叠的,所以,在进行实际控制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对锅炉运行情况分析,保证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最后,在测量锅炉汽包液位的时候,因为汽包液位系统缺乏平衡能力的被控对象。当供水量出现变化的时候,因为锅炉传递给汽包的热量是一致的,非常容易导致出现液体大量汽化的情况,致使汽包液位测量结果不准确。其主要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当供水量骤减或者出口蒸汽量增加的时候,其测量结果就会相对偏大;二是,当供水量骤增或者出口蒸汽量减少的时候,其测量结果就会相对减小,这也就产生了“汽包虚假液位”的现象。通常,在设计锅炉汽包液位检测回路的时候,经常忽略这一问题,导致影响了锅炉的正常运行。 2 自动化控制系统作用 首先,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就是在PLC控制系统与网络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自动化系统,尽管其可以继续向上扩展一些管理信息系统,但是也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事实上,DCS控制系统也是分布式控制系统的一种架构模式,其控制器可以使用传统DCS控制器,也可以使用PLC控制器,或者是其它类型的控制器。由此可以看出,PLC控制系统也是分布式控制系统的一种架构模式。 其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出现了很多高级算法模块,比如,NT6000模块,其是一种具有设备极的模块,在一个模块上实现设备的控制与故障报警功能,并且在网络通讯中,也可以实现模块的相互传递。一个设备极模块就好比是0.5K梯形图编辑量,此时,要想让PLC控制系统也具备此项功能,就要进行很多的复杂操作。在运行调试、下载修改、远程诊断等方面,PLC控制系统无法进行有效的作业。而DCS控制系统可以进行有效的处理,并且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其处理方案越来越完善。 最后,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节能降耗工作越来越重视,火力发电行业也进行一定的调整。在发展火力发电行业的时候,一定要加强火电电源的建设,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布置电力输送,保证我国所有地区供电的可靠性。并且在自动化控制技术方面投入了更多的研究力量,无论是资金投入,还是人员投入,促进了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进而在火力发电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促进了火力发电行业的快速发展。 3 自动化控制理论在火电厂热工自动化中的具体应用 3.1 主蒸汽压力调节 主蒸汽压力指的就是可以保证火电机组能够安全运行的重要监测参数,同时也是调节机组负荷与平衡锅炉汽机能量的重要指标。在调节主蒸汽压力的时候,主要就是利用锅炉燃烧调节系统进行调节。锅炉燃烧调节系统主要包括:引风调节、燃料调节、送风调节。 调节主蒸汽压力的策略就是基于能量平衡调节策略、基于给定值偏差和主蒸汽压力调节策略。本文主要对后者进行分析。此调节策略主要包括两种:单回路调节、双回路调节。单回路调节指的就是在给定值偏差和主蒸汽压力之间的调节,其控制信号就是燃煤量的调节偏差,具有一定的克服扰动能力差等不足,并且具有参数少、整定简单等优势;双回路调节指的就是在单回路调节的基础上,增加对燃煤量的导前信号控制,在此调节过程中,无法有效整定内外回路的参数,并且控制系统操作也比较麻烦,不过其也具有控制速度快、超调小等优势。 在进行导前信号选择的时候,有很多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种:一是,传统方法: ,其中,D表示主蒸汽流量信号; 表示锅炉蓄热系数;Pd表示气泡。二是,直接将燃煤量当成是导前信号。 3.2 热工自动化技术 热工自动化技术主要就是利用控制理论、智能仪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热能技术等相关技术,对热力学参数展开一定的控制与检测,进而实现对生产过程对控制、检测、调节、整理、优化,进而达到安全生产,实现生产产量的提高,降低消耗的一种高新技术。其主要就是实现锅炉、汽机、辅助设备运行的自动化,保证机组自动化运行的高效性、可靠性、安全性,并且确保生产运行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自动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促进了热工自动化的全面发展。在生产过程中,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原理生产一些新的传感器与变速器等,使得控制系统与控制设备越来越先进,实现了热工生产的全面自动化。同时,随着新控制理论与策略的不断提出,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促进了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3 节能增效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与资源的消耗量越来越大,因此,全世界对能源与资源的消耗问题予以了高度的重视,尤其是在电力事业发展过程中。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增加,智能化、透明化、无线化、网络化等概念的不断提出,越来越重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开发与利用,并且对数据通信、测量、保护、控制等方面的内容也越来越关注。在机组运行过程中,应用了很多的新测量方法与理论,实现了其运行与故障处理的自动化控制,促进了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火电厂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加强热工自动化产品的应用,不仅可以增强火电厂生产的安全系数,防止发生一些故障与事故,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火电厂生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火电厂热工自动化中应用自动控制理论,可以促进火电厂生产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进而实现电力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自动控制理论论文:基于LabVIEW的自动控制理论虚拟实验系统开发 摘 要 根据上海开放大学控制工程基础课程的实验要求,利用虚拟仪器软件及其Control Design Toolkit(CDT)开发一个虚拟实验系统,系统包括六个模块:传递函数、控制系统的典型连接、控制系统零极点模型、控制系统分析、二阶瞬态响应。该系统作为控制理论基础课程的辅助教学软件,提高了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效率,达到了将实验环节引入课堂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 虚拟实验 LabVIEW 自动控制系统 传递函数 0 引言 在理工科专业的教学科研过程中,要想紧跟技术的发展,就要不断地更新教学和实验设备。而随着各学科实验项目和学生人数的增多,传统的实验室和实验仪器数量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虚拟仿真教学和实验室作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应运而生,在各大高校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并且成为高等教育实验课程发展的新方向。 虚拟仪器技术自1986年面世以来,已在各工程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①②在教学实验系统中也得到了应用发展。 在控制理论实验系统开发研究中,许多学校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LabVIEW开发了多种实验系统。②③④⑤⑥ 上海开放大学具有11万注册的在校生,教学与实验的条件受场地、时间、空间和设备的限制,较普通高校更为严峻。网络课程与虚拟实验在开放大学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根据本校实验要求内容,利用虚拟仪器软件开发虚拟实验系统,从而方便学生进行不定时、不定点地实验。 1 系统总体设计思路 上海开放大学学生多为在职,他们利用晚上和周末进行继续学习,这使得他们具有以下特点:具有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学习更侧重理解并应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受限制。赵教授的实验指导书正是基于学生的特点而编写的。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控制系统传递函数、控制系统构成、控制系统稳定性、典型二阶系统与参数的之间的关系等的理解。根据这些内容,系统设计了一个初始界面和五个功能模块:传递函数建立、典型连接、零极点模型、控制系统分析、二阶瞬态响应(如图1)。 控制仿真工具包能够很好地完成上述功能。 2 系统模块设计及展示 2.1 初始界面 系统设计一个初始界面,它通过选项卡和菜单按钮方式进入各功能模块。初始界面显示该实验系统可完成从传递函数构建、系统特性分析到系统运行仿真的整个过程。 2.2 传递函数构建模块和连接典型 LabVIEW提供一个控制仿真工具包。应用此工具包,在传递函数模块,通过输入系统微分方程的分子和分母系统,构建传递函数。如图2所示左端构建函数,右侧进行典型连接,完成各个环节的串联、并联及反馈连接。 2.3 零极点模型模块 此模块用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根据微分方程得出传递函数,得出系统的零极点图和伯德图,以便于判断其稳定性(如图3)。 2.4 控制系统分析模块 本系统设计了典型的一阶、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调整其参数,可得到不同的响应曲线,以便进行对比分析。模块运行界面如图4所示。 2.5 二阶瞬态响应模块 此模块专门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影响二阶系统的各个参数都可以进行调节,以便观察系统的响应特性,从而更为清楚地理解系统特性。模块运行界面如图5所示。 3 结语 仿真的实验界面能够加强学生对实验的兴趣,通过调节不同参数,可直接观测到各种实验过程。采用虚拟仪器代替传统实验仪器,有效的降低了硬件配置和实验成本。 实验充分利用了LabVIEW语言的灵活、开放,人机界面友好等特点,使用方便,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扩展性。 自动控制理论论文:电力业中自动控制理论的应用效果评估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电力行业也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无论是装机容量还是发电量均取得了较高的增长。随着电力行业的继续发展,电力系统走向智能化已成为大势所趋,而建立一个坚强的智能电网也一直是国家电网的奋斗目标。由于自动控制理论的应用对提高电力系统智能化水平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因而引起了各方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探讨。本文针对电力行业中自动控制理论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电力业 自动控制理论 应用效果 一、引言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国外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走向电网的智能化与自动化已成为必然趋势。而想要提高电网系统的智能化与自动化水平,必须要应用先进的自动控制理论。随着我国不断推进的积极尝试,自动控制理论在电力业中已经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文将针对自动控制理论在电力业中的应用及其应用效果展开分析。 二、自动控制理论的简介 自动控制理论作为自动控制科学的核心,走过了漫长的发展阶段,从20世纪初期形成的基于线性代数而发展起来的现代控制理论,到60年代中期综合了人工智能、运筹学等多挣学科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智能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理论不断走向完善与成熟,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在电力、机械、采掘等诸多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电力业中自动控制理论的应用 (一)电力系统的自动化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是通过运用自动控制理论,对整个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对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各项运行数据指标实时进行采集与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电力系统进行控制,从而使电力系统的运行更加安全稳定,经济效能也得到较大提高,是自动控制理论在电力业中应用的目的。 “十一五”期间省网以上电力自动化投资汇总表 年份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投资额/万元 150000 123000 90000 71000 50000 “十一五”期间电力自动化设备市场需求结构图 (二)电力业中应用到的自动控制理论 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自动控制理论的不断完善,很多先进的自动控制理论与技术逐渐被应用到电力行业中来: 1.神经网络控制。神经网络控制技术是一种综合性的现代控制技术,集合了非线性控制技术以及并行控制控制技术等在内的多种控制技术,自学习能力较强。神经网络控制技术可以将大量的电气设备像神经元一样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复杂的神经网络,并且通过自身学习的算法,对整个神经网络中复杂的线性关系和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在电力行业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2.专家控制技术。专家控制技术能够完成电力系统的警告控制、特殊状态的识别、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等多项任务,对电力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专家控制技术还在电压无功控制以及故障点隔离等方面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由于专业控制技术对电力系统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因而在电力业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3.最优化线性控制技术。最优化线性控制技术,作为如今自动控制理论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技术,是线性范围内最好的控制方法,对于电力系统中,远距离输电能力的完善以及改善智能电网动态电能品质方面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对电力系统也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4.综合智能控制技术。综合智能控制技术,能够吧现代控制技术以及智能控制技术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应用到电力系统中。在实际运行中,可以通过综合运用神经网络控制技术、专家控制技术以及其他控制技术,使其协同工作,共同完成对电力系统的控制。综合智能控制技术作为其他技术的总管,在电力行业中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 (三)电力业中自动控制理论的应用效果 自动化是电力行业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能够推动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将自动控制理论应用到电力行业中后,能够促进电力系统的不断完善,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1.实现电力调度自动化。应用自动控制理论对实现电力调度自动化有着较大的推动作用,实现了对电力系统运行时各项运行数据的实时监控与采集分析,并通过控制系统不断进行调整,从而使电力系统始终运行在最佳状态下,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与稳定性,并且降低了设备的损耗,提高了经济效益。 2.实现变电站自动化。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较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内部结构较为复杂。通过应用自动控制理论,在变电站远动装置控制、信号检测控制以及继电保护控制等多个方面有了较大的优化和提高实现了对变电站运行的实时监控,促进了变电站运行的自动化,从而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提高了输送电能的质量,增加了经济效益。 3.实现配电网自动化。通过运用自动控制理论,实现了对配电网的自动化控制,从而大大降低了配电网过去对人力劳动的依赖,减少了工人的劳动负荷,提高了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对于提高输送电能的质量也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总而言之,自动控制理论在电力业中的应用,能够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可靠性,降低电网系统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有着显著的应用效果。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对电力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走自动化、智能化的道路才能不断满足国家发展对电力行业日益提高的要求。自动控制理论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推进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相信随着相关理论技术的不断完善,我国电力行业必将取得新的进步。 自动控制理论论文:自动控制理论探析 [摘 要]随着技术工具的进步如半导体微电子学、光学和光电子学、计算机和通信网络等信息采集、存储、传输、计算和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也强力推动着自动控制理论研究向前发展。然而由于研究系统、对象越来越来复杂,这样就对自动控制理论以及其实际运用的研究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对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作了一个简单的回顾,然后对Matlab软件作了一些简介、最后简单阐述了自动控制理论的研究现状以及其它在各不同领域的运用。 [关键词]自动控制理论;Matlab;模糊控制;鲁棒控制;最优化控制 随着控制系统复杂性的增加,不确定因素的增多,要求各控制理论分支有进一步的发展,弥补各理论分支的缺点与不足,以满足更高的控制性能指标。现有的控制理论在线性系统控制中大都能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但对离散、非线性复杂系统领域的研究大都刚刚起步,或处于初级阶段,远未达到人们的期望。而实际工业生产过程的模型一般都很复杂,通常具有非线性、分布参数和时变等特性。因此将控制理论的研究领域推广到非线性复杂系统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另外与宏观复杂系统控制相对的量子控制(Quantum Control)也正在作为一个全新的学科领域蓬勃崛起,它的发展也依赖于完善的控制理论和优化控制策略。近年来随着微电子、半导体、计算机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强有力的推动了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 一、现代控制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 控制理论作为一门科学,它的产生可追溯到18 世纪中叶的第一次技术革命,1765年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应用离心式飞锤调速器原理控制蒸汽机,标志着人类以蒸汽为动力的机械化时代的开始,后来工程界用控制理论分别从时域和频域角度讨论调速系统的稳定性题,1872年劳斯(Routh E J)和1890年赫尔维茨(Hurwitz)先后找到了系统稳定性的代数据,1932年奈奎斯特(Nyquist H)发表了放大器稳定性的著名论文,给出了系统稳定性的奈奎斯特判据。美国著名的控制论创始人维纳(Wiener N)总结了前人的成果,认为客观世界存在3大要素:物质、能量、信息,虽然在物质构造和能量转换方面,动物和机器有显著的不同,但在信息传递、变换、处理方面有惊人的相似之处,1948 年发表了《控制论―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书中论述了控制理论的一般方法,推广了反馈的概念,确立了控制理论这门学科的产生。 1.经典控制理论。第一代称为“经典控制理论”时期,时间为20 世纪40~50 年代。它研究的主要对象多为线性定常系统,主要研究单输入单输出问题,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以传递函数、频率特性、根轨迹为基础的频域分析法,它的控制思想首先旨在对机器进行“调节”,使之能够稳定运行,其次是采用“反馈的方式,使得一个动力学系统能够按照人们的要求精确地工作,最终实现对系统按指定目标进行控制。” 2.现代控制理论。第二代称为“现代控制理论”时期,时间为20 世纪60~70 年代。经典控制理论对线性定常系统可产生良好的控制效果,但是它对多输入多输出、时变、非线性系统的控制却力不从心。所以50 年代末60 年代初,学者卡尔曼等人将古典力学中的状态、状态空间概念加以发展与推广,将经典控制理论中的高阶常微分方程转化为一阶微分方程组,用以描述多变量控制系统,并深刻揭示了用状态空间描述的系统内部结构特性如可控性、可观性,从而奠定了现代控制理论的基础。 3.第三代控制理论。以上所提的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都是建立在数学模型之上的,所以统称为常规(传统)控制。它们为了控制必须建模,但许多实际系统的高维性及系统信息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偶然性和不完全性给基于数学模型的传统控制理论以巨大的挑战。是否可以改变一下思路,不完全以控制对象为研究主体,而以控制器为研究对象;是否可以用人工智能的逻辑推理、启发式知识、专家系统解决难于建立数学模型的问题呢?智能控制的出现正源于这一思想。1967年Leondes 和Mendel 首次正式使用“智能控制”一词,1971 年傅京孙教授指出,为了解决控制问题,用严格的数学方法研究新的工具来对复杂的“环境2对象”模型进行建模和识别以实现最优控制,或者用人工智能的思想建立对不能精确定义的环境和任务的控制设计方法,这两者都值得试一试,而重要的是把两种途径密切结合起来协调的进行研究。沿着这一思想出发,现代控制理论将微分几何、微分代数、数学分析与逻辑推理、启发式知识建立和发展了智能控制理论相结合从而形成第三代控制理论大系统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 二、Matlab工程软件 1.Matlab起源。早在70年代中期,Matlab的开发者美国人Clever Moler及其同事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研究开发调用LinPack和EisPack的FORTRAN子程序。到70年代后期,Clever Mloer教授利用业余时间为学生编写能够方便调用LinPack和EisPack的程序。Clever Mloer给这个接口程序取名为Matlab,这是从Matrix(矩阵)、Laboratory(实验室)各取前三个字母组成的,意思是“矩阵实验室”。 2.Matlab的特点与功能。Matlab自从1984年由MathWork公司推向市场以来,经历十几年的发展和竞争,现在逐步风靡世界,可靠的数值和符号运算能力、简单易学的程序语言、强大的图形和可视化的功能以及为数众多的运用工具宝石Matlab区别与其他科技应用软件的显著特点。其相关的功能如下:(1)数值和符号计算功能。Matlab的数值计算功能包括:矩阵的创建和保存;数值矩阵代数、乘方运算和分解;数组运算;矩阵操作;多项式和有理分式运算;数据统计分析、差分和数组导数;用于求积分、优化和微分方程的数组解的功能函数等。(2)Matlab语言。除了指令行操作的直接交互使用方式外,Matlab作为高级应用软件有它自己的编程语言。Matlab的基本数据单位是矩阵,它的指令表达式与数学、工程中常用的习惯形式十分相似,简单易学。完全不需要对矩阵的乘法和求逆进行烦琐的编程。因此用Matlab求解问题比C语言、FORTRAN语言要简便的多。与其它高级语言的关系仿佛高级语言与汇编语言的关系一样,尽管它的执行效率比其它的高级语言低但是其编程效率、程序的可读性,可移植性要远高于它们。(3)图形和可视化功能。图形和可视化功能是现代应用软件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前后版本间的最大差异之一。利用可以轻而易举地绘制二维、三维曲线,三维曲面,并可进行图形和坐标的标识、坐标控制、图形的迭绘、视角和光照设计、色彩精细控制等等。另外还可以非常方便地完成动画的绘制工作。Matlab还提供了对图形对象(Graph object)和图形句柄(Graph Handle)进行操作的“底层(low level)”指令,使用户可以随心所欲地对图形进行各种操作,为用户在图形表现和可视化方面开拓了一个广阔的、没有丝毫束缚的空间。 自动控制理论论文:自动控制理论的全英文教学方法实践 摘要:随着留学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全英文专业课程的教学已在中国大学逐步开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全英文专业课程《自动控制原理》教学中的问题与挑战。从该课程的特点出发,讨论了保证全英文专业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措施和经验。 关键词:全英文教学;自动控制原理;教学方法 自动化技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自动化专业教育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并且此课程是后续自动化专业课程的基础。该课程传授反馈控制系统的最基本概念以及反馈控制系统分析设计最基础的思路方法,是自控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基石。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外企在中国投资和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已经成为现实。这种现状使得高科技人力资源在不同国家流动的趋势越来越强。中国大学留学生数目以及中国高校毕业生使用英语在外企和国外工作的数目呈不断上升趋势,中国大学与英语国家的校级交流也越来越多,这些变化都使得中国大学教育对全英文专业课程教学的需求越来越大[1-3]。全英文《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就是为了适应这种教育国际化的形式而设置的。目前中国大学教育处于走向国际化的初步阶段,探索并交流适应现阶段形式的全英文课程教学方法提高全英文教学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一、课程特点与教学对象分析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专业基础课程,面向电类专业中国本土学生和留学生开设。该课程对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要求比较高,课程用全英文开设,还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英文听力和阅读理解力,作业和实验报告等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该课程设有实验环节,在有留学生参与的实验小组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团队工作,不仅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实验操作能力还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英语口头沟通能力。《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是自控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大学三年级上半年开设,是其他自控专业课的基础,只有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控制原理的基础知识,才能继续学习好后续的其他专业课。目前我校留学生人数虽然呈上升趋势但绝对数量还不是很多,全英文教学班一般由本土学生和来自非洲、欧洲、美国、亚洲等不同地区的留学生组成。由于学生们的背景不同,学生的数学基础、英语程度、接受能力、思维习惯和特点都具有一定的差异。一般来讲,本土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好一些,英语阅读能力较强,但因生活环境为中文,英语听力理解能力相对阅读能力弱一些;对于母语不是英语的留学生,因其有限的英语程度,在课程学习和交流中具有一定困难。从已开设的英文课来看,一般留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中国学生弱一些。对来自不同背景学生进行自控原理的教学,如何因材施教,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二、教学组织与方法 面向不同背景的学生来源开展《自动控制原理》的全英文教学,要保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从师资配备、教学对象认识、教学组织、教材选择、教辅资料与软件工具选择、实验安排等方面全方位地合理安排。全英文教学应该从教学对象背景的需求出发,在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同时,要特别注意教学交流质量的提高,以达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目的。 1.教学团队的素质。自控原理的全英文教学,涉及数学及专业知识的传授、使用英语的沟通,在教学对象来源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对教学团队的素质要求比较高。(1)教师英语能力基础及保持:全英文授课的教师,一般应具较强的责任心,具有较好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尽管有些老师有海外学习经历,全英文任课老师由于一般工作在中文语境中,也要注意英语听说能力的保持。(2)专业知识及其应用能力:《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是一门比较传统和基础的课程,任课老师一般都学习过此门课程。因此老师对相应的知识点都比较熟悉,但对于课程知识的应用还需予以加强。教师应该有课程相关的比较全面系统的知识背景,不仅可以讲述课程的知识点,也能够讲述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知识点的应用环境、应用方法及应用工具,使学生不仅获得课程的知识点,还获得关于知识应用方面的技巧。(3)面向教学对象的教学方法:课程教学的效果取决于课程教学的方法。一般教学方法由理论学习和课堂经验积累两种途径获得。教学方法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关键的是教学方法要适用于教学对象。因此除了一般教学方法的掌握,教师还要在教学实践中注意收集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意见,不断积累总结教学方法及其适用对象。(4)教师的组织与沟通能力:主讲教师是课程的负责人,全面负责助教、实验指导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工作安排和沟通。教师应该在第一节课收集所有学生的联系信息,包括留学生的国籍,并向学生公布课程助教、实验指导老师的联系方式,保证课程参与者的双向沟通。 2.课程教材与辅助材料:(1)课程教材的选择要考虑到教学对象,选择难易适中的教材。在本课程的实践中,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为学生推荐了一组具有不同特点的教学参考书。在参考书中有相对比较深的教材满足专业和英语基础比较好、好奇心上进心比较强的学生;也有参考书比较深入浅出,易于理解,满足基础相对弱的同学。考虑到中国本土学生将来也有可能在中国企业工作,本课程推荐了具有中文翻译版的英文原版经典教材,便于学生能在课后了解专业词汇的中文表达,也帮助英文程度差但具有一定中文语言能力的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另外本课程为学生提供控制原理主要贡献者的生平介绍,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控制原理产生的背景,让学生们学习该领域大师的创新精神。(2)教学辅助资料与工具的提供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复习课堂教学的内容。本课程为学生提供中英文对照专业词汇,帮助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并能使用英文专业词汇进行作业和实验报告的表达。自控原理是一门对数学要求比较高的课程,可以把一些课程常用的数学公式表,如拉普拉斯变换表等,作为辅助材料提供给学生。本课程还在课程网页上提供全部课程的英文录像,如果学生在上课时没有完全消化,可以在课后自己观看相关课程录像,理解和消化上课的内容。 3.课堂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是课程知识传授的主要环节,直接影响到最后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英文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以下环节:(1)任课老师的课堂表达:教师上课应注意循序渐进,深入浅出,板书要整洁明了。语言采用简单明了、易于理解的句型。考虑到班级里有英语听力不太好的学生,上课语速要适中,并配有相应的关键字板书或多媒体演示稿,以补充学生由于听力原因造成的信息损失。发放多媒体演示稿关键部分的纸质打印件,方便学生做课堂笔记。教师上课应该基础部分简单清晰、教学内容应有扩展性,同时注重介绍知识的应用环境,既要照顾到基础较差的学生,也应满足综合能力强的学生的需求。(2)课堂教学的互动与反馈:由于该课程理论性强,对数学基础要求高,大部分学生使用第二语言第一次接触新的概念,如果没有进行足够时间的预习很难在课堂上使用英语主动提出问题。而电类专业的学生学习任务比较繁重,一般没有时间做足够的预习。教师可以围绕课程内容,设计课堂讨论题目,采用分组课堂练习的形式,一般为二到三人一组,学生可以互相讨论,加强对所学概念方法的理解,教师在学生练习时,巡回检查,期间学生可以向老师询问不懂之处。这种形式的全英文互动,既减少了学生的表达压力,又能达到互动反馈教学效果的作用,非常受学生欢迎,教师也能及时发现学生难于理解的知识点。 4.课程实验。课程实验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并掌握理论知识的应用方法。为保证实验质量,首先要向学生提供清晰的实验指导书,在实验分组时应避免将留学生分在一组,而是将中国本土学生与外国学生搭配开来,加强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帮助留学生融入本土学习环境,克服由于外国学生对环境的不熟悉造成的工作障碍,顺利完成课程实验任务。实验报告也是课程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有效处理,对实验现象运用课程理论知识进行详细分析、解释。 5.课程学习质量的监控与评估。学生课程学习质量的监控分课堂学习评估、课程阶段学习评估和课程学体评估。课堂学习评估主要通过课堂练习来进行。教师通过学生课堂练习的情况,评估学生课堂学习的质量,改善课堂教学效果。课程阶段学习评估主要通过阶段小测验来进行,通过阶段小测验可以测试学生对一个阶段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课程学体评估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小测验情况以及实验情况和期末考试,是学生整个课程学习过程的综合评估。期末考试内容应该含概课程基础知识、课程知识灵活应用和课程知识综合运用等层次,以测试不同层次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的情况。 现阶段全英文专业课程教学在中国大学尚属于初步发展阶段,本文主要讨论全英文自控原理课程的教学特点与方法。论文分析了全英文课程班的学生组成和特点,阐述了自控原理全英文课程的教学质量保证的关键措施及经验,为中国大学全英文专业课程的发展提供参考。 自动控制理论论文:自动控制理论发展综述 摘 要:综述了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情况,指出自动控制理论发展阶段和现代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最后指出,各种控制理论的复合能够取长补短,是控制理论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自动控制理论;人工智能;智能控制 自动控制理论是自动控制科学的核心。自动控制理论自创立至今已经过了三代的发展:第一代为20世纪初开始形成并于50年代趋于成熟的经典反馈控制理论;第二代为50、60年代在线性代数的数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控制理论;第三代为60年代中期即已萌芽,在发展过程中综合了人工智能、自动控制、运筹学、信息论等多学科的最新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智能控制理论。经典控制理论(本质上是频域方法)和现代控制理论(本质上是时域方法)都是建立在控制对象精确模型上的控制理论, 而实际上的工业生产系统中的控制对象和过程大多具有非线性、时变性、变结构、不确定性、多层次、多因素等特点,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因此,自动控制专家和学者希望能从要解决间题领域的知识出发,利用熟练操作者的丰富经验、思维和判断能力,来实现对上述复杂系统的控制,这就是基于知识的不依赖于精确的数学模型的智能控制。本文将对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的发展情况及基本内容进行介绍。 一、自动控制理论发展概述 自动控制是指应用自动化仪器仪表或自动控制装置代替人自动地对仪器设备或工业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的状态或性能指标。对传统的工业生产过程采用自动控制技术,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一些恶劣环境下的控制操作,自动控制显得尤其重要。自动控制理论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一门学科,是自动控制科学的核心。自从19世纪Maxwell对具有调速器的蒸汽发动机系统进行线性常微分方程描述及稳定性分析以来,经过20世纪初Nyquist,Bode,evans,Wienner,Nichols等人的杰出贡献,终于形成了经典反馈控制理论基础,并于50年代趋于成熟。经典控制理论的特点是以传递函数为数学工具,采用频域方法,主要研究“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但它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即对“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不宜用经典控制理论解决,特别是对非线性、时变系统更是无能为力。现代控制理论本质上是一种“时域法”,其研究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三个基本内容:多变量线性系统理论、最优控制理论以及最优估计与系统辨识理论。现代控制理论从理论上解决了系统的可控性、可观测性、稳定性以及许多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生产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形成了复杂的大系统,导致了控制对象、控制器以及控制任务和目的的日益复杂化,从而导致现代控制理论的成果很少在实际中得到应用。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在应用中遇到了不少难题,影响了它们的实际应用,其主要原因有三:这些控制系统设计和分析都是建立在精确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的, 而实际系统由于存在不确定性、不完全性、模糊性、时变性、非线性等因素,一般很难获得精确的数学模型;研究这些系统时,人们必须提出一些比较苛刻的假设,而这些假设在应用中往往与实际不符;为了提高控制性能, 整个控制系统变得极为复杂,这不仅增加了设备投资,也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 二、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及基本内容 经典控制理论虽然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但也有着明显的局限性。其局限性表现在下面二个方面:第一,经典控制理论建立在传递函数和频率特性的基础上,而传递函数和频率特性均属于系统的外部描述(只描述输入量和输出量之间的关系),不能充分反映系统内部的状态;第二,无论是根轨迹法还是频率法,本质上是频域法(或称复域法),都要通过积分变换(包括拉普拉斯变换、傅立叶变换、Z变换),因此原则上只适宜于解决“单输入——单输出” 线性定常系统的问题,对“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不宜用经典控制理论解决,特别是对非线性、时变系统更是无能为力。 现代控制理论正是为了克服经典控制理论的局限性而在20世纪50、60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现代控制理论本质上是一种“时域法”。它引入了“状态”的概念,用“状态变量”(系统内部变量)及“状态方程”描述系统,因而更能反映出系统的内在本质与特性。从数学的观点看,现代控制理论中的状态变量法,简单地说就是将描述系统运动的高阶微分方程,改写成一阶联立微分方程组的形式,或者将系统的运动直接用一阶微分方程组表示。这个一阶微分方程组就叫做状态方程。采用状态方程后,最主要的优点是系统的运动方程采用向量、矩阵形式表示,因此形式简单、概念清晰、运算方便,尤其是对于多变量、时变系统更是明显。特别是在Kalman提出的可控性和可观测性概念和极大值理论的基础上,现代控制理论被引向更为深入的研究。现代控制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多变量线性系统理论、最优控制理论以及最优估计与系统辨识理论。由于篇幅所限,有关现代控制理论研究的具体内容请参见有关文献,这里从略。 三、结论 以上我们介绍了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情况和现代控制理论,各种控制理论都有其优点、缺点和适用范围,如果能够取长补短,则必然能够扩大其应用的范围,因而是控制理论的发展方向。事实上,现在已经出现了集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于一身的各种复合控制理论,如模糊PID复合控制、模糊变结构控制、自适应模糊控制、模糊预测控制、模糊神经网络控制、专家PID控制、专家模糊控制等等。 自动控制理论论文:基于CDIO的“自动控制理论”工程教育研究和实践 摘要:针对“自动控制理论”课程在工程实践教学中的不足,运用CDIO教育理念对该课程的工程教育进行研究和实践,明确“自动控制理论”课程中学生的学习需求,重新设计教学模式,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考核方式采用多元化模式。解决了目前该课程工程教育面临的困难,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自动控制理论;工程教育;CDIO理念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对工程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在我国的传统工程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过分强调知识的理论深度和系统性,而忽略了各学科知识间的联系,特别是忽视理论知识的应用。“自动控制理论”作为自动化学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1]是为培养从事控制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人员而设置的。在“自动控制理论”课程中,传统教学多局限于课堂授课,结合线性系统时域分析、根轨迹分析和频率特性分析等基础验证性实验和系统动态、稳态特性分析等分析性实验,而强调工程实践的综合性和创新性内容不足,偏离实际工程应用。 黄山学院(以下简称“本校”)作为一所地方性普通本科高校,与学术性高校“错位竞争”,明确办学定位为应用型。因此,结合本校“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对“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教学提出了改革思路。本文将利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理念,[2]明确“自动控制理论”课程中学生的学习需求,重新设计教学模式、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和考核方式多元化,以提升该课程工程教育的质量和内涵。[3-6] 一、CDIO工程教育理念 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是由MIT和瑞典几所大学在Wallenburg基金会的资助下,经过几年的研究、探索和实践于2004年创立的工程教育模式。该教育模式是以产品、过程和系统的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全生命周期为背景的教育理念为载体,以CDIO教学大纲和12标准为基础,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具有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获取工程能力。 CDIO工程教学模式的主要特色在于它创造了能够深化技术基础和实际能力的学习经验。采用现代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和新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接近工程实际的学习经验,这些具体的学习经验创建了一个与技术基础相关的学习抽象概念的认知框架,并为学生提供有助于理解和记忆这些抽象概念的实际应用机会,由此提供掌握深厚基础知识的途径。 二、“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教学改革 1.重新设计教学模式 根据“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特点,运用CDIO工程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建立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体系,将系统的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对“自动控制理论”的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活动及组织形式等进行全方位思考与设计,形成基于CDIO的“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教学模式,如表1。 2.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为了加强“自动控制理论”课程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融合项目教学、虚拟仿真和案例分析等方法,让学生在模拟工程实践的环境中进行学习。 (1)项目教学。基于项目的教学是建立在具体问题的基础上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为了践行CDIO工程教育理念,依托项目以3~5名学生为一组,教师采用点拨方式或共同探究的方式进行指导。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构思(C)。通过加深学生对自动控制系统的使命、需求、功能、技术和构建等概念设计的理解,其主要形式是要求学生对控制系统进行分析、思考,形成对控制系统设计开发的基本感性认识,加深对控制系统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的理解。 2)设计(D)。要求学生使用控制方法,完成自动控制系统的需求定位、模型开发、系统分析、系统架构等。通过实践,使学生掌握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技术、工具,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 3)实现(I)。将设计成果加以实现,着力培养学生的务实精神、工程能力和团队精神。 4)运行(O)。每个小组对所开发的控制系统进行实际应用,并建立相应的应用、营销和服务渠道。实在难以在实际应用的要求建立模拟实际应用环境,实施模拟应用。运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市场,培养学生的务实精神和实际工作能力。 (2)虚拟仿真。虚拟仿真,就是用一个系统模仿另一个真实系统的技术。虚拟仿真技术的引入,将使控制系统设计的手段和思想发生质的飞跃,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采用虚拟仿真能够使学生在一个比实际情况更安全的环境中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可以说在“自动控制理论”课程中应用虚拟仿真技术是可行且必要的。 (3)案例学习。案例学习可以提供很多关于实际工程的具体经验,一个典型案例还可以提供详细的背景内容。通过讨论案例,学生能够亲自体验系统或产品的CDIO过程,并参与疑问的解答,提高了学生的思考和决策能力。 3.考核方式多元化 传统“自动控制理论”课程考核方式笔试偏重理论知识考核,难以考察对实际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分析和建造等工程实践能力。针对本课程注重工程实践性、创新性和应用技能培养的要求,改革单一的考核方式,综合学生在知识、创新、应用等多方面能力,采用笔试、课堂互动、实验操作、项目开发等多元化考核方式。多元化考核方法不仅促使学生重视课堂知识的掌握,还重视知识的工程应用与创新,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三、总结 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工程实践能力。“自动控制理论”课程作为工程背景较强的课程,只有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具备严谨的工程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在后续课程中熟练地运用自控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并为往后能在工作岗位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 自动控制理论论文:控制理论在“自动控制元件”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在对“自动控制元件”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以控制理论思想作为指导,在深入分析课程、学员和教员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建立了课程教学反馈控制系统模型,采取了优质提问教学法等多种反馈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教员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控制理论;自动控制元件;反馈控制教学 所谓控制,就是根据系统内外部变化,进行有目的的调整,一次又一次地克服不确定性,纠正偏差,使系统始终处于某种特定状态的一种活动。[1]控制理论认为,任何系统、过程与运动都可以看作一个复杂的控制系统,控制理论思想的应用并不仅仅局限于工业生产或军事设备控制方面,也可以扩展到其他领域。 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心理过程及特性。学生的心理过程是有规律的,因而是可以控制的,问题在于掌握借以控制这种过程的规律。由此认为,控制理论对于教学来说,在原则上也是适用的。因此可以将控制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推广至教学领域,建立教学控制系统,结合教学过程的特点及规律,改革传统教学过程,研究和解决教学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以实现对教学过程的有效控制和全面优化,从而更好地控制教学质量,提升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员的教学水平,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一、反馈控制教学的基本原理 控制系统由被控对象和控制装置组成,控制方式分为开环控制、闭环控制和复合控制,传统的知识注入型教学过程通常为开环控制方式。以学员作为控制对象,以课程教学目标为期望值,以教学效果为控制量,可建立课程教学开环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 在图1所示的系统中,教员进行课堂授课时,学员扮演的是被动接收知识的角色。从控制理论观点来看,传统的知识注入型教学存在着控制作用的断续性与反馈联系的偶然性问题,因而不是最佳的教学方式。由于缺少有效且连续的反馈信息,教员无法及时掌控教学情况,学员学习主动性差,教员教学水平提高缓慢,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若在系统中增加前馈补偿和反馈通道,则可建立闭环(反馈)教学控制系统,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由于建立了良好的反馈联系,教员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实际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的偏差,从而根据反馈控制原理适时改变控制方式(调节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以保证:教学过程始终沿着教学目标的固有轨道前进;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适合教学对象,且不断趋于完美;教学研究与教学本身得以同步发展。 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应该依据课程、学员和教员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课程教学控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细化前馈和反馈环节,建立课程教学控制系统模型,图3为针对“自动控制元件”课程建立的教学反馈控制系统结构图。 由图3可知,在“自动控制元件”教学反馈控制系统中,以自主预习的前馈补偿方式以及自主复习的局部反馈方式促使学员在自控(学员自学)和他控(学员之间的相互学习、交流、激励)方式作用下,初步消化和掌握教员在课堂授课过程中讲授的理论知识。教员在课堂授课过程中,采用有效的课堂提问等方法,及时掌握学员学习动态,实时调整教学过程,以保证教学效果;课后,通过每周答疑、课后作业、课程实验、课中考核、课外实践以及学员针对课程提供意见建议等多种反馈方式,获取学员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以及学习态度、精神状态等,并根据反馈信息适时调整教学过程,从而缩小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的偏差。在传授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教员的授课能力也可通过自身的总结交流、教学督导组的评价以及学员的意见建议等三个反馈渠道得到及时反映,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反馈控制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控制系统中,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控制活动的过程。要实现有效控制,首先必须建立较为准确的系统模型,然后根据课程、学员和教员的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控制方式。既要因“材”施教,也要因“才”施教,“材”指的是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才”指的是学员和教员。实现因“材”施教和因“才”施教的关键在于构建有效的信息反馈通道。 1.教学控制系统模型的建立 系统模型越准确,控制效果越好。因此在系统建模时,必须深入分析教学反馈控制系统的各部分结构,了解“材”和“才”的实际情况,确定系统期望和反馈信息及其之间的关系。教学控制系统中需要明确的主要信息和组成部分包括: (1)系统期望,即教学目标。严格依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制定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和各章节、每次授课的教学目标。 (2)被控对象,即学员。通过课前召开座谈会、课中答疑以及与学员代表交流沟通等方式全方位了解授课对象。 (3)控制方式,即教学实施方案。制定具体且具有针对性的课程教学改革方案、课程教学设计方案和课堂教学方案。而在课堂教学实施计划开展之前,教员应该进行精心的教学准备,具体工作包括深入理解教学内容、设计具有一定特色的多媒体课件和教案、熟练掌握几种教学方法、开发交互式课程学习网站和建设试题库等。 (4)评价方式,即根据学员的学习情况,把实际值与期望值进行比较,对教学工作做出客观评价。按照教学目标衡量实际成效,最理想的情况是在偏差较小时就有所察觉,并采取措施加以改善。但是,仅凭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制定客观公正、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案对学员进行综合评定,才能客观地评价教学效果。 2.反馈控制方式的选择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授课是知识传递的一个关键环节,在此环节中必须采取有效的反馈方式,以获取足够的反馈信息。在“自动控制元件”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组在课堂授课过程中采用了优质提问教学法(Quality Questioning, QUILT)。QUILT是一种“通过提问、理解促进学习和思考”的教学方法,包括精心准备问题、适时抛出问题、激发学员回答、对学员的回答进行加工以及对提问行为进行反思五个阶段。[2]通过QUILT,可以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使更多的学员参与思考,更重要的是能够迅速获取学员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的反馈信息。同时,教学组采取其他方式获取更多反馈信息,主要包括每周答疑、课后作业、课程实验、课中考核、课外实践活动(“三性”实验、“三小”活动、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器人大赛)等,使学员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自动控制理论论文:自动控制理论初探 【摘 要】随着技术工具的进步如半导体微电子学、光学和光电子学、计算机和通信网络等信息采集、存储、传输、计算和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也强力推动着自动控制理论研究向前发展。然而由于研究系统、对象越来越来复杂,这样就对自动控制理论以及其实际运用的研究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对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作了一个简单的回顾,然后对Matlab软件作了一些简介、最后简单阐述了自动控制理论的研究现状以及其它在各不同领域的运用。 【关键词】自动控制理论;Matlab;模糊控制;鲁棒控制;最优化控制 随着控制系统复杂性的增加,不确定因素的增多,要求各控制理论分支有进一步的发展,弥补各理论分支的缺点与不足,以满足更高的控制性能指标。现有的控制理论在线性系统控制中大都能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但对离散、非线性复杂系统领域的研究大都刚刚起步,或处于初级阶段,远未达到人们的期望。而实际工业生产过程的模型一般都很复杂,通常具有非线性、分布参数和时变等特性。因此将控制理论的研究领域推广到非线性复杂系统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另外与宏观复杂系统控制相对的量子控制(Quantum Control)也正在作为一个全新的学科领域蓬勃崛起,它的发展也依赖于完善的控制理论和优化控制策略。近年来随着微电子、半导体、计算机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强有力的推动了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 一、现代控制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 控制理论作为一门科学,它的产生可追溯到18 世纪中叶的第一次技术革命,1765年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应用离心式飞锤调速器原理控制蒸汽机,标志着人类以蒸汽为动力的机械化时代的开始,后来工程界用控制理论分别从时域和频域角度讨论调速系统的稳定性题,1872年劳斯(Routh E J)和1890年赫尔维茨(Hurwitz)先后找到了系统稳定性的代数据,1932年奈奎斯特(Nyquist H)发表了放大器稳定性的著名论文,给出了系统稳定性的奈奎斯特判据。美国著名的控制论创始人维纳(Wiener N)总结了前人的成果,认为客观世界存在3大要素:物质、能量、信息,虽然在物质构造和能量转换方面,动物和机器有显著的不同,但在信息传递、变换、处理方面有惊人的相似之处,1948 年发表了《控制论—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书中论述了控制理论的一般方法,推广了反馈的概念,确立了控制理论这门学科的产生。 1.经典控制理论。第一代称为“经典控制理论”时期,时间为20 世纪40~50 年代。它研究的主要对象多为线性定常系统,主要研究单输入单输出问题,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以传递函数、频率特性、根轨迹为基础的频域分析法,它的控制思想首先旨在对机器进行“调节”,使之能够稳定运行,其次是采用“反馈的方式,使得一个动力学系统能够按照人们的要求精确地工作,最终实现对系统按指定目标进行控制。” 2.现代控制理论。第二代称为“现代控制理论”时期,时间为20 世纪60~70 年代。经典控制理论对线性定常系统可产生良好的控制效果,但是它对多输入多输出、时变、非线性系统的控制却力不从心。所以50 年代末60 年代初,学者卡尔曼等人将古典力学中的状态、状态空间概念加以发展与推广,将经典控制理论中的高阶常微分方程转化为一阶微分方程组,用以描述多变量控制系统,并深刻揭示了用状态空间描述的系统内部结构特性如可控性、可观性,从而奠定了现代控制理论的基础。 3.第三代控制理论。以上所提的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都是建立在数学模型之上的,所以统称为常规(传统)控制。它们为了控制必须建模,但许多实际系统的高维性及系统信息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偶然性和不完全性给基于数学模型的传统控制理论以巨大的挑战。是否可以改变一下思路,不完全以控制对象为研究主体,而以控制器为研究对象;是否可以用人工智能的逻辑推理、启发式知识、专家系统解决难于建立数学模型的问题呢?智能控制的出现正源于这一思想。1967年Leondes 和Mendel 首次正式使用“智能控制”一词,1971 年傅京孙教授指出,为了解决控制问题,用严格的数学方法研究新的工具来对复杂的“环境2对象”模型进行建模和识别以实现最优控制,或者用人工智能的思想建立对不能精确定义的环境和任务的控制设计方法,这两者都值得试一试,而重要的是把两种途径密切结合起来协调的进行研究。沿着这一思想出发,现代控制理论将微分几何、微分代数、数学分析与逻辑推理、启发式知识建立和发展了智能控制理论相结合从而形成第三代控制理论大系统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 二、Matlab工程软件 1.Matlab起源。早在70年代中期,Matlab的开发者美国人Clever Moler及其同事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研究开发调用LinPack和EisPack的FORTRAN子程序。到70年代后期,Clever Mloer教授利用业余时间为学生编写能够方便调用LinPack和EisPack的程序。Clever Mloer给这个接口程序取名为Matlab,这是从Matrix(矩阵)、Laboratory(实验室)各取前三个字母组成的,意思是“矩阵实验室”。 2.Matlab的特点与功能。Matlab自从1984年由MathWork公司推向市场以来,经历十几年的发展和竞争,现在逐步风靡世界,可靠的数值和符号运算能力、简单易学的程序语言、强大的图形和可视化的功能以及为数众多的运用工具宝石Matlab区别与其他科技应用软件的显著特点。其相关的功能如下:(1)数值和符号计算功能。Matlab的数值计算功能包括:矩阵的创建和保存;数值矩阵代数、乘方运算和分解;数组运算;矩阵操作;多项式和有理分式运算;数据统计分析、差分和数组导数;用于求积分、优化和微分方程的数组解的功能函数等。(2)Matlab语言。除了指令行操作的直接交互使用方式外,Matlab作为高级应用软件有它自己的编程语言。Matlab的基本数据单位是矩阵,它的指令表达式与数学、工程中常用的习惯形式十分相似,简单易学。完全不需要对矩阵的乘法和求逆进行烦琐的编程。因此用Matlab求解问题比C语言、FORTRAN语言要简便的多。与其它高级语言的关系仿佛高级语言与汇编语言的关系一样,尽管它的执行效率比其它的高级语言低但是其编程效率、程序的可读性,可移植性要远高于它们。(3)图形和可视化功能。图形和可视化功能是现代应用软件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前后版本间的最大差异之一。利用可以轻而易举地绘制二维、三维曲线,三维曲面,并可进行图形和坐标的标识、坐标控制、图形的迭绘、视角和光照设计、色彩精细控制等等。另外还可以非常方便地完成动画的绘制工作。Matlab还提供了对图形对象(Graph object)和图形句柄(Graph Handle)进行操作的“底层(low level)”指令,使用户可以随心所欲地对图形进行各种操作,为用户在图形表现和可视化方面开拓了一个广阔的、没有丝毫束缚的空间。 自动控制理论论文: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自动控制理论精品课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摘要]CDIO,即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本文选用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主干课“自动控制理论”为研究对象,运用CDIO教育理念对该课程的教与学进行探讨和实践,形成了以学生为主的“活跃课堂、积极实践、学术探讨、项目研究、网络助学”的教学模式,经过5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和教改成绩,使学生在实际动手能力、独立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方面有所提高,为创新人才成长搭建了宽广舞台。 [关键词]CDIO;工程教育;自动控制理论;教育理念 1 研究背景 CDIO工程教育培养模式是由教师简洁明了地介绍要学的相关概念后,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5~6人。各个小组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操作流程、选择器材,分工合作完成实验。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学生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教师开始剖析概念、讲解原理,并和学生一起探讨。该模式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能够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大系统的运作能力并最大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I生。自动控制理论是指导人们在一定工程背景下实现对复杂系统设计与分析的方法论,理论性很强,而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精髓——CDIO代表的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正是自动控制理论思想的具体体现,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是一种新的高等工科教育模式。它包括个人的工程科学能力和技术知识能力、终生学习能力、团队交流能力和大系统协调等方面的能力。显然,CDIO的教学目标与应用型高校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工程技术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高级专门人才。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教学改革为指导,以教材创新为核心,以科学研究为基础,对自动控制理论课程进行改革,以适应国内快速发展的工控领域对自动化人才的要求。 2 教学理念的转变 2.1 教学模式改革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始终是高等教育的基本问题,“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如何学”始终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对基本矛盾。很多教师认为“教什么”最重要,至于“怎么教”、“怎么学”全在个人,不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习惯于个人传统方式的延续。认为“怎么教”是教师的事情,“怎么学”是学生的事情,“教”与“学”分离,对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交流认识不足;对教学大纲的把握、对教学目标的实现认识不足,认为教材、讲义、网上资料师生可以自由使用,殊不知,这是教师不负责任、偷工减料的表现;对课程的规律性与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教师过分强调讲课面面俱到,“填鸭式”教学方法反而贻误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训练和培养。为此,提出如下理念。 1)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融合。教师视每次授课为一场表演,既是演员又是导演,学生是观众。这样教师就要在如何演的精彩、如何引人入胜上下功夫,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活动和学生主体活动不断融合实现动态转换,随着知识的潜移默化,学生的学习活动自主性逐渐扩大,教师的传教活动制约性逐渐缩小,最后转化为学生能够完全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学习的开放性与教学的关键点融合。信息时代提供了众多的知识获取途径,课堂和教师已不再是获得知识的唯一渠道,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名师、资料、实验、学科、专业等优质资源环境与学术氛围,把学习的场所从课堂扩展到大型实验室、图书馆、讲坛等。自主研学、拓展训练、思维创造,为学生知识创造和能力建构拓展了更加宽松的环境,这是当前教学模式改革的核心。强化自主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重视工程实践、课程设计、项目训练以及大学生生产实习;将学生个体的学习扩展到小组学习、团队学习等合作学习的形式;着力提高各种课外学习活动的覆盖面和参与面,通过研究小组、讨论班、报告会、俱乐部、沙龙、社团等各种载体,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锻炼施展多方面能力和才华的舞台。教学的关键点是教给学生一种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有些知识问题的具体细节,忘记了可以查书,但思考问题的方式,一旦领悟并加以应用后,具备的是解决更多新问题、领悟更多新知识的能力,这才是教与学的关键。充分利用互联网拓展学生网上学习、教师网上答疑、学生网上作业、教师网上批改的新途径。 3)教学评价的综合性与透明性融合。既然讲课就是表演,演员演得如何观众最有发言权,采取学生匿名网上评议制,对每位授课教师按照统一的评价指标给予教学质量评价,教师可以随时查阅学生评价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种方式有效提高了教师的教研水平。 4)学生成绩评定的多样性与灵滑性融合。采取平时考核(20%)+实验考核(10%)+学期考核(70%)作为学生的最终成绩,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避免了一考定终生和逃课现象。 2.2 明确精品课程的内涵 精品课程是指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省级精品课《自动控制理论》是由自动化系负责开设的院级平台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理论比较枯燥,难以理解,其特点是概念多、抽象,理论分析和数学计算比重大,在课程讲授过程中,若不注重教学模式的改进,就会让学生感觉似乎在学一门“数学”课,跳不出抽象的理论框架,不知道如何把该课程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工程实践中,那么,这门课程的讲授就是失败的。在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引入CDIO模式,以小型控制课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觉加深理论学习,依次完成控制系统建模、控制器设计、仿真实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及课题研究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对学生进行思维方式的引导、指导和训练,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诸如典型化、线性化等处理方法和意义,体会到数学作为一种工具处理工程问题的重要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提高学习积极性,既巩固了知识体系,又树立起工程思想。 3 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教学改革 探索了CDIO理念下的以研究型学习,以实际的物理对象为背景进行控制系统建模、控制器设计、仿真实现的教学模式,并相应地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试方式进行了配套改革。 3.1 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学理念的载体,是课程体系改革的核心。为了充分贯彻课程改革建设,发挥团队的特色,自2003年开始狠抓教材建设,相继出版了两部理论教材:《现代控制理论》(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自动控制原理》(21世纪高等院校优秀教材,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两部与之配套的书籍:《自动控制理论学习指导》(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自动控制理论实验及综合系统设计》(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一部用于指导学生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控制系统数字仿真及MAT-LAB语言》(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形成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学习指导、CAD实现的系列特色教材,为知识的有效传播奠定了基础。 3.2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关键——绪论的重要性 在绪论中重点介绍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史,研究的对象、方法及主要内容,自动控制理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在工业生产、航空、航天等领域所起的重要作用。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课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多个视频资料,包括阿波罗登月、我国的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美国NASA的月球车、国际机器人大赛以及人在大脑支配下的行为过程等,并简要介绍了这些系统中用到的自动控制理论知识、课程的重点及学习方法,学生由此对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及强烈的求知欲望,促进了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3.3 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工程实践能力 围绕工程实践和创新精神培养这一目标,实践教学构建三层体系,突出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训练,加强课内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的有序衔接。提出以学生为主的“活跃课堂、积极实践、学术探讨、项目研究、网络助学”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基于“学术探讨、项目研究”的教学改革。将教学分成三个阶段:课堂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精心设计了一整套与之对应的三级项目体系:以随堂进行的项目为三级项目,促进学生对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以专业课程设计为二级项目,培养学生构建并运用知识模块的能力;以毕业设计为一级项目,培养学生用专业知识开发设计复杂系统和产品的能力。为探索CDIO教学模式,将授课教师从科研项目中提炼出来的基于团队的三级项目与课程实验教学有机融合,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课外进行三级项目的研究,使学生自主建立起以确定项目方案、设计和仿真为主要内容的学习体系。三级项目的最后,要求学生以撰写项目报告和制作PPT的形式进行项目研究的汇报,改变了以往以课后习题来巩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类似于“纸上谈兵”的学习方式。结合不同章节内容的特点,教学骨干自行开发了所有课程的多媒体助学课件,如针对根轨迹绘制制作了全动画多媒体课件,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这种教学模式为创新人才成长提供了自主性、研究性、多样性的宽广舞台,促进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燕山大学学生先后在全国“飞思卡尔杯”智能车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以及全国电子设计竞赛等许多重要赛事中均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 3.4 加强网络教学平台与资源共享建设 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自行研发了网络综合教学平台,提供了15个子系统供师生使用,形成了一个集教学、学习、实验、设计、考研辅导、信息交流于一体的自动控制原理在线教学的专业网站,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提供丰富动感的教学内容,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优化课堂结构,创造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提供教学讲义、教学视频、课后练习测试、同步训练、在线答疑、提交作业、考研专题等多个栏目,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3.5 开展研究型学习 教学中引入的工程实例倒立摆装置是一个复杂的、不稳定的非线性系统,是进行控制理论教学及开展各种控制实验的理想实验平台。通过对倒立摆的控制,检验新的控制方法是否有较强的处理非线性和不稳定性问题的能力。同时,其控制方法在军工、航天、机器人和一般工业过程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用途,如机器人行走过程中的平衡控制、火箭发射中的垂直度控制和卫星飞行中的姿态控制等。教学中,将倒立摆作为工程实例贯穿整个课程,在各阶段理论教学后,完成倒立摆的系统建模、分析及控制器设计等,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及学以致用的信心。 研究型学习分三个阶段:(1)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络,搜集相关资料;(2)学生分成研究小组,在6周的时间内,跟随课程的学习进度依次完成被控对象的建模和性能分析,并完成控制器的设计,然后用Matlab/Simulink建立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对系统的控制性能进行仿真分析;(3)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撰写研究报告,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研究汇报,汇报中要求小组成员全员参加,教师和其他组学生同时对研究情况进行打分评价。通过汇报,不仅可以活跃研究氛围,加强各组学生之间的交流,开阔学生的视野,还可以检验每个学生在课题研究中的参与程度。 最后,可以在一、二、三级倒立摆实验平台上,实现学生自行设计的系统验证。在课堂上,教师们也把工程项目的部分内容作为教学案例介绍给学生,注重知识讲授与项目实践有机结合。在课下,教师们带领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研发或专业竞赛活动,培养了一批专业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的优秀学生。利用好现有的实验室和实习基地,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工程教育模式,使学生在实际动手能力、独立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方面有所提高。 4 结束语 教学实践表明,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反映非常喜欢这种教学模式,并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加强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起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 作为一种工程教育教学模式,CDIO具有先进的理念和很好的借鉴作用。将这种工程教育思想贯穿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建设等各个方面,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术与市场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地方培养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是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
室内设计原理论文:“室内设计原理”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室内设计原理》是室内设计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占主要地位。室内设计课程的创新点是在教学中以设计项目为导向,以设计过程为路径,以设计内容为理论知识点,以项目实践应用为驱动,通过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将"模块化教学,项目化实训"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的需要。 【关键词】室内设计原理;教学改革 ;职业化; 室内设计专业基础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在现如今的大学课程里存在着脱离现实社会的问题,我国现代设计教育起步比较晚,其基础教育一直受到前苏联和西方的绘画基础教育的影响,真正开始关注设计基础教育问题则是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交流、思想的进步,带动了设计的发展。 室内设计是一门跨越艺术和技术,融合多种内容的综合性学科,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这一空间环境既具有使用价值,满足相应的功能要求,同时也反映了历史文脉、建筑风格、环境气氛等精神因素。单凭艺术家式的灵感和心血来潮,已经难以完成复杂的设计任务,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室内设计师,既要学习室内设计原理和历史,又要熟悉室内设计涉及到的边缘学科,以获得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高品味的审美和艺术修养。 所以《室内设计原理》就是高校室内设计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室内设计教学与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性。同时,《室内设计原理》是一门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课程,是依托实践建立起来的专业应用型课程。 综上几个原因,教学改革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以“ 职业” 为核心的专业教育思想。文章从调整教学定位、充实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考核等几方面进行改革探讨。 一、转变教学观念,突出“职业教育”特色,着眼应用型专业教育。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当前的高校,尤其是新升格的本科高校办学主题。学生的培养方向应面向工作第一线,应注重理论知识的灵活应用,而不必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深层研究。教学内容的深浅要适用,以够用为原则,突出实用性。 职业教育决定了课程内容的应用特性。室内设计专业的《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它是后续室内专业设计课程的基础,要突出它在设计理论体系中的应用;另一方面它还是工作实践中,指导工程实施,解决一般问题的基本理论,要突出它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在教学中,应紧紧把握两个方面的应用,打造侧重专业知识的应用型教育。例如,在讲解到《室内设计原理》的人体工程学的教学内容时,空泛的讲解室内设计与人体尺寸对人们生活中的影响,并不能使学生在真正的设计中做到应用自如。因此,针对室内设计与人体尺寸的具体应用,可简单利用教室里的课桌和凳子,让学生更能真切的了解到室内设计与人体尺寸之间的紧密相连的关系,还有学生的宿舍,让他们在课下对自己的宿舍的家具进行测量数据,课堂上更多地结合案例深入剖析,从而使学生能把所学知识真正应用到设计中去。 二、着眼专业前沿,更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能更快的进入到设计公司中。 当前室内设计的发展,适应于当今社会发展的特点,趋向于多层次、多风格。即室内设计由于使用对象的不同、建筑功能和投资标准的差异,明显地呈现出多层次、多风格的发展趋势。但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不同层次,不同风格的现代室内设计都将更为重视人们在室内空间中的精神因素的需要和环境的文化内涵。 《室内设计原理》教学内容要紧紧依托方案实践。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室内设计原理》的授课内容,跟随时代潮流,跟随技术潮流。对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间要对教学内容有所侧重、有所更新,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实际应用。 所以在上课时强调教学效果,不拘泥于形式,力求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手段多媒体化、教学氛围轻松化。 《室内设计原理》是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很多内容仅仅通过授课分析,教师的言语表达和多媒体演示并不能完全使学生理解透彻。而通过案例的讲解可能一下子就能让学生完全明白。可利用部分课堂和课余时间到施工工地进行观摩,向专业人士进行咨询;通过拍摄照片、DV给学生演示工程概况、施工过程、方案效果;鼓励学生动手参与实践。这样多种手段的反复训练加上教师的指导评讲,大部分学生都能牢固掌握课程内容。 而且为了让学生毕业后就能很快的融入到设计工作中,在教学中 把设计案例讲解完后,让学生独立的完成一整套家居设计。还有利用课堂时间,组成模拟设计公司和客户,让学生从接单子、与客户洽谈、量房、绘制客户要求的设计图等一系列任务,让学生能够统一的学习一遍进入设计公司后所要完成的设计任务。 同时,教师自身水平也要有较大的提高,能够熟练运用授课手段,能较好的把握课堂节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情绪。使学生轻松愉快的进入课程学习。而且现在提倡“双师型”教师,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假期时间,到设计公司进行充电学习,了解最新的设计元素和设计方法。再通过自己的语言讲解给学生,让学生学习到社会最新的设计知识,等毕业后能尽快的进入到工作状态中。 教学形式的三个“变化”是体现教学艺术的改革,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关键,也是《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改革的主要手段。 三、教学考核突出“设计方法”,突出“专业应用”。 教学考核的目的是检验教学成果,教学考核要能充分体现专业教育的根本要求,才能充分反映专业教学质量的好坏,才能充分反映专业教学改革的成败。教学考核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核心。 新时期高等教育专业教学的目标,实际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传统的试卷考试不能全面反映学生能力水平,要利用多种手段,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考核。首先,要调整考试内容,重点考核学生对室内设计原理的基础知识的了解,以及在设计作业对室内设计原理的应用,突出“设计方法”;其次,要求进行方案设计,并绘制图纸,强调具体方案中的具体原理应用,要求学生不仅能理解室内设计原理的基础知识,启发学生进行方案的设计与改进,能独立完成一套设计方案,突出“专业应用”。 四、结束语 《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有不同于其他室内设计专业课程的自身特点:专业应用性强、内容更新快、覆盖面广、与其他课程联系紧密等。其课程改革有其复杂性、独特性的一面,要抓住“职业教育”这一特色,推动课程方向、课程内容两个方面的更新,通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氛围的变化,同时强调课程考核在设计方法、专业应用、工程实践、综合能力四个方面的突出,推动课程教学的全面改革。形成“一特色、两更新、三变化”的课程改革体系, 促进教师课程教学、学生专业素质的双提高。 室内设计原理论文:构成原理对室内设计影响 摘要:随着社会体系的发展,人们对精神及物质的层面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对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也有了很多的讲究和要求。其中室内设计是对整个室内环境和空间的再创造,像人与自然一样,所有的设计和装饰也都是讲究和谐共生的,在固定的空间里设计出线条柔美、人与环境和谐以及视觉美好的空间布局,是所有现代人的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室内设计的发展中呈现出很多的新技术、新手段,设计的内容也越来越多样化,效果也越来越丰富,尽管出现了许多的创新思维,但是也有其自身的规律。构成原理将在整个室内设计中起着构思根据的作用,基本原理包括平面设计、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三个方面,在进行室内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构成在整个设计中的作用,重视视觉效果、环境协调、家具与室内框架的和谐等,利用每一个可以用到的因素,把他将它们重新巧妙组合成一个审美与构造和谐的室内空间环境,提高室内空间环境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 1构成的含义及作用 1.1构成的含义 “构”的书面意思是使某一形体或者器物成型,其内部支撑起骨架,从而形成虚拟的具体框架。即是“成”的含义延伸。构成即构思,为一个目标而作的建设性的预想,运用于室内设计领域时意味着在视觉上形成美的造型,不仅是对事物的重新组合、排列的能力,还需要对内外结构有了解,对其功能和审美上都要达到标准,更多的是动手设计的能力。 1.2构成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在进行室内设计时,根据室内空间的特点,先对室内布局进行构思研讨,制定出初步方案,设计者将对整个空间形成清晰的设计思路,勾画出平面结构图,确立立体空间雏形,最后辅以材质、色彩等装饰设计,最终形成效果实体图,以供设计者筛选;最初,每一个房间都是一个空白的空间,对空间里的每一个细节进行设计后形成初期的平面设计图,通过运用重复、对比、堆成、比例、韵律和线条等设计的常用方法将最基础、最基本的点、线、面描绘到平面图上,由于点、线、面的组成不同,那么由其构成纹样和图案也不同,再加上所摆放的位置不同,出来的室内设计效果也不同,因此,在不同的空间布局里运用不同的点、线、面不同的巧妙组合,也能创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也为室内设计增加了艺术成分。所以,在室内设计中一定要充分认识三个基本元素的基础作用,才能形成具体的构思,从而提高整体设计的视觉效果和功能效果。 2平面构成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2.1平面构成是后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基础 由多重要素所构成的,主要包括强弱渐变、线条重复、形状近似、发散对比等等,整个平面构成是在二次元的空间进行的,是按照一定的形式美的法则来进行分解、组合的,而平面构成的目的是使整个平面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 2.2同样的造型重复出现是平面构成常见的构成方式 重复构成能够产生线条、画面的协调统一的观感,因此,在室内设计中重复构成的应用十分广泛,但是由于重复构成的重复单一性,也容易产生单调乏味的效果,所以,在排列时要注意这些要素之间的方向和空间变化。 2.3在进行平面设计时常常运用的围绕一个或几个共同的中心排列的发射形状 发射形状的灵感来源于美丽的大自然,太阳的光芒、温暖的烛光绽放的花朵等在自然界中都是呈发射状。在室内设计中运用发散使设计具有聚焦点、光芒感,使设计富有节奏。 2.4在平面设计中,对构成因素相互比较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同一个地方求差异,使互异的地方强调、突出,也是在求异的同时达成最佳效果的和谐统一,在室内设计中,常常运用到对比构成原理的是家具的选择与安置,为了达到统一性和协调性,一定要对室内的空间环境和采光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使室内的空间布局开阔明亮,线条流畅,选择家具及摆设时也考充分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既要突出家具的造型,也要使造型与周围环境的统一。 3色彩构成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 3.1色彩的对比构成与室内陈设 色彩的搭配直接影响到结构的造型,因此,在室内设计中,色彩搭配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室内设计的风格,理想的居室色彩能给人舒适、安逸感,从心理上让人放松、心情舒畅。色彩运用时要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在空间或时间上进行相互比较,例如进行色彩三要素的对比、冷暖对比、面积对比等。根据不同的室内陈设,家具的摆设对色彩的不同要求,对比的强弱也会不同。若室内空间面积较小,应弱化陈设品色彩对比,多运用明度较高、纯度偏低的色彩,使室内在视觉上达到空间开阔的效果,若室内空间较为开阔,可在家具或小件织物的色彩上选择不同的、富有变化的色彩,增加色彩对比度,丰富室内层次,活跃整个室内氛围。 3.2色彩的调和构成与室内陈设 色彩构成是从审美出发,是人们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的结果,在进行色彩搭配时要按照色彩规律去搭配组合,使整个色彩达到新的和谐。在室内设计中,色彩直接决定着室内环境中视觉空间的舒适感,通常利用色彩色相、明度和纯度的变化和统一来调节室内环境气氛。设计之前应明确整个空间中大面积使用的环境主色、主体设施的主题色,而小块区域的颜色跟整个空间的色彩要搭配和谐,在色相确定后使用不同的纯度、明度进行调和变化。在整个室内色彩设计中,应体现出大环境统一、局部对比变化,统一中有对比,对比中求统一,这样才能实现色彩的平衡、协调和层次感。同时,不同的室内环境色彩运用原则有所不同,办公空间的色彩运用应庄重沉稳,家居空间的色彩搭配应明亮柔和,娱乐空间的色彩运用则需要有一定的视觉刺激和审美感,但整体之下应有局部的区别。五颜六色的色彩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好的室内设计不能缺少色彩的,一定要由和谐的色彩组合作为设计基调,因此,在进行室内设计时要注重色彩搭配构成和调和的基本原理为前提。运用对比、重叠、和混合的方法,在对比中调和,在统一中求异,在混合中求突出,很多的色彩有秩序、和谐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了色彩调和。我们通常会运用统一调和和类似调和的手法有效控制室内色调,我们可以运用统一调和来调节室内陈设中的对比过强,容易使人产生视觉疲劳的色彩,在强烈刺激的色彩中都混入统一色,增加各色的统一因素,达到调和感强的色彩。也可以在调色时参入对方的色彩,可以点缀,可以混入,或者在陈设中混入相似的颜色,达到色彩协调的目的。 4立体构成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 4.1线材与室内陈设 立体构成是构成完美室内设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空间的所有立体元素的重新组合,三维空间的可塑性是立体结构的显著特征,随着人们的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立体空间布局时可以根据家具和家电种类及功能的需要,利用平衡与对称、对比和调和、节奏与韵律以及重复和变异等构成规律来进行摆放;材质是室内装饰陈设物品造型美观的保证,因此,在选择室内装饰与家具时,要根据空间设计的构思,选择适合房间的材质,以达到整体的和谐,例如,室内所有的装饰摆设必须要依赖合理的立体空间设计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同时立体构成原理运用时应注重室内设施的材质美和形态美,室内设计中的陈设物品本身就是立体的,在视觉上有一定的方向性和美学效果,而材质也要注重伸拉结构和垒积结构,以及线条的柔和。 4.2面材与室内的摆设 整个室内设计的面是由长度、深度和宽度所构成,而整个面的尺寸会直接影响到面的深度,面的最大特征是具有一定的平整性和延伸性,由于面具有一定的形态,可以很轻易地辨认出,所以,面的外轮廓是非常明显的,面的立体构成和面材折叠组成了面材主要的构成形式。这两个主要的构成形式也常常被运用到日常的室内设计构思中,例如,设计一个室内商品的展台,就可以设计的简单明了,突出商品的摆放,凸显商品的优点,不能依赖复杂的构造而忽略了商品,这样的效果只能是得不偿失,在室内陈设中可以运用线的对比调和,例如在家具中对坐椅进行设计,哥特式风格的坐椅的靠背强调垂直向上渐变的线条,坐椅的线条都是各种线条综合搭配而形成的,尽管曾经单一的直线很流行,但是随着潮流的发展,人们对时尚感的要求越来越深化,人性化的设计渐渐地深入人心,因此,新的设计方式越来越繁多,而对坐椅的设计从单一的直线变成了婉转的曲线,不管在休闲的躺椅上,还是在具有质感的钢质桌椅,均以简洁的结构,流畅的曲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在室内设计中合理的运用直线和曲线的搭配,使所有的线条达到和谐统一,才能使整个室内设计达到韵律感和节奏感的和谐统一。 5结语 在室内设计中平面构成是整个设计的基石,是设计者对整个室内设计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体现,在室内设计中可以运用多种方式来进行平面设计的构思,平面设计在整个室内设计中起着奠基的作用。色彩构成的不同直接影响到室内设计的风格,而进行色彩的搭配时,要遵循一定的色彩规律和一定的视觉效果,使室内家具、装饰等所有的色彩搭配调和到和谐统一的状态,对整个室内设计地视觉效果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室内设计中立体构成是将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整合为具体的立体设计,将室内设计中的各个要素按照科学的方法组成一个合理、和谐的立体框架,形成一个美观的形态,根据室内设计的要求对构成要素进行平衡与对称、对比和节奏、等方面的调和,最终达到一个和谐、美观的效果。在进行设计室内时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从生活方式、心理需求、美的享受等全方位思考,从基础着手,找到适合室内需求的设计规律,从而达到室内设计的和谐、美观、实效。 室内设计原理论文:对现代室内设计中美学原理的应用分析 摘要:室内设计是现代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艺术创作形式,也是满足人们对于室内空间需求的重要保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审美观念与精神需求不断变化,人们逐渐的重视自身的精神需求的实现。在室内设计中,运用美学原理,可以更好地提高室内设计的审美理念,提高室内环境的艺术性,从而更好地满足居住者对于美感的需求。本文对于现代室内设计中美学原理应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室内设计;美学原理;应用室内设计是一项对于建筑物内部空间进行设计的艺术工作,是整体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室内空间的重要前提。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不同文化的交流逐渐加深,人们对于自身所居住的室内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如何满足居住者对于室内空间的精神需求,成了现代室内设计中的重要方向。室内设计不仅仅是对于室内空间进行简单划分、家具拼装等,设计过程需要结合现代的美学理念,为居住者创建一个可以满足其精神需求与生活需求的环境。 1室内设计要以美学原理为引导 在室内设计过程中,要结合室内环境的特点、建筑物的相关标准,运用设计理念、美学理念以及技术理念,实现完美的艺术创作。室内设计需要利用美学原理为设计提供有效的引导,对室内的各项要素进行综合设计,从而实现当代室内设计完美的艺术作品。室内设计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创作。室内设计离不开对美学原理的应用,其创作过程中需要满足居住者生活中的物质与精神的需求。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必须重视美学意义和审美理念在设计中的有机融合,以美学理念作为室内设计的创作方向,并对其提供引导,是现代室内设计的重要特点。 2室内设计的空间审美性 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对于室内空间进行合理的设计,并且通过合理的空间利用,达到室内设计的合理性,满足居住者的视觉需求。设计时在进行室内空间设计上,要与居住者自身需求进行结合,并且从审美角度对于设计形式进行不断的探索,从而设计出具有较强特色性的空间形象。对于室内空间的划分上,要保证空间划分的合理性,为突出空间美感提供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利用不同的装饰材料,可以更好地通过质感来体现室内空间的特点,并且丰富室内空间的艺术气息,让市内空间的美感形式更加丰富。 室内空间的色彩设计必须要保证一定的合理性,保证与时代风格合拍,色彩设计要与时俱进。将色彩设计与美学原理进行良好的结合,满足不同人群对于空间美感的需求。因此,室内的色彩设计,要注重色彩的选择,将色彩对于人体视觉与心理上双重影响进行细致的分析。 3室内设计的整体审美性 室内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于多种要素进行组合,并且从整体的角度对于整体设计的艺术氛围进行营造。在设计中要合理的运用不同的要素,通过美学原理,将看似独立的要素进行整合,从而保证室内设计具备足够的审美价值。室内设计的整体性,是实现室内设计的一个重要基础,也是设计者自身设计水平的一个重要表达。建筑设计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创作形式,在创作过程中,需要对于周边的环境因素进行整体的考察。不同建筑的地理位置、生活背景、需求等都有所不同,并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居住者对于房屋审美理念也存在很大的不同。设计风格与设计理念受地域性影响,并且也受长久以来文化历史的影响。室内设计风格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作用下的结果。在进行室内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因素,从而保证设计作品具有良好的文化内涵。 4室内设计的材料审美性 需要对装饰材料与装饰工艺进行明确的限定,并且通过对装饰材料与工艺的选择,有效地实现设计意图,形成良好的室内美感氛围。在进行室内环境的设计上,要通过美学理论,对于室内设计材料的审美艺性系进行明确的要求,并且将艺术性与科学性进行有机的结合。室内设计与时代社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新的设计风格与设计理念都会受到当时社会潮流的影响。因此,材料的审美性也是随着社会科学不断发展而提升的,人们生活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人们对于建筑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当中。 5室内设计的人文审美性 室内设计在追求美学原理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实现人文化精神,将以人为本作为室内设计的重要准则。在室内设计中,要提高设计的实用性,处处将人的需求作为设计的第一要素,并且提高设计表现手法的先进性。在进行室内设计的美学研究中,可以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并且通过三维模型等,将设计成果进行展示,并且通过美学理念,对于设计作品进行不断的修改,从而更好地将人文关怀审美意义融合于室内设计之中。 6结语 室内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设计学科,其中涉及了文化、审美、建筑、心理等不同专业的内容,做好室内设计工作,必须要对于美学原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如果室内设计中,缺乏对于审美原理的应用,就会造成室内设计缺乏组织性,并且难以符合居住者的审美观念,不能满足居住者的精神需求。人类对于美学的理解一直处于变化当中的,室内设计工作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在美学原理的指导下,提高室内设计的文化内涵与美学价值。 室内设计原理论文:问题教学法在室内设计原理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摘 要:室内设计原理教学作为当今社会现代化教育的一个新的领域,能结合问题教学这种新型教学方法,加强学习室内设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改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效果,渐渐的成为教育界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之一。本篇文章主要对问题教学法应用到室内设计原理教学中的具体方法以及所得到的效果展开详细的讨论。 关键词:问题教学;室内设计原理教学;应用;效果;评价 在一个以和平发展为时代主题的社会里,科学技术发展瞬息万变,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人类对于建筑设计有了进一步的要求。作为建筑设计的分支,室内设计也渐渐的成长起来,伴随而生的就是对于室内设计的教学问题,同时室内设计原理的教学也成为师生广泛关注的问题。运用问题教学法可能会进一步的解决以往传统的室内设计教学中所面临到的一些难点问题,以及学生在过于抽象问题上的理解困难。问题教学法让学生学会自主的发现问题,对于有疑问的知识点进行归纳,然后提出与疑问相关的问题,然后导师可以清晰的知道学生的问题所在,进行有针对性教学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以及在学习方法的使用上也可以进一步的优化以及完善。 1 问题教学方法的定义以及特点 问题教学就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中心,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分析,以及到问题的解决为一脉的线索,然后贯彻整个知识点的进行讲解分析教学。问题教学主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问题的创设以及提出,大多是以学生的提问为主,虽然有时候在问题教学过程中,学生也会带着教师先给出的问题自主讨论学习,但从整体而言新兴的问题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主动性行为为特征的,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以及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具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 室内设计原理教学的定义以及特点 室内设计原理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这一空间环境既具有使用价值,满足相应的功能要求,同时也反映了文脉、建筑风格、环境气氛等精神因素。室内设计属于建筑设计的一个分支,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时代性以及艺术性特点。 3 如何将问题教学应用到室内设计原理教学中 为了能让室内设计原理教学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对于室内设计原理的教学模式,要渐渐的从以往导师单方面的灌输教学模式向以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变,尽可能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技能应用能力,将他们所学的与实际情况,实践操作紧密的联系起来,努力将问题教学方法合理的应用到室内设计原理教学中,让学生能依据自身的需求更加全面的吸收室内设计中的各方面技巧以及理论知识。以下将探索几条如何在室内设计原理课程中运用问题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1)要实现问题教学的教学模式,首先在硬件这方面着手,在能保证师生都有电脑操作的硬件前提之下,配备教学使用的电脑软件,让教师在讲述理论的同时给予学生实际操作的演示,把理论知识实际化。因为室内设计这门课程本身就是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对于室内设计原理的教学必须要能有操作演示,这样使得学生能更清楚自己哪里没弄懂,哪个知识点理解的不够清晰,才可以向教师,或是在组内讨论上提出比较具体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教学中成为教学主体,尽可能的自己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这样有益于加深其对室内设计原理的理论知识的巩固,并将理论与实践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学习室内设计原理课程的效果显著提升。(2)结合问题教学的特点开发一本符合新型教学模式使用的教材,这是学生在问题教学模式下学好室内设计原理这门课程的基础。一本真正适合学生使用的教材是既要根据如今社会的经济发展需求,又要结合学生自身学习的专业以及其专业的就业前景来制定的。教材所编写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甚至到教学内容都是要围绕着学生在学有所成之时能与实际社会接轨的目的进行。新教材在课程安排过程中还需要结合问题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科学的安排课时内容,教材加入更多实践性内容,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培养起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使其变成真正的实用性教材。(3)运用问题教学的重要一步在于全面的开展实践课程,为了培养出能真正掌握室内设计原理知识点的学生,以及满足社会要求的人才,在室内设计原理的基础教学上应该增加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他们能有时间提出自身所不理解的知识点,同时也要保证他们能有一定的讨论时间。在讨论中认识到大家疑惑的问题然后先经过自主的讨论研究得到解决方案,若真的解决不了在求救导师,这将会大大的提升对于难点疑点教学的效果,使得学生能更加扎实的掌握这些难点知识。与此同时,在室内设计的原理教学中可以有条件的多增设实践性的课程,改变课时中理论与实践所占有的比例,让学生有提问以及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时间,这样能更好的贯彻问题教学法的效果。 4 问题教学应用到室内设计原理教学效果评价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问题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有助于直观的带动学生学习室内设计原理知识的兴趣,摆脱枯燥乏味的理论性知识满堂灌的模式后学生能自觉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真正的成为教学的主体,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潜能。室内设计原理运用问题教学的课程教学模式,让室内设计原理教学变得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问题教学的教学模式能更加贴切的了解到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需求,使得室内设计原理教学能真正的运用到学生的室内设计作品创作中去,不再把室内设计原理课程学习的目的仅仅的局限于应试要求上,在掌握理论基础的同时拥有实践操作的能力,真正能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合社会经济需求的可用性人才。问题教学的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改革改变了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理论结合实践的新型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性,让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唱独角戏的情景。问题教学法大大的提高了教学的质量,让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注重实用性和操作性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着明显的增加,从提问设问以及疑问中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得理论知识能够满足实际需要,同时也把理论知识变得浅显易懂,使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时不再那么抗拒,理解起来不再那么抽象,简洁明了化的理论知识的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与吸收。 5 结语 本篇文章主要讨论了关于问题教学在室内设计原理教学当中的应用以及所得到的效果评价。本文首先分别阐述了关于问题教学方法的基本定义与自身所带有的特点特征,室内设计原理教学的定义以及涵盖的方面和这门课程本身具有的特点,然后进一步的认识应该如何将问题教学应用到室内设计原理的教学中,最后再依据效果得出相应的评价。 室内设计原理论文:浅谈室内设计原理 【摘 要】本文讲述了室内设计的基本原理、概念,设计依据和方法阐明了室内设计的历史与特点,论证了室内设计对环境的要求有着更深层次含义 【关键词】室内设计;原理;依据 一、室内设计基本原理 (1)室内设计的概念。室内设计——是为满足人类的生活、工作的物质要求和精神要求,根据空间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的相应的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及美学原理,同时还应反映历史文脉、环境风格和气氛等文化内涵,营造出功能合理、舒适美观、符合人类生理、心理要求的室内空间环境。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组成部分,是对建筑设计的深化和再创造,受建筑设计的制约较大,既具有很高的艺术性,还应考虑材料、设备、技术、造价等多种因素,综合性极强。室内设计原则包括两个要求和一个手段,即功能和使用要求、精神和审美要求,以及必要的物质技术手段来达到前述两方面的要求。功能、形式和技术三者的关系是辩证的统一关系,美国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路易斯·沙利文,他提出著名的口号“形式追随功能”,即建筑设计最重要的是好的功能,然后再加上合适的形式。 (2)室内设计的含义。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这一空间环境既具有使用价值,满足相应的功能要求,同时也反映了历史文脉、建筑风格、环境气氛等精神因素。 (3)室内设计历史与特点。内设计的历史发展过程,我们大体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来加以研究。 第一阶段:早期,人类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和其所拥有的物质财富极为有限。室内设计的成就大多体现在那些无视活人、仅供奉虚无偶像、甚至死人的纪念性空间里。 第二阶段:封建社会时期,享乐的主张在室内设计活动中开始得到重视。在帝王统治下的国,宫殿、园林、别墅雕梁画栋、华丽异常。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教堂、公苑、别墅搞得外貌观,内部空间奢华。那个时期的室内空间设计往往追求面面到。尽量雕琢。为了过耀财富的占有,昂贵的材料、无价的珍宝、名贵的艺术品都被带进了室内空间。这类室内设计工艺作品精致、巧妙,大大地丰富了室内设计的内容,给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艺术遗产。 第三阶段:震撼世界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开拓了现代室内设计事业发展的新天地。钢、玻璃及混凝土、批量生产的纺织品和其他工业产品,以及后来出现的大批量生产的人工合成材料,给设计师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可能性。新材料及其相应的构造技术极大地丰富了室内设计的学科内容。 二、室内设计的基本观点 现代室内设计,从创造出满足现代功能、符合时代精神的要求出发,强调需要确立下述的一些基本观点: (1)以满足人和人际活动的需要为核心。以人为本,这正是室内设计社会功能的基础。室内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创造室内空间环境为人使用,设计者始终需要把人对室内环境的要求,包括物质使用和精神两方面,放在设计的首位。由于设计的过程中矛盾错综复杂,问题千头万绪,设计者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以人为本,为人服务这一平凡的真理,在设计时往往会有意无意地因从多项局部因素考虑而被忽视。 (2)现代室内设计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等要求,需要综合地处理人与环境、人际交往等多项关系,需要在为人服务的前提下,综合解决使用功能、经济效益、舒适美观、环境氛围等种种要求。设计及实施的过程中还会涉及材料、设备、定额法规以及与施工管理的协调等诸多问题。可以认为现代室内设计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系统工程,但是现代室内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只能是为人和人际活动服务。 (3)从以人为本这一功能的基础出发,需要设计者细致入微、设身处地地为人们创造美好的室内环境。因此,现代室内设计特别重视人体工程、环境心理学、审美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用以科学地、深入地了解人们的生理特点、行为心理和视觉感受等方面对室内环境的设计要求。 三、加强环境整体观 (1)现代室内设计的立意、构思,室内风格和环境氛围的创造,需要着眼于对环境整面的考虑。现代室内设计,从整体观念上来理解,应该看成是环境设计系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室内设计的和室外环境,可以说是一对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矛盾,正是为了更深入地做好室内设计,就愈加需要对环境整体有足够的了解和分析,着手于室内,但着眼于外部环境。当前室内设计的弊病之一相互类同,很少有创新和个性,对环境整体缺乏必要的了解和研究,从而使设计的依据汉于一般,设计构思局限封闭。看来,忽视环境与室内设计关系的分析,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四、现代室内设计对环境的要求有着更深层次含义 (1)室内环境是指包括室内空间环境、视觉环境、空气质量环境、声光热等物理环境、心理环境等许多方面,在室内设计时固然需要重视视觉环境的设计,但是不应局限于视觉环境,对室内声、光、热等物理环境,空气质量环境以及心理环境等因素也应极为重视,因为人们对室内环境是否舒适的感受,总是综合的。一个闷热、噪声背景很高的室内,即使看上去很漂亮,待在其间也很难给人愉悦的感受。一些涉外宾馆中投拆意见比较集中的,往往是晚间电梯、锅炉房的低频噪声和盥洗室中洁具管道的噪声,影响休息。不少宾馆的大堂,单纯从视觉感受出发,过量地选用光亮硬质的装饰材料,从地面到墙面,从楼梯、走马廊的栏板到服务台的台面、柜面,使大堂内的混响时间过长,说话时清晰度很差,当然造价也很高。 (2)把室内设计看成自然环境-城乡环境-社区街坊、建筑室外环境-室内环境,这一环境系列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链中一环”,它们相互之间有许多前因后果,或相互制约和提示的因素存在。 总之,从宏观整体看,正如前述,建筑物和室内环境,总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当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特征,铭刻着时代的印记,但是现代室内设计更需要强调自觉地在设计中体现时代精神,主动地考虑满足当代社会生活活动和行为模式的需要,分析具有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积极采用当代物质技术手段。 室内设计原理论文:室内设计原理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室内设计方兴未艾,室内设计已经越来越与人民的生活,工作密切相关,日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设计是连接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桥梁,人类寄希望于通过设计来改造世界,改善环境,提高人类生存的生活质量。 现代社会中,色彩设计正在越来越多的领域里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从城市建筑到日常生活,色彩的参与无处不在,色彩是影响感官的第一要素,人们观察物体时,视觉神经对色彩反应最快,同时还伴随着其他感觉器官及大脑的活动,从而产生综合性的知觉和意识。色彩悄无声息地左右着人们的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因此,正确地进行色彩设计在很多领域都是非常重要的。 当人们使用色彩时,不仅要依据客观的科学知识,而且要结合印象、记忆、联想、象征、经验和传统习惯等以达到最佳的色彩效应。而这些客观知识以外的主观感受就是色彩的感性倾向,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色彩影响生理功能 不同的色彩能引起人的不同生理反应。匈牙利科学家曾经做过实验,他们把蒙住双眼的受试者分别引进红色、黄色和蓝色的房间,结果受试者在房间内睁开双眼后,脉博跳动的速率分别呈现“偏快、正常、偏慢”的状态。大家知道,色彩体系大致可分为冷暖两个色系,波长长的红光和橙色光、黄色光给人以温暖感;相反,波长短的紫色光、蓝色光、绿色光给人以寒冷的感觉。冷色与暖色除了给人在温度上的不同感觉外,还会带给人们一些其他感受,例如,重量感、湿度感、进退感等。色彩使人产生的生理反应并非来自物理上的真实情况,而是与人们的视觉与心理联想有关。 二、色彩影响心理功能 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精神》中阐述:“一般说来,色彩直接地影响着精神。色彩好比琴键,眼睛好比音槌,心灵仿佛是绷满弦的钢琴,艺术家就是弹琴的手,它有目的地弹奏各个琴键来使人的精神产生各种波澜和反响。”人们生活在一个色彩的世界中,积累着许多色彩方面的视觉经验,当知觉经验与外来色彩刺激产生呼应时,就会引发人心理上的某种情绪,这就是色彩的感性倾向。不同的色彩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和联想,比如,红色给人以热情、危险、活力、喜庆、愤怒等感觉;蓝色则让人感觉平静、悠久、理智、清新。 三、色彩的情感表现功能 既然色彩能够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那么不同的色彩必然有着不同的情感表现,应用时一定要根据情况来认真考虑、谨慎选择。比如,红色是中国的传统色彩,它具有吉祥幸福、热烈欢乐的寓意,因此,婚庆典礼、节日盛宴等喜庆场所的室内设计色彩以红色为主色调,忌用黑色、青色等肃穆的色彩。新娘的结婚礼服的颜色中西方都喜用白色,因为白色象征纯洁,而大红色的传统礼服在中国的婚礼上也是常见的服饰;而丧葬场所的室内设计色彩正好相反,红色等暖色系的明亮色调绝对不会出现,否则就是大不敬。色彩的情感表现功能具体表现如下: 1.不同人群对色彩的不同情感需求 在进行室内空间的色彩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到目标人群的年龄、职业、教育背景、喜好等具体情况,念故去的人而佩戴黑色的袖标,灵堂一般也是以白花黑纱布置的。另外,不同的宗教,其颜色的象征意义也不同,以黄色为例,在佛教中,黄色有谦卑、超脱俗世之意;而在基督教中,黄色曾是犹大衣服的颜色,因此有着卑劣及背叛的象征寓意。在室内设计时,应尊重空间使用者的民族风俗和宗教信仰,在色彩运用方面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 2.不同的地域与环境对色彩的不同情感需求 不同的地区,因受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客观因素影响,人们所普遍认可接受的色彩也有所不同。比如,热带地区的人们比较喜欢强烈多变的色彩,寒带地区的人们偏爱柔和沉着的色彩。在农村,人们对纯粹的、能够产生鲜明对比的色彩情有独钟,而在城市,人们则更欣赏协调雅致的色彩。就居室而言,因其坐落的方向不同,室内色调的选择也应该有所差异。一般地说,如果居室门窗南向,充足的阳光使室内色调易呈暖色,这样的居室色彩就应该以偏冷的色调来平衡温度的感觉;反之,门窗北向者的房间,居室色彩应以偏暖色的色彩来增加室内的温度色彩可以改变人们对已知空间的视觉认识,也可以在空间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室内空间设计时,我们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1)遵循和谐统一的原则 室内色彩设计切忌“姹紫嫣红”“群芳争艳”,色彩未经统一规划而各行其是,势必会导致室内色彩的紊乱。在进行室内设计时,首先,应确定室内色彩的主色调,然后确定使用同一色系、对比色系还是互补色系的色调。只有在主色调确定后,才能根据色系的不同来确定相应的辅助色调。主色调一般不宜采用大面积的鲜艳的颜色,辅助色调则可根据实际情况大胆选用小面积的较高明度或纯度的色彩,便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其次,室内色彩的均衡感也很重要,色彩的明暗和面积最能影响整体色彩的均衡感,一般来说,明度高的色彩在上、明度低的色彩在下容易获得色彩均衡。比如,天花板要比地板颜色浅,否则容易产生压迫感。另外,在设计时可以考虑背景色比主体色轻浅;彩度高、暖色的面积应小于彩度低、冷色的面积等。总之,整体空间的色彩应该是上轻下重、淡妆浓饰,统一中有对比,和谐中有律动,稳重中又不乏变化。 (2)用色彩界定空间 以色彩来划分室内不同的功能区域既省时省力、经济快捷又效果明显。但是有一点应该注意,那就是各区域的色调一定要和室内整体的空间色彩,也就是主色调相协调。另外,应发挥不同色彩的情感倾向,辅助室内功能更好地实施。比如,在餐饮区域的用色中,黑色或纯度太低的颜色都是不恰当的选择,因为大面积的黑色会使人感到沉重和压抑,而过于混浊的色彩会给人以不洁净的感觉。故餐室的色彩应以暖色为主,黄色系中的橘黄、乳黄最能增加食欲,其次是柠檬黄;而学习和办公的区域要求人们头脑冷静、注意力集中,因此,不应采用明度和纯度较高的过于跳跃的色彩,而应以明度和纯度较低的柔和舒缓的色彩为主,比如选用灰色系、蓝色系、绿色系等纯度较低的或者偏冷调的色彩;卧室是家庭住宅中私密性要求最高的场所,其色调选择以私密和安静为前提,艳丽明亮的色彩使人觉得兴奋,不利于休息,因此,纯度和明度相对较低的淡雅平稳的色彩是卧室色彩的最佳选择;卫生间最重要的要求是清洁卫生,故装饰它的色调以白色、浅绿色、浅蓝色等冷色为宜,使之有清洁干净的感觉。 室内设计原理论文:商铺室内设计的基本原理与要素分析 摘要:随着人们对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设计开始蔓延到人们生活的每个领域,包括:居家、工作单位、各商业的场所等。在这些不同的场所给予不同的造型和陈列,以及各种装饰都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精神向往。以往注重的是针对居家而言,而如今已经扩展到对商铺室内的设计。本文通过简单对室内设计进行介绍,重点分析了商铺室内设计的基本原理与要素。 关键字:商铺;室内设计;基本原理;基本要素 室内设计就是根据周围的环境、各种条件和室内需求等所进行的创作,创作出来的环境既要满足人们的心理,还要满足人们在生理上的需求。对于商铺内的室内设计来说,只有根据客户的心理和所提供的商品,以及装修,才能吸引更多的客户前来消费。因此,怎样将自己的商铺设计好,并得到很好的展示效果的话,不仅要按照商品自身的特点、优势、风格进行设计,还要借鉴其它商铺设计的优势综合进行设计,这样才能够将自身的整个商品提升。 一、室内设计 室内设计的目标是为了满足人们在物质和在精神上的要求,是根据使用的性质与所处环境而对应的。不同的设计所反应出来的文化、风格、环境等都是各不相同。由于室内设计不仅包括外在的装饰,还包括对其使用的功能性。因此,对于室内设计既要有艺术性和技术性,还要有使用性等要求。 商业心理学将顾客分为三类。有目的的购物者。他们进店之前已有购买目标,因此目光集中,脚步明确,有选择的购物者他们对商品有一定注意范围,但也留意其它商品。他们脚步缓慢,但目光较集中。无目的的参观者他们去商店无一定目标,脚步缓慢,目光不集中,行动无规律。一个成功的室内设计不单纯是指对室内的装饰,还是建筑设计的扩展。从不同的方向来分析,室内设计就是空间的重新构建,一般来说被认同的方式有装饰和装修,以及装潢和设计等,从人们的视觉中获得享受和满足。不同的商店接待的三种顾客的比例不尽相同。指名购买的行业,比如,药店接待的顾客有许多是有目的购物者,室内布局应以功能为先。顾客在一定范围内选择购买的行业比如文具店、食品店等。设计应注重条理和秩序。比较选择购买的行业,比如时装店、珠宝店、玩具店。设计中应使空间环境富于吸引力。通过跟踪调查法绘出不同类型商店内的顾客行动轨迹,可为室内设计提供依据。 二、商铺室内设计的基本原理 首先,满足人在商铺活动的需要。商铺室内设计的综合性质非常强,是根据商铺的使用性和客户的舒适,以及环境带来氛围的前提条件下来决定的。因此,需要设计者能够站在客户和商铺的立场细致入微的进行创造。在了解商品类型,以及客户视觉和心理的感受后,按照不同的需求,给予恰当的室内设计。例如:服装商铺室内设计,利用小件的商品、独特商品,以及活跃的气氛等来吸引客户的注意,对贵重的商品控制陈列的数量,展现服装的个性,以追求高雅来营造服装商铺中的氛围。色彩、照明等配合也是种氛围的营造。如图所示: 其次,对商铺内的环境进行加强,综合科学与艺术的设计。从整个商铺的环境着手,将室内的空气、视觉、空间、光,以及热等环境进行改善。商铺就算装修得很漂亮,但是在环境上不能给人舒适的感觉,也是很难被取悦的。在综合了科学与艺术的设计不管是风格的体现,还是环境的体现,都是设计者在设计方式上所重视的。在认真的对商铺整体环境进行分析后,绘制出更加真实和细致的商铺室内形象,并对不足的地方进行改进。例如:食品店铺内的设计,如图所示: 最后,按照商铺使用和发展的需求进行设计。不同的商品设计不同的花式体裁与之对应,相同的商品类别归为一类进行展示,设计不同的小格将不同使用的商品根据整体商铺的环境要求进行陈列。在商品变动时,可以与商铺整体的设计所对应,并又会体现出不一样的吸引效果。由于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很多商品室内设计的配件也在更换,因此,随着时间的变换,商店室内设计的更新也在三到五年之间,以满足商铺日后发展的需要。 三、商铺室内设计的基本要素 商铺室内设计影响着商铺中商品的销售,由于商铺室内设计是商品的代言,因此,客户在选购商品的时候,商铺的设计就直接告诉客户商品的好坏。所以,店铺室内设计的基本要素有以下二点: 其一,店铺内商品的设计。店铺内的商品设计是根据商品类型的大小和商品的形,以及商品颜色、质感和商品的群、个体来实现的。由于相同的商品在大小和形上变化不一样。例如:家具店,既有大的衣柜类又有小的椅凳类等,在设计时如果没有注意在秩序或形上的协调就会显得散乱不易营造气氛,所以要利用商品类型和形的变化添加更多的装饰性。在色彩上,商铺室内设计的色彩要与所陈列的商品色彩陪衬,利用商品的独特个性决定室内的风格,以吸引客户。 其二,客户心理与商铺的装修。客户的消费是有目的或无目的,以及有选择性的选购商品,所以商铺在接待时,也是不一样的。商铺室内设计在色彩和光等映照下突出商品个性,并利用各样的陈列或广告样板刺激、呼唤、诱发客户的欲望等。例如:珠宝店,它在商铺设计上就显得非常具有吸引力,不管是在环境、整个装饰上,还是在商品个性,以及客户购物的舒适度上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如图所示 为商铺确定一个商品的主题,然后根据主题设计出独特的意境,以及商铺标志,并在整个店铺到商品上出现这个标志,加深客户的印象。在一定的时间对商铺的陈列进行调整,是客户在视觉上有新的更换。例如:书铺的设计。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对书进行调换。如图所示: 总而言之,室内设计使通过满足人们的心理和生理需求而实现的。日益加快的生活,使人们对各种室内设计要求增高,不管是在风格还是氛围上都有所变化。尤其是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对商铺室内设计的要求也随之增高。在突出商铺中商品特色的条件下,根据商铺室内设计的基本原理与要素,在不对商品造成干扰下进行商铺室内的设计。只有结合了各种商铺因素和条件后,商铺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室内设计原理论文:木质材料特性在室内设计中的设计原理 摘 要:现代人生活忙碌而紧张,温馨的室内环境能给人们带来放松愉悦的氛围。木质材料的选择是室内设计中打造轻松舒适的高品质生活的重要部分。木质材料家具的设计是富有理性与感性的创造,它依据木质材料的特性,需要借助于适宜的材料来表达设计师的情感。 关键词:木质材料 特性 要素 1木质材料家具在营造室内环境中的作用 在室内设计中木质家具的使用,将营造室内环境的设计转向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在内的更丰富的真实感受,从而被人们追捧为现代室内设计理念的时尚。 木质家具由木材与木质材料及其他制品等构成。木质家具与其他家具营造室内环境的特性以及它们与居住者感觉之间的感觉,传达了一种微妙的信息。如何有效利用木材及木质材料为人类营建舒适、环保、健康、宜人的居住环境是室内设计中设计师选择木质材料家具的最终目的。 1.1室内设计中木质材料的视觉设计要素 木质材料的视觉特性是自然光与人造光的反射与吸收、颜色、花纹等对人的心理效应。 1.1.1木质材料的颜色 木质材料的颜色主要由实木其内含物成分和人造复合木材的表面所决定,以橙色为中心,且有一定的分布范围。木材中的木素可以吸收紫外线,减轻它对人体皮肤和眼睛的危害。木材又能反射红外线,这与木材给人带来的暖和感有直接联系。木材对光线还具有漫反射的功能,从而减轻直射光线的剌激,使光线变得柔和。 因此,室内设计依据木制材料的视觉剌激最小,能为人类提供良好的视觉环境。木质材料桌面、地面、墙面、壁面给人温馨的感觉。 1.1.2木质材料的光泽 木质材料的光泽是指光在物体表面正反射的程度。木材光泽的强弱与树种、木材构造特征、光线射到板面上的角度等因素有关。光泽比较强的树种如山枣、栎木、椴木、桦木、香椿等.木材的光泽与木材的反射特性有直接联系,当照射光的角度变化和照射光的强弱变化或者照射光色彩发生变化的时候,木质材料呈现的出不同的光泽。 1.1.3木质材料表面花纹 木质材料中实木木材的生长轮的图案,给人以流畅、稳重、整洁、轻松、雅致的印象。漂亮的花纹如栎木、鸡翅木。受地理条件、生态环境因素等的影响,木材图案在木材的不同部位给人以自然、运动、生命的感觉。 木质材料的花纹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图案与韵律的相通给设计师以启示。用一种感官的适宜刺激而引起的另一感官的联想或反应时也给人室内空间之间的情感共鸣。 1.2室内设计中木质材料的触觉特性的设计要素 1.2.1木质材料触觉特性 木材的触觉特性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软硬感,与木质材料自身的抗压弹性有关,木材属于中等或略硬的材料。(2)干湿感,如木材、纤维,光滑、暖和的材料有干燥感;如玻璃、金属等给人冷、粗感觉的有种潮湿感。(3)冷暖感,由材料对皮肤与材料界面间的温度变化以及对人的刺激来决定。木材及木质人造板有暖和感的材料。(4)粗滑感,木质材料粗糙度的因素有木材的表组织构造、树种等。 1.2.2 木质材料的保温功能 过热与过冷的环境温度会使人情绪不安。人体感觉的舒适温度大约为22度,设计师利用木质材料的不良导体的特性作为地面、墙体的装饰材料,能明显减轻室外气温的影响。木质材料的室内空间冬暖夏凉,夏季木质墙壁的室内气温比绝热壁室温低2.4度 ,在冬季则高度。 1.2.3木质材料的调湿功能 在室内设计中,木质材料具有较好的调湿效果,要合理地使用各种木质材料。调湿性是这种生物材料所具备的独特性能之一,它是靠木质材料自身的吸湿及解吸作用,直接缓和室内空间的湿度变化。 1.3室内设计中木质材料的听觉特性与室内设计要素 在大多楼房建筑的室内环境中,要求隔声吸音功能如墙壁、天棚的隔声性能要好。室内设计多使用木质材料,因为其具有较好的吸音性能。 1.3.1 木质材料的隔声吸音功能 面层材料通常采用密度较大的木质人造板,内有空气层或填充玻璃棉、泡沫塑料等多孔材料以提高隔声性能。如复合地板,可采用弹性材料作面层;或木质地板下构筑龙骨,形成浮筑地板,以及楼板下设吊顶,形成空气层等,以减轻因撞击引起的噪声。 室内空间的听觉设计是一种综合效果,来自家具用材的吸音性能,大部分似乎来自由于美妙的线条造型与材质的纹理、富有韵律的造型以及色彩等所给人带来的联想。 在室内利用木质隔墙、木质门、窗、天花板、地板及木制家具,给人以安静感,能提高交谈效果,对人类健康是有益的。 1.4室内设计中木质材料的嗅觉特性的设计要素 木质材料中木材及木制品释放出的内含物对人具有一定的保健特性,即挥发物与抽提物具有杀菌功效且散发出的香气有益于人们休憩、娱乐和呼吸系统的健康。 木质材料的家具芬芳的气味能舒解人的紧张情绪、消除疲惫,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质。例如由松木有消炎、镇静、止咳等作用,且给人以雄壮感;杉木会剌激大脑使之更为活跃;花柏所建造的房屋中没有蚊子出现等。 2室内设计中木质材料营造环境与人的综合效应 经济的活跃发展,材料的不断更新,制作工艺的翻新,使得人们的追新,追奇思维的要求,钢筋水泥建筑取代了木造住宅,人的寿命降低,女性多种癌症的高发,妇女妊娠时的精神不安,新生儿出生率降低。 设计师在设计婴儿房间、儿童房间、产房、老人房等室内环境时启示适当的增加木质材料特别是实木材质能够缓解人们的精神压力,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并有益健康使得身心放松。 掌握和使用木质材料特性在室内设计中的设计原理以及生态设计、人性化设计提供丰富的理论基础。 室内设计原理论文:浅析批评原理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摘 要:室内设计批评,是指人们对室内设计或室内设计作品的质量、意义和价值的科学评价。室内设计批评理论,即室内设计批评学,则是对室内设计批评的批评。室内设计批评涉及一切室内设计现象和设计问题,并对它们进行科学的判断与评价。室内设计批评学、室内设计理论和室内设计史构成室内设计三位一体完整的学科体系。 关键词:室内设计;批评;原理 1室内设计批评的释义 1.1批评的涵义 批评,也称评论、评价、评判。汉语中,批评可以做名词解,也可以做动词用。从根本上讲,它是一种评价行为,也是这种创造性的价值判断活动之后的成果。 在我国古代文论中,最早有人把对文章的注释、品评、褒贬叫做“评论”,后来又有“眉批总评”的说法。可见,在汉语中“评”即是评论、批评。如《后汉书・许韵传》中有:“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批”也有点评、评判的意思。如明代杨慎《丹铅总录・诗话类》说:“世以刘须溪为能赏音,为其于选诗,李、杜诸家皆有批点也”。至于“批评”一词,明代已屡见运用,且含义已接近于现代。 1.2设计批评的涵义 设计,即英文中的Design,第十五版《大不列颠百科全书》(1974年)对Design的解释中最重要的部分如下:“Design是进行某种创造时,计划、方案的展开过程,即头脑中的构思。一般指能用图样、模型表现的实体,但最终完成的实体并非Design,只指计划和方案。”在当今社会,设计已成为结合艺术世界和技术世界的“边缘领域”,即设计已经成为“艺术+技术”的活动。 根据批评的含意,我们可以认为:人们对设计或设计作品所做出的价值判断,即是设计批评。具体来讲,它是指:运用正确的思想方法,客观、科学、艺术和全面地对设计以及设计师的创作思想、设计与设计作品、设计和作品制作过程、使用设计的过程、使用设计的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的鉴定和评价,对设计进行全面而又系统地研究、描述、分析、阐释、比较、评价、论证、判断和批判。其核心是判断设计客体对于人和社会的意义及价值。一般把鉴赏者对设计作品在深层次上的质量和意义的判断,尤其是价值判断称为批评。 1.3室内设计批评的涵义 室内设计批评,就是指人们对室内设计或室内设计作品的形式、功能、质量和意义的科学分析和评价,尤其是对其深层含义上的价值的判断。一般意义上的室内设计批评,主要表现为对室内设计作品的批评,内容包括:室内设计作品和室内设计师的创作思想,室内设计作品形式、功能和意义,室内设计作品的设计过程,室内设计作品的施工过程,室内空间使用者的使用过程和使用后的鉴定与评价等。 2室内设计批评的内容和类型 2.1室内设计批评的对象 室内设计批评学、室内设计理论和室内设计史构成室内设计三位一体的学科体系。室内设计理论研究室内设计的原理、范畴、方法及设计的本质等,而对于具体的室内设计作品、设计师、设计流派和设计运动的研究,则属于以设计理论为指导的室内设计批评和室内设计史的研究领域。这三门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室内设计批评的具体对象为:室内设计理论,室内设计史,室内设计师,室内设计作品,室内设计的使用者和受众,室内设计实践,以及室内设计教育等。 2.2室内设计批评的内容 室内设计批评的内容包括:室内设计的理论建设、室内设计师的创作意图、具体的室内设计作品、室内设计的设计过程、室内设计的施工过程、室内设计的使用过程、室内设计使用社会群体和个体的鉴定与评价、室内设计教育的开展,以及上述各个对象的联系环节等。一般来讲,室内设计批评的实践,可能涉及到对室内设计的功能分析、经济分析、人体工程学分析、美学分析、社会学分析、心理分析等方而的内容。 室内设计批评还应包括对室内设计批评的批评,即室内设计批评学或室内设计批评理论的研究。从哲学层面上讲,涉及室内设计批评的主体论、室内设计批评的符论、室内设计批评的价值论及室内设计批评的方法论等四方面的内容,具体阐述批评的主体、批评的产生、批评的内容、批评的方式、批评的标准、批评的性质、批评的价值等问题。 总得来说,室内设计批评涉及一切室内设计现象和设计问题,并对它们进行科学的分析、判断与评价。 2.3室内设计批评的类型 为了研究的方便,可将室内设计批评分为理论批评、历史批评、应用批评和实践批评四种等类型。其实,这四种类型中,有些并没有严格的划分界限,它们的关系可说是相互重叠、相辅相成的。 理论批评这一室内设计批评的类型,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室内设计的理论的批评;二是对室内设计批评的理论的批评。这两部分内容是相辅相成的。 历史批评注重分析社会演变的内在联系,从社会、文化和历史以及作者的生平事实、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等角度出发,对作品进行研究、叙述并做出批评,指出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价值,再借助于历史来说明历史必然形成的典型条件。历史批评是用现代的观点去引导读者敏锐地意识到作品在当时的时代所具有的价值与意义,当然也阐明作品对当代所具有的意义。 应用批评,是指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进行室内设计和室内设计批评的研究和批评。这种类型包括室内设计应用批评和室内设计批评的应用批评。室内设计的应用批评,是一种室内设计批评的方法和模式,它可以运用多样的批评模式,如心理分析批评、形式主义批评等对室内设计的应用情况进行批评。而室内设计批评的应用批评,则是对室内设计批评的应用分析和价值判断,这属于室内设计批评学的研究范畴。 实践批评,指从实践的角度对室内设计和室内设计批评所作的分析和评价。室内设计实践的批评,包括人们对室内设计的设计过程和施工工程的批评,以及社会群体和个体对室内设计使用后的评价。它涉及到室内设计设计、施工管理者的批评和设计师们的自我批评,更多的是业主和室内设计使用者们的评价。而对室内设计批评实践的批评,则是人们对室内设计批评价值的考量。 室内设计原理论文:“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社会不断的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室内设计专业需要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综合性高素质设计人才。而如今室内设计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实验实训设备缺乏,导致了实践教学的缺乏,影响了学生全面发展。教学过程中,没有实践相辅助的理论教学显得空洞抽象并且缺乏感染力,导致学生会出现对理论知识理解模糊的现象,另一方面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令学生迷失发展方向。本文分析了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进行探讨。 关键词:室内设计;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室内设计是一门新兴的专业学科,从上世纪八十年展至今。我国室内设计教育作为培养室内设计人才的主要力量,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与之相应的是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对人居环境、生活质量的要求以及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从而产生的矛盾愈加突出。如何创造出功能更合理、更舒适优美的室内环境,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这是我们今后作为室内设计发展所需要努力的方向。因此,室内设计教育作为室内设计行业发展的促进力量,探索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 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观念缺乏创新 室内设计是设计人类居住、生活、学习的室内空间环境,用以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以人为本”就是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应以人作为出发点,尊重和满足人的需求。1981年国际建筑师联合会第十四届世界会议通过的《华沙宣言》就明确指出:“每个人都有生理的、智能的、社会的和经济的各种需求。这些需求作为每个人的权利,都是同等重要的,而且必须同时追求。”设计的目的是为人服务,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决定了设计的最终方向。而现阶段的高职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其教育思想教学理念不能与时俱进,课程内容偏理论化,实战性不强,在分析室内空间的使用者时通常考虑的是大众群体,而忽视将使用群体进行细分化、忽略“特殊群体”和性别差异而引起的不同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使得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只是将些理论知识一带而过却未能做到有针对的学习。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面对设计任务时,通常忽略了客户的需求,一味的以自我为中心,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设计,只满足了自身的要求而缺乏针对性的设计体现,导致毕业后不能很好的调研客户的需求、分析客户的需求来进行相应设计。强调人作为设计的主体,重视设计的对象人群是室内设计教学应该关注的问题之一。 2、忽视学生主动性培养 长期以来,在课堂教学中通常采用粗线条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作为教学对象的重要性。多采用灌输式、家长式的教学,缺乏让学生进行启发性研讨,忽视学生个性和主动性,没有很好地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去。忽视了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从而使学生失去了对设计的直觉和兴趣。学生学习中缺乏兴趣造成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降低,使得学习效果很不理想。 3、忽视社会需求和缺乏实践的教学 室内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然而现有教学缺乏实践性与理论性的有效联系,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状态,教学一味的遵循传统,未考虑到社会需求,使得教学过程与现实情况脱节。社会所需的是一名能够独立思考具有解决问题能力的设计师,而我们的教学模式一直以来都是重视设计结果,却忽视了设计构思过程、忽视了学生对“美学”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在对设计理念的培养。造成学生一味的追求形式感,以借鉴的名义东拼西凑而来的设计方案,毫无任何个人设计创意和设计理念。以至于有的学生还热衷于电脑设计的效果表现技巧,成为了缺乏思想的“绘图员”。 学生“天马行空”的设计,却因为缺乏实践的锻炼,不了解实际操作。例如施工工艺的了解,造成了很多设计只能是纸上谈兵无法付诸实施,这就使得实际中与职业岗位所需求的能力相差悬殊。如何将施工以及实际操作搬到课堂,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室内设计师,这也是我们需要进行改革的方向。 二、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技术、艺术、经济等多种学科都基于环境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是研究现在社会中的人、产品、环境等之间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物质精神层面的提升,人们对所居住和生活的环境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环境艺术设计带动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其室内设计在此的竞争力越来越有影响力。部分高校也加大了对环境艺术设计的教育和培养。虽然专业教育不断的发展,但是制约了教学和专业的研究目的,因此,必须对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框架重新的进行改革和构建,以此来满足社会经济设计人才的需求。 室内设计原理是一门主干课程,也是学生从事设计生涯的起始课程。虽然在学习室内设计有一些专业的基础知识为铺垫,对于室内设计还是不知从何入手,室内设计课程主要是对室内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讲述,习作内容分为生活和公共空间两大模块,让学生综合掌握室内环境的基本要素,从而培养学生自主的创新性思维,传统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对基本的系统理论进行讲解,然后举例说明再做一些虚拟课题,虽然一些教学问题得到解决,但是没有很好的激发学生对此课程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必须对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框架综体进行改革和构建,首先要对外引进项目教学,创建创新实习基地,以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站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前端看问题,开拓视野,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使学生最大程度的发挥其潜能,在实际操作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及创造力。 三、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 随着社会发展的进程,对专业室内设计人才的要求将更加细化,对各高校培养专业人才提出更高要求,促使对室内设计课程进行针对性教学研究。 1、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 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强调人作为设计的主体,重视设计的对象人群。一个设计的好坏最终评价取决消费者的满意度。只能做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才能真正做到让消费者满意。由于室内设计包含的内容多,涉及的人群非常广,这就需要在室内设计课程中,以专题的形式讲解具有代表性的人群生理和心理特征,按年龄、性别和爱好划分等。如儿童、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更应该考虑人机工程学和无障碍设计,给予设计关怀。通过细分消费人群的教学,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消费群体的需求,强调将创意、美感与客户需求三者相结合,并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度去设计创作。 室内设计原理论文:浅析室内设计发展空间与原理 摘 要:本文对光影和色彩基本概念进行了简单阐述,分析了光影和色彩与室内设计的关系,以及其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从室内环境装饰的层面上说明光影和色彩结合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以丰富和探索光影和色彩的结合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设计手法的不同作用。 关键词:环境设计;直观性;基本观点;设计原则 一、室内设计的含义 对于室内设计除了有使用安排和冷暖光照等物质的功能方面的要求,还有和建筑物的类型、性格相适应的室内环境氛围和风格文脉的精神功能方面的要求。人们长时间的生活在活动于室内,然而现代室内设计也称室内环境设计,环境设计系中的人们关系最为密切。在室内的空间组织和平面布局方面,总的来说,也还和当时的哲学思想和美学观点和社会经济和民俗民风等密切有关联。时代的变化,社会发展的历代的室内设计,总是拥有着时代的标记。这是由室内设计从设计构思、装饰材料到内部设施、施工工艺社会当时的物质生产水平、社会文化和精神生活状况联系在一起。室内设计水平的高低、质量的优劣又都与设计者的专业素质和文化艺术素养等联系在一起。室内设计中,从整体看设计对象的依据因素是:所在场所――这一建筑物和室内空间的周围环境状况;经济投入――相应工程项目的总投资和单方造价标准的控制,使用性质――为什么样的功能设计建筑物和室内空间。 设计构思的时候,需要的运用物质技术和手段,这是因为室内设计的艺术性,除了有与绘画、雕塑等艺术之间共同的美学原则,即各种各样装饰材料和设施设备,这是容易理解的;还需要遵循建筑美学原理。 二、室内设计的发展 我国传统的各类民居的北京的四合院、四川的山地住宅、云南的“一颗印”和山西民宅大院和福建客家土楼和泰族干阑式住宅和上海的里弄建筑等,在这些地域文化的建筑形体与空间室内组织,在建筑装饰的设计和装修工艺制作方面,都有借鉴成果。现代室内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尽管还只是近数十年的事,但是人们有意识地对自己生活、生产活动的室内进行安排布置,甚至美化装饰,赋予室内环境以所祈使的气氛,却早巳从人类文明伊始的时期就存在了。国外,公元前古埃及的是贵族宅邸的遗址中,抹灰墙上绘画有彩色竖直条纹,地上铺有草编织物体,还有各类家具和生活用品.古埃及卡纳克的阿蒙神庙。柱的装饰纹样均很精美,神庙大柱厅内硕大的石柱群和极为压抑的厅内空间,正是符合古埃及神庙所需的森严神秘的室内氛围,是神庙的精神功能所需要的设计。 三、室内设计的基本观点 室内设计需要注重的是研究人民的行为心理与视觉感受方面的要求。设计观念出发,仍需二者结合。总之要达到―― 生理要求与心理要求的平衡和综合。时代感和历史文脉并重历史文脉:并不能简单地从形式和符号来解释的,而是广义地涉及规划思想、平面布局、空间组织特征,设计中的哲学思想。不一样的空间给于人民的不一样的感觉。加强了队整体环境的感官。室内设计的立意、构思、风格和环境氛围的创造,需要于环境的整体和文化特征,跟建筑功能的特点的很多方面考虑全面。科学性与艺术性合体,现代设计的基本点,这是在室内设计中重视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相互之间的结合。科学性,包括新型材料与结构构成与施工工艺,很好的声、光、热环境的设施设备,跟设计手段的变化。在重物质技术手段,重视建筑美学原理,重视创造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室内空间形象,具有视觉愉悦和文化内涵的室内环境。科学性与艺术性;遇到不同的类型和功能特点的室内环境可能有所侧重,但从宏观整体的。 四、室内设计原则 (一)室内设计是要满足于使用的功能,考虑人们的活动规律跟处理好空间关系,空间的尺寸,空间的比例;合理的配置陈设和家具,解决室内的通风,采光和照明,还要注意室内设计的色调总体效果。室内设计是创造很好的室内空间环境为目标,把满足人民在室内设计进行生产和生活和工作和休息要求置于第一位,所以在室内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运用功能,使室内环境科学化与合理化和舒适化。 (二)室内设计必须满足于精神的要求 室内设计考虑使用精神功能要求的同时,还应该考虑精神功能的要求(艺术感染、视觉反映心理感受)。室内设计精神是会要影响人民情感,还会影响人民的行动和意志,所以要研究人民认识的特征和规律;研究人民和环境相互作用;研究人情感与意志。设计的人必须要运用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手段去影响人民的情感,使得有升华的设计效果。室内环境如果能突出表现那种构思与意境,那么,它会产生强烈的艺术的感染力,很好地发挥精神功能方面作用。 (三)室内设计要满足于现代技术的要求 现代的室内装饰设计,它于现代科学技术之中,要想室内设计更好地满足精神功能要求,就必须最大限度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最新的成果。建筑的空间创新于结构造型创新有着很大的联系,第二应取得协调统一,充分的考虑到结构造型中的美的形象,把艺术于技术融合在了一起。这就是要求室内设计的人必须具备的结构类型知识,熟悉和掌握结构体系性能、特点。 (四)室内装饰设计必须要符合地区特点和民族风格的要求 由于人们所在的地区、地理气候条件的不一样,每个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都不一样,在建筑风格上确实有着很大差异。设计中要有各自不同风格和特点。要体现民族和地区特点以唤起人们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我们国家是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地区特点、民族性格、风俗习惯和文化素养的因素都不一样,使得室内设计也有不一样。 室内设计原理论文:案例教学在《室内设计原理》课程中的运用 摘 要: 案例教学的着眼点不是获得固定不变的原理,而是培养教师面对新情景处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本文作者就案例教学在《室内设计原理》课程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案例教学 《室内设计原理》课程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案例,是人们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所经历的典型性事例的描述,是众多经历中的片段截取。最初运用“案例”一词,是医学界对众多病例的统称,对患者的病情诊断、采取的救治措施进行记录,以便作为参照指导以后的医学活动。案例译自英语“case”一词,原意为状态、情形、事例等,用在法学上译成“判例”;用在商业或企业管理教学中译成“个案”、“实例”,用在教学上译为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由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最早开创的,原本是一种讨论问题的方式。现代的案例教学法起源于美国哈佛商学院,后被广泛运用于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是一种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形式。[1] 一、何谓案例教学 1.传统教学与案例教学 传统教学认为,只有教师获得了专业上的新知识,才能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进而增强教学效果。老师拿着教科书规定的知识,用课堂讲授的方法灌输给学生。学生学习起来没有任何积极性,全凭老师发挥主动性指导学生被动地学习,学习系统知识效率高,但能力培养效果较差。案例教学认为,知识不是从教材中得来的,教授过程中情境的设定是可以随知识不断变动的。教师需要的不是照本宣科,接受别人的新思想、新知识,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境生成自己对知识的新思想、新见解。案例教学的着眼点不是获得固定不变的原理,而是培养教师面对新情景处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两种教学之间的关系类似于成语“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的关系。 2.什么是案例教学 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他们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的一种特定教学方法。[2]郭沫若曾说:“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学有所用”是广大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目标。对于用直观的图像呈现为核心表达的设计类课程,图解思考和分析的能力本身是环境艺术设计学生基本功底的直观表现,案例教学在设计类课程中运用的意义也是更加明确的。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摸索如何在设计课程的不同教学环节中运用案例教学,并进一步研究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选择适宜的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是很有意义的。 二、案例教学法在《室内设计原理》课程中的实施 1.课程分析 《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入门基础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室内设计的基础概念、风格流派、设计方法、发展趋势有一定的掌握,使学生建立较为系统的设计框架,为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平台。短短一个月的课程学习,无法教授所有的技法和专业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否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而不仅仅是具体解决问题的手段。如何使理论化的课程内容更加生动,易懂,帮助学生完成专业的学习就显得更重要[3]。了解到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是专业的入门,思维还停留在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等二维平面上,对三维空间的理解还没有形成足够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应把课程的重点放在室内设计手法的学习上,通过大量图解和案例图片演示,帮助学生完成从二维平面设计到三维空间设计的转换,增强学生对环境艺术设计学习的兴趣。 2.案例课程教学 (1)案例引入 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核心,是进行案例教学的前提。案例质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作为一门基础性较强的设计原理课程,教师在其教学中选择案例一定要注意突出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使案例材料既符合教学目的,又能够真实和全面地反映设计实用性。因此在挑选案例时就必须考虑学生已有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识别能力等条件,案例的代表性,以及案例本身所具有的启发性,并考虑案例的可讨论性。 教师借助于多媒体幻灯片进行案例教学,首先从二维设计入手,帮助学生巩固最基本的设计手法的应用。例如:以“同构”设计手法为例,从日常生活中人们熟悉的图形入手,以一种新的、前所未有的组合方式加以整理,把旧有元素转换成新的组合方式。通过这种同构方式得到的新图形使人既熟悉又陌生,会引发观者极大的好奇心,从而使画面的视觉传达变得更加顺畅和自然。 引入相应的图片案例一:油画《强奸犯》,马格利特《共同的发明》、《闺房里的哲学》,根据图片提出问题,毫无联系的画面形象共同组成独特画面语言,让学生思考“同构”手法的特点;接下来引入图片案例二:“同构”手法在二维设计中的运用,鞋油系列招贴广告,擦了鞋油的皮鞋可以当镜子使用,用同构手法突出商品的特点;让学生在新奇创意的感召下深入去总结“同构”设计手法的表现特点,这种设计手法的运用能获得1+1>2的结果,产生的创意能获得令人震惊的视觉效果。 (2)案例讨论 对于教师来讲,案例教学更多的是“学”的过程,即老师、学生都成为案例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承担了更多“学”的责任。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学生通过一个个实际的案例图片理解了教材的原理定义,更形象化地学习设计课程,案例课堂讨论使学习氛围更有趣,学生之间设计案例的交流也是课堂互动的关键。而设计类教学中的图片分析教学是用直观图片了解案例背景信息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设计方案作出自己的评价、分析。这样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分析能力。同一个案例的解读不同的学生可能因为自身的不同就有很多种的解读,对于这么多的解读,要肯定学生的积极思考,然后耐心地分析每种解读的合理性和不合理行,让学生明白创作者真正的表达意图。 典型的案例讨论是与下列问题的探讨联系在一起的:①“同构”案例中的艺术特点是什么?②哪些设计元素至关重要?③判断这种“同构”设计手法的标准是什么?④什么样的设计元素表现形式是最适宜的?⑤(重点)如何将这种二维常用的设计元素表现形式与三维的环境艺术设计相结合?并举出案例图片加以说明。学生独立地去思考课程的重点,总结出“同构”在设计中的丰富变化,不只是用于二维的平面设计,对表现方法的讨论,还可以延伸到三维的空间设计中,结合学生自己找的图片如:不同主题的餐厅(监狱餐厅,教堂宾馆),功能确定之余可以加入对空间的趣味性定义,让人获得视觉、味觉、触觉上更多的互动体验;以动植物为主题的家具,把常见的动植物外形与室内家具的舒适外观相结合,共同创造新的家居体验,以及美化空间环境又给人耳目一新的体验和观赏效果。 根据设计案例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这样有利于使课堂学习气氛活跃起来,使学生更愿意去主动探究知识,运用知识。 (3)概括总结 这个阶段属于承上启下的阶段,它通过从案例讨论中引申出一定的结论,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提供准备。在这个阶段,可以让学生总结,也可以教师自己总结,讲明案例中的关键点,以及讨论中存在的不足和长处。在总结中,要揭示出案例中包含的理论,强化以前讨论的内容,提示后续案例――“同构”设计手法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并给予成功案例图片展示,如何在三维的空间中运用“同构”设计手法,肯定参与者的结论。 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经典的案例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极大提高学生的能动性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教师和学生真正地互动起来。这有利于培养了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技能。 三、结语 本教改主要是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等进行了一定范围的改革和探讨,目的在于培养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在“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分析能力。我们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探索的案例分析和运用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内学习时数,并且在短期内能够真正深化对室内设计手法的认知、分析,提高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表达能力,进而保证毕业生拥有综合素养和能力,在进入工作岗位时能够尽快地适应社会的多元化需求。 室内设计原理论文:构成原理对室内设计影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室内的设计和装修也有了很多的讲究和要求,室内设计是对整个室内环境和空间的再创造,像人与自然一样,所有的设计和装饰也都是讲究和谐共生的,在固定的空间里设计出线条柔美、人与环境和谐以及视觉美好的空间布局,是所有现代人的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室内设计的发展中呈现出很多的新技术、新手段,设计的内容也越来越多样化,效果也越来越丰富,尽管出现了许多的创新思维,但是也有其自身的规律。构成原理将在整个室内设计中起着构思根据的作用,基本原理包括平面设计、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三个方面,在进行室内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构成在整个设计中的作用,重视视觉效果、环境协调、家具与室内框架的和谐等,利用每一个可以用到的因素,把他将它们重新巧妙组合成一个审美与构造和谐的室内空间环境,提高室内空间环境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 1构成的含义及作用 1.1构成的含义 “构”的书面意思是使某一形体或者器物成型,其内部支撑起骨架,从而形成虚拟的具体框架。即是“成”的含义延伸。构成即构思,为一个目标而作的建设性的预想,运用于室内设计领域时意味着在视觉上形成美的造型,不仅是对事物的重新组合、排列的能力,还需要对内外结构有了解,对其功能和审美上都要达到标准,更多的是动手设计的能力。 1.2构成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在进行室内设计时,根据室内空间的特点,先对室内布局进行构思研讨,制定出初步方案,设计者将对整个空间形成清晰的设计思路,勾画出平面结构图,确立立体空间雏形,最后辅以材质、色彩等装饰设计,最终形成效果实体图,以供设计者筛选;最初,每一个房间都是一个空白的空间,对空间里的每一个细节进行设计后形成初期的平面设计图,通过运用重复、对比、堆成、比例、韵律和线条等设计的常用方法将最基础、最基本的点、线、面描绘到平面图上,由于点、线、面的组成不同,那么由其构成纹样和图案也不同,再加上所摆放的位置不同,出来的室内设计效果也不同,因此,在不同的空间布局里运用不同的点、线、面不同的巧妙组合,也能创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也为室内设计增加了艺术成分。所以,在室内设计中一定要充分认识三个基本元素的基础作用,才能形成具体的构思,从而提高整体设计的视觉效果和功能效果。 2平面构成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2.1平面构成是后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基础 由多重要素所构成的,主要包括强弱渐变、线条重复、形状近似、发散对比等等,整个平面构成是在二次元的空间进行的,是按照一定的形式美的法则来进行分解、组合的,而平面构成的目的是使整个平面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 2.2同样的造型重复出现是平面构成常见的构成方式 重复构成能够产生线条、画面的协调统一的观感,因此,在室内设计中重复构成的应用十分广泛,但是由于重复构成的重复单一性,也容易产生单调乏味的效果,所以,在排列时要注意这些要素之间的方向和空间变化。 2.3在进行平面设计时常常运用的围绕一个或几个共同的中心排列的发射形状 发射形状的灵感来源于美丽的大自然,太阳的光芒、温暖的烛光绽放的花朵等在自然界中都是呈发射状。在室内设计中运用发散使设计具有聚焦点、光芒感,使设计富有节奏。 2.4在平面设计中,对构成因素相互比较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同一个地方求差异,使互异的地方强调、突出,也是在求异的同时达成最佳效果的和谐统一,在室内设计中,常常运用到对比构成原理的是家具的选择与安置,为了达到统一性和协调性,一定要对室内的空间环境和采光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使室内的空间布局开阔明亮,线条流畅,选择家具及摆设时也考充分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既要突出家具的造型,也要使造型与周围环境的统一。 3色彩构成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 3.1色彩的对比构成与室内陈设 色彩的搭配直接影响到结构的造型,因此,在室内设计中,色彩搭配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室内设计的风格,理想的居室色彩能给人舒适、安逸感,从心理上让人放松、心情舒畅。色彩运用时要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在空间或时间上进行相互比较,例如进行色彩三要素的对比、冷暖对比、面积对比等。根据不同的室内陈设,家具的摆设对色彩的不同要求,对比的强弱也会不同。若室内空间面积较小,应弱化陈设品色彩对比,多运用明度较高、纯度偏低的色彩,使室内在视觉上达到空间开阔的效果,若室内空间较为开阔,可在家具或小件织物的色彩上选择不同的、富有变化的色彩,增加色彩对比度,丰富室内层次,活跃整个室内氛围。 3.2色彩的调和构成与室内陈设 色彩构成是从审美出发,是人们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的结果,在进行色彩搭配时要按照色彩规律去搭配组合,使整个色彩达到新的和谐。在室内设计中,色彩直接决定着室内环境中视觉空间的舒适感,通常利用色彩色相、明度和纯度的变化和统一来调节室内环境气氛。设计之前应明确整个空间中大面积使用的环境主色、主体设施的主题色,而小块区域的颜色跟整个空间的色彩要搭配和谐,在色相确定后使用不同的纯度、明度进行调和变化。在整个室内色彩设计中,应体现出大环境统一、局部对比变化,统一中有对比,对比中求统一,这样才能实现色彩的平衡、协调和层次感。同时,不同的室内环境色彩运用原则有所不同,办公空间的色彩运用应庄重沉稳,家居空间的色彩搭配应明亮柔和,娱乐空间的色彩运用则需要有一定的视觉刺激和审美感,但整体之下应有局部的区别。五颜六色的色彩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好的室内设计不能缺少色彩的,一定要由和谐的色彩组合作为设计基调,因此,在进行室内设计时要注重色彩搭配构成和调和的基本原理为前提。运用对比、重叠、和混合的方法,在对比中调和,在统一中求异,在混合中求突出,很多的色彩有秩序、和谐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了色彩调和。我们通常会运用统一调和和类似调和的手法有效控制室内色调,我们可以运用统一调和来调节室内陈设中的对比过强,容易使人产生视觉疲劳的色彩,在强烈刺激的色彩中都混入统一色,增加各色的统一因素,达到调和感强的色彩。也可以在调色时参入对方的色彩,可以点缀,可以混入,或者在陈设中混入相似的颜色,达到色彩协调的目的。 4立体构成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 4.1线材与室内陈设 立体构成是构成完美室内设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空间的所有立体元素的重新组合,三维空间的可塑性是立体结构的显著特征,随着人们的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立体空间布局时可以根据家具和家电种类及功能的需要,利用平衡与对称、对比和调和、节奏与韵律以及重复和变异等构成规律来进行摆放;材质是室内装饰陈设物品造型美观的保证,因此,在选择室内装饰与家具时,要根据空间设计的构思,选择适合房间的材质,以达到整体的和谐,例如,室内所有的装饰摆设必须要依赖合理的立体空间设计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同时立体构成原理运用时应注重室内设施的材质美和形态美,室内设计中的陈设物品本身就是立体的,在视觉上有一定的方向性和美学效果,而材质也要注重伸拉结构和垒积结构,以及线条的柔和。 4.2面材与室内的摆设 整个室内设计的面是由长度、深度和宽度所构成,而整个面的尺寸会直接影响到面的深度,面的最大特征是具有一定的平整性和延伸性,由于面具有一定的形态,可以很轻易地辨认出,所以,面的外轮廓是非常明显的,面的立体构成和面材折叠组成了面材主要的构成形式。这两个主要的构成形式也常常被运用到日常的室内设计构思中,例如,设计一个室内商品的展台,就可以设计的简单明了,突出商品的摆放,凸显商品的优点,不能依赖复杂的构造而忽略了商品,这样的效果只能是得不偿失,在室内陈设中可以运用线的对比调和,例如在家具中对坐椅进行设计,哥特式风格的坐椅的靠背强调垂直向上渐变的线条,坐椅的线条都是各种线条综合搭配而形成的,尽管曾经单一的直线很流行,但是随着潮流的发展,人们对时尚感的要求越来越深化,人性化的设计渐渐地深入人心,因此,新的设计方式越来越繁多,而对坐椅的设计从单一的直线变成了婉转的曲线,不管在休闲的躺椅上,还是在具有质感的钢质桌椅,均以简洁的结构,流畅的曲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在室内设计中合理的运用直线和曲线的搭配,使所有的线条达到和谐统一,才能使整个室内设计达到韵律感和节奏感的和谐统一。 5结语 在室内设计中平面构成是整个设计的基石,是设计者对整个室内设计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体现,在室内设计中可以运用多种方式来进行平面设计的构思,平面设计在整个室内设计中起着奠基的作用。色彩构成的不同直接影响到室内设计的风格,而进行色彩的搭配时,要遵循一定的色彩规律和一定的视觉效果,使室内家具、装饰等所有的色彩搭配调和到和谐统一的状态,对整个室内设计地视觉效果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室内设计中立体构成是将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整合为具体的立体设计,将室内设计中的各个要素按照科学的方法组成一个合理、和谐的立体框架,形成一个美观的形态,根据室内设计的要求对构成要素进行平衡与对称、对比和节奏、等方面的调和,最终达到一个和谐、美观的效果。在进行设计室内时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从生活方式、心理需求、美的享受等全方位思考,从基础着手,找到适合室内需求的设计规律,从而达到室内设计的和谐、美观、实效。 室内设计原理论文:室内设计运用美学原理研究 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遵照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需要的室内环境。从室内设计的实践角度来看,设计美学原理是运用室内设计中各要素为媒介来表达的,设计美学原理在当代的室内设计中具有指导性的作用。室内设计(InteriorDesign)它是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是整体建筑物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建筑设计的进一步深化。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种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融,人们也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室内空间的设计不应仅仅停留在满足物质方面的需求上,它不再只是简单的空间组合、家具以及设备的拼装,而应上升到精神的层面,它需要更加注重的方面,它需要综合处理人与环境、人和人等多种因素之间的关系。 就本质而言,室内设计是一种造物活动,它需要创造出既能满足人们物质方面的需求同时注重人们精神生活需要的空间环境。现代室内设计对人们精神方面的注重和对艺术性的高要求,更进一步的强调了室内空间设计要以美学原理为依据。美学原理对室内设计的指导作用是通过室内设计中各要素为媒介来表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室内空间设计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合理的组织空间并且利用空间的组合为使用者营造美的视觉感受,因此,作为设计者我们不能够只是局限于空间原有的形态,而是要结合使用者的需求不断地探索寻找新的科学技术与审美特点创造出各具特色的空间形象。其次,对室内空间中的各个组成界面进行合理的装饰,是营造舒适且具有美感的室内空间环境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利用各种不同装饰材料之间的质地不同与多种多样的装饰形式,可以使得室内空间的艺术审美效果呈现丰富多变的风格,同时也能体现不同地域文化的历史文化特征。再次,室内设计中色彩的应用除了对视觉上产生影响外,还对人的心理和情绪有影响。 合理的在室内空间运用色彩有助于放松身心。室内空间色彩的设计有其应该遵守的一般规律且随着时代的变化、审美观念的转变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差别而有所不同。室内设计中各个组成要素虽看似相对具有独立的意义,却不能孤立对待,整体的空间氛围营造要通过各个局部之间的相互搭配统一起来,因此室内设计审美价值的产生是将多学科、多种文化内涵意义整合而得的。室内空间的设计语言是随社会文化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在对其进行设计时应该有整体环境观念。因为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社会背景、生产力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地区人们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取向,就比如我国南方的建筑顶部,因当地的潮湿多雨的气候影响而建成尖顶;北方的气候干燥少雨所以建筑的顶部多为平顶。这些经过历史的积淀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和个性差异。室内设计风格形式的表达需要通过设计元素的组合以及各种营造手法反映出地域文化和时代特色,并且能够传递出情感、体现美学的意义和价值。 装饰材料、工艺本身具有的技术美感与设计形式处理产生的艺术美感,共同形成了室内设计审美的一个主要特征。在室内环境的营造中,人们就美学理论的指导对室内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重视艺术性,而且还要重视科学性和其相互之间的结合。从历史角度来看几乎每个领域里新风格、新动态的产生与兴起都是伴随着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来的,建筑和室内设计也不例外。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人们价值观和审美观也随之改变,这就促使“以人为本”的室内空间设计必须充分重视并积极运用新兴的科学技术的成果,包括新型的材料、结构构成和施工工艺,以及为创造良好声光热环境的设施设备。室内设计的科学性除了在装饰材料、工艺技术有所体现,在设计观念上需要进一步确立,而且在设计的表现手法等方面也日益被重视起来,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设计和图纸绘制的广泛普及和应用,可以使我们在初始设计阶段中便能运用其所提供的三维视觉设计来表现未来的实际效果。 综上所述,综合了多个学科、多种文化的室内空间设计离不开美学原理的参与和指导。没有设计美学的指导,室内设计便缺乏了组织性且显得苍白无力。此外,人类的审美观念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地改变的,所以室内设计应当因地制宜地有效地借助设计美学原理的指导作用,创造出符合功能需要且具有文化内涵意义与审美价值的室内空间设计。 室内设计原理论文: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论述 摘要:室内设计原理专业性、综合性强,但受到传统教学思维模式的限制,教学效果欠佳。针对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单元集中授课”的教学模式,即根据《室内设计原理》课程内容特点将其分为基础单元、提高单元和实践单元三个单元,并将原来的6-8周的分散式授课改为3周集中授课的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间集中、空间集中和思维集中。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单元集中授课;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 1研究背景 《室内设计原理》课程专业性、综合性强,但受到传统教学思维模式的限制,教学效果欠佳。《室内设计原理》这门课一般开设在建筑学或是艺术学的学科门类下。课程主要讲授室内设计历史、风格、流派,室内空间界定、分类、营造,室内装饰照明、色彩和绿化等。是建筑设计专业、室内设计专业、环境设计专业和家具设计专业的主干课,其课程内容还延伸至室内装饰材料、装饰构造、设施设备等[1],专业性、综合性强。但《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课堂教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其主观能动性受到制约。由于受传统教学思路及课堂空间的限制,学生实践经验缺乏,设计作品没有创意[2],从而导致学习效果不佳。随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3],国内部分高校已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对《室内设计原理》课程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改革。如何适应在专业大平台形势下顺应市场变化的室内设计教学一直是国内室内设计教学工作者探讨的主要问题[4]。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等率先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特色试行了“工作室”模式教学、“分组教学”模式教学等[5]。王芳(2012)提出在《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评价模式上“重过程、重设计思路培养”不再以作业作为最终评价依据,并注重教师实践水平的提高和项目式教学模式的引入[6]。汪帆(2016)提出构建“以任务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三主”模式并形成“互联网+教育”课程混合式教学的新模式、新措施[7]。均取得一定效果,值得借鉴。 2教学环节中的主要问题 2.1课程交叉,作业照抄“范例” 《室内设计原理》课程一般是为48学时,每周开设6学时或8学时,课程需要6-8周时间,属于分散式教学,往往还与外语、马哲等文化课或是其他专业课交叉开设。作业内容之间知识点关联性不强,学生如果不能合理安排各门课的学习时间与进度,就会形成一门课侵占另一门课学习时间的情况;设计思路不连贯,精力不集中,作品缺少深入推敲,很难完成老师下达的教学任务要求,就形成了学生以照抄照搬“范例”来完成作业,缺乏对室内设计本质的认识理解,教学效果较差。 2.2理论和实践脱节 《室内设计原理》课程中涉及的很多基础理论都是支撑设计实践的原理性内容,需要在设计中进行表达和体现。但目前,很多学生在课程设计中,无视设计理论的应用,而是用现有的CAD模块进行生硬的堆砌。应有的空间处理、建筑结构选型、设计风格定位、家具与人体尺度关系等问题,都没有在设计中合理的考虑和解决。这样做的结果是:虽然“照猫画虎”的做了一些施工图和效果图,但由于其严重脱离实际,因而根本无法实现,更是毫无实施的价值。失去了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引导和基础意义[8]。 3教学改革目标 达到理论联系实践、理论应用实践、实践反馈理论的目的,为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探索教学授课模式,进而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环境空间设计人才。 4技术路线 根据教学现状和主要问题提出“单元集中”授课的模式。主要是将《室内设计原理》课程内容分为“基础单元”、“提高单元”和“实践单元”三个教学单元;并加大《室内设计原理》课程单周的学时,将原来每周6-8学时,改为每周16学时,分四个半天集中授课(见图1)。单个教学单元为16学时(一周),设计相应知识点和重点难点,并且在每个单元练习的过程中强调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其中基础单元理论教学以室内空间的界定和组成形式为内容核心;实践教学中以讨论课和空间模型手工或电脑制作为主。提高单元理论教学在第一单元的基础上介绍并强化室内设计的风格流派和色彩形式认识,将室内空间设计进行深化;实践教学中进行课堂翻转——学生收集相应风格流派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PPT讲述或将室内空间设计经典案例制作成实物模型进行分析演示。实践单元重视实地调研、现场感受与材质规格和行业规范的教学、以项目为导向,学以致用,在现场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将课堂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三个单元环环相扣,稳步提升,最终实现将课程教学知识转化为实践设计能力的全过程(见图2)。 5单元集中授课模式的优势 单元集中授课模式使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的专业知识相对系统,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和掌握。“室内设计原理”课程由于实践性、应用型、综合性强的特点,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应该相互交叉,形成课题式或阶段式“单元”教学,学生对于知识点时掌握得会更加牢固。设计创作的过程与结果均是运用大脑思维得以实现[9],集中授课有助于建立科学思维结构,从而丰富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另外,集中授课方式避免其他课程的干扰,学生可以自主调控时间,培养自学能力,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生习惯,在单元集中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频繁接触,能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便于教师因材施教,从而达到一个理想的教学水平。 6结语 本文针对《室内设计原理》课程学习出现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内容和授课模式的改革。提出“单元集中授课”模式,将《室内设计原理》主要内容分为三个主要单元,化繁为简,方便学生记忆理解,在单元授课中注重课堂理论对项目实践的指导和现场教学对课堂讲述的拓展,起到理论与实践相互支撑的目的;加大单周学时,缩短教学周,有助于学生在集中的时间、空间和思维下理解、掌握室内设计的方法、原理,提高室内设计能力。 作者:史承勇 唐英
金融学毕业论文:行为金融学理论毕业探讨论文 摘要:行为金融学理论着重分析金融市场中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投资者的失误偏差和市场的反常,它是现代金融理论的有益补充。行为金融学不仅在学术研究中得到了重视,在实践中也得到了运用。对行为金融学与现代金融学的关系、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理论作概述,并探讨如何在证券市场投资中实际应用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行为金融;现代金融;防御型投资策略;进攻型投资策略 行为金融学是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更深层次的心理、社会等因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资本市场的现象和问题。在美国和欧洲,行为金融学不仅在学术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它在实践中也已经得到了应用。个人投资者在应用行为金融学的知识来避免心理偏差和认知错误,机构投资者也正在以行为金融学的精髓来发展以行为为中心的交易策略。 一、行为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迄今为止,行为金融学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理论。目前绝大部分的研究成果都集中于确认那些会对资本市场产生系统性影响的投资者决策心理特点以及行为特征。 第一,投资者的心理特点。处理信息的启发法。现代社会信息量越来越大,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金融市场决策者面临的情况日益复杂。决策者将不得不更多的使用启发法。启发法是使用经验或常识来回答问题或进行判断,它意味着对信息进行快速的、有选择性的解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直觉。由于决策的速度很快以及不完整性,使用启发式方法可能得不出正确的结论,从而造成认知错误和判断错误。启发式方法一般包括:一是典型性。这种启发性方法是一个谚语的起源:“如果它看起来像只鸭子并且呷呷的叫声像只鸭子,它可能是只鸭子。”在形成预期时,人们通过评估未来不确定事件的概率与其最近所观察到事件的相似程度。典型性使得投资者对新信息反应过度,也就是投资者在形成预期时给予新信息太多的权重。二是显著性。对于发生不频繁的事件,如果人们最近观察到这种事件,那么人们倾向于过分估计这种事件在未来发生的概率。例如,如果最近一架飞机坠毁的消息频繁地被媒体传播,人们将过高估计飞机未来发生坠毁的概率。显著性可能使得投资者对新信息反应过度。三是自负。人们对自己的能力和知识非常自负。例如,当人们说这件事有90%可能性将发生或这声明是真实时,那么这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小于70%。自负可能使投资者对新信息反应迟钝。四是锚定。心理学家已经证明,当人们进行数量化估计时,他们的估计判断可能被该项目先前的价值所严重影响。例如,二手车的销售商通常是在开始谈判时出高价,然后再降价,这销售商尽力将消费者滞留在高价格上。锚定使得投资者对新信息反应迟钝。 第二,后悔。人类犯错误后的倾向是后悔,而不是从更远的背景中去看这种错误,并会严厉自责。后悔理论有助于解释投资者延迟卖出价值已减少的股票,加速卖出价值已增加的股票。Shefrin和Statman指出,后悔理论表明投资者避免卖出价值已减少的股票是不想使已犯的错误成为现实,从而避免后悔,投资者卖出价值已增加的股票是为了避免价格随后可能降低而造成后悔。 第三,认知不协调。认知不协调是人们被告知有证据表明其信念或假设是错误时,人们所体验的心理和智力上的冲突。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人们存在采取行动减轻未被充分理性思索的认知不协调的倾向:人们可以回避新信息或开发出扭曲的论据以保持自己的信念或假设正确。如新车买主有选择地避免阅读他们其他车型的广告,而去看他们所选择车型的广告。 第四,回避损失。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主要动机之一,而对“趋利”与“避害”的选择在经济活动中是首先考虑如何避免损失,其次才是获取收益。研究表明,人们在从事金融交易中赋予“避害”因素的考虑权重是“趋利”因素的两倍。 第五,羊群效应。人们的相互影响对人的偏好改变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追求时尚与盲从心理便是其中最突出的特点。这对经济决策的形成与改变具有特殊的影响力。在金融投资领域,人们往往是显著的、非理性的从众心理特征与行为。 (二)决策行为的一般特征 1994年,Shefrin和Statman开始研究可能对金融市场行为产生系统影响的决策行为特征。,一些决策行为特征已经得到行为金融学家们的公认,并作为对决策者的基本假设: 第一,决策者的偏好是多样的、可变的,他们的偏好经常在决策过程中才形成; 第二,决策者是应变性的,他们根据决策的性质和决策环境的不同选择决策程序或技术; 第三,决策者追求满意方案而不一定是最优方案。尽管这些决策特征之间相互作用的特点和对市场的影响 尚不十分明确,但实证研究表明,投资者决策行为特征与市场中投资特性是相关的,如股票价格的过度波动性和价格中的泡沫;投资者中存在追随领导者和从众行为;过早的售出盈利投资和过晚售出失败投资;资产价格对新的市场信息反应过度或不足等。 二、行为金融学在证券市场的实际应用 在证券市场投资中具体运用行为金融学可分为防御型策略和进攻型策略。防御型策略是指利用行为金融学对人的投资心理以及决策特征的分析来控制心理偏差和认知错误,也就是在投资中避免犯错;进攻型投资策略则在了解投资者的心理偏差和决策失误对市场产生的影响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以从中获利。 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更现实的是采取防御型投资策略。个人投资者在资金实力、分析手段与信息获得与把握上都处于劣势,因而经常靠打听小道消息等作为决策依据,行为经常是非理性的。此外个人投资者对自己的资金负责,缺乏来自第三方的监督控制体系,导致个人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容易犯心理偏差和认识错误,因而有必要采用防御型行为金融投资策略来指导投资。进攻型投资策略一般为机构投资者采用,因为在错综复杂的金融市场中,要对证券的定价进行判断非常困难,个人投资者很难在实际中判断出当前的市场定价是正确的还是发生了偏差,只有掌握着大量信息和良好分析技术的专业投资者才有可能进行判断。此外,各种定价错误或偏差的幅度和持续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个人投资者精力有限、交易成本高,无法利用这些偏差和错误来获利。 防御型行为金融投资策略是应用一系列行为金融的知识对自身的投资行为进行内省式的审察和研判,具体可包括:首先要核对信息的来源,核实信息的可信度、实效性等,要密切关注最近有无更新的消息或数字披露,要避免只关注支持自己看法的信息。第二,判断自身是否过分自信,特别在最近投资行为取得了一系列成功时就更应关注这点。第三,要善于比较正面和负面观点,查明对市场持最乐观以及最悲观态度的分别是什么人以及为什么会持有这样的观点。第四,要避免锚定效应导致不理性的期望值。 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更重要的是可以采用进攻型投资策略。各类投资机构由投资经理们具体负责运作的,投资经理们和个人投资者一样,在投资决策中也会犯各种心理偏差和认识错误,因而也需要采用防御型投资策略来加以避免。但投资经理们有着良好的金融投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经验,他们能更好的对自身的行为进行控制。在各类机构中一般都有着良好的管理监督制度和风险管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帮助投资经理们避免犯心理偏差和认知错误。因而,机构投资者更重要的是利用进攻型投资策略来获得盈利。目前可采用的进攻型行为金融投资策略主要有: 第一,反向投资策略。就反向投资策略,是买进过去表现差的股票而卖出过去表现好的股票来进行套利.这种策略的提出最初是基于DeBondt和Thaler(1985,1987)对股市过度反应的实证研究。行为金融理论认为,由于投资者在实际投资决策中,往往过分注重上市公司的近期表现,根据公司的近期表现对其未来进行预测,从而导致对近期业绩情况做出持续过度反应,形成对绩差公司股价的过分低估和对绩优公司股价的过分高估,最终为反向投资策略提供了套利的机会。 第二,动量交易策略。动量交易策略,即预先对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设定过滤准则,当股票收益或交易量满足过滤准则就买卖出股票的投资策略。行为金融意义上的动量交易策略的提出,源于对股市中股票价格中间收益延续性的研究。Jegadeesh与Titman(1993)在对资产股票组合的中间收益进行研究时发现,以3到12个月为间隔所构造的股票组合的中间收益呈现出延续性,即中间价格具有向某一方向连续变动的动量效应。Rouvenhorst(1998)在其他十二个国家发现了类似的中间价格动量效应,表明这种效应并非来自于数据采样偏差。 第三,成本平均策略和时间分散化策略。成本平均策略是指投资者在购买证券时按照预定的计划根据不同的价格分批地进行,以备证券价格下跌时摊低成本,从而规避一次性投入可能带来的较大风险。时间分散化策略是指根据投资股票的风险将随着投资期限的延长而降低的信念,建议投资者在年轻时股票投资比例可较大,并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减少。 金融学毕业论文:金融学混业经营研究毕业论文 提要:我国金融业目前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制度,在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外部压力。在全球主要国家纷纷转向金融混业经营的大环境下,我国现有的分业经营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壮大的要求。在这种形式下,有必要对我国实行金融混业经营制度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探讨。 本文首先从金融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的对比开始,分析了这两种经营制度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强调了混业经营制度对金融业发展的好处。然后介绍了在实行金融混业经营的世界各国主要存在的三种经营模式,为我国实行金融混业经营给出了参考范例。接下来对我国现行的金融经营制度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最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混业经营模式。最后,就实行金融混业经营的过程中必须强调的金融监管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几年来,关于我国金融业应该实行分业还是混业经营的问题被广泛讨论。我国现行的金融机构分业经营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壮大,而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实行的是金融业的混业经营,在金融业全面开放的压力以及世界各国的大环境下,管理机构开始认真研究我国实行金融混业经营的可行性和步骤。实际上我国金融业的分业经营制度也出现了一些松动,中国金融业从政策上、管理上向混业经营转变的趋势已十分明显。在中央制定的“十一五规划”第三十三章《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一篇中,就明确提出要“完善金融机构规范运作的基本制度,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这更说明了我国稳步推进金融混业经营的决心。 金融业主要是由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三个行业组成,其经营模式一般分为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其中,分业经营是指金融机构不同时经营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一个经营者只在一个行业内经营自身的金融产品。而混业经营则是经营者同时经营多种金融产品,形成横跨多个行业的综合性金融机构。本文试图从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的比较开始,探讨我国实行金融混业经营的必要性及途径问题。 一、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比较。 从金融经营体制设计的角度分析,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各有利弊,不同的经济金融环境、不同的经营监管条件,决定了不同的经营体制。没有一种体制能将金融业经营的效率性和稳定性完全统一,所以分业和混业并非绝对对错的关系,只是哪种更适合当前的条件需求。也正是这种情况,才导致了我国金融业经营体制从混业到分业再到混业的演变。 分业经营体制的优点首先在于其是专业化经营。专业化的金融机构可以在单一业务领域内集中资金、人力等资源专注发展,充分发挥自身对行业的理解优势,努力在一个行业内做大做强,从而在行业内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其次,金融机构专注在一个行业内发展,可以避免其因为多行业综合经营而陷入风险过高的关联业务之中,降低了金融机构的业务风险程度。最后,作为相关行业的监管部门,在分业经营体制下进行分业监管,也更容易实施和控制。 但分业经营体制也有其缺陷。首先,分业经营要求金融机构的业务单一,当相关的外部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金融机构容易受到较大影响,即风险过于集中。如前几年我国证券市场持续下跌,行业长时间处于不景气,就导致了证券行业的大面积亏损。其次,规模效应较差,由于各行业金融机构之间业务分离,其资源或信息无法共享,导致资金流动性低,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应。 混业经营体制首先是为了解决分业经营体制中“难以形成规模效应”的问题。同分业经营相比,混业经营具有众多优势,包括不同行业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效应、资金流动性更高、提高盈利能力等。例如,在混业经营模式中,商业银行在贷款时和投资银行在办理证券承销时可以互相共享企业相关信息,更充分地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从而降低贷款和承销业务的风险;混业经营还可以使金融机构充分利用其现有资源,在不同行业之间共享,降低成本,而金融机构的利润来源也将更多样化,从而提高其赢利能力并增强其竞争力;混业经营还能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以及更多的跨行业创新金融产品,提高了整个行业的运行效率和促进了金融机构的优胜劣汰。其次,混业经营还可以分散金融机构的风险。从业务多样化的角度来看,由于金融机构可以从事不同领域的业务,当其中一个部门的业务因为行业周期或其它原因而陷入低谷时,由于还有其他部门或机构的收益冲抵,并且可以及时的在机构内部对业务重心进行调整和配置,所以将不至于使该机构本身产生重大的经营困难甚至生存危机。 混业经营相对分业经营而言有很多的好处,但也因此带来很一些缺陷和风险。在混业经营体制下,由于存在关联交易,不同行业之间可能存在风险传递的问题,某一项业务的失败可能会影响到其它部门的效益,导致连锁反应。另外,混业经营体制的管理难度明显加大,在机构内部需要同时管理和协调不同部门之间的不同业务种类,这都取决于金融机构是否能够调用充分的资源、制定合适的规划和拥有高效的管理团队。最后,政府管理部门对混业经营体制下的金融机构的监管难度也加大了,混业经营体制下的监管模式,决不是对现有的分业监管部门进行简单的合并就可以解决的,为了避免金融机构在进行混业经营的时候出现高风险的关联交易及道德风险,需要监管部门制定适合混业制度的完整的监管体系,保证行业的健康发展。 综合来看,分业与混业两种经营制度各有利弊,混业经营制度使金融机构能够提供全方位服务,资源共享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增强金融机构的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接受金融服务的消费者也能从中受益,而分业经营制度专注于单个行业的发展,更为强调稳定而不是效率。在实际选择经营制度时,应该根据当前的金融业实际发展现状进行充分研究,决不能为了提高效率而忽视了金融稳定的问题。如果当前市场化程度较高、金融机构自身的内控机制完善、经营管理水平较高、政府对金融业的监管体系健全,那么混业经营体制将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二、世界各国金融混业经营的主要模式。 世界各国金融业的经营体制,也经历了从分业到混业的发展过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欧洲和日本开始逐步放松对于银行业经营模式的管制,银行业与证券业之间的传统区分逐渐的模糊,金融机构经营模式逐渐由分业向混业转变。美国也于1999年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其核心内容是废止了已有66年历史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准许金融控股公司下属子公司对银行、证券、保险行业进行混业经营,证券和保险公司也可以通过上述方式经营银行业务。美国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转变,标志着在20世纪作为全球金融业主流的分业经营体制已经逐渐被混业经营体制所替代。 当前世界上主要的混业经营模式可以分为三种。 (一)全能银行模式(UniversalBank)。这种模式以德国为代表。该模式强调商业银行的“全能化”或“综合化”,即商业银行没有业务范围的限制,通过在一个法人实体内下设不同的业务部门,分别从事不同行业的业务,使金融机构能提供最广泛的金融服务,包括资本市场服务,货币市场服务,外汇市场、不动产市场、保险市场及其他资产、衍生工具交易等服务。在这种模式下,银行内部的各个部门可以共享资源,充分发挥混业经营的优势,使自身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但是也由于各部门之间联系紧密,一旦某一部门出现严重违规操作问题,很容易影响到整个集团的安全。 (二)银行母公司模式(Bank-parentCompany)。这种模式以英国为代表。在这种模式下,银行作为母公司存在,通过出资设立多个子公司涉足证券、保险等其它领域。这时银行与其它种类业务活动的一体化目标只能部分实现,其规模经济效应不能达到最大化效果,而如果子公司出现问题,同样会对母公司的经营产生影响。 (三)金融控股公司模式(FinancialHoldingCompany)。这种模式以美国为代表。该模式首先需要成立一个金融控股公司,控股公司拥有银行、证券等金融业务子公司,不同子公司从事不同种类的金融业务,每一个子公司都有自己独立的资本金、管理队伍、会计标准等,在法律上相对独立。这一模式的特点在于控股公司可以通过资本的调度和不同期限综合发展计划的制定,调整集团在各个金融行业中的利益分配,形成最大的竞争力;子公司之间可以签订合作协议,实现客户网络、营销能力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共同开发多样化的金融产品,进而降低整体经营成本,加快金融创新;各金融行业既自成专业化发展体系,彼此之间没有利益从属关系,又能互相协作、凝聚竞争力,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专业化与多样化的有效统一。 三、我国金融经营现状、混业经营的必要性及合适模式。 在我国现行的分业经营体制之前,实际上是有过混业经营的历史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一些新设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较为广泛(如交通银行),涉及银行、证券、保险、投资、房地产、租赁、信托等多种业务,而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等机构,更是集“金融、生产、贸易、服务”为一体的综合经营实体。随着经济的发展,四大国有银行也都提出了“全方位、多功能发展”的口号,纷纷突破行业分工的界限,开始向房地产、保险、投资等领域拓展,事实上形成了金融业混业经营局面。 但由于当时我国金融业发展水平较低,金融机构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监管机制也尚不完善,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弊端日益显现。在利益驱动下,大量信贷资金涌向外汇、房地产、股票证券、期货市场,严重扰乱了正常金融秩序,部分金融机构违规经营现象严重,金融风险问题突出,部分信托投资公司的资产质量较差并发生严重亏损。鉴于此,政府于1993年开始整顿金融秩序,并与当年底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国有商业银行不得对非金融企业投资”,“国有商业银行在人、财、物方面要与保险业、信托业和证券业脱钩,实行分业经营”。1995年,国家先后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法律,标志着我国金融体制分业经营的格局基本确立。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重申了“分业经营”原则,使我国的分业经营体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在当时的金融环境下,金融机构本身的欠缺以及监管不完善的状况,实行金融机构分业经营是合理并且合适的。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加入WTO之后金融机构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原有的分业经营制度导致的效率偏低、发展缓慢的弊端越发显现出来。面对这些挑战,我国金融机构要想生存和发展,要想做大做强,唯有积极创新,主动应对,不断提高金融市场运作效率,最终在混业经营体制下形成自身优势的竞争能力。混业经营将有利于提高金融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提高金融市场一体化的进程,有利于促进金融资本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有利于优化资产结构,壮大金融企业的规模,增强我国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 要实行金融混业经营,首先就需要选择一种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混业经营模式。前文已经提到,目前世界各国实行的金融混业经营模式主要包括以德国为代表的“全能银行”模式、以英国为代表的“银行母公司”模式和以美国为代表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学习和借鉴金融业发达的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实施,是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的必须途径。 中国人民银行2006年10月30日了《2006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对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报告》认为,中国金融改革和风险处置取得突破性进展,金融业发展迈出重大步伐,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金融业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明显增强。此外还全面阐述了中国金融业综合试点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下一步着重要做好的几项工作。《报告》表示,当前适合我国国情的是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同时,将允许有实力的大金融机构探索跨行业投资其他金融机构的方式开展综合经营。 央行报告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混业经营模式是“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我认为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金融控股公司既可以满足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内在需求,同时又能尽可能的使混业经营下的经营风险以及监管难度降低,既考虑了金融风险问题,又满足了金融效率的需求。一个金融控股公司下属的各行业子公司相对独立,可以尽量避免风险在各个子公司之间的传递。一个纯粹控股公司下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同时又实现了在同一利益主体下互相协作的混业经营的局面,也便于我国目前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的分业监管体系继续执行对不同行业的监管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监管水平,同时在管理实践中逐步探索合作的方法和途径,为综合监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积累经验。 其次,近年来金融体制改革虽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金融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并未得到根本的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金融监管效率低、市场分割严重、金融机构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不到位等现状都提醒我们,金融混业经营是发展方向,但在制定转变模式过程中必须考虑部分条件的不成熟,选择不激化矛盾并能在过渡进程中逐步解决矛盾的模式。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产权关系清晰,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各子公司作为独立法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这可以推进金融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和经营体制转变,建立完善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抑制金融机构的盲目扩张冲动,也使集团下的子公司具备了更高的控制经营风险的能力。 最后,目前我国金融行业已经存在一些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金融机构,在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下的金融混业经营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中信、光大、平安等。例如中信控股公司通过投资和接受中信集团委托等方式,控股或参股中信实业银行、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信诚人寿保险公司、中信信托有限公司、中信期货经纪公司、中信资产管理公司、中信国际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企业,涉及银行、证券、保险等多个领域。中信控股公司本身不直接经营业务,在投资决策、风险控制、财务核算、产品创新、发展规划方面起实质性领导作用。类似的成功经验,可以为我国金融业转向混业经营,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根据以上所述,我认为,目前我国金融业在向混业经营制度转变的过程中,应选择“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四、混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监管问题。 金融混业经营体制在整合金融资源、扩展业务平台、加快金融创新、提高金融产出效率的同时,也对当前的金融体制和金融监管带来了日益严峻的挑战。如何借鉴国外相对成熟的监管模式,并结合我国金融业发展现状以及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建立以中央银行为主、各金融监管机构为辅的职能清晰、协调配合、便捷高效的金融混业经营体制下的风险监控和防范体系,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上世纪90年代初以前,证券、保险、银行等金融机构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监管,随着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相继成立,不同的金融业务就由不同的监管部门来管理,形成了现行的分业监管体制。这一监管体制在我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的时代是合适的。但是金融混业经营的逐步推进必然会对金融监管提出更高要求。对一个长期以“分业监管、机构监管”为监管分工基本思路的国家而言,各金融监管部门之间能否加强协调与合作,推进金融监管由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转变,将会直接关系到在探索金融混业经营的道路上能否平稳前行。 在“十一五规划”第三十三章《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一篇的第四节“完善金融监管体制”中就提到,“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加强风险监管和资本充足率约束,建立健全银行、证券、保险监管机构间以及同宏观调控部门的协调机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并借鉴国外金融监管体制的成熟做法,可以建立以人民银行为核心,由银监、证监、保监部门组成的伞状监管结构。在伞状监管结构中,人民银行作为总体监管者,负责对控股母公司和整个金融集团综合层面的监管;而银监、证监和保监作为功能监管者,分别负责对所属行业的子公司进行监管。在这种监管结构中,各金融监管部门之间需要建立完善的定期信息交流制度、经常联系制度、联席会议制度等协调机制。 整体来看,这种伞状监管结构要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监管目标。 首先,对控股集团设立和准入的监管。人民银行作为伞形监管框架的核心监管者,主要负责对金融集团和母公司的监管,明确市场准入资格、控股范围、模式、比例等方面的要求,确保金融控股公司的设立是符合要求的。 其次,加强对关联交易的认定和处理。关联交易的缺乏管理是混业经营模式下最容易出线问题和漏洞的方面之一。监管者要细化金融控股公司内部关联交易的定义和分类,对集团内部关联交易类型、交易方式、金额等做出限制性规定;密切关注集团内部大额的商品、资金等项目的往来,并要求被监管者对可疑交易项目进行解释。此外,还应要求金融控股公司加强信息披露、对公司高管进行严格考核。 第三,监管机构之间形成紧密合作。在伞状监管制度下,作为监管领导者的人民银行,要与各行业的分业监管者(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对于监管结果或发现的问题,监管者之间要建立规范的信息交流渠道。人民银行负责统筹协调各功能监管人的监管行为。分业监管者根据金融业务的分类,按业务性质实施功能性监管,并向人民银行报告监管结果,人民银行进行综合分析,并向功能监管人通报,以便及时采取处置措施。 合适的制度对于金融业的稳定快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目前的环境下,我国逐步实现金融混业经营已是大势所趋。但也应注意,混业经营制度运作要求金融机构本身具备较强的风险意识和有效的内控约束机制,监管部门的金融监管体系完善高效、法律框架健全。而我国目前金融领域问题还很多,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着资产质量不高、信贷风险高和运作效率低下的诸多历史遗留问题,中国金融业应以加入WTO为动力,加快金融改革和创新步伐,加快有关法规的制定,探寻最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混业经营实施路径。只有在此基础上推行金融混业经营制度,才能为我国的金融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才能使我国金融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继续贡献力量。 金融学毕业论文:金融学理论应用毕业论文 摘要:行为金融学的兴起揭开了金融学前沿理论的主流---数理金融学正在发生新的飞跃,而实验经济学和金融物理学的出现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变革。国外对金融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正日益蓬勃发展,而中国在这方面的努力尚属初步阶段。可以预料:中国学者的金融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其细化研究和综合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金融物理学;实验经济学;鞅论;流形 自从戈森定律的兴起,再加上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门格尔和瑞士的瓦尔拉斯在19世纪70年代掀起“边际革命”以来,经济学基础理论便发生了第二次飞跃。经济学基础理论第一次飞跃是由传统的劳动价值论转到基数效用价值论的飞跃,第二次飞跃是基数效用论朝着序数效用论的转换。而序数效用论之萌发也即是人类开始重视心理效用在经济生活中的体现。 20世纪80年代以来,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如火如荼。行为经济学的兴起与蓬勃发展标志着学者对经济生活中的心理效应的认识的深化和发展。与此同时,作为行为经济学主要的、成功的运用来看,行为金融学在对主流金融学(又称标准金融学)的批判与质疑中成长壮大,在股票市场实践中显示了强大的力量。行为金融理论认为,证券的市场价格并不只由证券自身包含的一些内在因素所决定,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各参与主体行为的影响,即投资者心理与行为对证券市场的价格决定及其变动具有重大影响。行为金融学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心理学分析所起的作用。行为金融学融汇了心理学基本原理,其主要表现在信仰(过度自信、乐观主义和如意算盘、代表性、保守主义、确认偏误、定位、记忆偏误)以及偏好(展望理论、模糊规避)在行为金融学的应用。从而,行为金融理论包含两个关键要素:(1)部分投资者由非理性或非标准偏好驱使而做出非理性行为;(2)具有标准偏好的理性投资者无法通过套利活动纠正非理性投资者造成的资产价格偏差。这意味着非理性预期可以长期、实质性地影响金融资产的价格。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行为金融学在理论和实证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重大进展,从而逐渐为经济学的主流所接受。自诞生起就被奉为经典的现代金融理论受到的挑战一直未停过,主要是行为金融学对其理论前提“理性人假设”、“有效市场假说”的挑战甚为激烈。在对传统主流经济(金融)学的批判中,一大批行为经济(金融)学家成长起来,并获得了世人的承认。主流金融学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主流金融资产定价理论在实践和解释金融市场“异象”中遇到了巨大困难。主流金融学--资产定价理论主要包括现代资产组合理论、股票资产定价模型理论及套利定价理论。主流金融学中的资产定价理论是以有效市场假说为隐含前提,建立在数理模型和一系列假设基础之上,不能较好地说明实际投资过程,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在实践中也存在较大的不足。而行为金融理论对作为主流金融学理论基石的有效市场假说进行了有力的批驳与质疑。 黄树青在《行为金融学与数理金融学论争》一文中,提到DeBondt和Thaler(1985)、Statman(1995)、Berstein(1996)、以及Shiller(2000)等行为金融学家在不遗余力地为行为金融学呐喊。而行为金融学与数理金融学争论的起点是1973年——1974年纽约城市电力公司取消红利支付导致中小股东扬言采取暴力行动;其争论的核心是市场有效性---过度反应和滞后反应;其争论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行为资产定价模型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对立;行为金融组合理论与马柯维兹资产组合理论的对立;如何看待泡沫与风险补偿的对立等。而刘志阳在《国外行为金融理论述评》(载于《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3期,页码:71——75)一文中,首先指出了EMH理论形成过程中,奥斯本和法玛的贡献最大。奥斯本提出随机游走,法玛在这基础上提出了有效市场假说。接着指出了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历史可以概括为以下阶段:(1)早期阶段(2)心理学行为金融阶段(3)金融学行为阶段。并认为行为金融理论的理论基础是:(1)期望理论;(2)行为组合理论。同时,指出了投资行为模型应分类为:(1)BSV模型;(2)DHS模型;(3)HS模型;(4)羊群效应。最后提出了行为金融实证检验:(1)小公司效应;(2)反向投资策略;(3)动态交易策略;(3)成本平均策略和时间分散化策略。而与此同时,学者卫珑在《关于中国资本市场问题的研究综述》(载于《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3期)一文中总结了国内著名专家学者们诸如樊纲、吴晓求、梁定邦、吴敬琏以及厉以宁等人对中国资本市场(包括股票市场)的看法以及他们对其主要问题的研究。但在这一文中,没有丝毫迹象表明这些专家学者们运用行为金融学等基础理论对中国股票市场进行研究,而是总结了这些专家在这方面的定性分析。从中可以保守地推出:至少在中国著名的学者圈子里,引用比较前沿的数量方法来研究中国股票市场的数目不容乐观。换言之,我们还是将国外金融学前沿理论基本处于引入的初级阶段,基本上是对国外的金融学前沿理论做综述而简单介绍之,将其运用到中国资本市场(包括股票市场)的分析很少,做综合分析的就更少。目前,国内学者引入金融学前沿方法对中国股票市场研究的主要有:张本祥(《非线性动力学的理论及其应用——资本市场非线性分析》;吉林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孙博文(《中国股市波动的混沌吸引子的测定与计算》[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1,5);金学伟(《用分形理论看当前股市》)等。 除了上面已经提到过的,国外学者运用行为金融学等前沿理论对资本市场(包括股票市场)的研究主要有:Kahneman和Tversky的期望理论;Kahneman和Tversky的遗憾论;Shefrin和Statan的行为资产定价模型和行为金融组合理论;LeRoy和Porter对过度反应的研究;Bernard和Thomas对反应不足的研究;Tversky和Shafir对分离效应的研究;Tversky和Kahneman的可行性试探法的研究等。除此之外,实验经济学的兴起为行为金融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提供了又一强大武器。实验经济学对经济人理性假设提出了强烈的挑战,使得过去奉为经典的“大数定律”和“大拇指法则”遭受到根本的震撼,从而提出了一个假设:在不同的测度空间下,原有的经济研究将发生面目全非的变化。而这一假设与西方学者们大量引入鞅论、测度论和分形以及流形等理论到股票市场分析当中来是相互呼应的。我们知道,在Grassman空间下与在Hausdorff空间下以及Wiener空间下,同一事物采用不同的标量来刻度得出的结果是不同的,甚至迥然相异。正如在同一反馈函数,对初值的精度稍有不同或者迭代次数不同,得出的结果或许一个是收敛的,一个是混沌的。当然,金融物理学的兴起也促进了金融学研究的革命性变化。金融物理学对经济学的另一个基本假设(信息充分)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关于对这一假设的研究很早的时候就有肯尼斯*J*阿罗的经典著作《信息经济学》,随后又有斯蒂格勒等诺贝尔获得者对二手市场的信息占有的研究;接着到了信息滤波经济理论时代。其主要理论为维纳滤波理论和卡尔曼滤波理论。维纳滤波理论比较集中地表述在维纳——辛钦定理中,其主要是采用偏差反馈方法,用于滤波处理。卡尔曼滤波理论是本世纪60年代初提出来的。1960年和1961年,美籍匈牙利学者卡尔曼和美国学者布希提出了递推滤波算法,成功地将状态变量方法引进滤波理论当中来。目前,对滤波理论在经济学中的拓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学者主要有穆斯和卢卡斯等人。穆斯在弗里德曼持久收入基础上提出了信息滤波;卢卡斯在继承魏克塞尔价格理论基础上,考虑了信息滤波与混淆问题。而搜寻理论实际是滤波理论在现实中的一个具体体现;统计滤波理论是以国民经济核算为基础的一种滤波理论。而金融物理学引入纤维束等革命性工具对传统金融学进行改造,也是对原有信息理论分析的一种深化。金融物理学和实验经济学是推动行为金融学向前发展的两个轮子。因为,行为金融学的视角从是行为的角度来考察金融领域的。而分析人类行为,主要从物理的角度和心理的角度来刻画。而金融物理学正是从物理的角度来考察金融问题的,同时另一方面,实验经济学主要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考察的。总之,这些领域的基本原理基本上都能在数学上找到比较合适的表达方式,从而推进金融学研究和金融学前沿理论在股票市场的运用所采用的一般形式的数学化。 沿着这些大师们的足迹,我们可以判定:未来的金融实践活动将越来越超乎一般人的设想,金融学前沿理论的应用将越来越综合化。考虑到国内学者现在的研究趋势,对于金融学前沿理论在中国股票市场分析中的应用,大致可以做如下展望:(1)Shefrin和Statan的行为资产定价模型和行为金融组合理论。采用Shefrin和Statan的行为资产定价模型和行为金融组合理论来分析中国股市投资者的选股优化问题;(2)Arrow的风险配置和信息相互关系模型。采用Arrow的风险配置和信息相互关系模型来探析中国股票市场的风险和信息之间的非线性相关性;(3)采用金融物理学中的资金流动态模型来解剖中国股票市场定价问题;(4)利用遍历模型和最优停时模型来探求中国股票市场的漂移系数、股票价格优化以及股市政策效应分析;(5)利用数学模型、非线性模型和混沌模型以及分形模型考察中国股票市场的复杂性行为;(6)利用序方法、卡尔夫算子以及微分流形模型探索中国股票市场的局部均衡问题;(7)利用生物学和心理学基本原理来验证实验经济学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分析效果。总之,中国学者将金融学前沿理论应用到实际经济工作分析当中来还任重而道远,有待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交流合作,去挖掘和探讨金融学前沿理论并将之运用到实践当中来。 金融学毕业论文:数学金融学毕业论文 继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1998年美国又发生了长期资本管理(LTCM)基金事件。两者均由突发事件所引起,造成了震撼全球的金融危机。突发事件在金融领域中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它是数学金融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从LTCM事件谈起 1997年亚洲爆发了震撼全球的金融危机,至今仍余波荡漾。究其根本原因,可说虽然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其直接原因却在于美国的量子基金对泰国外行市场突然袭击。1998年9月爆发的美国LTCM基金危机事件,震撼美国金融界,波及全世界,这一危机也是由于一个突发事件----俄罗斯政府宣布推迟偿还短期国债券所触发的。 LTCM基金是于1993年建立的“对冲”(hedge)基金,资金额为35亿美元,从事各种债券衍生物交易,由华尔街债券投资高手梅里韦瑟(J.W.Meriwether)主持。其合伙人中包括著名的数学金融学家斯科尔斯(M.S.Scholes)和默顿(R.C.Merton),他们参与建立的“期权定价公式”(即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为债券衍生物交易者广泛应用。两位因此获得者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LTCM基金的投资策略是根据数学金融学理论,建立模型,编制程序,运用计算机预测债券价格走向。具体做法是将各种债券历年的价格输入计算机,从中找出统计相关规律。投资者将债券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美国的联邦公券,由美国联邦政府保证,几乎没有风险;第二类是企业或发展中国家征服发行的债券,风险较大。LTCM基金通过统计发现,两类债券价格的波动基本同步,涨则齐涨,跌则齐跌,且通常两者间保持一定的平均差价。当通过计算机发现个别债券的市价偏离平均值时,若及时买进或卖出,就可在价格回到平均值时赚取利润。妙的是在一定范围内,不管如何价格上涨或下跌,按这种办法投资都可以获利。难怪LTCM基金在1994年3月至1997年12月的三年多中,资金增长高达300%。不仅其合伙人和投资者发了大财,各大银行为能从中分一杯羹,也争着借钱给他们??率筁TCM基金的运用资金与资本之比竟高达25:1。 天有不测风云!1998年8月俄罗斯政府突然宣布推迟偿还短期国债券,这一突发事件触发了群起抛售第二类债券的狂潮,其价格直线下跌,而且很难找到买主。与此同时,投资者为了保本,纷纷寻求最安全的避风港,将巨额资金转向购买美国政府担保的联邦公债。其价格一路飞升到历史新高。这种情况与LTCM计算机所依据的两类债券同步涨跌之统计规律刚好相反,原先的理论,模型和程序全都失灵。LTCM基金下错了注而损失惨重。雪上加霜的是,他们不但未随机应变及时撤出资金,而是对自己的理论模型过分自信,反而投入更多的资金以期反败为胜。就这样越陷越深。到9月下旬LTCM基金的亏损高达44%而濒临破产。其直接涉及金额为1000亿美元,而间接牵连的金额竟高达10000亿美元!如果任其倒闭,将引起连锁反应,造成严重的信誉危机,后果不堪设想。 由于LTCM基金亏损的金额过于庞大,而且涉及到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德主,这对数学金融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华尔街有些人已在议论,开始怀疑数学金融学的运用性。有的甚至宣称:永远不向由数学金融学家主持的基金投资,数学金融学面临挑战。 LTCM基金事件爆发以后,美国各报刊之报道,评论,分析连篇累牍,焦点集中在为什么过去如此灵验的统计预测理论竟会突然失灵?多数人的共识是,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本身并没有错,错在将之应用于不适当的条件下。本文作者之一在LTCM事件发生之前四个月著文分析基于随机过程的预测理论,文中将随机过程分为平稳的,似稳的以及非稳的三类,明确指出:“第三类随机过程是具有快变的或突变达的概率分布,可称为‘非稳随机过程’。对于这种非稳过程,概率分布实际上已失去意义,前述的基于概率分布的预测理论完全不适用,另辟途径,这也可以从自然科学类似的情形中得到启发。突变现象也存在于自然界中,……”此次正是俄罗斯政府宣布推迟偿还短期国债券这一突发事件,导致了LTCM基金的统计预测理论失灵,而且遭受损失的并非LTCM基金一家,其他基金以及华尔街的一些大银行和投资公司也都损失不赀。 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可以认为是,一种在具有不确定性的债券市场中寻求无风险套利投资组合的理论。欧式期权定价的经典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基于由几个方程组成的一个市场模型。其中,about无风险债券价格的方程,只和利率r有关;而about原生股票价格的方程,则除了与平均回报率b有关以外,还含有一个系数为σ的标准布朗运动的“微分”。当r,b,σ均为常数时,欧式买入期权(Europeancalloption)的价格θ就可以用精确的公式写出来,这就是著名的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由此可以获得相应的“套利”投资组合。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自1973年发表以来,被投资者广泛应用,由此而形成的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成了期权投资理论的经典,促进了债券衍生物时常的蓬勃发展。有人甚至说。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开辟了债券衍生物交易这个新行业。 笔者以为,上述投资组合理论可称为经典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它尽管在实践中极为成功,但也有其局限性。应用时如不加注意,就会出问题。 局限性之一:经典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基于平稳的完备的市场假设,即r,b,σ均为常数,且σ 0,但在实际的市场中它们都不一定是常数,而且很可能会有跳跃。 局限性之二:经典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假定所有投资者都是散户,而实际的市场中大户的影响不容忽视。特别是在不成熟的市场中,有时大户具有决定性的操纵作用。量子基金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扮演的角色即为一例。在这种情况下,b和σ均依赖于投资者的行为,原生股票价格的微分方程变为非线性的。 经典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基于平稳市场的假定,属于“平稳随机过程”,在其适用条件下十分有效。事实上,期权投资者多年来一直在应用,LTCM基金也确实在过去三年多中赚了大钱。这次LTCM基金的失败并非由于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不对,而是因为突发事件袭来时,市场变得很不平稳,原来的“平稳随机过程"变成了“非稳随机过程”。条件变了,原来的统计规律不再适用了。由此可见,突发事件可以使原本有效的统计规律在新的条件下失效。 突发实件的机制 研究突发事件首先弄清其机制。只有弄清了机制才能分析其前兆,研究预警的办法及因此之道。突发事件并不限于金融领域,也存在于自然界及技术领域中。而且各个不同领域中的突发事件具有一定的共性,按照其机制可大致分为以下两大类。 “能量”积累型地震是典型的例子。地震的发生,是地壳中应力所积累的能量超过所能承受的临界值后突然的释放。积累的能量越多,地震的威力越大。此外,如火山爆发也属于这一类型。如果将“能量”作广义解释,也可以推广到经济领域。泡沫经济的破灭就可以看作是“能量“积累型,这里的“能量”就是被人为抬高的产业之虚假价值。这种虚假价值不断积累,直至其经济基础无法承担时,就会突然崩溃。积累的虚假价值越多,突发事件的威力就越大。日本泡沫经济在1990年初崩溃后,至今已九年尚未恢复,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房地产所积累的虚假价值过分庞大之故。 “放大”型原子弹的爆发是典型的例子。在原子弹的裂变反应中,一个中子击中铀核使之分裂而释放核能,同时放出二至伞个中子,这是一级反应。放出的中子再击中铀核产生二级反应,释放更多的核能,放出更多的中子……。以此类推,释放的核能及中子数均按反应级级数以指数放大,很快因起核爆炸。这是一种多级相联的“级联放大”,此外,放大电路中由于正反馈而造成的不稳定性,以及非线性系统的“张弛”震荡等也属于“放大”型。这里正反馈的作用等效于级联。在、经济及金融等领域中也有类似的情形,例如企业间达的连锁债务就有可能导致“级联放大”,即由于一家倒闭而引起一系列债主的相继倒闭,甚至可能触发金融市场的崩溃。这次LTCM基金的危机,如果不是美国政府及时介入,促使15家大银行注入35亿美元解困,就很可因LTCM基金倒闭而引起“级联放大”,造成整个金融界的信用危机。 金融界还有一种常用的术语,即所谓“杠杆作用”(leverage)。杠杆作用愿意为以小力产生大力,此处指以小钱控制大钱。这也属于“放大”类型。例如LTCM基金不仅大量利用银行贷款造成极高的“运用资金与资本之比”,而且还利用期货交易到交割时才需付款的规定,大做买空卖空的无本交易,使其利用“杠杆作用”投资所涉及的资金高达10000亿美元的天文数字。一旦出问题,这种突发事件的震撼力是惊人的。 金融突发事件之复杂性 金融突发事件要比自然界的或技术的突发事件复杂得多,其复杂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多因素性对金融突发事件而言,除了金融诸因素外,还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心理等多种因素。LTCM事件的起因本为经济因素--俄罗斯政府宣布推迟偿还短期债券,而俄罗斯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所占分额甚少,之所以能掀起如此巨大风波,是因为心理因素的“放大”作用:投资者突然感受到第二类债券的高风险,竞相抛售,才造成波及全球的金融风暴。可见心理因素不容忽视,将其计及。 非线性影响金融突发事件的不仅有多种因素,而且各个因素之间一般具有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即为非线性的关系。例如,大户的动作会影响到市场及散户的行为。用数学语言说就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并不等于各个因素分别作用时结果的线性叠加。突发事件的理论模型包含非线性项,这种非线性理论处理起来要比线性理论复杂得多。 不确定性金融现象一般都带有不确定性,而突发事件尤甚。如何处理这种不确定性是研究突发事件的关键之一。例如,1998年8月间俄罗斯经济已濒临破产边缘,几乎可以确定某种事件将会发生,但对于投资者更具有实用价值的是:到底会发生什么事件?在何时发生?这些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由此可知,金融突发事件的机制不像自然界或技术领域中的那样界限分明,往往具有综合性。例如,1990年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其机制固然是由于房地产等虚假价值的积累,但由此触发的金融危机却也包含着银行等金融机构连锁债务的级联放大效应。预警办法 对冲基金之“对冲”,其目的就在于利用“对冲”来避险(有人将hedgefund译为“避险基金”)。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原本设计为避险的基金,竟因突发事件而造成震撼金融界的高风险。华尔街的大型债券公司和银行都设有“风险管理部”,斯科尔斯和默顿都是LTCM基金“风险管理委员会”的成员,对突发事件作出预警是他们的职责,但在这次他们竟都未能作出预警。 突发事件是“小概率”事件,基于传统的平稳随机过程的预测理论完全不适用。这只要看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可以明白。在高速公路公路上驾驶汽车,想对突然发生的机械故障做出预警以防止车祸,传统的平稳随机过程统计可能给出的信息是:每一百万辆车在行驶过程中可能有三辆发生机械故障。这种统计规律虽然对保险公司制定保险率有用,但对预警根本无用。因为不知道你的车是否属于这百万分之三,就算知道是属于这百万分之三,你也不知道何时会发生故障。笔者认为,针对金融突发事件的上述特点,作预警应采用“多因素前兆法”。前面说过,在“能量”积累型的突发事件发生之前,必定有一个事先“能量”积累的过程;对“放大”型的突发事件而言,事先必定存在某种放大机制。因此在金融突发事件爆发之前,总有蛛丝马迹的前兆。而且“能量”的积累越多,放大的倍数越高,前兆也就越明显。采用这种办法对汽车之机械故障作出预警,应实时监测其机械系统的运行状态,随时发现温度、噪音、振动,以及驾驶感觉等反常变化及时作出预警。当然,金融突发事件要比汽车机械故障复杂得多,影响的因素也多得多。为了作出预警,对多种因素进行实时监测,特别应当“能量”的积累是否已接近其“临界点”,是否已存在“一触即发”的放大机制等危险前兆。如能做到这些,金融突发事件的预警应该是可能的。要实现预警,困难也很大。其一是计及多种因素的困难。计及的因素越多,模型就越复杂。而且由于非线性效应数学处理就更为困难。计及多种因素的突发事件之数学模型,很可能超越现有计算机的处理能力。但计算机的发展一日千里,今天不能的,明天就有可能。是否可以先简后繁、先易后难?不妨先计及最重要的一些因素,以后再根据计算机技术的进展逐步扩充。其二是定量化的困难。有些因素,比如心理因素,应如何定量化,就很值得研究。心理是大脑中的活动,直接定量极为困难,但间接定量还是可能的。可以考虑采用“分类效用函数”来量化民众的投资心理因素。为此,可以将投资者划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如散户和大户,年轻的和年老的,保守型和冒险型等等,以便分别处理。然后,选用他们的一种典型投资行为作为代表其投资心理的“效用函数“,加以量化。这种办法如果运用得当,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定量地表示投资者的心理因素的。此外,卢卡斯(R.E.Lucas)的“理性预期”也是一种处理心理因素的办法。 其三是报警灵敏度的困难。过分灵敏可能给出许多“狼来了”的虚警,欠灵敏则可能造成漏报。如何适当把握报警之“临界值”?是否可以采用预警分级制和概率表示? 有些人根本怀疑对金融突发事件做预警的可能性。对此不妨这样来讨论:你相信不相信金融事件具有因果性?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金融突发事件就不会凭空发生,就应该有前兆可寻,预警的可能性应该是存在的,那么金融学就不是一门科学,预警当然也就谈不上了。笔者相信因果律是普遍存在的,金融领域也不例外。 因应之道 研究金融突发事件的目的在于因应,因应可分为事先与事后两种,这里主要讨论事先的,因为事先防范可以减少损失。事先的因应之道应根据突发事件的机制:对于“能量”积累型的,可采用“可控释放法”,即在控制下多次释放小“能量”以避免突然一次释放大“能量”。就近国务院下决心对某些存在严重问题的金融机构逐个进行整顿,就起到了可释放“能量”的作用,这对防止金融突发事件是有益的。对于“放大”型的,可采用加入阻尼法,在核裂变反应中,常采用插入能吸收中子的镉棒等办法以减缓核反应。在由电感和电容所构成的振荡电路中,加入电阻就可以对振荡产生阻尼作用。在放大或控制电路中引入“负反馈”,也可起到阻尼作用。类似办法可用于因应金融突发事件。例如:全球金融机构的计算机联网固然有利于国际贸易但也使金融投资者易于兴风作浪,他们可跨越国界几乎瞬时地调拨几十亿美元进行投机,造成像1997年东南亚那样的金融危机。最近美国有人提议:可以仿照对进出口货物征收关税那样,对这种跨国巨额资金调拨收税,这就是一种防止金融突发事件的阻尼作用。当然,阻尼不能过分否则就会阻碍资金正常流通,妨碍经济的发展。更好的办法是“选择性阻尼”,即只对那些应予抑制的加以阻尼。这在技术领域中是有先例的,在金融领域中是否可行?值得考虑。 研究突发事件对于数学金融而言,是一个新的领域。金融突发事件本身非常复杂,对之进行研究绝非易事。本文的目的是提出问题,引起大家的注意。同时也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以起抛砖引玉,共同开展对这一重要课题的研究。还应该指出:这次LTCM基金事件引起的金融风暴表明,全世界的大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部门”也未能对突发事件作出预警。可见面对这一难题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可以是我国进一步发展数学金融学的契机。 金融学毕业论文:浅谈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摘要]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是对金融本科学生金融相关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的一种检验,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总考核。论文选题是论文的基础步骤,直接关系到毕业论文的质量好坏。本文在详细分析当前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金融本科学生论文选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是对金融学生所学金融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全面考核,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在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毕业论文作为实践教学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内容,成为评估中的关键性指标。毕业论文选题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选题是否恰当,决定着论文的成败和质量。但在实际教学中,金融学本科生在毕业论文选题时往往不知如何着手,或者由于选题不当导致论文不能如期完成或质量低下,因此探讨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十分必要。 一、当前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中存在的问题 选题即选择研究课题,是确认研究对象和准备学位论文的前提性和关键性步骤,无论进行任何一项研究,都必须首先确定所要研究的问题。选题如同导演选材,正确的选题在很大程度决定着论文的成败与否,因此我们必须慎重对待题目的选择,题目选对了,目标找准了,论文就成功一半了。许多本科毕业论文之所以质量不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选题不当。当前,金融学本科学位论文的选题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思想上不够重视,选题随意性强 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不少老师存在“重研究生论文,轻本科论文”的思想,对本科论文的指导欠认真,指导次数少,与学生交流少,对学生的选题不重视,往往是让学生自行选题,而没有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建议,或者是拟定的参考选题多年不变,早已失去选择价值;另一方面,本科学生“重工作,轻论文”,整天忙于应聘、实习、考研,认为自己的学业已经完成,毕业论文只是走过场,因此论文选题很随意,欠缺思考,只为应付了事。本科论文的开题报告本应是学生初步确定选题和教师对之提出建议的关键环节,但在教学中,存在不少学生迟迟不交开题报告甚至论文完成才填写开题报告的情况,论文开题流于形式。 (二)选择“大而泛”的宏观性课题,导致写作中难驾驭 宏观性研究的往往是一领域,一个方向性的问题,根据金融本科生的学识水平和对本科毕业论文篇幅的要求,本科生缺乏研究这样的选题所必需的专业基础和研究能力,不仅收集材料存在困难,而且写出来的东西往往缺乏深度。如“关于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选择”、“论金融风险和监管”、“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探讨”等,就属于太宏观、太大的题目,货币政策目标包括最终目标、中介目标、近期目标,涉及财政政策、利率、货币政策等等问题;金融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操作风险等等;商业银行业务包括资产业务、负债业务、表外业务等。就每个具体问题就是一篇文章,所以最好就其中一个问题写作,如: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是以利率还是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间目标)。 (三)不注意经济金融形势发展变化,选择已经过时淘汰的题目?? 论文选题应注重研究课题的实用价值和理论价值,避免选择已经完全得到解决的常识性问题。当前,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正处于不断的改革和发展之中,金融体系不断变革,许多新政策、新机构、新工具不断出现,应该说金融体制改革为金融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论文选题空间。但一些学生不关注经济发展动态和金融改革创新的动向,对新事物视而不见,在毕业选题时,查找的资料过于陈旧,如2006年还有学生选择“加入WTO后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必要性”、“引进外资银行,提高银行竞争”等早已过时的题目,这反映出学生没有关注外面世界的变化,抄袭几年前的文章。 (四)选题过于平淡,缺乏创新 学术论文讲究原创性,人云亦云,乃论文之大忌。当然,对于本科论文过于强调原创性不太现实,要想一整篇文章都有创新是不可能的,但论文中应有自己独到的东西,否则这种选题没有意义。有些金融学生论文选题缺乏前沿性、挑战性,无新意,如“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分析及对策”、“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途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防范”、“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等,这些问题已经研究了多年,有关论文已很多,当然这些选题并不是不能再写,而是应从全新的角度或使用新方法去探讨和挖掘,否则简单的重复没有意义。 (五)选题不切合实际,提出一些空而高的口号 有些学生在选题中不切合实际,盲目求“新”。如“国有商业银行跨国经营问题”、“组建跨行业战略联盟”、“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战略”等。商业银行国际化无疑是方向,但目前乃至长期不能实现,因为银行国际化的前提是企业国际化,企业实现跨国经营。目前全球500强,几乎都是跨国性的,进入我国的就有300家,所以外资银行纷纷登陆中国占领市场。而我国规模大、跨国性企业不多,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更是寥寥无几,所以银行谈何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呢?在我国金融期货的推出一直审慎,尚在试点中,探讨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战略不符合我国实际。 二、对金融本科学生选题的几点建议 金融本科论文选题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教学实践过程,上述论文选题中存在的问题,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解决,基于前文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教师和学生应重视本科论文的写作 本科毕业论文虽然属于学术论文,但撰写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过程的一个步骤,不仅是为了传播学术信息,推进学科的发展,更重要的目的还在于梳理、总结学习成果,反映学生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其他专门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应予以充分的重视。 (二)重视论文开题环节,提倡集体指导选题 建议在本科论文选题之前,由专业教师就选题的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给学生作专题指导,并就开题报告的规范书写、论文写作规范等问题给学生作统一讲解,改变过去单个教师“一对多”指导模式,实行集体指导、集中指导,教师组(教研室)共同协商研究本科论文的指导问题,避免由于教师个体的研究水平的局限而降低学生论文选题质量。 (三)提高学生获得学术研究信息的水平,指导学生多方位收集资料,为选题打好基础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中,各种新政策、新举措层出不穷,而金融学生选题陈旧反映出学生对新信息的掌握较欠缺。因此建议:一是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通过网络系统、报刊杂志等渠道收集、整理最新金融信息,关注学术研究发展信息;二是鼓励金融学生参加教师的研究课题、各种学术研讨会;三是经常性地要求学生就新的金融政策展开讨论、思考。 (四)选题中注意的方面 1、注意学术价值和社会实用的结合 学术价值是选题的着眼点,学位论文应“为时而著,为事而作”,金融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金融学研究应讲求应用性,即具有社会实用价值。当前,我国金融领域中新问题层出不穷,论文选题应结合我国转轨经济的特点和金融体制改革的现实,在借鉴国外做法的基础上,选择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研究,揭示金融发展规律,探求真理。 2、注意量力而行 金融本科学生应从自身学识水平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选择熟悉并感兴趣、有获取资料的条件,并估计能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的论文题目。 (1)论文选题“宜小不宜大,宜专不应泛”,可小题大做,勿大题小做。选题过大,会面面俱到,不着边际,什么问题都谈到,什么问题也说不清楚,难以将论题说深说透。选题过窄过小,发挥的空间很小,取得突破性成果十分困难。金融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科研能力选择大小适中,难易适中的题目。在实际中,有些选题很好,但受知识、水平、资料有限,难以完成,最好放弃,不要好高骛远。 (2)所选题目要有一定数量与质量水平的文献资料作为研究基础。论文的选题应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通过前人文献资料的掌握,可以了解所选题目应涉及的内容、历史和现状,这样才能找到选题的新视角。因此,拥有大量翔实、丰富的文献资料有利于高质量金融论文的写作。 3、注意选择自己熟悉及兴趣的问题 论文选题应从自己的专长和兴趣人手确定选题。熟悉的问题一般就是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或实践中有深切的感受,不断的专业学习和一贯的信息收集使其准备了厚实的理论基础,有利于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升华的认识,较容易写得深入、写出创新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感兴趣才会深入思考,才能深入钻研下去,才能形成自己一定的独到见解,可望成为一篇较高质量的论文。 金融学毕业论文: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特征分析 摘 要:以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金融学专业为例,通过对该学院的金融学专业2011――2014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统计分析,试图通过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岗位、就业流向和就业与专业设置相互影响等方面对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特征做初步的分析。 关键词: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特征 我国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是中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重庆市独立学院有7所,在校生约9.67万人,占普通高校约17% 。金融学专业是从经济学中分化出来的应用经济学科,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国内金融市场发展迅速,熟悉金融业务的应用型人才需求明显。但近年,金融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明显低于某些工程学类的毕业生,引人深思。 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以下简称派斯学院)是依托重庆工商大学组建的独立学院,现在校生9千余人,其中金融学专业本科生1253人。本文以派斯学院金融学专业为例,通过对该学院金融学专业2011――2014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体现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特征。 一、就业率相对较高 该学院金融专业以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为目标,要求学生具备金融基础知识,并精通和熟练各大金融机构一线岗位技能,由学生转变为职业人。根据重庆市市教委当年5月底公布的数据,派斯学院金融专业的一次性就业率高于重庆市平均就业率,2011年――2014年,分别高出6.9%、-0.81%、22.63%、2.5%。 较高的就业率与派斯学院培养理念和课程体系分不开。该学院注重基础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例如,在大一学生刚进入校园时,校方就有意识的灌输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多方面扩大就业途径,所以学生在大二时就能通过各种途径拓展自己的能力素质,如利用寒暑假到各大银行和金融机构实习,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并努力考取各种相关证书,如银行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保险从业资格证等金融专业相关证书。 二、就业岗位以中小企业应用型岗位为主 从就业岗位流向来看,派斯学院2011――2013届金融学专业的毕业生流向中小型企业和技术岗位的分别为111人、108人、112人,分别占当年毕业生的85.3%、67.5%和73.6%。而这三届毕业生流向机关、国企和事业单位的毕业生人数仅占当年毕业生的1.53%、5.55%和5.26%。明显,该学院金融学专业的毕业生第一次就业的去向以中小型企业应用型岗位为主,而去往机关、大型企业、事业单位比例小。据调查,这三届的毕业生中,去往中小型企业和技术岗位的同学从事财会、证券与银行柜员等技术性的一线岗位工作。可见,形成“先择业,后就业”的观念,积极寻找就业机会。 三、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 从就业集中区域来看,派斯学院2011――2013届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比例达到64.6%、 53.7、67.76%。从就业城市比较,重庆市成为毕业生首选就业地,2011――2013届毕业生在重庆就业比例达到了33%、30.24%、36.84%,这个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城市。在东部发达地区,该学院金融学专业毕业生主要集中去往浙江、江苏、上海等地。 形成上述区域特征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在学院所在地寻找工作机会,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寻找合适的就业岗位更便利,降低了寻找工作的成本;第二,重庆市直辖以来,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对金融学专业毕业生而言有着较多发展空间与机遇。同时,相对于北上广而言,重庆市的外来毕业生相对较少,就业竞争压力相对较小,更适合于带着“非名校、非高学历”标签的独立院校毕业生就业;第三、与生源地有关。选择去东部发达地区浙江、江苏、上海等地就业的毕业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其生源地在该省市。 四、就业形势日趋复杂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派斯学院金融学专业的就业形势日趋复杂。表现为,在该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总体平稳的形势下,金融学专业的就业率正呈现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整体就业形势复杂而严峻。二,金融学专业毕业生的构成变化和用人单位的观念固化冲击独立学院该专业的就业率。三,独立学院自身原因。因此,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的就业工作需要因应环境的变化和市场的需求,科学规划,未雨绸缪,切实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013年底派斯学院提出了新的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是针对毕业生以中西部地区尤其是重庆为主要就业目的地来设置的。结合重庆市建设“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和建设以结算为主体的“中国内陆金融中心”的大背景,派斯学院提出实行“三轨合一”的特色金融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为了适应当前就业市场的需要而为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的学生量身订造的,使得他们能够相对灵活的应对职业发展要求,增加就业途径。 虽然在就业市场上有非常多的因素影响着独立学院学生的求职成功,但是派斯学院金融学专业的毕业生能够扬长避短,找准自己的定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较为顺利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也为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金融学毕业论文:论金融学毕业实习与大学生创业竞赛的融合 摘要:我国金融学本科院校毕业实习这一教学环节的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文章从当前我国部分金融学专业已开设的金融学毕业实习的现状出发,分析当前普遍存有的问题,建议学校可以将毕业实习同大学生创业竞赛相结合,积极促进学生与真实工作环境的融合。 关键词:金融学;毕业实习;创业;竞赛 当前金融学本科院校在安排学生的毕业实习时普遍有一种感受:安排学生在校内实习就像是聚会,而安排到校外则像是出去旅游;集中实习成本较高,而分散实习则收效一般,且不便于控制管理。导致该类问题出现的原因来自于各个层面,比如学校、实习单位以及毕业实习指导教师等,但究其根本原因则在于学生没有真正认识到实习对于自身素质完善的重要性,也没有体会到学校在安排实习时所付出的人财物等巨大成本,他们更没有真正参与到实习活动中的兴趣和动力。所以,如何让金融类准毕业生的毕业实习环节高质量完成,还要从学生这一内因出发,文章将对此问题进行深刻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我国金融学毕业实习现状分析 1.现状分析。当前我国国内大部分金融学专业本科院校,都设置有毕业实习这一环节,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使得学生验证、巩固在校所学的银行、证券或保险理论知识,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此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了解社会对本专业的需求,增强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南京审计学院的金融专业规定,毕业实习在原则上由学生联系实习单位,完成银行、证券或者保险某一金融领域的实习;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为让金融学专业学生尽早明确自己的毕业论文调研方向,而设置的为期一个月左右的毕业实习,等等。通过毕业实习这一环节,学生们可以了解到实际的、具体的银行、证券或保险业务,感受金融业氛围,为即将走向工作岗位做好业务上和心理上的准备;还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业务结合起来,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最后,通过毕业实习还可以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其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存有的问题。这些毕业实习的目的都是为了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尽早熟悉工作岗位对人才的要求标准,帮助学生尽快实现角色转变。但是在金融学专业毕业实习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存有以下问题: 第一,实习单位不正规。由于当前就业形势所迫,部分分散实习学生自己联系的实习单位,往往是一些不太正规的中小企业,大学生们往往容易忽视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对自我权益的维护,导致很多企业在用人后不按照先前口头商议的约定来支付实习生应得的报酬,侵害学生的权益。 第二,实习内容不对口。当前,金融学实习生往往较难找到与自己所学专业完全一致的实习岗位,再加上我国金融机构数量有限,并且大多数金融机构比如银行等,由于本身行业特性的限制,一般不会安排实习生进入核心部门实习。在这种情况下,实习生就无法接触到金融机构中技术含量比较高的核心业务,毕业实习也就往往流于形式,无益于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 第三,目前国内院校金融学专业毕业实习一般都安排为4周至6周左右,较短的实习时间会导致实习单位不会或很少安排实习生的上岗技能辅导或培训。这样,就会出现学生刚刚接触实际业务不久而实习就要结束的尴尬局面,从而也就导致了学生较难从实习中真正获得对日后工作生涯有帮助这一结果的出现。由此看出,开设金融学专业的院校亟待寻找一种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 二、我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现状分析 创业计划,是一无所有的创业者就某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或者服务向风险投资家游说以取得风险投资的可行性商业报告。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比赛,它也不是单纯的、个人的、集中在某一个专业的学生竞赛,而是一种以实际技术为背景,跨学科的优势互补的团队之间的综合较量。创业计划竞赛的发展源于美国高校,以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等为典型代表,在这些商业计划竞赛的运作下,诞生了许多高新技术企业,例如雅虎(Yahoo)、网景(Netscape)等公司。在国外高校商业竞赛发展的浪潮下,我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也蓬勃发展。现开展的大学生创业竞赛有“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杭州市“赛伯乐杯”创业大赛、“赛扶”国际大学生企业家联盟比赛等。这些创业计划竞赛大多是在政府或相关部门支持下将具有发展潜力的大学生创业团队吸纳到当地创建公司,在公司初创期提供许多优惠政策进行扶持,帮助公司实现正常运营,同时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三、金融学毕业实习与大学生创业竞赛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金融学毕业实习可以同大学生创业竞赛相融合。这种融合并不是“一刀切”,并非要完全抛弃原本的集中或分散的实习方式,这种融合是一种实习方式多元化的尝试,是体现实习灵活性并使得这一教学环节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的改革。以某大学一名金融学专业学生为例来说明融合后的毕业实习模式的安排:在大一阶段的专业导论课上,老师向学生介绍了他们将要在以后四年中参加的认知实习、专业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习的性质和形式,同时也告知学生,由于毕业实习的特殊性,学生可以自愿选择以参加创业计划竞赛的方式来获取相应的毕业实习学分。这名金融学专业学生在大三学年的第一学期参加了“挑战杯”创业大赛,那么他可将其参赛证明等文件递交学校,证明已参加社会实践这一教学环节,从而该学生可以在原本设置的毕业实习期间内筹划找工作、准备毕业论文或者创业的相关事宜。而如果这名学生没有参加比赛,那还可以按照先前的规定,在大四阶段完成分散或集中毕业实习。这种融合后的新模式对学生、院校以及社会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①学生的专业知识将重新熔炼;②学生的综合素质会得到提升;③院校更易于控制和管理毕业实习。 尽管将毕业实习同大学生创业竞赛结合后还会存有一些问题,比如如何区分和筛选出哪些是适合学生参加并能发挥毕业实习功效的竞赛;创业竞赛虽然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商业运营,但是学生还是处于一种竞赛氛围下,与真实的创业环境等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另外,学生从什么时间参加创业竞赛以及参与多长时间都还有待商讨。但是,这些问题都是发展中可以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借鉴美国高校等成功模式,借鉴“赛扶”的运作模式等来逐步引导金融学毕业实习同大学生创业竞赛的逐步结合。 金融学毕业论文:金融学专业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毕业实习是高校实践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文章以湖北工业大学金融学专业为例进行研究,金融学专业毕业实习存在学生缺乏实习积极性、实习单位接受热情不高、毕业实习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需要做好毕业实习前的准备和动员工作、加强毕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完善毕业实习管理体制。 关键词:金融学 毕业实习 实习模式 实习管理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不断国际化,行业竞争日益加据。为了有效地参与国际竞争,各金融机构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从业人员不仅需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具备实践和创新能力。作为金融人才培养基地的高等院校必须顺应这种需求,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对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毕业实习是整个大学期间教学工作中最系统的一次实践,是大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的一次预演,是他们参与实际工作、提高业务技能的一个最为关键的环节,其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素质。本文以湖北工业大学金融学专业为例,分析金融学专业毕业实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提高毕业实习质量的有效途径,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业务素质。 一、金融学专业毕业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湖北工业大学金融学专业自1994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以来,一直在探索提高毕业实习效果的实习模式,目前金融学专业毕业实习主要采取校外集中实习、“委托承包”实习、“就业”实习、分散自主实习四种模式。在学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实习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实习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使每一届的金融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实习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1.学生缺乏实习积极性 通过对历年毕业生访谈记录看,基本上30%的学生缺乏毕业实习的积极性,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就业形势影响学生实习的积极性。根据人保部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2009年的611万多19万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学生都放弃了毕业实习,把时间投入到找工作中去;另一方面,由于受就业难的影响,金融学学生择业由以前的“专业对口” 演变为多元化,有一部分学生毕业后可能不从事本专业工作。这一部分学生认为既然不从事该专业的工作,就不必去耗费时间实习,这样势必影响一部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 (2)对毕业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大多数学生对自己本专业的实习能够认真对待,但仍有一部分同学没有充分认识到毕业实习的重要性,认为实习环节可有可无,把实习当成是最后一次长假,没有进行真正的实习,利用弄虚作假的手段来应付教师的检查,例如,做假的实习鉴定、拼凑实习报告、抄袭实习周记。 2.实习接收单位热情不高 毕业实习已经成为每一位学生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阶段,但是现有的大学生实习基地在数量上都很难满足大学生的需求,更不要说在类型与实习生的专业和就业取向对口了。很多金融机构如银行不愿意接收大学生实习。其主要原因有:(1)接纳实习单位要抽出骨干力量来指导,给单位增加了任务,带来了麻烦;(2)有的实习可能要影响实习单位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增加工作的成本;(3)学校对实习单位不可能有很多的支援和帮助,单位和职工只是尽了义务,而无任何实惠可得。据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组对106家用人单位的调查,愿意接受大学生实习的占48%,不太愿意的占52%。 虽然湖北工业大学金融学专业在武汉、荆州、洪湖等地有实习基地,但每个基地由于规模的限制一般只能接受8名学生实习,导致许多学生不能在金融机构进行金融技能方面的实习,而转向其他单位,。一些金融单位虽然接收了毕业生进行实习,但实习的金融单位主要依靠单个教师的个人关系进行联系和维持,学校没有进行资金和荣誉的投入,造成实习单位员工指导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同时由于金融业务(特别是银行业务) 对安全性、精准性方面要求很高,所以业务人员不会对实习生进行实际操作的培训,更不会放手让实习生独立去操作一项业务,实习生更多的是承担一些辅助性的工作,比如引导客户填写表格或单据。这些实习内容与平常所学知识关联度不强,不能体现金融专业的特色,与学生的心理预期相差甚远,学生产生失望的情绪,难以达到理想的实习效果。 3.毕业实习管理体制不完善 毕业实习应该是一种对用人单位和实习生都有收益的人力资源制度安排。它不是基于人际关系的经验性、个体随机行为,不是学校和企业之间一种简单的“对口实习”任务,而是涉及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大学生的一种规范、系统的常规化制度行为。但就目前湖北工业大学金融学学生毕业实习管理体制而言,存在不少问题,不能满足大学生素质提高和技能培养的需求,影响了毕业实习的效果。主要表现在: (1)实习时间选择不当,实习期间过短 金融学专业毕业实习一般都在大四第二学期开学后的第四周开始,这个时期学生面临毕业论文撰写、找工作或研究生考试面试的压力,虽然有的学生认识到毕业实习的重要性,但没有心思参加;有的学生选择参加实习,但在实习期间精力不集中,在实习期间频繁请假,学生奔波于学校和实习单位之间,既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又给实习单位留下了不良的印象。 一般学校统一毕业实习期间为四周,时间过短。实习单位认为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学生是无法全面、熟练地掌握业务的,认为学生实习仅仅是走走形式,做做样子,所以不重视学生实习,对学生不会严格要求,尽心指导。 (2)缺乏完善的毕业实习考核机制,成绩不能体现实际实习情况 虽然在毕业实习管理办法中对师生在实习期间应履行的职责都做了规定,如要求“学生不得无故不参加实习,凡无故不参加实习的时间超过规定实习时间的三分之一者,不予评定实习成绩”,这些规定流于形式、没有具体的、量化的指标,对学生没有约束力。目前对毕业实习的考核首要标准是实习鉴定表是否有实习单位的公章和学生所提交的实习报告,对学生形成综合成绩,而对学生的日常实习表现没有体现在实习成绩中,这样给一些根本没有参加实习的学生提供了造假的可能。有的学生随便找个单位盖上公章、拼凑实习报告,最后形成一种不公平的现象:造假学生比那些踏踏实实实习的学生的成绩高。 二、提高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实习质量的措施 毕业实习在高等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是促使知识向能力、素质转化的有效途径。要提高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实习质量需采取以下措施。 1.做好毕业实习前的准备和动员工作 毕业实习前的准备和动员工作是毕业实习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各教学系应充分向学生介绍实习单位的性质及实习岗位对学生的要求,以便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缩短学生对工作岗位的距离感,降低学生对实习的恐惧感;签订协议书,实习前学校要与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协议书,明确实习单位、学校、学生三方的权利和义务;发放实纲、实习计划和日程安排;对学生进行分组,并选出或指定负责人,负责人要切实负起管理与协调、沟通的责任,定期与不定期地向负责实习的教师汇报实习情况。召开由院(系)主要领导参加的实习动员会,对学生进行动员,向学生宣布实习纪律、要求以及成绩的考核标准和办法,条件允许时,也可请实习单位的领导和有关人员参加动员会,从思想上、组织上和业务上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 2.加强毕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加大对毕业实习基地经费的投入 由于毕业实习基地一般都是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因此学校要加大经费投入,减轻实习单位的负担,提高实习单位接受学生实习的积极性。目前实习单位的指导人员都是无偿提供业务指导,可以由学校设立优秀实习指导奖金,对实习单位出色的指导人员进行奖励,提高他们指导业务的热情。 三、重视与毕业实习基地的联系 目前,学院和毕业实习基地的联系基本处于平时不闻不问,临时突击公关的现状,每年等到学生实习之前才和实习单位联络,这样学院和实习基地之间缺乏交流,关系很疏远。学院应和实习基地建立一定的联系机制,并与实习基地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加强交流合作。如学校可以考虑定期召开实习基地联谊会,组织实习基地负责人座谈,听取他们对实习基地建设的意见。学校还可以和实习基地进行密切的双向合作,利用学校拥有的科研、技术优势为实习单位提供相应服务,为实习单位培训干部和业务骨干,促进实习基地的发展。学院可以考虑聘请实习单位的专家担任学校的兼职教授,为学生做学术报告,参加学生论文答辩,不断巩固双方的合作基础。 3.完善毕业实习管理体制 (1)调整毕业实习时间 以往金融学毕业实习一般都安排在最后一学期开学后第四周进行,时间约1个月。考虑到学生这一阶段面临撰写毕业论文、就业、研究生面试等问题,学校应考虑适当调整毕业实习时间。学校可以将毕业实习安排在第三学年结束后的暑期进行,原因有三:其一,根据和学生的交流,每年暑假不少学生想找单位实习,但很少有学生如愿,如果学校安排学生在暑假进行集中实习,可以满足学生的愿望;其二,在实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在专业知识、动手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这样学生还有一年的时间进行充实和提高,学生在大四学年的学习目的会非常明确,学习的主动性会大大增强;其三,可较好地解决与找工作、毕业论文设计间冲突的问题,保证充足的实习时间和较高的实习效果。 (2)建立健全毕业实习考核机制 目前学生毕业实习考核主要由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意见两部分构成。对集中实习的学生来说有考核的依据,但是缺乏量化的指标,考核的随意性、主观性强,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建立毕业实习考核的量化指标,保证考核的客观性和公平性。对自主实习的学生来说,应加强对过程的考核,要求其提供实习单位的地址、联系人等情况,随时对他们的实习情况进行抽查;和实习单位进行座谈,了解学生的实习表现;要求学生通过电话或互联网每天向指导教师汇报实习情况等。 金融学毕业论文:指导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几点体会 摘要: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 是大学生能力的综合考察。民族院校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中存在学生选题大而空泛、写作过程中创新与分析问题能力不足以及论文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究其原因,是有学生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一些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指导投入不够、学校对毕业论文答辩等管理流于形式等。解决这些问题应从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面促进毕业论文的质量提高入手。 关键词:金融学;毕业论文;综合能力 一、民族院校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选题大而空泛,与实践严重脱节 好的毕业论文选题,是论文成功的一半。不少学生缺乏正确的选题方法,选题随意,选题范围重理论轻实践,或好高骛远、求大轻小。例如,金融专业的同学前几年喜欢选诸如“加入WTO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研究”等,去年甚至有同学选“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还有些同学选题犹豫不决、随意换题,不少老师都抱怨学生选题不和导师商量,当导师不同意时甚至随意从网上直接下载论文,结果不但影响了选题的质量,又不利于导师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创新与分析问题能力不足 金融学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也应遵循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思路,即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实践中,不少学生只为交差过关了事,不仅相关文献阅读十分有限,如有的参考文献几乎都是网上转载的各类文章甚至博客文章等,笔者甚至发现有个别同学的参考文献竟然是学院自己办的内部杂志上的文章,既不权威又不准确,有的参考文献几乎都是几年前出版的教材等,对于文献调查等基本收集资料的方法不会运用。同时,论文写作过程中又缺少相关的调查和实证分析,要达到深入分析,甚至要有所创新自然就是相当困难的事情。 (三) 论文结构不合理、语言表述欠规范,极个别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表达能力有限 按照我国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相关要求,笔者所在高校也制定了毕业论文管理的相关规定,但不少学生却达不到这些要求。例如,笔者所在学校在论文评阅环节要求:(1)内容:立论正确,方案设计、论证、计算正确;内容完整充实,论文结构合理;结论正确;工作量足、难度适当。(2)水平:有独特的见解与创新,或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对所学专业知识有较好地运用;取得阶段性成果,具有一定的学术或应用价值。(3)格式:全文格式、中英文摘要、参考文献完整且符合要求;语句通顺、条理清楚、逻辑严密;数据、图表完整,图纸规范。而不少学生在论文写作中,或者出现头重脚轻,即前面的概念、发展历程、问题现状等罗列较多,而后面的原因分析和相应的对策部分十分简略;或者是另一极端,前面的分析介绍简短,而后面列出的建议对策动辄十几条,甚至有的问题分析和后面的建议几乎没有直接关系,论文质量堪忧。笔者还遇到过极个别的少数民族学生,汉语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比较有限,完成规范的毕业论文有相当的难度。 二、影响民族院校金融学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原因分析 造成民族院校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学生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论文写作中投入精力十分有限 随着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又遇上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从四年级上学期开始直到毕业,除了考研的同学外,大部分学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找一个理想的工作上面。而一般毕业论文撰写正好是这段时间。而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都知道,毕业论文成绩对找工作并没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大部分学生对论文并不重视,投入的时间十分有限,甚至个别学生在答辩前两三周才与指导老师联系,论文写作的质量自然无法保证与提高。笔者每年指导的学生中,总有个别同学忙于实习或各地找工作,要等到最后才与老师联系,考虑到就业的压力等老师往往无法严格要求学生。笔者所在学院的老师还发现,对毕业论文投入较多精力的学生,往往是那些工作落实得较早的学生,自然毕业论文也写得比较规范;那些工作一直没有落实或落实较晚的学生,很难把主要精力和时间花在毕业设论文撰写上,论文选题和质量自然存在不少问题。这在二本院校中应该不是个别现象,尤其是民族类高校。 (二)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指导投入不够 影响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指导教师投入精力的多少。毕业论文指导一般从学生选题、拟订论文提纲、收集资料到规范写作、反复修改等过程中都要给予必要的、有针对性的指导。而现在高校教师本身也存在攻读学位、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等压力,再加上论文指导的报酬通常都不太高,因而面临指导动辄10来个学生的毕业论文,实际分摊到每个学生身上指导论文的时间、精力必然相当有限。如笔者所在的学院,老师平均指导的学生通常在10个左右,甚至有些学院的个别教研室老师指导学生有时多达15个以上,教师的指导任务相当繁重。尽管毕业论文早就布置下去,但学生往往集中在最后时间才联系导师,这时在正常的教学、生活之外,导师的指导工作量突然增加。所以,包括笔者在内的不少老师也是希望论文只要过得去就行,论文质量的提高缺少相应的激励机制。 (三)学校对毕业论文答辩等管理流于形式 与国外高校的“宽进严出”不同,国内高校多年来普遍实行“严进宽出”原则,只要学习成绩、学分修够了,很少有高校在学生临近毕业之际在毕业论文环节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对论文自然采取东拼西凑的态度,毕业论文答辩也就只能流于形式。尤其是现在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反过来使学校在论文质量把关和就业率压力之间偏重就业率的提高,自然就会更加放松论文答辩及其管理环节。因为高校每年都面临一次就业率的排名,甚至第二年招生指标、招生计划等的变化都与就业率直接相关,论文质量的提高也就被忽略了。如笔者所在的高校,毕业论文成绩=评阅成绩(60%)+答辩成绩(40%),且答辩成绩不能低于60分,但在答辩中,即便对极个别答辩学生想给低分,考虑到就业形势以及民族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文化基础等综合因素,最后往往也是手下留情。 三、完善民族院校本科毕业论文管理的一些建议 在面临持续的严峻就业形势下,民族类高校毕业生质量的提高需要各方的努力。 (一)学校要加强论文质量的全过程管理 民族类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培养模式和办学条件,努力探索切实有效的毕业论文质量管理途径,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提高。如保证一定的经费投入,适当提高导师指导毕业论文的报酬,努力提高教师积极指导论文的积极性;又如,近年各省(市)教育厅(局)对毕业论文工作进行不定期检查、抽查和评优等,在职称评聘、教学工作量计算等方面向毕业论文工作有所倾斜;再如,进一步落实毕业设论文写作与实践的联系, 加强民族高校与民族地区生产部门、企业之间开展协调工作,为学生论文选题、写作等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另外,民族类高校有些汉语水平确实较差的学生,可否采取其民族语言写作和答辩,至少不要和其他高校一样搞一刀切,真正发挥论文写作环节对学生的能力考察和提升功能。 (二)毕业论文的指导与写作应早作准备 针对目前就业与论文写作的冲突,毕业论文的指导与写作也应宜早不宜迟。如果前面几年的学习中没有思想准备和材料积累,仅在几个月乃至最后一学期或一年的时间里,要完成从选题、研究到写作的全过程,确实很难指导或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如在专业课学习阶段,就应先学习一些指导论文写作的有关论著,提高文字修养;还要选读一些本专业的优秀论文,从中学习写作经验和了解学术动态;掌握做简单的文献综述的方法和基本格式等;对本学科领域中自己感兴趣的某些专题或方面,有意识地积累资料,为论文写作进行各方面的准备,还可适当缓解导师集中指导的繁重任务。 (三)学生要正确认识论文写作与就业之间的冲突 客观地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学生没有就业压力,可专心致志做毕业论文;而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学生应聘时若已具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则工作会落实得较早、较容易。而毕业论文的写作,正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和基本要求。所以,学生应正确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否则对其就业、毕业论文完成都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金融学毕业论文:金融学本科专业学生撰写毕业论文重要性探讨 摘要:撰写毕业论文作为金融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学生完成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运用金融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重要过程,还是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之前一次非常重要的演练。因此,金融学本科专业学生认真撰写毕业论文对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重要性 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是高等院校依据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本科学生进行综合性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过程。然而,由于金融学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主要以课堂理论为主,实践动手锻炼相对较少,这给学生造成了毕业论文仅仅是形式、不是很重要的错觉;还有,当前大学毕业生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这使得学校的教学工作也不得不以学生就业为主,而找工作与毕业论文写作在时间上重叠,考虑到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于是学校对学生毕业论文的考查就有所放松。因此,很多学生在思想上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致使毕业论文质量出现下滑的现象。 近年来,国内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迅速发展,使得社会对金融学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旺盛,所以金融学本科专业的学生人数相对于其他财经类专业学生数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为了端正学生对毕业论文不正确的态度,切实扭转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态势,使他们能够及时适应社会的需要、真正认识到金融学本科专业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必须明确以下几点。 一、撰写毕业论文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是集中训练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环节。这个阶段,在金融学专业老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选题、填写开题报告、搜集资料、撰写论文,这是一个相对特殊的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保持学生对所研究金融问题的兴趣、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又要使专业指导教师利用自己渊博的专业学识和认识问题独特视角,对学生的研究给予正确的指导,使之在苦苦思索之后,有顿开茅塞之感。这样,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得到提高。 首先,金融学专业指导教师应向学生说明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其次,以学生为主展开毕业论文写作的各项工作。在此期间,除了指导教师定期检查督导每个学生的研究进展情况外,学生应主动向指导教师汇报毕业论文的情况,及时将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反映给指导老师,尽快得到正确的帮助建议。再次,指导老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给予初步的基本评价。最后,该成绩也是每一个学生能够顺利毕业的必要成绩之一。在指导老师认为研究成果达到毕业论文的水平后,由学术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组成答辩专家小组,通过答辩形式对学生的研究成果做出系统科学的评价。符合金融学专业学士学位毕业论文要求的,作为学生毕业论文的最终成绩。 二、撰写毕业论文是学生运用金融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重要过程 本科毕业论文包括开题报告和论文正文两大部分。通过填写开题报告,每个学生可以选择确定各自适合的论文题目;了解关于该金融问题研究的进展情况,找出该论文研究的切入点;设计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内容;明确研究方法等等。在这个阶段,学生运用所学金融知识判断和界定所关注的问题,将自己研究的内容划定在金融学领域,以符合所学专业的要求。通过分析和梳理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掌握关于该金融问题研究的发展脉络及进程,了解相关学者在研究本问题时的研究思路、切入的角度、采用的方法以及得出的研究结论等,从而保证自己的研究具有相应的理论基础,也确保使通过自己的研究,将人们对该问题的认识向前推进一点。通过对论文基本内容的设计,学生运用金融学的理论,对所研究的金融问题形成一个比较概括性的认识。 在论文正文写作阶段,学生要首次独立地思考如何围绕开题报告确立的研究题目和研究内容展开研究工作,比如,根据开题报告要求,运用自己已有知识,如何搜集相关资料?运用自己已掌握的金融学专业知识,如何对已获得的资料进行处理、提炼?根据金融学相关理论的要求,如何运用掌握的资料说明、支持文章的观点? 因此,撰写毕业论文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所学金融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实际金融问题,并初步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三、撰写毕业论文是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之前一次非常重要的演练 获得一份适合所学专业、令人心仪的工作,是每一个即将毕业大学生的美好愿望,然而,不可回避的是时下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而用人单位也希望招聘到的新人马上就能胜任相应的工作,能够独当一面。但是,应该看到的是,在职场上,同一个单位中,每个员工都想表现出自己的优秀品质,因此职员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金融学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应该属于文案性质,有的时候,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学生就被指定完成项目课题的申请、结项或其中某一环节的工作。而撰写毕业论文恰好就是系统地培养和锻炼学生这方面能力的过程。学生填写的开题报告就相当于课题的申请书;毕业论文正文就大致相当于课题的研究报告。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学生遇到的困难和疑问,就可以理所当然的从专业指导教师那里获得答案和指导,从而使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锻炼。反过来,如果学生没有很好的利用这段时间,那么,其科研能力得不到锻炼;在职场中也很难得到同事的系统指导。这样,该学生就不可能高质量地完成任务,就会影响到该单位对他(她)的评价。所以,为了能够胜任未来工作的要求,学生就必须认真对待毕业论文写作。[责任编辑 陈鹤] 金融学毕业论文:金融学本科专业学生撰写毕业论文重要性探讨 摘要:撰写毕业论文作为金融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学生完成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运用金融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重要过程,还是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之前一次非常重要的演练。因此,金融学本科专业学生认真撰写毕业论文对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重要性 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是高等院校依据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本科学生进行综合性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过程。然而,由于金融学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主要以课堂理论为主,实践动手锻炼相对较少,这给学生造成了毕业论文仅仅是形式、不是很重要的错觉;还有,当前大学毕业生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这使得学校的教学工作也不得不以学生就业为主,而找工作与毕业论文写作在时间上重叠,考虑到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于是学校对学生毕业论文的考查就有所放松。因此,很多学生在思想上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致使毕业论文质量出现下滑的现象。 近年来,国内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迅速发展,使得社会对金融学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旺盛,所以金融学本科专业的学生人数相对于其他财经类专业学生数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为了端正学生对毕业论文不正确的态度,切实扭转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态势,使他们能够及时适应社会的需要、真正认识到金融学本科专业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必须明确以下几点。 一、撰写毕业论文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是集中训练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环节。这个阶段,在金融学专业老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选题、填写开题报告、搜集资料、撰写论文,这是一个相对特殊的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保持学生对所研究金融问题的兴趣、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又要使专业指导教师利用自己渊博的专业学识和认识问题独特视角,对学生的研究给予正确的指导,使之在苦苦思索之后,有顿开茅塞之感。这样,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得到提高。 首先,金融学专业指导教师应向学生说明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其次,以学生为主展开毕业论文写作的各项工作。在此期间,除了指导教师定期检查督导每个学生的研究进展情况外,学生应主动向指导教师汇报毕业论文的情况,及时将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反映给指导老师,尽快得到正确的帮助建议。再次,指导老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给予初步的基本评价。最后,该成绩也是每一个学生能够顺利毕业的必要成绩之一。在指导老师认为研究成果达到毕业论文的水平后,由学术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组成答辩专家小组,通过答辩形式对学生的研究成果做出系统科学的评价。符合金融学专业学士学位毕业论文要求的,作为学生毕业论文的最终成绩。 二、撰写毕业论文是学生运用金融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重要过程 本科毕业论文包括开题报告和论文正文两大部分。通过填写开题报告,每个学生可以选择确定各自适合的论文题目;了解关于该金融问题研究的进展情况,找出该论文研究的切入点;设计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内容;明确研究方法等等。在这个阶段,学生运用所学金融知识判断和界定所关注的问题,将自己研究的内容划定在金融学领域,以符合所学专业的要求。通过分析和梳理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掌握关于该金融问题研究的发展脉络及进程,了解相关学者在研究本问题时的研究思路、切入的角度、采用的方法以及得出的研究结论等,从而保证自己的研究具有相应的理论基础,也确保使通过自己的研究,将人们对该问题的认识向前推进一点。通过对论文基本内容的设计,学生运用金融学的理论,对所研究的金融问题形成一个比较概括性的认识。 在论文正文写作阶段,学生要首次独立地思考如何围绕开题报告确立的研究题目和研究内容展开研究工作,比如,根据开题报告要求,运用自己已有知识,如何搜集相关资料?运用自己已掌握的金融学专业知识,如何对已获得的资料进行处理、提炼?根据金融学相关理论的要求,如何运用掌握的资料说明、支持文章的观点? 因此,撰写毕业论文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所学金融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实际金融问题,并初步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三、撰写毕业论文是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之前一次非常重要的演练 获得一份适合所学专业、令人心仪的工作,是每一个即将毕业大学生的美好愿望,然而,不可回避的是时下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而用人单位也希望招聘到的新人马上就能胜任相应的工作,能够独当一面。但是,应该看到的是,在职场上,同一个单位中,每个员工都想表现出自己的优秀品质,因此职员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金融学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应该属于文案性质,有的时候,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学生就被指定完成项目课题的申请、结项或其中某一环节的工作。而撰写毕业论文恰好就是系统地培养和锻炼学生这方面能力的过程。学生填写的开题报告就相当于课题的申请书;毕业论文正文就大致相当于课题的研究报告。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学生遇到的困难和疑问,就可以理所当然的从专业指导教师那里获得答案和指导,从而使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锻炼。反过来,如果学生没有很好的利用这段时间,那么,其科研能力得不到锻炼;在职场中也很难得到同事的系统指导。这样,该学生就不可能高质量地完成任务,就会影响到该单位对他(她)的评价。所以,为了能够胜任未来工作的要求,学生就必须认真对待毕业论文写作。 金融学毕业论文:毕业生就业情况下金融学论文 一、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对象为河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2001级至2010级毕业生。针对毕业生的个人情况、在校时情况、工作发展状况以及对母校的建议等方面,共设44题。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放电子问卷200份,有效回收135份,回收率为67.5%,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考虑到每一年级的问卷回收数量不同带来统计结果的偏颇,故我们对毕业生样本采用分类统计的方法进行,力求全面客观。 (一)对毕业生就业意愿的调查研究 在是否考研的选择上,过半的毕业生在毕业后选择就业,2001~2003年期间的毕业生对于继续深造的热情相对较高,2008年金融危机后毕业生毕业后选择考研的人数又有所上升。大部分的金融学毕业生将发展地区选在河南省内,有近三分之一的金融毕业生就业地点选在生活条件好、发展空间大的大中型城市。部分金融学毕业生选择中西部城市,这与政府近年来出台的各种优惠政策有关。在工作机构的选择上集中在国企、民营、事业单位以及国家行政机关,说明工作的稳定性以及福利待遇的完备是毕业生考虑的首要条件。 (二)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调查研究 证书获得量最多的是英语四六级证书和国家计算机等级证书。专业方面的证书,银行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和保险证相对较多。对于就业政策关注度,上大学之前就关注就业政策的学生仅占到5.2%,可见大学生对于就业信息、就业政策的关注度仍有待提高。获得奖学金的次数能体现学生的进取心及学习能力。近两成的毕业生获得3次以上奖学金,近一半的毕业生拿过奖学金,说明大家对于学习的积极性相对较好。 (三)对毕业生自我认知的调查研究 对比分析得出,毕业生认为自己最欠缺的能力是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而用人单位认为最重要的能力却是工作态度,其次就是专业技能以及工作经验。大部分毕业生目前的薪酬水平较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水平已经有较大的提升,但是目前企业所能提供的薪酬距离大部分人对未来的期望仍有一定距离。 二、影响金融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本文假设大学期间的课程设置以及职业规划对就业状况有影响,将课程设置、职业规划定义为自变量,将就业意愿与就业能力定义为因变量,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对相关因素逐个分析和解释。 (一)课程设置 通过对课程设置与是否考研、就业地点、就业单位分别做单因素方差分析,课程设置对于就业意愿影响不是很明显,但在均值上两者存在一定差异。注重实验实习以及基础知识的毕业生更加倾向于考研,说明综合素质的培养对于毕业生未来是否选择直接就业有一定的影响。注重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的毕业生中相较其他毕业生有更多的人选择去大城市就业,可以看出实践能力的以及课外创新能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对于未来就业地点的选择。注重毕业设计及论文的毕业生毕业后选择在事业单位、国家行政机关等相对稳定有保障的机构工作。 (二)职业规划 通过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意愿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看出选择就业的意愿随着规划程度的减弱而减弱。通过对职业规划与政策关注度做单因素分析,得出的结论较为明显。有职业规划并且基本按照规划发展的毕业生在上大学之前就开始关注就业政策。从均值分布上可以看出这一点的显著性,考虑到样本的数量,应该更加谨慎的认为,两者间的关系强度不是很强是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对职业规划与所获奖学金次数单因素分析的结果,并没有显示越是有职业规划的毕业生获得奖学金次数越多,两者并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三、金融学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有待提高 专业类从业资格证的持有相对较少,其中较多的是证券从业资格证。此外,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比较少,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学生时期仍比较安逸,在经济上仍依赖父母,对于就业压力感知力差,对就业政策也就缺乏准确的了解和认识。在金融学刚毕业大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中,经验不足,缺乏职业技能占这两项占比重比较大,说明大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训的不足。目前毕业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缺失,突出表现为对岗位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对企业用人标准不太了解,工作经验不足、缺乏职业生涯规划。 (二)大学生自我认知与企业需求存在差异 在对以往工作不满意的调查中,近一半的人认为与自己期望差距过大。大部分毕业生目前的薪酬水平较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水平已经有较大的提升,但与其对未来的薪酬期望仍有一定距离。以河南省为例,近年来河南省的经济快速发展,金融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加大,但对求职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部分金融机构对于大学培养出的金融人才持有怀疑态度,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要求不仅仅在于文凭证书,而是更加看重高精尖的专业素养以及具有竞争力的英文水平,甚至包括精通电脑操作以及法律知识。高校的人才供给与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未形成有效对接,很多职位没有合适的人才填补仍处于空缺状态。 (三)课程设置及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在影响就业的因素当中,自身素质对毕业生就业影响最大,其次是就业观念,学历层次对就业也起到一定的影响。目前毕业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缺失,突出表现为对岗位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对企业用人标准不太了解,工作经验不足、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由此看来学校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就业观,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单因素分析的方法得出,课程设置对于就业意愿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职业规划对于毕业生就业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四、促进金融学毕业生就业的建议 (一)大学生能力的提升 大学生应该对于自我能力有一定的认识,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专业严谨的科学态度。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尤其是专业方面创新意识的培养,多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而不是被动灌输。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也显得尤为重要,即使是工作多年的毕业生仍有人在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问题上感到困惑。在毕业之际做好进入社会心理准备。大多数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其对自我认识不足、工作期望过高有关。提前关注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对自己准确定位,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的规划,可以有效的减少面临就业时的困惑与不安。 (二)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在专业课的设置上应切合实际,以就业为导向将专业培养课程进行调整。当下,用人单位对于金融学毕业生的质疑,计算机、法律、数学专业毕业生与金融学毕业生造成就业压力,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重视课程设置与改革。金融学越来越倾向于融合发展,离不开数学、科学以及人文自然知识。高校应当重视对金融学人才在数学研究领域的深度培养,教学期间看重学生对于问题研究的科学性、严谨性,注重突出能力的培养。当前,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大数据时代的引领下,现代信息技术是金融学专业长远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大学生应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以适应社会需求。金融学的教育必须融入高精尖的信息化教育,加强金融学与时代背景的融合,优化金融学教育。 (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完善 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课程对于大学生的指导意义越来越重大。对未来有全面合理规划的毕业生日后的职业发展较为顺畅。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应强调目标的重要性,详尽计划的必要性以及实施方案的延续性。现代社会瞬息万变,在课程设置上多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提升应变能力,从而适应社会需要。加强与政府社会就业指导部门的有效结合,完善毕业生信息,主动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综合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轨迹,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以及心理辅导。 作者:周书晴 杨晗 孙德琳 何宁 周祎 单位: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金融学毕业论文: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 [摘要]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是对金融本科学生金融相关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的一种检验,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总考核。论文选题是论文的基础步骤,直接关系到毕业论文的质量好坏。本文在详细分析当前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金融本科学生论文选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是对金融学生所学金融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全面考核,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在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教高厅[2004]21号)中,毕业论文作为实践教学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内容,成为评估中的关键性指标。毕业论文选题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选题是否恰当,决定着论文的成败和质量。但在实际教学中,金融学本科生在毕业论文选题时往往不知如何着手,或者由于选题不当导致论文不能如期完成或质量低下,因此探讨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十分必要。 一、当前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中存在的问题 选题即选择研究课题,是确认研究对象和准备学位论文的前提性和关键性步骤,无论进行任何一项研究,都必须首先确定所要研究的问题。选题如同导演选材,正确的选题在很大程度决定着论文的成败与否,因此我们必须慎重对待题目的选择,题目选对了,目标找准了,论文就成功一半了。许多本科毕业论文之所以质量不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选题不当。当前,金融学本科学位论文的选题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思想上不够重视,选题随意性强 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不少老师存在“重研究生论文,轻本科论文”的思想,对本科论文的指导欠认真,指导次数少,与学生交流少,对学生的选题不重视,往往是让学生自行选题,而没有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建议,或者是拟定的参考选题多年不变,早已失去选择价值;另一方面,本科学生“重工作,轻论文”,整天忙于应聘、实习、考研,认为自己的学业已经完成,毕业论文只是走过场,因此论文选题很随意,欠缺思考,只为应付了事。本科论文的开题报告本应是学生初步确定选题和教师对之提出建议的关键环节,但在教学中,存在不少学生迟迟不交开题报告甚至论文完成才填写开题报告的情况,论文开题流于形式。 (二)选择“大而泛”的宏观性课题,导致写作中难驾驭 宏观性研究的往往是一领域,一个方向性的问题,根据金融本科生的学识水平和对本科毕业论文篇幅的要求,本科生缺乏研究这样的选题所必需的专业基础和研究能力,不仅收集材料存在困难,而且写出来的东西往往缺乏深度。如“关于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选择”、“论金融风险和监管”、“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探讨”等,就属于太宏观、太大的题目,货币政策目标包括最终目标、中介目标、近期目标,涉及财政政策、利率、货币政策等等问题;金融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操作风险等等;商业银行业务包括资产业务、负债业务、表外业务等。就每个具体问题就是一篇文章,所以最好就其中一个问题写作,如: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是以利率还是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间目标)。 (三)不注意经济金融形势发展变化,选择已经过时淘汰的题目?? 论文选题应注重研究课题的实用价值和理论价值,避免选择已经完全得到解决的常识性问题。当前,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正处于不断的改革和发展之中,金融体系不断变革,许多新政策、新机构、新工具不断出现,应该说金融体制改革为金融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论文选题空间。但一些学生不关注经济发展动态和金融改革创新的动向,对新事物视而不见,在毕业选题时,查找的资料过于陈旧,如2006年还有学生选择“加入WTO后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必要性”、“引进外资银行,提高银行竞争”等早已过时的题目,这反映出学生没有关注外面世界的变化,抄袭几年前的文章。 (四)选题过于平淡,缺乏创新 学术论文讲究原创性,人云亦云,乃论文之大忌。当然,对于本科论文过于强调原创性不太现实,要想一整篇文章都有创新是不可能的,但论文中应有自己独到的东西,否则这种选题没有意义。有些金融学生论文选题缺乏前沿性、挑战性,无新意,如“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分析及对策”、“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途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防范”、“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等,这些问题已经研究了多年,有关论文已很多,当然这些选题并不是不能再写,而是应从全新的角度或使用新方法去探讨和挖掘,否则简单的重复没有意义。 (五)选题不切合实际,提出一些空而高的口号 有些学生在选题中不切合实际,盲目求“新”。如“国有商业银行跨国经营问题”、“组建跨行业战略联盟”、“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战略”等。商业银行国际化无疑是方向,但目前乃至长期不能实现,因为银行国际化的前提是企业国际化,企业实现跨国经营。目前全球500强,几乎都是跨国性的,进入我国的就有300家,所以外资银行纷纷登陆中国占领市场。而我国规模大、跨国性企业不多,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更是寥寥无几,所以银行谈何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呢?在我国金融期货的推出一直审慎,尚在试点中,探讨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战略不符合我国实际。 二、对金融本科学生选题的几点建议 金融本科论文选题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教学实践过程,上述论文选题中存在的问题,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解决,基于前文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教师和学生应重视本科论文的写作 本科毕业论文虽然属于学术论文,但撰写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过程的一个步骤,不仅是为了传播学术信息,推进学科的发展,更重要的目的还在于梳理、总结学习成果,反映学生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其他专门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应予以充分的重视。 (二)重视论文开题环节,提倡集体指导选题 建议在本科论文选题之前,由专业教师就选题的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给学生作专题指导,并就开题报告的规范书写、论文写作规范等问题给学生作统一讲解,改变过去单个教师“一对多”指导模式,实行集体指导、集中指导,教师组(教研室)共同协商研究本科论文的指导问题,避免由于教师个体的研究水平的局限而降低学生论文选题质量。 (三)提高学生获得学术研究信息的水平,指导学生多方位收集资料,为选题打好基础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中,各种新政策、新举措层出不穷,而金融学生选题陈旧反映出学生对新信息的掌握较欠缺。因此建议:一是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通过网络系统、报刊杂志等渠道收集、整理最新金融信息,关注学术研究发展信息;二是鼓励金融学生参加教师的研究课题、各种学术研讨会;三是经常性地要求学生就新的金融政策展开讨论、思考。 (四)选题中注意的方面 1、注意学术价值和社会实用的结合 学术价值是选题的着眼点,学位论文应“为时而著,为事而作”,金融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金融学研究应讲求应用性,即具有社会实用价值。当前,我国金融领域中新问题层出不穷,论文选题应结合我国转轨经济的特点和金融体制改革的现实,在借鉴国外做法的基础上,选择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研究,揭示金融发展规律,探求真理。 2、注意量力而行 金融本科学生应从自身学识水平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选择熟悉并感兴趣、有获取资料的条件,并估计能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的论文题目。 (1)论文选题“宜小不宜大,宜专不应泛”,可小题大做,勿大题小做。选题过大,会面面俱到,不着边际,什么问题都谈到,什么问题也说不清楚,难以将论题说深说透。选题过窄过小,发挥的空间很小,取得突破性成果十分困难。金融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科研能力选择大小适中,难易适中的题目。在实际中,有些选题很好,但受知识、水平、资料有限,难以完成,最好放弃,不要好高骛远。 (2)所选题目要有一定数量与质量水平的文献资料作为研究基础。论文的选题应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通过前人文献资料的掌握,可以了解所选题目应涉及的内容、历史和现状,这样才能找到选题的新视角。因此,拥有大量翔实、丰富的文献资料有利于高质量金融论文的写作。 3、注意选择自己熟悉及兴趣的问题 论文选题应从自己的专长和兴趣人手确定选题。熟悉的问题一般就是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或实践中有深切的感受,不断的专业学习和一贯的信息收集使其准备了厚实的理论基础,有利于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升华的认识,较容易写得深入、写出创新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感兴趣才会深入思考,才能深入钻研下去,才能形成自己一定的独到见解,可望成为一篇较高质量的论文。 金融学毕业论文: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 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是对于金融学生所学金融基础理论以及专业知识的全面考查,是培育以及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在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教高厅[二四]二一号)中,毕业论文作为实践教学以及教学效果的首要内容,成为评估中的症结性指标。毕业论文选题是论文写作的第1步,选题是不是恰当,抉择着论文的成败以及质量。但在实际教学中,金融学本科生在毕业论文选题时常常不知如何着手,或者者因为选题不当致使论文不能如期完成或者质量低下,因而探讨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10分必要。 1、当前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中存在的问题 选题即选择钻研课题,是确认钻研对于象以及筹备学位论文的条件性以及症结性步骤,不管进行任何1项钻研,都必需首先肯定所要钻研的问题。选题犹如导演选材,正确的选题在很大程度抉择着论文的成败与否,因而咱们必需稳重对于待题目的选择,题目选对于了,目标找准了,论文就胜利1半了。许多本科毕业论文之所以质量不高,其中1个首要缘由就是因为选题不当。当前,金融学本科学位论文的选题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思想上不够注重,选题随便性强 在实际教学中,1方面不少老师存在“重钻研生论文,轻本科论文”的思想,对于本科论文的指点欠当真,指点次数少,与学生交换少,对于学生的选题不注重,常常是让学生自行选题,而没有给予相应的指点以及建议,或者者是拟定的参考选题多年不变,早已经失去选择价值;另外一方面,本科学生“重工作,轻论文”,终日忙于应聘、实习、考研,认为自己的学业已经经完成,毕业论文只是走过场,因而论文选题很随便,欠缺思考,只为应付了事。本科论文的开题讲演本应是学生初步肯定选题以及教师对于之提出建议的症结环节,但在教学中,存在不少学生迟迟不交开题讲演乃至论文完成才填写开题讲演的情况,论文开题流于情势。 (2)选择“大而泛”的宏观性课题,致使写作中难驾驭 宏观性钻研的常常是1领域,1个方向性的问题,依据金融本科生的学识水祥和对于本科毕业论文篇幅的请求,本科生缺少钻研这样的选题所必须的专业基础以及钻研能力,不但搜集材料存在难题,而且写出来的东西常常缺少深度。如“关于我国货泉政策的目标选择”、“论金融风险以及监管”、“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探讨”等,就属于太宏观、太大的题目,货泉政策目标包含终究目标、中介目标、近期目标,触及财政政策、利率、货泉政策等等问题;金融风险包含信誉风险、活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操风格险等等;商业银行业务包含资产业务、负债业务、表外业务等。就每一个具体问题就是1篇文章,所以最佳就其中1个问题写作,如:我国货泉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是以利率仍是以货泉供应量作为中间目标)。 (3)不注意经济金融形势发展变化,选择已经经由时淘汰的题目?? 论文选题应重视钻研课题的实用价值以及理论价值,防止选择已经经完整患上到解决的常识性问题。当前,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正处于不断的改革以及发展当中,金融体系不断变革,许多新政策、新机构、新工具不断呈现,应当说金融体制改革为金融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论文选题空间。但1些学生不关注经济发展动态以及金融改革立异的动向,对于新事物视若无睹,在毕业选题时,查找的资料过于陈腐,如二六年还有学生选择“加入WTO后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论国有商业银行股分制改革的必要性”、“引进外资银行,提高银行竞争”等早已经过时的题目,这反应出学生没有关注外面世界的变化,抄袭几年前的文章。 (4)选题过于清淡,缺少立异 学术论文讲求原创性,人云亦云,乃论文之大忌。固然,对于于本科论文过于强调原创性不太现实,要想1整篇文章都有立异是不可能的,但论文中应有自己独到的东西,否则这类选题没成心义。有些金融学生论文选题缺少前沿性、挑战性,无新意,如“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分析及对于策”、“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途径”、“商业银行信誉风险的防范”、“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等,这些问题已经经钻研了多年,有关论文已经良多,固然这些选题其实不是不能再写,而是应从全新的角度或者使用新法子去探讨以及发掘,否则简单的重复没成心义。 (5)选题不切合实际,提出1些空而高的口号 有些学生在选题中不切合实际,盲目求“新”。如“国有商业银行跨国经营问题”、“组建跨行业战略同盟”、“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出产品的发展战略”等。商业银行国际化无疑是方向,但目前甚至长时间不能实现,由于银行国际化的条件是企业国际化,企业实现跨国经营。目前全世界五强,几近都是跨国性的,进入我国的就有三家,所之外资银行纷纭登陆中国占领市场。而我国范围大、跨国性企业不多,进入世界五强的企业更是寥寥无几,所以银行谈何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呢?在我国金融期货的推出1直审慎,尚在试点中,探讨金融衍出产品的发展战稍不相符我国实际。 2、对于金融本科学生选题的几点建议 金融本科论文选题是教师以及学生互动的教学实践进程,上述论文选题中存在的问题,应从多方面采用措施解决,基于前文分析,笔者提出下列建议: (1)教师以及学生应注重本科论文的写作 本科毕业论文尽管属于学术论文,但 撰写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进程的1个步骤,不但是为了传布学术信息,推动学科的发展,更首要的目的还在于梳理、总结学习成果,反应学生对于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其他专门知识的掌握程度,因而教师以及学生都应予以充沛的注重。 (2)注重论文开题环节,倡导集体指点选题 建议在本科论文选题以前,由专业教师就选题的原则以及应注意的问题给学生作专题指点,并就开题讲演的规范书写、论文写作规范等问题给学生作统1讲授,扭转过去单个教师“1对于多”指点模式,履行集体指点、集中指点,教师组(教研室)共同协商钻研本科论文的指点问题,防止因为教师个体的钻研水平的局限而降低学生论文选题质量。 (3)提高学生取得学术钻研信息的水平,指点学生多方位搜集资料,为选题打好基础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中,各种新政策、新举措层见叠出,而金融学生选题陈腐反应出学生对于新信息的掌握较欠缺。因而建议:1是教师应指点学生如何通过网络系统、报刊杂志等渠道搜集、收拾最新金融信息,关注学术钻研发展信息;2是激励金融学生参加教师的钻研课题、各种学术研讨会;3是时常性地请求学生就新的金融政策开展讨论、思考。 (4)选题中注意的方面 一、注意学术价值以及社会实用的结合 学术价值是选题的着眼点,学位论文应“为时而着,为事而作”,金融学是利用经济学的1个分支,金融学钻研应讲究利用性,即拥有社会实用价值。当前,我国金融领域中新问题层见叠出,论文选题应结合我国转轨经济的特色以及金融体制改革的现实,在鉴戒国外做法的基础上,选择有学术价值以及现实意义的课题钻研,揭露金融发展规律,探求真谛。 二、注意实事求是 金融本科学生应从本身学识水祥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动身,选择熟识并感兴致、有获取资料的前提,并估量能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的论文题目。 (一)论文选题“宜小不宜大,宜专不应泛”,可小题大做,勿大题小做。选题过大,会见面俱到,不着边际,甚么问题都谈到,甚么问题也说不清楚,难以将论题说深说透。选题过窄太小,施展的空间很小,获得突破性成果10分难题。金融学生要依据自己的科研能力选择大小适中,难易适中的题目。在实际中,有些选题很好,但受知识、水平、资料有限,难以完成,最佳抛却,不要好高务远。 (二)所选题目要有必定数量与质量水平的文献资料作为钻研基础。论文的选题应是站在伟人的肩膀上,通过前人文献资料的掌握,可以了解所选题目应触及的内容、历史以及现状,这样才能找到选题的新视角。因而,具有大量翔实、丰厚的文献资料有益于高质量金融论文的写作。 三、注意选择自己熟识及兴致的问题 论文选题应从自己的专长以及兴致人手肯定选题。熟识的问题1般就是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或者实践中有深切的感受,不断的专业学习以及1贯的信息搜集使其筹备了厚实的理论基础,有益于进行深刻钻研,提高升华的认识,较容易写患上深刻、写出立异点。兴致是最佳的老师,感兴致才会深刻思考,才能深刻研究下去,才能构成自己必定的独到见解,可望成为1篇较高质量的论文。
计算机基础教学篇1 引言 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期间,利用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够达到优化教学质量的目的。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期间的主动性,并结合学生的计算机基础以及学习能力不断完善课堂内容,从而提高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因此,有必要对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进行分析。 一、信息化教学综述 信息化教学指的是在教学期间将信息化手段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从而实现教学数字化,利用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拓展教育资源、提升教学质量。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开展信息化教学需要将现代教学理念作为教学核心,信息技术则可以作为技术支持,教学期间教师需要持续优化原有的教学模式,从而令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信息化教学中应该全面贯彻以人为本,教师在计算机课堂中从知识传输者转变成为了知识引导者,通过在课堂中进行教育引导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发挥出主观能动性,积极寻求学习中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另外还应该帮助学生掌握媒体平台、设备的使用方法,加强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从而完成对学生独立思维、学习能力等多种核心素养的培养[1]。 1.1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 在教育行业持续发展的今天,各种教学理论的完善给信息化教学设计带来了理论基础。信息化教学的一种关键理论便是建构主义,教学期间可以通过采用信息技术提供足够丰富的信息资源,从而创造出以学生为学习中心的优质学习环境,令学生能够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完成建构性学习。其次,多元智能理论的出现则让人们进一步感受到了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在传统教学设计中,通常会对班级内部的所有学生提供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然而由于每一名学生的生活、思维存在个体化差异,所以每个人的学习效率无法保持一致,长久以往便导致教学质量出现严重偏差。而利用信息化教学则要尊重每一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期间强调自主学习,从而令每一名学生都能够结合自己的能力找到更加适合自己学习的学习方式,增加学习质量。最后,在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中,人们遇到的各种问题越来越复杂,传统教学设计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满足如今的教学需求,只有基于开放性思维完成信息化教学设计,才能够在计算机教学期间充分考虑到各个教学环节、要素之间的联系,以此来完成对整个教学环节的综合考量。相较于传统教育中的线性教学思维而言,新信息化教学能够完成对于教学方式的整体优化。 1.2信息化教学思路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信息化教学可以围绕以下教学思路来完成:第一,以学为主。在信息化教学期间需要着重注意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结合不同学生的个人情况完成信息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并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达到最佳学习状态。第二,开放学习环境。教学属于开放开通,在开展信息化教学设计时,应该结合开放性思维对教学过程进行思考,从而让学生在足够优质的学习环境下,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自主进行学习,并在学习期间解决各种问题。第三,问题、任务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各种学习问题与学习任务都属于学习目标的一种表现,教师在正式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应该提前完成课程问题、学习目标设计,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代入感,促使学生进行思考,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第四,个性化、合作学习。在教学设计期间教师必须意识每个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重要性,结合不同学生的差异化来完成对学生的培养[2]。除此之外,在学生培养期间还可以制定一系列合作解决的问题,促使学生协作能力的提高。第五,多元化评价。教学设计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完成对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通过学习评价能够完成对学习过程的“导航”,令教师、学生了解到学习期间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开展针对性教学。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分析 在信息化教学设计期间,教学往往并不会受到时间、空间、资源的限制,通过信息技术能够在任何方便的时间完成学习,而且由于网络中具有海量教学资源,所以信息技术能够帮助教师完成教学理念的更新,信息化教学设计属于完善教学模式的过程。信息化教学时需要在教师、学生之间构建“非线性”关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出引导作用,并帮助学生发挥出学习主动性,师生之间的相互协调才能够有效保证教学质量,令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1计算机教学课件优化 各大高校在教学期间对信息技术进行了全面推广与普及,信息化教学也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计算机课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对课堂中的各种教学课件做出优化,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期间还可以针对部分常用软件适当进行拓展教学,引导学生掌握部分常见软件的使用方法,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在计算机课堂中找到感兴趣的教学内容。 2.2完善实验教学方式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通过实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完成对课堂知识内容的整理,保证计算机课程内容得以快速掌握。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兼顾板书与电脑操作,所以教学效率往往无法得到保障。而利用信息化教学则可以使实验教学变得更加顺畅。在学生上机操作时,教师可以在演示教学完成后循环播放演示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操作。在演示过程中教师还能够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针对性解决学生难以理解的各种问题。 2.3构建互动学习网站 在信息化教学期间,可以专门利用互联网来构建学习网站,通过网站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在学习网站中,教师可以将课堂中使用的各种课件进行上传,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的课堂知识进行巩固,还可以在教学结束后带领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使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印象变得更加深刻。另外网络平台还可以完成多媒体教案、学习资源的存储,确保学生在自主学习期间能够结合教学进度与自身情况对学习资源进行挑选,学生通过网站平台不仅能够完成对课堂知识的巩固,还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对感兴趣的课程进行预习,提高学习质量。除此之外,通过网络还可以实现教师、学生之间在任意时间的在线交流。此时学生便能够从传统教学中的共性制约中解脱,在学习期间满足个性化发展。 2.4微课程的应用 微课作为近些年兴起的一种教学方式,可以大幅提升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在教学期间,微课需要将教学视频作为教学载体,将教学内容经过浓缩、细化之后表达出来。微课视频通常会控制在8分钟以内,确保整个视频能够突出教学主题,帮助学生加深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教师需要提前梳理教学大纲,对知识点中的重点、难点内容进行细化,并制作成为微课视频。在制作视频期间可以结合课件内容进行讲授,而在对视频内容进行后期处理时,则需要适当进行课程美化,通过调整字体、颜色、过程效果等,来优化学生的观看体验[3]。在开展微课视频录制时,可以按照以下模块来开展视频制作:第一,课前模块。在利用微课制作课前内容时,需要保证整个课程的通俗易懂,课前视频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提前梳理课堂中的学习内容,从而促使学生提高课堂中的学习效率。该模块在制作期间,应该尽量避免过于深入知识点,否则将会使整个微课视频变得复杂化。第二,课中模块。课中模块的主要作用是完成课堂教学内容的导入,教师需要通过提前筛选知识点来找出课堂中的难点内容,利用微课来完成教学难点的针对性讲解,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减少教师教学期间的口述时间,从而大幅增加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在微课播放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深入观察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把握课堂节奏,优化课堂教学。第三,课后模块。在信息化教学中,课后模块需要保证全面性。因为课后模块需要帮助学生完成课堂内容的巩固,每一名学生的学习质量各不相同,所以掌握的课堂内容存在一定差别,此时就可以通过课后模块完成对教学内容的查缺补漏,巩固课堂知识。第四,其他模块。该模块中的内容相对比较杂乱,可以在模块中加入课堂知识的重点内容与相关的拓展知识,帮助感兴趣的同学掌握更多知识,还可以在模块中加入期末重点复习内容,促使学生的期末复习变得更加合理。 2.5翻转课堂与信息化平台的融合 翻转课堂就是将学习期间的主动权给到学生,从而帮助学生在学习期间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开展翻转课堂时,可以将互动学习网站作为核心,向学生推送制作完成的微课视频与课件,并预先布置问题与任务,在学生自学完成之后,则需要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汇报自学成果与学习期间的种种疑问。教师需要在接收到反馈内容之后,根据学生的问题总结典型错误,并在正式课堂中对错误进行针对性讲解。在讲解完成后,则要结合讲解情况与信息平台进行课堂质量反馈,从而对课堂效果进行评估。如果课堂效果较好,便可以在课堂中进一步深入知识点,完成教学内容拓展。如果学生接纳情况不理想,则要根据学生反馈中的重点内容做出解析[4]。而在课程结束之后,教师还可以让每个小组自行轮值安排一名组员将课堂内容总结成为一篇文章发布到信息平台中,帮助同学进行学习与回顾。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信息化教学是一种发展趋势。通过信息化教学不仅能够提高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优化课堂氛围。相信随着更多人了解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一定会变得更加完善。 作者:唐柳春 单位:湖南工业大学 计算机基础教学篇2 1引言 计算机基础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程,承担着普及计算机应用的任务。过去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持续对计算机基础进行了分层次教学改革、分类教学改革等,也投入了很多资源,但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这些教学改革都把重心放在了教学方法的改革上,教学内容只是简单地采用差异化设置。不同的专业和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增加了很多“高、大、上”的内容,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逐渐发现这些教学内容表面上紧贴前沿技术,实际对学生不实用,学生也不感兴趣,逃课严重,造成的结果是教学质量下降,教学管理混乱。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同时兼顾未来,本文把此次研究的重点放在教学内容及教学策略上[1],以学生的实际需要、适用为主,不再不切实际地堆砌内容。同时调整教学策略,确立“学以致用、以应用能力为根本”的教学思路,推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利用网络的实时性和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2教学现状 (1)教学内容臃肿。计算机基础是通识课程。通识课程应该讲授所有或者大多数专业的学生现在或者将来会应用到的知识,而不是只符合少数专业需要的内容。在前期的教学改革中,教学内容增加了很多和各个授课专业相关的知识[2],本意是希望帮助学生更好地使用计算机知识解决本专业的问题。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各专业的需求差异很大,需要应用的计算机知识种类很多。这些需求对计算机公共课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人数有限的公共课教师根本无法满足这些需求。另外,在有限的学时里,教师想要将这些内容深入地讲解清楚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2)偏离了本科教学。本科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应用能力,还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能够快速适应不同的应用需要。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是侧重于各种基础知识的传授以及基本应用的模仿。这种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而是与实际需求相脱节,也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3)学时大幅压缩。新版教学方案把计算机基础的学时从64学时压缩到40学时,原先设计的教学内容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完成。这就需要重新设计教学内容,改变教学策略开展线上教学。 3研究思路 计算机基础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内容大多数是零散的电脑操作,前后章节之间也没有联系,内容枯燥,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本次研究的思路是:把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理论知识、系统平台和办公自动化。每部分教学内容的选择都要以“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根本、学以致用”为原则,教学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模式,线下为主,线上为辅,充分发挥每种模式的优点。(1)理论知识。理论知识主要承担计算机文化普及的任务,内容包括系统概述、计算思维、新技术、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等。计算思维用于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鉴别能力。理论知识很枯燥,采用线下课堂+线上视频的方式能很好地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开展思政教育。(2)系统平台。系统平台主要承担信息平台的普及任务,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自学能力和综合处理能力,内容包括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知识点。系统平台以操作为主,知识点零碎,很难进行线上教学,因此这部分内容主要采用线下一体化教学方式。一体化教学不再严格划分理论课与实验课,所有教学内容全部安排在实验室进行。教师把内容分解为多个知识点,采用“讲练结合、精讲多练”的方法开展。(3)办公自动化。办公自动化主要承担办公软件的普及任务,培养学生高效办公的能力,内容包括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等。办公自动化适合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线下进行基础操作的教学,线上采用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大多数学生对于办公及办公软件的综合应用难度及办公软件的重要性没有直观印象,线上案例可以让学生对办公软件的应用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在线上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先看教师操作演示视频,然后完成项目。如果时间允许,教师可以进行点评,也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是否还有更加优化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沟通、团队合作能力。这样可以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4研究内容 对比旧的方案,新方案的主要改进在于:精简内容,以实用为主,删除太过于侧重计算机专业的内容,删除部分“新”但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实用的内容,删除学生理解困难而且不常用的内容,删除多媒体。增加信息安全、计算思维,穿插思想政治教育,增加线上案例。 4.1线下内容 (1)理论知识部分。删除教材中部分“高、大、上”但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并不实用的内容,例如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删除的内容可以在计算机应用中进行简单介绍。增加计算机与社会章节,介绍计算思维、计算机应用领域等,重点介绍计算机与各行业的关系、计算机对各行业效率提升带来的巨大影响。增加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信息安全方面的素养,能够鉴别并预防各种信息犯罪[3]。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计算机在现代社会的不可替代性,从而树立计算机知识是每个学生必须要掌握的理念。(2)系统平台部分。删除教材中太偏向计算机专业的内容,例如进程、数据通讯基础、网络体系结构、网络互联、IP地址分类等。按照“实际、实用、必须,够用”的原则,删繁就简,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总之,不影响学生使用电脑的知识可以忽略或者进行简单介绍[4]。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操作系统的重要性:它是现在所有信息应用的基础,正是有了操作系统提供的支持,用户才能方便地使用手机、电脑和移动终端。(3)办公自动化部分。删除学生理解困难而且不常用的内容,例如域等。安排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到办公的实际需要,确保学生在将来求职时有一技之长,节省入职培训的时间。学生工作后从事的岗位不同,对计算机知识的需求也不相同,因此设计教学内容时把内容分为必备知识和储备知识。必备知识为常用功能,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储备知识是不常用或者现在暂时不能利用的内容。这类知识要求学生能够简单使用即可。如果将来需要应用,学生可以通过自学快速地掌握。(4)多媒体技术。删除多媒体章节。本章节内容对于大多数专业的学生用处不大,有限的学时只能学到皮毛,意义不大。 4.2线上内容 优秀的线上教学资源,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能够吸引学生自主开展线上学习。考虑到章节内容的特点,线上内容主要为办公自动化,包含三种教学资源。(1)线上短视频。视频时长一般为6~10分钟,最长不超过15分钟。其主要为知识点的讲解视频、操作演示视频和案例分析视频,如函数、长文档编辑、IP设置、文件管理等。短视频的优点是一个视频只有一个主题,内容具体突出。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短视频的内容更加精简[5]。(2)课后案例。课后案例来源于企业办公案例,包含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通过课后案例的学习,学生能够对办公软件在企业中的应用情况及重要性有个直观的认识,也可以正确认识到自身应用水平与现实的差距。课后案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而安排的,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6]。(3)线上考试题库建设,主要用于考试平台。题库以MS-OFFICE二级考试的难度为标准来建设。MS-OFFICE二级考试难度较高,内容贴近实用,能够检测出学生的应用水平。考试平台还带有管理功能,能够详细记录学生的课后练习情况,并给出成绩。这个成绩也能够真实地反应出学生的平时练习情况。现在的考试多为应试,要求明确,答案唯一,然而这与现实情况不符。现实情况是,办公人员经常需要在众多的方案及可能的情况下自己确定结果,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应用能力。 4.3思政内容 思政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反复的、循序渐进的工作。在计算机这种工科课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从教材实际出发,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进行渗透,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学生可以在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拓展视野,开阔胸怀,同时也能够受到深刻的思政教育。(1)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讲授计算机发展简史时,通过介绍我国计算机的发展情况,尤其是这些年来所取得的成就,让学生知道我国在巨型计算机的研制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在学习机房的规章制度时,引导学生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备,维护公共卫生。在讲解及时关闭电子设备与节能环保的联系时,提醒学生注重节能环保。(3)在学习网络法规时,引导学生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网络文明;鼓励学生合法使用网络,发布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防止反动、迷信、淫秽、庸俗等不良内容通过网络传播。(4)在学习知识产权时,引导学生树立负责任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明白盗版软件的危害,了解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 4.4教学策略 (1)计算机基础知识点众多,而且新的应用层出不穷,但是课堂教学是有限制的。在有限的学时里把所有的应用都讲解一遍是不现实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有了学习能力,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学生都能够快速找到解决方法。(2)本门课程内容很多也很杂,教学对象又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因此在授课的时候,教师需要尽量少地应用专业术语,尽可能采用通俗语言以科普的方式来讲解。(3)第一次课需要介绍计算机在学生所学专业的应用情况,介绍学好计算机对学生在学习、就业、生活的益处。期间可以穿插思想政治教育,例如介绍我国在计算机领域的发展及应用情况,以及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4)第一次实验要介绍键盘、指法、盲打和输入法等基础操作知识。由于多数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已经具备电脑使用的基础基础,很多教师就不再讲解基础操作。但是通过这些年的教学经验总结,绝大多数学生对键盘、盲打、指法和输入法等基础知识的认识仍然存在问题。这些学生的操作技能是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自己摸索出来的“网吧模式”。这样的电脑操作技能应用在平时娱乐没有问题,但是在正式办公的时候,效率低下的问题就会暴露出来,因此仍然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来纠正他们的一些错误习惯和认识。(5)提醒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办公应用水平,着重强调办公和办公“自动化”的差别。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多数学生学完课程也仅仅是掌握了入门知识,操作只会使用基础的方法,离实际应用还有很大的差距,根本无法体现办公“自动化”的优势。(6)在开展线上教学的过程中,要以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由于学时大幅压缩,课堂教学无法完成教学目标,只能保证学生具备初步的操作技能,需要再增加线上自主学习时间,才能完成教学方案中的能力培养目标。(7)线上课程采用案例教学。采用案例教学能够让学生对办公自动化有直观的认识,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案例的基础上提出类似的设计题目,请学生分析制作方法、步骤、使用的技术等,然后尝试着完成设计题目。教师需要及时进行点评,并让学生分组讨论是否还有更加优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沟通、团队合作能力。 4.5大纲结构 (1)学时分配。新版教学方案80学时,其中课堂理论16学时,机房实验24学时,线上自主学习40学时。学时分配表如下:(2)成绩构成。成绩由平时成绩、实验成绩、综合应用能力和结业考核成绩四部分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10%,实验成绩占25%,综合应用成绩占15%,期末考核成绩占50%。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考勤、机房上课纪律情况、课后机房卫生;实验成绩为实验项目完成情况;综合应用成绩由线上综合型项目判定。 5结束语 实践证明,混合式教学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协作能力方面效果较好。混合式教学是传统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的优势结合,解决了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推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利用网络的实时性和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混合式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突破单一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每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优势互补,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新的教学方案实施后,湖北文理学院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以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为例,等级考试(MS-Office)的通过率从以前的30%左右提高到了55%左右。 作者:徐格静 单位:湖北文理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 计算机基础教学篇3 0前言 舰载机飞行员是航母形成和提升战斗力的关键,随着我军航母建设的加速推进,深入探索舰载机飞行员培养的方法路径,对于加快航母战斗力生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海军院校教育作为舰载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是“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系统。本研究旨在帮助飞行学员在院校教育阶段实现从通识科学文化基础到专业基础课程的顺畅衔接,打牢理论知识功底和专业基础,提升岗位意识,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和手段处理问题的能力[2]。 1研究背景及意义 目前,海军舰载机飞行员培养采用一体化全链路连续培养模式,院校教育阶段本着适应航母建设发展需要,加快舰载机飞行员培养的目标,在本科学历教育的第一学程完成高数、英语、计算机、物理等公共基础课的学习,并逐渐过渡到航空基本理论学习,从而具备初级飞行所必需的工科背景和专业基础。航空理论教育是飞行学员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紧密联系飞行训练实际,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训练为主线”的教学规律,引导学生发现同一课程内容中知识点的联系和不同课程中知识点的横向联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提高飞行学员独立思考的能力,构建完善的航空理论课程(以下简称航理课程)专业知识结构[3]。 2存在的问题 目前院校教育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基础课程被忽视,航理课程听不懂飞行学员忽视夯实通识基础的原因是普遍认为这些知识与飞行无关,学而无用,而到三年级的航理课程学习时发现与飞行有关的课程晦涩难懂,后悔莫及。导致出现这样的心理偏差的主要原因是课程教学没有找到基础课与航理课程的结合点,无法激发学员学习动力。教学内容无特色,基础课指向性不强计算机类课程作为航理课程的前导,两者在教学内容上有许多相通之处,然而由于基础课教员缺乏飞行经验、装备知识,虽有为战育人的热情,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学内容以通识教育为主,针对舰载机人才培养的指向性不强。知识贯通性差,实践能力培养无衔接飞行员所需良好的信息素养与知识运用能力,需要理论和实践不断交替迭代才能达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计算机类课程在军校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指出以培养学员计算思维和信息素养为目标,但并未提到对后续飞行专业基础课的支撑与深度联系,从知识体系角度看,课程衔接的连贯性略显不足,教学较难满足能力培养。 3理论依据 本研究提出以信息技术为主线贯穿计算机类课程和航理课程的衔接、融合思路,对军校计算机类基础课程改革指向舰载方向进行探索性研究,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践拓展三方面打通两门课程的内在联系,梳理层阶式知识脉络,实现知识的纵向延伸与融合,完成从基础到专业课程的承上启下、无缝对接,最终达到飞行学员信息素养生成和综合能力培养的目的[3]。改革的理论依据如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创建真实教学环境,让学习者带着任务或问题学习,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经验。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强调情境的积极作用,肯定互动对认知的重要作用,具体体现的教学方法有情境教学、小组协作、研讨式教学等。教学最优化理论该理论认为衡量教学最优化有两条标准,即教学效果最优化和时间消耗最优化。也就是说既要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和谐发展,又要减轻学习负担,用合理的时间取得较大成效,即混合式教学要充分考虑学员的学习时间成本。有意义学习理论该理论指建立新知与旧知之间实质性联系的过程,其发生从客观条件来讲,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从主观条件来说,学习者必须有建立认知结构联系的能力、倾向性及主动性。 4主要研究方法 以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为目标导向,厚植基础,突出军事运用,注重提升舰载飞行人才的军事职业素养,具体研究方法如下。跨专业课程融合,相互学习,优势互补在深挖人才培养方案内涵的基础上,跨单位教员强强联手、精诚合作、促进交流、大胆创新、主动作为,利用交叉听课、教学研讨、专题讲座等方式促进相互学习,将航理教研室科研优势与计算机教研室软硬件资源的规模化教学条件相结合,优势互补,加速课程深度融合,知识层次递进,内容贯通点链接,从而为舰载人才培养路径优化提质增效。体现飞行特色,以案例贯穿教学学员良好的军事信息素养是在通过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知识体系建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基础教学亦需关注信息化战争,将具有军事特色、飞行特色的案例融入基础课程教学中,不仅可以使飞行学员逐步建立使命担当意识,还构建起飞行员培养链路上的教学衔接。同时,通过案例植入的思政元素,更容易树立飞行学员岗位意识、责任意识,培植军人的血性与斗志。创设军事信息化环境,打通教学实践环节实践环节是提升综合能力的关键。创设军事信息化环境,通过完成飞行模拟器拆解、仿真实验等提升实践能力,并联合辅导学员完成飞行仿真系统软件开发。开发过程即利用计算思维、信息技术处理问题的过程,实现通识计算层面上的熟练运用,使用软件帮助飞行学员深入理解飞行原理,达到专业背景层面上的理论实践。这种贯通性实验串联教学的方法,对培养学员良好的信息素养,使其掌握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知识,形成创造性思考和行动能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5课程衔接课例 军校通识教育的计算机课程中,融入舰载人才培养的思路和导向是课程衔接的前提和基础。计算机类课程作为航理前导课程,要实现与航理课程的无缝对接,在实施中需要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主要从三个方面实现贯通衔接。从课程教学内容看衔接:以航理专业基础课飞机航电系统原理为例航电系统全称综合航空电子系统,是现代化战斗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战斗机的作战性能与航空电子系统密切相关,可以说没有高性能的航电系统,就不可能有高效能作战的战斗机。这门课程需要学员具备计算机类、电子类、通信类基础等先导知识的储备。若能将飞机航电系统原理中的知识内容与基础课中相应前导部分知识有机对接,有针对性地拔高与升华知识点,将对加速飞行人才培养、提升教学效益大有裨益。从计算机课程视角来看,操作系统、网络以及总线等内容与飞机航电系统原理均有交叉,教学内容上的衔接也是知识的延伸与拓展。表1中列出主要的延伸衔接知识点,从通用操作系统到嵌入式操作系统,再到国产天脉操作系统,以知识要点为基础,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衔接内容采用递进式推进,对于拓宽视野内容采用专题讲座的教学形式,希望进阶掌握的内容引入衔接实验教学环节,整个过程既完成从一般到特殊的知识引导,又实现航空装备“中国魂”的思政植入。从能力培养主线看衔接飞行学员未来不应只是个驾驶员,更应该是驾驭舰载机的人才,面临复杂问题时具备敏捷的思维判断、冷静的处理能力、良好的应变能力。而这些能力一定内化在飞行学员院校教育基础阶段,要在飞行人才一体化全链路培养上形成贯通的思维以及能力培养意义重大。如综合航电系统采用开放式系统结构存在既要节省费用又要提高作战任务性能的矛盾,解决方法之一是模块化,而模块化思想是计算思维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结构简化和综合化的基础。在航电系统中模块化是为了系统重构、扩张、修改和维护,可大幅度地提高可用性,保证飞机随时处于可以起飞作战状态。因此,教学衔接是以学员为中心,贯通、标准化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重要环节。从教学设计看衔接在计算机类课程如大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课程中深挖贴近舰载飞行案例结合点,设计贯通性实验,能够提升学员综合实践能力。教学手段上以任务驱动方法引导学员求解问题,案例的情境导入不仅增加了飞行学员岗位认同感、使命感,而且能提升其自我效能。图1是大学计算机基础(Python部分)中设计的军事特色案例,部分案例对接航理课程,如舰载机着舰、拦阻索等,更能激发学员的主人翁意识,积极主动完成任务。 6总结 从“知其所用”到“用其所学”再到“学以致用”,体现了“三位一体”军事人才培养体系的路径和目标。军队院校教育作为飞行人才培养主渠道,重在固本强基,发挥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在教育教学中需要抓住主要矛盾,扭住从通识科学文化基础到专业基础课程过渡的关键环节,把握内在联系,使多门课程顺畅衔接,对军校教育阶段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姜平.对加快航母舰载机飞行员培养的思考[J].政工学刊,2017(9):40-42. [2]王文,张海波,张勇.学历教育在飞行员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浅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5):81-82. [3]张硕,宋晓晨.关于提高飞行技术专业航理课程教学效率的思考[J].科技风,2017(6):36. 作者:李祁 曹建 杨玫
物流管理论文:分析高职物流管理校企合作对策 一、校企合作的现状 1.国外现状。国外职业教育对校企合作的研究和实施较早,综观相关文献,常见的有:美国“合作制”为代表,以学校为主的产学结合模式;以德国“双元制”为代表,以企业为主体,构建“企校结合”的产学组织模式;还有英国“工读交替模式”,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等。之后,各国在以上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国情,形成各具特色的合作教育模式。2.国内现状。我国目前对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系统研究和可借鉴的成果很少,且大多数都针对于综合性本科院校,致使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还处于较低层次。国内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目前校企合作的组织形式以专业建设指导和“订单式”人才培养等全面合作模式,以及学生顶岗实习、“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训教学等具体合作模式较多,也出现了不少成功的典型。如顺丰集团有限公司在国内多家高职院校设立的“顺丰班”,就是一个较为成功的典范,但毕竟是少数。综观国内高职物流专业的整体发展形势,校企合作往往流于形式,至今还处于低层次阶段,究其原因,归纳起来,存在如下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1.企业不重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作为买方市场,即使不承担任何教育成本也可获得人才,企业用人的无成本化导致企业对校企合作不重视,因此不愿意承担教育投资。这样一来,校企合作便失去了机会。2.“校企合作”流于表面化。目前已形成的校企合作大多属于学校为求发展,而积极主动寻求与物流企业的合作。而主动寻求与学校合作的物流企业少之又少。多数物流企业都是给予学校一定资助,主要用于项目资金支持,实习基地的提供,以及员工培训等方面,而这在物流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中更是少之又少。3.物流企业大多难以提供合适的企业讲师。校企合作中企业不但需要提供相应的实习场地和岗位,还要提供富有实践经验的一线师傅进行指导。而这些师傅,大都理论基础薄弱,语言表达能力较弱,无法很好地将自己所掌握的经验与技术准确传授给学生。其次,物流企业员工的工作非常紧张,精力消耗大,导致在传授知识心有余而力不足。4.政府政策支持较少,而且宏观预测的指导性弱。“校企合作”不仅是企业与学校的合作、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它还涉及经部门、劳动部门及财政税收部门等部门的合作,应有相关的政策倾斜,专门的协调机构提供服务,并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虽然国务院颁发了有关政策,我省对物流专业的校企合作也高度重视,但至今仍没有具体的政策引导及对企业的激励措施。 三、“校企合作”模式 1.强化政府的指导。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培养离不开学校的教育,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应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中,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政府的导向作用能促使企业主动介入职业教育,这是为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政府需要加大政策落实的力度,落实好国家对高职教育的优惠政策,引导和促进企业、学校及培训机构加强各类技能人才的培养。2.开展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学校要主动地走出去,寻求与物流企业的合作。在夯实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学校应主动走出去,向企业宣传学校与物流管理专业的特色和定位,主动向企业介绍学生,同时经常请企业相关人员到学校来,让企业了解学校真实的运行情况,打消企业的顾虑,展现自己的成果。学校主动为物流企业提供一些服务,尤其是物流流程各个环节的专项培训,也可为企业提供师资、教室、教学设施,还可以为企业文体活动提供场地,拉近与企业间的距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企业讲师和专业负责人共同制订,并将专业课程中一般课程交由企业讲师完成,校内教师,传授学生理论上的相关知识,企业讲师,传授学生实践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理论知识,利用理论知识。3.加快“校企合作法”的制定。我国已制定了相关政策支持校企合作,但至今没有一部真正的法律落实。学校积极寻求合作,但企业被动甚至不动,校企合作的内在动力不足,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这样截然相反的两方,又无经费保障,劳动准入制度执行也很难到位,存在诸多隐患。因此,国家应尽快制定“校企合作法”,同时抓好法规的贯彻执行,这是推进“校企合作”良性发展的强大动力。校企合作是培养实践型应用型物流人才的有效途径,其发展需要一个长期不断探索的过程,需要国家各级部门和学校、企业等多方面坚持不懈地努力。 物流管理论文: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 一、制定明确的目标 《物流管理》是各大高职院校普遍设置的基础专业课程,其他课程的开设必须建立在已经基本掌握该课程基础上;同时,物流管理也是其他相关专业如工商企业管理、电子商务等其他学科共同开设的基础课程。因此,物流管理专业必须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依据我国对高职院校物流管理教育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可知,其总体要求是为社会培养具备大专学历、能够在物流企业、贸易型企业及加工制造行业中从事物流管理技术工作。通过开设物流管理等基础课程,能够使学生基本掌握物流管理基础知识,并能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实际解决现实问题。所以说,物流管理教学的目标必须以基础理论为前提,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从而为培养物流管理实践人才打好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模式与内容改革 (一)教材更新与模式改革 教材作为课堂教育中最重要的教学工具,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为了提升教材的引导功能,我校在梁金萍教授带领下对物流管理现有教材进行改编,依据新世纪新形势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重点调整了有关章节及内容。在编制形式上改变了过去传统的章节式,改为以任务和模块为主的教材形式,同时对每一项任务均设置了相关引导问题,就此引出所需掌握的额知识点,由此吸引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与此同时,每项任务增加了提问及实训环节,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进一步提升了学生把握知识的能力。此外,教师安排了课外的技能培养任务,重点突出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及要求。 (二)物流前沿知识动态学习 在知识信息时代,信息传递速度日益迅速,再加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应用,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不断增多,学习的方式也逐步多样化。因此,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不再单纯依赖课堂教材讲授,通过互联网及时了解学科发展动向,能够及时掌握物流管理最新动态及前沿理论。依据多年实际经验可知,学生在初步学习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时,可以告知有关物流发展动向的相关专业网站,让学生随时利用网站信息了解行业发展动向及学科创新动态等;在后期课程推进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理论知识独立思考现实问题,不断增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这种模式能够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独立性,一般会取得超出预期的效果。 (三)加强对物流管理应用实例的学习 《物流管理》重点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素养,专业素养的提升必须依赖于知识理论的学习和积累,同时还应该具备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针对当前现有的教学水平,必须提升物流管理教育中应用实例的学习和分析,在课堂教育中穿插物流管理决策的情景模拟,并正确引导学生分析现实生活中如何有效利用物流管理来改善困境,并鼓励学生用专业的理论学识指导物流未来发展方向。选择典型的应用实例进行学习,加深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提升实际应用能力。并且这些实例非常贴现社会现实,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较高,学习更为主动。 三、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方式,同时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目前,要结合实际需要,创新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引入案例分析、实例教学、多媒体学习、实验等多种方法。 (一)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当前教学方法改革当中最先出现的一种方法,能够增强课堂教育的生动性和灵活性,鼓励学生更深入的理解专业知识,并在案例分析过程中独立完成分析和决策,有效提升实际应用能力。但由于当前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多样化,并且学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案例教学的实际应用效果值得进一步分析和关注。首先,案例分析的重点和关键是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能够与学生所处的年级和专业相符,经过教师的加工和处理,突出案例教学的目的,带有非常强烈的目的性。其次,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课堂主体,独立思考和分析,最终得出最佳决策。最后,在案例分析完成后,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思维体系,尽力做到完善和专业。 (二)多媒体资料学习 以影像资料为主的多媒体学习也是另外一种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多媒体资料具有真实动态等多项显着的优点,便于学生更加直观的学习理论真实。一方面,在基础知识学习过程中插入系统性的多媒体资料,将深刻的理论转化为风趣的语言,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另外在学习应用技术的过程中也同样需要多媒体资料的引入。因为学生在应用领域缺乏丰富的经验,对实际工作流程及设备操作等存在实际应用技巧,因此需要借用多媒体资料内容介绍,让学生充分了解国内外先进的物流设备使用方式及科学直观的物流运作流程。 (三)实训操作与模拟实验 教学过程依然需要设置相应的实训操作和模拟实验课程。通过实训和实验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亲自投入实际操作过程,将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所学转化为真正的应用成果。制定有针对性的模拟实验,学生通过实验可以掌握物流各个环节运行需要关注的细节,基本把握决策要点。另外,学校可以依据现实需要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等。在校内实训基地内布置叉车等物流管理所需设备,让学生根据业务流程,全程模拟整个物流活动过程,进而找出每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更有效的解决方法。同时,实训操作和模拟实验可以增强教学实效,但前提是教师必须做全面有针对性的实验设计方案,并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四)社会调研 物流管理作为一门社会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必须在学习当中穿插社会调研环节。社会调研能够让学生走出枯燥乏味的课堂,直接接触社会实践,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来解决现实问题,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并且经过丰富的调研可以获取大量书本中无法接触的东西,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四、增强师资力量 高校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其引导者,要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拥有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团队。一方面,社会和高校必须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就业晋升体系,采用多种途径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到企业兼职锻炼,通过参与企业运作,顶岗上任参与决策等方式来真正了解物流运营的全部过程,为企业提供有效经营方案的同时,提升自我教学能力。再者,学校鼓励教师参加物理行业的专项学习会议,了解行业最新发展趋势,提升学术前沿性。此外,学校依据学科发展情况申办国家或省级研究课题,通过公关研究突破现有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教师自身也要充分抓住每一个可以提升自我素质的机会。要提升学校的教学实力,教师必须拥有广博而专业的知识,再加上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更新和传递速度不断加快,这就对教师知识体系的更新提出了新的挑战,只有不断进取和创新,才能不会被社会淘汰。此外,教师在教学体系上加强研究和分析,着重针对教学模式、教学技巧等多个方面来改善和提高自己,总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I型你高是来提升教学能力,成为深受学生爱戴并且对行业发展具有影响力的教师。 五、结语 总之,物流管理教学改革要想取得预期效果,必须以明确的教学目标为前提,构建丰富的教学体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物流管理论文:发达国家物流管理的差别及借鉴 人们常说,物流水平代表1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物流管理体现各个国家民族性格以及经济模式的差异。比如,日本重视物流本钱测算,英国致力于构筑综合性物流体制,美国则以物流机械的现代化作为物流管理切入点。比较分析发达国家之间物流的差别,咱们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将有所匡助。 日本:本钱物流标新立异 日本物流业的阅历大致分为四个阶段。(一)一九五三年至一九六三年,初始阶段。(二)一九六三年至一九七三年,流通为主的阶段。(三)一九七三年至一九八三年,消费为主的发展时代。(四)一九八三年至现在,物流现代化国际化阶段。 在不断降低本钱的进程中,日本积淀了1套形之有效的本钱物流管理说。即通过本钱管理物流,提高物流效益。本钱核算触及到各个领域:供应物流、社内物流、销售物流、退货物流、废弃物流。具体到每一1个项目,日本物流界也有严格的考查办法,著名的“5大效果6要素”说就是典型。 从细微处着手,从精细中见工夫,使日本的物流管理卓有成效,并在世界物流理论界标新立异。 美国:寻求高度自动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这1句来形容美国物流业的状态最恰当无非。其器便是物流机械。 早在第2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戎行为了卓有成效地调运军用物质,运用运筹学的理论法子,兼顾支配人力运力,解决了1系列物流供应中呈现的矛盾以及问题,美满完成为了物质的调运以及声援任务,被概括为“后勤供应”。战后,这类组织管理手腕被利用于企业的出产管理,开辟了企业出产的斩新局面,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这其实是美国物流业的初创阶段,也是世界规模内最初萌发的“物流”现象。现在,美国的物流已经很广泛,触及对于需求的预测、存货节制、物料搬运、定货处理和厂址、仓库地点的选择、物质的采购、包装、退货处理以及贮存运输等。 撬动美国物流的杠杆之1是物流机械。为提高运输效力,降低运输本钱,美国不断加大车辆载重量,1级长途营运企业汽车平均载重量从一九五0年的五吨逐年增添到现在的三0吨至四0吨。在液罐车上更是推陈出新。有可运送温度低达—一八五℃至—二三五℃紧缩气体的保温液罐车,运送温度高达二0五℃沥青的液罐车及运送熔融镕合金的带熔液罐车。现在美国在物流管理领域,已经实现了高度的机械化、自动化以及电算机化。 值患上1提的是,美国尽管10分注重发展机械化以及自动化,但并不是盲目寻求全自动化,而是依据任务大小及其它制约前提,全面论证后再肯定自动化项目的建设,如全军大型库三四座,仅有一六个仓库实现了全自动化管理,其余各库均是采取半自动化功课模式。美国的物流包装,也10分强调合用性,特别对于作战物质的包装,侧重从强化包装质量人手,改良 ! 英国:树立综合物流体制 六0年代末期,英国组建了物流管理中心。开始以工业企业高档顾客委员情势呈现,协助企业制定物流人材“的培训规划,组织各类物流专业性的会议,到了七0年代,正式组建了全英国管理协会。 该协会会员多半是从事出口业务、物质流通、运输的管理人员。协会以提高物流管理的专业化程度,并为运输、装卸等部门管理者以及其他对于物流有兴致的人员提供1个互相交换的中心场所。 由此,英国1再灌输综合性的物流理念,并致力于发展综合物流体制,以全面计划物质的流通业务。这1模式强调为用户提供综合性的服务。物流企业不但向用户提供以及联络铁路、公路、水、空运等交通运转工具,而且向用户出租仓库并提供其它的配套服务。在这1思想下树立的综合物流中心向社会提供有下列几类业务:树立送物中心;办理海关手续;提供保税以及非保税仓库;货物担保;医疗服务;消防装备;道路以及建筑物的保护;铁路专用线;邮政电传系统;代办税收;就业登记和拥有住、购物等多种功能的服务中心等。 英国多功能综合物流中心的树立,对于整个欧洲影响很大,也构成了英国综合性的物流体制。另外,计算机技术在英国的物流体系中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计算机辅助仓库设计、仓库业务的计算机处理,为英国现代物流揭开了新的1页。 在世界物流体系中,东欧物流亦是首要分支。由扩散到聚拢,由统1到放权,东欧物流堪称异彩纷呈。比如南斯拉夫:从五0年代开始,该国对于物流体制便着手进行了改革。其基本特色是:在现行国家物质管理体制中废止国家对于物流领域的 行政干预,抛却由国家集中规划、统1调配物质的管理模式,取缔国家物质管理规划,劳动组织所需物质主要由市场解决。国家仅对于物质供应履行宏观调和,主要靠以自治协定以及社会契约为基础的社会规划来进行管理。运转较为灵便,微观效果较好。 另外,波兰、捷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以及德国等由国家集中统配物质的管理体制尽管并未产生根本性的变化,但在扩展企业权限等方面也做了局部调剂,获得了必定成效。 物流管理论文:企业绿色物流管理环境研究 1概述 绿色物流指为减少对环境造成危害,充分利用物流资源而采取的一种节能环保的物流活动。绿色物流是一种新型管理理念,要求企业在经济活动过程中,着眼长远发展,兼顾环境、资源与经济平衡发展。为实现企业绿色物流良好发展,一套系统匹配的企业绿色物流管理体系显得尤为必要。企业绿色物流管理体系指企业实施物流工作流程进行控制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等一系列支持绿色物流实现的各种成分的有机结合。建设企业绿色物流管理体系是实现企业物流绿色化的关键突破口,是实现企业利润和社会环境良好发展的重要保证。 2企业绿色物流管理体系 2.1绿色物流文化制度体系 (1)树立全员参与意识,制定绿色物流制度,加强文化建设。在建设过程中,从实际角度制定出适合经济和生态环境发展的绿色物流规章制定,培养和谐的绿色物流文化。发挥全体成员的积极主动性,创造性,是实施绿色物流有效保证。在实施全过程中,发挥全体智慧,制定绿色物流战略目标、管理制度,形成企业自有绿色文化,为企业长久发展绿色物流长期造血。 (2)组织教育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按照“高级、重点、普及”三个层次开展培训。各企业在培训规划指导下,结合企业实际,对企所属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有计划地组织有关人员定期参加绿色物流HSE培训。对绿色物流管理人员,可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注重企业的绿色文化建设。从而使绿色物流管理的内涵得到实实在在的体现。 2.2绿色物流管理控制方法 (1)非绿色物流防范与预警控制。非绿色物流防范与预警控制系统地从计划、设计、制造、运行等过程中考虑绿色物流管理问题,找出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浪费因素、污染因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建立使系统绿色物流最优化方案。比如评价设备、设施或系统的设计是否使收益与危险达到最合理的平衡;在设备、设施或系统进行试验或使用之前,对潜在的危险进行评价;评价设备、设施或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是否符合有关制度、标准、规范的规定,实现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风险评价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使潜在和显在的危险得以控制。采用这些先进的监测技术保证生产物流的安全,使物流能够高效连续地运行,同时使生产物流的成本最低化,并营造一个安全环保的环境,其本质上是在实现生产物流的绿色化。 (2)全过程的控制。全过程控制要求企业开展物流活动时不局限在控制具体环节,而是从源头到结尾实现全过程控制。绿色物流管理并不在乎单个企业的“绿色化管理”,更主要的是整个供应链的“全过程”绿色化管理。因此,要有效地实施绿色物流管理,企业必须确定绿色发展战略,并在企业内部确立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地位。从整体上优化才能保证绿色物流的连贯性实施。 (3)关键点控制。关键点控制法指在企业管理活动中对重要环节、关键环节采取重点控制,以实现各项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一种监管体系。通过对绿色物流关键点重点控制,实现对绿色物流全局控制。重点部位、关键环节,易错位置是考虑关键点的主要对象。控制点涉及物资采购、储存、保管、运输、流通加工等多个环节,从全局着眼确立控制关键点,采取必要制度措施,才能有效实施重点监控。企业充分分析实施关键点控制的内外部环境,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有效控制制度,并组织实施。为进一步保证实施质量,企业应组织定期检查,报送自查报表,及时找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措施及时加以纠正和完善。在实施过程中,应重视协调管理、动态监控,强化各部门在内控制度管理中的责任,动态调整控制管理策略,充分保证关键点控制在绿色物流发展中的应用价值。 (4)PDCA(计划、实施、检查、改进)管理。PDCA循环法就是按照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这四个阶段按顺序开展管理工作,并且不断循环进行的一种科学方法。PDCA反映了质量管理活动的规律。绿色物流管理体系是一个动态的管理体系,通过建立动态循环的管理过程框架,以持续改进的思想指导企业以系统的管理方法实现其系统目标。通过持续改进的过程使绿色物流管理更高效、更优化。 (5)应急补救控制。应急预案能使企业在第一时间对难以预料的突发事件的救援能做到有章可循。制定事故应急补救控制,要与实际相结合,针对各环节可能发生的重特大安全生产、环境污染事故,采取有效措施。事故可能造成的对周边地区人员及财产的危害,制定应急补救控制,应本着自救与社会援救相结合的原则,确定应对突发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储备、依托的单位及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及事故应急监测机构。同时,建立发生突发事故时的报告制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系统、事故抢险救援的组织、环境污染的紧急处理、危险区的划定及隔离警戒措施、人群的撤离疏散以及环境应急监测的组织、社会应急救援力量的启用和环境的恢复等预警机制。应急救援预案应分级控制、重点控制、明确责任、各施其职。平时要加强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做到各级指挥者、生产现场的操作者、应急救援人员人人能够熟练掌握,一旦发生险情或事故,能够冷静应对,妥善处理。 2.3绿色物流管理标准化体系 通过标准化建设,减少实施过程中的偶然性、自发性等错误出现。绿色化本身就是一个标准化要求。物流功能贯穿多个行业、部门,环节之间,若没有一套统一的标准方案,很难保证其各个部分有效衔接,这必然导致不必要的资源消耗,甚至带来环境破坏,增加货物中途损失概率,迫使物流费用上升、客户满意度下降。对此,从标准化入手,政府部门创造条件,牵头相关部门,制定绿色物流标准,如制定汽车最低排放标准、车辆技术标准、装卸工艺标准、包装材料标准等一套全方位的标准体系,将有效保证与促进绿色物流发展。 企业方面则可积极建立自己的绿色物流标准体系,对物流服务产品在策划、采购、运输、贮藏、加工、包装、信息处理、客户服务、废弃品的回收、再生等方面制定相关标准。在实施过程中,注重与国际标准接轨,用国际标准来规范自身的物流行为,塑造绿色物流形象,进而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2.4绿色物流管理评价体系 绿色物流管理评价体系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检查跟踪反馈评价,在实施下一个!绿色物流循环PDCA开始时,对各单位整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循环,不断提高,以保证活动质量。通过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各内控主管部门坚持对本系统的关键控制点进行自查,管理部门对各部门检查情况进行督查,通过检查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了不符合事项,使各单位更加重视绿色物流发展问题。此外,企业应根据自身活动,制定一套绿色物流管理评价指标,对各个指标的运营状况监控分析,以找到改进点,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 2.5绿色物流管理激励体系建设 为促进绿色物流活动在企业中顺利实施,政府应大力支持,搭建政企合作绿色物流激励体系。政府积极发挥职能,从财政、政策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保障,对物流系统资源能源消耗、污染超标实施严格惩罚措施,对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物流活动予以充分鼓励,借助政策补贴,比如对积极采用先进环保设备、清洁能源以及积极实施资源循环利用的企业实施“绿色补贴”政策,引导绿色物流企业参与政府物流活动,帮助企业建立绿色物流体系。政府支持和鼓励是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关键动力之一。绿色物流的成功实施也必将造福人民,政府鼓励企业发展绿色物流是保证绿色物流实施的动力源泉。对此,应加快建立政府引导、企业自觉激励的绿色物流激励体系,使之成为保障绿色物流管理体系有效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 3结语 绿色物流管理体系从制度文化、教育培训、预防、实施过程控制、标准化建设,反馈评价等多方面角度进行深入而系统全面建设,确保防止非绿色物流活动发生,实现经济发展和环保与节约的有效结合,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物流管理论文:物流管理和企业竞争力的联系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提出,社会主义市场是一个“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大环境[1]。世界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聚集到了“资金成本”的控制上,科学运作资金将会给企业竞争创造优势,让企业在未来发展中能够占据市场主流。因而“,预算”则成为了物流管理的核心。 1物流管理中的预算问题 从整体形式上看,加强物流管理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深刻体会到在物流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全面实施预算工作的市场价值。同时,也深感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在预算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物流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管理效率,则必须要对预算问题及时总结、反思。 1.1考核问题 物流企业对预算工作制定的考核制度存在很大的缺陷,业绩考核措施不规范往往影响了预算效率[2]。从实际情况看,物流企业中的业绩考核仅仅是过于形式,并没有在本质上掌握好考核标准。物流企业在运作过程中,其内部激励机制没有得到完善,预算考核面临诸多问题。 1.2资金问题 资金是物流企业持续经营的保证,没有足够的资金则意味着企业的失败。而物流企业中对于资金的规划分配存在着很大的弊端,这将给财务预算工作造成很大的阻碍。如:个人主义、权利主义的泛滥,必将造成物流行业资金使用混乱,削弱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3责任问题 表面上物流企业制定了一系列的预算措施,但依旧存在着“重形式、轻执行、弱控制、软考核”等管理问题。财务部门在工作中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对企业内部的预算方案未能从客观的角度去审核,导致预算方案运行后失效,预算审批手续无法正常办理审核。 1.4信息问题 物流企业内部预算的新问题主要体现于信息公开等方面。通常物流企业经营中的各项经济活动都需要先实施详细考核,然后将具体的财务信息公布出来,保证预算工作“透明、公开”,但预算管理过程中并没有全面做到信息公开,有的财务状况未真实反馈出来。 2多方因素造成预算失效 预算管理是物流管理中的重要内容,而造成预算工作实效的因素是多个方面的,这不仅导致物流企业资金白白浪费,还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利于物流企业的长期发展。弄清预算失效的因素时,物流企业需要站在客观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综合分析造成物流预算失效的原因。 2.1人员因素 人员是企业政策的执行者,是决定预算成效的关键。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没有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展开预算工作是导致预算管理问题的直接原因。如:在工作时缺乏较强的责任心,不能从成本、投资、预算等角度考虑,这必然会引发诸多财务问题。 2.2企业因素 在物流企业自身上找原因可知,管理意识薄弱是引发财务预算问题的主要因素。物流企业不能根据市场行情及同行之间的发展现状科学制定财务管理策略,生产计划及销售方式不能结合市场的需求,当产品推向市场后就会带来销售不出的现象,是预算工作存在的偏差。 2.3市场因素 “不稳定、不可测、不可防”是社会主义市场的鲜明特点,这就给物流企业的预算管理带来了许多未知。有时当企业的预算方案制定后,市场上突如其来的变化将会打乱预算工作。最为典型的则是经济危机爆发,所有的行业都将面临着沉重的打击[3]。 2.4政府因素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对政府的定义之一“:宏观调控是政府的经济职能,政府是协调企业发展的主宰者。”但现实情况是政府对自身职能采取保守政策,多数情况只是对经济发展给出抽象的引导,未能从实际行动上对企业进行管理。对企业的财务检查工作不到位,造成预算监控失效。 3科学理念指导预算工作 在物流管理工作中加强预算管理,必须以科学的理念为指导,以保证实际预算工作按照正确的路线进行。换言之,物流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加强必须依赖于科学理念的指导。根据实际运作情况总结,预算工作中需坚持的理念包括: 3.1整体理念 物流企业在实施预算管理策略时必须坚持“纵观全局”的理念,以物流企业的大局利益为出发点,积极增强企业凝聚力、竞争力、战斗力,让企业在同行竞争中取得优势。同时,预算管理必须遵循物流企业日常管理的准则,服从整体管需要。 3.2实际理念 对于企业的预算编制工作,我们需倡导“实事求是”理念,预算管理工作不得脱开企业运行的实际情况。就物流企业的管理工作而言,其在实施预算编制过程中力争做到“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科学运行流程,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3.3时间理念 在不同的时间里制定不同的预算方案,这是时间理念的重点。时间是时刻变化着的,企业的预算管理制度也要做到“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保证预算工作与现行的经营状况保持一致。而预算人员应以先进的预算方法结合当代实际开展工作,以保证良好的预算效果。 3.4人文理念 除了要对预算人员进行管理考核外,还需要制定相关的奖励方式,主张“以人为本”来提高人员工作的积极性[4]。物流企业领导在编制管理手册时,也要把奖励内容包含在内,根据日常考核情况对职员给予薪酬奖励,提高预算人员参与工作的积极性。 4财务管理是预算总指导 预算是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部分,要想保住良好的预算效果,则必须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企业领导需不断完善财务策略,以财务工作为“总指导”来改善当前的预算方式,确保企业资金得到科学运用,由此促使物流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4.1完善监督 企业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同时必须制定针对性的监督方案,促使预算工作走向规范化、合理化、实际化道路。企业可对财务部门实施财务监督制度,定期检查账务,查阅账本,这不仅能起到财务监督的效果,也能结合具体的预算情况把企业存在的问题如实反映出来。 4.2效益优先 鉴 于预算工作的重要性,物流企业必须制定全面的管理策略才是实现自身的价值。预算工作的安排需结合当前的运营情况,参照企业的实际资金消耗来及时更新财务管理策略,对于内部资金的收支实行严格控制,这样就能避免出现资金浪费的现象。 4.3持续运营 通常情况下把企业预算目标划分成当前、以后两大时期阶段,而物流企业不能仅仅局限于眼下的需要。为保证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就应该把发展眼光放得长远些[5]。在建立预算目标时可以根据时间的长短采取不同的预算方案,以保证企业资金合理运用。 5结语 竞争力是物流企业获得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保证,物流企业在制定管理策略时应该把增强竞争力作为重点工作开展。物流资金预算作为日常管理的重点,不仅会影响资金的科学使用情况,还会促进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增强。因而,企业需针对造成预算失效的原因制定科学的处理方法,维持预算工作的有效性。 物流管理论文:企业竞争力的物流管理分析 一、强化企业物流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企业通过物流管理可以对企业的所有物资进行统一的计划,统一的采购和统一的配送 搞好物流管理,减少了物资在运输、装卸和保管过程中的减少和损害,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2.加强物流管理,可以很好的利用第三方市场 现在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看谁的市场占有率高了,而是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谁可以更好的协调、调动、利用、整合身边的市场资源来进一步增强自己的企业竞争力。像一些随处都可以买到的、常用的物资,那么企业完全没有必要来进行库存,他可以充分的利用市场的这个大库存来很好的满足自己的生产,这样的做法就可以大大的降低企业的生产、运营的成本,大大的减少了流动资产的链条,进一步的优化了自己的资金结构,从而更好的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这就是很好的利用第三方市场的物流效益。 3.加强物流管理,可以缩短物流周期,提高物流绩效 通过加强企业的物流管理,可以大大的减少了中间的环节。遵循就近采购的原则,可以很好的缩短物流的周期,从而降低了物资供货的周期,从而更好的提高了企业的物流绩效。现阶段企业的供货周期和物流周期直接影响到物流的成本和费用,进一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效益。 二、关于强化企业物流管理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1.进一步建立新型的、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新体制 我国的绝大多数的国有企业,一定要改变传统的物流管理的模式,建立新型的、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新体制。成立专门的物资配送中心,改变过去的单位领料制。配送中心是专门的物资、商务、信息基于一体的综合性的经营机构,这种机构的建立有很多的好处:首先,他可以对物流管理的固定资产和人力资源进行统一的优化重组,这样可以进一步的减少资金的投入和管理费用的节省。其次,配送中心,可以对物资进行统一的调配和管理,及时的减少物资的库存数量,从而可以加速资金的周转周期。它对库存的统一调配也大大的降低了管理费用和人力资源的费用。再次,配送中心进行的统一配送可以更好选取最合理的运输路线和运输方式,大大的减少了运输费用和运输成本。 2.要注重专门的物流人才的培养 现在,我国企业普遍对仓库管理不重视,导致了这些部门的人员稀少和人员素质不达标。很多企业的现有的仓库和运输方式,根本达不到高标准、低效率的要求。现在的物流人员也只是简单的开单、发货和验货,根本达不到专业物流人员的要求和水平。所以,现在企业要想健康快速的发展,就必须在引进专门的物流专业的人才之外,还要对现有的物流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和教育,以此来体改他们的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提高他们的物流管理水平,来更好的满足现代化的物流管理要求。 3.进一步加强和提高物流信息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兴起,现在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物流的管理也渐渐的转变为资产和知识的管理。一方面,利用网络资源,可以很好的掌握发货量、订货量、存货量的信息,还可以了解到当前的市场情况如何,从而更好的分析一下物流成本和物流费用,以便更好的预测将来的物流管理。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更好的控制物流管理,利用网络信息代替人力手工操作,这样可以大大的减少时间和资源的浪费,既可以减少了库存,又可以实现物资的及时配送,还大大的降低了企业在物流过程中不必要的浪费和开支,从而获得了更大的经济效益。搞好物流管理,可以做到物资的最合理的配置和使用,减少了物资在运输、装卸和保管过程中的减少和损害,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进一步的建立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物流管理模式,能够更好的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4.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为企业物流管理合理化运作提供基础 信息化是企业实施高效物流管路的基础,缺乏信息化或低信息化的企业不可能有长久的生命力及快速的市场响应能力。物流信息化可实现企业信息共享,使信息的传递更加方便、快捷、准确、提高整个物流系统的经济效益。企业还需要通过物流信息管理敏锐掌握环境变化状况,充分利用有效信息,使得企业更好生存发展。中小企业在物流管理上仅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统一协调和指导下,促进各行业中小企业的合作、积极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物流发展的政策、经济和社会环境,共同搭建不断加快物流发展的社会化物流服务平台,全面提升中小企业物流运作与管理的整体水平。鉴于中小企业特点、地位,以及发展中的困难,28年8月央行宣布给中小企业调增5%的贷款额度。中央财政安排中小企业专项资金35.1亿元,支持中小区企业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本文详细分析了强化企业物流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又提出了关于强化企业物流管理的有效措施和方法,企业要想强化物流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要从四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建立新型的、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新体制,并且要注重专门的物流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加强和提高物流信息管理,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废旧物资的处理和运用,从而更近一步的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物流管理论文:企业物流管理系统构造与实践 1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加快,现代物流将成为我国新世纪经济发展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人们十分重视企业物流管理服务的研究,这可以说是现代经济领域中的一个相当大的研究热点、值得探究的领域。应用ERP技术,可以推动物流业的发展,加速物流产业的改革与创新。 1.1ERP概述 ERP是当今国际上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它的主要宗旨是综合管理、优化、平衡企业所拥有的信息、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所包含的时间与空间等资源。企业资源计划ERP其实质是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它最早是由美国GarterGroupInc公司所提出[1]。ERP使用现代信息技术,面向全球市场,在“制造资源计划”MRPII[2]基础上,建立起面向供应链的管理工具,协调企业各管理部门,具有供应商和客户管理。ERP从根本上来讲,是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发展而成的面向供应链(SupplyChain)开展业务活动的管理思想;从而使得企业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于有利地位。 1.2ERP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 目前在我国成百上千家的企业都积极实施或试用ERP系统。研究机构、各高校对ERP系统的研究、实施应用也在不断深化。国产化ERP产品应用,随着国外ERP市场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加强[3]。我国国产化ERP软件公司或提供商也在不断增加,目前数量大约有几十家,软件产品也达到上百种。这些ERP软件公司或提供商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种是从研发企业管理软件发展起来的,多见于一些ERP应用企业以及一些有关研究所与高校;一类是是由财务管理软件公司转型而来的[4]。目前我国ERP软件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在ERP研发和应用方面有一定的积累经验,但公司规模往往不大。由于我国管理咨询业目前不是特别发达,专门从事有关计算机技术方面咨询的公司还没有成型。所以,在具体实施ERP系统方面还有许多具体问题。在ERP的研发与应用方面,我国各个企业还有待积累和发展。 1.3物流管理系统概述 2004年,我国根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全面开放涉及物流的大部分领域。中国企业物流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日益加剧,企业面前所未有的挑战。而目前中国的物流状况,与发达国家相比是非常落后的。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角度看,至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美国的物流成本在GDP的比例一直有所下降,到现在为止已经少于10%。而2004年,中国物流成本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的比重是美国的两倍多,为20%左右,与物流相关的年总支出已超过20000亿元。而目前在我国的工业企业生产中,根据我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一方面物流费用占总成本的比重高达40%,而另一方面直接的劳动成本却不足10%。传统意义上,业务工作中除了材料成本或批零产品成本等制造过程中的成本之外,物流成本被认为是最高成本之一。这清楚地表明了我国企业物流存在严重的问题:支出成本过高、管理水平落后[5]。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物流完全没有信息系统支持,而在有信息系统支持的企业中,绝大多数企业信息系统功能不完善。 1.4基于ERP的企业物流管理的意义 企业在生产运营中,采用ERP管理方法,对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一是,改变了企业的流通方式,减少企业间的不良竞争状况。在ERP系统中,上下游企业间具有相对稳定的战略联盟关系,主要是依靠彼此间的信息共享才能得以实现。其结果会带来很多好处,能引起ERP系统上总的成本的降低,将使社会的资源实现最好的配置,提高各企业和整个ERP系统的效益。二是,有助于企业实现了重构,主要对企业机构和ERP系统内容进行重构。ERP系统管理需要管理的内容广泛,有企业的管理方法、企业所采用的技术、企业组织形式和产业的组织形式等。对这些内容进行必要的重构是ERP系统管理实施的重点。三是,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现代化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多,要求更高,要很好地采用ERP系统进行管理,就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比如有些先进的信息技术包括:自动补货技术、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等,这些技术的运用是企业进行ERP系统管理的主要方法,同时还能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6]。 2系统设计目标 本文将使用结构化的分析方法对基于ERP的企业物流管理系统进行需求分析。根据在现有的基于ERP的企业物流管理系统的分析,按照信息化和专业化的原则,秉承以人为本的宗旨,设计开发基于ERP的企业物流管理系统。基于ERP的企业物流管理系统在综合使用当前成熟的Web应用程序编程框架[7]的基础之上,根据现有的计算机软硬件情况,合理控制工作流,实现数据的交互,完成规定的业务。通过软件代替人工的形式大大提高了企业物流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准确率[8]。根据需求分析,设计系统框架。通过对项目干系人和参与者的调研及根据本人的工作经验,根据企业物流日常管理的需要,要求系统主要具有四个功能:一是销售管理,全面实用的销售信息管理功能。二是采购管理,包括采购申请、审核等。三是生产管理,包括商品信息、仓库信息、员工信息等基础信息的管理和维护功能。四是库存管理,指全面实用的库存信息管理功能。除了上述四个功能之外,在本次企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 设计中,还涵盖有设置系统日常维护功能内容。功能结构图如图1所示。 3系统软件结构 软件结构指的是组成软件的物理元素,即程序、文档和数据库等。在本系统的开发及运行环境,程序是基于.Net系统开发平台开发的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基于SQLserver。运行平台:WindowsXP/Windows2003。显示像素,系统最低要求的是800*600,系统显示的最佳效果是1024*768。系统开发框架如图2所示数据库是软件操作的基础。SQLServer是一个开源的数据库,并且功能强大、存储容量大、运行速度快,安全性、健壮性高,支持JDBC。系统在程序中使用其API,执行SQL语句,对数据进行处理。 4系统具体实现 4.1系统登录 双击可执行文件后,弹出系统注册的对话框,单击“试用”按钮后弹出如图3所示的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输入操作员“mr”和密码“mingrisoft”后,单击“登录”按钮即可进入到如图3所示的主界面。 4.2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的功能是对物资库存进行控制与管理,它能实现对物资需求计划、入库、到货、出库、保管帐、盘点等项目的管理。同时还能实现货品报损,物资拆分,货品报溢、仓库调拨等相关任务,另外,能综合查询各种库存数据信息,能录入各种原始单据,对物料的到货、出货、以及库存的状态及时地了解;还能结合库存的物料情况进行物资需求计划的编制,利用记录的原始数据进行各种报表和业务情况统计。库存管理菜单主要包括:入库管理、出库管理、库存移动、库存盘点、库存查询和商品库存报表。入库管理又包括:入库登记、入库审核和入库查询。入库查询运行效果如图4所示。 4.3销售管理[,!] 销售管理主要包括:销售开票、销售结款、未付款结款和销售查询。其中各报表可以自定义,并进行有关销售的各方面统计,如商品销售汇总表、明细表、季节、分年度、款式、类别等统计销售情况,商品销售分析表还可以帮助公司进行销售数据分析。销售管理的流程,首先是接到订单或者是签订合同,然后填写订单,并需要审核订单,填写发货通知单并需要审核。需要从库存调拨,开据售出库单,销售发票,进行审核填写收款单。销售管理主要完成三个功能,如下所述:一是,提供完善的数据统计功能,实现金额核算的自动化,简化人工作业。二是,对未偿还的款项,提供预计还款日期设置。三是,提供打印功能。 4.4采购管理 采购管理是物流管理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采购管理的活动过程也比较丰富,包括:计划的下达、到货接收、生成采购单、执行定单任务、采购结算等一系列的活动。在进行采购活动时,实施采购管理能对整个采购过程进行严密的监督,同时能对采购物料在物流活动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追踪,最终对企业采购活动实现了科学化的管理。采购管理系统(供公司内部采购人员使用)。该系统能进行辅助管理作用,包括:物料采购结束后的结算、了解采购合同的签订情况、了解物资采购计划的实施情况等相关内容。采购管理提供的功能主要包括:现款采购、采购订单、采购退货、采购付款、采购收货等;经过该系统,能使物资交流更加清晰。能生成很多报表,包括:进货汇总的统计,分仓库、分时间统计进退货情况,明细统计报表;完善的订单统计功能可以统计物资订单的执行和完成情况。而且所有报表均可自定义,使工作更加地轻松性;同时,该系统还能编制采购计划和合同,录入各种原始凭证,记账统计,以及利用记录的原始数据,为各种账单报表和业务情况统计提供依据。 4.5生产管理 生产管理,包括接到生产任务单后,查找对应产品的物料清单,然后下达到车间。具体来讲,包括车间的设置,班组的设置,人员的岗位安排,以及员工的信息管理、产品信息等内容。 4.6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包括操作员信息的管理以及权限设置等。 4.6.1操作员信息查询操作员信息查询,双击窗体下方列表中的记录可以对数据进行“新增”“、修改”“、复制”“、删除”等操作。系统可实现的功能包括:1)界面可对数据进行查询和打印。2)设置完查询条件后,单击“查询”按钮,窗体下方的列表中即可显示查询结果。 4.6.2权限设置在窗体上方的用户列表中选择需要设置的“用户”,单击“修改”按钮后即可进行权限设置,最后单击“保存”按钮。其运行结果如图5所示。 5系统及数据安全 因为目前黑客的入侵、病毒的侵犯是非常严重的,为了防止外来用户非法登陆,获取信息,系统采用用户身份验证机制,通过输入账号密码授予合法用户使用的权限,用户可以自行修改密码,以确保系统的安全[9]。系统中的数据有备份。当系统出现故障时,有恢复补救的手段,不致造成工作的混乱与损失。重要的程序已把原版保存起来,日常使用复制的程序,以免由于一时的疏忽和误操作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硬件设备的使用,有规章制度,严格按规范来进行。通过对系统进行监视,当发现某种不安全因素时能够报警或采取适当的安全技术设施,以改变、控制或消除不安全因素。特别注意计算机病毒这种不安全因素的预防与消除。系统管理人员定期的做好系统的备份工作,防患未然,当出现不可处理的故障及时的对系统进行恢复,以确保数据安全。单击系统界面“…”按钮选择数据备份的路径,然后单击“备份”按钮即可对数据进行备份。 6结语 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分析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与问题,根据现代物流管理的需求,设计并实现系统的软件结构和工作流程。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本着以方便物流管理的方便、物流管理的标准化工作、物流管理综合性、以及企业领导进行审核与管理、系统管理员日常维护为目的,以便捷安全为宗旨,以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为根本出发点而进行的规划,意图实现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科学化、集成化。本系统使用的是基于ERP,采用数据库技术实现了一个安全性高,可伸缩性、可维护性好的系统,满足了系统长远发展的目标,同时通过标签框架,提高了系统界面易用性,使该系统的创新性和易用性不断提高。本系统现在已完成,目前的运行情况良好。在今后的使用中,需根据实际企业物流管理需求不断的改善。 作为企业ERP系统的一个子集,物流管理系统应该紧随时代潮流,加快信息终端应用的全面推进融合,例如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与Web技术完美结合,实现多点接入、远程控制等新技术。另一方面,系统应该努力提高标准化、规范化程度,努力做成一个能与国际接轨的物流管理系统 物流管理论文:电子商务在企业物流管理中的模式创新 【内容提要】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暴露了我国物流系统的滞后,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如何选择合适的物流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关 键 词】物流模式/电子商务/经济管理 电子商务作为网络经济的核心必须以物流管理为基础。电子商务活动中任何一笔交易,都是由四种基本的“流”,即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所组成。物流过程具体包括运输、储存、配送、保管、物流信息管理等各种活动。电子商务通过网络准确及时监控物流的运动。当前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瓶颈是物流管理滞后,主要表现在物流的支付系统、配送系统和安全系统三个方面。电子商务推动下的物流管理是以物流信息化为基础的,这种新型的物流配送使商品流转较传统方式更加信息化、自动化、现代化和社会化,既减少库存和资金积压,又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电子商务为物流企业提供了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为物流功能集成和物流企业实现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而分析电子商务支持下的企业物流特点,以及建立宏观和微观双控型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模式,就成为企业面对现代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 一、我国物流业与国际物流业发展的现状 国务院于1991年5月12日批准建立天津港保税区。 天津港保税区瞄准了与国际物流服务贸易接轨的方向,使其成为中国北方国际物流的最佳通道。天津港保税区实现了采购供应网络化、展销服务网络化、电子信息网络化、交通运输网络化,同世界上100 多个国家建立了进出口贸易联系。天津港保税区按照建设国际物流运作区的目标,初步形成了三大功能体系,即国际物流的集散、分拨、配送体系,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国际物流中心。现在已经建立了国际物流分拨中心,开通了连接全国干线的铁路转运站,建立了国际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启动了国际物流示范基地和空港国际物流区的建设。保税区内现有94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2000多种进出口货物在保税区得到分拨配送,保税区10年累计完成进出口货物总值292亿美元。天津保税区吸引了日本住友公司、韩国三星集团、美国德纳公司等一批国际知名的物流企业,进一步提升了保税区作为国际商品集散、分拨、配送中心的功能。 世界著名物流企业美国的“联邦快递公司”,对货物配置通过电子信息进行动态跟踪和信息自动处理。美国摩托罗拉实行24小时全天候物流管理,实现年销售收入20亿美元,约占本市电子信息业销售收入的一半,年利润6亿美元,占该全球公司利润的45%, 这是该公司成功实现“物流”管理的必然。 随着上海APEC通关系示范系统工程的建立,全球四大物流快递企业,联邦快递(FEDX),中外运敦豪(DHL)、联合包裹(UPS)、荷兰天地快运(TNT )入主联合快递中,加速了向中国物流市场的扩张。据了解,四大外资国际快递价格均低于中国邮政EMS的10%~15%。 这四家国际物流企业先后在上海的APEC通关系统工程采用的高科技快递工具DIAD(速递资料收集器),是业内第一个可将货件签收人的签名数字化的便捷式高科技设备,收货公司只要用它扫描包裹上的条码,便完成快递记录。高科技成为现代国际物流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我国于1997年,国家批准建立全国库存商品调剂网络中心,目前拥有83家分支机构,123家会员企业。该中心推出七大电子设备模式, 形成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系统。这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库存商品在线交易专网。“全库网”采用的是B2B电子商务模式。 虽然物流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当前我国物流业发展总体滞后,具体说存在以下问题: 1.物流观念陈旧,缺乏现代物流理念。对现代物流在提升运输产业水平、推动经济发展和增加经济效益方面作用认识不足。 2.商业环境相对落后,造成物流布局不合理,专业化服务程度低,自营物流比例过大,专业物流服务得不到充分利用;同时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也制约着物流管理的发展。 3.我国物流信息服务体系和网络体系的落后也制约着物流业的发展,制约着物流产业向专业化、一体化方面的发展。 4.物流产业目前发展的制度环境有待完善。物流发展要跨越地区和部门的限制,需要统一化、标准化。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完备的物流法规,因而制约了我国现代物流产业集约化经营优势的发挥。 5.物流方面专业人才缺乏,我国高等院校中设置物流专业和课程的很少。物流在职人员的总体水平较低制约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 二、信息化是电子商务条件下企业物流发展的基础 以信息为导向,以电子商务为手段,开创现代物流管理的新模式是物流管理的重要命题。通过发展信息产业推动电子商务下物流管理的模式创新,合理高效配制物流资源,推动我国信息流、物流、商流合理组合。利用信息网络化发展三大规律:(1 )信息技术功能价格比的摩尔定律(Moore's Law);(2)信息网络扩张效应的梅特卡夫法则(Metcalfe Law);(3)信息活动优势与劣势反差强烈的马太效应(Mat thews Effect)。通过电子商务实现物流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开创新型物流产业。 信息产业发展,推动电子商务下物流新技术发展的关键是: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利用已有的网络优势,建立能同国内和国际物流网相连结的物流配置中心;实现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专业化管理;物流信息处理现代化管理;建立和强化有关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相关法规。物流信息化管理政策和措施如下: 1.运用新的信息技术,建设宽带网域,提升完善信息交换平台,联合构建电子商务平台,大力实施“1221”工程,即一个宽带网,两个平台(市级电子商务平台以及企业级电子商务平台);21项信息系统工程。逐渐改变企业商贸运行模式,促进经济运行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物流信息化包括商品代码、数据库的建立和运输销售网络电子化管理。 2.建立电子商务物流信息控制中心,实现物流管理的低成本、高效益,提高信息化物流管理水平。控制中心包含以下功能模块:(1 )集中控制功能;(2)运输流程管理功能;(3)车、货高度管理功能;(4)仓储管理功能;(5)统计报表管理功能;(6)财务管理功能; (7)客户管理功能;(8)客户查询功能。 3.以天津保税区为基地,把天津建成中国北方重要物流配置基地,利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优势(天津电子信息产业10年来实现利润80亿元,占全国信息产业利润的16.4%,居全国第二位),建立起以港口集装箱运输为特色的天津物流配送新模式。在实施推广EDI技术的同时, 建立起港口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在实施条码技术和GIS技术的同时, 建立起天津企业物流管理模式;在实施GPS技术同时, 实施天津加入WTO后国际化物流管理模式。 4.培养一支专门从事电子商务物流信息管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在天津高等院校要开设相关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专业,长期有计划的培养专业队伍。同时要调整现有物流管理人员结构和组织结构,对现有人员在天津市物流管理中心进行定期培训,要求从事专业物流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具有4级以上外语水平和3级以上计算机水平,要求必须持证上岗。只有建立一支专业化队伍,才能保证天津市物流信息管理专业化、现代化、高科技化发展。 5.要通过现代化信息建立起天津市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良好外部环境和条件,实现物流系统,运送方式,装卸、仓储、物流配送一体化,降低物流配送成本和风险,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益,实现企业零库存、无积压、无等待、全天候24小时,快速有效的物流配置体系。要建立一定的铁路、公路以及仓储物流配置的专门机构,统一接受天津市物流控制中心的领导,实现快速、准确、无差错、高效益传递的物流配置。与此同时,天津地区物流管理政策与措施,要同国家宏观调控措施保持一致,要同国际先进物流配置网接轨,做到四化: (1)物流运作系统化 企业物流是一种系统性的经济活动。主要通过物流目标合理化,物流作业规范化,物流功能集成化,物流技术一体化来实现。 (2)物流服务网络化 电子商务发展要求企业物流不仅以较低的成本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而且还要求物流服务向多样化、综合化、网络化发展。为了实现电子商务的物流增值性服务,企业必须重新设计适合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渠道,减少物流环节,提高物流服务系统的快速反应性能,实现物流服务网络优化和系统性。 (3)物流管理信息化 物流现代管理最重要的是通过信息管理来实现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传统企业物流管理,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利用低成本物流信息交换平台,拓展业务和市场,大幅度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4)物流经营全球化 由于电子商务的发展提高了全球商务信息交换能力,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企业要在全球化物流经营上进行战略定位,建立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国际化物流新观念,实现物流经营资源的全球化配置。要建立按照国际化惯例进行物流经营的专门机构,实现物流经营的规模化发展。 三、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物流管理中模式创新 通过电子商务最新现代技术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因此要用电子商务推广物流管理的四大新技术:条码技术(通过扫描对信息实现自动控制技术)、EDI 技术(电子数据的交换和自动处理)、GIS技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实现物流配送的最佳模型)、GPS技术(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实现物流配置国际化)。以上四大新技术的结合,将在物流供应链上建立一个高新的供应链集成系统。物流信息能在开放供应链中实现物流的及时、准确的配置。 EDI技术即电子数据技术交换,1994年, 联合国在日内瓦举行的第四十届会议上通过的权威性定义:EDI 是使用一种商定的标准来处理所涉及交易或电文数据的结构、商业或行政交易事项,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递。EDI具有快速、 精确等传统信息传递方式无法比拟的优点,能够降低成本,高效、快速、准确地传递物流信息。尤其是条码技术的实施和采用,为电子商务推动物流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物流条码技术是物流过程中用于识别的一种特殊代码,它可以自动识别、自动完成数据的采集,运用物流条码可以实现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1991年4月,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代表我国加入国际物品编码协会,为在我国开展条码工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从1998年12月1日起实施《商品条码管理办法》, 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商品条码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到2000年,中国商品编码系统的成员数量已增加到3万多家。GI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是地理学、计算机科学、测绘遥感学、城市科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空间科学、管理科学和信息科学融为一体的新兴学科。实现了各种信息的数字化处理,为系统地进行预测、监测、 规划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GIS 在物流领域应用便于合理调配和使用各种资源,提高经济效益。GIS 最明显的作用就是能够把数据以地图的方式表现出来,把空间要素和相应的属性信息组合起来就可以制作出各种类型的信息地图。专题地图的制作从原理上讲并没有超出传统的关系数据库的功能范围,但把空间要素和属性信息联系起来后的应用功能大大增强了,应用范围也扩展了。GIS 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是指利用GIS 强大的地理数据功能来完善物流分析技术,提高物流业的效率。目前,已开发出了专门的物流分析软件用于物流分析。完整的GIS物流分析软件集合了车辆路线模型、最短路径模型、网络物流模型、分配集合模型和设施定位模型。GPS 技术由三大子系统构成:空间卫星系统、地面监控系统、信号接收系统。空间卫星系统均匀分布在6个平面上的24颗高轨道工作卫星所构成, 可在地球的任意地点、任一时间向使用者提供4颗以上可视卫星。地面监控系统是由5个监测站构成的。其作用是对空间卫星系统进行监测、控制,并向每颗卫星注入更新的导航电文。信号接收系统是由GPS卫星接收机和GPS数据处理软件所构成的。GPS技术可以提高铁路、公路等物流路网建设的质量和速度。目前,国内已逐步采用GPS技术建立高精度控制网,如沪宁、沪杭高速公路的上海段就是利用GPS建立了首级控制网, 然后用常规方法布设导线加密。实践证明,在几十公里范围内的点位误差只有2cm左右,达到了常规方法难以实现的精度,同时也大大提前了工期。GPS 技术可以实现货物跟踪,实现有效物流配送方式,建立电子商务在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物流管理的新模式: 1.电子商务在企业内部实现“业务流程再造”(注:“业务流程再造”是指通过企业对现有流程的重新分析,改进和设计组织流程,以使这些流程的增值内容最大化,其他非增值内容最小化,从而有效地改善组织的绩效,以相对更低的成本实现或增加产品对顾客的价值。流程是一系列跨越时间、占有空间的连续有规律的活动,各个基本活动应紧密衔接,保证物流和信息流的顺畅通过,每项活动的衔接都应强调对价值的增殖作用。流程可分为核心作业流程和支持作业流程。核心作业流程包括企业的各项设计和生产的作业活动,以确保企业作业流程以最小成本及时、准确运行的管理活动,以及提供必要的信息技术以确保作业活动和管理活动的完成。支持作业流程主要包括设施、人员培训、后勤资金等,以支持和保证核心流程的正常运作。要实现整体业务流程最优,而不是个别最优。“再造”的观点即打破旧有模式,建立新的管理程序,实现管理理论的重大突破。经过综合评价筛选出最基本的、关键的功能,并将其优化组合,形成企业新的运行系统。实施“业务流程再造”模式将使企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增强企业活力,使企业将生产成本降低,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提高,使企业更贴近市场,这种物流管理模式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物流管理模式,适合于在大中型企业集团内部,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化实现物流管理现代化,推动我国企业内部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建立起高新的微观物流配置模式。 2.电子商务在企业外部建立起最佳“企业物流管理模式”(注:“企业物流管理模式”是指物流管理社会化的物流一体化管理模式。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实现物流管理专业化、社会化管理创造了条件。提高物流管理的宏观社会效益是保证企业微观“业务流程再造”模式正常运作的重要外部条件。不同企业之间的物流运作可以由供/:请记住我站域名/方和需方以外的第三方完成,实现了物流管理的高级化和社会化管理的目标。这将是信息化时代的一种新兴产业。这种以企业物流管理为基础的现代化物流管理体制模式是物流管理高级化发展的标志。它将促使企业实现以“物流战略”为纽带的“企业联盟”的形成,使物流从企业专业化管理中获得宏观规模经济效益。因而也代表着一国的物流管理水平,整体规划水平和现代管理能力水平。我国目前在“综合物流”领域仍是一个空白,因此是低成本高扩张发展宏观物流产业的大好时机。国内“物流管理模式”的发展,为中国入世后进入国际物流产业打下了重要基础。)。根据这一模式建立起现代化的“物流配置中心”,实现地区物流合理配置和提高物流业的经济效益,突破区域的局限性,实现国内物流与国际物流高新配置,建立起有效的宏观物流配置模式。 四、完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相关法规 联合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于1996年通过《电子商务示范法》,主要包括“电子合同法规”,“电子商务税收法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法规”。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完整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法规,相关法规的建立是物流产业发展的基础。我们需要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物流法规,即包括“法律法规”,“行政法规”和“部门法规”的中国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法规,以推动我国物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尽快使我国物流业适应中国入世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相关法规,对物流主体的资格和权益进行规范,制定了物流活动的行为规范,保障了国家对物流运行的干预和监督。目前,中国物流法规基本内容可分为三类:(1)法律。 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等。(2 )行政法规。包括《公路货物运输合同实施细则》、《水路货物运输合同实施细则》、《铁路货物运输合同实施细则》、《航空货物运输合同实施细则》、《关于进一步发展国内集装箱运输的通知》等。(3)部分规章。包括《关于商品包装的规定》、《国家物资储备局管理办法》、《铁路货物运输规程》、《公路运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管理规定》、《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等。 通过实施以上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的新模式,必将推动我国经济在加入WTO以后实现跨越式发展。 物流管理论文:有关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1. 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 1.1物流概述 物流是一个新的科学分支,它最早起源于美国。1985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是:“现代物流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目的,对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起始点到消费点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有效的物流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 传统意义上的物流,通常是指一个产品在空间与时间上的位移,为解决商品生产与消费的所在地是不同地理位置而产生的实践差异。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现代物流是利用现代高科技的信息技术,打破了运输环节独立于生产环节以外的界限分离,通过建立供应链管理,来实现对企业供产销全过程的计划和控制,以实现物流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物流业务进行优化整合,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1.2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是一个系统的管理过程,通过协调市场,企业,供应商之间的物资与信息的流动,以满足客户的消费需要。它构成了企业价值链的基础环节,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企业物流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供应,经过生产加工,到产品的销售以及对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进行回收和再利用的完整的活动周期。 2. 物流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随着企业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企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物流管理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纳入企业战略计划中需要考虑到的重要因素,其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方面: 2.1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传统的观点看,企业物流是企业中的一个属于支持性质的部门,仅仅只是对企业的生产和销售起到一种支持和促进的作用。然而在现代的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物流系统和生产系统中的地位是同等重要的。现代物流在整个供应链中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它是连接供应链中各个企业的关键,是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的基础。因此,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2企业对物流的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在物流管理的过程中,通过企业内部物流系统的改造,使物流管理水平得到提升,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和库存成本,提高了库存周转率和资本回报率,使企业从物流中心获得丰厚的利润,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3. 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物流观念陈旧,缺乏正确的认识 受传统的物流管理观念制约,物流企业服务有限公司一般都存在着经营成本大、资源浪费严重、管理模式落后、交货不够快捷、安全性差、缺乏竞争力等缺点和劣势。极大的影响和制约了物流企业服务公司的发展与壮大。 3.2企业物流管理滞后,现代化设备不足 许多企业在物流管理的过程中,仍然停留在纸笔时代,或者一些企业虽然配备了电脑等现代化设备,但没有形成一定的系统,更不用说通过网络管理企业物流的方方面面。虽然有些企业应用了现代物流设备,但是效果一般都不好。长期以来物流专业人才稀缺,主要原因是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没有得到相关企业和部门的足够重视。 3.3物流管理中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落后 在我国,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落后这一因素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物流业发展的技术瓶颈。这不仅严重影响了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和物流市场规模的扩大,也阻碍了物流管理服务方式、运作模式的组织创新和发展,制约了物流市场的竞争力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 4. 加强企业物流管理的对策 4.1要积极建立和完善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从生产规划,采购到仓库管理,目前的物流管 理业务和库存控制操作系统是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如何使企业的物流总成本达到最低点,依靠人工记忆的处理是困难的而且是不可能的。如果不能保证正确的购买,验收以及保证货物质量和交货,就会导致浪费时间,致使库存堆积,交货延误,成本增加,进而企业就会失去为客户服务的机会。因此,信息技术以及信息系统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至于要用什么样的信息系统,企业应该从自身的情况考虑,选择最合适的信息系统,来满足企业自身的需要。 4.2转变管理理念,完善物流管理知识 首先,企业必须树立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改变过去只重销售忽视物流管理的思维模式,加强对物流管理在企业战略层面的分析和研究,建立符合实际业务的现代企业物流运作模式。其次,企业应重视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对企业的核心业务要加大力度管理,并积极与供应商和用户进行及时的联系与沟通,实现供应链管理系统运作整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再次,应树立绿色物流的概念,积极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企业物流的可持续发展。 4.3加强物流人才培训体系的构建 中小企业需要的综合物流专业的管理人才稀缺,是制约当前物流管理服务创新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以培养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中心;是物流人才管理的优胜劣汰竞争机制,在物流理论学习的同时,公司还应设立物流示范操作区,使工作人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具有创新能力的物流管理人才。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培养高素质的现代物流人才,首先要认识到物流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其次,要建立和完善物流管理人员资格制度和相应的培训体系,并运用相关激励措施,加强物流人才教育培训;再次采取教育和在职培训相 结合的方式,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培养现代物流人才。 4.4改善物流管理信息化 提高物流管理信息化,加强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物流中心是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的支撑点。通过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将客户,供应商和制造商联合起来,有效地控制物流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建立物流信息共享知识,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实现物流信息系统的改进和升级,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作用。加强物流信息系统管理是提高中小企业的物流运作效率,降低营运成本的关键。 结语 总之,物流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手段和方法,已经受到越来越企业的重视。在企业物流管理科学系统的基础上,根据内部特征与外部环境的要求,逐步完善和改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物流管理的水平和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物流管理论文:双元制物流管理职业教育的探索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历经半个世纪的实践与探索,已形成一个完整且规范的教育体系,其中国家政策、地区经济、企业参与、行会协调等各种因素环环相扣,这种职业教育的模式对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文化高度依赖。中国引入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理念多年,由于受政策、经济和区域等多方面情况的限制,显然无法照搬德国经验,如何解决德国双元制在中国水土不服的问题,打造符合中国特色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适应中国经济发展要求,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以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国际化专业为例,解析针对引入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水土不服”的问题,做出适应中国本土化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一、中国、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特征对比 (一)中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概述 我国的职业教育基本由职业院校承担,企业参与度非常有限。受师资、实训场所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实施过程中理论过多,而实践性不强。职教教师无法设计企业真实的学习情境,而是依赖教材、录像、网络等,导致他们的知识无法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为了提升教学质量,部分职业院校已尝试根据教学与工作实践设计职业教育体系。然而,在实践教学的环节还不能实现如同德国双元制的企业培训,或是企业与职业院校的合作教学。 (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概述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完善的法律保障。1969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简称BBiG)明确定义了“双元制职业教育”,即必须在企业和职业学校两个地点交替进行,企业和职业学校共同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学生70%的时间在企业实践操作,30%的时间在学校进理论学习。企业和学校相互合作,实践与理论培训交叉进行。德国职业教育的教学大纲是全国统一的,各类职业教育与培训在结业时均设有统一的考试,采用相同的标准,文凭在全国范围内都有效。企业负责实践培训,而且职业院校也会在学习情境中建立相应的实践关联。教师通过参加学校和企业的进修培训,更新知识。相比之下,在德国,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参与度更高,职业教育教师的准入标准更高,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接受企业的技术培训和文化熏陶,校企双方已实现合作双赢。 二、开发适合中国“本土化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2011年初,原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Rheinland-Pfalz)教师进修学院院长、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赫尔穆特?贝克教授受聘为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管理专业特聘教授,引入了德国QMVC教学质量评价体系(QualityManagementofVo-cationalCollege),在物流专业组织小范围的教师研讨,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指导,大家就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的改善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制定促进教学质量持续提高的方案,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实践。通过对比教学计划,物流管理专业以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现状,构建了物流管理专业“本土化双元制”人才培养方案。 (一)德国双元制模式 德国路德维希港第一经济学校物流管理专业采用理论实践交替的方式进行,学生每周一天半在职业学校进行理论学习,三天半在签约企业进行实践。在第三学期结束时参加职业教育中期考试(Zwischenpruefung),第六学期结束时参加由行会组织的结业考试(Abschlusspruefung),考试合格即可取得由州文教部颁发毕业证书和手工业行会(IHK)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 (二)我国传统职业教育授课模式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传统物流管理专业”完全采用授课式教学模式,学生按照科目按部就班上课、考试,最后一个学期学生需要自行找一个校外企业进行实习,完成全部学业即可获得毕业证书。此种模式的问题在于,学习理论和实践的时间间隔得过长,使学生在校期间无法理解“为什么要学习某一个科目”,而在企业实践时也已忘记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需要更长的时间适应学习企业实际的工作步骤。 (三)“本土双元制”授课模式 2013年,按照教育部和天津市教委《开展职业教育部分专业教学标准开发试点工作》的要求,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引入德国路德维希港第一经济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全套原版教材、试题和教学计划,进行教学资源的本土化引入、调整、推广。赫尔穆特?贝克教授全程指导了中德学院物流专业的教学改革项目,并组织专业教师分别赴德国路德维希港第一经济型、曼海姆双元制大学、戴姆勒职业学校进行实地专业研修。教学改革后,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化试点物流管理专业”采用分阶段模块化授课方式。第一学年,安排如军训、思政、大学语文等教学大纲里无法删改的内容,完成基础课。第二学年,以模块化授课方式,在校内进行职业能力课程和职业技能实训课程的讲授,穿插一次为期六周的企业实践,使学生首次实地感受自己未来工作岗位,找准个人定位。完成第二学年全部课程和实践可参加中期考试(Zwischenpruefung)。第三学年依然以模块化授课方式,在校内进行职业能力课程和职业技能实训课程的讲授,穿插两次为期六周的企业实践。完成全部课程和实践方可参加结业考试(Abschluss-pruefung),获得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和海外德商会颁发的AHK职业资格证书。 三、中国“本土化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优势 (一)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对接国际人才培养标准 引入德国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原版德国物流专业教材和课程标准,所有授课教师都接受德国职业 教育教学法、物流专业教学课程的培训,使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与国际接轨,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模块、授课方式、实训内容和测评标准等完全与德国标准相吻合,进而推动了教育教学试点工作。 (二)引进德国职业教育评价体系,构建中国本土化评价标准 德国各州文教部都十分注重OES质量控制体系(ObjectivEigenstaedigesSystem)、巴伐利亚州(FreistaatBayern)推行的Q2E体系(QualitybyEvaluationandDevelopment)等。虽然各州推行的学校质量保障体系名称不尽相同,但其宗旨都是希望通过建立和统一质量评估体系标准,保障职业教育领域的教学质量。赫尔穆特?贝克教授借鉴德国莱茵兰普法州、巴登符腾堡州及巴伐利亚州的经验,为物流管理专业引进德国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QMVC(QualityManagementofVocationalCol-lege),根据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学校发展与质量保证研究所(InstitutfuerSchulentwicklungundQualitaetssicherung)的评估指导意见与评估方法,结合中国职业教育特点,研究开发本土化的评价标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并予以推广和应用。 (三)引进国际化师资培养模式,打造国际视野师资队伍 在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项目中,为了使教师切身实地地感受德国职业教育的理念和的文化精神,中德学院组织教师赴德国进行为期三周的教学法、专业技能进修,通过企业真实案例,行动导向、小组教学,项目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和课程开发理念等方面的培训,开拓了师资队伍的国际视野,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此外,引进美国GLM国际物流师资格认证,在教师培训中嵌入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 (四)搭建高端校企合作平台,强化服务区域经济能力 为了加强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德国商会及数十家京津地区德资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包括德国运输物流企业DHL、德国装备制造物流企业戴姆勒奔驰和西门子公司、德国大型连锁经营企业麦德龙等。加强高职院校与企业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联动效应,探索并形成“双元制”理论在中国本土化后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成功实践经验。吸引国内知名企业参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引入企业资源和管理模式、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吸引用友新道投入600万共建“天津中德———用友新道创新学院”。指导在校学生开设创业超市,为学生开辟了良好的就业途径,提升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良好的校企合作为学校扩大了企业技术培训的规模,强化了服务区域经济能力,进而创造了可观的“隐性”价值。 四、结语 构建中国特色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一方面,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掌握学生特点,能够为学生提供更适合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学生真正实现了从学!校到企业的“零过度”,学习期间参加实训、在岗培训、轮岗实习、毕业设计等,了解岗位需求和企业文化,适应力强。无论如何,我们应注意,每一个职业教育的专业都要切合实际,以需求为导向。中国特色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本身也要考虑到学生、企业、社会的需求。学校必须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的需求办学、严格按照市场规律办学,才能与企业更好地合作,加强企业投身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实现真正的合作共赢。 物流管理论文:对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训中心的思考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注重培养高职学生利用已经发现的规律、定理服务社会的能力,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因此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既要具备高等教育水平所要求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必须具备高技能的优势,两者缺一不可。要办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特色,使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具备高技能的优势,具备充分、适当的实践教学条件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各地区、各学校都应该建设相应的物流实训中心,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高职院校物流实训中心的作用 (一)使学生巩固和加深专业理论知识 理论联系实际是物流管理专业学习的重要方法,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必须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得到巩固和加深,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否则,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只能停留在书本上,无法与企业实际衔接起来。抽象的理论学习不会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无从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所以学校必须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实训条件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调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理论基础是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保证,绝不可小视。 (二)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场所 具备高技能是高职教育的特色和优势,而实训中心是培训学生技能的重要场所,学校可根据教学要求,安排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充分的专业实训,掌握符合企业要求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二、目前高职院校物流实训中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目前高职院校物流实训中心普遍存在规模较小,硬件及软件相对落后的问题 物流实训条件既包括大型设施设备和大量的中小型设备,也包括各类物流软件,但大多数职业院校由于资金限制,只能购买一些基本的物流设备和相对简单的物流软件,而先进物流企业所使用的大型自动化的物流设备以及功能先进实用的物流软件则购买的很少,从而导致实训中心的条件与优秀物流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差距较大,使得实践教学效果差强人意,难以达到最优效果。 (二)物流实训项目以单项、简单操作技能训练项目为主,而综合性、创新性的实训项目较少 由于实训设备与师资条件所限,物流实训项目多以单项物流设备操作和简单实训项目为主,如叉车操作实训、拼托实训、打包实训等,而综合实训项目、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系统设计物流流程和学生创新意识的综合性实训项目很少,导致物流实训大多停留在较低层次水平,不能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特点。 (三)缺乏高水平的物流实训指导教师 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走上教育工作岗位,大多没有行业和企业工作经验,所以实践教学能力相对欠缺。而因待遇不高,具有深厚理论基础和丰富企业工作经验的高水平物流人才不愿意到高职院校担任实训指导教师工作,使高职院校缺乏高水平的物流实训指导教师,从而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 三、高职院校物流实训中心的建设思路 (一)实训中心建设应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物流实训中心的建设应进行充分市场调研,合理规划,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物流实训中心的重点应放在软件条件的建设上,让学生通过实训能更多地了解物流行业、物流流程,接触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掌握实用的物流软件,而简单物流设备不应成为物流实训中心的重点。如三维互动体验式培训平台就是一套较好的物流实训软件,它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把真实物流企业环境虚拟化,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参与物流企业的运营管理。该平台既仿真了物流企业的硬件环境,又仿真了物流企业各种工作岗位;既仿真了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又仿真了物流企业各岗位的协作。 (二)合理设计实训项目,强化综合实训 物流实训的重点应是培养学生合理设计物流流程,控制物流成本的能力,而非简单物流设备操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所以学校应组织相关企业专业人士和教师精心设计实训项目,增加综合性的实训项目。综合实训项目应涵盖物流主要作业环节,使学生能根据客户要求设计出环节少、速度快、成本低的物流服务方案,充分体现现代物流系统性的特点,也使学生通过实训能够充分体会到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对企业的重要意义。如果物流实训项目以操作机械设备为主,那么学生对物流的认识将是非常片面的,仅仅停留在设备操作层面。 (三)实训中心的建设非一次性投资,应保证实训中心建设的连续性 随着物流业的发展,物流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因此物流实训中心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应跟上物流行业发展的步伐,适时补充和更新换代。因此学校应建立一套实训中心建设机制,合理筹措资金、合理规划,由相关部门负责实训中心的后续建设工作,以保证实训中心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保证实训效果。 (四)建立地区共享型、高水平的实训中心 鉴于目前西安地区高职院校物流实训中心的的规模普遍偏小,条件相对较差的现状,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建设一个较高硬件和软件水平的大型物流实训中心,一定区域范围内的院校可共享,这样学生便可接触到先进物流企业使用的物流设备及软件,大大提升实训效果。共享型物流实训中心的建设可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以某个院校为主导,相关院校共同投资,共享资源。因该物流 实训中心集各方之力,具有起点高、社会影响力大,资源利用率高的优势,可避免物流实训中心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现象,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
微电子论文:微电子技术在航空系统中的应用 文章摘要:随着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我国的各行各业中科技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微电子技术不仅仅可以应用于工业等各种领域,我们也可以看到微电子技术,同样可以应用在航空系统之中,促进航空系统的进步,从而推动其向综合化、模块化方向发展。本文就将以微电子及微电子在航空系统中的发展的重要内涵为着手点,从而提出将微电子技术更好地应用于航空系统中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微电子技术;航空系统;综合化 微电子技术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各领域的科学水平,促进了各领域上的发展,目前在微电子技术在航空系统中的应用效果中,我们可以看到微电子技术的重要作用,不仅仅能够促进航空系统向经济性、技术性方向发展,同时也能促进航空系统整体性的进步。所以我们要明确微电子技术及微电子技术应用于航空系统的重要作用,从而对如何更好地应用微电子技术进行探究,希望可以促进微电子技术在航空系统中的发展。 1微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 微电子技术是较为复杂精密的科学技术之一,是建立在各种高密度微电子组件的基础上的高微电子技术。作为目前国内较为高精尖的基本技术端电子技术,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不仅仅可以使用于航空航天中,也可以使用在各个工业领域及商业领域上,微电子技术的展现形式通常是以微电子商品或者集合多种电子元器件的综合系统载体等出现,同时这也是各种半导体元件的产品的相关统称,作为集成电路的一个重要载体,微电子技术对于促进各领域的发展是有重要作用的,但是微电子技术的学习与创新是微电子技术发展的难点,在目前的信息化时代,我们既要正视微电子技术的重要性,又要对微电子技术进行学习与创新,从而促进国家科学、经济、国防等进一步发展。 2微电子技术在航空系统发展中的重要内涵 随着航空系统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微电子技术在航空发展过程之中起到相当大的推动作用,促进航空系统向智能化、科学化、模块化方向发展,而且往往这个时候航空系统的发展也呈现出了综合性这一具体特性,微电子技术在航空系统中的发展不仅仅是航空水平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国家科技水平及相应的国防实力的重要体现,微电子技术不仅仅是理论性的技术工种,当微电子技术应用于航空系统发展过程中时,也在证明我国微电子技术的基本专业知识理论能够很好地和实践应用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了我国航空系统发展状况。除了在航空系统中,微电子技术往往也会体现在航空微电子技术产品上,但无论是系统上还是产品上,微电子技术在航空系统发展过程中仍扮演了重要的推动角色。 3如何更好地将微电子技术应用于航空系统之中 3.1将微电子技术的专业理论知识与航空系统应用进行有机结合 我们可以看到目前航空系统的应用已经偏向于综合化、具体化、模块化方向发展了,所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应该在明确目前航空系统的基本发展现状之上,与实际航空系统应用进行有机结合,保障航空系统能够使用图像及语音信号实时传送功能,提高航空系统发展中的经济性与技术性,无论是在控制系统还是传感器及显示系统中,都促进了航空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特性的发展,解决综合系统中所存在的相应问题,提升客观的显示技术及控制技术,从而推动微电子技术在航空系统中的深化与进步。 3.2提升相关人员的微电子技术水平,引进高质量的人才 无论是航空系统方面还是微电子技术方面其发展都需要高质量、高水平的人才进行相应的实验与应用,所以我们必须提高整体队伍的综合素质,以促进微电子技术在航空系统中的发展与应用。传统的固体物理基础课程、半导体器件与微电子综合课程设计等基本知识理论课程并不能满足微电子技术发展的具体要求,为了培训相应的航空方面的微电子技术人才,我们必须要革新课程,提高课程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加入相应的航空理论知识,增加实践课程的相应比例,促进相关专业人员能够将微电子与航空系统的理论知识与现实实际发展情况的有机结合,也可以加强对于VLSI设计、SOC设计方法学嵌入式微处理器体系结构的学习等,但无论是哪种专业知识,都需要相关人员对于相应的微电子技术水平及航空系统的相应技术进行学习与创新,只有这样微电子技术才能在航空系统的发展过程之中得到更好的应用。 3.3对航空系统中的微电子技术设备进行相应的保护 在微电子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我们也不应该忽视对于微电子技术载体即微电子技术设备的相应保护,一般这些设备会出现静电损害及电磁干扰等常见损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航空系统的正常运作,我们必须对微电子技术设备进行相应的保护,从而促进微电子技术可以正常应用于航空系统之中。我们可以利用带有防静电的相应装置,以及防尘罩、导电袋等多种防护准备,保证微电子技术设备不被静电损坏,除此之外还可以考虑降低航空系统各部分的摩擦状况,处理好相应的飞机操作面,安装静电故电器等多种方式降低电磁对于微电子技术设备的干扰,同时对微电子技术设备进行相应的保护。 3.4对航空系统中所使用的集成电路及电子元件进行创新 航空系统中微电子技术应用往往体现在集成电路与元器件的使用过程中,在这个航空系统运行当中,无论是对于信息进行存储或是处理,都需要使用相应的通用高端芯片以及集成电路等,但是目前国内的芯片及核心元器件都主要依赖于进口,国产的集成电路及电子元件不能够满足目前微电子技术在航空系统中的发展需求,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必须要注重在航空系统中对于相关技术及电子元件的创新,从而促进微电子技术的提高与航空系统的进步。 4结语 在微电子应用于航空系统中的这一个方面,我们还有好长的路要走,不仅仅需要从理论上获得突破与提高,同时也要在微电子技术及航空系统的实践应用上进行有机融合,明确微电子技术在航空系统中发展的重要内涵,从而通过人才引进、元件升级、设备保护等多种方式促进微电子技术在航空系统发展中的具体应用。 作者:顾晓清 单位: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微电子论文:机械系统微电子论文 1微电子机械系统的概述 1.1微电子机械系统的概念 微电子机械系统主要结构有微型传感器、制动器以及处理电路。其是一种微电子电路与微机械制动器结合的尺寸微型的装置,其在电路信息的指示下可以进行机械操作,并且还能够通过装置中的传感器来获取外部的数据信息,将其进行转化处理放大,进而通过制动器来实现各种机械操作。而微电子机械系统技术是以微电子机械系统的理论、材料、工艺为研究对象的技术。微电子系统并不只是单纯的将传统的机电产品微型化,其制作材料、工艺、原理、应用等各个方面都突破了传统的技术限制,达到了一个微电子、微机械技术结合的全新高度。微电子机械系统是一种全新的高新科学技术,其在航天、军事、生物、医疗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1.2微电子机械系统技术的特点 1.2.1尺寸微型化 传统机械加工技术的最小单位一般是cm,而微电子机械系统技术下的机械加工往往最小单位已经涉及到了微米甚至纳米。这以尺寸的巨大变化使得微电子机械系统技术下的原件具有微型化的特点,其携带方便,应用领域更加广阔。 1.2.2集成化 微电子机械系统技术下的原件实现了微型化为器件集成化提供了有力的基础。微型化的器件在集成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其能够随意组合排列,组成更加复杂的系统。 1.2.3硅基材料 微电子机械系统技术下的器件都是使用硅为基加工原料。地面表面有接近30%的硅,经济优势十分明显。硅的使用成本低廉这就使得微电子机械系统技术的下的器件成本大大缩减。硅的密度、强度等于铁相近,密度与铝相近,热传导率与钨相近。 1.2.4综合学科英语 微电子机械系统技术几乎涉及到所有学科,电子、物理、化学、医学、农业等多个学科的顶尖科技成果都是微电子机械系统技术的基础。众多学科的最新成果组合成了全新的系统和器件,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 2微电子机械系统的技术类别 2.1体微机械加工技术 体微机械加工技术主要将单晶硅基片加工为微机械机构的工艺,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制作出尺寸较大的器件,最大的弊端是难以制造出精细化的灵敏系统。并且使用体微加工工艺难以优化器件的平面化布局,制作出来的器件难以与微电子线路直接兼容。体微机械加工工艺一般在压力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的制造中普遍应用。 2.2表面微机械加工技术 表面微机械加工技术就是通过集成电路中的平面化技术来实现微机械装置的制造。其主要优势表现在充分利用了已有的IC工艺,能够灵活掌握机械器件的尺寸,因此表面为微机械加工技术与IC之间是兼容的。表面微机械加工技术与集成电路的良好兼容性使得其在应用领域实现了快速普及。 2.3复合微机械加工技术 复合微机械加工技术就是体微机械技工技术与表面微机械加工技术的结合,其结合了两者的优点,但又同时避免了相应缺点。 3微电子机械技术的应用 3.1环境科学领域 微电子机械系统技术下的微型设备可以在环境监测和数据处理分析上发挥巨大的作用。由化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以及数据处理系统所集合的测量与处理设备。该微型装置可以用来监测空气和液体的成分,其独特优势在于尺寸微小,便于携带。 3.2军事领域 纳米器件所构成的装置先要对半导体器件运行速度高,携带方便,信息输出和处理快捷,在军事领域其能够用来制作各种微型设备,例如“蚊子导弹”、“麻雀卫星”等。 3.3医疗领域 在临床化验分析、介入治疗领域其也能够实现巨大的价值。近几年获得发展的介入治疗技术与传统治疗技术相比临床治疗效果优越,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痛苦。但是当前介入治疗仪器价格高,体积巨大,准确性难以保证,尤其是在治疗重要器官时风险较大。微电子机械系统技术的微型与智能特性可以显著降低介入治疗的风险。 4结束语 微电子机械系统技术将机电系统的实用性、智能化和多样化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当今微电子机械系统技术已经对农业、环境、医疗、军事等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相信在不久的以后微电子机械系统技术将会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为我国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王志宏单位:中国科学院长春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微电子论文:校企合作下的微电子论文 1校企合作的可能性及重要意义 1.1无锡是我国微电子产业的南方基地,需要大量的微电子专业人才 无锡是中国微电子产业的摇篮,是我国第一块集成电路的诞生地,微电子产业有着优良的传统和深厚的产业基础。近年来,无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比如530计划),大力吸引微电子高端人才,创办了一批有竞争力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2013年无锡市政府又出台了《无锡市微电子产业规划(2013—2020)》,为无锡市微电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经过30多年的发展,无锡微电子产业形成了产业结构比较完整,产业规模庞大,管理比较完善的良好局面。2013年无锡市微电子产业合计完成营业收入652.12亿元,规模列全国第二[7]。SK海力士和华润微电子分别以第二名和第四名入围2013年度中国半导体十大制造企业。江苏新潮科技集团、海太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和英飞凌科技(无锡)有限公司分别以第一名、第七名和第九名入围2013年度中国半导体十大封装测试企业[8]。虽然无锡市微电子产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微电子产业的优秀专业人才比较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微电子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而高校是优秀人才的聚集地,江南大学微电子专业可以发挥人才优势,为无锡的微电子产业培养大量的优秀人才。 1.2江南大学注重校企合作 无锡日报2013年9月21日发表题为“江南大学发挥高校优势,开展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做无锡的创新引擎和发展智库”的文章,文章指出:“江南大学提出要以项目为平台,广泛开展校企合作,为地方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添砖加瓦,这是江南大学推进与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的方式和途径。”江南大学作为无锡唯一的一所211重点建设的高校,非常注重与企业的合作,积极参与国家、无锡地区的科技创新,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为本地区的经济服务。比如:与无锡市政府合作建立的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已成为高科技研究项目的重要孵化基地;江南大学的科研经费每年以30%的速度在增加,其中60%~70%的科研总经费来自于与企业的合作。总之,江南大学一直探索的校企合作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也为我校微电子专业寻求校企合作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1.3微电子专业自身建设的特点 微电子产业是近几十年来全球发展最迅猛的产业之一。目前,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超过了以汽车、石油、钢铁为代表的传统工业成为第一大产业。集成电路自诞生以来一直遵循摩尔定律的发展规律,即集成度和产品性能每18个月增加一倍。各种半导体新材料和新器件层出不穷。微电子专业又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好专业基础知识,还有必要进行专业的实验技能培训和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才能跟得上微电子技术发展的潮流。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进行专业的实验培训,还有必要阅读一些最新的参考文献,参加一些前沿科学的研究,甚至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但是,微电子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投入非常昂贵,一个小型的微电子工艺实验室的建设要几百万到几千万人民币,这还不包括每年实验室的维护费用。对于一般高校来说,这是很难承受的。其实,对于国内微电子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比较好的高校,其实验室也主要面向研究生开放。所以,为了更好地提升本科生的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寻求校企合作。而微电子作为无锡最主要的优势产业,也给我校微电子专业提供了加强校企合作的机会。因此,无论是从学校周边地区微电子产业发展的状况,以及学校的政策,还是从本专业自身建设的特点来看,校企合作是提升微电子专业本科生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积极探索提高我校微电子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质量的校企合作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教学模式 校企合作的目的是共同发展,实现双赢。学校为企业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为企业解决具体的技术难题。企业参与学校教学科研环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创新型人才。为了更好地实现校企合作,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2.1学研结合 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的校企合作,实现微电子专业本科生培养过程中的理论学习和研究相结合。例如:实施以项目为导向的校企合作模式,鼓励老师承担企业和研究所的横向课题,让大三和大四的一些优秀学生参与项目的研发,这样既发挥了学校的智力优势,为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也使得学生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提高了教学质量,实现了共赢。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观一些重点企业、研究所的生产车间和设计实验室;并且,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积极地与企业、研究所的一线工作人员进行交流,让学生切实感受一下微电子工艺和设计的实践过程。学校也积极为大四的学生联系周边的微电子企业和研究所,鼓励学生去这些企业实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企业的研发和生产,既为企业提供了优秀的人才,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2.2在职人员互聘 我校微电子专业80%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而且,有许多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的背景。目前的状况是老师有很扎实的基础知识,并且对微电子学科的前沿比较了解。但是,对企业的需求和微电子产业的市场需求不是很了解,导致研究与市场需求脱节。还有一些教师,在多年的研究过程中,获取了一些核心技术,但苦于没有资金的投入,没法把一些研究成果产业化。而我国的一些微电子企业研发能力相对不强,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强。因此,有必要加强学校和企业的联系,通过校企合作,鼓励教师积极承担企业和研究所的课题,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企业技术攻关。或者,鼓励教师到企业中挂职,真正深入的生产的第一线,与企业的研发人员合作,研发新产品,增强企业竞争力。同时也鼓励企业和研究所的工程师和专家来学校做兼职教授,讲授一些微电子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甚至也可以请这些有实际生产和研发经验的专家参与编写本科生的教材。由于这些工程师和专家均来自生产的第一线,他们有更丰富的生产和研发经验,对微电子产业的市场寻求更了解,对提升微电子专业本科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非常重要。 2.3共享实验室 微电子实验室的建设需要一笔很大的费用,但凭高校自身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微电子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当然,高校可以为企业培养大量的优秀人才和提供智力支持。企业可以有偿开放一些实验设备和设计软件让学生用于科学研究、实践操作甚至参与企业的研发;这样既有助于企业能提前了解这些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从而能留住一部分优秀人才;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更好地了解企业文化,从而使学生也愿意留在企业工作。而高校的微电子实验室,也可以面向企业开放,从而共享实验室。总之,通过共享实验室,提高了实验室的利用效率,高校和企业实现了共赢。 3结论 本文分析了我校微电子专业实现校企合作的可能性和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三个方面进行校企合作的探索—“学研结合”、“在职人员互聘”、“共建实验室”。这三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校微电子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实践和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只有加强校企合作,才能提供更好的教学条件和资源,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更多的优秀微电子专业创新型人才。 作者:王福学虞致国肖少庆闫大为单位:江南大学电子工程系 微电子论文:微电子控制机电设备论文 1微电子控制机电设备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在设计系统时,首先应确定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因为这一参数的选择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控制效果,应根据水泵流量。扬程等参数和最大用水量和最小用水量确定。系统中用水量的大小由压力变送器反映到PLC,再由PLC进行分配给循环泵,随时调节循环泵的频率,实现能源合理分配。在此套系统里面,主要的被控变量是管路循环水的压力,管路循环水的压力随着使用点的多少而变化,再由压力变送器反馈到PLC进行调节。 2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优势 可编程序控制器是微电子控制机电设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缩写为PLC。可编程序控制器有很多的功能,比如计数控制、数据处理等。可编程序控制器得到广泛的运用,不仅是因为它有很多的功能,更是因为它有很多的优势。接了下来笔者就简单地概述一下可编程控制器的主要优势: 第一,可编程序控制器所占的空间小,节能,能够随意的进行组合。所占的空间小,这样就能够节约厂房的空间资源,可以存放更多的机器设备;节能就是变相的节约成本,减少对整个微电子控制机电设备系统的整体支出;能够灵活的进行组合,这样既方便存放和管理,又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第二,可连接工业现场信号。利用可编程控制器的这一优势,可以随时掌握工业现场的情况,出现问题,及时地解决,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第三,控制程序灵活多变。这一优势可以减少很多的麻烦,在设备产品进行更新换代时,不用对可编程控制器的硬件进行改变,只要改变控制程序即可,程序的改变并不会影响其性能的发挥。这样就省略了很多的环节,减少了麻烦,对可编程控制器的损害也小。 第四,编程易于掌握。因为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容易掌握,所以在具体操作时就非常容易,方便对其进行安装和维修。这是因为可编程控制器自身带有编程器,操作人员只要懂得梯形语言即可,再加之,可编程控制器有自我诊断的功能,发生故障时,可以非常迅速的查出原因,所以维修时特别方便。 第五,安全性能好。可编程控制器的安全性能特别好,不容易发生故障,有些控制器甚至5年以上都能保持安全的运行,再加之,可编程控制器有很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对厂房并没有特别的要求。所以很多企业都在现场使用可编程控制器。 3变频调速器的优势 变频调速器是微电子控制机电设备另一组成部分,它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3.1性能优越。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变频器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不再使用以前传统的正弦波控制技术,而是采用先进的电压空间矢量控制,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对输出电压进行自动的调整,非常适合我国现行的电网情况,这样就提高了运行的安全性能。 3.2在功能上采用键量、键量电位器、外部端子、多功能端子等操作方式。 多种模拟信号输人方式如电流、电压、最大值、和、差等组合输人频率水平检侧、频率等效范围检测,S曲线加减速、转速追踪等增强功能,摆频运行、多段速度、程序运行等模式。 3.3在可靠性上它的结构独特,全系列主元件采用SIEMENS产品。 完善的保护功能,即使短路、过流或过压等均不会引起本机故障,先进的表面贴装技术(SM''''T)。低温升、长寿命。PCB精良。绝缘耐压性能优越;严格的生产过程质量管理。键量布局合理、美观耐用、设定简洁、操作方便。 4电路的调试 电路调试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整个电路安装完之后,再进行调试,另一种就是边安装边调试。在对电路进行调试时,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确定调试方法。我们现在一般采用的方法就是第二种。它是把复杂的电路按原理框图上的功能划分成单元进行安装和调试。在单元调试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安装和调试的范围,然后完成整机调试。那么用第二种方法具体应该如何调试呢?接下来笔者就详细地说说。 第一,看。看的目的就是要全面的了解一下电路的整体情况,看看电路面板的线是否准确无误的连上,有没有看似接上实际没有接上的线,或者容易短路的线,有时还会出现两条或多条线出现混淆的现象。这是看需要完成的工作。 第二,查。在看完之后,就要进行检查。查主要运用的工具是万用表。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用万用表的电阻最小量程档,主要检查电路面板,看看开路的地方和闭路的地方是否都进行了正确的开路和闭路,地线有没有漏接的,电源连线的连接是否都可靠安全,还要测量一下电源到底有没有短路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电路安装完成之后,千万不能通电,首先要依据电路原理仔细地查看电路连线有没有准备无误的连接上,有没有搭错的线,有没有少连接的线或者多连接的线,尤其要注意查看有没有短路的情况。在进行测量时,最好直接测量元器件的连接点,这样就可以在查看上述情况的同时查看接触点是否有不良的地方。 第三,电路调试的过程最为关键的是硬件电路的调试。在调试的过程中,一定注意细小的环节,严格按照电路功能原理,对各个单元电路进行详细的调试,然后再进行整体的调试,最后准确无误地完成整个电路的整体调试。 5结论 由上文可知,微电子控制机电设备主要包括可编程序控制器、变频调速器等组成,在工业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为各自都有不同的优势和功能,所以在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电子控制机电设备会得到更大的改进,在工业中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是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来的,希望能够为相关部门和人士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也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微电子控制机电设备在工业中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吴笑天单位:辽宁省公路勘测设计公司 微电子论文:新领域发展下的微电子论文 1.微电子技术概述 1.1认识微电子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学习微电子,认识微电子,使用微电子,发展微电子,是信息社会发展过程中,当代大学生所渴求的一个重要课程。生活在当代的人们,没有不使用微电子技术产品的,如人们每天随身携带的手机;工作中使用的笔记本电脑,乘坐公交、地铁的IC卡,孩子玩的智能电子玩具,在电视上欣赏从卫星上发来的电视节目等等,这些产品与设备中都有基本的微电子电路。微电子的本领很大,但你要看到它如何工作却相当难,例如有一个像我们头脑中起记忆作用的小硅片—它的名字叫存储器,是电脑的记忆部分,上面有许许多多小单元,它与神经细胞类似,这种小单元工作一次所消耗的能源只有神经元的六十分之一,再例如你手中的电话,将你的话音从空中发射出去并将对方说的话送回来告诉你,就是靠一种叫“射频微电子电路”或叫“微波单片集成电路”进行工作的。它们会将你要表达的信息发送给对方,甚至是通过通信卫星发送到地球上的任何地方。其传递的速度达到300000KM/S,即以光速进行传送,可实现双方及时通信。“微电子”不是“微型的电子”,其完整的名字应该是“微型电子电路”,微电子技术则是微型电子电路技术。微电子技术对我们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使我们的社会高速信息化,并将迅速地把人类带入高度社会化的社会。“信息经济”和“信息社会”是伴随着微电子技术发展所必然产生的。 1.2微电子技术的基础材料——取之不尽的硅 位于元素周期表第14位的硅是微电子技术的基础材料,硅的优点是工作温度高,可达200摄氏度;二是能在高温下氧化生成二氧化硅薄膜,这种氧化硅薄膜可以用作为杂质扩散的掩护膜,从而能使扩散、光刻等工艺结合起来制成各种结构的电路,而氧化硅层又是一种很好的绝缘体,在集成电路制造中它可以作为电路互联的载体。此外,氧化硅膜还是一种很好的保护膜,它能防止器件工作时受周围环境影响而导致性能退化。第三个优点是受主和施主杂质有几乎相同的扩散系数。这就为硅器件和电路工艺的制作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硅材料的这些优越性能促成了平面工艺的发展,简化了工艺程序,降低了制造成本,改善了可靠性,并大大提高了集成度,使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1.3集成电路的发展过程 20世纪晶体管的发明是整个微电子发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突破。从而使得电子学家们开始考虑晶体管的组合与集成问题,制成了固体电路块—集成电路。从此,集成电路迅速从小规模发展到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集成电路的分类方法很多,按领域可分为:通用集成电路和专用集成电路;按电路功能可分为:数字集成电路、模拟集成电路和数模混合集成电路;按器件结构可分为:MOS集成电路、双极型集成电路和BiIMOS集成电路;按集成电路集成度可分为:小规模集成电路SSI、中规模集成电路MSI、大规模集成电路LSI、超导规模集成电路VLSI、特大规模集成电路ULSI和巨大规模集成电路CSI。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集成电路(IC),集成电路是微电子学的研究对象,其正在向着高集成度、低功耗、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方向发展。 1.4走进人们生活的微电子 IC卡,是现代微电子技术的结晶,是硬件与软件技术的高度结合。存储IC卡也称记忆IC卡,它包括有存储器等微电路芯片而具有数据记忆存储功能。在智能IC卡中必须包括微处理器,它实际上具有微电脑功能,不但具有暂时或永久存储、读取、处理数据的能力,而且还具备其他逻辑处理能力,还具有一定的对外界环境响应、识别和判断处理能力。IC卡在人们工作生活中无处不在,广泛应用于金融、商贸、保健、安全、通信及管理等多种方面,例如:移动电话卡,付费电视卡,公交卡,地铁卡,电子钱包,识别卡,健康卡,门禁控制卡以及购物卡等等。IC卡几乎可以替代所有类型的支付工具。随着IC技术的成熟,IC卡的芯片已由最初的存储卡发展到逻辑加密卡装有微控制器的各种智能卡。它们的存储量也愈来愈大,运算功能越来越强,保密性也愈来愈高。在一张卡上赋予身份识别,资料(如电话号码、主要数据、密码等)存储,现金支付等功能已非难事,“手持一卡走遍天下”将会成为现实。 2.微电子技术发展的新领域 微电子技术是电子科学与技术的二级学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是当代最活跃,渗透力最强的高新技术。由于集成电路对各个产业的强烈渗透,使得微电子出现了一些新领域。 2.1微机电系统 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s)微机电系统主要由微传感器、微执行器、信号处理电路和控制电路、通信接口和电源等部件组成,主要包括微型传感器、执行器和相应的处理电路三部分,它融合多种微细加工技术,并将微电子技术和精密机械加工技术、微电子与机械融为一体的系统。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科技前沿学科。当前,常用的制作MEMS器件的技术主要由三种:一种是以日本为代表的利用传统机械加工手段,即利用大机械制造小机械,再利用小机械制造微机械的方法,可以用于加工一些在特殊场合应用的微机械装置,如微型机器人,微型手术台等。第二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利用化学腐蚀或集成电路工艺技术对硅材料进行加工,形成硅基MEMS器件,它与传统IC工艺兼容,可以实现微机械和微电子的系统集成,而且适合于批量生产,已成为目前MEMS的主流技术,第三种是以德国为代表的LIGA(即光刻,电铸如塑造)技术,它是利用X射线光刻技术,通过电铸成型和塑造形成深层微结构的方法,人们已利用该技术开发和制造出了微齿轮、微马达、微加速度计、微射流计等。MEMS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在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科学仪器和医疗方面将起到分别采用机械和电子技术所不能实现的作用。 2.2生物芯片 生物芯片(Biochip)将微电子技术与生物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它以生物科学基础,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或细胞功能,在固体芯片表面构建微分析单元,以实现对化合物、蛋白质、核酸、细胞及其他生物组分的正确、快速的检测。目前已有DNA基因检测芯片问世。如Santford和Affymetrize公司制作的DNA芯片包含有600余种DNA基本片段。其制作方法是在玻璃片上刻蚀出非常小的沟槽,然后在沟槽中覆盖一层DNA纤维,不同的DNA纤维图案分别表示不同的DNA基本片段。采用施加电场等措施可使一些特殊物质反映出某些基因的特性从而达到检测基因的目的。以DNA芯片为代表的生物工程芯片将微电子与生物技术紧密结合,采用微电子加工技术,在指甲大小的硅片上制作包含多达20万种DNA基本片段的芯片。DNA芯片可在极短的时间内检测或发现遗传基因的变化,对遗传学研究、疾病诊断、疾病治疗和预防、转基因工程等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生物工程芯片是21世纪微电子领域的一个热点并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3纳米电子技术 在半导体领域中,利用超晶格量子阱材料的特性研制出了新一代电子器件,如:高电子迁移晶体管(HEMT),异质结双极晶体管(HBT),低阈值电流量子激光器等。在半导体超薄层中,主要的量子效应有尺寸效应、隧道效应和干涉效应。这三种效应,已在研制新器件时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1)在FET中,采用异质结构,利用电子的量子限定效应,可使施主杂质与电子空间分离,从而消除了杂质散射,获得高电子迁移率,这种晶体管,在低场下有高跨度,工作频率,进入毫米波,有极好的噪声特性。(2)利用谐振隧道效应制成谐振隧道二极管和晶体管。用于逻辑集成电路,不仅可以减小所需晶体管数目,还有利于实现低功耗和高速化。(3)制成新型光探测器。在量子阱内,电子可形成多个能级,利用能级间跃迁,可制成红外线探测器。利用量子线、量子点结构作激光器的有源区,比量子阱激光器更加优越。在量子遂道中,当电子通过隧道结时,隧道势垒两侧的电位差发生变化,如果势垒的静电能量的变化比热能还大,那么就能对下一个电子隧道结起阻碍作用。基于这一原理,可制作放大器件,振荡器件或存储器件。量子微结构大体分为微细加工和晶体生长两大类。 3.微电子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 目前微电子技术正朝着三个方向发展。第一,继续增大晶圆尺寸并缩小特征尺寸。第二,集成电路向系统芯片(systemonchip,SOC)方向发展。第三,微电子技术与其他领域相结合将产生新产业和新学科,如微机电系统和生物芯片。随着微电子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日趋深入,相关的新现象,新材料,新器件的探索日益增加,光子集成如光电子集成技术也不断发展,这些研究的不断深入,彼此间的交叉融合,将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作者:金撼尘工作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微电子论文:煤化工微电子论文 1微电子技术简介 微电子技术,它是建立在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各种半导体器件基础上的高新电子技术,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工作速度快,微电子技术对信息化时代具有巨大影响。其之所以称为核心虚拟网络技术,主要是因为整个计算机网络的任意2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并没有传统专网所需的端到端的物理链路,而是架构在公用网络服务商所提供的网络平台,如internet,ATM(异步传输模式),FrameRelay(帧中继)等之上的逻辑网络,用户数据在逻辑链路中传输。它涵盖了跨共享网络或公共网络的封装、加密和身份验证链接的专用网络的扩展。核心技术主要采用了隧道技术、加解密技术、密钥管理技术和使用者与设备身份认证技术。在虚拟专用网络设计之前,要严格划分煤炭矿区资源线路数据,并实施图层管理,再通过矢栅划分的方式进行数据储存,这是因为存储空间数据的格式在系统端口缓存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计算机核心技术中的虚拟专用网络属于远程访问技术。在虚拟专用网络系统中,用户端设计通常由11个功能模块组成,这11个功能模块中都可以2次划分为多个子功能,而且各个系统功能、子功能之间又进行再扩充,依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实施调整维护。并根据其不同功能进行不同设计。服务器端拥有通过查询数据库,进而实现对煤炭运输计划信息化的作用,可以为虚拟专用网络模型提供很多实用服务。服务器的ArcMS与空间数据库建立连接要通过ArcSDE,它可提供大量专业GIS服务。在核心网络模型组成部分中服务器端缓存模块是相当重要的,服务器端缓存模块主要分为缓存管理组件和索引管理组件。2部分组件分工合作,缓存管理组件是根据索引分析所得出的结果,在缓存中处理请求数据然后向客户端发送,或者利用数据库中已存数据,而索引管理组件先索引分析客户端请求,制作出瓦片空间待处理数据列表。 2微电子技术在煤矿化工产业上的应用准备 2.1规范制度,端正思想 人们知道,一个良好的组织机构,除具备较好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之外,还应该具有健全的岗位制度而且能够将之贯彻执行。因此,微电子技术在煤矿机械的应用过程中,很需要一个合适的技术管理结构,以便于明确各个技术人员的职权问题,保证个人任务到位,避免权力交叉和责任推诿的现象发生,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岗位责任制度得以解决。此外,工作人员不但要对微电子技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尽可能全面地掌握综合煤矿机械管理的内容与方法,还要对煤矿生产安全制度和相关法规有着全面的认识,思想上时刻保持着“安全第一”的意识,保证将微电子技术安全意识渗透到工作的每一个层面,最终提升机械作业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与使命感。 2.2加强微电子技术产品的设备管理 加强设备巡视管理是建筑工程监控的重点,预防设备异常的发生是机械运行管理的主要内容。为了保障煤矿机械施工的安全性与使用性,应该建立完善的设备定检制度,机电一体化产品设备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测,对于一些使用频率高的机械设备,更是要依据规定检测并建立相应的维护记录以随时了解其运转状态,保证其正常的运行和及时的维护。 2.3提高微电子技术机械监控的技术管理 由于煤矿化工产业存在很大程度上的特殊性,而作为贯彻于机械监控整个流程的重要要素,技术管理在其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因此,加强机械设备的绝缘监督工作,利用声波检测、光谱分析等监督手段,及时地发现并排除故障无疑势在必行。微电子技术工作一旦脱离了技术的支持,就难以称作是有效的监控工作。当煤矿化工产业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跟踪测温,利用图谱库进行分析对比,并提出检测修改的建议,以此来加强设备的有效运行。 3基于微电子技术的煤矿化工产业监控系统 3.1智能监控模式的自动化控制和管理 由上述内容可知,在统一模式下的信息系统中,微电子技术对煤矿井下监控子系统的控制管理内容,可以通过4个步骤来得以实现,即自动检查、自动寻的、自动求解和自动执行。其具体自动控制管理框架,可用图1所示来进行加以描述。这当中的“被控制管理的电网子系统”既能够是一个系统层子系统,也可以是电网元件或厂/站层子系统。对于一个系统层子系统而言,其功能就是通过利用各级调度控制中心的管理权限,对智能网络在煤矿井下电网监控系统的安全性、合理性、经济性进行尽可能全面的分析,并对系统的所有目的状态实施检查和监视,实现对智能监控子系统所有状态的智能化监控。图1中的监控子系统表明,如果被监测的煤矿井下状态与目标限定数值不一致,那么智能监控系统就会自动启动相关的任务处理,对限定以外的突发时间进行控制并做状态输出,同时作用在该子系统所包含的元件上,进而对该子系统的输出状态实施调控,最终将它调回正常运行状态。 3.2监测技术的应用 作为煤矿安全生产监控工作的关键性内容,信息的获得无疑至关重要,而获得信息的主要手段就是监测技术。一般而言,通过煤矿安全生产现有的客观资料,人们可以初步确定远程监控的初始方案,进而在煤矿工程运营过程中根据监测数值、经验方法等内容,开展反馈分析等工作,修正初步方案与施工网络计划,以保证工程按照最优的设计与施工方案进行。因此,监控工作的重要性也就显而易见了。针对我国煤矿工程质量中的一些不安全因素,监测技术在远程监控中的应用能够很好地解决此类问题,它不但可以很好地掌握工程的工作运营状态,利用监控数据对流量方案进行整改,并指导开采质量作业;还可以预见事故风险,采取一系列的事前措施,给建筑的安全管理提供信息,将事故突发率降至最低,保证了煤矿安全生产的稳定性。此外,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环保能源。通过太阳能光伏技术,可以很好地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广泛应用在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当中,太阳能供电部分监控结合了煤矿开采的相关特点,对煤矿地点的自然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了系统设计相关参数,优化了供电系统的相关参数,对煤矿领域的网络视频监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3视频流管理服务端口设计 视频流管理服务器是IP视频监控系统的精神内容,具体视频采集预览实现过程如图2所示。服务器端拥有通过查询数据库,进而实现对煤炭安全生产信息化的作用,可以为远程计算机提供很多实用服务。视频流管理服务器与空间数据库建立连接,可提供大量查询服务,例如属性查询服务、矢量和栅格地图服务等。在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组成部分中视频流管理缓存服务器模块是相当重要的,服务器端缓存模块主要分为缓存管理组件和索引管理组件。2部分组件分工合作,缓存管理组件是根据索引分析所得出的结果,在缓存中处理请求数据然后向客户端发送,或者利用数据库中已存数据,而索引管理组件先索引分析客户端请求,制作出瓦片空间待处理数据列表。若能发展好缓存数据的利用,数据库交互即可免去,同时数据的响应速度也会大大提高。总的来说,视频流管理服务端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有效的图像监视选择和视频存储的功能,可以彻底实现用户权限管理、自动报警与生产安全建议。应该说明的是,视频流管理服务端口设计的研制尚在初步阶段,要想为煤矿系统数据提供一个良好的信息传输平台,尚还任重道远。 4结语 通过将微电子技术监测系统应用到煤矿化工产业中来,建立视频监控的远程计算机服务端口,对煤矿监控的各个阶段实施三维可视化的监控,在监控前了解各种节点在实际环境中的相对位置和相互关系,不但可以大幅降低企业管理难度,还能很好地控制企业成本,最终求得安全生产管理的最优化解。为此,人们务须不断探索新型网络视频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应用策略,做到事前控制,提前排除,预先处理,未雨而绸缪,防患于未然。全面加强煤矿化工产业微电子监控管理水平,使煤矿的施工作业更加安全稳定地进行,确保实现煤矿微电子监控系统零故障目标,以便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作者:张德迪工作单位:淄博职业学院 微电子论文:抗辐射加固微电子论文 1引言 预计在未来10到20年,微电子器件抗辐射加固的重点发展技术是:抗辐射加固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新材料和先进器件结构辐射效应;多器件相互作用模型和模拟研究;理解和研究复杂3-D结构、系统封装的抗辐射加固;开发能够降低测试要求的先进模拟技术;开发应用加固设计的各种技术。本文分析研究了微电子器件抗辐射加固设计技术和工艺制造技术的发展态势。 2辐射效应和损伤机理研究 微电子器件中的数字和模拟集成电路的辐射效应一般分为总剂量效应(TID)、单粒子效应(SEE)和剂量率(DoesRate)效应。总剂量效应源于由γ光子、质子和中子照射所引发的氧化层电荷陷阱或位移破坏,包括漏电流增加、MOSFET阈值漂移,以及双极晶体管的增益衰减。SEE是由辐射环境中的高能粒子(质子、中子、α粒子和其他重离子)轰击微电子电路的敏感区引发的。在p-n结两端产生电荷的单粒子效应,可引发软误差、电路闭锁或元件烧毁。SEE中的单粒子翻转(SEU)会导致电路节点的逻辑状态发生翻转。剂量率效应是由甚高速率的γ或X射线,在极短时间内作用于电路,并在整个电路内产生光电流引发的,可导致闭锁、烧毁和轨电压坍塌等破坏[1]。辐射效应和损伤机理研究是抗辐射加固技术的基础,航空航天应用的SiGe,InP,集成光电子等高速高性能新型器件的辐射效应和损伤机理是研究重点。研究新型器件的辐射效应和损伤机理的重要作用是:1)对新的微电子技术和光电子技术进行分析评价,推动其应用到航空航天等任务中;2)研究辐射环境应用技术的指导方法学;3)研究抗辐射保证问题,以增加系统可靠性,减少成本,简化供应渠道。研究的目的是保证带宽/速度不断提升的微电子和光(如光纤数据链接)电子电路在辐射环境中可靠地工作。图1所示为辐射效应和损伤机理的重点研究对象。研究领域可分为:1)新微电子器件辐射效应和损伤机理;2)先进微电子技术辐射评估;3)航空航天抗辐射保障;4)光电子器件的辐射效应和损伤机理;5)辐射测试、放射量测定及相关问题;6)飞行工程和异常数据分析;7)提供及时的前期工程支持;8)航空辐射效应评估;9)辐射数据维护和传送。 3抗辐射加固设计技术 3.1抗辐射加固系统设计方法 开展抗辐射加固设计需要一个完整的设计和验证体系,包括技术支持开发、建立空间环境模型及环境监视系统、具备系统设计概念和在轨实验的数据库等。图2所示为空间抗辐射加固设计的验证体系。本文讨论的设计技术范围主要是关于系统、结构、电路、器件级的设计技术。可以通过图2所示设计体系进行抗辐射加固设计:1)采用多级别冗余的方法减轻辐射破坏,这些级别分为元件级、板级、系统级和飞行器级。2)采用冗余或加倍结构元件(如三模块冗余)的逻辑电路设计方法,即投票电路根据最少两位的投票确定输出逻辑。3)采用电路设计和版图设计以减轻电离辐射破坏的方法。即采用隔离、补偿或校正、去耦等电路技术,以及掺杂阱和隔离槽芯片布局设计;4)加入误差检测和校正电路,或者自修复和自重构功能;5)器件间距和去耦。这些加固设计器件可以采用专用工艺,也可采用标准工艺制造。 3.2加固模拟/混合信号IP技术 最近的发展趋势表明,为了提高卫星的智能水平和降低成本,推动了模拟和混合信号IP需求不断增加[2]。抗辐射加固模拟IP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其混合信号IP也是相似的,在高、低压中均有应用,只是需在不同的代工厂加工。比利时IMEC,ICsense等公司在设计抗辐射加固方案中提供了大量的模拟IP内容。模拟IP包括抗辐射加固的PLL和A/D转换器模块,正逐步向软件控制型混合信号SoCASIC方向发展。该抗辐射加固库基于XFab公司180nm工艺,与台积电180nm设计加固IP库参数相当。TID加固水平可以达到1kGy,并且对单粒子闭锁和漏电流增加都可以进行有效加固。 3.3SiGe加固设计技术 SiGeHBT晶体管在空间应用并作模拟器件时,对总剂量辐射效应具有较为充分和固有的鲁棒性,具备大部分空间应用(如卫星)所要求的总剂量和位移效应的耐受能力[3]。目前,SiGeBiCMOS设计加固的热点主要集中在数字逻辑电路上。SEE/SEU会对SiGeHBT数字逻辑电路造成较大破坏。因此,这方面的抗加设计技术发展较快。对先进SiGeBiCMOS工艺的逻辑电路进行SEE/SEU加固时,在器件级,可采用特殊的C-B-ESiGeHBT器件、反模级联结构器件、适当的版图结构设计等来进行SEE/SEU加固。在电路级,可使用双交替、栅反馈和三模冗余等方法进行加固设计。三模冗余法除了在电路级上应用外,还可作为一种系统级加固方法使用。各种抗辐射设计获得的加固效果各不相同。例如,移相器使用器件级和电路级并用的加固设计方案,经过LET值为75MeV•cm2/mg的重粒子试验和标准位误差试验后,结果显示,该移相器整体抗SEU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对SEU具有明显的免疫力。 4抗辐射加固工艺技术 目前,加固专用工艺线仍然是战略级加固的强有力工具,将来会越来越多地与加固设计结合使用。因为抗辐射加固工艺技术具有非常高的专业化属性和高复杂性,因此只有少数几个厂家能够掌握该项技术。例如,单粒子加固的SOI工艺和SOS工艺,总剂量加固的小几何尺寸CMOS工艺,IBM的45nmSOI工艺,Honeywe1l的50nm工艺,以及BAE外延CMOS工艺等。主要的抗辐射加固产品供应商之一Atmel于2006年左右达到0.18μm技术节点,上一期的工艺节点为3μm。Atmel的RTCMOS,RTPCMOS,RHCMOS抗辐射加固专用工艺不需改变设计和版图,只用工艺加固即可制造出满足抗辐射要求的军用集成电路。0.18μm是Atmel当前主要的抗辐射加固工艺,目前正在开发0.15μm技术,下一步将发展90nm和65nm工艺。Atmel采用0.18μm专用工艺制造的IC有加固ASIC、加固通信IC、加固FPGA、加固存储器、加固处理器等,如图3所示。 5重点发展技术态势 5.1美国的抗辐射加固技术 5.1.1加固设计重点技术 美国商务部2009年国防工业评估报告《美国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能力》,详细地研究了美国抗辐射加固设计和制造能力[4]。拥有抗辐射加固制造能力的美国厂商同时拥有抗单粒子效应、辐射容错、抗辐射加固和中子加固的设计能力。其中,拥有抗单粒子效应能力的18家、辐射容错14家、辐射加固10家,中子加固9家。IDM公司是抗辐射加固设计的主力军,2006年就已达到从10μm到65nm的15个技术节点的产品设计能力。15家公司具备10μm~1μm的设计能力,22家公司具备1μm~250nm的设计能力,24家公司具备250nm~65nm设计能力,7家公司的技术节点在65nm以下,如图5所示。纯设计公司的抗辐射加固设计能力较弱。美国IDM在设计抗辐射产品时所用的材料包括体硅、SOI,SiGe等Si标准材料,和蓝宝石上硅、SiC,GaN,GaAs,InP,锑化物、非结晶硅等非标准材料两大类。标准材料中使用体硅的有23家,使用SOI的有13家,使用SiGe的有10家。使用非标准材料的公司数量在明显下降。非标材料中,GaN是热点,有7家公司(4个小规模公司和3个中等规模公司)在开发。SiC则最弱,只有两家中小公司在研发。没有大制造公司从事非标材料的开发。 5.1.2重点工艺和制造能力 美国有51家公司从事辐射容错、辐射加固、中子加固、单粒子瞬态加固IC产品研制。其中抗单粒子效应16家,辐射容错15家,抗辐射加固12家,中子加固8家。制造公司加固IC工艺节点从10μm到32nm。使用的材料有标准Si材料和非标准两大类。前一类有体硅、SOI和SiGe,非标准材料则包括蓝宝石上硅,SiC,GaN,GaAs,InP,锑化物和非晶硅(amorphous)。晶圆的尺寸有50,100,150,200,300mm这几类。抗辐射加固产品制造可分为专用集成电路(ASIC)、栅阵列、存储器和其他产品。ASIC制造能力最为强大,定制ASIC的厂商达到21家,标准ASIC达到13家,结构化ASIC有12家。栅阵列有:现场可编程阵列(FPGA)、掩膜现场可编程阵列(MPGA)、一次性现场可编程阵列(EPGA),共19家。RF/模拟/混合信号IC制造商达到18家,制造处理器/协处理器有11家。5.1.3RF和混合信号SiGeBiCMOS据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SiGe技术发展的下一目标是深空极端环境应用的技术和产品,例如月球表面应用。这主要包括抗多种辐射和辐射免疫能力。例如,器件在+120℃~-180℃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的能力。具有更多的SiGe模拟/混合信号产品,微波/毫米波混合信号集成电路。系统能够取消各种屏蔽和专用电缆,以减小重量和体积。德国IHP公司为空间应用提供高性能的250nmSiGeBiCMOS工艺SGB25RH[5],其工作频率达到20GHz。包括专用抗辐射加固库辐射试验、ASIC开发和可用IP。采用SGB13RH加固的130nmSiGeBiCMOS工艺可达到250GHz/300GHz的ft/fmax。采用该技术,可实现SiGeBiCMOS抗辐射加固库。 5.2混合信号的抗辐射加固设计技术 如果半导体发展趋势不发生变化,则当IC特征尺寸向90nm及更小尺寸发展时,混合信号加固设计技术的重要性就会增加[6]。设计加固可以使用商用工艺,与特征尺寸落后于商用工艺的专用工艺相比,能够在更小的芯片面积上提高IC速度和优化IC性能。此外,设计加固能够帮助设计者扩大减小单粒子效应的可选技术范围。在20~30年长的时期内,加固设计方法学的未来并不十分清晰。最终数字元件将缩小到分子或原子的尺度。单个的质子、中子或粒子碰撞导致的后果可能不是退化,而是整个晶体管或子电路毁坏。除了引入新的屏蔽和/或封装技术,一些复杂数字电路还需要具备一些动态的自修复和自重构功能。此外,提高产量和防止工作失效的力量或许会推动商用制造商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起到引领的作用。当前,没有迹象表明模拟和RF电路会最终使用与数字电路相同的元件和工艺。因此,加固混合信号电路设计者需要在模拟和数字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开展工作,即需要同时使用两种基本不同的IC技术,并应用两种基本不同的加固设计方法。 6结束语 微电子器件抗辐射加固是军用微电子技术争夺的焦点之一。对微电子、光电子器件辐射效应和损伤机理的研究是抗辐射加固技术的基础。CMOS,SOI,SiGe,InP,集成光电子等高速高性能新型器件的辐射效应和损伤机理的研究是基础研究的热点。为了保证战略级加固能力,美国等国家保留了相当数量的专用抗辐射加固设计、工艺和制造能力。同时,也在开发采用标准商用工艺线的加固设计技术(RHBD),这是快速发展的热点技术之一。建立一个完善的设计和验证体系是抗辐射加固设计的基础设施和体制保障。在技术趋势方面,亚微米CMOS,SOI,SiGe微电子器件、电路、系统的抗固设计和工艺技术是信号处理集成电路的重点发展方向。蓝宝石上硅,SiC,GaN,GaAs,InP,锑化物和非晶硅等非标准材料也是某些特定应用的重点发展技术。 作者:王健安谢家志赖凡工作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 微电子论文:高职微电子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1发挥省实训基地作用,提升学生核心能力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微电子工艺及管理”、“半导体设备维护”为微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培养的核心工作岗位.在省实训基地的建设中,建立了IC版图设计实验室、微电子材料及器件工艺实验室和IC封装测试实验室.依托省实训基地,瞄准本专业的核心工作岗位需求,进行本专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实训,使学生在校期间掌握本行业的先进技术,提升就业竞争力.在微电子工艺的教学中,改变原来学生只能通过教师解说、观看录像等了解相关工艺过程,没有机会亲自动手的状况,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IC版图设计、IC封装测试的教学中,进行大力教学改革,以项目或任务驱动,面向工作过程,实现融知识、技能与职业素质于一体的人才培养[4]. 2校内外实训基地相融合,推进教学改革 微电子涉及的实训设备昂贵,学校由于本身经费的限制,只能建立非常有限的微电子实验环境,其它的要依靠校企合作方式来解决.为发挥企业的优势,与苏州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进行紧密合作.苏州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是中国科学院和苏州市政府联合创办的大型院地合作项目,是苏州市集成电路公共实训基地.双方合作的主要内容有:中科积极参与学校微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在教材及教学内容上互相学习,相互渗透,该专业基于项目教学法的“IC版图设计”课程就是双方合作开发的结果,中科每年都免费接受该专业学生到中科进行为期2-3天的参观、实习、设计体验等活动,每年都派工程师到学校给学生进行行业发展及职业规划的辅导,该专业每年推荐优秀的学生,由学生自愿参加中科组织的有关“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和“集成电路测试”方面的高技能培训,并由学校与中科共同择优推荐学生就业.校企深度合作,校内外实训基地相融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按企业员工的要求进行实战训练,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团队意识和实际技能,也降低了学生的就业成本. 3工学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国家在“十二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继续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顶岗实习是让学生对社会和专业加深了解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先后与苏州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信音电子(苏州)有限公司、秉亮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旺宏微电子(苏州)有限公司等公司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成为本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2009级微电子专业三个班的同学2011暑期在信音电子(苏州)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顶岗实习,这也是学校第一次一个年级的全专业学生到企业去.这是一次难得的了解企业的机会,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特别是毅力和个人意志品质及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到企业顶岗实训,虽然很辛苦,但加深了对社会和企业的了解,挣了自己所需的学费,学生感到特别自豪,也体会到父母挣钱给自己读书的艰辛,深刻体会到以后努力学习、提高自己谋生手段的重要性.本专业探索出既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又降低企业的用人成本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企业、学校、学生、家庭等多方共赢. 4构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的培养方式,向校外实训基地苏州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苏州玮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无锡华润矽科微电子有限公司等先后派出5名教师以项目合作的方式到企业短期工作,深入企业一线亲身了解最新技术、体验工程环境,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另外,也把企业项目带进来,目前本专业教研室的教师们承担了来自校外实训基地的3项研发项目.与此同时,实训基地先进的仪器设备,也为教师开展科研创造了条件,提升了教师的科研水平,为指导学生实训打下基础[5]. 5结语 近两年多来微电子技术专业就业率和签约率较高,连续3年签约率高达85%以上,也高于学校的平均水平,2012届的签约率更高达96%.近3年的毕业生约有1/4—1/3进入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从事IC版图设计的工作,成为研发辅助人员,这在高职院校各专业中是不多见的.其中不少学生被本行业的著名公司,如旺宏微电子、秉亮科技、奇景光电(苏州)有限公司等公司竞相录用,不少学生已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在苏州地区的主要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其后端版图设计人员,基本上有一半以上的员工是本校微电子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微电子工艺领域,本专业也有不少学生进入像苏州纳米所等单位从事微电子工艺工作.通过推行校内外实训基地相融合,教学和课程相渗透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学校微电子技术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成为本地区特色鲜明并有一定影响的专业. 本文作者:吴尘陈伟元工作单位:苏州市职业大学 微电子科技发展关键走向 微电子技术对现代人类生活的影响极大,自从1947年第一个晶体管问世以来,微电子技术发展速猛。Intel公司的创始人之一Moore在上个世纪1965年研究指出,晶成电路上集成的晶体管数量每18个月将增加一倍,性能将提高一倍,而价格却不相应的增加,这就是所谓的摩尔定律(Moore,sLaw)。根据美国半导体工业协会预测,至少到2016年,集成电路(IC)线宽依然按“摩尔定律”缩小下去,2016年可以达到25nm的技术水平。根据发表的大量资料可知,在2016年以后的十几年,芯片的特征尺寸将继续缩小。微电子技术新的发展及应用方向是系统芯片(SOC),它的发展时间可能会更长,所谓的系统芯片是随着微电子工艺向纳米级迁移和设计复杂度增加,一种新的产品把系统做在了芯片上,该芯片被称为系统芯片(简称SOC)。系统芯片将逐渐取代微处理器,SOC必将成为今后微电子技术发展新宠之一。另外,微电子技术还会与其它技术相融合,诞生一系列新的经济和技术增长点,例如MEMS技术和生物芯片等。 一、微电子的集成技术 微电子器件的特征尺寸缩小将持继下去。目前,建立在以Si基材料为基础、CMOS器件为主流的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其主流产品的特征尺寸已缩小到0.18~0.1?m。硅基技术的高度成熟,硅基CMOS芯片应用的日益扩大,硅平面的加工工艺技术作为高新技术基础的高新加工技术也将持继下去。据国际权威机构预测,到2012年,微电子芯片加工技术将达到400mm(16in)硅片、50nm特征尺寸,到2016年,器件的最小特征尺寸应在13nm。然而,硅基CMOS的发展和任何事物一样,都有其产生、发展、成熟、衰亡的过程,不可能按摩尔定律揭示的规律长期的发展下去。随着特征尺寸的缩小,将达到器件结构的诸多物理限制。当代各种集成电路发展状况,越来越接近物理限制。 采用新材料的非经典CMOS必将发展起来,高K材料和新型的栅电极;采用非经典的FET器件结构;采用新工艺技术等。在非经典CMOS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功耗是一个最严峻的问题,能否圆满解决这一问题,将是制约发展非经典CMOS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正在成长的系统芯片—SOC 由芯片发展到系统芯片(SOC),是改善芯片集成技术的新举措。微电子器件的特征尺寸难于按摩尔定律无限的缩小下去,在芯片上增加集成器件是集成技术发展的另一方向。与当年从分立晶体管到集成芯片(IC)一样,系统芯片(SOC)将是微电子技术领域中又一场新的革命。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集成芯片系统(SOC)讯速发展起来,它基于硅基CMOS工艺,但又不局限于CMOS和硅平面加工工艺。它是以硅基CMOS为基础技术,将整个电子系统和子系统整个集成在一个芯片上或几个芯片上,它是集软件和硬件于一身的产物,SOC的设计是通过嵌入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等IP的结合体,可以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一个典型的SOC可能包含应用处理器模块、数字信号处理器模块、存储器单元模块、控制器模块、外设接口模块等等多种模块。微电子技术从IC向SOC转变不仅是一种概念上的突破,同时也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集成系统的发展是以应用为驱动的,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进程,它将越来越重要。21世纪仅仅是SOC发展的开始,它将进入空间、进入人体、进入家庭,它将进入需要所有需要掌握信息处理的信息空间和时间。有的科学家就把集成芯片系统—SOC称为USOC(UserSOC)。 三、MEMS技术是微电子技术新的增长点 微机电系统制造(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s—MEMS)是微电子发展的另一方向,它的目标是把信息获取、处理和执行一体化地集成在一起,使其成为真正的系统,也可以说是更广泛的SOC概念。MEMS不仅为传统的机械尺寸领域打开了新的大门,也真正实现了机电一体化。因此,它被认为是微电子技术的又一次革命,对21世纪的科学技术、生产方式、人类生活都有深远影响。 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是建立在微米/纳米技术(micro/nanotechnology)基础上的21世纪前沿技术,是指对微米/纳米材料进行设计、加工、制造、测量和控制的技术。它可将机械构件、光学系统、驱动部件、电控系统集成为一个整体单元的微型系统。这种微机电系统不仅能够采集、处理与发送信息或指令,还能够按照所获取的信息自主地或根据外部的指令进行操作。它用微电子技术和微加工技术(包括硅体微加工、硅表面微加工、LIGA和晶片键合等技术)相结合的制造工艺,制造出各种性能优异、价格低廉、微型化的传感器、执行器、驱动器和微系统。?微机电系统(MEM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多学科交叉的技术,该技术将对未来人类生活产生极大性影响。它涉及机械、电子、化学、物理、光学、生物、材料等多学科。?微机电系统(MEMS)的研究已取得很多成果。在微传感器方面,利用物质的各种特性研制出了各种微型传感器;在微执生器方面有微型马达、微阀、微泵及各种专用微型机械已组成微化学系统和DNA反应室。此外,还有其它很多方面的应用。 微机电系统(MEMS)的制造,是从专用集成电路(ASIC)技术发展过来的,如同ASIC技术那样,可以用微电子工艺技术的方法批量制造。但比ASIC制造更加复杂,这是由于?微机电系统(MEMS)的制造采用了诸如生物或者化学活化剂之类的特殊材料,是一种高水平的微米/纳米技术。微米制造技术包括对微米材料的加工和制造。纳米制造技术和工艺,除了包括微米制造的一些技术(如离子束光刻等)与工艺外,还包括利用材料的本质特性而对材料进行分子和原子量级的加工与排列技术和工艺等。 随着信息时展需要,后硅时代的将来还无法预料,但微电子方面的科学工作者普遍期望基于分子结构新方案和工作原理的发展,在基础研究方面,已有分子电子的设想,但还不能估计其技术可转换性。有机微电子技术、超导微电子技术、纳米电子技术等,都将是微电子领域新的亮点。 微电子论文:硅微电子学研讨论文 摘要本文展望了21世纪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认为:21世纪初的微电子技术仍将以硅基CMOS电路为主流工艺,但将突破目前所谓的物理“限制”,继续快速发展;集成电路将逐步发展成为集成系统;微电子技术将与其它技术结合形成一系列新的增长点,例如微机电系统(MEMS)、DNA芯片等。具体地讲,SOC设计技术、超微细光刻技术、虚拟工厂技术、铜互连及低K互连绝缘介质、高K栅绝缘介质和栅工程技术、SOI技术等将在近几年内得到快速发展。21世纪将是我国微电子产业的黄金时代。 关键词微电子技术集成系统微机电系统DNA芯片 1引言 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史,一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都是由于新的科学发现和新技术的产生而引发的,科学技术作为革命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从50多年前晶体管的发明到目前微电子技术成为整个信息社会的基础和核心的发展历史充分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信息是客观事物状态和运动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与材料和能源一起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资源,但对它的利用却仅仅是开始。当前面临的信息革命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作为特征。数字化大大改善了人们对信息的利用,更好地满足了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而网络化则使人们更为方便地交换信息,使整个地球成为一个“地球村”。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同一般技术不同,它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和基础性,它可以渗透和改造各种产业和行业,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改变着经济形态和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而它的基础之一就是微电子技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微电子技术的进步,就不可能有今天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微电子已经成为整个信息社会发展的基石。 50多年来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历史,实际上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这里指的创新包括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等。晶体管的发明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精心设计的实验,而是一系列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材料科学等取得重大突破后的必然结果。1947年发明点接触型晶体管、1948年发明结型场效应晶体管以及以后的硅平面工艺、集成电路、CMOS技术、半导体随机存储器、CPU、非挥发存储器等微电子领域的重大发明也都是一系列创新成果的体现。同时,每一项重大发明又都开拓出一个新的领域,带来了新的巨大市场,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正是由于微电子技术领域的不断创新,才能使微电子能够以每三年集成度翻两番、特征尺寸缩小倍的速度持续发展几十年。自1968年开始,与硅技术有关的学术论文数量已经超过了与钢铁有关的学术论文,所以有人认为,1968年以后人类进入了继石器、青铜器、铁器时代之后硅石时代(siliconage)〖1〗。因此可以说社会发展的本质是创新,没有创新,社会就只能被囚禁在“超稳态”陷阱之中。虽然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改革动力往往会给社会带来“创造性的破坏”,但经过这种破坏后,又将开始一个新的处于更高层次的创新循环,社会就是以这样螺旋形上升的方式向前发展。 在微电子技术发展的前50年,创新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今后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仍将依赖于一系列创新性成果的出现。我们认为:目前微电子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很关键的时期,21世纪上半叶,也就是今后50年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和主要的创新领域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以硅基CMOS电路为主流工艺;系统芯片(SystemOnAChip,SOC)为发展重点;量子电子器件和以分子(原子)自组装技术为基础的纳米电子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诞生新的技术增长点,如MEMS,DNAChip等。 221世纪上半叶仍将以硅基CMOS电路为主流工艺 微电子技术发展的目标是不断提高集成系统的性能及性能价格比,因此便要求提高芯片的集成度,这是不断缩小半导体器件特征尺寸的动力源泉。以MOS技术为例,沟道长度缩小可以提高集成电路的速度;同时缩小沟道长度和宽度还可减小器件尺寸,提高集成度,从而在芯片上集成更多数目的晶体管,将结构更加复杂、性能更加完善的电子系统集成在一个芯片上;此外,随着集成度的提高,系统的速度和可靠性也大大提高,价格大幅度下降。由于片内信号的延迟总小于芯片间的信号延迟,这样在器件尺寸缩小后,即使器件本身的性能没有提高,整个集成系统的性能也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 自1958年集成电路发明以来,为了提高电子系统的性能,降低成本,微电子器件的特征尺寸不断缩小,加工精度不断提高,同时硅片的面积不断增大。集成电路芯片的发展基本上遵循了Intel公司创始人之一的GordonE.Moore1965年预言的摩尔定律,即每隔三年集成度增加4倍,特征尺寸缩小倍。在这期间,虽然有很多人预测这种发展趋势将减缓,但是微电子产业三十多年来发展的状况证实了Moore的预言[2]。而且根据我们的预测,微电子技术的这种发展趋势还将在21世纪继续一段时期,这是其它任何产业都无法与之比拟的。 现在,0.18微米CMOS工艺技术已成为微电子产业的主流技术,0.035微米乃至0.020微米的器件已在实验室中制备成功,研究工作已进入亚0.1微米技术阶段,相应的栅氧化层厚度只有2.0~1.0nm。预计到2010年,特征尺寸为0.05~0.07微米的64GDRAM产品将投入批量生产。 21世纪,起码是21世纪上半叶,微电子生产技术仍将以尺寸不断缩小的硅基CMOS工艺技术为主流。尽管微电子学在化合物和其它新材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还不具备替代硅基工艺的条件。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一种新技术从诞生到成为主流技术一般需要20到30年的时间,硅集成电路技术自1947年发明晶体管1958年发明集成电路,到60年代末发展成为大产业也经历了20多年的时间。另外,全世界数以万亿美元计的设备和技术投入,已使硅基工艺形成非常强大的产业能力;同时,长期的科研投入已使人们对硅及其衍生物各种属性的了解达到十分深入、十分透彻的地步,成为自然界100多种元素之最,这是非常宝贵的知识积累。产业能力和知识积累决定了硅基工艺起码将在50年内仍起重要作用,人们不会轻易放弃。 目前很多人认为当微电子技术的特征尺寸在2015年达到0.030~0.015微米的“极限”之后,将是硅技术时代的结束,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且不说微电子技术除了以特征尺寸为代表的加工工艺技术之外,还有设计技术、系统结构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的大力发展,这些技术的发展必将使微电子产业继续高速增长。即使是加工工艺技术,很多著名的微电子学家也预测,微电子产业将于2030年左右步入像汽车工业、航空工业这样的比较成熟的朝阳工业领域。即使微电子产业步入汽车、航空等成熟工业领域,它仍将保持快速发展趋势,就像汽车、航空工业已经发展了50多年仍极具发展潜力一样。 随着器件的特征尺寸越来越小,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器件结构、关键工艺、集成技术以及材料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其中的物理规律等科学问题的认识还停留在集成电路诞生和发展初期所形成的经典或半经典理论基础上,这些理论适合于描述微米量级的微电子器件,但对空间尺度为纳米量级、空间尺度为飞秒量级的系统芯片中的新器件则难以适用;在材料体系上,SiO2栅介质材料、多晶硅/硅化物栅电极等传统材料由于受到材料特性的制约,已无法满足亚50纳米器件及电路的需求;同时传统器件结构也已无法满足亚50纳米器件的要求,必须发展新型的器件结构和微细加工、互连、集成等关键工艺技术。具体的需要创新和重点发展的领域包括:基于介观和量子物理基础的半导体器件的输运理论、器件模型、模拟和仿真软件,新型器件结构,高k栅介质材料和新型栅结构,电子束步进光刻、13nmEUV光刻、超细线条刻蚀,SOI、GeSi/Si等与硅基工艺兼容的新型电路,低K介质和Cu互连以及量子器件和纳米电子器件的制备和集成技术等。 3量子电子器件(QED)和以分子原子自组装技术为基础的纳米电子学将带来崭新的领域 在上节我们谈到的以尺寸不断缩小的硅基CMOS工艺技术,可称之为“scalingdown”,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注意“bottomup”。“bottomup”最重要的领域有二个方面: (1)量子电子器件(QED—QuantumElectronDevice)这里包括单电子器件和单电子存储器等。它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库仑阻塞机理控制一个或几个电子运动,由于系统能量的改变和库仑作用,一个电子进入到一个势阱,则将阻止其它电子的进入。在单电子存储器中量子阱替代了通常存储器中的浮栅。它的主要优点是集成度高;由于只有一个或几个电子活动所以功耗极低;由于相对小的电容和电阻以及短的隧道穿透时间,所以速度很快;且可用于多值逻辑和超高频振荡。但它的问题是制造比较困难,特别是制造大量的一致性器件很困难;对环境高度敏感,可靠性难以保证;在室温工作时要求电容极小(αF),要求量子点大小在几个纳米。这些都为集成成电路带来了很大困难。 因此,目前可以认为它们的理论是清楚的,工艺有待于探索和突破。 (2)以原子分子自组装技术为基础的纳米电子学。这里包括量子点阵列(QCA—Quantum-dotCellularAutomata)和以碳纳米管为基础的原子分子器件等。 量子点阵列由量子点组成,至少由四个量子点,它们之间以静电力作用。根据电子占据量子点的状态形成“0”和“1”状态。它在本质上是一种非晶体管和无线的方式达到阵列的高密度、低功耗和实现互连。其基本优势是开关速度快,功耗低,集成密度高。但难以制造,且对值置变化和大小改变都极为灵敏,0.05nm的变化可以造成单元工作失效。 以碳纳米管为基础的原子分子器件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个有前景的领域。碳原子之间的键合力很强,可支持高密度电流,而热导性能类似于金刚石,能在高集成度时大大减小热耗散,性质类金属和半导体,特别是它有三种可能的杂交态,而Ge、Si只有一个。这些都使碳纳米管(CNT)成为当前科研热点,从1991年发现以来,现在已有大量成果涌现,北京大学纳米中心彭练矛教授也已制备出0.33纳米的CNT并提出“T形结”作为晶体管的可能性。但是问题是如何去生长有序的符合设计性能的CNT器件,更难以集成。 目前“bottomup”的量子器件和以自组装技术为基础的纳米器件在制造工艺上往往与“Scalingdown”的加工方法相结合以制造器件。这对于解决高集成度CMOS电路的功耗制约将会带来突破性的进展。 QCA和CNT器件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加工技术上都有大量工作要做,有待突破,离开实际应用还需较长时日!但这终究是一个诱人探索的领域,我们期待它们将创出一个新的天地。 4系统芯片(SystemOnAChip)是21世纪微电子技术发展的重点 在集成电路(IC)发展初期,电路设计都从器件的物理版图设计入手,后来出现了集成电路单元库(Cell-Lib),使得集成电路设计从器件级进入逻辑级,这样的设计思路使大批电路和逻辑设计师可以直接参与集成电路设计,极大地推动了IC产业的发展。但集成电路仅仅是一种半成品,它只有装入整机系统才能发挥它的作用。IC芯片是通过印刷电路板(PCB)等技术实现整机系统的。尽管IC的速度可以很高、功耗可以很小,但由于PCB板中IC芯片之间的连线延时、PCB板可靠性以及重量等因素的限制,整机系统的性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随着系统向高速度、低功耗、低电压和多媒体、网络化、移动化的发展,系统对电路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已无法满足性能日益提高的整机系统的要求。同时,由于IC设计与工艺技术水平提高,集成电路规模越来越大,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已经可以将整个系统集成为一个芯片。目前已经可以在一个芯片上集成108-109个晶体管,而且随着微电子制造技术的发展,21世纪的微电子技术将从目前的3G时代逐步发展到3T时代(即存储容量由G位发展到T位、集成电路器件的速度由GHz发展到灯THz、数据传输速率由Gbps发展到Tbps,注:1G=109、1T=1012、bps:每秒传输数据位数)。 正是在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的双重作用下,出现了将整个系统集成在一个微电子芯片上的系统芯片(SystemOnAChip,简称SOC)概念。 系统芯片(SOC)与集成电路(IC)的设计思想是不同的,它是微电子设计领域的一场革命,它和集成电路的关系与当时集成电路与分立元器件的关系类似,它对微电子技术的推动作用不亚于自50年代末快速发展起来的集成电路技术。 SOC是从整个系统的角度出发,把处理机制、模型算法、芯片结构、各层次电路直至器件的设计紧密结合起来,在单个(或少数几个)芯片上完成整个系统的功能,它的设计必须是从系统行为级开始的自顶向下(Top-Down)的。很多研究表明,与IC组成的系统相比,由于SOC设计能够综合并全盘考虑整个系统的各种情况,可以在同样的工艺技术条件下实现更高性能的系统指标。例如若采用SOC方法和0.35μm工艺设计系统芯片,在相同的系统复杂度和处理速率下,能够相当于采用0.18~0.25μm工艺制作的IC所实现的同样系统的性能;还有,与采用常规IC方法设计的芯片相比,采用SOC设计方法完成同样功能所需要的晶体管数目约可以降低l~2个数量级。 对于系统芯片(SOC)的发展,主要有三个关键的支持技术。 (1)软、硬件的协同设计技术。面向不同系统的软件和硬件的功能划分理论(FunctionalPartitionTheory),这里不同的系统涉及诸多计算机系统、通讯系统、数据压缩解压缩和加密解密系统等等。 (2)IP模块库问题。IP模块有三种,即软核,主要是功能描述;固核,主要为结构设计;和硬核,基于工艺的物理设计、与工艺相关,并经过工艺验证过的。其中以硬核使用价值最高。CMOS的CPU、DRAM、SRAM、E2PROM和FlashMemory以及A/D、D/A等都可以成为硬核。其中尤以基于深亚微米的新器件模型和电路模拟为基础,在速度与功耗上经过优化并有最大工艺容差的模块最有价值。现在,美国硅谷在80年代出现无生产线(Fabless)公司的基础上,90年代后期又出现了一些无芯片(Chipless)的公司,专门销售IP模块。 (3)模块界面间的综合分析技术,这主要包括IP模块间的胶联逻辑技术(gluelogictechnologies)和IP模块综合分析及其实现技术等。 微电子技术从IC向SOC转变不仅是一种概念上的突破,同时也是信息技术新发展的里程碑。通过以上三个支持技术的创新,它必将导致又一次以系统芯片为主的信息技术上的革命。目前,SOC技术已经崭露头角,21世纪将是SOC技术真正快速发展的时期。 在新一代系统芯片领域,需要重点突破的创新点主要包括实现系统功能的算法和电路结构两个方面。在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历史上,每一种算法的提出都会引起一场变革,例如维特比算法、小波变换等均对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神经网络、模糊算法等也很有可能取得较大的突破。提出一种新的电路结构可以带动一系列的应用,但提出一种新的算法则可以带动一个新的领域,因此算法应是今后系统芯片领域研究的重点学科之一。在电路结构方面,在系统芯片中,由于射频、存储器件的加入,其中的电路结构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CMOS结构,因此需要发展更灵巧的新型电路结构。另外,为了实现胶联逻辑(GlueLogic)新的逻辑阵列技术有望得到快速的发展,在这一方面也需要做系统深入的研究。 5微电子与其他学科的结合诞生新的技术增长点 微电子技术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它可以低成本、大批量地生产出具有高可靠性和高精度的微电子结构模块。这种技术一旦与其它学科相结合,便会诞生出一系列崭新的学科和重大的经济增长点,这方面的典型例子便是MEMS(微机电系统)技术和DNA生物芯片。前者是微电子技术与机械、光学等领域结合而诞生的,后者则是与生物工程技术结合的产物。 微电子机械系统不仅是微电子技术的拓宽和延伸,它将微电子技术和精密机械加工技术相互融合,实现了微电子与机械融为一体的系统。MEMS将电子系统和外部世界联系起来,它不仅可以感受运动、光、声、热、磁等自然界的外部信号,把这些信号转换成电子系统可以认识的电信号,而且还可以通过电子系统控制这些信号,发出指令并完成该指令。从广义上讲,MEMS是指集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接口电路、通信系统以及电源于一体的微型机电系统。MEMS技术是一种典型的多学科交叉的前沿性研究领域,它几乎涉及到自然及工程科学的所有领域,如电子技术、机械技术、光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医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等〖3〗。 MEMS的发展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和产业。它们不仅可以降低机电系统的成本,而且还可以完成许多大尺寸机电系统所不能完成的任务。正是由于MEMS器件和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成本低、可靠性高、性能优异及功能强大等传统传感器无法比拟的优点,因而MEMS在航空、航天、汽车、生物医学、环境监控、军事以及几乎人们接触到的所有领域中都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微惯性传感器及其组成的微型惯性测量组合能应用于制导、卫星控制、汽车自动驾驶、汽车防撞气囊、汽车防抱死系统(ABS)、稳定控制和玩具;微流量系统和微分析仪可用于微推进、伤员救护;信息MEMS系统将在射频系统、全光通讯系统和高密度存储器和显示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同时MEMS系统还可以用于医疗、光谱分析、信息采集等等。现在已经成功地制造出了尖端直径为5μm的可以夹起一个红细胞的微型镊子,可以在磁场中飞行的象蝴蝶大小的飞机等。 MEMS技术及其产品的增长速度非常之高,目前正处在技术发展时期,再过若干年将会迎来MEMS产业化高速发展的时期。2000年,全世界MEMS的市场达到120到140亿美元,而带来的与之相关的市场达到1000亿美元。 目前,MEMS系统与集成电路发展的初期情况极为相似。集成电路发展初期,其电路在今天看来是很简单的,应用也非常有限,以军事需求为主,但它的诱人前景吸引了人们进行大量投资,促进了集成电路飞速发展。集成电路技术的进步,加快了计算机更新换代的速度,对CPU和RAM的需求越来越大,反过来又促进了集成电路的发展。集成电路和计算机在发展中相互推动,形成了今天的双赢局面,带来了一场信息革命。现阶段的微机电系统专用性很强,单个系统的应用范围非常有限,还没有出现类似于CPU和RAM这样量大面广的产品。随着微机电系统的进步,最后将有可能形成像微电子技术一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产业,从而对人们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当前MEMS系统能否取得更更大突破,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第一是在微系统理论与基础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使人们依靠掌握的理论和基础技术可以高效地设计制造出所需的微系统;第二是找准应用突破口,扬长避短,以特别适合微系统应用的重大领域为目标进行研究,取得突破,从而带动微系统产业的发展。在MEMS发展中需要继续解决的问题主要有:MEMS建模与设计方法学研究;三维微结构构造原理、方法、仿真及制造;微小尺度力学和热学研究;MEMS的表征与计量方法学;纳结构与集成技术等。 微电子与生物技术紧密结合诞生的以DNA芯片等为代表的生物芯片将是21世纪微电子领域的另一个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它是以生物科学为基础,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或细胞等的特点和功能,设计构建具有预期性状的新物种或新品系,并与工程技术相结合进行加工生产,它是生命科学与技术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附加值高、资源占用少等一系列特点,正日益受到广泛关注。目前最有代表性的生物芯片是DNA芯片。 采用微电子加工技术,可以在指甲盖大小的硅片上制作出包含有多达万种DNA基因片段的芯片。利用这种芯片可以在极快的时间内检测或发现遗传基因的变化等情况,这无疑对遗传学研究、疾病诊断、疾病治疗和预防、转基因工程等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DNA芯片的基本思想是通过生物反应或施加电场等措施使一些特殊的物质能够反映出某种基因的特性从而起到检测基因的目的。目前Stanford和Affymetrix公司的研究人员已经利用微电子技术在硅片或玻璃片上制作出了DNA芯片〖4〗。他们制作的DNA芯片是通过在玻璃片上刻蚀出非常小的沟槽,然后在沟槽中覆盖一层DNA纤维。不同的DNA纤维图案分别表示不同的DNA基因片段,该芯片共包括6000余种DNA基因片段。DNA(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学中最重要的一种物质,它包含有大量的生物遗传信息,DNA芯片的作用非常巨大,其应用领域也非常广泛:它不仅可以用于基因学研究、生物医学等,而且随着DNA芯片的发展还将形成微电子生物信息系统,这样该技术将广泛应用到农业、工业、医学和环境保护等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那时,生物芯片有可能象今天的IC芯片一样无处不在。 目前的生物芯片主要是指通过平面微细加工技术及超分子自组装技术,在固体芯片表面构建的微分析单元和系统,以实现对化合物、蛋白质、核酸、细胞以及其它生物组分的准确、快速、大信息量的筛选或检测。生物芯片的主要研究包括采用生物芯片的具体实现技术、基于生物芯片的生物信息学以及高密度生物芯片的设计、检测方法学等等。 6结语 在微电子学发展历程的前50年中,创新和基础研究曾起到非常关键的决定性作用。而随着器件特征尺寸的缩小、纳米电子学的出现、新一代SOC的发展、MEMS和DNA芯片的崛起,又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客观需求正在“召唤”创新成果的诞生。 回顾20世纪后50年,展望21世纪前50年,即百年的微电子科学技术发展历程,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世纪之交的微电子技术对我们既是一个重大的机遇,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如果我们能够抓住这个机遇,立足创新,去勇敢地迎接这个挑战,则有可能使我国微电子技术实现腾飞,在新一代微电子技术中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促进我国微电子产业的发展,为迎接21世纪中叶将要到来的伟大的民族复兴奠定技术基础,以重铸中华民族的辉煌! 微电子论文:微电子封装金丝倒装键合的微织构研究论文 【摘要】采用EBSD取向成像技术研究了各工艺参数(功率、载荷、超声作用时间)对倒装键合组织及微织构的影响,并与对应的剪切性能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功率的影响最显著,它可在增大形变量的同时提高键合强度;负荷加大形变量,但提高界面结合强度的效果不显著;超声持续的时间不明显提高形变量,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界面强度。超声是通过软化金属,加强界面扩散的方式提高键合强度;超声的存在使取向变化的速度变慢。 【关键词】金倒装键合EBSD微织构 引言微电子封装中超声键合工艺参数对键合强度的影响已有大量研究[1-3],一般认为影响其键合强度的主要因素是超声功率、键合压力和键合时间。由于这些参数主要通过改变金丝球与芯片焊盘间界面上的摩擦行为而起作用,必然会引起焊点组织及织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到目前尚不清楚。此外,金丝球键合与倒装键合形变方式与形变量都有很大差异,其形变组织与微织构就会不同,它们也会影响焊点强度、刚度、电阻率和组织稳定性。织构的不同会影响弹性模量及拉拔时的界面强度、晶体缺陷的多少一方面产生加工硬化,提高强度,另一方面影响电阻;含大量晶体缺陷的组织是热力学不稳定的,可加速原子的扩散,也会造成后续时效时软化速度的不同。倒装键合的受力状态和应变速率都与常规的低应变速率下的单向均匀压缩不同,键合过程中会有一系列的微织构变化。本文分析了功率、负荷、时间对形变组织和取向变化的影响;另外通过剪切力试验,对比了各参数对键合强度的影响区别;讨论了金丝球凸点键合与倒装键合形变组织及微织构的最大差异。 1样品制备 试验样品为直径为1mil(254μm)键合金丝,经电子火花(EFO)形成金丝球,再经过Eagle60XL金丝球键合机形成金丝球凸点,倒装焊点是在AD81911TS焊接机上形成的。各种焊点均采用树脂镶样,然后经过磨样、机械抛光,最后采用离子轰击的方法达到EBSD试验样品要求。利用高分辨场发射扫描电镜ZeissSuppra1530及HKLChannel5EBSD系统进行取向成像分析。 2结果及分析 2.1超声功率的影响图1(a)为不同超声功率下样品的形变量和性能的关系曲线。可见功率由02W增大到07W后,因功率增大而导致的键合样品形变量增加~20%,总形变量达70%。性能也由无功率时的不能键合增加到2400gf(注:这是几个样品的总值),并且未出现下降。图2为各样品的取向成像,红色为〈111〉压缩轴的取向,黄色为〈100〉取向,蓝色为〈110〉取向。前两种主要是原始取向,后者是压缩变形的稳定取向。组织形貌显示,原始柱状晶被完全压扁。〈110〉区域明显增多。图1(b)为各样品不同织构的定量结果,可见,因超声软化作用提高形变量使〈110〉增加约125%。形变不均匀性还表现在两侧的形变量明显小。图1不同超声功率下样品的形变量和性能的关系曲线(a)及对取向的影响(b) 图2不同功率下样品的取向成像;红色:〈111〉,黄色〈100〉;蓝色〈110〉 2.2载荷的影响图3(a)为不同载荷下样品的形变量及性能变化的曲线。可见,负荷从800gf增至1600gf时,形变量只增加7%,增加幅度较小,不如功率的影响大。性能变化不大,有微弱的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由于形变量增加就不大,所以还不能说,形变量影响小。与图1的性能数据相比,还未达到最佳键合强度。即使形变量达到70%,也难以达到提高超声作用的效果。图4给出不同载荷下样品的取向成像。也明显看出,载荷变化的范围小,形变量变化也不大,形变组织比较相似。从定量数据看(图3(b)),〈110〉织构含量在下降。这应属于波动。组织上的另一特点是,下侧中心部位为原始金凸点的尾部,即自由球下的热影响细晶区。倒装键合时,该部位所受变形量最大,这也是要键合的界面,因此,大量的晶体缺陷会促进扩散键合。与文献3数据相比,本实验所用力是很大的。图3载荷对形变量、剪切强度(a)及织构百分数(b)的影响. 微电子论文: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努力培养出高素质及创新能力强的微电子专业人才是我们专业改革的重要目标。两年来,我们在微电子领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进行一系列探索性改革。 一、巩固基础、因材施教 当今,芯片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强盛。在全面建设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同时,微电子产业需要得到蓬勃发展。微电子专业领域很宽很广,为了更好的展开微电子专业教育,就需要合理的安排微电子专业课程巩固基A,微电子专业是一门知识和技术高度密集的专业性很强的综合学科,涵盖的达到几十个不同领域的理论和技术,例如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化工材料科学、光刻技术、薄膜技术、太阳能技术、真空技术等,综上可以看出,微电子领域要求具有宽阔的知识面和跨学科综合运用分析知识的能力。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在制定大纲的时候,基础课方面,如数学,在原来高等数学基础上,增加复变函数作为基础课,是为了后续更好的从事科学研究;在专业必修课方面,增加了模拟集成电路设计课时,目的让学生学会充分分析电路;在选修课方面,增设了版图方面内容的教学,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就业兴趣,在专业课程设计方面,增设集成电路设计课程设计,帮助学生更深入了解芯片设计。伴随着社会进步的脚步,微电子专业也需要深入改革,跟上时展的脚步。 社会需求的变化,会提供给大学生的岗位有器件工程师、集成电路工程师、版图工程师,太阳能研发人员等。因此在完善基础学习内容的情况下,还要因材试教,大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因个人的爱好选择,培养自己的热爱方向。对专业必修课,要求每个人都学好,在选修课上边就把以后的就业方向分开、分细,做到因材试教。 二、升级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方法 微电子是当今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伴随着中国的崛起,社会进步的需要,就要求进一步升级课堂教学内容。首先要以科研带动教学,组成一个庞大的教研室,只让一个老师每学期带一门课,提高科研指标,让本科学生配合老师一起完成项目,这样只有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做项目的兴趣,才能真正走进专业学科当中来;其次结合当地微电子公司,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微电子工艺生产线,微电子设计公司等,了解前沿发展,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只有提高学生对微电子领域的兴趣,我们才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来造福社会。 教学方法的改进也是很重要的,对于工程类的专业学习,不要一味的照本宣科,要结合实际,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求“精”,让学生把每个问题吃透,理解深刻,如何构建解决问题思路的教学过程才是最核心的任务。 通过这两年的教学改革,巩固学生们的专业基础,提升了学生的就业水平,培养了学生对微电子领域的热情,一批抱有更高志向的年轻人准备考研在这个专业继续走下去。可以说,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微电子专业的学生,基础扎实,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很受欢迎。 微电子论文:微电子电路校准技术和自动测试 摘 要在社会经济和科技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微电子电路技术也称为目前科学技术的研究重点,我们要保证微电子电路技术能够与时俱进的基础上,具备完整、一致且准确的检测及校准方法。所以,就要加强对微电子电路校准技术及自动测试的研究,从而提高微电子电路电气设备的质量,保障人们的生活,稳定社会经济。 【关键词】微电子 电路校准技术 自动测试 在电子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种电子电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社会各方面的电器中。获取电器中的微小微电子参量,能够保证生产的电器产品达到质量标准。但是由于微电子参量容易受到干扰,所以就要使用专业的校准技术对其进行校准及自动分析,从而使电器产品的质量能够得到保障,以此更好的应用到电子电路技术中。 1 微电子电路校准技术和自动测试技术的基本认识 1.1 微电子电路校准技术 在测试设备满足相关要求的基础上,测试软件的质量影响着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及准确性。如果检测设备自身没有满足准确性的要求,那么即使测试软件具有良好的质量,也不能够全面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一般,如果生厂商对质量的要求比较高,那么校准技术系统量值的准确性也就比较高。以此提高了生产及管理成本,从而影响了产品的生产速度。 1.2 微电子电路自动测试技术 根据相关要求,对微电子电路进行严格测试,能够有效保证商家产品不受其他商家的影响。为了能够保证使用微电子电路技术产品的质量能够达到标准,就要根据产品的实际情况完成测试。如果测试的设备级别高于产品测试水平,那么软件自身的质量也能够影响测试的质量。但是软件自身的质量与检测依据和其过程中使用的方式、验证有效性及测试覆盖率和有着一定的关系,这方面也是目前自动检测技术重要的研究课题。 2 微电子电路校准技术及自动测试技术重点 2.1 微电子电路校准技术及自动测试技术的依据和方法 目前,我国微电子电路校准及自动测试并没有正式的标准,其主要依据为电子计量测试应用手册及GB3843-83、GB3439-82、GB6798-1996等,这些只是对测试方法的基本理论进行了规定,并没有涉及到编程规则,所以其并不完善。如果校准及测试只有基本理论没有编程规则,那么使用同种标准编制出的程序质量并不同,那么就没有办法保证校准及测试的一致性及完整性。微电子电路校准及检测使用的设备并不是一般的设备或者系统,其检测过程能够通过程序控制,不需要人为干预。所以对其的研究也可以看做是对校准及检验程序设计规则的研究。校准过程中的控制本文为规程,检测过程中的控制文本为规则,两者都是通过程序设计的形式进行实现。 2.2 设备的校准依据和方法 设备的校准依据指的是生产制造厂设计的指标,包括范围和不确定度、基准量值、输入/输出通道量值。如果通过传统手工的方式进行校准,显然校准的量值较多,一个六十通道的测试系统需要十天或者二十天左右完成,在此过程中要使用三百多页表格。所以就要使用自动校准方式进行。 设备校准主要有两种方法: 2.2.1 基于基准参量分别溯源法 因为微电子电路检测设备为综合测量设备,有多个不同类型的参量要进行校准,比如电阻、电压及时间频率等,他们相互之间并没有关系。通过此方法校准,首先要对基准量溯源,之后使用合格的基准量对设备的所有参量进行校准检测,以此对整个系统进行校准。 2.2.2 标准物质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已知不确定度的标准样片,对不确定度使用的检测设备进行测量校验,如果其在参量类型范围内是完整的,那么测量的过程就是校准,否则只是核查或者比对。核查和比对在过程条件及目的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别,如果此测量过程是为了能够检查系统样片的可用性,这叫做核查。制备微电子标准样片一般为自制芯片,因为芯片结构较为复杂,制作也非常精细,自制的话要花费大量的资金。所以可以从同批的产品中进行选择,在不确定的条件下,实现参量的一致性是可行的。 2.3 检测覆盖率及校准的完整性 检测故障的覆盖率越高,那么就说明检测校准的过程越好,使用最少的代码获得最大的故障覆盖率是最理想的。在传统测试码生成算法研究过程中就有多种使用的算法,但是实际上除了穷举,其他都是实现不了复杂电路的全部故障覆盖率。 与测试故障覆盖率相比,校准的完整性对测试码的量是不太重视,它重视的是需要检测的参量是否被完全检测。所以,其与检测的过程及方法有着一定的联系。比如使用标准物质法,重视的是输入/输出参量是否都被全部检测,尤其是第一个通道的范围及参量。因为系统一般都自带验证程序,在自己校验的过程中,都会以零通道为基础,从而实现测试系统中通道的一致性。 2.4 软件校准及检测的验证方法 对于此类的专用软件,除了实测验证之外,并没有其他较好的办法。所以对于校准软件的检验,首先可以使用可测性设计技术,以此保证测试过程中都能够验证。另外,使用局部化原理,保证测试过程中的测试都与一个参量相关,以此保证唯一的测试结果。最后,根据电路通过及不通过不断变化状态的特征,使用相对性原理,对测试结果有效性进行全面的检查,以此保证程序的可靠性,降低错误检测的机率。 2.5 量值溯源 量值溯源指的是将量值通过不间断的一条链追溯到国家及国防的最高标准。在微电子电路校准及检测过程中,量值溯源校准的方法及溯源方法有着一定的联系,所以也就是量值溯源具有两种方法,分e为溯源法及标准物质法。由于后者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限制,所以就要使用溯源法对微电子电路进行校准。 3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不断是大型工程中的电气设备,还是日常生活中的家用电器,都会使用微电子电路技术。微电子电路技术就是一种将多种半导体作为基础的电子技术集成电路,其特点就是重量轻、体积小,并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为了能够保证微电子电路电气具有较高的质量,就要对其进行检测,以此控制器质量。基于此,以上本文就针对微电子电路的校准技术及自动测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此保证电气设备中微电子电路的安全性。 微电子论文:基于微电子学的无人机技术 摘 要随着电子信息技g发展,无人机技术已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技术手段,相较于有人机而言,无人机系统具有一定的“自主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系统的自主控制,强化系统的智能性,是无人机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就对无人机系统自主控制技术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无人机系统自主控制技术的未来趋势。本文研究了无人机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重点分析六轴飞行器研究领域当前的关键技术,包括无人机的研究与设计,并对无人机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子信息 无人机 六轴飞行器 研究与设计 1 前言 无人机首次出现在 1917 年,主要应用于防空导弹打靶、军事侦察、载弹远程打击,尤其美国“全球鹰”、“捕食者”、“沙漠鹰”等型号的无人机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中在侦察和主动攻击中所取得的良好军事效果,使得世界各国首先在军事上开始重视无人机的研制与开发。我国无人机发展起步于 20 世纪 50 年代末,20 世纪 90 年代末,发展才得以提速,国内大学相继成立了无人机专门研究机构,西安爱生技术集团公司(西安无人机研究发展中心)成为国内一家主要的无人机研制生产厂商。它是航空工业总公司设在西北工业大学集科、工、贸一体化的现代化高科技企业,主要研制和生产系列化小型无人机系统,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确认并入选“中华之最(1949-1995)”,是我国最大的无人飞机科研生产基地。随后,无人机的发展逐步扩展到民用市场,而在测绘行业的应用成为民用最大且发展较早的一个分支。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于 2003 年完成并通过国土资源部验收的“UAVRS-II 型低空无人机遥感监测系统的研制”项目,实现了无人机遥控、半自主、自主三种控制方式,利用获取的影像制作了数字正射影像和线划图,开创了国内无人机应用于测绘领域的先河。 目前国际上对多轴飞行器研究与设计较为深入,后期经过大量实验及不断地调整和改进,合理的设计了六轴飞行器的整体结构。六轴飞行器的支架通过3D打印而整体打印出成品模型,飞控板和电机都固定在打印出的架子上,将六个电机呈六边形放置,使飞行器灵活并易于控制。电池利用扎带固定在飞行器下方,以保证飞行器的重心偏下,增加飞行的灵活性。遥控器通过铜柱将两个PCB板子连接起来,增加握持的手感,并且主要元件都放在两块PCB板中间,增加系统的安全性能前端引出无线通信模块天线,增加传输的功率与距离。 2 调试问题 系统的软件和硬件调节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而且在调试过程中会不断遇到各种问题如电机坏掉、MOS管烧掉、连接突然断掉甚至在飞行过程中飞行器直接从空中衰落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这些问题必须及时的解决,否则根本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虽然在调试过程中问题不断,但是整个制作过程累积的大量的宝贵的经验,在飞行器终于能飞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的这些努力是值得的。下面列出调试过程中的遇到的主要问题。 2.1 电机控制与驱动设置问题 动力系统是多轴飞行器的核心系统,因为整个系统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PWM波来控制电机的转速,保证动力系统的稳定是飞行器能运动的前提。在开始调试的时候,总出现电机不转的问题,通过不断的验证发现是电路MOS管选择错误,最终选择了P沟道增强型MOS管进行对电机的控制。在飞行过程中总会出现MOS管烧毁的情况,还有NRF24L01总是失联,最终发现是没有焊接保护电容导致,还有数字地和模拟的地信号没有分开。并且STM32的PWM控制需要较高的的频率,当频率较低时,可能会出现电机转速不均匀的情况,最终选择的电机频率为20KHz,能够保证系统流畅的运行。 2.2 飞行器的重量问题 在开始设计时由于没有考虑飞行的重量,导致飞行器根本飞不起来。之后更换飞行器支架,更换更大功率的电池,总体来说就是让飞行器的重量更轻,让飞行器电机的拉力更大。还有飞行器电机的垂直放置也是相当重要,当倾斜时,会有一部分的力是飞行器向某个方向飞行,并且这个力不容易抵消。 2.3 PID的参数整定问题 PID控制器直接控制的是飞行器的电机输出,直接影响六个电机的转速,控制飞行器的飞行姿态。因此合理的PID参数可以使飞行器更加平稳的飞行,所以说PID参数对飞行器的姿态确定至关重要。并且在飞行器的飞行过程中,可以通过PID的调整来实现不同的飞行效果如翻滚动作,以达到在各种控制环境下的稳定运行。PID参数中,P、I、D三个参数作用各不相同,在实际中,其输出的结果是相互影响的。为了保证飞行器的平稳飞行,需要多次对PID三个参数进行调节,保证系统对飞行姿态的快速响应以及在外界干扰到来时系统能够稳定的运行。 2.4 遥控器控制频率问题 在刚开始遥控飞行时,遥控器对飞行器的控制总是慢0.2秒左右,导致遥控器不能实时的控制飞行器的姿态,出现一些意外的碰撞等状况。调试遥控器的过程中发现,在主循环中加入了过多的程序,导致系统循环一次的时间过长,系统响应慢,传输数据的频率过低,整个系统反应过慢。最后解决办法是增大遥控器的频率,并减小主函数中循环的代码量,留下最基本的代码,保证整个系统的流畅运行。 3 结论 六轴飞行器是一种较为新型的飞行器,目前国内外的发展迅速,在各个领域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将来会发展到更广阔的空间。随着技术上的发展,多轴飞行器会向微型化、自动化方向发展,能够更好的结合实际,发展到各个领域。本课题研究比较了许多国内外的产品,并通过比较,结合其优点,弥补其不足,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研发,最终完成了六轴给星期的设计。随着科学的发展,本文设计的六轴飞行器还可以得到更好的改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更好的产品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微电子论文:当前微电子学与集成电路解析 摘 要 微电子学属于电子学的分支学科,以半导体为主要对象,形成微小型电路和系统等。而集成电路属于微型电子器件,将各类元件通过合理的布线方式,成为一个具备完整电路功能的结构。微电子学与集成电路直接关系到相关高新产业的发展和进步。展开对微电子学与集成电路的分析,旨在明确微电子学与集成电路的基本情况,推动微电子学与集成电路的有效应用,实现相关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微电子学 集成电路 半导体 微电子学与集成电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各类高新行业在具体发展中,均会对微电子学和集成电路进行应用。其中,集成电路选择半导体镜片作为基片,并结合相关工艺,将电阻、电容等元件与基片连接,最终形成一个具备完整电路功能的系统或是电路。较比集成电路微电子学是在集成电路的基础上,研究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的相关物理现象,并有效的对其进行应用,满足各类电子器件需求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对当前微电子学与集成电路展开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微电子学与集成电路解读 微电子学是电子学的分支学科,主要致力于电子产品的微型化,达到提升电子产品应用便利和应用空间的目的。微电子学还属于一门综合性较强学科类型,具体的微电子研究中,会用到相关物理学、量子力学和材料工艺等知识。微电子学研究中,切实将集成电路纳入到研究体系中。此外,微电子学还对集成电子器件和集成超导器件等展开研究和解读。微电子学的发展目标是低能耗、高性能和高集成度等特点。 集成电路是通过相关电子元件的组合,形成一个具备相关功能的电路或系,并可以将集成电路视为微电子学之一。集成电路在实际的应用中具有体积小、成本低、能耗小等特点,满足诸多高新技术的基本需求。而且,随着集成电路的相关技术完善,集成电路逐渐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2 微电子发展状态与趋势分析 2.1 发展与现状 从晶体管的研发到微电子技术逐渐成熟经历漫长的演变史,由晶体管的研发以组件为基础的混合元件(锗集成电路)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电路微电子。这一发展过程中,电路涉及的内容逐渐增多,电路的设计和过程也更加复杂,电路制造成本也逐渐增高,单纯的人工设计逐渐不能满足电路的发展需求,并朝向信息化、高集成和高性能的发展方向。 现阶段,国内对微电子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目前国内微电电子发展特点如下: (1)微电子技术创新取得了具有突破性的进展,且逐渐形成具有较大规模的集成电路设计产业规模。对于集成电路的技术水平在0.8~1.5μm,部分尖端企业的技术水平可以达到0.13μm。 (2)微电子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随着技术的革新产业结构逐渐生成完整的产业链,上下游关系处理完善。 (3)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更多企业参与到微电子学的研究和电路中,有效推动了微电子产业的发展,促使微电子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2.2 发展趋势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中,将微电子技术与其他技术联合应用,可以衍生出更多新型电子器件,为推动学科完善提供帮助。另外微电子技术与其他产业结合,可以极大的拉动产业的发展,推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微电子芯片的发展遵循摩尔定律,其CAGR累计平均增长可以达到每年58%。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微电子技术将按照提升集团系统的性能和性价比,如下为当前微电子的发展方向。 2.2.1 硅基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 CMOS电路将成为微电子的主流工艺,主要是借助MOS技术,完成对沟道程度的缩小,达到提升电路的集成度和速度的效果。运用CMOS电路,改善芯片的信号延迟、提升电路的稳定性,再改善电路生产成本,从而使得整个系统得到提升,具有极高研究和应用价值。可以将CMOS电路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研究对象,且不断对CMOS电路进行缩小和优化,满足更多设备的需求。 2.2.2 集成电路是当前微电子技术的发展重点 微电子芯片是建立在的集成电路的基础上,所以微电子学的研究中,要重视对集成电路研究和分析。为了迎合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对于集成电路暴露出的延时、可靠性等因素,需要及时的进行处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对于集成电路的研究和转变势在必行。 2.2.3 微电子技术与其他技术结合 借助微电子技术与其他技术结合,可以衍生出诸多新型技术类型。当前与微电子技术结合的技术实例较多,积极为社会经济发展奠定基础。例如:微光机电系统和DNA生物芯片,微光机电系统是将微电子技术与光学理论、机械技术等结合,可以发挥三者的综合性能,可以实现光开关、扫描和成像等功能。DNA生物芯片是将微电子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能有效完成对DNA、RNA和蛋白质等的高通量快速分析。借助微电子技术与其他技术结合衍生的新技术,能够更为有效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3 微电子技术的应用解读 微电子学与集成电路的研究不断深入,微电子技术逐渐的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于改变人们的生活品质具有积极的作用。且微电子技术逐渐成为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和综合国力的指标。 在实际的微电子技术应用中,借助微电子技术和微加工技术可以完成对微机电系统的构建,在完成信息采集、处理、传递等功能的基础上,还可以自主或是被动的执行相关操作,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对于DNA生物芯片可以用于生物学研究和相关医疗中,效果显著,对改善人类生活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4 结束语 微电子学与集成电路均为信息技术的基础,其中微电子学中囊括集成电路。在对微电子学和集成电路的解析中,需要对集成电路和微电子技术展开综合解读,分析微电子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再结合具体情况对微电子技术的当前应用展开解读,为微电子学与集成电路的创新和完善提供参考,进而推动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创造更大的产值,实现国家的持续健康发展。 微电子论文:军事信息作战领域的微电子技术应用 【摘要】 自80年代以来,军用微电子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及其微电子技术在信息作战领域发挥突出作用。特别是雷达领域,微电子技术的成熟日渐提高了雷达系统的各项性能。本文主要阐述在90年代中美国军用微电子技术当中的两个支柱型产品超高清集成电路与微波单片集成电路的发展现状以及它在雷达系统当中发挥的先用。 【关键词】 雷达 微电子技术 分析 在现代化的军用雷达与电子设备之中军用微电子技术属于非常重要的技术之一,是现代军事信息作战的基础。在军用微电子工业当中,集成电路属于最具活跃的产品。在美国非常重视开发与应用军用集成电路。美国相关的国防部门早在十几年前曾提出^超高速集成电路与微波单片集成电路的发展规划。只要真正的实现这两者的发展计划对于军用雷达与武器装备未来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对打赢未来信息战争发挥举足轻重作用。 一、超高速集成电路与微波单片集成电路的特点 1、超高速集成电路的特点。在未来的信息作战当中,电磁信号的环境十分汇集而且复杂,军用雷达与电子情报系统需要面对一百至二百万脉冲美妙的信号方面的强度,处理信号的系统极有可能需要执行几十亿条指令。面对极其复杂的信息作战环境,然而目前一般的集成电路处理信号系统的效率很难满足相关的需求。要想真正的处理好这方面的问题,美军便加大力度促进超高速集成电路发展。 2、微波单片集成电路的特点。微波单片集成电路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超高速集成电路以及超高性能集成电路使用至数字电路中的微波电路,它属于集成电路处于微波电路中主要的发展。微波单片集成电路将诸多晶体管、电阻、电容等管线集中至一个芯片上,制成许多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移相器等。仅有很少的微波单片集成电路芯片组合起来就能组成一个收发构件,用来代替很多元件。 二、超高速集成电路与微波单片集成电路的发展现状 1、超高速集成电路的发展现状。美国国防部门早在很多年前年对超高速集成电路的发展就已经开展实施以硅为主要材料发展计划,之后又转化成将硅和砷化稼作为主要材料并举的超高速集成电路发展计划,为了促使军用电子系统发展的快速进程。此计划主要是为了促进民用半导体商家的发展所难以解决的军用信号需要的元器件工艺,就是为了满足军用信号处理、抗辐射、故障容限等能力的有关需求所提出的。这个计划的的总提目标就是为了研制出功能先进、价格合理、高质量的超高速集成电路芯片,确保处理信号速率、功耗减少、可靠性、维护性合理提高的终点目标,并且使目前具备处理数据的速度必须提升一级。其实际的目标是为了使芯片的微加工线宽达到标准的规格,各项功能要比同样种类民用的产品高出百倍,将其的可靠性提升十倍。按照制定的范围超高速集成电路应当于1990年完成计划,共投资量达到十亿美元,通过集中开发了来实现亚微米特有的尺寸要求的技术。 2、60年代中期才得到逐渐的发展,70年代,砷化镓材料制造工艺的逐步成熟,对于微波单片集成电路的发展形成了很大影响。因为砷化镓材料的电子迁移率比硅高出7倍,且半绝缘砷化镓的电阻率的高度达到108,因此砷化镓属于最合理的微波传输介质材料,非常适合用在单片微波单片集成电路的衬底。正是因为砷化镓技术的普遍推广,促进了工业界集团朝向微波单片集成电路的方向发展。 三、超高速集成电路与微波单片集成电路在信息作战领域的应用 1、超高速集成电路在雷达和军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超高速集成电路应用至军事雷达与电子装备系统中有效的提高了的在战场上获取情报、侦查情报、分析目标、处理数据等方面的能力;在很大幅度上,有效的提高了雷达、电子设备、武器系统在复杂的环境当中,以最快的速率反应能力与应变能力,实现了信息作战武器系统的高速、高效和精准性。 2、微波单片集成电路在军用雷达中的应用。与普通使用的陆基雷达相比较之下,微波单片集成电路器件与之同样的雷达在相同条件下所耗费的性能提高十倍。相控阵雷达的真正优势在于产生的微波功率的与传输效率较高,发射机的功能消耗等于使用功率管的三分之一,同时接收机的灵活度也提高了2倍。另一方面的优势在于可靠性较强,在此过程中,就算其中有百分之五的构件失灵。雷达系统依然能保证供应更好更多功能工作性能。微波单片集成电路 T/R组件极具紧凑、可靠性高、重量轻、成本低等结构方面的优势。 结束语:综上所述,超高速集成电路能够有效的提高处理信号与处理数据的能力,还能增强信号方面的接收、传输、发射能力的微波单片集成电路电路能实现构建出新一代全新的军用微电子系统,这种系统在军事信息作战领域特别是雷达和电子设备中拥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下一代中的军用雷达关键特征在于它器件方面的模块化与集成化,而超高速集成电路与微波单片集成电路属于提高军用雷达器件集成化、模块化过程中最重要手段之一。
医学专业论文: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而课程体系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将课程按照其所承载的学科知识及实践技能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和比例关系进行排列组合后而形成的知识系统。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课程体系来完成,课程体系决定人才培养的目标、质量和水平。本文结合我校临床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探讨。 1 构建岗位胜任力为根本的医学理论体系 应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尊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将医学理论知识由学科体系的横向联系变为纵向拓展,在对农村及社区基层医生岗位胜任力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临床诊治疾病的工作过程序化成为教学内容,以系统为主线,以脏器为基础,以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作为问题中心,按照结构、形态、机能、病变、诊断与治疗的架构形成知识体系框架,体现了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依存性。医学基础将学科体系中的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组织胚胎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药理学中的部分内容,打破学科界限,按照个体的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形成,人体与外界的相互作用及其病变的框架,形成新的医学教育知识体系,分别为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的反应和人体的病变。 2 强化临床医学专业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在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建构时,我们重点对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强化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知识和能力,增加全科医疗的诊疗思维模式和社区基层医疗服务“六位一体”的工作模式课程,强化了对社区常见慢性病的预防、康复、健康教育宣传,特殊人群保健能力的实践。使学生毕业后具备从事农村及社区基层卫生工作的基本素质。 3 打造综合素质培养的“立交桥” 在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我们打造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立交桥,将医学有关的社会科学方面的交叉学科知识纳入课程计划中去,通过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及学生的社会实践、名医讲堂、医德大讲堂、生命教育课程实践等形式涵盖了医学伦理、心理、人际交往与医患沟通、团队协作、医学相关法律、医院管理等知识和能力。同时充分发挥了以校训“医道天德”为引领的校园文化在综合素质培养中的隐性教育功能。普通教育课程中的“两课”、外语、计算机技术、体育等课程内容,但本课程体系中通过教学内容改革,改变了传统的普通教育课程的教学理念,使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素质,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准专业课程学习为他人、为患者、为职业生涯服务的技能。 并且由我校教师主编的以岗位胜任力为根本的教学改革系列教材已经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 4 全科医师培养的实践类课程的建设 在岗位胜任力为根本的课程体系中实践类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4.1 培养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诊治能力相关的实践课程,包括临床基本技能实践课程、临床辅助诊断技术如检验报告单阅读、心电图诊断、影像图片阅读等实践课程以及各种临床应用技术的实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未来职业岗位中的核心技术能力。 4.2 培养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相关的实践课程,包括社区卫生及流行病学调查、社区常见疾病的宣传教育实践、特殊人群保健指导等,旨在培养学生服务于基层的“六位一体”的技能。 4.3 培养医学人文素质的实践课程,包括生命教育实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项目的课间实习,培养了学生的人际交流、医患沟通及团队协作的能力。教学计划中实践类课程所占比例达到43%。 4.3.1 以岗位胜任力为根本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的学习完成了从记忆式学习到形成式学习再到转化式学习的转变,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以患者和人群健康为中心的初级卫生服务工作。 4.3.2 打造特色专业,为全科医师培养提供平台 围绕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特点、专科层次的培养目标及教学改革的总体设计,培育专业主干课程的同时,积极开展相关辐射课程的建设。 4.3.3 在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中注重教材建设,针对新的课程体系自编的校本教材已由人卫社出版。 4.3.4 在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将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渗透到素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尤其是把爱的教育、医德教育渗透到两课中,把《中国传统医德》、《医学法律常识》、《医学伦理学》具体到日常岗位中。 5 改革成效显着,获得广泛认可 2009年我校成功申报吉林省高等职业学校示范学校,作为示范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临床医学专业成为试点专业,通过对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器官系统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优质教材开发应用等方面的大力改革和积极建设,夯实了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基础,提升了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社区医生岗位能力的培养,并在2011年通过了吉林省教育厅组织的省级试点专业的验收工作,成为吉林省示范专业。同年12月临床医学专业群(中医学、口腔医学、针灸推拿学)被吉林省教育厅评为吉林省特色专业群,使得临床医学专业的改革成果在专业群中得以广泛应用。2012年初,临床医学专业又通过了中央财政支持发展专业项目的评审工作,是对临床医学专业建设和改革过程的又一次肯定和认可,也为临床医学专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充足的准备。2012年10月,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通过了吉林省教育厅的评审,再一次为临床医学专业的改革和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医学专业论文:中医学专业微生物及免疫学教学体会 微生物及免疫学属于医学基础课,具有名词多、描述多、概念抽象、难记忆、难理解等教学特点,理论相对枯燥,实践性不强,是医学院校学生普遍感到难学的课程[1],对于文科生占大多数的中医专业学生来说就更是难上加难,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过难、过深的东西都不会感兴趣。因此结合中医专业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来提高他们学习这门课程兴趣和主动性。 中医专业的学生特点是学生家庭以从事医务和知识分子为主,尤以中医名家子弟较为突出;而生源结构中以城市、文科及女生人数相对偏多[2]。据统计我校中医专业文科生能占75%,而女生人数可以达到70%。针对中医专业学生的特点,在微生物及免疫学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来提高教学效果。 1.找到两者共同点—类比(利用优势攻克难点) 医学院校招文科生多,主要是因为中医学在其长期的发展中受到了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中医药及相关专业学科具有特殊的人文哲学属性[3]。其吸收了古代盛行的哲学思想如精气、阴阳、五行等,并以这些理论为基础,构建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是古代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4]。所以可以看出中医学理论是在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的蕴育而出的。而文科生文史知识丰富、善于阅读、思维活跃,考虑这方面因素,文科生能够比较好的理解中医理论。这是文科生的优势。并且中医的基础理论在大一就已经学过了,包括医古文、中药、方剂等课程已经学过,中医对他们的熏陶已经使学生对其很认可了,所以利用他们已知的和熟悉的知识理论来类比性的介绍新的知识,理解起来较为容易一些。 例如中医理论是建立在阴阳五行这种朴素的哲学理念上的,中医讲究的是阴阳平衡(包括人体内部和环境),而微生物及免疫学实际上也讲究平衡,讲究病原微生物与人体免疫系统的平衡,以及病原微生物之间及外界环境之间的平衡。这一点使他们的最基本的共同点。所以在讲课时把微免的这些平衡与中医的阴阳平衡进行类比的方式进行讲授,受到学生的认可。在讲消毒和灭菌的这一章时可以强调对于病原微生物与我们人类并不是你死我活的状态,而是我们也要与它们保持平衡,因此在不同的时期,根据不同的目的,我们是要采取不同的消毒灭菌的方式是来保持这种平衡,而并不是一味的杀死病原微生物。紧接着举一些例子来证明。例如我们生病了,进行输液时,这个注射用的生理盐水一定是无菌的,因为生理盐水是要进入我们的血循环中的,血循环是没有任何细菌的,为了不破坏这样的平衡,我们注入血循环中的任何药物都必须是无菌的。但是对于人体的有些部位,例如女性的阴道,本身就有大量的细菌,是以乳酸杆菌为主,有些女性经常冲洗阴道,破坏了阴道本身的平衡,反而容易得阴道炎。就这些生活中生动的例子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人体的这种微生态的平衡与中医上讲阴阳平衡很相似,无论哪种平衡被破坏都会引起疾病,这样理解起来也就不困难了。在微生物及免疫学的整个授课过程中不时的去穿插一些学生熟知的中医理论知识,可以进行类比。微免课程探讨的就是病原微生物与人体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其相互作用的最终是——平衡或不平衡。这要求教师大概了解中医理论的知识。 2.在绪论中介绍背景知识 中医专业学生因为没有相关学科的背景知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反映上课听不懂。即认知结构中没有适当的起巩固作用的知识观念可利用,阻碍了新的学习与保持,因此提供背景信息及相关的概念将有助于启动他们的学习[5]。例如在课堂上加入一些本学科的背景知识教学效果较好。对于大多数是文科生的中医专业学生来说,他们的想像力是十分丰富的,需要教师去组织语言,可以通过这几点来将微免的发展简史讲的生动而具体:人类在没有发现微生物时对疾病的看法,以及人类是怎样发现微生物的,以及是怎样把它和疾病联系到一起的,是怎样来寻找预防和治疗的方法。做好这一点,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程有很大的帮助。 3.增加内容的趣味性 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用一些小故事、图片、视屏、生活(增加与原有知识相关性)等各种方式来提高课程内容的趣味性。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加速剂,是一切创新动力的重要源泉,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形成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6]。例如介绍培养基时,可以将科赫发明培养基的过程较详细的讲给学生,不单单增强内容的趣味性,而且在这些发明的过程中渗透了很多科学家的优秀的科学素质和道德品质,无形中对学生的科学素质和道德品质有了一定的影响。课堂上还可以应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相关视屏,例如在讲到流感病毒时,播放了一个《流行感冒的发病过程》的视屏,受到学生的欢迎,因为在视屏中病毒不再是看不见摸不到的,甚至在免疫学中的免疫细胞也是栩栩如生的,是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甚至突然对微免学茅塞顿开感悟。在上的每一次课中去花一些心思来设计好每一次课的引课,也是可以较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医专业学生条理性的思维可能比理科学生占多数的一些专业的学生稍逊色,但发散性的思维较好,介绍课程中的与人文科学相关的内容,用一些有趣的、能打动学生的历史过程,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效果较好。 4.介绍书籍网站 阅读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认知活动, 是人类汲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认识周围世界的途径之一, 是学习所有学科的基础[7]。文科生较多的中医专业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强,可以通过介绍与之相关的有趣的的内容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可以向学生介绍相关课外书籍和网站。这样做可以使学生的视野开阔,相当于本课程是一个原点,以这个原点向外发散出去,了解了相关内容,再回到原点,则感觉课本中的内容并不是难以理解和枯燥,这样学生就会觉得学这门课程很轻松。 综上说述,结合中医专业学生特点,利用其特点进行一些教学方法的改进,的确可以让学生不再觉得微生物及免疫学是比较枯燥、抽象和难学的一门课程。实际上中医学与微生物及免疫学都与哲学有很多联系。爱因斯坦这样谈论哲学: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学。在课堂内容中加进些人文性的(包括哲学,科学,思想、人文素质等)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 医学专业论文:分析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物理课教学 医学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生命科学。它研究的是最高级、最复杂的物质运动形态,物理学与医学有密切的关系。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开设的物理课属于公共基础必修课,它对培养学生思维、逻辑推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有着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它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的运动规律和医学之间的关系。在实际教学中,除了某些较自觉的学生在学习物理时肯下一些功夫外,其他的大多数学生对待物理课的学习就只是为了通过最终的期末考试,甚至有一些数理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根本就没有能力去应付考试。这类学生由于没有学习物理的动力和兴趣,使得本身就有一定难度的物理在学生的心里变得更加恐怖和难学,所以不少学生抱着消极的态度学习物理。他们对课堂讲过的课程内容不愿意复习,更不愿意将课堂没有弄懂的问题继续钻研,抄袭作业是十分普遍的现象。针对上述情况,浅析物理教学中的一些想法。 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11揭示物理学和医学“相融”的历史整在教学过程中,应循序渐进地打开学生们的思维。在教学具体医学知识的同时,可先讲解与这些医学知识相关的物知识,例如:生物、护理、生理、生命等学科的知识,然后把这些学科中的一些知识和医学联系起来。其主要是让学生明白三个道理:一是,每个学科之间都有交叉和浸透之处,这是科学整体化的表现和趋势。二是,让学生把医学知识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更好的认识医学知识。三是作为医学研究、工作人员,应详细了解其他学科。例如:物理实验派创始人伽利略年少时是一名医学生。英国医生托马斯·杨发现了光的双缝干涉现象,为光的波动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伦琴发现X射线,让人们第一次看到了活体骨骼影像,从而开辟了医学影像学。居里夫人第一次将放射线引入到治疗中,开创了放射疗法。 12介绍物理学研究成果对医学发展的推动在教学中向学生介绍物理学研究成果对医学发展的推动,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对医学研究的重要性。例如显微镜的发明使医学研究从解剖水平提高到细胞水平,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使医学研究从细胞水平提高到亚细胞水平;X射线衍射技术、波普技术的应用,使医学研究从细胞水平进入分子水平,发现了脱氧核糖核酸的双螺旋结构,实现了医学史上的飞跃。 2课堂教学重概念、稳基础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物理课采用的教材为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共有十五章,包括力、热、光、电等普通物理学及原子物理知识。书中涉及的内容广泛,教学时间为一学年,每周四学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给学生讲述如此多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应有计划的选取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应注重概念的讲述,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不是一味的推理演算。在教材中钻难度,对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数理基础知识较薄弱的学生而言,只能让学生对物理学习望而怯步。 21在教学中就简避繁,倾向医用物理在教学中应把与医学有联系的物理知识讲透、讲清。例如《液体的流动》一章中先向学生讲述连续方程与伯努利方程两个关于液体流动的基本规律,然后分析血液流动时流速及血压的变化。伯努利方程的推导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教师演算即可,而学生应重点掌握的是方程中所叙述的内容,以及在医学和生活中的应用。 22教学中注重讲述人体内部的生理过程与物理过程中的密切关联为了让学生在医学知识的学习中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中应注重讲述人体内部的生理过程与物理过程中的密切关联。例如人的神经传导、心电、脑电、肌电等生理过程与电现象的联系,体温调节与热现象的联系,人的机械行走与机械运动的联系,眼的成像原理与光学知识的联系,听觉与声学知识的联系。 23教学中注意介绍一些与医学相关的新知识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不失时机的向学生介绍一些新信息、新进展,拓宽学生的思路。例如超声原理、核磁共振技术、激光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等。这些内容新颖,贴近现代医学水平,颇受学生欢迎。 3注重学前预习 由于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数理知识较为薄弱,而预习是为了学生在学习前做好准备,对不能理解的内容进行标注,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解的时候,选择性的听取,有助于学校效率的提升。同时,作为教师,还可以安排适当的预习作业给学生,让他们找出本次学习的重点、难点,然后课堂教学时,重点讲解和解答。从形式上来看,课前预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在没有教师具体指导的情况下亲身感受和学习新知识。从功能上来看,则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学能力的舞台,医用物理教材的特点是知识性、逻辑性强,预习时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分析教材,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从教学效果来看,有预习的学生对教学内容会提前有一定的认识,同时也有一些困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通过思考,带着问题来听课,就会有利于提高上课效率。 4组织好课堂教学 对学生的课堂教学,采取较为灵活多样的方式,包括教师讲授、师生讨论等多种形式。通过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引入新的物理知识之前,引导留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提出问题的时间,鼓励留学生质疑教师、质疑课本内容。这样,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有利于大家在交流中掌握正确的物理相关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探索精神。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夯实了学生的物理学基础知识,让学生学会了生用物理方法解决医学上的相关问题,为学好医学奠定了基础。 医学专业论文: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物理课教学 医学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生命科学。它研究的是最高级、最复杂的物质运动形态,物理学与医学有密切的关系。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开设的物理课属于公共基础必修课,它对培养学生思维、逻辑推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有着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它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的运动规律和医学之间的关系。在实际教学中,除了某些较自觉的学生在学习物理时肯下一些功夫外,其他的大多数学生对待物理课的学习就只是为了通过最终的期末考试,甚至有一些数理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根本就没有能力去应付考试。这类学生由于没有学习物理的动力和兴趣,使得本身就有一定难度的物理在学生的心里变得更加恐怖和难学,所以不少学生抱着消极的态度学习物理。他们对课堂讲过的课程内容不愿意复习,更不愿意将课堂没有弄懂的问题继续钻研,抄袭作业是十分普遍的现象。针对上述情况,浅析物理教学中的一些想法。 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11揭示物理学和医学“相融”的历史在教学过程中,应循序渐进地打开学生们的思维。在教学具体医学知识的同时,可先讲解与这些医学知识相关的物知识,例如:生物、护理、生理、生命等学科的知识,然后把这些学科中的一些知识和医学联系起来。其主要是让学生明白三个道理:一是,每个学科之间都有交叉和浸透之处,这是科学整体化的表现和趋势。二是,让学生把医学知识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更好的认识医学知识。三是作为医学研究、工作人员,应详细了解其他学科。例如:物理实验派创始人伽利略年少时是一名医学生。英国医生托马斯·杨发现了光的双缝干涉现象,为光的波动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伦琴发现X射线,让人们第一次看到了活体骨骼影像,从而开辟了医学影像学。居里夫人第一次将放射线引入到治疗中,开创了放射疗法。 12介绍物理学研究成果对医学发展的推动在教学中向学生介绍物理学研究成果对医学发展的推动,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对医学研究的重要性。例如显微镜的发明使医学研究从解剖水平提高到细胞水平,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使医学研究从细胞水平提高到亚细胞水平;X射线衍射技术、波普技术的应用,使医学研究从细胞水平进入分子水平,发现了脱氧核糖核酸的双螺旋结构,实现了医学史上的飞跃。 2课堂教学重概念、稳基础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物理课采用的教材为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共有十五章,包括力、热、光、电等普通物理学及原子物理知识。书中涉及的内容广泛,教学时间为一学年,每周四学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给学生讲述如此多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应有计划的选取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应注重概念的讲述,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不是一味的推理演算。在教材中钻难度,对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数理基础知识较薄弱的学生而言,只能让学生对物理学习望而怯步。 21在教学中就简避繁,倾向医用物理在教学中应把与医学有联系的物理知识讲透、讲清。例如《液体的流动》一章中先向学生讲述连续方程与伯努利方程两个关于液体流动的基本规律,然后分析血液流动时流速及血压的变化。伯努利方程的推导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教师演算即可,而学生应重点掌握的是方程中所叙述的内容,以及在医学和生活中的应用。 22教学中注重讲述人体内部的生理过程与物理过程中的密切关联为了让学生在医学知识的学习中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中应注重讲述人体内部的生理过程与物理过程中的密切关联。例如人的神经传导、心电、脑电、肌电等生理过程与电现象的联系,体温调节与热现象的联系,人的机械行走与机械运动的联系,眼的成像原理与光学知识的联系,听觉与声学知识的联系。 23教学中注意介绍一些与医学相关的新知识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不失时机的向学生介绍一些新信息、新进展,拓宽学生的思路。例如超声原理、核磁共振技术、激光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等。这些内容新颖,贴近现代医学水平,颇受学生欢迎。 3注重学前预习 由于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数理知识较为薄弱,而预习是为了学生在学习前做好准备,对不能理解的内容进行标注,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解的时候,选择性的听取,有助于学校效率的提升。同时,作为教师,还可以安排适当的预习作业给学生,让他们找出本次学习的重点、难点,然后课堂教学时,重点讲解和解答。从形式上来看,课前预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在没有教师具体指导的情况下亲身感受和学习新知识。从功能上来看,则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学能力的舞台,医用物理教材的特点是知识性、逻辑性强,预习时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分析教材,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从教学效果来看,有预习的学生对教学内容会提前有一定的认识,同时也有一些困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通过思考,带着问题来听课,就会有利于提高上课效率。 4组织好课堂教学 对学生的课堂教学,采取较为灵活多样的方式,包括教师讲授、师生讨论等多种形式。通过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引入新的物理知识之前,引导留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提出问题的时间,鼓励留学生质疑教师、质疑课本内容。这样,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有利于大家在交流中掌握正确的物理相关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探索精神。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夯实了学生的物理学基础知识,让学生学会了生用物理方法解决医学上的相关问题,为学好医学奠定了基础。 医学专业论文:普通高校国防生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一、 培养目标分析 下面表1是某985工程大学国防生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由解放军驻校军选办和学校国防生管理办共同制定国防生总培养目标和分目标,主要体现在军政方面的要求,然后由教务处医学办确定专业培养方案,下面是该校国防生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的描述。 (一) 对培养目标的分析: 一般来说,作为某一专业的培养目标的理论依据是有关课程理论或教育政策,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而作为一个专业培养目标是执行对我国教育方针的基础上进一步具体化,至少要体现为谁培养人才(性质)怎样培养人才(途征),培养什么规格的人才(定位)。在以上两个培养目标中的描述,一是文字的描述不够精炼;二是为谁培养人才专业目标中未见体现;三是培养规格上既不统一又定位不准。医学办的是高级医学人才,军选办的是合格后备军官;四是培养途征未体现。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是课程设置的重要方向和行动指南,可以说,如果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就会影响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就国防生临床医学专业而言,毕业后主要从事临床工作,也有从事医院和军队卫生事业管理的或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因此,本文对国防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以下梳理流程。 (二) 国防生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梳理: 为国防现代化建设需要、为军队卫生事业服务(培养目的),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方式)培养德智体美军全面发展的、具有初步临床能力、经身学习能力,优良人文素养和军人素质的医学专门人才(规格与定位)。目标中是为国防建设培养人才为目的,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培养途征中注重实践部分;人才规格上,五年的学习只能说是初步临床能力。毕业后需要工作2-3年的岗前教育或岗位实践才能成为一名独立工作者。目标中的人文素养和军人素质一词,因为医学工作特别是临床医学要求人文性很强的工作,而军人素养一词,涉及到军人的特殊性,所以在培养目标中强调了它的重要性,为课程设置提供方向和要求。 二、 课程设置分析 课程设置一般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评价四个部分,课程目标上面已述,此处重点阐述课程内容,实施和评价在此休述。下面表2是某大学国防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计划(不包括军政课程)。 课程设置问题分析: (一) 课程内容明显缺少军需医学专业知识 从课程设置的内容中没有考虑军队卫生事业之特色,如军人的常见病、战伤救护、军队流行病、生物与化学防护、高原病、航天、航海特殊环境下所致的疾病。为军队培养医学专业人才,在五年的学习中对以上军需专业知识至少要有了解。究其原因是课程资源或教师缺乏。 (二) 课程理念宽基础、薄专业 经调研多所学校多年的课程设计规律,临床医学生的公共基础和普通基础从未有过这么多课程,而本文研究对象的公共和普通基础课大约21门,如果加上军政课程15门,共有36门课程。比过去独立医学院多出20余门课。全部课程中必修课有58门,必选课34门,军政课15门,该校国防生临床医学事业达107门课程,如果四年八学期平均分配,每学期有13.4门课程,作为医学生每学期承担这么多课只能囫囵吞枣、走马观花。因此,本文认为公共和普通基础课过多,有待优化。 (三) 重理论、轻实践 从上述课程计划表中的92门课程中只有5-6门的实验或实践课程,其他的都是理论课,基础医学院的课程中,某些讲座和进展性课程,比如生物学讲座,完全可以融入主干课程中去。哪些讲座、进展类课程是研究生或博士生课程,至于本科有没有必要设置值得讨论。如果需要,在主干课程中花1-2学时概要性的讲一讲即可。 三、讨论与建议 (一) 加强学术交流,进一步完善国防临床医学生的培养方案。 至今综合性大学医学院培养临床医学国防生已十二年,据电话调查几所大学医学院,国防临床医学生的培养和普通生一样,只是加了些军政课程,因此,建议加强学术交流,完善国防生临床医学培养方案。 (二)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加军需专业知识的内容。 据调查,很多学校开不出防化、战伤救治、军队卫生和有关军需专业知识课程,普通高校需要加这个方面的师资培养和引进。 (三) 压基础,厚专业 临床医学是一门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最多的专业,如果公共课或普通基础课程太多,意味着挤压了专业课程。因此本文建议压缩部分通识中的思政、英语、数理化等学时数,或把部分设置为任选课,同时培加军需的战伤救护,军 队流行病学、军队卫生课程为必选课。而防化医学、防原医学、高原医学、航天航海医学、防核医学为任选课。 (四) 重实践,压理论 从课程设置中可知,在选修课中要求学分太多,对某研究或进展性课程可作为任选课程,同时压缩军政理论和公共、通识基础课程,让多数学生节省更多的时间学习临床医学,加强实践能力。 国防生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统筹考虑学科、个人和社会(军队)三个价值取向:首先站在大医学学科的视角,侧重军队临床医学的特殊性;同时要考虑国防生的个人发展;有的理想当一名临床医务工作者,有的可能成为军队卫生事业管理者,有的可能成为一名军队科研工作者,还有的可能要从事医学教育工作;在课程设置中,以医学课程为中心,增设个人发展的相关课程。设置的原则:要遵循协调、发展、灵活原则。首先要考虑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来设置课程、以专业为主线进行纵向和横向组织课程内容,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志向的差异性来组织选修课;在课程设置中一定要尽可能的处理好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个性教育与共性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在大学教育管理部门和二级学院中,有相当一部分缺乏教育学和课程理论知识,应加强对这一部分人员的教育理论培训,才能提高各专业课程设置水平。 医学专业论文:谈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双学位教育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就业压力、工作压力、家庭压力、社会压力日益突出,心理疾患逐年增长,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将会有更多高新技术应用到医学领域,要求医生不但要掌握人体科学,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掌握治病救人的本领,还要了解新设备新技术的运行原理,具有捕捉分析不同病人心理变化能力,善于沟通正确处理医患关系能力。医学双学位教育为培养这种复合型人才提供了新的途径,但由于医学院校专业单一,专业性较强,教学资源不足,双学位教育开展相对滞后,甚至有些单独设置的学校尚未开展,不利于培养医学复合型人才,本文就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双学位教育的意义、组合形式及注意事项做简要阐述,以期促进医学院校双学位教育的开展。 1、开展双学位教育的意义 1.1 开展双学位教育有利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医学双学位教育就是结合社会对不同医学人才的需求,培养英语能力强,计算机知识丰富,掌握法律、心理、管理学等知识的复合型医学人才。这样的人才不但专业技术好,知识面广,且知识结构合理,有利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高人们健康水平,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1.2 双学位教育是彰显学生个性、就业的需要 目前我国的大学教育专业流动性非常小,学生一但被录取到什么专业学习,一般是不能够改变的,这种做法虽有利于稳定高校教学秩序,但极大的限制了学生个性发展[1]。加之很多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由于对社会的了解不够,不明确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随意性比较大,到学校后专业又不能够改,只好硬着头皮学,导致很多学生产生厌学,不通充分发挥学生的专长,制约了学生个性发展。双学位教育开展使学生有了选择的机会,可以学习自己喜欢的知识,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掌握主修专业知识的同时通过自己努力获得了更多知识。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约2100万,用人单位选择人才的空间和自由度很大,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再是他们的唯一,他们更喜欢实践能力强,善于沟通,团队精神好,知识面广的复合型人才,具有双学位的学生无疑更容易获得他们的青睐,就业机会显着提高。 1.3 双学位的开展有利于学校的发展 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大学教育竞争越来越激烈,学校除必须加大教育投入外,应注重内涵建设,双学位教育以其灵活性和实用性越来越被高校领导重视,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而且根据相关精神收取一定费用,弥补学校硬件建设资金不足,促进学校的发展。 2、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双学位的几种组合形式 双学位是指在校本科学生在修读主修专业(第一专业,即指学生入学时所选专业)获取学士学位的同时,又修读其他学科门类专业(第二专业,即指学生入学后兼修的专业)而获取的学位。结合现代医学的发展及市场,需要懂管理、通法律且具有较强外语应用能力与高科技术能力的复合型医学人才[2],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辅修学位常见有以下几种形式。(1)临床医学专业+卫生事业管理专业:通过对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学习,具备管理学知识,管理基本技能得到较好锻炼,这种组合有利于提高医院管理水平。(2)临床医学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心理疾患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有些心理疾病是无法通过药物治愈。这种形式为医学人才解决人们心理障碍提供了有利条件。(3)临床医学专业+英语专业:就目前而言,西方国家医疗水平较高,能够阅读外国文献的医生就多一条信息来源的渠道,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先进技术先进理论。(4)临床医学专业+法学专业:通过法理学,宪法,法社会学,中国法制史,民法总论,刑法总论,国际公法,国际私法,经济法,劳动与社 会保障法,刑法分论,物权法,债权法,合同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知识产权法,国际经济法,民事诉讼法的学习,掌握相关法律知识,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更好地解决医疗纠纷,保护医生的合法权益。 3、开展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双学位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要达到本科双学位教育目的,培养出高质量的复合型医学人才目,应做好如下几点。 3.1 大力做好双学位的宣传,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双学位政策已不是新生事物,早在80年代很多综合性大学已开始实行,至今已有30多年了,但对刚入大学校门的学子来说就是新鲜事物,他们对这方面的了解太少,甚至有的同学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双学位”。为保证双学位教育质量,学生真正受益,一方面要加大双学位的宣传[3]。可以通过专题报告,现场解答,印制宣传单,师兄师姐介绍经验,邀请刚参加工作同学做报告等形式进行宣传,使每位学生了解双学位制度,了解各个辅修学位情况、作用和意义。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一经确定,就是学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学生根据职业规划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修读学位,更能够实现双学位教育的目的,同时避免因随意选择而导致中途退出,无法获得学位等情况的发生。 3.2 合理安排工作,优化师资结构,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热情 辅修学位的课程除和主修学位课程相同的外,一般安排在晚上或周末进行,这无疑增加了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导致有些教师产生抵触,而且有些教师正常情况下课已经很多,根本就没有精力在业余时间再教学,特别是年纪较大的教师难以承受。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双学位课程精心安排,尽可能的安排教师教学相对较松的时候开展,要优化师资结构,让年轻的教师多承担些任务。除课时酬金外给予适当的补助,在外出进修、职称晋升等优先安排等,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热情各积极性,确保授课质量和效果。 3.3 加强教学管理,确保教学质量 由于双学位是各高校根据自身条件开展的一种教育形式,国家没有对其提出相关管理制度[4],这就要求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建立相关制度,确保经费投入,加强教学管理和监控。一方面要加强学生管理,做好修读学生的筛选,设立课堂签到制度,督促学生学习。另一面要加强考试管理,不能因为是辅修学位,或学生另外交了双学位修读费就放松考试制度,要按主修课程一样对待。第三,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加强对课堂的巡视,对教师备课情况不定期检查,对双学位教师实行竞聘上岗。第四,通过网络教学,教师答疑、定期辅导等多渠道为学生自学提供条件和便利 开展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双学位教育,有利于培养知识结构优化、综合素质较高的医学复合人才,有利于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 医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在我国已经开展了近10年,而军队医学院校则刚刚起步。如何加强临床型研究生培养,造就医德兼备的高级临床医师是研究生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管理机制不完善、临床特点不明确、考评制度不完善、医德教育未重视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我校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起步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对于专业学位,我国以前旧的学位条例没有明确的界定和表述,对于学位的认识只是侧重于学术的标准,培养的目标基本是教学、科研人员。而医学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除少数研究生毕业后从事基础研究外,多数都将进入医院从事具体的临床工作,而诊治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高素质、会看病、能做手术的临床医师更为需要。培养目标与实际需求的脱节导致了研究生不会看病的“高学位低能力”局面,培养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1998年我国开展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将医学学位分为医学科学学位和医学专业学位,从而使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逐步进入制度化、规范化阶段。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要求侧重于某一特定职业实际工作的能力,以培养高级临床医师、口腔医师、卫生防疫和新药研制与开发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明确突出了临床医学的特点[1]。我校近年才开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受到了各附属医院和导师、研究生的欢迎,招生报名踊跃。但在实际的培养工作中发现尚存在较多的问题,有待我们探讨与解决。 1 目前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机制不完善 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的公共课程学习于前一、二学期完成,教学实践及临床实践一般安排在第三至五学期完成,五、六学期完成学位论文工作和论文答辩工作。其中临床能力训练时间不少于一年半。在完成公共课程的一年中,研究生主要由研究生管理大队进行管理,这一阶段的生活学习基本比较正规。但在公共课程结束后的教学和临床实践阶段,研究生多半处于“放羊”状态,学校(研究生院和研究生管理大队)和科室两头都疏于管理:学校研究生院机关在研究生进入临床阶段后将管理职能转归医院,基本没有相关的监管措施;研究生管理大队则认为研究生进入临床后应属于医院管理,手术、值班等导致作息时间不确定,没必要也没办法再进行管理了;而反过来,研究生进入科室后,医院机关对他们并没有具体的管理措施,认为这是科室的事;而科室领导和导师,因为忙于繁杂事务和临床事由,在安排了研究生的课题和工作后,也就很少过问其他的具体问题了,研究生多数时候其实是科室的“边缘人”,科室对其工作和学了导师和指导教师外基本无人知晓也无人关心,只在考试的时候有专门的人员来进行考评;还有教学实践,任务是分配了,但没有专门的培训教研究生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员,只有靠自己摸索,更多的时候是从听前辈的讲课中获取经验。这些显然都是非常不规范、不科学的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从学校到医院、科室都缺乏管理制度上的统一和连贯,不仅缺乏有条理的监控和测试机制,各科室更缺乏专业、规范的临床技能培养和教学培训计划,研究生多的大科室还有专人负责研究生的管理,只有几个研究生的小科室则多数无专人管理。这样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很难使研究生在一年多的临床实践中学到扎实过硬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方法,这将大大影响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1.2 临床特点不突出 尽管是明确的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但实际的培养计划中仍存在着“轻临床重科研”的倾向。临床实践的一年多时间,大部分学生把精力集中放在课题的完成和毕业论文上,而且大部分课题为了凸显“水平高”,都会不自主地加重基础研究的比例,而能够转化为临床应用的应用型课题研究明显不足。不能结合临床实际,更不能用于临床,轻实践重理论的情况依然普遍存在。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临床诊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学专业研究生临床能力的培养。据统计,我校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硕士、博士)用在临床轮转学习的时间有近80%不到一年,因此,毕业前夕的临床技能考核被专家组普遍认为差强人意,尤其是没有接触过临床的应届研究生,和基层医疗单位考来的研究生,他们入校前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与本校在职研究生均存在不小的差距。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对临床型研究生的培养导向缺乏引导和对不同背景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不够具体化等问题。 1.3 考评制度不完善 我校3个附属医院目前已初步制定出各自的临床型研究生培养和考评方案,但明显不够细化,没有量化和统一。临床技能虽有专业区别,但其临床学科性质是共同的,各医院没有制定统一细化的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培训的考核指标,这使得各专业学科临床能力的考核没有统一标准,也使导师制订研究生个体化临床培训计划缺乏依据。 1.4 医德教育未重视 临床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应是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人才。这类研究生毕业后不仅要懂得科研,更重要的是能熟练地运用所掌握的医学知识和技能为病人解除痛苦。由于直接与患者接触,临床型研究生应首先具备高尚的医德情操,牢记学医的初衷与誓言,把救死扶伤作为自己工作的宗旨。而经实际调研发现,我校各附属医院在对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重技能培训,轻思想教育”的倾向。医德教育不是如蜻蜓点水流于形式,就是根本就没有相关的教育内容,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一个技术出众的临床医师如果没有好的医德和品行,就不能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优秀人才,不仅不利于其自身的长远发展,对医院的声誉也会造成影响。 2 对策探讨 2.1 健全各级管理体系 临床型研究生的管理应该呈现统一连贯的结构。学校主要由研究生院培养处统一管理,为宏观调控管理,如培养过程的监督、文件的发放等。应由专人负责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进入临床实践阶段的培养监控。首先应与研究生管理大队及时沟通了解研究生的生活和政治思想状况,更为重要的是应与各医院机关教学办随时联系,督促其定期上报研究生临床技能实践的培训计划与考核结果,要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研究生管理大队应对住校研究生的生活和日常事务负责管理,了解并解决研究生的实际困难和思想动态并及时上报研究生院;医院的研究生管理则更为具体直接和重要,涉及导师管理、所在科室管理、轮转科室管理和机关教学办公室管理。每一层次都应有专人负责,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方案。其中导师的管理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导师应负起责任,对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品德、专业知识、临床技能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指导和直接的管理。可根据研究生的考核成绩对各导师进行相关的指导评定记录并全院定期通报,评出年度优秀导师和辅导教师,以此督促导师对研究生的负责;除了导师个人外,研究生所在科室主任应重视本科各级研究生的培养,指定专人负责进入临床实践的研究生管理,会同各研究生导师制定本专业研究生技能培训计划并有不同和侧重,指定专业技能好的人员进行最好是一对一的临床实践指导,做到研究生导师、科主任和指导教师三级管理,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专业知识、临床诊疗技能的学习与考核,并对考核结果进行评价;各临床科室也应对来科轮转研究生制定统一的管理制度,应在指定的轮转时间内指导研究生熟悉并掌握本专业常见病、疑难病的临床诊治技能,对每一个轮转出科的研究生作出本专业的临床技能评定报告;医院教学办应有专人负责研究生临床培养阶段的全面管理。应制定临床考核量化指标,组织专家组进行中期考核、毕业前综合技能考核等。定期抽检学生岗位情况,组织学生统一进行基础理论、基本技能、急症抢救、病例分析等考试。定期下科室检查研究生的学习情况,并将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上级主管部门,协调解决。 2.2 课题、培养突出临床特点 医学专业是一个经验性很强的学科,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有近28个月的临床技能实践时间,对临床技能有很高的要求: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指二级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能对下级医师和实习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的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掌握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能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2]。因此,临床型研究生的培养应大力加强临床技能的培养和考评。首先应在研究生课题的选择上进行相关指导,明确临床特点,引导研究生和导师确定临床实用型研究课题,在完成课题的同时加强临床技能的培养,避免课题与临床培训脱节,而使研究生为完成课题不得不减少临床技能的培训时间,或为应付考评虽然不得不完成培训,但在思想上不够重视,不能全身心投入和钻研进去。其次是加强各级临床技能培训与考评措施,比如,规范临床研究生指导教师的各项医疗行为,并由专家组对此进行检查;聘请操作规范的专家、教授,组成临床实践技能指导小组,定期为研究生安排临床操作示范,规范研究生操作手法;轮转科室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尽量多为研究生提供学习机会,提高研究生动手能力;健全各级学科导师组,在导师与研究生人员不对等的情况下,指定副高以上教师指导研究生临床工作,尽量做到一人一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医院管理部门定期组织某方面有所专长的专家或学者作专业知识及临床技能操作报告,给研究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空间及机会。 2.3 规范、严格考评制度 在制定了一套科学合理的临床培养方案后,相关的考评制度也直接关系到培养质量,应制定完善的考评制度,如轮转科室出科考核,中期基础知识考试,中期临床实践技能测试,毕业临床实践考核,末期综合评估等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考评制度[3]。应重点组织好二级学科的考核小组,制定统一的考核标准,把握好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公正评分关,力求使研究生的考核工作做到规范、公正。应采取研究生管理人员和学科专家组共同审议的办法,严格按照考核要求进行考核。临床型研究生的考核分基础理论知识考核和临床技能考核两部分。基础理论知识为笔试内容,考核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临床技能考核是对实践操作技能的考核,两者结合起来共同考核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各项考核尤其是中期考核应遵循优胜劣汰的原则,各项考核均达标者,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培养,否则需延长培养年限或作结业处理。目前我校各附属医院对临床型研究生的中期考核有形势化的倾向,有时为照顾导师情面而打人情分,这大大地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也放松了研究生本身的紧迫感。在以后的工作中,应按照制度严格执行,考核时学校和医院机关应有监管人员在场,对不公正的考核人员应提出警告和撤换。 2.4 加强医德教育,提高综合素质 应将医德列入临床型研究生的考核重点。国家卫生部和军队颁发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方法》等文件明确规定了医德规范,这是指导临床型研究生医疗活动的思想和行为准则,是医德考核的主要依据。医院,尤其是科室,应随时强调医德医风的重要性,大力宣传好的医德事迹,进行医德医风教育系列讲座等。对研究生在临床培养过程中的违纪率、奖惩数量、患者的满意率等都应记录在册,并最好制定具体的量化考核标准。量化考核指标可包括自我评价、患者抽查评价、科室评价等多种形式。总之,我们应大力加强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的医德教育,并和临床技能培训两者兼顾,才能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优秀合格的临床应用型人才。 医学专业论文: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临床医学专业药理课程改革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类型,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应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突出实践能力培养[2]。药理是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的主干专业核心平台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课程。传统的学科型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人为分割,致使高职教育特色不特。按照工作过程开发课程,是凸显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改革的突破口[3]。我们结合药物基本理论、临床岗位需求、执业医师资格要求及我院学生实际情况,积极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并通过教学实验,取得较好效果,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择我院临床医学专业2010级的一个班为实验班(50人),另一个班为对照班(50人)。两个班均为高中毕业的统招生,实验班男生23人,女生27人;对照班男生24人,女生26人,年龄19~21岁,学制三年。两班入学时成绩、已修课程、年龄和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 1.2 方法 1.2.1 课程改革方法 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授课,采用世界图书出版社出版的由芦靖、叶莉主编的《药理学》教材;实验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方法授课,采用自编教材。两班均为72学时。课程改革由药理教研室全体教师和实验教师、临床见习和实习的带教教师共同参与,1人授课,其余跟踪评价,两班均由同一教师授课。 1.2.1.1 课程标准制定 在充分进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临床岗位和西药房调研的基础上,坚持面向市场、依托行业、服务社会、就业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进行课程设计。实践引导理论,实践与理论由原来的1:3改为1:1。构建以工作过程的顺序为主线的项目课程,实施“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 1.2.1.2 课程内容开发 课程打破原来的学科体系,按照病人就诊顺序和药物治疗工作流程设计,并参考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将课程内容从简单到丰富、从单一到综合,形成一系列彼此联系、层次渐进的项目序列。构建了5个学习情境、13个学习单元、56个项目任务。5个学习情境包括临床见习药物治疗过程、依托临床典型病例亲自完成制定治疗方案-选药-开处方-观察疗效-防治不良反应-调整用药方案的基本用药循环、角色扮演、动物实验、临床实习用药过程。13个学习单元包括药物基础、传出神经系统用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用药、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血液系统疾病用药、呼吸系统疾病用药、消化系统疾病用药、泌尿系统疾病用药、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用药、内分泌系统疾病用药、感染性疾病用药、肿瘤治疗用药、中毒治疗用药。其中药物基础单元有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等3个项目任务;传出神经系统用药单元有激动胆碱受体用药、阻断胆碱受体用药、激动肾上腺受体用药、阻断肾上腺受体用药等4个项目任务;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用药单元有麻醉用药、镇静催眠用药、抗惊厥用药、抗癫痫用药、抗帕金森病用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用药、抗精神失常用药、镇痛用药、解热镇痛用药、抗痛风用药、兴奋中枢用药、恢复大脑功能用药等12个项目任务;心血管系统用药单元有抗高血压用药、抗慢性心功能不全用药、抗心律失常用药、抗心绞痛用药、抗动脉粥样硬化用药等5个项目任务;血液系统疾病用药单元有促进凝血用药、抗凝血用药、抗血栓用药、抗贫血用药、促进白细胞增生用药、扩充血容量用药等6个项目任务;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单元有镇咳用药、祛痰用药、平喘用药等3个项目任务;消化系统疾病用药单元有治疗消化性溃疡用药、调节消化功能用药等2个项目任务;泌尿系统疾病用药单元有利尿用药、脱水用药等2个项目任务;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用药单元有兴奋子宫平滑肌用药、抑制子宫平滑肌用药等2个项目任务;内分泌系统疾病用药单元有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使用、甲状腺激素的临床使用、抗甲状腺用药、降血糖用药、性激素类药物使用、避孕用药等6个项目任务;感染性疾病用药单元有抗化脓性感染用药、抗结核用药、抗麻风病用药、抗真菌用药、抗病毒用药、抗寄生虫用药、抗变态反应用药等7个项目任务;肿瘤治疗用药单元有抗恶性肿瘤用药、调节免疫功能用药、基因治疗用药等3个项目任务;中毒治疗用药单元仅有特殊解毒用药1个项目任务。每个项任务设计上述5个学习情境。每个单元结束后,先用一个综合实训项目(仿真病房综合模拟药物治疗)将所有内容串联在一起,然后选择执业医师考试历年真题的药理模块和临床疾病药物治疗部分进行考核。 1.2.1.3 教学方案设计 按照明确任务-计划-决策-实施-控制-评价等六大步骤组织教学。首先教师根据工作过程确定任务,再明确为了实施工作任务,必须要做什么。课前从布置任务入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教学医院相关科室见习、收集资料、自学课程相关内容;课上首先学生展示课前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案例讨论或角色扮演,教师与学生共同点评,教师再答疑解惑、提炼总结,如此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第二,每个项目任务的学习均让学生先学会选什么药物、如何应用此药,再明确为什 么用此药物、如何监测和防治不良反应、注意事项是什么,即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实践引导理论;第三,改变传统理论与实践分离的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或动物实验融入到每一个项目任务中一起完成,教、学、做、评一体化。 1.2.1.4 教学方法实施 教学过程以情境性原则为主、科学性原则为辅,教学方法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和引导文教学法,辅以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头脑风暴法、思维导图法、场景教学法,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音像资料、专业网站、辅助教学系统等辅助手段,组织学生参与、探究、讨论。多种教学方法和辅助措施的综合运用,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的弊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其依赖、懒惰心理,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1.2.2 评价方法 课程进行过程中由授课教师、带教教师、学进行形成性考核,包括出勤、课上表现、实验操作、处方分析、阶段性考核、见习表现、实习表现等,突出职业行动、专业内容、职业情感、关键能力的综合评价;课程结束后由未授课的4名专职教师负责对学生进行综合终结性考核,包括期末理论考试和综合实训考核,期末理论考试尽可能采用执业医师考试题型和历年真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药物治疗问题的能力,两个班采用相同试卷考核并统一标准,最后将总评成绩进行比对。此外,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实验班学生、医院带教教师进行调查。学生共发放问卷50份,收回50份;向医院带教教师发放问卷18份,收回18份,有效收回率均为100%。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10.0进行u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班综合终结性考核成绩比较 期末理论考试成绩比较:对照班(77.90±5.73)分,实验班(89.36±3.64),两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4.752,p 0.01);综合实训考核成绩比较:对照班(73.52±6.41)分,实验班(83.42±2.77),两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3.033,p 0.01)。 2.2 实验班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见表1。 3 讨论 3.1 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授课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起引导、组织、答疑解惑的辅助作用。例如在学习抗心绞痛用药时,课前先组织学生到教学医院心内科见习,然后全班分为8个“诊疗小组”,教师精选7~10个真实病例,各组抽签选择病例,以病例的药物治疗为项目任务,课前通过小组合作自学心绞痛的病机、表现、诊断、治疗及相关的药物知识,通过小组内头脑风暴法为本组病例选择药物,通过思维导图法制定用药方案。课堂教学时,在高仿真病房借助多媒体、药物、高仿真模拟人等辅助手段,综合模拟演练用药方案实施、控制、评价等环节,教师采用苏格拉底式提问[4]进行必要的引导,增进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最后由其他组成员和教师进行评价和补充。课程改革初期,部分学生并不适应新的授课方式,他们习惯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方式,但很快接受并喜欢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98.00%的学生认为提高了自学能力,86.00%的学生认为提高了学习兴趣。 3.2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医学类高职教育,学生将来的服务对象是病人,任何知识上的缺失和技术上的失误都会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要求很高。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标准,通过实践引导理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组织课程内容[5],使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建构专业知识体系,发展相应的职业能力。由于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在教上实现了“手把手、放开手、育巧手,手脑并用”,在学上实现了“学中做、做中学、学做会,做学结合”,学生的操作能力得到很大提高。用人单位调查显示学生刚参加工作要经历一段“发呆期”,医患关系、护患关系、上下级关系因缺乏沟通而变得不和谐,甚至僵化紧张,而这是从事医疗工作的大忌,因此,教学中对学生交流沟通能力培养就十分必要。从表1不难看出,学生的团结协作、沟通交流、自主学习、创新思维、应变能力、岗位适应等能力大大提高,使学生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 社会能力于一身。 3.3 提高了教师的自身素质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要有最前沿的专业知识、最新的诊疗理念。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需要教师必须具备“双师素质”。很多年轻教师经过努力考取了执业医师资格证,积极申请临床进修学习,创造机会外出短期业务培训,以增加临床实践经历、提升职业素质;很多高年资教师通过订阅专业期刊杂志、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加强学习,丰富自身内涵。另外,授课前不仅要备知识,还要备学生,熟悉每位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授课过程中,建立班级反馈小组,通过定期座谈,探索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并通过教研室集体备课解决问题、弥补不足。参与课改的教师均认为自身素质也得到大幅度提升。 3.4 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临床诊疗过程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能够体现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任务、教学情景与工作环境、教学情境与生产实践的无缝对接[6],注重的不是结果,而是完整的工作过程,并按照工作过程的需要来选择知识,以工作过程为坐标,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7],并以过程性知识为主,同时参考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考核时大量采用历年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以临床医师身份进入学习状态,增加学生见习、实习机会,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团结协作、精益求精的职业意识,最大限度地贴近临床,消除学生进入临床后的不知所措。医学知识更新和诊疗技术创新日新月异,要求医务工作者必须学会终身学习,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课前必须自主合作学习、动手收集资料,课堂参与模拟或讨论,学习方法逐渐得到完善,学习潜能不断得以开发。结果显示72.22%的医院带教教师认为学生能够很快适应临床。 医学专业论文: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传统医学教育对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存在一定的缺陷,其创造力得不到有效发挥。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包括七年制研究生)是新兴的一种医学人才培养类型,重点培养他们的临床胜任能力,以最终培养成为合格的临床医师为目标。实践表明,这种重临床的培养方式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科研能力的培养[1]。尤其儿科临床工作非常繁忙,大部分时间已安排在临床第一线工作,故临床型研究生科研能力明显低于科研型研究生,学生毕业论文的研究不能紧跟学科发展,也进一步影响临床技能的提高。如何安排时间参与科研是临床型硕士研究生及导师面临的挑战[2]。本研究结合目前临床型研究生的重临床轻科研的现状,旨在为提高临床型研究生科研能力方面提供参考,对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高级医学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1临床医学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特点 临床实习时间不同。临床专业型研究生包括了七年制研究生和5+3专业学位研究生。而临床型专业学位研究生有4年的时间在临床实习,七年制研究生在临床实习的时间仅仅只有2年半,因此,对于临床问题的发现和科研思维及科研问题的提出都有很大的不同。每个层次的科研能力差别较大。科研能力是一个人在其所从事的专业中,以科学的思维和研究方法,对未知领域进行科学探索的能力,是反映其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在临床轮转的时间较少,同时学生主动性不强,指导教师督促力度不够,那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基本得不到规范的培养,科研水平也就参差不齐。部分儿科专业学生错误地认为,临床型研究生只要能熟练掌握基础医学知识和儿科临床技能,具备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及临床工作能力就可以当一名好医生,对于科研能力的培养认为是科研型研究生的主要方向,所以常常忽视对临床问题的发现、分析和整理,对学科发展方向把握不准,无法掌握新技术、新方法[3]。 2结合儿科临床医学专业型研究生的特点,加强儿科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加强学生专业外语阅读与翻译能力的培养。科研课题的新颖性取决于在大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紧密结合自身试验或临床数据[4],发现新方法、新热点,其中对国外医学文献的仔细研读,对把握本学科前沿知识至关重要。因此,研究生必须具备英语的听、说、读、写四大基本能力,尤其是翻译文献的能力在科研活动中非常重要。如果学生外语能力强,查阅、分析文献的能力就会明显提高,也容易产生兴趣点,从中获得有价值的科研信息,除此之外,还会学习到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及自己感兴趣的科研方法和思路,有助于提高专业外语水平和实际工作应用能力。所以,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就要掌握好专业外语,这是提高自身科研能力的最基本的保障。例如,进入呼吸科轮转实习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阅读全英文版的小儿呼吸病学书籍,以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特点及英文专业术语书写方法,积累主要的专业术语和重要的专业英语表达方法。其次,每2~4周将1篇有关小儿呼吸系统专业的文献进行翻译锻炼,导师给予纠正和指导。在日常临床查房中,要针对不同病种进行英语提问,比如,该患者有哪些症状?(cough、feverand wheezing);该患者诊断是什么?支气管哮喘(Asthma)等,以培养学生的日常专业英语听说能力。每1~2个月进行专业英语考核,了解学生掌握程度,对其以后研究工作及撰写英文文章打下基础。 3注重师生沟通,增强学生科研动力 3.1培养学生思考科学问题方法及科研兴趣 要引导学生在临床实习中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作为一名硕士生导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还应该是且必须是智慧的启迪师。在临床工作中,需注重师生间的沟通,倡导师生互动,交流问题。儿科临床工作非常繁重,师生间除了在工作时进行面对面交流以外,还可通过其他形式如E-mail、QQ、微信等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将临床和科研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瓶颈,及时沟通交流,减少盲目性和问题的堆积。通过启迪学生“从临床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刺激学生对科研探索的兴趣,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与技术手段为目的[5]。例如,针对整天忙于临床工作的学生,要积极引导其在所管病例中甚至交叉学习中发现问题。比如为什么胖体质的小孩容易吼喘;为什么有部分孩子呼吸道感染喘息反复发作;是否过敏体质的孩子更应患哮喘。针对这些问题去查阅文献看有没有相似的研究,研究的样本、方法和内容是什么,培养其在日常工作中捕捉到有意义的信息。学生在科研思维培养过程中,导师应该予以正面的支持和反馈。部分学生认为只有在实验室做出大量的实验数据才能写出好的研究论文,忽略了基础数据的来源除了动物实验的反馈,更有意义的还是临床工作中所搜集的临床患者的资料、标本真实数据等。要总结科学研究中的失败,尤其对刚参与科研的低年级学生而言,其思路、方法均不成熟,失败的时候需要导师的鼓励和安慰,学生的科研兴趣不会因为遇到困难而减弱,科研思维也会逐步形成。例如,在肾脏免疫科实习的学生发现有些过敏性紫癜的小孩有哮喘病史,经查阅文献后,发现两种疾病之间的相关性,并调阅本院多年的病例进行研究,最后顺利完成了高质量的学位论文。 3.2鼓励科研创新 儿科临床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科研选题应当遵循“从临床实践出发”“与国际前沿接轨”“具有创新性”3个原则[4]。科学研究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最大程度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并激励学生开拓创新[6]。(1)学会运用专业文献是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工具[7]。充分利用闲暇时间查阅相关领域的国内外文献资料,掌握最新国内外进展,再结合自身研究方向考虑选题。(2)要积极参加医院组织或科室之间组织的专家学术交流、专题讨论等,感受学者或同事们的创新过程,从中来领悟科研创新并获取有用的信息。(3)对于临床型研究生应着眼于临床,在临床实践中要勤于思考,主动培养科研意识,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以及进行临床总结的能力,形成有意义的探索题目。例如,自PM2.5在全国引起广泛的重视以来,2013年开始重庆地区也进行了实时监测,临床医学七年制研究生在临床管理患者中发现哮喘儿童发病率确实有上升趋势,门急诊的哮喘患者每月发病人数都不同,而哮喘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于是想到PM2.5这个新的课题,其与儿童哮喘之间是否有联系。这想法一提出,立即查阅资料,与环境部门联系获取数据,再经过统计学教师的指导,最终形成的研究论文被Environmental Pollution杂志录用,获得了外国专家的首肯。当前,基于转化医学理念的科研创新思路同样对研究生科研思维培养起重要的作用[8]。转化医学的实质是基础与临床专业的整合,对儿科临床医学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提出了新要求。(1)要确定儿科临床轮转阶段导师负责制。临床导师工作在一线,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擅长从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结合临床开展科学研究,对学生的操守、品行、临床技能及科研探索等进行有力的监督和指导,使其树立转化医学理念,掌握学科发展动态,最后明确专业研究方向。对于儿科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而言,导师应当在具备副高级职称、硕士以上或有省部级科研课题任务的,有丰富临床经验的队伍中选拔。(2)要为儿科研究生构建多学科课程体系,儿科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应开设适合自己的个性化课程体系: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同时应确立重点教学内容。(3)建立临床与基础学科联合培养方式。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必须采取临床与基础学科联合培养的方式,要配备科研导师作为第二导师,这样才能将基础研究转化为临床服务。 4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高导师指导效果 4.1学校和教学医院应注重导师选拔、考核,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1)应健全导师的遴选制度,制订严格的研究生导师选拔方案。要注重导师的师德和教风,因为这不仅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而且对研究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有非常大的影响。只有建设起一支有着高尚师德、献身教育、献身临床的导师队伍,才能言传身教、严谨治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及科研思维和创新精神。因此,要想培养技术精湛、医德高尚、勇于探索的高素质研究生,必须具备一支医学素养高、治学严谨、积极创新的导师队伍[9]。(2)医院在引进人才的同时,要有规划,要重点培养具有献身精神同时又具有潜力的青年骨干,积极培训他们的带教理念、责任感及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并为他们提供临床理论授课、临床带教及脱产教学的机会,进一步提高其专业技术和学术水平,为青年导师后备力量的建设,为申报临床型硕士生导师打下基础。 4.2注重学术水平,不断提高硕士生导师素质 作为一名合格的硕士生导师要保证终身学习的习惯,要经常参加院内外的相关讲座和培训课,参加重要的学术会议,掌握本专业的前沿动态,完成知识的更新,要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内不断有所发展和创新。同时还要注重多学科交叉学习,使自身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观念不断更新。医院应采取有效积极的措施,不断提高导师的临床业务素质和科研创新能力,如每月举办疑难病例讨论,请外院专家进行学术交流会等,加强各学科导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本院每年均选送较优秀的骨干导师出国进修或专项研究,有助于培养综合能力强、学术视野宽的研究生。 4.3建立监督机制,提高导师指导效率 应进一步明确导师的责任、权力和利益,建立起有效的导师指导监督机制。研究生处定期检查学生科研进展,从而督促导师进行定期的指导。此外,加强研究生对导师的评价,将评价表反馈给导师,从而增强导师的责任心和指导效率。建立导师考评系统,定期组织师生交流会,并将其列入考核指标,奖罚分明。还可通过研究生管理部门建立专用邮箱收集学生反馈信息、学习需求、意见建议等,再与导师进行反馈,这样能增强导师对学生的了解并认识自己的不足。同时有利于针对性的组织专家讲座、调整培养计划,甚至可以作为导师考评系统、导师培训课程和导师的遴选工作的参考。因此,建立健全了监督机制,有利于强化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以更好地发挥研究生导师的作用[10]。 5加强学位论文管理,鼓励发表高质量的科研论文 (1)组织专家小组进行开题报告,对学生课题的文献查阅、选题方向和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及创新点进行审核,以保证论文选题方向的正确性和技术路线的可行性,使后期工作能顺利开展。(2)在学生课题设计、开展及撰写科研论文过程中,导师要对其论文中实验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严审,对文字表达、论文格式进行审核、修改,直至达到毕业论文要求。学位论文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是科研能力的体现[11]。医院或科室应制定奖励政策以提高学生的科研热情,同时对其导师也给予相应的奖励。对于在具有国际影响力杂志的学生,可作为毕业留院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纳入考核。科研处对发表在核心期刊以上的文章,版面费给予全额报销,以激发学生的科研积极性[12]。总之,临床型研究生科研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应坚持临床技能与科研能力培养并重。通过兼顾科研能力的培养,不仅能使临床医学专业型研究生在掌握临床技能和诊治能力的同时培养科研意识和科学思维,了解本专业研究领域的前沿发展动态,掌握先进的试验操作技术,来解决临床面临的新问题。使临床胜任能力及科研能力相互促进,最终才能培养成为高素质,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高级医学人才。 作者:彭东红 黄英 舒畅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中心二病房 医学专业论文:高职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实践 摘要: 为实现临床医学专业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的无缝接轨,让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改革传统的“2+1”教学模式,形成新的“1+2”教学模式,实现课岗对接,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有效地保证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 校院合作;教学模式;高等职业教育;临床医学 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学制三年,时间较短,如何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真正学有所成,成为各高职医学类院校积极探索的课题。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泉州医高专)不断深化校院合作办学机制,校院双方共同实践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的“1+2”教学模式,努力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农村和社区培养更多优秀的医疗卫生技术人才。 1“1+2”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我国传统的三年制高职临床医学专科教育主要采用“2+1”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2年、医院实习1年。这种模式的弊端有:教学方法单一,以填鸭式为主,以教师为中心;重理论轻实践,晚接触临床,实践能力不足;较不利职业道德养成。因此这种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下新形势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为此,泉州医高专根据教育部“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积极推行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基于校院合作共育人才的“1+2”教学模式,即学生第一学年在校部学习人文学科和专业基础课程,第二学年进入教学医院和附属医院完成专业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学习任务,第三学年在教学医院和附属医院实习。这种“1+2”教学模式以“校院合作”为基石,搭建对接临床工作岗位和融通执业标准的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1〕。 2“1+2”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2.1有序安排教学工作 学校目前有1所直属附属医院、3所附属教学医院为临床专业专业课教学基地。根据各教学基地的实际,分别安排50~80名学生进基地教学班。校部教务处下达教学任务给临床学院教学办,并指导院办统筹安排各教学基地的教学任务,各教学基地教务科召集相关教研室开会研究,落实分配教学任务,抓好教学各项工作,保障专业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各临床教研室负责某一专业课的教学安排、组织大讲课、小讲课、床边教学、病历讨论、评教评学、考核等教学具体工作。建立关于备课、授课、实训见习、课程考核等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保障教学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2.2确立教学内容、制定课程标准 通过调研,按照基层医生岗位能力需求与工作任务的要求以及执业助理医师准入标准,确立临床专业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制定专业核心课程标准,重新设计、开发实训项目、改进实训条件、增加实训时间,加强对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课堂与临床岗位的无缝对接。为适应教学内容改革,校院共编特色校本教材。 2.3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根据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特点,采取案例、情景(床边)、实践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保证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有机结合。理论讲授与实训见习按照1∶1或1∶1.5的比例交替进行。充分利用医院的医疗资源和教学优势,注重围绕多形式床边教学这一关键环节〔2〕,通过教学查房、临床情景、病历讨论、问诊查体示范、社区实践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丰富生动了床边教学内容,高效地将理论授课、床边教学、技能培训三者有机融合,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突出学生临床岗位能力的培养。 2.4教学管理组织与实施 2.4.1组建教学管理机构,形成院系合一的管理机制:为保证附属及教学医院按质按量完成第二学年临床专业课的教学,校院联合成立专门的教学管理机构,明确学校、教学医院和附属医院的教学任务。专业课教学工作在学校由分管教学校长负责,在教学医院或附属医院由1名副院长负责,医教科负责统筹、协调、落实教学工作。每个教学医院或附属医院为1个教学点,成立教学办,可以单独设立或与医务科合署,配备1-2名专职医务人员负责专业课教学。根据医院实际和教学的需要,设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专业课教研室,教研室主任由临床各科主任或副主任担任,各教研室配备至少1名教学秘书,教学秘书须由高年资医师担任〔3〕。学校至少派出1名教师负责联络每个教学点的工作,上传下达,其职责是:协调安排教学工作;协助抓好学生管理;做好学校与每个教学点的沟通联络等。通过整合临床医学系与附属、教学医院的关系,形成比较健全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深化院系合一。院系合一的管理机制为深化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搭建了平台。 2.4.2制订管理制度:校院合作共同研究制定《临床教学基地教学管理办法》、《专业课教师选聘管理办法》、《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质量评价办法》等一系列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规范临床专业课的教学设计、过程控制、师资管理、教学考核、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管理,为专业课教学的正常进行及按质按量完成提供制度保障。 2.4.3规范教学环节:依据“1+2”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以临床岗位职业核心能力需求与国家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标准为依据,优化教学内容,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建立教学文件制定、备课、授课、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实训见习、课程考核等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以临床工作岗位任务为依据,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制订并推行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规范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实训见习,体现临床医学专业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工学结合”教育理念,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2.4.4过程管理:教学过程管理是保证教学计划顺利实施和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保证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质量的基础〔4〕。校院联合组成教学督导组,通过以下措施加强教学过程的控制与评价:①对各教学点进行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阶段性地掌握教学状况、教师授课效果,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②深入课堂随机听课、访谈等形式,监控课堂教学、促进教学提高。③深入开展评教评学活动。评教由学生评教、领导评教、督导评教、同行评教等环节组成,根据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对教师教学进行综合评价;评学主要是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平时表现、学习兴趣、接受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定性评价,以便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实现因材施教。④由教学秘书及学校派出教师进行常规教学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⑤建设理论和实践试题库,坚持教考分离。⑥实行理论考试与技能考核结合、阶段性综合考试与实习前综合技能考核结合、毕业前理论考试与综合技能考核相结合。 2.4.5实训场所管理:实训教学是实现专业课程教学目标所必需的。为实现教学目标,校院共建了实训教学场所。由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提供场地,学校投入设备,建成了多媒体教室、各病区多媒体示教室、体格检查实训室、急救实训室、仿真手术室、动物手术室等,为教学提供硬件支持。 2.4.6教学质量评价:校院合作共同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以“督导、反馈、评价”为总体思路,校院合作共同构建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开展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及时进行教学质量纠偏。成立了教学质量监控小组,负责制定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细则,检查督导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实行医院临床实践教学月报制度,学生定期座谈反馈教师教学与带教情况;校院每月信息互通。成立了教学质量评价小组,负责制定听课评课制度、“以老带新”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师教学评价制度和用人单位评价制度,采取教学检查、教学反馈、督导评价、领导听课、同行评教、学生评教、教师评学、教学信息员反馈等评价方法,定期开展教学质量评价活动,教师教学活动由校院双方给予督察和评价,根据综合评价,由校院双方给予相应奖惩。 2.5教学团队建设 教学团队质量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校院共同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的教学团队建设。 2.5.1教学团队“准入”条件:按照《专业课程教师选聘管理办法》的规定,承担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8年以上临床工作经历,且必须具有较好的临床教学能力。保证专业课教师全为有经验的临床一线医生,实现专业课教师双师资格的预定目标。 2.5.2教学能力培训:根据各教学医院师资状况,制定教师培训计划,对任课教师采取岗前集中培训、分散培训、定期培训,加强其医学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技巧、课堂艺术培训,增强教学基本功,提高其教学能力。每年寒暑假,学校对每个教学点的专业课程教师进行为期1~2周的教学能力集中培训;每年派出2~3名教学名师到各个教学点举办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等讲座或示范课教学活动。 2.5.3“双师型”教师培养:为加强临床医学专业优秀“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泉州医高专“建站立室”,即建立临床医学专家工作站和教师工作室。主要成效体现在:一是学校教师不脱离临床岗位,课余参与医院的临床诊疗工作,将理论付诸临床实践、丰富临床经验,以更好地培养学生;二是充分利用医院资源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强化青年教师的专业理论,丰富其临床经验,提升工作热情和职业素养,完成了“双师”教师的跨越;三是临床医生更多机会参与学校的教学工作,不仅自身理论知识得到夯实和教学水平得到很大提升,且能将临床实际案例、诊疗经验融于教学之中,使学生受益匪浅。 2.5.4教师激励机制:为调动临床一线医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学校设立了“双师型”教师专项津贴,给予教学医院专业课程教师的课时津贴明显高于校本部教师,有效地激发了临床医师从事专业课程教学的积极性。学校出台了《临床教学基地优秀教师评选办法》,对在教学工作中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同时,医院将教学工作作为业务人员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使专业课程教师自觉地投入到教学中去。凡教学点承担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学校为其提供学术交流的机会,并创造条件支持其申报或转评为高校教师职称。 3“1+2”教学模式实践效果评价与展望 为考察“1+2”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成效,泉州医高专委托独立第三方(麦可思)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近五年校院合作的“1+2”教学模式实施效果。效果评价主要从2个维度进行:①临床教师评价。向4个教学点共发放临床教师调查问卷82份,回收有效问卷8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8%。调查结果显示,98.8%的临床教师支持此种教学模式。按照《专业课程教师教学质量量化考评细则》对82名临床教师进行考核,其平均分数为(84.5±2.7)分,优于以往校本部专业课程教师的考核成绩。②学生评价。设计教学效果满意度调查表,从每个年级中随机抽取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收回问卷597份,其中有效问卷59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9.7%。调查结果显示,98.9%的学生赞成或接受此种教学模式。在4个教学点学习的学生,其实习前理论考试和综合技能考核成绩,以及毕业理论考试和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均较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相关成绩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麦可思调查数据显示:近3年来,本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7.5%以上(2013年97.5%,2014年97.9%,2015年98.1%);基层就业率达到85.5%以上(2013年85.5%,2014年86.9%,2015年85.9%);用人单位满意度达到94.7%以上(2013年94.7%,2014年95.1%,2015年95.6%);2014年专科升本科考试上线率达98.7%;执业助理医师初次过线率达68%以上(2012年68.9%,2013年68.4%,2014年69.2%);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对学校培养的满意度(2013年98.2%,2014年97.9%,2015年98.5%)、各用人单位对泉州医高专临床专业毕业生满意度高(2012年97.9%,2013年98.6%,2014年98.5%)。从2006年来,校院合作共同实施“1+2”教学模式,在促进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理论水平、实践技能、岗位工作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可以说是成功的实践。但是在深化校院合作、培养合格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等方面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如校院合作机制应当更加完善、全面和科学,以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专业课程教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和专业课程教师的培养机制、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等等。今后,将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深入探索,改革与完善校院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技术技能医学人才。 作者:吴海容 黄幼霞 单位: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 医学专业论文:医学专业教学人文教育尝试 [摘要] 在医学教育过程的备课、课堂互动以及课后师生交流等不同环节,从人文教育的核心内容出发,分别对医学生进行了崇尚生命、敬畏生命的人文精神培育,医学发展史中的人文知识传输,人文知识与医学的互动,人际交流中的人文关怀等实践,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又使师生的人文素质得到提高。 [关键词] 医学;人文教育;人际交流 医学专业教育是医学生职业生涯的专业能力教育过程,这个过程是医学职业生涯所需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临床基本知识和技能传授的过程,也是一个医学科学社会发展史的宣讲过程。通过医学发展史的穿插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同时,医学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也是一个良好的人文教育媒介,发掘和利用好医学专业课所蕴藏的人文素材,结合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现实和就医环境中,因人文知识匮乏、意识形态社会化等造成医患矛盾重重等社会需求,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培育,已经成为当前医学教育工作者的一项基本技能。[1-2] 1崇尚生命、敬畏生命是形成良好学习和教学态度的基础 备课是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人文教育中,备课也是重要环节。医学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和尸体和各种实验动物打交道。医学基础课中,许多课程都要在了解了人体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组织结构以及各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才能深刻理解人的器官和组织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同时,通过不同的动物实验,进一步观察、分析和验证动物各系统、结构的功能和作用,分析药物在动物体内的代谢、分布和对不同器官组织的影响。因此,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需要增加一些对使用尸体和动物的课程中的人道主义教育。在需要尸体和动物的课程中,要求在课前先向尸体标本默哀,以此来唤起学生对向医学事业奉献遗体的死者的尊重、崇敬和对生命的敬畏。在使用动物的实验课上,要求学生以轻柔的动作和安乐的方式处理动物,不采取粗暴、残忍的手法处理实验动物,尽可能地减轻动物的痛苦,尽可能地减少使用动物的数量,养成崇尚生命、爱惜生命、怜惜生命的习惯。通过这种教育,可以形成学生面对生命时的审慎态度和崇尚生命,敬畏生命的职业习惯。 2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人文知识做补充,有血有肉地传授知识 医学专业课中的绝大多数内容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但其中也蕴藏了丰富的人文知识。医学专业知识的发展和深化,既经历了由浅入深、逐步细化的自然科学发展过程,同时也经历了社会发展变革的洗礼,其中蕴藏了丰富的阶级斗争、宗教纷争的历史素材,甚至是饱含着腥风血雨的历史。我们现已熟知的许多专业基础知识,甚至很多医学常识,在其最初被提出、被论证的过程中,都曾经历了血腥的纷争,并有一些科学家为此历经磨难,甚至为此献出了性命。在教学过程中,当笔者有意识地将这些充满血泪,包含无数科学家冤屈的知识以及这些知识形成过程所经历的撼天动地的历史事件介绍给学生时,无不在学生的心灵深处,产生强烈的撞击,而这些附加了人文知识的专业知识,也深刻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若干年后,当我们师生再相逢时,谈论最多、印象最深刻的,仍然是些人文化了的专业知识点。 3人文知识是活跃课堂气氛的一剂良药 人文知识在专业知识理解和改善教学效果方面有着特殊的促进作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有些知识需要一定人文知识的帮助才能更好地理解,理解后的记忆才更加深刻难忘。如神经生物学中,“陈述性记忆和非陈述性记忆”一节,如果仅仅从其定义和各自的特点来讲解,学生理解和记忆就不够深刻。若这时能引入一点人文方面的知识,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喜爱和读过《红楼梦》的人很多,学生也是如此。在讲述陈述性记忆时,我引入了其中中秋赏月时的一段小诗中的两句,“寒湖度鹤影,冷月葬花魂”。并提问学生:此句子来自何处?由谁在什么情景下吟出?描绘了怎样一种景象?通过这样的问答,同学们既回忆了红楼梦中群芳中秋赏月情景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事件等关系和顺序,对大观园中的美景来一次神游,又对陈述性记忆有了深刻的理解,同时还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另外,在讲授“知觉”一课中,引入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鲜活的实例,来加深对影响知觉的因素,以及在知觉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在同样大小的两个圆盘周围,分别用较大的一组圆盘和较小的一组圆盘环绕。这时我们就可以看到,原来同样大小的两个圆盘,由于周围环绕的圆盘大小不同,我们就将其知觉为大小不同的两个圆盘了:被小的一组圆盘环绕的圆盘,看起来比被较大的一组圆盘环绕的要大一些。这就是错觉。这样既让同学们明白了错觉的概念,又了解了周围环境对知觉对象的影响,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也使学生认识到,在一些情况下,眼见并不为实,培养了学生批判性认知事物的能力。 4人文关怀是师生交流沟通的润滑剂和联系纽带 教学工作中,师生交流、学生工作者与学生的交流,除了专业知识学习方面的“授业解惑”式交流外,更多的交流是学习以外的东西。学生在学校学习,除了应对正常教学安排的活动以外,还要应对许多各自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来自不同的层次和方面。在物质方面,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经济状态的家庭。而学生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吃饭,吃饭离不开钱。因此,家庭经济条件差别必然影响到学生的生活和与之密切相关的课外活动;认知方面,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入学前生活环境差别较大,教育环境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知能力也有显著差别。当遇到同样的问题时,受到的影响不同,应对问题时采取的方法也会不同;精神追求方面,经历过不同的生活环境的人,其精神追求显著不同,对精神追求的渴望程度也有差异。同样,有不同生活、学习经历的学生学习的目的和学习动机和动力不同。因此,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首先要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充满爱心地与学生交流,真诚面对学生,对学生多一份爱心,少一点责备,多一份肯定和鼓励,少一点批评和怀疑,其次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分析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站在学生父母的立场上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给予学生帮助和鼓励,做学生的朋友和生活的引领者。最后在和善的交流中,更多地了解学生的渴望,了解学生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了解学生人生道路上的疑惑,有针对地给予学生帮助、指导和鼓励,用肯定坚定学生学习、生活的信心,用指导矫正学生的不良言行,用赞许促进学生向着优秀发展。 5行为示范是人文教育良好的载体 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主要体现在以后职业生涯的医疗活动中,只有在医学生构建医学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使他们能胜任今后医疗工作中的人文关怀需求,把医学知识和技能在关怀患者、重视其疾病、尊重人格的情况下,加以利用和实施。而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为此,我们一方面在备课过程中设置一定量的场景,为学生提供与他人在特定环境中交流的机会,以实际考察和训练学生的社会交流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同时,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注重以文雅得体的行为方式与学生交流、互动,以规范的言语和文明高雅的举止影响学生,并与学生一起评判、分析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案例,使学生明确什么样的行为是文明而切合医疗实践的,什么样的行为有利于医患沟通,促进医疗效果提高,什么样的行为方式符合人文精神,怎样做更能在体验人文关怀的情况下获得可靠的医学资讯,达到尊重患者,与患者友好相处,以增强医疗效果。同时,定期邀请医德高尚的老专家到课堂,进行人文实践讲座,以发生在职业生涯几十年中的鲜活事例,激发学生的人文精神,组织学生到专家应诊的现场观摩,亲身感受老一辈医务工作者人文魅力在医疗实践中的作用,使学生对人文精神既有理论上的认知,又有行为实践上的成果支持,促进人文精神深入到医学生心灵,并转化为初步的人文行为。 作者:肖延丽 彭磊 单位:泰山医学院研究生部 泰山医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医学专业论文:口腔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探索 摘要: 为了克服目前口腔医学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弊端,体现任务型教学法的优点,本研究探析了任务型教学法在口腔医学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任务型教学法在口腔医学专业英语教学中切实可行,可以帮助提高口腔医学专业英语教学。 关键词: 任务;教学;口腔;英语 一、引言 医学英语教学已经在不少医学院校广泛开展,也是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教材的使用、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无法满足现实需求。随着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口腔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为了克服口腔医学专业英语教学中传统教学法的弊端,本研究试图探析任务型教学法在口腔医学专业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目的是为了提高口腔医学专业英语教学质量。 二、文献回顾 由交际教学法发展而来的任务型教学法,在班加罗尔实验的基础上,在印度由珀拉胡于1983年首次提出。像其他语言教学法一样,任型教学法也有其理论基础,比如发现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系统功能语言学等。NunanandKeobke(1995)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了任务难度问题,探讨了学习者对任务难度的观点和导致问题的原因,香港城市大学35名一年级学生完成了一系列任务难度的检查及其对任务难度产生的因素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任务难度的认识及其在任务中由成功的言行所衡量的实际困难是低的,缺乏对任务类型的熟悉、学生对任务目的混淆、及文化知识是由学生识别的任务难度的主要因素。Willis(1996)将任务分为六类:听力,顺序和分类,比较,问题的解决,分享个人经验,创造的任务。吴旭东(1997)探究了外语学习任务难易度原则的理论框架,五阶层复杂度来衡量任务难易度,“更易”条件是由最简单的衡量,“更难”的条件是由最“难”的衡量,在两极中间的任务随着难度增加,取决于任务遇到“更难”条件的因素。赵守亮,王光华,王胜朝,等(2003)从教学过程中探讨了多种口腔专业英语教学模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口腔专业英语词汇的积累,专业英语阅读和翻译的不断强化,与口腔英语相关的专题讲座,口腔专业英语病例答辩考核,丰富完善了现有基础上的口腔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汪慧(2011)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探讨了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问题,35位大学英语老师完成了问卷调查和访谈,144名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完成了另一个问卷调查,根据数据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大部分老师不太了解任务型教学法的相关知识;第二,在大班实施任务型教学法有难度;第三,评价简单且不能满足期望;研究结果还表明任务型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但无法提高大部分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孙健,陈惠,徐维宁,等(2014)针对口腔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和问题,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入手探讨了口腔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刘跃良(2015)针对目前医学英语教学现状和问题,以语域理论为指导,探究了医学英语教学的特点,结合实例探析了语域理论在医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 三、任务设计 Ellis(2006)提出的任务型教学法模式包括任务前、任务中、任务后。任务前是师生可以在任务开始前进行的各种活动,比如是否给学生时间实施任务。任务中主要是任务本身并且提供一些教学选择,包括是否要求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任务。任务后包括紧随其后的任务实施过程,它包括重复表演,回顾任务,及聚焦于形式。本研究中的任务设计将遵循Ellis提出的任务型教学法模式。任务前:上课开始,老师检查课前布置的预习任务,课前预习任务是搜查关于Thedevelopmentandcomponentofthetooth(单词、短语、图片,视频等)的相关知识。检查完课前任务后,老师通过一段关于牙齿构成的英文视频简要介绍话题Thedevelopmentandcomponentofthetooth.看完视频后老师鼓励学生回忆之前所经历过的和电影中看到过的关于牙齿的场景。这一阶段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回忆先前知识和经验完成任务,老师将学生说出的相关单词和短语写在黑板上,比如teeth,enamel,mouth,dentine,pain,patients,doctor,nurse,ma-chine,andsoforth.还有少部分学生用英语讲述了自己看牙医的经历。师生共同将这些词分类。任务环任务:老师告诉学生这节课的任务是阅读讨论Thedevelopmentandcomponentofthetooth并回答以下问题:whatisthecomponentofatooth?学生在小组内用英语讨论并回答问题,老师在教师走动,必要时提供帮助,小组讨论时有的学生查词典,有的学生在讲英语时感到紧张。老师鼓励学生用英语交流。计划:每个小组都计划在全班进行任务结果的报告,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报告内容,更注重语言的准确性,老师在教师来回走动,必要时帮助学生。报告: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报告任务结果,组内成员可以补充,其他同学认真听,老师在报告结束后进行积极的评价并纠正错误。任务后:老师就每个小组的报告进行了积极的评价总结,主要归纳为:Atoothiscomposedofenamel,dentine,cementum,andadentalpulp.在黑板上列出重点词和短语并对其进行分类。同时鼓励每组就课文、黑板上、和自己脑海中的相关知识进行一个关于牙科医生和病人在门诊的英文会话。而且,布置下节课的任务,搜查关于“Lesson2TheDentitionandOcclusion”的相关知识。 四、结束语 口腔医学专业英语是专业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在医学院校广泛开展。综上所述,任务型教学法在口腔医学专业英语教学中具有可操作性,既体现了任务型教学法的优点,又满足了口腔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需求。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教材的选择比较单一。建议未来的研究加强口腔医学专业英语教材的建设,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课程设置及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等。 作者:慕秀荣 单位:甘肃中医药大学外语教学部 医学专业论文:高职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改革 一、进行岗位调研,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及基本工作能力 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主要面向社区培养医疗卫生技术人才。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要求承担预防医学教学的教师要转变观念,深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岗位调研,了解真实工作环境,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家共同分析,确定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是集“预防、保健、康复、治疗”为一体的综合性卫生服务。因此,应具备基本的工作能力包括:能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断治疗与转诊;能开展传染病的预防及社区管理;能分析判断慢性病的流行因素并制定预防措施;能对社区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自我保健;能对社区三大公共卫生进行管理;能初步开展医学科研;能建立并使用健康档案。 二、制定课程标准,实现校内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 在岗位调研基础上,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了课程标准。确定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和执业标准为依据”的设计理念,将《预防医学》定位为临床医学专业核心课程,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预防为主”的基本思想,强化“群体观念、环境观念、预防观念、大卫生观念”,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预防意识、水平和技能。使学生毕业后不仅能够开出临床处方,更为重要的是具有开出预防处方的能力,以适应将来从事社区医疗服务的需要。将课程内容整理为环境、职业、食品等三大卫生;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医学统计与流行病学方法;健康档案的使用与管理等五大学习任务,努力实现校内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其课程目标按照执业考试大纲要求与岗位工作要求制定出知识、技能与态度三大目标。例如,在知识目标中除要掌握环境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懂得如何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避开和消除危险因素,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三级预防原则与措施,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内容、自我保健与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技能目标要求具备开展社区卫生保健服务的能力,具有指导群众开展防病和自我保健工作的能力,具有制定预防疾病和增进人群健康措施与计划的能力。职业素质目标要求树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观念,具有维护与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社会使命感。 三、加强社区实践,获得岗位工作的初步经验 预防医学的实践性很强。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是要教会学生在尽量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学习如何工作,这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预防医学的教学应将课堂外延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使学生在工作环境中学习,提升专业适应能力,深刻感知就业岗位,从而获得基层工作的初步经验。例如,为培养学生在社区开展慢性病预防的工作能力,教师提出“生活方式与慢性病”的健康教育课题组织学生到社区完成。到社区前,学生分别收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资料进行准备,到社区后,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合作,精心制作社区健康宣传板报、印制发放宣传单,进入社区高危人群家庭帮助制订个性化的干预计划,实践结束后班内开展总结交流。大多数学生表示,通过社区实践,学会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同时使学生开阔了视野,更激发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灵感,获得了岗位工作的初步经验。 四、改革课堂教学,倡导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在以往的课堂上,大多采取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学生只是一味的被动接受知识,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记,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课堂知识,更没有时间对课堂知识提出质疑,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亟需改革课堂教学,倡导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课改中的体会是:一是教师课前备课要充分,悉心编写或选择恰当的案例,从案例中引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和典型性,能覆盖讲授内容;二是课前将问题布置给学生后,学生需要通过网络、杂志、专著等途径搜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此过程不能流于形式,可通过学生自查、教师抽查来严格落实;三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为特点,在教学中可采用提问、讨论、讲授、学生专题发言等多种教学手段,教师要充分把握教学重点、难点,正确有效地传播知识,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达成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及时引导、不断纠偏,具有较高的课堂驾驭和教学组织的能力。同时,通过课改实践我们感受到,学生接受在校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医学的发展是无限的,要使学生学会利用各种渠道获取和掌握不断涌现的前瞻性知识,成为自主学习者,满足终身学习的需要,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失为一条重要途径。 五、建设精品课程网站,实现共享互动平台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通过高职院校多年来的实践表明,精品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我院《预防医学》精品课程的建设起步较晚,课改组成员以借鉴现有优质资源为基础,搜集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课程标准、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案例、习题、模拟试卷、图片、表格、flash动画、视频、网站等,并将其进行整合、优化和共享,建成了更加适合我院教学实际情况的精品课程网站。网站的建立,一方面为教师提供了具有示范作用的本课程优质教学资源,提供良好的资源上传、下载功能,实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平台,学生可以利用教案、课件、习题等教学资源提前预习和准备,上课没充分理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复习。教师还可以通过互动平台适时布置学习任务和相关练习,学生可以通过互动平台向教师提出需要解答的问题,由教师答疑解惑。通过这些方式,实现了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交流。既可使学生的疑难问题得到适时解答,又可使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还可因材施教,体现个性化教育。从而在教与学两方面提高了教学质量。总之,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是大势所趋,作为高职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勇于探索,在课程改革中做出积极尝试。 作者:赵俊 单位:陕西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医学专业论文:高等教育临床医学专业研究 1明确预防医学在高等医学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引起学生的重视 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三大学科之一,是贯彻我国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以人群为研究对象,研究环境因素与健康的关系,探讨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合理利用卫生资源,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目的的一门学科。和临床医学相比较,预防医学具有更加直接和现实的意义,代表了医学未来的发展方向。预防医学和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相互渗透,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1995年世界卫生大会提出,要利用现有的卫生资源更好地为个人和社区卫生保健服务。WHO(世界卫生组织)进一步提出了“五星级”医生的要求,指出未来的医生要具备5个方面的能力:(1)能根据病人预防、治疗和康复的总体需要提供高质量、综合、持续和个体化的保健;(2)能从伦理、费用与病人等方面综合考虑和合理选择各种诊疗新技术;(3)能承担健康教育的任务、有效促进个体和群体的健康;(4)满足个体和社区的卫生需求,并代表社区倡导健康促进活动;(5)利用卫生资料,在卫生系统内外与个体或组织一起工作,满足病人和社区的要求。从我国的国情来看,我国基层医疗服务体系较落后,因此,我国实行三年制的专科临床医学教育的重点是培养面向农村、面向社区的助理全科医生。基层的医疗卫生服务有6个任务,即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健康管理,因此,全科医生不仅要知晓临床知识,还应掌握预防、保健和健康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2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搞好预防医学教学工作 目前,大多数预防医学教材的内容主要包括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和职业病、营养与食品卫生、疾病预防和控制、卫生统计、流行病等。按照目前我国对基层医疗人员的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增加社区卫生服务、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策略、新发传染病的防治等内容。预防医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且要使学生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特别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往往只看重本专业的核心课程,认为预防医学无关紧要。因此,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转变学生的医学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毕业后能自觉将预防医学知识应用到医学实践中,从而培养合格的、面向社区的、全面型的医学人才。 2.1理论课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大多数高校已经实现多媒体教学,其与传统教学比较,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内提供大量、直观、生动的信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要照本宣科,应利用多媒体将文字、图片和视频有机结合起来,讲课内容尽量贴近生活。如讲维生素C时,可以讲述哥伦布在探险过程中是如何发现可以预防和治疗坏血病的故事;讲环境污染物铅、镉对人体的危害时,可以播放新闻调查等视频,以事实加深学生的印象,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在讲台上讲述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环境污染事件;讲尘肺时,可以引出我省的开胸验肺事件,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这种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体现以人为本的创新教学理念。预防医学会涉及解剖、生理、病理、生化等基础学科的知识,很多学生课前不预习,无法看懂这些知识,从而失去学习的热情。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等方式督促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复习相关的知识。同时,教师要注重语言艺术,在课堂中可以使用网络语言,从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活跃课堂气氛。 2.2实验课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注重实践应用 预防医学实验课中流行病与卫生统计部分占的学时比例较大,这两部分内容主要讲授的是方法学,理论和公式比较多,在今后的工作中会经常应用到,而有些学生在高中学的是文科,数学基础较差,因此仅仅依靠课堂的时间消化这些抽象知识难度较大。通过对我校临床专业学生的调查发现,很少有学生在课后对流行病和卫生统计这两部分内容进行复习,鉴于此,实验课应多安排流行病和卫生统计的内容。以往的实验教学通常是教师出一道或两道计算题,让学生参考书上的例子进行解答,学生普遍反映只会“依葫芦画瓢”,对理论课上讲授的知识如何应用没有理解和掌握,此种教学方法缺乏对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有些院校受教学条件的限制,无法让学生上机练习。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实验课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改革,如可以让学生运用现况研究的方法使用调查表实地收集、整理资料,然后运用统计学知识对数据进行编码和资料类型的转换;有条件的院校可以让学生学习用软件进行信息录入,建立数据库,然后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并根据研究目的采用合适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作为咨询者引导学生,不受学时的限制,让学生自己支配时间,独立完成任务。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实际中熟练应用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的知识。 2.3严谨治学,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做好教学工作,首先要有一个积极的教学态度,不断拓宽知识面,在课堂上与学生积极沟通,用自己的教学热情感染学生。课本知识往往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教师应经常学习、开阔眼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其次要加强科研工作。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实用型、高技能型医学人才。医学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在科研过程中收集的资料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还可以成为激发学生思考的动力,使学生初步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我教研室正在进行农村学龄儿童营养干预的项目,可以在课堂中将项目的开展过程向学生讲述,并将涉及的营养学基本知识、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医学统计学的统计方法进行介绍。 3考核方式的改革 预防医学知识零碎、自成体系,高职院校预防医学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本科教材的压缩版,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以闭卷笔试为主,理论分值较大。这种考核方式虽然操作简单、便于评分,但导致许多学生平时不用功,考前采取突击背诵的方式过关,因此有必要对这种考核方式进行改革。笔者认为,可以将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提高实验成绩和平时成绩的比重,在每一部分内容结束时,进行单元测试,使学生重视学习的过程。在期末考试中,除了闭卷考试以外,还可以增加实践技能考试,并将成绩计入总成绩,例如教师可以在课程快结束时出几个题目让学生自选,学生通过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资料,以综述或调查报告的形式上交。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更好地体现考试的公平性。 作者:张军 李艳 刘建涛 单位: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医学专业论文:临床医学专业教学研究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面向城乡基层培养的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2013届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6份,收回232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75.82%。 1.2方法 根据该校研发的临床医学专业建设情况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毕业生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对在校内实训(或实验)室讲解理论知识的认可度、校内实训(或实验)室讲解理论知识获得认可的原因、理论课教师授课方式获得认可的原因、对实训基地的满意度等。受访者通过登陆专业性网络问卷调查平台完成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回收后,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输入、整理与分析。 2结果 2.1受访毕业生基本情况 在2013届毕业生中,受访毕业生所在单位的类型主要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占65.52%,15.95%(表1);受访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类型主要为内科和全科,分别占25.86%和18.97%。 2.2学生对教学实践的满意度情况 71.47%的受访毕业生认可教师在校内实训(或实验)室讲解理论知识这种教学方式,25.35%的受访毕业生认为此种教学方式获得认可的主要原因为“教学展开形式好”,23.94%的受访毕业生认为是“知识呈现方式好”(表3);70.09%的受访毕业生认可理论课教师的授课方式,24.47%的受访毕业生认为教师授课方式获得认可的主要原因为“教学方法选择恰当”,21.28%的受访毕业生认为是“教学媒体生动形象”;40.95%的受访毕业生认可教师采用“运用典型工作案例”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76.29%的受访毕业生认为实训基地能满足学习需要,基本实现了通过网络教学、辅导、讨论、答疑、考试的一体化教学。 3讨论 在校内实训(或实验)室讲解理论知识可将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及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有效地融为一体。其融合点主要是该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即“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由于大部分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形象思维优于逻辑思维,习惯于在具体的实践场景中认知和学习,故而将理论知识放在实训(或实验)室内进行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吸收。例如在《诊断学》中,心脏检查一直是学习的重难点,若在传统教室中讲解心脏视诊、触诊、叩诊、听诊的内容,一方面学生难以形象理解和记忆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完理论知识后到实训(或实验)室进行操作时,容易忘记相关理论,导致操作不到位或错误。直接在实训(或实验)室中进行心脏检查理论知识讲授,教师可边讲解边示范,学生边听讲边在体格检查模拟人上练习操作,既解决了纯理论学习时的枯燥及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操作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理中有实,实中有理”,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主导,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培养了良好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受到学生的好评。案例教学法是临床医学专业教师授课的常用方法,该教学方法首创于哈佛大学法学院,之后广泛应用于多个学科领域,临床医学是应用最为深入和系统的领域之一。临床医学教育既要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又要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多为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只是知识的单纯接受者,特别对3年制的专科医学生来说,由于在校时间短且学习内容多,故教师多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此举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多不太理想。案例教学法一方面通过教师对实际病例的剖析,引导学生对病例中的相关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巩固已学知识;另一方面学生以实践者的身份去分析、解决问题,在模拟临床实际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例如,讲授原发性高血压时,教师首先将原发性高血压的典型病例分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小组讨论。在课堂上教师以提问的方式进行引导,如患者的病史有什么特点?初步诊断是什么疾病?诊断依据是什么?原发性高血压有哪些危险因素,其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是什么?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临床表现和并发症有哪些?患者所做检查是否合理?还需要进行哪些检查?考虑患者是否为继发性高血压?鉴别诊断有哪些?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原则是什么?患者的治疗方案如何制定等,鼓励学生针对提问轮流发言,其他学生可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补充或提出不同看法,通过各种观点的交流碰撞,学生不断对比并反思自己的观点,引发新的思考,从而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在讨论中学生可以看到自身的不足,进而取得新的收获,教师也可以了解到学生的薄弱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完全理解和明白病例中涉及到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方法。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在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了学习方法,培养了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临床综合能力,也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在相互探讨中了解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因此,学生对该种教学方法认可度较高,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大力推广案例教学法。在实训教学方面,学生对该院实训基地的满意度较高。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国家教育部十分重视医学生临床技能的实践教学,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该院十分注重学生创造思维、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训中心有业务用房4158m2,62间实训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2888台。为了能让学生毕业后做到从实习生到医生的无缝对接,实训中心按照医院临床科室设置划分为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五官科等12个功能区,学生所有的训练、操作相当于在“医院”进行。在各科室中设置相应实训室,如在内科设置体格检查实训室、模拟诊断实训室、心电图诊断实训室、超声诊断实训室、穿刺实训室;在外科设置急救实训室、止血实训室、包扎固定实训室、搬运实训室、清创缝合实训室、手术室等,以满足学生实训学习要求。同时,还将体格检查模拟人、心肺复苏模拟人、穿刺模拟人和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尿液分析仪、12导联心电图机等结合在一起构建“模拟病房”,使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富有逼真性和吸引性。另外,尝试启用标准化病人进行实训教学,标准化病人是指一些经过训练、旨在恒定复制真实临床情况的人,他们可充当正常人、病人和评估者。学生一方面通过与标准化病人的接触学习问诊及体格检查技巧,从病人反馈中明确操作的标准模式;另一方面学生通过与标准化病人的交流,了解到自己最终的接触对象是真实的病人,而不单是从病人身上掌握某种操作或技巧。因此,培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在实训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为保证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今后仍将继续完善实训室建设,打造更为真实的职业环境文化,并大力推广启用标准化病人进行实训教学。 作者:刘彦 何坪 王燕 单位: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重庆市教育评估院 医学专业论文:医学专业英语阅读教学论文 1应用策略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医学专业英语教学中加强探究式阅读教学法的应用思路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由于医学专业的英语教学与普通的英语教学存在一定的区别,所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切实做好以下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1.1精心选材 在选取学习材料时,确保所选的学习才能不仅要满足教学大纲中的相顾炎需要,还要紧密结合医学专业学生的英语词汇量,并致力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才能更好地确保其应用成效的提升。以医学专业英语教学中常见的各种临床疾病为例,其不仅具有较强的普遍性,而且所涉及的英语词汇较多且常见,尤其是内容通俗易懂,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并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就能使得学生基本上掌握所学的内容,即便没有掌握的内容,也能在课后通过努力而掌握。如果是采用涉及理论的相关内容,这不仅对学生而言较为生疏,而且具有较大的词汇量,这就需要学生耗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和掌握,而且所取得的学习效果也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其失去学习的兴趣。基于此,作为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尽可能的在临床常见病探究教学中穿插一定的理论内容,就能在潜移默化中使得学生掌握有关内容。 1.2创造机会 在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时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发现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机会,当学生在面对未知的知识时,作为教师应加强对其的引导,尤其是学生在质疑之后,应引导其通过查询和论证进行释疑解惑,并在整个过程中采取独立、合作以及讨论三者之间相互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才能使其更加快速而又主动地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及时的进行学习成果的沟通和交流,通过交流实现互相启发和融通以及吸收,进而在促进自身提高的同时促进学生整体性的提升。 1.3加强引导 就探究性的阅读教学来看,其主要是以发现问题为前提,并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求证,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以及思考和分析得到解决问题的过程,整个过程都是学生在进行自我求知,而且学生还能在这一过程中总结出与自身学习相符的学习方法。所以作为教师而言,在应用探究式阅读教学法时,应对自身在课堂中的角色进行精准定位,一般而言,教师只是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扮演着设计和管理的角色,而学生是整个探究活动的合作者以及被鼓励的对象,从而使其更好地分析和解答问题,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出符合自身学习和发展的学习方式方法,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 2结语 综上所述,对探究式阅读教学法在医学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作为医学专业的英语教师,必须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生本原则,确保所提出的问题具有较强探究性的同时还应紧密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尤其的医学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特点,才能更好地促进其学习兴趣的提升,在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同时培养更多符合时展的医学人才,并为此而不懈的努力和奋斗终身。 作者:辛艳平 单位:西安外事学院医学院 医学专业论文:地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招生质量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从北京教育考试院调取2005年至2014年北京地区整体与高考理科本科第一批次统招统分临床医学专业招生录取分数类数据,摘取北京教育考试院编著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京招生录取分数分布统计(理科):提前批次(含艺术类提前批)及本科录取部分》(2005~2007年、2008~2010年、2011~2013年)中人数类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2主要评价指标 1.2.1实际录取人数。本研究中,实际录取人数是指被北京地区普通高校临床医学专业实际录取的考生人数,该指标主要反映了每年北京地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实际就读群体的数量规模,它与北京地区临床医学专业计划招生人数密切相关。 1.2.2平均分数顺位百分比。本研究中,平均分数顺位百分比是指北京地区普通高校临床医学专业录取平均分数在北京地区高考理科考生分数分布中的排名位次占考生总数的百分比,在高考理科整体生源具有一定同质性、考生分数分布呈现相似正态性的情况下,该指标主要反映了临床医学专业录取生源在高考理科整体生源中所处的相对位置。 1.2.3报名招生比。本研究中,报名招生比是指北京地区以一志愿一专业报考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数与该专业计划招生人数的比值,它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同时报考竞争1个临床医学专业计划招生名额的人数,该指标主要反映了临床医学专业对于高考生源的报考吸引力以及招录竞争激烈程度。 1.3统计方法 采用Excel20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不同类型数据资料分别采用均数或者中位数描述其集中趋势,按照时序绘制相应折线图,直观地呈现主要评价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对主要评价指标进行线性趋势预测。 2研究结果 2.1招生数量规模 近10年北京地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实际录取人数在数值上依次历经激增、渐减、回升的变化,与计划招生人数变化趋势相同。2006年实际录取人数最多,2012年实际录取人数最少,两者相差82人。总体来看,近10年北京地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实际录取共计2735人,平均每年实际录取约274人,招生数量规模总体呈现出减少的变化趋势。 2.2录取生源的整体质量 2007年至2013年(2005、2006年缺乏平均分数数据,2014年缺乏分数分布情况,故该指标只统计2007年至2013年),北京地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录取平均分数顺位百分比在数值上历经渐增、回落的变化,2012年平均分数顺位百分比最高为前11.06%左右,2007年平均分数顺位百分比最低为前5.59%左右,两者相差5.47个百分点。总体来看,2007年至2013年北京地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录取生源在理科整体生源中的相对位置总体呈现出下滑的变化趋势。 2.3专业吸引力 近10年北京地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报名招生比在数值上呈现波动性下降,2005年报名招生比最高,2012年报名招生比最低,两者相差1.28)。总体来看,近10年北京地区临床医学专业对于高考生源报考的吸引力总体呈现出降低的变化趋势。 3原因初探 3.1临床医师执业状况不佳 由于临床医学专业是一门高度专业化的学科,其绝大多数毕业生都会选择担任医师、从事一线临床医疗工作,故医师执业状况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的招生质量及吸引力有着最为主要的影响。从目前来看,医师执业状况不佳主要体现为“三大三低”,即“工作负荷大、压力大、风险大”与“职业待遇低、声誉低、安全感低”,我国临床医师似已“恶化”成为一种危险职业。当前,临床医师一方面要谨慎地完成“医、教、研、防、保、康”等方面的高负荷工作,另一方面还要承担职业发展的高压力和医疗行为的高风险,与此相应的却是相对较低的、与劳动复杂专业程度不相适应的收入待遇,以及医患缺乏信任、关系趋紧背景下人身安全可能面临的威胁,加之极少数医务人员出现医德下滑等不良现象致使医师群体的社会声誉受损,这些正是造成我国临床医师职业和专业吸引力不足以致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招生质量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 3.2临床人才培养尚存弊病 我国临床医学人才教育培养分为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医学教育3个阶段,紧密衔接着临床医学生的招收环节,因此,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方面某些行业性、体制机制性、人为性“弊病”,也是造成我国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质量下降的一个直接原因。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5对矛盾:一是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周期长、投入花费大与快节奏的经济社会发展及“低投入、高产出、快产出”的社会心理追求之间的矛盾;二是教学质量较高的医学院校招生数量少、生源品质较好与教学质量欠佳的医学院校招生数量多、生源品质较差之间的矛盾;三是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招生与人才需求在规模数量、专业结构、区域分布等方面不够协调匹配的矛盾;四是部分医学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增性与其教学资源承载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五是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临床实践、人文素养、医患沟通等方面薄弱与临床医疗岗位能力要求之间的矛盾。上述5对矛盾或将造成人才“贬值”、人才流失、人才竞争优势下降,使得高考考生对于就读临床医学专业的前景预期不乐观,不利于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招生质量的提升。 4思考与建议 4.1不断改善临床医师执业状况 面对目前临床医师“三大三低”的执业状况等因素影响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质量的问题,需要逐步完善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制度,引导患者合理就诊、有序流动,减轻医院医师过重的工作负荷。健全医疗执业保险制度,分担医师执业的过大风险。改革人事薪酬制度,推进医师多点执业,完善激励约束、激活人力资源;改革职称晋升与绩效考核制度,建立起适应不同岗位特点及工作内容的指标体系,实行评聘分开,缓解医师职业发展的过大压力。落实财政投入政府责任,建立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薪酬体系,逐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至合理水平,切实提高医务人员收入与待遇。坚决维护正常医疗秩序、努力营造安全执业环境,提升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感与工作幸福度。鼓励媒体对临床医疗工作进行体验式、纪实性报道,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宣传优秀医务人员的先进事迹,提高医师职业群体的社会声誉,提升临床医疗职业对于高考生源的吸引力,进而改善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质量。 4.2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 面对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制度不健全而影响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质量的问题,需要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医、教协同深化改革。从宏观层面来看,需要建立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供求平衡机制,加强针对医学院校数量设置、区域布局、专业结构、招生规模、教学资源配置的宏观调控,根据人才需求规划以及医学院校教学资源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及时调整临床医学专业的招生规模及结构。从微观层面来看,需要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和职业素质培养,推进医学基础与临床课程整合,完善以能力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强化临床实践教学以及实习实训管理,培养临床思维、提升临床技能,增强临床岗位的胜任能力。统筹各方资源健全多渠道经费筹措的机制,加大对临床医学教育的投入力度,落实高校学生“奖、助、勤、贷、补”方面政策,加大对临床医学生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各地医学院校探索制定有效政策措施,加大临床医学专业对优秀生源的吸引力度,全面提高临床医学人才的招收与培养质量。本研究对近10年北京地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招生质量进行探索分析,主要评价指标依据经验选取。随着社会、经济、政策、文化发展,高考考生人数有所减少,报考录取方式、考试方式难度等有所变化,加之医学教育与人才培养改革推进,高等院校临床医学专业计划招生人数也有所调整,上述种种或将对本研究的分析立论造成影响,故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客观局限性,今后的研究可考虑继续完善。 作者:陈秉喆 王辰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 中日友好医院 医学专业论文:助理医师医学专业化学教学论文 1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是合法行医的前提 按照农村医学专业教学计划,生物化学属医学基础课,在第二学期开设,每周3学时,共54学时。临床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基础知识部分涉及生物化学内容一般有15个选择题(15分),题虽不多,但涉及面较广,难度较大。针对考试涉及知识范围而言,生物化学学时少、内容多,且抽象难懂,教学难度大;再者目前生源质量普遍下降,学生基础差,要学好生物化学更为困难。笔者通过多年教学的不断摸索、实践,采取以下措施,使生物化学日常教学与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紧密衔接,大面积提高了学生的生物化学成绩,学生毕业后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时,生物化学答题正确率、得分率普遍有了提高。 2生物化学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 2.1考纲引导教学法 第一次上课笔者就把当年新颁布的临床类执业助理医师生物化学考试大纲印发给学生,并明确告知学生,今后生物化学课程就是紧紧围绕这个大纲来教学的。每次开课前,先给学生展示本次课对应考纲要学习的内容,明确达成目标,按目标进行教学。 2.2内容摘要引导学习法 由于生物化学课时少,教学内容多,并且开课的第二学期节假日较多,会耽误一些课时;加之学生书写较慢,只顾抄笔记,影响了听讲,导致学期教学任务难以保质保量完成。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笔者将教学中学生要做笔记的板书,以及归纳总结的重要内容课前印发给学生,减少学生记笔记的时间,为学生赢得深入思考、记忆和做题的时间。 2.3复习题引导师生一对一考核法 农村医学专业开设课程多,学生平时学习任务繁重,需要教师加强平时学习过程的督导;生物化学教材每章后只有少量选择题,为使学生全面掌握、理解、记忆考点,笔者制作了一份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常用缩写符号及结构的综合性复习题印发给学生,题目涵盖了考点,同时将复习题作为平时成绩考核的题目,将每类题所占分值进行公布,平时考核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20%(即20分),由教师对学生一对一考核获得。具体实施如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完一章或一节后,做复习题上有关的题目,由教师课堂提问学生,并点评、讲解。到学期中期,用两节课时间和课余时间,学生按自己掌握的程度主动找教师进行考核,教师按每类题所占的分值随机抽取复习题上的各类题目逐个对学生进行考核。 2.4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题强化法 为了使生物化学教学与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零距离,笔者参考当年的临床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卷,以及历年考试真题和最新公布的考试大纲,编印了生物化学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模拟题。每学完相应章节,就布置相应章节的题目让学生来做,通过批阅发现存在问题,进行点评讲解,强化学生记忆,使其在校期间就接触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生物化学部分真题,减轻毕业后考试的压力。 3效果分析 按考纲进行教学,做到了有目标、有内容;内容摘要引导学习法减轻了学生学习负担,使教学任务能够顺利完成;复习题引导师生一对一考核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较为懒惰的学生,有了面对教师考核的压力,不得不去学习、记忆,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改变了期末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同时考核合格使学生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学习兴趣;助理医师资格考题强化法,让学生了解了考题类型与难度,毕业后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时,生物化学答题正确率普遍提高。课程结束后,对农村医学专业3个班共156名学生进行测评,结果如下:认为内容摘要引导学习法好的学生人数占75%,较好占20%,一般占5%;认为复习题引导师生一对一考核法好占77%,较好占19%,一般占4%;认为助理医师考题强化法好占64%,较好占32%,一般占4%。 4结语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以上教学方法减轻了学生学习压力,学生较牢固地掌握了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知识点,增强了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生物化学日常教学与临床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紧密衔接,提高了学生生物化学考题得分率,为其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顺利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杨萍 单位:云南大理卫生学校 医学专业论文:医学专业学生人文教育论文 1问卷设计与录入 问卷采用自编的医学专业学生(以下简称医学生)人文素质调查问卷,分别考量了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医学生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以及医学生对人文教育的满意度情况.在调查问卷设计、预调查与现场调查,资料整理与录入环节认真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数据准确、真实有效.问卷调查结果数据用SPSSl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2调查结果 2.1医学生对高校人文教育的态度 (1)对人文素质重要性的认识.调查显示,对人文素质的重要性,67.5%认为非常重要,29.9%的同学认为比较重要,认为毫不重要的占1.1%,无所谓的占1.5%.(2)对选修人文课程目的:有74.1%的同学选择是为了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多维知识;68.2%的同学选择了养成健全高品位人格;64.3%的同学选择了追求人生真谛;60.9%的同学选择了陶冶高尚情操;19.6%的同学选择了仅仅为了修满学分.(3)对学校人文教育情况的调查.对学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情况的调查显示,满意的占13.3%,比较满意的占36.2%,一般的占44.2%,不满意的占6.3%;对学校人文课程设置情况,满意的占8.9%,比较满意的占33.7%,一般的占49.9%,不满意的占7.4%;对学校人文课程的教学方法,满意的占10.3%,比较满意的占32.8%,一般的占51.7%,不满意的占8.7%.(4)制约医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因素.在制约医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最主要因素调查中,38.3%的学生认为是“社会主流导向,造成医学生忽视自身人文素质的提升”;23.0%的学生认为“学校措施乏力,无法吸引大量同学参与其中”;27.7%的学生认为“课业负担较重,影响了在人文素质方面花费的时间和精力”;5.1%的学生认为是“家庭氛围的影响,造成从小没有这方面的意识”;也有6%的学生兴趣不大,不喜欢在人文素养方面花费时间和精力. 2.2医学生对自身人文知识的学习情况 (1)医学生对自身人文知识满意度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医学生对自身人文知识非常满意的占9.1%,比较满意的占33.7%,一般的占52.6%,不满意的占4.6%.(2)医学生获取人文社科知识的主要途径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医学生获取人文社科知识的主要途径有阅读人文书籍和刊物(42.2%)、电视和广播(24.6%)、网络(25.7%)和教师传授(7.6%)等.其中,对医学生人文书籍和刊物的阅读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能做到”经常阅读人文书籍和书刊的”只有17.5%,“偶尔阅读的”占到71.5%,“对人文书籍和书刊不感兴趣的”占了7.4%“,觉得浪费时间”的同学占3.6%. 2.3医学生价值观的调查 对于问及学医的目的时,选择“做一名合格的医生,治病救人”的占38.2%,选择“医生职业比较稳定”33.3%;选择“医生职业社会地位和收入比较高”的占11.3%;有15.9%的医学生选择了“学医并非本人意愿”;选择其他的占1.4%.对医生收受红包的态度,有9.3%的同学认为“医生那么辛苦,收红包也可以理解”;34.6%的同学认为“病人及其家属送红包一方面是出于感激,另一方面也是买个放心”;44.5%的同学认为”救死扶伤是医生的职责所在,道德上不允许收红包”;也有11.5%的同学认为医院有明文规定不能收受红包,医生应该遵守规定. 3分析与讨论 3.1医学生能够认识到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但现实中重视不够 人文知识的积累是医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基础,人文实践是医学生将人文精神内化为自身的人文行为的具体体现.通过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同学能认识到医学生人文素养非常重要,但从制约医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影响因素和医学生人文知识阅读量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医学生对人文知识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人文书籍的阅读也比较欠缺,主动学习人文知识的时间不足.因此,医学生想提升人文素养的愿望是强烈的,积极的.但是由于课程压力和社会因素等方面的影响,投入到人文知识学习和实践中的精力不够,这也是导致医学生人文素养欠缺的重要原因. 3.2医学生对学校开展人文教育的满意度不高 开展医学生人文教育的主体是学校,学校的措施是否得力对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十分重要.调查显示,有23.0%的学生认为学校措施乏力,无法吸引同学参与人文课程的学习和提升;在高等医学院校开展人文教育的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医学生的满意度不高.在对医学生职业道德影响因素的调查中发现,有69.4%的医学生认为教师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但是“对学校教师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情况的调查”结果却显示出非常满意的比例只占13.3%,比较满意的占36.2%,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所占调查人数的比例仍不足50%,可见,教师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够. 3.3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价值观教育发生偏差 上述的调查结果显示,医学生对医生的认识已经发生变化,医学生的价值观比较功利,容易受到金钱和物质的诱惑,医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缺乏.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亟待加强. 4建议与对策 4.1更新教育理念,充分认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高等医学教育有其专业的特殊性,医学生将来面对的是一个个特殊的群体,这就要求医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当前,高等医学院校对医学生开展人文教育的重视不够,加强医学生的人文教育,探索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是新时期医学教育工作者的责任.高等医学院校要充分认识到人文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校范围内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认识到人文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使全校师生员工,附属教学医院和实习基地的带教老师,深刻领会人文素质教育对于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意义,从而把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到平时教学、管理和临床实践之中.要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文课程体系,科学合理设置人文课程的比例,发挥专业教师在医学人文教育中的作用,让人文精神在医学科学知识的传授中和医学的实践中,体现出人文精神的重要作用”. 4.2在专业教学中融入人文教学 专业课在医学生的学习当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是发挥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要充分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绝不单纯是人文社科教师的事情,医学专业教师更应担负起重要的责任.因此,专业教师要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学优势,抓住课堂这个主渠道,运用自身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人文情怀,阐述医学的人道主义精神,用强烈的责任感、崇高的敬业精神,感染和教育学生,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4.3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西方发达国家积极推进医学教学改革,教学中采取了以问题为中心(problem—basedlearn—ing,PBL)、以病例为中心(case—basedlearning,CBL)及以任务为中心(task-basedlearning,TBL)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判断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在国内,也有部分高校在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并也取得了可喜成绩.如中山大学医学院在医学人文教育过程中采用了理论教学-调查研究-撰写总结相结合的三段式教学模式,把学生自学、专题讲座、师生讨论、社会调研等教学方法融入到医学人文教育的过程当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部分高校,如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在探索开展“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的教学方式,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比较国内和国外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出,在医学人文课程的教育教学中,应该在讲授的基础上广泛采用包括学术研讨、课外阅读、情景模拟等教学模式,并积极探索“基于案例的学习”以及“基于问题的学习”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人文素质教育的质量. 4.4多渠道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师在学校的教学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教师人文素养的高低对于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至关重要.一名优秀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教师,必须兼备深厚的人文素养和丰富的医学素养,从而实现在教学中将医学和人文相互融合;一名优秀的医学专业课教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医学经验,也要具备高尚的职业情操,从而把人文精神融入到专业课的教学之中.只有通过专业教师和人文社科教师的共同努力,人文教育才能取得实效.当然,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也需要一定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高等医学院校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引培并举“,充实学校人文师资队伍:一是要结合学校的特点,建立人文教育培训机构,分层次、分阶段地对校内人文教育专职教师和医学专业课教师进行培训:二是要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国内外知名的人文教师,不断提升学校的人文学科实力;三是要充分发挥各附属医院中医德高尚、临床经验丰富医师们的教学资源和教学优势,打造具有医学特点的人文师资队伍;四是要积极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激励教师提升自身素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打造良好的校园人文教学氛围. 4.5搭建医学院人文学习的平台,增强医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高等医学院校应该进一步加强人文平台建设,积极打造人文知识学习的活动平台和网络平台;通过开展人文书籍阅读月等活动,引导医学生投入到人文知识的学习中,积累自身的人文素质;通过建设网络平台等形式,为医学生学习人文知识提供便利平台.同时,要进一步加大人文阅读和社会实践活动在奖学金评定等方面的权重,为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供政策导向. 作者:于宁波 周亚夫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南京医科大学 医学专业论文:医学专业学生情绪管理论文 1方法 1.1方法 (1)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家庭关系、阅读习惯、对消极事件的归因方式、性格。 (2)情绪管理能力量表:由孟佳编写,该量表共22个条目,分为5个维度,即情绪调控能力,情绪表现能力,情绪觉察能力,情绪理解能力,情绪运用能力。量表采用5点量表计分,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别计分1到5,总分范围为22~110分,22~52为低水平,53~82分为中等水平,83~110分为高水平,分数越高表示越符合,情绪管理能力越好。为了进行维度间比较,各维度计分采用平均分(即维度总分除以总人数,得分范围为1~5)。总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829,各分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均在0.70以上,该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1.2数据分析 全部研究资料用Excel2003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一般资料用频数和率描述,情绪管理能力现状用均数和标准差描述,情绪管理能力现状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多因素分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 男生74人,占13.83%,女生461人,占86.17%;大一200人,占37.38%,大二150人,占28.04%,大三185人,占34.58%;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163人,占30.46%,护理学专业本科生257人,占48.04%,康复医学专业本科生115人,占21.50%;农村生源365人,占68.22%,城市170人,占31.78%;家庭关系较差的为6人,占1.12%,一般的为93人,占17.38%,较好的为436人,占81.50%;阅读习惯中,基本不阅读的为58人,占10.84%,想起来才读的为383人,占71.59%,规律阅读的94人,占17.57%;将消极事件归因于外界原因的为78人,占14.58%,归因于自身因素的为457人,占85.42%;性格偏内向的为259人,占48.41%,偏外向的为276人,占51.59%。 2.2医学专业学生情绪管理能力 医学相关专业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总平均分为(82.36±12.94)分,情绪管理能力处于高水平的为287人,情绪管理能力平均分为(91.14±7.46)分;中等水平的为233人,情绪管理能力平均分为(74.03±7.08)分;低水平的为15人,情绪管理能力平均分为(43.80±10.89)分。各因子得分由高到低分别为情绪理解能力(3.78±0.71)分、情绪运用能力(3.78±0.67)分、情绪表现能力(3.73±0.67)分、情绪调控能力(3.73±0.66)分、情绪觉察能力(3.73±0.64)分。 2.3医学专业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级、专业、家庭成员关系、阅读习惯、归因方式、性格医学相关专业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医学专业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中在α=0.05水平上有统计学意义的6个因素(年级、专业、家庭成员关系、阅读习惯、归因方式、性格)为自变量,以情绪管理能力为因变量(得分<82.36分赋值为0,得分≥82.36分赋值为1)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关系、阅读习惯、归因方式、性格为情绪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 3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医学专业学生情绪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得分较高,说明其能够有很好的判断出自己的情绪状况,这可能与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以后,医学教育比以往更重视心理健康理念和知识的传播有关。情绪觉察能力是指体会自己的各种情绪及其变化,觉察他人的各种情绪表现,而情绪调控能力是指寻找自己调节和控制情绪的方式,本研究结果表明,这两个维度得分较低,说明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在遇到不适情绪时,感知他人的情绪能力及有效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较差。可能原因为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学习时间长,压力较大,与他人沟通交流时间较少;此外,专门情绪管理教育缺乏所致情绪感知及控制技巧不足也是导致无法顾及他人感受和有效管理自己情绪的原因之一,如何将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医学相关教育中有待进一步探讨。 本研究结果显示,家庭关系越好,学生与家庭成员之间越依恋,情绪管理能力越强,不易产生不良情绪,与甘强等的研究结果一致。可能原因为家庭关系和谐的家庭中,家长往往懂得适时调整自己的情绪,父母的言传身教使得子女也习得了一定的情绪管理技巧,能够较好处理自身情绪问题,提示医学相关专业学生情绪或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忽略对学生家庭背景的评估。有规律阅读习惯的医学相关专业学生情绪管理能力最强,可能原因为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获得较多的情绪管理知识。归因方式,是指个体对积极或消极生活事件发生的原因在习惯上倾向于做出怎样的解释。 本研究结果表明,将消极事件归于他人原因的学生要比归于自身原因的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强,祁珍华等的研究也表明,倾向于把积极事件归因于外界因素,把消极事件归因于自身因素的个体,会体验到较高的抑郁焦虑情绪,其情绪控制能力较低。此外,偏外向的要比偏内向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强,可能原因为外向学生往往更多地将自己与外界人或事件联系在一起,并在此过程中有机会不断体会和调整各种应激对自己带来的情绪体验,使其与自身身心状态处于和谐状态;而内向学生缺乏这种锻炼经验,因此情绪管理能力也较弱。程冉等人研究也表明,个性特征外倾型的大学生在面对生活事件时更多地寻求其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而社会支持程度较高的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心理健康状态。 作者:郝玉婷 李长仔 赵佳 张盼 刘广天 汪凤兰 景丽伟 单位:河北联合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 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外科 医学专业论文:医学专业人文教育论文 一、医学教育系统与人文教育子系统 医学是科学性和人文性有机融合的学科,医学教育可分为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两个部分,因此可以把医学教育这个系统分解为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两个子系统。其中,专业教育子系统是通过教学,进行医学知识的传授和医疗技能的训练,具体又可分为各个专业的教育子系统,目前已有结构完善、层次清晰的知识体系,并应用于各个专业的学校教育与工作实践培训中;人文教育子系统则是通过人文社会科学、行为科学等知识的传授和人类优秀文化的熏陶,提升受教育者的人文素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但其内容组成、层次结构尚未形成共识。整个医学教育系统由两个子系统及其内部元素组成为一个立体、有层次、网络状的整体。在其之上,还有社会经济系统、政治系统、文化系统、教育系统等大的系统。在医学教育系统中,人文教育子系统相对薄弱,不仅重视程度不够,教育目标、内容组成没有形成共识,师资队伍、教学方法、考评方式等也不完善。医学作为最具人文精神的学科,虽然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现实中,人文教育仍是“短板”,仍是制约医疗服务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也被认为是导致医患紧张关系的重要原因。 二、系统基本特性对做好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启示 1.医学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目标和手段必须协同推进 我国目前医学教育存在的重专业、轻人文现象,本质是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两个子系统不协调。系统的目的性要求,为了实现医学教育系统的目的,内部子系统之间必须相互协调;系统整体性也要求,为了提高医学教育系统的整体效应,内部各个部分要注意协调。因此,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两个部分应该以提高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为目的,不能顾此失彼,“单兵突进”。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终究只是实现医学目的的技术方面手段,这种手段使用正确与否、结果好坏,有赖于医学人才的人文素质,人文素质起着正本清源的作用。忽视了人文教育,专业教育再好,培养出来的人才也不是社会期待的。技术使用只有与人文素质紧密协同,才会更加有利于提高治疗的结果———患者生命的延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另外,教育目标和手段要协同匹配,即以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为主要目标的专业教育和以提升人文素质为主要目标的人文教育,使用的教学手段应该有所差别。前者可以通过集中传授取得良好收效,而后者则更多地需要习惯的养成,不能“毕其功于一役”。 2.医学人文教育应该贯穿医生的整个教育过程和职业过程 目前我国医学人文教育存在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课时比重不足、教育阶段集中在低年级等问题。同时,忽视医学生毕业后的人文教育和考核,例如在职业准入考试和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对人文知识和能力的测试不如国外合理。系统的开放性要求医学教育尤其是医学人文教育保持开放性和连续性,因此在医学人文教育中,不仅要进行知识理念的传授,更要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教育时段不仅仅集中在低年级,也要扩大到高年级,尤其是实践实习阶段;不仅在学校内重视,也要扩大到校外,持续到社会实践系统,要贯穿医生的整个教育过程和职业过程。尤其要重视毕业生进入社会后的医学人文教育,重视导师对研究生、高年资医生对低年资医生的言传身教作用,并开展继续医学人文教育工作。如果仅仅依靠在校人文教育的改善,而忽视后续的教育和习得养成,那么无论如何也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3.改进医学人文教育应该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医学教育系统之上还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大的系统。“存在决定意识”,现实的环境必定影响个人的行为。首先,市场经济因素、多元价值观必定冲击医学教育(尤其是医学人文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医学教育功利性的增强,使医学教育过多地成为提高谋生能力、改变社会地位的工具。这种过于强调功利性的教育,体现在课程设置上就是强化专业课程,削弱人文课程,导致医学生知识面狭窄,其结果是培养出来的医生更多地成为治病的“工匠”,而不是救人的“大医”。其次,国家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及其相应的教育路线、目标和功能等,对医学人文教育的影响也体现在课程设置、课时比重、教学方法和考评方式等诸多方面。例如有的医学院校将思想政治课程作为主要的医学人文教育课程,就是一种受过度政治化影响、片面看待人文教育的做法。系统开放性和环境适应性要求,在改进医学人文教育时要考虑各种外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功利性的影响。学校人文教育要适应社会的变化,过度逐利、精神空虚等行为要批判,传统文化精髓要发扬光大,片面看待人文教育的做法要纠正,人文课程设置和教学效果考评方式要适时更新。 4.引入外部力量改善医学人文教育 目前医学人文教育的师资大多来自医学院校,内容单一,教学方法死板,以课堂讲授、理论考试为主“,填鸭式教学”现象普遍。系统开放性要求系统动态、连续地从临近系统中吸收负熵,以维持系统有序化。首先,应引入医学教育系统以外的学科、领域的相关理论与教学力量,拓展师资队伍来源,增强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外部力量的加入,将会促进医学人文教育内容的深化,推动科学合理课程体系的建立,促进教育教学与考核方式的创新。例如按系统论的要求,为体现系统的层次性,课程应有核心课程与辅助课程、必修与选修之分;为体现系统的目的性和整体性,医学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应有融合、渗透。其次,还应打开大门,多向国外学习。美国等国家无论是人文课程设置,还是教学和考核方式,都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第三,学校和相关教师应主动适应外部变化,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对其赋予一定的自主权,使其能够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及时对医学人文教育的内容与考核进行调整。例如针对医患矛盾比较突出的实际,可以及时增加沟通交流方面的课程。 作者:李显文 单位: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文:教育科学研究的特征、层次与价值思考 摘 要 教育科学研究与科学研究具有同质性。它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研究方式的人文性、研究问题的复杂性、研究取向的情境性、研究成果的创新性。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存在相对独立的不同层次,包括直觉观察、探索原因、迁移推广和理论研究四个层次。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它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根本旨趣在于把理论转变为教育的自觉信念、灵动智慧与务实行动,使之成为一种重塑教育世界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 科学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 特征 层次 价值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特征 教育科学研究是科学研究的组成部分,因而与科学研究具有同质性。但由于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对教育科学研究也存在着不同的界定。有学者侧重从目的的角度来定义,认为教育科学研究是旨在对教育工作者所关心的事情形成一种有机的科学知识体系的活动;有学者侧重从过程特征角度来分析,认为教育科学研究是为了解答某种特定的问题,由非常精通某种思维方式的人所进行的系统而持续的探究;有学者侧重从方法的角度来界定,认为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中经验的和实验的研究,是在采用定量或科学调查方法范围内进行的研究[1]。 由于教育是一种客观的事实存在,因而教育现象和自然现象之间并不存在本质的差别,教育科学研究无疑具有科学研究的性质。综合上述学者的观点,我们认为教育科学研究就是以教育问题为对象展开的科学研究。所谓教育科学研究,就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基础,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现象进行观测、分析、预测和控制,从而发现或发展教育科学理论和知识体系,探索教育规律,获得问题解决策略的活动。 在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中,我们既要了解教育科学研究与一般科学研究的共有属性,也应认识教育科学研究自身的一些特征。这样,才能采取适当的程序和方法,以产生稳定的、能概括“事实”和细节的理论。 教育科学研究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研究方式的人文性 教育科学研究不同于自然科学研究,主要研究关注人、理解人和创造人的实践活动。人既是研究的主体和客体,也是研究的目的,它具有明显的人文性,不能完全依照自然科学的研究规范。人的教育与人的生理、心理活动密不可分,不能对教育现象只做数据分析,必须深入到精神世界和内心体验之中,描述过程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深入揭示“主体发生转变的教育机制”。必须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体现实践性、反思性和敏感性的特点,遵循教育的伦理道德原则,以学习者的发展为最高目的,不能妨碍或有害于研究对象身心的健康发展。 2.研究问题的复杂性 从外部看,教育现象和问题的存在与社会系统中的其他要素,如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科学技术等,有着广泛的联系。就教育自身而言,它是制度、活动、内容和成果的复合体,具有复杂性特征,包括非线性、不可还原性和自组织性[2]。加上研究对象差异较大,难以从小的样本中得出一般性结论,也很难做到完全的定量化。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往往受研究者的学术修养和专业观点等主观因素影响。这种复杂性使得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法凭经验常识从容应对,必须依靠专门的研究机构和专业人士,采用复杂性思维,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综合研究。 3.研究取向的情境性 教育科学研究强调多元视角,注重在生活世界的体验中认识教育现象与问题。教育现象与问题不可能从情境中分离出来,教育科学研究也不可能在实验室和书斋进行。只有在特定场域和自然情境下进行研究,才能体现其过程性、情境性和具体性,只有运用自己的体验对研究对象的行为和意义进行建构,才能形成解释性的理解。研究者除了关注主流话语,保持理性外,更要倾听来自边缘的声音,这样才能回归教育的本性,发现人的生命价值和教育意义,否则,就会扭曲客观世界的原本,研究结果就失去“真实意义”,无法形成推广价值。 4.研究成果的创新性 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创新显示了对批判和进取精神的期许。它要求研究成果一要有科学性,二要有新颖性,三要有教育意义和社会价值,必须符合这三个基本要求,才能叫教育研究的创新[3]。要达到这三个标准,研究者需要对实践有敏感性,提出的问题必须是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采取的方法应有充分的调查、实证与分析,不同于已有的研究;结论应在基于前人的研究之上,提出新观点或新理论。这样的研究才可能产生创新性的成果。否则,“创新”只是一种口头的号召,只是教育研究技术学或工艺学层面的“创新”[4]。 总之,应抓住有意义的问题来研究,并与相关的理论结合起来,采用有针对性的研究方法,进行有条理的、明确的逻辑推理,还应重视概念操作与实证检验的环节,目的在于获得能够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客观知识。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四个层次 从教育研究的实践看,教师日常的工作实际上带有一定的研究性质,都在以不同方式研究教育问题,探索教育规律。教育科学研究是一种认识活动,它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影响,必然存在相对独立的不同层次。一般来说,它可以分为四个不同的层次。 1.直觉观察层次 处于直觉观察层次的研究能够不断地“阅读孩子”,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事情是否应该发生、其性质怎样。譬如,某个同学的成绩在不断下降。某个同学上课注意力分散、某个同学的学习习惯不佳等。一线的教师每天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都有可能进行这个水平的研究,但这个层次的研究可以说还处于比较浅显的资料收集水平上。它只描述教育事件,即“发生了什么”的问题,只是隐约感觉某一种原因与结果之间存在某种关系,还没有真正地进入教育思想的构建和创造的层次。但教师能自觉地关注自己身边发生的教育事件,以研究者的姿态应对教育过程,在搜集有关信息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进行追问和澄清,形成解决具体的教育问题的基本技术、技能和技巧。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研究的过程。 这种凭直觉观察的研究,虽然只是研究的初期阶段,但可以为教育理论提供丰富的营养,还可以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直接改善教育实践,更重要的是能够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2.探索原因层次 探索原因层次的研究是指在直觉观察水平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反思引起某种状态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怎样改变现有状态,主要旨趣在于探寻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真实程度,在找到问题产生的内在原因后寻求解决的方法。比如,某个同学识字能力得以增强,到底是因为教师采用了新的识字方法,还是他们最近生活经历的影响;某个同学对色彩感知能力的提高是因为美术课上采用了实效的教学方法,还是其他原因造成。总之,探索原因水平的研究主要用来回答“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这种层次的实验研究必须在研究之前就有明确的研究假设,合理设计自变量和因变量,对研究对象作均等化处理,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如此,才能对事物因果关系有一个清晰的把握,以获得客观的普遍性结论。 探索原因层次的研究不仅需要实践的敏感性,更需要有一定理论假设的引导和一定的条件控制。只有以理论解释研究内容,才能较好地描述研究对象之间的内在关系,这样的研究才是有价值的。 3.迁移推广层次 迁移推广层次研究要回答的问题是:某一种研究结果在其他条件下还会发生吗?发生的几率有多大?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发生同样的现象吗?譬如,教师解决了某个同学的学习兴趣问题,是否就证明该同学学习兴趣提高的真正原因,就是因为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适当呢?一般还不能下这样的结论。因为在这位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还可能有其他的一些因素会影响到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如家长对他们的影响,其他教师的课程影响等,为了验证教师所采用的方法的可靠性,就要进行迁移推广层次的研究。这种层次的研究一般具有具体科学、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对研究条件也应有明确的规定,研究的结果更应较好地应用到同一总体中的不同环境条件,甚至是不同总体的不同环境条件,这样,才具有较好的外部效度,达到探索规律的目的。 这一水平的研究一般需要专门的设计和适当的测量工具,主要是证实某种教育措施在不同的条件或情况下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为此,它必须有明确的推广范围界定和操作性建议。 4.理论研究层次 理论研究层次主要取向是探究一种研究结果背后究竟存在哪些潜在的理论。理论是为了阐释问题和预测现象,将相互关联的概念和命题组织在一起而得出的系统性结论,简而言之,就是为了解释一个或多个具体经验而提出的一组论点[5]。理论研究层次是把上述三种层次的研究结果与相关理论联系起来,探寻这种研究是在什么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即从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视角,寻求出这种研究所依据的理论模型或原理,并用研究的结论指导教育实践。譬如,苏霍姆林斯基在几十年的教育研究中,从观察一个个同学着手,对几百名特殊的儿童进行了仔细研究,总结和概括出一些有价值的教育规律。据此,可以认为,理论研究层次具有科学发现的性质。而对于一线教师而言,他们的研究一般处于前三种研究层次,而不需要从事理论水平层次的研究。 理论研究层次是教育研究的最高水平,它的整个研究过程都必须具备理论思维,概括出研究所依据的原理,揭示教育内部联系的机制,联系的必然性和规律性,最终形成较完善的理论体系。 这四种研究层次实际是教育研究发展的四个阶段,反映了人类认识发展的不同水平,体现出从现象的描述(具体)到形成理论性认识(抽象),再到本质的深入(思维的具体)这一发展过程[6]。每一研究层次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我们要明晰自身研究所处的层次,并不断地创造条件,提升研究能力,向高一级水平发展。 三、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教育科学研究有助于建立教育理论,充实教育知识,探索教育规律,为教育的发展提供方向和依据,并能够改善教育观念,协助教育决策,形成有效的教育内容、方法和途径。它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已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1.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价值 (1)建立新的教育理论 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目的就是建立新的教育理论。教育作为社会系统下的一个子系统,其领域宽广,内容丰富,层次多样,只有提出理论构想,在观察、调查和实验的基础上,对教育事实和经验进行分析和综合、概括和抽象、类比和推理,才能够揭示真相,解释事实,得出结论。认识要素之间的矛盾与必然联系,把握教育的规律性,阐明教育科学的基本规律,将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从中提炼一般教育原理,形成系统化知识和理论体系,阐明教育科学的基本规律。 就教师的研究而言,主要表现为从实践的角度提出具有新视角、应用新方法、取得新成果的“扎根理论”。这些理论不是靠演绎推理得来的,而是深深植根于扎实的教育实践之中,来自对长期的教育实践的洞察与分析。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自己做校长的帕夫雷什中学,坚持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改革。他坚持在一线上课,并以实践为基础深入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所提出的儿童教育理论为苏联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指导[7]。没有教育科学研究,就不能建立新的教育理论,现代教育理论难以形成其构造性、清晰性和预见性特征,就会失去发展的源泉和基础。 (2)完善现有教育理论 现有教育理论在解决了大量教育实践问题的同时,还存在重思辨轻实践,抽象化程度偏低的倾向。主要是翻译、介绍、诠释国外理论研究成果,对别人的思想、定理、观点、结论和假说的复制成分较多,大多是一种比较晦涩的、由许多“高深莫测”的“学术概念”串起来的语言文字。没有开创性的研究领域和问题,只是亦步亦趋的跟随、模仿、验证[8]。现有教育理论待完善性和未竟性特征十分明显。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思维的不全面、不协调和不可持续,形成与教育实践发展的不同步性。虽然形式和数量上较为繁荣,但缺乏一种教育理论内在的精神进步。 教育科学研究具有发现新知识的意义。教师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生动的教育事实和经验,如果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开展大量的、科学的、逻辑的、实证的研究,对教育事实和经验进行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比较和分类,进行历史的回顾和理论的反思。继而使认识从具体到抽象,再到思维的具体,就能够发现规律以验证、修改和补充现有教育理论,就能够使之得以发展与提高,彻底扭转理论落后实践的状态,切实发挥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例如,曾任辽宁省盘锦市实验中学校长、特级教师魏书生在教育实践中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在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丰富了相关的教育理论。 2.教育科学研究的实践价值 (1)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 教育改革就是为了使教育事业更加符合教育发展规律,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的和谐成长需要。教育科学研究就是要探讨人类知识与价值观念传递过程中的教育现象,发挥理论思维的作用,研究出在新的形势、要求和矛盾条件下富有成效的教育模式,从而揭示教育规律和特点。没有科学研究,教育改革和发展就无从谈起。教育科学研究已成为推动其改革和发展的科学依据与直接动力。例如,林崇德进行的中小学生心理能力发展与培养实验等所获得的科学结论,为中小学生数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了可靠的科学理论依据[9]。 (2)提高教育决策水平 教育决策仅凭个人知识、经验,就会使决策视野狭窄,就事论事,缺乏前瞻性与战略性。教育决策需要得到学术的专业性的支持。只有在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决策,才能使管理者关注教育的具体情境,为决策提供合理的政策选项。并以综合的知识体系、科学的程序和方法,正确地观察与分析复杂多变的教育现象,作出合符理性的、有意识的、具有逻辑程序的决策,达成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比如,对高等教育的形式、层次的研究,直接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投资等决策的制定[10]。教育研究既可用直接的方式影响教育决策,也能靠间接的方式影响教育决策。 (3)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教师的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教师群体为取得专业地位而努力的过程,既是职业资格的认定,也是持续学习、不断追求的自觉行为[11]。教师在研究研究中要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又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优化知识结构。就能够基于正确的理论,积极设计课题方案,进行改革实验。在合作互助、平等对话和经验分享中,促使其认真阅读、积极思考和总结积累,对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把握更全面,理解更透彻,见解更独特。能够形成批判意识,提高发现问题、判断价值、解决问题和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这有利于发现自身价值,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以及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使教师既有内在修为,又具外显成果,从经验型向学者型、专家型转化。 当今,教育科学研究出现了两种不良倾向:一是过度理论的阐释,造成高深莫测的术语连串罗列、符号泡沫的大量堆集,遮蔽了对教育事实的科学认识和判断。二是停留在个别化活动的层面,缺少共性规律的探究,造成教育研究的概括性、科学性、超越性和创新性不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人们未能正确把握教育科学研究的概念和特征,没有科学区分各种层次和认识其理论与实践价值。厘清这些问题,有助于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要义与旨趣,提升研究者的主体意识,铸就坚实的学术品格,揭示事实背后的矛盾运动规律,把理论转化为教育的自觉信念、灵动智慧与务实行动,使教育理论在投身中国教育实践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获得滋养、焕发精神,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同生共长[12]。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文: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丛书系列之比较 【摘 要】教育研究对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迄今为止,国内外有关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专著和教材已为数不少,本文试图通过对两本教育研究方法著作的分析和比较,发现有关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学习如何去做教育研究。 【关键词】教育研究 方法 比较 教育科学研究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采用科学的方法,按照一定的步骤去认识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活动。当今社会发展迅速,教育的差异性变得越来越明显,对于教育变革的呼吁更加强烈,对于教育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从而为教育变革提供支持的迫切性也越来越强烈,因此对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这么学科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一、威廉・维尔斯马、斯蒂芬・G・于尔斯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第9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一)简介:维尔斯马先生的《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是本领域的一本经典著作,是国外许多大学的通用教材,写作初衷是主要服务于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的需要,阐释了研究过程中从选题到研究工具的所有核心问题,对于学生理解基本原理和各种研究类型都有很大帮助。 (二)内容:维尔斯马先生的《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在内容上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章到第五章主要讲述研究过程,第六章到第十三章主要讲具体的研究设计,第十四章到第十七章主要讲解不同研究设计中都用得到的研究工具。 这本书作为教育研究方法方面的导论型著作,内容十分翔实,可以说是基本涵盖了教育研究方法这门学科的方方面面。它不仅对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做了阐述,对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做了讲解,还引入了历史研究、人种学研究、混合法、建模法和德尔菲法这些非传统研究方法。其中我认为德尔菲法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因为在有些教育研究情景中,缺乏足够的信息或数据,包括缺乏足够的理论(与政策有关的研究就是这样),对于这样的情况,就可以采用德尔菲法来进行研究。同时,本书第三部分研究工具中很大的篇幅用于介绍怎样去收集、统计和分析数据,并在介绍中引用了大量的实例,通过对这部分的阅读和思考,我相信我们都会对怎样去处理数据有所了解。 (三)特点 1. 维尔斯马先生的《教育研究方法导论》主要强调常用的研究程序的基本原理及其运用。在介绍中,各种研究方法通过大量的例子进行讲解,其中有些例子就来自真实的研究中。书中讲解了各种常用的具体研究类型,有定量也有定性的方法,同时作为一本导论型著作,为了尽量全面的覆盖,研究全过程中的重要话题(比如,如何查阅文献,如何做研究报告交流研究成果,如何对研究报告进行评价。)也都有涉及。本书中所覆盖到的研究程序都有广泛的实用性,所阐述的研究理念对于许多具体研究情景都有普遍的应用价值。 2. 本书在编排的体系上,每章结束时都有一个小结,小结后紧跟这章的核心概念,又附有练习,对于学生自学有很大帮助。 3. 作为一本从国外直接引进的著作,许多的研究和实例都是以美国教育中所出现的情景和问题为例的,因此在我们实际做研究时,可以学习和参考书中的内容和方法,但是也需要结合中国国情。 二、杨小微主编:《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第二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一)简介:杨小微主编的《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主要是作为教育类专业基础课教材。在这本教材中编者参考了目前出版发行的众多文献资料,在选编时试图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尽可能地使教育研究方法区别于任何一种别的活动领域也适用的方法体系。同时,编者尽可能筛选出了一些适合读者的内容,努力给读者一个教育研究基本框架,以便每个人都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去进行个性化的自我建构。 (二)内容:编者主要从教育研究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两个层次上来展开本书的内容。前两章属于基本原理部分,探讨了教育研究的对象、方法、类型和特性,讨论了教育研究的准则与规范。第三章论述的是在教育研究中如何进行选题与设计,不管运用任何方法进行教育研究,都不可能跳过选题与设计这个环节。第四到十六章阐述的是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分不同的章节系统地讨论了教育研究中的教育观察法、教育调查法、教育实验法、教育测量法、教育预测法、教育经验总结、教育文献研究、教育行动研究、教育叙事研究、教育人种志研究,以及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教育理论的构建、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与评价等等。 (三)特点 1. 本书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类专业基础课教材,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在编排的体系上也考虑到了学生学习的特点,在每一章的开头,增加了“学习目标”“内容提要”“重要概念和术语”,还采取了“案例导入”这种生动的形式;在每一章的末尾还增加了“拓展阅读材料”。 2. 本书作为选编型教材,在采各家所长的基础上也有自己的亮点,比如关于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对比,教育研究的准则与规范等等。本书关于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从产生的背景、特性和优缺点进行对比和分析,阐述了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以及在实际的研究中应该采取哪种方法更合适。关于教育研究的准则与规范,无规矩不成方圆,本书中所提出的基本准则与规范是值得我们遵守的。 三、个人总结 教育研究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充实和完善的知识体系,所选取的五本书,每本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和着重点,并不存在优劣之分。通过对所选取的两本书的阅读和思考,我对教育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概念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对研究的方法也有所了解,只有针对研究的课题采用合理的研究方法,遵循一些研究中的准则,才能获得成功,在研究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理论研究,同时也要重视实证研究。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我觉得学习教育研究仅仅学习书本是不够的,学习教育研究方法的最好方式无疑是从做中学,从具体的教育研究中不断摸索。我们可以通过平时的观摩、见习、考察和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来学习书本知识,这样也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文: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科学研究竞争力 摘 要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我国高职院校2006-2015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立项课题总体层次不高、数量较少,地域分布不平衡;不同类型高职院校立项数量差异大;立项课题多为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教育基础理论研究薄弱;核心主持人缺乏。建议加大支持力度,重点资助国家级课题和青年课题;适当考虑地区差异,引导均衡发展;加强基础理论课题立项;培养核心研究人员。 关键词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职院校;教育学研究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作为面向全国设立的且代表我国教育科学领域最高层次与水平的课题项目,反映了当前国内教育科学研究的现状、热点与发展趋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全国各类院校教育科学研究水平具有评价功能。本文数据来源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站公布的历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名单,时间跨度为2006年至2015年。通过对近10年来我国高职院校获得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进行分析,以帮助教育研究同行、科研管理部门更好地把握本学科的发展态势,为科学制定本单位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提供依据。 一、立项课题基本情况 (一)立项年度分布 2006-2015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各类立项课题共有3867项,其中高职院校立项为143项,占3.7%。从立项数量上看,“十一五”时期高职院校共立项54项,年均立项10.8项;“十二五”时期高职院校共立项89项,同比增长64.81%,年均立项17.8项。表1为我国高职院校2006年以来获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的具体分布。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年度立项分析,2010年是高职院校获准立项发展的“分水岭”,年度变化情况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10年以前,立项数逐年稳步增长,主要集中在10项以下;第二阶段为2010-2013年,2010年急剧增长到29项,为历史最高值,2011年随着全国立项总数的下降,高职立项数略有下降,但仍保持较高的立项率,随后立项数量连续递减,2013年回到了2009年的立项水平;第三阶段为2014年以来,年度立项数呈递增趋势。从立项相对量来看,高职院校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的百分比与立项绝对量反映出的趋势相似。 (二)立项类别分布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分为两个级别:一类是代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立项的国家级课题,分为国家重点课题、国家一般课题、国家青年基金课题;一类是代表教育部立项的教育部课题,包括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1]。 2006-2015年我国共有26个省区市的99所高职院校获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143项,涉及四大类课题类别。其中国家一般课题、青年课题分别为24项和8项,对应比例为16.78%和5.59%;教育部重点课题、青年课题分别为82项和29项,对应比例为57.34%和20.28%。由国家青年基金和教育部青年专项构成的青年项目类课题共计37项,所占比例为25.87%。由此可见,教育部重点课题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的首要资助目标和重点资助对象,其次是青年项目类课题的资助[2]。这表明国家不仅重视教育科学主体研究力量的巩固,还注重新生研究力量的培育。遗憾的是,高职院校在教育学国家重点课题立项还未实现“零”突破。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是由国家重点课题的申报条件和高职院校承担国家级教育学重点课题的实力决定的。国家重点课题比其他类别课题的申报条件更为严格,如要求申请人必须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厅局级以上领导职务,必须有承担并完成过省部级以上教育科研课题的经历;重点课题的名称必须与指南保持一致,不得自行更改或添加副标题;需参加现场答辩;重点课题的完成时限,原则上要求在2年内完成,等等。现阶段,高职院校科研实力弱,研究基础薄,教师科研水平低,还不具备承担国家级教育学重点课题的实力。 (三)立项地区分布 为考察各地区教育科研力量和发展状况,表2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职院校立项分布做了统计。截至2015年底,除山西、广西、贵州、甘肃、青海5省区外,全国26个省区市均有课题立项,立项课题地区覆盖率为83.87%,地区分布具有非均衡性和集中性的特点。课题立项数最多的是湖南,有30项,占全国高职立项总数的20.98%,地区排名第一。浙江、江苏、广东、河北、山东5省分别排在第2~6位。前三位的课题立项总数为76项,占立项总数的“半壁江山”(占比53.15%)。按地理区域划分,东部11省市有86项,占60.16%;中部7省市有42项,占29.38%;西部8省市有15项占10.5%。统计结果不仅准确客观地反映了近10年我国高职院校教育学研究发展现状,也揭示了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科学研究实力和水平,东中西部地区之间、不同省域之间都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力量极度不平衡。 (四)立项院校所属类型分布 2006-2015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职院校立项分布的基本特征是:以综合、理工类院校为主体,不同类型院校的立项数量差异较大。从立项院校所属类型来看(见表3),综合、理工、财经和师范4类院校有87所立项,占立项院校总数的87.87%,获得立项128项,占项目总数的89.52%,是全国高职院校教育学研究的主要力量。农林、医药、政法、艺术类高职院校主持教育学课题的数量较少,说明其关注重点不在教育学科。 (五)教育学各分支学科分布 高职院校立项课题涉及到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指南中所列的14个学科中的12个学科,如表4所示,其中立项最多的分支学科是职业技术教育,接下来是高等教育和体育卫生美育。高职院校在教育学各分支学科获得立项的分布是职业技术教育88项、高等教育13项、体育卫生美育10项、教育经济与管理9项、比较教育5项、德育5项、基础教育4项、民族教育2项、教育发展战略2项、教育信息技术2项、成人教育2项、教育心理1项。另外,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史等2个学科的内容没有涉及。整体上看,高职院校教育学研究的主要方向集中在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体育卫生美育、教育经济与管理,这4个学科的立项课题数为120项,占全部立项课题数的83.91%。比较教育、德育、基础教育、民族教育、教育发展战略、教育信息技术、成人教育、教育心理等学科是高职院校研究教育学分支学科中的劣势学科,其立项数均在5项以下。 二、从立项统计数据透视高职院校教育学研究竞争力 (一)地区竞争力 1.立项频次 “十一五”以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年都集中组织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10年间共组织了10次课题立项评审。从立项频次看,浙江9次获得立项,立项频次最高,位列第1;湖南和广东各8次,位列第2;第3~5名,分别是江苏7次、山东6次、天津5次;其后是河北和重庆2个省市各有4次,河南获得3次,辽宁、上海、四川、云南、新疆5个省区市各有2次,北京、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海南、西藏、陕西、宁夏12个省区市各1次。 2.院校数量 “十一五”时期,共有12个省区市的40所高职院校获得立项,分别是浙江、湖南、广东、天津、江苏、重庆、四川、山东、河南、河北、上海、云南。“十二五”时期,共有14个省区新增了59所高职院校立项,分别是2011年的黑龙江、福建、陕西,2012年的海南、西藏、宁夏,2013年的吉林、安徽,2014年的辽宁、江西、新疆,2015年的北京、内蒙古、湖北。59所新增立项的高职院校加入到研究队伍中来,表明高级别项目教育学研究的“普及”程度有了很大提高,覆盖面不断增大。 从立项院校数量看,湖南有20所高职院校获得立项,位列第一;第2~6名,分别是浙江14校、广东12校、江苏9校、河北7校、山东4校;其后是湖北、重庆、河南、新疆4个省区市各有3所院校获得立项,天津、四川、上海、云南、辽宁5个省市各有2所院校获得立项,黑龙江、福建、陕西、海南、西藏、宁夏、吉林、安徽、江西、北京、内蒙古11个省区市各有1所院校获得立项。数据表明,在获得立项的省份中,立项院校数与课题立项数呈正相关,即立项的院校数量越多,立项的课题数量也越多。 3.项目结构 从项目结构看高职院校所属区域竞争力,国家一般课题24项,湖南7项,浙江6项,江苏和广东各3项,山东2项,湖北、新疆、福建各1项,占省域总数的30.77%;国家青年基金课题8项,主要分布在湖南(3项),江苏、河北、重庆、河南、内蒙古(各1项)等6个省区,占省域总数的23.08%;教育部重点课题82项,主要分布在浙江(17项)、湖南(16项)、江苏(12项)、广东(7项)、河北(5项),山东和天津(各4项),湖北(3项),湖南、四川、云南(各2项),重庆、上海、辽宁、黑龙江、陕西、宁夏、吉林、安徽(各1项)等19个省区市,占省域总数的73.08%;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29项,主要分布在浙江、广东(各5项),湖南(4项),江苏、重庆、新疆(各2项),河北、天津、湖北、上海、辽宁、海南、西藏、江西、北京(各1项)等15个省区市,占省域总数的57.69%。 (二)院校竞争力 2006-2015年全国共有99所高职院校获得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资助,其中有9所院校获得3项以上。另外,有14所院校获得2项、76所院校获得1项。数据既表明了高职院校在项目数量上的差异,也显示出了其在教育学研究上的梯队状况。 从立项频次看,获得5次资助的院校有1所(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获得4次资助的院校有2所(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市职业大学)、获得3次资助的院校有2所(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聊城职业技术学院)、获得2次资助的院校有17所,仅获得1次资助的院校有77所。“十二五”时期,在新增立项的59所高职院校中,有6所获得2项以上的院校,分别是江苏的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9项,湖北的襄阳职业技术学院3项,浙江的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各2项,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2项。 从项目结构看高职院校教育学研究竞争力,20所高职院校承担了24项国家一般课题,其中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获得3项,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湘潭职业技术学院各获得2项,17所院校各获得1项;8所高职院校承担了8项国家青年课题,校均1项;61所高职院校承担了82项教育部重点课题,其中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获得7项,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获得4项,天津市职业大学、聊城职业技术学院2所院校各获得3项,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湖南女子职业大学、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襄阳职业技术学院8所院校各获得2项,49所院校各获得1项;25所高职院校承担了29项教育部青年课题,其中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台州职业技术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4所院校各获得2项,21所院校各获得1项。 整体上看,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以获得9项立项课题居于榜首,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以8项位居第二,这两所高职院校在教育学研究领域发挥着领头羊的作用。天津市职业大学立项4项,位居第三;排在第四名的有6所高职院校,分别是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女子职业大学、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岳阳职业技术学院、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分别立项3项,如表5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湖南女子职业大学和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分别已于2010年和2015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湖南女子学院”和“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升本后的湖南女子学院于2013年获得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于2015年获得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1项,并未列入本文统计。 (三)项目主持人竞争力 143个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共涉及到高职院校的140位项目主持人,其中成功立项2次以上的核心主持人为3人,如表6所示。从项目主持人所在单位所属地区来看,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浙江,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江苏。从项目主持人获准立项的项目类别来看,获得的都是国家一般项目和教育部重点项目,而没有重点项目或青年项目。核心主持人无论是人数还是立项数都显得偏少,表明高职院校缺乏在本学科领域产生较大影响的项目主持人,发现和培养更多的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骨干将是高职院校今后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2006-2015年度我国高职院校承担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情况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第一,从课题数量及在全国所占比例来看,高职院校立项143项,仅占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总数的3.7%,课题的立项数量偏少,立项比例偏低;从课题级别来看,部级课题占77.62%,而国家级课题仅占22.38%,课题的总体层次不高;从课题类别看,无重大重点课题立项,且国家青年基金课题数量偏少,课题的立项种类不平衡。从一定程度反映了高职院校教育科学研究实力还比较薄弱,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中处于劣势地位。建议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适当提高高职院校立项课题的资助比例,重点资助国家级课题和青年课题,支持和鼓励中青年学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提升课题研究水平,提升立项课题级别。 第二,从地域分布来看,地域分布不平衡,课题立项院校主要聚集于经济发达地区,尤以湖南、浙江、江苏、广东等省的高职院校主持课题较多,经济欠发达地区院校承担的课题相对较少,这与当地的教育、经济、文化水平密切相关。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时要重视地区差异,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科学研究的资助力度,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教育科学研究能力,避免区域间高职院校教育研究发展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促进教育研究公平和均衡发展[3]。 第三,从立项院校所属类型来看,以综合、理工类院校为主体,不同类型院校的立项数量差异较大。综合类和理工类院校承担了全部课题的66.44%,而师范类院校承担的课题较少,表明在教育科学研究领域,师范类高职院校的科研水平与其所处的教育行业地位不相匹配。建议不同类型的高职院校认真分析自身资源,整合相关学术资源,建设创新团队,大力培育具有区域特色、行业特色的优势学科和项目选题,积极参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申报和研究工作,争取在全国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第四,从教育学各分支学科来看,职业技术教育是高职院校重点关注的研究主题。德育、基础教育、民族教育、教育发展战略、教育信息技术、成人教育、教育心理等分支学科也是教育科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研究领域,但目前高职院校对这些学科的关注度较低,对教育基础理论研究较少。建议高职院校在开展应用性研究的同时,重视加强对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促使教育理论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保持一定的平衡。 第五,从项目主持人来看,无论是人数还是平均获准立项数都偏少。近10年来,全国高职院校仅有3位核心主持人,且最多立项数为2项,说明我国高职院校缺乏在教育学科领域中产生较大影响的领军人物。建议通过制度创新,加强核心研究人员和新兴科技力量的培养,进而提高高职院校教育科学研究竞争力。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文:思维课程班级化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 在学校“发现教育”课程体系中,学思维课程是班本课程。我们组织同年级组的教师成立班本课程研发小组,共同构思、挖掘符合班级师生特点的内容与活动,与学科实践活动进行整合,编写了《学思维班本课程实施活动手册》,由班主任引领,在班级当中进行发展性应用,从而有效构建班本课程体系,实现了思维课程班本化。 在班级学思维课程的实施中,我们采取共同提问、解问的方法,激活思维、发展思维。上课前,共同研讨、思考设计问题。下课前,设计下次活动课内容,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整理后,给每个学生发放《思维反馈单》,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寻找解决途径。活动时,先让学生汇报,教师则结合学生思考和解答问题的过程而不是结果进行评价。针对学生未能解决的问题,教师采用演示讲解、绘制导图等方式,引导学生再次深入思考,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 课程活动设计在依据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而确定内容的基础上,规划各个单元主题;围绕主题细化,围绕活动提示、实践拓展,师生共同编写具有班级特色的活动手册。操作中,教师把握课程的单元主题,围绕单元计划,明确实施进程,开展主题探究。在这种探究活动中,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展现思维个性,培养思维能力。 我们为学生建立《思维档案》,师生共同书写、记录、制作个人的《思维档案》。由于课程内容不同,学生们的《思维档案》也会有所差异,通常包括提问思维反馈单、解决问题的思路图、各种作品、照片、评价语、感悟收获等。通过对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的记录与整理,鲜明地展示学生思维发展的轨迹。 学思维班本课程的实施,使学生在思维发展的模块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发展思维个性、形成思维品质,真正让学生有实际获得!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文: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调查报告显示:基础教育满意度“东高西低”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精神,深入了解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真实期盼,准确把握基础教育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落实管办评分离推进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建设,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于2015年4月至5月在全国各地开展了面向中小学生以及幼儿的基础教育满意度调查。 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分为3类:一是基础教育服务对象,即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受教育者,其中幼儿园阶段问卷由家长作答,小学阶段问卷由家长和学生共同作答,中学阶段问卷由学生独立完成;二是教育工作者,即幼儿园教师、中小学教师和校长;三是社会公众,即网民。针对3类调查对象8个群体设计了8套问卷,单题最低分为1分,最高分为7分,分值越高表示各群体对教育的满意度越高。每个群体的教育满意度指数满分为100分。每个群体的满意度调查内容均包含总体满意度指数和期望指数,教育服务满意度调查包括教育公平感知和教育质量感知指数;教育工作满意度调查包括条件与保障、学校管理、发展与机会等;社会公众满意度调查包括规划与保障感知、管理与服务感知指数。 本次调查基础教育服务对象和教育工作者采取分层多阶段不等概率抽样,按照国家―省―县―校分层,在各学校内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社会公众按区域、年龄、性别、家庭收入等指标抽取样本。覆盖全国31个省份370个县(市、区)、4 925所幼儿园和中小学校,近8万人参与调查。回收有效问卷72 420份,其中学生(家长)46 306份、教师17 578份、中小学校长3 718份,社会公众4 818份。 学生和家长对教育工作总体满意 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度指数为79.16分,教育公平感知指数76.34分,教育质量感知指数75.27分,教育期望指数76.68分,反映出其对当前教育工作比较满意。 (一)在区域上东部地区满意度指数高于中西部地区 各学段的总体满意度指数呈东、中、西部逐渐下降趋势,东部比西部地区高2~4.2分。教育公平感知指数的地区差异略小,各学段的地区差异在2.03~3.85分之间。教育质量感知指数地区差异较大,各学段的地区差异在2.03~4.95分之间。西部地区学生和家长的教育期望也较低,各学段的期望比东部地区低2.03~4.95分。 高中学段的满意度指数地区差异最大。不论是总体满意度指数,还是公平感知和质量感知都是各学段差异最大的,东西部地区各指数差异在4~5分之间。 (二)在城乡上城市满意度指数高于农村 城区学生总体满意度指数及各有关指数大部分高于乡村学生,最大差距超过6分。幼儿园总体满意度指数城乡差异达到6.11分,幼儿园教育质量感知和教育期望指数城区均比乡村高5分以上,而教育公平指数几乎没有城乡差异。 (三)在学段上小学满意度指数最高,高中最低 幼儿园家长满意度指数为83.9分,小学生及家长满意度指数为84.9分,初中为76.7分,高中70.6分。幼儿园四个维度的反映趋势与中小学略有差异,教育公平感知与本学段其他有关指数相比相对较低。 (四)不同群体间满意 度指数存在一定差异 1.外省户籍中学生满意度指数低于本省户籍学生。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流动儿童满意度及其各有关指数与当地儿童差异不明显。但初中和高中省外户籍学生的满意度各指数则多低于本省户籍学生。省外户籍高中生的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感知指数只有65分左右。 2.住宿生的满意度指数低于走读生。住宿生的总体满意度指数以及其他3个指数均低于走读生,学段越低差异越大。小学阶段住宿生和走读生的差异最大,4个指数差异在2.26~4.9分之间。初中在1.9~2.77分之间,高中阶段的各个指数上住宿生略低于走读生1分左右。 3.家庭社会阶层高的学生满意度指数高于低阶层学生。社会阶层一般采用收入、学历和职业3个指标表示。如将家庭经济条件根据当地的相对水平排序划分为5个等级,家庭经济条件最好的比最差的群体总体满意度指数及有关各指数高12~20分。监护人学历越高总体满意度指数及有关各指数得分越高,各个学段学生父亲学历在大专及以上的比小学及以下的高5~8分。从父亲职业来看,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子女比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总体满意度指数高5~6分。对母亲学历情况的分析结果也大致相同。 (五)学生及其家长对教师工作态度最满意而对课业负担重与校际质量差距大最不满意 各学段的学生及其家长高度认可教师工作态度。在单题满分为7分的情况下,班主任认真负责以及学习困难时老师给予帮助方面,各学段学生和家长评价较高,均超过6分。 小学及家长、中学生对教育工作评价最低的方面集中体现在课业负担重和学校质量差距上。小学生对放学后没有时间玩的意见最大,初中生抱怨睡眠不足,各学段均认为学校在国家课程之外的教育活动组织不够,突出表现在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社团、选修课、阅读支持等方面做得不到位,评价最低。学校间质量差距也是学生和家长突出不满的问题,幼儿园阶段的评分只有4.04分。幼儿园“入园难”和“入园贵”等热点问题在本次调查中评价也很低。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的学生和家长对上学路远问题集中表达了不满。 (六)人均GDP高的省份满意度较高 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3年的人均GDP水平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人均GDP高的省份基础教育总体满意度及其3个有关指数得分均最高;处于人均GDP低水平的省份,其在4个指数上的得分均相应较低。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总体满意度指数在人均GDP最高组和最低组之间分别相差4.70、2.81、4.33和4.58分。学段越高,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影响越大。尤其在中学阶段,教育公平感知和教育质量感知的指数在GDP最高和最低组之间相差5~7分。 教师和校长对教育工作基本满意 (一)教师表示工作愉快但对保障条件不满 1.各学段教师总体满意度指数均达到60分。按照教师群体工作性质差异分为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两个群体,幼儿园教师总体满意度、学校管理和总体期望等指数在70分左右,中小学教师的3项指数得分在60~68分之间。幼儿园教师和中小学教师的政府保障指数均较低,分别为56.85分和57.97分。 2.教师满意度指数东高西低。东部地区教师在4个指数上的得分均最高,西部教师得分均最低。东部地区幼儿园教师总体满意度指数69.41分,比西部地区高3分,学校管理指数、政府保障指数和总体期望的差异均约为5分。东部地区中小学教师总体满意度指数63.56分,比西部地区高5.67分,其他3个指数东部比西部高3~6分。 3.西部地区教师满意度城乡差异较大。从全国总体来看,城区、镇区和乡村教师的满意度指数依次降低,但实际分值差异只有1~2分左右。但分地区看,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各个指数城乡差异较大,总体满意度城乡相差达4分,表明西部地区城乡更为不均衡。 4.未评职称和高级职称的教师满意度指数较高。各学段都表现为没有评职称的年轻教师和高级职称教师的满意度指数较高。对教龄的分析也证实了新入职教师满意度最高,随着教龄增长满意度下降,教龄11~15年的教师满意度最低。 5.各学段教师学历与满意度关联性不明显。幼儿园教师学历越低,教师满意度及各有关指数越高,中等学历教师的总体满意度指数72.82分,高于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将近9分。在小学阶段则是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满意度最高,达到71.5分,专科和本科学历的教师没有差别,中等学历教师满意度最低。初中阶段表现出明显的学历越高教师满意度越高的趋势。研究生学历的满意度指数63.91分,比本科和专科学历教师高了5~7分。本科学历的教师在高中是主体,但满意度最低。 6.收入越高教师满意度指数越高。各学段都表现出教师月收入水平越高,满意度指数越高的趋势。收入提高对中学教师的满意度指数的影响比低学段教师更大。 7.教师对工作氛围和办学条件认可程度高,对待遇低、压力大、缺乏社会尊重等问题表示不满。教师最不满意的5项事项依次为:待遇过低、工作压力过大、政府制定教育政策法规时教师没有发表意见的机会、缺乏社会尊重。幼儿园教师强烈反映工资、保险、编制等方面保障严重不到位。 (二)中小学校长满意度指数约71分 中小学校长总体满意度指数71.30分,发展与机会指数65.31分,保障与环境指数61.19分,总体期望指数69.97分。 1.中小学校长满意度指数地区差异较大。东部地区中小学校长满意度的各项指数显著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总体期望指数地区间差异最小,地区差异为3分。保障与环境指数、发展与机会指数差异较大,达8分左右。 2.校长满意度指数城区高于乡村。城区中小学校长总体满意度指数为72.75分,比乡村校长高3分。其他相关的3个指数城乡差异在2~4分左右。发展与机会指数城乡差异最大,城区67.1分,高于乡村校长4分。 3.小学校长满意度指数高于中学校长。小学校长总体满意度指数为73.4分,比中学校长高3分,发展与机会指数、保障与环境指数也较高,但总体期望低于高中校长。 4.校长学历越高满意度指数越高。研究生学历的校长总体满意度指数比中等学历的校长高5.37分,期望指数、发展与机会、环境与保障指数分别高3.63~7.2分。 5.校长对本地教育普及、本校影响力和家长支持认可程度高,对待遇、均衡发展和教师数量等方面评价低。校长最满意的5个事项依次为:所在地区中小学教育普及水平、本校在本地区同类学校中影响力、本校学生家长支持学校办学、才能在工作中得到充分发挥、社会尊重中小学校长。家长、学生等服务对象与教育工作者对彼此态度的评分都比较高,互相认可,呈现出积极关系,有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校长最不满意的五项问题为:与本地公务员相比,校长待遇较低、本地中小学发展差距较大、本地教师数量不能满足教育发展需求、本地政府落实办学自主权不到位、制定相关教育规章制度时校长发表意见的机会不多。校长与学生和家长群体都认为学校间差距较大。 (三)中小学教师、校长满意度与学生满意度呈正比 将中小学教师、校长对教育工作的总体满意度指数得分标准化后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比较学生满意度指数的差异。所在学校校长、教师教育工作总体满意度水平高的,其学生在总体满意度及其3个有关指数得分均最高;而所在学校校长、教师教育工作满意度水平低的,学生在4个指数上的得分均最低。校长满意度指数处于最高组的中小学生,其总体满意度指数比最低组中小学生高12分。教师工作满意度和学生满意度关联性更高,两组学生的满意度指数相差达17分。 社会公众教育满意度较低 社会公众是教育的评判者,其调查对象是依据年龄、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从网民群体中配额抽样的。本次调查结果显现,社会公众的总体满意度指数52.64分,教育期望指数为55.11分,规划与保障感知指数为51.69分,管理与服务感知指数为49.89分,均低于受教育者和教育工作者。 (一)东部地区社会公众满意度指数高于中西部 东部地区社会公众的总体满意度指数为55.61分,高于中西部约9分。中西部地区之间各指数得分相近。 (二)城区社会公众总体满意度指数高于乡镇 居住在城区、镇区和乡村的社会公众总体教育满意度指数分别为53.97、48.87和44.47分。 (三)社会阶层越高满意度越高 家庭经济条件越好满意度越高。将调查对象的家庭经济条件划分为5个等级,在当地属于条件非常好的群体其总体满意度指数为67.39分,非常差的则仅为35.58分。 社会公众学历越高满意度越高。4个指数均是学历越高得分越高。大专及以上群体总体教育满意度指数53.13分,小学及以下的得分为39.76分,相差13.37分。 (四)社会公众比较认可就近入学而对城乡和地区差距最为不满 社会公众最满意的方面是本地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情况;其次是本地政府保障基础教育质量;本地政府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方面满意度排第三。社会公众最不满意的方面是本地政府缩小城乡学校差距的成效;其次是本地基础教育水平与邻近区县之间的差距;最后是群众向本地政府反映教育意见和建议的渠道畅通性。 政策建议 提高教育满意度需要政府、教育部门和社会共同努力,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沟通协作,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大战略新理念深化教育改革,提升精气神,汇聚正能量,从加大投入、改善环境和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等多方面入手实现人民对教育的期盼。 (一)加大教育投入 一要发展经济提高教育保障能力。调查显示地区经济越发达、家庭经济条件越好、教师收入越高满意度就越高,可见大力发展经济是提高教育满意度的一项关键举措,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加快扶贫脱贫步伐,提高低收入人口保障水平改善生活条件。 二要增加教育投入向薄弱环节倾斜。对于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学前教育资源短缺、义务教育阶段个别地区班额过大、缺少活动场地和设施,普通高中中部镇区大班额等问题,要有针对性地重点投入加大建设力度补短板,缩小城乡和地区差距。 三要提高教师待遇稳定队伍。教师待遇低是造成教师满意度低、队伍不稳定的重要因素,而教师校长满意度低的学校其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度也低。改善教师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激励教师积极工作是提高教育满意度的必要手段。各级政府应严格遵守《教师法》有关规定,健全中小学教师权益保护机制,落实聘任教师、编制教师同等待遇。 (二)促进教育公平 一要保障各个群体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调查显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中学阶段的满意度非常低,这主要与中考高考户籍壁垒有关,要逐步清除户籍对学生的升学限制,理顺学生流动的通路。 二要缩小学校间发展差距,保障各群体平等享受优质教育的机会。父母为农民的学生满意度水平在多个方面都最低,与最高得分存在几十分的差距。改变这一状况,根本途径在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尤其是加强农村学校和城市郊区学校建设,加快教师交流机制建设,落实农村教师待遇倾斜政策,增加弱势群体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高中阶段还应严格规范招生秩序和招生行为,控制跨区招生,维持乡镇普通高中教育的良好生态。 三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课程多样性、选择性,加强社会实践,丰富社团活动和其他课外活动,提供心理服务和生涯指导教育等,从而满足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加强各类活动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和课堂教学效率,针对教师职业生涯不同阶段开展分层培训,针对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的激励措施,保障教师队伍的活力。 (三)优化教育发展环境 一是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更加注重引导社会合理预期。要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教育观,树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树立人人成才观念,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树立系统培养观念。引导社会特别是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成才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儿童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寻找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引导广大群众形成合理预期,是营造保障和改善教育发展良好社会氛围的基本要求。正确有效引导社会舆论,把政策讲透彻,把思路举措讲清楚,把群众的利益安排讲明白,争取社会和群众的理解与支持,最大程度凝聚社会共识,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二是构建立体化宣传网络,切实保障社会公众对教育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强和改善对教育宣传工作的领导,推动各地各校指定专门的通讯员、观察员、评论员和新闻发言人,通过培训、组织开展宣传活动等多种形式,提升教育新闻舆论引导能力。发挥教育电视台、报刊社作用,建立教育系统新闻宣传联络协调沟通机制,形成横向和各类媒体密切联系,纵向与各级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有效对接的立体化宣传网络。提升各级教育宣传部门的组织策划能力,组织各级教育宣传部门深入挖掘、宣传教育战线的感人事迹,宣传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教育的成功做法,宣传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教育的先进典型,以典型人物、典型经验推动教育工作。加大权威信息力度,宣传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贯彻落实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路、举措、方案,及时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所忧,积极回应群众的教育需求。 三是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对话渠道,化解社会矛盾冲突。社会公众对向本地政府反映问题渠道不畅通意见较大,教师、校长还对政府制订相关政策法规时发表意见的机会不多有意见。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制度,畅通反映问题渠道,用好信息公开平台、信箱、热线电话、接待日、咨询会、听证会等常规方式并及时答复群众意见,健全学校责任区督学制度建设,使教育督导成为政府与教师、家长和社会沟通的桥梁。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文:对叶瑞祥教育科学研究的观察 叶瑞祥系韩山师范学院原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广东省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会理事长,长期从事教育科学与学习科学的教学、研究工作,为创立学习科学和组建学习科学学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选题注重应用性 叶瑞祥重视选题工作,认为其为做好课题的前提,选到好的课题就已经是成功的一半,不太合适的课题只会事倍功半。叶瑞祥选题注重科学性、应用性、创新性和地方性,体现课题的价值所在。对基层学校及一线教师,叶瑞祥特别强调选题要做到“小、实、新”,重在实用。如,“中学学科教育与德育有效融合研究”、 “中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策略研究”等。在叶瑞祥主持的30项课题中,理论研究3项,占10%;应用研究27项,占90%。如果按分解到基层学校的子课题统计,我们会发现,几乎100%的选题属于应用研究。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创新智能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广东地区有78个子课题,100%属于应用研究。可见,叶瑞祥在选题时特别重视实用性、应用性。 叶瑞祥还注重根据教育需要,承担或选择教育科研课题。一是承担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下达的科研任务,例如,主编广东高校“九五”规划教材《教育学》;二是承担全国学习科学研究会下达的教育部“九五”、 “十五” 、“十一五”科研课题;三是根据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申报课题,例如,“普通高中新课程各学习领域的价值及其实施途径的研究”;四是根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申报课题,例如,“新形势下大学生学习心理问题与对策研究”;五是根据老年教育的需求申报课题,例如,“老年创新学习理论与实践研究”;六是根据当地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需求申报课题,例如,“潮州市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及其教育研究”等。 二、方法强调科学性 叶瑞祥认为,科研方法是解决教育科研的“船”“桥”问题,十分重要,当前多元化的教育科研方法各有优势,必须科学选择,有效应用。在研究工作中,叶瑞祥根据各中小学实际,从实效出发,科学选择,综合运用科研方法。 1.调查研究法。即强调加强调查研究,提高实证化水平。调查是做好课题的基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叶瑞祥特别注重做好与课题相关的调查研究活动,退休 16年来,问卷调查的对象多达106801人,其中,幼儿1463人,中小学生92378人,大学生7674人,老年人5286人。就笔者参与的子课题“初中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研究”、“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途径研究”的研究而言,笔者两次分别组织对829名、769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掌握了大量数据信息,为课题研究提供丰富材料,使研究成果准确、真实、可靠。 2.教育行动法。即强调教育行动研究,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以研究促教育改革,提高实效性水平。注重将教育科学研究与新课改统一起来,突出 “学习、教学、科研一体化”、“课题研究、课程改革、校本研究一体化”,将课题研究落实到学科课堂教学中,落实到日常教研活动中。不少基层学校、一线教师在叶瑞祥教育行动法的指导下,结合课程改革、班级工作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实现了教学、科研的“双丰收”。 3.教育实验法。即有选择地进行实验、对比、总结、提升,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以点带面,推广应用,实现教育科研科学化、科研成果普及化。 此外,叶瑞祥还强调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数据化水平;根据需要灵活选用文献研究法、教育观察法、教育比较法等。 三、过程突出指导性 叶瑞祥重视中小学校教育科学研究过程中的指导工作,十分珍惜一线教师的科研热情以及科研成果中的创新因素,即使是一种萌芽状态的创新教学方法或模式,甚至一组数据,都给予支持、保护,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勇于创新。 在课题研究的不同阶段,叶瑞祥的指导工作有所侧重:研究前,着重指导选好课题,订好方案;研究中,着重指导开题会,理论学习指导以及研究中应注意的事项;研究结束前,着重指导梳理、评估研究成果,总结经验,撰写结题报告等。 根据各子课题组实际,叶瑞祥有针对性地指导。针对不同单位科研条件、科研能力、科研经验各不相同的实际,叶瑞祥分别从指导思想、科研理念、理论学习、研究方法、课改实验、教师专业化发展等各个方面给予个别指导,帮助、促进课题组提高科研水平。 在长期指导教学科研的实践中,叶瑞祥总结出搞好中小学校教研活动的六条成功经验: 第一,坚持教研相长,树立“科研兴校”办学理念。 第二,坚持校长领导,把教研作为校长亲抓的 “一把手”工程。 第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育科研实践统一起来。 第四,坚持结合课程改革,把教育科学研究与新课程改革统一起来。 第五,坚持依靠广大教师,把教育科学研究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统一起来。 第六,坚持专家引领,把教育理论工作者与教育实际工作者统一起来。 四、成员注意群众性 实施课题研究,研究队伍尤为重要,合理科学的人员搭配可以事半功倍。叶瑞祥认为,组织行政领导、专家学者、一线教师三者结合的研究队伍,可以发挥有权之士、有识之士、有志之士的作用,优势互补,群策群力。行政领导作为学校的决策者、“火车头”,“科研兴校”的领头羊,首先应该有使命感、责任感,重视教育科研工作,牢记科研兴校办学理念和策略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课题研究是整个战略的核心,发挥行政的影响带头作用,重视、甚至亲力亲为,组织、指导课题研究工作;专家、学者的理论积累比较深厚,应发挥引领作用,通过讲座、现场交流会等形式对一线工作者进行指导,使一线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得到理论提升并应用到实践中去,从而较好地实现了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者和教育实际工作者的优势互补,实现了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完美结合;一线教师是开展课题研究的主力军,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开展课题实验的优势,在课题研究中,可以学到先进前沿的教育理论,可以将教育科学研究与新课程改革统一起来,将课题研究落实在学科课堂教学中,落实在日常教研活动中,通过学习有关理论,进行实验,更新教学观念,开阔教学视野,创新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能力,提升专业化水平。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文:以建构拓展色彩思维表达为导向的教育科学研究 摘 要:色彩思维表达在绘画语言里就像是个开门机,把持着绘画输出方式的导向,怎样以一种规则的表达方式呈现,就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建构与拓展作为支撑点加以表达实施,在整个过程中建构是点,拓展是线,导向是点与面的连接方式,科学研究,规范施教,才能够以放松的思维表达方式进行。 关键词:建构;拓展;色彩思维;导向 一、色彩绘画的表达在美术教育中的现状 在美术专业的色彩绘画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色彩的认知度上尚处于思想被格式化的状态,由于在高考前个体在不同环境的学习背景不同,对于色彩绘画的认知度也会不同程度的有其倾向的一面,但大同小异,普遍的绘画方式都是以应对考试的模式而产生的,在上大学后,学生在色彩绘画中仍然会秉承惯有的习性与习惯以自己较为熟知的绘画语言方式进行表达,可以之前的老师以不同进行指导,所以在这一时期,学生会以“吃老本”的状态进行绘画,道路不宽,思维越发紧条,随着时间的“催促”,大多部分的学生都会越画越紧,越来越不会表达,其实在这一时期,禁锢的不是手法,而是思维方式,学习以及建构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思维表达方式的前提了解 之所以在拓展建构色彩表达方式之前来了解什么是创造性思维,是因为没有一种成功的表达思维方式是受众于所有人的,创造性本身就是个体独立并就有新鲜性的,所以创造、创新在学生学习色彩绘画之前是应该了解的。首先在创造性思维研究之前先了解下其产生的途径,在世界范围内对于“创造力”的追溯可以看到一百多年前,在社会普遍的认知度上认为英国生理学家高尔顿,在1869年发表的《遗传的天才》的书本内容中,“创造力研究”这一概念的产生是作为某一领域科学的最早文献供给。但也只是作为提出的理论,并没有受到广泛认识,而在创造力的理论依据中,创造性思维是整套体系的核心价值所在,被运用才会产生其真正的意义,但是真正作为建构研究的时候却是在1945年,韦索默的“结构说”里产生的这一概念,在德国心理学家韦索默的《创造性思维》的专著里, “创造性思维”的概念被确定性的提出,同时也使得这一概念在这一时期被人们所接纳。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在社会广泛认知的环境中提出“发散性思维”这一系统概念,吉尔福特对于创造力尤其较为深刻的理论论调,并在这一基础上提出了“智力三维结构”模型。吉尔福特认为,人类智力应由三个维度的多种因素组成:第一维是指智力的内容,包括图形、符号、语义和行为等四种;第二维是指智力的操作,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评价等五种;第三维是指智力的产物。在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下对于这一理念的理解也有其不同的理解程度,1986年,刘奎林的“潜意识推论”在国内提出,刘奎林对于思维科学的理论支撑发表了一篇文章,在国内产生了影响力,论文的“灵感发生论新探”理论也是一种全新理论的提出,全文以新姿态在思维创作力方面有所建树。文章对灵感的本质、特征及灵感的诱发等全新词汇做了全面阐释,并以科学的视角加以论证,并取得了较为广泛的效应。在“创造性思维”这一延展性的论调中,若宾的最高级思维模型也是在这一领域加以建构的,美国加州大学,若宾心理学系这一团队在1995年发表了一篇关于“前额叶皮层的功能和关系复杂性”的论文。其中对于这一概念的拓展上还反映在客观存在上,其中对于在人类思维对于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规律性所作的反映方面尤其开发性的见解,在社会的认知度对上可理解为是对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的联系存在所作出的自然状态的呈现。并通过个体的感官,通过感官产生的思维反应,通过思维反应所产生的下一步意识行动,通过思维行动而促进的自我意识分析,其实都在反应一个问题,那就是思维的活动轨迹,与在文学范畴的阶段性否定又有其相似的地方。 三、建构拓展色彩思维表达方式的教育 在美术绘画的创作中,思维表达方式的体现透过上述的思维方式反映在不同的作品当中,是经过思维表达方式传达的几个方面的而产生的,在这里引用一部书中荷兰画家梵高的引言,他在讲述在色彩绘画创作中,其产生的自我感悟;“在荷兰的绘画中很少看到理想的色彩效果。……在夕阳的辉映下,这些落叶被染成了深深的棕红色。这种色彩是如此的艳丽,以至你无法想象有哪一种地毯的颜色能与之相比。”在这一阶段中,首先感官带给色彩表达以最直接的反映,“问题是如何能表现出这种神奇的色彩、坚实的土地和巨大的生命力,……我第一次发现黄昏时分竟有如此多彩的光线,画家应在保持夕阳余晖和丰富色彩的同时把握住这些光线。”在感官传达给自我意识后,又一次进行自我意识分析,对于拓展色彩思维导向又提出了其对于思维的再度表达。 美术专业的学生群体在色彩思维表达的拓展上也是如此,找到适合自我意识表达的输出方式是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较为重要第一步,对于表象可以进行“二次加工”,作为建构与拓展色彩思维的表达方式做具有教育意义的尝试,并找到传达媒介,以建构拓展色彩思维表达为导向的教育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的一个方面。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文:反思与建构当代教育科学研究 [摘 要]人类探求教育与寻求真知的过程漫长而有序,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终随实验心理学的建立逐步迈入教育研究舞台。随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各种新方法、新思想的引入,教育研究方法论随之发生着剧烈变动,这一切都迫使我们探索现代教育研究的本性与根基问题。科学理性在当今中国教育领域依旧显得比较贫乏,我国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之路急需迈向现代化、民族化。 [关键词]教育科学研究;基础;系统科学 一、教育研究概说 (一)人类探索教育的阶段 虽然五大洲的人类早在很早时候就开始对后辈及族人展开了教育活动,但是通过“研究”( research)来对教育对象、活动进行确证知识对于19世纪下半叶之前的人类来说仍是相当陌生的事情。现代意义上的教育研究肇始于实验心理学影响与推动的“儿童研究运动”,人类探索教育的历程主要经过了依据经验、习俗与传统时期,遵循直觉、教条与权威时期, 借助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时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研究时期。 (二)教育研究的意义及性质 借助于科学方法,教育研究可以系统地描述并测量实在。它比个人经验、信仰更能有效地作为知识的来源。针对教育研究的意义,决策者们更期望通过教育研究来让教育领域取得大幅度进步并及时扩散其最新研究成果,通过教育研究为教育实践建立可靠的知识,通过教育研究的结论来为教育决策者制定政策以供参考。教育中的问题较为零散,个别研究只能孤立地收集、积累某些零散的资料,而不能整体上完整地建构教育图景。因此从性质上就注定了教育研究需要借助于多学科理论、概念与原理。 二、现代教育研究的基础 (一)教育研究“基础”的特性 教育研究的基础具有根本性,“基础”乃建构学问之本。但很少有人关注教育研究的“基础”问题:一方面由于18、19世纪自然科学的长足发展,强调一切有价值的学问都是符合科学的,故教育的科学学问一开始就受制于自然科学;另一方面,教育研究至今仍处于混沌状态,并无统一的核心问题研究,理论的纷繁复杂及功利趋向导致不少研究者忙着开辟新领域。 (二)现代教育研究基础中的二元对立: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二元对立是教育研究基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前我们对于教育研究基础的探索,不应回避其交锋的问题及见解,而是更应该要去了解其争论的焦点。 在本体论意义上有两种相异的观点:人文主义者强调教育规律具有客观性且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不应对教育科学持狭隘观点,教育过程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逻辑与规律, 从认识论意义的角度,同样存在两种相反的说法:教育科学是对教育价值进行判断的学科,因而具有“价值性”;教育科学是关于教育事实问题的科学,因此具有“价值中立”的判断。[2]教育研究界也存在着“价值”与“事实”之争,它们的争论焦点在于教育科学的独特认识逻辑。科学主义者赞成教育科学研究的结果应该是中立性的,它排斥人们的主观态度。 (三)现代教育研究基础中的几个重大问题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虽然针对教育研究的基础论点不同,但它们都认可教育研究是有基础的。在界定教育研究基础前,有必要探讨现代教育研究基础中的几个重大问题: 1.教育研究是否能构成独立、统一的基础 “独立”并不代表孤立,“统一”也非单一。教育世界探寻的共同对象基础是教育中的“事实世界”和“现实世界”。这两个世界应该是相互存在,彼此交融的,其所构成的世界应该是可以描述教育事实并可阐发意义、价值的。“层次论”哲学观点,现代教育研究应该要摒弃“二元对立”的观点,视教育为多层面的、非均质的经验、概念与实践。 2.现代教育研究应该以什么为基础 长期以来,学者们惯于将“学科”作为教研的基础,但是这也导致了许多混乱的发生。本来人们想通过多学科的参与来对教育事实、现象做出深刻、明晰的理解,但是由于不同学科间森严的壁垒导致人们无法针对同一话题做出集中性探讨。教育研究的第一基础是教育研究自身,研究问题应从实践中得,研究结果也终要回到实践中去。即研究的结晶通过思想来阐发,而思想又孕育于教育实践。教育研究的第二基础是观念和方法,观念和方法一方面离不开每个学科,另一方面它们又具有跨学科性。以它们为教育研究的基础体现了教育的完整性。现代教育研究的基础应该表述为“实践一观念一方法”。 3.教育研究在当代条件下形成独立基础的时代必然性因素 首先是学校教育实践新格局的产生,学校由社会的附庸转变为社会上新思想、新理念的诞生地和传播者;其次是非学校化教育力量的快速发展,终身教育理念突破了学校樊篱,传统时间观的教育由阶段论变成了完整过程论;再次,现代教育实现了自我组织、自我控制、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的能力和机制。今天的教育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故教育研究不可能始终处于“边陲地位”,教育研是教育实践的准备。 三、现代复杂性系统科学对教育科学方法论的变革影响 (一)现代复杂性系统科学的研究领域 现代复杂性系统科学指的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系统理论及系统科学,包括一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工程等学科。人类的认识水平始终是与科技发展水平息息相关的。按组织性和复杂性的分类标准来看,人类科学要研究的主要是四类领域:系统科学、混沌科学、概论系统和自然科学。 (二)现代复杂性科学系统科学的方法论革命 现代复杂性系统可以从多层次上进行研究,这儿主要从系统论角度探讨科学方法论的革命。系统论主张打破人们普遍接受的框架,要求科学思维的转向。该革命的性质是用整体论的模式代替原子论的分析思维模式,但是这种代替非全盘否定,而是一种补充、发展和超越。 (三)现代复杂性系统科学思想融入教育科学方法论 现代复杂性系统科学作为一门科学群,对教育科学方法论变革产生了促进性影响: 1.系统思维与教育科学思维的革命 思维方式决定了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科学发展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成是思维发展史。随着原子论分析思维模式在各科学领域的溃败,科学注意的中心开始转向严谨精细的整体论理论,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系统思维。系统思维对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极大影响:教育科学开始从针对个别对象性思维向对象系统思维转向;教育科学思维领域开始生成了系统整体思维、全方位立体思维、系统综合思维和开放式思维。 2.系统科学方法在教育科学研究的应用 系统科学方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是一次教育观念和方法上的革命。贝塔朗菲及众多系统论学者均赞同系统功能原理:整体功能大于孤立部分功能的总和。教育研究及教育实践活动从内在本性上来说均是系统,故该系统完全可以根据系统方法原理的精髓,在其进行系统优化的时候呈现“整体大于部分”的状态。教育科学与教育实践的功能可分为“元功能”、“加功能”和“构功能”三个层次。其中“构功能”,即各部分按有序组合构成系统时所展示出的功能,系统科学方法应用于教育科学研究追求的是构功能,实现系统质。 四、教育研究方法论中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 (一)教育研究中的形式与本质之争 形式与本质的矛盾乃是由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争挑起,它贯穿了社会学、经济学、文学等所有科学领域,故教育研究领域亦不能幸免。20世纪初以桑代克、博比特等为代表的学者主张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教育问题,倡导用“精确的科学方法”来处理搜集到的教育研究问题,鼓励教育研究者养成归纳研究习惯和形成统计逻辑学的思维;然而,20世纪集大成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却是靠“流行的哲学方法”取得,如以进步主义、结构主义、要素主义等为例。 (二)教育研究方法论中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传统 教育隶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故教育研究方法论摆脱不了社会科学研究的两大传统:英美流行的“科学主义”和欧洲大陆盛行的“人文主义”。[3]科学主义极力反对神学和形而上学,倡导将经验自然科学方法作为社会科学的方法;人文主义认为其与科学主义的最大不同在于前者试图说明而后者则是理解,它反对科学主义的方法论一元论,主张社会历史科学更适宜于用“个别的方法”(理解、移情或直觉的概念与实践)来研究个别东西。 (三)人文性角度看待教育研究方法论 当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问题内在地与教育活动本体论及教育实践方法论放在一起时,强大的人文精神就会体现出把握与改造教育的能力。教育研究方法论非纯粹的、客观上求“是”的问题,同时它也强调“价值”。科学研究要从“二元对立”走向“融会贯通”,应从综合层面看待完整的教育图景。在思维方式层面,我们要用“双面神思维”取代“二元对立思维”。针对教育研究方法论,我们应趋向于“多元论”:科学必具有社会性,应用研究的结果评价标准不可能做到纯粹客观,其必然受到社会利益的左右;教育研究亦存在劳动分工的性质,理性的意蕴必然也是多元的;教育研究内部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科学家、科学家共同体动机的影响而处于竞争状态。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文:扎实推进教育科学研究 优先服务学校内涵发展 无锡市作为全国和全省教育先行发达地区,肩负着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任。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关键是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这就需要扎实推进教育科学研究,优先服务学校内涵发展。 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改革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第一推动力。教育需要科学理论为指导,教育改革发展需要教育科学研究的引领和支持。作为推动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市教育科学研究应着眼全市教育现状,紧跟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紧跟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步伐,通过教育科学研究的机制创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以教育规划改革为动力,为无锡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更加高效、更加优质的服务。 一、加强自身建设 坚持学术立院、人才强院、文化兴院。所谓学术立院,即学场要有书卷气、要有学术味,教科研员要专注于学科和科研工作的顶层设计,引领学科和科研的不断发展,促进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要关注宏观研究、注重中观研究、侧重并精于微观研究,瞄准重大问题、聚焦现实问题、突破急难问题。把研究作为第一属性,并实现由执行教育政策走向丰富地方课程、由关注学科教学走向关注课程发展、由实施“以考代管”走向重视质量监测的转变。指导校本课程开设、校本教研开展、校本师训开发等,以课题带动、培训研修、基地联动、名师助推等策略,丰富教师职业底色、增强教师专业底气。服务学校和教师,引领和促进他们努力打造美妙的新课堂、有效的大课堂、令学生终身难忘的活课堂。 所谓人才强院,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进一步建立健全内培外引、用培结合、专兼共融等人才培养与使用的有效机制,努力造就学养深厚、视野开阔、熟悉政策、了解实际的创新型专业人才,形成品德高尚、业务精湛、乐于奉献、结构合理、活力充沛的人才队伍。教科研员要做到既有硬本领:教书教得好、研究研得深、规律抓得准;又要有软功夫:带领好队伍、组织好活动、协调好关系。要不停地阅读和思考,追问课程与课堂的问题、学术与学科的问题、教育与教学的难题,尝试用专业的眼光与学术的眼界审视教育教学及其管理现象。 所谓文化兴院,即传承教科研优秀文化,又以理性智慧和感性力量审视教科研工作的使命所在,努力寻找并回归教科研的逻辑起点。以环境文化建设为载体,以制度文化建设为重点,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营造事业发展与个人进步同步推进、教育科研质量提升与精神世界丰富并重并进、个体的主动性与集体的创造性竞相迸发、学术个性化倾向与教科院集体关怀共生共长的生动局面。提升教科研员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忠诚感:目标管理不是外在强迫而是内在驱动,制度执行不是刚性管制而是文化自觉,特色彰显不只是个性张扬还有有序规则。从而真正实现教科研价值取向由驭人之术到成人之道的转变,决策方式由无谋独断到合谋共断的转变,组织架构由各自为政到和谐融通的转变,制度设计由上规下循到变中求序的转变。 二、尝试顶层设计 教育科研部门要充分发挥“教育行政参谋部、课程改革研究部、校本教研指导部”的职能,把思维的触角伸及教育改革的深水区、课程改革的制高点、教学改革的核心区,举理念先行之旗、务创新先行之实、践素质先行之行,提升区域内课程发展的研究力、课堂改革的指导力,提升区域外教育科研的核心竞争力、品牌影响力。 要加强课程规划与建设,尤其是要以学校需求为基本导向,以教师团队为主体力量,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中心环节,尝试全市教育科研的顶层设计,积极探索和构建“教学、实验、研究、培训”四位一体、有机融合的教科研新模式和新格局。在教学和实验方面,依托省重点课题建立学科研究课题群,覆盖全市布点实验学校承担子课题,开展“关注课堂、聚焦课堂、推进有效教与学”和“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等大规模实验,促进教育质量和研究水平的提升。在研究方面,积极探索课题建设的新机制和新途径,重点实施“学校文化促生、教师专业促进、科研共同体促动”三项工程,推进“精品课题”建设,努力打造一批在省内乃至全国有专业影响力的品牌课题,并培植区域性重大课题或项目,集中精力攻关,从而全面开花、重点结果、争先进位。在培训方面,构建“校本培训、教研培训、集中培训、自主培训、合作培训”有机结合的培训方式,形成教研学互为一体、相互支持的培训体系,特别是注重培训重心的下移,把课改实验的研究场和工作场下移到学校,以及每一个教师的每一节课之中,突出校本教研,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以教师为研究主体,通过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各个学校、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面对的个性化实际问题,又概括、提升、总结经验和探索规律。 三、扭住中心工作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发展教师是提升教育质量的保障。为此,我们积极倡导和建立“基于教师、通过教师、为了教师”的学习和教科研共同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名师名家的引领辐射作用,切实做好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骨干教师的培养和选拔工作,关注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梯级晋升发展规划。全面关注教师群体的专业生活方式,以教研组为载体,以项目研究为纽带,以同伴互助为主要形式,通过专业引领、行动跟进和实践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科研部门和教科研员,就是要引领和促进学校、教师确立并践行质量立校、管理强校、科研兴校的意识和行为。校长要经营好每一所学校,有了教育思想,才有办学立场;有了教育理想,才有办学追求;有了教育情怀,才有无私奉献;教育思想、教育理想、教育情怀从何而来?课程立场、课堂立意、行走方式从何而来?要靠校长实践体悟、再实践再体悟,还要靠教科研部门的同志与他们碰撞、帮助凝炼,特别要在学校规划、教学管理、学生工作、教师群体的专业生活方式、校内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下功夫,这些都是一所学校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形成校长有思想、教师有风格、学生有特长、学校有特色的局面。班主任要带好每一个班级,因为班级是实施教育教学管理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单位,所以班主任要千方百计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之家和成长乐园。学科组长要建设好每一个学科组,校本教研、集体备课要做到有主题、有目标、有方法、有积淀,克服闲聊多、跑题多甚至是牢骚多的现象。集体备课既要有典型例题的统一性,又要有差异教学的选择性,还要有通性通法的训练与指导。力求提高学科活动的研究含量,强调在集体备课基础上的个人二次备课。任课教师要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天职,积极思考并努力践行有爱心的教育、有温度的德育、有根基的教学,即爱生如子、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尊重学生认知规律,促进学生学业水平的“审智”、行为规范的“审理”与情感维度的“审美”的并行并重并进。尤其要上好每一节课,因为优质的家常课、常态课才是学生们能享受到的优质教育,而不是所谓的“示范课”、“公开课”。要通过集体备课与个人创意,诊断学与教存在的问题,改善学与教行为。还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开展“以学定教”项目的研究与实验,促进教学思维和课堂形态的转型。名特优教师要培植好每一个工作室,以研究项目凝聚群体智慧,彰显研究的价值,加大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努力促使其业务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通过开展学习交流活动、论坛活动、课例研讨、课题研究等,使工作室成为一个“学习型”、“研究型”的学术团队,形成优秀教师学习、合作、研究、生成的新机制。把工作室建成教师交流思想、反思问题、合作研究和创生智慧的中心,充分发挥其骨干教师孵化器、青年教师成长加速器的功能。 要在科学认识质量的基础上,实施质量监控与强化过程管理。当前基础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核心任务是促进公平和提升质量。作为区域教育的研究、指导部门,我们理应有自己的质量立场与评估主张。为此,我们应在严格遵守“五严”规定的前提下,加强教育教学质量抽测,不断增强教育质量检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要尽快建立教育质量指标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对教育教学质量现状和教育发展趋势作出科学评价和预测。特别是改革课堂观察与评价,最大限度地激励每位学生,变被动学习、盲目学习、浅表学习为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深度学习。努力提高命题质量,加强对考试的分析,对关键性指标进行深度分析,分项给出评价结论,提出改进建议,形成区域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报告,并作为完善教育政策措施、加强教育宏观管理的重要参考,指导学校科学运用评价结果,改进教育教学及其管理。 过程管理是增强教育教学内涵的重要保障。我们提倡的学校过程管理是坚持课程立场、强化课程意识,丰富课程体系、优化常规管理,是制度的刚性管理、精致的无缝管理、文化的无痕管理三者的有机结合。中小学教学管理应重点围绕学校教学的核心过程组织开展工作,注重规范学科组建设,完善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制度,加强对校本研修的指导,通过各种形式的公开课教学实践和研讨活动促进广大教师积累经验,提升常态课的教学水平。 立德树人是教育永恒的课题,质量立校是教育不变的命题,转型发展是当下教育的难题,做课题、解命题、破难题,都要基于教科研先行。教科研员要专注学习专注阅读,这样才能丰富内涵;要扎根专业扎进课堂,这样才能学术精进;要抬头看路又埋头实干,这样才能择高而立又贴地而行。
浅谈中职电子商务教学模式:谈对中职学校电子商务教学的思考 摘要:随着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电子商务专业应运而生。它虽然是一个新兴专业,却在近几年在中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据专家预测,未来10年,我国的电子商务人才缺口将达到两百多万,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旺盛。但近年来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却很低,95%以上学生从事的是非电子商务专业的工作。基于以上的原因,本文从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特点、培养目标、课程结构的设置、社会条件和学生特点等出发。探讨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所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电子商务 教学 问题 措施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电子商务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开展并在未来将有可能改变传统商务的状况,引发一场商务领域的革命。我国电子商务正处于发展时期,政府部门、教育机构和一些企业已经意识到电子商务的重要性,纷纷采取一些措施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子商务人才培训需求。同时也对人才提出新的要求,过去那些仅具有技术背景的人才或仅略懂商务的人才已经很难满足企业和国家电子商务的发展。 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如何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与能动水平,满足国家和企业对现代化电子商务人才的要求是所有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所面临的一个要解决的问题。但现在中职学校电子商务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师资力量紧缺,专业水平不充分 就我校情况来看电子商务专业本科毕业的教师不到五人,大部分都是从会计、旅游、计算机方面转型过来的。他们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认识掌握的不够深入,不够细化。 缺乏实训条件,实训目标不明确 我校的电子商务实训条件还不成熟,仅有的几台设备基本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计算机也比较落后。在实训的过程中,学生们不是打开网页浏览网站,就是在聊天,没有按照教师的要求来完成目标。更缺乏与企业合作的电子商务实习基地,不能很好的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较差,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 培养目标不明确,就业方向不清晰 许多学校和家长都不能很清楚的说出电子商务专业究竟在以后的工作中能从事什么工作,学生对于所从事的专业更加模糊。而学校在就业方面也没有进行深入的可行性论证和认真的分析,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在教学中专业目标空泛,就业岗位前景缺乏明确的导向,专业化方向不够细化并且与现实岗位脱节。 专业课程所占的比例太低,课程安排不合理 2002年4月,中国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协作组在西安交通大学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了电子商务专业的10门专业必修课程:①电子商务概论基础/原理/导论;②网络经济学;③网络营销;④电子商务管理(企业电子商务管理/电子商务信息管理);⑤网上支付与结算(网络银行与支付/金融与电子支付);⑥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供应链与物流管理);⑦电子商务系统建设与管理(电子商务信息系统);⑧电子商务安全;⑨电子商务技术基础;⑩经济法与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法)。各个学校可以根据师资条件、实验设备、办学特色等具体情况有侧重地选择6门主干课程。但在我校的专业课程中,涉及商务方面课程仅占四分之一,大部分为计算机和基础文化课。这样导致学生头脑里没有在线商务理念的培养。只能学到一些基本原理和简单操作,根本谈不上系统掌握电子商务网站的策划及应付瞬息万变的商务网络环境。 专业方向太笼统,课程设置不适应社会需求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门综合商务类专业,我校电子商务培养方向大多偏向于技术信息和计算机类。不适合企业发展的需求,但这个问题却没有受到领导和教师的重视,考证多样无序等问题突出。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时间和金钱的浪费。使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降低。 采取的措施 提高教师的自身知识水平 电子商务教学要求教师具备全面、体系化的素质,即使跨专业的 老师或者和电子商务领域沾点边,如果没有对这个领域的整体理解和把握,也是没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的。因此要充分地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积极地探索新路子。这就要求教师们应该从电子商务这个专业的特点出发来安排自己所教的每一门课程,而不能仍然局限于原来的专业。自己所代的每门课程,在电子商务学科中处于什么地位,心里要清楚。对专业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各门课程之间的接口和逻辑关系胸有成竹,这样才能应付自如。 完善电子商务课程结构柜架 电子商务专业对文化素质要求相对较高,不能只一方面的强调专业知识而忽视文化基本教学,文化课要在三年中的前两年安排,包括语文、数学、电子商务英语、普通话、礼仪等,另外还应当开设适当的应用文写作、法律等。因为电子商务专业要求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法律常识,如案例分析、商务文件撰写、电子支付等。职业教育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如何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教师们安排教学计划的关键所在。把理论课程和实习课程才者结合起来,使二者全方位渗透,才能形成有益于提高教学质量的良好课程结构。 加强实践性教学,丰富实训内容 首先, 要加强实验室建设。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许多课程都要进行实验,而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的基本条件。除必须配备满足电子商务环境的实验软件外,还应满足相关课程的实训条件,例如,配备常用的办公设备供学生实训。其次,要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学校可以通过自建或与电子商务企业联建等方式建立电子商务专业实践基地,让学生有机会参与电子商务的实际活动,体会电子商务的运营情况,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培养目标要明确,专业设置要合理 中职学校应根据人才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将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细化为不同的专业方向,如电子商务营销方向,商务网站维护与开发方向,电子商务网络财务方向和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方向等,传统的电子商务专业理论课程体系一般是计算机类课程和经济管理类课程各占半壁江山,为了培养出特色鲜明、技能突出,能很快切入企业岗位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应将本专业细分为网站建设、网络营销、物流管理这三个互为依托的专业方向。电子商务是信息流、资金流、商流、物流这“四流”的统一体,对中职层次而言,其专业设置方向应立足于为中小企业培养“信息流”和“物流”方面人才。以培养出既熟悉电子商务全面知识,又掌握重点技能,能从事实践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力争办出有自身特色的电子商务专业,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浅谈中职电子商务教学模式:关于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初探 论文摘要:电子商务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一个瓶颈,但目前存在着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与就业脱离的现象。中职学校要培养合格的电子商务人才,需要加强实践教学,同时大力建设实验室、完善师资队伍,实现产学紧密结合。本文从明确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出发,论述了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根据目前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思路及实践模式。 论文关键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是在internet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实现消费者网上购物和商户之间网上交易的一种新型商业运营模式。电子商务在我国迅速发展成为引人瞩目的新型的行业,因此需要培养不同层次的大批电子商务人才。我校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于2005年秋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目前加上在校学生已培养了五届,本文就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作一些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一、实践环节在电子商务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定位的需要 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有层次的,中职学校要构建一套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必须明确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对不同层次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有不同的应用需求,从应用角度来看,从事电子商务工作的人员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电子商务实务操作人员,如网络营销、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实现;技术型电子商务人才,其主要工作是电子商务的实现,如网络维护、系统管理、网站建设等。中职学校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初等实用型应用型技能人才。笔者认为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应该定位于第一层次的电子商务实务操作人员。 (二)凸显电子商务教学特点的需要 电子商务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科学与技术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体现在电子商务教学的实践环节上。电子商务的实践性教学就在于通过模拟电子商务活动过程和观察实际电子商务活动来重复电子商务知识,了解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具体运用,体会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作用。同时,通过实践性教学使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到电子商务的商业化应用过程,并通过知识的运用深入理解电子商务原理和过程,让学生对所学的电子商务专业知识有实际的实践经验,能够直接感受电子商务知识的商业化应用过程,具体地把握所学的专业知识,最终达到将所学的书本知识实用化、具体化。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 实践性教学不仅是实验室的模拟教学,更主要的是对真实的互联网世界的感性认知。通过实践,使学生了解电子商务相关的各种模式及网上的各种相关资源。通过了解目前国内外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学生也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引起对学科的学习兴趣,尽快明白电子商务的内涵,知道电子商务应该学习哪些内容,清楚自己所学的专业内容适合从事哪些工作。可以说,实践性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电子商务活动的机会,不仅使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到电子商务活动规律,促使学生运用电子商务知识完成电子商务活动,而且使他们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理解所学的相关知识,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领域,提高适应商业活动的综合素质,继而达到融会贯通。 二、当前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1.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从某种意义上讲,实践教学体系决定了人才培养的目标,特别是像电子商务这样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专业,如果不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很难培养出既掌握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又具有开展商务活动的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2.电子商务实验变成上网这种做法主要是学校在实验课程开发滞后的情况下采取的补救做法,让学生自己去浏览网站或在网上购物。在这种方法下,学生只能看到网站的前台实现形式,对于电子商务的业务处理流程无从得知。 3.电子商务实验变成放羊放羊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让学生自己到企业尤其是电子商务公司或科技企业参观或学习。这种做法的弊端在于实验效果无法控制,这种方式可以算是到实验场地放羊。另一种是教师由于自己不懂实验软件的操作,在电子商务实验课上任由学生自己进行实验,对于实验过程缺乏引导和监督,这可以算是在实验过程中放羊。这两种放羊式的实验方式都无法保证实验效果。 4.电子商务实验变成编程序与建网站部分学校的电子商务实验就是让学生编写程序与制作网页,或让学生凭想象构建商务网站。这样做确实能培养学生动手建网站的能力,但这肯定不是电子商务实验的全部,毕竟电子商务专业不是计算机软件专业,编程人员不是其培养目标。 (二)学科建设不到位 1.实践教学环境建设滞后电子商务作为一门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密切的交叉学科,它的实践教学环境建设从硬件上来讲,要有实训场地、实验条件、网络通讯设备及相应的软件系统;从软件角度来讲,实验室必须建立严格的实验室管理制度,使学生能够感受实验室规范的实践教学氛围。 2.实践教学师资匮乏师资缺乏应该说是目前许多中职学校电子商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教师是过去计算机或商务教师兼教电子商务课程。对电子商务的学科体系、实践教学等都是在探索之中。由于师资匮乏,给实践教学也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 3.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即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如实验、实训、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等)的合理配置,建立起来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教学内容体系。目前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有一定的不足,影响了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重新定位实践教学 重视实践教学,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要能够认识到实践教学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对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环境的建设要给予充分的支持。 (二)构建合理、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从教学计划的时间安排来讲,实践教学一般都要滞后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内容安排也要根据理论教学的需要。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实践教学环节,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学生自我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专业实践技能。所以,课程体系是否科学,内容安排是否合理,决定了实践教学环节具体工作的开展。因此,完善课程体系是关键环节之一。 (三)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与企业共同办学,为企业定单培养人才,这是当前许多院校实行的一种非常现实的办学模式。通过与相关企业合作,一方面便于学校管理,及时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另一方面,实习单位也可以通过实习考察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将来是否留用提供一些参考。 (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教师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的水平,决定着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加强对理论教学教师的实践技能培养,使他们在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的同时,也有实践教学的能力,对理论教学也能起到促进作用。近年来,教育部专门组织的教师培训效果显著。 四、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尝试 不同学校电子商务教学资源的配置是不一样的,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在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我校教师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努力探索新型的实践教学模式。完善课程体系 根据目前电子商务专业用人单位的需求和未来几年内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调整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同时,尽量使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在此基础上,依据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制定新的实践教学计划,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模式。 1.模拟实验教学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一个虚拟的电子商务模拟系统,领会电子商务的概念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电子商务全过程的系统知识。由于系统模拟的是当前企业或电子商务公司真实的业务处理模式,在系统中实习,就同进入真实的互联网环境中一样,学生可以分别以供应商、采购商、市场中介方、第三方认证、银行仓储管理员、财务管理者、系统管理员、网站设计者、数据库编程员等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角色去进行实战性的练习。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系统掌握电子商务基本理论、明确未来工作的任务,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都是十分必要的。 2.开发型实验教学开发型实验教学是利用底层开发工具或开发环境针对发现新的现象、新的问题或某些有意义的商业计划或机会将其实施的过程。教学方式有虚拟案例(需求)和实际项目开发教学。开发型实验的要求:能够自主创建电子商务教学实践环境;能够剖析电子商务流程各环节(认识、分析、规划、实施、管理);能够创新性地构建系统电子商务平台;能够使学生通过实践提高适应商业活动的综合素质;能够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炼问题、概括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开发型实验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电子商务整体观念;锻炼学生独立实施、组织运行电子商务应用系统和制定可行的系统对策的能力;实现电子商务教学实验的多层次目标。 3.创业型实验教学创业型实验教学是在内部管理环境和外部商业环境中的商业项目实施教学,在这个层次的教学中,不但要求对电子商务项目的业务模式、经营模式、组织管理模式、技术模式、资本模式给出方案还要能够将其实施和运营。 (二)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职业资格证书是反映劳动者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的证明,是劳动者进入就业岗位的凭证。为了更好地进行专业建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我校力争让各专业的学生有“双证书”,即学历证书和至少一种职业资格证书。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促进学生技能的培养。为此,学校积极鼓励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努力考取“电子商务员”、“电子商务师”、“物流管理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浅谈中职电子商务教学模式:探析商业意识的培养注入中职电子商务教学的探索 论文关键词:商业意识 中职 电子商务 探索 论文摘要:在网络和电子商务环境下,中职电子商务学生的就业范围更加广泛。为了帮助我们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在读书期间就较早地培养、形成优良的商业意识,笔者在担任电子商务专业类的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社会形势、商业动态、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个性特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商业意识。 一、商业意识的培养注入中职电子商务教学的意义 商业意识是每一个商务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近年来已形成良好的趋势,学生的毕业去向大致分为两个方向:一部分学生幸运地升入了高一级学校,而另一部分学生则面临着就业。网络和电子商务环境的不断发展,使得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范围变得相对广泛。在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国加入wto等新形势下,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商业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能在我们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日常教学或活动中也渗透商业意识的培养,这必将拓宽学生就业的路子,在他们踏入社会实习或者就业前能较客观地分析、认识社会的商业形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从业的方向,使他们在将来的就业、创业过程中少些曲折、多些理性,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 二、商业意识的培养如何贯穿于电子商务课堂教学的探索 1.知识点拓展比较法 在讲电子商务具有广告宣传这一功能时,根据知识点要求,首先让学生了解网络广告的特点,网络广告的方式。然后引导学生罗列出生活中常见广告都是以哪些形式出现的,学生会争先恐后、如数家珍地说出报纸、电视、广播、车身、公交车停靠站、火车站等等,甚至有的学生还说楼道的墙上喷印的水电工、家政工的电话号码也是广告。让学生对不同方式的广告在成本制作、宣传费用、表现形式、受众率、可更改性以及通过广告宣传给企业带来的利益的多少进行比较分析。最主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企业的规模、产品的特性、销售的渠道、销售的范围、选择产品的客户等等诸多因素决定企业所选择的广告方式。通过这些比较分析之后,学生对企业与广告的关系有了深刻的了解。 二、案例分析指导法 案例学生网上创业 成都体育学院大四学生张娜经过短短两年的经营,身家已达8万元。 在菊乐路的一家茶坊,一身休闲打扮的张娜眼神里透着精明,“给我创业灵感的是同寝室的姐妹,他们经常讨论穿着打扮,偶然得知网上开服装店,可以免房租、装修、税收,投入人力不大。“开店很简单,按网站的规矩;300元的开店费,月租50元,不用上税。投入非常少。”张娜说,在网上开店并不比开个实体店铺轻松多少,她专门去学了photoshop的图片制作软件。 分析 案例中的主人公张娜能够创业,取决于她对周围同学穿着打扮的观察,敏锐的捕捉到了信息,再加上电子商务的便捷,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同学们更应该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据易趣网统计,在易趣开店的卖家大中专学生人数达55%以上。 三、先进的商业意识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 在理论上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商业意识,何为先进的商业意识。与一般社会意识一样,商业意识同样随着存在的发展而发展。但这种发展不是同步的,会出现适应与滞后两种情况。先进的商业意识能揭示商业运动过程中的矛盾,昭示着商业的发展方向。而滞后的商业意识,落后于现实的发展,成为商业发展的障碍。商业意识的滞后,明显地表现在观念上不能适应商业前进步伐。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商业意识的同时,学生也经常与笔者交流、探讨他们在日常观察以及实践中对如何培养自己的商业意识有哪些看法。采取哪些行动。 ①找兼职这一点很重要,亲身感受商界竞争。②节约地花去每一分钱,感受钱是来之不易的。③自己给自己打工,赚的钱给自己发工资。比如像我到批发市场批发作业本,晚上到寝室或者晚自习教室去买。下学期我准备再批发些饮料来卖,丰富我的货源,也省得大家跑出宿舍去外面买比我贵得多的饮料。④经常去逛街,去看那些豪华的东西,这样你就有购买的欲望,就会更加努力的挣钱,进入循环系统。⑤我准备考大学进入高层次电子商务专业的学习,学到更高深的电子商务知识,像马云那样通过网络与全世界人做生意。⑥意识的培养需要经验和理论知识的积累,看相关的书籍,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或许自己感觉不到,潜移默化,意识得到提高,从书中提取经验,从现实中积累经验。⑦向我姐姐学习多打工,在工作中积累经验,同时多出去走走,市场调查很重要,可以少走弯路。限于篇幅的限制,摘录部分同学在如何培养自己商业意识方面的想法与做法。 在电子商务教学过程中,通过对知识点的拓展、触类旁通的比较以及对典型商业案例的分析等等教学方法的探索,旨在学生能掌握系统的商务知识,初步形成“三种能力”:熟悉现代企业商务动作知识,了解市场经济动作规律,具有初步的营销能力;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初步的企业管理能力;熟悉基本的经济法律知识,具有初步的合同谈判与签约能力。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商业意识、掌握的商业知识引导、指导学生为自己将来的从商之路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实践前的铺垫。 浅谈中职电子商务教学模式:中职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教学探讨 【摘要】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可以说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相比于其他课程,它内容更加复杂系统,需要以多种技术为前期保障,其中既要有基础性电子商务知识,也要有对电子商务的科学分析与规划、开发与应用能力,为此,教师需要引导中职学生进行目标引导下的任务完成尝试。 【关键词】目标引导;电子商务;网站教学探讨 当前,计算机网络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普及,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绝大多数企业都借助网络平台实现商务交易,更使得中职院校的计算机相关专业受到普遍关注,其中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可以说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相比于其他课程,它内容更加复杂系统,需要以多种技术为前期保障,其中既要有基础性电子商务知识,也要有对电子商务的科学分析与规划、开发与应用能力。这种综合化的要求,如果采取传统的教学手段来应对,将会使知识点过于分散,不利于师生的把握,为此,教师需要引导中职学生进行目标引导下的任务完成尝试,使学生在亲身体验后,自主接受相关的知识,并形成创新性思维,从而为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目标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目标引导法的作用 经过实践尝试,目标引导法在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教学中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该学科的教学是以前期各项基础知识为保障的,因此广大中职学生已经有了足够的理论知识储备。因此目标引导法可以说是一种更为宏观的,改善学生思维方式的做法,从成果来看还是比较可观的。具体而言,目标引导下的中职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教学具有下述几方面优势。其一是使学生学习更加主动,当教师给出任务以后,学生在任务的鞭策下学习,普遍有比较积极的表现,能够以主动的姿态对资料进行查阅,同时还能够积极投入到互动学习中去。其二是使学生动手能力得到加强,借助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职院校学生了解了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如何应用问题,并且于此过程中增强了资料查阅能力、PPT制作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等。其三是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升华,因为目标引导法是探究型教学的一种方式,学生在问题任务的引导下进行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自然形成。 二、目标引导法的应用过程 以目标引导法应对中职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教学,主要可以分为下述四个环节。其一是对目标任务的课前充分准备,教师在上课之前,即需要按照本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与基本教学内容安排相应的设计任务,以便把教学目标和任务目标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其作用在于使学生借助完成网站建设任务来达到理解、掌握相关知识点的效果,实现知识的自我认知与构建。目标的安排可以说是一个大项目,大项目下可再分解为若干个子项目,比如密码登录与密码验证体系的完成、商品信息的维护方法系统、富于集成功能的购物车系统,还有电子商务网站后期管理与维护方法等等。其二是对目标引导过程的充分安排,在教学初期,教师即应当把目标任务交至学生手上,要求学生按照教学内容安排,合理地完成各项子任务。又因为通常一个大任务里面包含有多个子任务,工作量会很繁重,所以通常还可以采取分组的办法由学生共同完成。其三是对目标完成过程的充分管理,当任务交至学生手中以后,教师要依规范要求进行引导和检查,同时做好阶段性成果的检验工作,由此可以防止中职学生最后应付检查情况的发生。其四是对任务完成后的应用和评价,当学生把目标任务完成以后,相应的任务评价工作要及时跟上,这可以说是目标引导法的重要手段。笔者在教授电子商务网站建设课程时,顺势引入了综合化评价手段,即把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进行结合,使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全面展现学生水平。 三、目标引导法的注意事项 目标引导法在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下述几项内容。其一是对任务进行设计时应当尽可能合理,目标引导法的关键在于目标任务的设计,教师需要以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教材为基础,设计出难易程度适中的任务,既要防止任务难度过高,超出学生现有认知水平的问题,也要保证任务设计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使中职学生有可能依自身能力进行自主选择,投入到任务活动中来。另外,在任务设计时,应当考虑到关联性问题,使接受同一任务的小组成员之间有联系的可能性,充分开展彼此的合作。比如在教材工作任务六中,提出的任务是网站的测试与,其中测试和是两个子任务,这两个子任务由不同的学生来完成,而两项任务应当进行合理对接,防止测试和处在不同水平情况的出现。其二是教师应当具有足够的实验经验,在目标达成过程中,教师要以丰富理论知识指导学生,同时注意师生间的知识与情感交流。其三是要把小组负责人的价值发挥出来,教师在给学生提供目标以后,通常以小组为单位,而小组负责人则要担负起组织、协调、管理的作用,用以保证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特别是对于一些技术性较强的任务,负责人的作用更应被强调。因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给电子商务提出了日益严格的要求,与此要求相比,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的人才则相对不足,中职计算机专业关注到这方面问题,致力于电子商务网站建设课程的改革,除了要对教师专业素质进行完善以外,还应当从教学方法上着手,最好基于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使之以明确目标为引导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让学生不再仅关注理论知识学习,而是更好地认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真正提升自身能力素质。 作者:李建兵 单位:江苏省如东中等专业学校 浅谈中职电子商务教学模式:中职学校电子商务教学改革及实践 摘要:在如今这个信息化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在逐渐的加快,而电子商务正好适应这个时代,方便快捷的特点使它快速的走进人们的生活中。中职学校的电子商务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真正具有专业知识的实用性人才,为此相关人员还进行了很多的实验和讨论。但是,这其中仍然不免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教学目标的整体定位很模糊,课程内容的设置欠缺合理性等等的问题都阻碍着中职学校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本文将结合现实生活中中职学校的电子商务教学情况进行讨论,并结合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作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中职学校;电子商务;教学改革;实践探讨 电子商务是一门综合性比较高的学科,它的主要内容是研究用新型的信息化技术来推动传统的商务进一步发展,研究利用信息化技术推动新型产业的产生。信息化技术和网络是达到商务结果必不可少的一项工具,如果能利用好这个工具那电子商务才有了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电子商务这个综合性的课程在很多高校中是被忽略的,近几年才开始得到重视,在社会电子商务发展的推动下,中职学校的电子商务教学和实践研讨工作也必须开展起来。 1中职电子商务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1对电子商务的教学目标定位模糊:电子商务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它包括很多方面的知识,比如计算机、管理学、市场营销、管理学等,这些方面都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必须了解并且较熟练掌握的知识。这使得电子商务这门课程产生了很多方面的问题,比如专业性不够强,各方面的知识只是简单了解部分,教学目标过于模糊。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都不具备从事电子商务工作的能力,不能成为电子商务方面的专业人才,在工作中也会出现各方面的问题,长此以往,会导致电子商务行业不能健康快速的发展,使中国的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在国际上处于落后的地步。 1.2中职电子商务的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电子商务专业想要有一个好的发展前景就必须把各个方面的课程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但是在目前的中职电子商务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做到这一点,甚至在存在的不同的课程内容中存在冲突这样的现象。这样的现象存在使得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他们的课程的时候思路混乱,不能做到将各个学科的知识有机的整合到一起,这样必然会导致毕业的电子商务学生专业知识不够强硬,也就是说从中职电子商务毕业的学生不具备从事相关工作的能力,这样直接了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不能快速有效,甚至还会出现种种的问题,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1.3中职电子商务教学缺乏实践过程:任何理论知识的学习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际的应用,电子商务也是如此,实践电子商务是一门新型的专业要求较高的技术学科,电子商务的实用性强是它最大的特点,因为电子商务工作的从事者在工作中必定会用到其专业知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安排数量适合的实践课,让学生能够提前感受到电子商务的工作模式,可以让今后正式开始工作时能够更加得心应手。除了开设该课程以外,还应该安排相应的考试,这样可以端正学生对实践课的态度,让他们感到紧迫感才能够更加认真的学习该门实践课程。 2中职电子商务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方法 2.1对电子商务课程确立清晰的教学目标:中职电子商务的教学一定要做到对其实用性原则的突出,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教学的总目标。每个专业设立的最终目标都是培养适合这个岗位的专业人才,为社会增加专业优秀的人才,促进该类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推动整个产业的进步,从而使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除了该项最终教学目标以外,中职学校还必须设定短时期的教学目标,首先在招收新生的时候应该提前调查研究该方面人才的市场需求量,招收合理数量的新生;其次,要抓好学生的日常学习,严格对待日常的考核,根据每个的考核情况制定下一阶段的考核目标,循序渐进的完成每个阶段设立的学习目标,这样到最后就能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学习结果。 2.2设置切合实际的电子商务课程: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典型为培养实用性人才而设定的专业,而作为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更应该符合市场的需求,因此,在设置该专业的课程时需要在前期进行详细合理的考察,然后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再进行科学的课程安排。其中必须注意的一点是在进行市场调研,观察和询问从事电子商务工作的人在平时工作时所接触的业务种类,再选择与实际过程中接触到的业务类型相同的课程,把它放进学生的专业课程中。除了实际工作中用到的专业知识都要面面俱到以外,还要经过一系列的安排和讨论,把重复的知识予以删除,避免课程的重复对学生学习带去的不利影响。比如造成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对知识产生混淆,知识分布凌乱减少学生对电子商务的课程学习的兴趣等。课程是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的基本形式,所以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是与学生学习成果是有必然联系的,这就要求课程设置必须合理。 2.3在课程中采用实践教学的方法:如今,各类学校都越来越注重实践教学的过程了,因为实践教学是学生走出学校面向社会的中介,实践的过程就是在校学习和实际工作的交界面,所以让学生越多的进行实践,学生也就会更好的适应真正的工作环境。而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也是需要讲求方式方法的,如果设置的实践课程过于无聊枯燥,学生就没有学习的兴趣,如果课程设置的难度过大,那学生就会由于学习没有效率没有结果而失去热情,相反,如果课程设置过于简单,那学生也容易忽略课程本身的重要性,马虎对待。在上课时,老师可以采用信息化教学,把实践的内容用音像、图像或者动画的形式展现给大家,这样不但会使课堂气氛更加好,整个教与学的过程都更加生动形象,而且还会使学习变得更加高效。 3结论 这是一个电子商务兴起的时代,如果能够抓住这个机会,利用电子商务,使它逐渐成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一项工具,同时又能带动一个新型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进步,我国人口众多,如果能利用这个优势,我国的电子商务产业将会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一部分。中职学校电子商务教学改革和实践探讨是整个行业发展起来的基础,所以做好中职学校电子商务教学是目前该行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投资项目评估论文:风险投资项目评估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一、 国际风险投资项目评估的研究概况 (一) 美国风险投资项目评估的研究概况 美国学者对风险投资项目评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用何种标准评估项目的投资潜力”和“利用何种模型对项目进行评估选优”。在初期,主要的缺陷在于过多地注重财务方面的评估,而忽视了管理能力、技术等方面的评估。现在,这一缺陷已得到了纠正,如Wells(1974)、Poundexter(1976)和Tyebjee(1984)等人进行的实证研究,都提出了多因素的综合评估体系。 Wells认为,在影响风险项目评估的指标中,风险企业管理层的承诺是最重要的,按照重要最高值为10,最低值为1评分,管理层因素的重要程度为10,其次是产品、市场、营销技能等。其中,变现方法被认为是对风险投资项目影响能力最弱的。 Tyebjee和Bruno(1984)最先运用问卷调查和因素分析法得出了美国第一个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模型。该模型认为:对风险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影响最大的是市场吸引力,其次是产品的独特性;而风险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环境威胁抵抗能力对风险投资项目的预期风险产生影响;兑现能力对两者不产生影响。 美国的相关研究还有Joshua Lerner(1994)提出的风险投资家如何利用联合管理来降低风险;Robert D.Hisrich(1995)认为风险投资家个人素质、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对风险企业的投资不仅是资金,还有管理、信息等要素。等等。 (二) 中国台湾地区风险投资项目评估的研究概况 我国台湾地区是公认的几个风险投资发展最好的国家或地区之一,这里主要介绍两个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Pandey和Jang于一九九六年研究了台湾地区风险投资的特点,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投资项目的产业性质更受风险投资家关注,五个最重要的评价标准依次为:投资回报率,企业家的技术水平,产品的市场需求,市场增长潜力及投资变现的难易程度,而产品的独特性,开拓新市场,政府规则是最不重要的评价标准。 一九九六年香港中文大学刘常勇教授等人对台湾地区的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现状作了调查和统计,总结出风险投资决策程序和评估准则,评估准则主要归纳为商业计划书,经营机构,市场营销,产品和技术,财务计划和投资报酬等五个方面的22个重要准则。 (三) 其他国家风险投资项目评估的研究概况 Ray(1991)和Rau、Turpin(1993)都运用访问风险投资家的方式分别研究了新加坡和日本的风险投资公司的项目评估指标体系,结果发现企业家的个人特征及经验是最重要的因素,而对于财务因素的考虑则是最不重要的。 Rah Junh和Lee(1994)研究了韩国风险投资项目评估的特点,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最重要的6个因素依次是:创业者的管理能力,市场吸引力,产品性能及技术上的先进性,融资能力,原材料获得的可能性(原材料的有效性),生产能力等。 Graham Boocock和Margaret woods(1997)对英国的风险投资基金组织进行调查研究,得出了英国风险投资评估选择的准则主要包括五大类,它们分别是:险投资的要求,项目特性,管理者/团队特征,行业经济环境和产品的差异性。 二、我国风险项目评估的理论研究及实践现状 (一) 我国风险投资项目评估的理论研究现状 在理论研究方面,由于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还是以“拿来主义“为主,大多是学习和吸收欧美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研究成果。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国学者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风险投资项目评估作出了可贵的探索。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 马扬、凡雨等人(1992)经过调查研究建立了一套包括五个主指标,四十一个分指标的项目评估指标体系,其中五个主指标分别是:公司情况,公司人员及合作者,产品技术,产品市场和财务等。他们认为,在风险投资项目评估中,对风险企业和项目本身所进行的评估是最重要的。 汤京华、王玉珍(1999)运用文献分析法,通过对美国,中国台湾和荷兰等国家或地区的风险投资项目评估指标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我国风险投资的特点建立了一套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划分为五个方面的内容:产品差异度,市场吸引力,管理能力,经济效益和市场影响,具体由12个指标构成。 尹淑娅(1999)在借鉴Tyebjee和Bruno(1976―1984)的风险投资决策过程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风险资本退出困难的实际情况,对该模型进行了修正。其主要的修正之处在于,在原有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退出机制潜力这一因素,并由此增加了“退出难易程度”和“退出方式选择”这两项分指标。 (二) 我国风险投资项目评估的实践现状 在实践中,虽然国内各个风险投资公司都有一套自己的项目评估机制,但无论是在理论依据还是在实际操作上都存在着很多缺陷,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国内风险投资公司主要采用以下三种评估模式: (1) 根据经验进行评估 这一种评估模式主要集中于政府创办的风险机构当中。政府创办的投资机构的管理者几乎都来自政府机构或国有企业,他们以往的决策习惯致使他们在对风险项目进行评估与决策时采取经验主义。这种模式的主要缺点是:由于只靠主观经验而没有经过严格的程序对风险投资项目进行规范化的评估,使投资决策缺乏客观依据,从而降低了风险投资的成功率。 (2) 沿袭科委的评估方法进行评估 由于风险投资机构的决策者大多有科技背景,这让他们在对项目进行评估的时有意无意地沿袭科委“863”等计划中所采用的评估方法。虽然这种模式迎合了风险投资与高新科技高度相关的特点,但也存在很大的缺陷,主要是这种评估模式往往过于强调对项目技术的评估,忽视了对项目管理者能力和项目市场前景的评估。 (3) 直接采用外国经验进行评估 这种评估模式主要存在于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的风险投资公司当中。这些风险投资公司的运作机制几乎都来自外方,投资项目评估模式也不例外。这种模式虽然有利于我们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评估方法和经验,但没有充分考虑到中国风险投资的实际情况,往往会水土不服。 三、国际风险投资项目评估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一) 转变落后观念,建立科学的风险投资评估体系 由于受起步晚和风险投资机构政府主导化等因素的制约,我国的风险投资项目评估与决策在观念上还比较落后。例如我国很多风险投资机构在对项目进行评估时,以高技术为绝对标准。其实,是否能获得高额的投资回报并不在于项目的技术是否很先进,而在于项目是否有足够的市场潜力和是否能从管理上保证运作。例如美国的Dell、Amazon公司的成功更应该归结于商业模式的创新;相反,铱星公司的破产是因为它的技术太先进而致使运营成本太高。国外相关学者的研究表明:管理者能力,回报率和产品的市场潜力比项目技术更重要。总的来说,是要转变落后的观念,建立一套以技术和产品评价为基石,以团队管理为关键,以超额财务效益为目标,既注重现有市场的分析,更强调技术创造市场需求的能力的开放性系统。 (二)应充分重视风险企业管理者素质的评估 目前,我国风险投资机构在对风险项目进行评估时,过于注重对风险项目自身要素的评估,特别是对项目的财务评估和技术评估,而对被投资企业的素质,尤其是对创业者素质的评估重视不够。在国外,管理者的素质已越来越受到风险投资机构的重视,众多学者在对美国、日本、印度和泰国风险投资项目评估的研究成果表明,管理者素质在项目评估指标体系中是最重要的;在韩国虽有研究表明市场魅力在项目评估是最重要的标准,但在操作上,管理者的能力却是最重要的。这些研究成果也印证了风险投资界一个有名的观点:风险投资的本质是投资于“People”(人),而非投资于“Paper”(方案)。 (三)从中国国情出发,建立适合我国实际的风险投资项目评估体系 目前我国的风险投资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许多方面与外国的风险投资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且在法律法规、文化背景等方面都有我们自己的特点,因此不能把外国的风险项目评估体系原封不动地搬到我们国内来,而应该在借鉴外国先进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风险投资项目评估体系。 投资项目评估论文:境外投资项目评估模式的优化 【摘要】与商业性金融不同,以政策性金融为支点的出口信用机构既要考虑境外投资项目的财务效益,又要考虑项目宏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而有些项目又不可能二者兼得,对这些项目的评估关键是寻求二者的平衡点。本文以政策性金融的视角,在提出现行境外投资项目评估问题的基础上,引入项目融资的理念和方法,从项目、发起人、宏观经济等不同层面评估项目收益;并提出了与政策性金融相适应的现金流测算思路,以优化境外投资项目的评估。 【关键词】境外投资项目 评估模式 政策性金融 一、现行评估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评估原则和评估方式的缺陷 从基本方法和模式看,政策性金融境外投资项目评估选用的是传统评估模式,即评估重心放在发起人自身经营、财务状况及还款能力,而对所投资的具体项目的认识和控制,则处于次要位置。如果投资项目失败,则贷款本息依然可以由发起人偿还,金融机构不会直接受到影响。从政策性金融的功能定位看,传统评估模式的原则和分析方法无法适应和满足政策性金融境外投资项目的需要。 (1)传统评估模式过分重视投资人财务指标而对项目本身的重视程度不够。首先,政策性金融与商业金融的根本区别在于不以赢利为目的,而要执行政府产业政策。然而,政策性金融支持的境外投资项目贷款、担保等业务的价格低于商业性业务30%以上,如果以商业行为推向市场,就会导致资源的浪费,也无法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其次,把偿债能力集中在财务报表的分析上面,本身存在很多缺陷:比如,财务报表是静态的,仅反映企业的过去和现在,不能体现将来;再比如,由于财务杠杆的作用或市场扩张的需要,资产负债率的多少、现金流的正负,不一定能说明长期偿债能力的强弱。 (2)传统评估方法是从项目微观角度考虑而忽略了其他层面。首先,从项目角度看,应具有较满意的赢利能力和充分现金流,以确保按时还本付息,并达到境外投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客观效果。其次,从发起人角度看,应在评估项目本身财务效益的基础上,考察因项目建设、经营而给发起人带来的所有财务效益。第三,应从社会和国家整体利益角度评价项目的宏观效益。对此类项目,应主要从宏观的机会成本角度进行评估,以取得政策性金融支持的作用和效果。 (3)传统的评估模式适合于国内的建设项目评估而不利于境外投资项目评估。传统的评估模式适合于国内的建设项目评估,但对于与国际经营关系密切的外汇管制、税收影响、涉外法律等问题却无法解决,而这些问题恰恰是国际经营项目的主要风险所在。据统计,目前我国的境外投资中,盈利项目占1/3左右,在2/3的未赢利项目中,因未充分把握当地法律、政策、国际惯例而造成项目终止、暂停、亏损占38%以上,因税收变化、汇率浮动导致亏损者占20%。因此境外投资项目评估必须重视与国际经营相关的风险评估。 2、评估程序和指标的缺陷 (1)对清算价值的估算不够重视。部分项目的经营战略指出了经营一定时期后转让,但没有对具体的转让方法(如当地政府收购)、转让的价格条款给予分析和数据测算。 (2)对NPV的测算和折算率的选取缺乏依据。净现值测算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项目评估测算指标之一。而目前对NPV的测算、内部折算率的选取都存在不够重视现象,部分项目甚至没有NPV测算。 首先,缺乏折算率选取标准,评估人员一般照搬了发起人评估报告中的折算率。但发起人是从纯商业角度、从自身的资源条件计算资金成本、选取折算率的,这与政策性金融的角色完全不同;而部分发起人为了片面追求投资扩张甚至会人为夸大或缩小折算率。 其次,折算率没有考虑项目所在国市场平均收益及风险溢价。首先,国外经营与国内经营,市场相关系数必有降低,甚至为负值。根据CAPM模型,对项目收益率的要求也应有相应降低,折算率需要调低。其次,对香港、日本、德国等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和国家,与墨西哥、泰国等国家相比,也应该用不同的项目折算率标准。 (3)风险评价的系统化和定量化尚待提高。目前许多境外投资项目的评估中,都没有对境外投资影响较大的汇率、税收、投资所在国外汇管制等因素的定量分析。而从操作角度看,以上指标的定量分析是可行的且是必须的,因为这些因素超出一定的变化幅度,对项目的可行性起到决定性作用。 二、评估理念和方法优化 1、从项目角度看 境外投资项目只有满足以自身现金流和资产申请和归还贷款的能力时,才具备投资的价值。因此,境外投资项目应该、也必须与项目融资的基本条件相吻合。对于财务指标不能满足投资价值的项目,通过项目融资的评估方式,可以划清发起人与政策性金融的经济责任和分工,继而明确对项目公司、发起人的利益补贴,再辅之以发起人角度、宏观效益角度、外交角度的评估和评价,有效地筛选政策性金融支持的境外投资项目。 2、从政策性金融角度看 首先,应该作为政府的委托人,肩负起对境外投资项目评估、筛选,提高境外投资整体效益的责任。实行项目融资后,要求金融机构必须从项目的立项开始参与其中,严密跟踪并反复论证,对发起人和经营者的经济实力和经营能力进行评估,并且经常对具体的融资结构进行创新。从客观上保证政策性金融能够从项目评估阶段开始提高境外投资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3、从发起人角度看 一是项目融资克服了“表内融资”的状况,使得会计报表不至于因境外投资出现负债比例过高的局面;同时,因受行业周期或市场原因而国内经营暂时不景气的企业,当遇到境外的优质项目而申请境外投资贷款时,不再被会计报表而“一棍子打死”。二是可以获得超过自身财务状况的融资,同时项目较高的负债可以享受利息税盾。三是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全方位介入可以充当项目顾问的角色,而风险的分配使发起人不至于因项目的失败而破产。 综上,可以得出结论:在理论上,境外投资项目具备项目融资的适用条件,项目融资方法有利于提高我国境外投资项目的效益,从整体上促进我国境外投资的发展。 三、评估模式的优化 1、有效划分风险 如上所述,传统的评估模式下,发起人必须对境外投资项目的所有风险负责。政策性金融机构虽然不以赢利为目的,但仍以收回贷款本息或释放担保责任为最终目标。而引入项目融资理念后,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境外投资项目分担风险并为其中的系统风险买单。对境外投资项目来说,发起人应该对项目的商业风险和自身的信用风险负责,对超出预测的政治风险和不可预见风险,除了投保境外投资险之外,应由政策性金融承担。 2、有选择地应用不同的评估模式 总体上看,境外投资只能实行有条件的以项目融资理念和方法为基础的评估。即政策性金融在评估境外投资项目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具体的评估模式:一是完全地应用以项目融资理念和方法为基础的评估;二是有条件地以项目融资理念和方法为基础的评估,即对不具备“特许权经营”和“政府保证”项目,则在实行项目融资的同时,对发起人追索权、风险分配因项目而调整;对现金流不足以覆盖贷款本息的资源、高科技引进项目,则在严格按照项目融资方式进行微观财务评估的同时,对宏观效益和微观效益对比分析、对系统性风险进行量化评估和责任明确,在加入宏观效益、剔除系统性风险损失的基础上进行财务可行性评估;第三,部分规模小、操作不够规范的依然使用传统的评估模式。 3、不断改进评估指标 引入项目融资的理念与方法后,必须围绕项目启动,综合分析和评价项目的整体效益,并对有关指标进行调整,从而于项目现金流中予以测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指标。 (1)政策性补亏。在采用项目融资模式的基础上,对能源、稀缺资源类境外投资项目,由于国家经济战略需要,项目本身无法自负盈亏的,依然以项目融资的方式进行评估、管理、风险划分;对短期或局部看现金流不理想的项目,可以相应延长贷款期限,或划分以项目资金、发起人机会成本收入的还款比例及期限。对国家战略项目、能源资源类项目,其政策性亏损部分由政策性金融机构予以弥补,然后在弥补的基础上,运用项目融资方法对项目进行财务评估。 (2)项目寿命期预测。对一个不准备中途转让的项目而言,项目的寿命期会影响现金流,虽然随寿命期长度的增加,它对现金流的影响逐渐减弱,直至忽略不计。对完全意义上的项目融资,在“特许权经营”背景下,其项目经营期就可视为寿命期;而现阶段的境外投资项目,项目公司和发起人并非能够决定寿命期,因为政治事件可能迫使一些项目的清算比计划要提前。因此,对项目既要设定合适的寿命期,又要做好提前结束寿命期的风险预测。 (3)清算价值(税后残值)估价。相比于国内投资,境外投资项目的税后残值对项目现金流的影响要大很多,这是因为:项目寿命期难以控制和预期;残值受当地技术、社会环境、金融市场的影响非常明显。残值估计有3种方法: 一是当残值不确定时,需要考虑残值的各种可能结果,在此基础上重新评估项目的净现值,必要时估算残值的盈亏平衡点。二是对上市公司,转让价值可以根据红利贴现模型计算,由公式:V0=D1/(1+K)+D2/(1+K)2+…+DH/(1+K)H+PH/(1+K)H(式中,V0为已知,D1…DH由损益预测表得到,K可以根据投资所在国市场平均收益率确定)计算得出。三是房产、设备、无形资产等残值应根据市场、技术等具体情况进行预测。房产价格受当地房地产行情、地理位置、政府经济开发政策等因素影响,而设备和无形资产制约于行业技术变化。 (4)机会成本计算。境外投资项目涉及的机会成本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发起人因投资项目带来的出口。包括项目建设设备和生产期原材料出口,由于收益归发起人,而如果以项目作为评估对象,就不应纳入项目现金流。二是项目给发起人带来的经营成本节约。主要指发起人利用投资项目的销售网络、地区双边税收减免、打破垄断阻力等条件,带来成本节约。三是技术转让及研发收入。发起人收购或投资建造研发中心,利用当地先进的技术进行新产品开发,或为回避因投资收益汇入国内的税收,从而在当地建立研发机构。这些收益及支出应根据归属,计入发起人或项目收支。 综上所述,政策性金融机构境外投资项目的评估应在引入项目融资的理念与方法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优化,以提高评估的可靠性。 投资项目评估论文:叙利亚投资项目评估有关问题研究 摘要:叙利亚正在处于经济发展时期,资金短缺问题十分突出。改革投资项目决策机制,增强投资项目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对于充分用好有限资金,促进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文章就叙利亚投资项目评估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相应政策措施。 关键词:投资项目评估;决策体制 投资项目,是指通过增加人力、物力、财力和科技的投入,改善生产条件,增加生产手段,提高综合性生产能力,在预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达到预期效益的一种扩大再生产经济行为。投资项目评估,是指利用系统原理、规模经济理论、投资优化原理、风险不确定性原理等对投资项目进行全面评价,使资金投入产生最大产出的活动。从微观上看,投资项目评估对项目成败起着关键性作用,影响经济主体对经济资源的合理分配;从宏观来看,投资项目评估影响着全社会资源的配置,最终影响一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项目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叙利亚国家的背景 1946年4月17日,叙利亚摆脱法国殖民主义统治获得独立后,在发展国民经济模式上,选择了与西方经济模式不同的民族社会主义模式。1963年3月8日革命后,叙利亚走上了阿拉伯民族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将所有工矿企业进行了国有化改造,没收私有财产,将其变为国有财产,致使民族工业规模萎缩,私人资本与人才外流。到1968年,叙利亚经济处于危险边缘,政府号召公民和侨民投资经济,但未收到预期效果,私人资本继续外流,生产力持续下降。1970年11月,为克服国民经济的消极和失衡现象,走上多元化经济发展道路,叙利亚开展了拯救国家和振兴经济的改革运动,采取了以国企为主导的发展集体、合资、私人企业的经济复苏战略。1973年,通过《宪法》废除国有化经济体系,发展与保护私有经济,平稳地过渡到多元化的经济体系。所以《宪法》公布后,外流的私人资本和民族资本才开始回流,经济生活中的公有、私有两种经济模式开始并行。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叙利亚一直在探索适合本国社会特点的多元化经济发展模式。在此过程中叙利亚不断吸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逐步完善经济法规,实施符合国情的多元化经济政策,从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高于5%的速度发展,成为中东少有的经济高速发展国家。2007年,叙利亚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增加,据叙利亚政府估计,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仍达6%左右。 从1991年10号《鼓励外商投资法》颁布至2002年底,计划建设的工业项目431个,其中已实施的项目55个,投资由35.22亿叙利亚镑(约计0.77亿美元)增加到61.87亿叙利亚镑(约计1.35亿美元),已注册的行业达694种,企业数86281个,其中以工程项目居多,占61%;其次为化工业,占14.5%;再次纺织业,占13.2%;然后食品业,占11%,这些项目的地域分布不匀,其中大马士革省、大马士革农村省及阿勒颇省就占去了75%。 二、叙利亚投资项目评估的状况 叙利亚的投资项目评估始于国际组织的援建项目。根据联合国要求,援建项目必须遵照国际组织特定的评估标准和程序,因此它不属于叙利亚自己的投资项目评估。但它给叙利亚投资项目评估的初建提供了基础。“二・五”期间,叙利亚对所上的一大批工业项目开始了成本效果分析。并于1968年7月2日成立国家计委。20世纪70年代末叙利亚又引进了西方的可行性研究方法。1978年国家计委又颁发了《叙利亚-约旦投资项目评估的共同指导》。综观可以描述的叙利亚目前投资项目评估的发展情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起步较晚;政府的绝对控制;无独立的评估体制,投资项目评估体制不健全。 三、关于叙利亚投资项目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项目评估技术问题 1、投资项目评估中,缺乏对经营者素质的评估。对于技术项目而言,其成败的关键在项目的经营者。经营者的低素质,将使项目最终失败。目前,叙利亚在进行项目评估中,常常只盯在项目本身的预期经济效益上。项目预期效益好,仅能说明项目是可行的,而其投资就不一定可行。因为投资最终总是要落实到一定区域的某个特定行业的企业。当被投资企业的素质低下,没有足够的能力实现其预期的经济效益时,经济效益标准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和基础。 2、对引进项目缺少投资环境评估,导致地方政府在“政绩意识”的驱动下,缺乏对项目的投资环境进行评估,盲目引进,导致项目“只开花不结果”。投资环境制约着投资者的投资活动。优越的投资环境是投资顺利进行和发展的保证,有利于项目经济效益的实现;而恶劣的投资环境会阻碍投资活动的顺利进行,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投资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其中软环境恶化对项目的成败影响更大。 3、缺乏专业的投资评估机构和中介组织。叙利亚目前虽拥有十几家评估机构,但大多数挂靠在政府部门或会计事务所等,缺乏行业眼光和专业经验,加上评估方法单一,评估手段落后,使得对投资项目或企业的价值估计误差太大,评估结果可信度较差。 (二)投资项目决策体制问题 在投资项目的决策上,叙利亚采用的是中央集中统一的决策体制,这种决策机制呈现以下两个矛盾: 1、决策的经济性要求与决策的非经济性考虑的矛盾。决策者非经济考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央决策时往往受到政治因素的制约和政府部门之间的相互掣肘。二是地方政府决策时的业绩追求。地方政府面对上级要完成或超额完成对地方下达的经济总量、发展速度上的指标,以期获得升迁的机会;面对地方经济,要解决诸如就业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压力及财政收入增加的压力。地方政府的这些目标与任务都与经济规模有关,而与经济效益不太密切,致使地方决策时的非经济性考虑。 2、决策权限与决策风险不对称的矛盾。由于决策主体与投资主体不统一,投资决策权限被分割于投资最高委员会、企业行政主管和企业之间。投资决策的风险约束制度严重缺位。在叙利亚,投资最高委员会是投资项目的主要决策者,而投资项目的风险一般不由他们承担。因此,在投资评估中,投资最高委员会的随意性较大,有时候甚至不按规程办事。 四、原因剖析 造成目前叙利亚投资项目评估诸多问题的直接原因有两个:一是叙利亚投资项目评估工作起步较晚;二是叙利亚投资项目评估体制改革的进程缓慢。其根本原因在于叙利亚投资项目评估体制变迁具有路径依赖性。 制度经济学者诺斯认为,一种制度的变迁具有其路径依赖性。在诺斯看来,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有两种极端形式,即诺斯路径依赖Ⅰ和路径依赖Ⅱ,在这两种之间还有许多中间情形。诺斯路径依赖Ⅰ实际上是一种制度演进的良性循环。路径依赖Ⅱ实际上是一种制度演进的恶性循环。因此路径依赖对制度变迁有极强的制约作用。造成路径依赖的原因有:报酬递增;不完全市场;交易费用;利益因素。其中利益因素又是最重要的因素。一种制度形成以后,会形成在现存体制中的既得利益集团,他们对现存路径有着强烈的要求,他们力求巩固现有制度,阻碍选择新的路径,哪怕新的体制较之现存体制更有效率。 对于叙利亚目前的投资项目评估体制而言,其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应该是地方政府及下属职能部门。地方政府为了达到自身的目的,往往诱使政府决策的非经济性考虑。因为这些目标都与经济规模有关,而与经济效益不太密切。在短期内,政府对这些目标的实现,应该说有很大一部分是“受惠”于现有投资项目评估体制。虽然从长远来看,地方政府的这些非经济性的决策对地方是不利的,但作为地方政府的领导,频繁的换岗。从博弈论的角度来说,这就属于一次性博弈,而不是重复博弈,难免“投机行为”的产生。 既然地方政府是现有投资项目评估体制的即期最大受益者之一,就具有维持现有体制的一面。而根据现有体制改革的制度安排,又将地方政府作为最主要的改革执行者,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在对当期政府本身的政绩利益有负面影响时,政府对现行体制改革就会拖延,从而使投资项目评估工作改进迟缓。 五、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投资项目评估技术体系 1、构造全面的投资项目评估体系。叙利亚要从投资环境、被投资企业素质、投资项目的技术、市场、风险、经济效益、风险企业和项目的价值等方面对投资项目进行综合全面评估,尤其要将生态效益纳入评估模型,以便投资者正确分析投资环境、自身企业和相关目标企业的价值和发展前景,做出正确投资决策。 2、构造开放的投资项目评估体系,与国际接轨。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叙利亚大量引进外资的情况,投资项目评估理应按照国际标准进行引进、消化发达国家的先进评估技术,构建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投资项目评估体系。 (二)强加投资决策体制改革 1、政府投资运行机制的规范。要建立科学的政府决策机制,要真正废黜“首长项目”。而当务之急是要理顺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关系。政府投资从资金的投入、建设、项目建成后的经营直到投资的回收是一个连贯的统一的资金运用过程,但政府内部的部门分工相互割裂,从而形成多元分散的管理状况。管投资的管建设和经营效益,不管资金的回收;管规划和生产经营的没有投资决策权;管回收的对投资决策和生产经营状况不过问。所以要实现政府投资主体人格化,强化对政府投资行为的约束机制。政府投资要通过确立和组建政府投资主体的形式,由政府投资主体作为政府投资的代表。 2、确立国有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应当要加快产权制度改革,使其投资行为真正做到市场化。真正实现国有企业自主投资,国有企业遵循市场经济法则自主融资,政府对国有企业投资领域的调节应主要依靠经济杠杆而不是行政手段,国有企业的产权转让与资产重组,应以市场为纽带,政府只能引导,而不能用行政命令。 (三)建立独立于地方政府的投融资监督机构 地方政府是现有体制的即期最大受益者之一,具有维持现有体制的惯性。而根据现有体制改革的制度安排,地方政府是最主要的改革执行者。加之政府在投资过程中,往往出于自身政绩的考虑,大量安排短期项目进行政治“寻租”,极大地浪费了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源。所以在进行投资改革时必须高度重视对地方政府的监管。这一方面需要中央加大对地方政府的监督力度,另一方面要争取在地方建立一个独立于地方政府的投融资监督机构,对整个投资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还可以建立一些投资绩效评估的中介机构,地方政府也应增强重大投资决策的透明度,引入社会监督机制。 (四)加快建立项目评估中介服务机构 要建立完善的投资项目评估体系,必须要有完善的中介服务机构。要努力健全中介服务体系,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来创办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包括投资策划、项目论证、信息咨询、人才培训、管理诊断、财务、资产评估、法律咨询等等。同时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完善中介机构的运行机制,建立“客观、独立、公正”的职业标准和监督机制,促使其规范运作,独立承担中介服务中的法律责任。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其中,麦吉迪为博士生,易卜拉欣为博士生,杨秋林为教授) 投资项目评估论文:高新技术风险投资项目评估 提要风险投资是一种长期的权益投资,它把资金投向蕴藏着较大风险的高新技术开发领域,以期成功后获取高资本收益。它的风险性使得建立一套完整、可行的评估理论体系十分必要。本文在界定风险投资系统的基础上,对风险投资项目评估分类进行系统阐述,以助于评估理论体系的建立。 一、风险投资的系统界定 (一)风险投资的定义。风险投资译为“Venture Capital”,有人又把它译为“风险资本”、“创业资本”。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Venture Capital”刚传入我国大陆地区时,也被译为“创业投资”、“创业资本”,一些政策性文件也使用这种说法,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即指出:“对于变化迅速、风险较大的高技术开发工作,可以设立创业投资给予支持”。进入九十年代后“Venture Capital”又译为“风险投资”,但此处“风险”的意义有些变化。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风险,Venture不仅指人们从事其他活动时伴随的不可避免的不确定性,还指一种主动地承担风险的行为。本文中的风险投资等同于创业投资。风险投资源于西方,因此西方国家就风险投资的定义更具代表性。 美国风险投资协会把风险投资定义为:由一群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而联合国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认为,凡以高科技与知识为基础,生产和经营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投资,都可视为风险投资。目前,美国学术界一般把风险投资定义为:由未来风险投资组织对那些急需权益性资本用来产品开发或发展的高增长、高风险、一般为高科技公司所进行的投资活动。 国内一些学者根据国内的情况对风险投资进行了不同的定义:(1)风险投资是指面临技术上、市场上高风险,但具有增长潜力的高技术企业的投资;(2)风险投资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研究开发、生产经营技术密集型产品并使之产业化的投资;(3)凡是以高技术与知识为基础,生产经营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品或服务的投资均可视为风险投资。就风险投资的定义来说,它应包括主体、客体、目的三部分。 本文认为,风险投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风险投资泛指一切具有高风险、高潜在收益的投资而不论资金的来源、资金分配方式和资金使用如何。狭义的风险投资则指以风险投资公司为主体的风险投资主体为获得未来不确定的高收益,对具有高风险、高增长特征的高科技项目进行的权益性资本投资活动。在该狭义的定义中,风险投资限定了投资对象为高科技项目,包括高科技项目的R D、商业化、产业化。 (二)风险投资体系。风险投资的顺利进行需要一整套完整的、健全的体系来加以保证。在风险投资体系中。大体有以下四种类型的主体参与运行。而且,从目前的情况看,影响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也涵盖在这四个主体之中。 1、风险项目或风险企业。风险项目或风险企业是风险投资的客体,没有好的项目或风险企业,风险投资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目前,我国每年申请的专利数以万计,但真正能达到国际水准、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项目微乎其微。正如太平洋风险投资基金副总裁林栋梁先生在“风险投资与产业投资研讨会”上题为“中国风险投资运作”上所讲的那样,他们不缺资金,而是缺乏好的项目,缺乏具有国际水平的项目投资。 2、初始投资主体。我国风险投资的初级阶段,投资主体主要是各级政府和外资。各级政府通过财政拨款组建风险投资公司。随着我国风险投资的不断发展,外资以及私人资本也逐渐壮大起来。尤其是外资的引入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所需的资金,而且带来了成熟的风险投资运作方式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但外国投资方由于各国投资法律限制或我国目前风险投资体系不完善也不可能大举进入。这些因素造成了我国投资主体单一、资金来源渠道少的现实问题。 3、机构和其他中介服务机构。这是当前我国风险投资体系中最关键也是最薄弱的部分,作为体系核心的风险投资机构直接承担风险、分享收益。目前大部分由各级部门和准政府机构组建的风险投资机构,其组织结构、运行模式未完全以市场体制为基础,没有适宜的金融工具来沟通风险企业和投资者,很难适应风险投资机制的需要。实践证明,以政府为主体的风险投资机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行是低效率的。中介服务机构包括投资咨询公司、管理公司或证券公司、投资银行等金融性机构,他们提供关于技术、市场、资金等方面的信息咨询、上市包装等金融性服务,以及资信评估和担保服务等。现有的中介机构已具有部分功能(如咨询和包销),但由于其服务对象(风险企业或项目)的特殊性决定了服务功能的合理发挥需要一套关于风险企业或项目评估的完整的理论支持。 4、各级政府及其(准政府机构)。政府在风险投资机制中的作用除了资金投入之外(政府资金投入是体系启动阶段的重要推动力),更重要的是,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以扶持、规范和监控风险投资的发展和运行。目前,我国虽然对风险投资明确表示支持,但既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和明确的发展计划,又缺乏规范的管理方法,甚至有些政策限制了风险投资的发展。例如,现有股市政策、产权交易法规都不利于风险投资的顺利撤出。当然,限制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还有其他一些因素:风险投资人才的缺乏、传统人文环境的约束等。因此,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繁荣还需待以时日。 (三)风险投资的运行机制。风险投资的运行机制比较规范,一般包括筹资、投资和撤资三个阶段。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Lerner和Gomper提出了“风险投资循环模型”,这个模型把风险投资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每个大的阶段又分为几个小的步骤。 第一阶段,筹资阶段。基金筹集是风险投资的起点。在这一阶段,风险投资家凭借自己的声誉和能力努力争取养老基金、银行、保险公司、个人等潜在投资者的投资,并通过与投资者谈判签订合伙条约,组建风险投资公司。在这里是以风险投资合伙公司作为风险投资企业的典型类型来探讨风险投资过程的。签订合伙契约是这一阶段的关键步骤之一。合伙契约规定所筹集到的资金的投资范围,并保证风险资本家按照投资者的最大利益行事。 第二阶段,投资阶段。在这一阶段要把风险资本投入到一个选定的公司组合中去。该过程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选定投资对象;第二,规划投资时间,即决定在投资对象业务发展到哪一个时期注入资金;第三,估计股权价格,即对投资对象的每股股权的价格进行评估;第四,选择投资方法,即决定是否需要其他风险投资公司的支持;第五,达成投资协议,即通过与投资对象谈判,在利润分割、绩效衡量、董事会席位分配等问题上取得一致,然后按协议注入资金;第六,参与风险管理,即风险投资家通过在风险企业董事会中拥有的席位和投票权,参与风险企业的管理决策,并提供专家建议。 第三阶段,退出阶段。在这一阶段,风险投资家通过风险企业股票“首次公开发售”(IPO)或转让、兼并、清算的方式收回投资。至此,整个风险投资过程结束。风险投资收回投资后又会开始下一个投资过程。风险投资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其中每一阶段、每一步骤都相互影响,共同决定风险投资能否获得长期的成功。 二、高新技术风险投资项目评估的概念分类 (一)风险投资项目评估的概念。项目评估是对投资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成本、效益的评审与估计。这个定义包含了对一切投资包括证券投资、产业投资(包括风险投资、基建投资、企业重组投资)项目评估的一般定义。而风险投资的项目由于其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三高”特征,其评估的含义明显不同于一般的项目评估的含义。风险投资项目评估是风险主体对高新技术项目实施可行性、经济性、技术性、不确定性进行全面的考核,以期望在一定风险水平基础上使效益最大化。它是做出风险投资决策的前提和基础,风险投资决策只有建立在科学、务实的评估基础上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 (二)风险投资项目评估的分类。风险投资项目评估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不同的评估类型。不同的评估类型在评估原则、评估内容、评估重点,甚至评估方法上都有所不同。 1、根据评估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企业风险投资项目评估、金融机构风险投资项目评估、政府风险投资项目评估。这三类主体在风险投资项目评估中评估重点、评估原则有所不同。企业在风险投资时往往追求的是投资收益或项目对企业战略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因此企业在分析评估风险投资项目时往往注重项目的财务效益评价和战略价值评价;金融机构可分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银行在对项目评估过程中更注重项目实施的安全性,因此评估的重点在于项目的风险性分析;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做风险投资项目决策时,更注重风险与收益的权衡;而政府在对高新技术项目评估时,不仅关心项目的财务收益,更注重项目投资建成后对国民经济产生的效果,它追求效益的社会最大化。 2、根据风险投资项目数量的不同可分为单个项目评估、单个项目决策;系列项目评估、单个项目决策;多项目评估、项目组合投资决策。在这三类项目评估过程,评估方法各不相同。第一类单个项目评估、单个项目决策,评估方法最简单。而第三类则评估方法非常复杂,不但要用一些单个项目评估的方法,还需要使用投资组合等理论方法。 3、根据评估内容和范围可分为技术评估、财务评估、市场评估、管理评估、社会评估以及期权评估。技术评估主要评估技术上的先进性、有效性、实用性、适应性、可靠性等,财务评估主要评估项目的费用、成本和收益,考察项目的活力能力以及财务上的可能性;市场评估主要考察市场进入难度、市场竞争、市场需求状况,以确定该项目的市场前景;管理评估重点是对风险企业家素质和管理队伍的评估,风险投资界传奇人物多里奥特曾说过:“可以考虑对一位有二流想法的一流企业家投资,但不能考虑对一位有一流想法的二流企业家投资。”可见管理评估的重要性;社会评估是从社会公平分配、福利、就业、伦理道德以及国家法规制度方面考察项目实施后可能带来的效益和损失,有时也把环境评估作为社会评估的一部分内容;期权评估是对以上评估的不足而提出的,一般的评估虽然考虑了时间和风险的报酬,但却忽略了项目投资过程中弹性及期权的存在,因此需要期权评估对其进行补充修改。 4、根据风险投资项目所处的不同阶段可分为种子期项目评估、创建期企业投资评估、成长期企业投资评估、扩张期企业投资评估、成熟期企业投资评估。处于不同阶段的项目(企业)在投资目标、投资风险、回报率以及企业的基本状况等方面有其明显不同的特征。因此,它们评估的内容、评估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5、根据评估时间与投资实施时间的关系,高新技术风险投资项目评估可分为事前评估、事中评估和事后评估。事前评估是指项目实施之前的预评估,其目的是确定该项目技术、经济等是否可行;事中评估是指项目实施中,由于外部环境出现重大变化(比如市场变化或竞争性技术出现)需要重新对项目进行评价,以决定该项目是否继续进行下去;事后评估则指项目实施后,为了总结经验教训,评价该方案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检查项目方案及其实施计划是否考虑周到,预期的风险程度是否反映该方案在实施中、实施后的状态等。 投资项目评估论文:《投资项目评估》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投资项目评估》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因此,针对目前《投资项目评估》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和教师实践经验缺乏,提出了合理安排课程内容、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实践和科研能力等解决办法。 关键词:投资项目评估;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投资项目评估是实现投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重要工具。投资项目评估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它作为一种投资决策技术,是工程经济学的重要组成内容,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为本单位挑选合格的贷款项目时所采用的方法的依据。该课程是高等学校工程管理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于一体,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实业投资分析技术,为企业培养具有投资评价能力和从事项目决策的人才。近年来,在《投资项目评估》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学生上课时精神不集中、出席率低和看其他书等现象,因此,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投资项目评估》课程的内容与特点 《投资项目评估》课程主要讲解投资决策的基本理论,具体包括投资项目评估学的研究对象,投资项目评估的产生和发展,投资项目评估与可行性研究,贷款项目周期与项目评估,投资项目的概况和项目建设必要性评估,市场分析与生产规模分析,建设和生产条件评估、技术评估,项目寿命期和投资估算,总成本费用、销售收入与税金及附加、利润总额的估算,财务效益评估概述及指标,货币时间价值,国民经济评估概述及指标,项目的费用与效益,国家参数与调整,社会效益概述及基本方法,不确定性分析,项目方案必选的方法与应用范围,项目的总评估和后评估。 《投资项目评估》是一门实用性和操作性很强的科学,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还必须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针对课程涵盖的内容多、涉及的知识面广、实践性强等特点,要重视对投资项目评估理论知识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上,应精心设计教学思维模式,引导学生跟随教师理念,精讲与简述相结合,每堂课都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解,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对当堂课的主要内容悉数掌握;要加强对投资项目评估的操作性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地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投资项目评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学是当前高等教育的主要手段,教师给学生讲授较多的、较为系统的知识。但这种方法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少量的实践教学也不能使学生对投资项目评估的相关知识熟练掌握,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按照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计划的安排,要求在一学期32学时之内讲完《投资项目评估》课程的全部内容,教师要满足教学内容的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只能采取按部就班式的理论知识教学法,结果是只能流于知识性的介绍和理论性的概括,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不但使学生感觉枯燥无味,还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投资项目评估》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投资项目的财务效益评估、国民经济效益评估和社会效益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必须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在实际讲授中,由于时间有限,先讲理论,再联系实际,学生对理论学习的知识还没来得及消化,就立刻进入实际应用环节,有些难以把握;在讲授实际应用时,教师仍进行系统讲解,方法过于复杂,影响了学生对实际应用的理解。 (二)课程教学方法单一 《投资项目评估》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只局限于固定的教学模式。教师把讲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每堂课都是先复习上一节课内容,再讲授本节课内容,实施满堂讲。在教授课程的过程中,只注重老师的“教”,而没有重视学生的“学”,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殊不知教学相长,教师在教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应更注重讲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上老师与学生缺乏交流,学生只是一味地记课堂笔记,而没有进行个人思考;在考试命题中,注重死记硬背,学生只要将学过的内容背诵下来就能得到高分,忽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在实践教学中,还是主要依靠教师讲授,没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而由教师代劳,不利于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锻炼动手能力,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三)教师实践经验缺乏 《投资项目评估》课程对教师教学水平要求很高,并且要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要根据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投资政策的变化,对教学内容及时进行调整,从现有教师所掌握的知识水平看,还不能满足知识迅速更新换代的要求。原因在于大部分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在讲授《投资项目评估》课程之前,没有经过相关的培训,也没有参与投资项目评价的实战经验。还有一部分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从事《投资项目评估》的教学工作,只是从理论上进行讲授,不清楚投资项目评价的实际情况,无法让学生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在实际教学中只能照本宣科,教学内容空洞乏味,无法达到教学要求。由于缺乏在企业或金融机构的实际工作经验,使教师的实践能力先天不足,指导学生实习进行动手能力训练时的效果欠佳。 三、《投资项目评估》课程教学改革的办法 针对上述《投资项目评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以教师为主导,提倡循循善诱,重在引导。从而使师生双方主动介入其中,使学生能熟悉投资项目评估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投资项目评估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术。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投资项目评估》课程的应用性非常强,从该课程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技能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有着较大的影响和帮助。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应体现时效性要求,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投资项目评估》课程的实际操作性强,其中的项目建设背景分析、项目必要性分析、项目建设地点的选择、技术的论证和经济分析都与社会实践密切相关,应结合国内外教材体系和投资项目的实际为学生教学增添新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培养目标和本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位置,并针对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教学模式,如采用通俗直白的语言、图文并茂的课件和人人动手的操作等方式,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投资项目评估》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需要综合运用多门课程的知识,如在进行项目财务评价时就要用到财务会计学、投资学的一些原理和指标,因此,还应考虑不同专业学生对课程的要求,安排教学内容和前后课程。《投资项目评估》课程的内容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内容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如项目市场分析是生产规模确定的基础,技术评估是经济分析的前提,项目基础财务数据的估算是财务效益、国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的基础,所以,要在几个章节的内容都介绍完之后,再进行归纳总结才可以得出全面的认识。 (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基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原则,在《投资项目评估》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突出启发性,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而易于理解。采用案例教学法,将案例教学融入理论讲解当中,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选择真实客观的案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选择有针对性的案例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应在具体授课前精心准备,引导学生参与、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让他们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教师提供一些投资项目的具体案例,通过现场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观看课堂演示或独立操作,训练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使之形象地理解案例的真实信息,达到项目演练过程与理论知识介绍同步进行,合理组织教学内容。采用讨论式教学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展开思维活动,开阔思路,例如,对于“投资项目寿命期估算”一节,介绍完自然寿命期、技术寿命期和经济寿命期的概念之后,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应选择哪一个作为项目的寿命期,可以让学生展开分组讨论,各抒己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独立活动的能力。 (三)提高教师的实践和科研能力 《投资项目评估》课程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因此,在授课前学校应有计划地安排教授该课程的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的素质。扩展教师的知识面,让教师深入到投资项目评估的实际工作中,参与相关投资项目的评价,身临其境地进行操作实验,深入到项目运作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第一线,整理实务资料,增强对投资项目的感性认识,用实践经验收获、丰富理论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和业务水平。教师应积极参与评估实务和科学研究,了解有关投资项目评估实际活动的发展和变化,探索先进的科学成果和最新的研究动态,对理论知识进行必要的修正和更新,使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不断提高。还可以通过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开展科研成果奖励,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加强对教师的计算机知识培训,利用专用性强的软件,如EXCEL、SPASS、SAS等进行财务效益评估,通过实际模拟运算让学生亲身体验项目评估的实质。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鼓励年轻教师出国研修,到企业或金融机构从事投资项目评价工作,提高教师的自身业务素质和实践能力。 投资项目评估论文:项目导向教学法在投资项目评估教学中的创新与实践 摘要:项目导向教学法符合投资项目评估课程教学改革的需求。本文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方向、转变教学理念、重设教学模块和充实师资队伍等途径,构建了基于项目导向的投资项目评估课程新思路。该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加强教学结合、项目导向和实境操作,强调项目实训的重要性与学生的参与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项目评估水平为目标,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教学改革;项目导向;创新能力;实践教学 投资项目评估课程具有综合性强、实践要求高、应用领域广等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引入项目导向法,加强项目案例分析,并与实验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和掌握在实验联系中加以深化和应用,真正实现“在做中学”的理想教学模式,是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方向。 一、投资项目评估课程开展项目导向教学的创新思路 在项目导向的前提下,教学重心由理论教学向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模式转移,学生既要掌握课程所涉及的知识与技能,还需跟随学习模块的推进完成项目评估的任务,并在此过程中领悟理论知识,熟练评估流程,掌握评估技能,达到课程教学的目的。相比传统教学,这种教学理念在人才培养、教学方式、课程设置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都有所创新。 1.转变人才培养。投资项目评估课程的教学,除了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完成投资项目的评估工作。引入项目导向教学法,加强学生对项目设置的参与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发挥课程的实用价值,理论与实践并重,加大实验课程的比例,突出投资专业特色,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毕业生,为创业、创新项目提供专业的评估工作人员,为新时代培养高、能、尖、专的人才,是人才培养主要方向。 2.改革教学理念。现有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不强和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是比较突出的问题。这需要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乃至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以项目为导向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重组课程体系,利用翻转课堂、慕课、教学平台等新的教学手段,凸出项目教学,加强实境训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投资项目评估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培养理论水平和操作技术全方位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 3.设置教学模块。投资项目评估知识的实践应用领域很广,按照评估工作进程来设置教学模块符合专业发展的需要。在具体的教学中以项目导向为驱动,按照教材和教学课程安排,可以把课程教学内容划分为不同的模块,通过项目设计把不同模块联系起来。实践操作以模块为核心,不同模块能够分开实施,编制独立的实验指导书,单独填写实验报告。同时又可以联合起来形成投资项目的整体评估报告,集中反映投资项目的经济价值。不仅如此,模块设置与理论教学并不冲突,教学时间安排与实验进程也不矛盾,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安排互相衔接,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实境演练相辅相成。 4.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引入项目导向法以后,投资项目评估课程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有所提高。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能够娴熟传输课堂教学知识,还需要具备丰富的投资项目评估经验,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实践项目的方案设计和评估操作,这就需要建设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不断激励教师通过实验技能培训、项目开发、学习深造等增强实验教学的水平,达到参与项目运作的职业要求,还可以通过外聘专家进入教学队伍或者开展师资培训等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项目导向教学法在投资项目评估教学中的实践 1.教学进程规划。投资项目具有独特的时间和空间,是一个便于计划、筹资、执行的时间和空间单位,项目导向教学法下的投资项目评估课程教学也是一个系统化的活动,其遵循一定的工作流程:(1)选择设置评估项目,引导学生分组设立投资项目,并对项目进行归类;(2)制定项目评估计划,落实教学实践地点、方式和基础资料准备等内容;(3)实施项目评估计划,并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进行灵活调整;(4)检验项目评估结果,如,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教学过程是否合理、评估方法的是否有效等;(5)反馈项目评估效果,总结亟需整改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2.教学项目设计。本文以投资项目评估工作中的经济决策模块为例,进行项目导向教学。在引导学生分组选定投资项目,完成前阶段的教学和实践任务以后,后续经济费用效益分析的教学设计如表1所示: 3.教学项目实施。在项目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完成投资项目评估过程所涉及任务的方式来实施项目。教师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案例讲解和实践操作指导为辅。学生分组对选定的投资项目进行评估,包括基础条件评估和投资决策分析等一系列的评估任务,并最终形成评估报告。在此过程中,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丰富的创造力,对投资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价,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教师掌控学生的操作进程,并进行必要的指导。 4.教学效果检验。引入项目导向法后,既要延续传统教学的理论考核,还需考察学生的实践技能,学生小组的项目实施报告、已经完成并提交的项目成果、参加投资决策类比赛的成绩等都应作为考察依据。教师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总体监控,学生小组在每一个教学模块完成后,通过讲评演示的方式把本小组的项目实施内容进行展示,教师和其他组的学生对这些项目成果进行评价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对优秀的项目进行总结,交流实践过程的得失,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认知水平。 三、项目导向教学法在投资项目评估教学应用中的思考 1.扩充案例教学,增加实践课时。教学案例能够让学生直观感受投资项目评估所涉及的领域和评估方法的实用性,学生还可以通过课后阅读和专业导读,接触更多的投资项目,了解已有项目的投资评估运作,并通过实践课时来训练动手能力,不断提高自主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水平。采用课堂讨论与项目交流的方式,可以清楚认识自身的不足和其他同学的优势,从而取长补短,总结经验,共同进步。 2.细化项目选择,避免出现偏差。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出发,结合前期教学效果,以学生为主来选择项目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也符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目标。但是,教师要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在实验指导书中详细列出项目选择的方法、需要考虑的因素和注意的问题等,将任务细化,把握项目的难易程度,并且还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度的调整。 3.改善考核办法,调整评价思路。试卷考核是投资项目评估课程的传统考核方式,引入项目导向法以后,实践环节的操作水平也要加以反映,仅靠试卷成绩很难完整体现学生的学习水平。现有的考核比例不够科学,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力度不够,课时较少,成绩绩点较低,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实践环节的重视程度。因此,需要对现有的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可以把学生实际操作形成的资料纳入进来作为考核依据,科学合理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实践效果。还可以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既注重理论考核,也要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进行考核,还需要对评估过程中形成的实验报告等进行终结性考核。 4.改变教学理念,加强学生参与。改革教学理念,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将项目评估的主动性和决策权交予学生,这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阶段学习效果,重视学生的学结和归纳,消除学生学习和实践中反映出来的知识盲点,培养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做到教学相长,教与学共同进步。投资项目评估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教授为主,学生参与度不高,学习积极性不够,难以掌握和应用投资决策方法。在面临具体的评估任务时,实际动手能力偏弱。引入项目导向教学法作为传统教学手段的有益补充,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把项目导向教学法的项目导向、教学结合和情景设计等特点在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和完善实践教学等方面发挥出来,有助于统一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投资项目评估论文:价值工程在风险投资项目评估中成本优化的应用 摘要: 将价值工程方法引入风险投资项目评估流程中,在满足必要评估功能下,制定成本优化的项目评估改进方案,并以国内一家风险投资机构为例对改进方案进行实施和评价。 关键词: 价值工程;风险投资;成本优化 0 引言 风险投资是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形式,主要工作是对经过筛选后的项目标的(通常是一家实体企业)进行注资参股,并在未来通过合适的方式退出获利。对一个风险投资公司来说,会在数年的投资行为后,管理一个项目池,项目池的净收益即为所有项目在未来退出后所带来的收益,减去所有项目运作过程发生的成本。 在风险投资运作过程中,项目收益和项目成本是两个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项目收益取决于风险投资公司对项目评估的评估体系、专业能力、市场运气;项目成本则取决于项目运作中的实施流程、调查方法等。学术界对风险投资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以未来预期收益为导向的项目评估指标体系的分类和评价,忽略了项目评估所实现的功能与投入成本间存在一种可优化的价值关系,适用于价值工程理论的分析范畴。本文旨在应用价值工程探讨风险投资项目评估中的成本控制问题,即在满足必要评估功能的前提下,制定成本优化的项目评估流程。 1 价值工程理论 价值工程是指以最低的总成本(寿命周期成本),在可靠实现产品或作业的必要功能的前提下,通过创造性工作提高产品或作业的价值的科学手段。价值工程中的“价值”是指研究对象所具有的功能与取得该项功能所需的成本之比,这种关系可以用公式V=F/C表达,其中V-价值,F-功能,C-成本。 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功能分析,通过功能分析甄别必要和冗余的功能,并通过成本优化,提升研究对象的价值。价值工程的基本工作流程包括对象选择、情报收集、功能分析与功能评价、方案创造、方案实施等。 2 价值工程在风险投资项目评估中的应用 价值工程的主要工作步骤包括功能分析与功能评价、方案改善创新、方案评价及结论。现以国内一家知名风险投资机构的项目运营数据为基础,引入价值工程方法对该机构项目评估流程进行分析,并在满足现有功能需求的情况下提出成本优化方案。 2.1 项目评估概况 风险投资的项目评估指对目标企业进行的全方位调查分析,包括行业调查、业务审查、团队调查、财务调查、法律调查五个功能。 2.2 功能分析和功能评价 由五位风险投资领域的业内专家,按常用的“0-4评分法”对五个功能的重要性进行评分、汇总计算,确定功能重要性系数。功能重要性评分方法见表1,功能重要性系数Fi(F1-F5)计算结果见表2。 风险投资的项目评估分为六个业务环节,分别是资料收集、外围走访、进驻项目企业调查、专家智囊评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律师事务所合规。现以国内一家知名风险投资公司的项目运营数据为基础,提取4个项目评估流程作为样本。每个评估样本在六个业务环节中均增加了成本,将增加的成本分摊到F1-F5五个功能单元。计算每个功能单元分摊的成本汇总,并以此计算功能成本系数Ci(C1-C5)。如表3所示。 根据以上功能重要性系数和功能成本系数,计算功能价值系数Vi=Fi/Ci。如表4。 价值工程的重点改进对象是功能价值系数小于1的功能单元。如表中所示,F1-F3的价值系数均略大于1,表明功能价值略高;F5的价值系数约等于1,表明目前其功能成本与功能重要性基本匹配。F4的价值系数小于1,且偏离较大,表明其功能偏低或成本偏高,因此提高F4的功能或降低其成本是价值工程的改进方向。 2.3 方案改善 根据上一阶段的功能评价,我们确定从财务调查这个方面来对这家国内风险投资公司的项目评估进行成本优化。 按照成熟风险投资机构运作的行规,财务调查主要是外聘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审慎调查。然而由于第三方审计机构审计时间长、风控保守,在国内竞争激烈的风险投资市场容易错失良机,部分国内风险投资机构在实际操作中也采用自建财务调查团队,而非外聘第三方机构的模式。 对于这家国内风险投资公司,我们建议自建财务调查团队。这样一来,可以省去外聘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成本,需要增加团队建设费用、业务实施费用。在每个项目上需要2名财务尽调人员,负责整理财务报表及分录、查阅明细账、纳税资料、资产盘点、重要合同等,并形成报告。 分析自建财务调查团队为单个项目带来的成本变化。该风投公司可长期聘用2名专业财务人员,按照一般薪资标准每年共增加工资支出20万元;另一方面,该风投公司一般年份需要进行财务调查的项目数为月均1-2个,取其平均值,按照每年18个需实施项目计算,平均每个项目的自建财务人员支出为1.11万元。业务实施费用方面,财务调查一般历时3-5天,按照该风投公司每人每天1000元的出差费用标准,取天数平均值,2个人员的4天调查差旅费用合计0.8万元。因此,实施每个项目时,若自建团队将增加1.91万元成本。而与此同时,可省去外聘第三方审计机构所需为每个项目支付的5万元财务调查费。 故得到的结论是:自建财务调查团队时,每个项目上将节省3.09万元。 2.4 方案实施与效果 该国内风险投资公司根据选定的改进方案,取消了外聘的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改为长期聘用两名全职财务人员,并根据其熟练程度调整业务量。在该风险投资公司过去一年进驻企业方评估的22个项目中,仅财务调查一项支出就累计节省70多万元。 3 结束语 在风险投资项目评估流程中,应用价值工程方法对一家国内风险投资公司进行成本优化分析,找到了进行成本控制的关键。对于该公司来说,能够重新设计业务流程架构,并在合理的业务结构下,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业务能力的扩展上,同时提高了业务效率。 在实际的风险投资行业里,对于一支资金量1-2亿的小基金,配备2名财务人员是合适的。以1亿的资金规模为例,基金管理人每年收到管理费为150-200万,如果能够在某一个业务流程上节省50-60万,也不啻为一项不小的收获。放大而言,募集资金量越大的基金,投资的项目越多,同一时期内需要考察评估的项目就更多。当需要考察的项目数大幅增长时,通过本文提供的改进方案所节省的运营经费将变成巨大的效益。 投资项目评估论文:创业投资项目评估相关问题研究 [提要] 从创业投资的概念及其特点出发,分析创业投资项目评估对象应考虑的因素,研究创业投资项目各个阶段的评估特点及相应的评估方法,针对当前构建大一统评价模型的难度以及低实用性,构建创业投资项目的评估机制。 关键词:创业投资项目;投资项目评估;创业投资项目评估 创业投资项目评估是创业投资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有效的项目评估方法是创业投资机构为实现投资收益,降低投资风险所必需的。创业投资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建立有效的创业投资发展运行机制,对创业投资的评估研究也刚刚开始,因此对其运作和评估的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 一、创业投资项目评估的特点及原则 (一)创业投资项目评估的特点。创业投资评估与一般的投资项目评估不同,具有自身独到的特点,具体有以下六个特点: 1、创业投资评估考察企业的潜在价值。创业投资项目,主要是以项目本身的成长性来判断,要求日后投资退出时能得到较高的收益。 2、创业投资评估非常适用于高技术产业项目。创业投资的对象一般为刚刚起步或还未起步的高技术企业或高技术产品项目。风险资本看中的是创业者的素质和项目的成长性,中小型高技术企业只要在这方面符合风险资本家的要求,就会成为投资对象。创业投资基金有时也大量投资于传统行业,对传统行业的评估传统方法可以很好地胜任。 3、创业投资评估注重项目的成长性。创业投资项目具有高风险的本质特征,也存在迅速成长的潜在可能性,一旦投资成功可以获得极高的收益,风险投资家为了获得潜在的高收益,而愿意承担其蕴涵的高风险,因此会更加注重项目的成长性。 4、创业投资评估注重管理团队。创业投资评估对项目的管理团队进行严格的考察,管理层的素质通常是投资者考虑是否投资的最重要因素,在评估中给管理团队的素质赋予很大的权重,以确保企业有一高水平管理团队。风险投资家宁要二流的技术和一流的管理者,也不要一流的技术和二流的管理者。 5、创业投资具有独特的评价指标。创业投资评估目前还没有标准的模式。一般来说,创业投资评估多采用带权重的模糊评判方法,对项目各个影响因素进赋值,然后加权处理。 6、创业投资积极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创业投资是一种资金与管理相结合的投资,具有很强的“参与性”。一方面进行合理的估值和交易结构安捧,控制项目风险,确保收益,随时监控项目的发展全过程;另一方面积极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不断发掘项目潜在价值。 (二)创业投资项目评估的原则。创业投资项目评估是一项系统性、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搞好创业投资项目评估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与要求。1、效益性原则:经济效益、资源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2、系统性原则:内容体系系统性、指标体系系统性、方法体系系统性;3、选优性原则:选用最佳投资方案是使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必要条件;4、公正、客观、科学原则:评估组人员具备相应素质、评估方法规范化、评估程序科学化;5、统一性原则:评价方式、方法,评估内容及基本格式的统一。 二、创业投资项目的评估方法 (一)市场途径的估值方法。市场途径是通过把被评估企业与类似的上市公司或已交易的非上市企业进行比较,再经过必要的调整来确定企业价值的评估思路。市场途径的基本假设是,市场交易参加者是理想的,并能获得完全的信息,因此确定的价值是科学的、合理的。 1、市盈率法。指用与被评估企业相类似的上市公司的市盈率PE(股票价格/净利润)作为乘数,乘以被评估企业的预期收益,以推算出企业的市场价值。 2、PB(市净率法)。指用与被评估企业相类似的上市公司的市净率(总市值/净资产)作为乘数,乘以被评估企业的净资产,得到企业的市场价值。 3、PS法(价格销售量之比)。指用与被评估企业相类似的上市公司的PS值(总市值/销售收入)作为乘数,乘以被评估企业的营业收入,得到企业的市场价值。 4、相似交易类比法。如果找不到类似的上市公司,但可以找到最近被兼并或收购的公司,则可以参照兼并或收购的交易价格来确定被评估企业的市场价值。 (二)收益途径的估值方法。收益途径是通过收益折现的方式,将拟投资的企业一定时期收益换算成现值并以此确定企业的评估价值。从投资方的角度看,收益途径是评估企业价值的一条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在此,企业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其未来整体获利潜力,而不是现有资产的多少。运用收益途径,在评估企业价值时要求科学合理确实三个基本参数:预期收益、折现率和获利持续时间。收益法有两种:折现现金量法和股利资本化法。二者计算企业价值的方法完全相同,只是基本参数的确定有差异:前者以自由现金流量,后者以分配给投资者的股利作为预期收益,前者获利持续时间有限制,而后者则假设获利持续时间无期长。 三、创业投资项目评估的应用保障 (一)有效防范投资中的道德风险。创业投资中,创业资本家与创业家由于目标不一致和两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道德风险问题。为有效防范道德风险,创业资本家必须设计一套有效的创业资本契约,约束和激励创业家。 1、设计一套最佳监控模式。全过程监测即创业资本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融资决策等重要环节进行全过程监测,以了解企业真实发展状况;效绩判断即创业资本家用特定的评价指标对企业运行的绩效进行判断;逆境诊断,即在过程监测和绩效判断中,对各种已识别的逆境现象进行成因分析、过程分析及发展业逆境诊断基础上,针对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一般对策及危机管理即创业资本家在企业逆境诊断基础上,针对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 2、设计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建立有利于优先购股权制度实现的外条件;优先购股权的实施方案。 3、采用阶段性融资减缓道德风险的机制。一般情况下,创业资本家对创业企业的投资是分期进行的,这样可根据企业的进展情况决定后续融资的时机与投资额度。创业资本家周期性地提供创业资本,融资分为多轮次,而每轮投资只确保创业企业发展到下一阶段。 (二)有效防范创业投资项目评审中的决策风险。所谓决策风险,是指在决策活动中,由于主、客体等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而导致决策活动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可能性及其后果。项目评审的决策程序偏差,可能导致搜寻到的信息不完备或出现信息扭曲失真的情形,不能为决策提供充分准确的信息支持,造成决策失误。国企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项目评审程序才可更好地解决。而决策方法存在偏差,可能会轻视重要信息而将非重要信息看得过重,导致决策结果失真,即拟定的投资对象不合投资要求,加大了投资风险。项目评审是创业投资运作的核心过程,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创业投资的后续发展,因此降低决策风险,减少决策失误,是创业投资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有效防范创业企业的管理风险。处于创业阶段的企业,产品尚未定型,市场认可程度存在着不确定性,财务报表难以真实反映创业企业的价值,因此创业企业成功与否都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创业企业面临着比一般成熟企业的股权投资更大的管理风险。可以解决的方法有,进行组合投资、保持一定比例流动性强的资产。 (四)有效防范创业投资的退出风险。我国产权交易市场不发达,为创业投资提供专业的会计、法律等中介服务业的欠发达,是创业基金以购并方式实现退出的重要制约因素。另外,破产清算法规不完善,增加了以清算方式实现资本退出的复杂性。为此,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以合约的完备性来防范和控制资本退出风险、积极委托中介服务机构参与创投评估、选择合适的投资工具防范和化解资本退出风险。 投资项目评估论文:农业投资项目评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摘 要:通过对农业投资项目评估的意义及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梳理当前农业投资项目评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农业投资项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途径和保障措施,以实现农业投资项目评估行业健康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农业投资项目评估;人才培养;培养模式 我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是世界银行资助项目的重点领域,1981年至今,世行在华已实施了约60个项目,投资总金额近百亿元。农业稳定才能促进经济稳定,经济稳定才能促进国家稳定,国家稳定才能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可以这样说,农业是“兴国安邦之大计”。在发展中国家,农业的现代化,是其他部门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 农业项目评估是随着农业投资项目借款业务的开展而逐渐引入我国的,评估工作是贯穿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的重要工作,这项工作可为委托方进行项目投资决策提供科学公正和客观的依据。我国发改委和农业部等有关部门也非常重视农业项目评估工作。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增加对农业的投资是一个关键措施,而我国目前针对农业投资项目的评估准确性太低,单从投资估算上看,偏差超过30%屡见不鲜,如果从项目的整体结果来考虑,评估的准确性就更低了。评估不准不仅造成决策失误,导致投资损失,而且严重损害了评估业的声誉,危及评估业的生存和发展。究其原因,农业投资项目评估人才的稀缺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我国资金短缺,提高农业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和资金的利用率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具备农业项目评估基本理论与实际操作经验的专业人才是项目评估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必备条件。而目前项目评估人才培养还没有引起重视,专业的项目评估人才缺乏是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农业投资项目评估人员的数量和职业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本文通过对当前农业投资项目评估人才培养现状分析,提出培养模式创新的必要性,继而给出农业投资项目评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途径及方法,从而促进农业投资项目评估行业规模健康发展。 一、农业投资项目评估人才培养的现状 我国目前的农业投资项目评估人才稀缺,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工作在项目评估咨询公司,我国高校经济管理学院的一些专业基本上会设立投资项目评估专业课,现有评估人员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主要是从学校的财务管理专业、会计专业或者是项目评估方向的硕士教育中获得的,在入行之前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据调查,社会上至今只有资产评估师、PMP项目管理师的培训机构,并未设立专门的农业项目评估人才培训机构,因此当前的农业项目评估人才主要是通过高校的经管专业本科培养出来的,而其他专业的学生要想进入项目评估行业中,却没有学习的途径。这也是农业项目评估人才缺乏的原因之一。 农业投资项目具有投资大、回收期长、效益低和风险大的特点,因此在农业投资项目评估过程中存在很多难点。当前评估人才整体的发展水平与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投资项目评估咨询公司数量不多,难以适应当前项目评估行业发展需要。二是农业投资项目评估人员的评估水平不高,经常导致评估结果发生偏差。单从投资估算上看,偏差超过30%屡见不鲜。三是专业的农业投资项目评估带头人稀缺,高校的学生在学习项目评估技能的时候,缺乏实践的机会,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这也是导致现有评估人员水平有限的原因之一。四是缺乏专业的农业投资项目评估培训机构。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将成为农业投资项目评估人才培养的障碍,最终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 二、农业投资项目评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途径 (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意义 根据当前农业投资项目评估人才稀缺以及评估水平低下等情况可以看出,改变当前农业投资项目评估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这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在校期间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增强他们的实践技能,项目评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农业项目评估课程的实用性。目前高校的经济管理学院基本上开设投资项目评估课程,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基本上采取说教式,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参与的机会少之又少。因此作为高校教师,除了讲解必要的理论知识之外,还要给学生参与的空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了解投资项目评估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课程,在现实的工作中是非常实用的。 2.有助于加强评估人员的工作水平,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度。目前高校为社会提供的评估人才多数为刚毕业的本科生或硕士生,这些人才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在刚刚步入项目评估行业中时,难免有些力不从心,使评估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重新定位投资项目评估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高校的评估人才培养过程中,增加针对投资项目评估课程的实践环节,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提供理论应用到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4.有助于拓宽人才培养途径,增加评估人才的数量,提高评估人才的质量。目前我国投资项目评估人才稀缺,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因此,由投资项目评估行业中的专家做带头人,设立评估人才培训机构,拓宽现有评估人才培养途径,这样不但可以扩大项目评估行业规模,通过专家的指导,还可以提高评估人员的评估水平。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途径 1.改进现有高校农业投资项目评估课程授课模式,重新修订人才培养目标。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当前的投资项目评估人才基本是来源于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或会计专业的毕业生。高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基本上是讲解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并且主要是从投资项目的环境评估、技术评估、财务评估、国民经济评估和社会评估几个方面来讲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掌握相应的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但是没有理论应用于实践的经历。因此,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实验环节,进行案例模拟训练,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高校为社会提供高素质、实用型评估人才的目标[1]。 2.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建立投资项目评估技术实习基地,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2]。目前,校企合作是高校在发展中关注的重点内容,这种合作模式有几点好处:一是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免费的实习平台,让他们在毕业前接触实际的工作,有利于在毕业之后能迅速地进入工作状态,不会影响单位的工作质量;二是企业在聘用实习学生的同时,可以降低人员成本,也可以在实习人员中挑选可以长期聘用的员工,为学生提供了就业的岗位。就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而言,自2003 年以来, 经管类各专业先后与相关企业签订了人才培养和实习基地等合作协议: 如财务管理专业与海通证券、物流管理专业与北大荒物流公司、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与绥芬河海关,除此之外还与用友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但是对投资项目评估技术的应用,却没有相应的实习基地。因此,应该加强与项目评估咨询公司之间的联系,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 3.成立项目评估人才社会培训机构,拓宽现有人才培养途径。当前的项目评估人才培养模式单一,高校是主要的人才培养途径,输出的评估人才数量和质量有限。因此,要想使项目评估行业健康发展,有必要在社会上成立项目评估培训机构。在高校和社会中发掘项目评估行业资深人士,让他们成为项目评估培训机构的带头人,充分发挥他们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优势,给学员们传授最新、最直观、最有效的评估方法和技术,为社会提供数量更多、素质更高的项目评估人才。 三、农业投资项目评估人才培养的保障措施 (一)强化农业投资项目评估的人才培养意识 目前农业项目评估人才培养并未引起高校及农业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通过提高农业项目评估和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性,进而加强对农业投资项目评估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有利于改善当前农业投资项目评估人才缺乏的现状,也为农业投资项目评估人才培养模式开了一个好头。 (二)完善高校农业投资项目评估教学资料 改变当前高校农业投资项目评估课程的纯理论教学模式,增加农业投资项目评估课程的实践环节,完善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农业投资项目评估教学配套资料,为农业投资项目评估人才培养打下良好的教学基础。 (三)搭建稳定的校企合作平台 在高校内设置专门人员,搭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平台,为高校输出农业投资项目评估人才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和实习基地,为高校能够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投资项目评估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3]。 农业投资项目评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一项艰巨而重大的任务,也必将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引起农业投资项目评估业界人士的重视,大家齐心协力投入大量的精力来改善当前评估行业的现状,最终能够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评估人才,为社会各界的委托方提供准确度较高的评估结果。 投资项目评估论文:投资项目评估与风险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引言:本论文主要针对风险投资公司的具体业务内容和工作流程,设计开发了一套投资项目管理系统,使项目分析更加高效、准确、合理,使风险投资能够获得较大的投资回报率。风险资金的引入使得许多建设项目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也为风险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研究单位、个人将目光投向了风险资金投资,使市场中风险投资的项目越来越丰富。本投资项目管理系统根据企业实际生产和管理的特点,以系统工程学、信息论和控制论为理论基础,采用信息集成技术、矩阵式管理的结构模式,以高度的科学化、专业化和市场化为主要手段,对项目实施的进度、成本、资源、财务、安全等实行过程动态管理和有效控制,规范了投资建设项目管理,提高了投资建设项目质量和投资效益,有利于是提升企业项目管理水平和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一、项目管理概述 1、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是它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它是以项目为主要管理对象,根据项目的内在规律,对项目生命周期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控制、指挥、协调的管理活动。比如在实际工程项目管理中,往往由于施工单位的局限性,很难保证项目一次性实施成功,可将项目委托给从事项目管理的专业单位进行管理。 2、项目管理的主要特点 (1)项目管理实行经理负责制:施工单位不得越过项目经理直接管理项目内部工作,必须通过项目经理实现对施工项目的组织管理,项目经理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组织协调能力和管理经验等;(2)以实现项目目标为目的:为实现项目目标,需将项目目标分成不同阶段的分目标,再将分目标分解成各个不同阶段的子目标,通过一步一步的完成子任务来实现总目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实施方案,保证总目标的完成;(3)有充分的授权保障:施工单位要授予项目经理生产调度指挥权,技术、组织方案决策权,财务、人事管理权等权利,项目经理也要授予其下属的项目经理部成员在其分管业务方面的各种必要权力,使各成员有职有权。 3、项目管理的职能 项目管理的职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组织:通过授权、职责划分和签订合同等方式来进行有效的机构运转,并通过建立有效的项目组织机构、配备所需的各类人员来确保项目目标的完成;(2)控制: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必须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考核和调整,即有效控制过程;(3)计划:为使项目协调有序地达到预期目标,可用一个动态的控制过程来统筹安排整个项目,把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中的所有目标和活动划入正常计划过程;(4)指挥:为保证项目各层次人员按既定计划从事各项项目活动,可通过已建立的项目组织机构,逐级下达指令;(5)协调:对项目的众多结合部之间出现的矛盾进行磋商、调整、联系和沟通,来保证项目的正常进行。 二、系统开发环境及数据库选择 1、Visual C++ 开发平台 Visual C++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可视化软件开发工具,目前它已成为程序员进行软件开发的首选工具。作为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可视化集成开发环境,它由编辑器、调试器以及程序向导、类向导等组件组成。且可为我们提供多层次可调节的应用程序,来大大提高软件开发效率。 2、MFC MFC应用程序框架是以MFC作为框架基础的,以此程序框架模式搭建起来的应用程序在程序结构组织上是完全不同于以前的Win32 SDK编程方式的。MFC提供了相当多不同功能的类以适合尽可能广泛的需求。 3、MySQL MySQL是一个免费的SQL数据库,作为一个多线程、多用户的数据库服务器,它的功能虽然不够强大,但已经能够满足一般应用软件的要求。它的主要目标是快速、易用,MySQL数据库的开发者也在不断使之更加完善,它的数据处理速度明显优于其它数据库服务器。如果所开发的应用软件对数据库操作的功能及灵活性的要求不是很高而对数据库的性能要求较高的话,MySQL数据库服务器不失为一个最佳的选择。 三、投资项目评估与风险分析系统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1、个人完成模块的设计 通过需求分析,将系统的功能分为两大部分:项目内容维护、查询。其中,项目内容维护包括:①项目源输入:将客户递交的数据按业务需求进行计算并存入数据库。②报告输出:按照规定的格式及项目计算结果数据输出;查询:查询以往计算结果,输出报表等。 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模块组成:①市场分析系统;②融资管理系统;③投资估算;④项目方案的比较评估。 2、详细设计与实现 市场分析系统的设计:①市场调查处理:市场调查处理是为了对调查表搜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处理的功能模块。它的作用是为了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以二种方式进行处理,最后利用评分和主观概率给出直方图和正态分布图显示。②市场预测:采用回归分析法,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及相互关系,利用实际数据,建立合理的经济数学模型,来进行分析预测。 融资管理系统的设计:公司的资金可以从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来获得,不同来源的资金,其使用时间的长短、附加条款的限制、财务风险的大小、资金成本的高低都不一样,这就要求公司认真分析公司融资的外部环境的内部条件,按照融资原则确定一个合理的融资方案。①筹资分析:融资规模已投资需要为依据,资金的合理需要量建立在资金充分利用的基础上,以保证投资项目或经营活动正常开展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数量。②融资风险分析:融资风险的程度用概率的方法进行分析。 3、投资估算 ①固定资产估算:以货币形式表现的计划期内建筑、设备购置及安装或更新生产型和非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投入量。②流动资金估算: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供周转使用的资金、用于购买劳动对象、支付工资和其它生产费用的资金。③建设期借款利息投资项目在建设期间因固定资产投资贷款而应计付的利息。④投资回收期:又称现值投资回收期,按给定基准折现率条件下,用项目折现后的净现金收入偿还全部投资的时间。 投资项目评估论文:CM及PBL结合教学法在《投资项目评估》课程中的应用 摘要: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本文以广州大学松田学院为例,研究融合CM教学法和PBL教学法,以《投资项目评估》课程为载体,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实践应用能力。 关键词:CM教学法;PBL教学法;投资项目评估 CM(案例式)教学法和PBL教学法是近几年国内外比较流行的两种新型教学方法。由于这两种教学方法同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都对传统意义上的课程教学有不同角度的突破和改进。因此,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采用的比较多的新型教学法。两者都是从教师“教”转变为学生“学”,以提高和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教学目的。因此,这两种教学方法非常适合应用型本科学院的课程教学。本文以广州大学松田学院《投资项目评估》课程为例,分析这两种教学方法的应用。 一、CM教学法及其应用 CM(Case-Based Teaching Method)即案例式教学法。该方法可追溯到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最早是在哲学中探讨问题、追求真理的一种方式。而其形成一种教学方法是始于哈弗大学法学院,后由哈弗大学商学院把该方法引入商业及企业管理教学,利用商业管理领域的真实事件,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取得良好效果。 案例教学法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一种启发的角色,而不是传统的灌输知识的角色。学生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该方法在教学中通过提供各种案例,为学生营造一种较真实的学习场景,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丰富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情感体验。另外,案例教学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学生可以分组针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在分组讨论的过程中一方面加强了学生对于案例中体现的深层次的理论问题的学习,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PBL教学法及其应用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即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方法。PBL是以问题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训练与学习,对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PBL是由加拿大的mcmaster大学创立,这种方法,最开始被用于医学院的教学领域,后逐渐推广到了商学院及其他学科教育领域。从最开始的研究生培养领域,扩大到了本科教育甚至中小学教学领域。该方法的特点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引导者,其任务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利用所学知识试着解决问题。对于问题的选择上,教师要注意挑选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并解决问题的兴趣。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必须积极主动地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相互合作、相互沟通共同进步。 这两种教学方法在国内外特别是在美国的大学教育实践当中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两者各有所长,pbl教学法着重从问题出发,陪养学生实践能力及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而CM教学法则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及理论知识运用能力等整体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把两者结合起来,既能够互补又能够相互加强。下面就把这两种方法运用的《投资项目评估》课程教学设计中。 三、课堂教学应用 投资项目评估是广州大学松田学院金融学及投资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它研究拟投资(贷款)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合理性以及效益、费用之间关系的一门技术与经济评价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其实质内容是对投资项目的技术与经济效益进行评估,通过评估来决定投资项目方案的优劣或选择最佳投资方案。它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以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税法、计算机应用等学科知识为基础,同时也需相应的数学和外语基础为学习前提。 因此,该课程具有两个基本特点: 其一,实践性强,课程教学内容及章节与我国项目评估实务内容相同,与实践中项目评估实务联系非常紧密, 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要求较高; 其二,学科综合性强, 课程涉及的经济学、统计学、财务会计等多门课程的内容。要求学生具有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就会形成 “学生学得难, 教师讲得累” 的局面,教学效果不佳。为改变这样的情况,可以在课程整体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式教学法,而在具体章节授课的环节则结合pbl教学法。 在案例分析的课堂上,首先由教师选择一些不同行业及类型的项目。案例可以来自于相关书籍及文献资料,也可以取材于教师直接参与的研究性课题及实务。经加工提炼,便可整理为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案例教辅资料。在这个过程当中对于教师而言也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因为,在教学中进行案例分析示范,需要教师即要对教材相关理论知识比较熟练还要熟悉各种行业及企业的案例。并且还会涉及到实时财经政策及财经新闻。 除了课堂上教师的案例演示,还需要结合教学进度安排学生自主进行案例的设计和分析,学生自主进行案例分析,一方面可以加强对于理论知识的熟练程度,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其自主查找文献、分析资料和讲解案例的能力。比如,讲完投资估算或者财务分析章节后,教师可要求学生自主设计案例进行投资估算或者财务分析。可以分组进行,如果时间充足还可安排学生进行演示。在学生演示完成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pbl教学法则体现在每个章节的学习安排里。如下图为示: 以财务分析章节为例,首先提出需要解决的新问题:(1) 项目成本费用核算情况如何?(2) 财务上偿债能力如何?(3) 财务上盈利能力如何?(4) 财务上生存能力如何?(5) 是否能够达到投资预期? 指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估算财务效益及费用并测算相关指标,由此引出本章节要讲的内容。 在授课过程中逐一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和总结,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讲,学习目的更加明确,针对性更强,学生能够积极配合跟教师教学,师生间互动加强,教学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pbl教学法和案例式教学法这两种教学方法各有千秋。通过将这两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运用于应用型本科的教学活动中,能够把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为中心的学习模式把重多媒体应用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注重教学设计的教学模式、把重知识传授转变为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对于学生来说,这种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对培养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做出了较有效的试验。(作者单位:广州大学松田学院) 投资项目评估论文:投资项目评估中的财务分析问题研究 摘要:财务分析指在国家现行财税制度与价格体系下,把项目单位的利益作为前提,依据财务评估数据,通过项目成本与效益的比较分析,评估项目的盈利能力,确定财务视角下的项目可行性。基于财务视角的项目投资决策,是考虑立项与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主要从理论上研究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步骤和技术方法等。 关键词:投资项目 评估 财务分析 风险控制 项目经济评价包括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两个部分。财务评价指的是项目经济效益分析,这是投资决策者关心的首要问题。其基本内容包括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还有抗风险能力。这里所说的项目财务分析,与一般企业的财务分析有所不同,项目财务分析主要是事前分析,企业的财务分析则主要是重事后分析。项目财务分析是一套预测出来的财务数据,基于一定的经验标准来估算。这种分析是基于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因此资金时间价值的动态方法包含其中。 项目财务分析主要为发起人或企业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以便于科学决策。项目财务分析的作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提供项目成本管理尽可能详尽的信息和数据,二是提供信息支持,为投资者提供科学的投资决策依据;三是明确项目投资的风险,为投资人提供风险应对措施。 1.项目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 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主要的部分: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分析、项目的债务清偿能力分析和项目的风险能力分析。 1.1项目的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评价指标可以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贴现指标,另一大类是非贴现指标。盈利能力分析是项目经济评价中占有突出的地位的分析。这一科学分析将决定项目是否可行。如何做好这一重要标准的分析,十分重要。它需要经济分析师科学编制现金流量表和损益表,综合考虑各项因素,计算出财务内部收益率,计算出财务净现值等指标,依据这些指标判断项目的盈利能力。 1.2项目的偿债能力分析,指的是根据有关财务报表,通过计算借款偿还期、利息备付率、偿债备付率等指标,科学评估在设定的计算周期内,项目各年的财务状况,以及偿还到期债务能力。在苹果计算中,采用借款偿还期指标的话,可以不再计算备付率指标,反之亦然。 1.3项目的风险能力分析 项目投资总会面临很多风险。因此,在项目实施前,必须做好盈亏平衡分析,尽量保证盈亏平衡,还要做好敏感性分析,尽量避免预测产生的偏差带来的潜在风险。 具体来说,重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盈亏平衡点分析。这一平衡点来自于销售收入和全部成本之间的计算,当销售收入与项目的总成本持平时,意味着项目盈亏平衡;当销售收入高于项目的总成本时,意味着项目实现盈利;当销售收入低于项目的总成本时,意味着项目实现亏损。因此,盈亏平衡点的确定十分重要。二是投资回收期分析。所有的投资都要有一个合理的回收周期。但是,回收周期的确定却存在不同的计算方法。一种是静态投资回收周期算法,一种是动态投资回收周期算法。静态投资回收周期的算法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只是计算了全部投资要用多长时间能够实现净收益。而动态投资回收周期算法则考虑了各年的净现金流量,这是一种常用的算法,它按基准收益率折成现值来计算,因此更科学,也更符合现实需要。这样比较起来,静态投资回收周期算法得出的投资回收周期,一般来说是比较短的,很可能因此误导了投资人的决策;而动态投资回收周期算法得出的投资回收周期则比较长一些,因此,从投资人的角度考虑,该项目未必理想。投资回收期就是用这两种方法,通过测算某项目的投资总额,通过测算未来几年内现金净流量,得出投资回收期的长短,在与基准投资期、产品生命周期进行比较后,投资人可以科学确定该项目的风险有多大,是否可以确定投资。 三是敏感性分析。这一分析一般指的是指通过预估当某一不确定变量发生某种程度变化时,如销售量、人工成本、固定性成本和材料成本等的变化,项目投资决策所依据的净现值、投资回收期等指标将相应如何变化,它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其实是通过逐一改变相关变量数值的方法,解释关键指标受变动因素影响大小的规律。它可以预测新项目的风险大小,提高分析投资决策指标对不确定因素的敏感程度,也提醒了投资人风险意识,这也是风险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2.项目财务分析的主要步骤 项目财务分析包括定性分析性和定量分析两个部分。其中,定量分析最为重要。定量分析为什么如此重要呢?主要是因为它以项目财务报表的编制、项目财务分析指标作为计算的依据,由此做出科学的数据结果,并对这些数据结果做出整理和分析,作为项目财务的可行性根本依据。 项目财务分析由以下若干步骤组成: 2.1 数据搜集 在实施项目财务分析前,先要做好基础性工作,也就是根据分析的需要,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手段,搜集有项目有关的各种数据参数,为下一步的数据预测等工作打好基础。这些相关的数据参数应该既包括国家、地方相关的财政、税收政策等硬性、强制性的规定,也包括相关项目的有关参考数据,还应该包括依据市场调研得来的造价、运营成本数据和项目结束后可能产生的维护成本等数据。 2.2数据预测 根据得出的数据,做好项目的事前分析。由于项目尚未开展,因此,此时的数据还是预测性数据。但是,这些数据已经与实际的项目收益与成本相差不远。在这一阶段,主要要做好项目收益和成本相关预测数据、产量与销量相关预测数据、销售价格与收入相关预测数据以及成本与税金相关预测数据。 2.3编制项目财务分析用报表 项目财务分析用报表分为基本报表和辅助报表,其中基本报表包括项目现金流量表、项目损益表、项目负债及其偿还表、项目资金来源与运用表、项目资产负债表等。对收集和预测的项目财务数据进行全面的汇总和整理,编制项目财务分析用报表,使这些数据之间形成内在联系。 2.4全面进行项目财务可行性分析 项目财务分析主要是通过编制和计算动态财务分析指标去进行项目财务可行性的分析与评价。因此在进行项目财务分析时必须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对于不同时间点上发生的项目现金流量采用折现等方法将其换算为现在或未来同一时间点上的现金流量值,以保证不同项目方案或不同项目财务分析具有同等的价值基础。 2.5确定项目财务可行性分析结论 这是最后一步的工作。根据以上4个步骤的认真工作,此时就可以项目的财务可行性报告了。其实,这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要求经济审计师认真落笔,不夸大,也不缩小,客观公正地明确此项目是否可行,多大程度上可行,真正实施后会遇到哪些可以预测的问题和不可预测问题。 3.项目财务分析的主要技术方法 3.1资金时间价值 资金时间价值是指等额货币在不同时间点上具有不同的价值,即随着时间的转移,资金会发生增值。资金增值的途径有两个,一是资金投入生产经营取得利润,二是资金存入银行。后者由于存款人推迟消费要得到相当于利息的补偿。两种来源相对应,资金的时间价值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利润,二是利息,它们也可以用利润率和利息率表示。习惯上,人们一般使用资金价值的相对量,即利息率和利润率来衡量资金的时间价值。 3.2静态分析方法 这一方法主要包括静态投资回收期法、借款偿还期法、资本金利率法、资产负债率法、流动比率法和投资利润率法等。这一方法计算简单而且实用。因为它对项目进行投资分析时,忽略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只是对项目的可行性报告进行粗略的评价。 3.3动态分析方法 这一方法对项目的分析较为全面,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在此基础上对项目进行考核,与静态分析方法相比,这种方法更为实际、合理。包括动态投资回收期法、净现值法和IRR法与MIRR法。 投资项目评估论文:农业投资项目评估 摘要:近几年来,人民消费水平随经济收入的增长而提高,相应地人们越来越重视饮食安全,越来越渴望每天吃到绿色无污染的食品。本文就种地种菜的规模化项目进行了理论上的评估,并得出了一定的结论。 关键词:农业投资;项目评估;规模化 一、前言 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问题愈发严重 多地出现了城市人到城郊农村租地种菜的现象,像在北京这种大都市的很多郊区 农民纷纷把自己的地分割出租,而上海、浙江、湖北、四川等地,也都存在着不同形式的招募市民种菜的项目。 但这种“周末农场”热潮目前只是一种分散行为,尽管两三年前已经出现了这种项目,但其发展形势一直缓慢 。由此我们小组的项目是将租地种菜规模化,这是下乡种菜热的另外一种衍生形式 ——雇农民负责种菜 ,种什么菜,是否使用化肥,种地的规模,都由雇主来决定,充分尊重雇主的选择意愿。 我们将初期规模定在一个行政区 ,由区政府出面交涉,在城市郊区租下。经过估算过后,大致需要的土地,雇工人数,种植特定的蔬菜瓜果的种类等有一个宏观的规划。对于收货后的农产品仅供该区自愿加入项目的常住人口食用,有剩余的话,可以在经过雇主同意的前提下,将农产品卖到周边地区。 二、项目大致流程 (一)由行政区政府牵头,在城市周边的农村,租出一片地,具体从哪些、多少地方租用土地视情况而定。 (二)挑选出有相关知识背景的学者和有经验有技术的农民,估算大概产能和生产成本,制定相应的种植计划。 (三)雇佣农民进行种植,采取竞争上岗制和职业化管理方法。(四)将生产好的农产品集中运到项目实行区 (具体分配方式视情况而定)。(五)若有富余的农产品,可以低于市价少许出售给没有参与项目的消费者,所得的收入一部分用于支付土地费,一部分用于被雇佣的农民的分红,以便提高其生产积极性。 (六)年终居民再以其消费量向区政府缴纳相应的费用,以便开始下一年的投入。 三、项目的优点 (一)宏观方面 1.将市场和农产品产地直接联系到一起,使生产更有针对性,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免去中间过多的流通环节,节省流通资本。2.由城市扶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不仅仅是资金上的,同样是管理技术上的。3.通过创造就业机会,把农民留在农村,一方面缓解农村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农村社会问题,另一方面缓解城市的人口压力和管理成本。 (二)微观方面 1.节省市民饮食成本。 2.特供蔬菜安全令人放心,城市居民租地种菜未必能成为未来食品供应主流,但却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一种积极尝试和补充。 3.有助于农产品生产人员职业化,促进种植技术和高效农业发展。 4.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农民不仅收到租金,更能通过种植获得工资。 四、农业投资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技术方面 租地种菜规模化项目,对农业来说,实际上不仅仅是一种生产技术上的提高,更是一种对产销模式的升级,属于软技术的提高,这种新的产销模式吸收了农村合作社在生产规模化中的优点,同时解决了在此体系中的销售问题。这个项目主要是用在一、二线城市及其周边的农村,可以因地制宜的进行微调,其本质是将市场和生产一体化,但并不排除原有的自由市场的销售模式,这两者可以同时存在,因此具有相当的灵活性。项目的实行,需要城乡间建设有直通的交通,周边农村里需要有一定面积的土地,我们讨论认为:沿海和平原地区更适合此模式运作。 (二)组织管理方面 城市不仅为农产品生产提供资金,同时提供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由城市中有相关知识的学者以及被雇佣的农民代表共同担当,增进沟通合作和管理。 (三)社会生态方面 租地种菜规模化的过程中,需要租用农民土地以及雇佣农民种植作物,会支付给农民土地的租金以及被雇佣的工资,在免除了大量流通成本的条件下,我们的项目能给农村带来更优厚的报酬,农村和农民的收入提高,也将促进其生活条件的提高。 同时由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重污染和高毒性的农药将不被允许使用,对农业生态有极大的促进。 (四)农产品市场营销方面 农产品的销售是我们的项目的优势,因为我们的项目直接把市场和生产连成一体,产品价格更低,销路更明确,产品质量更让人放心,而且能够很大程度上地避免农产品滞销、农田弃置的情况发生。 (五)财务方面 项目的资金由城市里常住居民中的项目参与者集资运行,但由于我国关于民间集资的相关法律,我们的项目将由实行区区政府先发起集资,或由政府的财政资金预付,资金将用于支付土地租金、农民佣金、生产农产品需要的种子、肥料和产品运输的费用等。 (六)经济方面 我们的项目并不是根治我国农业经济的一劳永逸的方法,我们的项目旨在缓解一些地区出现的最尖锐的农产品产销矛盾——城市人支付得更多,却吃不到质量配得上价格的蔬菜。 而同时,农民辛辛苦苦一年,种出来的农产品却可能卖不出去甚至亏掉血本,得不到应有的报酬。我们的项目把这彼此需要的两个群体捆绑在一起,把过去被中间环节吃掉的利润分给双方,这是我们的项目对经济的贡献。 五、小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饮食安全,越来越渴望每天吃到绿色无污染的食品,我们的这项计划真是对准大众的这种心理,满足更多人的健康要求。或许,这项计划的实施过程中会有很多的阻碍,但是,整体趋势的走向表明这项计划的可行性,不只是政府,我们还可以联系投资公司,现代化的“家庭小农场”会成为未来的主流。 投资项目评估论文:风险投资项目评估体系研究 [摘 要]风险投资项目的评估体系在评估风险投资项目的过程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本文从风险投资项目评估体系设计的原则、评估指标、评估方法以及我国目前风险投资项目评估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方法五个方面对风险投资项目的评估体系进行研究。 [关键词]风险投资项目 评估体系 序言 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复苏,风险投资迅速发展,但是在风险投资的过程中,由于经济发展不确定等因素,风险投资行为的风险大小难以预料,严重影响着风险投资行为的顺利进行。风险投资项目的评估过程作为风险投资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它的评估结果可以判断一个风险投资项目能否进行,对于风险投资企业与公司的风险投资行为有着重大的影响。风险投资项目评估体系是风险投资项目评估过程的核心,它的完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评估的结果,对于风险投资企业与公司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风险投资项目评估体系设计的原则 风险投资项目的风险因素众多,在设计评估体系的时候,要从整体出发,根据一定的原则,分清主次,使整个评价体系清楚明了,提高评估体系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1.系统性原则 风险投资项目评估体系又可以分为风险投资项目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法等方面,为了保证系统运行的正确性,在设计评估体系时,要系统的考虑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确保系统运行的正确性。 2.整体性原则 风险投资项目的评估体系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要从整体的角度看待整个评估体系,把握影响风险投资项目的关键因素或主要原因,分清主次。 3.实用性原则 在设计评估体系,一定要充分的考虑评估体系的评估指标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整个评估系统能否经得起具体的风险投资项目的考查检验。 4.定量定性结合原则 影响风险投资项目的因素很多,其中,有些因素是定量的,比如市场需求等;有些因素是定性的,比如市场竞争状况等。这些定量定性的因素一般都是相互影响的,所以为了对风险投资项目做出正确的评估,评估系统应该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有系统的方法进行分析,建立一个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系统化分析模型,尽量做到定量定性的统一协调。 5.发展性原则 对风险投资项目的评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为它所处的环境是不断的变化的,影响风险投资项目的因素也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状态中。所以设计的评估体系要具有适应变化的能力和不断发展的能力。比如指标体系应该具有一定发展性,可以考虑到各个指标的发展趋势;评估方法或模型要随着指标的变化或者科技的发展做出相应的改变或发展等。 二、风险投资项目评估体系的评估指标 风险投资项目评估体系的评估指标,是整个评估体系运行的基础,它是衡量一个风险投资项目能否进行的依据。最早的风险投资指标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国外学者Myers 和 Marquis所做的创业投资项目评估指标。 由于我国的文化背景和目前的市场环境等因素与国外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设计评估体系的评估指标体系时,要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具体的情况,参考国外评估体系,建立一个适合我国风险投资项目评估体系的评估指标体系。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说,我们考虑的风险因素主要有十个方面,分别是经营管理风险、产品及市场风险、技术风险、投资环境风险、财务状况、投资退出及回报、信用品质、信用能力、自然条件及社会条件。 三、风险投资项目评估体系的评估方法 风险投资项目评估体系采用的评估方法,主要是数学上的方法,对投资项目的优化组合、风险管理及科学预测做出合理的评估,帮助决策者做出决策。下面我们介绍几种主要的数学评估方法: 1.层次分析法 层次结构分析法是风险投资项目评估最早使用的方法,最主要的特点是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将一些总是量化,让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化。层次分析法将影响风险投资项目的因素建立一个层次递阶系统结构,清楚的呈现出对象、准则、目标等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然后逐一比较,综合,得出最优的结果。层次分析法的逻辑结构严谨,结构层次清晰,在理论上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 2.模糊层次分析法 对风险投资项目进行评估时,有诸多的因素是不确定的,比如市场潜力尚可之类的,无法提供一个定量的值,这就是所谓的模糊性,给评估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利用模糊层次法,在建立问题的层次结构后,可以由专家用模糊统计构建一个模糊差别矩阵,然后利用公式算出排序向量,不用检验每个层次的一致性。 3.多层次灰色聚类分析法 多层次灰色聚类分析法是在少数因素模糊的条件下,对数据进行处理,对风险投资项目进行评估。它将主观指标分成三个简单的层次,即目标层、准则层和项目层,然后建立比较判别矩阵,检验一致性,逐层计算,最后得出评估结果。 除了上述三种方法外,还有基于粗糙集的数据挖掘方法、灰色神经网络法等比较常用的评估方法,这些定量结合定性的方法为风险投资项目的评估体系提供了一个科学的依据。应用数学方法对风险投资项目进行评估,可以建立一个动态的评估体系,对风险投资的整个过程进行即时评估与管理,有效的降低投资的风险,提高收益,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四、我国目前风险投资项目评估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风险投资快速发展,但是与之相配的风险投资项目评估体系却处在一个探索实践的阶段,对于风险评估的指标,评估的方法及评估的主体等尚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与标准。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研究落后,缺乏风险投资项目评估学的理念体系 2.中介机构的服务不完善 3.评估指标存在偏见 4.评估项目的着眼点存在着偏差 5.缺乏对投资环境的评估 6.评估风险投资项目的相关人员专业化水平较低 我国进行评估风险投资项目的工作人员普遍存在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再加上缺乏相关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使得进行风险投资项目评估的人员专业化水平较低,评估时缺乏准确的判断力。 五、我国目前风险投资项目评估体系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完善、健全的风险投资项目的评估体系,对于风险投资来说,非常重要。针对我国风险投资项目评估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法,构建一个严谨、健全的评估系统,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1.加大理论体系的学术研究力度 相关的政府部门和学术科研机构要加大评估人才和资金的投入,建立一个符合我国具体情况的、完善的风险投资项目评估理论体系。 2.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管理,规范中介机构的行为 在评估风险投资项目时,需要中介机构提供大量的服务,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管理,建立一系列专门的中介机构,可以有效的提高评估的效率和准确性。 3.提高风险投资项目评估体系的全面性 评估风险投资项目时,不能只着重一个或者几个评估指标,要着眼于整个评估指标体系,将所有的评估指标进行分析,提高风险投资项目评估体系的全面性,进而提高准确性和可靠性。 4.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 由于评估风险投资项目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部门机构比较多,所以要提高评估人才知识背景的广泛性及实践经验的娴熟性,加强评估人才的专业化水平,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结语 风险投资项目的评估体系,是评估风险投资项目过程的核心,它为风险投资行为的进行提供了一个理论依据。加强风险投资项目评估体系的研究与建设,促进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是我国市场经济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 投资项目评估论文:三阶段教学法在《投资项目评估》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本文结合《投资项目评估》课程特点,介绍了三阶段教学法的教改实践,指出三阶段教学法是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改善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并对三阶段教学法实施的相关配套条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投资项目评估;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一、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投资项目评估》是一门集管理、经济、技术等多学科于一体的专业课程,旨在通过对项目必要性评估、建设生产条件评估、技术评估、投资及融资方案评估、财务效益评估、国民经济效益评估、不确定性分析和项目后评估等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培养具备投资评价能力和项目评估能力的专业人才。该课程具有两个明显特征:第一,实务性强,课程教学内容本身即为项目评估实务的组成部分,与投资分析实务联系紧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很高;第二,综合性强,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很高。由于该课程的特点,以“老师讲、学生听”为基本模式的传统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学生学得难,教师讲得累”的局面。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局限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教学思路“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由于学生实务知识相对匮乏,对诸多知识点难以深入理解,学起来也十分枯燥,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根本无法谈及能力提升,也难以满足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及企业等对投资决策人才的市场需要。其次,课堂教学“重接受性教学,轻自主性学习”。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一种以知识接受为主的被动教学模式,“老师讲、学生听”是最主要的教学范式,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授课过程重视课堂的规范化和形式化。这种范式阻碍了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也扼杀了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独立学习的机会,使得所学知识难以掌握和保存,更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另外,考核机制“重考试结果,轻学习过程”。传统教学对学生的评价以考试为主,使得不少学生不是为掌握知识而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考什么就学什么,学完了就忘完了,虽然考试分数高,但知识掌握及评估能力往往并不理想。 二、三阶段教学法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鉴于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结合高等教育的质量要求及课程的基本特点,通过在西南政法大学近几年课程教学中的不断思考、探索和总结,提出了“三阶段”教学法,其内涵是把课程划分成理论教学、案例分析、模拟评估三个教学阶段,按由易到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层层推进、环环相扣,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改进教学质量。具体而言,“三阶段”教学法在课程中的实践应用如下: 1.理论教学阶段。该环节是整个课程教学的基础阶段,教学目的是构建课程知识体系,为后续环节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课堂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自主地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并在探究过程中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掌握科学的方法,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观察者及答疑者。实施过程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课堂教学之前由老师布置明确的学习计划和内容,辅以必要的思考题目来引导学生作好课前准备。②课堂教学以学生分组讨论为主,由小组组长检查小组成员课前准备情况,以组内交流的形式开展对疑难知识点的学习;对学生讨论仍无法解决的问题再交由老师进行针对性的答疑和分析。③老师以随机抽查形式检查学习情况,并根据抽查情况记录学生平时成绩。 2.案例分析阶段。此阶段的教学任务是通过对投资项目评估案例的学习,帮助学生巩固第一阶段的学习成果,并理清在项目评估实务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具体做法是:教师选择若干投资项目评估案例,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仔细阅读并分析。首先,教师精心选择案例并建立案例库,案例来源可以是教师参研课题及评估实务,也可可以是学生自行设计的少许有代表性的项目。两类案例相结合,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对评估规范和常见问题有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此外,教师必须做好案例教学的组织管理工作,提前分发案例资料并做好案例教学设计,课中及时组织和引导,并做好点评和疑难讲解,课后做作好评价及总结。 3.模拟评估阶段。该阶段是课程教学的提升阶段,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方法主要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的兴趣,自选项目进行模拟决策论证,完成模拟评估报告。具体教学环节为:①自行分组,确定项目。学生结合学习生活环境及个人兴趣,自由组合形成项目小组,并按照投资项目评估的要求虚拟职位,如市场调查专业人员、工程施工技术人员、投资估算人员、财务评价人员等。小组成员名单及模拟建项题目确定后提交教师备案,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监督。②自主学习,自行论证。项目小组根据分工任务展开文献查阅及市场调研活动,并根据第二阶段的学习经验模拟进行分析和评估,完成模拟评估报告。教师密切关注学生学习动态和思想的变化,在学生出现学习障碍时提供必要的指导。③课堂竞赛。以课堂竞赛的方式对各小组的评估成果进行展示和评比,各小组作自主陈述并接受评委答辩,根据评分细则对各小组成果进行评比,对获奖项目小组给予表彰和奖励。 三、“三阶段”教学法的教改效果及思考 1.“三阶段”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三阶段”教学法的应用,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改变了单向知识传授模式,是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改善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教改活动的主要成绩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强化了学生自主学习模式。采用三阶段教学法后,教学活动中自始至终坚持以学生为本,鼓励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使得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明显增强。另外,学生学习态度实现了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成功转变,通过图书馆、实地调研、向他人请教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自主解决学习难点,增强了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自主性学习动力得到了充分体现。②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能力。“三阶段”教学方法以小组团队的形式进行的教学活动,以讨论、交流和协作性的学习方式,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和补充,使学生相互了解彼此的观点,形成更加丰富的理解,有利于学习的迁移。模拟评估情景缩小了课程学习和现实生活的差距,同时这些项目具有自选性、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等特点,模拟评估是不可抄袭和剽窃的,在促进学生掌握和运用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项目评估是开放的、复杂的、充满挑战的实践活动,小组中的每个成员既是主人又是受益者,他们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共同承担责任,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有效发挥。③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三阶段教学法应用以后,课程教学效果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可,课程选修人数大幅提升;85%以上的学生课后均认为课程学习有较大收获。一些学生课后将“学生电脑维修中心”、“二手书交易中心”等模拟评价项目付诸于创业实践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经营成果;少数学生在各级“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中获奖。 2.关于“三阶段”教学法的思考。“三阶段”教学法是对《投资项目评估》课程教学的一种改革和探索,为更好地改进教学效果,还需要其他教学措施的配合:①建立有效的师生互动机制。“三阶段”教学方法要求加强师生的双向沟通,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学习动态,以便更好地引导和答疑,因此需要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电子邮件、QQ群以及其他互联网工具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保证师生双向交流的顺利进行。②丰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三阶段”教学法对任课教师提出了较高的实践要求,任课教师还需要通过实务调研、挂职等形式参与投资项目评估实务,以不断丰富实务教学经验和实践教学能力。③优化考核方式。“三阶段”教学法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应着重考查学习过程,以平时表现为主、考试成绩为辅的思路建立考核评价标准。加大团队创业项目模拟评估及答辩的成绩占比,降低期末考试成绩占比,且期末考试应以开卷考试为主,题型应多元化、开放化,以考察学生分析能力为主。
体育精神论文:体育精神与文学关联解析 本文作者:邓强松 单位:荆楚理工学院 如果我们忘记昨天生活中的苦难,今天也不做充分的准备,那么我们明天就失去了竞争的资格,那么,将会永远退出历史的舞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看,生存与竞争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二者共同维系着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如果人类没有了竞争的对手,那么人类也就会丧失竞争意识,最终失去生存的条件和生存的基础。也正是因为如此,人类自身应该在竞争中寻求发展、寻找生机。我们应该根据哲学中“事物是呈螺旋上升”的理论,使其能够更好地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服务。在这些情况下,竞技体育成为最能体现人类的竞争意识与不断进取的精神和最接近人类生存本质的运动方式。竞技体育慢慢发展成为人类展示自身能力,并与对手一决高下的最佳舞台。总之,体育精神是人类面对挑战和困难,勇往直前,奋力拼搏的精神。 体育精神与文学 在体育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文学与体育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在科技和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体育文学也取得了极大的进步。我们阅读体育文学,不仅仅能从文字上获取某些信息,更重要的是,我们能从文学作品中体会到体育运动和运动员的生活,也在很大程度上为读者揭示了运动员成为光彩照人的世界冠军背后的艰辛和泪水。在文学作品中,我们还能体会到那些在赛场上发生的我们一直都不会明白的事实。但是,尤为重要的是,以文学的形式,它向我们展示着每项体育运动中的一种宝贵的体育运动精神,即是我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面对困难应具有拼搏竞争、团结合作和努力奋斗的精神,这些精神对于推动人类的发展尤为重要。在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体育精神为文学尤其是体育文学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尤为重要的力量。同时,文学的发展也对体育精神的宣扬和传递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体育精神在文学著作中的作用分析 (一)文学著作中所展现的体育精神 在体育事业繁荣发展的今天,体育的影响已经不仅局限于体育领域,而是渗透到社会文化发展的各个领域中,对文化和社会带来诸多影响。体育文学著作是把文学作品通过各种体育活动进行表现,它不仅能够体现出体育运动中的艺术魅力以及文化内涵,还能将其所表现的健康观念、生命意义以及审美艺术和体育精神相互融为一体。类似这样的文学作品不但可以反映体育活动以及体育人物,丰富文学的创作素材和范围,更能够传播和发展体育健儿和体育运动中所呈现出来的那种积极拼搏的体育精神。反映体育事件和体育人物的文学作品不单纯包括报告纪实这类文学,还包括各种体育电影的文学。然而,不管是以何种的文学形式,都表现出了多样化的体育精神。同时,体育精神也是作家进行文学创作的艰辛过程的力量来源和动力支持。对于那些在体育场上奋发拼搏的体育健儿们来说,都会令人为之热血沸腾。他们热爱自己的祖国,他们都希望为国家而战,希望在体育竞赛中为国争光。这种属于体育运动员的爱国主义精神,也经常被运用于文学作品中体现其深层的文化内涵。例如,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所形成的冠军文学。从这期间的文学作品来看,作品的内容和目的都主要呈现那些为国争光的教练和运动员的形象,尽管这部分作品都呈模式化,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充满着奋力拼搏和为国争光的热情和斗志。例如,在《中国姑娘》这一作品中,作者不只是注意到中国女排的足迹,也记录了她们艰辛的训练生活,遇到困难挫折时的惆怅和取得胜利时刻的喜悦;更重要的是,这一作品中展现的是我国女排姑娘们对人民和祖国的热爱,也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爱国主义精神,她们才能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坚持了奋斗下去。 (二)文学作品中展现着体育运动中顽强拼搏的精神 在体育比赛的过程中,运动员最不能丢失的就是要拥有坚定的信念,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无所畏惧,拥有战胜一切困难的顽强奋斗的拼搏精神,要在坚持中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获得极大的成就感。在当今的文学作品中尤其是体育文学作品,不管主人公的信仰如何,他们在体育竞赛和生活中都拥有着超越一切的顽强拼搏的精神,这些在都在奥林匹克运动中“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把体育精神和体育运动坚持到底。在《中国姑娘》这篇文学作品中,就描述了中国女排球运动员陈招娣尽管身体承受了巨大的疼痛,但是在训练中仍然是非常刻苦,并没有因为受伤而间断比赛。在这个坚强的中国姑娘的运动训练中,她曾经脚腕受伤,虽然身体非常疼痛,但是她仍然刻苦训练。例如,从寝室到训练场地,要走很长的一段路,而且是才下过雪,但是她拄着拐杖十分困难地往前行,到达训练场地的时候,拿拐杖的手上起了许多紫红色的血泡。还有,她不是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依旧不放弃努力着,即使腰上的伤非常严重,她也不愿意放弃打球,就这样一边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一边以巨大的毅力坚持锻炼,参加比赛,以其顽强拼搏的精神,取得了好成绩,为祖国赢得荣誉。在这些文学作品中,作者为我们弘扬了我国女排姑娘那种面对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这种不畏挫折的体育精神通过文学作品传达给了给社会大众,展现在我们面前,使这种体育精神在整个社会中都能得到宣扬和发展。 (三)体育精神是文学的支撑 当体育精神融入文学作品中,使文章变得更具可读性,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能体会到体育精神,文章变得有血有肉,体育精神便成为文学作品的支撑。 1.体育精神推动文学的发展。人类通过在体育运动上不断超越极限,挑战自我,正是人类生命能够生生不息和保持强大生命力的重要原因。体育精神往往与人们的生活同步,与时展同步,现代社会的这种体育热潮毫无疑问推进了体育文学事业的发展。同时,现代文学作品为了契合时代的发展需求,为了与人民群众强烈的理想和情感息息相通,都自然而然地把体育精神融入文学作品中。例如,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期间,我国作家严文井、冰心、臧克家、朱子奇、天剑、苏叔阳等著名诗人、作家和文学评论家等曾经为《体育报》撰写文章或者诗歌,对中国体育健儿在赛场上的优异战绩进行赞扬。例如1984年冰心发表在《人民政协报》上的一篇《使我感动和鼓舞的女排“三连冠”》。总之,体育精神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文学创作的繁荣。 2.体育精神是文学作品的精神支撑。体育运动并非是一种残酷的人类竞赛,而是人类为了展示自己实力并挑战自己身体极限的一种心理需求的表现,体现出一种勇往直前的竞争精神。同时,体育精神的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更加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这种精神在潜意识中督促运动员奋发图强,无限发挥着自己的潜能,争取进一步的超越。当作家将体育精神充分融入文字中,所形成的文学作品将以这种体育精神作为依托,使文学作品更加深沉,富有内涵。因此,蕴涵体育精神的文学作品不但能拓宽读者的视野,更能激励读者在生活中坚持这种体育精神。很多文学作品以传记的形式和对运动员奋斗的描写,把体育精神和奥运精神在社会中发扬光大,使读者通过文学作品了解体育运动员的生活,看到光环背后的辛酸,从而激发人们拼搏奋进、积极进取。 结语 近年来,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体育文学的发展,在文学著作中,我们经常能感受到那种拼搏竞争,团结协作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体育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看做是文学著作的精神支撑,因为,在这种精神的支持下,文学作品变得更加具有灵魂,不仅将体育文学推向高潮,更让体育精神在体育文学中得到传承和发扬。 体育精神论文:大学体育中体育精神研究 一、如何培养大学生体育精神 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精神,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应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方面,通过举办多样化的体育竞赛,将体育规则渗透到实际教学过程中,以约束学生的行为,使其能够自觉遵守比赛规则。不仅如此,通过这样的体育竞技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公平、公正的比赛心态,更能培养起不怕艰难困苦的责任感,最终实现挖掘其体育精神的目的。另一方面,体育教师还应深入挖掘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大纲,分析大纲中对于道德教育思想的内涵,并充分在体育课堂中展现出来,将道德教育内容与实际体育课程教学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和提炼内容,帮助学生建立起乐观向上的心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二、人格教育概述 1、人格教育的含义 众所周知,人格是一种财富,是人的良好意愿以及尊严的财富。对于大学生来说,进行人格教育就是一种人格投资,虽然不能直接以物质方面的富有来表现,但总的来说,大学生可以通过人格教育赢得尊敬与荣誉最终获得回报。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大学生从小生活在宠爱、溺爱的优越环境中,人生道路上也基本没有任何坎坷和挫折,对于独立解决问题和看待事物的能力还较弱。再加上,大学生们缺乏积极的精神和健康的心态,其社会竞争力、适应性都难以得到提升。适当的人格教育不仅是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形成独立人格的关键。 2、影响大学生人格的因素 事实上,影响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因素有很多,而这些不同的因素都处于不同的时期,就大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引起与社会接触较多,对于人格塑造就显得异常重要。总的来说,影响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因素有家庭、高校以及学生自己等主要因素。其中,家庭是大学生成长的场所,家庭对于学生的教养方式不同,最终学生的文化程度、人格特征、道德素质等方面都会存在差异。不仅如此,学生从小到大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其最终的性格也不同。这也足以证明,在进行大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良好的人格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如何培养大学生独立人格 人格教育主要包括对学生的心理、行为等进行协调,促进其知、情、意、行的健全与完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良好的人格教育不仅对学生的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引导,更是影响学生一生的关键,尤其对于现代“以人为本”的教育而言。大学体育教学中,在培养学体育精神的同时,更要注重大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例如,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使用分层或者选课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活动,最终最大限度的刺激学生的潜能,以发挥学生独特的能量,促进独立人格的形成。 三、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关系 1、体育精神是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前提 评判健康人格的标准有很多,首先,拥有健康人格的人无论在什么时刻什么地点都能客观实际的看待和认知事情,并且拥有坚定、积极的价值观与端正的道德心。其次,拥有健康人格的人对待自己也非常客观和实际,能够认清自身存在的问题,具有真实的安全感。同时,拥有健康人格的人对待参与的活动能够表现得更为集中,且能够很好的完成自己的责任和工作。因此,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体育精神能够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饼子这种公平竞争、团结习作、和谐相处的环境中完成体育活动,最终实现学生人机交往能力、责任感以及集体荣誉感的提升,为实现完整人格打下基础。 2、体育精神是促进学生独立人格形成的途径 拥有独立人格的人其主观独立意识较强,拥有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样的大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奋斗来获得对自我的提升,更能汲取好的方面,借鉴别人优秀的地方来完善自我,拥有非常高的自制力与约束力。因此,高校在实施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运用体育精神,实施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时的独立思考能力,独立解决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生活,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够利用这种能力解决多种问题。显然这些说明,体育精神是促进学生独立人格形成的重要途径。 3、体育精神是形成学生完整人格的客观要求 我们都知道,心理健康是人格教育的最终目标,也是使得人格完整的关键。人格构成的各个要素要保证完整性、和谐型以及统一性才标志着人格的完整,也就是说,人要保持积极进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实现自身愿望、行为以及目标的统一。与此同时,就我国很多高校的体育教学来说,通过举办多种多样的体育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明确比赛的规则并以此来规范自身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一方面,受到体育精神的影响,要从公平、公正、客观的角度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引导大学生实现自己的目标。另一方面,体育精神是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客观要求,学生通过制定适合自己的目标,以正确的心态来面对学习与生活中的一切问题,这也有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 四、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体育精神对大学生体育教学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作为新时期的国家的力量,当前的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知识和能力,更要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道德、精神。前面说到,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精神影响着每一个公民。作为大学生来说,培养起体育精神不仅有利于他们德智体等方面的综合发展,更是改变其精神面貌,同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一方面,体育精神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求真务实的良好平的,在参加体育比赛时,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比赛的规则,讲求诚信求真务实。另一方面,体育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在进行体育竞技活动时,集中团队的力量才能打败对手、实现目标。 2、人格教育对大学生体育教学的作用 首先,大学生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而独立人格是一种具有较强理性能力和自控力的人格,拥有这种独立人格的人,能够懂得自我尊重,更懂得尊重他人,明白怎样用自己的方式,来获取他人对自己的认可。可以说,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拥有独立人格的人对于现实生活非常适应,而对大学体育教学来讲,独立的人格不仅有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适合自身的体育参与方式,更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力。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更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独立自我意识的形成,最终实现高效体育教学的目标。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多样的体育活动与体育比赛,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与责任感,并且能够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或者体育比赛中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制定合理的目标,引导学生保持正视竞赛的观念,保证心态,进一步发挥人格教育的目的,促进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结束语:总的来说,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在大学体育教学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两者都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实际的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的作用,培养学生独立完整的人格和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作者:桂晓艾 体育精神论文:探究体育精神在电影中艺术体现 一、体育电影的开展进程与特性 电影,作为一种声画艺术的综合体,以共同的影像言语向世人论述着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发人深省的哲学理念。在当代经济飞速开展的今天,肉体文化生活逐步走进了群众百姓的家中,而体育类电影作为电影艺术中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不只仅在于其创作手腕的特殊性,更在于其绝对有着其他电影方式不可比较的受众群体的普遍性。 体育作为人类相互沟通的第五种沟通方式,超出了言语和种族的障碍,将世界人民以运动的方式紧紧地联络在一同,它关于人类生活的作用和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在历史上有着相当重要价值和位置。由此可见,体育电影不单单能够提供应观众刺激、生动的体育故事,其中所诠释的体育肉体更是鼓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民众。 纵观体育电影的开展历史,大多数体育电影中心主题多在于鼓励、鼓舞群众积极面对生活所带来的波折和窘境,题材也都是积极向上的。追根溯源,体育的降生与生长简直与人类的开展同步,体育文化业随着人类的不时进化而产生与之相对应的方式,是人类文化长河中不可或缺的一局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体育电影将体育史当做强国教材,经过表现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运发动不同的遭遇和命运,反映民族落后势必体育落后这一特定社会背景下的理想意义。而体育电影除了普通电影所具有的文娱、教育等特性之外,还是我们认识本身、改善本身的强大动力。中国早期电影开展当中,其实体育电影很早就有了,纪录片最早能够推到一九一几年,那个时分商务印书馆都在。这个时分比方说第一届远东运动会是到日本去拍的,其实其他的还有很多。在早期电影当中体育只是作为一个比拟共同的文化符号呈现,这种文化符号或者是作为一种现代都市生活的时髦。体育作为一个题材与电影艺术的交融,是从20世纪初才开端的,所以那个时分体育实践上是一个很时髦的东西。体育电影是经过体育竞技竞赛方式进而反映人性不可或缺的局部,这种竞技方式不只是为了奖牌而停止膂力和体能的比赛,它具有教育性质。体育题材电影传播常常融情节与体育为一体,在影院的特殊环境下受众比拟容易承受,特别是将体育竞赛融于电影故事情节的传播方式。这样的方式就使得观众经过体育题材电影解读正确的信仰、价值观、道德规范等表层和深层的文化。体育电影在展示了身体健美、平衡和体态端正的根底上,愈加偏重的是描写运发动勇于克制种种艰苦困苦、付出勤劳的汗水去争取最后成功的肉体,从而到达鼓励青少年发奋向上、超越自我的教育意义。体育电影关于青少年体育观念的培育和正确安康的价值体系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二、体育电影的影像寓意 体育电影是将体育的内在肉体与电影的影像艺术圆满分离的综合艺术方式,它以共同的视听言语方式将体育运动中所包含的发奋向上的魅力融于电影当中,既将体育文化与肉体高效地传播又使电影的方式与内容愈加丰厚化,多样化。当代体育运动早已不再是单一的埋头苦练,而是经过技巧性的培育与刻苦的锻炼相分离,从而产生高效的体育表现。体育电影不只可以充沛地展示本国的体育文化,更是展示国民肉体的最好方式,是增强国际交流与协作的重要渠道。体育电影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重要展示方式,其中包含着丰厚的人文主义肉体与情怀,是人类社会、思想价值观、社会风气、行为标准的真实写照。 体育电影的故事情节大多取材于真实的体育故事,这样的题材常常可以更好地把握观众的内心世界,这类以真实生活改编而来的精彩故事,愈加贴近理想生活,似乎就在我们身边,对观众的教育与影响愈加具有信服力。随着我国电影事业的飞速壮大,我国当代体育电影已然不只是具有单纯意义上的文娱和消遣的作用,当代体育电影导演正在试图经过体育电影这类题材向世人展示更具艺术价值的影像作品。 在体育电影中常常以体育竞技的剧烈和严酷性与体育人物的自强不息、奋勇拼搏以及高超的聪慧相分离下的影像,生动地展示该人物的性格、思想情感的影像寓意。体育电影以电影人物在锻炼中顽强拼搏、复兴民族的肉体力气为电影的主要内在中心局部,其主要目的是经过体育运动鼓励人们发奋向上民族肉体。体育电影中的主人公经过本身不懈的努力,用体育竞赛的成功改动我国在世界人民意中“东亚病夫”的恶劣形象,而常常支撑影片中的主人公一往无前的就是激烈民族威严与情感。在近代历史上,中国是一个在此期间曾遭受过宏大磨练的国度,而在民族自立的过程中,我国不断为博得世界的尊重而做着不时努力。我们首先要分明地晓得,任何一个民族的自立与自强首先要树立在具有强壮体魄的国民上,由于历史和体质等多方面缘由,我国国民被日本侵略者冠以“东亚病夫”的恶名,而体育竞技被喻为国度间比赛,所以增强体育锻炼,进步我国整体国民的体育素质已然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体育程度的上下和国度、民族的荣辱紧紧地联络在一同,改动世界人民对中国是体育弱国的认识成为我国许多体育电影表达的民族肉体内涵,无论是哪一个时期、哪一个时期背景下的体育电影都有着同样的希冀与愿望。由此一来,复兴体育就成为复兴我国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标尺之一。 体育导演也多为带着激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忧患感、任务感的艺术家,他们导演的体育题材的影片中,这种情感有着激烈的表现。体育类影片在描写运发动生长的同时,交叉着形形色色的遭遇与历练,从而深入提醒了个人命运与时期、社会之间关系。体育电影中的每个小人物经过本人的不懈努力在不时地追求杰出和威严的生命理论的过程中,树立了奥运会不断以来所倡导的目标,即与现代人文肉体的分离,他们在体育运动中正是以其融于本身个体血脉里的民族盲目,完成了一次顽强拼搏、永不言弃、重在参与、虽败犹荣的肉体辉煌之旅。在体育电影中演员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所展示的“力”与“美”,是电影潜在包含的个人理想、宗教肉体和民族认识,正是这样纯洁的、力争上游的肉体一次次地深深感动了观众的心灵。在体育电影中,身体曾经不再是单一的运动主题,电影的主要目的是希望经过展示身膂力与美的分离之后作为一种理性意象的审美存在,它所展现的偏重点是经过观众感受相对静态的方式感,不同体育活动的身体物理张力的技艺倾向构成各具个性的视觉款式和景观构造。体育电影在展示运发动身体的技术动作的同时,还特别地大胆选择和丰厚切换能形成超理想的穿越式感官享用,在竞赛场景中以影像的共同艺术手法使得他们的身体能轻而易举地迸发出具备联想意义的高超技术动作,电影镜头的组接效果也能够明晰地表现他们灵敏的自然肢体及其行动,在赛场富有怂恿性质的音乐与声响交错的情形中唤起对英雄气质的崇敬和感慨,体育电影冲动人心的生命魅力在酝酿好久的身体世界里激情而调和地生成。 三、我国体育电影的开展前景 随着当代电影事业如火如荼的开展,我们不难想象我国体育电影的美妙开展前景,我们具有一个良好的外部开展条件,怎样做到外部条件与内在意蕴有机高效地组接在一同就是当代体育类电影应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打破传统理念形式的约束,开掘出一个合适当代体育电影应当享有的框架构造,以新兴的理念、出色的技术手腕把我国体育电影塑形成一个富有当代特性的艺术作品。 当代优秀的体育电影融入一个关于人性考虑的主题,在这样理念的指导之下,作品经过体育人物的一系列故事表现对生命自身的礼赞。体育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电影类型,不只仅要注重研讨社会主流心理,满足这种心理,表达这种愿望。而如今的体育电影创作者仅仅把体育电影简单天文解为“励志”。“励志”纵然是体育电影的重要的主题,但绝对不是唯一的主题,好的体育电影必然要跳出励志主题向更深层面开辟。体育电影的主人公也应该经过体育竞技不时探寻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克制重重艰难,完成幻想和超越。 体育电影是反映与体育运动有关的社会生活的故事片。故事情节、人物命运必需与体育事业或体育竞赛活动严密联络,具有较多慌张、精彩的体育竞赛局面。关于体育来说,竞技结果不是终极追求;关于体育电影来说,竞技自身也不是终极表现对象。“体育电影外表是力与美,内核是幻想,而情感或者说情味是贯串其中的。好的影片,就应该多给人以价值启示和肉体鼓舞。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时行进的灵魂,没有创新的认识只会令这个民族停步不前,落后就会挨打,这是人类开展的必然趋向所在。创新是人类聪慧的结晶更是人类不时进步的原动力所在。创新是一种综合素质的提炼,是一种不时开辟进取的肉体,特别作为一种艺术方式的存在体,电影创新更是需求一种全方位平面变革的重要手腕。在各项文化事业不时创新变革的过程当中,我国体育电影迫切需求一个创新变革的打破点,在吸取传统体育电影的优点之后,分离顺应当代社会的新颖元素,为体育电影注入新颖的生机。 四、结语 体育电影是一种综合视听艺术体系,其中心是体育肉体和艺术发明性的圆满分离,其目的是满足人对肉体世界的审美需求,提升人对理想的粗糙认知,完成肉体世界的体验需求。透过电影的历史,我们会发现社会人心的起伏变化、生活时髦的流转变化,所以解构电影开展的脉络在某种水平上就是探寻艺术的社会变化折射。中国体育电影经过了近百年的进程,与其他艺术形态一样也阅历了从萌芽到逐步开展壮大的过程。这期间,中国体育电影顽强地挺立在世界影坛上,并且用本人的共同作风为世界电影添加了奇光异彩。在中国电影的开展进程中,体育类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上相当重要的一个组成局部,无论是从体育开展的角度抑或是社会政治环境的革新,它都从侧面平面化的角度客观地展示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它高超的艺术成就,具有很高的研讨和讨论意义。 但是,另一个值得我们考虑的问题就是,我国体育事业在当今世界体坛上曾经获得了相当杰出的成就,但是我国的体育电影应有一个真正的飞跃与创新才干与当代社会开展的脚步相顺应。不得不说的是同中国日渐成熟的体育事业相比,我国的体育电影的确相对来说有些滞后,所以复兴我国体育电影事业火烧眉毛,一个世界级的体育强国需求有震动世界影坛的体育电影来诠释我国优秀的体育肉体。 体育精神论文:高校体育精神文化传播探讨 [摘要]高校体育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忽视的内容。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体育精神文化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迎来了更加便捷、高效的信息传播途径。本文介绍高校体育精神文化传播的特征、必要性以及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体育;精神文化;传播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商业、传媒等诸多行业,电视、智能手机、电脑等媒体设备成为民众信息交流、传输的主要手段,媒体逐渐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和技术支持。多媒体时代的到来,促使精神文化更广泛地被群众接受和了解。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具有更好的传播效果,并能与大众及时进行互动,受到群众的追捧和喜爱。体育精神是一种意识形态,体现了运动员顽强拼搏、坚定勇敢的信念,可以起到鼓舞民众的作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高校体育精神的主旨为“健康是首要目标”,对科学求真、顽强拼搏、永不放弃、务实创新的精神进行传播,高校体育精神所产生的影响及作用不仅局限于体育行为,还可以推动高校体育更好更快发展,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道德观,为社会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新媒体的特征 1.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参与性 传统媒体模式下,信息资源及传播渠道都掌握在媒体的手中,信息的传播是单向的,媒体与受众之间缺乏互动,无法及时对信息进行反馈。新媒体时代,受众可以通过新媒体进行信息交流及反馈,新媒体带给民众相对的话语权,并能让所有拥有网络资源的人变为信息传播者。据统计,2014年底我国网民数量超过6.4亿,手机网民数量超过总人群的80%,注册新浪微博的用户突破5亿。从这些现象不难看出,新媒体逐渐替代传统媒体成为信息的主要传播者。 2.传播效果好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备高效、便捷的传输特点,运用网络平台对信息进行传播,扩大了传播区域,提升了传播速度及效果,突破了信息的时空局限性。在信息制作上,新媒体所花费的人力物力更少,去掉了传统媒体排版、印刷等程序,并能对报道事件进行及时跟进,做到同步报道。如今,网络传输速度不断提高,网络信息可以完成瞬间传输。 3.具有多样化的形式和内容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资源海量化,新媒体依托网络给民众创造一个可以信息的平台,突破了传统媒体模式下信息传输中地域及时间的限制。同时,新媒体模糊了信息传播、接收者的定位,信息资源变得十分丰富,涉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及娱乐等各方面。新媒体信息资源满足了群众的认知需求,其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新媒体技术可以采用文字、音频、视频、动画等方式进行信息传播,受众接收信息的方式不再局限于阅读报刊。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电脑、数字电视等电子设备成为收发信息的途径,提高了信息传播速度,降低了传输成本。 高校体育精神文化传播的必要性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教育发展迅速,体育教育思想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受传统教学观念及体制的影响,在教育模式设计上比较刻板单一。高校学生对于体育课的认知还停留在被动参与层面,很难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高校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过于重视对学生技能的训练,没有引导他们认知体育精神,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高校要将体育精神文化与教学课程结合,在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让学生悉知体育精神的可贵,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体育课程。 1.培养高校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 体育精神是一种传统美德,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标准是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要求身体素质好,更要求其思想、精神面貌积极向上。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抵制物质的诱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要在体育教学中引入体育精神文化,对大学生进行人格方面的训练,培养他们顽强拼搏、坚持不懈的精神,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体育精神文化传播是校园文明的重要部分,高校要紧跟时代步伐,根据大学生的特征对体育教学进行改革。 2.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高校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对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操作能力进行培养,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国教育部门对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十分重视,将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列入教学任务的重要项目,但效果不明显。高校要通过体育教学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他们进行引导,使其发自内心地喜欢体育。体育不仅是对人体进行锻炼,更是对一个人的心理素质进行培养,可以通过体育教学课程传播体育精神,引导大学生通过体育项目进行自我素质的锻炼。高校体育精神文化是通过校园学习、生活环境对大学生进行熏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协作精神、不服输的信念等,同时也要提高他们的抗压能力。体育精神文化通过广泛的传播,可以推动高校学生建立互相帮助、协作共赢的相处模式,为大学生步入社会打好基础。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经历了兴盛衰败、遭受了奴役屈辱,爱国之心是国人的基本素养,高校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操。随着我国的崛起,中国运动健儿在各种国际体育赛事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反映出我国国民素质水平得到提高。通过体育教学传播体育精神,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少年强则国强,大学生身上肩负着复兴中华的伟大历史使命,体育精神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新媒体传播体育精神文化的重要性随着传媒时代的到来,高校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获取体育相关信息,并进行互动交流。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主要由90后组成,他们的成长伴随着网络的发展,因此十分熟悉网络资源。据相关统计数据,我国高校使用互联网的学生已突破97%,高校普遍设置了计算机课程,手机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生活的必需品,他们喜欢通过腾讯新闻、新浪微博、微信等平台,了解一些感兴趣的信息,智能手机具有较好的移动性,具有方便快捷、信息资源丰富等优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手机获取各种信息。高校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可以采用新媒体技术传播体育精神,通过建立体育知识网站、微博及校园网等交流平台进行推广,学生通过扫二维码进行关注。在这个基础上,展开一系列体育互动教学,进行体育精神的宣传推广。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高校进行体育精神传播要紧跟时代步伐,要引进欧美等发达国家体育教育的经验,结合自身的实际,对体育精神的精髓进行传播。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评定标准不仅是该国的技术水平、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民众的精神面貌也是重要内容。高校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要培养他们的体育精神,使社会整体展现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中担任重要角色,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电子设备。新媒体具有较强的互动性,信息传播者可以对相关事件进行及时更新,信息接受者也可以提出见解或疑惑,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流互动。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建立相关的体育微信群、体育小知识公众栏目等,实现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通过弘扬高校体育精神,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体育精神文化。在高校教学课程中,可以积极引进教学活动,将顽强拼搏的精神充分体现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通过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精神,促使学生在面对工作生活压力时,始终保持自信向上的积极态度,展现体育精神所具有的正能量。 作者:严文荣 单位: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精神论文:大学体育精神现实意义探讨 在大学体育活动的开展过程当中所产生并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财务即大学体育精神,其主要体现为学生的体育知识、体育素养、体育观念等方面。受我国教育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对学生的体育教育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单方面注重文化知识教育所带来的后果是在目前的大学生群体当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较差,竞争意识、团队协作精神以及耐挫能力等均十分欠缺,而体育精神的宣扬则能够鼓励学生积极的投入到体育运动之中,改善以上问题情况,对此本文将重点就培育大学体育精神的现实意义展开具体的分析与探讨,指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途径。 1培育大学体育精神的现实意义 1.1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需要 伴随着我国人均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理应也有所增强,但是实际情况却恰好相反,超重问题已经成为了影响我国学生群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作为祖国的希望与未来,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应已经十分迫切,积极鼓励大学生群体投入体育活动,加强体育锻炼已经成为了大学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 1.2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需要 在高校之中开展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对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与价值。一方面通过体育锻炼能够促使学生的规则意识得到增强。无论是何种体育竞技活动均必须要基于一定的规则基础之上,并要求所有参与体育活动的人员共同遵守,因此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有助于养成健康的人格。另一方面体育精神的培养还可促使大学生拥有成功与幸福的资本。只有具备健康的体魄才能够取得成功与幸福,对于成功与幸福的衡量标准多种多样,但是其中最为核心的一项便是拥有健康的身体素质,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都是徒劳。 2培养大学生体育精神的途径 2.1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 体育精神作为文化精神的一种,对人的思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均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良好的文化氛围能够有助于激发起学生自主锻炼的意识与兴趣,并最终在体育锻炼的过程当中取得情感与精神的升华效果。特别是培养学生养成健康锻炼习惯与生活方式,并在校园当中产生崇尚锻炼的风尚,也可极大的促进校园文化的活跃性。 2.2创新体育教学的方式方法 教育的最高目标便是对人自身价值的实现。而体育精神的最终目的则是对人内心世界给予精神支撑,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对教育的方式方法结合时代的发展变化做出相应的创新与拓展,从而促使对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激发,并增强学生的自我感悟能力。目前,对于体育精神的体现大多是借助于各类体育活动来予以实现的,大到学校的运动会、学生自主成立的体育社团,小到学生自发组织的体育活动等,这些均对学生的体育锻炼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此外,对体育精神的培养也不仅限于体育活动,还可采用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及贴吧等大学生较常采用的社交工具来积极宣传体育精神,带动学生参与到对体育话题的讨论当中,从而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促使大学生的体育精神能够得以有效的培养,促使学生的体育精神能够内化于心。 2.3构建体育活动的价值体系 体育精神存在于多项体育活动之中,其表现的形式具备有高度的概括性特征,理解起来较为困难。部分学生在一时兴起时进行了声势浩大的体育锻炼,但是却并未领悟到体育精神的深层次内涵价值。因而应当构建起体育活动的价值体系,加深对体育精神内涵的领悟,总结体育活动的特点来开展对大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不失为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策略。鉴于大学生不同个体之间的知识水平及领悟能力存在有一定的差异性,因而,细化体育精神具体内容,构建起一套被广泛认可的体育活动价值体系,则是大学体育精神培养当中所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步骤。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体育精神无处不在,并且其还将对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带来重大的影响,而大学生群体承载着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重任,对他们加强体育精神的培养将有助于其养成更加健全的人格思想,因此在大学教育中融入体育精神教育将是未来大学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理念的具体践行,同时也是顺应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作者:赵健 单位:吉林工程职业学院 体育精神论文: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民族体育精神研究 摘要: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基于在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技能与思想道德生态化基础上,对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民族传统体育与精神文明建设展开了深入地研究。研究认为,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把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中,并发挥其民族体育的民族性与特色性的优势,能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精神文明建设创设良好的群众基础,扎实其创新的动力。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民族传统体育;精神文明;研究意义 民族传统体育由于其源发与运用的群体原生态性,决定其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形式与内容统一性。又因民族传统体育往往是在地区传统美德、地区群众身体与工作特点的基础上,实现体育科学文化知识的科学性研发,实现了体育科技与地区思想道德建设的统一,既具有生态根源性,也具有体育科学性和思想道德引导与教化作用。因此,在当前我国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充分地去挖掘民族传统体育的精神文明建设价值,具有非常切实及深远的意义。 1生态文明建设下的民族传统体育的精神内容 1.1生态功能特点 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项目一样,都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但由于其创造与产生的地区居民的风俗、工作、自然环境与创立之初的科技水平不同,因而,其功能具有显著的生态特色。如:图腾信仰下的健身功能。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与某个特定民族和地区的图腾信仰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其立足在对某种自然现象的敬畏与规律利用基础上,根据该地区的各种特点,研发具有祭祀等意义的体育技能。像武术中的各种门派的区分,尤其是以各种动物名字命名的拳种,如猴拳、螳螂拳与鹰爪拳,以及其他的摔跤、太极与打陀螺等,都充满着信仰指导下的健身追求。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身体极限创造性发现与发挥。在上述信仰和对自己生存和发展环境的敬畏的精神基础上,各地区会从珍爱自己的物质基础出发,加强对自然的顺应与保护,从研发提高自身机能的技能开始,实现自己能力提高基础上的对自然的保护与热爱。如赛龙舟等民族体育项目,其就是立足在地区水乡特点,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生存技能的体育科学化。 1.2生态技能特点 民族传统体育的技能,以生态性为基础,以生态性为标准,以生态性为追求。其技能生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技能研发以人与自然和谐为追求。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各项技能,其共同点就是强调运动者对自然的适应性,和尊重自然规律下的创造性。例如赛马强调对草原的自然适应性,赛龙舟对水的适应性,放风筝是对风的适应性等。这些技能的研发和运用,不仅不会破坏生态反而会丰富生态类型。器材与场地研发取材和保护自然为追求。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最大生态性特征,就是其器材研发和场地建设的生态性,不仅不需要对现有的场地进行各种现代化的硬化等改造,反而更加追求自然、绿化与环保,各种草地、乡间空白地、城市的空地等,无需加以刻意性甚至破坏性的建设,都可以开展此类的运动,如武术、抖空竹、打陀螺等,都具有高度的生态适应性。 2生态文明建设下民族传统体育的精神文明研究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的高位战略时代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与传承方式,不断地产生物质层面、制度层面与精神层面的变迁,其民族化与国际化在相互促进与有益补充中得以科学发展,从文化生态结构、生态发展模式及生态修复机制等方面实现了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充实与创新。 2.1传统美德强化 生态文明下的民族传统体育,以健身技能为载体,以民族传统美德为基本文化内涵,以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群众化、普遍化、地区体育特色化与地区文化特色化的特点,实现了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切入的生态文明指导下的精神文明建设创新,体现了民族传统体育的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性。表现两个层面:强调团结互助。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表现形式而言,多以合作的形式出现,即使有些是可以独立完成的,但在团队形式出现的情况下,更具有美观与震撼力,如太极拳的练习,单人练习与多人一起练习的效果显然有着较大的区别。在地区范围的团结互助,更能强化合作中的共同进步,不仅强身健体,也实现了交流与学习中的和谐进步。例如悠悠球项目的日常技艺交流,象棋与围棋活动消遣性娱乐等,承载了社区居民甚至陌生人之间的友谊建设功能。强化谦虚宽容。即通过民族传统体育的练习,学会谦虚与宽容,把“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学习理念,把人外有人的低调态度,相互传播与影响,实现和谐社会的建设。通过这种美德的发扬,不仅在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为项目技能的创新创设了空间,也让大家都保持着积极学习做学生的态度,为个人成长和他人的进步作出了技能共享的贡献。如“中华武术,具有追求人自身、人际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不同民族之间的内在和谐价值,具有化解信仰危机、道德危机、人文危机、生态危机以及价值危机的外在价值。” 2.2推动民族传统体育创新 生态文明下民族传统体育的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环境与文化传统协同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打造民俗体育活动圈、构建生态体育服务体系、开发大众化民族竞技体育、拓展校园民族特色体育等路径,推动民族传统体育创新。表现在两个层面:创新文化氛围打造。在人们对所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愈发重视与爱护的时代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无论是场地的生态性、器材制作的生态性与活动形式的生态性,都极大地满足了人们体育运动与精神提升的需求。其中,人们健身养生理念的不断创新与推广,心理健康与精神健康的正视与重视,都从人们的内在需求推动良好体育文化氛围的形成,让人们在体育文化的相互交流与学习中,在体育精神的提纯与发展中,切实地运用民族传统体育的物质载体,以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动方式实现自己的身心追求。创新项目推广。这种项目包括两个方面:原有项目的原生态性推广,例如:某种一直被某个少数民族所传承的体育项目,被发现与整理后向城市与社区推广;原生态项目创新后的推广,如针对某体育项目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创新结果推广,减少其封建迷信元素,强化其对人际关系或疾病治疗的功能等,如:五禽戏、易筋经与气功等。这两个层面:第一层面,从思想道德与文化方面强化了对精神健身的积极意义;第二层面,从生态文明下民族传统体育科技知识方面丰富了精神文明的内容,进而实现民族传统体育功能、文化意义与精神的时代性优化。 3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下民族传统体育的精神文明建设,要在挖掘与提升民族传统体育的生态意义基础上的,从突出民族传统体育的道德教化功能切入,以民族传统体育的原生态性技能为载体,把其精神文明建设的群众基础性、社会操作性、区域特色性与功能定向性等特点,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生态坚持、发扬与运用中,追求健身、健心、健美、生活调剂与竞技娱乐等多样性的活动需求满足,让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体育精神文明健身,随着民族传统体育的丰富多彩,而不断地实现内容充实、形式多样与功能多元化,最终达成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 作者:潘勇赫 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 体育精神论文:文学著作体育精神作用 一、体育精神的含义与本质 所谓体育精神,主要是指体育运动中所蕴涵的,能够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巨大启迪和影响作用的文化内涵。体育精神是有价值的思想意识和作风,一般而言,体育精神主要体现了参与者对体育运动的无比热爱,并愿意为体育付出艰辛的努力,运动员愿意通过自己的最大努力来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与运动技能。体育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参与者在比赛中获得胜利的极度渴望。在实现自己目标和取得胜利的过程中,运动员愿意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智力,挖掘自己的潜能来克服所有的困难。在体育精神的引导下,运动员或者参与者在与对手对抗的过程中,认真分析对手的实力和情况,并能够在实际比赛中使用正确的策略战胜对手。同时,体育精神实现了顾拜旦先生复兴奥运会的根本宗旨,通过体育竞赛对青年人进行思想教育。对人生而言,重要的绝不是凯旋而归,而是在赛场勇敢的战斗,也就是说,我们不应该惧怕生命中的任何敌人,任何坎坷、任何困难、面对困难的时候,我们要有面对所有困难和战胜所有对手的信心和勇气,并且把这种精神付诸于行动的决心和意志力。在人类文明日渐发展的现代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多数人都没有太多的机会感受到自然界对人类生存的威胁。然而,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上,人们与大自然竞争图存的斗争更像是人类漫长的历史,仅仅是剩下被考古和怀旧的价值。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人类永远都是不可能回避那些残酷的竞争和生存的压力。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忘记昨天生活中的苦难,今天也不做充分的准备,那么我们明天就失去了竞争的资格,那么,将会永远退出历史的舞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看,生存与竞争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二者共同维系着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如果人类没有了竞争的对手,那么人类也就会丧失竞争意识,最终失去生存的条件和生存的基础。也正是因为如此,人类自身应该在竞争中寻求发展、寻找生机。我们应该根据哲学中“事物是呈螺旋上升”的理论,使其能够更好地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服务。在这些情况下,竞技体育成为最能体现人类的竞争意识与不断进取的精神和最接近人类生存本质的运动方式。竞技体育慢慢发展成为人类展示自身能力,并与对手一决高下的最佳舞台。总之,体育精神是人类面对挑战和困难,勇往直前,奋力拼搏的精神。 二、体育精神与文学 在体育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文学与体育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在科技和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体育文学也取得了极大的进步。我们阅读体育文学,不仅仅能从文字上获取某些信息,更重要的是,我们能从文学作品中体会到体育运动和运动员的生活,也在很大程度上为读者揭示了运动员成为光彩照人的世界冠军背后的艰辛和泪水。在文学作品中,我们还能体会到那些在赛场上发生的我们一直都不会明白的事实。但是,尤为重要的是,以文学的形式,它向我们展示着每项体育运动中的一种宝贵的体育运动精神,即是我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面对困难应具有拼搏竞争、团结合作和努力奋斗的精神,这些精神对于推动人类的发展尤为重要。在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体育精神为文学尤其是体育文学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尤为重要的力量。同时,文学的发展也对体育精神的宣扬和传递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体育精神在文学著作中的作用分析 (一)文学著作中所展现的体育精神 在体育事业繁荣发展的今天,体育的影响已经不仅局限于体育领域,而是渗透到社会文化发展的各个领域中,对文化和社会带来诸多影响。体育文学著作是把文学作品通过各种体育活动进行表现,它不仅能够体现出体育运动中的艺术魅力以及文化内涵,还能将其所表现的健康观念、生命意义以及审美艺术和体育精神相互融为一体。类似这样的文学作品不但可以反映体育活动以及体育人物,丰富文学的创作素材和范围,更能够传播和发展体育健儿和体育运动中所呈现出来的那种积极拼搏的体育精神。反映体育事件和体育人物的文学作品不单纯包括报告纪实这类文学,还包括各种体育电影的文学。然而,不管是以何种的文学形式,都表现出了多样化的体育精神。同时,体育精神也是作家进行文学创作的艰辛过程的力量来源和动力支持。对于那些在体育场上奋发拼搏的体育健儿们来说,都会令人为之热血沸腾。他们热爱自己的祖国,他们都希望为国家而战,希望在体育竞赛中为国争光。这种属于体育运动员的爱国主义精神,也经常被运用于文学作品中体现其深层的文化内涵。例如,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所形成的冠军文学。从这期间的文学作品来看,作品的内容和目的都主要呈现那些为国争光的教练和运动员的形象,尽管这部分作品都呈模式化,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充满着奋力拼搏和为国争光的热情和斗志。例如,在《中国姑娘》这一作品中,作者不只是注意到中国女排的足迹,也记录了她们艰辛的训练生活,遇到困难挫折时的惆怅和取得胜利时刻的喜悦;更重要的是,这一作品中展现的是我国女排姑娘们对人民和祖国的热爱,也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爱国主义精神,她们才能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坚持了奋斗下去。 (二)文学作品中展现着体育运动中顽强拼搏的精神 在体育比赛的过程中,运动员最不能丢失的就是要拥有坚定的信念,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无所畏惧,拥有战胜一切困难的顽强奋斗的拼搏精神,要在坚持中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获得极大的成就感。在当今的文学作品中尤其是体育文学作品,不管主人公的信仰如何,他们在体育竞赛和生活中都拥有着超越一切的顽强拼搏的精神,这些在都在奥林匹克运动中“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把体育精神和体育运动坚持到底。在《中国姑娘》这篇文学作品中,就描述了中国女排球运动员陈招娣尽管身体承受了巨大的疼痛,但是在训练中仍然是非常刻苦,并没有因为受伤而间断比赛。在这个坚强的中国姑娘的运动训练中,她曾经脚腕受伤,虽然身体非常疼痛,但是她仍然刻苦训练。例如,从寝室到训练场地,要走很长的一段路,而且是才下过雪,但是她拄着拐杖十分困难地往前行,到达训练场地的时候,拿拐杖的手上起了许多紫红色的血泡。还有,她不是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依旧不放弃努力着,即使腰上的伤非常严重,她也不愿意放弃打球,就这样一边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一边以巨大的毅力坚持锻炼,参加比赛,以其顽强拼搏的精神,取得了好成绩,为祖国赢得荣誉。在这些文学作品中,作者为我们弘扬了我国女排姑娘那种面对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这种不畏挫折的体育精神通过文学作品传达给了给社会大众,展现在我们面前,使这种体育精神在整个社会中都能得到宣扬和发展。 (三)体育精神是文学的支撑 当体育精神融入文学作品中,使文章变得更具可读性,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能体会到体育精神,文章变得有血有肉,体育精神便成为文学作品的支撑。 1.体育精神推动文学的发展。人类通过在体育运动上不断超越极限,挑战自我,正是人类生命能够生生不息和保持强大生命力的重要原因。体育精神往往与人们的生活同步,与时展同步,现代社会的这种体育热潮毫无疑问推进了体育文学事业的发展。同时,现代文学作品为了契合时代的发展需求,为了与人民群众强烈的理想和情感息息相通,都自然而然地把体育精神融入文学作品中。例如,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期间,我国作家严文井、冰心、臧克家、朱子奇、天剑、苏叔阳等著名诗人、作家和文学评论家等曾经为《体育报》撰写文章或者诗歌,对中国体育健儿在赛场上的优异战绩进行赞扬。例如1984年冰心发表在《人民政协报》上的一篇《使我感动和鼓舞的女排“三连冠”》。总之,体育精神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文学创作的繁荣。 2.体育精神是文学作品的精神支撑。体育运动并非是一种残酷的人类竞赛,而是人类为了展示自己实力并挑战自己身体极限的一种心理需求的表现,体现出一种勇往直前的竞争精神。同时,体育精神的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更加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这种精神在潜意识中督促运动员奋发图强,无限发挥着自己的潜能,争取进一步的超越。当作家将体育精神充分融入文字中,所形成的文学作品将以这种体育精神作为依托,使文学作品更加深沉,富有内涵。因此,蕴涵体育精神的文学作品不但能拓宽读者的视野,更能激励读者在生活中坚持这种体育精神。很多文学作品以传记的形式和对运动员奋斗的描写,把体育精神和奥运精神在社会中发扬光大,使读者通过文学作品了解体育运动员的生活,看到光环背后的辛酸,从而激发人们拼搏奋进、积极进取。 四、结语 近年来,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体育文学的发展,在文学著作中,我们经常能感受到那种拼搏竞争,团结协作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体育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看做是文学著作的精神支撑,因为,在这种精神的支持下,文学作品变得更加具有灵魂,不仅将体育文学推向高潮,更让体育精神在体育文学中得到传承和发扬。 体育精神论文:论电影《大灌篮》中的体育精神 [摘要]篮球励志片《大灌篮》讲述了青年方世杰通过篮球运动来实现自己的愿望,圆了自己心中埋藏已久的梦想的故事。影片中的主人公刻苦训练篮球技术,掌握了高超的篮球技巧,终于在球场上大显身手,体现了奋勇拼搏、追求突破、永不放弃的体育运动精神。影片也表达了“团队精神”这一主题,让人印象深刻。只要认准前方奋勇前进,哪怕前路有再多失败,永不放弃,就一定能成功。 [关键词]篮球;体育;运动;精神 一、剧情简介 方世杰(周杰伦饰)是一个见义勇为、好打不平的孤儿,被功夫大学的老校长收养,从小习武,有一身好功夫,并练就了一身好功夫而且拥有异于常人的手感。可惜的是,新任功夫大学校长,爱钱又势利,借故编派罪名将方世杰驱逐出校门。方世杰流浪到公园,无意中展现“神投”神技,被立叔(曾志伟饰)看上,诱之以“打球可以成名、成名之后可以寻亲”的理由邀他到第一大学打篮球,借此赚取方世杰打球“神投’而来的知名度和利益,中饱私囊。另一方面,篮球界的火球队看不惯第一大学因为方世杰的加入气势如日中天,于是向他们挑衅比赛,发誓绝对要把第一大学打得落花流水。历经千辛万苦,方世杰终于将球赛打胜了。与此同时,方世杰也找到了身为亚洲首富的父亲。但方世杰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到立叔身边,方世杰在立叔那里找到了温暖的父爱,立叔也通过对方世杰的发现、教诲而重新找回了自己做人的价值与尊严。方世杰和立叔在球场内外经历种种人生与情感洗礼,最终达成了人格与心灵的升华。 二、坚持不懈,永不言败 孔子说过:知耻而后勇,首先要知耻,认识到自己的失败、承认自己的失败;其次,奋发图强,坚持不懈。方世杰具有知耻而后勇,百折不挠的精神,他加入球队后一直刻苦训练,从一个对篮球技术一窍不通的人,最后到随心所欲地控制篮球,走进篮球的自由王国。其间历经的失败嘲讽、磨难艰辛可想而知。但方世杰凭借自己超强的毅力终于坚持到取得成功的日子。很多事情的最终结果都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的,最可怕的敌人往往就是我们自己,想要取得非凡的成功,就必须首先战胜自我、超越自我,要磨炼自己的意志,排除干扰、全力以赴。片中的方世杰,当他被校长逐出校门,当他遇到立叔,成为他的“摇钱树”后,并未因为立叔的欺骗而离开篮球,而是愈加坚定了他要打好篮球,成为明星的决心。于是方世杰为了那个心中的目标,努力地拼搏。当方世杰被人打伤大腿时,我们认为他会放弃,但他没有;当方世杰找到自己身为富翁的爸爸时,我们认为他会选择财富,但他没有。一个个漂亮的过人、一个个精彩的远投、一次次扣人心弦的进攻。这一切似乎是展示方世杰篮球魅力的舞台。 三、精诚团结,金石为开 《大灌篮》影片中表达了“团队精神”这一主题,让人印象深刻。影片在最后,一场决赛中,方世杰远线投球,进篮,但却被让人重金收买的“黑哨’从篮筐底下顶出,以一分之差告负。方世杰使出在武术学校时师父教的“乾坤大挪移”之功,使时间逆转,在接到球后,他将球传给队长,由他灌篮,结果球队赢得冠军。而后接着方世杰的旁白声响起“篮球比赛最精彩的不是灌篮,而是团队的一起努力。”方世杰对朋友的真情,对团队的看重,使他到决赛的最后三秒钟,他完全可以远投进球时,把球传给了队长,因为他知道队长在最后的紧急关头,手会不由自主地颤抖,影响投球。但他要帮助队长克服这个障碍,把关键的一球传给了他,最终A得了比赛,也战胜了自己。篮球最大的乐趣不是灌篮,而是队友间的默契配合。让主人公出于主体性的内在需要,而将体育运动作为完成自我体认的一种方式,都涉及个人理想、个人的表现欲、个体价值与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冲突,其结果也从不同程度上体现了集体主义对个人主义的胜利,展现了个人服从集体才能取得团体最后胜利这一基本道理。 四、追梦不止,圆梦有时 影片中,立叔说“不能卖掉自己的梦想”,《大灌篮》用电影的方式圆了一个少年的青春的梦。方世杰从小在功夫学院长大,无意间练就了将易拉罐从远处仍向垃圾桶的“神投”。加入球队的方世杰,除了能“百发百中”的投球外,对篮球技术却毫不了解,经由队长的指导,个人的勤奋练习。方世杰终于融入球队这个集体中去了,并且将“功夫”与篮球技巧巧妙地糅合为一体,产生了惊人的超强实力。球场上,当最后一个三分球,从人们惊奇的夸张的表情变化折射出没有任何悬念获胜的喜悦时,虽然被裁判把进篮的球顶出,方世杰于是依靠练就的神功,施展“乾坤大挪移”法,扭转了时间,改变了结局,终于取得了对火球队的胜利,好事成双,他的亲生父亲也与他相认,方世杰圆了自己的梦,选择留下来和立叔与球队在一起。《大灌篮》故事告诉我们:事在人为,只有在追梦路上永不停止的人,才有希望梦想成真。 五、篮球精神,敢拼才会赢 《大灌篮》中贯穿始终的篮球精神就是敢拼才会赢。体育精神所追求的就是更高、更快、更强,是一种不向命运低头的坚韧,向更高的运动水平进取的不屈意志。只要发挥出水平,一切皆有可能。“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今天在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女篮“用了200%的力量玩命去拼”,击败对手成功闯进四强;中国男篮第三次完成了奥运前八的最好成绩。中国女篮后卫苗立杰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无论输赢,中国篮球的团队精神不会垮。”姚明说:“今年奥运会,我们就是奔着纪录而来的”,“我们遭遇了分组的困境,但还是打进了八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很多,我们凭着勇气走到了今天,勇气会指引我们走得更远。” 六、结 语 体育比赛本身就是一种表演,观众们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直接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最后获得欣赏的愉悦。从这个角度看,《大灌篮》脱离现实逻辑的剧情设置正可以在天马行空中带领观众完成一次梦幻般的旅行。对方世杰通过个人努力改变自己命运,都可以在现实的层面对观众有所触动。《大灌篮》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认准前方奋勇前进,哪怕前路有再多失败,永不放弃,只要你像玄奘一样心怀虔诚,不管西天取经多么长路漫漫,就一定能取到真经。 体育精神论文:电影《一球成名》中的体育精神与梦想激励 [摘要]影片《一球成名》是一部以足球为主线,讲述梦想与信念的故事。主人公历经艰辛磨难取得成功,以亲情、友情、爱情感人,激励人自信、勤奋、勇敢。影片把体育和励志集合起来,旨在教育困境中的人奋斗和有理想的人永远要追求自己的梦想。 [关键词]梦想;执著;成功 一、前言 耗资一亿美元的足球电影三部曲《一球成名》(Goall),带你由英超踢至欧联再直闯世界杯!《一球成名》以国际球坛作为电影舞台,邀得多位世界级球星亮相,星光熠熠、阵容鼎盛,更会破天荒于英超及世界杯等重要赛事进行实景拍摄。高超的球技、真实的球场、比赛的实况,又有世界级的球星助阵。热烈紧张的气氛无可比拟,贝克汉姆、齐达内、劳尔和希勒等超级球星悉数亮相。导演试图在人物、道具和大的背景上全面再现足球的种种震撼,如同置身于鼎沸的球赛现场。电影的技术运用也超级豪华,甚至动用大量实景拍摄和CG特效,这样的努力令全片的视觉冲击力非常强,一如adidaa广告片华丽而流畅的创意风格。但即便如此,片中也没有哪个镜头能比真正比赛更令人激动和震撼,更没有哪个虚构的进球能比真正的逆转乾坤更令人热血沸腾。而那些排山倒海的气势、歇斯底里的呼喊、胜利后的庆祝和欢呼,以及所有围绕着那个黑白足球的心跳、喜悦、歌唱与泪水,那些才是最真实的、最原生态的,同时也是最不可复制的。 二、剧情简介 《一球成名》的主人公是一位墨西哥裔的天才少年圣地亚哥,加西亚,他住在洛杉矶的贫民区,热爱足球且才华横溢,后来一名英国纽卡斯尔的球探来美国,发现了圣地亚哥这个有着天才潜质的青年,惜才的球探邀请圣地亚哥到英格兰试训,受到了父亲的阻挠,并且拿走他在餐馆打工攒的飞机票钱,让他的梦想真的就要成为泡影了。此时的圣地亚哥引用了父亲的一句话“你可以做梦,但不要沉醉在里面”。然而,奶奶手中的飞机票让希望重又燃起。到达英国的圣地亚哥,一波三折,几经努力终于获得命运的眷顾,成功加盟英超劲旅纽卡斯尔联队,执著的梦想让圣地亚哥连翻激战过关斩将,最终在精英云集的绿茵场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他成为纽卡斯尔的英雄,并帮助球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故事《一球成名》故事很简单,但注定是一部激动人心的电影,令你内心真正沸腾的是圣地亚哥在成功道路上所做的努力和付出,或许就像他女朋友所说的那样,“我发现我从来没有如此热爱过足球。” 三、人因有梦想而伟大 曾经听到过一句话“当你执著于梦想,世界都会给你让步”。圣地亚哥向足球进军的道路上一次又一次的遇到障碍,首先父亲的不同意,取走辛苦攒下的飞机票钱;在面试训练场上,老队员的故意刁难,让他接不到球;替补队员赛场上,治疗哮喘的喷雾剂被踩坏而发挥失常。一次又一次的障碍让他与梦想即将失主交臂,但是梦想的力量让幸运一次又一次青睐了这个年轻人。“桑地亚哥,这机会是你应该得的,抓住它。”奶奶将前往英国的所有路费交付到迭戈的手上,告诉圣地亚哥,她曾经许诺他离开的母亲,她将尽她所能来帮助他们实现梦想。球探不顾颜面,跑去球队老板的饭桌请求再一次的机会,挽留住了他的离开。前往机场的迭戈,碰巧遇见训练迟到的凯文。一番交谈后,凯文为圣地亚哥求情,圣地亚哥获得再次的机会。幸运为迭戈的成功之路搭上了一个又一个的阶梯,其实幸运却是因为他执著梦想的力量而包围了他。只有坚持,才能幸运,然后走向成功。幸运一直都不是独行者。我们每个人在深深的内心里,都有一个理想或者说一个梦想。你我把它深深地埋在心底,不曾也不敢将它暴露在现实的阳光下。面对着诸多的怀疑和打击,我们与理想正渐行渐远。最初圣地亚哥也正是在他父亲的抨击下,放弃了他所热爱的足球。他的父亲就是“心魔”的化身。他父亲总是说:“你根本无法实现你的理想、你面对现实吧、你永远只能过这样的生活。”正是这样,我们的人生从此变得平庸。而圣地亚哥虽然与命运之神妥协,但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理想,将它深深的埋藏在鞋柜深处的鞋里,时刻等待着与命运之神的开战。球探的出现点燃了他的“梦想之火”,使他鼓足了勇气去面对现实生活的种种打击,远渡万里来到英国来寻找他的理想。 四、激情追梦不言放弃 激情永远是一个人追求成功途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与之随行的自信在鼓舞自己的同时也促成了事物朝圆满发展。正如圣地亚哥可以在父亲不断打碎他的梦想的同时重振旗鼓,可以在球队老板刻意的批评中坚信自己一样。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相信自己,梦想终有实现的一天。梦想永远都是人生中很重要的部分,相信所有人都一定有过自己的梦想,但很多人只是拥有梦想却从来没有把梦想变成现实。在《一球成名》中,那个从墨西哥偷渡到美国的男孩桑蒂也有一个梦想“成为职业球员”,并且加入英超纽卡斯尔联队,他最后也将他这个梦想变成了现实。梦想与现实绝非一步之遥,艰苦训练和场内场外的无数白眼都是上天对迭戈诚意的考验。而伯乐格兰在圣地亚哥的成长道路上可谓煞费苦心,从最初联系一位不负责任的球探,到凌晨三点半联系自己的前任球队老板推荐圣地亚哥。在圣地亚哥得到机会没有很好表现后,格兰再次为其求得了一个月的试训机会。早已结束足球生涯的格兰,对圣地亚哥的帮助全凭一股热爱足球的精神。这股精神同样贯穿在影片的每个角落,各行各业的球迷所表现出的那份热情,有种可以就此新生的意味,就算再麻木的人,此刻也无法无动于衷。正如影片中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圣地亚哥最后时刻踢出的那个任意球一样,踢入球门的那一刻,大家沸腾了。坚定执著的去实现梦想,用青春和激情去对抗命运,这也许是每个人对自己最初形态的期许,可惜我们都不够勇敢,也不够简单,太多的牵绊制造太多的理由让你放慢自己的步履。这是个现实的问题,因为现实是需要面对的,所以才有很多梦想没有实现,这一点儿也不奇怪。BEYOND的歌就是这样唱的“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 五、执著坚持梦想成真 从圣地亚哥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他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而不屈不挠的精神,在面对挫折时永不放弃的精神,在雨水泛滥的纽卡斯尔,泥泞、伤病和歧视都没有让这位青年放弃。年轻就是资本,他最终凭借自己的努力做到了。影片中有两个细节,一个是圣地因为哮喘表现不好,而不得不离开英格兰的时候,他偶然碰到球队头号球星,在他的帮助下,圣地亚哥回到了俱乐部,承认了自己曾经隐瞒了有哮喘的事实,教练于是又给了他一次机会,也正是这次他成功了。所以我们面对机会的时候必须要做到充分的坦诚,那样它才会眷顾你的,机会除了青睐那些有准备的头脑以外,它也很喜欢那些敢于面对的人。但命运之神从来不会轻易的和你妥协,他会用困苦,金钱,美色不断的诱惑你、动摇你。让你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艰难地前行,你会气馁、你会妥协,可以找出无数个理由,请不要被迷惑,因为信念具有无可比拟的力量,也只有他才能帮助我们实现理想。梦想,是一 个个目标,是坚持不懈为之奋斗的力量的源泉,需要无限的激情信心来加油、来维持。对自己充满自信,这不仅仅是足球比赛的真谛,更是我们做事所必需的。相信自己才能让梦想发光,才能让自我价值的实现最大化。我们每一个人一定有过圣地亚哥一样的梦想,那些事情看起来总是太过遥远,太不可思议,然而我们一定在某个年龄段里,曾经固执地、疯狂地积蓄力量为梦想奋斗过,直到后来,我们丢弃了梦想,平静地过着平凡的生活。一战成名的机会终于没有出现,也许出现过,只是最终没能成名。有人说:“没有彻底遗忘掉他的孩提时代的人都会知道,要把梦想坚持下来是件多难的事情。”但某些人,在他们所创造的历史瞬间,让我们知道并相信了梦想的力量,比如仰天欢呼的圣地亚哥,又比如我们含着欢喜和泪水所看到的那些不懈努力创造的真实进球和胜利的瞬间,我们需要的是看准一个目标并坚持不懈的走下去。山虽然高,但是最终会被登山者踩在脚下,路虽然很长,但是只要坚持,我们总能看到前方的光明。 六、一切梦想皆有可能 影片主线只有一个:成功就要付出,磨砺方能成就价值。因为只有付出才有回报,主人公圣地亚哥用自己坚定的信念,不懈的追求着自己的理想,同时也在敲击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唤醒了我内心的力量,引起了我的共鸣。一个人,无论他怎么样,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凭借着自己自身的天赋,并勇敢的为主坚持不懈的奋斗,就一定能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功。给我们这样正为着理想而努力拼搏的人以力量,催促我们奋进。当看到圣地亚哥因奋斗而表现出精彩时,是很感动人的,因为这份成功摆脱了世俗、金钱和权力,所以,经历过克服队友的排挤,病痛折磨后出人头地的时刻,让我们热血沸腾的进球以及圣地亚哥这个人物的成长都可以领悟到许多让我们积极向上的真挚。影片在张弛自如中,用着观众善于接受的方式讲述着圣地亚哥的成长,他的足球生涯为我们这些应该为梦拼搏的人树立了一个生动的榜样:只有在逐梦的过程中努力,机遇才会出现,属于自己的伯乐才会到来。梦想,不可消失。所以请保管好你的梦想吧,用信念之水不断地去浇灌它吧!当梦想之树开花结果时,魔鬼与天使都会为你欢呼,为你折服。影片最后终于在那关键的一刻,圣地亚哥脚下的球,以一道完美弧线划过空中那一刻,他成为逆转乾坤的英雄,那一刻属于梦想。影片在坚持梦想,实现理想上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榜样。 体育精神论文:解析《功夫》中的音乐意境与现代体育精神 摘要 《功夫》演戏周星驰一贯的“无厘头”风格,但在同类题材电影中有了重大的突破。该片透过表面的滑稽语言和精彩刺激的武打场面,体现了侠义精神和现代体育精神,挖掘出中国功夫的文化内涵。除了精彩的武技表演,与画面相得益彰的音乐,走的是中西结合之路,三大音乐贯穿表现主题,把中国功夫从拳脚动作升华为侠义之道,从一招一式的套路演变为意念的掌控,有助于表现中国“功夫”的境界。 关键词 功夫;音乐意境;体育精神;文化内涵 中国功夫是一种武术为主体的“武文化”,在世界体育百花园中独树一帜。它讲究刚柔并济,内外兼修,既有刚健雄美的外形和强大的搏击功能,更有典雅深邃的内涵,蕴含着先哲们对生命和宇宙的参悟。武术比赛进入2008年奥运会,标志着它的意义被广泛认识。关于中国功夫题材的电影深受观众喜爱,通常称为武打片,几十年来从表演技术到文化精神的表现方面都有持续推进的势头。其中,周星驰主演的《功夫》表现方式与众不同,诸多方面有独到之处,下面对其音乐意境与现代体育精神的表现略作阐释。 一、《功夫》中的音乐意境 《功夫》的音乐走中西结合之路。西式音乐以影片开始段《我不入地狱》为代表,融合了旧上海舞厅的爵士风格与美国百老汇舞曲风格,带有浓重的好莱坞音乐味道,被编配在斧头帮跳胜利之舞的场面。片中两次用到《流浪者之歌》(又名《吉卜赛之歌》),第一次是包租婆与阿星追逐的那场戏,乐曲激烈而诙谐;第二次是阿星在交通灯里冲着铁壁发泄的戏,曲调低沉悲伤。加上其他间插性的配音,奠定该影片的“无厘头”风格,整体给人轻松愉悦、滑稽的感觉。当然,该片中也不时穿插一些交响乐片段,主要是烘托凝重的气氛、渲染悲凉的情绪。 中国传统音乐在片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首先,针对影片反映中国功夫这一主题,选配中国传统音乐非常贴切,最能表现中国功夫的特殊韵味;其次,这些音乐应该是人们内心对功夫的理解和意境的追求,中国音乐讲究“清淡、风雅、自然和谐”,中国功夫讲究“天人合一、御敌于无形”,这些都是中国道家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人追求的理想境界。以民乐《东海渔歌》作为主题音乐交代猪笼城寨的生活,这不光是为了说明人们生活、生产的悠闲与乐趣,而是暗含古代文人唱渔歌、披蓑衣、撒网江湖、渴望与世无争的隐士情怀,简单生活通往道家推崇的无为境界。 片中对中国传统音乐选配以古筝、二胡、笛子、琵琶及锣鼓合奏为主。锣鼓合奏的节奏感、情绪激烈的打击乐突出中国功夫的击打技巧、实战性能、武术套路的韵律。精彩的、科学性的武打动作配合节奏激烈的打击乐,调动观众身临其境的体验惊险氛围,让观众直观感受中国功夫的视觉魅力。还有一种武打场面没有打击乐而是古筝伴奏,如几位隐士(侠客)与替黑帮作战的瞎子的战斗过程,体现了功夫的另一个境界――杀人于无形。战斗中已没有拳脚比拼,而是内功的较量。内功是抓不着、看不见的,如何表现呢?音乐派上了用场。两个瞎子以筝为武器,用音乐打败手持刀枪的侠客,足见内功的威力。音乐在此除了当作打斗的能量,还表现中国特有的把血腥杀戮场面诗意化的境界,体现儒家“仁”的思想,即运用非暴力的手段解决暴力问题――打斗是为了不打斗。 在武打片中,琴、筝、萧、笛等乐器经常被用作武器,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古筝和唢呐。在瞎子与几位隐士的决斗中,古筝作为武器发出急促、不和谐的音响,使人有一种压迫感,连绵不断、排山倒海般的气势可以摧垮敌人的意志,让敌人未战已败,体现了《孙子兵法》“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策略。唢呐声音清脆高亢,最能激发人的精神状态和斗志,使人焕发百倍力量、转败为胜。包租公和包租婆迎战火云邪神、阿星重获新生迎战火云邪神那两场戏用到一首革命歌曲《英雄们渡过了大渡河》,这首歌曲反映直面困难、排除万难的英雄决心,表现了当时包租公和包租婆的心理状态,唢呐的强劲冲击力点衬出阿星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必胜的信念。 中国现代音乐主要用于渲染阿星和哑女的朦胧爱情,此处黄圣伊唱的《只要为你活一天》翻唱刘家昌当年创作的同名爱情歌曲,音乐配器延续了20世纪80年代的风格。但是,以吉他、小号、提琴、交响音乐组合为基本元素,,其中夹杂一些定音鼓、木琴等敲打乐的辅助,使得原有的音乐风格完全变异了味道。这段音乐揭示生活的压力与时代的悲情色彩造成的阴影,主人公向往平静美好的生活,渴望浪漫爱情,音乐暗示主人公人性的回归。 影片在三大音乐表现主题贯穿下,把中国功夫从拳脚动作升华为侠义之道,从一招一式的套路演变为意念的掌控,做到随心所欲,收放自如。中国功夫的内涵在于化有形招式为无形的控制,意念制物于千里之外;中国功夫的精神理念为行侠仗义,扶困济贫,为和平而战,战为不战!中国音乐大多为了修身养性、陶冶情操,音乐与功夫的结合体现了一张一弛的动静之道。 二、《功夫》中的现代体育精神 “功夫”本是一种强身健体、抗敌自卫的体育运动。影片《功夫》除了反映传统的侠义精神,还喻示着许多现代体育精神,这是电影作品获得现代性的关键。 主人公是一事无成、小偷小摸的古惑仔,希望加入当时势力最大、手段残忍的“斧头帮”。如同成功前的个别运动员,因渴望出名或许想过不择手段、或许误入歧途,陷入迷茫状态。后来卷入正义与邪恶的交战中,面临坚持自己还是流于诱惑的思想斗争,亦正亦邪、摇摆不定。最后主人公大彻大悟、良心回归,渐渐地放弃了从前的思想和志向,开始领悟功夫的真谛。这好比运动员经历挫折、磨难、心灵的痛苦煎熬之后,从迫切渴望名次转变到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真正领悟。 火云邪神代表敢为第一、超越自我的精神;他认为“没有人能打过我,否则我早就出来了……我只是想打死两位,或者被两位打死……天下武功无攻不破,唯快不破”。尽管火云邪神战斗的意图不值得赞扬,但他的确代表部分练武人敢为第一、超越自我的精神,与我们现代奥林匹克所提倡的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是暗合的。当然,火云邪神有两次借认输而偷袭的行为违背武林之道,他最终作为反派角色受到了惩罚。 三位隐士和包租公、包租婆则代表敢于挑战、永不言败的精神。当“斧头帮”准备血洗猪笼城寨的时候,三位隐士面对强敌毫无畏瞑,为正义挺身而出,体现一位侠士应有的扶善除恶、伸张正义的英雄情怀。后来他们与两位瞎子的战争,尽管知道必败无疑,却毫不后退、全力进攻,直到最后一刻。永不言败的精神还从包租公、包租婆与火云邪神的战斗中看出,夫妇二人合力与火云邪神较量,身处劣势却顽强对抗,这在当前的竞技体育中不乏其例。 影片中多处打斗场面还反映团结、合作的精神。当面对敌人群体时,唯有合作、团结才能集中最大能量,御敌于千里,如果不是三位隐士的精诚合作,拼杀的结果不堪设想。包租公、包租婆与火云邪神战斗时,如果不是夫妇二人合力抵抗,恐怕他们都早已命归黄泉。所以,在进行团队作战时,只有内部的团结才能克敌制胜, 立于不败之地,这些道理潜藏在生动可感的音画背后。 武打片着力渲染的侠义精神,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现代奥林匹克所提倡的理想境界。武术作为体育运动更强调技术问题,侠义精神则是形而上的更高层次。比武和比赛一样,有的人为了自己的名利而战,这是竞技的浅层状态,有其认识上的狭隘性和局限性;为社会正义而战、为人类的幸福挺身而出,舍“小我”而成就“大我”,这才是侠者的“无为境界”与赛者的“自我超越”。侠者与赛者追求的最终目标是自我实现、自我圆满,为人类的生存而战,为全人类更好的健康、幸福地活着而作为。 三、《功夫》的里程碑式意义 周星驰的电影总是带来无尽的搞笑,“无厘头”风格贯穿始终。如果仅此而已,那么我们可能被表面的滑稽所蒙蔽了,至少《功夫》是如此。在周星驰的前期电影中观众看不出影片背后有多少东西,尽管不乏对社会反叛的意识,但是他们都为“无厘头”风格服务,处于从属的地位。《大话西游》中的孙悟空在义务与情欲间痛苦地挣扎,当痛失真爱后决然变回孙悟空时,影片中更多彰显人性的光辉,冲淡了喜剧的因素。这是周星驰的电影开始向思想性探索的转机。到了《功夫》,尽管还是,“无厘头”风格,但由儒道精神构筑的影像世界将仁义、侠义、正义以及道的飘逸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至善至美,清晰地传达出文化内涵。 《功夫》音乐别出心裁,暗示了作者想说的话。最能表达侠者思想的就是《东海渔歌》了,把隐士与世无争的心态展示无遗,人们虽然困苦但情绪乐观,俨然是另一个世外桃源。但当侠客们迫不得已复出而战时,音乐切换到令人紧张、压抑的《四川将军令》,对刻画人物心理起到重要作用。周星驰积极主动地使用中国传统民间乐曲,非常好地实现了传统与现代风格的融合,使传统民乐在喜剧故事中的表现产生新的原创意义。正是大量的中国传统乐曲增加了影片的东方色彩,表现中国功夫的内在神韵,正面歌颂了侠义之道。 总之,《功夫》已经由以“无厘头”风格为主导的完全搞笑的阶段,进入“无厘头”风格为辅的、发掘思想内涵为主的阶段。影片重点不是对武打场面的表述,而是对人性蜕变的深层展示,通过表面的滑稽搞笑,让观众体味笑背后的悲苦意境和超脱的意义。而影片关于表现力的探索,从音乐意境对现代体育精神的表现方面可见一斑。 体育精神论文:电影《哭泣的拳头》中的体育精神与奋斗理念 [摘要]《哭泣的拳头》取材来自韩国的一个真实故事。该片以相互交叉的方式叙述故事,或凄凉如水或撕彻心肺的音乐让人久久沉浸其中,将男人的责任和孤独抒写的淋漓尽致。两个不同背景的男人,在各自人生的低谷中逐渐苏醒,开始奋斗,直至崛起。最终,两人在命运的拳击台上相遇对垒。胜负确实并不重要,但这却是诠释了人生的拼死搏斗的全部内涵。 [关键词]拳击;体育;奋斗 一、剧情简介 拳王新人争霸战决赛在观众的欢呼声中拉开了帷幕。两位选手,一个是曾经获得过奥运会亚军,因生意失败沦落到在街头充当人体沙袋的39岁的中年男子前拳击手姜泰植(崔民植Choi Min-Sik饰);另一个是屡屡惹是生非,从少年感化院出来的19岁的叛逆少年柳相焕(柳承范Ryu Seung-Beom饰)。对于泰植和相焕这两个处于生命最低点的男人,拳击已经不仅仅是种运动或生计,而是找回家庭亲情、完成男人责任,找回生命价值和希望的唯一的方式。他们都试图通过拳击来实现和完成。拳王新人争霸战,在观众的欢呼声中拉开了帷幕。两个人都迫切需要得到这场拳击搏斗的胜利。 二、男人的名字叫坚强 挫折让人变得坚强而勇敢。最坚硬拳头的背后依然会有辛酸,两个男人,完全不同的人生际遇,相同的愤怒和挣扎,在现实生活的转换之间最后站在同一个拳击台上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战。影片全部是由一些细碎的平常生活组成,看似不幸的生活事件远比真正的现实要小儿科。然而,这样的事每天都在发生,人们便油然生出畏惧的念头。看见偶然的火灾一并吞噬金原植的工厂和每况愈下的生活,看见柳相焕的父亲被无端下坠的木箱砸死,观众会庆幸自己的生活平安,没有像主角们那样在“遍体鳞伤”之后才“翻然醒悟”。感谢挫折的生活,让人变得坚强而勇敢。拳击是一个过程,是战胜自己的过程。生活也是一个过程,一个让自己变得越发勇敢的过程。感谢生活,使男人开始变得勇敢坚强。 三、为男性的尊严而战 很多观众在片中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这部影片不光能引起年轻人的共鸣,同样也能引起中老年人的共鸣。姜泰植死守着自己最后的尊严的那种感觉,让人们依稀看到了自己。我们也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有过失败和挫折。也许人都是这样,只有在失落后,才能明白“错”其实从头到尾都是自己。人生的道路上充满了困惑和不解,但在困惑过后就会看到闪着光芒的美好未来。其实,也只有在失败以后才能明白自己究竟错在哪里吧,所以我们还会要错下去。路,就是这样走出来的。两个男人都是需要获胜的人,为心灵救赎,为重拾尊严,为的是再塑自我。注定要相遇,一起加入这场扭转命运的搏击、拳击争斗。比赛进行中,每一拳被击中,都令人感同身受,不觉响起一个声音:“生活道路不平,唯有拼搏向前才能赢得人生的曙光。”片尾同生活一样是温情的也是无情的,年轻人柳相焕最终以两票的微弱差距胜出,两家人都分别拥抱在一起,一任泪水汗水交织流淌…… 四、为改变命运而战 《哭泣的拳头》是男人世界的再现,男人常被人们作为“坚强”的代名词,但是通常“坚强”的下面饱含的是更多的酸楚、迷茫和无助。男人是世上所谓的“强者”。既然是“强者”就要担负起那些所谓的“责任”和“义务”。面对这些压力和困难,男人就必须坚韧,必须坚强。此片通过一老(姜泰植)一小(柳相焕),从现实生活向他们挑战,到他们勇于接受挑战,再到他们赢得挑战,导演用最贴近生活的真实拍摄体现这整个过程的精彩之处。让观众更能融入影片的情节,更能激发观众内心的感情。影片用拳击这个载体,把两个不同年龄、不同背景以及不同人生处境,但却同样陷入人生困境的两个男人,放在一起。他们需要找回坚强,需要继续面对人生的一个个挑战,于是他们在拳击擂台上相遇了。生活是坎坷的,但对于那些敢于挑战自己命运的人们来说,生活同样是美好的。拳击台上的两个人还在战斗着,但他们都是这场拳王争霸战的胜者,也许他们不能战胜自己的对手,但他们战胜了自己,战胜了生活。真正诠释了坚强的意义。 热血沸腾的高潮部分在两个男人的拳拳相搏中惊心上演。观众狂野的喝斥声、男人沉重的呼吸声以及重拳击打在皮肉上的砰砰声,使得镁光灯下,那充斥着汗珠飞溅和鲜血淋漓的镜头因为注入了雄性荷尔蒙而变得阳刚无比、触手可及。两个男人舍命的搏斗与两个男人各自的家人焦急赶往赛场的镜头穿插往返交织在一起扣人心弦。因为其中一方必定会输,这种来自命运的残酷更是让比赛笼罩上浓重的悲壮色彩。最后,年轻的柳相焕赢得了比赛,与奶奶紧紧的拥抱在一起。输了比赛的姜泰植,看着守在身旁的妻儿,笑着流下了复杂的泪水。故事告诉我们,不论是赢了比赛的柳相焕还是输了比赛的姜泰植,他们都重新获得了尊严,包括他们的仇敌都用尊敬的眼神默默仰视他们,因为不向命运低头的人是值得尊敬的。 五、拳击浓缩男人的人生 《哭泣的拳头》整部影片很深沉含蓄,在看完影片的时候很多观众发现自己已经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们喜欢柳承范(饰演柳相焕)的表演,不知道是不是演得比较本色,总之柳承范的那种年轻人的感觉是很到位的,那种不服输的眼神,失败后的心情,一次次重击下的抗争,和他被关进监狱的那种困惑,让一些人想起自己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是这样。拳击是浓缩的人生,浓缩了两个男人的人生。两个男人在拳台上的每次挥拳、每次躲避都代表着他们在生活中的一声呐喊与抗争。胜负确实并不重要,但这却是诠释了人生的拼死搏斗的全部内涵。 责任感使男人成为胜利者。影片在最后相互拥抱的360度旋转的镜头设计使拳击台上,他们的汗水、血渍和灵魂蒸腾而起,没有胜利者,没有失败者,两人又都站立起来。那种表现出来的感觉可以说是百感交集,有相互的惺惺相惜,有失落,也有欣喜。这边是姜泰植从街头潦倒中逐步起来,重新踏上拳击台;那边是柳相焕告别小混混的生活,以拳击为目标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两条叙述的平行线在最终汇聚在了一起,一场激烈的拳击争霸战是最好的结果。 体育精神论文:电影《五个扑水少年》的励志与体育精神 [摘要]《五个扑水少年》是一部幽默的励志体育片。影片由日籍导演矢口史靖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影片中导演着意描绘在夏日里闪闪发光的泳池,挥洒青春的少年们,为了目标努力刻苦奋斗。五个高中大男生克服重重难关,在校庆中成功地表演了水上芭蕾。这部具有励志性质的校园青春剧票房收入突破1亿美金。影片不仅吸引了正当青春的学生们,也让曾经青春的大人们为之激动、振奋。 [关键词]扑水少年;水上芭蕾;励志;体育 日本影片《五个扑水少年》选取了一个令人好奇的题材――男子水上芭蕾。提起水上芭蕾,人们的脑海中浮现出的会是女性在水中优美的姿态,而这部电影则将英姿飒爽富有独特感染力的少年们的水上芭蕾呈现在观众面前。影片中导演着意描绘在夏日里闪闪发光的泳池,挥洒青春的少年们,为了目标努力刻苦奋斗。这部充满了青春朝气的喜剧片不仅吸引了正当青春的学生们,也让曾经青春的大人们为之激动、振奋。主演妻夫木聪凭借此片一炮走红,囊括了当年度日本各大电影奖项中的最佳男主角奖和新人奖。 一、情节简介 暑假就要到了,一所男子高中的游泳社只剩下一个社员铃木(妻夫木聪),面临倒闭的边缘。就在这个时候,一位貌美的年轻游泳女教师佐久间(真锅)来到学校,吸引众多学生参加水泳社。当女教师介绍她要教的是水上芭蕾时,最后只留下五个性格古怪的少年:不善言辞的队长铃木,有同性恋倾向的早乙女,喜欢健美的太田裕一,数学天才金泽孝志,篮球队打不上主力的佐藤五位社员。女老师佐久间为他们在即将到来的校园文化节上报名后,突然发现自己已怀孕八个月,便回家待产,五位少年也因此而被迫解散,直到铃木在海洋公园发现了更为古怪的海豚训练师(竹中直人)。于是一群男生在海洋世界开始了他们的水上芭蕾训练。他们在日复一日的擦玻璃中跟着眼前的海豚、海龙、鱿鱼、火烈鸟、鹦鹉螺等学会了各种各样的水上动作,又在游戏厅的跳舞机上练就了出色的节奏感,坚持不懈的努力使男子水上芭蕾表演不仅吸引了游客的注意,更是在记者面前大出风头,连电视台也煞有介事的将此事报道出来。男子水上芭蕾表演一时间成了小城内街谈巷议的话题,水泳社也因之再次人满为患。 二、青春代表着成长 整部片子充满了青春的气息和轻松活泼的幽默感。即使他们想达成愿望的想法很强烈,面对的压力很巨大,但导演通过另一种方式来诠释他们,使整部影片充满青春的活力。这些找不到自己价值的少年、在更衣室里哭泣的少年、在地下室里唱歌的少年、躲在家里健身的少年、说“我也讨厌自己这么差劲”的少年,在众多女孩子的尖叫声中,大胆地袒露自己青春的躯体,在阳光下面,甚至跳起了性感的摇摆舞。和一般女子水上芭蕾不同,他们几十个人的群体表演,气势宏大,动作矫健,充满阳刚。队长(铃木)在水中,将女友抛给他的泳裤穿上,站在伙伴们身上,泳裤上的巨大的“LOVE”配合他巨大的笑容,看起来非常醒目。青春是无限美好的,青春的历练也是人生的珍宝之一,青春的激励让人看了更加具有朝气,更有活力。阳光与大海构成了五个扑水少年高中生涯的最后一个暑假。同时也标志着五个扑水少年历经磨砺走向成熟。青春代表着成长。当听到他们坐着巴士从灿烂海滨驶过时,那声声喜悦激动的呼喊,牵动着我们一起走进他们如火一样的青春和他们一起分享成长的喜悦。《五个扑水少年》以一种朴实宁静的视角,使整部片子充满了青春的气息和轻松活泼的幽默感。喜欢这部片子,喜欢那股遮不住的青春气息。 三、青春就像韵律泳 青春是多姿多彩的,铃木的期望,佐藤的放弃,太田的奔放,金泽的自闭和早乙女的另类,都随着荷尔蒙的波动而青涩着,亮丽着,如同水面上跃动的阳光。他们都想找一种方式,给青春留下一个印迹,五个少年独自在自己的青春里寻找。外界的因素又同时给了他们压力与力量,最终他们的举动得到了大家的关注,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他们中间,最后在青春的旋律中大家进行了一次精彩的表演,在学校的文化节上表演韵律泳,三层水中罗汉、四层、五层……当顶端的铃木成功的站起来的刹那,所有人的心情都是一样的激动。还有什么比这青春的放肆更让人心动呢?像片尾的那一场的韵律泳,花样百出的尽情玩一次。最后在青春的旋律中大家进行了一次精彩的表演。为了这次成功的演出,他们也付出了很多。在信念和坚持下面,他们成功了!每个人都有很特别的青春岁月,那些充满迷茫,困惑,快乐,悲伤,感动,活力的日子,我们将要记忆一辈子。所以,趁现在还年轻,我一定要那么轰轰烈烈一次,如蝴蝶破茧般绚烂一次。我们的青春就像韵律泳,给人们以美的感受和催人奋发向上不言放弃的精神。 四、青春就是水芭蕾 电影的无数片段会让你捧腹大笑,包括他们一起在澡堂的水里练憋气,最早忍不住的人被水中的伙伴痛扁;被水族馆的老板骗了,声称要教他们,却让他们一个夏天擦水族馆的所有玻璃;晚上在海豚池里练习,为了能在水里听见音乐,将录音机吊入水中,结果海豚全体触电翻白肚子,只好一只一只做人工呼吸。最后的表演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进行着,但是,在你笑出眼泪来的时候,在心底的某个角落,会偷偷地、不知不觉地,被这些少年所感动。那些身上还没长出肌肉来的少年,皮肤被晒得黝黑,在烈日和清水里,一定要为自己的青春留下一段努力的印记。当他们跳下鱼塘,滑得东倒西歪去捉鱼的时候、当他们拿着抹布擦整个水族馆的玻璃的时候,认真的表情一点也不滑稽。整部片子充满了青春的气息和轻松活泼的幽默感。简约而又不失青春活力,格外清新出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青少年自强不息,顽强向上的精神。让我们感受不同样的电影,体会不同的人生。让我们喜欢那股遮不住的青春气息。从《五个扑水少年》身上感悟人生的真谛。影片的结尾,没有声音,每个少年都从镜头面前走过,或腼腆或兴奋,或英俊或平凡,相同的只有黑面孔白牙齿,还有那种获得深深满足的一点不掩饰的青春表情。 体育精神论文:生命因梦想而动听――谈《百万宝贝》中蕴含的西方体育精神 [摘 要] 《百万宝贝》是一部经典的体育励志类电影,制作于2004年。著名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凭借这部电影获得了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不同于其他体育类电影,这部影片除蕴含着体育所富有的激情与梦想之外,还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生命究竟是平庸还是灿烂,当绚烂的人生无法再重现时,是苟活于世还是安详离去,成为一个让观众思考并讨论的深刻话题。也许正是这点原因,影片一经推出就受到了热烈的追捧并引起了巨大反响。 [关键词] 体育;梦想;平庸;激情;尊严 一、逆向思维处理影片故事情节 电影一开始,摩根•弗里曼用富有磁性的声音,讲述着弗兰基和他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影片开始略显平庸,没有强烈的气氛和紧张的情节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摩根•弗里曼在片中是一个贯穿始终的旁观者。尽管摩根•弗里曼的声音非常富有感染力,但不同于其他体育电影,缺乏紧张、有节奏感的情节,使得影片开场部分容易让观众陷入平淡、冗长的误解之中。但随着女主角的出现,影片的张力逐渐显现出来。这种循序渐进的张力,随着影片的时长而不断加大,直到最后让人潸然落泪。这就是这部影片不同于其他体育类电影的最大亮点之处。 对于情节的处理,如同电影中拳击教练弗兰基所说:“拳击是一种不自然的运动,因为拳击中的每样东西都是逆向的,有时打出去一拳最好的方法就是退后一步。但退后太多,你就已经退出比赛了。”导演揭示的是这样一种主旨和人生观,影片的拍摄手法亦是如此。影片并没有顺着大众的心理,顺着大众的思维,一点点地进行下去,而是完全相反地采用了一种逆向思维的手法。用开始的平庸去彰显后面的精彩。这种逆向理论除了在影片男主人公弗兰基的话语中处处体现之外,在影片的情节处理上,也是如此。当女主人公即将达到胜利的、成功的顶峰之时,情节陡转急下,出乎意料的结局,出乎意料的失败,让观众的感情为之动容。 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成功刻画了一个失败的父亲形象,一个追逐梦想的女人形象,一个近乎于弱智的少年形象。他们每一个人都曾经接近成功,但无一例外地最终归于失败。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失败,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究竟是什么?这些问题无不反映出导演的逆向思维和矛盾的心理。但导演与众不同而又细腻的刻画,使得影片为观众留下深刻的、难以忘怀的思索。 二、性格迥异却又殊途同归的主人公 《百万宝贝》这部影片的主角确切地说有三位,一位是女拳击手麦琪,一位是老教练弗兰基,另外一位就是贯穿始终的拳击馆的工作人员艾-杜普雷斯。这三位主角性格迥异,对于拳击,弗兰基最常说的话是“学会保护好自己。”麦琪在影片开始说过一句话感动了老教练弗兰基“我希望给我一次机会,让我做我真正喜欢的东西”。而杜雷普斯则说过一句话:“即使你的梦想没人理解,我也愿意为它付出一切。”这几句话成为影片中非常经典的名言。从三位主角的言谈中,不难看出他们三位是性格迥异的个体。但殊途同归的是,他们对于梦想都有着诚挚的热情。笔者试图通过剧情详细分析三位主人公的心理和影片中所蕴含的独特体育精神。 (一)弗兰基――充满矛盾心理的“父亲”形象 三十多岁的女主人公麦琪爱好拳击,渴望改变一成不变的生活,渴望成为一名拳击手。年近花甲的拳击教练弗兰基,同样重复着他一成不变的生活。他经营着一个并不景气的拳击馆,训练着形形色色的业余拳击手。多年的人生经历,和老友弗里曼拳击生涯最后一场失败的影响,使他万分困惑。他悉心调教每一个有潜质的拳击运动员,他渴望成功,却又不敢于让拳手去参加富有危险性的冠军赛。“学会保护自己”一直是他的人生信条。安全与生命在他看来非常重要,但追逐梦想,追逐成功对他而言也十分重要。两者之间如何选择,一直是他所困惑的问题。当麦琪走入他的生活之中时,开始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麦琪,一方面是考虑现实以及年龄的因素,另一方面更多的是为女拳击手的安全考虑。 可以说伊斯特伍德的表演将一个拥有坚毅外表、亲切面容,内心却始终充满矛盾,充满迷茫的“父亲”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弗兰基不是麦琪的父亲,但弗兰基拥有一个和麦琪年龄差不多的女儿,他的内心深处始终关爱着自己的女儿,但却始终得不到女儿的爱。在和女主角麦琪的训练过程中,他内心的煎熬更加突出。当影片以细节的形式呈现出他将邮局被退回的写给女儿的信一封封放到盒子里时,相信每一个在场的观众都会禁不住泪流满面。除此之外,他始终陷入没有阻止老友弗里曼失去一只眼睛的拳击赛中而无法自拔。他自责、孤独、矛盾又从不放弃希望。他将现实中人物心理的矛盾演绎到无可挑剔的地步。 面对麦琪,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女儿,一方面他帮助麦琪去实现她的人生梦想,一方面她又时刻担心麦琪的人身安全。拳击就是这样一种充满矛盾的运动。人生时刻处在面临各种选择的交叉口,如何选择才是正确的,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二)麦琪――灿烂的梦想短暂却美丽 麦琪是一个平庸的服务员,从13岁起就开始在餐馆里打工挣钱。除此之外,她还拥有一个糟糕的家庭,寡情的母亲和姐妹,已经去世的父亲。她厌烦现有的生活,即使已经三十多岁了,但仍然为梦想而努力。这种不放弃的精神和超越的精神,是当前体育类电影所宣传的主旨。 但值得一提的是,当麦琪经过自己的努力一点点走向人生最辉煌的顶峰之时,一场争夺冠军的拳击赛,将她彻底摧毁,脊柱断裂、全身瘫痪。瘫痪于病床上,无法动弹,身边的亲人,自己的母亲纠缠于如何从自己身上获得高额的补偿金。诸此种种,将人性的丑陋揭露无疑。最终麦琪选择,让亦父亦师的弗兰基将自己的氧气罐摘掉,让自己安然地离开这世间。 尽管麦琪最终没有成功,但导演显然对于成功的定义有所不同。尽管麦琪没有成就最终的胜利,可她一步步从社会最底层走向了梦想的彼岸。她努力过,奋斗过,灿烂过,实现过,拥有过。也许这样,对于麦琪而言,即使生命如此短暂也好过平庸的一生。 (三)艾-杜普雷斯――沉静朴素掩饰下的年轻的心 著名演员弗里曼扮演的艾德•杜普雷斯,在剧中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他贯穿了整个影片的全部。这个老人帮着弗兰基打理着不景气的拳击馆,平时做一些类似于勤杂工的工作。他平静、沉稳,永远是不慌不忙的。但他平静的外表下,却拥有一颗年轻的心。他善良地对待每一个人,包括那个弱智青年丹吉尔。他从麦琪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因而他宁可辜负老友弗兰基多年深厚的感情,也愿意鼓舞每一个年轻人为了自己的梦想去奋斗。 他曾经在拳击比赛中,失去了一只眼睛。这也是弗兰基一直自责、煎熬的原因之所在。但弗兰基一直不明白,其实艾德从未后悔过那场比赛。超越、向上一直是这个老拳击手内心深处所追逐的梦想。因而,他会不遗余力地照顾每一个有梦想的年轻人,并为他们的梦想提供帮助和指引。 三、独特的西方体育精神内涵 我国体育类电影,大多发扬人性的崇高以及突出“勇敢、坚韧、自强”的精神。每一部体育类电影无不以成功作结。因此中国体育类电影可以说是具有中国特色,励志和拼搏迎合大众口味,而大圆满的结局又符合中国人期待完美的心理。如《黑眼睛》《隐形的翅膀》等描写残疾运动员的影片,强调了残疾人的“健全”与“正常”。影片显示出温暖人性的人格力量。尽管过程是艰辛的,但最终结局均是圆满的,完美的。每一个主人公都能够通过体育竞技不断探寻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克服重重困难,实现梦想和超越。所以说,我国体育类影片更多的是宣传以中国积极向上的精神。 不同于中国体育类电影,西方体育电影更注重现实的残酷性。《百万宝贝》是一部成功的体育题材影片,但从影片中可以看出独特的西方体育精神以及所彰显出的人生价值观。就《百万宝贝》而言,影片以失败作结,以一个华丽生命的离去作结。这种结尾在中国体育题材影片中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但影片显示出的是体育运动的残酷性和现实社会中亲情、友情在遭遇金钱时表现出的真实反应。认识体育运动残酷的一面,了解人生百态,也许是这部影片想说明的另一个问题所在吧。 另外,无处不在的宗教色彩始终贯穿其中,很难理解导演在片中穿插的教堂和神父究竟起到了一种什么意义。也许对于西方人而言,当精神遇到困惑,当信仰受到冲击时,只有宗教可以帮助他们,只有宗教可以依赖,这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可导演在影片中始终存在这一种对宗教的疑惑,包括在对麦琪拔掉氧气之前,弗兰基还试图从神父那里找到答案。但最终弗兰基还是没有尊重神父的意愿,依从麦琪的想法对其实施了安乐死。与其苟活于世,不如有尊严地逝去,这是麦琪对人生的理解,也是众多美国人的人生观。 对成功的不同理解,也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种体现。这部电影中的每一个人,他们都不算成功,也许曾经接近过成功,但是最终失败,然而正如影片所说,大多数人死的时候都在哀叹自己没有得到过机会,她得到了,她死在巅峰,不会有遗憾,梦想和现实的交锋,总是那么残酷。突出人的尊严,是美国体育类电影中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像影片最后杜普雷斯对弗兰基所说:“在推开这扇门之前,麦琪除了胆量什么也没有,根本没有机会实现她的梦想,一年半以后,她在争夺世界冠军,每天都有人死去,拖地的时候,刷碗的时候,你知道他们临死前最后一个念头是什么吗,‘我从没有过机会’……如果麦琪今天死去,你知道她最后一个念头是什么吗――‘我觉得我干得不错’。” 四、结 语 其实体育电影除了反映体育运动自身拥有的魅力之外,还在于能够传达体育精神和生活内涵。大多数体育电影均属于励志电影,通过影片,每一个观众都能为自己的梦想找到奋斗的理由和共鸣。但近些年,我国体育电影更多的是关注人物的命运和人生经历。对于体育运动所蕴含的价值和魅力,以及更深刻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缺乏深度的刻画。使得影片缺乏真实度,缺乏生活度。 《百万宝贝》是美国近些年来优秀的体育类电影之一,除此之外诸如《卡特教练》《胜利之光》等,均成功地将体育精神和人生尊严以及现实人生结合起来。麦琪在受伤之后,要求结束生命之时说:“我得到了我想要的,全部都得到了,别让他们从我身边一点点拿走。”与其苟活于世,不如灿烂一下,哪怕飞蛾扑火。只要追逐过梦想,哪怕最后失败,体育精神的真正内涵也许就是如此吧。 体育精神论文:“乘体育精神之风、扬崇德拼搏之帆、筑健康人生之梦” 摘 要 体育精神具有其鲜明的特点,在校园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阐述了在当前形势下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与体育特色文化的融合点,并据此提出拓展和构建中职学校体育特色班级文化的相关方式和途径。 关键词 中职学校 体育特色 班级文化 0 引言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载体。班级文化是在不同社会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的浸染与渗透下,班级成员在学习和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生活态度、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①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子系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活力源泉,深受校园文化的影响。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文化现象,校园体育文化的灵魂与核心就是体育精神,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校园精神建设的一种途径和形态,构成了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②班级体育文化构建对于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健身方法、树立崇高的体育道德观念、锻炼健康的体魄、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支撑。 1 中职学校构建体育特色班级文化的意义与价值 班级体育文化本质是学生和老师的体育观念。因此,班级体育文化思想一旦形成,必然会对整个班级的体育行为和思想意识产生决定性导向作用,形成强大的班级体育文化氛围。③纵观中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体育活动是最活跃、参与人数最多、开展最广泛、持续时间最长、对人影响极其深远的文化活动。以体育文化精神作为班级文化体系的精华,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因素,会带给学生追求信念的力量之源。 1.1 体育精神的激励凝聚作用 体育所传递出的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勤奋努力、百折不挠、勇攀高峰、勇往直前的精神魅力是我们所推崇和大力弘扬的主流文化思想,对于中职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讲,具有非常现实的激励作用。团队体育项目和优秀体育团队所彰显的团结一致、分工协作、默契配合、彼此信任、相互激励、永不言败的团队精神,也是现实社会中最需要的合作意识。对于我们建设班级文化,提高集体意识和凝聚力,培养学生团队意识都有着积极的借鉴价值和榜样激励作用。 1.2 体育文化的立信明德作用 “公平、公正、公开、公信”是体育文化的重要内涵体现。体育活动致力于让所有人在公平规则的要求下,在公正裁判的控制中,在公开透明的视野里,在不分种族、不分性别、没有歧视的平台上,通过身体活动和思维配合去获取快乐和分享喜悦。体育运动的过程本身即体现出体育文化的道德取向。④中职学生中有一些学生由于长期遭受冷落、排挤、孤立,心理创伤难以平复,所以会有一些不当的行为习惯。⑤如果加以正确引导,通过班级体育活动,感受同伴的帮助和认可,融入一视同仁、公平公正的活动氛围,对于矫正不良心理状态,建立诚信公正品质、树立公德意识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1.3 体育锻炼的强身健体作用 体育锻炼是以参与特定运动为载体,通过身体训练,以达到提高身体机能和运动技术的行为。体育锻炼对于正处于身体发育重要阶段的中职学生来讲,具有非凡的意义。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适应能力和免疫力;改善骨骼肌肉组织形态,使身体更加健壮;改善呼吸循环系统,增强心肺功能;提高神经系统发育水平,改善运动协调能力。同时,参加体育锻炼也可以磨练意志品质,提高智力水平,增强心理抗压能力。 1.4 体育活动的社会交往作用 中职学生被普遍认为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或不合格产品,他们自身也对自己存在相似的看法。由此造成一部分学生产生自暴自弃、厌学恐学、缺乏自信、麻木茫然的精神状态,对主流文化和主流观点持反感、怀疑、不屑一顾的态度。缺乏与人合作和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但同时他们很渴望能够拥有一个展现自我价值和能力的机遇,提高群体认可,获取自尊自信。通过参加体育锻炼,可以结识有共同爱好的朋友,满足群体归属感,提高认可度,从而改善社会适应能力。 2 构建中职学校体育特色班级文化的途径与措施 2.1 中职学生体育文化活动开展现状堪忧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每况愈下,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显示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没有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不喜欢体育课,没有自己喜爱并能坚持的运动项目,难以保证国家倡导的体育运动习惯和体育人口的最基本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中职学校学生一方面要面对课业负担、再升学压力、就业压力,加之自身惰性,无暇顾及身体锻炼或不情愿参加体育活动,导致健康状况堪忧;另一方面由于无法妥善处理学习生活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同时又无良好的排解途径,因而陷入恶性循环。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和中职学生健康相关的现实问题:亚健康状态、运动能力和感知觉能力退化、慢性疾病低龄化趋势、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频发、过度肥胖和营养不良、社会适应能力低下等等。 2.2 班级体育特色文化拓展方式 2.2.1 加强宣传导向,积极营造体育文化氛围 充分发挥班级各种宣传媒体的作用,加强宣传体育运动对集体和个人的重要作用。一是利用特色板报、宣传标语、班级群网络等途径广泛宣传;二是开展相关主题班会、体育科普知识讲座等,以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介绍参与体育锻炼的好处和科学健身的方法。使大家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接受班级体育文化思想,接触运动实践,融入体育锻炼。 2.2.2 举办班级特色体育活动,鼓励全员参与 适时举办一些班级内部或班级之间的特色体育活动,如:团队素质拓展、校园定向越野、各项目对抗赛、体育锻炼交流座谈会、当地民俗体育活动派对等等。以此类活动为契机,拓展班级特色体育活动新局面,鼓励全班同学参与,在运动中共同协作,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通过运动体验成功喜悦,收获快乐分享经验,提高集体凝聚力和归属感。 2.2.3 巧抓校园体育活动良机,妙用校园体育社团活动 班级文化建设从属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要巧抓校园体育活动良机,鼓励学生参与和体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可度,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全校性或校际间的体育活动,也是搭建沟通渠道和提高凝聚力的良机。擅于利用体育社团的活动,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和体验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进而鼓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通过实践改变自己,摒弃不良习惯,塑造阳光健康新形象。 2.2.4 丰富课内外体育活动内容,拓展体验新项目 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一些课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第二、第三体育项目兴趣,拓展视野敞开心扉,收获健康留下友谊。鼓励学生参与课内外的体育互动,自己行动,体验体育之乐趣,感悟体育之教育。 2.2.5 培养学生欣赏体育之美 要让学生真正爱上体育运动,首先要让他们认可体育运动,帮助学生欣赏体育之美。可以通过班级内播放体育运动视频、体育比赛录像,启发学生欣赏体育运动,分享乐趣;通过班级内体育特色宣传活动或班会,展示同学们平时从事锻炼和参加比赛时的影像资料,提高兴趣。同时通过交流要让学生们了解所喜爱项目的竞赛规则、裁判方法、难度划分等,从外行人的“看热闹”转变为内行人的“看门道”,进一步加强对体育运动的热爱。 2.3 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终身体育意识 班级特色体育文化的最终目标是要让每位学生通过体育运动的途径,发展塑造成为一个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行为规范、有公德意识和社会适应良好的人。让中职的学生以健康阳光、积极乐观的心态去迎接人生新的起点。帮助学生们较熟练掌握1~2个体育项目,并坚持从事体育锻炼,引导他们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3 结语 体育精神能有效地调动学习兴趣、启迪思想、陶冶情操、弘扬道德、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风尚,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将体育文化融入班级文化建设中,具有深远意义和现实价值。中职学校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结合自身特点,争取相关领导和政策帮扶,发挥本校传统体育项目优势,打造班级体育活力品牌。同时要注意及时交流反馈,帮助运动障碍的学生,鼓励不自信的学生,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 体育精神论文:高职院校塑造校园体育精神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 校园体育精神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本文通过对体育精神中蕴含的教育功能进行分析,充分挖掘学校体育中的人文理念与文化精神。通过优化体育课程,促进体育实效;丰富体育群体活动,提高体育素养;依托竞技体育,塑造奉献与拼搏精神等方面来推动大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园体育精神 探索 实践 教育部体卫艺司2016年工作要点中强调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并指出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优势职业品质与技能的职业人才,包括具有优势的职业体能素质要求、心理素质等多项要求。该培养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体育这个载体,通过该载体塑造极具特色的校园体育精神,并通过多方面、全方位的培养促进学生体育体质与体育素养的提升,最终促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民办高职院校,始终把体育作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年的学校体育工作方针的引领下,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体育教育,发展学生的职业体能,增强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通过体育教育,实现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良好精神品质和行为习惯;通过体育教育,培养学生奋勇进取、敢于拼搏的可贵精神品质。 一、校园体育精神的内涵与外延 体育精神是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着的对人的发展具有启迪和影响作用的,是有价值的思想作风和意识,是体育运动的最高产物。校园体育精神通过长期的校园体育活动的积淀,凝练成为一种理性的精神,这种精神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在校期间乃至以后都会一直持续产生效应,陪伴学生的终身体育活动。体育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宗旨 校园体育精神首要表现为学生以追求增强自身体质为诉求,以增进身体健康为宗旨。校园体育工作的开展围绕强化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强健体魄来开展。体育工作者应想法设法通过多种手段增进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并能让学生树立坚持锻炼的决心和信心。 (二)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的精神 现代社会分工越发细化,职业人才需要更多的合作。团队的力量远远大于个人的力量,只有团队的齐心协力,才能引领成功的趋势。在各种课内外体育活动、体育竞技活动中,学生通过团队的合作与配合,为共同的目标奋勇拼搏,创造了生机活力的校园体育氛围,学生个体乃至团体逐渐产生了一种催人奋进的心理机制。 (三)公平公正的竞争意识 一切学校体育都融合公平公正的竞争意识,并以此为基本表现形式。以此为基准,才能表现良好的竞争道德,才能保证各项竞争活动的有序开展。 (四)塑造顽强的意志品质与拼搏精神 学生通过各类学校体育活动,表现出顽强的意志品质与奋勇拼搏以及为集体为校争光的精神品质。该精神品质依托体育课堂、体育群体活动以及学校体育竞技活动等来体现。 二、校园体育精神的培育方式 (一)优化体育课程,促进体育实效 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积极性,并让学生能从课堂教学中真正受益,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不断实行体育课程改革与实践,目前经历了三个阶段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 1.基础体育课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以传统体育+选项课教学为主,传统体育按男女性别分别推行武术中的剑术和长拳套路,再配合身体素质练习,按行政班进行集中授课与考评。经过一学期的剑术和长拳套路学习后,第二学期再进行体育选项课的重新组班学习。在早期的体育课程改革中,颇受学生欢迎,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得以被激发,当时流行的健美操等体育项目都出现爆满的现象。学生按照兴趣重新组班上课,很有新鲜感,对所选课程的学习当然也抱有更浓厚的兴趣,该教学模式维持了6年时间。 2.完全选项课教学模式 在分阶段进行体育选项课教学模式实施广受欢迎的情况下,完全选项课程顺应而生。学生进校后第一个学期即分选项进行上课,接受一学期基础的体育项目的学习,至第二至三个学期,仍采用体育选项课形式进行细化的选项项目学习,选项内容也较为丰富,融合时下流行元素,除三大球以外还开设有羽毛球、乒乓球、网球、健美操、瑜伽、跆拳道、武术等课程,学生在动作技术的学习与掌握方面更加细致与全面。 3.空中乘务职业实用体育课程与“模块化组合+选项课”的“双轨制”分类教学模式 随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明晰,体育工作者们也在思考如何将体育课程与人才培养相契合。针对如何进一步推进体育课程改革,体育工作者成立研究小组,分别以特色专业―空中乘务专业为抓手,研究空中乘务专业人才的职业需求,经过考证,最终构建了两学年的实用游泳与水上救护、防身与防卫、休闲体育、拓展训练课程作为该专业的体育课程内容体系。对于非空乘专业,根据学院开设的职业工作身体需求设定了一学年职业体能、拓展训练、运动安全与救护以及休闲体育模块课程,第二学年仍然沿用选项课教学模式。 4.“通识类+选项课教学模式”体育课程与“通识类+模块组合”体育课程模式 针对前期三轮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观测与效果评价,目前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的体育课程正围绕通识类体育课程+选项课教学模式或模块组合这两种形式着手进行课程优化与改革。其中通识类课程主要进行传统体育项目之一的太极拳内容的推广、运动安全与救护内容的普及以及各项体能训练内容为主。经过对前期课程内容的整合,对非空乘专业实施选项课教学,并对选项课程进行优化;对空乘专业根据专业特点与身体体能要求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施分组模块内容教学,融合部分选项课内容与第三轮课程改革模块内容。 各类丰富的体育课程的教学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纪律性与团结协作、相互配合、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与勇于开拓的精神。经过多次课程后续效应观测与评价,目前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的体育课程目标明晰,前期课程改革颇具实效。 (二)丰富体育群体活动,提高体育素养 体育群体活动是学生施展体育才能、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平台。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每学年开设迎新生篮球赛与综合性体育比赛,设有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太极拳以及田径项目的比赛,活动内容非常丰富。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性进行参与各类组织有序的竞赛活动,对巩固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学生的体育兴趣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大球类的体育竞赛,备受各分院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参赛队员也备受瞩目,极大的增强了参赛单位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除院级体育竞赛外,以学生会、体育部、班级等各种团体组织的体育拓展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体育在凝聚人心方面有着其他任何学科或活动都无法比拟的功效,学生通过一次次全情投入的拓展活动,增进了相互间的友谊、信赖、合作与交流,增进了团队的凝聚力。 课外体育锻炼也是群体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多年的体育晨练惯例,试行过晨跑、太极拳、广播操、健美操等多种晨练形式。目前,以推行较为成功的太极拳项目为抓手,在全院范围内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太极拳项目的推广。目的在于通过太极拳的习练,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可以达到形神兼备、精神与形体双重修炼,培养沉着、耐久、坚毅、机智的品质,平衡身心,并能增进体质的目的,并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活动的习惯。 (三)依托竞技体育,塑造奉献与拼搏精神 竞技体育是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工作的特色与亮点。在学院体育行政主管领导的支持下,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一项意义重大的举措,培育了3-4项浙江育英职业学院院级体育特色训练队,将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结合起来,成为校园文化的品牌。目前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了多项体育特色项目,通过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给学院注入了新的活力,包括田径、武术、游泳等项目训练队的建设等等方面。除特色训练队以外,还建设有篮球、网球、排球、足球、定向运动等训练队。我院体育代表队已参加三届各类项目的浙江省大学生运动会以及锦标赛等各项院级以上体育赛事,在各训练队的训练和管理工作中获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优良的成效。截止目前,在院级以上体育赛事中已收获112金,79银,87铜的优异成绩,并在2015年浙江省第十四届大学生运动会所有赛事的总成绩中囊获男子团体、女子团体、总团体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以及道德风尚奖,在同类高职高专学校中树立了良好的正面形象。 在竞赛与训练中,教练员、运动员们通过高强度、高难度的运动训练与高压力的运动竞赛,更能够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以及为校争光的集体荣誉精神,极具突出的教育作用。在竞赛与训练过程中,无论严寒与酷暑,学生往往在早上的训练一结束就要匆忙投入上午的课堂学习,下午的课程完成之后忍着饥与饿就要立刻开始傍晚的大强度训练。这种苦与累非一般同学可以承受和坚持下来,很多时候,教练员、运动员们正常而又从容的吃顿饭都成了奢望。即便这样,教练员们仍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感染和影响着学生。教练员们通过身体力行,教会他们学会吃苦耐劳,学会奋勇拼搏。在近几年的竞赛训练中,教练员队伍注重运动员们竞赛水平与成绩提升的同时,也注重学生先进性的培养。学习、训练全面发展、品行兼优的运动员们每学年都直接被推荐为学院党校学习对象,如此一来,更是促进了运动员队伍的管理水平,促进了运动员队伍不断向先进靠拢的力量与决心。竞赛成果丰硕的同时,学生们在学习等方面的佼佼者也不少,这些高水平的运动员中,不乏“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学院奖学金”等多项奖学金的获得者,也不乏“育英之星”等称号的载誉者,育人成果日益凸显。 实践证明,以三大特色训练队为主的各训练院队是管理科学、师资优秀并集较高体育运动竞技水平于一体的院级体育特色项目,已得到了学院的认可,该体育特色项目对弘扬我院校园体育文化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三、结语 校园体育精神的形成依托校园体育的各项体育课程教学、体育群体、体育竞赛等活动平台,各种平台的构建中无形中就让学生自觉并自然接收了积极健康的人文熏染,孕育出各具特色的校园体育精神,并对学生在校期间以及终身都产生一定的影响。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是如何更好的建设和利用好各个平台,并通过各平台的建设迸发出更多体育文化内容,促进对职业人才的培养。 体育精神论文:成才视域下高中生体育精神培养的研究 摘 要:体育精神的培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应该以兴趣开发为切入点,以方法践行为基点,以活动和竞赛为载体,以阳光自信为目标,以思想引导为保证,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关键词:高中阶段;体育精神;培养;成才 高中阶段是一个人人生中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也是长身体、强体魄、学文化、追梦想的黄金阶段。但是当前许多学生和家长,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体育锻炼,认为学业繁重、功课最重要,锻炼身体以后可以补回来,结果造成学生体质弱、身体肥胖等问题。其实,正是因为高中阶段课业负担重,体育锻炼和体育精神的培养就更为重要。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就难以出色地完成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高中阶段的体育课程离不开体育精神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锻炼身体,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为学生以后的幸福人生做准备、打基础。 一、以兴趣开发为切入点 现代许多学生对体育锻炼缺乏兴趣,认为体育枯燥乏味。面对这一现状,要求教师须注意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引导,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导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比如,对男生可以用观看NBA比赛赛况的方式切入,对女生可以用欣赏体操、舞蹈视频的方式切入,对文科生可以以古诗词中关于边塞士兵训练的情形作为导入,对理科生可以用受力分析加以导入。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体育赛事、体育明星事迹、体育新闻、最新相关影视等引导学生关注体育,帮助学生认识体育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实际教学中,通常开始时只有部分男学生体育锻炼的情绪高涨,但经过引导,女生也会被逐渐带动起来,最后全班、全年级同学都会热衷于体育锻炼。当然,这种锻炼热情的培养是一个从课上到课下,从短期参与到长期坚持的渐进过程。 二、以方法践行为基点 欣赏体育赛事、点评体育明星只是第一步,教师还要适时把学生引导到体育锻炼中来。许多学生对一些体育项目有兴趣,但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去做,教师这时候就要耐心讲解方法,并在实践中纠正、规范学生的动作。对待一些平常的锻炼方式,比如跑步、跳绳、踢毽子等,要纠正一些容易出现的错误认识和不当方法,让学生了解科学的锻炼方法,还可以维持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起初,学生会认为体育锻炼就是随便活动一下,缺乏科学体育意识,经过教师的讲解,学生会逐渐体会到体育是一门科学,能深刻地感受到体育中力与美的结合。 三、以活动和竞赛为载体 体育课上,教师要注意结合高中生精力旺盛、活泼好动、争强好胜等特点,恰当使用游戏活动、竞赛等方式,尤其是团体比赛,让学生在巩固中学习,在快乐中锻炼,在团结中奋发,保持良好的体育精神面貌。比如分班级、分组举行拔河、足球、篮球、踢毽子等比赛,或螃蟹赛跑等趣味比赛,都是固化学生锻炼兴趣、增强锻炼效果的好形式。参与活动是人的天性,高中生更是如此,活动和竞赛是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更是激发学生体育激情的契机。 四、以阳光自信为目标 作家史铁生认为体育应该讲“更高,更快,更强,更美”,这是对体育精神的一种阐释。教师在体育课上,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让学生强壮筋骨,增长知识;另一方面,更是为了帮助学生调整感情,增强意志,获得一种精神审美。追求姿态的优美、精神的美丽,最终以阳光自信的精神面貌呈现出来,这才是高中体育锻炼的终极目标。同时,这种体育精神也是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教师要把这种精神渗透到教学中的方方面面,从课前、课中到课后,从方法讲解、开展锻炼到锻炼后的点评,要逐步引导学生享受体育锻炼的过程,要鼓励学生阳光自信地面对生活、学习中的困难。 五、以思想引导为保证 古人说,功夫在诗外。体育锻炼也是如此,不能仅仅局限于体育课堂,更要鼓励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要想帮助学生养成锻炼的习惯,教师的思想引导必不可少。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了解学生的锻炼情况,鼓励学生的锻炼热情,注意树立锻炼典型,引导学生自觉自愿、有恒有常、有趣有味地参与日常锻炼。同时,体育教师更要率先垂范,自己要养成锻炼的习惯,这一点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老师带动学生,学生学习老师,久而久之,体育锻炼的氛围就会形成。 经过两学年的试行、调整、逐渐定型,我们培养学生体育精神的体育设计取得一定的收获。学生的体育面貌有了很大提升,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有所提高,随之而来的,病假事假现象大幅度下降,初步形成了体育促学习、学习带体育的良性循环。同志曾说过:“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可见,要想在学业上走得更远,必须在体育上努力践行“更高、更快、更强、更美”的体育精神,增强学生的身心素质。因此,教师应变革教学方式,重视教学研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建筑学论文范文:国内景观建筑学论文 一、中国景观建筑学发展现状的思考 1.过多的借鉴与照搬,缺乏创新性 中国目前的景观建筑设计很多的是为了设计而做设计,经常由于为了追求所谓的“政绩”,短期内出效果,往往使做出一些急功近利的事情,使得景观建筑设计既没有很好的遵循自然生态环境的规律,又没有从实质上考虑设计的合理性,反而是照搬模式,盲目的借鉴国内外做的较好的景观设计,使得我国的景观建筑设计缺乏特色。 2.注重平面布局的形式,忽视对场地的研究与利用 对于生活中的人们来说,景观与他们息息相关,所以使用者的感受最重要。一直以来,我们做设计的时候都习惯在图纸上研究关系,注重其平面布局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忽视了对场地的深入研究,没有真正做到因地适宜。为了制造出美观的效果,不惜浪费自然资源以及财力物力,比如大面积使用硬质铺装,随处堆砌景观小品等现象在我国随处可见,还比如有些主题公园景观设计中平面圆形元素过多,道路上的分割太多,影响行车。形式美观但是交通流线上不够合理。 3.缺乏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一般情况下,景观建筑设计师往往认为景观建筑设计是创造景观,缺乏对景观本身的利用和保护,他们的作品大部分是人工景观。这种不考虑生态性的景观往往造成了荒漠化的侵蚀,水土流失的加剧,生物多样性的锐减等,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受了的破坏。事实上,不尊重自然规律的景观设计对于一些生态环境敏感的地区造成的破坏是非常大的。 4.景观建筑设计中缺乏对社会文化的挖掘与利用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大国中,是有很多文化宝藏值得我们去挖掘的。虽然景观建筑学源自西方,很多设计理念是科学、合理并且前卫的,但是它作为一种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应该具有包容性和普适性。保护生态原貌的意义其实就是最尽可能的还原地理文化风貌,然而现在这正是中国景观建筑设计中较缺乏的,很多城市做景观规划的时候,只是看到别人好的就抄,丝毫不考虑其与本地的联系。 二、岐江公园对中国景观建筑学发展的启示 1.有效的利用与保护原有资源 粤中造船厂与中国很多的传统国企都有着相似的境遇,它们为国家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它们更是中国繁荣昌盛的见证者,可是在快速的城市化发展中,为了美化城市环境,它们遭受了无情的拆除和销毁,只有年长的人才有着关于它们的记忆。不过,粤中造船厂在这场浩劫中保留了下来,通过俞孔坚教授及其团队的改造设计下,它重新赋有了生命,它不仅给中山人民带来了对历史的回忆,还为中山市带来了一个宜人的城市公共空间。 2.强调人在景观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 以人为本是景观设计的根本目的,景观建筑设计是为人服务的。岐江公园的的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在设计过程中研究了人的参与性与互动性,让人们更好地融入于环境中,也让普通大众在参与互动中了解设计师的情感,使人们在冰冷的城市中体验到一丝温暖。 3.注重生态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 在岐江公园的景观建筑设计中,设计师对场所中的原有建筑和材料进行了回收再利用,这样不仅节约了成本,也保留了原来场所的时代精神;在植物配植中,设计师也没有应用城市公园里常见的观赏花木,而是大量使用乡土野生植物,比如白茅、橡草和田根草等,既维持了植物生境,又保护了物种的多样性。 4.重视中国文化在景观中的作用 岐江公园的设计与中国的文化充分的进行了融合,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公园环境,同时也将中国特色的景观语言作出了生动的诠释与表达,这种传承与创新对于景观建筑学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启发作用的。 三、结论 虽然中国的景观建筑学与国外相比发展较晚,在生态性与可持续性技术手段的发展上还需提高,对要把人类融入整个生态系统的认识还有些不足,但是中国有着广阔的国土、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适宜的气候以及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而且更重要的是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造园史,具有独特的园林文化,这些都为中国景观建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本文通过对中山岐江公园案例的分析,给中国景观建筑学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启示作用,如果中国的景观建筑学在今后的发展中能够有效的利用与保护资源;能够重视社会文化的作用;能够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能够注重生态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那么中国的景观建筑学将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从而为人类创造一个优美舒适和谐的景观环境。 作者:王伟 唐莉英 单位: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建筑学论文范文:高职房屋建筑学论文 1.高职《房屋建筑学》课程现状 1.1基本情况 房屋建筑学在建筑工程专业有很重要的作用,是工程专业的一个基础性专业学科。它能够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房屋建筑知识,并且利用这些知识能够选择合适的房屋建筑构图,在合适的时候,学生还能自己设计房屋建筑构图并解决实际建筑中遇到的问题。房屋建筑学这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向学生们讲解一般建筑的基本结构构造知识和技术,从而掌握房屋建筑业的基本建筑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够快速的绘画房屋建筑设计图,提高学生的建筑专业实践能力。高职房屋建筑学具有较强的实际运用能力和操作能力,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能够培养大批的建筑专业人才。开设这一门课程,能够为学生建筑工程专业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既培养了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动手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在建筑方面的新创意和新想法,能够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发展。 1.2教学内容比较落后,教学观念需要更新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工程建筑专业都开设了房屋建筑学这一学科,但是很多学校所使用的书籍内容比较陈旧和落后,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建筑发展的新要求。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落后,所使用的书籍没有更新,还是沿用以前的课本。现在很多新的建筑应用技术没有进行讲解或者讲解不全面,比如现在普遍使用的框架结构、铝合金结构、塑钢门窗等工艺缺少介绍。很多书中所讲的建筑工艺和结构都是以前使用的,已经淘汰或者快被淘汰的东西。这就导致了房屋建筑学所讲的内容与社会的实际需要脱离,学生们所学的内容不能够完全的适应以后的工作,就意味着工作了以后需要重新学习相关知识,加大了工作的难度。这就需要高职院校选用新的教材,使学生所学的内容更加符合社会的建筑发展要求。 1.3教师教课固于传统,缺少创新 现在很多教授房屋建筑学的教师授课内容单一并且乏味,让学生觉得枯燥,缺少学习的兴趣。教师的教学方法也需要改变。很多的教师教学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灌输式教学,教师处在课堂的主导地位,学生则处在被动接受的位置,缺少师生必要的沟通和交流,不能让双方能够相互了解,不利于教学的水平提高和学生知识的接受和消化,甚至有些时候房屋建筑学这一学科没有引起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鼓励学生积极的思考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考的能力。 2.房屋建筑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目前,房屋建筑学在高职建筑工程专业的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作用,也引起了很多学校和教师的重视。但是仍然存在着多多少少的问题需要解决。这就需要我们要注意发现问题,找出教学中的缺陷和不足,积极地思考,完善高职房屋建筑学这一学科的教学。 2.1选择课题要符合教学的实际 就目前来看,高职教育中的学生基础知识比较差,学习习惯需要进一步的纠正和形成较好的学习习惯,起点低,同时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和理解程度也需要较长的时间。他们毕业后的主要就业方向是担任建筑工地的工程设计人员、测量人员等,还有的人进入公司的设计院工作。刚开始毕业以后大部分接触的是居民住宅楼的设计工作,随着经验的增多,会逐渐接触不同的建筑类型。这就要求学生在高职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学到不同建筑类型的相关知识和技术,才能为以后的毕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高职院校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科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去选择学习。既能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此外,还要提供相应的实物模型来帮助学生学习。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遇到不明白的建筑结构和类型时,可以观察相应的模型进行学习和思考,体会到知识和实际运用操作的不同之处。 2.2改进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 现在很多的教师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这是需要改变的。教师也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认识到传统教学的不足之处,创新教学方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意见和不明白的地方,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授课能力。与此同时,高职的很多学生缺乏实际的操作经验和动手经验,不熟悉具体的建筑流程和设计施工过程,为了培养学生的设计理念和形成良好的设计思路,可以在《房屋建筑学》的教课过程中,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模拟建筑的环境,让学生自己去实行具体的流程和操作,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建筑综合能力的素养。 2.3改革考核方法 很多课程最后的考核都是通过笔试的方式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高职的房屋建筑学的考核中,可以以笔试成绩作为基础,加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进行实践并且撰写实验报告的考核以及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表现的考核等多个方面进行成绩的评定。这样可以发展学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结语 房屋建筑学课程需要不断地改革和发展完善,才能使学生们学有所获,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选用的教材也要与时俱进,实现建筑学知识的不断更新。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进行具体地操作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房屋建筑学在建筑工程专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需要我们的不断探索和发现,才能促进它的进步和发展。 作者:侯艳芳 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学论文范文:实践教学全过程质量管理建筑学论文 1人才培养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与内涵 全过程质量管理是ISO9000族质量管理标准体系的主要思想,该标准认为:产品质量形成于生产的全过程,因此必须加强产品生产质量的全过程动态管理,包括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人、质量标准、生产制度、生产方式、质量检查(检测)与意见反馈等方面的管理,以达到全面提高产品质量的生产目标。高校人才培养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的、全过程的教育过程,其教育质量管理与企业产品质量管理具有相同的特性,因此可以借鉴企业生产的全过程动态质量管理理念。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人才培养质量目标体系、教学资源体系、教学管理制度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完善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一般包括理论教学目标体系和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要求。教学资源体系是保证教学顺利开展的基础,包括师资、实训实习条件、教学资源库和教学成果等。其中,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资源库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教学案例、实践教学指导书等。健全与良好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是“规范教师的教学活动、规范教学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及维护正常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高校通过创新教学质量管理指标体系,在日常教学中实现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的有机结合。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重要手段,一般由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教学行政管理系统、教学督导系统、教学评价与信息反馈系统等组成。通过监控、评价和信息反馈,适时改进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管理方式等,确保人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2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探讨 2.1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优化 完善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全过程教学质量管理的关键。建筑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贯穿于建筑学专业的整个教学过程,感性的经验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需要加强课程结构优化,建立适应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改变过去专业知识传授与实践能力培养相脱节的现象,将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的不同阶段,在各层次的专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等。 2.2“产学研”三位一体教学团队建设 实践性和创新性是建筑学专业的重要特征。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注重实践教学团队和梯队建设,是培养实践创新人才的基本保证。为此,专业的管理者应鼓励教师到相关设计单位锻炼或兼职,并有计划地适时选派有关老师到实践单位进修,了解设计市场发展的动态信息,了解有关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特点等等。这样,一方面可以做到优化和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了解市场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另一方面通过交流与合作,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使教师真正成为“产学研”三位一体的专业教学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应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发挥老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鼓励青年教师通过助教和助研,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聘请校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参与课程教学和指导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建立“产学研”三位一体教学团队的重要方式。 2.3网络化实践教学库建设 建设实践教学库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正在改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各类教学资源共享,充分实现开放式教学,将过去以课堂教学为主转变为学生自主运用信息等资源主动学习,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推动个性化发展。实践教学贯穿于建筑学专业的整个教学过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库主要包括:网络课件、案例库、试题库、优秀作业、文献资料和校外设计单位的优秀成果等。我们可以整合办学资源,分类编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各类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教学资源网络化共享,改善办学条件,改革教学模式,强化“实践型”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4实践教学过程管理 结合建筑学专业的教学特点,本文认为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在遵循常规教学管理原则,执行常规教学管理措施的前提下,还应重点加强以下四个方面的管理与监督:其一,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建筑学专业以实践教学为主,实验室与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的好坏,关系到专业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应及时更新实验设备,完善实验条件,保证课程的实验教学能够正常开展;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保障每个学生都能够参加社会实训和实习,提高学生对专业的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其二,学术讲座。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开展各类讲座,拓宽学生视野和知识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对于改善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是个有力的举措。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发挥社会人才资源对于学校教师教学的弥补作用,积极邀请国内外相关学者、专家来校作学术讲座。其三,检查与评价。包括过程检查、教学督导、过程评价、成果评价、教学评估等。此项工作的相继开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于建筑学专业而言,其实践教学的过程评价与成果评价是至关重要的,本文认为在目前提倡的开放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中,还应推动立体式互动教学模式的建立,包括师生之间互动和不同年级之间的相互交流。可以结合建筑学专业的教学特点,实行课程组的实践教学模式,即由若干教师组成课程教学指导小组,将高低年级学生组合在一个教学小组内,在实践教学的过程评价与成果评价中,让“各年级之间的学生可以互教互学,互相启发”。在对设计成果的评价和总结中,实现由学生自评、不同年级学生参与的互评到教师点评的评价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创新能力。其四,在实践教学过程管理中,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设计竞赛和开展研究性学习方法探究,也是培养和提高建筑学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3湖南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 3.1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自1988年开始招生,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目前已有了一支较完善的教学科研队伍。近年来,按照“全国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要求,在参考其他高校现阶段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我们进行制度创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建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学科知识体系;建构“知识—实践—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注重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建设与管理,从各个层面保证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我们认为,建筑学实践教学管理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应由五个部分组成。在专业实践教学中,我们注重开放式、实地式与互动式等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注重加强教学过程管理与监督,充分利用各类教学资源,发挥课程组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创造条件。 3.2教学成效 多年的探索、改革与实践,建筑系教学成效明显提升。教师先后获得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多名教师多次荣获教学名师和教学优良榜等称号。近五年来,教师主持各级教改课题10项,发表教改论文20余篇;学生18人次在国际国内各项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竞赛中获奖10项,其中,国际建筑设计竞赛三等奖1项、国际景观设计竞赛优秀奖1项、国内景观设计竞赛铜奖1项;15人次主持各类研究性学习和科研创新计划项目6项,每年均有多人获得省市级以上奖励。学生的外语通过率、考研率、就业率一直稳居全校前列,社会反响良好。 作者:伍国正 王欣 隆万容 郭俊明 单位: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建筑学论文范文:专业外语课程建筑学论文 1教学改革措施 为改变当前建筑学专业外语教学的现状,除去弊端,提高教学质量与增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我们结合建筑学的特点,针对性的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以及评价方法等多方面对该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实践。 1.1研究型学习为导向的教学内容 研究型教学理念由美国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模式”和瑞士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学说”综合发展而来,是“一种试图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弊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型教学模式”。其基本观点主要是鼓励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通过自我或者合作“探究”获取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在建筑学专业外语中采用研究型学习为导向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实现从高中的被动式学习向大学的自主学习转变,也有助于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开阔学生的创新设计视野。在为学生筛选和组织学习内容时,教师以教材为中心,跳出教材和参考书的限制,从丰富的网络资源中广泛选取与书本上知识要点相关的专业信息,并且与时代同步及时更新,形成众多单元主题的教学资源库,包括建筑设计、历史保护、建筑技术、建筑师等。学生除课堂中学习重要的知识点外,应从教学资源库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大量相关外文资料的研读、翻译和理解,最终撰写英语学习报告,并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如学生可选取生态建筑的主题,通过研读国内外知名生态建筑书籍、生态建筑案例,形成生态建筑含义、发展历程、代表人物、典型案例等完整的研究报告,并用全英文的表达方式向所有的同学进行展示和讲演。通过设置研究型的教学内容,不仅能让学生们自主选题,提高主动学习的兴致;还能让学生们在广泛的外文资料阅读中培养外文论文阅读能力,并通过自主撰写研究报告和展示成果,提高专业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特别是一些专业词汇的实际应用能力;并且通过不同主题的交流讲解,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扩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真可谓一举多得。此外构架了“2+1”的课程体系,即大一大二年级作为大学英语以及建筑学专业技能的基础训练阶段,大三年级开设专业英语技能训练课。“2+1”新框架为建筑学专业英语教学工作提供坚实有力的保证。 1.2体验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 由于教学内容以研究型学习为主,就要求建筑学专业外语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而体验式教学模式虽未形成系统完善的教学理论和实际教学模式,但其概念已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体验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根本区别在于,体验式教学强调的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其本质特征是复合学生认知上“螺旋上升、不断深入”的学习规律,通过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在师生互动中体验英语,形成英语语感。通常有如下几种途径:①在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中体验。如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周边的物质语言环境,泛读教学资源库中的相关外文资料,提高书面阅读能力;同时尽可能的营造人文语言环境,鼓励学生通过观看一些国内外知名建筑的英语讲解视频或参加本专业的外语讲座,扩大专业词汇量和提高专业英语听写能力;以及在课程设计中尝试与教师同学用英语沟通,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等。②在情景中体验。建筑学专业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师作为引导者可在日常教学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教学内容应包括项目招标书、项目概况、基地分析、设计原则与目标、设计理念、设计分析、实施步骤、图纸表达等,使学生初步掌握专业知识。之后鼓励学生协作创设相关的英语情景,如交流介绍彼此喜欢的建筑及其相关背景知识,互相点评世界知名建筑,甚至模拟买房情景等,一方面让学生们多种途径的展示自主研究学习的成果;另一方面通过富有趣味的应用案例教学内容,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英语运用技能。 1.3多媒体教学为主的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为专业英语教学提供了图、文、声、像并茂的英语教学资料,极大地丰富了英语教学资源,优化了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形象逼真的学习情境,促进课程向个性化、生动化、综合化方向发展。例如,①图像教学:图像教学如专业视频演示、课程设计作业的英语表达、案例讲解、读图识图等更为直观生动,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活跃思维,降低记忆难度;又有利于加强趣味性以提高学生获取专业知识和综合技能的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网络现场教学:依托家庭电脑和宽带网络等较为优越的硬件环境,建立专业完善的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异地、实时、互动教学和学习的教学方式,作为“实地现场教学”方式的强有力的补充。③网络课外实践:由于目前建筑学专业英语教学存在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和任务紧张等问题,教师可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功能进行课后辅导,鼓励学生利用校内多媒体网络提供的互动活动,检查自己的学习成果,吸收和巩固专业知识。此外,教师可以通过E-mail、校内BBS论坛、微信等便捷的网络通信平台,对学生进行同步或异步、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课后指导,加强与学生的课后交流活动;学生也可随时随地的通过即时通话工具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便于及时答疑解惑。 1.4综合评价方法 成绩评价不仅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方式,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成绩评价方法应摒弃传统的通过考试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终结性评价方法,建立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控制的综合评价方法,以引导学生重视平时专业英语学习的基本功。因此,在新的成绩评价模式中将平时课堂学习评比、平时检测、网络学习情况等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培养他们自主自觉地进行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方法上可采用日常观察、评价表、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等,并且制作Excel考核电子表发放给每一位学生,内含已定的计算加权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平时和期末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成绩预测。这样帮助学生给自己制订一个可量化的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起到鞭策和预警的作用。 2教学改革效果分析 经过上述措施的改革,对学院师生进行了抽样访谈,师生们普遍认为专业英语的学习应用能力得到了较好的提升。大部分同学表示该课程较之前教学内容更为开放,教学模式更为生动活泼,充满了趣味性,专业英语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平时也更乐意浏览专业外文网站,掌握世界最前沿的专业知识;或者用英语与同学进行专业知识的交流。也有部分教师反映,教学改革对自己的专业英语教学也是一种挑战。以往固定的教学内容需要的专业英语知识较为狭隘,通过开放式内容和模式的改革,需要更加全面的知识来应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对自己的英语学习起到了一定的督促作用,在越来越多的师生活动中也让教师更加了解自己的学生,促进了师生关系。结语笔者通过总结教学实践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了以研究型学习为导向的教学内容、体验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为主的教学手段以及综合评价方法的改革措施,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果,提高了本专业的外语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激发了师生的自主研究学习和沟通互动能力。但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反映研究型学习内容需要广泛阅读相关文献,在基础薄弱时会占用很多的时间而影响其他课程;英语能力较差的同学开头难,反而会因此而完全放弃专业英语的学习等。在今后的课程改革中应更注重因材施教,切实考虑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英语教学的最佳效果。 作者:陈怡 蒋正容 单位:浙江树人大学 建筑学论文范文:工程师培养背景下建筑学论文 1高年级建筑学教育的需求,多元化教学模式的设计 结合建筑设计专业的教学大纲要求,围绕教学核心内容,探索与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实践活动!我们教学团队提出“模拟设计院”的教学模式,是对“教学空间”与教学模式的复合性整体教学研究的改革试验。以四年级的“城市设计及高层建筑”的核心教学内容展开分析,北京的城市高密度化与城市旧城的有机更新越来越快,从二环、三环、四环、五环不断蔓延出去的城市改造都应以城市设计的角度系统地科学的展开,尤其是结合城市的用地控制性规划及城市设计的形态设计为引导,我们这几年选择北京城市东、南、西、北不同的城市区位的项目用地来作为城市设计的课题,也非常具有代表性。这些城市设计项目用地都是这几年北京正在建设和正在设计中的地块,我们邀请相关大型建筑设计院的朋友与校友,拿出这些地块的设计任务书,并邀请这些设计院的注册建筑师和开发商(甲方代表)一起来我们学院,给同学们布置讲解任务书的设计内容,参照一个甲级设计院的一个所的方式(我们的教室)来运行项目设计,让同学们以“设计师”的身份接受这些项目的委托设计,学生们参与项目设计的情境感增强,比平时上普通固定教学计划的设计课的参与感更真实和赋有挑战性,对他们是一个锤炼自己能力的训练实践,仿佛部队里实战演习一般。通过这种模拟在设计院里的快节奏、较大工作量的模拟实战学习实践,学生们更准确地了解设计院建筑师工作流程和情境,如何相互协调地团队作战,如何同甲方代表进行设计沟通,尽快地接触社会需求从而弥补自己所掌握知识与技能的不足。 2教学情景与教学模式的设置 我们引入了“模拟设计院”的现实教学课堂的教学探讨,在模拟设计院的教学环境里我们模拟了国内主流设计院工作的情景,让真实的校外设计机构在我们教学课堂里生动再现,我们几位主讲教师分别担任各个所(小组)的所长,给他们发放真实的设计任务书,学生对方案设计任务书有疑惑时,我们邀请甲方代表来课堂上陈述他们对地块用地投资开发的目标来为学生们答疑,并邀请设计院注册建筑师来讲解如何结合题目来准确、高效地设计。在设计的各个阶段,我们老师(所长)在给同学们评图的时候,都会邀请设计院的建筑师一起参与评图,他们尤其注重发散思维和建筑与规划规范的询问,让学生们感知到建筑规范的重要性。同时,我们也会让他们注重各阶段经济指标和面积造价的测算,注意建筑的投资与建筑设计及造型的关联性。在这样的情景化的教学模式之下,我们不断告诫同学们对建筑本质的体悟,正如苏珊•戈瑞所说:“建筑就像生命一样,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过程’这两个字很重要,因为它意味着运动和改变。”在后期学生深化建筑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如城市设计总平面图设计和单体高层建筑各层平面图纸的设计中,除了前期有我们老师兼所长的技术评图外,我们引入设计院常用的施工图阶段同事之间的图纸校对模式,让同学们相互之间两人配对,相互校对对方的设计图纸,增强同学们学习与工作方法的主观能动性,并提出校对意见,经过我们老师确认后,让学生们在规定的时间改正过来,才能算完成这一阶段知识的学习。通过图纸校对训练这些方法的运用,也促进同学们养成良好的设计绘图习惯,提高了学生们的绘图质量,而这些都是一位“卓越建筑工程师”所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 3不同地段的城市设计与高层建筑设计题目的导入 北京各个城市地段不同的区位环境条件,任务要求及模拟城市设计及高层建筑设计,在设计教学实践中我们都有一些侧重的目标和安排。虽然,不同学期多个不同课题的导入增加了我们老师备课的工作量,但只要学生有兴趣,我们还是乐此不疲地工作。近几年来,我们教师为模拟设计院提供的设计课题有:A、首钢工业园区;B、丽泽桥中心商务区;C、国贸CBD街区;D、798街区立体农场;E、丰台区火车站区;F、高等学校校园及高层综合楼、宿舍楼等的规划与单体方案设计。外地的设计题目还有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新CBD街区等。整个教学从城市的总体现状格局与环境分析出发,从宏观到微观、从大范围大尺度的城市设计入手,了解上位的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内容,在城市设计阶段侧重于街区尺度的形体环境、道路交通、绿化景观开放空间、人性化空间布局与构想,广场与景观小品、雕塑等细部空间的导入,了解如何在城市设计,中综合平衡各方面的利益诉求的平衡,同时,分析出问题,以问题为主导来切入设计的主题。老师(兼所长)与设计院专家紧密指导,鼓励学生相互之间积极讨论,围绕着在方案设计中出现的问题深入思考,从而促动教学计划科学地推进。下面我们重点介绍丽泽桥中心商务区、国贸CBD街区及798街区立体农场,两种类型地块的城市设计及高层综合楼的教学设计目标设定和教学过程与成果简要评价。丽泽桥中心商务区、国贸CBD街区课题选择的目的有:丽泽桥中心商务区、国贸CBD街区的城市设计,在北京新一轮的城市更新中都具有代表性和挑战性的内容。在国家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以及其他省会级的一线城市都有类似的重点街区面临有机更新与快速发展的问题。北京丽泽桥中心商务区的城市更新,是围绕北京市政府平衡南、北城区的发展,尤其是为加大和带动南部城区丰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而启动的。而国贸CBD街区的有机更新,更多地是提升朝阳区的商务中心区整体的形象和空间品质,与其周边的CBD街区一起共同打造朝阳区的商务中心区的综合实力。同学们为了更好地完成该地段的城市设计与高层建筑设计,就需要对上述地块的城市发展背景以及现状的空间格局有细致的资料收集与分析,然后就是到用地环境里展开全面细致的调研,我们教师在发放任务书之后,也向同学们强调在方案设计阶段,一定要仔细的进行调研,利用采访、问卷调查等等方法,深入到街区及周边社区的居民中间去了解使用者的真实需求,发现问题,才能在自己的方案设计中有突破性的创意与设计内容。798街区立体农场的课题选择的目的有:鼓励和探索创新设计理念;针对特定的历史文化及工业遗产地段的文化传承与复兴更新问题;高密度城市地区未来的景观环境与农业生产加工场景的再现。鼓励将城市经济的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与传统的第一产业有机地复合,进行功能设计安排,并落实在具体的空间布局上面。关于后期学生作业成果,我们做了如下总结:该课题设计涉及到建筑功能的多元性与模糊性思考,在开放思维和创意思维方面学生们都有很大进步。而关于不定性与开放性的空间功能的引入,学生们觉得难以与现有的实际知识相匹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鼓励同学们对未来生活需求与空间功能的可能性进行丰富地想象,如企业总部基地及示范基地在高层立体农场建筑中产生结合等。关于建筑形态设计连续操纵的可延展性,如高档生态商务酒店,机械设备结构的暴露与立面肌理的构成,见缝插针布局都可以全方位进行思考。高等学校校园及高层综合楼、宿舍楼方案设计课题选择的目的是让学生面对高等院校规划布局与建筑有机更新的实际状况,拓展学生们长期在校园生活的熟悉的空间体验与经验来与设计紧密结合,尤其是高层综合教学楼和宿舍楼的空间功能,积极鼓励学生们从使用者的角度提出对现实问题的批判性思考,从而在设计中对原有功能进行添加、补漏等。同时,老师兼任所长与设计院专家紧密指导,在方案设计的过程 中及时纠正明显的错误,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最后,参加实际投标的方案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4教师和设计院工程师的分工合作 教师既作为所长,更是主导设计教学的总设计师和责任老师,需要协调组织好模拟设计院的建筑师、工程师以及甲方业主对设计过程的要求,对学生方案进行方案深化的讨论与点评以及最后成果的完成。设计院建筑师更多从实施的可能性及相关规范规定来讨论分析方案优缺点。在城市设计与高层综合楼方案设计的深化阶段,我们还邀请北京一些大型建筑设计研究院著名建筑师来举办讲座,丰富同学们获得相关专业知识的渠道,在训练中学习,通过学习来优化自己的方案设计,形成良性的互动与循环。著名建筑师的切身体验和知识传授也提升了同学们对基地环境的正确理解,如何准确地进入设计的要点分析和把握,注重设计图纸的表达和后期表现能力综合提高。高层综合楼建筑设计训练,包括办公楼、商务酒店的设计对于高年级同学的建筑知识积累与技能培养非常重要,我们结合课程设计中学生们需要掌握的高层建筑设备设计布局的知识,在涉及到建筑设备布局的时间段,再邀请建筑设备专业的老师与设计院的工程师来给学生做讲座,由于课堂时间短,这些工程师的辅导讲课主题突出,针对性强,主要面对高层建筑主要的给排水、暖通、空调与消防设备用房的总面积计算和布局安排的原则,实际操作性强。并带领学生在学校高层综合楼里参观设备用房,使大家有一个直观的经验感受,提高他们对高层建筑设备用房布局重要性的认识,并在自己设计作业中充分表达出来。我们老师(所长)从引导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角度,鼓励同学们在尊重设计规范的基础上,在建筑空间形态组合上努力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包括引入非线性和复杂形体的REVIET建模设计,让学生利用现代的计算机软件辅助设计,更好地为设计服务。设计院建筑师的规范意识和我们教师开放的启发性思维在学生的设计方案中相互交融,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到从城市设计到单体高层建筑设计的综合挑战,使他们在高年级有这样的机会接触大规模、高密度的北京中心街区的城市设计与高层建筑设计。“在中国日益发展的时期,如何拥抱现实,发掘历史,着眼未来进行培养学生,不但是我们的责任,也是真实的传承与创新。”在设计的后期即高层建筑深化设计与表现过程中,我们也鼓励同学们合作设计,使作业的表现更加丰富生动与深入,也意味方案“中标”的机会更大。 5学生在模拟设计院教学的教室中全方位努力学习 学生在这样较真实的模拟设计院的教室里能产生全新的学习心理与感受,对教学课题的真实性吸取与高强度、多方位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感受到仿佛如现代电子游戏里的真人4S的游戏与战斗,真实地模拟实战,使他们在学校场景里的教学的主动性,也能体会到作业的强度、密度和质量都不断提高。他们在老师不断地点拨和批判性的正确建议下,会减少学习知识与专业技能的误区,真实地“模拟设计院”情景化、专业化的教学模式,综合地为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的需求来服务。经过一个学期高强度、宽角度与综合性的设计教学,同学们能提前一年感受到他们未来毕业后,所要去的设计院里的真实工作节奏,而且,在学校里就直接会接触到他们在设计院里要工作3~4年后,才能碰到的需要参与或独立从事设计的项目,学生们能真切地感受到一些压力,并将压力变为学习的动力,在自己最后提交的课程设计作业里能感受到自己业务水平和职业技能的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成就感也会实现。 6结语 我们在学校建筑系四年级“模拟设计院”的教学方法的探索里,同学们能全方位地从技术设计、方法学习与学习环境场景里鲜活地、充分地感知,通过他们在一学期里较高强度的努力学习,在老师与设计院建筑师的带领和鼓励下,他们对自己的未来的职业生涯和业务能力充满信心。“情景模拟,学而致用”,我们建筑设计课堂教学的“模拟设计院”教学模式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培养卓越与合格的工程师与建筑师,而探索出的一种积极的、有意义的教学方法,未来我们还会不断改进。 作者:王小斌 张勃 单位:北方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建筑学论文范文:通识教育趋势下建筑学论文 1通识教育趋势下对建筑学本科培养的新要求 1.1浓缩专业学习,紧凑教学框架 原有专业学习的5年时长浓缩为4年,专业学分压缩,势必要求教学架构更为紧凑与目标明确。 1.2奠定宽口径、厚基础的专业基础平台 国内多所涵盖建筑学科的院校也纷纷加入大类招生的行列,如:2010年浙江大学在实行大类招生后将建筑学科等4个专业归入“科技与创意设计”大类方向;而南京大学建筑学院在2007年以四年本科通识教育为基础,实行本硕分类贯通,注重对专业专门人才、专业性人才与研究型人才的复合培养框架。从目前上海大学建筑系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培养现状来看,如何在响应大类与通识教育培养的形势下,避免专业培养目标与素质的降低,做好通识基础与专业基础的良性衔接,为后续的专业培养奠定扎实的科学、人文、艺术宽厚的学科基础。 1.3“入口”背景差异,“出口”目标一致 由于上海大学艺术类学生未被列入大类招生之列,导致差异学科背景生源在进入大学第1年会处于完全不同的培养平台,理工大类学生在社区学院,而艺术类学生仍在美院。尽管“入口”背景差异,但“出口”培养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即在艺术院校的学科土壤培育下,发挥艺术与科学技术交叉融贯的优势,为培养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与艺术原创力,并具备完善的建筑学知识结构的多种职业适应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如果两条培养路径并行分置,那么必然为后4年专业混合培养的衔接与循序渐进带来诸多难题。因而,采用将差异学科背景的学生在第1年分别接收通识教育与艺术素养的培养,第2年路径交叉并行,实现后4年“出口一致”的专业混合培养模式。 1.4设计创意与技艺融合 无论对于理性思维本不擅长的艺术类学生或是理性思维具有优势的工科类学生,如何取其学科之长,避其思维之短,将建筑理论学习与技术分析融贯综合于教学体系中,同时将艺术人文素养培养注入到设计与技术类课程教学实践中,使来自于不同背景的学生融合培养、交叉互补,架构一个能够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优势,并依托于美术学院宽厚学科基础的培养平台,就显得至关重要。 2艺术院校的建筑学本科跨基础培养理念与教学模块架构 建筑系依照大类招生模式下的教学要求,强调“重基础、重设计创新、重技艺融合”,突出人文艺术素养培养与科学技术思维并重的培养理念;在培养路径上,打破原有的培养框架与课程体系,架构建筑学5年分阶段多目标的复合培养结构。建筑系本科跨基础培养模式按照学年进度共分为“通识与艺术基础教育”、“专业启蒙与艺术素养基础训练”、“设计与创新训练”、“专业拓展与整合目标”4个培养模块,每个模块又由多个教学单元构成,以4个培养模块为线索,通过课程单元的方式将设计类核心课程、设计理论与技术类课程几个系列有机结合,形成相互衔接、循序渐进的理工类与艺术类本科生培养框架。 2.1通识与艺术基础教育模块(一年级) 无论是理工与艺术背景的学生在此阶段都需接收学校通识与公共基础课程的教育,并鼓励学生广泛选择研讨课,掌握文学、历史、哲学、数理、美学等基本知识,拓宽理工与人文基础知识面,重视良好的人文修养与科学严谨的思维培养。此外,还为两类学生分别加设综合艺术基础、美学理论与修养2个教学单元,包括:材料表达、建筑陶瓷、数字媒体、版画、艺术概论、设计史等理论与创作实践的课程。学生们以主题创作的形式,了解材料的属性,通过材料的组合与加工,建立起材料在空间中的形态表达概念与方法;通过数字媒体技术在空间营造中的手段,使学生初步掌握空间交互的呈现方式。通过一年的通识课程、综合艺术基础与美学理论与修养3个教学单元,学生们建立起对人文、科学、艺术学科相互交叉的基础知识结构,并初步掌握各种艺术形式的表达手段。尽管从直接进入系统专业学习而言晚了一年,但是对个人学科基础知识的搭建裨益良多。 2.2专业启蒙与艺术素养基础训练模块(二年级) 这是学生进入系统专业训练的第1年。对于具有相当绘画技能的艺术类学生而言,习惯于发散性思维与场景式的实物训练,传统的专业基础纸上训练方式并不利于学生对空间的发现与塑造;而理工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通过大量的纸上训练尽管能够提升绘画与制图的技能,但容易固化学生的头脑,并不利于学生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的发挥。这一阶段的教学目标注重从建造与体验角度强化建筑学的专业基础,将建筑美术、建筑形态基础与建筑初步3个专业基础教学单元整合,相互衔接、各有侧重、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渐入门,建立空间与造型的创造能力。建筑美术以纸上表现的形式,通过结构素描训练、空间想象素描、到从自然形态中寻找空间、色彩等,使学生发现、体验与表现空间;随后的建筑形态基础过渡到非纸上表现与装置艺术的形式,借助实物建构从形体生成、形体与空间、尺度、力学、联接、功能及材料体验的关系等方面,训练学生对抽象空间的认知,空间尺度的控制、理解空间与结构的逻辑关系;最后,建筑初步课是以图纸表现与建构结合为重点,通过建筑图纸的规范绘制与实物模型表达,借助从三维空间到二维平面的认知过程,深入解读大师经典作品,创作单一建筑空间,理解建筑空间与功能,场所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空间塑造的综合能力。 2.3设计与创新训练模块(三、四年级) 这两年是专业训练的核心阶段。专业学习时长的压缩势必带来设计课程类型设置的诸多问题。首先,在现有的6个主干设计课程中很难涵盖更多、更全面的设计类型。其次,建筑设计过程的复杂性与综合性,使建筑设计教学的目标由单一的教学目标向多目标综合扩展,强调单纯的设计能力向综合的设计能力扩展。但是传统的设计课类型设置模式,使学生在面对每个单一的设计长题时,要求多目标、综合性问题的解决容易使学生产生处理复杂问题的迷茫与挫败感。因而,一方面,针对教学目标而言,改变传统建筑设计课类型划分的模式,设计类教学单元(60学时)采用分阶段目标训练,使学生在各学习阶段集中应对相对单纯的问题,强化某项设计能力;另一方面,在内容设置上,依据每个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确立设计课程的内容,并根据教学成果与反馈,动态地调整每次设计长题的具体设计任务。(1)第一个教学单元目标是突出训练学生对建筑设计方法的初步理解与运用,由两个设计长题完成,小型建筑设计(设计任务可以是独立式住宅、艺术家工作室、会所、茶室等)与文化教育建筑(设计任务可以是幼儿园、小学、培训学校等)。强调从建筑本体因素,从场地与环境、空间与形式、材料与技术、空间使用与体验、空间与生态之间的相互关系表达环境与建筑的形态生成逻辑关系。(2)第二个教学单元目标是强调以问题为导向与过程优先的设计研究思维。设计单元以文化休闲与博览纪念建筑为主,内容可以是山地俱乐部、山地旅馆、纪念馆、博物馆等。首先,强调以问题为导向的设计切入点,可避免学生对经典大师作品的盲目模仿,以设计研究的态度,从场地、环境、功能等相关问题出发,训练学生逐渐习惯从“发现问题——分解问题——分析问题——寻找对策——设计对策整合——对策修正——呈现成果”的整个设计探究过程。其次,为了避免设计课教学中常见的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突出训练设计概念与设计过程思维的表达,将学生的学习重心从终极成果、单纯构形转移到强调建筑空间生成、设计思维过程的训练,突出过程认知、过程体验、思维过程表现等环节,强化学生从问题发现到化解的逻辑思维训练。最后,在设计成果的评价体系中不仅仅以最终成果表现作为主要衡量标准,提高设计过程表达在成果评价中的比重,将设计调研、分析表现、过程图纸、阶段汇报与答辩等过程表现都计入成绩中。(3)第三个教学单元目标是以高层建筑设计与大空间建筑设计(音乐厅或影剧院等)强调对功能与结构、构造、物理环境控制技术、建筑规范的理解与运用;(4)第四个教学单元目标是以居住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历史街区与村落的保护等内容突出强化学生从城市环境入手,关注城市文脉、旧区改造等议题,培养学生的城市设计思维。此外,在设计长题单元的进展过程中,依据各阶段教学目标同步穿插短期设计单元(30学时),如:建筑设计思维、生态建筑设计、快速设计、景观设计、城市设计与参数化设计等,使学生通过短期设计阶段拓展专业广度;为了避免理论、技术教学与设计实践之间联系不够紧密的现状,根据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序关系,横向并行展开系统的设计理论与技术知识传授,将设计训练、理论认知与技术支撑各方面有机融合。 2.4专业拓展与整合目标模块(五年级) 该阶段主要是通过专业选修与跨学科教学单元,拓展专业知识面,适应多种职业形式的可能;通过设计院生产实践,使学生初步了解建筑师所需具备的职业素质与设计生产实践能力;毕业创作单元往往多关注学科前沿的问题,结合当今学科热点、重大事件等内容,整合前面各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培养团队协作的精神,整体提升学生的设计综合能力、专业修养与自主分析能力,由学习型向研究型拓展,使学习分析、研讨、沟通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成为专业培养与教学目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3教学实践与思考 在目前国家大力提倡厚基础、多样化、多类型、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方向,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建筑系基于学校大类与通识教育的要求,针对自身办学的基础与现状,采用本科跨基础混合培养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科交叉与融合的办学理念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教学探索。改革后的教学培养模块从推行至今已有两年,仍需不断的关注教学成效与师生信息反馈。从教学实践反思的角度而言,在教学模块的设计上仍然存在一些困惑。一方面,在设计与创新模块中设计主干课教学单元的内容设置上,目前是按照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来划分设计课教学单元,但是在一些单元内容界定上仍有模糊,如文化休闲与博览纪念建筑单元中提供的设计任务,无论是建筑规模、建筑类型都有所差异,还需进一步明确教学重点与教学任务设定的对应关系,以便于教研组明确教学目标而动态调整教学任务。另一方面,由于生源专业背景的差异,教学培养路径采用的是“以合为主、适当分置”的原则,考虑到绘画与数理基础的差异,在美术基础课、建筑结构课程方面两者分开。尤其对艺术类学生避免以往抽象而定量化的技术传授,需要结合一些选修课与讲座,如结构与造型,将之转化为艺术类学生易于理解的、定性而形象化的知识。强调“技艺融合”,势必需要技术类课程与设计类教学单元能够建立更为密切的联系,甚至是将理论教学单元的内容适当打散,结合到设计类单元的教学中,但是这与学校的教学考量规定、专业评估的要求还存在一些矛盾之处,目前还难以实现。 4结语 由于建筑学交叉学科的性质及其多元性的教育环节,使建筑教育成为一个包括基本教育、实践教育、艺术人文教育及技术科学教育各环节的广义知识体系培养。无论是工科院校还是艺术院校背景下的建筑学教育,都需要在人才培养的知识框架下,改革传统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与手段,增加教学体系的开放性,拓宽教育基础的广度,增进教学环节的可选择性,鼓励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实现教学目标的多极化、专业能力的综合化、培养对象的多元化,这是摆在不同教学背景下的建筑教育者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 作者:魏秦 王海松 曹小艳 单位: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建筑学论文范文:独立学院学生动手能力建筑学论文 一、建筑学专业动手能力课程现状分析 通过近几年来学生就业后的信息反馈,现在大多数用人单位对建筑学专业毕业生的质量不太满意,多数从事方案设计的学生不能在实际工作中快速进入状态,对设计工作的流程不够熟悉,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进入工作状态;进行效果图绘制的学生不能够独立完成。反馈信息说明了建筑院系在教学模式上和用人市场脱节。市场需要的是拿来即用型的建筑学毕业生,而学校在实际教育中对学生的实际设计的应对能力却不够重视,在高年级设计课程的教学中,虽有真题真做,但是面对学生对设计形式的追求时过于理想化,真题设计大有纸上谈兵之势,这种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建筑设计的真实性、实践性、严谨性,使学生对建筑实务的过程缺乏了解。在教学模式上的脱节,造成了建筑学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面对设计任务时的孤芳自赏和无视社会需求而进行设计的现实。当浪漫而空洞的学院派理想面对经济利益冲击下的现实时,大量的建筑学毕业生会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面对这种情况独立学院建筑学专业可以采用统一的“美术一建筑初步一建筑设计一分类建筑设计”的教学模式,但应紧密结合地区情况和建筑学专业性质,以及独立院校与地方经济互动,紧紧抓住建筑学专业应用型这一核心特征,强调学生的设计和实践能力,并贯穿建筑学五年教学始终,取得可持续发展。 二、独立学院建筑学专业开展动手实践性教学的必要性 1、培养目标上,突出建筑学专业的特色 在建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和课程体系设置上根据独立学院的自身优势合理进行课程设置和专业定位,拉开与普通本科的区别。独立学院最大的特点就是培养实践能力较强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学生的专业素质及专业技术能力应侧重于适用和实用,走出学术性、研究型的精英教育模式,对学生就业市场的定位不能太高。对于建筑学五年学制如何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本人认为主线是以能力训练为主、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内容,注重独立学院教育的模式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应该符合就业导向,突出特点。可适当压缩建筑理论及前沿理论部分的课时,加强效果图绘制能力和建筑画技法绘制能力,以及建筑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课程的培养等。根据建筑行业对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一是需要在建筑学专业的教学中加大建筑设计实例部分的讲解,二是实例的操作需要建筑专业人员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据此,在建筑学专业积极开展动手实践性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2、调整课程的教学方法,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是独立学院培养建筑学专业人才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传统的建筑设计课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人在讲台上讲授理论知识,然后是针对设计题目进行相对的设计辅导,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得不到锻炼。随着建筑学学科内容的不断扩展与更新,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正促使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现代化与多样化。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表达能力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些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充分地说、充分地展示,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建筑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中可尝试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式。 1)案例教学 即通过典型的建筑设计实例的剖析,引导学生的设计思路,触类旁通,是设计类课程应当采用的教学方式。如鸟巢体育场坐落在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场馆设计如同一个的容器,高地起伏变化的外观缓和了建筑的体量感,基座与体育场的几何体合二为一,如同树根与树,并赋予了鸟巢体育场戏剧性和具有震撼力的形体。它的设计符合国家体育场在功能和技术上的需求,又不同于一般体育场建筑中大跨度结构和数码屏幕为主体的设计手法。体育场被设计成为巨大的人群的容器,无论远眺还是近观,都给人留下与众不同的、不可磨灭的印象,各个结构元素之间相互支撑,汇聚成网格状就如同一个由树枝编织成的鸟巢。体育场的空间效果简洁而又典雅具有前所未有的独创性,它为2008年奥运会树立了一座独特的历史性的标志性建筑。这种案例教学一方面,它可以避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空谈设计理论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实例的选择结合了当前学科的前沿动态,避免教学内容的一成不变、陈旧过时。 2)现场教学 通过组织学生到各代表建筑地中实测、调查,加强感性认识。例如,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建筑学专业暑期婺源建筑美术、测量等实习,要求学生人手一册速写本,现场进行实物测量,手绘建筑局部小景2--3幅,提高了学生对建筑设计实例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婺源的建筑群体格局特点,了解徽派建筑的群体布局虽然是封建族权制约下的产物,其美学效果却是隽妙无比。徽州的大部分古村落总体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思精巧,结构严谨,在美观大方的基础上寻求朴素自然清雅简淡的美感。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等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这种现场教学,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说服力,是设计类课程不可缺少的教学方式。采取现场教学,教师可将课堂搬进公园、广场、建筑群,在现场进行直观教学,教师言中有物,讲解有的放矢,生动直观;学生看得清楚,快速理解,记得扎实,听得明白,使理论、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学质量将会明显提高。 3、调整教学目标,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建筑学专业领域宽广,需要具备综合性的技能人才。因此,建筑学专业的市场需求和教学目标是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途径和内容等相应的教学实践过程进行系统整合,在原有教学模块的基础上,突出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以“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职业基础平台”三个具有开发功能的平台,实行专项训练,使之既有各自相对独立的教学目标和途径,又相互衔接和交融,使专业实践教学纳入独立学院平台教学中去,增加学生融入实践教学的客观性。在独立学院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绘图表现能力、设计构思能力和专业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为目标,要求学生必须做到“四多”,即:多看(典型案例)、多想(设计构思)、多写(设计说明)、多练(表现技法)。 1)精讲多练,注重图纸的表现能力 建筑学专业课程的特点就是实践性,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能力开发的气氛,教学中要以练带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绘图的能力。建筑设计学得好不好,最直接的表现方式就是图纸质量。作图是一个学生对建筑理论了解掌握程度的反映,也是其对待这门课认真程度的反映。在实践生活中,图纸表达是表达设计构思的工具和手段,对于设计中的各种要素,学生必须通过恰当的图面表达方式来进行阐述。因此,图纸效果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图纸的描述应当清晰、准确地表达其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表现技法,强调图纸的画面效果,要求学生制图规范,布局合理。设计者掌握的图示技巧越多、技术越精,其表达能力就越强,就越能向别人展示自己的设计意图和设计思想。 2)严格要求,设计构思、锻炼动手的能力 在学习设计理论后,能否灵活应变、举一反三,完成合理的、富于创新意识的设计,是衡量学生综合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在有了好的画面效果后,为了更好地展示物体的三维形象,建筑设计师须掌握模型的制作技术,能熟练使用泡沫塑料、石膏、树脂、MDF板等制作工作模型,并掌握快速制作模型的技巧。另外,在教学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设计构思的能力,强调构思立意和内容新颖对于设计作品的重要性。设计说明部分是设计师表达设计理念、设计思想的重要环节,是按照一定的思路将所考虑的内容用文字符号固定下来。当图示的方法不能完全或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时,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作为补充说明就显得十分重要。当然,设计师的动手和设计构思内容的丰富多样,是随着设计水平的提高而逐步改变的,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3)课程设计真题实做,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课程设计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重在掌握各类建筑的设计方法与绘制技能,学生不但要会“设计”,更主要的是要会“做出来”。在适当时候对学生进行完整项目的综合设计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建筑课程设计课程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当地城市建设实践,组织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采取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方式,使课程设计融入到市场和实践环节,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技能训练环境。通过设计,可以将所学知识、技能和技巧加以验证、巩固和提高,是强化技能训练的有效措施。参与市场教学对建筑设计课程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改进了课堂教学手段,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来说,能了解自己学习上的进步与不足,明确努力方向,不断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市场适应度,从人们的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角度解决一个建筑设计问题,而非单纯地将建筑设计当成艺术设计。课程设计的选题尽量紧密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项目,理论与实际结合,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提高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对学生今后工作的“预演. 三、结语 我国建筑市场的发展,对独立学院建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确定了正确的办学目标和鲜明的办学特色,通过对现有的教育体系教学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加大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独立学院的建筑学专业才能扬长避短,在多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更好地促进建筑学科的发展。 作者:高春玲 蒋新润 单位: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 建筑学论文范文:工科院校建筑学素描教学论文 一、简述建筑学素描教学的实际情况 自18世纪,国外就把美术学院的基础绘画训练办法应用在建筑学设计基础教学体系之中,目前存在两种教学体系:以继承古典主义契斯恰可夫推行的传统素描和重视新思维的包豪斯的现代教学体系。两种教学体系分别采用传统写实主义及现代设计为基础,满足时展的实际需求,先后培养出大量的优秀建筑设计师,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前者至今在建筑教学中依然占据主导位置,影响着国内建筑学美术的发展进程和方向。现阶段,因多元化文化的不断发展。国内学士针对建筑美术教学情况,推行多种改进模式,只要有采用抽象、形式分析为主旨的现代教学模式代替传统教学方法,同时也存在坚持传统古典主义路线,让建筑设计回归至美术等各种声音,无法清晰地权衡利弊。至今,建筑美术教学也没有发展成如绘画艺术那样较为成熟的教学模式,国内有关的教学改革也处在不断探索之中。对建筑教学体系进行改革的重点是深入研究和分析建筑设计时对美术的真正需求以及未来向着哪个方向发展,因此给予相对应的课程设置。素描教学是一种比较开放的教学体系,它可以满足各种设计艺术培养的需求。因此,我们进行改革的步伐不是对比传统与现代的利弊,而是应该根据各大高校培养的立足点,在建筑学这个背景下对自己的教学取向进行定位。 二、工科院校建筑学专业素描教学改革策略 (一)加强对素描的认识 素描作为一种思考形式,是以造型基础为目的的素描,其不单单指一种绘画形态,而更多的展示出思考和观察世界的方式。高校在实际的教学中,素描教学是进行造型的基础,为不同专业的发展针对性的解决遇到的问题。在进行造型基础练习时,设计类专业的学生比较重视看、思、画视觉思维方式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整体视觉思维能力,从而设计出需要的造型,来满足各个设计专业的实际需求。根据建筑学中的造型特点,建筑专业开展的素描教学,应该以引导学生怎样思考为主旨,调动学生进行造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透视、结构等方面实施针对性的训练,不要局限于传统的全因素素描模式中,也不要深陷在脱离建筑设计思维方面进行训练。 (二)探究建筑学需要的素描特色 建筑素描与传统素描有所差别,但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设计意识和构造能力等方面两者紧密连接。这些因素必须在实际的教学内容、方式、选取的素描题材等方面展现出来。例如:建筑素描内容上采用结构与调子作为主体,通过临摹和写生相互结合的办法,使用建筑经常遇到的方体造型为教材核心实施教学。上述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也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理性认识能力。建筑所需的素描特色是一个比较广阔的探索空间,基于不断形成的专业特色,对建筑美术教学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 (三)开设建筑素描专题教学 从建筑素描教学的实际情况及特点入手,开展专题教学可以更加集中地解决某一问题,在有限的建筑美术课时中教学效果尤为明显。例如:训练学生的空间建构、创意造型、模型制作等能力,采用专题训练的办法,让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有更加清晰地了解,从而较为理性的对其规律进行归纳,随之高效的创建美术知识体系,最后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同时,对绘画方法进行综合尝试,尽力打破传统应用铅笔排线涂调的方式。例如:对作品背景进行大面积的涂刷、合理应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从而节省设计所需时间,加强设计作品的趣味性,尽最大可能把学生的思路专注于认识艺术规律层面。 (四)增设素描教学课时 建筑素描课程教学中,要加大学生对于结构素描和线描的训练。进行描绘的对象大多是几何静物,练习的重点是呈现物体的轮廓线、透视线和光影分布线的描绘,应该微微带有少许光影。学生对实物进行观察时,根据眼睛的观察,训练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徒手表达能力。几何静物的线条通常为直线或曲线,建筑物则为几何体空间,反复练习描绘几何静物,可以为学生更好的画建筑画打下坚实的基础。室内教学除了让学生绘画几何体、建筑模型线条之外,可增加难度较大的石膏头像,这样训练可以提升学生素描表达的正确率。室外素描主要以写生建筑物为主旨,可以让学生采用钢笔或铅笔进行绘画。对建筑专业学生进行素描教学时,也要训练学生的取景、构图均衡等相关美的感受能力。可以适当缩减色彩课程的教学课时,要求该专业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常见色调的默写能力。也可以训练学生的钢笔和铅笔淡彩绘画能力,美术底子好的学生可以练习水彩、水粉的掌握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素描教学必须根据建筑设计专业的背景为基础,不要局限于传统教学的固有模式,尝试推行实际可行的教学方法,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本文以工科院校建筑学专业素描教学为研究依据,分析了建筑学素描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工科院校建筑学专业素描教学改革策略。 作者:刘延琪 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建筑学论文范文: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下房屋建筑学论文 1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从课程自身特点、授课学时、学生及老师等方面剖析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1课程特点 本门课程的涵盖内容较广,包括民用建筑设计和工业建筑设计两大篇,为学生重点讲解的是民用建筑设计,主要介绍建筑平面、立面和剖面的设计内容及设计方法,建筑物的六大构件组成(基础、墙、楼地面、楼梯、屋顶和门窗)、各构件所起的作用,及每一构件具体的构造方式。比如屋面构造,不仅要知道所选择的面层材料,还必须了解每层的做法,包括厚度、砂浆的比例等等。课程结束后还要给学生安排设计任务,进行一至两个星期的课程设计。这种教与学的模式沿袭多年,有一定的特点和优势。但是,学生在学习期间,常常觉得这门课学起来很容易,但真正理解课程中的一些专有名词、构造方法等内容时却往往感到难以理解,考试时也很难答出理想的考试成绩。 1.2授课学时 根据“厚基础、宽口径、重素质”的原则,分配给房屋建筑学课程的课堂教学课时大量缩减,而房屋建筑学课程的内容却纷繁杂多,学时和教材内容之间互相矛盾,如何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让学生有效地掌握大纲要求的内容,做到统筹规划、重点突出,是教师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1.3学生 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普遍不够。一方面,学生认为授课的内容浅显易懂,没有什么难度;另一方面,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虽然见过不同的建筑类型,但在运用房屋建筑学课程中的一些知识,诸如平、立面的单元及组合方法,线条的处理方法,如何体现建筑形体的美感、质感的时候,没有相应的典型建筑实例现场演示,即使依靠最详细、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也是无法体现不同类型的建筑外观的,学生们自然而然会因缺乏想象而感到枯燥乏味,产生厌学情绪。 2教学改革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基于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实践,对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一些设想。 2.1教学内容精炼化 课堂教学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在教学内容上应进行“精挑细选”,删掉老旧重复内容,强化技术应用性与时代性。如《房屋建筑学》教材里的墙和基础构造这一章里,有专门的一节内容涉及3~4个篇幅来介绍实心粘土砖,包括它的制备工艺、组砌方式、施工方法等,而现实中,在我国多数地区,这种粘土砖因会消耗大量土地中的粘土资源被政府颁发明令禁止使用,而以符合环保要求的各类砌块来代替,但从目前出版的各类教材来看,仍普遍存在以实心粘土砖为讲解重点,而对其他砌块却介绍很少的局面上。诸如此类的情况,在教材中还会找到很多,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可能已经过时,而教学大纲中不做要求的内容,可能已经成为建筑工程中的主流,所以如何选好授课内容,与时展相并进,是确保学生将来学有所用的关键。 2.2教学方法多样化 通过寻求多样化、丰富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自主能动性。 2.2.1教师授课和课堂讨论相结合教学过程中,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采用课程讲授、提问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对某一问题的讲解告一段落后,针对基本概念对学生进行提问,并引导学生就某些问题或某一建筑工程展开课堂讨论,通过老师与学生之间不断的互动、信息往来,听取学生们的想法、反馈意见,及时发现学生们理解薄弱的地方,从而适时的调整课程内容,这对于老师能够自始至终的牵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都大有裨益。 2.2.2传统教学和现代化教学相结合 在经济日新月异的今天,各种大跨、超高、新颖、奇特的建筑结构日益增多,这些结构形式很难通过叙述表达清楚,只能通过搜集图像资料,加入文字、影音、动画等内容,制作成教学幻灯片呈现给学生,采取这种教学手段会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生动的学习感受,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对各种建筑结构在国内外应用现状、今后发展方向及研究动态有了更多的了解。此外,在《房屋建筑学》课程授课之初,教师可将自己的电子信箱告诉学生,以便学生随时将学习课程时遇到的问题反馈给任课教师,教师可以及时答疑解惑,并在授课时有针对性详细讲解这方面的知识。通过将传统的板书教学和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就可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量,给学生打下较扎实的专业基础。 2.2.3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 各种建筑构件相互连接的方式错综复杂,头脑中需要很强的空间想象力,若能将现场实际工程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如讲解“屋盖支撑”这一节时,只凭教材上的图形学生很难理解各种支撑布置情况,这时可带学生到屋盖施工现场进行教学,通过实际物体,让学生了解各种支撑及其布置情况,以及各种支撑的作用。这样通过屋盖结构现场教学,学生对屋盖结构就不再陌生,对屋盖与各种构件的连接也会有较深的认识。 2.3实践教学要强化 实践教学环节要不断加强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环节,学生们会对民用建筑在平面、立面和剖面的设计过程有全面而具体的了解,因此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命题多样化、工程化。给出多组接近工程实例的课设选题,最好每人一题,学生们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方向自主选题,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加强过程管理。设计前,为学生进行设计专题报告,内容包括设计过程、规范、构造及建筑制图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制定详细的工作进程表。课程设计期间,加强培养学生使用各种规范、查阅手册和资料的能力。指导教师可随时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展情况,对每名学生的学习态度、工作进程和设计能力都要有所记录;(3)科学的考核方法。指导教师应制定科学、公平、合理的考核方法,对每名学生的表现进行考量,结果应能反映出每名学生在设计期间的综合表现,例如课设成绩可从设计计算书的内容、施工图纸的绘制、平时表现、答辩情况等多个方面全面评价、综合考量。 3结语 现今,各种新型、奇特的建筑层出不穷,如何使《房屋建筑学》这门课程与时俱进,使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更具竞争力,教师们应该对《房屋建筑学》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摒弃老、旧、陈的知识内容,注入新鲜的,跟随时代脚步的教学内容,同时注重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才能扩展学生的学习内容,增强学生掌控知识的能力,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慕光波 单位:沈阳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建筑学论文范文:传统海洋商贸聚落建筑学论文 1基于文献检索的传统海洋聚落研究现状考察 2013年,浙大王竹教授学术团队发表《建筑学视角下国内乡村聚落研究解析》及《国内建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聚落研究综述》等文章(下统称浙文),对国内近三十年来传统聚落主要研究内容与现状进行述评,是目前学界关于此方向最新的专题研究,本文将以这些文献作为分析展开的相关参照。 1.1传统海洋聚落研究整体考察 浙文以“聚落”为题,对1979年至2012年11月1日时段内CNKI资料源进行文献检索与分类统计,本文遵循与之相似的检索路径,将检索时段延长至2014年6月1日,并将检索结果与浙文进行比对,两次检索数据的差异表明传统聚落价值及其对现代环境建设的启发意义仍是学界关注的重要命题。上述整体呈现的研究热度与深度不足以反应聚落因地域及类型不同而存在的个体研究差异,因此,海洋聚落考察需在明晰其类型本质基础上做专题性分析。海洋聚落是人海互动关系下“在一定地域内发生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特定的生活方式,并且有共同成员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地域社会”,它的形成源自两种动力:一是以取得海洋生物资源为目的,二是依赖海上交通以获得地区间商品交换为目的,海洋商贸聚落形成即源自后者。由上述界定可知,“海洋”是此类聚落发生发展的核心介质,相应成为其最具价值的限定语,因此,本文首先选取“海洋聚落”为关键词进行检索,进而将“海洋”、“沿海”、“濒海”等词语与“聚落”并置组合补充检索,各次检索均将范围由“题名”扩展至“主题”,希望通过不同路径的海量查阅,实现对传统海洋聚落研究现状的整体把握。此外,由于上世纪80年代以来聚落逐渐取代民居成为学界研究主流,考量主题转换造成的研究滞后,本文以“民居”取代“聚落”重复上述步骤,并对“港市”、“港城”等相近主题作检索补充,以保证考察结果的客观有效。合并多次查阅所得,剔除重复文献并进行分类统计,本文大致梳理出目前建筑学视野下传统海洋聚落研究三个主要方向:聚落个案 研究,如以蒲壮所城、港里古村、台湾“鼻头”等为个案,探讨特定海洋文化制度下聚落生成、发展及变迁动因,并在此基础上归纳聚落形态特征(罗一南,2011;萧百兴,2012;张钰,2010);聚落类型研究,基于海洋文化发展与构成视角,探讨宋代港市、胶东沿海聚落、明代海防军事聚落发生机制、演变脉络、文化内涵与形态特征(谭立峰,2012;金月梅,2009;李政等,2005;卢山,2005);其他研究,主要以民居单体、公共空间、宗教建筑为考察对象,研究海洋文化视角下营造技术、装饰风格、建筑材料等特征(陈舟跃,2011;林翔等,2010;王治君,2008;姚舒然,2007)。 1.2浙东传统海洋商贸聚落区域考察 浙江是海洋大省,近海则言商,历史上浙东因地处东海中心、内河航运良好、社会经济发达等优势成为中国海洋贸易发轫最早的地区之一,至明清仍久禁不绝。贸易发展推动聚落生成,浙东相应形成以宁波为中心,北有乍浦、澉浦,东有舟山,南有象山、石浦、温州、台州的商贸聚落群以及散布其周数目繁多的卫星港镇,“宁波三江地区濒海聚落和城市出现较早,而且发展过程具有连续性,其中,港城的发展历史尤为引人注目”。本文在上述整体检索结果中加入“浙江”、“浙东”等限定语进行考察,依研究对象梳理出浙江省域传统海洋聚落研究方向:海防建筑,主要考察海防建筑整体及明代卫所个案现状与保存策略(赵欣,2008);营造技艺,主要考察浙东民居在海洋环境影响下的营建技术、营建习俗及形态特征(梁文会等,2009;王海松等,2012);特定类型,主要考察浙东石拱廊桥、宁海石窗等(高明赞等,2011;华炜,2004)。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浙东典型港城(镇)进行个案检索,明晰其各自在研究角度与热度上的现状,结果如下:乍浦、澉浦迄今仍缺乏建筑学层面关注;石浦倾向聚落保护与灯塔研究(杨溪等,2012,杨晓龙等,2012);温州以楠溪江乡土聚落为研究侧重;台州虽然研究成果较多(郑琦,2009;杨如茵,2010),但多数缺乏海洋意识,研究角度与一般聚落无异。 1.3宁波传统聚落个案研究考察 宁波唐称明州、宋称庆元,明以“海定而波宁”之意命名,足见这座城市与海洋休戚与共的关系。如果说浙东曾经构筑过一张庞大的贸易网,实现东至东瀛、海东,南经南洋,西达西洋等广大区域的商贸往来,那么宁波就是这张网最初的编织点,是整个商贸体系得以运作的核心动力。作为浙东名城,宁波研究成果相对较多,本文分别将“宁波”与“聚落”、“民居”各自组合为关键词进行题名检索,考察宁波传统聚落研究趋向如下:整体性研究,即以“聚落”为题,视角虽各有侧重,但研究路径都是在调查分析基础上对聚落演变规律、形态特征进行解析(蔡丽等,2011;王荟荟,2008;陈怡,2007);特殊时段研究,主要以近代为对象,考察中西文化作用下宁波建筑形成发展、规划建设、典型类型与街区形态特征(饶晓晓等,2012;陈益龙等,2010;张文宁,2008;王跃强,2007);形态保护研究,依托数字化技术对城市肌理、历史建筑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保护更新策略(毛逸源,2011;汤雪璇等,2009;刘丽丽,2009;邱枫,2007);其他类型研究,在更广泛聚落视野下考察,宁波海港、市镇、教堂、卫所等仅作为佐证案例支撑相关分析(程蕾,2012;黎培杨,2012;杨洁,2007)。在宁波传统聚落检索结果中加入“海洋”、“濒海”、“沿海”等限定语,未能获得相关文献。 2国内传统海洋聚落研究现状解析 浙文在对聚落研究现状考察基础上得出“近十年以来,(聚落研究)逐渐受到多学科以及科学化手段的影响,研究视域逐渐扩大,研究成果更多元、更富有深度”的结论,与此同时,“中国海洋历史文化研究,是21世纪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必须认真面对的重大课题”也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传统聚落与海洋文化研究的双重热度依然无法遮蔽建筑学视野下传统海洋聚落研究的缺失。 2.1传统海洋聚落整体研究薄弱 从文献数量看。表二显示,随“海洋”等词语对“聚落”、“民居”限定的由远及近,以及检索范围的由大(主题)及小(题名),所获文献数目呈锐减态势,这表明“海洋聚落”、“海洋民居”尚未作为专有名词引起学界关注,相应缺乏关于此类主题的专项研究。虽然“海洋+聚落(民居)”、“沿海+聚落(民居)”两种路径检索文献较多,但这类关键词仅说明聚落与海洋两者存在某种关联,与专有名词特指的聚落类型有着本质区别。从研究分布看。研究区域不平衡,现有研究看似覆盖福建、胶东、辽东、潮汕、浙东南等主要区域,但大部分成果以胶东、闽台为考察对象,其中尤以闽台等南方海域研究最为深入系统,其他地区则多为寥寥个案;研究深度不平衡,宗教信仰下的探索较多,如妈祖文化视野下宗教空间分布、形态特征、景观要素等,其他内容则研究泛泛;研究类型不平衡,对广州、泉州、宁波等核心聚落关注较多,而对卫星港等基础层级海洋聚落关注较少,且个案分析较多,类型整体性考察较少。各类片段式研究难以形成系统强劲的信息实现对传统海洋文化内涵的深刻解读。 2.2浙江传统海洋聚落尚未引起学界关注 从经典文献看。浙江民居研究成果众多,但在《中国民居研究》以及2007年版《浙江民居》等经典著作中均缺少传统海洋聚落考察,仅2009年版《浙江民居》述及“濒海聚落”,然温州瑞安等地案例选择仍是基于地理环境考量,而非海洋贸易运作关注的结果。从研究团队看。近年以浙大为代表的本土团队虽对浙江传统聚落多有涉及,但研究对象倾向浙江聚落整体发展或个案保护研究,在所检索的浙大近年博硕士学位论文中,仅罗一南《明代海防蒲壮所城军事聚落的整体性保护研究》对海洋聚落加以关注,但该文只将蒲壮所城界定为历史村镇范畴下一般性防御聚落,所提出的保护理念与更新策略与一般聚落并无不同。从区域及类型分布看。本文对浙江各区域传统聚落研究进行题名检索,总计文献38篇,其中,浙西19篇最多,浙东4篇位列最后,浙东文献仅方贤峰《浙东传统民居建筑形态研究》将“濒海岛屿”民居作为典型类型加以论述。就类型看,现有研究多依地理环境进行类型划分,如山地聚落、滨水聚落、运河聚落、古镇聚落等,海洋商贸聚落几无涉及。海洋文化认知缺乏导致浙江传统海洋聚落在学界的集体失语。 2.3宁波个案缺乏海洋商贸文化整体视角的考察 从文献分布看。众多研究只是将海洋商贸文化作为宁波文脉背景简单略过,关注较多的是近代商帮文化与建筑形态特质之间的关联,本文以“海上丝绸之路”、“明州”、“庆元”等特定历史词汇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所获建筑文献仅李容准《北宋明州高丽使行馆》1篇。历史是一条延续的线索,忽略近代以前海洋商贸文化与城市形态变迁的逻辑关系,近代之后的论述难免存在偏差误读。从聚落关系看。历史上舟山长期作为宁波外港存在,“海洋社会经济史作为一种研究视角,其研究区域绝不完全等同于某一行政区域或自然地理区域,而应该是逻辑上的研究区域”,这意味着海洋商贸文化视野下宁波、舟山应进行一体化研究,然而,当前两者存在明显的各自为政的研究趋向,前者侧重近代开埠后的建筑文化,后者关注海岛民居、城市空间发展等多元领域。浙东海洋商贸文化整体性考察视角缺失导致聚落个案未能得到客观解读。 3海洋聚落研究不足的原因探索 3.1正统史学偏差 长期以来,“在中国历史文本中和教科书中,中国古代社会仍然是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的二元结构,在这种陆地历史结构和权力体系中,中国海洋史发展的种种事实,都被诠释为中国农耕世界与海外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农业文化的海上延伸”,基于历史文化之上的传统聚落研究不可避免受此误导,在大陆看海洋的偏见中漠视着海洋聚落的存在。表二中“沿海”关键词下所获文献最多,“沿海”一词广泛介入恰恰说明“以陆域为中心,海洋为附属”观念在建筑界的根深蒂固。 3.2研究时间短暂 综合数次检索可知,绝大部分文献发表时间在2005年以后,尤其2010年前后是文献发表密集区,“中国学界对‘海洋文化’的关注,滥觞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自觉’地将“海洋文化”纳入学界的学科视野进行系统的研究阐述,始自20世纪90年代末,”这验证了传统海洋聚落因应于海洋文化展开的客观事实,且现有成果分布亦与中国涉海史“重南轻北”(杨国桢语)研究趋向相吻合。因此,可以说建筑学视野下海洋聚落研究正处于拓荒探索阶段,短暂的积累无法消除萌芽状态的种种不足。 3.3学术团队的忽略 绝大部分检索路径下相关文献数目远多于建筑学文章,这表明其他学科对海洋聚落关注远甚于建筑学,其中历史学领域尤为显著。当前,厦大杨国桢、中国海洋大学曲金良、宁波大学刘恒武等团队对东南港市、闽台海商聚落、宁波港城多有研究,在聚落生成及演变机制的纵向梳理、海洋社会构成横向剖析等方面均有深入探索(吕小琴;2012;林昌丈,2009;郭延杰,2008;蓝达居,2000;唐勇,2008;陆敏珍,2007)。与历史界人声鼎沸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建筑界的死水微澜,浙文曾对学界主要团队地域性研究倾向进行梳理,结果海洋聚落并非这些团队关注内容,历次检索亦证实,除天大张玉坤团队对沿海军事聚落关注以及东南大学张十庆团队《基于东亚视角对宋元时期东南沿海建筑史》研究外,传统海洋聚落目前仍缺乏团队层面的系统探索,研究力量薄弱自然无法形成有热度的研究现状。上述原因归于一源,即以王朝“正史”为核心的传统史学对海洋文化价值的长期忽略,这一史学偏差导致海洋聚落始终未能获得与陆地聚落相等的研究地位。 4结语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长期重陆地轻海洋,导致海洋文化遗产研究整体滞后,至今仍缺乏“从海洋性聚落形态高度,认识、保护与研究‘人海关系’视野下的聚落文化遗存”;另一方面,我国沿海地区正以14%的土地承载超过40%的人口,实现60%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大规模高强度开发使大量传统海洋聚落面目全非。就浙东而言,2011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随之打造以宁波-舟山港海域、海岛及其依托城市为核心的“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的海洋经济大平台,这意味着浙东在一系列利好政策推动下城市空间将迅速拓展。因此,立足建筑学视野,明确传统海洋聚落特质,藉以厘定其必须保留保护的内容与实践策略,在海洋文化价值重构与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并存的当下具有重要意义,而浙东传统海洋商贸聚落研究,不仅为浙东沿海聚居形态提供形成、发展与变化的逻辑解释,同时也将对其他海域地区具有借鉴作用。总之,无论是国内整体还是浙东区域,传统海洋聚落研究只有走出大陆文化藩篱,树立海洋本位思想,才能真正实现海洋物质与精神内涵的正确解读。 作者:赵淑红 沈吉煜 单位:浙江工业大学建筑系 浙江安地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建筑学论文范文:节能减排导向下建筑学论文 1国内外典型建筑院校和设计院对节能减排的应对情况 (1)英国诺丁汉大学。 诺丁汉大学开设有类似建筑物理的课程,以专题讲座形式向学生讲授,直接为建筑设计课程服务。理论讲授与设计平行的教学模式,同类技术知识易形成体系。技术知识的设置针对性运用于设计,而相应的设计也侧重于技术的实现。 (2)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在2003年开设与节能建筑、绿色与生态建筑相关的专业课程《建筑环境控制学》,教学对象主要是建筑学四年级本科生。课程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节能建筑的理论讲授,另一部分是知识的应用与实践设计。通过两环节的实施,实现节能建筑教学的渗与析。 (3)山东建筑大学。 为打破传统建筑教学方向单一的体制,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建筑节能人才的需求。从2007年起,山东建筑大学结合本校实际,与国内知名太阳能企业进行联合办学,增设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方向。从国外建筑院校教育教学实践可以看出:节能理论以专题讲座形式向学生讲授,采用理论与设计平行的教学模式,值得国内借鉴与学习。国内建筑院校对建筑节能教学实践主要概括为两种:一是增设建筑节能课程或现有课程改革;二是在建筑学专业基础上增加与节能技术相关的专业方向。 1.2国内典型设计院对节能减排的应对情况及分析 通过重点调研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机械部第三设计院和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四家设计院对节能减排的应对情况。国内设计院节能机构所涉及节能领域呈现多样化态势,说明市场对建筑节能人才的需求是多领域、多方位的。随着建筑节能工作的逐步推进,社会需要更多新型建筑人才参与到建筑节能的各个领域。 2建筑学专业学生对节能能力培养的“就读后评价” 学生是人才培养的主体,其对高等学校培养计划中所设相关课程的评价,最能代表课程教学效果的优劣。通过回访学习主体,就建筑节能相关课程设置情况进行“就读后评价”。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到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以体现人才培养的合理性。 3节约减排政策导向下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更新策略 3.1建筑学专业教学方法的更新策略 3.1.1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 建筑相关节能课程如《建筑物理》、《建筑节能技术》等,课程传授的知识是从实际的物理环境抽象出来的概念和原理。这些知识对擅长使用形象思维的建筑学学生而言,难以消化。教学方式以课题讲授为主,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低,更谈不上主动运用于设计课程。 3.1.2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建构 (1)案例教学法。 案例学习不是简单的复制,经验的积累是需要转化的,案例的分析与解读是经验转化的途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分析和解读节能理念融入建筑设计的经典案例,当下建筑技术的发展对建筑设计的影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相关节能知识,实现从模仿到经验的转化,进而提高节能设计水平的目的。 (2)专题讲座与专题化设计相结合。 专题讲座是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从而针对性地把专题讲座知识运用到专题化设计当中,实现理论讲授与设计课程平行的教学模式。 3.2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更新策略 3.2.1更新原则———“思维连贯化,技术阶段化” 传统课程体系中建筑节能相关课程属于独立的理论课程。节能减排视角下,建筑节能应被视为一种理念,其建构的是一个体系,在整个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象空间、造型、功能、流线一样贯穿设计的始终。因此,提出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思维连贯化,技术阶段化”的更新原则。思维连贯化是指将节能理念从学习设计初期就教授给学生,使学生从本质上重视建筑节能设计;技术阶段化是指分阶段地学习专项的建筑节能方法,有针对性地运用到设计中。 3.2.2优化理论课程体系,形成连贯性的思维模式 现阶段建筑教育在课程设置上,相关课程前后不连贯和相互间缺乏联系,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课程设置应强调连贯性。低年级考虑做些节能常识性介绍,使学生认识到当前形势的紧迫性和建筑节能的必要性。二、三年级结合建筑构造和建筑物理讲授节能基础知识,四年级将《建筑节能技术》课程进行立体拆分成若干、具体的专题讲座,穿插到合适阶段并在设计环节中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3.2.3将节能理念阶段性融入建筑设计类课程 结合建筑学专业设计类课程的特点,将节能理念的培养分为三个层面:观念层面即节能意识;方法层面即节能理念;技术层面即节能技术。结合建筑学专业各年级教学特点,运用立体化拆分方法,将《建筑节能技术》课程相关拆分成适合不同年级的节能专题讲座,适时地穿插到给定建筑设计教学环节,将不同层面的节能理念阶段性地融入到设计类课程中。 (1)不同层面节能理念阶段性融入建筑设计的课程体系。 从建筑设计类课程的阶段划分看,二年级是学生基本观念形成的良好时期,节能意识作为观念层面的教学内容,放在该阶段是合适的。三年级属于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设计理念全方位提升的重要阶段,节能理念作为方法论层面的教学内容,三年级建筑设计类课程要求学生在方案中体现一定的节能理念,是妥当的教学思路。四、五年级的建筑设计环节要求学生在方案中体现具体的节能技术,是合适的思路。 (2)将环境模拟分析与设计竞赛引入建筑设计的课程体系。 环境模拟分析为建筑设计的节能创作思路提供强有力的理性基础,从而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生态与节能建筑设计在感性与理性层面的整合。因此,Ecotect、Phinics等环境模拟软件将在辅助建筑及规划设计,提高环境分析能力方面,为建筑师和规划师提供良好的技术平台。设计竞赛是推行建筑节能设计行之有效的措施,有助于学生节能意识的培养、深化学生的节能理念,强化学生的节能技术。因此,不同阶段鼓励师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太阳能建筑”及“中国梦绿色建筑创意”等设计竞赛,将会极大提升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节能设计的培养。 4结语 当前能源日益减少和能源需求急剧增加,国家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并颁布一系列建筑节能法规政策,社会迫切需要与节能相关的建筑人才。基于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和社会需求,对国内外典型建筑院校和国内若干设计院的响应情况进行调研与分析。结合学生对节能能力培养的“就读后评价”反馈意见,从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方面提出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更新策略,以实现建筑学人才培养与国家政策和社会需求的良好适应。 作者:卢玫珺 王桂秀 郑智峰 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建筑学院 建筑学论文范文:场效应教学模式下建筑学论文 一、建筑学专业“场效应”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1.对建筑学专业设计系列课程“场效应”教学理论的认识还较模糊 在建筑学专业设计系列课程教学实践中,对结合专业特征的“场效应”课堂教学的作用认识不足,其理论建构也有待进一步加强。传统的师徒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仅注重学生绘制草图、教师修改图纸的单向教学模式,专业设计知识存在于教师的经验中,而学生只能通过观摩与模仿来学习设计,这种教学模式是混沌与随机的,不具备系统性。“场效应”教学模式理论建构的基本出发点是,对建筑学专业设计系列课程教学中的共性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升到可操作的教学方法论的层面,用于指导实践教学。 2.建筑学专业设计系列课程“场效应”教学体系还不够完善 现代建筑学专业教育起源于巴黎美术学院,其特点是建筑师完全通过绘图来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注重草图、制图与渲染技能的培养;到20世纪初的包豪斯教学体系,是将抽象形式语言的训练代替了传统的古典建筑语言的练习;到20世纪50年代的“德州骑警”,提出以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空间共性作为建筑设计训练的核心,使得现代建筑设计成为可以传授的技能。总的来看,基于“德州骑警”这一建筑教育理念的基本认知来建构建筑学专业课堂教学的“场效应”体系是可行的,但对其体系还应作进一步的完善。 3.建筑学专业设计系列课程“场效应”实践教学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通适性的“场效应”教学理论的建构,对专业特征明显的建筑学专业设计系列课程教学来说,其理论的可指导性是有限的。在结合专业设计的“场效应”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摸索中,逐渐形成建筑学专业设计系列课程教学“场效应”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教学内容,对“场效应”教学模式中的教学环境、教学手段等问题也更加重视,将专业设计系列课程教学知识点通过“场效应”教学模式,来建构其专业知识的整体性与可教性。 二、建筑学专业设计系列课程“场效应”教学模式的建构 (一)“场效应”教学模式建构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文从建筑学专业设计系列课程教学特色的视野出发,结合多年来建筑学专业设计系列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来探讨当前建筑学专业“场效应”教学模式,以期寻找相应的专业设计系列课程“场效应”教学规律,以及实践教学的具体手段与措施。理论层面:研究建筑学专业设计系列课程特色视野下的“场效应”教学模式的结构与功能,找出适合专业设计课程特征的“场效应”教学模式的基本规律,构建建筑学专业设计系列课程“场效应”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技术应用层面:总结以往建筑学专业设计系列课程特色教学经验,提出与专业设计课程“场效应”教学模式相匹配的教学手段与方法;针对专业教育新技术,研究“场效应”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技术的应用、教学场所与环境的营建、教学方法的创新,构建适应建筑学专业设计系列课程特征的“场效应”教学手段与措施。 (二)“场效应”教学模式建构方案 建筑学专业设计系列课程“场效应”教学模式实施方案主要侧重于两个方面:第一,适合开展“场效应”教学模式的教学空间的建构;第二,适合“场效应”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摸索与总结。其实施方案的分解如,方案实施进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对已开展的场效应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分析,找出问题与不足。对国内外已有的有关建筑学专业设计系列课程“场效应”教学成果和经验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并对当前已有的专业设计课程教学空间进行改造,以适应“场效应”教学的开展。第二阶段,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当前专业设计课程“场效应”教学模式的特征,并对其特征进行总结归纳,使其提升到方法论的层面,指导相应设计课程教学课件及教学方法的提炼;对其不足进行剖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与手段。第三阶段,在信息反馈的基础上,制定较为完整的适应建筑学专业设计系列课程“场效应”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及具体的方法与手段。第四阶段,成果的总结。 (三)“场效应”教学模式建构的实施方法 第一,文献研究法:对建筑学专业设计系列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对相关记载文献的查阅与考证,总结出对当前建筑学专业设计系列课程“场效应”教学模式有借鉴意义的理论与方法。第二,课堂观察法:结合设计系列课程课堂教学现场,对“场效应”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观察,对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心理与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研究,为确保该教学模式的效果提供基本的信息支撑。第三,案例分析法:对建筑学专业设计系列课程“场效应”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小组进行案例跟踪与调查,对其教学模式下的专业设计课程作业进行纵向与横向的比较,力求适应“场效应”教学模式下的专业设计课程作业的设置与学时和知识点的合理配置,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化。实施“场效应”教学模式的主要方式是:一是循序渐进地更新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设计经验传授为主的建筑设计教学模式,为典型建筑案例信息解码与学生自主创新进行课程信息编码的建筑设计系列课程“场效应”教学模式。二是由小范围实验到大面积推广。对开发与制作的建筑设计系列课程“场效应”教学模式课程教学课件,首先在个别教师指导组内实施,积累经验后再向其他教师推广。 三、建筑学专业设计系列课程“场效应”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建筑学专业设计系列课程“场效应”教学模式教学场地的建造 从传统的单一的封闭式专业设计教学空间向多元的开放式专业设计教学空间的转变。开放式教学空间的层次性:大开放的展厅空间。 (二)建筑学专业设计系列课程“场效应”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适应建筑学专业设计系列课程“场效应”教学模式的教学手段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与建筑学专业设计系列课程“场效应”教学场所和环境相匹配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开发。侧重于教学设备的配套与适应专业特点的现代教学技术的采用,主要是多媒体设备及建筑模型设备的配置。第二,适应建筑学专业设计系列课程“场效应”教学模式的课程教学课件的编写与研发。结合建筑学专业设计系列课程教学的术语性、图示性、空间性,注重课件对术语的阐述、对图示的分析和对空间的表达等,通过教学课件来承载专业设计课程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与标准。适应建筑学专业设计系列课程“场效应”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以下二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示范性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讲授专业设计知识点过程中采用案例示范教学方式。教师让学生参与到示范教学中,学生用所学的典型建筑案例激发自身的设计潜力。教学中教师做好知识点的掌控与基本原则的把握,课堂上可以针对示范的建筑案例开展深入的讨论,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在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了解学生在专业设计知识学习上的问题所在,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第二,启发性的教学方法。重视理论指导与实训的结合,建筑学专业设计系列课程教学应重视在基本理论认知下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 四、结语 建筑学专业设计系列课程“场效应”教学模式的探索,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可操作性。一个教学模式不是基于经验的传授而是基于基本原则的总结与归纳,可操作性是其重要表现。第二,系统性。教学模式的创新是一个系统性的建构,从知识点的设置、教学场所的配置、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采纳等均是一个系统工程。“场效应”教学模式正是基于以上两方面的价值,值得在建筑学专业设计系列课程教学实践中去探索。 作者:许建和 宋晟 严钧 单位: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 建筑学论文范文:无障碍设计知识体系下建筑学论文 一、建立全面完善的建筑无障碍设计知识体系的意义 我国的建筑学本科教育,多年来无论是以空间为递进路线的教学体系还是以功能复杂程度为递进路线的教学体系,侧重的都是建筑空间和建筑功能,面对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和日益进步的社会需求,城市与建筑的无障碍环境建设任务越来越迫切,如何在建筑学本科教学中建立全面完善的建筑无障碍设计知识体系,对无障碍设计知识的掌握和建筑设计的职业能力提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无障碍设计知识点的整理,便于知识的系统化。目前,各个院校的教学体系中,对无障碍设计知识的教学是零散的,有时候课程之间的教学内容重复,通过系统化分配,各门课程各司其职。其次,在建筑学本科教学体系中,落实各门课程的无障碍设计教学知识点和教学重点,可以明确教学目的,提升教学的针对性。通过本科教育的培训,学生逐渐树立无障碍设计的意识,基本掌握进行无障碍设计的知识与技术,熟悉不同类型建筑中,无障碍设计的侧重点和组成部分,将提升建筑设计的职业能力。 二、无障碍设计知识体系与无障碍设计技术体系的知识需求 为了让建筑学专业的教育和培养更具针对性,我们必须了解无障碍设计技术体系对无障碍设计知识提出了哪些明确的要求,以便我们在教学设计中,更加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提出设计辅导重点。无障碍设计技术体系的构建,来源于对特殊人群的需求调查和影响特殊人群生活的障碍因素分析,在生活实态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找到城市和建筑中影响特殊人群的障碍因素,建立解决问题的框架体系和指标体系,无障碍设计技术体系包含交通、构造、标识、家具与设备、信息技术五个方面。 (1)无障碍的交通体系,本体系应包括室外、室内以及特殊部位的交通。根据人体工程学和机械学的原理,测试和推算合理的通道宽度,合理的空间距离,用以指导建筑和规划的平面设计。这个技术体系的表现形式是一些技术参数表、平面图集和技术规范图。 (2)无障碍构造技术体系是为包括残疾人、老年人在内的居民室内生活安全、方便而采取的特殊构造措施,主要包括安全构造研究、安全构造通用图集、安全构造设施。 (3)无障碍设备与家具体系,主要解决家具和设备的高度、空间问题和使用功能设置问题,是以特殊人群(譬如老年人和残疾人)为目标,避免因家具和设备引发的伤害和危险。 (4)无障碍视觉标识系统,主要是指通过室内环境各个部位,以及各个房间的文字标识、图形标志、色彩搭配、灯光照明等方面的设计为室内视环境无障碍设计提出基本参数要求。 (5)无障碍信息技术保障体系,主要指救助呼叫系统、门禁系统以及物业管理方面,也包含当下使用的GPS定位技术,可实现老年人管理与服务信息化。 三、无障碍设计知识体系在建筑设计课程中的建构 (一)无障碍设计知识体系建构的目标 无障碍设计知识体系建构的目标应在建筑学自身的学科体系中寻找其定位,以高等教育的一般要求来组织课程内容的教学。一般来说无障碍设计知识体系包含设计原理、设计方法、设计常识三个部分。无障碍设计原理要求学生了解人体工程学基本原理,人体机能与建筑功能的针对性设计,如合理的视距、视角、视线光环境等,满足人对建筑的使用功能。无障碍设计的方法论,一般意义上包括平面尺寸的比较法、建筑构造的针对性设计以及色彩、标识的实验测试等方法。针对很多新的建筑形态和建筑功能,无障碍设计的方法伴随机械设备的发明创造,出现新的适应技术。例如,爬楼轮椅及与之配合的楼梯设备,新的成套护理设备。无障碍设计常识,一般指的是轮椅尺度及人体基本工作空间尺度等。 (二)无障碍设计知识体系的建构 无障碍设计知识体系的建构围绕建筑物的功能、人的需求以及建筑师的职能三个基本教学目标和内容。建筑物问题作为无障碍设计的对象,依据设计目标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建筑的机能与建筑功能两条线索。人的问题作为设计的服务对象,依据人与建筑的关系可以分为人的需求和人的行为两个线索;建筑师的问题作为设计的职业要求,依据能力要求的不同可以分为职能与技能两个线索。三个目标下各有其核心课程,同时,与其他线索又相互交叉与叠合,这说明每门独立课程的教学目标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无障碍设计知识体系的建构,包含原理、设计方法与设计常识,隐含于建筑设计各门主干课程。 (三)无障碍设计知识体系建构与课程知识点分布 无障碍设计知识体系,包含原理、方法与常识。在培养方案制定时,无论采用以空间为递进路线的教学体系还是以功能复杂程度为递进路线的教学体系,都需要以具体的课程为载体来进行知识点的教学。根据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课程内容指南,西南科技大学目前培养方案是以建筑功能的复杂程度为递进路线的教学体系类型,将各个知识点分配到原理类课程以及设计类课程中。同时将各门课程中涉及无障碍设计的有关知识点一一列举,并明确各门课程的侧重点,这样结合知识点进行教学设计,系统性强,目的明确,可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职业能力。 (四)突出的教学重点 建筑设计的学习过程有阶段性,无障碍设计知识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认知过程。原理课程为无障碍设计知识体系搭建基本框架,明确基本的设计思想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例如:明确声焦的概念及形成原理,也就明确设计基本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无障碍视觉环境,是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包括影响视觉的视线、视距、视角、视觉光环境四个方面的问题,明确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设计对象,展开有针对性的设计,这才是无障碍设计原理的意义。设计方法类的内容是直接指导学生进行设计,重点要突出设计的操作性。设计对象不一样,解决的问题也不同。例如:在校园教学建筑中,主要解决的是视线升高差、漫反射与视觉障碍、光线与空间布置、无障碍视觉标识系统等问题,而医疗建筑的无障碍主要解决病人移乘、扶手、抓杆、栏杆等防护问题。不同类型的建筑,无障碍设计的侧重点也不一样,需要有针对性的应对设计和创新设计。至于设计常识类,可适当减少课堂讲授,教学中不应强求面面俱到,而是引导学生结合设计实践自主学习。例如:查阅一些人体工程学数据,获知各类空间的无障碍尺度。突出的教学重点可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加教学的交互性,变单向讲授为双向互动。在培养体系中强化无障碍设计,使学生充分理解建筑空间品质与残疾人群的关系,反映在学生设计中,提高了建筑方案的质量。在设计院生产实习的施工图设计环节,学生普遍反映这些无障碍构造知识帮助他们提高了施工图的审图通过率。 四、结语 我国现代化建设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加速了城市建筑无障碍环境建设,无障碍设计知识在当今时代有其重要作用。通过对无障碍设计知识点的梳理,提出在建筑学专业课程群中,建构无障碍设计知识体系,将设计原理、设计方法以及设计常识三方面的知识点融入具体的课程教学,在强调理论教学的同时,也实现了原理课程与职业能力培养的对接。 作者:成斌 刘虹 单位: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建筑学论文范文:教学模式下房屋建筑学论文 一、教学顺序 1.传统的教学顺序。 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顺序是“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单一空间———组合空间———实体空间———呈现出完整的建筑”。表面上,宽基础、厚实践、循序渐进、实现目标。理想很美好,而现实很残酷。一门课程,学到最后才浮现起它的全貌。在如今,信息爆炸的年代,学习模式、信息来源、思想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一个起初没有明确目标的教学顺序,没有解决工程问题的具体对象,转了一轮又一轮,建筑的形象才勉强出现,必将伤害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加教学过程的迷失感和不确定性。 2.实践型教学顺序。 实践型教学模式的教学顺序是“划分教学单元———选用典型案例———提出系列问题———展开实践应用———进行理论拓展———最终解决问题”。其特点是:从课程的整体到局部,在每个教学单元,直接切入主题,明确要实现的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或实践过程中,拓展知识,提高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每个单元配有典型的实例或者布置需完成的课题,在各教学环节,标明路标、指明方向,引领学生的前行,又留下课外或将来有待探知的知识拓展目标。 二、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它不仅是有几个课堂提问,而是一项系统的工作。这个系统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背景设置、典型案例和理论讲解,用教师发问和激发学生提问的形式,控制教学节奏、形成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率。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实例,用典型的案例作为教学切入点。使学生对教学单元的目标有一个完整的认识,通过提出问题或布置实践课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无论是以学生实践为主,还是以教师授课为主,把启发式教学贯穿始终。教学方法示意图,见图二。 2“.有的放矢式”教学法。 “有的放矢式”教学法是指分清主次,把握重点要解决的教学问题。一方面,可以避免教师讲得轰轰烈烈,学生掌握寥寥无几。教学效果是以学生获得的知识来衡量的。解决课程问题、进行工程实践,应以学生为主,不能越俎代庖。教师要做好的是控制节奏、正确引导,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理论跟进则以教师为主导,通过解决问题或完成实践,进而跟进理论,拓展知识,综合提高解决相关工程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房屋建筑学课程涉及面广,实例和问题不可能面面俱到。应突出重点,选好典型案例,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通过解决的具体工程问题,掌握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明确有待后续探知的知识空间。 三、教学形式 根据房屋建筑学课程的特点,在不同的教学单元,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教学形式,实现培养实用型高级专业人才的教学目标。 1.单元教学形式。 按教学内容把课程划分为若干个单元,单元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自成体系;针对教学单元选择典型案例;从典型案例中提出本单元需解决的问题或布置相关实战课题;通过实践应用、理论拓展,最终通过解决问题或完成课题,充实和巩固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每个教学单元的教学形式都形成“教学单元-典型案例-提出问题-实践应用-理论拓展-解决问题”的循环。 2.实践环节教学形式。 在实践中,解决实际工程的建筑问题是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的终极目标。从教学单元的实践课题布置到课程设计,组成了课程教学的实践体系。这个体系是探索理论、连接知识拓展的桥梁,同时,也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形式。实践教学的形式、典型案例的选择、实践课题的布置、设计条件的分析、现行规范的应用、法律法规的执行、设计成果的表达与评价等各个实践环节都是教学方案精心策划的重要内容。 3.理论教学形式。 以实践为主导的教学形式,并非放弃理论体系的教学,而是在实践中加强理论的应用和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房屋建筑学就是由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设计方法组成的。因此,建筑理论基本原理和概念不仅是房屋建筑学课程的基础,而且是科学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础,同时,也是拓展建筑知识的基础。 4.教学考核形式。 考核是对教学效果评价和激发学习动力的重要手段。考核体系的设计,应遵循单元考核和综合考核并重,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并重,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内容考核和形式并重的原则。通过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掌握建筑理论,提高解决工程问题的实战能力,培养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独立思考的工作能力。 四、教学教法的交替使用 同一个教学内容,都可以选择不同的教法。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的状况,对不同的章节,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教法,使教学形式更丰富、趣味性更强。以墙体的构造一章为例,由于内容较庞杂,知识点较多,涉及墙体材料、内外装修、墙体节能、细部构造,以及与基础的关系、与室内外地坪的关系、与屋面的关系等等。以墙身剖面教学为例阐述教学教法的交替使用。首先选择墙身剖面的三个典型节点,将“墙脚、窗台、窗顶”作为该章的切入点,把该章的大部分知识点串联起来。如果用实例引入的教学教法,可衍生有两个方案、四种基本教法来讲解各建筑节点。具体使用应根据教学的实际状况和需要,灵活掌握、选择。 1.方案一。 课堂教学时直接给出三个节点的设计实例,提出各个知识点的问题。例如:窗台节点的实体设计中,主要考虑了哪些构造要点?为什么要考虑这些要点(构造原理)?完成这些设计要点还可以采取哪些做法?教法1,以学生为主,由学生分析、回答上述问题,教师讲评。教法2,以教师为主,由教师围绕上述问题进行案例讲解。 2.方案二。 课堂教学时利用PPT展示出三个节点的墙身示意图,要求学生分析提炼设计要点,完成节点的实体设计。例如:墙脚节点的设计要点,主要围绕墙脚设计的范围有哪几部分?每一部分的设计要点是什么?构造原理与构造要求有哪些?教法3,以学生为主,完成节点构造设计。然后教师分析讲评、学生完善设计。教法4,以教师为主,提出设计要点,以例题的形式讲解构造原理,完成节点设计。应当指出,建筑设计是由粗到精、由模糊到清晰、由抽象到具体、由总体到局部不断深入的过程,科学合理的设计应当贯彻“概念设计”理念。以实例引入的实践型教学模式,只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手段,旨在提高教学的实战性、理论联系实际的紧密性以及教学活动的生动性。而基本概念及设计原理及构造原理的掌握才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因此,无论采用怎样的教学教法,要全面提高实践工作能力,必须通过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教学,使学生具备明确的基本概念、扎实的理论功底。 作者:赵永东 单位:盐城工学院土木学院 建筑学论文范文:实践教学下房屋建筑学论文 一、课前给出课程的知识点,逐步引导学生进入自学的学习状态 传统的教法和学法相分离,也就是教师通过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实践经验讲解授课,学生负责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点,这样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并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只是在课堂上把教师所教的知识学会,并没有积极主动的去探索知识本身的奥秘和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特点。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学好本门课程,并且掌握和理解课程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点,笔者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尝试调整。首先把本章节的重要知识点预先告诉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预习下节课所要学的内容,对于疑惑的内容做好笔记,等待教师上课讲解。此方法能够使学生对没有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大致的了解,在通过教师的讲解能够使学生对课堂的内容进行二次学习,加深理解,提高教学效果。由于课下学生能充分的收集课堂讲授内容的相关资料,深入思考知识点,且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二、利用教学仿真软件,由一门学科带动多门学科的教学 根据该门课程的设计和土建类专业的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主要采用教师讲授,并辅助问题讨论式、网络教学录像和电子课件等教学模式,但是这些方法都是处于平面,对学生的立体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仍有欠缺,很多知识点与实际工程都需要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借助于空间想象力使得学生对细部构造、节点构造以及结合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工程质量检验等带动多个学科,丰富学生的知识容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程中通过三维建筑工程仿真实训系统,综合行业规范、贯穿教学重点、难点,实现施工场景仿真模拟及流程动态演示、人机相互操作的过程,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虚拟操作体验,从而达到理论结合实践,实践贴近实际的效果,使学生学习的知识更加专业化。同时通过仿真软件的学习,师生可根据教学的任务、教学的进度、教学的效果、随时转变学习知识点,使学生在仿真软件系统学习中轻松的掌握知识要领,提高学习积极性和效率,提升学生的岗位技能认知度。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引领学生步入工作岗位 《房屋建筑学》主要解决工程的实际问题、实践性强具有与工程实际联系的紧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对身边所熟悉的建筑物和构筑物进行视觉效果的了解,再通过实际观察和分析对建筑的内部构造原理进行掌握,使学生对建筑感到熟悉、亲近,学习到的知识不只是课本文字的内容,而是和实际相符合的。可在课程开始前带领学生实习,让学生对建筑的达到初步认识的阶段,通过上课和仿真软件的应用,让学生理解建筑构造原理,课程结束后再次带领学生实习,增加实践教学特点,增强感性认识、加深知识的理解,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四、自主选择课程设计题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并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锻炼学生实践和总结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对学生走出校园步入工作岗位的工作能力的锻炼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传统的课程设计由教师布置任务,学生通过所学知识进行设计,这样的方式制约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是培养人才,加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设计的题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思维,在教学效果中起到良好的效果。对学生的课程设计,教师应对相关设计的规范和注意事项做耐心的指导和讲解,并协助学生搜集资料,让学生在实际操作时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二次强化巩固。 五、小结 本文对该课程的教学做了深刻的思考,并提出个人的一些教学改革方法:合理优化课程,使教师主动教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学,提高学生自学意识;采用软件模拟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自主选择课程设计,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为学生将来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教师应进行多种方法组合,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组合,充分发挥创造性,使教学方法的组合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 作者:李凯峰 单位:安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