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风险论文:证券投资风险规避的分析 一、非系统风险 所谓非系统风险又称可分散风险,即某种因素变化只对某个公司或者个别行业产生影响的风险,其特点是该因素比较特殊,与整个证券市场的价格不存在系统、全方位的关联,影响和牵连的范围只是局部。非系统风险主要分为: 1.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信用风险是企业或者公司违背信用而不能按照约定支付给证券投资者应有的利息和本金的可能性。这两者之间是契约关系,由于证券发行者的财务状况很差,导致证券发行者不能履行对其债务所承担的义务。2.产品风险。其指某些产品的生命周期变化导致投资者利益受损的可能性。每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可细分为四个阶段,在各个阶段投资者所面对的风险是不同的。3.技术风险。即技术开发方面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所带来的风险。其包括关键技术预料不够,技术无法突破等等使得产品质量及档次不高,没有竞争力。 二、风险规避的措施 (一)通过投资组合,分散投资风险在投资过程中基金管理人就是通过组合投资这个方法来规避非系统风险。尤其对于大笔资金的投资运作,在没有系统风险出现的情况下,如果通过组合投资将资金分散到多种不同的有价证券品种上,当非系统风险出现时不至于所有资金均面临风险,所以该方法是分散非系统风险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规避通货膨胀风险在通货膨胀期内,关注在市场上价格上涨幅度大的产品,选择生产该类产品的企业中经营能力强和管理科学的企业进行投资。在通货膨胀率较高的情况下,保值是最主要的目标,要是可以购买到保值产品的股票,就可以规避通货膨胀所带来的贬值(购买力)风险。 (三)降低利率风险利率变动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波动,导致证券需求变化而致使证券价格变化的一种风险。证券投资者在投资时要了解掌握一定企业的资料,尤其是企业的营运资金中自由资金的比例情况。在利率趋高时,通常情况下要减少购买或者不购买借款较多的企业股票,反之亦然。现实生活中,利率的波动变化是很难把握和难以掌控的,所以在投资时要优先购买那些自有资金较多企业的股票,尽可能地避免利率风险。 (四)采用灵活的投资策略投资者一定要根据证券市场情况的不断变化来运用不同的投资策略,且注意策略之间的关联,全面发挥策略的作用,以此来防范和规避投资风险。 (五)加强对投资者的风险教育证券市场的风险是永远存在的,不同投资者风险偏好不尽相同,所以政府必须对投资者进行风险教育。政府的监管部门必须将风险教育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利用各种媒介宣传风险观念,以此来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 三、结语 证券投资是一项高收益与高风险共存的投资活动。成熟的证券市场经验表明,对于证券市场风险,将风险防范作为最重要的部分是证券投资的基本原则。对于一般投资者而言,拥有投资知识是不足够的,必须掌握以上几种简单的规避风险的方法,唯有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投资风险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损失,保证最大的收益。但是规避风险并不意味着就没有风险,规避并不是完全消除了风险,只是尽可能的降低风险,所以说投资者在投资前必须要做好资金损失的心理准备。从政府国家的立场看,为了有效规避投资风险,市场必须要不断开发新的投资工具,例如,金融衍生工具。有效地用以规避投资基金风险。 投资风险论文:对企业投资风险管控研讨 一、基于内部控制视角下的国有企业投资风险管理 1.内部控制的定义 美国的COSO委员会,作为现代内部控制体系的缔造者与提出者,作为现代内部控制体系中最为权威性的组织,重要性不言而喻。在1992年,其提出了《内部控制综合框架》,该框架对内部控制进行了定义,“内部控制是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影响,为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在2004年,COSO委员会又正式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综合框架》研究报告。该报告将内部控制上升至全面风险管理的高度来认识,描述了适用于各类规模组织的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构成要素、原则与概念。并提出了八要素控制理论,即内部控制、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 2.内部控制的演变与发展 伴随着历史的前行,内部控制体系逐步走向完善,其发展也经历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阶段。通过总结梳理,笔者发现,内部控制大概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内部牵制阶段、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和基于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内部控制阶段,具体的阶段释义详见表2。 3.内部控制在国有企业投资风险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复杂的市场与多变的形势决定着对国有企业进行投资风险管理的重要性。2006年,国资委颁布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2008年,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保监会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可以说,这些规范与制度为国有企业的经营与投资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在《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第一章第五条中,对风险管理的流程进行了明确的界定,详见图1。在以上这个流程图中,笔者认为,其难点与重点主要是风险的识别与评估环节。识别与评估环节的准确与否,直接决定着管理策略的制定、策略的实施与解决、监督与改进否到位,所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此外,只有通过事前环节有效识别与发现企业所存在的风险,才能对其潜在的损失进行评估与预测,并以此为基础做出正确的应对决策,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国有企业投资风险管理的核心———构建国有企业风险管理体系 投资风险存在于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之中,当管理层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市场交易行为及监管要求时,投资问题就会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投资环节属于企业生命周期中重要的一环,而要更好的管理好国有企业的投资风险,就需要拥有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只有在制度上的健全,才能保证最大程度上减小国有企业投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为了顺应这种趋势,国有企业必须着力加强内部控制和全面的风险管理,尝试将内部控制理论与全面的风险管理观念引入到国有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中。本文所构建的国有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将是基于《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所提出的。在国有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当具备以下八个要素,即内部环境、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与改造。笔者认为,国有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可以用一个三维模型来加以理解。 如图2所示,对于国有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可以用一个三维模型表示。对于这个三维模型,可以从三个维度来予以理解。第一维度,是最为关键性的,即风险管理的目标。只有确定的目标才能决定风险管理与风险防范的到位与否,其主要包括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合规目标。 第二维度,是风险管理的八个要素,这八个要素可以说是企业风险管理的基础。笔者认为,可以将其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内部环境、目标设定,其是风险管理的基础;第二层次是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其是风险管理的关键;第三层次是信息与沟通、监督与改造,其是风险管理的重要保障。第三维度,是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其包含了企业的各个层级,包括整个集团、企业、各部门、各条业务线等。 三、国有企业投资风险的应对策略 1.明确投资风险的偏好程度 由于不同企业的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有差异,致使企业投资风险的反应水平、形式、路径不一致。因此,基于投资风险识别、评估结果的风险反应策略应首先考虑企业的投资风险偏好。通常,企业管理人员对企业投资风险的态度有三种,即风险偏好型、风险厌恶型和风险中立型。对每一种风险态度,都有不同的风险预警方式偏好,具体详见表3。 2.优化企业的投资风险应对策略和内部控制 在明确了企业的投资风险偏好之后,就应该对风险应对策略和内部控制做出选择。本文认为,企业的投资风险应对策略应当包括规避风险、接受风险、降低风险和分担风险,详见表4。 四、国有企业投资风险的对策分析 1.推进对国有企业投资的立法进程 随着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不断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体系在不断的改善中,而对于国有企业的相关立法也在逐步推进。笔者认为,现阶段国有企业的立法工作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为了能够更好地优化国有资产的资源配置,确保国有资产最大限度的保值增值,避免流失,确保国有资产的投资安全,应当专门制定相关的国有企业投资监管法律法规。只有从立法层面做到明确明晰,才能确保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完善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的监管体系 首先,对于国有企业的监管主体和上级主管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应当明确其工作的属性和职责,充分履行其应当发挥的作用。由于国有企业是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应当享有市场经济赋予的各种权利与义务。对于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在监管国有企业时,则应当做到既不越位也不缺位,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要处理好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问题。其次,在对国有企业的投资行为进行监管时,如果仅仅依靠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明显不够,应当充分发挥专业型人才与机构的力量来参与到监管之中。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各 种优势来弥补因监管部门人员少、专业面窄、工作量大的不足造成的监管失职、失误、失财等情况。第三,可以充分探索其他创新方式来监督国有企业的投资行为,比如可以鼓励国有企业建立集团性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来综合考量与评估风险事项,在各国有企业的下属子公司内也可以分设子公司层面的风险管理委员会以及风险稽核类部门。或者探索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并赋予其更多的职权,来发挥国有企业职工主人翁意识,加强民主管理氛围,来进行体系内监督管理。 3.优化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 在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上,应“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可以说,只有满足上述的这些表述建立起来的国有企业管理模式,才是持续可发展的。而要做好这个要求的关键,则在于企业要有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4.完善产权交易市场机制 完善产权交易市场机制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产权交易市场为国有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这个平台可以为国有企业的改革与退出提供渠道。此外,产权交易所可以发挥很多积极的作用,比如可以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实现企业资产的重组;比如起到信息中心的功能,发挥信息披露的作用,增强社会透明度等等。 投资风险论文:船舶投资风险解析及解决 船舶投资风险渐大的主要表现是:船价总体水平上涨,投资领域逐渐扩大;国际资金市场上利率和汇率经常发生大幅度变化;因为大量资金涌向航运业,船舶运力长期处于过剩状态,航运企业之间竞争激烈;运费和租金水平随航运市场供给关系的变化而大起大落,燃油价格也随石油供给状况经常变动。 1船舶投资风险分析方法 船舶投资风险分析的主要内容是:确定投资风险存在的范围,确定随机参数的变化范围,以及确定评价指标的变化范围和可能性。风险分析方法必须满足投资的具体情况。没有一种方法适用于所有的风险分析。就船舶投资来说,广义的风险分析方法包括敏感性分析方法、盈亏平衡分析方法、概率分析方法。但狭义的风险分析方法则仅指近年来才得到应用的概率分析方法,普遍认为它比传统的敏感性分析方法及盈亏平衡分析方法更加全面、科学和准确。概率分析方法是通过计算、分析投资效果指标的概率分布和数字特征值来定量测定项目风险的大小,为投资决策者提供重要依据的风险分析方法。由于投资项目结果的不确定性,可以把项目的评价指标值看成一个随机变量。它的变化规律取决于输入变量的分布特征,并可用期望值与标准差对它进行描述。可以用评价指标各种可能取得的概率分布来评价项目的风险程度。平缓的分布表示偏离期望值的可能性大,具有较大的风险。在船舶投资决策风险分析中常用的是概率分析法的决策树法和蒙特卡洛法。 1.1决策树法 决策树法又叫概率树法,它是根据给出的现金流量数据及其概率,用决策树图列出现金流量序列,并用无风险折现率和概率乘法公式求出每一现金流量序列的净现值及其概率,最后求出净现值的期望值和净现值小于零的累积概率及标准差,从而估算出项目风险的大小。 1.2蒙特卡洛法 由于船舶投资项目具有投资大、难度大、风险大等特点,而且由于项目的周期都比较长,在其周期内利率、市场等因素都在不断变化。因此,对这些随机因素的影响以及项目的风险作出估算都是很困难的。蒙特卡洛法为此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它通过对每一组随机变量进行抽样,并代入有关的投资效果指标计算模型中来确定该投资效果指标的数值,并按同样的方法大量地进行多次重复抽样,得到一批表示投资效果指标的数值,由此求得它的数学期望值和标准差,从而可对项目风险进行分析。蒙特卡洛法可看成是对实际可能发生情况的模拟。我们对未来的情况不能确定,但只要知道各输入变量按一定的概率分布取值,就可以用一个随机数发生器来产生具有相同概率的数值,赋值给各输入变量,计算出各输出变量。这就对应于实际上可能发生的一种情况的一次试验。如此反复试验,例如试验k次,便可得出k个结果,由这k组数据便可求出输出量的概率分布及数字特征,并确定其风险度。输出变量的概率分布函数是随着k的大小而变化的,k越大,则这个分布越接近于真实的分布。试验证明,k选为50~300次,输出的分布函数就基本上收敛了。应用蒙特卡洛法进行风险估计的前提是已知各自变量的概率分布。关于自变量概率分布的确定,一种方法是根据历史数据求得;另一种方法是根据专家意见确定。两者可以相互补充、修正。下面对影响船舶投资效果指标的自变量的概率分布作一简要分析。 首先来看货源量。货源预测的主要目的是为方案设计服务,即主要影响决策变量的选取,但在具体的方案下,货源是否充足对船舶投资效果指标仍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货源量并不直接出现在船舶投资效果指标的计算公式中,但会影响船舶的载重量利用率,从而影响收入。尽管市场货源的波动较大。但船舶载重量利用率相对要稳定一些,特别当航线、船型方案已定的情况下,载重量利用率呈正态分布,且标准差较小。运价高低直接影响船舶的营运收入。运价的波动与市场的供求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从长期来看,运价的波动与世界经济的波动一样具有周期性和不断增长的趋势。运价主要通过历史资料,运用各种预测方法来估计。一般来说,近期的估计较为正确,远期的预测误差较大。所以,在对预测值(作为期望值)作概率分布分析时,虽然仍可用正态分布函数,但标准差将随着时间的推迟而变大。油价、工资、港口使费及货物装卸费等直接影响船舶的营运成本,除油价的波动幅度较大外,其他几项基本上都呈现稳定上升的趋势,上升的幅度和经济增长幅度有关。类似于经济增长用增长率来描述一样,其上升可用年增长率表示,并将年增长率看成随机变量,进而假定服从正态分布,数学期望值即为其预测值,而标准差同样将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折现率通常可参考同期贷款利率,并考虑航运业的高风险性加上某个百分点的人为确定因素。由于贷款利率有波动,所以折现率也应作为随机变量来分析,其分布规律可用专家调查法确定。值得注意的是,折现率的敏感度较高,也即折现率的稍微变动可导致船舶投资效果指标的较大变化,通常作为敏感性分析的重要对象。船价作为投资额不仅影响船舶投资效果指标,而且,以后的船价波动对当时投资的有效性也有影响。若船价上涨,则当时的获利性能就好,反之,就不理想。作为投资额的船价容易确定,而以后的船价波动就不易掌握,须通过专家调查法及历史资料分析确定。日后的船价涨跌可通过在投资效果指标的计算中增加投资机会收益或投资机会成本来对投资效果产生影响。在分析了各个自变量的概率分布后,还要考虑各个自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完全忽视这种关联影响有可能得出错误的风险估计。这种关联影响的存在是显而易见的。如运价和船价,当运价高涨时,船价必然上扬,若将运价和船价作为两个独立的随机变量并按某种分布取样来分析船舶投资效果指标的变化规律(概率分布),则会导致风险估计过高。为了避免由此产生错误的结论,可用赫尔兹建议的条件采样法:首先确定某一个独立变量的概率分布,然后再确定非独立变量的条件概率分布数字序列,每一个序列都与独立变量的某一数值相对应。在一模拟周期内,先用随机数发生器按独立变量的概率分布函数产生独立变量的某一个数值,再确定非独立变量的相应序列,根据此序列的概率分布再产生非独立变量的随机数值。在确定了各个自变量的概率分布或条件概率分布后,就可设计蒙特卡洛法计算程序进行船舶投资风险估计了。 2船舶投资风险的处理 2.1风险自留 风险自留是指企业以自身的财力来负担可能的风险损失。包括自我承担风险和自保风险。航运企业有时明知有风险,但若采用某种预防或转移措施,其费用会大于承担风险所需的费用,或者对于估计到某种风险发生时可能造成的损失,企业有能力自行承担,这时船舶所有人会主动自留风险;另外,对于不可转移或不能防止,以及因预测不准、判断失误而没有预知风险的存在所造成的损失,船东要被动地自留风险。对于那些损失额较小的风险,宜采取自我承担的方式,风险发生时直接计入成本。而对于较大的风险,只能采取自保的方式,因为万一风险发生而将损失直接摊入成本,会对某一年的经营效果产生太大的影响。 2.2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指企业以某种方式将风险损失转给他人承担。对任何企业来说,其自留风险的能力总是有限的。有些风险常常带来灾难性的损失,以企业自身的财力根本无法承担,因此企业必须采取措施将这些损失转移出去。风险转移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其中最重要的是向保险 公司投保。企业定期交纳一定数量的保险费,当风险损失发生时就可以获得保险公司的赔偿,从而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虽然企业付出了保险费但这笔费用的支出是定期的、均匀的,对企业生产影响不大。同时,保险费是以全行业的损失率为基础计算出来的,只要保险条件合理,也可以使被保险企业处理风险的费用趋于最小。除保险外,风险转移还可以采取其他方式进行,如担保、租赁、套头交易等。除了将风险进行投保外,在订立造船合同、租船合同和提单条款时,在有关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船东可以把某些责任和损失转移给船厂、租船人和托运人,这是通过合同的方式进行风险转移。此外,船东还可以采取其他方式的风险转移,如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外汇的保值、采用期租或者是光租的方式经营等,将市场风险转移给租船人。 2.3风险组合 风险组合是指将许多类似的,但不会同时发生的风险集中起来考虑,从而能较为准确地预测未来损失将发生的情况,并使这一组合中发生风险损失的部分能从其他未发生损失的部分中得到补偿。在航运企业的风险管理中,也可以使用风险组合的方法。例如,船舶投资中,如果使用的是长期外汇贷款,可以采取融资币种多元化来实现外汇风险降低(当然,该币种组合应是负相关的,即A升则B降,A降则B升,否则是不可能降低风险的)。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船公司可以将数种收益变化不完全正相关的方案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投资组合,组合的风险将小于各单向风险的加权平均值。这种投资组合,可以是各种不同投资类型的船舶的投资组合,如有些船公司利用船舶的多元化来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同时经营油船、散货船、滚装船、化学品船等;也可以通过将船舶投资与其他行业如房地产、酒店、旅游、证券等的投资结合起来,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 2.4风险回避 它是指企业发现从事某种经济活动可能带来风险损失时,有意识地采取某些回避措施的行为。回避风险时可以采取改变生产工艺、改变工作地点,甚至放弃某种经营活动的方法,使企业不受潜在风险损失的影响。有时,企业虽然意识到从事某种经营活动可能有风险,但又不得不进行这种活动,可以将有潜在风险损失的活动委托给他人来进行。从这一点看,风险回避与风险转移是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将潜在的风险损失转移给他人的同时,自己就回避了风险。风险回避是一种比较简单且比较消极的风险控制技术。它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将特定的风险完全消除;二是中途放弃原来承担的某些风险。对航运企业来说,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来回避风险:预见到某项投资风险太大时,放弃投资;针对某项投资,采取一些降低风险同时也降低获利潜力的做法,如将建造中的船光船出租,为其订立合同,或将该船出售。回避风险虽然简单易行,但不见得每一次都有实际意义,因为企业经营的最大动力就是赚取利润,如果企业一点风险都不承担,也许会因此丧失获得巨额利润的机会。因此,企业在采用回避风险的方法之前,首先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有些风险也许是根本不可避免的;有些风险虽然可以避免,但从经济效益上看,也许会得不偿失。例如:一个企业如果不从事任何经营活动,自然可以避免风险,但也不会有营业收入,当然也不可能获得利润;有时回避了某一风险,却有可能产生另外的风险。一般来说,只有在以下情形下,才适宜采取风险回避的方法:一是某种特定风险所引起的损失频率相当高,损失规模相当大;二是若采用其他方法控制风险,其成本超过经济效益。 3结论 航运企业应该在充分分析自身对船舶投资风险的前提下,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运用正确的处理方法来应对,才能选择出最具经济效益的投资方案。 投资风险论文:浅谈投资风险管理的概念、原则和程序 (一)投资风险管理的概念 投资风险管理是指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评价和风险应对,采用多种管理方法、技术和工具,对投资活动所涉及的各种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和管理,采取主动行动,尽量使风险事件的有利后果最大,而使风险事件所带来的不利后果降到最低,以最少的成本保证投资安全、可靠的实施,从而实现投资的总体目标。 投资风险管理的目标是控制和处理投资风险,防止和减少损失,减轻或消除风险的不利影响,以最低成本取得对投资安全的满意结果,保障投资的顺利进行。投资风险管理的目标通常分为损失发生前的目标和损失发生后的目标,两者构成了投资风险管理的系统目标。 (二)投资风险管理的原则 投资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是避免或减少投资损失的发生,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投资风险管理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经济性原则。投资风险管理人员在制定风险管理计划时应以总成本最低为总目标,即投资风险管理也要考虑成本,以最合理、最经济的方式处置安全保障目标。这就要求投资风险管理人员对各种效益和费用进行科学分析和严格核算。 2.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要求投资决策者要从投资整体上来考虑各项风险因素。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要对投资所涉及的全部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深入分析影响整体投资的各项风险因素及各风险因素之间的互相关系,特别要对其所选择的特定投资品种风险的特殊性有全面的理解,全面预测投资期间这些风险因素变化可能造成的损失,充分考虑自己的最高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投资对象,并采取合适的风险管理策略。同时,整体性原则要求投资风险管理不能局限于一时一事的风险,而应从投资的内容和时间的整体性上来把握风险因素及其变化。 3.全程管理原则。由于投资的不同阶段,具体的风险因素是不同的。因此,投资风险管理的另一个原则就是要求管理者必须时刻关注风险,针对不同的风险因素采用不同的风险管理方法。一般来说,投资风险管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确定初始投资目标,目标确定,风险管理范围也随之确定;第二阶段确定相应投资策略,投资策略的每一步都与风险管理相关;第三阶段是操作过程中的风险管理。 (三)投资风险管理的程序 投资风险管理的程序主要包括投资风险的识别、投资风险的衡量、投资风险的评价、投资风险的应对和投资风险的监控。 1.投资风险的识别。投资风险的识别是投资风险管理的第一个环节,是对风险的感知和发现。投资风险识别需要管理人员在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之后,运用各种方法对潜在的及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归类,并总结出企业投资项目面临的所有风险,它是投资风险衡量的前提与基础。 2.投资风险的衡量。投资风险的衡量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对大量的、过去损失资料的定量分析,估测出风险发生概率和造成损失的幅度。投资风险的衡量以损失频率和损失程度为主要预测指标,并据此确定风险的高低或者可能造成损失程度的大小。 3.投资风险的评价。投资风险的评价是在风险衡量的基础上,对引发风险事故的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价,以此为根据确定合适的风险应对策略。投资风险评价的目的是为选择恰当的风险处理方法提供依据,风险评价也是风险管理部门对风险综合考察的结果。 4.投资风险的应对。在对投资风险进行衡量、评价以后,必须选择适当的应对风险的策略和方法,即根据风险评价选择风险应对策略。风险应对策略选择的原则是选择所付费用最小、获得收益最大的管理方法和策略。选择合适的投资风险应对策略,可以减少投资风险的发生,可以控制损失、降低损失。 5.投资风险的监控。投资风险的监控是通过对风险识别、衡量、评价和应对全过程的监视和控制,从而保证投资风险管理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它是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投资风险监控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跟踪已识别风险的发展变化情况;二是根据风险的变化情况调整风险管理的相关内容,并关注新增风险的应对。 投资风险论文:企业投资风险的成因分析及控制对策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投资风险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愈来愈大。本文分析了企业投资风险的成因,并提出了控制投资风险的对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投资活动是企业财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有效的投资活动能达到企业资源的最佳配置和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是企业增加利润的源泉,但风险贯穿于企业财务活动的全过程,任何投资活动都有其特定的投资风险。“金融大鳄”索罗斯有句名言:“没有风险就不能称之为事业,但重要的是要知道什么地方有风险,给自己留有出路和活路。”因此,企业经营者需做好投资风险的成因分析,制定出能够防范、控制、管理投资风险的具体措施,以达到降低风险、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 一、我国企业投资风险的成因分析 投资风险是企业以现金、实物、无形资产方式或者以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方式向其所选定的特定对象进行投资,由此遭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或者说不能获得预期投资收益的可能性。企业对外投资主要有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两种形式。在我国,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东拥有企业股权的25%以上应该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主要有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两种形式。股票投资是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投资形式;债券投资与被投资企业的财务活动没有直接关系,只是定期收取固定的利息,所面临的是被投资者无力偿还债务的风险。企业投资风险有三种:一是投资项目不能按期投产,不能盈利;或虽已投产,但出现亏损,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二是投资项目并无亏损,但盈利水平很低,利润率低于银行存款利率。三是投资项目既无亏损,利润率也高于银行存款利率,但低于企业目前的资金利润率水平。造成投资风险的原因很多,现简要归纳如下: (一)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复杂性 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又称理财环境,是指对企业财务活动产生影响作用的企业外部条件。财务管理环境是企业财务决策难以改变的外部约束条件,企业财务决策更多的是适应它们的要求和变化。财务管理环境涉及范围很广,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建立的财务管理系统由于在机构设置、管理人员素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和应变能力,由此产生了财务风险。 (二)财务管理可控范围的局限性 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主观判断,财务管理依据的信息也是不完全的。企业进行财务预测、计划、决策和控制所依据的会计报表、财务分析、经营分析、市场分析等信息都只可能尽量接近真实情况而不可能完全反映事实,管理依据的不可靠决定了财务风险的存在。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常常会遇到采用不同财务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大相径庭的情况,这时决策人员就要判断哪个方法更科学,哪个方案更可行,大量的判断也决定了财务风险的存在。 (三)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决策和管理水平相对滞后 近年来,我国不少企业追求多元化经营模式,试图通过多元化经营减轻企业的经营风险,这本无可厚非,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敢保证哪个行业永远是“朝阳产业”。然而,现实中采用多元化经营策略却使一些行业的“单项冠军”企业发生了财务危机甚至濒临破产。究其原因,是企业的领导班子没有及时更换决策理念,简单地移植或采用原有的经验所致。不同的行业除了技术形态存在差异外,在财务管理上也存在巨大的不同,如盈利模式和销售方式的差别,丝毫不逊于产业特点。像这几年,许多电器、制药企业都投资于房地产业,由于房地产行业前期资金投入较大,从而使公司的营运资金发生困难,万一投资失败,血本无归,将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造成更严重的财务风险。 (四)企业领导风险意识不强,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企业最高管理层风险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机构的设置情况,管理风险意识弱的企业根本不进行财务风险管理,更谈不上设置风险管理机构。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这无疑是企业的致命弱点。财务风险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管理,要求财务人员具备高等数学知识、统计知识以及一定的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现在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距此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防范、控制投资风险的对策 防范并控制投资风险,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具体对策为: (一)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及其变化情况,建立和不断完善财务管理系统,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虽然存在于企业以外,企业无法对其施加影响,但并不是说企业面对环境的变化只能无所作为。1.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 理政策、改变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降低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2.面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企业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要使财务管理人员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 (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加管理者的风险意识 1.企业要认真研究国家的产业政策,以市场为主体,不断开发新产品。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企业应设置合理、高效的财务管理机制,同时配备高素(下转第36页)(上接第34页)质的管理人员,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在利益分配上,企业应兼顾各方利益,调动企业的激励机制,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结合。2.企业除了加强生产经营管理以外,还要增加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使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增强企业管理者的风险意识,避免企业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财务风险。 (三)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加强财务危机管理 1.企业应建立实时、全面、动态的财务预警系统。财务预警系统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它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理论,采用比例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并向经营者示警。该系统不仅应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指标,还应包括企业经营中的一系列诸如产品合格率、市场占有率等指标。对财务管理实施全过程监控,一旦发现某种异常征兆就着手应变,以避免和减少风险损失。2.建立爱德华·阿尔曼的“Z-Score”模型,用以计量企业破产、产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Z分数模型从企业的资产规模、折现力、获利能力、财务结构、偿债能力、资产利用效率等方面综合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进一步推动了财务预警的发展。 (四)企业在保持主业健康发展的同时,可用闲散资金进行投资 从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企业都应该积极地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这样才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盈利能力的增强。不应进行所谓的多元化投资,选择一些与企业主业不相关的投资项目或利润率相互独立的产品来分散企业的资本。因为虽然进行多元化投资可以使不同产品的旺季或淡季、高利润与低利润项目在时间或数量上相互补充或抵销,在某些项目在短期来看确实有利可图,但总体来说它只会弱化企业的竞争力。世界级的大公司大都只在一个行业里具有领先优势,很少会同时在几个行业里都出类拔萃。比如,英特尔公司的芯片制造技术与质量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但是该公司不会因为IT行业不景气就转而投资房地产、医药或其他行业,仍然会加大投资,加强研发芯片的力度,不断使芯片技术更新换代,始终在行业里保持领先优势地位。企业在保持主业健康发展的同时,可以把闲散的资金交由投资公司或基金管理公司运作以获取利润,这样既可以保证资金的安全,又能实现预期的利润。 (五)通过控制投资期限、投资品种来降低投资风险 一般来说,投资期越长,风险就越大,因此企业应该尽量选择短期投资。在进行证券投资的时候,应该采取分散投资的策略,选择若干种股票组成投资组合,通过组合中风险的相互抵销来降低风险。在对股票投资进行风险分析时,可以采用β系数的分析方法或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确定不同证券组合的风险。β系数小于1,说明它的风险小于整个市场的平均风险,是风险较小的投资对象;反之,就是风险较大的投资对象。 (六)将企业风险进行转移 企业通过某种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非保险转移是指将某种特定的风险转移给专门机构或部门,如将一些特定的业务交给具有丰富经验技能、拥有专门人员和设备的专业公司去完成;在对外投资时,企业可以采用联营投资方式,将投资风险部分转移给参与投资的其他企业;对企业闲置的资产,采用出租或立即售出的处理方式,可以将资产损失的风险转移给承租方或购买方。保险转移即企业就某项风险向保险公司投保,缴纳保险金。总之,采用转移风险的方式将财务风险部分或全部转移给他人承担,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投资风险论文:探求农业科技企业投资风险评估 1评价方法 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风险投资业的AHP-模糊综合评价[4-9],就是对建立起来的多层次指标体系用模糊评价的数据和层次分析的方法来定量研究,最终得出农业科技企业的风险投资水平。本研究是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应用AHP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用模糊隶属度的方式来度量评价分析对象,最终得出综合评价结果。2.1AHP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系数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深入分析并确定影响企业投资风险的因素,列出影响因素的递阶结构及从属关系,并设定对应的符号(表1)。设U={U1,U2,U3,U4,U5,U6,U7,U8}为评价因素集,A表示目标。其中创新能力U1={U11,U12,U13,U14,U15,U16},管理团队U2={U21,U22,U23,U24,U25,U26},商业模式U3={U31},行业及企业的行业地位U4={U41,U42,U43,U44,U45,U46},运营状况U5={U51,U52,…,U513},财务状况U6={U61,U62,U63,U64,U65},融资情况U7={U71,U72,U73},环境U8={U81,U82,U83}。2)构造判断矩阵。建立判断矩阵U,矩阵中的元素Uij表示对评价目标A而言,Ui比Uj的相对重要性,Uij值采用1-9判断标度法并综合专家群体咨询意见进行确定。3)层次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对特征向量做归一化处理,确定各层次单排序权向量W,接下来计算各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CI,CI=(λmax-n)/(n-1),进一步计算随机一致性比率CR=CI/RI,进行一致性检验。4)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根据层次单排序的计算结果,由层次结构模型的最底层向最高层逐层推求层次总排序权重向量,得出各项投资风险因素对于最高层次(总目标层)项目整体投资风险的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重,最后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评价指标括号内为匹配权重。2.2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投资风险进行评价1)确定评价指标集和评判评语集。评价指标集同AHP法;评语集V={V1,V2,V3,V4,V5},其中V1代表风险高,V2代表风险较高,V3代表风险一般,V4代表风险较低,V5代表风险低。2)确定评价矩阵。设Uij隶属于第k(k=1,2,3,4,5)个评语的隶属度为rijk,则可构造评价矩阵其中,rijk是整个评审专家组在第k种风险程度对第Uij项指标进行评价的概率,rijk=mijk/N通过统计调查法得到,N表示参与评审的专家人数,mijk表示对第Uij项指标合计有mijk个人选择第k个评语。3)准则层模糊综合评判。对每个Ui={Ui1,Ui2,Ui3...,Uim}的m个因素,按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可得准则层综合评价向量Ai莓Ai=Wi莓Ri={ai1,ai2,ai3,ai4,ai5},i=1,2,...,8,Wi为Ui指标的权重系数,其值由层次分析法确定;Ri为对Ui的单因素评价矩阵,式中的符号“莓”表示模糊合成运算。 2实证研究 以首届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成长组一等奖企业Z和二等奖企业Y为例进行对比研究。3.1Z企业案例评价Z企业是专门从事畜禽场规划、设计、建造和管理咨询“一体化服务”的专业公司。公司目前主要业务包括畜牧场规划、设计、建造,为客户提供交钥匙工程;畜牧场设计咨询和可行性研究;现有畜牧场的整体改造;畜牧场配套设备销售;畜牧养殖工艺咨询培训等。应用模糊数学评价法对Z企业的投资风险进行综合评价。1)准则层模糊综合评判。邀请9位专家参与风险程度评价,统计后得到该指标的统计概率,列于评价矩阵Ri。以创新能力(U1)分析为例,得到其相应的投资风险综合评价向量A1。通过专家评审后创新能力的风险程度评价概率矩阵为:同理得出准则层其他几项的投资风险综合评价向量:管理团队的投资风险综合评价向量A2=[0,0,0.043,0.460,0.487];商业模式的投资风险综合评价向量A3=[0,0,1,0,0];行业及企业的行业地位的投资风险综合评价向量A4=[0,0,0.117,0.233,0.757];运营状况的投资风险综合评价向量A5=[0,0,0.017,0.312,0.671];财务状况的投资风险综合评价向量A6=[0,0,0.098,0.159,0.743];融资情况的投资风险综合评价向量A7=[0,0,0.185,0.741,0.074];环境的投资风险综合评价向量A8=[0,0.074,0.519,0.407,0]。2)目标层模糊综合评判。结合以上各指标权重和准则层相对应变量的投资风险综合评价向量Ai,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可以得到最终的农业科技企业投资风险综合评价向量A,其结果如下。按照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最大隶属度原则,最终的评价结果显示,最大值0.501所对应的风险等级为V5,即此项目的投资风险应定位于“低风险”。 为了便于不同企业最终结果的比较,可以对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变换,把不同评语集赋以一定的数值,如:设H为企业投资可行性,向量C={C1,C2,C3,C4,C5}={50,60,70,80,90}。用所得到的评价结果与数值向量结合,得到Z企业最终的投资可行性得分为:3.2Y企业案例评价Y企业主营农用挖掘机、装载机、高空作业车、轮胎式起重机、电瓶叉车等农机,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现代服务为一体,拥有自营进出口权。公司发展定位于小型农用工程机械的研发制造,以实现挖掘机国产化为己任,服务新农村建设为使命,为中国乃至全球产业发展推出高性价比的工业产品。Y企业案例中的指标权重确定和模糊综合评价过程与Z企业案例一样,这里不再赘述。下面只列出其最终目标层模糊综合评价结果。按照模糊评价法的最大隶属度原则,最 终的评价结果显示,最大值0.438所对应的风险等级为V5,即此项目的投资风险应定位于“低风险”。参照对Z企业案例分析,对结果进行进一步变换,把不同评语集赋以一定的数值,如:设H为企业投资可行性,向量C={C1,C2,C3,C4,C5}={50,60,70,80,90}。用所得到的评价结果与数值向量结合,得到Y企业最终的投资可行性得分为:3.3评价结果的进一步分析上述计算结果表明,Z企业最终的投资可行性得分要高于Y企业,这从另一个角度验证了首届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评选结果的科学性。同时,可以进行进一步分析,找出造成两个企业之间差距的影响因素。通过上述计算结果发现,影响两个企业最终得分的因素在于模糊评价向量中的最后一项,即Z企业为0.501,而Y企业为0.438。现把这一项的模糊计算结果列出:通过Az和Ay的对比计算可以看出,影响两者最终数值差距的主要因素是算式中的第一项,即企业的创新能力。 3结果与讨论 1)研究结合以往投资风险评价方法,结合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特点,借鉴首届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的评选实例,构建了农业科技企业投资风险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的建立对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的评选机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对获奖企业的投资风险评价结果验证了农业科技企业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的可操作性,有很强的实践价值。该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确立既对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的评审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同时也填补了国内在农业科技企业投资风险领域研究的空白。 2)利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获奖企业进行了定量分析,所得结果与实际的评审结果基本一致(两个项目得分都很高,Z企业得分比Y企业高),从另一个角度验证了首届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的评价结果是公平、科学的。再有,通过定量分析可以清楚地找出两个企业在各个指标中的分值差距,并确定影响两者最终得分的主要因素在于企业的创新能力。因此,该方法既可以帮助投资专家比较准确地评价农业科技企业的风险程度,也为农业科技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找到了着力点。 3)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目前对农业科技企业的投资风险研究较少,该评价指标体系筛选出来的优秀企业在未来能否真正如预期发展,还有待时间的检验。因此,仍需深入进行后续的跟踪调查。 投资风险论文:股权投资风险管控手段综述 长期股权投资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风险 1、投资行为可能违反国家法律、法规,遭受国家行政部门制裁及处罚,导致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选择时,投资行为必须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切不可只贪图利益,而不顾及其他。 2、投资未按立项审批程序审批或超越授权审批,出现重大差错、舞弊、欺诈而导致投资损失。授权批准属于事前控制,可以将不当行为制止在发生之前,最大程度地减少公司可能的损失,长期股权投资金额、投资风险大,因此公司必须对长期股权投资设立严密的授权审批制度。 3、投资项目未按科学、严密的评估和论证程序进行立项、市场调研、可行性分析、专家论证,随意性大,形成乱投资,给企业经营造成严重损失。第一,对于决策者来说,信息的收集程度是展开决策的前提与条件,必须尽可能多的收集更为精确、全面的数据,从而保障所作决策的科学性。第二,投资决策者的自身综合素质也会对投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如果投资决策者不能对行业的发展背景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做出全面了解,那么就可能导致决策的失误,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决策风险。 4、在公司开展投资工作当中,如果长期股权投资从持有到处置出售转让过程缺乏有效的管理,那么就很有可能给监督与控制工作带来困难,不能保障投资安全和投资收益而造成损失。公司在进行一系列合同的签署工作时,必须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按照程序来开展工作,如若不然,就很可能导致长期投资股权的不尽明确,从而造成公司投资权益的损失,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公司的经营风险。 5、会计核算工作不到位,没有对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做出准确的核算,出现遗漏或者差错,使会计资料缺乏较好的完整性、真实性、以及准确性,给财务工作造成风险,导致长期股权投资权益受损。如减值准备的计提、审核、批准工作没有按照规定的程序与步骤开展,就可能导致核算工作缺乏准确性、权属变更缺乏时效性,最终还会影响到财务报告的准确性,这都会加大财务工作风险。 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措施 1、在长期股权投资决策阶段,公司应当根据投资目标和规划,合理安排资金投放结构,科学确定投资项目,拟定投资方案,明确投资目标、规模、方式、资金来源,重点关注投资项目的风险和收益。同时结合公司内部的各项实际情况,对投资项目与投资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与研究工作,以公司的规模状况、投资目标等情况客观对投资规模、预期收益等指标做出评价,要根据公司本身的实际情况开展投资工作,做到小心、谨慎投资,切不可盲目投资。 2、公司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投资项目进行决策审批。特别是涉及到“三重一大”事项(重大问题决策、重大项目投资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时,必须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投资方案发生重大变更的,应当重新进行可行性研究并履行相应审批程序。 3、公司应当根据批准的投资方案,拟定投资合同,并聘请律师、注册会计师、注册评估师等专业人员对合同条款进行审核。与被投资方签订投资合同或协议,必须明确出资时间、金额、方式、双方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等,子公司进行股权投资时还应严格按照母公司规定执行,及时上报母公司审批。 4、在长期股权投资的执行阶段,公司应该根据正式签署的投资合同的相关文件规定,严格按照投资合同约定投放资金。为了避免在长期股权投资的过程中出现舞弊现象,完善公司内部的授权制度,建立健全投资业务的资金收付、凭证保管、会计记录等管理制度,实现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全过程管理控制。 5、公司应当指定专门机构和人员对投资项目进行跟踪管理,及时掌握被投资方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定期组织投资质量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公司财务部门定期和不定期与被投资方核对有关投资项目、开展项目分析,按照公司规定的标准与程序进行账务处理,保障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保证对外投资的安全、完整。 6、应该强化对股权投资权益证书的保管,健全好一套完善的档案记录,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清点盘查,设定专人对其保管,明确权利义务。如果股权出现改变,相关部门要尽快办理好权属变更的相关手续,最终由财务管理者对变更后的最终账目予以审核与确认工作。 7、公司应加强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及处置过程的税收筹划,长期股权投资有两方面的投资收益,一是持有期间的股息、红利收益,二是投资转让的资本利得收益。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收益为免税收入;而企业转让股权,扣除相关成本按照差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因此,企业先投资分利,再转让股权,运用分割方 法,可减少公司的税收负担。 8、对不符合公司发展战略或丧失继续持有价值的长期股权投资,公司应当及时处置。首先,应由专门的投资管理部门向授权部门提出相关处置申请,申请中应注明相应长期股权投资的项目名称、金额、处置原因、处置方法。其次,授权部门认真审核,对于一些重大的投资项目应召开董事会议进行讨论,集体决定处置方案。为防止处置过程中的舞弊,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价格应由外聘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评估,或者直接将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工作给社会专业处置机构来进行,从而更为有效地保障公司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9、公司应该定期或者不定期对长期股权投资开展减值分析,要按照规定的标准与程序执行,保障账务处理的及时性。企业对持有的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的规定计提减值准备,在后续会计期间公允价值上升,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对子公司和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的规定计提减值准备,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10、在投资过程中及投资结束后,应由内部审计人员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整个过程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可以包括定性的评价长期股权投资的内在风险和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程度;定量的评价可以采用指标包括投资的年现金净流量、投资回收期等。 11、对长期股权投资过程中出现的失误,企业应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决策者和实施者的责任。对于因重大决策失误而造成的损失,企业应追究相关决策人员的责任;对在投资过程中违规操作而给企业造成损失的,应追究具体实施人员的责任。 综上所述,加强长期股权投资内部控制风险的管理成为公司现阶段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公司应该积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按照公司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相关规定,明确长期股权投资的内控目标,找出控制风险点,不断完善长期股权投资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措施,以期求得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 投资风险论文:个人投资风险与收益的权衡 收益是指在一定时间对外投资所获得的报酬,风险是指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而且这种不确定性是可以用概率来描述的。风险在经济生活特别是投资活动中无处不在,主要包括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与市场的整体运动相关联,通常表现为某个领域、某个金融市场或者某个行业部门的整体变化,它断裂层大,涉及面广,往往使整个一类资产产生价格波动。这类风险因其来源于宏观经济因素变化对市场整体的影响,亦称为宏观风险。系统风险强调的是对整个市场所有项目及资产的影响,而且这种风险通常难以回避和消除,因而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它的来源主要包括市场风险、利率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非系统风险只同某项具体的资产相关联,而与其他的资产和整个市场无关,因而也称为独特风险或特定公司风险。非系统风险强调的是对某项资产的个别影响,人们一般可以通过分散化投资策略回避或者消除这种风险,因而也称为可分散风险。它的来源主要包括违约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破产风险等。[1](p40—42) 个人投资风险主要指投资者个人因自身和环境条件等各种因素的不确定性,引起投资风险收益与非收益间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影响个人投资组合的非系统风险主要来自:投资者分散组合投资预期收益,即单项资产的预期收益,占用资金的权重,取得预期收益的概率。如果没有很好的协调和控制,投资者必然会承担很多不必要的风险;投资者投资组合分散风险的条件,即当新增投资项目风险大于原有项目风险时,只有选择不相关甚至负相关项目时,才能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投资组合的主要目的,即获得预期的报酬率,投资者不能为了降低风险,而使非相关程度过大,不能进行有效控制风险。[2](p71—75)既然投资组合不能无限地降低风险,那么投资者就需要有选择地购买若干种资产或存银行生息,使自身获得的净收益尽可能大,而总体风险尽可能小。如何从一般的传统投资理论和模型研究中被忽略的交易费用中,推导出一个比较实用的投资目标函数呢?假设市场上有n种资产供投资者选择,某个体投资者有数额为M的一笔相对较大的资金可用做一个时期的投资。 投资者通过分析对这n种资产进行评估,估算出在这一时期内购买某资产的平均收益率和风险损失率。购买资产要付交易费,费率已知,并且当购买金额不超过给定值时,交易费按给定值计算(不买无须付费)。另外,假定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是r0(r0=5%),且既无交易费又无风险。试确定一种投资组合方案,即用给定的资金,有选择的购买若干种资产或存银行生息,使净收益尽可能大,而总体风险尽可能小。 在处理此问题时,如何在投资因素中确定投资项目的投资金额是关键。收益、风险和投资者本身都是影响投资决策的因素,只有通过一种线性关系建立三者的联系,才能解决投资的收益和风险这个问题。同时,以投资者看待净收益和风险同等地位为分界点,讨论投资资产的变化。假使从投资开始到投资收益的一段时间,影响投资的经济因素保持不变,用资金投资单项资产时,风险率由其风险损失率来度量,否则,总体的风险率可用所投资的资产中最大的一个风险度量。单项资产的收益用其平均收益率ri来衡量,若干项资产所组成的资产组合的收益用构成该资产的组合的平均收益率的权重平均来表示,投资的资金是相对较大的一笔资金。引入记号:M(投资者拥有的全部资金);si(供投资者选择的资产);ai(投资si项资产所用资金占总资产的比例);r0(银行存款利率);ri(资产si的平均收益率);qi(购买si项资产的风险损失率);pi(购买si资产要付的交易费率);ui(购买si项资产的费率给定值)。由于银行也是一种可供投资的资产,故记为s0,其相应的风险损失率q0和费率p0均为0。这样,银行存款生息也可与其他资产统一处理。资金M中比例为ai的部分被用来购买资产si(i=1,2,…,n)。令a0=1-Σai(a0≥0,i=1,2,…,n),当有剩余的资金时,就存入银行生息。 对于固定的i(i∈{0,1,…,n}),购买的资金为aiM0。而除了外,购买的资金净收益与存入银行获得净收益比较。则:当aiM≤ui时,aiMri-uipi-aiMr0=aiM(ri-r0)-uipi(1)当aiM ui时,aiMri-aiMri-aiMr0=aiM(ri-pi-r0)(2)根据(1)、(2)式,可知投资的净收益式关于ai的一次增函数。要么将资金存入银行生息,要么就尽可能把资金投资到资产中去。其次,投资的资金是相对较大的一笔资金,那么费率给定值ui对投资的影响就很小。在此,我们就不考虑费率给定值ui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再者由于购买资产时需付交易费,所以即使我们在资产si中投资了aiM,但只有aiM-aiMpi的资金投资到资产si中;即真正投入到资产si中的资产为aiM/(1+pi),aiMpi/(1+pi)的资金作为了交易费。如此,我们的预期净收益为aiMri/(1+1+pi)。所以,投资的预期净收益总额为ΣaiMri/(1+pi)。 同时,购买资产si的风险损失率为qi,总体风险率为max{aiqi/(1+pi)},总风险为max{aiMqi/(1+pi)}。如:W=ΣaiMri/(1+pi)(3)Q=max{aiMqi/(1+pi)}(4)因此,投资的收益和风险的问题实质即在ai≥0和Σai=1(i=0,1,2,…,n)的条件下求出ai的值,使总体收益W尽量大,总体风险Q尽量小。很明显,(3)式是线性的,(4)式是形式逻辑的,这是不好求解的。现在再假设投资者在投资时自身存在净收益—风险权重比(记为α),其数值完全由投资者自己决定,是投资者本身对净收益和风险权重的比。若投资者想要在获得净收益的同时不承担任何风险(如存入银行生息),则令α=0。若投资者不顾风险的高低,一味追求净收益,则令α∞。如此,(3)、(4)式可改为:minA=-α/1+α[ΣaiMri/(1+pi)]+Q/(1+α)(5)求解的答案与投资者自己确定的净收益—风险权重比和一些投资的资产相关数据有关,通过数学软件和计算显然可以确定一组ai,并且还可以计算出预期净收益总额W,总体风险Q。而α的值,我们可以通过调查的数据计算。所以,α=1;再通过MATLAB软件可得a0=0,a1=1,a2=0,a3=0,a4=0。即在投资者对净收益和风险看待相等的地位时,应把所有的资金都投资在资产si上。当α=4时,购买资产的组合是:a0=0,a1=0.403,a2=0,a3=0.189,a4=0.408。总体收益率为24.8%M,总体风险为1%M。[3]再根据调查的不同净收益—风险权重比α值就可以确定其相应的投资资金决策组合了。 风险管理与控制作为投资策略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一方面,直接受到既定投资策略的制约;另一方面,投资中良好的风险管理与控制也是既定投资策略取得成功并最终获取收益的基础。从投资整个过程中控制风险的时间来看,个人投资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可分为:事前控制。在制订投资策略实施投资活动之前充分考虑风险因素,并把风险因素有机融入到投资策略和实践之中,通过投资策略有效执行来体现出对风险的控制与把握,这是风险管理和控制过程中最能事半功倍的工作,也是风险控制的源头,即事前控制。事中控制。正确的策略来自对未来的市场机会作出正确的预测,根据市场机会的大小选择相应的资产投资比例,这样通 过对投资比例控制就可有效控制大部分的风险。市场机会大小的划分是以对未来走势把握的准确性预计为基础的,在投资过程中认为的市场机会是一个主观概念,其大小并不必然与市场的底部、顶部有关,换句话说就是个体投资者对市场机会的预测把握能力是决定投资比例的基础,最终的结果取决于决策者的判断与市场实际走势的拟合程度,即在市场底部时认为有大的市场机会就说明决策者的判断与市场实际走势的拟合程度高,取得较好收益的可能性就比较大。由此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投资者不断根据市场实际走势与以前的预测进行对比并根据新的情况对未来进行预测,以此不断的调整投资策略,这部分事中控制的主要内容。[4] 事后控制。一个投资周期下来投资效果固然是重要的,但对于经常性的投资者而言,对所取得投资效果的原因分析则显得更为重要。个体投资者反思的重点在于在制定和执行策略的过程中哪些方面把握到了市场的机会,又在哪些方面不曾考虑周全,对于做得好的方面总结出经验,对于不周全的方面找出失误所在,不断积累经验从而提高自己。冷静观察、理性分析,不停的思考与反思是投资活动的永恒的主题,理解力、领悟力的深度和广度也是决定个体投资者的投资实践能否成功的重要条件。 作为普通投资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规避非系统风险:一是将自身的投资金额和所投资的资产项目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最好主要投资一至两项资产,防止由于投资金额和所投资产项目过多而产生不可避免的市场摩擦或者发生管理成本的消耗。二是普通投资者也有必要尽量熟悉自身的投资相关情况。只有对自身的资金运营情况和所投资产项目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才有可能避免更多的风险发生。三是应当尽量提高自身投资方面的理论基础和技巧,力求能够做到用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技巧指导自身的投资实践活动,避免发生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四是注意经常关注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新出台的各方面的政策制度,从中得到一些相关的投资信息,确定自己投资的大致方向,避免盲目投资而带来的风险及损失。同时严格按照国家的政治法律要求进行投资决策,定期审视自己的投资行为,避免因违反相关的法律法规而给自身和社会带来危害。 投资风险论文:对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居民家庭金融投资风险研究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很大的改善,居民可支配财富也越来越多,居民家庭金融投资的意识越来越强,投资的渠道、品种也越来越多,投资规模也逐渐扩大。很多家庭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银行储蓄投资,而是不断的扩展为股票、基金、黄金、债券、保险、外汇等方面的投资,投资本身是风险和收益的集合体,我国居民家庭金融投资还存在很多问题,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受政策、人民币的汇率、银行利率、市场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无疑增加了居民家庭金融投资的风险,对居民家庭经济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如何更好的引导居民家庭金融投资,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一、我国居民家庭金融投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我国居民家庭金融投资的现状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提高,金融投资也成为现代家庭投资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居民家庭金融投资分为银行存款、购买债券、购买保险、投资基金和股票等。银行存款是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居民最主要的金融投资渠道;债券投资氛围国债和企业债券,国债投资安全性较高,企业债券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保险投资也是安全性较高的投资品种;基金投资流通性强、交易费用低,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股票投资风险性高、收益也高。居民作为个人投资者大多资金有限,不具备机构投资者的规模优势,很多中的收入的家庭通常选择预期收益有明显保障的国债、银行存款等。2006年股票市场处于牛市时期很多银行存款流向股票市场,08年股票下跌很多资金转为储蓄资金,近两年随着我国社保制度的完善,投资保险的人群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 (二)我国家庭金融投资存在的问题 金融危机背景下,金融市场发展不稳定,再加上金融投资中介机构、投资品种越来越多等情况,居民家庭金融投资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家庭短期投资动机较为明显,不具备长期投资的能力;居民个人投资规模较小,不具备规模优势;家庭投资者跟风投资和经验性投资较多,投资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强,投资质量不高;居民接触的金融投资信息渠道狭窄,面对风险很难快速地做出反应;金融投资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进行分析研究和判断,占用个人精力较多;居民家庭金融投资是个人投资行为,难以进行组合投资来降低风险等等。可见,我国居民家庭金融投资存在很多的问题,金融投资市场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二、影响我国居民家庭金融投资的风险因素 (一)居民家庭收入水平和结构 居民家庭金融投资的基本来源是家庭成员在满足其消费需求后所剩余的那部分资金,因此,家庭收入水平和结构对家庭金融投资的规模、范围都有较大的影响。我国多数家庭收入结构单一,可支配的收入有限,居民在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基础上会选择一些投资风险较低、收益较少的投资方式,来确保家庭经济生活的安全性,这就容易导致我国金融资产结构的不合理,不利于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二)金融投资环境机制有待健全 金融市场不仅受到货币汇率、银行利率、市场发展情况等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政府的干预,为了维持市场稳定,一些政府干预的政策相继出台,政府经常参与经济干预市场,导致投资环境受到过多的干预,金融市场本身的发展规律受限,对投资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加之家庭金融投资本身投资规模小、信息渠道狭窄、应对风险能力较低等,投资者很难做出正确的投资策略。可见,金融投资环境机制不健全,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金融市场投资行为的风险性。 (三)金融投资中介机构的投机行为和投资者的投资心态问题 家庭金融投资者受信息渠道、专业知识等条件的限制,偏向于信赖专业的投资中介机构来进行投资,他们能为投资者提供一些符合投资行为的理性化建议和选择。但是,中介机构往往从自身利益考虑,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忽视委托投资者的利益,为了避免投资者的问责,他们往往会跟随市场投资导向选择投资方向,并未真正从委托人的利益出发来选择投资。受到市场环境机制、政府政策等因素影响,金融市场机遇与风险并存,很多投资者没有摆正投资心态,抱着投机心态寄希望于短期的额外收益,选择了风险投资,缺乏理性的判断和分析,容易导致投资的偏差,无形中加大了投资的风险性。 三、如何更好的防范家庭金融风险 (一)加强对金融投资的认识,提高金融投资风险意识 家庭投资者在金融投资之前,加强对金融投资专业知识的了解和认识是非常必要的。主要是加强对家庭金融投资风险方面知识的认识和了解,例如,家庭金融投资的风险有多种表现形式如资本风险、价格风险、市场风险、利率、汇率风险、投资者个人风险、专业理财机构运作风险等。居民在对这些风险类型有所了解的情况下,投资时就能够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来选择投资的品种和投资机构等,尤其是初级投资者,在认识并深入了解这些风险的同时还应当理性地看待这些风险,进行冷静的思考,做出理性的投资判断,增强投资的风险意识,提高金融投资质量。 (二)选择适合居民家庭实际情况的金融投资策略 选择适合家庭实际情况的投资策略,是降低投资风险的有效手段。居民家庭金融投资要以家庭收入水平、结构等实际情况为基础,对金融投资方式、风险、产品等进行全面了解的情况下掌握具体的投资操作要领,制定正确的投资方案和策略。家庭投资者在投资时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投资初期选择一些适宜操作的投资产品先进行投资,一步步的实施投资计划,确保投资的安全性,不能急于求成,要保持耐心,面对投资问题时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并认真执行,在对投资业务比较熟练的情况下可以逐步扩大投资范围、规模,在稳步前进中提高投资的效益。 (三)根据居民家庭金融投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金融投资品种 每个家庭对风险的承受能力都是不一样的,投资者可根据家庭资产结构状况或者是风险测试等方式进行投资分析和判断,选择家庭能够承受的风险指数的品种进行投资,确保投资导致的损失或者是背离自己期望值的指数在自身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在金融投资过程中,风险越大的投资品种往往潜在的收益也越高,相反投资风险较低的投资品种收益也会较低,投资风险的大、小是真实存在的,所以投资者的投资之前一定要考虑到并且明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免出现超过家庭承受能力的损失,给家庭经济生活带来不良影响。 (四)政府合理干预,完善法律监督体系 政府对金融市场的过多干预,对金融市场的发展会产生负面影响,容易破坏市场自我调控机制,对商品的价格浮动产生影响,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是,在我国市场发展机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政府适当的干预也是必要的,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还需要通过政府的干预行为去引导和推动,发挥政府调节的功能,引导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推动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运行。其次,就是要健全法律监督体系,完善金融投资法律法规,规范投资者和中介机构的行为,同时保障家庭金融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降低家庭金融投资的风险。 四、结束语 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内外金融市场形势动荡,如何有效地引导居民进行金融投资,提高家庭金融投资的质量,防范家庭金融 投资风险,是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家庭金融投资的问题,提出通过加强对金融投资的认识,提高金融投资风险意识;选择适合居民家庭实际情况的金融投资策略;选择适应居民家庭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政府合理干预和完善法律监督体系等方式来更好的防范家庭金融投资风险,促进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 投资风险论文:航天工业企业海外投资风险因素分析 [摘 要] 航天工业对外投资涉及多方面的风险,明确风险因素对确保投资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航天工业集团对外投资的风险因素,对海外投资风险技术指标进行选择,以期指导投资前的项目评估。 [关键词] 海外投资 风险分析 航天工业 一、引言 航天项目的投资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任何项目都是有风险的。项目投资过程所具有的复杂性、一次性、创新性和独特性等,以及企业内部外部的许多关系与变数造就了项目投资运营过程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如果不能很好的评估和管理这些风险就会造成巨大损失。航天工业企业海外投资项目投资的大投入、项目时间长的特点,客观上决定了投资项目风险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在项目决策需要积极开展项目风险评估,通过各种方法去识别、科学度量和分析评估项目的各种风险。 航天工业的海外投资风险涉及众多的因素,本文从系统的角度全面分析航天工业海外投资,不仅面临一般企业所面临的市场分线、资金风险等,还受技术保密、国家安全等方面的因素影响。下面就航天工业企业海外投资风险因素展开分析。 二、航天工业企业海外投资风险因素分析 1.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是由于项目技术本身的不足及可替代的新技术出现等给投资带来的风险.对投资企业来说,理想的产品应是具有较小的技术风险,具有区别于竞争对手的专用特点,并且能够获得高于一般的平均回报。评估技术风险包括技术的成熟性、替代技术、技术的生命周期、技术的适用性四方面。 2.资金风险 资金风险评估是最为投资者所关注的,同时考虑到一部分风险投资项目所采用的评估作法,所以该部分指标的采集应力求全面和细致。它主要用于考察企业的财务状况和项目资金来源及其使用的合理性。这里包括企业历史的财务报表分析、未来财务预测、融资方案、资金经营能力、获利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3.市场风险 市场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在项目能否获得成功的问题上,市场拥有最终的发言权和裁判权。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竞争逐渐成为产品能否获取市场份额、项目能否取得收益的重要影响因素。一项投资的产品竞争力直接对项目的收益产生影响。没有竞争力就没有市场份额,产品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收回投资也就成为泡影。竞争因素可以从两方面来加以区分,首先是产品自身所能体现的竞争能力,它是产品在竞争中所必须修炼好的“内功”,主要包括产品独特性、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其次是外部竞争因素所产生的作用,包括替代产品、竞争对手实力及其战略等方面。这里,我们使用市场规模、市场需求、市场容量、市场潜力、产品竞争力、服务水平、营销能力、潜在竞争对手情况等指标来表示。 4.实施风险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工艺、设备、原材料供应、人员等方面难以预见的障碍出现给项目企业带来的实施过程中的风险,需要考察的评估指标有:项目实施进度;设备水平;实施人员的构成和物资能源的供应情况。我们这里考虑项目的实施进度、设备水平、实施人员构成、物资原料供应四方面的指标。 5.社会与政策风险 指由于国家政策、法规、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变动导致市场需求发生改变所引发的风险进一步划分为国家政治、经济坏境和项目与政策、法规的相容度两个指标。国家和地区往往对与本地区经济发展规划有关的投资项目有政策性倾斜和鼓励,如税收优惠等,这种来自政府的支持可以影响到企业经营的效益。同样,违反政府法规的项目会受到经营上限制甚至禁止。我们将是否符合投资国的产业政策、投资地方的政府支持、政治经济环境、自然环境作为考察的对象。 6.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和上述其它风险相比,一般被看作软风险。首先,它是为了优化配置(即风险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而协调和充分利用各种客观条件和资源的能力,项目是否有独特的企业文化的培育、良好的管理机制的支持等等对树立形象及项目的长期盈利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其次,管理是识别、测量和驾驭风险,即风险管理的能力。仅仅将现有的条件充分加以利用还不能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风险的认识及相应的风险意识、风险防范和风险化解措施也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管理的主要功能就是在风险尚未出现时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条件并监视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使风险尽可能地不发生;在风险初见端倪时一把它消灭在萌芽阶段;在风险确实出现时对它加以控制和管理,以减小它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以获得盈利。 7.退出或终止风险 由于项目投资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活动,它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因此人们一向十分重视投资项目的选择。但由于事物的多变性和人们对事物发展之洞察力的有限性,投资项目的风险并不因为项目实施前的正确选择而不复存在;相反,可能会由于情况的变化使项目风险增大,并伴随项目运行的全过程,致使投资项目可能失败于早期、中期或后期。如果对具有潜在失败危险的投资项目的评估不充分而追加无谓的投资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通常来说,项目的最后执行结果只有两个状态:成功与失败。相应地,项目进入终止过程后,采用两种方式来终止项目:正常终止和非正常终止。在项目正常终止后,应对项目进行项目竣工验收和后评估,实现项目的移交和清算。如果是风险投资项目,还要考虑风险资本的退出方式。当采用非正常终止方式对项目进行收尾时,要综合考虑影响终止项目的决定因素,制定项目终止决策,执行决策,并处理好终止后的事务。考虑到投资项目包含有风险投资的内容,所以,本文专门设置了退出或中止风险的评估指标。主要考察的指标有投资回收期、项目移交和清算、风险资本的退出方式。 三、航天工业海外投资风险技术指标选择 上述的风险类型之间也存在相互的影响,比如,技术的领先水平影响市场的占有情况,管理水平的高低也能对实施风险产生影响等等。因此,本文构建航天工业企业海外投资分险评价指标体系如表所示。 投资风险论文:商业房产投资风险防范研究论文 一、商业房地产概述 (一)商业房地产概念 房地产按其用途可划分为住宅房地产、工业房地产和商业房地产等,顾名思义,商业房地产主要用于商业经营,包括各种零售、批发、休闲、餐饮、娱乐等经营用途。商业地产的形式多样,主要包括批发市场、购物中心、专业市场、品牌店、酒店旅馆、娱乐性商业地产和住宅的底层商铺等。工业园区一般不划为商业房地产。 (二)商业房地产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的商业房地产是伴随着整个房地产行业的迅速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1998年以前由于国家政策、市场环境等因素,商业房地产发展较为缓慢,较为有代表性的商业房地产建设项目有广州天河城、北京新世纪中心、东方广场。在199年以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商业房地产进入迅速发展的时期,突出表现在商业房地产竣工面积的持续的快速增长。 但在商业房地产迅速发展的同时,其投资风险不断显现并成为房地产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威胁。我国商业房地产的经营管理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开发模式以“分割出售、售后包租”为主,建设完成就将分割后的铺面产权全部出售或部分出售,但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商业房地产的销售面积仅占到竣工面积的5—6%,待销售房产大量空置,造成了商业房地产空置率的居高不下,这就导致了房地产开发企业利润无法实现甚至成本也难以弥补,形成巨大的投资风险。 二、商业房地产投资风险类别 (一)政治风险 1.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是由于国家政策的为预期的变化给商业房地产的开发造成经济利益的损失。房地产业作为一国最主要的固定资产投资,与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联系紧密,国家会通过与房地产有关的政策的调整以调节宏观经济的运行,这些政策包括产业政策、土地政策以及税收政策等。例如,在产业政策方面,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设,这势必会改变房地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大量的资金会投向国家政策扶持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商业房地产的发展。 2.城市规划风险 由于我国城市规划尚不完善以及某些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打造形象工程等原因,近年来国内一些城市出现商业房地产规划布局不合理、局部过热的现象。据统计,截止到目前,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商业街存量已超过3条,地、县级城市的部分新建商业街显性空置率达到15%,隐性空置率超过2%。另一方面,商业房地产的建设和运营周期长,在这期间的城市规划的变动会导致项目的彻底破产,大部分的建设成本收不回来,很多项目只能前功尽弃。 (二)经济风险 1.市场供求风险 商业房地产的市场供求风险是由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失衡所带来的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商业房地产的供给过多,供过于求导致房地产的大量空置。其主要原因是随着近几年我国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利益的驱动使得社会上大量的资金投向房地产业,商业房地产的建设规模迅速增加,并且超过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居民的消费水平。另一方面,已建成的商业房地产项目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市场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已建成的商业房地产项目在区位、规模、结构等方面与商家的需求不一致,不能满足商家的经营的要求,造成这一风险的原因在于开发商没有实现进行完善的商业规划,不是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项目的开发,而是非理性的先开发后招商,这必然会造成市场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严重的市场供求风险直接导致房地产企业的经济损失。 2.融资风险 商业房地产的融资风险主要是利率风险,即由于银行贷款利率的变化给房地产企业带来的风险。由于我国目前资本市场发展尚不完善以及受传统的投资观念的影响,房地产企业运用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受到限制,只能大量的向银行贷款。据统计,在我国的房地产企业中,大多数企业对银行信贷的依赖在7%-8%左右,对于商业房地产项目,其项目资金的回收期比住宅房地产要长,因此受利率变化的影响更大。利率作为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指标,21年至28年国家对五年以上贷款利率调整过18次之多(如图一),仅27年就上调利率6次,上调总幅度在1%以上,这对于贷款数量巨大的产企业来说,会大大增加其融资成本。 (三)开发商自身经营能力风险 商业房地产业跨越房地产业和商业经营两个领域,不仅在后期的经营管理中要进行有效的商业经营管理,在前期的建设开发阶段也要做好充分的商业规划并进行有效的招商活动。而我国大多数商业房地产企业都是以经营住宅房地产为其主要业务,缺乏商业运营管理的人才及经验,套用住宅房地产的开发模式,没有进行有效的商业规划及招商活动,待项目建成后直接出售产权或者进行招租。产权的出售固然可以迅速的回笼资金,但现金流就此中断,不符合商业房地产建设的初衷及实现企业受益的最大化;由于商业运营的经验不足,商业房地产的出租中管理混乱,容易激发与商户之间的矛盾,严重影响企业的利益。 三、商业房地产投资风险防范策略 (一)按照国家政策及城市总体规划,规避政治风险 房地产企业应当时刻关注国家的宏观政策的变化,包括产业政策、土地政策以及税收政策等,并且要依据政策规定合理的调整经营业务的内容、经营方式、区位选择。例如利用在城市高新区建设商业房地产税收优惠的政策调整企业建设项目的区位,以获得税收优惠。 如上所述,城市规划风险对企业的影响巨大,因此房地产企业在新项目开工前既要符合城市发展规划,要依据城市发展规划确定商业地产项目的选址、定位、规模、档次,又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对项目所处地域的人流、竞争状况、周边商业环境、交通状况等进行综合的调查研究,如果调研结果显示此次城市规划并不合理,企业开 发商业房地产项目无利可图,就不要盲目的遵循城市的规划,应转向其他城市或地区以合理的规避城市规划风险。 (二)加强市场供求风险及融资风险的控制 1.根据市场需求量,规避市场供求风险 针对产生商业房地产市场供求风险的两个原因,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根据市场的需求量,合理安排建设规模以及种类,因为商业房地产的建设和运营时间长,所以以上的安排要在充分调查和合理预测的基础上具有前瞻性。例如,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未来几年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会大量建设,必然形成对商业房地产的冲击,因此就要适当的减少商业房地产的建设,以规避供过于求的风险。另一方面,一个商业房地产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后期的商业管理运营的效果,而后期的商业管理运营的效果如何又取决于项目开发前是否有一个完善的商业策划。只有对项目选址、业态定位、项目设计进行精心的商业策划,根据商户的业态、区位的需求进行建设,后期的管理运营才能顺畅的进行,商户才能实现其预期的经济利益,既避免与商户之间发生矛盾,又从房产的升值中获得更大的利润。 2.开拓融资渠道,防范融资风险 要防范融资风险中利率变化给企业带来的成本的增加,一方面可以通过固定利率贷款锁定项目成本,但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大力开拓融资渠道,提高自有资金比例,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要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争取上市融资或者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进行融资,也可以引进外资,扩大外资在企业总资本中的比例,通过以上措施减少对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既能有效的防范贷款利率风险,又能通过上市或引进外资等改善企业的管理水平,学习国外房地产企业的先进经验,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公务员之家 (三)加强商业房地产的管理运营,防范开发商自身经营能力风险 商业房地产的开发与其他类别房地产的最大不同在于项目完工后的管理运营阶段,因为项目成本的弥补、利润的获得都是在这一阶段实现,所以,!管理运营阶段就成为商业房地产开发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对国内众多商业房地产项目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大多数开发项目的失败源于商业管理运营的缺失或不成熟。商业地产开发中,要防范开发商自身经营能力风险可考虑如下策略。 1.树立房地产商业管理运营的观念 商业房地产建筑工程的完工是进行商业运营管理的基础而不是整个项目的结束,商业房地产的增值靠的是后期商业管理运营而不是仅仅的产权出售获利,因此,国内的房地产企业应当改变套用住宅房地产的经营模式,树立房地产商业管理运营的观念,在项目完工后通过有效地商业管理运营存进房地产项目的不断升值。 2.增加人才储备,完善管理运营 商业房地产的管理运营涉及房地产开发和商业运营两个领域,因此需要具备这两个领域专业知识及实践经验的人才进行项目的合理商业规划和招商活动。房地产企业可以与高校联合,按照企业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设计培养计划,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3.统一经营主题,建立商业品牌 一个商业房地产项目中会有各种不同的业态,现代商业房地产管理运营的精髓就是要把松散的经营单位和多样的业态统一为一种经营主题,最终建立一个被消费者认同的商业品牌。根据各地区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环境和项目经营规模,通过对项目中商户进行统一招商和物业管理,实现项目经营的精准定位,发挥整合优势,以避免商铺之间的定位参差不齐、难以统一形象的弊端。在经营主题统一的情况下,通过引进主力店和品牌店,在主力店和品牌店的影响和带动效应下,逐步树立项目的商业品牌。 投资风险论文:金融投资风险和收益的若干思考 引言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金融投资业已经逐渐走向成熟,在世界范围内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同时也衍生出了各种金融投资工具,并且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金融经济时代已经到来,金融投资也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由于金融投资的风险性,以及金融投资品的不确定性,决定了金融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如何有效规避金融投资风险,合理进行金融投资,获得良好收益,是目前金融投资者最为关注也是最想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金融投资的种类 1.1 银行存款 银行存款指的是个人或者企业在银行开立的存款账户中存进的资金,银行按照相应利率给存款人一定的利息。 1.2 基金 基金分为两种,广义的基金指的是个人或者企业为了某种目的而设立的具有一定数额的资金。而本文所探讨的投资基金指的是狭义上的基金。投资基金的所有投资人共享收益,同时也共同承担风险。投资基金的流动性比较强,收益较为客观,但是存在一定的风险。 1.3 股票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募集资本时向投资人公开或者私下发行的,它可以用以证明持有者对该股份有限公司拥有所有权的凭证,流动性大,同时也具有较高的风险。股票的持有人根据所持有的股票数额享有权益和承担相应的义务。 1.4 债券 债券是由政府或企业发行的,其主要目的是向社会筹集闲散资金,收益率较高。债券发行的发行具有一定的债权债务关系,会与投资者确定后期支付的利率、利息,并确定偿还本金的条件,这在法律上属于金融契约。 1.5 外汇投资 外汇投资是一种在不同货币之间进行兑换的投资行为,投资者可以在汇率变化中获得一定的收益。虽然操作灵活,但是风险也很大,并且难以控制。 二、金融投资风险与收益 2.1 金融投资风险 金融投资风险指的是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进行投资活动时,可能由于一些经济上的波动造成投资者获利或亏损的现象。金融投资风险具有双面性,既可能让投资者遭受损失,也可能会让投资者获取较多的收益,并且无论最终结果是亏损还是收益,都是在各种不同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发生的。因此,根据对金融投资造成的影响效果的不同,可以把金融投资风险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率风险,它指的是不同种类货币之间在相互兑换的过程中升值或贬值带来的利率上的变动,造成金融投资品出现价值上的波动,很可能导致投资者收益降低,由此带来的风险即为利率风险;另一类是证券市场风险,它是指由于证券价格变动导致金融投资品价格发生变动的现象。 2.2 金融投资收益 金融投资的收益分为按年获益和按月获益两种方式,一般是用收益率来衡量的,它度量的是金融投资业务的受欢迎程度和收益情况。一般情况下投资越多,获得巨大收益的可能性就越大,投资最终目的是获得收益最大化,所以金融投资收益是投资者最为看重的。 三、金融投资风险与收益的关系 金融投资的过程就是资本合理化配置的过程,可以有助于推动国家及地区经济的发展,还能有效减少资本的浪费。金融投资者都希望通过承担较小的风险而获取很大的收益,实际上这并不现实,金融投资风险与收益是相伴相生的,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从理论上讲,金融投资的收益越高,承担的风险就越大,反之,收益越低,承担的风险也会越小,可以说二者是正相关的关系。金融风险投资者只有充分了解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及承担风险后获得的补偿水平,并深入了解金融市场变化的规律,正确认识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关系,才能合理的选择金融投资的方式,从而获得较高的收益。 四、金融投资收益与风险的问题分析 4.1 投资存在盲目性,无法保证经济收益 目前,我国各行各业的投资者在投资之前缺少合理的规划,往往只是凭借个人经验或简单的数据分析就做出投资决策,具有盲目性,最终非但没有获利,还导致投资者受到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扰乱社会经济秩序,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4.2 长短期经济收益比例不合理 目前我国投资者在进行金融风险投资时普遍存在投机心理,而缺乏对长短期经济收益比例的分配以及心理承受能力,有的是资本市场稍有变动就结束投资活动,还有一部分明知风险很大依然进行投资活动,这是对自身投资行为极度不负责任的表现,同时还助长了资本主义市场暗箱操作以及幕后黑手的嚣张气焰,很大程度上破坏了金融市场运转秩序,甚至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 4.3 收益与风险掌握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金融投资行业中,投资者普遍认为高投资风险往往会带来高额经济收益,因此,很多投资者经常存有侥幸心理,在资本市场寻找着一夜暴富的“良机”,但最终都没有收到好的结果。这主要是由于投资者没有掌握好金融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平衡,导致投资活动变成了投机活动,非但没有取得高收益,还增加了风险的发生几率。因此,金融投资者应该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与投资习惯,保持良好的投资行为,做好金融风险控制工作,才能有效规避资本市场中无处不在的金融风险,从而提高投资回报率,促进金融行业的发展。 五、规避金融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的措施 5.1 制定合理投资规划 投资规划是金融投资者获得高收益必须进行的前期准备工作。合理的投资规划因为对金融市场上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了合理的分析,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保证投资者自身资本的安全性,有助于提高投资者应对风险的能力,提高投资回报率,从而获取较高的投资收益。企业或投资者在制定投资规划时,可以借鉴国际大型金融投资机构的相关经验,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前金融市场的变化规律,选取最科学、最合理的投资方式进行投资活动,加强投资活动的安全性,进而提高投资收益水平。 5.2 关注政策环境变化,合理选择金融投资品 任何金融投资品的预期收益都要受到所处国家经济发展大环境影响。比如银行利率变化、CPI 指数变化、外汇国家的金融监管政策变化等,都可能对金融投资收益产生影响。因此,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一定要注意经济环境的变化,掌握一定的金融投资分析方法,根据不同金融投资品的特点,合理的选择金融投资品,从而有效规避金融投资品选择不当造成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 5.3 加强金融投资监管 有效的金融投资监管机制能够维持金融市场秩序,有助于金融投资活动的顺利开展,是维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保障。我国金融投资监管分为行政机关和金融业自律组织两部分。其中,行政机构利用金融法律法规、 规章制度等手段,对各类金融交易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另外,金融企业自身还需依照行业规范,提高自律意识,服从自律组织监管。因此,我们应根据现阶段我国金融市场的实际发展情况,结合国外投资监管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我国金融投资监管体制和制度,保障投资者的利益,促进金融投资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5.4 分析投资者的成功经验 对于金融投资来说,不仅要掌握科学合理的投资方法,还要善于向具有丰富投资经验的资深投资者学习,从而获取很多理论上无法学习到的投资方法:请记住我站域名和技巧,灵活应对金融投资市场的各种变化。比如,“股神”巴菲特提出的“零投资理论”对股票投资决策的制定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是值得投资者借鉴的良好的投资经验。此外,金融投资者要对金融市场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敏感度,能够及时掌握它的变化趋势,并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有效规避金融风险,提高投资收益。 六、结语 金融投资由于其自身的不确定性以及金融产品的不确定性,存在一定的风险,金融投资者要想取得较高的收益,必须充分认识到金融投资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分析二者之间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规避金融投资风险,从而取得较高的投资收益。 投资风险论文:房地产投资风险与其防控之策 由于前期国家出台了很多关于商业房产方面的有利措施,所以现在很多人愿意投资商业房产,以获取既得利益。不过商业房地产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它的投资风险也很大。尤其随着国家近期房产政策的调控,部分城市的房产价格肯定会降下来。作为商业房产,由于投入比较大,房租比较高,房价也一直在攀升,超过了商家所能接受的范围,这样房产投资就很有可能面临巨额资金难以收回的情况。所以我们应该正视商业房地产的投资风险,并采取策略应对其带来的风险。 一、商业房地产的概念及特点 所谓“商业房地产”,顾名思义,就是指用作商业用途的房产。像是商超,酒店,街道上的商铺,还有那些商业广场,批发市场或者是购物中心等所用的房产都属于商业房地产。表现最突出的就是购物中心,它是最典型的一种商业房地产形态。当然,之所以叫做商业房地产,肯定跟住宅地产有明显的差异。首先,商业房地产的收益高。不同于住宅直接贩卖,商业房产主要靠租金来增加收入。所以地段的好坏,建成后的管理层次,开发商的商业品牌,最终的资金流通程度对于房租的多少都会产生作用,而且影响深远。商业房地产的收益还跟当时的物价水平紧密相连,随着物价的上涨,房租也有可能随之上升。其次,商业房地产的经营方式相似,但内容多种多样。虽然商业房地产一般都是将各个店铺租给相应的商家,然后通过租金来获益,但是出租给商户的经营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不管是搞餐饮还是搞IT都可以。再次,商业房地产一般投资规模大而且建设周期和资金回收期比较长。就像购物中心,如果要建成一个特色的商业区,前期必须投资大量的资金,而且大部分的商业房地产都要经历两到三年的过渡后才能走向正轨,这就要求房产开发商有雄厚的资金来周转才行。最后,对于商业房地产来讲,经营管理要求也会偏高一些。由于商业房地产经营的好坏直接决定自身的盈利状况,而且现在商业房产的市场竞争特别激烈,所以对于经营管理者的要求也变得比较苛刻。 二、商业房地产的投资风险 由于商业房地产本身投资比较高,收益比较慢,所以在此过程中肯定是存在一定的风险,加之商业房地产的投资回报率比较高,所以高收益肯定包含高风险。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考虑,现在商业房地产的投资主要风险如下: (一)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针对于商业房产投资者而言的,是指由于自身的经营问题而导致收益水平实现率不够或是没有实现收益的问题。也可以说是资金流出与期望不符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来自于投资企业或者投资者自身的内在因素,如果经营管理不善,决策出现严重失误就很有可能导致运营成本增加,期望值减低。值得一提的是,经营风险也是目前商业房地产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 (二)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指商业房地产投资者或者其它主题财务因受到影响而使得商业房地产不能完工或者不能形成资金回收等状况。第一,投资者在运用财务杠杆时可能带来风险。所谓财务杠杆指的是投资者运用借贷的资金来扩大自身的透支产出,这样就会导致投资的不确定性增大,从而不能达到预期收益的可能性也会增大。第二,拖欠风险也是应该考虑的问题。当房屋购买者或者租赁者不按时交房租或者借款的时候,由于拖欠自己所带来的风险就压到了商业房地产投资者的身上。 (三)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商业房地产市场价格得变动而给房产投资者带来损失的风险。这一点是很值得重视的,因为市场风险是最难把握的,它会随着市场的走向而变动。 (四)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顾名思义就是指商业房地产投资因为利率的变化而影响收益所带来的风险。众多周知,商业房地产在开发初期的投资力度都是很大的,所以大部分的开发商都会选择跟银行合作,进行贷款等动作,这样一来,银行利率的增减就跟商业房产的投资风险直接挂钩了。 (五)无流动性变化风险 由于商业房地产从建房开始都是不能流动的,所以投资进去的资金就不能够随时转出转进,这样就有可能由于投资周期过长,使用周期等早场房地产价值增大,交易成本也很高的局面,也由于这种流动性太差的原因很有可能导致投资收益水平,而造成无流动性变化风险。 (六)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 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估计一般人都可以理解,像是地震,水灾等风险对于商业房地产业也是不可抵挡的,不过这项灾害可以转嫁到保险公司那里,相对风险比较低。 三、商业房地产风险的防范策略 商业房地产的投资收益是建立在对未来房价走势判断的基础上的,只要判断的准确就一定能够得到好的结果。不过由于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困扰,使得很多情况下房产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偏差太多,所以防范这种预期收益的偏差成了商业房产风险最重要的防范策略。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仔细认真的市场调查,考虑各种因素,最终进行归纳统筹,得出最准确的数据最为投资依据。要做到这些,首先作为投资者来讲,要对经济市场比较了解,对于市场的走向要有比较深刻的意识,最重要的是要针对自己所投资的商业房产的未来发展有非常客观的认识,要能统筹全局,掌控趋势。其实防范商业房地产投资风险,大体上有这几种途径:一,风险规避、损失控制与风险转移。简单地讲就是回避一些风险比较大的项目,而选择风险较小的项目进行投资。这是一种最理性的策略,可以将房产投资风险降到最低。二,损失控制。它主要是指通过一些方式方法,而将房产损失控制到最低。就像我们可以通过改善管理方法,减少风险投资。三,风险转移。这点的意思就是把风险转嫁到其它项目或单位上,比如保险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总结 总之,商业房地产的投资风险是不可忽视也不可阻挡的。投资者在选择投资项目的同时一定要根据自身的状况慎重选择,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必要时采取一定的措施,防范于未然。 投资风险论文:探析国有资产经营中的财务投资风险控制 论文关键词:国有资产 财务投资 风险控制 论文摘要: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过程中财务风险问题的管理缺位经常导致后期资本损失和人力资源损耗,目前我国应对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中的财务投资风险的措施暂时还只停留在表面,而不能有效解决。目前我国经济迈向转型期,大多数国有资产的运作不能象以前一样不考虑风险只考虑回报,应该借鉴国外资本运作的系统性方法降低风险提高回报率,本文就如何加强国有资产经营中的投资风险操控,提升投资回报率,降低风险作如下探讨。 一、引言 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不平稳的主要问题是通货膨胀速度过快,我国人民银行连续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通过限制市场资金流动促使经济发展降温,我国国有资产自2008年大幅度投资以来对很多产业造成了影响,3000亿国有资产投资改变了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由以前的滞缓发展变成了飞速发展,但是相应问题和风险也随之放大,我国国有资产的投资需要更多的科学化和系统化的财务管理手段,不能只是停留在对市场经济表面问题的掌控程度,要更加注重内在和深层次的问题,解决关键问题。 二、国有资产经营发展概况分析 (一)世界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特点 世界各国国有资产管理有如下显著特点:一是有明确的机构对国有资产行使出资人职能。二是严格依法管理国有资产,各国针对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制订了专门的法律,如韩国的《政府投资企业基本管理法》、《公共企业改革法》,新西兰的《国有企业 法》,挪威的《公共有限公司法》等等。三是商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多数国家国有资产出资人仅作为普通股东,政府一般不干涉企业日常经营活动,通过国有企业的董事会来实现对企业的影响和控制,国有企业按照商业化规则来经营。四是强调资本的使用效率,强调资本运营,依赖专业的投资经营人才对国有股权进行有效管理,并进行科学的资产组合,持有那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股权,出售核心竞争力下降的企业股权;对产权投资严格进行评估策划,对不具备盈利能力的政府项目不予投资。 (二)我国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资产管理进行了在体制上以政企分开为主,在国有企业方面以建设现代企业制度为主的改革。2003年5月27日,国务院颁布了《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国务院国资委和各地方国资委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职能。但是,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尚需进一步完善。目前在实践中主要反映出两点问题:一是国资委作为政府特设机构,法律上属于政府机关法人,在履行出资人职责方面与现行法律体系存在一些冲突,国资委不能像一般投资者一样 完全直接地行使企业股东权利。国资委人员作为国家公务员,按照《公司法》规定,不能在所出资企业兼任董事、监事职务。按照《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国资委不能直接持有中外合资企业及一些海外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权。按照《担保法》规定,国资委不能为所出资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二是由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尚不完备,国资委在对国有企业的监督管理方面还较多地采用行政手段,在管资产、管人的同时还直接管国有企业的事,容易变为“老板”和“婆婆”,影响国有企业的正常经营。 三、我国国有资产财务投资风险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管制度欠缺 国有资产管理中财务部门的职权管理过于集中,在对资本使用支配中比较“自我”,国有资产的财务管理问题表现出的是财务监管制度的欠缺,不能够很好的解决和掌握好财务监管机制,那么这种财务管理混乱问题就不会得到彻底的解决。国有资产管理出现的混乱主要表现为,第一,股权投资的盈利分红部分,投资收益代表的是投资回报率的成果有多少,对经营中的分红大多是按照一定程序配发,程序过于死板不能灵活运用,导致分红时少时多,时有时无,这就造成投资公司本身的利润不可能平稳上升,现金流也不可能平稳,而必然是阶段性的、非连续的,国有资产的现金流波动和分红问题提升了财务管理的风险;第二,股权不能有效降低风险运作,如进场和出场时机掌握得不好,造成投资风险的加大,引起了投资心理压力,不能良好的拓展投资业务,人员的专业性较差也限制了重新投资的次数和信心。 (二)财务管理人员缺乏投资专业性和系统性知识,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国有资产管理和私有资产管理在企业和事业单位中都存在共有现象,无论是股权的合理掌握,还是投资外汇的风险掌握,还是期货外债的额度和时机把握等这些需要的是高素质人才的专业技能分析,良好的投资依赖于正确的抉择和投资前的数据分析,对国有资产的投资前景和市场分析是使国有资产获取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一个基础条件和保障,所以增强财务人员素质是基础也是核心。目前财务人员基础薄弱,对金融市场的了解过于单薄,掌握的只是书本知识,对于实际操作没有太多经验,对国内市场的变化了解不够,就想向国外市场进军,利用国有资产进行投资根本不考虑风险因素,失败了也觉得跟自己无关,这是目前最大的问题,财务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对自身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缺乏应有的激情,没有岗位职责感和归属感。作者认为应该针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现状做出分析,在缺失点进行弥补和加强。 (三)投资管理不当造成的信用风险和财务危机 分析国有资产的投资管理的不合理性,我们可以发现投资管理不当主要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第一,国有资产投资种类繁杂,投资范围太广,没有专门投资领域,造成了投资杂而收益低的现象,加上投资管理人员自身能力较差,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和对投资掌握的专业技能并不全面,不能适应多元化和过度宽广的投资平台,不能满足投资风险的控制需求,投资风险日益加大,投资管理者不能合理控制风险,最后只能“悲剧”收场;第二,在国有资产对外融资投资担保问题上存在问题,国有资产投资担保关系存在连带关系,委托关系,递进关系等,关系过于复杂和繁琐,担保关系不清晰,这些担保将项目企业的经营风险转嫁到投资公司身上,它像一颗颗定时炸弹,一旦项目企业在生产、销售等资金链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将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危及到投资公司的现金流及融资信用,使财务风险高度膨胀。 四、解决我国国有资产财务投资风险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建立和完善政府对国资委的激励约束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国资委接受政府的委托专业进行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国资委与政府之间也存在委托关系。为了有效地解决委托问题,促进国有资产管理的效率,提高使用效率,政府应该 建立对国资委的激励约束机制。同时,也应该由专业机构负责对国资委管理情况进行审计和监督。机构投资者会定期地向投资人公布其经营管理效果的信息,接受投资人的有效监督。国有资产管理也应该如此,应该接受国有资产真正所有者——全体公民的监督。对国有资产管理应该建立定期信息披露的机制,让所有公民可以方便地得到国有资产管理的经营效果信息。通过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可以有效帮助国有资产财务投资降低风险,增强投资精确程度,保证投资方向的正确。 (二)加强培养财务管理人员投资专业知识与技能 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部门的各个方面,存在于国有资产管控的各个环节,最基本的环节就是人员自身的素质,综合素质不强造成国有资产投资的风险过大,因此提升人员素质和责任意识变得越来越重要。首先,要增强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对于风险的认识,要选拔内部素质高的人才向风险控制较好的企业学习,增强国有资产内部人员的素质;其次,要增强财务人员的软实力,这些软实力主要体现在财务人员的思想,他们集体工作的氛围,集体价值观,集体认识观,以及心理预期等等方面,提升这些素质的优势在于可以和国际化接轨,在逐渐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参与国际竞争,获取新的利益平衡点。 (三)深化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形成自然有效的股权制衡机制 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形成自然有效的股权制衡机制。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需要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而产权制度改革首当其冲。改变国有企业股权结构单一、“一股独大”现象,进行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国有资产“所有者缺位”的理想方法。在多个大股东形成的股权制衡机制中,在保证国有资本回报率的前提下,国有股份不一定要控制企业,即使在所持股权比例较高的情况下,也可以让更有效率的大股东来控制企业。国资委可以从目前着重对国有企业经理人的监管,改为对其他大股东的监督,使监管机制外部化,从而提高对国有资产的监督效率,提高国有股份的价值。 投资风险论文:关于投资风险的衡量与测算 内容摘要:投资风险可能给投资人带来超出预期的收益,也可能带来超出预期的损失。一般来说,投资人对意外损失的关切,比对意外收益要强烈得多。目前研究风险时侧重减少损失,主要从不利的方面来考察风险,本文旨在对投资中存在的或潜在的风险提供识别和测量的方法。 关键词:投资风险 收益 概率 风险的英文单词是“risk”,它来自古希腊单词“rhiza”,意思是靠近峭壁航行危险:可能撞上礁石,可能碰上暗流,可能遇上从崖上掉下的石头。从财务角度说,风险主要指无法达到预期报酬的可能性。而到目前为止风险还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将风险定义为“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是风险管理和保险界中普遍采用的风险定义。 投资风险识别和衡量的方法 在了解投资风险的基本情况后,就要对投资中存在或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它需要管理人员在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之后,运用各种方法对潜在的及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归类,并总结出企业式项目面临的所有风险也就是风险识别,它是风险衡量的前提与基础。风险识别与衡量的方法很多,但其中主要包含一般调查估计与高等数学方法的几种不同组合分析方法。 (一)风险识别的基本方法 现在使用的风险识别方法,可以分为宏观领域中的决策分析(可行性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等)和微观领域的具体分析(资产负债分析、损失清单分析等)。本文仅介绍以下几种主要方法: 生产流程分析法,又称流程图法。该种方法强调根据不同的流程,对每一阶段和环节,逐个进行调查分析,找出风险存在的原因:从中发现潜在风险的威胁,分析风险发生后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对全部生产过程造成的影响。 风险专家调查列举法。由风险管理人员将该企业、单位可能面临的风险逐一列出,并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资产财务状况分析法,即按照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财产目录等的财务资料,风险管理人员经过实际的调查研究,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发现其潜在风险。 投入产出分析法,即指运用投入产出表,发现投入与产出不平衡的原因及其后果,从而进行潜在风险识别,该方法主要用于微观领域,用来分析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平衡关系。 背景分析法,是国外风险分析中的一种方法。 分解分析法,指将一复杂的事物分解为多个比较简单的事物,将大系统分解为具体的组成要素,从中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及潜在损失的威胁。 失误树分析法,是以图解表示来调查损失发生前种种失误事件的情况,或对各种引起事故的原因进行分解分析,具体判断哪些失误最可能导致损失风险发生。 (二)风险衡量的基本方法 对于投资风险大小的衡量,需要使用统计学方法加以计算和衡量,即用一组较小的样本观察值,对一组较大的未知观察值进行理论预测。运用概率估计风险,不仅表现在单纯的概率概念中,而且表现在概率的分布之中。通过概率分布,可以获得某一事件发生及其后果的概率,并推断事件结果范围,有助于更好地选择风险管理技术和手段,从而得到最佳的风险控制效果。利用数学方法进行风险的衡量,一般要经过以下内容的测量:损失的可能性,巨额损失的发生概率,损失额。概率分布主要包括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和正态分布几种形式。 投资风险的测算方法 本文主要研究项目投资,进而采取不同的测算方法。 概率:在经济活动中,某一事件在相同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这类事件称为随机事件。概率就是用来表示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通常把必然发生的事件的概率定为1,把不可能发生的事件的概率定为0,而一般随机事件的概率是介于0与1之间的一个数。概率越大就表示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预期值。随机变量的各个取值,以相应的概率为权数的加权平均数叫作随机变量的预期值,它反映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化。报酬率的预期值公式:k=σ(pi•ki),其中:pi为第i种结果出现的概率,ki为第i种结果出现后的预期报酬率,n为所有可能结果的数目。 离散程度。表示随机变量离散程度的量数包括平均差、方差、标准差和全距等,最常用的是方差和标准差。 方差是用来表示随机变量与期望值之间离散程度的一个量。方差(σ2)=σ(ki-k)2×pi。标准差也叫均方差,是方差的平方根。 标准离差率。标准差虽能表明风险大小,但不能用于比较不同方案的风险程度。因为在标准差值相同的情况下,由于期望值不同,风险程度也不同。为了解决这个困难,引入了标准离差率也叫变异系数的概念。 标准离差率是指标准差对期望值的比例,计算如下: 标准离差率=标准差值/期望值*100% 标准离差率高,表示风险程度大:反之,表示风险程度小。因此在比较不同方案风险程度时,应该通过他们的标准离差率来比较分析。 在财务管理中有一重要原则就是风险与收益对等原则,即高风险要求高回报。通过对风险的测算可以作为在选择比较投资方案时重要依据,即收益相同时,选风险低的方案;风险相同时,则选收益高的方案。 投资风险论文: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分析及其对策 摘要:人力资源在对经济发展贡献中已经呈现出取代物质资本的趋势,但是企业对人力资本进行优先投资,也存在相应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如何找到盈亏平衡点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人力资本投资是必然的,企业要做的不是避免对人力资本进行开发投资,而是积极对企业本身进行分析,从历史数据中得到启发,采取相应科学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资风险率。 关键词: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成本收益;人力资本投资分析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顾名思义,就是指企业对员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然而在未来收益中,如果出现总成本要大于总收益的现象,就是企业的不经济投资。尽管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存在客观性和必然性,但是也要认识到企业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第一大要素。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成为了第一资源,然而要想实现经济利润增长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均衡匹配的目标,就必须注重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这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不仅仅是利用中国庞大的人力资源储备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如何发挥人力资源“质”的竞争力。2011年全国两会热点之一:全国人大代表刘庆峰对此建议,国家应立法限制企业员工随意跳槽。之所以会提出这个议案,就是因为企业在对员工进行培训开发的同时,也存在相应风险成本,这也是为企业更多参与人力资本投资行为排除相关顾虑。暂且不谈论此提案的优弊,就对企业而言,本身就应该做到具有避免、面对、化解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内在能力。 一、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存在的原因 人力资本之所以存在投资风险,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力资本区别于物质资本的特性所决定的。人力资本必须依托于人力资源而存在,人力资源一旦发生了流动,人力资本也随之迁移。人力资本投资分成两个阶段:投资阶段和产出收益阶段。在投资阶段,由于企业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难以保证对未来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正确性,无法对复杂多变的人力资本投资环境进行控制。在产出收益阶段中,企业对人力资本投资成本大小,回收期长短,员工绩效是否能提高,培训知识是否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预期,都会影响到企业是否采取人力资本优先投资战略。与此同时,影响的因素还包括企业历史职工流动率、流动率和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是正相关的关系。如果一家企业职工流动率非常高,企业就不会轻易对员工进行投资。 二、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体现 通过对安徽省合肥市几十家大大小小的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可以把企业认为对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划分为以下来源:担心员工跳槽;培训内容跟不上市场要求;培训流于形式;培训无法转化为实际绩效;没必要,员素质要求不高。只要在源头上避免这些风险,才能获得有效的投资收益。 三、规避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措施 第一,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本投资意识,认识到对人员培训的重要性。企业进行人力资本优先投资,是经济发展客观的要求。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得人才成为了竞争的核心,掌握优质人力资源就等于拥有了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本投资与物质资本不同,物质资本投资是静态的,一次性完成,而且在日后的使用中,价值会随之减少。但是人力资本不同,人力资本本身具有收益递增性,它是个持续开发再造的过程,呈现递增趋势,而且边际增长率是不断增大的。企业注重员工,重视对员工的职业开发,也会营造出尊重员工的企业文化,这会降低员工离职率,有利于形成企业凝聚力,这同时也是对员工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激励手段。对员工进行投资,使员工提高绩效水平,了解并认同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运作流程和企业文化,更好地融入企业,为日后能更好地适应岗位要求奠定了基础。西门子每年接受3000名大学生,仅用于这批学生的继续教育费,公司每年就要拨3亿马克。海尔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冰箱十强,与该公司着力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员工素质是分不开的。日本的一项研究证实,不同素质的员工对降低成本作用大不相同,如果一般员工的作用是5%,受过培训的工人的作用是10%-15%,受过良好教育培训的工人是30%。中外企业的先进经验都表明:培训是一项需要长期投资的工作,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第二,采取“产学研相结合”措施。与大学或科研院所加强联系,或者企业自办企业大学。建立政府指导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通过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开展合作教育、共同实施重大项目等方式,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这样可以实现企业“砌砖墙”而不是“砌石墙”的人才政策,典型的“拿来主义”,不需要企业内部对员工进行新一轮的培训与开发,起到转化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危机的作用。 第三,依据现代人力资源开发方法来设计企业的培训开发体系,防止培训内容跟不上市场要求。 一是对企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为人力资本投资奠定组织基础。中国是人力资源大国,部分企业把廉价劳动力作为了利润来源的渠道之一,采取粗放型经营模式,企业效益低下。而如今的市场经济竞争中,这种经营模式必然会被市场所淘汰,企业要想占领并扩大目标市场,就必须进行企业结构优化升级,走集约化道路,增加产品附加值,注重对知识、科学技术的引入和利用。 二是明确企业所处发展阶段。如果企业处于初创期,则注重对一线员工的投资,主要是对员工生产熟练度的投资,让员工了解产品生产流程和技术,保证产品合格率和工作效率。企业到了扩张发展期,则需要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强化企业创新能力,对产品市场进行及时跟踪,拥有敏锐的市场嗅觉,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或服务,从而为巩固市场和开拓新市场提供了技术保证。企业进入成熟期的时候,则应该把注意力调整到管理人员素质开发上。管理也是一种生产力,企业规模越大,发展越成熟,就越需要管理。合肥力光制漆有限公司对核心人才定期到组织机构培训,建设学习型组织,全员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再造,满足各岗位用人需要。培训员工总是“从正面看问题”,树立企业员工挑战是机会,失败是机遇生存意识,以此来培训员工工作的态度,培训员工处理工作的方法。 三是紧扣企业人力资本的现实状况。明确本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结构,防止出现培训的空中楼阁。首先分析现有人力资本存量,存量=∑员工受教育年限×平均每年花费+∑员工受教育期间损失的收入+ ∑员工接受培训次数×每次培训费用+∑员工工作年限×经验折算系数(元)。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需求=企业人力资本总需求-企业人力资本存量。同时,企业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是有成本的,企业应该对每一项人力资本投资进行成本收益分析,从而确定投资是否经济。在均衡投资条件下,员工初期边际产品与未来各时期净收益之和,等于企业初期支出的员工工资与培训总成之和。 第四,培训中要严格加以控制,保证培训的质量,培训后管理者要积极引导员工把培训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防止培训无法转化为实际绩效,避免出现培训流于形式的风险。在培训期间,要对培训课程进程及效果进行及时了解,及时跟踪,在培训中加以控制,防止培训效率低下。后期要对学员进行培训考核,确保培训的有效性。只有学员通过了培训考核,才算通过此次培训。若不达标,学员自己承担培训费用,从而激励员工端正培训态度。在培训结束后期,管理者要为员工创造适合的工作环境,为其提供相应的工作咨询,确保能把所学知识技能应运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同时对员工后期的绩效进行评估,与培训前期的绩效进行对比,从而可以看出培训的实效。 第五,从薪酬管理,职业生涯规划两个角度采取措施,来有效防止员工轻易离职,降低离职率给人力资本投资带来的风险。 一是对绩效提升的员工要及时的给予奖励,对绩效下降的员工进行惩罚,从而对员工进行激励。只有及时地给予激励措施,才能使培训效果达到最佳状态,让员工认识到培训给他们带来的实际好处,为下一个周期内的培训营造了很好的员工基础。但是要注意对员工进行激励的时候,要遵照马斯洛需求层次论,来判断员工处于什么需求等级,因需而激。采用大薪酬福利政策。所谓大薪酬福利,就是要在企业薪酬方面建立全面报酬体系模型,包括薪酬、福利和工作体验三个大部分的内容。工作体验则是主要包括认可与赏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组织文化、发展机会以及环境等五个方面的要素。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员工更倾向于工作体验的激励。为了防止核心员工投资完离职的现象,可以采用股票所有权计划,通过这种长期奖励措施,创造一种所有者意识,有助于企业保留,激励高绩效的员工,为企业长期资本的累积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把这部分作为薪酬的一部分,就可以做到人力资本投资与薪酬的有机结合,降低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系数。 二是注重对员工的职业生涯的规划,让员工感到在该企业拥有通顺的职业发展路径。把培训从企业主动,转化为员工争取。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百事可乐公司曾在受过培训的270名员工中选取了100名员工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发现,80%的员工愿意继续留在公司工作,员工反映培训不仅仅提高了他们的技能,而且提高了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和对自身价值的人事,对企业目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可见培训投资不仅没有亏损,还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那就是提高了员工的忠诚度和满意度。同时企业应建立规范的约束机制,利用完善的制度性,完善劳动合同,对员工离职,在该公司服务年限以及培训相关条件事宜,都以书面的形式加以规范,来避免出现培训完就离职的现象,降低离职率和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 四、总结 企业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的确存在不确定性,但是不能因噎废食。要想促进中国企业经济的健康、高速发展,中国企业必须树立重视人力资本投资的理念,并且依据现代人力资本投资的理论来设计企业的培训开发体系,采取科学的方式方法,合理地避免和化解人力资本投资风险,从而依靠人力资本的增值来提高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塑造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投资风险论文:论投资风险与投资持续发展关系 论文关键词:持续发展 投资风险 论文摘要:如何更好地评价投资的市场风险并指引投资的正确方向,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本文在分析投资风险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了投资持续发展的概念,并进行了投资持续发展内涵的逻辑研究,分析了投资持续发展与投资风险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投资持续发展评价框架。 投资风险分析中,现有的市场收益的风险分析和评价,通常是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以及适当的市场预测来估算市场将来的供需缺口,并结合专家对市场情况的预测,最终确定产品销量及价格的概率分布,最后再运用解析法和模拟法来评估投资收益风险。 但随着技术进步的加速和产品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投资金额大且回收期较长的项目因此将面临更大的投资收益风险,如何更好地评价投资的市场风险并指引投资的正确方向是我们现在面临的课题。本文在分析投资风险不同表现形式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了投资持续发展的概念,并进行了投资持续发展内涵的逻辑研究,分析了投资持续发展与投资风险之间的关系,为建立投资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奠定基础。 投资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其影响因素 (一)投资风险的表现形式 风险是对既定目标实现的累积不利影响之和,是偏离既定目标的程度。本文所指的投资风险,是指在实现投资预期目标过程中,所有不确定事件对投资目标的累积不利影响。通常包括:项目收益风险:产出品的数量(服务量)与预测(财务与经济)价格;建设风险:建筑安装工程量、设备选型与数量、土地征用和拆迁安置费、人工、材料价格、机械使用费及取费标准等;融资风险:资金来源、供应量与供应时间等;建设工期风险:工期延长;运营成本费用风险:投入的各种原料、材料、燃料、动力的需求量与预测价格、劳动力工资、各种管理取费标准等;政策风险:税率、利率、汇率及通货膨胀率等。 上述六种投资风险表现形式将最终体现在投资项目的寿命期内投入产出的最佳匹配,即投资财务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等。换言之,投资风险的最终表现形式为可测算及可预测的净收益的绝对值及长期稳定和增长。 (二)投资风险的影响因素 本文所指的投资,是指通过生产并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获得投资回报的固定资产投资,因此通常包含决策、建设、生产和营销等四个特定产品生产阶段,它们通过时间的串连,各自发挥作用,一致为实现投资总目标而贡献各自的力量。 其中决策是最关键的阶段,直接影响到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可以说,决策在投资目标实现过程中绝对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在项目投资决策时,最终选择的产品及技术是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是否富有长久竞争力,直接影响项目的成败及预期目标和指标的实现。 因此,投资项目风险有时间上的组合阶段风险,在空间上又有每个阶段的风险。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决策阶段的投资决策要素(投资涉及产品及规模、技术方案选择、项目选址、公用设施设计方案以及投资估算和进度等),建设阶段、生产及营销阶段中外界输入(含外包)、人、技术、资金和外部环境等影响因素,其中投资决策结果诸要素对投资目标的实现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这也是本文重点研究的内容。 投资持续发展与投资风险 投资持续发展是指投资的决策结果有利于企业和行业发展从而达到投资收益长期稳定及增长的能力。因此,投资风险中能够影响投资收益长期稳定及增长的因素,是评价投资持续发展能力的重点关注方面。 促进投资收益长期稳定及增长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产品(服务)需求的稳定性和增长性。如果投资涉及的产品需求不具有稳定性,那么它的风险将大大增加,投资回报的收益时间将会比预期投资周期大大缩短。对于那些追求短平快的投资,通常固定资产投资不大,投资寿命期很短,谈不上投资收益长期稳定及增长,因此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因此,在诸多投资风险的影响因素中,投资决策时涉及的产品选择将决定企业相应产品的需求稳定及长期增长。 投资涉及的产品(服务)在同类产品(服务)的市场竞争中若能长期处于领先位置,则投资收益的稳定性和增长性才有保障。根据企业能力理论,企业拥有的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所谓企业核心能力是指企业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知识和技能的组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的能力。企业核心能力主要由如下一些能力要素构成:核心知识技术能力;企业组织协调能力;生产运作能力;营销能力;战略管理能力;创新能力。 确保投资收益长期稳定及增长的其他关键要素。从人类存在和发展的角度看,随着科技和生产的不断发展,资源利用问题和环境治理问题已经逐步成为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各国政府也在不断加强研究,制订各种政策和采取各种措施来避免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以及资源的过度消耗。因此,从众多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可以看出,环境影响和资源利用,目前已经而且将来一定会在追求长期价值最大化的企业投资及经营决策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即可持续发展承认并要求体现出环境资源的价值。这种价值不仅体现在环境对经济支持系统的支撑和服务价值上,也体现在环境对生命支持系统的存在价值上。应当把生产中环境资源的投入和服务计入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之中,并逐步修改和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因此,环境友好及资源节约是促进投资收益长期稳定及增长的重要因素。 综上,影响投资收益长期稳定及增长的直接原因通常包括产品(服务)需求的稳定性、竞争优势地位的保持、环境友好以及资源节约等。投资持续发展评价的内涵是:盈利稳定、增长潜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投资持续发展评价框架及案例分析 (一)投资持续发展评价框架 投资持续发展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影响投资持续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各因素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其相互间又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必须结合现代数学统计方法和数学模型,才能较为真实地描述和反映出投资持续发展状况。本文提出投资持续发展评价框架,主要包括评价标准、评价专题等四部分。 投资收益的长期稳定及增长是投资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投资持续发展评价的标准。评价专题包括产品(服务)的需求、核心能力和环境资源问题。如果投资涉及的产品需求不具有稳定性,那么它的风险将大大增加,投资回报的收益时间将会比预期投资周期大大缩短。因为企业拥有的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积累、保持和运用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的根本性战略。可持续发展承认并要求体现出环境资源的价值。 (二)投资持续发展影响项目目标案例分析及评价 某厂轿车减震器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是经批准建设的民品技术改造项目。该项目于2002年5月开始实施,建设地点为某厂机加区汽车零部件分厂,到2002年12月完成全部建设内容并已投入试生产。该项目于2003年3月通过了有关部门组成验收组的验收。 项目目标评价: 生产能力形成情况:该项目建成形成实际生产能力与批复内容比较能达纲100%生产。 产品销售情况:产品实际销售情况与批复内容比较,低于批复内容20%以上(现已停产)。 投资利润率:实际投资利润率与同行业平均水平比较,小于同行业平均水平20%以上。 投资回收期:实际投资回收期与预测值比较,大于预测值20%以上。 财务内部收益率:实际财务内部收益率与预测值比较,小于预测值20%以上。 工艺技术特点和装备水平:实际工艺、技术特点和装备水平能满足生产要求,处于国内一般水平。 综上所述,本项目按照建设内容,基本在规定的时间内、批复的概算内,顺利地完成了符合质量的建设内容,具备了年产10万支减震器的生产能力。由于近几年汽车配件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单支减震器市场价格一降再降,产品成本降低空间也很小,产品已无利润可言,该产品市场占有率也随之逐年下降。为避免盲目竞争,产生不良后果,经研究决定,目前暂时停止汽车减震器产品的生产,现有减震器分装线、总装线及贮油筒缩径机、二氧化碳自动焊机、超声波清洗机等完好设备已封存。 投资持续发展评价: 从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看,本项目投资目标不符合企业战略发展方向,也非企业拟培育的核心能力。 投资决策时考虑的只是市场上需求量的增加以及当时汽车减震器产品的高额利润,没有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以及本产品市场竞争的特点(技术含量低,靠规模拼价格,成本优势立足),尤其是该厂的核心产品与此关联不大。 本项目投资持续发展指数较低,基于持续发展的投资项目的分析,本项目风险较大,需要认真深入地评估和论证。 与其他企业比较,本项目投资并未充分考虑对本企业而言的产品盈利增长潜力和稳定性,投资持续发展评价较差,也因此造成了本投资在决策之初就面临着较大的投资持续发展的风险,虽然本项目的建设令人满意,但决策的风险之大带来了最终市场的风险,也使本项目的投资回收遥遥无期。 结论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要想达到投资收益长期稳定并增长,在目前投资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应该加强投资对行业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分析和评价,从而更好评价投资持续盈利风险。 本文提出了投资持续发展内涵及其评价的框架,将来可以进一步建立指标体系,采用这个评价体系,结合现代数学方法和数学模型,比如熵值法等,就可以对行业投资持续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旅游经济学论文:旅游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旅游经济学课程教学中一直不同程度的存在课程定位欠准确、教学内容与相关课程交叉重复太多且反映现实问题不足及教学方法单一等诸多问题。本文从旅游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和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旅游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内容与具体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014年教育部提出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型转变,这意味着对大部分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淡化学科、强化专业,改革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服务地方经济,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趋势。《旅游经济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进入专业课程传授所接触的必修基础课,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重要课程,其教学效果将深刻影响学生的学科认识和专业思维方式。所以旅游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必须从学校人才培养的理念与定位出发,通过革新教学内容与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等手段,培养学生能够以经济学的视角解决现实中旅游现象与问题的应用能力。 一、旅游经济学课程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一)课程内容 旅游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经济现象、经济过程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旅游活动,特别是研究旅游活动的商品化以及旅游商品的构成、特征及其内部的相互关系,旅游经济活动的实现及其产生的效益。主要包括旅游产品的供给和需求、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的矛盾与调节机制、旅游产品的生产与供给、旅游消费、旅游市场、旅游收入与效益、旅游业与旅游经济发展等。 旅游经济学课程内容具有研究内容的复杂性和教学内容的应用性两个主要特点。首先,旅游经济学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旅游活动,所以需要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作其理论基础。但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及其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现象、关系与规律,又涉及到旅游学概论、旅游市场营销等相关内容。所以本门课程是多学科的融会贯通,课程内容广泛复杂。其次,旅游管理专业是一实践性、操作性非常强的专业,要求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中必须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不仅要有分析问题的视角和思路,也要有能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因而旅游经济学的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二)课程特点 《旅游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研究旅游经济活动中各种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科学。因此,旅游经济学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 现代旅游经济学综合了经济学、地理学、旅游学、管理学、生态学、历史学等学科而形成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交叉性是指借鉴经济学、旅游学、地理学以及其他学科的有关理论和方法研究旅游经济有助于拓展研究深度与视野。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与研究过程中,要求教师掌握相关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管理学、旅游学等相关学科基础性理论,做到融会贯通,才能对知识结构体系有一个完整的把握,才能突出教学重点。作为一门学科,旅游经济学有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在突出综合时尤其把握其与关联学科相区别的特质,避免重复教学和落入俗套,否则会造成构架不清、边界模糊、重点不突出、知识重复等问题。 旅游经济学是旅游管理及其他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性学科,但又不同于经济学、旅游管理学、旅游学、管理学等学科,是集应用性、工具性、基础性、技能性与理论性于一体的学科,其运用经济学理论解释旅游经济活动;利用旅游学的基本规律来阐述旅游产业经济性;同时为旅游管理学提供经济与社会活动的规律、效益。因此,旅游经济学能科学认识旅游活动、旅游产业在经济领域中所发生的矛盾运动。因而,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熟练掌握旅游学、旅游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并灵活运用于旅游经济学的教学,融会贯通,使学生领悟旅游经济学知识的精髓。 二、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实践 (一)明确课程定位,调整更新课程内容 目前高等院校各专业的课程定位一般都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学科体系及学生发展水平等因素综合制订的,其核心是专业培养目标。邵阳学院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所以课程理论定位上不能将旅游经济学定位为西方经济学、旅游学、管理学、旅游市场营销等课程的简单相加,要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尽快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提高综合素质。在学校的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地域性特点,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特色课程研究内容。在课程定位明确的基础上,优化现有课程内容体系,调整更新课程内容,适当删减旅游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重复内容,如旅游产品、旅游市场、旅游营销策略等。增加当前旅游发展实践中的热点、重点问题讲解和分析,选用当地旅游景点景区的案例,运用本地旅游经济数据来充实教学内容,使授课内容反映旅游现实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有条件的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可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根据专业开发、专业建设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需要,优选3~5种《旅游经济学》教材,以某一教材为基础,其余教材为支持,吸纳有关行业专家的意见,对旅游经济学的结构体系、课程内容、习题案例等进行优化组合,形成全新的自编教材及《旅游经济学》讲义。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专业兴趣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已成为主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是当今教育发展的趋势。在旅游经济学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本课程特点,应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积极性。如相关基础知识、原理与方法可采用课堂讲授,而涉及一些旅游政策法规、旅游新闻、旅游热点问题则用课堂讨论,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并对讨论作出总结。《旅游经济学》的部分章节采用演示教学法,运用多媒体、人物模拟场景等方式对内容进行演示,从而增强理论知识的形象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材中比较容易理解的章节可以让学生担当教师的角色进行讲解。在授课的同时任课教师要列出一些参考教材、阅读资料和旅游相关期刊等,让学生课后查找阅读,同时要写下阅读后的想法和见解,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丰富知识面,也培养了他们自觉学习的能力。各种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强调学生课程学习的参与程度,通过案例学习、情景发言、专项调查、小组讨论及辩论比赛等环节可以直接反映学生的求知精神、知识水平与创新能力。鼓励学生阅读大量的参考资料、进行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甚至能发现教材、文献和权威们某些不完善之处,形成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方式。 (三)重视实践教学,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应用能力、锻炼职业和岗位技能,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在旅游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课外实践,努力建设校内、校外实习基地,以强调教学的现实性、操作性和应用能力培养。教师指导学生对当地旅游产品、旅游市场、旅游消费等进行调研,同时将学生分组、并指导问卷设计,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影响旅游经济发展的相关因素等;通过与旅游管理部门或旅游行业协会的合作,收集旅游经济发展的数据,分析旅游发展对当地经济的影响;与企业建立广泛联系,签订教学实习、社会调查、联合培养、合作办学等协议,定期或不定期安排学生在基地内参加各种实际操作和现场教学,为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能力提供平台,使学生由感性认识旅游经济活动上升到理性认识,在真实的实践环境中巩固课堂上所学内容。 (四)加强师资建设,提升教师自身能力素质 现代教学法对教师具备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旅游经济学的任课教师既要精通理论又要是业界行家,目前多数高校的情况是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师资大部分是从学校毕业直接从事教学岗位,因而专任教师需不断学习,主动适应新形势下的旅游教育事业,不断提升自己,主动对接产业,融入行业,自身要积极掌握旅游经济研究的方法与技术;学校和系部也要为《旅游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人员提供一些学术交流和进修机会,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培养适应教学需要的教师队伍。教学人员应利用闲暇时间在旅游企业挂职锻炼,积累旅游实践经验。此外,学校也要主动邀请校内外旅游行业的领军人物、旅游相关企业的优秀经营者、管理者,围绕旅游经济学理论、实际的旅游经济问题举办一些专题讲座,做一些学术报告,这可以让师生感受一些学术大家和企业家的思维,开阔视野,加深对旅游经济问题和实际问题的理解,了解学科研究的最新进展和研究重点,从而提升教师自身能力素质。 (五)转换考核模式,严格考试管理制度 现行的考核模式下,学生应付标准化的考试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不但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且不利于培养其自学能力与创新思维。所以《旅游经济学》要以过程考核为主,总成绩可以根据考勤、作业、课堂问答、讨论、专项调查等几部分按权重计算,这样,在调动、鼓励学生的学科参与的同时也能够客观、综合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能力和水平。同时,考试也要严格考试管理制度,出卷教师必须在统一规定时间上交考题,教研室主任先进行形式审查,通过后各教研室要组织专业教师审查;考前学校要召开考试工作会议,然后各系传达精神,让监考教师明确监考职责,各班举行班会,让学生明白违纪必定严肃处理,在安排监考任务时,不能安排任课教师监考所带班级;试卷阅卷完后,做好考试成绩分析和试卷分析工作,组织专业老师针对考试情况分析讨论试卷的难易程度、得失分数的知识点区域、成绩比例,以此为基础调整下次本门课的教学内容、考试内容以及考核方考试式。 三、结语 旅游经济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教学改革任重道远。在教学改革中我们必须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教师要以学生为本,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职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旅游经济学论文:青海发展生态旅游的经济学思考 摘要:青海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其重要的生态战略地位决定青海不能牺牲环境发展GDP,因此,发展生态旅游成为青海发展经济的必然选择。青海发展生态旅游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和生态环境意义。近年来,青海把发展高原生态旅游业作为实施生态保护的重要后续产业和替代产业来抓,对原生态的旅游资源进行超前规划,开辟了环西宁旅游圈,北线开辟了门源、祁连山风光之旅,中线有柴达木、可可西里之旅,南线有三江源之旅,还有文化青海溯源之旅、神奇青海体验之旅等,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与其他省份相比,青海的生态旅游业发展仍相对落后,因此需要发挥以政府为主导的调控作用。 关键词:青海省;生态旅游;社会经济意义;环境保护意义 “生态旅游”这一概念,大多数学者认为最早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首先提出。他认为,生态旅游作为常规旅游的一种形式,游客在博览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学习和享受风光、野生动植物。①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青海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总面积72.12万平方公里,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世代居住在青海的有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和蒙古族等民族。青海省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这座“中华水塔”,哺育了中国半数以上的人口,支撑了江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原青海省委书记强卫曾表示:“保护好青海的生态,不仅关系青海的发展,而且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甚至关系全球的生态安全。青海要把保护生态作为重要责任,宁可牺牲发展速度、牺牲GDP,也绝不能牺牲生态、牺牲环境。”因此,发展生态旅游就成为青海发展经济的必然选择。 一、青海旅游资源及开发现状 1.青海的旅游资源 青海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近年来,青海把发展高原生态旅游业作为实施生态保护的重要后续产业和替代产业来抓,对原生态的旅游资源进行超前规划,开辟了“一圈三线”精品旅游线路,即环夏都西宁旅游圈,绵绵祁连美景旅游线(北线),三江源生态探秘旅游线(南线),昆仑文化溯源旅游线(中线)。 环夏都西宁旅游圈:指以高原古城――西宁为中心,方圆200公里范围的区域,包括西宁市、海东市以及海南州、海北州、黄南州等区域。西宁是青海省省会,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青藏铁路起点。古时候,西宁是古丝绸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咽喉要地,是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交流、融和的重要之地,也是联结中原与西部的重要城镇,这里不仅有深邃丰厚的人文历史,还有博大精深的宗教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是自然与文化、宗教相辉映的旅游圣地。西宁夏季平均气温较低,是消夏避暑胜地,有“中国夏都”之称。 绵绵祁连美景旅游线:包括了海东、互助、门源、祁连等地。雄浑壮美的祁连雪山,像阿尔卑斯山一样风光无限,广阔无垠的祁连草原,有澳洲草原一样博大的情怀;金光灿灿的门源百里油菜花海,成就了一种铺天盖地的霸气和豪迈,而“丝绸之路”又使祁连与河西走廊紧密相连,别具特色的高原风光,独特的民俗风情,给人无尽遐想,让人留恋忘返。 三江源生态探秘旅游线:包括玉树、果洛及海西自治州等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面积36.3万平方公里,素有中华水塔之美称。三江源区分布有大量珍稀的野生动物,高寒物种资源丰沛,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集环保、科研、旅游为一体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昆仑文化溯源旅游线:包括格尔木市、德令哈市、柴达木盆地、冷湖、乌兰县和都兰县等地。昆仑山是中国古代众多神话发源的地方,被称为中国的“奥林匹斯山”,嫦娥奔月、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神话都属于昆仑神话体系,足以和西方古希腊神话媲美,昆仑山还是明代未期道教昆仑派的道场所在地。 2.青海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 地处西北内陆的青海,正敞开胸怀走向世界。2001年创办的“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如今已成为亚洲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事,成为青海的一张耀眼“名片”,“三江源国际摄影节暨世界山地纪录片节”正成长为展示三江源生态保护成果的国际性品牌…… 据2010年青海省统计年鉴公报,2009年青海全省GDP为1081.27亿元,其中旅游业总收入60.15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全省GDP的5.56%。除此之外,2009年接待入境游客3.61万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0.15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87%和52%;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105万人次,收入59.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51%和26.5%。② 然而,由于青海省旅游景点分布不均匀、交通不便、旅游淡季漫长、旅游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原因,使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严重不足,旅游业的潜力和优势未能得到充分有效发挥。与旅游业发达省区相比,青海旅游经济发展仍处于低起点、粗放式的经营状态,“行、游、购、吃、住、娱”六大旅游发展要素极不完善,在旅游资源开发、景点建设、旅游设施配套和服务质量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其他省区。总体来说,青海旅游业现状可以概括为“一流资源,二流知名度,三流开发,四流交通,五流经营”。 二、青海发展生态旅游的现实意义 1.社会经济意义 (1)旅游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带动力 旅游业囊括了食、住、行、游、购、娱等产业要素,涉及到20多个经济部门和100多个细分行业,从而直接和间接拉动了交通运输、金融保险、商业贸易、食品加工、商品购物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并促进城乡建设、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发展,成为带动现代服务业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优势产业。 (2)旅游业具有扩大和引导消费的重要作用。 旅游业具有行业涵盖面广、消费内容和消费层次多等突出特征,使其在引导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城乡建设发展,扩大生产生活消费,培育新的消费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游业具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功能。 旅游业在促进新农村建设和推动城镇化进程,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扩大城乡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推动对内对外开放和交流,增进人们之间相互理解和信任,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使旅游业成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和谐产业。 2.生态环境意义 旅游业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等特点,因此,被誉为“无烟产业”。随着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加强资源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成为人们普遍的共识,而旅游业所具有的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等特点,使其成为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先导产业。随着各种自然旅游、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绿色经营、环境责任意识的加强,必将有力地促进旅游地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三、青海发展生态旅游政府需发挥主导作用 发展生态旅游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当前,在青海发展生态旅游,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做好青海旅游资源的调查和评价,制定科学的开发规划 青海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分布比较分散,资源管理主体较为复杂,存在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青海省政府相关部门应当组织专业人员对青海旅游资源开展摸底调查,摸清青海旅游资源的分布、类型、特征、存在问题及开发潜力等,为分阶段、有重点地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提供准确而可靠的依据。 2.加强宣传,扩大青海生态旅游效应 青海生态旅游开发起步较晚,因此,应尽可能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全方位宣传,例如,可以通过网络、电视、新闻等媒体使人们对青海生态旅游及价值有一个全新的认识,逐步扩大青海生态旅游的宣传效应。 3.加强对青海生态旅游产业的政策调整 根据青海实际情况,调整生态旅游业发展的相关产业政策,通过招商引资、市场竞争管理等政策的调整,弥补市场缺陷,有效配置资源,实现生态旅游优化升级;政府主管部门和景区管理机构据此可以加大法制宣传力度,依法对景区游客市场、景区资源保护、行业管理实施全面有效管理监督,从而提高青海生态旅游业的竞争力。 4.充分利用自然和人文特色旅游资源,提高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生态旅游基于自然风景、历史遗迹、民族文化等自然和人文的特色资源。因此,在开发生态旅游的同时,应结合当地的自然与文化特色,设计特色旅游活动,开发生产具有当地特色的绿色食品、手工艺品等旅游纪念商品,以增加生态旅游情趣。 由于生态旅游是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旅游产业,因此,旅游者和经营者都应具有明确的生态保护意识。旅游经营者要正确引导游客的旅游行为,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自觉接受生态环境保护教育,避免污染和破坏旅游生态环境的行为,确保生态旅游业健康发展。 5.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质量 青海的生态旅游地大多位于经济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交通、通讯、居住等基础设施十分落后,严重影响了生态旅游的开发。因此,应多渠道、多方式筹措资金,加大旅游地的交通、通讯等建设,满足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吃、住、行、游等多方面需求。 旅游经济学论文:《旅游经济学》课程内容特征及课程创新 摘要:旅游经济学是旅游管理专业非常重要的课程之一,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好其他专业课的基础。文章总结旅游经济学这门课程的内容具有三个特征:复杂性、应用性、开放性,旅游经济的课程创新必须要考虑到课程内容的这三个特征。文章最后,提出了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激发学习兴趣等三个方面来更好的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 关键字:学科作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兴趣 从中国知网,以“旅游经济学课程”为关键字进行搜索,检索条数远远高于旅游管理专业其他课程的检索数量,这说明旅游经济学这门学科因其重要性而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另一方面也说明,旅游经济学这门学科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应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互统一的。因此,想要提高《旅游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不应单纯地探讨教学内容,也不应单纯地探讨教学方法,而应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互结合,同时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三者相互促进。 一、旅游经济学课程的学科作用 旅游经济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进入专业所接触的专业基础课,深刻地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学术思想和思维方式。旅游经济学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重要课程,其教学效果将深刻影响着学生的学科认识、专业悟性和专业思维的形成[1]。旅游经济学是既可归为基础课程,也可归为核心课程,课程双重性质使其变的举足轻重。旅游经济学是必修的专业课之一,学生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对旅游管理专业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从教学的实践经验来看,学生对此课程学习的优劣与否,不仅关系着是否对旅游管理专业是否感兴趣,同时也影响着其是否能学好其他专业课。旅游经济学这门课程是学生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基石,是学好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感知、触摸,以及构建旅游管理学科知识框架的敲门砖。旅游经济学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旅游管理专业不同于经济管理其他专业,其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都有所区别。而旅游经济学的学习则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经济学基础和旅游学基础。旅游经济学将以前所学的西方经济学和旅游学概论融会贯通。从主流的旅游经济学教材,可以看出课程内很多知识点是与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等课程的内容是相吻合的。旅游经济学是学生从基础课学习转入专业课学习必经的环节。 二、旅游经济学课程内容特征 1.研究内容的复杂性。改革开放之后,旅游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了旅游经济学的研究,但是跟国外相比,我国旅游经济学的研究还处于逐步探索中,尤其是对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内容还没有形成完全统一的认识[3]。旅游经济学是研究旅游活动中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就是旅游经济学研究的对象[4]。更要研究旅游产品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5]。旅游经济学学科出现较晚,需要寻求理论的支撑,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均可作为其理论基础。经济学的生产、交换、消费和分配理论,市场理论、竞争规律也运用到旅游经济学的研究中[6]。旅游经济学又要对具体的旅游经济现象、旅游经济规律进行阐述,因此旅游学概论的相关内容也出现在旅游经济学中,由此可见,本门课程是多学科的融会贯通。教材内容不仅是对其他课程理论的整理梳理,同时也辐射到旅游经济发展最新现象的特征,这表明了旅游经济学的课程内容来源广泛、内容复杂。 2.研究内容的应用性。旅游经济学虽然说是经济学分支之一,从学科属性来看,两门课程之间具有很大的区别。经济学属于理论经济学范畴,而旅游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的范畴[7]。旅游经济学作为一门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尝试用经济学的视角看待旅游活动,理解旅游活动的经济属性及其基本规律[8]。这就要求学生不仅仅掌握其核心理论,同时也要将其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高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旅游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不仅要给出分析问题的视角和思路,同时也要能解决和处理问题。旅游经济学以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专门研究旅游经济活动中特有现象及矛盾,揭示旅游经济发展的规律及其条件、范围和表现形式,从而指导旅游经济健康地发展,因而具有较强的应用型。 3.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旅游经济的发展性,要求旅游经济研究的内容跟上旅游经济时代的发展。从高校普遍使用的旅游经济学教材来看,教材内容滞后于现实旅游经济的发展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教材要求理论性和实践性,旅游经济学通过吸纳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其理论性已具备一定的深度,但教材内容更新速度较慢,并没有将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最新的经济现象引入课堂,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理论就是简单地学习理论,观察实践就是单一的经济现象,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并不能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除了讲授学生必须掌握传统理论,还要立足于实践性的教学特点,将旅游经济中鲜活的经济现象引入到课堂上来。比如,在讲旅游供给的时候,要着重讲旅游类的上市公司是。同时,一些专门提供旅游服务的网站以方便快捷的预定方式以及优惠,吸引了众多的年轻人群,成为主要的内容。因此,课堂讲授不能完全受教材内容的限制,要赋予教材一定的张力和辐射力,将旅游经济新发展和新现象纳入进来。 三、旅游经济学的课程创新 课堂的教学是老师讲授、学习接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讲授的知识通过老师口述、小组讨论等方式,慢慢地让学生了解、熟悉和掌握。在教学内容一定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学生有效的学习,就要依赖教师讲课的技巧,这就是教学方法的问题。除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之外,还有非常关键的一点是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因此,旅游经济学的课程创新,要从“三性”入手,这“三性”是: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使三者之间互为影响、互为提高,从而形成良好的循环。 1.丰富教学内容。从教学的实践来看,课程内容的丰富程度以及贴合现实的程度,关系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着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但从目前各高校《旅游经济学》的教学工作来看,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教学内容反映现实不足,滞后于旅游经济实践[9]。因此,旅游经济学的课堂创新,应首先从教学内容上展开。不能完全拘泥于教材来进行课堂讲授,而应将学生的视野从教材中拉到现实,引导学生去关注旅游经济新闻、旅游政策法规变动、旅游企业产业调整、在线旅游网站发展、旅游产业优化升级等同旅游有关的各个方面。教师在讲授理论并阐述其如何运用时,应将当下发生的旅游现象作为案例来分析。针对现有教材内部不能完全反映现实的不足,教师可自编旅游经济学教材或讲义,在自编教材剔除脱离旅游发展现实的理论和例子,并加入能提供新知识、新内容的案例、习题等。但是,旅游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新的经济现象层出不穷,对于这些经济现象和当下发生的影响旅游经济大事,则可以用课堂讲义的形式对教材进行补充。课堂讲解引入新知识,教材更新增加新内容,课堂讲义跟踪旅游新发展,三者同步进行,这就使得课堂教学内容能够跟得上旅游经济的新发展。 2.创新教学方法。通过教学观察,发现旅游经济学的教学更多是采用单一的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是主动的输出者。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将教材知识变得僵化,变得死板,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在课堂知识丰富之后,要使学生能高效的接受新知识,并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最为关键的是找到适宜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不同会转变师生的角色,应将教师的“主动输出”,变成学生的“积极探求”。师生角色转变的教学理念,使教师抛弃过去的“一言堂”的教学,进而积极寻求新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掌控者,但不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但不是被灌输者。当今大学生已不仅仅满足单纯的教材学习,通过课堂的学习,他们想获得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创新教学方法应遵循三个“少一点”和五个“多一点”。这三个少一点是:教师讲话少一点,学生被动少一点和课本知识少一点。这五个多一点是:学生发言多一点;师生互动多一点;案例教学多一点;集体讨论多一点和研究学习多一点。 3.激发学习兴趣。想要激发学生学习旅游经济学的兴趣,并不是空穴来风,也不仅仅靠强调课程的重要性,而是要通过丰富的课堂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将最新的、当下发生的旅游经济现象引入到课堂中,学生会感觉到社会中鲜活的例子,课堂内容紧贴实际,从而使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课堂内容的不断更新以及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其目的是让学生从被动的学,转变到我要学。教师采用新颖而独特、适合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使学生高效率的接受知识,同时可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中,按“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不同案例、研究案例,得出结论,由学生就案例的内容和结论上台展示,并由其他小组学生进行点评”这样的一个程序来开展,既能起到启发学生学习的作用,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课堂教学之外,让学生走进旅游景区、旅行社、酒店、旅游交通企业以及在线旅游网站等,这使得有机会将理论运用到现实中,从而使学生对课堂内容有更深刻的体验。 总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教学过程中教材内容的选定、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为培养人才这个目的服务。旅游经济学教材内容丰富、理论多样,与其他学科衔接密切。要提高旅游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和质量,需要与同旅游经济学相关学科教师的通力合作,做好协调和规划,为社会培养更多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 旅游经济学论文:人文旅游经济学的要义 近 几年来,有人提出人文经济学的概念。它的重点在于,调整经济学的叙事方式,把经济学从枯燥的数字演算里解放出来,用日常生活语言加以表述。但这只是人文经济学最表层的部分。在我看来,人文经济学的起点,是重设我们的经济思维,修复经济和文化的亲密联盟,让我们回到经济和文化彼此依存的常识上来。 从这种逻辑出发,就旅游开发中的经济价值和文化观的关系,我想提出人文旅游经济学的概念。这种经济思维具有双重价值,也就是以文化为轴心,以经济为动力,实现市场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共赢目标。 人文旅游经济学的第一要义,就是把人文精神视为灵魂和目标,重设产业的价值观体系,确认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社会价值高于利润价值,游客价值高于产品价值。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放弃唯利是图的经济动物的本性,放弃把文化符号当作工具和装饰的习惯性做法,真正把人文精神变成新一代旅游项目的营造目标。 人文旅游经济学的第二要义,是要把文化资源当作它经营的主要内容。现在各地政府都要求开发商在拿地之前先拿出以文化为题材的项目方案,但是许多发展商发现,项目策划中的内容贫困,正在成为整个旅游地产业的最大困扰,我们甚至不知道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文化主题公园。是的,我们可以有大面积的旅游用地,但我们既没有主题,也没有文化。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浪潮风起云涌,城市居民欢天喜地住进新房,却被迫丢弃了自己的文脉和乡愁。旧的历史建筑作为生命记忆的最后载体,作为最后一点物质文化遗产,无法抵挡来自铲车的攻击。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但是文化的大规模死亡,却使其正在滑向文化穷国。 人文旅游经济学的第三要义,是学会甄别什么是好的文化,什么是有害的文化。国庆60周年时,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树起了56根民族柱,我认为这些用金红两色涂抹出来的物体,颠覆了庄严肃穆的广场,甚至可以作为一个滥用文化的典型案例。 人文旅游经济学的第四要义,是捍卫文化的尊严。历史文化遗产有着它们自身的灵魂、品格和气息,它拒绝被随意模仿和粗制滥造。前段时间媒体报道的河北石家庄的山寨版狮身人面像,造型拙劣,无法传递原型的价值,只能构成对北非文化遗产的践踏。还有全国各地新式住宅小区里的那些罗马柱和塑像,更是对欧洲古典文明的嘲弄。上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在中国各地的仿古旅游景点大多是劣质的造伪品,甚至连外貌都无法准确复原,更谈不上传递华夏古典文明的神韵。这些产品的唯一作用,就是摧毁历史文化遗产的尊严,并且颠覆我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神圣情感。 今天我们发现,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第一次城市建设浪潮制造了日新月异、千城一面的景观,夺走了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甚至找不到当年跟初恋情人约会的地点。在文化记忆方面,我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这种夸张的城市陌生化效应,过去曾经是官员的政绩,而今天则应该成为官员的耻辱。 旅游业之所以兴旺发达,是因为它提供了一种柔软的、穿越时空的治疗。优秀的旅游产品,将能成为好的医院,具备完美的精神疗法,让游客心力交瘁地进去,容光焕发地出来。就现象学的层面而言,旅游是一次对自身存在的否定,是对我们厌烦的生活方式的短暂逃离。营造一种乡愁旅行的气氛,让游客在乌托邦公园里做梦,寄居在怀旧的诗意当中,当是人文旅游经济学的基本方向。(作者为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旅游经济学论文:旅游管理类专业《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 摘 要:素质教育是我们教育的宗旨。但是由于我们的应试教育体制,使得高等教育之前的教育对素质重视不够。本文根据学科特点、学生特点,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旅游管理类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素质教育 经济学 改革 转变 1 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及学科特点 西方经济学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制度的环境下,研究经济发展的理论与规律的一门学科。在西方,这门课程的名称是“经济学”或者“经济学理论”或者直接的分成“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主要的理论结构体系可分为三大部分:即理论知识、管理和实践。该学科有以下特点。 1.1 理论化,抽象化 西方经济学不仅有大量的抽象的概念。如:理性人、均衡、边际效应等。还有很多曲线及数学模型。它们都是以一系列的假设为前提,剔除了很多实际因素而得到的。由于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是文科生。这些理论化,抽象化的知识让很多同学觉得难以理解。目前学术界也有经济学模型化的趋势。 1.2 学派较多,有些理论既是相互排斥的,又互为补充 西方经济学有一系列相互独立的、相互排斥的又相互补充的理论。每种理论都有独立的研究方法,完善的逻辑系统。如:古典经济学派,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这些学派之间的关系和我们中国的古典哲学实际上有很多相通之处。 1.3 础理论来源于西方与我们的文化差异 西方经济学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逐渐产生,发展和完善的。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经验总结。由于上层建筑的体系不同,西方经济学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显示了其合理性和优越性。同学们在理解不同的意识形态时,会产生一定的困惑。 2 学生特点 2.1 数学水品较弱 作为旅游管理类的学生大部分是文科生,数学水平相对较差,对曲线的理解能力弱。对定量分析有“畏难”情绪。 2.2 存在学习“惰性” 在高中以升学为目标的学习模式即“被动式”还在持续。总是希望老师划重点,不想自己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强。 2.3 不关心时政 由于长期以升学和考试为目标使得学生们对现实发生的经济现象不大关心。而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是用来分析和指导实践的。不关心时政很难锻炼出实际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4 知识碎片化,逻辑思维能力欠缺 经过了中小学阶段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知识量。但是知识碎片化的现象比较严重。还未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思考分析问题的过程中,经常出现逻辑不清的现象。 3 我们所处的时代特点 信息网络化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网络化时代来临之前,教师的知识容量相对较大,传授知识是主要的职责之一。但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只要学生有兴趣,他在某方面的知识可能会比老师要多。这个时候我们教师的传授知识的作用就相对减弱,而教方法,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就提升到了更重要的地位。这也对教师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完整知识体系、正确的逻辑思维能力、自动自发的思考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的合格的实用型人才。学科目标是让同学们在学习了西方经济学这门课以后,能够运用经济学理论来解释和分析现实存在的经济问题及经济现象。 4 培养目标需要对目前的教学进行如下改革 4.1 教学理念的转变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教师的传授知识的作用就相对减弱,而教方法,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就提升到了更重要的地位。这也对教师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来讲,要实现两个转变。 (1)从“背多分”向“独立思考”转变。 在高中之前升学的压力以及“被安排”使得很多同学养成了思维的惰性,就是不想思考,总是在学期末等老师划重点。不关心时政,只会背书的人,不是我们要培养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为我们的改革之路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书可以背,要有创造力和开拓精神的人才可能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当前的经济现象。并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他们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从而实现逻辑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的提升。从而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2)从“教师”向“导师”转变。 我们要培养的是国家和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谈合格人才,首先要有健康人格。在企业里用人的标准是:人品重于能力。可见一切的基础是健康人格的塑造。而我理解的“健康人格”,实际上就是有正确逻辑的人。正确的逻辑应该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犯罪就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良心的谴责”。教师要着重的分析经济学理论的内在逻辑,注意到理论本质的问题。只有这样,药家鑫式的悲剧才可能避免。 4.2 教学内容改革 (1)以教科书为主要框架,结合中国的具体案例。以案例来佐证理论,以理论来分析案例。有时候会出现理论与实践不符的情况,我们要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出什么因素导致了结论的不同。 (2)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首先将经济与政治,科技,社会,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入手,是同学们产生广泛的联想与思考,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将各经济学流派的本质思想归纳总结并结合我们中国的古典哲学,进行归纳总结比较分析。让同学们讨论并发言,提出自己对这些经济学流派的看法。提高他们对经济学的兴趣。 4.3 教学方法改革 (1)启发式教学。 首先将经济与政治,科技,社会,历史,文化联系起来。引发同学们对经济学的兴趣。然后根据学习内容,用“任务教学法”提出各种问题。启发同学们独立思考,尽量使他们自己找到相应的答案。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就学习了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并锻炼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2)案例教学。 教师积极地运用各种案例,尤其是当前的经济现象运用经济学理论进行深入的剖析。找到经济学理论的本质,分析其中的内在逻辑。 (3)讨论教学。 在一些新的经济现象出现之后,让同学们们进行分组研究和讨论。并在课堂上讲解自己得到的结论。对不同的讨论结果进行逻辑分析。重要的不是结论对错,而是各自思考的逻辑性是否合理。 4.4 考核方式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加入讨论教学就不能按照老模式,仅仅以理论考试成绩作为评分标准。需要将总成绩分为:平时成绩;讨论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并以合理的比例进行综合的评估。比如:平时成绩30分,讨论成绩20分,理论考试成绩50分。 旅游经济学论文:参与式教学法在《旅游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 参与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通过设计、组织活动形式,全面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个人能力的一种教育理念。本文在分析《旅游经济学教学》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阐述参与式教学在《旅游经济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提出在《旅游经济学》教学中应用参与式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 参与式教学 《旅游经济学》 应用 我国旅游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不仅需要研究旅游的理论专家,更需要大量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因此,旅游管理类专业的相关课程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更应注重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旅游经济学作为旅游管理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过去由于条件的限制,多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以书本、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学生虽学到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能力低下、素质得不到提升。参与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并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本文拟对笔者在历年教学过程中发现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参与式教学在旅游经济学教学中的实践。 1.参与式教学在旅游经济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1有利于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引入参与式教学,要求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切实把握新理念,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在教学中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即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同时,教师在备课和教学实施过程中也有压力,教师要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挖掘、拓展,运用沟通技巧,唤起学生热情,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获得有效的教学效果。此外,教师还要深入社会调查获得相关经验和知识,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样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成长。 1.2有利于开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每个大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潜在优势,老师要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提出不同看法和见解。在自由、民主、宽松的课堂中,参与式教学法充分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参与课堂教学,如运用角色扮演、小组活动、游戏和模拟教学、案例分析、辩论等形式,让学生发挥想象、自由思考。参与式教学不是要找到唯一的正确答案,其魅力在于自由发散的思维方式和讨论激发的各种思想火花碰撞带来的成就感,不知不觉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较强的创新思维意识,为以后继续深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参与式教学法讲求师生互动与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是动态的。它鼓励学生积极而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并且成为其中的积极分子。这种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深刻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能动精神,实现学习由教师“教”向学生“学”的转变,知识由被动接受向学生亲历参与、亲身体验、亲自选择转变。 2.《旅游经济学》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教学内容滞后于旅游实践。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目前《旅游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在诸多方面滞后于旅游实践。大多数高校仍以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为主对教材加以讲授,拘泥于对原理条文的苍白解释,而且教材内容的很多理论都移植于西方经济学基本框架,部分章节与旅游学概论、旅游市场学、旅游产品规划开发等课程重复,未能体现旅游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和生命力。对于实践发展的解释和指导作用都难以落实和体现。 2.2教学方式偏重于填鸭灌输。 《旅游经济学》课程的课堂教学目前大多采用以教师理论讲授为主的单一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基本是教师站在讲台上当演员,学生坐在台下当听众,偏重于灌输,导致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教学过程缺乏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填鸭式”灌输知识很难内化成学生的智慧和才能,学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记录、整理和背诵课堂笔记上,很少主动学习和研究原理背后的原因,更谈不上独立进行调查分析,以解决现实旅游经济问题。 2.3教学手段单一,辅助教学手段运用不足。 在教学手段上,有些学校手段单一,即“一块黑板,一根粉笔,一本书,一张嘴”。部分学校虽然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但由于教师教学观念没有转变,教学理念没有更新,存在对多媒体、网络等辅助教学手段运用不足等问题。通过对学生的访谈和现场观察发现,绝大多数多媒体教学实质上是讲授式教学的改版,教师通常把所要讲授的内容做成课件,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播放给同学们看,不断点击鼠标,用事先设计的课件流程取代学生思维的发展轨迹,让学生在台下仰着脖子当观众,无异于“穿新鞋,走老路”。 2.4教学效果评价陈旧落后。 传统教学效果评价以闭卷考试为主要考核手段,将考核最大比例放在期末考试上,如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而期末考试基本是闭卷考试,主要是对知识要点的考核,缺乏对应用能力的考核。这种评价方法的弊端在于从分数判断学习效果,严重束缚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直接导致部分学生学习动机不纯,“混”学分现象突出。如有些同学上课不记笔记,下课拷课件;有的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人在心不在;对提问不积极思考回答,参与讨论也不积极;对作业敷衍了事,从网上下载抄袭;考前依赖划范围,考试作弊,并且只注重书本知识的掌握,不重视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等。 3.《旅游经济学》运用参与式教学改革建议 3.1统筹安排,优化教学内容 《旅游经济学》的课程特点结合参与式教学具体形式的核心问题是统筹安排,优化教学内容。课程教学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任课教师应该思考如何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在教学内容上做到典型性与完整性结合;如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如何适时介绍学科前沿的研究内容和方向,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有条件的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可自编《旅游经济学》教材或讲义,可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根据学科前沿理论和当前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结合现实经济社会生活制订教学计划和大纲。然后优选3~5种《旅游经济学》教材,以某一教材为基础,其余教材为支持,对旅游经济学的体系、内容、案例、习题等进行优化组合,形成全新的自编教材或《旅游经济学》讲义。在实际教学中要不断增删一些内容,密切结合旅游业现实变化和国外先进成果。 3.2改革教学方法,理论和参与形式有机结合。 部分教师虽然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一些参与式教学方法,如提问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社会实践调查等,但存在的问题是机械地应用这些手段,没有把课程特点与具体教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系统的实施方案,随意性较大,流于形式,实施效果很差。教师必须把理论和参与式教学有机结合,在旅游经济学案例教学中,大量选用本地区旅游胜地的素材,运用本地区旅游市场发展数据和案例充实教学内容,在保持课程基本原理、基本框架体系完整性的同时,增加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内容以紧扣学生的兴趣点,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中。 3.3注重人才培养,提升教师自身能力素质。 参与式教学法对教师的能力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其知识面、表达能力、思维敏捷度、组织与协调能力等方面应有相应的水准。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任课教师应主动适应旅游教育新形势发展,不断强化自己,主动对接产业,融入行业,把自己培养成合格的全能型教师。学校要主动走出去,加强与政府、旅游企业的深层次全面合作,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资源配置为重点,建立人才培训、评估、实习、就业一体化的合作网络平台。 3.4改善教学环境,组织实施好课外实践教学。 改善教学环境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改善课堂教学环境。平等的交流方式及自由、宽松、合作的环境氛围是参与式教学的催化剂。教师作为教学的指导者,应不失时机地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与环境互动架设桥梁。二是组织实施好课外实践教学,积极拓展校外实习基地。在课堂教学中,虽然增加旅游经济热点问题案例分析,能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没有真正做到在工作岗位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践和理论教学内容选题,对学生进行分组,指导问卷设计。可利用已建立的酒店、旅行社等实习基地和合作单位,组织学生开展相关调研和实地考察,进行实践、实训性教学活动,将对旅游经济活动的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在实践体验中中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参观访问、撰写调查报告或心得体会。 3.5优化教学评价,转换考核形式。 应付标准化的试卷考试花费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极易磨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且不利于培养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评价中,考核如果不仅强调学生平时上课时在情景发言、案例学习、专项调查、小组讨论、辩论比赛中的参与程度,还注重学生的求知精神和创新能力水平,学生就会从大量参考资料和独立思考中发展自己的思路和想法,甚至能发现课本、文献和权威们某些不甚完善之处。《旅游经济学》运用参与式教学法应以过程考核为主,依据考勤、作业、提问、讨论、测试(或专项调查)等几部分按比重计入总成绩,以此调动、鼓励学生的学科参与性,同时能够综合、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况、能力和水平。 资助项目:湖南省教育厅一般课题(编号:14C1019)。 旅游经济学论文:P模式的意义及其对中国遗产旅游经济学的启示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西湖模式的制度内核及其6项意义,并与黄山模式详细比较,从而表明西湖模式基本正确处理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公益性经营与营利性特许经营,政府-企业-社区、政府-企业-游客等关系,比较全面展现其经济、社会、文化和遗产保护以及政治的正面影响。其次,提炼西湖模式具有普适意义的三点启示,即制度平台选择的基础重要性,遗产服务的非营利性经营与遗产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原则,现时旅游经济学教科书用于指导中国遗产旅游的诸多缺失。这些缺失主要表现为:未能区别遗产与非遗产类旅游资源,未能接纳遗产的特殊产权性质,未能认识遗产保护的独特要求以及独特的可持续性理解,使得教科书难以正确处理门票、供需、游客权益以及旅游收益分配等问题。最后,提出创建中国遗产旅游经济学的概念性框架:①遗产旅游经济学的观念、概念和方法,应能与遗产经济学、文化经济学和旅游经济学“无缝对接”;②对遗产地的遗产类资源与非遗产类资源给予有区别的恰当的旅游经济学处理;③在遵循遗产经济学和遗产保护原则基础上,重新处理遗产旅游涉及的各项问题。 [关键词]西湖模式;遗产旅游;非营利性;遗产保护;旅游经济学教科书;遗产旅游经济学 我国旅游基本上是依托于文化和自然遗产资源的遗产旅游。在现时我国遗产旅游一片高门票并仍趋上涨的局面中,西湖模式不仅独树一帜,而且实践上相当成功。这或许是我国自20世纪末开始“遗产地管理权、经营权”论争以来得到论辩双方共同认可的第一个制度样例。它反映着我国旅游事业的进步,是很值得我国旅游界,尤其是旅游经济界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的。我国政府和学术界应当揭示和阐释西湖模式的制度本质,并逐步建立中国遗产旅游经济学。 1.西湖模式的制度内核与意义 1.1西湖模式的制度内核 西湖模式“一免四不”制度的核心是免费开放,即遗产服务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它出现在西湖,出现在杭州,出现在浙江是有着历史渊源的。在我国,浙江是最先具有免费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意识的省份。早在1998年,浙江省博物馆推出价格低于单张门票的参观年卡(成人10元、学生5元),并对特定社会群体实行免费开放。2001年,浙江省文博界试行博物馆免费开放。浙江的这一成功实践直接推动中央政府在2008年发出《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使免费开放成为公共博物馆的一项制度。现在,世界遗产地西湖的免费开放,则又一次为我国遗产地旅游管理树立榜样。可以有理由期待,西湖模式的制度本质,如同博物馆领域一样,会成为我国遗产地旅游管理和经营应当效法的全国性制度。 西湖的免费开放颠覆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遗产地旅游中一直执行的以高门票为特征的营利性经营模式。“一免四不”的本质是“一免”,“四不”是“一免”的派生或衍生。营利性模式有时也会讲“四不”,但实际上均未真正做到。只有实行“一免”,才能真正确保“四不”。 1.2西湖模式的意义 全面考察“一免”及其带动的“四不”对西湖旅游管理和经营的意义,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1.2.1使遗产地回归作为公共物品的公益性质,实现旅游普及性 遗产地的营利性经营,必然会模糊和扭曲遗产地的公共性质和公益性质。为了营利,管理者和经营者会人为建造区隔遗产景区内外的硬边界,非钱莫入。 西湖的免费开放,使西湖只有软边界,没有硬边界。人们可以自由进出,使西湖真正成为杭州市民的公共园林。并且,免费开放的对象不仅是杭州人、浙江人,而且是全国和全世界的一切旅游者,真正实现西湖旅游普及性(universally accessible)。这表明,杭州市政府已将世界遗产地西湖视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这是对西湖崇高的文化、社会和经济特质的正确定位。 1.2.2确保遗产地规划、管理和旅游经营由文化主导,真正有利于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 在营利性经营模式下,遗产地规划、管理和经营主要是由旅游经济主导。为获取最大经济收益,景区往往过度地进行基本建设,包括各类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服务设施,以及为景区职工服务的办公和生活设施。营利性经营模式也讲保护,但是有选择性的。它的保护往往只狭隘地局限于核心遗产组分,却丢失包括遗产环景(setting)和次要遗产在内的遗产整体的原真性,丢失了遗产区的“精气神”。再者,营利性经营模式下的遗产地管理是根据我国旅游界标准,而不是国际遗产界标准。 免费开放意味着上述经济主导改变为文化主导。在西湖,由于没有直接经济利益的羁绊,所以没有必要进行为提高旅游GDP但有损于遗产、生态和环境的基础建设,而是一心一意在历史文化价值引导下进行遗产景区从整体到组分的规划和设计。西湖的规划和管理不仅能做到“四不”,而且将会做得更好、更多。西湖是一个具有多组分、多功能的复合遗产空间。整体上,西湖属于活态遗产;其内部又包含相当多的静态遗产与可移动文物;此外,还包含、接纳并演绎着形形色色、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应当沿着作为世界遗产地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的方向,坚守遗产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原则,从文化上耐心而不浮躁地、精心而不粗糙地去保护它、完善它、发展它和提高它。这将是一项挑战杭州文物界、文化界和旅游界的遗产价值观和文化智慧的永恒课题。 1.2.3减缓遗产地特别是景区中文化、生态和环境脆弱点的旅游负荷压力 在营利性经营模式下,游客为了获取与高额门票相称的最大旅游收益,必然首先追逐景区的热点。从而使这些景点成为文化、生态和环境脆弱点。就文化遗产而言,露天遗址对于人类践踏十分敏感;壁画和石窟寺对于人体释放的化学物质十分敏感。就自然遗产而言,高门票使得游客能借助交通设施(如索道)进入过去人迹罕至的旅游冷点,并且是以大众旅游方式大规模地进入,使之变为旅游热点,并远远超过其生态和环境承载力。上述热点最终都成为景区的文化、生态和环境脆弱点。人们常说的遗产地旅游过载,实质是景区中这些脆弱点的过载,从而导致这些景点及相关交通线路的遗产受损和生态、环境破坏。 免费开放基本消除这一局面。不受逐利驱使且为了保护遗产,遗产地就没有必要营建过多的且引起负面作用的交通设施。又由于免费,营利性经营模式下的“一日游”,可以变为多日游或多次游。这样,游客可以根据景区的景点布局、游客分布状况以及自身体能和旅游偏好,选择个体化的旅游线路。景点的旅游负荷过载将难以形成,景点的文化、生态和环境压力自然会减轻。 1.2.4使游客回归正确的旅游方式和旅游价值观 营利性经营模式的高门票会扭曲游客的旅游心理。高门票驱使游客追求高回报,除热点必看、低俗猎奇外,对其他景点也务求多览。整个旅游过程疲于奔命,只求一瞥,不求甚解。这样的旅游,既非休闲,更谈不上文化、科学和美学享受,完全颠覆了遗产旅游理应具有的功能、价值和意义。可见,高门票诱使游客背离正确的旅游方式和旅游价值观。 在免费开放模式下,游客毫无“高门票高回报”的心理,代之而起的是另一种旅游方式,即追求生理、心理休闲、知识享受和精神体验。同时,免费会使游客自发或自觉产生作为遗产地主人翁的心态。他们一方面像在自己家园中那样从容不迫地、悠闲和优雅地观赏,一方面又像对待自家珍宝那样爱护和保护景区和景点的遗产、生态和环境。由此,游客愉悦了身心,增长了知识和见识,乃至提高了精神境界。这才是遗产旅游的功能和价值真谛。 1.2.5使遗产旅游经营和经济收益分配变得合法、合理、合情 遗产旅游经营和经济收益分配,不只是货币多少的问题,而且应看到这一数值潜藏的法律、经济和伦理含义,就是说,应看到这一数值是否合法、合理、合情。合法,即“合”遗产保护和资源、环境之“法”;合理,即“合”经济学(资源经济和市场经济)之“理”;合情,即“合”伦理学(经济伦理、遗产伦理、生态和环境论理)之“情”。 营利性经营模式下的遗产旅游经济,实质是依托公共性遗产资源的门票经济以及景区经济的垄断经营,并且集管理者与经营者于一身。其有悖于遗产产权、市场伦理、旅游消费观和遗产保护等诸多不合理性及弊病,虽然早已揭露,但一直以高经济收益为挡箭牌,坚持至今。西湖的免费开放模式创造了另一种迥然不同的遗产旅游经济。它除了坚持遗产旅游的文化导向外,在营销上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由依托公共遗产资源的门票经济转变为依托正常的旅游服务的消费经济;二是由景区经济的垄断经营转变为以特许经营为基本方式的开放型市场经营;三是遗产单位作为遗产旅游的管理者而不是直接经营者,能够公正处理旅游商品和服务营销问题,保护游客权益。这为我国遗产旅游经营和经济收益分配问题提供了一个对照性的分析样例。西湖模式产生以下三个不同于营利性经营模式的特征,使得旅游经济收益与分配变得合法、合理、合情。 (1)免费开放模式下旅游经济收益不降反升,经济构成和布局更为合法、合理。在营利性经营模式下,游客的遗产地旅游基本是一日游,其费用主要包括门票和食宿。在免费开放模式下,游客省下门票,一日游可变为二日游或数日游。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局长刘颖概括西湖模式的经济影响:景区人流增加了,游客在杭州逗留的时间平均增加了0.8天;虽然门票年收入损失了5000万元,但近几年景区财税年收入以两位数递增;对杭州市财政的年贡献约100多亿元。显然,西湖模式下的旅游经济既符合遗产伦理,又符合经济理性,而且更具经济绩效。 (2)免费开放模式更能准确体现遗产的价值,符合遗产经济理性。支撑营利性经营模式的理由之一是高门票能体现遗产的高价值,或是认为高门票是遗产旅游管理的高成本所必需的。这些见解均是错误的。首先,门票仅是旅游经济价值的一部分,且高门票不等于高旅游经济价值。其次,但更为重要的是,旅游仅是遗产经济价值的一部分。遗产地完整的经济价值应包括:①依托于遗产地的整个旅游经济收益;②由遗产形象而带动和促进的其他经济活动(如知名度稍低的其他文化和自然旅游、会展行业等);③由遗产作为地区的文化、社会乃至政治象征而吸引的投融资活动。据此可见,免费开放模式才能更准确体现遗产的价值。高门票的营利性经营及其引发的负面后果,反而会妨碍遗产地价值的全面实现。 (3)免费开放模式使旅游经济收益分配格局变得合法、合理、合情。营利性经营模式下,旅游经济收益主要流向垄断地经营遗产旅游的当地政府和相关公司。免费开放模式下,垄断性经营变为特许经营下的开放性市场。从中,遗产地社区可以享有获益的优先权;提供各类旅游服务的店铺和企业可以获益;政府可以主要通过税收渠道获益;游客借助市场竞争,可以在价格和质量上获得最大消费者剩余。整个收益分配格局远比营利性经营模式合法、合理、合情。 (4)发挥和扩大社会效益。免费开放形成的遗产旅游,使西湖与遗产地社区、与杭州社会在经济和文化上有机地融为一体,彼此和谐共进,并且提高了西湖在遗产界、在中国社会乃至在国际社会的声誉。它在中国是杭州和浙江的文化象征,在世界是中国的文化象征,卓有成效地发挥遗产的文化政治效能。 1.3西湖模式与黄山模式比较 或许通过具体案例对比更能凸显西湖模式的意义。与西湖模式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黄山模式。黄山模式是营利性经营模式的代表者。黄山不仅是这一模式的一个开拓者,而且在相当程度上是这一模式的集大成者。自黄山模式产生至今,一直是我国遗产旅游管理和经营的主流模式。 应当承认黄山模式的历史功绩。它在展示和实现遗产旅游的高经济效益上有着里程碑贡献。然而它又有严重缺失。我国遗产界和旅游界曾在世纪之交的七八年间,有过广泛和深入的讨论和争论。这里通过西湖模式与黄山模式的对比,既可验证那时论争的诸多判断,又能对两种模式的制度与绩效差异有更透辟的认识。它们的比较详见表1。 表1显示的差异,更能凸显西湖模式在我国遗产旅游事业中开拓新路的意义。 1.4小结 根据上述分析和比较,可以在制度层面和绩效层面对西湖模式进行总结。 1.4.1制度层面 西湖模式秉持遗产作为公共物品的产权认知,正确处理“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旅游经营中“遗产服务的公益性经营与非遗产的旅游服务的营利性特许经营”,“政府部门-旅游服务企业-遗产地社区”,“政府部门-旅游服务企业-游客”等关系,基本完整地实现“管理权、经营权”论争期间反对主流制度的一方的观念和主张,而且带着世界遗产地西湖的特点和特色的实现。 1.4.2绩效层面 西湖模式的绩效不仅突出,而且全面。它不仅表现于旅游经济,同时表现于遗产保护、文化、社会和政治影响,表现于游客、遗产地社区、旅游服务经营者、遗产管理者同时合法、合理、合情地获益,表现于同时推动景区与区外的经济和发展,符合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赋予旅游事业的使命。我国旅游研究界和媒体在讨论西湖模式意义时,多仅着眼于GDP意义上的经济。这样的认识是狭隘的、片面的,不利于我国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 西湖模式取得上述成就,并不意味着这一模式已经完善和成熟。事实上,它现在的成功仍是初步的、方向性的。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西湖模式的创造者和实践者――杭州市政府与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在阐述和论辩西湖模式意义时,也与中国整个旅游界一样,多着眼于旅游GDP;谈及“一免四不”,也时用“牺牲”等措辞,或以“儒商”自喻。这些有违西湖模式本质。事实上,“一免四不”是回归遗产旅游的经济理性,并非“牺牲”;将政府说成“儒商”是对政府职能的误解和失责。这样认识和处理西湖模式,会使它由一个事关我国遗产旅游的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意义的发展模式降格为片面的旅游经济模式,甚至沦为一种旅游市场的经营策略。这无疑会阻碍西湖模式的未来进步。杭州市政府至少应立足于UNWTO《Tourism the MillenniumDevelopment Goals》那样的境界和层次――最好是高于它,透视现在的西湖模式,并规划它的未来。应当看到,它在经济和社会贡献、文化和政治责任上,有着广阔发展天地。即就“免费”而言,仍有进一步实施空间。如灵隐寺、岳王墓,一是向善的礼佛场所,一是褒扬报国的纪念地,如收门票,意味着礼佛要付费,学习忠良爱国要付费。这或许是当下中国旅游业特色,但毕竟有悖人类良知和世界共识。为什么在西湖模式中不能进一步革除,为中国遗产地再树新榜样呢? 2.西湖模式给中国遗产旅游事业的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遗产旅游事业逐渐形成“营利性经营”这一主流模式。其特征是:遗产旅游由GDP为特征的旅游经济主导;旅游经济由以高门票为特征的景区经济主导;景区经济由当地政府或作为政府人的公司垄断经营,其收益主要流入政府财政。这样,我国遗产旅游事业一直被以下三大矛盾及其引发的三大问题纠缠和困扰: ――遗产的旅游利用与遗产保护的矛盾,以及由此导致的遗产原真性和完整性受损问题。 ――遗产旅游的经济收益分配中的“政府和企业”为一方与“遗产地社区”为另一方的矛盾,以及由此导致的遗产地社区利益受损的问题。 ――游客的高额旅游支付与其生理、心理、知识和精神获益之间的矛盾,以及由此导致的遗产旅游的价值和功能受损的问题。 近20年来,上述矛盾和问题已成为我国遗产旅游事业的痼疾。但在耀眼的高速增长的旅游经济收益光环下,它们已被熟视无睹,见怪不怪,只是间或由于新的旅游事件突发而泛起舆论浪花。我国旅游业的上述问题,其情况的严重性和重要性如同我国经济发展中一直存在的环境、资源和公平性等痼疾一样。如果说,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运系于现时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那么,我国遗产旅游事业的命运同样也系于现时体制的转型和升级。 西湖模式的出现,应当是我国遗产旅游事业中的一个具有导向意义的亮点。然而,事情的发展有些令人意外。尽管旅游界皆为西湖叫好,但总认为它难以复制和推广。连杭州市政府的旅游部门和西湖管理局自己也这样认为。 本文并不认为西湖模式只能成为我国旅游事业中的“孤家寡人”。相反,西湖模式对于我国遗产旅游事业的体制转型和升级,能给予三点具有普适性意义的启示。 2.1启示一:遗产旅游事业的第一要务是在正确的遗产产权认识和遗产保护原则指导下的制度建设 遗产地旅游事务千头万绪,有遗产地旅游规划;相关旅游服务的选择、提供和经营;旅游管理规章的制定、实施和监管;遗产地旅游机构和基本设施建设,等等。然而,在所有事务中,遗产地的旅游制度建设是最优先、最重要、具有决定意义的。它是处理其他一切事务的基础性平台。而这一制度平台的成败关键,取决于它对遗产产权是否有正确认识和对遗产保护原则能否恪守。西湖模式正是利用“一免四不”制度平台,基本解决了三大矛盾和三大问题,将景区的规划问题、遗产保护问题、旅游经济问题、旅游服务经营问题等,处理得合法、合理、合情。而现时我国以黄山为代表的遗产地旅游经营,之所以三大矛盾和三大问题依然存在,难以解决,正是由于其营利性经营模式。因此,我国遗产旅游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首先应从体制和制度改革做起。其中,门票则是旅游制度性质的突出标志。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先后《各省区市降低80家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2012年9月21日)和《各省区市第二批游览参观点门票降价名单》(2012年9月29日)。尽管这只是向着理顺体制、改革制度的方向迈出的一小步,但毕竟是十分有意义的开始。 2.2启示二:西湖模式的制度本质是遗产地经营的非营利性和遗产保护前提 西湖模式和任何取得成功的模式一样,其中既有与自身特点相关的经验,又有具有普适性意义的经验。借鉴、学习和移植西湖模式,首先并主要是指西湖模式中具有普适意义的经验,特别是要识别和理解这些经验的制度本质。 什么是西湖模式制度中具有普适意义的核心经验呢?它并非简单的“一免四不”四个字,甚至也不是“免费开放”四个字。这一具有普适意义的核心经验可以归纳为两条:其一是遗产产权意义上的,即“对遗产旅游中公共资源和公益性服务的非营利经营”;其二是遗产价值意义上的,即“严格的遗产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原则”。它们是具有普适意义的,不仅之于西湖,而且之于全国的遗产地。 首先是遗产产权。文化和自然遗产基本是公共物品;在有原住民社区的遗产地中,社区拥有传统资源权。由遗产派生的服务功能,不仅包括旅游,还包括教育、科研等。依托于这些遗产的旅游,严格地说,应是兼具经济功能的文化事业。因此,这些直接源自遗产的服务应具公益性质,其经营应是非营利的。 就遗产旅游而言,它包含两类服务:其一是直接依附于遗产,如遗产观赏;其二是用于支撑遗产旅游的服务,即吃、住、行、游、购、娱。前者应是非营利的;后者可以是营利的。西湖模式恰当地体现了这两类服务的经济性质区隔和经营制度区隔。而以黄山为代表的营利性经营模式,则模糊化这两种性质和制度的区隔,并以营利性取代非营利性,使遗产旅游由文化事业或文化产业变为纯粹的经济产业。 作为遗产旅游制度核心的非营利性概念,在经济学上的定义并非简单的免费。由于非营利没有逐利动机,因此收费往往表现为低费,甚至免费。即使其经营获取了超过成本的收入,也是用于扩大服务范围和提高服务质量的再投入。 其次是遗产价值。遗产的珍贵在于它的历史、科学和美学价值;作为世界遗产则上升为“突出的普世价值”(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因此,遗产旅游应严格恪守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原则。这是比一般“公地”(public land)旅游经营的更高要求。 在中国,遗产旅游的营利性经营造成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受损,已是不争的事实。非营利经营虽能为遗产保护创造条件,但仍非充分条件。因此,在非营利经营中,同样应时时事事关注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失去遗产原真性和完整性,将不成其为“遗产旅游”。 综上,作为西湖模式中最具普适意义和重要性的制度核心,非营利经营制度与遗产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原则,是最值得学习和效法的,也最需要认识和理解。 2.3启示三:应当创建中国遗产旅游经济学 西湖模式本质上属于旅游经济学范畴。然而,我国旅游研究界的经济学论著是否具有阐述西湖模式的能力并承担相应责任呢?撇开十余年来我国学术界围绕遗产旅游制度的持久论争不谈,能够代表旅游界共识的应当是旅游经济学教科书。这里将以这些教科书为对象,看看它们对我国的遗产旅游经济是否具有正确和充分的指导意义。 现时我国高校使用的国内外旅游经济学教科书多种多样。国内学者编著的有《旅游经济学原理》(厉新建、张辉)、《旅游经济学:分析方法――案例》(罗明义)、《旅游经济学》(第二版,李伟清)、《旅游经济学》(刘晓鹰)、《旅游经济学》(张建春、金全胜);国内学者翻译的有《旅游经济学》(M.Thea Singlair Mike Stable著,宋海岩、沈淑杰、白雪梅译)。此外,宋海岩还与他人合作另编《旅游经济学》(宋海岩、吴凯、李仲广)。还有引入的国外原版教科书The Economics of Traveland Tourism(Adrian Bull)。这些教科书在构架、概念和观念以及方法学上是基本一致的。从遗产旅游角度看,它们的缺失是共同的,因此可一并加以评论。对于国外教科书相对于国内教科书的一些特点,则以专条评点。 这些教科书用于我国遗产旅游时的共同缺失在于忽视了遗产概念。它们对于遗产旅游的旅游产品,并未像西湖模式那样按两类经济特性和经营制度进行区隔。对于旅游产品、供求关系、价格形成机制、收入分配方式等微观经济学论题,它们将直接依附于遗产的旅游产品视同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产品,进行纯粹市场经济处理。这些缺失具体如下: 2.3.1文化和自然遗产作为旅游资源 缺失首先表现在它对旅游资源的概念择用上。在这些书中,“旅游资源”多概称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或称为“自然资源”和“人工资源”,或称为“旅游地资源”。这些概念虽包含文化和自然遗产,但不仅仅是遗产。这些概念中的“旅游资源”,至少可以分为三个性质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是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第二层次是包含某些自然和文化景观要素的土地资源;第三层次是一般土地资源,但打造并产生了迪斯尼式的人工旅游资产。这三个资源层次的文化特性和经济学特性是有明显区别的。将它们不加区隔、笼而统之地混为一谈,实质只能把处于第一层次的“遗产”资源降格到第二层次或第三层次资源处理。这样做显然是不恰当的。 2.3.2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特殊产权性质 文化和自然遗产基本为公共物品。其中,少数建筑类遗产可能具有部分私人产权或集体产权性质;一些自然遗产地中的原住民社区应享有传统资源权(traditional resource rights)。并且,遗产有着多功能性,即社会功能、教育功能、科研功能和经济功能。这些产权性质和功能性质是第二层次资源和第三层次资源所没有或不全有的,也是与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产品的性质有鲜明不同的。这些遗产对游客而言,享用它们应是非营利的;对原住民社区和建筑物所有者而言,应能分享旅游的经济收益。如果旅游教科书忽视或无视遗产的上述产权性质,将难以建立正确分析遗产旅游的经济学基础。 2.3.3遗产保护的独特要求与对可持续旅游的新理解 现时旅游经济学教科书几乎都提及旅游经营中的环境保护、文化保护与可持续旅游问题。然而它们的内容均不能替代遗产保护。遗产有着自身独特的保护原则。这就是《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提出的“原真性”原则和“完整性”原则。它远比教科书中环境保护和文化保护的内容要严苛得多。当代我国遗产地旅游经营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仅重视一般性环境保护,忽视对遗产本身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从而导致遗产因旅游而损毁。遗产的独特保护要求进而推动对可持续旅游概念的新理解。对于遗产旅游,可持续性必须提升到保障遗产原真性和完整性的高度。由此可见,如果忽视或无视遗产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原则,同样难以建立对正确分析遗产旅游的经济学基础。 2.3.4遗产价值计量 教科书的旅游资源价值观分为两类。观念之一认为:只有物化劳动才能使潜在旅游资源变为现实旅游产品;付出的物化劳动愈大,则旅游资源作为旅游产品的价值愈高。以此作为旅游产品定价的依据。这一观念用于遗产旅游是很成问题的。无原则地肯定物化劳动,会导致对遗产过度的扩展性开发,从而造成遗产破坏。这一情况在我国遗产旅游地已不胜枚举。观念之二是借用环境经济学发展起来的各种非市场的环境价值计量方法来评估遗产价值。但应注意:①经济价值仅是遗产价值的一部分,遗产旅游价值又仅是遗产经济价值的一部分。并应知道,遗产价值在绝对意义上是不能经济计量的。因此,在借用那些方法时应预知它的局限性和适用范围。②遗产价值评估主要用于遗产保护的经济分析,而不是决定门票的价格。由于遗产的公共物品性质,门票基本与遗产价值无关。由此可见,现有教科书的旅游资源价值观对于遗产旅游的经营决策,或是错误(观念一),或是不足(观念二)。真正有资格影响门票价格的应是符合原真性和完整性原则的遗产保护成本。 2.3.5遗产与旅游供需关系 各教科书均用相当大篇幅分析旅游产品供需关系,但这一分析未对源自遗产的旅游产品与其他产品进行区分。如将这一分析加之于遗产产品,则是错误的、有害的。就需求而言,教科书关于价格与需求关系的论述(需求与门票呈负相关关系),不适用于遗产。国外博物馆经济学研究认为,对博物馆的需求基本无价格弹性。遗产地亦同样如此。由于遗产地的唯一性,价值品位愈高的遗产,愈是没有价格弹性。可见,提高门票并非抑制游客数量的有效的经济措施,反而是旅游经营者借保护之名提高经济收入的借口。就供应而言,如果将教科书的“供应与门票呈正相关关系”的结论用于遗产旅游,必然会导致对遗产地的过度和不当开发,从而导致遗产地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破坏。尽管教科书在论述供需关系时不乏提及旅游资源的承载力,但少有它如何影响供需的定量表述。正是由于对遗产旅游的供需关系认识模糊,导致我国遗产地在门票和遗产保护上产生不少问题,现已有大量案例资证。 2.3.6遗产旅游的消费者权益 各教科书均程度不同地在相关的旅游论题中触及游客(消费者)问题。它们基本一致地站在旅游经营者立场上,将游客当作一般商品购买者处理,力图通过旅游产品创制和营销策略,推动消费,实现经济收益最大化。这样的处理忽视了旅游,特别是遗产旅游,文化性质以及对理应由游客承担的文化责任。现在中国旅游者的行为模式大体可概括为“务求多览,只求一见,满足一拍,疲于奔命”。这样的旅游难获真正的身心、知识和精神境界的享受,从而被称为“世界上数量最大却最不会玩的游客”。对此,遗产地旅游管理者以及指导他们的教科书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2.3.7遗产与旅游收入分配 教科书对旅游收入分配机制的分析,同样忽视遗产地的资源产权特点,难以适用于遗产旅游。对于遗产地的自然遗产,原住民社区会拥有传统资源权;遗产地中作为文化遗产的一些古建,可能会是社区集体或家族资产。中国的旅游经济学教科书提出“企业、地方政府和国家三收益”,却偏偏漏掉遗产地的原住民社区与家族。这样的旅游经济伦理观相当不可取。无视或削弱这些利益相关者在旅游收入分配中的地位,是对他们的侵权。 2.3.8对国外教科书《旅游经济学》(Tourism Economics)的评论 此书的构架、概念和方法学与国内教科书基本一致。优长之一是它对旅游经济论题进行更为周到和精致的定量处理。优长之二是它更全面且深刻意识到旅游的环境问题的重要性。这一环境问题不仅指污染,还包括对自然和人工资源的负面影响,以及对旅游目的地社会和文化的负面影响。作者试图借助环境经济学,建立处理旅游环境问题的理论框架。他们向旅游领域大量移植环境经济学概念和方法,如环境价值计量(CVM)、环境经济评价方法(成本一收益分析,CBA;成本一效果分析,CEA)、环境经济制度工具(税、费、津贴、补偿、配额、许可证、监管标准和目标)、环境伦理观(公平与正义,当代人、代际、人与自然),等等。然而,应当指出,作者对这些问题的论述和处理,远未像对传统旅游经济论题那样得心应手。这一移植努力的意义在于唤起旅游研究者警惕和关注,开辟新领域。此书最大的贡献或许是对当代旅游经济学研究的建议。作者认为:不能“把旅游完全当作一种经济活动”;旅游经济学“面临着理论框架不足的问题”;两个基本问题是“旅游区别于其他商品的特征”与“旅游作为一门经济学科的核心要素”;旅游经济学应采取“兼容态度”,“使来自领域内外的概念、理论和方法能够互养与互孕”;应与“其他学科协同”,“以多学科方法进行旅游分析,探索旅游与政治、自然和社会的联系”,“创造一种更具包容性的理论”。其中,不能“把旅游完全当作一种经济活动”应是建议的关键和核心,一言而中现时国内外旅游经济学教科书缺失的要害。 由上述分析可知,现有的旅游经济学教科书,尚不能合法、合理、合情地解决遗产旅游涉及的各项经济问题,也不能确保在遗产旅游中按原真性和完整性原则保护遗产。因此,有必要创建遗产旅游经济学。 3.中国遗产旅游经济学:一个概念性框架 3.1中国尤需遗产旅游经济学 应当看到,国内外旅游经济学教科书的概念和内容基本相同,但它们面临的应用背景不同。在欧美国家的遗产旅游中,未见产生像在当代中国出现的三大矛盾和三大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广泛甚至激烈冲突。原因之一是那些国家的旅游部门、研究者和经营者对遗产保护是有共识的,对遗产保护原则是熟悉的、尊重的。更重要的原因在于,那里的遗产地是由遗产部门管理,严格按遗产管理规则办事。旅游只是其管理事务的一部分。由遗产提供的旅游服务的经营,完全服从遗产经济学和遗产保护原则。这样,那里旅游部门和旅游经营者能够影响和介入遗产旅游的多是与遗产无关的旅游服务(吃、住、行、游、购、娱)。指导这些服务的经营,现时的旅游经济学已够用了,只需与指导遗产地管理的遗产经济学接轨就行。这一点欧美旅游界是做到了。因此,上面所说的教科书缺失,对欧美遗产旅游无实际影响。 然而,事情在当代中国则呈现一幅迥然不同的图景。中国旅游界与遗产界均向欧美学习。中国旅游界学得了欧美的旅游经济学,但未能学得他们对遗产价值及其保护原则的高度认知。中国遗产界学习以欧美为中心的各种遗产公约、宪章和指南,但未能对作为遗产保护基石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原则给予符合中国遗产特点的阐释,未能建立相应的遗产经济学,未将旅游视为传播遗产价值最重要的工具。问题更因当代中国的一种扭曲的发展观而激化。这就是一切以GDP为纲,一切向钱看。这使得遗产地表面上由遗产部门管理,实际上受旅游部门支配。这可见证于《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2003)在我国遗产地通行无阻,并优先得到重视。当下中国遗产旅游中出现的深受诟病的现实,正是这些无视遗产特点的“旅游经济学”指导的结果。 可见,我国迫切需要适合中国现实国情的遗产旅游经济学,并应由中国旅游界和遗产界共同联手创建。 3.2中国遗产旅游经济学的概念性构架 遗产旅游经济学无疑应是多学科和跨学科的。它至少应涉及以下经济门类:遗产经济学(包括遗产产业)、文化经济学(包括文化产业)、旅游经济学。 其中,遗产经济学尚未在我国真正发展起来。它理应由我国遗产部门和遗产界推动。然而现实情况是,他们对建立遗产经济学缺乏高度责任感和专业兴趣。文物界甚至对“遗产产业”一词抱有成见和偏见,至今拒绝使用。 此外,遗产旅游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需求和文化产业,理应属文化经济学范畴。然而,我国的文化经济学或文化产业经济学远不成熟,甚至对基础性框架尚未形成令人满意的共识。 正是由于我国遗产经济学和文化经济学的严重滞后,我国遗产旅游基本由旅游部门和旅游界掌控。这既令人遗憾,但也给予中国旅游界一个欧美国家难有的机会。这就是担当起创建中国遗产旅游经济学的重任。对此,我国旅游界可以有两种态度和做法:一种是继续立足于旅游界自身狭隘的部门利益,以一般旅游经济学充当遗产旅游经济学。这将是一种绝大错误,不仅会葬送自身机会,同时对中国遗产事业、中国旅游事业(包括对旅游部门),对中国软实力建设和文化前途不利。一种是超越旅游部门,兼顾遗产事业和文化事业等多方利益,着眼于遗产旅游理应具有的文化、经济和政治功能。只有这样,才能突破旅游经济学的传统视野,进入创建遗产旅游经济学的新境界。 根据前述对国内外旅游经济学教科书的缺失和局限性的分析,根据对中国现已出现的多种遗产旅游管理和经营模式的经验教训的认识,中国遗产旅游经济学应超越“将旅游完全视为一种经济活动”的处理。为此,这里提出一个问题导向的概念性框架,重在与遗产有关的部分,以资讨论。 3.2.1遗产旅游经济学的学科定位 这一遗产旅游经济学应当界跨遗产经济学、文化经济学和旅游经济学。就是说,遗产旅游经济学的观念、概念和方法,应当是遗产经济学、文化经济学和旅游经济学的共识,用句时髦话语,应能与这三门经济学“无缝对接”。 3.2.2遗产旅游经济学的旅游资源构成 构成遗产地旅游资源的有:第一,文化和自然遗产地,这是必然包括的;第二,若干具有文化和自然要素的景观类土地资源,这是大多数遗产地最有可能包括的,它可以进一步开发成旅游资源;第三,一般性土地资源,如果它们进行迪斯尼式的开发,则可成为旅游资源,但可能性最小。因此,它们均应成为遗产旅游经济学的内容。应当研究它们在旅游经济制度、政策工具以及各类经济分析方法上的差异与区别。其中的核心和关键是对涉及遗产问题的旅游经济学处理。 3.2.3中国遗产旅游经济学的研究论题 (1)遗产景区管理和经营制度。这是为遗产旅游经济学奠定制度基础和分析平台。遗产地不同于迪斯尼。应依据遗产产权性质和遗产价值保护的特殊要求,建立处理以下三方面问题的原则立场:基于管理标准的景区投入问题与成本一绩效分析问题;景区旅游产品与服务的营销体制问题;景区管理者、旅游企业、遗产地社区、游客之间的关系。 (2)遗产旅游产品与服务的经济学性质与价格定位。应对依附于遗产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或称遗产服务)与其他旅游产品和服务在管理和营销制度上进行区隔,并建立非营利性原则指导下的遗产服务价格形成和实施机制。 (3)遗产旅游的供求关系分析。应将承载力概念定量地纳入供求关系分析中。并应首先建立下图所示的计算逻辑链: (4)遗产旅游投入问题。应综合平衡遗产旅游投入中的“开发性投入”与“保护性投入”,并应确保“保护性投入”优先。为此,应研究相关的筹资和投入分配机制,且应重点研究遗产价值评估与遗产损毁损失评估的概念和方法。 (5)旅游消费者权益。应新建和重建遗产旅游的“消费者旅游权益”、“旅游偏好”和“旅游消费剩余”等概念。为将这些概念落实于景区规划和经营,应研究相应的经济学举措。 (6)遗产旅游的经济收益分配。应建立“遗产地社区、遗产产权人”――“旅游经营者”――“政府”之间的制度性安排,尤其是保障“遗产地社区、遗产产权人”的旅游经济权益的举措,以确保一次旅游的经济收益分配合法、合理、合情。 (7)遗产旅游绩效评估。绩效评估是制度决策和经营决策的基础。它既涉及宏观性评估,如CGE等系统模拟,又涉及微观性评估,如“成本一收益分析”(CBA)和“成本效果分析”(CEA)。借鉴环境经济学是可以的,也是应当的。但应注意遗产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差异:遗产价值更多地体现在知识、文化和精神层面,而不是物质层面;它们与经济的联系更为有限;遗产在受到损毁后,更难以像环境那样恢复。因此,在利用上述工具进行评估和决策时,一定要理解它们的适用范围,寻找恰当的介入角度和途径,选取恰当的变量和参量。 上述论题或在传统的旅游经济学之外;或虽与传统旅游经济学重叠,但研究角度、概念和方法会有所区别。 旅游经济学论文:影响我国国内旅游收入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摘要】伴随经济发展,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国内旅游收入作为衡量旅游业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与诸多因素相关。本文拟对影响国内旅游收入的主要因素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并通过模型的检验和修正,得到国内旅游收入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国内旅游收入 计量经济学 模型 一、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旅游受到越来越多人的亲睐,旅游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并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国内旅游收入作为衡量旅游经济的综合性重要指标,直接反映了旅游经济的运行状况。研究国内旅游收入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并推动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模型变量选择 旅游业的发展受到社会经济状况和经济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国内旅游收入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函数:1、经济发展水平。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旅游业也快速发展,国内旅游收入不断提高,采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经济发展水平,令为X1;2、人均可支配收入。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亲睐,前提是可供自由支配的收入增多,令为X2;3、国内旅游人数。庞大的旅游人数必将带来可观的旅游收入,令为X3;4、人均旅游花费。在接待人数既定的条件下,旅游者人均旅游花费直接影响旅游收入,令为X4;5、旅游业发展水平。旅游业发展水平越高,提供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水平越高,吸引更多的旅游消费者而增加旅游收入,以旅行社数量来衡量旅游业发展水平,交通发达程度。便捷的交通让人们的出行更方便,更愿意去旅游,以交通运输总的旅客周转量来衡量交通发达程度,令为X6。 五、模型检验与调整 (一)多重共线性检验与消除。 回归模型中R2为0.999,拟合优度很高,但除X6外变量的Prob值都偏高,其对应的t统计量较小。表现R2为很大,t很小,可能出现多重共线性。进一步检验各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其相关系数都很接近于1,说明模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采用逐步回归法消除多重共线性。的一元回归,得到的回归方程中,使R2最大的解释变量是X4,则以X4为基础作为初始模型,顺次将其他解释变量依据R2大小逐个引入,并比较结果:初始模型中引入X3,模型的拟合优度提高,变量也通过显著性检验,则保留X3。继续引入X6,模型的拟合优度提高,变量也通过显著性检验,但X6的系数为负数,不符合经济意义,则舍弃X6。继续依次引入X2,X1和X5,模型的拟合优度均未改善,变量也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则舍弃X2,X1和X5。六、经济意义检验 对初始模型进行了多重共线性、异方差性和序列相关性检验并消除其影响后得到如模型③的最终回归模型。现对模型进行经济意义的检验:1、模型中人均旅游花费X4和国内旅游人数X3的回归系数均为正,表明国内旅游收入与两者成正相关关系,符合经济学一般原理;2、模型中截距项的系数为负,这是由于旅游业本身经营所需人力、物力等巨大成本的存在。因此,回归模型符合现实经济,模型通过了经济意义的检验。 七、结论 本文的回归模型表明,国内旅游收入与国内旅游人数和人均旅游花费成正相关关系,而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旅游业发展水平和交通发达程度由于与二者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其对国内旅游收入的解释作用间接体现在国内旅游收入和人均旅游花费上。 旅游经济学论文:生态旅游发展的经济学思考 内容摘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产品日益丰富多样,生态旅游因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更符合现代消费者日益提高的旅游体验,得到迅速发展。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生态旅游的兴起、发展以及存在的现实矛盾,并对和谐生态旅游经济关系的构建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生态旅游 经济学 旅游经济关系 可持续发展 从经济学角度剖析生态旅游的兴起 (一)从需求角度看,生态旅游满足了消费者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经济学存在的前提是资源的“稀缺性”,即相对于人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有限的。由此延伸到生命的有限性,于是人们都希望在有限的生命里能尽量满足自己的愿望,实现自己的理想。漫长的地球演变和几千年的人类发展史也给后人留下了众多奇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产,同时,现代文明也造就了大量的人文景观和科技奇迹。人们由此产生了旅游的意愿,希望能在有限的生命里更多的探索环境、尽量的享受美景。 从需求方的角度来看,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产品,更加符合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取向。与传统的观光休闲旅游形式不同的是,生态旅游更加注重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生态环境的融入程度。也就是说旅游者更重视旅游的体验。由于对自然与人文生态认识的深入,旅游者已不满足于传统的走马观花式的观光休闲的旅游经历,而更希望以体验的方式充分理解旅游地自然的、文化的、生活的内涵和特征,从中获得美学体验、娱乐体验、教育体验与避世体验。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提高,人们更多地具备了购买旅游产品的能力,另外从传统经济学的工资决定理论来看,收入和闲暇之间存在替代关系。收入水平越高,人们越有条件以较少的劳动换得所需的收入,同时对于提升生活质量的精神需求也更为强烈,也意味着以劳动替代闲暇的机会成本愈高,因而更愿意将时间用于闲暇。更注重旅游产品品质、强调旅游者旅游体验的的生态旅游无疑成为人们的优先选择。这使得对生态旅游的消费需要能够转化为现实的消费需求,并且市场潜力巨大。 (二)从供给角度看,生态旅游供给者具有很强的供给意愿 在市场经济中,只要有市场需求,同时这个行业的投资回报率能达到或超过社会平均利润率,那么就会有相应的供给。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主要提供休闲消费服务,因此旅游市场的商品价格往往会高于一般有形消费品市场,生态旅游更是充分利用了自然环境和资源,其投资回报率更有优势,所以企业也乐于投资。 旅游业具有很强的“乘数效应”。 旅游业发展可以带动如住宿、餐饮、交通运输、娱乐零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即旅游需求增加能带来多倍的旅游收入的增加,因此,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提高了地区GDP、增加了政府税收,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就生态旅游业而言,兼具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点,关联产业的发展更可以吸纳大批的劳动力。因此政府很乐于推动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增加旅游产品的供给,满足日益壮大的旅游需求。 对于供给者而言,为了满足消费者高质量的旅游体验要求,必须把保护旅游景区的资源和环境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努力生产出高品质的生态旅游产品。因此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是对现代人消费需求的一种迎合,符合经济学的原理。 从经济学角度看生态旅游发展的积极意义 实践中旅游业的发展往往以环境和资源的破坏为代价,这也为现代经济理论所诟病。但是良性的生态旅游发展可以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生态旅游的良性发展可以同时实现三重目标:一是保护旅游地环境和自然资源;二是实现旅游者高质量的旅游体验;三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因为生态旅游需要满足旅游者更高的心理和审美要求,只有保护资源与环境才能给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体验,这就从客观上促使旅游开发部门改善旅游区的环境,以增加旅游的吸引力。对旅游者的吸引又能带来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提升了他们保护资源和环境的积极性。由此可以形成良性循环,而这个良性循环的形成根源于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 因此生态旅游的开发可以兼顾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即与生态旅游开发相关的投资者、经营者、政府以及当地居民等利益相关群体可以在生态旅游发展中同时获益,这也体现了生态旅游在旅游经济系统运作过程当中公平性的经济学原则。另外生态旅游发展为生态旅游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开辟了稳定的融资途径,大大缓解了政府拨款不足带来的资金缺口。近年来政府有了更多的资金用于以环境保护为目标的基础设施建设,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生态旅游开发中旅游经济关系的失衡 生态旅游系统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和自然生态有着天然的联系,是和谐、共存、共赢的关系。但是生态旅游本身并不会因为其提倡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而必然实现可持续发展。其存在着固有的、潜在的非持续发展因素,比如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的冲突。如果只是一味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就会割裂与自然生态的联系,使其发生不可逆的破坏,产生生态危机,最终影响自身的利益。因此尽管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是生态旅游本身的使命,但是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在生态旅游发展中也是不可避免的主要矛盾,因为任何形式的开发或多或少都是对已有系统状态的破坏。 在生态旅游开发实践中,生态旅游参与者,无论是政府、开发经营者、当地居民甚至包括旅游者都曾出现过理性缺失的情况,最主要表现为因缺乏对旅游承载力的科学评估而超出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开发。这种开发背离了生态旅游发展的初衷和积极意义,带来的是严重的生态威胁。在这种生态危机背后隐藏的实际是生态旅游经济关系的严重失衡。具体表现为生态旅游系统内的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如政府对生态旅游市场缺乏科学评估导致生态旅游地盲目开发,使其无法真正满足生态旅游者的高体验需要;旅游经营者和当地居民之间因为利益分配失衡带来旅游地发展危机;旅游经营者盲目扩大市场规模导致旅游产品供给违背生态原则;经济利益最大化与游客数量控制的矛盾无法协调等。长此以往,只会使生态旅游经济难以为继,最糟糕的是可能带来对生态环境不可逆转的破坏,使得子孙后代付出代价。从经济学角度的意义来说意味着子孙后代丧失了未来选择和参与这些旅游活动的机会,这对他们是不公平的。究其根本原因是经济利益凌驾于生态利益之上,利益诉求者割裂了与生态系统的联系,在孤立的经济系统内寻求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从长远来看其结果是事与愿违。 和谐生态旅游经济关系构建 (一)充分发挥生态旅游经济行为主体的生产者属性 生态旅游经济行为主体是生态旅游经济关系的所有参与者,在一般社会生产关系中,他们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但是在生态旅游经济关系中,他们不自觉的更多地以消费者的身份自居。事实上在生态旅游经济关系中,他们同样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不仅消费自然,向自然索取,同时也在进行能动的生产,这种生产不仅意味着发展旅游经济、增加物质财富,更意味着作为旅游经济活动的组织者,可以能动的建设自然,管理和调控人和自然的关系。比如通过科技的发展来改善自然,拯救濒危资源;通过教育的进步来教育人类,提高环保意识;通过制度的创新来改进管理、科学决策;通过法制的健全来规范、引导生态旅游经济行为,使之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只有充分认识到生态旅游经济行为主体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身份,充分发挥能动的建设者作用,主动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才能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关系,实现生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进化。 (二)充分发挥旅游地居民的能动作用 有别于传统旅游开发的是,生态旅游开发应当充分强调当地居民在环境、资源保护中的主力作用。传统的旅游开发往往强调旅游者对环境的爱护,重视旅游对当地经济增长的贡献,忽视对当地居民直接经济利益的影响。事实上当地居民应当是保护旅游景区最为重要的力量,他们居于旅游环境中,对环境保护的动力不仅来自于居民自身对生活环境的美学追求,更多的来源于因所居地独特的环境和资源优势而带来的直接经济收益,这也意味着资源和环境的破坏,他们也将是最直接的受损者。因此即便多数居民未必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但是对于所居环境和资源却有着朴素而直观的保护意识。因此在生态旅游开发中,应当充分利用当地居民的这种环保意识,并将这种直观意识转化为更为积极主动的意识,根植于他们的内心并加以传承,这样会使他们成为环境保护最直接而有效的力量。 (三)充分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生态环境资源属于公共资源,产权归属是模糊的,其消费没有排他性,生态旅游经济活动的参与者都试图能在活动中“分一杯羹”。但是该产品是有竞争性的,尤其当使用者人数足够多时,竞争性很大,即每个人对生态资源的消费活动都具有负外部性,都会降低其他人可以得到的资源质量,而个体在消费中是不可能考虑这种负外部性的,就会产生过度消费。因此如果单纯运用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不可避免会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这也是政府应当介入当地生态旅游经济开发的直接依据。政府应当充分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对生态旅游市场进行适度干预,为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比如政府可以在经济效益的考核评价机制上尝试进行改革,以此引导当地生态旅游的健康开发。如改变传统的投入―产出的效益评价机制,重新构建一套对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价值可以进行定量评估的体系,将旅游项目开发可能带来的环境损益作为核心指标纳入该评价机制,并且严格推行,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就减少“急功近利”的旅游开发。再比如采取绿色GDP的核算体系,将反映经济活动的负面效应,比如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纳入核算体系,从现行GDP中予以扣除。尤其对于依赖生态旅游资源比较明显的地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成绩考核可以考虑采取这一指标,这也是对地方政府可能存在的“急功近利”的经济开发的一种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引导。 (四)充分发挥资源共享优势并实现区域旅游竞合 旅游经济的开发必须考虑旅游基础设施承载力和旅游服务设施承载力, 它是旅游者能够顺利实现旅游目的的基本条件。因此旅游开发过程中,需要考虑在满足旅游地居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的需要。同样为提高生态旅游地的可进入性,生态旅游开发也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关键是要尽量降低开发和保护的矛盾,一方面是做到合理的开发以及后期良好的经营管理, 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旅游资源的生命周期,这对旅游资源来说也是一种保护。另一方面如果能够在保证旅游地居民和旅游者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旅游地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建设,无疑是更有益的。比如可以规划区域的旅游竞合,从相对更大的生态系统空间范围去合理规划和共同发展生态旅游,整合旅游资源,充分利用已有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减少生态旅游开发地内的旅游设施开发,发挥区域生态旅游资源的整体优势,将开发可能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区域旅游竞合是区域旅游发展的优选之路,对于生态旅游来说,更需从区域范围内加强合作,才能更好地保持区域生态环境的系统性与平衡性,从而真正促进生态旅游的持续发展。 因此在生态旅游经济发展中应当坚持遵循生态规律、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最终达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也是生态旅游经济开发的必然趋势。 旅游经济学论文:医疗旅游市场形成的经济学分析 以医疗旅游为研究对象,根据医疗旅游者的流向,对医疗旅游的需求与供给进行了分析,医疗旅游需求与供给受到医疗价格、医疗技术、就医等候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影响因素不同,需求与供给的变化不同,医疗旅游市场形成的原因就不同。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也越来越重视,不但重视身体的健康也重视心理的健康。于是也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健康的同时还追求身心的愉悦。所谓医疗旅游就是指人们在常住地的医疗保健服务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在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实惠的、特色的医疗保健等服务或活动的吸引下,到目的地接受各种医疗保健服务和旅游服务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疾病治疗、休息疗养、美容整形、恢复青春等医疗护理活动与旅游度假、休闲、娱乐等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让游客在娱乐享受中治病,在身心愉悦中康复。医疗保健是医疗旅游的首要目的,其他所有的休闲娱乐活动都是围绕它而开展的。 近年,医疗旅游产业发展很快,2004年全球产值为400亿美元,2006年增长为600亿美元,2012年1000亿美元。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时,医疗健康相关服务业将可能成为全球最大产业,观光休闲旅游相关服务业则是次于其的产业,两者相结合占世界GDP的22%。可见,医疗旅游产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然而,医疗旅游不是一种单纯的消费性的服务性产业,而是一种“生产+消费”的综合性产业。论文用供给-需求理论分析医疗旅游市场的形成,以更加清楚的认识和开发这一市场,为医疗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医疗旅游需求分析 所谓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市场上的商品和劳务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所谓供给指卖者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能够和愿意向买者提供的处在市场上的商品和劳务。需求和供给之间相互依存、互为前提。需求引起供给,供给满足需求,而需求又引起新的供给。 尽管每个国家都在尽最大努力来满足本国人民的医疗保健需求,实际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医疗资源都是有限的,都不足以满足本国所有人的需求。于是在本国不能满足医疗需求的情况下,部分患者转向国外就医。虽然,促使医疗旅游产生的条件和因素很多,但是其中最关键原因的是:国际医疗费用、医疗保险、医疗技术与服务等的巨大差异。 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医疗技术水平高,医疗设施先进,但是医疗保险范围有限,而且医疗保险费用很高,承担不起高昂医疗费用的中低收入者就会寻求到医疗费用比较低廉的国外就医。如印度的心脏病治疗水平已和美国相当。但是医疗费用比美国低很多,例如心脏搭桥手术,在印度只需要1万美元,在美国有医疗保险的最低要5万多美元,没有医疗保险的最低要12万多美元 。 以加拿大、英国为代表的提供全民免费医疗保障的发达国家,需要满足全民所有医疗保健需求,在一定的时间特定的医疗设施必然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那么患者就只能排队等候就医。例如,英国卫生部在2007年3月对20万病人进行调查,发现48%的病人在排队等候18周以内能接受治疗、30%的病人等候30周之后才能接受治疗、12.4%的病人需要等候一年以上。然而,疾病是不宜拖延的,具有较强支付能力不愿意等候的患者,就转向国外医疗旅游。 以迪拜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中的高收入者,在对本国医疗技术水平不满意的情况下,到国外寻求先进的医疗技术服务。例如许多中东国家的国民纷纷到德国等发达国家医疗旅游。 被他国传统或特色的医疗旅游文化、技术或手段吸引的特殊医疗旅游者,如被印度的瑜伽、中国针灸、泰国的变性手术、巴西和韩国的美容整形等,吸引他们的是医疗技术本身的特殊性,基本上与疾病无关。综上,医疗旅游的需求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本国医疗供给不足,患者到国外满足医疗需求。 根据医疗旅游的目的,医疗旅游可以大体上分为两大类,疾病治疗类医疗旅游和非疾病治疗类医疗旅游。如果说医疗旅游属于弹性需求,那么疾病治疗类医疗旅游则属于刚性需求,毕竟很多人会为了治病会倾尽全力,甚至借钱治病。 二、医疗旅游供给分析 医疗旅游供给与其它产品供给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很大的不同。一般的产品供给是产品移动以满足市场需求,而医疗旅游的供给是产品不动,需求者移动寻求满足。另外,一般的产品是可以讨价还价,但是一个国家的医疗项目一经确定价格,除了国家政策引起的价格调整,患者是没有机会和院方讨价还价的。因此,医疗旅游的价格水平是不同国家之间同类产品的比较。例,若日本和韩国都可以提供水平相当的面部拉皮手术,但韩国价格较日本要相对低廉,那么医疗旅游者一般会选择去韩国医疗旅游,而不会选择去日本。 医疗旅游业是一个人均消费相对较高的产业,目前医疗旅游行业人均消费为10000 美元,这对于带动一个国家的医疗、酒店、餐钦、航空、法律、保险、培训等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国家看到了医疗旅游的高收益性,通过公派医生到发达国家进修、进口大批先进的医疗设备、建设医疗旅游产业园等措施以提高本国医疗旅游的供给水平。但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一个国家的供给水平是有限的,因为一个医院的床位、主治医生的人数等在一定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因此,任何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只能满足医疗旅游市场的部分需求。 目前医疗旅游业已经初具规模,如亚洲的泰国、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瑞士、德国、匈牙利等欧洲国家;拉美的阿根廷、巴西、古巴,以及非洲的南非等国都已成为重要的医疗旅游目的地。大多数国家都以其独特的医疗旅游项目成为某方面的独特供给者,于是有某些特殊医疗旅游需求的患者只能前往特定国家才能满足其需求。 三、医疗旅游需求与供给的之间的关系 早期的医疗旅游多是自发性的,由患者本人或者亲友收集国外医疗机构的信息、联系医院、安排日程并去就医。由于医疗旅游服务的特殊性,使得境外所有医疗旅游公司基本都采用TPA(全称:Third Party Administration)模式,也就是由第三方管理机构完成医疗旅游产品的售前和售后服务。售前:主要是分析了解客户需求,对医疗服务供应单位进行符合国际标准的辅导和培训,建立医疗旅游数据库,做好机场接待、翻译,安排餐饮住宿、游览等工作。售后:质量监控、满意度调查、外汇结算、服务贸易统计、法律纠纷等的相关工作。售中的医疗服务由医院来完成。 在TPA模式中,患者、第三方管理机构、医院之间的需求和供给关系如图1所示。患者向第三方管理机构咨询有关医疗旅游的事宜,第三方机构了解客户需要并协助制定医疗旅游计划,如果患者对医疗旅游计划满意,就决定满足医疗旅游需求。第三方机构和医院之间的关系是评估医院的资质,并与医院合作开发医疗旅游项目。医院作为供给方满足医疗需求,旅游业满足患者的旅游需求。 医疗旅游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变动,不仅受医疗价格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医疗技术、就医等候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图2中A、B、C、D四个图分表说明在不同因素影响下,医疗旅游需求与变动之间的关系。对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中低收入者而言,本国医疗价格高,如果国外正好有合适的医疗项目,而医疗价格相对较低的话,就会选择出国医疗旅游。国内外价格相差越大,国外医疗技术越稳定,医疗旅游的需求就会增加(需求量就从D0移到D1),随之医疗旅游的供给就会增加((供给量就从S0移到S1)具体如图2中的A图所示)。 对于英国等提供全民医疗保障的发达国家中那些等候治疗时间很长的具有一定支付能力的患者而言,本国等候就医的时间过长,时间成本过高,如果国外正好有合适的医疗项目,而医疗价格可以承受的话,就会选择出国医疗旅游。如果国外医疗旅游价格越低,技术越稳定,医疗旅游的需求就会增加(需求量就从D0移到D1),随着医疗旅游需求的增加,国外医疗旅游的供给就会增加((供给量就从S0移到S1)具体如图2中的C 所示)。 对于本国医疗技术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中高收入者而言,他们在本国难以得到值得信赖的医疗服务,在国外高超医疗技术水平的影响下,只要他们能够承受国外的医疗价格水平,就会选择到国外医疗旅游。国内外医疗技术水平与服务相差越大,医疗旅游的需求就越大(需求量就从D0移到D1),随着医疗旅游需求的增加,医疗旅游的供给就会增加((供给量就从S0移到S1)具体如图2中的B所示)。 对于不同国家间提供的相同医疗旅游项目,其医疗旅游的需求则主要由不同国家间的价格来决定,相等技术水平条件下,相同的项目,价格越低的国家吸引力越大,价格降低,需求就增多(需求量就从D0移到D1),需求增多供给也相应增加((供给量就从S0移到S1)具体如图2中的D所示)。 四、结论 由于各个国家医疗资源的局限性不能同时满足国民的所有医疗需求的客观存在。根据医疗旅游者的流动性规律发现,国际医疗价格、医疗技术、排队等候就医时间等是医疗旅游形成的主要因素。在不同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不同的医疗旅游市场,这些因素对医疗旅游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影响也不一样。发达国家的中低收入者因本国医疗费用高昂,国外医疗旅游价格低而产生出国医疗旅游的需求,与之对应的是发展中国家该类医疗旅游供给增加;实行全民医疗旅游的发达国家因为就医人数众多,就医等候时间延长而产生自费出国医疗旅游需求,与之对应的是世界其他国家医疗旅游供给的增加;发展中国家的有钱人因为国外医疗先进的医疗技术而产生出国医疗旅游的需求,与之对应的是发达国家医疗旅游供给的增加。 (作者单位: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旅游与休闲管理系) 旅游经济学论文:本科高校旅游专业西方经济学教学的若干思考 摘 要:本文从本科高校旅游专业学生的特点和西方经济学教学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在旅游专业中西方经济学教学所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教材内容更新、案例教学、互动性教学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方面提出若干建议与改进措施。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 旅游专业 教学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旅游市场的扩大,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急速增长。据2009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显示,2000年,我国设置旅游专业的本科高等院校为252所,在校生7.35万人,而到2009年末,全国设置旅游专业的本科高等院校已有852所,在校生49.84万人,比2000年分别增长338%和677.5%。旅游专业作为管理类专业,其本科教学必然要设置西方经济学课程,通过学习西方经济学,使学生了解现实的经济社会,以及加深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同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目前,我国各本科高校旅游专业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表现为西方经济学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相脱节、经典理论与前沿动态理论相脱节、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互动不平衡等。如何提高本科高校旅游专业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效果,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1 本科旅游专业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学生形象思维强于逻辑思维的特点与西方经济学教学数理化趋势的矛盾 本科高校旅游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与理工科专业学生有很大的差异。首先,旅游专业的学生形象思维较强,而逻辑思维较弱,对故事化、形象化的讲解内容非常感兴趣,而对数理推导、公式和图表则感到害怕甚至回避。在讲解西方经济学时,当老师讲到经济学家的生平以及经济理论案例时,学生的兴趣较浓厚,但是当老师讲到复杂的经济模型,学生的学习兴趣则降低。在学习西方经济学时,希望老师能把复杂的西方经济学理论转化为一门纯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然而现实的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往往注重经济定理的推导和数学模型的分析,对社会经济文化的讲解较少,这导致旅游专业学生普遍对西方经济学教学的学习兴趣难以提高。其次,旅游专业的学生人文知识丰富,数学基础相对薄弱。旅游专业学生大多数是文科生,具有较丰富的文化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知识,而数理知识储备方面比较不足,然而,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借助数理模型来解释现实社会经济的运行规律的学科,其教学内容充满大量的数学公式、图形和表格,它的理论性和逻辑性较强,这加大了旅游专业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时的难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他们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积极性。 1.2 旅游专业重视应用性人才的培养与西方经济学教学偏理论化的矛盾 旅游专业是我国本科高校近十几年来新开设的专业,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本科高校旅游专业的毕业生大多数进入旅游企业从事管理工作,而非进入科研机构从事学术研究。然而西方经济学源于西方市场经济,其包含的内容十分庞杂,从边际成本理论、完全竞争理论、供给理论和凯恩斯理论,整个理论体系建立在严密的逻辑和推理上,这使西方经济学显得高深复杂,这对于偏感性思维的旅游专业学生来说显然是不利的。事实上,西方经济学所提示的经济规律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是间接的,因此,给大多数学生造成的印象是西方经济学离现实生活很遥远,难以利用所学的西方经济学理论指导实践。其次,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的一成不变,也使它不能适应旅游专业的教学要求,从而降低了它在旅游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1.3 旅游专业培养新型旅游人才的目标与西方经济学经典理论与时代脱节的矛盾 本科高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即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能在旅游相关领域从事实际工作的新型人才。然而,目前我国的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过于陈旧,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我国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微观部分主要以马歇尔的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为主,宏观部分以凯恩斯国民经济的论为主,这两大理论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形成,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当初适合这两大经济理论的社会环境早已改变,现代经济现象日趋复杂,如果我们还用十年前的理论来解释现代社会经济,那显然是不合时宜。经典理论的学习虽然能使学生掌握西方经济学理论的精髓,但经典理论与现实前沿问题的脱节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事实上,许多崭新的理论不断丰富着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比如公司治理结构理论、博弈论、当代国际贸易和产业经济学理论等,这些最新的理论体现了学者们对于现实世界更深的思考,使得西方经济学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力进一步强,但是这些前沿的理论却很少在旅游专业西方经济学教学中体现,结果进一步拉开了理论与现实的距离,使西方经济学经典理论与时代脱节。 2 建议与措施 2.1 加强教材建设,使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适应旅游专业的特点 旅游专业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是树立基本的经济观念,掌握必要的基本经济知识,以及初具分析现实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首先,为了适应新时代旅游人才的培养,西方经济学教材的编写要突出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由于旅游专业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课时一般较少,因此,西方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教学不必面面俱到,必须有重点地删减,突出重点,又要详略得当,本着“必需和够用”的原则,合理取舍教学内容,从而加强教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1]。其次,西方经济学教材应包含当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吸收前沿研究理论,在内容上不断吐故纳新,选用适合旅游专业自身特点、新版的、经典的西方经济学教材。教材除了包含经典经济学思想以外,还应该包含其他当前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前沿问题,比如博弈论、逆向选择、不对称信息等问题,补充其它学派的理论,如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新剑桥学派等观点以及思想,使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脉络,以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独立研究和应用能力[2]。 2.2 使用适合旅游专业特点的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西方经济学很多理论知识晦涩难懂,并且包含不少的数学公式和图表,使学生特别是文科专业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这就需要大量生动和形象的案例对教材中的理论进行解析[3]。案例教学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在20世纪初最初应用于法学与医学专业,后来广泛应用于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应该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平时注意多点从报纸、网络和新闻中搜集整理相关案例,建立丰富多彩的的案例库。在案例的选择上,我们要遵循以下二个原则:第一,案例的选择要充分体现旅游专业特点。比如在讲解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时,可以结合人们对旅游的需求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大量涌现的,属于较高层级的精神需求。在讲解需求的价格弹性时,以酒店客房的定价为例,分析什么时候酒店应当涨价,什么时候酒店应该降价,价格的变动对酒店总收益的影响。在讲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可以联系我国目前银行准备金率和银行存款利率一再下调的情况,并且让学生把我国目前实行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与凯恩斯赤字财政政策进行对比分析。第二,案例的选择要使西方经济学理论与我国当前经济现状的实际较好地结合起来。如果选取的案例过于陈旧,就会让学生觉得经济学脱离现实,说服力不强,从而挫伤学生学习经济学的积极性,应该从人们日常生活中选取学生所熟悉的现象和问题,比如,我国目前发生热点经济问题,房产政策的调整和银行利率的变化,使西方经济学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弱化其理论性强的特点,让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有切身体会和理解。 2.3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主动性 如果教师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单纯采用灌输式、讲解式的手段来向学生传授经济学的理论,其教学效果必然不会太理想。要想解决以上的问题,教师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启发式、多媒体以及开放互动式等灵活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主动能动性[4]。首先,教学通过开展大量有针对性的提问来启发学生对经济学的思考,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的提问,比如在介绍“机会成本”这一概念时,便可以用“你们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是多少”这样简单又实际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而进一步引入相应理论的介绍;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对教师进行的问题,通过提问式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养成主动积极地学习的习惯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同时还营造了民主的学术氛围。其次,利用多媒体教学来提高教学效果,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以图、文、声、像并茂的形式演示出来,这样不仅缩短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的时间,加大课堂信息量,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积极采取开放互动的教学方法,以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可以选择与旅游领域有关的经济事件及相应数据作为案例来开展课堂讨论,比如利率的调整对我国酒店业的影响?我国收入水平的提高对旅游市场的影响?通过对这些问题开展课堂讨论,使课堂气氛调动起来,促使学生对经济学主动思考[5]。 2.4 结合经济学的前沿理论,增强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前沿性 西方经济学授课内容只有不断随社会变化而改新,及时吸收前沿理论的最新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出现的最新问题和最新动向,突出教学内容的时代特征,使得教学内容与时代、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才能使学生对它产生认同感,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仅讲授经济原理,更重要的是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促使学生主动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然而我国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更新速度相对较为缓慢,前沿的理论及案例一般不会出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过于重视理论而轻视实践,对西方经济学的内容不加选择就全盘接受,从而削弱了学生学习经济学的积极性。针对这样的现象,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学习,追踪最前沿的理论及实践、政策热点,不断更新原有的教学内容,同时加强科学研究,加深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将研究成果积极融入教学活动中。 旅游经济学论文:制度经济学视域下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危机问题研究 [摘要]旅游危机事件高发已经成为制约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威胁。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危机事件具有爆发频次更快、治理难度更艰巨、涉及范围更大、调控意义更大的显著特点。其形成原因不但在于特殊生态环境,更与复杂敏感的民族关系和国家制度安排有关。因此,管理对策在于从经济学视角进行系列制度创新,及时构建预防机制、应急机制和恢复机制,实现旅游危机管理的制度化和高效化。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危机;制度成因;应对机制 旅游业发展最主要的影响要素是旅游环境安全。但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尤其是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危机事件此起彼伏,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形成严重威胁。因此,及时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思路、新对策,势在必行。 一、旅游危机的内涵、类别及演化机理分析 旅游危机指的是对旅游者、旅游业和旅游目的地安全和良性运行状态形成严重威胁、需要及时加以调控的各类非预期性事件,对旅游业发展具有直接影响。它具有以下几大特点:一是突发性。由于人类自身认识不足、危机长期潜伏等内外部原因结合,旅游危机在条件成熟时会突然爆发,并迅速蔓延。事件的紧迫性要求人类必须采取断然措施进行化解。否则只能措手不及,后果严重;二是危害性。由于出乎人类预期,旅游危机带来的是群体性生命财产安全受损,并对正常的产业运行和社会秩序形成严重威胁,还造成社会恐慌甚至动荡;三是公共性。由于旅游系统和社会系统、自然系统互相交织,一旦旅游危机发生,必将引发相关系统“共振”,形成“连锁反应”,并在短期内演化成为公共领域危机;四是可调控性。危机的发生虽然有其偶然性,但偶然之中有必然,其背后必定蕴含内在演化机制和规律。形成原因除不可避免的客观因素之外,还有人类的主观意识有很大关系,因此,人类只要进行科学研究和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旅游危机并不可怕,也可以得到很快化解,甚至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契机。 造成旅游危机的因素极其多样,不同学者基于不同层面作出不同归类。基于诱因视角,本文将其划分为自然灾害型、经济社会型、疾病卫生型、综合型四类。其中,自然灾害型由火山、地震、泥石流、台风、暴雨、洪水、火灾、冷冻、雪灾、海啸、雷电等引起,经济社会型由经济危机、政治动乱、军事冲突、局部战争、恐怖袭击、文化隔阂、宗教对抗、安全事故、社会谣言等原因引发,疾病卫生型主要由人类或动物流行病(如甲型H1N1流感、口蹄疫等)引发,多表现为突发性卫生公共事件,综合型由以上因素综合形成,加大了社会和产业秩序重构的成本。 旅游危机有自身演变过程和规律。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可划分为五大演化阶段:潜伏期,以静态形式存在,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酝酿的长期性,不以为人类所察觉;爆发期,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爆发条件具备,危机经过酝酿阶段后突然爆发;蔓延期,以极快速度在大范围内扩散,波及各个旅游行业;衰退期,由于自身影响力的减弱和人类应对措施控制,危机趋于缓和,旅游经济损失减弱;消亡期,危机消失,社会经济秩序趋于正常,旅游业开始复苏。因此,人类危机管理模式也经历预防、预警、控制和恢复等演化阶段,同时具有非程序化、信息非对称性和风险性特点,必须在实践中体现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常态性特征。 二、转型期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危机问题凸显 (一)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危机表象的特殊性 除体现公共危机共有特点外,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危机还具有如下个性化特征: 1.爆发频次较多 和内地及其他民族地区相比,由于环境特殊,西部民族地区近年来发生了一些旅游危机事件。这给西部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2.应对难度更巨 复杂多样的地理和社会环境使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危机治理难度加大。例如,西部地区多大高原、大沙漠、大戈壁,河流纵横分布,峡谷沟壑密集,交通建设滞后,救援人员进入很难,应对工作开展缓慢;部分地区地处海拔较高,使外部救援者适应救援环境较为困难:本区域内多民族聚居、杂居,社区群众和救援队伍之间无法开展有效交流;民族地区地处生态边缘区,生态环境恶化态势逆转绝非易事,费时费力;信息技术不发达,旅游危机信息不对称,助长了谣言的传播和扩散。 3.涉及范围更广 旅游危机事件涉及到西部地理环境、历史传统、民族关系、经济格局、社会状况、自然灾害、恐怖活动、犯罪现象等因素。这些因素相互联系。互相交织,互相重叠,牵扯众多;旅游危机影响不但对西部产生威胁,还波及中国甚至世界,对全球旅游业发展和地缘稳定具有巨大危害;西部边界线漫长,接壤国家多,跨界民族多,部分敌对势力具有国际背景,使旅游危机影响具有跨国境性,因此应对措施也需考虑国际国内形势和相关群体利益。 4.调控意义更大 西部民族地区地处文化生态双重边缘区,发展现代文化旅游业为明智之举,因此,旅游危机对现代旅游休闲产业发展的制约和危害显而易见。一是旅游投资环境受到影响。由于恐怖活动和社会犯罪事件多发,外来投资者信心不足,导致投资减少,经济下滑;二是旅游收入受到影响。由于害怕在旅途中出现不测,许多居民不愿意前去西部边疆地区,导致客流减少;由于安全的旅游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许多旅游者不敢在夜晚出来休闲,极大影响了本地少数民族居民旅游收入增长:三是社会经济类事件尤其是暴力恐怖活动影响和谐民族关系的形成,严重破坏边疆安定团结,威胁国家形象。因此,旅游危机治理和应对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促进边疆居民增收,增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深远的社会意义。 (二)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危机内在机理的特殊性 1.生态环境特殊脆弱 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和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使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及其脆弱,为典型风沙区、水土流失多灾区、多地震区和高寒灾害区,也是生态类旅游危机多发区。一方面,自然条件本身恶劣。西北民族地区密集分布大尺度自然地表景观,地表结构复杂多变,远离海洋,地表植被稀少,土质疏松,大风、沙尘暴频繁爆发且比较严重;为世界两大板块(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与我国三大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蒙藏高原)交界地带,地质构造复杂,地壳运动活跃,为典型地震带。另一方面,处于人口压力和政治原因,盲目过度开发,自然环境趋于恶化,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安全指数早已超过了安全临界线或警戒线。 2.民族关系敏感复杂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部民族地区各民族各族群之间和睦相处,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友爱的民族关系,为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得出现一些民族矛盾,民族关系问题凸显。一是产权制度不完善影响民族关系。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石油、煤、天然气能源和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但由于产权制度的不合理,国家对其进行低价收购,当地居民没有享受到资源开发带来的经济利益,反而还要承担环境污染等经济社会成本。从而影响民族关系特别是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二是“非均衡发展战略”影响民族关系。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后,国家首先开发沿海地区,西部民族地区暂时未纳入开发范围,引起少数民族的社会挫折感和相对剥夺感,容易形成民族隔阂,给政治稳定带来不利影响:三是社会转型中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结构转变影响民族关系。我国“橄榄型”或者“洋葱头型”社会结构尚未发育形成。不完全“哑铃型”或者不完全“生梨型”结构形态在短期内很难完全改变,阶层之间关系出现紧张,为旅游危机事件爆发埋下隐患;四是敌对势力的介入和破坏影响民族关系。在中国崛起大背景下,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等利用普通民众的不满情绪,活动猖獗,给西部边疆地区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宁带来负面影响。 3.旅游危机应对机制更为欠缺 我国危机应对机制整体不健全,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危机应对更为不足。旅游危机教育方面,由于片面强调经济增长,缺少忧患意识,对旅游危机的潜在性、旅游安全形势的严峻性和巨大的破坏性认识不清。在旅游危机到来前缺少应有的政治敏感性和鉴别力,致使社会容易出现大面积恐慌,也使旅游危机管理成本大为增加;组织制度方面,现有行政管理体系复杂,一旦危机发生,各地方政府和相关机构无法及时统筹协调,管理和运行机制不畅;管理体系建设方面,旅游危机等尚未纳入管理绩效考核议程,危机风险评估和管理等工作尚未启动;惩罚机制方面,缺少问责追究制度,不能够对责任人形成威慑态势,也使管理者对旅游危机缺乏高度警惕;硬件建设方面,投入不足,无法提供必要的配套设施,增大了危机应对难度;信息传播和舆情引导方面,官方旅游危机信息不及时,强化了公众以及旅游者对旅游危机的感知强度和恐惧心理,容易出现国民国家信任危机。 三、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危机管理对策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政府为主体,对旅游危机应对模式进行创新,确保旅游业安全运行。具体对策选择如下: (一)理念创新 一是对旅游危机危害认识须创新。政府、企业、社区和相关组织须以非传统安全理念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旅游危机的危害保持清醒认识,坚决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和侥幸心理,对旅游业安全稳定保持高度警觉,将安全管理纳入国家安全战略体系,同时采取适合民族地区区情的特色危机应对模式,积极构建完整应对体系和框架,从战略提升区域民族旅游竞争力,实现边疆和谐、产业繁荣、人民安居和国家稳定。 二是对旅游危机效应认识须创新。任何事物发展都存在两面性,“祸兮,福之所倚”,“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对旅游危机带来的影响需要保持辩证认识,既要看到其巨大危害,认识到有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和连锁反应。也要理性看待旅游和危机的关系。意识到危机也许就是难得的一次发展机遇,旅游危机蕴藏产业优化和转型机遇,对提高旅游景点和目的地知名度、提升产业抗波动能力、拓展潜在客源市场与健全社会管理机制方面都具有很大价值,从而化“危”为“机”,因势利导,及时抓住机遇实现西部发展。 (二)制度创新 组织制度方面。建立常设性专业危机应对组织或机构,专门负责应对危机事件和突发事件,避免政出多门导致的效率低下,并随时做出分析预测,在反恐、灾害预测和控制疾病流行方面加强合作与沟通,为旅游消费者出行提供及时的信息与建议;在有效发挥政府力量外,需要扩大危机管理参与主体,吸纳专家学者、技术精英、宗教领袖、社区和公众,改变传统单一主体模式为多元管理模式,最大限度整合各类资源,提高旅游危机管理效果。 法律制度方面。加快建立和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变传统“急事急办”、“大事大办”、“无事不办”的决策模式为常规化模式,通过法律规范危机管理主体职责,改变以往政府官员和社会管理者权责不对等现象,建立旅游危机事故问责制,依法追究危机应对不力责任人,对因玩忽职守、谎报、漏报信息等造成重大损失者坚决追究法律责任并给予严厉处置,同时支持媒体和公众进行监督,保持一种高压威慑态势,从而为危机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通过规范化、系统化法律制度建设改变推委扯皮现象,强化相关人员责任意识、危机意识,提高政府应对旅游危机效率。 信息披露制度方面,成立旅游安全信息中心,建立旅游安全官方发言人制度。定期披露安全信息,同时通过网络、手机、电视等渠道向公众及时相关信息,提前告知公众气象、地质灾害、社会安全等情况,提高安全预警能力。 政府绩效考核制度方面,纠正传统政绩考核制度的弊端和不足,在注重经济发展效应评估的基础上,丰富考核指标体系,增加危机管理绩效考核因子,细化危机预警和应对责任,逐步引导政府、相关机构和人员改变短视行为,提升旅游危机管理能力。 旅游教育制度方面。依据旅游危机多发现实需要,改革旅游教育内容,增加安全教育板块,进行危机事件处置演练,通过多种途径在国民和管理者中逐步普及旅游危机应对理论和技能教育,树立危机意识,消除麻痹心理、侥幸心理,掌握必要的应对技能尤其是应急救援技能,提高危机反应能力:在导游等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或资质年审中增加应对危机事件环节。使产业从业者具备一定领导组织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做好旅游安全管理人才培养:在旅游者中间加强安全教育和宣传,分发《旅游安全行动指南》等材料,以防止危机到来时惊慌失措局面发生。从而减小事件带来的损失,为危机应对提供智力支持。 财政税收和金融保险制度方面,国家必须将公共安全和旅游危机预备费纳入预算之内,专门划拨或增加相关财政经费支出,做好“公共物品”供给。改善欠发达地区特别是旅游区设施和经费投入不足问题。缩小财政支持差距导致的风险和损失,同时对因旅游危机而遭受者给予适度财政补偿和财税优惠。为应付公共风险和旅游危机提供物质和资本支撑:保险行业要建立和完善旅游保险制度,开设特征保险,使旅游者通过购买旅游责任险、地震险、旅游意外伤害、旅游救援等险种降低成本,实现旅游业健康发展。 (三)机制创新 一是预防机制创新。针对旅游危机诱因,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在生态脆弱区和灾害频发区高质量实施绿化、净化工程,防止水土流失,消除生态类旅游危机隐患;切实关爱边疆民族地区弱势群体发展权和生存权。使其共享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带来的伟大成果,改善其生活状态,提高居民幸福指数和满意度,消除边缘感和相对被剥夺感,使民族关系和族群关系趋于和谐,从而降低社会类旅游危机发生几率;制定预案,及时修改完善,扩大其覆盖面和针对性,一旦突发事件发生启动预案,力求危机损失最小化;强化预警科技水平和人员配备,做好重点地带、重点人群、重点景区、重点时段的安全监控,对旅游危机保持高度的警惕心,同时提供物质储备(如灭火器、报警器、急救包、氧气袋等),完善救援系统,有效预防危机;加大旅游安全问题检查,在主要旅游集散中心和景区安排专人负责进行排查。消除安全隐患。 二是应急机制创新。一旦旅游危机发生要立即形成快速反应机制。旅游危机处置机构立即控制局面,启动预案,在第一时间派专人赶赴现场,保护人民群众和旅游者生命财产安全,防止事态扩大或恶化;及时披露事件发生情况,疏导和把握舆论导向,保障公众知情权,做到信息透明化、解读准确化,改变传统“内紧外松”传播策略,防止因为信息不对称而造成公众恐慌和猜疑,从信息源上制止不良信息恶意传播,避免广大人民群众被别有用心者利用;建立合作机制,必要时开展国际合作,形成多元有效治理体系。旅游企业要采取多元化战略,及时转换开发思维,推出替代性旅游产品,树立良好新形象,为后续开发提供契机。 三是恢复机制创新。旅游危机消退后,及时开展评估工作,总结经验;防止媒体失语现象发生,利用公共关系模式宣传报道旅游活动最新进展,消除危机时期留下的负面印象。迅速重塑和树立“和谐西部。民族廊道,多彩家园”旅游形象,凸显安全特征,提升旅游市场消费信心指数;精心策划,利用危机事件推出新型旅游产品,形成市场新卖点、新爆点,如在泥石流灾害地开展黑色旅游,在地震灾害地开发地震旅游,建设灾害纪念馆,使旅游市场重新启动。 旅游经济学论文: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贵州“红色旅游”的价值 摘要:本文主要是通过收集和分析贵州旅游业和红色旅游的相关资料和数据,从本质上去了解“红色旅游”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对制约贵州红色旅游发展的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对促进贵州红色旅游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和对策,从而去诠释贵州红色旅游的价值。 关键词:红色旅游;资源稀缺性;第三产业;经济发展 一、贵州红色旅游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持续高速增长,根据《贵州统计年鉴2011》的数据,贵州的国内旅游人数由2001年的 2100万人次上升到2010年的12863万人次,入境旅游人数由2001年的20.55万人次增长到2010年的50.01万人次。而据贵州省旅游局统计数据表明,2005-2010年贵州红色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4380.71万人次。其中接待入境游客9.03万人次,红色旅游综合收入223.13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省红色旅游呈强势发展势头。 二、红色旅游对贵州省经济发展的影响 红色旅游资源的稀缺性主要表现在: (1)红色旅游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如同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一样,中国革命的历史遗存也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红色旅游资源只有全国的部分省份的部分地区拥有少量,而且由于其的脆弱性使得红色旅游资源因为受到自然或人为的破坏而越来越少。 (2)红色旅游资源的脆弱性。红色旅游资源主要包括革命纪念地、标志物及其所承载的基本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等,其中的记录相关历史的书籍、报刊,有纪念意义和革命精神的衣物等物品由于时间的流逝而很容易受到自然或人为的破坏,而建筑等也容易因为自然灾害或人为的原因遭到破坏。 (3)红色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和垄断性。每一种红色旅游资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意义和所代表的精神传承,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都是不可或缺的,而其不可再生性,使得不可能再出现具有相同意义的历史遗存出现。特别是以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所形成的红色文化遗存,更具有垄断性。 三、贵州省红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地理位置不佳。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边陲,云贵高原之上,地形相对复杂。贵州省内部交通网络建设由于地形因素而相对落后,使得很多红色旅游景点的交通不便,可进入性较差,这也给红色旅游的线路发展带来了困难。交通设施建设已成为制约贵州红色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 2.经济水平偏低。贵州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省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偏低,而经济总量不高使得针对旅游的投资额较少,导致红色旅游景区内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亟待改善;而人均收入偏低,使得省内居民的旅游需求不足,难以对红色旅游的发展产生带动作用。 3.旅游经济发展的观念相对滞后、体制的创新性不足。如何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拉动贵州省旅游经济的快速提升,实现贵州省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首先要转变贵州省旅游经济发展的观念,进行体质的创新。而贵州在面对日益开放、多元化竞争愈演愈烈的市场环境下,仍然没有完全地摈弃陈旧的发展观念和模式,对旅游市场的培育未形成足够的认识和创新。 4.管理和经营体制陈旧, 旅游管理者素质较低。目前贵州的红色旅游资源仍属多个部门共同管理,管理体制比较混乱,导致红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受到多重制约,缺乏统一性和整体性。而管理者的严重疏忽,让很多不法经营者违法经营,擅自提价、变相涨价,使得景区强买强卖的现象十分严重,严重地影响了红色旅游景区的形象,降低了游客的“回头率”。 5.红色文化挖掘程度不深,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红色旅游是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而大多数的红色景区在开发时并没有或很少融入贵州独特的地域文化。而对红色文化的挖掘程度也相对浅显,部分景点的建设形式与展示内容雷同。贵州的红色旅游基本上是以分散的单个的参观点为主,未能很好地与贵州当地自然资源、风土人情相结合,严重的削弱了红色旅游资源自身的经济利用价值。 四、对于存在的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改变落后观念,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贵州想要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来带动经济的发展,只有改变落后的观念,积极创新体制,充分认识到旅游业对社会经济的重要性,将旅游业纳入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切实从市场的角度出发,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树立全社会共同发展大旅游的共识。 2.加快红色旅游发展规划、进行综合旅游开发。发展旅游业, 首先要有系统、完善、可行的旅游规划。贵州省红红色旅游规划的滞后性、非科学性还是非常的显著。所以,我们发展贵州省红色旅游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科学可行的旅游规划。 3.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相关基础设施。2005-2010年国家对贵州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投入8616万元,地方财政投入3000万元,引入民间资金11276万元,有力地促进了红色旅游的强势发展。通过完善交通网络,进一步改善旅游交通条件,形成便捷、快速的交通网络,来提高旅游景点的可进入性。依托于景区景点及城市相关接待设施的完善,改善供水、供电、安全、卫生等条件,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 4.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客源共享。要发展好贵州的红色旅游,区域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可以从省内和国内两方面来进行合作。一是加强省内各个红色旅游地之间的合作,建立一个红色旅游区,并创立一个旅游品牌,二是要加强国内各个红色旅游大省之间的合作,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实施客源共享。 5.挖掘红色旅游资源,结合生态资源,走有贵州特色的旅游发展道路。贵州除了比较有名的遵义会议会址、黎平会议会址、四渡赤水、强渡乌江等红色旅游胜地以外,还有娄山关、猴场会议等不为众人所熟知的红色旅游景区。只有深入挖掘贵州的红色旅游资源,将贵州省内的红色旅游资源结合起来,创建自己的品牌形象,结合贵州所特有的生态资源,走一条有贵州特色的旅游发展道路,才能更好地发展贵州的红色旅游业。
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关于澳大利亚农业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的考察报告 2002年5月25日至6月8日,中国农业部赴澳大利亚农业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代表团一行5人,应澳大利亚农渔林部的邀请赴澳大利亚进行了为期14天的考察、访问和交流。考察团受到澳大利亚农渔林部等单位的热情接待,先后赴墨尔本、阿得蕾得、堪培拉、悉尼和布里斯班等地,对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自然资源与环境部、南澳州植物园、阿得蕾得大学WAITE和ROSEWORTHY两个校区、澳大利亚国家科工组织植物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澳大利亚国家植物公园、澳大利亚国家标本馆、CRC热带植物保护中心、澳大利亚热带遗产中心、悉尼皇家植物园等进行了实地考察、访问和交流,顺利地完成了预定的考察计划,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澳大利亚概况 澳大利亚位于南太平洋,在大西洋南部和印度洋之间,领土包括澳洲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澳洲大陆地广人稀,四面环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占据一整块大陆的国家。国土面积约768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36700公里。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平坦的大陆之一,拥有许多独特的珍稀动植物种类。按照气候带的划分,澳大利亚的北部为热带,中部为辽阔的干旱和沙漠地带,南部为温带。澳洲的气候比较温和,全年温差不大。澳洲的四季正好与北半球相反:夏季由12月开始,3至5月份是秋季,6月份是冬季的开始,9月份进入春季。南回归线以北地区年平均气温为23--26度,回归线以南地区温差略为明显,冬季平均气温约14度,夏季平均气温约26度。 澳大利亚有六个洲: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昆士兰、南澳、西澳、塔斯马尼亚及二个领地(首都领地和北领地)组成。澳大利亚的人口密度很小,每平方公里平均只有2人,人口主要集中居住在中心城市和沿海地区。现有人口18,426,900人,其中土著人口约占2%,英国和爱尔兰血统在人口中占有较高的比例。澳大利亚是一个移民国家,总人口中约有四分之一出生于海外。居民来自100多个国家,主要少数民族包括意大利裔,希腊裔,越南裔及华裔等。 二、澳大利亚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法规建设 长期以来,澳大利亚政府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提高公众意识等工作非常重视,联邦政府近几年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科技活动项目,各科学研究和教学等机构均积极参与和支持各种形式的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促进公众对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解和认识。政府的支持、各界的参与和设施的健全,使澳大利亚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开展得生机勃勃,卓有成效。 目前,澳大利亚政府为了保护澳大利亚的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过程和生命支持系统,认真履行了《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已出台了《澳大利亚生态和可持续利用发展国家战略》(Australia`sNationalStrategyforEcologicallySustainableDevelopment1992),《澳大利亚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战略》(NationalStrategyfortheConservationofAustralia`sBiologicalDiversity1996),各州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台了本州的相关法规,例如,维多利亚州出台了《维多利亚植物和动物保护法案》(Victoria`SFloraandFaunaGuaranteeAct1988),以保护本州的特有植物和动物生存、繁衍和保留它们在野生条件下的进化趋势;保护这些特有动植物的群体;保证人类对这些特有动植物的可持续利用并保持这些特有动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等。同时该州还出台了《维多利亚生物多样性战略》、《维多利亚的生物多样性—我们的生活财富》和《维多利亚的生物多样性---维持我们的生活财富》等技术性文件。 三、澳大利亚的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建设 目前,澳大利亚国家保护区总共有6664个,包括国家公园和野生生物保护,土著土地所有者、私人土地所有者和森林保护地等,保护面积共有63530760公顷,占国土面积的8.24%,各州(领地)的详细情况见下表。 澳大利亚保护地区概况 州/领地 个数 面积(公顷) 占州/领地% 首都直辖区(ACT) 8 123032 52.8 新南威尔士(NSW) 518 4953217 6.18 北领地(NT) 92 5125556 3.8 昆士兰(QLD) 470 6938764 4.02 南澳州(SA) 1780 24895127 25.53 塔斯马尼亚(TAS) 490 2201962 32.42 维多利亚(VIC) 2089 3378021 14.85 西澳州(WA) 1217 15915081 6.3 总计 6664 63530760 8.24 在澳大利亚,所到之处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环境和植被好,到处是地毯似的草坪,把地面覆盖得严严密密。即使是城市宽广的街道两旁,也是两三排并列的观赏林木(不适宜种草的树下用碎木片覆盖)。例如堪培拉人均绿地面积达70.5平方米,仅次于华沙居世界第二位。城市的空气新鲜,绿荫蔽空,绝少尘埃。在堪培拉和阿得蕾得的住宅周围,一律不加围墙,院外一般以桉树、合欢花树作为绿色花篱笆。堪培拉设有不同类型的植物园,除澳大利亚本土上的植物外,还引种了许多世界各地的树木花草,如中国的银杏、水杉、杜鹃、蔷薇、天竺葵等。堪培拉周围大部分地方都是国家公园的范围,包括诺马治国家公园(NAMADGINATIONALPARK)和狄宾布拉自然保护区(TIDNINBILLANATUREKESERVE)。在宾馆饭店的房间特别是公园和其它公共场所都可看到节约用水和保护环境的告示标志以及管理人员对相关知识的介绍,增强全民的意识。 四、澳大利亚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研究 澳大利亚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物种水平和生态水平,而在遗传多样性水平开展的工作相对较少。 在生态系统水平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以保持和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为主,一旦某一个生态区域被列为保护地,科学家和政府首先从土地和水资源的管理入手,通过限制放牧、退牧还林还草等措施,恢复土地和水资源利用的原始性,对生态区域内所有的动植物物种进行调查,建立资源档案,确定该生态区的环境指示物种,根据指示物种的动态变化规律,随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在物种水平上,经过长期的资源调查,已经查清了澳大利亚所有物种的资源状况,编制了澳大利亚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名录。对于已列为保护计划的濒危物种,科学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详细调查,不仅明确其分布范围和生态环境,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确定每一个分布区的具体地点和面积,还要彻底查清其种群数量和生存繁育特点,了解其危害因素并掌握其动态变化规律,根据所掌握的上述信息,制订相应的保护策略。 在遗传多样性水平上,主要采用异生境保护的方法,即将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作物如棉花、苜蓿、橄榄等种质资源收集起来,统一进行种子库保存。种子库保存的种质不仅具有详细的农艺性状、抗性性状、品质性状的综合鉴定结果,而且还利用分子标记、DNA测序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进行了指纹图谱鉴定,每一份材料所具有的重要基因都非常清楚,不仅如此,对于收集量较大的作物还进行了核心种质的研究,为作物改良选择亲本奠定了基础。对于重要农作物的野生近缘植物如野生棉花等,科学家利用GPS系统对每一个居群进行了定位,将每一个居群按照统一的取样原则进行了取样,并对其进行了重要农艺性状如棉花抗枯萎病和黄萎病的鉴定,然后统一保存于种子库中。 由于澳大利亚人口稀少,人们保护野生物种的意识较强,目前除各类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世界遗产保护中心外,对野生物种的保护主要依靠地方政府和居民的自觉行为,即科学家将已列为濒危物种的分布范围和生态环境等通报给地方政府,这样,在地方政府进行道路建设或其它设施建设过程中,避免破坏其生态环境。到目前为止,这种简便易行的野生物种保护方法在澳大利亚取得了预期效果。 五、澳政府加强对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关的初级产业(primaryindustries)的支持 在过去的几年中,澳大利亚的农渔林产业取得了很大成绩,2000-2001年出口有关农产品达到330亿澳元。为了抵制世界经济增长变缓对澳初级产业的影响,澳政府将要加强对有关方面的支持,包括内容如下:(1)盐碱与水质量国家行动计划,(2)国家粮食和病害仿真监测行动计划,(3)澳大利亚政府环境基金--自然遗产托管新项目,(4)国家粮食工业1024百万澳元的5年计划。 六、澳大利亚对我国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启示和借鉴 澳大利亚在生物多样性保存和可持续利用方面的成功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针对我国目前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现状,具体建议如下: (一)加强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其中重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进一步完善种质资源管理的相关配套法规建设,加强并规范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促进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交流和利用。 (二)增加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经费支持。突出加强我国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建设,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和原生境保护设施建设。不同地区的保护区既要扩大规模,又要合理规划,连成一体,增强保护的效果。在增加中央投资的同时,鼓励地方政府和部门提高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投资力度。 (三)提高公众意识。及时启动并组织实施我国的“提高我国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公众意识计划”,加强政府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支持力度,提高社会的广泛支持与参与程度。 (四)加快我国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专业队伍的培养,提高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即墨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世人关注的议题,旨在重新考虑农业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努力排除障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探索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和策略。即墨市人口多、耕地面积少,发展可持续农业势在必行。本文就即墨市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发展可持续农业进行了初步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农业;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 前言 中国1994年了《中国21世纪议程—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确立为“建立可持续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对农业可持续进行了规范与引导。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依托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以持续增长的土地产出率、土壤肥力为目标,同时兼顾保护自然资源,将保护与开发并进,走现代化经营方式,走集约化持续发展之路,实现农村的共同富裕。 即墨市全市土地总面积1780km2,耕地面积74104hm2,人均占有耕地0.07hm2,建成区面积42.65km2,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就。2011年,继续加大对三农投入,财政支出中农林水事务支出4.8亿元,比上年增长34.6%。农业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蓬勃发展,全市农村合作组织342个,参与农村合作组织的户数达到2.8万户[1]。即墨市农村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应看到在快速发展带来的系列问题,环境破坏、空气的污染、资源的浪费等等。因此,在新形势下发展可持续农业变得刻不容缓。 1 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述 在18世纪前后就出现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目前已经变成全球性的目标,与资源可持续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并称为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在农业上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高产高效的农业格局。不仅考虑到当代人的利益,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这是可持续发展的主旨。 农业发展可持续性是概念内涵丰富,主要体现为“3个可持续性”协调发展:生产持续性,即保证农产品稳定供给,以满足人类社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的能力;经济持续,即不断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改善其生活质量的能力,主要体现于农村产业结构、农村工业化程度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生态可持续性,即人类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以及开发、保护、改善资源环境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整个农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前提,没有良好的资源基础和环境条件,常规式的现代农业就会陷入困境之中。 2 即墨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 2.1 农业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 全市农机化投入资金4600万元,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20.4万kw;农作物机械化水平达到87%,机耕作业面积11.5万hm2,机播、机收面积分别为10.8万hm2、9.3万hm2。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6万hm2,增长1.1%,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为77%;地膜覆盖面积2.1万hm2,下降2%。农用拖拉机3.9万台,增长2.4%;农用运输车1.4万辆,增长3.8%;全年化肥施用量12.8万t,增长1%;农村用电量7.1亿kw.h,下降2.5%;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蓬勃发展,全市农村合作组织342个,参与农村合作组织的户数达到2.8万户[7]。 2.2 农村劳动力素质明显提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农村建设小康的关键在于农民增收。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依靠众多掌握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农业劳动者。因此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一定要把提高农民素质的工作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国务院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把农民作为科学素质提高的重点人群之一,并明确由农业部与中国科协共同牵头组织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农业部要围绕《纲要》精神,加强与中国科协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搭建工作平台,紧紧围绕建设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组织实施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农民的科学技术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进行了大面积的培训与提高,使得农村现有的劳动力明显提高。例如喷灌技术滴管技术大棚技术都能在农村很好的实施说明农民素质已经很好的提升上来了。 3 即墨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农业资源浪费,农村土地流失严重 近年来,即墨市农业环境污染状况日趋严重,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品质,造成农田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化肥、农药、农膜等污染,这些污染不 仅影响农业生产环境,也造成农业资源的极大浪费。科学有效地开发、保护、利用农业资源是21世纪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农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使得土壤肥力下降;在土地因为自然原因导致的流失之外还有部分是因为大量的城市建设占用耕地;在原始开垦土地的过程是以一些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为代价的。 3.2 农业科技投入水平低 即墨市80%的人生活在农村,经营方式以手工劳动为主。科技贡献率低,科技在农业增产中贡献份额只有40%,这主要是由于即墨市的农业科技投入水平低、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与经济水平低、对科技成果的吸纳能力差所致。随着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农民从事种植业的收入不能增加,增产不增收的现象还很普遍。虽然国家采取了敞开收购粮食和实行保护价格等措施,遏制了粮食市场价格的下跌,但农民从粮食增产中得到的纯收入增加不多。 3.3 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即墨市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几乎所有农产品都呈现出阶段性、结构性和区域性的供过于求,农产品价格连年下跌。在告别短缺之后,农业结构性矛盾日益显露出来,突出表现在3个方面:产品质量不高,大路货多,名优产品比例低;一般性品种多,专用品种少,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精深加工产品更少;虽然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分工有了很大进展,但区域比较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区域性结构不同程度存在大而全、小而全问题。由于结构调整滞后,农产品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脱节,从而导致部分农产品“卖难”和价格下跌,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随着温饱问题解决,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在家庭总消费支出中所占份额稳定下降,这表明农业增长开始面临需求约束。目前即墨市各地都在扩大经济作物面积,或种果树或种蔬菜,一窝蜂追逐利润高的行业,没有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比如在山地可以种植果树,但是在盐碱地种果树是不可能存活的。农林牧渔发展不全面,农业产值33.4亿元、林业产值0.4亿元、牧业产值21.3亿元、渔业产值30.8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4.7亿元。 4 促进即墨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4.1 协调人口与农业资源的关系 尽管农村人口控制和计划生育工作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突破性进展,但人口问题远未“终结”,谋求人口与社会经济、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将是我国漫长的乡村现代化进程中一个极为艰巨的优先关注事项。 为了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一五规划建议”高度重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基本国策。国务院在《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也进一步强调,必须把环境保护摆在更重要的战略位置上。这一切无疑为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未来方向 实现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搞好农村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人口与环境资源矛盾由来已久,要解决这个矛盾不能操之过急,必须坚定不移的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人口得不到控制环境与资源问题就得不到解决,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也落实不到实处。 4.2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就是实现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生产经营。即用现代工业提供的技术装备农业,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理念和组织方式管理农业生产和经营,并实施全过程标准化运营。因此,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牛鼻子”。农业产业化通过合理地配置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把千家万户农民和千变万化的市场联结起来,把农业生产改造成为与市场经济相衔接的社会化大生产,让农民分享到二、三产业的利润,从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4.3 合理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及发展模式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合适的经济结构应该充分考虑到即墨市各县镇的实际情况,像鳌山卫镇有自己的特色经济粉条就应该合理保持与发展,同时可以考虑发展副业。在现在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的情况下,选择合理的经济结构是需要充分考证的。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转变观念,加深对结构调整重大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诸多深 次矛盾的有效途径,是促进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各级政府和部门要立足青岛市实际,在深化认识、转变观念,抓住重点、突出特色,创新机制、提高效益上下功夫。 4.4 帮助农民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农民从根本上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可,真正接受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宣传,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进行宣传和倡导。提供外部支持,如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向农民提供优良品种,改进栽培和饲养方式,引导农民科学施肥,推行节水型农业、生态型农业等“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农业生产方式。让农民切身体会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他们大有好处,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发挥科技优势 引领地方农业可持续发展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1958年成立,作为黑龙江省东南部唯一的综合性农业科研单位,其职责任务是:承担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承担黑龙江省一、二、三积温带农作物和经济作物育种研究工作;承担蜜蜂繁育、病虫害防治和蜂产品加工等技术研究工作;承担果品深加工技术研究工作;并承担优质米开发、系列农化产品的研究与推广工作等。建院以来,累计获得科技成果奖176项,育成大豆、玉米、水稻、果树、晒烟等各类农作物新品种83个。多年来,通过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推动了区域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通过实施科研项目服务地方农业 “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共承担科研项目9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9项,通过实施星火计划、成果推广、科技成果转化及科技服务企业等项目,在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将30多个先进的农业科技新成果直接用于生产,加强示范与展示,带动了地方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如近年来实施的科技服务企业“寒地苹果基地建设及加工技术开发”项目,为大庆隆赫达公司林口分公司果汁加工、原料基地建设和培训果农提供技术支撑,促进了企业生产工艺改进,企业2008年当年投产即获利润20多万元,2011年企业获利近500万元。 二、通过科技合作共建服务地方农业 2004年起,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积极参与全省农业科技共建工作。先后有四名科技骨干通过省委组织部派往宁安、安达、延寿、饶河和克山等5个县(市),担任科技副县(市)长,带着科技项目、科研成果、良种及技术,为全省科技兴农工作贡献力量。一是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区,引进熟化新技术和新品种,进行示范和展示,方便农民参观学习,为农民打造学习农业科技的田间课堂;二是建立农业科技专家大院,配备电脑、多媒体系统、图书、挂图、标本、农技光盘,设立了农技“110”热线电话,实现了农业专家与农民零距离接触和经常性培训指导;三是围绕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生产需要,实施实施了“有机蜂产品基地建设”、“白浆土综合治理”、“马铃薯高产栽培模式示范”、“优质大米生产基地建设”和“优质大豆品种示范及繁育基地建设”等多项致富项目。为农民提供良种良法,专家跟踪指导,确保优质增产。产品由指定企业高于市场价5%~10%订单回收,项目惠及600余农户,户均增收2500多元。将科研成果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激发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建设科技平台服务地方农业 一是建设原种繁育基地。国家水稻原原种繁育基地和省级农作物原种繁育基地的建设,每年生产作物原原种、原种近100余万公斤,满足了地方种子企业和农业生产对作物种源的需求,为优质作物品种的更新和利用提供保障。二是建设中俄农业示范园区。遵照发挥区域经济优势、满足市场需求、兼顾科研攻关和指导农业生产的要求,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建设了黑龙江中俄农业高新技术合作示范园区,园区面积3000多亩,集聚科技创新、示范展示和科技培训等八大功能。示范展示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700多项,接待了5万多农民观摩体验,起到了做给农民看、引导农民干、给农民做示范的作用。三是建设农民大学牡丹江学院。2011年初,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承建了中国农民大学牡丹江学院。采取注册式教育与非注册式教育、长期培养与短期专项技术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高级职称的科技人员担任教师,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一年来,举办短期培训班45期,培训农民24600多人次,解决生产上的技术问题10余类200多个。并成立了宁安果树、渤海水稻、林口蜜蜂和三道关食用菌四个教学基地,招收苹果、水稻、蜜蜂和食用菌四个专业的二年制长期班学员146人,在农闲和生产关键时期,开展更系统、更深入的培训与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和知识水平。四是建设综合试验站。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承担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牡丹江水稻、蜜蜂、食用菌综合试验站和东北寒地苹果综合试验站的建设任务,每个试验站设立五个服务基地市县,集中推广应用国内外先进的科研成果,并通过产业体系联系国内最知名的专家,为地方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指导,为产业发展把脉献策。 四、积极参与政府组织的科技服务工作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结合科技入户工程、农业标志性示范工程、阳光工程、科普之冬、远程教育、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农民科技节活动及外向型星火产业带建设,按照地方党委、政府服务三农的工作部署,近三年共办各类培训班276期,科普大集13次,田间博览22次,录播电视专题及新闻片76次,培训农民9万余人次,印发技术资料23万余份,科技咨询2万余人次。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聚焦农业科技,对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提出了总体要求。回良玉副总理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农业科技创新要做到顶天立地,彻底解决科技与生产脱节的问题。顶天,就是要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立地,就是要坚持产业需求导向,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力争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按照这一要求,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将举全院之力,坚决以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指导,按照地方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创造出更加符合生产和市场需要的一流成果,发挥好农业科研单位的科技引领作用,深入实际做好服务三农的各项工作,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业持续增效,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延安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 [摘要] 近年来,都市农业旅游成为都市旅游和都市可持续发展的新领域。本文选择旅游主题单一的城市——延安为对象,在明确都市农业和都市农业旅游概念及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延安发展都市农业旅游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为实现延安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探讨了新的途径。 [关键词] 都市农业旅游 延安市旅游 可持续发展 发展策略 都市农业旅游是将都市农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以都市农业的经营模式、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活动等吸引游客,实现旅游行为的新型旅游方式。 一、延安市都市农业旅游的现状分析 (一)延安市都市农业旅游的发展优势 1.特色的黄土高原农业文化优势。首先,山地自然条件的特殊性保留了许多传统的农耕方式以及农民生活方式。其次,具有黄土高原中的陕北地区农业风光,表现在随山地变换的农业格局和相应气候条件下的特殊农作物景观优势。 2.革命圣地的“红色农业”优势。南泥湾是中国共产党军垦事业的发祥地,是南泥湾精神的诞生地,更是延安“红色农业”的源头;杨家岭革命旧址亲手耕种过的菜园,枣园故居参纺线比赛用过的纺车是伟人参加劳动生产的真实写照,更是艰苦奋斗延安精神和“红色农业”的传承;枣园幸福渠等等,都是丰富的独特优势资源。 3.独特的农业物产景观。首先,延安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生长期长,出产丰富多样的农副土特产品。其次,高原地貌和恶劣的生态环境形成了山区耕作模式,两者共同形成了独特的农业物产景观。 4.具有区域特色的农家乐及农家饮食优势。陕北黄土高原区依靠其特有的农作物和风俗文化在农家乐及饮食文化上有其特殊的优势。首先,有丰富的农家乐资源。其次,有独具陕北特色的农家饮食,具有自然性、保健性等特点,形成了多种特色风味食品,已经成为农家乐及农家饮食旅游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二)延安市都市农业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发展规模普遍小,缺乏规模效益。由于受短期效益的支配,延安都市农业旅游规模狭小,项目规划粗糙,缺乏文化和教育内涵,形象不佳,营销落俗,大多数以小户个体农家乐为主,多分部在旅游景点周围,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 2.缺乏合理规划,发展无序。目前,延安都市农业旅游缺乏必要的政策领导和合理规划,农业旅游项目雷同,近距离重复布局,低水平盲目扩张现象普遍。 3.发展模式单一,缺乏形态创新。延安都市农业旅游产品模式单一,缺乏有突出特色的拳头产品,吸引力度不够,并且创新意识不够,缺乏在农业旅游模式和形态上进行创新,难于持续发展。 4.品牌意识不强,缺乏服务特色。延安市都市农业旅游项目品位不高、品牌意识弱、品牌项目不多、不重视长线投入、服务缺乏特色。 5.都市农业科技含量低,缺乏旅游文化内涵。延安市农业虽有长足发展,但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国内同类城市的差距逐步扩大,农业生产未能充分利用都市农业高科技化、现代化等多种功能将都市农业资源开发成旅游产品,项目科技文化含量低。 6.都市农业旅游管理水平低,经营效果欠佳。延安都市农业旅游处于兴起阶段,多数旅游项目是在原有农业基础上自发形成的,从管理法规到开发管理者、旅游者素质等均未真正到位。从经营效果看,农业旅游开发弱,产业带动性不强,开发的层次水平和综合效益均不高。 二、延安市都市农业旅游发展模式设计 1.设施农业旅游模式。以蔬菜园、果园、枣园等基地来实现农业工厂化,开展种植、采摘、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连锁项目,开发建设形成“公司+庄园+农户+游客”的产业链布局,这些既符合提高土地利用率,缓和延安用地紧张,又可以常年开放,户内户外旅游项目有机互补。 2.园艺农业旅游模式。农业旅游向高产新奇的观赏性农业发展,具有食用、观光、美化环境的特殊功能,着力开发高科技园区,引进和开发新技术、新品种,同时配套发展相应的旅游设施,兼顾观赏农业景观、度假休闲活动,开发以高科技参观学习为主的旅游项目。 3.体验参与农业旅游模式。增长农知、科学考察农业场所,发展体验参与型都市农业旅游。在游览红色旅游的同时增添一些田园乐趣,调节延安乏味的人文旅游气氛。 4.休闲度假农业旅游模式。延安应结合自身优势开发休闲度假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窑洞群,借助陕北特殊黄土文化,进行剪纸、腰鼓、编织等农家活动来吸引观光旅游者;将生产项目较为单一的农业生产基地,结合旅游观光活动形成度假区。 5.农家乐旅游模式。农家乐属于体验型的农业旅游,发展速度较快,以各地民俗文化、种植养殖场地为依托,农作物生产多考虑观赏性和可参与性,同时庄内配备娱乐设施及乡村小饭馆等。 三、延安都市农业旅游的发展策略 1.合理设计延安都市农业旅游的空间格局 (1)内圈层农业商贸休闲区。本文内圈层指距延安市区半径100km以内的区域,这里串联着最具特色的旅游地,并使热点和冷温点交错分布,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2)外圈层观光度假区。本文外圈层指辐射层——黄陵县、黄龙县、吴旗县,距延安市区半径100km以外200km以内离延安市区较远的区域。 (3)城郊田园休闲体验区。主要指市区郊区田园,如南泥湾、万花山等,适合进行休闲体验、观光娱乐的区域。 2.坚持可持续发展策略:(1)倡导绿色生态旅游,变革旅游观念。(2)城市工业化发展、农业产业发展与旅游业发展和谐推进。 3.树立品牌意识,突出产品特色。特色和品牌是旅游项目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项目的规划和建设要在充分挖掘本区域独特的有形、无形农业文化旅游资源基础上,通过深化、活化等一系列的创意策划活动,打造成受市场欢迎的特色品牌产品。 4.延长产业链条,增加经济效益 通过对各县区旅游业整体规划、统筹开发、联合营销,进行县区间整合,形成规模效应,形成线路景观的优化布局,推行和打造各县区之间的无障碍旅游和无缝隙服务,打造产业链条或在原有的基础上延长产业链条,增加经济效益。 5.树立城市形象,挖掘特色都市农业文化 在保证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推进现代都市农业文化的发展,注意避免出现唯“农”而“农”及项目内容趋同,重点突出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 6.体现创新,实现生态农业旅游与红色旅游并重发展 首先,生态农业旅游开发要促进红色旅游产业发展。其次,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生态化道路,充分利用生态旅游资源。利用生态农业旅游资源来保护和培育红色旅游资源,改善红色旅游环境,保护红色旅游产业,同时为都市农业旅游特色产品开发奠定基础。 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浅谈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宝鸡农业可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发展生态农业,降低生态赤字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着手,提出了宝鸡市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用科技武装农业,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关键词】生态赤字 农业 可持续发展 生态赤字是衡量一个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由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二者共同决定。生态承载力反映一个地区生态系统资源的丰富程度,生态足迹反映人类活动的强度,二者的差值即为生态盈余(赤字),反映该地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脆弱性)。如果一个地区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就出现生态赤字,表明该地区的人类负荷超过了其生态容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发展模式处于相对不可持续状态。 《 第三,加大发展生态农业的宣传力度,尤其加强对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宣传力度,向农民公布当前环境污染的严重危害,让广大民众真正意识到发展生态农业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使生态农业的理念深入人心。 2.2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第一,保护耕地,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减少非农业占用耕地,促进土地复垦,种植农田防护林带,积极引导 农民使用有机化肥,减少化肥对土地的侵害。保护水资源,控制水环境污染,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适当用污水灌溉农田。合理开发和利用沼气、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情节能源。保护生物多样性。 第二,,改善农业资源环境。严格控制乡镇企业的污染源,防止工业“三废”直接排入农业环境而造成危害。控制农业自身的污染源,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尤其是高残毒农药的使用,提高农药化肥的利用率,减少化学产品对土壤、水质、大气及农产品造成的污染。减少农膜的使用,降低“白色污染”。无害化处理畜禽粪便,提高粪便还田和综合利用比例,加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水平。 2.3 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 首先,龙头企业是关键,它肩负着开拓市场、科技创新、提升管理水平和带动基地发展的任务。应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牵引作用。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一种是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种养加销综合经营;一种是“公司+农户”、“订单农业”等组织形式。不论哪种形式的龙头企业,只要能带动农户发展生产,就应给予扶持。 其次,无论采取哪种形式经营,都必须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努力形成当地的主导产品。有了规模,才能造就出产业,种养加工销售才会配套,龙头企业才可发育出来;公司与农户和基地才会逐渐组成“风险共担,利益公沾”的经济共同体。寿光的蔬菜、诸城的肉鸡就是靠市场和规模发展起来的。宝鸡农村也应以培育龙头企业为切入点,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壮大县域主导产业,努力在发展特色产业上有新突破。 第三,要在培育本地主导产品基础之上,加快规模化、专业化、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和活力。要抓紧建设一批大型绿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力推进绿色农产品的开发,突出高附加值产品、精深产品开发,加强特色产品、有机食品和生态食品开发。建立高效的绿色农产品产业政策扶持体系,鼓励农业企业走出去,拓展农业产业发展的新空间。 第四、要加强合作意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进农村经营体制创新。依托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经营能人组建合作社,集中采购原材料并销售产品;依托基层供销部门组建合作社,发挥场地和经营优势;依托基层农技部门组建合作社,发挥技术和服务优势;加快特色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搞好特色农产品的中介和流通。 2.4 用科技武装农业,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 现代农业的实质是发达的科技型农业,科技进步可以全面提高农业生产中要素的利用率,没有科技进步,就无法深入挖掘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内在潜力,就不能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就很难迅速提高农村各类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无从谈起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和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目前,农村传统的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中仍起决定性作用。但是,地区间竞争的实质是科技的竞争,随着科技发展,许多新科技在农业中很快得到应用,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有些生物技术和产品已经用于实践,大大提高农业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贡献越来越高。改造传统农业的出路在于向农业领域引入现代科学技术,使农业投资变得有利可图,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首先,科学技术可以通过改变农业生产要素来推动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农业中的种子、化肥、土壤、工具、饲料等各个要素都需要科学技术的渗透和推动。要实现农作物、牲畜、鱼类、林木的良种化,就必须利用现代育种学、遗传学的科学成就;要对中低产田进行改造,就要采用现代改良土壤的先进科学和技术;通过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有助于抢农时,提高作业质量;通过先进技术和手段的使用,有效地对森林、草原、山地等资源加以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科学技术还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及其素质来推动农业的发展。通过农业各生产要素的改变,达到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目的。 其次,科学技术可以通过改变农业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来推动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在生产环节上,依靠科学技术才能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防止水土流失和干旱沙化,促进农业的良性生态循环,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和生产组织的科学化、社会化;在加工环节上,依靠科学技术才能开发出多品种、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在流通环节上,依靠科学技术才能发展先进的交通工具和设施,建立多功能、多渠道的市场信息网络;在服务环节上,依靠科学技术才能为产前、产中、产后的管理工作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通过各个环节的改变,才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最后,科学技术还可以通过改变农业产业结构来推动农业增长方式法人转变。一旦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上来,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发展多层次、多类型经营,农业就会获得综合性开发效益,农林牧、产加销更加紧密配合,形成一条龙。合理的农业结构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土地、水、气候和生物资源,提高资源的集约化经营程度,把农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对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2.5 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我国中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态评价与发展对策 [摘 要]中部农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到统筹城乡发展、确保粮食安全和“中部崛起”战略的推进。 采用层次分析法等对中部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总体评价后发现,中部农业人口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资源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普遍不高,各个省份可持续发展水平也不平衡。 我们通过提高中部农业技术创新水平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提高农业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可持续性,培育新型农民,可以建立起农业人口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以及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机制,以促进中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层次分析法;可持续性动态评价;农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供给; 一、引言 2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潮,其核心思想是农业发展应该处理好农业经济与人口、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研究主要是通过选择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或评价方法而进行的。 (一)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 许信旺认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应该包括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和人口可持续性五个方面[1];赵学平和陆迁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五个子系统对陕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价[2];何秀丽等认为应该从农业发展水平、发展效率、发展潜力以及综合发展能力等方面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3];张尔升和王勇从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三个方面对海南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和评价[4]。 徐根兴认为,可持续发展涉及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社会三方面的协调统一[5]。 (二) 评价方法的选择 许联芳和刘新平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湖南省主要县(市)的农业可持续性进行了综合评价[6];张丽等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价了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7];韩瑛等采用均方差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对宁夏红寺堡移民区 1999年至 2006年的农业生态安全进行了分析评价[8];文余源和邓宏兵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湖北可持续农业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9];崔和瑞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河北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10];孙艳玲和黎明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四川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11];赵莉和王生林运用层次分析和综合评价法对定西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12]。 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就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及评价指标体系来讲,学术界普遍认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是一个涵盖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等方面的复杂系统,各地区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 另外,从已有的研究方法来看,多数学者采用了某区域一年的相关指标。 基于现有的理论研究,本文拟从动态分析角度选择中部地区 2001年至 2010年的相关数据,运用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从而得到动态的综合评价结果,以使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二、中部农业可持续发展动态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 (一) 中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 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也是我国农业人口最为集中和“三农”问题较为突出的地区(中部地区农业人口多,人均耕地少)。 2009年,中部地区农村人均耕地仅为 0? 141公顷,第一产业占全国的比重为 27? 3%;乡村人口占全国乡村人口的比重为 28? 84%,占中部地区总人口的比重高达 57? 68%;中部六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4793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153元);中部地区农村恩格尔系数为 42? 50,高于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 国家统计局 2011年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部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为 13? 0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 1%)、东部地区(6? 30%)和东北地区(10? 63%),略低于西部地区(13? 15%);粮食、棉花和油料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 30? 6%、27? 89%和 43? 36%,除了棉花占全国的比重低于西部地区(44? 33%)外,其他两项均高于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 5509? 62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919? 01元)和东北地区(6434? 5元)。 近年来,中部农业已经出现了不可持续的发展态势,农业耕地表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土地生产力下降,下游河道、水库淤积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耕地生态赤字严重(1? 8543hm2/人)[13]。 比如,农业大省河南人均耕地面积目前只有 1? 22亩,是全国人均水平的 80%,是世界人均水平的 35%。 河南省耕地面积每年以 20多万亩的速度在减少[14]。 (二) 中部农业可持续发展动态评价指标体系 中部六省中的大多省份是农业大省,因此,对中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必须考虑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等多个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评价指标应全面准确地反映该地区农业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为准确地评估中部地区 2001年至 2010年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动态变化,本文在设置各个具体评价指标时,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根据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数据的可获得性,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和借鉴相关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针对中部地区的农业经济状况,根据各层次指标之间的相互隶属关系,构建了中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这一结构模型包含人口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资源系统和环境系统 5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设有二级指标,共 25个二级指标,具体如表 1所示。 这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逻辑是:人口系统和社会系统持续性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分别下设 3项二级指标和 6项二级指标;经济系统的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设有 6项二级指标;资源系统和环境系统的持续性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分别下设 4项二级指标和 6项二级指标。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中部六省统计年鉴(2001—2011)和《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1),部分数据参阅了中部各省历年的《统计年鉴》和各地区历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劳动力转移人数”数据来自历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和“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人员”数据来自《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1—2010)。 部分指标的计算如下:乡村受教育程度人口比重 =100 -乡村文盲人口占 1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劳均农业生产总值 =农林牧渔总产值/乡村人口数,土地生产率 =粮食总产量/耕地面积,农村人均用电量 =农村用电量/乡村人口数,单位耕地面积机械总动力 =农业机械总动力/耕地面积,人均粮食产量 =粮食总产量/总人口数,化肥使用强度 =化肥使用量/耕地面积,农药使用强度 =农药使用量/耕地面积,塑料薄膜使用强度 =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耕地面积。(三) 中部农业可持续发展动态综合评价方法 层次分析方法在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已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实际应用,但由于层次分析方法本身存在主观性过强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借鉴了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五个方面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层次模型,根据德尔非法,结合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 首先,本文通过咨询具有实际经验又有较深理论素养的农业经济专家,将待定权数的指标和有关数据发给六位专家,请他们独自给出各指标的标度值,根据回收结果计算各标度值的均质和标准差,将计算结果返回专家组重新确定标度值,重复以上方法,直到各位专家的意见基本趋于一致,以各指标标度值的均值作为该指标的均值,得到各指标的权重。 其次,把专家建议和层次分析方法有效地结合起来,利用数学方法计算反映每一层次因素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值,通过所有层次之间的总排序计算所有因素的相对权重并进行排序,并对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15],保证所得权重分配合理。 三、实证分析 (一) 人口系统可持续性动态评价 从表 2可以看出,2001年到 2010年各省份的人口可持续水平基本上呈现上升趋势,但各省份人口系统可持续性水平有较大差距,人口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排序为山西(强)、湖南(中)、江西(弱)、河南(弱)、湖北(差)、安徽(差),山西得分均值最高,其次是湖南、江西和河南。 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可归结为四个方面: 第一,近几年来,中部省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外流到东部地区,人口大幅净减少。 据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与 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了 2? 41个百分点,中部、西部、东北地区人口所占比重都在下降,其中中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下降了 1? 08个百分点。 第二,山西省人口系统可持续性评价得分最高,主要是因为其乡村人口所占比重较低。 笔者通过计算得到,2001年至 2010年,山西省乡村人口所占比重除 2010年略高于中部六省平均水平以外,其余年份这一比重均低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 山西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也表明,2000年到 2010年江西省人口净增量减少了 39? 93万人。 另外,山西省乡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也处于中部地区较高水平。 第三,湖南省人口系统可持续性评价得分较高主要源于其人口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与 2000年相比,湖南省人口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全省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由2000年的2926人上升到 2010年的 7595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 11177人上升到 15420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5708人上升到39528人。 另外,2001年到2010年湖南省乡村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均高于中部六省平均水平,这说明湖南省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 第四,安徽省人口系统可持续性评价得分最低,主要原因是其乡村人口所占比重、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受教育程度水平在中部地区都处于落后水平。 比如,2009年和 2010年安徽乡村人口受教育程度分别低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 8? 59个百分点和 4? 16个百分点;除 2010年外,安徽乡村人口所占比重在其余年份均高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 近几年来,尽管中部各省份的人口可持续水平基本上呈现上升趋势,但这主要受中部省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外流到东部地区、人口大幅净减少的影响。 随着东部沿海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大量农民工回流,中部农业将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 只有通过培育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民,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强农业内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才能够从长远角度解决农业资源与人口问题。一是要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加大对农业高等教育,特别是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培训,特别是培养农业实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 二是要积极创新返乡农民工培训模式,提升他们在农村地区的创业能力。 三是要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通过农业产业链的纵向和横向延伸,不断增强农业自身对于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三)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提高社会系统的可持续性 一是加快中部地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应大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应加强中部农田水利建设,抓紧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推进农业机械化力度,增强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力度,加强农村节能减排工作。 三是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可以与政府提供的社会公共服务有效衔接,从而有助于减少农村资源的损耗和浪费,提高农业的生产规模和市场集中度,克服分散农户生产对于生态环境的损害。 (四) 建立农村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预警机制 一是要加强对中部地区农业资源环境的监测,防止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引起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 二是要建立农业资源的生态补偿和修复机制,通过税收、补贴等措施避免城市化和工业化倾向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是要统筹农业人口、经济与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促进农业人口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以及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加强林业经济管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加强林业经济管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一、前言 由于历史上对森林的砍伐和破坏,我国现在是一个森林覆盖率十分低的国家。近些年来,国家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如建造三北防护林等,使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有所上升,但我国少林的局面还是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观。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环境质量日益下降,最近河北、北京、天津等地出现的雾霾天气足以说明这一点。不仅如此,我国自然资源对人民生产生活的支持力也越来越下降,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了。环境问题不仅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影响社会稳定,而且使经济难以持续发展。 在此情况下,大量植树造林是治理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我国森林一般分布在山区,这些地区往往是经济十分贫困落后的地区,再加上管理不善,人民为了生存往往滥砍滥伐,甚至是掠夺性砍伐,只伐不种,严重影响了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林业经济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科学经营、科学管理的基础之上,要探索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的道路,要把生态效益放在第一位。 二、我国林业经济发展演变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提交了《我们结合的发展模式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利益的发展。包括生态、社会、经济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林业经济发展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49年到1992年,这一阶段又称为森林工业阶段,以提供林木为主,很多森林就是在这一阶段遭到破坏的。第二阶段从1992年到2010年,这一阶段人们看到了滥砍滥伐的恶果,开始痛定思痛,谋求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著名的《林业经济体制改革纲要》,《21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我国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框架。1998年对天然林开始进行保护,2000年重新定位了林业,2002年提出六大工程、五大转变,2007年开始建设现代林业。这些措施既是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又丰富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第三阶段从2010年至今,这一阶段明确指出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建设、林业经济和社会效益。这和前面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所提出的如出一辙。 三、我国林业经济经营管理存在的弊端 我国当前林业经济经营管理存在着许多弊端,这些弊端严重影响着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结构单一。 我国现在的林业生产采用的模式大部分还是粗放型、密集型生产,林业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十分低,对原材料的利用率低,结构不合理,浪费严重。 森林资源总量下降严重。 当前全球的森林资源总量呈下降趋势,我国也是如此。本来我国的森林资源状况就堪忧:总面积不到世界的百分之四,森林蓄积率百分之三,人均森林面积占不到世界的百分之二十二,人均森林蓄积率更是低至世界的八分之一,我国森林覆盖率约是世界森林覆盖率的百分之六十。在如此堪忧的情况下,我国由于疏于管理,很多天然林木还是被乱砍滥伐,老林、老树的比例越来越小,在中幼林当中,人工林占了很大的比例,而这些人工林大部分只有一种树木,特别容易死亡。我国森林正处于低产期,而我国林业却还是低效益,这对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危害很大。 我国林业体制改革进程缓慢 我国对林业经营体制早就开始了改革,但进展十分缓慢。林业经营体制基本上还是处于传统经营模式阶段:产权和经营权不明确,职责不分明,政企不分,缺乏竞争的意识。另外,政府对林业的支持也不足,林业经济总体上还是处于弱势,用于林业的资金十分少。 四、通过改变经营管理来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科技兴林 依靠科技来发展林业经济,改变传统的以牺牲自然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来进行发展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不断提高林业经济的科技含量,这是林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第一、在林业经营模式上进行科技创新。建立起的经营模式应该是效益为目的,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核心,企业为主体。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利用现代化的科技与信息手段,推动林业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精细化。 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林业科研要走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去的科研路线。林业方面的科研成果要用来指导林业生产,科研与生产建设绝不可脱节。鼓励林业的科技人员通过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承包甚至独立或合作创办林业企业的形式,加快林业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第三、加强基础和应用技术的研究。首先,改造传统的木材生产、加工、制造业,通过高新技术提高木材生产、加工、制造的技术含量,增加林产品的经济价值和产品附加值,增强我国林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其次,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培育良种壮苗,并进行推广,改变森林树种的结构。再次,对森林生态系统加强研究,完善对森林生态系 统的检测。 (二)鼓励发展生态产业 我国林业生产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利用市场机制是无法调节这一矛盾的:我国虽然实行计划生育已经多年,但我国人口依旧在膨胀,而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却一直没变,生态系统依旧很脆弱。这些因素已经在越来越严重的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鼓励发展生态产业是一个不错的办法。生态产业是基于科学的生态原理和规律建立起来的一种产业。生态产业既顾及了环境的承载力,又顾及了生产过程的经济效益,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产业。生态产业往往将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生产系统进行糅合,从而使能源可以多层次高效率的使用,使资源和环境可以实现可持续利用。生态产业的企业通过控制两个生产系统的速度和稳度,实现生态负效益转化为生态正效益,变废为宝。应发展四个方面的生态产业。一是绿色食品。为市场提供各种无污染、原生态、少人为影响的瓜果以及以瓜果为原料的副食产品。这主要是针对林业中的果树林而言。二是生态城镇建设。充分利用本地的林业资源,发展能耗低、废物能够当地资源化的生态旅游村,利用林业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加强管理。三是对废弃地进行生态垦殖。在荒山、荒坡、矿区废弃地等未被开发或已经被破坏的地区,结合当地实际,利用一定的生态技术进行植树造林、种草,其后发展林业或牧业,然后进一步发展相应的庄园。四是建设生态旅游工程,既保护生物多样性,又有经济效益,一举多得。 (三)对林业经济在政策上给予宽松和优惠。 对林业经济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资金上的扶持,这是林业经济发展的动力 保障。要保持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和资金上要进行长久的支持。一是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植树造林,开发荒山一定要坚持谁开发就归谁所有,谁开发利益就归谁的原则,使农民造林能够得到经济利益。这样一来,不但林业经济得到发展,森林覆盖率得到提高,也使农民生活变得富裕,一劳多得。二是对森林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进行改革。对适宜种林的四种荒地的经营权,要加快拍卖。实行分户承包、分户经营、分户治理。使农民多劳多得,不致于多劳而不得。要坚持林场的产权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权现明确。让林场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对于国有林场,也应走向市场,甚至可以承包给私人,建立林场公司。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植树造林活动。推广股份制造林、合作造林等形式,鼓励农户与农户、农村与农村、乡镇与乡镇、乡镇与农村、单位与单位之间进行联合,组成联合体,联合进行植树造林。使植树造林的资金、劳动力、土地、工具、树苗等进行合理流动、整合,以达到最佳配置。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农民一起开发荒山,让农民利益和机关团体的利益联系在一起,这样既密切了干群关系,又可以促使干部行政作风的转变。同时,试行富裕乡镇带动贫困农村的政策,使植树造林的资金(在富裕乡镇手里)和劳动力(在贫困农村手里)进行优化组合。 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价值链的合作与创新 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市场机制不完善、技术创新不足、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基础设施不健全、农民增收难等等仍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困扰着中国农业经济发展。作为农业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涉农企业,在推动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当当前,中国总体上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是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刻,也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然而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市场机制不完善、技术创新不足、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基础设施薄弱、农民增滞长等等仍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困扰着中国农业经济发展。而在农业产业链中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涉农企业,对于破解这些困局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家在从农田到餐桌的整个农业食品价值链相关领域具有领先地位的全球性企业,杜邦于2011年6月在中国加入了“金蜜蜂2020社会责任倡议”,牵头发起了“农业项目”,矢志将促成跨界合作、推动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这一中长期项目的追求目标。 为了深入推动涉农各界的关注与合作,全面探讨如何通过中国农业建设中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其对社会、经济、环境价值的最大化,2012年6月5日的农历芒种日,杜邦中国联合本刊《中国农业价值链发展白皮书》之后,又召开了“共同行动提升中国农业综合价值”分论坛,邀请相关专家及企业代表对此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而这些交集着希望与畅想的文字、思想与言论,成为了当日第六届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的最大亮点之一。 “农业问题更是一个社会性问题” 所谓农业价值链,是涉农企业、农户、农业协会、金融机构、政府、消费者以及其他农业利益相关方,通过农业研发、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流通、消费等环节活动的参与,共同创造经济价值、环境价值与社会价值三重综合价值的过程。 对于《中国农业价值链发展白皮书》提出的这一具有创新意义的理念,出席论坛的众涉农企业以及专家对其中的三重价值、尤其是社会价值表示了肯定。 “这个理念非常重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徐小青介绍道,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明确提出来农业的多功能性的问题,明确地指出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建设现代农业必须注重开发农业的多功能性,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他认为,此次论坛突出农业价值链的概念,让农业的所有的相关者都参与进来,并且将从整个农业生产一直到消费的全部过程联系起来,强调此过程中的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共同责任来实现农业的经济价值、环境价值和社会价值,意义重大。 “农业始终是发展的基础。”北京洛可可国际创意农业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马达飞说,“我们的社会无论怎么样发展,农业始终是基础,有了农业的支点,我们才可能进行社会化的分工,才可能有工业和信息产业的革命。以往我们对农业关注得太少,而且对农业的界定范围也比较窄,这样一个白皮书的倡议,非常及时。” “《农业价值链发展白皮书》可能给我们一个清楚的画面,当你想解决某些农业问题的时候从哪几个方面,哪几个节点来解决这个问题”。联合利华中国战略沟通总监吴亮说,“探索农业的社会价值可以真正使得每一个人,不管是学者、专家、企业家,还是一个普通的市民、消费者都能够知道自己跟农业息息相关。”每次一说到农业,人们概念中认为,这些都是农村的问题或者是农民的问题。在吴亮看来,其实农业跟每个消费者都是相关的,人们所用食品都是来自于土地。每一个消费者都应该热爱农业、热爱食品、热爱我们的土地,否则大家就会觉得食品安全就像一个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发。 企业主导提升农业综合价值的实践 “单纯提出这个价值的概念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将这个价值的概念通过大企业来影响整个社会,通过企业来影响到我们整个的政府决策层,自然也包括消费者也行动起来,同心合力发展中国农业。”著名农业经济和农产品市场问题专家胡定寰认为,行动将比白皮书更为重要。 事实上,在开展“农业产业链发展”项目中,杜邦对这一承诺不遗余力:不仅着力于提供更前瞻、安全、高效而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农业科研技术和产品服务,也通过开展农业生产培训、建设农村信息服务站、设立农业专业奖学金等举措激发中国农业的生命力。 “让我们携手,依据‘白皮书’所探索的路径,开展切实合作,为中国的农业食品价值链增添价值;让我们用行动感染更多同业的参与,集聚智慧,创造大价值,为民众撑起食物保障的天”,对杜邦在会上的这一倡议,来自中化化肥公司、联合利华中国、北京洛可可国际创意农业技术有限公司的代表,处在农业价值链上的不同环节,分享了各自在推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实践。 专注于有种子、农药、化肥、农业投入品业务的中化化肥着重于农技推广,以帮助农民减少劳动负荷,提高产量收成。 作为拥有一般食品业务的日用消费品公司,联合利华处于农业产业链的终端,通过与中粮合作,对农民知道科学种植,对供应商要求可持续的农业准则,实现可持续的农业管理,带动农业、农民的发展以及提升自身的责任竞争力。 北京洛可可国际创意农业技术有限公司引领着中国创意农业的发展,通过帮助整个农业产业设计全面价值链,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发展服务型农业,将农民变成产业农民,实现产业循环、融合与互动。 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浅探大田农业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在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情况下,大田农业生产发展缓慢,从土、水、肥三方面分析了大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大田农业;土;水;肥;可持续发展 大田农业是大多数农民经营的生存之业,是农业的主体,它的发展,不仅是经济利益的需要,更是人类生存质量提高的需要。我国农业经过十几年的结构调整,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则下,产业化农业、设施农业、特色农业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但是大田农业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1]。 200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部署了“由亿万农民挑大梁完成农产品质量提高”的任务。因而大多数农民经营的大田农业就成了农产品质量提高的基地,大田农业的发展目标首先是产品质量的提高与安全,表现在四大功能上,即农产品必须具备解饥功能、健体功能、慧智功能和贮藏功能。 大田农业的发展要从发展生产上进行[1],大田农业是原生态农业的延续,其主要特点是正确利用太阳能,因此对于大田农业生产关系的配置必须是以正确利用太阳能为主体,而设计新鲜的劳动行为更要以利用太阳能为先导,只要生产关系的配置合理并呈最佳状态,且有新鲜的劳动行为,才必然使农作物的生长达到标准状态,而农产品的质量提高与安全是在其中的。 生产关系的配置是指保证农作物的生长所需的有用物资和有利条件与相关方面进行的劳动行为,这个相关方面概指水、土、肥、光[3]。根据现代文化科技水平及试验实况,设计大田农业生产关系的配置和新鲜的劳动行为,应当说现行农业生产关系中的配置是不尽合理的,而使用化学物资的任何劳动行为都是产品质量低劣的主要原因。为此,要建立正确利用太阳能的生产关系和新鲜的劳动行为[4],具体设计如下。 1土 土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农作物生长对土的要求是有肥力、有水分、有温度、无虫害、无病害、无草害,结构既合理疏松又合理密实。传统农业对土壤耕作是一年一度的春季种地,结合施肥和播种,木制铁铧犁种地,虽然能取得墒情,但其效应并不大;即使是现行的拖拉机种地其功能也等同于铁铧犁,所以木制铁铧犁应在创新之列,尤其在功能方面必须有突破。而设计一种太阳能种地机(太阳能土壤蕴化器),能将普照阳光集束成长2m、直径10cm的光柱,其阳光温度为320℃,在大田地的开沟垄内,结合施底肥,使土壤均匀地翻动,接受束光照射,并以适合的速度运行达到蕴化的目的。以此阳光对土壤进行处理,可以实现“草死苗活地发暄”。良好的土壤结构就能呈现这一状态,而良好的土壤结构就来源于阳光处理。 2水 水是农作物生长的命脉,现行农业方式生产关系的配置不是合理的,而真正合理的配置应当是“雨露滋润禾苗壮”,因此劳动行为必须要促进雨露的形成,其中急需要做的是调整小流域水系的正常运作。小流域水系概指跨县疆域的小流河、季节河及塘、沟、汀、泉、井等水资源的正常运作,这些水资源在太阳能作用下蒸发成致雨云,直接成为风调雨顺的一部分。可现在这些小流域水系由于水库的拦坝而切断了下流的运作,原来的小流河、季节河及塘、沟、汀、泉、井等水资源都干涸了,没有致雨云的形成,而中流域水系和大流域水系的致雨云又不能短期运作于小流域疆土上,因此,调整小流域水系的正常运作是促成雨露的一个有效行为。由此看来,水库不经常排水是一个功能不到位的基础设施。设计调整方法为:尽快地将“百里一库”拓展为“千里一塘”,水库常年排水,流经渠塘后,进入小流河、季节河,充沛沟、汀、泉、井等水资源蒸发点。与此同时,要在水库排水的末端(一般为沿海)修建回水提水站,用风力和浪力将水、暗渠提回至水库,以确保水库常年排水(暗渠为防涝而设计),这样就加强了自然界水的运作,增加了空气的湿度,从而有利于雨露的形成。 3肥 养分是农作物生长的食粮,而向农作物供应养分的方式在传统农业是厩肥、绿肥,现代农业是化肥,其实农作物生长需要的养分不仅表现在土壤中有多少氮、磷、钾,而是有多少有效态的氮、磷、钾,设计阳光养分有效态机械是实现“阳光光化有效态”这一目标的新鲜劳动行为。土壤中存在100多种因素,即使是农作物需要的营养元素,也超出所需量的几倍,但是这些元素大多数以无效态存在于土壤内,要提高肥力就必须将土壤中大量的无效态元素转化为有效态。阳光处理土壤是土壤转化的最佳方式,它的第一作用力是光解作用,光解作用将土壤中的结晶物质裂解,有机物质降解,复合物质分解,从而使土壤显现大量的单质无机元素,并在标准阳光下呈现有效态,这样就能被作物吸收利用。 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大田农业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在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情况下,大田农业生产发展缓慢,从土、水、肥三方面分析了大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大田农业;土;水;肥;可持续发展 大田农业是大多数农民经营的生存之业,是农业的主体,它的发展,不仅是经济利益的需要,更是人类生存质量提高的需要。我国农业经过十几年的结构调整,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则下,产业化农业、设施农业、特色农业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但是大田农业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1]。 200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部署了“由亿万农民挑大梁完成农产品质量提高”的任务。因而大多数农民经营的大田农业就成了农产品质量提高的基地,大田农业的发展目标首先是产品质量的提高与安全,表现在四大功能上,即农产品必须具备解饥功能、健体功能、慧智功能和贮藏功能。 大田农业的发展要从发展生产上进行[1],大田农业是原生态农业的延续,其主要特点是正确利用太阳能,因此对于大田农业生产关系的配置必须是以正确利用太阳能为主体,而设计新鲜的劳动行为更要以利用太阳能为先导,只要生产关系的配置合理并呈最佳状态,且有新鲜的劳动行为,才必然使农作物的生长达到标准状态,而农产品的质量提高与安全是在其中的。 生产关系的配置是指保证农作物的生长所需的有用物资和有利条件与相关方面进行的劳动行为,这个相关方面概指水、土、肥、光[3]。根据现代文化科技水平及试验实况,设计大田农业生产关系的配置和新鲜的劳动行为,应当说现行农业生产关系中的配置是不尽合理的,而使用化学物资的任何劳动行为都是产品质量低劣的主要原因。为此,要建立正确利用太阳能的生产关系和新鲜的劳动行为[4],具体设计如下。 1土 土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农作物生长对土的要求是有肥力、有水分、有温度、无虫害、无病害、无草害,结构既合理疏松又合理密实。传统农业对土壤耕作是一年一度的春季种地,结合施肥和播种,木制铁铧犁种地,虽然能取得墒情,但其效应并不大;即使是现行的拖拉机种地其功能也等同于铁铧犁,所以木制铁铧犁应在创新之列,尤其在功能方面必须有突破。而设计一种太阳能种地机(太阳能土壤蕴化器),能将普照阳光集束成长2m、直径10cm的光柱,其阳光温度为320℃,在大田地的开沟垄内,结合施底肥,使土壤均匀地翻动,接受束光照射,并以适合的速度运行达到蕴化的目的。以此阳光对土壤进行处理,可以实现“草死苗活地发暄”。良好的土壤结构就能呈现这一状态,而良好的土壤结构就来源于阳光处理。 2水 水是农作物生长的命脉,现行农业方式生产关系的配置不是合理的,而真正合理的配置应当是“雨露滋润禾苗壮”,因此劳动行为必须要促进雨露的形成,其中急需要做的是调整小流域水系的正常运作。小流域水系概指跨县疆域的小流河、季节河及塘、沟、汀、泉、井等水资源的正常运作,这些水资源在太阳能作用下蒸发成致雨云,直接成为风调雨顺的一部分。可现在这些小流域水系由于水库的拦坝而切断了下流的运作,原来的小流河、季节河及塘、沟、汀、泉、井等水资源都干涸了,没有致雨云的形成,而中流域水系和大流域水系的致雨云又不能短期运作于小流域疆土上,因此,调整小流域水系的正常运作是促成雨露的一个有效行为。由此看来,水库不经常排水是一个功能不到位的基础设施。设计调整方法为:尽快地将“百里一库”拓展为“千里一塘”,水库常年排水,流经渠塘后,进入小流河、季节河,充沛沟、汀、泉、井等水资源蒸发点。与此同时,要在水库排水的末端(一般为沿海)修建回水提水站,用风力和浪力将水、暗渠提回至水库,以确保水库常年排水(暗渠为防涝而设计),这样就加强了自然界水的运作,增加了空气的湿度,从而有利于雨露的形成。 3肥 养分是农作物生长的食粮,而向农作物供应养分的方式在传统农业是厩肥、绿肥,现代农业是化肥,其实农作物生长需要的养分不仅表现在土壤中有多少氮、磷、钾,而是有多少有效态的氮、磷、钾,设计阳光养分有效态机械是实现“阳光光化有效态”这一目标的新鲜劳动行为。土壤中存在100多种因素,即使是农作物需要的营养元素,也超出所需量的几倍,但是这些元素大多数以无效态存在于土壤内,要提高肥力就必须将土壤中大量的无效态元素转化为有效态。阳光处理土壤是土壤转化的最佳方式,它的第一作用力是光解作用,光解作用将土壤中的结晶物质裂解,有机物质降解,复合物质分解,从而使土壤显现大量的单质无机元素,并在标准阳光下呈现有效态,这样就能被作物吸收利用。 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浅谈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是保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条件。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今后15年主要任务和战略布局:首先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继续把发展农业放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首位。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迅速发展,取得了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育约占世界22%人口的举世瞩目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系列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使我国农业走向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农业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存在的问题也很严重,我国农业综合生产力低,农业基础脆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人口增长多。虽然我国粮食总产1994年与1952年比,增长了3倍,但人口增长多,就增的粮食被新增人口所消耗,1994年人均占有量379kg,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农业的任务艰巨。 为了摆脱我国农业的困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增加投入,从根上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首先,加快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提高防洪能力。我国长江、黄河、淮河、珠江、海河,辽河、松花江七大河流中下游地区、分布着我国1/3耕地,居住着我国一半以上的人口,这里自然条件优越,是我国农业发达的地区,可是,这些地区地面高程一般在江河洪水位以下,是历史上的洪涝地区,历次洪灾,都会给这里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如1991年淮河大水,大片农田受淹,粮食减产2×1010kg,直接经济损失700多亿元,几乎相当于新中国成立以来40年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的总和。随着经济的发展,洪灾损失虽不像贫穷地区闹水灾出现的灾荒现象,但损失会更大。因此,必须加快大江大河大湖的综合治理,在加高加固堤防、清除行洪障碍和蓄滞洪区安全建设的同时,兴建必要的骨干枢纽工程。提高防洪能力,为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创造安全稳定的条件。 其次,努力发展农业灌溉面积。我国灌溉面积49330万公顷,其中旱涝保收面积3400万公顷,大面积的商品粮基地,吨粮田和经济作物高产区都分布在这里。每年实际灌溉面积约占全国耕地的2/5,但提供的粮食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3,灌溉是确保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的基础条件。从统计资料分析,1990~1994年,5年平均冬旱面积达1330万公顷多,特别是北方冬春连旱,而现有灌排基础施设老化失修,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因此,必须在维修现有灌排设施,提高效益的同时,根据我国水土资源条件,适当增加农田灌溉面积,并发展节水灌溉。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供水要求越来越高,数量越来越多,水资源紧缺问题日趋严峻。 第三,加速中低产田改造。据统计,全国共有易涝耕地约244600万公顷,盐碱地约73300万公顷,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黄河中游和西北内陆河流域,南方地区共有渍害低产田7330万公顷,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滨湖圩区。我国高中低产田之间粮食单产平均每公顷约相差1500kg,如果每公顷增产375kg,全国可增产1.5×1010kg~2×1010kg,如东北地区,对低洼易涝地进行整治,打井种稻,以稻治涝,生产优质大米,产量即可翻番,效益十分显著,因此,结合除涝改碱、治渍,加速中低产田的改造,潜力很大。 第四,大力依靠科技兴农,我国农业生产要具有后继能力,更多地要靠科学技术,对传统农业进行深度的技术改造,向现代农业迈进,一方面应注意研究和推广适用农业生产技术,因地制宜推广各种优良品种和作物栽培技术,使农艺科学化,另一方面,必须继续发展水利化、机械化,电气化,化肥化为重点的农业技术改造,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业的落后状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使我国农业发展到高产优质高效的新阶段。 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滨海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应是“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浙江乐清滨海农业资源最有发展潜力。 乐清地处浙江东南沿海,农业环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海域辽阔,滨海农业资源丰富。位于瓯江口北侧,北纬27°59′~28°23′、东经120°57′~121°16′的乐清湾从南到北纵贯乐清全境,海岸线总长125千米。全湾面积427平方千米,其中乐清占一半以上,拥有滩涂1.15万公顷,浅海水域1.2万公顷。资源丰富的海岸带和滩涂区,一向被誉为天府之地,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为振兴农业经济,加速对滨海资源的开发利用,就要树立“在海靠海,管海吃海。”的观念。乐清湾内水域辽阔,滩涂面积广,生物资源丰富,起步的产业应当是滩涂养殖业。在此基础上,逐渐实现湾内水域农牧化,同时相应地发展加工工业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建立符合滨海地区特点的大农业生产体系,作为当地今后的发展方向。 明确了方向后,就要进行具体的滨海资源开发利用。我们认为三大区域(即围垦段、滩涂段、港湾段),有利于进行多层次的开发利用。 一、围垦段开发。乐清已围涂2700公顷,围涂利用率达70.86%。而且沿海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7.7℃左右,1月份平均气温在7℃以上,≥10℃积温在5600℃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自然条件优越。因此,应实行“果基鱼塘”的开发模式。即以“两水”(水果、水产)为发展方向。有计划地发展以柑桔为主的亚热带经济果木,并辅以防旱措施,在低洼地深挖塘沟,扩大淡水养鱼面积,既确保柑桔产量的稳定和丰收,又发展了养鱼业。 二、滩涂段开发。滩涂是陆地的延伸。乐清现有乐清湾滩涂面积1.15万公顷,其中高、中涂面积8066公顷。分布在沿海的湖雾、大荆、雁荡、清江、南塘、南岳、蒲岐、天成、翁洋、黄华等11个乡镇的潮间带。为了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必须从滩涂高潮位直到低潮位的潮下带,建设好不同的生产基地: 1.对虾养殖基地:重点应放在半开放型的外湾高潮位滩涂区,即从蒲岐山头以北,总面积8200公顷。这里涂宽数千米,潮涨为海,潮落为滩。高潮位中段以上涂面(全市约2000公顷)不宜于贝类养殖,长期荒芜。把这些荒涂利用起来,分期分批进行围垦建塘养虾,将可建成700公顷以上集中连片的对虾养殖生产基地,近期可围垦的有胜利塘(从慎海至盐盆)面积569公顷(现正在围垦的胜利塘南片面积为267公顷)、翁洋塘(从海屿至黄华)面积约800公顷、蒲岐娄岙外塘40公顷、天成外塘34公顷等及其它小片面积合计约1470公顷。随着养虾事业的发展,相应地建立生产前服务业和产后加工业,发展外向型产品,为国家出口创汇作贡献。 2.贝类苗种增殖基地:适于养殖和附苗的涂面积1.13万公顷(其中高、中涂面积8066公顷,是后备的土地资源)目前已利用面积为5733公顷,重点应建设清江以北,即内湾中潮线附近和低潮区下段滩涂为贝类苗种集中增殖区。该海区水产饵料非常丰富,平均每立方米的海水中有浮游生物量达50.83毫克,有利于多种贝苗繁衍增殖。据调查,海涂养殖面积5766公顷,占农业可利用滩涂面积的58.14%,海水贝类养殖总产量年达22252吨。其中养蛏3216公顷,占海涂养殖面积的54.70%,养蛤1236公顷,占21.41%,养牡砺477公顷,占8.14%,其它851公顷,占14.74%。今后应继续采劝封、育、改”相结合的措施,严格封涂育苗和全面改造附苗涂面,将该海区滩涂作为重点贝类苗种资源增殖保护区,把资源优势变成商品优势。3.发展“名特优”品种养殖:乐清湾有许多值得开发的鱼、虾、甲壳类生物资源。据温州市水产研究所调查资料,鱼类资源有60多种,贝类有40多种,甲壳类有60多种。内有不少珍贵产品,如质优味美的锯缘青蟹(又名蝤蛑),三疣梭子蟹、刀额新对虾。中华绒螯蟹(又称河蟹),脊尾白虾,以及名贵品种鳗丽、香鱼等市场畅销的水产品。随着经济的发展,需求量不断增长,市场价格不断提高,在乐清湾发展“名特优”品种养殖更为重要。 三、港湾大水面开发。乐清湾有270平方千米可供开发的水域。自然条件优于象山港,可因地制宜地把当地的优良品种和过去有基础的品种发展起来,并大力加强人工放流(如对虾放流增殖)的研究,使乐清湾成为乐清养殖业生产量和高产值的重要基地。 为此,应从乐清海水水域辽阔、滩涂面积广、生物资源丰富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出滨海农业的发展蓝图。我们建议社会投资,招揽渔业和生化研究的科技人才来参加创建海洋生物研究所,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捕养与科学研究相结合,采取引种和筛选并重,捕捞与养殖并重,充分发挥乐清湾滨海农业资源的作用,创造、培养更为丰富多彩的生物新种群。另一方面,还必须重视和保护海洋与滨海工业区的生态环境。 总之,要根据乐清的特点,对滨海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进行多层次的开发利用,把乐清湾沿岸带建设成金色地带,促进乐清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乐清成为生态良好,经济发达,城乡互利,文明富庶的乐园。 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可持续发展政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1我国农业生产与农业发展的情况 1.1我国农业生产的特点 由于我国地域面积较大,跨越的纬度较多,因此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地质条件,具有很大的差异,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主要受到气候和地质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如果地质条件较差,那么只能种植一些抗旱、耐旱等作物。在我国不同地区,种植农作物的种类也存在一定差异,根据不同地区的条件不同,农业生产的特点也不同。如在北方的农业生产中,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农作物的种植通常只有1季,而南方通常都是多季种植,每年最多可以种植3次。而根据地质条件的不同,北方主要种植玉米、小麦等,而南方主要种植水稻等作物,此外西北地区的农业生产,也具有一定的特点。由此可以看出,在研究我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时,应根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进行研究。尤其是生产设备的使用上,如果在一些山区中进行使用时,对设备性能的要求较高,相关的机械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应出现由于地形不适应,导致无法使用等问题。 1.2我国农业现代化情况 随着工业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机械制造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大量的机械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的农业生产效率。但是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使用的设备自动化程度较低,据最新的调查发现,发达国家使用的农业生产设备,已经在种植、除草、收割等每个环节中,都能够进行很好的应用,而且具有很高的自动化水平,大面积的农作物种植和收割,只需要一个操作人员即可。目前我国使用的机械设备,显然无法达到这个要求。首先就是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低,很多设备还处于半自动的水平,如在种植的环节中,需要多个人员配合机械使用,同时受到我国工业水平的限制,生产的机械性能较差,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需要经常对机械进行维护,如果所在地区的地形比较复杂,那么机械就很难进入到田地中,进行实际的生产工作。 2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念 在工业和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英国作为2次工业革命的领导者,环境受到了极大的污染,现在的英国首都被称为雾都,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由于当初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对大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因此,人们看到了破坏环境的后果,工业虽然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如果环境受到污染,那么人们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生活方式更是无从谈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提出来的,人们想在发展工业水平的同时,尽量的保护环境,最大程度上减少工业等对环境的污染。近些年,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人们开始大量的使用工业化肥,这些肥料进入到河流后,对河流等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已经对环境造成了影响。因此,人们不得不重视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并通过各种措施,在提高农业产量的同时,最大程度上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3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农业经济的作用 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影响我国的民生问题,对于农业经济的影响也非常显著。通常情况下,农业经济具备其特殊性,不同于市场经济中的企业经济与金融经济。农业经济是建立在我国民生与农业的基础之上的,农业发展的方向与现状,对于农业经济的整体协调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具体情况下,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农业经济有以下几点作用: 3.1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使得农业经济更加完善,具备经济活力与经济基础 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农业现状息息相关,农业基层运行良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农业经济以强大的支持。例如,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农业经济就有了相对长久和稳定的经济基础。由于农业经济的基本要素为农业发展与农业开发,那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能够源源不断的提供农业经济以基础实力,从而保证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 3.2农业经济依靠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市场经济中得以发挥优势,稳步发展 农业是国家之根本,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未来世界发展的大方向。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不确定因素很多,容易对某一行业造成影响,甚至是毁灭性的影响。但是,对于农业经济而言,由于其构成的因素相对简单,以农业相关元素作为农业经济的市场动态影响元素。因此,作为一种经济形势,农业经济依托现有的农业基础,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经济意义上对于农业经济有着非凡的意义。对于稳步农业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3将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农业经济紧密结合,从而实现两者的有机发展 从两者的关系上分析,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农业经济的基础,只有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经济才能够在市场经济中稳步前进,相反,通过农业经济也可以带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将农业的结构进行产业细化,从而将不同的农业因素结合到农业经济中。改变传统的农业结构,将更多的农业因素转接到农业经济之中,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互惠互利的发展状态,保证两者一直处于协调协作的关系。 4结语 农业作为人们息息相关的第一产业,一直都是重点发展的产业,尤其是像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可耕地面积比较少,如果要想保证人们有足够的粮食,必须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在这种背景下,相关的专家和学者,从各个角度对提高粮食产量的办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如袁隆平就从水稻的品种上,研究出了杂交水稻,极大的提高了水稻的产量。通过全文的研究可以知道,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等一样,要想长期、稳定的进行生产,首先应树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对于现在的农业生产来说,现代化机械设备的使用已经非常广泛。通过机制生产制造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吴昊 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 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管窥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足及举措 一、制约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1、农业经济发展资金投入不够。 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相应的资金投入,然而现阶段农业资金投入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方面,农村居民收入较低,难以在农业经济生产方面提供相应的资金。另一方面,当地政府对农业经济的发展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支持力度较小,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2、现代信息资源的利用程度不够。 农村网络建设不健全,人们无法迅速获取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的最新信息,制约了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也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 1、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在发展农业经济的时候,必须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这样才能促进其可持续发展。乡镇领导应该增强生态环境观念,制定相关的规定,增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同时加强宣传工作,号召广大群众增强生态环保意识,并在农业生产中,注重对环境的保护,保护耕地资源,防止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加快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经济发展的效益。 2、调整和优化农业经济结构。 丰富农作物种植种类,种植经济效益明显的作物,以提高农业作物的种植效益。要注重挖掘农作物的附加值,最好对农作物进行深加工之后再出售,提高经济效益。第二、合理分配不同产业的比例,适当增加林牧业的比重,加快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优化农村产业布局。第三、积极开辟新型的第二、第三产业,挖掘农村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同时,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现代化农业,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加大农业经济的资金投入。 应该加大对农业经济发展的经济、人力、物力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民收入,调整产业结构,留住农村劳动力,为农业经济发展奠定基础。一方面,应该加大对农民技术培训的资金支持,让农民拓展视野,提高自己的农业技术水平,转变农作物种植观念和方法,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另一方面,需要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支持力度,配备技术人员,提高乡镇企业经济效益,留住劳动力,促进企业效益的提高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重视现代信息资源的利用。 要加快农村网络建设的步伐,让农民能够通过网络技术获得相关信息资源,及时了解农业发展的动态。同时,借助网络还能够加快对农产品的推广力度,获取最佳的销售方式和销售地点,增强农产品生产、销售的效益。同时,通过网络信息资源,还能够引进具有发展潜力的农产品或者农业项目,以增强对市场的适应性,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益,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5、加强政府的综合管理工作。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离不开政府的管理工作,因此,政府必须履行相关的职责,制定和完善的相关的规定,加强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引导工作,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政府还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做好综合管理工作,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今后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认识其制约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冷赟 单位:九江职业大学
世界农业论文:中国引领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事业蓬勃发展 10年来在农业部和中国科学院领导组织下,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GIAHS)取得了丰硕成果,顺利完成了各项任务,在32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占了11个,位居世界第一。联合国粮农组织驻蒙古、朝鲜、中国代表PercyMisika10月13日在浙田举行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项目总结及‘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授牌十周年纪念会”上致辞并高度评价说,“中国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为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构建和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引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工作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十年磨一剑,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为世界可持续发展探出新路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全球环境基金(GEF)支持下,联合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于2002年发起的一个重大行动,旨在发掘传统农业的宝贵经验财富,探索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2005年,粮农组织在6个国家选择了5个不同类型的传统农业系统作为首批保护试点,我国的“浙田稻鱼共生系统”经农业部推荐、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和联合国大学技术支持,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第一批保护试点,并于2005年6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正式授牌的遗产地。经过10年探索实践,浙田稻鱼共生系统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趟出了新路,成为GIAHS保护的的世界样板;在青田的带动下,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浙江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河北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陕西佳县古枣园、福建福州茉莉花和茶文化系统陆续入选GIAHS名录;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凸显,农民文化自觉性与保护积极性显著增强,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于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和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我国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已经成为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这些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正在成为研究传统生态农业的“实验室”,展示传统农业文化的窗口,生产生态文化型农产品的基地,开展生态文化型旅游的目的地。 完善保护体系加强制度建设,推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事业发展 为建立一个全方位、立体性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促进农耕文化的传承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部确立了“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的指导思想,在中科院等有关专家的支持下,构建了政府主管、科学论证、分级管理、多方参与、惠益共享的管理机制;于2012年率先在国际上开展了国家级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目前已分三批公布了62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分布在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出台多项措施,在国际上率先颁布了《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成立了由农业、生态、环境、经济、历史、文化、社会等领域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建立了GIAHS工作经验交流制度;探索了行之有效的动态保护途径,在有效保护传统农业系统及其所蕴含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农业生态景观、农业民俗文化、农业生产技术的同时,通过农产品和特色食品加工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拓展了农业生产功能和发展方式,提高了农民收入,为遗产地带来显著的经济、生态和效益,让遗产地农民切切实实得到实惠,“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最成功的实践者。” 搭建平台强化科技支撑,开展农业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战略研究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类复杂的系统,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利用与传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开展多学科、跨领域、多角度的综合研究。在全球环境基金、农业部国际交流与合作专项、中国工程院重点咨询项目、环保公益项目、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等的支持下,10年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资源所联合有关科研院所,开展了包括农业文化遗产的起源与演化、农业生物多样性与适应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效应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多功能及多重价值与可持续性评价、生态农业与多功能农业发展、旅游发展潜力与可持续旅游发展对策、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基础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完成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战略研究》,出版了一系列研究专著及文章;搭建起了系列平台,倡导成立了“东亚地区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会”“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促进了农业文化遗产学科领域的发展与青年人才的培养,初步形成了一支多学科、综合性的研究队伍;完成的咨询报告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科学普及工作。10年来,我国农业文化遗产领域科研成果丰硕,既有效支撑了我国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引领了国际GIAHS保护理论研究。 中国经验走出国门,提升了影响力、话语权 经过10年的发展,中国在遗产申报与管理、科学研究与成果推广、政策融合与机制建设、学科发展与能力建设等各方面均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中国的经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2011年李文华院士当选为联合国粮农组织GIAHS指导委员会主席,在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中发挥了领导作用。闵庆文研究员于2013年获得了联合国粮农组织颁授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特别贡献奖”,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获奖人。我国遗产保护的经验和做法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制定相关制度的决策参考,得到了其他国家的推崇和借鉴,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事业的蓬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直接推动了粮农组织开展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使中国的经验辐射到越来越多的国家。2014年6月,中国政府与联合国粮农组织签署了“南南合作”框架下开展GIAHS工作合作协议,农业部于2014、2015年连续举办了两期“GIAHS高级别培训班”,有30多个国家的60人次到我国学习考察,促进了更多国家加入GIAHS保护行列。在农业部的推动下,2014年召开的APEC第三届农业与粮食部长会议通过的《亚太经合组织粮食安全北京宣言》强调,要“加大各经济体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支持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方面所作的努力”。正是在中国政府等的强力推动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已经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一项重要工作。10年来的发展,中国为推动全球重要农业遗产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也成为我国农业国际合作的一项特色工作和农业对外交往的一块“金子招牌”。通过GIAHS工作,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国际合作的影响力、话语权、主动性。 世界农业论文:世界各国的有机农业 美国――科技挂帅 据统计,每4个美国人当中,就有1个人会购买有机产品,即使有机食品比普通食品要贵得多。为了研究出新的、科学的有机种养方法,有机农场主们投入了大量的金钱、资源和时间,美国大部分的有机农场都投入了很高的科技研究成本。美国还成立了农业调研服务组织(AgriClllturalResearch Service,简称ARS),它的最主要任务是研究更科学的有机种养方法,帮助农民获得更高的产量。关于农场的科技问题。美国的农场主们只要付钱给专门的农场顾问公司就可以了。田里应该留些什么草、养些什么虫,根据农场的情况要深耕还是浅耕,顾问公司都会在调查研究后给出答案。虽然有机农业成本昂贵,但是为了广阔的市场前景、丰厚的利润,更重要的是,为了可持续发展,美国农民乐此不疲。 印度――回归原始种植 直到印度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农民才知道什么是化学肥料,在此之前,无论是杀虫剂还是肥料,他们都是从动植物身上取得的。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殖民政府发起了“绿色革命”,大量引入经过基因改良的种子、化肥、化学农药。化学农业带来的恶果,让现在的印度农民和消费者都渴望回归到有机农业时代。和欧美发达国家提倡的开发、利用新科技进行有机种养的方式不同,印度对于有机农业的概念就是――复古。他们用牛粪,用原始的种子,不用化学驱虫剂。 英国――王子示范 英国查尔斯王子是有机农业的支持者。1986年,查尔斯将自己的农场“公爵之家农场”(Duchv Home Farm)从普通农场改成有机农场,亲身示范有机农场在环保和商业上双赢的可能性。20年过去了,查尔斯的农场运作十分成功,为英国的农业有机化树立了很好的榜。农场是商业经营的,并推出了“公爵原作”系列食品。农场出产的蔬菜也对外出售,而农场的有机羊肉就会供应伦敦著名的丽池大酒店(Ritz)。如今,农场每年的盈利约100万英镑,均全数捐给慈善团体。除此之外,查尔斯本人还是“珍稀品种留存信托”的赞助人,很多英国农民舍弃的物种,在查尔斯眼中都是宝贝。有时,查尔斯甚至让农场专门开出一小块地来种植一些市面上不售卖的品种,只为保留这个物种“原汁原味”的英国基因。 土耳其――有机出口 土耳其气候的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让他成为农产品出口大国之一。近年来,土耳其从事有机农业的农民越来越多,为了得到国际市场的承认,土耳其的有机农场都按照出口国的标准来进行生产认证,为了获得稳定的客源,土耳其的出口商严格按照出口国的法律和市场法规、市场要求办事。这都让土耳其的有机食品在国际上建立了良好的形象。2007年,土耳其有机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国家包括欧盟国家,如法国、英国、荷兰、德国、意大利等。而土耳其农产品在瑞士、美国、比利时、瑞典、日本、南韩等国的市场份额,也在进一步扩大。 意大利――葡萄也有机 在有机食品越来越风行的欧洲,葡萄酒的有机化也开始流行起来。其中,意大利的有机葡萄园种植面积是全欧洲最大的,足有3.4万公顷,几乎是整个欧洲有机葡萄园面积的一半。钟情有机葡萄酒的欧洲人相信,酿酒的方法不是决定葡萄酒好坏的最重要因素,因为酿酒的方法是可以学习的,但是当这些方法搬到其他地方就行不通了。因此,要种出最好的酿酒葡萄。 就必须是当地的、原始的种子,再配合当地的气候、水源,才能种出最好的葡萄。而在种植葡萄的时候,如果使用化肥和化学杀虫剂,不仅对葡萄不好,还会影响当地酿酒的水质。导致酿出来的酒不够纯净,而且,非有机酒的亚硫酸盐含量要比有机葡萄酒高出近一半,而亚硫酸盐正是引起酒后头痛的元凶之一。为了避免使用化学杀虫剂。有机葡萄园会引入一些益虫或者植物来驱赶害虫。 世界农业论文:蔬菜立体栽培带你进入神奇世界 第三届北京农业嘉年华已在昌平落下帷幕。作为国际都市型现代农业盛会的总策划――中国农业大学富通公司,除了为这场盛会注入优新奇特的瓜果蔬菜品种之外,还示范了更吸引人眼球的、千奇百怪的、颠覆传统农业种植理念的农业高科技,不仅小编看得目瞪口呆,许多前来游玩的大妈大爷们也赞不绝口,直呼现在的科技真是厉害得不得了。下面,小编就如数家珍地为大家展示一下。 叠碗式栽培 叠碗式立柱栽培设施结构简单,即碗形种植容器串叠而成,碗内灌注基质即可用于种植,柱芯管为直径25.4mm的镀锌钢管,配合给回液管路设施即可。立体栽培设施可用于各种草本蔬菜、花卉的立体栽培。 悬挂气雾培 雾培又称气培,它不用固体基质而是直接将营养液喷雾到植物根系上,供给其所需的营养和氧。悬挂气雾培采用常见的PVC管做栽培容器,将植物栽到管上,茎和叶露在管外,根系悬挂在管内。通过每隔2~3分钟向根系喷营养液几秒钟,为植物生长提供营养。 一茄多果技术 采用嫁接技术,在同一株茄子上嫁接不同品种的茄子,或者在一株茄子上嫁接不同类的蔬菜品种,如辣椒、番茄等,经过特殊的养护,让同一株茄子上结出多种不同的蔬菜果实。 抱柱式栽培 抱柱式立体栽培设施由“1/4圆弧形”种植盒、“1/4圆弧形”连接盒、固定螺丝螺母、内支撑骨架、给回液管路等组成。 螺旋仿生立柱式栽培 螺旋仿生立柱式水培设施由柱体固定装置(底部或顶部)、六瓣型种植盆、配套屉型定植盖、七孔定植盖、水培定植杯、柱体串叠轴管及液位控制小管、供回液管路等组成。 浮板栽培 采用栽培床内设浮板栽培植物,使栽板漂浮在营养液上,为培养湿气根创造丰氧环境。解决水气矛盾,确保停电时肥水供应充足和稳定。 岩棉椰糠复合基质高效栽培 椰糠是椰壳加工后的废料,价格便宜,理化性质优良,性能稳定,可作为蔬菜新型无土栽培基质。岩棉用于蔬菜栽培基质,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透气性。利用岩棉作为基质育苗,结合椰糠栽培基质,能避免瓜果类蔬菜栽培过程中伤根,通过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可实现瓜果类蔬菜工厂化生产,达到高效、优质、高产的目的。 倒挂栽培 倒挂栽培是一种新型无土栽培方式,采用基质栽培,适用轻质蔬菜、花卉等的栽培,可用于家庭、观光农业或大规模商业化栽培。倒挂栽培,属于一种空间栽培,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将无土栽培装置悬挂,该无土栽培装置底部开有一个孔,孔的直径不宜过大,因为孔径过大不利于保持基质。 深液流密植栽培技术 属于深液流水培的一种,适宜栽种各种叶菜和部分果菜,水培箱在地面或架子上铺设,安装简单方便,也便于操作。它具有设施建造容易、适应种植的植物种类较多、养分利用率高、对环境污染轻、管理方便等优点。利用深液流栽培的蔬菜生长旺盛,病害少。 竹艺A字架栽培 A字架栽培的一种,A字架式基质栽培使得基质栽培立体化种植得以实现,可根据种苗的大小调节栽培间距,实现“小苗密布,大苗均植”的目的,采收、定值、管道清洗、杀菌消毒均可以进行单管道作业,空间利用率可提升2~3倍。这种栽培模式适用于大部分瓜果蔬菜。 世界农业论文:世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及启示 [提要] 我国是农业大国,拥有大面积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但相比于其他国家,我国农业的科技支撑不足,距农业强国还有一定差距。本文从世界各国角度分析不同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从而可以借鉴到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完善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启示 一、世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世界各国有着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农业发展阶段和程度也有差异,与此同时,地理自然环境也完全不同。为了匹配本国的实际情况,各国形成了不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纵观世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政府农业部门主导类型。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的农业部门领导和实施推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推广人员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将农业科技传播给基层农业生产者,保障农业生产中农业科技成果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转化。 面积较小的国家只需通过中央政府的农业部门就可以完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如希腊、荷兰、英国、挪威、比利时、泰国、马来西亚和孟加拉国等。面积较大的国家则同时需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农业部门才可以完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如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我国农业部设立了推广局和推广站,负责农业科技成果的领导、管理、组织、实施等工作,同时各级地方政府的行政部门也设有服务于当地农业发展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机构。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保证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以农业科技研究教育机构为依托类型。许多国家的农业科研单位和农业大学将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结合起来,进行统一领导,实现三位一体。在当代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国家的科研单位和农业大学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科研选题,注重市场的需求和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性,使得科研成果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和商品化潜质。与此同时,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商品化、资本化等一系列转化的最终目标是形成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支持性政策,促进科研、教育、推广转化三位一体化结合逐步成熟;各国的科研单位和农业大学也设立机构,进行对农业科技成果的技术咨询、承包和转让等,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转化。 (三)非政府性质的农民组织参与类型。很多国家出现了一些隶属于协会或者宗教的农民组织。英国、法国、丹麦、冰岛、塞内加尔、中国台湾等都存在负责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农民组织。这些农民组织与政府无直接关系,不需接受来自政府的任务,其推广内容和推广项目自行决定,而这些推广的信息更加贴近农民的兴趣,推广的技术可以更容易地被农民掌握。 (四)以大型农业企业为依托类型。很多国家的大型农业企业非常重视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中做出了很多贡献。例如,美国的孟山都公司一直在从事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并且收购了许多种子公司,美国的种子公司已经逐步取代了科研机构和农业院所在育种方面的科研和推广工作。以大型农业企业为龙头带动农业科技基地建设和农副产品经营的模式正在全世界范围内涌动出现。这些大型农业企业内部设有科研部门,企业投入科研资金,引导科研项目,控制科研进度和科技成果的转化进程,将科研成果产业化并从中获取收益。这样,农业科技成果的供给方和需求方重合,避免了从科研到产业化中一系列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投资风险也相应变小,是理想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五)农业高科技园带动类型。农业高科技园区在农业发展较先进的国家出现较多,它以先进的高新技术和农业设施向人们展示创新性的生产模式。农业高科技园区主要包括示范农场、假日农场和农业试验站。农业高科技园区是由政府划出一定区域,由政府推动完成的。农业高科技园区通常坐落于农业科研力量较强且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对农业科技成果进行集中研发,形成农业高新技术的开发、试验和生产基地,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科研效率,并最终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商品化、资产化、产业化,甚至国际化。农业高科技园区通常会有政府的优惠政策,会吸引企业和金融业与之建立合作,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真正走入市场和实际的农业生产中。 二、世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启示 世界各国国情不同,农业发展水平有很大差异,导致各国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模式。每一种模式兼具优势和适用条件,但都旨在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质量,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转化模式,结合我国国情,进而提高和完善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一)以市场需求为目标,努力实现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项目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需要根据市场来判断产业化的方向、时机、进度和规模。美国和日本就是抓住了市场需求进行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给本国的农业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美国是一个市场化程度极高的国家,强大的市场意识使得农业科技成果从研发到应用到农业产业的整个过程都精准地抓住了市场需求,使农业科技成果发挥了巨大的市场价值和经济价值。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崛起就是得益于高新技术。在农业方面,对具有市场价值的农业科技成果进行遴选,使得农业科技成果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整个国家也被科技改变了命运。 (二)政府需采取措施积极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政府对农业科技成果的积极措施主要有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两个方面。在资金支持方面,农业科技成果的投资数额高风险大,直接影响了私人投资的积极性。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政府应积极加大投资力度,保障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资金链条。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在农业技术领域有较大的资金投入,也带来了相应的农业发展。在政策支持方面,政府需要利用经济和法律手段进行农业产业的宏观调控,加强对农业科技的重视程度。美国和德国都通过法律导向和政策导向等措施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三)把科研、教育和推广结合起来。科研、教育和推广三者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在我国,农业部管理部属的科研机构和农业院校,省政府的农业部门管理省属的科研机构和农业院校,农业行政部门管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工作。这种状况不利于科研、教育和推广工作的工作衔接,加大了整个过程的人力资本、时间成本和成功风险。政府需要将科研、教育和推广部门紧密衔接起来,将会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 (四)提高推广人员素质,鼓励人才扩散。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研究开发主要来源于科研机构和农业院校,研究人员均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但缺乏实践经验,而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工作主要由推广机构的推广人员负责,推广人员具有较多的实践经验但无法对科技成果的技术精通。政府需鼓励人才扩散,支持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亲身指导农业生产实践,并且对推广机构的推广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的掌握程度。英国、美国和德国在这方面都做了很好的示范。 (五)拓宽融资渠道,完善风险资本市场。农业科技成果从研发到投入生产产业化的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除了政府投入外,还需拓宽融资渠道,保障资金供给。尝试从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等渠道进行融资,推广机构也可以通过有偿服务来解决资金难题。农业科技成果是一项风险性极高的技术资产,若能从风险资本市场融资,不仅解决了资金困难,还会带动风险资本市场的发展。 (六)完善中介机构,多元化组织推广。科技中介机构是连接农业科技成果供给方和需求方的桥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科技中介的基础是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科技创新研究提供支撑性服务,为科技研究主体和生产要素市场建立紧密联系,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要完善实体的中介机构,更要多元化中介形式,比如网络中介平台,等等。通过中介,完成对农业科技成果的价值评估和指导推广工作。 世界农业论文:创造世界奇迹的荷兰农业现代化 荷兰是一个欧洲小国,只有1600万人,国土面积4万平方公里,约为我国江苏省的2/5,农业劳动力约占总就业人口的3%。在20世纪末,荷兰农产品净出口超过美国而高居世界第一。 荷兰农业的现代化,是全方位的现代化。荷兰农业奇迹的实现,不仅体现在很高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健全的合作组织等等诸多方面,也得力于政府的政策和发展战略。 简要地说,荷兰的农业政策可以归结为3大块:一是投资于人的素质的“人才战略”;二是增强农场生命力的“结构政策”;三是保护自然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荷兰政府对农业发展的贡献,还表现在为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公平竞争的环境和鼓励创新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分散经营的农场主能够形成一种凝聚力,各类产业、企业、产品的优势可以综合成整体竞争优势,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建立高效率的知识创新系统 现代农业高生产率,头等重要的是具有现代技能的农民。提高农场主的整体素质,在荷兰已有上百年的传统。荷兰政策把对“人”的投入放在首位,进行高强度的投入,从而建立起了高素质的农场主群体。这是荷兰政府发展高效农业最重要的战略――“人才战略”。 荷兰的农业知识创新系统,被称为农业发展的基础。国家的全国教育和研究经费占国家总预算的19%(2004年),遥遥领先于其他任何部门,充分显示了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与农业相关的科研、推广和教育,由农业、自然及食品质量部(以下简称“农业部”)统一负责;该部向“科学和知识传播”的投入,每年又占全部预算的2/5。荷兰农业研究、推广、教育“三位一体”,给荷兰农业带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此外,荷兰还有各种企业、实验站等为主力军的应用性和开发性研究。 早在1876年,荷兰就成立了国家农业学校,把原有的中等农校和研究站改建成国家的农业科学中心,使农业研究始终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特别是在育种和温室技术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荷兰的义务教育始于1901年,所有农民的孩子(包括雇工的,年龄从5岁到16岁,)必须上学,完全免费。中级职业教育分2~4年不等,青年农民或从事与农业有关的其他工作必须完成这一阶段的学习。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干中学”,学校听课只占10%,主要是与农场主一样地干活,差别只是可以得到辅导老师的帮助而已。一般来说,年轻农民刚工作,手里就握着两张资格证书。农民职业培训和农业技术推广不但有效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而且为部分农民离开农业、进入其他产业就业打好了扎实的基础。 可以说,通过发展农业科技向农民投资,是国家对农业最有效的支持。 实行支持“有生命力的农场”的政策 荷兰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体现在对农业(作为“产业”)的保护(如执行欧盟的价格政策)只是一个方面,而重大意义的是支持“有生命力”的农场,增强农业的活力。这是荷兰农业的“结构政策”。 农场主是荷兰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农业现代化要求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从而形成一种“推力”,促使生产率较低的农民不断流向其他产业。农民离农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是一个互相促进的动态过程。 荷兰经济的发展推动着农业劳动力不断向农业以外各部门转移,导致农场总数的不断减少。荷兰的农业部门是一个有活力、高效率的动态系统。在农业发展的同时,在“优胜劣汰”机制作用下,农场数量不断减少,规模不断扩大,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在1980~1999年,荷兰农场数量从14.5万个减少到10.2万个,同期农产品的净出口值却从44亿多美元上升到142亿多美元,跃居世界第一,大大增强了荷兰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形成高效率的产业链条 荷兰1/4国土处于海平面以下。几个世纪以来,农民都要团结起来抵抗洪水的侵袭。善于团结协作成为荷兰农民的美德。 荷兰农民有一种共识:单个农民的经营规模再大,在市场面前总是渺小的;依靠合作社,分散的家庭农场能够“变小为大”。这种良好的互信关系大大提高了整个经济系统的效率。荷兰学者认为,团结与协商是荷兰“经济秩序的支柱”。 在荷兰农业发展中,农民的合作社和各种协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荷兰的农民合作社主要有:购买投入物的合作社、销售产品的合作社、加工合作社、信贷即荷兰合作银行。因此,农场主可以安心生产,实现专业化、集约化生产,减少市场风险。合作社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扩大经营、做好服务、扩大规模来增强竞争力。例如合作银行,它虽然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大公司,但是它仍然以农业为本,是农场主扩大生产的金融后盾。农产品加工合作社,通过不断改进技术,增加花色品种,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是荷兰增加农产品出口额的重要“诀窍”。合作社大大免去了农场主寻找客户的麻烦,还能够从企业的销售额中按比例返还利润,增加收入。 荷兰还有许许多多的“行业协会”、“商品协会”等组织,以加强农场主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行业协会是横向组织,包括某一部门(如花卉)所有的农场;商品协会是纵向组织,包括在一个生产链中的所有农场和公司,即从原材料供应商到最终产品的零售商。此外,农场主还建立了各种技术性组织,在沟通信息、教育、研究和推广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 推行“大进大出”战略 几百年来,荷兰一直以“贸易立国”而闻名于世。荷兰农业的外贸依存度一直比较高,以“大进大出”为特色。荷兰农业是名副其实的“创汇农业”。随便问一个荷兰的农场主,他都明白自己的产品将出口到哪个国家。因此他一开始就能够按照国外客户的要求进行生产。 荷兰进口土地密集型产品,除了面包用小麦等有限的几种外,不是为了直接消费,而是为了确保畜牧业和加工业的需要。各种原料农产品在荷兰经过多次加工(畜禽饲养可以看作对种植业产品的第一次加工)后,附加值大幅度增加,为荷兰带来了大量财富。可以说,企业的目标非常明确:“大进”,就是为了更好地“大出”。 出口依存度高,意味着很容易受到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对一个小国来说就更是如此。要避免这种风险,需要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准确把握世界市场的脉搏,随时信息,指导有关的农场、企业及时进行调整。遍布世界各国的荷兰大使馆农业处(40多个)是进行农产品市场调研的能手。他们为国内的农场、企业及时提供各种商业信息。荷兰各类行业组织、协会等也各显神通,工商企业对参加世界各地的农业展销会、博览会等等也特别踊跃。荷兰出口依存度虽然高,但是它出口的增长却比许多大国还稳定。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0世纪的大半时间里,荷兰农业的特点是高度集约化,大量施用肥料和农药。但是在20世纪下半叶,人们对自然、环境、食物安全表现出空前的关注。随着欧洲农业政策的变化,环境政策对荷兰农业的影响日益凸显了出来。根据欧洲环境立法的要求,荷兰加强了对农用地肥料用量、牲畜排泄物数量的控制。1989年,荷兰农业部等4个部联合制定了“国家环境政策计划”,要求从结构调整、总量控制、畜粪排放处理3方面控制对环境的破坏,并且通过筹措资金和设立新的税种两个方面来保证计划的实现。 国家通过立法、政府计划和税收等强化了对环境的保护。除了把土地划分为农用(绿色用地)和“非农用”(红色)外,制订了农业生产方面的重点政策:控制农用化学品(化肥、农药)的使用,防止水体和土壤污染;加强厩肥的无害化处理,控制氨、磷的释放量;促使不宜农作的土地退耕,改作自然保护或户外娱乐活动的场所;建立由核心地区、自然开发区和生态走廊组成的国家生态网,保护野生动植物等。国家实行了相应的税收政策和财政政策,以“未来的企业”为发展目标,开征与环境有关的税种,如“燃料税”和“过量肥料税”,同时鼓励发展可持续的生产体系、动物福利和从事“绿色”的经济活动。环境政策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一个主要准绳,生产者及产销各环节都要在市场上通过环境质量认定(如“生态产品”或类似的认证)显示自己的特色,以提高其产品的身价。 与此同时,国家投资的“围海造田”也被终止。在1970年以前已经形成的大片“圩田”,基础设施良好,土地平整,国家通过竞标选拔合格的中青年农场主,让他们来经营这些圩田。其他湿地不再开垦,供水生动物栖息、繁衍,保持自然原貌,供人们休闲、娱乐,使人和自然和谐共处。 世界农业论文:世界各国的有机农业 全球约有140多个国家开始或已经开始发展有机农业,全球有机耕作面积占农业生产面积比例最高的国家是列支敦士登(17%),第二位是澳大利亚(11.3%),中国仅为0.06%。虽然我国有机食品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 美国――科技挂帅 据统计,每4个美国人当中,就有1个人会购买有机产品,即使有机食品比普通食品要贵得多。为了研究出新的、科学的有机种养方法,有机农场主们投入了大量的金钱、资源和时间,美国大部分的有机农场都投入了很高的科技研究成本。美国还成立了农业调研服务组织(AgriCllltural Research Service,简称ARS),它的最主要任务是研究更科学的有机种养方法,帮助农民获得更高的产量关于农场的科技问题。美国的农场主们只要付钱给专门的农场顾问公司就可以了。田里应该留些什么草、养些什么虫,根据农场的情况要深耕还是浅耕,顾问公司都会在调查研究后给出答案。虽然有机农业成本昂贵,但是为了广阔的市场前景、丰厚的利润,更重要的是,为了可持续发展,美国农民乐此不疲。 印度――回归原始种植 直到印度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农民才知道什么是化学肥料,在此之前,无论是杀虫剂还是肥料,他们都是从动植物身上取得的。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殖民政府发起了“绿色革命”,大量引入经过基因改良的种子、化肥、化学农药。化学农业带来的恶果,让现在的印度农民和消费者都渴望回归到有机农业时代。和欧美发达国家提倡的开发、利用新科技进行有机种养的方式不同,印度对于有机农业的概念就是――复古,他们用牛粪,用原始的种子,不用化学驱虫剂。 英国――王子示范 英国查尔斯王子是有机农业的支持者。1986年,查尔斯将自己的农场“公爵之家农场”(Duchv Home Farm)从普通农场改成有机农场,亲身示范有机农场在环保和商业上双赢的可能性。20年过去了,查尔斯的农场运作十分成功,为英国的农业有机化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农场是商业经营的,并推出了“公爵原作”一牌系列食品。农场出产的蔬菜也对外出售,而农场的有机羊肉就会供应伦敦著名的丽池大酒店(Ritz)。如今,农场每年的盈利约100万英镑,均全数捐给慈善团体。除此之外,查尔斯本人还是“珍稀品种留存信托”(Patron of the Rare Breeds Survival Trust)的赞助人,很多英国农民舍弃的物种,在查尔斯眼中都是宝贝。有时,查尔斯甚至让农场专门开出一小块地来种植一些市面上不售卖的品种,只为保留这个物种“原汁原味”的英国基因。 土耳其――有机出口 土耳其气候的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让它成为农产品出口大国之一。近年来,土耳其从事有机农业的农民越来越多,为了得到国际市场的承认,土耳其的有机农场都按照出口国的标准来进行生产认证,为了获得稳定的客源,土耳其的出口商严格按照出口国的法律和市场法规、市场要求办事。这都让土耳其的有机食品在国际上建立了良好的形象。2007年,土耳其有机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国家包括欧盟国家,如法国、英国、荷兰、德国、意大利等。而土耳其农产品在瑞士、美国、比利时、瑞典、日本、韩国等国的市场份额,也在进一步扩大。 意大利――葡萄也有机 在有机食品越来越风行的欧洲,葡萄酒的有机化也开始流行起来。其中,意大利的有机葡萄园种植面积是全欧洲最大的,足有3.4万公顷,几乎是整个欧洲有机葡萄园面积的一半。钟情有机葡萄酒的欧洲人相信,酿酒的方法不是决定葡萄酒好坏的最重要因素,因为酿酒的方法是可以学习的,但是当这些方法搬到其他地方就行不通了。因此,要种出最好的酿酒葡萄,就必须是当地的、原始的种子,再配合当地的气候、水源,才能种出最好的葡萄。而在种植葡萄的时候,如果使用化肥和化学杀虫剂,不仅对葡萄不好,还会影响当地酿酒的水质。导致酿出来的酒不够纯净,而且,非有机酒的亚硫酸盐含量要比有机葡萄酒高出近一半,而亚硫酸盐正是引起酒后头痛的元凶之一。为了避免使用化学杀虫剂,有机葡萄园会引入一些益虫或者植物来驱赶害虫。 世界农业论文:比尔·盖茨:中国农业创新可为世界做出贡献 2月12日,比尔・盖茨在墨西哥接受专访时表示,2008年开始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培育绿色超级稻,盖茨基金会提供为期三年,1 800万美元的资金,改良中国的“绿色超级稻”并引入非洲和其他亚洲国家。“这个项目若顺利推行,非洲的农业产量将翻番,”盖茨说,“我们希望在中国国内的项目和中国创新对世界的贡献中寻得平衡……当然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三方的合作――贫困国家,中国和我们――但我们有信心将其顺利推进。” 盖茨认为,尽快为数不少的发展中国家在上世纪经历了绿色革命,农作物产量得到较大提高,但农业仍面临种种问题:对种子改良的研究投入仍然不够,农作物产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新的农产品病虫害出现,全球变暖影响下旱灾日益频繁,而绿色革命中化肥的大量使用污染了土地,影响了土地产出的可持续性等等。 全世界70%的最贫困人口是拥有小块田地的农民,而在提高小规模农业生产的努力中,比尔・盖茨认为中国的经验和创新可以为世界所用。盖茨基金会对农业项目的投入近年来不断增长,从每年3亿美元增至2011年的4.5亿美元左右。捐赠受益人主要集中在非洲和南亚,大部分是为从事小规模(2公亩以下)生产的贫困农民。“贫穷国家缺乏大型农场,农民也没有资金来购买机械。幸运的是,(借助改良种子)大部分主食农作物即使在小块农田中也能获得高产,并不需要依赖机械化,”盖茨说,“世界上许多工作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没有采用正确的考量方法,或是对结果进行考量的投入不足。” “要提高慈善组织的效率,首先应当有明确的目标,还要有对达到目标各个步骤所取得结果的考量标准,”盖茨说。“与企业相比,政府和慈善组织面临共同的挑战,都没有基于盈利能力的直接反馈机制来决定如何分配资源。但很多事情唯有慈善能做,商业部门做不到,甚至政府也做不到。” 世界农业论文:树立世界眼光 推动贵州农业 由14个县(特区)党委书记和省直相关部门的同志共l8人组成的贵州省贫困县主要领导现代科技农业管理赴欧洲培训班,已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学习归来,我们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在基本了解了欧盟各个时期的农业政策和农业发展现状,以及扶持生态农业发展的措施和效果后,我们更加明晰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优势和长处、更加找准了自身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更加坚定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拓宽了视野、开阔了思路、明确了方向、坚定了信心。 我省是一个欠发达、欠开发的山区农业省份,尚处在工业化初期,城镇化率仅为28%,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农村。加快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仍然是推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最紧迫、最现实的任务。 结合实际 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比利时北部及荷兰是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其农产品主要是根据市场需求、按定单生产,实行产供销一体化。荷兰仅4.3万平方公里土地,花卉出口就居世界第一,占世界出口量的60%,同时又是世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 我省具有良好的生态资源和立体型气候的组合优势,对于发展立体型生态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应立足自身的比较优势,科学编制发展规划,下大力抓好特色主导产业,推动生态农业快速发展: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规模化生产为抓手、以产业经营为方向,大力发展绿色、有机、生态农业;以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以工业手段发展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帮助龙头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尤其对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要实行一厂一策、精细化服务,着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大力扶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培育壮大“永远不走”的经纪人队伍和农产品生产、营销大户,使其成为调整农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一体化经营的重要组织载体;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宽销售渠道,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进一步增强农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稳定增加农民收入。 加大对“三农”的投入 着力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依靠科技、加大投入。通过对西欧现代农业的考察,我们感到,农业发展对资本和技术的依存度正在提高,以劳动力和土地为主的传统要素投入结构正在发生改变,资本和技术对农业发展的作用正在增大。我们要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前提下加大支农资金的整合力度,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注意引导农户、企业和科研院校通过股份合作、要素重组、资本聚合等多种方式,积极探索建立集科研、教学、生产于一体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应用力度,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增强环保服务意识 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在培训考察中,让每一位学员感受强烈的是,无论是欧盟还是比利时的官员、专家或农民都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尽管是冬天,每个地方都没有裸露在外的土地,到处绿草成荫,全面实现了“绿色过冬”。更让人难以忘怀的是各级政府和社会服务组织都有强烈的服务意识,生态农业的推广既没有通过行政手段硬压,也不是仅靠经济刺激拉动,主要还是靠试点示范、服务引领,从而推动了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的最佳利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增加了农民收入,稳定了农产品市场。培训班到每个单位和部门学习考察,他们不搞迎送,直入主题,接待方式简单又不失礼节。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让科学发展的思想深入人心,使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引导群众自觉珍惜环境、爱护环境。进一步加强宗旨教育,使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转变工作方式,真正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群众,为老百姓排忧解难。 加强对外交流 推动“三农”工作 领导干部对外考察学习是借鉴先进经验、培养创新思维、树立世界眼光的重要形式。集中组织领导干部到发达地区培训学习,是省委组织部多年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行之有效的办法。尤其是本次组团培训,让我们超脱于繁琐的工作事务,静下心来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地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经验,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发展条件分析研究发展现代农业问题,使培训更加富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建议今后继续多渠道、多形式地组织县委书记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促使其更加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开放的态度、先进的理念、务实的作风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世界农业论文:世界生态农业发展趋势 生态农业最早于1924年在欧洲兴起,20世纪30~40年代在瑞士、英国和日本等国得到发展。它是指在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下,总结吸收各种农业生产方式的成功经验,以生态学、经济学理论为依据,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在特定区域内所形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农业。 在国外,生态农业又称自然农业、有机农业和生物农业,其生产的食品称为自然食品、有机食品或生态食品。尽管各国对生态产品的叫法不同,但宗旨和目的是一致的:在洁净的土地上,用洁净的生产方式生产洁净的食品,以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世界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 20世纪60年代欧洲的许多农场转向生态耕作,70年代末东南亚地区开始研究生态农业。至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开始补贴支持生态农业,生态农业用地面积具有一定规模,其产品产值也在不断增加,从而使生态农业有了较大发展。生态农业发展最快的是欧盟,1986年~1996年欧盟国家生态农地面积年增长率达到30%,生态食品和饮料销售额从1997年的52.55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95.5亿美元。截止2009年,全球162个国家开始或已经开始发展生态农业,预计2009年~2020年,全球生态农业生产面积将占农业生产面积的20%~35%。 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统计,截止2009年,全球生态农地种植用地面积共计3200万公顷。其中澳大利亚生态农地面积最大,拥有600万公顷,占世界总生态用地面积的19%;中国约有450万公顷,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其次是意大利和美国,分别有145万公顷和138万公顷。若从生态农地占农业用地面积的比例来看,欧洲国家普遍较高。大多数亚洲国家的生态农地面积较小。 据有关方面估算,截止2009年,全球生态产品的销售额已经达到625亿美元,欧洲自产的生态食品早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欧洲越来越多地从阿根廷、南非和中国进口生态食品。同时,除德国外,欧洲生态食品消费较多的国家还包括法国、英国、荷兰、瑞士、丹麦和意大利,产品种类包括作物产品、奶制品、肉类、水果等。 世界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 1.生态农业已成为21世纪世界农业的主导模式。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生态农业得到广大消费者、政府和经营企业的一致认可,消费生态食品已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时尚。尽管生态食品的价格比一般食品贵,但在西欧、美国等生活水平比较高的国家仍然受到人们的青睐,不少工业发达国家对生态食品的需求量大大超过了对本国产品的需求。随着世界生态农业产品需求的逐年增多和市场全球化的发展,生态农业已成为21世纪世界农业的主流和发展方向。 2.生态农业的规模将不断扩大,速度将不断加快。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全球的共同响应,生态农业作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和一支重要力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预计在未来几年其规模和速度将不断加强,并将进入产业化发展时期。预计2009年~2020年,许多国家生态食品的市场增长率将为30%~65%。 3.生态农业的生产和贸易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各国在降低关税的同时,与环境技术贸易相关的绿色壁垒日趋森严,尤其是对与农产品生产和贸易有关的环保技术和产品卫生安全标准要求更加严格,食品的生产方式、技术标准、认证管理等延伸扩展性附加条件对农产品国际贸易将产生重要影响。这就要求生态农产品在进入国际市场前,必须经过权威机构按照通行的标准加以认证。国际标准化委员会(1SO)已制定的环境国际标准ISO14000,与ISO9000一起作为世界贸易标准。绿色壁垒虽然在短期内对各国的贸易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从长远来看,也促使各国不断提高和统一农产品质量标准,从而进一步促进世界生态农业的协调发展。 4.各国生态食品的标准及认证体系将进一步统一。国际生态农业和生态农产品的法规与管理体系分为联合国层次、国际非政府组织层次、国家层次3个层次,联合国层次目前尚属建议性标准。在2009年~2020年,随着生态农业的不断发展,这3个层次之间的标准和认证体系将彼此协调统一,逐步融合成一个国际化的生态食品标准和认证体系,各国间将逐渐消除贸易歧视,削弱和淡化因标准歧视所引起的技术壁垒和贸易争端。 5.各国将进一步增加在生态食品科研和开发的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是生态农业的坚强后盾,生态食品的发展将促使各国增加生态农业开发方面的投入,更加重视科学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随着生态食品生产技术研究的纵深发展,以“培育健康的土地,生产健康的动植物,为人类提供安全的食物”为理念的生态农业理论基础将更加巩固,生态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天然食品及饲料添加剂、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生产资料的研制、应用和推广等方面将进一步加强,生态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问题将逐渐被解决。 世界生态农业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1.加强宣传教育,调动农民进行生态农业建设的积极性。农民是生态农业建设的主力军,中国农民和涉农人员环保意识还较淡薄、对生态农业认识不足,这是限制生态农业发展的首要障碍。多形式、多层面、全方位宣传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的意义,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积极参与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的良好氛围。 2.加强对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和投入。我国政府应加快制定并完善有关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法规、法律等,加强对生态农业的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借鉴国外的做法,可以成立专门基金,采用财政补贴政策,还可以运用产业倾斜政策,加强对环境产业的倾斜力度,对经营生态农业的企业减征或免征增值税。 3.加强生态农业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中国生态农业已初步建立了自己的技术体系,但这一体系基本是对以往技术的整合。中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通过调整技术对策并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形成一套既适合中国国情、又符合国际市场要求的生态农业核心技术体系,并且在广大农村积极推广和应用。 4.高效利用土地,防止耕地流失和污染。针对我国耕地、牧场、森林锐减,土壤退化、污染等情况,要禁止乱砍滥伐、过度放牧、盲目开垦等,同时严格控制对耕地的非农占用,还要改变过去简单粗放的耕作方法,综合高效地使用土地。 5.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合理使用。首先,要节约用水、综合用水。在灌溉方面,采取喷灌、微灌、滴灌、渗灌等方法;其次,收集、贮藏雨水、雪水,用于灌溉;另外,洁净水源,减少水体污染。有些地方的农村缺水,并不是没有水源,而是水源被严重污染了,不能饮用,甚至不能灌溉。 6.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生态农业的环境监测体系。当前农产品质量检测方面仍比较混乱,造成市场上各种产品鱼目混珠,生态农产品价值没有得到真正体现。我国应成立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开展农产品质量检测,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以保护生态农产品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7.加快我国生态农业的标准化与国际化建设。生态农业标准化体系由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3部分组成,我国虽已形成不少相关的技术体系,但还有少数尚未标准化,制约着中国生态农产品的国际化。我国应根据生态农业发展的需要,参照国际标准制定生态农业标准化体系,使中国生态农产品与国内外市场有良好的接口,以促进中国生态农产品市场化和国际化,提高中国生态农业国际竞争力。 8.培育和健全生态农产品的市场运作机制。我国应从降低生态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入手,发挥行业协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经营组织作用,建立收购、加工、销售网络,合理扩大企业经营规模、降低单位成本,通过优质的市场服务,增加消费者的质量信任感,以赢得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9.大力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现代化必然要走农业产业化之路,因此我国应积极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多种经营模式、多种生产类型、多层次的农业经济结构,引导集约化生产和农村适度规模经营,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牧渔、种养加、贸工农有机结合,构建一、二、三产业的有效连接以及各产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科学链接,形成产加销一体化产业体系,推动中国生态农业的市场化、国际化、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和规模化,逐步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经营集约化、生产商品化的现代农业模式,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生态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世界农业论文:世界农业现代化道路变迁 提要农业在一国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过程。本文着力分析世界农业现代化道路从半机械化道路到石油农业道路再到生态农业道路的变迁,强调科学技术和正式制度在农业现代化道路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半机械化农业;石油农业;生态农业 农业并不是由始以来就进入了现代化阶段,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才逐步迈向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工业革命以前的农业发展缓慢,生产经营规模狭小,生产方式单一,科技含量几乎不存在。而工业革命以后,随着农业在国民经济地位中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运用各种手段在本国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地通过实现农业现代化来改造和发展农业。纵观整个世界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变迁,主要经历了半机械化道路、石油农业道路和生态农业道路。 一、半机械化道路(工业革命:20世纪初) 18世纪下半叶,随着蒸汽机的出现工业革命爆发,科学技术开始突破和发展,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农业在工业发展的推动下逐渐发生着变化,开始产生了新的农业生产工具、新的农业技术手段、新的管理制度等,农业逐步走向半机械化道路。之所以为半机械化是因为这一时期的农业各方面较工业革命前都有了极大的进步,农用工具开始使用机械生产力,科技逐步与农业相结合,管理制度也有一定的创新,但由于当时科技的局限性,生产工具仍然较为简单落后,科研活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鼓励,农业发展仍然缓慢。因此,农业在这一阶段并没有实现跨越式的大发展,无法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 以美国为例,美国自独立后颁布了“宅地法”,这一法令使美国兴建起大量的农场,农民获得了大量的土地,加剧了地多人少的局面。劳动力不足和科技尚不发达的现状迫使农民不得不使用畜力来代替人力进行劳作,马拉或牛拉的农用工具逐渐代替了落后的农业生产工具。南北战争时期,农产品需求增加、市场扩大,由于伤亡、参战、转业等导致农业劳动力的大幅度下降,人地矛盾更加显著。为了缓解这一压力,美国逐步开始使用蒸汽拖拉机进行耕作,使劳动效率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美国还积极设立了农业部、农业研究所等机构,主要负责农业科技资料、良种的搜集、分配和推广,研究农作物种植和动物疾病,进行农业化学实验等。18世纪下半叶,英国为了提高地力、提高产出,在农业革命中成功地用轮栽制度替代了三圃制,形成了最初具有集约型和综合性的科学管理制度。“轮栽制因废除休闲而扩大了耕地,加重豆科牧草而提高了地力;种植的豆科优质牧草和块根作物能为家畜提供优质饲料,使放牧有可能变为舍饲;而收集的厩肥又施用于耕地,保持土壤肥力,使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得到强化。”这种循环经济管理制度在当时是一大突破。在这一时期,日本也逐步开始了对传统农业的改造。1898年日本颁布了《肥料管理法》,鼓励推广使用化肥,并不断提高化肥的数量及质量。与此同时,日本也开始使用一些较为粗质的农业机械,在短期内提高了地力,增加了土地单位面积产量。 半机械化的农业在一定时期内适应了社会与人类的要求,但随着人口的逐年增加、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粮食等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半机械化的农业由于缺乏科技的推动发展缓慢,无法适应整个社会的要求。 二、石油农业道路(20世纪初至20世纪九十年代) 在社会对农产品、农民对高收入双重需求的推动下,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成为了农业发展中极其重要的目标。这一时期劳动生产率主要依靠消耗不可再生能源的机械化来支撑,因此出现了高耗能、高污染的石油农业。石油农业是指以非生命物质能源(石油)为原料,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出机械、化肥、农药等石化农用产品,大量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从而使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实行石油农业生产模式的典型代表国家有美国和日本。美国地广人少,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为了提高劳动效率,美国农业的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除了大量使用拖拉机、收割机、卡车等机械进行规模性生产,还不断改进机械设备,如拖拉机由原来的蒸汽式改进为柴油式。1920~1990年美国的拖拉机数量增加了18倍,农用卡车增加了24倍,谷物联合收割机增加了165倍,玉米收获机增加了67倍。这一时期,美国积极鼓励发展科研活动,使先进的科学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运用。192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 “珀内尔法”,提出增加对州农业试验站的拨款,1935年又通过“班克黑德―琼斯法”,规定建立地区农业实验室,并规定提供研究经费。美国还利用先进的化学等科学技术,研究并大量使用肥料及农药,以提高土地产出率。1990年美国化肥的使用量为1946年的6.1倍。日本作为科技强国也快速步入了石油农业阶段,与美国不同的是,日本由于人均占地面积狭小,无法利用大型机械进行规模性操作,则更多地依赖高新的科学技术来摆脱土地稀缺的束缚。这一时期,日本大力创新化学化工技术学,广泛使用化学制剂及药物等。20世纪五十年代,日本就成为了世界上使用化肥的大国,其品种多、数量大。为消除大量施用化肥而导致的严重病虫害,日本大量使用农药,尤其在果树和菜地的农药使用量上日本占世界之首。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给日本农业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就农产品自身而言,不仅营养成分,而且产量也有所下降,同时农药残留毒素等给民生也带来了明显的威胁。 虽然石化农用产品的大量使用,使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它也大大提高了农产品成本,并且造成了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因此,发展石油农业并非长久之计,这一农业模式必将被新的模式所代替。 三、生态农业道路(20世纪末至今) 近年来,由于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严重破坏,人们逐渐意识到石油农业所带来的严重危害性。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科学技术发展较前期更加突出,创新的高新生物科技逐渐在农业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为了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利用新型科技发展生态农业已成为历史的必然。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借助高新的生物、化学、水利等科学技术,优化农业产业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率,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最初出现于欧洲,到20世纪九十年代,欧洲各国更是以迅猛的速度发展起生态农业。在1986~1996的10年间欧洲国家生态农地面积年增长率达到30%。在政策方面,欧盟于1991年6月颁布了《关于生态农业及相应农产品生产的规定》,该规定以“国际生态农业协会”标准为依据,对生态农产品的质量进行严格管控。其中,德国是欧洲发展生态农业较为典型的国家。德国在发展生态农业初期就成立了生态农业协会,规定了较高的生态农业标准并加大力度监督生态产品的生产及销售。此后,又成立了生态农业促进联合会,推动生态农业的科研、生产及推广。德国为控制化学肥料的使用还颁布了“施肥令”,对化学肥料的使用进行了规定,并提倡用有机肥和绿肥替代化肥和农药。为保持土壤的肥力,德国采用了轮作制、秸秆还田、种植蓿苜等方法。此外,德国通过成立生物原料和生物能源研究中心、给予专项拨款等手段,大力开发并推广可以用来生产矿物能源和提炼化工原料替代品的“工业作物”,如油菜籽、马铃薯、玉米等,以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和环境的破坏。 美国农业经过大量使用农机、农药、化肥的石油农业时代,土地肥力急剧下降,农业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为此,美国也进行了一系列生态改革。1985年美国颁布《土壤保护计划》,积极鼓励农户开展退耕还林,保护易流失水土,并对退耕还林、还草的农户实行补贴。美国政府对农药的使用也进行的了严格规定,要求农户必须经过培训掌握农药的合理使用方法后,到相关机构领取农药使用证才可以使用农药,并大力提倡使用残留期短、危害性小的化学药物,鼓励采用生物防治手段替代化学药物。同时,美国还对生产、使用农药造成环境污染者,以课税的方式对其进行监管。 日本的生态农业发展相对较晚,它是以减少农田盐碱化,降低农药、化肥污染,提高农产品品质安全为重心的环境保全型生态农业。为在农业方面实现保护环境的目标,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如1994年的《环境保全型农业推进基本方案》、1995年的《地域环境保全型农业推进方针》、1999年的《有机农业法》、《持续农业法》、《新肥料管理法》,以及2003年的《农药残留规则》、《农地管理法》等。同时,日本大力研究开发低危害、低残留农药,推广实施先进的施肥方式,从而有效减轻环境负担。 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变迁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发展的,科学技术在改造传统农业、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应当认识到政策、法规等正式制度的建立对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也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世界农业论文:世界农业发展趋势与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战略选择 摘要:不同农业发达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道路可分为三种类型:劳动节约型、土地节约型和综合性技术进步型。结合世界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综合考虑我国人多地少、农业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的现实和突出存在的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当前我国现代农业应选择综合性技术进步型发展模式。 关键词:现代农业;发展经验;发展趋势;战略选择 农业是关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族振兴的基础产业,其重要性自不待言。不论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都不会改变。世界上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从古到今都毫无例外地重视农业发展(刘志澄,2007)。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的五条道路之一。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的背景之下,学习和借鉴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强力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发展经验与发展趋势 (一)现代农业及其基本特征 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可将农业发展过程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刘志澄,2007)。但也有学者又将现代农业进一步分为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两个阶段。这就是说,现代农业是在传统农业或近代农业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一个农业发展阶段。 现代农业是一个发展着的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现代农业的内涵不尽相同(夏敬源,2007;王志学、信乃诠,2004)。21世纪的现代农业,在形式和内容上均与20世纪40年代、50年代有很大不同。当前的现代农业,是以现展理念为指导,以提高劳动力生产率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目标,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物资装备为支撑,农、工、贸和产、供、销相衔接的、可持续发展的、多功能的高效产业体系。现代农业内涵丰富,不再仅仅局限于种植业、养殖业等第一产业,而是拓展到了生产资料和食品加工等第二产业以及技术和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它主要包括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环节:一是产前环节,如种子、饲料、化肥、农药、农膜、水利、农机、燃料等领域;二是产中环节,如种植业的种植一收获、畜牧业的育雏一出栏、水产业的养殖一捕捞,以及林业的培育一采伐等过程;三是产后环节,如农产品收集、加工、食品工业、包装、储运、营销(包括进出口)等领域(刘志澄,2007)。 农业现代化实现以后,基础设施如水利、能源以及道路、市场等得到改善,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显著提高,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重和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低于15%和40%,城乡发展协调。深入的分析认为,现代农业主要具有如下基本特征(夏敬源,2007;王志学、信乃诠,2004):(1)科学化。即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如良种、化肥、农药、除草剂,以及先进的栽培、养殖技术(包括生物工程技术)等,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先导和带动作用。(2)产业化和规模化。农业生产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生产手段实现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智能化,通过高投入,实现高产出。(3)市场化(商品化)。以市场为导向,实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随着农业国际化进程加快,农产品国际贸易空前活跃,农产品商品率大大提高。(4)社会化。通过产前、产中和产后部门密切配合,农民组织结构得到优化,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逐渐消弭,农村与城市发展协调。(5)多功能化。现代农业的功能具有多元性,除了供给农产品和工业原料外,还具有观光休闲、文明传承、生态保护、教育等功能。(6)生态化。强调节约农业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强调环境保护,维持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 (二)世界农业发达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 截止目前,占世界总耕地面积46%、总人口24%的工业化国家,已步入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并根据各自的特殊国情,完善和发展了本国的现代农业体系。资料表明,不同农业发达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道路可分为三种类型:劳动节约型、土地节约型和综合性技术进步型。 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地广人稀,劳动力短缺,但具有资金优势,其现代农业发展以规模化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戴小枫、边全乐、付长亮,2007;张晓群,2007)。其发展经验主要有:(1)以农立国,以农兴国,始终保持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2)实行规模化经营,并充分利用工业技术和资金优势,提高劳动生产率。(3)用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养殖技术、环境控制技术等支撑农业发展。(4)农业服务社会化。(5)农产品高度商品化,出口份额通常在40%以上。 荷兰、日本、比利时等耕地资源短缺,人多地少,劳动力昂贵,主要通过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以发展现代农业(戴小枫、边全乐、付长亮,2007;张晓群,2007)。他们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主要有:(1)根据资源特点,优化产业内部结构,发展花卉业、蔬菜业、畜牧业等。(2)发展设施农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实行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3)以科技创新弥补资源短缺之不足,立足于自主创新。(4)发展创汇农业,实现国际化经营。(5)完善农业和农民合作组织,社会化涉农服务。 德国、法国和英国等耕地资源不足,人口稀少,在雄厚的工业和技术基础上,现代农业走机械化和高科技的综合发展之路,同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戴小枫、边全乐、付长亮,2007;张晓群,2007)。其发展经验主要有:(1)高度重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倡和发展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2)促进农户规模升级,逐步扩大经营规模。(3)财政和信贷支持力度大。(4)建立多元化、社会化的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和技术服务体系。(5)建立完备的农民教育与培训体系。 上述分析说明,尽管不同国家的资源禀赋、农业发展阶段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存在着差异,所采取的发展现代农业的道路也不尽相同,但有不少发展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 (三)世界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现代农业肇始于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期,世界上大多数工业发达国家先后完成由传统农业或近代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通过半个世纪的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目前已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级的阶段。在21世纪这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时代,世界现代农业表现出如下主要发展趋势。 1、农业抗灾能力越来越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农业从弱质产业向强势产业转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显著增强。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农业国家尤其重视发展的可持续化(冯海发,2004;Bergstrom,L.,B.T.Bowman and J.T.Sims,2005),即重视农业生产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生态环境问题,农业发展的观念逐渐转变为利用资源与保护环境并重。 2、高新科学技术对农业的支撑和助推作用越来越显著, 农业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现代农业生产越来越依靠高科技,科学技术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0%~80%。在未来一个时期,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出现,将使现代农业发生深刻变化,农业生产率显著提高。农业自控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程度将不断提高,农事操作将更加标准、科学和高效(徐金强,2006;冯海发,2004)。 3、生产规模越来越大,经营越来越产业化、一体化和社会化。通过增加投入、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装备、强化组织管理等,集约化的现代农业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徐金强,2006)。同时,农户在广泛参与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分工的基础上,运用产业化方式经营农业(徐金强,2006);通过专业协会、生产合作社等不同形式,实现农业服务的社会化。农业与其他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即农业与其他业(尤其是工业)形成相互关联的、一体化的经营体系(冯海发,2004)。 4、生产趋于标准化,质量走向安全化。现代农业要求对产品的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全过程实行标准化管理(徐金强,2006;张凯,2007)。农产品卫生质量逐渐变为市场竞争的一个要素,人们对食品卫生质量的要求(高品质、无公害)越来越高。 5、交融于世界经济循环,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和国际化,农业品牌竞争白热化。不同国家都在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农产品贸易正朝着自由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徐金强,2006;张凯,2007)。而白热化的农业品牌竞争主要表现为国家间品牌的竞争。市场竞争的实质是产品竞争,产品竞争的实质是品牌的竞争,而品牌竞争的根本是质量竞争。 二、中国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农业 建国以来,中国农业持续增长。从整体上说,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程度还比较低,处于现代农业的初级发展阶段,农业尚是一个弱质产业,农村还是弱质区域。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截止到2006年底,我国农村人口为7.37亿,占总人口的56.09%,粮食产量为49746万吨,农业GDP只占GDP总量的11.8%。 (一)中国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近30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毋庸置疑,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民稳定增收依然困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依然滞后。当前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矛盾主要有以下一些。 1、耕地和水等农业自然资源紧缺、利用效率低下,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重视不够。我国耕地、水资源、能源等自然资源严重不足(人均耕地面积和水资源分别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1/g)(刘志澄,2007;陈锡文,2007;Demirbas,A.H.andI.Demirbas,2007)且分布不均,刚性的资源性矛盾制约着现代农业发展。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4年中国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17公顷,而美国则高达28,7公顷,英国、法国和德国也达6~10公顷。与此同时,有限耕地的质量退化,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产方式粗放,资源浪费严重(杜青林,2006),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人口数量进一步增加以及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耕地和水等自然资源不足的不利局面将日趋严峻。 2、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设施配套性差,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近些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增加农业投入上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并付诸实施,但与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资金投入不足,金融支持力度不够,致使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不配套,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万福民,2007),每年因自然灾害损失的粮食就超过350亿公斤(陈锡文,2007)。 3、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低,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目前我国的科技研发体系不适应现代农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先进、实用的科研成果少,缺乏像玉米杂交种、杂交水稻、转基因抗虫棉、禽流感疫苗、地膜覆盖等具有广泛应用范围的先进技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落后,缺乏有效的推广网络和专业型的农技人员,农业技术利用率低,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低。有资料指出,目前,我国农业科学技术贡献率只有48%,科研成果转化率只有30%,分别比发达国家低约30和40个百分点(周琳琅,2007)。 4,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和标准化程度低。我国农业经营规模微小,与农业发达国家相差甚远。据统计,中国农业人口户均占有耕地面积仅为0.55公顷,而美国农场的平均规模则为177公顷(2004)。同时,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徐金强,2006;周琳琅,2007;孙梅花,2007),农业产业链短,农产品加工增值率低于40%,而农业发达国家则在80%以上。至于农业标准化,我国目前则更是处在探索阶段(孙梅花,2007)。 5、农民整体上的科技、文化素质低,组织化程度低。我国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低(周琳琅,2007)。2005年,全国5.04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4.10%,其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6.87%(陈锡文,2007)。因此,农业生产者对科技、文化的吸收与接受的能力低下。另一方面,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不同形式的专业合作社尚处于发展中(周琳琅,2007;孙梅花,2007)。 6、农村经济不振,农民增收缓慢,城乡差距越拉越大。由于工农业贸易条件对农业不利,加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因而农产品价格低迷,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增长,因而农业的比较效益低微,农民收入增长困难(杜青林,2006;万福民,2007),农村经济不振,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二)中国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中国特色现代农业 中国农业必须立足于国际视野,置身于世界经济大潮之中,才能谋求较快发展。根据我国人多地少、农业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的现实和突出存在的农业发展制约因素,作者认为,当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应选择综合性技术进步型道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张晓群,2007)。也就是说,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只能是创新观念,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积极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农业(陈锡文,2007)。 建国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对现代农业的认识和实践一直在不断的深化和发展中。改革开放以前,人们把现代农业理解为机械化、化学化、电气化和水利化等;改革开放以后,则理解为科学化、集约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等。党的十六大以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之一,极大地鼓舞和推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农业,解决长期存在的“三农”问题,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加快城镇化步伐,实现我国农业的历史性跨越,这是历史的必然(简伟秀、郭兰平,2006)。然而,当前我国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任务艰巨。尤其是在加入WTO的背景下,我国农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鉴于此,我们必须顺应世界农业发展趋势,用全新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争取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实现农业技术装备、生产手段、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现代化,形成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新格局。 世界农业论文:农业领域权力转移对世界粮食安全影响探析 摘 要:自战后初期开始,美国率先打响粮食霸权争夺战,利用世界农业领域的权力转移,企图以粮食为武器,步步为营,攫取粮食霸权,进而最终实现全球霸权。认识农业领域的权力转移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影响解析美国在农业领域的野心,对中国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权力转移;美国粮食战略;粮食安全 1 关于农业领域权力转移 权力是分析国家战略和国际关系的基点。权力转移是评估世界转型的起点。经济、政治、军事、技术、文化、观念等均是权力的核心要素,这些权力要素的重要性均不可低估。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某些权力要素的价值更加突出,尤其是技术要素和“软权力”要素,当这些要素的优越性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时,即发生权力转移,世界也随之转型。 耕地、淡水、人口等传统因素和粮食霸权、生物燃料迅猛发展等非传统因素是权力的核心要素,权力转移在农业领域表现为,在影响世界粮食安全的这些要素中,非传统因素作用日益突出,权力从传统因素向非传统因素转移,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关注世界农业领域的权力转移,领悟未来国际社会非传统因素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影响,对综合分析世界粮食安全走势和环境,提出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战略至关重要。 2 粮食霸权争夺战――一场无硝烟的战争 以美国为例,为争夺粮食霸权,美国粮食战略步步为营。 2.1 战后初期美国为日后推行扩张性粮食战略创造条件 美国在战后初期凭借雄厚的经济、军事优势和核垄断地位,企图建立“美国治下的和平”,杜鲁门上台伊始即声称要承担“领导世界”的担子,“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为此,美国由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过渡,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推行扩张性粮食战略。 二战后期,由于核武器的出现,世界性战争的倾向受到遏制,诉诸武力解决国际争端的传统方式受到质疑,谋取世界力量中心地位野心的实现方式改变了轨道――依靠经济力量比军事力量更可靠。在美国与苏联争夺世界领导权的斗争中,欧洲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谁控制了西欧,就意味着谁赢得了世界的领导权。为此,战后初期保持核垄断地位的美国,一方面将西欧国家纳入其利益轨道,为其提供核保护伞;另一方面,通过“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迫使西欧国家及其殖民地以对待本国居民的同等条件,向美国投资者开放,这有利于美国农业资本和农产品的输出,客观上,还削弱了西欧国家的关税和贸易壁垒,为后来西欧国家采取共同农业政策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第四点计划,即技术援助落后地区计划,美国通过有条件地援助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进行经济扩张,保证美国对原料的需求。这样,通过“马歇尔计划”和第四点计划,美国对西欧和亚非拉进行经济扩张,为日后美国推行扩张性粮食战略,垄断世界粮食生产和流通市场创造了条件。 2.2 20世纪70年代,美国将国家安全战略重点转向控制石油和粮食 20世纪70年代,在由西欧的独立倾向所带动的西方阵营内部分化、50年代的朝鲜战争和60年代的越南战争后,美国元气大伤,同战后初期相比,美国的工业总产值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比重已由1948年的54.6%降至1970年的37.8%,黄金外汇储备,由1950年的49.6%降为1970年的15.5%,出口贸易从1948年的32%降至1970年的15.2%。与此同时,西欧、日本的经济力量相对上升,促使西欧、日本对美国的离心倾向与日俱增。伴随国际金融体系在70年代初受到了巨大冲击,发展中国家石油斗争引发能源危机以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内经济条件恶化,美国调整其国家安全战略,尼克松上台伊始,即调整美国对外政策,战略重点由扩张武器市场转向控制粮食和石油市场。1973年世界粮食危机为美国推行新粮食政策提供了机遇。 据资料显示,在20世纪的这场粮食危机中,美国的六家跨国公司控制了世界粮食库存的95%,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元贬值和蓄意破坏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能力,美国享受自身高效农业市场带来的硕果,以世界上最大的粮食供应国的身份,控制粮食供应和价格。就这时期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心调整为粮食和石油,一生践行“均势”理论的现实政治理论家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句话非常具有代表性“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2.3 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历届政府为其扩张性粮食战略定型 从里根政府开始,政府极力支持应用生物技术的农业综合企业,因此,大量农业综合企业大力发展转基因植物、家畜和基于转基因技术的兽药,这样,人被置于同实验用小白鼠相同的地位,可以为了推行“商业化农业”的需要随意进行试验。而负责人民健康和安全的美国政府沦为以农业综合企业为代表的利益集团的附庸,威胁到粮食安全。 尽管许多科学家都对高技术农业技术的安全性提出质疑,美国政府在“国家安全”、“国家利益”等幌子下,一意孤行地支持商业化农业和“绿色革命”,以及最终的基因革命,以牺牲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为代价,将包括美国人民在内的世界人民绑上美国谋求世界霸权的战车,实现粮食霸权,形成扩张性粮食战略,即以粮食为武器,掠夺世界粮食市场主导权,控制粮食生产和贸易,服务于美国的国家战略,对各国国家安全形成威胁。 3 生物燃料的开发利用,威胁世界粮食安全 用生物燃料缓解以石油为代表的能源危机的贡献,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美国等国是积极寻求替代能源的排头兵,是生物燃料持积极态度的倡导者。 随着全球能源供求关系紧张,特别是石油供应趋紧、价格不断攀升,以粮食等为原料发展生物燃料的尝试迅速兴起。一些国家宣传,发展生物能源是为了保障本国能源安全。然而事实证明,生物燃料的开发利用对能源安全的贡献是有限的,更遑论以生物能源替代石油。 以美国为例,据美国能源部的《2008年度能源展望》显示,生物燃料的开发利用对于降低美国对海外能源依赖作用不应高估。另据2006年7月2日美国《华盛顿邮报》的一篇名为《生物燃料的虚假希望》指出,生物燃料的开发和利用不是满足美国对交通燃料需求的长期可行有效的解决方案。 例如美国采取大幅度补贴政策,刺激乙醇燃料生产发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能源安全,可是却给世界粮食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因为生产乙醇燃料需要大量的耕地和玉米,这必然造成玉米供求关系紧张,带动玉米价格上涨,同时由于玉米在农产品中的特殊地位,它既与其它粮食作物具有很强的价格相关性,又是重要的畜牧养殖饲料,它的价格上涨必然带动肉、蛋、奶等食品价格上涨。因此,美国的生物燃料计划将随对玉米需求的增加,拉动世界农产品价格重心不断上扬。 为什么乙醇燃料对美国的能源贡献如此有限,美国还要大力支持生物燃料计划呢?美国是粮食生产大国,粮食总产量和人均产量居世界前列,粮食出口量在世界粮食出口量中居主要地位。尽管如此,美国政府相当重视国家的粮食安全,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的稳定供给,对本国农业的巨额农业补贴即是重要措施之一。美国对本国农业的巨额农业补贴已成为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的焦点。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美国消减农业补贴,但由于此项要求涉及到美国国家战略利益和国内农业利益集团的利益,出台既减轻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又不妨害国家战略利益和美国农业利益集团利益的办法成为当务之急。为此,美国找到了支持生物燃料开发和利用,尤其是以玉米为主要原料的乙醇燃料的开发这一具有极大粉饰巨额农业补贴的途径。 此外,美国开发和利用乙醇燃料,增加国内对玉米的需求,在玉米总产量不变的条件下,用于出口的玉米数量就减少了,由于美国在世界玉米市场中的绝对优势地位,美国玉米出口量占世界玉米贸易量的70%,美国便可通过操纵玉米出口量控制世界玉米价格,控制“粮源”。 粮食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特殊商品,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能否做到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回溯历史,在20世纪50年代,国际上共发生了10次粮食禁运,其中8次由美国为维护国家战略利益发起。在世界对粮食需求不断增大的大趋势下,美国通过生物燃料计划,改变了一部分粮食的基本用途,加深粮食供求矛盾,提升粮食的战略地位,推动“粮源”争夺战升级。 “粮源”充足对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在粮食供求关系趋紧的情况下,大国通过支持或扶植生物燃料的开发和利用,达到控制“粮源”、补贴本国农业,以粮食为武器争夺粮食霸权的双重目的,加剧了粮食短缺的趋势,威胁世界粮食安全。 农业领域的权力转移,使世界粮食安全面临一些非传统安全因素,这就要求世界各国寻找新的粮食战略,以改善日益趋紧的粮食供求关系,正确认识和把握粮食霸权和生物燃料开发利用背后的大国推力。
就业规划论文:规划教育大学生就业论文 一、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合理规划个人职业生涯,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当前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面临的就业竞争空前激烈。企业对于求职者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很多学生求职失败,归根结底在于自身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匮乏。时代的发展,对于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出色的团队合作意识、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浮躁不急功近利的心态、良好的心理素质……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仅仅依靠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是难以获得的,大学生必须通过学习、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去培养获得。通过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该教育,很多同学从职业生涯规划课上了解到了对自己进行职业规划的重要性,能够做到“知己”和“知彼”,即能够清楚地认知自我和认知职业世界,在此基础上,学生有意识地去为自己科学合理的规划未来从事的职业和发展目标,制定大学期间相关的行动计划,去付出相应的实践。比如什么时候通过英语四六级、什么时候考取专业资格证书、赢得奖学金、担任班干部、加入学生组织或学生社团、假期参加实习工作以锻炼交际能力、工作能力、增强个人阅历,等等。这些学生的努力在就业时收获了硕果,最直观地反映在他们的求职简历上——那些没有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同学,简历上内容通常空洞泛泛,只有个人基本信息,在最能吸引HR目光的实习经历、活动经历、个人荣誉等方面几乎为空白,而有好的职业规划并能付出行动的同学,他们的简历上处处是亮点,在求职过程中更容易从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所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实现就业。 二、做好大学生就业技巧就业政策和签约维权教育 授学生以求职之渔开展就业技巧教育,能提高大学生的求职成功率。目前,大学生的就业技巧普遍匮乏,导致在就业过程中四处碰壁。例如很多同学不知道如何去获取并筛选求职信息,毫无针对性的四处浏览招聘信息,结果事倍功半,效率低下,求职热情受到打击;有些同学简历制作内容空洞、夸夸其谈、肆意造假,主次不分,条理不清,造成简历投递成功率低;有些则缺乏面试技巧,应对能力不足,不懂礼仪,导致屡次面试失败。在工作中,我会依据学生反映的情况、本人以前在就业过程中的经验、其他老师分享的经验,告知学生从就业信息的获取到简历制作、面试,直至签约每个环节的细节和技巧,帮助学生顺利获取职位。 三、关注毕业生心理健康 加强毕业生就业心理调适就业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都是一件陌生的事情。就业中遇到种种困难,或者本身的就业准备不充分,以及大学生自身心态的不成熟等问题,导致大学生很容易走进各种心理误区,例如畏惧、焦虑、自卑、依赖、攀比、嫉妒、攀高、自负等。这些心理问题轻则影响就业成败,重则影响到个人的身心健康,甚至导致个别学生产生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学生在就业工作中,辅导员一定要重点关注毕业生的心理状况,加强毕业生就业心理调适,及时发现解决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心态,有利于找到合适的工作。总之,对于辅导员来说,大学生就业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始于大学生入校,至大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要开展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必须把握好这个工作周期中的每一个环节,只有认认真真开展好每一步工作,才能够保证大学生顺利走出校门、走入社会,成为对社会有益的栋梁之才,辅导员工作任重而道远。 作者:孔杰 就业规划论文:职业生涯规划视角下大学生就业论文 一、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 除国家和企业方面的客观原因之外,大学生就业难很大一部分的原因还在于自身的主观方面。 (一)整体素质下降 多年来公办高校扩大招生,民办高校数量激增,不断扩大招生规模,招生分数却不断降低,并且不少的大学生就读期间自我放松,应付学习,知识内涵与实践经验缺乏,一部分学生通过投机取巧或造假来骗取企业初步信任,给企业造成一种“大学生整体素质下降的趋势”感觉,这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大学毕业生的整体形象。 (二)自身定位偏颇 大学毕业生们经过几年的高等教育,自然都希望自己进入一个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工作,对一些起步晚,规模不太可观的新兴公司企业嗤之以鼻,面对理想的工作单位却又进不去,只得待业在家“啃老”。没能针对自身的情况进行一个正确定位,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现象的出现。 (三)把握求职途径不到位 不少的大学生希望通过各式各样人才交流会“广撒网”,或“托关系”“找门路”的方法,以捧上“金饭碗”。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指出,前来应聘的大学生毕业生不善于“推销”自己,没有切实的针对性优势,也不重点弄清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情况以改造自己,提高就业率。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应对策略 未来大学生就业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将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高校毕业生这支宝贵的人才队伍,只有在用人单位、大学生、高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才能进入到祖国最需要的、最适合的岗位上工作,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在采访了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的老师后,老师们给大学毕业生提出了一些有利于增强自身竞争优势的建议。 (一)提高综合素质综合素质 包括个人素质、能力与实践经验。老师认为,大学生们在努力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计算机与外语等能力。毕业生要考虑到自己向用人单位提出各种要求的同时,自己又能为用人单位提供些什么呢? 1.良好的身体素质若要达到理想目标,除专业知识技能过硬外,还得有一定的体力与耐力,健康欠佳会减弱人的决策能力,有可能因体力不支而自动放弃或被迫放弃就业机会。 2.出色的工作能力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毕业生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因为企业内职责分工明确精细,各岗位都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要求。只有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培养出色的工作能力,才能更好地把握工作效率,赢得职场优势。 3.丰富的实践经验进入到社会工作中来,所参与的工作并非还是学校里的“模拟营销”“模拟课堂”等,小小的错误都有可能关乎整个公司的前途与命运。因而,不能只懂纸上谈兵,而到真需要时却不知所措。所以,大学们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学习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多参加实践活动与增加实战经验,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 (二)锻炼交际能力 1.良好的沟通能力企事业单位非常看重员工沟通与协调能力。员工们拥有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能够使工作完美的呈现出来:客户业务间交流时,好的交际可以取得客户的信任,产生良好的客户效应,能给公司带来更好、更宽、更广的客户源;与其他公司交流合作时,好的沟通能拉近彼此间的距离,使合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公司中,员工们都能注重彼此间的沟通与团队协调,满怀工作激情,使公司处在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中,这对于提升企业文化素质和提高公司效益有着很大的作用。 2.良好的人脉关系采访过程中,某招聘人员说:“有关系到哪里都行,应聘什么单位都不怕”。“关系”这个词,可能许多人觉得是负面的,其实不然。想想若是毕业前你已与校外有关工作单位搞好友好关系,那么你的就业问题还会是问题吗?所以,要端正思想,努力拓宽自己的交际圈,特别是见习、实习、工作实践时与工作相关的范围圈,针对性地提升自我,利用“关系”增加自己就业的机会。 (三)理智确定目标 1.明确目标一个明确的目标是成功的开始。学院院负责招生就业工作的老师提到“明确职场奋斗方向,同时根据市场的人才需求不断调整自我,增强专业技能有助于增加就业竞争力”。而目标设定应从小到大,从基层做起。“大学生毕业时不一定要到大企业或政府机关、学校部门就业,可选择从村官、选调生等基层做起,积累经验,为以后的大事业奠定发展的基础”。切忌眼高手低,夸大自己的才能,高估自己的能力。 2.先就业后择业大学生们易眼高手低。不一定要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后才就业,应先从事能较全面锻炼自己综合能力的工作。工作诚可贵,经验价更高,就业形势严峻,先就业后择业理应成为大学生要理智转变的就业观。求职不必追求一步到位,若过于计较眼前职业岗位是否理想,就有可能失去更多起步机会。 (四)认真对待面试 在采访招聘者中获取到了一个有用的信息:面试定乾坤,面试时给招聘者的印象对应聘的成败起关键作用。怎样才能在万千面试者中脱颖而出,吸引到招聘者的注意力呢? 1.做好简历,并根据自身特点具有一定针对性针对不同的求职单位,制作个性化的简历。不同单位对应聘者简历的态度有所不同,所以做简历时就得有针对性。“了解求职企业的企业文化和应聘人才需求是应聘者的必备工作”。针对不同的岗位,要有相关技能、经验、亮点介绍,让招聘者对你的能力有初步的了解。 2.面试是跨入就业单位的重要门槛采访有关人员时了解到,现在的面试中应聘者的表现不容乐观,很多应聘者不注意礼貌用语、行为随便、不够自信、理论介绍多于实践经验展示。一般有经验的HR在初次面试的时候就能大概了解你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些什么能力。 (五)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才能更好地明确自己的职场奋斗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职场奋斗目标,根据所做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断完善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以此来增加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三、针对各专业情况,展望未来与规划 大学学习生涯学院院共开设有学前教育、应用心理学、公共事业管理、教育学四大本科专业。为进一步了解学院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以市场为导向,更好地规划大学生的大学学习生涯,小组对学院负责招生就业处工作的老师进行了访问。 (一)往届的就业情况据悉 学院四大专业近年来的就业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在老师的指导与学生的努力下,每年的9月份左右,毕业生们基本都能获得就业机会,工作岗位也基本确定。毕业生能顺利找到工作,与在老师指导下不断调整期望值有着重要的关系,“建议从基层做起,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比如做村官、选调生、辅导员等”。 (二)对于选修第二专业与考研的建议 现在社会中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也从“量”的需求转向了“质”的需求,而拥有多种能力与高技能的人才无疑是企事业争夺的重点。选修二专和考研能有效的解决大学生知识面狭窄和专业技能研究不深的问题,增加就业优势。 (三)针对师范生的特点,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 1.具备较高的学科探究与钻研能力; 2.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与教师用语使用的能力,学习教师礼仪; 3.注重对粉笔字、普通话等辅助能力的培养。 (四)进一步增强就业竞争力 1.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能为学生提供很好的借鉴资料、明确职场奋斗目标,让他们在未来的求职中少受挫折,多点胜算。但在调查问卷中问及:“您是否对自己的学业、职业进行过规划”时,有25%的大学生有近期规划,66%的大学生没有详细的规划,甚至有9%的大学生从未有过规划。 2.过硬的技能支撑过硬的技术支撑是获得就业机会的关键。所以,应针对各专业的特点,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兴趣,多增长些专业能力,如考取:学士学位证、二专证书、心理咨询师证、人力资源证书等。 3.明确的职业定位在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上,明确职业定位。如学院的学前教育专业定位于各大幼儿学校、机构等开展幼儿教育;公管、教育学专业职业定位于学科研究、中小学学生素质教育等,特别是素质教育一块,学校辅导员、中职(如物资学校、化工学校等)也是一个比较对口的职业发展方向。 作者:苏学权刘洁庞静兰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就业规划论文: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论文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历史 职业生涯规划最早在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在本国的教育中推广和实施。进入80年代,生涯规划开始发展出多种理论,并成为了现代教育和心理辅导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流行的几种生涯发展理论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以各自成长成为一套独立的理论体系,如:强调发展历程论将人生历程视为是由一个阶段转向另一个阶段;强调决策历程论则注重于分析职业选择历程中的元素与步骤;强调个人特质论着重于心理需求与特质对职业选择的影响;职业发展论则关注自我概念的发展、职业印象、结构考虑、性别角色、社会地位与个人特质等因素;社会认知职业生涯理论偏向于把职业生涯选择看过是自我概念和环境中学习经验交互作用的结果。目前,较为主流的是社会认知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然而在我国,职业规划这一学科的兴起只是近几年开始的,并未赶上国外的发展速度,许多高校的师生对其还没有足够重视,因此,生涯规划的内容、方法、途径还没有被系统深入的了解。可见,生涯规划是我国高校教育中需要扩展和研究的新课题。 二、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从大一的懵懂,到大四逐渐清晰,在个人探索的道路上,每位学生都会找到自己对未来的期望和安排。笔者经过调查发现,大学毕业时学生对人生目标的清晰程度远远超过大学入学时期。大部分大学生毕业之后会进入社会投入到工作岗位中,开始其职业生涯。一份良好完整并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他们更精准地评估自己的现实条件与人生目标之间的距离,做出更加实际、更加可行、详细的计划,为其接下来的路设置了路灯。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具有重要意义。不难看出,良好科学符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力。就业力是指学生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应聘能力及心理素质等等。越早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训练,学生就能够越早地寻找并意识到自己的目标,并根据个人优势劣势进行评估,制定出合理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从而寻找到切实可行的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方法和路径。 三、培养高素质的就业指导 教师队伍每一份规划需要深入了解一个学生,都是适合于单个学生的独有的分析。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两份完全相同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人生阅历、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大量的社会实践渠道等综合素质,是一门及理论性与实践性与一体的综合课程,不是学校随便指派一些教学任务不重的教师兼职开展就可以轻松完成的。教育部于2003年提出学校要将学生学费的1%用于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需按与学生1:500的比例配备专职的就业指导人员。目前许多高校在人员配置上远远未达到教育部的要求。学校相关领导需要对这样的现象引起足够重视,对相关教师队伍进行建设,及时弥补当前由于师资力量不足而导致的就业指导工作上的缺憾。大学生是祖国发展的主力军,其接受了高等教育、进入工作岗位,将会创造出令人惊讶的财富。然而就职的岗位对其实现个人人生目标没有帮助,在一个岗位或在工作领域很难做出卓越贡献,对其本人来说也是在浪费时间。所以,个体需要尽早找到切合自己人生目标的职业方向,并对其可能拥有的职业生涯进行科学规划。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高校应注意培养一批高素质、高能力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进行计划,使其系统的、有安排的进行,帮助学生准确、快速、轻松地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努力方向。 作者:徐洁单位:西安财经学院 就业规划论文:职业生涯规划下大学生就业论文 1高校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严峻的就业形势迫使高校无暇顾及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据统计我国2013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达到700万左右,较2012年全国高校大学毕业总数达到近20万人,较2003年全国高校大学生毕业生人数增长了488万人。不断增长的毕业生人数和不断下降的就业率是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主要趋势。很多高职院校迫于巨大的就业压力,盲目的催促学生尽快就业,却没有将学生的合理就业放在首位,更没有投入过多的精力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1.2高校对于就业率统计的狭隘理解目前无论是社会还是高校都很重视学生就业率的提高。在面对日益增加的社会矛盾的同时,政府、社会和学校已经意识到提高就业率是有效缓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方式。但是,无论是社会、政府还是高校都仅仅将就业率的统计结果作为衡量就业指导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至于就业指导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人生规划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高校将就业工作交给辅导员,由学院书记分管,这样就使本应由全校共同承担的工作,变成了一小部分人的工作。加之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辅导老师,平时工作定位在奖惩助贷和学生的思想稳定等方面,由于疲于琐碎的行政事务,当面对学校的就业要求时只有机械性的应付,而没有真正的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出发有效的解决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更谈不上合理的指导学生完成人生规划[2]。由此可见,对就业率的狭隘理解,使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在某种意义上是脱节的。就业率的统计在很多时候仅仅是学生的“被就业率”,从长久来看这种狭隘认识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将会反过来影响政府、社会和高校对于就业指导的深化和推广[3]。 1.3学生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不重视高校在学生刚刚入学时就将就业指导课纳入正常的教学大纲,但是由于课时量少,没有较为严格的考核制度,使很多大学生不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很多大学生没有对就业指导有足够的认识,对于大学生而言就业指导仅仅是一门选修课,在实用性上远没有专业课重要。加之很多高校就业工作的单一性和局限性,造成了很多专业课老师根本不知道有这门课的存在,更谈不上通过专业课老师的宣传加深同学们对于就业指导的重视程度,实际上造成了就业指导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脱节。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大学生从没有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过系统的规划,对就业持“走马观花”的态度。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徐小平说:不做人生规划,你离挨饿只有3d。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是也是检验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尺。 2高校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积极措施 2.1加强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内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根据美国著名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Holland)1959年提出的认知匹配理论,他认为在现实中存在着与人格类型相对应的职业环境,如果一个人所从事的职业与其人格类型是匹配的,那么他工作起来就会很轻松、得心应手,反之亦然[4]。美国曾经有一项调查:美国50名成功人士接受了一项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内容是:“对于自己的成功,哪项因素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最后,有97%的人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I/Myself”,也就是自我。因此,大学生进行自我认知也就昭示着一条通往未来的光明大道,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说的“认识你自己吧”,大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修正、自我完善,就像真正的匠人为了心中的追求去不断的雕琢一件工艺品一样,最终一定能够走向成功。 2.2创建一支专业稳定的就业指导及职业生涯规划工作队伍就业指导工作要在社会、政府部门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完成,其中高校扮演着实施者的角色,在具体的就业指导过程中,高校承担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职业及如何做好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等具体工作。就业指导工作不仅仅是指学生就业单位的确定、就业合同的签订,同时还包含了帮助学生确立就业信念、就业目标、完善自身人格等方方面面。而职业生涯规划则是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短时间内可以一蹴而就的,而是由行为活动与态度、价值两方面组成,是一种过程、是一生中所有与工作相关的连续经历,而不仅仅是指某一个工作阶段。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不仅仅是某一位或是个别老师的专利,而应该是自上而下、由内而外的工作,首先,专业老师和思想政治老师相结合,专业老师可以在课堂上针对不同学习要求的同学做专业指导,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帮助学生更准确的确定职业目标;就业指导专职老师则是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认知的“引路人”。其次,校内人员和校外人员合作。高校由于工作的局限性,在课堂上所举的例子没有足够的说服力,学校可以通过“精彩一课”、“就业大讲堂”等形式从校外聘请优秀且成功就业的前辈或毕业生,给同学们介绍经验,增加同学们成功就业的信心。最后,职业生涯规划应始终贯穿就业指导课程全部,高校应将“长期规划、终身学习”的意识深入人心,让同学们感受到正确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成功就业的必要条件更是经营成功人生的重要保证。 作者:邓周单位: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就业规划论文:劳动力转移就业规划工作安排 为了进一步增加农民增收渠道,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稳定快速增长,结合我镇实际,制订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为重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技能培训为手段,以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为宗旨,坚持成功人士引导、重点村组突破、就近就地转移、优质高效服务的工作思路,逐步形成市场主导,政府服务,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的机制。 (二)基本原则 1公平对待,强化服务。 维护务工人员合法权益,使城乡劳动者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加强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民工充分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2统筹兼顾,合理引导 在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同时,要以围绕新农村建设为主体,合理规划,统筹兼顾,形成三业并举的格局,合理转移劳动力就业。 3突出重点,因地制宜。 结合我镇实际,各村根据各自情况,形成切合自身实际的火补,建筑,服务等具有各自传统优势的劳务输出方式。 二目标任务 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新增0.3万人,达到1.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80%以上。返乡创业人数达到6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达到2万人次。年收入达到22500万元,人均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1%以上,达到4120元以上,年增长10%以上,加快实现农民收入向以工资性收入为主转变,为农民持续稳定快速增长打下基础。 三具体实施 (一)做好异地输出转移就业。 发挥益店火补品牌效应,扩大火补产业,巩固在外火补创业人员,充分带动想外出务工人员,走以个人带动组,以组带动村,以村带动全镇,形成规模,壮大产业,做亮品牌,推动劳动力转移就业。 (二)扩大就近就地就业规模。 围绕县上提出的“三大战略”目标为契机,培训高技术的汽车零部件加工人才,就近在蔡五地区就近就业;鼓励进一步以餐饮业为主加大去县城就业创业力度:以建材工业园为依托,进一步做强编织,运输,餐饮,建筑等产业。充分带动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 (三)充分发挥商贸经济优势。 以镇党委政府提出的发展东北片商贸重镇为目标,以百小城镇建设为契机,围绕镇区为中心,进一步发挥商贸经济优势,加大基础建设力度,扩大农贸市场规模,改造益锋北街市场模式,新增开门面房220间,摊位300个,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1000人。 发展坊家什子,镇西门口,永新官庄路口,宋村王家路口,南官庄路口五个小型商贸园区,新开发商铺20个,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50人。 (四)支持农民自主创业 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的工作机制。大力推进家庭创业,自主创业。引导返乡人员从事交通运输,建筑建材,农产品加工,物流服务等行业发展,进一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 (五)完善培训体系落实扶持政策 开展各项有关农民增收的技能培训活动,按照政府扶持,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原则,以培训一人,转移一人,安置一人为目标,加大各级各类培训机构联系,形成各级各类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实用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和法律意识,市场竞争意识。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镇上成立专门的劳务输出机构,形成领导,部门,人员,责任,措施,工作六落实,统一协调,务实高效的工作机制。各村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落实专门人员, (二)健全工作体系 成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和服务机构,搞好协调组织和服务工作,以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服务就业为宗旨,扩大各种就业渠道,增加各种就业机会,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进一步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 (三)强化目标管理 县上把劳动力转移就业纳入新农村建设星级管理工作,与新农村建设挂钩。镇上同时也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纳入对各村的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签订目标责任书,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切实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工作,促进全镇经济持续发展,实现农民稳定快速增收。 就业规划论文:就业和社会保障规划工作规定 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国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实际,编制本规划。 一、工作回顾 (一)工作成就 五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探索建立大社保“模式”,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劳动收入分配制度,强化劳动执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全市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市累计城镇新增就业25.9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1.5万人,“4050”人员再就业2.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农民工和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在全省率先启动了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城乡医疗救助等制度,基本建立起一整套相对完善和相互衔接的社会保险制度框架,在制度层面上实现了无缝隙、全覆盖,初步形成了城乡社会保险无缝隙、全覆盖、一体化、广受益的“大社保”模式。 (二)面临的挑战 1.人口老龄化。目前,我国已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多年来,我市养老保险基金入不敷出,中央每年转移支付达到6亿元,随着退休人员的增加,城镇职工的养老和医疗费用会进一步加重。 2.城镇化。“十二五”期间,我市将有约60万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城镇人口将达到150万人以上,由此带来大量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需求,就业、社会保障面临巨大的压力。 3.就业形式多样化。近几年,非公经济已成为吸纳新生和存量劳动力的主渠道,传统的以“单位”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体系不能适应这种分散化、流动性强的就业格局,为数众多的非公经济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尚未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 4.经济全球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仅要与国内经济发展相适应,还要受国际因素的影响。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改善劳动条件,提供基本保障,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迎接全球化挑战的重大课题。 (三)有利的因素 1.党和国家对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非常重视,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2.中央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为我市加快发展、解决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 3.近年来,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地方财政收入快速增加,支撑社会保障能力逐步增强。 4.随着我市大企业、大集团跨越发展、“两区多园”、文化旅游产业建设加快进行,吸纳就业能力进一步增强,解决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有了坚实的基础。 (四)存在的问题 就业形势仍然比较严峻,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仍很突出。一方面,传统行业出现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许多人再就业困难,另一方面,新兴产业、行业和技术性职业所需素质较高的人员又供不应求,高技术和高智力的脑力劳动者供不应求,而简单体力劳动者供大于求,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社会保障方面,虽然我市已实现社会保障制度上的全覆盖,但还存在城乡差距、企业和事业单位差距、不同人群社会保障标准之间差距;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就业服务机构覆盖不全,乡村一级缺乏有效的就业服务机构,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经费短缺,基础工作薄弱。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历史机遇,坚持民生为本,着力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深化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基层服务机构能力建设,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制度化、普遍化、均等化,努力实现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支撑和保障。 (二)基本原则 1.注重保障公平。让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机会,以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为目标,全面解决制度缺失问题,扩大覆盖范围,缩小工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待遇差距。 2.注重可持续发展。就业结构调整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相适应,统筹考虑城乡和区域各类劳动者需求,协调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各项事业发展。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力度。 3.注重改革创新。着力解决制约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进一步完善积极的就业政策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4.注重基础建设。夯实基础,充实基层,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服务网络,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广大群众提供便利、高效、多样化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 5、注重共享发展成果。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把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在富民、惠民上。 (三)目标任务 “十二五”末,把打造成中国西部最具活力的创业型城市,创业成为带动就业的主要增长点;建立健全为城乡劳动者提供有效服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职业培训体系和劳动管理体系,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充分就业。在全市建立起以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为重点的“制度统一、标准有别、分类施保、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创建大社保“模式”,率先在全国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目标。 1.就业工作。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保持就业局势基本稳定、规模持续扩大、结构更加合理。年前,全面达到国家创业型城市建设标准,完成创业型城市建设目标。建立政策扶持、创业培训、指导服务三大平台,全市每年创业培训达到1万人以上,创业成功率50%以上,每年创业带动就业1万人以上。市、县、乡镇(社区)、村人力资源有形及无形市场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实现省、市、县、乡(镇)、村联网。每年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以上,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率达到8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下。全市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在100万人以上,其中劳务输出70万人以上。每年职业技能培训5万人(次),城乡劳动适龄青年培训率达到80%以上,就业率95%以上。 2.收入分配。逐步扩大劳动报酬占收入分配的比重,健全和完善符合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不同特点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推动形成科学合理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遏制并逐步缩小不合理的工资收入差距,逐步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企业在岗职工工资年均增长15%以上,到“十二五”末,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3.劳动关系。全面落实劳动合同制度,国有、国有控股、集体、合资企业的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100%,民营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及民办非企业等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签订率力争“十二五”末达到100%。劳动者劳动报酬、社会保险、休息休假等基本权益得到保障,和谐劳动关系基本建立。 4.养老保险。积极扩大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年,各类人员参保率达到90%以上;在全面推行新农保、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及被征地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上,逐步缩小待遇差距,完善转移接续,提高经办能力,基本形成全市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5.医疗保险。健全完善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参保率达到95%以上,新合疗参保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全市城乡居民和在宝高校大学生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险。逐步提高城镇居民、新合疗筹资标准和各级财政补助标准,缩小基本医疗保险不同类型和档次之间的差别,到年,整合形成全市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参保率达到92%以上。 6.工伤保险。加快推进工伤保险制度改革步伐,完善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工伤保险制度,使城乡各类务工人员人人享有工伤保险。年,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0万人,年基金收入6000万元以上。 7.失业保险。探索建立失业保险发展的长效机制,将非公有制企业全部纳入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基本实现城镇各类就业人员平等享有失业保障,全市失业保险实现全覆盖,参保缴费人数确保33万人,力争达到36万人。建立起覆盖全市的统一的失业保险信息服务系统,在城镇街道和社区全面建立失业保险服务平台,为失业人员提供全方位服务。 三、工作措施 (一)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1.建设人力资源市场网络。以“金保工程”试点城市和“数字”为契机,建立“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服务平台”。加快市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中心和“金保工程”数据机房建设,研发“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采集应用软件”,实现所有乡镇、社区、村(社区)级联网;按照“五统一”和“一站式”服务标准,在每个县区至少建设一个人力资源市场,在市区中山路、陈仓园市民中心及高新区建设三个人力资源市场,在所有乡镇依托人力资源信息网络建设无形市场,7万人以上的重点镇可建设有形市场。在所有行政村设立人力资源信息网络终端。 2.健全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全市13个公共就业服务机构、150个乡镇、街道,164个社区劳动保障事务所(站)和1729行政村劳动保障工作站的设施水平,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进一步完善市、县(区)、乡镇和村组(社区)四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网络。 3.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实施《市就业失业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将全市所有就业人口,包括城镇建设规划范围内的失地农民、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农村富余劳动力纳入就业失业登记管理范围,由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统一进行就业失业登记。 4.建立面向市场的职业培训体系。对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项目和资金,实行统筹管理,逐步推行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实施“人人技能工程”,整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扶贫培训”、“阳光工程”、“下岗失业人员培训”和“国家扶贫助学计划”等培训资源,建立多层次、广覆盖、高效率的职业培训体系。 5.建立全民创业促就业机制。以创建创业型城市为抓手,完善创业政策,优化创业环境,提供创业服务,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创业支撑体系。加快建设创业孵化基地,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在市区高新区、陈仓园各建设一个创业孵化基地,各县区依托工业园区建立创业基地;分别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基地、复转军人创业基地、青年创业基地、妇女创业基地、残疾人创业基地、返乡农民工创业基地;优化创业项目库,在网上公开,向创业者提供项目选择;充分发挥市创业指导专家顾问团作用,向创业者提供管理咨询、技术支持、认证认可、筹资融资、人才培训等创业服务;开展创业就业示范村、社区和企业的创建活动。 6.建立政府帮扶的就业援助机制。开辟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绿色通道,加快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建设,落实创业扶持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为契机,发挥社区区位优势,发展社区服务业,开发就业岗位。加大公益性就业岗位开发力度,重点安排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农村“零就业”家庭、“低保”家庭成员、大龄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 7.实施人才振兴工程。强力推进人力资源引进开发工作突破发展,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凝聚人才、引进智力。大力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做好吸引高层次人才来宝工作。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做好专家人才管理和服务工作。 8.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对“技工”劳务品牌宣传,进一步提升“技工”品牌的知名度。支持凤翔县、岐山县、扶风县、眉县根据本县区人力资源特点,分别打造“凤翔技工”、“扶风建筑”、“岐山面点”、“眉县砖机”等特色品牌。将技能培训和打造品牌相结合,扩大培训覆盖面,提高培训的质量,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促进我市劳务输出向品牌化、产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在东北、山东、江西、福建等劳务需求量较大的地区,建立新的劳务输出基地,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国外劳务市场。在组织劳务输出的同时,加强技能人才的引进输入,为本市企业提供人才支持。 (二)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 1.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鼓励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被征地居民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不断扩大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全面推行新农保,调整完善养老保险缴费标准、财政补贴标准和养老金财政补贴等相关政策,逐步提高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坚持政府引导与城镇居民自愿相结合、制度覆盖一步到位、参保率循序渐进、逐年提高的原则,在全市实现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整合新农保、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被征地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在全市范围内逐步建立起制度统一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2.扎实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逐步打通城乡医疗保险制度之间的衔接路径,保证各类人员在城乡之间流动时的医疗保障权益。逐步加大财政补贴基本医疗保险的力度,适当提高个人筹资水平。进一步降低参保人员自付费用,扩大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比例和最高支付额度。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工作,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起付线、诊疗项目、服务设施范围和报销比例等方面,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倾斜,促进“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的落实。探索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支付方式改革。 3.健全城乡就业人员工伤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工伤保险与安全生产许可和建筑施工许可联动机制,有效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确保农民工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制定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办法,实现各类劳务、人才机构挂靠、的灵活就业人员工伤保险全覆盖;建立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伤保险参保办法,完善工伤预防、工伤救济、工伤康复等工伤保险运行机制。 4.健全城乡就业人员失业保险制度。逐步做实企业职工失业保险个人账户,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制度。建立健全失业保险管理服务体系,积极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加强失业保险制度与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衔接,为失业人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托底线”。建立失业保险与促进就业的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再就业的功能。 5.加快建立城乡社会保险转移接续制度。加快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市级统筹步伐。鼓励有条件农村居民进城落户,进城后可以自主选择参加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或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建立新农保、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制度,打通三个险种间保险关系相互转移通道,实现进城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城镇企业职工三类人员,新农保、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三个险种之间自由选择、灵活便捷、顺畅转移,无障碍对接。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责任机制,把劳动者收入的增长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进一步完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人工成本信息指导等宏观指导制度。强化对垄断企业工资分配的控制和管理。 (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全面贯彻《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建立完善工资集体协商、集体劳动合同和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创建树立一批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强化政府职能,加强对企业劳动关系监督协调。 (五)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加强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能力建设,健全街道、社区和乡镇、村服务机构,落实基层工作经费和人员经费。加强就业社会保障信息化网络建设,建设城乡一体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提高就业社会保障信息化网络应用水平,扩大应用范围,实现信息无障碍传递,实现对各项业务工作、服务人群、信息系统功能和管理服务机构网络应用的全覆盖。加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队伍建设,为广大群众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和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的统筹协调作用,加强部门协作,促进就业工作。成立“市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加强协作配合,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二)落实保障资金。每年争取中央转移支付就业专项资金2亿元,市财政配套资金500万元,用于扶持创业工作专项资金3000万元,市级财政用于新农保、城镇居民养老、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财政补助资金2.5亿元,保障“十二五”规划的顺利执行。 (三)强化检查考核。将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纳入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目标年度考核,由市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定期进行督促检查,确保“规划”得到落实。 就业规划论文:大学生职业规划及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成为当代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完善就业指导理论、建设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体系和多元化的就业指导内容、建立基地化的就业指导资源,对毕业生充分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化教育阶段逐渐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待就业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就业问题尤为突出。所以在新的形式下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工作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毕业就业形势严峻原因分析 (一)人才市场供求关系不平衡随着全国各高等院校的不断扩大招生,首先在毕业生人数上每年都在增加,其次由于教育设施、场地、师资力量的限制,导致了毕业生专业结构失衡,同时教育质量并没有预期的效果那样高,毕业生综合素养的下降影响了用人单位招收毕业生的积极性,使得毕业生人数的连年增长与社会就业岗位的相对不足成为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二)高等教育具有滞后性高等教育的滞后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实践知识的滞后性,主要体现在专业课程上,由于知识更新换代比较迅速,致使毕业生学到的科学技术都是过时的,在面对用人单位的招聘面试时不占优势。其次就是专业设置的滞后性,多数高校没有前瞻性的分析国家政策、国家未来的学科负责人,使各专业学科学生数与社会的需求不够紧密,出现的社会需求的人才数量很少,而学校培养的某些专业人才社会需求不大,造成当年热门专业四年后冷就业的局面。(三)毕业生择业观念不成熟现如今一部分毕业生受到了社会上享乐拜金主义等不良观念的影响,在择业方面着重考虑经济收入、工作区域环境和工作舒适程度等。而不是多考虑个人未来长远的发展、国家建设的需要,对于刚刚脱离书本的大学生,用人单位更加倾向其能够脚踏实地的从基层做起。(四)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体系不完善对于从学校即将迈入社会的大学生,他们需要全面的认识自我,明确的自我定位,清楚的认知社会,准确的预测发展。但是现在我国部分高校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缺乏对学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指导,就业指导课内容枯燥乏味,还仅停留在信息、面试的技巧、调整就业心理等方面。 二、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对大学生就业的意义 从就业指导工作者的角度来说,我们要积极正确的引导大学生进行自身定位、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指导及相应的就业指导课程应从大学一进入校门就开始进行,首先通过了解自己的爱好与特长、个人的价值观与性格特征,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自我定位,然后再结合大环境形势下的岗位人才需求给自己定目标,然后通过四年里不断地努力与及时的调整,最终在走出校门时使大学生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给用人单位一个合格满意的人才。 三、如何落实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 (一)建立科学化专业化的就业指导理论就我国当下来看,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还需要组织专业人员更多的、系统的向西方学习借鉴其专业理论,并且更多的进行探索,逐步完善我国的就业指导理论,发展出适用于我国的指导性理论。(二)构建全程系统化指导体系首先明确全程系统化指导体系定义,就是从学生进入大学开始到毕业连续这四年里要接受的系统化的就业指导教育。它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养成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最终实现学生的发展性就业。这种教育培养模式能够应对新的发展形式下的普遍情况。但是对教育者而言也是一个新的挑战,这需要教育者有着高度的专业性,不仅要对就业政策和法规比较了解,而且心理学、经济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劳动人事学等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行政管理意识突出,同时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对人才市场的敏锐度。(三)开展多元化专业教学、就业指导教育内容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应避免盲目性、专业趋同性,应该整合好每个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技能知识、特色知识、创新知识、前沿科技,使同学们接受多元化的特色教育,能够与社会接轨,并且具有前瞻性。对于不同专业领域,就业指导也应该是不同的,比如土木工程专业与工商管理专业,土木工程作为工科专业更加强调技术性动手能力,而工商管理专业更强倾向于理论运用,土木工程专业则更加倾向于技术型。就业指导内容应是全面而多样化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包括测试、讲座、咨询、实践、模拟招聘,我院通过开展优秀校友讲堂,校友围绕自己的工作经历和人生感悟用真实案例与在读大学生讨论大学生涯如何规划、如何提升自我等问题,缩减了同学们与职场的距离,提升同学们的就业意识。(四)注重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教育模式无论就业指导理论体系多么完备,都是要以人为基础的,所以我们需要以发展的观点看待个体的职业生涯。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人情况结合理论指导做出最合理的职业规划,并且在教育实施过程中及时的做出调整,从而帮助学生正确的自我定位,认知社会,使大学生能够主动根据自身特点、综合能力及职业价值观来进行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自主选择职业能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五)及时反馈,注重总结反思在现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很多理论总是跟不上实际,所以每当我们按照职业生涯规划执行了一段时间,必须要及时的进行考评、测试,收集同学们、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同时传统行业也会对从业者提出新的要求。同时对已经毕业的同学用人单位是否满意也要进行跟踪反馈,以便对正在培养的同学及时调整专业素质和知识结构。使大学生与用人单位达到双向满意。 作者:徐畅 任大林 赵骏倢 单位:沈阳工业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就业规划论文: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探索 【摘要】本文从《职业生活规划及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对于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阐述,在WPBL研究基础上对于课程教学内容发展进行探索,提升《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质量,设计完善的课程教学内容。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问题式学习;职前教育网络学堂;WPBL 引言: 我国教育体制正在不断创新,高等院校也正在不断进行扩招,大学生在学校毕业后的就业问题越加受到社会各界重视。我国教育部门根据社会环境,设立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就是院校学生可以对未来的职业选择提前做好准备。因此保证《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业者的热点课题。 一、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中存在的问题 1.对于《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认识的不足《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在我国虽然已经有较为专业的管理体系,但是在实际运行中还是存在边缘化现象。课程任课教师与传统的任课教师间存在一定区别,传统教师在上《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时对于课程认识程度不够,教师在实际的教育中所需要使用的硬件教学设备严重不足,造成教师无法正常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课程的教学材料与实际需求将也存在差距。《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设计指导》课程的硬件及软件设施都没有达到实际需求[1]。2.教育团队专业能力较低《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在实际教育中需要涉及多个方面,需要让学生对于职业有着初步的认识,选择适合自身的职业定位及分析,教师对于学生能够进行针对性指导及择业技巧。《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在实际教育中对于学生具有较为严苛的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案及教学技巧都需要较为精细的设计。教师在实际教育中经常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主,教师为了方便教学及就业形式,都是以就业工作的内容开展,这种教学上的限制让课程教学内容较为简单,还是以传统的课堂讲解方式作为主要传授途径,一对一的教学形式开展的次数较少,课程教师为了教学方便甚至按照课本或者使用多媒体形式讲解,对于教师的教学内容设计较为简单。《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间存在较大差距,让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无法表现。3.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陈旧《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课程在实际开展中,存在严重的教学陈旧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学材料内容与社会的实际就业间存在严重差距,教师仅能够根据课程教材的内容设计教学大纲,这样让课程与学生实际需求完全相违背,学生对于陈旧的教学内容兴趣度较低,无法将课程的实际作用发挥。《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教学形式较为陈旧,仍使用传统的课堂式讲解,侧重对于理论知识的讲解,但是《职业生涯规与就业指导》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的就业指导与社会的实际环境不相符。《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应该跟上社会形式的变化,对于教学内容及形式及时更新[2]。4.缺乏后续的跟踪性成长辅导《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项需要教师及学生长时间实践的课程,教师在课程教育完毕后对于学生的就业情况并为给与关注,学生在上完该课程后的职业规划及就业选择方面教师都不了解,这种情况让教师对于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错误无法了解。课程管理部门在学生毕业后的就业中应该进行跟踪式指导,让学生对于激烈的社会竞争充满信心,学校也可以根据已经毕业学生的实际就业情况制定教学内容,让《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更加与学生及社会的实际需求相一致。 二、基于网络的问题式学习相关概念 1.问题式学习问题式学习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学教育学家所创建的,让学生在一定的问题环境中对于较为复杂的问题进行解决,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间可以相互沟通合作,对于问题环境中得到复杂性充分利用。问题式学习更够让学生对于问题后的深层次知识发现并了解,培养学生遇见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自我学习习惯。问题式学习在开展中需要以建构主义作为前提,学生或者学者对于知识有着初步构建的结构,更加强调学生或者学者在问题研究中的重要性,突出学生为主体的观念。《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师在教育汇总可以为学生设定一个相对应的问题环境,这种环境必须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及真实性,并且与课程的教学目标完全一致。教师与引领者的姿态与学生沟通,让学生对于问题环境中的问题及时发现并讨论,在讨论与分析中发现问题设计的思路及解决方式。学生在对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能够将教师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及任务完成,并能够获得一定的技能,课后学生间也可以互相评价,对于问题研究中的错误之处及时反思。问题式学习是目前较为先进的一种教学方式,能够让教师将教学任务完成并且可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真正能够获得一定的技能及知识,是一种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教学方式。目前,问题式学习已经不仅仅使用在医学教育中,被社会各领域广泛使用[3]。2.基于网络的问题式学习网络环境及多媒体技术为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更多的教育途径,让传统教育在资源及沟通上的限制不再是教育工作的难点。网络环境可以为教师的教育工作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多媒体技术可以为教师的教育工作提供多途径的教育形式,是目前问题式学习的主要发展方向。对于网络环境中的问题式学习研究正在逐渐加深,甚至已经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开始使用。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发现,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问题式学习更够让教学资源进行保证,教学内容真正以问题作为主要研究中心,教师与学生给间的互动更加频繁,对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促进性作用[4]。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问题式学习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资源共享及展示的平台,教师也可以利用该平台将教学内容全方位展示,让学生在一个更加真实的模拟环境中进行问题讨论分析。网络环境就意味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多样化的选择途径供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保证了教材内容的丰富性。网络环境具有开放性特点,教师与学生都可以在网络环境下沟通交流,拓宽教师在问题解决及指导方面的思路。 三、基于WPBL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设计 1.设计思路《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想要改革,就要认识到网络环境对于教育的重要性,在课程设计中与传统课堂教育作为主体,网络环境下的自学性教育作为主要辅助性内容,传统课堂教育中主要使用问题式学习方式作为核心内容,教师将学生较为关心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就业方向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使用多种教学工具丰富教学形式,例如视频点播技术、多媒体链接技术等。这种《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才能将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实际需求进行满足,保证该课程在教育中的教学质量[5]。2.平台选择传统的课堂教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学校可以建立相对应的教学平台。这个教学平台主要内容就是课程的管理及教师的在线辅导,让学生与教师间真正实现资源上的共享及意见的反馈。课程教师可以在该平台上课程设计方案、学生成绩,学生都独立拥有自己的学生档案,在学生的学生档案真可以对于学生的全部信息记录,包括学生的学习时间、考试成绩、就业评价等。教师的教学档案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对于课程的安排全面了解,能够做到提前预习,学生的学生档案方便对于学生情况的了解,让教师可以设计更加具有个性化的教学内容,让教师与学生可以具有一对一的辅导时间,保证《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育质量[6]。3.课程模块正常情况下《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设计的是公开课形式,贯穿在学生全部学习时间内,主要的教学形式为课堂教育,网络环境下的教育作为辅助教学形式,所有的考试内容都是通过网络环境完成。在对课程模块设计中主要分布6块,分布为职业生涯意识、求职指导、职业发展、职业规划、就业能力、创业。这6块课程模块已经将学生在实际就业中的全部内容都包括在内。4.课程教学设计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一定要让学生对于自身能力有着初步认识,并对于自身较为感兴趣的行业有着一定的了解。在职业选择中一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与环境作为选择前提,对于自身要客观性评价。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所遇见的问题都会在电子档案中记录,是学生在就业前的主要工具[7]。 四、结论 问题式学习方式将传统的教育工作开展到了生活中,学生的学习情况都有着详细的记录,教师可以更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作为针对性的辅导,丰富课堂中的教学内容丰富程度,提升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参与兴趣。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在课程改革中需要进行解决,保证课程的正常开展。 作者:王美多 单位: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就业规划论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策略 近些年来,严峻的就业压力和就业焦虑使大学毕业生自以为傲的优越感逐渐消失,“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增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成了高校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形式的现状分析 1.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认知情况分析 目前,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学生普遍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对未来职业选择的影响并不重要。在高校大学生中,只有23.9%的学生表示了解职业生涯规划,5.2%的学生没有考虑过职业生涯规划,42.5%的学生的表示不太了解,27.8%的学生表示不了解,超过95%的学生缺乏对未来学习、工作的清晰规划。根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首先,很多学生认识职业生涯规划主要来自于一些讲座和日常阅读,没有从正式的课程中获取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系统知识。其次,职业生涯规划认知的来源主要包括:父母、亲属、学长、教师、校友等。低年级学生入校时间较短,由于受自身知识背景和社会阅历的限制,其父母与亲属等向他们传播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方法等带有一定的限制,从而在心理和情绪上对低年级大学生有效进行生涯决策造成了一定的干扰。另外,高校目前,辅导员自身阅历和配备比例都具有一定的限制,导致无法为数量众多、需求各异的低年级学生进行辅导。同时,受研究型大学氛围的影响,72.6%的本科学生准备毕业后继续考研和出国深造,直接就业的学生只有23.7%。并且,在就业意向中,89.4%的学生毕业后,都想选择公务员、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只有4%的学生想到民营企业和进行农业生产。由此可见,在职业规划方面,低年级学生仍然比较看重稳定、高薪的职业,并没有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大类培养模式下,学生选择主修专业,会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比较有充分的机会,从而使学生所选专业与自己意向职业匹配的相关度达到了77%。 2.现行就业指导形式的现状分析 目前大学生都希望能接受较为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希望能通过学习、实践等形式探索工作世界,对就业指导形式具有较强认同感的有:“体验式指导、企业人力资源专家的培训与指导、职业规划师提供的个体咨询服务与指导”等形式。但是目前很多学校现有的规划咨询服务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也缺乏一定规模、一支专业、稳定的职业生涯指导教师队伍,导致很多高校的大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培训。根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形式选择中,63.1%的大学生选择了具有针对性的面对面咨询辅导,并且他们希望通过同学互助、网络咨询和电话咨询的形式进行就业指导,另外,参与度较高的团体辅导也是他们说希望的就业指导形式。另外,在就业指导中,学生期望获得技能主要包括: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团队领导能力、自信与表达能力。同时由于低年级对于形象指导、职业礼仪、面试技巧等能力的期望不大。 二、基于大类培养模式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策略 1.开展通识教育,充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 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列入通识课程,作为前置必修环节,开展以职业生涯规划启蒙为先导的通识教育,让学生在进校之初就能掌握职业生涯规划一般的方法、理论和技巧。通识教育课可以为他们提供关于就业和职业的基础知识,帮助他们建立生涯规划的目标,对学习思考生涯发展的方式具有直接的影响。并且从通识教育中,也能对学生就业和职业生涯的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同时,为了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高校要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行业和企业专家参与、相对稳定的专业化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通过政行企校的多元参与,解决大学生就业中遇到的难题,帮助大学生清除就业中存在的疑惑,规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负方向发展。 2.提升大学生自我认知程度,拓宽大学生就业指导内容形式 帮助低年级学生发现自身特质,通过MBTI等性格测评软件,指导其自身进行全方位探索,提升学生在性格、技能、价值观等方面的自我认知程度,了解自身的行为特征与职业兴趣,同时,借助量表、计算机辅助系统等了解不同职业对技能的要求,发现自身的能力倾向,为未来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导,明确大学生存在的差距。并且,为了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在就业发展中所看重的标准和原则,通过咨询和辅导帮助大学生澄清价值观排序。另外,高校高发挥第一、第二、第三课堂的合力,根据人才培养要求和目标,整合资源,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使大学生受益。 3.建立有效渠道,健全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 为了进一步探索工作世界,合理规划,学校就业指导部门与校友会可以对不同行业的校友,组织学生进行任务访谈,形成就业访谈记录,通过信息平台,整理归纳出不同工作岗位的描述,进行共享,为学生提供与专业相关的实习实践机会。同时,可以借助移动互联环境等新媒体手段,将不同的实习信息向不同需求的群体进行推送,收集整理校友说提供的各种实习信息和需求,建立有效渠道,积极拓展校内外资源,做好社会实习和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另外,高校要借鉴西方国家成功的经验和作法,强化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提前职业规划实践,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不同年级的学习任务,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立动态性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多元化”就业指导咨询支持系统。 作者:冯卫梅 就业规划论文:医学院校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论文 一、当前医学院校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的现状 1.医学院校对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重视不足 高校就业教育往往高度关注学校就业率,而忽视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的培养,然而,只有提高人才质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就业率,解决就业问题r}〕通过课程来提高职业素养费时长,投人多,不如帮助学生鉴约对就业率提升速度快。因此,部分医学院校对医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 2.相关课程设置不系统、不专业 虽然在教育部的文件指引下,大部分医学院校都开始了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但是相关课程的设置却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还没有像国外高校那样将就业指导作为一门学利一来研究。 3.缺乏学校各个部门的协助与配合 完整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职业指导的课堂上,还应该融人到专业课程的学习中。但目前各高校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关注专业知识的传授,很少有教师把职业规划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在一起。 4.教学方法单一 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的实用性和参与性很强,这就决定了它的教学方法必须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川然而,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此类课程和其他专业课一样实行讲授式的教学方式 5.师资队伍不稳定,素质不健全 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是涉及多学利一交叉的边缘学利一,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不仅理论知识广博,实践经验也要丰富川然而,多数高校这方面的教学人员都是半路出家,很大一部分教师是其他行政人员转岗过来的,还有一部分是刚毕业不久的研究生和本利一生,不是缺乏专业系统的理论知识,就是缺乏实际指导经验,人员的流动性也很大。 6.科研水平落后 目前在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领域的利一研交流并不活跃,与其相对应的刊物也不多,且等级都不高,这也造成该领域利一研意识的淡薄与利一研水平的落后,而这种状况无疑会阻碍这一领域进一步的发展。 二、医疗卫生单位的用人要求 医学专业性特别强,要做好医学院校学生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工作,必须要把握好相关单位的用人要求 当前相关单位反映的医学毕业生不足之处主要有:一是专业基础不牢固;二是临床操作技能不熟练;二是忽视临床实习,把实习当成考研复习期;四是眼高手低,不虚心,不愿意做基础工作;五是就业观念落后,只愿意去二甲不愿意去基层r?〕用人单位反馈的毕业生的不足之处,恰恰是高校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工作所需着力解决和提高的环节,也是相关课程改革的重点方向。 三、医学院校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方案 为了提升医学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和就业力,有必要对现有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进行改革,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教学安排全程化 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应该贯穿整个大学参照美国大学成熟的职业指导课程体系,根据学生所处的年级和专业,制定各年级具体的目标re-}〕第一阶段,对大一学生开设公共必修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自我探索引导和职业素质指导;第二阶段,对大二、大二学生主要通过《现代礼仪》、《大学生创业教育》等选修课以及各种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根据个人的职业发展目标调补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发展与自身职业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各种能力;第二阶段,在实习前(大二或大四)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公共必修课,着重进行就业政策与求职技巧的指导。 2.课程内容与专业特点相结合 在专业课程教育中应该融人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教育,特别要重视学生专业能力和实践技能培养,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3.多种教学形式并行 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的讲授方法可以根据不同阶段的讲授内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在传递职业规划的理论知识时,应以讲授和启发式教学为主,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规划意识;在上职业素养提升类课程时,则应以案例教学和体验式教学(如情境模拟法、游戏角逐、角色扮演等)为主,让学生在真实的案例中收获知识,在体验活动中体会其背后的精髓。到了邻近毕业的就业技能传授时,则应以实践教学为主,让学生亲身操作,实际体验和观察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获得更真实的感受。 4.教学管理规范化 要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教研室,以促进相关课程的课程建设。通过集体备课、课前试讲、教师互听课、同行评议和学生评价反馈等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要积极组织教师申报各类教研和利一研课题,以利一研来带动教学,实现利一研和教学的良性互动。 作者:吴敏 单位:湖北医药学院 就业规划论文: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概述 一、授课内容和课程设置的改革 1、组织力量收集、编写案例库 在采用高校就业指导基础教材的基础上,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兴趣,我们的课程在备课时往往需要大量事例、视频、小实验等等,但是有时个人从网络等媒体参考的材料在实际运用的时候缺乏科学依据,并不能充分解释或说明问题。我们能否集中力量收集或者编写用于此门课程辅助教学的有效的案例库,并定时增添和更新,给所有上此门课程的老师下载参考,而不是大家都要去找,做重复工作,不仅可以节约宝贵的时间,而且让课程更科学和规范。 2、请企业家进课堂 在给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的时候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经验和经历,而我们的老师绝大部分在职业规划上是缺乏经验的,那么我们建议邀请企业家或者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参与到学生的课堂中,起码每个系一个学期有一堂课是企业家或者专业从业人员讲课。 3、增加大学规划内容 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上课效果比就业指导的效果差,首先是师资水平有限、还因为许多学生认为职业生涯离自己较远,连大度,更不能一对一地对学生的规划进行指导,就业指导课的内容由于比较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是每个人必须要了解的内容,所以相对效果比较好。由此可见,让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近期实际需求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增强效果的一个方法,那么给学生设置什么样的课程内容更加符合实际需要呢,我认为,给大一的学生开设大学规划的教学内容是一个比较好的作法,因为学生上大学后,许多人并不懂得如何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学习、实践。那么开设大学规划的内容,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优点、和未来的目标,指导每位学生把大学四年的具体到每年、每学期、甚至每个月的规划做出来,让学生有长、中、短期的目标并为之付出实际行动和努力,那么我们的学生就会减少无所事事、打游戏、睡懒觉的状况出现,养成学习有规划、发展有目标的理念和氛围。 4、自编教材 基于以上的情况,我们在探讨,如果我们能够自编教材,编写针对我们学生的实际需求的符合南国商学院实际情况的教材,把大学规划课作为低年级学生的必修,引导学生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把南国商学院成功规划大学生涯和职业生涯的案例、创业成功的典型案例等等编写进教材中,这样我们的师资也不会存在很大问题,不管是专业老师还是辅导员都可以胜任这样的教学,因为,大学经历是每个老师的必经之路,每个人都有很多经验和教训可以借鉴。因为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和需求,学生会更加感兴趣和更有收获。只要合理、科学地规划大学生活和学习,那么再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水到渠成了。 5、构建1+1+1的课程体系 我们以东方语言文化系作为观测点,有计划地开展毕业班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和企业见习、实习的活动,通过比对学生的就业结果,我们发现,有计划地参加了企业实习的同学,特别是日企、韩企和和外企实习的同学,在就业的时候就业质量高、工资待遇好,职业发展前景较好。因此,如能建构课堂教学+企业见习实习+企业家课堂的课程设置并按计划实行,将对我们学院学生的就业指导、就业质量产生促进和提升。 二、师资队伍的建设的改革 我们目前最大的困惑是:我们无法教给别人我们不懂的东西。就业指导课程在我院来说是一门教新的课程,而且没有专职和专业的师资,基本都是由辅导员老师担任,由于辅导员老师本身任务较多、较重,并且部分老师由于专业背景的原因,在课程专业化方面是存在困难和困惑的。针对这种情况,项目组得出以下的设想和建议: 1、评估、筛选、培养师资队伍 对我院现有的担任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课程的教师进行评估和筛选,选出有一定经验、上课效果良好的老师进行进一步的培训,送出去进行系统的学习,建议减少这部分老师的其他工作量,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课程的教学和研究上面来。 2、师资队伍建设要走出去、请进来 我们要向有经验的兄弟院校学习,包括听课、经验交流。将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领域的专家请进来举办讲座,讲示范课。 3、我院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 教师绝大部分是从学校毕业-学校从教,没有企业从业的背景,而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的课程的授课必须结合实际给学生具体的指导,因此建议可以从我院教师中选择有企业从业经验的老师作为重点授课教师,并特邀企业家、有经验的企业管理人员当客座教师。切实提高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效果。 作者:林翠花 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就业规划论文:小议英语专业学生就业规划状况 概述:为了准确把握现阶段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状况,本次调查我们以湖南中部某高职院校英语系学生作为研讨对象,希望可以经过一定数量的群体特征失掉总体的轮廓。 中心词汇: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状况 许多高职院校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专题报告或讲座,职业生涯规划也成了高职学生比拟关注的效果。但不少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还没有真正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真正含义,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看法缺乏,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缺乏停止规划的技巧。为了准确把握现阶段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状况,本次调查我们以湖南中部某高职院校英语系学生作为研讨对象,希望可以经过一定数量的群体特征失掉总体的轮廓。 1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与分析 本次调查显示有90%的高职生以为自己了解自己的性情、兴味和才干,38.50%的高职生清楚自己今后职业开展将要面临的优势与优势,43.5%的高职生清楚自己该往什么样的职业方向去开展。但理想生活中并不是这样。以作者五年的失业指点任务阅历来看,大局部毕业生并不了解自己,并不清楚自己的开展方向。取而代之的是眼高手低的的失业状况。按看管理学家史蒂芬·罗宾斯的统计,75%的人都会高估自己的才干,其中还有一局部人会将自己的优势误以为强势,因此,依据本次调查结果,结合史蒂芬罗宾斯的实际,实践只要15%的人才不偏不倚的真正解自己。 2对未来失业的希冀与分析 关于专业与任务的关系,选择“一定要找到与专业对口任务”的学生占16.7,而选择“可以与专业相关联的任务,可以不对口”的学生到达53.50%。说明大局部高职学生在“专业与任务”关系上的认知是基本正确的。但仍有以下几个效果需求多加克制。 讲待遇、求稳和怕竞争。关于失业意向,有5.8%的学生选择国度机关单位,21.9%的学生选择事业单位,有13.2%的学生选择外资企业,有8.2%的学生选择民营企业,有10.3%的学生没停止过仔细思考。 没有果断的信心。许多高职学生没有果断的信心。在竞争中或任务中碰到困难,有47%的学生选择跳槽。选择先失业后创业的学生达40.8%。这一方而说明大局部高职生的成就动机比拟高,但又从另一方而反映了学生没有认清自己适宜做什么任务,轻易受外界搅扰,信心不够果断。 “等、靠、要”思想比拟严重。在就求职进程中和在求职渠道的选择上,选择“父母亲戚冤家引见”、“学校引荐”和“没有思考过”三项的学生累计到达70.7%。 希冀值比拟高。许多被调查者在选择“初级管理人员”和“企业家”,区分占到35.8%和25.5%,而选择“技术工人”的只占21%,所占比例极小。从理想状况来看,高职毕业生主要是走技术路途,学校培育目的自身为初级技师,而不是“初级管理人员”和“企业家”。因此,学校应实在增强职业指点,进一步做好学生自我定位。 3对失业困境缘由及分析 高职生将“缺乏实践技艺与才干”、“金融危机影响”和“失业人数太多”列为失业困难的主要缘由,区分占41.7%,24.1%和17.8%。说明2007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对毕业生失业的影响十分大,但大局部学生对自己的才干还是有清醒的看法,把形成失业困难的最主要缘由归结为自己实际才干和知识结构的单薄,对客观失业环境的恶劣并没有归为主要要有。 4对创业的看法 由于目前高职毕业生失业难,有相当大比例的同窗把目光转向了自主创业。创业是一种创新性活动,它的实质是独立地停止开创并运营,使事业得以稳健开展,快速生长的思想和行为之路。是成就自己事业的进程,是自我价值和才干的表现,创业要直接面向社会,直接面对顾客,支出与利润直接联络在一同。创业最大的益处就是自己做自己的老板。在本次调查中,21.9%的学生对创业很有兴味,有34.2%的学生对创业兴味普通,有35.6%的学生十分有兴味,只要8.43%的学生不太感兴味或根木没兴味。可见,学生普遍有创业的兴味和愿望。条件成熟时,会坚持待遇较好的任务,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达65%。这说明学生对创业有剧烈兴味,同时也说明高职生对创业较为理性。 关于创业想法的来源。有54%的学生是“受失业影响”,高职学生失业率不时不高。有48.5%的学生是“受家庭影响”,有24.8%的学生是“受冤家影响”,11.2%的学生是“受媒体影响”,而“受学校宣传影响”的学生只占9.1%,这说明学校在失业指点任务方面任重而道远。 84.5%的学生表示在创业前会到企业实习,积聚人脉、资金和阅历;56.49%的学生表示会经过看创业方而的书籍来修订自己的创业方案;31%的学生表示会向创业型企业家求助;40.8%的学生表示会先失业后创业。从某种水平上看,高职学生在创业预备上是基本理性的。 5对创业范围的选择 选择“自己感兴味范围”的学生所占比例最高,为36%其次是“启动资金少、轻易展开且风险相对较低的行业占30.8%”和“与自身专业相关的范围25.1%”而选择“什么行业赚钱就选择什么范围”的学生仅占8%。因此,在少数选择自主创业的高职生是比拟理性的。 6创业资金的来源 在一切选择创业的被调查者中,选择经过家庭渠道融资的高职生所占比重最大,达40.3%其次是自己经过先失业的方式积聚是资金,占25.7%;经过亲朋好友融资,占18.00%;选择“银行存款”的所占比例最小,仅占16%。这从某种水平上说明了高职学生对家庭的依靠性和缺乏社会阅历,从另外一方面也说明我国银行信贷业不兴旺,团体存款特不普及,关于大学生的创业存款任务不到位。从政府的层面上应加大对团体创业存款的任务力度,促进大学生(高职生)失业与自我创业,从而减轻国度失业压力。 就业规划论文:谈职业规划对就业满意度的影响 一、职业生涯规划对提高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的影响 1.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内涵。 满意度是一种抽象的心理情感反应。顾客满意度理论认为“,满意”本身是心理方面的一种状态,是一种心理体验,一种心理活动。从顾客享受产品或服务后的感受出发,顾客满意是客户的需求被满足后的愉悦感,是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事前期望与实际使用产品或服务后所得到实际感受的相对关系。顾客满意可以认为是顾客可感知效果和期望值之间的函数。从就业满意度的定义看,笔者认为就业满意度更切合工作满意度或员工满意度。员工满意是员工的一种主观的价值判断,是员工的一种心理感知活动,是员工期望与员工实际感知相比较的结果;员工满意度是指员工接受企业的实际感知与其期望比较的程度。具体来说,是建立在自身能力和社会环境基础上,对所获得的工作的报酬、工作条件、社会评价、发展预期、职业兴趣等方面的心理评价和感受。即,员工满意度=实际感知/期望。同样,大学生就业满意度可以归纳为公式:大学生就业的满意程度=大学生就业的实际感知/大学生的就业期望。笔者认为就业期望在一定范围内是和就业满意度成反比关系,就业期望范围就是:大于自我满足的最小值,小于实现可能的最大值。在以下的就业满意度探讨中,就业期望都是在该范围内。 2.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满意度关系密不可分。 从以上对就业满意度的内涵分析,就业满意度是求职者内在的主观评价指标,要取决于个人的就业实际感知与就业期望之间的对比关系,比值越高,就业满意度越高。就业期望是指人们对所实现的就业目标主观上的一种估计,是人们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就业环境,制定出自己的就业方向及目标,行为和努力能否导致所企求之结果的主观估计。这种得出主观估计的过程也就切合了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满意度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1)知己知彼,提高就业适应能力,形成合理就业期望。 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之前应该先全面地了解自己,一是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喜欢做什么,首先有了喜欢就有了期望,喜欢的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就业的满意程度;二是要综合分析自己的个性———适合做什么,性格是我们最本质的东西,基本上不会改变,但是基于对我们性格的了解,以便更好地来适应工作环境;三是了解自己的职业能力即学识、技能与各种能力———能够做什么,提高个人的专业水平,更好地去工作;四是了解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看重什么,也就是就业期望的最好体现。其次是知彼,即是职业探索,就要从职业、职位、行业、组织、地域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解工作世界。只有在充分了解自己的情况下,结合对工作世界充分了解,就会有合理的期望,去提高就业满意度。 (2)决策实施,增加实践就业机会,不断得到实际感知。 有了知己知彼之后,我们就可以根据自身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奋斗目标以及实施方案。这是职业生涯规划中的第一步工作,也是最重要的核心工作内容,这就需要及时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策略及路径。有了决策就有了实施,沿着制定目标实现的计划、策略及路径,不断实践检验,从而有了对工作的实际感知。 (3)评估反馈,实际感知,合理期望,提高就业满意度。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自我发现问题、自我调整、自我发展、提升自己的过程。随着工作时间跟经验的积累,当我们自身条件与外部的环境条件都发生变化时,通过自我调整,重新确定新的发展方向、奋斗目标。形成更加合理的期望,这样就有助于提高就业适应能力,提高就业满意度。 二、在职业生涯规划下,提高就业满意度的途径 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重树目标、及早规划自我,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就业的适应能力,形成合理就业期待,体验实际感知,提高就业满意度,具体有以下途径: 1.就大学生自身而言。 大学生应树立职业规划意识,加强自我和职业环境的了解,将职业规划与实际行动相结合。大学生自身必须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对提高就业满意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找出符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路线,提高就业满意度,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就高校而言。 首先高校必须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尽早开始并贯穿大学全过程;其次,增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锻炼体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配备一支掌握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管理理论、具有职业设计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的队伍;同时充分利用好学校的各方资源,有计划地组织和安排大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以达到职业规划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3.就社会而言。 政府、企业设法提高就业增长率,尽量多地为大学生提供实习锻炼自己的机会,积极地完善就业相关的政策和制度,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好的条件。 三、结语 总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就是社会一个重要问题,社会各方都要关注、帮助、指导。既要提高大学生就业率,也要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满意度;既要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展,又要加大对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的研究力度,进而促进大学生有良好的职业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信息:何国举单位:韶关学院
学术科技论文:基于网络社区学术科技创新教育论文 一、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的教育观念有待转变。 学术科技创新活动重在学习实践和知识内化,强调活动的主体性、参与性、开放性、探索性。然而,当下高等教育依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忽视了学生主体的需求选择和情感体验,流于形式,重规模,轻实效,灌输式的活动吸引力不足,甚至遭致学生反感,导致参与率低。在活动评价方面,多以竞赛评比的结果来反映学生参与活动的成效,过于强调结果,而忽视了活动过程中对大学生坚持意志品质和刻苦钻研、团结协作精神的引导和教育,以至于大学生参与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动机不清或不正,没有做好准备面对科研中实际困难和挑战,结果多数科研团队或是半途而废,或是草草结束。对于大学生自身而言,多数习惯于被动式接受学习,因此,部分大学生面对需要主动钻研的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时产生距离感,或认为自己能力不及,或认为自己更应花时间在课程学习上,进而选择放弃参与。 2.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的组织管理统筹联动不足。 目前,我国各高校针对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基本形成了组织保障体系和激励评价体系,但在各个体系之间、各个工作层面之间和学校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缺少统筹联动机制,一般具体工作都落在团委等个别部门和辅导员上,面对活动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常会出现管理职责不清、信息反馈不畅、工作效率不高、资源整合不足、政策不到位等现象,影响了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的深化发展。 3.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成果层次有待提高。 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的持续开展,虽然在成果数量上有较大增幅,但成果层次不高,尤其是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反映民生热点问题的优秀成果更是难得。首先,科研选题与社会生产实践结合不够密切。目前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普遍停留在各级各类竞赛层面,片面追求竞赛结果,加之大学生习惯于较封闭的校园生活,缺乏足够的社会调查,难于把握社会需求的脉搏,在科研选题方面往往出于自身的兴趣爱好,与社会脱节,与市场脱节,科研选题价值不大。其次,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缺少多学科交叉指导和跨学科项目培育。大部分大学生学科视野偏窄,知识结构不完善,将科研创新项目局限于各自的专业领域,而指导老师也大多缺少综合学科背景,科研成果的深度和广度受到局限。再次,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缺乏充分的资金支持和社会资源。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经费主要来自学校的专项经费,很少有社会资源直接投入到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之中,远不能满足深入开展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的需要。 二、网络社区对促进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的作用 1.网络社区有利于促成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主体的教育自觉。 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首先要促成教育主体的教育自觉,而传统教育形式主要是学术科研竞赛、学术交流报告、创新成果展示等,可供大学生选择的学术科研内容和形式较为有限,活动的时间、场地和参与人数,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也都有限。网络社区可以打破时空的壁垒,宣传覆盖全体大学师生,传输海量资讯满足内容的选择,线上线下统一联动。大学生在网络上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资源、学习伙伴,正真实现个性化学习。借助网络社区,学校教育也可变“格式化”教育为“自助式”教育,更加体现对学生主体的尊重,满足学生主体成长需求的选择,更能激发大学生创新的潜能,增强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吸引力、号召力和生命力。 2.网络社区有利于形成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一体化机制。 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应从全局着眼于深化发展,探索一体化机制的实践。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一体化机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化学校各部门、单位之间的协作、配合,形成一个纵向的、高效的组织管理运作机制;二是,强调活动设计的关联性,协调各级各项活动之间的关系,使全校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网络社区在信息收集、传输和存储上的巨大优势给予了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一体化机制有力的支持,有利于组织管理工作效率的大幅度提高,有利于学校各级部门和单位相关工作的协调统一,有利于信息的实时获取与反馈,有利于学校各级各项活动的统筹联动。 3.网络社区有利于整合校内外资源,建设大学生学术科技协同创新体。 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质量的提升关键在于创新项目水平的提高,学术科研创新的目标在于服务社会生产实践,好的学术科研项目应该来源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因此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需要,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另外,跨学科的学术科技创新教育有利于拓宽和改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其科技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是大学培养综合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而这需要在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中整合校内学科资源,加强多学科交叉指导。网络社区是实现社会资源和校内资源汇聚最为便捷的途径。网络社区可架起社会与高校、不同学科之间的信息桥梁,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成果的层次,有利于推进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有利于大学生学术科技协同创新体的建设。 三、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网络社区的建设 1.建设个性化学习活动平台。 一切教育目的都需要通过教育活动来实现,因此个性化学习活动平台是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网络社区的核心平台。将原有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体系通过线上线下活动串联,扩大活动体系的覆盖面,同时对网络社区中各类活动参与情况的分析,及时掌握活动受众群体的分化趋势和参与需求,分层次设计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引导师生参与共建,增强社区对师生的粘性,不断提高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网络社区基本格局中,通过微博、博客、相册、网盘等平台整理、存储、分享个人的学习心得和学习资料;创建群组,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学习需要,与志同道合的老师、同学聚集在一起,分享、研讨学习和生活;建设公共社区,设置公共的活动和应用服务,如网络课程、在线报告会、在线调研、在线咨询、论坛、分类信息检索、资源上传与下载、应用创建开放平台等。 2.建设组织管理工作平台。 统筹兼顾,高效便捷的一体化组织管理工作平台是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网络社区的基本保障平台。建设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组织管理工作平台,第一要覆盖管理对象的和建设管理队伍。通过校方实名认证网络社区成员,按校级、院系级、班级分级设置管理权限,并在学校和院系建设两级工作站,在技术、宣传、组织、运营等方面组建学生干部团队,以此将大学生学术科技网络社区覆盖全体大学生,同时建设层级分明的管理队伍,调动广大学生参与网络社区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二要实现管理信息的畅通传达。在网络社区集成即时通讯系统,实现像QQ一样的在线聊天互动功能,还可以实现手机短信群发功能,以确保工作通知、活动信息无遗漏、高效地向全体社区成员传递到位。第三是专项工作的规范、高效管理。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专项工作一般涉及科研项目的申报、评审、下达、中期检查、结题、归档,以及科技竞赛作品的申报、评选、展示、表彰、归档。在网络社区中并入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项目管理系统和项目数据库,学校、院系各级管理者即可对各级学术科技活动项目的信息进行收集、统计和调取。 3.建设创新成果孵化平台。 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成果层次的提升需要汇聚校内外的资源和力量,创新成果孵化平台即是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网络社区的高层平台。首页是网络社区对外宣传的窗口,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成果可以通过这一窗口向全社会展示和宣传,吸引社会资源进入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当中,寻求社会生产转化的合作对象。同时,社会需求也可以通过校内社区招标公告向全校师生招募合作研发团队。校内团队也可以通过公告、论坛和群组等多种应用广泛征集项目创新方案和招募项目成员,形成多学科的协同创新体,提高创新项目的层次和水平。在网络社区中搭建起产学研合作信息沟通桥梁,形成创新成果孵化平台,加快社会效益的产生。 作者:曾振华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 学术科技论文: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促进创业教育 201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749万,大学毕业生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将面临严峻的就业竞争和创业风险。同时,在经济新常态形势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面临严峻的考验,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然而这也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良好契机。党和国家一直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国务院最近公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教育改革、加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刻不容缓。学术科技活动是大学生在学校组织、教师指导下,自主开展的学术、科研、创新、创业类活动,其实质是对大学生“科技实践与创新思维”的训练。近年来,高校学术科技活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作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开展的现状 (一)学术科技活动的培养模式特点 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对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各高校在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长效机制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培养模式。在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上,依据实施主体和主导性的不同,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种。 1.导师引领模式。主要指导师依托实验室、重点实验室管理,提出科研项目,吸引学生参与,在项目中会包含团队导师、青年教师、研究生、本科生,这种学术科技活动研究起点高,团队建设合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促进作用很大。 2.学术竞赛活动平台。主要是由实验室开放项目、学生科研立项、学术竞赛、学科竞赛等竞赛类项目组成,利用不同的学术科技活动的组织形式和类别,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这种学术科技活动范围广,影响面大,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 3.科技创新基地模式。为了促进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发展,更多的高校选择了科技创新基地的管理模式。主要由教务、学工、团委、学院共同管理协调,整合资源,构建院校两级培育模式,形成梯队合理、成果培育、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管理模式,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模式。 (二)学术科技活动的发展趋势 1.学术科技活动的作用更加被重视。各高校已经意识到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对创新创业的促进作用,许多高校建立了科技创新基地,统筹规划学校科技创新活动,加大对创新创业活动的扶持力度,以创业带动创新,以创新促进创业。加强资助力度,加强指导和监督,同时作为丰富校园文化的载体,积极推动形成良好学风。 2.管理体制更加规范。学术科技活动涉及教学、科研、实验室和学生管理各个方面,各高校也都逐步加强管理,形成了良好的管理体制。如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加强领导责任、强化过程管理、明确结题验收、加大表彰激励等,各部门也都能在工作中统一认识,形成合力,既能够高效的完成工作,又能够形成可持续发展。 3.资源配备更加合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场地和经费的保障。各高校也积极协调,通过合理划分实验室,协调教学、科研资源,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实验室空间,各指导教师也能协调经费,满足学生科技活动的开展。 二、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长效机制对教育教学的促进 随着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更多的高校将着眼点放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方面。如向晓东等提出了以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为管理模式的长效机制,李书华研究了国内外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出了建立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从而构建活动的长效机制。他们从组织、资源、经费等多方面进行了规划,是高校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宝贵经验,尤其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思考与提炼。因此,从长远角度,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对高校教育教学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高校合理定位,使学术科技活动成为大学生创新创 业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实施过程中,高校高瞻远睹的长远规划必然处于最重要的位置。在思想教育上,引导学生将科技创新活动与人生理想、生涯规划、就业创业等结合,合理规划人生;在教学改革上,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作为教学工作的考察内容,使学术科技活动从“第二课堂”迈向“第一课堂”;在机制体制方面,建立合理的团队梯队、管理团队、学术指导团队等,制定完善的立项和结题制度;在经费资助方面,协调教学、科研、赞助、校企合作等方式,为学术科技活动提供支持。这些长效措施调动了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形成“全员育人”氛围,通过学术科技活动的平台,更好的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因此,学术科技活动是高校创新创业改革的重要载体。 (二)教师强化指导,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 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需要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创新。学生参与学术科技活动,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储备,还需要积极主动,学习相关领域和行业的专业知识。因此,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可以为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但由于大学生学术知识的局限性,指导教师在活动中的作用尤为重要。教师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下,高校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与教学、科研有机结合,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要对每个学生加强指导,重视过程,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为学生创新创业打下理论基础。同时教师要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提高自身理论基础。 (三)培养学生兴趣,营造积极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 当代大学生应自觉培养创新能力,主动参与创新活动,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可以使其初步养成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勤于思考的工作方法,百折不挠的工作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的追求目标,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校园文化品位,营造良好的学习、育人环境,浓厚学术文化氛围。因此,学术科技活动应该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主旋律。 三、学术科技活动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促进作用 国务院《实施意见》明确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目标为“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这个体系的创建中,学术科技活动是重要的支撑和推动手段。 (一)学术科技活动“课程化”是发展趋势 学术科技活动作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可以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学术科技活动在迈向“第一课堂”的过程中,通过调整专业课程设置,优化培养方案,加大对教学实践环节的考察来走进课堂;通过开发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建立课程体系;通过建立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探索学生在学术科技活动中所开展的创新实验、、专利等情况换算成学分,完善培养制度。 (二)学术科技成果促进教学方法和教育管理的改革 学术科技活动作为教学的重要支撑,在教学方法上,通过启发式、互动式教学,通过改善课堂教授方法,鼓励学生自主提出教学方向,互动式分享学生学习成果等,激发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探索兴趣;通过改变考试考核方式,鼓励学生将课外学术活动成果引进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开展创新创业实践;通过提供更丰富、更活跃的学术科技研究方向和创新创业训练,形成以学生主动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局面。 (三)学术科技活动是实践教育的重要平台 学术科技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调动了专业培养实验室、公共教学实验室、教育教学部门、学生工作部门的各项资源,在开展校内、校外各项活动中,形成了各方协作的局面,是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宝贵资源;在学术科技活动走向校外的过程中,为建立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园等提供了实践基础;是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大赛、创业计划竞赛等的重要手段;学生科技创新协会、专业性学术社团的组织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创新创业管理平台。 (四)学术科技活动的教师资源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宝贵财富 许多高校为学术科技活动的开展配备了导师和学术委员会,并进行工作量化和考评,纳入教师考核,这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宝贵资源;学术科技活动在开展过程中邀请的校内外学术专家、就业创业优秀人才可以成为创新创业课程的指导老师;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开展过程中,教育教学部门、学生管理部门教师积累的教育管理经验对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极大的促进作用,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推也具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于海 赵雅静 付凤至 单位:天津科技大学 学术科技论文:高校学术科技类社团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研究 摘要:本文旨在探明学术科技类社团对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的影响,以期为高校学生创业教育工作及学术科技类社团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学术科技类;创业能力;创业教育 一、绪论 在欧美等国家,高校创业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一直深受重视,形成了较完备的体系。据调查,美国优秀上市公司与高新技术企业的老板,86%接受过创业教育。迄今为止,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高等教育新理念。近年来,大学生创业教育日益受到国内高校的重视,浙江大学等全国各知名高校,以培养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为先导,将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开展创业教育。 本文在广泛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将高校学生学术科技类社团同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高校学术科技类社团专一的类型作为切入点,通过调研,探究高校学术科技类社团对大学生创业能力提高的影响,进而为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及学术科技类社团的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二、学术科技类社团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理论价值 (一)学术科技类社团 学生学术科技类社团注重结合学校的强势专业理论,以专业学习、交流、实践及科学研究为主要活动内容,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适应未来职业的专业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学术科技类社团由于本身的特殊性,其建设与发展必须坚持与学科发展相结合、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与创新创业活动相结合及与学校教学管理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贯彻这些原则,学术科技类社团得以发展不但具有社团组织的共同性,还具有别于一般学生社团的特性。 1.组成专一,管理单一。学术科技类社团依托一定的专业知识,吸引有相同学科专业背景或对该学科专业有一定兴趣的学生成员,担任社团指导的教师具有很强的专业背景,通常由该专业、学科的教师或部分院系行政教师承担。 2.简约专业,注重实践。学术科技类社团的规模一般比较小,相对兴趣爱好类或体育运动类社团有大规模的社员,它走专业简约的路线。 3.创新特性强。学术科技类社团要持续和深度发展,要求社团创新性强,形成社团品牌活动和社团特色文化,并规范社团内部建设,提升社团创新能力等。 (二)学术科技类社团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作用 1.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创新是学术科技类社团的生命力所在,社团成员是一群有相同专业背景或是相同爱好的跨专业、跨学科学生的自由组合。社团给予这个群体一个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从接受知识中解放出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科技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是学术科技类社团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首要作用。 2.注重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学术科技类社团为学生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活动空间,一方面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拓展知识面,将两种教育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提前探索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求,增强实践能力,锻炼理性思维能力。 3.积极提供大学生就业创业平台。学术科技类社团往往能够搭建校园与现实社会之间的桥梁,积极为学生提供提升创业就业技能的条件。学术科技类社团以及旗下创建的各类学术科技协会,不仅能得到专业指导教师的指导和成功社团成员经验的传授,还能与社会知名企业合作,甚至发展国际合作。种种支持,都为大学生踏上成功创业的平台,增添一份力量。 三、学术科技类社团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实际意义 (一)资料统计和问卷调查 据统计,高校学术科技类社团大部分由本科生组成,硕士生和博士生所占的比例一般低于10%,只有个别学术科技类社团以硕士生和博士生为主。无一例外,浙江大学学术科技类社团的成员参与情况,也呈金字塔形。 1.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学生对创业能力及创业教育的认识程度;高校学术科技类社团对学生创业能力提高的影响;影响高校学生创业能力提高、学术科技类社团发展的因素。问卷采用随机发放、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面向浙大学生((以工科为主)进行问卷发放。 2.个案研究法。通过对学术科技类社团指导教师、社团骨干进行访谈调查,掌握学术科技类社团的发展状况,了解指导教师如何认识创业能力以及学生参与学术科技类社团后创业能力等方面的变化。 (二)结果说明 1.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回收了289个有效答卷。根据统计结果显示,填写问卷的学生基本上是本科生,大三、大四年级的学生居多(高达62%)。 从学生参加社团的情况来看,实践公益类和兴趣爱好类并列成为参与度最高的社团(均为34%),其次是“学术科技类”(25%),而“文化艺术类”和“体育运动类”社团的参与人数相对较少。尽管浙江大学十分重视社团发展,鼓励学生自由选择加入各类社团,但在校期间没有参加过任何社团组织的学生仍然存在,占有不小比例(21%)。 对“参加不同类型社团同学对于参加社团是否助于提升创业能力的看法”这一问题,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学生对参与社团对创业能力的提升作用普遍认同,尤其是在参加了学术科技类社团的学生中得到的认可度最高(82.35%)。 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学生认为有助于帮忙提高创业能力的社团活动比例最高的是交流分享会(55%),其次是实践活动(51%)、学术报告讲座(34%)及学科竞赛(20%)。 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是一种综合体,较难直接作为指标量化分析。本调查问卷通过三大模块的综合分析,分别设置创业精神体系、创业知识体系、创业技能体系等模块,采用“李克特量表”1~5分五级制计分,将学生创业能力指标量化处理。结果显示,参加学术科技类社团学生的创业能力指标量化分数(3.40)确实高于未参加过社团学生的创业能力指标量化分数(3.27)。 2.个案研究。(1)浙江大学学生科学技术协会。浙江大学学生科学技术协会是学术科技、创新创业双头并进的创新型学术科技类社团,连续7年获得校“十佳社团”荣誉称号。现任指导教师的工作岗位与社团文化理念和发展方向较匹配,利于开展指导工作。同时,他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认识到位,参与社团集体活动频繁,积极指导社团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对学术科技类社团提升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作用,表示充分认可。(2)浙江大学学生微软技术俱乐部。浙江大学学生微软技术俱乐部社团的现任指导教师为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教授,有着丰富的高校创业教育经验,认为学生参加学术科技类社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他的学科研究方向与社团方向直接对口、相关,经常亲自参加社团举办的精品活动,注重营造社团的创业文化氛围。 四、结论、建议与展望 (一)结论 1.学术科技类社团特点鲜明,在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及提供就业创业平台等方面,充分服务于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服务于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服务于浙大学术氛围和创新创业氛围的营造。 2.学术科技类社团的管理更多的是归到某个学科所在的院系,这一管理模式对指导教师的遴选及社员日常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但也存在指导教师过于集中,缺乏社会各类科技人才和创业成功者的指导等弊端。 3.学术科技类社团往往有机会、有条件搭建优良的学生创业培养平台,在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有显著优势。理论价值及现实调查结果证明,学术科技类社团确实能在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提升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建议与展望 1.打造学术科技类社团创业教育平台,形成社团品牌特色。引进名企管理者、资深专家、创业达人等创业教育师资,多开展分享交流会等活动,作为学术科技类社团指导教师过于集中的有益补充。学术科技类社团应充分依托专业技术知识,树立品牌活动,结合校内研究所或校外企事业的创业基地,实现资源共享和运作一体化,为大学生社团提供实际的创业实践基地,充分提高社团学生的创业能力。 2.高校应在学生社团中优先扶持与专业和创业紧密结合的学术科技类社团,如给予资金支持,借助企业资源,采用实践成果学分制等形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3.完善学术科技类社团内部建设体系,重视社团精神传承。上到社团制度规则的订立,下至社团人员职责规范的明确,都需要认真管理和落实。 4.提升学术科技类社团的服务意识,把握社团的未来发展方向。注重提升社团在提供公共服务和满足学生需求方面的效率和效益,以人为本,发挥组织力量,不断探索学术科技类社团未来的发展趋势,实现学术科技类社团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 学术科技论文: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选题剖析 摘要:通过对历届挑战杯获奖者作品题目的剖析,探讨了挑战杯参赛作品选题的基本原则,并从热点问题、社会需要、亲身实践、空白地带、观点质疑、历史难题、学术争论、反面思考、反复推敲和失败案例10个方面,以及类比思考、对立思考、转换思考和移植思考4个角度,分别阐述了选题途径和选题策略。最后对选题禁忌做了简要说明。 关键词:挑战杯;科技作品;选题;剖析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承办高校所在地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国内著名高校和新闻媒体联合发起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的“奥林匹克”盛会[1],受到了社会普遍关注,并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许多著名科学家的高度重视和关怀[2]。举办“挑战杯”的宗旨是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其目的,是引导和激励大学生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迎接挑战,敢于创新,提高素质,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发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3,4]。 大学生对于参加“挑战杯”的积极性和热情都很高,很多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中途就被淘汰,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选题不好,没有找准正确的方向。选题是进行科学研究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选题好事半功倍,选题差劳而无功。因此,对于刚刚步入科研领域的大学生来说,更应认真、慎重地对待选题。 本文作者有着多年指导大学生挑战杯的实践经历。通过对历届挑战杯获奖者的作品题目进行剖析,并结合自己亲身体会,从选题原则、选题途径、选题策略和选题禁忌四个方面来探讨“挑战杯”作品的选题问题。 一、选题原则 从挑战杯竞赛的宗旨、目的以及历届挑战杯获奖作品的选题中可以看出,挑战杯参赛作品的选题需要遵循“先进性、创新性、价值性和可行性”四项原则[5]。 (一)先进性 先进性就是指你的作品能够反映当今科技的发展水平,在某一科学领域中处于领先的地位。当某一作品的选题处于学科前沿或是研究别人未曾研究的领域,或是虽然有人研究,但还没有成果出现的领域,那么该作品就具有先进性,在竞赛中就有可能获胜。比如第一届挑战杯北京大学的作品“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土地评价模型的建模研究”,该作品是把计算机应用到地理信息系统中,这个选题在当时就具有先进性。我们知道,在上一个世纪中,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信息技术最主要的载体就是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20世纪40年代电子计算机才开始问世,80年代电子计算机在国内刚刚起步,更谈不上在其他领域得到应用。可以说,在当时,把电子计算机应用到任何一个领域都会开创一片新的天地,都具有先进性。如果对历届挑战杯的作品题目进行分析,很明显可以看到,第一届挑战杯一等奖获得的作品中,有一半作品的选题涉及到电子计算机,以后逐年下降。图1给出第1至第9届获奖作品中,选题涉及计算机应用的作品所获奖励占总奖励的百分比(第1到第7届最高奖为一等奖,只统计一等奖,第8到第9届只统计特等奖)。如果现在再来利用计算机来从事某一领域内的研究,就很难具有先进性可言,更不会出现20世纪80年代那样热门。一般在新兴学科和热门领域内选题,往往能够反映当时的学科发展水平,具有好的先进性。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等学科领域也普遍存在着这种现象。图2给出第1至第9届获奖作品中,选题涉及到人工智能的作品所获奖励占总奖励的百分比(第1到第7届只统计一等奖,第8到第9届只统计特等奖)。 (二)创新性 在战杯中获奖的作品都有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选题突出“新”,创新性非常显著。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创新又分为多个层面:它包括理论上创新、方法上创新、技术上创新和应用上创新等等。 1.理论上创新:理论上创新是指提出新的理论见解。学生自己提出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和主张,并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综合后逐步上升为自己的新的理论见解。一般只有充分掌握研究领域的现有水平,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才有可能发现问题和提出新的理论见解。有了新的理论见解,不论是否采用他人的技术或方法来验证,多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如果思想、方法、手段和技术路线均为自己所开创,那么你的选题就属于原创课题。这种课题容易得出新的结论,虽然有一定程度的研究风险和遭受非议,也是值得探索的。 2.方法上创新:使用新的研究方法来阐述一些已有的问题,也常常有可能得出不同的科学结论,这种选题也具有很好的创新性。这里说的“新的研究方法”,不仅包含自创的新方法,也包括将别人创出的研究方法运用到新的领域。对于绝大多数本科生来说,由于理论积累和思维深度、广度还是相当有限,一般难以提出新的理论见解,因此,主要的创新形式是在技术、方法和应用上的创新。 3.技术上创新:利用新的研究技术,比如新设备、新试剂、新手段来研究已有的问题。这种选题具有很好的新意,往往能够更好地证实或否定别人的思路或假说。 4.应用上创新:是指把他人思想、技术或方法,应用到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或研究对象)上去,特别是在交叉学科领域,也有可能得出新的科学结论,有时还有可能获得意外的收获。应用上创新的关键是要寻找到新的材料、新的研究对象或新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在社会科学领域,由于新的社会现象、新的社会问题,前人不可能进行研究,所以选定这方面的课题,只要做一些探索性的研究就有可能获得较高的研究价值,无须费力气去突破前人的研究框架。 图3是对第十届“挑战杯”的23件特等奖作品,从创新点进行分类统计。图3统计结果显示,获特等奖作品中,应用上创新排第一位,约占52.2%,其次是方法上创新和技术上创新,各占26.1%和21.7%,而理论创新最少。理论创新需要充分掌握研究领域的现有水平,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才有可能发现问题和提出新的理论见解。由于大学生受到知识广度和深度的限制,加上缺乏实践锻炼,所以很难提出自己的新的理论见解。 综上所述,无论是思想上、方法上、技术上或研究对象上的创新,多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那种使用已有的思路和理论,在技术上和研究对象上又没有新意,只是重复、验证或丰富他人的结论,就缺乏创新性。从历届大学生“挑战杯”获奖作品的题目中不难看出,好的作品不但突出选题上的“新”,而且在一件作品中往往包括多个创新点。 (三)价值性 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一定要对人类社会有价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价值性在于通过研究能够促进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能够增强人类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能够为人类的生产或生活服务。总之,价值性在于无论何种选题,都应该具有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能够对社会的进步有贡献,能产生效益的(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可行性 可行性是指所选的题目要具体,在你现有的条件下要能够实现。它包括你的假设是否合理,你的设计路线是否可行,你的实验条件是否跟上,你的经费是否充足,你的人员知识层次是达到,你的外部环境是否允许,你的研究对象是否支持,你的研究资料是否能够获得,你的调查是否会受到阻挠等等。 除了上述所说的四项原则外,大学生在选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扬长避短。有些学生一开始非常热衷于挑战杯课外研究,但由于对从事的研究课题不感兴趣,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开始厌烦枯燥无味的实验,以致失去研究兴趣,半途而废。这也属于一开始选题就出现了问题。 二、选题途径[6] 我们知道选题需要遵循的原则后,关键问题就是如何选题,好的题目从哪里来。一般可从以下10个途径来考虑。 (一)热点问题 在具体捕捉科研课题时,一般需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国家科技管理部门每年都会有关该领域或部门的研究《指南》,表明了国家各级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关注的热点,选题时可以依据有关领域或部门的研究《指南》,提出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科研课题。 (二)社会需要 当今社会经济和技术的迅速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新兴的需求也随之产生,例如,人们对手机彩电等显示屏分辨率要求的提高,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便得到快速的发展,因而将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这种为了推动市场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需要研究和解决现实生活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因此,从社会需要中选题,往往具有潜在的市场前景,也是选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亲身实践 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会不断地遇到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捕捉生产和实践中的一些关键问题,是科研选题的一个重要的源泉。例如关注生态村建设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空巢老人精神需求问题;生态环境产业化问题等等。 (四)空白地带 科学在不断发展,学科之间在不断地交叉与渗透。在交叉处的空白区寻找尚未被开垦的“处女地”,也能形成十分有价值的课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将某一学科、领域内的先进经验、方法应用到其他学科、领域中,有可能会产生新的效果和作用。 (五)观点质疑 任何一种理论或结论,在一定条件下都会有缺陷和不足。因此,要敢于用怀疑的眼光去看待现有的理论和观点。当人们从来没有质疑牛顿经典力学的局限性时候,爱因斯坦却对其进行了质疑,并由此萌发出建立新的时空观的设想。许多前人的理论和观点,随着时间和科学的发展,都会显示出缺陷和局限性。只有质疑现有的理论和观点,才能提出更新的理论和观点。 (六)历史难题 善于发现书本中的历史难题,也是选题的一条途径。我国数学家侯振挺教授,从“马尔科夫过程”的研究中,发现了“Q过程的唯一性”问题,从而解决了概率界多年悬而未决的历史难题,并创建了“侯氏定理”。数学如此,其他学科也一样。 (七)学术争论 对于自然现象或规律的认识,历史上往往存在着不同观点,不同学术流派之间的争论。例如,光的粒子说与波动说之争和物种不变论与进化论之争,都是历上最著名的学术争论。关注当前学术争论的焦点,也是发现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八)反面思考 在思考问题时变换一个不同的角度,从相反方向思考。一般来说,人们往往习惯于“正向思维”,但是,如果利用“反向思维”的方法,也有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九)反复推敲 在阅读书本以及期刊文献时,经常会遇到“在一定的条件下”、“在某种程度上”、“在给定范围内”等一些限定词。仔细研究和反复推敲这些限制词,是发现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鲁迅说过:“不要看了就写,观察了又观察,研究了又研究,精益求精,哪怕是最平凡的事物,也能创造出它的生命力来。”这对科研选题也是很有启发的。 (十)失败案例 失败是成功之母。从失败案例中寻找到失败或失误的原因,就有可能在失败的废墟上,重新筑起科学大厦,形成新的研究课题。 图4从是选题途径的角度,对第十届“挑战杯”的23件特等奖作品的选题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显示,获特等奖作品中,源于热点问题的选题约占30.4%,其次是源于社会需要的选题占17.4%。如果仅对社会科学类进行统计,9件获特等奖的作品中,有4件作品的选题涉及到社会热点问题,占44.4%。因此,有关社会调查和社会科学方面的选题,需要瞄准社会的热点问题,通过对数据的获取、加工、归纳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对策。 以上简单地列举了科研选题的常见途径。对于千奇百怪的自然界和复杂多端的人类社会,有着各种疑难杂问。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在导师的指导下,就会找到合适的科研课题,写出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三、选题策略 (一)类比策略 通过研究两个对象之间的相似性,采用类比思维方法来发现问题,确定研究课题。 (二)对立策略 从已有事物、经验或课题等完全对立的角度来思考,采用对立思考方法来发现问题,确定研究课题。 (三)转换策略 通过对事物之间的转换来获取研究课题的一种思维方法。转换策略一般是通过巧妙地绕过问题障碍,把复杂问题变成简单问题,把未知问题变成已知问题的一种思考策略。例如我国古代的“曹冲称象”,就是运用了转换思考策略,利用浮力等于物体重量这一原理,解决了当时无法直接称大象的难题。 (四)移植策略 移植策略就是将某个领域的原理、技术或方法,移植到其他领域,进而产生新课题的一种思维策略。 四、选题禁忌 (一)选题过大 学生对于所选课题应是力所能及和深有体会的,切莫好高骛远、贪大求全。学生在科研选题时必须要针对某一具体问题或难题,而且要对所选课题有足够的认识,并且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能力范围内。 (二)缺乏条件 选题时还要充分考虑到科研条件,包括硬件和软件。例如研究资料、科研设备是否能够满足,研究场地是否具备,研究时间是否能够保障等等,这些都是大学生选题时应当考虑的问题。大学生在选择科学研究的课题的时候,既要注意实际的需求,还要考虑到实际需要的问题并不是谁都能够研究的,这就要看我们是否具备足够的条件。 (三)含糊不清 科研课题一定要精练、具体、明确,不能笼统、模糊、空洞。针对性不强的课题往往缺乏科学性,而且目标不清楚,难以下手。例如“优化教师教学行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研究”,这个课题从形式上看,好像没有什么不妥,但实际上却含糊不清。到底是研究如何优化教师行为,还是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果两者都研究,研究的切入口、研究的重心又在何处?这样表述,带有结论性口气,更像一句工作口号,缺乏研究的味道。 因此,大学生“挑战杯”选题不宜选太大、复杂的课题,更不应该选择带有结论性、口号性的空洞课题。 学术科技论文:基于地方高校在开展青年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中与区域特色文化相结合的价值思考 摘 要 身处中国第一侨乡的唯一一所本科高校的五邑大学来说,将五邑侨乡文化的人文内涵与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侨乡文化的人本理论、文化凝聚力及寓教功能对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五邑侨乡文化对高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价值实现的切入点。 关键词 地方高校与区域特色文化 校园文化活动 价值思考 近年来,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化,高校青年学生对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水平要求在不断提高。为顺应高校青年学生的文化活动需求,团中央、省市共青团组织对高校青年学生科技及文化活动创新建设的高度重视,力求提高举办文化活动的质量水平,加强高校青年学生参与文化活动的覆盖面,增加活动的多元性和取向性。 随着近年来团组织在高校青年学生科技及文化活动中的挑战杯、科技节、文化节等项目为切入点,从而推导各项学生活动与特色文化相结合的运作概况,提出优化特色文化融入高校青年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及文化活动中的对策与建议。如何就地取材,用原汁原味的特色文化精髓如何与高校青年学生科技及文化活动相融合。通过发挥文化生态的功能,既让高校青年学生科技及文化活动当中有文化的时代感,又能够有特色文化的厚重感和近距离感。 1 探索在区域特色文化中为当地高校青年大学生的课外学术以及校园文化活动寻找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高校青年大学生课外科技及文化活动开展形式是多样化的,在与特色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中是对特色文化的提炼,同时也是对特色文化的传承。从宏观的角度而言,特色文化与高校青年学生科技及文化活动相融合是一项特殊的系统工程;从微观而言,特色文化与我们共青团组织所开展的“一个杯”(挑战杯)、“两个节”(科技节和艺术节)都存在普遍的联系。通过挖掘特色文化与地方高校青年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及文化活动联系的特殊性与普遍性,探讨梳理相结合的种种纽带因素,对我们运用特色文化素材与推动高校青年学生科技及文化活动的开展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效果。 首先,对开展高校青年工作而言,如何深刻理解和把握文化对高校青年学生课外科技及文化活动的内涵价值,进一步增强推动运用特色文化在开展高校青年学生工作中的自觉性、坚定性,就要求我们结合社会主义特色文化、挖掘区域文化,用文化的现实生态作用灌输到学生活动的整体策划中,从高校青年学生课外科技和文化活动紧密结合显得有必要。通过挖掘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优秀的理论文化精髓,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高校青年学生的科技和文化活动注入更具实效的生命力。对加强推动高校青年学生的课外学术科技和文化活动的理念、机制和工作模式建设都具有深远的实际意义。 其次,高校科技和文化活动形式日新月异,需要推陈出新。随着社会改革深化,创新驱动的时代要求。高校青年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及文化活动及共青团事业发展面临着新挑战,高校青年学生群体建设和工作的难点和薄弱环节之一也郁结于活动的理念设计和形式的多样化。因此,摸清文化与高校青年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及文化活动结合的基本状况和工作开展情况,及时掌握了解高校青年学生科技及文化活动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创新工作模式、手段和载体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其中对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政策的识别、传达与执行作为高校青年学生科技及文化活动建设的重要一环,也开始备受关注。 因此,在高校青年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和文化活动当中更进一步地融入特色文化的元素,以文化自觉推动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体系建设,在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整个工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理应承担起我国特色文化的研究和传播的功能,紧密结合实际,努力贯彻落实,以实际行动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①因此,挖掘、运用五邑侨乡特色文化,发挥其品牌效应在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作用,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五邑侨乡文化的人本理念、文化凝聚力及寓教功能对于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具有重要的启示、指导意义。 2 五邑侨乡文化对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价值实现的意义思考① 校园课外学术科技和文化活动在高校青年学生学习生活中是具有特别重要现实意义,在目前的高等教育中开展科技和文化活动是寓教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青年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活过程都伴有科技和文化活动的有效启发作用。把中国梦的主题教育和高校青年学生高校青年学生的课外学术科技和文化活动开展相结合,是当下共青团开展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中国梦的正确理解就是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推动高校青年学生对文化的认同就需要对中国基层特色文化的不断挖掘、不断创新。众所周知,运用鲜活的中国基层特色文化精髓育人去鼓舞人、激励人,用文化的生命力量与高校青年学生的科技和文化活动工作相结合开展,就是把高校青年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和文化活动与中国梦的文化主题教育具体结合的重要内容,把抽象的文化概念转化成高校青年学生教育活动的具体。这样一来,既能够推动高校青年学生的课外学术科技和文化活动乃至共青团各项工作水平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又能使高校青年学生的科技和文化活动开展得更具有时代性和特色元素。 2.1 人本理念是五邑侨乡文化的灵魂,也是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的指导思想 侨乡文化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多维体,是侨乡人民在战胜困难,寻找凸显人的价值的理念,是侨乡人携手踏平崎岖,共度时艰的历史凝聚,侨乡文化的精髓正是围绕着以人为本追求生存到寻求发展的一部人类文明进步史。人本理念是侨乡文化的灵魂,也是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的指导思想。“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要求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者要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学生在校园中得主体地位,心中牢固树立学生是校园的主人的观念。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在长期的实践探索和研讨中不断调整,随着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理论有了深厚的理论根基,新时期的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注入了以人为本、服务为主的工作理念。如五邑籍的三十多位院士和五邑侨乡代表人物之一冯如等杰出人物的奋斗历程和精彩人生都是地方高校结合开展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效抓手,这样以人为本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是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创新的需要,更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五邑侨乡文化的人本理念对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具有启发、借鉴意义。 2.2 五邑侨乡文化的凝聚力对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的引导意义 华侨在异国他乡艰苦创业,团结是华侨生存的基本条件。华侨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是华侨在异国他乡扎根生存的根基。这种相互关心、相互帮追的团结精神经过历史的沉淀而成为五邑侨乡文化的凝聚力。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是一项任务繁重的群体性工作,对象是人,要把人的工作做好,首要任务就是要团结人、凝聚人。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在任何时候都需要把凝聚力放在首位,只有得到多数人的认可才可能把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向着鲜明的主题推进。侨乡文化的凝聚力对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方面,在整个学校的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当中,组织者需要站在大局的角度,明确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的目标,分清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的主次,按照需要建设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团队。在这个过程中,团队的凝聚力是团队成功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用侨乡文化的魅力感染人、凝聚人,在整个校园当中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认同,达到一定的沟通默契,使学校所开展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更能得到集体的响应,学生团队及团队之间的凝聚力是至关重要的。用侨乡优秀的文化教育人、团结人,就能使学生团队齐心协力,共同推动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更上一个台阶。 2.3 五邑侨乡文化对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的寓教意义 把五邑侨乡文化精髓转化为高校青年教学资源,融入教学,融入学生学术科技和校园文化活动中,充分发挥了侨乡文化的寓教功能。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课余时间大量阅读侨乡文化资料,如地方高校五邑大学则会定期组织青年学生深入侨乡三区四市开展实地调查,参观五邑华人华侨博物馆、陈白沙纪念馆,这些活动是新生入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科目,为进一步开展校园学术科技和校园文化活动打下基础。在所开展的学生活动中,学校按照实际情况开展围绕侨乡(下转第115页)(上接第20页)著名人物、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每年举办校园科技节、文化艺术节并定期开展社科论文大赛等活动与侨乡文化内容相结合,并在全国及广东省“挑战杯”竞赛中五邑大学所提交的“侨味”作品受到各方好评。同时,一方面结合侨乡文化开展“五邑文化特征”、“五邑侨乡的国际移民”等人文讲座;另一方面,开展参观梁启超故居等活动让人文教育由课堂走进伟人故居,这种学习和参观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将侨乡文化与大学学生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特色文化的接班人,是共享侨乡文化、践行侨乡文化的重要力量。因此,加强侨乡文化在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中的建设与发展,将同学们身边的物与人产生生动、形象关联作为教育内容,为培育品德高尚、团结奋进的高素质人才起到积极作用。五邑大学运用侨乡文化开展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不仅给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带来丰富的素材,同时也为发扬侨乡文化,保护侨乡精神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学术科技论文:积极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需求愈发迫切,这就要求作为教育高级阶段的高等教育要通过各种途径发挥培育创新型人才的积极作用,而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学术活动就是最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主要阐述了高校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意义以及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工作实际对高校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提出具体举措。 【关键词】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创新型人才;综合素质 一、高校开展学术科技活动的意义 1、有助于大学生学习、创新及实践能力的提高 现在的大学生普遍被认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这与高等教育的初衷是相违背的,而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是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补充渠道,开展学术科技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在实践中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大学生的学习、创新及实践能力。 2、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创新意识,塑造创新人格 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学习、总结的基础上,摆脱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将知识综合交叉,通过联想、判断、推理、综合、演绎等方法得出规律和本质特征,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从事课外学术活动必须要付出艰辛和努力,让学生深刻体会科学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从而养成严谨求实的作风和敢于探索的决心,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良好的创新人格。 3、有助于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的形成 当前的校园文化主要以体育、文化、艺术、科技为主体,而学术科技活动一般更受学校党政领导的关注和支持,科技文化节、科技作品大赛、学术周、学术论坛等活动吸引大量的学生参与,这大大增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使校园文化的层次得到提升。 4、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和综合素质,增强就业能力 学生通过参与学术科技活动,能够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自主性,在参与的过程中,改进学习方法、培养动手能力、树立创新意识、加强团队合作,使学生查阅资料、写作、表达、灵活运用知识、交流合作等各方面能力素质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培养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了自信,这些都非常符合现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大大提升了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力。 二、学术科技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少大学生涯规划,参与意识和积极性需要进一步加强 当前高校学生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就是高中阶段升学压力在大学校园被夸大化的释放,加之大学时期正值学生青春期发展阶段,学生很容易迷失自我,缺少对大学生涯的合理规划,不能很好的分配时间,使得专业学习不够努力,专业基本功不够扎实,在参与学术科技活动时就显得信心不足,严重影响学生参与校园学术科技活动的热情。 2、宣传力度不够,参与范围不广 由于高校自身特殊性,学生开展学术科技活动大都采取传统的张贴海报形式,这种宣传形式快捷、方便、费用较低,但是没有注意对宣传效果的考虑,海报宣传往往在短时间内即被覆盖,而且是一种被动宣传,这就导致得到信息的学生数量有限,参与活动的范围不广。 3、学生参与活动项目较为单一,参与目的较为功利 由于学生自身兴趣爱好、专业基础、所处环境等因素制约,在参与校园学术科技活动时,主要集中在难度系数不高,动手能力不强的得项目,而一些专业基础要求较高,劳动强度大、时间长的项目则参与程度相对较低。另外,很多同学参与活动并不是主动参与,而是简单的为了获得综合测评加分的机会,导致参与活动的盲目性,在参与过程中未能与所学专业知识充分结合,对学生本人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利用和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作用不明显。 4、学术科技活动组织、机制不健全 学校在鼓励学术科技活动方面的管理办法和鼓励政策尚不到位;学术性学生社团发展目标不明确,组织不严谨,发展困难;专业老师课程压力较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缺少专业指导老师,技术含量不足,活动氛围不浓;缺少经费支持,很多活动只能匆匆收场等等。 三、积极发展校园学术科技活动的举措 1、加强对大一新生的生涯规划意识教育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的环境和学习方式对大一新来说都是新的挑战,很多学生不能很好的调整状态,在生活、学习、心理都很难适应大学生活节奏,这就需要在新生入学时就加强引导,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指导学生从职务目标、能力目标等方面分层次、分阶段做好大学生涯规划,让学生认识到大学阶段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让学生充分重视专业基础学习,为学生参与学术科技活动打下坚实的的理论基础。 2、结合专业特点,搭建学生参与学术科技活动的多样性平台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在学习安排和时间支配上有了更为广阔的自主权,同时也对学校第二课堂建设提出更高要求,不同专业、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兴趣爱好上有很大的不同,这就需要结合专业特色搭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各种平台,如经管学院结合专业特色每年分上下学期分别开展财经论文竞赛、市场营销案例策划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等,同时开设淮海经济论坛,每学期邀请校内外知名学者开设不少于四讲的学术讲座,尽量使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兴奋点,切实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 3、加强宣传,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引入社会力量,提高活动水平 任何活动都离不开宣传和经费投入,学术科技活动也是一样。学校要在设立学生科技活动基金的基础上,每年应当划拨专款用于学生科技活动的开展。同时开展学术科技活动还要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既解决了资金紧缺问题,又吸纳了社会对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开展的建议,还有机会建立学生校外实践基地,推进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为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证。经管学院在开展学术科技活动时就成功的与淮北市诸如淮北电信、曦强乳业、宏图三胞、宏源电器、五星电器、美惠多商贸等多家企业联合,大大提升了活动的品牌形象和影响力。 4、建设规范的学术型学生社团 学生社团是丰富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丰富学生阅历的有效形式,其特点是参与人数多、活动形式多样、影响力大。学术性社团也要找准定位,完善自身组织建设,用组织资源支撑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夯实活动的群众基础,努力成为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主力军。大学生经济学研究会是一家以经济学理论前沿和热点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性社团,近年来积极组织会员深入厂矿企业,参与社会调研,组织开展学术竞赛和学术讲座,成立“创智学社”学习小组,定期开展学术讨论活动,其组织的《淮海经济论坛》被校团委、校社团联合会评为特色项目,经研会也连续多次被评为“名牌社团”,今年被校团委推荐参评安徽省“明星社团”,在经管学院的学风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 学术科技论文:加强学术科技型社团建设,打造育人育才新阵地 【摘要】目前,高校学术科技型社团在高校育人功能需求下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高校学术科技型社团还存在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匮乏软性条件的支持,硬件条件受经费、学科实力限制较大等问题,在推进学术科技型社团发展中,注重强化专业教研室的指导主体地位,加强激励机制建设及落实校院两级专项经费等措施加强高校学术性社团的建设。 【关键词】高校 学术科技型社团 育人育才 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繁荣校园文化,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个人能力方面等都起着重要作用。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术科技型社团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大。按照学校提出的“人人有社团,个个有活动”建设目标,积极围绕学校办学和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加大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建设力度,着力建成结构合理、活动丰富、形式多样的大学生社团体系。 一、高校学生学术科技型社团的意义 (1)提高大学生专业素养,促进大学生成才就业。学术型社团通过专业教师的指导、社团成员的共同学习,可以促进大学生明确自己的成才目标,尽快完成职业生涯设计,有效地进行科学的人生规划。同时,通过社会实践与服务活动,有效提高了学生适应社会、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让学生既受到教育,又增长才干,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2)培养学生专业兴趣,促进优良学风建设。学术型社团建设是高校优良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它有效地把第一课堂的专业学习与第二课堂的学术提升连接起来,增强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在校园中培育了学专业、爱专业、用专业的浓厚氛围,极大地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3)丰富校园文化,促进校园文化健康发展。学术科技型社团通过专业交流、社会实践与服务等形式,集思想性、知识性、服务性于一体,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极大地丰富校园文化,并确保校园文化积极向上的发展方向。 二、高校学生学术科技型社团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社团的可持续发展受约束。目前,学术科技型社团的发展尚在起步阶段,学术科技型社团无论挂靠在学校、学院哪一级的行政管理部门,都缺乏完善的社团管理制度以及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发展规划,更缺乏与学院具体人才培养相关性机制的衔接。学术科技型社团同其他性质的学生社团一样,其成立、建设和发展大多是由学生自发、自治来进行,管理也较为松散。由于缺乏校级层面的顶层设计和规范的管理机制,加上低年级的学生社团干部缺乏组织经验、换届流动性大等因素,使得学术科技型社团无法摆脱学生社团“因人兴社、因人废社”的问题。 (2)匮乏软性条件的支持,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受影响。首先,对于社团的指导教师而言,教师参与学术科技型社团的指导工作很难被认可,也得不到实质性的精神支持和物质激励。部分指导教师仅仅因为欣慰于学生的求知热情和从事学术科研的潜力而自掏经费给予支持,并自发邀约交叉学科的老师共同组成宽松的指导团队,但这样的指导十分脆弱、有限。更多的指导教师因得不到学校、学院的认可,或因其他教学、行政事务的繁忙和自身科研经费的不足而没有对学术型社团进行实质性的指导。其次,对于参与学术科技型社团活动的学生而言,最初加入社团组织的动力是满足自身成长发展的需要,如个体身心发展、个体归属、个体社会化以及个体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但是,由于学术科技型社团长期得不到学校的有力支持,其发展一直无法突破软性条件匮乏的瓶颈,因此学生的需要就无法满足,这使得不少学生逐渐丧失参与热情。 (3)硬件条件受经费、学科实力的限制较大。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费用主要来源于成员缴纳的会费、社会赞助、校院两级行政拨款等。在某些高校,校级学生社团才能象征性地收取少量的会费,挂靠学院社团则不能收取会费。并且校院两级的行政拨款多少也要由学校和所在学院的经费实力状况和重视程度来决定,各学院的投入情况极不均衡。社会赞助对学术型社团的支持多以活动经费支持为主,导致大部分社团经费来源非常有限。学术科技型社团活动以支持学生开展学术科研活动为主,会产生资料费、耗材费等日常开支,还有参加校内外竞赛的各项开支,比一般性的社团活动开支大。而实验室条件与配备、指导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等硬件条件均与高校学科实力息息相关,同时,这些方面共同作用,也影响着更高一级的行政管理部门对高校的经费投人,从而影响到学术型社团硬件环境的改造。 三、高校学生学术科技型社团建设的思路 (1)健全管理机制,大力扶持学术科技型社团发展。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的独特组织特点,决定它的管理机制不能是完全的学生自治模式。一是成立协作管理中心。成立校级层面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宏观领导,教学分院提供支持,教学单位、教研室或课题组等具体管理相结合的协作管理机制。协作管理中心由教务处牵头,团委、科研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计财处、工程实训中心和招就处等部门组成,负责落实解决各类科技创新型社团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指导教师选派、工作量认定、社团所需实验设备材料等),统筹协调解决、组织好校内各类相关专业竞赛,推荐优秀作品参加更高级别竞赛。二是成立学术科技型社团联社。在大学生社团联合会中成立专门负责学术科技型社团的日常管理部门,设立专项经费,扶持重点社团、支持优秀社团、奖励精品社团,切实加强对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的领导与建设;三是从教学(教辅)单位、教研室、指导教师、学生社团等几个环节和方面形成有效的管理体制,在活动经费、设施保障和活动内容上积极支持学术科技型社团的建设与发展,通过设立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活动基金、项目培育经费,将学术科技型社团活动纳入学生的教学实践活动培养环节等措施,推动学术科技型社团的建设。四是建立一系列激励机制,在学术科技型社团中引入学分制,对参加社团的科研实践训练、获得一定成果的学生计算一定的学分,使社团成为学校第一课堂的深化和延伸,让参与社团的同学有所学、有所得。 (2)加强学术指导,建立学术科技型社团导师队伍。建立一支工作认真负责、热爱学生工作、学术水平较高的专业导师队伍是学术科技型社团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一是在学校层面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将学术科技型社团建设纳入本科生导师制建设的体系,组成由教学分院(教辅单位)领导、专业教师等组成的导师队伍,享受本科生导师同等待遇,从而激发学术科技型社团指导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专业教师指导学术科技型社团开展活动成为本科生导师工作的重要内容。针对不同学术科技型社团的性质、特点,以合同或协议的形式,聘请德才兼备的专业教师担任社团指导教师,实行责、权、利配套,教学工作量、业务与职称相结合的鼓励措施,设立“社团优秀指导教师”等奖项对社团指导教师的辛勤工作给予肯定。二是加强社团指导教师的培训,要求指导教师有目的、有规划、有步骤地引导和帮助学生开展社团学术活动。如在社团成立之初开设一些有关科研基础知识的课程;在社团开展活动时指导学生制定符合社团成员自身特点的、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程序和方案;在具体的科研选题与实践的过程中要给予必要的专业性指导;对于社团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带领社员商讨对策等等。运用多种方式把优秀的教师引入社团,可以有效地引导和帮助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的发展,避免盲目性,确保社团活动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科学化。 (3)打造精品活动,营建浓厚的校园学术科技氛围。依托专业、着眼应用,提升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水平,丰富课外科技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倡导在学生中开展“三个一”活动,即参与一项课外科技项目、听一堂科技讲座或参加一项课外科技竞赛活动。以“大师讲坛”、“树人大讲堂”等活动为载体,积极组织专家学者开展学术类讲座与专业学习报告,邀请指导老师开展技能培训等,积极打造具有很强专业性和学术性的精品社团活动。一是建立大学生课外学术研究制度,鼓励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积极结合社团特点和学科专业,积极参与课题的申报和研究,在参与研究课题的选题、研究到最后结果分析的过程中进行全面的、完整的科研能力锻炼,进一步夯实专业基础、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二是建立以竞赛为龙头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体系,通过开展校园科技文化节、大学生社团科技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引导各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围绕各大赛事开展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术研究及学术交流的校园风气,带动和感染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三是引导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结合专业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走向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让学生在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专业水平,激发创新灵感。 (4)建立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学术科技型社团持续发展的动力。有效的评价体系可以促进学生社团不断得到优化和完善,在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的管理过程中结合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价推动学术科技型社团的持续发展,通过指导教师、社团成员和学校管理部门的评价激励,不断地推动社团目标的实现,激发社团成员的创造性、认同感和荣誉感,同时培养社团成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学术科技型社团通过定期对社团成员进行量化考核来促进成员专业知识转化的效果,考核各项活动的参与情况、活动成果和社会效应等,并将考核的结果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和第二课堂成绩等结合起来。通过建立评价机制,不仅可以激励社团成员的工作热情和参与活动的激情,同时又使每位成员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我前进的方向,实现学生的自我评价,为自己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5)构建科学模式,着力加大学生学术科技型社团蓬勃发展。一是学科专业模式。以本学科专业为基础,由本专业的学生或对该专业有兴趣的同学组成,该类型社团的特点是社团会员来源比较稳定,社团活动容易得到相关专业的技术支持。二是专业课程模式。以某一门专业课程为基础,由对该课程有浓厚兴趣的同学组成,该类型社团的特点是可参与的学生来源较少,但是该社团的凝聚力强。三是研究课题模式。以课题为基础,由参加该课题或对该课题研究感兴趣的学生组成学生社团,它的特点是社团规模小,活动的空间窄,它更类似于一个课题兴趣小组。如大学生数学建模协会等。四是理论学习模式。以理论学习为核心,由乐意参加该理论学习的学生自愿组成,活动以理论学习、研究为主,政治性和理论性很强。比如:邓小平理论学习研究会等。五是学术赛事模式。按照以赛组团、以赛促学、赛学结合的原则,采用工作领导小组宏观管理、教学(教辅)单位具体主抓模式。在学术赛事中,如: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挂靠土木工程学院;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挂靠机械工程学院;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挂靠工程实训中心;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挂靠理学院;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挂靠土木工程学院;ACM国际编程大赛,挂靠网络信息中心等。 学术科技论文:面向学生事务的高校学术科技文化构建研究 摘 要:科技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中心任务,高校学术科技文化对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学生事务的角度出发,提出高校学术文化的建设需要构建学生科技文化活动体系、学生科技文化的评价体系、基础平台和师资队伍,从而有效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高科技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学生事务;科技文化;构建 科技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中心任务,而形式多样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构成的高校学生科技文化对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大学生从事科学创新实践的重要平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然而,当前许多高校的学术科技文化的构建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些高校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相关活动的认识还不够到位,教师和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有些高校由于经费紧张等原因,对于学生学术科技的经费保障、配套措施都显不足;有些高校无法配备专门的组织机构和辅导教师进行指导和规划。这些问题制约了高校学生科技文化活动的深入开展,制约了学生参与科技文化的积极性,迫切需要得到改善。具体来说,可以在以下四个方面加强工作。 一、构建学生喜闻乐见的高校科技文化活动体系 首先是开展科学启蒙,培养广大学生的科技兴趣。开展受学生欢迎的各种活动,如各种内容的学术讲座,聘请知名专家学者主讲,让学生了解科技前沿动态,为课堂知识的具体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进而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要以学生为主开展各种内容的学术沙龙活动,让学生成为科技普及活动的主动者和受益者。要借助各种契机,举办科技制作成果展等,让学生体会到科技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专业感情,培养其科技兴趣。 其次是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文化节,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应整合校内学生科技活动资源,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科技竞赛与学生科技立项,在实践中增强科研能力。结合学科特色和相关学生科技竞赛提出学生科技活动项目建设目标,对学校学生科技活动品牌项目进行重点支持。 二、构建高校学生科技文化的评价体系 首先是通过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的评选,引导更多学生参与学术科技活动。在荣誉称号评选时,将参加学生科技活动的情况作为一个条件,引导更多学生参与到科技文化活动中来;在学生奖学金评定时,对在科技文化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倾斜;设立科研与科技文化相关的系列荣誉,对科研能力突出或者在各级科技竞赛中获奖的学生予以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 其次是系统规划积极参与科技活动的学生的成长路线,为科技创新能力强的学生建立求职的畅通渠道。要结合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情况全面评估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科技创新能力强、综合条件优秀的学生积极推荐工作,建立这些学生步入社会的畅通渠道;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总结学生培养的经验,进而有针对性地修正学生科技创新培养体系。 三、构建高校学生科技文化的基础平台 在硬件方面,建立公共平台以供参加科技活动的学生使用。要积极创造条件为为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提供活动场所、开发设备及参考资料等必要条件,建设好学生科技文化活动中心,并提供具体的创新项目支持和引导。同时,要定期开放校内优秀实验室,给优秀学生提供展现科研成果的平台。 在软件方面,要建好学生科技社团,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不同的学生社团和科技创新团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学生思想,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营造校园争先科技创新的氛围;充分挖掘现有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并设立专专项经费,支持学生科技文化活动。 四、构建高校学生科技文化的师资队伍 在专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上,必须选拔和培养有技术、有责任心的的专业教师参与指导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为学生提供科技理念、最新信息、专业指导与技术支持。这需要高校积极研究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学生科技文化活动,努力构建形成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好、年龄结构合理的指导教师队伍。 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工作队伍在学生科技活动的协调、策划、组织、宣传等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协调策划组织等工作也应作为学工线的重要工作内容;辅导员能够了解学生的真实要求和意见,有利于搜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相关信息,提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计划和方案,提高学术科技文化活动的针对性,促进学生科技文化活动的开展。 总之,高校学生科技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应根据学生科技文化的特点,努力构建适应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专业指导教师队伍、学生活动体系、评价体系、实践环境和基础平台建设,开展科学启蒙、科学研究、科技立项、建设科技创新实验室等工作,从而有效地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为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培养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创新型人才。 学术科技论文:浅谈“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 摘要: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远的过程,如何定期检验人才培养的效果,为人才培养创造更多的模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传统的理论教学缺乏实践的支持,如何拓展大学生参与实践的平台变得愈发重要,“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应运而生,从高校人才培养、创新教学方式等方面为我国人才培养长远规划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挑战杯 现实意义 科技竞赛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挑战杯”竞赛)是一项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以及地方政府共同主办的一项科学竞赛,为促进青年创新人才成长、深化高校素质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该活动于1989 年创办,截至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三届,直接参与或间接参与的总人数超过100万,多年来,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创科研型、新型人才。如今,“挑战杯”竞赛已经发展成为影响力巨大的大学生科技盛会,它对大学生成长成才以及高校的教育改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挑战杯”竞赛对高校教育长远发展的现实意义 1.1 “挑战杯”竞赛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激发创新思维,培养科研能力。“挑战杯”竞赛旨在积极引导和激励大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培养他们的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能力,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了一个参与科技创新的平台,同时也为广大学子提供了探索性学习的机会,在不断发展完善的基础上,挑战杯已经逐渐成为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科研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 拓宽实践渠道,增强就业能力。“挑战杯”竞赛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投身实践,促使学生将前沿的科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同时也能够增加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促进学生自觉地将职业理想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引领学生实现价值观与就业观的转变,培养社会需要的科技人才。 1.2 “挑战杯”竞赛有助于高校的教学模式改革 新型教育模式总体需要三个教学平台:一是实践教学平台,主要包括基础教学实践、专业综合性实验和开放自主式实验;二是实做、实训教学平台,主要包括模拟训练、仿真训练和真实操作训练;三是创新教学平台,主要包括社会科学活动项目、竞赛活动以及创新作品和创业成果。“挑战杯”竞赛为高校的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创新教学平台,促使学校从原本“老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的教育模式转变为“老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的新型教育模式,培养学生自觉探索的主观能动性,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另外,“挑战杯”竞赛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平台。当今科技的发展得益于信息的有效沟通。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以封闭式为主,无论是自主研发还是科技交流都存在不足之处,使得学生接触的信息有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受到极大限制。“挑战杯”竞赛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因此,“挑战杯”竞赛在潜移默化中开拓了当代教育的新航线,为人才教育、人才强国提供了新思路。 1.3 “挑战杯”竞赛有助于营造科学的校园文化氛围 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塑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挑战杯”竞赛已成为各高校关注的科技创新品牌赛事,并逐渐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共青团组织发挥自有优势,以“挑战杯”竞赛为主线,依托科技类社团,通过组织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课外活动,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并鼓励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全面调动青年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机会、搭建舞台。因此,“挑战杯”竞赛对推进大学校园的创新文化建设,促使科技创新成为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主流起到积极作用。 2 “挑战杯”竞赛对人才强国的推动作用和长远影响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在知识经济时代里,创新型人才无疑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最迫切需要的战略储备资源,是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在知识的大潮中,培养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创新型人才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要走自主创新之路,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成必须储备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就必须把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当成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就必须加快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广泛激发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同时还要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更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因此,对广大青年的科技创新培养不仅关系到能否建设创新型国家,还直接关系着民族进步以及经济的长足发展,更关系到21世纪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引领广大青年积极参与科技竞赛活动是培养学生的有效方式,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参加竞赛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的科研潜能和创新性思维。“挑战杯”竞赛活动切切实实地为广大青年学子提供了参与科技创新的机会,并逐渐成为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 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形势下,通过“挑战杯”竞赛活动的举办,将广大青年学子凝聚在一起,团结带领他们树立坚定远大的理想,培育高尚美好的品德,以孜孜不倦求索新知,锐意创新投身实践,扎实奋斗成就人生的热情与斗志,在拥有无限创新空间的崭新领域缔造前所未有的辉煌未来。 学术科技论文:经管类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现状与对策 【摘要】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方式。目前,经管类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体系仍未完善,本文分析了经管类大学生行为偏好特点、活动概况等,发现其存在一些问题,诸如缺乏制度保障、经费投入不足、相关激励措施有待提高等,从而提出:从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建立保障机制和深化教学改革等方面构建适合经管类大学生的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体系。 【关键词】经管类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问题与对策 一、引言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是指高校大学生在学校和老师的倡导支持下,利用课余时间,以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培养科研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所开展的科普、学术、发明、科技制作、科技开发、科技服务和调研报告等形式的活动。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培养学生科研精神和实践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竞争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经管类学科注重实践性,它与企业具体运作、政府政策、经济分析等有着天然联系,决定其必须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培养与发展的重点。实践也证明了,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已经成为经管类大学生搭建起了一个良好的第二课堂,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拓展,成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重要支撑以及素质拓展的资源依托。 二、经管类大学生的行为特点和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参与状况 近年来,高校经管类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得到了较快发展,高水平、高质量的竞赛或活动也越来越多,在面对大好机遇的同时,诸多新情况、新现象也不断涌现,如何更好地把握经管类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地推动高校学生科技工作的开展,已成为深入推进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必需解决的紧迫课题。 (一)经管类大学生行为特点 首先,活动性质因素。经管类学生人数众多,活动气势“磅礴”,活动类型主要为人文社科类,且与企业经营联系紧密。其次,专业要求。经管专业既有文科性质又有理科要求,教师讲课速度快、讲授量大,学生重视加强课余的预习复习,同时因知识更新迅速,学生需投入较多时间,阅读课外文献、新闻,把握最新前沿动态。再次,学生课余生活选择多样。该类学生比较活跃,生活爱好较广,偏好的课余生活方式多样,如读书、交友、上网、运动、结伴游玩等,学术科技活动只是其中一部分,而且他们参与科技学术活动的目的也不一。 (二)目前活动参与状况 大部分学生的课余支配方式主要是自修,对于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我们通过对华南农业大学等6所广州地区高校经管类300名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得知71.2%的学生觉得参与是有必要的,25.6%认为无关紧要,3%左右认为不必要,参与率还有提升空间。部分学生认识存在偏颇,约25%的学生表示即使参加也是应付了事,成果作品水平不高,缺乏有突出影响力的研究成果,真正在学术上有所创新的更是少之又少。目前,针对经管类大学生开展的、对其而言有较大参与意义和较强吸引力的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主要有:一是在全国范围内有较大水准和影响力的全国性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比赛,如“挑战杯”、“数学建模”、“全国电子商务大赛”“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等。二是校内外一些基于实践的模拟实践活动,主要包括有 “ERP沙盘模拟大赛”、“物流设计大赛”、“商务模拟谈判”和“模拟营销策划大赛”等。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保证和组织支撑 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教育,制度建设是前提、是基础。这种制度缺位主要表现在:一是规章制度上的缺位,在关于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方面的规章制度尚不健全,有些制度还停留在传统培养人才的模式上,已不适应科技创新活动的管理和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也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组织结构上的缺位。很多经管类院校并没有形成一个专门指导和组织学生参与课外学术科研比赛或实践活动的组织架构或部分单位,对学生的指导和管理只是分散式、零散化的状态。三是政策规范上的缺位。学校未能对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提供相关的政策规范和保障,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及指导老师未有足够的激励政策,使教师对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指导停留在自发阶段。没有一种科学合理的制度保证、有力的组织支撑以及规范式的政策作为基础,大学生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比赛或实践活动很难系统全面、有条不紊地顺利开展下去。 (二)经费资金不足与基础设施欠缺制约着学术科技活动体系的发展 经管类学科专业的实践性较强,需要学校在实践环节的活动经费和基础设施提供一定的帮助与支持,主要指为科技活动提供物质保障与资金保障。首先,物质保障包括建立和开放教学设施、模拟实验室、学生科技活动实践基地、网络服务、信息中心等现代化教育设施和基地。另外,还要为参加学术科技活动或比赛的大学生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给予一定的活动经费补助,以满足其对实验用具、材料、书籍、活动开展等必要的研发要求。但是目前国内不少高校对学生的学术科研活动相关配套硬件设施的投入却并不是十分到位。像一些专业技能模拟的实验室,也很少广泛地向在校学生开放使用,这无疑会挫伤经管类大学生的创新和实践热情。另外,学生的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经费也远远不能满足其发展需要,有些院校针对经管类学生的课外学术活动的专项经费每年仅有几万、十几万元,根本无法满足活动开展的需要。 (三)缺乏专业教师的有力、有效指导是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参加活动的大学生即使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都较高,但毕竟还是学生,运用知识和观察问题的能力都存在局限。对选题、实用性等方面很难有一个高屋建瓴的看法和认识。其活动方案方法等,可能存在大量的实际操作问题,或是结果没有现实意义。这些都需要专门的老师提供方向性的指导。但是,目前高校教育的课室流动制使得学生与教师在课后很难有机会沟通和交流,课上、课后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时间也非常有限,同时,学科专业的局限,使得一些跨学科、跨专业的科研项目很难开展。教师因为自身科研或教学任务,也可能没有那么多精力和经费去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特别是一些高级的教师,往往会把工作重心放在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的提高之上,对学生的课外活动重视程度并不高。 (四)学生和教师缺乏一种合理科学的评价与激励机制 当前高等院校坚持的是考试成绩第一,德智育评核第二的评优、奖励制度,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很少有明确的要求,这就从制度上激励了学生和教师对“成绩”“分数”的追求。在这种厚此薄彼的引导下,教师、学生自然跟着这个“重知轻、智薄德”的指挥棒走,而学术科技活动的创造能力与实践精神则被放在了角落。另外,除了激励机制的错位之外,对学生在参加活动与开展项目方面上也缺乏充足的经费作为支撑,缺乏对学术科研活动或比赛奖金、基金的奖励,未能学生和教师队伍形成一种有效充分的激励机制,从而导致学生参与活动和比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大,教师对指导学生开展工作的热情度也不高。 (五) 宣传普及不够,学生缺乏科学的、正确的认识 据调查,很多学生对参加学术科技活动缺乏一种科学的、正确的认识,一是认为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只是课余的一种活动而已,将课余的时间用在参与此类见不到实效的活动是种不明智的选择;二是认为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与否对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影响不大;三是对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过程的作用与意义认识不深。这与学校对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宣传是有很大关系的。从现阶段来看,由于一些学校对每年各系列活动的宣传和管理缺乏统一性,造成了资源上的浪费,未能形成合力;学生获得科技活动信息的渠道相对狭窄和片面,使得科技活动的普及性受到一定的限制;一些校内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和比赛也存在着形式较单一,内容较不深入,使得科技活动的普及性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四、经管类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体系建立的具体对策 (一)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强化学生“成才观”,明确活动与成才能力的结合点 中山大学在2007年对广州8所知名高校进行调查,发现仅有19.3%的人没有参加过任何活动,而清华大学47.51%的人没参加过活动。这可能与珠三角人才面临的挑战和对能力的要求较高有关,因此学生提高个人能力的积极性也较高。 学校应当注重强化学生“成才观”,将活动与提升工作职业能力相联结,突出科技创新活动对个人的成长发展影响,深化对学生职业规划的导航,让学生明白到活动与工作的软、硬能力、合作精神的提升是紧密联系的,从而产生增强自身能力的驱动力,推动学生参与。 (二)强化组织职能,建立健全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指导机构 考虑成立“高校创新工作委员会”或“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领导小组”,作为全面负责学生科研学术与创新教育的工怍机构,主要工作为制定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培养计划和政策措施、把握学生创新教育和学术科研的紧张、审查相关经费的使用、决定对做出突出成绩的个人和集体给予奖励等。这样一个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可分成教师和学生两个组成部分进行管理和指导,并根据实际情况分别下设办公室,如学生方面工作的办公室下设在团委,教师方面的则下设在教务处,领导小组或委员会由主管校领导担任带头人,其组成单位有学工处、团委、教务处、科研处、实验处、图书馆、网络中心、各学院科研副院长等,从而形成“点、线、面”为一体的组织结构链条。 (三)拓宽经费来源渠道,设立专项基金,简化申请程序 经费来源主要依靠行政拨款方式,数量有限,后续经费不足。而申请学校经费需要经过重重审核,到位时间较长。 经管类院校可利用本身与企业的紧密联系签订合作协议,学校为企业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持,企业保障研究过程的费用支出。同时促使政府财政加大资金的划拨、争取社会赞助,建立起学术科研专项基金,同时简化资金申请程序,建立高效的审批流程。 (四)建立公平、合理的奖励制度,以多样化的奖励措施吸引教师和学生参与 首先,在学生方面明确划分不同获奖等级和奖金等级,同时召开颁奖仪式颁发奖状。把获奖情况量化纳入学分制系统,作为综合测评加分项、评优评奖学金的重要依据。成果突出者,可以获得免试推荐研究生资格;对于创新型活动成果,学校给予申请专利资助,保护学生的知识产权。学校可以加深和企业合作,优秀学生可获得在合作单位第一线实习的机会,实现自身社会价值,促进成果的产业化与商业化,造就科研学生的成就感。 同时,还要针对在指导学生开展科研学术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表彰、授予荣誉称号、设立专项奖金或基金等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对各类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教师导研的经费落实,科研申报、评估,竞赛管理,奖惩等方面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也可以将指导学生按时完成项目或活动的教师所花费的时间,计入该教师本人的年度教学工作量之中,激励专业指导老师发现和培养一批的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五)深化教学改革,酌量削减学时,留更多课余时间 与美国高校相比,我国经管院校规定部分专业的学时较多,作业量较大,导致许多学生不能处理好活动与学习的关系,多数学生倾向短期突击做法完成活动作品,成果水平不高。 经管类院校应该优化学科课程设置,重视核心课程,为学生提供必要理论支持;酌情削减学时,腾出较多课余时间让学生更有精力、准备充分地去参与感兴趣的活动,而非在学生只剩少量的课余时间的情况下,还硬性要求其参加活动。 (六)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完善互动平台和活动场地环境 经管类大学生所处在院校应重视网络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作用,开展网上学术论坛、进行网上作品评选等,构建网络信息平台。通过科技成果展、学术报告会、科技创新沙龙等活动,打破从众定势思维,通过轻松的互动环节,让学生充分参与讨论,让课外科技活动向创新性、开发性发展,让学生把握科技前沿动态,激发创造潜力。 开放研究型实验室,同时免费开放电子图书数据库供学生查找资料获得必要信息,并引导其使用相关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提高信息共享度。使合作企业变成校外重要实践基地,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研攻关活动,提高积极性。 五、结束语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细化到经管类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情况的研究,通过分析学生的行为影响因素及问题成因,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与对策,补充了前人没有涉及到的手段措施,如成才观的强化等,使经管类课外学术活动的体系研究更加完善和具体化。同时,还可以做有针对性的变化,推广应用到不同类型的院校。 学术科技论文:对当代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思考 摘 要:我国目前已经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施阶段,而人才资源丰富、学科设置门类齐全、学术研究氛围浓厚、知识更新快速、各类人才辈出的高等学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更是显得尤其重要。高校作为国家培养高科技人才和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培养和造就适应时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使大学生成长为实现科技创新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生力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是当前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关键词:科技创新活动 选题 交叉学科 技术伦理 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和早就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渠道。然而,大学生的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虽然已经发展了数十年,但尚未建立良性运行机制,其中仍然存在很多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解决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应解决的突出问题,为积极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不断创新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一、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术科技的学习,二是学术科技的创新,三是学术科技的应用。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完整体系。马克思认为,科学是认识世界,是精神生产力,技术是改造世界,是现实生产力,那么科技活动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创新是科技活动三个部分的中间环节,学习是创新活动的基础,应用是创新活动的指向。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应解决的问题 1.严把创新活动的选题关,注重创新性。原创性、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大学生应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活动中选题的重要意义。自然现象变化多端、丰富多彩,人们可能提出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科学问题,选题是否得当关系到科技创新活动的目的、意义、发展和价值,十分重要。贝尔纳曾着重指出:“课题的形成和选择,无论作为外部的经济要求,抑或作为科学本身的要求,都是研究工作中最复杂的一个阶段,一般来说,提出课题比解决课题更困难,……所以评价和选择课题便成了研究战略的起点。”[1]好的选题应当是在现有背景知识中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也就是真正有新意的科学问题,即要注重科技活动的创新性。大学生应在充分的调查研究和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本着创新性、科学性、可行性和社会需求性的原则精心选择创新课题。 2.创新活动应注重团队协作,结合自身优势,并加强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高等学校作为一个承载各类知识和人才的“航空母舰”,其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方面的职能、作用和结构都要明确要求、准确定位。其次,在高等教育日益呈现大众化阶段,高等学校的发展呈现出多类型、多层次和多元化办学的新格局,分层定位显得更加迫切。这就要求每一所高校都应找到自己的办学特色、找准自己的发展定位,因校制宜,因地制宜,办出特色和优势[2]。从科技创新角度来讲,大学应充分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和特色,建立交叉学科研究基地,构建以基础性学术研究和战略性技术研究为主要目标的创新研发平台[3]。从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来讲,大学是多学科、多层次学生融合的一个整体,每个学生的学科专业和自身优势必定各不相同,那么,在创新活动中,大学生学会整合资源,多学科学生结合,充分利用各自自身优势,成立科研小组,团队协作必定比独自作战要更加容易攻克难题,取得创新研究成果。 科技创新活动一般经过以下三个阶段: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选题是否得当基础研究是前提,只有在实践中充分调研,对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进行有效探索的基础上,才能选择和寻求有发展意义的课题,并就其进行技术原理、方法及工艺方案的科学设计,进而使研究成果能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经营管理中加以运用和推广。创新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其重要评价标准。 3.明确科技创新目的,正确把握技术伦理问题。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科技犯罪等等许多负面价值,迫使人们追问,技术究竟为什么目的服务?技术能否在终极意义上促进人类社会走向文明?德国技术伦理学家尤纳斯在《责任原理》一书中指出,要形成一种“责任伦理观”。这种伦理观倡导科技创新活动不仅要引领科学发展,更要关心未来、自然、人类后代和整个生命界,要敬畏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对大自然负责,要尊重和保护未来人类及未来世界的尊严和权利;科技创新活动既要符合人类的目的,同时还要符合自然规律;在实施技术研究和开发过程中,要正确认识与处理人类的近期、中期和长远利益、局部与整体利益、个人与他人利益、当代与后代利益之间的辨证关系,这样的行为才是合乎道德伦理的行为。以上的观点完全符合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大学生作为当今和未来社会建设的生力军,他们掌握着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否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正确把握时代所提出的科学道德、技术伦理问题关系到能否促进社会发展,造福人民,因此,正确把握大学生创新活动的道德维度就显得至关重要。 在我国,大学生的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虽然已经发展了数十年,但其中仍然存在很多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解决的问题,正确引导和大力支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宽松的环境,营造良好的氛围是高校管理部们、教师以及学生共同的责任和目标。 学术科技论文:发展学术科技型社团探索高职人才培养新模式 【内容提要】 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高等职业院校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充分认识和挖掘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的人才培养功能,不仅可深化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丰富人才培养模式,也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学术科技型社团 团队式培养 2012年7月7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强调,我国要实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当务之急,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破除一切束缚创新的思想观念桎梏和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推动创新体系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人才发展机制,统筹各类人才发展,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占中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等职业教育,在这一新形势下,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践,构建高职院校学术科技型创新社团建设的团队式人才培养模式,应为一条值得探索的改革路径。 一、大力发展学术科技型社团可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国家把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院校大力发展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把它们作为一种或多种人才培养模式来探索、构建,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大有裨益。 1. 有利于学校和学生创新氛围的形成。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必然要有较强创新养分的“土壤”。一所万名以上学生规模的高职院校,大都有20个以上的学生社团。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扶持或创立一定数量的学术科技型社团,配置适当资源,引导、激励他们开展符合他们专业兴趣和职业发展需要的探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践,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尝到创新实践的乐趣,这些学生社团就会成为吸引学生投入创新活动的“强磁场”,这将非常有利于学校优良学风、创新氛围的形成。 2. 有利于学生共性和个性发展相结合。学生社团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以类聚、兴趣驱动、以老带新,很容易形成特色鲜明的团队文化。在团队中,来自不同班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必须遵守团队的规范,传承团队的文化,在创新实践活动中将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有机协调起来,目标一致,分工协作,多学科交叉,相互交流,传帮带。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规范行为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等,也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体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的养成。 3. 有利于创新性人才培养。在高职院校,一个学术科技型社团,成员少则二十人左右,多则五六十人。若形成创新氛围,各社团在自主学习、科技创新、就业创业等方面必然会产生良好影响和示范效应。这种各有特色、内涵和质量的创新人才培养,对学校和社团吸引优质生源、吸引企业关注和投入,促进社团建设进入良性循环,促进学校以社团为阵地,多元化、规模效益培养创新性人才,提高就业质量与办学水平都颇有助益。 二、高职院校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发展滞后 受学生社团建设与管理传统思想及早些年高职院校软硬件发展状况的制约,学生社团的建设与发展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管理与评价体系不够科学规范、提供保障服务的硬件条件有限、不同类型社团的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表现在学术科技型社团建设发展方面尤为突出,导致其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功能难以突显。 1. 文化体育类多,学术科技类少。高校大学生社团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若按高校专业或学科群的设置对应归类,大致可分为学术科技型、文化娱乐与体育竞技型、社会工作(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型等,其中也有相互交叉重叠之处。根据对湖北省十余所高职院校的调研,学生社团的登记数量一般在20-50个之间,文化体育型占50%左右甚至更高,学术科技型占20-25%。其中一所高职院校,20多个社团中仅有2个学术科技型社团。 2. 自我发展多,获得的发展资源少。高职院校众多学生社团建设虽然或多或少地获得了各自学校的支持与激励,但如前所述,受各种主客观条件限制,他们获得的可用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实验室、项目、经费与智力指导等资源极其有限。大部分社团,特别是学术科技型社团,实际上处于自力更生、自生自灭的状态。有的社团虽仍在学校团委登记着,但名存实亡,没有队员和任何活动;有的社团只勉强存在了一个学期。 3. 动手实践多,创新含量少。各高校每年都会组织学生社团开展一些诸如“科技文化节”、“社团文化节”的全校性活动,各社团自身也开展一些日常活动,这些活动,有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作用,但因缺少指导、缺少项目、缺少实用,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非常有限。高职院校需要从多层面破旧立新,创造条件,引导学术科技型社团以信心和勇气,积极开展有一定学术性和创新性的科技实践活动,赢取一个良好的开端。 4. 注重活跃校园文化的多,着眼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少。教育工作者对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功能的理论探讨与管理建设实务操作,大都局限在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实践技能及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而没有把社团的育人功能作为创新人才培养及人才培养模式来探讨和探索。对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育人内涵的研究和实践的不足,削弱了高职院校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巨大潜力。 三、大力发展学术科技型社团的几点建议 创新教育不是奢侈品。高职院校若能整合、挖掘出有效资源,将学术科技型社团建设为创新才人培养的沃土,就能在创新教育和输送高端技能型专门方面做出更瞩目的成绩。 1. 归口管理,多元化多模式发展学术科技型社团。高职院校可在“团组织归口管理,各部门共同关心”的格局下,多元化、多模式地发展学术科技型社团。以人的主体地位来谋划,可以发展学校引导,学生以老带新、自主发展的社团模式;专任教师或教辅人员主导创办,全程指导的模式;学校职能部门创办并全程指导的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指导的模式;学校引导,企业、校友或其他社会力量指导的模式等。以社团创新实践活动的内容来谋划,可发展以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以技术研发服务师生或企业,以参与或完成真实科研项目,以研究性学习和调研建言,以创新性成果和技能创业,以策划和组织公关、推广、咨询活动等为主要目的的社团。 2. 改革评价体系,重点鼓励教师创办学术科技型社团。高职院校需要转变观念,通过顶层设计,及时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可从教学工作量、社会服务评价指标、科研申报条件、年终考核或聘期考核、评优评先、晋职晋级、社团重大成果奖励等多方面纳入量化规定,制度化地倡导、激励教师创立和发展壮大各种学术科技型社团。 3. 寻求合作,吸引社会力量发展学术科技型社团。校企合作可设立学术科技型创新社团,以企业的管理、技术需求为牵引,组织专人或团队参与指导社团建设与发展。也可设立校企合作技改基金,鼓励高职院校科技型学生社团申报或参与申报技改项目,组织力量开展攻关,这样既可解决企业的一些实际问题,也可从中发现、培养、预定人才,更可通过切实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没有技改需求的企业、社会组织、校友等社会力量,也可通过设立专门的学科竞赛、投入经费支持、担任指导老师等各种形式,参与到高职院校学术科技型社团的建设中来,并使之成为企业(组织、个体)发展战略或公益活动的一项举措。 4. 集中力量,加大典型引路和研究推广的力度。大力发展学术科技型社团,学校要有培育典型、发现典型、研究典型、宣传典型、推广典型的意识和方法。学校先期可有目标、有计划地集中力量,创立或遴选几个不同发展模式的学术科技型社团,帮扶他们实现快速发展,记录他们成长的经历、真实的成果、骄人的成绩、朴实的故事,通过年鉴,记录、总结其经验,通过申报各级教改课题、发表研究论文来提炼、推广其价值与模式,通过持续的典型宣传来扩大其知名度美誉度、增强其吸引力辐射力。一旦有了良好的开端,就会有百花齐放的未来。 学术科技论文:高校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发展研究 摘要:高校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是繁荣高校校园文化,浓郁高校学术氛围的主力军,只有在正确认识和分析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特点与作用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符合社团发展的策略与措施,进而促进社团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大学生 高校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通常依托学校的强势专业,由对学术研究有强烈兴趣的学生自发组织、经学校相关部门批准成立的学生组织。它是高校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 是高校学生社团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校学术科技型学术社团发展的特点 (一)活动的学术性 学术科技型社团专业性决定其举办的活动主要是各种学术讲座、学术研讨、学科竞赛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专业性。应通过学术性强的社团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与创新热情,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1] (二)会员情感的归属性 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是在学校团委领导下,由学生自发组织的以一定的学术研究为纽带的学生自己的组织,是实现学生自身创新需要的载体。在会员的情感上,具有强烈的归属感,社团为会员提供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平台,促进会员自身的发展。 (三)社团成员的单一性 学术科技型社团由于其以一定的专业为背景,因此,决定社团会员由具有相同的学科专业背景或者对该学科专业有一定兴趣的学生组成,成员组成类型比较单一,此外其指导也是由该专业、学科的全体教师或部分教师担任,具有很强的专业独特性。[2] 二、高校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发展的作用 高校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是督促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使学生将所学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拓展学生视野、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组织。它的发展具有以下作用:第一,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是激发大学生成才的动力,学术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术科技型学术学生社团通过开展学术竞赛、技能竞赛以及科技作品竞赛等活动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二,开拓大学生的视野。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在引导广大学生进行学术研究的过程中,既提升了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又使大学生的素质得到了拓展,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某一事物、某一地区或某一现象的调查和研究,使大学生对这些事物、现象或地区有了深入的了解,进而起到开拓视野的作用。第三,为大学生的就业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学生要想将进行学术研究,就必须对所学专业知识有一个深入的学习,在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上,才能进行学术研究。所以,大学生学术研究的过程,也是专业知识学习的过程。 三、高校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发展的对策 (一)完善组织机构和奖励制度 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的成员需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共同探究。在社团成员的管理上,要对社团成员进行严格筛选,以保证社团学术人才的稳定和高素质;在社团活动开展上,要立意新、品位高、策划精、独具特色,已达到提升成员能力的目的。同时,可以建立《学生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为学生科研设立专项资金,具体项目可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申请,对学生科研成果给予较大程度的奖励。 (二)在学术研究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社内指导制 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的成员在入社初期,对学术研究有很大的热情,但苦于无从下手,这就需要入社较早的成员指导,使得懂得如何进行学术研究。这就要求社团的成员要有奉献精神和集体意识,老成员在指导新成员时要始终本着无私奉献的精神,手把手的将学术研究的方法和技巧传授给新成员。此外,指导老师在这其中也应发挥其作用,而不应该只是做做样子。社团管理机构应加强指导老师的管理,完善指导老师管理制度和补贴制度,按照社团学术成果,给予指导老师较大程度的奖励。 (三)学校在硬件设施和资金的投入上,要倾向于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 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往往需要不定期进行学术探讨或学术交流,这就要求学校配备相应的办公室及其它设施,使有关学术研究的最新信息能够及时传达。同时,学术研究又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在资金上,要对参与研究和调查的成员要给予生活补贴,以激发社团成员进行学术研究的热情。 (四)提高社团负责人专业素质,增强社团凝聚力和向心力 社团负责人是社团发展的引领者,其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团的发展,提高社团负责人的素质,是增强社团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关键。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在社团负责人的选拔上,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学术水平,二是管理与协调能力。所选拔的负责人既要能带领广大成员从事学术研究,又要能够解决在社团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难,既要有奉献精神又要有责任心,能够以身作则,在社团中形成榜样效应,使会员在其带领下形成归属感,以达到增强社团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目的。 学生科研是大学生创新教育的重要手段,高校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为学生科研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因此,高校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的发展,必将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 学术科技论文:核专业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 根据学院数年来将特色专业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与指导学生参加“机器人”、“挑战杯”和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等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结合,在加强学生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方面组织、培训和参赛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剖析目前核专业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核专业 科技创新活动 创新能力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途径。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角度来看,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之后,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为国家培养出适应国际国内竞争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只有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才能落实“人才强国战略”。 一、核专业人才创新活动培养的现状 国家加大核电发展的决策,对高质量的核技术人才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根据《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要求,把握形势、抓住机遇,实现“专业配套、结构合理、规模适度、素质优良、协调发展”的核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目标[1]。由于核能技术的这种特殊性,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作为近年来高等教育崛起的热门专业之一,核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适合我国核工业课持续发展,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既要具备扎实的工科理论知识,又要具备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工程管理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出的学生能从事核能利用及其相关领域从事核能应用的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和管理工作,核安全技术方面的研究、测量、处置与管理等工作。目前,高校开设的“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等核专业涵盖的知识面宽、知识密集、技术超前,且自动化程度极高。但目前国内没有专门针对核专业设置的科技竞赛活动,科技创新的氛围不够,教师竞赛经验少,积极性不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偏低,同时由于专业限制,专业实验仪器设备较缺乏,没有适合校内外科技活动途径和平台,阻碍了核专业学生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的提高和突破。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是推动大学生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如何鼓励核专业大学生积极、广泛参与科技竞赛和创新性实验,构建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机制,建立起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平台,是目前我校这样的新办专业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值得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二、深入思考,敢于尝试,探索核专业大学生参与科技竞赛活动的运行体系和工作模式,实现科技竞赛突破 鉴于国内核专业暂无专业性竞赛的实际情况,学院深入思考了国防科技工业人才队伍建设在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所面临的新要求;深入思考了如何发挥专业特色,力争在核专业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工作中有发展、求突破。经过全体师生的探索求知,结合学院实际,逐步建立了“竞赛和立项牵引,团队运行,中心保障,校内支持,平台支撑”的运行模式,实现了为学生“建设一个训练专业知识的平台,搭建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打造一条通往省级国家级科技竞赛大路”的目标。 学院充分利用院内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激励、资助平台,鼓励学生从事科技创新活动。近年来,学院先后制定了《学院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施办法》、《大学生科技创新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了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学院每年专门拿出1万元资金,作为“大学生科技创新专项经费”,资助学生开展各类课外学术科技项目研究。 同时抓好品牌竞赛项目建设,搭建以水火箭设计大赛、无线电测向大赛为代表的校级竞技平台,每年共计吸引全校1000余人次参与比赛,推动专业素质拓展,进一步激发学生科研创作热情,为参加全省全国大赛遴选队伍打下基础。 由院学生节能减排协会为主体组建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依靠以教授为代表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结合各自专业方向建立的创新指导小组提供的技术指导,依托院团委科技创新中心的统一管理和协调,自愿组合、主动参与“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大赛”为代表的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主攻以“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科技作品大赛为代表的赛事,重点在以“节能减排”为代表的大赛上发挥做为能源学院的优势,并以此为突破口实现了在全省乃至全国的专项竞赛取得好成绩。 近年来我院学子参加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2项,参加四川省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一等奖2项,承办了校内首届大学生节能减排科技作品竞赛,并成功组织参加了全国节能减排暨科技作品竞赛,获得了2个全国二等奖,2个全国三等奖的好成绩,我校也荣获“最佳组织奖”, 学院也获得2011年专项赛事最佳组织奖。 现代核工程都是技术高密度集成的系统工程,伴随核工业进入“积极发展”时期,多元化、综合性、创新型的人才需求急剧增长,围绕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高水平科技竞赛为牵引,以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为核心,以普及性科技创新活动为基础,以大学生各类专业协会为骨干,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打造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平台,使每一个学生都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有所提高。 学术科技论文: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研究 [提要] 本文概述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意义和作用,并结合新建本科院校的实际,分析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课外科技活动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由以“挑战杯”、“数学建模”等为龙头的竞赛类和以普及科技知识、营造学术氛围为目的的非竞赛类活动构成。对引导在校大学生掌握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迎接挑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大学生学习科技知识,增强科技意识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必要途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之一。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续,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大学生社会竞争能力,促进学风校风建设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意义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主要是指在相关专业教师指导下,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的专业知识领域内的科技活动,包括各种专业社会调查活动、学术性竞赛活动和发明创造活动。由于它属于课外活动或者第二课堂的范围,因此一般没有具体反映在人才培养方案当中。从学校的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课外科技活动是促进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渠道和手段,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具有完善实践教学的作用。课外科技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实践,而且是专业领域内的具有一定学术水准的专门的社会实践,为实践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通过课外科技活动,学生可以在一种十分接近或者完全真实的环境中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开展实践活动,培养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能力,为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科技活动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实践过程,具有科技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的特点,其任务是探索未知,其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创新”。通过课外科技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形成善于思考、追求创新、崇尚创造的意识;促使大学生去思考,并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激发大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和创新欲望,促进和提高大学生的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运用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锻炼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3、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参加一项学术科技活动,常常需要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宽广的知识面;同时,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信息、参观访问或是社会实践来开阔视野,增加知识容量。通过参加一项课外科技活动可以系统的全面的去运用知识去尝试解决现实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对自己已具备的知识查漏补缺,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4、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开展,在丰富广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将一部分学生从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吸引过来,使他们纷纷走向图书馆、自习室、实验室或广阔的社会实践基地,围绕自己所参与的课外科技活动去思考、学习、探索。在校内外形成浓郁的崇尚科学,追求创新的氛围,极大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在营造良好的学术科技氛围的同时,学风、校风明显好转,校园文明建设得到加强。 5、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师科研工作和教师水平的提高。高校教师通过指导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系统地运用自己所了解的知识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对自己的知识掌握也是一个检查,督促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掌握的知识,以适应教学、科研的需要;同时,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可以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以便于指导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调整教学的方法及内容等,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促进指导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存在的问题 新建本科院校在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开展方面,一般来说都介入的较晚,参与度有限,在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开展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学校重视和支持力度不够。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对于一些新建本科院校来说是介入的较迟,在这方面的经验和水平都较低,需要在这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但由于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在人、财、物、机制等方面跟不上大学生科技活动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场地和资金方面支持不足,严重地制约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 2、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内部运行机制不够完善。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在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开展方面缺乏经验和有效的组织运行机制,往往是某一部门单枪匹马,其他相关部门缺少配合,从而限制了科技活动的开展。有的学校甚至是各行其是,缺乏对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有效组织领导,影响了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质量和效果。 3、指导教师主导作用发挥不充分。在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有些活动的专业性特别强,比如数学建模、创业计划书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等,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指导水平或者是一个知识全面的指导团队来进行指导,但由于参赛学生和指导教师之间的协调缺乏有效性、缺乏对指导教师的激励机制等原因,使得指导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热情不高,这些也是限制大学生科技活动向高水平发展的主要因素。 4、大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不足。大学生一方面崇尚科学,表现出积极、主动的精神,而另一方面由于自己知识能力的欠缺,关注和参与科技活动的勇气和信心不够,使得大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足。 5、学校内部院系之间缺乏有效协调。通常在参与一些综合性的课外科技活动的过程中,有些院系有好的技术和专利,却缺乏经营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参与,有些院系有经营管理方面的学生参与,但缺乏核心的技术支撑,由于院系之间的协调不力、争夺荣誉等问题的存在,没有在全校内形成一个知识互补的合力,影响了参赛团队的组建,影响了参赛的效果。 三、加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工作的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相关组织机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对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学校科研工作的潜在力量,是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校应重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建立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领导小组和指导中心。领导小组由主管领导挂帅,教务、科研、宣传、学生工作的各个部门和各级团学组织应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引导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加大投入,提供有效支持。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具有一定学术性的实践活动,也是一项需要投入的活动。因此,学校须在活动经费特别是场地方面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如图书馆、实验室以及一些活动中心要利用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应建立开放性实验室,充分利用各院(系)的实验室师资、场地、设备等现有教育教学资源,为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创造良好的环境。学校以专业实验室为依托,组建学生教学创新基地,建立了科技活动区,包括报告厅、展厅和交流基地等,使学生能获得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所需的知识、信息、技能和示范经验,并形成相互交流的机制。 3、建立规章制度,促进活动有效开展。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要长期健康地开展下去。就必须有相应的一系列可行的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和专门的组织机构来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与协调。应当建立一整套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为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保证,通过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 4、加强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指导教师的科技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科技活动水平,要使学生的科技水平上档次,只有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每次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时,学校相关部门都与各院(系)进行沟通,获得支持,选拔和培养一批既有丰富理论知识,又有很强实践技能,耐心和责任心兼顾的高素质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为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撑。对教师指导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所付出的劳动和取得的成绩,学校按相关制度予以补偿和奖励。 5、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教师指导热情。学校通过相应的机制,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指导热情。可对指导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教师在职称评定、绩效工资考核等方面予以倾斜;对于优秀的指导教师,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专项支持,激励教师参与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只有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奖励机制和管理制度,才能充分调动教师参加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激励机制是学校对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支持保障的必要举措。 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开展的良好氛围。新建本科院校相对来说起步较晚,学生对一些课外科技活动不是很了解,所以说对于这类院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广泛开展,需要通过一些校园文化活动来营造浓厚的校园科技学术气氛,引导活动的开展。可结合重大学术科技事件,进行科普宣传,举办科技报告;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及学科知识,进行如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大赛、创业计划书大赛等竞赛;可结合暑期社会实践,进行科技服务、科技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只有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发动,才能激发广大的教师和同学积极地加入到科技活动的行列中来;才会有大量的科研成果涌现;才能有助于更多的同学锻炼成长;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提高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新建本科院校应更加重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重要作用,并建立有效的组织、经费、物质和人员保障机制,大力支持和鼓励大学生群众性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营造以科技创新文化为主导的校园文化,发挥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育人功能,以提高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学术科技论文: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作为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载体已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阐述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发生发展,并结合长春中医药大学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现状,分析其建设思路,总结收获,旨在更好地把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发展规律与趋势,以更好地推动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课外学术科技平台建设 发生发展 思路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术科技的学习,二是学术科技的创新,三是学术科技的应用。这三个方面,在一个时期可能同时存在,并相互发生作用,但因社会背景的不同,会凸现出不同的侧重点。或重学习,或重创新,或重应用。创新是中间环节,学习是创新活动的基础,应用是创新活动的指向。目前我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基本呈现一种互动的促进机制,即学术科研活动促进学习的深入、创新的活跃、应用的广泛。 一、我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历程和基本情况 1988年9月,伴随着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逐步为社会接受,并一步一步发展起来。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80年代初期到1989年前后,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恢复和校园文化的繁兴,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开始启动。全国学联在其启动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不断修正校园文化活动领域,最终提出“要将学术科技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主体来抓”,开启了高校共青团、学生会和学校有关部门校园学术科技文化活动工作的新思路:健全组织机构;建立基金;营造校园良好学术氛围;促进研究与应用、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建立评比表彰制度。 第二阶段,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系统化、规范化,并逐步向市场化、社会化迈进。1989年12月20日在清华大学举行的31所高校联合发起的第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成果展览暨技术交流会,开启了“挑战杯”活动的序幕。它经过十年的磨砺,逐渐成为将高校人才智力资源与社会需求整和起来的一个平台,成为高校青年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一面旗帜、一个主战场,它确定了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在校园文化中的主导地位。 第三阶段,1999年“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举办使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取得总体突破。大学生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在量的积累中逐渐实现了质的飞跃。它不再是“业余爱好”、不再是小打小闹、不再是小家碧玉,而是发展到研究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学术理论和科技发明,成为高等院校与现实社会、大学生与企业之间的互动与沟通。 二、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平台建设的现状与思路 近年来,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作为高校育人第二课堂的重要阵地,在培养学生对学术的热爱与追求、坚实的专业基础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较强的学术科研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各高校经过多年的内涵建设,对学生的学术科技活动也越来越重视,都有着相对较成熟的学术平台,但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平台建设还存在着科技平台走向成熟还需努力、缺乏或只存在运营不成熟的科技活动组织机构、国家级学术科技类比赛项目参与较少等一些问题,现结合长春中医药大学实际情况,探讨大学生学术科技平台建设的新思路。 (一)争取各方面支持,找好着力点,打开突破口 学生的学术科技能力决定了她个人的科研生命、创新能力、职业生命力,共青团组织应该呼吁各级领导、部门都要高度重视,应该把它列入重点建设工程来抓,争得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持与保证。尤其中医学、中药学从学科的属性来讲,属于自然科学中应用科学的范畴,研究周期长、经费高、出结果难,学生的科技活动需要政策引导、制度支持。研究生导师学术科研水平高、课题充足,是指导学生科技活动的最佳人选,而对导师最有约束力与管理权限的莫过于学科,因此找好着力点,以政策引导、制度约束,才能打开突破口,形成良性循环。 (二)创设良好外部和内部环境 在具有导向性、示范性的全国学术科技类活动挑战杯竞赛中,相对技术创新的如火如荼,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一些学科领域的学术科技活动则有些边角余料、生命垂危的感觉,其形式与内容需要组织者的拓展与创新,其发展需要政策的支持,其受重视程度则需要参与者的争取。此为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学生社团等组织机构在学术科技平台建设中有独特的地位和功能,许多细节性工作都是由它来完成的,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工作的有章可依,有规可循,科学化、正规化、有序化使管理机制建设变得必不可少;强大的师资队伍、内涵丰富的图书馆、畅通无阻的校园网络建设等为学生所用的学术资源是学术科技平台建设的基本保证。此为创设良好的内部环境。 (三)打造知名品牌,吸引广大团员青年参与,营造浓厚氛围,搭建广阔学术科技平台 精心打造知名品牌,搭建全年学生学术科技平台,培养学生对学术和科研的兴趣,引导学生对中医药的深入思考与钻研,促进学生树立实事求是、追求真知的科学精神。通过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使同学们树立科研思维,提高科研能力,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篇1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高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推动专业课课程思政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本文以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跨境电商方向)的商务英语口语课程为研究问题,挖掘其思政元素,探讨融入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反思的基本路径。 一、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位置,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属。[2]紧紧围绕国家和厦门作为“一带一路”海上战略支点城市的区域发展需求,结合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立足“软三”,服务厦门的发展定位,把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目标有助于育人和育才的统一。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职业技能课,商务英语口语课程既要传授商务英语知识,培养学生外贸流程各环节的英语应用能力,还要引领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职业观,培养其符合时代要求的职业素养,包括法制意识、跨文化交际意识,敬业合作精神,吃苦耐劳意识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等[3],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必备内容[4]。 二、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设计 (一)结合国内外时事,开展时政热词小演讲 课前,学生通过学习强国平台指定的“每日一词”专栏,及时了解当前国内外时事,收集整理材料,制作演讲PPT。课堂上,通过5—8分钟左右的课前演讲进行展示。在座同学可以根据该主题临场提出1—2个相关问题,让演讲人现场作答。主题举例一:ShenzhouXIImannedspacecraft(神州12号载人飞船)。学生通过神州12号飞船顺利升空,把3名中国航天员送到空间站天核核心舱的新闻,了解航天航空领域的英语表达,体会英语科技文特点和表达方式。如:载人航天工程——mannedspacedprogram、空间站——spacestation、建设航天强国——toboostthecountry’sstrengthinspace等。神舟12号的成功发射,意味着我国第一座自主研发的空间站进入一个全新时代,实现了中国科技的自立自强。这样的认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主题举例二:July1Medal(七一勋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6月29日在京隆重举行。July1Medalrecipientsareheroescomingfromanddeeplyrootedinthepeople,whoareordinaryheroesthatfulfilltheirdutiesandmakequietcontributions.“‘七一勋章’获得者都是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是立足本职、默默奉献的平凡英雄……”[5],总的来说,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收效明显,意义重大。首先,学生课前准备,可以及时了解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做到眼耳通达;其次,学生能够积累当下热门话题的英语表达,有助于应对大学英语四六级笔试、口试等;再次,通过整理演讲材料、制作演讲PPT,学生培养了处理信息和PPT制作的能力。学生在各类正能量新闻和英雄事迹中,汲取了榜样的力量,真切地感受到祖国的日益强大,激发其爱国情怀、强化其责任担当。 (二)结合跨境电商贸易实例,以专业知识为载体,思政元素润物无声 教材选用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的《世纪商务英语教程口语——专业篇(I)(II)》,以博艺工艺品进出口有限公司打开法国新市场为主线,从前期获取客户信息、市场调研到产品推广,从业务询盘到佣金磋商、支付方式谈判、签订合同等,形成完整的外贸流程。教学方法以情景模拟为主,穿插项目驱动、任务驱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通过一系列贸易情景再现,串联其对外贸易流程的主线,让学生切实体验较为真实的外贸过程。此外,考虑到商务英语专业2019级两个班是跨境电商方向;因此教学设计应根据跨境电商行业的特性,进行思政元素的映射和融入。本文选取本门课程6个典型商务场景案例,进行思政元素教学融入探索。 1.教学情境:获取客户信息gatherinformation (1)思政映射与融入点:随着互联网的繁荣,跨境电商平台交易持续兴起,这是机遇,也是挑战。繁荣背后,随之而来的网络诈骗层出不穷。作为未来跨境电商贸易的直接参与者,学生有必要强化防骗意识和法制意识。(2)授课形式:观看视频——2019年跨境电商经典诈骗案例大盘点[6],以著名跨境电商平台亚马逊三篇防骗邮件为例,谨防邮件“钓鱼”和测评诈骗。提取关键技能:如何通过正确合法的渠道,获得合作伙伴的信息,做好资信询盘工作。(3)预期成效:理解跨境电商的发展是时代赋予的机遇,提升防骗意识,维权意识。懂得资信询盘的重要性,懂得通过正规合法渠道收集潜在合作伙伴的信息。 2.教学情境:产品推广productspromotion (1)思政映射与融入点:外贸交易不可避免地要应对来自不同地域、文化、习俗的人和不同的市场环境。跨境电商平台交易的对象更广、更复杂,处理方式要求因时、因势、因人而异。(2)授课形式:实习生真实案例分析——作为跨境电商运营专员,面对日本市场时,店铺的装修风格、产品详情介绍、图片处理、产品包装喜好等都会影响店铺浏览量和成交量。(3)预期成效:学生从学长的实习经历中,感受跨文化因素对于跨境电商贸易的影响,从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努力学习运用跨文化交际思维,实事求是,勇于解决问题。 3.教学情境:业务询盘与回复businessinquiryandreply (1)思政映射与融入点:怎么把业务询盘转化为有效订单的窍门之一——及时回复邮件。关于时效性的问题。(2)授课形式:浏览外贸论坛经验贴;参观本专业实训基地,感受争分夺秒的职场生活。(3)预期成效:外贸工作的特性在于难免会遇到时差,同一份询盘同时发到多个潜在对象手中。能够及时回复的邮件必将抢得先机,获得更多沟通机会。鼓励学生珍惜时间,养成雷厉风行,守时守信的职场精神。 4.教学情境:佣金磋商commissionnegotiation (1)思政映射与融入点:出口贸易中,境外中间商收取佣金,可分为明佣和暗佣。暗佣不在出口发票列示,按照服务贸易等项目对外支付税务备案相关规定,无须办理对外支付备案手续,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涉税风险相对较大。[7](2)授课形式:福步外贸论坛关于暗佣、报关、涉水的论坛帖的阅读与分析。(3)预期成效:暗佣在我国的国内贸易中是违法的,但在对外贸易中是合法的。5.教学情境:商品检验inspection(1)思政映射与融入点:商品检验是国际贸易活动的重要环节,得益于密集型劳动力资源,我国是公认的制造业大国,但是痛点很多。加强创新驱动,实现技术自强自立,成长为制造强国,任重而道远。(2)授课形式:观看《中国高铁——中国速度》《大国工匠》等系列纪录片,让学生感受我国的迅速发展和高质量发展。(3)预期成效: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催生学生投身祖国建设大业的激情。6.教学情境:签约signingthecontract(1)思政映射与融入点:2020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暨丝路投资大会顺利闭幕,深耕“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累计签约项目达239个,计划总投资超过3768.18亿元,签约金额创下历史新高。(2)授课形式:观看“98国际投洽会”的宣传视频,实地参观厦门“98国际投洽会”场馆。(3)预期成效: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推进,中国在践行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援助“一带一路”国家,提供无息贷款、人员支持、技术支持等。国信民信,则国盛民强,诚信不可废。 三、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反思 以上的教学过程设计和案例解析,避开了专业课课程思政常见的“思政元素过度挖掘”“思政目标的模糊化”“思政实施主体的单一化”和“课程思政内容的拼接化”的几个误区[8],较好地实现了商务英语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融合,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自然而然的融合,更能引起学生认知的共鸣,激励学生坚定信念、树立自信、明确使命,规范其从业标准和职业行为,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爱岗敬业、懂法遵法等,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任务目标。但是也不难发现,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使课程教学效果评价更加复杂,仅从知识掌握、能力应用两个维度无法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效。笔者认为五个“是否”,即“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是否到位、“思政”与“专业”是否有效融合、“课程思政”的时效性是否较强、“课程思政”教育达成度是否较高[9],只能从教师“供给侧”的角度,衡量课程思政的实施程度,很难从学生接受程度和思政育人目标的实现度上考量。此外,专业课课程思政根据不同层次高校、不同学科专业、不同类型课程、不同教师的处理手法,其思政元素挖掘与应用“千人千面”,其教学评价自然也应该因时而变,随事而制。 四、结语 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改革势在必行,有必要进一步提升高校教师思政育人的能力,既当好知识传授的“经师”,又做好价值引领的“人师”[10],探索更科学、多维度的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实现学科育人效果最大化。 作者:郑艺真 单位: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 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篇2 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注重实际应用,尤其是强调口语实践教学,让学生通过实践锻炼,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在对外商务活动中,使用英语交流和沟通的频率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任课老师有必要关注就业市场需求,结合商务英语教学目标,注重优化口语实践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最终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增强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 一、高职商务英语口语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 口语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但部分任课老师过分强调语法和单词讲解,忽视组织学生开展口语训练,影响教学效果提升。 (一)口语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 明确商务英语口语实践教学目标,这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对后续教学活动开展产生重要影响。然而,目前存在口语实践教学目标固化,教学目标过于宽泛,教学以书本内容为主,口语教学能力目标设置不具体等问题。口语实践教学中,部分任课老师局限于对书本知识进行讲解和分析,与商务英语工作岗位的需求脱节,专业性和实用性不强。同时在口语实践教学目标达成上,主要借助期末考试和资格证书考试等,学生平时的口语训练不足,影响他们的口语知识应用技能提高。 (二)口语实践教学内容不完善 为确保商务英语口语实践教学质量,优化口语实践教学内容设置是必要的。调查显示,目前在口语实践教学内容安排上,部分任课老师局限于使用书本知识开展训练,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未能结合商务英语发展和工作岗位实际需要,更新和完善口语实践教学内容。总的来说,现有教学内容单一、陈旧,时代感不强,难以有效适应商务英语工作岗位需要,制约了口语实践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口语实践教学方法不科学 传统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重笔记,轻口语训练”的理念依然存在。当前口语实践教学中,往往过分强调任课老师讲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没有严格落实,口语训练方法局限于简单的“提问—回答”方式,不利于提高学生口语训练效果,也困扰着商务英语口语实践教学。部分高职学生“不想说、不愿说”的心理因素依然存在,影响口语学习主动性提升,自然而然,也就很难养成良好的口语学习和训练习惯。 (四)口语实践教学评价不合理 采用合理的评价方式,有利于更好引导口语实践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然而部分任课老师虽然将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结合,但部分老师对平时成绩的记录不详细、不全面,难以有效规范和引导口语实践教学。导致一些学生参与口语实践教学的主动性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提升。 二、高职商务英语口语实践教学创新的策略 创新口语实践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口语锻炼,这是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为确保高职商务英语口语实践教学质量,首先要制定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见图1,明确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口语训练计划,注重口语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做好考核评价工作,加强教学过程督导,并从以下方面创新口语实践教学。 (一)明确口语实践教学目标 高职商务英语口语实践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学生通过学习和训练,要增强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努力成为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因此,为提升口语实践教学效果,首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商务英语口语实践教学中,除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理解能力和翻译能力之外,还要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密切与学生未来职业的联系。商务英语应用的主要步骤包括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与评价,因此,口语实践教学也要紧紧围绕这些步骤进行,认真组织学生开展训练,让学生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注重提高口语知识应用技能,培养更多优秀的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 (二)完善口语实践教学内容 根据商务英语工作岗位实际需求,优化口语实践教学内容设置,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有效引导学生开展口语实践训练,提升教学效果,具体的教学内容设置和教学步骤如表1所示。采用这样的教学内容设置,将商务谈判中的每个典型任务细化,为学生口语实践训练创设情境。每个学习情境是一次独立的工作过程,每个工作过程结合商务英语口语训练需要进行,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能力培养。表1的教学内容设置遵循工作过程导向原则,四个学习情境涵盖商务英语谈判的具体内容,每个教学情境又按照商务英语口语实践教学步骤进行。同时在口语实践训练中,任课老师可结合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兴趣爱好等,每个步骤有所侧重,以提高学生口语实践教学效果。 (三)创新口语实践教学方法 为提升口语实践教学效果,在合理设置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还要创新教学方法,实现从“教什么”到“怎么教”的过渡。在口语实践教学中,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任课老师合理引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提高口语训练效果。根据商务英语口语实践教学需要,灵活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分角色扮演法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口语实践教学步骤和关键内容如表2所示,在每个训练环节,学生要善于思考,归纳商务英语口语训练技巧,提高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并且整个训练过程中,任课老师扮演指导者的角色,在旁边指导,解答学生疑惑,对学生进行评价,并及时改进教学中的不足,增强口语实践训练成效。 (四)优化口语实践教学评价 在考核评价方式上,不再采用传统的将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评定学生成绩的唯一方式,而是创新考核评价方式,注重口语实践学习过程的考核,将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结合,分别占50%比例。注重评价学生在口语训练过程的表现,包括语言表达能力、与同学的合作、任务完成情况等,并认真做好记录,保证考核评价的客观与公正。从而更好规范和引导商务英语口语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口语训练效果和教学质量。 三、高职商务英语口语实践教学创新的效果 通过创新口语实践教学,不仅推动教学顺利进行,还取得良好效果。 (一)激发课堂教学活力,加强学生口语锻炼 传统课堂教学中,任课老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制约口语训练效果提升。而通过创新口语实践教学,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不仅激发课堂教学活力,而且还让学生主动参与口语锻炼,促进学生口语训练效果提升。 (二)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中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传统口语训练枯燥、单一的训练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促进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例如,1801班李同学表示:“任课老师合理设置教学内容,激发我的学习兴趣,让我主动参与口语训练”。1802班林同学也表示:“任课老师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组织我们开展口语训练,并注重学习过程考核,不仅为我们加强口语锻炼创造机会,而且还提高了我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我们也更乐意接受这种教学方法。” (三)增强学生对工作岗位适应性,赢得用人单位好评 创新口语实践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就业率,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赢得用人单位好评。通过与用人单位交流和访谈也得知,这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更强,工作岗位的适应期缩短,能较快地融入日常工作当中,同时也提高了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四、结语 新时代,整个社会对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更应该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事实上,口语实践教学是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在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作为任课老师,要改进口语实践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考核评价方式,从而加强高职学生商务英语口语训练,提高他们的知识应用技能,为整个社会输送更多优秀合格的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 作者:陈磊磊 单位: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 国际商务学院 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篇3 英语口语成为我国国际沟通交流的主要语言工具,国际贸易和跨国商贸活动频繁为英语口语提供了应用的平台,英语口语市场对专业的英语口语人才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需求逐渐扩大。而高职院校作为重要的专业人才的输送场所,如何培养在国际商务领域和商务活动游刃有余的英语口语应用专业人才,构建系统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商务表达和沟通能力,成为教育行业重点关注话题。商务英语口语能力越强,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就越强,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1目前我国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 1.1教学理念落后 我国高职教育实践较为传统,教学模式陈旧制约了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的创新,而主要形成教学模式落后的重要原因是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落后,做不到与时俱进,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采用陈旧授课模式,在传统的授课理念下,围绕着教师中心的授课方式,形成了教师教学为主,学生学习为辅的被动学习的模式,教师在课堂上起着的是主导的主动作用,学生课堂上被动地跟着教师学习,能主动进行口语的实践练习的机会较少,并教师的主导教学的教学课堂气氛沉闷,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缺乏自主、探索性学习,导致学生对商务英语口语学习进步较小,制约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与创造性思维的开发。 1.2职业性不突出 当今社会的发展对英语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多,尤其是集合了各种专业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成为了人才市场的需求人才。英语的复合型人才是英语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涵盖了文化、经济、贸易和法律等专业的学科。高校要想培养专业的商务英语口语人才,输送应用型的人才,满足了社会市场对英语口语人才的需求,并在社会实践中获得企业和行业认可,则要突出英语口语的商务化的职业性。因此,高职院校的教育过程中要以教学的职业性为指导,学生的教育学习最终目的是回馈社会,是实现在社会的应用价值,全面实现与未来实际工作岗位的对接也是高职院校的主要目标。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在口语教学中重视英语口语的理论学习,过度重视英语口语语音、语法的准确性和语言表达的合理性,忽视对学生应用商务英语的学习和实际的商务语言运用能力,这种教育模式是教育为主,应用为辅的教学模式,不具有职业性能,不能体现了高职的“职业性”。 1.3复合型师资不足 商务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商务英语的应用型人才,这就对从事口语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流畅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之外,还需具备商务英语的各种专业知识,掌握经济、金融等专业的知识,必要时要求拥有一定的企业经验。而我国的高职院校中,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存在着语言和商务脱节的现象,英语口语语言类教师缺乏商务知识,而熟悉商务知识的教师英语口语能力较差。因此,复合型的专业教师成为高职院校的急需教师人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合才能加深企业实践的机会,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满足高职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的要求,破解英语与商务脱节的尴尬局面,建设一支复合型的教师队伍,提高高职教师的准入门槛,选择语言教学和商务专业技能强的精英教师。 2探索高职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的实践模式 2.1打破传统教学理念,创新综合性教学模式 首先,创新教学方式,则需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构建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传统和现代相结合,转变教师教学为辅,学生学习为主的教学理念。其次,实现模块的教学模式。常见的商务英语口语课程教学可根据专业岗位的特点来划分为商务专项技能模块、语言实践综合技能模块与素质训练模块这三个模块。每一个教学模块都有着不同的商务英语专业岗位(群)的特点,提高了商务英语专业的应用性,提高了课程的深入学习。商务英语口语微小模块的细分,能够实现商务英语口语专项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精细化学习。需要注意的是,微小模块的划分具体来说,可以分为进出口业务、外贸函电、商务谈判等细小模块,另外,小模块要融入学生的生活、学习、工作中,提高对微小模块的知识的认知,提高对模块教学认识及模块项目的学习。另外,还可划分语言实践综合技能模块和素质训练模块,培养学生的话语表达与谈话技巧及人处事、逻辑思维、开拓创新的素质。 2.2情景模拟教学 商务英语口语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及应用性,因此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的情景模拟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口语的应用价值。情境的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营造商务交谈的情境,生动形象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感,学生在教学情境中能够切身地观察、体验、参与到商务交谈的环境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学生的不同年龄层次有着年龄和心理特征,创设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商务情景,而融入情景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情景对话、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实践口语操练。场景的设计前提需要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商务交往情境,例如一些商务场景,包括公司品牌的运作和推广、商务会议组织、商务旅行和商务洽谈等。另外,这种典型的商务情境能提高商务英语的实践性,学生在商务英语口语的实践中获得成就感。不仅如此,商务情景的创设还应考虑系统连续性。商务活动不是单独存在的,商务活动都是系统的,并和各种商务行为有着紧密的联系,构成全面的完整的商务过程。因此,情境的连贯性可以培养学生形成系统的连贯的商务英语时知识。举例来说,创世组建商务公司的情境,学生在情境中能学习组建团队、公司取名、经营范围等一系列的商务英语口语的应用,学生提高了语言应用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精神。 2.3商务案例教学 商务案例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也是在高职院校中应用最广的一种实践教学法。商务案例的教学与分组教学相结合,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要在课前手机教学案例,并将课堂的学生划分成学习小组,课堂上实行小组分组讨论的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的精神,并缩小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缩小学习环境和商业环境的距离,创造良好的学生商业环境,增加学生的商业经验。举例来说,创设总公司举办的区域销售经理会议的案例,要求小组成员讨论会议的策划、材料的准备、人员的邀请等,并讨论会上如何与其他区域销售经理建立人际关系网。该案例涵盖了丰富的知识,涉及领域广,市场营销、商务沟通,企业公关等都囊括在案例中。学生对商务案例的深入讨论,学习商务知识也能账务商务英语口语技能 2.4模块化教学 从文献研究以及其他院校走访来看,模块化教学在高职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地应用不但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并且对于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表达能力、逻辑思维等也大有裨益。结合实践来看,高职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模块化教学可以分成商务专项技能、语言实践综合以及素质训练这3个模块,然后在各模块中按照商务英语口语教学培养目标、专业岗位需求以及工作时可能会遇到的情况等对相应课程内容分解成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小模块。其中,商务专项技能模块着重点在于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进入岗位后日常工作、沟通交流等内容,比如外商电子邮件询问与答复、电话沟通以及商务谈判等,教师针对他们工作后这些小模块分别进行针对性的口语教学以及训练。语言实践综合技能模块则是培养商务英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以及掌握相应的谈话技巧并有效运用,为此这除了一定理论知识教授以外,大量的口语练习是离不开的。最后,素质训练模块主要是针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逻辑思维、商务礼仪以及人文素养等方面进行培养,以此提升他们综合素质。 2.5体验式教学 相比于传统商务英语口语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着重强调以学生为主,并按照他们基础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认知特点等实际情况来设计课题教学任务。同时该模式在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地应用在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情况下有利于知识传递速度以及强度的提升,并且使得他们更好地理解与记忆。结合实践来看,商务英语口语体验式教学应用核心主要是基于学生实际情况以及课程不同单元主题来设计课堂教学任务以及实施步骤。以求职面试为例,为了激活学生的记忆和情感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终极面试》这部电影中应聘与面试的片段,之后让他们分别讲述一下自己业余时间兼职经历以及未来工作憧憬。随后教师将求职面试中常用的一些英语知识、技巧以及面试中常会被问到的问题,并分析招聘中重要点以及核心,之后将学生两两分组,其中一方扮演求职者一方则为招聘者。然而假设学生要求招聘会求职,让扮演求职者的学生利于单元教学中所学过的求职情景对话为模板加上教师所教授的求职英语知识、技巧与招聘者进行一次模拟的面试交谈,教师之后对他们进行点评。最后,如果遇到校园中举办招聘会的话,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实际面试一次,这样既能让他们真实接触到面试官所提出的各种问题而锻炼其口语能力,同时也可以为今后毕业求职打下坚实基础。 2.6加强校企合作,构建实践教学环境 商务英语口语的学习最终应用目标是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便于商务英语口语的工作,提高商务英语口语的职业性。因此,延伸学生的学习环境,可将外贸公司、商品交易会等工作现场作为教学的实践场所,学生亲身体验感受商务活动的情境,实现企业和学校的合作。其次,实现引进来,走出去的理念。“引进”企业的运行规范和运行机制,传递商务活动的信息,同时,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到校企合作的平台进行商务英语口语的实习实训,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深刻认知自身技能缺陷,及时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积累了商务活动的经验。社会对专业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在增多,高职商务英语专在新的形势下面临着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商务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的重塑和更新,成为未来教育行业的趋势。以就业为导向,提高教学的职业性,培养综合素质英语人才,加强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曹静.基于情景模拟教学模式的商务英语教学法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5(22). [2]郭艳.建构主义视角下高职商务英语口语教学[J].湖南工业学院学报,2015(5):148-149. [3]黄文.高职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情景教学[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5:12-13. [4]刘潜.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校园英语,2018(8):60-60. [5]苏碧英.PBL教学模式在高职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1(1):58-60. [6]张津,张晶.试谈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33(4):124-128. 作者:陶珂 单位: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统计分析在企业中的运用:浅谈统计分析在企业中的运用 [摘 要]统计分析是运用统计方法与分析对象有关的知识,从定量与定性的结合上进行的研究活动,是整个统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也是企业制定生产计划、发展战略与规划的主要依据。 [关键词]统计分析 企业 发展 一、统计分析的概述及其特点 1.统计分析的概述 统计分析是指运用统计方法及与分析对象有关的知识,从定量与定性的结合上进行的研究活动。它是继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之后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是在前几个阶段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从而达到对研究对象更为深刻的认识。它又是在一定的选题下,集分析方案的设计、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而展开的研究活动。系统、完善的资料是统计分析的必要条件。 2.统计分析的特点 运用统计方法、定量与定性的结合是统计分析的重要特点。随着统计方法的普及,不仅统计工作者可以进行统计分析,各行各业的工作者都可以运用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只将统计工作者参与的分析活动称为统计分析的说法严格说来是不正确的。提供高质量、准确而又及时的统计数据和高层次、有一定深度、广度的统计分析报告是统计分析的产品。从一定意义上讲,提供高水平的统计分析报告是统计数据经过深加工的最终产品。 (1)运用统计方法:统计方法是以总体现象的数量关系为对象的一类特殊科学研究方法的总称,从运用的角度可分为经验方法和数学方法。经验方法是指人们长期的统计实践经验相关的方法。在统计分析中常用的数量比较法、分组分析法、指数及因素分析法等就属于这一类。对于这一类方法如能正确运用,可以提高统计分析的科学性。 (2) 定量与定性的结合:统计分析面对的不是抽象的数字,而是在定性分析的前提下。通过其数量表现对研究对象进行认识。因此,熟悉和掌握与研究对象有关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二、统计分析在企业中的运用 统计分析在一个企业的运转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统计认识的全过程来看,通过统计设计、调查和初步整理所取得的统计资料,可以对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特点取得一定的认识。但是这些认识却只是初步的、表面的,只有对这些资料进行由表及里的分析和研究,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特点、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使统计认识得到进一步的深化。由于统计分析具有深化认识的作用,使得统计分析在企业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统计具有数量性的特点,统计分析所起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定量的分析来实现的。统计分析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对客观事物量化,包括反映客观事物规律的数量表现;二是根据量变程度确认事物的质,即确定区别事物质量的数量界限;三是揭示新的规律,即通过分析数量关系,发现尚未被认识的事物的规律。统计分析工作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在企业正确处理好统计分析工作,可以从整体上更为全面地看清现状,可以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发挥统计分析工作的作用和意义。就社会经济领域而言,统计分析还是发挥统计整体功能,提高统计工作地位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实施,社会经济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级领导部门和决策者仅凭个人能力和经验已经很难把握瞬息万变的局面,更难以正确做出科学的决策。在这种情况下,统计分析的优势随之显现。它可以把数据、情况、问题、建议等融为一体,既有定量分析,又有定性分析。比一般统计数据更集中、更系统、更清楚地反映客观实际,又便于阅读、理解和利用。因而是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功能的主要手段。与此同时,也提高了统计工作的社会地位。 统计分析在企业发展中应用广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统计分析在企业预测中的应用。在统计预测中,一般强调静态分析预测和动态分析预测相结合,以静态分析预测为主。首先,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重点进行年度、季度统计预测分析,确保企业目标管理和考核的有效性。其次,要根据企业的计划目标和历史销售数据确定各项数据指标,找出经济运行波动的共性和差异性。再次,要根据企业的总体规划和行业的特殊性,综合运用一定的预测模型来提高分析的科学性,公司的市场份额取决于该公司的产品、服务、价格、沟通等与竞争者的关系。如其他因素相同,则公司的市场份额取决于它的市场费用在规模和效益上与竞争者的关系。 第二,统计分析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企业受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加深,这就要求企业及时对相关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一是对市场需求和供给能力的分析。主要包括居民的购买力、商品的潜在和实际市场需求量、品牌成熟度、订单满足率、消费偏好等。通过分析,可以判断企业的赢利空间、供需缺口等,为领导层确定商品销售规模、制定阶段性营销策略等提供依据。二是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分析和影响。主要包括国内、国际的宏观环境对我国行业发展的影响和对地方法规、民风民俗对企业的发展的影响。三是对企业竞争力的分析。通过分析本行业其他企业的经营情况,在对比中认识自身发展的差距和潜力,从而为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第三,统计分析在企业过程分析和阶段分析控制中的应用。在计划方案的落实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可预知的状况。需要及时的进行过程分析和阶段分析。企业利用统计数据定期分析计划完成情况、进度情况等,可以及时的发现执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完成阶段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有利于确定指标完成率。便于衡量市场潜力相同的不同市场之间的业绩。也作为销售目标制定的依据。 在企业当中,统计分析工作是了解现状、预测未来,为了更好的促进企业发展进步的重要方法。做好统计分析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我们要提高对统计分析的研究,使统计分析工作更好地成为企业发展的有力推动力量。 统计分析在企业中的运用:探析新经济环境下统计分析在企业中的运用 摘要:统计分析是一种现在较为普遍的统计方式,它在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统计分析的技术在近些年得到了逐步的提高,它在企业发展结果数据统计方面有着很大的实用性。本文就企业统计的意义做了探讨,并且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分析了统计分析方法在企业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统计分析;企业领导者;运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统计分析在企业生产经营以及管理方面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这是因为统计分析方式简单,成本花费小,因此企业利用统计分析可以有效的降低管理成本以及经营成本。不仅如此统计分析还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一、企业统计分析的意义 在工业企业之中,统计分析工作指的是企业中的统计人员通过获取企业日常经营数据资料,利用统计分析的常规方法,来分析和研究企业内部的经营状况,并且将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用数据的形式呈现出来。不仅如此,统计人员通过统计分析还可以了解企业今后发展的前景,企业的内部结构以及其形成的具体原因。在了解企业自身经营情况以及管理状况的前提之下,统计分析工作还可以对企业外部的市场情况做一定的数据统计,它的目的是让企业不仅能够了解自身的发展状况,还需要对外部经济环境有一个深刻的了解,这样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另外,统计分析还可以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二、统计分析在企业中运用 (一)管理方面 统计分析是企业工作的重点,特别是在企业管理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企业管理中应用统计分析并非单一为企业管理模式提供信息,它还在企业管理思想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在整个企业中,企业统计分析可以有效的推动管理思想的变革与创新,这对于提高企业管理质量而言非常之关键。在企业管理的模式方面,运用统计分析可以带来良好的效果。统计分析的优势在于它不需要过多的人力和物力,因此不会给企业造成成本负担,企业管理人员在管理企业的时候可以先分析企业自身的特点,然后再将统计分析与一般的管理方式相结合,这样一来企业可以花最少的成本来有效的进行管理,所以利用统计分析法的最大好处在于降低了管理成本,并且由于统计分析法运用起来比较方便和简单,所以很适合在管理模式中被运用。除此之外,统计分析法还有一个其他的优势。现在很多企业的管理模式都非常的科学,但是在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企业管理者利用统计分析,可以既保证管理模式的先进性,又可以利用这种简单的投资小的方式来找出管理方面的不足之处,并且完善这些管理上这些缺陷。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统计分析为企业管理模式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它有利于进一步改进管理模式,并且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在企业管理思想方面,统计分析同样有着不可取缔的作用。在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之中,管理人员可以充分的利用统计分析来改进企业管理理念,确立新型的管理观念。企业管理观念在目前来看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而企业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统计分析为企业管理提供更详细的数据,并且它可以呈现出以往管理的历史数据,这样一来就可以为企业管理提供相应的管理程序,从而提高了整个企业管理的水平。 (二)决策方面 企业领导人员常常会利用统计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因为统计分析可以很好的推动企业决策的顺利进行。在决策环节中采用统计分析法,可以从以下的两个方面来着手。 其一是企业领导人员可以利用统计分析方式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随着社会竞争力的加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此如何要在竞争的环境中击败其他的对手,获得最后的胜利是企业领导者无法逃避的难题。如果企业发展停滞不前,不寻求自身的进步的话,那么企业只能在残酷竞争的环境中被淘汰。所以要想不被其他同行淘汰,需要先了解对手的真正实力,获知其他企业的未来发展情况以及提升的空间大小,并且对其进行一定的评估,企业领导者可以通过运用统计分析做到以上的几点。统计分析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优点,就是其能够通过统计的数据来了解企业内部以及企业外部的形势变化,这一点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领导人员利用统计分析法来为决策提供更多的信息是有必要的。企业统计人员在工作中需要仔细的观察外部市场环境的走向,然而在统计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大小以及其今后发展的环境,通过统计的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企业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也可以通过和对手企业的对比,获知对方存在的问题和自身企业的优势。这样一来可以对竞争对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且自身企业在发展的时候可以取长补短,为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抢占更多的份额,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可以根据其市场趋势以及行业竞争中的数据显示来做出有效、准确、及时的对策,这样一来就为企业发展的经济战略做了充分的准备。 其二统计分析在企业决策方面最直接的、最有效的作用是为领导人员提供市场信息,企业领导者可以通过统计分析法可以有效的获知企业产品在市场中各类信息。一般来说企业最需要的信息就是自身企业产品在市场中需求量的大小,这是因为企业可以根据产品的市场需求量来调整企业的供给大小。换句话说,如果企业产品在市场中需求不足,那么企业管理层则应该立即的降低产品供给,反之则增加产品供给。所以企业通过统计分析法可以不仅能够清楚的了解产品在市场中的购买力、消费者对于产品的看法以及产品在市场中未来发展的空间这方面信息,还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反映的情况来做出相应的决策调整计划。因此从以上的内容可以看出,企业领导者往往就是根据统计数据来判断自身企业的盈利情况以及产品在市场中的供需情况来制定下一步的计划和企业经营决策,统计分析的数据为领导的判断提供了有效的数据。 三、结束语 总之,统计分析为企业发展带来了积极的作用,因此企业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推广统计分析在企业各个方面的运用,这样才能增加企业优势,让企业获得长远发展。 统计分析在企业中的运用:统计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 摘 要: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管理者及外部利益相关者越来越需要第一时间准确掌握企业的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这就对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为让企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大量数据及时向信息需要者提供决策信息,需要运用统计分析这一重要手段完成数据分析,让统计分析在企业筹资、投资、财务分析等财务管理中发挥作用,从而提高企业财务的管理效率。 关键词:统计分析;企业财务管理;应用;数据信息档案部门 统计工作能够全面、联系、系统地记录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大量数据,统计分析是继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之后的一项重要统计工作。它通过科学的方法,搜集获取需要分析的统计数据,并以此为依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随着当前市场经济的完善及竞争的加剧,各企业在财务决策中对资金筹资、投资、分配越来越谨慎,企业管理者、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越来越重视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为让大量的财务数据及时地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统计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日益重要且被广泛应用。 一、统计分析与企业财务管理的联系 统计学是一门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应用性较广的学科,它在管理学、经济学、医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被广泛应用,其中统计分析是运用统计方法及与分析对象有关的知识,从定量与定性结合上进行的研究活动。企业财务管理是以经济理论为指导,在揭示企业资金运动规律的基础上,运用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具体研究企业资金运动的组织和管理问题,以提高企业资金运动效率和协调财务关系的一门经济学与管理学交叉的学科。企业在财务管理中运用统计分析的多种统计方法来了解与测量系统变异性,程序控制,对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从而提高企业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对产品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等重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提高企业的财务分析效率;对企业的投资、筹资、营运、分配等财务活动进行科学数据分析,从而为企业利益最大化服务。在管理过程中统计分析与企业财务管理相辅相成,统计分析可以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详实的大量数据信息,企业财务管理作用的发挥又推动着统计分析的发展。企业财务管理以统计分析为基础,做好统计分析可以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更科学更完善。 二、统计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一)回归分析法在筹资活动中的运用 回归分析法,是在分析市场现象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变量之间的回归方程,并将回归方程作为预测模型,根据自变量在预测期的数量变化来预测因变量关系大多表现的相关关系。 企业财务管理中准备过多的资金会使企业承担过高的资本成本,过少的资金又会使企业难以正常运转下去,合理的资金量是企业管理者、投资者等多方利益相关者均关心的,如何科学地确定合理资金需求量?需要借用统计分析中的回归分析法来解决。假设企业的资金筹资量只与产销量相关性较强而与其他因素相关性弱,企业的产销量越多需要的筹资量也越多,两者成什么趋势变化,可以根据产销量与资金筹资量的关系,对未来资金筹资量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预测。现通过A企业近六年的产销量与资金需求量为例,介绍企业在筹资活动中对回归分析法的运用。[1] 第一步: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式。以产销量为自变量x,以资金占用量为因变量y,建立的回归方程为:y=a+bx,其中a为回归直线的起点, b为回归直线的斜率,只要求出方程中的参数a和b即可运用此模式进行筹资量的预测。 (二)统计分析在投资活动中的应用 企业需要将筹资到的有限资金发挥最大用途,就需要选对正常的投资方向,当一笔资金有多个选择项目供投资时,决策者即需借用统计分析来衡量各项目的收益与风险,然后做出正确决策。现通过B公司资金2000万元有两种投资项目供选择为例(资料为表3),假设甲项目的风险报酬系数为10%,乙项目的风险报酬系数为6%,介绍投资活动中统计分析的运用。 (三)统计分析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 企业定期报送出的财务报表,有利于企业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等有关利益各方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情况,进而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投资收益、发展前景等,是他们的财务决策依据。为使报表的独立数据清晰的反映其实质,需要通过比率分析、比较分析、趋势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来完成。[3] 1.比率分析。比率分析是通过计算、对比经济指标的比率,揭示经济指标之间相互关系来确定经济活动变动程度的分析方法。常见的比率分析指标有:结构比率,是用于计算某项经济指标的各个组成部分与总体的比重,反映其部分与总体之间的关系,用以分析同一期企业财务报表上有关项目的相对重要性及其在总体中占据的份额;效率比率,计算企业财务报表上有关所耗用与所得数据之间的比率,是反映投入与产出关系的一种分析方法,用以分析企业成本费用与对应销售收入的关系,净利润与销售收入的关系,可以比较好的衡量企业得失,考察经营成果,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相关比率,是根据经济活动客观存在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关系,将企业财务报表上两个不同但又相关指标的数值相比来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用以分析企业相关经济业务的安排是否合理、生产经营状况是否良好。 2.比较分析。比较分析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一性质或类别的经济指标或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提示其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方法。信息需求者通过现有指标与计算指标对比、与前期指标对比、与同行业指标对比,从比较中揭示企业客观存在的差距,找出问题所在,为进一步分析原因、挖掘潜力指明方向,为信息需求者做正确决策提供指引。 3.趋势分析。趋势分析是通过比较企业连续几期的财务报表中的相同指标或财务比率,分析它们的增减变动方向、数额和变动幅度的一种方法。由于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反映的是历史的信息,主要是面向过去,而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的更多的是企业未来的信息,企业通过连续几期的绝对金额比较或是百分比比较,从中发现企业整体发展趋势,从而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情况的变化,以便信息使用者做出总的评价,分析企业变化的原因,进而预测企业未来发展前景。 三、企业财务管理中提高统计分析的建议 (一)统计与财务管理一体化 统计与财务管理都是经济管理的主要工具,统计是让统计人员研究大量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的方法,通过收集、整理,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数据的内在数量性,发现数量方面的特征,并对经济现象进行预测与分析,可见数据在统计中的地位。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分析,通过数据信息帮助企业解决实际运营问题,可见数据在财务管理中的地位。如果在整个财务管理过程中直接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财务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数量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为企业做正确预测和决策,将是两种工具的完善结合,大大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 (二)提高统计分析数据的质量 为突出统计分析结果的有效性、及时性、准确性,企业对统计分析所依据的数据可借用计算机操作,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以第一时间让信息需求者掌握数据信息;企业可建立信息质量监督部门,配备既懂统计又懂财务的专门监督人员,对数据的真实性积极监督。通过这些方法以提高统计分析所依据数据的质量。 (三)建立数据信息档案部门 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就是企业经营轨迹的体现,代表着一定的发展性、趋势性、特定性等。未来分析的过程中为更准确的揭示实质,需要大量的采用历史数据比较。为使今后的财务管理工作更顺利展开,企业有必要设立数据信息档案部门,将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数据归案,以方便需要时能及时调用。 四、结语 企业财务信息需求者越来越意识到统计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企业应正确做好统计分析,帮助企业财务信息需求者决策时提供科学依据,更好地为企业财务信息需求者提供服务。 统计分析在企业中的运用:简述统计分析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运用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以及体制的不断改革,形成了特定的经济潮流,企业要在该经济潮流中获得发展,需要通过统计分析,找出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文章论述统计分析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和作用,从提高统计员的综合素质、信息搜集的质量、建立统计信息网络,提高统计分析水平等方面提出如何做好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统计分析,希望能够为今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有效性提供借鉴。 关键词:统计分析 生产经营 作用 管理 一、企业统计分析的重要性 统计分析指的是一种研究活动,研究方法是统计方法,采用的是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对所要研究对象的实际特征进行分析。统计分析是整个统计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其他的几个环节分别为统计设计、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同时统计分析在统计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对已经获得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的重要工作。统计方法的运用,制定出相应的生产统计表,这些生产统计表反应了生产内容的数据,将这些数据联系起来,从而为整个企业的实际状况进行科学分析。在对过去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对目前工作进行指导,同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较为合理的规划。在进行统计分析过程中,也是进行统计监督工作。因此,对企业及时进行统计分析,能够更快的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正的措施。统计分析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企业要在千变万化的市场站稳,就需要全面、真实的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信息,以及与本企业相关的行业、地区、国家、乃至国际相关的市场信息,这些信息加工成统计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二、统计分析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 首先,统计分析在生产中的作用。生产统计分析是进行统计数据处理之后的主要步骤。在统计数据处理的过程中,其主要提供的产品是统计工作的半成品,在统计分析过程中,能够为统计工作提供一种最终产品。生产统计分析和统计表之间的作用是相互进行补充,首先,统计表能够反应生产过程中存在量的关系,该过程反应的只是一种独立的量。在统计分析过程中,所反应的也只是量上的独立。在生产统计分析的过程,可以联系生产中的各个过程,通过动态的方式对生产的量以及过程进行总结。 其次,统计分析为经营指引方向。通过这种生产统计分析,决策者需要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经营的关键问题进行把握,寻找到经营发展的方向。随后,将该生产统计表中的生产内容量进行对比,生产统计分析可以深入到经营的每个环节,而不像统计指标一样,只是反应特定的对象。 最后,统计分析工作,能够有助于管理者掌握生产客观规律。统计表在该过程中,可以对生产现象的结果进行反应。根据对现实生活的反应,从而得出生产客观规律的选择,通过一种论证,使得统计数据与文字论证能够实现结合。 三、企业如何在生产经营中做好统计分析 (一)提高统计员的综合素质 统计工作者是从事统计工作的主体,统计员的素质高,其统计分析工作完成的也会比较出色。统计员的素质低,其统计分析工作的质量也一般。因此,企业要积极对统计工作人员的素质进行培训,提高其素质与提高其工作质量息息相关。要做到这点,需要注重两个方面。一为专业知识方面,积极组织统计人员学习专业知识,同时不断组织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提高统计人员的理论知识,还能使他们强化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二为要不断加强统计人员思想道德素质,以统计法为准绳,实事求实,以真实的统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提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 (二)企业生产管理的统计分析 企业成本与效益是企业经营的重点,分析成本水平是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先决条件。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变动的总量、结构、单价进行因素分析,并与目标指标比较,找出差异,评价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提出改进措施,进行技改挖掘,促进成本费用的降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统计分析 企业经营成果的分析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制定经营策略的重要依据,主要从企业的盈亏分析入手,采用因素分析法通过对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等因素与目标利润的差异,如通过产品销售收入的单价、产品销售的数量等因素对收入的变动影响。在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同时还要考虑许多指标如利润、产品产值、产品质量、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等,这些变量对企业的表现也是有升有降,无法从单一的统计指标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因此可用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用少量的几个综合变量代替原来许多变量,得出一个总的指标,按总指标排序、分类,由此得出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原因,通过分析有利于企业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减少产成品库存,加速资金周转,提高企业盈利水平。 (四)搜集市场信息,提高信息质量 对统计数据来说,真实性、客观性是其最为基本的要求。要做出较为正确的决策,就需要对市场发展的方向与需求有充分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中,能够占有一定市场份额。在这过程中,需要对市场信息进行及时收集,同时要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并根据企业实际运行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对企业运行过程中的经验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找到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企业能够进行良性发展。 (五)提高统计分析在产品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产品质量的保证需要多方面的配合,比如质检工作的配合、产品质量的评估,在二者工作的基础上,为产品质量的改正提供重要参考。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需要不断改良产品质量。要对质量进行改进,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如全因子试验、部分因子试验以及田口方法等等。随后通过一系列的试验以及统计,对产品的可靠性进行确定,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加速试验,一是老化分析。 (六)建立统计信息网络,提高统计分析水平 企业应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立统计信息网络,使生产、供应、销售、库存、财务信息及相应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有机的结合起来,如利用数据库技术、web技术、java技术、PHP编程技术、数据集成技术以及统计技术建立以数据库为核心的信息化平台,形成生产数据与分析,消耗数据与分析,成本数据与分析、原材料库存与分析、成品库存与分等大模块组成,通过该系统实现生产、消耗、成本、销售数据的分析,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可靠的及时、准确的统计分析。 四、结束语 由上可知,统计分析工作能够为企业决策提供数据,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重要指导。还能够在企业运行过程中,提供充分的监督与指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统计分析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不断提高统计分析的质量,收集到更多的统计信息。同时还要对过去的经验进行不断总结,过去的经验能够对现在以为未来的工作都进行指导,为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并为未来的发展做出较为合理的规划,同时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之上,进行统计监督工作。所以,企业要进行及时统计,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要不断及时改正这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不断提出对策。此外,还应当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不断进行创新,从而对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完善。笔者在本文中提出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企业在统计专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浅谈企业全面财务预算管理:之于水泥企业全面财务预算管理的研究 摘 要 全面而翔实的财务预算管理能够为企业确立经营目标提供科学可行的依据,并可以将经营目标、具体工作计划,部门责任落实细化到位。笔者在广泛的研究以及实践的基础上得出全面预算管理水平是一张晴雨表,它如实反映了企业的发展、成败。之于我国的水泥企业而言,全面的财务预算管理能够促使企业进一步强化内部控制,提高生产经营效益,进而全面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凝聚力。本文作者厚积薄发多年的财务管理经验,探讨了水泥企业全面财务预算管理的作用及不足之处,从而未雨绸缪、曲突徙薪地针对预防水泥企业发展障碍和隐患提出了防患于未然的建设性建议,更好的促进了水泥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水泥企业 全面财务预算 分析研究 我们知道,全面的财务预算管理能够将企业的财务、营销、投资等环节的工作紧密联合成为一体。从水泥企业的角度来看,全面财务预算管理从绩效考核、风险控制、战略管理等诸方面体现出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水泥企业要想真正实现内部的合作交流,就必须实行全面的财务预算管理,藉此达到企业健康良性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宏图。 一、我国水泥企业全面财务预算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弊端 (一)我国水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 业内人士均知,水泥行业显著的特点是固定资产的投资比较大,在经营过程中必须重视周转资金的充足与否。而依赖于其经营规模获取收益的实质下,水泥企业经营过程中周转资金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拖累、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同时,水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时常会面临到期资金无法及时回收,大量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外债不能够及时收回的问题的困扰。而这些正是财务预算管理不足的表现。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 从水泥企业的角度来分析,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主要有三个: 第一,有利于企业进行战略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推动水泥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实质性合作交流,有利于减少内部各部门之间存在的矛盾。同时,全面预算管理下,水泥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可以实现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环节的调节,明确各部门的分工,充分调动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最终有利于企业实现整体的战略目标。 第二,有利于进行绩效考核。水泥企业在制定发展计划时采用的方式是货币化及数量化的指标,因此,在水泥企业内部的各部门在制定职工绩效评价标准时可以以预算指标为基础,对职工进行量化考核。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励职工也有利于从量的方面控制员工的不良行为,从而为各部门正常工作的展开提供依据。 第三,有利于控制风险。水泥企业通过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实现对总体工作的计划、控制和实施,从而将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到最低。企业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督促内部各部门及时制定具备可行性的计划,降低企业盲目生产的风险。应当注意的是,在实际工作中,水泥企业在进行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过程中应当确保与企业整体的发展目标相统一。 (二)水泥企业全面财务预算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通俗来讲财务预算主要包括销售、生产、人力、费用等各项财务预算,财务工作者通常按照会计核算方法将其编制成财务预算报告,并列示对财务预算报表具有辅助说明作用的信息,经企业领导班子签署后下发各责任部门实施。当前,财务预算编制大体分为五种1、销售财务预算编制。2、生产计划编制。3、材料成本财务预算编制。4、人力成本财务预算编制。5、各项费用财务预算编制。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下,我国许多水泥企业从未真正具备过全面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仅仅限于粗略的事前预计,事后亡羊补牢式的补救,缺乏科学性、统一性。随着经济日新月异的大发展时期的到来,全面财务预算管理亟需改进的迫切需要,部分水泥企业才逐步认识到其重要性,开始重视这方面的工作。目前,依然有些水泥企业尚未建立健全科学合理而全面的财务预算管理机制,片面的重视生产销售而轻视财务管理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如果财务预算管理的作用不能够正常发挥就等会形同虚设、等同于没有设置。 二、水泥企业实施全面财务预算管理的措施以及步骤 (一)设计全面的而翔实的财务预算管理模式 水泥企业务必要认识到全面财务预算管理之于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1.企业在财务预算管理中须明确的落实产权、责权,将规范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管理结构工作视为重中之重。理应采取的具体步骤为:首先水泥企业要在内部实行从上到下、由里到外的体制改革,干部职工及各部门之间的责权要做到清楚划分、泾渭分明,同时进一步加强科学管理、全面贯彻、认真执行财务预算管理章程,全面的协调好从财务预算决策到财务预算结果的整个过程。其次,理应深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要广泛的吸收兄弟单位成功的财务管理经验,来弥补本企业之不足。 2.水泥企业的全面财务预算管理离不开有效的信息支持。企业全面管理的信息支持需要企业财务信息及非财务信息的同时,还需要具有前瞻性的反馈信息,做到信息具有及时性和便捷性。企业要责成专人及时的收集各种相关信息,建立健全全面而具体的财务预算管理预警机制,如财务预算外事项预警、财务预算内事项预警等等,通过财务预算管理预警机制的建立健全并发挥作用,做到裒多益寡,努力减少不良事件对于企业财务预算的负面的消极影响。 3.水泥企业务必要从绩效考核评估的角度促进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对企业内部的绩效考核进行制度设计时,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公益性、可行性、科学性等等综合因素是必须要通盘考虑在内的,既不要太过于松弛对财务预算的控制,也不要让管理者在执行财务预算时产生过大的压力。绩效考核评估的目的是襄助企业提高财务预算意识,促进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完善健全。水泥企业的经营管理系统是比较复杂而系统的,如果只利用一些数据文章去进行全面财务预算,结果肯定会得不偿失、功败垂成。 (二)整合水泥企业的全面财务预算管理的纵深分析与通盘思考 1.建立全面财务预算管理的战略思路。水泥企业从市场发展战略的角度来建立水泥市场的战略优势。作为水泥企业内部管理控制方式的战略财务预算管理,更是企业战略管理建设中的重点,它具有帮助企业增强竞争思维的强大功能,能够促使高层管理者正确的把握行业发展动态,确立企业自身准确的发展目标,可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有效而自觉的规避风险,同时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有鉴于此,水泥企业必须要做好财务预算管理,将战略计划和企业财务预算程序有机而高效的结合起来,建立灵活的财务预算程序。水泥企业在确立好自身的战略发展方向和财务预算目标之后,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财务预算目标的改善以及健全来实现正确的长期战略发展目标。 2.重视财务预算编制、设立财务预算管理委员会。设立财务预算管理委员会是水泥企业的当务之急,水泥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委员会需要按照自身的长期战略目标,制定企业的中长期目标,然后审批和上报财务预算草案,只有经过企业当局批准才能列为正式的财务预算方案,财务预算决策机构有权对其修改、调整财务预算报告,通过验证其可行性、科学性、准确性之后,再进行批准、调整或者仲裁全面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是制定财务预算激励政策,提交决策机构批准。进一步完善财务预算假设条件、财务预算附注及重要经济指标列示,经过汇总财务预算报告最终提交企业决策机构审核。 3.做好财务预算目标的管理工作。在全面财务预算管理的工作进程中,最关键的是要充分认识到财务预算目标确定和分解的重要性。企业的经营管理重点大多都反映在财务预算目标中,这同时也体现了财务预算期间的财务情况。所以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目标关系到水泥企业全面财务预算管理的成败。水泥企业要通过确定财务预算指标体系、财务预算目标期望值、财务预算目标分解以及财务预算目标考核来确定和管理财务预算目标,只有做好了财务预算目标的管理工作,才能够盘活企业的活力,增强企业的生命力,促使企业健康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束语 一言以蔽之,当前,我国水泥企业全面的财务预算管理还缺乏深度和广度以及科技含量与科学性,尚未通过全面财务预算管理来实现企业管理资源的有效整合。基于此,水泥企业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科学的、合理的、全面的财务预算管理机制,藉此完善操作体系,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保证经营决策的顺利实施,促使企业健康良性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企业收益最大化。 浅谈企业全面财务预算管理:全面财务预算管理在电力工程企业中的应用 [摘 要]电力工程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管理工作就是财务管理,这对于电力工程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将全面财务预算管理应用于电力工程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就主要对全面财务预算管理在电力工程企业中的应用进行简单分析研究。 [关键词]财务预算管理;电力工程企业;应用 全面财务预算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系统,在企业的整合与治理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传统管理方式的影响比较大,这使得其在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具有比较明显的计划经济的时代特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电力工程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水平非常的必要,本文结合全面预算管理的特点及电力工程企业的发展现状,对全面预算管理在电力工程企业中的应用进行简单分析研究。 1 全面财务预算管理的简单介绍 在探讨全面财务预算管理在电力工程企业中的应用之前,先对全面财务预算管理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其主要指的是:相关企业在对市场进行科学的预测之后,对企业发展过程中所制定的长期的战略目标予以量化与细化,并对其进行层层的分解,将其下达于企业内部的各个经济单位中,通过一系列的预算、控制、协调与考核手段,对企业的生产、销售、分配等经营活动实施预测决策及相关的目标控制,通过人文化、战略化、系统化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对企业中的信息、资金、业务等进行整合,并通过合理的战略驱动业绩评价、授权、分权等实现战略的有效贯彻、作业的高度协同、资源的合理配置、持续改善经营等,以便于电力工程企业价值稳步增长的目标得以实现。 2 电力工程企业全面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电力工程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具有自身发展特点的财务预算管理体制,这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的提升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实际的电力工程企业全面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下面就对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予以分析总结。 2.1 缺乏全面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正确认识 战略性是电力工程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特点,但是很多电力工程企业在思想上没有对全面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只关注企业的短期活动,而不重视企业长期的发展目标,导致在实施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企业的战略环境,忽略了企业的整体利益,只重视企业的局部利益,这直接会导致企业短期内的采取预算目标难以满足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的相关要求,导致企业的长期经济利益受损。另外,电力工程企业预算管理在工作中较为缺乏客观性,企业实际编制年度预算时,主要的依据是年度财务计划,结合上一年度的实际指标完成情况来进行制订的,这种粗放型的管理方式,很难适应目前的市场发展需求。 2.2 预算编制及修订中存在的问题 全面财务预算管理在我国电力工程企业中的应用与发展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应用初期,很多企业在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固定预算、定期预算及增量预算的编制方法,在基年的基础上,综合预算年度的变量因素,来对实际的预算进行权衡,这种预算的编制方法过于单一,在新的预算编制过程中,受到历史预算及执行结果的影响比较大,过于机械呆板,可比性非常的差,并且容易导致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某些问题长期得不到纠正。在全面财务预算管理的预算编制过程中,由于电力工程企业中的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度有待提升,导致相关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难以及时地了解其他各个部门的实际情况,这就会导致财务部门在信息数据的汇总与分析的过程中,不能保证其真实性与准确性,所制定出的财务预算的真实价值往往也不高,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就显得尤为必要。 2.3 全面财务预算管理及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要保证所有工作顺利开展,强化财务预算管理力度是非常必要的,通常需要设置专门的预算管理委员会,以便于对全面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编制、控制、协调及指导工作实施有效的管理,目前很多的电力工程企业在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没有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这使得在实际的工作中,难以保证财务预算的执行力,对于财务预算执行的控制主要是集中于事后控制,这种控制模式往往使得财务预算管理工作难以发挥良好的作用。另一方面,在财务预算指标的执行过程中,受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比较大,这使得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难以取得较好的执行效果。 2.4 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制度 企业实施财务预算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实施财务预算管理,来提升员工的能动性、主动性与积极性,以便相关的预算任务能够顺利完成,从而有效地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与发展目标,但是在实际的电力工程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对于电力工程企业自身及相关工作人员的激励力度是比较小的,对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与我国电力市场的市场化程度较低有直接的关系,由于电力行业的特殊性,使得电力工程企业的竞争压力相对于其他行业比较低,导致在其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没有与约束机制及激励机制进行良好的结合。 3 提升电力工程企业全面财务管理水平的相关措施 3.1 在思想上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 将全面财务预算管理应用于电力工程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中,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这一活动的开展,需要电力工程企业中所有部门、所有工作人员的共同参与,这就需要积极组织所有工作人员参与到预算编制与控制工作中,在思想上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才能保证全面财务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财务预算管理是一种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方法,不能仅仅将其看作是一种财务管理方法,这将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预算管理,由于受到传统经营模式的影响,一些电力工程企业没有认识到预算管理工作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企业运行过程中,各个方面都涉及预算管理,不仅需要企业中的最高领导直接介入预算管理的授权、运算审批等具体的环节中,还需要其整个落实过程都有权威性的领导阶层来加以推动,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想要有效、持续地开展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必须在现有基础上强化引导,电力工程企业的管理层要从自身做起,转变传统的经营管理理念,在企业中积极开展全面预算管理。 3.2 应用有效的全面财务预算编制方法 积极改善传统的单一的财务预算编制方法,积极应用滚动预算、零基预算、弹性预算等预算编制方法,积极提升预算管理工作的科学合理性,对于业务比较稳定、对于生产经营及市场的变化反应比较滞后、灵活性不强的企业,适宜应用固定预算方法,而滚动预算能够很好地克服固定预算的缺点,不仅能够有效地保持预算的连续性及完整性,还能够依据实际需求不断地进行预算的调整与修订,以便于预算能够与实际情况保持良好的适应性,更有利于全面预算的控制与指导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在难以对预期业务量进行准确预测的情况下,应该综合考虑成本形态、业务量、成本与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等,依据业务期内可能发生的业务编制开展弹性预算,为了保证财务预算与实际工作相符,应该在不影响运行质量的前提下,对各项可控费用进行有力的压缩,保证各项资金的合理使用,对于企业管理费用等一些可控费用预算的编制,应该采用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 3.3 强化全面财务预算的管理与控制 积极采用各种现代化管理手段,建立起预算执行信息及时化反馈制度,将内部会计报告制度作为预算控制确定保障基础,企业必须设置专门的预算管理委员会,并制定出完善的预算执行信息反馈制度,对预算指标进行层次性的分解,并对其落实情况进行严格考核,预算管理控制委员会中的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各司其职,保证全面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并要积极协调好各个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与经济活动,并要积极做好预算执行结果的统计分析工作,一旦发现问题,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调整。 3.4 建立财务预算执行的考核制度 在实际的全面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为了能充分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电力工程企业内部应该建立起完善的激励机制,对各个部门的业绩进行量化考核,并制定出完善的考核制度,保证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通过对实际业绩与预算之间的偏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 3.5 积极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在电力工程企业开展全面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积极应用各种信息化的手段,对于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能够有效地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能够为决策者的相关决策提供有力依据。应用一体化的信息处理手段,能够有效地提升预算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合理性与科学性,使得其数据收集及趋势分析工作更加可靠,能够促使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实际的工作中,还需要积极开展预算差异分析,预算执行过程中实施的差异分析,从而能够依据相关条件及周围环境的变化来促进调控预算合理、顺利的执行。而预算工作完成之后的差异分析能够对预算的完成情况进行有效的总结,对于预算期间的工作好坏具有很好的评价作用,这对于电力工程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4 结 论 全面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预算管理模式,在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电力工程企业全面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提升全面财务预算管理水平的相关措施,对于电力工程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浅谈企业全面财务预算管理:关于电力企业全面财务预算管理的研究 摘要:随着电力企业的逐渐发展壮大,对于企业内部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企业全面财务预算管理作为电力企业的重要管理手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发展。但是目前在电力企业全面财务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得其管理方式不能够满足电力企业目前的发展要求,本文将针对关于电力企业全面财务预算管理的研究这一重要课题,进行具体的分析,以此提出如何加强电力企业实现全面财务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希望能够在理论的层面上给予电力企业实行全面财务预算管理模式一些思考建议。 关键词:全面财务预算管理 管理方式 发展趋向 根据电力企业目前的经济环境及发展趋势,实行全面财务预算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电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我们需要在明确电力企业应用全面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基础之上,正视所存在的问题,以此进行相应的探索。所以本文将以目前电力企业全面财务预算管理的基本概念为着手点,着重阐述目前在全面财务预算管理中所存在的相应问题,以此提出加强电力企业全面财务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从而为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提出可行的建议。 一、电力企业实行全面财务预算管理模式的基本概念 随着全面财务预算管理逐渐被推广普及,全面财务预算的基本概念也被频繁提出,在信息化、现代化的发展浪潮之中,全面财务预算管理模式既结合了数字化信息化的基本特性,同时也注重对于企业的内部控制,通过进行相应的预算行为及管理规划,合理配置企业现有的基本资源,保障企业的基本运维秩序,为企业进行财务决策及发展规划提出可行的分析依据与考核依据。电力企业作为重要的电力供应企业,其管理模式的好坏也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发展,所以电力企业在实行全面财务预算管理模式时也能够促进电力企业最大程度上落实相应的经营计划,明确经营目标,以合理的配置方案对电力企业的基本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不仅仅在实际项目上发挥作用,如控制电力企业的开支、控制电力企业的实施进度,控制好现金的基本流量与企业的既得利润等,又能够为电力企业项目决策层提供其发展的分析依据,以此促进电力企业的全面发展建设。 二、在电力企业全面财务预算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现状 在目前电力企业全面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其实际的预算控制措施及管理工作往往流于表面,没有落实好相应的工作。这种现象的背后体现了目前在电力企业的全面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其基本的全面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仍然不够完善,没能够将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有机结合起来,编制的不健全以及价值目标的不明确,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全面财务预算管理模式的发展,并且在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之中,仍然存在着资源浪费的现象,电力企业不能够在全面财务预算管理模式下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这些都是目前电力企业在实施全面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之中所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加强电力企业全面财务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电力企业全面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体系 想要加强电力企业全面财务预算管理力度,就必须要从其基本制度与基本体系上进行相应的完善,目前电力企业现存的关于全面财务预算管理方面的基本规范有《财务管理制度》、《公司章程》、《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电力企业可以基于这些规定,再对相关准则进行细化,将外部环境,比如市场经济发展走向、市场信息、消费需求等,与内部条件即发展目标、发展规划等,有机结合起来。无论是企业的发展战略、年度生产经营计划,还是企业的目标责任书等都要列入其考虑的范围内,制定出符合电力企业基本发展现状的相应体系,根据电力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及时进行体系的进一步调节,以此促进电力企业全面财务预算管理方式的进一步加强。 (二)明确各环节的工作内容,将预算编制分离出来 明确各环节的工作内容,分离出预算编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全面财务预算管理的工作效率与管理效果。以广东电网公司为例,广东电网公司作为南方电网的全资子公司,对于其各个环节都有着非常明确的工作流程与体系,通过“强化企业资源与经营风险的管控”“实现业务计划与财务预算的协调”两个方面,及设立的四个部分环节进行明确,并且规范了广东电网公司在实现全面财务预算管理的不同部分的基本内容,即战略规划、目标设定、预算形成和监控调整。其中所要强调的是,预算编制需要与审批工作、执行工作、考核工作分离开来,并且成为独立的环节体系。所以明确工作预算流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电力企业的进一步管理,并且推动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 (三)建立健全电力企业财务信息的数据资料库 国家电网自实施财务集约化管理模式以来,ERP、财务管控模块、员工报销等财务信息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高度集成,实现了数据共享。信息平台是一切依据的信息来源,因此电力企业建立健全电力企业财务信息的数据资料库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信性,并且促进财务信息资料的整理与收集,提升工作效率,提高财务信息收集的时效性。在电力企业财务信息数据资料库里不仅仅有各项支出收入明细与记录、交易凭证等,还有相关的业务数据与进度信息,这些都能为完善全面财务预算管理模式起到推动与促进作用,并且帮助电力企业落实好其自身的经营计划。 (四)完善对于电力企业全面财务预算管理的监督考核机制 任何一种财务管理模式都离不开相应的考核机制及监督体系的辅助,电力企业必须要建立相应的全面财务预算管理的监督考核机制,完善全面财务预算管理的监督考核手段,实时掌握其员工及各个部门的行为动态,将外部监督与内部考核有机结合起来,以促进其电力企业全面财务预算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明确监督考核机制的具体标准,一旦发生不恰当的管理行为及财务行为,要通过动态监控系统第一时间进行处理与审核,其处理结果与处理意见要实时进行相应的公示,并且及时进行资料的记录与输出。以完善对于电力企业全面财务预算管理的监督考核机制的方式带动电力企业的整体发展。 (五)提升电力企业全面财务预算管理人员及团队的综合素质 很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流于表面,都是因为其电力企业全面财务预算管理人员及管理团队的综合水平及综合素养普遍较低,不能够满足目前电力企业的发展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电力企业的各个部门及全面财务预算管理人员要转变思想,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全面财务预算管理模式的发展需求,我们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从思想道德及专业水平这两方面进行相应的教育与培训工作,与其他企业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及时沟通相应的财务经验,以提升电力企业全面财务预算管理人员及团队的综合素质方式,提高电力企业的综合实力,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帮助全面财务预算管理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 四、结束语 在电力企业企业的发展过程之中,一定要做好全面财务预算的管理工作,明确其基本意义,切实将全面财务预算管理落在实处,明确目前全面财务预算管理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编制的不健全以及价值目标的不明确等,通过完善电力企业全面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体系、明确各环节的工作内容,将预算编制分离出来、建立健全电力企业财务信息的数据资料库、完善对于电力企业全面财务预算管理的监督考核机制、提升电力企业全面财务预算管理人员及团队的综合素质等多种方式,改进电力企业全面财务预算管理的具体应用,促进电力企业的整体发展,将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相结合,以此推动其全面财务预算管理体制的深化与推广。 浅谈企业全面财务预算管理:企业全面财务预算管理研究 【摘要】 本文针对目前许多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不全面、控制不严格的现状,提出了全面推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思路:以目标利润为导向,形成以法人治理结构为依托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财务预算管理与控制体系。 【关键词】 企业;全面财务预算;管理 全面财务预算管理是以目标利润为导向,将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都纳入预算管理,即对企业全体人员、全部业务、全部过程实施预算控制和管理。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能有效地建立起管理控制体系,建立起对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的绩效考核体系,使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沿着预算管理轨道科学、合理地进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证。 一、全面财务预算管理的特点 全面财务预算管理模式是一套由预算的编制、执行、内审、评估与激励组成的可运行、可操作的管理控制系统。具有如下的特点:一是集团总部作为战略筹划者,根据市场环境与集团战略提出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二是采用上下结合式预算编制模式,强化预算审批权;三是重点审核各子公司及二级单位的业务预算,对获准通过的业务预算进行全方位监控;四是加强对各子公司及二级单位预算执行情况的评估与考核;五是注重信息的及时反馈和严格控制预算调整。 二、全面财务预算管理的组织设置 由于全面财务预算管理模式是对企业的决策目标及资源配置加以量化,并使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进行协调运转的控制系统,因而必须设立一个权威性和独立性较强的预算管理委员会作为财务预算管理的最高权威机构。其主要部门及其职能设置如下:一是预算管理委员会的主任一般由集团总经理担任,副主任由集团总会计师担任,负责预算管理的重要事项,以保证预算管理的权威性。二是预算管理委员会下设置办公室,由集团财务部负责人当主任,以财务部为主导,负责预算管理的日常工作。三是预算管理委员会分别吸收营销、生产、采购、技术、信息、质检、内审、人事部门的最高负责人担任委员。在预算委员会之下,设立价格委员会、业绩考评委员会和内部审计委员会。价格委员会负责制定供销价格和转移价格的政策;业绩考核委员会负责业绩考核,制定和实施奖惩制度;内部审计委员会除负责预算执行结果的审计外,还应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各子公司、二级单位进行审计。 三、财务预算的编制 全面财务预算体系应包括资本预算、经营预算和财务预算三大部分,这三部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少企业注意资本预算和财务预算,却不注重经营预算,造成经营利润指标的生成游离于系统之外而特别易于操纵,使得经营利润指标在执行过程中缺少一个规范、系统和连续的会计系统来反馈利润指标的执行情况。 全面预算管理中,预算的编制应采取上下结合、横向协调的程序,体现出分权与集权的统一。其顺序如下:一是首先由集团总部提出预算思想与目标;二是下发预算目标并由各子公司、二级单位结合自身情况编制预算草案;三是由预算管理委员会进行初步协调和汇总;四是预算管理委员会召集各子公司、二级单位负责人等进行协调各级预算,并形成最终预算审批通过。这一阶段如果一次协调不够,还可以将协调后形成的预算方案下发到各子公司和二级单位进行再平衡,并上报再协调,直到各方的目标达到一致为止;五是对通过的预算方案以内部法案的形式下达到子公司、二级单位执行。 四、预算的执行与监督 预算经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后,下达到各子公司、二级单位执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作为各责任中心的子公司、二级单位必须向预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报送预算执行计划进度,这是预算管理委员会对预算进行过程监控的依据,也是预算管理委员会考虑是否调整年度预算的重要参考。预算委员会可以利用电子计算机网络系统对各二级单位的经济业务处理进行跟踪。一方面可以使总经理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实时控制,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卡住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源头,减少虚假会计信息,有利于内审部门对预算执行的监督。预算的执行和监督是紧密联系的,有力的监督是有效执行的重要保证。为加大监督力度,保持审计的独立性,审计委员会不参与预算的编制工作,只负责预算执行过程与结果的监督,直接对总经理负责。内审部门一方面可以借助网络系统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各二级单位实施突击性审查,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期末根据财务部门汇总结果的评估定期审查。 五、预算执行结果的评价与考核 预算管理委员会的业绩考核委员会对预算执行情况按季度和年度进行评价,对当期实际发生数与预算数之间存在的差异,不论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都要认真分析其成因,写明拟采取的改进措施。预算评估的重点是形成差异的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通过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找到管理中的强项和弱项,总结经验与教训,加强管理。 “考核与奖惩是预算管理的生命线”,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赏罚分明的奖惩,才能确保预算管理落到实处。业绩考核委员会在预算执行结果评估的基础上,对预算完成情况、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与及时性进行考核,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 六、信息反馈与预算调整 信息反馈是全面预算管理实现企业整合的关键所在。由于总经理事务繁忙,反馈给总经理的信息要在遵循重要性原则的基础上予以简化。预算的调整要严格其权限与流程,一般不作调整,确实要进行调整时,应提出申请,依照相应的规程审批。这样总经理所要做的主要事情只有三件:确定预算水平、阅读反馈报告、必要时调整预算。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应用“例外管理原则”,使总经理将主要精力用在考虑集团的整体发展上,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七、预算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实际,协调一致。预算目标的制定必须符合实际,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目标制定要经得起市场的考验,与企业的外部环境相适应。为应对市场变化,企业制定的预算目标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增加应变能力;二是目标要符合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的客观实际,与企业的生产能力、技术水平和员工素质相适应,不能过高或过低。从长远角度看,预算目标要与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相协调,使企业各期预算能相互衔接;从当前角度看,预算目标要成为体系,各子公司、二级单位的目标要相互协调,形成有机整体,以便预算的执行与考核。 为了使全面预算管理有效执行,首先要细化预算,将预算的制度、责任、指标、定额和费用等各方面进一步细化,分解到管理的各个角落与个人,使他们具有明确的目标和过程监控,从而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另外,有了明确的预算还不够,还必须硬化预算约束,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严格按制度与程序办事,坚决杜绝违规操作。
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企业文化建设思路与对策 [摘要] 企业文化建设是现代企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就企业现状来看还存在很多不足,随着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发生转变,国家的体制、制度、结构、政策等也随之发生转变,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文化建设要落入务虚的、无效的企业文化;防止趋同的企业文化;防止僵死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应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战略规划,部门协同努力,人人参与,深入进行宣传教育。同时要加强优良传统教育,大力弘扬优良传统,并不断吸收先进文化成果,使企业文化建设与时俱进。 [关键词] 企业文化建设 思路 对策 企业文化自20世纪80年代从美国引入中国,20多年来受到我国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长期关注和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也在各企业不同程度引起重视,一批优秀企业和知名企业相继建立起了有自己特色的、较完善的企业文化体系,并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积极作用。认真考察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状况,客观、恰当地分析、评估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对确定我国未来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推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发展水平迈上新的台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及问题 多年来,国有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努力,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形成了各自的企业精神,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目前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部门主要有人力资源部、宣传部和工会,他们各自不同的分工和工作形成了一定的系统,但还存在:领导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将其整合到企业战略中,作为一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作来抓;没有将企业文化建设视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来做,缺少统一规划;各部门没有协同行动,形成整体,发挥合力;没有全面开展企业ci工作,没有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理念;没有深入进行企业文化教育,许多职工包括职能部门的部分工作人员对企业文化的宗旨及内容存在模糊认识等不足。 二、企业文化建设思路与对策 随着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发生转变,国家的体制、制度、结构、政策等也随之发生转变,社会转型必然对人们的信仰、追求、价值观、社会文化等产生较大影响,也必然对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给中国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文化全球化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面渗透,思想观念、管理理念、文化意识的转变对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与国际接轨的新思路。二是区域经济和文化的融合更加深入,对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竞争、合作、多赢、发展的新理念。一方面,我国东、中、西地区经济进一步融合,要求企业文化与区域经济和文化更好地衔接;另一方面,大型企业集团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进一步融合,要求学习、借鉴合作方的先进文化。三是文化市场化趋势促使国企传统思维向混合文化转型,为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创新的要求。四是“和谐社会”的社会理念,为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新方向。 企业文化建设要防止落入三个误区。一是要防止务虚的、无效的企业文化。一些企业管理者在形式上搞出浓厚的文化味道,而在实践工作中却将所谓的理念束之高阁。这种将企业文化简单化、表现化、廉俗化、空泛化的做法,最终只能是短期效应、无效的企业文化。二是防止趋同的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学习、借鉴国内外的成功企业优秀的、好的做法是有益的、必要的,但一味盲目地照搬、简单模仿别人的管理手段、经营策略、文化口号、发展规划等,忽视了本企业的实际和特点,抛弃了本民族传统中优秀的文化,这样即使建成了完善的企业文化体系,最终将会抹杀个性。三是要防止僵死的企业文化。有的企业在企业文化建立后,没有根据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条件的变化,及时对原有的企业文化模式进行深化与创新,恪守旧的理念与思维定势,势必使原本对企业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的文化变成企业发展的桎梏。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应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战略规划,从领导层开始统一认识,群策群力,并重点做好以下方面工作:切实提高领导认识。企业领导应从政治高度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领导不仅应当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倡导者,更应成为企业文化的先进代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员工做出表率,也成为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的代言人;认真进行总体规划。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要做好详细的规划,通过长期的努力和整体的提高逐步实现目标;努力形成合力。企业文化建设牵涉面广,不仅需要企业中每个职工的积极参与,更需要主要部门特别是人力资源部、宣传部和工会发挥主导作用,协同努力;全面推进企业ci。通过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三者的相互作用,带动企业经营管理、塑造企业形象;深入进行宣传教育。要以坚定的信心、坚韧的干劲,长抓不懈,让教育渗透到企业的每一项工作中、每一个角落、每个人的心中,形成人人、时时、处处在企业文化建设的环境中,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通过一线员工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一流的工作表现,体现企业文化成果,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同时要加强优良传统教育,大力弘扬优良传统,并不断吸收先进文化成果,使企业文化建设与时俱进。 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浅谈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民营企业作为我国富有独特魅力的社会群体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民营企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民营企业发展新的难题。基于此本文就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难题提出了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同时文章深入分析了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需求及发展思路。 【关键词】民营企业;企业文化;文化建设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民营经济在我国各种经济占三分之一强,民营经济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民营经济如何在全球经济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做大、做强、做久就必须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的灵魂和法宝,企业文化内聚人心、外树形象。如果说我国民营企业早期的创业靠的是勤劳和机遇,那么后期的发展和壮大则必须依靠企业的群体斗志和凝聚力,而企业群体的斗志与凝聚力要依靠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软环境的建设。 一、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走进了误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有关学者通过对我国几家代表性的民营企业调查发现,我国民营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重形式、轻内涵 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观灌输给全体员工,通过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是影响企业适应市场的策略和处理企业内部矛盾的一系列准则和行为方式,其中渗透着创业者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凝结了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集体形成的经营理念。但是通过对年产值几百万到近两亿的多家民营企业文化调查中发现,许多民营企业在文化建设中往往注重于做表面的文章,而忽略企业文化内涵。很多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表面和虚无的东西,他们的主要目标是希望员工听话,让外部人看到企业在感觉上更具正规感。显然,在这种精神指导下的企业文化建设必然是重口号、标志等看得见的有形的东西,而未能从深层次上,从理念上建立企业特有的企业文化。如果企业只有这些表层的形式而缺乏内在的价值和理念,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的、难以持续的,并且也不能形成文化的推动力和凝聚力,对企业的发展也不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家族文化牢固 目前,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上看,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仍处在一种“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中,小富即安、急功近利的经营思想在相当一部分企业管理者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相当一部分企业尚未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管理观念陈旧。这种状态下的企业职工队伍很难维持稳定,责任意识不强,服务意识淡漠,工作、学习动力不足显而易见。 由于民营企业的家族管理性,导致民营企业管理中具有强烈的排外倾向,限制了企业对优秀人才的吸纳。曾有过民营企业尝试过聘请企业经理人对企业进行管理,力图营造全新的企业文化,但是由于民营企业家族势力的影响,使得这些优秀人才未能施展才华,最终离开企业。同时,民营企业仅仅注重对人才的聘用,缺乏对人才的培养,未能给这些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必要的学习机会。 (三)企业家和员工素质低下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不仅取决于社会既有的文化现状和发达程度,而且取决于该企业所有的职工的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国家统计局企业调查总队曾就中国31个地区200多家民营企业进行专项调查,结果显示:民营企业员工中,大专以下文化的员工人数占八成以上,大专以上的仅有不到18%。我国民营企业员工总体素质较低制约了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此外我国民营企业家很多从简单的作坊做起,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企业家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个人素质和管理水平也亟待提高。 由于企业家和员工素质低下已经成为制约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甚至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企业文化建设缺乏创新 当前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缺乏创新,很多民企以为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一劳永逸,忽视了根据企业所处的宏观、微观环境变化,不能及时就变化的形式做出相应的反应,未能对企业文化进行持续创新,甚至出现原本对于企业发展起积极作用的文化反而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绊脚石。当一种企业文化由于被惰性对待而变成一个封闭的系统时,它很可能会扼杀企业的创造精神。民营企业文化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创新的体统,民营企业要重视对自身的文化系统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与企业加强衔接,提高整体企业文化素质,促进企业持续健康成长。 二、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民营企业文化建设采取确实有效的措施、策略,使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走上健康的轨道。具体分析,民营企业可以在以下方面加强建设: (一)提升民营企业家的综合素质 要建设优秀的民营企业文化,首要的因素是企业家。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曾经讲到:企业家这个称呼不是职务,而是一种素质。这种素质是一种阳光、胆识、组织能力和社会责任。民营企业家不仅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塑造者、推动者和模范者, 也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是旗手文化,企业家的素质和自觉程度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家要缔造出优秀的、高品质的文化,要发挥好示范表率作用,企业家就要求具备优秀的品质,这包括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高尚的道德品质、优秀的管理才能、决策技能和首创精神,同时在一定条件下要求具有相应的业务技能。在这些能力中,特别强调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因此,在构建企业文化、实施文化战略过程中,民营企业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自觉开展理念革命,从思想层面上确立“企业文化”;其次,努力学习企业管理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渊博知识、才思敏捷、较强洞察力的企业家。 (二)加强企业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尽管企业家的素质对于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民营企业文化的建设更离不开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共同努力。员工的素质决定着企业文化的成败,员工素质的提高又有赖于企业培训。企业培训是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手段。 从目前来看,我国民营企业的培训主要是从提高水平、普及科学技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三个方面着手,以提高民营企业员工的基本素质,这是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我国民营企业员工总体文化水平偏低,急需提高企业员工的文化水平。我国民营企业可以采取诸如与晋级、评优挂钩等激励方法,鼓励文化水平低的员工循序渐进、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学习的好和坏与绩效考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向全体员工普及现代科学技术。在向员工普及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逐步改变员工中存在的平均主义、安于现状等陈旧观念,树立争创一流、优质高效、对用户高度负责的现代生产管理理念。 三、企业文化建设注重培育创新精神 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对企业发展产生持久的影响,但是又具有动态变化性。企业在发展、壮大各不同发展阶段,由于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相应地企业文化也应进行变革,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否则就会成为企业发展的阻力。知识经济时代就是创新经济的时代,文化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参与市场角逐就必须不断地实现创新工程,建设企业创新文化。企业要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了解自身所处环境的变化并把握其本质,必须具有创新的思维,环境变则企业文化进行相应的创新和调整。企业在文化建设中,切忌沉迷于原有的成功和喜悦中。具体而言,培育民营企业的创新文化,应从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四个方面进行。 四、培育和提升富有民企特色的价值观 民企和国企相比,普遍存在数量多而规模小、发展快而后劲不足、平均寿命短的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因素很多,但究其内在原因,主要在于企业经营者缺乏企业管理意识,没有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忽视企业价值观的培育和塑造。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民营企业人心涣散、劳资关系紧张、工作质量下降、劳动消耗上升、劳动效益低下等不良现象。因此及时转变观念,从实际出发,重视民营企业文化塑造,整合和提升民营企业价值观,以成为民营企业实现企业管理良性循环的必然选择。民营企业价值观的培育和提升,就是在对民营企业的过去和现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对当前的企业精神价值观作出优劣评估,在有关专家的帮助和指导下,发动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对企业的精神价值观的基本要素进行一系列发掘和筛选,并进行提炼和加工,使之得到提升。 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工会参与企业文化建设途径的探讨 【摘要】企业文化建设在促进企业发展、起到凝心聚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作用,作为党群工作的重要方面之一工会又有着独特优势,如何找到二者的切入点,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工会以有力参与企业文化建设为目标,大胆创新,走出一条成功之路。 【关键词】工会;企业文化;建设途径 在现代社会,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作为工会组织,如何发挥企业文化的能动作用已成为工会从业人员不容回避的话题。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工会以创新的作法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走出了一条新路。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概念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 总体上看,文化是一系列习俗、规范和准则的总和,起着导向、规范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美国学者schein认为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共同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1]。总院集团作为以医疗服务、医疗教育为中心的集团,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医院特色,医院文化是在对企业文化的直接借鉴基础上形成的具有鲜明行业色彩的文化。目前国内医学管理界对医院文化的概念有多种解释。大多数专家认为医院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医院医疗卫生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医院职工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2]。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 企业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建立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医院应站在病人的角度提供人性化服务,让人们看得起病,就是实现了这一理念,医院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一社会责任。 在20世纪70年代,医学的目的渐由减轻或解除患者病痛向人群健康和为人们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提供健康服务[3]。患者到医院就医,除了需要解除生理上的病痛之外,更需要人文关怀,坚持为病人提供全方位人性化服务,将成为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另外,企业文化的主要实施者是广大医务人员,建立和谐、积极向上的共同价值观、行为规范准则,不仅能够建立和谐的工作氛围,还能在职工中产生向心力、凝聚力、发展力。 二、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企业文化的性质决定医院文化建设是一项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工作,需要广大职工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职工群众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和人心向背,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而群众性正是工会的基本属性和特征。这种关系说明,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工会有不可替代的组织优势和强大的号召力。 (一)符合履行社会职能的要求 对职工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工会组织的重要任务。而工会组织职工开展的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能,这不仅包括维护职工的经济利益,保障职工的民主权利,也包括维护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只有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才能不断满足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建设与工会工作密切相关,搞好企业文化建设是工会义不容辞的职责。 (二)有利于最广泛地团结职工队伍 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是职工的“娘家”,因而对职工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工会工作的对象和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都是职工群众,工会的社会职能也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有紧密关系。因此,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能够起到能动作用。 (三)具有弘扬主旋律作用 抓典型是一种常用的、有效的工作方法,典型抓好了,可以起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作用。工会可以通过对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评选表彰活动,宣传他们的事迹,弘扬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企业精神,陶冶职工的情操,培养职工群体意识和良好的共同习俗和道德风尚。 (四)能够有效地提高职工素质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作为总院集团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职工不竭的精神动力,在各种活动中灌输这一理念,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工会组织职工广泛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革新创新等活动来激发职工的劳动热情,能够帮助职工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的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风尚。 三、工会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由此可见,工会不但能参与企业文化建设,而且可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工会应积极主动地将文化活动纳入到企业改制过程中,有目标、有步骤、有秩序地参与企业文化建设。 (一)以培育企业精神为基本点参与企业文化建设 首先,工会是群众性组织,是职工的“娘家”,职工群众愿意把自己的意愿与工会进行沟通。有个这个优势,工会可以更为直接、更为有利地在职工群众中培育自己的企业文化。特别是我们基层工会组织,可以通过黑板报、广播、简报宣传刊物、电脑网络等媒体及时、迅速地宣传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其次,由于工会组织网络的广泛性,可以将企业文化渗透到每一个角落,进入到每一个职工的心中。目前,集团工会共有11个工会委员会,176个工会小组,职工入会率100%。这样的组织决定了工会开展活动参与的广泛性。新集团进一步整合后,工会为把集团精神“大庆精神立院、铁人精神育人”、集团宗旨“救死扶伤、服务社会、构建和谐”等文化理念扎根职工心中,以“建家”为主题,先后组织职工参与了管理局职工羽毛球比赛、英式司诺克台球赛、市卫生系统职工篮球赛和露天广场文化广场演出等,职工参与面广、效果之好达到历年最好。在2006年全国医院院长高层论坛上,全部由职工自行演出的大型文艺演出《走进千万家》,给与会代表留下深刻印象,歌颂医疗大篷车的诗朗诵、龙南医院的“好字歌”等全面展示了集团文化建设成绩,工会在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中迈出了实质一步。 (二)以提高职工素质为切入点参与企业文化建设 职工素质的高低,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也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入程度。从现化科学管理来看,企业工会组织所具备的文化角色,可以成为企业文化建设获得成功的特有优势。一是工会可以通过职代会对企业的重大决策,包括制定发展规划,重大措施出台等进行监督,加大职工参政议政能力。二是工会可以通过开展的民主管理、劳动竞赛、技术培训、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和创新工程及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等,增强企业文化的有效实践。三是在“评先树优”活动中,工会可以把职工中最先进的代表选树出来,并大力表彰奖励,把最先进的企业文化代表推上前台。去年以来,工会为促进职工的政治素质提高、业务素质提高,选派了两名同志参加了劳动保护干部培训班,下发了“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通知,与其他职能科室共同开展了岗位练兵、科普讲座、礼仪讲座、职工技术运动会、“安康杯”安全知识竞赛、通讯员培训班、计算机培训班等,有力地促进了职工整体素质提高,一年来,集团先后涌现局级以上劳模及先进个人20人次,开展市局级科研项目及新技术68项,在省级期杂志438篇。 (三)以增强企业凝聚力为着眼点参与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要起到凝心聚力作用,这和工会的职能不谋而合。在这一点上,工会有着独特的方式方法。首先工会在弘扬先进方面,能够以有效的方式留住人才。如何把原来的人才留住,把外面的人才引进来,不仅需要在体制、机制、环境上有突破,更需重视每个普通职工的作用,工会可以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使他们感到既能体现自身价值,又能把自己的工作积极性发挥至最佳状态。其次,工会还可以在凝聚力工程上发挥作用,如积极做好职工上访接待工作,积极开展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及时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再次,工会可通过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更新职工观念,自觉地把聪明才智奉献给企业。真正实现职工管理从制度管理到自我管理的跨越,切实在服务职工、服务大局中开拓创新。今年春节期间,工会共参加走访慰问736人,发放金额28万余元。并召集市区两级政协人员、留学归国人员等多次座谈会,让他们感受了集团的关注,并积极为集团发展献计献策,去年,集团先后获得“黑龙江省重合同守信用单位”、“第四届全国诚信单位”、“管理局宣传思想企业文化优秀单位”等众多荣誉。 (四)以营造和谐人文环境为落脚点参与企业文化建设 工会组织作为职工与企业管理层沟通和交流的桥梁纽带,能够了解每个职工的具体需要,可以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公平理论,使每个职工将实现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营造一个“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的浓厚氛围;工会可以有效畅通领导和职工的交流渠道。工会作为职工的知心朋友,可在第一时间把职工的心声传递给党政有关部门,使领导及时搭准他们的脉搏,也可以利用座谈会、联谊会等形式让他们有和领导沟通的机会,使他们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下愉快的工作。去年总院集团把坚持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作为贯彻《工会法》的重要工作来抓,审议并通过《经营考核办法》、《招待费使用情况说明》等内容,从机制上为职工创造了公开、公平的氛围。在推进院务公开工作过程中,对院务公开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涉及职工利益方面的问题等采取多种形式向职工公开,如发展党员、职称晋级、奖金分配等,受到国内众多媒体称赞和职工欢迎。 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共性问题与对策 [摘要] 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仍需进一步强调,针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加强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企业文化 创新 对策 企业文化自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后,越来越引起企业界和理论界的重视,成为企业加强管理、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内在要求。中外企业发展史表明,凡是失败的企业都以守旧落后的文化背景为特征,而成功的企业则各有其创造辉煌业绩的文化活力源泉。 由于所处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研究的角度和层面不同,对于企业文化的概念、要素和功能的表述目前尚不一致。但有一点勿庸置疑,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企业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推进,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现代市场经济对企业的根本要求。企业只有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深入开发企业的文化力,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形象力和信誉度,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之所以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是因为企业自身的强有力的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发挥出难以估量的功能和作用。 首先,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长期引导员工为实现企业目标而自觉努力。一方面,它直接引导员工的性格、心理和行为;另一方面,它通过整体的价值认同来引导员工,使员工潜移默化地接受本企业共同的价值观,朝着一个确定的目标而努力。其次,企业需要严格的管理制度,但这不是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企业文化,尤其是企业的深层文化是从人文关怀和社会性方面来沟通人们的思想感情,融合人们的理想、信念、作风、情操,培养和激发人们的群体意识,使员工产生对本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一种巨大的企业凝聚力。再者,企业文化具有强大的辐射功能,尤其是当那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大型企业的文化形成较为完整的模式时,将会不可避免地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例如,资源匮乏的日本,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重失败后,仅用20多年时间便迅速跃居世界经济强国之林。究其原因,正是被日本人称之为“社风”的企业文化充分调动了日本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了企业的活力,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促进了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亚洲的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利用孔子的管理思想来加强企业管理,取得了世人有目共睹的成绩。这正如美国作者米勒在其《美国企业精神》第一章开头所强调的那样:“每一家公司现在都必须分析其文化,这不仅是为了加强本身的竞争地位,虽然这已经是充分的理由,而且还因为我们国家未来的财富要由公司的文化来决定”。 二、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市场竞争向纵深发展,企业文化日益成为企业重要的竞争武器。许多企业都已意识到,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但总体来看,我国企业文化建设虽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着许多共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认识不足 企业文化主要包括三个层次:表层、中层和深层。表层的企业文化,如厂容厂貌、厂旗厂歌、产品形象等可见之于形、闻之于声,属于外显部分;深层的企业文化是指积淀于企业及其员工内心的意识形态,如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等,即所谓内隐部分;中层的企业文化是居于表层、深层之间的那部分文化,如企业规章制度、组织机构等。 目前,尽管一些企业能够意识到企业文化建设是一种强化职工归属意识、增强职工凝聚力的有效手段,但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风格以及职工归属意识的影响却较为有限。原因在于许多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它们往往没有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到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中去,仅仅把服装、口号、徽标等企业文化的外显部分作为企业文化的全部。而事实上,企业文化的内核既非纯粹的厂容厂貌、产品形象,也不是脱离企业管理实践的单纯的精神号召,而是企业在长期经营活动中培养形成的、蕴藏在企业所有活动中的一种内在涵养。只有以企业的具体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等为基础,形成一种能真正为企业员工所认同和恪守的深层的企业文化,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企业文化建设目标不够明确 优秀的企业文化在许多方面具有共性,但更应带有企业自身的特征。世界上每个企业的人员素质、经济实力、技术条件、管理模式、产品特点、市场环境等都会有所不同,因此每一个企业的文化从外在形式到内容,都不应该照搬照抄其他企业。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文化似曾相识,真正具有鲜明个性的寥寥无几。其主要原因,一是企业文化建设目的不明确,盲目照搬照抄;二是企业文化建设目标未建立在企业现有状况诊断的基础上。 3.企业文化建设缺乏创新 企业文化形成后,具有一定稳定性,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影响企业文化的各种因素会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变化。企业领导必须充分认识企业文化创新的必要性,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适时根据企业内外条件的变化,调整、充实原有文化。如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有上述内容是不够的,还必须补充“开放、学习、竞争、效率、创新”等符合时代特征和企业实际的内容。 4.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功利性太强 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与企业的经济运行体系紧密相连,但经济效益并非企业文化建设的唯一目标。当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着为文化而文化,不注重经济效益的状况,但更多的是将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惟一导向,并企图收到立竿见影之效。事实上,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是相互作用的。 建设企业文化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企业必然可以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而良好的经济效益可以使员工产生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继而容易支持和参与企业的各项文化活动。但除此之外,企业发展中对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对推进社会文明的责任的承担,也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而那些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应考虑更多地让利于消费者,更大地回报社会,如此才能使企业文化建设得到社会的认同和关心。 三、加强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 1.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 企业文化建设首先要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使企业文化建设有的放矢。企业文化目标设计要从企业自身实际出发,对企业内部现有文化基础和文化条件、企业外部文化环境及企业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全面详细诊断,在此基础上对企业文化进行整体设计。企业文化目标既要有极大的吸引力,引起企业员工、消费者及社会的广泛关注;又要有可行性,与企业物质技术条件、管理条件、人员素质、企业宏观及微观环境相适应。 2.培育优良取向的企业价值观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共同的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是树立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基础。为培育优良取向的企业价值观,首先,企业高层领导者要善于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博采国内外企业的优秀文化,并结合自身企业发展的长远战略,融合成最适合本企业发展的价值观。其次,对提炼出的企业价值观,要坚持不懈地进行宣传和引导,使倡导的价值观念和企业精神得到全体职工的接受和认同。再者,要实践企业价值观,企业领导要以身作则,持之以恒地贯彻执行,使共享价值观和企业精神转化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并通过激励手段来不断强化员工符合价值观的行为。 在培育企业价值观的过程中,要强调一种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是企业成功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它要求企业领导有强烈的创业渴望,永不松懈的劳作,追求诚信的人际关系,具有高度的理性以及坚韧持存的意志。这种精神对于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不可或缺。同时,保证企业家精神得以发挥的体制、制度、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建设也十分重要。 3.建立以人为本的信念 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企业的“人化”。因为人既是企业的主体,又是企业发展的活力和源泉。建立“以人为本”的信念,核心就是要尊重人、激发人的热情,其着眼点在于满足员工的合理需要。为此,企业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重视从文化角度研究员工的各种需要,特别是精神方面的需要,通过奖励、表扬、情感交流、群体活动、参与管理等多种形式和手段,为职工全面发展和价值实现创造公平、宽松的成长环境;二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要高度重视企业员工的各种建议和要求,尊重和重视员工的创造性,为企业员工参与企业决策提供便利;三是要注重对员工的培训,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文化水准和业务技术水平,这是有效发挥员工创造性的根本保证;四是培养合作进取的团队精神,着力塑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文化氛围。 4.体现创新的要求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而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创新已成为决定企业能否继续生存并不断发展壮大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建设必然体现企业的创新要求。首先,企业高层领导要有创新意识,要善于不断突破现有观念的束缚。企业文化创新的一般过程表明,企业高层领导者以身作则、知行合一是企业文化创新成功的保证。离开了自上而下的推动,文化创新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其次,企业内部要形成一种鼓励员工探索、创新的文化氛围,形成富有生命力的文化创新机制,使文化创新成为一种风气,成为全体员工共同承担的任务。再者,企业文化建设要注重独特性。只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企业文化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为此,企业一方面要按照批判与继承、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科学的、合理的部分加以创新,做到古为今用;另一方面,借鉴诸如日本“团体文化”、美国“自我管理”等国外企业文化的优秀成果,结合我国实际,培育出企业独具一格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行为方式,使企业文化真正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5.完善企业文化的“载体” 企业文化要得以体现,必须要有一定的“载体”,这就要求企业重视企业形象的塑造。近年来,在国际企业文化、商业文化界,提出了“形象营销”、“形象制胜”的概念,“形象力”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较量的一个焦点。有人还提出一个公式:企业力=商品力+销售力+形象力。在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今天,通过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cis)设计,可以凸现企业的个性和精神,并与社会公众建立双向沟通的关系,使社会公众产生认同。企业形象的树立不仅需要产品命名贴切,商标设计精美,还要追加许多新的内容,比如完善服务,体现企业理想和社会责任感等,而这些内容的开发、拓展都离不开文化这一要素。 四、结束语 企业文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成功之魂。当前,企业竞争已进入多元战略时代,中国企业不仅需要有过硬的产品,更需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来支撑。重视企业发展中的企业文化建设,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优秀的企业文化,已成为我国企业提升竞争力不可或缺的战略要素,成为企业与时俱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浅谈构建和谐社会与企业文化建设 [论文关键词]和谐社会;企业文化;建设 [论文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企业是重要战场,而企业文化既是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具有很强经济活力和社会影响力的社会细胞,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肩负着重要使命。 一、企业文化内涵与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泛指统一企业员工思想、意识、行为的企业意识、经营目标、经营理念、企业精神、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及其价值观的总和。在经济社会中,企业文化起着以下作用。 1.对企业的经营发展起主导和支撑作用。企业文化决定经营理念、经营决策和经营行为。科学的企业文化必将产生科学的经营行为,适应员工、适应客户、适应市场。 2.对员工起凝聚思想、激励斗志、约束行为的作用。企业精神和经营者人格魅力将有效凝聚广大员工的思想,将经营者的理念和决策潜移默化到员工的具体工作中去,形成统一的群体意志,激励员工与企业同荣辱、共命运。 3.对企业形象起塑造和宣传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塑造并向社会展示着优秀的经营风格、管理作风、员工的精神风貌和企业的社会公民形象,是企业的巨大精神财富。 4.对和谐社会建设起重要促进作用。具有优秀文化的企业,兼顾国家、企业、员工、消费者多方利益关系,自觉调整,更趋合理。企业与国家、企业与社会、经营者与员工、经营者与消费者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充分体现。 二、国企业的现实与企业文化建设 1.我国的企业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但是,许多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制约企业发展的内外问题和矛盾不少,迫切需要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 2.随着与国际经济的接轨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客观上要求企业必须有鲜明的品牌意识、质量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必须提升企业的文化含量,必须掌握国际经济的秩序与行为规范。 3.近几年随着大批企业改制,在此过程中出现的诸如下岗、待业、拖欠工资、劳保、医保等诸多涉及社会不稳定不和谐因素。相当一部分企业改制后弱化了自我约束机制,片面追求企业利益和经营者利益,企业间恶性竞争加剧,违法现象时有发生,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正常的、良性的竞争规则,强化政府的监督职能和健全企业自我约束机制及行为规范。 4.企业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和利益的分配者,担负着一定的社会管理职能,其效率不高和分配不公,将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和和谐稳定。因此,以人为本,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已成当务之急。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 1.继续优化企业的外部环境。企业外部环境指在一定时期内国家为企业提供的法律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等及各级政府部门提供的指导能力、协调能力,监督能力和服务能力。要进一步健全法制,制定明确的产业发展规划,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投资,税收、产权、市场、资源、土地等管理体制。各级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增强企业意识,把工作重点转到依法行政和对企业的指导、协调、监督、服务上来,努力实现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2.树立正确的企业经营理念和高尚的企业精神。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员工引入人性化管理,切实关心他们的就业、工资、福利、保险、深造、晋职等切身利益,不断改善工作环境,杜绝安全事故,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其创造性。二要树立追求效益的管理理念。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活劳动消耗和物化劳动消耗,提升品质,开发新品,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三要树立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始终坚持客户利益和企业信誉至高无上,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四要树立善于竞争的经营理念。良性、有序的竞争既出效益,又能推动品质的提升和行业的进步。四要培养高尚的企业精神。其内容应包含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事争一流的创新精神。 3.建立严格的企业行为准则。行为准则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秉持的原则,其中包括:经营者依法经营的原则,经营者要严格按照公司法、税法、劳动法、质量法、合同法、环保法、安全法等依法经营。兼顾国家、企业、经营者、员工、消费者的利益,杜绝各种人身事故和污染事故;依章管理的原则,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做到产权清晰、责任明确。 4.努力提高企业的科技文化和员工素质文化,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应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夯实企业的物质文化基础。加强营销文化建设,明确市场、产品、质量、价格和服务定位,制定切实可行的经营战略和促销策略;及时收集并处理市场信息,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经营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决策、协调、沟通能力,提高亲和力和人格魅力。
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对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思考 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高科技的发展、交通通讯手段的进步,人们的交流方式越来越广泛。人们的交际离不开文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文化差异的问题。因此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往时,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一直都是重点,虽然今年来培养和强化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比较大的问题。 一、文化和语言 文化的定义十分广泛,许多语言学家都给出了自己的定义。英国着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Edward Taylor)认为:文化从其广泛的民族志意义上来看,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人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由此定义可以看出,文化几乎无所不包,它意味着某个特定社会或社群的一切活动,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一切外在和内在的活动。 语言是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的一定的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思想、交流思想的方式,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事实上,根据语言学家的研究,语言首先是人类表达思想的手段,在语言符号化以前,它也是人类籍以进行思维并形成思想的工具,因为人类思维的过程或结果均体现在词汇和其他语言结构当中。 人们早就注意到语言与文化就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 二者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正如美国着名语言学家萨皮尔(Edward Sapir)所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发展的基础,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民族文化的特点和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通过来自不同民族的语言,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不同民族的价值观,风俗习惯社会系统等有许多不同点。隐含在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精神状态、生活方式、道德标准、风俗习惯等。这些方面都是在跨文化交际中需要注意的。 二、跨文化交际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跨文化交际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通俗来说就是如果你和外国人打交道,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得体地去交流。在英语学习中,学会跨文化交际是掌握这门语言的一个关键点。它是一门研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时必须掌握的内容,可以从词汇、语用、交际习俗和非言语交际手段等不同方面进行。 大学的英语教育并不能像高中英语教育那样,重点情调语法,句子,词汇这些基本的语言点,因为大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平台,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提高综合素质,除了语言本身之外,文化在语言中的作用应该给与足够的重视。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强化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培养,使用交际法教学,注重语言在实际运用中的交际功能;外语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在不同时间、不同的空间、针对不同的对象和具体交际需求,自觉运用妥帖、恰当的语言形式实现跨文化交际功能的能力。因而,使学生能自如地运用所学到的语言,并能够把所获得的语言能力应用到新的语言环境,成为自觉的语言使用者,这才是大学外语教学的重中之重。 着名跨文化学家Ruben认为实现有效交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理应包括七个因素,它们分别是:向对方表示尊敬和对其持积极态度的能力;采取描述性、非评价性和非判断性态度;最大限度了解对方个性的能力;移情能力;应付不同情境的灵活机动能力;轮流交谈的相互交往能力;能容忍新的和含糊不清的情景,并能从容不迫对其作出反应的能力。以上七个因素对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行为进行了描述和界定,涉及到跨文化交际的方方面面,这些方面也给大学英语的在这方面的教学提供了启示。 (一)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有助于英语学习者的表达和交际能力。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氛围,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表达方式自然也就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传授应当是包罗万象的,当然也必须是系统的,有目的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向他们传授英语国家的民族价值观、时间观、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问候、致歉、道谢、委婉语等交际习惯等这些文化差异较大的部分。 (二)了解文化背景有利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文化象征也各异。交际双方对对方语族的文化象征不了解而发生碰撞的情况屡见不鲜。比如: 英美等国称自己是上帝的儿女,中国人称自己是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外国人对于龙的传人一说却十分不解。在中国,作为文化象征,龙代表帝王;它象征着强大、向上。而在西方人眼里,龙象征着邪恶。跨文化交际的双方只有正确地了解隐含在语言系统中反映对方民族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社会习俗、言语行为、交际形式等因素,才能在交际中产生共鸣,消除和逾越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三)了解价值观念有利于更好地跨文化交流 英美人崇拜个人英雄主义,终生追求成功,整个社会提倡平等竞争、推崇强者,认为他们在社会上的地位是个人状况的象征,肯定自己的才能是自信的表现。所以对他人的夸奖和恭维,他们总是报以热烈的Thanks;而在中国,人们对个人取得成就的夸奖,总是以自谦或自贬作答,这是与几千年来中国人“存天理灭人欲”、“克己复礼”的儒家传统文化有关。 (四)两种语言的语用功能的区别有利于正确的表达想法。 话语是形式、概念和功能三种知识体系的集中体现, 它们之间有着千变万化的相互关系。在交际中,人们在阐述自己的看法、思想,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时,只有人们相互领悟对方的意图时,才能进行有效的交际。例如:英美人说“Have you had your dinner?”是想邀请对方一起就餐,而这句话在中国人看来,纯属一种问候。交际中必须注意所用语言的得体性,这种得体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所用语言是否适合于该语言所属的文化,另一方面是所用语言是否适合该语言使用的场合。 三、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已经无需赘述,语言的习得离不开其文化境。出于对干扰交际 的异域文化因素的无知,在跨文化交际过程当中,我国英语学习者很可能会“以我为主”,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汉语思维方式和符合汉语习惯的表达方式,产生一些语用性错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发现这一问题并及时纠正,强化学生跨文化意识,是大学英语教育应当重视的。笔者曾就我校学生进行过一些相关探索,根据个人的教学经验谈几点看法。 强化教师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教师必须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首先英语教师应当具备两种不同文化理解,即对目的语文化和本族语文化的理解能力,并能成为两种不同文化的中介者和解释者,设法帮助学生克服不同文化差异,使他们尽快获得一种跨文化识;此外,教师如何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的讲解,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掌握知识也至关重要。 广泛的课外阅读和实践活动 除了进行文化教育,教师应当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如读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是了解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社会关系等文化以及该民族的心理状态等方面最生动的材料。在学习英语时,为了减少母语文化的干扰,在学生熟悉、了解英美文化并意识到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的同时,还要让学生进行反复的交际活动以直观的让学生形成对异域文化的认识。 强化母语的正迁移作用 对语言文化的大量研究表明母语文化在外语语言文化的学习中会发生正迁移作用。因此不能因为学习英语而放松了对母语的学习,因为在跨文化交际中,谈话的主题和涉及的内容是受双方制约的。如果谈话的对方涉及到有关中国的传统文化时,你若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此时此刻,你纵有极强的交际能力,也会把自己置于非常尴尬难堪的境地。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还要注意强化学生的母语文化意识 结语 英语教学首先是语言结构规则的教学,也就是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语言能力;但仅仅有语言能力是不够的,是不能保证现实生活当中有效的跨文化交际的,还需要进行语言使用规则方面的教学。因此,为了有效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教学应该贯穿于整个外语教学的全过程。英语教学是语言能力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的结合,二者同等重要,均不可忽视。 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论文关键词: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能力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必要性的论述,分析了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因素,提出了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些措施。 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及独特的文化传统,其中包括人生价值观、风俗习惯、社会礼仪等,这一切就构成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还要使他们了解英语所依附和产生的英语文化。目前,中国对各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才的迫切需求使得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可避免地成了当前外语界的主要任务。怎样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呢?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含义 跨文化交际(cross culture communication)指本族语言者与非本族语言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涉及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社会环境以及由此所形成的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 二、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过程中遵守着不同的交际原则,这些交际原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它们蕴含着文化意义。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遵循什么样的交际原则上,常常会受到他们所依附的文化背景的干扰。 1.价值观念的差异:每个社会都有其自身的价值体系,它影响着生活在该社会的人们的思维模式及交际原则。比如说中国人提倡集体主义,相反,西方人更强调个人主义。例如英语某些单词既有褒义色彩,又有贬义色彩,由于中西两种价值观的不同就有了不同的看法。如ambitious一词,我们常取其贬意,表示野心勃勃,而美国人多取其褒义,表示有雄心壮志。 2. 礼仪习俗的差异:社会习俗是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沿袭下来的一种生活方式,习俗文化一般包括称呼、问候、道谢、打电话、告别等。例如,中国人常用“吃饭了吗?”作为吃饭前后打招呼的常用语,如按字面译成“Have you eaten?”外国人听起来就觉得很奇怪,有时会误以为你要请他吃饭。 中国学生学英语没有学习母语的那种环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语言的同时一定要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三、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由于世界上每一种文化都具有其他文化所没有的特质,任何一种文化都不能替代另一种文化本身的功能。全球化带来的跨文化交际遇到文化障碍是必然的。胡文仲教授认为:只注意语言的形式, 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因此,要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最佳效果,我们不仅要掌握语言本身的规律,而且还需要了解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四、在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1.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文化素养。英语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效果。许多英语教师对传授语言知识,讲解语法结构驾轻就熟。但涉及到跨文化交际能力时,就会感到自身的文化知识不够丰富,语用能力不强,因而对英语语言文化教学有畏难情绪。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英语教师应到国外进修学习,亲临所学语言的民族文化氛围,耳濡目染,亲身感受英美国家的语言与文化差异。 2.作好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适当穿插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诸如这些国家的历史、地理、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及风土人情等等。要让学生明白, 在交际中,不能死死抱住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习惯。因为, 即使使用的语法词汇都正确, 也会导致交际的失败。 3.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网络,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仅靠课堂教学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和掌握外语的需要。适当、合理、有序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帮助学生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辅助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如播放一些专门介绍社会情况的记录片等,让学生直接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 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提高外语人才的素质以及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任务,需要我们广大外语工作者认真探索,努力尝试。 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商务英语翻译中跨文化交际及文化信息等值的研究与论析 [论文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信息等值;语义信息对等;文化差异 [论文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从事国际商务英语翻译的人员尤其要注意跨文化交际中本国和异国之间的文化差异,注意文化信息等值,防止在国际商务英语翻译中原文文化信息的丢失与扭曲,要想方设法使这些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去除。 自从我国在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的国策以来,与世界各国进行贸易往来不断加强,对精通国际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作为沟通各国经济交流和商务活动的语言工具—商务英语,已成为一门新型的跨学科的综合性的专业学科。商务英语涵盖了相关不同领域的专业英语,例如财经英语、会计英语、金融英语、法律英语、外贸英语、广告英语等等。商务英语研究的对象可以分为两类:一般商务用途英语(EGB尸:English forGeneral Business Purposes)和专门商务用途英语(ESBP:English for Special Business Purposes)。商务英语的特点是它为国际商务活动这一特定的专业学科服务的专门用途英语。它既有英语语言的共同特征,即基于英语基本语法、句法结构和词汇,又具有独特的语言现象和表现内容,研究其语言现象,探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以掌握其翻译时的特殊性和规律性。 一、跨文化交际与国际商务英语的翻译 世界各国的商人都有其自己的本民族语言及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各国商人的相互商贸往来即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有着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商人们在交流时便需要克服彼此之间的文化障碍,以共同达到各自的目的。在各国经济、文化、军事等交往中,英语是首选语言。英语的词汇量丰富,它不断吸收各国语言词汇,具有多样性、易变性,因此人们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须特别关注本国文化与异国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及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义信息和文化信息的差异,尽可能做到文化信息等值或对等。 奈达博士在谈到翻译问题时说:“要真正出色的做好翻译工作,掌握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甚至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运用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翻译家让.德利尔教授也说过:“代码转译是确立词的一致关系;翻译是寻求信息的等值。”“词义等值”、“语言等值”等是“代码等值”的同义词;“意义等值”、“语境等值”、“信息等值”等是“翻译等值”的同义词。 上述这些权威的观点对目前商务英语翻译仍具有指导意义。一个国家或民族千百年形成的文化根深蒂固,不会也不可能完全被另一种文化所取代,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应该十分重视文化因素,特别注重文化信息的传递,尽可能做到文化信息的对等。具体到翻译就必须在译入语中找寻“对等语”。 例如我国在评比企业的等级时不少企业为自己是“国家二级企业”而自豪,但有的广告却把“国家二级企业”译成“State Second-class Enterprise"。在英语中“Second-class”含有"below a standard; inferior"(低于标准的;劣质的)这里有“差的”含义,与中文原意有很大的差异,不如译成“Statelevel II Enterprise”更贴切些。 语义信息等值和风格信息对等是商务英语翻译中最起码的对等。在这基础上,假使原文具有某种文化信息,翻译人员必须尽可能把原文中的这种文化信息最大限度地在译入语中体现出来,原文中的文化信息与译入语的文化信息等值是商务英语翻译中的一种深层次的对等。在具体商务英语翻译实践中,语言翻译转换过程中这种文化信息的扭曲、丢失是经常可以看到的。例如在翻译:“我们希望产品的图案和色彩能照顾到欧洲人的心理。”有译者译成“We hope that the design and color of the products would suit European psychology.”这句译文的偏差出在理解上,译者把“心理”译成“psychology".粗一看似乎也没什么不对,因为在汉英词典中也是这么对应的。但通过细细推敲原文,我们会发现此句中的“心理”更有一种人的“偏爱”和“情趣”的含义,而“psychology”这个词则侧重于指“心理学”或“人的心理过程”,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 再比如:“本协议及附件用中英文书就,两种文字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有译者译成“This Agreement and Appendix are rendered in Chinese and English. Both language shall possess the same legal validity.”这里译者把“两种文字”译成“bothlanguages”值得探讨,通过仔细分析原文,这里的“两种文字”应理解为“用两种文字写成的文本”,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哪种“文字”享有更高法律效力或更低法律效力。因此译文似应改成:This Agreement and Appendix are rendered in Chinese and English. Both texts shall possess the same legal validity. 二、文化差异和语义差异引起的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中文化信息不等值的几种情况 世界各国每年至少有数万种商品被介绍到全球市场(其中多数被介绍到美欧市场),但这些商品有五分之四销路不佳,究其原因,盖因许多广告正文错误叠出,有拼写错误,也有句法错误,.还有用词错误及文化错误,出现“胡译”、“死译”等,所有这些错误都有损企业形象和产品的销售,“国际营销的成功之路是建立在错误营销和广告战役中失败的废墟之上,他们中大多数失败是由于跨文化交流的错误”。这些交流的错误和失败或者是由于忽视文化差异,或者是对文化差异的无知造成的,因此为避免这些差异引发的失败,商务英语翻译人员就要探究了解这些差异的起因,力争在翻译时尽可能避免。 比如,有人把“白酒”译成“white wine",乍一看似乎没什么不妥,但在英语中,"wine”一般指以水果汁为原料 酿造的酒,如apple wine, cherry wine,如果在“wine”之前没有添加某种水果的名称,则专门指葡萄酒,有人把“老白干”译成“Old dry white wine",但是既然指液体的酒,用dry(干)显然是矛盾的。其实在英语中,dry还可以解释“不含糖分的”,"dry white wine”的汉译应是“千白葡萄酒”,而“老白干”似应译成"white spirit”或“strong liquor"。 又比如在翻译“亚洲四小龙”时,有人把它翻译为“FourAsian Dragons”这样翻译似乎不妥.虽然在国人的心目中“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人们常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自豪,汉语成语中常有“龙飞凤舞”“龙凤呈祥”“龙腾虎跃”来表达正面的含义,封建社会中至高无上的皇帝被视作“真龙天子”,但是在西方神话传说中,“龙”却是一种邪恶的动物,在中世纪,“龙”( dragon)被视作罪恶的象征,圣经中恶魔撒旦被认为是“下he great dragon",这样,我们在翻译亚洲韩国,我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这四个在上世纪七、八+年代创造经济奇迹的国家和地区时,似应译成“Four Asian Tigers”较为妥当。 上述错误之所以出现盖因对文化差异的无知或无视所导致,商务英语的翻译人员似应从地理位置引以的文化差异,对事物认识的文化差异,颜色的文化差异等处引起重视,不同国家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有时造成原文文化信息不易翻译到译入语中,等值的标准有时也较难完全做到,通常文化差异会引起以下几种不对应的情形: 1.原语中的指称对象在译入语文化中不存在或少见或不被重视 几十年来世界各国发明并推出的新药层出不穷,如penicillin,aspirin ,amoxicillin等,由于我国药学界也无相应的中文产品和术语,于是只能采用音译法来分别译成“盘尼西林(青霉素),阿司匹林、阿莫西林”,用的久了,人们也就习以为常了。 又如国人这些年穿的名牌鞋子“耐克”( Nike ),Nike原是希腊神话中胜利女神的名字,西方人会从这一品牌联想到吉祥与胜利,但中国人却不会有这样的联想,因为中国人没有这样的文化背景,如果我们把其音译为“娜基”,在国人的心目中也不会有什么联想,但译成“耐克”就大不一样了,人们穿鞋子总喜欢它能结实耐穿,取名“耐克”会使人产生一种联想,即这种鞋子耐穿牢固,“克”有“克服困难,克敌制胜”的意思,这是翻译人员在翻译时根据其音节和鞋类产品应该具有的特点而独具匠心的一种译法,但也不得不承认翻译中文化信息的丢失现象,因为原商标“Nike”所具有的文化信息对中国消费者来说不会像西方人那样想起了Nike女神,同样汉语中的“鸳鸯”常被用来指代夫妇,但译成“mandarin duck”则不会使洋人产生类似的联想。 2原语文化在语言中有明确的指代,而译入语则须另行处理 中国文化传统讲究六六大顺,八一八(发一发),但在英语中666却是魔鬼的象征,“八”也不具有发(财)的内涵,而西方人看中的却是“7”这个数字,比如有一种碳酸饮料叫“seven-up",在译成中文时似不应译成“七上”,因为这会使人联想起汉语中的成语“七上八下”,于是把它译为“七喜”则较为合适. 又如国产“雄鸡牌闹钟”原译为“Golden cock alarm clock",“雄鸡”在我国是一种吉祥的动物,‘一唱雄鸡天下白”,以“雄鸡”作为闹钟的商标比喻闹钟早上像雄鸡一样唤醒沉睡的人们。但在英语中cock也可以指男人的性器官,cock up在英国理语中则有“一团槽糕”的意思。这种效果恐怕是生产厂商和出口商都不愿意看到的,如果把其改为“金鸡牌”闹钟,译为"Golden rooster”则会使中国消费者和国外客户都能获得类似的美感。 3.原语和译入语中同一个指称对象是由字面意思完全不同的词语取代 加拿大翻译家让.德利尔教授在其撰写的《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法》这本着作中提出这样的观点:“代码转译是确立词的一致关系;翻译是寻求信息的等值。”在书中他还指出“词义等值”、“语言等值”等是“代码等值”的同义词;“意义等值”、“语境等值”、“信息等值”等是“翻译等值”的同义词。他的观点对商务英语翻译实践仍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原文与译文语义信息的对等语义信息是基础,没有语义信息就不会有风格信息或文化信息。因为风格信息和文化信息必须通过语言的的基本含义体现出来。语言是信息的载体,假使语言没有传递信息,风格信息和文化信息也就谈不上了。一般来说风格和文化都是通过语义信息所反映出来的。语义信息包括表层语义信息(surface structure semantic message)和深层语义信息(deep structure semantic message)。表层语义信息一般是指话语或语篇的字面意思。例如英语中的“dry goods”应和汉语的“纺织品”(textile)对应,而不能译成“千货”,“干货”则应译成 "dry grocery"。 又比如中国人历来推荐“东风”,古人诗句中有“东风送暖”字样,诸葛亮借的是“东风”,上世纪五十年代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是“东风”牌汽车,而在英国人的心目中,“西风”( zephyr )是温暖和煦的,这是因为大西洋在英国的西边,西风从大西洋上吹来,在英国有一首专门颂扬西风的诗歌《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It’ s a warm wind, the west wind, full of birds’ cries译成:“那是温暖的风—温暖的西风,伴随着百鸟欢唱”,由于英语中西风含有特殊的文化信息,我们出口到英国的商品,在商标上就应考虑入乡随俗。 三、如何在商务英语翻译中进行文化信息的调整 各国各民族之间存在文化差异是一种客观现实,作为商务英语翻译人员便应了解这些差异的存在,通过适当的翻译达到文化信息灵活等值,要做到这一条,就必须在本国文化和外国文化当中找一个切合点,就要把两种语言的文化进行比对,具体体现在在译入语中找寻“对等语”这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翻译人员必须对文化上的差异进行适度调整,以实现文化信息上的对等,上文提到的把“亚洲四小龙”译成“Four Asian Tigers"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文化信息传递的目的基本上达到了对等。对下列这些情况,文化上的差异似应作出调整,A:原文指称对象有可能引起读者的曲解。日:原文指称对象乍一看好像毫无意义,C:译入语出现“语义过载”现象使读者不易理解,指称对象是词语句子及文章反映出的客观世界:英语和中文译文所指事物往往类似,反映出客观外界的相同事物或相同现象,体现出相同的语言功能,然而,东西方人有着不同的人文,地理,哲学,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差异,跨文化交际中这种差异肯定存在,从而使文化翻译的可译性产生一定的障碍,语言文化的这种特殊性使得中文的某些词语在英语中只能找到部分的对应语,有时根本就找不到对应语,反之亦然,例如“五保户”,“五七干校”等中文词语在英语中存在“意义空缺”,故其文化负载沉重,翻译时必须进行文化信息调整,通常翻译界对汉英词语指称意义的翻译一般采用四种方法,即直译法,意译法,音译法,音译与意译结合法。 1.直译法 直译法指的是在不违背译入语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在译入语中完全保留原文语言词语的指称意义,由汉语直译成英语的例子有:一国两制(one country two systems)铁饭碗(Iron Rice Bowl)、纸老虎(paper tigers)、丢脸(to lose face)等等。由英语直译成汉语的例子有:iron curtain(铁幕)、chain reactions (连锁反应)等等,有时为了保持原文符号意义的完整传递,可采用直译加注的办法,例如:“拳头产品”( fist products),有学者认为,如果把它翻译成“competitive produc ts"、"quality products”或“key products”恐不能充分表达原文含义,如直译成“first products”又担心外国人看不懂,于是采用“直译加注’,的办法,比如‘·拳头产品”直译成“a fist product",然后再加注“a fist product, literally, like a clenched fist, used to refer to the product which is excellent and occupies a dominant position among similar products(拳头产品,字面上的意思是像握紧的拳头,用来指过硬而又有竞争力的产品)通过这样的直译加注,即对词语的指称意译做了清晰的说明,又很好地保留了原文的语言风格,传递了近似的语言文化信息。 2.意译法 意译法指的是翻译人员在受到译语社会文化差异的局限时,舍弃原文的字面意思,力争译文与原文的大意相符合和主要语言功能相似的一种方法。由于地理、风俗、历史等差异、各民族的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词汇、句法结构和表达方式、直译有时晦涩难懂,有时会引起歧义,有时则不能充分传达原文的神韵,由此我们只能采取意译,意译保留了原文的特点和形式,一般来说意译可有两种形式:直接意译和转换意译,直接意译是指将源语言在词典中的意思译为目的语。例如:talk shop all the time(三句话不离本行),a land of honey and milk(鱼米之乡),四川成都的“紫薇酒店”译成英语为“户RIME HOTEL",紫微星在中国星相学中其星宿排名居首位,而英语PRIME含有“首位的、首要的、最好的、第一流的”意思,因此这可看作是成功采用意译法的典范。 转换意译是指翻译人员不按词典中词汇的解释释义来翻译源语言,而是在了解了该商品的特点并考虑到本国消费者消费心理习惯后采用另一个译名来取代原名原意,使其与商品的特点有关联,例如:Walkman(随身听),safeguard(“舒肤佳”香皂)、Whisper(护舒宝)、Coca-cola“可口可乐”饮料),Benz(“奔驰”轿车),这种译法如使用得好,可以使人顾名思义,联想到产品的特点及性能,从而引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3.音译法 音译法指的是用音位为单位在译文中保留源语言的发音以便根据“名从主人”的原则,以突出l}文主要语言功能的一种翻译方法,常见的有“humor(幽默)、logic(逻辑)、sofa(沙发)、nylon(尼龙)、sonar(声纳)、whisky(威士忌)、Sony(索尼)、Casio(卡西欧)等等。 音译法看似简单,却也有很多讲究,翻译人员在下笔之前似应反复斟酌比较,比如“Benz“奔驰”轿车)本来是译成“本茨”的但后来采用谐音联想法,译成“奔驰”显然要比“本茨”好得多。 音译商标也须有一定的技巧,其原则是尽量简短,省去某些非重读音节,比如将“Rolls-Royce”译成“劳斯莱斯”,而不是译成“罗尔斯.罗迈斯”。 如果是中文商标译成英语,有两种情况:一是谐音造词,二是按照汉语拼音,这里须注意如用汉语拼音做商标,最好事先查一下英汉词典,看看英语中是否有与该拼音一模一样的词、如有,应该搞清它的词义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与该商品是否适宜?例如,我国曾有一种“芳芳”牌的化妆品系列被译成“Fang Fang",但“Fang”这个词在英语中的意思却是(“毒蛇的“)毒牙、(“犬、狼等的”)尖牙。 4.音译和意译结合法 音译和意译结合指的是在英译.中保留原文的发音同时又体现出原文的指称意思,是一种兼顾音译和意译、谐音又谐意的方法。例如“X-ray”译成中文是“爱克斯光”,“爱克斯”是字母X的音译,“光”是ray的意译,又如“Cambridge”译成“剑桥”,"Uncle Sam"(山姆大叔”,指芙国政府或美国人),New Delhi(新德里,印度的首都),ice-cream(冰淇淋)等等。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西方出现了一种影响颇广的翻译理论,该理论认为翻译人员的根本任务就是使他的翻译成果对读者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读者产生的效果一模一样,这条原则有人称之为“等效”(similar or equivalent response or effect)也有学者称之为“功能对等”( functional equivalence)或“灵活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 “等效论”的影响很大,但在热闹盛行了一段时间后人们开始怀疑它的可行性,提出了一些质疑,考虑到商务英语的翻译是一种涉及不同商务业务的十分复杂的符号转换过程,“等值”或“对等”只能是人们一种美好的愿望,所以说“等值”只是一种相对的概念,绝对的“等值”或“对等”是不存在的,尤其是在源语言承载了文化信息,或是在译入语中存在“意义空缺”,在其文化负载过重的情形下,翻译人员必须对其进行文化信息的调整,尽可能做到减少“代码转换”过程中文化信息的丢失,注意分寸,扬长避短,恰到好处,灵活运用,尽最大可能使译文反映出原文的真实面貌。 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跨文化交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变通的初探 摘 要:本文探讨了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分析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指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并且笔者对跨文化教学提出了一些方法建议。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冲突;非语言行为;文化对比 当今世界,高新科技在通讯领域里的使用和国际互联网的开通,使得人们足不出户便可进行跨地区、跨国家的交流。外语学习的重要性空前提高,英语的地位迅速上升,在许多场合起着交际桥梁的作用。与此同时,人们发现只懂语言并不能解决所有的交际问题,文化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语言教师来说,研究探讨跨文化交际教学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 一. 跨文化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关系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 ural / cross - cultural communication) ,简言之,就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我们在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时,总希望学生学会对外语的运用尽量能像英语国家的人一样正确、流利和自然,母语味儿越少越好。可是,由于学习者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概况、风土人情了解甚少,而且在实际交流中喜欢套用母语的观念方式和习惯去理解对方话语,因而常常会产生交际障碍。可见,跨文化交际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换言之,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文化冲突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一些老师按照传统的教学大纲的要求,按部就班,由音标到单词,由单词到句子结构分析,循规蹈矩。尽管其所教的学生们对所学的语言知识基本达到了会听、会说、会读、会写,但这仍不足以保证在实际应用语言时不犯错误。我们可以看这样一个例子: A :what an unusual necklace ! It is really beautif ul . B :Oh. You may have it . A :No. No. [1 ] 这是一段师生间的对话,A 是老师,来自西方国家,不难看出此时A 一定非常尴尬,她说话的本意是想找个话题活跃气氛,没想到对方却误以为她喜欢这条项链。B 显然来自中国,其文化熏陶使其自然而然想到,既然老师喜欢项链就送给老师以表敬意。结果彼此陷入尴尬局面。这是一则典型的文化冲突的例子。交际中,两人因无法容入同一文化背景中,从而导致交际失败。由此可见,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某种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学习语言的能动性,造成语言学习和应用环境的脱离。学生们往往发音准确,掌握了系统的语法知识和大量的词汇,可“临阵”就是无法顺利交际。因此,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不能忽视其所在的文化语境,否则学生在交际中就容易产生文化冲突。所谓文化冲突,是指学习者不知不觉地将本民族的习惯、文化模式套用到或强加到所学语言上去,从而产生理解上的偏误,甚至导致交际的失败。在英语学习中,这是学生们普遍遇到的一种问题。归纳总结一下,其产生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1. 对英语语言文化中的特有事物缺乏感性认识 这在学生们阅读与文化有关的文章时尤为突出。每当遇到一些俚语或习语,学生们便不知所云。这可能是由于学生们平时摄入的相关文化常识较少,常误用本族文化知识填入或压根儿无法填补这一空白,即无法找出上下文关系,严重影响其对文章的理解,常表现为阅读速度慢、歪曲原文意思。 例如在《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 A Good Heart to Lean on" 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句令许多学生费解: But the next day people kidded him by saying it was t he first time any fighter was urged to take a dive before t he fight began.(《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Unit 3 Section A)这句的难点在短语" take a dive" ,许多学生从字面上去理解," take a dive" 是“突然下降,暴跌”的意思,可在本句中怎么也理解不通。事实上,这还是个美国俚语,通常用做隐喻。它原用于职业拳击比赛中一方事先被收买在比赛中假装认输,下注者因此从中渔利。后来又引申为“假装认输,甘愿认输”。倘若学生们在平时英语学习时未摄入英语中这些特有的俚语或习语,那么在阅读时自然会碰钉子。 2. 混淆了英汉两种文化中共有事物的文化感情色彩 有的事物在英汉两种文化中都出现了,但所表达的文化感情色彩却截然不同。比如,孔雀(peacock) :在我国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征,人们认为孔雀开屏是大吉大利的事。在英语中,peacock 的内涵意义通常是贬义,含有骄傲、炫耀、洋洋自得的意思。所以英语中经常用之来喻人:as proud as a peacock (像孔雀那样骄傲) [2 ] 在英语学习中若不留心这些差异,就会导致文化冲突。 3. 混淆了英汉两种文化中的非语言行为的不同社会文化意义 人们的行为是传递信息的媒介。说话显然是一种行为,然而,挥手,微笑,皱眉,沉默,行走 等也都是行为,它们属于非语言行为。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这些行为起着与他人交流信息的作用,同时也受文化的影响。曾有学者研究表明,人能够发出70 万个各别的身体信息,而每种文化中都会展示出动作和姿态的某些特有情况。就数字手指符号而言,我们只用一只手就可表示1 - 10 的数字,这却使英语国家人大吃一惊,因为他们得用上两只手才能表示1 - 10 的数字。 比如,我们通常根据汉字“八”字造型,大拇指和食指张开表示“八”,可这个造型在美国人看来却是“二”。[3 ] 可见,同一种非语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所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在平时的英语学习中,学生们若不了解这些非语言行为的差异,在实际交流中难免会误解,发生文化冲突。 三.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探讨 针对上述跨文化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采取什么措施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交际技能是一个值得关心的话题。许多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师都对此提出了一些有效见解。如:开设课程、举行讲座、举办展览、开展第二课堂等。但最为有效的还是结合日常的大学英语教学从事文化对比,其覆盖面广,学生易吸收。在此,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浅探。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根本方法———文化对比外语学习不同与母语习得,学生学习外语一般是在他们已经掌握了母语之后才进行的,这个时候,学生已经在大脑中具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语言符号系统,这种原有的知识对外语学习有很大影响。一方面,它可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新的语言知识;另一方面,它又可能干扰新的语言知识的获得。[4 ]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若很好地利用学生原有的语言知识,结合日常教学把两种语言经常加以对比,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在理性上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特征有所了解,而且能够培养他们自觉地汲取目的语言中各种文化信息的习惯,从而提高他们使用外语的准确性和得体性。 结合日常外语教学进行文化对比可以在各个层面进行,例如可以在词汇、语用、习俗、语篇,文体等各个层面进行文化对比。由于我们的日常大学英语教学中大部分概念都是通过语言行为来阐释的,笔者在此对有关语言行为方面的一些层面做初步探讨。 A. 词汇对比 词汇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是最重要的一环,我们在课堂上通常都要讲解词的意义、用法、搭配等,并做各种词汇练习,但是对于词的文化内涵往往涉及不多。在某些人看来,学英语,就是把一个个的词、词组、短句学好,掌握其读音、拼写及意思,同时掌握一些基本语法,知道如何把一个个的词、词组及短语连接起来。掌握了这些,英语就学得差不多了。其实不然,如果我们只是把单词按字面意义串起来,而丝毫不懂有关文化背景知识,在实际运用中是行不通的。比如:某一中国大学生在学英语时遇到一个句子:"You chicken ! He cried , looking at Tom with contempt . "这令其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他根本不了解" chicken" 这个词的文化内涵。事实上,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常把" chicken" 比作“懦夫、胆小鬼”,但在汉语中却没有这种比喻,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英语里的胆小鬼竟是鸡![5 ] Seelye 曾指出“, 如果学生不了解词的文化内涵,他就不知道那个词的意义———不论他是否会读出或译出那个词。”[6 ]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词汇对比: a) 对比字面意义和涵义 字面意义就是基本的或明显的意义。词的涵义是词的隐含或附加意义。在英语学习中,我们不仅要掌握词的字面意义,而且要知道词的涵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分析中英两种语言字面意义与涵义的关系,辨别它们是相同还是不同的关系。如" green" 一词的字面意义为“绿”,而在"green - eyed"中其涵义却不同,表示“嫉妒,红眼病(而不用red - eyed) ” b) 对比词的感情色彩差异 由于各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同一词语在不同文化中所表达的感情色彩也存在差异。因而我们在教学中要加强对英语词汇文化意义的介绍,引导学生比较词语感情色彩上的差异,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评价。比如“夏日”一词。在汉语中“, 夏天”常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在英国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可爱”、“温和”、“美好”等意相连。了解到词的这种感情色彩的差异,我们就可以体味到为什么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 /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7 ] 总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应重视那些同汉语对应却有着不同内涵和外延的英语词汇。对词的文化内涵进行对比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异文化的结构和观点。 B. 语用对比 语用对比对英语学习有很大帮助,因为汉、英两种语言在用语方面是存在差异的,只有找出差异,才能成功地进行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然而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只是一味重视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的教学,学生又往往机械模仿(中文思想+ 英文形式) ,因而在实际应用语言时犯语用上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比如在英语课堂上常可听到学生提出问题前这样说:" I have a question?" 或在拒绝别人时说:" No , please don’t go to any trouble" 等等。这些都是典型的汉化英语,在语法结构上是正确的,却不符合英语习惯。与语法错误相比,这种由文化差异引起的语用失误更加隐性化、多样化。正如托马斯所说的“语法错误从表层上就能看出,受话者很容易发现这种错误。这种错误一旦发现,受话者便会认为说话者缺乏足够的语言知识,因此可以谅解。语用失误却不会像语法失误一样看待。如果一个能说流利外语的人出现语用失误,他很可能会被认为缺乏礼貌或不友好。他在交际中的失误便不会被归咎于语言能力的缺乏,而会被归咎于他的粗鲁或敌意。”[8 ] 因而,大学英语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对此,笔者建议几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进行语用对比:a) 情景教学 在教学中,用情景教学法进行语用对比较定义教学法更全面、更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如"well"一词相当于汉语中的“好”," well done" 是“干得好!”的意思,但当"well" 作为句首语气词时,定义法就无济于事了。这时用情景法,把"well"放入一定语境,就可使学生领悟到well 用于说话者自己意识到所说的话不能满足听话者要求的时候: Did the weat her - man say it was going to be fine tomorrow ? Well , he didn’t say it was going to rain. [9 ] b) 话语教学 话语教学的关键在于能否恰当地运用英语。在进行话语教学时,教师既要告诉学生英语句子结构使用的一般规律,又要教会他们活的语言规律和习惯。比如,结构相异的句式不等于功能完全不同,如: I hope you’ll close the window. Would you close the window ? It’s cold in here. [10 ] 在特定的环境中用特定的语调来说这些话,可对听话者产生相同的效果。 c) 其它可利用渠道、方法 除了上述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我们还可通过其他渠道来培养学生的语用技能,如观看英语电影、录像,阅读现代外国文学作品,充分发挥外籍教师的作用等。虽然语用方面文化差异的表现是多样的,但是,只要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准确到位地加以讲授,并启发帮助学生对之进行对比、分析,将之归类化、显性化,那么学生由文化差异引起的语用失误必然会越来越少,从而能够真正准确得体地表达、理解英语。同时,在学习 英语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但要掌握这门外语的发音、词汇和结构,更要自觉、有意识地将英语同母语进行比较。只有重视积累语用对比方面的知识,才能更自如的使用英语,避免出现语用失误。 C. 习俗对比 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因而我们在学习英语语言时尤其要注意各民族语言习俗的差异。比如,在英国,要是在街上遇到有人问你,"Have you got a cigaret te for me , please. " ,可不要真的拿烟给他。因为这其实是个转义的间接的言语行为,他要的并不是烟,而是钱,说的是行乞语言。再如,在英国,听到人家打喷嚏,一般有人会说:"Bless you. " 这是因为英语国家的人信奉基督教,他们认为人在打喷嚏时灵魂会出壳,因而一般要说" God bless you" 或"Bless you.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果我们熟悉两种语言的习俗差异,我们在遇到上述情况时就可以做到当机立断。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了解尽可能多的文化习俗差异呢? 根据在课堂教学中的摸索,笔者总结出几点建议: a) 结合教材提供的内容与本国文化进行对比。 由于外语教材大多为语言教学而编,其中必然涉及相应的外国文化背景知识,我们可以结合课文,配合文中的故事情节,作者观点,文体风格等来比较中西文化习俗差异。这样,对学生来说,既形象又生动。适当时候,我们可采用传统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例如:对涉及历史文化、宗教礼仪方面的文章,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通过电影,图像等的展示,揭开西方文明神秘的面纱;对涉及国外节假日的文章,我们可以布置学生自己先搜集关于中西节假日方面的资料,然后组织课堂讨论,再选择补充讲解,以加深学生对之的理解;对涉及饮食住行等方面的文章,我们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一些社交活动,主动与外国人交往。通过轻松的个人间交往,学生们可以看到、学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等等 b) 组织专题讲座对跨文化习俗知识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 c) 鼓励学生阅读一些外国名着或剧本,并同时要求他们做读书笔记,记下其中有意义的文化细节。 d) 开辟第二课堂:学校可成立英语协会、开辟英语角、举办英语演讲、英语晚会等活动,模拟现场,使学生在实际运用语言中学好英语。这些合理、有序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是帮助学生发展交际能力的辅助手段。 四. 结束语 跨文化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息息相关。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促进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是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如若缺乏这种能力,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就会导致文化冲突,出现不得体、误解、冷场、尴尬等局面,阻碍交际的顺利进行。因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要把跨文化交际教学提上重要日程。
编辑出版学专业论文: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建设的逻辑误区 课程逻辑的系统性决定了其传递知识的高效性,它是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错误理解学科逻辑,以学科逻辑替代课程逻辑,违背学科逻辑,忽略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逻辑,已经严重影响到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建设。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当务之急就是转变将课程逻辑结构简单化为学科逻辑的观念,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组织中兼顾学科逻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逻辑,使学生通过学习,真正掌握编辑出版课程内容,为以后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建设;逻辑误区 课程体系反映一定的教育思想,决定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规格、质量和水平。它是根据一定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相关学科知识及时间环节,按一定比例及逻辑顺序排列组合而成的知识系统。与学科专业知识及时间环节一样,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即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也是决定课程体系质量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国内不断有学者在教育学、管理学、体育学等课程领域探讨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问题。比如,林有祥的《对教育学学科逻辑结构的思考》(《求索》2006年第2期),郑开玲的《管理学应该从何处开始——对管理学学科逻辑起点的寻证》(《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张建华、芦平生的《体育课程的逻辑起点问题》(《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等,它们对探求高校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逻辑起点、厘清课程建设思路、明确课程发展方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编辑出版学本科课程体系建设上,学界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课程承载的专业知识内容质量和学时分配比例等问题上,对专业课程体系逻辑结构的研究严重不足。据笔者发现,当前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至少存在着以学科逻辑替代课程体系逻辑、违背学科逻辑、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关系不明和忽视学生职业发展逻辑等逻辑误区。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的建设,是造成学科争议、门类芜杂、结构不合理、随意性强、针对性差等问题的重要原因。有鉴于此,有必要通过分析这些问题,检讨当前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寻求课程建设与发展的新的突破口。 一、以学科逻辑替代课程逻辑 每个学科都必须遵循自己特有的学科逻辑,将所涉及的知识领域的概念系统按照逻辑顺序加以叙述,编辑出版学专业也不例外。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提供了探索编辑出版活动规律、解释编辑出版现象的视角、方法和过程,并为对编辑出版学研究和实践有共同兴趣的人们搭建了一个进一步拓展知识结构的平台,是研究编辑出版活动获得系统化知识、建构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从这层意义上说,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首先必须遵循编辑出版学科的学科逻辑。多年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也表明,遵循学科逻辑,才能避免课程内容重复,保证课程之间衔接紧密。 编辑出版学课程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理念,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出版产业对出版人才的需求以及编辑出版职业特点,选择课程设计者认为应该掌握的思想、知识与方法,传递给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生的科目和进程。因此,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并不等于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逻辑。编辑出版学课程体系所遵循的逻辑,除了编辑出版学学科的逻辑外,还应当兼顾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的逻辑。也就是说,编辑出版学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应当是由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逻辑组成的多元逻辑体系;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应当按照这一多元逻辑体系,将知识内容分配到各个范畴中。但是,由于目前学界对编辑出版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片面强调学科逻辑,以学科逻辑取代课程逻辑,将课程体系必须遵循的多元逻辑体系简单化为单一的学科逻辑,严重忽视了出版产业人才需求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逻辑。 这种以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取代编辑出版学课程体系,仅按学科逻辑将编辑出版学专业知识累积到课程中去的做法,对编辑出版学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选择造成许多负面影响。最突出的表 现是学生远离真实的产业发展环境,难以将专业知识运用于编辑出版工作实践,忽略了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在“象牙塔”专业教育作用观指导下,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严重滞后于时展,严重脱离出版产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实际需求。此外,将课程体系限定在学科逻辑规定的领域内,不考虑编辑出版学课程的多元逻辑体系,编辑出版学专业知识的功能与应用就会因此而消减,学科发展就会因为失去出版产业的滋润而失去生命力。编辑出版学学科知识只有与编辑出版职业活动相结合,适应了学生的职业发展逻辑,才会产生意义,才更可能让学生有效地接受。不考虑学生职业发展逻辑,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创意能力等编辑出版职业必备素质的培养,不仅难以让学生通过学习找到职业归属,更无法从学理高度改变业界“编辑出版是技能而不是专业”的错误认识。学界应当认真研究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尽快纠正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就是课程体系逻辑的认识和做法,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兼顾产业人才需求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逻辑,只有如此,才能既坚持学校教育传递知识的高效性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特点,保证编辑出版学专业知识传递的高度组织性和系统性,又能在学科专业建设中主动搁置编辑学与出版学的学科之争,有利于加强在传播学、信息管理学等学科体系下的全国各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之问的团结,使他们共同专注于课程的开发和建设。 二、违背学科逻辑 检视既往编辑出版学课程建设,还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一方面以学科逻辑替代课程逻辑,另一方面又在编辑学学科群和出版学学科群的课程设置中违背学科逻辑。 近年来,在编辑学一般原理和图书报刊等载体编辑学研究成果不断巩固的基础上,社科书籍编辑学、科技书籍编辑学、学术著作编辑学、文艺编辑学、辞书编辑学、少年儿童读物编辑学和英文书刊编辑学等著作相继出版,标志着编辑学学科已形成了普通编辑学、载体编辑学和载体专业编辑学三个层面的科学合理的学科体系,学科发展日臻成熟。但令人遗憾的是,学界建构编辑学课程群时,没有及时汲取载体专业编辑学研究成果,课程设置依然为编辑学原理、编辑出版史和载体编辑学课程。这种做法不仅没有为编辑出版学课程体系补充来自业界鲜活的“内容编辑”的知识内容,更违背了学科逻辑,犯了常识性错误。以期刊编辑与书籍编辑为例,试想一下是科技期刊与科技图书在编辑工作中的相似度高,还是文学图书与科技图书编辑在编辑工作中的相似度高?这种强调载体形式编辑学而忽视载体内 的后果,使学生仅仅浮光掠影地学习了编辑工作的一般流程,无法进一步掌握不同内容的编辑规律。特别是在信息时代,学科专业越分越细,数字出版方兴未艾,载体的鸿沟已经打破,专业内容的编辑差异大于不同载体间编辑工作的差异,编辑不仅要有驾驭不同载体编辑工作的能力,更要具备对某一专业方向内容进行深度编辑加工和信息开发的能力。仅仅学习不同载体的编辑知识,无法培养出适应全媒体时代数字出版的编辑出版人才。从这一意义上说,编辑学课程设置中单纯强调载体编辑学,缺乏内容编辑学课程,也是造成编辑出版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 出版学课程群也有类似情况,主要表现为对课程群的逻辑结构缺乏深刻理解,没有明确基础与应用、内核与外围的逻辑关系,导致因产业发展和出版新技术需要而仓促设置课程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网络出版、数字出版和电子出版之间是什么关系,数字出版技术和数字出版一般原理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界始终没有统一的认识,以至于这类新课程之间逻辑关系不明,课程之间联系不够,课程体系也不够稳定。 三、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关系不明 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按照内在的规定性运行,具有鲜明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化进程加快,出版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表现出高度的复合性特点。业界普遍认为,21世纪的编辑出版人才,必须是掌握先进的网络数字出版技术、懂得经营管理、能够驾驭多种媒体编辑工作、能够撷取当代人类最优秀文化加以传播的复合型人才。分析业界对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的期望,不外乎包含了经营、技术和创意三个因素,其中谁是皮,谁是毛,谁是核心,谁是外围,就是编辑出版人才能力结构逻辑的关键所在。传承文化、传播文明 是编辑出版业的使命,内容为王是编辑出版业发展的真理。从这层意义上说,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核心应当是创意,学生最应当学习的是终身学习和创意的本领。 遗憾的是,业界尽管对复合型编辑人才有所认识,但具体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不能提出具体的要求,学界面对现代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必须掌握的十八般武艺更是如坠云间,对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构成没有通盘考虑,课程设置只能采用“添油战术”,业界面临什么新问题,出现了什么新技术,学界就开相应的课程。如此“杂拌”课程体系,难免使学生学完之后“什么都知道,,又什么都不精”。在不断设置时髦课程的同时,忽视的恰恰是出版人才最可宝贵的创意能力的培养。 编辑的成长有其内在规律,也具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编辑职业发展逻辑,传统的师徒制编辑培养方法,是选择具有一定学科专业背景的学生进入出版社,跟随经验丰富的老编辑一同工作,通过观察、模仿、交流,在具体的编辑工作中体会编辑成长的逻辑,进而成长为合格的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则是从编辑出版实际活动中抽象出编辑出版知识与技能作为课程内容,通过课程学习培养编辑人才。毫无疑问,学校教育在传递概念知识与事实知识方面,在进行结构完善的简单问题技能的教学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正如前面所述,由于编辑出版学专业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特别是在教材编写、制订教学计划等具体课程建设中,大多根据学科逻辑展开教学内容,基本不考虑编辑职业发展逻辑,造成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知与行割裂,即使一些实务性课程,也过分强调脱离具体情境的、抽象的概念迁移,内容空泛、无针对性、可操作性差,无法让学生感兴趣。不仅如此,不考虑职业发展逻辑的编辑出版学课程内容,无法完成学生职业角色的心理建构,导致他们就业后难以立即进入角色,使业界对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学生颇有微词,这也严重影响了专业的发展。 五、多元逻辑体系下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建设的原则 以上分析表明,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建设,必须明确课程体系的多元逻辑结构,确立课程的多元逻辑体系下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建设的原则,进而发挥学科逻辑、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学生职业发展逻辑的系统作用,确保学生真正掌握课程内容,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和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1.以学科逻辑为基础,增强专业课程内容对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职业发展逻辑的适用性 编辑出版学的学科逻辑具有高度严谨的系统性和组织性,是一代代出版人在长期实践中对相关知识领域不断探索、总结、升华的结晶,并经历了出版实践的检验。学科逻辑传递知识的高效性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特点,决定了在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毫无疑问,这是编辑出版学课程多元逻辑体系的基础。但是,与任何学科一样,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受教育者是其课程体系的逻辑起点,学生作为未来的编辑出版人才“做什么”和“怎么做”,即编辑出版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是课程体系的中间结构,而能够适应编辑出版工作的编辑出版人才,则是课程体系逻辑的终点与归属。因此,要转变将学科课程内容组织的逻辑体系单一化为学科逻辑的误区,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中应兼顾学科逻辑、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编辑职业发展逻辑,增强学科课程内容对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逻辑的适用性。具体来说,就是根据编辑出版学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结合学生职业发展逻辑来设置课程。唯有如此,方能保证学生能够将专业知识组织和运用于未来的编辑出版实践中,使编辑出版学学科发展永葆活力。 2.以出版内容创意教育为核心展开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 现代编辑出版人才必须能够根据读者需求、文化发展、科技进步诸多因素,组织学术、大众文化和教育三大类别的出版活动。与此同时,出版业所承担的文化选择和文化传承重任,只有在特定的载体上才能实现。因此,出版物内容编辑开发知识能力和载体复制知识能力相互交织,是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关键性特征。 内容为王是编辑出版业发展的真理,创意和终身学习的本领是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核心。创意贯穿于出版活动的各个环节,无论是出版经营管理、复制传播技术,都离不开创意。虽然驾 驭不同载体,进行复制传播也需要创意,但出版产业发展的关键是对出版内容的开发,现代编辑出版人才,必须具有各类不同内容的出版创意能力,能够根据读者需求、文化发展、科技进步等因素,组织、开发各种类型的出版活动。在多元逻辑体系下,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建设应当以不同内容出版创意为主线,传授不同载体开发、复制、传播的知识和技术,培养具备出版创意能力、能够适应全媒体出版的现代出版人才。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这种以出版创意教育为核心展开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的思路,符合编辑出版学的学科逻辑,但因为编辑出版内容几乎涉及所有人类文明成果,课程开发的难度很大。笔者建议,除了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之外,应当以内容编辑学课程为纵线,以不同载体出版实务课程为横线,建构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这样,编辑学和出版学课程就可以通过内容创意与载体平台开发、经营管理和营销传播创意的交汇,实现编辑出版本科教育在出版创意教育与技术和经营管理上的统一。 3.通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来表达编辑出版人才职业发展逻辑 统一认识,破解难题,是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关于编辑出版人才的职业发展逻辑,业界认为应当是“专业毕业生——学科专业编辑——复合型出版人才”,而学界认为是“编辑出版专业学生——普通编辑——复合型出版人才”。人才供需双方在编辑出版人才职业发展逻辑认识上的巨大差距,严重影响着出版产业和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发展。 现代社会是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出版业界对编辑出版人才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无可厚非,编辑加工专业稿件、策划专业性较强的出版项目,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是绝对不行的。毕业生缺乏学科专业知识背景,是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的短板。但是,编辑出版本身就是一个专业,业界认为具备了一定学科专业的毕业生在工作中通过师徒传承,掌握了编辑出版工作流程就能成为合格的专业编辑,进而成长为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也有失偏颇。特别是将编辑出版专业教育纳入职业培训范畴的做法,已经难以适应全媒体出版时代对编辑出版人才的要求。既然可以在工作中学习编辑出版知识,掌握编辑出版技能,为什么不能在具体编辑出版工作过程中学习学科专业知识,成长为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呢?因此,通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编辑出版人才职业发展逻辑,是统一业界和学界在编辑出版人才成长逻辑上分歧的最好办法。 根据这一思路,编辑出版专业课程建设,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出版创意教学,进一步充实内容编辑学课程,强化专业特性,另一方面应当拓展一般人文社科类普通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知识领域,尤其要注意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的一般原理、学科研究方法的内容,努力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打通学科壁垒,优化知识结构,为学生适应编辑出版工作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编辑出版学专业论文: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的设计策略 课程体系反映一定的教育思想,决定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规格、质量和水平。它是根据一定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相关学科知识及时间环节,按一定比例及逻辑顺序排列组合而成的知识系统。①与学科专业知识及时间环节一样,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即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也是决定课程体系质量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国内不断有学者在教育学、管理学、体育学等课程领域探讨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问题。比如,林有祥的《对教育学学科逻辑结构的思考》(《求索》2006年第2期),郑开玲的《管理学应该从何处开始——对管理学学科逻辑起点的寻证》(《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张建华、芦平生的《体育课程的逻辑起点问题》(《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等,它们对探求高校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逻辑起点、厘清课程建设思路、明确课程发展方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编辑出版学本科课程体系建设上,学界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课程承载的专业知识内容质量和学时分配比例等问题上,对专业课程体系逻辑结构的研究严重不足。据笔者发现,当前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至少存在着以学科逻辑替代课程体系逻辑、违背学科逻辑、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关系不明和忽视学生职业发展逻辑等逻辑误区。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的建设,是造成学科争议、门类芜杂、结构不合理、随意性强、针对性差等问题的重要原因。有鉴于此,有必要通过分析这些问题,检讨当前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寻求课程建设与发展的新的突破口。 一、以学科逻辑替代课程逻辑 每个学科都必须遵循自己特有的学科逻辑,将所涉及的知识领域的概念系统按照逻辑顺序加以叙述,编辑出版学专业也不例外。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提供了探索编辑出版活动规律、解释编辑出版现象的视角、方法和过程,并为对编辑出版学研究和实践有共同兴趣的人们搭建了一个进一步拓展知识结构的平台,是研究编辑出版活动获得系统化知识、建构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从这层意义上说,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首先必须遵循编辑出版学科的学科逻辑。多年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也表明,遵循学科逻辑,才能避免课程内容重复,保证课程之间衔接紧密。 编辑出版学课程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理念,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出版产业对出版人才的需求以及编辑出版职业特点,选择课程设计者认为应该掌握的思想、知识与方法,传递给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生的科目和进程。因此,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并不等于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逻辑。编辑出版学课程体系所遵循的逻辑,除了编辑出版学学科的逻辑外,还应当兼顾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的逻辑。也就是说,编辑出版学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应当是由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逻辑组成的多元逻辑体系;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应当按照这一多元逻辑体系,将知识内容分配到各个范畴中。但是,由于目前学界对编辑出版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片面强调学科逻辑,以学科逻辑取代课程逻辑,将课程体系必须遵循的多元逻辑体系简单化为单一的学科逻辑,严重忽视了出版产业人才需求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逻辑。 这种以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取代编辑出版学课程体系,仅按学科逻辑将编辑出版学专业知识累积到课程中去的做法,对编辑出版学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选择造成许多负面影响。最突出的表现是学生远离真实的产业发展环境,难以将专业知识运用于编辑出版工作实践,忽略了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在“象牙塔”专业教育作用观指导下,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严重滞后于时展,严重脱离出版产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实际需求。此外,将课程体系限定在学科逻辑规定的领域内,不考虑编辑出版学课程的多元逻辑体系,编辑出版学专业知识的功能与应用就会因此而消减,学科发展就会因为失去出版产业的滋润而失去生命力。编辑出版学学科知识只有与编辑出版职业活动相结合,适应了学生的职业发展逻辑,才会产生意义,才更可能让学生有效地接受。不考虑学生职业发展逻辑,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创意能力等编辑出版职业必备素质的培养,不仅难以让学生通过学习找到职业归属,更无法从学理高度改变业界“编辑出版是技能而不是专业”的错误认识。②学界应当认真研究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尽快纠正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就是课程体系逻辑的认识和做法,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兼顾产业人才需求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逻辑,只有如此,才能既坚持学校教育传递知识的高效性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特点,保证编辑出版学专业知识传递的高度组织性和系统性,又能在学科专业建设中主动搁置编辑学与出版学的学科之争,有利于加强在传播学、信息管理学等学科体系下的全国各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之间的团结,使他们共同专注于课程的开发和建设。 二、违背学科逻辑 检视既往编辑出版学课程建设,还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一方面以学科逻辑替代课程逻辑,另一方面又在编辑学学科群和出版学学科群的课程设置中违背学科逻辑。 近年来,在编辑学一般原理和图书报刊等载体编辑学研究成果不断巩固的基础上,社科书籍编辑学、科技书籍编辑学、学术著作编辑学、文艺编辑学、辞书编辑学、少年儿童读物编辑学和英文书刊编辑学等著作相继出版,标志着编辑学学科已形成了普通编辑学、载体编辑学和载体专业编辑学三个层面的科学合理的学科体系,学科发展日臻成熟。但令人遗憾的是,学界建构编辑学课程群时,没有及时汲取载体专业编辑学研究成果,课程设置依然为编辑学原理、编辑出版史和载体编辑学课程。这种做法不仅没有为编辑出版学课程体系补充来自业界鲜活的“内容编辑”的知识内容,更违背了学科逻辑,犯了常识性错误。以期刊编辑与书籍编辑为例,试想一下是科技期刊与科技图书在编辑工作中的相似度高,还是文学图书与科技图书编辑在编辑工作中的相似度高?这种强调载体形式编辑学而忽视载体内容编辑学的后果,使学生仅仅浮光掠影地学习了编辑工作的一般流程,无法进一步掌握不同内容的编辑规律。特别是在信息时代,学科专业越分越细,数字出版方兴未艾,载体的鸿沟已经打破,专 业内容的编辑差异大于不同载体间编辑工作的差异,编辑不仅要有驾驭不同载体编辑工作的能力,更要具备对某一专业方向内容进行深度编辑加工和信息开发的能力。仅仅学习不同载体的编辑知识,无法培养出适应全媒体时代数字出版的编辑出版人才。从这一意义上说,编辑学课程设置中单纯强调载体编辑学,缺乏内容编辑学课程,也是造成编辑出版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 出版学课程群也有类似情况,主要表现为对课程群的逻辑结构缺乏深刻理解,没有明确基础与应用、内核与外围的逻辑关系,导致因产业发展和出版新技术需要而仓促设置课程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网络出版、数字出版和电子出版之间是什么关系,数字出版技术和数字出版一般原理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界始终没有统一的认识,以至于这类新课程之间逻辑关系不明,课程之间联系不够,课程体系也不够稳定。 三、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关系不明 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按照内在的规定性运行,具有鲜明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化进程加快,出版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表现出高度的复合性特点。业界普遍认为,21世纪的编辑出版人才,必须是掌握先进的网络数字出版技术、懂得经营管理、能够驾驭多种媒体编辑工作、能够撷取当代人类最优秀文化加以传播的复合型人才。分析业界对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的期望,不外乎包含了经营、技术和创意三个因素,其中谁是皮,谁是毛,谁是核心,谁是外围,就是编辑出版人才能力结构逻辑的关键所在。传承文化、传播文明是编辑出版业的使命,内容为王是编辑出版业发展的真理。从这层意义上说,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核心应当是创意,学生最应当学习的是终身学习和创意的本领。 遗憾的是,业界尽管对复合型编辑人才有所认识,但具体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不能提出具体的要求,学界面对现代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必须掌握的十八般武艺更是如坠云间,对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构成没有通盘考虑,课程设置只能采用“添油战术”,业界面临什么新问题,出现了什么新技术,学界就开相应的课程。如此“杂拌”课程体系,难免使学生学完之后“什么都知道,又什么都不精”。在不断设置时髦课程的同时,忽视的恰恰是出版人才最宝贵的创意能力的培养。 编辑的成长有其内在规律,也具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编辑职业发展逻辑。传统的师徒制编辑培养方法,是选择具有一定学科专业背景的学生进入出版社,跟随经验丰富的老编辑一同工作,通过观察、模仿、交流,在具体的编辑工作中体会编辑成长的逻辑,进而成长为合格的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则是从编辑出版实际活动中抽象出编辑出版知识与技能作为课程内容,通过课程学习培养编辑人才。③毫无疑问,学校教育在传递概念知识与事实知识方面,在进行结构完善的简单问题技能的教学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正如前面所述,由于编辑出版学专业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特别是在教材编写、制订教学计划等具体课程建设中,大多根据学科逻辑展开教学内容,基本不考虑编辑职业发展逻辑,造成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知与行割裂,即使一些实务性课程,也过分强调脱离具体情境的、抽象的概念迁移,内容空泛、无针对性、可操作性差,无法让学生感兴趣。不仅如此,不考虑职业发展逻辑的编辑出版学课程内容,无法完成学生职业角色的心理建构,导致他们就业后难以立即进入角色,使业界对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学生颇有微词,这也严重影响了专业的发展。 五、多元逻辑体系下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建设的原则 以上分析表明,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建设,必须明确课程体系的多元逻辑结构,确立课程的多元逻辑体系下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建设的原则,进而发挥学科逻辑、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学生职业发展逻辑的系统作用,确保学生真正掌握课程内容,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和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1.以学科逻辑为基础,增强专业课程内容对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职业发展逻辑的适用性 编辑出版学的学科逻辑具有高度严谨的系统性和组织性,是一代代出版人在长期实践中对相关知识领域不断探索、总结、升华的结晶,并经历了出版实践的检验。学科逻辑传递知识的高效性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特点,决定了在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毫无疑问,这是编辑出版学课程多元逻辑体系的基础。但是,与任何学科一样,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受教育者是其课程体系的逻辑起点,学生作为未来的编辑出版人才“做什么”和“怎么做”,即编辑出版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是课程体系的中间结构,而能够适应编辑出版工作的编辑出版人才,则是课程体系逻辑的终点与归属。因此,要转变将学科课程内容组织的逻辑体系单一化为学科逻辑的误区,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中应兼顾学科逻辑、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编辑职业发展逻辑,增强学科课程内容对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逻辑的适用性。具体来说,就是根据编辑出版学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结合学生职业发展逻辑来设置课程。唯有如此,方能保证学生能够将专业知识组织和运用于未来的编辑出版实践中,使编辑出版学学科发展永葆活力。 2.以出版内容创意教育为核心展开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 现代编辑出版人才必须能够根据读者需求、文化发展、科技进步诸多因素,组织学术、大众文化和教育三大类别的出版活动。与此同时,出版业所承担的文化选择和文化传承重任,只有在特定的载体上才能实现。因此,出版物内容编辑开发知识能力和载体复制知识能力相互交织,是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关键性特征。 内容为王是编辑出版业发展的真理,创意和终身学习的本领是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核心。创意贯穿于出版活动的各个环节,无论是出版经营管理、复制传播技术,都离不开创意。虽然驾驭不同载体,进行复制传播也需要创意,但出版产业发展的关键是对出版内容的开发,现代编辑出版人才,必须具有各类不同内容的出版创意能力,能够根据读者需求、文化发展、科技进步等因素,组织、开发各种类型的出版活动。在多元逻辑体系下,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建设应当以不同内容出版创意为主线,传授不同载体开发、复制、传播的知识和技术,培养具备出版创意能力、能够适应全媒体出版的现代出版人才。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这种以出版创意教育为核心展开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的思路,符合编辑出版学的学科逻辑,但因为编辑出版内容几乎涉及所有人类文明成果,课程开发的难度很大。笔者建议,除了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之外,应当以内容编辑学课程为纵线,以不同载体出版实务课程为横线,建构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这样,编辑学和出版学课程就可以通过内容创意与载体平台开发、经营管理和营销传播创意的交汇,实现编辑出版本科教育在出版创意教育与技术和经营管理上的统一。 3.通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来表达编辑出版人才职业发展逻辑 统一认识,破解难题,是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关于编辑出版人才的职业发展逻辑,业界认为应当是“专业毕业生——学科专业编辑—复合型出版人才”,而学界认为是“编辑出版专业学生——普通编辑——复合型出版人才”。④人才供需双方在编辑出版人才职业发展逻辑认识上的巨大差距,严重影响着出版产业和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发展。 现代社会是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出版业界对编辑出版人才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无可厚非,编辑加工专业稿件、策划专业性较强的出版项目,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是绝对不行的。毕业生缺乏学科专业知识背景,是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的短板。但是,编辑出版本身就是一个专业,业界认为具备了一定学科专业的毕业生在工作中通过师徒传承,掌握了编辑出版工作流程就能成为合格的专业编辑,进而成长为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也有失偏颇。特别是将编辑出版专业教育纳入职业培训范畴的做法,已经难以适应全媒体出版时代对编辑出版人才的要求。既然可以在工作中学习编辑出版知识,掌握编辑出版技能,为什么不能在具体编辑出版工作过程中学习学科专业知识,成长为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呢?因此,通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编辑出版人才职业发展逻辑,是统一业界和学界在编辑出版人才成长逻辑上分歧的最好办法。 根据这一思路,编辑出版专业课程建设,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出版创意教学,进一步充实内容编辑学课程,强化专业特性,另一方面应当拓展一般人文社科类普通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知识领域,尤其要注意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的一般原理、学科研究方法的内容,努力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打通学科壁垒,优化知识结构,为学生适应编辑出版工作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编辑出版学专业论文:民族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 我国新媒体背景下对编辑出版人才有新的要求,而民族类高校对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异同和问题,对此研究出既适合社会大环境又能振兴民族出版业的对策。文章主要讲述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我国编辑出版行业现状;(2)民族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现状;(3)我国民族出版业发展趋势;(4)民族高校应如何适应出版行业变化设置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对于“人才培养模式”这个概念我国很多学者都对其下过定义。本文就以上述定义对我国民族高校编辑出版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 一、研究背景背景 编辑是出版的中心环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编辑依然是构成出版企业竞争力的核心,编辑的价值是出版中其他任何环节都不可取代的。编辑在出版中,不仅是出版物的首要责任人,还是文化生产和接受的中介,作为出版物把关人的编辑,虽然在出版环节中的地位没有减弱,但是在行业内,编辑出版工作人员还存在很大的问题,经调查研究发现编辑出版行业内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 1、编辑人员人才培养不系统。目前我国大约有100多所高校开设了编辑出版学专业,但是,这些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不统一,目标不一致,就教科书来说编辑出版学专业的教科书并不是行业内编辑人才所编著的,如此一来,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校培养的编辑人才在行业内的竞争力不足。 2、编辑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在行业内很多编辑没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在出版物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过程中失去方向,选择时摇摆不定,甚至为了经济价值而放弃社会价值。编辑是文化生产和接受的中介,文化生产者生产和传播什么样的文化,对一个国家和社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甚至可以说引导着这个国家额和民族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观念,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编辑的作用至关重要。 3、出版社对编辑人员编辑力的培养力度不够。编辑的编辑力主要与自身的修养有关,但是作为出版社,对其工作人员的次培养也有很大的作用。目前在出版行业内,出版单位根据其编辑人员的能力来分配其任务,在这过程中,编辑人员和单位只是分别承担制定和执行的角色,单位并不会依据本单位的情况系统地培养编辑人员。 4、行业内编辑思想保守,不愿意与不敢主动创新与尝试,专业编辑容易被专家学者取代。因为编辑工作的特殊性,编辑本身如果在某方面没有造诣的话,很容易被相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取代。专业编辑如果不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开放思想、主动创新和提高自己的话,出版行业也将逐渐走下坡路。 5、行业门槛高、待遇低。编辑是把关人,现代出版行业编辑的核心业务能力要求高,但这不代表其学历要高,但是行业内普遍对编辑的学历要求高,这就导致一些有能力的人才流失。编辑是社会的中级阶层,但是其待遇却令人失望,这也在某一方面降低了其工作热情,影响到其能力的发挥,从而降低出版物质量。 高校是编辑人才培养的基地,所以研究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民族高校和普通高校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以民族高校为研究对象。 二、开设编辑出版专业的民族高校现状 目前在我国民族高校中,开办“编辑出版学”专业的有湖北民族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和云南民族大学。虽然这四所学校所在地相距甚远,但它们都同属于民族地区,其区域内特有的丰富多彩、独一无二的民族文化资源,是其他一般高校无法比拟的。 (一)湖北民族学院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湖北民族学院在其地区内,主要拥有的民族资源为土家族文化,其次还有苗族、侗族、蒙古族等多种民族文化。 专业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有扎实广泛的基础知识和文化素质,具有较强的编辑出版实践能力,具有现代编辑出版科学理念的高级编辑与出版管理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是国内最早在民族地方高校设置的专业。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与系统的现代编辑出版专业技能的训练,在专业知识培养中突出民族院校特点,拓宽学生的人文自然知识,将专才培养与通才教育相结合。要求该专业毕业生能够胜任新闻宣传、文化出版和教育科研等部门的编辑业务或出版工作。 主要课程:编辑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出版发行学基础、中国编辑出版史、图书学、出版美学与装帧设计、书业法律基础、报刊编辑学、书籍编辑学、出版现代技术、出版社管理、音像电子出版物、版权与图书外贸等。 主要实践环节:(1)编辑业务实习;( 2)出版发行见习;(3)社会调查;(4)毕业论文撰写,这些实践课程都是在理论课的基础上实现的。 (二)内蒙古民族大学 内蒙古民族大学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辽通市,其主要的民族文化资源是蒙古族文化。 培养目标:培养能够适应大众传播和信息时代的需要,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职业技能,对编辑出版学领域有全面的了解,并掌握编辑出版学理论知识与技能及本专业相关的文化与科学知识,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口语表达能力,熟练运用现代办公设备,具有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在新闻媒体、出版部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记者、编辑、文化、宣传等工作的蒙汉兼通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编辑学概论、出版学原理、报刊编辑学、书籍编辑学、大众传播学概论、中国编辑出版史、书业法律基础、新闻写作、新闻理论、图书发行与营销、书刊装帧设计、出版现代技术、网络编辑、出版社经营管理、计算机文字(蒙文)信息处理、现代汉语、现代蒙语等。 (三)广西民族大学 广西民族大学位于广西省省会南宁市,以壮族文化资源为主。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系统的编辑出版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能在书刊出版、新闻宣传和文化教育部门从事编辑、出版、发行的业务与管理工作以及教学科研的编辑出版学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主要学习编辑学、出版与发行学的基本知识,受到编辑与出版的基本技能训练,具有社会活动和科研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 主要课程:编辑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出版发行学基础、中国编辑出版史、图书学、出版美学(含装帧设计)、书业法律基础、报刊编辑学、出版现代技术、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名篇名著选读、比较文学、散文诗美学、基础写作、文学创作、出版社管理、版权与图书经营、音像电子出版物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编辑业务实习、出版实习等。 (四)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是云南省昆明市的一所民族高校,其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21世纪编辑出版事业发展需要,具备系统全面的编辑出版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新闻出版机构(出版社、报社、杂志社、电台、电视台、网络公司等)从事策划、编辑、出版、发行、管理以及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报刊编辑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主要学习汉语文和少数民族语文编辑学、出版与发行学等有关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管理科学、自然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编辑与出版的基本技能训练,具有社会活动和科研的基本能力。 学科基础课:现代汉语、汉语写作、现当代文学、古代汉语、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概论、少数民族文学概论等。 专业必修课:编辑学概论、出版学概论、报刊编辑实务、出版应用文写作、电子出版技术(含上机)、出版市场调查研究等。 专业选修课:传播学概论、新闻采编、图书学、广告学概论、中国编辑出版史、图书选题策划、中外出版业研究、出版物宣传与推广、公共关系学等。 (五)四所学校的共同点 1、要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和技能的编辑应用人才。 但湖北民族学院是在此基础上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编辑出版科学理念以及管理能力;而内蒙古民族大学所要培养的人才还要具有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以及蒙汉兼通的专门人才;广西民族大学,不仅对于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和文化经营能力也很重视,而且还重视培养学生的策划经营能力;云南民族大学更多的对本专业的理论知识以及技能的培养,立足于此,培养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2、四所民族高校,都设置了以下几类课程:专业基础理论类;技术方法类;业务基础知识类以及宏观环境类。其专业的核心课程也共同设置了:出版学基础、编辑理论、出版法律基础、中国编辑出版史、报刊编辑学等课程。 三、民族高校编辑出版专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1、实践课程比重少。社会工作讲求实践性,所以任何专业对人才的培养都需要大量的实践环节。虽然各个民族高校都根据各自的情况设置了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课程,但在实践课程的安排上仍有所欠缺。在校生实践机会的获得主要靠教授课程的老师或学校的出版单位提供,机会较少。学生在实际操作时也是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2、缺乏对编辑职业道德的培养教育。四所民族高校在主要课程中均没有开设关于编辑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培养的课程。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一个缺乏职业道德培养的工作人员,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必将在利益选择时失去方向。如果对人才的培养忽视了对该行业的职业道德的教育,将会给该行业埋下巨大的危机。 3、基础课程的缺失。四所民族高校在主要课程设置中都没有重点涉及对学生美学知识的教育、欣赏能力的培养和对网络技术和知识的学习。一个编辑需要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这种鉴赏能力是需要美学的知识和理论来奠定基础。而且在新媒体环境下,社会需要的编辑出版人才是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掌握传统的编辑出版技能,还要学习网络知识和技术,但是缺乏系统的审美培养,在装帧设计和图书内容的选择上将面临巨大的挑战;缺乏审美能力的编辑创造出来的文化作品相对来说价值也较低,不仅不会给出版社带来利润,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令人担忧。 (二)师资结构与授课方式不合理 1、师资结构不合理。我国民族高校编辑出版行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师资结构的限制。师资队伍是促进教育的一大因素,但由于民族高校一般处于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便导致了高素质教师的缺乏和教育水平的局限性。且四所民族高校的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基本都为大班授课,教师不能全面的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同一课堂学生人数太多,很大程度上拉低了教学质量,阻碍了老师的发挥,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专业教师资源的短缺,教师结构的不合理,这不仅是这四所高校的问题,而是目前国内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授课老师基本为理论授课,而缺少实践性授课。 2、授课方式的模式化。教学模式一成不变,自始至终都是传统的“教师讲课,学生听讲”,教师在课堂上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一节课上接触到的知识面相对狭窄,学生学习知识都是被动的,很难让学生消化吸收以及应用课堂知识,没有成效。 四、解决民族高校编辑出版专业发展问题的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一)课程设置方面 1、尽快组织建立完整的教学课程体系。编辑出版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不成熟,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课堂模式单一。并且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职业技能,而忽略了社会大环境,忽略学生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服务的意识培养。 2、开设少数民族文化知识课程。民族高校大部分都主要位于少数民族地区,相对于其他高校有一定的地域文化优势,但在对学生的培养上忽视了对本民族地区文化的传播与研究。学校学习任务的安排很少涉及民族文化知识,导致他们对开发民族文化、宣传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很薄弱。 3、大幅度增加学生网络技术课程。在数字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掌握数字技术已经变成一项基础技能,特别是对网络舆论的控制能力尤其重要,传统的编辑出版技能要学习,现代先进的编辑方法更是要加深了解和使用。传统出版在数字浪潮中受到如此大的冲击,就是技术上的弱势,所以在人才培养上,这一点不能再被忽视。 4、增设对器材使用的实践课程。时展速度快,学校硬件设施更新速度相对慢,尤其是编辑出版学专业,缺乏硬件设施的使用或者设施较差。学校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中介,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应加大投入资金,加强对硬件设施的管理,开设专门的实验室,与数字化和文化结合起来,形成主题实验室。如果资金条件限制,也可以将此方式改为观看视频或书籍学习,但一定要将该课程的重要性一再强调,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燃起学生对于该专业的热情 5、加大汉语课程设置的比重。无论是针对哪一个学科方向,编辑从业人员拥有牢固的文字根基和文学修养是最基础的要求。不能因为该专业录取的学生都为文科生(特例除外)而忽视了对他们文字掌握能力的培养。 6、增设美学课程。编辑不但需要对文字能力的掌控,还需要基本的美学修养。作为高知识文化的人群,一定要有较高的审美品位。而审美的能力不是几天就能达到高水准的,是需要循序渐进的培养。 (二)课外活动方面 1、加大编辑出版学的宣传力度。据调查,很多学生和社会群众对于编辑出版学的了解程度很低,大部分人处于完全无知和误解的状态,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这在人才培养上首先就设置了一道阻碍。虽然长期以来,编辑秉持着“为他人做嫁衣”的无私精神,但是如不将此专业在人群中推广出去,不仅招不到优秀的学生,也聘不到出色的老师。这是编辑出版专业发展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 2、尽量提供较多的实习机会。虽然各个高校对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都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学生在校期间,能够通过实践学习而巩固理论知识的机会还是很少的。 这主要因为实践学习实施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首先是学生数量多,出版社、报社、印刷厂的工作环境空间有限,不方便太多人参观学习;其次,学生的参观学习会打扰到工作,甚至影响其工作进度与质量,不适宜长时间、频繁性实践学习;再次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掌握参差不齐,实践学习也达不到预期效果。然而学校并不能放弃实践学习的这一环节,而是要创造更多更好的机会,比如根据企业的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企业签订合同协议,开展企业实训基地,学校根据企业的要求来制定教学计划与教师队伍,校内课程与企业实训相结合,企业专业人员对学生实践的跟踪督导,加强专业素质与技能的培训,有针对性地培养更贴近企业实际要求的专业人才。这是一种双赢的模式,既能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又满足了企业的人才需求。 3、举办与专业相关的比赛,如文章编辑竞赛。目前在高校内策划举行与该专业相关的比赛还不成熟,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较少,但开办与编辑出版专业密切相关的比赛对于学习该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确实,假设一个学生与他的亲朋好友课余时间讨论各种比赛时,当被问及有无获得他学习专业的比赛奖项,他只能支支吾吾地解释所学专业并没有什么相关的竞赛,这无疑会让该学科在心理地位上落后于其他学科,从而造成学生心里的落差感,降低学习兴趣。而且举办相关比赛还能对专业进行很好的一种间接性传播行为。 4、加强师资力量。因为编辑出版学所学的学科理论知识涉及面广,很多课程都是由非专业老师任教。这就导致,老师缺乏基础的编辑出版专业知识,在教学期间只教授与该学科有关的理论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归属感,不能将此理论知识用来解决在与专业相关的问题。而且学校的双语教师资源匮乏,学生在学习民族文化的同时几乎得不到正确的指导,很大程度上消减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学校要尽量培养该专业的师资队伍,增强师资力量,为学生传授和解决更多更专业的关于编辑出版学的问题。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编辑出版学专业论文:对编辑出版学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分析 [摘要]对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2009~2012届112名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反馈信息进行分析,了解到了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就业情况,收集到了对本专业发展的建议及意见,主要包括转变专业教育理念、增加教师企业实践机会、改进教学方法、更新课程内容、加大实践性课程等,这些建议对专业建设与改革,培养高质量应用性、复合型数字出版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都很有帮助。 [关键词]编辑出版学 就业状况 问卷调查 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与分析,既是对高校办学成果和专业定位的有效检验,是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行业需求衔接效果的“试金石”,又是高校专业建设特色凝练与课程改革发展方向的“路标”。 一、调查问卷说明 本调查问卷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针对就业情况,包括毕业生基本信息、工作岗位、单位性质、月薪范围、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度等;第二部分针对专业满意度,包括在校就业准备、学生最欠缺素质、就业核心能力、专业发展前景等;第三部分针对本专业发展与改革建议,包括对专业课程设置的看法和建议。 本调查向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已毕业的222名学生发放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12份,其中2009届24人,占该届毕业生总数44%;2010届20人,占该届毕业生总数33%;2011届34人,占该届毕业生总数58%;2012届35人,占该届毕业生总数70%。这些毕业生主要在7个领域工作,其中15位公务员,约占13.4%;36人在新闻行业,约占32.1%,主要在报社、杂志社、电视台、广播电台从事编辑或记者工作;26人在企事业单位,约占23.2%,主要从事宣传与编辑策划等工作,多集中在广东、吉林和河北;教育行业3人,约占2.6%,多是教育培训机构教师;网络新媒体14人,约占12.6%,主要从事网络编辑、新媒体运营与网站维护工作,多集中在吉林、广东;图书编辑、图书市场各1人,约占1.8%,图书编辑主要是文化传播公司书籍设计、策划、编辑与出版,图书市场主要是出版物销售或市场拓展,主要在长春图书批发行业;在读研究生16人,约占14.3%。具体数据如图1所示。 编辑出版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在狭义上只包括报纸编辑、图书编辑以及各种出版物编辑;在广义上还包括了网络新媒体、各类文员及文案编辑等。被调查毕业生中,从狭义上讲,从事编辑出版工作的仅占34%;从广义上讲概念,有72%从事与文字相关的工作。 二、调查问卷分析 1.对本专业就业前景的态度。53.5%对编辑出版学专业就业前景非常乐观和比较乐观,35.7%持一般态度, 10.8%持不乐观态度,如图2所示。 大多毕业生认为编辑出版学专业未来发展空间较大,但是由于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编辑出版行业将向数字化、复合型方向发展。 在被问及“所学专业对找工作或者目前工作是否有所帮助”时,选择一般、有帮助、非常有帮助的达到92%,这说明本专业的定位和人才培养质量基本符合行业需求。 2.就业能力的核心要素。被调查者对计算机软件技术能力、编辑出版专业知识和能力、团队协作与管理能力、自我创业能力等8方面与就业能力相关的要素所占比例如图3所示。 72%的认为在网络信息时代,熟练运用各种计算机软件对任何求职者都有利。熟练运用编辑出版系统、网页制作、图像处理、音视频制作等软件,拥有各类计算机职业资格证书,无论是对于在出版编辑领域就业,还是对于拓展就业空间都很重要。 82%的认为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是在编辑出版行业工作的核心能力,学校必须加强培养在校生的新闻采编与文字写作能力,特别要加强网络编辑课程教学改革;同时也要加强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与人文素养。 62%的认为团队协作与管理能力很重要,人际关系与协作精神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素质和能力。任何工作都离不开团队合作,高校人才培养要加强做人与做事的统一,在注重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必须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从综合专业素质角度来看,策划能力也是管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专业与课程改革的核心培养目标。 57%的认为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数字出版时代的到来使得更多的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走上自主创业之路,这既是国家和社会的期许,又是数字新媒体时代的必然要求,所以,高校加强对在校学生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的培养是本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3.专业建设中的不足。被调查者对专业与课程建设影响因素的选择情况如图4所示。 专业建设的不足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专业教学实践偏少,68%认为大学期间参与企业实践少,校内模拟实训课时不足,所学内容与工作岗位实际需求脱节;二是专业知识更新慢,58%认为在校期间所学内容陈旧,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引入滞后;三是师资力量有待加强,分别有58%、71%、42%的毕业生认为专业教师的知识陈旧、缺乏企业实践、授课方法单一。 三、对专业改革与发展建议 1.改革专业教学理念。传统的编辑出版教育观念不适应未来数字出版产业发展需要,人才规格难以满足岗位需要。高校一要转变培养类型,从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转向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主;二要转变专业办学模式,从高校唱独角戏转变到高校与出版社、印刷厂、书店、网站等协同办学;三要转变教学形式,从理论教学型转变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指导并重;四要转变专业人才素质结构,由专业知识和技能兼备转换到综合素养高、专业能力强、知识基础实。 2.改革师资队伍。为专业教师提供进入出版机构实践的机会,让教师参加专业教学研讨与学术交流会议,扩大学术视野,提升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积极引进数字出版行业专家参与专业建设与课程教学,聘请企业管理专家、技术人员、媒体行业研究者等人才参与制定专业规划、课程设置、企业实践等计划,加强人才培养与社会的紧密联系;教师也要学习借鉴先进教学经验,引入案例法、启发式、研讨等教学方法,培育学生专业兴趣。 3.改革课程设置。从事网络新媒体工作的毕业生认为本专业学生缺少对新媒体的认知,建议开设新媒体课程;从事新闻行业的毕业生则认为应该加强培养新闻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从事企事业单位企划和宣传工作的毕业生认为应加强对专业选题、策划能力的培养力度。68%的毕业生强调要增加实践课程;31%的建议提高专业课程比例;另外有近60%的毕业生强调了网页制作、图像处理、视频编辑能力的重要性。 及时更新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积极应对数字出版技术对传统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冲击,适时进行教育教学内容改革,提升专业教师教学能力与学科研究能力,实施“产学研用”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培养,建立综合立体长效的教学改革机制,切实提高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编辑出版学专业论文:独立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独立学院开办的编辑出版学专业面临着办学体制和专业发展的双重困境,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是当前摆在所有同行院校面前的一个共同难题。本文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为例,分享专业建设中的一些先进经验和做法,以期能为同行院校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编辑出版学专业从最早的几所名校“拓荒探路”到今天的数百所高校共同实践创新,已成为全国高校覆盖率较高的专业之一。其发展规模过快,专业设置门槛偏低等因素造成的后遗症不断凸显,如核心课程不确定,教材编写不成熟,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学内容、方法与出版业发展实际脱节,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不适应以及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模式等问题,都值得编辑出版学界同仁认真思考和研究。①②③另一方面,在中国社会高速发展和原有的传媒产业格局大变脸的社会背景下,出版业也进入了一个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和数字化信息时代的浪潮中,编辑出版学专业在专业内涵、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等方面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环境的转变对人才培养过程提出的新要求,即大编辑学时代对编辑出版学专业培养目标提出的新要求、融合传播时代对复合型人才知识结构的新要求和出版行业对创新实践型人才的新要求。这三个要求也正是目前所有开办编辑出版学专业的院校面临的三大共同难题,能否认识到并适应这个趋势和要求关系到专业的生存与发展。④ 与普通公办院校相比,大多数独立学院在师资、资源和条件以及政策方面存在着种种短缺和限制。如果独立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墨守陈规不求突破,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就面临着问题。当前大多数独立学院都把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作为自身人才培养的目标,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相比,其最突出的特征是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而要培养较强的实践动手创新能力,须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但从目前的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活动来看,还存在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在专业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明确,实践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较为落后,实践性师资缺乏,缺少“双师型”人才,实践经验不足,动手能力不强,教学效果不佳;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设施及基地建设不足,实践教学管理和组织松散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质量。⑤因此,独立学院要想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特色,必须构建一套符合自身特点同时又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笔者具体以所在的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为例(以下简称珠海分校),分享编辑出版学专业在办学过程中进行的改革和探索,以期能为相关院校同行提供参考。 一、编辑出版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珠海分校编辑出版学专业在十年的专业建设过程中摸索出了一套全面而又行之有效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在人才培养方式方面,采用“课堂-课外-实践”三位一体的培养理念。在课内外实习基地的搭建上,先后在校内外通过学院和学校层面不断地为本专业同学开辟实践舞台,在学习模式的探索上,探索出一套以研习式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专题研习工作坊(如图1),该模式从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开始,与专业课学习相配合。 图1 工作坊实践模式 在学生学业指导方面,实行“全程导师制”,为学生各阶段学习指派不同层次的导师,加强学生选课、研习、实习、升学、就业等学习活动及人生规划的系统性指导意见。在课程学习方面,实行课程导学模式,课程导学将各专业方向培养目标落实到每一门课程,内容包括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知识、能力与技能结构、学习方法、考核方式、以及国内外有关本课程的先进教学资料、讲座视频录像等。 在课程设置方面,珠海分校编辑出版学专业设在文学院,文学和语言学方面的基础课程是该专业的先天优势,同时突出了实践实验性课程的设计。如在实验课程属性维度方面,具体划分为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工作坊课程、个性课程,通识选修课等实验课程。在专业主干课程中,又开设了新闻、广告、电视、报刊、图书、教科书、网络、音像电子、摄影和摄像等覆盖当前编辑出版多个专业实践领域的核心课程。其中,教科书编辑学、电子杂志设计与制作等课程的开设为全国类似院校首创。 在师资队伍构建方面,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走入编辑出版一线,了解行业实情,专业从开办之初就聘请了有多年丰富行业实践经验的高级编辑担任专业的教研室负责人和专业核心课程教授,教师与编辑身份的重合,不仅提高了教学成效,还有力地缩短了专业教学和行业实际的距离。此外,在地理位置上,我们利用自身毗邻港澳台的优势,先后多次引进了来自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师资。 在学生课外实践方面,专业设立了学生科研专项经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自愿组建科研团队开展小组合作的课外科研活动。学院鼓励教师结合科研和社会实践不断开发新的实验项目,在本专业特色实验教学项目的设计上,专业下属的编辑出版实验室自2004年以来,成功创办了面向校内外的报刊图书等各类实践成果展,这一展览模式已成为本专业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成果展示的特色平台。 二、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与实施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应落脚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上,这是由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的本质特点决定的。没有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就培养不出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没有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也就无法孕育出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因此,在贯彻落实人才培养方案的大框架下,在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导向下,还应就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认真思考,针对专业特点来构建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 当前实践教学状况的审视与分析 笔者一直承担本专业实验课程和工作坊课程的教学工作,在亲身教学和收集大量师生反馈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基础理论课与实验实践课以及相应教师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联结 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如何将基础理论课的知识内容与专题实验课的操作环节联系起来,真正地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实现理论的效果,一直是困扰实验教学的主要问题。部分高校采取单一教师同时教授两门课程的做法虽然在形式上可以避免这一问题,但是长久来看,并不能发挥教研团队的综合人力资源优势,因为毕竟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术业有专攻。 2.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有待创新 以工作坊为代表的实践实验课程的内涵决定了其教学不同于传统的理论课教学,但多数教师在思想上并没有转变观念,仍然采用一言堂式的讲授教学,或者名义上虽然让学生开展小组创作,但各小组之间以及内部成员之间没有沟通和交流,在汇报机制上也只是采用传统的PPT汇报形式,不能完全展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问、收获、心得,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协作交流的方式,在针对学习者的评价上,大多数教师仍然是简单地套用现有的教学计划、考核标准与方法,采取基于教师个人的主观评价方式,同时还缺乏评价结果的交流和反馈。 3.缺乏立足本专业学生实际和学科特色的实训教材和讲义 以《教科书编辑学》课程为例,目前大多数同行院校开设的是图书编辑学而非教科书编辑学课程,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教科书策划、组稿、选稿、理稿、校对和排版等基本能力。目前市面上的图书编辑学教材有很多版本,但专门针对教科书编辑专题进行探讨的为数不多,而且教科书编辑学的范畴大门类多,编辑理念更新快,如果随意采用,则会出现教材在内容体系上过时和过于抽象、脱离实践的问题,同样的问题还出现在相关工作坊的教学上,多数教师都是推荐多本所谓的“烫手”教材和著作,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在专题的取舍上也存在着较大随意性,学生对整个课程的框架和实践内容都不太明晰等等。 4.缺乏支撑相应课程教学体系的实践教学平台 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多数教师反馈自己对实践课程有很好的设计,可是苦于纸面化操作,不能利用虚拟网络数字化技术开展模拟仿真实验。同时,由于文科学生在专业基础和实践经验上的不足,同时缺乏后续的继续学习、自主学习和交流协作机制,学习者即便掌握了实践课程的一些基础知识,在面临具体的实践问题时还是表现出束手无策的尴尬局面。因此,如何推进实践课程教学内容的数字化、网络化和实用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而这一切又都靠相应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才能得以实现。 5.缺乏创新的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和学生实践自组团队 按照传统的方式,实践内容是根据理论课程体系编排逻辑和篇章节的形式来组织的。这种方式所带来的问题是,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是单一角度的片面理解,这种教学形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复杂问题解决过程中不同学科背景知识的运用和学科之间交叉融合彼此渗透的趋势,学习者学完之后仍有可能不能独立地解决相关的现实问题。另外,如何发挥学生自主实践的积极性,也是实践中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目前的实验实践课程多数是分专业、分年级、分班级的组织形式,高低年级不同专业之间同学在学习同一个内容的过程中,彼此没有任何交流、协作和经验传承,更谈不上与社会专业组织机构的交流和学习。因此,除了由教师引导的实践形式之外,应该多成立以专业、课程为背景的专门团队组织。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 针对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笔者在编辑出版专业课程框架下,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了相应的改革实践: 1.改变传统的课程设置方式,建立专业综合性联结课程 本专业现已开设报刊、图书、电视、新闻和网络编辑等实践教学工作坊,旨在培养编辑、排版、采访、报道、拍摄和制作为一体的多元复合能力。目前各主干课程都已形成了相应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联结机制和各课程之间的协同联动机制,如专业二年级学生在完成出版现代技术等以技术指导为目的的实践课程学习后,相继进入图书排版等基于任务和项目的实践环节,两门课程的目标和结构已在课程体系设计上实现了有效的联结,同样的专业联结也体现在音像电子编辑、视频编辑和网络编辑等与新闻采编学的联系上,可以说这种课程之间的联结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能力训练体系,具体如表1所示。同时,在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一直倡导的是模拟真实出版行业报刊杂志发行流程基于角色任务的课程实验训练方法,如在图书编辑实践环节,设立主编、责任编辑、美编和内容编辑等角色,通过小组分工的模式共同完成项目实践。 表1 编辑出版学专业相关课程联结关系表 专题项目 相关课程结合 视频项目 广播与电视节目制作与摄影、摄像 2.以多门实验课程联合教学设计为思路,完善课程合作与综合能力开发的机制 通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编辑出版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合作机制。每学期末,各课程老师会集中协商下学期的合作意向,定出合作模式;而新学期初则确定具体合作的细节或要求。在学期末,会举办一次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跨年级、多课程的项目作品展,通过展览,锻炼和体现学生的策划能力、组织能力、编撰能力、平面宣传品设计排版能力、摄影摄像能力、节目短片的制作能力,新闻能力,展销能力,网上推销能力、市场调查能力、公关能力及分工合作协调能力等。 3.改变传统教学内容编制格局,实现课程资源建设的立体化和多样化 对于部分工作坊课程,在实践中并没有现成的、完全符合要求的教材可用,例如笔者承担的网络工作坊课程中的电子杂志制作课程,目前在国内还没有一本全面的、指导电子杂志创作实践的教材。因此,对于实验教材和讲义的编制,采取与编辑出版学的专业编排实验结合起来的方式,让学生在参与相关工作坊实践的同时,也同步地进行实训指导手册和讲义的编制工作,通过整理成册,形成符合课程实际的自主教材,同时将这一模式在全院工作坊中推广。 4.巩固实践教学模式成果,加强网络支撑平台建设 专业的发展方向和课程的功能属性已经明确,但网络教学支撑平台的设计和开发仍比较欠缺。直接套用现成的网络教学平台往往受固有平台模式限制,并不能完全适应学科的教学实际,也不能适应特定实践课程的教学设计体系。譬如,在工作坊教学的电子作品评价环节,急需建立一个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的综合数字平台,将档案袋式评价和自我评价,小组评价以及教师评价综合起来,实现评价的过程性和发展性功能。因此,我们选取编辑出版专业部分课程为试点,以编辑出版行业市场运行机制为借鉴,以相应专业课程理论为指导开展实验,建立了出版发行的学生社团模拟机制,如完整的报刊设计、编辑、排版和发行机制,设计和开发了相应的网络支撑平台,运用虚拟仿真的方式,以网络化的形式再现编辑出版发行流程,达到了高效便捷的专业实训的目的。 5.鼓励学生以社团组织的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探索产学研结合机制 学生通过课程实践萌发了许多有意义的专业创意,同时在实践中也形成了各种有创意的作品,但这仅限于个别课程的临时随机创作,没有进行及时的深入总结和推广展示。应将这一实践形式常态化和公开化,以突显本专业的实验教学特色。因此,可以通过组建学生实践社团,以专业能力为基础,由专业教师做指导,以课程常规训练项目作为课题,同时通过引入社会项目合作的方式,将企事业单位的真实课题和任务带到课堂,让学生亲身参与项目设计与制作,大胆发挥创意,明确行业标准,体验设计过程,实现专业学习和社会生产的结合,同时以此作为专题教学的形式,探索教学深入实践一线的有效方法和模式,以最终实现产学研的良性循环。 (林书兵,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讲师;陈藩庚,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特聘教授,高级编辑) 编辑出版学专业论文:数字环境下编辑出版学本科教育的专业定位探讨 摘 要 数字环境下,编辑出版学本科教育需要继续调整专业定位与课程设置。(1)专业定位不应以图书编辑为重点,列举四点理由。(2)应着眼于大传播、大出版,将专业方向定位于“信息加工与传播”,突出文字编辑能力的培养。本专业的竞争优势在于:人文社科通识+编辑能力+传媒人才素养。就业去向应着眼于大传播,面向整个传媒业。(3)丰富教学内容,重新设计课程体系。 关键词 编辑出版学 本科教育 专业定位 课程设置 (1)各门类图书编辑都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如外文、医疗、科技、建筑、美术等专业图书,文史哲等普通文科本科毕业生难以胜任,缺乏专业知识的编辑出版学尤其如此。图书是知识生产与传播的主要载体,信息传播体系中,知识的生产、加工与传播是难度最高的,让没有专业知识的人来担任,显然不合适。这一点已经成为共识。 (2)随着数字出版的发展,纸质图书将逐渐成为高端、小众化读物,畅销书毕竟只是少数。包括纸质和数字在内的图书编辑需求量将会逐渐减少。 (3)研究生层次的毕业生大量供应,图书编辑在整个文化产业链上作为相对高端的岗位,更青睐研究生层面,编辑出版学本科毕业生做图书编辑的空间进一步被挤压。 (4)目前就业情况已经证明了该目标设置的不合理,每年能够进入编辑行业的比例很低,而且大多在小报小刊和网站,无法胜任一般图书的编辑工作。该专业就业去向的设置一般是“书报刊出版单位和文化传播单位”,但实际情况与目标相去甚远。 2 着眼于大传播、大出版,将专业方向定位于“信息加工与传播”,突出文字编辑能力的培养 (1)正确认识传媒环境,理解编辑出版学在其中的位置,将核心能力定位于“信息加工与传播”。每个专业还是应当有自己的特长,有自己不可取代的特质所在,否则该专业就没有存在的必要。编辑出版学的特长是“信息加工与传播”,特别是文字信息。在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声音信息中,该专业最擅长的应该是文字信息的传播,其能力就是文字信息的编辑、加工、复制、传播等。图像、声音都不是我们擅长的,以普通文科为基础来招生和教育的专业,既没有美术功底,更不能以发展计算机技术为目标,不能以为自己什么都能做。在全新的传媒环境中,应当突出一种技能,兼顾其他技能,以文字信息传播为主,图像和声音为辅。 (2)本专业的竞争优势在于:人文社科通识+编辑能力+传媒人才素养。如前所述,缺乏“专业知识”是该专业的软肋。笔者认为,软肋可以变为优势,那就是通识教育,文史哲等传统人文学科要有所涉猎;传播学、社会学、传媒管理、营销学等社科知识要有基础;具备编辑能力即信息加工与传播能力;具备传媒人才的基本素养。这样,作为传媒工作者,其优势就是某个专门学科所不具备的,视角与思维方式既有别于文史哲,也有别于一般社会科学,这也就是核心优势。 (3)就业去向不局限于出版行业,而是着眼于大传播,面向整个传媒业。随着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书、报、刊、广播、影视以及网站等各个行业之间的界限将会越来越模糊。新闻出版总署与广电总局的合并也传达出这一信息。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定位也不再是狭隘的“为出版行业培养人才”,而应着眼于整个传媒行业,以及非传媒行业中的各类文化传播工作。无论何种媒体,编辑的原理是共通的,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与能力也是共通的,在培养目标上应当围绕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来设置课程。学生应当掌握普遍的原理与基本的文字技能和编辑加工技能,再通过实践对不同媒体加以了解。应当强调从事某个工种的能力,而不是强调为哪个行业、哪种媒体服务的能力。 3丰富教学内容,重新设计课程体系 3.1调整以纸质图书出版为主导的课程模式,增设通识课程、能力培养课程 目前核心课程依然围绕图书出版而设置。所谓“出版无学”,出版学本身并不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学问、没有一个系统的学科体系需要深入学习,更多的是实践理论和应用知识,所以一旦把其拆开,方方面面都开设一门课程,其结果便是内容重复、单调,花费时间而并没有学到丰富的知识。应该将该类课程取其精华进行压缩、合并,减少课时,同时增设通识课程,在已有的传播学、营销学、统计学等基础上,增设文学、历史、哲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自然科学等基础知识。 能力培养课程目前是薄弱环节,学生动手实践机会较少。除了现有的杂志编辑实践、图书营销、毕业设计,还应当增设写作训练、报纸编辑、网站编辑等实践模块,而且不应当只体现为一门课程,而是将其作为贯穿四年的能力培训项目。在能力培养中,以文字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使学生能够阅读、写作、表达、编辑、加工、宣传、营销,从而胜任信息传播的工作。 总而言之,应改变以“传授理论”为主的模式,不是讲授“技能型知识”,而是着重知识学习,加强能力培养,提供技能实训的机会。 3.2时间安排上,一二年级以通识教育为主,大三开设专业方向 以传播学为主要学科背景,着重培养语言文字能力,以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电脑技术为基础知识,这应是每个方向的学生都具备的。大三可以开设几个方向:编辑学、出版学、数字出版等,每个方向开设两三门专业课程即可。编辑学侧重图文信息编辑,出版学侧重出版管理、出版商务,数字出版侧重数字技术应用与创意,诸如各类数字内容的生产,也可以适当参与动漫、游戏制作,比如剧本的加工编辑等等。 关于该专业的培养体系,教育业内人士已经有不少讨论,每个高校也都有不同的定位与特色,但总体上看该专业培养效果不佳,市场竞争力不强,说明培养方式有待继续调整以适应市场需要。 编辑出版学专业论文:我国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数字化演进探析 [摘要]数字出版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新要求,进而对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提出了数字化演进要求。文章通过对我国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深入研究,发现各校编辑出版学专业由于学源背景不同、教师结构不同、培养目标不同,其课程体系数字化改革也有很大差异。从发展现状来看,国内大部分高校的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仍有数字化演进空间,可从培育数字出版专业特色与方向、优化技术类课程教学、推动教学方式改革和强化数字出版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来解决问题。 [关键词]数字出版 出版教育 课程体系 数字化演进 数字时代的来临使出版业发生了许多变化。出版业数字化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新要求,进而对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将带来我国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实践新一轮的调整和改革。 目前,数字出版成为出版产业发展的新业态、新趋势。数字出版运用新的传播技术和传播手段,其出版物集多种媒体于一身,由图文、音频、视频、动画等元素构成。这就需要从业人员既能掌握数字出版技术,又懂得设计艺术,既有扎实的出版理论素养,又要具备数字出版实践操作技能。高等院校编辑出版学专业应在“宽口径、厚基础、多技能”的要求下,以“大出版”、“大传播”为目标培养适应新技术新媒体发展和信息时代传播多元化趋势,拥有策划创意、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能够在数字出版领域从事网络出版、创意策划、新媒体出版技术与管理、数字装帧设计、媒体运营、数字版权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1]。课程设置是以培养目标为依据的,因此,数字时代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应积极适应出版业现代化、网络化、专业化发展趋势做出相应调整。 一、我国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数字化发展现状 在经济全球化以及媒介融合不断加强的背景下,当前出版产业发展有两大趋势:一是随着国际化、市场化的发展,出版社的经营管理成为核心;二是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在出版业中的广泛应用,出版业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各个环节对从业人员的信息技能有了更高要求[2]。对此,一些院校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作出了相应调整,以应对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和升级带来的变革(见表1)。 从表1可以大致看出:一是与其他学源背景相比,设在信息管理院系下具有图书情报学学科背景的编辑出版学专业,其课程体系数字化更加明显;二是脱胎于印刷专业的编辑出版学专业,其课程的技术色彩更加浓厚;三是与大陆相比,港台地区更为重视数字出版技能的传授。 武汉大学与南京大学的编辑出版学专业都设在信息管理院系下,因此课程的数字化和信息化转向更为明显。相比较之下,南京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较多沿袭图书情报学专业课程。武汉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则不仅新设了更多有针对性的数字出版课程,如数字出版导论、网络编辑、多媒体应用技术、网页设计和网站建设等,并从2008年开始实行文理兼收的招生政策。2011年,教育部公布年度我国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同意武汉大学新增“数字出版”本科专业。武汉大学自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原有的编辑出版学专业之外独立招收数字出版专业本科生,以适应转型升级后的出版行业对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高级专门出版人才的需求。这标志着我国数字出版高等教育事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北京印刷学院的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课程变化并不大,但是它于2008年新增了传播学(数字出版)专业,其课程以数字出版相关的技术、内容加工与传播类课程为主,而以传统编辑出版学课程为辅。大陆其他高校的编辑出版学专业往往只是增开“网络与电子出版”“电子出版技术”等较少量的数字出版课程,似乎尚未形成出版学课程体系数字化。此外,台湾世新大学的出版学具有悠久的历史,现今设在图文传播暨数位出版学系下的数位出版学专业也脱胎于原来的印刷专业,因此其课程设置特点与北京印刷学院非常相似,其中网络信息媒体相关课程与传统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的比例不相上下。 综上所述,通过对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代表性高校的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在媒介融合以及出版数字化的冲击下,我国编辑出版学专业大多对本科课程设置进行了数字化调整,但是仍需加强和拓展。 二、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课程数字化演进中的问题及对策 由于我国数字出版教育和培训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课程数字化演进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数字出版教学理念和课程体系亟需更新。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包含传统出版产业发展与新兴媒体产业发展两种驱动力,因此必然需要融合两种不同的思维以形成独特的教学理念和体系。但是迄今为止,我国大部分高校尚未能或未及开设独立的数字出版本科专业及相关课程并形成体系。囿于各种现实条件的限制,其往往在原来编辑出版学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补充、嫁接一些数字技术类课程,教学内容也仍以纸质载体和传统出版流程相关理论为主导。显然,想用“旧瓶装新酒”或者小修小补的方式来革新编辑出版学专业,并以此来满足一个年产值已经超千亿的新兴产业对人才的巨大需求是不现实的,我国必须建立起符合数字出版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理念和专业课程体系。 其次,数字出版理论教学与实践存在脱节。中国出版科学研究院院长郝振省在《2010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中指出:“我们的数字出版人才严重匮乏,我们对数字出版的准备严重不足,我们的出版教育与出版产业严重脱节。”[5]这种出版教育与产业的脱节在数字出版课程体系建设中主要表现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不平衡。与国外相比,园内院校理论课程较多[6],而进入实验室上机练习,进入企业实战训练,接受来自业界人士指导的机会较少。从对国内数字出版相关课程调查情况来看,尽管目前像网站设计、数字出版物制作、网络信息编辑等实际操作课程已逐步进入出版学专业课程之中,但整体比例依然偏低。而在开设的技术类课程中,技术与实践缺乏紧密联系容易造成“两张皮”的现象,无法为学生提供可迁移的技术学习能力。 编辑出版学专业论文:协同创新 培养编辑出版学专业应用性复合型人才 摘 要:“积极推进协同创新”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与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地方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实践为例,从教学方式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构建、教学管理水平提升等方面,探索了“6+1”协同创新专业建设模式的思路和做法,可为相关院校特色专业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6+1”协同创新;编辑出版学;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 作为地方教学型本科高校,我校始终坚持走“产、学、研、用”合作办学之路,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形成了“6+1”协同创新专业建设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地方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培养与媒体行业人才市场需求相衔接的问题;建成了与地方媒体协同创新、深度融合的省内唯一省级特色专业。 一、编辑出版学专业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编辑出版学属于文学学科新闻传播类本科专业,其人才培养应具有应用性与复合型特征。截至2011年4月,全国共有47所高校招收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生,其中,8所为教育部直属高校,39所为地方高校。通过走访调研、查询教育部阳光招生网[1],对比分析这47所院校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定位与目标,可以看出不同类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具有不同特点。 研究型大学强调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具有创新精神、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以武汉大学为例,培养适应现代出版产业发展要求,具备先进的文化产业经营理念和市场意识,掌握系统的编辑出版学学科理论和专业技能、广博的科学与文化知识,能适应出版业市场化、信息化与网络化发展趋势的高级专门人才。 教学研究型大学则重在培养复合型高端人才。如中国传媒大学,主要培养目光敏锐、创意新颖的数字时代的新媒体编辑、记者以及新闻从业者,为转型中的中国媒体产业输送具有新时代新技术特点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教学型大学则以岗位实践能力培养为主,重点培养应用型的编辑与出版发行等人才。如北京印刷学院,主要培养掌握编辑出版、语言文化、经济管理等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书刊编辑策划、出版经营管理、出版物市场营销、出版新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够在出版单位、发行部门、新闻机构等从事编辑策划、出版管理、发行营销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作为地方教学型高校,我校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紧紧围绕地方新闻出版产业特点和发展需要,联系地方行业媒体协同办学,着力培养编辑出版学专业理论基础全面、专业技能突出、职业品格优良,能在报刊、书籍出版、新闻宣传等部门,从事一线编辑、出版、发行工作的应用性复合型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近年来,突出网络编辑人才培养比重。 二、“6+1”协同创新专业建设模式的内涵和特点 所谓“6+1”协同创新专业建设模式,即在专业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起高校与“报社、期刊社、出版社、网站、印刷厂、书店”协同运行模式(如图1)。这一模式与新闻出版行业采、编、印、发运行模式紧密结合,高校与其他协同主体间可以进行调整,相互融合,以满足高校专业教学和企业用人需求。打破关门办学的瓶颈,与新闻出版产业、行业、企业密切合作,解决了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需求相衔接的问题,以确保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004年以来,我校先后与省内9家报社、2家期刊社、3家出版社以及2家民营出版公司、3家网站、4个印刷厂、6家新华书店等29家媒体、企业签署了实践教学合作协议,聘请这些媒体、企业的老总和技术管理专家作为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与兼职教授,逐步形成了“6+1”协同创新专业建设模式,这一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图1 “6+1“协同创新专业建设模式示意图 一是“6+1”协同创新专业建设模式,集中体现了“产、学、研、用”思想的精髓。高校与“报社、期刊社、出版社、网站、印刷厂、书店”6个协同主体紧密合作,突破高校人才培养关门办学局面。通过引入行业技术、人才、市场优势,整合资源,形成了编辑学、出版学、新闻学、传播学、管理学、计算机、艺术学等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合作、多技术集成、多单位协同的立体辐射式合作专业建设模式。 二是“6+1”协同创新专业建设模式,实现了高校与协同主体间的深度融合。各协同主体可以结合行业、企业优势与特色,针对行业发展需求和技术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教学内容的改革、“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机制等方面与高校进行全方位的互动合作,为培养新时期多媒体数字化行业发展急需的应用性复合型专业人才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三是“6+1”协同创新专业建设模式,有利于高校与协同主体间协调发展。一方面,根据协同主体提供的市场变化、行业发展、技术更新、人才需求,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更新教学内容,保证了专业教学的针对性与应用性;另一方面,把行业人才市场的短期性和人才培养的长远性有效地结合起来,既满足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需求,又可以满足行业企业当前对人才的需求与咨询服务的要求,促进行业企业与高校专业建设双向健康发展。 三、“6+1”协同创新培养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实践 1.“6+1”协同创新,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灌输式教学方式 在多年的专业建设与改革过程中,我们探索建立了“教室与岗位协同、教师与导师协同、学生与员工协同、作业与作品协同”的双岗位、双教师、双身份、双成果的“四双”机制,实现了由传统单一灌输式向开放式、多元化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室与岗位协同是指在教室里完成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专业技能的训练、岗位实习则在校内外产业基地群现场完成。 教师与导师协同是指实行企业和学校“双导师”制,协同承担教学实训任务。通过建立媒体专家资源库,选择企业导师与校内专业教师协同指导学生岗位技能训练,形成了校企互派,双向兼职;校企互动,共育“双师型”骨干教师的机制。 学生与员工协同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以学生身份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以行业企业员工的身份,明确行业企业员工的岗位职责,完成岗位工作任务,充分体验行业企业员工的角色与感受。 编辑出版学专业论文:编辑出版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研究与构建 编辑出版学是高度强调实践性的应用型专业。浙江万里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自2007年开始招生以来,一直重视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在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方面不断探索,列入浙江省本科院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浙江万里学院传媒实验中心”的建设项目,本文将一年来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成果进行总结。 一、人才规格定位 根据浙江万里学院“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创造条件为开展研究生教育打下良好基础”的办学层次定位,编辑出版学专业层次定位是:开展编辑出版学本科层次的专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编辑出版学本科层次人才。把本专业建设成为与浙江省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发展相适应的高层次、应用型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之一,成为专业特色鲜明、社会声誉良好、与省内其他高校有所区别的编辑出版学专业。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要求高校在专业人才的培养上要符合社会需要,向着为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方向上发展。因此,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扎实的编辑出版基础理论知识,系统掌握杂志、图书、网站、电子出版物和报纸的策划、编辑、制作、运营等业务技能的全媒体编辑出版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在杂志社、网络公司、出版社、报社、广电媒体、新闻宣传单位和文化企事业单位从事策划、编辑、制作、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编辑出版人才。 在服务定位上,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培养将立足宁波,面向浙江,朝向全国,专业办学努力为浙江省出版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发展服务,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杂志的出版与发行工作,新媒体、网络与电子商务企业信息的策划、采集与印制工作,政府机构、大中型企业的媒体策划与传播工作,出版社图书编辑、发行与管理工作。最终形成与浙江省地方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相配套的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形成浙江万里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品牌特色。 由此,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我校编辑出版学专业在实验教学上将侧重培养全媒体出版人才,并将环节设课、校媒合作作为发展特色。 二、实验教学体系基础工作开展情况 1、硬件建设 2008年5月,编辑出版学专业成功申请浙江省省属高校实验室建设专项资金60万,学校配套30万,建立数字编辑出版实验室。该实验室于2009年12月竣工。实验室建成后,创新和完善了以数字出版为特色的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平台,实践适应现代出版业需要的仿真实验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在数字出版方面的现场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该实验室将促进相关专业教师的科学研究,推动相关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同时还能提供编辑出版人才培训、出版产业创新与咨询决策等方面的服务。该实验室的功能定位与软硬件设施在全省居于领先地位,与我院已有其他专业实验室、基础实验室为专业课程教学提供保障。 目前依托该实验室,编辑出版学专业获得Adobe考试中心认证,可以进行版式设计类课程认证考试。2011年4月27日宁波地区“新创意新媒体校企技术交流研讨会” 由本专业主持召开。随着“流媒体编辑出版实验室”等实验室的积极申报,本专业实验条件将进一步改善。 2、实验课程开展情况 “实验课程”共设置有9门课程, 26学分,核心实验课程有全媒体出版、数字出版实务、校对实务、电子杂志设计与制作、印刷流程工艺。本专业实验课程与理论教学课程前后呼应,互为延伸。如实践教学环节课程中的《数字出版实务》、《印刷流程工艺》等课程是对理论教学课程中的《数字出版概论》、《杂志出版印刷实务》课程的延伸。在课程开课时间上一前一后,学分设置上保持总量平衡,既符合课程体系内部的一致性要求,也理顺了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实验教学体系特色 1、全媒体导向,提升实验教学前瞻性 全媒体出版是一种整合多种介质形式对同一主题进行多媒介同步发行的全新出版理念。为满足社会对全媒体出版人才的需求,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围绕“一个实验平台、数个受众群体、数种媒体展示形式、综合出版能力”,侧重培养学生在杂志、报刊、广电、网站等各方面的操作技的,充分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有利于人文与科学素质提高及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创业精神培养,有利于学生毕业后的继续发展。 2、环节设课,提高人才培养针对性 环节设课是对全媒体导向的落实和深化。全媒体强调学生通过课内实验和课外实训,掌握受众阅读行为确定、信息查询与确认、不同载体的加工技巧与等专业核心能力和技能,能够针对不同的受众人群,以报纸、杂志、网站、电子杂志、广播、电视为载体,选择具有价值的媒体内容进行加工,涉及到的实验内容繁杂,如果面面俱到不但现有人力物力无法配套到位,教学重点和主要方向也无法把握到位。编辑出版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根据全媒体技能要求,将所有课程体系中的四个重要环节——全媒体出版、数字出版实务、电子杂志制作、印刷实务列为重点,环节课如同人体的关节一般,与基础教学课程、专业教学理论课程、其他专业实践课横纵相联,导向清晰,既适应现有产业形势,又具有很强的发展弹性。 3、校媒合作,检验实验课程体系的实用性 校媒合作是编辑出版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发展的动力源和压力源。浙江万里学院与《东南商报》社会新闻部紧密合作,双方共建全媒体实验平台技术,报社提出业务需求,学校马上作为命题单元马上布置到实验课程教学汇总。通过探索,本专业的能够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通过与理论教学的前后呼应,能够实现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综合能力培养要求。 (本论文系2010年浙江省本科院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浙江万里学院传媒实验中心”研究成果。郭鉴系浙江万里学院文传学院编辑出版系系主任、东南商报社总编辑助理,胡婉芳系东南商报社社会新闻部主任、浙江万里学院文传学院编辑出版系副主任。) 编辑出版学专业论文:编辑出版学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的比较竞争优势 摘要:编辑出版学专业的毕业生要在比较优势中获得竞争优势,要拥有五种比较优势:涉猎广泛,具有广博的知识面;从事编辑出版工作上手快(入门快);熟悉中外编辑出版史,尤其要精通名著经典的编辑出版传播史,并成为旧书新做的专家;具有新媒体编辑、出版、传播技能;具有与时俱进的观念与突出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编辑出版学;高等教育;知识结构;比较优势 编辑出版专业与非编辑出版专业的毕业生如果同时竞聘一家出版媒体的同一个岗位,应该靠什么取胜?只能靠比较优势。他人的优势无法达到,而自己的优势没有形成,是现行编辑出版学高等教育的症结所在。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的比较优势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广、快、专、新。“广”指知识面广博,“快”指上手快(入门快),“专”指专于名著经典的编辑出版传播史,成为旧书新做的专家;“新”既指创新的意识与能力强,又指具有新媒体编辑出版工作的技能。具体来说,必须具有以下五个比较优势。 一、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必须涉猎广泛,具有广博的知识面 编辑出版学专业应为出版单位培养编辑出版人才,但出版单位特别是出版社普遍不愿意招收编辑出版专业的毕业生,尤其不想招聘该专业毕业生从事专业性强的编辑工作。湖南出版集团在网上公布的2010年校园招聘广告显示,出版社在招聘一般性图书编辑(如教材开发编辑)和一般性图书营销人员时尚愿意接受编辑出版专业的毕业生,但在招聘专业性强的图书编辑(如法律编辑、音乐编辑)时就只要其他相应专业的毕业生。这并不奇怪。整体来看,科班出身的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确实难以胜任那些专业性强、学术性强的书刊编辑工作。比较而言,非编辑出版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是专中有杂,而编辑出版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是杂中有专。当两个不同专业的毕业生竞聘编辑出版工作的同一个岗位时,非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的竞争优势自然是专、精、深。显而易见,编辑出版专业的人才培养如果一味地强调另一学科的专业深度,就无异于削足适履。不像非编辑出版专业那样专于某一个学科,恰恰是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科特质。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是一个知识面广博的杂家,应当是其首先必须具备的一个比较竞争优势。 编辑究竟是专家还是杂家?以培养编辑为重要任务的编辑出版学教研人员必须反复思量这个老问题。笔者的一贯看法是:“编辑成不了专家,情有可原,但做不了杂家,不可宽恕。”① 笔者非常赞同辽宁出版集团老总俞晓群的观点:“出版人与学者是不可盲目比较的,他们身份交叉、行为互渗,但作为不同的角色,追求的结果不同。出版家表现为自身学识的宽泛和厚实,他们不专攻什么学科,但在出版的意义上却攻无不克、战无不胜。”②张元济一生都没有专著问世,但没有人否认他的学识。编辑的知识,好比农民的粮食和商人的资金。粮食储备得多,农民遇到灾荒时心里就踏实;资金丰厚,商人遇到危机时就能绝处逢生;知识广博,编辑就可以胜任更多稿件的加工。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必须努力使自己“博”起来。 二、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必须上手快入门快 比较而言,编辑出版学“属于应用科学,是行业之学、领域之学,不是理论科学”③,它直接服务于编辑出版实践。编辑出版学虽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和理论原理,但它们属于应用理论的范畴。在编辑出版学的学科建设中,既不能满足于对编辑出版经验的概括,更不能盲目追求玄虚的理论体系,千万不能为理论而理论。编辑出版学专业主要是为编辑出版的业界培养人才的,如果这个专业的毕业生不能或者大部分不能在编辑出版业界就业,那么它还有存在的必要吗?“作为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用实践去检验理论永远是一根必须具备的标尺,脱离了实践,脱离了实践的检验,学科发展将失去持续发展的动力。”④诚哉斯言!西方出版强国的编辑出版学教育以实务技能教育为本位、以在职教育培训为特色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科班出身的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必须尽可能快地胜任编辑出版的日常工作。非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如果需要半年的适应期,那么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就只应为三个月甚至一个月。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就是编辑出版学高等教育的彻底失败。编辑出版学高等教育在这方面并非尽善尽美。例如,有些毕业生写不出像样的选题策划报告、营销策划方案和书评,甚至连校对工作都做不好。因此,培养实际操作能力的业务技能课必须进一步予以改进,在教学中必须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原则真正予以落实,必须设法使专业实习取得更大的实效。 三、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应努力构建自己有特色的“专” 编辑出版专业学生没有必要因为自己是杂家而妄自菲薄,但与此同时还必须努力建构自己的“专”。与非编辑出版专业学生相比,编辑出版专业学生的“专”应该有自己的特点,这种“专”包含四种情况:(1)专于编辑出版的流程与技能。在编辑出版工作中表现为上手快入门快,但这不是根本,上手快入门快不等于后劲足。非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用半年甚至三个月的时间也可以掌握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与编校技能,熟悉编辑出版工作流程;(2)专于编辑出版学以外的某一门学科或某一个领域。这种“专”主要因今后从事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编辑出版工作而不同,因人而异。例如,从事文学编辑出版工作者要专于文学,从事法律编辑出版工作者要专于法学,等等。不言而喻,这种“专”并不是编辑出版专业学生的比较优势,因为专业学习阶段再怎么专于另一学科也几乎不可能达到非编辑出版专业学生对这一学科的专业化认知水平;(3)专于中外编辑出版史,尤其要专于名著经典的出版传播史。这种“专”是编辑出版专业学生形成自己比较优势的极其有效的突破口,应该而且必须具备;(4)专于新媒体的编辑、出版、传播工作。这种“专”既是应对数字化挑战的需要,又是建构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比较竞争优势的一条捷径。 编辑出版专业的毕业生为什么要专于中外编辑出版史,尤其是名著经典出版传播史?对此,笔者另有专文论述,这里只简述理由:(1)从一般的意义来说,熟悉编辑出版史有益于编辑出版专业学生认识编辑出版活动发展的规律,并从中吸取宝贵的经验教训;(2)从特殊的意义而言,编辑出版专业学生精通名著经典的出版传播史具有独特的意义——为重新包装运作这些好书,成为旧书新做的专家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3)在研习名著经典出版传播史的过程中,编辑出版专业学生还可以通过学习书中的主要内容而了解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从而拓宽知识面;(4)学习名著经典出版传播史,可以培养编辑出版专业学生的文化良知与文化追求。 四、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必须具有新媒体编辑、出版、传播工作的技能 今天,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没有任何理由不去熟悉新媒体(互联网、手机等),没有任何理由不去掌握新媒体编辑、出版、传播工作的技能。这是因为: 1.数字化出版浪潮滚滚向前,对编辑出版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严峻挑战 出版技术的不断更新,使新的出版形态不断涌现。一部出版史就是一部出版技术史。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出版业的影响已经立竿见影。1970年,美国学者贝利将“当天的订数能够当天印刷,第二天发货”作为人类的理想。⑤仅仅过了24年,他的梦想就逐步变成现实。1994年,德国出现了能够随时满足消费者要求的“打印系统”,使按需印刷成为可能。2004年以来,按需印刷在我国从概念迈向生产操作。2004年,知识产权出版社属下的中献拓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式启动了我国首项按需出版工程,致力于数字印刷在出版业以及商业领域的应用推广,为图书馆按需印刷数千种近现代善本图书和期刊。⑥ 数字出版物的种类、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数字出版的优势日益凸显。一首《老鼠爱大米》彩铃下载的收入就达到了5000万元,而这首歌的专辑未必能卖出500万元。在日本,手机出版发展迅猛,“手机书籍”成为一种新兴文化。数字出版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出版的运行模式,极大地丰富了出版的内涵,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方式与阅读的习惯。传统出版业只有积极应对挑战,并适时调整战略部署,才能在新一轮的出版竞争中避免被淘汰出局的危险。积极的先期进入者已经开始了一场新的圈地运动,培育着品牌和市场,将成为数字出版的领跑者。出版业需要与时俱进,直接为出版业培养人才的编辑出版学高等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要了解新媒体技术,要熟悉新媒体运行的流程,要掌握新媒体编辑、出版、传播的技能。数字化出版浪潮滚滚向前,编辑出版人才培养唯有逐浪前行。 2.新媒体编辑、出版、传播技能,是构建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比较竞争优势的捷径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催生了网络编辑员、网络搜索引擎工程师、数字视频策划制作师、网络课件设计师、电子商务师、网站策划师、网络游戏设计师、彩铃设计师、网络、短信、DV创作人等新职业。2006年的预测说,未来八年,网络编辑的需求量将呈上升趋势,总增长量将超过26%,其缺口将达到100万人。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高校的编辑出版专业调整了人才培养的定位。例如,华南理工大学于2004年创办了编辑出版专业。起初,也以书刊编辑作为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上与大多数院校所设专业并无二致。后来经过反复论证,将培养目标定位在电子网络编辑上。浙江工商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创办人梁春芳认为,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科建设“要根据现代出版业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大批的数字出版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不要只将视野局限在传统出版领域,而是要将着力点放在数字出版方面”。⑧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该校的编辑出版专业向网络编辑转型,为此开设的课程有:网络编辑、网络出版与书业电子商务、电脑图文设计、网页制作与网站管理、数字资源检索、图像传播等。这样的调整,不仅顺应了数字化时代对编辑出版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避实击虚、培养比较竞争优势的有效举措。2007年,在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该校初级助理网络编辑考试达标率为96%。 早在1996年,北京印刷学院创办全国第一个多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时候,就将多媒体设计和工具软件应用引入设计艺术教学,让书刊装帧设计方向的在校生可自愿选择转为多媒体艺术设计,并于当年实现艺术与技术复合型本科毕业生的输送。由于所培养的人才同新兴的产业发展需求衔接,因而一路走俏,培养规模达到每届毕业200多人,还供不应求。可见,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应该站在数字化发展的浪潮前端,成为数字化编辑、出版、传播的弄潮儿。 五、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观念与突出的创造性思维 观念上与时俱进既是创新的重要体现,又是创新的先决条件。对编辑出版人来说,观念上与时俱进是其首要素质,创造性思维是其最重要的思维。干任何工作,要想出类拔萃,都需要与时俱进与创新,但编辑出版工作更离不开这两点,原因有三: 1.编辑出版工作是生产精神产品的,而精神产品的生命力取决于特色 特色是出版物在市场竞争中的立足之本。我国出版业中盲目跟风、低层次重复出版的现象相当严重,造成了物力、人力和财力的极大浪费,还浪费了读者的时间、精力和钱财。盲目跟风、低层次重复出版是创新能力低下的体现。要避免这种现象,就必须坚持创新。邹韬奋说:“没有个性或特色的刊物,生存已成问题,发展更没有希望了。要造成刊物的个性或特色,非有创造的精神不可。”⑨ 2.从编辑出版的历史与现实来看,出版业是真正需要与时俱进的行业 后,篇幅短小但蕴含丰富的“小诗”盛行一时,最引人注目的是冰心的《繁星》和《春水》。对此褒扬的人很多,但也有人极力批评,梁实秋说:“《繁星》与《春水》这种体裁,在诗国里面,终归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冰心女士是一个散文作家、小说作家,不适宜于诗;《繁星》与《春水》的体裁不值得仿效而流为时尚。”⑩然而,这两本诗集最终成为中国文学名著。观念陈旧的人,或许可以成为优秀的作家或学者,但绝对成不了杰出的编辑家、出版家。1991年,金丽红策划出版了具有突破性意义的《王朔文集》。她这样形容当时想做《王朔文集》的冲动:“我第一眼看到王朔的一本书《我是你爸爸》就立刻被吸引了,这个标题多么吸引人啊!于是我就有了做王朔的书的念头,而且是做他的全套文集。”业内人士评价金丽红的眼光很“毒”。这种“毒”的本领源自观念与时俱进。湖北长江出版集团董事长王建辉在论及杜亚泉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表现时说:“做编辑要与时代的主潮相一致,要激动潮流,不与时俱进是编辑家的大忌。” 3.编辑出版人只有适应变化,才能策划出适应变化的新颖选题 一个编辑出版人是否具有与时俱进的观念与突出的创造性思维,并不取决于学科专业与教育背景,而更多地与性格、价值观、人生态度、社会阅历、思维倾向有关。人文类文摘杂志《读者》的两位创始人都是理工科出身,胡亚权毕业于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郑元绪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受正式学校教育不过五年、小学徒出身的王云五能够成为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和中国现代杰出的编辑出版家,得益于他年青时的广泛阅读,与时俱进及创新,如出国考察并积极推行科学管理法。一个普遍存在的有趣现象是,专家往往迷信过去的经验,权威经常迷信理论教条,这恰恰是创新的死敌。杂家、外行、新人少有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和条条框框的限制,兴趣广泛、视野开阔、思维敏捷,对新知新学新资讯新环境反应快,敢于打破传统、敢于挑战权威、敢于接受新生事物,反而更容易闯出一条新路、干出一番事业。在知识结构的专业性、深入性、学术性方面,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几乎无法赶上非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但在观念的更新与思维的创新方面,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应该而且必须强于非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处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编辑出版人,其职业素质要有鲜明的时代特质:开放的心理、博大的胸襟、高昂的热情、积极的参与意识。对新理论、新观点、新题材、新文体、新体例、新风格、新版式、新工艺、新作者等,编辑出版人都应持欢迎、接纳的态度,要像孔子说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即不主观臆断、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策划出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有我新的出版物。 (易图强系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龚维忠系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
财经本科毕业论文:地方财经类高校会计本科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 摘 要:科研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使命和主要的功能之一,是高等院校教师的责任。为实现科研对地方财经类高校会计本科教学团队建设的支撑与促进,从基层学术组织视角提出以科研成果进教材、入课堂;科研成果促教改;科研骨干上讲台等为切入点带动会计本科教学团队水平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会计科研 会计教学团队 教学水平 地方财经类高校由于其区域性、地方性特征,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而师资的建设是一个学校能否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最重要的主观条件。师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批人在某方面形成特色。因此,创建和打造卓越的教学团队,建立和完善优秀的教学队伍,成为地方高校应对大众化背景下教学使命危机的重要举措。 一、科研对地方财经类高校会计本科教学团队建设的促进作用 (一)会计科研是提高会计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 高校所有的教学都应该是有研究的教学。有了科研不一定有高质量的教学,但没有科研必定没有高质量的教学。没有科研依托的教学,可以把课讲得很漂亮、很花哨,但却因不了解会计学科的学术前沿而缺少内涵。这样的教师只能是“教书匠”,而不能成为“教育家”。由于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会计制度、准则及处理方法也在不断更新,教师通过科研在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的同时,不但可以摆脱单纯进行基础教学的拘泥,了解学科发展的现状,了解学科发展的方向, 始终站在会计学科发展的前沿,推动会计专业的发展;而且通过不断接触新事物,研究新问题的科学研究,将最新的思想、方法、成果引入到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本专业内运用一些基本科学原则解决实际问题,真正教出高水平的学生。 (二)会计科研是形成会计教学团队合力的重要保障 长期以来,高校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基本上是独自面对特定的教育情境单兵作战,依照自己的思维能力和知识水平自行完成教学任务,同事之间缺乏合作交流的气息与氛围。这种孤立的、相对封闭的、缺乏团队协作意识的工作方式使地方性财经类院校的会计教育在缺乏领域内有重大影响力的学者的情况下,更难以产生重大标志性教学成果。随着会计教育的快速发展,学生需求多样化和教学平台日益增多,对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科研纽带组成的会计教学团队不仅可以在协作的氛围中相互沟通,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和研究,促进教学经验交流,在教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互动中整合教学资源、形成教学合力和凝聚力,成为综合解决“教什么”和“如何教”问题的高起点的教学组织,而且以教学的学术性作为团队融合的切入点、将研究性教学引入会计课堂教学可以提高会计教学团队的教学质量,并保障教学的发展。而在课程教学中产生的教学改革反馈信息则可以进一步促进会计科研和学科的探索。 (三)会计科研是促进会计教学团队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学术是大学的本质属性,也是高校教师的生命。因此,教学团队存在的价值是教学,但发展的源泉却在于研究。一个有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力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必须有高水平的科研作支撑。在教学团队中,由于团队成员组成的异质性、互补性以及团队成员之间的平等关系,成员之间不仅可以在及时交流会计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前沿的互相学习中取长补短,促进自己的教学提高,而且在让科学研究为提高教学水平服务的同时,又会进一步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各种问题,这会产生更高水平的理论成果,进而在本领域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因此,依托学科优势平台和科研实力,积极实施科研教学互动,扶持教师的成长,促进学科发展,是会计学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举措和途径。 二、基于基层学术组织视角加强地方财经类高校会计本科教学团队建设 (一)科研成果进教材、入课堂——推进团队教师校外实践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并扩大科研成果影响力 地方财经类高校的教师所从事科研课题多来自地方经济并服务于地方经济,会计研究工作也不例外。为把科研成果转化成有效的教学资源,除了教师带领一部分学生参与研究过程外,在科研资源整合的基础上把成果入课堂是一种涉及面更广的实现科研资源的开发与本科会计人才培养融合的有效途径。团队教师可以将横向课题的研究成果作为实践案例等引入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等课程,甚至可以汇总整理为自编案例教材,作为课堂教学内容,使科研成果作为知识形态,在教学中得到进一步传播和证实,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实践性。 为进一步扩大科研成果的影响力,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之余,可聘请校外专家学者或在职高级会计师就一些热点问题和新出台会计政策作会计专题报告和讲座,如在会计准则发生重大变化,而教材不能及时反映时,通过校内外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座可弥补这一缺陷。此外,打造“硕导论坛”、“创新群体论坛”、“博士论坛”等系列会计论坛;在学生中定期开展“学生学术沙龙”等学术活动。通过课堂内外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的培育,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和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沟通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二)科研成果促教改——集中团队优势开展教学改革项目,及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环节 应用型会计人才是一个具有立体感的时间性概念,社会对会计教育的需求直接影响到会计教育的发展。随着会计工作的客观经济活动发生变化,会计教育也将与之相适应。因此对会计教育而言,教改也是一个永恒的、常讲常新的话题。作为教师,要真正能够在教学改革中做出一些成绩,除了要有改革的意识,更重要的是要有改革的头脑和能力,要有正确的思路、要有可行的方案。而教师科学研究为教学改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例如在培养学生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来解决会计实务问题的能力方面,会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探索在管理会计、财务报表分析、财务管理等课程的教学中中引入项目教学法,即以会计实务研究成果作为一个项目,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实施该完整的项目工作完成整个教学活动。使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在财务会计实验中引入模块组合法,将财务会计实验内容按企业一般工作岗位分工分解成不同模块,以模块为实验单位来组织实验过程等等。在此基础上团队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理论研究,打破传统的规则式教学模式,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进。此外,团队成员可集中智慧,将多年关注的会计问题的研究心得,进行整理和提炼,集中优势力量开展会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进行科研攻关,并进一步把会计教学改革成果应用于教学,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会计职业素养和会计职业水平。 (三)科研骨干上讲台——培育团队成员,并引领学生成长 育人以教学为先,教学以质量为重。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因素,其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作为实务性很强的会计教育,通过科研骨上讲台,在教学中将与地方经济密切结合的研究成果以案例教学、演示教学等形式展示,使学生在了解自己身边企业情况的同时,直接从实践中掌握会计的精髓,必定会极大地激发学习兴趣。此外,通过科研骨干上讲台,把科研方法转化为教学方法,融入到教学内容的组织中,拓展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水平,如采取教师的精讲与学生的自学、共同探讨与学生总结、学生提问与教师解惑,学生限时发言与大家评论等的有机结合,在“教学相长”中让学生不仅动脑,而且动心、动手和动嘴,全身心的投入学习的过程,在关注现实问题的同时,不仅学到一些具体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更主要的是学会如何将这些理论及方法应用到实践中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刺激科研灵感与科研能力,实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动因,以问题为基础,进行发现式、探索性的学习的教学模式的转变。 讲台泛指课堂内外的一切教育途径。因此科研骨干上讲台,还可采取在各年级中结合班主任制度,推行科研年级导师制。具体由高职称、高学历、出国留学人员等具有良好科研素质的优秀教师组成科研导师队伍,采取定期的年级导师讲座、不定期的主题班会、师生面对面交流等方式,从人生规划、个性塑造、科研素质、会计职业资格证书考取等多方面引导学生,并对有科研潜能及科研兴趣的学生给予个性化指点和帮助,引领学生成长。 财经本科毕业论文: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探讨 摘要: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多学科融合性的专业,随着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国内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快速增长。以财经类院校为例,分析了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科属性、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设置,提出了逐步完善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工程管理;房地产;培养方案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发展。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建筑业的规模和从业人员数量也在不断扩大,工程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也越来越紧缺,从而对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财经类院校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的分析,探讨现阶段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建议,提高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 一、国内工程管理专业概况 根据2004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管理科学与工程”设为管理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并下设八个二级学科:工程管理、工业管理、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房地产经营管理、项目管理、产品质量工程和工程造价(八个本科专业)。将工程管理专业设在管理学门类下面,即强调了其管理类学科属性,这与国际上多数国家将其归属在土木工程类专业的做法有所不同。因此,中国的工程管理专业偏重于管理类。目前,国内共有三百多所所高校开设了工程管理本科专业,主要分布在各综合性大学、建工类、矿业类、电力水利类、财经类等高校。中国工程管理专业目前还处于研究、探索和发展阶段。从全国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来看,基本上都是以管理学、土木工程等为主干学科,下设有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投资与造价管理、国际工程管理和物业管理等五个专业方向。不同高校培养的侧重点不一样,但都是培养具备工程技术、管理学、经济学及法律知识,能运用现代管理理论方法,在国内国际工程建设领域中,从事投资决策、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工程项目咨询、工程项目监理、政府部门宏观调控管理等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二、安徽财经大学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内容 安徽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管法为主的多科性财经类院校,工程管理专业设置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方向为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 1.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接受房地产经营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基本训练,具备从事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技能与工程项目管理能力,适宜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从事房地产和工程项目管理相关业务,以及在相关教学科研单位从事该领域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从培养目标可以看出,由于学校的财经类属性,专业的设置偏向经济管理类。 2.专业特色与培养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和品德、健康的身心和创新精神;系统掌握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土木工程技术知识、相关的经济理论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2)具有综合运用本专业知识从事工程管理的基本能力;(3)初步具有进行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工程项目的投资、进度、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的技能;(4)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5)熟悉中国房地产经营管理、工程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以及国际工程管理的惯例和规则;(6)了解本专业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教学、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 3.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等。学科基础课包括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会计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与财务报告分析、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经济法、工程制图等。专业必修课包括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金融学、房地产政策与法规、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工程概预算、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估价、物业管理等。专业选修课包括工程技术监理、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工程招投标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等。学制四年,学生学完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修满学分,经考核成绩全部合格,发给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安徽财经大学普通学科学生学位授予办法(学分制)》规定的,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三、工程管理专业主要课程教学内容 工程制图: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正投影原理:点、线、面、平面立体、曲面立体的投影;常用建筑曲面体的形成及画法;投影制图:三视图、六面基本视图、辅助视图;组合体视图的阅读、绘制及尺寸标注;各种剖视图;土木建筑工程专业图:房屋建筑及房屋结构施工图;钢筋混凝土及钢结构构件图;室内给水排水工程图;计算机绘图软件的应用。 房屋建筑学:房屋建筑学课程分为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两部分,每一部分又包括建筑构造和建筑设计原理。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房屋构造的基本理论;初步掌握建筑的一般构造做法和构造详图的绘制方法,能识读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图;了解一般房屋建筑设计原理,具有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正确理解设计意图。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本课程以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全过程为主线,以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活动的全面理解为目的,结合中国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实际,对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要求加以介绍。主要内容包括: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基本概念、房地产的基本法律制度、房地产市场调查与预测、房地产项目的开发管理、市场营销策划、房地产交易的类型以及特点等。 工程项目管理:本课程是一门紧密联系工程建设管理实践的重要课程,它以工程项目为对象提出工程项目管理的概念和系统,从施工项目管理者或承包商的角度讲授项目组织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强调管理的应用。其研究范围涵盖着工程项目投资前期,投资建设期直至项目投产的整个过程;研究内容包括决策、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及协调的理论,方法与手段;研究目的是使工程项目管理在投资、工期、质量三大目标及其他方面均取得最佳效果,尽快发挥效益,最终收回投资并达到投资增值的目的。 房地产政策与法规:本课程以中国土地管理法和房地产法律制度以及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为主要内容。具体涉及房地产法律的基本范畴、特点和制度演进;城市规划、房地产交易、转让、抵押、租赁等相关的法律规定;房屋拆迁的安置与补偿、市场管理、物业管理等相关的法律规定。 城市规划与管理:本课程主要包括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城市规划的基本程序,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的影响和作用,城市规划与工程建设项目之间的关系,具备城市、城镇和居住小区规划的基本知识,以及分析与解决城市、城镇和居住小区规划相关问题的解决思路和规划方法等。 房地产估价:本课程以房地产估价工作所必备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知识为主线,结合中外房地产评估行业发展的现状,主要介绍了房地产估价的程序以及在熟练掌握房地产估价基本理沦知识的基础上,对不同房地产类型、在不同评估目的条件下进行房地产估价时能够选择运用房地产估价中的成本法、市场比较法、收益法等合适的估价技术来求取估价对象客观合理的价格或价值。 四、完善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的建议 工程管理专业是管理类门类中重要的专业科目之一,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房地产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中国必须逐步建立起满足市场需要的、与国外高校基本一致的房地产人才培养模式。为此应进一步完善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 1.由于财经类高校的特点,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偏向经、管、法,而工程管理学科的研究方法是工程技术与管理理论的结合,必须具备一定的建筑行业背景知识。对于工程管理专业教育来说,在保留经济、管理以及法律平台现有课程的基础上,加强工程技术类课程的设置力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推动教学实践环节的开展。在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实践环节的开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学生经验不足、动手能力不强等问题,从而影响了工程管理专业生产实践环节、毕业实践环节活动的开展。因此,要逐步加强学校和相关企业的联系与合作,推动产学研的发展,完善教学实践环节。 财经本科毕业论文:中外本科财经类教材比较研究 一、文献综述 一般认为,我国的教育制度,尤其是大学本科教育制度与西方国家相比较,差别很大。实际上,在教材方面,中外之间也是有很大差别的。国内已经有若干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在教材内容方面,冯婉玲和孙宏斌分析了国外若干著名出版社出版的会计学、企业管理、技术管理的三个工商管理类二级学科下设的20多门核心课程共80种教材,归纳出国外工商管理教材在内容上有五大鲜明特点,在教材形式和视觉效果上有较为明显的十大特色。进而,对国内工商管理教材编者与出版社提出了八个方向性建议,即编写理念特色化,并围绕教学理念选择和组织知识点;对象定位明确化,即教材的知识面、深度、侧重点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明确;注重内容更新,即跟踪实践和理论研究发展,不断更新内容并推出新版本;提高案例质量,即从学校自建的案例库、MBA报告中,以及上市公司资料中获取素材;紧密联系实际;提供形式多样的教学辅助资料;充分利用“前言”表述教材特色;以及改进教材编排设计。徐丽萍对国外优秀大学教材特点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提出了某些建议。在教材内容编排和设计方面,张恰和马云鹏对国外教材内容设计进行了探讨,从中找到可以借鉴的经验。在教材具体选用的权限方面,朱云仙和真虹对中美高校教材选用的决定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也指出借鉴意见。还有学者分析了国外教材电子化的发展趋势。与纸质教材比较,电子教材有自己的优势。在价格上,电子教材一般比纸质教材便宜50%甚至更多,甚至许多图书馆免费提供电子图书。随着教育费用年年增加,这个价格上的优势越显突出。在编写方面,电子版教材更容易编写和及时修改、更新。上述文献开阔了国人的眼界,也激发人们进一步思考关于中外财经类教材之间的差别。 二、中外财经类教材的差别 (一)“教材”概念上的差别 中外高校对“教材”一词,各自有自己的理解。我们大陆所指的教材主要相当于美国的textbook(教材、课本教科书),而美国大学教材的真正涵义是teachingmaterial(教学资料),比textbook要宽泛得多。teachingmaterial包括textbook,也包括其他资料,以及有关资料的目录等。国内高校教学中所指的“教材”,一般指的是某门课程的教师和学生共同使用的教科书,是课堂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师讲课的蓝本和考试的范围。课堂教学有教学大纲或基本要求,教学大纲或基本要求与教材相吻合,甚至是高度吻合,基础课程更是如此。通常情况下,每门课程必须有一本教材,并且只能是一本教材,不可有两本、三本等。美国高校中只有基础性课程才有比较严格意义上的textbook,而且,与我国同类课程教材相比,其系列配套、各种媒体相当齐全。在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基础层次和专业层次,一般大学与名牌大学,一般教授和知名教授之间,使用教材的情况并不完全相同,上面只是对一般情况的归纳。另外,电子版教材已成趋势。例如,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的《经济学》(Economics),到2005年,已经在全世界被翻译成41种文字,在无数国家的无数大学里用作教材。在2010年出版的第19版,也就是萨缪尔森修订的最后一个版本,也有了电子版(Economics19e)。 (二)教材内容方面的差别 首先,由于国外“教材”概念远比中国宽泛,所以国外教材的内容也是十分宽泛。一门课,可能有多种教材,甚至可能把与本专业有关的著名杂志和报纸也列为教材,如美国的《华尔街日报》、《财富》、《商业周刊》,英国的《经济学家》。而在中国大陆大学里,一门课只指定一本教材,其他只能是参考书目、阅读资料等。其次,在教材具体内容方面,包括选用的案例等,中外教材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别。国外教材在政策研究与评价、案例等方面,一般是讲本国的事情,而不是讲他国的事情,很少涉及到他国。例如,美国学者乔治·E·雷吉达(GeorgeE.Rejda)编写的教材《社会保险和经济保障》(SocialInsuranceandEconomicSecurity)(1999年第6版),通篇只有一处提到其他国家(加拿大),其余所有内容都是关于美国的,这本教材应该叫作《美国社会保险和经济保障》。而在中国大陆大学教材内容,不仅主要概念、原理、模式等是从国外搬来的,而且大部分内容,甚至大部分政策分析、案例等也是关于外国的。也有的大陆教材内容,基本上都是国外的,只是单独列出某一、二章,专讲国内方面。出于某些方面考虑,这里就不一一列出国内这方面的教材的书名了。 (三)教材编写方面的差别 国外教材编写基本上是按照专著格式编写的,十分严肃。这主要表现为:第一,引用文献,严格加注。第二,有带有页码的关键词索引,甚至包括人名、地名、国名。第三,有词汇表。词汇表基本是带有解释内容的。而国内教材,基本上看不到这些东西,许多教材只是在内容的最后,笼统的列出一些参考文献,看出在正文哪里引用的、引用的什么内容、引用了多少内容。(四)教材形式方面的差别国外大学教材在形式方面,有两个特点:一是形式灵活。如文图并茂,图表彩色印刷。以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的2010年出版的英文版第19版电子版《经济学》为例:正文627页,本人粗略统计一下,其中与正文内容有关的图表有408个(一个图形中,包括A、B、C等多个图形的,按照多个计算),与正文内容无直接关系的图形有156个(这些图形仅是为了吸引读者眼球)合计564个,几乎每页都有图表;前言和附录中,还有5个较大的图表;在色彩方面,目录的章、节的标题都是用红色的;正文中的章节标题(即一、二级标题)则是黑色的,正文中的三、四级标题则是用红色的;重要词组用斜体表示,重要内容用红色表示;所有图表都是彩色的。二是纸张质量高,几乎是用相当于国内正规画报纸张印刷的(国内翻印的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经济学》英文版,仍然是普通纸张、黑白图表)。国内财经类本科教材的图表较少,彩色印刷的教材就更少了。 三、改进国内财经类教材的建议 (一)更新“教材”观念和讲课及考试模式 首先,必须更新我国财经类本科“教材”的观念。教材可以是一本教科书,也可以是基本教科书。教材可以是纸质的,但是在现代互联网时代,还应该有多种形式的电子版教材、资料等与之相匹配。其次,要更新教学与考试模式。应该看到,我国教材之所以单调、单一,是与满堂灌讲课模式相关的,也是与死记硬背的死板考试模式相关的。再次,按照课程属性区分考试方式。基础课必须实行严格的课堂教学,课时不得随意压缩,并且实行闭卷考试,如西方经济学、基础会计学、基础管理学等。选修课,可以不考试。操作性课程,必须提供操作条件和设备,实行严格的操作和训练,否则,这样的课程还不如不要。但是,操作性课程不应该有闭卷考试。 (二)改革教材内容 人们经常讲我国的教材和讲课内容与实际脱节,误人子弟。这个判断基本是对的,但是其原因还是较为复杂的,人们很少探讨为什么脱节。其原因可以分为两大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教材和课堂讲课方面的原因:如上所述,教材中大量充斥着国外的理论、模型、政策、案例等,却较少有国内的这些方面的内容,似乎“言必称希腊”。这必然造成与中国的实际脱节。教师讲得再好,也命中注定是脱节的。所以,我们的教材应该主要讲国内的内容,尤其是讲国内正在实行的政策、制度等方面的内容。第二方面是高校围墙之外的社会原因。我们的社会几乎是一个畸形社会:到处充满着潜规则,我们的教材和教师只能教育学生去遵守规则,而不会教唆学生去破坏规则,但是真正到了社会上,遵守规则就难以存活,这怎能不脱节! (三)改进教材编写和选用的官僚化制度 第一,改进教材的内容,少写国外、多写国内。第二,提升教材的内涵,多分析政策、少罗列概念性的内容。有些教材为了讲一个概念,花费大量的篇幅,像是一篇研究论文。第三,教材也应该按照专著的写作要求来写,如参考文献应该是实注,应该有词汇表、关键词索引等。这一方面是尊重知识产权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严谨对待学习和学术的需要。第四,取消“国家规划教材”之类的官僚化教材制度。这也算是一种“另类”的中国特色了。实质上,教材编写得好不好,主要不在于是否是领导、名人主编的,而在于编写者是否真正了解社会需求。许多发达国家的财经类教材的编写,往往是由学校、政府和企业等多方共同参与下完成的。 (四)改善教材的外在形式 在文图并茂、彩色印刷等方面,我国的中小学教材早已进步,大学教材反而这些方面进步不大,似乎应该向中小学教材学习。 作者:王洪春 王东亚 单位: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财经本科毕业论文:财经大学本科教学建设与创新 一、课程体系设置 学校在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指导下,重视课程体系建设,本着“加强通识教育、夯实学科基础、凝练专业主干、灵活专业方向、提升实践创新”的原则,设置了通识教育与专业培养相贯通、科学教育与人文素养相融合、理论传授与实践能力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在“平台+模块”培养模式的总体要求下,构建了四大课程平台:公共课程、大类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实践教学课程等平台;两大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和素质教育选修课程模块,具体学分分配见表1。学校目前蒙汉双语授课专业有经济、管理、法学三大类,具体学分分配见表2。科学的课程体系设置有助于学生优良思想品质、人文素养、生态文明与健康人格的培育,有利于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本科教学建设实践 (一)专业建设学校切实加强专业建设,提升改造传统专业,扶持做强优势专业,保护巩固基础专业,稳步发展新兴专业,经过持续努力,我校的学科和专业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截至2011年底,我校有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政治经济学、企业管理学5个学科被评为自治区重点学科,金融学、旅游管理2个学科被评为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获准建设会计学、财政学、金融学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经济学、财政学、统计学、会计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等16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 (二)课程建设为适应社会需求与教学要求,我校在课程建设中,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进一步优化整合课程结构,突出主干,删除重复,加强综合和学科交叉,引入学科发展新成果,使课程体系更为科学。2011年,开课总量2500门左右,其中双语(英汉双语、蒙汉双语)授课课程100门左右,课程资源上网达到100门左右,实践教学课程68门。2011年,资产评估、经济数学基础(微积分)、民族政策与民族理论、财务会计(高职课程)等4门课程被评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截至2011年底,学校有27门课程入选自治区级精品课程,72门入选校级精品课程,200门课程入选院(系)级重点建设课程,形成了院级、校级、自治区级三个层次精品(重点)课程建设格局。目前《会计学》、《金融学》、《政治经济学》正在积极准备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在课程改革方面我校也做了积极探索,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采取“3+X”的模式,公共英语教学采用了分级教学,在素质教育选修课中增设了个性发展模块。 (三)教材建设学校一贯重视以专业发展带动教材内容更新,以教学改革促进教材体系优化。在“十一五”期间,学校共支持出版教材265部,其中蒙汉双语教材10余部。引进了一批高水平外文原版教材,进一步丰富了网络教学资源(包含系列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仪器手册、设计应用资料、设计应用方案、工具软件、电子书在内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全校2000多门课程中选用国家、部省、校级规划教材约70%以上,选用近五年出版的新教材90%以上。对内容更新速度快的课程,自编教材讲义200多部,确保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还特别重视民族财经教材的编写工作,如2011年,金融学院有5部教材获得教育部蒙文统编教材计划资助。 (四)实践教学学校重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教学融会贯通,通过加强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的训练,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断改革完善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由专业基础实验、专业综合实验、跨专业综合实验、创业创新实验为一体的实验教学体系,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专业基本技能、业务处理能力、专业综合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形成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使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素养和个性化能力通过实验教学得到培养。学校还重点建设了46门实验课程,并进一步加强了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的管理,建立毕业论文的奖励制度和“防抄袭系统”。为进一步推进民族班外语教学改革,提高民族班学生外语水平,初步建成了少数民族多语种资源库、少数民族汉语、英语语言训练中心。 (五)创新创业教育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在课程体系中开设有创新创业的课程,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创新创业的有关系统知识。通过入学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和相关专业课授课中的有关案例向学生传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另一方面多次聘请学校毕业成功人士进行讲座,以他们工作和创业的亲身经历展示了工作和创业的艰辛和快乐,使学生受益匪浅。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科研训练和各类创新创业活动,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具体事例如表3所示。 (六)师资队伍建设学校近年来坚持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改革和发展的突出位置来抓。一方面出台了诸如奖励考研、高薪聘用等一系列培养、引进和稳定教师队伍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按照“相对稳定、合理流动、专兼结合、资源共享”的原则与“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路,柔性引进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并积极探索更加科学的教师队伍管理模式和机制,使师资队伍的整体实力不断加强。2011年,会计学、市场营销学2个教学团队被评为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2位教师被评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位教师被评为自治区级教坛新秀。2011年,学校还积极开展校内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的评选活动,组织第七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大赛,加强蒙汉双语民族财经师资队伍的培训力度。 (七)国际合作教育学校不断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美国、加拿大、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蒙古等国多所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和校际协作关系。为进一步加强与合作院校的交流,积极引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拓宽办学途径,学校自2008年开始与澳大利亚阳光海岸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招收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电子商务及会计学等五个专业的本科中外合作办学学生(见图1)。 (八)校园文化建设在悠久办学历史和丰厚的校园文化积淀基础上,学校紧密结合当前形势,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文化艺术及学术修养。1.大学生读书活动积极贯彻执行《内蒙古财经学院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实施方案》以及相关配套文件精神,推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程,开展素质教育工程和大学生读书活动,实行素质拓展认证制度,提升我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整体水平。学校制定了《大学生素质教育实施方案》,将读书活动列入学生必修学分,并设立专项资金。按照方案要求,从2008级学生起,向学生推荐100部经典著作,开展大学生读书活动,并将读书活动纳入学分制管理,且为必修学分。学生必须完成规定数量的精选书目,精读书目要撰写读书报告,由指定教师进行批阅,成绩全部合格者,取得2个学分。2.民族文化教育开展热爱内蒙古的宣传教育活动,做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举办了内蒙古财经学院第四届“呼思乐”杯蒙语授课班学生基础知识竞赛,举办了内蒙古财经学院第二届“草原雄鹰”搏克大赛,举办了第三届“奥奇杯”蒙古族民歌大赛,举办了“天骄之声,唱响校园”蒙古族长调走进大学系列音乐文化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大大激发了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广大学生倍加珍惜并自觉维护民族团结。3.学生社团活动本着“学术类社团、体育类社团、文艺类社团、公益类社团”的思路,调整了学生社团布局结构和规模。目前学校共有学生社团42个,各社团能根据自身特点,开展符合自身特色的亮点活动。社团联合会先后举办了“回忆四季放飞梦想”为主题的2011年毕业生歌会、社团联合会第二届体育节、内蒙古财经学院第六届电影节、社团联谊晚会等大型活动。萱原文学社举办的“学满萱原文扬财院”文学知识竞赛活动、星探天文社举办的“天宫一号”学术讲座活动、飓风话剧团举办的“放飞青春梦想,展现话剧魅力”主题汇报演出、爱心社的“爱心之旅”、马头琴协会的专场报告演出等活动都取得了成功。 三、本科教学改革实践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学分制改革会议精神以及《内蒙古财经学院教育教学“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认真做好深化学分制管理改革工作。通过到区内、外兄弟院校调研,广泛汲取学分制改革经验,已形成《内蒙古财经学院深化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草稿)》,成立学分制改革领导小组,明确各阶段工作任务。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原有的本科生专业分流办法,在2010级本科学生中实施“2+6”人才培养模式;采取了“2+2”的国际合作培养模式;针对本科三批学生招生范围仅限管理学学科门类现状,制定《内蒙古财经学院全日制本科三批学生专业分流实施方案(暂行)》;在财政税务学院推行“双证”、“双专业”培养模式试点工作。重新修订双学士学位管理条例,把双学士学位教育与副修专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实验室:经济管理实验实训中心;4个自治区级实验室:计算机实验中心、计算机硬件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会计实验室;1个联合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财经学院3S联合实验室;3个校级实验室:语言训练中心、民族语言训练中心、职业学院教学实验中心;1个资源库:多语种经济管理资源库。此外,还有各学院实验室如测量工程实验室、规划与地理信息系统、旅游管理实验室、网络模拟审判实训室等等,还建设了大量实习基地、创新基地。学校特别重视“经济管理实验实训中心”在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作用,2006年中心被评为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7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2011年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财经教育分会实验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中心围绕学校人才的培养目标,细致地分析了民族地区、地方性院校的生源特征和区域社会经济生活对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特点,深入研究我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教育模式。树立了以学生为本,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实验教学理念,明确了实验教学建设和改革的思路,即搭建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实验教学平台,运用信息资源和软件资源,进行开放式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经济现象分析、业务过程仿真模拟的虚拟实验环境。构建起了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的教学体系。初步完成了与实验教学目标协调一致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并通过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实验课程建设、实验师资队伍建设、实验教学资源建设、实验教学管理等保证实验教学正常运行和实验教学效果,达到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为推动教学管理改革的研究,积极采取课题立项、成果评奖、经费资助等措施,鼓励教学管理人员结合实际,更新观念,主动探索、研究教育教学以及管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2011年,共立项校级教育教学项目58项,其中重点项目13项;一般项目45项。在研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重点课题———《以教育技术促进学校教育创新研究》子课题。从多学科视角,结合实践,逐步开展民族财经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目前,我校已有多项民族财经教育立项课题,有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西部地区民族财经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少数民族财经类人才培养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2011年学校又有10项校级民族教育课题立项。组织相关教师继续申请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从预科生培养、管理与教育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民族班教育教学改革的难点、民族班和预科班基础课程教学等方面进行相关研究。并加强与西部地区财经类兄弟院校的合作与交流,努力学习其民族财经人才培养的优秀经验;加强对这些院校的实地调查,搜集整理相关资料,了解和掌握少数民族财经教育领域的前沿信息,针对民族财经教育教学的更多问题进行认真研究,使我校民族教育教学工作,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健康推进。 (四)促进跨学科专业融合学校按照学科间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理念,促进跨学科的专业之间相互协调与融合,架构跨学科的边缘专业,集中力量办学。把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土地资源管理、资源环境与发展经济学这3个与资源学科、环境学科、技术学科、经济学科、管理学科交叉关联的专业统一起来,成立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院,有益于学生多维的、综合的和跨部门思维的培养。 作者:吕君 窦建华 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院 财经本科毕业论文:财经类专业本科经济法课程教学研究 目前高校财经类专业基本都开设经济法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涵盖合同法、公司法、证券法、破产法、保险法等多部门法。财经类专业学生由于缺乏系统的法学理论基础,对于比较抽象的法律规范和高度概括的法律原则往往不易理解和掌握。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将抽象的经济法理论和多变的社会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经济法理论的同时,能够很好地和实际结合起来,科学解释和全面理解生活中的经济法问题,实现学以致用,提升学生经济法理论知识,灌输学生遵法守法的观念,是每个法学教师面临的共同问题。 一、财经类经济法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误区:将法学类经济法与财经类经济法混淆 经济法学是法学专业十四门核心课程之一,经济法作为部门法是独立的法律部门,是被法律界普遍认可和接受的,经济法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七个法律部门:宪法相关法部门、民商法部门、行政法部门、经济法部门、社会法部门、刑法部门、程序类法律。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经济法也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部门,其主要包括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国家对土地、货币、税收等进行管理的法律,也归于经济法体系。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财经类专业都开设了与经济法体系相关的经济法课程。与财经类经济法课程不同,经济法学主要是研究经济法及其发展规律的法学学科,主要包括经济法总论、经济主体法、市场监管法、宏观调控法等相关内容。[1]这一点与财经类经济法课程以“经济法与商法的一些部门法为主”有着本质的区别,财经类经济法主要包括总则与分则,总则内容主要讲述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分则主要讲述经济法与商法的一些部门法。该课程涵盖合同法、公司法、证券法、保险法、破产法等多部门法[2],是一门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双重属性的经济法课程。所以不能把二者混同。实践中,多数高校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在经济法课程的开设和讲授方面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二)教学误区:经济法课程内容的讲授侧重实践,忽视理论 法学类经济法一般都是在大二或大三开设经济法学,而财经类专业由于把经济法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通常是在大一或大二开设,由于低年级财经类专业的本科生缺乏法学基础课程的学习,不具备或鲜少具备一般性的法学基础知识,例如民法的基本理论,关于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内容的理论,以及对民事行为的认识等,或商法的基本理论,这些基础的法学理论的积累是非常必要和关键的,没有这些知识的积累,会使原先就属法律门外汉的财经类专业本科生更加迷惘。在有些学校,财经类专业本科的经济法教学甚至由非法学背景的授课者来担当,由于教师本身欠缺法学训练,则把经济法教成经济学或把保险法教成保险学也就不足为奇了。有些教师认为,既然不是法学专业学生,在有限的学时里,是不可能使其在经济法理论上有过多的探讨和获得较深造诣的。通过一些案例介绍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就可以了,只重视实践运用环节,而不就一些法学理论做过多的讲解。法学的教学方法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存在差异,大家一致的观点是法学的教学方法,逻辑推理、案例教学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三)开课误区:经济法课程不分专业,内容雷同 法学类经济法学包括的内容,国内不同的版本的教科书与学者的认识是大同小异,基本包括经济法总论、经济主体法、市场监管法、宏观调控法。面对法学类学生,授课教师主要根据课时的多少合理安排讲授内容即可。而财经类经济法由于不同的版本的教科书与学者的认识存在差异大,各个高校安排课时多少不一,内容的取舍不容易确定。不过无论何种版本基本都是侧重于经济法与商法的一些部门法介绍。对于财经类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区分不同的授课对象因材施教,即使使用的教材相同,也应把握好不同的侧重点。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相同的教案轮流适用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当然这种现象的出现也有客观原因,由于学校在课程考查、考试方式有一定的要求,特别是考试课,会出现不同专业用一张试卷的现象,这就不可避免地忽视了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而造成授课内容的雷同,如果这样教师就没有做到将学生最需要的知识传授给他们,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四)考核误区:重视试卷成绩,轻视平时评价 对财经类经济法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大多数做法是以闭卷考试作为主要的测评手段,考核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考试形式单一,考试题型简单。经济法课程考试一般以闭卷方式进行,考试题目多为对知识的再现,客观题型较多,主观题型较少,由于考试题型以客观题为主,考试中容易出现作弊现象。二是注重学生的卷面成绩。这种考核方式就可能导致学生在考试前几天集中时间进行机械背题,达不到该课程设置的目的和意义。 二、财经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一)合理取舍教学内容 对于一个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而人才培养包括各层次人才的培养,但本科院校的教育核心是本科生的培养,本科生的培养质量是大学的重中之重。因此,提高大学办学质量对于本科生的培养质量非常关键。财经类专业本科生培养不同于高职高专学生的培养,二者有一定的区别,前者应侧重一定的理论知识,是一种宽口径的培养教育;后者是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瞄准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以职业能力训练为基础的教育。因此,财经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确定是经济法学的学习,还是经济法或商法介绍。如果是经济法学的学习不可避免地造成与法学类经济法学内容的一致,对于授课老师来说,在有限的课时里根本完不成任务;而对于财经类专业学生来说,由于缺少法学专业素养,接受起来的确有一定难度。如果是经济法或商法介绍则会造成与高职高专学生教学内容的一致,达不到教学效果。通常财经类经济法课程包括以下内容:经济法概述、企业法、公司法、破产法、担保法、票据法、证券法、保险法、金融法、知识产权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竞争法、劳动法。[3] 综观以上内容,主要包括经济法或商法介绍,笔者认为经济法课程的设置与取舍应做到以下两点:第一,总体设置上必须坚持基础理论与实用性相结合,特别是理论内容的设置,而不是仅仅注重实用性。要构建一个结构清晰的经济法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不仅包括经济法内容,而且包括商法内容。然后按照这一体系,在部门法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有理论内容,而不仅是法律、法规的介绍。例如关于公司法,一般的财经类高校经济法课程里都是作为重点内容介绍的,但事实上法学类专业经济法学是很少介绍该部分内容的,这部分内容是在商法里学习的。因此该部分就要求教师要介绍商法的基本理论。由此引申介绍公司的产生、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观点的异同,从而引导学生按照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逻辑思考问题,对经济立法的现实意义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而仅从法律、法规的角度介绍,达不到该目的。第二,教学内容上针对不同专业要有所不同,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根据专业教学计划需求和其他课程内容适当增减,形成相互呼应的统一体。例如人力资源专业,经济法课程里关于劳动法的内容可以不讲或少讲。金融保险专业,由于学习货币银行学、保险学以及专门学习金融法律、法规,经济法课程里证券法、保险法等内容都可以删减,从而减少教学内容的重复。而市场营销专业就要以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合同法、担保法的内容为重点。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专业需求适当增减教学内容,做到因人施教,而不是因教材施教,一本教材到处讲。[4] (二)强调理论传授与案例教学并重 在经济法课程的概述里以及部门法内容介绍中,笔者认为对于财经类本科生不能忽视理论的内容,例如在总则里关于经济法的历史发展、经济与法的关系,经济法的各种学术观点等要给学生讲清楚。在分则里以产品质量法为例,要介绍产品质量法律制度、产品质量法的理论基础、国内外有关产品质量立方概况等内容,不能仅用几个案例介绍我国产品质量法的内容,而忽视理论的介绍,否则与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不符。课堂理论讲授虽然重要,但案例教学、实践教学是法学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在法学教育上是水乳交融的关系,没有案例的经济法课程是很难引起学生共鸣的。例如在讲授产品质量法时,可以结合当前食品安全问题,举三鹿奶粉事件的案例,分析该事件中所包括的各种法律关系以及各法律主体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在各种教学体系中,课堂理论讲授主要以口头的形式向学生宣讲经济法的有关内容,教学效果取决于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讲授水平、讲授技巧以及教师对经济法理论的把握程度。而案例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有效补充,是解决课堂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之一,是现代法学教育的必然要求。案例教学客观上要求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一定的情景、设疑、引趣、启思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分析、研究。一般选择的案例要本着生动逼真、故事性和可读性较强,能给学生造成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感性认识,从而形成对现实问题,或某一种特定事实进行交互式探索的过程。进而能诱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案例教学已成为目前多数高校法学教学的主要手段,也是巩固所学知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不可少的环节,法学教育是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只有通过理论讲授、课堂案例教学,才能使学生对案例分析得精、深、透。例如在讲授产品质量法律制度时,举三鹿奶粉事件的案例,要讲清楚以下几点:一是“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事故是一起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二是三鹿奶粉事件涉及什么法律问题?三是三鹿奶粉事件应由什么法律来管?弄清以上三个问题,基本上对经济法的重要作用就会深刻理解。另外,经济法课程属于法学教育,理应安排学生到律师事务所、公司参与实践或到法院旁听案件审理,才能达到身临其境、学以致用。 (三)侧重考核方式上的理论与实践性结合 高校财经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考核,不能完全照抄照搬法学专业的考核方式,法学类经济法学考核,基本上都是以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传统的试题内容主要是名词解释、选择、判断、填空、简答等主观题和客观题。笔者认为,闭卷考试不一定是财经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唯一选项。因为财经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涉及十几部基本法律,而且领域广泛,条款繁多,要想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靠死记硬背掌握理解所学知识是难以想象的。一般应通过理论加实践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为主,闭卷考试的内容为辅。只对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采取闭卷考试,其他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形式对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考查,以便达到应有的效果。 财经本科毕业论文:新兴财经类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的探索 摘要:实验室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课堂, 更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富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实验教学,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应用能力,达到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实验室对高校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结合了合并组建后的广西财经学院为适应本科教学的需要,学院大胆对实验室进行了整合建设的情况。 关键词:财经院校;实验室整合;实验室建设 广西财经学院是一所新兴财经类本科院校,由原来的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和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而成。在成立之初,学校的实验室也存在着和其他文科学院的实验室一样,存在着几个共性的问题。 1 合并存在情况 1.1 合并的几个校区有多个实验室,实验室设置重复雷同 在学院东区有16个计算机实验室,在西区有15个实验室,在各个系部分别有多个实验室。在各个实验室中,模式雷同现象十分突出。通常在计算机上安装相应的软件如用友财务软件、金算盘企业管理软件、股票行情观看软件、金算盘财务软件、金碟财务软件等,在系部的实验室中,由于管理隶属于教研室的传统做法,无法摆脱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从而忽视同类型实验室建设的整合,造成重复投资和严重浪费的现象。 1.2 实验室利用率过低 在实验室建设规划时各系部都是从本系部的课程实际出发, 提出各自的建设和设备配置方案。在建设时较少考虑设备的利用率与共享性,在硬件方面往往追求高档配置,并重复添置在学院其他实验室已有的各种设备。在软件方面往往由于购置时信息的不畅通而导致不同的实验室购买相同的实验软件,或者用户数仅能满足该实验室的现象。有的专业实验室计算机使用量很低,而有的专业实验室则很高。计算机是时效性很强的产品,不用就意味淘汰。同时,各实验室负担不平衡也将导致利用率高的实验室计算机过度使用而降低使用寿命。 1.3 实验技术人员缺乏,激励困难 在财经类院校中实验人员隶属于教辅系列。实验人员的地位和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实验人员的考核难以激发积极性。实验员经常从早干到晚,加班加点,有参与实验指导也就没有课酬津贴。财经类院校的实验室大都是刚新建的, 实验员也大都是刚毕业的大学本科生,缺少高职称、高学历的实验学科带头人,教师与实验人员关系的不密切性,所学专业与所在二系部不对应,实验人员的科研开展困难重重,实验人员得不到有效的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创新性不强,积极性不高。 1.4 实验评估资料难以收集齐全 按照《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要求》和《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标准》的要求,实验室必须做好六大项实验相关资料和表格的收集工作,即体制与管理,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实验队伍,环境安全和管理规章制度的全部资料的收集工作。但由于实验室过于分散,而且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致使很多资料收集不齐全或找不到。 2 规划建设 在这两年,学院高度重视实验室工作,相继召开了几次大的实验室工作会议,部署实验室工作,使学院向专业类财经学院进军。 2.1 学院首先提出类双平台,多体系的工作策略 “双体系”即是指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验教学体系。建立校一级管理的实验室。学院设立三个实验教学中心:基础教学实验中心、ERP实验中心和财经科学实验中心,把所有的实验室资源进行整合。所有的实验室全部整合在东区的实验大楼,实验室分布在大楼的7层里面,共有23个计算机实验室,所有的实验室有一个特点:通用功能。即实验室可以供全院所有系部的学生进行上课实验,突破了系部的限制,节约了大量资金,集中进行管理,使专业实验室也具备了上所有文科实验的要求。基础教学实验中心管辖全院所有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财经科学实验中心由以下7个专业综合实验室组成:经济仿真实验室、贸易与营销实验室、财政与税收实验室、银行与证券实验室、保险实训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会计与审计实验室。ERP实验中心管辖ERP实验室。所有实验室都在一栋实验大楼进行统一管理,提高了计算机实验室的利用率。 2.2 实验教学的管理 学院设立实验室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对学院实验室建设与改革进行总体规划,对实验教学的重大改革作出决策,并制定相应的措施,研究讨论和协调解决实验教学改革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开展实验室评估等工作。其日常管理实行归口管理责任制。教务处负责制定学院的实验教学管理规定,审定实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指导书,规范实验教学的各项要求,下达实验教学任务,核算实验教学工作量(或经费),对实验教学进行检查、评估等工作。现代教育技术部负责实验教学所需场地、设备的基础建设和规划、实验室安排,制定实验室规章制度,实验教学相关数据、材料收集以及建档等工作。学院各实验中心负责制定实验室建设规划、实验教学课程开发、实验课题研究以及日常的实验教学管理。在各实验中心的总体规划和总体规范要求下,各有关系(部)负责本专业实验室的规划建设和日常管理,负责实验教学计划、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实习方案等教学文件的制定并组织开展实验教学,对实验教学进行检查、监督,对实验教学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归档等。为了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各系(部)实验室的使用必须在安排每学期课程教学时提出计划报教务处,教务处对全院的实验室进行统筹安排使用。 2.3 在实验人员技术人员上 学院成立“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委员会”和“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实行院、系(部)二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在人员配备上给予优先地位;队伍建设。“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制定优惠政策,引进硕士研究生以上高素质人才,每年补充一定数量的高职称高学历、科研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人员充实实验室队伍,不断完善实验室人员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实验教学队伍主要由专职实验人员和兼职教师组成,专职实验人员负责实验室规划与建设、日常维护和基本实验教学;兼职教师主要由各专业课程的主讲教师组成,实行流动编制,负责课程教学和实验大纲的制订,并同实验室专职人员共同完成实验项目设计、实验指导和实验考评等工作。目前,中心实验教学队伍结构合理,与理论教学队伍互通,骨干教师相对稳定,通过兼职实验人员的流动形成了动态平衡。 2.4 制度保障 学院批准并印发了《财经科学实验室2006-2010年建设规划》,制定了《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如实验室工作规范、物资设备管理制度、日常运行管理制度、岗位工作职责等。2006-2010年期间,学院计划每年投入财经科学实验室的建设经费预算为300万元,改建、新增实验室用房面积30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增至2500万元。发挥实验室在促进学科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利用重点实验室的学科背景。资源人才优势,促进优势学科间的联合和学科间的交叉发展。除了使原有优势学科得到交叉发展外,还对其他学科进行开放,辐射到其它学科,促进这些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学校把重点实验室当作推动学科发展。提高综合办学能力的大事来抓,以实验室的建设,发展带动学科建设与发展,形成实验室建设与学科建设间的良性循环。 2.5 设立网上实验教学与评估平台 实验室建立了专门网站,网站设有实验教学中心相关信息的,提供实验教学及实验室相关信息的查询,建立了实验室日常管理的网络平台,部分实验项目还实现了网上共享实验,比如:证券投资模拟实验、税收模拟实习、会计模拟实验、电子商务等实验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进行自主选择做实验。采用CAI、网络教学、课外实验和演示、仿真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形成多元化的、全面开放的教学环境,通过网络及实验室的对外开放,实现资源共享,为校内外师生提供实验教学服务,激发校内外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实验学习的主动性。学校的教务管理、实验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全面实现了网络信息化管理。 3 今后的发展目标 实验室建设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今后的几年中,我院将抓住本科评估的契机,以评促建,坚持“边建设、边研究、边开放”的原则。建设总体目标是:建设成为广西财经科学研究重要基地之一,成为财经科学研究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服务社会及信息中心。 财经研究中心――依托实验室的人才优势和良好的硬件设施,重点开展财政基础理论与政策研究、广西及东盟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东盟各国会计政策研究;开展财政和金融理论与实现手段研究,会计与审计信息集成与分析实验,为各级政府提供决策依据。重点建设经济与社会系统仿真平台,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仿真经济与社会的运行与制度的演变,为各级政府和企业进行政策效果评估,为开展财经科学研究提供技术平台。培养一批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教师骨干队伍,积极引进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的高层次人才;积极申报承担区级和国家级财经类和实践性教学重点研究课题。发表具有高水平和具有一定影响的学术论文,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提升学术水平,增强创新能力并扩大在国内外的影响。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2到3年的努力将原来相对独立的各实验分室建设成为一个集会计、审计、金融、财政和税务等多个专业融合一体的实验平台。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形成一个多专业互相交叉融和、互相依托的全新格局,使得不同专业的学生能在同一个实验平台上进行探究性、实战性地实验,形成四个层次的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1)面向课程的验证性、单一性实验项目;(2)面向专业涉及多门课程和多种技能的综合性实验项目;(3)面向学科涉及几个专业的设计性、拓展性实验项目;(4)面向经济管理类涉及几个学科的探究性、实战性综合实验项目。 服务社会及信息中心――成立培训与服务中心,针对企业、社会及学校的需求,进行人才培训和技术服务。开展对企业进行管理咨询服务,进一步与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加大基础研究,完善项目实施。建设“企业家才能开发培育与管理团队培训中心”,为进行管理团队和企业家才能开发培育提供一个基于网络技术的综合性研究与模拟平台,为培育高端管理人才提供社会服务。利用基础研究收集到的资料和信息,为社会提供服务。开放实验室,为企业、机关和其他院校的会计、审计、金融、保险、财税的科研和培训提供实验服务。建立实验室研究人员的流动机制,鼓励院内和院外的科技人员到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为社会和企业提供一个财经科学研究和财经人才培养基地。 4 结束语 财经类实验室的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富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关键环节。我院坚持 “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和谐建校”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具有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持续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课程体系与结构、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技术与手段以及教学管理和实训教学模式的改革,按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要求,加强教学基础建设,不断推进教学改革,更好地推动实验室的建设工作。 财经本科毕业论文:基于专业文化建设视角探析供给侧结构改革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财经类特色专业建设 (山东管理学院经贸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0) 【摘要】特色专业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走内涵式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而专业文化建设则是特色专业建设的灵魂、核心和主要推动力量。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培养有一定理论素养的应用型人才,专业的建设要凸显行业性、职业性和多样性,建设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专业教学环境和体现专业、行业灵魂的专业文化环境。本文以山东管理学院经贸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文化建设为例,研究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文化建设的内容、方法及措施,阐释了专业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校园文化,紧密融合行业企业文化,通过一系列专业活动宣扬专业文化、培育专业理念、专业意识、专业精神。最后对该类院校财经类特色专业的建设从专业文化建设的角度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专业文化 建设 应用型本科院校 财经类 特色专业 作为全面深化经济改革的重要举措,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目的就是通过化解对有效供给的约束与抑制,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从而助推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投资、消费和出口”构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侧,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近年来供给与需求之间的错配导致了国内经济增速的下滑,而这种错配的矛盾反映在人力市场上就是高校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高校毕业生看似“供过于求”,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但很多用人单位也经常找不到合适的人才,甚至“一才难求”,人才供求的“结构性矛盾”相当突出。这就要求必须进行人才供给侧的改革。作为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重点培养适应行业、企业需求人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其财经类特色专业的建设必须适应这种改革的需要。 一、专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和意义 (一)特色专业建设的内涵 特色专业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实现内涵式发展、提升社会认知、打造品牌和形象的必然选择。特色专业的界定,主要有三个层面的内涵,一是从哲学视角分析特色专业的价值取向,二是从管理视角分析特色专业的建设,三则是从比较角度分析特色专业的优势。总体而言,特色专业的建设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以系统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为宗旨,人才培养目标必须符合行业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通过特色专业建设,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提高就业竞争力。 (二)专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和意义 R滴幕是指在专业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提炼出的符合教育规律、具有专业特征和时代精神的一切精神、物质财富的总和,其核心是本专业师生同化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共同的作风,具有明确的导向性、约束性、规范性和陶冶性。专业文化不仅体现在该专业组织有关教育教学活动安排和人际交往的规约中,同时也体现于该专业组织成员思维方式、情感态度和自觉行为中和该专业组织的教学场所、教育环境中。浓厚的专业文化氛围有助于陶冶学生的职业情操,树立学生的职业理想,端正其职业观念,养成其良好职业习惯。 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专业的打造离不开专业文化建设,后者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色专业建设的灵魂、核心和主要推动力量,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专业教育氛围,能驱使师生为自己的专业成长提供原动力和支持力。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要实现“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目标,必须依赖于专业文化的建设,以培养学生的专业价值观、专业意识和专业气质,奠定学生未来的从业素质,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使学生最终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二、专业文化建设的实践 专业文化不仅体现在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教学环境,而且更加注重建设体现专业和职业灵魂的专业文化环境。财经类专业文化具有鲜明的行业性、职业性和多样性,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立足于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紧密融合。笔者以山东管理学院经贸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过程中的专业文化建设为例,研究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财经类特色专业的建设的内容、方法及措施。 (一)立足于校园文化建设,铸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文化 学校重视专业文化的建设,根据ISO9000质量标准,制定了完善的教学规章制度,包括教师管理制度、教学过程管理制度、课程质量标准、教师考核制度等方面的一系列制度,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教学管理组织系统,从制度和体制上保证了专业文化建设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经贸学院在这种文化建设的背景下,经过专业文化培育,专业特色凝练、专业文化积淀,逐渐形成了“汇通国际经贸、重在经世致用”的学院文化。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文化的建设立足于校园文化,凝炼本专业的特色,培养的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娴熟的国际贸易从业技能和突出的专业能力,同时也强调对学生的专业素质、专业观念和专业精神的培养和塑造。本着“以就业为导向、素质为本位、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理念,从专业教学环境和专业文化环境两方面打造专业文化,以实现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的目标。 (二)聚力校企合作,共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文化 (1)结合行业企业特点,校企合作共同凝炼专业文化精神。专业文化秉承大学文化的精髓,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帮助学生树立专业思想,坚定其专业信念,养成其专业气质。根据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和我院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山东省经济发展对外贸人才需求的特点和外贸行业企业的特点,在专业建设平台的基础上,与多家外贸企业合作,共同打造专业文化,凝炼出本专业全体师生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专业特色的价值观念、团队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国贸专业文化精神:诚实守信、合作共赢、开拓进取、“乐贸”精神(LEMO:Love、Easy、Money、Open),通过专业文化建设,打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素质体系。 为进一步加强专业文化建设,国贸专业教学团队在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设计中融入专业文化精神,如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引入外贸企业专家座谈和为外贸企业制作报价单等环节,使学生加深专业认知,了解外贸行业的团队合作和契约精神的重要性;在国际市场营销课程中加入“外贸B2B平台实战”、“速卖通”创业实践等项目,帮助学生发扬“乐贸”精神,拚搏进取,培养创业意识;课程教学中采用小组共同完成任务的形式,帮助学生养成团结协作、合作共赢的职业素养。课程的改进使学生不仅能掌握外贸业务操作技能,更培养其养成优秀外贸职业人的素质,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对外贸技能和外贸职业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外贸职业文化的渗透性教育,潜移默化地养成内心强大、全面发展的优秀外贸人。 (2)加大校企合作力度,融优秀的行业企业文化于专业文化建设之中。我院国贸专业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在与行业企业专家进行共同调研分析专业、论证专业的基础上,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协同培养的教学模式,共同编写教材、共同授课、共同考核。通过了解和学习行业、企业文化促进专业文化建设。与阿里学院、济南世纪天邦汽车进出口贸易公司等企业共同设立“阿里学院订单班”和“汽车贸易订单班”,对学生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在原有专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从企业选派有经验的外贸经理,给学生讲授与企业需求紧密对接的外贸实战知识,使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技能进一步得到提升,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平台。目前我专业已与多家外贸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学生通过在企业实习接触企业文化之后,对外贸行业结构特征、外贸行业员工的价值取向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加深了对专业文化精神的理解,从而认真思考自己未来的专业发展方向并准确定位,为以后的就业做好铺垫。同时,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和成就感,往往会激发创业激情,走上自主创业之路。 (3)与企业共建“大学生就业创业人才孵化基地”,实施“课岗融替”教学模式,加深专业文化认知,养成外贸职业素养。学校于2011年与阿里学院共同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人才孵化基地”,采取学校提供场地,阿里学院提供业务培训,行业企业导师进行一对一指导,推动学生就业创业的具体运作方式,成功实现了“校中企、企中校”。基地内的“外语外贸人才就业创业孵化区”设置了200个学生工位,引进了13家外贸企业将外贸部设在学校,建设了外贸网络客户开发区、校企联合授课区、国际商务接洽区、外贸产品认知区、外贸单证实战区、礼仪形体训练区六大功能模块。通过入驻基地的企业实施“课岗融替”的教学模式,即学校、阿里学院、企业三方根据外贸岗位的实际需求,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依托“大学生就业创业人才孵化基地 ”,结合三方优势资源进行合理分工,根据外贸人才成长周期及外贸业务流程重新进行课程设计,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上午课堂授课,下午企业顶岗” 。通过实践加深对外贸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外贸实战水平,养成外贸职业素养,实现校企共同培养“能够熟练操作外贸业务,具备一定外贸职业能力的外贸应用人才”的目标,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专业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入驻孵化基地的企业办公区域均张贴企业简介、企业标准、工作流程、行为规范等,每个工位张贴有学生照片和个人简介,学生顶岗上班时间要求穿西服套装,打卡上岗;加强对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教育,严格考勤,不允许迟到早退,一律按照工作规范上岗,为学生营造一个完整的职业文化氛围,塑造其专业品格,培育其专业精神,从而促进学生产生职业认同感。 (三)丰富多彩的专业活动,进一步深化专业文化建设 (1)组织参加专业竞赛,培养学生专业兴趣。为创设良好的专业氛围,我们积极举办国贸专业文化建设系列活动,丰富学生第二课堂。如举办专业辩论赛、外贸知识竞赛、外贸单证制作竞赛等,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外贸技能竞赛、 POCIB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国际贸易专业竞赛、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等。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宣扬专业文化,向学生渗透专业精神,不仅激发了国贸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专业意识和专业精神,也使得专业文化在全校范围内得以推广。 (2)建设专业团体组织,宣扬专业文化。将专业文化建设与学生团体组织建设相结合,融专业文化理念于扶持学生团体组织建设过程中。通过团体组织开展各类国贸相关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精神,使优秀的学生得到进一步锻炼,传播专业文化。本专业先后扶持成立了“外贸SOHO俱乐部”、“乐贸”创业工作室和“模拟商务谈判兴趣小组”,并与阿里学院及阿里巴巴会员企业共建“国际商务礼仪培训基地”、“英语电影发烧友俱乐部”等专业社团组织,通过这些学生团体组织的建设,带动一大批同学积极投入到专业活动中,进一步深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文化的建设。 (3)多渠道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培养学生外Q职业素养。新生入学之初,组织他们听取专业教研室主任为其做的专业介绍专题报告,使他们能够对专业和专业文化有所了解,从而产生专业兴趣;定期举办专业讲座,使其进一步了解专业,深化专业认知,培养其专业价值认同;不定期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和在校学生座谈,听取他们汇报自己的就业或创业的经历,激励学生见贤思齐,树立专业精神。 在校园内设立“专业-职业文化长廊”,图文并茂地介绍国贸专业精神文化、专业理念、行业发展现状、优秀毕业生快报等内容,张贴企业最新招聘信息、国际经贸专题讲座海报、专业活动海报,进一步营造浓厚的专业文化氛围,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强化学生的专业意识和专业精神。 除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认真负责的态度、团结协作的意识也是企业选拔人才时主要考量的因素。为了培养国贸专业学生的“职业性”, 专业辅导员定期组织主题班会,围绕“和谐发展”、“诚信意识”、“协作互助”、“职业发展”等主题展开讨论,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培养。组织举办以“学习、友情、理想”为主题的宿舍文化节,倡导和谐、文明的宿舍文化,营造团结互助、和谐发展、积极向上、尊重他人、善待自己的文化氛围,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在建设良好学风、校风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操,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 (四)多措并举,为专业文化建设保驾护航 (1)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加深职业认知,树立职业理念。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的“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的要求,国贸专业成立了就业指导小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科学合理地规划大学学习与生活,指导学生撰写职业生涯规划书,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和实践技能;同时举办职业生涯设计大赛,逐步提高学生对职业的认识,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利用假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社会,体会个人价值的存在,培养学生终于职守、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职业道德观,强化诚信、守纪、敬业等基本的道德要求。同时为学生积极创造条件服务社会,如组织学生参与全运会志愿服务,组织学生参加乳山中非论坛,负责外事接待工作,参加社区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价值认知,使学生能主动融入社会、全面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3)成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改革委员会,促进专业文化建设渗透于教学过程。为了将专业文化建设渗透于教学过程中,保证专业文化及专业建设的质量,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成立由校内外专家学者、外贸企业专家、专业教师组成的专业教学改革委员会,对专业的人才培养进行准确定位,为专业文化建设把脉,并实施全方位评价和监督;定期邀请国际贸易方面的专家学者和外贸企业业务经理举行国际经贸文化专题讲座,为师生汲取新的学术思想、积累实践经验搭建平台。这些举措不仅保证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文化精神渗透于教学过程,也为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财经类专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应用型本科院校财经类特色专业的建设要突出行业性、职业性和多样性,必须提高专业文化建设水平,为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长成全面发展的职业人营造良好的专业文化氛围,实现专业文化建设引领专业发展。而专业文化建设必须提炼专业理念,注入企业先进文化元素,走校企合作之路,打造专业文化与行业企业文化深度融合的平台。 (1)强化职业道德观,培养职业情感。职业道德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职业道德的培养依赖于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的校规校纪,依赖于良好的校风、学风的树立。人文课程的开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帮助学生理性认识未来从事的职业,萌生职业情感,培养和形成良好的从事将来职业所需要的职业道德观。同时,为避免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教学相脱离,应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融入职业道德培养内容,帮助学生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理念和团队合作意识。 (2)进一步营造职业氛围, 融合专业文化与行业、企业文化,提升职业认同感。专业文化建设要引入先进的行业、企业文化,并融入专业的土壤中。学生快速理解并接受企业文化,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从业观,对其工作情绪、业绩和效率有深远影响,最终决定其社会竞争力。对于财经类专业建设来说,在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需进一步细致思想教育,注重加强责任意识的培养,教育学生“欲做事,先做人”;组织、安排专业教师到优秀企业学习感受企业文化,进行相关行业及相关职业岗位的文化研究,向学生传递有关企业文化的内容,并进行与此相关的职业素质训练;结合学校的专业特点并根据行业、企业具体情况,共同制定“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文化建设工作整体规划,不断拓展内容和视野,使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紧密融合。 (3)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校企共建专业实训室。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共建专业实训室。实训室的硬件和环境尽可能贴近行业、企业工作实际,营造真实的工作情境,使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会相关职业岗位的标准和要求,以进一步缩短就业时的适应期。实训室内墙悬挂本实训室功能介绍、各业务窗口的角色标牌、各岗位工作职责及工作规程、设备管理制度、实践操作要求、优秀企业和优秀师生的图片简介、学生实践成果的展示,以此传递企业的理念、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规范、企业管理制度和企业形象,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稳固其专业思想,激发其专业学习热情,进而使其产生专业学习的动力。 财经类特色专业的建设依赖于专业文化的建设,后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端正其职业态度,塑造相关岗位迁移能力,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最终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育人目标。 财经本科毕业论文: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与写作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文章在对财经类本科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指出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与写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将科研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本科四年的教学、改进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加大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力度和监督审查力度等措施。 关键词:财经类 本科毕业论文 指导 写作 毕业论文写作是本科教学大纲规定的一项内容,是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环节。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要求本科生综合运用大学四年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发现、分析、解决企事业单位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培养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撰写本科毕业论文是对本科生从事科研活动和撰写论文的一个初步训练,使其掌握基本方法,为以后升学深造、参加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然而,在现实的本科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毕业论文质量不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本文对财经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与写作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探求改进方案。 一、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与写作的现状 课题组对保定某高校2016届财经类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达96%。通过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大致了解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与写作的现状。 (一)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 1.选题与专业的一致性。调查结果显示,83.3%的毕业论文选题与专业相符,16.7%的毕业论文选题与专业不相符。 2.选题的来源与内容。课题组统计调查问卷时,将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来源分为几个方面:(1)对社会某个经济现象或热点进行调查分析,例如《大学生网购市场营销对策研究》《康师傅方便面大学生市场营销对策研究》等。(2)对实习单位的经营管理问题进行研究,例如《丰宁富兴大酒店内部控制问题研究》《L公司应收账款风险及防范》《XH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研究》《北京新姿服装服饰有限公司财务风险分析及建议》等。(3)对区域经济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例如《涉县花椒产业发展与对策研究》《顺平县桃林产业发展现状及应对措施》《满城县草莓产业化经营研究》《宽城满族自治县板栗产业发展问题研究》等。(4)根据统计年鉴数据或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进行研究,例如《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及提升对策研究》《华谊兄弟融资问题研究》《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结构问题研究》等。(5)泛泛地对某一经济问题进行研究,例如《我国中小型企业无形资产评估的探讨》《人力资源政策对内部控制环境的影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等。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目前绝大多数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与专业目标相一致,而且绝大多数毕业论文是对社会经济热点问题、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或者实习单位经营管理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而撰写的,这与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对本科毕业论文的定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是相符的。 (二)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1)实际数据资料的获得途径。调查结果显示,85.4%为互联网,44.8%为统计年鉴,39.2%为实习单位,16%通过问卷调查获得,11.5%通过政府部门获得,13.9%通过亲戚或朋友提供。(2)实际数据资料的获得难度。调查结果显示,23.3%的毕业生认为难度较大,74%认为难度不大,2.7%认为比较容易。(3)论文撰写时间的充裕情况。调查结果显示,49.7%的毕业生时间充裕,47.9%时间够用,2.4%时间不充裕。(4)撰写论文期间哪些事情耗用了毕业生的大量时间。调查结果显示,54.5%的毕业生认为是找工作,各种考试如考研、考公务员、考银行分别为24%、25%和11.8%,20.8%的毕业生选择其他。(5)对待毕业论文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79.5%的毕业生态度认真,17%态度一般,0.3%态度不认真,3.1%心有余而力不足。(6)论文的写作难度。调查结果显示,11.8%的毕业生认为论文写作难度很大,55.9%认为写作难度较大,31.9%认为写作难度不大,0.3%认为论文容易写。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获取实际数据资料的难度不大,实际数据资料的获取过多地依赖互联网,撰写论文的时间充裕或比较充裕,对待论文的态度认真,感觉撰写论文有一定难度,找工作、参加各种考试等牵扯了毕业生的精力。 (三)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收获。 1.撰写论文的收获。调查结果显示,28.8%的毕业生收获很大,66%收获较大,5.2%收获较小,没有收获的毕业生为0。 2.撰写论文获得了哪些方面的收获。(1)论文编辑方面的收获。调查结果显示,90%的毕业生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学会了排版,65%学会了制作图表,2%的毕业生回答没有收获,原因是自己早就会排版和制作图表。(2)论文写作方面的收获。调查结果显示,82%的毕业生学会了查阅文献资料,76%学会了拟定提纲,62%学会了写选题背景,64%学会了研究方法,15%学会了设计调查问卷,0.7%没有写作方面的收获。上述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有一定的收获,掌握了编辑文档的技能,掌握了查阅文献资料、构思论文提纲、收集实际数据资料、撰写开题报告、撰写论文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为以后升学深造或者参加工作奠定了基础。 (四)财经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为了解指导教师对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情况,课题组设置了几个问题。 1.指导教师对论文写作方法和要求的讲解。(1)撰写毕业论文前,指导教师是否讲了论文的写作方法和写作要求等内容?59%的毕业生回答详细讲解,40%回答进行了简单讲解,1%回答没有讲解。(2)指导教师讲的论文写作方法和写作要求对撰写论文是否有帮助?40%的毕业生回答帮助大,43%回答帮助较大,16%回答帮助不大,1%回答没有帮助。 2.教师指导论文的方式。(1)毕业论文的指导方式,74%的毕业生回答教师进行了当面指导,64%回答教师采取E-mail方式指导,48%回答教师采取电话方式指导,39%回答教师采取QQ方式指导,21%回答教师采取短信方式指导。(2)哪些指导方式效果好?85%的毕业生认为当面指导效果好,48%认为E-mail方式效果好,32%认为电话方式效果好,24%认为QQ方式效果好,10%认为短信方式效果好。 3.论文开题阶段的指导。(1)关于论文题目的确定情况,5.2%的毕业生回答论文选题是教师确定的,14.9%回答论文题目是自己确定的,79.9%回答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的。(2)论文提纲的拟定情况,87%的毕业生回答论文提纲自己拟定后教师进行了修改,10%回答自己拟定,2%回答是教师拟定的,1%回答是亲戚或朋友帮助拟定的。 4.论文写作阶段的指导。(1)指导教师对论文修改的要求,67%的毕业生回答教师不仅要求学生逐字逐句修改论文,而且教师亲自动手逐字逐句修改论文,71%回答在修改论文过程中教师要求重写某些段落,38%回答教师要求修改论文标点,2%回答教师没有提出任何修改要求。(2)论文修改了几稿?6%的毕业生修改了一至两稿,81%修改了三至五稿,13%修改了六稿以上。 5.希望教师怎样指导下届同学。71%的毕业生希望教师多跟学生见面沟通,55%希望指导教师多付出精力指导论文,46%希望在拟定论文提纲时教师给予指导,46%希望教师严格要求学生,44%希望教师带领同学到农村或企业调查获取论文第一手资料,15%希望教师给毕业生指定论文题目。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工作是认真的,在讲解论文写作方法和要求、指导开题、修改论文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教师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指导方式,当面指导和E-mail方式的指导效果较好。极个别教师付出的精力不够,体现在不讲解论文写作方法和要求、对论文不提任何修改要求、只要求学生对论文进行了一两次修改等方面。 二、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与写作存在的问题 (一)毕业论文选题不当。调查中发现,少数毕业论文存在选题不当的问题。有的题目太大,例如《中国化妆品行业现状与发展研究》《中国邮政物流发展战略研究》《我国餐饮企业成本控制分析》等;有的题目没有针对性,泛泛而谈,例如《中小型零售企业物流模式的管理与策略》《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的成因及其治理对策》等;有的题目是纯理论研究,例如《电子商务会计研究》《公允价值在会计实务中的计量问题》《小额贷款公司风险及防范》等。选择这些题目的毕业生一般从年鉴、互联网、知网中查找资料,拼凑资料完成论文,论文的质量不高,毕业生的能力也得不到提升。究其原因,有的毕业生由于考研等原因没有去实习,无法收集资料,有的毕业生由于能力有限,收集不到资料。 调查中发现有16.7%的毕业论文选题与专业不相符,这影响了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笔者通过访谈得知,一是毕业生实习工作不是所学专业时,选题与实习工作相结合,因而论文选题与专业方向不一致;二是本科生论文选题没有像硕士论文那样强调论文题目必须与专业方向相一致;三是财经类的某些热门专业学生人数过多,在专业教师指导不了的情况下,将学生分配给其他课程的教师指导,因而学生选择了指导教师所在专业的题目。 (二)过多地借助网络影响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调查发现毕业生过多地借助互联网收集实际数据,只有半数的学生通过实习或问卷调查获得实际数据。虽然通过互联网获得论文所需数据省时省力,但是毕业生不接触社会、不深入生产实践、不与人沟通,无法实现通过毕业论文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沟通能力的目的。 (三)就业压力大影响了毕业论文质量。毕业论文一般安排在大学的第8学期,这个时候毕业生往往为就业参加各种考试和面试。尽管绝大多数毕业生回答撰写论文的时间充裕或比较充裕,但这些事情牵扯了毕业生的很多精力,势必对毕业论文质量产生影响。调查中3.1%的毕业生持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态度,就是就业压力大造成的。 (四)毕业论文的写作与指导难度大。调查中发现,超过半数的毕业生认为毕业论文难度较大。毕业生乍一接触毕业论文,对查阅文献资料、分析整理资料、选题、写开题报告等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写选题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方法、摘要等,感觉把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很困难。对教师而言,在指导毕业论文的过程中要教会毕业生做这些工作,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教师普遍感觉压力很大。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目前本科日常教学中没有对科研能力和撰写论文能力的培养,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师讲学生听,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缺乏收集整理资料、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训练,学生很少有社会实践的机会,学生缺乏思辨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等。而国外许多一流大学非常重视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设立科研学分,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1969年就有“本科研究机会计划”、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在20世纪80年代设立了“本科生研究中心”、伯克利分校于1997年成立了“本科生研究办公室”、耶鲁大学为一年级的本科新生设立了“指导研究”项目等。对我国的本科教育现状而言,在大学三年多的时间里没有培养学生做科研写论文的能力,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难度大、压力大是可想而知的。 (五)少笛生不重视毕业论文。调查结果显示,有0.3%的毕业生对毕业论文持不认真的态度。教师普遍反映,每年指导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总有一两个同学写论文拖拖拉拉,不积极想办法收集实际数据资料,不下功夫写论文,不认真修改论文,论文质量不高,教师三番五次督促也没有效果。而在论文评定成绩时,指导教师往往心软,不忍心由于毕业论文的缘故影响学生的毕业和就业,只要学生提交了论文,尽管论文质量不高也往往给予通过。 (六)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时间不宽裕、个别教师不认真。 1.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时间不宽裕。调查结果显示,74%的毕业生曾接受指导教师的当面指导,85%的毕业生认为教师当面指导论文效果好,71%的毕业生希望教师多跟学生见面沟通。调查结果说明指导教师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不充足。主要原因是,由于高校扩招,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数量多,教师在指导毕业论文的同时还承担着繁重的课程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平均指导每个学生的时间和精力较少,教师跟学生见面的时间少。 2.个别教师不认真指导毕业论文。调查中发现,1%的毕业生回答指导教师没有讲解毕业论文的写作方法及要求,2%的毕业生回答教师没有提出任何修改要求,1%的毕业生回答修改了一稿。调查结果说明个别教师没有认真指导毕业论文。 三、加强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与写作的对策 笔者认为,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加强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本科生撰写论文的能力,二是改进本科毕业论文的管理,加大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力度和监督审查力度。 (一)将科研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本科四年的教学。 1.课程教学要注重能力的培养。改革“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引进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增加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沟通协作能力。 2.制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计划。高校要制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计划,为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做一系列工作。一是给本科生设立科研导师,本科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与科研导师接触,协助科研导师做科研方面的工作,跟随科研导师感受课题申报、调研、撰写研究报告、课题结题的整个科研过程。二是开设论文写作必修课,系统讲解选题、写开题报告、查找资料、制作调查问卷、研究方法等。三是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至少参加三次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自己选题、制定调查问卷、撰写调研报告。 (二)改进本科毕业论文的管理。 1.加强指导教师的管理。应制定指导教师管理制度,包括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条件与职责、本科毕业生分配办法、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价办法、奖惩办法等。通过这些制度,明确哪些教师有资格指导本科毕业论文,每位教师分配多少学生,对教师的指导质量进行评价并予以奖惩,以此促使教师提高指导质量。 2.建立本科毕业论文各个工作环节的操作规程并实行全程监控。本科毕业论文包括选题、开题、指导与写作、提交与评阅、答辩与成绩评定、论文资料装订与归档等多个环节。首先,学校要对每个工作环节制定具体的操作规程,使教师和毕业生明确如何去做。其次,建立本科毕业论文全程监控制度,学校或学院对各个工作环节定期进行检查,督促教师切实负起指导责任。 3.改变论文写作和答辩时间。由于毕业生大四阶段尤其是第八学期事情很多,影响了毕业论文的写作,建议把毕业论文工作提前到大三放暑假前即第六学期期末,进行学生与指导教师的双向选择,将毕业生分配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开始毕业论文的指导;大三暑假里,要求学生进行论文选题,与指导教师沟通后确定论文的题目;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确定调查提纲或调查问卷,要求学生利用大三暑假的时间进行调研,为撰写毕业论文收集实际资料;大四开学后的一两周内,组织学生完成开题报告工作;安排毕业生撰写论文初稿,年末前提交;元旦后以及放寒假的两个月时间,毕业生和指导教师闲暇时间较多,指导教师可以利用这段时间集中精力指导毕业生完成论文的修改;第八学期开学的一两周内,完成毕业论文的答辩工作。 4.加大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指导与审核力度。选题是本科毕业论文的基础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毕业论文的质量。首先,指导教师要加大对毕业生选题的指导,强调毕业论文选题要与所学专业挂钩,选题要针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实习单位面临的突出问题,选题要理论联系实际,不要选择纯理论研究的题目,选题的难易程度要适中,选题宜小不宜大、宜具体不宜抽象、宜限制不宜宽泛、等等。其次,学院要加大毕业论文选题的审核力度。学生选定题目后,提交给学院,学院要组织专家对毕业论文选题的新颖性、实用性、可行性、深度等方面进行评审,要求选题不当的学生重新选题。 5.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实行首位参选制。每位教师指导的成绩最高的论文,应该是该教师指导的质量最优的论文。因此,各位教师指导的成绩最高的毕业论文拿出来参选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学校或学院组织教师进行盲审,这样可以确保每位教师指导的论文都有机会评优,盲审可以杜绝评优中的教师面子问题,使本科毕业论文的评优工作做到公开公正,使评选出来的优秀毕业论文真正优秀。 6.对毕业论文实行末位审核制。毕业论文末位审核制,就是每位教师指导的成绩最低的毕业论文,提交给学校或学院进行审核,学校或学院组织教师进行盲审,审核不合格的,要求学生进行修改,修改后再次审核,毕业论文审核合格后,才给学生颁发学位证和毕业证。毕业论文的末位审核制对督促毕业生认真写论文、督促指导教师认真指导、杜绝教师给“同情分”、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7.建立本科毕业论文观摩学习制度。由于教师对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能力和宽严程度的把握参差不齐,因此建议在本科毕业论文资料装订归档后,学院组织教师相互观摩学习,使教师对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宽严程度如何把握达成共识。 财经本科毕业论文:财经类院校本科生博弈论课程教学研究 摘要:博弈论是财经类院校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本文基于《博弈论》课程教学的特点,探讨了《博弈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博弈论》课程教学的建议,包括采用案例教学法;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等。 关键词:博弈论;财经类院校;教学改革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决策主体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的,也就是说,博弈论的研究对象是当一个主体,比如说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选择受到其他人或其他企业选择的影响,而且反过来影响到其他人或其他企业的选择时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1] 在经济学文献中对博弈论最早的研究是古诺(1838)、伯川德(1883)和埃奇沃斯(1925)关于垄断定价和生产的论文,但是这些都被视为特例而没有改变经济学家思考大多数问题的方法。约翰・冯・诺依曼和奥斯卡・摩根斯坦在他们1944年著名的《博弈论和经济行为》一书中引进了博弈理论的思想,书中提出大部分经济问题都应该被当作是博弈进行分析。[2]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博弈论发展和研究的重要阶段。纳什在1950年明确提出了“纳什均衡”这一基本概念,解释了博弈论和经济均衡之间的内在联系。到20世纪50年代,合作博弈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包括纳什和夏普利分别提出的“讨价还价”模型以及吉利斯和夏普利提出的合作博弈中的“核”的概念。泽尔腾于1965年将纳什均衡的概念引入到动态博弈,提出了“精炼纳什均衡”的概念;海萨尼于1967年把不完全信息引入博弈论,并提出了“贝叶斯纳什均衡”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以来,博弈论逐渐成为主流经济学的一部分。博弈论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包括经济学、政治学、军事、外交、国际关系、公共选择等。 由于博弈论在经济和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博弈论》已经成为许多高校的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本科生的必修课。我校也开设了《博弈论》课程。然而,由于博弈论课程开设时间较短,而且作为运筹学的一个分支,它对数学基础的要求较高,因此有必要对《博弈论》课程的教学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博弈论课程的教学特点 1.数学描述比较抽象。博弈论的标准表达是函数形式和集合形式的表达。博弈论作为运筹学的一个分支,它和数学的结合非常紧密,需要比较严谨的数学表达和数学证明。例如,20世纪50年代纳什在证明纳什均衡的存在性定理时就使用了泛函分析中的不动点定理。学习博弈论,通常需要具备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泛函分析等数学基础。[3] 2.教学过程通常浅入深出。由于博弈论的概念和定理均采用严谨的数学表达形式,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从简单直观的例子出发,引出博弈的抽象数学模型。简单直观的案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博弈的思想,但随着讲授内容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到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再到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最后到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均衡的概念得越来越复杂,数学定理的证明过程也越来越困难。 3.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现实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这使得博弈论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如商业、政治、外交等。在微观研究领域,交易机制的设计涉及博弈论;在中观研究领域,劳动力经济学和金融理论中都有关于企业要素投入品市场的博弈论模型。最后,从宏观的角度看,国际经济学中有关于国家间的相互竞争(或互相串谋)选择关税或其他贸易政策的模型;宏观经济学中也有货币当局和工资、价格制定者(厂商等微观单位)间的战略相互影响,最终决定了货币政策效果的模型。[4] 二、博弈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足够的案例支撑。在案例的选取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案例的趣味性、贴近现实生活的程度、学生参与案例的程度、与知识点的结合程度等。虽然博弈论的教材中提供了一定量的案例,但仍显得不够丰富。特别是对于财经类学校的本科生而言,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需要将其与自己对经济社会活动的观察和认识相融合,以提高分析经济社会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丰富的案例是非常有必要的。 2.偏重于理论教学。以往的博弈论教学,偏重于理论教学。采取的教学方式仍然是传统的灌输式的方法,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台下听课,而且老师的讲课内容也只是教材上的理论知识,较为枯燥乏味,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因此,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怎样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并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3.考核形式单一。目前的考核形式仅限于笔试的方式,比较单一。由于博弈论是一门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传统的笔试并不能很好地考察学生们对博弈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程度。有的老师采取让学生做报告的形式进行考核。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论文,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报告情况进行打分。这其中存在的问题是学生选取的论文的难易程度很难掌控。因此,教师需要思考如何丰富考核形式并且让考核更加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能力。 三、完善博弈论课程教学的建议 1.采用案例教学法。由于博弈论的数学描述通常比较抽象,老师通过分析案例来说明博弈论在经济和社会领域中的各种应用,既可以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又可以帮助学生较深入地理解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在案例的选取过程中,首先,要尽量选择简单的案例,使学生更加容易明白博弈的规则;其次,要注意选择契合现实生活的案例,有的案例不是学生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学生理解起来可能较为困难;再次,要注意案例选择要尽量的多源化,由于博弈论在各个领域包括商业、政治、外交等均有应用,因此在选择案例的时候不要局限于某一个领域,应尽量选择不同领域的案例,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博弈论的应用。 2.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传统的理论教学会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我们可以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设计丰富多彩的博弈实验,将学生分成小组,然后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小组内不同的学生扮演不同的博弈参与者,他们之间进行竞争、讨价还价或者合作。博弈实验可以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和应用性,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这种互动式的教学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6]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由于博弈论是一门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仅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并不能很好地掌握博弈论的思想。因此,教师可以在笔试的基础上丰富考核形式。让学生针对现实生活中的博弈问题进行建模分析,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并整理成小论文的形式上交。为了提高所有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对于课堂汇报过程中提问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分数奖励,提出的问题质量越高,分数的奖励越大,被提问的学生回答地越好,课堂汇报这部分的分数也将越高。这一方面可以激励学生认真地进行建模分析,认真地准备课堂汇报,也将鼓励所有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汇报中。[5] 四、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问题将借助于博弈论进行分析。因此,财经类院校的本科生学习博弈论,掌握其思维方式和思想及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首先分析了博弈论课程的特点,然后指出了目前博弈论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给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本文将为财经类院校本科生博弈论课程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 财经本科毕业论文: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应用于财经类本科专业课程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是解决我国财经类大学生实践能力弱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应用于财经类专业课程的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了推广建议。 关键词:项目驱动式教学法;财经类本科专业课程;影响因素 目前财经类大学生普遍理论分析能力不强、实践动手能力弱,成为我国财经类高等教育面临的关键问题,这在就业形势严峻(2013年被称为大学生“最难就业季”,2014年就业难题并未明显缓解)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需要我们对财经类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及教学方法进行深刻反思。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是围绕教学任务,基于教学内容设计并实施教学项目(项目可以简单理解为需要完成的任务),将理论知识融入动手完成项目的实践过程中的教学活动。其价值在于,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式教学为“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式教学,培养专业能力、岗位能力等实践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社会能力等全面的综合能力。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国外的多种教育,包括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且在我国职业教育、理工科类本科教育也获得了显著的成效。财经类课程有其特殊性,但在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综合能力方面与理工类课程的要求是相同的。鉴于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所具有的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能力的显著特征,在财经类本科专业课程中推行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对于克服财经类本科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性弱的弊端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 项目驱动式教学法萌芽于18世纪的欧洲,较为经典的理论主要有:Piaget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ewey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Lave、Wenger等人的情境学习理论[1-3]。这些理论主张由学生参与实践,自己建构知识,夯实专业能力,全面提升各种综合能力,从而为立足于通过项目设计、实施等实践活动展开教学的项目教学法奠定了理论基础。美国教育家Katz与加拿大教育家Chard正式提出项目驱动式教学法[4],并引入欧洲、日本、韩国等地,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广泛应用,成功培养了大量人才。 项目驱动式教学法于2001年引入我国后,国内研究表明[5-6],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我国的职业教育、理工类高等教育取得了较大成功,逐步推广开来,但在财经类本科教育领域还未得到有效应用。 在我国大力提倡“创新创业”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日益迫切,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愈发凸显其价值。财经类本科专业课程承担着为社会培养投资、管理、营销等财经类人才的任务,每一个知识点均可组织为项目来传授,有着应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天然土壤,但我国财经类本科专业课程推行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应用不足,流于形式,效果不高,缺乏系统性研究的支撑。辨析这些影响因素,探索将项目驱动式教学推广应用于法财经类本科专业课程的科学模式,是财经类本科教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 二、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应用于财经类本科专业课程的影响因素 一是课程性质(理论性/实践性、基础性/应用性、一般性/专门技术性、定性/定量等属性)。一般而言,与现实应用接近的课程,“项目化”相对容易,而理论性越强的课程,将抽象内容“具体化”为项目的难度越大,增加教师在项目设计、组织等方面的成本。 二是教师因素(教师的教学方法、学历、策划课程项目的能力等)、学生因素(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对课程的偏好程度、职业取向等)、用人单位因素(用人单位提供就业职位与课程内容的契合程度、对学生专业能力/综合能力的重视程度等)等。教师因素决定了项目驱动式教学实施水平的高低,对课程内容熟悉、具有理工科教育背景、参加过社会实践的教师,组织实施项目驱动式教学的能力相对更强。学生因素则决定了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接受方(参与方)的能力基础、主观偏好,学生理论基础越好、参与兴趣越高,则项目驱动式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越明显。用人单位因素对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具有直接的导向性效应,与用人单位工作性质吻合程度越高的教学项目,培养学生面向用人单位的专业实践能力就越有针对性。 三、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应用于财经类本科专业课程的影响因素统计分析 (一)数据来源 对讲授财经类本科专业课程的大学教师、学习过相关课程的本科大学生、用人单位调研,分别回收问卷156、1342、393份,共1891份。 (二)统计分析 1.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财经类本科专业课程中的应用程度和应用效果 (1)应用程度。教师问卷所涉及的213门财经类本科专业课程中(不同问卷的课程名称可能相同,此处只是把问卷列举的课程数目相加,学生问卷也是类似),授课过程中采用过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课程有44门,占20.66%,约为1/5。学生问卷所涉及的6514门财经类本科专业课程中,包括产业经济学、公共部门经济学、企业投资学、公共投资学等,教师采用过这种教学方法的有1581门课程,占24.27%。可见,在财经类本科专业课程中,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比例偏低,仅为1/5~1/4之间,有较大的推广空间。 (2)应用效果。将教学效果的评价分为“优(90~100分)”、“良(80~89分)”、“中(60~79分)”、“差(60分以下)”四个等级。156份教师问卷中,选择“优”有43份,占27.56%;“良”有97份,占62.18%。1342份学生问卷中,选择“优”有585份,占43.59%;“良”有646份,占48.14%。这意味着,有89.74%的教师、91.73%的学生认为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效果在“良”以上,认可度较高,值得在更多的课程中推广。 2.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财经类本科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效果影响因素。 (1)课程属性。适合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财经类本科专业课程,具有相对明显的属性特征。①理论性/实践性。74.36%的教师、66.13%的学生选择“实践性”(16.25%的学生认为两种属性兼有),76.08%的用人单位认为“实践性”更重要。②基础性/应用性。76.92%的教师、54.84%的学生选择“应用性”(13.65%的学生认为两种属性兼有),65.39%的用人单位认为“应用性”更重要。③一般性/专门技术性。69.23%的教师、52.09%的学生选择“专门技术性”(4.62%的学生认为两种属性兼有),64.12%的用人单位认为“专门技术性”更重要。④定性/定量。66.67%的教师、65%的学生选择“定量”(11.75%的学生认为两种属性兼有),而用人单位选择“定量”∶“定性”的比例是52.42%∶47.58%,几乎相等,意味着用人单位并没有明显的偏好。 这说明,一方面,多数教师、学生认为应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课程应是“实践性”、“应用性”、“专门技术性”的,与用人单位看重的专业课程属性相一致。从而,推广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具有直接的现实针对性。另一方面,多数的教师、学生认为应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应侧重于“定量”的课程,但用人单位对“定量”、“定性”并无特别的要求,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即可应用于“定量”,亦可应用于“定性”课程。 (2)影响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效果的教师因素。按重要程度排序,156份教师问卷中,认为教师的“策划课程项目的能力”排第一位(最重要)的占56.41%(为反映多数人的看法,给出的是排第一位占比最大的因素,以下类似),认为“教学方法”排第二位的占51.28%,认为“学历”排第三位(最不重要)的占92.31%。1342份学生问卷中,认为“教学方法”排第一的占61.55%,认为“策划课程项目的能力”排第二的占55.59%,认为“学历”最不重要的占85.17%。这表明,教师的“策划课程项目的能力”及“教学方法”被认为高度相关,“学历”则关系不大。 (3)影响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效果的学生因素。156份教师问卷、1342份学生问卷中,53.85%的教师、50.07%的学生认为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排第一位(最为重要),56.41%的教师、43.14%的学生认为“对课程的偏好程度”排第二位,71.79%的教师、61.33%的学生认为“职业取向”排第三位。这说明,由于学生对职业取向等未来的不确定因素可能缺乏清晰的定位,还是基础知识、偏好等当前的确定性因素主要影响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效果。 (4)影响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效果的用人单位因素。结合已毕业的学生、媒体、用人单位等途径获得的信息,156份教师问卷中,48.72%认为“用人单位对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视程度”排第一位(最为重要),43.59%认为“用人单位提供就业职位与课程内容的契合程度”居第二位。1342份学生问卷中,49.03%认为“用人单位提供就业职位与课程内容的契合程度”排第一,41.43%学生认为“用人单位对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视程度”排第二。此外,41.03%的教师、39.27%的学生认为“用人单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视程度”排第三位。这说明,如果课程与用人单位需求的相关度越高,培养实践专业能力的针对性越强,学生越重视,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效果越好;而综合能力涵盖面宽泛,难以在一门课程中体现,“用人单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视程度”相关度最低。 四、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应用于财经类本科专业课程面临的问题 (一)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应用不够普及 依据调研资料,不超过1/4的财经类本科专业课程采用了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表示未接触过,甚至未曾听说过。 (二)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未能形成适应于财经类课程由理论基础到应用的完备体系 与理工类课程不同,财经类课程具有显著的发散性,外延宽泛,项目的选择、设计、实施等流程随课程门类和课程内容不同而不同。目前项目驱动式教学法还仅限于按教材来构建教学思路,对案例、习题、现实问题等做一般性的分析,而非将完整章节的内容融合起来构建教学项目,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 (三)教师的教学项目策划能力有待提升 项目驱动教学法具有显著的跨学科特点,项目设计、实施、分析、评价等都带有典型的理工科教学的属性,逻辑性和流程性强,要求将理工科的教学模式与财经类的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所需的能力是财经类本科专业课程教师的软肋所在。 五、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财经类本科专业课程中推广应用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理论基础及应用流程 基于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特点,结合财经类本科专业课程的属性,构筑项目提出、设计、实施、控制等支撑理论。以此为基础,借鉴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成功经验,建立适用于财经类本科专业课程的成熟流程。 (二)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一是熟悉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掌握相关交叉学科的背景知识,强化项目专业化能力;二是依据课程设计教学项目的流程链,完善实施环节,提升教学内容的项目化能力;三是立足学生的学科基础和专业特点,修正、补充项目方案,提升学生的项目融入度和参与积极性,增强面向不同授课对象的项目技巧化能力。 (三)完善教学方法 1.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提炼教学项目。 2.组织教学内容,科学安排理论/实践的知识量,优化二者的匹配与衔接,防止当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理论/实践两张皮、知识点脱节等现象。依据笔者的经验,理论知识点尽可能做到条理化和简单化,围绕理论以项目来引导学生的注意力。过多的理论会引起学生的厌倦,而过多的偏重实践则不能让学生领会到在本科层面应领会的理论知识点。 3.发现教学项目实施环节中学生的学习难点,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好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 4.丰富教学方式,探索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三个课堂”的联动教学模式,推进课程实验、专业实训和综合实践“三类实践”的综合运用,提升教学效果。根据实验对比,采取以大作业完成项目、案例PPT制作、项目团队讨论及展示、学生课题申报、实地调研等方式,效果远胜传统的教师“满堂灌”授课。 5.科学安排学生的参与方式及参与节点,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成为教学的“主角”,将学生的专业能力、综合能力培养蕴含于项目的参与过程中,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操作,达到教学目的。 6.本着项目选择与用人单位的实践运行越接近越好的原则,引导学生完成项目,培养其胜任实际工作的能力。笔者在讲授《企业投资学》时,将项目选择与企业现实运行结合起来,学生认为收益良多,参与热情高涨。 六、结语 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是提升财经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综合能力的关键所在,但鉴于财经类本科专业课程的特点,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范围还很有限,面临系统的基础理论缺乏、规范的项目流程未建立、教师的项目化能力不高等问题,建立行之有效的应用模式还有较长的路要走。我们在遵循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特点的基础上,应分析财经类本科专业课程的属性,针对教师、学生、用人单位的影响因素,科学设计项目教学法的目标、流程、环节,引导学生实践参与,达到预期的提升财经类本科教育质量的目标。 财经本科毕业论文:新建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现路径研究 摘 要:新建财经类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适应并促进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新建本科院校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需要。因此,以哈尔滨金融学院的实践探索为例,探讨了如何建立和完善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并对新建财经类本科院校对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现路径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新建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实现路径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建财经类本科院校异军突起,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与选择,不仅直接影响着这些院校的办学质量和长远发展,而且还从根本上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质量。新建财经类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适应并促进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新建本科院校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需要。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哈尔滨金融学院,成为一所新建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万余人,其设有10个教学系部,拥有涵盖经、管、文、法、工5个学科门类的22个本科专业和16个专科专业。学院升本以来,在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建立以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培养目标 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既需要不同层次的理论人才,也需要不同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人才的层次和类型要有一个合理的梯度和维度,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如今,高等教育发展到大众化、普及化阶段,培养应用型、多样性人才也就成为了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新建财经类本科院校应顺应时展规律,把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和战略选择。 哈尔滨金融学院作为刚刚升为本科层次的普通高校,立足服务地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一方面,注重推进教育思想观念转变,引导广大教职工强化质量意识、特色意识、发展意识;另一方面,编制了《哈尔滨金融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上上下下全员参与、分项落实,明确了学院的发展定位与方向。 二、建立和完善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体系 (一)理论教学体系 建立和完善财经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理论教学体系,需要系统研究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针对财经类行业、专业的人才所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来组织、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共同构成了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两大要素。在理论课程体系设计方面,要覆盖一定的“面”,使学生接受的专业知识体系相对完整,保证所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从而具有良好的发展后劲。一方面,构建基础教学平台,“公共基础+专业基础+素质基础”;另一方面,构建专业教学平台,“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职业拓展课”。在强化学生专业基础教育,提高综合素养的同时,不忘训练学生职业能力、实践应用能力。 (二)实践教学体系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中,需要对学生分层施教,设计选修与必修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内容。按照“基本技能-综合技能-创新技能”的梯度模式进行设计,采取课内实训、实验设计、毕业设计和课外专业实习、开放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基本技能教学内容,可采用与理论教学相捆绑的课内实训或实验的形式,综合技能和创新技能的教学内容;可依托实验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开放实践等形式,独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及未来职业导向自主选择不同的实践主题,甚至学校可以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在开放实践中利用所学的技术实施创业项目。 (三)素质教育体系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素质教育非常重要。其培养训练的模式相对灵活,包含的内容也十分丰富。例如,可以结合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学科研究方面技能的训练,辅导学生进行科研项目研究,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也可以组织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增加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经历;还可以通过党课、团课等方式培养大学生文明修身,还可以通过高雅艺术走进校园、各类文艺团体活动来培养学生文化艺术修养。 三、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保障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方案设置时,应体现行业的特殊性、专业设置的应用性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要针对行业特点、学校师资和教学设备的实际情况,培养能够适应岗位需要、能够有效应对社会竞争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毕业生。 哈尔滨金融学院自2010年升本以来,各系部围绕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目标定位,根据市场需求及适应情况,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调整课程设置,全面修订了各级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和完善了全部课程教学大纲,对部分专业课程开设学期、学时、学分、实验课学时等进行了调整,使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科学合理、更适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以校企联合为平台,创新培养模式 新建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加强与银行等金融企业的联系,积极利用企业资源建立教学基地、实习实训基地、科研基地、毕业生就业基地服务;同时,也可以利用高校本身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条件,建立互惠互利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搭建校企共育平台,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哈尔滨金融学院多年来一直坚持以产学研用结合为突破口,积极引导广大师生参与科研项目,共建产学研用联合体,寻求政府支持、拓宽服务领域等途径。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将“征信知识教育基地”等各类教学科研实践基地落地该院。该院与黑龙江省银行业协会签署培训合作框架协议,与银行业协会在前期培训、咨询业务等方面开展合作;与龙江保险经纪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分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课程设置、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科研合作等方面达成共识,为学校与政府、学校与行业、学校与企业建立了更广阔的服务平台。与广发银行信用卡中心共同创办金融人才培养基地,与龙江保险经纪有限责任公司、中投惠民(北京)金融服务外包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分公司、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金水木教育投资(北京)有限公司、北京中软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甲骨文(哈尔滨)实训基地等单位签署了3+1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协议,为毕业生顺利择业就业打下了坚实基础。学院与招商银行深圳分行、深圳农村商业银行、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广发银行信用卡中心、北京中信金融服务中心、黑龙江省农村信用联社等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这些单位来我院选聘毕业生在500人左右。这一系列校企合作,实现了用人单位与学院的双赢。 (三)以实训改革为契机,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培养应用型人才既要有理论教学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也要强化实践教学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使学生能够完成从知识理论向实践的跨跃。 为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推进实践内容和实践模式改革和创新,哈尔滨金融学院一直继承优势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坚持在本科教育中实行“五能三好”即打字、点钞、识别假钞、书写、口才、服务礼仪职业能力等金融行业基本功训练。把银行等业界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入职条件及新行员技能培训标准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来。同时,金融系的模拟银行已建成投入使用;管理系自主研发的跨系跨专业实习实训平台已连续两年投入运行,还推广到了金融、商务英语等四个系部进行认知实习的使用,取得了良好效果。模拟金融综合实训中心、会计审计综合业务能力实训平台也已经开始筹建。学院还采取校内外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本科生的专业认知实习;出台相关管理办法进行实习指导,将学生分组安排到金融机构、企业进行认知实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行业的发展前景及对从业者的基本要求,培养锻炼了实际工作能力和实用技能。 (四)以质量为生命线,改革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保证培养人才质量的重要保障,教学管理方式的改革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哈尔滨金融学院制定《二级教学管理实施方案》并进行试点,充分发挥系(部)在教学管理、学术活动、师资队伍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陆续出台并实施了20多项全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如《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校外实习基地管理规定》、《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学分和课程认定办法》、《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实施细则》、《辅修第二学士学位管理办法》、《教学经费核定与使用管理办法》和《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评选办法》等规章制度,按照依法治校的原则,不断推进学风、教风的转变,真正意义上达到了现代大学的建设要求。为提升青年教师的授课水平,学院陆续举办了“教学公开课”观摩、教学能手及教学新秀奖评选、多媒体课件大赛和微课大赛等活动,实现了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常态化、制度化,极大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这些方式对于修正教育教学工作,促进与社会需要的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学院从2011年开始陆续对全体本科生实行了英语、高等数学以及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分级教学改革。经过试点和推广,发现分级教学在学生成绩提高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够全面推动本科教学水平的提升。逐步推进小班授课,实行学业导师制,构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的新型师生关系和教与学的关系。 结语 加快新建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有利于满足社会对财经类人才的旺盛需求。新建财经类本科高校能否乘势而上,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至关重要。因此,新建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当合理规划学校发展目标,注重办学质量的提升,创新和发展人才培养模式,走“约束性发展”、有内涵的特色强校之路。 财经本科毕业论文:财经翻译本科专业生涯规划教育路径探析 摘 要:2006年,教育部批准设立翻译本科专业以来,在学科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翻译学逐渐从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中独立出来,开始自身的专业建设。本文以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职前课堂”为例,开发翻译本科专业生涯规划及职业素养训练的项目,探索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路径,为财经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导。 关键词:翻译本科;生涯规划;职前课堂;职业素养 2006年,教育部批准复旦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三所高校试办翻译本科专业(Bachelo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简称BTI,专业代码:050255S)。截至2015年,已有近百所院校开始招收翻译专业本科学生,在校人数万余人。根据《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的规定,高校翻译专业“旨在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宽阔国际视野的通用性翻译专业人才。毕业生应熟练掌握相关工作语言,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宽广的知识面、较高的跨文化交际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了解中外社会文化,熟悉翻译基础理论,较好地掌握口笔译专业技能,熟练运用翻译工具,了解翻译和相关行业的运作流程,并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工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毕业生能够胜任外事、贸易、教育、文化、科技、军事等领域中的一般难度的笔译、口译或其他跨文化交流工作”。因此,财经翻译本科专业是要培养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口笔译人才。 季羡林先生说,“我国是翻译大国,但不是翻译强国”。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以及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社会对财经类翻译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从“金字塔型”转变成“枣核型”,需求量激增,同时也在职业胜任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财经翻译专业如何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在培养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是外语类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职前课堂”项目就是针对这一需求,结合当前翻译本科专业学生特点而开展的实践研究项目。 项目概述 “职前课堂”项目是与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以及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相结合的生涯规划教育训练项目。在高等教育体系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而翻译专业的特殊性要求该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但要早,更要规划得合理。这既需要理论作为指南,也需要实践的指导和经验的借鉴。 该项目是学院依托学校财经优势学科背景,结合学院人才培养特色开发的教育工作模式。它以第二课堂的“全球课堂”德育示范基地为主阵地,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创新平台等方式,分层次、分类别、分年级培养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专业综合素养和职业实践技能等,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翻译专业本科生能力培养体系,进一步挖掘学生的综合潜能、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努力打造有创新能力、有文化素养、有财经内涵的复合型、应用型的翻译人才。 内容方案 该项目根据翻译专业“重基础、宽口径”的特点,从大学本科阶段学生能力培养的需求出发,依托第二课堂,协同校内外实践实训基地,对翻译专业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专业综合素养、职业实践技能等进行开发与训练。其中,生涯规划能力包括认识自我、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等;专业综合能力分为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两部分,专业能力包括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等;通用能力包括创新能力、研究能力等。职业实践技能包括求职材料设计技术、求职渠道选择、招聘面试策略与技巧等。 1.生涯规划能力分析 这部分训练的目标主要是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职业价值观等内在条件以及区域经济发展、行业发展动向、岗位素质要求等外部条件进行分析,使学生逐渐形成客观的自我意识和职业认知;引导学生掌握生涯规划的基本思路与技能,具备制定适合自身实际情况且能切实指导自我职业发展生涯规划的能力。 2.专业综合素养分析 素质是对个人发展、企业未来成功以及获取持续竞争优势所要求的人的核心能力的描述。对于翻译专业学生而言,语言基础的学习关系到今后学习的深度。因此,包括听、说、读、写、译五方面在内的“基本功”是一切外语学习的基础。“翻译+财经”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则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商务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而大学素质教育的重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翻译专业高端人才而言,良好的调研能力、宏观思维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 3.职业实践技能分析 顺利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是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大学毕业生求职成功不仅取决于自身的实力和水平,还需要有好的求职策略与技巧。求职的应聘策略涉及到应聘材料设计、求职渠道选择以及面试策略与技巧等。 训练路径 该项目的训练要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成长特点按学期开展,从大学一年级贯穿至大学四年级。大学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着重培养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第四学期、第五学期、第六学期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第七学期、第八学期注重提升学生的职业实践技能。通过调查,最受学生欢迎的生涯规划教育方法有情境角色模拟、特定主题工作坊、职业体验实践活动,如考察实习、行业现状调查、职业人物专访、素质拓展训练、个体和团队咨询等,这也是该项目所运用的主要方法。 1.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的训练 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的训练主要通过组织训练营的系列活动来完成,需要借助专业的测评工具及量表,如生涯兴趣量表、价值观问卷等。通过自我剖析法、成就事件分享会及测评工作坊来了解自我;通过邀请行业专家讲座、校友及人物访谈分享等途径来认识职业社会;通过SWOT分析表、撰写规划书等活动对学习生涯进行规划设计。 2.学生专业综合素养的训练 学生专业能力主要由语言学习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和国际商务知识运用能力等组成。主要通过组织开展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训练活动,如英语角、语言基础类竞赛等来加强;通过举办“请进来、走出去”的学术讲座、选拔赛及交流活动等途径来开发跨文化交际等能力;同时,学院还建有外语学习网络资源库来辅助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学院建有实验教学中心和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平台,并通过开展创新创业系列讲座、“挑战杯”系列比赛、学生科研立项等活动锻炼学生的通用能力。 3.学生职业实践技能的训练 学生职业实践技能主要通过模拟训练的途径来开发,如组织模拟面试比赛、模拟商务礼仪比赛、简历及网申工作坊等,通过反复的模拟练习,强化学生对求职技能的掌握程度;通过组织毕业生经验分享会,总结求职招聘经验,加深学生对求职招聘的体验;通过组织参加校友论坛、企业和事业单位开放日等活动,了解职场从业经验,帮助学生完成从“校园人”到“职业人”的过渡。 除此之外,翻译人才的培养必须和翻译市场联系起来。该项目通过加强与社会上各翻译机构、行业协会的合作关系,并与中国日报社、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汤森路透公司等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打通教育渠道,共同培养符合经济发展需求、满足行业要求的翻译人才。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财经本科毕业论文:非财经类高校会计专业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不断调整,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会计学专业,一些非财经类高校看到社会对会计专业的巨大需求,也纷纷开设此专业,目前已形成了“校校办会计”的局面。但是随着经济结构不断转型和深化及整个社会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也不容乐观,社会实际需求和学校人才培养不一致的矛盾日益凸显,尤其是非财经类高校本身缺乏学科优势在人才培养中的问题更是层出不穷。非财经类高校如何依托本校特色提高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的就业能力,能够形成对财经类院校的有力竞争已是非财经类高校会计学科能够健康持续发展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非财经类高校;会计专业;本科教育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会计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规模不断增大。会计专业毕业生曾经是非常抢手的,就业是非常轻松的。很多高校看到了会计专业的良好前景,纷纷开设了会计专业,甚至一些非财经类高校也开始尝试开设此专业,据统计,截至2012年已有将近1000所高校开设了会计学本科专业,又恰逢国家的扩招政策,全国高校会计专业的招生规模日益庞大。但是会计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并没有得到提升,而且目前,我国经济处于改革瓶颈期,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深化,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实际就业需求不一致的矛盾日益凸显,尤其是非财经类高校本身缺乏学科优势,其问题更加凸显。本文首先梳理非财经类高校会计专业本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就这些问题分析深层次的原因;最后为非财经类高校会计本科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提供建议。 1非财经类高校会计专业本科教育现存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很多非财经类高校也开始尝试开设会计专业,自开设以来非财经类高校的会计教育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培养了大量高水平、高层次的会计人才。但是在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过程中,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非财经类高校在会计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培养目标不明晰 2001年以前,我们国家实行的是分行业会计制度,高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是分行业进行的,培养出来的是服务于不同行业的“专才”。2001年财政部颁布了统一会计制度,取消了会计制度的行业划分,会计制度不再分行业制定,在统一会计制度指引下,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从“专才”转向“通才”,开设的专业课程不再考虑行业背景和特点。但是毕业生就业去向是分布在各行各业的,仍然要面对所处行业的特征和背景。会计制度的行业划分虽然取消了,但是各行各业的不同背景和特点还是存在的,不同行业的会计核算方法仍是有其特殊性的。然而在“通才”教育模式下,各个高校的培养模式大同小异,都未给学生讲授具有行业特色的通识知识,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的模式化和同质化削弱了会计的行业特色教育,培养出来的会计毕业生就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相脱节。尤其是非财经类高校,本身缺乏学科优势,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又没有结合学校或所在地区的特色和优势,显然其培养出的毕业生很难与财经类高校的学生相抗衡。 1.2与市场需求不吻合 会计学是强调实践性的一门学科,跟理工类学科及其他经济、管理类学科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很多非财经类高校,并没有专门为会计专业老师制定考核标准,也是注重对科研的考核,这就导致会计专业教师仅把科研作为工作重点,轻视教学。另外,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对高校的考核过分重视教师的学历、科研成果、留学背景等,导致高校在引进人才时并没有考虑教师的实务经验,培养出来的学生也缺乏实践知识。再加上,非财经类院校没有学科优势能够给学生提供的实习实践机会也较少,使得培养的学生与市场的需求不吻合。 1.3自身特色不明显 非财经类院校一般都会根据自己的学校背景制定自己的办学特色,课程设置一般也遵从学校背景。例如,海运类高校可以倾向于船舶、航运行业等人才的培养,在会计人才培养上,可以开设水运会计、航运会计等特色课程形成自己的人才特色。但是很多非财经类高校并没有立足自己的办学特色培养具有针对性、专门化的会计人才。有些理工类高校给会计专业学生多开设了几门理工科课程,人文类高校也给学生开设了文科课程,但是都没有结合会计学科,培养的学生并不能满足行业的会计人才需求。 1.4课程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非财经类高校会计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学”“成本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会计软件应用”等,但是对专业课程体系以外的拓展学生知识视野的课程体系重视不够,例如“财政学”“税法”“金融学”“数据库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管理”等课程,而这些课程在以后的工作中也是非常有用的。另外,基于学校硬件和师资力量的限制,非财经类高校普遍忽视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专业课程大纲仅是围绕课本理论知识,只是就题论题,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非财经类高校会计专业本科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非财经类高校会计专业教育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 2.1基础课程缺乏重视 非财经类高校会计学科由于缺乏学科优势,往往不能得到学校的重视,限于资金、师资力量投入不够,非财经类高校的专业基础课程基本都是100多名学生的大班授课。在此教学环境下,教师只能是单方向的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进行罗列和解释,很难尝试使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互动式的双向教学模式,学生只是在下面做笔记,缺乏创造性、主动性,学习热情很难被激发,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效果也不容乐观。 2.2实务经验丰富的教师资源匮乏 基于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对高校的评估机制,使得学校在招聘人才时过分重视学历、留学背景、科研成果等,引进的很多博士、博士后教师虽科研成果很丰硕,但多是从“校园”来到“校园”,完全没有任何实务经验。另外,高校每年的绩效考核与教师科研工作量有很大关系,一些讲授会计核心专业课程的老师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科研工作上,忙于、课题研究,不重视专业实践经验的积累。会计学又是重视实践经验的学科,缺乏实务经验的会计专业教师很难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才。 2.3学校投入不够 从硬件设施看,由于非财经类高校的会计专业没有学科优势,得不到学校领导重视,虽然大多数院校都配备了实验室,但从调查结果看,实验室资源还是比较匮乏,不能满足逐年扩招的需要,而且有些设备也都形同虚设,计算机设备配置过于老化,相关财务、审计教学软件与新的现行的会计制度不匹配。从师资投入来看,非财经类高校会计专业的专职教师数量过少,有些教师甚至一个学期身兼4~6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任课教师的“术业无专攻”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3非财经类高校会计专业本科教育的改进建议 3.1找准自身特色 目前非财经类院校的培养目标相差无几,均是培养出能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实务工作、教学、科研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因此,各个院校的课程设置也没有较大差别,完全没有体现出学校的自身特色和行业背景。而这些特色、背景正是有些财经类院校所没有的,所以非财经类院校一定要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学校的行业特色紧密联系起来,将普遍性的培养目标具体化。例如,如果学校不仅招收本科生,还具有硕士、博士的招生资格的话,在本科生的人才培养上,可偏重于对会计基础理论的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进一步的深造打下基础;如果学校的行业背景比较突出,由于大多数学生毕业后会在相关行业工作,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多开设一些相关行业背景知识、业务流程和其特有的会计知识的介绍。例如,航空类高校可以开设航空概论、航空企业会计等。 3.2改革课程体系 一是强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是高质量会计人才必备的条件,非财经类高校对于基础课程的教学应增加任课老师的数量,尽量做到30~50人的小班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二是适量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开设的专业课程不能仅局限于会计领域,与会计相关领域的课程也可适当开设,如“金融学”“货币银行学”“数量分析法”等。三是加强实践教学。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校应加大对实验室的投入,及时更新相关的财务软件,积极引进具有实务经验的师资。将课程重点从理论教学向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转移:通过开设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置身其中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学校应充分利用所处的行业背景,加强校企合作,尽力多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的机会。 3.3加强师资建设 一是在引进师资时,不能仅看重人才的学历学位、科研成果等,应加大引入虽不具有博士学位但实务经验丰富的人才。二是由于会计学科较强的实践性和实务性,对于会计专业教师的业绩考核不能“唯科研论”。学校可以制定一些奖励政策引导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同时可以提供一些资金资助鼓励教师“走出校园、走入企业”,丰富教师的实务经验,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三是有条件的院校还可以定期邀请会计实务界的专家来校与师生做交流,使师生及时了解会计实务工作的情况及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情况。 财经本科毕业论文: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方式研究 摘 要:文中介绍了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方式研究,主要从核心能力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及理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教学方式和方法改革、素质拓展体系构建和质量保障体系几个方面加以阐述,该培养模式为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核心能力;计算机 0 引 言 我国本科生完成学业的标准是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及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这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标准,忽视了专业核心能力的构建与培养,因而导致各层次的本科大学都是一个标准。但现实并非如此,社会的行业与企事业单位各自有相应的衡量专业人才的标准。因而,对于高校来说,结合学科与专业的特点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厘定专业的核心能力来提升大学生的竞争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应用型大学区别于传统学术型大学的最主要特点是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办学定位明确,办学特色鲜明。应用型大学无论是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还是师资选择,都将实践性和应用性贯穿始终。此外,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应特别重视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的训练和实践经验的积累,通过开设大量突出实践应用的课程,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理论和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一类学科,该专业学生不仅要具有广泛、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有比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想。作为金融特色鲜明的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里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明确培养目标,进一步细化专业核心能力,突出专业特色,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强有力支撑,突出专业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强有力保障。 1 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能力的提炼 大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也具备类似特性:第一,大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具有内在性。每个专业的学生必定要掌握不同于其它专业的专业能力,这种能力将伴随其从事专业工作的全过程,这种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其专业工作的成败;第二,大学生专业核心能力要具有延展性。在校期间学生可能掌握了某种或某几种现阶段比较专而实用的技术,但对应的面不广,这就不能算专业核心能力。也就是说专业核心能力可以确保学生能在专业的不同层次和方向找到其合适的位置;第三,专业核心能力还应具有独特性。专业核心能力的独特性主要从三个方面来体现,分别为培养目标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和学校办学特色。从这三方面考虑确定的专业核心能力使得竞争者无法模仿或模仿代价高昂,从而确保大学生能在某一专业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本校作为一所金融特色鲜明的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为目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核心能力构建的过程中,以京津冀地区为调研中心,通过走访多家金融机构,深入了解金融机构对IT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通过走访多家互联网金融企业,参加中国计算机大会,全国互联网金融高峰论坛等各种会议,了解计算机服务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计算机技术需求;走访软件开发及软件测试等IT企业和金融服务提供商,确定在软件服务行业所需的计算机技术;通过跟踪走访毕业生,分析毕业生的就业领域及就业岗位,了解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的行业就业优势,凝练本专业特色为“IT+金融”,明确本专业的专业能力为计算机编程能力、算法分析与应用能力、硬件系统分析能力、金融信息安全技能、金融软件应用能力、软件开发与实施能力、软件测试能力;专业拓展能力为金融行业软件开发与实施能力及金融行业软件测试能力。 2 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模式 2.1 构建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本专业依托学校行业优势,结合学校办学特色,紧密围绕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系统学习计算机理论和专业技术,熟悉金融、会计的基本知识及业务流程,受到良好的实践训练,具有基本的金融信息安全技能,具有较强的金融软件开发与实施、金融软件测试能力,能够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解决金融领域信息应用问题,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良好发展潜质的应用型人才。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1)知识要求:具备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备金融、会计基础知识及金融业务流程规范知识;掌握计算机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计算机软件及硬件的应用技术;掌握金融软件开发与测试的基础知识。 (2)能力要求:包括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其中专业能力又包括专业基础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基本能力为具有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思想境界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较高的情商;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具有职业适应能力;具有正确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计算机系统维护和办公软件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为具有计算机编程能力;具有算法分析与应用能力;具有硬件系统分析能力;具有金融信息安全技能;具有金融软件应用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为具有软件开发与实施能力及软件测试能力。专业拓展能力为具有金融软件开发与实施能力及金融软件测试能力。 (3)素质要求: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法律意识,遵纪守法;热爱本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具有紧跟国际先进技术发展的国际视野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2.2 构建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 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经过广泛的人才需求调研和专家论证,在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细分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路线图,并构建以“基本能力+专业能力+拓展能力”为核心的递进式能力培养体系,以期能真正达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为实现基本能力培养构建课程群,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教育、大学体育、大学计算机基础、专业导论、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大学英语、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课外拓展教育。 为实现专业能力培养构建课程群,包括计算机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面向对象高级编程、离散结构、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网络规划与配置、网络操作系统应用、金融信息安全技术、金融市场与机构、会计学、银行业务综合实训、网络数据库应用、企业级项目开发、C/S项目实训、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移动应用综合实训、B/S项目实训、软件工程、项目综合实训。 为实现专业拓展能力培养构建课程群,包括金融业务软件设计、云计算与应用、移动金融应用开发、网络操作系统应用、金融软件测试。 人才培养过程构建了课内实验、实践课、专业实训课的实践课程体系,并结合校外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以及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和学科竞赛的形式,形成课上课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三大实训平台为支撑的实践教学体系。 2.3 开展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相适应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改革 按照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依托行业优势,紧密围绕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探索与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 (1)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始终秉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第一主角,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过程采用小组协作学习的形式,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主动学习意识的培养,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运用“任务驱动、结果导向”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教学过程中,一改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将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研讨法、启发式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学方法引入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主动探索未知的内在动力,针对不同教学环境,灵活应用这几种方法,达到互相取长补短的目的。 (3)依托金融特色案例,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利用专业实验室教学软硬件资源,以验证型、综合型和设计型金融教学案例为依托,以“带+练”的方式带领学生分析案例、练习案例,培养学生“认真听、仔细看、积极练、勤思考”的学习方式。将所涉及的知识点分散到多个验证型案例中,并在综合型案例中体现整门课程知识点的综合应用,最后在设计型案例中引导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点的同时自学并扩充前沿技术。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边听边看边练边思,既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以贴近学生生活的金融案例应用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在教学案例的设计过程中,注重以贴近学生生活的金融案例为切入点,使用学生感兴趣的支付宝、微信红包、P2P网贷平台、学生众筹、滴滴打车、美团等特色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由被动式学习转向主动式学习。 (5)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实现学生与企业、行业零对接。依托学校金融特色,充分挖掘行业资源,发挥行业优势,为学生打造实战平台。聘请行业专家为专业指导教师,并参与授课、开展讲座、指导学生参赛以及指导毕业设计等人才培养过程,此外,还安排学生到相应的行业、企业参加校外专业综合实训和专业实习,实现与行业、企业对接。 (6)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将课程资源全部放到网络教学平台,学生通过学生账号登录后,能够查看课程的大纲、计划、授课说明书、课件、视频及教学案例外,还可以查看教师布置的实验,并能够按要求提交实验报告和实验结果,查看教师的评定成绩及反馈。教师可以通过登录网络教学平台,完成课程的大纲、计划、授课说明书、课件、视频及教学案例的基本资源的上传,同时可以完成对学生的实验下发、实验报告收集以及实验成绩评定的功能,此外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在线答疑。 (7)积极推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任课教师将学习资料提前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并为学生布置课前学习任务,教学过程以小组协作的形式,采用学生课前学习,课上学生讲,或老师提问题学生讨论,或学生问问题教师解答,或设置游戏环节及对抗赛等多种形式开展,课下学生复习、交流、总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8)课程考核加强学生过程评价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同时,对于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通过以团队合作的形式,设计开发具有一定实用性项目,最终以提交设计作品和设计报告并参加答辩的形式完成考核。这种考核形式既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又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档撰写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4 构建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相适应的素质拓展体系 专业核心能力不是狭窄的“技术能力”,与专业核心能力相适应的良好的综合素质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素质拓展的内涵不仅包括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技术创新的专业素养的拓展,还应包括社会综合能力的扩充训练以及身心品质的全面提升。 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素质拓展体系将第一课堂和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素养。比如课程设计大赛、宿舍文化微视频大赛、指法大赛以及蓝桥杯软件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挑战杯大赛等;组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此外,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的研究或者横向课题研发,并对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给予相应的学分认定,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2.5 构建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相适应的质量保障体系 应用型人才培养离不开掌握了本专业核心能力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因此,通过选派教师在企业一线挂职、鼓励教师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等不同形式,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将对老师们教学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学生通过到企业实习、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能够将课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有助于使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真正落地,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3 结 语 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方式突出“IT+金融”的培养特色,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线下与线上相补充,校内与校外相对接的形式开展,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后序将继续研究如何有效的利用校外实践基地进一步开展深入合作。
经济增长论文:新时期保持经济增长需把握好三个环节思考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已严重地影响到了我市实体经济,致使今年经济发展面临了诸多不确定因素,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已成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全国今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把宏观政策的组合界定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力度之大超出了以往。在中央承诺的1.18 万亿元投资的带动下,全国各地公开表态投资总额已超10万亿元,其根本目的在于刺激增长。就我市来讲基础薄弱、投资规模有限,保持经济增长必须要把握好以下三个环节: 一、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 在当前保经济增长的同时,应注意解决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结构问题,而不仅仅是在现有结构上实行量的扩张。 1、积极提升消费需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扩大最终消费需求带动中间需求”,无论从拉动经济增长还是促进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都是既体现了治标又治本的手段。在当前外部需求明显减弱的情况下,保有增长的重点就是扩内需,就是要拉动投资和消费。在我市的总需求结构中,实际上一直存在着“投资重、消费轻”的格局。近年来我市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靠投资扩张来拉动,固定资产的增长一直要快于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这表现为投资率在逐年提高,消费率却增长缓慢。20__年我市投资率为65%,20__年达到78%,但消费率近四年间却下降了2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市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投资扩张来拉动的。因此,在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上,要把积极扩大消费需求作为当前拉动内需的一项重要任务。现阶段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是积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近年来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加快,20__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06.6亿元,居民的消费能力在增强,如何调节居民的消费倾向以扩大社会最终消费需求是目前较为紧迫的。根据我市消费特点及走向,重点应在培育和扩大新兴消费领域,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上做好文章。密切关注住房、汽车、旅游、信息、教育等新兴消费的增长和发展趋势,加大消费领域的市场营销力度,不断扩大居民旅游和服务消费;加快推进电信普及服务业务特别是农村通信服务发展;促进居民文化、体育健身消费;重视扶持保险、房地产、通信及餐饮服务业发展,大力促进农民消费,寻求新的消费增长点和商品销售热点。这些措施对提升最终消费需求势必起到积极的作用。 2、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本次金融危机虽然对我市经济的增长影响较大,但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却是一次机遇,将会促使一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转变投资方向,进而对扭转我市由于高耗能经济比重过高致使增长缺乏长期保证的局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在项目选择上,必须优化投资结构,防止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投资行为。应加大对投资项目的管理力度,指导投资的合理方向。同时,在本轮加大投资力度的过程中,应该运用市场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对行业准入严加控制,严防低水平重复建设。应该把应对此次金融危机,作为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次机遇,增加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型项目的投入,加大农业产业基础设施、营销、技术及深加工等薄弱环节的建设。还应大力增加对服务业领域的投资,诸如区域物流中心、公共网络、动漫制作、软件开发等传统和新兴服务业平台的建设等。这对于我市经济结构调整的意义将不亚于投资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二、继续深化各项改革 经济增长与深化改革是一个相辅相成的互动过程。一方面,经济增长要为改革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改革也有助于理顺各种关系,破解深层矛盾,为经济可持续增长开辟成长道路。实事上目前一些运行机制已不能很好适应当前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 当前,应当抓住机遇着力推进以下改革:(1)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以此次机构改革为契机,抓紧制定完善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要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大力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加大部门、机构整合力度,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部门体制。要把精简会议和减少行政层级作为改革的一项内容 ,着力解决领导忙于“跑会”和“过问”环节多的问题。(2)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搭建政银企沟通平台。“保企业就是保经济、保稳定、保和谐”,越是在企业困难的时候,政府越要转变服务方式,紧贴企业需求,大力创新服务平台,推行“金融110”、“企业服务110”,搭建政府、银行、企业之间的连心桥,解决“贷款难”和“放贷难”及信息不对称问题。加快成立市金融办公室,建立融资信息平台,对项目、企业融资需求进行统计,专门引导信贷投放。尝试建立政府投资预算内、水利、交通等各类基金,城建配套费、教育附加等各类财政性建设资金计划管理总盘子,集中财力统筹用于全市各类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的投入。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支持企业以债券融资、信托融资等方式筹集建设资金,积极探索项目融资等直接融资手段,扩大直接融资规模,降低融资成本。(3)农村。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的组建,鼓励农民加快土地流转,把土地资源向会经营、懂技术、有资金的企业或个人集中,提高土地集中度,实行土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降低社会生产成本,提高土地产出,全面加快农村经济的转型和发展。 三、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关注民生的关系 近两年来,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民生被摆在了突出的位置。这次国家庞大的投资计划中,民生工程同样被给予了高度重视,这一领域我市也在逐年加强。 1、有效增加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市近年来的就业状况相对比较稳定,政府采取了“4050工程”、扩大劳务输出、加大社会投资等途径来增加社会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控制在4.2%左右。自去年以来,由于受金融危机及“三鹿奶粉”等事件的影响,部分企业被迫裁减了人员,加之大批农民工失业返乡,解决就业问题已变得相当紧迫,对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已形成较大压力。因此,在关注gdp增长的同时,也要考虑推动就业和保障居民收入的问题。值得肯定的是,在国家与我市拉动内需措施的共同促进下,我市20__年的投资增长将不低于25%,包括__黄河公路大桥、滚红高速公路、保障性住房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等一大批项目开工或加快建设,必然会形成大量的就业机会,对促进就业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关注民生工程。投资民生工程是关注民生的重要方面。在这方面,我国有明确的导向。早在1998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策时,主要的投资领域是基础设施,为得是既能拉动经济增长,同时又能为整个经济增长带来一个良好的环境,引导社会更多投资。而这次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开始把投资重点向民生领域倾斜。据统计,此次投资方向上,民生的投入,即医疗、教育、文化、安居工程等方面的投入占总额的60%左右。国家20__年重点投资五个领域中有四个方面都涉及到民生工程。因此我市应进一步关注民生类项目工作,加大研究提出涉及“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等方面项目论证储备和申报力度,确保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让更多的民生工程惠及百姓,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改革成果。 经济增长论文:谈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与通货膨胀 摘要: 分析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与抑制通货膨胀的关系,并找到一条既抑制通货膨胀,又能保持经济快速发展、扩大就业的途径,对于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 经济过热 充分就业 遏制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的重要目标之一,但不是唯一的目标。单单控制通货膨胀并不过分困难,困难的是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又不遏制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等其他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 在理性上,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和币值的稳定,扩大就业,应当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增长的。一般而言,失业率、通货膨胀率作为对经济增长的扰动因素,与经济增长相伴而生。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相统一可以避免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或过慢增长给社会再生产带来的种种严重弊端,全面持续地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但是经济快速增长和物价稳定是有一定的矛盾的。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为:失业与经济增长负相关,即经济增长率上升,失业率下降;反之,经济增长率下降,则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正相关,即高经济增长率一般伴有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一方面经济快速增长,会大量增加社会总需求,从而推动物价大幅度上升,导致通货膨胀加剧;如果降低速度过快,虽然价格可能趋于稳定,但同样会带来问题;一方面会减少供给,另一方面许多企业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部分职工生活失去保障会带来社会的不安定;再一方面,物价上升,特别是物价大幅度上涨会影响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因为物价大幅度上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都有很大的危害,国家会采取紧缩措施抑制通货膨胀。紧缩速度会导致经济增长速度的急剧下降,甚至出现经济持续低速增长。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虽然由于经济运行自身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二者之间的关系可能存在超前或滞后的关系,或者在一段时间内相关关系不显着,但这一规律仍然起作用。 分析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与抑制通货膨胀的关系,并找到一条既抑制通货膨胀,又能保持经济快速发展、扩大就业的途径,对于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一定速度的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失去了基础,难以为继。从2003年到2006年的中国经济增长率依次为10.0%、10.1%、10.4%、10.7%。2007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延 续了2003年以来两位数加速增长的势头,经济繁荣期不断延长。但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是投资增长型经济,经济增长仍主要靠投资来支撑,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占较大比重。2007年上半年,我国GDP总值106768亿元,同比增长1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168亿元,同比增长25.9%。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必然导致要素分配偏向于资本、偏向于企业、偏向政府(因为政府通常是资源要素的最终所有者),而劳动要素的比重低下,劳动收入部分和资本收入部分的相对比重降低。此外,政府主导经济模式使得经济建设型职能替代公共服务型职能,政府必然将资源更多地用于竞争性领域,而保障整个市场经济体系正常运行的基础设施和制度基础由于得到政府财力支持相对较少而建设严重滞后。由此带来一系列问题,因此,消费增长始终低于投资增长,由此陷入一个“高投资、高储蓄”恶性循环,难以自拔。 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增长的起点,没有适当规模的投资,经济就不可能发展。但是我国的问题常常出现在投资需求过旺,规模过大上。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可以引起基础产品特别是投资品价格的上涨,并最终传导到其他产品的价格上。加之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基础瓶颈产业的推波助澜,短缺现象严重,促使价格进一步上涨。而一旦控制投资增速过度,又极易引起明显的经济增长幅度下滑,失业人数增长,市场价格总水平下降等经济萧条现象。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同时进入“高增长期”和“高成本期”。高增长需要不断的更高的投入,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是速度型的,即以高投入、高消耗换来较高的产出,经济增长越来越受到能源资源等因素的制约。2003年至2005年,GDP年均增长10%,但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13.6%。 同时,我国的经济增长率是高增长高储蓄。我国从改革开放至今,经济的平均增长率接近10%,能够保持如此高的经济增长速度,靠的是世界上最高的储蓄率来支撑。这是我国经济有强大发展动力的主要原因。 按照通常的规律,经济增长会进一步刺激投资增长,从而对储蓄产生影响,储蓄率会相应走低。但是,我国经济增长情况正好相反,经济高增长推动储蓄增长,而且增幅不断扩大,尽管2003年以来,我国投资增长攀高到40%以上,但国内储蓄增加更快。近年来中国储蓄率在已有的高位上还在不断攀升,从1996年的37%上升到2005年的44%,中国目前的储蓄率高达46%。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最新统计数据,截止2007年3月底,全国金融机构居民储蓄存款已达17.5万亿元。居民储蓄大幅度增加主要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结果和明证,也为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然而这些年的经验教训告诫我们,每逢经济高速增长就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而且最终往往要通过降低经济增长速度来缓解通胀的压力。也就是说,我国宏观调控的着力点总是放在降低增长速度上,而往往忽视了我国通货膨胀真正根源在于经济发展中的粗放型、外延的经济增长方式。这种粗放的增长方式突出表现在以低下的投资效率、很高的储蓄率或投资额来推动经济的高速增长。 扩大就业,是中国经济增长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中长期问题。近几年是我国劳动力供给的高峰期,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矛盾非常突出。庞大的就业压力要求中国经济必须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因而适度的通货膨胀很难避免。但如果经济增长过快,明显超过资源许可的范围,就会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从而影响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反之,如果宏观调控力度过大,使实际经济增长率明显低于潜在增长率,又会引起通货紧缩,进而导致就业萎缩,影响社会安定。问题是,改革以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就业增长却相对缓慢,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呈下降趋势,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极不协调。 “高增长低就业”现象的形成,一方面反映了工业化进程中,劳动密集向资本与技术密集转变的必然趋势,这在客观上会使经济增长对拉动就业的规模缩减。另一方面,也有着深刻的体制机制原因。一是在发展思路上,没有把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统筹考虑,比较普遍地存在重增长、轻就业的问题。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长期较快增长,但拉动就业能力却明显下降。出 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第二产业仍处在重工业化阶段,具有明显的排斥劳动力倾向。另一方面,第二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业,这也是近年外商投资的重点,中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约70%集中在制造业。制造业本来资本有机构成就比较高,加上外资的推动,进一步加快了技术对劳动的替代,抑制了就业增长。相反,吸纳就业具有明显优势的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影响到全社会就业规模的增长。 目前我国的经济正逐渐进入新一轮的景气之中,通货膨胀的苗头也已经出现。作为通货膨胀水平参考指标之一 的CPI,2007年7月,同比上涨5.6%,1月至7月累计上涨3.5%,央行认为目前我国通胀预期增强,通胀风险趋于上升。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要解决13亿人口的衣食住行问题,经济不能不保持一定的增长水平,但中国人对通货膨胀的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因此,要切实处理好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既要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促进就业增长,又要使通货膨胀保持在合理的、可承受水平上。也就是说,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速度与抑制通货膨胀的关系,把握好“度”。 所谓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指既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技术进步和投资能力所能达到的增长速度。经济增长要给人民群众带来实惠,不能以牺牲人民的消费来维持经济增长速度。在生产发展的前提下,通货膨胀不能降低和阻碍人民实际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因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依赖于经济的增长,而通货膨胀的程度不能大到阻碍和破坏经济增长的地位。通货膨胀程度的大小有一个可以承受的范围,其基本原则应是不能降低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否则,通货膨胀幅度过大,人民生活承受不了。历史经验表明,只有在价格上涨幅度与经济增长速度和社会公众可承受程度相适应的情况下,才能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增长。 总之,我们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应当尽可能地做到物价基本稳定,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防止经济大的起伏,保证充分就业。而保持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切实跨出结构调整的步伐,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依靠货币推动的速度型增长方式向实现效益型增长的转变,是防止严重的通货膨胀,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措施,是处理好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与通货膨胀关系的重要保证。 经济增长论文: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相关性分析 论文关键词:就业增长 经济增长 资本积累 论文摘要:我国是世界第一的人口大国,就业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了高速增长,依靠经济扩张拉动就业增长,但是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却在逐渐降低,经济增长不再是解决就业增长的充分条件了。本文从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出发,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作了阐释,并对促进我国就业增长提出对策建议。 一、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相关性的现状分析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加的劳动力就有1000万左右,加上每年转移的剩余农村劳动力、企业破产产生的失业人员以及由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排出的大量富余人员,我国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约为2000万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依靠经济扩张拉动就业增长。20世纪80年代,我国GDP平均增长率为9.75%,平均就业增长率为3.03%;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经济增速基本保持稳定,为9.26%(2000—2008年),但是就业增长率却下降为0.89%,比80年代减少了2.14个百分点。虽然我国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速,但每年创造的就业也只有900万个左右。上世纪八十年代,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我国就业岗位就能增加200万个,而到了本世纪,仅能增加60万个岗位左右。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促进已经越来越乏力了。 二、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原因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指出,在资本积累中,如果资本有机构成不变,可变资本就会随着总资本的增长而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会相应扩大。上世纪80年代,由于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处于快速的量的扩张阶段,资本总量的迅速扩大导致可变资本的绝对量的增加,从而吸收了大量劳动力。 整个80年代我国将轻工业确定为主导产业,由于轻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有机构成低,所以随着资本量的扩大就业人数也大大增加。而90年代后,由于世界技术革命对我国的渗透和扩张,以及我国国内技术改造和进步的作用,我国经济逐步从量的快速扩张向质量提高与规模积极方向发展,我国第二产业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过渡,主导产业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这使我国资本的有机构成大大提高,从而大大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导致我国就业增长率的下降。 三、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对促进我国就业增长的启示 社会主义的生产是不断发展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生产效率是社会主义生产发展的内在要求,而这无疑是失业产生的基础,但是,我们不能只看到技术进步对就业产生挤出效应的片面观,正如马克思所分析的,“积累的增进虽然使资本可变部分的相对量减少,但是决不因此排斥它的绝对量的增加。”从单个生产部门看,只要该部门资本总量的增长快于资本构成的提高,就业人数也是会绝对增加的。此外,在资本积累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往往是由于新机器的使用,“虽然机器在应用它的劳动部门必然排挤工人,但是它能引起其他劳动部门就业的增加。”因为,大工业下机器的使用会创造新的物质文化需求和新的产业部门,还会创造配套的产业服务,使产品生产呈现多元化,扩大社会的就业需求,从而对就业产生创造效应。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我国就业增长。 (一)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 要保证我国就业的稳定增长,首先必须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因为,只有资本总量扩大了,可变资本才会增加,进而才有劳动力需求增加的可能性。因此,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从而保证资本总量的绝对增加,是就业增长的前提。 (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根据马克思的理论,资本积累中生产效率的提高会使被用于非生产劳动和仆役阶级的人数增加。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会从简单的物质需求向更高层次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精神需要发展。所以,劳动力从农业、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第三产业主要是资本有机构成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把它作为我国今后主要的就业增长点对扩大我国就业容量具有重要意义。 (三)大力发展知识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加大人力资本投入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资本积累中,技术进步会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和新产业的诞生,从而创造出巨大的就业需求。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产业蓬勃兴起,正在替代工业经济主导着经济发展。根据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显示,在总体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形下,各技术等级岗位的求人倍率均大于1,其中较大的是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等。因此,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同时加大对人力资本教育和培训的投资,提高劳动者素质,减少结构性失业,对促进我国就业增长和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都具有积极意义。 经济增长论文:对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关系分析 一、人力资本概述 人力资本作为主要的生产投入要素之一,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人力资本理论的相关问题研究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关于人力资本的概念,确切地说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舒尔茨、贝克尔在人力资本的定义上也有细微的不同。总而言之,有以下几点是明确的:第一,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是一个人所拥有的体能、知识、技能等各种能力的综合体现;第二,人力资本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投资的过程;第三,一个人所拥有的人力资本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学习接受教育获得的。因此,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的核心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增加教育投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人力资本是一种生产性投资,其作用也大于物质形态的投资。各国的实践经验表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首先要人才来掌握,其次更需要人才来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国家的经济增长其实是人才能力发挥的体现。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一方面直接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另一方面它又通过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来促进经济增长。 内生增长理论的主要观点认为:经济增长是经济系统内生因素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外部力量推动的结果,作为内生要素存在的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名塞尔关于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研究主要是建立了广为采用的人力资本收入模型。名赛尔提出着名的名塞尔收入函数,名塞尔模型的突出特点就是,受教育年限是收入的决定变量,因此受教育年限的数据可以被用来估计不同教育体系的国家的教育回报之间的比较。同时,名塞尔认为收入差别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个人在人力资本质量上存在差异。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专注于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在对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方面,有学者测算出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非常显着的,也有关于该问题比较独特的看法。 王芳等在《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对福建省的实证分析》一文中对福建省教育经费和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进行计量分析,以协整理论为依据,对该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教育经费年度统计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福建省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没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李发昇和张维在《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一文看法比较独特,认为人力资本并不是直接的投入要素,将其作为投入要素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有失偏颇的。文章中采用AK模型,把人力资本作为影响要素而非投入要素处理。得出的结论是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自身承载的智慧作用于创新、劳动工具承载的智慧作用于生产来实现的。 胡乔林和李思在《中国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作用研究》中在基本的内生增长模型及出生构建一个模型,得出结论,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本不仅内生于劳动投入的有效劳动(体现在人力资本存量方面),还具有显着的外部性作用(体现在人力资本水平方面),人均受教育年限增加,能较大幅度地提高产出量,从而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 三、相关评述 尽管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理论上已经取得了较为一致的观点,即人力资本的积累有利于经济增长。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在实证研究分析中还有一些问题的存在。 首先,人力资本指标的选取不一致,有些从投入的角度分析,有些是从产出的角度分析。从产出的角度分析,由于劳动者实际提供的人力资本与应得的报酬存在较大的差异。从投入的角度分析一般有这几种选择: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各级教育的入学率、平均受教育年限和学历指数法等。一部分学者认为人力资本投资是指花费在受教育者身上的所有教育经费投入,一个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存量就等于他从受正规教育开始,到受最终教育层次毕业时,花费在他身上的所有教育经费总和。根据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的的定义,教育投资只是人力资本形成的多种形式之一,如果只考虑教育的作用,而其他投资要素进行综合估计,这样在测量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实际上就变成了测量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赵雪梅的《中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一文对指标的选取就克服了这个问题。文中指出贝克尔通过论证指出:人力资本投资主要由教育投资、培训投资、卫生健康投资、人力资本流动投资构成。通过教育支出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即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熟练程度,进而增加未来收益;卫生保健支出可以提高劳动者的身体素质,从而增强工作能力。因此如果分析中国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投资之间的关系,由于人力资本流动投资和培训投资的数据缺失,可以将教育经费和卫生总费用作自变量用来用。对于该模型的认识是完全可以将教育经费和卫生总费用这两者相加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变量,再选择合适的生产函数扩展模型。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人力资本投资变量的选取都应该按照这样的方法进行,如果研究的对象是整个国家,我们可以这样考虑,毕竟国与国之间人才的流动性还是低于国内人才流动性的。但是如果研究对象是某一地区比如某个省份,那么将教育经费作为变量就不一定能准确反映人力资本的投资了。比如陕西省作为中国继北京、上海之后的教育大省,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教育经费的投资占相当大的比重,然而陕西省的经济发展却远远不及北上广地区。不像自然资源,教育成果即人才有着很强的流动性,陕西省财政支出支持发展教育事业,但是这个结果不是仅由陕西省享用的。所以这时候把教育经费作为人力投资的变量就不能准确反映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这时候我们可以选择用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作为人力投资资本的变量来构建模型。 关于概念的选择问题。人力资本投入量有些论文定义成劳动力数量投入。本文认为这种方法是不妥当的。劳动力投入量反映的是参与劳动的人员,这些人员中包括接受过教育的和没有接受过教育的,未接受教育的劳动力所具有的劳动力是没有经过教育和培训的。卢卡斯的人力资本积累指的就是会引起外在效应的专业化人力资本的积累,并且他认为只有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才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因此,如 果我们把未接受教育的劳动力不认为是人力资本投入的成分的话,那么在讨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模型中这个变量也是可以不加以考虑的。 其次,对于人力资本投资于经济增长关系是研究的方法比较多。在模型的选择问题上,大多数以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及其扩展模型作为模型的基础。也有部分学者以一元线性回归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赵雪梅的《中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检验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得出的结论是,教育费用那个和卫生总费用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反过来经济增长也对教育费用和卫生总费用具有促进作用,它们之间具有双向促进作用。 第三个问题是统计资料的不完善和数据的不精确性。一个好的计量模型不仅需要好的指标而且需要相对准确的数据。由于获取数据途径的缺乏,我们得到的有些数据很难准确反映我们的指标。再者,统计资料的不完善也是影响数据质量的原因。 经济增长论文: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途径 从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看。工业化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起步是一个共同现象。我们必须对发展在历史和观念上进行深刻反思,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和指导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是否能通过树立科学发展观来改变社会价值观,就成为能否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只有转变增长方式。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可持续方式推进中国工业化,才能实现中国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 我国经济即将进入到新一轮快速增长期,但在这一轮经济增长启动的同时,我国的旧的经济增长方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势在必行。 一、必须摒弃传统发展理念 过去那种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把经济增长等同于GDP增长的观念,那种“重投资、轻效益”“重速度、轻结构”“重数量、轻质效”“重短期、轻长期”“重增长、轻环境”“重经济、轻社会”“重物质财富、轻人的全面发展”的行为。都已难以适应今天发展的需要。必须清醒地认识和把握可持续发展的规律,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新的资源观、成本观、产业观和政绩观等。重新审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一步深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必须以国家宏观调控为契机,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依靠科技进步,改善劳动者素质,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 二、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 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这个转化,需要教育发挥关键性和基础性的作用。在各级各类教育中,最能够对提高劳动力素质做出直接贡献的。就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 回顾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狠抓了教育,狠抓了人力资源开发。我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两个历史性跨越,这为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做出了巨大贡献,保障了经济建设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进一步转变,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也将进一步提高。人们一般认为百年树人。教育具有长远的意义,这是不错的;但还要充分认识到,教育对于人力资源的开发。进而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现实的根本性的作用。因此,在新的发展阶段,不仅要使广大劳动者普遍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而且还要让他们普遍接受基本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与之相适应。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 三、发挥价格机制的作用,尽可能让价格真实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赖于价格机制的作用。市场价格机制可以及时反映资源的供求状况和稀缺程度,同时又激励人们不断开发替代品和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新技术,从而淘汰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而在价格机制不完善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情况下,资源的稀缺程度就得不到真实的反映。节约资源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管理方式,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就缺乏足够的动力。 近几年,一些名目繁多的土地优惠政策,能源、水资源等“僵硬”的官制价格,环境污染的“低成本”或“零价格”,在不同程度上都是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和经济粗放型增长的重要原因。它们也表明政府对某些资源的配置,仍拥有过多的支配权力。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当进一步发挥价格机制的作用,让价格能够灵敏准确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同时,应建立和强化相应的制度约束。在打破所有制歧视、公平市场准入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严格的土地、资源和环境标准,规范政府行为和新增投资的进入规则,让那些对土地过度使用、对资源过度开采和对环境严重破坏的经济行为支付较高的制度成本。当然,一些基础性资源的价格变动牵动面很广,有的直接关系到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承受能力,必须慎重对待。但尽可能地让价格机制及时向企业和社会传递资源稀缺程度的真实信号,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言是绝对必要的。 四、加快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我国迄今未能摆脱粗放型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滞后。与制造业相比较。服务业提供的不是有形的产品,而是无形的劳务。因而。单位增加值产出的资源消耗相对较低。环境污染相对较少。更为重要的是,服务业的就业弹性较高,技术和知识密集,具有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会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 加快服务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将其放到与现代制造业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现代制造业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国民经济的主要装备部门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平台,是竞争实力的重要支撑。但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服务业为代价,而应与服务业形成良性的互动。近年来。有些地方片面追求制造业的发展,在疏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服务业方面,则无所作为;有的地方对竞争力已经衰退的传统工业,仍极力给予政策扶持,而较少引导它们从工业领域退出,向服务业转移;有的地方在税收、用地等方面,一律向制造业倾斜,对服务业“另眼相看”。面对新的竞争形势和约束条件,下一步不仅需对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制造业进行严格控制,对现代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及产品进行引导和扶持。而且应采取有效的方式和手段。进一步激活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五、提升工业高新区建设水平,发挥产业集群效益 产业集群是指从事同一产业的数十、数百乃至上千家企业及为其服务的相关企业和机构,在同一地区集中投资所形成的企业集群,是提升区域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一个国家和区域的竞争力往往表现为其对资源的吸引力和利用这些资源创造新价值的能力,产业集群以小企业、大协作,小产品、大市场,小集群、大作为的特点,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交互作用下,已经成为区域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骨干力量。 围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发展战略。从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创新发展模式,实施产业本土化战略,大力培育“自主技术”“自有品牌”的两自企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的升级,全面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不断完善集群内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以产业集群为依托。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提供公共服务,实施结构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环境创新。从单纯的减地价、提供政策优惠。向提供技术、品牌、信息、市场、融资扶持等公共服务转变,以强化发展规划为先导。加快重点项目的建设。完善生产要素市场。提高集群内企业的技术水平。加快集群产业结构的升级,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现有产业集群。为此,要创新管理机制,逐步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转变。使之朝着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完善的企业化经营方向发展。要创新 招商引资方式,集中力量建设一批特色工业园区,走专业招商、以商招商、全民安商的路子,促成工业发展特色化、专业化、配套化、链条化,增强产业集聚能力和竞争力。 经济增长论文:对外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考察 内容摘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对外贸易影响经济增长的方式,是各国制订经济发展战略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及繁荣的对外贸易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焦点。本文在对近几年我国对外贸易数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的发展概况;并研究了两者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增长,运行态势 我国经济增长概况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24.1亿元迅速上升到2005年的182321亿元,增长了49倍多,年均年增长9.4%。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从1%左右提高到近4%,在近30年时间里保持这种高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现在,我国的经济规模已居世界第六位。迄今为止,只有韩国、新加坡和我国香港地区3个经济体在20世纪连续40年保持年均7%以上增速的记录。 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概况 在对外贸易方面,我国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1.15万亿美元,年均增长16.7%。我国的外贸规模已由世界第32位攀升到2004年的第3位,利用外资也连续12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截至2004年底,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累计5600多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累计370亿美元。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累计308亿美元。 继2004年我国对外贸易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后,2005年更是达到14221.2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23.2%,相当于2001年的2.8倍。 2005年12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398.1亿美元,创当月进出口总值的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0%。2005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5948.1亿美元,增长21%。 海关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与前6大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额均超过千亿美元规模,与欧盟、美国的双边贸易分别突破2000亿美元。自2002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已经连续4年保持20%以上高速增长,2005年继续稳居全球第3位(见图1)。 综合我国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增长的情况可以看出,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运行轨迹的趋势基本一致,即当经济发生波动时,对外贸易也随之发生波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往往伴随着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而当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时,对外贸易的发展也往往不景气。由此可见,二者呈现出较为密切的依存关系。 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变化趋势 日本经济学者小岛清的观点是,要揭示贸易对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把贸易量的扩大同国民经济的增长加以对比更为合适。因此,本文从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变化趋势上加以分析。 外贸依存度是反映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包括外贸整体依存度、出口依存度与进口依存度三种。就世界范围来看,在2000年当中,世界总贸易依存度为25.1%,发达国家为21.8%,发展中国家为35.6%。货物贸易依存度:世界为20.5%,发达国家为17.4%,发展中国家为30.1%,中国为21.1%。服务贸易依存度:世界为4.6%,发达国家为4.3%,发展中国家为5.5%。 近年来,我国外贸依存度不断扩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在30%以上,2000年达到历史的最高峰44%。2002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进入了快速增长时期,当年我国外贸依存度达到51%,2003年进一步上升到60.2%,2004年上升到约70%,2005年上升到80%(见表1)。 表1说明,我国外贸依存度不仅大大高于同期发达国家的外贸依存度水平,也高于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水平。这一方面反映了当前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经济对外需的过度依赖,国民经济的增长与对外贸易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正因为目前的我国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深,为保证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出口贸易的问题也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结论与对策建议 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具有很明显的时期性。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条件下,进口是对经济增长的漏损,进口的增加将减缓经济的增长,加重进口国的失业,对经济增长起负面作用,但经济的增长将会拉动进口的增长;出口则是对经济增长的一个纯拉动,出口有利于增加国民收入,增加国内的就业。 在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总需求的变动不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而只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大幅上升,加速通货膨胀,此时的国民收入的提高取决于供给能力的改善,这时的进口会增大本国的供给而减少通货膨胀的压力。而进口产品又分为进口消费资料和进口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的进口会提高国内的暂时供给,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生产资料的进口能增加国内的长期供给能力,从而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出口则会降低国内的供给能力,加速通货膨胀,并不能增加国民收入,而出口初级产品和大量的原材料则会降低国内的生产能力,导致国民收入下降,这就是有名的“贸易贫困化”理论。但另一方面,出口能增加进口,从而增加国民收入。 对外贸易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总量和质量。经济发展要求对外贸易的根本任务在于促进经济与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如果对外贸易的发展与这些目标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对外贸易才能实现其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对外贸易结构失衡,效益低下。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不合理,大多是附加值低的产品,而且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尤其是纺织业,大大超过世界水平,而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品所占比重寥寥无几。因此改善出口商品结构是当务之急,了解世界的需求并顺应需求,是提高我国对外贸易质量,增强其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重要途径。 发展对外贸易的同时,不能忽略国内市场的开发和占有。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某种程度上主要依靠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经营理念、经济管理经验等来提高自己的生产水平和能力,通过对外贸易的不断增长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但一个国家的经济若长期依靠“外力”,不加快由导入型经济向内生自主型经济转变,将会给这个国家经济发展带来问题。因此,为了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一方面既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国际比较优势,走开放型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视发挥国内市场的作用,以国内市场来支撑对外贸易的发展。 随着我国融入全球经济进程加快,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融合日趋紧密,全方位的竞争将明显突破地域的限制,我国只有兼顾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才能在国际交换中取得最大的利益。而我国的对外贸易才会以更高的速度发展,对经济的贡献作用会更加明显。 经济增长论文:税收和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摘要:经济和税收的经济学关系的可以理解为为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对经济具有反作用。以福建省为例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并分析两者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得出结论:一方面福建省经济发展带动了税收增长;另一方面,福建省税收收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提升的空间。 关键词:税收;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2009年5月,《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时隔不到两年,国家发改委又于2011年4月全文公布《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这对于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就如何理顺税收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保持税收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进行了一番探讨。 1 实证研究 1.1 经济增长和税收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 本文试图通过选取变量构建经济增长与税收之间的回归模型,通过分析两者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来验证经济增长对税收增长的决定作用。 (1)选择变量。本文所选择的变量分别是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GDP和税收收入TAX。变量的原始数据GDP和TAX均来源于福建省统计局网站统计年鉴,时间区间为1995—2009。 (2)单位根检验。不存在协整关系的非平稳变量不能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因此,首先判断所选取的时间序列数据是否平稳性,对GDP和TAX进行单位根检验。由表一可知GDP和TAX均为非平稳时间序列,因此在对这一组变量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之前要进一步判断这两者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注:检验形式(c,t,m)中c、t、m分别代表ADF检验中包含的常数项、时间趋势项和滞后阶数,0代表不包含,D2代表进行二次差分;时间序列平稳均是在临界值为5%时的结论。 (3)协整检验。因为对双变量模型进行协整检验要求两个变量具有相同的单整阶数。从上述单位根检验的结果中,我们已经得出GDP和TAX都是二阶单整序列的结论。因此,笔者将运用E—G两步法对其进行协整关系检验。第一步,构建估计方程。首先运用OLS法估计协整向量GDP和TAX,可得如下方程: 从R2值可知样本回归线对样本观测拟合得较好。第二步,对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由上可知,残差Et=TAX-0.062GDP,对Et进行单位根检验,如表二所示,可知Et具有平稳性,因此GDP和TAX存在协整关系,可以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4)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GDP和TAX分别作滞后1阶和2阶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取置信水平a为0.01,如表三所示,可得结论:经济增长是税收的Granger原因,而税收不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也就是说,若加上GDP的滞后变量对TAX的预测精度存在显着性改善,换句话说,前一期的经济总量对后一期的税收收入存在显着影响。经济总量的变化能够引起相应的税收收入的变化从而论证了经济增长决定税收收入的结论。 1.2 税收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同样地,税收收入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也可以通过构建模型来论证。选取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GDP和税收收入TAX作为因变量和自变量。由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因此由此构建的模型不存在“虚假回归”的线性,运用Eview软件构造的方程 GDP=15.86TAX因为R2值较大,所以该方程能够较好地说明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即使没有对模型进行进一步修正,我们仍然得出结论,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是正向相关,税收收入的增加在在一定程度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然而,现实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不论是国家还是地方的征税水平往往很难达到最佳税率水平。通过比较我国和福建省的宏观税负水平可知福建省的征税税率并未达到理论上的最佳值,而且离这一最佳征税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如表四所示,2002-2009年,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从14.81%上升到17.33%,涨幅达到17%。相比之下,福建省的宏观税负水平基本维持在4.69%-6.36%之间,虽然从2004年开始,福建省的宏观税负水平呈现较快的增长的趋势,涨幅达到了35%,但是由于基数低,总体来看,福建省的征税水平仍然偏低,并不能很好地适应与福建省经济增长的速度。 2 主要结论 通过分别构建模型对税收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福建省经济和税收的关系符合经济增长决定税收的原则。一方面,1994年以来,福建省经济总量不断提高,发展速度超过了同时期的全国平均水平。与此同时,从总量来看,福建省的税收收入也不断增加;从变动趋势来看,两者的变化情况近似一致,并且税收收入的变化幅度小于经济总量的变动幅度,两者表现出较为紧密的相关性,而 这种相关性是以经济总量为主导的。 第二,福建省税收收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提升的空间。首先,由福建省的税收收入和经济总量的关系式GDP=15.86TAX,可以得知,福建省税收收入对于经济增长是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的。然而,2002-2009年福建省的宏观税负水平最高也只有6.36%,远远低于同时期的全国平均水平17.33%。由此可见,福建省的宏观税负水平与经济发展并不能够很好地适应,也就意味着税收收入并不能够充分发挥其对经济发展能动的反作用。 经济增长论文:农业经济增长转变模式 一、辽宁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辽宁所辖14个市,100个县(市、区),其中县(市)44个。全省总人口437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956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44.71%。全省陆地面积14.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5%。耕地面积6128万亩,人均耕地1.4亩,其中基本农田面积5448万亩。2009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65.6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76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58元。这些充分说明“十一五”期间,辽宁经济发展已经奠定了新的格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将接近6000美元,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大开发大开放”的态势全面形成;沈阳经济区“晋升”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并展开先行先试,相关地区的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2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努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坚持科教兴农战略,增强农业科技攻关和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技术推广。”这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而且要求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任务。这说明“转方式”不仅是工业的事、城市的事,也是农业的事、农村的事。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既要积极实现农业经济的“数量”增长,更要注重农业经济发展的“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并由以往的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发展转变。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将农业发展建立在依靠科技积极创新、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节约利用农业资源、保护改善农村环境。 二、辽宁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问题 辽宁虽然是一个工业比重较大的省份,但随着我国粮食生产重心进一步由南向北推移,辽宁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等方面所肩负的任务将越发艰巨。尽管辽宁现代农业发展具备了一些有利条件,农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但农业基础仍然十分薄弱,未来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有待于“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当前辽宁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存在如下问题: 1.由于农产品生产效益偏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较难。在农民享受中央的惠农支农政策同时,各种农资、饲料价格却也一路飚升,加上原油价格的上涨和工资水平的提高,使农机使用成本、农村畜力的租用价格也相应提高。农产品生产收益没得到提高反而降低了,粮食直补和取消农业税费等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在一定程度上被抵消,这对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2.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较低,竞争力不强。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辽西北等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缓慢,与南部、中部地区发展水平形成较大反差,县(市)与县(市)之间生产总值最高相差20倍以上。辽宁全省44个县(市)中还有15个贫困县,主要分布在辽西北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较高。不同地区间农民收入差距较大,大连、沈阳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阜新、朝阳高出近两倍。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强者恒强、弱者常弱,各自为战,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3.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还不够科学,粮食增产现代化水平还较低。在一、二、三产业中,辽宁农业与工业相比科技含量、装备水平相对滞后,地少人多、增收缓慢、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现状仍然存在。在农村局部地区还是一亩地种植一个品种几十年,品种退化严重,产量不高,质量不佳,效益不好。抓好粮食生产,促进粮食增产增收任务仍然艰巨。多年的实践证明,要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的路子。通过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实行良种良法相配套,依靠科技挖掘增产潜力,把专家的产量变成农民的产量,把小面积实验产量变成大面积推广产量,真正实现粮食大面积区域平衡增产。 4.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农业龙头企业优势带动作用的发挥有待加强。农村务农劳动者素质普遍不高,已成为增强农业后劲的重要制约因素,不少农村相当数量的青壮劳力从务农转到其他行业,务农劳力科技文化素质低,年龄趋于老化,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接受新技术慢,加上家庭经营条件的局限,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亟待加强。从龙头企业看,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仍偏弱,带动农户规模不够、作用不强,与目前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平均带动农户7.6万户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调查中还发现,有些龙头企业经营规模较大,但生产原料和基地建在省外,对当地农民的直接带动作用不大。产业集群特色不鲜明,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规模化经营,没有发挥出自身优势,对整个产业的支持和推动力度不够。 5.乡镇企业管理水平较低,需要树立起有市场号召力的特色品牌。辽宁省城市化水平居全国第6位,而农村城镇化水平居全国第13位。全省包括县城在内的近600个小城镇人口不到560万人,仅占全省村镇人口总数的26%,镇均人口不足万人。一些小城镇缺少科学规划,企业产业发育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对周边农村发展带动和辐射作用不强,特色品牌数量有限,需要树立起有市场号召力的特色品牌。 6.环境保护和资源优化配置意识需要加强,软硬环境建设亟待总体提升。农业生产专业化、组织化程度还不够高,特色产业布局不够集中,生产基地相对分散,缺少覆盖面大的专业化生产基地。农业标准化水平较低,部分农产品质量动态不稳,市场竞争力较弱。农产品加工率为45%,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0.42:1,与发达省份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农业利用外资和农产品出口规模不大,外向型农业总体水平不高。 三、加快转变辽宁省经济增长方式的路径建议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首先是从加强农业开始的,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应该从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开始。“增长”追求的是规模的扩张,总量在短期内的不断增大,它更注重总量的增幅以及如何缩短实现这一增幅所耗费的时间;“增长”强调的则是质量的提升以及这种提升的可持续能力,它更加关注总量增大中所投入的成本和所付出的代价。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如何实现辽宁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既是目前学术界正在探讨的理论问题,又是辽宁经济增长中亟待回答的现实问题。 1.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内涵。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内涵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核心依托。特别是以设施农业等优势农业为载体的深度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性。辽宁设施农业面积已经达到1000万亩,日光温室据全国首位,这为辽宁农业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奠定了基础。设施农业能使传统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推进农业走向现代化和 工厂化。同时,根据辽宁实际大力发展节水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循环生态农业以及动植物良种繁殖、疫病控制、农作物栽培标准化规范化养殖、农产品深加工等农业标准化技术、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农产品无公害化生产,同时加快发展如都市农业、观光农业、农业信息系统及装备、农业物联网、创意农业等内容。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含量,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和加快农业文化建设普及等。 2.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视农业合作社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要充分发挥龙头农业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作用,让农业合作社与农民形成合理的利益关系,农民得到实惠,在提高农民收入和改善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扩大优势和特色产品的生产,加大农产品加工业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力度,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 3.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要以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重点。具体工作是:建立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结构优化、高效精干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其他多种渠道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按照“公益性、区域性、综合性、层次性”的原则,加快构建政府推广机构和其它所有制推广组织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促进重大关键技术的攻关、示范、推广和应用。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鼓励科技创新,把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与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结合起来。通过科技手段不断提升农业的现代化水平,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4.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加速推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合理有序转移,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农业劳动力转移后,平均生产规模就会扩大,农业劳动生产率就能得到提高。在非农业人口增加之后,对农产品的需求增加,从而扩大了消费市场,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同时也需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为支撑。所以要以加快农村义务教育改革为重点,提高未来农民的文化素质,不再产生新的文盲和素质低下的从业者;同时切实做好广大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推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5.争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现代化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发达国家的做法是,凭借强大的工业经济后盾,由政府给予大量的投资支持和各种形式的补贴。长期以来形成的依靠农业积累发展工业的体制政策的惯性还在影响着对农业的投入,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增长比例低于财政本身增长的比例态势还没有改变。近几年,虽然政府实施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一系列政策,但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农民收入水平不高且不稳定,还难以实现承担巨大的基本建设投资,同时农村的道路、水利、农田等基础设施历史欠账较多,维修任务十分繁重,所以,现在还需要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大中型以上的项目还是应该以政府投入为主,给农民更多的休养生息、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时间,为加速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奠定物质基础。 经济增长论文: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与经济增长 [内容提要]:本文从制度的功能分析入手,通过对个案的剖析,及对92个国家的专利授权数与其国内生产总值进行的相关性分析,直观地显示出知识产权制度与经济增长之间促进关系的结论。 1 知识产权制度是创新持续的动力 虽然世界各国发展的进程参差不齐,但经济增长却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认为经济增长的原因仅仅是人力资本和其他资源量增加的结果。近半个世纪来,一些新兴产业的兴起,尤其是九十年代开始信息产业带动经济持续高增长低通胀,人们逐渐意识到: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根源。技术创新导致了产业革命,并使人类的生活环境飞跃发展。早在1957年美国经济学家索罗(R.M.Solow)则就在他的论文《技术进步与总生产函数》中对经济增长中技术贡献的量作出了令人信服的估计,这篇文献在历史上首次给出了一个测度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的规范方法。 然而,法学家和制度经济学家们却有更深刻的忧患和思考,认为创新在一般情况下是人类智慧的一种偶发性活动,它对经济的刺激和带动也可能只是局部的、间段的,如何使这些随机的点串成线段、线段连成无限延伸的直线,也就是说使人类的技术创新成为一个持续的、不间段的活动,激励技术创新的制度问题便被重视起来。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指出:“先进技术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允许的来源,但它只是一个潜在的、必要的条件,本身不是充分条件。如果技术要得到高效和广泛的利用,就是说,如果它自己的进步要受这种利用的刺激,必须作出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调整,以实现正确利用人类知识中先进部分产生的创新。”发展经济学权威刘易斯(W.ArthurLewis)也向我们提出了令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在某些社会可以看到这些因素正在有力地发挥作用,而在另一些社会却不是这样,或者在某些历史阶段这些因素在有力地发挥作用,而在另一些阶段这种作用却很小。什么环境最有利于这些因素的出现呢?”他把注意力转向了制度的功能上。他认为,在制度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其结果是限制或促进着经济增长。事实上,对于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从刘易斯那里开始研究的。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的制度经济学派就已经开始用一些经济模型研究制度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到五十年代中至六十年代末是经济增长理论的黄金时期。刘易斯的研究结论是制度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致性,具体表现为“制度对增长的促进取决于制度把努力与报酬联系起来的程度,取决于制度为专业化和贸易所提供的范围,以及制度允许寻求并抓住经济机会的自由。……制度可能是沿着有利于增长的方向变化,但也可能是沿着限制增长的方向变化。”刘易斯认为,人们应当研究哪些制度有利于增长,哪些制度不利于创新或投资,然后,再进入观念的领域,提出什么原因使一个国家创立了有利于增长而不是制约增长的制度? 从严格意义上讲,历史上最早的创新激励制度,是已有四百年历史的专利制度,其标志是1624年英国颁布的《垄断法规》,它也是近代专利保护制度的起点。从法律上确定专利权这种无形资产的产权,极大地推动了技术创新活动。可以这样说,18世纪六十年代英国开始的产业革命,没有专利制度是难以发生的。知识产权法是一系列保护知识资产的制度,它的目的在于通过赋予一定的人的某种权利或法律地位,保护权利人的权利,鼓励生产知识资产,促进科技、文化和艺术等事业的进步。《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一条规定专利法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发明创造专利权,鼓励发明创造,有利于发明的推广应用,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特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一条规定:“为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可见两法均以促进文化、科学进步、社会经济发展为目的。微观上,法律为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权利,提供了一种制度基础,使权利人的智力劳动能得到回报、并取得经济效益的可能性,从而调动了人们从事创新活动以生产更多的知识资产并将它们提供给社会的积极性,使社会也同时受益。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机制。宏观上,也就是从社会公众利益的角度,经济增长取决于知识的增长,科技和文化的进步将会提高一个国家的生产率,促进一个国家生产的总量和人均值的增长,从而也促进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 2 美国奇迹――― 一个案例 美国是充分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国家经济增长最成功的国家之一。“从美国建国时起,它的保护知识产权的体系一直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动力”。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理念作为全民的信条,并写进了美国宪法。高水平强有力的知识产权制度,使美国的经济持续进步和繁荣。而作为技术创新权利拥有者可以并做到了“把成果带进了银行。”―一安全并升值。在Kodak和Polaroid快速成像照相诉讼中,近10亿美元的判决不仅是美国授予权利力量的体现,也是执行机构力量的有力证据。正是这些专利、商标和版权的经济实力支持着全美的工业,同时也影响着全世界的工业。1996年,仅版权业对美国经济的贡献约2784亿美元,占GDP的3 65%.专利和商标的贡献也许更为巨大,几乎每一样东西,从波音飞机到通用汽车,从生物技术到农业产品。从IBM到微软,以及各种药物,如现在最时髦的Viagra(伟哥),都是建立美国专利保护的产品或方法之上。而名牌商标的魅力对人们消费的影响就更大了。 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美国知识产权制度的良性循环。1997年财政年度,美国专利和商标局受理专利申请237,045件,授权专利122,977件;受理商 标申请224,355件,注册商标97,294件。这些授权的数目是衡量它们在美国经济中的价值的重要指标。 美国的创新能力是居于世界前列的,其知识产权授权数总是独占鳌头,因此,它具有全球最庞大的经济就不足为奇了。 3 数据分析 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可以作为衡量该国经济发展的合适的量度,用它作为经济的标尺是国际上广泛接受的;一个国家授权专利的数量可以被看作是国家知识产权制度效应的合适的量度,尽管还有一些其他指标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但选择授权专利数是因为它能大量提供国家之间可比的有形和无形的根据。 一个国家给予知识产权的尊重水平对该国经济的增长有促进作用。推而广之,如果一个国家建立了积极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就可能影响经济的增长,而经济增长的主流将是技术创新所导致。 经济增长论文:谈我国的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然后解析中国金融业的现状,同时对中国的金融深化程度作了综合评价,最后对中国金融业进一步进行金融深化的“拦路虎”提出了相关解决策略,以致最终实现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金融深化;金融自由化;金融约束;经济增长;金融创新 一、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西方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最早提出金融深化理论,他们都认为金融抑制妨碍了储蓄投资的形成,造成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从而阻碍了经济发展。他们提出的金融深化,其实质就是放弃政府对金融领域的过度干预和保护,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优化金融结构和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形成正的投资、就业、收入和结构优化效应,从而建立起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的良性循环。金融深化的基本政策是实行金融自由化,金融自由化现在被概括为3P自由化,即价格自由化、产品自由化、参与自由化。 但在实践中拉丁美洲南锥体国家发生的一系列银行恐慌与倒闭,使人们对赞成金融自由化的一般论点产生怀疑。实际上,1994年发生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年席卷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导致东南亚以至整个世界的经济萎靡不振,无不与过度金融自由化有关,金融自由化理论及其主张日益受到怀疑与批评。此时作为金融自由化的对立理论——金融约束论由斯蒂格利茨等人提出,但是通过透析该理论我们不难发现,金融约束实质上是在一国金融经济发展没有达到一定程度而进行金融自由化的前期准备,因此这两个理论并不矛盾,它们都是金融深化的途径和手段,目的都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的良性循环。 随后,雷蒙德·戈德史密斯在其《金融结构与发展》一书中明确提出了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的互动作用,并就评价金融深化的程度提出了一系列的指标:(1)货币化比率(M2/GDP);(2)金融相关率,是金融资产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3)金融资产的多样化,是社会融资方式变化发展的标志;(4)金融机构种类和数量的增加,是金融深化的另一特点,这是金融资产增长和金融市场扩大的主体;(5)金融资产发展的规范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金融深化理论已发展为一国的金融体制与该国的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种相互刺激和相互制约关系的理论。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深化所取得的成果 1. 20多年来我国金融改革的成果。 20世纪70年代,麦金农和肖针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提出了金融深化理论,成为指导发展中国家进行金融体制变革的重要理论依据。我国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金融发展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在前进,在金融深化进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具体表现如下: (1)银行业建立了多元化的银行体系。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心的二级银行体制,形成了以4大国有银行,3家政策银行,20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的多元化的银行体系。 (2)证券市场的建立与发展。自1990年和1991年分别在上海和深圳建立了证券交易中心以来,中国的证券业形成了一定规模,特别是股票市场最为显着。从1993年~2000年我国上市股票数从217只增长到1099只,增长5倍多,而市价总额从3541.0亿元增长到41000.0亿元,增长11.6倍,上市公司数从183家发展到1025家,增长5.6倍。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1990年~2001年 )。 (3)外汇市场的改革。外汇市场1994年以后,中国实行了结售汇制,建立了一个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1996年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人民币自由兑换,1998年取消了外汇调剂市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最新统计,我国的外汇储备已达3200亿(美元),2003年底估计达3500亿,可以说我国的外汇市场取得了重大成果,具备强大的抵御外汇风险和外债风险的能力。 (4)保险市场的多元化发展。中国保险市场以1949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成立为标志,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的保险业打破了中保的完全垄断,形成了国有、民营、外资共同竞争的局面。 (5)利率市场化。1996年开始逐步放开了部分利率,取消了同业拆借利率的最高限制,部分国债发行利率实行市场招标,公开市场操作的回购利率实行了市场招标。这些都表明利率朝市场化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为最终的基准利率市场化创造了条件。 (6)金融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至今中国已出台了各项金融业的相关金融法,如:《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法》、《证券法》、《保险公司管理条例》、《保险公司投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办法》等等。 以上只是重点说明,我国金融业在其他方面也取得了许多的成绩,如:我国金融的电子化、基金市场的迅速扩大等等。这些说明了我国的金融体系的雏形已形成,有些方面已向国际接轨,特别是金融机构的会计制度,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等。 2. 中国金融深化程度的综合判断。 以上从各个方面粗略地说明我国金融改革的成效,但是我国金融深化的程度如何呢?我想以雷蒙德 · 戈德史密斯提出的有关指标来判断我国金融深化的综合程度。 从金融资产结构分析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生产总值与广义货币量M2均呈快速增长趋势,二者比值由1979年的0.361上升到1996年的1.121,平均每年上升4.2个百分点(见表1)。金融相关比率则从1979年的4.9%上升至1996年的81.6%,增长了15.65倍,年平均增长率为4.26%(见表2)。这些充分反映了我国经济货币化与金融深化程度的明显加深。事实上,1996年我国金融深化程度已达到发达国家金融水平的一半以上,并初步迈入发达金融结构水平的行列。 三、对我国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及启示 对于金融体系发展和经济增长两者的理论联系,近几年西方的经济学者进行了一些实证研究,他们的测试结果都认为经济水平与金融发展之间有着重要的相关性。1996年帕特里克为研究两者的因果关系也设计了一个有用的参考框架,提出了金融发展中“供给导向法”和“需求导向法”之间的区别。帕特里克的假设强调了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可能存在两方面的因果关系,随后一些经济学家进行了实证研究,测试证明了帕特里克提出的一系列因果关系假设是正确。 自从1992年以来我国的经济每年平均保持8%的速度增长,金融发展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那我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是否也存在这种相互激励 、相互制约的关系呢?在这里我用实证分析来说明,选取了1979~2000年的有关数据(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0~2001年)),以GDP作为经济增长的指标,以货币化比率(M2/GDP)来衡量金融深化的程度,将数据作因果关系(Granger)检验,结果如下: 用强制回归或逐步回归检验得出,因变量与所有自变量的关系均不显着,说明接受H 假设,即经济增长不影响金融深化。 实证的结果说明,我国的金融发展处于帕特里克提出的“供给导向”的金融发展模式,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经济的增长并未反过来促进金融发展,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相互促进的循环机制尚未建立,我认为这与发展中国家处于经济转轨的特征是相符的。因此,我国要加快经济发展,加速金融深化,使之更有力的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帕特里克的“需求导向”的金融发展模式,而最终实现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的相互激励,相互制约关系,即金融深化的核心。 四、我国金融深化进程中仍存在的问题及其策略分析 尽管我国的金融深化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在进一步深化的进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这也是我国金融业进一步改革的“攻坚问题”,主要是:(1)金融资产结构的不合理;(2)银行存在大量不良资产以及国有商业银行的经济主体地位尚未建立;(3)金融市场的缺位问题和金融机构的结构不合理;(4)利率市场化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5)金融市场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执法的严格和监督机制有待完善;(6)股票市场的分割状态和存在大量非流通股;(7)外汇兑换自由化问题。这些都是我国进一步金融深化的“拦路虎”,要真正实现金融自由化,必须认真解决上述问题。 从前面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的纽带尚未建立,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均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里对我国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策略提出自己的见解。我认为解决问题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金融深化的次序安排;二是中国金融深化所采取的方式和机制的合理性,在金融深化的过程中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融合的。按麦金农在《经济市场化的次序——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金融控制》一书中提出的最优次序,我将上述问题中的(1)、(2)、(3)、(4)(5)分为A类;(6)分为B类;(7)分为C类。A类问题是我们现阶段要解决的;B类在A类问题解决基础上和借助加入WTO的国际力量下逐步解决;最后解决C类问题。 首先,A类问题基本上是国内金融市场完善和自由化的问题。重点是银行改革、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利率市场化,涉及金融体制、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改革,因此我认为重点要引入金融创新机制,金融创新在解决上述问题上将产生一个综合效应。具体来说,一是进行金融制度创新,确保金融资产发展的规范化;二是进行金融市场的创新,优化金融资产内部结构;三是进行金融机构创新,提高我国货币化进程的质量;四是进行金融工具的创新,促进金融资产的多样化。 其次,B类问题,即股票市场的分割状态和存在大量非流通股。资本市场的分割主要指股票市场的A、B股问题;A、B不仅针对不同的投资对象,而且同股不同价、同股不同权。解决的同股不同价的关键是A股和B股的并轨。就目前而言,我国的证券市场的发展已具一定规模,在此基础上主要借助加入WTO后的外资力量实现A股和B股的并轨。 解决同股不同权的关键是实现国有股和法人股的流通。2002年,政府已经尝试将非流通股抛向资本市场,试验的结果是引起了股市的动荡,不得不暂停试点。这说明非流通股的减持并非一朝一夕事,而要循序渐进。我认为主要采取“转”的方式,如建立“公股减持基金”、 “债转股”、 “债转股基金” 等等来实现非流通股的减持。 最后是C类问题,即外汇市场的自由化。我国的外汇市场的改革走的是渐进式的道路,从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来看,这种策略是正确。只有在国内实现金融自由化的前提下,才能尽量避免因外汇市场的开放对国内的金融业产生重大冲击。我国外汇市场的自由化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条件不成熟,是决不能贸然实行资本项目下人民币可自由兑换。 总之,中国金融深化的进程应当始终与其经济和金融市场化改革相适应,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对不同的金融问题采取不同的方式和策略,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经济增长论文:对于税收和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摘要:经济和税收的经济学关系的可以理解为为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对经济具有反作用。以福建省为例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并分析两者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得出结论:一方面福建省经济发展带动了税收增长;另一方面,福建省税收收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提升的空间。 关键词:税收;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2009年5月,《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时隔不到两年,国家发改委又于2011年4月全文公布《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这对于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就如何理顺税收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保持税收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进行了一番探讨。 1 实证研究 1.1 经济增长和税收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 本文试图通过选取变量构建经济增长与税收之间的回归模型,通过分析两者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来验证经济增长对税收增长的决定作用。 (1)选择变量。本文所选择的变量分别是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GDP和税收收入TAX。变量的原始数据GDP和TAX均来源于福建省统计局网站统计年鉴,时间区间为1995—2009。 (2)单位根检验。不存在协整关系的非平稳变量不能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因此,首先判断所选取的时间序列数据是否平稳性,对GDP和TAX进行单位根检验。由表一可知GDP和TAX均为非平稳时间序列,因此在对这一组变量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之前要进一步判断这两者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注:检验形式(c,t,m)中c、t、m分别代表ADF检验中包含的常数项、时间趋势项和滞后阶数,0代表不包含,D2代表进行二次差分;时间序列平稳均是在临界值为5%时的结论。 (3)协整检验。因为对双变量模型进行协整检验要求两个变量具有相同的单整阶数。从上述单位根检验的结果中,我们已经得出GDP和TAX都是二阶单整序列的结论。因此,笔者将运用E—G两步法对其进行协整关系检验。第一步,构建估计方程。首先运用OLS法估计协整向量GDP和TAX,可得如下方程: 从R2值可知样本回归线对样本观测拟合得较好。第二步,对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由上可知,残差Et=TAX-0.062GDP,对Et进行单位根检验,如表二所示,可知Et具有平稳性,因此GDP和TAX存在协整关系,可以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4)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GDP和TAX分别作滞后1阶和2阶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取置信水平a为0.01,如表三所示,可得结论:经济增长是税收的Granger原因,而税收不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也就是说,若加上GDP的滞后变量对TAX的预测精度存在显着性改善,换句话说,前一期的经济总量对后一期的税收收入存在显着影响。经济总量的变化能够引起相应的税收收入的变化从而论证了经济增长决定税收收入的结论。 1.2 税收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同样地,税收收入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也可以通过构建模型来论证。选取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GDP和税收收入TAX作为因变量和自变量。由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因此由此构建的模型不存在“虚假回归”的线性,运用Eview软件构造的方程如下: GDP=15.86TAX因为R2值较大,所以该方程能够较好地说明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即使没有对模型进行进一步修正,我们仍然得出结论,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是正向相关,税收收入的增加在在一定程度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然而,现实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不论是国家还是地方的征税水平往往很难达到最佳税率水平。通过比较我国和福建省的宏观税负水平可知福建省的征税税率并未达到理论上的最佳值,而且离这一最佳征税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如表四所示,2002-2009年,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从14.81%上升到17.33%,涨幅达到17%。相比之下,福建省的宏观税负水平基本维持在4.69%-6.36%之间,虽然从2004年开始,福建省的宏观税负水平呈现较快的增长的趋势,涨幅达到了35%,但是由于基数低,总体来看,福建省的征税水平仍然偏低,并不能很好地适应与福建省经济增长的速度。 2 主要结论 通过分别构建模型对税收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福建省经济和税收的关系符合经济增长决定税收的原则。一方面,1994年以来,福建省经济总量不断提高,发展速度超过了同时期的全国平均水平。与此同时,从总量来看,福建省的税收收入也不断增加;从变动趋势来看,两者的变化情况近似一致,并且税收收入的变化幅度小于经济总量的变动幅度,两者表现出较为紧密的相关性,而 这种相关性是以经济总量为主导的。 第二,福建省税收收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提升的空间。首先,由福建省的税收收入和经济总量的关系式GDP=15.86TAX,可以得知,福建省税收收入对于经济增长是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的。然而,2002-2009年福建省的宏观税负水平最高也只有6.36%,远远低于同时期的全国平均水平17.33%。由此可见,福建省的宏观税负水平与经济发展并不能够很好地适应,也就意味着税收收入并不能够充分发挥其对经济发展能动的反作用。 经济增长论文:论市场制度类型与经济增长绩效的关系 摘 要 市场制度可分为发达完备型市场制度、政府主导型市场制度、自然演进型市场制度和低度发展型市场制度等类型,市场制度类型与经济增长绩效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对此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 关键词 制度类型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兴起的新增长理论将技术内生化,从而对经济增长中的一些现象作出了较合理的解释。但在新增长理论中,制度因素仍是外生给宣扬,这又使其存在着缺陷和不足。市场制度是经济体系中最重要的制度安排之一,本文将市场制度分为四种类型,分析和比较各种市场制度与经济增长绩效之间的关系。 1 市场制度的类型及其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制度问题重新激起经济学家的兴趣,制度分析开始成为经济学中的一个热点。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学界对制度的分析大多停留在制度安排、制度结构、制度变迁、制度创新及其相互关系的层面上,而少有对制度作分类或型式化的研究。在我们看来,这既不利于制度问题研究的深入,也不利于将制度因素与其他经济问题联系起来,揭示其相互关系。 在经济体系中,市场制度无疑是重要的制度形式之一。市场制度可以说是个排列其消费偏好和自由追求这些偏好的能力达到最大化的一种制度安排。但市场制度并非铁板一块。应当看到,在实际生活中,市场制度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本文为了研究市场制度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将这种制度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发达完备型市场制度。这种制度以存在着健全的市场主体、完备的市场体系、统一完善的市场规则和健全的市场服务体系为特征。当达的工业化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大多均属于这种情况;②政府主导型市场制度。在这种制度安排中,政府以市场经济导向为目标,积极地培育市场,构建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20世纪60年代以后亚洲“四小龙”中的韩国、台湾、新加坡,以及当代中国,大体上属于这种情况;③自然演进型市场制度。在这种制度类型中,经济政策主要是由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均势来决定;政府不实行积极培育市场的政策,但也限制或阻碍市场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前,拉丁美洲国家基本上都属于这种情况。④低度发展型市场制度。在这种市场制度下,相当数量的经济活动是由传统、习俗和命令来调节,市场体系残缺不全,人们商品意识不强,经济发展水平也较为低下。撒哈拉的南非洲国家,大多属于这种类型。 下面考察一下各种市场制度类型国家的经济增长情况。首先看发达完备型市场制度国家。西方国家发达的市场经济制度,是伴随着工业化的开展而形成和建立起来的。经济史学家一般认为,西方国家工业化开展的年份,英国为1780~1785年,法国为1831~1840年,美国为1834~1859年。我们大致以此为起点,来看看这几个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这一长时期的总产值的年均增长率、人均值和年均增产率(见表1)。 其次看政府主导型市场制度国家。亚洲“四小龙”中除香港外,韩国、台湾、新加坡都是较典型的政府主导市场制度的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所推行的政府主导型市场制度,在20世纪60~80年代促成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其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起飞,跻身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行列(见表2)。 再次看自然演进型市场制度的国家。“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初,拉美国家在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时期,经济发展一度较快。1950~1980年,拉美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均增长率为5.6%。80年代以后,拉美陷入严重经济危机。1981~199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仅为1.1%,人均收入增长率为-0.9%。90年代以后,情况开始好转,但仍不尽人意。最后看低度发展型市场制度的国家。1960~1970年,整个非洲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3.8%,70年代则为5.2%。进入80年代后,非洲经济急剧恶化。据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有关统计,1980~1987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0.2%,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为-2.9%。在1986~1990年间,非洲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0.7%(1987年增长0.3%除外)。非洲成为80年代世界上唯一人均收入持续下降的大陆。。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发达完备型市场制度国家的经济增长情况差异不大,在长期内呈现出稳定增长之势;政府主导型市场制度的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20~30年)则出现了高速增长的情况;自然演进型市场制度和低度发展型市场制度的国家经济增长起落较大,未出现持续的较快增长,且都经历过严重的经济衰退期(10年左右时间),但前者较后者绩效略好。 2 不同增长绩效的制度分析 发达完备的市场制度有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经济学家对此已作了较为充分的说明。一般认为,在经济增长中,技术创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技术创新的进程又依赖于一套复杂的制度安排。其中不仅包括产生创新的制度,而且包含确定所有权和新式地追求个人的偏好而鼓励了技术创新,推动了经济的长期增长。与此相反,在低度发展的市场制度下,由于制度设施不完善,使得多种经济信号缺乏有效的反应中枢,市场主体难以获得较全面和正确的经济信号,从而导致市场机制不能正常地发挥其配置机能。发达完备的市场制度国家与低度发展的市场制度国家在经济增长上绩效殊异,从制度上似不难作出说明。 就政府主导型市场制度国家来说,政府在推动市场的发育和发展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就韩国、台湾、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情况来看,其政府以市场经济导向为目标积极地培育市场,构建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为了改变市场机制配置功能不足的状况,它们把培育市场作为政府干预的一项重要内容,采取了多种措施力促市场的发育和发展。首先是给公众较大的经济自由,保护私人财产权利,鼓励民间的投资热情,推动民营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同时要求国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并把一部分国营企业转为民营。其次是积极培育生产要素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鼓励投入要素的流动,建立多层次、多种类、多功能的市场体系网络。第三是适时实现由进口替代为主向出口导向为主的战略转变,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建立加工出口区和自由贸易区,对出口实行退税和免税,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利用外部资源。第四是努力推动价格制度的合理化,逐步放松外汇、贸易、物价、物资供应等方面的管制。积极地培育市场是东亚地区政府干预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它不仅避免了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政府干预中容易出两年价格过度扭曲现象,而且为经济发展聚集了强大的后劲,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不过,应当看到,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实行政府主导型市场虽有其必要,但是这种发展模式实际上包含着一系列内在的矛盾的问题。在实现了经济起步以后,这些矛盾和问题会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 反观自然演进型的国家,这些国家的政府并没有选择积极推进市场发育的政策,其政策措施主要是由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均势来决定的。就拉美国家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美各国农业部门力量衰弱,农业利益集团的影响缩小;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集协和迅速崛起,资产阶级和工会组织的力量开始壮大。民众主义文人政府认为城市的政治动乱最具危险性,因而总是把处理城市工人和资本家的冲突放在首位。民众主义的核心是民族主义及“资本和劳动之前的妥协”,其目标是使社会各阶层都能程度不同地分享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好处。在这种折衷主义和调和主义思想影响下形成的强调政府对市场的替代而忽视对市场的培育及内向发展的政策,非但没有推动经济的迅速发展,反而造成了许多严重的后患。 3 制度因素内生化问题的思考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以罗默、卢卡斯等人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提出了以“内生技术变化”为特征的理论模型,从而促成了新增长理论的出现。然而,新增长理论仍然有其缺陷和不足。在新增长理论中,经济制度和个人偏好仍然被看作外生给定的,因此无法利用这一框架说明经济制度的变化或个人偏好的变化、生产技术条件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制度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是相当大的。首先是对“获得正确价格”的影响。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中都存在着严重的价格扭曲。能否获得正确的价格,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的速度。而获得正确的价格,并不是一个调控问题,而是一个选择正确制度的问题,也就是一个选择如何安排社会的问题。由于基本的价格扭曲是由构成政治经济基本结构的宪法秩序所引起的,因而,制度变革对于获得正确的价格特别重要。其次是对结构变动的影响。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发展的重大转折点上,进一步的发展将需要在经济结构上出现重大变化。这些变化伴随着规模的扩大,投入要素比例的变化,部门转移上的变化和贸易在经济中作用的变化。为了推动经济结构的变化,经济制度在配置资源、提供动力和信息等方面必须加以根本的转变。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战略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而发展中国家一定时期内特定的政策和战略,很大程度上又是由制度因素决定的。 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无疑是很大的。但将制度因素真正地内生化,以较为抽象的理论模型(特别是数学模型)对此加以说明,却远非易事。这一方面是由于对制度因素的分析还欠具体和深入,另一方面是由于将其纳入较抽象的理论模型,对数学工具有较高的要求。可以说,将制度因素内生化,方向是明确的,但要真正取得成效,还须作艰苦的努力。 经济增长论文:经济增长与政治合法性的关系探析 【内容提要】政治合法性应当建立在什么基础上,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从利益分析方法入手,就经济增长与政治合法性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政治合法性基础在于民众利益(既包含现实利益又包含预期利益,既包含经济利益又包含非经济利益)的满足和实现,而利益需求是不断前进和上升的,因而政治合法性基础也应随着社会发展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单纯的经济增长只能满足人们在特定时期的经济利益需求,而且经济增长是有周期的,把经济增长作为政治合法性的根本基础,是不稳固的,也是十分危险的。同时,政治合法性对经济增长也提出了要求:即可持续性、公平性和协调性。 【关键字】 经济增长 政治合法性 利益关系 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判断一种政治制度的好坏,就在于这种政治制度是否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相适应,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还是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最普遍的、最基本的原理。政治合法性作为社会公众对政治制度的认同和忠诚的观念,它的根本基础是否应归结为生产力的发展,即经济增长呢?事实上,合法性基础问题并非如此简单。有三个例证可以说明这一点,第一个例证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苏联的综合国力相当于美国的3/4到4/5,被公认为世界第二,就其当时的经济状况而言,不致于导致其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崩溃。如今俄罗斯的综合国力不到美国的1/3,GDP甚至不足美国的1/20(四千亿美元),而其现行的经济政治制度却并没有被根本改变的迹象。第二个例证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1960-1962),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经济负增长,全国陷入了严重的饥荒,在这么困难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政权却没有发生波动和危机。第三个例证是,20世纪80年代,韩国在经济发展迅猛的同时,威权政体的合法性却逐渐丧失,并最终为民主政体所代替。为什么有的在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倒退的情况下合法性基础却十分巩固,而有些政府却在经济相当成功时崩溃?经济增长在政治合法性中到底起什么样的作用?本文试图围绕经济增长与政治合法性的关系作一探索。 一 “合法性”(Legitimacy)是政治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这与法制化有一定联系,但不是“合乎法律”的意思。政治制度的合法性评价标准就是公众对政治制度的认同与忠诚的程度(对政治领导人及其决策的信任程度),也即政治权威的大小。社会公众对政权的认同和忠诚并非统治者单向作用的结果,更非依靠强力威胁就能达成,而是取决于政治体制的价值与其成员的价值是否一致而定。因此,合法性一方面取决于政府的活动,包括国家政权为强化自己的统治地位而运用意识形态的、法律的和道德伦理的力量为自身所作的种种论证,另一方面其更为实质的内容是国家政权在大众当中赢得了广泛信任和忠诚,从而使人自觉地把对政府的服从当作自己的义务。 各种社会行为的背后是利益,利益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最终动因。统治者传递、灌输特定的政治意识形态,塑造特定的政治行为模式,论证其合法性,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利益,而被统治者学习、认同某种政治制度,同样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P82)。这是政治合法性的关键所在,也是研究政治合法性问题的逻辑基础和最基本的出发点。考察我国合法性基础的演变,就不难看出,合法性基础大体上是围绕着人们的利益需求而不断发生变化的。改革以前,中国政府的合法性建立在来自西方的历史唯物主义和源于中国的政治文化传统的基础之上。 1978 年以来,合法性基础发生了重大转变,整个 80 年代和 90 年代前期,我们致力于建设自己的政绩合法性基础。进入 90 年代后期,“政绩合法性困境”逐渐显露,于是我们又开始寻找新的合法性基础,即加大反腐败、反贫困和建立社会保障工作的力度,通过维护或提高社会公正来巩固自己的合法性基础。新形势下,我们又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应把自己的合法性建立在民主法治的基础之上,至此,中国进入了新一轮合法性基础调整与重建的时期。当然,在我们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上,也存在着把合法性基础完全脱离人们的利益的时期,例如,公社化运动,等,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教训。历史实践证明,凡是我们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能够切实维护、实现人们利益的时期,合法性基础就巩固,凡是我们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背离人们利益的阶段,合法性基础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合法性危机的困境就会呈现出来,国家政权就会陷入困境。 利益关系根源于社会关系,决定了利益关系的复杂性,从而也决定了政治合法性的基础的复杂性。围绕着利益关系的实现,政治合法性的基础主要表现在: 第一,对利益代表者形象的判断。我们党是执政党,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各级政权机构的形象就是群众借以判断党的性质的直接渠道,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党员领导干部的形象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关系政权的合法性基础。在革命战争年代,人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甘愿付出生命,是因为人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而这种希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党的形象。用邓小平的话说:“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过去是很好的。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我们的历史经验是,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心群众。只要你关心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不仅不搞特殊化,而且同群众一块吃苦,任何问题都容易解决,任何困难都能够克服[2](P.228)。”五六十年代很困难的时候,合法性基础为什么依然巩固?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党员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的形象使人民感觉到他们确实是自己利益的忠实代表者。 第二,对现实利益分配的公平感。合法性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人们对利益分配的认同。诚如贝尔所言:“归根到底,任何社会都是一种道德秩序,它必须证明它的分配原则是合理的(社会学的术语是‘给予合法地位’);它必须证明自由和强制的兼而并用对于推行和实施它的分配原则来说是必要的,是天经地义的[3](P.309)。”要让人民有一种公正公平感,必须做到:从客观方面说,要给人民以实际利益,尤其是给比较贫穷的、下层的人民以实际利益,努力避免过分悬殊;从主观方面说,则是让人们实际感受到国家的分配制度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三,对未来利益的预期。理论是信心的根据,人们对未来利益的预期往往是通过理论的灌输来认识的,即通过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来判断自己未来的利益。要是理论不透彻就谈不上信心。马克思说过:“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4](P.9)。”理想信念动摇,关键是理论说不清,相当模糊,没有信念的精神支柱。如果群众不太认同我们的理论,就会出现所谓的“信任危机”进而削弱政治合法性基础,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的理论不彻底,不能说服人,群众不接受。理论得不到群众的认同,就不能掌握群众,也就不能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 二 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过程来看,生产力的发展始终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我国历史上出现的几次盛世,就是因为经济发展迅速而出现的人口增长、社会稳定进而使合法性基础得以巩固加强。政治合法性基础能不能巩固关键在于利益的创造、利益的分配、利益的实现能否合乎人们的期望。而事实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前进,人们的利益内容越来越多样化,逐渐由侧重经济利益向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并重转变,由侧重物质利益向物质、精神利益并重转变,由侧重眼前利益向长远利益转变。那么经济增长在利益创造、分配和实现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就决定了经济增长与政治合法性的关系。 首先,经济增长代表了经济总量的增加,但并不一定实现人们的利益分配的公平感。相对贫困是工业文明时代贫穷的主要特征,也是社会不公和由此引起人民不满的主要诱因。马克思曾用一形象的例子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对贫困:“一座小房子不管怎样小,在周围的房屋都是这样小的时候,它是能满足社会对住房的一切要求的。但是,一旦在这座小房子近旁耸立起一座宫殿,这座小房子就缩成可怜的茅舍模样了。……并且,不管小房子的规模怎样随着文明的进步而扩大起来,但是,只要近旁的宫殿以同样的或更大的程度扩大起来,那末较小房子的居住者就会在那四壁之内越发觉得不舒适,越发不满意,越发被人轻视。”[4](P.367)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群众基本上摆脱了绝对贫困,但相对贫困的窘境又呈现出来。1995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只相当于城镇居民的40%,仅税款一项,他们支付人均额相当于城镇居民的9倍,如果加上各种名目繁多的杂费,则相当于城镇居民的30倍。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也在迅速扩大,基尼系数从 80 年代初期的 0.288 扩大到 90 年代中期的 0.388 , 15 年间增加了 10 个百分点 [5] 。蛋糕越做越大,但是农村的相对份额却越来越小。还有一个偏差是行业之间收入差距过大,有些垄断性行业收入提高过快,有些基础性的行业待遇偏低。而比较公平的利益分配模式应是行业之间差距不大,行业内部差别大,现在则刚好相反,这是很典型的分配不公。这会削弱政治合法性的基础。 第二,经济增长能够实现人们的经济利益,但不一定能实现人们的政治利益。现实的利益关系表现极为复杂,是个庞大复杂的体系,是由不同性质、不同特点、不同功能、不同类别的利益有机集合而成的。利益关系的实现往往包括经济利益和非经济利益。在非经济利益中最重要的是政治利益。在一定的经济关系下进行正常的经济活动以实现人们的经济利益,就必须有一定的政治上层建筑作保障,就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政治活动,这就产生了政治需要和政治利益,政治利益体现了一定的政治关系。总体上说,经济利益是政治利益的基础,政治利益对经济利益有反作用,但是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具有相对独立性,在现实发展过程中,它们两者并不完全一致。当经济利益获得满足时,政治利益可能得不到应有的实现,政治合法性危机可能就在这期间出现。以韩国为例,从朴正熙到全斗焕、卢泰愚,韩国威权政体的合法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全力推动经济增长之上的。但这种合法性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随着经济的不断繁荣,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期望值也在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主要关心的已不再是物质的增长,而是生活质量,特别是政治生活的质量”[6]。人们评价政府的标准也不再主要集中于经济成就上,而是能否朝多元化方向发展。经济繁荣、生活水平的提高、分配均衡、社会正义、公民权利与自由、秩序和稳定、国家安全等都可能成为人们的期望值。韩国威权政体未能重视政治利益——权利的规范生产和有序分配问题,也就是说未能相应变更合法性基础,因此在经济相当成功时政权崩溃。显然单纯的经济增长在这个时候就不能增强其合法性基础。 第三,经济增长可以让人们享用既得的经济利益,但并不一定代表人们对未来利益预期的满足。这其中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改革开放的成功,虽使得我们党获得了巨大的合法性收益,但这种合法性属于“政绩合法性”。党和政府靠政绩来维持自己的合法性,也容易导致官员以政绩作为维护自己现有地位和升迁的资本。其后果可能是,一些官员为了突出自己的政绩,就会出现“唯经济指标”现象。为了指标,不顾一切,无限制地掠夺自然资源,破坏生态平衡,无法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损害了现有政治合法性基础。二是人们对自身利益的代表者——共产党的信任。它主要涉及到两个变量:权力腐败和信任危机。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价值观等方面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体制过渡而产生的制度短缺导致了权力约束的弱化,进而使腐败不断滋生和蔓延。干部的腐败行为会极大损害执政党在民众中甚至在普通党员中的形象和地位。虽然执政党正在对党内腐败现象进行持续、有力的惩治,但这一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难以在短期内奏效。一个政党合法性危机的起点往往是党员对本党的纲领和章程所确立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发生动摇和转移,这是对执政党合法性提出的最严峻的挑战。单纯地依靠经济增长不能解决这一问题。 三 本文论述经济增长与政治合法性的目的绝不是否定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经济增长作为一种政绩,是一种“特定支持”。一个政治体系如果无视特定支持,一再地或长期地缺乏有效性,必将危及合法制度的稳定,工人阶级政党作为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代表,如果不能给人民带来切实的利益,那么它的先进性也就丧失了,合法性基础就会荡然无存。“经济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把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这些都是十分正确的论断,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经验教训的总结,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不能动摇的。 但是,仅仅依靠经济发展,能不能成为政治合法性的根本基础?理论和实践都证明,这是不行的。除了因为以上所说的单纯的经济增长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利益需求外,还在于经济发展是有自身规律的。一方面,经济增长总是有周期的,持续增长只能是相对的,经济不可能永远高速发展,经济运行周期自身的变化会使政治绩效时有起伏。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广泛,能不能很好地发展不仅仅取决于中国自己,还取决于周边国际环境。另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基数越来越大,基数越来越大,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越来越难。与此同时,国内市场化改革的继续发展,将进一步强化市场经济的自主权力。这两种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将逐渐削弱政府干预经济发展的能力。以实现经济增长为合法性基础的政府,把握自己命运的能力将越来越小,所以,如果把执政的合法性完全建立在经济绩效上是危险的。美国政治学家李普塞对经济绩效与合法性的关系有很好的阐述:有时候经济增长的有效性会带来合法性,有时候合法性会促进有效性,但是,有时候有效性并不见得能增加合法性。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也出现“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现象,正好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如果我们没有更宽厚的合法性的基础,那么就难以迎对可能出现的经济波动所生成的后果。 经济增长虽然不能作为政治合法性的根本基础,但政治合法性给予经济增长许多有益的启示,即经济增长必须努力适应政治合法性的要求,与政治合法性的方向相一致,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实现公正性。增强政治合法性基础要求经济增长的成果在分配上必须公平公正。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实现共同富裕,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切实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把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作为政治合法性的根本基础。 其次,要实现可持续性。增强政治合法性基础要求经济增长必须与可持续发展相一致。实现可持续发展,核心问题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发展不仅是经济增长指标,还要看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 最后,要注重协调性。增强政治合法性基础要求经济增长同时,也要促进政治、文化的发展相一致,实现人们各方面的利益需要,最大限度地拓宽我们的政治合法性基础。 经济增长论文:浅论基于要素投入下的林业经济增长效应 摘要:林业作为我国五大产业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林业经济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冲击,而在促进林业经济增长的效应过程中,要素的投入所占比重很大,而且对于林业经济的增长起到一定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统计数量和计量模型的模式,研究要素投入譬如资本,土地,劳动等要素对于林业经济增长的效果,从而探索出促进林业经济增长的一些方案和建议。 关键词:林业经济;要素投入;效应 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快,林业作为我国的基础性产业,在国家的经济发展,实现农村奔小康以及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林业经济的增长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研究数据表明,我国的林业产业结构从1994年的58.4∶34.4∶7.1,增长到2009年代的45.3∶48.9∶9.1,如此明显的经济增长数据表明,我国的林业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我国一些林业专家经过研究后表明,要素投入在林业经济增长的效应上贡献度上占有很大的比重。本文在一些已有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我国的林业经济增长效应情况进行分析,以期探讨要素投入对林业经济增长的效应程度。 一、理论基础和模型设置 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全世界各国争相追求的目的,从经济学开始被研究以来,对于经济的增长的分析和研究一直没有间歇。从上个世纪以来,以哈多和索洛模型为代表的经济增长理论风靡一时,哈多模型主要强调投资的关键性,这种理论认为投资影响了经济增长的速率;而索洛模型主要采用的是将资本和劳动,融入外部的技术因素。这样经济的增长就可以归结成为资本,劳动力以及技术创新的增长效率之总。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美国一位著名的数学家和经济学家共同提出了所谓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被广泛利用于分析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源“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其本质模型表现为Y=ax1b1x2b2.在模型中a,b1,b2都是固定的参数,而且参数估计和其他代数方程相比,计算更为方便,由于数据的特性,计算分析结论更为准确。一般来说,若总和小于1的话,说明规模报酬递减,生产规模扩大的边际报酬也相应递减,如若总和大于1,结果则相反。但是因为林业作为我国的公益事业同时也是产业支柱之一,林业的经济增长的效应与政府政策的扶持和资金的注入有很大的关系[1]。 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学的分析 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在以前林业经济增长的研究基础上,分析数据的特点,选择一些数据指标作为研究的变量条件。选择林业系统的岁末从业人员作为劳动因素投入指标;选择林业总产值成为林业经济快速增长产能指标;选择林业系统的资产总额和工资总值作为资本因素的参考,选择森林造林面积作为土地因素的投入参考指标,所有的数据选取的年限从1979-2006年之间。 由于数据的收集工作异常艰难,所以岁末林业从业人员总数主要包括林业系统中的国有和行政单位工作人员,此参考指标是优先指标,在这,做一个假设,假如林业系统的全部从业人员总数和所选择的参考指标有同比例关系,用资产投资和工资总数上资本投入参考指标也不详尽,在此基础上,假设替代指标与整体的林业资本投入却呈正比关系。由于数据的期限比较长,因此文章利用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别对林业的资金投入参考指标和林业总产值进行价格不变的处理[2]。 2.林业总产值增长近况。一些研究数据表明,我国的林业总产值在研究期限内出现一种迅猛增长的节奏。从增长率来看,林业经济的增长速度跟我国的国民经济保持一种并肩起步性,但是其上下振动的程度要强于GDP,而在剔除价格因素中,2005年的林业总产值下滑至低于往年的年平均增长率,这一点与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变化相同,从而说明我国的林业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上要看全国的经济发展背景。 3.林业要素投入情况 3.1人工造林面积的变化。总体来说,我国的人工造林面积并没有出现非常突出的增减形势,年均造林面积约为370.88万平方千米,但是我国的人工造林面积也经过了几次比较明显的改变。第一次在1981-1983年,造林面积差不多出现有超过25%的变化,从历史上我们了解,这是因为受到上个世纪80年代所进行的林业政策的积极推动影响,导致人工造林面积出现一个比较迅猛的增长。另外一次是在2000-2003年之间,为响应我国实行退耕还林政策,人工造林面积出现进一步的扩大。 3.2劳动力的数量起伏。在1985年到90世纪后期,林业经济的从业人员数量总和呈现一个稳定增长的态势, 但是自此以后,林业经济的从业人员数量出现了一个下滑递减的阶段,从2003年之后才开始回升,并逐渐稳定。这一变化与我国林业系统创新设备技术和公司进行改革,兼并重组等等有关,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我国的林业技术水平出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 3.3资本总量和结构的变化。林业资本投入主要出现两个迅猛增长的阶段,一个是在1999-2003年的迅猛增长阶段,另外一个是从2005年以后开始呈现的爆发式的增长,从数据来看,二者有点类似。但是从结构上来分析,主要是国家政策对于林业经济不同阶段的支持所导致的结果。综上所述,要素投入表现出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环境和政府政策的支持力度,同时也是林业经济增长的动力,我国林业的快速发展与要素投入及外部经济环境影响和国家政策的扶持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 三、对策和建议 1.加强林业经济领域的科学技术投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创新性,加大对专业林业学校等科研组织的扶持力度,让林业技术不断得到发展和创新,增加对林业紧急增长的贡献率。 2.做好扩大人工造林面积工作。建立合理有效的林业系统,将造林的生态利益转化为经济利益,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水平,更加让林业的产出值得以提升。 3.增加对林业产业的资金投入力度。在坚持生态环保的林业政策基础上,积极引领社会金融资本进入林业经济发展圈里边,提高林业投资的全面水平[3]。 4.提高林业系统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保障林业基层工作人员的基本利益,吸纳更多优良人才的加入林业经济建设中来。 四、结语 因此,通过上文的数据研究分析,要素投入对林业经济的发展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必须坚持要素投入在林业经济发展历程中的作用,加大资本,劳动力等等因素的投入,可以使经济增长朝着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进步。 经济增长论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论文关键词 转变;增长方式;促进;健康发展 论文摘要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像靠物质要素的投入来增加产品数量,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十一五”期间,我们要致力于行业品牌培育力度,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出口。目前的财税体制促使各地热衷于粗放式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干部政绩不能只看GDP(和绿色GDP)增速,更要看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包括就业、社会保障、教育、文化、环保、生态保护、医疗卫生以及社会秩序、信用、法治环境的改善等。 近十几年来,我国经济出现了高速增长的态势。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由于增长方式、管理方式、法制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在短短的20年的时间,我们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集中表现出来,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每增加单位的废水排放量要高出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要高出10倍以上;以此同时,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能源消耗量大。这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紧急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经济增长的粗放方式,也导致建设规模过大、投资需求膨胀、煤电油运紧张、价格水平上涨、经济结构失衡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带来了十分尖锐的资源环境矛盾。为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项长期任务。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涵义 经济增长方式,指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种种生产要素组合和使用的方式,可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增长方式。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物质要素的投入来增加产品数量,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它重在追求规模、数量、产值、速度、投入,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效率。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要素质量改进和优化配置来提高产量和产品质量,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它的特征是,通过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管理水平的提高,达到经济效益高、产品的竞争力强、环境污染程度小和通货膨胀率低的目标。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是要由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就是要改变过去一味追求上新项目、铺大摊子,增加投入的做法,将工作重点转移到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上来。 “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保持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目前,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因此,《十一五规划》强调,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在确定“十一五”的经济增长目标时,特地提出,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耕地减少过多状况得到有效控制。 二、全面推进,努力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要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经验表明,谁的自主创新能力强,谁拥有较多的知识产权,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一类企业卖标准,二类企业卖专利,三类企业卖服务,四类企业卖产品,五类企业卖苦力”,反映了当前市场竞争的新态势。在我国,当务之急是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开发对经济集约化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关键技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区别、有重点地继续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支持开发重大产业技术标准,构建自主创新的技术基础。 (二)注重盘活用好存量资产,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重组 要立足于现有基础,把提高企业技术水平与优化现有资源配置结合,走出一条集约化发展经济的新路子。鼓励东部地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对中西部企业重组改造投资参股,促进种种资源在竞争中合理流动。 对于企业而言,可以从体制、技术、管理、信息、结构、人员素质六个方面采取措施,可供选择的发展战略包括扩大内需战略、自主创新战略、资源节约战略、技术升级战略和信息化战略等。 (三)以信息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充分发挥信息对物质、能源的节约和增值作用,降低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全面渗入工业生产过程,加速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其意义远远超过一般的技术改造或设备更新。这就反过来能进一步起到通过创新来开拓新型的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作用,借以满足工业化进程中对新技术和新管理模式日益增长的需求。由此而来的将是在全社会强化对信息、信息化、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认识,树立靠信息化提高效率、提升效益的理念,并从这里出发掀起一场全盘性或全局性信息化高潮。可见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能缩短用高新技术武装我国产业群和整个工业化的进程,结果也必然会为信息技术本身开辟一个更加广阔的应用天地。 在信息化氛围下跨越式地加速我国工业化优化进程、提高工业化总体质量和高质高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去改造传统产业,加速更新换代升级过程,是现阶段我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基本内涵。 (四)转变出口增长模式,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档次 从建立在低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基础上的,以静态比较优势为基础,以量的扩张为特征的粗放式的出口增长模式,向以动态比较优势的挖掘培育为基础,以质的改善及出口产业结构的提升为本质的现代出口增长模式转变。今后出口贸易要更多地兼顾增长效益,更多地兼顾贸易条件及国民福利。 首先,在追求出口规模稳定增长的同时,在战略导向上更加重视出口的质量、结构和效益。逐步实现出口增长方式有创汇型和数量型向出口效益型和质量型转变;其次,应通过出口退税、金融服务、品牌认证等措施,提高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支持企业扩大具有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十一五”期间。我们要致力于行业品牌培育力度,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出口。 (五)深化改革,形成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 1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改变政府职能错位、越位、不到位的状态。建设有限政府和有效政府,从经济活动助教转为公共服务型政府,真正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 2 深化财税改革 目前的财税体制促使各地热衷于粗放式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因为这样GDP增速快,财税收入高。今后要建立与事权相适应的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体制,财政资金不再投资于一般竞争性产业,而要更多地投向公共服务领域。 3 深化价格改革 重点是使生产要素和资源产品价格能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的稀缺程度。建立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积极推进生产要素和资源产品价格改革,在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前提下逐步提高价格,促进节约利用资源,提高效率。 4 改革干部政绩考核和提拔任用体制 干部政绩不能只看GDP(和绿色GDP)增速,更要看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包括就业、社会保障、教育、文化、环保、生态保护、医疗卫生以及社会秩序、信用、法治环境的改善等。 此外,深化企业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市场体系和市场秩序,逐步理顺分配关系,提高外贸的质量、效益和利用外资的质量等,都将促使我国经济运行逐步转上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资源节约型轨道,逐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总而言之,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协调发展;实现生产增长、生活提高、生态改善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这就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应选择的发展模式。
林业经济论文:地区林业经济的发展前景 1、须继续实施天保工程,落实森林管护责任制 要把“远山设卡,近山管护”的要求落到实处。在坚持林权不变的前提下,可以把要管护的森林划分成若干个经营区,交给职工管护和承包经营,在不影响林木生长的前提下,对森林资源进行综合开发、有偿使用。要严格执行限额采伐制度;贯彻执行国家林业局关于木片生产经营四统一的管理政策;抓好木材经营加工网点的清理整顿,强化制止滥砍盗伐力度;提高森林火灾的综合预防和扑救能力。同时,认真组织实施好森林病虫害的国家级工程治理项目,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提高防治森林病虫害的能力。 2、要加大改革力度,加大多种成份参与林业可持续发展力度 2.1推进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加快企业兼并和资产重组步伐。在延边州政府对林业集团公司实施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有关法律和条文,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集团公司内部建制,明确经营管理者的责、权、利和企业党组织、工会、职代会的权利、义务,建立起所有者与经营者、出资者与企业之间的制衡关系,形成内外结合的监督关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优势企业为龙头,以资本和产权市场为依托。可集聚延边州林产工业优良资产,组建林业股份公司,以增强林业自我发展的实力。 2.2加大多种成分参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力度。政府应允许林业企业中多种所有制及其实现形式的充分发展。多种所有制成分参与林业活动将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有益补充,其组织形式主要有个体经济、家庭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以及外商投资经济等形式。由于多种成分参与林业活动可以进一步实现资金、劳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资源的重新配置。因此,增强了林区职工的市场意识,缓解了林业资金投入的不足,创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社会稳定,带动了交通运输、加工业、包装业等相关产业,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提高了职工的生活水平,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等。为此,我们必须大力开展林业对外融资,广泛吸收社会多元主体的投入,增加多种经济成分。在直接融资方面,要更多地采用股份制,并鼓励国内外企业和个人采取承包、承租、承让等方式对林业系统进行直接投资,并拓宽间接融资的渠道。同时,必须在所有制上实行开放性政策,大力发展私有林、企业所有林、社团林,允许各种所有制森林的存在和发展等。 3、要强化科技兴林工作,加快技术创新步伐 3.1要尽快建立科技兴林的运行机制。要坚持以林业实用技术开发为主,深化林业科研体制改革,鼓励科技人员通过科技兴林先富起来。坚持把科研成果作为、品来开发,引导林业科研单位面向企业,面向市场选题立项。要加大投入,重点解决营林生产中速生丰产林树种选择、良种培育、濒危珍稀树种造林技术、资源开发中食用菌栽培及保鲜、中草药材栽培、林蛙高密度圈养、野生经济作物开发技术、林产工业中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技术等方面的技术难题。 3.2要加快对现有企业的技改步伐,大力开发新产品。围绕增加品种、提高档次、改进质量、扩大市场、提高效益的总体发展目标,逐步对现有企业特别是林产工业厂家进行技术改造。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技术合作,积极寻求科技支撑点。以市场需求为依据,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规划,把握新产品开发的主动权。 3.3要加快推进林业信息网络建设。在搞好网络建设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实施延边地区林业上网工程,逐步建立和健全企业的信息系统。。 林业经济论文:探索林下养殖对林业经济发展作用 1林下养殖的发展原则 发展林下养殖,一定要坚持生态优先,根据林木各个生长期的不同选择适宜的林下养殖模式,确保林业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要坚持因地制宜,依据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确定林下养殖的开发,确保林下养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还有就是要坚持寻求科技的支撑,积极研究和运用林下养殖的各项技术,不断完善养殖技术体系。 2发展林下养殖可资推广的模式 林下养殖模式是指林下养殖经营中按不同经济条件采取的林下养殖产业管理方式的总和。如前所述,发展林下养殖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养殖模式十分重要。一般来说,林下养殖可资推广的模式有以下几种。 2.1林禽养殖模式 林下养殖禽类动物,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林下养殖模式,适宜在7m×4m株行间距的林地推广。这种模式能够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蛋鸡、肉鸡、鸭类,肉鸡、肉鸭每年出栏4茬;另一种是鹅类、斗鸡、柴鸡,实行放养和舍饲相结合,每年能出栏2茬。 2.2林羊养殖模式 林下养殖绵羊或山羊,适宜在10m×3m×3m株行间距的林地推广。 2.3林兔养殖模式 林下养殖肉种兔或野兔,适宜在7m×4m株行间距的林地推广。 2.4林猪养殖模式 林下养殖肉猪,适宜在8m×4m株行间距的林地推广,每年可出栏3茬。 2.5林牛养殖模式 林下养殖肉牛或奶牛,适宜在大小行间隔10m×3m×3m株行间距林地推广,林下可间作牧草。肉牛育肥,每年出栏2茬。 2.6特种养殖模式 林下养殖梅花鹿、貂、狐狸、蓝孔雀、鸵鸟、蛇类、鹰嘴龟等特种动物,适宜在7m×4m株行间距的林地推广。 3加快林下养殖发展的措施 3.1切实加强组织与协调配合 加快发展林下养殖业,首先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与协调配合。各级政府要把加快发展林下经济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依据国务院办公厅的《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尽快出台适应当地林下经济发展的实施细则。同时还要加强监督检查、监测统计和信息沟通,充分发挥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形成共同支持林下经济发展的合力。 3.2科学规划林下养殖规模 发展林下养殖,要因地制宜,科学地进行规划。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合理布局林下养殖的模式,切忌不能够盲目发展,一哄而上。规划制订过程中,要把发展林下养殖与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等生态建设工程紧密结合,并根据当地农民的养殖习惯,突出当地特色,合理确定林下养殖发展方向和模式。 3.3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要推进林下养殖的发展,应该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大力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以产业龙头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林下养殖的快速发展。为此,有关部门可选择几个优秀的林下养殖户作为示范点进行重点培育,促其上档次、成规模,通过典型示范,推广先进养殖技术和发展模式,从而带动更多的农民投身于林下养殖的发展。 3.4强化科技支撑,搞好技术服务 林下养殖的推进与发展,不是一家一户的事情,它涉及多个行业,覆盖万户千家,需要各个相关部门的悉心支持与精心服务,这其中重要的是要搞好技术服务,要加强与有关科研院所、技术推广部门的合作,大力引进应用林下养殖的新技术、新模式。同时,应该积极加强对林下养殖户的科技培训,不断提高养殖技术骨干和示范户的专业技能水平,做到每个林下养殖区至少推广应用一项新技术,培育发展一个科技强户。另外,还要搞好资金支持服务和市场营销服务,使林下养殖养得好、卖得出、效益高。 3.5以过硬的产品品质赢得市场 发展林下养殖,必须加强以标准化养殖、标准化生产为内容的标准化建设,推动林下养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竭尽全力实施养殖业品牌战略,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不同地区要根据当地林下养殖发展条件和特色产品与市场的需求,不断提升养殖产品的质量,以过硬的产品品质赢得市场,这样才能很好地保障广大林下养殖户的利益。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西梁村,已建成围网养殖专业区40个,规模养殖美国七彩山鸡、珍珠鸡、贵妃鸡、柴鸡、鹅、牛、羊、猪等多种林禽、林畜,成为山西省规模最大、最成功的林下经济发展区。该村林下养殖面积超过了6.67hm2,养殖规模达到5.5万只,其中鹅6000只,肉鸡1.1万只,蛋鸡3.8万只,形成了孵化、育雏、检疫、配方、加工、销售一体化规模,打造了“洪历山”牌柴鸡蛋品牌,年收益达30多万元。 4结束语 林下养殖是以确保林业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为基本原则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是协调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村经济得到有效发展的非常有效的模式。林下养殖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生态建设成果、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发展林下养殖大有可为,前景广阔,只要选定适宜的林下养殖推广模式,积极采取相应的推进措施,不断加强管理与服务,促进林下养殖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就能够为实现绿色增长,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林业经济论文:产业结构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 一、研究方法及样本数据 1.研究方法设计 本文以多部门经济模型为框架,构建产业结构变动对林业经济增长贡献的理论模型。首先,构建如下模型:Rt=ΔAt*Gt(1)其中,Rt表示产业结构变动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At表示由t年的林业行业内部各个部门的产值占本年林业行业总产值的比重所构成的向量,Gt表示由t年的林业产业内部各部门产值的增长率所构成的向量。这里,有ΔAt=At–At-1(2)根据式(1)和式(2),我们可以计算历年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Rit,其中,i表示地区。另外,由!任意年的各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Rit的平均值AvRt占当年当地的林业行业总产值的平均增长率Kit的比重可表示为当年当地经济增长率中的产业结构变动所占份额,记为Mi,即Mi=AvRt/Kit(3) 2.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木竹采运业是重要的林业行业之一,但考虑到2004年以前我国有许多省市的木竹采运业生产总值的数据缺失,于是本文选取2004年~2011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同时,由于宁夏、青海和西藏这三个地区的林业生产总值相对其他地区而言非常小,因此本文将这三个地区剔除。综上所述,选取2004年~2011年我国27个省、市、自治区林业部门的相关数据为样本,数据指标包括历年各地区的林业生产总值、林业行业内部第一、二、三产业的生产总值。为了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使实证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本文以2004年为基期,根据各类林业生产总值指数进行平减处理。 二、实证结果分析 1.产业结构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 根据式(1)和式(2),并利用本文搜集的数据样本,计算历年各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Rit),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历年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明显差异。以2011年为例,R值最大的地区为上海(1.418),最小的地区为广西(0.003),两者相差悬殊。2011年全国的R值均值为0.209,表明当年的平均R值处于较低水平,而且方差为0.137,表明各地区R值离散性较强。根据2011年R值的大小,将全国分为3类地区,第一类包括上海、江苏和四川,R值均超过0.7;第二类包括辽宁、山东、广东、海南和黑龙江,R值均在0.1和0.7之间;其余为第三类。从历年R值的方差值可以看出,全国各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不同的年份也都表现出较强的离散性,而且不同年份的R值方差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2006年R值的方差达到最大(0.774),而而2007年R值的方差又跌入谷底(0.101),可见不同年份产业结构变动对林业经济增长贡献的省际差异非常显着。2007年之后,R值的方差相对往年有明显减小,原因可能是2006年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大量实施对大部分地区的林业经济发展带来影响,促使各地区林业经济发展不断收敛。 2.林业产值增长率中产业结构变动所占份额 根据式(3),计算各地区林业产值增长率中产业结构变动所占份额,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对林业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值也存在显着差异,全国M值平均值为5.317,而地区最小值只有1.064(海南),最大值则达到13.001(山西),两者相差悬殊。我们也将M值分为三类:第一类包括北京、河北、上海、山东、山西、云南6个地区,M值都超过8.0,第三类包括广东、海南、安徽、黑龙江、湖北、陕西和新疆,M值都低于3.0,其余为第二类,M值都处于中等水平。M值与R值不同,它表现为林业行业内部各部门的差异性增长,其大小受到林业产业结构变动和林业经济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且林业政策、林业投资和宏观水平等因素也都是影响M值的重要因素。从式(3)可以直观地看出,M值大小与林业经济增长水平之间存在反比例关系,即M值与G值成一定的反比关系。因此,政府在实施林业政策时要统筹林业各部门的发展,达到共同发展。 三、结论 产业结构变动对林业经济增长带来重要影响,本文实证分析了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并着重探讨了何种贡献的区域异质性,认为产业结构优化对林业经济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并且因地区而异;同时,各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对林业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与林业经济增长之间成反比,意味着林业经济增长率的降低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因此,我国在实行林业产业政策时要统筹兼顾,力争林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林业经济论文:生态保护对林业经济的影响 1、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1第一,维持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森林与其他生物之间是一种互相依存、相生相克和优胜劣汰的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平衡。第二,保护水资源的功能。森林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蓄水池,它可以蓄积大量的天然降水,同时还可以减少地下水的蒸发和地表径流,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减轻旱涝和风灾,对整个地球的水循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三,保护野生动物的功能。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受到广泛重视。1.2建立和完善森林保护制度,加强林业行政执法力度近一阶段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较快,因此,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高,林业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我国幅员辽阔,林业资源比较丰富,但是,要有计划、合理开发,以保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尤其要对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林场进行保护,因此,应该根据我国林业的总体开发情况,制定完善的森林保护制度,并加大执法力度,确保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过度开发采伐的情况,予以严重的惩罚。加强执法力度,首先要有完备的法律约束,其次也要建立一支合格的执法队伍,以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1.3加大对森林保护、建设的投入森林在今天的环境工程里的地位十分的重要,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这一点。森林对于环境的自身调节能力十分的强,对于污染问题有很强的改善的功能。在森林的建设里要加大投入力度,进行合理的规划最大限度的发挥森林的作用。对于不同的地理环境以及周边的环境,在森林建设的过程中进行合理的选中,选一些具有很强的净化功能的品种,繁殖能力适应能力强的品种,后续的维护工作是不可缺少的,对于一些自然灾害要及时的治理,像是虫害等方面预防为主,防治相结合,最大限度的保障森林的安全。相关部门的资金一定要到位,最好做到专款专用,这样就可以避免资金断流的现象发生,在资金方面得到了有力的保障。1.4坚决贯彻“十六字”方针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要严格执行“十六字”方针,即:科学规划、全面保护、重点建设、合理利用。更加强调森林的生态功能,突出对森林的保护和促进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新政策的公布和贯彻实施,适应了新形势下森林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调动林业职工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森林的积极性,进而实现森林的永续利用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1.5引导传统农业,发展混农经济可持续的混农林业高级生产模式,就是在一定自然经济地理条件和社会文化背景下,综合利用森林林下小气候、土地、水体、生物资源,在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的同时,进行农作物包括粮食品种、药用植物、蔬菜等其他经济作物的栽培,使之成为物质良性循环,能量合理流动,多级生产,稳定高效的相互促进的林农复合生态系统。引导群众开展多种经营,种植经济树种和经济价值较高的药材等,如树—果—药,树—茶—药等,增加群众收入,既提高林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以保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6大力发展林业生态旅游,促进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前,林业生态旅游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来源,不仅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也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林业生态旅游是强有力的宣传形式,不仅为林业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还在人们旅游中增强了大家的环保意识。尤其要重视各地国家级森林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及申报。各地应该根据当地资源特点及优势,统筹发展,合理开发利用、科学规划,能够在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结束语 近年来,环境问题一直是人们所探寻的课题,越来越认识到环境关系着我们每个人的切身的利益。如果有一个好的环境,能够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我们的身体会更加的健康,我们每天可以愉快的工作学习。基于以上的几方面我们的探索之路在不断地拓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当今社会的必然趋势。本文从森林的角度出发,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提倡林业的环境保护,对于其深远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述,加深人们的认识程度,使人们更加自觉的加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来,一切的活动只有广泛的调动全民的积极性才会得到最终的想要的效果。目前,在林业产业生态保护这块我们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关键在于整体的构思,以及大力倡导响应国家的号召政策密不可分的。今后的环境保护可能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积极地面对,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林业经济论文:试析林业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论文摘要:林业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面对传统的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危机、企业经济危困现状,单一的林业经济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调整我国林业的经济增长方式,注重内涵式发展,强化林业企业管理,实现林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论文关键词:林业经济 转型 发展 林业是一个传统行业,多年来为国家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近年来在不断地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力求由传统的粗放式生产方式向集约型生产方式转变,在注重发展速度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了我国要实施经济体制改革,而十七大在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环境下,林业经济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发展过程中充分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积极致力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努力实现林业经济的循环发展。社会发展到今天,随着现代的生产方式、经营理念不断更新。必须转变观念,开扩视野,争取林业的经济、政治、人文发展空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重新审视林情、人情、地情、天情,走出发展之路,实现生态固本,低碳转型,绿色崛起,富民兴林战略。 一、传统单一的林业经济是林区难以摆脱“两危”困境的根源 传统的林业经济具有产业经济、资源型经济的属性。林业是以森林资源为物质基础,经营森林生态社会系统的行业。传统的林业经济是培育和保护森林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其作用的产业经济,包括造林、育林、护林、森林采伐和更新,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采集和加工。林业经济以市场需求、产业资本、产业产品、产品质量、成本核算、社会经济效益、价值规律等基本要素体现出产业经济属性;同时也以采掘业的典型特征,诸如产业链条短、产品结构单一、产业结构不一、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转型步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企业布局重构和分散等,具有资源型经济的明显弊端。建国初期,我国林业发展走的是以木材生产为中心,重采轻育、木材采运为主的林业经济发展道路;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有林区出现可采森林资源危机和企业经济危困,人们逐渐认识到单一木材利用,忽视森林生态等多效益和多种经营的林业经济发展道路存在很大局限性,开始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了分区发展、林业分工发展等战略思想,但仍然是以木材利用为主,兼顾其他效益的单一发展的林业经济;但是,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以采伐森林资源为前提的传统的林业经济模式,开始逐渐显露出弊端。 传统林业经济对可持续发展的局限越来越凸显在林区经济、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一是经济领域。林业经济属于资源性的产业经济,局限于林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和各环节的相互联系。林业经济只搞森林培育、木材采运和木材加工利用,主要是木材生产,而其他产业都处在副业层次;林区由于单一发展“独木支撑”的林业经济,导致了可采森林资源消耗过快,森林资源危机和林区经济危困加剧。由于森林资源的过度开采,造成目前森林资源匮乏,木材生产任务逐年削减,主产业生产已不能满足林业局发展的需要,随着二期天保工程的实施以及林区“十二五”经济转型规划,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转型势在必行。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科学发展观成为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和指针,林业在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随着对森林各种功能认识的提高和需要的转变,对林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在行业性质上,林业既是一项产业,又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二是在林业定位上,既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更是生态建设的主体;三是在指导思想上,要由以木材生产为中心转向三大效益兼顾、生态效益优先。如果林区再继续发展单一的林业经济,继续对计划经济形成的“大一统”体制和产业产品结构等抱残守缺,不思改革创新,或者消极“等靠要”,必然贻误历史机遇,继续拉大与先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加快推动林业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1.优化产业结构。立足于全方位、多元化、大战略、快发展,推动林业经济向林区经济转型,使得天独厚的资源比较优势转化为应有的经济竞争优势。要使失衡的产业结构向多业并举的优化结构、均衡发展的复合型经济结构转变。由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多种效益并求转变。把森林资源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树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林业的理念,按照实现森林、土地等资源最优配置和森林土地资本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合理利用森林和土地,走资源节约型集约化发展的路子,为可持续发展储备资源。在经济增长方式上必须由忽视资源环境与长远利益的资源依赖型、资金依赖型及管理粗放型向资源节约型、管理集约型的循环经济转变,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带动经营管理和制度安排等理念创新。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着力开发林下经济。(1)抓好示范,以点带面推进。努力抓好“林药”、“林菌”、“林禽”等一系列林业复合经营模式。培育一批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树立典型样板。(2)多元投入,加强资金扶持。通过补助、金融扶持、社会参与等多种途径,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对林下经济的资金扶持。加强对林下经济发展的支持。(3)加工配套,强化龙头带动。积极鼓励、扶持职工开展林下种植、养殖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拉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要通过牵线搭桥,帮助林下经济经营者与林产品加工企业建立长期的产品购销关系,扩大产品销售渠道,解决“卖难”问题,全面带动林下经济发展壮大。(4)发展家庭经济,给予优惠政策,确保产品回收,建立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提高产品附加值。产业不发展起来,我们就强大不起来,不能总盯着第一产业,要把第三产业发展起来,加强产业投入后续管理。(5)把以砍木头卖钱为主财源转向碳汇经济新财源。培养碳汇,发展碳汇林业,通过碳汇交易来实现创收,给林业培养新的财源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3.加强人才引进力度、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激励和引导职工去实现企业的预定目标,下大力气做好企业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开发,广泛培养和吸纳各方面人才不仅是林业企业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林业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保证。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的信息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速,林业企业只有拥有大量的具有新知识新技术的人才,才能不断发展和进步。但受资金、待遇、观念滞后等因素的影响,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林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利益的驱动使太多的企业原有的人才离开了企业,去寻找更好的发展。经济落后、待遇不合理又很难吸引外面的人才,就连我们林区人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仅有1/5能回到林区,有4/5的人则是带着美好的愿望另寻高就去了。所以,林业企业要有突破性发展领导首先要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大胆进行人事制度改革,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把职工自身的发展和企业的全面进步结合起来,引导其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的一致。一方面卓有成效地对职工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技术业务培训,努力建设一支思想好、业务精、作风硬的职工队伍。另一方面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和奖惩制度按要素分配,把实际收入和工作业绩结合起来,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给职工一个平等竞争的环境,更好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 三、强化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经济效益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贯穿企业各项生产活动的永恒主题,必须不断加强。过去,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过量的林业采伐消耗了大量资源,疏于管理造成了企业经济效益的严重流失。大部分森工企业由过去的辉煌陷入了低谷,步入了“两危”之中。究其原因,除了森工企业历史遗留形成的典型企业办社会体制,富裕人员多,技术改造欠账等客观原因外,主观上管理粗放,内部流失严重也是影响经济效益的主要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证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是增强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没有一流的管理, 就没有一流的企业效益抓住资金管理这个中心,以增收和节支为重点,加强企业管理,全面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建立企业管理新机制是搞好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只有不断地深化改革,打破旧的管理模式,才能使企业管理不断向现代化水平迈进。一是要注重管理观念的更新。现代企业管理是各种要素配置与动作的全过程管理,不仅要注重企业的管理问题、经营问题,更要注重企业的资本运营问题。突出企业资产的增值和产业的发展。使企业管理由单一生产型管理向生产经营型管理转变,再向资本运营管理转变。全部管理必须坚持“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围绕市场变动进行调度和调整,不断提高和扩大市场占有率,根据市场信息进行动态组合,随时适应市场环境。二是要注重管理手段的更新。要不断更新管理手段,努力创造企业的管理新路子,使管理更加严、细、实、真。三是要注重管理机制形式的更新。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决策机构。企业通过改制更新,建立起由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三足鼎立的法人治理和经营机构,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盲目性、随意和依赖性问题,增强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竞争机制。充分体现按照市场规则运行优胜劣汰的规律,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利益分配机制。以联股、联利、联心为纽带,将责、权、利、险联为一体,形成新的利益和分配关系, 使企业的发展和个人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命运共同体。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市场营销机制,采取灵活有效的营销策略,提高市场的占有率和进入市场的自由度,向生产经营型,经营开放型转变。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科技创新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开发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要研究制定以科技进步为主导的企业发展战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和技术开发条件,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改造、技术开发、科技投入和产业化主体。 在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中,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抓好企业管理的中心,搞好资本运营,着重抓好以下两项工作。 1.认真加强成本管理。成本是企业运行质量的集中反映, 是企业总体素质的综合表现,关系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因此,必须从企业经营活动的源头抓起,牵住成本管理这个牛鼻子,有五条途经可以降低生产和产品成本。第一条途径是强化成本目标管理,提高投入产出水平,企业在采取目标控制中应该采用“制定定额、分解目标、控制费用”的办法。一是控制价格目标。二是原料消耗目标。第二条途径是加强资金管理,控制支出,节约费用。产、供、销、财等部门采用现代管理手段,加速产量、销售、物资、资金、财务信息的传递,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及时可靠的依据。第三条途径是规模生产,实现降本增效。企业要降低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达到降本增产、增销、增利的良好效果。第四条途径是加快技术改造,降低生产成本,在当今科学高速发展的时代,企业在加强内部管理的同时,还应重视技术改造,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开发新产品、改造传统行业,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开辟降低成本途径。同时还要注意项目建设成本,缩短项目建设期,磨合期,突出一个“准”字,把握一个“快”字,取得良好的投资回收效益。第五条是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一是改革人事制度, 体现“肯干、能干、干好”的用人原则,竞争上岗,优胜劣汰。二是减员增效,精干主体,以适应产品结构调整,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三是制定科学的劳动定员定额指标,减少非生产人员,优化组合,调动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投入到降低成本的工作中去。 2.强化财务管理,提高资金运营效益。确定财务管理在企业的中心地位,首先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其次是企业一切管理活动的基础,是企业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第一财务管理必须研究生财、聚财、用财之道,提高对资金的筹措、运用和分配的管理水平。一是要研究筹资方式,谋求最低资金成本。二是以最合理的方式标准运用资金。三是以最快的速度回收资金。四是建立和完善企业财务自我平衡机制。第二坚持财务的集中统一管理, 加大理财力度,减少国有资产流失。根据企业内部银行的职能,搞好内部核算、核定资金占用定额,落实资金管理责任制,加强资金的计划管理,搞好资金的日常调度和控制,坚持资金的有偿使用,增强资金的成本意识,加强资金的成本控制,加强对外联营投资管理,实行资金回报经济责任制,完善模拟市场价格核算, 健全模拟市场管理、提高经济活动分析质量,突出成本和资金分析两个重点,开展以资金占用资金效益为主要内容的审计工作, 不断提高资金运营质量和效益水平。 我们应尽早结束林业依赖资源破坏和消耗换取经济发展的阶段,加速转型,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由于林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部门,投资周期长、收效慢,靠自筹资金谋求发展在短时间内很难奏效,国家应加大对林业产业的投资和扶持,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强化林业企业管理,促进林业企业经济再现辉煌。最大化地实现林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林业经济论文:浅论基于要素投入下的林业经济增长效应 摘要:林业作为我国五大产业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林业经济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冲击,而在促进林业经济增长的效应过程中,要素的投入所占比重很大,而且对于林业经济的增长起到一定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统计数量和计量模型的模式,研究要素投入譬如资本,土地,劳动等要素对于林业经济增长的效果,从而探索出促进林业经济增长的一些方案和建议。 关键词:林业经济;要素投入;效应 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快,林业作为我国的基础性产业,在国家的经济发展,实现农村奔小康以及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林业经济的增长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研究数据表明,我国的林业产业结构从1994年的58.4∶34.4∶7.1,增长到2009年代的45.3∶48.9∶9.1,如此明显的经济增长数据表明,我国的林业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我国一些林业专家经过研究后表明,要素投入在林业经济增长的效应上贡献度上占有很大的比重。本文在一些已有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我国的林业经济增长效应情况进行分析,以期探讨要素投入对林业经济增长的效应程度。 一、理论基础和模型设置 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全世界各国争相追求的目的,从经济学开始被研究以来,对于经济的增长的分析和研究一直没有间歇。从上个世纪以来,以哈多和索洛模型为代表的经济增长理论风靡一时,哈多模型主要强调投资的关键性,这种理论认为投资影响了经济增长的速率;而索洛模型主要采用的是将资本和劳动,融入外部的技术因素。这样经济的增长就可以归结成为资本,劳动力以及技术创新的增长效率之总。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美国一位著名的数学家和经济学家共同提出了所谓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被广泛利用于分析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源“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其本质模型表现为Y=ax1b1x2b2.在模型中a,b1,b2都是固定的参数,而且参数估计和其他代数方程相比,计算更为方便,由于数据的特性,计算分析结论更为准确。一般来说,若总和小于1的话,说明规模报酬递减,生产规模扩大的边际报酬也相应递减,如若总和大于1,结果则相反。但是因为林业作为我国的公益事业同时也是产业支柱之一,林业的经济增长的效应与政府政策的扶持和资金的注入有很大的关系[1]。 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学的分析 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在以前林业经济增长的研究基础上,分析数据的特点,选择一些数据指标作为研究的变量条件。选择林业系统的岁末从业人员作为劳动因素投入指标;选择林业总产值成为林业经济快速增长产能指标;选择林业系统的资产总额和工资总值作为资本因素的参考,选择森林造林面积作为土地因素的投入参考指标,所有的数据选取的年限从1979-2006年之间。 由于数据的收集工作异常艰难,所以岁末林业从业人员总数主要包括林业系统中的国有和行政单位工作人员,此参考指标是优先指标,在这,做一个假设,假如林业系统的全部从业人员总数和所选择的参考指标有同比例关系,用资产投资和工资总数上资本投入参考指标也不详尽,在此基础上,假设替代指标与整体的林业资本投入却呈正比关系。由于数据的期限比较长,因此文章利用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别对林业的资金投入参考指标和林业总产值进行价格不变的处理[2]。 2.林业总产值增长近况。一些研究数据表明,我国的林业总产值在研究期限内出现一种迅猛增长的节奏。从增长率来看,林业经济的增长速度跟我国的国民经济保持一种并肩起步性,但是其上下振动的程度要强于GDP,而在剔除价格因素中,2005年的林业总产值下滑至低于往年的年平均增长率,这一点与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变化相同,从而说明我国的林业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上要看全国的经济发展背景。 3.林业要素投入情况 3.1人工造林面积的变化。总体来说,我国的人工造林面积并没有出现非常突出的增减形势,年均造林面积约为370.88万平方千米,但是我国的人工造林面积也经过了几次比较明显的改变。第一次在1981-1983年,造林面积差不多出现有超过25%的变化,从历史上我们了解,这是因为受到上个世纪80年代所进行的林业政策的积极推动影响,导致人工造林面积出现一个比较迅猛的增长。另外一次是在2000-2003年之间,为响应我国实行退耕还林政策,人工造林面积出现进一步的扩大。 3.2劳动力的数量起伏。在1985年到90世纪后期,林业经济的从业人员数量总和呈现一个稳定增长的态势, 但是自此以后,林业经济的从业人员数量出现了一个下滑递减的阶段,从2003年之后才开始回升,并逐渐稳定。这一变化与我国林业系统创新设备技术和公司进行改革,兼并重组等等有关,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我国的林业技术水平出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 3.3资本总量和结构的变化。林业资本投入主要出现两个迅猛增长的阶段,一个是在1999-2003年的迅猛增长阶段,另外一个是从2005年以后开始呈现的爆发式的增长,从数据来看,二者有点类似。但是从结构上来分析,主要是国家政策对于林业经济不同阶段的支持所导致的结果。综上所述,要素投入表现出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环境和政府政策的支持力度,同时也是林业经济增长的动力,我国林业的快速发展与要素投入及外部经济环境影响和国家政策的扶持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 三、对策和建议 1.加强林业经济领域的科学技术投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创新性,加大对专业林业学校等科研组织的扶持力度,让林业技术不断得到发展和创新,增加对林业紧急增长的贡献率。 2.做好扩大人工造林面积工作。建立合理有效的林业系统,将造林的生态利益转化为经济利益,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水平,更加让林业的产出值得以提升。 3.增加对林业产业的资金投入力度。在坚持生态环保的林业政策基础上,积极引领社会金融资本进入林业经济发展圈里边,提高林业投资的全面水平[3]。 4.提高林业系统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保障林业基层工作人员的基本利益,吸纳更多优良人才的加入林业经济建设中来。 四、结语 因此,通过上文的数据研究分析,要素投入对林业经济的发展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必须坚持要素投入在林业经济发展历程中的作用,加大资本,劳动力等等因素的投入,可以使经济增长朝着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进步。 林业经济论文:论构建人才平台 发展林业经济 论文关键词:林业资源;林业经济 论文摘要: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需要知识需要人才。知识和占有知识的人才,是知识经济社会最重要的资本。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资本,主要依靠同代科学技术来发展经济。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建立全国人才信息网,以期利用这一电子人才信息平台,使林业人才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加快林业现代化建设进程。因此,人才资源是市场经济社会发展最宝贵的财富。 据第四次森林资源调查,全国现有森林面积 1.34亿hm2,森林蓄积量101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前的8.6%提高到13.92%。我国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经国家批准黑龙江等8个省已跨入生态系统行列。我国现有森林面积和蓄积量的绝对值是可观的,在世界上占有一定地位,但由于国家大、人口多,人均森林面积和人均蓄积量分别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2%和13%左右,属于森林资源严重缺乏的少林国家。全国现有沙漠化面积达171.1km2,占国土总面积 17.85%,其中风沙化土地 5.4万km2,沙尘暴时有发生,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以黑龙江省为例,全省沙区每年有460多万亩农田不同程度地受风沙危害,其中重灾年份毁种面积达40多万亩,300多万亩草原由于沙化造成草质退化,载畜量减少,每年因风沙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2亿多元(林业厅提供)。林业企业地处偏远,条件艰苦,待遇偏低,加上长期单一生产结构,致使人才结构不合理,知识在创新过程中的创造性尚未激活,使得一些人才外流。要建立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建立接近自然的林业,建设具有多样性的生态系统的林林,必须加快林业现代化建设步伐,为实现这个奋斗目标,关键在于人才,根本在于人才。 首先,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与实现现代林业现代化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全新发展新理念,把实施林业人才战略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布局之中,坚持以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为根本出发点,人才要打破系统之间、部门之间、省市之间的界限,实施人才共享。人才共享是充分发挥最大创造力一种人才资源配置新方式,它既包括人才的引进,也包括在不改变人才原有身份和人才所在单位利益情况下,对人才能力充分发挥和合理使用。建立人才信息网,就必须大力发展“数学林业”。信息化是当代林业现代化的标志,它主导着未来一个时期林业现代化的方面,而电子信息技术是实现林业现代化管理和发展持续林业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只有通过全局性、整体性人才资源的合理开发,才能直接为林业经济建设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资源与智力保证。 其次,加快整体性林业科技人才资源开发与利用。开发利用创新型人才,坚持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主题,发挥人才的潜能,提高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支持人才开展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让科技人才自觉参与国家林业创新体系建设,在林业领域保持技术优势,促进部分学科、专业有重大突破。让知识资本参与分配,知识经济已成为决定生产力、竞争力、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以知识为资本将高技术成果产业化,高技术成果可作无形资产参与项目产业化投资,依据效益应获得相应的股权收益。开发国内外两个人才市场,吸引人才为林业经济建设服务,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坚持以调整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以市场为依托,以需要为导向,通过市场机制合理调整人才结构与布局,既保证人才分布的动态平衡。人才要坚定不移地稳步推向市场,以实现人才资源市场化,优质化。加强对人才的宏观调控与科学管理,保证国家重点建设及基层对人才的需要,两种手段结合并用,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 再次,加快培养高素质的林业科技人才。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收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培养林业各类(含短缺学科)专业人才。要加强继续教育法律法、规范化管理,培养人才的创新精神,围绕创新能力建设,认真搞好高层次次林业学术,技术带头人队伍建设,培养高新技术人才,培养年轻创新型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敢超国际先进水平的林业科技人才队伍。 林业既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又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具有生态、社会和经济三大效益,担负着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两大任务。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要加大对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力度,认真落实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等国家重大环境建设,努力扩大森林资源。知识就是经济,要创知识经济之业,要探索为林业经济发展的新路子,拓展为林业经济发展的新领域,开创为林业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提高人才资源的使用效益,为四化建设提供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多学科,多专业的各类人才资源,促进生态环境,林业经济有一个快速的发展与提高。 林业经济论文:试析林业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论文摘要:林业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面对传统的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危机、企业经济危困现状,单一的林业经济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调整我国林业的经济增长方式,注重内涵式发展,强化林业企业管理,实现林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论文关键词:林业经济 转型 发展 林业是一个传统行业,多年来为国家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近年来在不断地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力求由传统的粗放式生产方式向集约型生产方式转变,在注重发展速度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了我国要实施经济体制改革,而十七大在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环境下,林业经济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发展过程中充分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积极致力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努力实现林业经济的循环发展。社会发展到今天,随着现代的生产方式、经营理念不断更新。必须转变观念,开扩视野,争取林业的经济、政治、人文发展空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重新审视林情、人情、地情、天情,走出发展之路,实现生态固本,低碳转型,绿色崛起,富民兴林战略。 一、传统单一的林业经济是林区难以摆脱“两危”困境的根源 传统的林业经济具有产业经济、资源型经济的属性。林业是以森林资源为物质基础,经营森林生态社会系统的行业。传统的林业经济是培育和保护森林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其作用的产业经济,包括造林、育林、护林、森林采伐和更新,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采集和加工。林业经济以市场需求、产业资本、产业产品、产品质量、成本核算、社会经济效益、价值规律等基本要素体现出产业经济属性;同时也以采掘业的典型特征,诸如产业链条短、产品结构单一、产业结构不一、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转型步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企业布局重构和分散等,具有资源型经济的明显弊端。建国初期,我国林业发展走的是以木材生产为中心,重采轻育、木材采运为主的林业经济发展道路;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有林区出现可采森林资源危机和企业经济危困,人们逐渐认识到单一木材利用,忽视森林生态等多效益和多种经营的林业经济发展道路存在很大局限性,开始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了分区发展、林业分工发展等战略思想,但仍然是以木材利用为主,兼顾其他效益的单一发展的林业经济;但是,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以采伐森林资源为前提的传统的林业经济模式,开始逐渐显露出弊端。 传统林业经济对可持续发展的局限越来越凸显在林区经济、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一是经济领域。林业经济属于资源性的产业经济,局限于林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和各环节的相互联系。林业经济只搞森林培育、木材采运和木材加工利用,主要是木材生产,而其他产业都处在副业层次;林区由于单一发展“独木支撑”的林业经济,导致了可采森林资源消耗过快,森林资源危机和林区经济危困加剧。由于森林资源的过度开采,造成目前森林资源匮乏,木材生产任务逐年削减,主产业生产已不能满足林业局发展的需要,随着二期天保工程的实施以及林区“十二五”经济转型规划,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转型势在必行。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科学发展观成为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和指针,林业在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随着对森林各种功能认识的提高和需要的转变,对林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在行业性质上,林业既是一项产业,又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二是在林业定位上,既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更是生态建设的主体;三是在指导思想上,要由以木材生产为中心转向三大效益兼顾、生态效益优先。如果林区再继续发展单一的林业经济,继续对计划经济形成的“大一统”体制和产业产品结构等抱残守缺,不思改革创新,或者消极“等靠要”,必然贻误历史机遇,继续拉大与先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加快推动林业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1.优化产业结构。立足于全方位、多元化、大战略、快发展,推动林业经济向林区经济转型,使得天独厚的资源比较优势转化为应有的经济竞争优势。要使失衡的产业结构向多业并举的优化结构、均衡发展的复合型经济结构转变。由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多种效益并求转变。把森林资源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树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林业的理念,按照实现森林、土地等资源最优配置和森林土地资本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合理利用森林和土地,走资源节约型集约化发展的路子,为可持续发展储备资源。在经济增长方式上必须由忽视资源环境与长远利益的资源依赖型、资金依赖型及管理粗放型向资源节约型、管理集约型的循环经济转变,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带动经营管理和制度安排等理念创新。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着力开发林下经济。(1)抓好示范,以点带面推进。努力抓好“林药”、“林菌”、“林禽”等一系列林业复合经营模式。培育一批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树立典型样板。(2)多元投入,加强资金扶持。通过补助、金融扶持、社会参与等多种途径,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对林下经济的资金扶持。加强对林下经济发展的支持。(3)加工配套,强化龙头带动。积极鼓励、扶持职工开展林下种植、养殖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拉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要通过牵线搭桥,帮助林下经济经营者与林产品加工企业建立长期的产品购销关系,扩大产品销售渠道,解决“卖难”问题,全面带动林下经济发展壮大。(4)发展家庭经济,给予优惠政策,确保产品回收,建立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提高产品附加值。产业不发展起来,我们就强大不起来,不能总盯着第一产业,要把第三产业发展起来,加强产业投入后续管理。(5)把以砍木头卖钱为主财源转向碳汇经济新财源。培养碳汇,发展碳汇林业,通过碳汇交易来实现创收,给林业培养新的财源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3.加强人才引进力度、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激励和引导职工去实现企业的预定目标,下大力气做好企业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开发,广泛培养和吸纳各方面人才不仅是林业企业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林业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保证。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的信息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速,林业企业只有拥有大量的具有新知识新技术的人才,才能不断发展和进步。但受资金、待遇、观念滞后等因素的影响,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林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利益的驱动使太多的企业原有的人才离开了企业,去寻找更好的发展。经济落后、待遇不合理又很难吸引外面的人才,就连我们林区人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仅有1/5能回到林区,有4/5的人则是带着美好的愿望另寻高就去了。所以,林业企业要有突破性发展领导首先要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大胆进行人事制度改革,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把职工自身的发展和企业的全面进步结合起来,引导其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的一致。一方面卓有成效地对职工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技术业务培训,努力建设一支思想好、业务精、作风硬的职工队伍。另一方面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和奖惩制度按要素分配,把实际收入和工作业绩结合起来,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给职工一个平等竞争的环境,更好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 三、强化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经济效益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贯穿企业各项生产活动的永恒主题,必须不断加强。过去,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过量的林业采伐消耗了大量资源,疏于管理造成了企业经济效益的严重流失。大部分森工企业由过去的辉煌陷入了低谷,步入了“两危”之中。究其原因,除了森工企业历史遗留形成的典型企业办社会体制,富裕人员多,技术改造欠账等客观原因外,主观上管理粗放,内部流失严重也是影响经济效益的主要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证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是增强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没有一流的管理, 就没有一流的企业效益抓住资金管理这个中心,以增收和节支为重点,加强企业管理,全面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建立企业管理新机制是搞好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只有不断地深化改革,打破旧的管理模式,才能使企业管理不断向现代化水平迈进。一是要注重管理观念的更新。现代企业管理是各种要素配置与动作的全过程管理,不仅要注重企业的管理问题、经营问题,更要注重企业的资本运营问题。突出企业资产的增值和产业的发展。使企业管理由单一生产型管理向生产经营型管理转变,再向资本运营管理转变。全部管理必须坚持“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围绕市场变动进行调度和调整,不断提高和扩大市场占有率,根据市场信息进行动态组合,随时适应市场环境。二是要注重管理手段的更新。要不断更新管理手段,努力创造企业的管理新路子,使管理更加严、细、实、真。三是要注重管理机制形式的更新。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决策机构。企业通过改制更新,建立起由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三足鼎立的法人治理和经营机构,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盲目性、随意和依赖性问题,增强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竞争机制。充分体现按照市场规则运行优胜劣汰的规律,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利益分配机制。以联股、联利、联心为纽带,将责、权、利、险联为一体,形成新的利益和分配关系, 使企业的发展和个人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命运共同体。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市场营销机制,采取灵活有效的营销策略,提高市场的占有率和进入市场的自由度,向生产经营型,经营开放型转变。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科技创新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开发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要研究制定以科技进步为主导的企业发展战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和技术开发条件,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改造、技术开发、科技投入和产业化主体。 在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中,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抓好企业管理的中心,搞好资本运营,着重抓好以下两项工作。 1.认真加强成本管理。成本是企业运行质量的集中反映, 是企业总体素质的综合表现,关系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因此,必须从企业经营活动的源头抓起,牵住成本管理这个牛鼻子,有五条途经可以降低生产和产品成本。第一条途径是强化成本目标管理,提高投入产出水平,企业在采取目标控制中应该采用“制定定额、分解目标、控制费用”的办法。一是控制价格目标。二是原料消耗目标。第二条途径是加强资金管理,控制支出,节约费用。产、供、销、财等部门采用现代管理手段,加速产量、销售、物资、资金、财务信息的传递,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及时可靠的依据。第三条途径是规模生产,实现降本增效。企业要降低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达到降本增产、增销、增利的良好效果。第四条途径是加快技术改造,降低生产成本,在当今科学高速发展的时代,企业在加强内部管理的同时,还应重视技术改造,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开发新产品、改造传统行业,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开辟降低成本途径。同时还要注意项目建设成本,缩短项目建设期,磨合期,突出一个“准”字,把握一个“快”字,取得良好的投资回收效益。第五条是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一是改革人事制度, 体现“肯干、能干、干好”的用人原则,竞争上岗,优胜劣汰。二是减员增效,精干主体,以适应产品结构调整,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三是制定科学的劳动定员定额指标,减少非生产人员,优化组合,调动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投入到降低成本的工作中去。 2.强化财务管理,提高资金运营效益。确定财务管理在企业的中心地位,首先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其次是企业一切管理活动的基础,是企业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第一财务管理必须研究生财、聚财、用财之道,提高对资金的筹措、运用和分配的管理水平。一是要研究筹资方式,谋求最低资金成本。二是以最合理的方式标准运用资金。三是以最快的速度回收资金。四是建立和完善企业财务自我平衡机制。第二坚持财务的集中统一管理, 加大理财力度,减少国有资产流失。根据企业内部银行的职能,搞好内部核算、核定资金占用定额,落实资金管理责任制,加强资金的计划管理,搞好资金的日常调度和控制,坚持资金的有偿使用,增强资金的成本意识,加强资金的成本控制,加强对外联营投资管理,实行资金回报经济责任制,完善模拟市场价格核算, 健全模拟市场管理、提高经济活动分析质量,突出成本和资金分析两个重点,开展以资金占用资金效益为主要内容的审计工作, 不断提高资金运营质量和效益水平。 我们应尽早结束林业依赖资源破坏和消耗换取经济发展的阶段,加速转型,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由于林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部门,投资周期长、收效慢,靠自筹资金谋求发展在短时间内很难奏效,国家应加大对林业产业的投资和扶持,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强化林业企业管理,促进林业企业经济再现辉煌。最大化地实现林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林业经济论文:浅论基于要素投入下的林业经济增长效应 摘要:林业作为我国五大产业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林业经济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冲击,而在促进林业经济增长的效应过程中,要素的投入所占比重很大,而且对于林业经济的增长起到一定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统计数量和计量模型的模式,研究要素投入譬如资本,土地,劳动等要素对于林业经济增长的效果,从而探索出促进林业经济增长的一些方案和建议。 关键词:林业经济;要素投入;效应 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快,林业作为我国的基础性产业,在国家的经济发展,实现农村奔小康以及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林业经济的增长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研究数据表明,我国的林业产业结构从1994年的58.4∶34.4∶7.1,增长到2009年代的45.3∶48.9∶9.1,如此明显的经济增长数据表明,我国的林业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我国一些林业专家经过研究后表明,要素投入在林业经济增长的效应上贡献度上占有很大的比重。本文在一些已有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我国的林业经济增长效应情况进行分析,以期探讨要素投入对林业经济增长的效应程度。 一、理论基础和模型设置 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全世界各国争相追求的目的,从经济学开始被研究以来,对于经济的增长的分析和研究一直没有间歇。从上个世纪以来,以哈多和索洛模型为代表的经济增长理论风靡一时,哈多模型主要强调投资的关键性,这种理论认为投资影响了经济增长的速率;而索洛模型主要采用的是将资本和劳动,融入外部的技术因素。这样经济的增长就可以归结成为资本,劳动力以及技术创新的增长效率之总。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美国一位著名的数学家和经济学家共同提出了所谓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被广泛利用于分析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源“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其本质模型表现为Y=ax1b1x2b2.在模型中a,b1,b2都是固定的参数,而且参数估计和其他代数方程相比,计算更为方便,由于数据的特性,计算分析结论更为准确。一般来说,若总和小于1的话,说明规模报酬递减,生产规模扩大的边际报酬也相应递减,如若总和大于1,结果则相反。但是因为林业作为我国的公益事业同时也是产业支柱之一,林业的经济增长的效应与政府政策的扶持和资金的注入有很大的关系[1]。 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学的分析 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在以前林业经济增长的研究基础上,分析数据的特点,选择一些数据指标作为研究的变量条件。选择林业系统的岁末从业人员作为劳动因素投入指标;选择林业总产值成为林业经济快速增长产能指标;选择林业系统的资产总额和工资总值作为资本因素的参考,选择森林造林面积作为土地因素的投入参考指标,所有的数据选取的年限从1979-2006年之间。 由于数据的收集工作异常艰难,所以岁末林业从业人员总数主要包括林业系统中的国有和行政单位工作人员,此参考指标是优先指标,在这,做一个假设,假如林业系统的全部从业人员总数和所选择的参考指标有同比例关系,用资产投资和工资总数上资本投入参考指标也不详尽,在此基础上,假设替代指标与整体的林业资本投入却呈正比关系。由于数据的期限比较长,因此文章利用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别对林业的资金投入参考指标和林业总产值进行价格不变的处理[2]。 2.林业总产值增长近况。一些研究数据表明,我国的林业总产值在研究期限内出现一种迅猛增长的节奏。从增长率来看,林业经济的增长速度跟我国的国民经济保持一种并肩起步性,但是其上下振动的程度要强于GDP,而在剔除价格因素中,2005年的林业总产值下滑至低于往年的年平均增长率,这一点与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变化相同,从而说明我国的林业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上要看全国的经济发展背景。 3.林业要素投入情况 3.1人工造林面积的变化。总体来说,我国的人工造林面积并没有出现非常突出的增减形势,年均造林面积约为370.88万平方千米,但是我国的人工造林面积也经过了几次比较明显的改变。第一次在1981-1983年,造林面积差不多出现有超过25%的变化,从历史上我们了解,这是因为受到上个世纪80年代所进行的林业政策的积极推动影响,导致人工造林面积出现一个比较迅猛的增长。另外一次是在2000-2003年之间,为响应我国实行退耕还林政策,人工造林面积出现进一步的扩大。 3.2劳动力的数量起伏。在1985年到90世纪后期,林业经济的从业人员数量总和呈现一个稳定增长的态势, 但是自此以后,林业经济的从业人员数量出现了一个下滑递减的阶段,从2003年之后才开始回升,并逐渐稳定。这一变化与我国林业系统创新设备技术和公司进行改革,兼并重组等等有关,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我国的林业技术水平出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 3.3资本总量和结构的变化。林业资本投入主要出现两个迅猛增长的阶段,一个是在1999-2003年的迅猛增长阶段,另外一个是从2005年以后开始呈现的爆发式的增长,从数据来看,二者有点类似。但是从结构上来分析,主要是国家政策对于林业经济不同阶段的支持所导致的结果。综上所述,要素投入表现出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环境和政府政策的支持力度,同时也是林业经济增长的动力,我国林业的快速发展与要素投入及外部经济环境影响和国家政策的扶持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 三、对策和建议 1.加强林业经济领域的科学技术投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创新性,加大对专业林业学校等科研组织的扶持力度,让林业技术不断得到发展和创新,增加对林业紧急增长的贡献率。 2.做好扩大人工造林面积工作。建立合理有效的林业系统,将造林的生态利益转化为经济利益,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水平,更加让林业的产出值得以提升。 3.增加对林业产业的资金投入力度。在坚持生态环保的林业政策基础上,积极引领社会金融资本进入林业经济发展圈里边,提高林业投资的全面水平[3]。 4.提高林业系统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保障林业基层工作人员的基本利益,吸纳更多优良人才的加入林业经济建设中来。 四、结语 因此,通过上文的数据研究分析,要素投入对林业经济的发展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必须坚持要素投入在林业经济发展历程中的作用,加大资本,劳动力等等因素的投入,可以使经济增长朝着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进步。 林业经济论文:论构建人才平台 发展林业经济 论文关键词:林业资源;林业经济 论文摘要: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需要知识需要人才。知识和占有知识的人才,是知识经济社会最重要的资本。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资本,主要依靠同代科学技术来发展经济。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建立全国人才信息网,以期利用这一电子人才信息平台,使林业人才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加快林业现代化建设进程。因此,人才资源是市场经济社会发展最宝贵的财富。 据第四次森林资源调查,全国现有森林面积 1.34亿hm2,森林蓄积量101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前的8.6%提高到13.92%。我国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经国家批准黑龙江等8个省已跨入生态系统行列。我国现有森林面积和蓄积量的绝对值是可观的,在世界上占有一定地位,但由于国家大、人口多,人均森林面积和人均蓄积量分别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2%和13%左右,属于森林资源严重缺乏的少林国家。全国现有沙漠化面积达171.1km2,占国土总面积 17.85%,其中风沙化土地 5.4万km2,沙尘暴时有发生,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以黑龙江省为例,全省沙区每年有460多万亩农田不同程度地受风沙危害,其中重灾年份毁种面积达40多万亩,300多万亩草原由于沙化造成草质退化,载畜量减少,每年因风沙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2亿多元(林业厅提供)。林业企业地处偏远,条件艰苦,待遇偏低,加上长期单一生产结构,致使人才结构不合理,知识在创新过程中的创造性尚未激活,使得一些人才外流。要建立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建立接近自然的林业,建设具有多样性的生态系统的林林,必须加快林业现代化建设步伐,为实现这个奋斗目标,关键在于人才,根本在于人才。 首先,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与实现现代林业现代化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全新发展新理念,把实施林业人才战略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布局之中,坚持以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为根本出发点,人才要打破系统之间、部门之间、省市之间的界限,实施人才共享。人才共享是充分发挥最大创造力一种人才资源配置新方式,它既包括人才的引进,也包括在不改变人才原有身份和人才所在单位利益情况下,对人才能力充分发挥和合理使用。建立人才信息网,就必须大力发展“数学林业”。信息化是当代林业现代化的标志,它主导着未来一个时期林业现代化的方面,而电子信息技术是实现林业现代化管理和发展持续林业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只有通过全局性、整体性人才资源的合理开发,才能直接为林业经济建设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资源与智力保证。 其次,加快整体性林业科技人才资源开发与利用。开发利用创新型人才,坚持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主题,发挥人才的潜能,提高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支持人才开展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让科技人才自觉参与国家林业创新体系建设,在林业领域保持技术优势,促进部分学科、专业有重大突破。让知识资本参与分配,知识经济已成为决定生产力、竞争力、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以知识为资本将高技术成果产业化,高技术成果可作无形资产参与项目产业化投资,依据效益应获得相应的股权收益。开发国内外两个人才市场,吸引人才为林业经济建设服务,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坚持以调整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以市场为依托,以需要为导向,通过市场机制合理调整人才结构与布局,既保证人才分布的动态平衡。人才要坚定不移地稳步推向市场,以实现人才资源市场化,优质化。加强对人才的宏观调控与科学管理,保证国家重点建设及基层对人才的需要,两种手段结合并用,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 再次,加快培养高素质的林业科技人才。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收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培养林业各类(含短缺学科)专业人才。要加强继续教育法律法、规范化管理,培养人才的创新精神,围绕创新能力建设,认真搞好高层次次林业学术,技术带头人队伍建设,培养高新技术人才,培养年轻创新型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敢超国际先进水平的林业科技人才队伍。 林业既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又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具有生态、社会和经济三大效益,担负着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两大任务。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要加大对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力度,认真落实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等国家重大环境建设,努力扩大森林资源。知识就是经济,要创知识经济之业,要探索为林业经济发展的新路子,拓展为林业经济发展的新领域,开创为林业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提高人才资源的使用效益,为四化建设提供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多学科,多专业的各类人才资源,促进生态环境,林业经济有一个快速的发展与提高。 林业经济论文:呼伦贝尔市林业企业经济效益分析与发展对策 摘要:分析了呼伦贝尔林业企业经济效益不景气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提高林业企业经济效益的对策,以为该市林业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企业;经济效益;原因;对策;内蒙古呼伦贝尔 林业是呼伦贝尔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市经济建设、财政收入及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认真研究分析该市林业企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途径,找到符合实际情况的对策,解决存在的问题,才能使呼伦贝尔市林业企业走出低谷。呼伦贝尔市林业企业要认真研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使企业走出计划经济的影响,尽快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呼伦贝尔市是全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地区之一,有林地面积727万hm2(含松加地区),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0%,占自治区有林地面积的83.7%,森林覆盖率49%。森林活立木蓄积量8.85亿m3,占自治区的93.7%,占全国的9.5%。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森林是我国保存面积最大的后备原始森林,有林地722万hm2。该市森林资源丰富,“中东铁路”修通后,沿滨洲铁路线西段横跨大兴安岭的两侧遭受了严重破坏,使原始森林演变为天然次生林。近几十年来,呼伦贝尔市林业企业自身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受到很大阻力。 1呼伦贝尔市林业企业经济效益不景气的原因分析 (1)近50年来,各森林企业以采伐原始森林为主,出售采伐后的圆木及原料木材,没有很好地将育造林工作落到实际工作中,采伐数量大于育林数量。新育林生长周期长,没有生长成材,导致能够被采伐的森林资源枯竭,生产采伐任务不足,使森林企业发展后劲不足,企业经济效益不景气。 (2)随着林区人口的增大,林业企业职工人数增多,致使职工人数大于生产劳动任务,离退休职工人数比例过大,青年劳力就业难,特别是随林区劳动工具的技术革新,使森林企业劳动力大量剩余。由于离退休职工人数比例过大,导致离退休职工工资福利难以保证,企业负担过重。 (3)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提高,替代木材产品的不断产生和在社会各方面的运用,普通木材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减少,特别是在建筑建设中的运用不多,使普通木材产品销售难。在未来的发展中,社会生活对木材产品需求量减少,这使森工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4)呼伦贝尔市森林企业经济效益普遍不高,企业科技含量低,普遍以简单加工木材为主,企业产品单一,没有自己的拳头产品,没有形成企业规模,企业自身没有发展和提高的潜力。各森工企业总是以木材为基础,进行原料加工,出售木产品,没有其他替代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木材原料越来越少,企业生产受限,使企业难以得到更大的发展动力[1-2]。 (5)企业社会负担重。森工企业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企业办社会是普遍的现象,任何一个林业企业就是一个小社会,都要有独立的学校、医院、托儿所、保卫、城镇建设管理等一系列社会机关、社会生活体系。对于国家森林企业办社会的问题,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明确指出:“森工企业办社会,是越办越办不起,越服务越服务不起,照这样下去,只能把企业逼到没有希望的死角”。一个规模较大的森工企业,林业局所在地就是镇级政府所在地,随着人口的增多,社会服务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办社会负担越来越重,已严重影响到企业生产和发展。 (6)森工企业经营管理是系统工程,其系统的整体性、相关性、有序性和动态性都有其客观规律。但是多年以来,森工企业在意识转变中,经营者对经营战略的提出始终在松散的自然经济状态中徘徊,缺少结构调整与发挥资源最佳效益的力度,无论在时间上、空间上,还是在产业产品结构改变上,常常顾此失彼。优化组织和生产要素具体表现为只在理论上强调宏观的“以营林为基础,保护培育和发展森林资源”,而缺少与之配套的措施,以解决近期利益与远期利益、采伐与育林的关系,存在漫长的林木生长期与不断增加的林业人口、新增因素对资源砍伐的过分依赖等矛盾。 2提高呼伦贝尔市林业企业经济效益的对策 (1)呼伦贝尔市森工企业都具有一定管理和生产经营经验,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经济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林业企业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为了适应市场经济需要而挖掘企业内部潜力,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生产劳动积极性。在采伐育造林方面进行重大调整,采伐与育造林同步进行,新育造林面积不断增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兴办经济实体,发展合资企业,安置剩余劳动人员、下岗人员和城镇待业青年。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企业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生活及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很大提升。 (2)为进一步提高和发展该市森工企业,必须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转换经营机制,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木材综合利用和多种经营,主体开发林业资源,主动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 (3)该市森工企业首先要从提高工人技术水平上入手。任何管理经验、科学技术都是通过人工完成的,工人只有掌握更多的技术,不断提高文化素质,才能将技术运用到实际生产劳动中,才能提高生产和管理水平[3-4]。应该以人为核心,以人为基础,只有广大林业职工有技术、有文化,才能提高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因此,要大力加强林业职工的群众文化、技术教育,提高工人素质,才是企业发展的希望所在。 (4)森工企业要转变经营管理理念,不能以伐木、售木材、简单加工木材等表资源利用为基础产业,观念上不能以林产业自居。以卖资源为代价换取观念上的转变,符合森工企业特点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从而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并不断持续发展壮大。 (5)森工企业要解决资源的有续利用问题,呼伦贝尔市原始森林资源已不能再大面积采伐,森林资源蓄积量已下降到最低点。如果盲目采伐,再过几十年将会达到无林可伐的程度。该市森林主伐面积在20世纪50年代不足1.0万hm2,到90年代近1.8万hm2。而全市森林资源又以幼、中龄林为主,可采伐林木资源已枯竭,森林更新面积远远跟不上采伐面积的增加。要加大森林育林更新工作,主要通过人工更新、天然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育林,使森林面积不断增长,使宝贵的森林资源得到有续利用,使森工企业得到长期发展,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 林业经济论文:简论呼伦贝尔市林业企业经济效益分析与发展对策 摘要分析了呼伦贝尔林业企业经济效益不景气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提高林业企业经济效益的对策,以为该市林业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企业;经济效益;原因;对策;内蒙古呼伦贝尔 林业是呼伦贝尔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市经济建设、财政收入及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认真研究分析该市林业企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途径,找到符合实际情况的对策,解决存在的问题,才能使呼伦贝尔市林业企业走出低谷。呼伦贝尔市林业企业要认真研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使企业走出计划经济的影响,尽快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呼伦贝尔市是全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地区之一,有林地面积727万hm2(含松加地区),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0%,占自治区有林地面积的83.7%,森林覆盖率49%。森林活立木蓄积量8.85亿m3,占自治区的93.7%,占全国的9.5%。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森林是我国保存面积最大的后备原始森林,有林地722万hm2。该市森林资源丰富,“中东铁路”修通后,沿滨洲铁路线西段横跨大兴安岭的两侧遭受了严重破坏,使原始森林演变为天然次生林。近几十年来,呼伦贝尔市林业企业自身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受到很大阻力。 1呼伦贝尔市林业企业经济效益不景气的原因分析 (1)近50年来,各森林企业以采伐原始森林为主,出售采伐后的圆木及原料木材,没有很好地将育造林工作落到实际工作中,采伐数量大于育林数量。新育林生长周期长,没有生长成材,导致能够被采伐的森林资源枯竭,生产采伐任务不足,使森林企业发展后劲不足,企业经济效益不景气。 (2)随着林区人口的增大,林业企业职工人数增多,致使职工人数大于生产劳动任务,离退休职工人数比例过大,青年劳力就业难,特别是随林区劳动工具的技术革新,使森林企业劳动力大量剩余。由于离退休职工人数比例过大,导致离退休职工工资福利难以保证,企业负担过重。 (3)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提高,替代木材产品的不断产生和在社会各方面的运用,普通木材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减少,特别是在建筑建设中的运用不多,使普通木材产品销售难。在未来的发展中,社会生活对木材产品需求量减少,这使森工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4)呼伦贝尔市森林企业经济效益普遍不高,企业科技含量低,普遍以简单加工木材为主,企业产品单一,没有自己的拳头产品,没有形成企业规模,企业自身没有发展和提高的潜力。各森工企业总是以木材为基础,进行原料加工,出售木产品,没有其他替代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木材原料越来越少,企业生产受限,使企业难以得到更大的发展动力[1-2]。 (5)企业社会负担重。森工企业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企业办社会是普遍的现象,任何一个林业企业就是一个小社会,都要有独立的学校、医院、托儿所、保卫、城镇建设管理等一系列社会机关、社会生活体系。对于国家森林企业办社会的问题,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明确指出:“森工企业办社会,是越办越办不起,越服务越服务不起,照这样下去,只能把企业逼到没有希望的死角”。一个规模较大的森工企业,林业局所在地就是镇级政府所在地,随着人口的增多,社会服务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办社会负担越来越重,已严重影响到企业生产和发展。 (6)森工企业经营管理是系统工程,其系统的整体性、相关性、有序性和动态性都有其客观规律。但是多年以来,森工企业在意识转变中,经营者对经营战略的提出始终在松散的自然经济状态中徘徊,缺少结构调整与发挥资源最佳效益的力度,无论在时间上、空间上,还是在产业产品结构改变上,常常顾此失彼。优化组织和生产要素具体表现为只在理论上强调宏观的“以营林为基础,保护培育和发展森林资源”,而缺少与之配套的措施,以解决近期利益与远期利益、采伐与育林的关系,存在漫长的林木生长期与不断增加的林业人口、新增因素对资源砍伐的过分依赖等矛盾。 2提高呼伦贝尔市林业企业经济效益的对策 (1)呼伦贝尔市森工企业都具有一定管理和生产经营经验,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经济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林业企业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为了适应市场经济需要而挖掘企业内部潜力,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生产劳动积极性。在采伐育造林方面进行重大调整,采伐与育造林同步进行,新育造林面积不断增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兴办经济实体,发展合资企业,安置剩余劳动人员、下岗人员和城镇待业青年。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企业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生活及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很大提升。 (2)为进一步提高和发展该市森工企业,必须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转换经营机制,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木材综合利用和多种经营,主体开发林业资源,主动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 (3)该市森工企业首先要从提高工人技术水平上入手。任何管理经验、科学技术都是通过人工完成的,工人只有掌握更多的技术,不断提高文化素质,才能将技术运用到实际生产劳动中,才能提高生产和管理水平[3-4]。应该以人为核心,以人为基础,只有广大林业职工有技术、有文化,才能提高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因此,要大力加强林业职工的群众文化、技术教育,提高工人素质,才是企业发展的希望所在。 (4)森工企业要转变经营管理理念,不能以伐木、售木材、简单加工木材等表资源利用为基础产业,观念上不能以林产业自居。以卖资源为代价换取观念上的转变,符合森工企业特点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从而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并不断持续发展壮大。 (5)森工企业要解决资源的有续利用问题,呼伦贝尔市原始森林资源已不能再大面积采伐,森林资源蓄积量已下降到最低点。如果盲目采伐,再过几十年将会达到无林可伐的程度。该市森林主伐面积在20世纪50年代不足1.0万hm2,到90年代近1.8万hm2。而全市森林资源又以幼、中龄林为主,可采伐林木资源已枯竭,森林更新面积远远跟不上采伐面积的增加。要加大森林育林更新工作,主要通过人工更新、天然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育林,使森林面积不断增长,使宝贵的森林资源得到有续利用,使森工企业得到长期发展,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 林业经济论文:推动黑龙江省林业经济未来发展的几点措施 林业承担着培育、管理、保护及发展森林资源的任务,森林中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生物的多样性都受其保护,且肩负着提供多种森林产品、优化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多重使命。 1. 黑龙江省林业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现阶段林业开发破坏严重 近年,黑龙江省虽然在林业开发与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黑龙江省森工林区作为全国最大的国有林区和森林工业基地,由于过度开采而使林区遭到严重破坏。1989-2005年,黑龙江的国有林地面积、林分蓄积大幅度下降,国有林地消失231.5万公顷,下降l2.8%;林分蓄积由l6.8亿立方米,减少到13.1亿立方米,下降22.0%;择伐455.6万公顷,占整个采伐面积的72.5%,同期疏林地增加46.2万公顷,非林业用地增加113.6万公顷,而同期疏林地人工造林面积只有9万公顷。 1.2 林业开采量大利用率低 黑龙江省森工林业开采量大但效率低, 同时衍生出众多其他问题: 1.2.1森林资源危机,企业经济危困,地方财政困难。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林木蓄积量由开发之初的7.3亿立方米,下降到5.3亿立方米,下降了27.4%:地处小兴安岭的伊春市可采的成熟林蓄积不足500万立方米,比开发之初减少98.3%。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全面停止了采伐,对人工林的木材产量进行了大量的调减,而这些地区多是“木头”财政,大兴安岭地区财政收入的90%直接或间接来自森林工业,停伐后对地方财政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1.2.2偏重资源开发,忽视环境保护,生态条件恶化。长期的资源开采与环境保护脱节,使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生态条件受到严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重破坏,大小兴安岭森林过量采伐,蓄水固土抗风沙能力大大减弱,给整个东北、华北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同时,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的所有制结构也不尽合理。采掘工业中的国有大型企业一直是城市经济的主体,地方经济结构不合理。 2.积极推动黑龙江省林业经济未来发展的几点措施 2.1林权改革。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我省集体林权改革于2006年就已在全省展开,黑龙江省是唯一的国有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地,后又在全国相继推行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改革试点。林权改革的实行,对盘活黑龙江省森林资源资产、增加林区职工收入,促进林业又快又好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鉴于以往林权改革取得的成效,要继续把林改工作放在第一位,变局部改革为全面改革,即探索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为主线,变为主体、配套改革相结合的全面改革。改革的目的不是为了出风头,其根本目的是彻底解决我省目前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这就要求林权改革过程中,一要保护林区职工的利益,二要保护林区经济的发展。 2.2多种经营。黑龙江省以往的林业建设路径是先开发后建设,产仪、体制较多,虽然这种“政企合一推发展”是我省林业发展的一大特色,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难以充分激发和调动林区职工和百姓的积极性,进而严重地阻碍了林业的可持续经营。多种经营、综合利用是林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我省应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森林资源,按照“林农结合、种养结合、采加结合、工商结合、综合利用、全民发展”的方针,在对集中连片、大面积公益林和商品林应由国有森林资源管理机构依法加强经营管理的基础上,从转换经营机制人手,积极扶持股份和个体经济,逐步建立国有民营、家庭承包、统分结合的国有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新机制。 2.3森林保护。作为全国木材采伐量最大的省份,我省的过度采伐造成了天然林木材可采资源基本枯竭,大小兴安岭的森林顶级群落已经遭到严重破坏,一些特有的植物资源面临着灭绝的危险。无论是为保护生态环境,还是为实现林区可持续发展,都应加快森林保护和自我修复。首先,控制采伐。森林已不堪承受大规模高强度的持续采伐,因此,应减少采伐量,严厉打击不合法的采伐行径。其次,人工造林。这是实现森林消长平衡、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人工造林一要保证适宜的地区选择适宜的品种;二要保证良种壮苗以优化树种、林分结构;三要保证良性发展、循环利用。再次,多季造林。要变运动式造林、春季一季造林为多季造林,变传统的森林经营为可持续、生态管理经营。 2.4控制灾害。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是制约林业发展的重要障碍,对此工作要常抓不懈。火灾方面,首先,要确定重点防火期,并把耕地周围、居民点、旅游点划为重点防火区域;其次,要变季节性防火为全年防火,使防火成为常年性工作;第三,要健全防火制度,培训防火人员,扩大联防范围,加大投入力度,加强防火措施及基础设施建设;第四,要转变打火方式,变传统打火为科技打火、变人力打火为机械打火、变直接打火为间接打火。病虫害方面,要对森林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并做好预报工作,加强科学技术监测,及时、准确地确定森林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分布和危害程度,同时划分防治区、控制区、安全区,防治重点要以人工林为主,另外要把好苗木检疫关。 2.5多项发展。广袤的森林资源不仅有丰厚的林木资源,非木材资源也十分丰富,即有很多动植物资源及旅游资源可供利用,因此,要将林业经济变产业粗放式发展为重点突破式的发展。第一,要大力开发利用林下经济。通过快速发展以木耳为主的食用菌、进一步扩大中草药生产规模、大量种植山野菜、将野生动物养殖形成产业化发展等措施,将林下经济作为林业发展重要的经济增长点。第二,要形成旅游和服务的突破。高寒地区的气候条件和独具特色的生态环境使黑龙江省拥有开展森林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突出环境优势和生态旅游特色,把森林生态景观、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 结束语 总之,林业不仅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业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而且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及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森林的培育质量决定着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充分发挥林业的重要作用、加快林业的发展,须根据我省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大力提高森林培育质量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进一步加快生态建设,并积极运用高科技手段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进而使林业在管理和经营上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林业经济论文:林业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在逐步提升,它取得的巨大成就不仅仅依靠商业发展,还需要其它经济基础的支持。其中林业经济是依靠我国丰富的林业资源发展起来的,在推动我国竞价发展的道路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带给我们的不单单是经济效益,更多的是环保效益。但近年来为了满足国家发展需要,有些人无视生态环境,对林业资源进行大肆破坏,最终导致我国的林业资源遭到严重的损害,不利于林业经济的长久发展。本文以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希望能够对未来的林业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林业;经济;问题;对策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飞速,但与此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各种恶劣环境问题频繁发生,尤其是我国的林业资源遭受到严重的破坏,森林面积急剧下降,使得整个生态发展失去平衡,严重影响了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面对这样严峻的情况,促使我国相关部门开始对林业经济投入更多的精力,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我们不再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反而更加重视林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效益与它的可持续性,这就需要我们保持一定的林业面积。但是目前我国的林业经济发展情况并不是十分乐观,呈现出传统、粗放、封闭的发展模式,过分依赖森林资源,这就需要我们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探索,合理安排林业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运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大政策、资金、人力和科技投入,因地制宜发展以林业为主的多种循环经济是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林业经济发展资金不足 发展林业经济需要依靠林业资源,但是由于对资源的大量需求,在它发展的前期需要相关单位投入大量的资金。我们都知道,林业属于国有产业,在林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和当地政府部门要投入一定的资金来确保林业经济的顺利进行。但由于各地区的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政策的不同,各单位投入的资金也会有所差异,但多数情况下是不能够满足林业经济发展需要的。近年来林业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更大地发展,但资金多被用于建设生态园林方面,在经济生产投入还是缺乏足够的资金,促使很多优秀的林业经济项目无法顺利开展,进而严重危害了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 (二)林业经济与林业资源断链 林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林业资源的支持,特别是对森林资源的依赖。我国是林业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林业面积、林业储蓄以及森林覆盖率虽然低于世界含量,但总体来说基本可以有力推动我国林业经济的顺利发展。但是近年来由于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很多人和单位不考虑长远利益,只顾眼前利益,大量砍伐树木,导致我国林业资源受到严重的损害。虽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样的差异,但人工林种植的品种比较单一,不仅成活率低,而且不利于提供多样的林业资源,长时间促使我国林业经济长时间处于低效阶段,最后形成林业资源不断减少并且质量差的局面,进一步影响了林业经济的发展。 (三)林业经济发展缺乏创新、管理不完善 林业资源虽然属于自然资源,但在我们生活中,林业经济却离不开人的管理,同时它的发展也离不开技术的支持。近年来由于政府与企业在林业经济发展中没能投入足够多的精力,多采用国外已经开始或是已经淘汰的设备;在调节方面做的也不到位,致使林业经济发展缺乏严重的创新,技术设备也无法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这样就使得我国的林业经济长时间处于低水平时期。在管理方面也很落后,未能做到及时因地制宜,一些新品种不能适应当地的生长环境而受到限制,导致树木质量差,而且由于在贮备培植过程中缺乏专业人员的合理安排,也在一定程度的促使林木生长受到致命性的伤害,从而影响了林业经济大发展。 二、推动林业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 (一)制定优惠政策,吸引资金 林业经济虽然是国有产业,但由于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为了确保林业经济的顺利发展,我们就需要开展多渠道来吸引更多的资金来推动林业经济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和当地政府以及参与企业要制定一定的优惠政策来吸引外来资金来扶持林业经济的发展。比如,我们可以让一些资金雄厚的私人企业参与到林业经济建设其中,并对他们提供资源材料,当取得优异成果时可以给予奖励,促使他们更有信心参与林业经济建设,国家也可以让银行提供方便的贷款。 (二)大力调整林业经济结构 我国是一个多山多丘陵的国家,充分利用这些地区充足的林业资源大力发展林业经济,我们完全可以重点发展短期工业林业经济,在保证生态环境良好的情况下,进而提高它生产能力。建立起点、线、面相互结合的区域性林业体系,选择适合当地区域的树种和林种来种植,为林业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 (三)利用科技提升林业经济水平 在促进林业发展水平提升的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发挥现代科技的作用,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升对林业病害的防护,进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林业生态环境资源监测系统,从而形成一种林业有序健康发展的机制。另外,也应该支持和鼓励有能力的林业企业建立技术中心,提升对林业产业技术升级的速度,从而生产出更多的创新环保产品,赢得更好地经济效益。 三、小结 虽然我国林业经济已经取得很大的发展,但是在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依旧需要我们及时解决,这需要我们在今后发展中做出更多的努力。对某些地区出现的乱砍乱伐导致林业资源急剧减少,从而严重影响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现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一如既往的加大学习力度,并不断借鉴国外先进国家的林业发展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提升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的林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要针对不同地区的特殊环境采取不同的方法,适当调整当地的林业经济结构,尽力保护当地特有的资源,将科学技术全方面运用到林业经济发展中,改变林业经济发展的单一局面,进一步推动林业经济的大发展。 作者:陈英杰 单位:吉林省露水河林业局 林业经济论文: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营林造林工作研究 【摘要】营林造林工作作为林业发展的基础工作,营林造林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林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所以,加强营林造林工作,对推动林业经济建设,保护林业健康、持续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广大林业工作者要以促进林业发展为目标,从积极落实营林造林基础工作着手,通过不断创新努力实现营林造林工作的新突破。 【关键词】营林造林发展经营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即为林业提供了发展机遇,也使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林业部门要大力加强营林造林工作抚育、监管工作,不断改善森林综合功能,使林木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这不仅能够增加林区群众的经济收入,还有利于促进林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1林业经济持续发展对营林造林工作要求 1.1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林业可持续发展其主要目的在于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发展,其中即包括对森林物种的保护工作,也包括对林木的修复工作,通过对已经破坏了的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修复和管理,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森林的作用。林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为了保证其持续发展,需要从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入手,提高林业工作者和大众的林业持续发展意识,以保证营林造林工作的顺利展开。 1.2加强基础管理促进长足发展 要想使林业得到长足的发展,也需要遵循又快又好的发展原则,既要保证林木产量,又要保证林木数量。在营林造林工作中林业工作者们一定要把握好管理与技术间的关系,有针对性地从工作中的问题出发,并通过实地考察,充分做好计划工作和前期准备工作,以保证营林工作的长远发展。另外,林业技术、管理和工作人员还要重视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工作。 1.3增强全民营林造林意识 营林工作不仅单纯地局限于森林和山区,所在区域都有权利和义务加强绿化工作。所以,不仅要加强林业工作人员的造林意识,还要增强全民营林造林意识,以充分地调动公民的环保意识,使城镇与森林营林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断拓展绿化区域,不断强快绿化速度,为人类打造一个更健康的生存环境和空间。 1.4坚持林业产业多样化协调发展 公益林的打造不仅具有观赏性、联系性,更重要的是促进了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为了保证林业的长足发展,可以通过多渠道打造一条多样化的协调发展路线。将与其相关的特色加工业、绿色食品以及特色旅游业等与林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使他们能够相互促进,从而得到共同发展。 2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营林造林工作策略 2.1加强种苗生产工作 种苗生产作为营林造林工作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决定着林木的生长状况和质量。只有优质的种苗才能实现速生、丰产、质优的标准,所以要加强种苗生产工作。首先,要做好林木良种的选育工作,还要加强快繁推广和质量监管工作。在工作中要充分地利用种苗科技,以加快造林和优良树种的选育进程,为收获优质的林木奠定稳固的基础;同时,要加强林木良种宣传示范推广,支持并鼓励林业工作人员使用良种;另外,还要加强容器育苗的推广力度,对于那些适合容器育苗的树种要尽量采取窗口育苗方式,以提高造林的成活率,突破造林的季节限制,同时还可以加速幼林郁闭。 2.2选择科学合理的营林造林方式 要想促进林业经济发展,就需要打破传统的营林造林经营模式,将科学集约经营作为营林造林的主要手段,使营林造林质量得到可靠的保障。首先,要用机械整地、机械割草等现代耕作技术来代替传统的耕作方法,来提高耕作效率和质量;同时,还要从思想上转换重造轻管的理念,广泛开展森林定向培育,将引水喷灌、配方施肥、抚育间伐等应用于营林造林生产之中,以全面提升造林的产量和质量;另外,还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实现林下利用和复层林经营,打造功能多样、品种丰富、结构稳定的生态群落,使森林实现三效兼优的标准。除此之外,要调动各级林业科研院所,充分利用林业科技成果,以整体提升营林造林的科技经营水平。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计划、育苗到施工、抚育、经营等各环节的质量监管,使营林造林质量得到可靠的保障。 2.3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林业发展水平 首先,要提高林业工作人员的营林造林意识,并帮助他们树立质量管理意识,先从根本上解决工作人员的思想问题,为提高营林造林质量打下扎实的基础;在营林造林的各工作环节,加大质量管理工作力度,尤为重视质量检查工作,严把质量关;还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对于调查中的细节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归档;为了保证生态公益林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要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的发放效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政府及各级管理部门的信誉,使生态公益林建设工作得到有效的保证。加快林业科学技术推广步伐,以增强林业竞争力,以保证林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4加大资金投入 各级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要重视林业工作的落实和实施,林业资金投入的同时也要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林业生态建设,可以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制定优惠政策等有效手段,使林业能够吸引民间资本,以其作为行业发展的动力,并最终实现投资者和林业双赢的共同发展局面,这样即可以有效地增加生态效益,又可以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2.5加强营林队伍建设 在营林造林工作运行中,要认识到人的主体性地位,要明确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技术的营林造林队伍,才能保障营林造林事业的健康发展。所以,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强人才的培训和教育工作,从业务知识、政治理论等各方面提高林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拓展其知识面,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具有较高的职业首先,敢于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以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益,以进一步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微课教学模式研究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微课作为新时代的创新教学模式的典型代表,在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微课教学模式在教育界的普及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这对新型教学模式的创新具有促进作用。在微课课堂上,教师主要是以某一个知识点教学片断作为重点,观看相关视频资源,然后进行针对性地讨论和讲解。这种小规模、短时间的教学模式虽然内容少,但信息传递快,很适合当代的高职教育。在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微课的特点,将教学效率推向新的高点。另外,微课教学与传统教学存在区别,但也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两者互相影响,共同发展。 一、对微课的认识 (一)“微课”呈现方式 微课是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吸取了传统教学的优点,内化为自身的特点,并且转化成一种全新的模式呈现在人们眼前。微课虽然时间短,内容少,但是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并能构成虚拟的学习环境。这个学习环境中,包含和传统教学相似的内容,有教学设计部分、学生测试部分、教师评价部分等。这些相关的课堂组成部分在微课教学上起了重要的作用,帮助了微课虚拟环境构建的实现。 (二)“微课”的主要特点 1.上课时间短。普通的课堂一节课被定为45分钟,而微课只有5~10分钟。在这种上课时间的对比之下,微课可以算得上精短了。微课更利于中小学生的发展,因为它遵循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短时间的注意力和控制力更好。 2.微课教学主要是针对重点和难点的,一般是选择某个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比传统的内容要少得多。微课反映的内容是课堂某个阶段的内容,并不是整个课堂内容的映射。虽然课程内容较少,但是知识内涵和意义影响力很大,是整个课堂的精华所在。 3.资源容量较小。微课的视频容量比较小,一般有两种方式可以进行选择。第一种,在线观看,教师和学生一起观看,在线答疑,一起讨论交流,共同进步。第二种,下载观看。学生可以自由进行下载,随身携带于移动设备中,想看的时候随时随地观看。这种教学方式对老师也是非常有利的,也有助于教师的进步。 4.课堂内容情景的构建。微课一般选择重点和难点来进行讲解,有很强的针对性,有助于学生突破。虽然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视频,但是要想完成一个模拟的微课体系,要想构成一个虚拟的学习环境,还需要多方面的资源来共同支持。课前课后的准备,教师的提问和评价,相关专业人员的参与等,这些资源共同支撑起一个完整的虚拟学习空间。在微课的各种经典案例的观看过程中,教师吸取视频中好的地方内化为自身的技能。遇到值得学习的地方,可以直接借鉴。与此同时,可以和自己的教学风格形成对比,改进自我的不足,促进教师的成长。作为学校教育的主导者,教师的水平一旦提升,养成了良好的教学习惯,爱岗敬业、关爱学生,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就会有所提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也会有所提升。 5.主题突出、内容具体。微课的课程强调一个内容,不会牵连出其他的知识点。选择的研究问题一般都是有价值的,都是来源于学习或者生活。学习上主要有知识点的重点难点突破,生活上有教师生活经验的传授、教学反思和评价。 6.草根研究、趣味创作。微课教学涉及的教学内容很少,一般都是5~10分钟的时间。在短时间内,教师和学生都可以研发教材,都可以成为学习的主体,并没有强调主体概念。教师和学生都是“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教师在选题材是要选择自己有足够把握的,可以信手拈来的。只有这样才能跟学生一起愉快地交流讨论,更好地引导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7.成果简化、多样传播。学习具有突出性、针对性,这样学习起来不费力,学习效果较好。学习时间短,就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来传播知识,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快捷性。 (三)微课理解误区 误区一:人们往往以为微课就是把完整的一堂课进行压缩剪切,剩下了知识的概念、定义还有纯粹的理论知识。跨过了学生讨论和教师分析的环节,也跨过了沟通交流的环节,剩下的是没有营养的,不值得学习的。其实不然,微课主要是在短时间内针对重点,突破重点,加强理解。对学生而言,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重点,避免了枯燥的灌输形式。误区二:微课就是讲解PPT。每个教师会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水平来选择不同的微课制作方法,但是在刚开始的时候,基本上还是选择幻灯片的形式。那么就要求教师制作高水准的幻灯片了。如果幻灯片上只有文字,没有任何生动形象的视觉内容,教师也只是机械地念,语调和语速都很平淡,那么这样的微课形式让人乏味,学生也会缺乏学习的兴趣。误区三:微课的内容必须来自课本。微课的内容丰富多样,可以来自各种渠道。可以是教学范围内的知识,也可以是教学范围外的知识,还可以是学习方法的传授。微课的内容由老师来决定,并不是强调课本知识点的重现,可以传授给学生课外知识,扩宽学生的知识面。误区四:微课只能由教师讲授。微课具有灵活的主导权,可以让老师单独完成,也可以完全由学生参与完成,并没有硬性的规定。微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上课的形式和内容都可以由学生决定。最大化地为学生考虑,也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水平。 二、高职专业课微课制作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一)微课选题不宜过大 普通的一节课的时间是45分钟,所有教师都想充分利用这45分钟,大量地传授知识。这种情况容易导致学生思维涣散,长时间的灌输知识也容易让学生失去主动意识,缺乏学习兴趣。而微课的教学时间很短,所以说选择的教学内容有限。教师不可选择繁杂的知识点讲解,这样忽视了微课的意义所在,也容易使学生分心走神。微课就是在短时间内对知识重点进行讲解。这样的一个精短的过程,往往缺乏系统性和结构性。既不能表达课程的中心思想,也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但是在教学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多个微课组合叠加到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多个短时间的学习促进了学生对整体知识的掌握。学生只要在手机上多花5分钟就能上一节课,轻轻一点,上课的时间地点也可以自主安排,自主决定,学生也很乐意去学习,特别是在高职院校中。 (二)微课形式要特别,内容要新颖 微课内容如果只是文字和知识点,没有生动形象的视觉内容,那么学生就会缺乏学习兴趣。一个富有创新意识的微课应该包含文字、图形、表情和动画的良好结合,这样才能首先在形式上保证吸引学生观看。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积极性也会提高,课堂的效率就会提高,学生的成绩自然而然也会有所提高。一堂微课内容,要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保证好了这些,然后再在制作上花心思,就能较好地完成微课。制作形式要新颖,避免纯文字,加上生动形象的视觉内容,也不能太空洞了。制作的主题要富有创新意识,制作效果要符合学生的口味,要能吸引学生观看。 (三)选择恰当的平台学习 视频观看是微课学习的核心内容,要保证学生“课前、课中、课后”都要有大量视频可以观看。由于资源的匮乏,地区的限制性,视频的来源就成了一个主要问题。如何做到让所有学生都能有视频观看,教师就要发挥教育主导意识的作用了。教师要结合各地区的情况,应用各大社交软件,选择可实施的平台进行资源共享。如果能确定一个平台,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平台。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微课视频,并不断更新补充内容。这些学习资源保存于这个平台当中不会丢失,供学生在线或者下载观看。充分发挥了平台作用,实现了资源共享。 三、高职专业课微课制作的方法与建议 微课的核心内容是教学的视频,所以说,制作视频是重要的一个环节,而这个环节要求视频制作者有处理文字、图像和音频等多方面的能力,并且这些能力都是必须具备的。微课制作的方法有很多,需要根据高职工商管理课堂的教学方式的不同来选择合适的方式制作微课。不管选用哪种方式制作视频,都要保证视频的质量。 (一)理论型课程 教师利用一些录屏软件对课堂内容进行录制,主要是对幻灯片放映过程的录制,还有实际软件操作过程的录制。录制之后,利用其他的后期处理软件对视频进行剪切,修改处理,以达到标准水平。如果学校的教学设备足够先进,那么完全可以使用电子白板。电子白板可以自动地录制视频,录制完成之后再使用配音软件配音,这样就能直接制造出微课视频了。这种录制视频的方式主要是针对教学过程中的理论课,在理论课上,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自主选择,想看视频就可以看视频,想听音频就可以听音频,最大化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形成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 (二)实践型课程 教师利用一些摄像软件对课程内容进行摄像,主要是针对一些实训操作项目。要充分展示具体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步骤,还要注意构建一个合理的实训情景。教师要指出重点,并引起学生注意。遇到某点重要内容,还需要亲自做实验示范,避免学生犯错。让学生动手操作,注重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做好这一系列的训练,学生才能对课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对课程摄像来说,可以用摄像机,也可以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但是要保证像素。如果视频的清晰度不好的话,就等于是白费心思了。摄像过程尽量少拍其他的东西,对准黑板,再对准教师。一个视频中如果出现了与学习无关的内容,学生极容易分心。录制之后,还需要结合相应的处理软件,对视频进行后期处理,保证像素、声音,全面确保视频的质量。 (三)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 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来制作微课。根据优秀微课制作者的经验,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对于理论课,要录制屏幕内容和录制音频;对于实训课,就要用摄像的方法了。要想制作好微课录制,一个教师必须做到两点:第一,根据课程内容,明确地知道课程的属性。然后选择相对应的方式来进行。第二,结合自己的经验,选择合理的方式来进行制作。制作要避免大篇幅的文字内容,避免学生对学习内容失去兴趣。根据高职教学的教学理念和课程标准,微课是很好的教学方式。从三个方面来说:第一,微课可以很好地结合各种教学资源,让学生拥有大量的学习资源,从技术上提高了教学资源的丰富度。第二,微课的小规模的教学方法,把知识分解成片段,突出了重点内容,并逐一突破。这一教学设计很适合专业化的教育。第三,微课的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可以课前课后随意选择。微课的制作要依据不同的内容选用不同的制作方式。微课的制作要富有新意,要体现创新意识,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只有这样,微课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 作者:谢朝阳 单位: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堂有效管理研究 1高职课堂特征 课堂,这种环境比较特别,在课堂开展的教学活动整体结构有五个特点:①多元性。即课堂会产生许多差异性的任务和事件。②同时性。指课堂里的许多事是在同时发生的。③即时性。上课,随机性很强,出现问题时教师应该能够快速反应。④难以预料的公共课堂气氛。⑤历时性。学年开始发生的事件,可能对学生后续时间段的课堂行为产生影响。 2课堂管理现状分析 (1)评价课堂管理的若干机制改革滞后。 近年来,随着办学规模扩大和水平提高,各项高职教育改革也逐步推进,如人才培养水平的评估迫使高职院校不断提高综合管理能力,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评比与验收提升了高职院校科研教改能力等等。相对这些改革,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与其它专业一样,对课堂管理评价机制的改革无疑滞后了,可以说高职院校缺少有效的评价机制。如老师怎么样去管理课堂才是一堂成功课缺乏统一的评判标准;从某一堂课该如何管理去培训教师和规范学生也缺乏统一的评判标准。同时,有些管理制度评价体系本身就内部无序、甚至冲突,而且没有随着我国高职教育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2)青年教师缺乏足够的课堂管理能力。 青年教师作为高职教育的主要力量,成员中许多人是普通高校的应届毕业生,直接从学校到学校,没有机会走进相关专业的一线岗位,实践经验的积累几乎为零,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标准差距很大。 (3)移动数据严重影响着高职学生的课堂自律能力。 在信息化校园时代在白热化的招生竞争下,各高职院校都配有免费的无线局域网络,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成为学生的必备工具,学生在教室进行移动上网成为现实。 3强化课堂有效管理的对策 (1)从改变评价机制深化课堂管理改革。 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堂管理要以实践为导向、以成才为目的,改革包括对课堂组织、知识内容、教学方法、信息技术和评价标准等各个方面的改革;课堂管理改革的最佳效果是打造出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课堂,使教师成为学生的注意力中心,评价革新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倡导评价考核过程化:在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中纳入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小组合作成果等;适当精简卷面考试形式,考核评价方式向情景模拟对话、调查报告、学生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转变;适时开展学业的多方评价,也就是教师、学生自己、家长、实习企业等多方参与的评价。 (2)强化青年教师相关培训。 我们要对照主席“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去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造就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首先,强化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教育,让他们从教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收到激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新形势下,青年教师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师德师风观,才能在课堂上正确地引导教育学生,用本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课堂。其次,业务精湛强化。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要突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目标,青年教师通过入职培训、下企业锻炼、结对拜师等活动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使自身专业素质不断提升,真正做到职业道德和业务技能符合双师型教师标准。最后,指导青年教师严格按教学规律和课堂教学要求组织教学,不断提升自身课堂教学艺术性。如语言上把控制语调语速,版书规范整洁,了解学情,掌握动态,守时守信,求真求实等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广大学生对本专业的积极性。 (3)课堂规则的设计。 俗话说,计划是控制的基础,无计划,控制就无从说起,纠偏就更不可能;无规矩不成方圆。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遵守课堂规则,可以确保课堂学习有序开展和促进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首次上课时应给学生明确课堂学习规则,慢慢地这些行为规则就可以变为学生自觉意识,会落实到具体的课堂和学习中。这些规则的制定,不仅要规范学生行为,而且要让学生明白规范的意义。当然,教师制定这些规矩前,也要考虑学生接受能力,考虑学生改进空间,从事规则拥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4)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教育家赞可夫的发展教育理论认为,某种教学方法只有在教学活动中使用这种方法并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和精神需求,才能发挥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组织者,但并非教师个人主宰课堂,高效率、丰富多彩的课堂可提升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的思考,应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平台,让学生成为展示自己的机会,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教学效果体现在学生如何学,而不是教师如何教,教师应充分相信和解放学生,强化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培养,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机智灵活处置多因素间的关系协调,确保教学活动能够开展顺利并取得良好效果。专业教师通过一些试验,发现学生成为课堂主人,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更强,课堂教学效果更好。 (5)借助互联网优势强化信息化教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多媒体技术应用和网络技术普及的速度越来越快,以及高职院校强化多媒体设施、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建设,信息化教学模式在高职教育中逐渐得到推广使用,这种现代化教学模式体现了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特点。据统计,95%以上的高职生拥有手机,其强大的功能在课堂上表现在用手机聊天、玩游戏和看电影等,学生表现出的热情远远超过了课堂学习。所以,顺应学生的网络情结,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利用手机网络进行学习,符合学生的心理要求,是一种合理科学的疏导,也是一种全新的、与时俱进的信息化学习模式。充分利用手机教学,有如下两种有效渠道:一是授课内容可以由任课教师在课前上传至空间,学生借助手机在网上进行预习、复习和自测等,对有疑问的可以利用手机进行网上搜索或者带着问题走进课堂,由教师现场答疑;二是课堂上教师先讲授知识点,将要完成的任务或解决的问题提出,学生借助手机等工具围绕任务或问题积极搜集资料,然后小组开始讨论并在课堂发言,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并解决问题。这种课堂充分考虑了以学生为中心,最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因为它完全打破了学习在时间上、空间上和视觉上的限制,使学生学习的时代感和探索感得到强化。 4融洽、愉快课堂氛围的措施 (1)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动机,在心理学上与行为的起因、方向、强度和持续性有关,源于特定需要,想满足各种需要的特殊心理和意愿表现。学习动机作为内部动力推动着学生学习行为和条件的产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效率也会受到它的影响。一般来说,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效果与学习动机变化方向一致,教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能够促进课堂教学取得满意效果。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明确而合理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科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对于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可以采用有效的激励手段,对于好行为进行奖励和坏行为进行处罚,促进学生课堂行为规范,激发学生兴趣和动机以促进课堂教学提升。 (2)教师走动式教学。 任课教师上课时如果总是站在讲台上,长期以一种姿势对着学生,强度和频率都一样,学生很容易出现视觉疲劳;如果教师经常走下讲台,采取走动式教学,加上丰富的肢体语言,讲课效果将更生动、形象和具体,与学生的距离逐渐拉近。此外,讲课过程中,教师语言表达风趣幽默,将能有效缓解课堂紧张而严肃气氛,创造轻松而愉快气氛,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得到激发,课堂教学效果将更好。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说,我们应该将教学过程打造成无拘无束,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良好互动,否则,什么教学方法都是无效的。教学活动能否有效开展,良好的师生关系很重要;教师不喜欢学生,学生的学习就得不到教师关心,帮助学生进步更无从谈起;学生厌烦教师,就会抵制教师,教师所做一切,学生都会不满意。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要平易近人,喜欢学生,客观看待学生,从心底关心学生成长。师生友好的关系和诚挚的友谊,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效果提升,成为学生热爱学习的感情基础。良好师生关系分课内和课外:课内,教师应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调动学生兴趣。为此,教师应强化教学理念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以及新知识的不断学习。课外,强化师生沟通,了解学生需要。为此,教师要以平常心和学生沟通,多关心多问候,多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也应大胆和教师说话,真诚交友,寻求指导和帮助。 作者:谢朝阳 单位: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终身职业培训体系构建 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育是一种面向市场和就业,以培养企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就在于,以职业技能和应用技术为教授核心内容,无论教学还是实践都注重学生的应用操作,密切跟踪学习前沿技术,将理论教学与应用实践相结合。终身教育是人们在经历九年义务制教育、高中和高等教育后,进入工作岗位,仍在坚持的一种教育形式,对受教育者的年龄没有门槛性规定,时间跨度可以延长到人的一生。终身教育可以是自学,也可以是接受培训,还可以听讲座、逛论坛、参会议获得知识文化和技术,没有固定的形式。既可以通过书本和口授学习间接经验,也可以在实践操作中获得直接经验。对于劳动者而言,终身职业教育非常必要,是一个完善知识结构、学习新知识、培训新技能的过程。高职院校是开展职业教育的最好平台,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面向社会构建终身职业培训体系。 一、终身职业培训体系的发展现状 (一)政府主导 职业培训的主体多种多样,有企业内部组织的岗位技能培训、专业知识培训,也有社会机构组织的科普培训、公益讲座,以及非政府组织举办的面向某些特殊性岗位的培训,例如对社工的培训、对志愿者的培训,这当中也涉及到一些医学、教育方面的职业能力。目前,终身职业培训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主要是政府牵头、劳动者参与、社会协同的办学模式,具有较强的政策导向性和公益性。政府主导的优势在于集中力量办大事,能迅速打造终身职业培训平台,投入资金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但受任期和执政思路所限,政府主导下的职业教育延续性不强,刚开始的阶段会投入较多,如果没有形成品牌和特色,可能在后续阶段就会流于形式。作为教育公共事业的一部分,职业教育在社会民生中的地位和作用与政府的关注点密切相关,因此不同的区域终身职业培训体系的成熟度也有所不同。 (二)层次多元 终身职业培训涵盖的范围较广,以培训的内容分类,包括岗位技能培训、专业知识培训、创新创业培训,以接受培训的人员分类,可以分为在职人员培训、岗前培训、再就业人员培训、一般性社会知识培训,以培训的时间分类,包括项目培训、岗位培训、短期培训、中长期培训,内容丰富多样。有些职业培训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来定制,有些培训则聘请业界的知名人士讲解,还有的由员工自我培训,职业培训的过程也是企业员工“传帮带”的过程。一般来说,大型企业、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对职业培训比较重视,会定期组织员工开展培训,员工自觉学习的意识更强,终身职业教育的参与度更高。而中小企业、私营企业、合伙企业等职业培训体系相对薄弱,企业和员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对职业素质提升、职业能力培养的意识不强,因此这类企业中的终身职业教育进展有限。 (三)覆盖率低 终身职业培训在企业的覆盖率普遍不高。在国有企业,职业培训和党性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中高级管理人员,普通工作人员参加专业培训的机会较少。在私营企业,许多员工从入职以来就没有接受过系统完整的职业训练,只能在工作中摸爬滚打、边干边学。对于一些政府主导的职业培训,由教育局或人力资源局牵头,通知辖区企业派员参加,由于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不强,所以企业参加的积极性不高,有些企业抱着“抓壮丁”“凑数”的心态参加培训,因此迟到早退的现象较为严重。在人们的意识当中,终身学习、职业培训也没有成为一种常态,认为在学校读了十几年书,知识文化已经够用,学习是浪费时间,“纸上得来终觉浅”,拒绝“纸上谈兵”。这些人没有意识到,职业能力的培养对于引导人们在工作中以正确的方法处理问题十分必要,因此自觉主动参与职业培训的积极性不强。 (四)实效有限 职业培训是一项针对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培训的内容、培训的时长、传授的知识、实地调研的单位、实际操作的项目,都要进行周密的规划,否则培训容易沦为“走过场”,没有发挥实际效用。有些职业培训,教授的不是具体技能,而是一些广为流传的工作态度,讲解的不是怎么干,而是应该干,培训的内容过于理论化和抽象化,让学习者觉得枯燥乏味,缺乏学习动力,也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目前社会上也有不少市场化的培训机构,但教授的知识多为考研英语、注册会计师、司法考试等应试型内容,面向的不是职业技能,而是从业资格,有不少人虽然参加了培训、通过了考试,但职业能力仍然欠缺,无法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不得不“回炉”重塑,这也反映了当前终身职业培训的弊端。 二、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育构建终身培训的体系的可能性分析 (一)高职院校具有办学优势 高职院校是职业教育的专业工作机构,与企业办学、社会办学、劳动者自学相比,存在巨大的优势。首先是师资优势,高职院校拥有大批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他们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专业经验,同时还掌握教学规律、了解学生心理,具有很强的教学能力。其次是场地优势,企业办学需要腾挪出专门的学习场地,社会办学需要租用人流密集处的大教室。而高职院校本身拥有教学场所,不仅拥有教室、课堂、图书馆、实训基地,还拥有一应俱全的后勤保障,食堂、体育场、宿舍楼,解决了职业培训的后顾之忧。再次是经验优势,高职院校的主要工作是教书育人,培养技术型、实用型人才。经过多年的教学相长,学校从专业设置、企业联动、师生管理、经费运作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与企业内部“小打小闹”的短期培训,以及社会上专业门类不齐全的“偏科”培训相比,具有更大的管理经验优势,也更能促进终身职业教育朝着正确的轨道运行。 (二)校企协同具有实训优势 企业为了保证正常的生产运营,不可能抽出大量的人力和充足的场地从事培训工作。社会培训受制于办学条件,也没有丰富的实践应用型资源。而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育长期保持着校企合作,与各行业、各领域的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无论是生产性还是经营性行业,都或多或少拥有实训平台,为职业培训提供了一个仿真模拟的体验环境。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要到企业去实习,工作地点较为分散,企业和学生的双向选择自由很大,这类职业培训就必须有专业部门来协调。高职院校是胜任这一任务的最好选择,在长期的教学培训中与企业建立了大量的业务往来,有利于整合校企资源,利用好学校和企业“两大平台”,有助于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建设。有些高职院校本身就与企业保持着长期合作,形成了人才定向培养、企业基地实习、实训平台强化训练的办学模式,将这种模式拓展到社会终身职业培训中去,能够快速适应市场需要,发挥培训效益。 (三)政府支持具有平台优势 与社会开办的零散式职业培训,企业的专项性内部培训相比,高职院校的终身职业培训更易得到政府的支持,获得专项性资金和相关政策配套。社会上开办的职业培训一般侧重于一个或几个专业内容,综合性、系统性不强,师资力量也较为薄弱,教师流动性大。企业的内部培训针对某个专项进行,与企业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缺乏公益性和持续性,推广和普及意义较低。高职院校面向社会构建终身职业培训体系,能够整合师资力量、社会资源,设置社会需要的课程,结合政府的区域规划、产业导向、目标任务来培养人才,针对性和指向性较强,因此更能得到官方支持。而终身职业培训可以改变培训载体不足、平台不大的困境,由政府主导、高职办学、企业协同、社会支持、公众参与,打造一个终身职业教育的培养体系。政府将科技经费、服务业引导资金、人才资助资金投往这个平台,能够推动高职终身职业培训的蓬勃发展。 (四)在职培训具有需求优势 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育面向社会开办终身职业培训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有广泛的社会需求。现在社会开办的职业培训门类众多、竞争激烈,但形成品牌、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培训机构较少,如“新东方”“蓝翔”等职业技术学校,涉及的行业有限,还有大量社会急需的岗位职业缺乏优质知名的培训机构来组织。特别在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点更新“,互联网+”的经济发展趋势下,一些职业营运而生,如网络营销、淘宝客服、图文处理、物流运营等,专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相关工作人员急需学习相应的知识技能,以胜任本职工作。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比较齐全,而且在长期的办学中形成了品牌和社会信誉,由于是专业办学机构,也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适时调整和新设特色专业,培养岗位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还能够利用晚间、节假日等休息时间开展培训,制定课时得当的职业培训“套餐”,为劳动者提供了很大的时间便利,因此也会获得较大市场需求。 三、结论 终身职业培训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劳动者自我提升、自我发展的需要,由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育面向社会构建终身职业培训体系,能够充分整合高职院校的办学优势,采取校企协同的实训优势,运用政府支持的平台优势,挖掘在职培训的需求优势,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长期培养职业岗位需要的复合型高素质管理人才。 作者:谢朝阳 单位: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最早可以追溯到1903年英国桑德兰特技术学院在工程与船舶及建筑中的“三明治”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将学生看成是一块夹在两片面包中间的肉,他们在学习期间需要经常性地走出学校,参与社会实践,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为其毕业后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因这种教育模式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具有一定的有效性,所以从产生之初,这种教育模式就收到了业内外人士的普遍赞誉。纵观国内外知名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德国的“双元制”教育、英国的“三明治”教育、日本的“产学合作”教育,他们都十分重视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具体说来,主要表现为:第一,企业主导型培养模式,即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任务转嫁给企业,让企业发挥各自优势,灵活培养各对象学生,使之成为社会需要的人;第二,学院主导型人才培养模式,即以新加坡为代表的“教学工厂”认为教育的主动权应该归还院校,实行以“院校教育为主,企业培养为辅”的教育模式;第三,企业、学校合股培养模式,即极大地解放高职院校的办学自主权,成为自主办学、独立经营的实体,以董事会制完善与企业的关系,将高职院校的运营与现代企业的股份制模式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教育效果。作为舶来品,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从引进至今仅30年左右的历史。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企业的不断发展与壮大,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大量的工商企业管理人才,而这种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则仍然在高等院校。所以,对高等院校的学生进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见识,也可以有效激活市场,为企业提供合格人才。 一、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建设现状 1.学校、学生和用人单位三方之间仍存在脱节。 1.1学校与学生之间。 学生已经显示出对学校方提供的培养目标、模式、内容、方式等方面的诸多不满,集中表现在对学校整个培养体系的系统性、实践性和全面素质培养方面存在不满,并对培养方式的陈旧、单调和不够科学提出了批评。相反,学生对知识教育表示认可,并对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满意度较高。 1.2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 矛盾集中在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发展能力、自我认知和由此形成的就业期望,与用人单位在聘用、使用人才方式之间的冲突。大部分毕业生希望进入企业后直接从事管理工作,但企业大都要求学生从基层操作岗位做起,在实际工作中显示出一定的能力后,择优安置到管理岗位。从客观分析,首先是学校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缺少个性和专业特色,同时也无法给予企业正确的甄别信号;其次是教学内容与企业管理需要有差距,企业希望学校能够更进一步强化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2.现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改革。 沿袭本科甚至是研究生的管理教育理论和教育模式。傍本科味浓,学科化教学仍然严重,认真学习本科先进的理论和成功经验本身是应该大力提倡的,但是,我们目前采用的工商企业管理教材有相当部分是本科的,从理论教学到案例分析都是学科化的,实践性不足,缺乏高职特色。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结合不紧,缺乏实用性。一是课程设计与市场需求脱节,培养目标不明确,工商管理课程与普通管理类课程的差别不大。二是涉及面广但不精不专,学的多反而变得肤浅,使学生无法融会贯通,无法灵活运用。三是教材滞后。在案例教学中,科学、翔实地反映中国企业经营成败的案例太少,大部分专业教材及管理案例来自国外,许多案例教学变成了被动的案例讨论与分析,难以解释我国特有的经济现象。案例中看不中用,模拟现实的机会不多,无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四是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专业特色的核心课程,因此有工商企业管理无专业课的说法。专业实习难以有效开展。由于工商企业管理涉及到企业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如供应、生产、销售、财务、质量检验、战略规划等,要想安排学生将企业的管理工作全部实习一遍是非常困难的。培养方案中虽有暑期社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但时间短、资源少,难免流于形式,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差,在人才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出现了就业难的局面。 二、加强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建设的若干对策 1.适应区域形势发展,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当前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一般定位为: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重构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确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对本地区经济建设和各行业发展现状,可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熟悉国家经济法律、法规及企业的基本运作过程,了解工商管理前沿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从事企业管理活动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树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具备企业管理的基本技能,能够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经营决策和有效管理,善于沟通与协作,勇于探索与创新,并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健康身心,能在工商企业一线从事执行及基层管理工作,包括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运作、市场营销、项目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对接职业岗位需求,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2.1改革课程体系。 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和实践来看,其课程体系需要进行较大幅度的改革,具体是:一是核心课程要精练,不追求广而全,要与其它工商管理的二级学科区别开来,突出企业组织、公司运作、公司治理、战略管理等课程的核心地位。二是加强人文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增设管理沟通、商业伦理、职业礼仪、艺术赏鉴等课程。三是增大选修课比重,给学生更多的课程选择空间,营造更加开放的学术氛围。 2.2调整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改革的一个总体原则,就是教学内容必须反映该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反映时代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未来企业间的竞争是全球性竞争。由此社会急需大批了解国际经济运行规则,懂得国际经济法律、法规的管理人才。为此,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应从易到难,从低到高,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实现国际化。 2.3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一是应切实重视和强化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必须坚持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强调学生学习自立性的原则,应要求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自主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得到强化和提高。三是应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深入开展专业实践,积极组织和开展各种有利于培养学生管理能力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3.突出专业技能训练,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 第一,必须改进教育模式,增加实践环节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改进实践教育模式,增加实践教学,在实践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实际技能,具体就是要让学生掌握管理的实用性技能,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以增强学生的岗位的适应能力。第二,要走出校园,加强校企合作。一方面,可建立由校内专家和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组成的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会成员参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课程内容的确定等工作,保证人才培养规格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另一方面,学校必须与各类企业展开合作,将企业作为校外教学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学习期间有机会到企业顶岗实习。第三,重视模拟实验室建设,为管理情景模拟、会计报表阅读分析、市场调研等实践环节的教学提供良好的环境。 4.强化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升教师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 4.1拓宽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 一方面在引进教师时,要注意与现有教师的专业互补性;另一方面,要加强现有教师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教师进修,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可以通过派出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班和学术研讨会,通过学习交流和参观、培训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相应的专业技能。 4.2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一是对现有专职教师的培养。首先,要鼓励支持教师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专业教师充分利用校内的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基本技能训练,为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要积极拓展校企合作,鼓励教师深入企业生产管理一线,及时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作流程、新技术、新技能以及产业发展概况,支持教师参与企业岗位实践、项目研发等活动,积累教学所需的职业技能、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使教师由单一教学型向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一体化转变;此外,要大力支持专业教师加入相关行业协会,努力成为本行业域内的专家。二是注重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要从企业引进一批专业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或操作技能娴熟的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也可从科研院所聘请一些专家、教授来校讲授本专业最前沿知识,加强对校内专职教师的“传、帮、带”。加强与企业行业联动,增强办学的针对性,降低办学成本,扩大学校影响,提升人才培养水平。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相连。工商企业专业起源于市场,其人才培养也应还原于市场,让市场来检验人才培养的成效。所以,高职院校要不断推广校企合作,使校企合作不断见成效。 作者:韩红蕾 单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职业化人才培养创新 高职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之间最大的差别,就在于高职教育活动是以职业化为目标的教育模式。所谓职业化人才培养,就是学生在进入到高职院校进行学习的时候,就是以成为职业人为目标而进行各种学科的学习,培养自身综合素质。然而纵观我国目前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技能教学的重视却远远超过了职业化人才培养这一目标,因此相关教育活动需要进行有效的创新。 一、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职业化人才培养现状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是高职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教育对象,近年来,就业形势也越来越好。由于电子商务在我国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高职毕业生的需求量都在不断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自身在就业时的压力逐步变小,然而在工作过程中更多的是面临与同行业竞争的压力。就业门槛低,岗位上竞争加大,成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面临的最为实际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对学生职业技能、职业水平的教育,而在于对于学生职业素养、职业生涯规划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未来进入企业,由于工作性质都是与经济、管理相关,自身工作压力也比较大,如果没有对职业的兴趣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会很快被企业所淘汰的。只有让学生热爱自己的行业和工作,了解如何在岗位上提升自身,才能使其更具备发展潜力,更好地迎接工作带来的挑战。而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当中,对于职业素养、职业生涯规划、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却不及技能教学完善,在课程体系方面不完备,在教学活动上不深入。这就使诸多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虽然理论知识掌握的较好,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也能上手,然而自身缺乏进一步挖掘自身潜力、提升自我的能力,在职业活动中后劲不足,难以胜任工作上的长期发展。 二、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职业化人才培养创新策略 1.对于职业心理的建构 职业心理,是对于对职业兴趣、人职匹配、生涯发展方面进行的研究。性格决定命运,对于职业人来说也是如此。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是一个庞大的专业门类,其中涵盖多种细分的专业以及职业方向,选择哪一种具体的门类作为自己日后的职业发展方向,一般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没有相关概念。然而,如果引入职业心理构建体系,则能很好的通过各种行为分析、性格分析,来帮助学生明确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查布苏斯(Chabassus)和齐托瓦斯克(Zytowski)认为该书讨论了后来帕森斯在其职业选择的心理学中(thepsy.chologyofvocationalchoice)讨论的三个概念:优良的决策是建立在信息的基础上的(决策信息);某人长于某事(相合,congruence);与某个职业的匹配同时需要能力和兴趣(相合的成分,componentsofcongruence)。通过对于信息、特长、能力与信息的分析,不同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能确定自身所长,因而能更好地确定自身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这样在学习活动中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有效减少盲目性。对于学校来说,一方面,可以借助多种职业能力测评工具,帮助学生进行职业方面的自我认识;另一方面,则要加强对学生职业心理的教育活动,通过心理辅导、拓展训练等方式帮助学生认知职业、认知自我,同时也要为学生提供更多有关于职业发展、就业活动方面的信息,使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对未来从事的行业建立正确的认识,保证学生职业心理是积极向上、正确发展的。 2.对于职业素养的培养 职业素养鼻祖SanFrancisco在其著作《职业素养》中这样定义: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职业内在的要求,是一个人在执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个体行为的总和构成了自身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内涵,个体行为是外在表现。对于当代工商企业管理专业高职院校毕业生来说,未来走上职业道路之后,可能在企业中从事的是财务、管理类工作,这些工作对于个人自身道德品质、职业道德方面的要求都比较高,一旦在这些问题上出现差错,个人的职业生涯甚至命运都会发生重大转折。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在学校内部接受相关的职业素养教育,这样才能保证其自身在工作之后不会走上邪路,成为称职的职业人。高职院校培养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最好的方式,还是将学生置身于类似工作环境当中,让学生体会到真正工作时的感受,并且模拟处理一系列可能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学校,可以通过“模拟实习”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具体的经管工作中的各种辛劳,让学生能有所体会,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对于可能出现在工作中的职业道德问题,教师需要为学生展示正面和反面案例,或者设置具体情境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要用事实来说明职业道德问题对于职业生涯的影响,让学生对职业、工作心生敬畏,从而自发的遵从职业道德。通过这两方面的尝试,不仅学生解决问题的水平会有所提高,也能对工作产生新的认识,行得正,走得稳。 3.职业生涯规划水平的提升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组织或个人把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制订有关个人一生中在事业发展上的战略设想与计划安排。职业规划课程目前在诸多高职院校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都有开展,然而开展的深入程度却还有所欠缺。职业生涯规划本身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外部环境对其的影响是比较复杂、深入的。外部环境对于职业生涯规划产生的影响体现在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与组织环境三方面。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状况、政治与政策的变动、经济增长率、高新技术的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等大环境决定着个人职业生涯的大体走向,是客观的。所谓提高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水平,不仅仅是学生个人的事,更是需要学校在相关活动中进行有效的支持,尤其是在信息提供等方面。作为学校,需要集结就业指导部门、辅导员,动用已毕业学生的资源、合作企业的资源等,为在读学生提供一系列最新的就业信息、行业信息、企业信息支撑,使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与行业发展、外部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有效改善以往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实际工作活动脱节的问题,这也是职业化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创新。 4.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挖掘 当代,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在很大程度上比拼的不仅是实力,还有运气的成分在其中,然而许多学生却难以正视就业中的挫折,一出问题就心态失衡。很多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会有一些不正确的就业理想,想要进入管理层,然而这种理想在现实中却经常受挫,学生会感受到巨大的挫折感。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自身职业的性质和自身专业的特点,树立良好的心态,另外还要鼓励学生,让其要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有效应对压力,同时保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对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高职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就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能在自觉自愿的条件下,加强对于自身职业、专业的钻研。在传统意义上,这是一种学习方法的教授,然而从长期来看,这也是一种重要职业能力的培养,关系到高职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上是否能长久保持先进性。除此之外,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还要培养良好的抗压能力,要加强对于精神抗压能力训练活动,培养其坚韧的品格和耐力,使其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吃苦、受累,同时又积极乐观,能有后发制人的能力。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承受能力,学生在未来职业发展过程中必定如虎添翼,具有更长远的发展前途,职业之路也会走的更加平稳、顺畅。 三、结语 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职业化人才培养的创新,其实在目前这一阶段,还是主要体现在对于职业化人才培养的重新认知方面。以往的职业教育,培养重点在学生的技术、技能方面,对个人自身的长期发展和职业发展并不看重,而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经济管理人才需要承担更大的压力,工作责任也更重,在这样的情况下,职业化人才培养在理念上就要进步,在重视人自身发展的同时,尊重人自身的兴趣、习惯与能力,从而打造具备个性化、持续性的个人职业发展之路。在这样的创新思维引领下,高职职业化人才培养需要从职业心理、职业素养、职业规划、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四个方面同时入手,才能使每一个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高职学生能走上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并且在走上工作岗位上之后后劲十足,得到更加长远、持久的个人发展。 作者:谢朝阳 单位: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各类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阶段,我国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结构、实施途径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问题,导致所培养的学生缺乏独立创造性与协调组织能力,不能较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整体不高。因此,深化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现状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尝试运用模块教学理论,依据课程体系将不同课程模块划分为不同的板块。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其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专业拓展课以及其他课程等5大课程模块构成。其中,公共基础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文写作”等课程,占总学时的比例约为23%;专业基础课主要由“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原理”、“经济法规”、“基础会计”、“统计基础”等课程构成,占总学时的比例约为23%;专业技能课主要由“连销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基础”、“生产运作管理”等课程的理论与实训课构成,占总学时的比例约为44%;专业拓展课程主要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与学校特色所开设的一些课程,如“东莞经济综述”、“市场调查与预测”、“管理沟通”、“公共关系”等,占总学时的5%左右;另外5%主要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未来职业规划的需要,在全院教师所开设的一些特色课程中自行选修。可以看出,目前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仍旧局限在学科方面,对于实践操作和专业技能的培训相对比较少,同时,过于追求课程体系的大而全,缺乏将相关学科进行有效的衔接。 二、当前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呈现趋同化现象 人才培养目标指的是基于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对所需要培养的人才所设定的一种预期。在教学活动组织和专业建设中,人才培养目标是其得以进行的核心,在教学工作中,任何活动的开展通常都是基于这一目标来进行的,例如: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对教学水平进行有效评估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该目标能够较好地体现出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培养与市场“适销对路”的人才。管理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一个人学历的高低并不能准确反映其管理能力与水平,而我国高职院校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基层管理者,这就导致课程体系设置内涵不清晰、结构不合理,直接制约了学生的发展空间。另外,在该专业的教学目标设置中,各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趋同化现象。尽管各高职院校无论是其办学条件还是历史文化,甚至是在区域依托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但是,这一差异并没有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未能在课程设置方面体现各校自身的特色或不同。因此,在市场需求不断多元化的今天,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仍然无法较好地适应市场发展。 (二)课程体系结构设置缺乏职业性与前瞻性 我国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普遍存在课程体系结构缺乏职业性与前瞻性等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体系的设置相对缺乏职业性,同市场发展的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异。2.在课程的教学中普遍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却相对较少。3.在课程的开展中,应用性的课程比例较低,无法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4.学科的设置缺乏实际性、前瞻性等,缺乏对市场发展的有效调研,普遍存在着照搬的现象。5.学科之间的联系比较少,没有充分结合不同学科之间的良性互动,缺乏对复合型管理人才的培养。6.学科没有有效地同职业岗位进行对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就业时脱节现象的发生。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高职院校学生在培养和发展中存在片面性,使得学生踏入社会工作岗位后,无法良好地开展和适应工作。 (三)综合能力及技能培养有待强化 通常来讲,要促进学生有效掌握相关知识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专业实践课程的开展是一个非常适用的方法,它能够有效地体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状况。因此,为了能够让学生所学到的相关理论知识得到有效应用,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发展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在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应该重视理论和实践的有效整合。然而,在现阶段,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对实践课程的配置水平都相对较低,而对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则相对比较偏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虽然掌握了较好的理论知识体系,但是对于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却比较受限,同时,也会使学生产生只重视理论知识学习的错误观念,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些高职院校教学内容与实习实践课程存在脱节现象,还有的院校为了能够凑足学分,在课程体系中重复进行实践课程的设置,这些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四)实践教学的师资匮乏,课程实施途径单一 在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历史中,普遍重视对专业类别的系统性发展,同时,在学科内容上也主要追求专、精、深等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高校教师类别中理论教师占据着较大的比例,而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和技能教师、实习教师的比例却比较低。因此,在我国高职院校教师中,普遍存在着理论能力远大于实践能力的现象。由于实践教学的师资匮乏和能力的不足,导致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水平不高,就算建好的实验室等基地也大都成了摆设,使用率相对比较低。同时,高职院校的课程实施途径比较单一,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大多是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式模式,比较重视对理论知识的传授,同社会和企业的衔接相对比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积极性相对比较差,在学习过程中很难有创新意识。 (五)考核形式僵化,内容重知识轻能力 现阶段,我国各高职院校教师通常都具有较重的教学任务,为了能够尽快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学生的考核,在大多数课程中都倾向于采用试卷的考核方式来进行,采用论文来考核的方式仅出现在少部分的课程中。一些类似于创业策划、演示等方式的考核,在我国的高职院校中通常很少采用。而在考试中,通常倾向于采用闭卷考试,只有少量选修课会采用半闭卷或者开卷考试的方式来进行。在题型的设计方面,通常涵盖了选择判断、名词解释、问答和计算等。因此,这一评价方式最终反映出重视对理论知识的考核,而缺乏对于主观性分析和扩展性的考核。通常来讲,无论是对学生的教育还是对其相关技能的培养,都离不开客观知识的传授,然而,学生仅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基于现实环境所进行的相关决策和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能力,是难以从理论知识中得到提高的,同时,对于理论知识的过分重视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完善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具体措施 (一)以就业为导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一般来讲,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实施可以通过课程体系的设置表现出来。高职课程体系的设置中,应该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不断提升对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市场竞争和合作意识;进而在课程的日常开展中,有效地融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实施。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对市场需求进行探析,不断地调整和改善自身对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适应能力,使得学生的发展能够有效地适应社会发展多元化的需求。在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日常培养中,应该基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自身特点和市场需求,加大对学生沟通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资源整合和协调能力等的培养,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和接受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不断促进其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形成。例如,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基于中小型企业的发展需求而设置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基层管理、中层管理和综合管理的能力,同时,还非常重视学生管理咨询能力的提升等。 (二)以满足社会市场需求为目的,优化课程结构 高校的课程体系设置,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满足市场发展的多元化需求,因此,在人才培养中,需要紧密地衔接“知识—岗位—技能”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1.应基于工商管理专业自身的特点和发展,充分融合企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重视专业性质和学科核心课程的构建,调整课程设置以达到最优的配置。同时,需要同其他学科之间进行有效的衔接,正确处理好本学科与交叉学科间的逻辑关系。2.在课程的设置中需要基于该专业的就业方向,与就业岗位实际操作和需求进行充分协调,重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这样,能够为学生以后走入社会岗位提供一定的帮助。3.高职院校在设置课程时要全面结合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管理方法、管理工具等,针对企业管理开设相应的课程进行系统化的学习。4.在课程的设置上还要根据该专业的就业特点,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通过开设创业课程,为学生在以后的创业中奠定一定的基础。 (三)增加实践创新课程的开设比例 高职院校对于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就是使得学生拥有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市场需求提供应用型人才。基于这一最终目标,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中必须打破传统的模式,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体系。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1.改革和完善现有的教学体系,重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需要增设实践课程的教学时间,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使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积极地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操作。2.充分地协调社会实践比重,规范教学管理体系。在开展实践操作课程中,高职院校需要充分地协调社会实践的比重,不能只局限在学校层面进行操作能力的培养。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构建实验室等配置完善的实验场地设备,同时,设置研究小组,全面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3.多渠道多方式地开展实践创新课程。例如,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对管理学知识进行探讨;通过在学校举办企业管理模拟大赛,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等。4.学校应加强同企业或政府等单位的有效合作,利用暑期实践,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调研能力。同时,为他们深入了解国家相关法规政策提供帮助。 (四)优化师资结构,促进教学改革 教学工作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师资队伍的影响。在师资力量的设置中,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地适应人才培养的改革,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导向,不仅重视教师理论知识的提高,还要重视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1.教师应重视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及时进行相关知识的更新。学校应积极鼓励教师深入学习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将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光电技术等快速融入到高职教学中,另外,也要鼓励教师进行相关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的考取,从而提升他们的教学经验。2.学校要积极地协调与社会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可邀请企业或者社会中经验丰富的知名人士到校演讲,与教师和学生分享他们的实际管理经验;同时,还可以通过相关讲座的开展、管理技能演练等方式,不断完善和丰富学生的教学实践环节,强化教学团队的学术能力和企业实务操作能力,不断优化高职师资结构,促进教学改革,从而促进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有效运转与实施。 (五)创新并改善考核方式 高职院校教学效果的考核实际上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课程考核体现出来。此外,课程考核还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对自身的教学和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从而有助于他们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1.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具有应用性等特点,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课程考核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考核。学校应该基于学生的能力、知识和素质等多方面作为考核的出发点,同时,充分协调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多样化的考核,如对小组和团队的整体考核等。除了授课教师的考核外,还应加强企业和实习单位的共同考核。通过这一考核,学生可以针对考核结果,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深入总结和分析,从而及时把握自身学习中的薄弱点;而教师也可以通过考核结果全面地分析自己的教学质量,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2.在评价过程中,不能仅限于单一的课程,要通过对专业课程的综合考核,调动学生整体的、系统的思维方式。以创业策划为例,这一策划通常会涉及到几个方面,例如生产运作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模块,因此,学校在开展创业策划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生产运作或者市场营销作为出发点,综合其他方面的课程开展进行有效的评价。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市场对管理人才也有了更高、更为多元化的需求。基于这一现状,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充分结合市场的实际需求,不断进行人才培养创新和改革。要以市场需求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及时对学科体系进行完善和优化,以便合理进行资源的配置,设置科学、合理的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从而达到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质量的最终目标。 作者:肖翠云 单位: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企业管理模式与中职学生专业教学融合 一、中职学生特点 中职学生这个学生群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是信心失落、性格自卑。在义务教育阶段,他们往往是受冷落的群体,学校的强化教育与他们无缘,老师的表扬目光也照不到他们身上,读大学更是遥远的梦想。主要表现是不参与班级活动,独来独往。二是学习上知难而退,行为上易走极端。习惯是一种持续的养成,以前的信心失落使学生不敢面对失败,在学习上知难而退,而不平衡心理会促使他们日常行为“冒失”。 二、企业管理模式与中职学生专业教学的融合 1.企业管理模式概述 企业管理模式是指企业为实现其经营目标组织资源、经营生产活动的基本框架和方式。常见的有亲情化管理模式、友情化管理模式、温情化管理模式、随机化管理模式、制度化管理模式和系统化管理模式。 2.企业管理模式与中职学生专业教学相融合 中职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后将直接进入工作岗位,所以在三年的职校生涯中要养成职业习惯,提高职业素养。企业,对学生而言显得遥远而陌生,为了将企业的职业要求深入到学生的意识中,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企业化管理。 (1)树立职业意识,培养良好的主人翁意识和为人服务的职业素养。职校学生面临就业问题时,采用企业管理模式,将各种类型企业的企业理念、对员工的岗位素质要求、企业管理等引入教学之中,可以使学生了解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企业对员工最基本的需求有以下几点:吃苦耐劳精神;踏实肯干、爱岗敬业、守时、诚信;身体素质过硬;适应性强,动手能力强。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大家奉献的意识,大胆放手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锻炼自己。为他们提供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的舞台,展示他们的青春活力,激发他们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团队意识。 (2)夯实专业基础、培养专业兴趣、树立职业目标。要让学生踏实肯干、爱岗敬业,首先要使学生对所学专业产生兴趣。中职学校的专业老师要帮助学生在专业上定位,也就是这个班级的学生所学的这门专业应达到哪个层次的水平,这个专业要求学生学到什么样的技能,专业特色是什么,让他们在从茫然中清醒,在无助中看到希望。教学应该围绕这些目标来进行,教师要开展一系列的工作来帮助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向这个目标前进。就拿物流管理专业来说,好多学生都不明白,到底什么是物流,学了到底有什么用。开学时,笔者总会对“学生学习本专业的目的”进行调查,好多学生的回答都是“家长让我选的,我就选了”,或者就是“我随便选的,没有任何目的”,从他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们的随意性和无目的性。为了改变现状,笔者就组织学生去参观物流企业,让他们真正了解什么是物流,同时,通过参观也能让学生了解物流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例如参观烟草配送中心时,学生的震撼很大。他们看到了先进的物流设备和先进的管理方法:“5S”管理法,了解了作为一线操作工人应该掌握的物流知识以及个人必备的素养。同时,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利用学校的实训室进行企业实操演练。让学生通过实际锻炼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加强对设备的使用能力,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也提高了学生学习专业的信心,为其进入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和素养基础。 (3)在教学中实际演练并长期坚持企业的“5S”管理法,形成企业化氛围。在实训教学中,实训室管理可采用“5S”现场管理模式,主要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修养五方面的内容,具体内容如下。整理,就是将必需物品与非必需品区分开,必需品摆在指定位置挂牌明示,实行目标管理,不要的东西坚决处理掉,在座位上不要放置必需品以外的物品。整顿,除必需物品都必须放在能够立即取到的位置外,一切乱堆乱放、暂时不需放置而又无特别说明的东西,否则均应受到现场管理干部(小组长、老师等)的责任追究。任意存放物品并不会使工作速度加快,反而使寻找时间加倍,同时还要思考分析怎样拿取物品更快。要让大家都能理解这套系统,并遵照执行。清扫,就是将工作场所、环境、仪器设备、材料、工具等表面的灰尘、污垢、碎屑、泥沙等脏东西清扫擦拭干净,创造一个一尘不染的环境,所有人员(含教师)都应一起来执行这个工作。清洁,是在整理、整顿、清扫之后的日常维持活动,即形成制度和习惯。每位学生随时检讨和确认自己的工作区域内有无不良现象,如有则立即改正。修养,就是采用企业管理模式,可以让学生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并逐步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4)企业化虚拟薪金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企业化管理过程,就是要使学生体会企业管理模式,靠近企业的价值取向。教学考核制度可以虚拟成薪金制,学习的奖励条例可按照企业规定: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加10元。作业得到的各等次分为不同的级别,如5元、10元、20元等。努力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实训课成绩优异的加30~50元,按规范操作,如出现安全隐患能及时按班级应急预案上报并救助,加20~100元。并且根据奖惩制度,定期选出优秀员工,给予适当的奖励。薪金虚拟制度及奖励、惩罚和教育制度实行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专业课操作规范,生活目标也更明确。除此之外,还可以将专业课堂设置成企业模式,让学生的专业教学置身于企业情境下,熏陶学生的职业习惯;带领学生参观企业,通过观察,了解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并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习习惯。 三、融合的成效 将企业管理模式融入中职学生的教学之中,经过三年的培养,学生能养成一定的职业意识,职业素养也有所提升。2010级物流管理班,开学时笔者发现班上有一个男生,上课的时候总是无精打采的。笔者通过交流发现他自己的觉得人生前途迷茫了、失望了。但是采用了企业管理模式后,他找到了自身的价值,积极参加物流技能竞赛选拔,最后经过刻苦训练,他不仅获得了江苏省职业学校物流竞赛的金牌,而且在全国职业学校物流技能竞赛中也获得了金牌。这些技能训练经历和比赛历程,为他日后进入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专业基础,类似的例子还很多。总之,采用这种模式,给教师教学和学生的自身职业素养提高带来了明显的效果。 四、小结 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将企业管理模式融于专业教学之中,需要长期的坚持和针对性的设计,对专业老师自身而言也具有较高的要求,老师需要具备企业素养、企业实践,才能设计出符合中职学生的企业模式的专业教学方式。虽然职校的学生有自身的个性,对学习不感兴趣,但是只要老师方法得当,为中职学生找到量身定做的专业教学方法,就可以点亮中职学生的专业生涯,让他们的职校生涯充实、精彩、丰富,也能为他们今后今天工作岗位奠定职业基础。 作者:王红琴 单位:南京下关中等专业学校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 项目教学法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传统教育观念的长期影响,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着教学方法陈旧、单一的问题,严重影响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完成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也会造成较大影响,进而学生的就业与前途也会受到波及。在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实践中,积极在日常教学中引人项目教学法,实现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将能有效提高学生管理能力,取得较好效果。 一、项目教学法认识 (一)内涵 项目教学法,教学的展开是借助“项目”这一载体。这种“项目”拥有好多门课程知识,有利于学生处理问题时感觉到这种方式的完整性。这种教学法,教师只是起到指导作用,学生是相对独立的项目的承担主体,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实施项目和评估结果均有学生独立负责。学生借助独立负责项目实施,可以熟悉项目开展全过程和所有环节的基本要领和要求。项目教学法,学生是实施主体,教师是实施陪衬;学生要先练先学,教师再后讲后教;学生要积极主动,踊跃参与,敢于尝试和练习,创造性开展活动;教师要有全局观、大局观,科学把握项目开展进度,及时分析项目实施难题,科学点评项目实施效果。这样,教师的教学主角被学生替换,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锻炼。 (二)作用 在项目教学全过程中,重要的是学生都能全过程参与项目实施并展开创造性活动,最终的结果并不很重要。项目实践的展开,学生从中可以逐渐熟悉课程规定的知识和技能,感受创新活动的辛劳和开心,科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得到熏陶。比如:生产与运营管理课程教学,适当采用一些项目让学生完成计划制定、现场调度、物流管理等生产流程,从中学习和掌握各种管理知识的应用条件和方法。当然,项目的展开,参与人员不一定只有本专业学生,可以吸引不同专业、工种和职业领域的学生作为项目教学小组成员,借助项目的有效实施,能提升实际工作中学生与专业、部门不同的同事有效协调、协作的精神和能力。 (三)特征 1、目标指向的多重性 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中,好奇心和创造力得到激励,处理实际问题能力得到锻炼。对于教师,借助对学生的引导,教育理念和模式得到升华,角色从单一的传授知识成为学生学习的推动者、引导者和掌控者。对于学校,课程观念得到更新,办学思想和目标得到提升,借助实施项目教学法,积极改革教学的组织方式、课程内容、管理特征、考评标准、支撑要素等,使学校整个课程体系得到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2、培训周期短,见效快 项目教学法,通常实施时间较短和开展的空间范围有限,教学效果能够进行良好的测评。 3、可控性好 项目教学法,全过程由学生与教师一起参加,教师全过程指导学生活动。这样,学生可以全神贯注进行技能训练。 4、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项目的完成,一定先要懂得实施办法。这样,学生拿到项目就要思考需要用什么原理,再运用这些原理对项目进行剖析,然后制定项目实施过程步骤。而实践所得的结果的正确性和与书本的差异性又要考问学生。 (四)核心 教师不再追求传授已有的知识技能给学生或者说并不是依照现成的路径和方法让学生求得答案,而是基于教师的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寻找路径和方法求得答案,并展示结果和自我评估,注重的是学习全过程并非知识学习最终结果。全过程中,学生认真参与,各种能力得到全方位培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已经由教师转变为学生,教师成为教学的穿针引线和有效监督人员,学生积极性和主动得到激发。 二、应用项目教学法的基本条件与程序 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基于项目这个中心、把培养能力作为为目标。因此,项目的存在是项目教学法生存基础,课程离开了项目的支撑很难实施。同时,项目必须具有知识运用和能力培养的综合性特征,否则,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就难以实现。最后,项目教学法作为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研究性质,组建一个相关完整的研究媒介同样重要。比如,学生项目工作室、学生调研基地和情报资料中心。只有这样,学生小组的讨论、一手资料的调研和文献资料的收集才能顺利进行。许多专业教师研究多年的、较传统的“传递一接受”教学模式,现在转变成广泛应用的“诱导学习机动一感知知识一理解知识一运用知识一检查反馈”五段教学模式,同时构建了“教学实施一旧知温习一新课传授一作业安排”的课堂操作流程。多年的项目教学法的探索之路,比较成熟的实施程序已产生:项目选择一项目研究方案设计一项目组织实施一项目效果评价一项目展示和教师成绩评定。在项目选择阶段,如果教师有受托的研究项目,直接分解下达给学生小组即可。如果没有,还需要教师明确选题方向,学生小组和教师协商研究题目并明确每位学生在项目小组中的角色。在项目研究方案设计阶段,学生小组讨论形成的方案,同样需要教师的审查并提出修改意见。在项目组织实施阶段,学生组长的作用非常关键,既要充分调动小组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也要注意和教师的沟通,确保项目任务按时高质量的完成。在项目效果评价阶段,首先是学生小组的白评,通过自评,发现工作缺陷和专业知识运用的缺陷,进一步夯实相关理论基础和完善项目研究报告,其次是引人企业评价。即使不是企业委托的项目,也可以邀请企业相关的管理人员对学生研究项目进行评价,提出修改意见,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项目展示和教师成绩评定阶段,每一学生小组必须提前向全班同学公布项目研究报告,教师发动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批评,项目小组做好陈述和答辩的准备,在充分展示和交流基础上,教师对各方面意见进行有效整合,对各项目小组的表现予以差异性评估。 三、完善工商管理专业中项目教学法若干建议 (一)课程特征与项目设计的要求应深入理解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包含有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通常,项目教学法更青睐专业课,而与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结合比较难,试试效果不稳定。因此,建议项目教学法可以作为专业课的基本要求和规范明确下来。 (二)专业特征与项目设计的要求应深化 市场营销和物流管理方面课程实践性和应用性特征显著,同时,项目的产生途径和来源较多,可以把项目教学法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方法明确下来。而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和企业管理方面课程项目产生途径或来源不多,可以在有条件的课程中提倡推广和应用,不要作硬性的规定。 (三)人才培养定位与项目教学法运用的差异性应引起重点关注 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的定位差异很大,项目教学法的应用程度和范围也不相同。研究型大学的项目教学法主要应用于管理基础理论的研究领域,目标着眼于理论创新,许多项目可能来源于国家重大管理类攻关课题。因此,学生很少参与,占用不多的教学时间,基本在30%内。教学型大学由于和地方经济联系密切的特点,容易获得来自企业委托的横向课题。同时,它培养应用性人才的目标定位也要求学生需要更多地参与到企业经营活动的实践中去。因此,项目教学法所需要的各种实践性项目较多,学生参与面广,参与的时间可能占到教学实践的50%左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目的在于培养高技能人才,对理论学习关注度不高,所有的专业课程均可采用项目教学法。许多项目可以直接来自于学校开办的实验性教学性公司,学生应当全部参与,教学时间的占用应可高于总教学时间的70%。 (四)项目教学法规范和管理制度应逐步完善统一 如何避免项目教学法教师放羊而流于形式,避免学生南郭吹竿的现象,真正达到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的目的,是当前项目教学法普遍面临的问题。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对于实施项目教学法的课程,必须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项目小组规模、项目研究支持和考试办法等环节统一标准和要求,并纳人常规教学监控与管理之中,以确保项目教学法的目标顺利实现。 (五)处理好教师角色的转换 能适应项目教学的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能力和素质。双师型教师应是基本要求,教师角色原来是主导教学过程,现在是教学全过程的指引者和导向者,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的大伙伴、大朋友、总导演、大专家等角色,教学方法原来强调如何教而现在关注如何学;当然,教师要搞好现在的教学需要比原来付出更多幕后工作才能换来课堂的轻松。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体现了“任务贯穿全过程,教师引导全过程,学生主演全过程”的特点。因此,专业教师应进行角色定位变化:从“讲解、主导”向“导演、监控”转变;从“站在讲台洋洋洒洒”向“走进学生沟通交流”转变;从“教学的主角戏”向“教学的配角戏”。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专业教师必须明确自身角色定位,明确学生知识应有自己主动获得;教师的重要性更胜以前,更加不能少,更多的功夫是在幕后;教师要积极走进学生,与学生都沟通和交流,为学生解疑答难,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学生多引导少指挥;项目实施完毕,教师应善于及时进行总结。此外,教师要善于活用教材。也就是说,教师应该针对现有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不仅要依据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适当增减教材内容,而且教学设计过程中本着提升应用效果目来完善具体项目内容,按照行为导向教学法的规律重组教材结构,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小总结”的思路对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进行再设计。 (六)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要得到肯定 1、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课堂上采用项目教学模式,教师会给每个学生布置具体任务,学生带着压力上课,就会集中精力主动去听教师讲解、去参与项目活动。学习过程中,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既可以自己查找资料解决,也可以同学间沟通解决,还可以请教师启迪。这样,学生学习之和技能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激发,教师只是教学过程的引导,学生的成就感得到满足。 2、提高学生发现和处理问题以及综合应用能力 采用项目教学,学生承担的具体任务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学生通过任务的完成,也就是学到知识和技能并得到及时的应用。学习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根据需要如何发现和解决问题,锻炼处理问题能力。 3、培养学生讲究方法和创新的观念 采用项目教学,教师只是把任务和相关素材分配给学生,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完成任务,学生最终的作品也就会多种多样,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能够举一反三。这样,教师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激励,教学的个性化、分层次和弹性化目的也实现。 作者:谢朝阳 单位: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 “立足地方,服务当地”一直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建设理念。那么如何使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不仅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和有利学生就业的首要任务,同时也是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手段。借助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培养“双师型”教师,可以使原有具备教学能力的专任教师,逐步提高专业技能,服务地方经济;同时积极吸纳专业人才,使其融入教师队伍,发挥专业特长,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培养出更多具备高技能的专业人才。 一、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的认识 (一)“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1.资格。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证书并熟知高职教育规律的教师,应成为“双师型”教师的入门条件。同时,“双师型”教师还应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而职称并无任何限定。 2.实践。相应实践经验和应用技能应该成为“双师型”教师的必备素质。“双师型”教师肩负着传授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示范技能操作重任,促进学生职业技能规范的熟练,行业实践案例讲解能够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给学生讲解行业概况和发展趋势。 3.专业。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应强调: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应用;良好的沟通、协调和组织能力;社会适应和引导能力;专业知识水平较好;专业应用能力较强;创新能力。 4.层次。依据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不同,“双师型”教师的层次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层次不同,相应的责任也有差异。讲授理论并兼具实践指导是初级(助教)“双师型”教师的职责;专业知识和技能较高,把握涉及行业信息和技能,能依据行业动态建言本专业发展是中级(讲师)“双师型”教师的职责;深入企业调研并科学分析,能建言本专业的课程改革、适用范围、方向变化等是高级(副教授及以上)“双师型”教师的职责。 (二)“双师型”教师的特征 1.知识结构。横向为主的模块式,是高职教育专业教学特点,而职业岗位以及技术的专项性、操作性和应用性则是特别关注点。为此,专业教师知识结构要多样化,既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有关联专业或行业知识和技能,并能将这些融会贯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变化推动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这当中技术和岗位技术含量在不断增加。为此,高职专业教师要不断研究新问题,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更新教学要点,使学生能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 2.能力结构。操作、科研和教学能力,是高职“双师型”教师能力的基本内容。操作能力,是指依据生产岗位职责进行实践能力,是任职岗位必须达到的实用技能和专业技能;科研能力,是指研究应用理论和推进高新技术应用的能力;教学能力,是指有效实施理论、实习和实训教学能力。除此之外,高职“双师型”教师,既要专业知识和技能扎实,又要具备教育和心理学知识,还要有较强的教学组织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3.素质结构。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是高职“双师型”教师的基础。道德素质,是指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良好,组织纪律性和团队精神、敬业精神较好。职业素质,是指岗位所需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与岗位配套的行业思维、知觉反应、思维模式、创新精神和行为模式。 二、培养“双师型”教师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发展 (一)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离不开“双师型”教师培养 学生的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提升,是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育的目的和出发点,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具有对企业管理极强的专业能力。为此,扎实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对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师成为“双师型”的基本要求。但目前,很多高职专业教师均是来至高校的硕士毕业生。没有经历过社会和企业的实践锻炼,属于理论型而非实践型,教授课程会与实际有所差异,培养的学生应用能力较差。而专业教育质量关键在于专业教师教学能力高低,企业实践经验丰富而又有一定理论基础的教师在理论和实训教学中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一定优势,教学质量较高,因而“双师型”教师成为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师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离不开双师型教师培养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涵盖了生产、采购、人力资源、财务、营销、物流及行政等企业管理业务各方面,实践性很强;学好这个专业,必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善于实践中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发展正是源于不断地实践,通过高质量的专业科研成果最终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提升。因此,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师要努力将自己培养成“双师型”教师,不断提升科研和实践能力,深入企业实践开展应用科研,解决企业管理的急难杂症,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三)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离不开 “双师型”教师培养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育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培养的专业人才又回报社会成为有用之人,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提升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育的本分。因此,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育必须走与生产实践和社会需要相结合的道路,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要,培养具备牢固文化基础、扎实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较强的、能适应企业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能型人才应成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如果专业教师只会照本宣科,那是无法培养出来这种令企业满意的高技能人才。专业教师,只有亲自到企业一线,熟悉岗位应知和应会,不断更新课程科目和教学内容、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提高为社会服务能力,逐步培养出令企业满意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三、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对策 (一)树立双师教师队伍意识,完善相应考核机制促进“双师型”教师培养 学校要在政策和制度上采取有力措施吸引和稳定“双师型”教师,如在考核和职称评定上可把“双师型”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并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工资标准等。学校要科学测算“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数量、成本和标准,对于新进教师要严控。学校可以通过优化薪酬待遇、住房津贴、课时劳务等办法适当优待“双师型”教师。同时建立有助于“双师型”教师潜能发挥的管理和创业机制,使他们有“用武之地”,并能安心、踏实地在校工作。学校建立并不断完善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考评制度,评价指标从以学术论文为主向以教学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为主转变,积极鼓励专业深入企业参加定岗实践,促进专业教师观念从学术研究型转变为”双师型”。 (二)依托在职培训和出国进修等办法加速“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应给教师进行在职培训,提供参与工程实践的机会,鼓励教师走出校门去提高实践能力。学校应从培训方式和政策导向上向“双师型”倾斜,免除教师的“后顾之优”。学校可定期派遣专业教师深入相关企业第一线进行调研,搞管理服务和项目合作等,使教师了解企业最新的生产和发展情况,熟悉企业最新的运营模式、生产工作环节等,增强教师的实践经验和能力。同时,学校要创造机会,送优秀的青年教师到国外进修,吸引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拓宽教师的国际视野。 (三)校企开展深度合作以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2+1”校企联合办学应成为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主要模式,即学校和企业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规范教学内容、开展并监控培养过程和考评培养质量,深度合作促进人才培养。学生三年专业学习可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部分,即校内二年时间学习理论知识和接受实训学习;在企业累计一年时间亲自接触并学习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和优秀企业文化,促进实际管理能力的形成和增长。根据这种培养模式,学校可采用直接从企业引进实践与创新能力强、理论水平较高的优秀管理人员到学校任教,也可以聘请他们兼任校内教师,成为校内“双师型”教师的重要补充。但高职院校在直接引进企业的优秀管理人员时必须重点考核他们的理论水平和是否具有教师潜力,有选择而不盲目地将他们“为我所用”。 (四)努力打造“双师型”教学小组 作为教学小组,教书、育人是所有成员的奋斗目标,为实现某个具体的教学目标,小组内部相互分工又合作、相互之间责任明确、彼此间知识技能互补。努力打造“双师型”教学小组有利于推进“双师型”教师规模扩大和质量上升。为企业输送优秀管理人才是“双师型”教学小组的宗旨;该小组由一线的专业教师组成,有利于提升专业教学质量和效果并促进教学改革的展开。这里的教师群体包括专职以及兼职教师、企业管理者等成员,目的是为了优势互补,相互学习,以提高整体教学水平。这种教学小组内,拥有良好的业务协作、有效的教学经验交流与研讨、共享的教学资源、不同年龄层次的业务互帮互助及青年教师成长的良好机制,为高技能复合型管理人才培养提供可靠保障。 (五)依托校际之间师资力量合作以使资源利用率提升 目前,各高职院校对教师的培养普遍有着迫切的需求,但受多方面因素的限制,难以凭借自身的力量大面积、快速地培养全体教师,难以满足全体教师的培养要求。校际师资合作,无疑提供了一条拓宽师资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加强校际合作,在教学中利用相互的师资力量,借用他人的力量,满足各自的需要是一种既节约又稳妥的办法,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大大提高“双师型”师资的利用率,同时也能缓解因目前严重缺乏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而造成培养符合型管理人才的压力。 作者:谢朝阳 单位: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有效途径 一、引言 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且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国家和社会努力采取多种手段调控大学生的就业去向。高职院校把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作为新的教学课题,教育部门将培养创业型人才设定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是一项涉及到所有教育层次且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始终的教育任务;同时,在培养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教育目标要求进行。所谓创业型人才,是指富有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且掌握了一定的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有能力发现创业机遇并勇于承担风险来把握住机遇的人。创业型人才与创业人才不同,创业人才是指已经开始创业的人;而创业型人才是指潜在的创业人才。高职院校应致力于培养潜在的创业人才,即创业型人才。 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研究发现,目前高职院校中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在培养方向、课程设置、师资建设、管理体制、创业环境与创业实践活动等方面都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创业能力培养的目标定位不准确 很多高职院校只把创业能力培养当作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的一部分,只进行创业政策、创业形势等情况的介绍和指导,忽视了对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培养。这种培养方式已经不能与社会对工商企业管理人才的要求相适应。 (二)课程设置需改善,师资力量需加强 当下,我国的创业能力培养并没有与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相融合,与学科专业教育的联系也不够紧密。而且,创业能力培养教育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体系,对于授课老师的要求相对较高。然而高职院校中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教师多数为“学院派”,虽然对于专业内容很了解,但是缺少实践经历与创业经验,这对于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教学与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 (三)创业能力培养管理机制不健全 在高职院校中的教学管理方面,同创业能力培养有关的选修课程与辅修课程较少,且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与本专业创业能力培养的目标有冲突。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对学生的管理中通常较为刚性,学生可以得到的创业机会也很少,不能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创业平台,这将对学生的创业产生一定程度的限制作用。 (四)创业经验欠缺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然而长期以来,本专业的教育仍沿用之前的教育理念,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的重要性;且实践教学的形式与内容较为单一,很多实践活动通过模拟操作来实现,学生很难获得实际的工作技能,很难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导致最终走上创业之路的学生很少。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在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比率相当低,低于毕业生总人数的百分之一;然而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可以达到20%~30%。总而言之,在高职院校中,要想推动本学科的发展以及满足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就必须对本专业传统的教育与教学模式进行全面、深化的改革。 三、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在高职院校中,培养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创业能力的前提与基础,是任课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储备与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可以采取就业指导课程与职业生涯规划讲座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同时由行政兼职教师与经济、管理类的专业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创业学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职业人”要想做到全面,就要拥有创业意识与创业理念,更需要拥有能够付诸于实践的创业能力。所以,从高职院校的角度来看,学校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1)优化任课教师的培训、进修制度,并支持鼓励任课教师到企业中去学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参与到企业的运营中去。(2)聘请成功的创业人士来校演讲,邀请知名的创业教育机构到校指导;利用校企合作的模式,在学校建立创业基地,以利于进行更加有效的创业交流。(3)重视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这一课题的研究,并鼓励教师对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方法、途径进行研究,提高教师的创业教育水平。 (二)开拓创新,建立有自身特色的创业能力培养机制 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想创业,不仅要掌握文化知识与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具备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行业相关知识并了解创业前景。首先,高职院校应重视创业实践项目的开展,并以此来进行教学内容的深化与课程设置的改革,积极探索并优化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完善课程体系,使其满足创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创业教育的相关必修课程,并将其归于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相关的教学计划中去;进行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的改革,做到“教学合一”;改善院校的刚性教学管理机制,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提供多类型、多形式的创业实践机会;成立学生创业实践案例管理库;编写出符合高职院校学生创业需要且满足自身特点的创业教育教材与讲义,还要编写可以与教材配套使用的多媒体教学工具与辅助读物。以创业型人才需要掌握的知识体系、科学文化与人文素养相结合为发展趋势,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体系,以此来实现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创新教育、就业教育同创业教育的完美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与创业联系紧密的课程,如“创业社会基本常识”“创业管理公开课”“创业设计与研究课程”等。在高职院校中,通过采取必要的研究与改革措施,促使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其次,对校内外的可利用资源进行整合,充分使用与依靠校外的产学研培养基地、校内的实践培训室等有利条件,重视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并安排有经验的老师进行指导,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咨询、指导与跟踪的相关服务,重视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教育模式;建立专门的学生“创业公司”,如学生超市、店铺,学校提供场地、资金、创业信息等惠利措施,为学生提供“真枪实弹”的创业环境,以利于学生学习创业知识与能力,丰富创业经历,积累经验。 (三)创建平台,提供有力的创业实践环境 在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实践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参加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可以扩宽学生的实践面,积累实践经验。对传统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模式进行创新,变为“学生中心、实践中心、社会中心”的新模式,为学生创造适合的机会,将学习与创业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创业能力。在高职院校中,举办多种形式的适合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参加的创业实践活动,创造利于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工作环境。在学校开办创业设计竞赛、创业经验交流会、创业技能大赛等有关活动与讲座,分析掌握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就业教育与创业能力培养之间的具体联系,创造积极的创业能力培养环境;安排学生到各种企业进行参观、考察,树立创业信心;开展青年志愿者等公益活动,了解社会需求;进行相关的市场调查,掌握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并根据调查结果写出相应的调查报告,有助于找到合适的创业项目。与此同时,发现创业成功的实例,发挥具体的示范与鼓励作用。 四、结语 总而言之,培养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助于学生的成长、缓解当前毕业生就业的压力,还可以培养潜在的企业家,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高职院校应进行课程改革,重视创业实践,克服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中的困难,弥补培养中的不足,通过增强“以创业教育带动素质教育”的理念、创建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寻求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创造有利的创业实践环境等有效途径,来培养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创业理念、创业技能,促进高职院校中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工作平稳、快速进行。 作者:李娜 单位:广东工商职业学院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改革 一、立足现实,明确目标 教育改革的目标旨在使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合,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因而在传统的培育人才方面的理论型人才标准对于当下社会急剧变迁,市场全面开放的条件下,各种经济运营方式的出现等条件下对人才的全面性要求,实践能力要求,创新能力要求无法适应或满足。因此当下的教育改革首先要目标明确,将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作为首要目标,以使其与社会实践需求相合。 二、冲破传统,丰富教学 1.校企联合,优势互补。 情随事迁,时异事异。在当下这种急风骤雨式的社会剧变条件下,只有将学校资源与企业资源结合起来,才能够及时有效,而且更好的解决这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冲突。一方面,学校尽可以以自身的理论优势为学生提供一些专业性的知识,另一方面,通过与企业的联合,可以将企业中的实际管理运作体系与管理模式中的具体实践过程展现给学生,为其创造一个实际的展现才能的场所,使其在实践中检验其理论。这种方法的实行,有助于学校的教学与社会的需求二者之间的关系得到一种联合,既能弥补学校中的实践教学不足问题,又可以使企业实现专业人才的直接培育。这种模式的建立也可以采用使企业投资在学校建立实验室的方法,企业管理人员进行指导,使学生在这种实验环境中具体的体验到学校的理论学习与实际上的企业需求人才标准之间的差别,分清楚二者之间真正的关系,从此来培训自身的能力。 2.与当下结合,改变课堂。 从现有的被证明过的哲学体系可以清楚了解,真正的改变事物发展方向的是其内因,而非客观条件,因此,要进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改革,就必须将学生作为主体因素,使其在教学的过程中出演主角。互换角色只是表明了对于学生主体作用的承认,但是根据其还是处于在校学习的阶段,教师还必须加强其引导作用。因此一方面要对当下发生的一些实际的具有影响力的事件进行一些整理与分析,将其当作重要案例投射给学生,比如,阿里巴巴的运营管理是如何进行的,怎样一步步获得成绩,利用何种管理资源以及何以会如此行事等,或者可以将苹果公司的成功作为重要案例对其进行宣讲,使其不但要以课本为依托,还要为其树立活学活用的创造精神。另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一些学习小组的建立,在课堂上创造出诸如头脑风暴之类的气氛,使学生真正做到能够积极主动,在激烈的讨论中激发出其管理潜能,或者说,使其在一种团队的思考与探讨模式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量。 3.利用科学技术成果,打造科技型教育。 现代社会无可争议的进入了商业与信息化为主的时代,因此教育者必须明确的认识到当下现实,利用各种现代化工具,使多媒体走入课堂,并且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将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一种整合,可以以布置任务的方式,让学生从中吸收,选择,并进行筛选,整理,真正的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所需知识,这种整合资源的学习方式不但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大幅度的增长,知识面的更宽拓展,而且有助于其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训练其对于各项能力,使其更加具有自主性,创新性。对于条件成熟的地方,也可以相应的采用各种的远程教育模式,或者聘请一些职业经理人或者观看一些职业管理者的讲述材料,总之,这种新工具的运用必然的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更快更为开放的认清各种当下现实条件,并且可以使其与当下的社会发展及人才需求更为紧密的关联起来,从而真正的将其培养为社会上的实用型人才。 4.以人为本,树立基础。 管理的实质不仅是对于一些资源进行优势互补,重组或优化,还有一点就是对于人员的管理方面的一个关键点,即是利用其各自的知识结构与知识体系来进行一定的项目下的人力资源调度,因此其改革一定要以人为本,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起人文主义关怀天下的胸怀,因为只有这种博大的人格魄力与魅力,才能在整个的管理事宜中发挥出比专业更为有力的影响作用。以人为本,一方面是要树立起学生对于道德品质的敬畏与学习训练,另一方面即是要使其通过这方面的自我培训,塑造出自身的人格力量,也要使其拥有发现事物或人物闪光点的敏锐能力,从而更好的让学生走上职业道路之后拥有更大的作为。 三、结语 总而言之,笔者以当下社会的急剧发展为背景,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类型摆在第一位,将其设为目标,因为教育所培养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最终是要通过实践来管理企业,要在企业中实行管理,因此只有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各种直接的现实呈现给学生,使其从单一的学习模式与思维方式中解脱出来,真正的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使自身成为有用的人才。 作者:李建忠 单位: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企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摘要:就目前而言,在学校企业管理的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主要是把培养学生适应社会与就职的能力作为主要目标,把岗位能力的培养当作重点,通过典型工作的任务来安排与组织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着重分析了目前学校企业管理专业的课程改革现状,探讨企业管理的专业教学改革思路,深入研究企业管理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对策,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企业管理;教学改革 即便现阶段国内教学逐渐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但是很大一部分学校依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企业管理专业的教学同样如此。究其原因,课堂教学中将教师当作教学的核心,过于重视课堂的内容传授,对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够重视,导致教学理念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所以需要学校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专业课程的特点、企业的用人形势相结合,提出针对性改革的措施,对企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进行优化,提高学生实践的能力。 1目前学校企业管理专业的课程改革现状 近年来,学校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并且也取得一定改革效果。然而,因为目前课改成效没有明确评估指标系统,导致课程改革无法取得较好的效果。部分学校企业管理教学规模、质量与结构不能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学校毕业生也难以适应社会工作的岗位,不能满足企业能力与技术要求。就当下企业管理的教学改革情况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具体如下:其一,双师型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很多学校专职教师是一毕业就直接任教,或是直接从其他的学校调入教师,这些教师对企业不够了解,导致教学效果欠佳。即便很多学校对教师参与企业实践与专业实践有明确的要求,但是因为国家具体限制与要求双师型教师企业的工作能力与工作年限,教师专业实践的能力无法得到提高。其二,学校和企业合作力度比较弱。一些学校在进行校企合作时,经常会存在“一头热”情况,主要表现为学校重视程度低于企业参与的意愿。此外,部分学校和企业合作只是表面工作,简单签署校企合作的协议,然后挂上实训基地牌子,实质性的合作内容比较缺乏,致使学生无法充分认识企业与接触社会,不能及时适应岗位,动手操作的能力不强。其三,学校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够明确,没有科学建立课程体系。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的方案时,没有有效解决如何培养人才与培养怎样的人才问题,致使课程体系构建形式化与简单化。其四,课程教学的改革仍然停留于表面的阶段,一些教师耗费大量时间设计课程教学资料,但是实际课程教学未依据教学的设计来执行,导致设计与执行出现脱轨。其五,课程缺少配套资源,具体表现如下:第一,和课程改革互相配套教材资源缺乏,即便新时代出版很多教改的教材,然而教材数量与种类缺乏,实用教材比较缺少。第二,满足课程改革教学需要的配套实训条件远远不够。部分学校始终追求办学的规模,对于实训配套建设的投入比较缺乏,无法满足学校的实践教学需求。 2企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管理人员的人才需求逐渐发生改变,现在学校培养的企业管理人才不仅需要具有系统化与专业化的知识,而且要具有团队合作、职业操守与创新精神等品质。同时学生在学校期间,还要熟练掌握领导、沟通、组织与协调等实际管理的能力,使其迅速成长为创新型、复合型与应用型的人才。其中,复合型企业管理的人才,需要充分掌握企业的综合管理知识、基础理论知识,尽可能符合当代企业对于通才的需求;应用型的人才需要具有组织管理、独立工作、表达与社交等能力,降低企业培训的成本,以此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创新型企业的管理人才需要在不断加强能力与充分掌握知识前提下,升华能力与知识,同时内化成自身的素质,提高创新能力与创新的思维。 3企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3.1贯彻落实BPO校企合作协同的创新 近年来,在学校企业管理的专业中育人课程的教学模式逐渐变成BPO的校企合作协同的创新育人模式,关于BPO校企合作协同的创新育人教学模式,主要指的是应用产学研的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平台。在BPO中,B是Basic(专业基础)、P是Practice(实战训练)、O是Order(订单培养),应用“1+1+1”的模式进行教学。首个“1”指的是学生在第一学年,不仅需要完成必修公共基础的课程,同时要将B模块企业管理的专业课程学分修完;而第二个“1”指的是学生在第二个学年,需要将企业管理的专业和企业合作协同设置实战课程修完;最后一个“1”指的是在第三个学年,要按照和企业合作情况,建立冠名的订单班,同时按照岗位与人才需要设置职业能力培训可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训,有效实现企业、学生实训和就业之间的对接。 3.2整合企业管理专业教学课程和内容 首先,整合课程内容。如果是本科教学会增设高等数学教学,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学生学习难度,而且高数中的一些理论在学生就业以后基本用不到。因此,学校需要对高等数学的课程进行缩减,同时开始应用经济数学课程。其次,突破传统本科模式教学的体系,构建企业管理的专业课程体系,整合一些理论性比较强的教学课程,增设实务模拟的操作模块,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第三,对理论课时进行压缩。按照市场的需求增设新课程,按照学生定位与培养目标,压缩理论课时,增加操作实践课时,提高学生操作动手的能力。例如:可以增加“国内连锁企业的财务报表具体分析”与“商品的采购管理”等课程,对学生知识面进行拓展,提升学生机就业的能力。 3.3突出教学的重点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3.3.1强化计算机的教学计算机的基础课程主要就是增加学生上机实践的时间。尤其是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和专业课的教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间,需要互相结合,加强企业管理的专业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3.3.2加强学科的基础为了拓宽学生的专业面,需要与企业管理的学科建设相结合,在强化公共基础的课程教学基础上,构建企业管理的专业学科平台,设置商品学、经济性的原理与基础的会计学等课程,以加强学生专业理论知识。 3.3.3明确专业的方向与设置深层次的专业课程为了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学校可以增设人力资源的管理、零售经营和事务、商场管理以及连锁经营的管理等课程,同时设置商务秘书这类课程,训练学生商务礼仪与接待礼仪。由于新时代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经营活动越发复杂,这就要求企业管理人才不仅要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而且要具有综合管理的能力,同时精通某一种技能,进而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3.4加强教学实践性环节的改革 相关调查中显示,大约17%毕业生在毕业以后可以独立的工作,将近83%毕业生在毕业以后,需要2~3年的时间才可以适应岗位,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情况也是突出。所以为了让毕业生尽快适应岗位,需要学校及时进行教学实践的改革,以培养出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在学校企业管理的专业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的环节一直都是一个难点,因为企业不仅要求毕业生具有说服、开拓创新、组织协调以及应变的能力,同时还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所以学校需要对企业管理的专业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从学生非智力的素质培养以及实践能力锻炼着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其一,充分结合企业管理的专业课程改造与实践活动,强化案例的教学,同时对专业实践教学与案例教学学时进行明确,然后指定一个合理的教学计划。其二,聘请一些专业的指导专家或是优秀的企业家到学校讲课,或是开报告会与专题讲座等,让学生全面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其三,教师和学生需要一起参加项目研究、咨询,尽可能主动承担一些企业咨询的项目与地方经济的建设项目。教师还可以针对性的挑选学生参与项目小组,这样不仅能够分担教师任务,而且能够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其四,确保实践教学的时间充足,而管理类的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包含集中实践环节与课程实验环节。其五,改革过去独立的实训教学方式。将课程分成课内与课外两个部分,充分结合企业调查和课外部分,组织学生在假期到企业实践,锻炼学生实践活动的能力,提高就业率。 4结语 总而言之,从当下企业管理的专业教学而言,学校要想使得学生尽快适应企业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实施教学改革,从实践教学着手,培养高素质人才。但由于学校企业管理的专业教学要求比较高,导致人才培养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因此,需要学校深入研究教学改革对策,落实校企合作模式,让学生在校期间有机会到企业实践,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作者:郭婕 单位:重庆科技学院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企业管理专业新生基本素质调查 [摘要] 高等职业教育以“知识+能力+素质”为教育质量观。为了丰富我院素质教育的内容,更有针对性的拟定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笔者进行了一次针对大一学生的问卷调查,并且根据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工商企业管理;新生;素质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为服务区域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促进了人才结构的优化和地区布局的合理性,较好地适应了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以“知识+能力+素质”为教育质量观,加强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丰富我院素质教育的内容,更有针对性的拟定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笔者进行了一次面向大一学生的问卷调查,从中获取了有关新生基本素质的调查数据。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于2015年10月进行,调查对象为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一年级学生。共发放问卷77份,回收有效问卷69份,有效回收率为90%。问卷包括3个部分:学生基本情况、学生自我认知、大学生活认知与规划。调查采用自填式调查问卷的形式方法,由被调查学生当场填写,调查人员当场回收。本次调查,被调查者性别比例为:男生29人,占42%;女生40人,占58%。 二、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基本情况1)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调查数据显示,23%的学生表示每周进行3次(含3次)以上的课外体育锻炼,64%的学生表示每周进行1~2次的课外体育锻炼,13%的学生表示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从调查结果来看,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较高。2)健康状况。被调查学生中,认为身体非常健康占45%,健康状况良好占41%,健康状况一般占14%。说明大部分同学认为自己健康状况良好。3)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有12%的学生每天课外阅读时间占课余时间的大部分,22%的学生每天用于课外阅读时间为课余时间一半左右,52%的学生仅有小部分课余时间用于课外阅读,14%的学生表示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4)自信情况。学生中,选择非常自信的占17%,较自信的占26%,一般的占33%,不太自信的占17%,非常不自信的占7%。总体看来,大部分学生表示缺乏自信,这也许和他们以往的学习经历有关,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二)学生自我认知1)考试作弊认知情况。有45%的学生反对作弊,36%的学生认为可以理解,19%的学生表示无所谓。由此可见,理解和接受作弊行为的学生占了一半以上比例。在和表示理解的学生进行深入沟通之后,笔者发现,这些学生对作弊行为具有正确的认知,但又具有宽容性的情感。2)学习主动性调查。关于学习主动性高的最主要原因调查中,58%的学生认为是学习态度端正,18%的学生认为是学校学习风气,13%的学生认为家庭期望,12%的学生认为是就业压力,7%的学生认为是爱好兴趣。可见,大部分学生还是认为内在的动力是提高学习主动性的最主要原因。3)个人学习主动性的评价。学生中,认为自己学习主动性很高的占3%,较高的占25%,一般的占58%,不高的占14%。总的来看,学生对自身学习主动性的评价偏低,如何有效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将成为教师和学生管理者工作中的重要内容。4)影响专业选择的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自己兴趣和就业机会是影响学生专业选择的两个最重要因素,之后依次是父母等家人的影响、自己的学科能力。 (三)大学生活认知与规划1)学习方面的不适应情况。根据调查,学生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了不适应,其中和老师交流沟通占31%,大学的教育方式占27%,学习方法占23%,课程难度占19%。只有16人表示没有不适应。可见,由于学习环境的变化,大部分学生出现了不适应情况,应该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2)课余生活的安排。调查显示,学生课余生活安排的内容优先次序为:主动上自习或去图书馆看书、参加各种社团或学生活动、娱乐休闲、锻炼身体、其他内容。总体来看,大部分同学能够合理安排时间,充实自己的课余生活。3)对参加学生社团的看法。84%的学生表示会适当的安排时间参加社团活动,但不会占用学习时间;4%的学生非常重视社会活动,甚至占用学习时间;12%的学生表示不想参加任何学生社团。这说明,大一学生参加学生社团活动的积极性较高。4)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调查。调查显示,学生答案选择非常分散且频率比较接近,提及最多的是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队精神、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说明学生们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寄予了很大希望,对要具备的能力、素质有一定的认知,学生们才能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有目的地加强训练,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5)大学生活目标清晰状况。在问到学生对未来的大学生活是否有清楚的方向时,30%的学生表示有长远、明确的目标,52%的学生有短期的打算,13%的学生很模糊,5%的学生完全没有考虑过。对于后面的两类同学应该加以引导。 三、结束语 通过此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大一学生调查,可以看到学生们整体素质较好,具有明显的90后特点,个性鲜明,勇于创新,乐于实践,可培养性强;但也存在缺少课外阅读、自信心不足、缺乏考试诚信、未适应大学生活等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正视学生特点,多元化、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既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也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学生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作者:崔秀娟 单位: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高职教育以培育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近年来,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不少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模式上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改革。然而,就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而言,其理论知识偏向抽象化,专业本身应用性、市场化强,毕业生就业面广、就业岗位类型多,职业能力的描述不似很多工科类专业那么清晰具体,这给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在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与培养方面带来了困难,也一定程度上使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脱节。笔者通过梳理企业招聘信息、问卷调查、企业访谈等形式,基于企业用人需求角度,对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需具备的职业能力以及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1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构成 通过对用人单位招聘信息样本的分析归纳,结合向企业等相关用人单位征询的意见建议,将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划分为专业能力、通用能力和职业素养三个维度。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专业知识是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专业知识结构、专业学习能力。此处,专业技能专指从事某一具体岗位工作所必需具备的操作技能。通用能力包括沟通与人际交往能力、信息收集与分析判断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办公软件操作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工作适应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抗压能力等。职业素养主要包括品行、服务意识、责任心、工作态度、工作是否细致认真、是否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等。以上三个维度的职业能力中,用人单位更加看重的是毕业生的通用能力以及职业素养。 2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仅靠高校一方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学生各方共同努力。 2.1政府与企业方面 政府主管部门作为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与推进者,一方面应当致力于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使高校能真正根据市场的需要来办学和培养人才;另一方面应当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对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实践教学基地管理、校企合作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约束和规范管理。参加企业的实习实践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水平的关键。但是,由于企业的目标与高校的育人目标之间缺乏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企业方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企业与高校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这是目前比较成功的合作形式。但是,这样能够双赢的合作毕竟只是少数企业参与,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都建立了校企合作实践基地,但真正能够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的企业少之又少。要调动企业方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例如,对接收大学生实习的企业予以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补贴等等。 2.2高校方面 高校是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的主战场,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应该不断跟进企业用人需求,培养具备市场所需的职业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力完善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第一,加强学生职业素养教育。通过调研我们得知,企业非常看重大学生的品行、责任心等在企业中很难通过短期培训形成的基本素养。高校可以邀请行业人士到课堂现身说法,让学生了解企业对吃苦耐劳、勇于承担、敬业爱岗和百折不挠等精神的注重;通过德育课程强化大学生的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通过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和集体活动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第二,突出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设计模式,推行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由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自身特点,容易造成理论讲授上的空洞化。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应根据用人单位需求,从职业能力分析人手,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应课程,课程设计及授课的内容必须紧紧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过程来展开。要大胆改革传统的考试考核方法和教学质量评价方式,把职业能力中所涉及的相关内容和技能分解为具体考核项目,以此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形成。第三,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高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应积极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积极与企业进行合作,通过与用人单位形成长久的校企合作机制,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此外,还可支持学生自行开办模拟企业或创业,鼓励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师资上,高校一方面可多渠道积极引进有实践经验的企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承担一定的授课任务,加深大学生对实践工作的认识;另一方面,要注重教师专业技术培训,派送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不断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加强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第四,实行创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应注重学生的创业教育,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开设创业指导系列课程,通过组织学生参观、考察或短期服务于各类企业并开展社会调查等形式让学生积累创业所需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对高职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及创业训练能更新学生的择业观念,改变学生的择业方向,培养学生的终身发展能力。 2.3学生方面 职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动态过程,要提高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这一就业主体的主动性,让学生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首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从入校之初就应该结合自身情况积极做好职业生涯准备,可参与人才素质测评,根据测评结果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从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职业岗位要求等方面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并以此为中心来学习和培养自己的能力。其次,养成积极健康的心态,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关注自身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要警惕浮躁心态,正确看待工作,积极应对,要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能够脚踏实地从基层开始。再次,大学生应积极参加各类社团,丰富第二、第三课堂活动,提升自己的通用能力。在参与或组织社团活动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具体问题,须及时有效消除障碍,保证活动顺利进行。这一过程可锻炼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最后,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积累必要的社会经验。学生应该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了解企业的工作环境、工作流程和运行机制等。通过社会实践,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职业目标,提高自身职业能力。 作者:吴小妹 单位: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摘 要:作者结合自身多年从事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与研究经验,在通过对大量文献进行阅读与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现有工商企业管理人才培养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关键词: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飞速发展,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而致使了当代国内居民需求内容及其方向的改变,其已经从对基本物质的需求转变为对物质、文化、精神以及素质的追求。这些需求可以反映在当今社会工作岗位对学历的追求上。相较于1990年,当代大学生的数量已经赶超我国1990年年底的高中生数量,并且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及教育部门对中国教育的重视,研究生、博士生的数量也不断攀上一个又一个的高峰。这一现状表面当代社会对人才的重视,对大学生整体素质的要求不断提升,其已经不再是对某一学科人才的需求,而是更加偏向于更加具有学术精神与钻研精神学生的需求。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对当代我国大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教育是当代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链接高校与社会的纽带,将直接影响一个大学生毕业之后进入社会的发展方向与发展高度。并且大学生由于年龄的客观因素,其正在处于人生价值观与世界观成型的时期。由此可见,不断提升我国大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地位,提升大学教学教育质量,将能够影响到我国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供给。 工商管理专业是当代我国各大高校的热门招收专业,其包括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电子商务等诸多分支专业。由于这一专业实用性较强,能够在社会当中应对各种岗位的需求。为此,近年来我国各大高校,乃至非全日制高校都会开设工商管理专业。这也就决定了当代我国各大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而作为一项能够在社会当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专业,其所培养人才的整体素质将会对我国各行各业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作者本文当中将主要结合大学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并以其中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展开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以期不断提升这一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 二、我国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培养定位缺乏目标性和科学性 在我国高校所开设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中存在着培养定位缺乏目标性以及科学性的问题。其主要表现于当代我国高校对学生培养计划的制定并没有与其将要进入社会后所需要从事工作相互结合起来。(1)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都在不断的扩招,为了获取更多的地方教育经费支持,大多数院校不断扩充现有招生人数,降低招生标准。但是,在现有资源上盲目的扩大已经使高校教学质量不断下滑,减少了对学生培养计划制定、内容实用性安排等大大的减少了当代高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的整体素质。(2)我国高等院校过于重于理论教学、重于高等人才培训的教学,而忽略了作为工商企业管理人才应当具有的多学科知识融合、基础知识学习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从而造就了当大学毕业后走入真正工作岗位时,这些从校园走出的人才无法快速适应岗位与社会的要求。这一现状及问题的存在体现出了当代工商企业管理人才培养缺乏目标性与科学性的特点。 2.培养模式单一、方法陈旧 我国高校培养模式较为单一,培训人才的方法也较为陈旧。(1)在大多数我国高校当中都是采用教科书去对学生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强调学生要创新、使用新思维去思考问题等等。但是对于我国教科书而言,其作为学生的重要课程读物,却并没有坚持创新的原则。就市面上的图书而言,不同高校所使用书籍均有所不同,很多学校为了便向收费都采用自己编写图书的方法。这些图书内容陈旧、缺少案例教学,可读性不高,容易造成学生错误学习,或者对学习产生消极的情绪。(2)而对于教学方法而言,同样如此。我国大多数高校已经实现了采用电子化办公设备进行教学。但是并没有充分发挥这一教学方式的优点。多数教师都是采用宣读PPT的方式,将书本内容方在多媒体上教学,谨此替代了图书的作用,提升了学生对书本阅读的兴趣,却并没有利用多媒体增添学生所学知识的含量。而是照本宣科朗读PPT,这种方法使PPT教学起不到任何实质性作用。 3.培养缺乏特色性、实践性 我国高校培养模式还存在有缺乏特色与实践性的缺点。(1)我国高校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教学方式基本相同,课程主要以管理学原理为基础,以企业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等多方面相关理论知识为辅。这种学习课程安排虽然能够给学生开拓知识面,但是却会造成学生无法找到学习重点。过多课程安排也使学生学业压力较大,忙于应付课程作业与考试;(2)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在社会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这也就决定了该专业培养人才层次不一。而这些人才走入到社会岗位上之后,却徒具高学历、高文凭,理论与实际脱节较为严重,缺乏实践性的培养。在大多数开设有实践中心、就业实习指导中心的高校中,大多数给予学生实习的机会比较局限,并没有很好的开展与不同行业企业合作办学。 三、对我国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对策与建议 1.科学性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在上文的研究当中,作者提到我国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缺乏目标性与科学性。为此,作者认为我国高校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给予改进:(1)科学的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虽然学生所学专业都是属于工商管理学科之下的,但是由于其分配专业的不同,应当给予其多样化的课程培养方案,不能搞换汤不换药的授课方法;(2)开发实用性、实践性的课程。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的开设大多数缺乏理论与实际相互结合的课程。对于课程的安排基本相同。为此,应当根据不同分子专业今后所从事的工作为其安排不同的课程学习计划,以使其更加适应今后进入社会之后的工作内容。我国各大高校应当明确该专业学生今后所要从事的工作,结合这些岗位所需技能,除了要安排基础课程学习之外,还要注重对这些能力的培养。 2.改善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现代教学的优势 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应当改变现有盲目应对多媒体教学的方法与态度。(1)使用多媒体代替传统授课,就应当发挥出多媒体能够在同一时间内满足学生视觉、听觉、感觉等多个方面的需求,从而使其提升对课程学习的兴趣。(2)在进行多媒体授课时,应当尽力避免使用读课文形式的教学,多媒体应当不仅仅包括书本知识,而且需要包括课外案例知识教学。特别是对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而言,其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结合十分紧密的课程。为此,在PPT内容的安排上不应局限于照搬课本,而是利用PPT以及新媒体等多种形式来增添课堂趣味性与知识性。 3.构建工商管理专业的特色课程体系 我国高等院校还应当在现有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基础上,为其开发更加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这些课程体系的安排应当具备以下功能性特点:(1)应当根据当地就业市场的主要需求,按照工作之后所需技能,为学生量身打造不同培养计划方式;(2)使用选项课程,并做到学习主导学习的理念。选项课程的设置是大多数学生都会采用的。但是,现有选项课程开始仅仅局限于上课地点、教师的选择。为此,应当对其开发更加具有学生主导自身未来成长方式的选项课程,使其培养起良好的自学与思考方式。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是工商管理专业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用性较强、应用范围较广,是当代我国大多数高校都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但是,在我国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着三个问题:(1)培养定位缺乏目标性和科学性;(2)培养模式单一、方法陈旧;(3)培养缺乏特色性、实践性。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作者提出以下三点针对性的建议与对策:(1)科学性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2)改善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现代教学的优势;(3)构建工商管理专业的特色课程体系。
贸易类论文:国际贸易类课程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必须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整合与开发,实行“以岗为纲”,采用“四模块”实践教学模式,即:课程认识实习模块,巩固基础知识;校内实习基地模块,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模拟实习环境;校外实习基地模块,为学生提供全真的实践;“走出去”,“请进来”,创建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整合与开发;实践性教学模块。 为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对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进行整合与开发。课程整合指的是对课程设置、各课程教学的目标、教学设计、评价等诸要素做系统的考察与操作,即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研究教学过程中各种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分化了的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成分组成有机联系的整体。由于课程整合是一个“过程”,所以它的实践形式就是一种教学模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依托和丰富的存在形式。 一、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与构建。 (一)“以岗为纲”,设置和构建专业课程。 “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的教育思想是一种新的职业观。在常规教学中,大多以大纲规定的目标为尺度衡量教学效果的好与差,所以“以纲为本”的教育思想一直限制着教育者的思维。“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的思想与其相反,它站在职业岗位的角度“以岗为纲”,通过对岗位的共性与个性的研究,制定出与岗位专业技能、专业理论、文化素质完全一致的教学纲目,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才能深受一线岗位的欢迎。 1.在教学上对岗位能力四要素的要求是不同的,对知识与素养的要求是了解,然后再理解,对一般能力的要求是掌握,而对职业能力的要求是熟练掌握。 2.正确处理基本素质、一般能力与职业能力三者的关系。从短期看,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主要来自职业技能。但从长期发展看,知识与素质教育是基础,是基本功,基础不牢,专业难精。一般能力,尤其是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毕业生成长的关键能力。因此,必须长短兼顾,正确处理这三者的关系。 3.国贸专业主干课程体系设置应以提升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综合职业能力是由基本素质能力、业务能力、协调能力、谈判能力、交际能力、口才能力、应变能力及处理法律纠纷能力等合成。合成过程是通过每一门课程内容教学得以完成,但课程本身具有缺乏弹性的特征,即课程有自身的学科知识体系且存在时滞性,须将课程的“刚性”尽可能柔性化,增强课程的灵活性。课程的取舍或更新,都要依据职业技能、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来确定。课程整合不是一个简单拼凑过程,而是要从基础和专业课程中寻求其内在结构、内容等方面的异同点,严格以职业能力或岗位能力为主线进行整合,遵循各课程间递进式关系,循序渐进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专业技能课程体系。 (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整合设置的思路。 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应以国际贸易行业的岗位对人才的知识与素质,一般能力和专业技能的要求来确定,主要包括四大模块:即11国际商务英语,含商贸英语、商务英文函电、英语口语等;21国际市场营销,含市场调研与预测、营销策划、推销理论与技巧、商务谈判、经营管理等;31电子商务,含计算机操作技能、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电子单证交换技能等;41国际贸易业务技能,含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商法、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实务、报检、报关实务、国际货运与保险、国际贸易单证实务等。这四大模块中各有众多的课程组合,而前面三个模块的课程都是为后一个模块打基础或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业务素质服务的。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必须避免各模块各门课程之间各自为政的现象,要保证国际贸易专业骨干课程的教学不受冲击和挤占,这就必须对各模块的课程进行整合,打破原学科的系统性,避免各课程内容的重复。可将相关联的课程整合为一门课,例如,“推销技巧”与“商务谈判”就可整合为一门课,电子商务的几门课可整合为一或两门课。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中的“国际金融”课,可采取开讲座的方式,只侧重讲解与外贸紧密相关的内容。“国际商法”课程要打破原学科体系的框框,专讲其他专业课未涉及到的国际贸易法律知识,例如,WTO规则,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有关托收、信用证的国际惯例等,相关课程已涉及到了,没有必要重复开设,可采取专题讲座方式讲授一些与国际贸易业务紧密相关的国际法律知识,这既节省大量课时,又达到扩展学生掌握国际贸易有关的法律知识的效果。又例如,“国际贸易单证实务”同样需要与“国际贸易实务”进行整合,删除与“国际贸易实务”重复的内容,专讲各种业务单证知识和单证制作的技能,把教学重点放到指导学生缮制业务单证的训练,为学生毕业后直接上岗从事单证业务打下扎实的功底。另外,其他的课程也都可考虑进行必要的整合。至于如何对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进行整合,是一项具体而系统的工作,需要分别做出详尽的方案,这里不再赘述。 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开发。 依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和“以岗为纲”的教学要求,为适应市场对各种专业人才必须持证上岗的需要,国际贸易行业先后出台了外销员、报关员、报检员、跟单员及单证员等资格证考试制度,凭有关机构认可发放的资格证书才能持证应聘上岗的普遍做法,应指导学生积极应试,并通过相关的资格证的考试,这是应用型高校应尽的职责。专业资格证通过率的高低,这是评价一个应用型专业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为此,针对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毕业前普遍要求参加有关资格证的考试,学校应组织开发有关资格证考试的“报关员资格证应试辅导教材”、“报检员资格证应试辅导教材”及“单证员资格证应试辅导教材”等的编写和组织辅导工作,并使这些教材能有效发挥指导学生应试,大幅度提高考试的通过率。这是国贸专业教师的当务之急,是学院为学生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市场培养大批的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的急需。 三、加大实践性教学比重,采用“四模块”实践教学模式。 加大实践性教学比重是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整合的关键。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主要是通过课程体系实施来实现,课程体系由模块构成。根据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笔者认为国际贸易专业应配置如下四个实践性教学模块: 1.课程认识实习模块,巩固基础知识。 课程实习安排在各门专业课程内和学年中的寒暑假,主要是指专业课程内(也包括专业基础课)的实践环节,目的是使学生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巩固所学过的知识,把理论与实践知识结合起来。例如:当讲述国际贸易政策,特别是进出口商品政策中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时,为了更好地把理论转化为实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中国加入WTO前后的关税变化,说明当前国际经济中“关税壁垒”日益弱化的特征,而非关税壁垒,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收集有关中国企业“反倾销”、“绿色壁垒”等情况的相关数据,分析目前中国企业面临的“非关税壁垒”的现状,并尝试提出一些对策。经过这样的训练,理论已经完全转化为生动的实践教学,学生不仅印象深刻,而且学会如何用经济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公务员之家 2.校内实习基地模块,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模拟实习环境。 校内实习一般安排在三年制的第三到五学期,目的是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研究问题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可以分为: (1)课程实训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市场调研实训、国际市场营销实训、国际贸易实务实训、报关实务实训、外贸单证实训、电子商务实训等。在《外贸单证实务》与《报关实务》课程中,会有很多进出口贸易的单据,教师在教学中尽量收集企业常用的单据类型提供给学生,使学生获得逼真的实训效果。同时,尽可能贴近业务和实际,收集实际的案例,这样不仅使学生有亲切感,而且非常实用,让学生学得踏实。 (2)考证实训项目。结合“双证书”制,要求学生获得与国际贸易专业相关的报关员、单证员、报检员等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对国贸专业的学生进行为期2周的考证实训,一方面利于提高学生的考证通过率,另一方面普遍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专业综合实训。《国际贸易实务实训》是集本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专业基本技能、职业素养于一体的综合实训课程。利用外贸综合业务实训计算机模拟软件系统,对毕业班学生进行为期2周的综合训练,其中涵盖了外贸函电、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报检、报关实务、单证实务、托运与投保、国际货款结算等多项专业技能。通过对整个业务流程的运作和全套单据的制作,让学生掌握从分析市场环境开始,到完成市场开拓,同外商建立起业务关系的整个流程。具体以进出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以具体的进出口商品交易为背景,针对进出口贸易中业务函电的草拟、进出口商品成本核算、出口报价与还价、交易条件的磋商、进出口合同的订立、出口货物的托运订舱、报验通关、信用证的审核与修改、单证的缮制、审单付汇,验货收货等主要业务为序进行训练。同时,在实训中要求学生通过因特网去寻找出口的商品和客户,自己设计产品目录、宣传网页和出口营销方案。通过这样集中的训练,学生对三年的专业知识有了系统的认识,强化了前面学过的知识,又通过这种模拟训练,培养了学生在未来实际工作中的职业能力,使学生既具备上岗就可以较好地上手工作,又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3.校外实习基地模块,为学生提供全真的实践。 实习基地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协议式的,主要是同外贸企业或工商企业订立实习协议;另一种是非协议式的,主要是到一些政府的职能部门,如海关、商检局、商务局、港务局、国税局等。一方面,建立几个稳定的协议式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和外贸企业架起了一座共同发展的桥梁,既便于学生对即将从事的工作有比较深刻的了解,也便于外贸企业从中发现和选拔人才;另一方面,也充分利用非协议式的实习基地,如组织或鼓励学生参观港口、码头、仓库、生产车间,让学生看到真正的货轮、火车车皮、大型拖车、集装箱、堆场、货物包装方式、海关监管场地等实物。鼓励学生直接找船运公司、保险公司、海关和检验检疫局咨询相关问题。 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也可归入这一模块。毕业实习的考核主要依据学生的实结,实习单位的实习鉴定意见及指导老师的不定期抽查结果加以确定。毕业论文一般安排在三年制的第六学期进行,由专业老师负责论文的指导、答辩和成绩考核。 4.走出去,请进来,创建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走出去就是让学生利用寒暑假、毕业实习期间走向社会,了解各行各业的发展状况,了解本行业的发展方向,鼓励学生为社会、企业服务,锻炼并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请进来,根据国际贸易专业的特点,采用各种方式请企业领导或职员、管理人员来校作报告或讲课,介绍世界及国内和省市外贸发展的状况、外贸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发展的经验,以及外贸企业中青年员工的成长过程等,使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更好地了解社会,懂得市场竞争之激烈,创业之艰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培养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更应直接聘请外贸企业有经验的从业人员进行授课,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与社会同步发展,为实现学生零距离上岗创造必要的条件。 贸易类论文: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体系框架构建与实施探讨 摘要 以“两横多纵”的方式对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体系进行框架构建,有利于为学生的知识框架构建提供平台,以及为国贸实务类课程建设与师资建设提供指引。在这一方式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对主线课程高度重视,根据具体情况开设纵线课程,并通过适当的时间安排,有效提升国贸实务类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国际贸易实务 课程体系 两横多纵 为适应中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我国很多院校都设立有国际贸易以及类似专业,如何提升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对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际贸易专业作为一个与实践紧密关联的专业,其课程体系设置由于外贸实际活动的复杂性而稍显庞杂,通常应包含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单证实务、商务英语、国际结算等。基于笔者所在单位的教学实践,本文认为以“两横多纵”的方式进行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体系框架的构建,对于课程建设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等均具有一定作用。 1 构建课程体系框架的作用 所谓以“两横多纵”的方式进行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体系框架的构建,其“两横”主要是指以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单证实务两门课程作为主线,这两门课程分别从外贸合同条款与单证角度贯穿了整个外贸合同履行的各个环节,是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的基础;而“多纵”则主要指针对外贸活动的某个环节所单独开设的课程,例如商务英语(包含听说、读、写)、外贸运输与保险、报关实务、报检实务、国际结算、国际商务谈判等,这些课程主要是对两条主线类课程的其中某个部分作专门深入而全面的介绍,从内容上来看通常都会与两条主线课程存在一定的相交。如果以线条形式对以上阐述进行归纳,便可得到“两横多纵”形式的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体系框架,其具体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1 为学生的知识框架构建与细节知识掌握提供平台 为提高国贸实务类课程教学质量,着眼于增强课堂教学实践性的一系列手段得以采用,例如采用外贸模拟操作软件、案例教学、组织学生到外贸公司实习等,但学校课堂教育始终与具体工作实践存在区别。首先,由于学校师资问题,在很多学校都难以保证课堂教学与实际外面工作的完全接轨;其次,更为重要的是学校教育的定位绝不是简单的职业教育,其更主要的功能在于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为学生的进一步自我学习构建国际贸易实务知识框架与平台。 “两横多纵”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体系框架形式能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一旦学生对所需掌握的知识形成了明晰的结构化认识,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各类具体外贸实务知识在头脑中的归类掌握,以及与实际工作的对接;另一方面,学生在实际外贸工作一旦遇到各类专业问题,在框架化知识体系下也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自我学习与解决。 1.2 为课程建设与师资建设提供明确指引 课程建设与师资建设是促进学科发展,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具体就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而言,由于其所所涉及的具体课程较多,如何确定课程与师资建设的重点与方向尤为重要。以“两横多纵”形式进行课程体系框架化构建,可明确课程建设的重点:为了提升教学质量与整个国贸实务类学科的发展,其重点与首要目标应该是集中于国际贸易实务与国际贸易单证实务两条主线课程的建设,应通过人力、物力以及资金的集中来加强其建设;对课程体系的框架化构建也能为师资建设提供指引,清楚认识到本单位的薄弱环节,有目的性的加强现有师资培训或师资引进。 2 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注意问题 2.1 高度重视主线类课程 对两条主线课程的重视,首先表现为课程设置上应同时开设有国际贸易实务与国际贸易单证实务两门课程,且应当都是居于专业核心课的地位。以笔者所了解的情况来看,目前不少高校仅仅开设了国际贸易实务,而对国际贸易单证实务并未专门讲授,或者将其相关内容划定在前者的授课大纲之内。但囿于课时数限制,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国家贸易实务课程仍主要是采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黎孝先所编著的《国际贸易实务》或具有类似知识框架体系的教材,其主要着眼点为外贸合同中的各合同条款,因此在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过程中并不能对相应的单证问题作详细介绍。这将导致学生的国际贸易实务知识体系存在一定欠缺。 从国际贸易课程实践的角度来看,目前许多学校选择了利用诸如南京世格的各类国际贸易实务模拟操作软件进行外贸实习;若在没有开设国际贸易单证实务课程的前提下而直接在机房开展网上模拟交易实习,将导致学生在单证填制中的一些细节问题上容易出现错误或不知所措,不能有效利用有限的上机时间。 其次,对主线课程的重视还应表现在师资配备与教学检查方面。应将国贸实务知识最扎实且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安排到这两门课程的教学上来,并通过一些制度安排来进一步提升两门主线课程授课教师的专业基础与教学经验;加强对两门主线课程的教学效果检查,提高教学质量,夯实学生的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基础,为学生的外贸工作实践及其职业发展提供基础知识保证。 2.2 根据实际情况开设纵线类课程,注重实践性 由于纵线类课程主要是针对外贸活动中的某一环节所做的专门深入介绍,每一门课程几乎都有相应的职业类别与之对应,因而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具体应开设哪些课程的选择方面,应结合本单位的师资情况与教学总课时综合考虑,注重教学内容与相关实际工作需求的紧密结合。 现阶段,我国大量学校在人才招聘方面极为关注教师的科研能力与学历情况,而对教师的实践经验与能力未能足够重视,这对纵线类课程的开设与教学质量保证是一个很大的制约。对此,主要应加强教师的实践培训,也可以直接从社会聘请有经验的外贸人员进行授课。 从课时安排方面来看,目前部分高校对各类经济学理论基础课程与国贸理论课程给予了更多的重视,从而导致国贸实务类课程的开设数目以及课时的缩减,这一现象在一些重点本科院校表现尤为明显。为扭转这一现状,需要从学生的职业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正确处理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与经济学理论课程之间的关系。 3 结语 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与我国大多数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职业定位有着紧密而直接的关联,提高此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对于增强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促进我国外贸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两横多纵”的形式对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进行框架构建,强调基础,注重实践,能有效促进学生对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的掌握,提升实践教学与专业实习效果,明确课程建设重点与方向。 贸易类论文:高校应用技术转型背景下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的课程群框架构想 【摘 要】高校应用技术转型需要从课程开设机制、实践教学应用环节和课程群功能等方面着手,文章结合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总体框架,从职业导向能力角度出发,重新构建了该专业的课程群体系,并提出了发挥课程群的集聚与扩散作用、改善教学资源建设等建议。 【关键词】应用技术转型 课程群 课程建设 目前,关于课程群的含义说法较多,但是核心都是根据不同目的建立的课程集合或者集群,并借助课程群建设实现新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教学改革等。目前关于课程群方面的研究大多都是从某个专业(例如:物流管理、会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专业)、某个专业的某类课程(例如:地理教学论、网络传播技术、大学数学等课程),或者从某类学院的角度(例如:独立院校、高职院校、高校等),构建专业课程群、核心课程群、专业基础平台课等课程群。从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或者高校应用技术转型角度进行的研究,目前基本没有。本文立足高校应用技术转型对需要转型的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的要求,借助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并结合笔者在西安培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多年教学感受,以及西安外事学院胡一波、广东金融学院范忠宝、国家服务外包人力资源研究院董行友等学校及行业专家所作的经济与贸易类方面的相关报告,从课程群的角度阐述这类专业要转型应如何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同时,给出转型的相关建议。 当前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课程建设尚需诸多转型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发生深刻变化,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缓解,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尚不能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 紧密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找准转型发展的着力点、突破口,真正增强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为行业企业技术进步服务的能力、为学习者创造价值的能力。 基于上述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以及今后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需要转型的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的课程建设需作以下三个方面的改变。 1.课程开设机制 当前,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学生在校的所有课程基本分为四类,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训课,围绕这四个课程类型,依据西安培华学院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对这些课程的课时、开课学期等进行设置,教师根据每学期所开课程进行选课。这种课程种类划分标准单一,仅对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总课时、对每个类型课程的课时要求等严格执行,并没有体现人才培养方案的灵魂和精髓。每个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都是立足于某些方面的能力进行人才培养,而现有的课程划分标准,能体现多少?学生学习后能从中感受到多少能力的提升?为了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必须重新确定新的课程开设机制。 2.实践教学应用环节 当前,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大都局限于依附部分课程的实践教学和集中实践两个方面。其中,集中实践又包括通识和专业两个方面,通识实践一般都是军训、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有的学校还会将大学生参加的各种类型的比赛、考证也纳入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还更多地局限于教师的大量讲解,学生的动手操作也有限,更不用说通过这种实践教学能提高学生某些方面的职业素养,从而直接有利于学生就业。学生对这些类型的实践课程兴趣不浓,效果可想而知。根据《指导意见》学校应加大实验、实训、实习环节,使得实训实习的课时占专业教学总课时的比例达到30%以上,故而必须对目前的实践教学内容直接进行改革。 3.课程群功能 目前的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的学生基本都是学习完了通识课,再学习专业基础课,再学习专业课,最后进行集中实践教学。课程按照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的顺序依次开设,导致学生前学后忘,知识的学习没有连贯性、体系性。同时,学生选课的范围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大部分课程都是必修课,更不要说让学生为提高某方面的能力对课程进行选择。因此,高校应用技术转型背景下的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如何将现有的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链接,将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过程等方面相链接,从而实现这类专业的真正转型。 课程群体系的重建与优化 1.经济与贸易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转型的经济与贸易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应立足于云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等技术层。对目前的通识课、专业课、实训课的课程群进行调整,以实现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专业提升能力和职业导向能力。其中,语言表达能力、专业提升能力都是为了实现职业导向能力。为了实现上述三个方面的能力,参与该人才培养体系的三个主体――学生、教师和协同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角色和职能,在在线授课、师生交互、课程建设和教学资源管理等方面参与或者分享其中的教学资源,最终提升学生的职业导向能力,如图1所示。 2.职业导向能力模块 职业导向能力在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的课程群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又具有复杂性,因此,文章详细介绍职业导向能力模块,以说明如何进行职业导向能力的提升操作。职业导向能力模块依据职业导向课程库的内容,对需要职业定位的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建立知识库,作为参与职业导向能力提升操作的学生、教师和协同育人基地,根据自己的需求进入职业导向课程系统或者知识管理系统,完成各自的任务,并根据职业导向能力要求χ识库不断地进行更新,如图2所示。 3.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的专业课课程群体系 为了提高需要转型的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专业提升能力和职业导向能力,根据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的课程体系的总体框架,建立了基础课、主干课和方向课的三层专业课课程群。此课程群的主要特点是,依据这三个方面的能力,先成立方向课群,根据方向课群,再建立主干课群和基础课群。学生可以根据某方面的能力提升,而选择学习哪些基础课和主干课。同时,根据课程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每个层次中,将课程分为三个课程群。第一个课程群是每幼罨本的课程,支撑该层的其他课程群。基础课层的每个群中的课程都与主干课层的每个群中的课程内容相关。所有课程都是以方向课中的第三个模块――虚拟仿真训练课程、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校企协同育人体系为核心。同时,这个课程群是必修的,如图3所示。 对需要转型的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的建议 1.发挥课程群的集聚与扩散作用 在图1中,人才培养体系的用户层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可以进入该体系,通过能力层链接课程群的方向课,使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所有资源围绕任何进入的用户而产生集聚,参与者犹如步入专门为自己建立的教学资源超市,可以自主地选择。将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三分之一的课程,建成校级、省级和全国级精品课,发挥精品课在课程群的极化作用。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课程群的课程内容之间存在很大的关联性,通过课程之间的知识联系,发挥扩散作用。 2.改善实践教学资源配置 按照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要求,根据生产、服务的真实技术和流程构建知识教育体系、技术技能训练体系和实验实训实习环境。按照所服务行业先进技术水平,采取企业投资或捐赠、政府购买、学校自筹、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加快实验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引进企业科研、生产基地,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实验实训实习中心。统筹各类实践教学资源,构建功能集约、资源共享、开放充分、运作高效的专业类或跨专业类实验教学平台。 作者单位:西安培华学院 陕西西安 贸易类论文:贸易金融类中间业务与贸易规模关系研究 摘要:自2010年以来,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平均占比已经达到24.61%,成为维持银行净利润增长最主要的驱动因素。针对这一银行业发展新趋势,本文选取了与国际贸易息息相关的银行贸易金融类中间业务发展水平这一指标,并使用时间序列模型回归分析了2006-2016年其与我国进口和出口之间的长期关系,得出了出口、进口与中国银行贸易金融类中间业务发展水平的相关系数均为正,说明出口和进口都促进了中国银行贸易金融类中间业务的发展,并且进口对中国银行贸易金融类中间业务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略强于出口对中国银行贸易金融类中间业务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贸易金融类中间业务;国际贸易;时间序列模型 一、引言 一直以来,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一大热点。国外学者们从融资成本与贸易结构、货币流动性与贸易融资、金融抑制与贸易扭曲等不同侧面深入地研究了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已有大量的理论与实证成果。Michel Cyrille Samba, Yu Yan(2009)指出一国的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存在双向关系:金融发展会促进国际贸易的专业化,而这会导致资本密集型商品具有比较优势,从而形成该国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与此同时,资本密集型商品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对外源性融资会有更大的需求,从而促进该国金融发展。他们使用VAR时间序列模型,研究了东亚国家的金融发展与制成品国际贸易之间的长期关系,得出了制成品国际贸易促进了金融发展的结论。Yutaka Kurihara(2013) 使用动态面板模型研究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及在发达国家中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产生消极影响,而在发达国家中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并无显著影响;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产生积极影响。 国内学者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多是对国外相关理论成果的整理及评价,以及运用各种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俞立平(2011)基于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金融与国际贸易的关系。静态研究表明,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对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大于进口的作用,金融和国际贸易在滞后2期后互为因果关系,在滞后3期只有出口是金融发展的原因,这也与我国是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国情相适应。动态研究表明,金融的冲击对出口和进口的影响均为正,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总体是比较平稳的;而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的冲击对金融的影响总体均是负值,也就是说,金融难以快速适应国际贸易的波动,一定程度存在金融抑制。盛雯雯(2014)通过构造一个包含厂商、金融投资者和金融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阐明了金融发展对一国国际贸易比较优势演变的作用。结果表明:融资成本的下降将导致企业投资偏好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过程,因此一国在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比较优势随着金融发展,也将出现先提升后下降的倒U型过程,该机制最终导致了资本密集型行业从传统发达国家项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国际分工新形态。 二、中国银行贸易金融类中间业务发展水平 传统上贸易金融业务主要是在外汇管理制度框架下,银行为企业开展跨国贸易所办理的资金收付、融资等服务。近些年,贸易金融功能范围拓展,内容涵盖贸易结算、贸易融资、信用担保、避险保值、财务管理五大功能。同时,贸易金融业务既涉及银行的表内业务,也包括银行的表外业务,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本文所研究的是贸易金融业务中属于表外业务的那一部分,即贸易金融类中间业务。众所周知,贸易金融业务是中国银行的传统优势业务,2015年中国银行集团完成国际结算业务量3.9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67%,中国内地机构国际贸易结算份额居同业首位,对外担保市场份额保持同业领先。因此,研究中国银行贸易金融业务发展水平将更有代表性,也能更好地反映贸易金融类中间业务与我国贸易规模的关系。 1.数据选择与测度方法设定 通过阅读中国银行年报,了解到中国银行贸易金融类中间业务主要包括结算与清算业务、外汇买卖业务、咨询和顾问等业务以及信用承诺业务。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本文选取的是2006-2016年中国银行的结算与清算手续费(X1)、外汇买卖价差收入(X2)、咨询和顾问等手续费(X3)以及信用承诺手续费(X4)的半年度数据,并使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测度2006-2016年中国银行贸易金融类中间业务发展水平。其中,2007年6月份的各业务收入不可得,遂使用SPSS软件中的多重替代法填补了空白数据,以继续完成测度。 2.测度结果 首先, KMO统计量为0.684 0.5,Kaiser认为KMO统计量取值在0~1之间并且值越大因子分析的效果就越好,一般来说KMO统计量大于0.5即可进行因子分析;此外,Bartlett球形检验统计量的Sig为0.000 三、中国银行贸易金融类中间业务发展水平与进口和出口之间的关系 国际贸易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出口被誉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马车”之一。而商业银行贸易金融类中间业务作为时展的新兴产物丰富了我国金融发展的内涵,研究其与我国贸易规模之间的关系也是应有之义。 1.数据说明及实证方法设定 商业银行贸易金融类中间业务选取的指标是上文所提到的中国银行贸易金融类中间业务发展水平(F);而贸易规模所选取指标是进口(I)和出口(E),这是考虑到进口(I)和出口(E)对中国银行贸易金融类中间业务发展水平(F)的影响在方向和程度上可能略有不同,所以国际贸易选取这两个指标。其次如上文所示,中国银行贸易金融类中间业务发展水平(F)所使用的是2006-2016年通过SPSS测度的半年度数据,进口(I)和出口(E)所使用的是2006-2016年进口额和出口额的半年度数据,数据来源于国研网数据统计库。此外,本文所选取的模型是时间序列模型,使用的是时间序列模型中的协整检验。 2.协整检验及结果 在进行协整检验之前要先进行单位根检验,只有同为平稳序列或单整次数相同的变量之间才可能存在协整关系。经检验,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中国银行贸易金融类中间业务发展水平(F)、进口(I)和出口(E)均是二阶单整序列,有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对F和I 、F和E进行协整检验,所使用的方法是单一方程的EG两步法协整检验。第一步,用OLS法分别作协整回归方程: F=α1+β1I+μt 或F=α2+β2E+θt 进行估计,分别得到残差序列、。 第二步,检验残差序列it、et的平稳性,所使用的方法是对其进行单位根检验,若是平稳序列,则说明F和I、F和E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协整检验结果显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F和E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F和I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从而得到F和I 、F和E之间的长期均衡方程分别为: 四、结语 根据上文所述,可以得到以下结论:一是贸易规模对中国银行贸易金融类中间业务发展水平确实有影响,但总体来说影响不大,可以忽略不计。二是出口、进口与中国银行贸易金融类中间业务发展水平的相关系数均为正,说明出口和进口都促进了中国银行贸易金融类中间业务的发展,并且进口对中国银行贸易金融类中间业务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略强于出口对中国银行贸易金融类中间业务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 作者简介:万姣娜(1992-),女,汉族,湖北安陆人,现就读于武汉纺织大学金融硕士专业,主要从事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研究。 贸易类论文:清代云南民族地区商品集市贸易类型探析 摘要: 清代云南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发,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各种贸易中心城镇的形成、农村集市的兴起、边贸的发展等,各地区形成不同风格的商品集贸市场。本文利用文献资料,说明清代云南民族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与集市类型。 关键词: 云南民族地区 商品经济 集市贸易 街子、集市是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进行交换和贸易的场所,历史悠久,它的形成是和云南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息息相关,是在满足适应当地民族的生产发展和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形成的,各民族地区集市功能各异,类型多样。我仅从清代云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角度探析商品集市贸易的类型。 一、清代云南民族地区经济开发对商品集市贸易类型的影响 (一)清政府加强对西南地区的开发力度,为云南的商品集市类型形成打下基础。 清雍正初年至道光末年1723-1850年,开始大规模地经营开发西南,其中雍正年间的“改土归流”和乾嘉年间前所未有的社会经济开发高潮,对云南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推行“改土归流”,调整生产关系,适应云南地方经济的发展。其次,开荒屯田,吸引汉族移民。早在清顺治十八年(1651年),云贵总督赵廷臣奏:“滇、黔田土荒芜,当亟开垦。”清政府支持云南当地民族和汉族移民开垦荒地,州、县发给印票,开垦土地“永为己业”。据《新纂云南通志》卷138统计:到嘉庆十七年云南田地已达93151顷,是明朝万历六年(1578年)田地数的5倍多。再次,农产品、手工业品、矿业发展,逐步商品化。云南的茶叶,草药,酒、盐、矿产资源开发等逐步进入市场。另外,随着清政府承认西南地区民间贸易的合法性,海运开禁,逐步改善云南交通状况,云南商品市场功能类型逐步显现。 (二)清政府对云南地区铜、锡矿开发,提升云南民族地区商品市场的知名度。 清朝时,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市场对货币需求量增大。对于官府来说,鼓铸是获利之业,但在顺治以后,原料成本增加,致使鼓铸之息日减,同时,乾隆以前,铸币多用洋铜,到乾隆年间,“洋铜空缺”,因此开辟新的铸币原料――铜矿便成为市场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清监察御史包祚永上奏“鼓铸之关系甚重……惟需滇铜鼓铸”,滇铜正式纳入皇朝开发范围。铜业成为云南区域经济主导性产业,主要满足国内商品流通,清政府限制铜矿向外销售。到清末,中国大门被打开,云南经济主导性产业锡业走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加之蒙自和蔓耗等地的开埠,云南矿产资源的市场指向,开始由内向型区域经济指向转为外向型的经济指向,资源型集市形成,大大提升了云南民族地区商品市场的知名度。 二、清代云南民族地区商品贸易集市类型 (一)以民族节日为特征的节日集会型集市贸易。 清代云南各少数民族在喜庆的节日聚会之时,伴随有物资交流活动,商品交易规模盛大,集市分布在各民族的集聚区,尤其是职业商人卷入其中,以节日为平台的集会交易,这类集市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气息。例如:一年一度节日集会型集市,有三月龙王会、七月骡马会,而最出名的是大理三月街,即观音市,三月十五日,在苍山下贸易,集各省之货,历代累更,此市不变,“相传观音入大理,教人捐佩刀,读儒书,明忠孝五常之性,故人于是日烧香,四方闻风,各以货来也”。民族节日摆市,形成节日集市。集市除了节日的喜庆氛围外,更为重要的是商品展示和物资交流活动。《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据记载,大理白族的三月街,“至期则天下商贾皆来贸易,十三省物无不至,滇中诸彝物亦无不至”。“吴罗蜀锦纷成来,红者珊瑚白者玉……,喧嚣如展上河图”[11]。说明云南大理三月街节日集会贸易的景象十分壮观,节日型集市贸易在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生活中发挥重要的调节有无的作用,是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集市。 (二)以土特产为大宗形成的专业型集市贸易。 早在明代,云南民族地区农村市场的专业化已经出现。《滇略》记载:“滇人以市为景,游人纵观,正月灯市、二月花市、三月蚕市、四月绵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月七宝市、八月桂市、九月药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形成许多专业化固定市场,到了清代集市专业化进一步发展,并具有一定规模。例如:丽江的骡马会和鹤庆的松桂会就是专业型集市,据《新纂云南通志・商业考一》记载:“丽江骡马会,每年三月、七月初间行之,盖丽地气候温和,山泉绵延,水源清洁,百草畅盛,所产骡马为西南巨擘,每次赴会,公骡母骡不小数千头,儿马骟马不下数百头,购远出境者居十之七八。”这种情况一直被延续下来,鹤庆松桂会也是专营马匹的集市。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云南的白胜州(今丽江地区永胜县)就形成了专业性的茶马市场,经营销售凤庆茶叶,清末,丽江地区出现专营茶叶的商号“永昌祥”商号,开始生产经营沱茶并形成自己的品牌,远销西藏、缅甸,在叙府(今四川宜宾)、重庆、汉口和上海设立分号。西双版纳的茶叶生产销售的专业化程度已很高,每年仅中甸、德钦的藏族商队就有驮马300至500匹到西双版纳赶集运茶,销往西藏的茶叶达3000担。《道光云南通志・食货志》记载:楚雄滴酒、鹤庆干酒、蒙自高粱陈酒都非常有名,产量高,销量大,具有专业化特点。光绪十三年(1887)蒙自私营酒坊所产高粱酒就达50吨。通海专卖酱油,“每年销十余万斤”,阿迷州(今开远市)专卖红糖。 (三)以经济较发达地区形成的定期型集市贸易。 清代云南农村有:街子、场、摆、市、镇、集、街市和街镇等定期集市交易的习惯,大多数地区习惯将赶集称为赶街子,街子分布很广,而且定期赶街,从市场的发展程度上来考察清代云南定期市场,归纳起来有两种类型:一是定期市,二是常市。定期集市的特点:周期短,市场容量大。一般在经济较为发达、商品生产有一定基础、村寨比较集中的坝区赶街,各民族经营者多为半农半商。例如:滇池、洱海周边坝区、山区、半山区这类集市很有代表性,有以十二生肖或天干地支命名,滇池地区“大板桥、小板桥、官渡、小街子、龙头街、马街子、恢湾,普吉等街,多以逢子午辰戌日为街期,交易多为农产品及砖瓦窑器、纱帕、斗笠、竹器等”。云南农村定期集市各地区不统一,有每月赶一集或者二集,有的六日一集、四日一集、三日一集。随着云南经济发展街期呈逐步缩短趋势。雍正至道光年间,下关迅速发展为滇西的商业重镇,下关的集市由明代的十天一街缩短为六天一大街,两天一小街。李京《云南志略》说:“市井谓之街子,午前聚集,抵幕而罢,金齿白夷,交易五日一集,以毡布茶盐互相贸易。”[3]这就是当时农村定期集市的情况,各地区定期集市已约定俗成。 常市是在定期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较发达的农村集市,这类市场不间歇地每天都有交易,并有较多的固定店铺,如:“丽江城西关外有集场一所,宽五、六亩,四面皆店铺,每日巳刻,男妇贸易者云集,薄暮始散”。[11]常市从市场经济角度考察是一种进步,是商品经济发展,市场活跃的体现,同时常市的出现与各民族生产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反映各民族对商品的需求量加大。 (四)以交通要道为基础形成的集散型集市贸易。 云南民族地区有许多交通要道,像“西南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滇越铁路等都形成过一些著名商品集散地。 首先,保山板桥街又名青龙街,系西南丝绸古道上进入保山坝的第一个集散型集市。自西汉随蜀身毒道(即中印古通道)发展形成市场以来,这里逐步成为中印古道通往永昌(今保山)的重要门户及驿站,店铺客栈和居民集中之地。据记载:“清代,随着交通改善和内地贸易的发展,更加促进了板桥街集市发展,其经济地位提升,成为区域性商品加工集散中心。每逢甲己五日一街,赶街入市人达到3万多人,为迤西一大集市。” 其次,因茶叶这一地方特色产品,使茶马古道延伸到地理位置并无优势的凤庆,促进凤庆发展成为顺宁府驻地,古道沿线的商业集镇。根据记载:“这条通道距今有300多年的历史,将凤庆与大理、下关、丽江连接起来,各地茶商沿茶马古道进驻顺宁采购毛茶,沿途有供马帮歇息的马站,比较有名的新村、金马、鲁史等,马站所在地自然地成为集市贸易的场所。”[6]边疆重镇普洱和思茅也因“普茶远销”而盛极一时,商旅云集,市场繁荣。当时普洱茶的销售路线有三条:“其一以普洱为集散地,由滇西的巍山、腾冲、喜洲用马帮运往下关集中,再转运至四川泸州、叙府、重庆、成都和转运到西藏、西康销售;其二,由勐海至打洛,一路至泰国曼谷,一路到印度新德里,一路到马来亚、新加坡;其三,易武茶叶由马帮驮至老挝丰沙里,再转运至河内,由火车运至海防上船,远销南洋一带”。 最后,十九世纪随着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滇东南少数民族地区锡矿成为西方工业的重要原料,大锡的出口量增加,据统计,蒙自开关后个旧的锡业获得发展,“光绪三十年,锡的年产量由立关次年1315吨增至3413吨”[13]。滇越铁路通车后,宣统二年产量提高到6000吨,法国殖民者通过滇越铁路加大殖民掠夺,大批的洋货,如机械设备、电机、煤油,洋布、洋伞、洋火、洋帽、洋烟等输入滇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云南的锡矿及土特产品输往海外,滇越铁路沿线个碧段,市场非常活跃,蒙自、碧色寨、个旧成为洋货及当地土特产品的集散地, (五)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形成的产地型集市贸易。 清代云南滇中、滇西、滇南盐业开采十分兴旺,盐的开采是当地政府重要财税来源,所以政府支持盐业开采,民众多以采盐代耕,产地型集市贸易形成。这种产地型集市贸易有两个特征,一是依靠当地自然资源,生产具有单一性,需与外界进行物资交流;二是商贩往来频繁,有固定的商品市场,该地区既是商品的生产地,又是产品的销售地。 以滇中地区、滇南地区为例。滇中是云南传统的盐业开采地之一,在这一地区,因盐业生产而兴起的市镇主要是白井、黑井、安宁等。白井(即石羊古镇)自汉代开发,唐代扩建,元代设官,明清时达到极盛,清代时,形成了“商贩往来,车马辐辏,视附近州县,颇觉熙攘。诚迤西之重地,实财富之奥区也”的繁荣景象,因而既是滇中的财富之区,又是方圆数十里的商品交易中心地。据《滇南志略》卷六,白井地区“土瘠民贫,不事纺织,多以卤代耕”,乾隆《白盐井志》也云:“人以煎盐为业,办课用于滇省。”可见正是由于盐业的发展才促使产地型集市贸易的形成。 滇南地区。滇南地区的盐井是清代开始大规模开发,其生产格局是清代奠定的,这一地区因盐而发展起来的商业市镇主要是磨黑镇。据“《云南通志・食货志・盐法下》卷七十二、《新纂云南通志・盐务考三》卷四十九记载,磨黑井是雍正初期开采的。在清中期以前,磨黑是默默无闻的。到清末,磨黑盐产量已发展到722万斤,居全省第二,成为滇南食盐交易中心,同时发展成为一个十分繁华的市镇”[1]。 以上五种类型基本反映清代云南民族地区商品集市的状况,当然,要着重指出的是,清代,中国还处于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整个经济生活中占有主导地位,商品经济不发达,市场还没有完全形成,地处西南边疆的云南也不例外,和内地比较,这里地处高原,交通不便,生产力水平较低,各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甚至少数闭塞的、比较原始的民族地区,直到清朝末还没有集市。 贸易类论文:浅析经济贸易类本科专业学生实践实习教学创新 摘要: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经济贸易类本科专业学生实践实习教学创新问题,强调改革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培育高水平指导教师队伍、深化人才培养合作、优化课堂教学体系与实践实习基地管理体系对于提升实践实习教学水平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实践;实习;教学;创新 实践实习教学不仅能够有效弥补校内理论教学的局限性,也能够为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真实工作环境,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近年来,本科学生实践实习教学环节日益受到国家相关部门以及高校的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强化实践教学,建立校企人才联合培养新机制。校外实践实习教学已经成为经济贸易类本科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但是,传统的教学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方法越来越难以适应学生大规模实践实习教学的需要,难以达到预定的效果和目标,必须尽快改革与创新。 一、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改革先行 较多学校的经济贸易类专业本科学生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有两个比较明显的局限性:一是过度重视理论课教学,实践实习课程普遍被忽视。以我校投资学专业2010版教学计划为例,课内理论教学(含毕业论文)学分高达152.5,占最低毕业学分的83.6%;实验实习实训类课程学分为30,仅占最低毕业学分的16.4%。二是实习实践课程分散在多个不同的教学学期,每个学期的实践实习实践较短,如我校经济贸易类本科专业学生的各类实践实习一般分散在4个不同的学期,每次实践实习时间一般为2~4周。这种状况导致单次实践实习时间过短,难以开展实质意义的实践实习活动,一方面企事业单位难以安排短促的学生实践实习项目,另一方面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完成预期的实践实习任务,同时也不利于做好实践实习管理工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改革必须先行,培养方案应该把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尤其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同时在教学计划编制方面进行大胆创新。我校新版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修改充分体现这一思路,如各专业普遍采用“3+1”培养模式或“3+0.5+0.5”培养模式。其中“3+1”培养模式是指将原有4年的本科理论教学改在3年内完成,第4学年在“校内实验场地和校外教学实践基地”以适度集中和分散的形式进行实践知识学习。根据我校经济贸易类专业应用性强的特点,在总学分不增加的情况下,减少理论课时数,对理论课程做进一步有机整合,形成内部逻辑结构严密的主干课程群,实现课程体系设计的模块化。增加实习实训(实验)教学的课时比例,同时考虑本专业实践(实验)教学体系的合理性,实习实训课程设置与相关理论教学相结合,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在一些专业课程理论教学的同时增加实践课程,充分利用教学软件,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二、培育高水平指导教师队伍 在实践实习指导工作方面,传统方式主要是高校任课教师负责制,即学校相关专业老师根据学校有关规定接受学校统一分配的学生实践实习指导工作任务。这种方式的优点与缺点都十分突出。主要优点是简单易行、监管成本低,因为任课老师对学生比较了解,监管方式比较成熟。主要缺点是多数专业教师的学习和工作经历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学历较高,理论知识丰富,但缺乏相关行业从业经验,导致学生实践实习监管的信息不对称甚至失效。我们认为,建立“双师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双师制”是指在实践实习课程教学安排上实行“校内教师+校外导师”制度。在具体做法上,我校经济贸易类各专业教研室选派不同专业研究方向的教师担当学生的实践教学指导老师,对实践期间的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同时对学生实践的理论知识进行跟踪辅导,及时为学生提供理论咨询和智力支持。而实践教学单位也为学生实践配备“师傅式”的业务导师,代表企业对实习生进行常规管理,并严格按照实践教学大纲对学生的实践学习进行业务指导,并对学生的实践效果进行考评。“双师制”不仅能够有效维护学生的人身安全,也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切实帮助学生提高应用技能。 三、与课堂教学改革紧密结合 目前,我国高校课堂教学与课程体系设计的明显缺陷有两个。首先,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绝对权威与唯一主角,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其次,理论课教学与实践实习课堂脱节,课堂教学内容难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实践实习项目与课堂教学内容关联度低。这种状况导致学生主观能动性不能得到发挥,课堂教学与实践实习都难以取得良好效果。我们认为,高校课堂教学与课程体系设计必须尽快改革,尤其要尽快改革以教师为绝对中心的“满堂灌”课堂教学模式。近年来,我校经济贸易类本科专业在这方面进行了较多尝试,如通过引入PBL教学模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与校外实践实习也能够有机结合起来。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同时将学习与实际问题或实际问题的解决挂钩,注重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要求学生在PBL课程中所选择的研讨性问题应该与接下来的实践实习项目一致,如假如学生计划选择商业银行业务作为实践实习项目,那么学生在相关PBL课程中也应该选择相关问题作为课程研讨问题。这种尝试不仅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有助于不同类型课程的相互融合。 四、优化管理体系 较多高校将指导学生实践实习单纯作为学校专业老师的工作任务进行分配,导致学生实践实习管理体系的“单面”特性,相关企业事业单位一般只能被动地接受实践实习学生,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实践实习学生的管理工作,导致实践实习管理的低效率,甚至管理缺失。鉴于此,我们认为建立学校专业院系与相关企业事业单位的联合共管体系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在学校方面,由相关学院院长牵头,成立实践实习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和管理小组。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监督整个实践实习的运作;管理小组负责从实习动员、报名、组织、实习实施、学生管理和实践考核等实践阶段全方位地管理与指导工作,就实践实习基地的运作模式、实习组织、实习管理、学生管理和实践考核等各个方面建立严格的制度规范。并以教学系(所)为主体,联合实践实习基地,编制相关本科专业的实践实习目标和计划,安排学生分配以及其他实践实习基地的运作工作。作为实践实习基地的企事业单位的主要领导负责组织实践基地的具体规划和建设工作,以及学生具体实践实习工作的分配与协调,同时重点负责实践实习工作的安全问题以及工作评价问题。 五、深化人才培养合作 一般而言,实践实习依托企业事业单位不仅能够提供良好的实践实习机会,也拥有大量的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高层次专业人士,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外部资源。在做好实践实习依托单位的学生实践实习工作以外,我校经济贸易类专业教学单位还积极采取多种途径在人才培养方面与依托单位进行深度合作。主要做法有:聘请实践实习依托单位专业人士担任校外专业顾问和兼职辅导老师以及兼职硕士导师,为实践实习教学以及专业教学的开展提供指导建议,为学生开设相关讲座,合作指导硕士研究生与本科生;邀请实践实习依托单位专业人士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重点对人才培养方案是否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提出建议,对实践课程体系及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等提出建设性建议;实践实习依托单位专业人士组成基地实践讲师团队,定期举办相关专业讲座等,效果十分明显。 六、结束语 校外实践实习教学是提高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实习机会,让学生在实践实习中体会理论知识用途,为学生进入社会架起学习桥梁。学校应该结合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优势与企业进行合作,创新实践实习教学管理体制,培养高水平实践实习指导教师,优化课程体系,确保实践实习基地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贸易类论文:大宗资源类商品贸易的对策探究 摘要:大宗资源类商品贸易,指以初级产品为主的国际贸易,例如,煤炭、焦炭、镍矿以及铁矿砂等,其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占有重要位置,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笔者将以大宗资源类商品贸易为出发点,探究大宗资源类商品贸易的对策,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大宗资源类 商品贸易 对策 大宗商品贸易是国际经济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经济具有较大影响。大宗商品贸易,即基于初级产品前提下的国际贸易,例如,焦炭、煤矿、农产品、稀土资源等。自正式加入WTO以来,中国以弱势地位存在于国际大宗商品贸易中,虽然中国在诸多产品上处于贸易大国,但由于受缺失定价权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我国长期处于贸易弱国。鉴于此,探究大宗资源类商品贸易的对策势在必行。 一、大宗资源类商品贸易概述 目前,针对大宗资源类商品的概念,未得到学术界的统一。绝大部分学者认为,大宗资源类商品即与自然资源相关的大宗产品,能源产品与非能源产品是其两大类型。针对非能源产品,指除三种重要能源产品外的自然资源产品,包括农副产品、初级产品以及工业原材料等。对于该种大宗资源类商品界定方式,其具有较强的宽泛性。一般情况下,界定产品是否属于大宗资源类产品,需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第一,明确细化与资源相关的产品种类,换言之,即自然资源是该类产品的主体,表现的是一种自然资源类产品。第二,“大宗”是大宗资源类商品需满足的第二大条件。“大宗”,具有交易数量大、商品用途广等特点,同时,该类商品的国际贸易是影响该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常基于政府帮助下的商品交易。由此可见,大宗资源类商品,指交易额度大的资源类产品,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大宗资源类商品贸易的对策 (一)完善大宗商品贸易供应链管理体系 如今,诸多跨国公司基本建立了大宗商品贸易供应链管理体系,且全球为覆盖范围。针对中国而言,为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需进一步完善大宗商品贸易供应链管理体系。首先,积极发展自由化程度高的贸易体制,营造良好的国际大宗商品贸易政策环境,为完善大宗商品贸易供应链创造条件。其次,争取引入具有全球性的大宗商品贸易商,例如,来自瑞士,且以经营金属为主的嘉能可Glencore公司;来自美国,以经营黑色金属和农产品为主的嘉吉Cargill公司;来自荷兰,以经营能源和金属为主的托克TBBV公司,以此作为借鉴、吸收贸易网络与成功经验的对象,促使大宗商品贸易供应链管理体系得到完善,为我国大宗资源类商品贸易发展奠定基础。最后,高效利用供应链信息管理技术,实现供应链云管理、运供应和云物流效果,提升供应信息管理效率。 (二)优化交易制度,提升大宗商品贸易定价权 定价权,即制定价格的权利,是基于某一特定商品,个别主体在市场中所表现出的定价能力,是一种权利的体现。一方面,定价权是议定商品价格时所拥有的主动权。简言之,定价权,指在商品价格议定过程中,不同国家所拥有的主动权,商品买进价格与卖出价格均属于该范畴。另一方面,利益分配权是定价权的实质。专家认为,基于完全竞争、交易成本公正以及信息对称等基础条件下,在供求关系影响的前提下,商品价格围绕价值呈现出上下波动趋势。在实际贸易过程中,在不完善市场机制影响下,加之国际市场的交易成本较高,部分实力雄厚或存在相关利益的企业通过某些手段,控制商品的国际贸易价格,达到增加自我经济利益的目的。 目前,大宗商品贸易定价权缺乏是导致我国大宗商品贸易发展困难的关键因素,然而,致使我国大宗商品贸易缺乏定价权的原因在于两方面。具体而言,即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欧美期货市场历史悠久,约有两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发展已经处于成熟阶段,对国际大宗商品贸易的掌控力较强。其中,欧美期货市场以伦敦期货交易所和纽约期货交易所为代表。另一方面,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机制逐渐以一种金融工具的形式存在,其不再是实体现货贸易的体现。基于此,为提升我国大宗商品贸易定价权,应制定切实可行的现货连续价格交易制度,推动大宗商品贸易发展。 目前,即使我国对全球大宗商品贸易定价权缺乏掌控力,但可采用借力巧取、摒弃豪夺等方式,迫使大宗商品贸易定价达到合理化标准。在此,笔者认为我国可通过定期将月度粗钢产量、月度粗钢库存量以及铁矿石存量等数据直接公布于国内外,引导更多机构进入国际大宗商品贸易。 (三)增加大宗商品贸易政策扶持 针对大宗商品贸易的政策扶持,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对大宗贸易商品交易中心建设资金与运行费用的扶持。另一方面,严格控制贸易商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税收和佣金等,并以大宗商品贸易实际情况为指导,构建大宗商品交易专项财政引导资金,其中,授权服务中心、贸易商、专业服务机构及团队对地方贡献的奖励等是引导资金的主要应用对象。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宗资源类商品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影响,同时,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目前,我国大宗资源类商品贸易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严重阻碍我国大宗资源类商品贸易向前发展。因此,为推动大宗资源类商品贸易发展,在完善大宗商品贸易供应链管理体系基础上,优化交易制度,提升大宗商品贸易定价权,同时,加大对大宗商品贸易的政策扶持,为我国大宗商品贸易发展奠定基础。 贸易类论文:从版权贸易论艺术类出版社的发展转型 摘 要:艺术类出版社由于本身受众和图书选题的限制,在国内出版市场中一直处于相对弱势的状态,但从整体图书市场的发展来看,读者对艺术类图书的需求量正在逐年提高。近几年,随着版权贸易的大规模开展,国内出版社对版权运营的概念逐渐加强,版权已逐步纳入出版社的资产管理,并成为提升出版社实力的重要部分。本文从艺术类出版社开展版权贸易的意义、优势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环境下利用版权贸易进行出版社转型的方法作了阐述。 关键词:版权贸易;出版社;转型 版权贸易的开展,包括版权资产的管理和运营在近几年逐渐受到了出版业的重视,随着全球化贸易时代的到来,出版社的工作也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仅仅关注国内市场的需求和走向,特别是作为受众面比较窄的艺术类图书而言,在改革的过程中,版权的运营管理是出版社发展的一个新思路。 同时,作为出版社资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做好版权工作,版权如何为出版社发展服务,如何成为出版社转型的助推器,也是当今出版社发展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一、加强版权运营对艺术类出版社发展的意义 (一)传播中国的优秀文化成果 文化传播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版权输出不同于其他商品的出口,不仅仅是一种资源的开发,或是一种单纯的贸易往来,而是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渠道。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积淀,造就了丰富的艺术成果,借助版权输出做好文化传播,是向世界展示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可以取得直接经济利益和间接文化传递的双重效益。 (二)优化现有的出版资源 在当今国际化的背景下和互联网时代的冲击,受众获得资讯的渠道越来越多,这也是导致出版产业逐渐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艺术本身属于一种小众文化,由于受众限制,国内的艺术类出版社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出版社普遍规模较小,但艺术类图书本身从选题组稿到编辑出版,周期长、成本高,出版高质量的图书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有时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完成一些大型的出版项目,通过版权合作寻求一些合适的合作伙伴,则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弥补出版社本身的缺陷。另一方面,利用国外市场较为成熟的图书选题,也可以加速自身发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版权贸易是出版产业发展的趋势 借助外界优势资源的帮助,提升自身的出版能力,是出版业发展的一个主流趋势。与以往的出版模式不同,新兴业态下的出版社很难依靠单一力量达到规模和水平的提升,众多出版社在寻求与国际出版机构的合作,利用版权交流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使自身的选题范围能够更加的国际化,受到更多读者的关注,因此,艺术类出版社也应该抓住国际合作的主流趋势,积极顺应时代潮流,突破目前的发展屏障,找到更为适合的市场定位。 (四)利用版权贸易做好出版社供给侧结构改革 自2015年11月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理念以来,国内的出版行业也在这方面下了很多功夫,主动转变思路,积极从调整自身出版结构开始,寻找出版社新的发展思路。在这个过程中,关注国内市场当然是必须而且是首要的,因为国内出版社的主营业务群体仍然是国内的读者,但是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目前国内图书销量好、受众关注度高的图书品种,有很大一批来自于国际市场,例如在2015年备受关注的《秘密花园》涂色书就是借用国外图书品种来弥补国内市场空白,从而达到高销售量的成功范例,这类图书的成功从一定层面说明了国内读者对外版图书的喜好和偏向,因此,出版社在开展供给侧改革,寻求转型渠道的同时,也应该将国际图书市场的走势纳入参考范围,从国际化的角度拓宽自身的眼界。 二、艺术类图书更为适合进行版权贸易 与其他图书类别相比,艺术类出版物更适合进行版权贸易,在版权交流上具备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 (一)艺术的无国界性便于艺术类图书的对外推广 在版权输出和推广的过程中,一般容易因为文化差异造成图书推广的障碍,但由于艺术的无国界性和互通性,受众对艺术类图书的接受更为容易,因此艺术类图书的对外交流推广可能相较于其他种类的图书会更为便利一些。特别是随着中国文化在全球的传播,中国的书法、国画和传统艺术工艺类的选题在境外的关注度提升,这对于艺术类出版社来说也是一种难得的机遇。 (二)翻译的便利保证图书内容的完整性 翻译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原作品在境外的宣传推广,特别是小说类的文学作品,由于翻译本身是对原作品的再次加工,因此翻译水平的高低,翻译能否做到对原作品意思的准确表达,会直接影响图书质量,如果在翻译环节出现问题,则会破坏作者本身的意图和作品的完整性、艺术性等,影响读者对原作品的理解和认知,但艺术类图书由于翻译造成的影响可能性相对较小,大多不会存在这类问题,因此在推广传播的过程中也较为容易。 (三)艺术类图书的直观性便于开展文化交流 大众类的艺术图书经常是通过绘画、摄影等图片的形式来传达著作者的思想,比其他类型的图书在表达上更具有直观性,因此在传播的过程中更容易向受众传递信息。由于受众的接受度比一般图书更高,也就使艺术类图书在版权贸易的过程中更受市场关注,艺术类出版社可以在近几年国内外市场对艺术类图书关注度提升的趋势下,乘势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推广效果。 三、借助版权贸易进行出版社发展转型的方法 (一)做好分类管理、节省资源 版权作为出版社资产中的一部分,也需要进行分类细化,针对不同的图书品种,从维护和贸易推广的不同角度,制定不同的版权运营策略,做到分类推广、有的放矢。 所谓分类管理,一方面是要求对图书版权按照内容、适合人群和地区等具体的标准做好分类,在推广和进行贸易洽谈的过程中,重点在目标群体中进行推介。另一方面,版权是一个笼统的大概念,具体到每一个图书品种而言,可以分为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改编权、翻译权等诸多细项,特别是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一些图书还加入了数字版权的概念,由于版权的费用是由具体列项的种类决定的,所以作为版权工作人员来说,为了避免浪费企业资产,必须要对每个图书品种作出详细的分析,以决定在与作者和版权机构获取版权的过程中,有目的地选择版权种类。 (二)从单一的版权贸易转变为合作出版 在过去的版权贸易中,版权贸易经常会采取的方式就是整体输出或引进,而在近些年,合作出版逐渐已经成为了另一种趋势。对出版社而言,引进一个成熟的图书版权,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在版权引进后,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图书的加工出版和后期的销售推广,这对一些中小型的出版社而言无疑是加大了运营成本,同时也增加了风险。相较之下,合作出版可以缩减成本,将版权引进的风险大幅降低,充分发挥版权贸易双方的优势,促进版权合作的有效进行。 同时,国内出版社如果是作为版权输出方,那么合作出版一般可以在选题开发阶段就可以着手进行,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减少版权输出方在图书后期编辑制作过程中的过多投入,避免资源重复利用,提前进行定制出版。特别是对于艺术类图书而言,一般印制成本高于其他图书品种,因此如果在图书出版工作完全结束后再考虑版权问题,往往会因为前期投入过多造成版权费用提高,使一些原本可以进行合作的图书品种无人问津,浪费了一些优秀的图书选题。 (三)做好人才建设和人才储备 国内的版权保护和运营相对于国外图书市场来说,工作开展得比较晚,因此,在专业版权人员培养方面更是非常欠缺。目前国内大多数出版社虽然已经树立起版权维护和推广的概念,但由于缺乏相应具备专业素质和经验的从业人员,使一些出版社的版权工作开展的并不是很顺利,因此,迅速培养起一批业务能力过硬的版权从业人员是出版社开展版权业务的首要工作。 由于版权工作涉及的方面比较多,因此对版权贸易人员的要求也就非常全面。一般来讲,版权从业人员首先应是具备法律、贸易、外语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并且要对所从事的图书板块市场有着透彻的认识和深度把握。作为出版单位,首先要加大对版权从业人员的培养力度,挑选综合素质过硬或在某些相关专业上具备特长的人员进行重点培养,同时对于版权从业人员来讲,自身的业务开展不能仅限于版权一个领域,而是要积极参与到图书选题、编辑以及推广的各个环节中,在充分认识和分析国内外市场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本单位图书的走向提出合理的意见,帮助其他环节的工作人员更好地开展工作。 (四)从选题开始在每一个环节建立版权意识 版权贸易的概念是随着近几年国内图书市场的开放而逐渐形成气候的,很多出版社在关注版权贸易之初,最先想到的是利用现有的、成型的图书来进行版权合作或是版权输出,但从实践的角度来看,由于国内外文化的差异,使一些在国内市场上非常受欢迎的选题在国际市场上却缺乏销路,有的时候是因为选题本身不受国际市场的认可,而另一种情况下却是由于表达方式或者翻译水平的限制,使得一些选题在推广过程中受到阻碍,因此,如果能够在确立选题时就加入版权贸易的思维,那么在后期的组稿编辑的过程中,就可以从作者、译者等角度进行一些调整,为今后的版权贸易做好基础工作。 另一方面,全版权运营的概念现在也逐步引起国内出版社的重视。目前国内的出版社在与作者签订出版合同时,一般容易忽视全版权运营的概念,通常仅会与作者在印刷出版以及网络传播等方面作出约定,而随着媒体融合度的提高,一些作品在正式出版后取得成功进而转变为影视作品的案例已不在少数,但通常在这个时候,有一些出版社就会因为事前与作者签订合同时忽视了影视改编权等权利而造成损失,这就要求版权贸易人员和编辑能够在确立选题时,就具备慧眼识珠的能力,提前签订一些可能出现衍生产品的作品版权。 (五)加强与国际间的交流合作 版权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的不懈努力,做好版权工作,努力是在日常的工作中。近几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等对外战略的提出,为出版社的版权推广也提供了机遇,同时,诸如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这种世界性的大规模专业展会也是出版社开展业务的良好平台。 作为出版单位和版权从业人员来说,与相关机构建立日常的合作关系是版权工作中的非常重要的一环。版权工作要求版权人员要能够及时抓住时机,利用一切机会与国外的出版机构、版权机构等取得联系、建立合作,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及时维护与其他出版机构之间的关系,从中获得对自身工作有益的信息,对自身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同时,随着时局的变化,要能够把握住市场发展的动态,适时地推出适合对方的版权输出计划,有目标性地选择版权合作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展版权工作。 贸易类论文:离岸外包服务选址与贸易出口类别之间的关系 在后经济危机时代,服务外包已成各国经济领域必争之地,而本文将就作为服务外包四大因素(服务外包动因(Why)、服务外包业务(What)、服务外包地点(Where)、服务外包过程(How))中服务外包从策划落实到现实的衔接关键点的“服务外包地点”进行研究。 本文将通过丹麦已有的服务外包数据与贸易出口相关数据结合起来研究,通过建立模型探究服务外包选址与国家对外出口方向类别的关系,并且将该模型用于预测2016年中国的服务外包行业情况,为我国服务外包企业提出事宜的意见。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逐渐成为全球产业转移的一大趋势,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能够提高承接国的人力资本水平,提高资本流入质量,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知识,并推动服务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很多跨国公司都把自己非核心的业务外包给其他企业。而且,国际服务外包还有低污染、低消耗、高技术、高附加值等特点【2】。 近年来,随着国际市场越发开放,市场分工趋势逐渐加大,而行业间的交叉也越来越复杂,企业间的竞争越发剧烈。企业欲保持自己在市场上的一席之地,把握自身优势,则必先守住自身核心业务的行业优势【3】,即核心竞争力。因此如何将核心业务包装推向市场则是决定其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这些包装业务包括了客户联系、后期服务等,正如波士顿学习曲线(图一)所示,若自营非核心业务,确实长期来看会比外包成本低,但由于非核心业务较多,当把这些业务加总来看,其学习曲线就不再是图中的L了,而是在更高的位置L1,由于成本高,时间长,其必然耽误核心业务的进步,最终得不偿失,而服务外包业务由此应运而生,以更加专业团队以较低的成本处理企业核心业务。这也同时体现了社会大分工的趋势。 从发包国来看,美国、日本、欧洲是主要的发包方,提供了全球服务外包业务的绝大多数份额【4】。美国占了全球市场的64%,欧洲占了18,日本占了10%,留给其他国家的还不到10%。全球服务外包市场严重依赖于美日欧,使产业格局呈现出一种“中心-外围”的发展格局。 而从承接国来看,服务外包承接国数量激增,但是发展的层次是不一样的。从发达国家来看,服务外包承接大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加拿大等国国内服务外包行业成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发展优势,但是和发展中国家相比,人力资源优势已经不复存在,因此其在最近几年的发展中明显落后。许多国家已经跌出2010年Gartner IT排行榜的前30强【5】。 由此可见,对服务外包行业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在外包业务所需要考虑的因素中,服务外包地点是服务外包从策划落实到现实的衔接关键点,因此,本文将以先前文章为基础,以丹麦为例,研究离岸外包选址与跨国贸易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援引Peter D. ?rberg Jensen文中的部分数据【6】,将其处理为相对值,另外同样将丹麦进出口贸易进行相对值处理以研究离岸外包选址与国家贸易之间的联系,并借spss modler生成经过训练的模型对中国未来的服务外包趋势进行预测。 服务外包选址与贸易出口类别关系探究 前提假设。21世纪的亚洲一直作为最大的服务外包承包地区,从一开始的低端生产服务外包逐步走到现在开始从事较高端的IT服务外包,其中中国和印度做出了不少贡献中国、印度、菲律宾承接了全球服务外包60%以上的份额【7】,而中国在IT服务外包行业方面位居亚洲第二(如图二,将中国香港包括在内)【8】, 那么是否中国在电脑等方面出口也处于领先优势呢? 事实上,2000年1月至2007年1月,中国的出口繁荣期间,个人电脑的全球出货量增长105%,笔记本电脑占47个百分点的增长。2009年,便携式电脑第一次估值占大多数的电脑发货量。同时,中国大陆成为笔记本电脑的最大生产国,超过台湾,曾在2002年10月占到了全球笔记本电脑生产的64%,图三描述了这一时期美国笔记本电脑的主要进口国,由图可见,中国大陆的进口量逐年递增,并且占据美国笔记本电脑主要进口市场。 于是,本文做出本文最根本的假设: 服务外包的选址与该行业对应的出口类型方向相关。 数据分析。本文主要考察了服务外包种类与出口种类之间的关系,因此类似公司规模、先进程度等无关因素应尽可能对所研究内容不产生影响,借助丹麦数据制成外包选址因素相关系数矩阵,由矩阵可知这些因素对本文研究内容影响并不大(相关系数集中在0值左右),因此服务外包种类之间可经过处理形成相对偏好值矩阵。 由偏好矩阵看出IT行业服务外包无论在哪个地区都是最受欢迎的,之后对商品贸易进行处理,在此为了能够反映出确定的服务外包行业对应相应的商品,本文选择了如下对应方式: 同上处理成相对偏好矩阵(假设以出口金额代表偏好)后将几张相对偏好表结合分析建立模型,其中manufacture、IT、back―office三项使用相对值表示,所使用数据皆来自于2012年数据,经过数据填补,极端值排除后,使用三种模型(C5.0模型、类神经网络模型、SVM模型)进行预测训练,在置信度达74%情况下,将所得模型使用于中国出口贸易所得2016年预测结果如下: 模型显示,前三项(有机化工、船舶生产、人造纤维的出口)对生产、IT、后台工作管理服务外包影响最小,三个模型计算出的相关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078、-0.021、0.134,而计算机、软件业出口相关系数则分别达到0.828、0.671,管理人才流动为0.544。 表中有机化工品、船舶生产等数据为“世界对中国的出口额”,即中国的总进口额,后面三项manufacture、IT、back―office为国际市场发包给中国的相对偏好程度模型预测值。由于该值为相对值,其大小并不影响其最终结果,由表中数据可知,目前来说对中国进行IT服务外包实际上是最好的选择。 经过数据处理,就管理人才流动、计算机和软件业出口三项与IT服务外包、后台工作管理服务外包的相关关系较高,而关于生产服务外包关系并不是很明朗。由所得数据建立模型对中国2016年承包情况进行预测得到最终结果为世界市场对中国IT服务外包的预期相对偏好值远远高于另外两项。其中由IT服务外包和后台工作管理服务外包的相关数据可验证本文最开始的假设的正确性:服务外包的选址与该行业对应的出口类型方向相关。 IT行业目前在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随着“云计划”、“大数据”的逐渐展开,中国社会对IT行业人才需求也越发强烈,大量IT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建立,使之前分散的IT行业逐渐走上产业化、标准化发展的路线,也就是说在政府政策倾向作用下,中国的IT服务外包环境得到了保障这是其他国家越发偏好于选择将发包目的地设定在中国的原因之一【1】。 同时由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相关系数较大的几个因素(计算机、软件业出口、管理人才流动)中,计算机出口与IT服务外包数据相关性最为紧密,这正好解释了发达国家将相关商品生产外包到中国之后由中国制造出厂后再发回这些国家的本土市场的生产流程【1】,借此以提高核心竞争力:新产品的开发。 由波特菱形理论可知,各企业应借服务外包为平台,发挥自己的本土优势,如我国企业在未来应逐步发展自己的IT能力以赶上时代潮流;而国家之间也借此以形成自身的相对优势,中国可以借本次科技革命的潮流推动,在国际经济的竞争中获取更高的主导权。 然而,本文的依然存在一些限制,首先注重于对出口的讨论,忽略了进口和净出口的影响。 其次,由于数据类型有限,本文所有数据都是通过相对值进行处理,在把数据转换为相对值时,存在一定误差。综合考虑以上多方面因素,为保障数据可靠性,结果可验证性,更多的数据处理和资料调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是本文得到的结论和数据处理方法仍有很大参考价值和创新意义。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 贸易类论文: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教学模式及评价体系研究 摘要: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具有实践性强、实效性强、应用性强的特点,但现有的教学模式难以根据课程特征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启发式互动模式、习题教学模式、专题陈述模式、实习实训教学模式,以及以赛促学、以考促学模式等特色教学模式,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评价5种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与素质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模式;评价体系 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必修的一系列与外贸实际活动相关的专业必修课,是研究国际贸易规则在实践中正确运用的技术性应用课程。通常,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定位于涉外贸易部门、涉外企业以及海关等从事实际业务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专业特色较为突出。目前,高校该类课程体系的设置,既包括实务类主干课程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国际商法、报关员实务、国际贸易惯例等,还包括商务英语听说、单证业务实习、进出口实务模拟实习等实践环节课程。 一、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按照要求,课程的教学模式应契合课程的特点,以求最大限度地实现授课内容的价值。但是,现有的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教学,基本是在教室内完成,其模式以教师讲解理论知识,学生被动接受、记识或加以基本的理解为主要内容。传统的模式重视实务中的理论和规则而轻实践,强调每门课各自的知识点而忽略课程间的联系,缺乏理论联系实际和案例教学,造成学生感觉专业概念太过于抽象而出现理解困难的问题。实际上,这种问题已在学生的专业资格考试与课程考试中反映出来。其次,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缺少体验进出口业务操作过程的机会,一方面造成知识点零散而不能融会贯通,出现知识点靠机械记忆而不能持久掌握的问题;另一方面,造成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低下。他们很难全面系统规范地掌握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操作技能和操作方法,很难清晰地把握对外贸易业务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的关键之处,缺乏外贸业务实际操作能力,普遍不能适应广大出口导向型企业用工的需要,从而国贸专业学生在就业时的竞争力劣势日益突出。鉴于此,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需要改革传统的依赖教师讲解的单向传递教学模式,由以教师为主转变为学生积极参与,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思维的培养,注重适应教学内容的更新与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学模式的创新。 二、教学模式的设立内容 教学模式的设立应依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体现素质教育、专业性、务实性和开放性等原则;此外,它还应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定位的实际要求以及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特色。 1.启发式互动模式。该模式主要应用于理论教学中。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有其规范的理论教学内容。在这部分,理论教学中应改变教师单向讲授的现象,更多地采用启发式教学,针对讲授内容,提出深层次的、理论联系实践的问题,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与辩论,踊跃提出自己的见解,鼓励他们进行创新性思维,之后,教师再进行评讲。这种启发式互动模式改善了课堂气氛,同时也改善了理论教学的枯燥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其对知识的把握。 2.案例分析或习题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指投入专门的学时用于案例讨论或习题练习,主要用于辅助理论教学。理论教学为专业学习提供分析问题的基础和框架,而案例讨论或习题则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例如,《国际贸易惯例》课程中关于承运人责任及免责问题可以通过案例讨论方式加深学生对惯例条款的理解和应用;《国际结算》课程安排习题课,让学生练习根据信用证内容来缮制票据和结算单据等。另外,教学案例还可以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体现实务类课程服务区域经济的特点。 3.专题陈述模式。该模式,指教师围绕教学重点或难点问题形成专题,通过学生课下准备,继而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陈述与讲解的方式,表达学生对讨论专题的观点。该模式目前在研究生教育中被广泛应用,但本科教学很少涉及。该模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点本身的把握,而且有助于对学生查找文献能力、系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转变为学生积极参与。 4.实习实训教学模式。该模式主要应用在实践环节,属于动态参与性的教学模式,具体分为两类方式。一是在校内配有计算机及模拟软件条件的模拟实验室进行,例如外贸流程模拟练习基地、国际贸易结算模拟练习基地、模拟交易中心或模拟实验室等,通过模拟实务流程,让学生能够在一个仿真的国际商业环境中切身体会商品进出易的全过程,使其全面、系统、规范地掌握从事进出易的实际操作技能。教学中,模拟软件的使用率以及与课程内容的针对性是决定该模式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另一种实习实训教学,则是在校外建立实习基地,改变以往合作单位被动接受学生实践实习的局面。学校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不仅有助于解决课堂教学“纸上谈兵”的弊端,增加了学生的工作经验,还可以根据市场需求与反馈,对人才培养的方向与特色有针对性调整,有利于就业率的提高。 5.以赛促学、以考促学模式。该模式指鼓励学生参加与专业相关的竞赛,鼓励学生考取专业资格证书,并根据竞赛规格与参赛成绩或是考取资格证书的难易含量冲抵学分的教学模式。例如,学生参加教育部与纺织总会举办的“外贸跟单员”大赛,取得一等奖可以折算为1学分,学生考取跟单信用证专家资格考试证书可以折算为2学分等。由于相关大赛或是资格证书的考取必须以对应课程的学习为基础,所以通过该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学习成绩,而且可以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特长发展。 三、教学模式评价体系构建 1.教学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的教学工作是一个体系,除了教学模式本身的内容外,还应有后续评价环节,从而使课程所使用的教学模式实现动态优化。学校基于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形成对各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其中,启发式互动模式、案例分析或习题教学模式、专题陈述模式、实习实训教学模式,以及以赛促学、以考促学的模式分别命名为模式1至模式5;一级评价指标(准则层)包括学习兴趣度因素、学习主体性因素、实践能力因素、教学效果因素以及就业能力因素;进而,将各项一级准则细化得到二级评价指标(指标层),并给出影响作用选项,用以反映不同教学模式对提高各二级指标的作用(表1)。 2.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的应用。本文所设立的教学模式以2~3个学年为一个执行周期,一个周期后将评价指标设计为一份调研问卷,以每门课程为调研单位,根据指标内容不同,将问卷分为“教师填写”与“学生填写”两部分,分别由开设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的教师与学生根据要求分项做出评判,据此统计出不同教学模式在不同课程中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模式对二级指标“课后答疑率”、“末考成绩优良率”、“降低不及格率”、“考研通过率”的影响作用由教师完成,其余由学生完成。在此基础上,课程组统计调研结果,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统计结果中实现率低的二级指标的原因,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优化教学模式。当然,由于受益学生是流动的群体,为了实现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教学模式契合受益学生的实际特点,其评价指标也是一个动态化体系,学校应在每个执行周期后根据受益学生的调研结果查找原因,及时做出调整,从而与学生需求、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当地经济工作发展需要相适应,实现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价值。 另外,由于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评价体系涉及到本科教学的诸多方面和环节,因此,相关教学安排应配合进行调整。例如,本科培养计划和执行计划应相应修订,并体现在教学大纲中,增加新增教学模式的学时,合理分配理论教学与时间教学的学时、学分冲抵的认定及具体执行措施等,从而保证合理模式的正常运行。 贸易类论文:中美电子类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 摘 要:本文基于联合国贸易数据库,运用Grubel-Lloyd指数及Bruelhart指数两个量化指标,分析了中美之间2000-2013年的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情况。结果表明,中美SITC 第7 类产品产业内贸易总体发展势头良好,但存在出口水平低,结构层次低的问题,因此需要大力提升科技含量并调整产业政策。 关键词:机械和运输设备;产业内贸易;G-L指数 引言:近年来,随着电子产业的高速发展,各国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电子产业的广阔前景和重要战略意义。中国在当今世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深入改革推动创新,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发展领域就是电子产业。上世纪90年代起,全球电子产业的增速保持在8%~10%这一区间,为同期世界GDP增速的1.5倍左右[1]。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电子产品进出口迅速发展,2010年电子产品进出口总额突破万亿美元大关,一跃成为电子产品出口的第一大国。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在中国电子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中美两国的贸易行为更是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十分显著的影响。特别是在近20年,中美双边贸易中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迅速提高,其中机械及运输设备类(SITC7)尤为突出[2]。现有研究中SITC第7类相关文献数量较少且年份较早,故本文采取最新的数据,对2000-2013年中美机械及运输设备类产品(SITC7)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及特征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推动中美电子类产品产业内贸易更好地发展。 一、数据来源 根据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采用的数据来自《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第三次修订版中的第七类机械和运输设备类。其下两位数分类又分为九章:71发电机械设备,72特殊工业专用机械,73金属加工机械,74一般工业机械,75办公和自动数据处理设备,76电信和录音设备,77电器机械,78道路车辆,79其他运输设备。SITC7该产品类别包括了绝大多数的电子信息类产品。本文图表皆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 DATABASE计算、绘制而成。 二、贸易现状 表1为2000―2013年中国对美国SITC第7类产品进出口贸易情况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自2000年以来,SITC7的进出口额总体呈持续增长趋势,到2013年,中国SITC第7类产品出口占中国对美国出口总额的49.59%,中国SITC第7类产品进口占中国对美国进口总额的41.68%,由此可见,SITC第7类产品在中美进出口贸易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已经成为推动中美贸易发展的主导产品。 表1 中国对美国SITC第7 类产品进出口贸易表 三、实证分析 (一)产业内贸易水平测度指标。综合利用国内外学者的现有研究及笔者可搜集到的数据,本文选用Grubel、Lloyd等学者提出的产业内贸易指数(简称G-L指数)和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简称B指数)这两个指数,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系统地对SITC第7类产品――机械和运输设备类产品在中美两国之间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和结构进行分析。 G-L指数由Grubel和Lloyd两位学者于1975年提出,是迄今适用最为广泛的产业内贸易计量方法。该指标能测定某一类产品某一年的产业内贸易情况,从静态的角度衡量该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但利用G-L指数测度产业内贸易时,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因G-L指数作为静态的测量指标,只能于某个单一时期适用。其次,该指标可能会发生一些偏差,依据 Rajan(1996)在区分产业内贸易程度(the Degree of IIT)和产业内贸易水平(the Level of IIT)的基础上指出,标准的G-L指数在存在贸易不平衡(Trade Imbalance)时不能准确的反映产业内贸易水平。为弥补G-L指数缺陷,即在现有水平上使用B指数。 1.Grubel-Lloyd产业内贸易指数,能够从静态的角度衡量某一年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标准的G-L指数计算公式为: 其中:i为从71到79的整数,分别代表 SITC第7类产品下的2位数分类产品。表示第i类产品一定时期的Grubel-Lloyd产业内贸易指数。Xi和Mi分别代表第i类产品的出口值和进口值。GLi在[0,1]内取值,取值越大,表明产业内贸易水平越高。当GLi=0时,即有Xi=0或Mi=0,该类机械和运输设备产品的全部贸易都为产业间贸易,不存在产业内贸易;当GLi=1时,即有Xi=Mi,该类机械和运输设备产品的全部贸易都为产业内贸易。 2.B指数,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从动态的角度测量一定时间跨度的贸易增量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标准的B指数计算公式为: 其中:Bi表示第i类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的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Xi和Mi分别表示一定时期第i类产品的进出口贸易额增量。Bi在[0,1]内取值,Bi=1,说明边际贸易完全是产业内贸易;Bi=0,表示边际贸易全部是产业间贸易。 Bi 0.5,则在这一时期内机械和运输设备类产品贸易的增量主要是由产业内贸易引起,反之则说明由产业间贸易引起。 (二)测度结果及分析。(1)G-L指数。根据G-L公式,计算得出SITC第7类产品2000-2013年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表2(请见附录)。由图1可知,SITC71-79类产品的G-L指数及变化趋势有较大差异,现就变化趋势归类说明。 图1 中美在SITC 第7 类的两位数分类下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图 71(发电机械设备)、77(电器机械)变化比较平稳,一直在高位徘徊,71基本在0.8以上,77基本处于0.6和0.8之间。这两类产品产业内贸易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主要是由这些产品的品种多样性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引起的,反映了在我国这两类产品的生产已有明确的分工,这种分工有利于规模经济的形成。78(道路车辆)G-L指数从2004年起基本呈稳步上升,从0.2一直攀升至0.9,发展势头良好,贸易方式从产业间贸易转向产业内贸易,可见这类产品近年来受到政策引导,逐渐成为中美贸易的重点。75(办公和自动数据处理设备)、76(电信和录音设备)均为附加值高且科技日新月异的产品,两者的G-L指数变化趋势较为相似,2000-2001年,两者的G-L指数处于较高位,从2002年起,G-L指数不断下降,且降幅较大,近年来G-L值更是逼近0,说明这两类产品质量或多样性方面的竞争力不断削弱,贸易方式退回到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产业间贸易。79(其他运输设备)G-L指数一直在低位运行,说明此类产品竞争力并不强,产业间贸易占据主导地位,历年来都不是中美贸易的重要类别。 (2)B指数。表3是应用Brue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公式对中美两国SITC7产品贸易增量进行计算所得到的结果,据此可以对中美两国2000-2013年SITC第7类产品贸易增量进行动态分析。各个时期的B 指数有一定的波动,呈现出以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交替的贸易增长形势。 表2 中美在SITC 第7 类两位数分类下的B指数 71 和77 的指数平均值大于0. 5,表明其贸易变化主要是由产业内贸易所引起。75、76的指数平均值趋向0,表明它的贸易变化主要是由产业间贸易所引起的。 四、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 由进出口额和测算指数可知,中美SITC 第7 类产品产业内贸易总体发展势头良好。71类(发电机械设备)、74类(一般工业机械)和77类(电器机械)的G-L指数及B指数平均值近年来均高于0.5,产业内贸易是强项,贸易变化也主要由产业内贸易所引起。但也应看到,中美SITC 第7 类产品产业内贸易在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资金投入高的产品上发展水平较低,如 75类(办公和自动数据处理设备)、76类(电信和录音及音响设备和仪器)的G-L指数及B指数则逐年下降,贸易方式逐渐退回到产业间贸易。说明中美SITC第7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存在出口水平低,结构层次低的问题。 以上情况的出现主要跟中国的特殊贸易方式有关,即“三来一补”等加工贸易为主要贸易方式。虽然近些年情况有所改善,但这类低附加值的贸易仍占较大比重。中国只能向美国出口较低科技水平的电子产品,而对于那些高新技术产品中国只能单向地从美国引进。中国也曾在某些高新电子产品上具有优势,但一旦松懈了技术创新,技术开始落后,其对美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也便随之下降。也正是如此,中美两国在高新技术水平上的产业内贸易无法蓬勃展开,一直处于低水平、低层次的状态。 五、对策建议 (1)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技术的发展与创新能带动我国SITC第7类产品的产业结构升级,而产业内贸易水平提升的最大瓶颈便是出口低水平、结构低层次,因此改善产业结构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美间的产业内贸易。必须提升我国在高新技术产品上的研发力度,提升我国与其他国家进行此类产品产业内贸易的能力。同时,对于那些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也可以运用新技术进行改造,提高技术含量,扩大优势,从而更好地发展产业内贸易。(2)调整国家产业政策,重视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我国产业政策对于传统分工理论仍有较明显的倾向。在传统分工理论下,我们从事低层次、低水平产业的产业间贸易。必须摆脱传统分工理论的束缚,去尝试一些高新产业的产业内贸易并对这些产业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以促进其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贸易类论文:贸易辅助类岗位管理架构新模式探析 对较具营业规模的贸易公司来说,为了更规范地管理业务和促使业务人员更好地拓展业务,为业务人员配备必要的辅助人员是十分必要的。辅助人员对公司业务的健康和持续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如何通过更加科学设置贸易辅助类的管理架构从而更加有效地发挥贸易辅助类人员的作用,则是企业HR管理人员普遍遇到的问题。本文试以C公司为例,就我国贸易类企业现阶段如何创新构建贸易辅助类岗位管理架构新模式进行初步探析。 一、原辅助类岗位管理架构模式存在的问题 C公司是一家进出口和内贸年营业收超千亿元、经营商品品类较多的贸易企业,公司员工逾千人,主要岗位类别有业务类、技术类、辅助类和职能管理类。其中辅助类岗位的工作内容以合同结算、单证制作及物流服务为主,是合同执行环节的主要负责人。人数约占全体员工数的20%。 多年来,辅助类岗位一直扮演业务助理的角色,从属于业务人员,其人员安排、工作内容、进度安排、绩效考核都由业务人员确定。在这样的架构下,辅助人员专注于一项或几项产品,对业务流程和客户比较熟悉,工作效率也比较高,但从公司管理需要上看,这样的设置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缺乏操作独立性 这种模式下,由于架构设置及考核等原因,辅助人员习惯于听从业务人员的指令,而不是严格按照业务流程和规范要求操作,从而使得因不规范操作造成的业务风险加大。 2.缺乏事中跟踪反馈机制 辅助人员的汇报对象是业务人员,业务进程以及是否有风险迹象等信息很可能到业务人员处被掩饰,甚至被终止,不能及时反映到管控部门。个别情况下,辅助人员还可能接受业务人员的违规指令。 3.缺乏效率分工与灵活调配 当不同业务部门出现忙闲不均的情况时,不能灵活机动调配,导致人均效率的下降。 4.无法满足精细化需求 不少辅助人员负责某项业务签订后的操作环节,因此对于日益提高的精细化要求往往顾及不到。在客户服务体验要求日益提升、公司管理日益细化的情况下,显得力不从心。 此外,在这种模式下,对辅助人员绩效考核也显得比较困难。这是因为:辅助人员不对利润负主要责任,不能用利润额考核;其工作由于不同产品类别以及进口、出口及国内业务操作环节和难易程度差别很大,也不能简单用业务操作单量来衡量;辅助人员从属于不同的业务人员,业务人员的评判标准和尺度不尽相同,由业务人员对辅助人员的工作质量、效率等方面进行评估也显得不尽合理。因此,多年来在辅助人员从属业务人员管理的架构下,占公司员工总数五分之一的辅助人员,其绩效考核流于形式。 二、辅助类岗位管理架构新模式的创建与解析 1.管理架构新模式 为解决以上问题,C公司提出了设置执行部的思路,即将所有辅助人员独立于业务人员组成执行部,执行部与业务部在同一个架构层面上,直接向总经理或分管业务副总和风险管理部门报告工作。这样的架构设置,明确了业务部门与执行部门的分工:业务部负责合同签订,后续工作由执行部负责。这是执行部与业务部的对外部分分工。同时,进行内部分工调整:打破产品界线,改按产品划分为按工作流程划分为合同结算、单证和物流三个执行小组(见图1)。这样的分工打破了实行多年的按业务类型或按客户分工的习惯,有利于解决前述执行独立性和信息反馈等多方面的问题。 2.流程拆解 组织架构调整后,接下来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流程拆解。首先要对公司经营的多种产品,以及进口、出口和国内贸易等多种类型业务合同的执行过程做深入解读,按合同基础信息、采购合同、销售合同三类来解读。如对采购合同,划分出了合同及版本维护、办证、信用证、投保、免税、到单、采购付款、清关和出险9个流程环节。接下来,将各环节的工作明确到执行部各组,明确责任(见图2 ,不同板块分别对应合同结算组、单证组及物流组的工作职责)。 3.规范操作 执行部的主要职能包括高效执行和反馈跟踪两个方面。高效执行通过明确分工、统一共享、细化规则以及理顺流程四个方面来确保。 明确分工如前面所述。统一共享方面主要包括统一记录格式和记录内容,将原由于业务类型不同以及操作人员工作习惯不同等原因造成的多种记录格式以及记录载体整理成统一的台账,并完成信息化,以便于信息流转、共享及监督检查。信息共享还利于客户体验的提升,客户收到的服务信息可能来自于不同的工作人员,但对于客户是同一个端口(比如同一个邮箱),背后是同一个信息资料库。要确保不同的人完成某项工作的输出是一致的,还需要配套制订细致完善的规则。细化规则和理顺流程同时也是一个取得共识并不断优化流程的过程。 明确分工、统一共享、细化规则和理顺流程这四个步骤确保了业务的每个执行环节按统一规范操作,并且执行情况的记录完整规范,避免了多方查找补充资料的浪费,为信息化工作做好了准备。 除了高效执行外,执行部的另一个重要职能是反馈跟踪。在这种模式下,执行部独立于业务部使有效的反馈跟踪成为可能,但要高效准确完成这一职能,还需要制度的保障。明确分工和制订规则仍然是两个重要的环节。执行组长、执行人员在什么情况下要汇报、向谁汇报、提供什么资料汇报都要有明确的规则和格式。比如,执行部主管和各组长定期召开会议,进行重大事项盘点、流程修订等,合同结算组需要按时提交已出仓未开票报告、逾期应付报告、代付说明报告及信用额度报告等。报告分为定期报告、异常申报及日常沟通等,异常申报对及时发现货权、应收款、货物品质等业务风险,及时采取措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日常沟通可保证执行人员更贴近业务,与业务人员的配合更紧密。 三、辅助类岗位管理架构新模式的作用 1.实现了对辅助人员的量化考核 完成了对多品种、多类型业务的流程梳理和统一,使多年流于形式的辅助人员量化考核工作有了一定基础。在业务执行操作环节已划分清楚后,需要确定一个主要维度作为考核基础,经过多次研讨,C公司确定了以完成每个环节操作动作需要的时间为主要考核维度,以难度系数来修正的思路。 在对作业流程也完成标准化的基础上,确定每个操作环节的基本动作所需要的时长。确定基本动作时长以及难度系数是公开讨论并反复修正的过程,类似于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的工时研究,这本身也是一个流程优化和员工培训的过程。此外,还有一个重要措施来确保考核标准的公平性,就是建立并实施各组间的轮岗制度。 2.促进了工作效率的提高 量化考核运用信息化手段实施,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员工各个时期工作量的对比情况。这种基于客观实际的公平性考核不仅能够帮助管理者合理调整人员配置和分配工作,而且对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为业务决策提供了支持 辅助人员的工作量是业务运营成本的一部分,能准确评估辅助人员的工作量对精确业务成本分配及衡量投入产出有很大帮助。把执行部辅助人员的工作量数据匹配至营运成本分析中去,更准确地衡量投入产出,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业务盈亏测算的数据,甚至能够据此改变对某项业务的决策。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是执行部工作职能的一大突破。 (作者单位:厦门建发股份有限公司) 贸易类论文:基于《国际贸易业务分类和资质管理》的应用型本科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 [摘要]:《国际贸易业务分类和资质管理》标准对国际贸易业务及其资质进行了规范化和标准化,为培养应用型本科国贸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指导依据。从该标准出发,应用“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理念,设计构建了应用型本科国贸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方案。此建设方案可对应用型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与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国际贸易业务分类和资质管理》 应用型本科 “模块化”课程体系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与精英教育偏重学术型人才培养不同,大众教育则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这就要求高校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也应按照应用型体系来进行建设或设置。 GB/T 28158-2011《国际贸易业务的职业分类和资质管理》推荐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将国际贸易业务人员职业类别分为国际贸易业务运营类、单证类、财会类和翻译类四种,并对各职业类别规定了相应的职业资质要求和管理机制。该“标准”不仅为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指引了方向,也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设计提供了指导依据。应用型本科是将新型的本科教育和新层次的高职教育有效结合的教学培养模式,与传统的普通本科教育相比,它更注重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而相比高职教育,它培养的人才又有更高的学历层次。“模块化”教学是教学模式的一种有效形式,已成为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趋势。本文基于“标准”构建了国贸专业应用型本科“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二、应用型本科国贸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按照“标准”中职业资质对业务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应用型本科国贸专业的培养方向应具备专业化、实践性与应用型的特征。在学科课程体系建设与设计中应注重学生的基础能力、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三种能力的培养。“模块化”课程体系以课程模块为基本单元,通过建立科学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该课程体系内容包括以下4个模块。 1.基础能力模块 基础能力模块主要以素质教育为主,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主要培养以下能力和素质: (1)职业道德与政治思想素质。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与法律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设置的课程主要有:思修、毛邓、形势与政策等。 (2)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以运动和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对学生机体进行科学的培育,包括的课程主要有:大学体育等。 (3)心理素质与自律能力。培养心理素质和抗压、受挫能力,课程主要有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等。 (4)语言及人际能力。培养学生人际沟通和交流能力,课程或活动主要有:大学英语、各种讲座及社团活动等。 (5)安全与环保意识。培养学生拥有高度的安全与环保意识。设置的课程或活动主要有:消防演练、环保讲座等。 (6)计算机应用能力及经济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熟练应用计算机,具备将经济问题量化为数学的能力,包括的课程主要有:计算机应用、经济学、经济数学等。 2.职业能力模块 职业能力模块以基础职业能力培养为主,兼顾岗位专业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能力有: (1)商务沟通能力。使学生具备现代商务信息的获取、与客户及对手有效沟通、商务谈判、理解国际商务文化、现代商务礼仪、化解矛盾与危机的能力,课程主要有商务礼仪、国际商务谈判等。 (2)外贸英语应用能力。使学生具备利用外贸英语函电建立业务关系、获取订单、进行交易磋商的能力,课程主要有商务英语读写、商务英语口语、外贸函电等。 3.专业技能模块 专业技能模块以职业专业能力的培养为主,主要目标是力求符合“标准”国际贸易职业资质管理中的岗位要求,为学生“零距离”就业打下基础。 (1)国际贸易单证操作能力。使学生具备交易磋商、订立外贸合同、信用证及外贸单证阅读翻译与缮制能力,课程主要有:国际贸易单证实务、国际贸易单证实训等。 (2)办理国际货物运输、报关报检及物流管理能力。使学生具备为进出口货物选择合理运输方式、签订运输合同的能力,货物运输的能力,为进出口货物合理投保的能力,报关报检能力,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与方法、精通国际物流业务、具有国际物流运作组织能力,包括的课程主要有:国际运输与保险、国际海运运输实务、国际空运运输实务、现代物流概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报关与报检实务等。 (3)国际(外贸)结算能力。使学生具备对国际贸易业务进行核算、分析、预测和控制的能力,具备出口退税及相关核算的能力,包括的课程主要有:金融学、国际金融学、国际结算、会计学、外贸会计等。 (4)外贸跟单能力。使学生具备根据外贸订单对货物从生产到出运进行全程跟踪的能力,包括寻找客户、设定目标、传播信息、推销产品、提供服务、收集信息、分配产品及承担各类单证的运转,包括的课程主要有:外贸跟单理论与实务等。 (5)营销策划及管理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市场调研和分析的能力,营销策划、市场开拓、直接销售的能力及客户管理等能力,包括的课程主要有:应用统计学、市场调查与分析、国际市场营销等。 (6)电子商务能力。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的业务流程及运营特点,具备维护电子商务网站、网络营销、网络运营及电子商务创业的能力,包括的课程主要有电子商务、跨境电商工作实战等。 (7)专业综合能力。使学生具备寻找客户、贸易磋商、签订合同的能力,组织履约、报关报检、制单装运、核销退税、处理争议,办理进出口实务操作和管理全过程的综合性工作的能力,包括的课程有国际贸易流程模拟等。 4.专业提升及拓展模块 由于应用型本科教育在知识结构上具有知识面较宽、基础较扎实、应用型较强的特点,因而需要精简理论课程,突出理论教学的应用性,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向应用型培养模式转变。可探索性的对传统的、偏重理论的本科课程(如中国对外贸易、国际经济合作、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投资等)进行“改革试水”,根据培养目标和职业要求适当精简教学内容,缩减教学课时,并转换教学方式,如采取讲座、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写论文等形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部分核心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等可根据学生的意愿及英语水平,开设双语选修课。此外,还可通过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或设计等环节,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完成上岗前的训练,最终形成“零距离”就业的能力,从而真正体现应用型本科教育重视应用、重视实践的特点。 三、结语 教育部在2014年度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要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基于《国际贸易业务分类和资质管理》标准的国贸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体现了新形势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对应用型本科的教学改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贸易类论文:区际贸易形成的基础和主要类型分析 摘要:区际贸易具有交易频繁、规模小、流动性强的特点,是在自然地理区位、各类生产要素、区际分工、区际价格、商品和劳务价格和消费者偏好差异性基础上产生并发展的,并且在长期的贸易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五大贸易类型。本文以区际贸易的特征为出发点,重点探讨和分析了区际贸易形成的基础和主要类别。 关键词:区际贸易 形成基础 差异类别 区际贸易是国内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域接壤的边界上进行的贸易,具有交易频繁、规模小、流动性强的特点。区际贸易的产生具有强大的客观基础,同时,由于它具有众多优势,在贸易往来中得到了快速发展。 一、区际贸易产生的基础 如图1所示,区际贸易产生的基础是多方面的,主要来自于六个方面:区位差异、资源差异、分工差异、消费者偏好、价格差异、区域利益。 其中区位差异、资源差异、分工差异属于客观基础,消费者偏好属于人为基础,价格差异属于直接驱动力,区域利益属于根本驱动力。一是区位差异:一国中自然地理位置越好的区域,其经济的发展就越快。自然地理位置差异的存在,会使各区域在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中处于不同的层级和水平,不同层级和水平的区际间差异,自然而然地会促使区际之间产生商品、生产要素和劳务的交换;二是资源差异:狭义的资源主要指自然资源,广义的资源指资金、技术、人才等非自然资源。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中后期,区域经济的发展逐步由狭义资源向广义资源过渡,就广义资源来讲,各区域的发展历史、变迁过程、地区政策等不尽相同,差异性产生了区际之间各类生产要素的交换;三是分工差异:如果每个区域都各自生产本区域所需的全部商品,则每个区域就必须建立庞大、繁杂的生产系统,这样做必然会导致资源的严重浪费。相反,每个区域都以其自身优势条件各展其能,差异化生产,就可以做高,做精,做优产品,区域分工差异是区际贸易的坚实基础;四是消费者偏好:一定区域中的消费群体的需求是千差万别,任何一个区域永远都不能在本区域的生产中,完全满足众多的消费需求,这就会促使区域间贸易的展开。五是价格差异:如前所述,各区域在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在规模经济一定的条件下,这种差异必定会引起价格的差异,这样,在同等质量、规格情况下,价格低廉且品质优良的商品就会成为抢手货,从而引发区际之间的交易;六是区域利益:毋庸置疑,区际之间的贸易,是实现各区域的自身利益的纽带和桥梁,无疑,利益是区际之间贸易交往的最终目的,也因而促进了区际之间贸易的存在与发展,成为区际间贸易的基础。 二、区际贸易的主要类别 在区际贸易的长期发展中,按照分类角度不同,逐步形成了五大贸易类别: 第一类是垂直、水平和混合贸易。其中垂直型贸易是不同区域进行专业化生产而展开的不同层级的商品交换;水平型贸易是不同区域在进行专业化生产后在同一平台上展开的商品交换;混合型贸易则表现为既有垂直型又有水平型的贸易类型。 第二类是有形和无形贸易。有形与无形贸易的最主要区别是货物与服务。在传统的贸易实践中,为统计的方便,又将区际之间提供劳务、资本、土地、直接与间接投资收益、对劳动报酬的支付等归为“要素服务”贸易,将诸如咨询、旅游、运输等与要素提供无关的归为“非要素服务”贸易。现今社会中的有形和无形区际贸易,在一定程度上沿用了其中的合理部分。 第三类是直接、间接、转口贸易。直接与间接贸易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贸易的进行中是否借助第三方的力量;转口贸易则指区域A从区域B进口产品,不进行加工,直接销售到区域C的贸易形式。 第四类是货币结算和易货贸易。货币结算贸易是以货币为结算工具的贸易,而易货贸易是以货物本身为计价支付工具进行的贸易。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多以易货贸易为主,在现代社会中,经济欠发展区域之间也常以易货形式开展商品、物资的交换。在经济发达的区域常以货币结算贸易为主要贸易形式,但也不排除在某些领域、某些时期采用易货形式的贸易。 第五类是一般和加工贸易。近年来,我国统计中的一般贸易,是在一般意义上、较为宽泛、特征不太明显的交换性贸易;加工贸易是一区域进口其他区域的原料、材料、技术、散件等,经过本区域生产企业对其进行加工、装配后再将其进行出口的贸易行为,也就是人们常讲的“三来一补”方式。 三、结束语 在众多客观和主观基础的推动下,区际贸易应势而生,具有交易频繁、规模小、流动性强的特点。由于存在众多优势,区际贸易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在长期的贸易交往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贸易形式,在区际贸易的实践中,这些贸易形式被间接或直接的运用,或以一种模式为主,或以几种模式混合运用,总之,区际贸易作为一种活跃的贸易模式一定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焕发光彩。 贸易类论文:关于国际贸易理论体系与分类的若干思考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的方式和对象、理论研究的方法和角度正呈现出多元化、混合化快速发展的态势,国际贸易新理论和新现象层出不穷。一方面使我们对国际贸易现象的认识越来越全面,另一方面也使我们对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的认识越来越混乱。为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和深化理论研究考虑,有必要对现有贸易理论成果在体系上、逻辑上进行分类梳理,理清各种贸易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一个规范的贸易理论体系和内容框架。本文就此问题做出几点思考,抛砖引玉,与学术同仁商榷。 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贸易理论体系;贸易理论分类 一、国际贸易理论体系与分类研究的重要意义 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混合化趋势。传统国际贸易方式的融合、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的融合、商品贸易与要素贸易的融合、技术贸易与服务贸易的融合、市场开放化和市场内部化的融合等等现象使得当代的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交往从内容到形式都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样化、混合化,甚至很难分清楚哪些交易是国际贸易,哪些交易属于国际投资,哪些交易属于服务贸易,哪些交易属于要素贸易。 随着国际贸易现实的多样化、混合化发展,贸易理论研究也呈现出多样化混合化发展趋势。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技术经济学、博弈论和模糊数学等等不断地与贸易理论融合对接交叉,使得贸易理论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它使我们对贸易现实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全面的同时,也使得我们对贸易理论体系和逻辑框架的把握越来越糊涂,大量的理论研究成果难以分类,难以分清其隶属的知识模块。 正是由于上述两方面的原因,也为我们带来了两个麻烦:一是在高等学校的专业课教学中,不同版本的国际经济学和国际贸易学教材内容差别很大,贸易理论体系和章节安排差别很大,哪些理论该讲,哪些理论不该讲,没有统一的标准,很难取舍排序。二是在贸易理论研究过程中,因为理论体系和理论逻辑关系理不清楚,科研选题的理论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哪些领域是成熟的,哪些领域是前沿的,哪些领域是残缺的,很难说清楚,导致一些学术论文和研究课题的思路和方向本身就出现了错误。我们没有采取文献综述的方式来写作这篇论文,主要是不想拘泥于流行的形式主义做法,力求简单实用,能够说明问题。 二、关于国际贸易理论体系与分类的若干思考 (一)国际贸易的制约因素与贸易理论体系的构建 不同的贸易理论是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不同的制约因素对贸易格局的影响的,因此,贸易理论体系的构建可以从贸易格局的制约因素入手对贸易理论进行类型划分。从广义上来看,贸易格局的形成与变化受制于四大因素:生产供给因素、市场需求因素、市场结构因素和贸易政策因素。因此,贸易理论体系也就由国际贸易的供给理论、国际贸易的需求理论、市场结构的贸易理论以及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四大模块构成。不少教科书将贸易理论与贸易政策做出了严格区分,我认为从理论和知识体系的构建角度来说,过分严格的区分很容易造成误解。 国际贸易的供给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生产区位理论等等分析的都是成本和价格因素与贸易格局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国际贸易的价格(成本)理论,这属于国际贸易供给理论的范畴;波斯纳的新技术差距模型、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梅基的原材料生命周期理论更加关注的是技术差别和产品差别对贸易格局的影响,可以说是国际贸易的非价格理论,这是另一类型的国际贸易供给理论。 国际贸易的需求理论: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是较早进行国际贸易供求均衡分析的理论,该理论不仅强调供给因素对贸易格局的影响,更加重视两国的相互需求强度对贸易格局、贸易条件贸易收益分配的影响;而后出现的新古典学派的贸易理论一直沿用了供求均衡的分析方法,在重视供给因素的同时没有忘记需求因素的重要性;20世纪60年代初期瑞典林达尔的需求重叠理论以及70年代以后出现的产业内贸易理论同样是更加看重需求因素(需求偏好的相似性和多样性和可变性)对贸易格局的影响。可以说这些都是国际贸易需求理论的重要代表。 市场结构的贸易理论:现当代国际贸易理论更多涉及到了市场结构差别、不完全竞争与垄断、国际市场的内部化和封闭化等等因素对贸易格局的影响,相关理论文献主要是研究市场结构因素的,因而可以称为市场结构贸易理论。例如,布兰德和斯潘塞关于战略性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的研究、克鲁格曼关于规模经济和国际垄断对贸易格局的影响、跨国公司的市场内部化导致公司内国际贸易理论的诞生、地区性国家集团导致的关税同盟理论、协议型国际分工原理等等都非常重视市场结构不完全竞争因素对贸易格局的影响。甚至一些贸易保护主义理论,例如,贸易条件恶化论、国际不等价交换理论、内生性增长理论等等同样给予市场结构和不完全竞争因素更加重要的地位。 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贸易政策始终都是影响国际贸易的最直接的因素,国际贸易政策研究从广义上可以归入贸易理论范畴,从狭义上也可以排除在贸易理论之外,单独作为贸易政策进行分析。事实上,大量的贸易政策研究文献无论从方法上还是从内容上来看都涉及到纯理论问题,例如,贸易政策工具的经济效应分析、最有关税和有效关税的研究、国际垄断同盟的定价策略、战略性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的分析、关税同盟与共同市场的研究、WTO所涉及的规则和伦理问题等等都涉及到基础理论问题,人们很难界定它们是理论范畴还是政策范畴。因此,从贸易理论体系构建的角度来看,我们没有必要把贸易理论和贸易政策做出过于严格的区分。 (二)贸易理论的研究角度与贸易理论体系的构建 贸易理论研究者所站的角度和层次、关注的利益主体是不同的,由此我们可以根据贸易理论研究的角度、关注的主体、考察的范围、所在的层次不同将贸易理论划分为:微观贸易理论、中观贸易理论和宏观贸易理论三个模块儿。 微观贸易理论包括产品国际竞争优势理论和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理论。传统的经典贸易理论都是以一种产品为分析对象,研究某种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的表现、来源、制约因素及其对贸易格局的影响,都是研究产品竞争优势的,是以产品为中心的贸易理论;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利用问题,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不同于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我国现阶段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就面临着如何从产品国际竞争优势的培养和利用向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培养和利用转移升级的问题。 中观贸易理论包括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理论和区域国际竞争优势理论。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理论比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理论的视野更加宽广,它强调的是产业链条整体国际竞争优势的培养和利用问题,产业链的国际竞争优势比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威力更加强大,抗风险能力更强,国际竞争优势更加明显、更加持久,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要考虑哪些产业值得培养和利用产业链的国际竞争优势以及如何培养和利用的问题,这是产业经济学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区域国际竞争优势理论是中观贸易的又一个表现形式,我国许多地方政府都提出要建设“内陆开放型城市”、“内陆对外开放高地”、“出口加工区”、“综合保税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区域发展规划,这些方面的理论和政策相关文献实质上研究的是区域国际竞争优势的培养问题,这是区域经济学理论与国际贸易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中观贸易理论的有一个表现形式。 宏观贸易理论包括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和社会竞争优势理论。例如,有关国家的综合实力或者综合国力或者国家综合竞争能力的相关研究文献实际上属于国家的国际竞争优势理论的范畴,这是一种宏观贸易理论,特别是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概念提出后,大量的经济和管理类文献都在借用这个词汇,很时髦。但是,我们所说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主要是考虑国家政府在培养国家综合实力和提升国际地位方面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再例如,近些年国际多边谈判中不断被提及和争论的PPM标准问题、SA8000标准问题、国际劳工标准问题、碳排放和碳关税问题等等实际上属于社会国际竞争优势理论研究的范畴,之所以称其为社会竞争优势理论,主要是考虑到这类研究和争论涉及到了社会文化、社会伦理,可以说,这是社会学、伦理学等学科与贸易理论融合的结果,这也是一种宏观贸易理论。 三大模块儿六种类型的贸易理论研究视野是不一样的,一个比一个看的视野广,一个比一个站得层次高,一个比一个更接近现实,它们相辅相成,构成了相对完整、相对独特的贸易理论体系,使得我们对国际竞争优势的培养和国际贸易现实理解更加全面,随着我国国际经济地位和经济技术实力的提升,我们有必要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来看待国际竞争优势和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的构建问题。 (三)国际贸易政策导向与贸易理论体系的构建 贸易理论自古以来就有自由贸易理论与保护贸易理论之分,而且两者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相当丰富的理论体系。前者包括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规模经济贸易理论、生产区位理论等传统经典理论,这些理论都认为自由贸易政策好,贸易是双方互利的,即“双赢游戏(positive-sum game)”;后者包括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伦、贸易条件恶化论、普雷维什-辛格命题、剩余资源的出路理论、对外贸易乘数原理以及战略性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理论等等,这些理论都认为保护贸易政策好,贸易是单方有利的即“单赢游戏(zero-sum game)”。 两大理论体系争论几百年了,至今也没争出个结果,而且也不可能有结果,关于自由贸易理论与保护贸易理论之间的分歧问题实质是考察时期长短不同、理论假设条件不同、追求的利益目标和站的角度不同、采用的分析方法不同,它们的结论自然不同。这两大理论族群本质上讲是相辅相成的互补关系,自由贸易理论忽略的因素和问题被保护贸易理论顾及到了;而保护贸易理论忽略的因素和问题被自由贸易理论顾及到了;两者之间没有对错优劣之分,如果用自由贸易理论去批判保护贸易理论,我认为在批判方法上就已经犯了严重逻辑错误。 自由贸易理论几乎都采用了短期静态均衡分析的方法,它追求的是短期收益,自由贸易理论研究的是如何利用现有的比较优势问题,由此可见,自由贸易理论也可以叫做利用现有的比较优势理论;保护贸易理论几乎都采用了长期动态非均衡分析的方法,它追求的是长期利益,甚至主张为了长期利益而牺牲当前的短期利益,保护贸易理论研究的是如何培养未来的比较优势问题,由此可见,保护贸易理论也可以叫做创造未来的比较优势理论。自由贸易理论和保护贸易理论本身没有好坏和对错之分,它们在各自的理论假定前提下所做的论证推理都是正确的。具体到某一个国家针对某一产业会出台保护性贸易政策还是自由化贸易政策,这取决于该国的政策形成机制、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以及各种政治势力对国家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权衡。 自由贸易理论与保护贸易理论的比较评价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很大的误解,即保护贸易理论是完全反对对外贸易的,而自由贸易理论则是完全支持对外贸易的,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重商主义的贸易差额论和凯恩斯学派的对外贸易乘数原理并不反对对外贸易,恰恰相反,它们都极力追求贸易顺差,鼓励扩大出口;幼稚工业保护论的李斯特也不主张只出口不进口。而自由贸易理论的奠基人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并不认为所有的产业部门和产品都应该自由贸易,而是认为对国防安全相关的产品就不应该搞自由贸易,对国际贸易至关重要的造船工业和航运业就应该搞贸易保护。所以,无论是自由贸易理论还是保护贸易理论都不是无条件地主张自由贸易,也不是无条件的主张保护贸易。在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今天,认真思考这一问题很有必要。 (四)竞争手段的差别与贸易理论体系的构建 贸易理论实质是研究国际竞争优势的培养和使用问题的理论,而国际竞争的手段可以划分为价格竞争优势和非价格竞争优势两大类。标准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只能是依靠价格竞争优势(价格竞争手段),而差别化产品的国际竞争依靠的则是非价格竞争优势(非价格竞争手段)。 标准化产品的贸易理论(价格竞争优势理论):早期的贸易理论一般都假定贸易品是同质产品,也就是标准化产品,所以,早期的国际贸易经典理论可以说是标准化产品的贸易理论,既然是标准化,产品没有差别,那么,商品的国际竞争优势就只剩下了价格竞争优势,只能是拼成本、拼价格,谁的成本低,谁就具有出口优势。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奥林的要素禀赋理论、以及战后出现的规模经济理论、生产区位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等等都把成本和价格作为决定贸易格局的主要因素,因此,这些理论的政策导向是成本优势和价格优势从哪里来以及如何培养成本优势和价格优势。 差别化产品的贸易理论(非价格竞争优势理论):现代贸易理论开始关注产品差别和技术差别问题,也就是国际贸易的主要原因可能来自于技术差别和产品差别可能是贸易发生与否的关键因素,也就是说,贸易是否发生与成本或者价格没有必然联系。我会做,你不会做,所以,你要从我这里进口;或者说我会做,你也会做,但是我做的比你做的质量高性能好,所以,我可以出口,你必须进口。波斯纳的技术差距模型、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梅基的原料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等等都把产品差别和技术差别看成贸易格局的决定因素,因此,这些理论的政策导向是探讨非价格竞争优势的构成、来源和培养途径。 关于标准化产品的贸易理论(价格竞争优势理论)和差别化产品的贸易理论(非价格竞争优势理论)的关系还有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不少人认为,无论是国际贸易还是国内贸易,价格竞争战略是一种低级竞争战略,只知道拼成本拼价格,而非价格竞争战略是一种高级竞争战略,既要卖高价还要能占领市场。其实,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本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关键在于是否适用,是否适合自己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适合自己的战略就是好的战略,不适合自己的战略就是不好的战略,无论是价格竞争优势的培养还是非价格竞争优势的培养都不是一朝一夕的,都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和代价。 (五)比较成本优势的扩展与贸易理论体系的构建 比较成本优势理论一直是国际贸易的经典理论和基础理论,例如,斯密的绝对成本优势理论和李嘉图的比较成本优势理论以及赫克谢尔和奥林的要素禀赋理论,都是比较成本优势理论,而且都属于马歇尔所说的“纯粹贸易理论”的范畴,这种纯粹贸易理论抛开现实中的货币、价格、价值等问题,从更加原始、更加本质的角度来研究国际贸易中的实物交换关系和规律。纯粹贸易理论的概念很容产生误导,使贸易理论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大打折扣,学习过这些早期经典贸易理论的人也感觉这些理论有点儿“太理论”,道理很正确、很明白,但是,距离贸易现实似乎远了一点儿。 这些早期的比较成本优势理论,不管它们是以劳动价值论和古典经济学为理论基础,还是以供求均衡论和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实质都是在分析生产成本对竞争优势和贸易格局的影响机制,只不过生产成本的制约因素以及生产成本的内涵和外延不同而已。如果我们由此出发,将生产成本的内涵与外延进行扩展,把更多的影响贸易成本的现实因素纳入理论研究的视野,就有可能把比较成本优势理论做出系列化、体系化扩展,进而使比较成本优势理论从纯粹贸易理论走向更加现实的贸易理论。 现实中国际贸易成本有很多构成要素,除了进出口商品的生产制造成本以外,进出口商品物流运输的效率和成本、海关行政监管的效率和成本、税费征收的效率和成本等等都属于商品进出口贸易的成本范畴,由此可见,国际贸易中的比较成本优势绝不仅限于比较生产成本优势,也应该包括比较物流成本优势、比较监管成本优势、比较税费成本优势、比较信息成本优势、比较时间成本优势等等。这样一来,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比较成本优势理论就走向了系列化、体系化,这种比较成本优势概念的扩展,也使得比较成本优势理论从纯粹理论走向了现实生活。GATT和WTO历史上曾经致力于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的削减,近年来又致力于贸易便利化问题的讨论,实质就是探讨如何降低比较物流成本、比较监管成本、比较税费成本的问题。 (六)商品与要素的差别与贸易理论体系的构建 贸易理论体系可以分为商品贸易理论体系和要素贸易理论体系两个族群。传统贸易理论基本上属于商品贸易理论体系的范畴,它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商品的跨国流动和跨国交换问题,这是在要素不能跨国流动(包括技术上不可行、经济上不可行、政策上不可行)的背景下,要素的国际贸易难以发生,国际贸易就只剩下了商品国际贸易,有关商品的国际贸易理论已经形成了相当完善的贸易理论体系。从当代国际贸易现实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生产要素变成了国际买卖的对象,要素跨国流动交易的技术条件、经济条件和政策环境越来越宽松,要素国际贸易发展迅速,资本、技术、人才、劳工、服务等等要素都成了国际贸易买卖的对象,已经成为当代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遗憾的是关于要素贸易理论的研究仍十分薄弱,成熟的经典理论构建尚面临着很多理论的和现实的困难,因为每一种要素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定价都有自己独特的机制、规律和特点,它们不仅不同于一般的商品贸易,而且它们相互之间也完全不同,需要特殊理论加以回答,可以说每一种要素的国际贸易理论都是一个亟待开发的新领域。 关于要素贸易和商品贸易的关系还有一个值得思考的角度,无论是贸易理论的演变还是贸易现实的发展似乎都表现出一个大致的历史轨迹:国际贸易发展有四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无商品贸易又无要素贸易阶段,国家之间各自为政,自给自足,没有任何经济贸易往来,封闭经济学研究的就是这个阶段的问题;第二阶段,有商品贸易无要素贸易阶段,国家之间开始发生商品贸易,但是要素不能跨国流动,许多传统贸易理论研究的就是这个阶段的问题;第三阶段,有商品贸易又有要素贸易阶段。正如当前世界贸易格局所呈现的情况,世界范围内商品贸易自由化获得了空前繁荣的同时,越来越多的要素贸易自由化趋势也在加速发展,要素贸易理论亟待建立。第四阶段,无商品贸易有要素贸易阶段,国家之间商品贸易所占的比例渐渐减少,要素贸易所占的比例逐渐加大,最终国家之间的贸易主流格局将会是要素贸易替代商品贸易,国家之间的资源配置由商品贸易演变成直接配置要素,尽管第四个阶段的世界贸易现实还没有发生,但是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国家集团内部这种贸易现象正在演变为经济现实,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正在为要素贸易创造越来越充分的环境条件,在未来国际贸易的发展中有可能实现要素贸易对商品贸易的替代,从而导致商品贸易流量下降、要素贸易流量上升,这可能是成为未来国际贸易结构的变化趋势。 三、国际贸易理论体系与分类研究的几点启示 我们在思考的过程中,深感“要素贸易理论”与“商品贸易理论”区别的必要性,但是,具体如何区分清楚,却甚为困惑。因为所谓的“商品”和“要素”都是理论经济学的基本概念,而贸易理论则属于应用经济学的范畴,现实生活中,如何把“要素”、“商品”、“半成品”上升为统计学概念是很难的,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关于商品贸易理论与要素贸易理论的区分就很难实现,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就很难深入。 关于服务贸易与要素贸易的关系也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大家都认为当代服务贸易和要素贸易发展都很迅速,服务贸易研究的文献很多,但是,服务贸易纯粹理论模型却迟迟没有出现,这说明现有的服务贸易理论研究思路可能是错误的,不会有什么结果,因为WTO所列出的服务贸易种类有11大类140个小类,每一种类别的服务在生产、定价、交换、分配、消费等环节的规律和特点都不同,根本就不存在适用范围广泛的服务贸易理论模型。另外,要素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关系也很难说清楚,许多服务贸易往往伴随着要素贸易而发生,服务贸易理论模型难以建立,而某一种要素的贸易理论模型的构建要相对容易,要素贸易理论模型的构建可能是今后理论研究的一个正确方向。这也正是本文没有谈到“有形商品贸易理论”和“无形商品贸易理论”、“商品贸易理论”与“服务贸易理论”分类的原因。 关于“国际服务外包”问题也值得我们思考。近年来,关于国际服务外包的研究成果不少,不少城市和地方政府把承接国外服务外包当做一个产业部门来规划和发展,甚至还建立了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园,这样做的理论基础是错误的。服务外包仅仅是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需要的业务环节外包给独立的企业来完成,服务外包本身是一种经营做法而不是一种产业。本文也没有谈到“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理论”和“发达国家的贸易理论”之间的区分问题,我们认为,“创造未来的比较优势理论”和“利用现有的比较优势理论”、“保护贸易理论”和“自由贸易理论”的区分已经能够说明问题,目的是想构建一个更加一般化的贸易理论体系。
新经济学论文:产权新经济学制度 摘要简要论述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历程,由此引出产权研究,并着重论述了产权研究的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与我国国企改革相联系,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探讨我国国企的产权改革要如何进行及如何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国有企业产权改革 1简述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被认为在许多方面对新古典经济学有重要的发展,掀起了一场经济学的革命,甚至它的开创者科斯称其为“本来就应该是的那种经济学”。 从交易费用这一基本概念出发,新制度经济学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发展了几个重要的分支理论———企业理论、产权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以科斯、阿尔钦、威廉姆森、诺思、德姆塞茨和张五常为主的新制度经济学家意识到主流经济学在分析问题时,暗含假设的严重缺陷和错误,指出无摩擦交易、完备的信息和明确界定产权的假设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是不现实的。新制度经济学派以此为契机和出发点,存在交易成本、产权非清晰界定和信息不完备情况下的经济现象纳入自己的研究领域,从而把制度分析与主流经济学结合起来,强调制度在经济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孕育出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制度分析和制度变迁框架。科斯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他首先意识到了在经济生活中交易成本的存在和产权界定的重要性,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研究。科斯的《企业的性质》和《社会成本问题》是其代表作,后人在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出了科斯定理。德姆塞茨和阿尔钦则循着科斯的思路创立和发展了产权经济学。产权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是研究产权的安排和效率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它也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诺思和戴维斯在产权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影响下,通过对经济史的研究,发现并总结出了近现代经济增长的制度原因以及制度变迁的规律,即制度变迁理论,该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第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2产权研究 研究产权制度更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一个经济体中的产权安排如何构成这个经济体中的产权制度,即基本的经济制度。国家与个人、市场与企业,其产权安排如何,是以私有产权为主还是以公共产权为主,产权关系是清晰还是模糊,产权界定成本,产权受到法律保障程度,政府与产权的关系如何,产权制度更替的方式又怎么样。总之,落脚点是哪一种产权制度安排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潜能之发挥。那么什么叫产权?按照阿尔钦的定义,“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实施的一种经济品的使用的权利”。值得注意的是,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产权,它不是指一般的物质实体,而是指由人们对物的使用所引起的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它用来界定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如何受益,如何受损,以及他们之间如何进行补偿的规则。因而,产权的主要功能就是帮助一个人形成他与其他人进行交易时的预期。 科斯认为:“合法权利的初始界定会对经济制度运行的效率产生影响,权利的一种安排会比其他安排产生更多的支出。但是,除非这是法律制度确认的权利调整,否则通过转移和合并达到同样后果的市场费用如此之高,以至于最佳权利配置和由此而来的更高产出将永远无法实现。”这就是著名的科斯定理。从这一思想出发,人们开始探讨不同类型的产权安排对于经济效率的影响。一般而言,可以将产权分为三种类型:私有产权;国有产权;共(公)有产权。德姆塞茨曾指出:“共有产权是指共同体所有成员共同行使的权利。共有产权意味着共同体否认国家或私人去干涉共同体内的任何人行使其权利。私有产权则意味着社会承认所有者的权利,并拒绝其他人行使该权利。国有产权意味着国家可以在权利的使用中排除个人因素,而按政治程序来使用国有财产。”从这三种类型的产权安排出发,研究者们区分了它们之间的效率差异。从经济学意义来讲,一种产权结构是否有效率,主要视它是否能为在它支配下的人们提供将外部性较大地内在化的激励。在共有产权下,由于共同体内的每一成员都有权平均分享共同体所具有的权利,如果对他使用共有权利的监察和谈判成本不为零,他在最大化地追求个人价值时,由此所产生的成本就有可能有部分让共同体内的其他成员来承担。且一个共有权利的所有者也无法排斥其他人来分享他努力的果实,所有成员要达成一个最优行动的谈判成本也可能非常之高,因而,共有产权导致了很大的外部性,出现“搭便车”行为。在国有产权下,由于产权是由国家所选择的人来行使,作为权利的使用者,由于他对资源的使用与转让,以及最后成果的分配都不具有充分的权能,就使他对经济绩效和其他成员的监督的激励减低,而国家要对这些人进行充分监察的费用又极其高昂,再加上行使国家权力的实体往往为了追求其政治利益而偏离利润最大化动机,因而它在选择其人时也具有从政治利益而非经济利益考虑的倾向,因而国有产权下的外部性也是很大的,当然“人风险”问题就自然产生了。相比之下,在私有产权下,私产所有者在做出一项行动决策时,他就会考虑未来的收益和成本倾向,并选择他认为能使他的私有权利的现期值最大化的方式,来做出使用资源的安排,而且他们为获取收益所产生的成本也只能由他个人来承担,因此,在共有产权和国有产权下的许多外部性在私有产权下就被内在化了,从而产生了更有效利用资源的激励。如果能够把产权界定清楚,那么提高效率是必然的,这样可以克服很多外部性。就我国国企来讲,由于产权问题引起的非效率是严重的。因此,必须对国企产权进行改革,提高国企效率。我国特殊的国情,要求我们不能简单地引用产权理论,而必须结合我国国情,有的放矢。 3我国国企产权改革 “产权”是当代西方经济理论尤其是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产权改革是市场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过去几十年来,我国学术界借鉴西方产权理论和分析方法,对我国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尤其是对我国国企改革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许多关于我国国企改革的理论建议和政策主张。张维迎认为:产权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企业摆脱困难的先决条件。同时他还认为必须对国有企业进行民营化改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私有产权能够形成有效的利益激励机制和经营者选择机制,从而形成优于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张五常认为国有企业改革的唯一出路是私有化。还有其他支持国企进行产权改革的学者都认为国企效率低下的原因是因为产权不清晰引起的。要使国企有活力,必须彻底进行产权改革。他们普遍认为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是国有产权制度的创新,使传统的国有企业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使之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以往国有企业的改革始终围绕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进行,效果总是不明显,其原因就是国有产权关系不顺、政企不分,因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进行国有产权制度的创新,其基本目标是:产权清晰、产权结构合理以及产权自由流动,使之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相适应。而且,20多年改革实践也证明,绕开产权谈改革是行不通的,没有产权结构的多元化和产权制度的变革,其他一切改革都是无效的。我国20多年来的改革都是围绕着产权进行着,只是程度不同,认识不同和政策不同。 但是产权改革并不是简单的、空泛的、一味的放权,放权并不能使我国国企短期内就能起死回生。我们在进行产权改革的同时必须明确产权改革的真正含义。我国的产权改革还必须和我国的现实情况相结合,切不可照搬照抄。产权制度包括产权界定、产权交易和产权保护等内容,如果产权改革仅注重产权的重新界定而忽略了其他相应的制度建设,那么必然事倍功半,无法达到设想的改革目标。当前进行的国企产权改革就严重存在这种问题,一味注重产权界定,在明晰产权的同时并没有想到如何去保护国有企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其实,事实上产权是明晰的,就是国家所有。但是,这种明晰的产权该有一个怎样的具体主体来体现国家对整体国有资产“所有”这个权力,这还不明晰,以及这种明晰的产权该有一个怎样的制度来对其进行保护,让其在该有效的制度保护下保值、增值也还不明确。同时,国家一直没有理清国有资产的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之间的关系,因此人问题一直是一个致命问题。笔者认为这些也是当前改革的重点所在。产权改革是必要的,但是产权改革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国有企业中存在的所有问题,产权改革并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药。国有企业的民营化改革不应该是国有大型企业的改革方向。政府应以维护公正、公平的市场规则为宗旨,消除包括行政垄断在内的各种垄断,营造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这样,才不会使产权改革产生扭曲的公司治理结构,不仅为国有企业,也为民营企业营造健康的外部治理环境。现阶段我国进行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必须是全方位、多元化的。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国有资产改革的重要思路: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提出的政府机构精简草案,对经济职能部门做了重大调整,具体体现了这一改革思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必然会从制度上极大地推进国有企业产权结构的调整与制度变革,表现在四个层面上:一是产权结构多元化。通过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和传统集体企业改制,以及不同所有制经济、不同投资主体的相互渗透,使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成为企业普遍的财产组织形式。二是产权主体独立化。无论国有、集体和私有财产,都应有清晰的产权边界和独立行使权利的产权主体,并共同受到法律的保护。三是产权运作资本化。各种金融资本、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包括人力资本的产权,都可作为经营性的资本要素来运行。四是交易市场化。企业改组、联合、并购等都将通过资本市场和其他市场化的产权交易方式来实现。市场成为真正影响和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 新经济学论文:新经济学货币 世纪的今天,经济的发展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网络的产业化应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经济增长的要素结构。在包括凯恩斯和萨缪尔森等人的传统的主流经济学看来,四个衡量宏观经济的指标——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是不能同时达到的。但是,在今天时兴的新经济中不可能变为了可能。而在现代中央银行都将这四个目标列入基本的货币政策目标中。这也使得央行的职能和运做方式需要进行变革,以适应现代经济的"新"。 而本文重在探求新经济中货币政策是否还象过去几十年中经济学家解释的那么有效,进而探询如何运用货币政策能起到应有的效果,而不是与预期相反的结果。并从美国的经验中探寻中国货币政策改革的方向。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究竟什么是所谓的"新经济",新经济一词是从美国泊来的,没有非常明确的定义,但又实实在在地在美国出现,而且迅速席卷世界。归纳起来,我觉得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 以数字化信息技术和因特网为标志的技术变革在全球化拓展; 知识创新的商业模式——建立在个人信誉基础上的风险投资制度已经成熟,被投资者所认可; 互联网的普及速度超过了以往过去的任何发明,它以其开发性、可扩展性和互动性,迅速成为了客户需求的新平台,成为了一个新标准; 服务业替代制造业主宰产业发展; 全球化的各种规则开始建立,降低了要素流动的摩擦; 资本市场是这一创新时代的最重要的引擎,是结构调整最有效的工具,而工业社会中集中控制资源进行结构调整的方式已经过时; 在新经济中,公司正在走上收益递增的轨道。这些新经济的趋势性特征涉及到技术、商业模式、客户标准、产业、规则和金融工具,它们综合贡献给了经济增长,构成经济增长的新要素,这些新要素正在改变着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波动,从而构成了所谓的“新经济”。 而从传统经济学来看,经济的发展是有周期的,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经济周期是主体随即错误的结果,所以政府在货币政策上不宜干预过多。而新凯恩斯主义则认为,经济周期是外部冲击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所以货币政策对于克服危机,使经济步入良性循环是大有裨益的。后凯恩斯主义认为周期的发展是政治压力的结果,所以在货币政策上趋向于比新凯恩斯主义更自由的方式。 那么,作为具体的运行,我觉得美国的货币政策是的趋向不是明显的偏向于一种派别的,而是一种综合各种观点杂糅的体系。在强有力的实现对经济的预期良性运行的控制的同时,尽量采取比较含蓄的,市场化方式。这种理念在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而就在最近(12月5日),格林斯潘正式表示,对经济部分失去发展表示忧虑。并认为美国经济发展步伐放缓是能源价格大幅上升,使企业能源成本上升近40%,而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无法使企业的损失在市场中得到弥补。而应该警惕可能出现的由金融资产缩水导致的家庭和企业的支出疲软。广大投资者一直以来担心美国经济趋向硬着陆,格氏此番抚藉言语正中他们的下怀。美国经济减缓的速度出乎意料,去年的技术股泡沫显然已破灭。正如格林斯潘所指出的,对近期任何经济数据都不应该大惊小怪,异乎寻常的经济增长速度减缓正是必要的。几年来,需求一直超过供应。美联储为了缓解劳动力市场的紧张形势,防止通胀上升,1999年中期来已将利率提至6.5%,累计加息幅度达1.75%。格林斯潘似乎认为随着股价下降,金融市场趋紧抑制了消费者支出,经济正走上软着陆的轨道。一段并不清晰的话语刚出,萎靡的纳指马上大涨274点,创下近三十年的单日最大涨幅。 而且我们也曾经看到,格林斯潘在过去的美国所谓的新经济的高速列车行进中不时的用针尖刺破将要被吹涨的气球——通货膨胀的虚假繁荣。而我觉得他的行为正好暗合了萨缪尔森的用宏观经济学中的乘数原理与加速度原理对经济周期的假设——萨氏以为在边际消费趋向和加速度不变的情况下经济总是上下波动。那么,一旦边际消费发生改变,经济的良性轨迹就极可能被改变。所以格林斯潘一直采取防微杜渐的方式警告人们,什么时候有通胀的危险。而他又不肯明示,是担心"软着陆"变成"硬着陆"。我个人认为仅凭这一点格林斯潘便称得上是金融监管的超一流人才。何以见得?君不见八十年代的日本虽然经济正是如日中天,但是日本政府也意识到虚假繁荣背后的通货膨胀的威胁将在未来严重的侵害日本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可是就在日本煞费苦心的挤干了泡沫以后,再施行零利率也无法拉升经济的起飞。而我们中国在经历了八十年代末期的高速增长中"通胀猛于虎"的通苦以后,在九十年代初,经济的过热中,施行了紧缩银根的政策,其后虽然成功的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但是现今的通货紧缩中,货币政策实行却收效甚微。今天的解释也各不相同,但我觉得与那时的过紧是有联系的。 而在今年,繁荣了十年的美国新经济也遇到了极大的危机。我们观察美国经济的视角一般有三个:一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金融政策;二是明年的消费趋势;三是明年的投资趋势。而美联储在12月19日宣布维持现有利率不变。而很多经济学都认为利率下调是在所难免的,为什么联储没有行动呢?央行不愿意改变多年来谨慎的多看少动原则,他们要观察多年的高投入,生产率增长及股市走强是否发生了逆向转变并形成恶性循环。不过美联储也承认新经济的威胁已经由通胀变为疲软。而消费趋势离不开收入的预期,我们知道在宏观经济学中有带动消费的财富效应。从九十年代以来,美国每年因股票和房产升值而使家庭财富平均每年上升2.26万亿美圆。而储蓄率在99年降至可支配收入的2.2%,大大低于长期的7%左右的水平。而在2000年,美国国民的股票收入几乎为零或负增长,而今年初对于股市的高预期造成家庭贷款消费的上升,预期的不理性将使明年的消费减少。还有就是投资,自96年以来,信息技术与通信行业吸纳了大量的资金也使劳动生产率上升。新经济的低通胀高增长也要主要归功于资金支持——特别是在风险投资制度下的融资途径下的电信与高科技行业的快速发展。而从目前来看,这些行业投资已经近于饱和。 所以,新经济毕竟没有超越过去的工业革命,电气时代中所固有的经济周期的制约。高利率,利润下降,消费需求的收缩都是周期性的,少一点震荡,快一点复苏就是货币政策大有可为的地方了。经济减速的迹象撒下如此之多的阴影,这一事实仅仅提高了人们对通胀的预期。也已有人担心格林斯潘讲话可能导致以下一种循环:由于投资者认为明年初会减息,导致股价上扬。但必须指出的是,降息的前提是消费者支出的下降。问题在于,如果股市反弹过高,消费支出仍将强劲,如此,就不会降息,甚至可能得加息。这样今天的货币政策到明天就完全相反了。 尽管美联储可能调控美国经济,使之软着陆,投资者同时也明白美联储任务的难度之大。历史经验显示,事实上央行是鲜难做到的。这一方面是由于处于增长减缓中的经济比繁荣强劲的经济更不堪经受外部冲击。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经济增长减速会使各种经济、金融失衡状况暴露无疑。随着增长减速,原先那种以为利润会永远增长、股价会一直上升,因此可以入不敷出的消费将显然是极不明智的。同时,悲观情绪也可能过度。今后的风险在于,美国的实际高投入、大幅提高生产率、企业利润增长、股市走强等一系列良性循环会变为恶性循环。出现这种情况,美联储就需要采取减息措施,但不是在此之前采取措施。 但是面对新经济的新,联邦储备委员会也没有什么可以认为是肯定行之有效的方式。连格林斯潘也在10月上旬美国银行家协会成立125周年的纪念大会发表的演讲中认为,技术进步的飞速发展已经导致美国现有的许多银行监管条例显得十分陈旧和过时。 同时,他呼吁发达国家应该紧密合作,修订各国现存的银行监管条例以适应在新经济中规模不断扩大、速度不断加快的各项金融交易活动。但是,格林斯潘也没有提出如何修订银行法规的建议。他只是强调,目前的银行监管部门在实行监管行动时更多地依靠银行在金融市场上的自律性,运用条规开展监管活动效果大不如前。 尽管如此,格林斯潘仍指出,“从银行业发展的历史角度看,加强对银行的监督管理应该始终作为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的第一道防线,这是银行发展历史过程中,我们获得的一条千真万确的关键的经验和教训。”格林斯潘对去年出台的银行业监管改革法案大加赞美,并指出这是“通向未来变化道路上的一面开路旗帜而已”。他还认为,全球所有的银行监管部门都会发现现有规定条例的改革势在必行。根据格林斯潘的估计,将来监管部门会将注意力从考虑银行的债务比例转向发现银行是否有违规经营行为。格林斯潘认为,目前世界正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之中,要求监管部门能够不断调整以适应新变化。同时,随着新经济浪潮的席卷全球,金融系统变化的日新月异,要求监管部门必须在第一时间作出相当准确的反应和行动,否则经济形势将向一个完全相反的方向演变。正是这种情况,要求银行监管条例适应新时代的变化,进行必要的改革而不至于落伍。 在看了美国新经济的"剪不断,理还乱"后,再想想咋们亚洲和中国,其实发展水平还低了许多,如何借鉴美国的经验,吸取教训,将使我们少走许多弯路。 当年,就在美国新经济快速成长的时期,亚洲却出现了经济危机,这意味着东亚的以产量为目标的“集中干预型”资源配置方式的失灵,传统产能大规模过剩。中国则在工业化还未完成的时候,又赶上了知识经济时代:一方面政府还有很多集中配置资源的要求,如西部大开发。在这方面,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与人力,从货币政策来看,既有贷款的优惠,也有大量的特别国债;另一方面又要面对知识时代提出的创新问题。在这种局势下,中国的调整必须与国际调整的趋势相一致。中国的各种产业从汽车到住房,实际上连基础设施都有产能过剩问题,而现在中国政府除了集中配置基础设施外,已经没有其他可集中配置的方向,因此集中资源突破产业瓶颈的老办法在现时条件下已无处着力,是改变配置资源方式的时候了——应把核心放在建立和完善资本市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高层次功能,大力刺激民间创新的动力上,比如减免知识型创新企业所得税等类的措施更是不可少。政府的作用还要在有利于新经济成长的软环境建设方面加强,以求有更多的知识创新企业在本地区成长,带动经济从旧到新的转变。 资本市场已经成为推动技术变革和产业重组的最重要的引擎,中国一方面要实现工业化,承接生产力的转移;另一方面要面向新的技术创新时代,积极改变国内集中配置资源的方式,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中国1999和2000年初资本市场中股市的两次快速攀升都与大规模的资源重新配置有关,资本市场对互联网做出了最积极的反映,这也体现了中国资本市场开始在调整着中国的产业结构。当然,这也与借鉴美国新经济中的明显的财富效应的政府行为有关系。但是,由于没有二板市场,中国资本市场的创新空间非常有限;由于大量非流通股的存在,利用投行进行并购调整结构的手段也就不足,如无法在资本市场上迫使一些低效率企业退出产能等,从而使得结构调整缓慢。 新经济的概念是与网络化和全球化联系在一起的,这意味着新经济将带来更先进的交易设备和交易手段,让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参与世界经济的竞争。金融产业在这个大趋势下必须要面对新的挑战。一方面,为了在新的形势下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必须给金融产业更多的自由;另一方面,新经济大大增加了金融产业的风险,进行风险管理又要求我们中国政府加强对金融产业的监管。事实上,在这两个目标之间是存在着一定矛盾的。我觉得这对于我国来说尚有一定的优势——集计划与市场于一体的货币政策或许会比较有效。 新经济下金融产业发展的另一个趋势是各大证券交易所的合并,纽约、日本和香港证券交易所为核心的联合体和纳斯达克市场的迅猛发展代表了这一趋势。对于那些未参加联合体的证券交易所来说,肯加入其中的肯定是一些经营绩效不好的企业,这就会造成这些市场中严重的逆向选择问题。因此,它们也会努力加入到合并的行列中,现在拉美很多国家的交易所也正在考虑合并的前景。我们国家也在积极策划沪市和深市的合并计划。 我个人以为中国政府在策略上很多地方都考虑周全,可是实效却未必很好。例如,货币政策上收效甚微的原因不仅仅在于许多人认为的单纯模仿美国,而在于中国的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状况复杂。按理说,中国拉动内需的财政政策就需要减少税收,但是税收少了,国企改革怎么办?社会安定如何解决呢?而利率一降再降也没有拉动需求,就在于收入预期不高。对于此,中国股市的政策市连连上升,以财富效应拉动需求,但是效果也不理想。一级市场常常冻结大量资金,而二级市场又往往是庄家搏杀散户的地方,君不见十年股市,多少违规大事,多少诸如苏三山,琼民瑶的"地雷"让散户撞上,而碰到管金生这样的嗜好赌博的大机构者,创造"三.二七"事件,也只好自认倒霉了。不过我们也欣喜的看到中国股市正向理性投资的方向转变。所以面对新经济,考虑这么多的货币政策取向都不是根本的关键,关键在于从制度上创新,改变我国经济结构,改变如经济学家杨小凯所提及的缺乏制度改革的"后发劣势"。 新经济学论文:浅析新经济学的国企改革 摘要:文章论述了产权研究的内容,并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我国国企的产权改革要如何进行及如何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 关键词:产权研究;国有企业产权;改革 一、研究产权制度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按照阿尔钦的定义,“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实施的一种经济品的使用权利”。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产权,它是指由人们对物的使用所引起的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它用来界定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获益和受损,以及他们之间如何进行补偿的规则。因而,产权的主要功能就是帮助一个人形成与他人进行交易时的预期。 科斯认为:“合法权利的初始界定会对经济制度运行的效率产生影响,权利的一种安排会比其他安排产生更多的支出。但是,除非这是法律制度确认的权利调整,否则通过转移和合并达到同样后果的市场费用如此之高,以至于最佳权利配置和由此而来的更高产出将永远无法实现。”这就是著名的科斯定理。由此,人们开始探讨不同类型的产权安排对于经济效率的影响。通常产权分为三种类型:私有产权、国有产权、共有产权。德姆塞茨曾指出:“共有产权是指共同体所有成员共同行使的权利。共有产权意味着共同体否认国家或私人去干涉共同体内的任何人行使其权利。私有产权则意味着社会承认所有者的权利,并拒绝其他人行使该权利。国有产权意味着国家可以在权利的使用中排除个人因素,而按政治程序来使用国有财产。”从这三种类型的产权安排出发,研究者们区分了它们之间的效率差异。 从经济学意义来讲,一种产权结构是否有效率,主要看它是否能为在它支配下的人们提供将外部性较大地内在化的激励。在共有产权下,由于共同体内的每一成员都有权平均分享共同体所具有的权利,如果对他使用共有权利的监察和谈判成本不为零,他在最大化地追求个人价值时,由此所产生的成本就有可能有部分让共同体内的其他成员来承担。且一个共有权利的所有者也无法排斥其他人来分享他努力的果实,因而,共有产权导致了许多“搭便车”行为。在国有产权下,由于产权是由国家所选择的人来行使,作为权利的使用者,由于其对资源的使用与转让,以及最后成果的分配都不具有充分的权能,就使其对经济绩效和其他成员监督的激励降低,而国家要对这些人进行充分监察的费用又极高,再加上行使国家权力的实体往往为了追求其政治利益而偏离利润最大化动机,因而它在选择其人时也是从政治利益而非经济利益进行考虑,因而国有产权下产生的外部性是很大的,当然“人风险”问题就自然而然产生了。相比之下,在私有产权下,私产所有者在做出一项行动决策时,就会考虑未来的收益和成本问题,并选择其认为能使私有权利的现期值最大化的方式,来做出具体的安排,而且他们为获取收益所产生的成本由其个人来承担,因此,国有产权下的许多外部性在私有产权下就被内在化了,从而激励对资源的更充分有效利用。如果能够把产权界定清楚,不但能克服很多外部性,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效率。针对我国国企来讲,由于产权问题引起的低效率是很严重的。因此,必须对国企产权进行改革,提高国企效率。然而我国特殊的国情,又要求我们结合实际国情,有的放矢地进行国企改革。 二、我国国企产权改革 “产权”是当代西方经济理论尤其是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产权改革是市场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过去几十年来,我国学术界借鉴西方产权理论和分析方法,对我国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尤其是对我国国企改革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许多关于我国国企改革的理论建议和政策主张。他们普遍认为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是国有产权制度的创新,使传统的国有企业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使之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 产权改革并不是简单地、一味地放权,放权并不能使我国国企短期内起死回生。我们在进行产权改革的同时必须明确产权改革的真正含义。我国的产权改革必须同我国的现实情况相结合。当前进行的国企产权改革存在着注重产权的重新界定而忽略产权交易和产权保护等内容的严重问题,只注重产权界定,在明晰产权的同时并没有想到如何去保护国有企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其实,事实上产权是明晰的,就是国家所有。但是,这种明晰的产权该有一个怎样的具体主体来体现国家对整体国有资产“所有”,还不明确,以及这种明确的产权该有什么制度来对其进行保护,让其在有效的制度保护下保值、增值也不确定。产权改革是必要的,但是产权改革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国有企业中存在的所有问题。我国进行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必须是全方位、多元化的。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国有资产改革的重要思路: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必然会从制度上极大地推进国有企业产权结构的调整与制度变革,表现在四个层面上:一是产权结构多元化。通过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和传统集体企业改制,以及不同所有制经济、不同投资主体的相互渗透,使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成为企业普遍的财产组织形式。二是产权主体独立化。无论国有、集体和私有财产,都应有清晰的产权边界和独立行使权利的产权主体,并共同受到法律的保护。三是产权运作资本化。各种金融资本、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包括人力资本的产权,都可作为经营性的资本要素来运行。四是交易市场化。企业改组、联合、并购等都将通过资本市场和其他市场化的产权交易方式来实现。市场成为真正影响和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 相信在产权结构多元化、产权主体独立化、产权运作资本化的进程中,我国国企产权改革必将探索出更为适应我国具体国情的产权改革道路。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和推动力。 新经济学论文:跨区域银行设计新经济学的角度 摘要:2009年银监会下调城商行异地市场准入政策,从而加速了中小银行的跨区域经营热潮。中小银行跨区域经营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挑战,如何生存、发展、壮大是中小银行面临的重大课题,如何设计组织结构以保证发展是跨区域发展的中小银行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入手,提出中小银行在跨区域经营的组织架构中,既要实现垂直向下的部门一体化,也必须相应提高分支机构的管理边界,从而减少内部摩擦和交易费用,提升效率;通过比较当前的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分析中小银行跨区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适合中小银行跨区域发展的组织架构与管控模式。 关键词:中小银行;组织结构;交易费用理论 跨区域经营的中小银行①是指中小银行突破自身所处城市所辖行政区域的限制,实现跨行政区域的经营发展,目前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本省范围内不同城市间设立分支机构,另一种是跨省(区)、直辖市间的发展。2006年,监管部门《城商行异地分支机构管理办法》,为中小银行跨区域发展提供了制度依据。2009年监管部门调整了市场准入政策,放宽和简化机构设立。银监会也提出中小银行发展的四个方向,即成为全国性银行、区域性银行、社区银行以及专业化银行,这为有条件的中小银行提供了明确的发展路径。因此跨区域经营已经成为中小银行发展的主流模式。至2009年底,实现跨省经营和省内跨区域经营的城商行数量为42家,占城商行总数量的29%。其中,实现跨省经营的城商行数量为32家,占总数量的22%②。 中小银行跨区域经营面临着更激烈的市场竞争挑战,如何生存、发展、壮大是中小银行面临的重大课题,而如何调整设计组织结构以保证发展又是所有中小银行必须迫切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引入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针对中小银行跨区域发展过程中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分析比较主流的商业银行组织结构,最后从降低交易费用、提高经营效率的角度,提出适合中小银行跨区域发展的组织结构。 一、组织结构研究的新视角:交易费用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费用理论最早由Coase(1937)在《企业的性质》中提出。交易费用是指运用市场价格机制的成本,它包括两个主要内容:发现贴现价格以获得精确的市场信息的成本,以及在市场交易中,交易人之间谈判、讨价还价和履行合同的成本。Coase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机制,由于存在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不确定性与小数目条件使得市场交易费用高昂,为节约交易费用,企业作为代替市场的新型交易形式应运而生,因此交易费用决定了企业的存在,“企业的显著特征就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企业采取不同的组织方式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Coase还进一步分析了市场与企业的边界问题,他认为企业的规模会扩张至企业的内部管理组织成本与外部交易成本的均衡点,即“企业的扩大必须达到这一点,即在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等于在公开市场完成这笔交易所需的成本,或者等于由另一个企业家来组织这笔交易的成本。” Williamson(1985)在Coase的基础上,将交易费用理论进一步发展。他认为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可以看作是一种交易,所有的交易都可以看作是一种契约(contract),并且人是有限理性③(boundedrationality)和机会主义④。一项交易由市场组织好还是由科层组织好,取决于交易的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的综合考虑。其他条件不变时,资产专用性⑤程度越高,市场节约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的优势就越不明显,因此交易就越适合由科层⑥来组织;反之则反是;处于两者之间的交易就适合由混合形式(hybrid)来组织。而科层能够取代市场,是因为其能有效降低交易费用。与市场制度相比,内部交易者通过机会主义倾向以牺牲企业的整体利益来满足私利的能力被削弱,机会主义的动机也因之削弱;与内部组织相关的各种活动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督和审核;内部组织拥有处理争端或纠纷的优势;内部组织还可以从各个方面减轻信息不对称的影响。Williamson进一步在《市场与层级组织》一书中,将组织结构分为U型、M型和H型三大类,与U型结构相比,M型结构实施了更多的向下分权,与H型结构相比,M型结构实施了更多的中央调控,他认为从U型H型M型⑦的演变过程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组织变革。 二、中小银行的组织架构及其跨区域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银行组织结构变革实质上是针对业务模式转变的自我调整,美国银行业的组织结构变化代表了银行业的发展轨迹,主要分为四个阶段:最初银行业务相对单一,主要依靠存款推动,存款规模对于商业银行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而规模优势的效应使得银行不断扩大经营网络,最终对业务规模的追求使得总分行制出现;上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金融脱媒,以及不断推进利率市场化,银行的业务模式从以规模为中心转向以服务客户为中心,组织架构也由规模为导向的总分行制向以客户为中心的事业部制转变;客户金融需求的多样化引起金融需求的不断深化,从而使银行的产品开发和金融方案设计重要性突显,因此以产品为中心的事业部制出现;进入90年代以后,全球一体化使银行业务全球化,原有的客户事业部和产品事业部下管理半径太大导致管理效率低下,因此将地区事业部和客户产品事业部有机结合,矩阵式管理架构出现。 反观国内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大致遵循了上述的变化轨迹:总分行制事业部制矩阵式。我国商业银行普遍采用一般意义上的总分行制,目前只有民生银行采用完全意义上的事业部制架构,其余的商业银行只在部分新兴市场业务或产品领域,如信用卡、投资银行、私人银行等采用事业部制;真正意义上的矩阵式组织结构在国内商业银行还处于摸索阶段。 对于中小商业银行而言,普遍采用的是总分支行组织管理架构,只是在某些部门的设置上采用了事业部制,以及个别业务领域采用了矩阵式的管理手段。自从2005年上海银行设立异地分行以来,中小银行在异地开设分支机构已经成为一种主流发展模式,但是随着异地开设分支机构数量的增加以及管理半径的逐渐加大,使得总分行间的管理复杂性呈几何级数增长,众多中小商业银行实行总行集权的总分行管控模式,但随着业务不断发展以及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这一集权式的管控模式面临着如下挑战: (一)统一评审机构导致风险认定存在歧议 许多中小银行只在总行层面设立独立的风险评审机构,实施项目集中评审制,异地分支机构的项目必须由这一评估机构统一处理。原本这一设计的目的在于对异地分支机构的有效风险控制,防止分支机构出现道德风险以及项目的逆向选择,但却无法保证远离企业所在地的评审机构对异地项目风险状况的准确掌握。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评估机构无法准确掌握异地分支机构的贷款项目风险,最终造成分支机构的项目难以通过,业务拓展难度加大;另一方面使得业务领域的开拓出现了逆向选择,即中小企业经营的特殊性,使得远离该企业所在地的评估部门无法把握其风险,因此中小商业银行极力推行的中小企业业务无法顺利开展,分支机构更多地将目标锁定为大中型企业。因而,采用这一组织设计的中小银行跨区域经营中,经常出现分支机构与评审机构的矛盾,增加了内部交易费用;同时也使得银行的中小企业开发战略无法获得推行。 (二)集权式管理使得分支机构业务发展受阻 在跨区域经营中,由总行充当战略规划中心,对于分行的业务发展实施规划指导职能。国内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区域不平衡的特点,不同区域的经济特点不尽相同,对身处其中的商业银行产生必然的直接影响。总行出于统一考核、计划指标等因素,对所有的分支机构采用统一的业务发展规划,结果造成业务开展难度大、成本高,创造的效益不理想,员工积极性下降;另一方面,没有充分利用分行的信息优势,削弱了分支机构开展业务的灵活适应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而分支机构提出针对当地市场特征的业务计划,又难以获得总行的认同,需要寻求各种内部沟通渠道加以解决,如有些中小银行的分支机构,会定期派项目负责人前往总部进行沟通,这事实上增加了银行总分行间的沟通成本;除此之外,由于实行集权式管理,当市场出现变动或机会时,分支机构需要向总行层层报批,难以及时做出反应,耽误了市场时机,使得效率下降。 (三)业务条线化管理造成条块分割、内耗严重 有些中小银行实行业务条线化管理,以加强总行对分支机构业务发展的控制,但是分支机构规模相对较小,在市场竞争中并不占优势,需要依靠整合分行的资源,才能具备与大型银行相抗衡的能力,这是当前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环境,是不可回避的劣势。若中小商业银行过于强化业务条线化管理职能,不仅会削弱分行资源整合的力度,导致目标模糊、条块分割、组织内耗严重,难以发挥后发优势,同时也不利于加大分行的市场开拓力度和银行战略目标的实现。 (四)难以满足多元化的客户要求 中小银行在未实施跨区域经营时,主要采用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职能型架构,但不同行业客户或不同类型企业客户的需求也千变万化,难以用统一的标准予以满足,客户需求的综合化和多元化要求银行为客户提供更加专业化和差异化的服务,要求中小商业银行在跨区域中必须要转向“以客户为中心、内部分工专业化”的组织架构,以应对区域差别化带来的挑战。而中小银行的总部机构虽然初步建立市场营销管理体系,但对分行市场营销的整体规划、组织、协调和支持力量仍然比较薄弱,对市场变化反应迟钝,无法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应对分行市场营销中出现的问题。 三、小结 当前中小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是跨区域经营对于中小商业银行是一个新的课题:如何既保持对异地分支机构的有效管控,同时保证其快速发展壮大,又使得总分行机构间沟通顺畅、决策效率高,在这二者之间取得平衡,成为考验这些中小商业银行经营智慧的一个试金石。 新经济学论文:新贸易理论改制新经济学 摘要新贸易理论考虑了技术乃至制度对一国国际贸易的影响,但是其终究是以发达国家的经济情况作为出发点的。技术和制度因素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发展、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新贸易理论技术制度WTO后发优势 1新贸易理论对技术的探讨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基本上都属于静态分析,即假定一国的要素禀赋、技术水平与消费偏好等变量固定不变。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和结构变化,经济学家开始用新的方法分析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过程、结果和贸易结构,形成了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代表者之一克鲁格曼,首先脱离李嘉图、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用高度抽象但近似弗龙和赫崎的模型,假定只有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生产新产品的国家获得福利,利润率提高,资本向获利高的地方(发达国家)流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差距加大。一旦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让,一部分得到技术的国家用低成本劳动创造较高的收益,资本因此开始向发展中国家流动,改善了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缩小了差距。但是,模型所说的资本向创新技术国家还是向转移技术国家流动是不确定的。这个模型只能说明技术创新可能给双方都带来收益,但如何确定趋势,没有进一步研究或说明,不足以说明后发展国家一定能够或在什么约束下能够受益或赶上产品创新的国家。其次,克鲁格曼从李嘉图模型开始,假定每个国家之间的要素不同———技术含量不同,各自在市场中有自己的地位。技术领先国家开放贸易,后发展国家“赶超”上来,消除了“技术优先”者保持其技术领先的程度。新贸易理论中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虽然给发展中国家的后来居上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但是,除了少数新兴工业化国家外,许多国家在技术、教育、管理方面进行了大规模投资(如印度),却没有对改变产品和产业结构产生明显影响。 那么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际的技术进行学习和消化以求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并不是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在当今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的过程中享受到技术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呢? 也许产品周期贸易理论能给我们做出一定的解释。这种理论指出,发达国家开发创新产品首先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后者在进口这些产品并逐渐占有这些产品的生产,而发达国家继续开发并生产更新的产品,周而复始。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发展中国家技术的模仿对自身比较优势的形成和产业结构的提升上的作用是明显的,但是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更容易注意到技术过时的速度较快,从而减少对学习活动的投资。技术模仿在短期内的经济增长反而会强化技术模仿的惰性。更进一步,发达国家促进创新的政策反过来将阻碍发展中国家的赶超过程。 此时,制度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比较优势形成的重要因素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2制度因素的重要性 2.1发展中国家的制度特征 虽然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因素有许多,如各种生产要素的禀赋和积累,但历史经验表明,没有一种有效率的制度安排,有再多的生产要素及其积累的国家都有可能是低产出与低经济福利的国家,从而使其在国际贸易往来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局面。 G·阿尔蒙特、P·鲍尔在研究20世纪的政治制度发展中发现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政治力量的强弱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社会经济越是发达的国家,政治力量的作用越是弱小;而社会经济越不发达的国家,其政治力量的作用越是强大。因此,发展中国家想要发展经济,在国际贸易中提升自己的比较优势,必须进行制度上的改革,以避免制度性的贫困。 2.2技术与制度之争 关于技术和制度哪一个因素能更好的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贸易获益,经济学界历来有争论。在中国,杨小凯、林毅夫关于技术模仿与制度模仿的争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实质上,他们双方观点的交锋点是发展中国家要取得贸易上的比较优势,应该走技术模仿道路还是制度模仿道路。 杨小凯制度模仿论的主要观点是,以技术模仿代替制度模仿是发展中国家的“后发劣势”,且认为在进行较为容易的技术模仿之前,要先完成较难的制度模仿。林毅夫技术模仿论的主要观点是,作为后发优势的主要内容和形式的技术模仿,是后发国后来居上的主要依据,后发国通过技术模仿,促进生产要素的积累(特别是资本积累)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最终达成经济发展,上层建筑必然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动而发展。 我们认识到,所有的观点都直接或者是间接的指出了制度在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这里我们并不关注技术还是制度谁更重要,我们需要讨论的是制度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发展国际贸易中地位如何,即制度到底怎样影响着技术的形成,又如何促成后发优势及比较优势的生成。 2.3制度外生及其优势 现代化研究的理论表明,就整体而言,先发国家由于没有先例和经验可循,其制度变迁方式以制度创新为主,多为内生的,而对于后发国家来说,大可以结合切身实际情况,大量借鉴先发国在制度变迁中的经验教训,其制度的生成多为外生的。但是这种制度生成方式并不是全盘的复制先发国的制度,也不排斥必要的制度创新。 我们将发展中国家,即后发国在制度上模仿发达国家的这种行为可以看作是一种合法的“搭便车”现象。这种制度上的搭便车由于制度本身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而存在着巨大的有益的能动作用,体现在这种制度模仿不仅能成为发展中国家制度变迁的巨大推动力量,同时又不会阻碍发达国家的制度创新。不同于技术模仿的是,发达国家往往愿意帮助和鼓励这种制度模仿的生成,以形成制度上的规模效应,从而有效的减少不同制度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摩擦,从而减少交易的成本,提高贸易利润。 2.4发展中国家的制度模仿 加入WTO正是中国对WTO规则制度的模仿过程。WTO首先属于一种多变贸易体制。而所谓贸易体制,就是国与国之间彼此发展经贸联系的某种制度性安排。而WTO这个贸易体制完全是由各成员之间达成的一系列多变协议,既赋予各成员参与全球贸易及贸易规则制订的权利,又赋予各成员国政府相应的义务。中国加入WTO,就是要履行其成员国义务,争取其成员国权利,前提就是承认并接受它的制度安排,在统一的制度框架内与其他国家发生贸易往来。这么做无疑是有好处的。 3制度模仿的方式问题 无疑,发展中国家要发展经济、推进国际贸易,必然要对制度进行改革。因为是后发国,因而可以借鉴制度的规模效应考虑制度改革的方向。事实上,这种制度上的改革更多的是一种制度上的模仿。而我们需要探讨的是,这样的模仿究竟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呢?其进行的方式对一国的贸易水平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又是如何呢? 制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的变迁是受众多因素共同影响和制约的过程。因而成功的制度变迁往往是渐进的、摸索的,那种激进的、认为制度可以决定一切而盲目的陷入主观主义和制度决定论的观点往往最终被事实证明是错误的,“休克疗法”在俄罗斯的失败正是很好的例证。 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为了实现对于发达国家的赶超,人为地扶持众多违背本国比较优势的产业。而为了支撑这些不具备自身能力的产业,政府就必须制订各种管制措施对经济体系进行强有力地干预:政府对管制措施的设计服从于一定的发展战略目标。可以想象,这种制度上的不合理安排只会继续在长期内导致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产业结构不易优化,缩小经济发展的空间,恶化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 中国渐进式的制度改革初期,只知道以往计划经济的道路不能再走了,但仍然不知道改革究竟往何处去,走的是与先发国相似的制度创新的路子,改革的代价是巨大的。如今,在全球化的开放条件下,制度的变迁不再是一个缓慢的、自发演进的过程,中国加入WTO等强制性的制度模仿过程正好说明制度模仿也可以是渐进和激进交织的过程。甚至还有学者提出,入世意味着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终结。 应该说,不论是激进式的制度模仿还是渐进式的制度模仿,终究还是一种方式,并不是目的。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旦条件成熟,采取快速的制度模仿也是可能的。正如中国的改革开放的道路,不仅仅有技术后发优势的发挥,也包括制度后发优势的发挥,当然还包括资本、劳动、经济结构等多方面的后发优势的积累和发展。但在这个过程中,制度模仿发挥了基础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体现在贸易上,不仅仅形成了市场交易规则和市场价格机制,对外贸易战略也从极端的内向型经济逐渐发展成为开放的贸易自由化战略;不仅仅在企业内部逐渐形成了现代企业制度,人们的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公平意识及民主和法治意识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些都为改革开放、贸易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只有制度上的不断完善,才能促使对外贸易的氛围不断完善,我国的产业结构的升级才能有强有力的保障。 4综述 总之,我们认为,由于后发优势的存在,发展中国家必须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不仅仅在技术上不断地学习创新,更要在制度的借鉴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上取长补短,这样的“追赶”才能后来居上。但我们必须注意到这和全盘的西化是决然不同的。 入世使我国的经济与世界经济紧密结合,受国际通行惯例的制约更加明显,这既是我国技术学习、制度改革的压力,也是动力。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技术和制度的学习和借鉴是全方位的、大规模的,但是它们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只是手段和过程。 技术和制度的学习模仿并不排斥创新,它们的发展有利于贸易的进步,反之,贸易的发展促进技术的交流和制度的完善。这就要求发展中国家在整体的宏观上做出有利于技术和制度从模仿到创新的战略安排。例如完善促进知识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制度基础,构建不同层面的促进知识积累、技术进步与创新的运行机制。合理的制度安排有利于将私人成本、社会成本和私人利益、社会利益相一致,最大化社会的共同利益,进而使创新活动成为内在的持续的过程。 新经济学论文:国企产权改制新经济学简析 摘要简要论述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历程,由此引出产权研究,并着重论述了产权研究的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与我国国企改革相联系,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探讨我国国企的产权改革要如何进行及如何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国有企业产权改革 1简述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被认为在许多方面对新古典经济学有重要的发展,掀起了一场经济学的革命,甚至它的开创者科斯称其为“本来就应该是的那种经济学”。 从交易费用这一基本概念出发,新制度经济学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发展了几个重要的分支理论———企业理论、产权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以科斯、阿尔钦、威廉姆森、诺思、德姆塞茨和张五常为主的新制度经济学家意识到主流经济学在分析问题时,暗含假设的严重缺陷和错误,指出无摩擦交易、完备的信息和明确界定产权的假设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是不现实的。新制度经济学派以此为契机和出发点,存在交易成本、产权非清晰界定和信息不完备情况下的经济现象纳入自己的研究领域,从而把制度分析与主流经济学结合起来,强调制度在经济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孕育出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制度分析和制度变迁框架。科斯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他首先意识到了在经济生活中交易成本的存在和产权界定的重要性,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研究。科斯的《企业的性质》和《社会成本问题》是其代表作,后人在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出了科斯定理。德姆塞茨和阿尔钦则循着科斯的思路创立和发展了产权经济学。产权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是研究产权的安排和效率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它也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诺思和戴维斯在产权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影响下,通过对经济史的研究,发现并总结出了近现代经济增长的制度原因以及制度变迁的规律,即制度变迁理论,该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第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2产权研究 研究产权制度更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一个经济体中的产权安排如何构成这个经济体中的产权制度,即基本的经济制度。国家与个人、市场与企业,其产权安排如何,是以私有产权为主还是以公共产权为主,产权关系是清晰还是模糊,产权界定成本,产权受到法律保障程度,政府与产权的关系如何,产权制度更替的方式又怎么样。总之,落脚点是哪一种产权制度安排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潜能之发挥。那么什么叫产权?按照阿尔钦的定义,“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实施的一种经济品的使用的权利”。值得注意的是,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产权,它不是指一般的物质实体,而是指由人们对物的使用所引起的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它用来界定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如何受益,如何受损,以及他们之间如何进行补偿的规则。因而,产权的主要功能就是帮助一个人形成他与其他人进行交易时的预期。 科斯认为:“合法权利的初始界定会对经济制度运行的效率产生影响,权利的一种安排会比其他安排产生更多的支出。但是,除非这是法律制度确认的权利调整,否则通过转移和合并达到同样后果的市场费用如此之高,以至于最佳权利配置和由此而来的更高产出将永远无法实现。”这就是著名的科斯定理。从这一思想出发,人们开始探讨不同类型的产权安排对于经济效率的影响。一般而言,可以将产权分为三种类型:私有产权;国有产权;共(公)有产权。德姆塞茨曾指出:“共有产权是指共同体所有成员共同行使的权利。共有产权意味着共同体否认国家或私人去干涉共同体内的任何人行使其权利。私有产权则意味着社会承认所有者的权利,并拒绝其他人行使该权利。国有产权意味着国家可以在权利的使用中排除个人因素,而按政治程序来使用国有财产。”从这三种类型的产权安排出发,研究者们区分了它们之间的效率差异。从经济学意义来讲,一种产权结构是否有效率,主要视它是否能为在它支配下的人们提供将外部性较大地内在化的激励。在共有产权下,由于共同体内的每一成员都有权平均分享共同体所具有的权利,如果对他使用共有权利的监察和谈判成本不为零,他在最大化地追求个人价值时,由此所产生的成本就有可能有部分让共同体内的其他成员来承担。且一个共有权利的所有者也无法排斥其他人来分享他努力的果实,所有成员要达成一个最优行动的谈判成本也可能非常之高,因而,共有产权导致了很大的外部性,出现“搭便车”行为。在国有产权下,由于产权是由国家所选择的人来行使,作为权利的使用者,由于他对资源的使用与转让,以及最后成果的分配都不具有充分的权能,就使他对经济绩效和其他成员的监督的激励减低,而国家要对这些人进行充分监察的费用又极其高昂,再加上行使国家权力的实体往往为了追求其政治利益而偏离利润最大化动机,因而它在选择其人时也具有从政治利益而非经济利益考虑的倾向,因而国有产权下的外部性也是很大的,当然“人风险”问题就自然产生了。相比之下,在私有产权下,私产所有者在做出一项行动决策时,他就会考虑未来的收益和成本倾向,并选择他认为能使他的私有权利的现期值最大化的方式,来做出使用资源的安排,而且他们为获取收益所产生的成本也只能由他个人来承担,因此,在共有产权和国有产权下的许多外部性在私有产权下就被内在化了,从而产生了更有效利用资源的激励。如果能够把产权界定清楚,那么提高效率是必然的,这样可以克服很多外部性。就我国国企来讲,由于产权问题引起的非效率是严重的。因此,必须对国企产权进行改革,提高国企效率。我国特殊的国情,要求我们不能简单地引用产权理论,而必须结合我国国情,有的放矢。 3我国国企产权改革 “产权”是当代西方经济理论尤其是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产权改革是市场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过去几十年来,我国学术界借鉴西方产权理论和分析方法,对我国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尤其是对我国国企改革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许多关于我国国企改革的理论建议和政策主张。张维迎认为:产权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企业摆脱困难的先决条件。同时他还认为必须对国有企业进行民营化改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私有产权能够形成有效的利益激励机制和经营者选择机制,从而形成优于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张五常认为国有企业改革的唯一出路是私有化。还有其他支持国企进行产权改革的学者都认为国企效率低下的原因是因为产权不清晰引起的。要使国企有活力,必须彻底进行产权改革。他们普遍认为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是国有产权制度的创新,使传统的国有企业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使之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以往国有企业的改革始终围绕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进行,效果总是不明显,其原因就是国有产权关系不顺、政企不分,因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进行国有产权制度的创新,其基本目标是:产权清晰、产权结构合理以及产权自由流动,使之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相适应。而且,20多年改革实践也证明,绕开产权谈改革是行不通的,没有产权结构的多元化和产权制度的变革,其他一切改革都是无效的。我国20多年来的改革都是围绕着产权进行着,只是程度不同,认识不同和政策不同。 但是产权改革并不是简单的、空泛的、一味的放权,放权并不能使我国国企短期内就能起死回生。我们在进行产权改革的同时必须明确产权改革的真正含义。我国的产权改革还必须和我国的现实情况相结合,切不可照搬照抄。产权制度包括产权界定、产权交易和产权保护等内容,如果产权改革仅注重产权的重新界定而忽略了其他相应的制度建设,那么必然事倍功半,无法达到设想的改革目标。当前进行的国企产权改革就严重存在这种问题,一味注重产权界定,在明晰产权的同时并没有想到如何去保护国有企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其实,事实上产权是明晰的,就是国家所有。但是,这种明晰的产权该有一个怎样的具体主体来体现国家对整体国有资产“所有”这个权力,这还不明晰,以及这种明晰的产权该有一个怎样的制度来对其进行保护,让其在该有效的制度保护下保值、增值也还不明确。同时,国家一直没有理清国有资产的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之间的关系,因此人问题一直是一个致命问题。笔者认为这些也是当前改革的重点所在。产权改革是必要的,但是产权改革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国有企业中存在的所有问题,产权改革并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药。国有企业的民营化改革不应该是国有大型企业的改革方向。政府应以维护公正、公平的市场规则为宗旨,消除包括行政垄断在内的各种垄断,营造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这样,才不会使产权改革产生扭曲的公司治理结构,不仅为国有企业,也为民营企业营造健康的外部治理环境。现阶段我国进行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必须是全方位、多元化的。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国有资产改革的重要思路: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提出的政府机构精简草案,对经济职能部门做了重大调整,具体体现了这一改革思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必然会从制度上极大地推进国有企业产权结构的调整与制度变革,表现在四个层面上:一是产权结构多元化。通过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和传统集体企业改制,以及不同所有制经济、不同投资主体的相互渗透,使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成为企业普遍的财产组织形式。二是产权主体独立化。无论国有、集体和私有财产,都应有清晰的产权边界和独立行使权利的产权主体,并共同受到法律的保护。三是产权运作资本化。各种金融资本、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包括人力资本的产权,都可作为经营性的资本要素来运行。四是交易市场化。企业改组、联合、并购等都将通过资本市场和其他市场化的产权交易方式来实现。市场成为真正影响和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 新经济学论文:经济学下社会主义新经济的断裂与融合 一、社会主义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的起源 没有学说会凭空出现,经济学的产生都依托于一定的历史环境,通过对前人的经验和成果进行整合而得出的,而社会主义经济作为和我国政治高度结合的经济制度,其来源除了我们熟知的马克思主义外还有现代经济学。 1.1社会主义经济学的起源 社会主义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延伸,在发扬马克思主义的同时结合了中国的特色,让广大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们拥有了改变生活的武器。社会主义经济是发展的经济,他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济中的精髓,随着时代进步的同时也揭示了资产主义社会的不公平性,社会主义经济更多的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的前沿性,所以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能看到更多劳动价值理论,甚至是商品的双重性,也正是这两类理论让社会主义经济和现代经济完全的站在对立面。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主要是借鉴苏联的经验,但是当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就将我国的主要力量集中到提高生产力上,所以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包含了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经济系统,但依旧以马克斯主义为主导的政治体系服务,我国领导人认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并不冲突,苏联的解体就是因为太过于信仰计划经济,为了不走苏联的老路,我们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统一协调并没有问题。 1.2现代经济学的起源 现代经济学起源久远,学派众多,在发达国家存有大量此类的文献及报告,本文涉及的经济学是发达国家的主流经济学,以私有制经济为切入点,如宏观及微观经济学原理,垄断理论,包括关于此类的著作,如《国富论》《就业、利息和货币》《经济学原理》,现代经济学认为私有制才人类理想社会中最适宜的制度,亚当•斯密是世界上公认的现代经济学之父,他通过对资本主义世界进行高度总结,并提出了一套新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微观经济主要目标就是实现市场的利益最大化,但是微观经济学并不能解释日后的经济危机,此时凯恩斯则提出政府干预市场,即宏观调控和微观经济合二为一,这种混合的模式就是现代经济学的特色,它虽然调和了各个经济学派之间的矛盾,但是也另经济上的滞涨问题只停留在表面。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在中国的断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均起源于古典经济学原理,但经过后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却成为了两种差别巨大的研究成果,导致这些分裂的主要原因除了经济政治文化外还和其立场及研究方向,理论来源等有关。 2.1阶级立场及研究方向不同 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一直紧密相连,马克思主义经济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时发现了社会中的根本矛盾,而西方社会因为担心此类学说会影响到自己的未来,竭力打压此类学说,并通过大量辩护,以证明自己才是最优的社会制度。可以这么说,马克思主义经济更在乎人的发展,而现代经济学更注重资源分配。政治经济研究的对象决定了此类学科的阶级性,当人们的阶级立场不同,那么经济利益也不会相同,对社会的看法自然也会不同,所以不同的阶级不可能用相同的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学以资本主义经济为参考,对其进行分析并得出了现代经济是人类社会过渡的这一理论,从本质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弊端和其局限性,从这两点看社会主义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完全对立。 2.2理论来源与理论基础的不同 二者均起源于古典经济学说,但是在后来的发展中二者分道扬镳,各自开创一片天地,社会主义经济更注重唯物主义辩证,而现代经济学则试图证明自身存在的合理性,是伴随人类而生的社会环境。社会主义经济代表的唯物主义是一个科学的世界观,是唯物主义的最高级,是揭示人类世界运行一般规律的理论经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则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这类理论是总结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以及国际工人运动的经验而得出的,批判的接受了古典主义经济学中的科学因素,其理论基础也来自于上述原因。同时社会主义更注重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将生产这一行为赋予其独有的地位,跟资源分配同等的地位。现代经济学其理论来源自丰富的文献,现代经济学更偏向于向世界证明其合理性,未来性以及稳定性,西方学者们试图利用大量的文献资料来证明现代经济学是人类唯一的发展路径,而且他们将古代的封建制度和君主制度看成是不完整的资本主义制度,而将社会主义提倡的人性视为异端。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多种多样,多个学派之间研究侧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亚当•斯密一直致力于研究国家财富的积累,而马歇尔则注意消费和需求,凯恩斯则将现代经济由微观经济引向宏观调控,在经济研究者眼中经济所研究的并不是个人而是如何分配资源。 2.3分析的研究的方法不同 社会主义经济学中更多的谈及整个人类社会,而现代经济学更多的是在研究如何分配资源。从理论经济学来讲经济学的某一部分并不具有社会阶级意识形态,它是一切经济学的基础,但是将经济学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后就出现了分歧。这其中社会主义经济是一个科学体系,唯物主义是社会主义经济辩证的核心,马克思主义经济利用大量的分析数据建立起自己的基础,从数量分析,案例分析,统计数据分析中得到数据,并根据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进行经济验算。而现代经济是哲学的类的科学,其以实证为基础,更注重逻辑,以前人的经验,逻辑为研究方法,现代经济更加抽象,更注重某一领域的问题,西方的学者们不针对群体,而是注意个体的资源分配,现代现代经济学主要是通过将亚当•斯密的理论分化,弱化,取其中的某一部分进行研究和分析,来建立现在的经济模型。 2.4发达国家主义经济在我国断裂的原因 发达国家的经济政策在我国断裂最大的原因是我国对经济学的理解暂时停留在表面,大部分只从表面上去理解,从而对现代经济学产生排斥心理,同时在我国人们对经济的理解超越了客观,但是生产力却没有跟上人们的认知水平,人们对发达国家经济制度极度排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奉则造成了我国经济短时间停滞,而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发达国家经济制度的重视也超越了我国现有的资本累计水平,这影响到了我国的经济建设,盲目的推崇和盲目的排斥都不适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这也是为何我国的学者要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和发达国家经济制度融合找出一套适合中国发展的经济理论体系的原因。 三、社会主义经济和现代经济融合的原因 社会主义经济和现代经济学研究的根本均是事物的发展和运行,都试图解释规律和变化,同时二者的起源相同都是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发展,而社会主义经济也是受到了现代经济学的熏陶,辩证的继承了其中的精髓。我国在提出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尤其是我国提出了市场经济后,我国对马克思主义经济进行了反思,开始将别国的经济制度资源配比融入到社会主义经济中去,及满足人与物质需求,在满足人与人的需求,这样就相当于将二者有机的结合到了一起,这也说明,理论必须要与时俱进才能和不断发挥作用与社会相适应。我国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增长,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但是,经济的高增长没有带来高就业。一般而言,一定的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就业增长也是一定的,然而我国的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贡献却不是很明显,我们应将视野放宽,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充分借鉴现代经济学中有关就业理论研究的成果,解决就业问题,对于中国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社会主义新经济学的特点 我国的特色主义经济是现代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的延伸,它具有发达国家的经济特色,也有“社会主义”这一亮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跟我国的政治制度紧密相连,而为了发展这一特殊的经济制度,在体现出社会主义经济人性化光芒的同时,利用现代经济制度带动企业的活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经济发展和现代经济制度有千丝万缕的关联,但是我国近几年所凸显的弊端也和现代经济学有关,真正的社会主义经济,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丰腴,也不仅是精神上的丰腴,不是要求民众去信仰,而是让民众及使没有信仰也能利用现有的资源让自己过上富足的生活,是一个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耕者有其田,游子能归家的大同社会。因此,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必然要融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和现代经济中的精华,让这二者更好的去诠释我们社会中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经济是一种注重研究总和的经济,是以全体为标准来衡量价值的经济理论,而发达国家的经济则注重个人价值,机制调配,社会主义经济则是将二者融合,利用马克思主义经济来分析社会的长期发展趋势,而现代经济制度则能成为成为分析工具,二者相辅相成,互补性十足。社会主义经济其本质是一个对话类的文明,这也说明了社会主义文明是一种开放的经济制度,它不是封闭类的,它将宏观调控和微观经济有机的结合了起来,它不仅着眼于现在,它将人们的长远利益和局部利益统筹兼顾,它更多的思考着全体人类,不是某个人,而是一个集体,它强调分配主义,坚持按劳分配,合理的拉开人们贫富差距,促进工作效率和产出,促进人们的共同富裕,和现代经济制度一样,中国所采用的社会主义经济不仅仅是依靠着马克思主义经济,还有中国千年不断的文明,中国是一个延绵千年的国家,而社会主义经济则将中国文明从水火中救了出来,生生不息的经济和延绵不断的政治是我国最主要的经济特色,唯有建设一个均富的国家才能促进我国的政治经济不断发展,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个体构成我国经济建设的基本框架。 五、结语 社会主义经济学不是自然科学,而是有阶级性的社会科学,在发展新经济的同时要注意现代经济学中有价值的部分,对这部分进行分析批判和借鉴,一边借鉴其来丰富我国的经济,另一边则吸取和借鉴现代经济学曾出现过的错误,借鉴的本意是以史为镜,是批判的接受,以此来以长取短,这样才能正确的吸收现代经济学中的精华,并以此来发展属于我国的经济理论,从现代经济经济的不足看到我国经济的不足,避免我们发生同类错误。 作者:许巍 单位:中国石化集团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新经济学论文:互联网时代下新经济学探讨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有着巨大的影响。互联网的发展创新了传统经济的营销模式、营销策略、交易模式及宣传模式等,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改革,也为摘要: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衍生出了许多高新科技,互联网就是其中一种。互联网在近几年间发展迅速,当代经济也受到了互联网的影响,由于互联网的种种优点,其已被运用到各行各业中,行业中的交易方式、经济活动都有了进一步的创新及发展,从而活跃了我国当代经济市场。本文就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对当代经济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并且对经济的发展也作为思考,分析了当代经济的发展趋势,以满足目前互联网时代的经济形态。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新经济学;发展思考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有着巨大的影响。互联网的发展创新了传统经济的营销模式、营销策略、交易模式及宣传模式等,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改革,也为我国企业带来了一个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我国企业要看清方向,深入研究如何能够突破互联网为企业带来的挑战,把握互联网为企业带来的机遇,从而创新出全新的企业发展理念,使互联网时代下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互联网时代下对经济发展的变化 1.创新了传统的销售模式 我国传统的经济交易模式使用的实体店销售,销售的物品较为集中,实体店重视的是店面的装修和物品的品牌形象。实体店每天都有各种各样不同的顾客,老板对店面的宣传主要有三个途径,其一,就是成本较高的报纸宣传及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宣传模式,这种模式虽然投入资金较高,但是效果也是最为明显的;其二,就是通过制造店面广告及海报等形式对店中的商品进行宣传,这种宣传模式有局限性,那么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其三,顾客与顾客之间的传播,这种相比前两种具有实用性,它是以产品的质量及店员的服务质量为基础的,与客户的意识有较大的关系。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就创新了这种营销模式,扩大了商品销售的范围,并且没有局限性,顾客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等的限制挑选商品并且进行交易,还可以对多个商品及商家进行选择,销售方可以根据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提供周到的服务,提升顾客的满意度。互联网时代也创新了传统的宣传模式,可以使用微信、网站、微博等多种网络平台进行宣传,其成本少,效果良好,使企业中商品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及销售。 2.为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服务 在传统的经济中,企业只是对商品的生产、定价及销售重视,在此过程中的每个阶段,企业内部都要进行协调,运用自身的资源使企业可持续发展。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商品的更新也越来越快,顾客以不满足传统的消费模式及消费欲望,这也就要求企业要对产品的生产进行创新。另外在目前的互联网时代中,产品的销售大多以网店为主,商家及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聊天工具进行沟通、交流和交易,这就节省了消费者的时间,节约了商家的成本,使消费者可以更好的进行购物,为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服务。3.提高了行业的竞争力在传统的经济中,企业只注重内部的合作,要求企业经济组织集中化。在互联网时代中,重视的是企业与企业之间及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互相合作,经济组织离散化。在商业合作中,没有永远的敌人和朋友,这样可以调集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物资及信息等,是降低商业活动的成本,提高商业活动的利润。通过以上描述可以了解到,在互联网时代下,经济发展的核心可以得到实现,完成商品的交易及实现商品的价值,使我国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互联网时代下对经济带来的挑战 1.协调全国互联网经济的发展问题 目前在全国发展互联网经济的方面还存在地域差异,东部地区的发展形势较好,西部地区的发展形势较弱。所以当代互联网下的经济发展,要规划全面,根据不同的产业进行推进。另外互联网时代下的经济发展要依靠当地政府及政策的支持,当地政府应该大力宣传和推广人民创业,并且对创业及就业给予支持,使企业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得以解决。 2.电商企业及物流企业的问题 首先,我国的互联网产业的集聚模式正处于初步阶段,比如类似58同城及拓维信息的一些互联网企业,但是并没有国际化的领导企业,并且这些企业有一半都在深圳及北京等一线城市中,所以我们应该有一个远大的发展目标,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产业优势,使互联网产业都可以实现全面发展。另外,不少传统企业受到互联网的影响,正在找融合点,各企业在线上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发展线下,但是还是缺少一些具有影响力的互联网品牌。由于地域的差别,微商分布在不同地区,但是一些中小企业或者农村没有正确的电商认知,并且没有专业的电商人才,这就使得这些地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省份。 三、互联网时代下对经济带来的机遇 1.创新传统的经济局面 相对于某些西方国家,我国的经济发展是较为缓慢的,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个人贷款问题及贷款高利息等问题,这对于社会的经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经济结构,解决这些问题只靠银行是远远不够的。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我国政府及领导的监督和管理下,在金融方面已经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包括融资渠道、信贷资金及降低贷款高利息等问题,创新了我国传统的经济局面及结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创新我国产业的发展模式 目前,互联网的发展迅速,互联网的智能控制系统、新型传感器及自动化生产线再一次创新了产业的传统生产模式,使其逐渐朝着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趋势发展。在此基础上,互联网技术还创新了传统工业的设计理念及销售模式,虽然对整个生产链都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是基于此也实现了生产链的创新及完善。从产品的原材料、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方面,都利用了互联网技术,目前我国产业的发展也随着时代进步而进步,促进了我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随着互联网技术被广泛应用,在此过程中也衍生出了全新的产业服务形态,并且创新了产业群,扩大了生产型的服务业务。比如一些柔性化的“互联网给+制造业”,创新了传统的制造模式及融资渠道,在企业服务、发展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步,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从目前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来看,在将来还会有智能化工厂及企业不断出现,智能制造将会是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潮流。总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及机遇。 3.提高了我国经济实力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大提高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活力,使我国经济进入了全新的发展形势中。根据经济发展理论,发展国家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的时候,要想能够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依附先进的技术,这样才能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有足够的资源,互联网也突破了传统经济发展问题,使这些资源可以得到合理运用,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步伐。 四、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及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对人民的生活、社会发展、国家的进步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互联网时代创新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这对于我国来说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所以就要好好把握这个机遇,突破挑战,为我国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我国社会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作者:罗可夫 单位: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 新经济学论文:十二五的新经济学理论思考 财政赤字——华盛顿共识是否适合中国 十二五规划在国内国际经济形势非常复杂的大背景下开始实施。目前在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日益严重,消费品价格不断上涨;在国外金融危机的阴霾尚未消除,部分国家又陷入经济严重衰退的泥潭之中。中国的经济布局从何处着手。 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形势整体良好,目前所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部分学者甚至借用新自由主义学派代表人物的观点,认为轻微的通货膨胀对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有利无害,中国治理通货膨胀具有成熟的经验,面对目前暂时的价格上涨趋势,决策者不能谈虎色变。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忧心忡忡,他们认为如果不尽快治理通货膨胀,中国的经济将很快陷入到恶性循环之中——价格的不稳定会导致疯狂的投机性购买,而投机性购买会进一步助长通货膨胀,当通货膨胀发展到一定阶段,货币失去国家信誉之后,整个国家将会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 从表面上来看,这场关于通货膨胀的争论是学术之争,或者说是经济对策分析中产生的分歧。但从本质上来说,它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理论缺陷。 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中国实行的是稳健财政政策,“量入为出”是政府编制财政预算的基本原则。各级政府在编制财政预算的时候,必须首先考虑收支平衡的问题,决不允许出现财政赤字。然而,到了上个世纪的90年代,由于“华盛顿共识”的出现,越来越多的社会转型国家尝试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试图通过增加财政赤字,扩大政府支出的规模,拉动经济的增长。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经济发展一度陷入停滞状态,为了重振经济中央政府实施了分税制改革,大幅度提高中央政府汲取财政收入的能力,大幅度地削减地方政府提取财政收入的能力,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比例严重失衡。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维持基本的财政开支,千方百计地通过土地经营、城市经营攫取财富。中央政府为了支持大型工程项目,轰举借债,结果导致中央财政预算出现了庞泰的赤字。为了说服全国人大代表接受赤字财政预算,国务院负责人不得不反复重申,中央政府财政赤字是暂时性的,随着经济状况的好转:中央政府将不断地减少财政赤字,重新实行平衡的财政预算。可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到现在,中国的财政一直是“赤字财政”。财政赤字非但没有减少的迹象,反而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财政赤字的增加就意味着中央政府支出的增加,也意味着中央政府债务的增加。中央政府增加的债务主要来自于银行的借款,而中央银行与财政之间的关系看似相对分离的关系,实际上是紧密的关系。中央银行作为债权人,不得不通过发行钞票弥补亏空。而中央政府推出的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庞大财政计划,则进一步增加了中央银行发行货币的压力。中央银行货币发行量的增加,必然导致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加剧。所以,国内实行的赤字财政预算,是导致我国通货膨胀日益严重的主要原因。从国际因素来看,我国实行特殊的外汇管制政策,外贸企业收取的外汇必须存人中国人民银行,而中国人民银行收取外汇之后,必须释放大量的人民币,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国内市场人民币的流通量,从而使通货膨胀更加严重。 —些学者指出,通货膨胀问题是一个货币问题。但是,在笔者看来,中国的货币问题只是表象,而根源则是中国的财政政策和外汇管制措施。中国实施赤字财政政策,目的是为了增强中央政府财政宏观调控能力,但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由于货币信号出现了问题。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越来越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中央政府对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但由于通货膨胀加剧,人们宁愿抢购商品房,也不愿意相信中央政府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由于消费品价格不断上涨,市场主体宁愿囤积居奇,也不愿意增加消费品供应,平抑市场物价。 打个比方,中央政府通过增加货币的发行量,试图直接调控市场经济,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基本信号是价格,货币发行量越多、流通的速度越快,价格上涨的速度也就越快。当中央政府大量发行货币,试图提高自身宏观调控能力的时候,市场已经作出了非常灵敏的反应,市场主体通过购买实物资产,抵消价格上涨所带来的损失。 预期性定价——市场主体的应对之策 不仅如此,在生产流通环节,市场主体发现价格正处于上升的通道,于是,他们在制定价格的时候,采取了一种非常特殊的“预期性定价”策略——在制定价格时一步到位,通过大幅度提高产品或者服务的价格,减少由于通货膨胀所带来的预期损失。这种“预期性定价”不仅加快了中国通货膨胀的速度,而且导致市场经济的基本信号彻底失灵。生产流通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只能根据传统的经验加上通货膨胀的预期因素制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这种市场经济条件下特殊的定价策略,使得中国的通货膨胀几乎达到失控的状态,消费品的价格指数上涨已经超出了普通消费者的承受能力,整个社会怨声载道。根据有关统计,2006年消费品价格指数控制在3%,2008年控制在4.8%,2009年控制在4%。2010年的预期目标控制在3%,但按照目前的势头,2010年消费品价格指数可能要超过4%,甚至有可能超过5%。 在通货膨胀的大背景下,对资源的占有和控制将会成为未来投资者的主要投资目标。按照弗里德曼的观点,轻微的通货膨胀比如把通货膨胀控制在3%左右,可以鼓励人们消费,从而刺激生产,拉动经济的增长。这种通货膨胀无害论,曾经一度被中国经济学者奉为经典。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发展的历史来看,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的确出现了通货膨胀上升的势头。一些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在经济发展的某个阶段,通货膨胀高达5%左右。但是,这些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充分利用了市场经济的“国际外部性”——通过向国外输出通货膨胀压力,有效地解决了国内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比如,美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曾经一度出现通货膨胀的压力,美国货币发行量的增加,导致国内的消费品价格上涨,但是,美国政府采取非常特殊的贸易政策,那就是通过增加进口,大幅度地抑制国内消费品市场的价格,然后将通货膨胀造成的后果转嫁到消费品出口国。美国当前就是采用这样的通货膨胀政策,在太规模发行美元货币的同时,通过提升外贸增长速度,保持国内消费品价格的基本稳定,把国内通货膨胀所带来的压力巧妙地转嫁给发展中国家。 但是,中国缺乏这样的国际贸易条件。中国的人民币不是国际通行的货币,中国的外贸出口政策受制于西方国家,因此,西方国家可以通过外贸输出国内的通货膨胀,而中国正好相反,只能通过贸易输入通货膨胀。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大量发行美元货币,国内消费品价格基本稳定,而中国千方百计地抑制通货膨胀,国内消费品价格却不断上涨的原因所在。 对付通货膨胀,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减少货币的发行量。但是,减少货币的发行量直接受到损害的恰恰是那些中小投资者和普通老百姓。货币发行量的减少就意味着他们的融资成本增加,货币发行量的减少也意味着交易成本的提高。普通老百姓手中持有的货币可能因为通货膨胀的压力减少而相对保值,但货币发行量的减少则有可能会使他们的就业乃至生活面临新的压力——在通货膨胀条件下资源处于流动的状态,但是,在抑制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资源流动的速度会相对放缓,普通消费者的机会成本相对减少,就业和生活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 可以这样说,在抑制通货膨胀的过程中,最先受到损害的可能恰恰是中小投资者和普通消费者,他们将不得不勒紧裤腰带度过这个严寒的冬天。这是中国当前宏观调控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因此,在分析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时候,决策者必须充分意识到,此次所面临的问题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所面临的问题迥然不同。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所面临的通货膨胀属于典型的“匮乏型”通货膨胀,在整个社会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导致购买力增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经济的增长;而现在所面临的通货膨胀属于典型的“剩余型”通货膨胀,通货膨胀调控不当,有可能会导致财富分配严重失衡,部分消费者陷入绝境。 因此,必须重新审视我国的财政政策,对赤字财政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和论证很有必要。西方国家的赤字财政政策,是建立在信用经济基础之上的,信用经济不仅强调消费信用,而且强调政府信用,政府实施赤字财政政策,实际上是政府信用的具体表现。政府通过发行国债,鼓励超前消费,不仅可以兑现政治承诺,取悦于选民,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拉动经济的增长。但是,中国的经济是典型的储蓄经济。中国人强调量入为出,强调平衡的财政观念。如果盲目的东施效颦,推行赤字财政政策,在整个社会信用严重不足,政府权力不受管制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导致国家经济彻底失控。 储蓄经济学与信用经济学的区别就在于,储蓄经济学是一种稳健的经济学,它强调政府必须对居民负责,对居民的存款负责。居民将自己的收入存入银行,银行用稳健的投资理念,引导自己的投资行为。政府的信用表现在公共财政政策方面,就是要实行平衡的财政预算,决不能通过扩大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的增长。但多少令人感到遗憾的是,由于我国实施赤字财政预算政策,通过大举借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结果导致政府财政信用彻底崩盘。不仅如此,政府为了刺激经济,通过征收银行存款的利息税,拼命地驱赶普通居民在商业银行的存款,结果导致整个国家货币流通量急剧增加。 在货币的发行量和流通量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的速度也在快速增加,但是,这样的经济增长方式却没有提高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这种“货币化”增长,不仅导致许多领域出现了严重的泡沫,而且更主要的是,由于政府信用彻底破产,结果导致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越来越难以达到预期的效用。土地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在我国土地国家所有,土地的有偿转让,使得土地的货币化交易很快形成。在土地资源相对稀缺的情况下,政府通过土地出让获取了大量的财政收入,房地产开发商通过炒作土地价格,获得了巨额财富,可是,普通消费者作为国有土地的主人,却不得不承受房价上涨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可以这样说,房地产市场的货币化,使得中国的财富分配彻底失衡,社会矛盾空前严重。正是看到这一点,中央政府不断出台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试图以房地产宏观调控来解决我国资源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但是,由于中央政府出台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结果导致房地产市场成为引发社会经济问题的导火索。 中国经济发展需要新的理论 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末期,是中国改革开放最为辉煌的十年。自下而上的自发性改革,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财政包干体制,有效地约束了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权,在经济条件相对宽松的情况下,各行各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从上个世纪的90年代初期到90年代的末期,中国的改革开放发生了逆转,自上而下的改革,不仅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分配结构,恶化了地方财政状况,而且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导致中央财政不断扩张。赤字财政政策的实施,改变了几千年中国人的财富观念,也改变了中国财富的分配结构。大型国有企业包括金融企业的海外上市,使得中国人长期积累的资源几乎在顷刻间成为他人的财富。更令人感到痛心的是,当我们奉行自由的市场经济政策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意识到世界上从来都没有自由的市场经济,也没有完全开放的贸易体制。从表面上看中国享受着庞大的贸易顺差带来的货币富裕,可是,在波诡云谲的世界金融市场中国却不得不承受来自西方发达国家货币贬值所带来的空前压力。这是一种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经济发展思路,也是我国今后经济发展所不得不面对的重大问题。 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来看,华盛顿共识无处不在。所谓自由的市场经济,既包括完全开放的贸易市场,也包括相对自由的金融政策。华盛顿共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经济发展的乌托邦,但很不幸的是,一些中国政府决策者既是营造乌托邦的梦想家,同时也是华盛顿共识的实践者。相对开放的经济体制与相对封闭的行政管理体制,构成了中国社会的基本面貌。正是这种特殊的社会结构,使得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空前的难题。现在,我们必须追问的是,自由的市场经济究竟呈现怎样的形态,对政府权力的有效管制是否属于自由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大特点就在于,一方面寄希望于建立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可是另一方面当经济面临重大问题的时候,又希望政府出面力挽狂澜。政府在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时候,必然会动用公共财政资源,而政府权力的不受节制不但会导致市场经济信号彻底失真,而且更主要的是,由于政府在公共资源配置的过程中,改变了市场资源配置结构,从而使整个社会分配体制更加不稳定。西方国家所奉行的信用经济学理论,催生了一大批经济政策,包括赤字财政政策。中国一方面采用储蓄经济发展模式,另一方面却长期实行赤字财政,这就必然导致通货膨胀日益严重,居民的储蓄存款越来越不值钱。这种以损害中下层普通居民的利益为代价的改革,能够长期持续下去吗。 现在社会各界面对政府捉摸不定的财政金融政策,正在寻求自救的良策。所谓“预期性定价策略”,只不过是生产经营者减少政策成本所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真正的原因还在于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从根本上来说,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不仅仅是一个刺激经济的政策,它同时还是一个兼顾公平的社会收入分配政策。假如仅仅为了满足经济发展速度的需要,而大量发行货币,通过增加财政支出促进经济的增长,那么,这样的宏观调控政策必然会导致整个国家的经济陷入到“悲惨性”增长的恶性循环之中——经济发展速度越快,整个国家经济失衡现象就越严重。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的财政与中国的金融之间存在着“直通车”——财政与金融之间的关系是左边口袋与右边口袋之间的关系,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就意味着中央银行发行更多的钞票,而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必然会导致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必然会导致居民的购买力下降。所以,每一次宏观调控都会使普通居民付出惨重的代价。西方国家财政与金融之间关系,是一种相互分离、互相制约的关系。政府发行国债,敦促金融机构购买,金融机构必须在权衡利弊的基础上,控制货币的发行量。当前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超量发行货币购买美国国债,已经在美国国内形成了巨大的压力。美国一些经济学家直言不讳地指出,美联储主席不懂经济,不懂货币,只懂得增加货币的发行量。这说明在美国由于特殊的金融监管体制,使得美联储在货币发行的问题上,不能只听命于美国政府,还必须考虑到金融市场的需求,考虑到本国投资者的利益需要。这种相互制衡的财政金融体制,既可以确保美国的联邦政府在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时候有所收敛,不能滥用“宽松的财政政策”,又可以保证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配合美国联邦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到投资者的利益,不能无节制地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这样说,美国的分权制衡体制体现在宏观调控之中,就表现为美国财政部和美国的联邦储备委员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将美国国内的经济危机转嫁给其他国家。这是一种独一无二的财政金融体制,它确保美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同时又给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中国的财政与金融之间的关系过于密切,以至于在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时候,金融管理机构与财政管理机构不存在任何的压力,他们既不需要对投资者负责,同时也不需要对国家经济长期稳定发展负责。正是这种特殊的财政金融管理体制,使得中国宏观调控始终处于一种令人担心的状态。人们不知道宏观调控将会给经济带来怎样的灾难,也不知道宏观调控将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分析中国宏观调控政策和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西方经济学理论,在经过严密的论证之后,回答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我们是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坚持数千年来形成的量入为出财政观念,还是大胆吸收借鉴西方国家的信用经济理论,积极推行赤字财政政策,不断扩张政府财政信用,以政府投资拉动经济的增长。 第二,储蓄经济学理论是否过时,在增加居民财产收入的过程中,是否应当鼓励居民适量储蓄,建立稳定的家庭收入结构。 第三,按照发展经济学的观点,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化是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必由之路,中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是否应当把公共资源集中在工业部门,通过优先培育大型城市,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具体到生产要素配置领域,中国的工资增长是否已经出现“刘易斯拐点”,中国是否会出现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大幅度转移劳动力的长期阶段。政府在公共资源配置过程中,究竟是应该向城市倾斜还是应该向中小城镇特别是农村倾斜。换句话说,我们是通过鼓励农民进城,实现中国的城市化,还是通过“造城”,实现中国的城镇化。 第四,中国的分税制改革是否应该加快步伐。现有的分税制结构是否应该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 第五,中国的货币政策与中国的财政政策究竟是怎样的关系。政府在宏观调控过程中是应该优先利用现有的货币资源,还是通过发行钞票解决政府投入资金问题。金融监管部门如何将超量发行的货币及时回笼,在不伤及无辜居民的情况下,尽快地控制通货膨胀。 对上述问题的分析和思考,或许能够形成中国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当一些经济学者不承认在西方经济学之外还有其他经济学的时候,包括印度学者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学家,开始思考社会转型时期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理论问题。他们以自己的理论指导发展中国家的改革实践,以发达国家的改革实践丰富经济学的理论。这种关注现实的经济学发展思路,值得中国的经济学界认真反省。 崇洋媚外不会产生有价值的经济学理论,妄自菲薄不可能产生具有创新性的经济学观点。中国的经济学家一定要挺起胸膛,扪心自问,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自己究竟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新经济学论文:新经济学下教育模式的对比 一、中日法学教育模式概观 (一)办学体制 中国目前法学教育体系最为复杂和混乱,多层次(从专科到博士)、多机构(从普通高校到法官学院、检察官学院、司法行政学院、电大、党校以及民办高校)、多渠道(正规的普通教育与非正规的成人教育并存)、多性质(公办与民办并存)、多导向(普通教育、专业学位教育、在职培训)[1]。 中国法学教育以公办高校为主,多种办学形式并存。民办高校为数不少,但无真正意义上的私立高校,大部分依附公立高校以二级学院形式存在。 日本法学教育体系层次清楚,重点突出。 主要教育资源投入占主体地位的全日制本科生培养,教育机构与渠道主要集中在普通高校的正规教育。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衔接,法学院系负责素质教育,法科大学院连接国家司法研修所负责职业教育。官办大学、私立大学二元体制并存,各有千秋,互成均势。 (二)管理体制 中国高校办学自主权不大,从招生、课程设置、培养方案都受到一定限制,管理机构庞杂,泛行政化。条件不足的高校唯有墨守成规,只求保住办学权,条件较好的高校则在现有体制内小修小补,无力作根本变革。 日本实行国家指导下的大学自治制度,高校的设置认可由国家依法掌握,大学设置标准和教育质量评价由民间机构负责[2]。各高校在学制、课程、招生方面享有很大的自主权,且管理机构简化,教授治校原则落到实处。 二、模式演进中的知识传承 知识通过社会内部不断的试错过程而务实演化,知识演化有赖于环境的稳定。人类知识的演化大部分不能归功于突发性的重大创新或革命,而应归功于广泛而渐进的适应性变革。知识分散并保留在千千万万人脑中,知识的传承需要环境的大体延续,有关法学的非可言传知识对制度环境要求则更高[3]。 中国近代法学教育肇始于清末,纵观近现代法学教育发展史,可谓三部曲:清末民初大泛滥,建国初期大萧条,改革开放。清末民初法学教育泛滥,质量低下,后经民国整顿,形成官办公校、优质私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各校应时而变,先后学习风格迥异的大陆法系(尤以学习日本为甚)、英美法系的教育模式,一时出现了“南东吴,北朝阳”的私立法科名校。建国初期,全面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改造、清除旧司法人员重建司法队伍,引进苏联模式,又经院系调整,以政法教育代替法学教育,直至以政治运动取代政法教育[4],中国一度进入法律虚无时代。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改革开放后法学教育犹如民初大泛滥:公立高校大上快上法学专业,知识基础几乎一穷二白,私立高校几经涤荡,肢解消失殆尽,大学自治精神难以复归。知识赖以传承的制度环境不复存在,头脑中内含法学知识的法律人被扫地出门,法律职业共同体无从形成,有关法学教育的非可言传知识从此断绝。法学一跃为“显学”却割裂历史、缺失灵魂。 日本法学教育模式历经缓慢演进。日本私立法教育源远流长,其不但引发近代教育的产生而且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始终扮演重要角色:私立法校既是自由民权运动的载体,饱含强烈的在野精神,又是日本法治近代化的重要推动力,引领时代潮流[5]。日本私学甫一开始便有强烈的独立性、民间性、自治性的品格与灵魂,虽经政府政策统合,屡次整备,但未经大起大落故能顽强生存,独立精神弦歌不绝,知识基因得以延续传承。日本早先的私立法律学校发展成今天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如明治法律学校为明治大学前身、东京专门学校为早稻田大学前身,英吉利法律学校为中央大学前身),其学习、整合、继受外国法的传统一直未曾中断,对西方法学教育模式兼收并蓄,既引进英美的学徒制,又吸收了欧陆的合理主义理论教育方式[6],形成法学争鸣。 日本法律共同体亦在不断变迁中逐步形成。既有启蒙思想家、在野的自由民权者举办私校,又有在职法务官僚举办官学,两大阵地交相传播法律思想与精神,法律知识得以扩散、传承。 三、模式运行中的内外制度 内在制度是群体内随经验演化的规则,外在制度是外在设计出来并依靠政治行动自上而下强加于社会的规则。制度一般都包含对违规行为的惩罚,内在制度的惩罚一般是分权化的、自发的社会反馈,而外在制度的执行一般通过正式的、有组织的机制[3]。实践中,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灵活转换,外部制度能为内部制度演化提供保护与支持职能。 中国外部制度设计者对法学教育模式的设计主观性强,长官意识浓烈,而国家法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因专家委员临时性、分散性、从属性故而影响有限。当局设计的制度追求广覆盖大一统,从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招生模式都整齐划一,导致千校一面甚至千生一面,完全忽略大学分层带来教育多元化、培养目标多元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多元化以及国家和社会对法律人才需求的多方面、分层次、多功能[7]。又因缺失正式的、有组织的惩罚,外部制度得不到有力执行。尤为严重的是,上层管理者无法关注到基层有益的内在制度,不能将其及时转化为可推广的外在制度,加之外部制度供给缺位,不能很好地保护、培育、支持、补充内在制度。 中国内部制度因历史断层频繁,外部制度保持压制态势,长期缺乏渐进演化的环境,内部制度一直未能成型。各高校竭力迎合上层统一设置的条条框框,未办法学专业者冲刺最低门槛,谋求办学权,已办者瞄准官方评估最低标准,但求合格过关。各高校法学专业坐享人口红利,暂无招生压力,跑马圈地,无需竞争,相互间也未构筑学习、竞争机制。加之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长期分离,司法实务界与法学教育界各自为政,现实法制与理论研究缺乏相互交流与促进[8]。法学教育界行业自律、自治制度及第三方约束机制无从形成。 日本外部制度一直比较宽松。1879年明治政府《教育令》实行教育行政权地方自治,自由主义政策使私立法学教育得以建立并壮大发展。即使政府统合将其纳入国家体制内,仍以财政、政策手段引导为主,不唯强制。至1918《大学令》实行国立、私立大学平等政策,二战后经美国的全面改造,在确立三权分立的资本主义法制体系同时,保留了私法领域内的日本法律传统,日本的法学教育体系一直未受根本性的外部制度冲击。 日本法学教育传统不断发展演变,主管当局也不苛求规范化、统一化,内部制度得以多向度演化,形成培养目标、学生特质、学校传统三大差异。第一,各大学基于培养目标的不同定位和思考,纷纷开展差异化发展策略,重于培养法曹者有之,重于培养政府官僚者亦有之。第二,日本法科大学生在选修课程方面远比中国更为丰富和自由,造就了其迥异的问题意识与批判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日本法科大学生是自己塑造自己[9]。第三,高校间差异源远流长,历史积淀形成的独特传统已深入学校体制、师生内心,坚持和维护传统差异的观念根深蒂固,且有内在制度予以保证。 坚持差异与传统须经得起竞争,日本温和宽缓的内外政策也蕴涵效仿与竞争机制,其逐渐演化成行业自律、自治制度——正式化内在规则(formalisedinteralrules),即教育共同体内在地创造大量制度,由第三方以有组织的方式在中间执行。目前日本法学界有几大法科学院认证评估机构,其中日辩联法务研究财团和大学标准协会较有影响,第三方机构对法科学院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师资数量与能力、考试状况、成绩评定等作出评估,结果客观公正,一批质量不合格、甚至不符合设置标准的大学法学院名单向社会毫不隐讳公布,促其整改甚至迫其退出[10]。日本私学双雄之一的庆应义塾大学也曾被评定为整改措施很不充分,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责令其重新整改。 新经济学论文:电信的新经济学综述 1高端市场和大众市场 传统经营者都千方百计把有钱人的腰包当作主要市场目标,因为赚富人的钱更容易。于是就有了专门为少数有钱人建造的总统套房和几百万元的高级轿车。 随着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这种高端市场策略在许多领域越来越遇到麻烦。因为物质资源是有限的,资源不可能沿着物质生产的直线模式无限增长。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市场从短缺经济进入了全面过剩,经济萧条可能是未来社会长期的表现形式。当高端消费者的物质需求获得满足以后,社会生产力还要不要继续发展?朝哪个方向发展?这是有远见的经济学家和企业家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网络产业领域,从高端市场向大众市场的转变趋势更加明显。根据网络经济法则,网络的使用价值与用户的平方成正比。根据信息流通规则,如果一个信息网络只有少数有钱人使用,谈何信息流量?有差异才产生信息流通的势能。在电信发展史上,已经有过不少采用高端市场战略而失败的教训。像可视电话、“铱星”系统和新加坡的CDMA等等,仅靠少量高端用户难以支撑一个必须覆盖全国甚至全球的网络,其结果是要么公司破产,要么把新建的网络全部拆除! 2资源稀缺和欲望无限 传统经济学是建立在资源稀缺、欲望无限前提下的理论体系,基础资源是钢铁和能源。网络经济的基础资源是沙子(硅)和信息,资源不再稀缺,欲望也不再无限。网络服务的成本构成与价值实现形式正在给传统理论带来严重的挑战。 虽然早就有人提出过生产的根本目的不是为占有更多的物质财富,而是为了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但是直到20世纪末,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才使人类真正意识到过去的“康壮大道”已经不能再走下去了。 经济实践证明,未来社会不是物欲无限膨胀的社会。因为人类的理性迟早会认识到,传统经济的病根主要在于金融资本盲目投资生产大量物质产品,反过来遭受资源耗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双双恶化的严重报复。人类最终只能依靠网络生产力对物质资源的代替效应,以更低廉的社会成本直接投资全民科技、教育和社会保障。 3经济个人主义和网络协同精神 市场经济的鼻祖亚当?斯密在200年前就提出一个悖论:人类在追求私人目标时,会在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操纵下,实现社会资源最优配置和增进社会福利。也就是相信人类的本性是自私的,但市场规律又天然具有一种平衡约束力,使每个利己的经营者和消费者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下,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后被西方经济学称作帕累托最优状态。但是这个最优状态在整个西方经济实践中并不存在,传统市场经济在多数情况下不能导致资源的最优配置。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指出,完全依靠市场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情形具有“几乎可以说是奇迹般的偶然性”。假如经济生活中仅有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的话,那末自由竞争结果更多的是低效率。前美国总统顾问斯蒂格利兹指出:“市场原教旨主义认为,市场本身会带来有效而公平的结果,华盛顿将这些观点奉为神明。其实,亚当?斯密那只看不见的手之所以看不见,原因是它根本就不存在⋯⋯市场的确有非常强大的力量,但是取消一切管制,市场同样无法运行”。 1994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纳什用数学方法证明了人们在非合作博弈中的平衡状态。最后的结论是,在人们的相互交往过程中,每个行为主体的完全利己主义决策结果肯定是低效率的。它实际上证明了亚当?斯密200年前提出的每个人自私自利就可以实现公共福利最大化的假设的不可实现性。 随着网络技术进步和信息的日益透明,摆脱这种困扰的机会终于来临。人们在多次交往或者重复博弈后发现,遵循平等合作规则要比通过欺诈获得少数几次不义之财更有利。一个新的经济学观点正在形成,那就是:乐意给予者自己将获得最多,只有为他人谋利益,自己才能获得合理利益。 与过去不同的是,网络创造了平等、协作的刚性气氛,网络协同精神受到青睐。也就是说,在网络环境中,唯利是图者越来越没有市场,损人利己者会很快得到报复。只有持平等合作态度,并为他人提供了有用价值者才能得到合理的回报。 4利润最大化和价值最大化 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一直是传统经济教科书的一条刚性定律。“企业目标就是创造超额利润”,“办企业就是要为股东赚钱”等口号也被写进我国许多企业家们的施政纲领。在这样的理论氛围和经营模式中,企业家最关心的是年度利润指标,所谓利大大干,利小小干,无利不干,导致企业短视。甚至不顾本企业实际条件,看到人家干什么赚钱就要干什么。当一种业务利润下降,就盲目转向另一种业务。 从近期的产业实践来看,往往越是急于获取高额利润,越是离利润更远。为了赚取更多利润,经营者很可能降低产品和服务质量,为了赚取更多利润,经营者很可能利用信息不对称(甚至制造信息不对称),在价格上大做文章。结果,国内外有许多企业由刚成立时的超额利润,到若干年后走向亏损和破产,就是因为沿袭传统经济的企业目标,急功近利而陷入困境。 随着信息越来越透明,社会越来越进步,现代企业目标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在股份制的初期阶段,股东大会是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股东就是要赚取利润,利润率越高,越能吸引股东们的进一步投资。在中期阶段,股东越来越多,董事会成为实际的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主要是由一些经营专家组成,这些经营专家最关心的是企业品牌和企业业绩,股票升值还是贬值。股票持有者也希望股票升值而不是利润分红。发展到第三阶段,一个重要标志是股权继续分散,监事会成为企业的实际最高权力机构。监事会的首要责任是约束企业为社会创造价值,并在不污染环境、不危害社会的情况下得到合理的经济回报。 网络经济一个重要规律是梅特卡夫法则,就是网络价值与网络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换句话说,就是网络创造的价值远远高于财务收益。所以一个有远见的企业家要首先认识到微利时代的到来,进而还要以价值最大化为企业的首要目标,合理利润只是实现价值最大化的自然结果。 5收益递减和收益递增 传统经济受资源、能源和交易费用的约束,单位生产成本总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上升,同时一个消费者占有实物财富越多,每增加单位财富对他的使用价值也会下降,从而形成收益递减效应。网络经济较少受资源、能源和交易费用约束,单位服务成本总是随着服务量的增加而下降。同时,一个人占有的信息越多,每增加一条信息对他的有用性才越大,因而形成收益递增效应。收益递增会造成某些小企业快速无边界扩张,形成新的集中垄断,比如微软公司、英特公司。在新经济领域,垄断可以看作是收益递增规律的逻辑性结果,但它又是破坏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产生官僚主义和企业内部非效率性的罪魁祸首。因此各国在产业实践中一方面实行政策性管制,一方面培育竞争对手以限制这种垄断的力量,以寡头形式实现有效竞争。现在看来,过于分散的小企业和过度集中的大企业都是工业时代的产物,网络时代的最后赢家是大型、分布、具有专业化优势的企业集团。 6数字鸿沟和网络均富 由于网络经济具备一种正反馈效应,也就是先期占有网络资源者将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后进入者则难以立足从中获利。换一个角度,一个人已经获得了大量信息,再增加一条信息对他产生的价值概率就高,相反,一个不掌握任何信息近乎白痴的人,给他一条重要信息也毫无价值。也就是更容易造成新的贫富悬殊。 另一方面,许多落后国家和地区,因为优先发展网络产业,利用信息均富效应,很快缩短了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据联合国在落后国家的调查,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高级网络服务在边远贫困地区的价值远比大城市高,那里的居民在特定情况下愿意支付高于城市的通信价格。当大运营商们对广大农村电信市场还不屑一顾的时候,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已经看到这里孕育着重要的潜在市场。 从自然属性看,工业商品在于内部性和独占性,信息服务在于外部性和共享性。也就是说,信息价值与价格(趋于成本)取向是相背离的。所以总体上讲,工业经济容易产生两极分化,网络经济更能促进共同富裕。目前出现数字鸿沟的主要问题在于按照传统市场经济规则使价格与价值脱节,要想使农村的潜在市场变成显在市场,社会尚缺少一种为穷人服务也有利可图的制度安排和机制。 各国的普遍做法是建立普遍服务基金制度,以专项基金方式贴补边远地区网络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过高部分,也就是形成一种服务穷人也不吃亏的制度安排。 我国近期实行大运营商包干村村通电话的普遍服务办法可能是个立竿见影的政策,但是从长远看电信普遍服务不仅是村村通电话,而是先进电信与信息服务的全面覆盖和“家家通”。除了传统电话之外,还要包括网上教育,网上医疗,网上交易,网上政府。只有将先进的信息服务向占80%人口的广大农村渗透,才能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打造一种电信与信息普遍服务的激励机制,可能是政府一项更重要的责任。 各国政府重视普遍服务的另一个深层原因还在于网络产业的新经济属性。工业产品可以定位于少数人消费的市场,而网络服务必须定位大众市场。未来的赢家一定属于那些能够变潜在的大众市场为显在市场的企业集团。所以说,除了普遍服务基金制度之外,一个有远见的网络企业家应该积极开拓大众市场,主动承担普遍服务的责任。 新经济学论文:电信服务的新经济学诠释 1高端市场和大众市场 传统经营者都千方百计把有钱人的腰包当作主要市场目标,因为赚富人的钱更容易。于是就有了专门为少数有钱人建造的总统套房和几百万元的高级轿车。 随着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这种高端市场策略在许多领域越来越遇到麻烦。因为物质资源是有限的,资源不可能沿着物质生产的直线模式无限增长。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市场从短缺经济进入了全面过剩,经济萧条可能是未来社会长期的表现形式。当高端消费者的物质需求获得满足以后,社会生产力还要不要继续发展?朝哪个方向发展?这是有远见的经济学家和企业家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网络产业领域,从高端市场向大众市场的转变趋势更加明显。根据网络经济法则,网络的使用价值与用户的平方成正比。根据信息流通规则,如果一个信息网络只有少数有钱人使用,谈何信息流量?有差异才产生信息流通的势能。在电信发展史上,已经有过不少采用高端市场战略而失败的教训。像可视电话、“铱星”系统和新加坡的CDMA等等,仅靠少量高端用户难以支撑一个必须覆盖全国甚至全球的网络,其结果是要么公司破产,要么把新建的网络全部拆除! 2资源稀缺和欲望无限 传统经济学是建立在资源稀缺、欲望无限前提下的理论体系,基础资源是钢铁和能源。网络经济的基础资源是沙子(硅)和信息,资源不再稀缺,欲望也不再无限。网络服务的成本构成与价值实现形式正在给传统理论带来严重的挑战。 虽然早就有人提出过生产的根本目的不是为占有更多的物质财富,而是为了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但是直到20世纪末,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才使人类真正意识到过去的“康壮大道”已经不能再走下去了。 经济实践证明,未来社会不是物欲无限膨胀的社会。因为人类的理性迟早会认识到,传统经济的病根主要在于金融资本盲目投资生产大量物质产品,反过来遭受资源耗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双双恶化的严重报复。人类最终只能依靠网络生产力对物质资源的代替效应,以更低廉的社会成本直接投资全民科技、教育和社会保障。 3经济个人主义和网络协同精神 市场经济的鼻祖亚当?斯密在200年前就提出一个悖论:人类在追求私人目标时,会在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操纵下,实现社会资源最优配置和增进社会福利。也就是相信人类的本性是自私的,但市场规律又天然具有一种平衡约束力,使每个利己的经营者和消费者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下,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后被西方经济学称作帕累托最优状态。但是这个最优状态在整个西方经济实践中并不存在,传统市场经济在多数情况下不能导致资源的最优配置。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指出,完全依靠市场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情形具有“几乎可以说是奇迹般的偶然性”。假如经济生活中仅有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的话,那末自由竞争结果更多的是低效率。前美国总统顾问斯蒂格利兹指出:“市场原教旨主义认为,市场本身会带来有效而公平的结果,华盛顿将这些观点奉为神明。其实,亚当?斯密那只看不见的手之所以看不见,原因是它根本就不存在⋯⋯市场的确有非常强大的力量,但是取消一切管制,市场同样无法运行”。 1994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纳什用数学方法证明了人们在非合作博弈中的平衡状态。最后的结论是,在人们的相互交往过程中,每个行为主体的完全利己主义决策结果肯定是低效率的。它实际上证明了亚当?斯密200年前提出的每个人自私自利就可以实现公共福利最大化的假设的不可实现性。 随着网络技术进步和信息的日益透明,摆脱这种困扰的机会终于来临。人们在多次交往或者重复博弈后发现,遵循平等合作规则要比通过欺诈获得少数几次不义之财更有利。一个新的经济学观点正在形成,那就是:乐意给予者自己将获得最多,只有为他人谋利益,自己才能获得合理利益。 与过去不同的是,网络创造了平等、协作的刚性气氛,网络协同精神受到青睐。也就是说,在网络环境中,唯利是图者越来越没有市场,损人利己者会很快得到报复。只有持平等合作态度,并为他人提供了有用价值者才能得到合理的回报。 4利润最大化和价值最大化 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一直是传统经济教科书的一条刚性定律。“企业目标就是创造超额利润”,“办企业就是要为股东赚钱”等口号也被写进我国许多企业家们的施政纲领。在这样的理论氛围和经营模式中,企业家最关心的是年度利润指标,所谓利大大干,利小小干,无利不干,导致企业短视。甚至不顾本企业实际条件,看到人家干什么赚钱就要干什么。当一种业务利润下降,就盲目转向另一种业务。 从近期的产业实践来看,往往越是急于获取高额利润,越是离利润更远。为了赚取更多利润,经营者很可能降低产品和服务质量,为了赚取更多利润,经营者很可能利用信息不对称(甚至制造信息不对称),在价格上大做文章。结果,国内外有许多企业由刚成立时的超额利润,到若干年后走向亏损和破产,就是因为沿袭传统经济的企业目标,急功近利而陷入困境。 随着信息越来越透明,社会越来越进步,现代企业目标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在股份制的初期阶段,股东大会是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股东就是要赚取利润,利润率越高,越能吸引股东们的进一步投资。在中期阶段,股东越来越多,董事会成为实际的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主要是由一些经营专家组成,这些经营专家最关心的是企业品牌和企业业绩,股票升值还是贬值。股票持有者也希望股票升值而不是利润分红。发展到第三阶段,一个重要标志是股权继续分散,监事会成为企业的实际最高权力机构。监事会的首要责任是约束企业为社会创造价值,并在不污染环境、不危害社会的情况下得到合理的经济回报。 网络经济一个重要规律是梅特卡夫法则,就是网络价值与网络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换句话说,就是网络创造的价值远远高于财务收益。所以一个有远见的企业家要首先认识到微利时代的到来,进而还要以价值最大化为企业的首要目标,合理利润只是实现价值最大化的自然结果。 5收益递减和收益递增 传统经济受资源、能源和交易费用的约束,单位生产成本总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上升,同时一个消费者占有实物财富越多,每增加单位财富对他的使用价值也会下降,从而形成收益递减效应。网络经济较少受资源、能源和交易费用约束,单位服务成本总是随着服务量的增加而下降。同时,一个人占有的信息越多,每增加一条信息对他的有用性才越大,因而形成收益递增效应。收益递增会造成某些小企业快速无边界扩张,形成新的集中垄断,比如微软公司、英特公司。在新经济领域,垄断可以看作是收益递增规律的逻辑性结果,但它又是破坏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产生官僚主义和企业内部非效率性的罪魁祸首。因此各国在产业实践中一方面实行政策性管制,一方面培育竞争对手以限制这种垄断的力量,以寡头形式实现有效竞争。现在看来,过于分散的小企业和过度集中的大企业都是工业时代的产物,网络时代的最后赢家是大型、分布、具有专业化优势的企业集团。 6数字鸿沟和网络均富 由于网络经济具备一种正反馈效应,也就是先期占有网络资源者将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后进入者则难以立足从中获利。换一个角度,一个人已经获得了大量信息,再增加一条信息对他产生的价值概率就高,相反,一个不掌握任何信息近乎白痴的人,给他一条重要信息也毫无价值。也就是更容易造成新的贫富悬殊。 另一方面,许多落后国家和地区,因为优先发展网络产业,利用信息均富效应,很快缩短了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据联合国在落后国家的调查,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高级网络服务在边远贫困地区的价值远比大城市高,那里的居民在特定情况下愿意支付高于城市的通信价格。当大运营商们对广大农村电信市场还不屑一顾的时候,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已经看到这里孕育着重要的潜在市场。 从自然属性看,工业商品在于内部性和独占性,信息服务在于外部性和共享性。也就是说,信息价值与价格(趋于成本)取向是相背离的。所以总体上讲,工业经济容易产生两极分化,网络经济更能促进共同富裕。目前出现数字鸿沟的主要问题在于按照传统市场经济规则使价格与价值脱节,要想使农村的潜在市场变成显在市场,社会尚缺少一种为穷人服务也有利可图的制度安排和机制。 各国的普遍做法是建立普遍服务基金制度,以专项基金方式贴补边远地区网络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过高部分,也就是形成一种服务穷人也不吃亏的制度安排。 我国近期实行大运营商包干村村通电话的普遍服务办法可能是个立竿见影的政策,但是从长远看电信普遍服务不仅是村村通电话,而是先进电信与信息服务的全面覆盖和“家家通”。除了传统电话之外,还要包括网上教育,网上医疗,网上交易,网上政府。只有将先进的信息服务向占80%人口的广大农村渗透,才能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打造一种电信与信息普遍服务的激励机制,可能是政府一项更重要的责任。 各国政府重视普遍服务的另一个深层原因还在于网络产业的新经济属性。工业产品可以定位于少数人消费的市场,而网络服务必须定位大众市场。未来的赢家一定属于那些能够变潜在的大众市场为显在市场的企业集团。所以说,除了普遍服务基金制度之外,一个有远见的网络企业家应该积极开拓大众市场,主动承担普遍服务的责任。
统计管理论文:强化部门统计管理工作思考建议 部门统计作为政府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客观准确反映行业发展情况和为行业管理服务的重要职责。随着经济多元化发展进程的加快,社会对部门统计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部门统计工作,建立完善与当前乃至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的部门统计管理体制,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统计服务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__省__市针对部门统计存在的问题,在加强和规范部门统计管理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下面就全市加强和规范部门统计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作进一步探讨分析。 一、加强和规范部门统计管理工作的意义 (一)部门统计是政府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部门统计作为政府统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的一项基础工作,是各部门进行行业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来源,在政府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部门统计范围涵盖了各个领域。从行业分类看,除政府综合统计部门负责的农业、工业、建筑业、贸易业、房地产业和部分无管理部门的服务行业外,其余绝大部分服务业统计由部门承担。同时,在各项大型普查中,部门的作用也十分突出,整个经济普查有27个部门参与了普查活动,武警、铁路、金融、保险等行业的调查由部门直接承担。可以说部门统计涉及了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部门统计数据质量、时效性和完备性如何,直接影响各级党委政府的管理和决策。另一方面部门统计数据应用到统计工作各各方面,在“反映发展、评价发展、宣传发展、促进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反映发展中,积极提供行业发展数据。如及时为编制国民经济核算报表和社会公报提供部门统计数据。在评价发展中,部门统计数据成为各种评价体系的重要参考。如文明城市创建评价、区域经济考核和服务业经济考核体系中,有1/3的指标来源于部门统计。在宣传发展中,积极编制各种反映行业发展的统计信息资料。如人民银行、税务、银监局、工商局、法院等部门定期编制了月报、月度分析资料,满足了各级领导决策和行业管理的需要。在促进发展上,积极发挥部门的统计分析职能。如税务局在编制月报统计资料的基础上,每年开展宏观税务分析,加强对企业税收的监督监测;工商局利用各项统计资料,献言献策,加强对市场和企业的管理,促进了各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加强和规范部门统计管理工作的环境趋好。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统计调查范围越来越广,业务内涵越来越丰富,工作量越来越大,对统计的需求日益增加,对统计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并向实体经济持续渗透,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加深,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形势下,更需要大量的统计数据,部门统计作为政府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为此,国家、省局高度重视部门统计管理工作,将部门统计管理工作纳入统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国家统计局制定了《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在整个统计系统中开展了部门统计报表清查工作,加强对部门统计调查的管理和监督,规范了部门统计的调查行为。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改进和加强部门统计工作的通知》,省统计局相应建立了《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办法》、《省级部门统计数据报告制度》、《省部门统计考核评比制度》等。市政府高度重视部门统计管理工作,专门下发了《改进和加强部门统计工作的通知》,明确了部门分工,理顺了部门职责,进一步加强对部门统计的管理,为全市开展部门统计管理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三)加强和规范部门统计管理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七大作出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战略部署,主要是通过学习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把思想、意识、观念进一步转变到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上来。统计是重要的经济发展服务部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最终目标是通过科学的统计,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统计服务于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构建科学的统计体制机制,从而服务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随着职能不断弱化、改革相对滞后的部门统计与日益增长统计需求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统计服务于科学发展和统计工作的科学发展。因此,加强和完善部门统计工作显得较为迫切,它是解决部门统计工作突出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 二、现行部门统计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部门统计改革步伐缓慢,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多数部门仍沿用 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统计方法制度,统计指标不科学,反映生产性、总量和数量的指标多,反映民生、社会、财务和可持续发展的统计指标少;统计调查方法单一,多数部门统计采用全面调查方法;统计标准不统一,有些指标仍使用1992年统计标准,未与最新的国家统计标准接轨;统计范围窄,只调查本系统部门、单位的数据指标,没有开展全行业统计,统计工作还没有走到宏观管理的层面,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存在重复交叉统计现象,数出多门时有发生。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分工不明确,统计职能交叉重叠,统计调查项目、指标设置存在重复统计和重复调查现象,政府综合统计部门与部门之间关系不够理顺,数据沟通衔接不到位,造成数出多门,相互矛盾,不但影响了统计数据的质量,也在不同程度上加重了基层统计调查负担,造成人、财、物的浪费。如建筑业、房地产业、就业失业、耕地面积、粮食产量、畜牧业等方面的统计和调查工作,有两个以上的部门同时统计。 (三)部门统计不够规范,不能充分履行统计职能。近几年,部门统计工作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不同程度的存在统计观念陈旧,服务理念落后,领导重视程度低,统计调查项目管理混乱、统计报表源头数据质量不够扎实;统计报表的及时性、准确性、真实性、全面性得不到根本保证;统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统计管理工作滞后,缺乏详细完善的统计工作制度;统计资料管理与统计咨询服务不规范,统计分析水平较低,分析力度不够;统计工作信息化水平较低等弊端。部门统计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和建设迫在眉睫。 (四)部门统计机构不健全,统计力量薄弱。随着统计任务的不断增加,部分部门的统计机构人员建设不但没有加强,相反有所消减。从20__年我们开展的部门统计工作基础情况调查看,81个市直部门大部分没有专门的统计机构,或附属于办公室,或附属于财务处、计划处,绝大多数单位的统计人员为兼职,统计人员的素质偏低,知识结构老化,基层统计队伍不稳定;多数部门统计设置配置落后,统计技术手段落后,信息化建设水平低,统计信息资料的利用率不高;统计工作整体效率较低,满足不了日益增加的部门统计工作的需要。 (五)政府综合统计部门对部门统计工作的管理还不到位。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关系不理顺。一方面对政府综合统计部门的管理和监督不理解,致使相互之间不沟通衔接。另一方面政府综合统计部门仍定位在“重统计轻管理”的工作模式,也影响了相互之间的关系理顺。为方便数据使用,或满足利益需要,在开展必要统计调查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属于部门统计的调查项目,以致于统计部门将精力集中到统计和调查,而在管理沟通方面,手段、办法、制度往往比较被动,受畏难情绪的影响,不积极加强管理、沟通、衔接,导致部门之间关系不理顺,统计调查项目重复交叉,政府综合统计任务繁重,部门统计减弱的局面。 三、__市在加强和规范部门统计管理工作上初见成效 针对以上部门统计和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我们在完善加强部门统计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建立部门统计工作情况数据库,部门统计联络渠道得到理顺。在全市部门范围内,开展了部门统计工作基本情况调查,对部门统计工作负责人、联系人、统计人员和设备配备情况、综合统计机构、统计任务承担科室和统计调查项目等进行调查,整理、建立了部门统计工作情况数据库,进一步理顺了部门统计工作联络沟通渠道。目前,我们共建立了81个部门的统计工作基础情况数据库,为加强和规范部门统计管理工作的推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统计培训,部门统计人员能力得到提升。充分发挥统计管理职能,不断加强培训工作,定期开展统计人员继续教育、资格认定和统计职称培训,并多次召开部门统计工作培训会议,邀请有关专家对国民经济核算、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和统计法律法规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部门统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每年我市参加继续教育、资格认定和统计职称考试约3000多人次,其中:部门统计1000多人次,基层统计人员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三)加强与部门间的衔接沟通,搭建部门统计信息交换平台。根据统计管理职能要求,坚持相互支持、相互尊重、相互协调、相互服务的工作原则,逐个部门进行沟通衔接,部门之间沟通渠道更加顺畅,数据资料共享机制进一步完善。经过近几年的共同努力,全市形成了由交通、邮政、电信、金融、教育、卫生、体育、社会保障、财政等50多个部门定期向政府统计部门报送统计、业务和财务资料的报送制度;与工商、编制、民政、国税、地税、质检等部门建立了单位信息交换机制,部门统计信息平台建设得到初步推进。 (四)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部门统计数据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加强部门数据的审核评估,强化部门统计原始记录和台帐建设等基础工作,督促部门统计向全行业统计拓展,规范数据,有效地提高了部门统计数据质量。由统计局牵头每个季度前召开相关部门联席会议,研究调度指标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具体解决措施,进一步加强国民经济核算工作。建立房地产统计联席会议制度,由市人民银行牵头,统计局、发改委、建设局等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我市房地产业的资金来源、开发投资、房屋销售等情况,全面了解我市房地产业的发展变化。部门统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为及时跟踪监测部门管理行业发展现状,把撑经济发展动态,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创造了良好环境。 (五)开展部门统计规范化建设,部门统计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建立部门统计规范化管理办法,定期开展的部门统计规范化督导验收工作,从组织领导、统计机构、统计力量、统计基础和信息化建设五个方面加强对部门统计工作的管理,努力完善和规范部门统计工作。通过部门统计规范化建设活动的开展,部门领导对统计工作的认识进一步提高,统计机构进一步加强,统计人员力量进一步充实,统计基础进一步夯实,统计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推进,统计地位进一步提高。 (六)加强了对统计调查项目的管理。开展了部门调查项目清理工作,严格对部门统计调查项目进行管理,取消非法、违规的部门统计调查项目,解决交叉统计重复统计的问题,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建立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的长效机制,规范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管理流程,制定科学的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办法;初步建立部门统计调查项目数据库,为提高信息共享水平、进一步加强对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建。 四、科学定位协调指导实现部门统计管理工作稳步推进 近年来,虽然我市在推进部门统计管理工作方面有了一定探索,有了一定改善,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需要进一步的推进和完善。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努力实现由“统计”向“管理”工作重心的转移。要以科学发为统领,切实转变思想摒弃过时的工作理念,提高对部门统计管理工作的认识,强化规范部门统计管理,和谐共建统计的理念,努力实现工作思维和工作重心的转变。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统计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实现政府综合统计和部门统计的共同协调全面发展。从当前统计工作看,专业性相对较强,自成体系,容易造成我们工作封闭、眼界不宽、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相对僵化,创新意识和改革精神不强等问题,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所赋予的统计部门组织实施、规范管理统计调查和统计数据的权利和责任,转变职能角色,强化依法实施统计,强化管理职能,规范统计数据程序,实现政府综合统计部门职能由“统计”向“管理”工作重心的转移。要寻求突破口,完善制度。 (二)加强协调,完善机制,实现统计工作一体化。协调和解决好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部门统计的作用。政府综合统计和部门统计是统计工作两个重要组成,要自上而下理顺好与部门统计之间的关系,加强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的功能互补和信息共享,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一是要科学定位。部门统计作为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先天的管理上的优势,统计内容更加具体。我们要发挥这种优势,逐步培养和壮大部门统计队伍,让部门统计撑起半边天,而不是搞大包大揽。二是要加强协调。政府综合统计要充分发挥管理职能,明确职能分工,加强对部门统计工作的巡查和指导,加强对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管理,加强对部门统计数据的评估和管理,规范统计数据程序,做到“政出一家、数出一门”,开门共建统计,开创和谐统计事业新局面。三是要完善部门统计指标体系,健全统计调查制度。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协助部门增加反映社会、环境与资源、科技进步、人民生活、文化产业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统计内容,建立起指标科学、口径统一、范围全面的统计调查制度,尽早实现部门统计由系统统计向全行业统计的转变。四是要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各部门统计信息实现共享,是落实分工协作、运行新的政府统计体系的必要保证。要建立共享机制,明确共享的内容,落实部门的分工与协作,提高统计效率,防止重复交叉。 (三)要完善统计法律法规,为加强部门统计管理工作提供法律保障。虽然,近几年来,政府统计机构加大了对部门统计调查的管理力度,国家统计局以部门规章的形式颁布了《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省局建立了《部门统计管理制度》。加强了对部门统计工作管理力度,对于规范部门统计调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部门管理,只是明确了规范制度,对于未执行部门管理的部门,《统计法》和《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处罚力度远远不够,没有相应的法律制裁。建议在统计法修改中增加政府统计机构与部门统计机构分工的内容,规定统计调查项目设定和审批的权限,并对部门统计管理的内容、范围进行具体,同时可增加对非法统计调查的规定,为部门统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四)规范管理,强化措施,稳步推进部门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部门统计规范化建设作为提高部门统计工作水平的一个有效措施,要将其作为一项长期工程,溶入到日常统计工作中去,要逐个单位进行推进,实现全市部门统计规范化建设的“无缝覆盖”。要加强宣传。加大对统计工作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部门对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积极争取部门领导对统计工作的支持和理解,确保部门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的顺利开展。要加强培训。增加对部门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和频率,提高部门统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满足部门统计工作需要。要加强检查督导。定期对部门统计工作进行检查督导,以检查促规范,以督导促工作,有效推进部门统计规范化工作。要加强奖惩力度。建立部门统计工作考核评比体制,定期开展部门统计工作的考核评比,进行表彰,促进部门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有效开展。 统计管理论文:公共管理专业统计教改探微 在讲授推断统计学部分时,我们选择的案例也来自于教师的科研、生活实践。例如,某幼儿园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一种新方法,怎样证明该方法有效?首先应该证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幼儿在某一方面的认知能力无差异,在使用了新方法后,如果实验班在某一方面的认知能力优于对照班,才能说明该方法有效。我们把这一实例用于方差分析的教学中,学生不再认为平时的工作学习中用不着推断统计学的知识,体验到推断统计学知识不仅是统计学的核心与精华所在,在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中也大有用处。案例教学是《应用统计学》课程的重要教学手段,我们不仅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上述案例教学法,同时,在课后练习中也给学生布置了一些案例分析的作业。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大量的实际问题,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来自于外部压力的学生学习主动性缺失 主动性可能来自于压力,这种主动性常常是暂时的,带有较大的功利性,一旦达到目标,主动性就消失了。兴趣是主动性的另一个来源,比较而言,来自于兴趣的主动性则比较持久,但是兴趣的培养是长期的过程,绝非一门课程能够胜任的。“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会影响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影响学生的学习氛围。如果学生对所学的课程感兴趣,就会对其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其学习效果。” 1.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评价考核体系 始于20世纪末的高校扩招带来的问题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教育部等高校主管部门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考核与监管,以期从源头上控制没有社会需求的专业招生。这一政策的出发点是对的,但各高校采取种种手段应付就业率的考核,不仅出现了学生“被就业”等荒谬的事情,还直接影响了高校教学效果。各高校、各专业都要应对日益激烈的生源竞争,甚至是与国外的高校竞争。竞争不仅是各高校实力(师资、科研水平、综合水平)的比较,就业率也是其中重要的方面,如果这些争取来的学生不能按期完成学业,顺利就业,对各高校、各专业来说无异于自损招牌,这就意味着所有的学生只要进了大学的门,一般情况下都能顺利拿到文凭。管理部门可以采取各种措施来确保这一点,这实际上变相剥夺了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独立考评的权力。在教与学的博弈中,如果学校管理部门管理设置的前提是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拿到文凭,即专业课学习都通过考试,那么学生对应用统计学这类有难度课程不会有学习的压力,他们会认为反正最后考试都能过。况且,学生手里还掌握着“学评教”这个对付教师的“法宝”,迎合学生的需求是教师的理性选择。 2.公共管理专业的影响 “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与研究仍然比较落后,学科边界模糊,视野狭窄,基础不牢,知识体系不完整,研究方法陈旧,知识创新不足,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发展,针对性、应用性不强。”学科边界模糊使研究内容多而庞杂,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多,学生感觉“老虎吃天,无从下手”,基本上学习的都是“屠龙术”;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落后,借鉴学习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学生不仅面临较多的学习内容,在总学分一定的前提下,必然是各种方法都了解,但是都不精,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没有就业的竞争优势,公共管理成了一个所谓的“万金油”专业。政府扩张权力,公务员待遇优厚,工作稳定,每年都吸引了大批毕业生考公务员,近几年考公务员成了高校毕业生的首选,这种形势使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更加困难。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很不发达,那么与公共管理专业对口的就只有政府部门,进政府机关只能考公务员,公共管理专业知识对学生考公务员并没有直接的帮助,这些必然影响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和热情。 (二)高校科层化管理模式的影响 科层化管理模式注重的是程序和规则,正如默顿所强调的 “:规则原本只是手段,现在却变成了终极目标”。不同学科的教学工作不仅有共性,还因为学科、专业及教师、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特性,特性服从严格的规则制度,要求教学活动服从行政命令,这必然给教学带来种种困扰,应用统计学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文理科合班教学 我们的授课对象是按大类招生的公共管理,文理兼收。高中阶段理科的数学已经包括了概率论的初步知识,文科的学生则没有学习过这部分内容。这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较大影响,文科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已经形成了重思辨思维,轻逻辑思维的思维定势,普遍对与数学相关的课程有恐惧感。这要求我们要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既不能使文科的学生学不懂,又不能让理科的学生感到没兴趣。我们应用统计学的授课教师首先要消除文科学生的恐惧感,并逐步建立起用统计数字来说明事实,用统计推断来验证主观判断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利用统计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能。 2.大班教学,课时压缩 作为公共管理的专业基础课,应用统计学曾经是4学分,在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背景下,学校对专业课的数量和课时都进行了调整,应用统计学现在是2学分(32学时),但课程内容没有减少。内容多,课时少,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应用统计学的概念、公式多而且概念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而且从基本概率知识到推断统计学的各种方法之间存在层层递进的关联,前面的假设检验等知识没有掌握,后面的相关分析、方差分析等就很难理解。学生必须做课后学习、阅读、练习和实践活动,否则很难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课后学习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甚至成为与课堂教学同等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我们将课后学习分为三个部分:内容自学、习题练习、上机练习,内容自学通过课堂讨论或完成作业的方式检查;上机练习用来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并作为平时成绩。 《应用统计学》是公共管理的专业基础课,安排在一年级第二学期或二年级第一学期,这个学习时段学生学习负担较重。案例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同时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基本知识和概念需要学生课外学习,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每年公共管理专业招生的数量基本固定,出于成本等各方面因素的考虑,一般都是按50多人的大班进行授课,案例讨论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这不仅影响教学效果,也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应用统计学》采用案例教学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与公共管理的其他专业课相比,其内容没有吸引力。在高校实施“学评教”的考核压力下,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可能影响教师的教学考核等级,这是我们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3.教学环节不匹配 《应用统计学》一直沿用闭卷笔试的考试方式。闭卷笔试注定了考试内容注重基本概念和计算,而案例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考试和平时的教学存在着脱节的现象。(三)缺少案例以及合适的教材经济管理类学科发展比较成熟,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已经广泛深入地运用在管理实践中,因此,各类合适教学的案例也比较多,有专门的案例教材。“在我国目前的公共决策实践中,一些功能环节往往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被忽视,科学的、合理的决策程序并未完全确立起来……少数领导者凭经验,甚至按主观设想拍板的情形并未绝迹。”实践中收集分析真实数据的基本统计方法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囿于公共管理学科研究方法的不足,切合中国实际,又能够用于教学的案例较少。 缺少合适的教材是我们面临的又一个问题,目前的统计学教科书多是经济管理类。公共管理类的教材大多是针对MPA的,内容和深度都不适合本科生;用经济管理类的教材又面临例题和习题都是经济管理方面的,内容与本专业的关系不大的问题,学生感觉统计学方法不是公共管理体系的,与其他的专业课完全是两张皮,没有结合起来。 对策和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改进。 (一)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以应用统计学为核心,将收集资料、整理分析资料、得到结论等统计工作环节,分别由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应用统计学等几门相互衔接而又各自独立的课程体现出来。这样不仅让学生体验了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得到科学合理的结论。通过这些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学到了相应的知识,而且得到了怎样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了以往课程结束后,学生考完试,知识又还给教师的状况;参与了不同阶段的统计工作,掌握了用统计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改变了文科学生重思辨能力,轻逻辑思维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差的倾向。 (二)考试方式改革 在遵守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相关规定的前提下,我们将闭卷笔试与平时考核结合起来,闭卷笔试重点考查学生对《应用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以及推理能力的考查,平时考核的模式不拘一格,包括教学中的讨论、答辩和作业、上机考核、小论文等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学生的成绩可根据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学习过程中提交的小论文、上机操作和笔试闭卷卷面考试成绩等来综合评定。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注重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积极收集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收集公共管理的相关案例,一方面是来自学生的各种科技立项及问卷大赛的调查,例如前述学生自己在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上的问卷调查,这些调查的样本量一般都不够大,问卷设计还存在着问题;教师的科研项目也是另一个重要来源。目前,我们已经有城市低保对象,残疾人、老年人农民工及社区满意度等5、6个调查数据库,大都是中等规模的调查,基本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 我们以案例教学为主要试验方法,对公共管理类应用统计教学的理念、内容、方法、手段、考核等教学的全过程进行探索和尝试,由于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限制及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影响,这一教改项目的效果还很难评价。随着科学发展观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国家建设理念的逐步深入,公共管理部门的管理实践活动改革是必然的趋势。因此,具备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掌握统计研究方法的是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如何适应这一变化,培养大批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依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统计管理论文:统计制度变革和企业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取代了计划经济体制,企业对于统计工作的认识也发生了一些偏差性理解,有些企业则认为,统计是适应于计划经济发展的需求,服务于计划经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应该取缔或者是消弱这种机制的管理;一部分企业认为,统计的职责服务对象是政府统计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只是通过一系列的汇报统计分析,做一些繁琐的工作,对于企业而言只是增加了相应的工作量和额外开支;还有企业认为,统计只是负责了企业内部的总结报告,只是侧重于文字的统计,数据的统计,没能付诸于工作实践,对于实际工作意义不大,认为统计反映的是企业的经营规模,对于提升经济效益起不到多大作用,提升不了生产总值。这些错误的观点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管理,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对此,需要从下面几点进行改进。 1.设置综合统计机构,明确其职责 对于任何行业的企业来讲,设立统计部门是相当有必要的。假如,企业内部考虑到经费、内部框架的构成等问题,不能设立独立的统计部门的,从长远角度出发,企业内部应该设立一个综合统计岗位,通过人员设定,规范只能限制,确保统计工作的独立性。对于综合统计部门或者是统计岗位而言,应具备以下几点职能:首先,制定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信息送报规范。从企业内部经营模式和管理需求出发,综合考虑市场、竞争企业、政府部门等与企业相关的要素,制定出符合本企业的统计规范,以便各部门及时有效地统计数据并报送给上级管理机构。其次,明确部门统计责任。统计部门要对数据进行搜集、审查、分析、汇总,并提供统计信息报告。第一,对于各部门上报的信息数据要加以统计分析,进行严格审查,最终给予详细完善的可实施报告;第二,搜集本企业内部其他部门信息;第三,搜集汇总行业竞争者和市场有价值信息。从这几点上来看,企业统计指标的报送既包括对内的信息反映也包括对外的报送任务。最后,利用统计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探究。首先,通过一种信息进行分析,比如对生产进度的分析;其次,多方面综合分析,比如,生产、盈亏、质量等方面诸多信息的统计分析,研究产销增减的原因;最后,综合多种信息对企业单一方面或者多层面进行评估预测。在统计工作进行中,所涉及的方法、形式等可以不同,但是最终结果必须用报告的形式加以展现,给人一合理的数据分析。从以上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企业统计分析人员应该具有高素质,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的同时,一定对企业内部的构架和各部门的职能有所了解,并将管理学、计算机学等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2.细化职能部门的统计职能明确责任范围 目前国内企业市场中,统计工作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这就要求统计工作不能仅限于统计部门内,应该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现在的部门职能范围都有一定的限制,比如劳资部门对于机构人员数字比较清楚,基建部掌握投资数字等,为了保证企业内部资料的统一完整,实时有效性,就要求对统计工作有一个系统的规范,指导各部门统一汇总信息,做到企业的一致性,统计资料的系统性完整性,对于企业内部职能部门的合理规范,对统计工作顺利进行做一个前提铺垫。对于企业统计来讲,职能的合理化管理,系统化分配,对于企业内部构架建设也起到推动的作用,提升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竞争力。 3.将统计信息自下而上的单向运行变为多向运行 原有企业内部统计信息是自下而上的一种运行方式,主要是基层单位向职能部门汇总信息,通过职能部门分析总结,将信息统一汇总到综合统计部门,之后由综合统计部门汇报给企业领导层,这种职能的传递可能使部分统计信息失真或失效,为了确保企业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内部应该从单向运行转而多向运行,确保管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稳定企业发展。总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统计工作不容忽视,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确保企业工作的顺利进展以及决策领导的有效性,合理的统计工作机制,带动企业长久发展,通过统计工作体制改革拉动企业管理的发展,提升企业管理综合水平。 统计管理论文: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教学方法的思考 在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模式中,经济管理类专业是一个统称,其中主要包括:财务、统计、经贸等学科,而在每一学科的具体教学中统计学都是学生要学习的基础知识之一。与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相比,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学教学具有专业性强、系统性强、实用性强等特点。从学科设置的角度进行分析,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学是一门关于统计信息获取、显示、描述,以及综合分析的专业学科。目前,国内经济管理专业在统计学教学方法方面仍然存在较多的弊端和问题,多数教师往往把统计学课程单纯地看作是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热衷于基础知识的讲授和繁琐公式的推导严重忽略了统计学的工具性和应用性,削弱了学生思想方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教学流于空洞、枯燥、乏味,进而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学偏离了课程培养目标,教学效果和质量也不理想。要扭转目前统计学的教学现状,教师要认真的对教学方法问题进行反思,并且不断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以摆脱和改变现阶段的统计学教学“困境”。 1.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中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各行业、各领域在管理工作中对于统计学的重视,需要大量具有较高素质的统计学专业人才。目前,在国内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教学中,已经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和完善,并且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为推动统计学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 1.1讨论教学方法 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教学中应用的讨论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中心问题相互交流个人看法,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情绪,活跃学生的思想,便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表达能力。例如在讲解统计的概念时,向学生提出一连串的问题:什么是统计?“统计”一词有几种涵义?为什么说统计是认识社会的有力武器?什么是标志和指标?它们有何联系和区别?什么是统计总体、什么是个体?它们之间有何联系?统计学与其他学科有什么关系?层层设置疑问,让学生展开讨论,表述自己的看法,讨论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概括各种意见及其分歧,为学生梳理出了解答问题的不同路径,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辩论和思考,帮助其得出自己的结论。 1.2对比分析教学方法 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教学中应用的对比教学方法是将两个性质不同的概念、含义进行直接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别与内存关系,然后进行分析。例如在讲解时间数列的计算时,通过时点数列与时期数列的比较,得出两者之间的三点不同,即:是否具有可加性、与时间的长短有无关系、是否是连续登记取得,以此作为时点数列与时期数列的基本判断方法。 1.3总体框架结构教学方法 为了使学生更为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一些枯燥乏味、抽象难懂的名词、概念,框架结构法的应用通过框图将各知识点的内在关系联结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然后逐层展开加以剖析,提纲挈领地板书框图中名词的特点与作用,用形象生动的比喻语言说明各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异同。采用这样直观清晰、凝练简洁的框图教学,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些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1.4实践式教学方法 实践式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如专题研究、社会调查、提供咨询、参与企业管理等方法,全方位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学生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活动,通过对实践过程的讨论和实践总结的书写,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例如在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的教学中,先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熟悉的事件,设计一套调查方案,通过调查方案、调查方法的设计让学生理解了统计调查的内容,通过对搜集来的材料的整理让学生加深了统计分组、组中值等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方法。 2.提高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教学方法应用效果的途径 2.1注重现代先进教学技术的应用 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先进教学技术的合理应用,并且加强对于教学效果的科学评价。科技的发展为统计学的教学和应用带来了快捷和方便,主要体现在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统计软件的应用,在统计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公式、枯燥的数字变得直观生动,可以在课堂上使用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资料,可以展示复杂的图表,将图表的制作过程演示给学生,加深了学生的感官认识,也节省了板书时间;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使用图表、声音、文字、色彩、动画等形式传输教学内容,不但可以创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因此,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注意把握尺度,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每一节课的时间,合理编排讲课内容,做到严肃活泼、有主有次,形成交流互动,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2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在传统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教”与“学”中,学生掌握的知识只局限于应付考试,并没有真正理解消化,加之所学的课程之间缺乏衔接,往往在实际问题面前茫然不知所措。因此,统计教学的改革应立足于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学教学应考虑其专业特点,把握社会经济动态及实际应用组织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时俱进,紧跟时代脉搏,培养具备一定统计理论知识、技能,能在社会发展变化中活学活用、不断创新的高素质人才。 2.3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识统计学的实际应用背景 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而言,开设统计学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让 学生掌握一种正确地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规律的理论、方法,解决的是经济、管理方面的问题。因此,要求教师明确培养目标,结合学生的专业及应用背景组织教学,要时刻关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热点问题,善于使用统计方法分析这些问题。对于概念公式的掌握,强调理解和应用,有的放矢,学以致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专业的适应性和应用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教学中,广大教学一定要注重教学方法的不断革新和完善,进而才能有效促进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升,并且提高学生对于统计学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统计管理论文:统计学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统计学工作方法,可以及时、准确、快速反映工程项目施工、生产活动、完成计划等全方位的信息,为企业赢得了有力的竞争条件。本文以统计学知识在工程项目中的运用为主,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运用统计学知识来指导工程管理工作,提出加强工程管理工作应采取的统计方法和手段,探讨改进管理工作的办法,使工程管理工作更好、更有效地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 关键词:统计学;工程项目;应用 一、统计学概述 统计学(statistics)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利用概率论建立数学模型,收集所观察系统的数据,进行量化的分析、总结,并进而进行推断和预测,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它被广泛的应用在各门学科之上,从物理和社会科学到人文科学,甚至被用来工商业及政府的情报决策之上。统计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和归纳推断法。统计学与工程项目相结合形成了工程统计学。 二、统计学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一)在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中的应用 工程项目管理要实施有效的管理,首先要建立一个完善、高效的管理机构。管理机构的职能、组织、结构及制度一系列的选择、筹划和确定均需要统计信息上报的资源来完成,经过数量性和综合性的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管理机构,有准备的组织实施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在全面掌握工程项目情况的基础上,应用统计学普遍性原理为管理工作了解必要的足够的细节问题,从而把未知因素降到最低。在关键点设立检查点,使得管理人员能够随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能对出现的异常现象做出快速反应。即以统计信息为基础,建立项目工程管理基线,进一步分配给各级工作细目,最后建立项目工程的管理沟通网络。 (二)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更加要求统计信息及时、详实、完整,随时需要将系统的统计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决策、优化决策,优化决策实施过程又是统计信息反馈、调整、优化的过程,说明统计信息不是单纯地罗列数据,如同点连成线,要有机结合,否则只是满纸涂鸦,毫无意义。也不是单纯的技巧和手段,数学技巧往往容易使人们对精确性和可靠性产生错误印象。一切要以科学分析为基础,否则统计信息将失去光辉。 (三)统计学图表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工程项目中我们可以利用统计学理论生成图表,清晰明了的进行管理。例如,控制表是根据时间推移对工程项目管理程序运行结果的一种图表展示,常用于判断管理程序是否“在控制中”进行。当一个程序在控制之中时,不应对它进行调整。管理控制表可以用来监控工程施工中的变量的输出,尽管控制表常被用于跟踪重复性的活动,诸如生产事务,它还可以用于监控成本和进度的变动、容量和范围变化的频率,项目文件中的错误,或者其他管理结果,以便判断“项目管理程序”是否在控制之中。再如,流程图。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统计流程图应用很广泛,有助于分析问题是如何发生的。 三、统计应用于工程项目中时应注意的问题 将统计学应用于工程项目管理,还需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增强领导对工程统计工作的认识,增强统计工作的独立性,加强员工统计知识培训,以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同时将统计技术应进一步网络化、现代化。 (一)提高领导的认识 统计工作是工程项目是否正常运行的监督员,对于保证正常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领导是项目决策的制定者,作为一个项目的领导者,一定要对统计工作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从思想上真正重视它的分析纠偏功能,发挥好统计学的作用。 (二)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及科学的指标体系 为了解决工程统计中的问题,施工企业需要建立起对原始记录资料的质量检查制度,出现问题及时地进行调整和校正,把统计工作看做是指示器和校正器,发现矛盾,提出建议,以便使统计工作在工程管理中发挥真正的作用。再者,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和调查方法,使各项统计资料具有充分的科学性合理性,能正确全面反映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的真实情况,并能保持连续性、系统性。 (三)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统计工作水平的提高及在工程管理中作用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工程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因此,企业必须大力加强统计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技术教育,联系本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每隔一定阶段,组织统计人员的培训,以更新知识和概念,提高业务素质,这对于提高施工企业的统计水平,强化统计的职能有着深远的意义。 (四)统计技术的现代化是保证统计数据质量的最好途径 要进一步搞好工程统计工作,必须健全统计网络作为保证,并使之程序化,这将会使数据统计工作的速度、准确性有较大提高,避免统计数据的滞后和手工操作的误差,使统计工作步入规范化、正规化、科学化的轨道。同时,企业可以积极开发工程统计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工程统计管理的自动化、快速化和决策科学化,弥补单一学科知识和单一功能部门的缺陷,从而发挥系统的整体优势和综合优势,这也将会为如何管理工程项目,如何更有效地节约成本,创造优质工程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单位:湖北省咸宁市交通学校 统计管理论文: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浅议 【摘 要】医院财务统计信息不仅仅是衡量医院经济效益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医院了解所服务地区医疗卫生需求、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的平均费用等重要信息的来源。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财务统计信息作为医院管理的隐形策划者,其作用越来越显着,也日益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和青睐。本文根据我院在管理中对于财务统计信息的应用和把握,总结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成效,从而为医院进行有效科学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财务统计信息 医院管理 应用 成效 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财务和管理逐渐成为一对不可或缺的孪生兄弟。医院要在医疗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基础作用,由财务部门负责向管理部门提供准确适用的财务统计信息,而管理部门要及时开发利用这些统计信息,充分发挥信息在指导和预测医院工作中的巨大作用。我院作为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早就开始重视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医院管理层采取健全财务统计信息管理制度、实现医院财务统计信息现代化、重视财务统计信息的基础工作等措施,切实加大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一、财务统计信息的开发利用 (一)观念的转变和学习 随着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管理层已经认识到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发现到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财务统计信息资源,并对其深入开发利用,以使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服务方式上。为了更好地进行医院管理工作,财务统计信息要从单纯的记账、算账工作转变为核算、监督职能的财务管理机构,力求把那些敷衍了事的“死数据”变成活的有用的信息。通过相关财政政策、法规等理论方面的学习,并借鉴兄弟医院的成功经验,财务人员自身也认识到积极开展财务统计信息服务不仅仅有利于促进医院,而且对于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也很有益处。 (二)健全财务统计信息管理制度 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规则和制度的约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财会工作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提高财务统计信息的服务质量,也必须建立一种适合的财务统计信息制度,从而完善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和管理体系。我院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强化了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要求财务人员除了日常工作,还要逐步建立财务数量信息、定期整理和反馈财务制度、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负责财产清查制度、会计报表分析和资料存储等工作,同时能正确处理好财务、核算和统计工作的关系,做到积极开发和利用财务统计信息,以加强财务信息与核算、统计的联系。 (三)从基础做起,由小看大 医院财务基础工作包括报表制度的建立、原始资料的收集、数据的维护、数据的核算等,要保证基础工作的有效性,责任到人是关键。首先,财务部门有专门人员负责数据的维护和计算机的安全,加强与医院计算机网络管理部门的日常沟通,防止病毒、黑客的袭击,确保财务各项信息的安全;其次,完善财务报表制度,充分做好原始凭证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以保证财务统计信息资料的科学准确性;最后建立有效财务监控系统,从方法、组织等方面对财务统计信息中的数据误差进行预防和控制,以保障统计数据的质量。 (四)实现医院财务统计信息现代化 信息化的到来给会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条件,信息化的到来提高了财务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和速率,有效减轻了财务人员工作的复杂繁琐,同时也降低了错误率。我院财务部门很早就开展了会计核算电算化工作,并且根据医院HIS系统的完善程度,计划逐步加强数据挖掘方面的工作,使得统计出的财务数据更有针对性,能更好的服务于医院管理。 二、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一)医院资源有效配置的依据 如何有效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合理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每一位优秀的医院管理者曾经一直考虑过的问题。而医院财务统计信息是医院管理者有效开发利用本单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依据。在财务统计信息中,我院管理者依据财务统计信息的具体情况,对资金流向进行了合理的安排,从而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医院发展急需的项目上,以确保医院建设的需要,真正做到物有所值;另外,医院领导在购置大型医疗设备前,依据财务统计信息,先进行市场调查和论证,能够真正做到依据地区卫生资源分布情况来配置资源,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在医院服务管理方面,管理者还依据财务统计信息,根据医院的门诊量、业务收支和床位周转率等具体信息,对病房的床位规模进行合理规划,从而改善了门诊和住院条件,得到上级管理部门的肯定,并且最大限度地满足就诊患者的需求。 (二)科学决策的前提保障 财务统计信息是医院领导科学决策的依据和前提保障。通过财务统计信息表,医院领导不但可以了解业务收入、医疗成本等经济效益,还可以同时了解所服务地区的卫生需求、门诊住院病人的平均费用、药费比重等其他重要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制定出了具体的适宜我院发展的业务发展计划,同时调整各科室设置,做到了人、财、物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在掌握具体数据的基础上,及时确定和调整了我院的发展战略,做大规模,做强重点科室,从而增强了我院竞争力。 (三)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依据 衡量医院管理水平高低的指标主要是 各种医疗指标和经济指标,更具体一些是指医院固定时间的门诊人次、住院人数、单病种费用和药品费用所占医疗收入的比重等。近几年来,我院利用这些财务统计信息,不断总结和完善,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对医疗费用实行结构调整,严格控制药品费用的比重,尤其是针对医保病人,保证他们的平均费用能处于合理的水平,从而既赢得了患者和家属的称赞,同时也为医院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医院也因此在近几年的市级考评中一直名列前茅。 三、小结 本文通过我院财务统计信息应用的一些实际措施和效果,强调了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目前,财务统计信息越来越引起医院的重视,它不再仅仅是医院利润盈亏的一种象征,在现代化的今天,它对于医院管理的预测作用甚至超过简单的经济效益评估功效。 统计管理论文:探析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摘 要】医院财务统计信息不仅仅是衡量医院经济效益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医院了解所服务地区医疗卫生需求、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的平均费用等重要信息的来源。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财务统计信息作为医院管理的隐形策划者,其作用越来越显著,也日益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和青睐。本文根据我院在管理中对于财务统计信息的应用和把握,总结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成效,从而为医院进行有效科学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财务统计信息 医院管理 应用 成效 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财务和管理逐渐成为一对不可或缺的孪生兄弟。医院要在医疗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基础作用,由财务部门负责向管理部门提供准确适用的财务统计信息,而管理部门要及时开发利用这些统计信息,充分发挥信息在指导和预测医院工作中的巨大作用。我院作为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早就开始重视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医院管理层采取健全财务统计信息管理制度、实现医院财务统计信息现代化、重视财务统计信息的基础工作等措施,切实加大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一、财务统计信息的开发利用 (一)观念的转变和学习 随着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管理层已经认识到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发现到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财务统计信息资源,并对其深入开发利用,以使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服务方式上。为了更好地进行医院管理工作,财务统计信息要从单纯的记账、算账工作转变为核算、监督职能的财务管理机构,力求把那些敷衍了事的“死数据”变成活的有用的信息。通过相关财政政策、法规等理论方面的学习,并借鉴兄弟医院的成功经验,财务人员自身也认识到积极开展财务统计信息服务不仅仅有利于促进医院,而且对于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也很有益处。 (二)健全财务统计信息管理制度 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规则和制度的约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财会工作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提高财务统计信息的服务质量,也必须建立一种适合的财务统计信息制度,从而完善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和管理体系。我院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强化了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要求财务人员除了日常工作,还要逐步建立财务数量信息、定期整理和反馈财务制度、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负责财产清查制度、会计报表分析和资料存储等工作,同时能正确处理好财务、核算和统计工作的关系,做到积极开发和利用财务统计信息,以加强财务信息与核算、统计的联系。 (三)从基础做起,由小看大 医院财务基础工作包括报表制度的建立、原始资料的收集、数据的维护、数据的核算等,要保证基础工作的有效性,责任到人是关键。首先,财务部门有专门人员负责数据的维护和计算机的安全,加强与医院计算机网络管理部门的日常沟通,防止病毒、黑客的袭击,确保财务各项信息的安全;其次,完善财务报表制度,充分做好原始凭证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以保证财务统计信息资料的科学准确性;最后建立有效财务监控系统,从方法、组织等方面对财务统计信息中的数据误差进行预防和控制,以保障统计数据的质量。 (四)实现医院财务统计信息现代化 信息化的到来给会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条件,信息化的到来提高了财务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和速率,有效减轻了财务人员工作的复杂繁琐,同时也降低了错误率。我院财务部门很早就开展了会计核算电算化工作,并且根据医院his系统的完善程度,计划逐步加强数据挖掘方面的工作,使得统计出的财务数据更有针对性,能更好的服务于医院管理。 二、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一)医院资源有效配置的依据 如何有效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合理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每一位优秀的医院管理者曾经一直考虑过的问题。而医院财务统计信息是医院管理者有效开发利用本单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依据。在财务统计信息中,我院管理者依据财务统计信息的具体情况,对资金流向进行了合理的安排,从而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医院发展急需的项目上,以确保医院建设的需要,真正做到物有所值;另外,医院领导在购置大型医疗设备前,依据财务统计信息,先进行市场调查和论证,能够真正做到依据地区卫生资源分布情况来配置资源,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在医院服务管理方面,管理者还依据财务统计信息,根据医院的门诊量、业务收支和床位周转率等具体信息,对病房的床位规模进行合理规划,从而改善了门诊和住院条件,得到上级管理部门的肯定,并且最大限度地满足就诊患者的需求。 (二)科学决策的前提保障 财务统计信息是医院领导科学决策的依据和前提保障。通过财务统计信息表,医院领导不但可以了解业务收入、医疗成本等经济效益,还可以同时了解所服务地区的卫生需求、门诊住院病人的平均费用、药费比重等其他重要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制定出了具体的适宜我院发展的业务发展计划,同时调整各科室设置,做到了人、财、物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在掌握具体数据的基础上,及时确定和调整了我院的发展战略,做大规模,做强重点科室,从而增强了我院竞争力。 (三)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依据 衡量医院管理水平高低的指标主要是各种医疗指标和经济指标,更具体一些是指医院固定时间的门诊人次、住院人数、单病种费用和药品费用所占医疗收入的比重等。近几年来,我院利用这些财务统计信息,不断总结和完善,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对医疗费用实行结构调整,严格控制药品费用的比重,尤其是针对医保病人,保证他们的平均费用能处于合理的水平,从而既赢得了患者和家属的称赞,同时也为医院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医院也因此在近几年的市级考评中一直名列前茅。 三、小结 本文通过我院财务统计信息应用的一些实际措施和效果,强调了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目前,财务统计信息越来越引起医院的重视,它不再仅仅是医院利润盈亏的一种象征,在现代化的今天,它对于医院管理的预测作用甚至超过简单的经济效益评估功效。 统计管理论文:略谈统计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在企业管理中,科学合理地应用统计技术,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本文着重探讨了如何将统计技术应用于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等企业管理的具体环节之中。 [关键词]统计技术 企业管理 经营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质量管理 统计几乎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常规的管理技术,主要是通过有目的地收集各种数据,并进行整理,使用相应的方法来列表、制图、绘制曲线,科学合理地运用这些手段,以得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结论来指导企业管理行为。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之下,如今企业已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主体,必然会更多地从市场经济法则来思考问题。所以,对于企业经营管理而言,需要更为丰富的信息资料来帮助其制定计划,实施决策,统计技术作为一种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统计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统计技术的运用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表现:一方面是指宏观经营环境,主要包括宏观经济、上游市场、行业动态、下游市场和消费者行为等。通过对以上几部分开展分析,要立足于在考察一系列统计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比如,对于宏观经济,着重在于参考经济权威的看法,观察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趋势。对上游市场开展分析,着重在于综合各方的观点,预测下一步的价格走势。对行业动态开展分析时,着重在于进行数据比较,对同行业经营管理开展评价,以求计算出本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等各项指标。对下游市场开展分析,着重在于搜索各地区的同行业市场行情等。另一方面则是指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统计系统,主要包括企业的人、财、物方面投入的统计分析。对于人而言,必须建立起劳动工资统计的子系统,重点是提供劳动力数量、素质、构成等主要指标,并开展劳动生产率水平、变动分析。要建立起物质技术设备统计的子系统,以便于反映相关设备的数量、利用情况、产品生产能力等。对原材料和燃料的消耗进行计算,主要涉及到原材料及燃料的利用效率统计,以便获得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的途径。当然,还有技术统计子系统,涵盖了技术人员、技术成果及技术投入费用等指标。因此,统计技术完全可利用自身覆盖面广、信息量大等特点,从整体上衡量企业的外部环境,优化配置企业的内部要素,进而提高系统效益与企业管理综合质量。 二、统计技术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企业管理之中,最难管理的是人,而拥有激情与创造力,而且最能挖掘潜力的的对象也是人。因此,怎样建立起合理、科学的激励机制,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主题。为做到有的放矢,就要充分利用统计手段来收集民意,并分门别类地开展研究分析,从而制订出相应的激励对策。比如,某企业在开展员工意向统计调查时发现,资方最大的担忧是员工的提薪要求不合理。但实际统计的结果却是有提薪意愿的员工人数并不多。反而,有相当多的的员工提出了增加培训教育的要求。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老板与员工缺乏沟通,导致多数员工对企业的发展前景不够了解。对此,企业分别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座谈,党团、工会等组织举办了干群交流、员工交流活动,使彼此相互理解,并提高了酬薪的透明度,明确了企业的发展规划,使企业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得到了空前的增强,激发出全体员工奋发有为的工作与改革热情。 三、统计技术在企业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1.确定严格的质量管理操作规程 企业在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应当要求各类人员都能具备相关的管理知识,并编制出相应的指导性文件或作业指导书,从而规范统计技术的管理。与此同时,相关人员还应严格按操作规程去实施,不能到了审核时再去补资料,而是要扎扎实实地将质量管理当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来执行。 2.加强统计技术应用培训 在企业质量管理中,统计技术人员不但要妥善应对生产中的各个环节,还应对各车间、生产工艺、设备管理等专业技术有所了解。统计人员还应当接受专门的培训机构所开展的系统培训,较为详尽地掌握解统计技术的相关知识。一是要将统计技术培训工作纳入到各单位的年度职工培训计划之中。二是牵头部门要注重对各单位质量体系骨干及内审员开展统计应用有关知识的培训,宣传统计技术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并要注意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三是各单位的骨干及内审员一定要承担起本单位运用统计技术的培训及指导任务,要对本单位应用统计技术的相关人员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以保证不同岗位的人员都能掌握相应的统计技术。 3.挑选适用的统计技术方法 在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中,如果缺乏统计技术的应用,就难以取得较大的成绩,质量管理体系也难以有效地运行,更加无法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如果要运用好统计技术,让统计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是要选择合理的统计技术。如何应用好统计技术?这就要求企业在挑选统计技术时,要认识到,只要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越容易的和越好理解的方法就要优先运用。同时,挑选适宜的统计技术还要针对特定的环节与具体人员的知识水平等,从而使统计方法更加适合于所要解决问题的性质,适合于企业所在行业的特点,企业生产的特点和产品特点等,比如,图标法中的直方图、散布图和排列图等,就有助于进一步分析问题,并为采用恰当的计算方法进行准备。在实际过程控制之中,企业可以将控制图运用于监视与控制所有类型产品的生产全过程,从而对生产实际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4.全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由于企业统计数据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统计技术应用的质量,因此,要让全体统计技术人员都意识到数据质量的重要意义。数据作为信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的重要资源。鉴于数据分析的基础是概率和数理统计知识,这就要求对员工开展这方面的培训,从而作出客观、公正的数据分析,提高企业质量管理的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统计技术是一种十分实用的企业管理手段。企业统计人员应当不断加大学习的力度,致力于提高理论水平与业务水平,充分利用统计技术,对企业各方面的管理活动开展分析研究,以便于充分发挥统计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预测、决策、控制等多方面作用,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统计管理论文:证券市场中统计学应用管理 摘要:统计学在证券期货制场中的应用. 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统计学在证券期货市场中的应用,其中包括作者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如:证券期货市场指标体系的研究;新华财经指数的编制;证券投资组合的研究与应用等。 关键词:统计学证券市场期货市场 一、序言 我国自九十年代初建立证券期货市场以来,短短几年,得到了迅猛发展,方兴未艾。仅拿股市来看(截至1999年07月13日),在沪深两市上市的境内公司已达900家,沪深市场的A,B股股数是981只,上市公司900家,其中沪市501只(461家),深市480只(439家),沪深A股股数874只,B股股数107只。这与1991年沪市8家深市6家上市公司相比,可见发展速度之快。市价总值21083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25%;开办证券90家,兼营证券业务的信托投资公司237家,下属证券营业部2400多家;现有43家境内企业海外上市,累计筹集资金100多亿美元;已有107家公司成功发行了B股,筹集资金近50亿美元;股民已达4000多万。自1999年五月十九日井喷式行情以来,沪深两市的日成交量猛增,至六月二十五日高达800多亿(1998年8月18日香港股市一天的成交量为790亿港元),创下空前的天量。证券市场的作用愈来愈大,并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 统计学及其相关学科在证券期货交易中有什么作用呢?我们先从世界范围谈起。 据有关报道,当今华尔街最抢手的不再是传统的MBA,而是有统计背景、数理能力强的人才。一些在美国获得统计或数学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被华尔街录用,转眼间便当上了年薪百万美元的“白领”贵族。如,1984年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的黄沁于1988年提前毕业,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就读研究生,毕业后受聘到华尔街某大型证券公司工作。在这个世界上金融证券业最发达的地方,他以统计和数学为基础,建立了自己的投资理论,现已升任该公司副总裁,主管对外投资工作。年仅27岁的黄沁是进入华尔街金融界高层领导的少数华人之一。 字串4 华尔街取才原则的转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证券期货等金融业目前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潮流。证券金融交易是信息量最大,信息敏感度最强、信息变化频度最高的领域。随着市场日趋复杂,数字已成为传递信息最直接的裁体,加上未来的经济是被网络覆盖与笼罩的数字化经济,大量的数学与统计工具将在分析研究中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影响。能否把握那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字所隐含的精微变化,成为决定未来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前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在期权定价方面做出开拓性贡献的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他们在二十多年前就探索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定价模型——布莱克.斯科尔期定价公式。本世纪20年代开设了股票期权品种,由于采用柜台交易方式和缺乏标准化的设计合约,很难转让对冲,交易量不足称道。1973年美国经济学家布莱克和斯科尔斯,引进概率统计上随机变量函数的一些定理和积分求值,推导出不支付红利的股票期权定价公式,从此期权有了明确科学的价格定位依据,很快形成一个完整的市 场,并迅速推广到全世界,直至现在,期权占据着金融王国的重要位置。定价公式成为整个市场运转的基础。这个期权公式的定价思想所引发的金融革命表现在,预测远期价格成为可能,不仅使期权为指数、货币、利率、期货交易提供了全新的保值,投资手段,极大地丰富了金融市场,而且进一步推动了对各种金融产品的价值研究,提高了操作的理论水平。由此可以推断,没有布莱克.斯科尔斯定价模型,期权就不可能发展这么快,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也就不可能有今天的高度发达,如今国外大型金融机构在总结金融交易失利原因时,总是首先追究最初的定价是否存在漏洞和错误 建立一个模型就摘取经济领域的桂冠这一事实,体现了经济与统计数学密不可分的关系。据不完全统计,自1969年设立诺贝尔经济学奖以来的40多位获奖者中,著名的计量经济学家有23位,10位担任过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会长,有六位直接靠计量经济的研究和应用成果获奖。借用统计数学,将经济理论数学公式化,将经济行为定量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热门课题。 有关专家指出,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这三者对于真正了解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数量关系来说,都是必要的,但本身并非充分条件。三者结合起来,就是力量。数学给经济界带来新的视角,新的观念。抽象的数学工具一旦准确地切入金融市场,就显得非常实用和有价值。二十多年来,指导期权交易的理论—定价模型得到广大投资者的一贯遵循。没有统计基础、不懂定价公式含义的人要想在市场有出色表现将是十分困难的。 字串8 证券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是个永恒的话题,投资者都想寻求收益回报,但又必须面对各种各样的损失可能。市场到底存在哪些风险,如何确定风险的大小,如何才能实现收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历来都是受人关注的焦点和难点。自从1952年美国学者马柯威茨运用数量方法创立证券组合理论以来,市场风险的神秘色彩逐渐淡化,不再变得那么可怕和不可驾驭。 马柯威茨组合理论的立足点是全面考虑“期望收益最大”和“不确定性(即风险)最小”。它通过总结投资损失的概率分布和可能收益与预期收益的偏离程度(即我们统计学上的方差),发现投资者应该同时按适当比例购买各种证券而不是一种证券,进行分散化投资,其收益才尽可能是确定的。通过数量分析得出的这种结论,迎合了投资者避风险的需要。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基金的蓬勃发展。在短短的几十年间,随着量化研究的不断深入,组合理论及其实际运用方法越来越完善,成为现资学中的主流工具。由于马哥威茨证券组合选择理论给金融投资和管理思想带来革新,1990年他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统计管理论文:企业统计制度改革管理 谈到企业制度改革,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企业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组织形式、运行机制方面的改革。的确,这些改革成功与否,对企业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影响和重义。但是,有些往往容易被企业管理者忽视的具体工作制度的改革,也会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更好地面向市场。本文所要论述的便是具有这种性质的企业统计制度和统计工作的改革。 当前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自50年代起,逐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正规的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在生产企业,以产值产量统计为核心;在流通企业,以商品购销调存统计为核心。从班组起,就建立了规范的登统制度,严格地按统一规定的口径、范围、计算方法进行核算。但近年来,我们在调查研究和统计执法检查工作中发现,企业统计基础工作明显减弱。一是统计工作得不到企业领导重视,统计部门和统计岗位被撤销或合并,统计人员变动频繁;二是企业统计台帐和原始记录越来越不健全,填报统计指标的随意性加大,统计数据质量下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所有制形式由单一的国有、集体发展到包括私营、个体、股份制、外商投资等多种形式并存,经营方式与管理模式也日益多样化,许多新企业应运而生。在这些新成立的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像老企业那样建立规范的企业统计制度,甚至没有明确设立统计职能部门和统计工作岗位,国家统计报表由财会人员或其他部门的人员代填代报,一些统计指标也难以准确按照统计制度的具体要求来计算填报。 由于企业统计工作存在诸多问题,所以统计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决策的参考作用就有所减弱,或者说就没有发挥过太大的作用。作用越小就越得不到重视,越得不到重视就越难以有效发挥作用。之所以陷入这样一个怪圈,笔者认为主要在于企业管理者和部分统计人员或是对统计工作的内容了解不够,或是对统计工作的性质认识不清。这些“不够”与“不清”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认为统计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是反映计划完成情况、为计划而服务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的地位和作用应该弱化;二是认为统计是为政府统计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服务的,只是为了完成上报任务,工作越多企业负担越重;三是认为统计对企业而言,主要是在总结工作时充实一下工作报告,对经营决策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四是认为统计仅反映生产经营的规模,而当前企业经营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盈利为目的,这只有依赖于财务与会计的工作,统计无能为力。 针对这些问题与认识,我们有必要明确,对企业来说 统计工作的意义与作用 统计工作是通过搜集、汇总、计算统计数据来反映事物的面貌与发展规律。统计信息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数量性。即通过数字揭示事物在特定时间特定方面的数量特征,帮助我们对事物进行定量乃至定性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正因为如此,统计信息正越来越多地和其它信息结合在一起,如情报信息、商品信息等;而诸如此类信息,尚能以统计数字显示或以统计数字为依据,则可利用程度也大为提高。二是综合性。世间一切事物都具有普遍联系。统计信息从整体上看,涉及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社会、文化、科技各个领域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涉及宏观与微观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利用统计信息,不仅可以对事物本身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而且可以对不同事物进行有联系的综合性分析,既可横向对比,也可总结历史预测未来。 由统计的特性所决定,如果一个企业建立或完善了一套既科学合理又行之有效的统计工作制度,那么,这套制度对企业而言,将具有以下作用: 既可以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上的现状,也可以反映企业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的动态。从现状看,它可以反映企业目前的各种社会与自然属性,反映企业的机构、人员、资产、负债等各方面情况。从动态看,它可以反映企业的生产发展情况,产品质量状况,以及科技开发、经营销售(或称市场营销)财务盈亏等方面的情况;还可预测未来趋势。 既可以反映企业的规模,也可以反映企业的结构。从规模上,它可以反映企业的资产规模、人员规模、生产规模、营销规模和盈亏规模,等等。从结构上,它可以反映企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人员结构、技术结构和质量结构,等等。 既可以反映企业的速度,也可以反映企业的效益与效率。在速度方面,对物质生产部门而言,主要反映生产(包括产值产量等)的发展和增长情况;对非物质生产部门而言,主要反映劳务服务投入的发展与增长情况;不论任何企业,都还可以反映人、财、物的投入及盈亏增长或下降的情况。在效益与效率方面,不论何种类型的企业,都可以以人、财、物、时间诸方面的投入与生产和劳务方面的产出成果进行比较。 既可以反映企业的诸多数量特征,也可以反映企业的一些质量特性。在数量方面,包括了企业产供销、人财物投入与产出等凡是可以量化的方方面面。在质量方面,则主要是反映企业的产品质量、维修质量、设施质量和服务质量。 既可以反映本企业的情况,又可以反映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方方面面。本企业的情况,前面已经明确。与本企业有关的情况,则范围很广、内容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内外范围内,与本企业有联营、合资或者协作、配套关系的企业的情况;二是国内外范围内,与本企业生产同类产品或提供同类服务的竞争对手的情况;三是国内外范围内,本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使用者、消费者的基本情况及信息反馈;四是国内外范围内,本企业产品或服务已经占领或将要开拓的市场的各种信息;五是国内外范围内,对本企业经营将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信息。 统计的作用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就应该考虑,怎样进行改革,才能建立更为有用有效的统计制度所谓统计制度,我以为主要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方式的确立,二是统计内容及其计算方法的确定。 1、关于管理体制与运行方式 长期以来,企业主营业务统计大都由计划部门负责。在生产型企业和流通型企业,统计信息运行方式都是从下至上的单向纵向运行,则统计数据由班组(柜台)到车间(商品部)到计划部门,计划部门汇总后再呈企业领导,并对外报出。而在一些劳务型企业,如宾馆饭店社会旅馆等,主营业务即接待人数的统计则由客房部或业务部负责。不论何种类型的企业,其非主营业务的统计如附营业务统计、人员工资统计、基建技改统计及科技开发统计等,都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负责,并分别向主管领导呈送并对外报出。这种管理体制及运行方式至少有三个弊端:一是没有一个专门的部门从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多侧面多角度、从经营管理的全方位来综合考虑企业需要的各种统计信息,以及怎样搜集这些信息;二是对企业目前搜集汇总的各种统计信息难以进行更高层次的配套综合分析,使信息的利用仅停留在初级层次;三是企业各部门之间难以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换与共享,也使信息的可利用范围及程度要打一些折扣。至于部分近年来新成立的企业,根本就没有考虑建立统计制度,仅是由财会或业务人员代报统计报表,当然更难以在经营决策中发挥统计工作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在目前体制下,仍有一些企业领导重视统计工作,赋予主营业务统计部门负责设计本企业统计制度及综合各种统计信息。但从整体着眼,这样的企业并不是很多。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改革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设立综合统计部门并明确其职责 笔者认为,不论何种行业的大中型企业,都应设立综合统计机构。如果企业从精简机构提高效率的目的出发,不设独立的统计机构,那么也应在其他机构中设立综合统计岗位,明确其职能,并使其保持相对独立性。综合统计机构或综合统计岗位应具有以下职能: 设计并制定本企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及统计信息的报送要求。要充分考虑企业经营与管理的需要,考虑企业面向市场、参与竞争的需要,把政府统计部门、企业主管部门的要求同本企业的实际相结合,提出完整的指标体系并分解到各个部门、单位,明确其报送或提供的时间、内容及方式。明确各部门的统计责任。 收集、审核、汇总、提供各种统计信息。一是要对应由综合统计部门负责且由各级单位层层上报的信息进行审核,而后加以汇总;二是要收集审核本企业其他职能部门负责汇总的信息;三是要搜集分析本企业以外但对企业生产经营有参考价值的各种统计信息。在此基础上,该部门一方面应完成各种统计报表的对外报送任务,另一方面应负责向本企业领导和各有关部门提供其所需的统计信息。 利用各种统计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一是利用某一种信息进行简单分析,如分析生产进度情况;二是利用多方面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如利用生产、盈亏、质量、销售、市场行情等多方面的统计信息分析产销增减原因;三是利用各种统计信息对企业在某一方面或多方面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分析研究的方法、形式可因研究内容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其结果应以分析研究报告的形式体现。 企业综合统计人员应具有较高素质,不仅掌握统计理论与分析方法,还应熟知本企业业务工作流程和各部门职能,掌握一定的经济理论和计算机知识、现代管理知识。在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可考虑设立总统计师岗位,以领导综合统计部门并使其有效发挥其职能,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 第二,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统计职能及责任 在现代企业中,无论是直线职能制还是事业部制,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统计信息都决不仅限于计划统计部门内部。如劳资部门掌握机构人员数字,基建部门掌握投资数字,技术部门掌握技改数字,营销部门掌握销售数字等。因此,为确保企业统计资料的系统性完整性,应该在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中明确相应的统计责任,要求其按统一确定的口径、范围及时间提供相应的统计资料及分析报告,要特别重视一些被忽视的部门的信息。 第三,将统计信息自下而上的单向运行变为上下左右之间的多向运行 这种信息运行方式应该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各种基础信息由各基层单位(如班组、柜台)向各职能部门运行,满足各职能部门的汇总需要;二是各职能部门的专项信息向综合统计部门横向运行,满足其综合对比及分析研究的需要;三是经过加工、分析的各种综合信息由综合统计部门向企业领导、各职能部门及基层单位多向运行,分别满足其管理决策、研究问题和了解情况的需要。 2、关于统计内容及其计算方法 由于计算方法可以写成若干部实用手册,且方法是由内容所决定的,所以本文在此仅就内容做一扼要概括,方法问题暂且从略。在内容上,主要可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是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已有的内容。目前,国家基层表制度要求一定规模以上企业填报的内容包括企业基本情况,企业主营业务的生产经营情况,财务情况,人员及工资情况,能源及原材料消耗情况,科技开发情况及附营业务情况。这套指标体系已经比较简要地反映出企业产供销、人财物、投入与产出的基本情况,企业统计人员及领导者都应深刻了解认识这套指标的涵义和作用,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这套指标反映、分析、研究生产经营中的问题。由于这套指标是从国家宏观监测需要考虑的,因而比较简单,企业还应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不同的部分增加相应的内容。 第二,是国家统计制度尚未包括的内容。从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作用影响看,应增加的内容可以有:产品质量统计,用随机抽样方法结合排列图、直方图等统计图表,计算如平均值、标准偏差等统计特征数;市场营销及预测统计,如在对用户情况进行重点或全面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市场细分,利用德尔菲法、时间序列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等方法进行趋势预测等方法,对流通企业和劳务型企业,也可从其实际情况出发,增加相应的统计内容。 在此基础上,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就是综合统计部门根据管理与决策的需要,对集中起来的诸多数据进行排列组合,生成新的有用的统计信息。如将企业资产、负债、成本、费用等财务指标,以及人员、工资、技改投资等指标与产值、产量、销售、盈亏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将本企业情况与同行业企业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将企业微观信息与宏观经济社会信息进行相关研究分析,等等,从而为企业的发展与决策提供全面、准确的参考依据,发挥其他任何工作都难以发挥的参谋作用,促进企业管理与决策水平的提高 统计管理论文: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管理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统计失实的的现象日渐严重,统计工作者应当本着对本职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进行全过程的、全员参加的、以预防为主的统计数据质量控制。要尽可能采用计算机处理统计资料,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工参与,加强对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培训以及加大统计执法力度等,以保证源头数据的准确性,使我们的统计工作更好的地为现代社会经济服务。 正文 一、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的意义 企业统计的目的是为企业经营决策管理提供统计信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决策极具风险性,风险产生于不确定性并由不确定性程度决定风险的大小,而不确定性又与信息的准确和及时程度直接相关,信息愈准确及时,不确定性愈低,反之,亦然。所以,准确性和及时性是对统计资料的两项基本要求。其中,准确性的要求是第一位的,是统计工作的生命。它确定着统计资料是否有效和价值的高低,是衡量统计数据质量的根本标志。准确可靠的统计数据,便于决策和管理者正确地把握形势,客观地剖析问题,从而作出科学的决策。反之,有水分的、失实的统计数据,相互矛盾的统计数据,给决策者以错误的信号,将会误导决策和调控,对企业的发展将会造成重大损失。因此,统计工作者必须以对本职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以统计数据为对象,以消除统计数据的差错为目标,千方百计搞准统计数据,达到强化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的目的。 二、常见的统计数据质量问题及分析 (一)、数据虚假 这是最常见的统计数据质量问题,也是危害最为严重的数据质量问题。这类统计数据完全是虚构的杜撰的,毫无事实根据。造成统计数据虚假的因素多种多样,比如,有意虚报,瞒报统计数据资料,指标制定不严密,统计制度不完善,不配套等。 (二)、拼凑的数据 这种数据是把不同地点,不同条件,不同性质的数据在收集、加工、传递过程中,人为地拼凑成同一时间、地点、条件和性质下的同一数据。这种东拼西凑的数据,虽然分别有事实根据,但是从整体上看数据是不符合事实的,其性质与数据虚构相同。 (三)、指标数值背离指标原意 这是由于对指标的理解不准确,或者是因为指标含义模糊,指标计算的随意性大等原因造成的数据质量问题,表现为收集整理的统计数据不是所要求的统计内容,数据与指标原意出现走样,面目全非。 (四)、数据的逻辑性错误 这是指统计资料的排列不合逻辑,各个数据、项目之间相互矛盾。例如,企业卷烟库存商品中主要的组成部分是省产烟、省外烟、国外烟,如果企业报送的统计资料中,卷烟库存商品总金额显著下降,而省产烟库存金额大幅度上升,省外烟和国外烟库存金额只是持平或只有小幅度的下降,这就存在矛盾,表明数据有逻辑性错误。 (五)、数据的非同一性 它是指同一个指标在不同时期的统计范围、口径、内容、方法、单位和价格上有差别而造成的数据的不可比性。例如,2003年的统计资料中不含税价在30元以上的卷烟为一类卷烟,而在2004年的统计资料中,不含税价50元以上的卷烟为一类卷烟,如果在此基础上来比较两年的一类卷烟的销售量,而得出一类卷烟销售量大幅度下降的结论显然是不合理的。 (六)、数据不完整 这里指调查单位出现遗漏,所列项目的资料没有搜集齐全,不符合统计资料完整性的要求。数据不完整,就不可能反映研究对象的全貌和正确认识现象总体特征,最终也就难以对现象变化的规律性做出明确的判断,甚至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七)、统计手段和统计分析落后 目前许多企业统计工作仍处于手工状态,很原始!即使采用计算机也仅仅是减少工作量去做一些汇总、指标计算,并没真正引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所做的统计分析也局限于事后分析,即对统计数据进行单纯的讲解说明;不能利用网络技术实行信息共享等方式进行事前分析和预测。换句话说,“统计预测”这一职能根本没有发挥作用,缺乏对信息的收集、综合和系统化。 此外,常见的统计数据问题还有计算错误、笔误等。 可见,统计数据质量问题既可能是来自于设计阶段,也可能是来自于统计资料的整理阶段。 三、统计数据质量控制方法 (一)、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的原则应当是全过程的、全员参加的、以预防为主的数据质量控制。 首先,统计数据质量控制要贯穿于统计工作的全过程。每进行一步,都要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检查、对已发生的差错及时进行纠正,做到层层把关,防止差错流入下一个工作环节,以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其次,参加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和控制的人员应当是全面的。全体统计工作者都要树立数据质量意识,各个主要的工作环节都要落实专人负责。统计数据质量的好坏,是许多工作和许多统计工作环节质量的综合反映,牵涉到统计工作的所有部门和人员,因此,提高数据质量需要依靠所有统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决不是单纯靠某一个部门或少数人所能搞得好、抓得了的。只有人人关心数据质量,大家都对数据质量高度负责,产生优质的统计数据才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因而,统计数据质量控制要求把差错消灭在它的形成过程中,做到防检结合,以防为主。这就要求有关人员在质量控制中具有超前意识,抛弃那种出现了统计数据问题才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被动的局面。 实行全员性的质量控制,就要把统计数据质量目标及其关键交给广大统计工作者,落实到每个工作岗位,使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工作质量标准,做到合理分工、职责明确,职责越明确,数据质量控制就越有保证。 (二)、统计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统计设计是统计工作的首要环节,统计数据质量的好坏,首先决定于这个过程,它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前提。如果设计过程的工作质量不好,就会给统计数据质量留下许多后遗症。设计过程的质量控制需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正确规定统计数据质量标准。数据质量标准是指根据不同的统计目的对统计数据精度所提出的要求。满足统计目的精度的统计数据就是准确的,高质量的统计数据。首先要作充分的调查,系统地收集市场和用户对统计数据的反映和实际使用效果的情况;其次要分析研究过去统计数据的主要质量问题,找准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的主攻方向;最后要进行反复论证,考虑到统计工作中实际能够达到的水平。 2、合理设计统计指标体系及其计算方法。 统计指标设计得是否合理,也是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之一。采用统计报表搜集资料,首先要实行标准化管理,制定的指标要符合统计制度的规定,范围要全,分组要准,指标涵义的解释和计算方法要精确;其次要对统计报表的设计、颁发、填制、汇总的全过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三)、资料整理鉴别阶段的质量控制 统计资料整理鉴别阶段出现的差错是统计数据质量问题的重要方面。如果资料不准确,就会影响结论的正确。因此,要特别注意审查资料的可靠性和适用性,要弄清楚统计指标的口径范围、计算方法和时期时点。对于口径不一致或不完整的资料,需要进行调整、补充;对于相互比较的资料,必须要注意有无可比性;一旦发现数据有严重的质量问题,应进行核实,避免有质量问题的资料进入汇总处理阶段。总之,对搜集到的资料,经过鉴别推敲、核实审定、使之准确无误,才能使统计数据的质量得到保证。 (四)、人为错误的质量控制 1、尽可能采用计算机处理统计资料,同时提高统计分析水平。 计算机作为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高科技产物已渗透到我们生活、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运用计算机整理、汇总统计资料,速度快、效果好,其优越性是手工整理无可比拟的。现在国内大部分著名企业基本上实行网络化、全球化,利用网络资源了解世界先进行业信息,采用科学先进的统计分析方法和手段,进行横向、纵向对比,找差距挖潜力,努力赶超世界先进企业。要能够写出有一定深度的统计分析预测报告,系统、全面、科学地去挖掘利用网络资源和从市场取得的第一手资料,完善整个分析、预测手段方法和过程。但是,也应重视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质量问题,提高计算机数据处理的关键在于提高录入数据的可靠性。 2、统计工作者本身应提高自身素质。 统计人员没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没有跟上时代及时进行知识更新,不善于统计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写不出有一定深度关于本企业某一方面对决策层有参考价值的统计分析报告。因此,对统计人员应该加强培训工作,企业内部应建立配套的培训机制,对每一层次统计岗位实施针对性的培训,必要时到企业外请有关专家学者授课,或到相关先进单位进行考察学习,做到取长补短。统计工作者本身也应该努力学习统计知识,钻研业务,不断提高统计业务素质和水平,杜绝因业务不熟悉而造成的数据质量问题。 3、加强对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 目前,上级部门下达计划和各类政绩考核对统计数据干扰不可低估。有些地方,以是否完成计划和各类数据的高低作为考核地方政绩的依据,导致很多下级部门所报的统计数据高于计划数或持平,这并不是计划部门的计划多么精确合理,而是说明某些统计对象或统计部门受某种利益的驱动而使统计数据的质量得不到保障。当然,数据不真实、不准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统计人员的思想道德对统计数据的影响是很大的。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统计人员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教育,要求每一个统计工作者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认真对待每一个统计数据,如实地反映情况。 4、加大统计执法力度,保证源头数据的准确性。 统计部门今后应在加强统计信息工程建设的基础上从数据采集的圈子中跳出来,重点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对弄虚作假的单位要坚决严肃查处。在立法上,罚款数额应该大幅增加,以威慑统计违法者,逐步建立全社会的统计诚信体系。 以上是本人对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的一点肤浅的认识,旨在唤起统计部门和广大统计工作者更加重视统计数据的质量,抵制统计上弄虚作假的行为,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水平,使我们的统计工作能更好的地为现代社会经济服务。
时事新闻论文:网络环境下时事新闻在大学英语读写课上的运用 摘要:本文从输入理论出发,以输出为导向,分析了网络环境下时事新闻运用在大学英语读写课上的可行性及其优势,提出了基本的教学应用模式和注意问题。 关键词:输入;时事新闻;读写课;可行性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促使我们需要不断调整我们的教学策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随着科技进步和网络的发达,多媒体手段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大学英语的教学之中。虽然如此,很多学生仍然对大学英语课,尤其是读写课缺少足够的兴趣和主动性。由此,本文从可理解性语言输入理论出发,将时事新闻引入读写课的学习中,以期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 目前,大学英语读写课程基本遵循“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课上精讲,学生课后复习”的单一教学模式。学生往往认为课堂所学知识与自己的现实生活相去甚远,所学到的是一种简单化、抽象化、形式化的概念,从而导致很多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应付考试,同时也导致教学过程枯燥,很难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导致学生学习被动、缺少兴趣,课堂所学知识也无法应用到具体的实际的情境中。 时事新闻由于时效性强、信息量大、素材丰富、语言简约,通常具有较高的可读性,成为大学生们拓宽眼界和增长知识的可靠的阅读材料。基于外语教学的特点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大趋势,将英语新闻素材引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有利用英语新闻促进听说能力提高的研究,如徐袖珍、包延新、郭丽萍、彭佳;有把英语新闻用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研究,如韩少杰、周可欣、张潮、毛静、张知国、赵诚;有关于英语新闻辅助英语阅读教学的探索,如茅丽莎、朱莉、蔡敏;也有对课堂教学中英语新闻导入原则的探索,如单亚萍;还有对英语新闻在大学生的素质培养与文化修养等方面作用的探讨,如赵霞、王小平。(周振行,2011) 一、新闻在大学英语读写课上运用的可行性 1.环境。在网络环境下,实事新闻的获取来源更加便捷迅即。因此,教师通过网络可以有取之不尽而又及时更新的资源。甚至是刚刚发生过一天甚至几小时之前的新闻,都可以改造成上课的材料。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有不少材料就是取自英语主流报刊杂志,而这些报刊杂志基本都有网络版,这就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既能与时俱进,又不跟大学英语考试脱节。同时各组织机构,主流媒体也都有英文版官方网站,使我们可以便捷获取英语资讯。网络环境下,大量的新闻还意味着教师可以针对所授课的主题和学生兴趣量体裁衣,也可以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取向、以及参考四六级考试的选材,有针对性地选取新闻。而且,网上还有一些有关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平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大家上传更新各自选用的新闻教学材料,做到资源共享,提高了备课效率。 2.动机。动机是学生学习最大的推动力。试想学生整天阅读书本上的静态的资料,未免会把它当成是要考试的符号,为了考试而读书,阅读的热情与动机怎么能达到最大限度。而阅读时事新闻则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因为他们想在英语课上了解当下发生的事情,获取资讯。Genesee认为:“内容不一定是学术性的,它可以是任何话题、主题或非语言问题,只要学习者感兴趣或认为重要就行。”因此,即使有时的材料难度超过学生的知识储备,学生也愿意挑战自己,继续完成阅读,这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Genesee,1994) 3.真实性。网络时代的繁荣为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大量真实鲜活的语言材料。学生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取资讯。这种资讯可以是英语的,也可以是汉语的,至少是学生自身感知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知识建构具有指向真实世界的性质,只有当知识处在与真实世界的联系之中时,其意义才会凸显。而知识建构的社会情境性使得知识和知识建构的过程同知识建构者所处的特定情境、所拥有的具体可用的知识及文化资源密不可分。也就是说,学习者所能够接触到的语言环境对语言的学习具有重要影响,而语言学习的最终成效又取决于语言环境的质量。只有当语言学习与真实的语言环境相联系时,学习者才能最佳地实现对目标语言的建构。而将英语新闻引入课堂即是为英语学习创造真实的环境,学习者可亲临其中,直接用目标语言感知现实世界。原汁原味的新闻报道,构建出用英语直接进行实际交际的环境,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从根本上减轻学生对英语阅读的恐慌感和排斥感。根据外语教学有关语言输入的理论,真实的信息具有可理解性、重复性和凸显性,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共鸣和参与热情。同时,用目的语讲述自己周围发生的事,还可以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4.时效性。课本上的内容毕竟是一年或几年前的选材,内容未免滞后、话题陈旧,令学生有时过境迁之感,更无法保证学生及时了解现实生活中的事件。而通过网络了解的时事新闻提供了丰富并且动态的阅读资源,让学生在第一时间接触到国内外的最新时讯,不断接收全新的信息刺激,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唤起学习兴趣,进而充分调动英语阅读的积极性。 二、新闻在大学英语阅读课上运用的具体设计和注意问题 1.任务设计。课程之初明确本学期读写课上要涉及的主题,制定具体的时间安排和进度。通过网络,教师、学生小组分头搜集符合某一主题的近期网络新闻材料,在上到该主题前两周汇总起来,预先设计围绕该主题并有可能引起争论的初始话题,设立相应的学习讨论组。学生在阅读网络新闻材料之后,参与到讨论组中,就设定的话题进行发言和讨论。讨论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活化集体教学模式下所学的阅读技巧,展示语言基本功,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其次,有老师选择合适的文章按四级试题的模式,做成快速阅读,仔细阅读或完形填空的形式,在上课时作为辅助书本学习的阅读练习材料。①选取材料: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阅读兴趣选取合适的网络新闻。②选材处理:将选取的网络新闻根据话题分类,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水平,对影响阅读的个别词语加注。20世纪70年代末克拉申(Krashen)提出的建立在输入假设、习得与学习假设、监控假设、自然顺序假设及情感过滤假设之上的第二语言监控模式,输入假设是指可理解性语言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这是监控模式的核心。根据这个假设,语言输入话语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学习者只要能够听懂对方的话语、语言即可习得。(Kashen,1985)③教学重点:拓宽学生阅读量和提高阅读理解水平,增加学生的信息输入,关注学生深入讨论与交流观点的能力。④应用方式:小组讨论、课堂辩论,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的变化,改进话题的难易程度。对学生感受深刻的题目,用书面形式记录下来,并灵活运用课本所学的结构分析和写作模式,写成大学英语作文的形式。选用前期做好的阅读练习来强化重点单词的掌握或阅读技巧的运用。 2.注意问题。把时事新闻运用在大学英语读写课上对老师来说无疑使巨大的挑战。且不说无形中工作量增加了很多,还要有广泛的阅读量和时时的资讯更新,另一方面又要善于归纳和引导,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全面客观地看待分析问题和现象,不能以个人好恶而妄下结论或一概而论。同时,材料的选择要不断调整,既以学生的兴趣喜好为出发点,还要参照大学英语考试的选材取向,多关注有关教育、人文、环境、科技发展社会生活的领域的新闻。此外,上课班级的专业方向也是要考虑的因素之一;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新闻他们自然愿意多加关注。 时事新闻论文:运用时事新闻让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变得鲜活 摘要:农村初中由于受到地域、环境、师资方面的限制,当前教学手段、内容、方式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何运用时事新闻让初中思想品德课活起来是本研究要探讨的重点,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增加时事新闻热点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可以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发展的动态。本文将首先探讨时事新闻教学的意义,然后从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将时事新闻运用到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去。 关键词:时事新闻;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一、时事新闻教学在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1、有利于拓展和补充思想品德教材的内容 思想品德教材的内容应该紧密联系瞬息变幻的生活实际,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并明确写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素(试行)》。思想品德教材的变化速度明显满足不了这一要求,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而时事新闻的鲜活性、及时性特点正好弥补教材的不足,能有效的充实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拓展课外知识,关心国家大事。 2、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运用时事进行教学,通过时事材料理解基本理论观点,利用基本理论分析现实问题,使思想品德课教学有血有肉,使学生感到学习有趣有用,从而调动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开阔视野,开拓思维。另外,学生在研究时事的过程中也会碰到一此困难,感到知识的不足,从而自觉地产生一种对知识的渴求,提高学习的愿望,增强求知欲。 3、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思想品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引入时事政治内容,将时事与教材内容结合起来讲授,拉近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既让学生积极参与了课堂教学,又落实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比如,在讲授“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时,教师可以讲朝鲜半岛的局势、南海争端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地分析这些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样的教学,学生兴趣盎然,能积极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对教材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二、时事新闻教学在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 1、课前十分钟开设“时事纵横”栏目 思想品德课教学不能拘泥于书本,要让学生主动从社会生活中正在发生的重大时事中汲取知识,让学生去收集、整理时政资料,就是促使学生把目光从自身和家庭狭窄的空间投向辽阔的社会大舞台,让他们去关注、去体会世界的变化,感受时代的脉搏,从而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国家的良好品质,培养他们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本人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开设了课前10分钟的“时事纵横”栏目。该栏目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进行时事新闻报道,要求选取有重大影响力的、有教育意义的新闻素材,杜绝花边新闻;第二部分是学生对所报道时事进行讨论。对于同一个时事,大家肯定会有不同的意见和声音,在规定时间范围内给大家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学生参与度很高,有时时间到了,大家还意犹未尽;第三部分是教师或学生点评,针对学生的发言,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没必要对其定性分出谁对谁错,只要言之有理就对其肯定,然后对学生的演讲进行打分作为平时成绩考核。该栏目每节课两个同学参与,一位男生一位女生,每周两次,按学号顺序分组。该栏目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口才和应变能力。 2、以时事热点为话题导入新课教学 在讲授新课前,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选用学生关注而熟悉的重大时事问题,设置悬念,作为导入新课的开场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讲授初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时,为了让学生能够直观的认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选用了中央电视台315晚会素材导入新课:首先展示315晚会剪辑视频3分钟,内容涉及被曝光的苹果手机、大众汽车、网易等一批国际国内大品牌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虚假欺诈行为,然后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谈自身的感受。由于这此材料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而且是学生十分关心的时事,学生会结合自身实际畅所欲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然后在此基础上教师赶紧设问:A、商家的这此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什么权利呢?B、碰到类似的事情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通过设问,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很快就进入了新课的学习状态。 3、开展以时事热点为主题的辩论赛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辩论是中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表达自身观点的方式,在这样的针锋相对、思想激烈碰撞的场合,学生的思想得到了积极的引导和启发,知识更得到了增长,见解得到了升华,逻辑得到了锻炼。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有此理论知识正好和社会上刚刚发生的时事热点相对应,那么这个时候,开展一场针对此社会时事热点的辩论赛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教学策略。比如:在讲授《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这一框题时,结合当时的时事热点,给学生设计了一场以“老人倒地要扶”VS“老人倒地不要扶”为辩题的辩论赛,男女双方分别为正反方进行自由辩论,大家在激烈的辩论氛围中发表着自己的观点。此时,辩论的双方谁输谁赢已经显得不是那么重要,在激烈的交锋中引发的学生对课本知识和社会问题的思考才是最大的收获。 三、结束语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时事教学法是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只要我们思想品德教师在课堂上多注重结合社会热点,有针对性的选择与教材内容紧密相关的、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国内外重大时事,找准时事热点与教材的切合点,将时事教育寓于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去,就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时事新闻论文:从法学与新闻学角度再解读“时事新闻” [摘 要] 新闻作品有别于时事新闻,应受《著作权法》的保护,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对“时事新闻”的简约解释则没有结合新闻界的具体情况,导致“时事新闻”的范围常被扩大。关于“时事新闻”的定义,法学界与新闻学界从未形成过统一的意见,两者对“时事新闻”概念存在严重分歧。长期以来各类新闻作品的著作权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严重损害了著作权人的合法利益。 [关键词] 时事新闻;新闻作品;新闻作品著作权保护 一、关于时事新闻的定义――法学界与新闻学界的分歧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时事新闻不受著作权法保护”,“媒体刊载或者转播其他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这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不少新闻作品(包括时事新闻)被随意转载的“保护伞”。关于《著作权法》中的“时事新闻”定义,在后来颁布的《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中是这样的解释,“时事新闻是通过报纸、期刊、电台、电视台等传播媒介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据曾参与制定著作权法的专家解释,时事新闻又称纪实新闻,是指全部由信息或“硬件”(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客观事实)组成的新闻,反映新近发生的事。可以认为,法律认可单纯事实消息属于时事新闻。这类新闻没有撰写人的主观情感,也没有对新闻事件的细节或背景描述,只是作为信息来传播,报道者对客观事实没有独创性劳动,所以不受《著作权法》保护。 上述界定是法学界的一种普遍看法,作为一部操作性很强的法律,其势必与新闻界有紧密的联系,也牵涉到新闻界的利益,那么新闻界对时事新闻的界定又是怎样的呢? 时事追踪、时事报道、时事调查、时事政治,以及时事新闻名称等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媒上普遍存在,“时事”两个字眼常被拿来加入这类栏目的名称之中。而在新闻学教材中,很难找到关于“时事新闻”的定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时事”即最近期间的国内外大事。“新闻”一词的定义,国内新闻学界较为认可著名新闻人陆定一先生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可以理解为,“时事新闻”是新近发生的国内外大事的事实的报道。新华社早年曾出版的一本《时事新闻标题》给“时事新闻”的定义是“时事新闻报道国内外大事,具有重大和广泛的特性”。这一定义与笔者前述定义大同小异:区域上,包括国内外;规模上,体现出重大性;性质上,是事实的报道。从新闻学角度讲比较符合我国新闻实际,而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对时事新闻的简约解释则没有结合新闻实务的具体情况,导致“时事新闻”的范围常被扩大。 对比上述关于“时事新闻”在法学界与新闻学界的定义,出现的分歧显而易见。笔者赞同一些学者的观点,“时事新闻”是法学概念,是法学界创造出的概念,在新闻理论界基本上不认同法学界的定义。 二、时事新闻与新闻作品的联系与区别 新闻作品是指通过新闻媒体进行传播的反映新闻事实的作品,其形式既可以是文字,图片等视觉传播形式,通过报刊网络进行传播,也可以是以有声语言、音响等听觉传播形式,通过广播进行传播,或是以视听结合的传播形式,通过电视进行传播。根据不同新闻体裁,新闻作品可以分为消息、通讯、新闻调查、专访、新闻评论、新闻图片等形式,以上是新闻学界较为统一的认识。法学界实务中没有给新闻作品给予定义,导致时事新闻的概念被扩大化,现实中被与时事新闻混为一谈,新闻作品遭侵权可想而知。 要说将法学界定义的“时事新闻”概念来在新闻学中找一个相近似、套得住的概念的话,从形态来看,似乎只有新闻作品这一体裁中的“消息”这一类型更加接近“时事新闻”。显然,时事新闻是法学概念,而新闻作品是新闻学概念,含糊一点说两者的关系,可以认为时事新闻(消息)属于新闻作品的组成部分。日常的新闻报道中,是否有《著作权法》所称的“单纯事实消息”呢?应该是有的,比如党报经常报道的会议新闻,内容往往是领导讲话稿;又比如日常报纸中关于一些突发事件的短消息,往往是何时何人在何地发生何事,此类消息影响重大、新闻价值大,但是由于时间仓促,记者还未能及时获得进一步的信息,但是又不能不报道,所以往往是简短的几十字消息。如下面这一则新闻,就是单纯事实消息。 日本发生特大地震海啸 总理致电慰问 据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 日本东北部地区11日下午发生里氏8.8级强烈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造成重大损失。 国务院总理就此致电日本首相菅直人,代表中国政府向日本政府和人民致以深切慰问,表示中方愿向日方提供必要的帮助。 同日,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和杨洁篪外长分别致电日本防卫大臣和日本外相表示慰问。 以上仅仅是列举,不能穷尽地概括。但是日常中,这类“单纯事实消息”占新闻作品中很少部分。因为,新闻报道中,这种“单纯事实消息”对读者而言,往往是“食之无味”,读者不感兴趣。因而,我们的记者、编辑或者采编部门千方百计地希望能在这些“单纯事实消息”中提炼出一个亮点,提炼出读者关心的问题,然后深入挖掘,加入很多背景材料、采访。这样一来,“时事新闻”已经不再是普通的 “单纯事实消息” 了,或者更为确切地说,“新闻作品”已不再是“单纯事实消息”了,已经具备了《著作权法》所说的“独创性”,如调查性报道、专访、创作性摄影报道等。这类新闻作品在法学界中,很多人认为是时事新闻,并且被其他媒体以“时事新闻”打擦边球进行转载、转播,严重侵害新闻作品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三、结论:进一步区别时事新闻与时事新闻以外的新闻作品 综上笔者论述,应该明确,“时事新闻”≠“新闻作品”,时事新闻以外的很多新闻作品已经具备《著作权法》所要求的“独创性”(当然,笔者并不是说具备了“独创性”就一定要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著作权法》所保护对象的特征要求在此不一一讨论),属于新闻记者、编辑的智力成果,应该加以保护。 由于我国还没有专门用于调整新闻媒体行为规范的相关法律,新闻作品是依靠《著作权法》规定来进行保护的,但我国《著作权法》也有明文的规定:“本法不适用于时事新闻”。这也是造成很多新闻媒体借口时事新闻不受法律保护而对其他媒体的文章进行抄袭、剽窃或者非法转载的深层原因。《著作权法》本身存在很多模糊不清和过时的规定,对于“时事新闻”的界定就是比较典型的一个例子,直接导致新闻学界解释和法学界解释不统一,从而引发各种新闻著作权纠纷,造成相关案件审理困难。 尽管我国《著作权法》第5条明确将时事新闻排除在保护对象之外,但在司法实践中必须将时事新闻和时事新闻以外的新闻作品加以区分。笔者建议,法律实务部门有必要对时事新闻深一步细化,《著作权法》所述的“单纯事实消息”应有别于笔者前述的经过加工后的“单纯事实消息”,因为经过加工后的“单纯事实消息”已经成为具有“独创性”的智力成果,应加以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著作权法》的立法宗旨,提高新闻工作者、新闻机构的工作热情、积极性,以促进我国新闻传媒事业的健康、蓬勃发展。 时事新闻论文:自媒体时代党报时事新闻的“突围” “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新闻的记录者和传播者!”研究自媒体的学者喜欢把这样的话挂在嘴边。如今,随着我国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凶猛”扩张,微博、微信的用户数量以几何速度增长,中国的自媒体时代已然开启。媒体记者、政府部门和普通网友每天通过互联网、传播海量的即时信息,越来越多的受众特别是年轻人已习惯于通过电脑屏幕和手机终端接收这些信息,并以之作为获取新闻资讯的首选渠道。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受众阅读习惯的改变,给报纸特别是党报媒体的时事新闻(国内国际新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党报时事新闻版要最大限度地吸引读者,扩大舆论影响,最终在网络、手机、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夹击下成功“突围”,必须解放思想,坚持“新闻党报”的办报理念,不断改进报道内容,创新报道形式。 解放思想掀起“头脑风暴” 党报是党的喉舌,承担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作用,需要遵循宣传规律;但党报更是新闻纸,承载为读者提供最新鲜、最贴近新闻资讯的作用,必须遵循基本的新闻规律。一段时期以来,党报时事新闻报道中存在着一些重视宣传规律而忽视新闻规律的现象,造成“会议式”“文件式”报道多、时效性差、信息量不足、贴近性不强、文风僵化、版式死板等现象,读者评说“不好看”。在自媒体时代,再不进行大刀阔斧的新闻改革,必将使党报与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差距越拉越大,潜移默化地消磨党报在读者中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进而影响媒体的生存发展。 因此,改革首先需要解放思想,掀起一场“头脑风暴”,强化时事新闻版面的“新闻”属性,将宣传规律和新闻规律结合而不是割裂开来,不断创新报道形式,探索和丰富具有党报特色的时事新闻报道模式;对于一般的灾难性、监督性报道,只要舆论导向正确,有利于产生正面积极的社会效益,都应该及时、充分给以报道,以满足受众对新闻资讯的基本需求,而不应该使党报在这些事件报道中“缺位”。比如,中共中央提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要求,党报时事新闻版应就此进行深入舆论监督,狠刹吃喝风,这种监督性报道既有利于党的工作,也顺应百姓呼声,必然会受到读者的欢迎。 给时政新闻一张鲜活的“面孔” 时政新闻是党报时事新闻版报道的重头戏。国家领导人的活动、党和国家各种会议报道、有关部门的新闻会等等,这是党报时事新闻版的资源优势,却同时也最为读者诟病。这是因为许多时政新闻报道篇幅冗长、味同嚼蜡,让读者一看就“头痛”,难以产生阅读兴趣。编辑必须大胆创新,让时政新闻收敛起严肃的面孔,变得鲜活起来,变得让群众喜闻乐见。 1.在新闻篇幅上,要敢于删砍,使文章“短”下来 冗长空洞、套话连篇的报道不会带来良好的宣传效果,只会起到负作用,提出文风要“短、实、新”,时政新闻报道也是如此,必须对稿件进行深加工,以达到去除水分、取其精华的目的。对于国家领导人常规的会见活动,甚至可以采取标题新闻等简洁形式给以报道,而为其他更有可读性的新闻腾出版面空间。 2.在新闻标题上,要精心制作,提炼稿件中的新闻点,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人们常说,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信息爆炸,使媒体已然进入了“读题时代”。我们不做“标题党”,但网络媒体在会议报道中做“新闻题”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标题制作中要遵循“精炼、动词、实题”的原则,即标题要短小概括、多用动词、标出新闻点。 强化“三个”意识赢得受众 党报时事新闻报道要占领市场,赢得受众,从整个版面安排到一篇新闻稿件的选取,都要更加鲜明地体现出贴近意识、民生意识和服务意识。 所谓贴近意识,就是按照“三贴近”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此话讲了好多年,但党报做得还很不够。每天,面对浩如烟海的时事新闻稿件时,编辑一定要选择那些与当地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具有贴近性的新闻。对于全国性的重要时政报道,也要找准与当地百姓利益的“贴近点”,让报道真正“落地”。 所谓民生意识,就是多选择那些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稿件,比如,成品油、天然气等生活必需品调价,保障房建设,医疗改革等等。只要没有重要的时政要闻,在头题等重要位置上,尽可能以较大篇幅刊载此类稿件,对于提高党报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公信力,有很重要的作用。 所谓服务意识,就是使报道尽可能为读者的生活做好服务。比如,时事新闻报道中关于天气变化的报道,比如,最近关于“H7N9禽流感”预防措施的报道,都会鲜明体现这种服务性。 做足“包装”启动视觉革命 “好马配好鞍”。精彩的内容,也必须依靠美丽的包装,才能为读者喜闻乐见。当今,视觉设计已成为一张报纸能否吸引读者眼球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党报时事新闻版面一定要充分重视“视觉冲击”,把视觉设计的重要性上升到更高层面。 首先,报纸已经进入读图时代,要大胆运用新闻图片,强调大幅照片的视觉冲击力。在版面上半区,尽可能安排一个核心图片区,照片本身应有新闻价值,具备一定的冲击力和美感,以使报纸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在版面的其他位置,应视情况安排大小图片,与核心图片区形成呼应、主次分明。 其次,在效果图、新闻图表的制作和运用上应更加频繁,并使其成为一种主要的版面美化手段。在新闻照片不足的情况下,它们可以起到很好的美化版面的作用,更能够直观地表现稿件中的“新闻点”,对新闻稿件起到配合说明、提炼升华的作用。美术编辑综合运用新闻图片、图表、效果图、地图等各种视觉表现手段,使版面达到一种“图形化”的效果;文字编辑也更加注重与文字编辑的协作,增强了版面“图形化”的意识,使版面真正做到图文并茂,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第三,遇到全国两会、雅安芦山地震等类似的重大战役性报道,要加强对版面的整体包装,包括版式、报眉、栏题等等,使版面整体和谐统一,更有力量。 总之,在自媒体时代下,党报时事新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也迎来进一步提升报纸品质的契机。自媒体最大的弱点,是信息传播的不确定性,而党报的优势恰恰在于它的权威性。我们有理由相信,党报时事新闻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报道形式,会赢得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成功“突围”。 (作者单位:辽宁日报) 时事新闻论文:时事新闻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地理学是一门兼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1],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关注地理时事,收集并运用时事素材引导和阐释教学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提高中学地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就中学地理教学中时事新闻应用谈谈认识。 一、时事新闻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地理教学中,适时运用时事新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时事新闻与地理教学整合,时事新闻穿插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因关注时事问题的发展,产生探究的欲望,继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2]时事新闻的引用能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引发学生共鸣。 2.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地理教学中穿插时事新闻,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3]时事新闻的形象性和直观性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记忆加深。时事新闻来源广,涉及面广,能丰富地理课堂带来的信息,并有利于学生联系实际情况理解课本所学知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把握所学的知识。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能力。时事新闻与课本知识有机结合,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实课堂教学。时事新闻引入课堂,能拉近教材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学会从地理视角观察和分析问题,锻炼学生应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4] 二、时事新闻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应用时事新闻导入地理新课。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导入直接影响教学的方向和学生的热情,适当运用时事新闻,是良好的课堂导入。例如在学习全球气候变化时,全球气候变化是长期过程,学生难以感受短期内气候的变化,可引入时事新闻:蝴蝶一年中的飞行时间是根据气温变化而调整的,随着全球变暖,它们的飞行季节随之改变,蝴蝶更早出现,也更早进入活跃的飞行季节,而这让它们有可能遭遇霜冻而死亡,或比它们所依赖的植物食物提早出现而挨饿。用这一时事新闻导入新课,形象地展现给学生气候变化引起的后果,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使学生心中形成种种疑问,便于引入所要讲授的地理内容。 2.应用时事新闻阐释地理理论。在阐释一些疑难的地理理论时,仅用书本上的概念,可能难以使学生明白这些理论的意思。辅之典型事例解释地理理论,使学生清晰地认识这些地理理论所讲述的内容。[5]例如,讲到厄尔尼诺现象时,单纯讲述其定义学生很难理解,可用2009年我国“暖冬”的案例说明“太平洋现在的表层水温比平均水温高1.3℃左右,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偏暖的态势仍将维持,并且继续影响大气环流的正常分布。在这种情况下,专家预测,受厄尔尼诺影响,我国可能会出现‘暖冬’”,让学生真实地体会厄尔尼诺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严重后果。 3.应用时事新闻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抽象的地理理论讲授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学习的兴致不高,对地理学习关注度不够,不能适时地记住所学内容。例如,在讲解水循环的意义时,依靠书本概念讲解,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也难以意识到水循环对我们的生活环境的重要意义。引入黄河在最近几十年内的断流情况:1987年后几乎连年出现断流,断流时间不断提前,断流范围不断扩大,断流频次、历时不断增加。断流河长上延至河南开封市以下的陈桥村附近,长度达683km,占黄河下游河道长度的80%以上。通过黄河断流的具体数字,引起学生对母亲河的感情共鸣,认识到保护水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探讨保护环境、缓解黄河断流的热情,继而体会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4.应用时事新闻拓展课程练习。时事新闻可对教材中高度概括性的语言做进一步诠释,弥补教材叙述的不足,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提升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地球运动的过程中,利用刚发射的嫦娥三号,可出试题: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近日发射,将挑战人类月球科学探测历史上的几项“第一次”。根据资料回答问题: 最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中心通信联系的是?摇?摇 ?摇?摇;嫦娥三号属于?摇?摇 ?摇?摇(人造行星或人造天体)。利用这一题目可及时复习课堂所学的《宇宙中的地球》这一章节,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论联系实际,拓展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三、时事新闻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时事新闻的筛选。在地理教学中,离不开时事新闻的使用,而时事新闻需要平时的积累。在积累过程中,时事新闻需要筛选、整理,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地理教学,才能与地理教学有效整合。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可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获取时事新闻。[6]筛选时要做到:一要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尊重客观事实,在选取时事新闻时要从正规网站和知名度较高的报纸杂志上选取,对于不确定的内容、存在争议或是无法解释的地理现象要适当应用,并注明是未确定内容,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二要结合教材,适当选取,根据课堂需要,抓住与课堂教学之间的联系,以教材为基准,对所要使用的地理时事新闻进行处理,保留精髓呈现在学生面前。三要保证新闻的及时性,最好选取最近发生的地理时事新闻,引起学生的关注,并提出解决方法,真正做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7] 2.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引导。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地理教学面临重大改革,时事新闻的使用需要教师合理地组织和引导。首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与学生做朋友,从生活和学习上关心学生,就时事新闻的应用与学生共同探讨和学习,而不是一味地灌输。其次要符合学生的基础和水平。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时事新闻,达到通俗易懂,又能很好地引起学生探究兴趣。最后,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通过对相关时事内容进行查找、整理和分析,自主展开和学习,有效地培养学生观察、发现、理论结合实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促进学生自觉掌握课内知识的积极性和掌握的牢固性的提高,拓宽学生视野和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时事新闻论文:浅议时事新闻侵权行为的规制 【摘要】由于时事新闻侵权行为不易调查取证等因素,当前我国时事新闻使用侵权行为普遍存在,对新闻行业健康发展带来巨大危害。对此,我们需要对时事新闻使用侵权行为进行合理规制,明确“时事新闻”的定义,明确对时事新闻使用侵权行为的认定标准,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惩处力度。 【关键词】时事新闻 侵权模式 规制建议 我国法制的完善过程,也是对公民的各项权利保护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当前,我国已经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标志着我国法律制度已经趋于完善。同时,我国对公民的各项权利保护也切实得到了加强。我国于1990年开始施行《著作权法》,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进入法制化轨道。对时事新闻的侵权模式、成因进行分析并采取合理的措施予以规制,无疑能有效促进我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健康发展。 正确理解“时事新闻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含义 按照现行《著作权法》的规定,时事新闻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相应规定在1990年开始施行的《著作权法》中就以明确法律条文确定,后来2001年修订后的《著作权法》中继续沿用。为了明确“时事新闻”的概念内涵,避免执法中的混乱和相关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泛滥,2002年国务院颁布了《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实施条例第五条规定:“时事新闻,是指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对“时事新闻”做出了定义。“实施条例”之所以强调时事新闻为“单纯事实消息”,就是针对当时“克隆新闻”的普遍存在的现象而制定的。 然而,现实中的时事新闻往往被错误地理解为: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对于新闻的报道,将在媒体上的新闻报道均理解为“时事新闻”,加上《著作权法》第五条“时事新闻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规定,各媒体中的“克隆新闻”越来越多,新闻报道的秩序越来越混乱,对我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健康发展带来巨大挑战。随着网络技术日益的发达,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使新闻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网络、报纸、电台、电视等各种媒体无时不刻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新闻传播活动。网络等新媒体的发达使媒体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著作权法》规定:“媒体刊载或者转播其他媒体已经发表的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实时性文章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稿酬”,导致了不同媒体之间相互刊载新闻作品的混乱状况。新闻工作者辛辛苦苦采写的稿件,其他媒体可以不经作者同意、也无须支付稿酬就被广为转载,转载新闻作品的媒体没有付出任何成本而坐享其成,打击了新闻媒体及其工作者的热情。新闻报道的内容真实性和质量保障力大大减弱。新闻报道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国家法律对新闻报道这种商品应予以特殊保护,而目前的法律规定不利于对新闻报道的保护,亟待加以规范。 我国自1990年颁行《著作权法》以来,一直遵循“时事新闻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观念。虽然国务院《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五条规定了时事新闻的定义,但是对于定义中的“单纯事实消息”有着不同的理解,因而导致对“时事新闻”的定义自始至终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标准,这就成为许多纠纷和问题的根源所在。要准确理解时事新闻的概念和内涵,就首先得对“单纯的事实消息”进行明确。笔者认为,“单纯事实消息”的作品,其文字表述应该是简洁的,肯定不是长篇大论的。“单纯事实消息”中包含的主要内容是新闻消息的时间、地点、人物、发生的事情等基本概念,除此之外不应该包含其他的修辞和情感色彩、观点主张、主观感受。 时事新闻使用的侵权模式简析 即便当前《著作权法》规定:“时事新闻不受著作权法保护”,使用时事新闻在特殊情况下可能导致侵权,主要有如下几种模式: 第一种,在未获得授权的情况下转载转播其他媒体的时事新闻作品。《著作权法》规定:“媒体刊载或者转播其他媒体已经发表的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实时性文章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稿酬”,即便法律做出此类规定,但是,如果媒体在未经授权的情况在转载其他媒体的时事新闻作品,如果连作者的署名也给省略了,这很显然是极其不公平的。笔者认为这样的转载构成了对原刊载媒体、原作者的侵权。何况,民事活动中要遵循“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许多媒体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果其他媒体仍然不予理会其声明,在未获得授权的情况下予以转载,就构成了侵权。1999年11月,《中国青年报》发表《偷文章就是偷钱偷正义偷良心》一文,该文认为“我们被偷了”、“我们遭遇了最无耻的偷窃”,并且指出,1998年12月24日某报转载《中国青年报》的八篇文章,并且这八篇文章没有任何一篇注明“摘自《中国青年报》”,其中有五篇连作者姓名都没有署具。①《中国青年报》的文章刊登后,引起了众多媒体对此种转载行为的谴责。此事并没有诉诸法律,但在新闻行业中形成了对此类转载行为的共同抵制。 第二种,提前在采写媒体之前刊登相关时事新闻。提前在采写媒体之前刊登采写媒体的新闻稿件,可能导致时事新闻的侵权使用。比如,某地发生新闻事件,A媒体以本媒体名义指派记者前往采访并写出新闻稿件,后B媒体从各种正常的或者非正常的渠道获得了A媒体采写的时事新闻,便抢先在A媒体报道之前在B媒体刊发、刊播了A媒体采写的时事新闻报道,则B媒体构成了对A媒体时事新闻稿件的侵权。A媒体指派记者以本媒体名义前往新闻现场采访,A媒体付出了包括交通费、记者工资在内的相应采访成本。B媒体没有付出任何成本的情况下刊发、刊播A媒体采写的时事新闻稿件,很显然有违公平原则,并且不符合《著作权法》的“转载或者转播其他媒体已经发表的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实时性文章”的免责条款。由于新闻稿件此时还没有发表,如果时事新闻的采写者对此没有过错,就构成对A媒体的侵权。 第三种,未进行任何采访活动而据他人的独家线索撰写并刊发新闻稿件。对于此类侵权模式,我国已有法院相关审判案例。1995年9月,广东省汕尾市广播电台记者曹伟向汕尾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余海龙(原《汕尾广播电视报》记者部主任)承担侵权责任。理由是,1994年8月,原告接到了被拐卖妇女的求救电话之后,即刻联系公安、妇联等部门对被拐妇女进行解救,原告也参与了解救活动。在解救成功之后对被拐妇女进行了独家采访,在广播电台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后来,原告向被告汇报相关工作,并且提供了一些文字素材。8月18日,被告在未进行任何采访的情况下,根据原告的文字素材和口头汇报掌握的情况,撰写了《热线电话骤然响起》的文章,该文的立意和视角与原告的文字表述相同。被告撰写的新闻稿件,是根据原告的材料整理之后进行发表的,后来还在1994年度全国城市广播电视报的新闻评比中获得两项奖项。本案中,被告撰写的稿件线索完全来自原告的有价值的独家新闻素材,并且其成文发表时并未获得原告准许,被告的行为并不适用于《著作权法》“时事新闻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规定,被告的行为构成对原告权利的侵害。②其实,类似事件在当前的新闻界时有发生,只是只有极少部分对簿公堂。 第四种,网络背景下盗链其他服务器的服务内容。除了上述时事新闻使用侵权模式之外,还有盗链等模式可能造成时事新闻使用侵权。所谓盗链,就是服务提供商自己不提供服务内容,通过网络技术手段绕过广告等其他有利益的最终用户界面,直接在自己网站上向最终用户提供其他服务提供商提供的服务内容,以此骗取用户的点击率,而在此过程中,真正的网络服务提供商没有得到任何利益。以盗链方式构成时事新闻的使用侵权,在国外已有具体审判案例得到法院支持。但是,我国现行《著作权法》第十条规定复制侵权的七种形式为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其中并未规定网络环境下的“盗链”构成侵权。所以,如果在我国发生盗链行为,司法审判机关审理此类案件的过程中必定存在不同的观点主张,导致案件的审理存在争议。 时事新闻使用侵权的成因分析 时事新闻被我国《著作权法》确定为不受该法调整的范围,但是由于法律没有明确“时事新闻”的概念和内涵,法律和道德之间仍然存在一定冲突,仍然容易在具体的新闻事业发展中产生时事新闻使用的侵权行为,其成因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被侵权的时事新闻具有经济价值。时事新闻具有新闻价值。在我国学者专家对新闻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提出新闻的商品性、产品性,认为新闻具有交换性等商品价值,新闻能够在其传播的过程中为刊发媒体带来相应经济收入,新闻的商品性和经济价值由此体现。时事新闻的时效性特征十分显著,在以前的新闻出版过程中,如果某媒体刊播了某条新闻之后,对于之后会产生的时事新闻使用侵权似乎不是那么重视,媒体在乎的是时事新闻是否在第一时间刊播,新闻的时效性会使新闻在媒体之后导致其价值迅速递减。然而,目前的网络技术、印刷技术、通讯技术、复制技术已经达到非常高的水准,网络等技术的高度发达使新闻信息可以呈现几何级的速度和增长,被侵权的新闻可以在极短的时间之内迅速传播。正因如此,各媒体均以能够在第一时间报道重大新闻、独家新闻为荣,在新闻的经济价值刺激下,给时事新闻侵权行为提供了动力。 时事新闻使用侵权不易调查取证。时事新闻使用侵权调查取证难,是导致时事新闻使用侵权现象普遍存在的重要因素。因为存在调查取证方面的困难,许多时事新闻使用侵权纠纷案件不了了之,侵权行为并未付出违法成本,更加造成时事新闻使用侵权现象的越演越烈,难以通过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自我约束解决问题。当前信息社会的背景下,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一条具有重大价值的新闻是媒体及其记者竞相追逐报道的对象,国内新近发生的重大新闻,一时之间众多媒体立刻跟上进行报道。对于此类新闻报道,不同媒体的采访时间、成稿并刊播的时间可能有所不同。在其他媒体已经报道同一件新闻事件的情况下,后报道的媒体如果完全重复报道之前的已经报道的内容就会导致新闻的价值贬值,在通过广大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广泛报道之后,在报道完全相同的新闻,其新闻价值可能接近于零。媒体及其新闻采写者为了实现新闻的传播价值,千方百计挖掘和新闻事件相关的新内容。此时,不同的媒体及其记者之间如果出现完全相同内容的报道,双方或者多方就可能到法院起诉,而法院对此难以进行调查取证。 《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不够规范。我国现行《著作权法》规定:“时事新闻不受著作权法保护”,《著作权法》本身并没有对什么是“时事新闻”做出界定,国务院颁行的《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将“时事新闻”界定为:“时事新闻,是指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但是,实践中对于“单纯事实消息”存在不同理解,导致时事新闻侵权纠纷难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和规制。此外,按照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规定,除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在实践中,各媒体对《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扩大化应用”,导致时事新闻以及其他相关文章转载的秩序较为混乱。 时事新闻使用侵权行为的规制 明确“时事新闻”的定义。当前新闻行业中新闻转载秩序的混乱、侵权行为的普遍存在,以及法律对时事新闻侵权现象的难以规制,十分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法律法规对“时事新闻”的概念并未做出明确的规定。为此,必须在《著作权法》中明确“时事新闻”的定义,从而使人们对“时事新闻”不会产生认识上的歧义。目前,学术界、新闻界和司法实践界还没有对“时事新闻”做出突破《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的界定,对于“时事新闻”概念的明确界定需要通过立法方式做出,建议在修改《著作权法》时将“时事新闻”的定义予以明确。 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惩处力度。当前,许多时事新闻侵权行为均以“合理使用”为借口规避法律的制裁。对此,司法机关在审理时事新闻侵权案件的时候,对于有证据证明已经构成侵权行为的,对侵权行为者依法从重予以制裁,通过具体的司法审判案例确立“侵权可耻”的观念,以法律制度推进新闻行业的健康发展。当前,需要对“合理使用”形成正确的理解,形成行业内统一的认识,避免更多的媒体及其从业者以“合理使用”为借口实施新闻时事使用的侵权行为。关于“合理使用”的作品,必须是已经发表的作品,对于未发表的作品何时发表、是否发表、怎样发表等问题均需由著作权人决定,任何媒体不得在未经著作取人准许的情况下擅自发表他人未发表的时事新闻。③同时,任何媒体在转载已经发表的时事新闻之时,必须注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著作权法享有的其他权利,否则就构成侵权。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合理使用”的范围进行严格的限定,对此问题,我们可以借鉴国外著作权法中某些较为规范的法律条文,将引用时事新闻后导致著作权人无形资产损失且以盈利为目的的使用均视为侵权,当然,这样的规定需要通过立法的方式予以确定。 明确对时事新闻使用侵权行为的认定标准。何种情况下构成时事新闻使用的侵权,是规制侵权行为的前提。明确时事新闻使用侵权行为的认定标准须从如下方面考量:第一,以新闻的来源作为标准进行认定,未经许可而转载“独家新闻”的行为构成侵权。因为,“独家新闻”的来源是针对唯一媒体的,如果没有经过“独家”的许可而擅自转载,无疑构成了时事新闻的侵权;第二,以涉嫌侵权的媒体及其新闻作者是否有深入的采访作为认定标准。如果涉嫌侵权的媒体及其新闻作者通过自己的深入采访后,创作出和其他媒体已经刊登的内容相似或者相同的新闻报道,则不构成侵权;第三,以被转载的新闻作品是否有独特的构思与艺术品质作为认定的标准。如果被转载的新闻作品并非“单纯的消息”,那么该新闻作品就具有独创性,比如包含富有特色的摄影作品等,此时如果转载行为未得到著作权人准许,可以认定构成侵权。 (作者为郑州大学博士研究生) 时事新闻论文:时事新闻采编技巧探析 摘 要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社会已进入信息爆炸时期,时事新闻的采编,应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更新观念,以选取信息、与时俱进和个性化为采编要求,努力提升职业素质,力争在时代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 时事新闻采编;观念;方法 时事的发生有着时间上的延续性和空间上的无限性的特点,所以时事新闻的采编具有即时性的特点,还要做到跟踪事件的发展,追求事件的独特性。现在是信息爆炸时代,纷乱而至的形形色色的信息给采编工作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方面的干扰,在这种情况下,要求采编人员做到辨明真伪,勇于创新。 1 时事欣慰信息的选择创新 时事新闻采编首先面临的是信息的选取,选取哪一种信息作为信息报道的内容,在成功与否上起着关键作用。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节奏也明显加快(工作方法、方式的创新,工作内容等与过去截然不同),铺天盖地、应接不暇的信息会让人无所适从。特别是如今网络上流行的微博、微信、博客等多种新颖信息传播介质,对纸质新闻报道形成了极大的冲击。 时事新闻既是国家意志的载体,又是现实中真实事件的再现,由于各种媒介的参与,会使得事情的真实性有所偏差,这就对新闻采编人员的工作量和脑力劳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地区爆发的类似重大事件、突发事件,因采编人员考虑从哪方面入手,事件的报道顺序,报道的中心点是什么,采用哪一种报道形式等,所以最后达到的报道效果可能略有不同。时事新闻要以事件的真实性为基础,不受外界势力的影响,另外,报道的内容和目的应当顺应时代要求,符合客观规律。 与此同时,采编工作要跟踪事件的发展,并且及时报道,使听众存有期待心理。为了使听众得到的信息更全面、真实,对于重特大事件要从多方面给予关注,还原事件的本来面目。采编人员可以借助多方面信息来源渠道,如电视、各家报纸、电台广播,还有网络上的QQ群、博客、微信、论坛、UC等多种媒介,把这些信息予以加工、整理。另外,还可以运用多种媒体信息共享,对信息进行深度研究,以达到信息的连续性的目的。 2 时事新闻的采编要顺应时代要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遍地开花,高等人才也层出不穷,中国的中青年人群受过高等教育的不在少数,文化知识水平显著提高,也开阔了他们的眼界,提升了他们的思想辨别能力。中青年一代,也是当今网络应用的主要人群,网络上的新闻首先会进入他们的视野,引起中青年人群的关注,所以新闻采编人员要根据中青年人群的特点,提供其关心、感兴趣的信息。 时事新闻采编需要有一定的文化觉悟。党中央在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制度改革和文化大发展的思路以后,文化在时事新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同时它与时事新闻也是密不可分的。如今,经济发展压倒一切,文化只是经济发展的附属物。比如,某些地区近些年筹办的形形色色的文化节,当然这些文化节宣传了一些地方文化特色,有着一定的影响力与文化推动作用。可是这样的文化节对文化内涵的理解过于简单,和高层次的文化有着较大的差距。关于这些时事新闻,实际上是根据一些地方政府的意愿,为了实现更高的经济利益,与文化品味关之甚少。还有一些新闻媒体单位就是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来进行参与。这些都是新闻采编人员应该远离的行为。 新闻采编要有教育性,也就是新闻报道要对现实的人具有教育意义,教育如何做人、要有同情心、善心。采编人员要选取有教育意义的新闻事件,教育人人都要对社会负责,要学会判断美与丑,“ 以判断为前提,侧重某方面来报道,落实事件中的美与思想中的美的一致性。” 当前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人都有条件担当报道者,网络上的QQ群、微博、微信等等多种信息媒体的参与,把每个人都融入到信息报道当中。网络技术的大面积普及和数字科技的多方面应用,能使传播者与听众的位置发生互换,他们之间的分界线不再明显,出现多种形式的信息提供方式。台湾艺人大S的婚礼,回绝了新闻媒体的参与,但是其宴请宾客张朝阳利用自己的微博对婚礼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且还上传了许多的照片,在网上被一时热炒,张朝阳毕竟不是专业的新闻采编人员,他所记录的婚礼过程没有进行信息的整理,也缺乏新闻的应用性,读者读来略显零乱,但也开辟了一条新的新闻报道渠道。因此,社会急需新闻采编人员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努力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踊跃参与信息报道的竞争,增加新闻报道的实用性与应用性。 3 推行新闻采编的个性化发展 第一,建立个性化新闻报道的制度和实行方法。合理有效的实行方法能使工作进展顺利,适时高效,所以,报业部门要根据时事新闻个性化发展的要求,创造自己独特的运行制度和考评制度。报业部门现在仍然存在着旧的制度,大多数的晚报仍归日报管辖,管理方法和办报的宗旨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仍受党报党刊模式的影响。这样的形势下,固定的办刊思路和模式化行为占很大的比重,甚至占主要地位。所以,如果要想采编人员真正地运用个性化的方法和创新思维模式进行工作,就一定要付予他们广阔的工作空间,鼓励其个性化发展,也要制订相应的考评制度和方法,如和他们的绩效挂钩等,对其个性化的新闻报道要有足够的安全措施,要能包容其新闻报道的一定内容等等。 第二,时事新闻报道的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新闻采编人员不但应该具有发现事件的能力与敏感性,对新闻事件的快速播报,还要具有能够预知某些事件的发生和一些社会现象的能力。有些社会现象能够提前预知,如奥运会、人民代表大会、亚运会、NBA、CBA等职业篮球联赛等。大多数的新闻事件不能提前预知,但报道时间与事件的发生时间也不能相差太远。时事新闻的采编工作,既要做到对象的典型性,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比如,不久前的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种现象,中国文化界几年前就已经预料到了,有的新闻媒体对此早已做好了前期工作,事件发生后,这样的新闻媒体比没有做准备工作的新闻媒体,所做的报道一定更有说服力和社会意义。所以,个性化的新闻报道,对采编人员的信息来源渠道和对社会多方面现象的预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争取深入时事新闻的实践过程。时事新闻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是异常敏感的话题,只有充足的思想准备和丰富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深入到事件的发生当中去。要想做到新闻的个性化,只有亲身来到事发现场,才能在第一时间获得最新事件发展情况。用2012年夏季的伦敦奥运会为例,奥运会的开幕和赛程是能够预知的,但大众关注的是每个赛事的金牌归属和奥运会金牌榜情况,这种信息是不可预知的。如果某媒体没有向奥运会派出记者,那么他所得到的信息都是其他媒介转述的,首先在时间上就落后于其他媒体,由于没有亲身体验,对事件的剖析也略显苍白,缺乏说服力,当然,也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对这种情况给予弥补,如请体育界的权威人士和专业人士到场评论等,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新闻的吸引力,但是无论采取什么方式,都不能取代亲临现象所带来的那种震撼感与感染力。这样的新闻报道一是没有新鲜感,二是缺乏形象性与创新,不会引发观众的追捧。所以,纸质媒体应该增加大量的人力、财力,让从事采编工作的人员深入到事发现场去,亲临其境,有力推动新闻报道的个性化发展。 时事新闻论文:探讨“时事新闻”在历史复习中的运用 摘要:在高三历史复习中,总结性的概念和结论比较枯燥,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和记忆。我们时常读书、看报、听新闻广播。那么,可否把我们每天所接触到的时事新闻加以挑选和整理,并运用到高三复习阶段中来呢?本文针对这一设想展开初步的探讨和实践。 关键词:时事新闻;高三历史;复习效率 一、利用“时事新闻”进行高三历史复习的必要性 首先,要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心理。由于现在大部分选修历史的学生主要是由于理科基础不太好,尤其是数学是其弱项,然后把赌注押在了历史上。认为历史只要临考前背一背就能得到一个很不错的成绩。他们殊不知,高考历史与高一时的历史科目测试相比已经面目全非,如果没有一个正确学习导向,仅抱如此想法,必吃败仗。如今高考一贯题型为选择题和材料分析论证题,由图入史、因文入图,图文联系紧密,体现了现在高考对记忆要求降低,而能力考察突出。由于历史知识本身具有过去性的特点,而中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又缺乏社会体验,从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程度非常抽象,必然在心理上产生出一种距离感,这种心理特点,势必影响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准确把握。 其次,从当代中学生心理特点来看,当代中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宽泛,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果稍加引导,把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经常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现代媒体途径及时了解时事新闻结合起来,运用到历史复习课程之中,势必会产生意外的学习效果。况且时事新闻具有“内容新”、“时效强”、“事件真”、“跨度广”等优势,与时代紧密结合。与之相反,在高三历史复习中总结性的概念和结论比较枯燥乏味,使学生难以理解记忆,也不大容易产生兴趣。如果以时事新闻辅以历史复纲,因势利导,运用到高三复习阶段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必将提高学生备考的效率。 二、时事新闻在高三历史教学中的效用 1.补充教材知识,弥补教材滞后的不足。时事新闻能够反映最新的学术动态,密切结合现实,灵活巧妙,彰显平实、自然与亲和,以最大限度发挥“以史为鉴”的功能。 2.佐证历史材料。历史因其过去性导致许多史料的欠缺或证据不足。以当前的时政新闻来验证以往史事的真伪,提供相应的说服力,况且时事新闻的语言文字表达通俗易懂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没有什么阅读障碍。 3.进行情境设置的命题研究。通过设置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使试题依托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一方面吸取了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借助了史学新范式,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等来命题;另一方面改进了以往命题套路的局限,为命题人拓展了更大的空间,使命题思路游刃有余。 4.服务于高考复习热点。联系时政热点,提炼把握分析,以史入今,以史鉴今,史为今用,以历史知识、观点为基础,使时政热点和历史知识点之间做到有机的联系。 5.推动课外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复习,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性。 三、如何利用时事新闻进行高三历史教学 1.补充式。例如,复习历史必修一中关于分封制和宗法制问题时。分封制和宗法制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对后世的制度建设和中华文明的延续产生了重要影响。分封制和宗法制必然成为高频考点。但作为早期政治史,学生必然不容易理解。那我们可以用时事新闻来解释“中共中央总书记2009年5月26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和他率领的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全体成员,并同吴伯雄举行会谈。”让学生理解宗法制的基础是血缘关系。而且可以用来考察当今社会一些习俗: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尊宗敬祖”等,这正是宗法制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远影响。但也导致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与现代社会强调平等和法制的意识有些背离。让学生意识到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性,艰难性。这可以联系到必修一中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等等。让学生掌握对时事的理解和延伸,这正是现在高考要求学生所达到的能力。 2.对照式。对照式就是在讲述世界当代史的一些难点问题时,对照中外正在发生的类似事件进行对比式讲解,从而起到加深理解教材的作用。例如,关于货币的贬值问题。教材叙述1973年,由于美国的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美国不得不宣布美元贬值,引起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类似的美元贬值,在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也讲到过,其共同目的都是为了刺激出口,因为货币贬值,使得出口货物相对便宜。这是一个涉及到经济学中的问题,学生不大好理解。这可以同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承诺人民币不贬值结合在一起进行对照讲述。我国政府在亚洲一些主要国家相继宣布货币贬值的情况下,顾全大局,多次重申人民币不贬值,这是一种负责任的做法,虽然中国的出口受到困难,但为亚洲摆脱金融危机、走出经济衰退的阴影作出了最重大的贡献,中国此举受到了世界舆论的一致赞扬。当然,人民币不贬值,中央是经过通盘考虑的,也是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的。通过这样的对照讲解,并不是要学生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货币贬值问题,而是从历史学的角度来认识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释疑式。释疑式就是利用时事新闻讲清一些疑难概念,让学生了解其全面发展过程,并辅之典型事例,以便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例如,讲到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滞胀”问题时。“滞胀”是一个不易理解的概念,可用目前日本的经济态势来加以说明。据载,90年代初以来,受泡沫经济的影响,日本经济一直处于低速增长状态,1992年至1996年日本经济平均增长率仅略高于1%,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出现0.7%的负增长率,1998年的衰退更要严重。目前日本经济的缓慢发展、停滞甚至倒退,就是“滞胀”的典型。 时事新闻论文:活用时事新闻 提高课堂效率 摘要:时事新闻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与生活密切相关,反映普遍关注的问题等特点,为大多数学生所关注。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合理、灵活地运用时事新闻,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课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下面结合课堂实例从课堂导入、教学设计、拓展延伸、课堂小结四个方面来谈谈时事新闻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时事新闻;课堂效率;拓展 英国历史学家卡尔·贝克尔曾说:“只有借助现实,我们才能理解过去;只有借助过去,我们才能充分理解现实。现实和历史是相互对应的两扇窗户,关闭了其中任何一扇窗户,彼此的沟通就难以实现。”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将时事新闻与历史史实进行精心整合,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开展课堂探究,融会贯通地掌握历史知识,同时能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 命感,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一、活用时事巧导入——磨刀不误砍柴工 上课伊始,学生从课间的喧闹过渡到紧张的学习状态,需要有一个调节的过程。教师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激发求知欲和思维活动,引起学习所学知识的兴趣,及时有效地导入新课?这为广大历史教师所重视。历史教师如果能及时挖掘学生感兴趣和熟悉的新闻素材并将其用于导入新课,这必然引起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快速进入最佳的求知状态,并为课堂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 如,学习选修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一课时,笔者在课堂导入时运用了题目为《日本最高法院裁定中国劳工对日索赔败诉》《日本决定为每名韩国二战劳工赔99元引抗议》两则新闻,同时又引入一段对比性新闻链接:“德国赔偿二战劳工共支付43.7亿欧元”来调动学生对本课的兴趣。并针对以上新闻设置如下问题: ①德、日两国对待二战劳工的态度有何不同?②为什么两国对二战劳工的赔偿数额有很大的差别?③这反映出两国对战争及战争责任的态度有何不同?由于这段新闻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索,自然而然地就将话题引到了战后对法西斯的处理以及“东京审判和纽伦堡审判”的不同。一方面激发了学生想要知道这段历史的欲望,另一方面也找到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提高了教学效率。此外,一些时事新闻的篇幅虽小,但也不能忽视其作用,只要教师稍微用心就可利用到课堂上。如每年的7月7日、9月18日等纪念日,5月1日、10月1日重大节日等,教师如果及时、合理地运用相关新闻导入,既能让学生“不忘国耻”,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感,同时又能让学生明白原来历史和现实并不是完全割裂的。 然而,教师在运用时事新闻导入新课时,不能舍本逐末,不能为了迎合所用的案例或时事而部分曲解课本知识,时事一定要能 很好地和历史知识相联系,否则不如不用。同时,教师所选择的导入性新闻素材最好是具有典型性或者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要不然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成为课堂的另一个难点。 二、活用热点巧设计——— 一石激起千层浪 所谓“热点”,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人们关注、议论多且比较集中的问题。它既有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也有关系人们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如近期的两会、中美关系的发展(美国对台军售、美国总统奥巴马白宫接见达赖)及即将到来的上海世博会等。历史教师充分利用高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望强烈的心理特点,联系社会热点、深入钻研教材,不仅能拉近时空距离,进一步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有助于加深对现实问题的理解并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如进行必修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课的教学时,由于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政策及外交成就等知识性的东西较多,如果按传统的讲授法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则课堂枯燥且效率低下。笔者联想起刚刚结束的两会中“温总理答中外记者问”,学生对此兴趣浓厚。因而在教学中采用了“外交部长答中外记者问”的形式设计了其中的一个环节:假设老师为“外交部长”,学生中一部分为“记者”,另外一部分为“外交部发言人”。有“记者”身份的同学可以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提出一系列问题,由“外交部发言人”身份的同学进行回答,若有困难的问题或者回答不完整的问题再请“外交部长”作答。学生对这种身份的转换饶有兴致,课堂中提出了许多教材内外的问题,不仅培养了提问能力和解答能力,而且使原来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兴趣盎然。这种方式在选修4《联合国的建立和作用》一课的教学中同样得以运用。 但是,因为高考对热点的考查角度也不是直接的、显性的,历史教师所选择这种联系社会现实问题,不能像政治课那样以理论观点说明解释社会现实问题,而是从历史课的内容出发结合史实来进行的热点问题,同时也应该是符合当今社会发展趋势,积极、健康、有益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热点问题。 三、活用新闻巧拓展——柳暗花明又一村 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抽象简略,对学生缺乏一定的吸引力。且高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很强的阶段,知识需求不仅仅满足于教材上有限的内容,也不仅仅满足于“知其然”。如果教师在历史课堂中照本宣科,只是传授教材内容,那么历史课就谈不上栩栩如生。而且可以说学习历史是“小知识,大智慧”,如果我们用学过的历史知识来考查今天的社会,对于各种现象的理解就容易得多,反过来,用今天的新闻也可以印证学过的历史知识。 笔者曾把《美国对台军售中国强烈反对》《美国总统奥巴马无 视中方反对会见达赖》两篇新闻报道用在了必修1《外交关系的突破》一课“中美关系解冻”一目的教学中。台湾问题、西藏问题和中美关系问题一直是历史和现实中的热点,学生普遍对此有深厚的兴趣。中美关系一直是中国非常重视的外交关系,但是中国的国家主权不允许受到侵犯,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始终坚持的最重要 的原则。当两者冲突时,中美关系将何去何从?通过拓展,学生既了解了中美关系的始末由来,又理解了国家力量和国家利益是决定 一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这一难点。 此外,由于历史课内任务紧张,教师延伸课堂内容,适当地结合时事热点布置作业,让学生们在看新闻时完成作业,既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又满足了学生求知的欲望。例如,在选修4《联合国的建立和作用》这一课,笔者设计了这样的课后作业: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全球性问题,诸如全球气候变化、国际恐怖主义威胁、朝鲜核问题、索马里海盗等诸多挑战。面对这些威胁,你认为联合国在解决这些问题上可以发挥哪些作用?请写出你的看法。要求:(1)上网查找这些问题的来龙去脉,增长自己的见识。(2)如果你查找到了联合国在解决这些全球性问题方面已经采取了相关措施,你也可 以把这些措施写进你的作业中。 四、活用时事巧收尾——余音绕梁韵犹存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事实上,教学也是如此。巧妙的课堂小结,不仅能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的作用,还能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收到“课虽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比如说,台湾问题是学生所熟悉和关注的问题,但是要激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的感情进一步得到升华,激发学生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仅靠历史教师空洞的说教是难以达到的。在进行必修1《一国两制的构想及实践》这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运用了2010年3月14日总理答中外记者问中的一段话进行小结:“我知道商签协议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是正因为我们是兄弟,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问题总会可以解决的……在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79岁完成,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馆,一半放在台湾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教师无须多言,一切感情已尽在其中。 以上是笔者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时事新闻的一些实践与体会。实践证明:“历史教师在教学中适时地引入一些时政新闻,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历史与现实的沟通,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想觉悟,更好地实现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目标。”总之,历史教师要做“有心人”,时刻关注和收集国内外的新闻热点、重点,充分利用好时事新闻这一重要资源,将最新新闻背景材料及时、恰当、有效地运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让历史课不再枯燥,让“历史”焕发生机! 时事新闻论文:报纸时事新闻如何做出“独家菜” 很多时事新闻编辑都有这样一种感觉,面对几乎完全相同的新闻资源,国内国际新闻很难做到“独家”。不过,有进取心的报纸都在“独家新闻”上力拼。除了使出浑身解数,争取本地新闻的“独家”外,时事新闻在挖掘“与众不同”上也展开了有益的探索。笔者归纳了一下,面对相同的“食材”,时事新闻大致有以下八种烹出“独家菜”之法。 川 菜 虽菜色各异,但都离不开麻辣。对于时事新闻,就是无论做的是国内新闻还是国际新闻,虽然都是“别人家的事”,但要想方设法与“我”联系起来。每个地方的“本地”都有特殊之处,这就构成了“独家”。时事新闻编辑要尽力找出“联系”,与本地或本国元素搭上界。具体方法有地理接近、心理接近、情感接近和利益接近。 比如:2011年11月29日《法制晚报》国际版有一条《人均GDP超日 咱至少需28年》,其新闻源头就是日本内阁府在11月26日公布,2010年日本人均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为42983美元。按说这只是一条常规的国际短讯,但是《法制晚报》记者通过统计中日两国历史经济数据,用专家解读的办法得出了“预计2040年中国人均GDP将超过日本”的结论。这就是典型的加入“我”的麻辣法,使得一条人人有的新闻变成了独家新闻。 “中外结合”是把国际新闻做成独家新闻的一大法则。对国内新闻而言,就是外地发生的事,应尽可能地与报纸发行地人们的生活工作发生联系。比如,某地查出了假药、有毒化妆品等,记者立刻要进行联想,跑跑市场看看本地是否也出现了这些问题。这种有了“我”的内容的稿子,就不同于全国的“通稿”了。而人们对与自己接近的事会更为关心,新闻价值同时也得到了增强。 火 锅 报纸与读者互动起来,营造火热气氛,吸引读者的关注,就像涮火锅一样,吃的是一种热闹,也聚合多种口味。随着网络和微博的兴起,报纸与读者的距离越来越近,报网联动越来越频繁。对新闻事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声音。报纸提供发言平台,对“声音”择取角度不同,可以形成与其他报纸不一样的特色。《福州晚报》有“国内点击”版,对国内社会新闻,配上网友的点评,就是一种“小火锅”了,将各种观点都杂烩其中,拓展了新闻的深度。 自助餐 主要是针对国际新闻,自力更生,直接动手编译。正如吃自助餐,自己去取想吃的,而不是被动地等待别人提供。 时事编辑一般是“二道贩子”,尽管拿来的菜做法不同,但说到底大家的原料都差不多。直接从外报编译稿件,就不同了,可以拿到与别人不同的原料。这种办法要求报社有极强的新闻翻译人才。 比如,《法制晚报》记者2012年1月10日根据美国媒体编译了《内外各有一屏幕 英特尔推“超级本”》,2012年2月26日从印度《经济时报》编译了《2022年 苹果市值将破$3万亿》等。 当然,直接派记者赶往事发地,是最大的自力更生,可以抢得第一手材料,也能根据本报制定的报道计划采写稿件、配发最具视觉冲击力的照片,也就避免了与同城其他媒体雷同。但对国内国际新闻来说,这种报道方式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如经济实力、新闻纪律等。 茄 鲞 整合、策划、运用独家解读,深度开发,使得报道改头换面。就像《红楼梦》里面的茄鲞,相同的原料,加进不同的调料,就成为一道特别的菜。在时事新闻里,新闻源头在整个策划里也不再是主要的了。 《法制晚报》2011年12月20日国内版有一条新闻《“限”字当头 明年房价还得降》。新闻源是当日下午,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网站——互动百科在国家图书馆文会堂“2011互联网十大热词、年度汉字会”,“限”字入选2011年年度汉字。记者没有将它处理成常规性的短讯,而是通过梳理2011年限号、限流、限娱、限广、限车、限行、限购等新闻,并采访专家,把百姓关心的房价问题再做进一步的预测,使得这条回顾性的消息有了深一层的新闻点。 沙 拉 有意识地组合稿件,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增添新闻价值。《福州晚报》2010年3月29日国际版做了一个“废弃的瓶子大有用处”版面,将“塑料瓶建船”、“瓶子建屋”等与瓶子有关的图片新闻组合起来,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效果。 另外,有些媒体还会编发国际国内的零点新闻。在截稿的前几分钟即零点左右,编发一组短小精悍的最新新闻稿件。这种新闻大多数媒体都没有,打“时间差”的做法就能做到“你无我有”。 拔丝水果 将新闻与评论相结合。就像在水果上浇上热热的糖浆,使得水果既好吃又发出不一样的亮光,而且很好消化。 网络上国际国内新闻铺天盖地,而国际国内形势又错综复杂,一般网民并不是专家,这就要求编辑在提供新闻事件最新报道的同时,也要提供详尽的解读和鲜明的观点,从而起到释疑解惑、引领思考的作用。 比如《法制晚报》2012年1月16日有一篇新闻《网瘾致脑残?中国研究引热议》,里面有“观点争锋”,英美专家对上网成瘾是否属精神疾病存争议;也有“马上就访”,采访了北京军区总医院网络成瘾治疗中心主任,对 “网瘾”在我国的现状和列为精神疾病的标准都做了访谈。一条小新闻就热热闹闹地成了一个话题。 霸王餐 霸王餐,一般指吃了不给钱的餐。这里取其霸气,只准他吃,不给别人吃。时事新闻要做“独家”,有些靠的就是买断和预约稿子,用财大气粗的办法,杜绝雷同。 目前,一般是采用买断新华社和权威媒体时事新闻稿件使用权的方法,或向他们预约稿件。在一座城市里常常会有多家综合类平面媒体,其中一家可与新华社等国内的大通讯社、权威媒体签订协议,买断特稿,在这一城市里,决不允许第二家媒体刊登。这类特稿往往是对某一重大事件的深层次剖析,如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新闻背景、发展预测等,稿件的分量较重,发稿的速度极快,有很强的可读性,因此能迅速抓住读者的眼球。 《新民晚报》国际新闻部的负责人曾说,他们追求的一个原则是:“在新闻里看到人。”他们有时也从新华社通稿或者其他媒体的稿件发现新闻线索,然后再约请新华社记者采写“能看到人的新闻”。 配 菜 对时事新闻配发图表和漫画,就像在主菜的周围放上一些赏心悦目的花叶。 配发图表一般是针对某些硬新闻,内容比较专业,对此类新闻可将其中的主要数据等制成图表,读者就能一目了然。 配发漫画则一般是针对读者喜闻乐见的软性新闻。美编根据内容采用抽象、夸张等手法,配发鲜活生动的漫画。即使各家媒体都采用了这篇稿件,这种做法也可以胜人一筹。《大连日报》在国际、国内新闻版面开辟了《幽默时事》栏目,将一些重大的国际时事报道形象化、幽默化,通过漫画、诗歌等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活跃版面,吸引读者。 配菜当然不拘于图表和漫画,只要开动脑筋,还可以想出很多新菜相配。 (作者单位:福州晚报) 时事新闻论文:时事新闻在《日语读解》教学中的实践与作用 摘要:《日语读解》课程,主要是以能阅读会翻译作为教学目标的一门课程。为了能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的实用价值,本文通过编辑放送“时事新闻”,作为辅助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实现了快速阅读与翻译的学习过程。通过教学实践,验证了该教学的方式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完成教学任务,具有可实施性。 关键词:时事新闻;阅读能力;翻译技巧;实践 语言作为交际的工具,包括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只有完全掌握了这五项基本技能,才可以称得上学会了一门语言。如何使学生在外语学习中,学会这五项基本技能,一直是外语教学的重要课题。而大学里的日语教学更有别于英语教学,即使被日语专业录取的学生,其99%都是零起点。因此,三年制的高职院校要培养出能通过《日语能力测试2级》的毕业生,就需要精心设置每一门课程及每一项教学内容,更要钻研教学方法,通过实践不断改进。本文试述的是在《日语读解》课程的教学中,将时事新闻作为辅助内容,应用与课堂教学中所取得的实践结果,证明该教学方法现实感强,把握了学生的实践心理,学有所用,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可借鉴、可实践的价值。 一、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 《日语读解》是我学院为日语专业学生在二年级的第一学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读”即为阅读能力,“解”意为翻译水平。该课程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阅读日语文章,引导学生如何理解日本式的思维及惯用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边读边译的阅读能力。通过讲授翻译技巧,使学生能遵循原文,有根有据的将文章译为通顺易懂、符合中文表达规律的译文。为达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在教材选择上,根据学生所掌握的单词量和语法知识以及当今的就业趋势,采用了由我院多名日语教师参编的以“商务日语”为主题的阅读教材。该书是2011年由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高职高专日语类课程规划教材。意在将内容最新、时代感最强的知识传授与学生。在教学方法上,首先注重辅导“读”的方式方法,不仅自己要会读,还要能听懂他人的读。要追求语音、语调、表情上与文章内容相符,以综合五项基本技能中的听、说、读的能力。其次在教授“解”的过程中,要及时提示文中的语法表现和惯用型,讲解如何看懂长句中所包含的短句之间的关系,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能将文章译为“日式中文”,即日语是“谓语置后,宾语提前”的语法表现。通过课后的习题演练,使学生在“解”的过程中,又锻炼了五项基本技能中译和写的能力。 二、编入时事新闻的教学实践 尽管所选教材传达的是最富有时代感的最新信息,其中有日本新兴企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日本年轻人的择业思维与方式;日本工薪族的工作态度与人生追求;跨国企业解决商业纠纷的方式方法等诸多内容。但与时事报道相比,依旧有逊色之感。因此,我萌发了编入时事新闻内容做辅助教材的想法并迅速付诸于实践中。 例如,我在本学期编辑的第一篇时事新闻即是2011年9月3日报道的题为「18歳未満脳死、臓器提供へ原文:日本臓器移植ネットワークは、頭部外傷で関東甲信越地方の病院に入院していた15歳以上18歳未満の男性が、改正臓器移植法に基づき脳死と判定されたと発表した。虐待を受けていなかったことも病院の虐待防止委員会が確認しており、臓器提供される。本人による書面での意思表示はなく、家族が承諾した。5日、改正臓器移植法に基づいて、18歳未満で2例目の脳死と判定された男性からの臓器について、7病院で行われていた移植手術が、すべて終了した。译文为:“未满18岁的脑死患者,步入脏器提供者行列”。日本人体器官移植联合组织于9月3日发表了因脑外伤,在关东甲信越地方医院入院治疗的15岁以上未满18岁的男性,依照“脏器移植修改法案”,判定为脑死。经医院的防止虐待委员会的确认,生前未曾受过虐待,可作为人体器官移植提供者。其本人虽没有书面申请,家属承诺了提供意愿。5日,依照脏器移植修改法案,作为第二例被判定为脑死的未满18岁男性的人体器官,在7所病院进行的移植手术全部结束了。在讲解这篇新闻报道时,首先解释了何为“脑死”以及日本的旧“脏器移植法案”的内涵,其中制定“不许对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做脑死判定,因此也不能成为人体器官移植的提供者”,因此就明白了作为新移植法后第二例未成年器官提供者的新闻价值。接下来从学习单词的角度,掌握“脑外伤、器官移植、虐待”等词汇,然后,从语法的角度,讲解了“……に基づき”、“……について”、“……行われていた”等语法表现。在《日语读解》的教学过程中,每次都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过多媒体放送编辑的最新的时事新闻报道,所选内容多侧重日本的政经新闻,社会时事以及反映日本社会的“少子高龄化”和各种犯罪等社会问题。并且为方便学生阅读,对生疏单词都一一标注读音,需要掌握的语法,都用醒目的颜色标记,有益于记忆与理解。 三、总结实践结果 自2008年起,连续三年,在《日语泛读》、《日语读解》、《日语听说》等课程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选择性地编辑难易度不同的时事新闻作为辅助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中,通过口头调查的结果与学生的课堂表现表明,学生很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新闻内容就是昨天甚至是今天发生的事件,感受到了它的“呼吸性”。在2011年10月的课堂上,还编辑了发生在广东佛山市,2岁女孩“悦悦”前后被两辆汽车碾压,司机逃逸导致女孩致死的报道。熟知中文内容的学生更想知道相应的日语报道,实用价值感很强,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教科书可以回家后慢慢看,而时事报道只限于10分钟左右,即要求快速阅读又要求快速理解、翻译,因此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全力跟上教学进程。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自主查看原文的新闻报道、关心社会时事、扩展视野的主观能动性。 不足之处:由于学生所掌握的词汇量少,不能十分理解新闻内容的情况也常有发生。另外,新闻报道打乱了知识链接的顺序,有时不能准确把握语法知识。 教师在教学方面,增加新闻时事的内容,不仅增加了教师备课的难度和工作量,对教案也有了时限性,有时为追求新闻的时事性,一直追踪后续报道到上课前的10分钟。但是,只要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阅读应用能力,就证明该教学方法是有实践价值的。 时事新闻论文:浅谈时事新闻的著作权保护 摘要:本文针对近年来有关时事新闻作品侵权的纠纷大量涌现的现状,分析了时事新闻作品缺乏著作权保护的主要原因,建议其应当纳入到《著作权法》保护的必要性,并从保障权利人的角度出发提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意见。 关键词:原因;正当性;制度构建 随着我国传媒业发展的大众化、市场化,信息以有史以来最快的速度传播着,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时事新闻。时事新闻报道每天所发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广大受众所关注。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无论是传统的平面媒体,还是新兴的网络媒体,都非常重视时事新闻;另一方面,新闻业界之间的侵权问题却频频发生。其原因虽然不一而足,但有一个因素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著作权法》规定的“时事新闻不受著作权法保护”。这不仅纵容了实践中的侵权,更为严重的是使司法审判遭遇尴尬。 一、时事新闻缺乏著作权保护的原因 我国2001年颁布的《著作权法》第5条第二项规定:“本法不适用于时事新闻”。将时事新闻排除在著作权法保护范围之外,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时事新闻的本质是反映事实。时事新闻的根本属性是真实性,构成新闻作品最重要的因素是客观事实,而事实是不能创造的,因此时事新闻只是忠实地反映了客观情况,不具有创造性,因此,时事新闻不属于著作权的保护对象,即作品。 其次,时事新闻的表达性形式是唯一的。有学者认为时事新闻使用简单的文字将某一事实作为信息反映出来,符合“唯一表达”标准,其他媒体表达同一新闻事实时,也只能以同样方式表达。[1] 再次,时事新闻的功能在于传播。因为时事新闻的内容涉及公民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生活,与人民的日常活动息息相关,其功能要求广泛且迅速的传播,不应当予以控制,所以法律不给予其著作权保护。[2] 二、设立时事新闻著作权保护的正当性 在现实中,对时事新闻给予著作权保护是必要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时事新闻不受法律保护”的规定不能够有效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助长剽窃他人劳动成果的消极作用,有损新闻职业道德。《国际新闻道德信条》第2条第2款规定:“任何中伤、诬蔑、诽谤和缺乏根据的指控,都是严重的职业罪恶;抄袭剽窃的行为亦然。”与此相应,《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第6条第2款规定:“尊重同行和其他作者的著作权,反对抄袭、剽窃他人的劳动成果”。据此,无论时事新闻是否为原创性作品,但作为一种劳动成果,无疑应当受到保护。 第二,随着传媒的产业化,新闻的商品性日益显现。由于时事新闻与人民的生活密切联系,同时具有时效性特征,因此时事新闻,特别是一些重大事件的独家新闻,成为媒体赖以确立其行业地位、提升品牌知名度、提高信誉的重要资本。时事新闻应该让更多的人知晓,但时事新闻采编人员的原创性劳动也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3] 第三,公众知情权的实现有两种方式:一是公民有权要求公开信息;二是对于已经公开的信息有获取的方便和自由。著作权的保护和信息的传播,与公众的知情权不是绝对矛盾的:保护时事新闻记者的权利并不是忽视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而是保护促进创作繁荣。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2002年10月12日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其中第16条规定:“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单纯事实消息属于著作权法第五条第二项规定的时事新闻,传播报道他人采编的时事新闻,应当注明出处。”这一规定对于时事新闻给予了更多保护。也就是说,即使时事新闻仅仅以“单纯事实消息”的形式存在,在转用时也必须保护权利人的人身权利。这就否定了前述认为时事新闻不具有创造性、是唯一表达形式从而不应当被保护的结论。 三、时事新闻著作权保护的制度构建 从保障权利人的角度出发,无论是否向时事新闻人支付报酬,但必须在转用时注明该信息的来源,从而确保权利人的信誉。此外,还应当在以下三个方面修正有关时事新闻的法律规定。 第一,删除《著作权法》中“时事新闻不受著作权保护”的规定。 综合上述分析,《著作权法》第22条第3、第4项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司法解释已经从法律层面摒弃了《著作权法》第5条的规定,亦即对时事新闻予以保护。类似的情况在其他国家的法律上有例可循:根据英国1892年Walter 诉Steinkopff一案的判决,只要新闻被记录在实物作品上就认为具有版权。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成果解读这一规则,就是说只要新闻被某种载体承载并表现出来,即应当受到保护。《意大利版权法》第101条规定:“在注明出处和不违背新闻业公正惯例的前提下,可以复制新闻报道。但下列行为视为非法:在实际公报16小时内,或在通讯社授权的报刊发行前,转载或广播通讯社的新闻公报。” 由此可见,无论从我国现行的法律还是国外的相关规定,都应当删除“时事新闻不受法律保护”的规定,以排除相应引发的一切法律障碍。 第二,对时事新闻实施优先权保护。 时事新闻的目的在于传播,使得广大公众对相关信息内容尽快知晓,因此,在承认时事新闻享有著作权的的同时,应当鼓励其他媒体、使用时事新闻;另一方面,时事新闻的核心价值在于时效性,转载新闻必须在实际公布的一定时限以后,其他媒体才能够使用,这样才能够保护时事新闻权利人的创作积极性,从而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及时的新闻报道,满足社会需要。 我国现行《著作权法》对一般作品的保护长达数十年,而作品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性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如此长期的保护对于时事新闻来说,作用并不明显,甚至会妨碍时事新闻的正常传播。因此,只需要给予时事新闻权利人以数小时的优先权,在这段时间内,权利人以外的主体不得转用该时事新闻,时间限制以后,在注明权利人的前提下,可以转用此信息。比如美国对时事新闻给予知识产权保护,针对其时效性强的特点,只给予20小时的时间优先权保护;而前述意大利的版权法给予权利人以16小时的优先权。 第三,严格规定新闻报道中的合理使用的条件。 为了保证时事新闻时效性的发挥,从普遍适用的角度来说,一事一议的方式并不符合时事新闻的特殊要求,因此,不妨采用“一揽子协议”的方式,即以一定时间段的时事新闻作为合同标的,一次性签署协议。比如,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信息产业部我国《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第11条规定:“综合性非新闻单位网站从事登载中央新闻单位、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新闻单位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新闻单位的新闻的业务,应当同上述有关新闻单位签订协议,并将协议副本报主办单位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备案。”这种方式既能够保障时事新闻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又能够通过前期签署协议的方式避免由于谈判、签约对时事新闻时效性的延误,有效发挥时事新闻的作用,并且协议内容也具有灵活性,双方可以根据意愿协商具体条款,比如是否支付转用报酬等等。 时事新闻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为了保证其质量,首先要保障时事新闻权利人的基本权益。对时事新闻给予著作权保护无论从法理上还是实践中都是必须且可行的,相信这一制度的完善能够为我国时事新闻乃至新闻业、文化业的有序发展增添盎然生机。 作者单位:科技潮杂志社 时事新闻论文:传媒产业化催生时事新闻著作权 [摘要]绝大部分时事新闻报道体现着记者、编辑的心力与智慧,能满足我国著作权法上作品的构成要件,应当享有著作权。给时事新闻作品著作权保护有利于我国传媒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符合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的需要。文章提出了有效传播营销期理论和具体保护运作模式。 [关键词]时事新闻;著作权保护;传媒产业;新闻线索有偿 一、时事新闻著作权问题的思考 时事新闻不是作品,不受著作权保护,目前在我国法学界是通说。但新闻界每年都有新闻作品年度大评奖,时事新闻就是一类主要的作品之一。在法律实务部门的实践中,关于时事新闻品类归属的界定对法律的理解和适用并不统一,相互矛盾的判例屡见不鲜,急需一个科学公正、相对稳定的标准。基于时事新闻不是作品、不受著作权保护的法律规定,媒体之间相互使用对方新闻稿大面积处于无序化:有的直接冠以“本报讯”、“本台消息”,署名为“宗合”等;有的从各家媒体的同一题材报道中分别“载取”标题、导语、主体事实和新闻背景;不同质媒体直接把对方的文字转换于配音、播音;文字媒体把对方的图像播音直接转为文字稿或新闻照片,各种手段或直接或稍作遮掩不一而足。 各媒体相互抄袭使得一些根本没有什么采编力量的“空壳媒体”一样能存在,且靠抄袭减少了外采新闻的费用,节约成本。如果其增强发行的力量和速度,在竞争中不排除会占优势,甚至包括新闻的时效,使得公众分不清究竟谁是真正的独家采访报道者。另外,千报一面,新闻无差别的雷同信息浪费公众时间,增加公众选择需求信息的难度,徒增公众对媒介的厌烦。在这种情形下,随着竞争的加剧,如一方直接通过网络进入对方编排系统,调用对方正待出版的新闻稿件,或在网上拦截对方记者从一线发回本部的新闻消息等这样一些恶性竞争的手段,按著作权法都可以理解为正当行为,因为时事新闻没有著作权。这显然违背了法律公平正义原旨。新闻竞争的加剧迫切要求对著作权的有关时事新闻的规定及传统权威理解进行反思。 在国际上,人们认为时事新闻不受著作权保护被认为是国际惯例,其直接法律渊源就是《伯尔尼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公约》“第二条第八款本公约的保护不适用日常新闻或纯属报刊消息性质的社会新闻”。该规定不好理解的是“日常新闻”这一概念的内涵是什么,还有后半句“纯属报刊消息性质的社会新闻”。各国虽加入伯尔尼公约,但理解却不一致,法律规定也不一致。我国理解概括为时事新闻,解释为单纯的事实消息。美国版权法系可谓洋洋大观,但通篇没有时事新闻或新闻消息不受著作权保护的规定条款。而《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七条第八款规定“为了促进科学与实用技术的进步,国会有权赋予作者对其各自的文字作品和发明享有一定期限的专有权”。新闻就是典型的文字作品,所以在美国,一般对于新闻或新闻事实,如要转载和传播,即使这些新闻消息的传播是国家鼓励的,是对人民有益的,除非双方有协议,否则必须给原始获得新闻者20小时的优先传播权。一定时间的优先权可以给利益的原始获得者相当的经济利益,专利、著作权制度都是保持一定时间的独占优势,这与新闻的一定时间优先权性质是同质的,只不过具体时间存在差异而已。据此,我们可分析时事新闻在美国是受知识产权保护的。在英国知识产权法系中,《版权法》第三条规定“文学作品系指除戏剧或音乐以外的任何书面、口述或演唱作品、其中不包括……”通篇也找不到时事新闻或新闻消息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规定。英国是判例法体系国家,在Walter诉Steinkopff(1892年)案中,法官得出:“新闻之上不存在版权,除非主旨被记录在实物作品上。”可见在英国只要新闻事实通过有形载体表达出来就有独创性,受保护。作者基于原始的素材,只要提供了新的劳动、技术和精力就是一件原创性的作品。因此版权保护在英国可涉及电话号码、广播、节目表(例如:1984年BBCand ITP诉Time out案)。法国《著作权法》典相当成熟,堪称大陆法系著作权法的典范,在其中也找不到“时事新闻”或“新闻消息”不受著作权保护的相关条款。该法典Lll2-4条规定智力创作的标题具有创作性的同作品本身一样受保护。 二、催生时事新闻著作权理论生成的背景 (一)形势政策因素。目前,我国大部分传媒将走产业化发展道路的大势已见端倪:政治家办报,企业家经营,市场化运作,公司法保障。其实马克思针对新闻传媒之一的报业曾指出,报纸是作为舆论纸币流通的,这揭示了报业的文化属性,但同时他也指出,报刊是一个有收入的文字事业,这又揭示报业的经济属性。可见新闻传媒是能充分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特殊产业。目前,我国大部分传媒单位已经“自收自支、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走向市场了。在加入世贸组织后,传媒业的竞争全面升级,已进入比拼内力时代,媒体在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上下苦功。在近年电视业享誉全国的湖南,“频道之间、栏目之间、制片人和主持人之间,竞争已到了白热化程度,经过了比设备、比技术、比财力、比覆盖面、比收视率的过程后,当物质手段的竞争已经不相上下的时候,比到最后比观念”。竞争如斯,然而媒体的主打产品新闻消息的权益归属却并不清晰,流转就自然无序,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传媒产业的有效竞争必然会受到影响。“以道德为支撑,以产权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体系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没有充分有效的竞争,“优者不胜,劣者不汰”,竞争的效益、目标就难以实现,资源就得不到优化配置。 (二)新闻采编的现实因素。虽然记者享有采访权是国际新闻惯例,但仅是一种权利而不是权力,在市场经济的形势下,消息来源有偿的现象已非罕见。如当名人一旦发现自己的信息成为一种求大于供的稀缺资源之后,他们(包括经纪人)自然而言想到用金钱法则来筛选要求采访的记者。这种情形在欧美等地都是一种普遍现象。人们把其称为“支票簿新闻”。在一些重大事件的采访过程中,金钱同样是打通采访渠道的制胜武器。如采访美国攻打阿富汗、伊拉克,巴以冲突等就得为采访支付“采访费”,采什么新闻、拍什么场面的镜头都明标价码。时下,随着竞争的加剧,各家媒体广泛使用“提供新闻线索有奖”、“新闻线人”等形式。新闻竞争形势的发展确实在打破媒体无偿地使用信息来源的习惯沿袭。另外,记者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高风险职业,记者冒着生命危险得来的新闻信息,如果同期被竞争对手媒体无偿使用,对记者及其供职的媒体来说都是不公平的,有违知识产权伦理。据此,时事新闻至少是一种劳动成果,是劳动成果就有产权,时事新闻作为一种智力产 品,只要具备作品的独创性、有形可复制性,当然得享有著作权,不享有著作权的,至少也应享有新闻信息产权。 三、时事新闻著作权保护的分析与模式构建 我国目前关于时事新闻不适用著作权的理论,立论依据都经不起推敲,且又不适应新闻媒体产业竞争发展的需要,应当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媒体产业化发展的深入而淘汰。笔者认为时事新闻适用著作权法保护,不受保护的是新闻事实本身.或说构成新闻事实的五要素。新闻品种中的简讯,一句话新闻、标题新闻、国家的新闻公报(公告新闻)可能例外。这种例外的条件是指对简讯、一句话新闻来说,作者如果接近该信息无需付出任何智力活动和业务知识技巧即可获得,并且表达出来(完成写作)的形式也体现不出任何智力成分、业务技巧,即视为等同新闻要素的本源性记载,不能为新闻作品,不享有著作权。这种等同新闻要素本源性记载构成唯一表达,内容本来是单一信息,没有进行取舍、结构编排的创作空间,或只有唯一的语言形式,不可能用其他的表达方法和其他的语句加以表达。 需要补充的是,简讯、一句话新闻、标题新闻可能不予保护不是因为它们篇幅短少,事实上很多佳作短得让人叫绝,如法国作家将书稿《悲惨世界》投出后见久无音讯,就写信催问,信的内容仅为一个“?”号,出版商的回信是一个“!”号。不久,这部巨著问世于众。这两封信,均堪称是最短的作品。还有诗人桑某的七个字的作品《船》“离开水/你能航行?”由于其内涵深刻言简意赅也曾被视为佳作。所以笔者对上述几类新闻体裁没有简单地一概视为非新闻作品。新闻实务中,媒体往往采编一定数量的简讯或一句话新闻编辑在一起,组成新闻集纳,即使单条都不享有著作权,但集合后的整体体现了编辑的智力选择和思想成分,应享有著作权保护。两条简讯往往由于其内容上有某种关联,排到一起常产生妙趣和单条信息内容不包涵的增值效果。“公告性新闻”包括新闻公报、公告新闻、文件全文及摘要。这三种公告性新闻虽具有重大新闻价值,但笔者认为不受著作权保护。首先由于其具有官方文件性质;其次由于其传播有不得擅自更改的特别要求,其产生也非新闻记者的独创作品,由一家首先刊发的媒体享有著作权没有依据。按法理,国家是著作权主体,但国家希望这类作品尽快让人们周知,可理解为国家放弃著作权。所以把这类作品视为公有,而不是这类作品没有独创性。相反,这类作品虽用的是应用语体,但往往具有相当高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包含相当高的智力创作成分。近几年来,新华社在播发国家政策法规等“公告式新闻”的同时,往往配合播发记者自采的新闻背景和政策解读,虽常常是交待客观事实,但属于一种解释性的深度报道,凝聚记者较高的智慧,记者应享有著作权。广播电台、电视台播出的新闻,是基于文字基础上的播音或配音加画面,播音、配音和摄像都是一种专业技术工作,不可置疑其是一种智力创作成果。因此,直接录制播发电台、电视台的新闻侵犯著作权。如果把播音、配音转换为文字稿则按上面阐述报纸新闻作品的要求判断是否侵权,即看是否仅利用等同新闻要素的本源性事实,是则未侵权,否则侵权。 时事新闻作品的著作权保护,由于其具有职务作品和时效性的特点,其保护应有别于普通作品。笔者把报纸的出版时间与次日报纸出版时间之间称为“有效传播营销期”(电台、电视台为新闻首播至重播间时段)。这段时间是报纸有效零售时间,到次日新报纸一面市,便成废纸。新闻媒体转载别人媒体原载的时事新闻,如在同一有效传播营销期内面市,除注明出处、作者姓名,支付作者稿酬外,还应根据自己的发行量、收视率和点击率给予对方媒体合理的补偿。如在原载媒体的有效传播营销期后面世的,则仅注明出处、作者名,给作者支付稿酬即可,因为这种有效传播营销期后的转载对原载媒体有效传播没有什么影响了。时事新闻作品受著作权保护并不排除其他媒体对已报道(发表)的新闻中的新闻五要素的使用,如可以根据一篇新闻消息作品的五要素编发为一条简讯。法律确认时事新闻有著作权后,各级新闻记者协会可以成为新闻作品集体管理组织,行使新闻作品的著作权报酬费用结算中心的功能,并行使新闻抄袭、剽窃的技术鉴定工作。 时事新闻论文:时事新闻的贴近路径 纸质媒体一般都开设有国际、国内、文娱和体育等时事版面。稿件来源主要是新华社的时事新闻。众所周知,时事新闻基本与媒体所在地没有“血肉”联系。缺乏贴近性,再加上新闻来源单一,时事编辑又常常照抄照搬,导致各媒体时事新闻同质化比较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媒体个性,降低了媒体吸引力。那么,媒体时事报道如何在保持共性的基础上突出个性,显示出贴近性呢? 一、从时间上贴近。在动态中捕捉最新消息 对纸质媒体而言。“昨日新闻”是时效性较强的新闻。而“今日新闻”是时效性最强的新闻。新闻报道在时间上的贴近性,能使读者产生审美上的新鲜感。这就要求媒体密切追踪不断变动的时事,特别是对于重大时事、突发新闻和体育比赛等,要在不影响报纸出版时间的前提下,尽量推迟截稿时间,在动态中捕捉最新变化,在变化中捕捉最新结果,从而让读者更接近事实、更了解真相。 二、从地域上贴近,在空间上捕捉最近距离 但凡媒体,都十分注重从广度、深度和密度上挖掘本埠新闻,因为本埠新闻就发生在读者身边,在地域上、空间上具有贴近性,容易触发读者的兴奋点和阅读欲望,让读者产生归属感。国际、国内新闻虽然在内容上距离地方读者比较遥远,但媒体可以利用地域上的关联性,把国际新闻的着眼点放在国内,把国内新闻的着眼点放在省内,把省内新闻的着眼点放在市内,通过“跨越空间”的二次加工,从地域上拉近和读者的心理距离,从内容上博得读者的心理认同,增强时事新闻的贴近性。 2009年9月11日,三峡晚报报道美国两架飞机相撞的新闻时,把视点从国际转移到国内,标题拟为《美两飞机相撞,一中国人死亡》,将国际新闻做成了“国内新闻”,吸引了中国人的眼球;2009年10月25日,楚天都市报报道第11届全运会男子举重69公斤级决赛时,把目光从全运会赛场聚焦到湖北,专题报道湖北奥运冠军总成绩打破世界纪录的新闻,将国内体育盛事做成了“湖北新闻”,吸引了湖北人的眼球;2008年,荆门晚报报道北京奥运会,浓墨重彩地让时事新闻本埠化:4月,征集“见证奥运会”特约记者。将北京赛场风云传真到荆门;5月,启动“记者直击奥运场馆”活动,摄影记者每天从北京发回报道;6月,火炬在临近荆门的宜昌市传递,记者全程追踪;8月8日奥运会开幕,组织“万名读者签名祝贺奥运会开幕”活动;盛会期间,还推出“祝福奥运短信征集”“我看我评”“奥运金牌数竞猜”等栏目,突出新闻的互动性,把万里赛场从北京拉近到荆门,凸显了地域上的贴近性。 三、从人物上贴近。在情感中捕捉最佳触点 时事新闻只有时间和地域上的贴近性,还远远不够。因为,时间上的贴近性是贴近之“表”,地域上的贴近性是贴近之“里”,而人物上的贴近性才是贴近之“核”。地方媒体只有紧紧抓住“人”这个核心,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才能抓住读者的心,勾住读者的魂,撩拨读者的情,激发读者的志,才能成为在本埠有影响力、凝聚力、吸引力和公信力的媒体。 2009年8月25日,楚天都市报报道总理在浙江考察的新闻,从新华社通稿中提炼出《温总理考察途中帮黄石孩子转学》的新闻。黄石是湖北的一个地级市,总理关心黄石打工仔子女的上学问题,一下子吸引了湖北读者特别是黄石读者的眼球,俘获了湖北读者特别是黄石读者的心,总理的爱民之情,触动了黄石读者的乡情,引起了读者情感上的强烈共鸣。2009年10月10日,荆门晚报报道由凤凰卫视主办的中华小姐环球大赛。在众多选手中聚焦荆门佳丽,以《京山姑娘王丽敏闯入华姐大赛总决赛》为题进行了报道,引起了荆门市及其所辖的京山县广大读者的热切关注。 时事新闻论文:地市报时事新闻编辑思路 当前,地市报的时事报道愈来愈受到重视,受到欢迎。但综观地市报的时事新闻版面,又存在明显的不足。有的版面不固定,时有时无;有的稿件零散,选择性不强;有的版面呆板,缺乏吸引力。虽然地市报由于版面不多、稿件来源相对狭窄等原因,时事新闻难以和一些全国性、区域性的大报相抗衡,但只要编辑多学习、肯策划,小版面也能做出大文章。 选稿思路:瞄准“大、高、近” 目前,新华社通稿是国内报纸时事新闻的主要来源。编辑要在每天新华社播发的数百条稿件中,根据自己报纸读者群的特点和分布选用稿件。这就要求编辑一方面对所办报纸的读者年龄结构、职业分布十分了解,另一方面有很强的新闻敏感。对当前国内国际的形势和动态了然于胸,并有一定的前瞻意识。在此基础上,明确“大、高、近”的选稿思路。 所谓“大”,是指人们普遍关注的大事要事。国际上重要国家及邻国的政坛变动、金融动荡经济危机、对本地区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国际性地区性重要会议、地区冲突、战争、重大灾难性事件、重大体育赛事等等。国内像重要会议、重大活动、重要工作的安排部署、重要政策法规的制定与、重大突发事件等等。 所谓“高”,是指人们关注度高的热点、难点、焦点新闻。就近几年的形势看,国际上如环境气候问题、核武器问题、经济危机等,国内如求学、就医、就业、房市、股市、网络事件等。 所谓“近”,就是“三贴近”的新闻。时事新闻的“近”,还要考虑新闻事发地地域的接近性和读者的针对性。对周边地区的新闻。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分。涉及到本地读者切身利益的新闻,要睁大眼睛,抓住不放。 在此基础上,要大开大合,大取大舍,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对读者而言,获取时事新闻的渠道很多:网络上随点随看。电视滚动播出,还有广播新闻、手机新闻等。在时效上,报纸处于劣势。如果报纸在新闻的选择上求全,那就完全丧失了自己的优势。因此,要发挥报纸的优势,抓住读者最关注的做深做透,给读者以深度阅读。 编辑思路:做到“广、深、透” 要给读者以深度阅读,编辑在对选定的关注度特高的新闻进行编辑时,就要按照“广、深、透”的思路进行。 “广”,是指新闻的广度。它既包括我们平时说的横向到边,还可以拓展到相关联的方面,让读者看了报纸以后有一个完整的、全面的了解。在编辑新闻时,可以围绕新闻主题全方位、全过程、多角度搜集、选择、编辑相关内容,或编辑成篇,或组合编排。 “深”,是指新闻的深度,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纵向到底。编辑时围绕主题新闻向深挖掘,追寻新闻的进程、发展、趋势,探寻新闻发生的背景、原因、影响等。让读者对新闻有一个深层次的了解。 “透”。是指新闻透明度。通过寻找新闻成因,分析事物走向,回答读者疑问等,让读者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做到“广、深、透”,除了精心选稿、认真编辑外,还要尽可能地运用多种新闻体裁和编辑手段,文字、照片、图表、漫画,消息、通讯、评论,系列报道、组合报道等,根据需要,灵活运用。 编排思路:追求“重、大、活” 版面的设计,一方面要体现选稿的思路、编辑的思想和审美观,一方面要为读者考虑,要能很快吸引读者,让读者感觉舒适、自然。版面设计,其实是编辑的一次再创造过程,是编辑的再一次取舍和意图的表达。一个好的版面,不但需要自己的栏目与风格,更需要在视觉上形成强烈冲击力。时事新闻版面的编排,要追求“重、大、活”。 “重”,就是要突出重点。选编时的重点,要在版面编排时得到体现,要通过编排思路和编排手段。让重点新闻在版面上凸显出来。可以采用大板块、大标题、大线条、大色块、大对比的方式,使重点新闻形成阅读的第一亮点。多个重点时,要有主有次,不能平均用力。对于其它新闻,可以舍弃,也可以编一组简讯。 “大”,是指时事新闻版面的风格要庄重大气。不需要太多的字体变化和美化修饰。重点板块一定要强力推出,可以用大标题、大照片、大色块使之从版面中“跳”出来。第一时间跃入读者的眼球。整个版面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线条、色块简洁明快,标题、文字、板块之间疏朗养眼。 “活”,是指时事新闻版面要活泼、活跃、富于变化。时事新闻的选择、编辑和版面编排,自主的空间较大,可以在与报纸的整体风格和谐的前提下,追求特色和变化,做得更活一些。有重大新闻时突出重点,追求冲击力;没有重大新闻时寻求亮点。追求吸引力。
环保小论文:高中环保地理教学论文 一、对素质教育下的地理教材进行深入地挖掘,并在其中渗透相关的环保教育 新课程改革后的地理新教材中蕴涵了大量的环保教育的内容,新课标明确提出地理教学的核心内容应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教师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对教材中的环保内容进行深入挖掘,针对当前学生的学习特点及认知水平,将地理教学与环保教育相结合,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例如,在学习《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章节中的《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我国当前的环境资源现状来增加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思考土地荒漠化的特征和危害以及防治的措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另外,教师还可以将国家颁布的有关“环境保护现状公报”引入到课堂中,应用公报中的统计数据引导学生对大气资源、水资源等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让学生关心我国各项自然资源的利用情况及自然灾害的发生情况,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在我国当前的自然环境下,要如何在永不停步的经济发展中避免荒漠化危害的继续扩大?这种教育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还能让学生在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思考中警醒,达到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的教育目的。 二、不断地优化教学过程,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环保教育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要对课堂教学中的每个环节进行不断地完善,从而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提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仅仅是教学的一个引导者和组织者。例如,在教授《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这章节中的《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信息资料,让学生对“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的产生”进行思考和分析,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有关温室效应影响的PPT教学资料,并总结出温室效应的影响。通过观看资料,结合书本上的相关内容,学生会进入思考:温室效应的产生原因绝大多数都来自于人类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对有害气体的乱排乱放,由此学生能意识到人的生活与环境的关系,人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从而他们就会明白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并进行自我约束。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身边出现的有关环境问题进行调查,并提出自己的解决对策,真正让学生认识到,改善环境,从我做起。 三、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多彩的课外活动来辅助教学,从而来强化环保教育 环保是一种感性的教育活动,课堂教学只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结合课本知识与环保教育的理论互动。而要将理论联系到实际中,亲身实践的活动也是少不了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以环保为主题的兴趣小组活动,通过对工厂排污管道等进行考察,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性。比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环境污染》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利用休息时间组织学生去气象站、水文站、对水污染、空气污染指数进行监测,让他们对目前的环境状况有所了解。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将能够将自己所听到、所看到的事物结合课堂所学到的环保知识进行联想,他们会有亲手参与环保的想法和愿望。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每年的3月12日为植树节,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有大型的植树活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到其中,了解到环境绿化的意义,同时深化了高中地理课本上相关的环境保护知识的学习。 高中地理教学是人与环境之间连接的纽带,也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主要载体,环保教育的重点对象是青少年学生,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直接决定我国未来的科技与环保发展,高中地理作为青少年环保教育的起步,也因此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地理是一门涉及多种学科知识的综合性科学,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重视环保教育的同时,其他学科也要相互配合,互相渗透。只有让学生掌握了最为全面的环保知识,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环保教育的整体水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并借鉴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对地理知识与环保知识同步学习。 作者:孙颖颖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第四中学 环保小论文:公益环保项目市场管理论文 一、公益环保项目现状概述 (一)公益环保事业发展状况近年来,面对不断出现的各种复杂环境问题,人们向环保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3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以及今年四月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等领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成为重点投资领域之一,这无疑给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必将极大地刺激和推动公益环保事业的发展。同时,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方式正逐步转变为集约型生产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实行清洁生产,减少各种废物排放,节约资源和能源,提高经济效益,这也扩大了环保事业的领域以及发展需求。可见,公益环保事业的发展收益于内外动力的共同结合、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二)公益环保的范畴公益环保事业与环保产业的概念和范畴既紧密联系,又有明显区别。环保产业一般是指在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所进行的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商业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自然保护开发等活动的总称。公益环保事业是指在环保产业中,由国有资金参与投资建设的涉及公众利益、非盈利性环保项目的建设运行管理行为的总称,例如污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理等。公益环保事业不仅与广大社会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是现代环保产业的主要力量,也是提供社会公共环保产品和环保服务的基础设施。公益环保项目的建设单位是指负责组织项目前期工作、落实资金来源、进行项目建设管理以及后期运行维护管理的政府机关或其授权行使国有资金投资管理职权的企事业单位。公益环保项目的承包企业是指通过法定程序,承接公益性环保项目勘察设计、施工及设备材料供应以及安装调试的企业法人及相关其他主体。 (三)公益环保项目的招标投标活动依据我国《招标投标法》规定,公益性环保的市政项目属于依法必须招标的范围。在不少地方为了缓解政府资金压力,还采用BOT、BT等方式建设公益性市政设施,在BOT项目中公益环保项目的中标(投资)方(也有可能是建设单位或发包人)有权对项目的技术方案、招标条件等进行设置,因此相对于建设单位或发包人来说,招投标阶段的各投标企业处于相对劣势。但是,项目最终的投产运行效能需要由中标企业的施工、供货、安装、调试等一系列具体行为来实现。可见,招标投标活动的科学性、合理性对项目最终能效的发挥有着相当关键的作用。 二、公益环保项目承包企业面临的问题 与公益环保项目本身所需的高标准、高要求的特性相比,承包企业在实际的项目招标投标竞争中所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投标企业技术竞争优势不足首先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在公益性环保项目的施工建设和运行管理中,较大程度依赖于设备的技术水平,加之施工建设单位受制于技术水平,往往缺少对设备运行条件的充分考虑。实际上,国内环保企业的总体技术自给率不高,尤其是在重大成套技术装备及高技术产品的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上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技术的不足和不平衡是当前实施环保项目的主要难题。其次是近年来在公益性环保项目的招标投标环节,企业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大。由于目前我国并未对环保施工做出明确的资质标准要求,企业在投标过程中面对激烈竞争,互相压价导致利润率进一步降低,进而导致这些企业在进行先进技术研发时缺少充足的资金来源,进入低收益、低投入的恶性循环。 (二)企业管理能力不足企业内部管理能力的不足,既影响到企业本身的发展,也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实际上,近几年我国环保产业及整个国家基础设施产业都面临着劳动力和材料价格上涨过快的事实。虽然部分成本可以通过提高生产率和约定合同调价条款的方式来缓解,但是持续上涨的人力、物力及价格指数只能迫使企业进一步想办法降低成本参与竞争,这就对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一方面企业要尽量运用科学、合理的机制培养和留住优秀人才,另一方面企业需要进行管理创新发展,否则最终会削弱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可见,面对大幅度波动的人力、物力成本和复杂的市场环境,企业的管理能力受到严峻的考验。 (三)地方保护主义仍然普遍《招标投标法》对公益性环保项目大多数实行了强制公开招标投标制度,与此同时,一些地区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一些地方政府受原有计划经济观念影响,为了保护地方企业,没有在招标过程中严格制止违规操作的行为,默许甚至鼓励地方企业采取非法手段中标。这种情况带来的后果是环保项目的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同时导致了这些企业缺少机会到市场中充分锻炼,缺少市场竞争力。随着招标投标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细化,这些受地方保护又没有足够实力的企业一旦失去地方主义的保护而直接面对市场竞争时,将面临较大的冲击,处于不利位置。综上情况,由于缺乏足够的软硬实力和受到外围政策法规环境的影响,在公益环保项目的招标投标环节、后续建设施工以及运行管理中,一系列的问题和风险也在不断累积和显现。由此可见,投标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竞争力的同时,公益环保事业的规范成长更需要政策法规为导向,才能促进整个环保产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三、规范投标企业资质标准的价值和意义 (一)符合公益环保事业的本质要求环保事业的发展过程其本身必须是高品质、高效能的,承包企业的综合实力是品质提升、效能保证的基本前提。公益环保项目因其特殊的形式、影响广泛的社会作用而成为了环保事业的主要力量,而在公益性环保事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技术实力雄厚、经济效益较好、社会作用明显的承包企业扮演主要角色。但是,在环保产业发展中目标依旧遥远,全国范围内的发展不平衡、不规范、不科学问题依然突出。除了受各地域的政策限制等,承包企业本身存在着战略观念不足、技术力量不足、管理能力不足等多方面原因。鉴于公益性环保项目发挥着关系国计民生的深远作用,其承包企业理应承担重要责任,有必要进一步规范该类企业的市场准入条件。 (二)符合国家对公益环保事业的宏观要求现行的企业资质管理规定未对公益性环保项目承包企业做出明确规定,在公益性环保项目招标采购中,对投标企业的资质要求往往是适用市政公用工程相关资质标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的品质不断提高,社会大众对环保事业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环保项目的勘察设计以及施工单位的综合实力、资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较为粗放、落后的环保产业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型经济社会的内在需求,产业升级、技术革新是环保事业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基于经济市场的需要,国家有关部门有必要进一步规范该类企业资质标准。此外,公益环保项目不仅涉及国计民生、社会效益,更涉及公众安全,公益环保事业已经成为国家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按照相关准入制度的政策法规开展建设和运行管理,并不意味着提高壁垒,而是引导整个公益环保事业向更好、更高、更可靠的阶段发展。 (三)符合公益环保项目承包企业的发展需求在实际的招标投标活动和建设过程中,公益环保项目的投标企业成为了施工承包企业后,往往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可以遵循,而是按照类似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在建设活动中,管理职能交叉、职责不清、办事困难等现象客观存在,这与我们所制定的环保目标和进度规划相差甚远。尽管我国公益性环保事业一直在不断发展,相关的制度规范也在不断完善,但相对整个环保产业的发展以及社会其他产业的发展速度,依然有不小差距。各项资料表明,我国的环保产业在全球经济大国中处于较低水平,公益环保事业在整个环保产业中发挥的作用亟待提高。公益环保事业在经历了最初发展阶段并已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发展基本条件之后,加强公益环保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已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在环保产业的系统工程中,不仅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发展,还需要国家从产业政策引导和配套环境建设方面,给予企业方向上的鼓励、支持和指导。我们要想实现和谐社会、宜居中国的目标,就必须加速弥补环保产业制度规范的缺失,而其主要手段之一就是出台统一的准入制度,规范环保承包企业的准入条件,明确管理流程和职责,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公益环保事业的需求。 (四)环保产业发展大势所趋随着招标投标制度的运用,环保企业有了较大变化。在近年来公益性环保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涉及国有资金投资的项目,广泛运用了公开招标投标的采购模式。在竞争中,一些企业的综合实力不断壮大,技术力量不断提升,管理水平逐渐向国际化的优秀环保企业靠近,优质环保企业正努力提升自身各项竞争实力。巨大的市场机遇带动了相关企业的快速发展,一些优秀的环保企业在施工技术、产能规模、生产工艺、产品品质、技术研发、经营质量等方面都有了快速提升,并开始着手进行品牌建设。环保产业的基础核心是效能作用,公益环保事业的发展也基于效能作用。近年来,各环保企业在提升效能作用方面下了很多功夫,为环保产业稳步升级转型,打造了较为成熟的基础。一些优秀的国内企业在这方面进行了长期的、大量的投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品牌价值,效能作用得到了很大提升。同时,企业的环保意识国际化、管理水平科学规范、技术水平先进、产品线丰富、自主知识产权等都意味着较为成熟的产业基础。这类企业逐步成长为公益环保事业的重要力量,公益环保事业在整个环保产业中将会发挥更多作用,公益环保事业的新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 四、规范公益环保项目承包企业资质标准的几点建议 (一)出台公益环保承包企业准入制度建议参照现行建设工程承包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的原则,制定公益环保项目承包企业的市场准入制度,将公益环保项目的承包活动纳入国家强制性许可的范围中来。准入制度既可以解决公益环保项目监管职责明确的问题,又可以对承包企业做出明确的法律向导。 (二)制定公益环保项目承包企业资质标准建议在执行准入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建设工程承包企业资质标准,进一步制定公益性环保项目承包企业适用的资质标准。同时,在技术能力、质量控制体系、安全、环保、能耗、质量、服务以及品牌力等方面建立一套可量化的认证体系,形成强制化标准,承包企业必须在多个方面提升自身实力和产品品质,获得相应的资质等级,才能承接公益性环保项目的施工。资质标准将有利于促进企业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全方面提升企业综合素质和研发能力。 (三)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建议结合公益环保项目准入制度,适时推出鼓励优秀的承包企业在参加国有资金投资项目招标投标活动中能够得到优惠政策。例如,可以在招标投标评审过程中,强制规定将企业环保资质标准等级纳入商务评审,鼓励有能力、有技术、低排放、低能耗的企业投标。 (四)建立环保企业公共信息平台结合公益环保项目信息公开、广泛监督的特点,有必要建立环保项目前期工作、招标投标、建设施工、验收运行全过程监督管理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平台的监管和服务作用,在资质认证、市场信息等方面为投资人、建设企业双方提供便利支持,有利于规范企业招标投标活动,有利于企业开展合法经营活动。(五)规范公益环保项目多种建设承包模式建议适时引导和鼓励国内环保项目采用BT、BOT等多种建设投资模式,制定对应的规范制度和具体规则,并给予承包企业必要的融资支持。多种建设模式有利于充分配置资源,将社会优质的资金、技术引进到公益环保事业中来。 五、总结 总之,面对公益环保事业发展中的种种问题,规范承包企业在投标环节的准入门槛,完善相关配套法规,才能为市场优质企业、技术领先企业和管理科学的企业营造有利环境,才能在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尽早向可持续型、环保型社会转型,实现宜居中国的宏伟目标。 作者:李黎单位:重庆市水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环保小论文:环保主义广告设计论文 1、中国当代美术视域下环保主义的概述 绿色环保主义设计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设计形式,体现了减少对地球,环境造成的伤害,是一种环保现实行为,如垃圾问题、空气问题、交通问题、低碳环保等。也以此种设计理念来约束他人,来改变环境,拯救地球。环保主义设计者的所作所为也渐渐地影响着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的发展。 城市生态环境在迅速变化的中国当代艺术社会背景下,艺术也在不断变换自己的方向,它所涉及的范围已渗透了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否,不仅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健康,也会影响艺术的创作与欣赏。艺术的创作,特别是广告艺术设计,更要常常顾及环保问题。在中国的广告设计主题中常将绿色设计融入其中,如:汽车类的广告体现减少碳的排放,还有互动行为艺术的奥美广告公司的设计的主题“流泪的北极熊”,提倡人们对社会环境保护的创意概念,在影视艺术中如《阿凡达》也体现环保概念,凡客诚品利用废弃的凡客的包装重新设计成变形金刚,体现了良好的环保广告艺术设计概念,这些体现绿色环保概念的设计体现了中国当代美术视域下环保主义在广告设计新的创意应用。因此,我认为环保广告艺术设计美学是新世纪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当代中国美术视域下,将环保设计的商业利益与环境效益统一,是非常有必要的。无论是在环保广告艺术美学研究、艺术设计创作上都要有助于对人类生命整体质量的提高,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天、地、人”的和谐。 人类在征服自然的同时,人们似乎已逐渐忘记人类与自然同在的关系,并不停的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环保主义设计根本上是对自然物的设计保护。最好的设计保护就是要使受到“自然物”重新作为“自身”来存在。而环保艺术设计审美正好体现物作为“自身艺术形态”存在的现象。这正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环保艺术设计保护。如:广告设计中动物的保护,反猎杀、反皮草等设计,通过逆向设计思维的广告艺术手法引发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深刻反思。 2、中国当代美术视域下环保主义在艺术设计中的表现 在中国当代美术视域下环保主义在艺术设计传播中的一件好的艺术设计作品应该在作品中包含着对自然的感悟力。当代艺术中有很多关于环保题材的作品,自然和谐更加符合时代的潮流,尤其是2010上海世博会永久性场馆所呈现的形态与风格。更充分体现了艺术与环保理念的完美结合。此外,还有很多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的作品创作材料也都纷纷使用大量的环保材料去替代从前的对自然环境有污染的材料,这也是在艺术中体现环保的一种新的尝试方式。除了材料的选择有区别,对环保艺术设计的主题也需要精心研究,如对保护动物广告设计表现中和其他广告设计有一定的区别:首先,题材选择上主要会偏重与保护动物的内容,动物与人有着紧密的联系,动物是大自然中一条最重要的生物链。而食物链的中断也将导致人类的毁灭,所以人类与动物如同水与舟的关系;其次在艺术表现的材质上,可选择使用特殊材质表现,可以是近似于毛皮的材料,如针等材料体现动物的痛苦万针穿心之痛;另外在色彩上也有考究,如白色的毛皮给人的直接感触是柔软,纯洁,脆弱的。但而当这种纯白色被各种颜料所覆盖,就给人以破坏感,美好与破坏在这种艺术表现形式上得到了结合与碰撞。艺术设计与自然界我认为总是会有一些极其微妙的相关性,因为在广告艺术设计师角度看,它们都有生命、体现灵动和美。 此外我们强调艺术环保主义重要性也体现对我们所处环境的莫大关注,我们身边的,大气、云,动物,这些自然所显露的广阔的美,看到这样的景致,人们需带着一种猎奇的眼光,优秀的广告艺术设计大师在对自然的方面从不会缺乏敏感!漠视环境,他们会对每天清晨呼吸的每一口空气感觉都是新的,从而有对大自然产生新的体验和灵感,而不是熟视无睹,一个艺术家对自然缺乏敏感,缺乏好奇心,缺乏对自然美的领悟,那么这样的艺术家的作品一定是苍白的,就无法体现优秀广告设计师的超强感悟力! 3、中国当代美术视域下环保主义在艺术设计中体现的社会文化关系 在中国当代环保主义设计中促使人们进一步思考保护地球的城市生活方式,通过广告艺术设计手法贴近生活、体现本民族文化特色的艺术,通过新颖时尚的创意手法表现出来后,愈能雅俗共赏,能被更多的受众所接受。因此,我认为优秀的美术创作与艺术设计,它并不是完全的个人的表达,或者个人情感的宣泄,而是有着某种共通性,这样的艺术才有可能持久关系,对自然的感悟力和敏感度代表着一个艺术家或一个人的基本的美学素养,而这在中国当代艺术设计中体现的还是有所较大差距的。 广告设计是一门偏重于实用和表现的艺术,但是同其它各门艺术一样,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反映,它也能体现出特定的社会与自然的观念。因此,自然环境影响艺术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在现代社会中往往掺杂了太多其他因素,这使得某些广告艺术创作者为私利或为各种世俗的问题而艺术,从忘记了对自然社会的回报。在环保的艺术创作设计中,我们应该从材料、创作思路以及制作过程都需要关注到环保设计理念的核心意义。人与自然界,自然界与人,都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而中国当代美术视域下环保主义广告艺术创作,都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自然界的一切生灵。 作者:陈旺吴玉屏单位:燕京理工学院 环保小论文:环保监测空气污染论文 1、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原则 在空气污染点布设工作中,整个布设工作的开展是根据所在区域实际污染情况进行的,是将城市空气污染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进行布置,其布设按照具体规划和要求进行的。通常在布局的时候需要严格按照风向和地域条件设置。在下风向和上风向两个不同的部位设置的空气污染监测点数量和类型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在工作中都将工作重点置放在下风向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置上,以这两个监测点的数据进行对比,从而得出最佳的监测数据。根据城市人口目的进行布置,在不同人口密度条件下适当的进行调整,从而为保证采样准确性提供支持。同时在布置点设计上,需要选择合理的设置地带,尤其是宽广的地域范围,但是尽可能的避免监测点周围出现大范围的森林和草地,因为一旦出现大规模的绿化带、植被,其必然无法满足设计标准和要求。 2、空气污染监测点布设的相关问题 空气环境污染监测中,监测点的布设问题十分复杂,但是总结起来具体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首先,监测目的。在空气污染监测体系中,不管是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还是乡村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都是十分重要的,它都和整个城市污染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一般来说,工作人员普遍将工作重点置放在城市空气污染监测方面,对于乡村空气污染监测没有给与过多的关注。城市环境质量的监测主要是为了调查城市空气质量和空气中污染物的分布状况,使得空气中一些敏感性的污染物能够暴露出来,进而为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在目前的工作中,为了掌握污染源的变化趋势以及排放污染物消长规律,前者都是在不点方法上采用多种网格法和功能区域划分的方法,而后面则是利用扇形、圆形的布点方法进行监测点的布设。其次,污染源的状况。在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工作中,必须要提前调查区域以及邻近区域的污染源的分布、构成以及跑储量,这些问题都是影响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所在,例如对污染源分布较为均匀的区域,应当采用规格网格法进行分布,同时还要分析污染源产生和形成规律。再次、地理条件。地形、地貌、风场情况、压力特性等自然因素是影响环境空气监测点布设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选择的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这方面的内容,在选择的时候不同的地貌和地理条件要采用不同的布设方法。 3、采样站数量的确定 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对于采样站点的设计和布设应当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行,且根据城市实际情况进行采样和布设。如果不能按照当地污染源状况、地理条件、人员密集程度确定分布点设置数量和方式,同时这种设计方法在应用中数据的差异性必然十分明显,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无法采用科学的管理数据和策略进行分析。在目前的工作中,我们可言采用环境保护为原理来进行分析,以避免因为采样站数量确定而引发不必要的环境污染和影响。在目前的环境监测点设置工作中,常见的数量确定方法主要包含了人口数量、人口密集度、建筑物密度以及制备密度开展的。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已自动监测为主、人工连续采样为辅的采样站建设逐渐被人们重视,成为空气污染监测点布设的主要内容之一。 4、采样站的布设方法 按照上述种种技术手段进行分析,在采样站不设的时候需要严格按照当今科学技术策略进行,一般的设计方法包含了统计法、模拟法以及常见的经验断定法,这些方法的应用都有着独自的优劣势,因此根据不同的地理特征和地理条件选择不同的管理控制策略。尤其是在那些监测点设置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由于交通条件和地形的限制,在工作中我们很难采用统计、模拟等方法来布局,因而经验法的应用优势就显得十分的突出。 4.1功能区布点法功能区布点法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应用较为普遍,尤其是在一些常规的环境监测工作中,更是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它的应用有效的实现了应用经济性、综合性,为实现多种不同污染同步监测做出了重大贡献。这种方法在目前的应用中主要是以区域为标准进行划分,然后根据实际检测条件来进行科学布局,在具体设计的过程中通过上述原则来设置采样站的数量和布设规律。 4.2网格布点法网格布点法的应用在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中同样较为常见。这种布点法是将监测区域地面划分成若干均匀网状方格,采样点设在两条直线的焦点处的方格中心来完成整体的布设。一般情况下,测控点在下风向应稍多一些,同时在上风向设置少量监测点,以方便作对比。当然,网格的大小对于这一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必须从城市的具体数据出发,合理规划网格的大小。 4.3扇形布点法扇形布点法在目前被广泛的应用在那些偏僻、孤立的地区,其主要是以高架点源为主的,其对于主导风向的控制和应用十分的明显。在以往所在的位置构成中,是将主导风向作为主要的轴线点,然后在下风向设置一个扇形的地区作为布点范围,在这个范围中以45°角进行空气监测点设置,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布设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制定标准进行,最大限度的保证监测效果的发挥。在该布点法的应用过程中,必须对高架点源排放污染物在。从客观上来说,由于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可能出现如此理想化的应用环境,因此我们应该对多种布局方法加以综合思考,从而提升其整体的监测能力,为空气污染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 5、结束语 在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是我国发展生态经济的客观要求之一。在实际的空气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监测站点的布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其进行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环境保护水平。 作者:陈慧琳单位:大庆市萨尔图区环境保护局 环保小论文:环保部门贯彻群众路线论文 一、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与探索 1.坚持“三个贯彻始终”,力求使群众路线实践制度化、常态化。一是把开门纳谏贯彻始终,为找准“四风”问题奠定群众基础。主要采取“请进来”征求意见、“沉下去”倾听民意、“静下心”理性思考的方法,请群众揭短处。根据单位职责和实际情况,从局内部、服务对象、相关兄弟单位三个层面,利用开展谈心谈话、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等7种切实有效的方式,既面对面听取意见,又背对背接受点评,还长期设立了征求意见箱来吸纳民意,请群众说实话、讲真话,为增强教育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奠定了基础,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不虚、不空、不偏。二是把整风精神贯彻始终,为严格落实党内生活制度增强动力。局领导班子带头贯彻整风精神,高质量地召开了专题民主生活会。会前,局领导班子成员之间、领导班子与分管干部职工、与基层联系群众谈心交心,大家敞开心扉、坦诚相见,真正放下了不愿批评、不敢批评的包袱。会上,大家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把解决理想信念问题摆在突出位置,大胆使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有力武器,真正做到了“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让大家经历了一场深刻的思想政治洗礼,达到了促进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目的,为严格规范党内生活制度作出了表率。三是把制度建设贯彻始终,为改进作风常态化提供规范和保证。制度建设是巩固和深化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坚强保证。按照“立、改、废”的原则,修订完善规章制度7项,新制定规章制度4项,继续执行的制度12项,废止1项,努力形成有效防范和及时纠正党员干部作风问题的制度体系。同时为了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对梳理出的制度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到责任部门和具体责任人,细化了完成时限,并把加强制度建设工作落实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及党风廉政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对领导干部奖励或惩处的重要依据。 2.坚持“三个狠抓”,力求在推动美丽天津建设中出成果、见成效。一是着眼当前,立足长远,狠抓大气污染防治。瞄准“到2017年我市PM2.5年均浓度比2012年下降25%”的目标任务,积极推动实施《天津市清新空气行动方案》,对控煤、控车、控尘、控污等66项任务462项措施进行责任分解,推动落实。深入治理大气重点污染源,对重点区域的531个重点污染源提出治理措施。开展空气质量监测预警,建立了27个覆盖全市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位并实时监测数据。二是关注源头,标本兼治,狠抓水环境污染整治。摸清了全市直排企业、工业园区、畜禽养殖、渗坑池塘等四类水污染源的底数,并纳入清水河道行动。组织实施了重点流域、重金属污染防治等规划,加强污水处理厂运行监测,完成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和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的调整。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实施主要污染物减排、生态修复、能力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5大类31项重点工程,实现于桥水库水质达标率100%。三是动真碰硬,抓铁有痕,狠抓铁腕执法。坚持对环境违法问题“零容忍”,以铁的决心、铁的纪律,重拳出击,连续开展“严打环境污染犯罪行为”专项检查,共查处污染环境犯罪案件36起,刑拘犯罪嫌疑人70人,关闭企业669家,停产整治企业144家,挂牌督办20家,形成了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极大地震慑了污染环境的犯罪行为,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环境健康权益。 二、贯彻落实群众路线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1.喊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好看不中用。有的热衷于搞花拳绣腿,只说不做,或者是说得多、做得少,或者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不深入实际,不了解实情,不为民办实事。有的追求轰动效应,哗众取宠,挖空心思编造“新思路”、杜撰“新经验”,热衷于造声势、出风头,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是认认真真搞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以新的形式主义反对旧的形式主义。有的习惯于变通应付,为应对上级的考核检查,对照考核细则将活动变成一个个文件盒、一个个红头文件、一篇篇虚假简报、一块块宣传板,形成了“纸上来、纸上去”的空转转。 2.蹲不下去、沉不到底、静不下心,浅尝辄止。有的把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当负担、当累赘,不是以事情多、工作忙为由搪塞推脱,就是走马观花地走一走、转一转、看一看,认为蹲点了,任务就完成了。有的把深入基层搞调查研究当休闲、图清静,或者一日调研、三日观光,或者闭门谢客,修身养性,根本就没把心思用在关心群众、了解实情、解决问题上。有的把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当点缀、当秀场,或者出出镜、露露脸,就觉得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了,或者先入为主、主观臆想,听自己想听的,看自己想看的,根本不想摸到实情、办好实事。 3.怕困难、怕吃苦、怕得罪人,敷衍塞责。有的明知基层问题多、困难大,亟需帮助解决,却害怕困难棘手难解决、问题敏感难处置,给自己添麻烦、惹是非,就躲躲闪闪,避重就轻。有的养尊处优,习惯了待在办公室、坐在汽车里、躺在空调下,不愿深入贫困及艰苦地区,不愿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有的碍于情面,对分管领域的问题不敢抓、不敢管,甚至对出了问题的干部还以保护为由包庇纵容、姑息迁就。 4.重经验、轻实践、想当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弱。有的想问题办事情,还是凭经验主观臆断,或者对上级部署囫囵吞枣、断章取义,或者照猫画虎、生搬硬套,以前怎么做现在就怎么做,别人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完全不顾本系统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有的不注重分析研究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不注重学习掌握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技能,常常是纸上谈兵,闭门造车,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还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在作怪。一是对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对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群众观树得不牢,心中没有真正装着群众。二是忽视理论武装,不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和做好工作所需要的知识,碰到具体问题无所适从,遇到突发事件束手无策。三是缺乏叫真碰硬精神,不敢负责,不敢担当,遇到困难绕着走,碰到问题躲着行,回避矛盾,推脱责任。四是有的领导干部自身不硬,底气不足,解决棘手问题的能力不强,不敢正视问题,不敢面对群众。 三、深化群众路线的思考与建议 1.深化理论武装,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夯实联系群众的思想基础。群众观点是群众路线得以贯彻的思想基础。只有牢固地树立了群众观点,才能真正解决立场问题,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为此,要教育广大干部时刻把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人民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需,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要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进一步推进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的转变,更加主动、更加自觉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真正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党中央和市委确定的目标上来,为建设美丽天津、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而努力奋斗。 2.改进工作作风,说到做到立知立改,用实际成效取信于群众。改进作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必须带好头,带头落实上级的指示要求和规章制度,带头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带头开门纳谏立行立改,带头勇于担当解决实际问题。改进作风,必须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通过强化督查、加大惩戒力度,逐步培养起好的作风和习惯,让好作风成为一种社会氛围、共识和文化。改进作风,必须自觉地让群众来监督,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作风的第一标准,请群众参与重大决策制定,请群众监督工作落实情况,工作做得好不好让群众给打分,让群众当裁判。 3.加强培养锻炼,不断改进方式方法,切实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要提高教育、组织、宣传群众的能力,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引导和政策宣传,帮助群众理顺情绪,消除怨气,把党和政府的政策意图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要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找准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扑下身子集中力量加以解决,多办实事、多做好事、多解难事。要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见微知著,未雨绸缪,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充分运用政策和法律手段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要提高与群众沟通的能力,学会与群众打交道、交朋友,关心他们的冷暖疾苦,做到“进得了门,谈得上话,交得上心”。 4.巩固作风建设成果,完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群众路线长效机制。群众工作是常态化、长期性的工作,只有以科学的制度为根本保障,形成为民务实清廉的群众路线长效机制,才能避免形式主义和短期行为。有效的制度要长期坚持,突出制度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使之充分发挥作用。过时的制度要抓紧修订完善,紧跟时展步伐、紧扣客观规律节奏、符合科学精神实质,使其可延续、可操作,避免成为“花架子”或“空瓶子”。缺失的制度要加快制定,突出制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力求把原则方针具体化,把笼统要求明晰化,把零散问题系统化,努力形成一整套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权力运行机制和工作推进机制。 作者:天津市环境保护局党组 环保小论文:公共政策在环保行业的作用探究 本文作者:吴烨茜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环境产业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有许多阻碍因素导致了其发展的迟滞。尤其在环境污染中,产权不明晰带来的负外部性,导致排污企业无法形成对环境产业产品的有效需求。排污企业给附近居民带来损害,即产生了社会成本;但这些排污企业在核算成本时只计算自己的生产成本,完全没有考虑到购买环境产品来减轻自己造成的污染量,从而为社会成本足额买单。简而言之,在现有制度下,排污企业不需要为自己的负外部性承担可观的责任,从而也不需要花费成本购买环境产业的产品,这便阻碍了环境产业的发展。因此,“市场失灵”的存在使得环境产业的发展不能完全放任市场。在这种外部性造成的“市场失灵”即市场资源配置没有达到经济效率的情形下,中国环境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相关政策支持,政府有必要帮助市场界定明晰的产权,以促进环境产业的发展。 发展环境产业与财税政策 在中国现行的税制中,对环境产业的税收优惠主要有:对治理污染、保护环境、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实行零税率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对部分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免征增值税;对废旧物资回收经营企业的增值税实行先征后返70%的税收优惠。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在1994年《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利用废气、废水、废渣等废弃物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的,可在五年内减征或者免征所得税;分别在1995年、1996年对综合利用粉煤灰、煤渣的建材产品免征增值税,并确认该政策长期有效。由国家经贸委、国家税务总局不断进行修订的《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产业设备(产品)目录》也确定了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产业设备(产品)的原则。⑤ 发展环境产业与金融政策 环境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政策的支持。“绿色金融”是以向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提供优惠金融信贷,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中国环境保护和治理事业的发展。环境产业政策要与绿色金融政策紧密结合起来,环境产业的发展要借助绿色金融,以获得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通过实施贷款政策倾斜,建立清洁生产基金,采取贴现或延长还贷期限等方式,使开展清洁生产的企业优先获得贷款权。同时,实施加速折旧政策,使原有污染严重的设施提前退出使用,为转入清洁生产腾出空间。五、政府作为公共政策主体的努力以及进一步建议在不断严峻的环境形势面前,我国政府从可持续发展的立场出发,已充分认识到发展环境产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不仅仅在意识形态层面,政府有关部门在实践中也已获得不少宝贵的经验,下面就从江浙两省边界水污染案看公共政策对负外部性的矫正。江苏省吴江市盛泽镇是一个纺织印染业十分发达的工业重镇,素有“日出万匹,衣被天下”之称,仅镇区就有规模较大的印染企业27家。然而,发达的印染业却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这27家印染企业日排放废水量竟超过10万吨,年污水排放量最高时甚至达9000万吨。这些废水都被无情的排入一条叫麻溪江的河中,而麻溪江位于盛泽镇与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之间。由于盛泽镇位于麻溪江的上游,因而大部分污水就从盛泽顺流而下,通过麻溪江被排入了王江泾镇。污水不仅对渔业资源、农业生产造成重大影响,而且使这一区域民众的生存环境遭到了极大破坏。由于污染横跨两省边界,涉及地方经济利益,加之管理体制不顺,以致此后几年盛泽印染污水侵害的问题都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在经由两地政府协调、诉诸法律等多种手段的努力之后,一个市场化的“盛泽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的成立打破了僵局。吴江市政府在学习了有关环境产业的发展理论和先进经验之后,决定对印染企业的污水处理设施实施产权剥离,成立上述公司对镇区7座污水处理厂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运行。在理清盛泽镇和每个企业污水处理资产与“有偿排污权”的“家底”之后,吴江市便投入了实质性操作。他们用27家企业共同拥有的价值1.8亿元的7座污水处理厂资产,分别置换各个企业的排污权,而资产剩余部分则全部入股。这样,通过试行“有偿排污权”制度,盛泽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便成了7座污水处理厂的最大股东,而27家印染企业也变成了小股东。这样,不仅实现了环保设施产权的彻底剥离,而且成功铲除了“治理管理与排污是一家”的痼疾。⑥盛泽镇政府通过不断完善市场化管理运作机制,不仅有效解决了政府环保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而且实现了排污与治污相分离。排污企业交纳污水处理费,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处理污水,环保部门负责监管,做到三者分离,各负其职,改变了污水处理企业“白天是警察,夜间是小偷”的状况,强化了相互监督,确保了达标排放。那么,如何使得公共政策在中国环境产业发展过程中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呢?对此,我们应尽快制定促进环境产业市场转化和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1.根据我国环境法规执行不力制约着环境产业市场需求增长的现实,完善法律法规,提高违法成本,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监督约束。2.建立投融资激励机制,运用价格优惠、税收减免等政策刺激手段实现环境投融资主体多元化、渠道多样化。3.制定规范环境产业市场秩序的政策,通过运用可交易许可证等制度载体促进环境市场规范、有序发展。4.制定相关经济政策,适时开征环境税以及碳税以建立环境基金,适当降低产业领域内小型企业的信贷门槛。5“.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引导国内企业积极开拓国际环境市场,为环境产品和环境技术出口创造条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吸引外商,引进国际上高精尖的环保技术。尽管一直在高速增长,但是中国的环境产业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明显的差距。中国环境产业需要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节能环保作为基本国策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的背景下,优化结构、扩大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以积极应对来自发达国家环境产业的冲击。 环保小论文:水利工程建设对环保的影响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水利工程在防洪、发电、灌溉、航运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社会与经济效应,对促进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水利工程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正在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它往往破坏大量的生态环境导致生态环境平衡。因此,衡量一个水利工程的成败不仅要看它的工程技术解决的如何合理,还要看它在建设中对环境的影响是否得要重视和有具体的、完善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科学发展 0引言 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对于促进我国的防洪、发电、灌溉、航运等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在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搞好水利工程对于我国的经济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现实中,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很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水利工程建设对于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大多数就是在天然河道上修建水利工程,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就是破坏了河流长期演化成的生态环境,使的河流局部形态均一化和非连续化,从而改变了河流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天然河流上需、修建水利工程会改变河流的自然形态,引起局部河断水流的水深、含沙量等的变化,进而影响河流上游及下游的水文泥沙发生变化。而水文、泥沙的改变是影响河流生态环境变化的原动力。进而影响到河流的水温、水质、地质环境以及局部地区的气候。首先,水利工程的建设会改变天然河道的水质水温,尤其是水库的建设。因为水库具有水面宽、水体大、水流迟缓等特点,再加上水体受太阳辐射等作用,使的水库具有特殊的水温结构。当水库蓄水以后,由于水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要小于陆面的发射率,从而使得水面热量辐射值增大,造成水库蓄水后的坝前水温比天然河道水温高,水温的变高就会对于鱼类的繁殖不利,尤其是对于下游的鱼类繁殖不利,导致推迟鱼类产卵期。其次,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对河流的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导致该区域的河流水速减小,一方面,降低了水、气界面交换的速率和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能力,导致水质自净能力下降。另一方面也会使沉降作用加强,导致水体重金属沉降加速,导致水质重金属污染严重。最后,水利工程的建设也会对该区域的气候及地质产生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影响该区域的气候变化,尤其是水库的建设,会形成广阔的水域,导致蒸发量将比水库建成前明显增大,进入大气的水汽增多,导致该区域的降水增多,雾天增多,改变原来的气候。同时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可能引发地震等地质灾害的形成。 2水利工程建设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最显著的,其主要是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及运行过程中。一方面,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会破坏大量的林地、草丛、农田等植被。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进行,施工方要进行工程占地等行为,结果就会造成大量的植被被破坏,可以说大量的植被破坏影响了陆生动物的栖息地,同时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大量的不经处理直接向河道排放,从而改变了河道的理化性质,恶化了河道岸边的爬行动物的生存环境。水利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污染使大量的动物被迫迁移,结果导致该区域生态系统失去平衡。而另一方面,在水利工程运行期内,也会导致大量的植被被水利工程(尤其是水库建设)所破坏。在河流区域周围,植被种类多样,而破坏这些植被使得这些植被生存环境丧失,造成物种群居减少,使得该区域的植物与动物之间的结构发生变化。同时水利工程的建设运行也使该区域的湿度增大,导致栖息于低于该区域湿度的鸟、兽的生活范围遭到破坏,被迫向其他地区迁移。而且水利工程的建成也会阻碍动物的迁移,大大影响了动物的生活习性。 3水利工程建设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对淹没区和工程范围内土地占用和居民迁移安置,工矿交通等基本设施的拆迁重建,以及文物古迹的保护和迁移等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往往都是以牺牲该区域的土地、房屋、森林、城镇、工厂甚至文物古迹等,给该区域造成很大的损失。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导致该区域水位上升,该区域附近受到水利工程的影响,使耕地盐碱化,甚至可能成为沼泽地。同时,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导致该区域的气候发生变化,造成生物性和非生物性的疾病传播,影响人群的身体健康。可以说,为了水利工程的建设,该区域的人们就要搬迁,而对这些移民进行安置,就要进行新城规划及建设,并且利用新城的现有资源来兴办一些工厂、企业,促进移民生活,但是如果这些建设不合理,就可能造成第二次污染,产生一些新的环境问题。 在我们大力建设水利工程的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水利工程建设对于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本着和谐发展的理念,正确处理水利工程建设与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促使二者和谐发展。 3.1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在某地区进行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在规划或其他活动之前,对其活动可能造成的周围地区环境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对策,以及制定相应方案。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实现经济建设、水利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的主要手段,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不但要进行经济评价,而且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科学地分析开发建设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并提出防治措施。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合理选址提供依据,防止由于布局不合理给环境带来难以消除的损害。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前,首先要进行环境状况调查,对当地的气候环境、水文、水质、土壤、水生生物、人口等进行调查。其次就是根据调查的结果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对拟建水利工程建设可能对当地的环境能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并预测造成影响的程度。最后对拟建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就是通过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从整体上评价拟建工程的各要素和过程可能对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及改变程度,为比较选择方案提供依据。超级秘书网 3.2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水利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我们要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水利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水利工程的设计阶段,我们应本着和谐发展的理念,为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创造条件,同时为鱼类产卵提供条件以及为鸟类和水禽提供栖息地和避难所。在工程的建设阶段,应优先考虑采用环保的技术措施,在水利工程建设时,要采用有利于植物生长、动物成长的环保材料。在水利工程完成阶段,应建立水利工程环境影响监测和反馈机制,及时进行环境跟踪评价,发现有明显不良影响的,应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把破坏程度降到最低水平。 3.3尽快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为防止和缓解水利工程建设对该区域的经济及生态平衡的破坏,应尽快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对该区域的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而且依靠当地自身的能力很难使生态得到平衡、经济得到发展。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建设方面,应实行生态补偿机制,坚持“谁损害,谁补偿”的原则,明确生态补偿的主体及补偿的范围。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应在水利工程建设资金中提留一部分资金,用于对当地的生态进行补偿,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的生态平衡。可以说构建生态补偿机制,还原生态以价值,不仅是缓解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而且也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 环保小论文:环保绿色物流的市场道路走向分析论文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恶化程度加深,作为经济活动的一部分,物流活动同样面临环境问题,需要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形成绿色物流管理系统,就是21世纪的新的物流管理趋势。本文分析了绿色物流的必要性并涉及到我国绿色物流障碍并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提出实施绿色物流管理的诸项措施,绿色物流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绿色物流管理趋势诸项措施意义 绿色物流,就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包装等物流活动。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政治问题。绿色物流是建立在现代物流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是物流操作和管理全程的绿色化。绿色物流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实现经济主体的盈利、满足顾客需求、扩大市场占有率等经济利益,它还追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标。以下是我对我国现代绿色物流发展状况的浅析。 一、实施绿色物流的必要性 物流对环境的影响在近十几年表现出尖锐化和异常突出的倾向,主要原因是由于物流量的加大,物流速度的增加,物流设施及工具大型化之后,使环境受到影响。在所有的物流过程,都与环境有关系,物流环境的接触是广域性的,这就增加了环境管理的难度。发展绿色物流以减少商品流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对资源的消耗。从现在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来看,物流对环境的破坏作用,是没有办法根除的,因此,在管理方面,必须采取若干的措施于以限制或减轻,把减轻环境负担作为管理的目标。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向生态工业文明的跨越,培育出人与自然、人与人双重和谐的生态文明。所以,绿色物流的实施是必要的 以新疆为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物流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从目前来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物流业起步较晚,面临着诸多问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大部分农牧团场处在沙漠、戈壁和盐碱滩边及灌溉水系的下游,生态环境非常脆弱,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植被稀少,风沙严重。近年来,由于受地域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部分团场的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影响到了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在发展当地物流业的过程中,更应该融合先进的物流理念和物流管理经验,特别是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大力发展绿色物流,走“绿色之路”。 二实施绿色物流的措施 据我了解统计,影响我国现代绿色物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有以下五点。 1、由于我国全社会绿色物流理念淡薄,人们对绿色物流的意识不明确,各级政府对其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企业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和短期经济效益,忽视物流活动对环境的负面效应。 2、由于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缓慢,技术的落后,传统的条块分割管理体制、多头管理、分段管理体制,造成物流各部门之间缺少有效的协调,物流体系内在联系被人为分割,严重制约物流体系的整体统筹与规划,影响各种物流服务的协调发展 3、是近几年来,尽管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已有较大的改善,但与我国经济以及物流产业的发展要求相比,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物流效率的提高,不利于绿色物流快速健康发展。 4、由于我国物流信息管理水平和技术手段比较落后,先进物流信息技术开发应用滞后,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订单管理、货物跟踪、库存查询等物流信息功能较弱,制约了物流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不同物流部门之间技术、设备、信息标准不统一,非标准化行为相当普遍,尤其在包装、运输、装卸等一些流通环节缺乏统一的标准,造成物流成本上升,资源浪费,不利于参与国际竞争。 5、随着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对物流人才需求的急剧增加,物流人才的严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现代绿色物流业发展的瓶颈,物流专业人才也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当前我国现有的物流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比较低,缺乏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物流学历教育与培训认证工作滞后;物流师资力量薄,教育手段落后,严重制约绿色物流的快速发展。 针对问题找出解决之道。 首先要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树立现代绿色物流的运作观念环保意识要根植人心。 当前,在急功近利的社会,认为物流只要能适应生产和消费的要求,为其提供相适应的服务便尽职尽责。其实这只是物流运行的最基本要求,仅仅如此是不能满足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当代物流不仅要树立服务观念,更应自始至终贯穿绿色运作的理念。因为物流的良好服务,离不开高效节能和安全优质。没有绿色物流的建立和发展,生产和消费就难以有效衔接,全社会的绿色革命和绿色经济就是一句空话,相当于空头支票。 第二,做好物流企业的绿色转型工作。 物流绿色化归根结底就是物流企业营运的绿色化。要树立企业绿色形象,鼓励企业绿色生产、绿色经营,鼓励铁路运输,构筑环保物流发展的框架。在我国物流业刚起步之初,做好物流企业的绿色规范和转型,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绿色物流企业的创建以及原有物流企业的改造,必须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1、物流企业要围绕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开展经营。 2、全面开展物流企业的科学技术改造,通过第三方物流的建立和对物流流程、环节以及各设施器械的技术创新、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的营运能力和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的能耗和货损,增强环保能力,防止二次污染。建立废弃物、回收物循环的物流系统。由于废弃物的大量产生严重影响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且造成了资源浪费,降低废弃物物流,需要实现资源的再使用(回收处理后再使用)、再利用(处理后转化为新的原材料使用),为此应建立一个包括生产、流通、消费的废弃物回收利用系统。等等 3、发挥政府的引领和导向作用,政府要把社会经济全过程的绿色环保作为施政的基本策略,不能只强调生产和消费的绿色化,而忽视物流的绿色化。政府在物流绿色刚起步阶段,要高度重视,积极支持,采取措施全面引导,使物流企业绿色化能顺利进行,放宽政策大力的鼓励政府永远是社会市场的协调润滑油。 4、物流企业的绿色规范和再造,离不开经济运行各环节的配合和协调。没有绿色环保的生产消费,绿色物流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物流企业的绿色转型不能孤立进行。 第三,加强对物流绿色化的研究和人才培养。 我国物流发展滞后,物流运行与绿色理念相悖无甚,除了与认识有限、科技水平落后有关外,也和相关专业人才的缺乏有关。绿色物流作为新生事物,对营运筹划人员和各专业人才要求面广,层次高,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有针对性地培养,才能为绿色物流业输送更多的合格的绿色物流人才。 三绿色物流的发展意义 1.绿色物流可以破除绿色贸易壁垒。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些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渐淡化,绿色壁垒逐渐兴起。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国的物流行业在经过合理过渡期后,将取消大部分外国股权限制,外国物流企业将进入我国市场,势必给国内物流企业带来巨大冲击。这意味着未来的物流业将有一场激烈的竞争。只有加紧发展绿色物流,积极申请绿色认证,才能破除绿色贸易壁垒。 2.绿色物流有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绿色物流是建立在维护地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强调在物流活动全过程采取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理念和措施,减少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危害,避免资源浪费,因此,有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绿色物流对于企业来说,也具有明显的社会价值。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还应该努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信誉,履行社会责任。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绿色消费成为一种消费理念,消费者对企业的接受和认可不再仅仅关注其是否能够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关注企业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即企业是否节约利用资源、企业是否对废旧产品的原料进行回收,企业是否注意保护环境。因此,发展绿色物流有利于提高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超级秘书网 3.绿色物流有利于企业获得竞争优势降低成本。哈佛大学教授Nazli·choucri深刻阐述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如果一个企业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中有效发展,它就不能忽视日益明显的环境信号,继续像过去那样经营,对各个企业来说,接受这一责任并不意味着经济上的损失,因为符合并超过政府和环境组织对某一工业的要求,能使企业减少物料和操作成本,从而增强其竞争力。实际上,良好的环境行为恰似企业发展的马达而不是障碍。”绿色物流的核心思想正在于实现企业物流活动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以此形成高于竞争对手的相对竞争优势,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发展。 4.绿色物流还是企业最大限度降低经营成本的必由之路。一般认为,产品从投产到销出,制造加工时间仅占10%,而几乎90%的时间为仓储、运输、装卸、分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物流过程。因此物流成本在产品的整个系统中占据了较大的比例。传统的物流基本上还是高投入大物流,低投入小物流的运作模式,而绿色物流强调的是低投入大物流的方式。显而易见,绿色物流不仅是一般物流所追求的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物流的绿色化和节能高效少污染,由此可以带来物流经营成本的大幅度下降。 5.绿色物流可以提高企业品牌价值。品牌价值是由市场占有率、品牌的超值创利能力、品牌的发展潜力等因素决定的。绿色物流从产品的开发设计、整个生产流程,到其最终消费都纳入了对环境因素的考虑,其构建不但可以降低旧产品及原料回收的成本,而且有利于提高企业形象、企业声誉,提高市场占有率,从而增加品牌价值和寿命,从而间接地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6.在物流行业推行环保、节能的发展理念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的21世纪,有关环保标准、法规出台规范必将进一步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谁会先一步占领市场的“环保”制高点,可能成为企业逐鹿未来物流市场的一柄“利剑”。 环保小论文:环保在化学课程中呈现的研究论文 摘要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促进社会各项生产事业的发展,使人民生活更加丰富、更为方便,由此也带来各种公害以及破坏自然环境的隐患.只有当人们,尤其是作为跨世纪劳动者的中学生普遍树立起环境意识之时,才能形成社会力量,来共同保护人类自身的生活环境. 人类以其科学技术改造自然,推动社会进步,但同时却给自身带来环境污染的不幸.近代屡屡发生的公害事件终于使人们承认了这一事实,并发现化学品造成的环境污染最为严重.治理已发生的污染固然重要,而根本大计还在防患于未然,要使人们在建设的同时考虑到环境的影响,树立“环境意识”.可见,在中学向学生介绍有关环境化学与防止环境污染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1加强中学生环境化学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在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我国广大农村这块净土带来了新的环境污染和劳动保护问题.“八五”期间报道,当时我国大气污染程度已相当于世界发达国家50~60年代污染最严重时期,每年的排尘量为2300万吨,年排放SO2量达14610万吨.到本世纪末,燃烧煤和机动车辆排放出的废气将对大气造成更为严重的污染.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若不加强环境管理,让不断增加的工业“三废”继续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就会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对全民族进行环境、生态知识的宣传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务必从中学教育抓起. 2结合化学教学对学生开展环境化学教育 2.1通过课堂教育把环境保护作为小公民自觉行动 环境化学重要内容之一,是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化规律,即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去研究环境中化学污染物的来源、迁移、转化过程中的化学行为,以及反应机制、积累和归宿等.由于我国公民环境意识较差,这和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是不相适应的.要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使保护环境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首先就要从学生做起,从课堂做起.当学生在做制取Cl2,NO2,H2S等有毒气体实验时,应强调学生注意对制取气体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化学药品用量的适当(尽量采用微量,只要达到实验效果明显即可)、以及设计吸收尾气的装置等.实验完毕,还应将废液集中倒入废液缸中,可回收的尽量回收,以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2.2通过实验开展环境化学知识教育 中学教育目的之一,就是为社会造就合格的后备劳动者.中学化学教育对环境科学的学习将起着启蒙作用,应很好地利用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环保知识.中学实验室的污染源多,国家提出居民区大气中的有毒物质有21种,中学化学实验室里就有14种.例如,制取溴苯实验过程中逸出的臭味是溴蒸气,它既污染了教室环境又严重地影响了师生的身体健康.针对这一问题,利用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找出原因是制取溴苯的装置不够严密,因此在反应过程中逸出的Br2通过长玻璃管时不可能完全被冷凝成液体,因而会从导管口逸出.要避免实验中Br2的逸出,就应设法改进实验装置,使整个涉及Br2的反应过程在一个密闭系统内进行,即将反应安排在“Y”形管内进行.在反应装置和HBr气体的吸收装置间串联一个洗气瓶,内装四氯化碳以吸收气体中的Br2. 3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环保知识的认识 3.1从人类与大自然的协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的《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意联系实际,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工农业生产、第三产业、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联系实际的教学内容应有所增加,可以充实包括环境保护、新内容、新能源、海洋、卫生保舰食品等方面内容,但应限于有关的化学基础知识范围之内”.可见,环境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原理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并应着重于理论联系实际和基础知识面的扩展上.要以地球化学知识为基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为线索,讲授空气、水体、土壤、森林、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展示好的生态小环境和污染严重区的对比,简明介绍当今世界关注的环境问题,以讲座、竞赛等形式让学生提高认识,使学生深切地感到环境化学就在自己身边. 3.2针对温室效应引导学生分析此类生态问题 运用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引导分析“温室效应”,使他们了解到由于大气层CO2浓度逐年上升,太阳能辐射的一部分——地球红外辐射热不能透过大气层,因而造成“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升温、冰川溶化,直接影响着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情况.以提高对控制“温室效应”等生态问题的认识.还应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得出人类必须控制战争和固体废物燃烧、大力发展森林等结论,以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3.3结合现有法律法规的宣传加深学生对环保意义的认识 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利用3月12日植树节、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取得当地环保、水保、森保等部门的支持,让学生们在宣传中了解我国有关这方面的规定和常识,以提高学生在环境管理环境文化方面的认识.超级秘书网 3.4结合第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节假日、夏令营,组织学生对当地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水土保护区和环境污染区等进行实地考查,使他们认识到人与气温、气候、空气、谷物增产、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及环境保护等都存在着密切关系.通过现场对比,丰富学生环境方面的知识,结合已学的知识,开展有关环境污染与保护知识的问答.例如,酸雨是如何形成的?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是什么?防治途径如何?等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今后工作奠定良好的环保基础. 4通过学生向社会宣传环保知识促进全民环保意识的提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据报道1993年全年生产和使用化学农药达25万吨,农村改革后,单纯依赖使用化学农药的单元从过去60万个生产队,扩大分散到亿万农户,直接接触农药的约有2~3亿人,每年全国因农药中毒伤亡人数超过10万人.由于缺乏生态、环境意识与农药常识,环境科学教育又未跟上,因而全国各地滥用剧毒化学农药的现象相当普遍.这不仅危及亿万农民的生命安全,也祸及全社会几亿个普通家庭.通过学生向亲人、朋友及社会各界宣传环保知识,不仅可促进当地环保工作的开展,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而且还可推动无公害生物农药的研究和使用. 环保小论文:矿山企业环保型的结构模式实践论文 论文关键词:矿山企业绿色价值链循环经济 论文摘要: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矿山企业有必要运用价值链管理思想和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理念,构建自己的“绿色价值链”模型。本文就构建我国矿山企业绿色价值链模型进行探讨,提出在应用中可能存在的主要障碍及其相应的对策建议。 矿山企业是直接从事矿产勘查开发、为国家提供矿物能源和矿物原材料的生产单位仁。我国矿山企业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是我国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然而,由于高强度的勘探开采,矿产资源接近枯竭、生态破坏严重,管理滞后、忽视环境保护,国际间绿色贸易壁垒在逐步扩大等原因,我国矿山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1绿色价值链的一般模型 价值链首先由迈克尔·波特在其1985年出版的《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将其定义为“从原材料的选取到最终产品送至消费者手中的一系列价值创造的活动过程”。绿色价值链则是将环境这一新的价值层面合并进传统的价值链中,致力于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度和资源消耗度,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在以原材料供应者为起点,以消费者为终点的主要原料的流通过程中,废弃物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直接处理,即没有实用价值的产品被分解,分解后的再利用材料将重新回到价值链中;一种是间接处理,即采用化学的(如焚烧)和生物转化的方法产生再生材料,剩余的部分被运走填埋,进一步转化为无害的或可再利用的原料C27。 2我国矿山企业绿色价值链模型的构建思路 2.1模型构建的背景 我国矿山企业一方面要消耗人类有限的矿产资源,在矿产品的采掘、开采、生产等环节,开发过度、浪费严重;另一方面,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主要是废水、废气、废渣“三废”的排放。以河南省安阳市为例[3},矿山企业每年排放的瓦斯等废弃物约2000万TT13,其造成的污染是CO:的7倍,是煤矿区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铁矿开采过程中疏排的矿坑(井)水,选、冶废水及尾矿池水等含有大量有害元素,严重污染和破坏了矿山环境。 据亚化咨询统计数据显示川,2008年下半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原油价格和下游需求大幅度下降,矿产品价格大幅下滑,以华东市场为例,甲醇从最高点的4500元八下跌到1800元//t,二甲醚从6700元八下跌到了3400元//t,电石法PVC从8800元/t下跌到了5000元/t。但与此同时,金融危机造成中国矿业的衰退,也迫使矿山企业开始进行整合重组,实现行业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利用矿山企业整合重组的契机,进行矿山企业绿色价值链模型的构建和运用,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矿山企业可持续发展,在全球化竞争环境中赢得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 2.2模型构建的目标 与一般工业企业不同,我国矿山企业具有其特性:依托地质勘查工作,对天然的矿产资源进行开采;多地处荒凉偏僻地区,地理位置条件差;地下采矿不可避免地破坏地表、岩层结构、地下水循环系统等;在矿产品生产过程中,尤其是中后期环节,产生的大量废渣,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远大于一般工业企业等等。考虑我国矿山企业的上述特点,本文所构建的绿色价值链模型,致力于达到以下目标:c1)适应发展循环经济和矿山企业“走出国门”的要求 2009年1月1日,我国施行了《循环经济促进法》,确定了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要求矿山企业走节约、清洁生产、安全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绿色价值链顺应着这一战略要求,有助于我国矿山企业更好地履行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又可以整合提高我国矿业的集中度,使我国矿山企业能更好地“走出国门”。 (2)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构建我国矿山企业绿色价值链模型,就是在价值链每个环节上都将环境因素考虑进去,协调优化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从而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3)形成企业间或产业间的绿色生态工业网络 绿色价值链更强调的是企业间或产业间环境效益的平衡。将我国矿业价值链上的同一水平上的各类,企业集中在一个生态工业园区内,充分考虑企业之间的影响,有利于通过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在某一区域范围内形成循环的绿色生态工业网络。 结合我国矿山企业的特性及目前发展的现状,本着构建模型的上述目标,为赢得竞争优势,我国矿山企业必须运用价值链管理思想和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理念,构建自己的“绿色价值链”模型。矿山企业绿色价值链模型,是将“绿色”和“环境意识”融人整个价值链过程,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问题,通过地质勘探、矿山的采掘和选矿、冶炼生产、精深加工、营销、运输、消费到废弃物的处理、矿产品的回收处理整个矿产品生命周期的一系列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双赢”目标。 2.3模型的内容 构建我国矿山企业绿色价值链模型,沿用了绿色价值链一般模型的基本思路,即价值链上各个基本活动环节进行动态闭环流程,形成“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经济模式,并结合我国矿山企业的特点,进行了改进。 (1)形成矿产品流的闭环循环模式 我国矿山企业绿色价值链,由绿色设计、绿色采矿、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物流、绿色消费、绿色处理等基本活动环节构成。从矿产资源地质勘探开始,经过矿山的采掘和选矿、冶炼生产、精深加工的生产环节,最后通过营销环节将矿产品送至消费者手中,连成一个整体的正向矿产品流。此外,客户使用产品报废后,进行回收处理,物流从回收处理商逆向回转到采矿等生产环节,形成逆向回收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在价值链上,通过正逆向转换而实现绿色价值最大化。 (2)增加尾矿的处理和利用环节 我国尾矿种类繁多,资源量大,主要是采矿中的废石、选矿中的尾砂、冶炼中的烧结渣、浸出渣,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液态和气态物质,大量堆存的尾矿会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模型中增加的尾矿处理和利用环节,旨在对矿业废渣进行二次资源开发。在行业内,或在某一区域范围,将矿业废渣可回收部分用于生产建筑材料、充填采空区、覆土造田、植被绿化及用作肥料和土壤改良剂等方面,有利于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采选成本,增加企业收入。 (3)贯彻循环经济的“5R原则” 整个矿产品价值增值过程中,贯彻“循环经济5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循环(Re-cycle)、再利用(Reuse)、再思考(Rethink)、再替代(Repair)。我国矿山企业从地质勘探和采掘选矿设计开始,在源头上就要考虑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而不仅仅是靠事后的补救和回收。例如,使矿区开采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减少到最低限度,同时也改善井巷工作环境;加大对矿井水的处理和循环利用,提高井下排水及生活污水的复用率。 3我国矿山企业应用绿色价值链模型的可能障碍 3.1人才储备和技术创新落后 绿色价值链模型是一种以环境为导向的企业综合创新,这种现代模型的构建是以人才和高新技术作为保障的。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矿山企业普遍存在人才短缺、人才储备不足、人才流失严重、技术创新滞后等现象。行业人才告急统计表明[5],目前国有煤矿中,大专以上程度的技术人员仅占职工总数的3%左右,而在发达国家,这个数字在60%以上。在全国近40个年产500万t以上的大中型煤炭企业中,工程技术人员不足2000人。这种现象可能导致在应用该模型过程中的诸多不适应,如对如何进行高效的绿色价值链管理,缺乏系统规划、制度保障及一些必要的技术方法和技术思路,会使得绿色价值链模型的构建,仅仅成为一种难以实现和发挥其效应的主观愿望。 3.2产业绿色价值链分析不足 应用矿山企业的内部绿色价值链模型,需要分析材料、设备的供应、矿井通风、供电、运输、采掘、回采、排水、设备维护保养等业务单元,关注各业务单元间的关系及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联系,增加增值性作业和环保性作业。许多企业往往局限于价值链系统内部研究绿色经营的科学性,只是从矿区内部考虑各因素对循环经济的影响,未能在区域范围内实现产业生态网络的高效运作。企业内部绿色价值链只注重企业内部成员,而产业价值链更注重的是企业间的激励效益。 3.3逆向回收流的投入产出难以量化 与传统价值链相比,绿色价值链模型增加了回收商的支持,通过回收处理,实现绿色价值链的“闭环”动态流程。回收处理成本是报废产品的收集、运输、拆卸、再造、再生、填埋等的费用支出[6j。由于废弃后的回收处理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较大,许多矿山企业往往忽视了回收商角色的关键作用,缺乏回收处理系统或回收处理力度不够。逆向回收流的目标是改善企业社会形象、提升企业信誉和绿色竞争力,但要完成逆向回收流,会有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投人,逆向回收流的投人产出很难量化。 3.4绿色价值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欠缺 传统的绩效评价指标常常用来评价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这些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包括生产效率、经济性能、技术性能等。当引人绿色概念后,如果仍沿用这些指标来评价,就忽略了对环境影响因素的考虑,难以反映绿色价值链模型下,我国矿山企业的整体绩效水平。绿色价值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有必要对以往的绩效评价进行修正,加人环境影响因素、资源、能源的损耗度,以及消费者对矿产品绿色价值的认同度。 4我国矿山企业应用绿色价值链模型的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模型应用中存在的可能障碍,我国矿山企业基于绿色价值链模型实施有效管理,需要从政府、市场、企业自身三个层面开展: 4.1加强我国矿山企业环保的专业立法和执法力度超级秘书网 我国已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如2002年我国颁布了《清洁生产促进法》,并在辽宁和贵阳等省市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2006年了《2006年国家循环经济发展报告》,2007年1月了《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9年1月1日施行了《循环经济促进法》。我国已确立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矿山企业之间也都认识到绿色经营理念的战略价值。为了达到上述要求,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对矿山企业的资源开发、尾矿处理与利用问题、生态保护等问题进行专门立法;二是建立各级领导干部考核责任制,完善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机制;三是加大对矿产资源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加强我国矿山企业的法律意识;四是健全监督制度,强化新闻媒体、社会机构的作用。 4.2建立我国矿山产业市场机制的生态工业网络 以市场为导向,从区域总体出发,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建立广义的企业间或产业间的生态工业网络。各矿山企业或各产业内部,采用废弃物交换、清洁生产、产品结构调整等手段,把一个企业生产的副产品或废弃物作为另一个企业的投人或原材料,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资源多极利用,使区域总体资源优化配置,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废弃物排放最小化。 4.3推进矿山企业内部循环经济发展 我国矿山企业首先需要在物流、资金流的基础上引人知识流,推动知识和节约资源技术创新。建设我国矿山企业科技队伍和管理队伍,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其次,注重产品回收再生的逆向增值,倡导价值链循环运作模式。根据各种回收处理策略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优化选择其处理方式。最后,构建基于绿色价值链模型的整体绩效评估体系,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技术、经济、社会、安全等多方面的因素。 环保小论文:绿色环保建筑的环境问题深度论文 摘要:所谓绿色建筑不仅要能提供舒适而有安全的室内环境,同时应具有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良好的建筑外部环境。 关键词:绿色建筑环境 绿色建筑考虑到当地气候、建筑形态、使用方工、设施状况、营建过程、建筑材料、使用管理对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舒适、健康的内部环境,同时考虑投资人、用户、设计、安装、运行、维修人员的利害关系。换言之可持久的设计、良好的环境及受益的用户三者之间应该有平衡的,良性的互动关系而达到最优化的绿化效果。绿色建筑正是以这一观点为出发点平衡及协调内外环境及用户之间不同的需求与不同的能源依赖程度,而达成建筑与环境的自然融和。 1绿色建筑的室内环境 绿色建筑之所以强调室内环境,因为空调界的主流思想是想在内外部环境之间争取一个平衡的关系,而对内部环境,即对健康、舒适及建筑用户的生产效率,表现出不同的需求。 1.1温度问题(ThermalProblem) 首先热舒适明显的影响着工作效率。传统的空调系统能够维持室内温度,但是,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室内达到绝对舒适,容易引发出\空调病\问题,且消耗大量能源,增加氟里昂对臭氧层的破坏。而绿色建筑要求除保证人体总体热平衡外,应注意身体个别位如头部和足部对温度的特殊要求,并善于应用自然能源。另外,现在常采用的极大玻璃面建筑在夏季可能发生温室效应,而在冬季发生来自冷玻璃面的低温辐射效应。因此,除了冬夏空调设计条件外,要分析当地气候及建筑内部负荷变化对室内环境舒适性的影响。最好每个月每小时的变化对空调负荷及舒适性的影响。 1.2日光照明、声问题(Daylighting、VoiceProblem) 不同的室内光环境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和室内气氛。绿色建筑中引进无污染,光色好的日光作为光源是绿色光环境的一部分。但舒适健康的光环境同时应包括易于观看,安全美观的亮度分布,眩光控制和照度均匀控制等,因此应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调节强光从而不影响阳光的高品质。另外,健康舒适的声环境有利于人体身心健康。绿色声环境要求不损伤听力并尽量减少噪声源。这样,设计时通常将产生噪音的设备单独布置在远离使用房间部位,并控制室外噪声级。 1.3空气质量(AirQuality) 空气质量的好坏反映了满足人们对环境要求的程度。通常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包括空气流动(AIRMOVEMENT)、空气的洁净程度等。如果空气流动不够,人会感到不舒服,流动过快则会影响温度以及洁净度。因此应根据不同的环境调节适当的新风量,控制空气的洁净度、流速使得空气质量达到较优状态。同时对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有效控制也是室内环境改善的主要途径之一。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污染物有成千上万种。绿色建筑认为不仅要使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达到公认的有害浓度指标以下,并且要使处于室内的绝大多数人对室内空气品质指标表示满意。 2建筑与室外环境的协调 绿色建筑创造的居住环境,既包括人工环境,也包括自然环境。在进行绿色环境规划时,不仅重视创造景观,同时重视环境融和生态做到整体绿化。即以整体的观点考虑持续化、自然化。可持续的应用,除了建筑本身外还包括所需的周围自然环境,生活用水的有效(生态)利用,废水处理及还原,所在地的气候条件。 2.1绿色环境的地域主义(Bio-Rigionalizm) 绿色建筑要考虑如何与所在地的气候特征、经济条件、文化传统观念互相配合,从而成为周围社区不可分离的整体部份。绿色建筑作为一个次级系统依存于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的自然环境,与绿色房地产都不能脱离生物环境的地域性而独立存在。绿色建筑的实现与每一个地域的独特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现存人类建筑、社会水平及文化环境有关。 2.2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即利用自然能源或者不依靠传统空调设备系统而仍然能维持适宜的室内环境的方式。 自然通风最容易满足建筑绿化的要求,它一般都不用外来不可再生资源,而且常常能节省可观量的全年空调负荷而达到节能以及绿化的目的。但要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必须考虑建筑朝向,间距和布局。例如南向是冬季太阳辐射量最多而夏季日照减少的方向,并且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向,所以从改善夏季自然通风房间热环境和减少冬季的房间采暖空调负荷来讲,南向是建筑物最好的选择。另外,建筑高度对自然通风也有很大的影响,一般高层建筑对其自身的室内自然通风有利。而在不同高度的房屋组合时,高低建筑错列布置有利于低层建筑的通风,处于高层建筑风景区内的低矮建筑受到高层背风区回旋涡流的作用,室内通风良好。超级秘书网 自然通风而且是环境绿化的重要手段,是引进比室温低的室外空气而给人凉爽感觉的一种节能的简易型空调。绿色环境常用的送风方式是地板送风暖通空调方式(FloorSupplyHVACSystem)。 3提高绿色建筑建设效率的途径 绿色建筑的建设不但要和环境融和,更要经济实惠,让投资人有适当的回收。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最重要的是如何达到资源利用的最高效率。各种资源效率中最重要的是能源效率。能源效率越高,越能节省寿命周期费用,不但提高绿化效果,更能增加投资绿化建设的吸引力。因此提高能源效率是进行绿色建筑建设的基本条件。 提高能源效率途径包括:减少建筑寿命期限能量可以采用延长建筑及其设备的寿命;使用耐用的建筑材料、设备产品;另外在建筑设计及建造上考虑维修、保养等等。具体措施包括:宽余的建筑设计;采用容易运行管理的机器及系统,便于维修及更新;选用具有耐久性以及耐振性的材料;适当的施工方法等。 环保小论文:国内外环保合作手段的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环境问题;国际环保合作;途径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环境保护是当今时代的一大热点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环境问题是最具有“全球性”的问题,它的产生与经济全球化密切相关,而经济全球化也使全球合作解决环境问题成为必要,并为其提供了可能。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环境合作中存在的南北关系紧张、主权干涉及污染转嫁等问题,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阻碍国际环境合作的发展。但同时也有许多国家都积极的致力于寻求国家间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一、现存问题 现存的环境问题最为严重的方面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出口是以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为代价的,而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环境资源,以低于资源价值的市场价格向发展中国家购买。而发达国家以低价向发展中国家购买初级产品,却以高价向发展中国家出售制成品,结果使发展中国家资源消耗得不到补偿和维护,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恶化。 当今的环境问题既是“全球性”的问题,同时也是贸易问题。由于每个国家利益的不同,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在经济贸易方面的利益冲突,使得原本对全人类有益的环境保护,变成了各国维护国家利益的工具和保护本国贸易的一种措施。例如发达国家制定的环境标准对出口商具有隐含的歧视性;实行内外有别的双重环保标准;专门针对出口国家或商品制定环境条例;制订超出国际公认标准要求的环保标准。但是为了全球经济的长远发展,各国都应暂时“求同存异”,通过在环保方面进行国际合作,来解决现存的问题,这样无论是对发达国家还是对发展中国家都是一种“双赢”的正确的发展途径。 二、国际合作的方式及途径 事实证明,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能力单独解决国际生态环境问题,并且即使是一个国家内部的生态环境问题,往往也需要他国的支持和援助,因此国际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国际合作。国际合作是集体行动的基础。只有合作,才能克服国家间存在的利益差别及其导致的矛盾,把共同利益放在首位,取得共同的认识,展开协调行动。 下面将分别从经济发展水平的角度来探讨国际合作的具体方式及途径,从经济发展水平的角度看可以通过水平型的国际合作和垂直型的国际合作。 (一)水平型的国际合作(发达与发达国家之间) 1、涵义。水平型的国际合作指的是处在同一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的合作,即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在环境方面通过一定的途径进行的合作。以这种方式进行的国际环保合作比较容易达成共识。因为:第一,发达国家无论是经济水平还是工业发展水平都比较接近,这样比较容易制定相对一致的环境标准;第二,“环境问题”最早也是由发达国家提出的,同时对这个问题采取的“态度”也最为“积极”因其经济水平的提高导致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环保意识较强;第三,发达国家是环保国际合作的关键,也可以说是重要的基础,因为环保产业实为资本密集型产业,发达国家不管是在环保的技术水平、治理环境的资金筹集和管理运用、还是在环保材料的研究方面其都是具有绝对优势的,还有其拥有大量的环保方面的专家和人才,这也是发展中国家无法比拟的。 2、达成共识的途径。(1)通过签订多边环境协议与国际贸易来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例如为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使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持在不会危险的干扰全球气候系统的水平,1992年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但其仅是一个原则性的规定,没有就具体的减排问题达成协议;1995年在德国的柏林又召开了一次大会,来讨论公约的执行情况;1997年12月4日在日本的京都召开了第三次缔约方大会,经过激烈的谈判,终于在1997年12月11日通过了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注:《京都议定书》的主要缔约方是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2001年美国放弃执行这一议定书)。(2)通过环境无害技术研发方面和环保产业的投资进行合作。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环境治理成效、积极性以及治理效果上,绩效明显。欧盟已经决定到2010年将增加占3%GDP的经费用于研究与技术开发,这将使更多的环境技术被用于市场,并使得欧洲可以在绿色产品与绿色工艺上开发一个领先市场。“研究、技术开发和展示”第七个框架计划(2006—2010)也将为环境技术的进一步开发提供机会。欧盟在各项投资中鼓励选用先进的环境技术,并做出相应目标决策,这些措施将进一步拓宽市场、降低成本,并要求委员会、成员国或研究团体、组织、工业、社会共同来完成。2003年8月28日美国将环境、产业界、大学和政府组织联合起来形成美国东北部创新集团(TheNortheastCHPInitiative),使清洁、可靠、能源有效的电力与能源系统贯穿美国东北部。CHP系统能够使用同时产生的电和热,而常规发电系统不能捕获在电力制备过程中产生的热。该项举措将使2010年美国东北部的清洁能源量翻一番。许多发达国家通过制定环境法律法规,如果能够互相交流、互相认可同时结合市场手段以及国际合作,定会在保护世界环境上起到了领头雁的作用。(3)制定和统一环境标准。发达国家制定了各自的环境标准,多而繁杂。日本有“生态标志(Ecomark)制度”、法国有“NF环境”、加拿大实施了“环境选择方案”(ECP)、澳大利亚推行“环境选择制度”。环境标志制度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越来越有影响的一项制度,对环保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但是由于各国制定的环境标准高低不一,同样也给国际贸易带来了困惑和麻烦,所以发达国家应该加强联系和沟通,统一标准,避免不必要的摩擦和冲突。 (二)垂直型的国际合作(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 1、涵义。垂直型的国际合作指的是处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的合作,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环境方面通过一定的途径进行的合作。在环保方面,发达国家拥有丰富的经验与专业知识,而发展中国家缺乏财力资源、专门知识或技术能力。以这种方式进行的国际环保合作可以达到互相补充、互相协助、共同发展的目的。 2、合作的方式。(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技术和资金上的合作。发达国家以优惠的、非商业性的条件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和资金援助。发展中国家能够在减缓环境恶化方面做出多大贡献,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发达国家能不能有效地履行有关技术和资金转让的承诺。从发展中国家目前的状况看,急需发达国家提供常规能源开发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与节能技术、洁净煤技术、核能技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高效节能低污染交通运输设备及系统技术和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技术。以优惠条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这些技术,是发达国家应尽的义务,而不能把转让技术作为获得商业利润的机会。即使是私人部门的技术,发达国家政府也可先购买再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或者通过减税等手段促使其技术向发展中国家非商业性转让。(2)发达国家应帮助发展中国家培养环境保护和环境研究方面的高级人才。发达国家不但应该在资金和技术上给予发展中国家一定的帮助,而且也应该帮助发展中国家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专业素质和实际环境管理经验的新型环保人才,这样才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长远发展。发达国家可以通过与发展中国家的大学、研究所建立培养计划和项目来实现这一合作,也可以通过远程教育和举行环境方面的学术论坛作为辅助教学。如清华大学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研究就是一项很好的合作。(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环保法律的制定与完善上的合作。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环保产业比较发达,有关法律制度也较成熟。环保产业的立法主要是关于废弃物(污水)处理、回收利用,环境标志,环境税费和投资等方面的规定。这些都给发展中国家起到了样本的作用。发展中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起步比较晚,更不用说在环境保护法律方面的发展,所以在许多环境立法方面发展中国家是效仿发达国家或者直接移植。我国早期的环境法制度主要就是从西方国家移植而来的。例如1982年修改后的《宪法》强化了对环境保护的规定,并适应国际海洋法公约的需要和借鉴西方国家海洋法制定了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法》。所以,发达国家应该充分发挥其优势,指导并帮助发展中国家制定符合自己的环保法律,并规范起环保制度。(4)通过贸易的形式,进行项目合作,尤其是环保方面的合作。CDM的诞生。CDM,就是清洁发展机制,这是《京都议定书》引入的一种灵活的履约机制。其主要内容是: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投资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利用由此产生的排放减少量来履行自己在《京都议定书》中减排温室气体的承诺。即发达国家出钱,让发展中国家为其实现自己的温室气体减排指标。由于温室气体是流动的,是世界的,因此发达国家被允许在发展中国家中实现这个指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其减排温室气体的成本要高很多,对发达国家的一些企业而言,减排甚至意味着企业破产。同时还有一些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在保护森林和生物多样性方面,达成了一些以免除发展中国家债务来换取其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交易。《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一次缔约国大会后,不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及转轨经济国家进行了“共同执行行动”(AU),即由发达国家出资和出技术,在发展中国家进行节能、发展可再生能源、植树造林等削减温室气体的项目,根据公约秘书处今年最新的报告,迄今已实施了近100个项目。 三、结论 当然,这些合作是理想化的,能不能达到理想的结果还需要多方的努力。这些合作途径也是可行的,但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所以,应先易后难、先区域合作再全球合作,因为区域的合作易于全球合作,区域之内的问题更为集中也更容易解决,并且成效更快。 1991年6月到1992年8月进行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以下简称NAFTA)的谈判中,进行了环境方面的磋商,于1993年9月签订了《北美环境合作协议》(其成员方主要有美国、加拿大、墨西哥)。NAFTA中与环境有关的规定比GATT/WTO中的内容更加完善,据1997年的数据调查显示,该计划的事实有力的推动了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政府间在诸如边境污染、有毒废物越境转移和濒危野生动植物贸易等环境问题上的合作,使北美贸易区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其也可以作为一个促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和环境共同发展的协议的例子。超级秘书网 要增强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在世界环境论坛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环境合作,发展中国家之间有机会协调立场,寻求共同利益。无论是在更大范围内如APEC或WTO讨论环境问题,还是在制定国际环境条约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型组织会采取共同的立场,自然会增大该地区说话的分量。 全球的环境合作方面,应该建立一个独立于WTO之外的多边世界环境组织WEO(WorldEnvironmentOrganization),它一方面可以在环境领域进行国际合作、协调各国环境政策、促进环境成本内在化、全面解决环境问题提供组织基础,另一方面可以与WTO一起协调贸易与环境的关系,使二者和谐发展。进而达到保护世界环境、造福全人类的目的。 当然,国际环境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发达国家在履行“援助资金”问题上的不积极态度;发展中国家自身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矛盾等等,都需要各个国家给予相互的谅解和支持,所以要解决好环境问题还任重而道远,需要世界所有国家的共同努力。 环保小论文:房地产建筑给排水环保设计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环保;设备 论文摘要:环境保护工作是每一个给排水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环保型建筑是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本文将从节约用水、节省能源、防治水质污染等方面着手,探讨如何利用现有的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实现建筑给排水的环保设计。 人类为生存、发展和繁荣不懈地努力和创造,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在享受大自然无私给予恩赐的同时,我们每个人也同样肩负着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责任。作为与环保工作息息相关的给排水专业工作者,从我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将从节水、节能和二次供水的污染防治等几个方面探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环保问题。 1节水 资料显示,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2400多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四分之一,属于缺水国家。特别是近二十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水污染日益加剧,水资源问题更加突出,节约用水成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建筑给排水中节水的重点在于:卫生器具及其给水配件;屋顶水箱浮球阀;建筑中水等方面。 1.1采用新型卫生器具及其配件 老的卫生器具特别是大便器冲洗水箱耗水量大,卫生器具给水配件密封性和耐用性差,经常造成“跑、冒、滴、漏”等现象,造成水资源的巨大浪费。而新型的卫生设备,如JS型虹吸式高效节水型坐便器每次冲洗水量仅为5升,可节水50%;公共浴室采用单管恒温供水配合脚踏阀淋浴器、光电淋浴器、手拉延时自闭淋浴器等比一般双管淋浴器可节水20~50%;而陶瓷芯水龙头密封性能好,开关数万次无滴漏,节水效果十分显著。 1.2屋顶水箱浮球阀 屋顶水箱浮球阀继阀芯两步到位的配重逆开式浮球阀之外,有出现了双筒浮球阀、液压式浮球阀和呼吸阀。最具特点的是导阀控制型浮球阀,兼有浮球阀、减压阀、止回阀、流量控制阀、泄压阀等多种功能。这些新式浮球阀克服了传统产品开关不灵的现象,减少了溢流。 1.3建筑中水 “节流”也需“开源”,建筑中水使污、废水处理后回用,既可节约用水,又使污水无害化、资源化,起到保护环境、防治水污染、缓解水资源不足的重要作用,有明显的社会效益。最近颁布的《建筑中水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对中水水源、水质标准、中水系统、处理工艺等几个方面都做了具体要求,预计正式实施后,对中水利用将起到极大地推进作用。建筑中水系统在济南市的南郊宾馆、玉泉森信大酒店都有应用且效果不错。目前,中水处理设备已有定型产品供设计选用。 2节能 节能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措施,从某种意义上说,节能的就是环保的。建筑给排水的设计中,除对系统进行合理布置、精心计算外,二次供水设备的选择和热水供应系统是节能的重点。 2.1二次供水设备的选择 由于传统的水泵-水箱供水方式中水质易受污染,所以二次供水已越来越多的被气压罐供水和变频调速供水所取代。其中变频调速设备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的供水方式,它采用变频器改变电机的供电频率,根据用水量的大小实现对水泵的无级调速和循环软起动。变频设备已从最初的恒压变量供水发展到变压变量、变频气压供水等方式,根据系统的运行特点和设备的节约特性,合理的选择设备,其节能效果是十分突出的。一般的,因为在用水低谷时偏离设计工况最严重,设备的组成必须满足低谷用水量变化的特点,设备必须在系统用水低谷时效率要高。当低谷用水量不及单台水泵最大流量20%的时候,宜设置小流量泵进行小流量时的自动切换;当低谷用水量是断续的小流量时,宜设置适合于断续供水的压力供水装置。 2.2热水供应和太阳能利用 热水供应系统可采取的节能措施主要有:降低使用温度(热水在管道和设备中的热损失与配水点要求的水温成正比,降低使用温度可减少能耗);减少热水耗量,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减少流率;采用高效能保温材料减少热损失;提高换热器的传热效率;采用节能型产品;开发利用新能源等。 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安全的新能源,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热水供应系统。利用太阳能的直接加热设备有真空管式和热管式,其集热效率高,保温性能好,受环境影响小,全自动运行,操作简单、维护方便,可全年使用。在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集热器的选用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其抗冻性能、抗热冲击性能、承压能力等因素。(2)寒冷地区应采取可靠的防冻方式。(3)集热应因地制宜综合应用串联、并联方式使水流平衡。(4)必要时采取辅助加热方式。超级秘书网 3生活用水二次供水的污染防治 由于城市供水体制的原因,二次供水是建筑给排水设计中保证水压的必然措施,但因此也增加了贮水设施、供水设备等中间环节,增大了水质污染的可能性。要防治二次供水的水质污染,在设计上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3.1系统 在确定供水系统时,应作多方案比较,尽量减少中间环节。如在市政管网允许的情况下,供水设备直接从市政管网吸水而不设贮水池;尽量采用变频调速设备,取消高位水池(箱)。 3.2水池(箱) 有很多情况下不得不设贮水池(箱),水池(箱)中水质污染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本体、附件、停留时间过长。 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水池、水箱由于表面粗糙,极易滋生青苔、微生物、细菌;钢板水箱则易锈蚀,使水质下降。建议采用不锈钢、搪瓷钢板或达到卫生要求的玻璃钢水箱代替传统钢板水箱,采用钢筋混凝土水池时宜加内衬。 水池(箱)检修孔、溢流管等附件极易封闭不严造成水质污染,在设计上应采取在溢流管上加防鼠网等措施。 有资料表明,水在水箱中贮存24h后余氯为零,超过24h后,水质会严重恶化,而生活消防合用水池中水的停留时间大都超过24h。为解决这个问题,除尽量单设生活水池外,应在水池中补充加氯或采取其他消毒方法。 3.3管材 绝大部分自来水水质有腐蚀倾向,致使金属管道腐蚀严重,从而导致水中余氯迅速减少,浊度、色度、铁、锰、锌、溶解性总固体、细菌学指标等明显增大,造成水质污染。一些发达国家已明确规定普通镀锌钢管不再用于生活给水管。我们也应当逐步推广使用硬聚氯乙烯给水管、铝塑管、钢塑管、聚丙烯管、聚丁烯管、交联聚乙烯管、纳米聚丙烯等卫生性能较好的新型管材,以保证生活用水在输送环节中不被污染。 4结语 环保是未来社会生活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对于每一个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者来说,环保问题绝不是将污水简单处理达标排放那么简单,它贯穿于设计中的每一个细节。建筑给排水的绝大部分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都与环保的要求密切相关,充分利用这些新技术实现建筑给排水的环保设计是我们的责任。 环保小论文:外墙保温在环保节能中的意义论文 摘要:我国建筑能耗高于发达国家数倍,其首要表现在建筑保温状况上的差距。而对广大消费者来说,这种差距最直接的后果是:暖气怎么烧都不热,夏天空调一刻都不能停,为采暖和制冷付出的电费、热水费居高不下,家庭开支增大。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建设部今年即将出台强制性规定——《建筑物外墙外保温技术规程》,界时开发商建设商品房时就可以有的放矢、有据可依了。 关键词:外墙保温;建筑节能 目前常用的两种保温技术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朱文鹏介绍了墙体保温的基本方式。他说,多年以来,建筑墙体一般采用单一材料,如空心砌块墙体、加气混凝土墙体等。近年来由于建筑节能的需要,单一材料导热系数太大,一般为高效保温材料的20倍,不能满足保温隔热的要求,因此往往采用承重材料与高效保温材料(如岩棉板或聚苯板等)组成复合墙体。按保温材料所处位置不同,又分有多种方式,其中外墙内保温和外墙外保温是目前最常用的两种方式。 复合墙体很好地发挥了两种材料的长处,既不会使墙体过厚,又能承重,保温效果又好,因此发达国家新建建筑已基本上采用了此种方式。我国若想达到节能50%的要求,除一部分可采用加厚的加气混凝土单一墙体外,使用复合墙体将是大势所趋。 “还记得北京去年那场罕见的大风吗?有的建筑物的外墙竟然被风刮掉了,这就是外墙外保温技术不过关而导致的。”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张庆风说:“在我国建筑节能技术发展的起步阶段,外墙内保温应用比较广泛,这是因为当时外墙外保温技术尚不成熟。而且内保温也有一定的好处,比如造价低、安装方便等。但是从长远观点来看,随着我国节能标准的提高,内保温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势,且会给建筑物带来某些不利的影响,因此它只是某一地区过渡性的做法。而外墙外保温技术是今年我们需要改进和推广的重点工作之一。” 保温板裂缝是外墙内保温不容回避的问题在房地产投诉中,墙壁裂缝过多、过大往往是消费者反映强烈的问题之一,而且处理起来极为棘手:开发商往往推托责任,说墙皮开裂是正常现象,不属于质量问题。 原北京市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主任方展和表示:墙体裂缝往往是外墙内保温项目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主要是外墙体由于昼夜和季节变化,受室外气温和太阳辐射的影响而发生胀缩,而内墙保温板基本不受这种室外的影响,当室外温度低于室内温度时,外墙收缩的幅度比内保温板的速度快,当室外气温高于室内气温时,外墙膨胀的速度也高于内保温板,这种反复变化,使内保温板始终处于一种不稳定基础上,裂缝就产生了。 据科学实验证明,3米宽的混凝土墙面在20摄氏度的温差变化条件下约发生0.6毫米的形变,这样无疑会逐一拉开所有内保温板缝。因此,采用外墙内保温技术出现裂缝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 当然内保温板出现裂缝并非都是正常的,方展和介绍说,一般肉眼可见的裂缝宽约为0.3-0.5毫米,如果商品房交付使用3个月后,每40平方米出现5条裂缝,且长度超过400毫米,那么房屋质量应视为不合格,开发商应注意解决此类问题。 外墙外保温技术七大优势据建设部建筑节能中心李萍处长介绍,相对于外墙内保温,外墙外保温具有以下七大优势。 一是保护主体结构,延长建筑物寿命。对消费者而言,房屋拥有70年的产权,买房基本上是一次性投入,如果建筑物质量受损,大修一次,花费若干,岂不是很不合算?采用外保温技术,由于保温层置于建筑物围护结构外侧,缓冲了因温度变化导致结构变形产生的应力,避免了雨、雪、冻、融、干、湿循环造成的结构破坏,减少了空气中有害气体和紫外线对围护结构的侵蚀。事实证明,只要墙体和屋面保温隔热材料选材适当,厚度合理,外保温可以有效防止和减少墙体和屋面的温度变形,有效地消除常见的斜裂缝或八字裂缝。因此外保温有效地提高了主体结构的使用寿命,减少长期维修费用。 二是基本消除“热桥”的影响。“热桥”指的是在内外墙交界处、构造柱、框架梁、门窗洞等部位,形成的散热的主要渠道。对内保温而言,“热桥”是难以避免的,而外保温既可以防止“热桥”部位产生结露,又可以消除“热桥”造成的热损失。热损失减少了,每个采暖季的支出自然就降了下来。 三是使墙体潮湿情况得到改善。一般情况下,内保温须设置隔汽层,而采用外保温时,由于蒸汽渗透性高的主体结构材料处于保温层的内侧,只要保温材料选材适当,在墙体内部一般不会发生冷凝现象,故无需设置隔汽层。同时采取外保温措施后,结构层的整个墙身温度提高了,降低了它的含温量,因而进一步改善了墙体的保温性能。 四是有利于室温保持稳定。家中如果有老人或小孩,温差较大,常常使抵抗力弱的老人小孩患病,而外保温墙体由于蓄热能力较大的结构层在墙体内侧,当室内受到不稳定热作用时,室内空气温度上升或下降,墙体结构层能够吸引或释放热量,故有利于室温保持稳定。 五是便于旧建筑物进行节能改造。以前的建筑物一般都不能满足节能的要求,因此对旧房进行节能改造,已提上议事日程,与内保温相比,采用外保温方式对旧房进行节能改造,最大的优点是无需临时搬迁,基本不影响用户的室内生活和正常生活。 六是可以避免装修对保温层的破坏。不管是买新房还是买二手房,消费者一般都需要按照自己喜好进行装修,在装修中,内保温层容易遭到破坏,外保温则可以避免发生这种问题。超级秘书网 七是增加房屋使用面积。消费者买房最关心的就是房屋的使用面积,由于外保温技术保温材料贴在墙体的外侧,其保温、隔热效果优于内保温,故可使主体结构墙体减薄,从而增加每户的使用面积。据统计,以北京、沈阳、哈尔滨、兰州的塔式建筑为例,当主体结构为实心砖墙时,每户使用面积分别可增1.2平方米、2.4平方米、4.2平方米和1.3平方米,可见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外保温产品技术与施工质量尚需提高推广实施建筑物外墙外保温技术既有利于国家可持续发展,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又有利于家家户户节省日常开支,是大势所趋。但是外墙外保温对产品技术和施工质量要求比较高,在这方面尚需进一步努力。 北京中建建筑科学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美君表示,国内外保温施工与国外相比难度较大。这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地少人多的国家,城市人口居住密度高,居住建筑结构以多层和高层建筑为主,而国外发达国家以低层别墅和少量多层建筑为主,很少见到目前在国内大量出现的全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高层住宅建筑。这样国内外墙外保温针对的对象,要比国外建筑结构的单体面积以及高度都高得多,因此施工难度也更大。 王美君指出,目前有的外保温产品技术不过关,刮大风时常常吹落保温层,外保温层裂缝处理较难,常常阻碍外保温技术的推广。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应该就外保温产品技术及施工标准加以细化,一丝不苟,严格审批制度,抬高准入门槛。 环保小论文:可持续性建筑多方面环保技术的研究论文 摘要:可持续性建筑广泛涉及建筑设计、暖通、建筑材料、自动化等许多专业的技术的不断改进与良好配合的结果。我们必须把可持续性建筑作为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待,着眼于综合效益的可持续性。本文分别从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改善、建筑设备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多个方面介绍了具有可持续性的建筑技术。 关键词:可持续建筑建筑节能系统优化 1前言 我们向自然界索要资源满足城市化的需要,再将废物排放给自然,终于面临着资源枯竭,同时环境污染威胁生存的难堪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为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可持续发展呼吁人们放弃现在高能耗、高增长、高污染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和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以保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建筑产业就是典型的立足于资源和能源大量消耗的产业,人们也早已开始研究实现可持续性建筑的途径。1994年11月,第一届可持续建筑国际会议在美国举行,会议对可持续建筑做了全面探讨,指出可持续性建筑的主要问题是资源、环境、设计和环境影响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2]各国都有做可持续性的建筑的尝试,如美国有“资源保护屋”,英国MiltonKeynes有能源公园,丹麦有可再生住房等。纵观这些建筑,可持续建筑的技术应具有以下4R属性: RESOURCE—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有节制的开发自然资源; REDUCE—降低能耗、减小能源消费对环境的有害影响,减小污染物排放量; REUNITE—充分利用地方材料与现代高科技加工新型生态节能建材; RECYCLE——资源与建材的再生利用,变废为宝。 我们寻找可持续性建筑最关键的部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首先,可持续性要求对能源的消耗小。这意味着除了要做好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降低冷热负荷外,各种新技术在暖通空调系统中的应用也是建筑节能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其次,可持续性要求能源的可持续性,新能源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也是很重要的思路。最后,要做到对环境影响小,就必须做到可再生利用自然资源及建筑材料等人造材料的可再生利用。 2实现可持续性建筑的技术途径 2.1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技术 以民用建筑为例,冬季热负荷包括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和加热由门窗缝隙涌入室内的冷空气耗热量。因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改善是降低采暖能耗的最重要途径。我国建筑节能规划目标中,建筑围护结构承担其中47.2%的节能任务。[1] 2.1.1外墙 分析外墙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Qj=AK(tR-to,w)a(a为温差修正)及冷负荷计算公式为Qc(τ)=AK(tc(τ)+td)kαkρ(kα为外表面放热系数修正,kρ为吸收系数修正),可见节能主要要控制围护结构的表面积A、传热系数K,而外表面的物理性能改善也有一定的作用。有对应的以下几条降低负荷的措施: 1)优化建筑外形,以最小的建筑外表面积包容最大的建筑空间即减轻墙外表面积的影响。外表面积和体积之比推荐值为0.4。建筑形体系数每增加一个点,建筑能耗将增加5%左右。还应考虑作合理平面布置,如将电梯、楼梯、管道井、机房等布置在建筑物的南侧或西侧,可以有效阻挡日射,减少室内得热量。 2)采用保温隔热,传热系数小的墙体材料。此类外墙材料有各类砌块、复合轻墙板以及外墙复合墙体保温技术等,,在文献[3]中有较详尽的介绍。 3)外装饰尽量做浅色处理,采用光滑饰面材料,降低kρ,减少表面对辐射的吸收; 4)硬质铺地表面蓄积太阳能热量,会导致建筑周围温度的上升。如果利用绿地区域替代,将降低地面附近室外空气的温度。减少室内外温差,从而降低冷负荷。参见文献[4] 5)研究如“可呼吸外墙”类同时具有良好生态性能的外墙。参见文献[4] 2.1.2窗 窗的传热系数比墙的大很多,又经常开启,是冬季耗热的关键部位。窗的冷负荷分瞬变得热和日射得热,日射得热是室内通过窗玻璃得到的太阳辐射热,其计算公式为Qc(τ)=ACsCiDjmaxCLQ(A-窗的有效面积,Cs窗玻璃的遮阳系数,Ci-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由公式可看出,针对窗户的节能技术主要有: 1)结合建筑物朝向,纬度,合理的控制窗墙比,如高纬度南向窗户面积取大一点,以更好的利用太阳辐射,降低采暖能耗。适当确定建筑物的挑檐、遮阳板的尺寸,安装可调式百叶、窗帘,调节室内日照。或采用遮阳系统,一般安装在向阳的外立面或采光屋顶上,可控可调,以到不同时间,据不同需要遮挡、反射和引光入室的目的。 2)采用多层窗或采用中空玻璃,利用空气夹层热阻较小的原理,降低玻璃的传热系数。普通单层玻璃K值在6.4左右,而中空玻璃窗K值在3.0左右,保温隔热性能大大提高。选择气密性好,导热系数小的塑料窗框代替常用的金属窗框,可有效减少冷风浸入。 3)采用吸热玻璃、镀膜反射玻璃、夹层变玻璃等技术,降低玻璃的Cs,有效阻止通过玻璃的太阳辐射和室内热辐射。但这些高技术产品价格昂贵,希望在发展玻璃深加工的同时能降低成本,使之能普遍使用在住宅中。 2.1.3屋顶 1)采用高保温材料。目前我国平屋顶保温材料应用较多的主要是加气砼和膨胀珍珠棉,保温隔热性能一般。近几年广东等地推广使用一种预制好的隔热砖,可在结构层上直接铺设。有的地方用舒乐板作屋面保温,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新近研制的防水珍珠保温板,具有带排气孔、重量轻、憎水率高、强度高、保温性能好等特点。 2)屋顶设置高效隔热层。可防止大量辐射热侵入室内,减少空调等耗能。隔热层在设计时,不仅要保证有一定的隔热空间,而且还应该保证隔热层能够通风,及时将热量带走,才能有效的保证隔热效果。我国传统的坡屋面设计就能较好地满足这个要求; 3)蓄水隔热屋面。利用水生植物遮阳,反射和吸收太阳辐射,以及利用蓄水的蒸发来提高隔热效果;条件允许时在屋顶上覆土,做植被屋面。上面种密叶植物,利用植物遮阳,覆土作为隔热层提高隔热性能。 2.2暖通空调新技术 建筑能耗降低主要体现在暖通空调设备的装机容量减少和运行的经济性上,因此,暖通空调技术措施的改进和落实应用是建筑节能得以实现的根本途径。 2.2.1采暖新技术 冬季采暖是中国北方地区住宅必不可少的,主要采用集中供暖。热源供给主体是热力公司或小区锅炉房。我国目前市政集中供暖方式比例为46%,分户式取暖比例仅次于市政集中供暖,为44%。分户采暖方式的特点在于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选择,同时用热也可以单独计量。随着清洁能源的使用及新技术、新产品的出现,使采暖方式的多元化选择成为可能,集中供暖方式的垄断地位受到挑战,采暖、热水一体化的独立分户采暖等方式纷纷出现。各地应根据当地气候、能源条件和建筑情况,发展采用适宜的节能采暖方式,如辐射采暖,主要依靠供热部件与结构内表面间的辐射换热为各房间供热(冷),热舒适增加,减少房间上部温度升高增加的无效热损失,因此可节省采暖能耗。 2.2.2通风空调新技术 目前较多采用的是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及定风量全空气系统,但以下几种系统形式有着较好的节能效果,建议因地制宜的选择使用。 1)尽量采用自然通风。采用自然通风可以减少制冷负荷,并带走室内有毒及有异味物质,其动力是室内外温度差引起的热压和风压压力差。这种被动式的通风空调技术不开风机,无需制冷,应加以充分考虑,设计在温和天气如春冬过渡季节直接对流通风,实现基本零能耗;而在热而无风的日子尽量设计利用烟囱效应、风塔效应引风入内。 2)变制冷剂流量VRV系统。以制冷剂直接作为热传送介质,其每公斤传送的热量是205KJ/kg,几乎是水的10倍和空气的20倍,同时可根据室内负荷的变化,瞬间进行容量调整,使VRV系统能在高效率工况下运行,具有显著节能效益,经济效益显著。 3)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用水环路将小型的水/空气热泵机组并联在一起,构成一个以回收建筑物内余热为主要特点的热泵供暖、供冷的空调系统。节能环保效益显著。 4)蓄能空调。利用晚上电价较低时段制冰蓄冷白天供冷,可起到削峰调谷的作用。[11] 5)变风量空调VAV系统。送风状态保持不变,改变送风量来适应室外气象变化,从而降低了冷水机组的制冷量,也降低的风机的能耗。 6)热泵空调技术。将自然环境(太阳能、空气、水、土壤)中的低位能转化为高位能。以土壤源热泵为例,在一定深度的地层中,土壤温度达到了一个比较稳定的数值,冷热媒流经这些区域进行热交换后可直接用于空调系统。未来地下土壤的冷或热能的利用会成为非常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因为这种能源普遍存在,既没有污染物排放,也不生成污染物,另一方面运作费用极低,只需要进行初始投资回收的评估。 7)区域供冷技术。这样可以采用效率高的大容量机组,考虑负荷参差系数而使装机容量减少,与分散式供冷相比,机房面积和管理人员都大幅减少,能源利用更为合理有效。 比较以上几种空调技术,还是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采用自然通风时,如果建筑周围外环境质量较差,则容易引入外界的空气污染等不良因素,同时可能导致热/冷流失,降低隔热效果;考虑制冷剂的价格的环境污染问题,VRV系统的容量不能很大;应用水环热泵的建筑必须有内外分区;蓄能空调只有在昼夜电价有较大差异时才有意义;VAV系统的自控很不好实现,国内罕有成功的实例;地源热泵地场温度分布的测定还不完善,以及布管技术与管材的选择问题,还有一年中从地下获取的和排放的热量应如何保持平衡等问题而水源热泵回灌成本太高,而且要求必须有环境水源才能实现。因此,总的来说,因地制宜,合理设计是利用这些空调技术达到节能降耗目的的前提。 不论是采用何种通风空调形式,都要注意自动化技术与暖通空调技术的配合,才能更好的实现建筑设备系统的合理设计、有效使用以及运行控制过程中的能量节约。建筑自动化即实现建筑设备系统(如供热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照明系统、运输系统、消防系统、保安系统、办公系统、通讯系统等)的监测、管理、运行和控制的自动化,根据室外气候条件和室内参数设定值,自动调整空调制冷系统的运行参数,真正做到设备响应当地气候,保证建筑设备在提供要求的建筑环境的同时,达到初投资、运行费和维修服务费最小的优化目标。 再者,暖通空调设备的选型应分考虑各种节能及优化措施对设计负荷的影响,负荷计算不能再参照旧有围护结构的类型充和材料热工性能,否则会造成计算得到的冷热负荷与实际冷热负荷存在不小的差异。还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安全系数,从而合理为暖通空调设备选型定装机容量,以节省初次投资和做到精确控制运行工况,节省运行费用。另外,照明负荷的大小、办公设备耗能指标及建筑内人员密度等都应采用反映实际情况的合理的参数值,而非仅仅依赖设计手册上的概算指标或经验数据进行估算。 另外,还应结合城市规划对整个能源系统进行总体设计,研究为暖通空调系统配置合理的能源转化与能源输送系统,重点为我国北方地区热电联产,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供热、供冷方式,与集中供热、供冷相适应的大型制冷供热装置以及全面规划电力、煤气、冷热源及蓄能的能源系统。能源系统设计的很小变更,也会意味着大数量级的能耗降低。 2.3新能源技术 2l世纪住宅应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能等绿色能源,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能源自给自足,保护未来的生态和环境,为将来的发展提供优良的基础。太阳能是自然界中的最充分、最便捷的可供利用的绿色能源,应优先选用被动式太阳能技术,而主动式太阳能技术的采用则作为补充。被动式太阳能利用在设计时可在地面、屋顶安装一些装置直接利用太阳能,如太阳能恒温房;也可在外围护结构的空气层中填以高效热反射材料,达到保温隔热的目的,而在阳光充足的寒冷地区,则可将外围护结构设计成蓄热材料;还可利用太阳能收集器或其他装置将太阳能进行收集、贮存和转换。在设计时、要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充分利用本地气候资源,避免由于人工能源的大量使用而形成的居住者与自然的人为隔离,同时也可节能能源。主动式太阳能利用可通过窗户集热板系统、空气集热板系统、透明热阻材料组合墙等来实现。参见文献[4] 2.4可再生技术 可再生技术的意义重大:变废为宝,同时解决污染问题。利用可再生资源逐步替代不可再生资源的领域,以应对未来建筑必须面临的诸如环境和生态保护,最少能源耗费等方方面面的挑战。一方面要实现自然资源的可再生,另一方面要努力实现垃圾、建筑材料等人造材料的可再生利用。 自然资源如雨水可以收集起来,引入蓄水池中,适度净化后用于浇灌花园、清洗和卫生间冲水等。还可以利用蒸发效应冷却建筑外结构或建筑构成元素,与自然通风协同作用,清洁环保地达到保证室内空间热舒适的程度。 垃圾处理,减量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对建筑及生活垃圾可采用分类回收及无害化解体处理。如由废纸、废纸板可制成保温材料和底衬;由废塑料可制成管子和地毯;废电池回收处理可回收大量金属等。在建造时会产生垃圾,应在建筑设计中注重尺度的推敲,符合模数,选择使用高效、精良的产品及考虑材料维护更换周期,采用对环境更为有利的施工管理模式。另外,要充分利用剩余能量,注意对建材及生产过程中的三废和废热综合利用、开发。 传统建材生产-使用-废弃的过程,可以说是一种将大量资源提取出来,再将大量废弃物排回到环境中去的恶性循环过程,忽视了环境协调性和舒适性。其中最关键的是利用混凝土和水泥固体废弃物生产生态环境建材[8]。超级秘书网 在我国,每年浇注混凝土约15—20亿m3,开山采砂石约为11—14亿m3。废弃混凝土量约为60亿万m3,其中除一小部分用于填筑海岸、充当道路和建筑物的基础垫层外,绝大多数作为垃圾填埋,不仅占用大批土地(甚至耕地),而且还对环境造成污染。由于废弃混凝土块中含有大量砂石骨料,如果能就地回收,经过破碎、清洗、分级后作为骨料再利用,则不但可以降低成本,节省天然资源,还能减少城市环境污染。参见文献[6][7]目前.我国每年约生产水泥5亿多吨,生产过程需消耗大量石灰石、粘土和标准煤,同时产生大量的粉煤灰、CO、C02和SO2等,严重破坏生态平衡。水泥工业要大力提高其资源利用率和废物回收率,并能充分利用其它工业废渣废料。参见文献[7] 3结论 可持续性建筑强调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共存,有机结合,要从土地开发、建筑布局、建材选择、建筑使用及维护以及建筑拆除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体现出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少,能源消耗小,对环境影响小,再生利用率高的新特征。 总体来说,我们应首选优化设计,结合具体建筑尽可能采用简单合适的技术,尽量适应环境的特点,依靠自然力来满足舒适性要求。尽管这种方法被认为是被动的技术,但其在节能及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另一方面,我们要以辩证的观点、审慎的态度对待新技术。从整体性,协调性的观点来看,有一些所谓的可持续性技术只是某些环节的某些属性的改善,并不一定代表了整体水平的提高,相反有时大量高能耗的建筑设施及其施工反而会极大地抵消其积极的一面。为了实现可持续性建筑,我们应以建筑和暖通行业为基点,材料、自动化等行业为支持,提高建筑的综合效益,让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
就业难论文:从两会浅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在春光明媚到处一片生机的时候,两会顺利在北京召开。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也认真收听、收看“两会”了相关报道,借此机会谈谈对“两会”的感想。 “两会”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每年3月份“两会”先后召开全体会议一次,每5年称为一届。“两会”是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加以了解的,因为它次次会议、条条议案都是围绕如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如何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社会更加和谐。它时刻关注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用实际行动实践着“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治国理念。所以我们应该关注两会中的一些新政策,尤其是那些惠民政策和一些就业政策。 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最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就是就业问题。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就业” 这两个字也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就业的部分中提到,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加强就业和创业培训,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支持创办小型企业。长久以来,青年创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在本届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纷纷就如何有效发挥、整合现有资源,为青年创业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与条件而建言献策,青年企业家委员则把自己的创业经验介绍给越来越多的有志于创业的青年。 深入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 金融危机的到来,原本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更加严峻:一方面,近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剧增,这些应届毕业生急需要就业;另一方面,许多用人单位削减甚至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使人力资源供需出现了严重的不均衡,毕业生就业面临最冷“寒冬 二. 随着高考扩招力度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了新校区的规划和建设,学校招生数量也逐年增加。学生总数成直线上升,然而我们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却与之成不协调比例增长,使得很多大学生在学校享受不到应有的学习资源,最终成游离在校园的“真空地带”。很多老师想管也管不全,加之学生突然从高考的紧张状态释放到相对轻松自由的环境中,没有一个合理的过渡过程,渐渐失去了自控、自律的能力。学生数量的激增、高校教学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加之缺乏有关部门积极的引导和有效的监管,使当今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而适应社会的能力有所下降,造成今天毕业生“就业难”的危机自然是顺理成章的。 那么在这么多严峻的形势下,我们大学生应当如何应对挑战呢?我认为: 1. 改变旧有的择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就业面,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2. “以创业促进就业”,对于解决就业问题,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失为一个切实可行的好办法。国家若能完善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优惠政策,对于解决就业问题定会有所帮助。 3. 提升自身“硬件”与“软件”。对于大学生职业发展而言,自己唯一可控的就是自己的就业能力。外在环境的变化,使学生可以充分认识到就业的艰难,进而通过各种手段提升自身“内功”,最终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难于上青天,而难在一种教育体制的变革和完善,难在一种就业观念的更新和转变,难在一种就业机会的创造和把握。期待全社会形成合力,共同来关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让大学生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 从两会报告中,我们能得到很多启示,能让我们更快的成长,更清楚的了解国情,更好的关注未来。它要求我们当代大学生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提升自我修养与能力,更要求我们了解国情,进而立足国情,立足自身现实,规划自身发展作为一名大学生,不仅应该关注两会,更应时时关心时局,倾听民意,跳出自己的生活圈子,站在一定高度看问题,力争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关注两会,让我们更全面深刻地了解到我国存在的现实问题有多么普遍和繁杂;关注两会,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有多少人还在过着贫穷的生活举步维艰;关注两会,同样让我们明白,党和国家为了能够在国际上挺直脊梁,在国内给人民提供一个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付出了多少心血和努力;关注两会,让我们心中升腾起澎湃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进而提升自己的能力,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储备资本。为了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就业难论文:我国大学生缘何就业难 请问各位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难,你们相不相信你们在媒体看到的解释基本上都是错的?有多少人相信今天的中国是个制造业大国?没有人敢讲话了吧,因为我们需要针对这个话题进行反思。今天,我不是简单来告诉各位为什么,我希望我们未来的领袖们能够知道,我们应该具有逆向思维。 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竞争 我从制造业大国这个话题开始吧。我在这里清楚地告诉各位,中国不是制造业大国,真正的制造业大国是美国。你们可能觉得很奇怪:我们的广东地区、江浙地区和东北地区有多少制造业企业啊,怎么说中国不是制造业大国呢? 我清楚地告诉各位,今天的国际竞争已经不是企业的竞争,不是产品的竞争,而是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一个全新的产业链的竞争时代。什么叫做产业链竞争?我以芭比娃娃为例吧,中国和美国之间去年针对芭比娃娃发生过贸易摩擦。美国政府对中国的出口玩具进行了诸多挑剔,什么含铅量过重啊等等。含铅量过重,所以要退货。可是大家想想,为什么要放这么多铅呢?不是你产品的设计的要我这么做的吗?大家再想一想,我们制造芭比娃娃过程当中,我们坏我们的环境,浪费我们的资源,剥削我们的劳动,结果是我们制造出价值1美元的芭比娃娃,但是最后在美国沃尔玛的零售价格是9.99美元(约10美元)。从1美元升值到10美元的过程当中,9美元的价值是从哪里来的?是谁创造的? 我们过去的讨论只是针对1美元做文章,包括产业设计等等,这都是忽视了产业链竞争的重大特点。我认为,产业链竞争是"6+1"的环节,"6"是6大软性环节:一是产品设计,二是原料采购,三是长途运输,四是订单处理,五是批发经营,六是零售;"1"是硬性环节:制造环节。这6大环节创造出了9美元的价值,这6大环节就是整条产业链里面最有价值、能够创造出最多盈余的环节,但都不是我们中国企业所控制的,最有价值的6大环节基本上都掌控在欧美国家手中。 我们中国企业在国际分工时被分派到价值最低、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和剥削劳动环节--制造环节。也就是说,当我们破坏环境、浪费资源、剥削劳动创造出1美元血汗产品之后,我们就同时替美国制造出了9美元的价值。因此,中国越发展,美国越富裕。这就是产业链竞争的影响! 冷热并存的中国二元经济 各位同学,你们的未来就是中国的未来。那么,这种国际分工、国际产业链的竞争和各位同学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难?答案就在这里。我们国家以前大学生的比例严重低于欧美平均水平,于是进行大学合并和扩招,培养出更多大学生,并以为有更多大学生之后我们的经济就会更有质量、就会更高速地发展。但这个想法的前提就是个问题!美国为什么需要很多大学生,而中国培育出这么多优秀大学生却失业?一般媒体说是同学们水平不够、不够用功、专业不对口。可是我觉得媒体都说错了,"专业不对口"更是特别可笑,可笑得一塌糊涂! 我在全世界很多国家当了很多年的教授,在美国也教过好几家大学,但我从来就没有看过哪个学校是专业对口的。那么,我们中国的大学生专业不对口有什么错呢?本科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不对口,因为本科教育的本质目的是通才教育,专科教育才要求专业对口。说"专业不对口"本身是一个错误,完全扭曲了大学教育的本质。产业链跟大学生就业难有什么关系?关系太重要了,而且是唯一的,那就是在整条产业链"6+1"的环节里面,真正需要大学生的是"6"而不是"1"。真正需要大学生的是什么呢?产业链里面6大软环节。今天的中国的产业结构,是一个以"1"为主而不是以"6"为主的产业结构。这个产业结构是大学生失业问题的源头。我们中国的产业现状不足以支持这么多的大学生就业。美国需要很多大学生,因为它掌握的是产业链里面最有价值的"6"部分,它要通过大学生的通才教育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我们一直忽略、甚至不理解在国际产业的分工中我们国家是处于何种的劣势地位。所谓劣势,就是以制造业为主产生了诸多的后遗症。我们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不得不考研究生,研究生考过了又失业了,再考博士生,但博士生要做本科生的事情,不是很大的人才浪费吗?在国际产业链的分工中,我们已经失败了,我们被定位在价值最少的制造环节,这个制造环节的特征就是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剥削劳动力。而6大软环节既不剥削劳动,又不浪费资源,更不破坏环境,却能创造出9倍的价值。大学生在这6大软环节中才能学有所用和占据优势,才能替国家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以我们中国制造业而言,2006年还能达到5%的净利润回报,2007年是2%左右吧,2008年呢?可能是负的吧?我们制造业困难不是因为我们不勤劳,不是因为我们不努力,而是一开始我们就处在整个产业链结构中最没有价值的一部分。最近,政府推动了宏观调控政策,原因说是,中国经济过热。但我敢问各位企业家们尤其是民营企业家们,你们认为是经济过热吗?如果经济是过热的,为什么你们的日子这么难过呢?而且是一天比一天难过呢? 今天的中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空前绝后的二元经济体制:不是完全萧条,也不是完全过热,是同时过热同时萧条。70%~80%的企业基本上是萧条的,剩下的20%~30%是过热的。与地方政府推动GDP有关的建设部门是过热的,比如高速公路、大桥。这个既热又冷的环境就是二元经济环境。而造成二元经环境的主因,对于过热的制造业而言,是由于产业链定位的错误;对于过热的部门而言,是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而造成的。可是宏观调控下,一再提高利率,一再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会使得过冷的更多民营企业处境雪上加霜。我去年谈到这个话题的时候,很多人是不信的,因为大家都认为是流动性过剩--我反对流动性过剩之说。我去年就说深圳房价飙涨是因为深圳的经济环境更糟糕了,预测深圳一定有企业大量倒闭。今年统计数据出来了,事实就是这样。是企业部门产业链定位的错误以及政府片面追求GDP造成的这种特殊的二元经济环境造成的,而不是流动性过剩问题。任何的宏观调控政策搞不好就只会使二元经济环境恶性化。因为一提高利率,就会使更多企业干不下去了,而拿起资金炒、楼炒股去。 就业难论文:“用工难”“就业难”问题解决工作总结 近年来,随着汉川市招商引资工作的深入开展,加上原有外来企业技改扩能和本地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全市企业用工需求增长较快,缺工高峰时期达2万人。与此同时,由于工人的期望值与现实工作的巨大差距又导致了求职者“就业难”问题凸显。致使汉川市一度出现“有事无人做”和“有人无事做”的错位现象。为了有效缓解全市企业“用工难”与劳动者“就业难”的问题,汉川市劳动就业局大胆探索,采取积极措施,有效解决了劳动力市场“两难怪圈”的问题。 一是强化宣传,加大就业信息的力度,拓宽供需渠道。第一是利用网络报刊媒体用工信息。通过汉川电视台开设的《就业广场》栏目、广播电台用工信息专栏和汉川就业信息网等现代化网络媒体资源及时企业招聘信息。目前全市所有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信息都可通过市劳动力市场在第一时间全方位、广覆盖、多层次、“零收费“的,使城乡各类求职人员都能够方便、快捷地了解最新用工消息,使“要上班,到汉川”的用工品牌进一步叫响。第二是散发企业用工信息宣传单。今年以来共发放企业用工宣传单共6万多份,在十月中旬秋季招聘会期间,发放各类宣传单数万份。第三是利用“公告”宣传。为了满足企业的用工需要和各类求职人员的求职需求,及时将企业的招工信息制成招工信息宣传板,在固定的宣传橱窗和电子显示屏上,供求职者详细了解企业情况和招聘信息。 二是举办招聘会,实现企业和求职者岗位对接,积极满足用工双方的需求。通过开展“春风行动”,举办专场招聘会,着力缓解“招工难”和“就业难”。2月22日,汉川市举行大型用工招聘会,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及时,有针对性的服务,共有120家企业提供了纺织、缝纫、营销、文员、会计、管理等15600个用工岗位,共有18000人进场,当场达成用工意向7800人,其中返乡农民工1500人,特困人员200人,下岗职工160人,大中专毕业生20xx人。今年十月中旬,汉川市就业局又举办了“20xx年汉川市就业援助行动暨秋季劳动用工招聘会”,共有51家企业单位参加,提供各类就业岗位达6000多个,现场达成用工意向的人数就有1050人。同时,不断加强与周边县市劳务协作关系,积极引进劳动力资源,今年汉川市就业局专程带领30家回归企业参加孝感、孝昌、云梦等地的招聘会,共招得员工300多名,进一步缓解了劳动市场“两难”问题。 三是增加投入,健全基层劳动就业服务网络,为用工双方提供服务平台。一方面,着力加强了基层公共就服务平台建设。近两年来,市政府投入资金120万元,按平均每年乡镇2.6万元的标准在全市27个乡镇和16个社区开展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达标建设活动,给每个乡镇、社区配备电脑与城区中心劳动力市场联网运行,工作人员全部从乡镇企业服务中心聘用。每年还组织乡镇(社区)劳动保障专干进行为期一周的劳动就业政策培训班。同时在全市641个行政村聘请劳动保障协理员,把公共就业服务延伸到基层,使各项就业政策和用工信息能便捷传递到农户手中,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初步形成。另一方面,建立了完备的城乡劳动力资源库。汉川市劳动就业局抓住全国开展农业普查和人口普查的机遇,与市统计局联合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资源入户调查统计,把全市21.5万农户按一村一档、一户一卡的要求建立了完备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库。还及时制定了村、乡、市三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报表》报送制度,分级分类往上报送,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实行了动态管理,为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打下基础。 四是开展劳务输入,引进外地劳动力资源,有效缓解企业用工难问题。为了有效地解决民营企业用工短缺的燃眉之急,市劳动就业局按照汉川市委、市政府确定的“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思路,外出开展劳务输入工作。他们在与贵州黔西、大方、织金三个县市建立劳务协作关系的基础上,去年又与巴东县达成了劳动力输入协作关系。巴东县作为汉川市对口支援劳务合作的对象,汉川市劳动保障部门千方百计做好移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他们还把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及时向协作县市传递,通过协作单位组织劳动力来汉川市就业。目前孝感、云梦、应城周边县市劳动力在汉川市就业的有20xx多人;天门、仙桃、云梦、应城周边县市劳动力在汉川市就业的就有500多人;四川、重庆和贵州、河南等地约有1000多人在汉川市民营企业就业。为了满足企业用工需求,他们还和企业一道,一起赴外地招聘员工。对于输入到汉川市民营企业上班的外地人员始终坚持上岗前培训,及时掌握输入人员的工作和思想状况,加强对输入人员的跟踪管理。目前他们帮助各类企业从外地引进到汉川就业的有近5000人。 五是开展技能培训,培育“自我造血”功能,提高求职者的素质。为彻底解决“用工难”,汉川市始终坚持走培训之路,力争培训求真效 果求实。20xx年培训中心共培训各类人员2022人,其中电脑培训8期400人,马口培训点电脑培训4期270人。组织开展电焊培训班两期45人,缝纫技术培训63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7期731人,创业培训3期281人,企业新招工人培训一期16人,退伍战士培训一期83人,组织公路局转岗人员133人参加培训。以上各类培训班均按照上级培训要求或培训方案,做到了培训时间到位、培训内容到位、培训程序到位、培训台帐到位、培训经费到位,使我局培训工作形成了培训对象有来源、培训纪律有保证、培训项目有特色的局面,实现了即服务了社会又发展了自己的双赢结果。 汉川劳动就业局始终坚持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为重点,科学设置培训内容。针对对家乡的企业环境和投资项目不太明确的返乡创业人士,举办专门的创业技能培训。使返乡创业人士了解了本市的优惠政策,明确了创业项目。此外,根据回归企业的具体需要,对所招聘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地岗前培训,大大提高了企业员工的技能水平,满足了企业生产需要。(徐勋伟) 就业难论文:浅谈大学生“就业难”与对策 【摘 要】在现代社会中,大学生已经不再是“珍品”了,就业难成为一个困扰广大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难题。本文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观念进行分析,试图寻找大学生这个就业群体在应对就业时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难 对策 一、 当前的就业形势。 据教育部统计从2001年开始我国的高校毕业生数字正在以成倍速度不断攀升,然而,与这相对应的却是连年不断下滑的就业率,这一增一减的两条线很好的说明了一件不可避免的事——大学生的就业前景那个很是紧张。但是这样的紧张并不是因为“供大于求”而是因为大学生对企业的认识度不够,对其技能的掌握不足,对其自身的价值认识有错误,据统计,有百分之六十的企业认为,应届大学生有绝大多数的人不能够很好地将其所学的知识运用出来,而我国的大学生在知识运用和适应那个能力这几方面仅是发达国家的六分之一,这对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一项很大的阻碍。因此,想要在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争取到一份理想的职位,我国大大学生就应该随时紧跟时代的脚步,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了解更快的前沿知识,来补充我们的不足,尽量的减少我们的劣势。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低下、就业观念落后 第一,我国大学生的依赖性过强,创造能力不足。也许是我国传统观念的原因,家长总是把孩子护在手心里,尤其在近些年,每家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就更是不肯将孩子放飞。在很多的人才市场,还经常看见求职学生的身后跟着父母,跟有甚者就连跟用人单位的对话都是由父母代劳的,这就养成了学生的依赖性,阻碍了大学生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在孩子们的翅膀上绑上了绳子。还有,在这样高发展的社会中。创新能力是很关键的,若是一些从事信息技术发展的相关工作,创新力就是至关重要的了,但因为我国自古就有一种很不好的习惯,总是喜欢呆在自己的世界里,觉得那样最安全,殊不知,如不出去走走见见世面,怎会认识到这世界变化的有多快,人生在世,我们就应该勇于尝试新鲜的事物,这就需要我们有创新能力,我们要走出去,走到外面去才能开阔眼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二. 专业知识陈旧,适应能力弱。因为我国处于工业化过程中,在很多方面的科学和技术都较发达国家落后很多,且大学生在校期间把绝大多数的时间用于“享受”生活,没能真正掌握就业所必需的工作技能和技巧,这种种的原因导致了我国大学生知识的落后,而且,有很多的人不能很好的转换学校和职场之间的角色,在学校里以学生的角色生活,大事小情都有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可是在职场中我们却只能靠自己才可以争夺一席之地。在社会这个大职场中,我国大学生的适应能力相对国外稍逊一席,不能够很好的在不同角色之间转换,不能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不能够勇敢的变现自己,在这样的社会中若不能有很好的适应能力,那么我们将失去很多的机会。 第三. 急功近利,好高骛远。虽然现在的就业形势很是紧张,但是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还是存在着攀比的心理,总觉得在学校里不如自己的同学都找得到一份很不错的工作,为什么自己就不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呢?这样的心理就造成了待业的现象出现,还有的同学觉得自己是干大事的人,不屑于从底层做起,总是梦想着进入大城市,大公司或者是国家公务员的铁饭碗,却不能现实的想一想这些工作各帝都的竞争力是多么的激烈。单单就是国家公务员的考试来说就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样,据统计2007年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就已经是五十分之一的比例了,也就是说五十人里只有一个人可以通过,这已经大大超过了我国高考和研究生的招生比率。像这样的情况在我国毕业生中是经常出现的,所以,在毕业后我们都应有一个正确的观点,摆正自己的位子,放低自己的心态,给自己一个适应社会的时间。 三、大学生应对就业难的功略 (一) 学业才是基础。 职场如战场,要靠扎实的基本功和足够的知识占有量加上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技巧,而这些东西都来自大学里对知识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考评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状况着实让人乐观不起来。上个世纪末的大学扩招,全国的高校的在 大学生大幅上升,但随之相应的教学条件和老师却没有与之匹配。加之,扩招带来的生源素质下降和减少大学课时量的教改使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科研部占有量剧减。扩招之 ,大学本科的课时量是3600学时,教改后的课时量为2400课时。知识量的剧减使得就业所需的基础变得极为不牢。另外,由于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大的变革时期,社会处一个相对浮躁的状态,这样的社会开态对大学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有很多的大学生不知道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我们在学校里经常能听见这样的话“干些什么呢?”,这就是绝大多数学生的心声。从高中到大学的经历是非常艰难地,高三的埋头苦读是每一位大学生值得怀念且不想再尝试的日子,经过了那段黑暗的六月,就进入了大学,也许是听别人说大学是很美好的原因,进人大学后,很少有人再想去过那种熬夜苦读的日子,脑袋里想的全是电脑游戏,恋爱,睡觉等等,等等,就是没有在想有关学习的事情。 但是,人的许多技能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不断地学习中积累,逐渐形成的,学习是积累知识的过程,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前提,只有能力才能出城一个人的成功。而现在的大学生出高校出来后不要说是专业技能,可能就来很简单的数理化都忘记了,这样又怎么能进入社会竞争呢? 从就业的角度来看,我们要针对职业来进行学业的培养,而这学业不仅是德智体美劳,还包括了学业特长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十年的寒窗苦读就是为了这大学毕业后能有一个和心意的工作,所以我们大学生不能在大学里 “前功尽弃”,输掉所有的努力。 (二) 确定一个合适的职业理想。 什么是职业理想呢?有很多人认为就是自己喜欢的职业,其实不然,我们是应该找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理想,这要和我们的整体能力来衡量, 而不只只是对未来的工作种类,工作环境的向往和追求,还有是在我们个人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够找到真正适合我们的职业理想。 有人说现实社会是很残酷的,大学毕业后能找到一份赚钱的工作就可以了,这话不假,在这样就业形势严峻的社会中,能找到一份可以填饱肚子的工作已经是不容易了,很少有人再去想什么就业理想了,而且,现实也理想往往是有矛盾的,很多人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这职业,有的人索性就不就业,在家待业,等待着自己喜欢的职业的出现,有的人就随便找一份工作糊口等等,这些现象的出现原因就在于大学生没有正确的认识现实与职业理想的关系。在大学毕业后,有很多的人会处在一种叫做“职业探索期”的时期,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在大学时期好好的规划未来的职业,那么怎样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呢? 第一. 我们要认真的考虑一下我们这正适合的职位是什么,不要高估自己,脱离现实。职业必须因人而异,以个人的能力为依据,超出客观的理想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大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 第二. 职场是一个很残酷的地方,这里没有太多的情意在里面,他与大学不同,我们要在职场中必须学会精明。 第三. 在职场中请不要有“宁缺毋滥”的想法。有很多的人觉得现在的职位不是自己事先想要的,就选择等待有适合自己的职位出现,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每个人都是一点一点想自己的理想值为靠近的,没有几个人能一下就上升到自己想要的职位,而我们可以在就业后主观地想自己的理想值为靠近,确定适合的理想职位一定要做好综合思考,不能盲目。 相信,大学生求职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在校期间将我们的学业搞好,无论是德智体美劳,还是创新和胆量,只要我们做好充足的准备,这未来的天空一句是我们的,它依旧是在等待着我们,自诩我们自己插好那翅膀,就可以遨游。 就业难论文: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引发的大学生就业压力状况分析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由就业难引发的高校大学生就业压力得到广泛重视,文章分析了当夸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探究大学生就业压力对大学生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关键词:就业难;就业压力;大学生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成为突显的社会问题,而且有愈演愈烈的局势。这使得大学毕业生面临着不同来源的就业压力,就业压力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就业作为压力事件对当前我国大学生来说,是关乎其前途与命运的事件,造成其心理波动十分显著,很容易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1 大学生就业压力研究回顾 就业压力就是人们在就业情景中许多内、外变量与个人因素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心理紧张现象。林梅等人对大学生压力进行综合分析后认为,就业压力源主要包括:学校名气不够,与其他高校相比没有竞争优势;毕业生多,就业岗位少;成绩不好,怕吃闭门羹;家在农村没有良好的社会关系和相应的经济实力;父母对自己就业期望过高;所学专业不能对口;怀疑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等。周东斌等采用自编的就业压力量表,对425名四年级学生进行施测,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也发现了就业压力的六方面因素:竞争体验、生理情绪、变化体验、完美倾向、担忧体验、挫折体验。 总结有关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研究,很大一部分都集中在对压力源的研究上。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源主要来自社会、家庭、个人、学校等几个方面。按照selye的观点,压力应该具有积极和消极两种性质,正性压力是一种愉快的满意的体验,可增强个体的心理警觉,促进个人的成长和职业的发展,而我们要避免的是那些极端的令人心烦意乱的负性压力。可目前关于就业压力的研究关注的大多是压力的负面影响,很少考虑正性压力对大学生的影响。这样就造成大学生就业压力研究缺乏全面性,而且这些研究结果对于大学生的帮助是有限的,也会造成大学生面对压力的焦虑和恐惧心理。因此,文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以及由它引发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2 大学生就业压力影响 左春曼提出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主要表现在为努力学习择业自卑感、择业焦虑、怀疑心理、择业嫉妒、攀比心理、盲目从众心理、消极等待心理等。 在择业问题上,会有一些大学生在社会为其提供的就业机会面前顾虑重重,一旦有机会工作却又不能舍弃考研,缺乏主见,寄希望于学校、家庭,或静候学校和地方的安排,或依靠家长凭人脉四处奔波,依赖心理严重。对周围同学的嫉妒心理也是不可小视的一种压力源,一旦和自己条件相当的同学找到较为满意的工作,可能引发心理恐惧、报复、挖苦、重伤等行为总是把自己的失败归于外因而把别人的成功归于外因,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将会造成很消极的影响。随着就业难的趋势逐渐加大,大学生求职择业时盲目从众,跟风考研、考公务员的现象屡见不鲜,一味的攀比使大学生越来越缺少正确设计生涯规划的能力。不难发现,目前大学生求职面很广,而对职业选择的自由性越大,择业心理压力便越重。毕业前夕过度焦虑的现象总不能避免,这种状况如不能在一定时间内化解,则会严重影响学生能力的发挥,给求职带来不必要的困难。 就业压力对于大学生的积极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我国,陈旭主张学业压力包括两大范畴,一是内源性压力源,如个体对学习活动的目标、需要,个体对学业活动的认识评价甚至期望等等;二是外源性压力源,学习和学业活动中任何超过学生应对资源的刺激或事件,都可能成为学业压力源。就业压力作为一种外界压力源作用于大学生,使大学生产生一种内在学习动机并且渴望通过充实自己的知识、技能、能力来增加自己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一定程度的就业压力能够对大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当这种积极极影响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缓解如今就业难的状况,为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此外,女大学生是女性中的佼佼者,是社会发展不可多得的人力资源,倘若很好地利用这一资源,更能保障社会公平、减少歧视、激励女性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尽管就业压力作为大学生的首要压力在短时间内是不能消除的,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不能有效利用它。因此,大学生应该正视就业压力,使就业压力成为一种前进的动力,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 就业难论文: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引发的大学生就业压力状况分析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由就业难引发的高校大学生就业压力得到广泛重视,文章分析了当夸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探究大学生就业压力对大学生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关键词:就业难;就业压力;大学生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成为突显的社会问题,而且有愈演愈烈的局势。这使得大学毕业生面临着不同来源的就业压力,就业压力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就业作为压力事件对当前我国大学生来说,是关乎其前途与命运的事件,造成其心理波动十分显著,很容易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1 大学生就业压力研究回顾 就业压力就是人们在就业情景中许多内、外变量与个人因素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心理紧张现象。林梅等人对大学生压力进行综合分析后认为,就业压力源主要包括:学校名气不够,与其他高校相比没有竞争优势;毕业生多,就业岗位少;成绩不好,怕吃闭门羹;家在农村没有良好的社会关系和相应的经济实力;父母对自己就业期望过高;所学专业不能对口;怀疑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等。周东斌等采用自编的就业压力量表,对425名四年级学生进行施测,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也发现了就业压力的六方面因素:竞争体验、生理情绪、变化体验、完美倾向、担忧体验、挫折体验。 总结有关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研究,很大一部分都集中在对压力源的研究上。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源主要来自社会、家庭、个人、学校等几个方面。按照selye的观点,压力应该具有积极和消极两种性质,正性压力是一种愉快的满意的体验,可增强个体的心理警觉,促进个人的成长和职业的发展,而我们要避免的是那些极端的令人心烦意乱的负性压力。可目前关于就业压力的研究关注的大多是压力的负面影响,很少考虑正性压力对大学生的影响。这样就造成大学生就业压力研究缺乏全面性,而且这些研究结果对于大学生的帮助是有限的,也会造成大学生面对压力的焦虑和恐惧心理。因此,文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以及由它引发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2 大学生就业压力影响 左春曼提出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主要表现在为努力学习择业自卑感、择业焦虑、怀疑心理、择业嫉妒、攀比心理、盲目从众心理、消极等待心理等。 在择业问题上,会有一些大学生在社会为其提供的就业机会面前顾虑重重,一旦有机会工作却又不能舍弃考研,缺乏主见,寄希望于学校、家庭,或静候学校和地方的安排,或依靠家长凭人脉四处奔波,依赖心理严重。对周围同学的嫉妒心理也是不可小视的一种压力源,一旦和自己条件相当的同学找到较为满意的工作,可能引发心理恐惧、报复、挖苦、重伤等行为总是把自己的失败归于外因而把别人的成功归于外因,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将会造成很消极的影响。随着就业难的趋势逐渐加大,大学生求职择业时盲目从众,跟风考研、考公务员的现象屡见不鲜,一味的攀比使大学生越来越缺少正确设计生涯规划的能力。不难发现,目前大学生求职面很广,而对职业选择的自由性越大,择业心理压力便越重。毕业前夕过度焦虑的现象总不能避免,这种状况如不能在一定时间内化解,则会严重影响学生能力的发挥,给求职带来不必要的困难。 就业压力对于大学生的积极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我国,陈旭主张学业压力包括两大范畴,一是内源性压力源,如个体对学习活动的目标、需要,个体对学业活动的认识评价甚至期望等等;二是外源性压力源,学习和学业活动中任何超过学生应对资源的刺激或事件,都可能成为学业压力源。就业压力作为一种外界压力源作用于大学生,使大学生产生一种内在学习动机并且渴望通过充实自己的知识、技能、能力来增加自己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一定程度的就业压力能够对大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当这种积极极影响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缓解如今就业难的状况,为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此外,女大学生是女性中的佼佼者,是社会发展不可多得的人力资源,倘若很好地利用这一资源,更能保障社会公平、减少歧视、激励女性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尽管就业压力作为大学生的首要压力在短时间内是不能消除的,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不能有效利用它。因此,大学生应该正视就业压力,使就业压力成为一种前进的动力,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 就业难论文:解决就业难和繁荣电子商务市场的有效途径 随着信息技术在校园内的广泛应用,高校校园电子商务获得了快速开展,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经商已成为大学生追捧的一种新时尚。据中国互联网2008年1月8日的调查报告称,2007年中国网民规模达到1.82亿,网民消费总规模近4000亿人民币;预计2008年网民数量可达2.44亿,网民消费总规模将继续高速攀升,达到5815亿;网络接入、网络购物和网络游戏已成为中国网民最大的开支项目;大学生用户是最大的群体,约占两成。因此,正确分析和合理引导大学生网上经商行为,既是培养学生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的能力,又是繁荣电子商务市场、有效扩大内需的一项重要途径。 一、大学生网上经商兴起的原因 大学生网上经商的兴起,既有网络经商的优势、经济利益的诱导、就业压力的增大等原因,也有国家政策支持等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 1.网上经商具有启动资金少、零库存等传统商铺所无法具备的优势 电子商务不需要经营者投入多少资金,只要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场所和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就可以投入到这个领域中来。不需要象传统方式经营店铺那样去租赁和装修店铺;也不需要囤积大量的商品,经营者只需用价格低廉的摄像头作为摄像工具,将商品的照片上传到网站供购买者选购,然后再根据购买者的需求来灵活地从商品供应商那里进货。由于不需要存货,经营者就可随时更换商品或改行做其他的生意,大大降低了经营风险。 2.经济贫困和就业困难是促使大学生网上经商的主要原因 随着教育改革和观念的变化,高校贫困生比例越来越高,尤其是来自西部地区的学生,约有一半以上属于贫困生群体,他们多数来自偏远的农村山区,家庭经济十分拮据,面对每年高达上万元的学习生活费用,许多家庭无能为力。虽然国家和学校为贫困生勤工助学提供了较为宽松的上岗条件,但所获报酬远远不能满足日常支出的需要。许多学生就希望通过网上经商来摆脱贫困,自行解决生计,减轻父母的负担。像比尔·盖茨、戴尔等成功人士的经商案例对我国大学生较大影响,许多学生提早‘下海’,就是希望能象他们一样自己开创一片天地,通过经商这一途径提前锻炼自己接触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为今后求职做好准备。许多学生往往窘于囊中羞涩,没有启动资金,而网上经商则为他们提供了最低的门槛,成为学生族创业的首选。 3.创业政策的支持和经商环境的改善是大学生网上经商的直接动因 为了鼓励高校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从2008年起,国家对应届毕业生做小生意、办小企业,3年内免缴各种行政性和事业性收费,如果创办小型微利企业,还按照20%的比例减征所得税;对于钱不够的人员,国家可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或提供创业培训服务。如杭州计划从2008年至2010年建立200家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实训大学生3万多人;上海专门为大学生创业设立了“天使基金”,对学生申报的创业计划进行评估后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支持资金;江苏设立了总额为4200万元的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专项资金,支持大学生创业;温州大学创办大学生创业园,对学生从事it信息服务、艺术设计和综合服务等创业项目提供支持,学生开店还可冲抵学分。 网络平台的进一步开放为学生网上经商提供了机遇。2008年6月,世界闻名的电子商务网站易趣(ebay)在中国宣布,对所有买家终身免收店铺费,也不再收取商品登录费、店铺使用费等传统项目的费用;淘宝也曾承诺在一定时间内将对网上店铺给予免费开放。据计算机世界报2008年第33期报道,易趣网上大约有5000人以易趣的网上交易为惟一的收入来源;美国依赖ebay直接或间接就业的人大约有43万。面对每年约有20%大学生未能就业的事实,有着丰富网络知识和熟悉电子商务信息的大学生,当然不会放弃这个既有利润空间、又有政策保障的难得就业机会——网上经商。 二、我国大学生网上经商现象的发展 1.高校为大学生网上经商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 在西方发达国家,电子商务早已涉足校园,并且对学校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电子商务本身起步较晚,加之诸多因素的制约,如物流配送、信息化程度、消费观念等,使得各高校的校园电子商务一直处于摸索发展阶段。多数高校把校园电子商务作为教学所需的教学平台,或作为教育、鼓励学生的创业教育试验课题来搞,校园商务网在实际应用上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2004年‘易趣杯”首届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和2005年“一拍杯”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大赛的成功举办才引起高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网上经商便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在此过程中高校凭借自身优势为学生提供了较为先进的网络交易平台、成熟的网络维护技术支持和广阔的商品交易市场,使得我国大学生网上经商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2.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 通过长时间的积累,成千上万大学生的加盟,将为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进一步发展锦上添花。一是大学生群体容易相互影响,一个“网商”可能制造多个“买者”。无庸置疑,“网商”自己首先就是网上消费者;同时,以寝室为单位、宿舍为群体的“集群效应”,大大扩大了网络的影响力,使更多的大学生成为网上消费者。二是大学生“网商”能带动传统消费群体。每个大学生都是家庭中的“太阳”,对家庭的购买决策有很强的影响力。如果家里的孩子成了“网商”,其他家庭成员也非常有可能参与其中,从而使这些传统的消费群体从旁观到卷人,逐渐改变对电子商务的看法。大学生“网商”其实充当了电子商务免费宣传员的角色,这种影响力是深远的。三是推动电子商务服务商的发展和获利。“卖水者”永远是赢家,无论网土经商的竞争有多激烈,网上信用问题有多严重,为大学生“网商”提供摊位的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获得了客户,他们精心培育了网上市场,一旦时机成熟,地盘稳固,就可以收“摊位费”了,即使不收摊位费,也可以通过交易佣金、广告费等其他方式获得收入。因此,大学生“网商”将是推动我国电子商务服务商的发展和获利的重要力量。 三、正确看待大学生网上经商行为 大学生在求学期间经商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人们就曾为大学生经商的利弊问题进行过广泛的讨论。但不论讨论的结果怎样,现实却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经商者的行列中去,他们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有的学业、事业获得“双丰收”,有的则“赔了夫人又折兵”……现在我们已经不能单纯地从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样简单的认定来讨论大学生网上经商这一社会现象,因为大学生经商已经不是简单的利弊问题了。上海市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认为,大学生从事商业活动无可厚非,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大,适当从事商业活动能够较早融入社会,在实践中学到更多的经验。事实上,网上创业需要丰富的知识与经验,每一次进货,是商务谈判的一种实践;商品推介与描述,是市场营销学的实践;进出账,是基本财务管理的实践;发货与售后服务,是人际交往与客户管理的实践。网上经商使大学生提高了技能,锻炼了综合能力,为就业增加了筹码。因此,对大学生经商是利是弊方面的争论已没有意义,而是要对这种已然存在的社会现象进行科学分析,提出一些积极的引导方法,对大学生商业经营活动进行必要的培训指导,帮助他们树立经商风险意识,掌握比较完备的经商技巧,提高避险能力,让他们在经商打拼的道路上一路走好。 不可否认,大学生网上经商创业行为对高校传统的学生评价体系带来了冲击,刻苦读书的学生可能不受欢迎,从而导致新的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的甚行。但也不可否认,随着电子商务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传统企事业单位对相关人才的需求必然上升,引导大学生通过电子商务实践活动,成为企事业单位需要的电子商务人才,比单纯鼓励大学生在网上自主创业,更有现实意义,也更能从根本上发挥电子商务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真正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就业难论文:大学生“就业难”原因窥探及应对之策 【摘要】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近几年来全国“两会”上的热点话题。在教育成本激增的今天,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了一个影响教育和经济两个重要国民领域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来提出应对之策。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难 原因 对策 1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大学生就业问题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就渐露端倪,近几年成为突显的社会问题,而且有愈演愈烈的局势。从2003年至2008年,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每年增加量超50万,而每年毕业大学生一次就业率在70%左右,未就业人数逐年增加,从2006年开始,未就业人数已经超过100万。据统计,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10万,就业形势紧张的现状似乎已很难避免。尤其是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就业可能就是难上加难了。 目前,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普遍遇到三难,即落实用人单位难、专业对口难、正式上岗难。最近几年对外公布的初次就业率一直维持在70-75%之间。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影响到高校稳定、社会和谐和人力资源作用的充分发挥等,而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有识之士的更多关注。 2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整个社会就业问题的缩影,很多国家都存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但是中国目前这个问题比较严重。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大,为了尽量满足更多人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势必会造成大学生人数增加,导致就业问题日益严峻。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状况,创造不了如此多的就业机会,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大学毕业生需求。 2.1 大学生就业遇上严峻的“大环境” 从社会“大环境”来看,一是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结构性矛盾影响就业状况。导致就业难最根本的原因是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地区差距的扩大所导致的区域结构性矛盾。[1]大学生就业难处于“两难”境遇:一边是毕业生想去的地区和单位不要毕业生或毕业生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另一边经济发展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和边远地区、贫困山区及乡镇长期招收不到应届大学毕业生。二是国家就业制度和相关政策法规不很完善。用人指标、户口、档案等问题,导致一些大学生放弃既有机会,用人单位招不到人。三是就业竞争激烈,市场达超饱和。大学生毕业人数的不断增加,然因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岗位数绝对减少,大学培养的学生不适应市场的需要等,使他们在求职择业竞争中处于劣势。 2.2 大学生就业面临困惑的“小环境” 从“小环境”看,一方面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滞后于社会发展,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主动调整,往往依据自身师资条件等,专业设置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严重,造成供给结构失衡。同时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陈旧。对于实用性强的技术岗位招聘,很多单位在通过与学生面试中反映,高校部分专业课程设置无法与单位实际需求相适应。再次,很多高校连续扩招后,教师工作量加大,整天忙于应付事务性的工作,没有时间补充新知识,缺乏职业生涯指导的专业研究。[2]另一方面,目前,很多用人单位在人才引进方面盲目提高用人标准,条件要求也愈加苛刻,文凭已经不再是走向理想职业的唯一“通行证”,除了崇尚高学历,要求毕业生具有好的专业知识技能外,还要求其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强的工作能力、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多数应届毕业生往往不能够完全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为许多用人单位所“嫌弃”,不少招聘单位的广告明确地写明“只限男性”或“男士优先”,性别上存在歧视。再者,近几年毕业的大学生很多都是“80后”的独生子女,而社会对“80后”这一代评价褒贬不一,用人单位认为“80后”大学生员工普遍存在着散漫、忠诚度低、责任心弱等缺点,使用人单位招聘时有所顾忌。 2.3 大学生毕业生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 大学生毕业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就业观念陈旧,期望值过高。一方面,追求安逸舒适的工作环境,不愿去老少边穷地区、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等等;另一方面,过分看中单位的医疗、养老保障制度等,只把目标锁定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外企上。择业期望值普遍偏高,不肯放下架子,缺乏脚踏实地从基层开始干起的精神。二是自身素质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大学生的自身素质与社会需求的差距较大,部分毕业生“心比天高”,过高估计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但综合能力又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要求。相当多的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不要应届毕业生,他们认为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差,缺乏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较差,缺乏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有些学生在为人处事方面还存在种种缺陷[3]。三是缺乏创业意识。传统的就业择业观制约了大学生成功就业,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等”、“靠”、“要”等思想,缺乏创业精神和自主创业意识。在面对当今市场巨大的创业平台,高校毕业生宁愿成为现有就业市场廉价的替代者与竞争者,也不愿意实现对自我的突破,不愿意走上创业之路。 3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3.1 多管齐下,优化大学生的就业“大环境”和“小环境” 政府及社会应对大学生择业就业难应有所作为。第一,政府要通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增强吸纳能力,使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第二,应扩大毕业生入伍、研究生招生比例,这既有利于提高军队素质,也为社会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为未来国家竞争力储备力量。第三,鼓励经济相对优越的毕业生到发达国家深造学习,学成归国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第四,鼓励各类中小企业、民营企事业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要为其提供便利条件和相应服务。第五,对企业跨地区聘用的高校毕业生,省会以下城市要认真落实有关政策,取消落户限制。第六,完善有关人才及劳动法规,使用人单位、高校、大学毕业生都在能人力资本交易中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 用人单位要放低门槛,寻求真正可用之才。有部分企事业单位在目前毕业生数量庞大的情况下,把录用人才的门槛抬得过高,本来是本科生可以胜任的工作岗位,却要聘用硕士生,甚至博士生。用人标准虚高,使得相当一部分人难找到工作,造成人才资源浪费。因此,要动员用人单位改变用人观念,多注重高校毕业生的整体素质,而不要一味地追求高学历。一些中小企业,特别是民企、私企单位,为规避缴纳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等责任,不与就业者签订劳动合同,侵犯了就业者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自己公共形象,进而造成大学生不愿意到这些单位就业,人为地促成了“就业难”。 高等院校需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就业指导体系。一方面,高校应根据整个经济环境来预测未来的人才需求状况,合理调整专业结构,确定招生的专业和规模。在课堂教学方面,高校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把从片面注重专业知识教育转移到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轨道上来,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高校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就业指导工作水平。从学生入学时起,高校就应在不同阶段对学生进行相应职业课程的指导,逐步进行职业规划,并在大三、大四加大指导力度。 家庭要承担起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责任。首先,随时关注孩子的成长变化,注意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知道自己孩子的不足,并能及时给予指导,使孩子少走弯路,更快成长。其次,督促孩子毕业后尽快成功就业。再次,不要强求学生绝对专业对口就业。常言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学生喜欢,只要学生肯努力,不管在哪个行业、哪个岗位,都能干出一番事业。最后,家长要转变就业观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的流动越来越普遍,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整个社会充满了竞争,现在没有一包到底的“铁饭碗”,单位都实行合同制。毕业生要靠自己的能力在社会上立足。 3.2 努力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力 大学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降低期望值。一方面,大学生不能总是盯着“热门”职业。随着社会的变迁,旧的行业在不断消失,新的行业也不断产生。过去被人视为“低贱”的工作,反而更能锻炼人的本领,发挥个人的潜力。另一方面,树立多元化就业观,不能等到毕业时才决定是考研、出国还是工作。有的学生只是在找不到工作后才想到去考研,或是考研失败后转而去找工作,这些都是漫无目标的行为。只有早做准备,在大学期间才能形成一个明确的择业目标,才能够在毕业时不会感到迷茫。要强化机遇意识,牢记“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大学生在校期间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提高大学生就业成功的根本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做人”的素质。有些大学生意识落后,只重视对学校所安排课程的学习,不注重对自己综合素质的提高,造成毕业时就业核心力低,不能达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大学生应成为“t”型人才,“竖”代表专业基础知识,而“横”则要求大学生通览各方面的知识。 大学毕业生强化创业意识。大学生应努力培养创业意识,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以创业带动就业,对改善目前就业难的局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毕业生创业不仅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减轻就业压力,而且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随着新增劳动年龄人口进入高峰期,大学生创业不但可以改善毕业生自己的就业问题,同时可以为社会上其他的待就业人员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达到创业带动就业的理想境界。然而创业带动就业需要来自社会、高校、学生个人几方面的努力才能完成。社会应该给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有效的法律法规保障制度;高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学生个人应该具有勇于拼搏、大胆创新的精神。 就业难论文: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摘 要】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已有十余年,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电子商务由初期零星局部借助于互联网开展的商务活动逐步向纵深化迈入,呈现出明显的普及化趋势,然而在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同时,却意外的出现了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本文拟对高校电子商务学生就业难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电子商务 人才培养 就业率 一、引言 2008年的中国网络购物市场发展非常迅速,交易规模突破千亿大关,达1281.8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82.5%,人均网购金额超1600元,比上一年增加582元。网络购物已经广泛渗透至网络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电子商务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一波一波崛起。电子商务人才的社会需求表现为数量的扩大化、层次的丰富化和节奏的紧迫化。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远远满足不了这种需要,电子商务专业就业前景十分广阔,然而市场上却出现了大量电子商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据新华社报道,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率仅为20%,这不得不引人深思: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该何去何从?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们该如何去解决? 二、电子商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电子商务培养模式多样化 在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同时,一些高校开始开办电子商务专业。早期开办电子商务专业主要有三类方向:第一类是外贸方向,主要注重国际电子商务的教育和人才的培养。这一方向对学生的英语要求很高,一般主要在外贸领域就业。第二类是以计算机科学为代表的技术方向,培养的是偏技术的电子商务人才。第三类是以经济管理为基础的管理方向,培养的是偏管理的电子商务人才。目前,第一类较少,大部分是偏技术或偏管理的培养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相当多的企业不知道招电子商务的学生究竟能做什么,因为培养模式的差异导致了结果的不确定性。所以他们干脆直接招收了外贸类专业、管理类专业、技术类专业毕业生,并把他们组织起来做电子商务。 2.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贪大求全 电子商务是一个综合类专业,其竞争优势就在于学生的综合性能力。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做到培养综合类人才很困难,许多的学校给电子商务开设了大量的课程。一种比较典型的情况是:专业课程当中,一半为商务管理类课程,一般为商务技术类课程。这种课程体系的设计,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的合理,而在实际中就是因为培养过程中没有重点,贪大求全,导致了电子商务的毕业生在社会上没有什么竞争力。因此电子商务本专科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不太受欢迎,就业率一直偏低。 3.高校电子商务教育严重落后于实际,教学资源跟不上实际需要 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实际发展非常迅速,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而高校的电子商务教育严重落后于实际。高校从事电子商务教学一方面缺乏大量具有电子商务实践经验的教师,另一方面缺乏相应的实验设备和实习、实训基地,导致理论知识和应用脱节,教出来的学生眼高手低,与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严重脱节。 4.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要求和高校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定位错位 目前中国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主要有两类:少数比较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和绝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素质、对高校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电子商务毕业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必须是全面的、精通的,安置在哪一个节点都能发挥最大效用的,可是即使高校依据企业需求进行定位培养出合格的电子商务人才了,企业却又不敢用了,因为企业虽然很清楚岗位定的愈细、分工愈明确,带来的效益就会愈高,可是每个岗位只是发挥了这些高素质人才的很小一部分潜能,这是极大的资源浪费。 三、解决电子商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难的有效对策探讨 1.准确专业定位,明确培养目标 电子商务的成功运作需要各层次的人才,因此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是分层次的,根据市场的需求,电子商务人才层次可分为应用层、策划层和管理层。如果把电子商务三个层次的人才按金字塔结构排列,管理层是塔尖,策划层是塔身,应用层是塔基,高职院校培养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应该是塔基的应用层。这一层次的人才是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力量,对这一层次人才的培养是不容忽视,高职院校应根据市场需求,结合本校实际,在全面讲述电子商务相关知识的同时,把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细化为不同的方向,而不应该是一直以来所提倡的培养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博而全”的电子商务专业通才。 2.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体系 电子商务是一门交叉学科的综合性专业,根据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在理论课程的设置上要强调理论知识体系的宽度和广度,涉及面要覆盖所有“电子商务化岗位”,但不要求理论知识体系的深度和精度,只需能够满足实际需求,以“够用”为原则。在实践课程的设置上要以“小方向,重特色”为原则,把专业培养目标细化为网站建设、网络营销、网上贸易和物流管理等互为依托、前后衔接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生态链。电子商务实务的完成并非依赖一己之力,而是强调多方协作,因此,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当中也应始终贯彻这一思想,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当能够满足电子商务专业高职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的需求,根据电子商务专业高职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他们找准自己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生态链中的位置。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高职院校师资力量建设大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引进高新技术人才。多渠道引进掌握电子商务新技能、拥有电子商务新思想、关注并能准确判断电子商务发展新动向的高新技术人才。 (2)聘请行家到校任教。社会上不乏电子商务行业领军人物和电子商务业界践行代表,高职院校可以聘请他们到校任教或作为实践课指导老师,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中,他们意见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3)安排教师进修和交流。很多的组织和机构经常会举办一些电子商务专业或相关的培训和交流活动,高职院校应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参与,在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吸取先进经验、捕获有效信息,完善和修正本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短处和不足。 4.完善实训设施,抓实实训教学 (1)引进或自主开发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平台。目前市场上有部分比较成熟的、高仿真的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平台(比如德意数码、浙大科技等开发商推出的电子商务模拟实验系统),可以帮助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对电子商务的认识、提高电子商务的实训技能,高校可以通过对其考察评估后出资引进,有实力的高校也可以结合实际需求选择自主研发。 (2)带领学生参与具体项目设计,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任务分解成单个项目,由教师指导,带领学生学习团队或小组,进行“项目驱动式”或“体验式”教学。比如,在网络贸易教学中,可以把学生分解成网络营销组、贸易洽谈组、商品采购组、单证处理组、财务处理组、物流组、售后服务组,针对一笔订单,各小组各司其职,共同完成这笔业务,获得下一笔订单时各小组成员轮岗,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既熟悉了这一教学环节的电子商务业务流程,又掌握了实践技能,教学效果非常好。 (3)与企业合作,建立电子商务实训基地或实训实验室,实现“工学结合”和“商学结合”。选择优秀的电子商务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共同建立实训教学项目,高职院校师生均可获益,比如淘宝公司推出的“淘宝创业实训基地”项目,高职院校只需很小的投入就可以建立起电子商务专业实验室,而且淘宝公司免费提供规范实用的师资培训、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和网络实训平台等资源,优秀学生还可以获得淘宝网实习、就业的机会。 (4)充分利用互联网络免费资源,让学生亲身体验真实商务流程。互联网络蕴含丰富的学习资源,而且成本极低甚至接近0成本,充分合理引导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利用这些资源也可以帮助他们掌握和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技能。比如淘宝网、拍拍网等还有其他的一些论坛和虚拟社区,不仅能作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实训学习的平台,还可以作为他们自主创业的平台。 四、结束语 电子商务作为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相结合的表现形式,以技术创新推动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改造传统业务流程,促进生产经营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成为商务模式主导的趋势锐不可当,市场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高职院校作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当认真分析电子商务人才市场需求特征,结合高校自身专业特点,整合优势资源,借鉴先进经验,形成本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培养出适应电子商务行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专业人才。
交通运输类论文: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在交通运输类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实践 摘 要:在注重学生理论知识体系掌握的基础上,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目前本科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针对交通运输类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将以认知学习理论和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应用在教学中,并阐述了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改革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创新型人才;交通运输类专业 目前我国本科教学更加注重理论教学,而实践教学相对薄弱。为更有效地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目标,需要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结合具体学科特点,采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因此,开展基于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内涵与条件 认知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重要理论基础。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地利用自身的认知结构[1],教师就需要为学生提供最合理的认知过程引导学生的认知结构合理发展;而认知过程的发展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完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为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奠定基础。虽然教师的积极引导与帮助是认知过程的必要因素,但教师的工作应该随着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提高而逐渐减少。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2]。它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以主体地位进行信息加工,并进行意义的主动建构;而教师应以促进和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为主要工作。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帮助学生以现有的知识为基础,利用当前学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涵盖的与其他事物的联系来建构新的知识。 基于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3],是在一定的认知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学习进度和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给出相应的学习目标、学习策略和学习内容,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进行自主性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强调师生的交互作用,而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教学的实际需求与学生的能力水平来组织教学实践,使课堂教学转变为一种以人的发展与创新为本的建构过程。 基于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需要学生的自主意识、独立意志和自立行为等来自学生自身内在条件,还需要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权利、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和为学生提供各种自主学习资源等教师创设的外在条件。 二、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现状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将“交通运输专业”分为三个专业方向,即“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方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方向和“汽车服务工程”方向等,并通过专业方向的模块化课程进行教学培养。尽管这样的培养方式可以弥补办学资源不足和拓宽专业方向的需要,但这种模式使不同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具有很强的方向特性,缺乏交叉,未能充分体现交通运输专业“工程”与“管理”相结合的专业特性。 (二)教学存在的问题 1.灌输多,参与少。虽然经历了多年的教学改革,但是交通运输类课程内容多是以经验或结论方式进行以讲授为主的教学,学生被动听课。在教学内容上存在缺乏最新的交叉学科课程的引入、课程内容接近老化和课程间内容重复等问题。整体上教学过程相对沉闷,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封闭多,发散少。由于在教学过程中严格遵照教学大纲,使得教学更局限于教材,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查阅、广泛涉猎不够,导致学生缺乏自主思考和提出问题的意识,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的创新能力普遍较弱。 3.重分数多,重能力少。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的考核标准以笔试为主。由于要保证试题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所以,在考核中较多地使用着重理论、轻能力的问题,使得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足。 三、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在交通运输类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实践 (一)教学目标改革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开阔视野,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培育。培养创新型人才,不仅需要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更需要培育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只有在强烈的创新精神指引下,才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才能树立创新目标,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 (二)课程体系改革 在新的教学目标下构建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改革中强化“泛而有力”的基础课支撑,使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符合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的特点。对全部课程进行优化组合,同时为了适应专业及学科的新发展,介绍前沿动态,开设数量少而内容精的专业任选课。 (三)教学方法改革 1.课内加强自主学习引导。在课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组织者的身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行调查研究,并在相应阶段给予学生帮助和点评。学生将会感受到教师不再是教学和学术上的权威,而是自己学习过程中友善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还会逐渐认识到现有的知识体系不再是绝对的真理,而是人们在长期探索客观世界时总结出的一般规律,而这种规律在适用范围上存在局限性,并且随时有可能被更简洁、更符合真实情况的新规律所替代。 教师要精细设计课程内容载体,注重培养学生兴趣,实行以主题发言为主线的教学模式。为形成研究讨论问题的氛围,在授课班级内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讨论小组,为学生创造自主的创新性学习最适合的环境。然后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围绕课程教学重点内容的主线,为学生设计一些典型的讨论题目。讨论题目既可以是教师预先设计的,也可以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思考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定期组织一定比例的讨论课,在相关讨论题目进行前,布置相应的主讲学生,提出对学生讨论的基本要求,布置组织实施的时间节点,提供给学生相应的参考资料、解决问题的步骤建议,并设立学生的反馈环节;在相关讨论题目完成后,进行学生互评与教师点评等环节。 交通运输类论文:交通运输类技工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现状探究 摘要:近年来,青年教师已逐渐成为交通运输类技工院校教师中的主体,但他们经济压力过大、教学任务繁重、心理健康堪忧、离职频率较高的现状,影响着青年教师的成长,对他们在成长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将为制定青年教师成长策略,交通运输类技工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交通运输 技校 青年教师 成长 “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大量的实践证明,一流的技工教育需要有一流的青年教师队伍。青年教师是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技工院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希望。交通运输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加快了技工院校的快速发展,多年来他们为行业培养了一大批一线技术工人。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这对交通运输类技工院校青年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他们在成长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青年教师成长的现状 交通运输类技工院校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落实《交通部教育部关于推进交通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十一五”时期,交通职业院校共培养技能型人才50多万人。交通运输类技工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交通行业从业人员队伍素质提高提供了重要保障。 近年来,交通运输类技工院校不断加大青年教师的引进力度,学历学位明显提高,结构层次不断优化,涌现出一批全国交通技术能手、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青年教师日益成为教师队伍的主体,他们热爱交通职业教育事业,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较高,关心热爱学生,有强烈的进取心,渴望提升自己。 2 青年教师成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交通运输类技工院校的青年教师,主体积极健康向上,为交通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然而,通过访谈和调查我们发现也存在一些问题。 2.1青年教师的经济压力过大 由于技工院校的行政管理体制所限,目前很难享受到教育系统学校的相关政策和优势,而且受到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的制约,教师的经济待遇和交通运输行业的整体薪酬水平相比普遍较低,而青年教师来自住房、子女入托入学等生活上的经济压力过大,由于部分青年教师没有编制、职称较低、工龄较短等原因,大部分待遇比较低,青年教师成长缺乏必要的经济支撑。 2.2青年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 通过对浙江、山西、江苏和广东等省市交通运输类技工院校的调查发现,90%以上的青年教师平均每周要完成18课时以上的教学任务,而部分理实一体化和实训教师的周课时还要更高。过重的教学负担,使青年教师很难再承担其他非教学任务,比如班主任、教学改革、课程开发、下企业锻炼、科研等。 2.3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堪忧 调查和访谈中发现,几乎所有的青年教师都担任了班主任,而且每学期承担新课和二至三门主要的专业课程的教学,长年繁重的教学任务、工作压力,以及技工院校学生自身素质的制约,青年教师在教学工作之外,还受到学生教育管理负担,以及住房、婚育等生活、经济压力的影响,青年教师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2.4青年教师的离职频率较高 一些青年教师不能正确认识当前的社会经济环境、就业环境、竞争激烈程度等,高估自己的能力;部分青年教师社会阅历不够,体验生活不够深刻,看问题比较肤浅,没有理性的、客观地看待教学工作,造成青年教师离职率较高。调查发现,编制外教师、外地青年教师稳定性相对较差,有更强烈的离职意愿。 3 青年教师成长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1管理理念不适应青年教师的成长 青年教师正处于人生的特殊发展期内,生理和心理正处于急剧变化之中。许多学校不重视和把握青年教师的成长规律,不能从青年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实际出发,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机制。学校在选人用人管理人上的统筹力度还不够大,对青年教师重使用轻培养,管理的理念和方式简单,使刚入职的青年教师缺乏归属感。个别教师感觉工作环境压抑,内部的人际关系和文化氛围不尽人意。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不能得到合理的规划。 3.2薪酬设计不适应青年教师的成长 青年教师虽然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许多学校也把教师的工作量作为薪酬设计的重要指标。但是受到市场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青年教师往往把工资待遇和行业的整体水平、自己的同学比较,与交通运输建设一线行业的收入比较,再加上来自生活上的压力,青年教师普遍对学校的福利保障、工作的稳定性、工作环境和工作时间等方面不能理性的对待。据调查,薪酬是青年教师最关注的问题,都希望得到增长。 3.3绩效管理不适应青年教师的成长 作为事业单位的学校,长时间以来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缺乏市场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经验,一般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模式,把人力资源管理当作人事工作,进行事务性管理,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很多学校都没有建立真正有效的绩效管理。一些学校对绩效考核人事不到位,考核内容过于简单和单一,缺乏可操作性和激励机制,流于形式,这对青年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3.4培训体系不适应青年教师的成长 青年教师如果不紧跟时代步伐,及时充电,就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对浙江公路技师学院60位青年教师的调查中发现,青年教师以往参加的培训主要是学校要求,排第二的是领导指派,可以看出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培训效果;普遍认为培训学习的内容对目前的工作实用性较差;对参加过的培训不满意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培训人员不能按需选择培训内容,针对性差;最希望选择的培训老师是一线教育能手,其次是企业家和知名教育家。一些学校尚未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这对青年教师工作水平的提升和今后的成长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4 结语 综上所述,分析和研究技工院校青年教师成长过程十分必要,不仅符合人才成长规律,也符合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对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引进、培养、激励等工作,制定适应发展需要的青年教师成长策略,为交通运输类技工院校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交通运输类论文:交通运输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针对交通运输类专业应用背景较强的特点,突破传统实践教学观念,北京理工大学构建了独立自成体系的与理论教学相关联的交通运输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该实践教学体系由分层次分模块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平台等组成,强化实践教学在交通运输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地位,为构建与培养高素质交通运输应用型人才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交通运输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分层次;分模块 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支柱产业,对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铁路、水路、航空、道路及城市交通得到了迅速发展,对人才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北京理工大学针对交通运输类专业应用背景较强的特点,分析交通运输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方向,结合学校的专业定位和办学思路,在长期的交通运输类专业实践教学建设中,积极开展探索与研究,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交通运输类专业的特点及设置 交通运输类专业包括交通运输、交通工程、飞行技术、航海技术、轮机工程等9个专业,其中交通运输、交通工程本科专业的设置最为普遍,开设交通运输、交通工程专业的高等学校数量均超过100所。以交通运输、交通工程为主体的交通运输类专业涉及管理、机械、信息、土木等多门相关学科,是一个兼有较强工程应用背景和管理色彩的工科专业,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交通运输类专业既涉及与交通运输相关的土木、电信和机械学科的知识和成果,又包含经济、管理学科的知识体系;交通运输工程中既有大量深入的定量计算,也有许多对未来不确定因素的定性分析。因此,交通运输类专业具有显著的工程特点,实践性强,与运输生产活动的联系十分紧密,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上强调专业技能、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北京理工大学分别于2001年、2005年开设了交通工程、交通运输专业,交通工程专业主要涉及道路交通的规划、管理、控制等内容,交通运输专业以交通运输系统及现代物流理论为基础,主要包括交通运输组织、指挥、决策以及交通运输企业生产与经营管理等内容。由于北京理工大学的交通工程和交通运输专业都侧重于道路交通,按照“宽口径、高素质、厚基础”的高等学校人才的培养要求,北京理工大学对交通工程专业和交通运输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融合贯通,按交通运输类专业进行学生培养及课程体系的设置,确定交通运输类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交通运输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道路交通、铁路运输、水上交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物流等某一学科方向的专门知识和相关技术,能够从事交通运输规划、交通运输管理、交通工程设计、物流系统规划与管理等方面工作,并能够进一步从事交通运输工程及相关学科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实践教学环节的作用和地位 创新始于问题、源于实践。实践教学是加强专业知识教育,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综合性训练环节,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践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能够有效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成果,加深学生对交通运输工程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例如,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开设道路交通量、行驶速度、密度的实际调查实验,能够加深学生对交通流基本特性及三要素的相互关系的理解,了解实际的城市道路交通状况,为交通规划、交通管理和控制等后续课程的教学奠定基础。但传统的实践教学往往依附于理论教学,侧重于理论教学的补充、解释、验证和延伸。综合设计、课外创新活动等类型的实践教学则可以设计出较大的空间,为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供重要保障。 三、交通运输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 1.实践教学的分层次设计。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依据循序渐进认知规律和建构型学习理论,按照“基本型实践-综合设计型实践-研究创新型实践”的教学思路设计了分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基本型实践主要包括各理论课程实验的基本演示、实物演示、交通枢纽实习、测量实习等,是加深学生对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加强学生对交通运输行业的感性认识,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综合设计型实践主要包括毕业设计、课程综合设计实验、综合实习、实训等,需要学生运用多科目甚至多学科的知识来完成,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实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研究创新型实践主要包括各种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科技竞赛、参加教师科研项目等,将实践环节由课内拓展到课外,强调立体化、开放式,实行教师引导,张扬学生个性,让学生自选题目,自己设计实践步骤,查资料,亲自动手,完成实践过程。研究创新型实践是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2.实践教学的模块化设计。遵循“通识教育、按类教学”的教育理念,为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所依托学科的资源与优势,综合考虑北京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学科的研究方向、往届交通运输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以及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设计了模块化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运输物流、交通规划、智能交通、汽车服务4个实践教学模块,各模块均包括课程实验基本型实践、综合设计型实践。运输物流实践模块的基本型实践由交通运输学、交通港站枢纽、现代物流工程、交通安全与工效学等课程实验组成;综合设计型实践主要有运输调查及运输枢纽设计、物流调查及物流系统设计等实践课程。交通规划实践模块的基本型实践由交通工程学、交通规划、道路工程等课程实验组成;综合设计型实践主要有道路交通调查及道路工程设计等实践课程。智能交通实践模块的基本型实践由交通信息技术基础、智能交通系统、交通管理与控制等课程实验组成,综合设计型实践则包括城市交通调查及交通控制设计等实践课程。汽车服务模块的基本型实践由汽车构造与原理、汽车运用工程、汽车服务工程、车载信息与导航系统等课程实验组成,综合设计型实践主要有汽车检测诊断与修理实习等实践课程。 3.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实践教学平台是承载和支撑各项实践教学或服务活动的重要基础,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育创新能力的特色教学实施基地。实践教学平台由校内实验基地和校外实验基地两部分组成。依托北京理工大学“211工程”教学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北京理工大学“985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等,建设了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交通与车辆实验教学中心”、交通运输工程实验室,开发建设了与实践教学模块相对应的实验教学系统,为开设课程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毕业设计以及大型课程设计提供了保障。通过与运输物流企业、设计院、科研单位的合作,建设了北京、天津等一批以地区为中心的实习基地,初步形成了规范化的实习基地运作模式;学生在校内实验中心和校外实训基地可以进行系统严格的工程应用与工程应用开发创新训练,对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交通运输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传统的实践教学往往侧重对理论课堂教学知识的解释和验证,通常依附于课堂教学,难以形成一个独立的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内容的一种验证,要求教师对实践(实验)的内容、过程及要求(结果)有非常细致的设计,不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为适应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需要,改变传统实践教学依附于课堂教学的教学观念,提升实践教学的地位,基于分层次、模块化的实践教学研究,提出独立自成体系但又与理论教学相关联的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设计理念。开展实践教学课程的层次性设计,重点实验教学单独设课,增加实践环节时数,开辟新的实验课程,所有专业课程均开设实验课,实践课程学时占总课程学时的比例超过30%,设计多样化的任务分担及考核模式的实践教学内容,依托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支撑实践教学的实施,构建了“理论与实践结合、基础与应用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实践与创新结合”的多层次多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交通运输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框架 五、实践教学体系的效果 交通运输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肯定。不少学生表示,课程实践教学和综合设计实践教学效果好,是他们最喜欢的教学环节,希望能多参与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参与各种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加深了对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动手能力和实干精神得到了培养、锻炼和提高;通过实践报告的撰写,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实践结果的答辩,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实践过程中的多人协作,锻炼学生的沟通与协调能力以及团队精神。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活动、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等课外科技活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并且屡创佳绩,先后获得第五、六届全国交通科技大赛二等奖、三等奖多项。一些学生主动参与本专业教师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活动,协助教师进行科研项目的研发、发表研究论文、辅助编写出版书籍、查找科研资料等,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国家标准的制定。 交通运输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进一步完善了适应于现代交通运输发展需求的创新应用人才培养体系,交通运输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也跃上新的台阶。 作者简介:吴绍斌,北京理工大学机车学院,副教授;高利,北京理工大学机车学院交通系主任,教授,博导。 交通运输类论文:应用型交通运输类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课程体系重构研究 摘 要:交通运输类专业包括物流工程在内众多专业学科基础,高校推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过程中,依据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对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剖析与重构就显得十分重要。文章依据应用型高校为背景,分析了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改革的必要性,最后探讨了基于卓越工程师的交通运输类课程体系重构的思路。 关键词:交通运输类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生产实习;课程体系;重构 1 交通运输类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背景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目前已有190余所高校入选卓越工程师计划. 卓越工程师计划在我国高等院校的实施,必将推动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从而提高我国的综合竞争力。然而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交通运输类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思路、教学方法都需要做出很大改进。这里所谈的交通运输类专业的卓越计划重点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包括专业有物流工程、交通运输与交通工程。而在很多应用型的高校中将三个专业划在交通运输与管理二级学科下,因此在实施卓越计划的过程中,为体现工程性、实践性等应用型高校的特色,对其课程改进以物流空间流通为主线,加强专业衔接配合,提高学科融合度与内涵。具体而言,物流工程专业领域最为宽泛,涉及流通领域、生产领域、交通运输领域等;交通运输专业涉及到货运与客运;交通工程涉及城市交通领域,与物流市内配送高度相关。在目前交通运输类专业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三个专业协同性较差,融合度较低,无法满足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也无法满足涉及产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如何改革交通运输类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式,培养该领域内卓越工程师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2 交通运输类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交通运输类专业历史沿革较长,初步发展阶段侧重于道路运输领域,后来又发展了城市交通,产生交通工程专业,近年来探讨流通与商业的关系,又产生物流类专业。总体而言,物流工程专业最为年轻,交通运输专业历史较为悠久。交通工程介于二者之间。由于行业领域快速变迁,导致行业内就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这些进一步推动应用型高校在适应市场变化的课程体系演化与发展。 目前交通运输类专业的课程体系的主要问题是课程体系不够科学,实用性较差,与交通领域的实际相差较远。 首先,课程体系膨胀,教学课时较多,江苏此类专业平均为3 122学时。而且课程体系之间协同、包含、支撑关系有待进一步增强。具体表现为课程内容有重复现象,加重了学生负担;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核心课上法并无二致,导致不同层次课程在学生不同培养阶段承担功能无法完全有效实现。例如对于专业核心课本内容缺乏本质上多课程融合,使得学生综合素质、工程能力与思考能力的培养目标有所削弱。 其次,必须课程的门次较多,选修课较少,实验课偏少,致使学生的知识面相对局限,理论指导与交通运输实践脱节严重。目前交通运输类专业都呈现多学科交叉发展趋势,改善课程结构势在必行。 3 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和交通运输行业发展需求,应用型交通运输类专业必须高度重视,系统从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目标出发,立足“地方性”、“应用性”特色,以所在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结构性质、可持续性为依据,科学界定交通运输专业的工程性质,归纳其培养的基本目标,大力进行课程体系的调整与改革,建立卓越计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如何重构具有应用型交通运输类专业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为国家输送高级交通类人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与行业发展,是交通运输类专业教育应该探索的重要课题。 4 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为目标,重构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是教学计划的核心,也是实现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的蓝本。最佳课程体系是培养最佳交通运输类人才的前提。构建一个与地方性、应用型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相适应、符合卓越工程师要求的专业课程体系是应用型交通运输类专业培养人才的关键。因此,重构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体系十分必要。 4.1 明确培养目标 当前,应用型本科交通运输类人才的培养应该舍弃“交通运输通才”或“交通运输专才”的理想化课程编排。目前交通运输领域范围与发展内涵不断丰富,呈现集约化、智能化、复杂化的发展态势,使得通才教育变成不切实际。因此在应用型交通运输类专业应明确培养目标,有的放矢地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适应本地区的需要、有较强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交通运输类人才。 4.2 加强通识、选修课的配置力与整合力度 目前在淮阴工学院依据交通运输类专业的特点,提出将通识类教育所占学分比重提高到20%以上;选修课学分所占的比重达到30%以上,充分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增强课程竞争性,提高课程学习质量。并且通过开设综合课,尽可能避免各课程内容性。例如整合物流工程专业中物流学、物流技术、物流工程等课程相关内容,提升课程间的协同性。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提高通识课、选修课的质量,加强其内涵建设,研究综合性课程的设置,探索性地开展在交通类专业之间融合性通识教育。 4.3 确立课程体系分类和精选主干课程 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的设置应以卓越计划为目标导向,兼顾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和学科的基础,建立更为科学的、多样化的、开放的,具有交通运输类特色的课程体系。务必要处理好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与专业课之间关系,合理规划对不同层次课程的功能与作用,实现教学内容、教学程式、考核方法等过程的差异化,增强交通运输类课程体系适应性、有效性、灵敏度。例如对于物流工程专业,规划学科基础课为交通工程学、系统工程学,规划的专业核心课为工程经济学、物流工程学、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信息系统规划与设计等内容,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核心课程为10门,30学分,增强课程体系的支撑作用。 4.4 以CDIO为先导,推进一体化教学 CDIO内涵: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它是现代工业产品从构思研发到运行乃至终结退休的全生命过程。 CDIO工程教育理念就是要以此全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包括个人的工程科学和技术知识,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团队交流能力和在社会和企业环境下产品、过程和系统的建造能力。 应用型交通运输类专业实施CDIO模式的基本思路:以项目实施为主线,重构课程群,强化工程与实践,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项目体系由三个级别的多个项目组成,承担着融合课程群知识点的重要任务。实践性教学环节至少占每门课程时数的四分之一,有项目的课程实践教学时数至少占到三分之一。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际调查、方案设计、计算机仿真、动手实验和项目实施。 交通运输类论文:交通运输类职业院校双语教学的改革策略 摘要:中国不同层次的教育一般都会依据本层次教育实施双语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对象,教师的专业素养、双语教育的内容、双语教育的政策法规等构建有本层次教育特色的双语教学模式或策略。文章拟对不同教育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分类,对国外双语教育的主要模式进行分析述评,进而在剖析国外双语教育模式的特征与交通运输类职业院校实施双语教育模式的利弊和实施条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具有交通运输类职业院校特色的双语教学策略。 关键词:交通运输;职业院校;双语教育模式;双语教学策略 一、不同层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职业院校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本科院校培养的是科学研究型和工程设计型人才[1]。职业院校又有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高职)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中职)之分。目前的定位大致是本科院校培养的是“白领”,职业院校培养的是“蓝领”。 长期以来,我们多关注本科院校和职业院校在培养目标与人才定位方面的差异,却较少关注高职与中职在培养目标与人才定位方面的不同,这是导致高职学院双语教学开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高职院校与中职院校培养目标的重要区别就在于:培养的人才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即“灰领”人才,即相对于白领与蓝领,既会动脑又会动手的人才。中职学校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即“蓝领”人才。基于这种对高职学院与中职学校培养目标的界定,在高职学院开展双语教学就有“据”可循了。双语教学的目标是学生既有应用技术的能力又有专业外语的能力,从专业语言的角度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专业语言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与中职区别开来,在应用技术能力方面又与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显著区别。 二、交通运输类职业院校双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十一五”期间,作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交通运输业得到快速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相比其它行业,交通运输行业参与国际经济交流的广泛性与深入性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对外语应用能力的要求。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要求一线的技术与操作人员具有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为交通运输业培养一线技能型人才的职业院校的学生培养目标与本科层次与中职学校显著区别。这种培养目标的差异准确定位了交通运输类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应当是“知识够用、技能娴熟、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知识够用、技能娴熟”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区别于本科院校的标志,“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是职业院校区别于中职学校的标志。 三、国外双语教育的主要模式 国外的双语教育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科学研究的热点,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双语教育理论研究体系。在实践中,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便大力开展双语教育的实践,构建本国特色的双语教育模式,自此,双语教学模式趋于多样。关于双语教学模式或者策略的选择方面的研究趋于丰富。[2]其中,1993年,克林·贝克综观国外实施双语教育的现状,依据各国双语教育的学生类别、课堂教学语言的使用、社会目标、实施双语教育的目标、语言习得标准等,将国外双语教育细分为以下10种模式。(见表1)[3] 克林·贝克对弱式双语教育与强式双语教育并未从概念上进行界定。弱式双语教育因主要采用单语制,故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育。强式双语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双语水平、培养双语双元文化专业人才为最终目的,代表着世界双语教育的发展趋势。[4] 在强式双语教育模式中,学生的母语和课堂教学的目标语在双语教学中被坚持应用。据表1,强式双语教育模式分为四种。 1.沉浸式双语教育 所谓沉浸式双语教育(immersion bilingual education)是指用目标语作为双语课堂教学语言的一种双语教育模式。学生在学习的每个阶段几乎全部被“浸泡”在目标语的教育环境中。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目标语,又利于学生学术及技能的提高,因此广受推崇。加拿大法语沉浸式双语教育模式最为成功。其具体做法是将母语为英语的学生编入一个班级,教师完全用法语进行各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短期内学生突击掌握法语。学生法语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教师就用学生的母语进行常规的单语教学。 按不同标准,加拿大的沉浸式双语教育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其中按照学生参与双语教育的年龄分三类,一是早期沉浸式(early immersion)——从婴儿期至幼儿园;二是中期沉浸式(middle immersion)——9至10岁;三是晚期沉浸式(late immersion)——中学阶段。每一阶段特点及实施如下: 2.保持/传统语言式双语教育 保持/传统语言式双语教育(maintenance and heritage language bilingual education)模式是指在语言多数民族语言中占主流地位的社会中,政府允许语言少数民族的学生通过其母语接受教育。在这种模式中,教师既可以用学生的母语进行教学,也可以使用学生的母语与目标语两种语言进行教学。这种双语教学模式的最大作用是维护语言少数民族群体在国家中的地位与权力。 这种保持式双语又细分为“静态保持式”与“发展保持式”两种模式。前者旨在保持语言少数民族学生的母语水平,以避免他们的母语随主流语学习而弱化;后者旨在提高语言少数民族学生主流语言水平,并发展语言少数民族学生的母语,使他们真正成为双语双元文化者。 3.双向/双语式双语教育 双向/双语式双语教育(two-way/dual language bilingual education),这种模式把数量大致相等的语言多数民族学生与语言少数民族学生安排在同一教室,让他们接受相同的双语教育。此种模式源于美国,接受双向式双语教育的学生及其家长都是自愿的。一般来说,在双向式双语教育的实施中,对教师使用两种教学语言的比例没有严格规定,各学校可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要求、进度与教学内容。所以,这种双语教学的模式主要目的是使两种不同语言的学生在一起学习,相互沟通,了解各自不同的语言与文化,相互交流提高。 交通运输类论文:交通运输类职业院校双语教学改革与发展 摘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交通运输类职业院校双语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当前高职院校特别是交通运输类职业院校双语教学的概念、地位、作用及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结合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双语教学的实践情况,提出了高职院校应推行“以学生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为目标,创新型职业教育的双语教学模式”。 关键词:交通运输;高职教育;双语教学模式 随着中国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大量新装备、新技术、新方法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在运输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已具有世界先进水平。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由于广泛采用系统集成技术,在经营管理、技术管理、安全管理、行车组织、施工组织、劳动组织和客运服务等领域建立了全新的运输组织管理模式。为了适应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及运输组织管理模式变革的要求,使中国轨道交通引领国际轨道交通的发展,急需一批熟练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具备较高的外语(英语为主)素质,能解决国际标准的轨道交通操作难题,具备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在交通运输类职业院校中开展双语教学改革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十分紧迫。 一、我国高等院校双语教学现状分析 1.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双语教学现状分析。在2001年教育部文件精神的指引下,我国各高校都开始了双语教学实践,与此同时相应的组织机构也建立起来。[1]2004年8月,全国高校双语教学协作组成立,共有成员学校35所,以浙江大学为组长单位,清华大学等6所高校为副组长单位。协作组计划每年在各高校设立共100门本科课程作为双语教学的项目,并逐步建立起双语教学的质量评价体系,为高校双语教学的实施效果提供依据。同年12月,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研讨会在浙江大学召开,会议讨论了工作组草拟的《关于本科教育进一步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并决定由浙江大学牵头建设全国高等学校双语教学中心网,各协作组成员单位可在网站上交流双语教学的成果,实现资源共享[1]。各高等院校充分认识到“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趋势,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重点之一,从而加强双语教学改革的投入力度。但是对于大部分非重点院校来说,双语教学起步较晚,由于各种原因,离教育部要求的目标还有距离,双语教学的开展和实施还有待于进一步推动,大量问题有待研究和解决,双语教学在国内高校的发展任重而道远[2]。 2.我国职业院校双语教学现状分析。为了适应时代要求,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许多高职院校积极开设双语课程,用英语进行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如学生从开始听“天书”般的纯英语专业课,到基本跨过了外语和专业的双重门槛,感受到双语教学的魅力,但高职院校的双语教学一直没有得到系统的、稳定的发展[3],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师资问题。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双语教学”师资配备方面的基本原则是,教师一部分是来自原来从事公共外语教学的中青年教师,同时又经过了相关专业的培训学习;另一部分是一些专业骨干并且其外语水平相对较高的教师。尽管这个原则在一段时间内是最为普遍可行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教师培训时间和地点的确定问题。选派公共外语教师到专业学校去学习专业课,周期应该多长才算合理,学习几门课程算是合格,有关其它专业基础理论怎么补充?同样,选派专业教师去进修专业外语也存在类似问题。其次是“双语教学”教师的选拔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应立足在校内现有师资中选拔人才,因为目前高职院校中有很多外语基础好的中青年学科教师,他们的主要工作是从事专业教学,平时很少有直接发挥自己外语水平的机会。实施双语教学可以发挥和挖掘这些教师的潜能,打破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之间的界限,取长补短、沟通协作、形成合力。其次应吸引留学归国人员和国外访问学者成为双语教学骨干。留学归国人员和国外访问学者由于接受或见习过国外高等教育,他们能切实感受到中西方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差异,可以成为双语教学的主力[4]。 (2)学生问题。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生源方面的原因,外语基础普遍较差,特别是听力水平和口语水平更是偏低。同时,学生学习专业外语的动力不足、兴趣不浓,大部分学生存在自卑心理,认为自己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高等教育院校学生相比差一等、矮一截,再加上社会对职业院校学生需求抱有偏见等等,普遍认为在高职院校开展双语教学没有必要,所有这些因素都给开展“双语教学”活动带来了诸多难度。因此,在双语教学对学生选择上,切忌追求数量和管理方便,在整个系或年级全面开展,可以选英语程度较好的学生专门编成双语班,或将双语课程开设成专业选修课,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 (3)教材问题。虽然有些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真正具有高职特色的双语教材仍比较匮乏,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需要,特别是外文原版教材更是矛盾突出,普遍存在内容难易不均、种类单一等问题。因此,急需加强这方面建设,并要结合我国高职教学发展的实际状况有所创新。通过自编讲义或与兄弟院校联合编写的模式编写符合高职学生的双语教材和英文辅助教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4)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问题。主要是由于高职院校教师双语教学实践经验缺乏造成的。由于职业院校双语教学相对滞后,因此在实践操作层面上的经验比较缺乏,而在教学方法上更是传统、单调,缺乏创新性,所以很多问题都需要我们探索。例如,职业院校双语教学如何突出其自身的特点;如何使双语教学不会影响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哪些课程、哪些年级适合采用双语教学;双语教学选用什么教材、占多大比例等等。这些经验的获取,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因此,在双语教学中,在完善教学设备的同时要转换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适合高职教育的双语教学方法。 3.交通运输类职业院校双语教学迫切性分析。交通运输专业是新兴的专业,各有关院校根据国家教育部于1998年颁布的新的专业目录,设立了交通运输等专业。交通运输专业是将原“交通运输”、“载运工具与运用工程”和“道路交通管理工程”三个专业合并在一起形成的。各个高校根据各自特点不同,设置的交通运输专业的侧重点也不同,有的侧重车辆工程,有的侧重船舶工程,有的侧重铁路工程。迄今为止,交通运输专业经历了14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公路运输类、铁道运输类、城市轨道运输类、水上运输类、民航运输类、港口运输类和管道运输类七个二级类,共设置专业101种,专业点1706个。 交通运输类论文:基于工作过程的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摘要:通过深入企业调研集装箱运输相关企业,分析出典型工作任务,集合类似典型工作任务,形成本专业行动领域,在整合各项任务的核心能力的基础上分析出应对知识领域,构建课程体系,按照岗位职业发展规律开发学习领域,并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情境确保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和可评估性。 关键词:工作过程;集装箱运输;课程体系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对交通运输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然而,一方面交通运输类企业发展需要大量的工程人才、管理人才,每年上演用工荒;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培养的交通运输类专业毕业生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每年上演求职难。原因是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需求有差异。因此,有必要重新设计能满足交通运输类企业人才需求的课程体系,保证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需求零距离对接。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的内涵 “基于工作过程”这一概念源于德国职业教育,工作过程的含义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基于工作过程旨在实现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融合,在专门构建的教学情境中进行职业从业资格的传授,以使学生有能力从容应对那些对职业、生计以及对社会有意义的行动领域。其教学是以工作过程这一行动为导向,即为了行动而学习和通过行动来学习,可以认为行动就是学习。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行动的主体,以基于学习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师生及学生之间互动的合作行动为方式,培养学生具有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构成的行动能力,即综合职业能力,从而能从容应对新的社会需求。 二、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 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必须彻底突破学科课程体系,不去想是什么、为什么,而是充分体现工作任务在课程体系中的逻辑主线地位,将课程设置与工作岗位任务相对接,课程内容与工作岗位能力相对接,教学情境与工作情境相对接,主要解决怎么做和怎么做更好两个问题。依据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构建基础知识课程系统;通过对港口企业、运输企业、装卸企业、理货企业等单位调查,进行基于集装箱运输过程的工作任务分析,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行动领域的归纳,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系统构建基于集装箱运输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基础知识课程和实践课程体系两个系统”交融的课程体系,实现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无缝对接,从而实现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形成职业素养、职业能力、综合技能培养的三阶递进课程体系。 三、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构建的流程 本课程体系紧密围绕集装箱运输工作任务来安排教学任务,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使学生在校期间熟悉集装箱运输工作岗位所需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手段、劳动组织、工作环境、工作过程,提升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融综合素质培养于学习过程。 1.市场调研,确定工作任务。精心准备调研方案,制作相关调查表格,组织专业老师进行集装箱运输相关企业调研,以集装箱运输过程为主线,参照职业资格标准,校企专家共同分析确定集装箱运输相关岗位典型工作任务。 2.整合分析,行动领域转化。通过集合相关典类似型工作任务,明确工作任务的行动情境,确定行动领域。 3.学习领域转化。通过分析各个行动领域所需的素质、知识和技能要求,按照岗位职业发展规律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 4.课程体系构建。依据岗位能力分析结果,校企合作构建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形成了职业素养课程模块、职业能力课程模块、综合技能课程模块。 5.学习情境设计。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院课程改革引入校内仿真、校外实践、角色扮演、小组研讨、项目教学、情景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转变实施方式,将课堂情景转向工作情景,课程实施从教师为主导转向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任课教师按知识的递阶给出集装箱运输中的相关任务,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最后写出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模块化教师团队负责设计工作任务,并对任务进行分析,提出学习要求和考核标准;由学生自由分组、讨论,自主学习,完成工作任务;并分阶段安排小组讨论、分组总结、个别交流;最后每个小组提交工作成果,并对工作情况进行汇报,由教师点评,给出每个小组学习效果评价。 四、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工作的重点 1.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对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教学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学习情境设计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学科型教学观念,深入企业一线调研,通过详细的职业岗位分析,按照工作过程中活动与知识的关联性来设计学习领域课程教学方案。在实施教学时,要依据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及其个性要求来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采用展板法、头脑风暴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引导文法等,按照“咨询一决策一计划一实施一检查一评估”的完整行动方式来进行教学,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真实工作任务,形成“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2.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兴趣为教学组织的起点,要求学生自始至终参与教学做全过程。通过模拟实际工作过程,学生、教师与学习环境之间要构建一个良性互动的关系,以保证预期教学目标的实现。可以采用“一体化”的组织形式,将讲台变成控制台,将课桌变成工作台,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班组,让学生作为准员工体会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通过模拟职业情境,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降低班级人数多造成的管理困难,锻炼学生的合作、沟通能力和责任心,以达到专业能力的培养目标。 3.四点课程设计的体会。首先要用职业能力来表述课程学习的目标。重点关注学生能做什么,怎样做最好,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其次以实际工作任务为教学内容。重点是让学生知道如何来完成工作任务,在完成这个工作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学会工作任务需要的知识、技能,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 第三是全真的学习情境开发。根据工作任务学习的需要,以集装箱运输典型服务为载体设计学习情景,组织教学。 第四是反复训练学生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所需要的“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个环节,使学生获得一种自主学习思维能力,达到可持续发展。 五、结束语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是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工作过程为根本,以工作任务为驱动,以典型任务为载体,依托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的分析,按照岗位行动领域设计学习领域从而形成课程体系并选择教学内容。学习情景的设计是课程体系构建的关键,学习载体设计体现课程建设的水平。彻底打破传统学科体系的课程模式,实现知识体系按工作过程体系的重构,形成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构建,已经成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流方向。 交通运输类论文:交通运输类专业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研究 【摘 要】为了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交通运输类人才,提出了人才知识结构、时间结构、创新能力和人文素质要求;采取了按交通运输大类招生,分段教学,中期进行二次专业方向选择的招生培养模式,进行了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课程体系建设。 【关键词】交通运输 大类招生 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交通运输学科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日益表现为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交通运输的智能化、高速化、人性化及交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交通运输领域研究的主题;交通运输研究与工程设计所涉猎的学科领域也越来越广,包括交通运输、机械工程、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管理科学、经济学等。[1]原有交通运输领域的“专才”、“精英”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交通运输领域人才市场需求,厚基础、宽口径的交通运输大类人才以及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主动适应行业的发展变化。 一、交通运输类人才专业素质要求 1.合理的知识结构 交通运输类专业属工科类,学生就业后工作内容主要集中于解决交通运输工程具体实际问题。因此,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必须满足交通运输系统各个环节的需要,具备深厚的工科基础知识以及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厚实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有利于增强学生自学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加快学生适应工程实践的进程。交通运输类人才需要掌握交通工程、交通运输、车辆工程方面的知识,又需要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基础知识是机械学、电子学、管理学、经济学;专业知识包括交通工程学、运输组织学、汽车性能、汽车构造等。 2.合理的实践结构和创新能力 知识和能力构成了人才的两大要素,知识为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能力体现为对知识的实际应用。有关调研表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对就业影响最为直接,交通运输类专业的学生除了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还必须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培养:熟悉商品流通的基本过程,能对物流进行科学管理;熟悉交通运输行业及相关市场的运作规则;熟悉交通运输法规和执法机构及实施办法;具有交通运输组织指挥和生产经营管理的能力;能对交通运输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处理和预防;能对汽车整车、汽车零配件、汽车消耗和辅助材料的质量进行鉴定;能对汽车维修工时、汽车配件、汽车耗材、二手汽车等进行初步估价;能对汽车的技术状况进行诊断,制定出正确的维修方案并组织实施;能利用计算机及网络获取、分析、、交流信息。为更好地与市场接轨,应鼓励交通运输类专业的学生参加汽车驾驶、汽车修理、估价师、保险从业人员等国家统一组织的资格考试。 3.高尚的人文素质结构 交通运输类专业人才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遵纪守法。除此之外,良好的心理素质,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强健的体格、充沛的精力也必不可少。 总之,交通运输类专业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开拓创新能力,这也是高等院校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根本出发点。 二、交通运输大类招生模式 根据高等教育改革精神,在学校确立的“厚基础、宽口径、有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框架下,本着“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以建立宽厚的知识平台为基础,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为重点,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科学综合能力,为交通运输领域输送宽口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原则,采取“按类招生、分段教学、中期分流”的招生及培养模式。“按类招生”是指按交通运输学科大类招生,不分专业地大口径进入;“分段教学”是指前两年按大类进行工科基础课教学,后两年进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中期分流”是指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人才需求取向,进行二次专业选择。根据学院的师资力量以及实验室条件,设置交通运输、交通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汽车工程四个专业方向,可供学生选择。交通运输大类招生模式的年度计划见表1。 三、交通运输大类招生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规划”的作用,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3]根据“交通运输、交通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汽车工程”四个专业方向,按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建立了课程体系。通识教育课和学科基础课具有统一性和公共性的特点,该平台课程由学校根据学科门类统一规定,专业课程的体系则按“交通运输类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主修课+选修课”的综合体系来设置。 1.通识教育课 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体育、基础外语、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基础生命科学等9门课程,总计708学时,38.5学分,占总理论教学学分26.74%。 2.学科基础课 包括高等数学A、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大学物理A、大学物理实验A、工程制图(机械)、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电子学、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原理与设计等11门课程,总计984学时,56学分,占总理论教学学分38.89%。 3.专业必修课 专业必修课指交通运输类各专业方向学生均需学习的专业课程,包括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专业概论、汽车构造、汽车性能、交通工程学、交通运筹学等5门课程,总计232学时,13.5学分,占总理论教学学分9.37%。 4.专业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指交通运输类各专业方向学生可以选修的专业课,共54门。学院规定了各专业方向的主修课程,即交通运输专业学生需选修物流技术、汽车运用工程学、运输技术经济学;交通工程专业学生需选修路基路面工程、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工程设施设计;车辆工程专业学生需选修汽车电气与电子技术、汽车设计、汽车制造工艺及装备;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学生需选修汽车电气与电子技术、汽车营销与技术服务、汽车检测与诊断。学生按专业方向选修主修课程后,其他课程均可作为选修课任选(含其他方向的主修课程)。总计576学时,36学分,占总理论教学学分25%。 交通运输类专业理论教学学分分配见表2。 5.实践教学 除了理论教学之外,设置了39.5学分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基本技能实践,即军事理论及训练、公益劳动、读书与社会实践活动;专业技能实践,即专业认识实习、机制基础实习、汽车构造实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驾驶实习、专业综合实习;综合能力实践,即形势与政策、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四、交通运输类专业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保障措施 1.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多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应用了发展性教育理论、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手段等,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设备, 如幻灯机、投影仪、录像机、录音机、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等设备的采用,使传统的学习内容得到了较大程度的精简,学生在获取知识手段和思维模式方面产生了新的变革,特别是采用CAI教学软件,既可以进行智能的辅导,又可模拟仿真工程课程的有关实验内容,使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2.提升师资综合素质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升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的前提。学院每个学期均派出年轻教师到高水平院校交流学习,建设了合理的教学团队和教学梯队,每个学期派两名教师参加外语培训,鼓励双语教学。学院每个教研室张贴有教师工作规范,并有严格三级教学质量评价程序,限制低职称教师的主讲课程,控制高职称教师的最低教学工作量。 3.加强教学实践基地建设 教学实践基地主要包括校内实习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习基地依托于交通运输实验室、交通工程实验室、汽车工程实验室和汽车服务工程实验室,各实验室每天下午设置开放时间,专职实验教师可对学生辅导。学院重视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现已开辟校外实习基地共8处,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供了基地支持。 交通运输类论文:交通运输类“本研贯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讨 一、拔尖创新人才的素质要素 拔尖创新人才需要具备的素质要素分为知识、思维、能力、个性四个维度。知识要素族主要包括理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学科发展前沿、学科交叉、研究方法论等;思维要素族主要包括发散思维、福合思维、逻辑思维、灵感思维、逆向思维、类比思维、直觉思维、联想思维;能力要素族主要包括问题发现、洞察力、分析力、推理力、信息搜寻、持续学习、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等;个性动机族主要包括探索精神、自信心、质疑性、坚韧执着、严谨求实、变革性等。[1] 二、创新教育的内涵 所谓创新教育,即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创新教育是根据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健全人格等综合素质为基本目标的教育形式,其根本宗旨在于培养适合时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1]。 创新教育的内容包括:(1)创新意识的培养。这是创新性素质的起点,使学生想创新,产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的强烈动机。(2)创新精神的培养。这是开展创新活动的驱动力,使学生敢于创新,为他们提供创新的精神支持。(3)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创新性素质的内核,使学生有能力创新,具有创新的思维、知识和技能。(4)创新人格的培养。这是创新活动取得成功的保证,使学生善于创新,具有创新的个性品质和独特的个性特征。[2] 学者周英将创新教育的主要特征划分为四个方面:启发性、激励性、开放性、差异性。因而,创新教育主张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个性化教育。[3] 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要素的解析,在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背景下,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积极构建“交通运输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制定多种创新创业建设和支持机制。 1.基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求研究“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模式。为提升“交通运输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系统地梳理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人才培养大纲,包括:培养目标定位与培养规格设计优化、培养方案的科学化制定与规范化评审、培养课程体系的优化、教学方式方法优化,并以提升创新能力为目标开展“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模式试点。“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旨在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提高学生创新研究时段。重点探索“本研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试点方案,打通本科到研究生的人才衔接与培养体系。针对不同的学生研究设置分段出口的可行性,卓越工程师人才主要对应本科出口,拔尖创新人才主要对应研究生出口。针对“本研贯通”培养的学生,研究提升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培养大纲、毕业要求等试点方案。开展了“本研贯通”培养的前期工作,系统地梳理了本科课程和研究生课程的知识点,知识点梳理细化到四级。通过知识点梳理对比本科课程和研究生课程之间的承继关系,为“本研贯通”培养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开放了本科生、研究生课程互选通道。 2.构建学生培养全过程创教育体系。为提高大学生创新素质,需要探索大学培养全过程的创新教育体系。在培养模式优化的基础上,建立培养全过程创新教育体系。在创新性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推进,人才培养体系中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大纲中设置了创新学分。根据学生知识结构特点和成才需求,以学院大学生交通科技创新基地为依托,构建“基础―训练―交流―竞技”四级大学生创新平台,着重加强创新教育。通过“同路人”讲坛等系列讲座、软件培训等,全面营造创新氛围,奠定创新基础;依托“国创”、“上创”、“SITP”等创新训练项目,在实践中训练提升;加强师生交流、硕本学术交流、学生国际交流,拓展大学生创新思维;组织“同路人”交通科技大赛,发起“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使学生在各级竞赛中综合拔高创新能力,展现学术才能。在既有课程体系中研究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途径。重点培养学生研究思维和研究方法,并结合大量的科研练习,专门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理论基础。探索开设创新理论和技法、专门的科研课程等选修课程的可行性和开设方法,世界上已有三百多种创新技法,其中主要有创新意识培养法、综合集中技法、扩散发现技法等。大学生通过创新技法的训练,可以提高创新思维速度,拓宽创新思维广度,扩大创新思维深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早在1948年就开设了“创新力开发”课程。日本自上世纪50年代中期,各县就都创办了“星期天发明学校”,1974年又创办了“少男少女发明俱乐部”,开展创新思维的训练,学生经过学习培训以后,发明创新的效率提高10倍[2]。这些经验对于我国实施创新教育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3.强化产学研结合的实习实践能力培养。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下设交通工程、交通运输、物流工程三个专业,均为卓越工程师建设专业,对应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已建立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强化了本科实习实践培养环节。在原有的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基础上,在本科第七学期设置了6周的企业专业实习,学生直接在企业开展实习,企业配设专门的指导教师。专业实习结束后学生提交实习报告、工作日记、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评阅意见表(该表密封,学生无法看到)等成果,并进行实习成果汇报和答辩,答辩过程中邀请企业指导教师参加。该环节对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需求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2013年起实施综合毕业设计改革,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增加了设计类内容。毕业设计类题目包括校内指导教师给出的真题、校外企业指导教师给出的真题,两类题目均同时设置校内和校外两位指导教师。通过综合毕业设计改革,学生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有效提高。对应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申请设置了上海城建集团、上海铁路局、天津市政院、中铁五勘院等4个校企联合的国家工程教育中心,作为本科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上海城建集团构建了组织架构和建设方案,承担本科生企业专业实习、开设联合课程、开展联合毕业设计,并共同组织了城建杯交科竞赛;上海铁路局承担本科生企业专业实习、开展联合毕业设计;天津市政院构建了组织架构,承担本科生企业专业实习、联合课程、联合教材、联合毕业设计等工作;中铁五勘院承担本科生企业专业实习。2014年进行了交通工程专业国家认证,进一步梳理了交通工程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毕业要求等内容,并进行了学生和教师对培养大纲和培养水平的问卷调查,形成了完整的交通工程专业培养标准。从已有研究基础可以发现,交通运输类学生培养对接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着重强化了学生实习实践能力的培养,校企合作中也更注重实习实践能力训练。 4.研究制定“创新特区”建设机制及制度文件。(1)“创新特区”建设机制。“创新特区”是创新空间联盟,用于支持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在“特区”内创新。为保证特区顺利运行,研究制定“创新特区”建设机制,包括大学生创新活动交流机制、大学生创新导师队伍建设机制、大学生创新新闻宣传办法等。(2)产学研协同机制。为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现已设置了若干校企联合的工程实践中心,重点在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继续探索产学研协同的机制,包括:构建产学研协同培养人才运行机制;建立学校、企业、社会融合的人才流动机制;大学生在读期间参与多样性的社会实践和勤工助学的办法;大学生参与企业进行产品与技术研发的办法等。(3)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创新性教师队伍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师资保障、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包括:基于产学研协同的专兼结合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教师队伍国际化培训办法;促进教师队伍创新能力整体提升的教师团队建设办法;青年教师个人的创新教学能力培训措施;创新型教师队伍制度环境建设办法等。(4)创新教学制度体系研究。为鼓励教学团队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并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保障,开展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教学制度体系研究,包括:鼓励创新创业的学生学制及学籍管理机制;探索和建立导师制[4];建立科学的教师激励和考核制度;学生科研项目的指导指南和经费支持办法等。 5.探索建立学生创新性评价体系。基于目前的学生评价体系,通过量化创新素质指标,探索建立学生创新性综合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由课程评价、创新效果评价和实践活动评价等构成。课程评价的重点在于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创新效果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科研成果的评价和创作作品的评价。实践活动评价以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及学生在活动中的素质提升为标准。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考查其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情况,还包括对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发展情况的评价。 四、结语 面向国家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要点。我们通过“交通运输类”学生培养的实践,有效提升了同济大学交通运输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了交通运输工程产学研融合,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大幅提高。今后将继续推进交通运输类“本研贯通”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形成一个更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交通运输类论文:“U交通运输”类在《中图法》(5版)中修订的必要性 摘 要:文章通过《中图法》第四版和第五版的对比发现五版更科学、更实用,更能满足各种类型图书情报部门文献标引的需求;文章从《中图法》五版类目的停用或删除、类目的更名、类目注释的增补等方面论述了《中图法》(第五版)修订的必要性。 关键词:《中图法》;交通运输;修订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的修订是图书馆界业内人士最重视的一件大事。《中图法》(第五版)的修订是在前4版的基础上进行的修订,幅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U交通运输”类是《中图法》(第五版)重点修订的大类之一。 文章对《中图法》(第五版)“U交通运输”类修订情况进行了浅析,通过《中图法》第四版和第五版的对比发现,《中图法》第五版更科学,更实用,更能满足各种类型图书情报部门文献标引的需求。 1 停用或删除类目 《中图法》第四版修订中停用或删除的类目总计有275个,而《中图法》五版停用或删除的类目达到了2500多个,删除类目之多是前所未有的。删除类目中,“U交通运输”类停用或删除的类目就有144个。删除或停用那些无存在价值和意义的类目,不仅留出了大量的发展空间、精简了类目,而且增强了《中图法》的实用性、助记性。 如:{U122}过境交通运输;{U123}入境交通运输;{U124}离境交通运输;{U213.4+22}钢轨润滑、钢轨喷油器;{U214.41}耐高温(耐火)材料;{U214.45}防火材料;。 某些类目在《中图法》第四版中具有若干下位类,由于其下位类目没有独立设置类目的意义和价值,在《中图法》第五版中停用该类目的下位类,使其变为独立类目,通过类目注释将其下位类的内容全部集中在该类目之中。这种修订目的就是既为了标引便捷、管理方便、节省类号,更为以后该类目的发展做足准备。 例1:“U284.43自动闭塞”在《中图法》第四版中有4个下位类:U284.43+1电码式自动闭塞、U284.43+2脉冲式自动闭塞、U284.43+3频率式自动闭塞及U284.43+4其他,在《中图法》第五版中停用该类目下这4个下位类,使“U284.43自动闭塞”类目变为独立类目,通过类目注释“双向、四显示闭塞,电码式、脉冲式、频率式自动闭塞等入此”将4个下位类的全部内容集中在该类目之中。 如表: 例2:“U261.1+5锅炉附属装置”在《中图法》第四版中有4个下位类:U261.151调整阀及传动装置、U261.152蒸汽塔、U261.153注水器及有关装置、U261.153安全阀,在《中图法》第五版中停用该类目下的这4个下位类,使“U261.1+5锅炉附属装置”类目变为独立类目,通过类目注释“调整阀及传动装置、蒸汽塔、注水器及有关装置、安全阀等入此”将4个下位类的全部内容集中在该类目中。 2 修改类目名称 在“U交通运输”大类中,一些类目存在外延小、包容性差、类名过时、陈旧等现象,导致这些类目无法准确地表达其内涵。通过类名的修改,将含义相近、相关的类目改为类组,扩大了外延、提高了容纳性。 四版中类名为“U16工商业运输”,五版中更名为“U16特种货物运输”;四版中类名为“U463.67无线电电信设备”,五版更名为“U463.67无线电设备、电信设备”;四版中类名国“U664.4+2起锚机”,五版更名为“U664.4+2起锚机械”;四版中类名“U665.16信号灯”,五版更名为“U665.16信号灯照明装置”;四版中类名“U668.5组合材料”,五版更名为“U668.5复合材料”;四版中类名“U415.11施工领导与工作方法”,五版更名为“U415.11施工管理方法”;四版中类名“U415.12技术管理”,五版更名为“U415.12技术管理、监理”;四版中类名“U293.6地铁过轨运输”,五版更名为“U293.6地铁旅客运输”;四版中类名“U231.96地铁防火”,五版更名为“U231.96防火、防灾”;四版中类名“U239.8旅游铁路”,五版更名为“U239.8专用铁路”。 上述中,为扩大外延、提高容纳性,五版将四版中的类目名称“起锚机”、“信号灯”、“技术管理”“地铁防火”等更名为“起锚机械”、:“信号灯、照明装置”、“技术管理、监理”;为准确地、专业地表达类名的内涵,五版将四版类名“工商业运输”、“无线电电信设备”、“组合材料”、“施工领导与工作方法”、“地铁过轨运输”及“旅游铁路”等更名为“U16特种货物运输”、“U463.67无线电设备、电信设备”、“U668.5复合材料”、“U415.11施工管理方法”、“U293.6地铁旅客运输”和“U239.8专用铁路”。 3 增补注释:通过增加类目注释、补充类目注释来容纳更多的主题 3.1 增加类目注释 以下类目在《中图法》第四版中没有类目注释,《中图法》第五版通过增加类目注释,对类目涵义的理解更加明确。 例如:“U18索道运输”类目,在《中图法》第四版中没有类目注释,第五版增加了类目注释,其类目注释为“总论索道运输的规则、勘测、设计、安装、运营、维护等入此。专论入有关各类。如矿山架空索道运输入TD563;索道输送机入TH235;矿山井下索道运输入TD527.”;另“U293.5城市旅客运输”类目,在四版中也没有类目注释,五版增加了类目注释:“客运专线、高速列车的旅客运输入此。专论城市轻轨电车旅客运输入U492.4+33”;还有“U284.11色灯信号及色灯信号机”类目,在四版中没有类目注释,五版中增加了类目注释:“闪光信号、透镜式及探照式色灯信号以及信号光源、信号灯泡、信号玻璃、电磁机构等色灯信号机部件入此”。 3.2 补充类目注释 五版对四版中的一些不能准确表达其内涵的类目注释给予了补充,使其更能准确地表达类目的内涵和外延。 例如:“U215.5+5铺轨作业”类目,四版类目注释为“标桩、弯轨、捣固等入此。”,五版的类目注释为“标桩、弯轨、捣固、紧固装置、钢轨定位、铺轨机、铺轨车等入此。”;“U216.41+4防水、排水及设备”,四版类目注释为“防洪入此。”,五版的类目注释为“防洪、路基冲刷、路基壅水及防护等入此。”。 无论是增加类目注释还是补充类目注释,目的是使类目的涵义更加明确,外延更加广泛,使标引人员类分文献时更科学、更准确地找到文献所属类目。 综上所述,《中图法》五版的修订是成功的,《中图法》的修订是必要。它带给我们的是类分文献、标引文献时的科学与便捷。 交通运输类论文:基于CDIO的应用型本科交通运输类专业系统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 要:针对应用型本科交通运输类专业系统工程学课程侧重于理论教学,无法使学生满足产业需求的问题,本文将CDIO工程教育模式引入到系统工程学课程建设中,分析系统工程学课程教学的难点,提出基于CDIO的系统工程学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CDIO;应用型本科;系统工程学;教学改革 系统工程学是交通运输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起到承上启下作用,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利用系统工程方法论解决交通规划、设计、管理等方面的具体问题。目前应用型本科交通运输类专业系统工程学课程仍然大多仍侧重于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基本原理的讲解,而忽略了系统工程学的具体实践,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学生往往在学完系统工程学后仍然不能用系统工程方法论考虑专业问题。 1 系统工程学教学难点 系统工程学课程教学体系包括课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三个部分。课堂理论教学主要教学系统工程的方法论及具体的系统工程技术;实验教学主要是验证系统工程技术,如系统分析、系统预测及系统评价等;课程设计则是综合利用所学系统工程方法解决交通运输具体问题。 一方面,在理论教学中,诸多原理的学习以及模型的计算(如层次分析法、线性回归模型的构建与检验等)对学生来抽象且枯燥,自然也就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另一方面,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内容虽然相对具体,学生通过实践可以较快地掌握相关知识,但这两部分内容在传统设置中往往比较零散,仅针对单个知识点,而没有形成一个前后连贯的实践体系,因此学生虽然可能掌握局部知识点,但无法构建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完整全局体系,从而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总会呈现或多或少的形而上学问题。 2 CDIO工程教育模式 CDIO (conceive, design, implement, operate),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是构思、设计、实施和运作的合称,且将其体现在学生培养的全生命周期、旨在通过项目带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一种工程教育模式[1,2]。CDIO是“做中学”的一种模式,是对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的改革。CDIO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1)以系统的思想培养人才。CDIO模式打破学科、专业、文理之间的限制,在教学工程中首先统一确定培养目标,明确工程师的目标与技能,界定工程师的社会责任,要求学生能在特定要求下实现对行业项目的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 (2)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导向。CDIO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不仅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更将培养目标融入到具体的项目中,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加强与他人的沟通协调能力。 (3)以产业需求为基准。CDIO模式要求学生以项目为中心,开展理论与实践学习,使学生能将学科知识融入到真实的项目实施中。CDIO模式中所运用的项目均来源于行业产业,因此是不断满足产业变化的工程教育模式[3,4]。 3 基于CDIO的应用型本科交通运输类专业系统工程学教学改革方案 (1) 基于项目的课堂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是系统工程学教学的首要环节,传统方法往往按照课本顺序依次讲解,教师以实践案例为基本时间轴,依次讲解实践案例所用到的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具体技术。例如,通过针对公交车服务质量评价实践案例的讲解,重点依次讲解公交系统与要素、公交系统分析、公交系统优化、公交系统评价指标的选取、公交系统评价等知识点。理论教学中所讲解的实践案例均来源于教师团队的科研项目。 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中,更加注重使得学生理解系统工程方法论的运用。每5人一组,为每组分配不同的项目,要求每组学生之间充分讨论,对课堂所讲到的知识点进行验证及运用。 (2) 基于项目的实践教学 在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中,同样采取分组形式,为各组学生分配不同的项目,各组之间互不相同。系统工程学实验目前共6学时,均为验证型实验,要求所有学生独立完成。而课程设计中,为每组分配的项目则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项目,要求每组学生通过内部合作完成,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求每一名学生通过内部协调,获得各自不同的具体分工,完成1-2个知识点,最后所有人的完成内容综合成课程设计报告。 (3) 成绩评定 依据CDIO思想,将系统工程学课程理论考核成绩分为三个部分:平时成绩、阶段考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三者在总成绩中的权重分别为2:3:5。其中,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成绩以及实验成绩;阶段考共有2次,分别通过项目的形式,随堂让学生基于系统工程方法论提出项目的实施方案,并进行适当地计算。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在利用系统工程学方法论解决具体问题时所涉及的基本知识点。 4 结论 系统工程学是交通运输类专业的核心课,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深刻理解这门课的教学内容,探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难点,从而不断改革教学方法。通过基于CDIO的系统工程学教学改革实践,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热情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对具体项目实施也有了贯穿全周期的实践机会,不仅提高了学生利用系统工程方法论解决具体项目的能力,更提高了学生相互协作和沟通的能力,从而能够快速适应后续的专业课学习,更能快速适应交通运输行业岗位的专业需求,因此CDIO模式可以在应用型本科中工程教育类课程中进一步作推广。 交通运输类论文:交通运输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注意: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的发展,高速公路的速度相对来说比较快,我国交通法规定最高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120公里;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快速发展,我国高铁专线的速度每小时至少250公里。因此在实际比较中要注意提供的交通运输方式。 (2)合理、协调使用运输方式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各有长短,都有最适宜的使用范围,必须妥善组织安排。空运主要是运输贵重、急需、数量不大的货物。公路主要是运输短途、量小及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和鲜货。铁路主要是运输远程、量大及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和鲜货。水运主要是运输大宗笨重、远程、不急需的货物。 (3)综合考虑确定运输方式 经济性、快速性、安全性和通达性是运输方式的四大评价指标。各种运输方式都有其适用的范围。货物运输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距、价格、时效等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客运的选择要根据价格、安全、时效、目的等进行,客、货运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来确定运输方式。 2交通运输线(铁路、公路)的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是交通运输线路的基础因素,其影响逐步减弱。 4水运的区位条件(以莱茵河为例) (1)自然条件:莱茵河流经地区地势平坦,水流平缓,利于船只航行;该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水位变化较小,冬季无结冰期,全年可通航;该区域河网密布、运河众多,可以形成庞大的内河水运网;河流含沙量小,河道不淤积。 (2)社会经济条件:莱茵河主要流经德国,其中鲁尔工业区是世界重要的工业区,其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河运是其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 (二)交通运输选择的思维方式 1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思维模型 (1)求同――交通运输线和站点的区位选择都受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的影响,因此要用综合的观点观察分析区位因素。 (2)存异――根据交通运输点、线区位选择的不同要求,构建相应的区位分析微观模型,如港口区位分析应重点考虑航运条件(港阔水深)、停泊条件(风浪较小)、筑港条件(地势平坦开阔)、腹地条件(腹地广阔而经济发达)、城市依托。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如下表所示: 2交通运输布局区位分析的思路方法 (1)观图知地,整合区位信息 区位分析类问题的解决多依赖于对所给图示信息的判断分析,因此要按照区位因素结构从图表中充分提取有用信息。以交通运输线为例:从区域图中提取地形、地质、河流等区位信息,分析比较自然条件对线路选择的影响。从图中整合资源、人口、城镇分布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区位信息,对区域运输需求做出综合分析,说明交通运输建设的必要性。 (2)综合分析比较确定方案 交通运输建设方案的比较,既要看到自然条件的不同,又要重视社会经济效益的差异,以“低成本、高效益”为最佳选择。 (三)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带来的影响 1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四)商业网点区位的判读方法 1分析城市地价高低:在地价最高处,可能是城市中心商务区,在次高峰,可能布局次级商业区。 2分析城市路网密度:城市路网密度大的地区,人流、物流大,商业网点密集。 3分析城市道路网格局:城市干道与市区环路交会处,交通便利,便于人员流动和商品货物集散,成为合理布局商业网点的理想区位。 4分析建筑的密度:建筑物高大稠密的地区地价高,可能是城市中心商务区。 5分析车流量:白天车流量大、停车频率高,夜晚相反,可能是商业密集地区。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车速快慢、事故次数多少、监测点多少、人口昼夜差别大小等方法判断商业网点区位。 (五)交通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变化,除了对聚落和商业影响较大之外,对人类其他生产、生活,诸如人口迁移、农业、工业、旅游等的影响也十分显著。 1交通运输对人口分布和迁移的影响 一方面交通便利的地方,人口分布的密度较大。另一方面,随着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相对地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口迁移的各种困难,从而促进了人口迁移。 没有人不想和你同坐一辆豪华轿车,但你需要的,却是轿车坏了还会和你一起搭巴士的人。――美国“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温弗瑞 人生四然:来是偶然,去是必然,尽其当然,顺其自然――莫言 2交通运输对农业的影响 交通运输对商品农业的区位影响突出,而对自给农业的区位影响较小。现代农业生产的产品最终要运往市场,实现其商品化和社会化,靠的就是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农业的区位选择要充分考虑交通运输条件,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冷藏、保鲜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3交通运输对工业生产的影响 交通运输是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沿江、沿海港口和铁路、公路沿线、枢纽地区对工业布局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例如美国芝加哥、底特律的冶金工业,就是利用五大湖的廉价水运,将附近的煤、铁矿石运来建成的。 不同社会阶段的影响有明显差异。交通运输的发展,为工业走向分散提供了条件。一方面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使工厂对原料、燃料地的依赖性减弱,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可以布局加工业。另一方面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扩大了工业生产原料、燃料的来源范围和产品销售市场,使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工业生产可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佳区位。 4交通运输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交通运输条件的日益改善,使世界各地距离日趋“缩小”,极大地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对一地旅游资源开发价值的影响较大。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通过影响旅游者的经济距离和游览心情来影响其开发价值。 二、高考再现 例:(2014年全国高考文综Ⅰ卷)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所示。读图,完成(1)~(2)题。 【解析】本组试题以我国50年代兴建兰新铁路为背景材料,考查影响铁路选线的因素,注重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题,从图中区域铁路选线来看,兰新铁路离吐鲁番市和鄯善县距离较远;根据图中比例尺,可以判断得两个火车站距离城市约有20公里;铁路线主要是沿着1000米等高线布局,没有穿越其它等高线。图中没有河流显示,从图中天山的位置来看,河流应该从天山向南流去,而且比较短小;西北地区耕地资源少,主要分布在绿洲地区。因此可以看出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地形。第2题,该铁路位于新疆地区,降水稀少,受到洪水威胁较少;铁路沿着等高线布局,工程量相对较小;线路基本是直线,因此线路不存在过长;而铁路线上的两个火车站距离城市约有20公里,50年代公路交通不发达,所以距城镇过远是选线不合理的因素。 交通运输类论文:交通运输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摘要:从新时期交通运输发展背景出发,探索交通运输类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专业改革思路,阐述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以及课程体系设置。通过实践总结经验,旨在为应用型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交通运输;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实践 社会的需求是衡量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合理与否的标准,也是该专业生存的最终目的,而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是培养模式的出发点。基于全国行业分析、天津市的战略地位和产业发展状况研究,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结合交通运输天津市品牌专业的建设,对其进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出颇具特色的交通运输类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思考,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对我国广大的应用型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 一、教学改革背景 在逐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交通事业的内涵及外延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居民出行的交通方式选择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交通运输行业事关国家命脉,是国家重点支持的行业,交通运输的高速化、智能化和环保化研究已成为研究的主题,实现交通运输跨越式发展越来越需要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加盟。 1.交通运输专业的提出。教育部于1998年颁布了新的本科专业目录,新专业目录对原来过细过窄的专业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目前,与交通行业相关的本科专业涉及3个学科门类(理学、工学和管理学)的23个专业,其中交通运输类就占有8个专业。截至2008年,全国有80余所高校开办交通运输专业,其中,除一些铁路、水运与航空类高校开设“交通运输”专业外,更多的高校是面向道路交通运输行业。其中有62所高校开设的交通运输专业是从原汽车运用工程专业演变而来的,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基本上是以原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为主体进行专业口径拓宽而形成的,并各具特色。 2.我校交通运输专业情况。我校交通运输专业于2001年经天津市教委批准设置,并于2002年开始招生。本专业以汽车运用为载体,电子技术为导向,道路交通安全为目标,为社会培养全方位的职教师资和企业急需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并在2011年被批准成为天津市品牌专业建设点。 3.汽车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随着汽车工业及汽车技术的发展,要求现代汽车运用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汽车专业知识,而且要对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外语等各项知识都有较系统的掌握。知识的密集性和技能的综合性,是现代社会汽车运用职业的重要特征,同时也对汽车运用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天津作为我国北方第一大港口城市及“京、津、唐”地区的工业中心,有着雄厚的汽车工业基础。2011年,天津规模以上汽车工业企业达310家,整车产量77.4万辆,产值达1580亿元,构建了从外资、国资到民资,从国际品牌到自主品牌,从整车到零部件,从制造到研发、销售的完整汽车产业集群。特别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家新型工业化汽车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也是天津汽车工业的主要载体,聚集了一汽丰田、长城汽车等整车企业,大众、艾达、大陆汽车、富士通天等核心零部件生产商,成为我国重要的轿车生产基地。据相关部门统计,到2015年,天津将形成年产200万辆汽车整车、260万台(套)配套零部件、10万辆新能源汽车和40万台(套)电动汽车车用电池配套能力。 4.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快速发展。面对现代交通运输概念的扩大,以及人们对于交通运输的要求越来越高的时代背景,具有准点、快速、环保、安全、舒适特点的城市轨道交通已经进入大规模高速发展时期。当前国内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代表的大城市已进入网络化建设阶段,天津、沈阳、哈尔滨等33个城市正在建设或规划中。实践证明,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必由之路,对拉动城市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天津市正面临一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高潮,2013年内,在建总里程达到115.3公里。根据规划,到2020年,天津市城市轨道交通将形成由市域与城区两部分线路组成的网络,总规模将达到1036公里。 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本研究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素质、能力培养为核心,在专业定位与专业特色、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实践,增强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交通运输专业与学科的综合实力。对于交通运输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采用以下思路,借助问卷调查、座谈研讨、案例研究、对比分析等系统的方式方法,深入开展“调研―分析―研究―评价总结―结论推广”各环节工作,较好地实现了研究目标,具体研究思路见图1所示。 在各环节研究基础之上,确定了“新老”结合、特色鲜明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以及相应的课程体系设置。 1.根据发展情况,明确培养目标。本专业建设目标是立足于我国和天津市交通运输和汽车产业发展,特别是滨海新区快速发展需要,稳步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不断加强学生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着力打造理论水平高、动手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同时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新方向,培养一流应用型职教师资和技能人才。 2.适应社会需求,创新培养方案。专业原有培养方向为汽车运用方向,方向较为单一,为适应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以轨道交通为骨干,道路交通为主体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形成,在原有专业方向基础上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方向。交通运输专业在大类招生原则上采取“2+2”的培养模式,即前两年按专业大类培养,后两年按专业方向分流培养――汽车运用工程方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方向。大类招生专业的学生修完基础平台的课程后按所选择方向从第五学期进入专业学习。 3.突出专业特色,优化课程体系。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为总体要求,体现“师范性、应用性、职业性”融合;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为主线,“认知实习―课程设计―企业课程―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工作岗位”,构建校企合作“四年不断线”的实践体系;通过对共建企业与职业学校的深入调研,深入分析本专业对应行业、岗位所要求的职业能力与师范能力,按照品牌专业建设要求和行业制定的专业规范,与共建单位共同拟定人才培养方案,凸显工科与管理交叉、工科硬技术与管理软技术结合的专业性质特色。①按照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自主发展和专业拓展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基础平台+学科平台+专业平台”的培养模式,注重因材施教,采取弹性学制、主辅修制、双证书制等措施。按交通运输大类统一设置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平台课,设置多个专业方向模块,学生在第三至第四学年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以及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专业方向,如汽车运用技术方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方向。并设置不同的自主发展课程(高本)/职教师资课程(技本)和素质拓展课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②注重培养学生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乐于奉献、开拓创新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以利于职业学校师资岗位、汽车运用行业基层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城市轨道交通企业高素质应用型运营管理人才的稳定和发展。③坚持专业实验室的开放制度,鼓励学生大力开展创新型、综合型、研究型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④结合行业用人要求和行业组织的专业认证需要,组织专业技能训练和考证培训。⑤确保基础课程和主干专业课程,扩大选修课程和讲座课程;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学时;注重综合素质培养及第二课堂作用,积极开展本田节能、大学生方程式赛车、智能交通、运营模拟项目等科技创新活动。⑥注重核心能力,强化品牌优势。依据市场需求及专业定位,优化课程体系。教学以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拓展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师范技能的培养与考核,开展汽车维修工及车站值班员的实践教学和职业资格鉴定。 三、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2010年6月,学校批准在交通运输专业增设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方向,交通运输类专业改革建设项目正式启动。专业建设三年来,目前已有2008~2013级交通运输大类专业学生。其中,2008级交通运输类专业学生已经毕业,2010级即将步入大四。现已逐步构建出有利于优秀人才培养、有利于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1.师资队伍建设。以优惠条件吸引教授、博士来学院工作,有计划地分批安排教师继续深造,以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并且聘请汽车以及地铁企业专家来校兼职,聘请相关外校教授来校授课。加强学术交流与科学研究,着力打造一支以学科带头人及专业带头人引领、学术骨干为主体、具有“双师”素质的、适应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教师队伍;优化专业结构调整,提高队伍素质和水平。 2.培养方案修订。在广泛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多次组织了由校内外的专家、教授和企业高工参加的有关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方面的讨论会,为培养有专业针对性的“双证书”、“一体化”职教师资。进一步加强专业特色,以理论教学体系为重要支撑,构建更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两个体系相互融合支撑。实践教学体系中主要以培养专业技术能力为主线,分成基本模块、专业模块、综合模块三个环节,开展汽车维修工及车站值班员的实践教学和职业资格鉴定。 3.课程及教材建设。以核心专业课程建设为龙头,带动其他课程(含实践课程)建设。制定课程建设规划、建设标准、管理考核办法。重点建设“智能交通”、“汽车电子安全技术”、“车载网络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站场与枢纽”等核心专业课程。加强校级、市级、国家级精品课程申报与管理工作,目前已有1门课程成为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市、校级精品课程。力争在5年之内完成2~3项市级及以上精品课程建设,建设1~2门双语教学课程。充分发挥产学研基地的作用,根据行业发展及企业需要,建设一批特色选修、讲座课程。编写具有特色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考试大纲以及实践教学大纲,确定具有特色的教学内容,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建立课程试题库。 4.实验室建设。学校乃至天津市对我校交通运输类专业建设极为重视,尤其是轨道交通方向的建立和发展,现已利用天津市品牌专业建设资金和中央地方共建项目资金在“十二五”期间投入1000万元购置轨道交通方面的实验实训设备,并有专项资金进行汽车实验实训实验室建设。今后,还将利用各类综合投入项目继续增加投入。 5.校企合作。2010年以来,我校先后与天汽集团、松正科技、天津圣威科技等多家汽车企业以及天津地下铁道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成立了产学研基地,合作建立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和实验实训教学基地,共建交通运输特色专业,共享教学和研究资源,促进双方的全面合作。各类企业陆续招聘毕业学生百余人。 四、人才培养特色 以交通运输行业与人才需求特点分析为基础,研究确定特色鲜明的专业培养目标与定位,进一步凸显交通运输品牌专业特色。进行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内涵建设与优化研究,提升学生理论与实践综合技能的一体化教学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1.实行专业分层培养,体现综合通才教育与精英教育培养理念的融合。 2.探索专业方向二元化,开设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新方向。 3.依托天津滨海新区汽车产业,深入开展校企合作。 4.探索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交通运输类论文:基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交通运输类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改革探究 摘要: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并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为契机,从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和重点课程建设等方面阐述推进交通运输类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改革的思路和成效。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交通运输;课程改革;创新型人才 作为高校质量工程实施意见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从根本上体现了围绕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为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方向性的新思路。自其实施以来,促进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的改革,极大地推动了高校建立以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 一、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高校创新教育中的核心问题。与创新方法和创新实践相比,创新意识起着主导作用。传统的高等教育过分强调学生理论知识体系的建立,而忽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使大学生缺少主动创新意识。创新性实验计划是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研究实践的重要途径,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可以让学生直接参与到科研活动中,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 大学生参与创新性实验计划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要通过资料收集与整理发现问题;第二阶段要经过查新论证,进行选题设计和方案确定;第三阶段要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最终总结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得出结论。此外,在整个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活动过程中,还要进行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不断完善研究方案。这些锻炼的过程都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必要手段 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执行过程中,需要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并定期讨论,针对每个人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需要向教师和学长请教,甚至有时需要跨院系或者跨学科的合作和指导,与组外的沟通和交流能力在这一过程中也得到了锻炼。此外,小组同学还能够在失意时互相勉励,在合作过程中加深彼此了解、增进友谊。因此,项目的实施过程是全体成员相互合作、共同努力的过程,这样的过程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2 -3]。 二、基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交通运输类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改革 (一)推进课程体系改革 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知识与优秀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需要合理的课程体系来保证。东北林业大学交通学院在课程体系改革中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为契机,保证交通运输专业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的特点,深化教学改革。在新一轮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中,坚持优化整体结构、拓宽就业口径、突出专业特色和注重实践创新的原则,科学构建课程体系,将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分为四部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在课程的体系设计上,不仅注重加强培养学生的自然科学基础和科学素养,而且强调文理渗透,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上,确保实践环节的学时和质量;设置两个创新学分,并明确获取途径;倡导毕业设计(论文)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相结合,鼓励和积极安排学生参与到教师的实际科研工作。 (二)实现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在专业课中重复、陈旧是目前在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当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也是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改革的重点。在教学内容改革方面,学院在修订培养方案时,组织专家充分研究交通运输专业本科层次的核心课程,结合东北林业大学特色,在避免内容重复的基础上保证“基础课程质量精、专业课程内容新、选修课程形式活”。基础课程力求规范化,保证其严谨性和精炼性;专业课程注重学科特色,在讲授经典理论的基础上不断为学生更新专业前沿信息;选修课程增设研讨类课程、跨学科综合课程等一系列形式更为灵活课程。通过以上课程内容的改革,可以使学生在修读专业课程的过程中获得进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的理论基础与初步研究经验。 (三)推动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内容改革的重要实施途径,所以必须建立合理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东北林业大学交通学院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为契机,促进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改革。在课内教学过程中,加强自主学习引导。提倡教师充分调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进行调查研究,并在相应阶段给予学生帮助和点评。在考核中引入过程要素,改革考核的形式与评分办法。教学过程中讨论和作业等环节都应按比例计入考核成绩。改革考试试题分值的比例,提高试题中分析题、综合题和可充分体现学生创新性思维的题目比例。此外,课堂练习和作业的形式要丰富多样,倡导无标准答案的需要深入思考的开放性综合题,启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并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四)探索重点课程建设的新思路 重点课程建设是东北林业大学在课程改革中的重点内容。传统重点课程建设的思路以构建课程体系、探索教学方法和调整教学内容为主要改革内容。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为推进在交通运输类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提供了新思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重点课程建设可以围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设计实践环节、建设实践平台,指导大学生创新试验项目,积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东北林业大学交通学院2012年开始建设的重点课程“汽车发动机原理”为例,在课程建设的同时由课程组老师执导学生进行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负离子对柴油机节能作用的研究”。学生在重点课程建设中搭建的发动机台架试验平台上进行了深入的试验与研究,独立发表了一篇学术论文,顺利完成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三、基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交通运输类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改革的成效 (一)合理选拔学生,注重专业分布 尽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项目级别较高、指标数量有限,因此在兼顾交通运输类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改革的同时,要合理选拔学生并注重专业分布。选拔出的学生团队要具备扎实合理的知识结构,通常可以进行多专业混合,学生最好学有余力并具有潜心研究的精神。在项目的专业分布上,应依托学院的优势和特色专业的重点课程建立。因为通常这样的专业具有良好的师资力量能够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项目的选择至关重要 项目的选择不仅直接影响项目能否顺利完成,而且影响着学生实践能力和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整体训练效果,更重要的是还影响着整个基于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为契机推进在交通运输类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改革的总体效果,因此项目的选择至关重要。对于项目的选择,既要从实际出发,具备地域特色,还要紧密结合学生专业与个人兴趣爱好,并具备一定的学术性。在申报过程中,指导老师应加强对学生项目申请书撰写的指导。确保选题和研究内容的量与度的合理性,以便在研究期内能够顺利完成。在评审过程中,应更倾向于既有自主创新性又具有一定难度的综合性的项目,并最好能够依托一定的重点建设课程。由于很多申请参与项目的学生还在读大学二年级,专业知识体系还不完整。所以,在提倡学生在按照个人兴趣自主选题的同时,也鼓励科研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提供一些结合实际科研项目的课题,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做,实现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相选择。 (三)调动学生和导师的积极性 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指导教师除了为学生提供合理研究思路指导,还要为学生提供专业细致的技术解答,针对学生在实际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调整在相应课程中的教学方式与内容,这对于推进在交通运输类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改革的实施同样具有关键的作用。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应加强指导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并注意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如学校可以通过给指导教师计教学工作量,给参与项目的学生记创新学分,在保送研究生时优先考虑等方式来调动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改革是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为推进交通运输类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改革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有效途径。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交通学院某些交通运输专业课程在改革中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视觉设计论文:大学生视觉素养艺术设计分析 摘要: 社会的进步以及科技的发展,推动了传播方式与视觉技术创新变革,也促进了视觉体验的多元化。在进入了视觉影响的“读图时代”之后,人们了解世界的方式被彻底改变,视觉化思维逐渐替代了传统思维,成为了目前人们获取各种信息的主要渠道和方式。本文以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为内容,针对改专业学生视觉素养培养的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 艺术设计;大学生;视觉素养 引言 视觉素养是对视觉信息认识、应用、创作能力的概括,人类借助视觉感官系统,对这个世界进行了解,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但是本能不代表能力,能力是后天培养的,要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获得,而这个通过视觉进一步认识、开发和了解外部世界,获取更多信息的能力,就是本文所研究的视觉素养。在当代,网络技术高度发达,各种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眼球,视觉信息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对视觉素养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正是因为如此,艺术设计专业的大学生视觉素养培养才显得更加重要。 一、营造良好艺术氛围,调动学生对艺术的主观认知性 艺术专业的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为重点,学生艺术素养的高低,与其主观能动性有直接联系,但是目前很多艺术专业的学生在汲取专业艺术知识的过程中,缺乏学习主动性。这些学生中的大部分对艺术缺乏主观认同感,当然也体会不到艺术素养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而一部分学生则是认为自己缺少艺术细胞,艺术素养也得不到提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应该懂得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充分调动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简单的设计知识与软件操作技能是无法满足其专业要求的,学生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艺术欣赏能力与创作能力。教师要明确这一点,帮助学生认识到提升自身艺术素养的重要性。同时,定期开展一些比赛活动,通过奖励优胜者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艺术认识能动性,以及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使学生能够获得长期的熏陶和感染。 二、增设艺术类专业课程,指导学生构筑基础艺术知识体系 大学生艺术培养的关键途径就是理论知识的积累,包括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生活只是以及人文科学知识与艺术理论知识等等。以广告专业为例,该专业的学生就必须要包括PS,3DMAX和Flash等软件的操作。与艺术专业课程相比,历史、政治等人文学科,则是从基础教育开始一直延续到高等教育,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以及生活中,获得相关的知识积累,而艺术方面,与美术相关的素描、色彩等设计,都有相应的课程体系。只有艺术类相关的专业课程,尚不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艺术专业的教育和发展,也抑制了学生视觉素养的提升。由于每个学校开设专业课程的数量有限,广告设计专业不能与艺术相关的全部理论课程保持一致,但是可以选择与广告设计相关的美术理论课程。包括美术概论、书画鉴定以及中华画论概要等等,这些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构筑基础艺术知识体系,为学生奠定扎实的基础能力,并不断促进其艺术欣赏能力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设计创新意识以及理解能力、认知能力都会得到锻炼。而仅仅学习相关的美术知识当然是不够的,学校还应该为学生开设与音乐相关的课程,包括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鉴赏等等。在现代媒体广告中,配乐对广告的影响很大,因此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对其未来的艺术发展有很大影响,使其能够不仅仅局限于平面设计以及包装设计等动态设计中。 三、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平台,参与艺术活动和实践训练 学习理论知识是培育艺术素养的菜础,其后需要在艺术活动中升华,在实践训练中展现。在组织和参与各种艺术活动中,学生的情操可以深受陶冶,艺术素养得以升华。广告设计的实践训练,既能在作品中展现学生的艺术素养,又能使学生切实体会到艺术素养在广告设计中发挥的作用,并帮助其认识自身的不足,推动学生自觉提升艺术素养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必然要紧紧依托互联网技术以及网络媒体平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强化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写作,相互影响,相互补充,进而逐渐完善其艺术审美结构,提高其专业修养。比如:学生可以开设自己的微博,加一些广告设计类的微博达人,通过观看他们所设计的作品,获得灵感和素材,汲取他们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或者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接收更多的实时设计推送,随时掌握设计方面的最新消息等等。在学校中,教师还应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小型的设计交流会,将自己的设计理念,相关素材和作品分享出来,大家互相交流看法,在分享心得中共同进步。在学习纷业知识和艺术知识之后,实践训练是全面展示学习成果的最好方法。学生可以通过网站报名参加广告设计大赛,寻找与纷业相关的实习,努力参与优秀作品学期展览,甚至可以在兼职网站为他人提供设计服务等方式获得实践机会,增强学生广告设计的实践演练能力,提高艺术素养。 四、结语 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必须要注重自身的专业修养培养,能够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开拓事业,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从学校方面来看,要为学生建立良好的课程体系,开展实践课程。教师方面,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方法和思维,做到与时俱进,教学仅仅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专业特点,以多元化,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取代过去单一、死板、被动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能够真正独立完成设计,获得艺术体验。通过实践以上的内容,艺术专业大学生视觉素养会得到不断提高,最终促进其专业技能的总体发展。 作者:吴怡昕 单位:江西传媒职业学院 视觉设计论文:新媒介平面设计视觉语言简述 摘要: 我国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也得到了提高,由于科学技术的转变,因此人们在信息获取方式方面也有了极大程度上的转变。但其仍旧没有完全脱离传统平面设计的轨道。经过时间的不断推移,平面设计逐渐突破传统平面设计当中的缺陷和弊端,其不仅仅只局限于二维平面处理,其开始将图、文、声、像等要素进行综合处理,使得平面设计的语言能够根据时代的发展潮流进行转变,在本文当中我们将结合平面设计相应的研究理论对其中涉及到的视觉语言进行分析和探究工作。 关键词: 新媒介;平面设计;视觉语言 直至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数字技术得到卓越的发展并开始得到广泛的关注,因此平面设计的对象开始由之前的静态事物逐渐转向动态事物,传播途径也由之前的视觉传播逐渐扩展和延伸到视觉和听觉综合传播的轨道上来。平面设计的物质载体开始使用计算机来进行替代。在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兴起,这为平面设计的工作人员提供多样的素材来源,平面设计发展的市场空间也开始被进一步的扩展和延伸。数码形象开始增多,使得人们对于平面设计的认识更为精确,所设计的类型也更加丰富多样。 一、新媒体媒介下平面设计视觉语言的传播特征 1、新媒介的信日、传播特征 人类无论是在个体语言的传播还是知识体系架构的创建方面起相较于传统的传播方式而言都更加具有创新性,基于该种潮流背景之下,平面设计视觉语言的种类也开始日益丰富,其种类也逐渐提升,并通过不同的外在形式进行表现。互联网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如今的时代是大数据的时代。信息的交流逐渐成为市场秩序正常运转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传统媒体在此背景之下,逐渐显现出其中的弊端所在,其不能够对提供无限的信息资源,也就是不能够实现信息之间的综合分析处理工作。但是使用新媒介却对传统媒体的这一弊端进行解决。其主要是通过超文本链接该种途径将信息传播给受众,其信息来源和传播范围不再受到传统媒介的限制。 2、平面设计视觉语言在新媒介信日、上的传播特征 基于我国平面设计语言发展的背景之下,平面设计也更多的突破了传统媒介当中的限制,其综合了各种新式媒体的优势所在。新媒体技术含量相较于传统媒体来说相较=对较高。因在使用新媒体对信息进行传播过程当中,其无论是传播的方式还是传播的特征都与传统媒介表现形式不同。我们对其进行综合探究讨论,就是通过新媒介的传播使得其更加具有精确性并且其传播空间和传播都相较来说更加具有广延性的特征,并且能够对视觉语言进行丰富。 二、平面设计视觉语言在新媒介中的表现形式 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平面设计的视觉语言当中更多的对时间因素进行了融合。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主要本质的差距就是其传播途径以及传播方式的体现。通过传统媒体进行传播时,其主要就是通过视觉途径进行表现,而新媒体则实现了视觉和听觉之间的融合与交流,极大程度上对传统传播媒介当中的弊端进行完善和优化。 1、由静到动的四维表现 在使用新媒体对平面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仍旧对传统平面设计手段进行了传承,其主要就是通过二维以及三维视觉对平面进行设计活动。其同时也能够对四维动态视觉效果进行凸显,使得表现对象本身更加具有鲜活性和动态性的特征,让观众能够更好的对平面设计当中的理论观念以及主体思想进行理解和认知。 2、视觉和听觉的综合表现 人在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过程当中,主要就是通过口语之间的交流以及信息之间的传播来实现,而眼睛和耳朵是实现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在新媒介传播的过程当中由于表现方式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受众在对知识进行接收的过程当中就具有较高的自主选择性,信息其本身需要受众运用自身的主体知识以及理解方式去进行体验。通过新媒体的出现,传统媒介其单一性逐渐朝向多元化方面发展,其中的缺点也日益得到完善。新媒体在平面设计以及信息传播过程当中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综合传播的方式进行体现。 三、新媒介平面设计视觉语言心理分析 在对信息数据进行传播过程时,受众其自身的心理机制都是难以捉摸的,通过不同的媒介符号,每个受众对于其接受程度也会由于个体差异性而不同。通过心理层面对其进行分析,就是受众在对数据信息进行接收的过程当中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其会依据之前的信息存储知识对该数据信息进行自主评判。目前对于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反馈,从而形成个人的主观感受,所以当传播媒介发生改变,受众的认知也必将发生改变首先,在媒介信息方面,新媒介的平面设计所涉及的内容更多的是数字化信日、相对于传统的信息来说,数字化信..能够储存的量更大,而且能够以十分便捷的形式将信日、传递给人们,并且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其次在选择方面,在新媒介条件下受众的选择更多的是积极主动的,新媒体所负载的信息量很大,包括图、文、声、像各个方面,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求新求快求奇的心理特征。 四、结论 在对平面设计当中的视觉语言进行评论过程当中,发现其中的形式以及表现方式并不是具有唯一性的,其随着时间的推移平面设计的内涵以及传播载体都出现了转变。在新媒体传播形式之下其视觉语言呈现出新的传播形式,其传播方式呈现出综合传播的特点,也就是将视觉传播和听觉传播相融合,该种方式将平面设计当中的传统形式进行突破,传统的思维逻辑也会被重新排列。通过新媒体进行平面设计以及语言的传播活动,使得人们的思维层面得到扩展和延伸。 作者:王纪丹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视觉设计论文:舞蹈节目美术设计视觉影响 摘要: 舞蹈来源于生活,艺术应用形式十分广阔,具有很强的大众娱乐效果,也因其独有的魅力,成为大型文艺演出的支柱性节目。在编排舞蹈节目时采用不同的美术设计,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冲击效果。本文通过对电视舞蹈节目美术设计传播效果对视觉冲击力的影响,舞蹈节目中美术设计与视觉冲击力的联系进行阐述,详细的分析了舞蹈节目中美术设计对视觉冲击力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舞蹈节目;美术设计;视觉 舞蹈节目是一种来自生活、经由电视传播的一类支柱性节目,发展至今天为人们带来了不同的视觉效果。舞蹈节目与其他类节目的区别在于,其他类节目可以通过语音描述增加节目的传播效果,弥补视觉冲击力方面产生的不足,而舞蹈类节目可通过美术设计及音乐效果增加节目的视觉冲击效果,吸引受众关注。其中美术设计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使得舞蹈节目中的美术设计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变得非常重要。 一、舞蹈节目美术设计感染力对视觉冲击力的影响 美术设计在舞蹈节目中的使用,为舞蹈节目的视觉冲击力带来了一场全新的变革,重新对舞蹈节目的视觉效果进行了定义。美术设计所拥有的感染力是舞蹈节目美术设计最大的优势,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即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才能让舞蹈节目的视觉冲击力达到最优状态,达到预期的视觉效果,这不仅需要从舞蹈节目自身拥有的感染力上下功夫,更需要做好美术设计,重视美术设计所带来的感染力,利用美术设计增加舞蹈节目感染力的优点,增加视觉效果,提高视觉冲击力。美术设计感染力的重要性在于其视觉冲击力会随着美术设计细节的处理程度的增强而增强。舞蹈节目中美术设计细节处理与其感染力有直接的联系,会对视觉冲击力的强弱产生巨大影响,同时,由于受众审美观念的提高也对美术设计的视觉冲击提出了新的挑战,即这种视觉效果不仅应吸引受众注意力,更需要有视觉冲击力,增加受众对节目的回味程度,达到传达信息的目的。舞蹈节目美术设计感染力对视觉冲击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美术设计的有效性与传递的准确性 只是简单的将美术设计运用到舞蹈节目中无法发挥美术设计在舞蹈节目中的作用,也无法产生高强度的视觉冲击效果,只能被受众固定的思想信息淹没,也无法有效实现信息传播。舞台节目中美术设计主要是通过对舞台及人物造型进行设计,增强其视觉冲击力,能引导受众视觉流程,从而提高舞蹈节目信息传达的有效性。可充分利用不同受众对美术设计视觉冲击力强弱感知程度,提高舞蹈节目信息传递的准确性,正确锁定目标受众群体。 2.美术设计感染力的艺术表现形式 舞蹈节目中美术设计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能形成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提高信息传达有效性的同时让受众对其产生更大的认同。这意味着美术设计在提高其视觉冲击力之时不能只顾一端,而应当注意对舞台及人物造型的艺术加工,舞台效果与人物造型搭配妥帖,主题鲜明。此外,舞蹈节目中的美术设计还要满足当前受众的视觉感知水平。随着舞台艺术及人物造型艺术的快速发展,受众的视觉感知能力也逐渐增加,舞蹈节目中美术设计感染力的艺术性不仅能吸引受众注意,实现信息的更好传播,更能增加节目产生的视觉冲击效果,营造和谐健康的传媒环境。 二、舞蹈节目中美术设计体现的形式 视觉冲击力指的是人们看到某种图像或画面时在视觉感官与心理感知上对其内容所产生的深刻印象,优秀的美术设计能给人以良性的视觉冲击,给观众带来享受。而不恰当的美术设计可能无法带来足够的视觉冲击,更有可能使人在视觉与感官上产生厌烦的效果。舞蹈节目中的美术设计通常运用不同的色彩构建不同的舞台效果或是人物造型,并通过融合视觉艺术原理,体现设计者的设计理念与设计目的,同时让观众在观看之时留下深刻印象,才能体现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舞蹈节目中美术设计体现的形式主要有三方面,即舞蹈节目中美术设计的色彩、造型的营造及画面动态增强。 1.色彩方面 色彩是舞蹈节目中美术设计的重要一环,在美术设计过程,色彩往往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与表现能力。且在不同的地区与国家中,文化环境、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各方面的不同均会让色彩具有独特的意义。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不同的色彩能对人的心理造成一定的暗示,如红色通常会让人觉得热情奔放,白色给人以纯洁之感,黑色庄重,绿色自然安宁。但单纯颜色的视觉效果是有限的,其与不同颜色搭配对比,更能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也能增强视觉冲击效果。但颜色搭配并没有固定的法则,在实际美术设计中,设计者需要根据不同的任务选择不同的配色方案。在确定作品的主色调后,再根据具体需要选择颜色,使作品整体达到和谐的同时,增加视觉效果。 2.人物造型方面 美术设计中,出于其舞蹈节目的局限,设计者要考虑到舞台有效性与舞蹈节目内容表达的充实性。以春晚舞蹈节目为例,设计者要实现宣传视频的视觉冲击力,需要合理设计人物造型,使其人物造型能够很好的体现舞蹈所要表现的内容,同时增加受众视觉感知能力,而人物所拥有的元素事实上均可统一视之为美术设计所必须的构成要素,成功的舞蹈节目美术设计需要人物造型、妆容、服装颜色、服装形状等准确组合搭配,实现增加其视觉冲击力的目的,合理的造型设计和布局能突出舞蹈节目中所要体现的主题,对受众造成视觉冲击力的同时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 3.画面动态增强方面 较之传统的美术设计,舞蹈节目中美术设计的不同之处在于画面动态性的增强。传统美术设计仅能使用静态图片与文字,而舞蹈节目中的美术设计则能综合运用灯光、Flash及动态图像等,加上色彩与布局的经营,充分展现设计主题,并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三、舞蹈节目中美术设计对视觉冲击力的影响 通常而言,视觉冲击力首先作用于受众视觉感官上,随后作用于其心理感知认同之上,任何一个舞蹈节目对受众生理与心理的作用力不会是平均的,二者各有高低。因此,视觉冲击力包括了生理器官上的刺激与心理感知上的共鸣与情感,而不管是心理还是生理上,舞蹈节目中美术设计对视觉冲击力的强度均有着个体差异,与受众的教育水平、个人素质密切相关。但这差异性中同样包含共通性,好的美术设计能对大多数受众造成视觉冲击力,要讨论舞蹈节目中美术设计对视觉冲击力的影响因素,应分别从其对受众生理与心理两方面产生的刺激进行分析。 1.在生理器官刺激方面 视觉冲击力对受众生理器官造成刺激,这种感知是在大脑内形成的,但眼睛是最直接的感受器官,因此,眼睛的舒适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视觉冲击力的效果。影响这种生理刺激的则主要有四个因素:(1)美术设计的明暗对比人的视觉系统对外界明暗状况十分敏感,不仅仅是对画面本身的图、灯光、颜色的明暗强度等敏感,对画面与周边环境的明暗对比同样十分敏感。舞蹈节目的美术设计中,设计者通过需要合理处理整个场地的明暗对比,这样能大限度增强舞蹈节目中美术设计的视觉冲击力。(2)美术设计的造型选取造型的选择是形成视觉冲击力的重要条件之一。任何舞蹈节目的美术设计都有其构图因素,这种构图元素既有造型纹样,也有纹样明暗的对比。其中,舞蹈节目中的美术设计少不了对人物头饰、服装、表情等视觉直观上的处理。且在感受事物形状的过程中,实际上进行的是一种将知觉特征与材料所暗示的结构相比对的过程,即将对象的大体形状与记忆中的抽象形状比对以进行识别,我们能轻易区分不同的动物,但很难分辨一群动物中不同的个体。因此,美术设计的造型选取往往力求简单且具有明显的视觉特征,这样的造型能让舞蹈节目中的美术设计作品获得更强大的视觉冲击力。(3)色感刺激色感指的是视觉系统区分不同光波波长的能力,人眼在光暗两种不同照明环境下都对波长介于507~555纳米的黄绿光最敏感,美术设计中可利用这一特性增强其视觉冲击力。除此以外,色相对比与纯度对比均可显著增强色彩彩度,提升视觉色感。此外,色块面积大小、色块表面肌理、质感等同样会对视觉冲击力的强度造成影响。(4)动感刺激人类的视觉天生对处于动态事物较之静态事物更敏感,要增强美术作品视觉冲击力,可从增加其“动态感”入手。传统美术设计往往是静态的,但能采用富有动态感的纹样,一般而言,波形、发射、折带、渐变、旋转、位移、斜向等手法均能较好增强静态图片的动感。而在舞蹈节目中,美术设计并不拘泥于传统的静态图片表达,而是综合运用了动态图片、Flash等,直接增强了其动态刺激,往往具有更有效的视觉冲击力。 2.在心理感知刺激方面 影响视觉冲击力的因素除了上述生理器官上的感知外,受众心理感知上所受刺激同样对视觉冲击力的强弱有重要影响。虽然心理感知刺激具有相当大的个体差异性,不同教育水平、生活习惯、文化习俗等种种方面都影响着个体对视觉冲击力的心理感知,但总体而言,心理感知刺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反复出现的东西会在人脑中形成深刻的印象,甚至建立相应的条件反射,舞蹈节目中美术设计时重复出现的元素有利于给大脑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更深刻的印象意味着更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舞蹈节目中美术设计,运用这一点加深其视觉冲击力的还有音乐、背景画面、灯光效果等,统一反复出现的背景画面会给受众带来熟悉感,视觉冲击影响更大。但不能忽视的是新鲜事物对大脑的刺激,求异也是加强视觉冲击力的重要因素,接触外界新鲜事物并将之于自己旧有的记忆对比是人脑的生理本能,视觉刺激的新鲜感能带来生理上的新鲜感,美术设计需要创新,即用新的事物增强其视觉冲击力以吸引受众注意。尤其在如今舞蹈节日全盛的时代,背景画面泛滥,受众的自主性与自我选择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增强,美术设计要产生视觉冲击,必须善于创新,强大的美术设计效果才会到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2)习俗也是影响视觉冲击力的重要原因。习俗指的是受众在其生活环境与文化环境中经过长期熏陶所得到的信息,不仅影响着个人价值取向与思想水平,同样影响其审美能力。习俗在这一方面深刻影响着舞蹈节目中美术设计带来的视觉冲击力的强弱,这些因素经过长时间发展已经成为了固定的文化符号,一出现便有其相对固定的含义。(3)美术设计的内涵与设计理念同样会对受众造成视觉冲击,其纹理、色彩、明暗等可视因素都影响着整个舞蹈节目的视觉冲击力,这种冲击力主要是通过受众心理感知实现的,因此其强弱有着极大的个体差异性,与受众自身文化修养、审美水平有很大的关联。 四、结语 视觉冲击力指的是人们看到某种图像或画面时在视觉感官与心理感知上对其内容所产生的深刻印象,美术设计中视觉冲击力的实现需要从其色彩、造型、舞台的营造入手,体现设计者的设计理念与设计目标的同时让观众在观看之时留下深刻印象。不仅如此,受众生理与心理双方面的感知均会对视觉冲击力强弱造成较强的影响,前者主要从明暗对比、造型设计、色感刺激、动感刺激四方面实现,后者则主要从受众自身生理与心理感知因素两方面实现。舞蹈节目中美术设计对视觉冲击力的影响一方面受到这些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也因其特殊性的影响,作用有了相应的改变。 作者:庞志娟 单位:内蒙古集宁师范学院音乐系 视觉设计论文:传统美术平面设计视觉传达效果 平面设计与中国传统美术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高校设计专业的主要课程,平面设计主要涉及到色彩、文字和韵律。传统美术色彩与平面设计相呼应,是平面设计取材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大学设计课程引入西方教学体系,传统文化的强调减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品的真实性,为了提高作品的艺术价值,也为了传承我国的传统美术,文章从平面设计与传统美术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了传统美术对平面设计的影响。平面设计的视觉传达效果取决于设计者对色彩等意向的运用。中国的传统艺术对色彩的把握准确,并且是生活的真实体现,对现代艺术设计具有积极的影响。 一、平面设计视觉传达效果与中国传统美术色彩的关系 中国传统美术多来自于民间艺人,是生活的结晶。在色彩运用上,或鲜明、或低调,与作者所处的时代和生活背景有关。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平面设计则是通过设计师的设计满足客户的需求,二者之间具有相通性,传统美术色彩自由,平面设计色彩不拘一格。纯色系经常成为民间设计的主色系,设计师认为,原色更容易吸引观众。艺术设计高于生活,他对色彩的运用则讲求柔和与搭配。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多运用几种颜色的结合,打造出绚丽的色彩。同时,现代平面设计讲究排列,讲求色彩的层次性。设计的不同造成表现结果不同,传统艺术作品的色彩运用使作品的在视觉上具有较大的冲击力,这种色彩本身源之于对生活的热爱,因此多数民间作品都体现了作者火热的心情。与之不同,现代艺术设计则吸收了传统色彩中的一部分方法。在现代艺术中,可以吸取传统艺术设计中最简洁的表达方式。体现作品的可视性与可读性,而这恰恰可以传统艺术设计中的色彩为载体。平面设计的优劣主要取决于设计师,设计师的理念、能力,尤其是对色彩的把握程度将决定其作品的吸引力。好的作品色彩在于突出,不能过于单调。我国平面设计专业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在色彩运用上独立性差,抄袭现象明显。如何运用传统美术,使作品的色彩更加鲜明,增加作品的可视性,才是设计师的主要任务。总之,传统艺术设计与平面色彩在色彩上和在设计上有着相似之处,现代艺术设计的视觉效果传达可以借鉴中国传统美术色彩。 二、传统美术元素的表达意向 平面设计受到传统美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字、色彩和图形几个方面。由于我国平面设计的发展时间短,在设计过程中,传统美术的应用较少,相反西方美术意向应用反而较多。但对于大部分作品而言,缺乏传统的中国意向,不利于其在群众中的传播,使作品受欢迎程度降低。从技术角度分析,缺乏传统美术元素的支撑,平面设计作品浮夸或者色彩应用不明显。在装饰设计上,传统文化的结合是更多居住者的需求。需要对传统色彩的意向更好的整合与应用。 1.色彩 色彩是传统美术主要表达意向之一,也是平面设计最应借鉴的地方。传统美术多是民众在生活中的积累,能够很好的反应人们的生活,对色彩的运用则讲究鲜明。在中国传统艺术剪纸中,色彩和形状的运用都体现了中国特色文化。色彩选择受到文学、政治、宗教的影响。对传统美术的理解源于艺术设计师的生活,色彩应用准确则会使人心情愉快。对此,我们倡导设计师培养创新能力,真正意义的设计让人身心舒适的产品。如在家居装饰的设计上,色调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客户的需求,色彩的搭配原理,还要力求不同,通过颜色的多变来满足年轻的人群。在美术学中,色彩搭配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对作品进行补色和色相对比可以使效果更加良好。现代设计师主张在色彩上使用此退晕和对晕两种方法,事实上,该方法就源自于传统的中国要素,是历史文化的沉淀。 2.图形 色彩与图形的结合能够给人以直观的视觉享受。在不同的图形设计中,设计师主张采用融合性强的线条,这与传统艺术设计有所不同。在传统艺术设计中,图形多讲究跳脱性,线与线之间看似毫无联系,但却能形成有机的整体,这就是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表现。线条的粗细、轻重都将决定作品给人带来的感受,柔和则温暖、舒适。凌厉则厚重、动感。要求设计师根据客户需求,结合作品要表达的思想正确使用线条,优秀的作品通常由不同种类的线条组成,给人与视觉享受。 3.文字 有的设计师认为文字可有可无,但实际上,文字是艺术作品的外延。在很多景点的亭台设计中,都有文字作为依托,依靠简单的文字来表达传统文化,突出历史都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汉字本身能够留给人们一定的感官享受,在平面设计中,通常不能丢失文字这一意向。尤其是在一些具有历史年代感的作品设计中,图形和颜色均无法表达其内涵,只有通过文字的使用才能体现其立体感,增强作品效率。总之,我们要明确平面设计的意向,并注重于从传统的中国美术作品中截取相关意向,将其巧妙的应用于设计作品中。 三、传统美术色彩应用于现代平面设计 将传统美术色彩应用于现代平面设计对其设计效果具有积极的影响。我国传统美术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是不可取代的艺术设计素材。平面设计无时无刻体现着中国的传统艺术。将色彩、图形和文字上都有所体现。艺术美不仅是中国的,而且是世界的。为了更好的艺术作品中体现出中国传统美术的视觉效果,我们将其运用过程分析如下。 1.图像信息色彩分析 在艺术作品的设计过程中,信息的传递是作者的只要目的。而信息色彩则是主要传递意向。正确运用图像、文字色彩才能体现出艺术作品的设计效果。我们以图像信息色彩为目的,在艺术作品设计过程中,可以将规则的与不规则的线条结合在一起,在颜色的选择上,可以将明色系和暗色系连在一起。在一定的语境下,才能体现作品的特殊含义,传达出一种视觉的语言。对于设计师观念上,要注重现代化思想的传播和传统思想的结合。再比如,在装饰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可以选择温暖色彩,给人以好的感觉。此外,对于我国现代艺术设计而言,还受到传统古典艺术设计的影响。对于美术设计过程中,可以将多种元素结合,设计师要具有创新能力,注重艺术作品的创造力和影响力。在某一体育运动鞋品牌海报设计过程中,作者使用了图形、意向和文字的结合。在文字的选择上,作者选择了红色作为朱色系,而在海报的选上,选择了灰色作为其主色系,这样主体与个体之间相互呼应。另外,作者在这一环节上还使用了摄影技术,在视觉上给人更多的享受。此作品在色彩运用上更胜一筹。 2.文字意象的具体应用 文字作为现代艺术设计中的主要意向,在多个设计作品中有广泛的应用。文字是艺术作品设计中的另外一个构成要素,并且是常用的视觉符号。文字中与蕴含了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是对其其它意向的补充。这样结合了文字图形化特征的如在中国艺术对联的设计过程中,文字是主要的表达对象。在中国传统艺术设计中,应用更是广泛。总之,汉字在节日庆典中、在多种场合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在现代艺术作品设计中,不应忽视汉字的作用,而是应将其巧妙的应用于作品设计中。 总结 中国传统艺术具有多年历史,是人们在生活中对美的追求。传统的美术设计中多以文字、图片和色彩的运用为主要意向。在作品的设计上,蕴含了中国的文化。传统文化对于现代艺术设计具有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高校美术教学体系引入西方的体系,中国大部分的传统文化被遗忘甚至被抛弃,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品的生动性,同时不利于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播。基于传统中国美术色彩对平面设计的重要作用,我们应对高校教学进行改革,积极挖掘平面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并注重色彩搭配。现代艺术设计师的理念也是教学中主要解决的问题,对于艺术学习而言,视觉传达效果主要取决于设计师的经验和理念,因此要合理的应用传统的美术色彩艺术,培养专业的人才,提高艺术作品的传达效果。 作者:袁敏 单位:九江职业大学 视觉设计论文:注意力经济视觉信息封面设计 摘要: 今天的人类生活在一个信息溢出的时空,客观存在的信息量大于人类的注意力,注意力演变成为一种稀有资源。获得和维持注意力的方法之一,是有效的视觉信息设计。这需要设计师进行信息的分类与整合,了解受众的心理需求,通过造型语言体现信息含义,以二维或多维的应用载体展现给受众,创造出吸引受众注意力的信息。进而获得信息沟通,生发情感共鸣等互动行为,引发经济收益与社会效应,并赋予其更深远的社会文化意义。 关键词: 注意力经济;视觉信息;封面设计;受众心理 当人们面对海量的信息扑面而来的情形,人们会显得有些无所适从。“当信息不告诉我们什么是我们想要的或需要的”时候,人们“就会发生信息焦虑。”[1]引起注意力的信息,不仅可以使受众享受关注的过程,而且能够创造出丰盈的经济收益。 一、注意力经济 “注意力”,为心理学和生理学领域概念。就人类而言,注意力是由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五大感官对客观事物的生理和心理反应,而产生的关注能力。本文主要讨论视觉注意力范畴。在经济研究领域中,国内注意力经济学者张雷认为,注意力“是指人们关注一个主题、一个事件、一种行为和多种信息的持久尺度。”[2]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托马斯•达文波特认为,“注意力是对于某条特定信息的精神集中。当各种信息进入我们的意识范围,我们关注其中特定的一条,然后决定是否采取行动。”[3]注意力经济的概念,首次出现于加拿大心理学家沃伦•桑盖特(WarrenThorngate)写于1990年的《注意力经济与心理学发展》的文章中。[4]国内研究者认为,较为深入的表述是美国学者米切尔•高德哈伯(1997)的阐释:注意力经济,是指如何更有效地配置企业现有的资源,以最低成本去吸引用户或消费者的注意力,通过培养其潜在的消费群体,以期获得最大的未来无形资产,即经营消费者的注意力。注意力经济学派的理论解释空间,基于信息社会形态,强调人类的符号性质,以及精神世界的主观性。也就是说,在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社会中,面对海量纷杂的信息,作为一种生命体的人类,就生物性的本能而言,注意力不可能平均分配给所有出现在人类视野里的物象。客观存在的信息量大于人类的注意力。因此,作为高级智能动物的人类会主观地、具有选择性地关注某些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注意力演变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或者说是一种财富。在这种社会形态中,最重要的资源不是物质意义的实体货币,也不是信息本身,而是注意力。获得和维持注意力的方法之一是,有效的视觉信息设计。 二、视觉信息设计 所谓视觉,是指人类视觉器官能够看到物态形象。研究表明,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每天约有80%以上的信息,是通过视觉器官获取的。由人类视觉器官引发的大脑反应的“注意”,通常由两种因素造成。一是外界因素。引起注意的事物与周边物象存在反差的视觉特征。如黑暗中的一束光芒、高饱和度的色彩、超越视觉认知的形态等等。二是契合关注者主观个体的心理需求。这与关注者的心情状态、个人喜好等有关。两种因素共同作用引发“注意”。信息设计,其初始含义属计算机设计领域。因其涉及的知识领域偏向的不同,而出现的名称有技术图解、战略设计、视觉设计等等,皆属信息设计的范畴。本文选择从视觉传达的角度解释信息设计。概言之,视觉信息设计,特指作为视觉信息传达者的设计师,着眼于设计本体与目标受众之间的动态发展关系,进行信息的整合与梳理,通过点线面的造型语言体现信息含义,以图形、界面等表现形式,通过二维或多维的应用载体展现给受众。受众关注信息的动态过程,不仅是有兴致的而且是无障碍的,从而获得信息沟通,生发情感共鸣等互动行为,最终获得双赢的效果。因此,视觉信息设计的双重使命是——引人注目和清晰传达。引人注目的使命该如何完成?托马斯•达文波特指出,注意力有多维层面,“讨论在商业环境中四种特殊关联的前景:注意力的估算,注意力的心理和生理维度,构造和保护注意力的技术,最后是企业,注意力管理已经在其中成为一门高级的艺术。”[5]笔者将从注意力经济强调的主观体验出发,着重论述注意力的心理和生理维度,讨论视觉信息引起的受众心理反应,以及最终的受众行为结果与经济收益形成的内在逻辑关系。 三、视觉信息引发的注意力 根据美国学者唐纳德•A.诺曼的情感设计理论,设计具有三种层次:本能层级、行为层级和反思层级。笔者在这里将诺曼的设计理论结合2014年美国亚马逊年度畅销书科技类书籍——《StuffMatters》的多层次信息设计方式,加以分析。该书的副标题为:ExploringtheMarvelousMaterialsThatShapeOurMan-MadeWorld,即探索浩瀚的塑造人造世界的材料。该书讲述每天在我们生活周围材料背后的故事,作者写的深入浅出,因此就语言风格而言,这是一本拉近科学与读者距离的一部著作。这本书于2014年5月27日上市,由HoughtonMifflinHarcourtPublishingCompany出版,仅仅用了半年的时间,便跃居亚马逊科技类年度书籍第二名;并于当年获得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该书引入我国后,在中国亚马逊2016年中图书排行科技榜,位居第三名,受到了大批的读者喜爱和追捧。就封面设计而言,笔者认为该书屡次占据畅销书榜的因素如下: 1、本能层级 首先是色彩信息引发注意力。心理学家实验表明,人类的视觉器官在观察物体时,最初20秒内色彩感觉占80%,形态感觉占20%;2分钟后色彩占60%,形态占40%;5分钟后各占50%,并且这种状态将继续保持。我们周围的材料色彩之多,足以让人眼花缭乱,若使用多种色彩充满封面,将会导致视觉信息的混乱。因此,黑色,作为最合适的背景色而出现。就物理属性而言,黑色属于无色系或消色系,其包容性最强。黄色具有高明度、高饱和度的物理属性,在短时间的视觉信息传递中,它与黑色的搭配组合,视觉占有率远远高于红与黑的组合。由于封面本身黑色的低纯度、低明度、低饱和度的大面积陪衬,高纯度的多色信息得以在第一时间抢夺受众的注意力。再次,图形信息引发注意力。人类的视觉拥有生物本能性的先简后繁的关注秩序,常态下,当人们被色彩吸引后,继而关注的就是图形信息。图形的英文Graphic,源自希腊语系,原意为用手作画。它有别于照相机等数字设备拍摄的实际场景的图像。徒手绘制的图形较之机器拍摄的照片,更具有自然的亲和力。封面上以四纵三横的单元格阵列方式,手绘出看似相同又完全不同的瓶形、不同材料的直观感受,摆脱了机器制造的呆板性,融入了手绘的偶发性,再一次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最后,文字信息引发注意力。与“StuffMatters”等词语同时出现在一个平面空间中的文字,还有副标题“ExploringtheMarvelousMaterialsThatShapeOurMan-MadeWorld”。设计师把余下的文字作为次要信息传达,将其字号缩小处理。视觉系统的“先图后文”的选择模式,即使到了该关注文字的时候,人眼也会先注意面积最大的文字。经过这样处理的视觉信息设计,引发受众的关注比率会大为上升,并能够引起受众本能层级的情绪产生。本能层级的设计基于人类的生物性本能,属于先天性的研究,不分种族和文化背景。接下来的视觉信息设计需要引发受众的购买行为。 2、行为层级 唐纳德•A.诺曼认为:“优秀的行为层级设计有4个要素,即功能、易理解性、易用性和感受。”[6]就封面设计而言,这一层级的设计里,主要涉及书本的知识传播功能、文字本体的适读性、书本排版的易读性,以及因阅读书籍而产生的快感。易读性与封面设计直接相关,《StuffMatters》的封面就像一张自己手绘的卡片,带来的是视觉的愉悦感与亲切感。对于一本书的封面设计,我们不能鼓吹它是一件多么伟大的设计作品,但就色彩与文字呈现出来的版式格局而言,它走出了科技类书籍给人的严谨与理性的浅层印象,代之以轻松自由的版面空间,巧妙地匹配了作者娓娓道来的行文风格。书店里,触手可及的一本书,不仅可以享用它的文字美妙而且能够让阅读书籍的朋友产生好感,这种“感情的介入,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无疑有助于记忆和辨认”。[7]定价26美元的手边小书,产生了这样的易读性,在这样的基础上促使受众发生购买行为,自然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当然,这只是传统意义的视觉信息引发的购买行为模式。随着这本纸质书籍的出版,商家拓展了电子书和CD版的售卖平台,网络平台基于同样的排版易读性原理而延续购买行为的产生。 3、反思层级 “吸引力是一种本能层次的表象,它完全是对物品外表的反应。美则是来自反思层次,美超越了外表,它来自有意识的反思和经验,同时受到知识、学识和文化的影响。”[8]书籍装帧、招贴等视觉信息设计,不仅应该在本能层次起作用,还应该在反思层次起作用。反思层次的建立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一旦产品被购买后,使用价值发挥完毕,受众产生丢弃行为,而后逐渐遗忘。那么生产——购买——盈利——再生产的经济链条就会产生断裂,相关环节的厂商运营存亡便会面临问题。可见没有反思层次的视觉信息设计,市场运作前期的努力构建的注意力吸引体系,将会变得毫无意义。换句话说,反思层次的设计,实际上是产品社会角色的构建、人的情感纽带的承载。此时的视觉信息设计承载了社会学的意义,产品的使用价值、功能性已经退居其次,受众的情感需求上升为主导需求,受众自然而然地赋予产品以纪念的意义、彰显身份的意义等等,由产品的使用而引发自我形象的关注。读者购买书籍是人类对于知识的渴望、丰富自我,实现自我精神追求。在这个意义上说,自我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强大的动力。书本阅读,拥有自媒体时代数码终端阅读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书籍所用的材料、纸张所固有的特殊质感,可以引起读者视觉和触觉的丰富感知。读者手捧书籍,逐页翻阅,触感纸张的柔软或坚韧,视觉性质的靓丽或者素雅,都会带来种种文字以外的感受和联想。每一本书都自成一个世界,使读者在不同的世界的穿梭中体会到自身生命的痕迹。读者在浏览与品读的过程中,得到的是思想的愉悦感。不过,多数受众在购买某一件商品的时候,期望它能满足两种以上的需求。书籍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主人的价值判断与精神境界。所以,书籍本身满足了人类的另外一种需求——社交需求。阅读后产生的精神快感,引发人类与同伴之间的情感分享需要、社交话题的需要。就人类社会的群集性而言,它满足了归属的需要。这种归属感,每个人都会有,这是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人类藉此而获得社交的愉悦感。就此而言,书籍已经超越了其本身所含载的文字载体功能,而更多地包含了书本之外的社会文化意义,这正是书籍的社会角色。基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视觉信息设计不仅应该满足视觉关注的舒适,引发购买行为的产生,更应该考虑反思层次的设计,促发设计作品产生社会意义。 四、结语 视觉信息设计师的价值并不只是制造出那些引导系统、指示图表、产品外观的表面信息,而在于在注意力经济的语境下,通过那些信息引发的经济收益与社会效应。视觉信息设计虽然是具象的,但视觉信息设计的价值却是抽象的,衡量它,需要将其植入社会经济的宏阔视野。 作者:李姗姗 单位:安徽大学艺术学院 视觉设计论文:企业标志设计视觉创意表达 【摘要】 随着中国现代化的不断推动,社会文明不断进步,企业文化也在日益更新,企业在发展生产力,使得本身竞争力在升高的同时,也开始关注企业总体形象,而企业标志是企业总体形象表现的核心。企业标志不是一个简简单单图样的设计、文字的设计或者是图样和文字相结合的设计,而是要把企业经营的理念、企业经营文化、企业经营精神和企业经营性质进行整体综合,再由设计者完美安排设计表现出来的。所以企业标志设计既要有视觉创意,更要有艺术价值的表达。 【关键词】 企业标志设计;视觉创意表达 标志设计的出现应该算是历史悠久了,从最开始人们对一些事物的简单标记,到封建时期出现的店面帷幔,这都是一些标志的设计,随着人们文明不断的发展,企业开始逐渐形成了规模,形成规模的企业为了更好地标记自身企业的独特特点,开始出现了企业标志的设计,这里面的每一步进步都显现出人类无穷的智慧。企业标志展示到人们眼中,不仅仅只代表企业的名称,并且还代表了企业的方方面面,本文阐述从企业标志设计的特征、企业标志设计的需求到企业标志设计的以文字为主导的视觉创意表达、企业标志设计的以图样为主导的视觉创意表达、企业标志设计的以图样和文字相结合为主导的视觉创意表达,来说明企业标记设计中视觉创意表达的重要性。 一、企业标志设计的特征 随着历史的长流,企业标志设计从刚刚形成到慢慢壮大进而快速发展和最后完备的演变历程中,开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六种特征[1]:简洁性、直接性、全局性、前卫性、易辨认性、精准性。 (一)简洁性 企业标志设计由于使用的目的就是要让人一目了然,所以设计出来的标志必须简洁、精炼,但是简练不等于简单,简练也必须要保障体现出设计企业的内涵,要去除设计中不必要的东西,设计内容要尽量简略。 (二)直接性 企业标志主要就是让人们在众多物质中,瞬间可找到,所以企业标志设计就是要设计出让人一眼就能够迅速地识别并且记住其标志,并且其内容更要显示企业精神面貌。 (三)全局性 企业标志一般会出现在一些大型的活动,所以其设计效果,要表现出一定的视觉感应,要在整体统一的情况下,加入多元化的内容,这样可以更好地把握全局。 (四)前卫性 随着人类前进的步伐,企业标志也要进而更新,企业标志最好是隔一段时间进行新的整改,但时间不易过短,最好是以十年为期限,在设计的时候最好引用当下最流行的元素,这样也可以给人们一种企业一直在努力创新的时尚感。 (五)易辨认性 企业标志最基本的性能就是要具有易辨认性,要设计出独特的特点来,与其他企业更好地区分开来,在企业标志设计的时候,要设计具有与众不同的效果,要在所有标志中最容易辨认。 (六)精确性 企业标志就是要准确无误地显示出企业的信息,因为很多企业标志出现的地方都是在媒体上,他们统一的特点就是出现时间短,企业标志的设计就要达到在瞬间让人们准确地记住企业的名称、企业所涉及的产品。 二、企业标志设计的需求 企业标志的设计,是一个企业最开始给予人们的第一印象,最主要的任务为:第一,要让人们在瞬间识别出来;第二:要在瞬间被识别出来的同时,让人们接收到标志所要表达出来的含义。要更好地完成其任务,就必须要符合以下五点要求。 (一)企业标志设计必须要方便辨别和记忆 企业标志应该做到当出现的时候,引起人们视线的注意,这就要求企业标志设计的时候,应该注意到一定的色彩运用,让人们心理产生认同感,更方便人们记忆其企业标志。 (二)企业标志设计必须有自身的独特性 企业标志代表着企业的文化,所以设计的内容和效果必须要有独一无二的特点,不但要让人们存有深刻的记忆,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不会被忘却。由于要具有独特性,就要求设计不能出现相似的感觉。 (三)企业标志设计必须精准的表达出理念 企业标志带着企业形象,所以在标志设计中,不单单只有企业名称,还要结合企业产品和经营特点等。要精准地表达出企业的理念,让人们一眼就可以看得出企业所涉及到的产业。 (四)企业标志设计必须适应其多方面应用场合 企业标志一般都会出现在多种媒体上,所以企业标志设计应该注重无论出现在何种媒体上,无论是过大还是过小,人们都可以清清楚楚地关注到此标志。所以标志应该考虑到各个媒体所呈现出来的状态,更加让企业标志适应多方面的应用场合。 三、企业标志设计的文字中视觉创意表达 企业标志在中国的历史是相当悠久,古代一些商铺就有标志了,当时,大多数以文字为主,这种情况一直也让企业沿用至今。现在的企业设计文字作为创意表达的,一般分为两类:一种单单是以文字的形态出现;另一种是以文字加入字母的形态出现。 (一)以文字的形态作为企业标志设计 企业标志最基本的形态,是以企业名称显示出来的,企业标志设计就要以企业名称为基础创作出来,但好多文字都具有独特性,所以很多设计者会以文字加以创作,往往都会设计出更加独特的造型。企业标志设计要具有一定的新颖和独特性,所以,文字设计不单单是把文字的字体进行简单的变换,而是要与企业精神与企业产品相互融洽地结合,使企业名称以最具有美感的状态呈现出来。 (二)以文字加入字母的形态作为企业标志设计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很多企业都开始把文字与字母融合起来运用,字母不单单是汉语拼音,还有英文单词。中国开始进入国际化,许多企业为了更好地打入国际市场,企业标志设计内容开始把字母与汉字相结合,设计出新的企业标志。当中国的象形文字与国际的英文单词完美融合的时候,进行创造,所呈现出来的形象,都会表达出独特的企业精神。 四、企业标志设计的图样中视觉创意表达 当代企业为了更加追寻现代化的生产,企业标志也有所创新,现在好多企业以不加入文字、纯粹的图样方式来进行视觉创意的表达,图像的表达往往更加生动,让人们对于企业标志印象更加深刻,也可以引起无数的想象,一般以象形图样、人类形象、具体现象、印象图样[2]这四种作为设计模板。 (一)以象形图样作为企业标志设计 象形图样,是指以自然风景和世间百物作为题材,经过设计者的提炼成为简单的但带有一定寓意的符号,再进行进一步设计,以到达更醒目并且容易理解,进而让人们深深地记住企业。 (二)以人类形象作为企业标志设计 人类形象,一般分为两类:一类以创办者头像作为主形态,再加上艺术创作,扩大一些人物的形态,让人们对其印象更加深刻,进而记住企业名称及产品;另外一类,一般都会以漫画的形式出现,所呈现出来的是企业所经营的理念,可以使人们对企业产生一种亲近的情感,进而达到与人们熟知。 (三)以具体现象作为企业标志设计 具体现象,这不单单是作为一种具体现象的表现,而是在具体现象上进行一定的创造,主要依照具体现象进行变化,这种变化的直观性很强,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再经过设计者的艺术加工后,作为企业标志设计,人们一看,就可以看出是具体形态,让人们对此标志印象深刻,对于企业也更好的达到理解。 (四)以印象图样作为企业标志设计 印象图样,这是近年来创新的企业标志设计,这种印象图样,是企业图像由设计者进行印象转变,这种印象美,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它是具有给人们视觉一定冲击力的企业标志,这种设计十分大胆,但却十分有效果,只有给予人类视觉一定的冲击,能刺激到人们的记忆力,进而更加对企业标志有着深刻的印象。 五、企业标志设计的图样和文字相结合中视觉创意表达 图样和文字相互结合,是前两种设计的结合,但不是前两种设计的罗列,是把图样和文字完全融合后,加以设计出来的视觉创意。要把许多图样与文字做到统一的运用,比如说农业银行,农业银行图像整体外形是一个隐藏样式的园币,代表着金融业的特征,中间一个绿色麦穗形状,表达的是农作物的深层含义。两边的对称,表现出银行和客户相互之间的平等和依存关系。这种设计所表达的视觉创意,更加充分地使文字与图样得到融合。 六、结束语 企业标志代表的是企业整体形象。随着企业向上发展的同时,也必须把企业文化、精神积极向上地发展,所以一个企业标志就尤为重要。企业标志设计既要满足设计的要求,又要敢于突破设计的传统,一个优秀的企业标志是可以带领企业更好地发展,更加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徐军 单位:江西水利职业学院 视觉设计论文:视觉传达设计传统文化探讨 【摘要】 近几年,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突飞猛进,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形式和生活习惯。同时信息技术也带动了世界民族文化复兴,在高科技应用的形式下人们越来越重视民族文化的发掘和应用,将传统文化渗入到各行各业的发展中。而视觉传达设计教育方面对传统文化的应用主要表现在现代技术和传统文化内涵的融合发展。本文主要分析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回归传统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 视觉传达;设计教育;传统文化 视觉传达设计是一种以“图”作为载体的一种信息传递艺术,属于艺术设计范畴,视觉传达设计已经渗入到我们生活的各行各业中。过去对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中一般多考虑西方时尚元素,而中国传统文化很少应用在这个领域[1]。而近几年,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到视觉传达设计中具有很好的效果,能够大大提高视觉传达设计创新意发展,提高视觉传达设计美感。 一、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创造力不足。 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设计数字化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数字化科技的额迅速发展推动了视觉传达设计课程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2]。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改变了设计的面貌,计算机辅助设计逐渐进入到设计课程中。目前,我国现阶段的设计教育在课程安排过程中对计算机设计的依赖性比较大,相应的学生计算机水平和技能也得到较大水平的提高,但是学生手绘能力比较低。这种现象说明学生偏好计算机设计,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学校教学对传统课程不是很重视。所以,在数字化科技指导到设计教育虽然培养出了一些硬件和软件技术较高的学生,但是这些人才缺乏独立思考和创造力能力,导致这些人才仅仅算是“执行机器”。 (二)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缺乏文化素养。 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需要借助图案、信息和色彩等元素传达创作者所要表达的设计意图,通过设计给人一种知觉感受,让人能够领会到设计的成果。视觉设计要从追求以“文化”为基础的设计理念实施设计,使视觉设计不仅从视觉上给人们以享受,而且将设计层次提升到以语意理念为基础的设计,注意引导人们对于感知和心灵的体会。但是,目前的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缺少人文关怀设计教育,也就是说现代设计教育培养出的人才缺乏人文素养。 (三)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缺乏视觉素养。 视觉素养是一种以视觉实施沟通的能力,也可以说是一种视觉传达,它使用视觉对象对人们实施沟通和交流,做好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工作的前提就是教育和被教育者都具有一定的视觉素养。一个人设计者如果具有较高的视觉素养,就能够从理论作品中蕴含的深层文化含义感知文化元素,从而分析出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并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提高设计艺术价值。 二、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回归传统文化的措施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我国文化传承和文化艺术的母体,当今国际视觉、艺术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文化的应用能够带我们回归民族文化,重新整合文化元素和精神元素,促进多元化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视觉创达设计过程中创意比较受重视,而回归中国传统文化视觉创达设计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意的设计思维,在视觉创达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创造力,创作出较高价值的核心创意思想作品。 (一)在设计过程中把握议题核心素养的应用。 议题在视觉创达设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实施设计定位思考,设计定位的目的是寻找一个具有创意的表达观点。一般情况下,一个设计诉求就是一段叙述语句,将这个语句转化成创意的理念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同样设计表达也需要从多角度进行选择,在目前的设计定位中,创意感的强弱决定了设计作品的好坏。所以设计定位是创意设计的开始,而做好设计定位首先必须掌握议题核心。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营销学中的SWOT分析法以信息传达为主,确保信息完整的传达,并且保证信息的传达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歧义”。视觉传达设计目的是通过视觉媒介传达意念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从策略方面入手,提出传达的主体,然后研究沟通动机,“为什么要传达”没然后掌握文化的机会,并指导传达的是什么,最后找出传达的目的和对象,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策略,确定传达的方式。这个设计过程中要考虑传承问阿虎中美学素养和视觉因素的融合,将设计的议题核心反映到设计案例中,同时要注意设计过程必须建立在传统文化上,切记凭空捏造,赋予视觉传达设计传统文化素养。 (二)注重创意切入点的寻找。 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创意切入点的寻找,从文化和社会双层层面找到影响个人设计的因素。在设计教育过程中纠正学生习惯用主管态度看事情的方式,特别是对于传统文化的应用,必须开发自我,接受过去、积极创新,重新认识生活中的事物,建立自我知觉的敏感度。从传统文化方面寻找创意切入点,将设计中的各种事物自由的连接和转化,连接个人和社会、目的和方法、视觉和心灵等等,从连接的事物中寻找事物发展的新意涵。 (三)传统文化融入到视觉设计中的设计策略。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进行视觉传达设计之前,必须要教育学生选择于设计议题相关的内容,对设计方案的构思、背景、场地、预算等进行整理和分析,并掌握这些信息从而有效的引导设计。从传统文化方面构思发展设计的概念,考虑设计的限制因素,形成落实的设计策略,视觉传达设计必须要从传统文化方面经过研究、构思和发展形成一个具有创意的设计,从而促进视觉传达设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结语 目前,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工作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确实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仅仅重视学生技术的培养,只能让学生成为制图的机器。所以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具有文化素养,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视觉传达设计教育中,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促进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创意事业的发展。 作者:孙薇卿 单位: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视觉设计论文:新媒体艺术设计视觉传达研究 当前,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带动了生产力的巨大腾飞。当今的网络发展尤为迅速,并应用到各个行业和领域,推动了各行业的发展。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带来很大改变。新媒体艺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非常巨大,突出表现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中。所以说,在新媒体艺术飞速发展过程中,对视觉传达设计带来巨大创新和突破。这篇文章首先介绍新媒体视觉传达的特征,然后再介绍新媒体艺术设计给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和作用,最后探讨在新媒体艺术设计影响下,如何提升视觉传达设计效果。在网络的推动之下,新媒体发展非常迅速,在艺术形式中占据重要位置,并在艺术的创作和设计中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对人们的生活具有非常大的冲击力。在新媒体的作用之下,艺术创作和审美需要重新进行定位,需要改变思路,融入到新的形势之中。在艺术发展中,对视觉艺术作品进行创新和突破发展的必然,是形势的需要。 一、新媒体视觉传达特征 当今是新媒体的时代,新媒体对艺术设计具有非常大的冲击力。艺术设计在新媒体时代的特征也更加凸显出来。在艺术设计中对多媒体工具进行充分运用,信息在传递中的方式和途径更加的多样化。 1.变异性 新媒体不断发展,视觉传达的形式和内容更加多样化,并对视觉传达进行不断创新,对设计原则和方法都具有重大影响,使其在很大程度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和传统的设计仍然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其不同主要表现在视觉的显示和传播上,要选择合理的方法和形式。 2.发散性 在新媒体的影响之下,使视觉传达设计不断延伸和发展,内容更加的丰富多彩。数字视觉形式把声音、影像、图片和文字融为一体,充分使用交互技术和网络技术,使交换性和主动性大大增强。以新媒体为基础,视觉传达使信息得到立体化和全方位的传播,这也是新媒体发散性的充分表现。 3.连结性 新媒体艺术产品在设计上,要进行互动、融合和连结。传统的艺术是静态的艺术,是静止的,而新媒体下的艺术是动态的,更加的活灵活现,更加有动感,对时间的概念有了很大增强,对视角进行充分考虑,成为艺术作品的重要构成元素。在题材的选择上,也和传统艺术有了不同,它不再仅仅是拘囿于历史故事,而是充分运用科学技术,利用人的感官,使艺术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延伸。 二、新媒体艺术设计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数字媒体对设计理念有很大影响,使之发生重大变化。对艺术设计进行回顾,其表现方式和手法不断进行更新,人们的生活也不再是单一化,开始向多元化发展。在新媒体时代,对创作的时间和空间有了很大改变,也改变了视觉思维,另外,对艺术价值和美学观具有很大挑战,重新进行定位。新媒体技术在很多的领域运用,这就使得人们对新媒体有了更新的认识,人们的思维发生了变化。不管是什么样的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对视觉传达都具有很大影响,视觉艺术发展向实用主义迈进。很多的设计软件投入到设计中,并进行使用,对设计人员的思维、方法也是一种改变。由于使用软件进行设计,因此,就使设计的难度大大的降低。 三、如何提升视觉传达设计效果 尽管视觉传达设计是为了给观众传递信息,但是在信息的传递上必须依靠多媒体技术。因此,视觉传达技术和媒体间有着一种互动,视觉传达的艺术设计需要借助媒体进行展现,另外,在媒体的利用上,也不能无限制的对其使用,要做到恰如其分。设计会受到媒体的影响,所以,所以,在运用新媒体进行设计中,要在传统审美基础上,关心观众的反应,使所设计的作品能够使观众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在新媒体环境之下,使文化凝聚力更加强大起来,充分展现了责任感和个性化的特征。因为视觉传达具有一定交互性,这就对人们的个性需求有了很大满足。比如,一个漂亮的界面设计,使视觉传达设计更加适合用户需求,让更多用户参与进来。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要建立人和机器的交流,一个良好的界面会使人把最好的心态融入进来。在设计中使用科技手段,对艺术设计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并且会有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信息数字化对传统视觉是一种冲击,它打破了传统的缺陷,使艺术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了更大延伸。视觉传达设计受到数字媒体艺术的影响很大,因为视觉设计没有形成强大的理论结构,所以,在其发展中更倾向于使用主义。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新媒体也不断发展起来,其发展过程是非常漫长的,然而,和传统的艺术形式相比较,它具有非常大的新颖性,焕发出勃勃生机。当今,社会在不断进步,新媒体视觉艺术也在不断突破,并逐渐在发展中成为一种主流的艺术形式,它使作者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使作品的表现力更加的生动和多样。这种新的艺术形式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使观众越来越喜欢这种艺术形式,在视觉上呈现出更加绚丽多彩的画面。在科技不断的推动之下,这种艺术形式的发展会越来越完美,会给观众带来更多的惊喜。 作者:郝佳 单位: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视觉设计论文:图形设计教学传统视觉元素分析 摘要: 中国传统视觉元素能够表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特点,且内容丰富,形式多变,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因此,可以广泛运用在现代图形设计中。阐述了中国传统视觉元素的含义及重要性,并从文字、图形、民俗图案、色彩四方面,分析了中国传统视觉元素在现代图形设计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关键词: 现代图形设计;中国传统;视觉元素 我国传统视觉元素具有独特的魅力,在现代图形设计中加入这类元素,可以充分展示出设计作品的文化艺术内涵。因此,高校在进行现代图形设计教学时,要积极探索将传统视觉元素和现代图形设计科学结合的具体方法,以便更为有效地呈现出设计作品的风格。 一、中国传统视觉元素的含义及重要性 “中国传统视觉元素”指的是我国独有的、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同时囊括了其他许多思想文化的视觉元素体系。我国传统的视觉元素着重强调了视觉文化渊源以及多年传承的视觉文化遗产。而传统视觉元素正是从传统视觉文化当中提炼出来的颇具代表性的内容。华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构成了极为丰富的视觉文化体系,而其中的传统视觉元素也拥有十分广泛的覆盖面。一些典型视觉文化元素有:文字书法、剪纸、中国结、皮影、中国刺绣、瓷器、壁画、如意、文房四宝、八卦、京剧脸谱、图腾、国画等。在现代图形设计中,人们需要利用传统视觉元素进行设计构想的传达,并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利用文字或图案呈现出来。优秀的设计必须要具备精致的细节,要能够打动受众。传统视觉元素具有强化信息传递的功能,且涵盖范围甚广,可以为设计师们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因此,我国种类繁多的传统视觉设计元素,对现代图形设计而言具有十分深刻的启迪作用。 二、中国传统视觉元素在现代图形设计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一)文字的应用 现代图形设计教学中,应用汉字元素的主要方式就是要表现出汉字的形象化特点。因此,文字设计必须要符合文字本身的表达特征及其自身内涵,达到意义和形象和谐统一的效果。字形能够衬托字意,而字意又能够丰满字形。例如,在北京2008年的奥运会上,其会徽“中国印”就是将印章作为设计主体,融入书法元素,打造出一个向前奔跑的人物形象,并且看上去也和“京”字十分相似。这一方式突出了奥运会的竞技性和运动特点,并将北京的文化信息传达给了受众。此外,《自在》系列海报中,也是运用了汉字传统书法,表现出物我两忘、行云流水的美感。 (二)图形的应用 我国传统图形具有悠久的历史,如窗花、货币等,都拥有较为特殊的地位。以货币为例,我国货币形象从夏朝开始就在不断变化,而秦朝统一的内方外圆的货币形状使用最为广泛,表达了“天圆地方”的传统文化内涵。如今,经典的货币形象在现代图形设计中也占据了一席之地。众所周知的工商银行的标志,就是采用了传统货币的形象,将中间的方块变化成镂空的“中”字形象,造型简单大方。这样的设计方式,在表达银行特点的同时,还传递了我国深厚的文化内涵。 (三)民俗图案的应用 我国属于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在长时间的融合及发展历程中,产生了不少内涵丰富且寓意深远的民俗图案,表达了吉庆、如意、长寿、多福等含义。在现代图形设计中运用民俗图案时,不能单单滞留于其表面形式,而应当深入探究其中的文化特色,将其理解、渗透之后再次加工。例如“龙凤呈祥”“年年有鱼”等,都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如果直接生硬地把这些图案放到现代图形设计中,却会使其失去原有的文化价值。因此,要积极探索民俗图案的应用方法,使其与现代设计妥善结合起来,构成新的图形设计理念。 (四)色彩的应用 传统色彩中,最具备民族代表性的就是“赤、黄、青、白、黑”五种色彩,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五行色彩”。这几种色彩在传统文化中以及在现代设计中所包含的意义也有所差异。因此,在进行现代图形设计时,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运用传统色彩。例如,中国银行的标志,其灵感来自于红绳古钱币,设计为红绳与钱孔构成的“中”字,底色是中国红,从视觉上给观众带来热情而有力的感受。所以,在现代图形设计教学中,先要充分了解色彩的古今寓意,确保色彩和谐统一,掌握其变化的规律,再对其进行创造性的加工及渲染。 三、结语 将我国传统视觉元素和现代图形设计融合在一起,可以起到刺激设计师灵感与创意的作用,同时还使得设计作品具有了更加丰富的艺术性和文化性。因此,在进行现代图形设计教学时,要用全新的眼光审视传统视觉元素,将文字、图形、民俗图案、色彩等妥善运用在现代图形设计中,起到“传形”和“达意”共存的效果。 作者:王娜 单位:徐州工程学院艺术学院 视觉设计论文:视觉艺术与空间设计研究 摘要: 展示陈列设计是视觉艺术与空间设计的融合与创新。视觉艺术是承载某些物质材料,塑造成以观看形式的造型艺术,在展示陈列设计中可理解为展示信息设计。空间设计是设计师借助空间来传达思想与主题。展示陈列设计不局限于文化的交流,也不是商业和艺术的融合,更多的呈现一种艺术文化的氛围。展示陈列设计运用视觉艺术营造其空间设计,采用空间设计衬托视觉艺术,视觉艺术与空间设计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当代展示陈列设计中的视觉艺术与空间设计的结合,借助空间的虚实和视觉艺术关系的强弱去构建一个具有时代感、科技感、以及艺术感的展陈空间,最后留给参观者去体验其中传达的思想与情感。 关键词: 视觉艺术;空间设计;时代感;艺术感;科技感 引言 在现代展示陈列设计中,展示内容丰富具有内涵;展示手法独特具有视觉冲击力;展示空间虚实具有层次感。视觉艺术与空间设计的融合构建出具有时代感、科技感、艺术感并存的文化氛围。 1视觉艺术与空间设计 1.1视觉艺术。 视觉艺术的表达方式是用眼睛去进行观察识读,再经过神经和大脑运用视觉艺术的点、线、面、肌理、色彩等视觉艺术形象来反映视觉心理和视觉意念。 1.1.1视觉艺术。 视觉艺术[VisualArt]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为人观看的直观艺术形象的造型艺术,包括影视、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实用装饰艺术和工艺品等。造型手法多种多样;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形象既包括两维的平面绘画作品和三维的雕塑等艺术形式,也包括动态的影视视觉艺术等视觉艺术形式。视觉艺术不同于听觉艺术,它是看的见,用手摸的到的艺术,强调真实性。 1.1.2展示陈列空间中的视觉艺术。 视觉艺术是多种多样的,横跨了很多领域很多行业。展示陈列空间中的视觉艺术也有很多种,简单的是说,视觉艺术在展陈空间中是一种展示信息,展示陈列设计中的视觉艺术作为一种载体存在着。例如,展品就是一种珍贵的视觉艺术,有的是陶瓷艺术,有的是雕刻艺术,还有油画艺术,都是人类的艺术珍宝。现在流行的4D环幕影院,它给人们带来的视觉盛宴,绝对可疑算是一种高科技的视觉艺术。 1.2空间设计 1.2.1空间的概念。 空间是展示陈列设计的基础,它不仅简单的是块场地。它更重要的决定空间总的效果,对空间环境的气氛、格调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它是展陈设计中的基本、最重要的元素。展示陈列设计是一项强调空间环境和视觉艺术的独立设计,它是一种空间设计的构成。 1.2.2空间设计下的展示陈列空间。 展示陈列设计与空间设计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是对空间的组织利用的艺术。展示空间艺术设计的目的并不是展示本身,而是通过设计,运用空间规划、平面布置、灯光控制、色彩配置等手段,营造一个富有艺术感染力和艺术个性的展示环境;并通过这一环境,有计划、有目的、合逻辑地将展示的内容展现给观众,并力求使观众接受设计者计划传达的信息。正确处理和把握功能空间的相辅相成的关系是构筑出理想的展示环境的精髓。 2视觉艺术与空间设计的结合 2.1视觉艺术营造空间设计。 当代的展馆中的是视觉艺术不仅是展品这么简单了,更多的包含了各种高科技的展示手段。现代的展示陈列空间中,视觉艺术与空间设计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也可以说展示手段与空间设计的关系越来越密不可分。这就体现了展示与被展示者之间的主宾关系,展品与展示主题的暗喻关系,展品与展示环境的动与静、图与底的对比关系,人流活动为动态,展品陈设为静态;展品陈设为图,展示环境为底,相辅相成,互相衬托,突出展品,视觉艺术营造空间设计。 2.2空间设计衬托视觉艺术。 展示陈列设计中的空间设计体现出展品与展示空间,展品与道具,参观者与空间,空间与空间照明等诸多辩证关系。新现代风格的设计中,看似无生命的横竖线条与机械性的重复,传递的正是展示设计空间所追求的强烈的形式美与抽象的情感语言。近代西方美术流派有一种强烈的创造观念,如:波普艺术、行为派绘画、偶发艺术、概念艺术、超现实主义、立体派等。展示空间设计在手法上也极力与之相呼应,推崇多元化的前卫风格,以否定传统、标新立异、创造前所未有的艺术形式。 3现代展示陈列设计中的运用 从首届世博会开始,世博会就成为视觉艺术与空间设计结合的完美载体。世博会的法国馆就是视觉艺术与空间设计的超完美结合。法国馆的中心位置是一座法式园林,溪流沿着法式庭院流淌、小型喷泉表演、水上花园等,构成了一个清新凉爽的世界。参观者可以在阳光和水的环绕中,享受鸟鸣、美食和花香,同时,现场还会播放法国城市环境声效。法国馆除了调动参观者的视觉、嗅觉、味觉、听觉和触觉之外,还强调了动感和平衡感。在展馆内,设计师将以平衡理念作为设计背景,设置大量的视频投影、活动图像,以及不规则线条外框、反射跳动的波光,将建筑物产生动感。将让参观者们在味觉、视觉、触觉、嗅觉、听觉的盛宴中,视觉艺术营造法国的浪漫情怀,让空间设计充分展示时尚的法国魅力。 4结束语 展示陈列设计运用专业技术与特殊的建造材料来组织空间、延伸空间、丰富空间形式,达到对展示功能、流线、色彩、风格、材质、照明以及展品的摆放位置的重塑,不同的环境空间以赋予不同视觉艺术形式,从而创造出美好的意境,以体现空间的情感与文化,空间设计衬托视觉艺术,视觉艺术与空间设计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作者:王婷婷 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视觉设计论文:建筑设计视觉符号探究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及视觉审美有不断的需求,促使了视觉艺术的不断发展,为了更好的更有效的抓住人们的眼球,也就少不了在视觉符号上进行创新,这并不是真正的去创造出一个新的符号,而是对传统元素打散,把单体的几何形式或者符号进行重新构建,在创新结构组合当中,符号还是具有独特性和鲜明的可见性。符号作为通过感觉器官就能够被感知的对象,通过某一主题将对象之间相互连接,使其具有某种特定的含义,这种含义一旦获得公众的广泛认同,就成为了代表事物的符号。通常而言,符号可以被分为两种:一是代表抽象意义的直接符号,表现为常用语、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等。二是代表具象意义的复合,通常在艺术作品中多体现为视觉符号。其作为传达信息的方式,也具有传达的含义。 一、中国视觉符号的发展 中国传统视觉符号是历经时空演变的,视觉信息群体具备较为丰富的视觉造型和深层含义,同时其也与我国传统艺术息息相关,例如国画、古建筑等等。中国视觉符号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根基,对于我国现代视觉设计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设计是激发传统视觉符号的基石,也是能保证其发展的源泉,我国视觉符号的内在活力在于对传统符号的转换和创新。在当前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坐拥五千年深厚文化底蕴的我国应当对于自身艺术发展现状和发展环境产生更多的思考的关注——通过创新运用当代艺术的理念,充分结合我国传统的视觉艺术符号,进而实现保护传统文化的目的,令其更具有现念,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对简单的结合单体和传统符号元素进行融合,形成组合效应,但是在新的组合当中,也能够保持单体和符号各自的特色和长处,同时展现出碰撞的火花。 二、在设计中怎么有效的应用视觉符号 (1)提取元素,重新进行组合整体模仿、特征摄取、动态与情景描述、象征生成拓展构成法则:符号形体繁减变化、符号形体变换;探索并得出了其审美内涵:客观朴素的自然美,以劳动生活场景为中心的情景美,以动态美、整体美、特征美和秩序美为表现特征的形式美。(2)制造极端获求新意和个性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只有达到效果,甚至超过极限,才能独领风骚,脱颖而出。(3)制造冲突和矛盾,以获取引人深思的形式只要我们拟于寻常,背离其现有价值,制造异于事物本身状态的超现实状态,制造对立与事物本身属性的特征形式,也可获得创造性结果。但是在制造奇特的视觉效果的同时,必须要做到视觉流程的清晰及有层次感和空间感,视觉符号明显突出而富有深刻的内涵。(4)赋予视觉符号以一定的内涵,或具有历史性,或适应新时代的需求视觉符号像文字一样,既根于往昔的经验,又与迅速发展的社会相联系,新的功能,新的材料,新的技术召唤着新的思想。视觉符号是一种艺术符号,也是表现性符号.每一种速决符号都是具有其背后的文化意义的,这主要表现在情感当中,根据一个情感主题进行发挥和结合。视觉上的符号一方面能够令人在视觉上产生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能够唤醒人们在精神和情感当中的共鸣。室内空间里集中了多种符号元素,追求具有诱惑力的独特空间形态。在建筑设计这一领域当中,视觉符号主要作为设计理念存在,在其中起着灵魂的作用,建筑也具有符号性,是因为它具有符号的特征。建筑设计中符号通常有图形性的特征,其都是由组合性的几何关系或者非几何性的关系组成。视觉符号通常具有两方面的特征,一方面是通过颜色、形状等作为媒介展示主题,通常表现为建筑的整体形态等;另一方面是通过理念、概念等精神层次展示主题,通常表现为建筑的概念意义。在西方建筑大师早期对于北美教堂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不难看出其采取单纯立方体累积的方式进行,在教堂设计中每一个细节的处理都是设计师对于符号语言的娴熟使用。(1)点。点在建筑设计当中作为最小的符号,其在数学上的含义通常是没有的大小只有其定位的,在建筑设计当中点的运用能够起到位置标明和形成目光集中的意义,其具备自身独特的组织模式。(2)线。线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点一旦形成某种规律排列就形成线,能够给建筑观赏者整齐端庄的印象。(3)面。当一个区域内点和线具有某种规律排列的时候,就会产生建筑符号中另一重要的环节——面。在建筑设计实践当中,平面是比较常见的元素,通常建筑外观、内部设计以至于小装饰都采取平面的形式,但近年来也有空间分割曲面化的趋势,曲面的优势在于可以体现出空间的流动性和发展性。(4)体。通常一个整体建筑设计当中,点线面是不可或缺的,通过点线面的有机组合,加上主题的广泛应用,就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体。 总结 视觉符号主要是指能够被视觉感官系统所感知到的艺术内涵,通过主题组合形象来令人产生联想和情感共鸣,也是视觉印象当中代表心理符号和视觉符号的良好结合同构,同时其也具有深刻的传播意义。贝律铭设计的香山饭店为例,展示视觉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后现代表达,主要利用传统和现代的不同制造视觉符号上的冲击,从而形成富有特色的视觉效果,既能够体现我国传统建筑的优势特色,又能够融合西方先进的理念进行发展。建筑设计当中,视觉符号的广泛运用是必经之路,首先应当对于建筑设计的整体主题和方向进行确定,其次采取视觉符号的方式进行审美组合构建,同时由于建筑设计具有无形性的特征,视觉符号的运用在建筑设计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很多情况下能够提升建筑设计的水平,深化建筑设计的内涵。 作者:王彩云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视觉设计论文:平面设计视觉审美构建 摘要: 伴随着经济的进步和商业的繁荣,平面设计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随处可见的海报设计、广告装饰在为人们提供视觉享受的同时,也装点了我们日常生活的环境,并最终影响人们审美观的形成。笔者在平面设计的审美元素的基本构成出发,通过分析平面设计中常见的构成原则和其自身所具备的审美特征,最终探讨其在平面设计中的构建。 关键词: 平面设计;视觉;审美元素 1平面设计概念浅析 平面设计作为设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通过二维空间范围内的设计活动,以最终形成完整的设计作品,其中也包括一部分印刷产品,例如书籍、广告、包装纸设计等。平面设计的对象范围十分广泛,当前主要包括图形文字和色彩,将其完美结合为一体,最终表达一定的感情倾向,形成属于作品自己的独特个性,并最终成为真正的印刷产品。通过平面设计所构建的视觉效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心情与审美体验,并最终影响人们的生活。 2平面设计中的基本构成要素 如前所述,平面设计的构成要素,即对象主要包括图形、文字与色彩,其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因而在平面设计整体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1)图形。 图形作为平面设计的基本构成要素之际,是由点、线、面按照一定的秩序组合而成。其中,点作为图形的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可以通过对于其自身位置的把握,最终形成线的不同起点、终点以及面的不同形状与范围。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平面设计的基本构成要素应为点而非已经经过塑造的图形。 (2)文字。 文字作为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成就,是无数艺术作品必不可少的重要构成要素,对于平面设计领域而言同样没有例外。在平面设计对于文字的处理过程中,往往是在已经形成的整体颜色、形体的基础上,结合文字自身的特征进行统筹规划,从而使其具备自身含义之外的另一层含义内容,在影响受众审美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情感体验;不仅仅传达其字面意思,更重要的是展示文字本身的构图形式。 (3)色彩。 色彩毫无疑问是平面设计中最终呀的构成要素,通过不同色彩的组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不同的视觉冲击效果,或者可以根据受众对于不同色彩的感知程度与反映状况,进行不同的设计最终达到吸引首宗眼球的目的。在平面设计的过程中,通过调节色彩的明暗对比可以直接表达不同的喜怒哀乐情感;对于色彩三要素的不同搭配可以最终帮助人们领略其中不同的意蕴。因此,色彩作为与社会生活、感情生活相关度最高的构成要素,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3平面设计中构成要素的审美特征 平面设计的构成要素作为审美体验的直接来源,根据其自身所具备的不同特点具有不同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为有序性、冲击性与艺术功能性。 (1)有序性。 秩序对于人们良好审美体验的获得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平面设计中,对于设计对象的审美处理首先应表现为审美要素构成的有序性,从而保证设计对象在一定的形式的调整之下具体化、形象化,最终受众形成关于审美的平衡感与和谐感,最终提高观赏者的审美体验。 (2)冲击性。 冲击性会直接决定平面设计作品的成败,因此是构成要素的最重要的审美特征,这是由平面设计的作用所决定的。平面设计过程中,对于设计的对象进行审美设计其根本原因在于通过运用图形文字与色彩的组合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最终达到宣传的目的,而冲击性是吸引力产生的前提。但是由于不同的观赏者的生长环境千差万别,因此会形成不同的审美倾向与爱好,所以在进行平面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根据作品的作用与自身特征进行有效的选择,从而使得其所造成的对于受众的冲击性更有针对性。 (3)艺术功能性。 艺术功能性是平面设计在当今时代具有价值的本质原因。在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平面设计得到大范围的推广与更加明显的重视,其中的主要原因正在于其对于商品所发挥的宣传作用。而要达到宣传的目的,则不得不考虑客户自身的体验,在对于产品自身进行加工处理完善的基础上,使得其宣传表现更能经受住市场的考验,最终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最终,平面设计拉动了整个消费市场的发展,并在消费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4平面设计中视觉审美元素的构建 平面设计中视觉审美元素的构建主要因素不是情感的宣泄而是要以文字、图像、色彩为主来对平面设计主题进行突出和展现,从而达到给观赏者以视觉的震撼。从而对设计主题过目不忘的效果。因为创作元素的不同和地域发展的不同也会使得设计主题对不同观赏群体所造成的视觉冲击也是不同的。其中主要原因是受众基于自身不同的成长环境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对于不同审美元素会产生不同反应,所以平面设计主题要有地域性、民族性、针对性对目标人群展开研究与设计,这样的平面设计作品能够对观赏者产生共鸣。实现文字元素有机构建,促进实现与设计的全面结合。当前文字的原型是象形文字,因此在进行设计时,可以借助其自身的图形元素特征,使之超越自身的含义,与整个平面设计作品结合在一起,形成审美元素的完美构建。注重构图层次,充分发挥图像自身价值。首先,在构图的过程中,要做到主次分明。在一个完整的设计作品中,不可能只存在一个图像,相反,往往是数个图像的组合叠加。在这数个图像中,应突出重点,次要的部分起到陪衬作用,而不可以过分重视对于单个图形的修饰,从而导致整个设计的杂乱无章,最终实现以一个图像为重点,作为吸引注意力的着力点,其余部分相互衬托,最终实现宣传的目的。其次,对于一部平面设计作品而言,要重视视觉牵引的作用。特别是大幅的宣传画,往往由于其自身的大篇幅导致人们很难看清整张画面的组合,但是借助视觉牵引,可以帮助受众更好地理解整幅图画的内涵,甚至仅仅通过抽象的图形,即可以使人产生联想。以橙色为例,当看见这一色彩首先想到的即是水果,则将它作为水果类广告的平面设计图像元素可以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同样的,明亮颜色的图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人们的食欲,因此在进行食品类的平面设计时,可以充分理由视觉牵引受众的整个感觉,起到不错的效果。正确运用色彩,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实现平面设计的根本目的。在进行色彩审美设计的过程中,首先应该保证色彩的选择与整个设计的内容完美结合。色彩作为设计的重要表现形式,追根究底,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展现设计的内容,而平面设计的内容则表现为对于产品的宣传,因此,在选择色彩时,首先应该保证宣传目的的视线。根据当前已有的理论显示,不同的色彩会有不同的使用效果,主要表现为对受众心理的影响,在受众漫长的生活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生活经验与生活体会,因此,面对不同的色彩刺激会产生不同的情感。这些体验因人而异存在差别,但是也有其中的共性。在进行色彩设计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抓住共性,从而打开销售的大门。根据实践经验表明,红色作为亮色的代表,往往会让人产生积极的情绪,最终产生冲动,而黑色过于肃穆,会让人迅速恢复冷静,而白色作为一个素颜的颜色,会让人保持心情的平静,因此在西餐厅大多是白色的桌布,配上淡雅的音乐。因此商品的颜色设计会在根本上影响人们的选择,对于食物等商品,应该尽量选择鲜艳的颜色,最终起到刺激消费的目的。针对以上的诸多情形,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颜色对平面设计的重要作用,由此,实现两者的完美结合十分必要。其次,应重视色彩与产品市场定位的契合,色彩应最大程度服务于市场。要实现色彩服务市场的目的,即应该充分分析不同群体的不同喜好,根据不同的感情倾向进行平面色彩的综合设计。对于受众而言,不同的成长环境,年龄阶段都会影响其对于色彩的体验。就年纪的角度而言,对于成年人,其往往更倾向于采用稳重,含蓄的色彩,对于这一群体,如果采用的色彩过于花哨鲜艳,就会产生轻浮廉价的感觉。但是对于青少年也正好相反,与这一群体充满活力的特征相结合,更应该采用活泼,鲜亮的色彩,从而体现其中的活力所在。除了年龄,不同的地域环境也会对颜色审美倾向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重点表现为南北差异。南方的人多性格素雅内向,因此大多倾向于选择素雅的颜色,相反,北方人的性格浓烈豪迈,因此更喜欢鲜艳的色彩,只有充分认识到不同群体对于色彩的不同喜好,才能实现产品宣传的最佳目的。 作者:周梦 单位: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视觉设计论文:普洱茶品牌包装设计视觉元素 摘要: 本文介绍了茶叶包装设计中视觉元素演进历程,分析了普洱茶品牌包装视觉元素变化的过程,提出创新视觉元素设计的举措:环保概念设计;时尚元素设计;朴拙的民族路线。 关键词: 普洱;茶叶品牌;包装设计;视觉元素 从广义上说,包装设计过程中的视觉元素也就是面对商品包装时,消费者所看到之处的包装元素,包括材质、形状、文字、图案、色彩等所有内容。但是,相较于包装材质种类的相对有限,而文字、图案、色彩则可以衍生出千百倍于材质类型的创意设计。因此从狭义上说,提到包装设计的视觉元素,人们又往往侧重于图案、色彩、文字等内容。对于茶叶包装中的视觉元素设计早在茶叶作为一种商品开始销售那天起就已开始。比如古代与瓷器混装后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外销到世界各国的中国茶就往往采用瓷器的视觉元素作为茶叶包装设计,若瓷器是青花,则茶叶包装的视觉元素就是青花,若是装在粉彩瓷里的茶,则包装的视觉元素就是粉彩。历史发展到当代,茶叶作为原产于中国的商品在内销与外销的同时也在包装设计的视觉元素上紧跟着时代的步伐,其丰富的视觉元素则到了几乎令人目不暇接的程度。 1茶叶包装设计中视觉元素演进历程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的含蓄与内敛决定了中国人思维习惯上并不过于认同张扬和外向,这一思想认识反应到经济活动上就是市场经济大发展以前,中国人对商品包装更加侧重于实用性而非装饰性,因此包装设计中的视觉元素处于被忽略的地位。正如中国古人创造出“买椟还珠”这个成语,楚国人到郑国去卖珍珠,将珍珠装在一个极其华美的木匣子里,郑国人见了十分喜爱,可付了钱却只拿走了匣子而留下了珍珠。这个成语虽然旨在讽刺人取舍不当、没有眼光,可却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中国人思想中对于华美包装所持的否定态度。就茶产品包装的视觉元素说,即使是到了当代,仍然有不少地方的茶叶销售者并未给予相当的重视,往往是只用大铝箔袋盛装茶叶,待顾客上门再按照需要量称量后随意用塑料口袋或者纸袋子一装了事。而顾客拿了商家临时提供的包装回到家也立即会将茶叶装入自家既有的盒子或罐子,茶叶包装此时成为了一种一次性的廉价消费品,根本不存在实质意义上包装设计的视觉元素。然而历史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现实需求决定了茶这种越来越被世界人民所认同的饮品在包装设计必须跟上时代的脚步,摒弃传统上仅仅将包装视作保护和盛装茶叶的容器的狭隘认识,这也正是现在的茶业企业和包装设计者越来越重视对茶叶的包装视觉元素精心设计的原因。现代茶叶包装较过去的一个明显差异即在于装饰性视觉元素超越了实用性成为设计关注的重点,比如以纸盒、木盒、金属盒或罐等更高档材质替代了过去简单的纸袋包装,又研发出更多复合型材料扩充了易塑型的软包装的内容。在外包装上的图形设计上除了常用的实物照片或绘画等具象装饰外,越来越多的茶叶包装开始广泛采用抽象图形作为设计的创意亮点,无论是各种体式的中国书法还是大量变形夸张的符号都开始应用于现代茶叶的包装设计中。在包装上增加更多装饰性元素不仅成为当代时尚产品的设计思路,也成为茶叶产品包装视觉元素设计的发展趋势。 2普洱茶品牌包装视觉元素变化的过程 普洱茶作为蜚声海外的中国后发酵类茶产品历史悠久,其包装设计也十分独特,个性十足。用白色纸印上彩色图案或文字包装的圆形饼茶可谓普洱茶的代表性视觉元素,无论在超市还是商场,只要靠近茶产品货架或柜台时远远看到圆饼状的纸包装茶产品,无论大小,消费者都能不假思索地反应出“那些是普洱茶”的意识。最早使用纸包装普洱茶的历史典故已不可考,这种气息和滋味浓醇的茶叶却采用如此简易清淡的包装有时会令人费解。但不可否认的是,普洱茶对纸包装的矢志不渝历经时间考验到现今已经成为其特立独行的“专利”式包装。普洱不屑于和其他茶品竞争包装形制,其他茶品也不敢贸然模仿普洱的包装手法。早在清代时期,云南地区普洱茶商家就开始以手工制纸作为外包装进行销售,最早时会在白纸包装上将商号印制在面对顾客的一面,印制方法极为古老,是与“杨柳青”年画印制手法相同的雕版印刷术。但限于成本和技术手段相对落后的限制,普洱茶包装的雕版印刷只有单色,而非套色。至于纸质则是民间纯粹的手工制纸如棉纸、草板、松皮纸、条纹纸等,不仅纸浆纹路纵横清晰,且由于常常采用薄纸,牢固性不高,极易破损。随着造纸和印刷设备与技术缓慢提高,普洱茶包装用纸升级为机械制造的“机制纸”。机械制造不仅较手工规整、均匀、相对牢固,且因适宜大批量生产而降低了成本。同时,印刷机械的应用让普洱茶外包装不用局限在雕版单调的商号印刷上,而开始有了一些真正意义上的视觉艺术设计元素,例如当时十分典型的“八中”普洱茶。所谓“八中”是指普洱外包装纸上有八个隶书的“中”字围成一个圆圈,圆圈中间是个巨大的“茶”字,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能形成“中茶”字样,这也是这款普洱的品牌名称“中茶牌”。这一类包装设计中的视觉元素种类不多,目的在于突出商品的品牌名称,特点是极其醒目,辨识率高。但也说明厂家与商家对普洱包装的视觉元素重视程度不足,未考虑增添更多具有审美意味的装饰性成份,大众传播的能力较弱,其对包装设计的着眼点仍然只是实用而已。时期的普洱茶包装中视觉元素骤然增加,然而却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设计范畴,仅仅是由于全国上下陷入对政治的狂热而选择了屏蔽商品包装的规范性,若要对这一时期普洱茶包装中视觉元素特征进行归纳,大约只能用黑泽明的一部电影名字命名,那就是“乱”。这时众多普洱茶生产单位的产品包装走的是一条“无设计,也包装”的随意路线,仿佛一夜之间就冒出了上千种普洱茶品,却一件也不算真正的设计。若执意要从这段特殊历史时期寻找普洱茶包装中代表性的视觉元素,或许非“”特色莫属。比如云南勐海厂的一款标注了“革命委员会”字样的砖茶包装,又如景谷厂砖茶包装表面上印制的卡车、工厂、浓烟滚滚的烟囱等图案。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样影响着普洱茶包装中视觉元素的丰富程度,生产单位与销售商终于开始注意到包装对商品销售的重要影响。从此刻开始,普洱茶包装材质从简单质朴的纸进入了纸盒、木盒、金属器皿、复合材料及软包装、硬包装、软硬结合包装的新阶段。越来越多艺术与审美元素的增加让普洱茶包装档次日渐提高,除了在印刷时更多使用了烫金、立体或浮雕等技术手段外,硬包装的大量应用也让普洱茶的身价与日俱增。比如曾经的一款“小黑盒”设计就让普洱在广交会上备受瞩目,“小黑盒”为硬纸压制的盒装普洱,盒面采用战国的“龙”型图腾为装饰图案,仅黑白两色。既透露出远古的神秘,又承载了历史的厚重,视觉艺术感强烈,具有相当的冲击力。近年来普洱茶包装设计日益先进,除了已广泛采用的彩色印制模式外,包装用纸范围更扩展到了纤维面料、特种纸、铜版纸等,印制手段则有烫金、凹凸印、套印等多种手段不一而足。 3创新视觉元素设计的举措 3.1环保概念设计 绿色生态意识在商品生产领域的普及让现代消费者对包装的态度也在发生转变,比如从过去的塑料材质包装转而更加青睐天然材质的包装等。普洱茶包装中视觉元素也可倾向于环保概念设计,比如经过特殊处理的竹编材料,传统的竹编包装由于存在气密度差和易虫蛀等缺点难以长久保存茶产品,经过现代工艺处理后的竹编器皿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且竹与茶自古相生相伴,竹的“虚无”与茶的“淡泊”更能体现中国传统茶文化精髓。竹编外包装既可以直接利用竹子青翠的原色,也可适当增添云南地域文化符号如吊脚楼、洱海或玉龙山的绘画与图片等,以此综合性营造出纯天然、质朴、优美的视觉艺术氛围。 3.2时尚元素设计 年轻一代消费群体由于受到更多西方饮食文化的影响而对传统中国茶饮品缺乏足够的关注,普洱茶针对这类消费者时应注意在包装中增加更多时尚化的视觉艺术设计,比如在局部使用镭射立体图案与金属色的混搭。利用镭射光容易营造出金属色泽的反光效果在普洱茶外包装上以点或线的方式印制诸如炫酷的变体字母、网络流行语、即时通讯表情包等内容。这类包装处于大量人造光线的场合(如商场、超市等)中时,镭射光反射效果会立即凸显,与其他普通包装的茶产品形成鲜明对比,能够让好奇心强烈的年轻消费者较快注意而有进一步探究甚至购买的欲望。 3.3朴拙的民族路线 中国的传统文化对茶的定位是高洁和淡雅,因此茶叶包装应注意适当,切忌过度和繁复包装。当前茶产品包装设计中存在着看似高档却包装过度的倾向,比如盲目追求浮夸的装饰与炫目的色彩,既与茶产品自身质量不符,又违背了茶承载的文化属性。部分茶叶包装动辄以金、银、龙、凤等贵重材质或图腾纹样为设计要点,这样重叠的色泽与图案易产生视疲劳,且无法传达茶文化内涵及突出茶叶淡泊宁静的气质。针对这种茶叶包装设计中存在的过度包装的问题,普洱茶创新视觉元素设计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尝试走一条朴拙的民族路线。比如以陶器作为普洱的外包装,将陶器仿造一些果蔬的外形制作,如苹果、南瓜,或在几何形状的陶罐表面装饰莲花、梅花等图案。利用陶的朴与拙让被快节奏生活激发得过于浮躁的人心冷静下来,回归一种平淡。 4结束语 普洱茶包装视觉元素的发展历程与时代息息相关,从最初简易至极的纯手工纸包装到现代花样繁多的软硬包装走过了一条漫漫长路。历史和文化对普洱包装设计的影响至关重要,当代的包装设计则应在视觉元素中更多结合时代气息,使普洱的包装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更多地显露出现代特点。 作者:李辉 单位: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 视觉设计论文:网页设计视觉元素运用 摘要: 网页设计能够综合文字、图片以及色彩等视觉元素将信息进行有效传递,在满足浏览者要求的同时能够创造出比较和谐的视觉效果,也可说视觉元素在网页设计中的运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网页设计中视觉元素的作用并进一步研究了网页设计中视觉元素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 网页设计中;视觉元素;运用 随着近些年来互联网信息科技的发展,人们浏览网页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且对网页的要求也逐渐加大,为了改变人们的使用需求,网页在实际设计中需要逐步改变原有的风格,从而使网页在视觉表达效果上出现多样化特点。尤其是图像、文字以及色彩等视觉元素在网页设计中的运用,为网页注入了新的活力,使网页具有更加鲜明的特色,更加吸引人们的眼球,也使信息的传播更加快捷,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当前的网页设计中出现了网页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除了一些大型网站在社就上比较考究外,小型网站在设计上并不考究,甚至出现了视觉冲击,无法充分展现出网页的优势,而要优化网页设计离不开视觉元素,视觉元素不仅可以使网页设计更钾丰富多彩,而且使人们更加快捷的接收信息。因此也可以说视觉元素在网页设计中的运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网页设计中视觉元素的作用 网页设计中的视觉元素主要包括图片、色彩以及文字等三大部分,主要是因为这三种元素都是人的眼睛能够直接接收到的元素,也正是由于视觉元素在网页设计中的融入,使网页设计更加的丰富多彩。视觉元素在网页设计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视觉元素能够技法人们浏览网页的欲望 网页设计的诗视觉元素具有注视性等特点,这种特点的优势就是能够使网页设计更加受人们关注,这也是视觉元素中的基本特点,在网页设计中融入视觉元素就能够使人能更加快捷的获取与了解信息,使信息的更加明了,并使网页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引起人们对网页的关注,激发人们想要去了解网页以及浏览网页的兴趣与欲望,从而实现网页设计的根本目的。 2、更好的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网页设计中的视觉元素具有适应性特点,这也是网页设计中视觉元素的特色所在,正是由于视觉元素具有适应性,从而使网页更好的适应时展的特征,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改革与发展,给网页设计的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但是网页视觉元素是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升级变化的,也只有在随和时展不断增加新的资料以及元素,才能够是网页更加的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够获得更多的浏览量。 3、加深人们对网页的记忆 加深人们对网页的记忆主要是由于视觉元素中的注视性以及适应性共同作用形成的。视觉元素能够刺激人们的眼球,吸引人们去阅读网页中的内容,在阅读浏览过程中就会使人们对这些视觉元素加强记忆,同时视觉元素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发展又会有新的元素融入到视觉元素中,更进一步引起人们的关注,在这两种特点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视觉元素的记忆性特色,加深人们对网页的记忆。 二、网页设计中视觉元素的运用策略 1、文字的运用 文字是网页设计视觉元素中的基本元素,尤其是汉字是我国独特的视觉元素符号,可以表达出独特的信息,汉字在网页设计中占据很大部分比例,也使网页设计中的视觉质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在网页设计中为了增强汉字在网页中的有效性,在对汉字的运用中要去掉不必要的装饰,更加方便人们阅读,从而使网页的整体效果得到提升。文字在运用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网站信息的内容以及特点出发考虑对文字进行设计,文字的设计风格要与实际的网站内容相符合不能够出现对立或者是脱节的情况,比如说:政府网站具有严肃大气的特点,这就需要在文字设计时利用文字的简洁大气的特征,而教育类网站在文字的使用中具有需要具有清新典雅的特点,商业网站中的文字就要根据商品特点等进行设计,从而利用文字特有的个性特征,以增强人们的的视觉冲击效果,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文字的特点较多,比如说:有字体、字形等,给网页设计者带来很大的选择空间,在设计者进行网页设计时就要精心的编排与设计,利用文字的特点去增强网页的视觉美感,给人们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2、图片的运用 图片作为重要的视觉元素在网页设计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网页在设计中对图片的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图片与文字相比较,图片所激发的诗视觉效果要比文字的视觉效果更加强烈,而且图片所产生的视觉效果是立杆见影的,会给人们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在设计者在选择图片过程中要尽量使字节数较小的图片,主要是由于图片的大小会影响图片的传输效果,如果图片字节数少就会极大的缩短下载的时间,从而使浏览者能够在打开网页的过程中就能够看到图片,提升浏览者的满意度,另外在图片的编排位置、数量以及形式等方面也要引起设计者的重视,从而增强网页的整体视觉效果。图片能够提升网页的视觉效果,在网页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图片也具有一定的劣势,图片不能够准确的表达出信息内容,需要文字的辅助才能够发挥出更好的效果。 3、色彩的应用 色彩也是一种重要的视觉元素,在网页设计中也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色彩这种视觉元素本身就具有非常独特的性质,充分的利用色彩能够增强网页视觉整体效果,在色彩的运用中设计者要注意以下两点内容:首先是色彩的主色调要根据网页整体主题思想来定位,再配上与主色形成对比的彩色字体,让人们在浏览网页的过程中感觉到清晰顺畅,这样也能更好的突出文字信息,图片在色彩的选择上也要以同色系的色彩为主,以更好的增强网页的整体效果。其次,在背景色的选择上,最好要与主色性相同或者是对比度较低的颜色,从而更加便于图片与文字的搭配,更好的识别文字。 总之,文字、图片以及颜色在网页设计中的运用,不仅提升了网页的质量,而且是网页设计更加的丰富多彩,更符合现代人的需求,但是视觉元素在网页设计中运用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艺术,对设计者的审美以及技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这就需要设计者在实际设计中不断对视觉元素进行改革创新以提升网页的整体效果。 作者:张涛 吴倩 展庆召 单位: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视觉设计论文:平面设计视觉审美元素构建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并通过各类形式去宣传产品和打造品牌文化,其中一种方式就是通过平面设计去包装产品。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类产品的平面海报或宣传广告,不少平面设计给大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美化了人们的视野,还让身边的环境充满生气和新意。这些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平面设计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众的在视觉上的审美,本文主要围绕平面设计的视觉审美构成的主要元素进行阐述。 关键词: 平面设计;视觉审美;元素;构建 平面设计是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图形和文字等的设计,各类设计元素的完美结合最终才呈现出一幅幅美丽的视觉画面。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字的设计 在日常生活中时常能看见各类不同风格的文字设计,它分为多元化、艺术化和意向化。网络传媒的迅速发展,将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各类文字信息的交流也不再受地域和时空的约束,各类文字开始涌入设计师的脑海中,多类文字的融合让平面设计独具视觉魅力,不仅给人极强的艺术感,同时让人们去思考图文背后的寓意。文字不再是扮演阅读工具的角色,而是作为视觉传达中的情感载体。在当代社会,设计师们十分重视文字的设计,文字与图文的完美结合使设计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如阿明•霍夫曼就十分注重平面设计的每一个组成部分,每个点和线都要搭配得十分完美,不仅如此他还在文字的设计上下了一番功夫,他追求的是文字背后的艺术价值,而不是单纯的文字识别作用。他在设计时将文字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结合了起来,不仅使其阅读起来容易,人情味也十足。因此平面设计要注重文字作为视觉信息的传播手段,随着网络时代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注重文字的设计,带给大众不一样的审美效果,当然选择的文字形状和内容要符合宣传主题才能让大众感受到设计的艺术魅力和实际价值。设计是个复杂的过程,最终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是需设计师经过多方面思考和多次修改的,例如设计师需考虑颜色与文字是否搭配得恰到好处,对文字的排版、亮度、饱和度、字体大小等进行全面思考。当今世界的设计潮流注重多元化风格,文字的设计也逐渐走向国际化,注重创新,走出了传统,新元素的注入不仅深受设计师们的青睐,也得到了大众的好评,文字的魅力和价值也就体现了出来。 二、图片的设计 1.设计中应注重构图图形的层次感 平面设计作品讲求层次感主要是为了突出主题,一些设计作品的次要部分给人感觉更吸引眼球,导致大众无法从作品中一目了然的了解到作品真正的主题,平面作品的设计十分避讳喧宾夺主现象。因此在设计作品时要有明确的主次之分,添加各类元素时应围绕设计作品的主题,通过视觉效果向人们传达作品的主题信息。 2.设计中重视构图视觉线的牵引作用 设计师在设计平面作品时,首先会确定作品的性质和类型,然后再合理搭配相应颜色,不同的颜色反应着不同的主题,设计师通常会充分发挥构图视觉线的牵引功能,蓝色或绿色系列的使用最为普遍的,橙色易时大众想起水果,因此一般的饮料和食品类的包装设计大多采用橙色作为主色调,吸引大众眼球,诱发人的食欲。 三、色彩的应用 1.色彩的搭配与商品内容要相符 平面设计的目的和任务就是为商品服务。一名著名包装设计师这样说到:“一件商品的包装色彩不但要华美艳丽,引人注目,而且更要重视其颜色的选择,要与包装内容相匹配。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甚至采取错误的包装颜色,将会铸成大错,从而削弱以至丧失买主的购买兴趣。”这句话说明了颜色的选择与商品内容搭配一致的重要性,通过颜色去抓住消费者的心理,才能提高商品的销售量,也是商品选择高端包装设计的最终目的。在心理学中,不同的人对相同的色彩所呈现出的心理反映有一定差异的,当人们长期喜欢一个颜色或长期与某一颜色接触更多对这类颜色的商品的购买欲望会更强烈,人们面对不同颜色心理会呈现出不同的联想,如红色会让人联想到辣椒,许多火锅底料的包装则采用红色作为主打色调。色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是否购买这类商品,与商品内容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两者相互联系。 2.色彩与图形相统一 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平面设计作品,不难发现这些作品通常不会是单纯的颜色或图形,作品都是将主题颜色配合图形去设计,色彩与图形之间是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的关系,同样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若在设计时让其中一个元素单独去支撑商品主题内容时,很难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欲望。设计师在进行平面设计工作时,色彩与图像的结合方式是多样的,有的颜色是以图形的方式出现,有的则是作为底色或背景色,前者被称为“图色”,后者被称为“地色”。图色作品较为注重的是对形状的把握,设计师首先应该理解形的特征和寓意,再运用合适的色彩去填充。在设计时图像有多种可供选择,但要使商品内容更具吸引力,重点就是色彩的搭配,若图像与色彩的运用不合理,将不能完成对商品的服务工作。如卡通图形,卡通形象个性比较鲜明且形象生动,艳丽的颜色会被设计师首先选中,利用色相的对比来提高图形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图形的个性和特点容易被大众记住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设计民族图案时选择色彩和图形时首先要了解该民族的基础文化,各种颜色在这个民族代表的内容是什么,如剪纸和龙凤纹等都体现着我国的民族气息,每一种图案都有各自的特点,并不是所有的民族图案给人感觉都是鲜艳夺目或简谱端庄。在设计民族图案时有的可以直接借鉴,有的设计若不重新更改颜色会给人一种“俗”的感觉,毫无新意。在我国红、黄、青等色彩一直以来都深受大众喜爱,在设计民族图案时要把握好每一种颜色的搭配,不完全照搬,可借鉴古人或其他国家的图案作品,但也要融入自己的创意点。“地色”是指在平面设计中扮演底色或背景色的颜色,在设计过程中通常不会选用某一种颜色作为图像的填充,一定会选用一种底色来衬托主色。一些主题为古朴且有韵味的商品在设计上通常采用素面的表达方式,在设计时多选择一些比较清雅且统一的底色,不会选用大红或大绿的艳丽颜色作为商品图案的底色。例如以前的“老爸豆腐干”,它包装上的图案是十分简单的茶壶素描,古典韵味十足,浅灰和浅黄等色彩作为它系列产品的底色,使这个产品的包装设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代表着一种文化韵味。若将改素描图形的色彩换成大红或大绿的艳丽颜色,商品的包装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3.色彩与市场定位相统一 人们对事物的判断和认知受各类因素的影响,在色彩的判断上也因年龄、喜好的不同对色彩的理解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设计包装时要明确商品针对的消费人群,若设计时选用的颜色与主要消费人群喜爱的颜色出入过大,会直接影响该年龄阶段的消费人群对商品的购买欲望。在设计儿童商品包装时多选用鲜丽夺目的颜色吸引儿童人群的目光,他们对色彩的识别能力还存在不足,较为活泼的颜色更容易被儿童注意,如红色或蓝色。但是成年人对色彩辨别的能力已十分健全,他们更喜欢较为协调的色调。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人们对色调的选择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不仅如此,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群对色彩的选择也存在差异。如南方人长期生活在山清水秀的环境之中,素雅的色彩更容易被他们接受,北方人则更喜欢色彩斑斓的颜色。日本人将紫色认为是高贵的代表,而在罗马却代表忧愁。因此在设计时要合理的运用色彩才能更好的促进消费。 四、结语 平面设计作品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有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也有常不被人关注的作品。人们对色彩的选择和理解因年龄的变化而不断变化,针对的消费人群不一样,在图形和颜色的搭配上就需全方位考虑设计内容。同时消费者也受地域、文化、信仰等因素的影响,对色彩的理解和选择存在差异,生活环境的不同影响着人们对色彩的认知和理解。因此,在为一款商品设计包装时首先要明确商品的内容,根据主要消费群体喜爱的颜色进行包装设计,通过颜色和图案的设计带给消费者视觉上的冲击和感染力。另一方面在色彩的运用上也要与商品的主题一致,才能促进商品消费,真正让设计为商品服务。
校园招聘论文:中医药校园招聘工作的思考 1中医药高等院校公开招聘工作的分类 1.1教学主要岗位 教学主要岗位是指专任教师、科研人员和实验教师等教学师资岗位,需要具有扎实深厚的专业技术知识、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实验能力等师资素养,还需具有“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的崇高师德精神。教学主要岗位是在公开招聘工作要求的指导下,由学校统一组织笔试、面试和考察。 1.2通用技术岗位 通用技术岗位是指需要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方能胜任的教辅或管理岗位,如古籍修复岗、英语翻译岗、网络技术岗、期刊编辑岗等。通用技术岗位是在公开招聘工作要求的指导下,由市教委统一组织笔试,由学校统一组织面试和考察。 1.3行政管理岗位 行政管理岗位是指以相关专业知识为基础,需要具有综合分析、创新意识、组织协调、人际交往等综合行政能力方能胜任的管理岗位。行政管理岗位是在公开招聘工作要求的指导下,由市人社局统一组织笔试,由学校统一组织面试和考察。 2中医药高等院校公开招聘工作的实施 2.1招聘方案的制定 招聘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招聘岗位名称;招聘人数;应聘人员资格条件;报名与资格审查的时间、地点和方式;考试或考核的方式、内容和范围;考试或考核的成绩计算方法;体检及考察的内容、标准和要求;拟聘用人员名单的确定及其公布方式;咨询电话、举报或投诉电话等。学校招聘方案制定后需上报市教委审核,再报送市人社局核准备案。 2.2招聘信息的 学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信息,需于报名前在市人社局网站,同时也可在学校网站或其他媒体,时间应不少于7个工作日,报名时间一般不少于5天。学校的招聘信息内容应当与核准的招聘方案内容相一致,一经公布应当严格执行,不得擅自更改。 2.3应聘资格的审查 学校组织对应聘人员的资格条件进行审查,确定符合条件的应聘人员。招聘岗位人数与实际报名人数之比原则上不能低于1:3,否则学校应减少该岗位的招聘人数或者取消该岗位的招聘。 2.4考试考核的实施 学校根据招聘岗位的工作需要组织相应考试,主要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笔试成绩占考试总成绩的比例一般不低于50%。学校根据招聘岗位的实际需求,将笔试考试分为公共科目笔试和专业科目笔试。公共科目笔试主要测试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专业科目笔试主要测试招聘岗位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学校根据招聘方案制定的有关规定,按照应聘人员的笔试成绩从高到低地确定面试人选,面试人选出现空缺的,可按照笔试成绩从高到低依次递补。 2.5综合面试的组织 学校根据招聘岗位的工作需要组织相应面试,主要采取试讲、答辩、结构化面谈、实际操作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测评。面试考官一般应由学校有关领导、上级主管部门有关人员和专家学者等组成,考官人数一般不少于7人。 2.6体检与实习考察 体检人选由学校根据考试(考核)与面试的总成绩从高到低依次确定,按照实际招聘岗位人数等组织,体检标准目前参照国家统一规定的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和规程执行。学校组织体检合格的应聘人员进行实习考察,考察应当做到全面、客观、公正。实习考察内容应包括应聘人员的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业务能力、工作能力等情况,并对应聘人员资格条件进行复查。 2.7拟聘人选的确定 学校将通过实习考察的应聘人员确定为拟聘人选。若体检不合格或者实习考察不合格,学校可根据考试(考核)与面试的总成绩依次递补,推荐新的应聘人员进行体检和实习考察。 2.8招聘结果的公示 学校将拟聘人选的情况在市人社局网站和学校网站上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经公示无异议,上报市人社局和市教委审批备案,并办理拟聘人选的入职手续。 3中医药高等院校公开招聘工作的意义 3.1制度规范化的需要 制度规范化是中医药高等院校开展公开招聘工作的核心原则。公开招聘制度的规范化是学校实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学校规范进人行为、提高进人质量的重要保障。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相关文件从招聘范围、招聘条件、招聘程序、信息、资格审查、考试考核、综合面试、实习考察、选留聘用等多个方面对公开招聘制度进行了规范化,使公开招聘工作有规章可循、有制度可依。 3.2模式科学化的需要 模式科学化是中医药高等院校开展公开招聘工作的重要基础。公开招聘模式的科学化是学校在统一公开招聘制度的指导下,充分体现自身教育特点、行业特点、专业特点和岗位特点,科学设置招聘类别、考试内容和考核形式。只有在公开招聘工作的各个环节充分体现科学精神,不搞“一刀切”,不走“形式主义”,才能领会公开招聘工作的精神实质并落到实处。 3.3程序公开化的需要 程序公开化是中医药高等院校开展公开招聘工作的根本保障。公开招聘程序的公开化是学校应自觉增强公开意识,积极转变旧有观念,主动接受纪检监察机关、社会大众、媒体舆论等多方监督,切实做到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只有将“公开”贯穿于招聘工作的各个环节,才能使学校的公开招聘工作增强透明度、提升公信度,真正实现筑巢引凤、广纳人才。 4总结 中医药高等院校的公开招聘工作有着鲜明的行业特点,2011年在市人社局和市教委的统一领导部署下,天津中医药大学积极开展了教学主要岗位、通用技术岗位和行政管理岗位的公开招聘工作。在实施公开招聘工作的过程中,学校深切体会到制度规范化、模式科学化和程序公开化给招聘工作带来了质的飞跃,在引进人才数量、引进人才质量和各方满意度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招聘效果。当然,学校在首次公开招聘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如何化解问题、迎接挑战是公开招聘工作不断完善发展的原动力。希望借本文抛砖引玉,为中医药高等院校的公开招聘工作提供一点借鉴经验,为我国公开招聘工作的理论研究提供一份实践积累。 作者:张砚 于虹 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人事处 校园招聘论文:校园招聘人力资源 从每年秋季开始,就有许多企业开始一年一度的校园招聘。就笔者所在的高校而言,分别有不同的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进入校园开展招聘活动。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一场争夺人才的战争。从2005年的10月15日到10月30日这短短的半个月之间,宝洁、联合利华、美国玛氏、微软、飞利浦、波士顿咨询、普华永道、安永、德勤等跨国公司相继到我校进行了校园宣讲。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争夺人才竞争的强度。 如果单从人员招聘的角度来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这场较量中远远落后于外资企业。在互联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海尔员工与清华学子冲突的事件,就是国内企业没有做好校园招聘的一个结果。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外资企业都做得很好,但是诸如宝洁、联合利华这样的著名跨国公司的招聘策略,是值得国内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好好学习的。概括地说,跨国公司的校园招聘做得非常的“细”,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他们把这些未来的员工看作企业最宝贵的资产,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口头上。 一、校园招聘的误区 目前,尽管有许多企业进行校园招聘,甚至是在全国各地的高校中进行巡回招聘,但是还有一些人力资源管理者没有真正地理解校园招聘。校园招聘与其他招聘方式相比,一个明显的缺点是成本高。如果企业在全国各地进行巡回招聘,那么,企业的招聘成本是非常高的。这不仅包括花费在招聘上的直接成本,如宣传册的印制等,还包括很多间接成本,如校园招聘代表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一般来说,人力资源管理者在校园招聘上存在着以下几个误区: (一)不重视和不理解校园招聘 现在有些知名的国内企业开始在全国各地高校进行巡回招聘,比如万科、美的、创维等。这些企业的理念已经比较先进,但是,还有很多企业根本就不在高校里面招聘。他们认为大学毕业生刚出校门,没有工作经验,社会阅历不丰富,不如从社会上招聘的员工。需要注意的是,世界上优秀的企业都不“嫌弃新手”,如麦当劳等,他们的理由是:没有做事的经验,就好比一张白纸,对公司管理观念和企业文化的灌输更容易接受。没有经验的员工更具可塑性的优势,他们往往对工作任劳任怨、埋头苦干。换言之,没有小字辈加盟的企业,就会缺乏新的活力与生机。大学毕业生与从社会上招聘的员工相比,一个显而易见的优点是:他们没有家庭的拖累,因此能够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在中国目前阶段,家庭、个人生活与工作之间存在较大的冲突,比如,女性员工为了照顾小孩宁愿去干一些比较轻松的工作。诸如宝洁这样的跨国公司就走得更远,他们所有的员工都是通过校园招聘进入企业的,也就是说,宝洁不招聘有工作经验的员工。 光有先进的理念还不行,还需要有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实践。企业不仅是员工工作的地方,通过企业对于员工的培训,也是员工提高自己能力、实现自身理想的地方。这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否卓越的一个标志。在校园招聘中,卓越的企业看重新员工的未来,因此他们重视员工的培训;一般的企业看重新员工的现在,因此他们注重挖掘员工现有的知识和技能。 不重视校园招聘的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真正理解校园招聘。大学毕业生是企业管理者和技术人员的重要后备力量,因此,许多跨国公司在校园招聘的都是管理培训生(Manage?鄄mentTrainee),他们把大学毕业生作为未来管理者进行培养。在校园招聘中,优秀跨国公司更为注重的是大学毕业生管理才能的潜力,而不单单考虑大学毕业生的专业背景、学习成绩等因素。这些跨国公司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们都是内部选拔管理者。尽管对于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并没有一个定论,但是优秀的跨国公司还是倾向于在内部提升管理者,因为从内部提升的管理者更加了解公司的文化,具有更高的忠诚度。 (二)劳动力市场属于卖方市场阶段 劳动力市场属于卖方市场阶段,如果从总体上看,这个判断还是正确的。现在大学生每年毕业数量都很多,就业率逐年下降,这也是个趋势。如果你换个角度来看,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发现,从大学中越来越难招聘到符合企业要求的毕业生,因为优秀毕业生的数量还是非常有限的。尽管全国高校都在扩招,但是,诸如北大、清华、南大、复旦这些国内最顶尖大学扩招的程度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些学校的本科生扩招程度没有研究生扩招的多。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学校的定位是研究型大学,因而尽量压缩本科层次的学生数量,增加研究生层次的学生数量。 (三)甄选方式简单化和不科学 关于甄选方式,有三句话,“研究生学历以下的不要,女的不要,35岁以上的不要”。这当然是个笑话,但是它的确说明了现在很多企业甄选方式非常简单和不科学。这种现象的存在其实并不奇怪。因为负责招聘的人通常不愿花时间去分析工作所需的条件,而是用提高资格水平的办法简化自己的工作,而这种用学历等条件衡量工作能力的办法并不能保证聘到合适的人选。在校园招聘中,我们很多时候还是依靠学历、学习成绩等一些简单的因素来挑选应聘者。学历和学习成绩是属于比较表面和片面的东西,只能反映一个应聘者的学习能力,它并不能反映团队合作和人际沟通等一些更为重要的能力。另外,学校所提供的学习成绩在校际之间并不具有可比性,还容易作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稍高一点的企业,会关注应聘者的知识和技能。 二、校园招聘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型 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一个环节,如果就招聘而招聘,那么,企业的人力资源就不可能成功。根据克雷曼教授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竞争优势的模型,笔者构建了一个校园招聘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型。以选拔为出发点,可以把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分为三类:选拔前的人力资源实践、选拔的人力资源实践和选拔后的人力资源实践(如图所示)。 图:校园招聘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型 之所以构建这样一个模型,是因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一个完整的系统,这个系统中的任何一样活动是一个都不能少。我们很多人力资源管理者进行校园招聘时,比较注重选拔人力资源的活动,或者说,注重如何开好一场校园宣讲会,或者应用什么样的方法选拔应聘者。教科书和相关研究也都着眼于选拔实践。他们不太关注选拔前或选拔后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因此,对于如何开好一场校园宣讲会以及随后的笔试、面试等甄选方法,本文限于篇幅,不进行单独讨论。 选拔前的人力资源实践决定了一个企业能够招聘到什么样的人才。人力资源规划可以对需要招聘的员工数作出预测,而工作分析与设计提供了招聘的员工需要什么样的知识、能力和技能。 选拔后的人力资源实践决定了一个企业能否留住企业想留的员工。年轻人的职业生涯刚刚开始,他们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因此一套培训和开发体系对年轻员工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年轻人注重短期的物质收益,高收入有利于留住他们,因此合适的薪酬和福利计划有助于留住年轻员工。年轻人希望获得认可,因此公平公正的绩效评估体系也非常重要。 三、选拔前的人力资源实践 在进入校园招聘前,最值得注意的活动有三个:实习生计划、成立招聘项目组、选择合适的高校。 (一)实习生计划 实习生计划通常是校园招聘的一个前奏。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来看,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争夺本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一方面,实习生计划使得招聘单位能够提前了解应届毕业生,另一方面,学生也提前了解了企业,得到了更多有关实习企业的信息。IBM在今年推出了蓝色之路实习生计划,在全国一流的高校招募技术、销售、财务和管理方面的人才。 国内企业一方面不向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另一方面又要求毕业生具有工作经验,这显然是个悖论。在欧美,绝大多数企业都会拿出一些岗位提供给大学生。这样做有两个原因,一是可以降低雇用成本,大学实习生的工资大概只有正式工人的1/3;二是可以从实习生中挑选适合本企业的员工,这提高了甄选的有效性。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得到了一份获得报酬的工作,同时,他们对自己未来在薪酬等方面的预期也更加符合实际。实习生计划能够帮助大学毕业生更好的选择将来工作的单位。 (二)成立校园招聘项目组 成立校园招聘项目组,需要做两件工作。一是项目组成员由什么人组成。很多企业校园招聘项目组的成员都来自于人力资源部门,因为管理者认为招聘只是人力资源部的事情,和其他部门没有关系。二是对项目组成员的培训。 我们看看宝洁公司的例子。招聘项目组成员主要有三部分组成:招聘部门的副总监以上的高级经理、具有校友身份的公司员工、人力资源部门成员。高级经理主要是在校园宣讲会上介绍公司及所在部门,以示公司对这次招聘活动的重视;校友则以亲身经历现场说法,拉近企业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他们也负责与高校的联系和协调;人力资源部门成员则是招聘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和协调者,起到辅助和支持的作用。 (三)选择合适的高校 校园招聘与其他招聘方式相比,一个比较明显的缺点是成本高。因此,为了节约成本,就有必要选择一定数量的合适高校。选择的高校数量少,当然成本就低。一般来说,一些优秀的跨国公司一年在7~8个高校开招聘会。这个比较容易,相对来说,如何选择合适的高校就难一点。目前,国内的人力资源管理者都倾向于名校,名校固然是好,但争夺人才的竞争更为激烈。名校的毕业生所要求的起薪都高于普通学校。我们认为,选择高校有两个原则。 一个原则是本地化原则,也就是尽量选择公司所在地的高校。对于跨国公司来说,本地化原则是人力资源管理本土化的一个体现,他们应该多招聘中国大陆的员工。对于国内企业而言,他们应该在公司所在的城市或地区招聘更多的员工。本地化招聘会给企业带来很多好处。首先,本地化招聘使雇佣双方之间信息更加对称。很多毕业生对于外地企业并不一定非常熟悉,同样的,如果企业经常性的在本地高校进行招聘,企业肯定会对本地高校及其学生的特点有更加清晰的了解。其次,本地化招聘将会降低企业的成本,这是非常明显的。如果你要到外地招聘,招聘的直接成本中会多出交通费用、住宿费用,相应的招聘成本将会上升。 本土化的程度反映了一个企业的学习能力。在这一点上,跨国公司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校园招聘中,有些公司的宣传册使用英语,但是出现了一个非常有中国特色的英语单词:Hukou(户口)。这个词语很多中国人是有着非常深刻的体验的,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居然也能够明白户口对于中国人的重要性。 校园招聘论文:医学院校校园招聘会的困境及定位 摘要:通过对医学院校校园招聘会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医学院校校园招聘会的困境,从而对医学院校校园招聘会进行定位,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关键词:医学院校;校园招聘会;就业 0引言 校园招聘会是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实现就业,企业招聘人才最有效的渠道,如何开展、以什么形式开展校园招聘会一直以来就是毕业生、学校以及用人单位三方共同关注的问题。校园招聘会相对其他的求职方式有着许多显而易见的优势:首先是地利的方便,学生“主场”作战,节约了时间、减少了奔波之苦;其次是招聘的职位直接针对应届毕业生,成功的可能性相对较高,因此校园招聘会成为毕业生求职的首选。但是,校园招聘会在其热闹繁荣的背后,也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关注。高校校园招聘会每年都耗费了各高校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然而,对于学校的良苦用心和学校有关工作人员的劳心费力,众多大学生却越来越不认可。医学院校的校园招聘会又因实习时间、用工性质等问题,存在着实际困难,如何破解医学院校校园招聘会的难题,提高其有效性和签约率,是医学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1医学院校校园招聘会情况调查 为了全面了解用人单位的招聘现状、用工需求,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就业意愿、就业观念及其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看法等问题,发现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问题并分析原因,为广大毕业生就业以及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沧州医专利用每年的招聘会都开展招聘会情况调查,调查分为毕业生调查和用人单位调查。以2017年调查为例,共有1507名毕业生参与招聘会情况问卷调查,占总毕业生的46.8%,103家参会单位参与问卷调查,占总参会单位数的81.1%。调查结果显示:①大型用人单位受到毕业生的青睐,小微企业招聘困难。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德州联合医院、保定市第七医院、沧州天成药业、保定陈民口腔门诊等单位是在招聘会上最受学生欢迎、也是签约率最高的用人单位。很多小微企业因招聘效果不理想早早收兵。②当地用人单位和京津地区用人单位参会较多,地域分布不够均衡。毕业生希望招聘会的规模再增加,特别希望家乡的用人单位参会。在会场布置方面,能够按照地区和专业进行展位布置,使求职者一目了然。③医学类专业毕业生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特别是护理、眼视光技术、医学影像技术、针灸推拿、药学、医疗美容等专业供不应求。学校在这些专业的专业建设和招生就业方面应加强重视和政策倾斜。④用人单位建议学校加强学生就业观的教育,改变部分学生“钱多活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的职业观念。⑤用人单位希望与学校建立定向培养的长期合作意向,希望学校为供需双方搭建更快捷有效的招聘平台。 2医学院校校园招聘会的困境 2.1参会单位 以私营单位为主公办单位没有招聘自主权,不来参会。医学院校对应的是公立单位有医院、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是用人单位中的VIP,但是现在的公立单位都是通过统一招考的方式进行招聘,考、用分离,用人单位并没有完全自主的招聘权力,并且招聘时间和校招时间不同步,所以这些公办的医疗卫生单位极少来参加校园招聘会。另一方面,私营企业参会积极性非常高,求贤若渴,却得不到学生的认可,学生更愿意等到7月份参加公立医院的招考。私人医院和企业良莠不齐,并且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做出辨别和取舍,导致学生对招聘会不认可。 2.2学生对招聘会不够重视 在招聘会之前,学校忙于安排展位,邀请用人单位,却最容易忽视学生才是双选会的主体。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忙碌是为了推销学生、招聘员工,如果不了解学生的求职意向,就有可能偏离了招聘会的目的和宗旨。如果招聘会的宣传工作未做到位,学生在参会之前不了解参会单位,学生对招聘会的期望值和信任感就会降低,参加招聘会也是流于形式。 2.3招聘会的举办时间比就业高峰期晚 医学生的临床实习时间是八个月到十个月,而医学生的课程与文、理、农、工类学科相比,是比较紧张的,学生从实习进院(点)到完成实习任务,最快也要到三月底,这个时间正是医学院校举办招聘会的时间,但是应届毕业生的招聘高峰期一般是12月份到2月份,3月底的招聘会让学生和用人单位觉得时间稍晚,如果在招聘会上求职不成功会压力剧增,所以毕业生不会等到招聘会的时候才找工作,招聘会的举办时间不占优势。 2.4医学院校的招聘会 从形式上不能变化成多场次、小型化、专场化的形式和其他学科学生的实习不同,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甚至比理论学习还要重要,实习过程是非常严格的,每一个科室的实习任务都要都经过考核考试,才能出科,科室的轮转时间也有严格的要求。如果招聘会变成了多场次、专场化,实习单位是不允许实习生总是脱岗请假的。 3医学院校校园招聘会的定位 招聘会既重要,也要多渠道拓展就业平台,招聘会的作用只能作为最后的防洪大坝,前期的疏导必不可少:①通过就业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不等不靠,不只认准公立单位,也能下基层。使同学们充分认识到职业图景是多元化的,每一个职业都有成功的机会。在选择职业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自身的特长和兴趣,让能力和兴趣成为持续取得成功的动力。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既要重视物质追求,更要强调精神上的追求,追求崇高理想与事业成功应成为指引职业发展的新航标。②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也非常重要,在校期间就多为学生提供创业的理念和实施创业的空间,例如创业孵化园、众创空间等,让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可以获得可行的理念和实践的经验。③拓展定向实习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定向实习关系,以实习带动就业,现在沧州医专每年定向实习1000人,占实习生总数的三分之一,这部分学生会有75%的留用率,就业质量是比较高的。但是实习带就业基地集中在京津地区,而该校学生以河北省生源为主,很多学生选择生源地就业,定向实习基地应再进一步在省内地区拓展。④增强网络平台的作用,包括网络面试。在科技高速发达的今天,时间和空间都不应再是问题,在就业网上开发两个窗口,一个窗口是用人单位介绍,另一个窗口是学生自荐,并且增加实时网络面试的功能,就可以给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增加很多机会。那么,在实习结束后的医学院校的招聘会,应该定位为一场大型民营医院、医药企业参会的双选会,要提高质量、放宽地域、准确定位,定位准确了,才能提高双选会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 4医学院校校园招聘会的改进 ①提高招聘会的质量,不要数量,只要质量。哪怕只有十家单位来参会,也要把这十家单位的宣传工作做到位,后期再逐步增加规模。要邀请省内各地较有知名度的民企,例如沧州狮城百姓大药房、黄骅神农居医药集团、保定第七医院、邢台四院、保定高阳口腔等等,兼顾各专业、省内生源较多的地区,让这些医院和药企成为招聘会的主力,后续如果发展的好,可以变成实习+就业基地,达到学校、学生、用人单位的三赢。 ②做好招聘会前的学生求职意向调查,全面掌握学生的就业情况和就业意向,根据未就业学生的求职意向来邀请地域、专业符合的用人单位参会,对症下药,招聘会只服务好有求职需求的毕业生就可以了,因为就业推荐工作是个系统工程,有前期的就业观念引导、创业锻炼、实习选拔和学生自主网上找工作或亲戚介绍的过程,到招聘会的时候,学生要明白自己已经到了截流大坝这一层,学校在最后推动这一下,是希望学生可以找到工作的。这之后,学校虽然仍然负责学生的就业推荐,不会再这么集中,力度也不会这么大了。 ③做好招聘会的宣传工作。利用网络平台、微信、QQ群将参会信息和参会单位反复宣传,用一切有声、无声的媒体做好招聘会的造势工作,例如在就业网站和就业宝微信端上开辟招聘会单位展播,将参会单位的宣讲通过网络平台发送给每一个有意向的学生,让他们有备而来,达到知己知彼的效果,提高应聘成果率。 ④做好系、班的参与和分工。招聘会历来是学校就业部门的重点工作,在这个工作上,校系两级管理的分工不明显,其弊端也就显现出来,学校就业部门对应的工作对象是各系,各系对应各班,各班对应自己班的学生,任何工作都要经过这样的层级管理,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招聘会在学校就业部门的一手操办下,就业办的老师们忙断了腿,却得不到学生的响应,系班的反应也非常不积极,追根揭底是系、班没有参与。一是将学生的调研任务分到各系,让他们了解自己系学生的就业情况,结合就业率的月报,与系部考核挂钩;二是要求每个系开拓自己的就业市场,邀请一定数量的高质量用人单位来参会,刚开始可以每个系至少一家,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和系部资源,把招聘会做大做强;三是招聘会后进行调查统计,对招聘会情况进行反馈、总结和通报。通过前期调研、过程参与、后期总结,各系各班全过程参与到招聘会过程之中,一定会重视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共同将招聘会做出成绩,做出亮点,做成品牌。而招聘会作为每年学校就业工作的开年大戏,一定会引领学校在就业推荐、就业市场开拓方面乘风破浪、继往开来、更上层楼。 作者:齐晓翠;杨玲 单位: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校园招聘论文:企业校园招聘问题设计理念 1当前面试问题存在的误区 适合国有企业的面试应具有“面试形式简便、操作流程紧凑、专业问题集聚、标准宽严有度”的特征。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存在诸多误区,总体来看主要存在如下方面。问题随意性强,无效问题多。招聘过程中,国企面试官团队多是从各单位临时抽调组成,多数人员虽有较为丰富的实践技能,但未经过专业的面试培训,从而在面试过程中的发问有较强随意性,无效问题多,体系性不强,在极为有限的时间内对面试者的判断更多是基于个人基本印象,其评价结果的信度与效度均难以保证。片面追求高端,适用性不强。随着现代人力资源理论的引入和普及,国有企业管理层对招聘的面试环节愈加重视,对现阶段先进的面试形式和工具———STAR面试、餐桌面试、答辩面试、明尼苏达量表、康奈尔量表等[3]十分信赖并加以广泛使用,但忽视了面试形式与量表前期适用性评测,其最终结果与实际情况的契合程度仍需探讨。专业问题过于贴近生产现场。作为校园招聘面向的主要群体,应届毕业生社会经验不多,生产实践经历较少。因此,在面试过程中应以考察面试者在校学习情况以及将来发展潜力为主。但在实际面试中,由于专业面试官现场经验丰富,不自觉的会将专业面试问题偏向自己较为熟悉的实践方向,从而并不能够真实表现出应届毕业生真实水平。 2招聘面试问题设计理念 针对国企面试的特点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当前招聘面试问题需要建立“问题体系”的设计理念,即不仅需要判定每个独立问题的科学性,还要考虑多个问题之间结合与搭配,实现单位面试时间的最优化,增强面试者之间的区分度,从而提高面试效率。根据上述问题设计的整体理念,国有企业面试问题需要从问题个体和问题结构两个方面进行改进。前者是指面试问题自身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包括问题知识点范围、涉及内容、考察维度、信度效度等,是一个“存量”的概念;后者指多个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数据挖掘倾向,包括问题的组合、提问顺序、随机发问等,是一个“流量”的概念。上述两方面在不同类型的面试环节,其所占的判断比重也是动态变化的,在综合问题和专业问题的构建理念中,也有一定的区别和侧重点。 2.1专业面试问题专业面试问题主要考察应聘者的专业知识、技能及其应用。由于专业知识的相对客观性和离散性,在专业面试问题设计中更多的应侧重问题本身,具体的问题组合可由专业考官根据自身理解进行周边补充考量。在对专业问题“存量”的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校园招聘的面试群体主要为应届毕业生,其社会实践与生产现场的经验均较为缺乏,面试问题应以理论为主,考察面试者在校学习情况,并辅以简单的诱导式或启发式问题,全面观察面试者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并借此判断其学习能力与发展潜力。同时,由于各校专业课程设置的区别,可能会导致相同问题在不同高校毕业生间结果的差异。因此,有条件的国有企业可加强与各专业对口高校的联系,熟悉校方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建立适合各校的“通用”专业问题和依据各高校课程特点设计的“特殊”专业问题。 2.2综合面试问题综合面试问题主要考察应聘者的沟通表达、逻辑思维、临场应变等个人综合素质。这类面试问题在书籍、网络等媒体上资料较为丰富,毕业生对相应的面试技巧也较为熟悉。因此,独立的面试问题易受面试者自我呈现、印象管理等动机和行为的影响,使之难以有效反映面试者真实的水平。对此,在设计综合面试问题的过程中,需建立“问题系列”的概念,即通过“问题组”以一系列递进式的问题对面试者的综合素质要素进行集中考察,以提高面试过程的信度与效度。设置“问题组”的基本思路为:按考察维度设立多个“问题族”,每个“问题族”包含5~9个递进式的问题。前几个问题是将面试者的回答和思考范围进行潜意识的限制,将面试者引入他自己设置的“圈套”(回答不能前后矛盾),通过后几个问题(或根据面试者的回答进行随机追问)将包袱收紧,看面试者是“作茧自缚”还是“破茧成蝶”。“问题组”中所列问题题型适合采用OAE(困境Obstaclesituation,反映Action,结果Endresult)的面试模式,考察面试者逆境中的行为。题项之间的搭配可采用选择式和开放式,前者可根据不同的选择设计后续的问题,结构化较强;后者需根据面试者回答的关键点,以追问的形式挖掘其个人的实际禀质,具体的问题流可以如图1所示。 2.3问题后续追踪在有限面试时间所作的判断,主要是依靠面试官对问题的理解以及面试者对问题的反应。但面试问题实际的信度与效度,还依赖于同实际情况的比对。对此,国有企业一方面应充分发挥面试人数较多的大数据优势,在面试后综合分析各面试问题的回答分布情况,测算问题的信度。同时建立常态化的新入职员工跟踪机制,就某些典型问题的回答情况与相关面试者入职后一段时期的表现进行比对,判断相关问题的效度;另一方面须针对面试问题跟踪分析情况,判断各个面试问题的有效性,去伪存真,对问题库进行动态的维护,以提高下一阶段面试的水平。 3结语 需要注意的是,面试问题设计仅是整个面试环节的一部分,要保证国有企业面试的整体有效,在完善面试问题的同时,还需在评委选拔、培训、面试流程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梳理和改进,这也是本课题今后的研究方向。 作者:万青 王茜 单位: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 校园招聘论文:企业校园招聘方式研究 【摘要】校园招聘是一项系统化和程序化的工程。从进行工作分析和人力资源规划开始,根据企业战略确定人力资源需求,然后制定包括招聘人数、时间、地点、预算等要素的招聘计划,权衡利弊之后再选择切实可行的校园招聘方式。选择可靠的外包商更可以让校园招聘事倍功半。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校园招聘 高校毕业生 一、校园招聘方式的选择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其中一种方式,也可以几种方式同时使用。 第一,相关专业专场招聘。这种方式比较适合招聘目标群明确、人才专业性强的企业。比如IT行业的企业可以直接在目标学校的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或电子信息学院人力需求。在学校就业处获取相关专业的辅导员联系方式,由辅导员来招聘信息和推荐优秀毕业生。这种招聘一方面很有针对性,缩小了招聘范围;另一方面也节约了招聘成本,深圳华为公司经常采用这种形式。 第二,校园宣讲会。大多数公司的招聘岗位专业性不是很强,这就需要在高校举行宣讲会进行招聘。在全国的东北、西北、华北、西南、东南和华南片区各选取一个综合实力和地理位置好的高校作为宣讲会举办地点,周边高校的学生可以就近选择参加宣讲会、笔试和面试。这种方式需要企业投入更多的招聘成本和工作时间,尤其是在企业所在地之外,参与招聘的人员的其他工作会被校园招聘耽误。 第三,人才招聘会。很多高校和政府有关部门都会举办各种专业各种形式的人才招聘会,比如IT专场,营销专场,经管专场等。这种招聘方式的优点很明显,一方面有某专业领域人才需求的企业可以更多接触到该专业的毕业生,选择机会很多;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招聘会现场向同行业展示企业实力和宣传企业形象。 第四,校园招聘外包。专门的人才服务机构有做校园招聘的绝对优势:一是他们可以提供校园招聘的全程支持。二是有丰富的高校资源。三是外包商凭借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吸引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去他们的网站注册简历,形成丰富的人才库。四是分公司覆盖全国,地域限制小。 二、校园招聘的流程 校园招聘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主要包括前期调研、事先准备、招聘实施和后期反馈四个阶段。 第一,前期调研。首先,进行工作分析,这为招聘与选拔员工提供了标准,从而确保企业招聘员工的素质能满足岗位的需要;其次,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的目标及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预测要招聘的职位、部门、数量、时限和类型等,保证未来的人力资源的供给与战略目标的一致性;最后,结合工作分析和人力资源规划的结果,确定本次招聘的人力资源需求。认真分析企业业务范围和战略方案,确定招聘的岗位和人数。 第二,事先准备。首先,根据招聘的人员需求来制定招聘计划,应包括招聘人数、考核方案、招聘预算、招聘信息渠道和范围、招聘对象的来源和范围、招聘结束时间与新员工报到时间等;其次,确定招聘小组人员,这关系到企业能否吸引优秀人才和招聘的收益成本。最后,准备宣传资料和纪念品,向应聘者展现企业文化和氛围。 第三,招聘实施。整个招聘实施过程要经过联络学校、召开宣讲会、笔试、筛选简历、面试和心理测试这几个环节。 第四,后期反馈。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和校园招聘小组共同进行讨论,总结本次招聘活动的得与失,为下一年的招聘提出建议。将招聘结果反馈给学校,一方面有利于维持企业良好的形象,另一方面为今后跟校方进一步合作奠定基础。同时,企业跟校方有效沟通,可以了解到学生对企业的评价和学生的心理状况,这也为下一年招聘计划的制定有帮助。 三、结论 (1)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学校。进入校园的时间与签约大学生的违约率成正比,进入的时间越早,违约率越高,招聘到优秀学生的机会大;进入校园的时间越晚,违约率越低,招聘到优秀学生的机会小。企业应按照自身的人力资源招聘计划,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积极联系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选择一个符合企业现实的进入时机。 (2)组建优秀的招聘团队。招聘成员必须共同具备以下的一些基本素质:正直、忠诚、勤奋和强健。这样才能保证招聘不至于偏离目标;保证高强度的校园招聘工作按时按质完成。招聘团队必须具备娴熟的人际沟通技能、灵活的组织能力以及完备的专业技术知识。 (3)早做招聘规划。需要根据业务的复合增幅,对未来储备性人力资源提出规划性方案,根据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确定组织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还需要建立科学的人才测评体系,要以任职资格为基础,发展出招聘测评技术,并相应的设计招聘流程和考核方案。 (4)选好外包商。外包商主要是提供高校应届毕业生的生源情况、提供电子平台、招聘场地的预定、酒店的预定以及招聘过程中宣讲会现场布置、笔试支持、面试支持和电话通知等服务性项目。这样企业既节省人力物力,也可以使招聘工作做到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校园招聘论文:如何进行有效的校园招聘 每年临近寒暑假,许多大中型企业、甚至外资企业就开始出现在校园进行招聘。各家企业都使出杀手锏以吸引优秀人才。在这场人力资源争夺战中,相比较国内企业企业,外资企业无论是在企业宣传还是在用工待遇上都有相对优势。得出这样的结论绝不是崇洋媚外的心理作祟!从应聘者的角度来看,外资企业的招聘待遇非常具有人性化,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宣传上,而是能最大限度地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需要和生活需求,他们比国内企业更懂得笼络人心。 相比较于其他招聘方式,校园招聘有其独特的招聘对象,各类企业也应制定独特的招聘方案。 一、校园招聘成本高,深入理解出高招 近年来,国内一些大中型企业开始进入校园进行招聘,在全国各地校园巡回招聘,成千上万份宣传册的印制,校园招聘代表消耗的时间和精力,使得校园招聘的成本明显过高。与高昂的招聘成本相比,在校园所招聘到的人才在实际工作中是否有能力符合自身岗位显然更是招聘企业更为关注的事。那么,在校园招聘中,怎样才能招聘到符合所需岗位的优秀人才呢?这就需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校园招聘进行深入理解。 1、对象"无经验" 发掘潜力是关键 很多企业认为,要想招聘到优秀人才,应聘者本身必须具备丰富的社会阅历以及相关的工作经验。而有些企业则恰恰持相反意见,认为没有工作经验的新手可塑性比那些有经验的"优秀人才"要强得多,对企业的文化理念也更容易接受,更值得重视的是,在家庭观念深入人心的中国,相比较有家庭子女的“老”员工来说,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们没有家庭的拖累,工作时更容易全心投入,会把企业的工作当做自己的事业全力付出。 对于没有经验的大学生,企业要有与之相应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实践,及时对新员工进行培训,提升员工的自身能力,塑造他们的工作理想,不仅让新员工知道企业看重员工的未来,并让员工自己看到未来;不只看重员工现在的价值,更加注重挖掘其最大潜力。 2、科学规划 找对方法聘人才 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僧多粥少。这样的现状对于处于卖方市场的招聘企业来说更应该改变方法,以科学合理的规划进行招聘。不同于大部分企业简单的招聘模式:拼学历,拼成绩,拼经验。科学合理的招聘规划不仅涵盖招聘选拔的整个过程,还包括招聘前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招聘后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过程。 选拔前的人力资源实践决定了一个企业能够招聘到什么样的人才。人力资源规划可以对需要招聘的员工数作出预测,而工作分析与设计提供了招聘的员工需要什么样的知识、能力和技能。 选拔后的人力资源实践决定了一个企业能否留住企业想留的员工。年轻人非常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因此,一套培训和开发体系对年轻员工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年轻人更希望他们的工作能力获得认可与肯定,因此,绩效评估的鼓励也是很重要的,逐渐提高他们的收入有利于留住他们。另外,建立具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也会增加新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3、理智招聘 选择比成本重要 校园招聘中,企业能够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高校,比不计成本地选择多个高校进行多场招聘要重要的多。一些国内企业往往侧重学校名气,对专业细分则排在第二位。而对于名校毕业生来说,高标准的工作环境与薪资要求,更加剧了企业的校园招聘成本。选择一个合适的高校,不仅可以降低招聘成本,还可以提高招聘效率。选择企业所在地的高校进行人才招聘就是这样一个利益最大化的决定。这样不仅可以使招聘者和应聘者之间的了解更全面,更可以节约企业的招聘成本。 二、密切配合好 招聘才有效 作为一个完整的校园招聘管理体系,它的成功运转需要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校园招聘呢?现就校园招聘前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做如下具体论述: 1、明确招聘目标 所谓校园招聘,指的是各类招聘组织(企业)直接从大中专院校中招聘优秀应届毕业生。招聘目标是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在校园招聘中,企业可根据应聘者的在校表现或校外实习等活动判断应聘者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工作能力,不是关注应聘者的学习能力,而是关注其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 2、规划招聘方式 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来看,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对人才的争夺。 招聘单位可通过实习生计划引进优秀人才。校园招聘企业可仿效欧美国家,从企业中拿出一些岗位,提供给大学生工作实习的机会,继而从实习生中挑选适合本企业的优秀员工,不仅提高新员工甄选的有效性,而且降低企业雇佣成本;对于大学生来说,不仅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工作实习机会,更为他们的正式工作积累相关工作经验。 在大专院校成立招聘项目组。为把优秀大学生吸引到项目组,企业应充分发挥各个部门以及特殊人群的招聘优势,让企业高层、人力资源部和在职校友各肩其责,并进行相关宣传:人力资源部人员负责策划、统筹;高层负责宣讲公司对招聘的重视以及期望等等;而校友则以身说法,鼓励同校优秀学生加入企业项目组。这样,企业不仅可以完成相关项目,获得一定收益;还可以提拔在项目组中表现卓越的成员,为企业校园招聘积累经验。同时,项目组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实践平台。 校园招聘的实质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在招聘过程中的具体呈现。如果就招聘而招聘,那么,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就不可能成功。如能进行有效的校园招聘,不仅可以为企业招聘到优秀人才,还可以节约企业招聘成本,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实现招聘者和企业之间的互惠双赢。 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企业每年是一场接一场地赶招聘会,而求职者则是一个又一个地选择跳槽,这样的恶性循环不仅仅是一个社会现象,从更深层次上反映了许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和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不仅仅是校园招聘,任何一种形式的招聘都不只是简单的"把人招到单位去工作",还要考虑应该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才能留住企业想留的员工,以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校园招聘论文:浅议无领导小组讨论在校园招聘中的应用 摘 要:无领导小组讨论是一种人才测评方法,近年来,它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企业招聘和人才选拔,以提高招聘选拔工作的效率。本文首先对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然后从校园招聘中无领导小组讨论存在的常见问题入手,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在无领导小组讨论测评实施过程中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无领导小组讨论;校园招聘;人才测评 由于应届生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所以校园招聘的场面一般是比较火爆的。因此,急需提高在校园招聘中的效率,而在众多的招聘工具中,从开发、时间等成本角度以及适用人群角度来看,无领导小组讨论比较适合校园招聘工作,并已成为校园招聘中常用的筛选工具之一。 一、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相关概念 1、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简介 无领导小组讨论(LGD)是评价中心技术中应用频率比较高的一种情境模拟测试方法,是指运用松散群体讨论的形式,快速诱发人们的特定行为,并通过对这些行为的定性描述、定量分析以及人际比较来判断被评价者个性特征的人事评价方法。无领导小组讨论通常以 6-8 人为一组,在指定时间内围绕一个给定的问题进行讨论,讨论中各个成员处于平等的地位,考官并不指定小组的领导或主持人,也不参与讨论的过程,他们主要是通过观察应聘者在整个讨论过程中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来评价每个应聘者。讨论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应聘者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考官根据应聘人员在讨论中的综合表现是否符合拟任岗位的需要来辨别他们之间的差别及优劣. 2、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考察点 LGD方法给了评价者多角度观察应聘者的机会,以"察言、观色、测行"代替了原本的"察言",立体地考察应聘者。在整个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有两个考察点会贯穿始终: (1)合作能力。无领导小组讨论时间有限,如果不能充分利用小组内部的优势,就不可能在短时间提出切实可行又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法,也很难做到在保证效果的同时还能兼顾效率。 (2)竞争能力。个人的表现在无领导小组中将会被更加放大和突出,因为竞争者零距离地存在应聘者周围。应该保证给评委留下正面的印象,避免成为团队的边缘人物。 3、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分类 (1)根据讨论的情境,无领导小组讨论可以分为情境性讨论和无情境性讨论。无情境性讨论一般针对开放性问题,情境性讨论一般是让应聘者根据题目中给出的组织背景和任务要求进行讨论。 (2)根据是否给应聘者分配角色,分为指定角色的讨论和不定角色的讨论。不定角色的小组讨论,即小组中的应聘者在讨论过程中不担任任何角色,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指定角色的小组讨论中,应聘者分别被赋予一个固定的角色,如让他们分别担任财务经理、销售经理、人事经理、生产经理等职务,以各自不同的身份参与讨论。 根据实际的操作表明,对于校园招聘,情境性讨论比无情境性讨论效果更好。大学生对于有角色的情境讨论具有更高的参与度,在讨论的时候更形成争论的焦点,这时候对于招聘官来说更容易分辨应聘者的表现和对素质进行评估。 二、校园招聘中无领导小组讨论存在的常见问题 1、照搬西方无领导小组讨论试题,讨论题目缺乏针对性 无领导小组讨论在西方起步早,测验试题和实施程序都比较成熟。并且,研发一套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试题需要专家充分了解职位的工作情境,并且设计的题目要经过反复修订之后才能投入正式使用。所以很多组织为了省时省力省钱,往往单纯依照西方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试题和程序进行实施,而没有根据岗位胜任特征设计出适宜的试题和模式,内容缺乏针对性,不能充分发挥无领导小组讨论的优势。 2、测评要素指标不完善 一般来说,测评的要素项太多则容易导致测评者注意力不集中,造成评估的不准确;要素项太少则容易造成评估的不全面,甚至以偏概全。同时,有些指标并不能反映要测评的岗位要求,有些可能更倾向于社会职业人士,而与大学生的现实状况不匹配,如职业素养、战略领导能力等,这样就无法真正地考评到这些指标。 3、忽略测评者的选拔培训 参与 LGD 的考官均是从企业的内部和外部聘请的人力资源专家,很多企业认为无需对他们进行培训。这种看法也是错误的。尽管是专家,如果他们对于本次测评的目的、原则以及评分标准等并不十分了解,那就很难给出一个客观公正的评分。 4、有些应聘者发言很少,较难融入到讨论中去 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有的应聘者比较内向,较少表达自己的观点,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应聘者对活动规则的理解有偏差,或者是他们未接触过需要讨论的主题,还有应聘者之间"力量"的不平衡,如果一个团队中存在一个过于强势的人,总是在反驳别人提出的观点,那么团队中的其他成员就会怯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表现不出自己的水平。 三、对策及建议 1、无领导小组讨论测评题目的设计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题目一般有五种形式:开放式问题、两难问题、多项选择题、操作性问题、资源争夺问题。我们在进行题目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题目符合大学生的特点,讨论的主题一般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大学毕业生有自身的特点,他们多数没有工作经验,对工作的认识不够深入,所以和工作相关的问题不适合他们。但是,他们对新鲜事物、对社会热点往往比较感兴趣,且常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认识与看法。因此,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相对更适合他们。 第二,问题不应太难,也不太容易,对于大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问题太难,如"如何提高企业战略执行力"就不适合大学毕业生,因为他们对此类问题几乎没有认识。问题也不能太容易,如"组织爬山活动需要事先准备哪些东西",无挑战性的问题也引发不出太多的行为。中等难度的题目最有利于在一定的时间内激发出尽量多应聘者的行为表现。 第三,题目本身具有一定的争议性,能引发应聘者之间的争论。题目的争议性是指题目本身能够引发出不同人对问题的不同看法,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可以使他们各自的各项能力素质在与人互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显现出来。 2、测评者的选拔培训 测评者是无领导小组讨论实施的主导者,最好选择责任感强,能力水平高,有一定人事测评或管理经验的人担任,诸如有心理学或人才测评背景的专业人士以及部门主管。确定测评者后,还应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培训以提高其判断力和理解力:①介绍人才测评的基本知识与相关概念,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设计思路,评分要点与细节。②准确理解测评要素指标的含义,考察的重点要项及对实际工作的意义,明确每一行为的测评要点。③以模拟操作的形式让测评者掌握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操作方法和技巧,让测评者在实际运用中体会到无领导小组讨论的价值。 3、排除应聘者外在无关行为的干扰 (1)事先说明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规则。一方面使熟悉活动的应聘者放弃先前的认识,先前的认识可能会妨碍个人真实行为的展现。另一方面使不太熟悉活动的应聘者加强认识,以使其按照标准的活动规则积极参与。 (2)确保讨论主题的普遍性。一方面,在出题的环节要确保所讨论的主题是大多数应聘者一般都会了解和熟悉的。另一方面,也可采用讨论后追问的方式对不发言的个人进行追踪考察,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对其进行评价。 (3)分组要均衡。大学生招聘中,"力量"间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性别维度上,比如若将一名女生放在其他人全为男生的小组中,就有可能导致女生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 校园招聘论文:中小企业校园招聘过程中差异化优势的思考 【摘 要】文章通过对中小企业校园招聘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展开思考,首先分析了增强中小企业校园招聘能力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然后阐述了中小企业在校园招聘过程中相比于大企业出现的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对中小企业自身差异化优势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中小企业;校园招聘;差异化优势 中小企业是相对于大企业来说的,是指在经营规模上较小的企业,雇用人数与营业额都不大,此类企业通常是由单一个人或少数人提供资金组成,因此在经营上多半是业主直接管理而较少受外界干涉。中小企业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促进了就业,活跃了市场,成为了市场经济占主要位置宗旨的有力保障。 然而,中小企业在招聘过程中,会遇到相对大企业来讲的不少问题,如何克服这些问题则是这些中小企业竞争中制胜的关键。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成为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校园招聘则是其中最基本的内容之一,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关注中小企业的校园招聘工作,是提高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增强中小企业综合素质的一项基本工作。提高中小企业校园招聘的差异化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提供有力支持,从而提高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一、中小企业校园招聘过程中相比于大企业的劣势 一般来讲,中小企业相较于大型企业存在以下劣势: (一)中小企业知名度低。中小企业在知名度上相对于大型企业和外资企业来讲,有较大差距,毕业生很容易被知名企业的招聘规模和以往口碑所吸引,导致中小企业在校园招聘过程中处于劣势。中小企业在校园招聘的知名度低,有两方面的因素。其一,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小,雇佣人数少,营业额较低,从而造成了其知名度低,在校园招聘的过程中收到了大学毕业生相比于大企业较少的关注。其二,大多数大学生毕业生愿意在自己毕业后有一个体面地单位,所以大学毕业生愿意进大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企业,他们认为中小企业没有发展前途,待遇没有保障。 (二)中小企业校园招聘信息综合利用率低。校园招聘信息的充分利用可以增加企业校园招聘成功的几率。中小企业因为条件的限制,使采集到的招聘信息只是单方面的应用。企业所有者可以决定信息的有用或无用,所有者在与管理活动脱节的情况下,极易做出选择企业招聘高校和取舍企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的决定,使得有些与招聘相关的信息在没有充分利用的条件下就被舍弃,造成了信息综合利用率低的局面。 (三)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招聘的专业度不高。规范的招聘流程,经验丰富的招聘人员可以为企业在校园中的招聘工作增加胜利的筹码。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规模局限性,招聘流程不够规范,由于人员的局限性,招聘人员经验不够丰富,不能给大学毕业生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造成了中小企业校园招聘成功率低的局面。 (四)薪酬和福利方面和大企业相比竞争能力差。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的最大因素是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薪酬福利体系。大企业有自己规范的薪酬和福利体系,在薪酬的发放,福利奖金的发放等方面都有制定的标准。而中小企业在薪酬和福利发放方面就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和标准,企业所有者很可能根据企业的盈利情况来发放薪酬和福利。这使得大学毕业生首先选择有保障的企业来为其服务,使中小企业在校园招聘中处于不利地位。 二、中小企业应充分发挥在校园招聘中的差异化的优势 如何克服上述劣势,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着重强调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中小企业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促进了就业,活跃了市场,在市场经济占主要地位宗旨的领导下,中小企业将会有,更新颖的发展形势,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其一,校园招聘的过程中,可以拿到大企业邀请函的毕业生在毕业生总量中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大多数的毕业生还是进入中小企业。大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远远不能解决就业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解决毕业生就业的主力军还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能够吸纳绝大部分的毕业生,这为中小企业更规范,更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其二,中小企业的规模小,发展方向灵活,转变速度快。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有些大企业受到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不得不压缩生产规模。这是中小企业却可以不断的调整经营方向和产品的结构,从而获取更大的发展。 (二)其次强调中小企业员工的发展空间大。中小企业自身的规模小,有时候一个人兼顾好几个岗位的工作,这样就降低了人力资源的管理成本。大学毕业生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在兼顾几个工作岗位工作的同时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办事的综合能力,进而成为企业项目的主管。在大企业中大学毕业生要遵循企业的规章制度,只能进入一个部门,了解单方面的工作,提升的空间较小。提供的内部的发展机会多,毕业生只要有能力,成长为中高层人员的速度要比大型企业快。 (三)中小企业的招聘形式应多样化。中小企业相比与大企业没有规范的招聘流程,但是中小企业不必拘束于大企业的招聘流程中,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设计适合中小企业的招聘形式。其一,中小企业规模小,对市场反映灵活,企业所有者容易拉近与毕业生的距离,企业所有者可以亲自出席进行招聘,这样可以建立毕业生的信赖感。其二,企业的招聘方式灵活性强,不必拘泥与大企业的宣讲,笔试,面试的流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及时调整招聘计划,例如,建立合理的沟通机制,定时与有意向的毕业生进行沟通;带领有意向的毕业生参观企业;制定实习岗位,在实习中选拔需要的人才。其三,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比较亲情化,这样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很容易接受,拉近了企业和毕业生的距离。要有效实施中小企业校园招聘,必须精心设计校园招聘流程。 三、结语 中小企业在校园招聘活动中占有者重要的角色,中小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清楚的给自己定位,发掘自己的差异化优势。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去或留在于企业自身。中小企业更应该注重联系实际,使毕业生的需求与企业的需求切实的联系起来,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有效地实施多样化的招聘流程,建立健全完善的人才培训发展体制。从而避免大学毕业生流失现象的发生,形成适应于本企业的独特的人力资源优势,促进企业可持续性发展。 校园招聘论文:关于校园招聘问题的探讨 摘要:在人力资源渐渐被企业开始重视后,人才培养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有生力量,而许多企业将目光投向了应届毕业生,校园招聘便成为企业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校园招聘不仅能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为社会和企业自身培养更多的人才,同时还可以通过校园招聘提高企业形象,起到树立企业品牌的作用。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校园招聘的文献以及笔者自身的亲身参与,分析了校园招聘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及对策,探讨如何开展优质高效的校园招聘,如何为企业选拔到真正适合企业自身的人才。 关键词:校园招聘 问题 探讨 一、校园招聘概述 校园招聘是一种特殊的外部招聘途径。狭义是指招聘组织(企业等)直接从学校招聘各类各层次应届毕业生。广义是指招聘组织(企业等)通过各种方式招聘各类各层次应届毕业生。 二、校园招聘流程 校园招聘包括计划、招募、选拔录用三个阶段。(1)计划阶段。主要是企业根据需求分析进行招聘计划的制定,确保满足企业人力 资源的需求。(2)招募阶段。主要是企业通过宣讲会、招聘会、网络等形式向各大高校发出招募宣传。(3)选拔录用阶段。主要是企业通过科学合理的面试方法对应聘的高校大学生进行筛选,选出符合企业文化岗位需求的优秀人才。 三、校园招聘的形式 不同企业对校园招聘所实施的步骤和形式不尽相同,总体来说,一场成功的招聘会所涉及到的内容包括信息、宣讲准备、主题宣讲、测试及面试、交流和反馈。 1、信息。在企业决定实施校园招聘的计划后,首先要做的就是信息。现今社会,媒体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再拘泥于海报、宣传单,企业要迎合时代,运用多种媒体进行信息,以期达到最佳宣传效果。企业可以以企业本身和学校两个载体为主导信息,企业自身可在企业官方网站和合作的社会招聘网站上校园招聘信息,另一方面,企业要在目标高校信息,可联系高校就业办等高校机构,在校园内进行信息,如张贴海报、派发宣传资料、校园网宣传、校园BBS宣传、手机短信、校园邮件等。 2、宣讲准备。宣讲准备包括:场内外布置,场内宣讲台的布置,场内外宣传牌、横幅的摆放、悬挂,入场接待处的布置等,要尽量突出公司优势。 3、主题宣讲,主题宣讲是整个校园招聘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现在企业的宣讲形式一般都是采用公司介绍类的PPT,宣讲者需要把握的是突出宣讲的中心,好的宣讲标题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PPT的内容的制作除了公司概况、企业文化等基本内容外,需要着重突出公司相对于行业其他公司的优势,如企业的制度、晋升渠道及薪酬水平等。除了内容,PPT背景、字体的制作风格也很重要,应该与企业形象相符合。宣讲者的选择也很重要,其代表的是整个公司的形象,也是应聘者对企业员工素质的最初和最重要的印象。实际的选择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企业的风格和实际情况而定。 4、测试及面试。在主题宣讲过后,大多数企业通常会对求职大学生进行测试及面试,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可包括综合知识测试和专业能力测试,笔试仅作为初步筛选的门槛,不作为最终录用的决定性依据,因为工作能力的高低并不取决于成绩的好坏;面试的种类很多,在校园招聘中运用的最多的是集体面试,其中又以无领导小组讨论使用的最多。 5、交流和反馈,交流和反馈对招聘双方来说都是很很重要的,一方面企业通过交流能了解到人才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人才也能得到自己的答案。基于此原则,双方的沟通交流理应建在真实的基础上。 四、校园招聘的目的 1、满足岗位的需要。通过校园招聘来满足企业某些岗位的人员空缺,以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经营目标的实现。同时,高校的专业设置较为健全,毕业生的专业性较强,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及岗位要求,较快的寻找到所需要的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约成本。 2、满足人才储备的需要。就人力资源规划而言,人才招聘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性的工作。人员招聘不仅仅是解决现有人员的空缺,同时也是为了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进行的人才储备。毕业生可塑性较强,是企业人才储备的不二之选 3、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在21世纪的今天,企业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间的竞争,企业拥有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就等于拥有了强大的竞争优势。中国近两千所高校,每年高校毕业生在五百万以人上,对企业而言,是一个巨大的人才库。做好校园招聘,企业将有效满足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需要。 五、校园招聘的优势。 就企业而言,校园招聘的优势可以从招聘过程和招聘结果两个方面来分析。 从招聘过程来看,其主要优势在于:1、具有高应聘率、宣传成本较低;2、控制薪酬总量,降低运营成本;3、推广雇主品牌,增减社会效应;4、扩大人才储备,树立企业形象;5、双方直接接触,相互间可迅速了解。 从招聘结果方面来看,其主要有优势在于:1、快速的企业文化认同;2、强烈的进取意识;3、较强的学习能力;4、思维活跃,富有创新精神。招聘到的大学毕业生进入公司后,学习能力强,可塑性高,易于接受公司文化,可以在公司不断地成长,由普通员工逐渐做到中高层管理人员。 企业的长远发展,依赖于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获取有培养开发潜力的大学毕业生是国内外成功企业的基本经验,因而应从招聘和培养大学毕业生入手。 六、海景投资集团校园招聘概述及现状 海景投资集团是一家以房地产开发、建设、销售、物业管理为主要经营业务的多元化房地产集团企业,连续多年荣获中国房地产500强称号。 海景集团一直将人才培养战略纳入集团总战略,集团现有正式员工142人(未含工地施工员、保安、清洁工),其中74.6%人员为大专以上文凭,55.6%人员为本科以上文凭,海景集团计划五年内在香港上市,所以提高企业人员素质势在必行,这也是企业开展校园招聘计划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海景投资集团主要的招聘渠道有:网络招聘(主要)、报纸招聘(阶段性)、校园招聘、员工推荐等方式,基于企业人员较大的流动性、社会招聘成本越来越高和社会人员背景复杂等原因,企业越来越看重校园招聘,希望能通过校园招聘为企业寻找到合适的人才。 七、海景投资集团校园招聘计划及实施情况 海景投资集团于2010年才正式启动规模性的校园招聘计划,之前仅个别招用实习生以作留用。2010年至2013年海景投资集团校园招聘情况如下: 注:2013年校园招聘截止发文时尚未全部结束,故部分数据为截止发文时数据 该企业实施校园招聘做得好的地方有:1、招聘形式有所取舍,在最初的2010年该企业使用了双选会的形式,但后来发现效果并不好便舍去了,而2013年由于该企业新建酒店开张,需要大量服务性人员,所以该企业选择了与学校联系直接推荐的形式,节省了时间和金钱;2、根据企业性质和需要的人才选择目标院校,该企业是房地产企业,所以对理工类人员需求较大,但也需要文职人员,所以该企业的目标院校大多是理工类院校或综合性大学;3、根据企业地理位置选择目标城市,该企业地处广东,所以选择的目标城市大多为南方城市,且薪酬水平比广州略低,这样更有利于吸引该地的学生。 该企业实施校园招聘不足之处在于:1、整个校园招聘过程持续时间过长,给毕业生的答复过慢,导致录取人数和实际到岗人数大相径庭;2、盲目扩大校园招聘规模,而没有考虑用人部门是否需要应届毕业生,而导致一年后的在岗率严重下降;3、在实施无领导小组讨论中,没有将不同专业的同学分开进行,导致很明显的文科类型的学生比理科类型的表现好;4、最后面试阶段,企业高层对形象要求较高,对性别也有一定的偏向,造成一定的歧视。 八、对校园招聘提出的建议 1、明确用人部门需求,确定岗位要求。要提前对各用人部门在未来的用人需求上做好调查,是否真的需要培养和补充应届毕业生,需要什么样的应届毕业生,不能因为招聘而招聘,导致招聘到位后没有实际意义,既浪费公司人力物力财力,又耽误了应届毕业生自身的发展。 2、不盲目择优,而要选择最适合企业的人才。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合的。在学校,通常评价一个学生优劣与否的关键是成绩,而成绩好却不一定代表能力强,而能力强也不一定是最适合公司的,所以在招聘过程中,不能盲目挑选最优秀的应届毕业生,而要立足公司现状,综合考虑能力、忠诚度等各方面问题,为企业选择最合适的人才,达到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 3、加强校园招聘人员培训,组建优秀校园招聘团队。千里马需要有伯乐才能相中,招聘人员代表着公司的形象,肩负着为公司选拔人才的重任,从形象谈吐到对公司的了解程度,对招聘的专业认识,各方面都需要进行培训,以便更有效的招聘到企业需要的人才。 4、选择合适的甄选方式和测评手段。校园招聘不能盲目的跟从其他企业,好的模式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甄选方式和测评手段,制定相应的测评标准,选对问题,才能在短时间内了解应聘者与岗位的符合程度,以提高校园招聘的质量。 5、把握好校园招聘的节奏,及时选择和反馈。校园招聘通常不会只在一所高校进行,而应届毕业生们应聘也不仅一家企业,这就需要把握好各高校的招聘节奏,宣讲、测试、面试、录用环节都要做到及时,避免因为拖沓而导致合适的人才流失到其他企业。 6、加强校园招聘工作后期的总结和反馈。整个年度的校园招聘工作结束后,要及时做好总结和反馈工作,作为今后改进校园招聘工作的主要依据,收集各部门对校园招聘的意见和建议,为今后提高校园招聘的有效性提供可靠的依据。 九、结束语 企业招聘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而校园招聘只是其中的一个途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校园招聘面临的挑战也不断加剧,给招聘人员带来更大的压力,促使企业不断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企业应当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人才需求计划,并通过科学的招聘方式提高招聘的有效性。另外,企业还要注意创造和谐的内部环境,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设计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体系,提高员工忠诚度。
贸易论文:投资与贸易关系的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对国内外有关外商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论,并考察了中国的情况,指出了已有研究的成果和不足。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关于投资和贸易相关关系的问题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近年来,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名列世界前茅,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功不可没。所以,了解已有研究对指导我国的引资工作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投资与贸易关系的研究综述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对外贸易和直接投资的基础是国际分工,贸易投资一体化的本质是国际分工深化,所以贸易投资一体化是国际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 马克思虽然没有创立系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但其《资本论》中渗透着资本输出的思想。他认为资本主义条件下必然产生的“过剩资本”是资本输出的物质基础,资本输出是过剩资本的一条必要出路,追逐高额利润是资本输出的内在动力,接受资本输入的国家将成为资本输出国的经济附庸。 列宁根据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实际情况,发展了资本输出理论,允许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同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并存,并提出应该利用外资改造国有经济。指出“剩下的帝国主义的经济事业和文化事业,可以让他们暂时存在,由我们加以监管,以待我们在全国胜利以后再去解决。”邓小平指出“‘三资’企业受到我国整个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是社会主义的有益补充,归根结底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的。”这些论述都说明利用外资是中国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西方经济学者的论述 1 基于传统贸易理论的观点 投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与投资实践有着密切关系。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投资理论都是经验性的不完善的理论体系。其中,占统治地位的是资源禀赋论,之后各种投资理论在其基础上得到发展。 资源禀赋论(H-O定理)。俄林(Ohlin,1933)在李嘉图比较优势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导致的生产成本的差异和比较优势的变化。提出了“资源禀赋论”。该理论构建了一个2x2x2框架,认为各国开展贸易的直接原因是要素禀赋不同导致的生产成本的差异。结论是一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该国丰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该国稀缺要素的产品。 蒙代尔模型。蒙代尔(Mundell,1957)提出了贸易与投资的替代模型。从H—O定理的2x2x2框架出发,考察了贸易与投资相互替代的两种极端情况。结论是在存在国家贸易壁垒的情况下,如果直接投资厂商始终沿着Ry—bezvnski线实施FDI,那么这种FDI就能在相对最佳效率或最低的要素装换成本基础上实现对商品出口贸易的完全替代。Gruber(1967)、Hoist(、1972)、Adler和Stevens(1974)、Beldelbos和Sleuw aegen(1998)、Gopinath(1999)的研究证实了蒙代尔结论。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H—O—S定理)。Samuelsonf19491和Lerner(1952)根据“斯托尔珀一萨缪尔森定理”认为各国都以各自的生产要素禀赋比率差距为基础进行贸易,其结果是贸易前相对丰富的要素价格上升。相对稀缺的要素价格下降,并逐渐形成要素价格比率的国际均等化,资本流动成为贸易的一种替代。 2 基于跨国公司理论的观点 垄断优势论(H—K—C理论)。海默(Hymer,1960)创立的垄断优势论,强调了市场竞争的不完全性和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解释了知识密集型产业FDI和发达国家之间的FDI。金德尔伯格(Kindleberger,1969)和凯夫斯(Cayes,1982)对垄断优势论做了进一步扩展。形成了H—K—C理论。 贸易论文:提高商务英语工作人员在涉外贸易谈判中的沟通技能 摘要:今天的中国对外贸易活动与日俱增,中国的企业同国外企业间的商贸谈判日趋频繁,当前我国急需大量的高素质、高能力的专业的商务英语翻译人员。商务英语翻译工作对于很多有志青年来说有着广阔和光明的发展空间,现在的从业者和未来想加入到这一行业的人们,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掌握商务英语的沟通技巧,提高商务英语的沟通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国际贸易的成功率。 关键词:商务英语;国际贸易;沟通技巧 一、商务英语在中国 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出口贸易额在整个世界贸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英语作为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包括众多从事对外贸易的人所熟练掌握和运用,今天在中国很多的城市里从幼儿园和小学就已经开始了英语的教育和培训,英语的普及率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些都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能够与外国人进行有效地沟通。然而国际贸易中所使用的英语又与传统的学校课堂教授的基础英语有着不小的差别,其专业性更强,涉及更多的交叉学科的知识,而进行日常交流的基础英语已远不能满足国际贸易交往的需要,因此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就诞生了一个新兴学科——商务英语。欧美等很多经济发达国家早就开设了专门的商务英语课程,并面向世界不同国家推出了商务英语考试,我国这些年来许多高校也设立了商务英语专业,并培养了大批高层次、复合型的商务英语人才,以满足国家和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二、文化差异导致的商务英语沟通障碍 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企业同外部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加入到了海外市场的竞争中,同时众多国外知名企业也看中了我国的广阔市场,纷纷在中国开店设厂。由此产生的众多商务活动中英语已经被不同语言国家的人们所广泛使用,由于贸易的专业性和多学科性,普通英语已经无法满足贸易交往的需要,贸易会议、贸易洽谈等活动都需要专门的商务英语翻译人员来参与,而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差异,是众多商务英语翻译人员在沟通中所共同面临的难题。 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这是由于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不同所造成的。因此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其相对独立和特色的文化体系,文化的差异经常反映在一件相同的事务不同的人却有截然不同的理解,这就容易产生歧义造成沟通障碍。在国际贸易中的商务英语交流中,只有弄清不同语言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背景,才能令贸易双方更好地进行沟通。语言作为承载和传递文化的工具,翻译人员如果仅仅掌握两种语言的词汇、语法等基本知识,而不能了解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就很难做出最合适和准确的翻译。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很多的词语在特定的环境下具有其特定的意义,如果译者不考虑词语所处环境下的文化因素,就容易出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情况。例如受文化因素影响,中西方人的性格和思维方式有着很大的不同,中国人受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的熏陶,在语言表述上一般谦和委婉,而西方人在表述时往往坦诚直白。如果国际贸易中通过商务英语进行沟通中不进行文化因素的转换采取直接翻译,就容易导致中方认为外方傲慢,而外方认为中方心虚的问题,贸易双方就难以有效交流和沟通。同时不同国家的企业文化也各不相同,中国的企业往往讲求团结和谐,美国的企业多奉行利益和个人英雄主义,日本的企业则更重视团队作战。不了解不同国家企业的思维方式,在国际贸易中的商务英语翻译就很难沟通顺畅。 忽视文化差异的存在,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或贸易谈判中做不到文化融合,是对外贸易合作交流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天我国很多高校在商务英语的教学中,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很多从事对外贸易谈判的商务英语工作者也忽视了文化差异的重要性,因此在实际翻译中当出现不同文化产生碰撞后,他们往往不能作出准确的翻译和转换,因而达不到理想的商务交流的目的。因此无论是教学单位还是商务英语翻译从业者,都应认识到语言的翻译其实也是文化的翻译,在国际贸易的翻译中,一定要正确地将双方彼此不同的民族文化和语言文化进行传递,才能保证沟通的顺利进行。 三、国际贸易谈判中文化差异问题的解决 在对外商务谈判中,由于不同国家的人们在语言表达、民俗习惯和历史背景存在差异,所以商务英语翻译人员必须将这些差异充分考虑进去。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和具备极高的翻译能力,从而有效化解因这些差异而带来的问题。不能向基础英语翻译那样简单地进行直译,译者不仅要掌握众多综合性的交叉学科的专业知识和英语知识,还要深刻了解双方所处国家或地域的文化背景,在翻译中做到不仅要把双方所传递信息中的商务信息准确表达,同时也要把双方所表述的具有文化内涵的信息也准确地传递出去,这样才能保证贸易谈判的顺畅和成功.它要求译者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是要准确地分析词语在当时商务活动下具体语境中的实际含义,英语的词汇往往具有多重含义,不同的语境下表达的内容很可能差别巨大,因此译者在翻译时一定要结合谈判中所处的具体语境,以及陈述方所要传递的文化信息,正确地进行翻译。如果lection不加分析地简单直译,忽略了某些词汇在具体语境下的衍生意义,往往容易导致歧义和误解的发生。 其次是提高商务英语翻译者的文化意识,译者在提升自身语言翻译能力的同时,应时刻培养自己的文化敏感性,更多地去了解和熟知不同国家和地域人们的文化背景、历史知识和风俗习惯,知己知彼才能做到 在国际贸易谈判中,尊重对方的同时得到对方的尊重,从而有效地化解因文化差异所产生的鸿沟。 还有就是能够熟练运用翻译工具,因为能力再强的翻译人员也会有知识的盲区,商务活动涉及的内容往往专业和繁杂,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掌握所有领域的学科知识。而搜索引擎、专业词典和翻译软件等工具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译者可以通过这些工具来更新和完善自身的词汇量,从而能够有效的辅助自己更好的完成翻译工作。 最后就是要在翻译中尽可能的找到不同语言国家文化的契合点,因为商务谈判不仅仅是商务信息的交流和传递,同时也是贸易双方不同国家间文化的交流,译者既要保留本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还要尊重和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在翻译中做到不同文化的有效融合。 今天的中国,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是既存在地理位置相隔很远,又存在着经济联系日趋紧密的关系,我国同众多国家在WTO的框架下积极频繁地开展贸易互惠活动,各种形式的贸易谈判与日俱增。在这种状况下,就要求商务英语的翻译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在与外方交流和交往的过程中,恰当地处理不同国家存在的文化差异,在融洽的环境中做到有效的沟通。这样不论是我国的企业进行产品出口进军国际市场,还是先进技术、设备和商品的引进,都能在一个良好的商务交流环境下取得成功。 四、贸易谈判中商务英语的沟通技巧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而存在着大量的专业词汇是商务英语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因此能否准确的运用和翻译这些词汇,对译者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商务谈判中常常会涉及金融、贸易、财会、法律、政治等等领域的专业词汇,就不能简单地按照基础英语中的词义进行翻译了,例如:balance在普通英语中是“平衡”意思,而在贸易术语中它是“差额”或“余额”的意思;reference在普通英语中具有“参考、查阅”的含义,而在商务谈判中它常常指的是“担保人”或“证明人”的意思。这样的词汇在商务谈判中数不胜数:agreement(条款)、collection(托收)、enquiry(询盘)、honor(承兑)、interest(利息)等等,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多加留意,同时在平时注意积累和掌握大量的普通词汇所具有的专业含义。在国际贸易谈判的过程中,商务英语的翻译者要根据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在沟通中运用相应的技巧,针对商务合同或法律文书等不同形式的文体,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翻译策略。在拥有大量相关专业知识和较高英语翻译能力的基础上,熟知国际贸易活动中商务英语的表述方式和语言特点,具备足够的商务合同和法律文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今天的社会日新月异,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地发展和变革,很多专业术语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因此翻译人员应不断地通过学习来完善自身的专业词汇量,通过互联网、最新的境外报纸杂志以及专业书籍来丰富和增加专业词汇,充实专业领域的知识储备,从而保证翻译中的准确性,使商务信息能够被准确地传递给贸易谈判的双方,促进贸易活动的成功进行。同时,翻译人员应最大限度地消除因思维方式和文化上的差异而带来的影响。跨越文化交际障碍最好的方法就是了解并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内涵和民俗习惯,避免使用容易令对方产生歧义和误解的词汇。例如在中国代表吉祥的龙在西方的词汇中就有邪恶、暴力的含义;我们认为可爱善良的大象在英文的词汇中就有笨重、累赘的含义。在国际贸易谈判中如果使用了这些我们认为好的,但外方认为不雅的词汇,就容易给沟通带来不利的影响,这是翻译人员应该十分注意的问题。语境的准确把握也是一个重要的沟通技巧,译者要准确理解对方使用词语所要表述的真实含义,了解对方是在何种语境和文化背景下进行表述的,并依据现代翻译界公认的功能对等理论和我国着名翻译家严复的“信、达、雅”原则,保证原文信息和译文信息含义的等值,尽可能的让原文和译文在文体、文风、语言方式、文化以及社会因素方面保持一致,使两种语言实现等值的传递。在贸易谈判中合同和法律文书的翻译上,翻译人员必须做到运用的语言和行文方式符合现代商贸文献的标准和规范,保证专业术语、译名的统一和前后一致,使贸易双方得以顺畅的沟通。 五、结语 今天的中国对外贸易活动与日俱增,中国的企业同国外企业间的商贸谈判日趋频繁,当前我国急需大量的高素质、高能力的专业的商务英语翻译人员。商务英语翻译工作对于很多有志青年来说有着广阔和光明的发展空间,现在的从业者和未来想加入到这一行业的人们,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才能在这个舞台上大展拳脚,为我国的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贸易论文:国际贸易游戏教学的作用 经济的全球一体化及对世界贸易组织的加入,中国和世贸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更加密切,合作前景更加广阔,但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培养大量国际贸易人才,特别是培养同时具备国际贸易知识和外语知识的专业人才的紧迫性。国际贸易英语课程覆盖面广,专业性强,学习难度大,如国际贸易英语课程的专业词汇就涉及到很多的科学领域,就“margin”一词而言,在证券用语中可译为“保证金”,在经济领域中又指“利润空间”、“利润率”;kite在日常英语中的意思是风筝,但在商务上的意思是“空头支票”。国际贸易中的政策、贸易术语、贸易合同的签订、运输条款等都需要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理解、记忆。因此,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那么,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大量术语的记忆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掌握复杂难懂的贸易条款、规则,是教授国贸英语课教师们急待解决的问题。但我国国内学者们至今没有找到很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教授该课程。笔者通过自己的国贸英语课教授发现,将游戏适当的运用到该课程的教学,不但可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对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很大的帮助。 一、游戏教学理论概述 所谓游戏教学方法[1],又称学习游戏化,是在学习游戏化观念的指导下,在教学设计过程基于培养目标、学习者年龄、心理特征等方面,借鉴游戏,设计选择适当的发展工具、评价方法和教学策略。其中,游戏化学习的重点就是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游戏的教育性。柏拉图说:“生活必须作为游戏来过。”雅斯贝尔斯宣称“:人们为了寻求生命的答案,总是不断通过各种实践去不断变换身心自由释然的游戏,这种不断超越以求更新的活动可以说是倾听生命规律的行为。”[2]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帮助人们学习文化知识和生活技能的活动自古有之。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皮亚杰[3]强调在对儿童的教学中运用游戏形式,让儿童“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他认为游戏、竞赛等活动最适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儿童在轻松活泼的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使智力得到充分的应用和发展,以此为游戏教学奠定了哲学的基础。 根据KrashenStephen[4]关于语言习得中“情感过滤器”的假设,语言习得是个体情感系统滤后的产物,那些在语言习得过程中会引起负面情绪或与个体不愉快情感经历相关记忆的语言和学习过程都会被过滤到个体语言记忆系统之外,过滤的产物越多,个体对该语言体系的接收、处理及消化得越慢,甚至完全排斥对语言的习得。KrashenStephen还提到,焦虑、紧张、无趣等均为“情感过滤器”的滤网。因此,教师在第二语言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降低“情感过滤器”的过滤作用,提高教学的趣味性、知识性,激发学生的正面学习情绪,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下积极吸取教师所教授的知识。Hadfield[5]认为“外语课堂活动不仅和传统的课堂教学一样,对语言操练具有一样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外语课堂活动能给语言习得者提供真实的交际机会,尽管仍然是在人为设定的范围内,进而将教室和教室外的世界连接起来。”这种鼓励自然交际的外语课堂活动将语言习得的过程转换成习得者自由交流的过程,将教室转换成准外部语言环境,将教师和学生的师生关系转换成平等交流的关系。当习得者的游戏意识和交际意识上升到一定程度时,他们就不会再因为担心犯口头上的错误而不敢开口了。随着习得者作为外语教学研究对象的深入,教学的多样性对教学效果的迁移作用更加受到关注,外语课堂游戏无疑为外语教学的多样性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正如RichardAmato所说,“外语课堂游戏可以缓和紧张的有压力的学习气氛,可以引发新的语言点和新的想法,可以给传统的教室带来更多的选择。”[6] 二、国际贸易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开学初,笔者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给学生上了国际贸易英语第一单元的课程,该单元结束后,笔者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测试,并记录成绩。之后对这两个班级进行了第一次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65份,收回65份,所有问卷都有效。通过问卷调查,笔者发现以下三个问题比较突出。 问题一:你喜欢目前这种国际贸易英语课的上课方式吗?68%的学生表示不喜欢,13%的学生表示一般,8%的学生选择无所谓,剩下的10%的学生表示喜欢。 问题二:通过目前这种教学模式,你能记住多少新授知识?47%的学生选择低于一半,31%的学生选择多余一半,3%的学生表示完全记不住,9%的学生表示几乎可以记住全部所授内容。问 题三:你认为是否有必要改变当前的教学模式?67%的学生选择完全有必要,15%学生表示一般,7%的学生表示无所谓,剩下11%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调查结果表明,绝大部分的学生对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不满意,可以看出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剥夺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极大地扼杀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基于该课程实践性较强,多数学生希望能有机会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操练,以便及时发现自己知识结构中的不足并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而这些要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是较难实现的,所以希望授课教师能采用更有效的教学模式来指导他们进行学习。 三、游戏教学在国际贸易英语课程教学的具体应用 (一)实验对象与方法 1.实验对象参加本次课题研究的实验对象为浙江海洋学院英语本科师范专业二年级学生,共两个班级。 2.实验采取的方法采用对比试验、问卷调查、单元测试等途径采集相关数据,选取《国际贸易专业英语》中第8-16单元,采用游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而 其他单元则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二)实验对比阶段 1.词汇游戏方法一:“单词接龙”游戏(以国际贸易英语中基本术语的教学为例)。在游戏之前,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工作。课堂上,教师首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一般每组5-6人。教师给出第一个单词,如freigh(t货物运输),然后要求每组学生写出以t开头的单词,如tende(r投标),然后再写出以r开头的单词,如ratio(比率),以此类推,在规定时间内哪个小组写出的单词在正确的基础上数量最多,则该小组获胜。这种游戏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并通过互相帮助有效地对单词进行了复习。方法二:“找搭档”游戏。由于国贸英语课程中看起来相近或相似的概念较多,学生容易混淆,通过这个游戏,学生可以对相似或相近的概念进行较好的辨析。具体操作如下:首先,教师要进行一定的课前准备。准备好两个信封A、B。信封A中装有将要教授的概念性的容易混淆的词组,如:AbsoluteAdvantage(绝对优势)、ComparativeAdvantage(比较优势)、OpportunityCos(t机会成本)、averageCos(t平均成本)、CurrentAccoun(t经常项目)、CapitalAccoun(t资本项目)、CounterTrade(对等贸易)、BarterTrade(易货贸易)、EntrecoteTrade(转口贸易)TransitTrade(过境贸易)等,信封B里装有这些词组相对应的解释和例子。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课前预习,对游戏中所要遇到的这些概念性词组及其含义进行一定的了解。课堂中,先将学生分为若干偶数小组,一般7-8个一组。然后,将信封A、B发给小组学生,每组一半学生得到A里的纸片,另一半学生是B里的纸片,要求学生A根据自己手中的纸片去寻找相对应的学生B。如果所授班级学生的基础一般,教师在设计时,可以一词对应一个解释,如果学生程度较高,则可以设计一词对应多个正确的解释或相关例子、案例。如果学生对自己手中的纸条不是很理解,可以用英语向其他学生寻求帮助,相互探讨,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到各个小组中去,了解学生对概念性词组的掌握程度。最后,教师宣布正确答案并相应做出一定解释,并对最早找对搭档的小组给予表扬,通过这种游戏方式,学生可以通过相互讨论的方式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知识点,并及时对错误的概念进行纠正。 2“.情境模拟”游戏所谓“情境模拟”游戏就是教师给学生营造一个适当的行为环境,让学生就某个中心问题展开讨论并通过表演的方式将讨论的内容和结果表达出来,以此来帮助学生掌握合理处理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以合同执行过程中保险问题纠纷为例,笔者设计了下列情境模拟游戏。首先,给出学生一个案例背景。如:国外某公司(简称买方)与我国一公司(简称卖方)签订一笔食品出口合同,交易条件为FOB大连,付款方式为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随后,卖方收到了买方银行开来的信用证,即备妥货物,办好出口手续,按期将货物装上买方指派的船只,并向买方发出了装船通知。装船于凌晨2时结束,半小时后载货船舱出现火情,船长立即组织救火,先启用二氧化碳系统灭火,但发现该系统失灵,只好使用消防水系统灭火,才将火扑灭。经商检部门鉴定,该批货物因火灾和严重泡湿而完全丧失商业价值。卖方立即通知买方,征求处理意见。买方来电称,卖方应负责卸下毁坏的货物,重新备货装船,并声称将指示银行撤销已开出的信用证。卖方则认为,货物已装船,合同义务已履行,没有义务卸下损坏的货物和重新备货装船,并认为买方应该支付已装船货物的货款。船方则因货物已毁损而拒绝签发提单,并以火灾免责为由拒绝承担赔偿。然后将学生分组让其对此案例进行讨论,并要求他们根据案例及其讨论的结果进行角色分配,用表演的方式将整个案例和他们所讨论出来的处理方法展现出来。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各个小组的表演进行评价,特别是对最终案例处理方法进行点评,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他们所讨论的案例处理方式是否正确,以此提高和巩固学生处理国际贸易中常见的合同纠纷问题的能力。此外,笔者还针对贸易条款的掌握,设计了一些不同层次的贸易谈判,让学生分别扮演贸易谈判、交易可能涉及到的各种角色,进行对话表演,以此来加强学生对专业术语、谈判规则及其他可能涉及到的注意事项的记忆和正确运用。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 (一)游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皮亚杰认为,从认知的本质看,游戏的特征是“同化”超过“顺化”,也就是说“学生在游戏设计过程中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提高认知水平”。[7]调查问卷表明,有53位学生赞同“游戏能帮助自己对国际贸易知识加深了解和掌握”,49位学生认为“游戏能帮助认识自己在语言沟通和国际贸易谈判技巧方面有待改善”。这些数据都说明游戏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国际贸易的理论、原则并能将这些知识初步运用到模拟的国际贸易谈判场景中去。 (二)游戏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学习情感学习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强化学习动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游戏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吸收知识过程的同时,享受到学习的乐趣。绝大多数学生(93.4%)表明喜欢这种国际贸易英语课堂中的游戏教学方法,85.6%的学生认为游戏活动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92.9%的学生表示“通过游戏强化了课堂所学的知识”,由此可见,游戏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情感。 (三)游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际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游戏教学在课堂中提供了真实的交际环境,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使语言回归到了自然状态下交际工具的位置。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认为“通过游戏教学方式,自己比以前更愿意在课堂上开口讲话了”,96.6%的学生认为“通过游戏,增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82.7%的学生赞同“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有一定的提高”。此外,在实验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学游戏的展开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目的性原则。课堂发生的所有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游戏教学也不例外,必须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进行。 2.趣味性原则。游戏教学之所以能让教师和学生都感受到快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就在于它包含了游戏具有趣味性的特点。 3.参与性原则。游戏教学的参与性体现在让全体学生“动”起来,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与他人合作共事的乐趣。 4.纪律性原则。在游戏进行之前,教师必须向学生说明游戏规则,做到整个课堂次序张弛有序。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将设计合理的游戏运用到国际贸易英语课堂中,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速度和理论的应用能力,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当然,笔者所想到的这些游戏方法只是游戏教学具体应用的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游戏教学方式等待我们去研究和开发 贸易论文:论比较中美服务贸易及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 摘 要:中国服务贸易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双边服务贸易一直处于失衡状态,研究美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对中国服务贸易具有重要启示。本文依据最新的统计资料,针对中美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内部结构、地理方向和体制法规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后危机时代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趋势,提出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中美服务贸易;后危机时代;服务贸易结构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愈加汹涌的背景之下,世界经济结构正在发生着深度变革,以金融及信息革命全球化发展为特征的科学技术革新浪潮正在推动世界服务业加速发展。如今服务业占各国经济比重越来越大。据统计,目前服务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发达国家已达70%,中等收入国家接近60%,而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也达到40%左右。随着服务业国际分工的发展,国际间的服务交换规模也在日益扩大,2009年,世界服务出口额达到了3.3万亿美元,数据来源于World Bank Database、BEA Database和中国商务部网站。 相比1970年的不足710亿美元增长了45倍,目前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已占世界贸易总出口额的1/5。同时,面对此次金融危机对全球贸易的影响,服务贸易占比较大的国家在后危机时代较快地出现了复苏势头,其恢复速度快于依赖货物贸易的国家。由此可见,服务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主流趋势已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中美服务贸易比较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服务贸易出口国,服务业高度发达。2009年,其服务贸易出口额已占世界服务贸易总出口额的15.4%,表现出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强劲优势地位。另外,中国服务贸易也一直保持持续稳定发展势头,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年均增长0.6%,但由于中国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发展起步较晚,服务产品竞争力较弱,在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双边服务贸易中一直处于失衡状态,中国服务贸易无论是在整体服务贸易水平还是在部门结构等方面与美国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 1.服务贸易发展水平比较 (1)美国服务贸易发展持续稳定,国民经济贡献度较高 服务业对美国的GDP及就业影响较大,以2005年为例,服务业产值占美国GDP的70.93%,当年从事服务业的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72.47%。自1984年开始,美国服务业产值占当年GDP比重就已超过60%,可见,伴随美国服务业发展,其服务贸易在美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着。 美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由1997年的4 220.2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8 799.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8.3%。其中,美国服务贸易出口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比重,在1997—2003年间平均维持在28%左右,2004年达到30%并维持了4年,由于经济缓慢复苏,2009年小幅上升,达到33%。就服务贸易出口额总体而言,美国呈现上升态势,仅2009年有小幅下降。其中,美国服务贸易出口额由1997年的2 560.9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5 091.8亿美元,13年间扩大了1.99倍。2009年服务贸易出口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比重达到15.4%,世界排名第一位。美国服务贸易进口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口比重,在1997—2008年间平均维持在16%左右,仅1997年、2005年和2006年在16%以下,其余均大于16%,2009年明显提高达到19.2%。美国服务贸易进口额与其出口额类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美国服务贸易进口额由1997年的1 659.3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3 707.6亿美元,13年间扩大了2.23倍。2009年服务贸易进口虽有小幅下降,但其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口比重达到11.9%,世界排名第一位。 (2)中国服务贸易增长速度较快,国民经济贡献度较低 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对中国的GDP及就业影响较小,以2009年为例,服务业产值占中国GDP的42.6%,当年从事服务业的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33.2%。中国经济结构中,由于第一、二产业占较大比重,第三产业比重较小,致使中国服务贸易虽然增长速度较快,但其对国民经济贡献度较低。 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由1997年的522.3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2 868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34.5%,是美国年均增长率的4倍多。其中,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比重,在1997—2002年间平均维持在10%以上,2003年下降为9.57%并保持到2004年,2005年和2006年再次下降,降为8.7%左右,2007—2009年又小幅上升并维持在9%左右。就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而言,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仅有2009年相比2008年下降12.11%。其中,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由1997年的245.0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1 286亿美元,13年间扩大了5.25倍。2009年服务贸易出口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比重为3.88%,世界排名第五位。然而,中国2009年服务贸易出口额仅是美国的1/4。中国服务贸易进口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口比重,在1997—2007年间由16.30%下降至11.91%,2008—2009年稍有上升维持在12%以上。中国服务贸易进口额与出口额类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中国服务贸易进口额由1997年的277.3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1 582亿美元,13年间扩大了5.7倍。虽然2009年在世界服务贸易进口前十位国家中,中国是惟一与2008年相比没有出现下降的经济体(德国和英国进口额分别为2550亿美元和1600亿美元排名第二、三位,美德英进口额同比均出现10%左右的降幅),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口比重为5%,世界排名第四位,但服务贸易总量只占到美国的1/3。 服务贸易结构比较 (1)美国服务贸易顺差持续增加,各部门发展比较平衡 美国服务贸易自1971年起持续保持顺差状态。其中,1986年服务贸易顺差仅103亿美元,1997年则达到较高历史水平,增至902亿美元,10年间增长了7倍左右。2007年服务贸易顺差突破千亿美元,为1 296亿美元,其中,服务贸易出口5 048亿美元,进口1 296亿美元。2008年和2009年美国服务贸易顺差持续增加,2009年服务贸易顺差额相比2008年虽下降了4%,仍达到1 384.2亿美元。 2007年,美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中,出口比重超过10%的部门分别是旅游、其他商业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运输和金融服务,其出口额各自分别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24.17%、17.63%、16.75%、15.65%和11.82%。同时,政府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保险、通讯、建筑服务分别占比4.15%、3.18%、2.58%、2.09%、1.75%和0.24%,合计在15%以下。2007年,美国服务贸易进口结构中,进口比重超过10%的部门分别是运输、旅游、其他商业服务和保险服务,其进口额分别占服务贸易进口总 额的25.27%、21.62%、13.91%和11.31%。同时,政府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以及通讯服务分别占比9.64%、6.62%、5.01%、3.92%和2.09%,而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以及建筑服务比重较小,分别是0.45%和0.16%。综合美国服务行业进出口所占比重,各个服务部门发展符合美国经济特点,没有出现比重极大的部门,即部门间发展未表现出严重失衡现象。同时,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新兴服务部门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突出,在美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 (2)中国服务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各部门发展有所失衡 中国服务贸易在1984—1995年间保持小额顺差,1995年开始出现逆差,后进入持续逆差状态,并且自2002年开始逆差规模逐年扩大,特别是加入WTO后,服务贸易逆差更加显着。其中,2004年服务贸易逆差额达到最高值95.5亿美元,2004年以后服务贸易逆差呈现小幅缩小之势。但2008年和2009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规模进一步扩大,分别达到115.6亿美元和296亿美元,2008年服务贸易逆差额比2007年增长51.9%,2009年比2008年增长56.1%。2009年中国服务贸易主要逆差行业为运输、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保险和旅游,逆差额分别是230、106、97和40亿美元。 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中,旅游服务贸易占比第一,2000年达到53.34%,自2004年之后呈现递减趋势。运输服务贸易占比第二,且在2000—2008年间占比逐年上升[1]。而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通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贸易占比最小。可见,中国一直以传统服务贸易为主,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与传统服务贸易相比差距较大。尽管如此,中国传统服务贸易所占比重呈现逐年缩减趋势,如旅游服务部门,而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服务部门占比逐年递增,尤其是咨询服务,2008年占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12.33%。2008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口结构中,进口比重超过10%的部门是运输、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分别是31.67%、22.75%和14.55%,合计70%左右。同时,咨询、保险与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分别占比8.52%、8.02%和6.49%,而建筑与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分别占比2.75%和1.99%。通讯、金融、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以及政府服务占比较小,合计为2%以下。综合中国服务行业进出口占比,部分行业占比极大,中国服务部门出口出现严重不平衡现象。 服务贸易地理方向比较 (1)美国服务贸易地理方向多元,涵盖多个经济体类型 英国、加拿大、日本、德国、墨西哥、爱尔兰、法国、瑞士、中国和荷兰是2008年美国前十大服务出口市场,占美国服务出口总额的55.19%。在前十大出口市场中,欧盟成员国占据五席,包括英国、德国、爱尔兰、法国和荷兰,合计占美国服务出口总额的27.77%。英国、德国、日本、加拿大、百慕大、法国、墨西哥、瑞士、印度和爱尔兰是2008年美国前十大服务进口来源地,占美国服务总进口额的56.29%。在前十大进口市场中,欧盟成员国占据四席,包括英国、德国、法国和爱尔兰,合计占美国服务进口总额的26.45%。事实上,欧盟、加拿大、日本、墨西哥和瑞士分别是美国前五大服务贸易伙伴。 欧盟是美国服务出口最大的目标市场,2008年,欧盟27国进口美国服务项目占全美服务出口总额的37.3%。同时,欧盟也是美国服务进口的最大来源国,从欧盟进口服务的增长率也高于从其他国家的进口增长率。就地区性而言,西欧和中欧国家是美国服务贸易的主要伙伴,交易多集中于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及通讯服务。加拿大和日本是美国服务第二和第三大出口市场,分别占比8.71%和7.84%。加拿大与美国无论是地理位置、生活方式还是经济环境都有极大相似之处,因而加拿大不仅是美国服务输出的主要接受国,还是美国服务进口的主要来源地,这在运输、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方面体现尤为显着。近年来,伴随着美国日益重视亚洲和环太平洋服务市场的拓展,韩国从1987年开始逐步成为美国生产性服务出口的最大国家,同时,新加坡、中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服务市场增速很快。据WTO统计,2008年美国与中国双边服务贸易额为260亿美元,同比增长13.1%,占美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2.7%。其中,美国对中国服务出口160.9亿美元,同比增长13.3%;进口99.2亿美元,同比增长12.8%。美国对中国服务贸易顺差额为61.7亿美元,同比增长14%。 综合看来,欧盟、加拿大、日本、瑞士、墨西哥和中国等国家在美国十大服务出口目标国之列,也是美国十大服务进口来源国的一部分。可见,美国服务贸易市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同时也包括墨西哥和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呈现出市场多元化特点。 (2)中国服务贸易地理方向集中,侧重发达国家和地区 2008年,香港地区、美国、欧盟、日本和东盟是中国前五大服务出口市场。香港地区、欧盟、美国、日本和东盟是中国前五大服务进口来源地。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市场集中在香港及发达国家和地区,近年来东盟各国市场在中国服务贸易中的地位才有所提升。 香港地区由于地理位置、政治、经济因素等特点,一直是中国服务出口主要目标市场,在旅游、运输、建筑服务和咨询服务方面体现尤其明显。在旅游服务方面,中国旅游市场主要集中在香港地区、中国台湾、日本和韩国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占比60%左右,其中香港地区是旅游服务中的最大进出口市场。在运输服务方面,香港地区也是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占中国运输服务出口总额的33%。在建筑服务方面,香港地区不仅是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也是中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地,仅次于东盟。此外,香港地区是中国咨询服务第一大出口市场,在咨询服务进口方面,香港地区和欧盟占据中国咨询服务市场50%的份额。近年来,伴随着东盟的日益强大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东盟不仅逐步成为中国货物贸易的主要市场,而且逐步成为中国服务贸易的重要伙伴,其中,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越南等服务市场增速较快。与此同时,伴随中国经济增长,欧盟逐步超越美国成为中国服务贸易重要合作伙伴,在建筑、保险、咨询和计算机及信息服务方面贸易联系日益紧密。 服务贸易体制法规比较 (1)美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较健全 美国服务业长期保持的比较优势和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与美国重视服务贸易发展密不可分,表现为美国完善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健全的法律法规。鉴于国际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差异,不能通过关税措施对服务贸易实施保护,所以一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和相关法律规范对该国服务贸易发展意义重大。 在服务贸易管理制度方面,美国服务贸易管理机构主要是商务部和贸易代表办公室[2]。其中,商务部负责服务贸易的具体管理工作,如统计服务贸易数据、制定服务贸易政策等,贸易代表办公室则具体参与和负责服务贸易领域的国际谈判和协调等事务。这种管理体制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强大的谈判能力不仅能将有利于美国自身的贸易政策贯彻到世界服务贸易体系中,还能加强美国对服务贸易的执行与监督能力。第二,实现贸易促进和贸易救济相结合,在积极促进和扩大服务出口的同时,能够快速针对服务进口及国外服务 企业对国内服务业带来的损害采取多种救济措施。 在服务贸易法律法规方面,美国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以国会和联邦政府行政命令为主[3],包括了对外贸易综合法案中的部分条款、对各个服务部门立法的相关条款和针对部分行业专门规定的市场准入制度等,但是各州也会单独对服务贸易立法,如保险业和专业服务业的市场准入条件和限制法令就是由美国各州各自制定的[4]。此外,美国各州也会依据自身优势行业制定服务贸易支持政策,如针对证券交易、企业产权等方面分别制定了《证券交易法》、《商标法》等。 (2)中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不顺,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中国服务贸易整体水平处于世界中下游水平,究其原因是中国经济结构存在失衡,配套的立法工作没有快速、全面展开,导致中国还未形成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服务行业。所以,改革中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健全服务贸易相关法律法规对中国服务贸易未来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在服务贸易管理制度方面,中国服务贸易相关战略和政策主要由商务部通过服务贸易司具体制定和协调,隶属于商务部的服务贸易司还承担第三产业利用外资、双边及多边国际谈判等事务。但在实际中,以上大部分工作是由中央其它部委及地方政府执行。这种管理体制存在诸多缺陷,主要表现为:第一,服务贸易整体缺乏统一的管理部门,各有关职能部门相互之间衔接不到位,降低了服务贸易管理效率,不利于中国服务贸易与国际市场接轨。第二,多头管理现象导致中国对服务业的划分标准、统计口径等缺乏统一性,这与世界发达经济体间缺乏一致性,在贸易往来中易引发摩擦[5]。 在服务贸易法律法规方面,中国服务贸易立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为核心,以国家颁布的外资法为重要组成部分,以各部分制定的具体规定为支撑,具体规范中国服务市场。一直以来,中国服务贸易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相比中国发展速度严重滞后。中国虽然在近几年先后颁布了《商业银行法》、《保险法》、《广告法》、《海商法》和《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等服务贸易相关法律法规,但互联网通讯、电子商务等许多领域仍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支持。此外,在已经制定的法律法规之间,仍然存在有漏洞、有矛盾的现象,这严重削弱了中国服务贸易相关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执行力。 二、后危机时代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趋势 综合以上比较分析可以看出,美国服务贸易的领先优势来源于其服务业和服务贸易间已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态势。具体而言,美国高度发达且结构合理的服务业为服务贸易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并保证了美国服务贸易的全球持续领先地位。服务出口的不断扩大吸引了国际更多资本和人才流入各个服务行业,这样既有利于先进技术和各个生产要素有效结合,保证了服务业竞争优势的最大发挥,也进一步推动了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提高,美国服务贸易在原来基础上逐步趋向于服务贸易方式的网络化、服务贸易内容的广泛化和多元化以及服务贸易区域的国际化,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简言之,就是“国内经济领先—服务业发达—服务贸易发展”的循环路线。当然,美国服务贸易和服务业的全球领先地位,与健全的服务贸易管理制度和完善的服务业立法是分不开的。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全球服务贸易虽然有所波动,但就服务贸易本身而言,其受到世界和国家经济的影响程度要远远小于货物贸易,换言之,国际金融危机只是暂缓了各国服务业的发展,全球服务贸易蓬勃发展的趋势没有改变。后危机时代世界服务贸易将会呈现如下趋势。 1.服务贸易结构更加平衡 国内外诸多学者研究表明,发展服务贸易可以搞活经济,增强经济的灵活性,这样能有效应对外界冲击,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发展。通过此次危机,各国充分认识到发展服务贸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世界产业结构将继续作用于服务贸易,驱动其快速发展。第一,随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加快,国际产业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将持续扩大。一是服务业较不发达的国家,其转移重心将从制造业转向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二是服务业发展有一定水平的国家,其服务业转移重心更倾向于从劳动密集型转向金融、保险和咨询等资本技术密集型,这些服务业也会成为后危机时代全球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第二,伴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分工更加细化,许多原本依赖于制造业的服务行业逐步独立出来,使世界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结构得到进一步完善。第三,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世界范围内能源竞争加剧,环境问题日趋严峻,这给世界贸易发展带来巨大挑战。服务贸易自身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高经济贡献度、吸纳就业人数多的特点正好符合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各国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新动力。 因此,危机过后,伴随着各国越来越重视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新兴服务贸易,当前以货物贸易及传统服务贸易占较大比重的局面将得到明显改善,全球服务贸易结构将更加平衡。 服务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此次危机中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促使发展中国家将更加积极主动地制定支持服务业发展的宏观政策,并逐步开放各自服务市场,涉及旅游、运输、保险、咨询、金融、计算机和信息等服务市场,吸引外国资本和国际人才注入本国服务业,通过提升行业资本构成和人力资本构成,全面融入到全球服务市场中。近年来,亚洲地区普遍的开放性政策为亚洲各国自身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发展带来机会,推动亚洲地区逐步成为世界服务贸易的重要市场。后危机时代,无论是各国出于自身发展需要主动开放服务市场,还是外部因素作用被动开放服务市场,毋庸置疑的是世界各国服务业将更加开放,各国将逐步实现“服务业—服务贸易—国内经济”三位一体的良性互动格局。 伴随着服务出口市场和进口市场逐步开放,市场呈现多元化态势,尽管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服务业竞争力差距较大,但这种差距最终会越来越小。为了扩大服务市场份额,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到全球服务市场上,伴随着服务提供者逐渐增多,出现同一市场存在多个服务提供者的局面,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服务贸易壁垒更加广泛 当代国际贸易已经从原来传统的货物贸易拓展到了涵盖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更广泛的领域。同时,伴随着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地位日益突出,服务贸易成为各国政府贸易保护的重点领域。第一,世界各国逐步开放相关服务业,服务业整体开放度不断上升,伴随全球服务业的发展,全球服务业各部门间融合度不断提高,新的服务贸易摩擦应运而生,这些摩擦不仅来源于发达国家,也来源于发展中国家。第二,由于国际服务市场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服务需求的复杂化、服务范围的广泛化,世界服务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各国出于自身的经济利益,为保护本国银行、保险、信息等敏感部门免受外来竞争纷纷设立贸易壁垒。第三,危机过后,在世界经济从衰退走向缓慢复苏的进程中,由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复苏进程的差异性,部分国家为提高国内就业率和保护国内市场,贸易摩擦也从货物贸易各项产品向服务贸易单个部门及整个行业 扩散,这对未来产业遭受损害埋下隐患,由此进一步体现出服务贸易壁垒广泛化的趋势。 后危机时代,无论是世界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发展导致的服务贸易摩擦增多,还是由于各国政府为保护本国经济和国内市场设立服务贸易壁垒,其涉及服务业内容将更加广泛,服务贸易壁垒将更加普遍。 三、后危机时代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 全球进入后危机时代,在世界服务贸易结构更加平衡、服务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服务贸易壁垒更加广泛的背景下,中国应依据国情,加快国内相关服务业的发展,缩小中国服务贸易逆差,在提高服务业对国民经济贡献度的同时,健全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和相关法律法规,真正提升中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整体竞争力。 1.加快国内服务业发展,强化微观主体竞争能力 中国无论是服务业发展水平对服务贸易发展的推动力度,还是服务贸易发展对经济拉动力度均不足,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无论是出口方面还是进口方面均较弱。因此,中国若想从根本上提高国内服务业竞争力,缩小与美国在服务业及服务贸易方面的差距,必须从提高微观主体竞争力着手,在加大服务业科技研发及自主创新力度的同时,重点关注服务业人才培养。第一,加大服务业各部门技术投资,鼓励自主创新。技术投资具体表现为相关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如经济技术数据库、信息共享系统等,为技术创新奠定良好基础。此外,在引进先进技术过程中,服务业不能一味引进而不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要保证科学技术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所以,结合中国自身经济特点,在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实现有效的再创新,真正达到“科学技术—服务业—服务贸易”三者的循环效应。第二,注重服务业人才引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先进技术的引进必须与人力资本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出最大效应,才能促使中国服务业及服务贸易竞争优势发挥出来。因此,一是针对中国现有服务人员进行多层次培训,多渠道设立职业培训机构。二是依据中国服务业从业人数特点及其分布状况,有计划、有目的地适时调整高等院校及职业类院校相应专业设置。三是加强国际间合作与交流,多渠道引进高级短缺人才。通过人才培训、人才培育、人才引进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专业服务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缩小国内服务贸易逆差,把握服务业开放速度 服务业拉动经济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中国服务业只有个别部门如旅游、运输、建筑等发展突出,大部分行业及部门拉动经济发展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在信息技术、金融、保险和资讯类等新兴服务业表现尤为明显。所以,中国应以缩小服务贸易逆差为目的,积极扩大传统服务贸易出口的同时,分层次、有重点地开放中国资本、技术、智力密集型服务业[6],并控制服务业开放速度。第一,维持中国传统服务贸易固有优势,积极扩大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一是加大传统服务部门的营销力度,提升传统服务部门的竞争力,提高传统服务部门对经济的拉动能力。如将旅游和文化相结合,衍生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旅游服务产品,借助中国丰富旅游资源,扩大旅游服务贸易出口。二是重点发展运输服务贸易中的海运服务贸易。运输服务贸易是中国服务贸易逆差最大来源,而海运服务贸易在运输服务贸易中占比最大,2003年开始这一比重就已超过60%。伴随着中国海运运力的快速上升,积极调整海运结构,加大海运领域国货国运的比重,在遵循海运逐步自由化的原则下,政府通过引导海运企业联合与重组,提升中国海运乃至运输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第二,适度开放资本、技术、智力密集型服务业,掌握服务业各部门开放速度。一是适度开放资本密集型行业,在开放的同时,完善这些行业的竞争机制,提高其在市场机制下承受考验的能力。同时,通过采用和引进国际标准,促进国内智力、技术密集型服务业相关标准的规范化。二是关注经济安全。服务业掌控大量资金、技术、信息的流进流出,影响着国内市场的稳定。如果本国服务业尚未具备国际竞争能力,过快开放可能对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在服务业开放的问题上,做到履行承诺但不做出超承诺的让渡。 拓展服务贸易地理方向,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 中国服务贸易无论是出口市场,还是进口来源地都以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主,呈现市场单一化特点,这对后危机时代服务贸易寻求大发展极为不利。一旦贸易伙伴中个别区域经济遭受严重冲击,中国服务贸易及相关服务业必定受到牵连,这将阻碍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加快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和签订的进程,有效扩大市场半径,并拓展中国服务贸易地理方向,有效地分散服务贸易市场过于集中和单一的风险。第一,对于已经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应强化其所涉及的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如在中国与新加坡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政府自由贸易协定》中,主要服务合作领域包括医疗、教育和会计等服务业,因此中国要根据自由贸易协定侧重点的不同,合理利用区域贸易合作机制,有效促进中国卫生医疗、教育和财务会计等服务业的发展。第二,对于正在谈判的自由贸易协定,包括中国与海合会、澳大利亚、冰岛和挪威等,一是在谈判进程中,加强并拓展服务业合作领域,保障双方在部分服务贸易领域做出重要承诺。二是积极推进谈判进程,争取早日实现自由贸易区对服务贸易的促进作用,使双边服务贸易额迅速增长,实现其对经济的推动作用。第三,对于那些尚未与中国建立优惠制度安排的国家,在条件成熟时积极启动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如在金融、保险、咨询等资本密集型服务业中日本和韩国与中国有诸多合作,且日韩双方在以上领域具有国际领先优势。所以,中国在积极启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的基础上,需重点关注日韩具有优势而中国缺乏竞争力的相关资本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 健全服务贸易法律法规,完善服务贸易救济制度 中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存在诸多缺陷,法律法规的制定也并不符合GATS要求。因此,制定和完善既符合中国实际又不违背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法律法规是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当务之急。就服务贸易制定统一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而言,实现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和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套性,同时,在贸易救济政策制定方面,经过全球经济危机后,更应受到中国政府的重视。第一,从中国国内经济和就业增长出发,优先制定那些有利于环境、信息、能源、卫生医疗、交通物流及金融、保险等服务业的法律法规,以提高这些代表新经济的服务部门的竞争力。无论是对现存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完善,还是新制定相关政策,需要通过引入国际竞争政策推动这一进程。第二,完善现存服务贸易的预警机制、应对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一是针对服务贸易风险分布的主要行业,及时跟踪国外相关产业及部门的政策变化,密切关注国外对中国某些行业进行知识产权调查的动向,迅速预警信息,实现预警信息从商务部到地方政府再到企业的顺利传递,同时实现预警信息从地方向中央政府的有效反馈。二是针对国外对中国服务企业贸易救济调查中的不合理、不公正做法,中国地方政府、服务企业应积极利用有关国家和地区的 司法制度进行申诉。三是中国政府应积极争取国际谈判主动权,要求外国取消具有歧视性的服务贸易保护措施。同时,对国内不具有竞争优势的服务业和敏感性服务业制定具有保护性质的法律条款,达到保护国内服务业和就业的目的。 贸易论文:国际贸易人才素质及能力构造探讨 [摘要]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是一般素质要求和特殊素质要求的总和,一般素质包括所有人才都应该具备的思维、知识技能、身心道德、创新特质等因素,特殊素质包括通识性知识、全面的素质和综合的能力。 [关键词]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能力结构 一、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结构的界定 20世纪70年代,戴维·麦克利兰(DavidC.McClelland)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素质(Competency)的概念,认为素质是指和参照效标存在因果关系的个体的深层次特征,深层次特征包括深层的动机、特质、自我概念、社会角色和浅层的知识与技能。陈仲庚教授以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两个重要命题“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向人生成”为基本理论框架,对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结构进行了研究,认为审美·思维、知识·能力、身心·素质这三项六款对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结构而言,是一个较为全面而充分的结构体系,这也是应用型人才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结构。以此为基础,结合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特点,本研究认为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应该包括思维、知识技能、身心道德、创新特质,其中思维是最核心的素质。 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理论型或学术型人才而言的,其本质特征是具有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其行为特征是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应用活动而不是机械的模仿和简单的劳动,它是建立在“应知”基础上的“应会”的智能行为。因此,应用型人才不仅应该具备可塑性的知识技能、良好的身心道德素质以及应用知识进行科研、技术创新和知识更新等综合性能力等一般素质,而且应该具备以“通识”为目标的专业基础理论、宽广的知识面、综合性的能力和全面的职业素养等特殊素质。特别是对于国际贸易专业的应用型人才更加需要具备这样一些特殊的素质和能力。 一般素质和特殊素质的共同作用便构成了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鉴于此,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可确定为:不仅要掌握“必要够用”的国贸专业理论知识、基本的国贸专业实践技能,拥有良好的身心道德素质和较强的道德意志力量等一般素质,关键是要具有通识性的知识、综合性的能力以及全面的素养等特殊素质。 二、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一般素质和能力结构 1.思维。在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一般素质中,思维是最核心的要素。思维能力虽然是一个学术性很强的心理学概念,但在人类活动中,它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其一,思维是人类从理性上认识世界的工具,没有思维,人类就不可能系统认识世界;其二,思维具有对其对象包括思维主体进行评价、调控与决策的实践作用。就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来说,必须具备清晰地认识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的能力,能对其进行准确评价并进行正确决策的思维能力。这一能力的提高与思维方式是密不可分的,一般而言,思维方式包括哲学思维方式、一般思维方式和个别思维方式三个层次。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只有全面掌握并综合运用这三个层次的思维方式,才能使思维能力和思维效果真正得到提高,才能更加高效地处理各种国际商务问题。 2.知识与技能。对于任何专业的人才,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最基本的素质要求。技能是知识运用的结果,掌握知识有助于技能的形成和提高;技能的运用,又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知识准备更好的条件。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应该掌握的知识是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在该领域应该拥有的事实型与经验型信息,为顺利完成自己的工作和职责所应理解的东西,包括基础知识(基本常识)、专业知识和关联知识等。技能则是其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完成某项具体工作的能力,例如,运用经贸理论分析解决国际贸易相关问题的能力、商务谈判技巧、市场调查能力以及完成国际贸易各项业务流程的能力等,这些技能可以通过重复性的模拟实验、实训或其他形式的体验来逐步提升。 3.身心与道德。在人全面发展的各因素中,身体素质应该是最基础的载体,也是其他各种素质赖以生存和提升的基础。一个拥有健康体魄的人在组织能力、定向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学习和竞争的能力方面都会更强。而一个心理素质良好的人,会有正确的信念追求、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很好地把握自己的言论和行为,正确地对待自身的变化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我。道德修养是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人们思想和行为中的表现,具有社会思想指导性。古人云:“有才无德,其行不远。”每一个人成才的方向和目标,都应该是和社会需要紧相连的,脱离了为人类造福,为社会做贡献的思想,人的才干就会受到抑制。对于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而言,以后主要从事的是与对外经济贸易有关的工作,面临的将是更加复杂的环境、更加复杂的工作甚至更加复杂的人群,所以拥有强壮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全面发展的个性、积极的情感、坚强的意志以及很强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道德修养是非常重要的。 4.创新与特质。创新能力是人们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和科学知识,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生某种新思想来发现和解决新问题的一种能力。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是指对国际贸易业务的开拓创新,对外贸实践技能的创新,而不是指贸易理论研究的创新,也可以说,这是更高层的实践能力。这种创新能力是在素质教育中通过各种知识技能的积累、综合、升华而逐步形成,在贸易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概括而不断提高的。特质是个性身体特征对环境和各种信息所表现出来的持续反应。既然人们是根据他们的特质与世界抗衡的,那么人们的特质就要把各种经验组织起来激发并指导他们的行为。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要在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中面对复杂的对象处理复杂的国际商务问题,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特质去洞察国际国内形势,随机应变、灵活有效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开拓创新驾驭国际市场是非常必要的。 三、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特殊素质与能力结构 1.通识性知识。“通识”不仅仅要求知识的掌握面要宽,而且要求对知识的运用能够汇通、融通和变通。通识性知识有助于人的生活、道德、情感和理智的和谐发展。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不应该单单只掌握专业知识或与从业相关的知识,而是需要掌握覆载人类知识主要领域的综合知识,这样才能将学习的重心从现成知识的接受,挪移到综合性的判断力、获得知识的能力、广阔的视野和终身学习的态度的陶育上,才可以成为具 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高级国贸应用型人才,这也是当今社会最需要的人才。 2.全面性素质。全面的素质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等显性素质外,还包括身心、特质、职业素养等隐性素质,隐性素质支撑着个体的显性素质,并在更深层次上影响着个体全面健康的发展,所以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素质的全面性首先就体现在更加全面的隐性素质上,而隐性素质又是以人的生理和心理实际作基础的。因此,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首先得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可以增强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性和心理调控能力,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必然会面临更多的困难与挫折,必须具有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积极乐观的心态才能获得挑战挫折的勇气。 3.综合性能力。康德曾说:“人的目的是‘做人’。”因此个人的综合能力不仅仅是“做事”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做人”的能力。对于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而言,首先要具备“做人”的能力,良好的商业交往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全方位沟通及带领团队协同作战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做事”的能力不仅包括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职业驾驭能力、理性分析能力等,而且还必须具有知识更新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未来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培育重点 对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各高校在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训等显性素质上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而在身心道德、创新特质等隐性素质方面还缺乏足够的关注。因此,在未来的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应该将重点放在隐性素质的提高方面。 1.道德境界的培养。柯尔伯格认为在“无律”“他律”及“自律”之后,还有一个“普遍性伦理学原则”阶段。黄富峰认为,在普遍性伦理学原则阶段的德育内容应该注重德育主体道德境界的培养。高校德育应该注重德育境界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对社会思想和道德知识的体悟最终实现在行为上的道德和谐性。大学生的道德境界培育是高层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作为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掌握系统的德育知识,更需要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等大气的人格。所以,除了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通过公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之外,还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作用,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公益活动等促使学生了解社会,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们在实践中感悟,真正把社会思想和道德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行为。 2.个性特质的塑造。个性特质的塑造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它以尊重个体为前提,把握个体的个性特质,因势利导,扬个性之长,弃个性之短。个性特质的塑造对个体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以适宜的教学情境为基础,在这一教学情境中教师要充分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个性差异,开展自由联想思维训练,鼓励学生发挥他们的个体优势潜能。在这一过程中,自由教学体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自由教学包括教的自由和学的自由,教的自由是教师选择教什么、如何教、何时何地教的权利,学的自由包括“选择学什么(选修课程)的自由,决定什么时间学和怎样学的自由,以及形成自己思想的自由”。自由教育是遵循人“自由自觉的活动”本性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启发学生自由思维,引领学生进入一个为满足自己对新知识的好奇而自主学习和创新的境界,乃是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3.心理素质的提升。心理素质的提升首先要从自我意识的训练入手,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观察,是在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三种心理要素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中发展而成的。因此,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心理素质的提升要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实践活动,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重点应该放在三个方面:第一,通过各种标准化测试让学生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和心理状况;第二,通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心理素质训练的环节,引导学生体验自我内心情感;第三,通过模拟的国际贸易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工作团队中的地位及作用,并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监督自己的思想语言和行为,不断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言行。 贸易论文:金融危机冲击与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变化 摘要:本文选取2000年第一季度到2012年第一季度的季度数据,在对常规的需求途径和汇率途径扩展之后,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对我国对美出口与美国GDP增长率、家庭净资产、个人贷款利率以及实际有效汇率、加权实际有效汇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对美出口与以上变量均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其中家庭净资产、个人贷款利率、加权实际有效汇率的弹性系数很高,这表明仅凭传统的需求和汇率途径已经不能很有效地说明我国对美出口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需求;汇率;家庭净资产;个人贷款利率 一、引言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进出口贸易大国,是美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由于和美国经济互补性强,中美贸易对我国经济和美国经济的发展都至关重要。美国进口商品中有近1/6是由我国向其出口的,换一个思考角度,我国出口贸易总量的1/5是向美国市场出口的。出口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被誉为国民经济的三架马车之一,因此在危机背景下研究中国对美出口就显得很有意义。裴平,张倩和胡志锋(2009)基于月度数据做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选取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失业率、股市总市值以及中国前十大出口伙伴的加权人均GDP度量金融危机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均GDP下降和失业率增加对我国出口贸易的负面影响很大。田苗(2009)运用VAR模型分析了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冲击,最后得出美国 GDP的增长和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是拉动我国出口贸易的主要动力。叶珊(2009),孙晓琴,黄怡伟(2010),金洪飞,万兰兰,张 翅(2011)也有类似的研究。 总结以上文献,可以看出在研究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传导的文献中,收入途径和价格途径是主要的传导途径。曾忠东,谢志超,丁巍(2012)对这方面的研究比较详尽,他们认为由于中美两国之间的互补型贸易关系,贸易溢出效应在危机的传染中作用明显,通过对价格效应和收入效应的比较研究后发现,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贸易溢出的价格效应显着,收入效应较小。但是很多文献一般就需求论需求,在建立模型时忽略了危机的内因以及美国需求的具体情况。本文考量了这些因素后,选取家庭净资产以及利率代表的信贷额度作为需求路径的补充。本文认为消费信贷和家庭净资产指标对于需求路径的研究具有代表意义,一是做为本次危机的直接内因这个意义上来说的。二是因为这两个指标在危机前后最大程度地调控了美国的消费需求,乃至总需求。此外,这些研究大多只涉及了人民币汇率的弹性效应,即从价格变动对贸易影响的角度研究汇率问题,缺少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价格替代效应研究的文献。本文根据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在危机爆发后特殊走势,在对汇率问题的研究中加入了替代效应的研究。 二、需求和汇率途径的扩展分析 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出口贸易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一般可概括为需求传导、汇率传导、价格传导和贸易政策传导四类。结合本文引言部分的分析可知,本文主要从需求途径、汇率途径做了分析。[论文网] 一、需求传导路径的扩展。需求传导路径是最直接的路径,一般一国发生经济危机,该国经济增长放缓乃至产生倒退,消费和投资的急剧下降抑制了进口,从而对贸易伙伴国的出口带来影响。针对2007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我们更加需要关注此次危机中美国家庭资产存量的变化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金融证券和住宅构成了美国资产存量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危机前美国家庭净资产经历了一个快速增长的过程,从2004年第一季度的50188(十亿美元)到2007年第一季度的66724(十亿美元),短短三年时间就增长了33%,每年的增长率接近10%左右。做为美国家庭财富最主要组成部分的房产和有价证券在此次危机中的巨额缩水无疑是整个需求传导路径中的重点。此外,个人信贷利率高低做为消费信贷松紧的标准,也在很大程度上调控了消费需求的大小。美国是消费驱动型经济,消费支出占国民经济的70%。所以也有必要在需求路径中加入个人贷款利率指标以考察其对我国对美出口的影响。 二、汇率传导途径的扩展。危机爆发国货币的贬值是危机的必然结果。一方面,贬值使得危机国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下降,提高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挤压了其它国的出口;另一方面,危机国的贬值使得其进口我国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价格上升使得我国出口商品受到该国进口市场的挤压,这也降低了我国的出口。为挽救危机带来的经济衰退,美国政府实施了两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低利率政策的又一后果就是引导资金流向高利率国家,我国就是一个很好的去处。利差再次制动了汇率机制,造成人民币升值和美元贬值。此外,美元的贬值虽然是对全世界所有国家而言的,但是基于汇率制度和国家实情的区别,这种贬值程度的大小也是相对而定的。基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币近几年来的强势,人民币和美元的相对变动叫其他国家更大。由于竞争国的存在,需要也有必要考虑竞争国的汇率变动情况,正是基于此分析,本文选取了以下六个国家的有机有效汇率做为比较考察的目标,它们分别为巴西、尼日利亚、委内瑞拉、墨西哥、哥伦比亚以及新加坡。选取这些经济体的理由是:与美国贸易密切、贸易额大、与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相同。 从图1可以看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其它对美出口国的加权实际有效汇率在危机之前一直保持着相同的走势,在危机后,我国实际有效汇率和黄线表示的其它出口国的加权实际有效汇率在走势上明显不同:我国对美实际有效汇率在危机爆发后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下降后迅速走高;其它新兴出口国的加权实际有效汇率在危机后也经历了一个下降的过程,但其始终没有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 图1 实际有效汇率和我国对美出口总额 数据来源:实际有效汇率指数来自IMF数据库;对美出口总额来自美国经济分析局并以2005年第一季度为基期,单位十亿美元 三、模型的建立和实证分析 (一)模型建立 本文模型建立的前提是扩展的需求理论,在运用广泛的非完美替代品模型中,假定消费者具有同质性偏好,不考虑劣等品和进口国内互补品的情形,那么解决了消费者效用优化问题之后,可将进口需求表示为进口国收入水平、进口商品的自身价格以及其进口国国内替代品价格的函数。在需求函数具有同质性的假定下,可将出口需求数量改写为进口国实际收入和出口商品与进口国内替代品相对价格的函数(章艳红,2009)。依据前文的分析情况,本文在基本的需求价格模型加入了家庭资产存量和利率因素,并用美国的实际GDP增长率代替实际GDP。为了考察汇率的替代效应,在对美出口总方程中加入了新兴出口国的加权实际有效汇率,最后建立如下模型: (二)样本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笔者选取数据样本的时间段为2000年第一季度到2012年第一季度,并均转换为以2005年第一季度为基期的实际值,同时对含有季节性变动的数据样本进行了X-12季节性调整。有效实际汇率数据jjr均来源于IMF数据库;中国对美出口总额数据(dmck);美国家庭净资产数据jzc、个人贷款利率数据ll均来自美国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美联储经济数据库。美国的进口数据dmck经相应的进出口价格指数处理得到实际值;家庭净资产jzc的实际值有名义值除以GDP平减指数得到。 (三)金融危机对我国对美出口冲击的实证分析 1.ADF单位根检验 对相关数据进行平稳性单位根检验,只有各个变量通过ADF单位根检验,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协整分析。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如表1所示,通过 ADF 检验后可知,原变量在5%的水平下均不能拒绝原假设,即原变量是非平稳的,但在经过一阶差分以后,差分后的变量在5%的水平下均不能拒绝原假设,即差分后的变量是平稳的。原变量均为I(1)过程,一阶平稳通过ADF单位根检验,说明变量之间有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2.Granger因果检验 虽然逻辑上确定了汇率、经济增长率以及家庭净资产、个人贷款利率和我国对美出口之间的关系,但真正明确中美实际有效汇率、美国的经济增长率、美国家庭净资产以及个人贷款利率是否是导致我国对美出口变化的原因,我们需要用到“Granger因果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的原理很简单,就是运用F统计量来检验变量X的滞后值是否对Y有统计意义上的显着影响,如果该影响是显着的,那么称X是Y的“Granger原因”。 按以上原理做Indmck与Injjr,Injzc,Inbeer,gdpzzl,ll 的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汇总如下: 从表2可以看出在0.05的显着性水平下,Injjr,Inbeer,Injzc,Inll,gdpzzl都是导致Indmck变化的原因。这也证明了美国经济增长率、人民币有效汇率、竞争国加权实际有效汇率、家庭净资产以及进口国国内个人贷款利率的变化确实会对中国对美出口产生影响。同样,表4-2b的结果也表明在0.05的显着性水平下,Injjr,Injzc,Inll,gdpzzl都是导致lnzjk变化的原因。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总路径各方程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确实存在与前文分析相符的逻辑关系。 3.协整分析 前面的单位根检验表明各变量均为一阶单整,可以对变量进行Jonhansen协整分析,并得到Indmck、Inzjk、Inbz的协整方程如下: 对其残差项的单位根检验表明方程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之间存在有效的协整关系,代表了各变量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从协整方程5-7可以看出,GDP增长率、家庭净资产、加权实际有效汇率和我国对美出口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其中家庭净资产的长期影响最大,其弹性高达2.06,加权实际有效汇率的弹性也高达1.51,gdpzzl的长期影响系数并不大,只有0.17。我国实际有效汇率和美国个人贷款利率和我国对美出口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其中个人贷款利率的弹性高达4.13,是所有因素中长期影响最大的。对于汇率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很多文献有不同的结论,本文的研究结果还是符合经典理论的,汇率对我国对美出口的影响明显,实际有效汇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也即美元相对于人民币升值1个百分点,其进口下降0.66个百分点。 四、政策意见 为了应对目前并不明朗的美国经济变化和人民币的升值问题,确保我国对美贸易的长期稳定发展,笔者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一)扩大内需,适度调整对外需的依赖 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美国需求各部分冲击均会对我国出口贸易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危机使我们意识到片面强调出口并不能取得长远稳定的发展,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所以,今后的主要任务还是扩内需,内需才是一个国家长期稳定发展的保障。如果国外需求的下降是我们掉转方向的制约因素,那么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是内需扩张的有利因素。 (二)确保人民币币值稳定 从本人的研究结论看,我们更需要注意人民币汇率的替代效应带来的影响,警惕其它国家的低汇率政策。在当前外部经济环境并不乐观的前提下大幅度提升人民币币值有很大风险也没有必要,所以我们要做的是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按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此确保我国出口贸易的稳定发展。 贸易论文:论化工品进口贸易中的风险管理 前言 当下风险管理研究还处在一个比较狭小的范围之内,仅仅停留在在企业的财务风险预算、金融方面的投资、生产经营风险等领域,有针对性的、系统的研究属于国际贸易之间的进出口能源的风险管理还在少数,大多数国际当中的进出口公司,在对待风险管理这一问题上,依然还在摸索探求阶段,只有很少数大的企业集团,在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之后,形成了一套适用于自身的风险管理理论,所以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说是刚刚起步,虽然技术还不成熟,但是风险却每天都在发生,对于所有的进出口公司来说,当务之急是找出一套切实可行、适合于企业运行的风险管理方式,从而解决现有的危机,从而提高公司的生存质量。正是基于这一理念,笔者结合多年经验就化工品进口贸易中的风险管理为主要探讨方向,从现状、类型、问题和解决方法入手,为大家细致的分析一下。 一、化工品进出口贸易特点 (一)化工品贸易形势良好,进出口高速增长 化工品贸易快速增长,2003年进入新世纪以来发展最好的年份,之后逐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化工品进口额远远高于出口额,保持贸易逆差 化工进口规模继续扩大,进口数量增长是引起进口进口贸易用汇增加的主要原因。化工品出口额仍靠数量拉动,使得占半数以上化工产品的进口数量增加,同时一部分化工品进口价格下降,减少进口用汇,两相抵消,实际进口用汇净增长,进口产品仍集中在高分子聚合物和有机化工原料上,这部分产品仍不能满足国内需求,需大力发展。 (三)国有企业在化工品贸易中仍占主导地位 在化工品进出口贸易中,国有企业一直是最重要的力量,其出口额与进口额都占总额的一半,三资企业是进出口贸易的另一个主要力量,比重仅次于国有企业。从发展速度看,私人企业化工贸易增速成倍增长,独占鳌头,在出口方面,集体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增速高于国有企业,进口方面,国有企业增长速度居第二位。但目前化工品的进出口额的增长仍主要依靠国有企业推动。 (四)一般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是化工品进出口的主要贸易方式 一般贸易的进出口额占总贸易额的60%左右,进料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总贸易额的30%左右,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快于进料加工贸易增长速度。 二、化工品进口业务的风险管理现状 我国贸易自改革开放到二十一世纪以来,产生了巨大的发展,风险因素也在这一过程中增多。贸易企业化工品出口业务风险管理的行业现状呈现除了四种特征:第一,贸易经营企业数量大,情况多变。其中国有大中企业、私营企业、集体所有制等不同经营模式企业,无法在管理上统一。第二,外贸行业风险管理没有专业机构做出规范和管理,我国的政府管理部门在贸易中的工作重点都投放在贸易发展上,疏于风险管理问题,一直都没有法规、意见做出明确规范。第三,现阶段贸易企业的分析、控制、管理还都是由企业自身完成的,不同企业对于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同,运用的方式也不同,虽有针对性但缺乏统一规范。第四,风险管理的措施主观性较大,科学性较低。在大部分的贸易企业中风险管理的部门、人员等都没有形成专业化,在进出口贸易业务时,企业对于风险管理的防范、规避、转嫁、管理上就存在较大的主观和随意性,规则和制度不能够统一。 三、化工品进口贸易主要风险类型 我国全球化经济不断发展,外贸企业贸易业务不断扩大,经营模式主要由合资经营、对外投资等组成,外贸企业就面临许多国际市场上的风险。在化工品进口贸易中风险主要有五种:1、由于外方违约造成的信用风险,国际贸易双方处在两个国家中,交易中交货与付款就不能同时进行,贸易中就会出现与实际不符的情况,造成信用风险。2、卖方供货不及时、无货等情况造成市场风险,贸易环境对交易的限制,卖方由于种种原因延迟或不交货,就会给国内的企业造成损失。3、卖方与用户串通欺骗商造成经营风险,外贸企业在没进行资质审查时就进行交易,通常第一单贸易都很顺利,建立了信用之后就会进行骗取,然后逃跑。给贸易企业带来风险,近年来时常发生。4、在贸易中多种付款方式带来的商业信用风险,在国际贸易中付款方式一般为即期、远期、托收、信用证、预付、后附等多种形式,每种方式都存在风险。5、作为化工品来说,其自身的易燃易爆属性限定了其运输当中的风险性,同时也加大了仓储的风险性。 四、化工品进口业务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多数的外贸企业化工品进口中风险管理不符合规范,每年的经济损失都十分严重,我国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风险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1、合同签订时,条款不清晰明确,给履行时带来隐患。国际贸易中遵循的通则,在实际的贸易中不同国家的贸易买卖合同就会出现差异,矛盾主要是各国法律及对合同争端解决机制等问题。贸易中我国企业对外国法律体系不熟悉使得合同纠纷解决带来了风险。 2、进口贸易中另外两方的资信调查不清晰,将会增大信用风险。进口企业不但与外国的客户贸易进行国际买卖合同的签订,还同国内企业签销售合同,明确两家企业的资信情况就十分重要,然而外国的中小企业调查就十分困难。 3、国际市场的多变,化工品市场行情情况的把握就相对困难。自2008年石油化工品价格大起大落,即使资深专业人士也无法准确判断。判断时不仅要了解化工品本身,还有对整个产业链及有关因素有一个宏观的认识。 4、在运输物流中控制有限,使得产品在运输中出现灭 失风险。贸易中流通环节是十分重要的,这个过程中风险较多,不好控制。流通中的准备货源、确认货物发货情况、货物运送接收、整理储藏这些环节直接关系到合同的执行。当下外贸企业为了减少损失或保险转嫁,通常情况下会严格控制进口贸易当中的风险因素,做好对其流程当中的全方面控制,防备其在输送过程当中因认为火天灾等种种原因所造成的损失。 5、缺乏对货控制权,经常在货权转移的过程当中发生风险。在现有的进出口贸易当中,货物的所属全,也就是货权是非常重要的事项,所以这一问题也是进出口贸易当中最为常见的问题。通常情况下,掌握货权的一方在进出口贸易当中占主动权的比重值较大,掌握好了货权,就可以在通常贸易当中无限的缩小风险。一般来说,为了保障货权的主动权以及进出口贸易的主动性,国际间的贸易网来通常会采取款到发货这一原则,而并非是通常情况下的货到付款,这就牢牢把握住了控制权利,为企业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有利的资金保障。 6、报关、商检这些规定的检查也会造成一定的风险问题。当进出口贸易成功抵达货港后,就面临着申报以及规定商检等必要流程。这时管理方如果申报不及时,就会造成货物停滞、违规处罚、附加货物港口管理费用等一系列的问题,不仅耽误了货物出港运输的时间,也造成了一定的现金损失。 7、在国际贸易当中,并非仅仅在细微处造成贸易风险,有时一些大的宏观控制环节也经常会出现风险,比如反倾销与汇率问题等。由于国际之间的贸易往来是国与国的交易,这时就会出现货币兑换的问题,而货币兑换往往会伴随着汇率风险。我国的贸易一般面对非欧洲国家时,一般采取的策略是美元报价,面对欧洲时则直接采用欧元报价,但在外币兑换的过程当中,常常由于拖沓、繁琐,经常会造成“等待”风险,即外汇结算值的变化。这一风险随着近期来人民币的不稳定增长,显得越发严重。 8、不可逆因素带来的风险,防范这一风险的最为有效途径就是产品货物投保。 五、应对化工品进口业务中各类风险的管理方法 对于上述化工品进口业务中的风险问题,基本可以通过以下五种方法进行较为有效的管理: (一)建立公司专职风险管理的决策和管理机构 应挑选进出口业务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管理人员组建专职风险管理机构。该机构应纳入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范畴,并尽可能地提高该机构的专业化程度,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准确度。 (二)实施客户资信调查制度,建立客户档案,进行有效的客户管理 特别是较大数额的贸易项目,在动态的资信调查的前提下,还要考虑采用保险、担保甚至是国际保理等手段,将风险转移或分散。特别在化工品进口业务中,当外经贸企业使用自己的授信额度开立信用证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用户部分保证金必须到账。2、其余部分货款在信用证到期前几个工作日内必须到账。3、如用户逾期付款,外经贸企业对货物应有处置权。4、如是远期信用证,则必须是担保提货或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三)建立详细的用户来款台账制度 在财务早已经电算化的今天,为化工品进口用户建立用户来款台账制度是风险管理所必须的。进口业务的结算周期相对较长,用户的来款及结算都是滚动进行的;在某一时点上,财务的账务上难以直接真实反映用户货款收回的全部实际情况。 (四)建立财务预警机制 在公司内部建立的客户信息系统里,对逾期付款的用户,都应对其亮起黄灯,以提醒业务人员,同时提醒风险管理机构及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更为严重的则亮起红灯。 (五)将进口业务流程细分,使业务人员分工专业化 现在许多进出口公司采用的是一个业务人员“全程包办”一项进出口业务的全流程。这种作法弊端甚多。 六、结束语 从国际角度看,所有的进口贸易风险管理制度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多方面的协作以及共同研究。从国内角度来看,我们当务之急是摸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发展、有利于推动我国进口贸易与国际接轨的风险管理政策。所以在这里笔者呼吁,在面对进口贸易风险管理这一问题时,我们一定要从其根本的现状入手,分析其当下所处于的时期以及将要面对的问题,针对问题认真仔细的划分出风险类型,善于总结经验以及归纳风险处理方式,并最终针对这些问题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式,并将这些方式归类成型,形成一套适用于发展适用于生产的风险管理制度。 作者简介:孙治秋(1984-),男,汉族,天津人,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南开大学世界经济 贸易论文:对于贸易开放发展影响研究 一、引言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地区发展差距成了理论和实践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如图1所示,用各省人均实际GDP变异系数衡量的地区差距除了1996—1997年出现了从0.6078到0.6014轻微的缩小和2006—2007年从0.6754到0.5849较大幅度下降外,90年代以来一直在近乎直线上升,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地区差距最为显着的国家之一。而与地区差距变化趋势相对应的另一个现象是我国的对外贸易除了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前后出现回落甚至负增长之外,在这期间也一直发展十分迅速,从贸易总额来看,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增长了近30倍,而单从出口额来看,增长了30多倍,年平均增速分别23%和27%,如果除去亚洲金融危机前后三个年份来看,年均增速可达30%以上;从贸易依存度来看,从1990年的30%上升到了2007年的67%,如图2所示。从以上简单的描述性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对外贸易发展与我国地区发展差距之间有着十分类似的变化规律,那么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吗?目前这方面的实证研究文献还是比较丰富的,但是已有的实证分析也明显存在一个不足的方面是对于贸易开放影响我国地区发展差距的机制分析的较少,尤其是定量的分析更是鲜有。大多数分析的是外贸与我国地区发展差距之间的相关关系或外贸对我国地区发展差距的贡献度。因而本文认为尝试借用MarcelaGonzálezRivas(2007)的分析方法,从各个地区的要素禀赋与贸易开放相互作用的角度定量分析贸易开放是如何影响我国地区发展差距的依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际意义。本文其余部分是这样安排的:第二部分是对相关理论与实证文献的简要回顾;第三部分介绍本文应用到的理论模型;第四部分是对变量、数据和方法的说明;第五部分是对结果的分析;第六部分是简要的结论和政策含义。 二、相关理论与实证文献回顾 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在技术外生条件下,在资本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的规律作用下,即使地区之间没有要素流动,没有贸易,落后的地区其资本增长也将会超过富裕的地区,从而最终会导致地区收入差距的收敛而不是扩大收入差距,因此传统的经济理论无法解释对外贸易发展往往与一国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相伴相随这种特征事实,转而他们求助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强调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之源,而贸易则是国际技术外溢的重要渠道,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也同时认为,东道国的R D投入与人力资本状况是影响本国技术创新和获得技术外溢效应的重要条件,也即存在“门槛效应”(EatonandKortum1996,YukoKinoshita2000,ReddingandReenen2000,Xu2000,CaseliandCole-man2001,Keller2002)。那么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如何来分析贸易自由化与一国地区发展差距之间的关系呢?如果我们考虑到一国内部不同的地区其要素禀赋往往不是平均分布的,这样的结果是不同的地区从对外贸易中获益就存在不同,达到一定R D投入和人力资本水平的地区受益多,经济增长快,而没有达到条件的地区则受益少,因此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一般预测贸易自由化的结果将是扩大一国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而新经济地理理论对于贸易自由化与一国地区发展差距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KrugmanandLi-vasElizondo(1996)建立的三区域NEG(新经济地理)模型认为,在经济封闭时,由于前向和后向联系效应,一国国内的经济活动是趋于不断集中的,因而地区的收入差距也不断扩大。然而当国家走向开放时,情况将发生变化,此时国内企业的投入产出更多地依靠国外,而与国内的联系减弱,也就是向心集聚力将减小,同时由于国内城市集聚成本的增大,导致制造业的分布从城市向周边地区扩散,地区收入差距将减小。而采用类似的NEG模型,Paluzie(2001),却得出了贸易自由化会促使地区收入差距扩大的不同结论。这两个模型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主要源自于对农业部门所作出的不同假设。Paluzie假设农业部门的投入要素(如劳动力等)相对制造业而言的流动性要差,他还假设制造业经济活动的离心力来源于潜在的分散的农村市场,因此在经济封闭状态下,制造业经济活动是比较分散的,地区收入差距也较小。而当一国贸易开放,企业的投入与产出转向国外市场时,因为城市一般有着更加便利的接近国外市场的条件,企业为了获取规模效应和减少运输成本,制造业经济活动会更加集中在城市,又由于农村劳动力不流动,贸易收益将很难传到给农村地区,地区收入差距于是扩大。由于在理论上对贸易自由化与一国地区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不同的结论,故许多学者转而做了许多实证研究,其中代表性的有如Giannetti(2002)研究认为欧洲一体化进程有利于成员国之间收入差距缩小的同时却扩大了一国内部地区间的收入差距;Rodríguez-PoseandSánchez-Reaza(2003,2000)、Hanson(1996,1997)、MarcelaGonzálezRivas(2007)等对墨西哥的研究认为,贸易自由化扩大了其地区间收入差距;PerniaandQuising(2003)以菲律宾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也表明,贸易开放本身并不能带来地区的平衡发展,也就是说不能缩小其地区收入和贫困的差距;Marjit,DandKar,S(2007)研究了印度贸易自由化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认为出口的州收入增长要快,而进口竞争州收入增长要慢,州之间的差距因而扩大。对于中国的研究,有如Jian,Sacks Warner(1996)分析认为因沿海地区有参与国际贸易的先天优势,结了1990年以后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之间的差距扩大和中国总体区域经济的发散;Hu,DapengandF(1998,2001,2002)通过模型和实证认为贸易自由化改革是1985—1994年间中国沿海与内地差距不断扩要原因;Yao,Yudong(2000)的研究结论是对外贸易扩大了中国的省际经济增长差距;XiaoboZhang KeZhang(2003)应用Shorrocks(1982)年提出的方差分解法计算出了各种增长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地区差距的结果显示,对外贸易是中国经济增长地区差距的重要因素,其贡献率达11.1%,仅次于资本因素;王丽娟(对贸易自由化和中国区域经济差距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二者高度相关;赵伟,何莉(2007)应用德特(DeLaFunente,2003)的趋同核算框架(convergenceaccounting),分析了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对中国省增长趋同与差异的贡献,认为对外贸易是引致中国各省市劳均GDPσ发散和β发散的主要力量之一;张(2009)分析认为我国地区外贸差异与经济发展差距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对外贸易差异是地区差距的格因,并且定性地分析了它们之间的作用机制;项卫星等(2010)研究发现,中国对外贸易在整体上扩大了中间的收入差距,但同时又是低收入省区缩小与全国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张衔等(20 11)实证分析认为我国西部地区间对外贸易发展差异是导致地区间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 三、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的一个理论模型 本文设Cobb–Douglas生产函数有如下形式:itit-1it这就是本文的基本方程,为了利用这个方程来分析对外贸易与地区要素特征相互作用对地区发展差距所产生的影响,还必须对(3)式进行一系列的变化。首先,把物质资本存量Lnkit分成两项,一项是直接参加生产的私人物质资本存量用C表示,另一项是间接参加生产过程的公共资本存量,相当于公共基础设施用I表示,因而:其中f和w为线性函数,对于f(LnC)函数可以表示三项,第一项为滞后一期的私人资本存量水平;第二项为收入水平和贸易开放水平O交叉相乘项;第三项为收入水平,作为控制变量,以分析地区增长是否存在收敛效应。这样函数可以表示为:(其中d、r、z为线性函数)(5)it-此外,为了分析公共基础设施I与贸易开放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我们把函数表示为其与贸易开放度O之间的交叉相乘项加上其滞后一项的基础设施水平,因而有:其中p、q也为线性函数,把(6)、(5)代入(4)得:最后我们考虑技术进步项LnAit,我们把它表示四项,第一项为贸易开放度O与人力资本h的交叉相乘项,以分析贸易开放与人力资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本文的研究变量;其余三项是依据前人的研究而引入的控制变量,一项人力资本存量,以反映人力资本对技术进步直接和独立的作用(Romer1986);一项是反映技术在最高水平与最低水平地区之间的扩散(NeslonandPhelps1966);一项是反映贸易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Connlloy2003),这样技术进步函数可表示为: 四、变量、数据与方法说明 (9)式就是我们要估计的计量方程,因变量采用年人均实际GDP增长率。人力资本存量h采用获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如果采用在教育上的支出或入学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是不合适的,因为它们代表的是流量。对于私人资本存量C应当采用的是全部企业资本存量之和,但我国这方面的数据,特别是分省数据无法获得,作为替代变量,本文使用分省物质资本存量总和,1997-2000年的数据采用张军估计的数据,2001-2007年的数据由笔者根据张军的方法自己推算得到。技术追赶项Lnh)中的A用劳均GDP来代替,因为劳均GDP与技术水平正相关,劳均GDP用地区总GDP除以全省总劳动力。虽然采用贸易量来衡量贸易开放程度不是一个完美的指标,因为影响贸易量的还有其他很多因素如运输成本、世界需求等,但是如果采用其他指标如关税率、配额等带来的是更多的问(RodrikandFernandez2001),因此本文贸易开放度依然用进出口总额除以GDP来表示,注意这里贸易开放度是全国的开放度,只随时间变化不随地区变化故采用Ot-1表示。对于公共资本存量变量I,我国同样没用直接可得的数据,本文根据以往研究的惯例采用公路密度来作为变量,公路密度等于各省公路长度除以各省面积。我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广义最小二乘法来估计方程(9),以控制截面个体效应,由于所用的自变量都是滞后一期,故也可以较好地避免变量的内生性问题。本文采用我国1997—2007年间的分省数据集,共31个省市区,所有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1998—2008》。表1是对变量的统计性描述。 五、回归结果分析 从表2的模型(1)回归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贸易开放度与人均GDP交叉相乘项的回归系数是正的,且在1%水平上显着,意味着贸易开放使发达地区(人均GDP水平高)比落后地区(人均GDP水平低)具有更高的经济增长率,从而扩大地区差距。这一点是与Myrdal(1971)的思想相一致的,他认为贸易开放将使地理位置和条件都优越的发达地区更能发挥其竞争优势,从而扩大其与落后地区的差距。从单独收入项来看,其回归系数也为正,且在1%水平上显着,表明我国地区收入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发散现象,这与以前的一些研究结论相吻合(蔡昉,都阳2000,沈坤荣、马俊2002等),收入水平越高的地区增长越快。人力资本存量与贸易开放度交叉相乘项的系数为正,人力资本存量本身项也为正,表明在人力资本高的地区(发达地区),其在贸易开放中受益越多,增长也越快,具有扩大地区差距的效应,不过从统计显着性来看却都不显着。公共基础设施项和其与贸易开放度交叉相乘项的系数都为正,表明基础设施水平越高的地区(发达地区),贸易开放将促使其具有更高的经济增长率,从而扩大地区之间收入差距,虽然并不显着。私人资本投资项的系数都为正,且在1%水平上显着,说明私人投资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而劳动力投入的作用并不明显,这可以从其回归系数虽为正,却不显着看出,这些都与大多数的研究结论是相一致(沈程翔1999,刘木平,舒元2000,沈坤荣2002等)。为了检验结论的稳健性,我们还分别做了模型(2)、模型(3)、模型(4)的回归分析,模型(2)是利用高中学历以上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来作为人力资本存量指标所作的回归,模型(3)是利用铁路加公路的道路密度来作为公共基础设施变量指标所作的回归,模型(4)是剔除不显着的变量之后所作的回归,从表2可以看出,其基本结论没有改变,表明回归结果是稳健的。以上的分析只是定性的让我们知道,贸易开放将使收入水平、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公共基础设施水平高的地区比在这三个方面都相对要落后的地区受益要多,经济增长要快,从而拉大地区收入之间的差距。利用上面模型(1)回归结果我们还可以定量地来分别计算出这三个方面的效应,表3是以我国人均GDP最高的上海和人均GDP最低的贵州为例所得出的计算结果:表3中计算公式的意义是贸易开放对地区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贸易开放的直接作用s,它对所有的地区都是一样的;另一部分是贸易开放与各地区的收入水平、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公共基础设施水平等特征相作用而产生的间接作用rLny。表3的收入效应意味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贸易开放度变化一个单位,经济增长所变化的百分点数,其他类似。从表3可以看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贸易开放通过收入效应、公共基础设施效应、人力资本效应分别可以拉动贵州在样本期间平均每年增长2.78、3.66、3.04个百分点,上海平均每年增长4.08、3.78、3.05个百分点,也就是说贸易开放的收入效应、人力资本效应、公共基础设施效应分别使贵州比上海经济增长平均每年低1.30、0.12、0.01个百分点,贸易开放的总效应使贵州经济增长比上海平均每年低1.41个百分点,其中贸易开放的收入效应是主要的,占95%以上。 六、结论 本文通过对贸易开放影响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机制的定量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贸易开放对我国所有地区的经济增长都具有促进效应,但这种促进效应的大小与各地区的具体特征相关。对收入水平高、人力资本存量高、公共基础设施水平好的发达地区这种作用大,而这三方面都较差的落后地区这种作用要小,因此贸易开放在我国具有明显的“棘轮效应”,越发达的地区受益越多,经济增长越快,这是贸易开放导致我国地区发展差距的内在机制。(2)在贸易开放引起我国地区差距的收入水平、人力资本、公共基础设施三种效应中,收入效应是主要的,因此应千方百计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使其能从贸易开放中受益更多。 贸易论文:我国贸易构造改变的波动性特色与途径转变 摘要:文章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将我国1985年~2008年贸易结构演进分为三个阶段,深入考察贸易结构演进过程中的波动性特征以及资源、劳动、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转换速度问题。分析表明,各类密集型产品份额的波动性和转换速度逐渐减弱,并且已经进入趋势平稳发展阶段。文章认为,已有的贸易结构演进路径提升空间有限,并且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双重弊端,贸易结构演进路径必须进行适时转换。然后,文章提出了一条新的贸易演进路径,指出各类密集型产品升级必须向着出口质量、技术的全面提升路径转换,并进一步分析了路径的实施渠道。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贸易结构;波动性特征;路径转换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模式面临以下几方面的冲击。一是贸易壁垒、贸易摩擦不断增加。中国很可能面临更加严重的来自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甚至是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在对外贸易不断扩张的同时,中国已成为每年遭受反倾销调查数目最多的国家。二是虽然中国已经成为贸易大国,进出口贸易量排名仅落后美国与德国,排名第三,但是中国仍然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最低端,竞争力仅局限在不断压低劳动力成本上,而在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上却无法与发达国家展开竞争。贸易利益的获得已经不能仅仅取决于生产能力和生产量的大小,更要注重品牌及创新技术的提高。三是从《京都议定书》到哥本哈根会议,低碳经济必定是大势所趋。这间接的表明了我国不能再依靠能源、资源、劳动力数量的投入来拉动经济增长的老路上,必须开拓新的增长模式,贸易模式必须探索新的路径。此外,联合国贸发组织认为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贸易结构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出口商品的附加值较低。 由华尔街开始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我国的对外贸易受到了强烈冲击,这不禁要问我国现有的贸易模式是否仍然适用?面对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贸易演进路径应该怎样调整?本文首先对中国1985年~2008年贸易结构的波动性特征与转换速度进行分析,然后希望从深层次上获得中国贸易结构升级的转换路径。 二、中国贸易结构的波动性特征:1985-2008 传统文献中对贸易结构阶段性特征的分析主要有两类观点:一类是从比较优势出发分析我国的贸易结构转换,另一种是基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阶段的考量。他们的分析都能够很好的解释贸易结构的趋势性特征,但是却回避了贸易演进中可能出现的“拐点”和波动性特征,并且对贸易结构转换速度问题也重视不够。本文着重从贸易结构的波动性和贸易模式转换速度角度进行分析。 按照SITC分类标准,将所有出口商品按照要素密集度标准分为资源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及资本密集型产品,并计算出每种类型产品的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本部分的分析数据基于1位数的SITC数据。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通常将SITC0-4类定义为初级产品,也被称为是资源密集型产品;SITC5-8定义为工业制成品,其中SITC5和SITC7类制成品一般被粗略的认为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SITC6和SITC8被认为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本文的数据来自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1985年~1992年来自Sitc.rev2;1993-2008数据来自Sitc.rev3,对两类数据按照分类标准进行了适当转换。从图1中,可以明显的发现我国出口贸易结构不仅呈现出明显的趋势性特征,而且各阶段的波动性特征也非常明显。本文按照波动性特征,将贸易结构演进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5年~1992年):在这一阶段,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贸易结构呈现出“双升一降”的变化特征,波动最为剧烈,并且贸易结构切换速度最快。1987年和1992年出现两次“剪刀差”形状。资本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全部产品的份额各自上升将近一倍,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份额则迅速下降,由1985年的62%下降到1992年的18%,不及原来的1/3。劳动与资本密集型产品份额都对资源密集型产品份额进行了超越,并且两者之间的转换速度很快。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经济明显呈现粗放式增长特征,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是资本存量的不足,此时的经济动力只能依靠资源的开采与投入来推动。但是,资源密集型产品比重下降,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上升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体现。中国是劳动力禀赋充裕的国家,而资源相对匮乏,根据静态要素禀赋理论,一国应当出口其要素禀赋相对充裕的产品。所以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比较优势得以集中体现。 第二阶段(1993年~2002年):这一阶段的明显特征是“双降一升”,贸易结构转换波动性减缓。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份额虽然仍然很高,但是出现拐点,进入下降通道。资源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仍然下降,但是在1998年~2002年间下降特征不再明显。而最为明显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份额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带动了经济的提升。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在这一阶段我国大力实施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东南沿海城市不断开放,加工贸易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同时,随着我国开放度的不断增加,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也不断增加。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是动态要素禀赋理论的体现,劳动力产品的比重的大力发展,使得我国积累了一定的资本,资本劳动比显着提高;再加上FDI在这个阶段的大力引进,导致了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的大幅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比重出现了拐点,在1994年达到了61%的峰值水平,然后不断下降,而资本密集型产品比重仍然不断攀升,并且在这一阶段,这种比较优势之间的切换速度很快。 第三阶段(2003年~2008年):“这一阶段波动性最弱,趋势平稳”特征得到明显体现。如果说前两个阶段劳动力以及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份额对资源密集型产品份额是强势超越的话,那么资本密集型产品对劳动密集型产品份额的超越则显得动力不足。三种类型的密集型产品的份额保持趋势平稳特征,三者的离差都在10%以内。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份额达到了最低,将近6%;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份额平均保持在42%与52%。在这一阶段趋势平稳的特征,还表现在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比重向资本密集型产品之间的转换逐渐减弱,这是动态比较优势走向低速发展的特征体现。其中的原因是我国的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甚至超过了部分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贸易模式提升,不能只从数字角度看资本密集型产品比重的增加,更应该关注贸易效率和质量问题。 通过三个阶段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近三十年来,我国的贸易结构不断升级,资源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不断降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先升后降,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份额不断升高。但是,从波动性特征来看,这种贸易结构转换的动力在逐渐减弱,三种份额已经进入趋势平稳阶段。依靠提升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重,降低劳动密集型与资源密集型产品的比重的空间已经不足,原来的升级路径需要进行适时调整,我国的贸易结构转换必须寻求新的升级路径。 三、中国贸易结构升级的路径转换 贸易结构升级主要沿着两条路径在发展。第一条路径是贸易结构由具有传统比较优势的资源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向不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转换;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贸易结构的升级主要是沿着这条路径发展 ,并且从上面分析中可以看到,在这个路径上,我们的贸易结构已经得到很大改善。但是,在这条路径演进过程中,我国企业在国际分工产业链中处于比较低端的环节。并且,这种发展路径继续延续会存在两个弊端,一是中国出口的劳动、资本密集型产品具有低成本、低市场进入壁垒的特点,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压低了出口企业的利润,损害了我国消费者的福利;另一方面,我国将很可能面临更加严重的来自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尤其是进来这些国家针对中国的反倾销申诉和仲裁措施急剧增加,使我国的出口形势面临恶化。因此,必须寻求贸易路径的转换。 第二条路径是在各类密集型产品出口质量、技术、品牌上的全面提升。我国贸易结构朝着这条路径转换才能真正实现二次升级,其原因来自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在国际贸易理论界,异质性厂商、异质性产品贸易理论备受关注,贸易学家们已经把关注的重点从传统的代表性企业、同质性产品转移到异质性厂商、生产技术差异、生产效率与产品品牌的提升方面。在实践上,由于低价格、低质量、低技术的产品更容易引起贸易摩擦和贸易诉讼。在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产品出口曾经面临严重的贸易壁垒,中国现在也面临者类似的问题。但是,随着跨国公司外包的盛行,国际生产网络在全球展开新一轮的布局,在加上我国近年来发展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我国的贸易发展可以抓住这个新的机遇,在第二条升级路径中寻求突破。 路径的转换可以通过两条关键渠道来实现。第一,资本技术要素禀赋质量的提升。根据动态的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理论,要素中资本和技术禀赋的增加是贸易结构升级的决定性因素。这就要求我国企业参与更高阶段的国际分工,参与高技术、高资本含量的产品的生产,从而提升要素的资本技术含量。现实情况是中国处于产业分工链条的最低端,经常出口的是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产品。为此,在全球产业链的横向一体化延伸中,我国企业应该增强品牌保护意识,加大产品的异质性来提升自己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在纵向一体化过程中,提高自身在产业链中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提升我国出口产品的质量、技术水平。第二,要素禀赋结构的合理搭配。目前,我国要素结构搭配存在严重扭曲。主要表现在大量的资本拥挤在产能过剩行业、重复建设问题严重;我国经济发展中能源资本投入已达到了一定高度,适当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下转第113页)劳动者素质,以增加高质量劳动力要素投入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关键,能源、资本投入年平均增长率保持在4%左右可以实现要素产出率最大化。 但是,资本、技术要素禀赋如何提升?要素禀赋结构如何合理搭配?从而提升中国的贸易结构层次。本文认为这两个问题可以通过产业的有效集聚、国际和国内分工等途径进行分析,以获取适合我国的贸易结构升级路径。一方面,产业集聚效应可以促进跨国公司FDI的使用效率和FDI的技术水平。我们知道FDI一般会携带相对先进的技术,尽可能吸引更多高质量的FDI是提升我国出口产品层次的一个重要方式。另一方面,产业集聚效应可以提高我国的技术创新水平。产业合理布局之后,技术溢出效应,示范效应都会促使国内技术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当同类行业的公司聚集到一起生产的时候,这种无形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会使得技术溢出增加,同时也促使其它企业加快技术创新的速度。此外,产业集聚还可以带来规模经济效应。这其中主要原因不仅在于集聚效应可以通过配套设施的提供导致成本的降低,而且产业集聚加速了资源的流动,尤其是使得携带知识与技术的资源快速流动,再加上干中学效应,从而会导致人力资本以及产品质量的大幅提升。 要素合理搭配的重要途径是积极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中,合理配置国内的分工体系。中国目前的基本状况是:分工与专业化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整体的分工和专业化水平还向当低,并且我国国内分工以及参与国际分工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通过积极参与新一轮国际分工,完善国内分工体系,才能使得我国的要素资源合理搭配,要素使用效率提升,从而升级我国的贸易结构。根据国际分工理论,跨国公司会根据所有权、区位等优势把生产网络安排在全球不同地区,进行外包生产。中国在全球分工结构中,从价值链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移动是中国贸易结构二次升级的突出体现。此外,国内分工应充分发挥不同区位的要素禀赋优势,注意分工的层次性。一国国内分工越发达,那么国内分工与国际分工更容易接轨。 我国贸易结构的进一步提升不能只局限于资本密集型产品比重的提高,而更有赖于资本技术要素禀赋质量的提升与素禀赋结构的合理搭配。通过产业的集聚,构建合理的分工体系,同时,加大高素质人力资本投入,使要素流动更加合理,要素的配置效率更高,所有这些因素是增强我国出口比较优势,优化出口贸易结构的基础。 四、结论 总之,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研究中国贸易结构的波动性特征与路径转换具有理论和现实双重意义。从理论上看,不能仅局限于把握贸易结构演进的长期趋势问题,而更应该关注贸易结构的波动性特征以及各种资源密集型产品的转换速度问题,进而去尝试研究一些诸如贸易结构的周期性等新的问题,从而在理论上去解释中国贸易结构应该进行路径转换的原因。从现实意义上看,虽然中国贸易总量在不断增长,但是“中国制造”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贸易壁垒、反倾销、非正常性关税等不公正待遇。这使我们看到中国的出口模式必须进行调整,去适应高端国际化分工的需要,那么相信本文依据中国贸易结构的波动性特征,提出的新的转换路径,对于未来中国贸易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贸易论文:从文化视角审视中美贸易摩擦 中美贸易摩擦从现象上看呈现出的是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但从更深刻的层面看,中美贸易摩擦实质上是中美两国文化的冲突和摩擦,尤其是价值观的冲突和摩擦。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有意无意地左右和控制着中美贸易行为,因此,治理中美贸易摩擦应该从这一更深层次上展开。 一、一国文化决定着一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行为 一个国家的文化是由这个国家的传统习俗、价值观、宗教信仰、伦理道德、哲学思想、思维方式、生存方式、民族人格心理等因素整合生成的。其中价值观起着核心作用。①一个国家的文化渗透到国家意志、国家利益、国家行为、外交政策之中,形成国家的整体形象。传统意义的国家利益是指国家的生存、权力、安全和财富,以及与之相关的疆界、人口、资源、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等物质要素。但国家利益不是由物质界定的,而是由一国文化理念、价值观念界定的。 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国家对其利益的界定取决于自己历史、文化和传统,以及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一定或不主要是来源于物质利益上的增减,而是来源于文化的不同、价值观念的差异。例如,从物质的角度就无法解释美国为什么害怕一个贫穷的朝鲜拥有核武器,而不怕英国拥有核武器。对此的合理解释只能从文化理念角度、从价值观念去寻找。因此,解决国与国之间矛盾,包括贸易摩擦的方法不是一方在硬实力上绝对压倒另一方,而是要更深入地理解对方的文化,尤其是理解对方的价值观,并通过文化、观念、意识形态的交流与互动解决双方的矛盾与摩擦。 文化价值观不仅是界定国家利益的根据,而且本身也是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但是,国家利益中的文化利益长期被忽视了。在任何一国的国家利益中都包含着道义扞卫和目标理想追求,以凝聚国民的认同和支持,引领国家发展方向。因此,在目前的世界体系中,大国都高度重视自己的文化发展战略。文化战略涉及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但一国在对其他国家展示本国文化理念与价值观的同时,应该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理念与价值观,从而增进国家之间的互信,构建本国与他国的文化价值认同和国家认同,增强与世界的认同感。 因此,我们认为,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理念与价值观,以及受这样的文化理念与价值观支配的中美两国的国家利益的差异和冲突,是中美贸易摩擦的固有根源。中美两国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家利益分别构筑了各自的贸易战略,牢牢地制约着中美贸易行为,并制造了贸易摩擦。 文化理念、价值观不仅仅界定着国家利益,而且还决定、支配和控制着国家行为。在国际关系实践中,各国为了扞卫本国的国家利益,实现本国的对外战略目标,往往会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外交方式。纵观国际关系史,不同的外交方式的发展与演进无不打上了不同的国家文化理念与价值观的时代特征和印记。当今全球化条件下,各国的对外交往政策,包括贸易政策,都是以本国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为依据制定和实施的。正如美国历史学家弗兰克·宁柯维奇(FrankNinkovich)指出:“在20世纪,美国几乎所有的重要的政治家都毫无例外地把文化因素考虑为其处理外交的组成部分;的确,文化在他们决策中起着明显的,常常是决定性的作用。”[1]目前,美国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把它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作为一种普世原则在全球推进。美国这种超级大国地位也使它的一些所谓国内法产生了强烈的国际冲击效果,而且这种单方面的霸权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所向披靡,使不少国家忍气吞声,不得不俯首称臣。然而,美国在推行自己的这一套文化理念和价值观时,忘记了另一个真理:当今的世界也是一个几种国际势力鼎立的世界。曾几何时,美国的这一套以霸权文化和价值观为核心的经济、贸易、军事、外交等等政策受到了对手国的挑战,尤其是受到了一个正在崛起的、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挑战。于是美国把中国看成是它推行霸权文化与价值观的最大威胁,频繁制造与中国政治的、经济的、贸易的、军事的摩擦。 二、美国文化的霸权理念与中美贸易摩擦 奉天承运的“使命感”是美国文化理念的核心元素。而这一元素透露出的是霸权理念,其效果即是霸权行为。正是凭着这一“使命感”,早期的欧洲移民者开始了他们在美洲大陆的拓荒和征战,并建立了美利坚共和国,一个有别于旧世界的新社会,即所谓的“山巅之城”(a city upon the hill)。在这样一个社会里,他们设法使新建立的国家不仅在政府体制和社会结构上与欧洲国家不同,而且还要在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上与欧洲国家形成鲜明的对照。这就产生了不同于欧洲的美国文化。美国文化是一种宗教与世俗相结合的文化,是一种以个人为本位、表现出很强的个人主义特征的文化。 “扩张”是美国文化的另一个明显特征。深受这种文化熏陶的美国人从不讳言自己属于一个“扩张”民族,统治者更是受这种文化观念的影响。“扩张”的行为来自于藏匿于美国文化中的“霸权”理念。因此,当美国开始考虑它的外部利益时,“扩张”便以不同的形式在美国的对外关系中表现出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凭借它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金融优势,取代英国登上了世界霸主的地位。在苏联解体之后,美国更是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这样,随着美国国际地位的变化,美国文化表现出强烈的霸权性质。美国文化霸权表现为经济霸权、金融霸权、军事霸权、政治霸权。而从根本上说,美国文化霸权深深地植根于美国的独特的个人主义、强烈的民族主义和“舍我其谁”的世界中心主义。在现实生活中,美国文化霸权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形式:借助经济全球化的契机,极力推行美国的价值标准,将适合于美国或其他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强行推行到经济后进的发展中国家;利用对外文化交流及援助项目传播美国的意识形态,将美国式的“自由、民主、人权”上升为“普世原则”,要其他国家“亦步亦趋”地仿效;利用发达的大众传媒网络和先进的信息技术传播美国的生活方式,以其优越的“使命感”向全世界推广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和价值观念,甚至自认为有道义上的责任“影响”别国的发展方向。 正是这种霸权文化或霸权价值观使美国在中美贸易关系中频频制造贸易摩擦。从经济的角度说,本来中美贸易关系是复合的相互依存关系。但是,在贸易领域,美国频繁制造的贸易摩擦使两国不仅没有形成依存关系,反而互相防范、互相排斥。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是因为美国一些人对这一复合相互依存的理念、思维和战略的理解出现了“偏差”。他们把中国与美国的经济贸易关系看作是美国对中国的单边施舍,看作是名为“接触”、实为遏制中国的政策手段,企图利用现有的优势地位压迫中国在某些领域做出一定程度的、甚至是重大的让步,而如果中国不从,甚至如果中国向美国的经济霸权提出挑战,中国就面临着美国强大的压力和严厉的苛责,以至于对中国实施贸易遏制、封锁和制裁,因而在中美贸易关系中,是美国首先打破了中美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原美国国务卿赖斯一语道破了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源:“我们与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更多植根于共同的利益,而不是共同的价值观”。[3]罗能生等(2006)[4]认为,文化作为一套潜规则,反映了人们 权利关系的整套行为规则和价值观念,深刻地影响和制约国际贸易的变化和发展,是引致贸易摩擦的最深层诱因。 美国凭借其强大的政治、经济、文化实力在国际交往中居于主导地位,制定并掌握着国际交往中的游戏规则。美国国际政治学家汉斯·J·摩根索(HansJoachimMorgenthau, 1948)在《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一书中曾谈到帝国主义对世界控制的三个方面,即政治帝国主义、经济帝国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5]对美国来说,这三种帝国主义都植根于美国的霸权文化理念与价值观之中。美国的霸权战略的根本动机和目的就是遏制挑战国。而正在崛起、并逐渐强大起来的中国在成为美国经济、贸易的主要对象之后,就必然对美国的霸权形成巨大威胁,于是美国把中国看成是它推行霸权文化和价值观的主要障碍。他们认为,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中国终将成为世界性的经济军事大国,届时将不可避免地威胁到美国的“利益”。因此,美国的战略就是对中国实施全方位、多领域、常态性的遏制;而在贸易领域则是频繁地制造各种贸易摩擦,使中美贸易摩擦成为常态,并使中美贸易摩擦阶段性地反复升级。 现阶段,美国对华贸易摩擦主要表现为利用每年两次的美国财政部的汇率调查报告迫使中国在汇率上让步。中美贸易失衡是中美贸易摩擦的经济根源,而在探讨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时,美国国会一些议员、政府官员,甚至像克鲁格曼这样的学者都把中国的贸易顺差说成是中国人民币低估造成的,是中国政府“操纵”人民币汇率的结果。因此,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抛出将中国定为“汇率操纵国”的提案。“汇率操纵国”似乎成了一柄悬在中国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似乎只要需要,他们随时都可以咬断悬挂“达摩克利斯剑”的马鬃,让锋利的“达摩克利斯剑”刺向中国。而如果中国不听从美国某些人的“意旨”让人民币按他们提出的标准升值30-40%,他们就要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并征收惩罚性关税,甚至威胁将中美双边的贸易问题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诉讼。虽然2010年美国已经两次推迟把中国定为汇率操纵国的汇率调查报告,但中美两国货币汇率之争并没有因此解决。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美国处于两难境地。美国出版的《世界日报》2010年10月23日社论《美国汇率报告延期公告》说:“美国深知中国已非吴下阿蒙,因此在行政部门透过种种明暗的沟通渠道得知中国只有在人民币汇率调整频率和幅度上稍作因应,而不可能短期内作出太大幅度的升值政策底线后,立即陷入两难的局面:若不将中国列入操纵汇率的‘黑名单’,那么将惹恼国会;然而若将之列入操纵国名单,则如何处置也将陷入为难地步。这是美国把国际事务纳入国内法管辖,一碰到国际强大对手必然出现的尴尬局面。” 在暂时不能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的情况下,美国对中国提起了反倾销、反补贴的调查,并对中国一些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征收惩罚性的反倾销关税。据中国商务部资料, 2010年1月到9月,美国对中国的“双反”调查和征收惩罚性反倾销关税多达8起,有的惩罚性关税甚至高达437%。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之内,美国对中国提起的贸易制裁次数之多,超过了2001年至2009年的9年内每年的平均次数。在这9年时间内美国对华提起反倾销案件平均每年才7起(见下表)。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统计, 2009年针对中国的13起反补贴调查中,有12起伴随反倾销调查。这12起“双反”调查中有10起由美国启动的,占比83·3%。② 美国就是这样:一方面压人民币升值(人民币也确实升了值),另一方面又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美国也确实实施了),力图要中国既在汇率政策上让步,也在贸易政策上让步,双管齐下,斩尽杀绝,直至把中国商品撵出美国市场而后快。美国的所作所为把美国的霸权文化和霸权价值观在中美贸易问题上淋漓尽致地暴露无遗。 三、中国的“和谐世界”理念与中美贸易 在中美贸易关系中,美国人不仅总是习惯于用自己的文化理念和价值标准去要求中国的行动和行为,更是严重忽视中国的文化或中国的价值观念和核心信仰的重要性,结果自然会遭到中国的抵制和反抗,从而导致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几千年来,中国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和谐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近年来,中国根据这一传统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在国内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国内各民族的和谐共存,同时也向全世界提出了建立“和谐世界”的主张,强调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和谐共存。然而,必须明确的是,中国的“和谐世界”价值理念是“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即承认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差别,主张通过“存异”而“求同”,以实现“和谐世界”的理想。很显然,中国的这种文化观和价值理念是与美国的文化霸权的价值理念相冲突的,因而产生两国各种关系,包括贸易关系的冲突就是必然的。 中国历来认为,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是当代国际分工发展的必然。20世纪80-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出现了三种类型的产业国际转移:美国因把它的主要精力放在高新技术的发展,而把劳动密集型和资源、能源耗费性等所谓“夕阳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德国等欧盟国家因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一些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下降,而把它们的这些产业向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国家转移;由于地理条件所限,日本天然缺少生产发展的各种自然资源,因而把需要大量自然资源的产业向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转移。而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经济开始发展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吸引了美国、欧盟、日本的注意力,成为了它们产业转移的接受国。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对美国的巨大的贸易顺差和巨额的外汇储备,主要是由中国向美国出口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消耗型产业的产品积累的,而不是中国刻意追求的,也不是人民币汇率造成的。中国一再强调中美两国经济是相互依存的,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中美两国在贸易上的理智态度应该是在和谐共存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的基础上求同存异,而不应该是树起贸易壁垒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旗,欲将对方置之死地而后快。 同时,中国主张解决中美贸易失衡的根本出路在于中美两国各自调整自己产业结构,即美国加大国内储蓄,中国加大国内需求。要解决中美贸易失衡,中美两国应该 首先“各人自扫门前雪”,而不应该以邻为壑。国际上一些有识之士也有同样的看法。美国国际商业理事会前主席托马斯·尼尔斯认为中美贸易失衡的主要问题不在中国,而在美国。美国的贸易赤字是美国与中国在人民币问题上发生争执的原因,但赤字本身是美国自身经济表现的反应,是美国储蓄率过低的结果。即使人民币再升值20%,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也相当小,就业岗位绝不会重新回到美国。中国人深知这一点,因而一再提醒美国要再平衡美国经济。《华盛顿邮报》的一篇评论也认为,美国只有“先把自己的屋子打扫干净”,解决其长期存在的巨额赤字问题,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上才具有公信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卡恩在2010年IMF和世界银行秋季年会期间也说:“人民币币值重估不应当被他国政府当作掩盖本国问题的遮羞布。寻找替罪羊总是容易的。”③总之,在处理中美贸易失衡问题上,中国始终坚持和贯彻“和谐世界”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求取中美贸易中的双方共赢。 四、从文化理念和价值观认同的角度有效治理中美贸易摩擦 中美两国文化理念与价值观的差异,界定了中美两国不同的国家利益,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固有根源。因此,中美贸易摩擦的治理的根本在于中美文化理念和价值观的互相尊重、理解和认同,而不是互相排斥,更不能企图以一种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压倒、甚至取代另一种文化理念和价值观。 建构主义学者亚历山大·温特(Alexander Wendy, 2004)认为,观念是定义国家利益的根本因素;观念是构筑国家认同(State Identity)的基石,并对国家利益和外交行为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国家之间的交往,最重要的首先是构筑国家认同,不同的国家认同将导致不同的国家交往战略目标、方式、途径和结果。国家认同总是先于国家利益厘定。温特认为,不同的国家认同可以导致两个国家的关系成为敌对性的恶意竞争关系,也可以导致两国关系成为合作性的友好关系。 中美互信的基础是国家认同;而国家认同的基础是文化认同(Culture Identity)。但是,中美文化理念和价值观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中美两国对彼此文化差异缺乏充分的、深入的了解和理解,是导致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如梅新育(2005)所说;偏见比争端更加可怕。[6]分歧乃至争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偏见、无知和单方面强加于人的作风,正是后者可能将我们引向无法挽回的冲突。从长远而言,中美之间的相互了解是高度不平衡的,中国民间对美国的了解远远超过美国对中国的了解,对中国的无知是中美许多争端的重要根源。中美两国已经深刻意识到这一“无知”状态带来的后果。两国官方已经认识到中美文化价值认同的战略意义,并开始从政府层面着手战略实施,从文化理念和价值观角度治理中美贸易摩擦。为此,中美两国政府已经从文化价值观方面积极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 自2009年起,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与美国联邦行政学院、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等联合举办中美政府高级行政人员“全球领导”课程进修班。这个培训班是由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批准的一项培训美国国务院局级官员计划的一部分,是中国的大学第一次承担培训美国中高级行政官员的任务。2009年第一期的30位学员来自美国国防部、国家航空航天局、海军、陆军、空军、农业部、驻华使馆等美国多个政府部门,均为直接影响美国对华决策的“局长级”官员,包括美国商务部国家标准与技术局网络安全主管、陆军情报安全司令部特别行动顾问、国防部国防技术分析室部门主管、美国联邦行政学院首席运营官等。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政治体制》、《中国贸易与经济政策》等课程。同时,该项目还安排学员与中国有关政府部门官员、媒体和社区工作人员座谈,访问工厂、智库、大学等机构。我们从参与受训的人员、级别、课程等各方面不难看出,此类培训的动机和目的就是增进中美两国政治文化认同,培育国家认同,构建互信。 2010年5月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创建了中美高层人文交流机制,标志着中美人文交流从此迈出关键一步。根据这一机制,在未来4年中国将落实接受美国10万名来华留学生、中方提供千人全额奖学金、实施汉语桥万人来华研修项目等。而中方未来4年将派遣1万名学生赴美攻读博士学位。④这一机制结束了中国向美国输出留学生的单项交流时代,开启了中美深层次交流的新纪元,对中美关系的未来影响巨大。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也陆续派出各级官员至海外,尤其是美国,接受有关专业学术机构的中短期培训。其中,最为着名的就是中国官员的“哈佛培训计划”。根据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和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签订的三方协议,在从2002年起的五年内,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为中国培训300名局级以上中高级官员。 我们相信,中美两国政府的这些活动必将增进中美两国文化理念认同、价值观认同和国家认同,构建两国的互信。从文化理念、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人类最根本的意识形态上把国家误解降到最低程度,有效遏制和治理中美贸易摩擦 贸易论文:美国开国先辈们的自由贸易思想探析 一 自由贸易理论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而产生的。法国重农学派最早提出了自由贸易的论点。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以“绝对成本说”首次系统地阐述了自由贸易理论。其基本含义是,如果A国在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上拥有B国所不能相比的绝对优势,B 国就应该从A国购买,而不必自己生产。如果每个国家都生产自己占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彼此交换,国内的资源就可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进行贸易的国家都可从中获益。斯密的这种设想显然只有在商品完全自由流动的状态下才能实现,也就是通过自由贸易,实现世界资源的最佳配置,形成最为合理的国际分工。在这个基础上,任何国家都可花最小的代价获取所需要的商品。斯密的这一理论尽管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如不能解释不具有绝对优势成本的国家从事贸易活动的可能性,但它显然为国家间开展国际贸易提供了依据。大卫·李嘉图以“比较成本说”弥补了斯密理论的不足,进一步解释了在自由贸易基础上的国际交换可为所有参与国带来好处,不管这些国家在产品生产上是否占有绝对的优势。李嘉图与斯密一样,强调自由贸易将增加国家财富。他认为,“贸易的目的是增加生产”,因为在自由贸易下,资本将流向那些最有利可图的部门。单从理论上讲,通过自由贸易,国家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财富。经济学家丹尼·罗德里克指出:“在经济学中,可能没有任何一个领域专业主张是如此的一致,即绝大多数经济学专业认为自由贸易优越于保护主义。”(注:丹尼·罗德里克:《发展中世界向自由贸易的推进》(Dani Rodrik, "The Rush to Free Trade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Why So Late? Why Now? Will It Last?"),全国经济研究所工作论文,第3947号,1992年,第1 页。)实际上,自由贸易理论的提出首先是一种设想,完全排除了外界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把国际贸易放在了由自由贸易所笼罩起来的“真空”状态下。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要求自由贸易的呼声尽管从未中断过,但古典经济学家在理论上描述的商品跨国界完全自由流动的状态却很难自动地成为民族国家的优先选择。 在美国早期领导人当中,许多人与亚当·斯密处于同一个时代,在追求政治民主自由的同时,在经济上倾向于一种以自由放任政府、个人主义、理性化和经济国际主义为基础的思想。他们的确受到了那个时代进步的经济理论的影响,“无不熟悉苏格兰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对有关自由贸易强有力的理论阐述。他们认为他的推理无可挑剔,合乎需要,符合他们的天性和愿望”(注:艾尔弗雷德·小埃克斯:《开放美国市场:1776年以来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Alfred E.Eckes, Jr., Opening America's Market:U.S.Foreign Trade PolicySince 1776),查珀尔希尔1995年版,第4页。)。他们也目睹了英国重商主义政策对殖民地发展与外部经贸关系的束缚,尤其是到了殖民统治后期他们对英国的这套政策深恶痛绝。乔治·华盛顿在1774年曾坚决反对英国在重商主义指导下奉行的这种只利于自己的贸易政策:“我们借此机会宣布我们最真诚的愿望是看到这样一种邪恶的、野蛮的和反常的贸易永远地停止。”(注:转引自斯坦利·科本等主编:《美国经济史解释论文集》(Stanley Coben and Forest G. Hill, eds. , AmericanEconomic History: Essays in Interpretation),费拉德尔菲亚1966年版,第123页。 )所以与重商主义相对立的自由贸易存在于他们的思想中丝毫不足为奇,其中一些人也曾大声疾呼在对外经济关系上推行自由贸易。美国学者多伦·本-阿塔指出:“自由贸易是整个早期立国时期美国外交家的一致呼声,象征着把世界从重商主义贸易壁垒下解放出来的意识形态承诺,与此同时允诺为美国剩余农产品打开市场。”(注:多伦·本-阿塔:《民族主义、新重商主义和外交:重新思考富兰克林的使命》(Doron Ben-Atar,"Nationalism,Neo-Mercantilism, andDiplomacy: Rethinking the Franklin Mission"),《外交史》(Diplomatic History)第22卷第1期,1998年冬季号,第103页。)实际上,在美国的开国先辈中,始终如一地坚持自由贸易理论者,大概只有本杰明·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对美国脱离英国走向独立功勋卓著,他除了在独立战争期间奉大陆会议之命出使法国之外,因年龄过大并没有在独立后的中央政府内担任过任何要职,1789年第一届联邦政府运行不久他就去世。富兰克林目睹了美国在立国初期所面临的种种困难,但没有作为决策者亲自体验到如何解决这些困难的“迷惘”。这恐怕也是他坚持自由贸易观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殖民时期,英国为了垄断殖民地的贸易,对殖民地之间相互贸易往来也课以税收。富兰克林对这种不利于殖民地经济发展的做法毫不妥协地坚决反对,提倡在殖民地之间的贸易往来上奉行自由放任政策。他在1747年致贾里德·埃利奥特的信中强调殖民地之间应该进行自由贸易。富兰克林所持的理由是,如果一个殖民地对来自其他殖民地的进口品征税,后者将进行同样行为的报复,结果所有殖民地都受到伤害(注:参见弗格勒·格伦·威尔海特:《美国经济思想和政策的奠基者》(Virgle Glenn Wilhite, Founders of American EconomicThought and Policy),纽约1958年版,第307—308页。)。 在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上,富兰克林也运用了相同的理由提倡实行自由贸易。他在《关于贸易的笔记》(Note Respecting Trade )中从理论上阐述了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实行自由贸易给参与国带来的益处:“假设拥有丝绸、铁和布料三种制造品的X国家,分别将三种产品供应给A国、B国和C国,但是X国渴望扩大出路, 提高布料价格以有利于自己的布商。为了实现这一点,它禁止从A国进口布料。A国反过来禁止从X 国进口丝绸。然后丝工抱怨贸易的衰退。X国为了平息丝工之怒禁止从B国进口丝绸。B国反过来禁止从X国进口铁器。然后铁工抱怨贸易衰退。接着X国禁止从C国进口铁。C国反过来禁止从X国进口布料。所有这些禁止的结果是什么?答案是,上述四个国家发现它们共同拥有的生活享受和方便大大降低了。”(注:转引自威尔海特:《美国经济思想和政策的奠基者》,第308页。)因此, 只有在上述四个国家实现了各自具有优势产品的跨国界的自由流动,才可以使在国际贸易中参与商品自由流动的这些国家都从中获益。1776年,斯密出版了《国富论》一书,奠定了自由贸易理论的基础。其实,富兰克林在此两年前就,其中认为,“在世界上所有国家之间,商业应该是自由的,就像英格兰的几个地区一样”。他进而指出:“任何国家从来没有毁灭于贸易,甚至在表面上最没有优势的国家。”(注:转引自小埃克斯:《开放美国市场:1776年以来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第2页。)所以有的学者认为,富兰克林从自由流动的角度对国际贸易的分析对亚当·斯密提出的自由贸易理论产生了影响(注:参见埃斯蒙德·赖特: 《费城的富兰克林》(Esmond Wright, Franklin of philadelphia),坎布里奇1986年版,第180—181页。)。富兰克林很大程度上不是以倡导自由贸易的先驱留名历史的,他也没有像斯密那样留下辉煌的巨著,更没有使他的理论体现在合众国的对外贸易实践中,但是,他在反对英国重商主义政策的斗争中形成的这些思想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弗格勒·格伦·威尔海特研究了富兰克林的自由贸易思想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富兰克林在其一生中,始终如一地提倡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实行自由贸易。他与日益流行的自由放任新说是保持一致的。大多数当代经济学家可能对像富兰克林倡导的这种企业的完全自由的效用表示怀疑,但是,自由放任仍然有其拥护者。富兰克林希望把进口税只限于为了岁入的关税。这不是这个新国家在其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所遵循的政策,但是‘保护’政策和通过高关税防止外国竞争的学说,使一个国家的繁荣非常值得令人怀疑。许多美国人和大多数职业经济学家认为,富兰克林在赞成国际贸易不应受到妨碍的主张上实质是正确的。”(注:威尔海特:《美国经济思想和政策的奠基者》,第318—319页。) 在美国的开国先辈中,富兰克林可能是一个例外,他几乎没有参与过美国对外经济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自然也就没有经历从“理想”的自由贸易观向有助于实现美国现实利益的商业理念的转变。因此,他的自由贸易观只是反映出同时代美国精英所倡导的一种“理想”而已。 二 在历史上,自由贸易似乎与民主政治密切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实行民主政治的国家有在世界范围内推行自由贸易的责任。然而,民主政治与自由贸易毕竟存在着地域上的区别,前者主要是在国家主权统辖的领土内,属于一种不涉及其他国家的单向行为,完全是本国的内部事务;后者却是超越国家主权范围,至少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单方面实行自由贸易显然与国家外部利益相悖,所以并不见得提倡自由贸易的国家就必然把这种理论在其对外经济政策中体现出来。在美国的开国先辈中,许多人无疑对民主政治情有独钟,所以自然也就倡导自由贸易。然而,他们直接领导或参与了美国对外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当他们无法把自由贸易的理念延伸到美国疆域之外时,只能根据其现实利益的需要来解释至少还保留在口头上的自由贸易。托马斯·杰斐逊就是这方面的代表。 杰斐逊的经济思想受到法国重农学派的影响,认为农业是最富有生产和最理想的行业。他显然同时也接受了重农主义关于自由贸易的主张,提倡自由贸易应该在国内和国际贸易中占绝对优势,“全世界在完全自由的状态下从事商业将会有所收益”(注:小埃克斯:《开放美国市场:1776年以来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第3页。)。因此, 杰斐逊在投身于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后,自由贸易自然成为他向英国重商主义政策发难的一个有力武器。杰斐逊深信,在重商主义的指导下,英国与殖民地之间的经济关系本质上是剥削性的。因此他比其他人更加强调英国重商主义的剥削本质,曾决心尽全力来使北美殖民地的商业运行摆脱英国重商主义所规定的模式。1774年8月, 杰斐逊在给弗吉尼亚第一批参加国会的代表的指示中指出,英国人“沉迷于各个方面的过度要求,这是受他们的贪得无厌所能左右或是我们的需要所能强求:(他们)把美国所需要他们的商品价格提高到他们获得独占特权之前所销售的两倍和三倍,是我们在其他地方购买同类较好商品价格的两倍和三倍”(注:罗伯特·塔克等:《自由的帝国:托马斯·杰斐逊的治国才能》(Robert W.Tucker and David C.Hendrickson, Empire of Liberty: TheStatecraft of Thomas Jefferson),牛津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7页。)。这种结果由英国商人对殖民地贸易垄断所造成的,直接损害了殖民地的利益。消除对贸易垄断的惟一方法就是让商品在一种不受任何干扰的自然状态下自由流动。杰斐逊的这种思想在他撰写和起草的相关著述和文件中充分体现出来。1774年杰斐逊在一份概括英属美利坚权利的备忘录中宣称,“与世界上一切地区进行自由贸易”是北美殖民地人民所享有的“自然权利”,任何法律都不能对之剥夺(注:这份备忘录的名称为《英属美利坚权利概观》,全文见梅利尔彼得森编:《杰斐逊集》(上),三联书店1993年版,第111—128页。)。1775年2月杰斐逊在为大陆会议起草的一份重要文件中宣称:“我们认为,一方面要求殖民地责成自己做出捐献,而另一方面英国却垄断殖民地的贸易,这样是不公平的。这件事本身就使殖民地承担沉重的费用。所以,以税的形式要求殖民地对帝国进行附加帮助就等于要求殖民地双倍地负担其费用。如果我们和帝国其它地方平等地负担费用的话,那么我们也应当与他们一样平等地享受与世界其它地方进行自由贸易的权利。但是,他们一方面限制我们的贸易自由从而切断了我们财富的来源,一方面又让我们和那些财源对其开放的人们一样负担全部其它费用,这还有什么公正可言?”(注:彼得森编:《杰斐逊集》(上),第355页。) 与富兰克林所不同的是,杰斐逊在美国独立后就开始在中央政府内出任公职,先后担任驻法公使、国务卿和总统,直接参与了国家外交政策(包括对外经济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正如罗伯特·塔克等人指出的那样:“早期美国外交的中心人物是托马斯·杰斐逊。在实现美国独立后的期间,杰斐逊在对外政策的日常处理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注:塔克等:《自由的帝国:托马斯·杰斐逊的治国才能》,第8—9页。)杰斐逊的自由贸易思想无疑会对决策过程发生影响,但他的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他必须以实现国家根本利益为准则,如果前者与后者发生冲突,杰斐逊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1793年12月16日,作为国务卿的杰斐逊在《关于合众国的商业在外国所受优惠和限制的报告》中考察了外国对美国贸易和航运的限制,提出了解决的两种办法,一是“通过与实行这些限制的国家进行友好的协商”;二是“由我们的立法机构通过单独的立法措施来抵消它们的影响”。在这两种办法中,杰斐逊认为友好协商是比较合适的。“即使只有一个国家愿意同美国开始实行这种自由贸易的制度,和那个国家这样做也是可取的;因为只有一个一个地进行,这一制度才能扩展到全世界”(注:彼得森编:《杰斐逊集》(上),第475—476页。)。 这个应国会请求而撰写的非常重要的文件包含着杰斐逊的自由贸易的思想,但更多的是体现出了如何通过双边自由贸易来为美国剩余商品找到市场,打破英国、荷兰、丹麦、瑞典等欧洲国家对美国产品采取的禁止、差别对待和高关税壁垒的限制。到了这个时候,他的自由贸易观已经变成了有条件的,甚至包含着对那些违背自由贸易原则的国家进行强硬报复的思想。杰斐逊在对欧洲重商主义国家发出的警告中宣称,如果任何国家“设想通过继续禁运、关税和控制的方式来更好地体现出它的优势,那么我们应该通过反禁运、关税和控制来保护我们的公民、他们的商业和航海”。他反对做出单边让步,“自由通商和航行不能用来对限制和烦恼之事的交换;它们也不可能导致对限制和这些烦恼之事的缓和”。对那些“通过关税和禁运阻止我们的商业和航行的国家”,拒绝给予无差别对待。对此他提出建议,“公正和平地进入”外国市场不是取决于“节制和公正”,而是取决于“我们自己独立的手段,取决于使用这些手段的坚定意志”(注:参见小埃克 斯:《开放美国市场:1776年以来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第13页。)。杰斐逊出任总统后,面对着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他必须义无反顾地维护和实现合众国的外部利益。因此,当自由贸易不能使美国走出对外贸易的困境时,作为国家利益最高代表的杰斐逊绝不会固执地坚持这种具有“理想”色彩的说教。杰斐逊始终宣称自己是一个自由贸易的提倡者。其实,在他执政期间美国所执行的对外经济政策很少能体现出他的自由贸易思想,更多的是体现与自由贸易相对立的东西。杰斐逊告别政坛后,并没有因为离开了决策圈而致力于自由贸易事业。如为了保护国内市场,他大声疾呼国人购买国货,并特别要求自由贸易的提倡者“只要能够得到国内织物等价物就要与我一样不购买外国东西,而不管价格的差别”。他以身作则购买国货,实际是提倡对国内市场的保护。不过杰斐逊之所以没有成为经济民族主义者,主要在于他赞成美国的制造业应该是“自由”而不是“强行”的发展。尽管这样,这种做法明显与自由贸易的原则不相一致。对此,有人请他解释一下他的自由贸易观点。杰斐逊很不满意地说,批评者正在把他写的《弗吉尼亚记事》利用为“一种口实,掩盖他们试图使我们永久臣服于不友好的外国人的不忠诚的倾向”(注:参见小埃克斯:《开放美国市场:1776年以来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第19页。)。这并不能说明杰斐逊“口是心非”,而恰恰证明了任何理论只有在不与国家利益相悖,而且有助于在国家利益实现的前提下才具有指导意义,否则就只能停留在纸上或口头上,难以对决策过程产生影响,即使决策者赞成这种理论时也是如此。 杰斐逊的自由贸易观一方面体现了当时进步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但更重要的是反映出美国社会要求打破对贸易的限制以扩大美国商品出口的一种倾向。然而,自由贸易毕竟不是一相情愿的事情,美国的经济力量也没有达到具有推行自由贸易的基础,所以他的主张没有也不可能在其所制定的美国对外经济政策实践中体现出来,如果说起一点作用的话,有时仅仅成为反对过度贸易保护主义的一种微弱的呼声。 三 美国有的学者认为,从殖民时期开始,“商业精神”就产生和形成了美国与世界的关系。在18和19世纪期间,美国对外政策的奠基者坚持开放市场(“贸易的自由”)和攻击国外重商主义的壁垒,以便支撑国内经济和保证独立。他们认为,美国船只和诸如棉花、大米和烟草等商品进入欧洲市场对国家的长期繁荣和增长是至关重要的(注:参见罗伯特·泰勒编:《约翰·亚当斯文件集》(Robert J.Taylor,ed., ThePapers of John Adams)第4卷,哈佛大学出版社1977年版,第124—125页。)。实际上,在美国第一代领导人中间,一些人既不是自由贸易者,也不是经济民族主义者,他们的思想可以说介乎于二者。他们最初在理论上毫无例外地赞成自由贸易,但在实际上又不得不面对着错综复杂的现实,最终放弃了自由贸易观,回到了与美国利益保持一致的思想。从美国早期对外经济关系史上来看,他们的主张随着形势的不同而发生着变化,比较切合实际需要,因此对美国制定对外经济政策具有较大的影响。约翰·亚当斯和詹姆斯·麦迪逊是这方面的代表。 约翰·亚当斯在独立战争胜利后先后出任过驻英大使、副总统和总统职务,是美国早期历史上的重要领导之一。从信念上讲,亚当斯是美国民主自由的坚定信仰者和追求者。他的经济思想最早受到了重农主义学派的影响,认为欧洲大国不必担心独立后的美国将成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因为几个世纪以来美国的兴趣只是集中在农业上。所以,根据重农主义的精神,美国的真正利润必须来自土地价值的提高。具体到商业问题,亚当斯与早期其他许多领导人一样,希望打破束缚贸易的一切锁链,“让人民的精神自主行事”。在独立战争期间,马萨诸塞人试图实施禁运,阻止私掠船,以抑制价格和得到士兵。亚当斯把这些措施谴责为对战争努力是毁灭性的。如果私掠船具有“公平的游戏规则”,即自由贸易,该州将得到许多战利品和数百名海员。他在1776年4月6日致詹姆斯·沃伦的信中指出,南卡罗莱纳由于在贸易中有优良的企业精神,以很便宜的价格得到了大量的商品,并能出口其大宗商品;至于商船,即使来自敌国殖民地,也能发现来这里有利可图。当其他州奉行一种类似的政策时,“贸易很快在除了马塞诸塞州之外的每一个州兴旺起来”。所以,征收进口税除减少了欧洲商品的市场份额外,将对自由构成了威胁(注:参见约瑟夫·多尔夫曼:《美国文明中的经济思想1606—1865》(Joseph Dorfman, The Economic Mind in American Civilization1606—1865)第1卷,纽约1966年版,第421页。)。 亚当斯在早期显然并不反对自由贸易,但他的思想更多地体现在贸易上的平等互惠。平等互惠具有两个方面的基本含义:一是国家不分贫富强弱,只要在平等的基础上参与国际贸易就可以相互带来实际利益;二是在同等条件下相互给对方产品开放自己的市场,使彼国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能够在他国市场上不受任何歧视性的人为限制。平等互惠包含着自由贸易的因素,但两者又有着明显的区别。从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来看,平等互惠尽管是国家进行和发展对外贸易的首要之考虑,但由于经济强权政治的存在,一般只出现在互有所求的国家之间,至于弱国与强国的贸易往来,真正的平等互惠几乎是不存在的,所以通常又是弱国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对强国的一种正义呼声。而自由贸易从理论上讲应该是互惠的,但在实际上由于受其他条件的制约,往往成为经济强大起来的国家为提高自己的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份额的一种武器。美国在立国初期,经济上比较孱弱,没有形成相对完整的制造业体系,而对外贸易所得又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自然会追求贸易上的平等互惠。1776年,在富兰克林和其他人的帮助下,亚当斯起草了一份指导美国谈判者与法国签署商业协定的标准计划,大陆会议在9 月略加修改后就批准了这一计划。这个条约计划首先提出了在商业事务上的互惠国民待遇,也就是签约双方的臣民在与另一国进行的商业活动中享受与该国公民的完全平等待遇。该计划第一条指出,两个国家的臣民都只交纳对当地人征收的关税或进口税,在贸易、航海和商业上享有当地人及其公司所拥有自由、特权、豁免权和豁免税额及其它权利。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一规定不是对双边自由贸易的要求,因为在各国政府依靠着关税收入来为政府支出提供资金来源的情况下,做到这一点是不可能的。所以对美国而言,能够实现互惠国民待遇将会给美国商品打开欧洲的市场带来更好的前景。这个条约计划尽管是出自亚当斯之手,但体现了美国早期领导人对国际贸易认识的思想。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美国开始了与法国的谈判。由于法国另有想法以及美国在反英斗争中急于得到法国的援助,所以1778年2月在与法国签署的友好与商业协定中并没有完全满足美国对贸易上享有平等的国民待遇的要求,只是笼统地规定将相互特许权让与第三国。此外,亚当斯与早期许多领导人一样认为,从理论上讲,自由贸易尽管是有益的,但只是一种抽象的理想。多少年的从政经验告诉他,美国必须让自由贸易原则从属于实际考虑。 詹姆斯·麦迪逊一生致力于美国的民主自由事业,在政治上提出过许多发人深省的见解,美国宪法的形成与他的名字是密不可分的。麦迪逊对商业的认识受到他的政治哲学观的影响,包含着提倡自由贸易的因素。他认为,加给商业的桎梏通常都是不公正的、压迫的和不明智的。如果让工业和劳作顺其自然 地发展,一般来说,它们将导向最富有生产力的经济活动。“为了节省缝衣费用,鞋匠自己缝制衣服不具有任何优势的,缝衣匠为了节省从鞋匠那里买鞋的费用而自己做鞋同样不具有任何优势。更好的政策是允许他们各自以自己的方式发挥特长。”(注:转引自罗伯特·拉特兰:《詹姆斯·麦迪逊:开国先辈》(Robert A.Rutland, James Madison: The Founding Father),纽约1987年版,第55页。)所以国家通过限制贸易也不会获得任何利益,贸易的完全自由应该是一种最佳的理想状态。不过,麦迪逊对自由贸易的认识也就到此为止了。理想只是一种遥远的目标,毕竟与现实还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现实的状况并没有为推行自由贸易提供充足的条件。如果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实行自由贸易,结果只会使国家的利益受到损害。所以麦迪逊提出了“自由贸易的例外论”,认为在一些情况下,一种完全的自由竞争对一种公正的竞争将是致命的。例如,如果两个商业城市之间存在着竞争,一个拥有财富和长期的商业惯例,而另一个只在自然条件下占有优势,后者不能获得应占的商业份额,最后必须屈服。(注:参见多尔夫曼:《美国文明中的经济思想1606—1865》第1卷,第286—287页。)。麦迪逊尽管主张美国在农产品上比其他国家大大具有优势,美国应该大力推进其农产品占领或垄断世界市场,但他从来不忽视对国内市场的保护。他承认,保护关税可以带来许多好处,当其他国家限制美国产品进入时把美国港口大开,将是邀请他国在美国市场上倾销其商品。在这样一种形势下,对外国产品征收关税以保护国内市场显得非常迫切,“某些关税可以保护国内市场,尽管后者不应该过分地与前者混淆起来”(注:转引自拉特兰:《詹姆斯·麦迪逊:开国先辈》,第26页。)所以,在麦迪逊的经济思想中,国家出于某些特殊的目的对商业活动进行限制或保护无可非议,而且有利于国家实现其在对外贸易上的既定目标。1794年,麦迪逊提出对没有与美国签署商业协定的国家征收船舶和商品差别关税的著名决议案,旨在迫使英国解除对美国贸易和商品出口的限制。美国国会为此展开了一场大辩论。在辩论中,麦迪逊不仅重复了“自由贸易的例外论”理由,而且指出,区别对待将会与共和制的法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贸易关系(注:参见多尔夫曼:《美国文明中的经济思想1606—1865》第1卷,第304页。)。 麦迪逊从1801年之后就开始进入美国政府的最高决策层,上述这些关于商业的思想不仅对他提出一些相关政策发生了明显的影响,而且日益与实现美国的切身利益相吻合。他在出任美国总统后,针对国内制造业的现状,实际上是鼓励在国家的保护下发展制造业。在1810年12月5日致国会的年度咨文中,他把使用关税来维护国内“幼稚”的制造业说成是国会的“爱国主义的反应”(注:参见詹姆斯·理查森主编:《总统咨文与文件汇编》(James D.Richardson,ed.,A Compilation of theMassages and Papers of the Presidents)第2卷,国家文献局1897年版,第470页。)因此,“每个深谋远虑的国家将希望在食品、服装和国防等必需品上不依赖于其他国家”(注:参见小埃克斯:《开放美国市场:1776年以来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第12页。)在1815年12月5日第7次致国会的年度咨文中,麦迪逊强调了对自由放任理论的“例外情况”(注:参见詹姆斯·理查森主编:《总统咨文与文件汇编》第2卷,第552页。)。麦迪逊没有像美国的早期经济民族主义者那样公开宣扬贸易保护主义,至少在口头上还没有完全放弃对自由贸易的信念,但在实际上,他已经把经济民族主义的倾向体现在决策过程中,把对美国制造业的保护提上了议事日程。难怪美国“新左派”史学大师威廉·威廉斯评论说,“麦迪逊的理论确定了美国重商主义的基调。那些想要实现自己帝国的商人们和制造商们觉得这种理论有说服力和比较方便”。(注:威廉·威廉斯:《重商主义时代:对美国政治经济的一种解释1763—1828》(William A.Willams,"The Age of Mercantilism: AnInterpretation of the American Political Economy,1763—1828"),《威廉和玛丽季刊》(The William and Mary Quarterly)第15 卷第4期,1958年10月号,第425页。)。在美国早期历史上, 美国所谓的重商主义究竟与麦迪逊的思想有多大程度的联系,史学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像威廉斯对麦迪逊思想的这样评论并不多见。像早期许多美国领导人一样,麦迪逊的商业思想有着“理想”的色彩,但这种理想又很难解决美国在现实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作为美国政府的一个重要决策者,在理想与现实的天平上,麦迪逊当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1785年7月6日和8月7日,麦迪逊在分别致理查德·李和詹姆斯·门罗的信中表示,理想的贸易体系是商品的“完全自由”流动,“但在这一体系对美国成为可能之前,我们必须还清债务,在这一体系能够真正付诸实践之前,所有国家都必须赞成。只要其他国家把伤害强加给美国的商船和海员,我们必须要么在互惠原则的基础上进行报复,要么放弃我们正当的利润和实现真正独立的希望”(注:多尔夫曼:《美国文明中的经济思想1606—1865》第1卷,第246页。)约翰·亚当斯1800年10月30日致国务卿马歇尔的信中说,如果“自由的船只所载的货物自由”的原则,“一旦真正确立和得到真诚的遵守,它将会永远地结束所有海上战争,也不会出现所有用于军事的海军”。出于这种原因,上述情况将从来不会成为现实,“无论这一点对人类是多么的合乎需要,无论哲学也许是怎样赞成它和基督教多么希望得到它”(注:塔克等:《自由的帝国:托马斯·杰斐逊的治国才能》,第56页。)。因此,贸易的“完全自由”只是一种理想,这种理想至少在当时以及之后的很长时期无补于解决美国在对外经济关系中所面临的问题,因为“自由贸易的黄金时代尚未到来”(麦迪逊之语)。 四 拿破仑一世曾指出,经济学家只是系统化者,他们的原则在理论上是正确的,但在实践中却是错误的(注:转引自多尔夫曼:《美国文明中的经济思想1606—1865》第1卷,第390页。)。拿破仑这番话是针对他的“大陆体系”有感而发的,并不具有普遍性,如果将其绝对化,显然不能解释许多经济现象。不过这种观点用来说明那个时期许多人对自由贸易理论的看法,却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英国古典经济学派系统地阐述了自由贸易理论之后,的确给当时重商主义占据支配地位的经济学界带来新的气息,许多具有自由主义思想的人把这种理论作为向重商主义挑战的一个有力武器。美国独立前后的那一代开国先辈们很少没有受到自由贸易理论的影响,他们希望国家之间的商业往来能够实现不受人为限制的“自由”,但当美国作为一个主权实体开始与其他国家发生关系后,错综复杂的形势又使他们不得不放弃了并不现实的自由贸易观,转而提倡或奉行与美国现行利益相一致的主张或政策。许多政治家经历了这一思想的转变,就连一些以提倡保护而著称的人物一开始并不是绝对地否认自由贸易。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广泛地阅读过亚当·斯密等人的著作,其经济思想实际上受到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影响(注:参见拉斯·马格努森主编:《美国的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1822—1890:经济学历史上的关键概念》(Lars Magnusson, ed., Free Trade andProtectionism in America: 1822-1890, Critical Concepts in theHistory of Economics)第1卷,纽约2000年版,第13页。)。因此,汉密尔顿对自由贸易并不十分的反感,只是认为条件不成熟,“当美国没有力量迫使其他国家趋向自由贸易的时候,其他国家的保护主义将会损伤美国的利益”(注:转引自克里斯廷·哈伦:《对古典经济民族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的重新评价》(Christine M.Harlen,"A Reappraisalof Classical Economic Nationalism and Economic Liberalism"),《国际研究季刊》(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第43卷第4期,1999年12月号,第740页。)。积极倡导“美国体系”的亨利·克莱自称并不反对自由贸易,他在1820年4月26日的讲话中指出:“ 现在,我将只能说,我也是自由贸易的朋友,但它必须是完全互惠的自由贸易。”(注:亨利·克莱:《制造业与保护关税》(Henry Clay, "Manufacturing and a Protective Tariff"),《1797—1820年美国记录:国内扩张与对外卷入》(The Annals of America, 1797-1820,Domestic Expansion and Foreign Entanglements)第4卷,不列颠百科出版公司1976年版,第614页。)所以,对克莱来说,实际经验表明,取决于自由贸易的两个条件“无一存在”。这两个条件即“永久的和平”和世界各地对自由贸易准则的尊重。如果没有“完全的互惠”,美国就不能单方面地奉行这种政策,外国也很难对它的政策无动于衷。 以上这几个人最后都走到了自由贸易理论的反面,成为美国早期历史上经济民族主义的著名代表。他们实际上与约翰·亚当斯、麦迪逊等人一样最后都放弃了自由贸易的主张,只不过是他们的思想转变得更为彻底,丝毫没有在以后的思想空间里给自由贸易留下一席之地。这说明了许多政治家放弃了自由贸易观并不是说这种理论存在着重大的谬误之处,而是在原则上可行但实践上又难以行得通。对早期的美国而言,自由贸易还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因为它尚不具备推行自由贸易的条件或力量,现实的选择是寻求能够更有助于实现美国外部经济利益的途径。不过,提倡自由贸易的呼声从来没有在美国政治舞台上消失,随着内外客观条件的变化,尤其是美国经济力量的强大,自由贸易的主张注定最终会对美国对外经济政策发生重要的影响。 贸易论文:国际贸易中的商标产品平行进口问题法律的研究 我国立法在确定平行进口的合法性问题时,应从两大理论分歧入手,结合商标的功能,以及商标法的立法宗旨这两个方面,综合加以考虑。原则上禁止平行进口,同时有限制地适用商标权国际(或区域)穷竭原则,在一定条件下允许平行进口。 当代国际贸易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贸易“攻防战”可谓此起彼伏。平行进口,作为一个与知识产权密切相关的国际贸易问题,既是国际贸易竞争中的焦点问题之一,也是知识产权法学界长期讨论且颇有争议的棘手问题之一,在我国立法中尚属空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平行进口问题将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中,由此引发的法律争议也会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所以,在我国知识产权立法与司法实践中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将变刻不容缓。 一、平行进口的概念 平行进口亦称为“灰色市场”,我国学者对其定义有一定的差别。一些学者的定义是:一国未被授权的进口商“未经商标权人许可,进口并出售带有相同商标的商品”。[1]还有学者定义为:在外国商标权人授权国内商标被许可人(以下简称商)使用其商标制造或经销其特定商品的情况下,其他未经授权使用其商标的国内经销商(下简称非商)通过外国商标权人或第三人合法进口外国商标权人或其授权厂商制造或销售的同牌名商品并在国内销售,从而形成商与非商在国内市场因商标正面竞争的现象,对此现象称之为平行进口。[2]根据第二种定义,必须有被授权商的“先行”使用或进口的事实,才存在非商的“平行”进口问题。而根据第一种定义,则没有这样一个前提条件。笔者认为,根据国外诸多国家的立法及实践,只要本国存在商标权人,第三人未经其许可将标有其商标的商品进口到国内就构成平行进口,不管事实上是否存在商标被许可人的“先行”使用或进口。笔者比较赞同第一种定义法,不过既无“先行”进口,何来“平行”进口?所以笔者认为使用“灰色市场”这个概念似乎更恰当些。 笔者认为,所谓平行进口,是指当某一商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注册获得法律保护时,一国未被授权的进口商直接或间接从外国商标权人手中合法购得标有其商标的商品并未经本国商标权人许可输入本国销售的行为。在平行进口关系中,有三方基本当事人,即:外国商标权人、本国商标权人、未经授权的进口商(非商)。 平行进口的上述定义表明:(1)平行进口商进口的商品必须是国外商标权人生产或销售的同牌名“正宗商品”。(2)平行进口以非商合法取得标的物以及进口的标的物合法为前提。若平行进口的商品系非法取得或为非法商品,则这种“进口”将因其明显违反国家相应的法律而受到制裁。因此,这种非法进口同牌名商品是否构成商标侵权已无讨论的意义了。 二、在平行进口问题上的两大理论分歧 在国际贸易中,出于经济和法律的考虑,有关平行进口的合理性、合法性问题,特别是合法性问题,即平行进口是否构成对进口国当事人商标权的侵犯,成为国际贸易领域及知识产权法学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存在着商标权地域性理论与商标权穷竭理论之争。 反对平行进口者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商标权地域性理论。该理论认为,商标在哪国注册,其所有人的独占权利就应在哪国受到法律保护。因此,未经所有人或被许可使用人同意的平行进口是对进口国商标权人权利的侵犯。而且,商标权根据每一国家的商标法而成为一个独立的权利存在,其合法作用除了标示商品(或服务)的来源及其信誉外,在不同的国家事实上具有不同的意义。特别是当商标使用权发生域外转让时,商标权代表着被许可使用人开发出的独立信誉。为了建立这种信誉,被许可人做出了额外的努力,付出了相当的费用。保护这种独立的信誉,就是商标权地域原则之所以产生的基础,平行进口无疑将使被许可人的这种独立的权利利益受到损害。[3] 反对平行进口者还认为,从经济上看:(1)消费者对灰色市场的存在几乎一无所知,面对市场上价格悬殊而商标相同的商品,消费者会感到茫然。平行进口的商品通常只具备商家提供的服务和担保,不具备厂家提供的服务和担保,消费者通常并不知道或不可能注意到这些差别,特别是由于各国具体情况不同,即使同一商标的商品,在质量上也可能存在差异,因而,平行进口可能使消费者对同一商标但不同来源的商品产生判断和选择上的困难。如果平行进口商品存在质量缺陷,而又没有明确标示出商品来源,消费者就会因无从识别而遭受其害。(2)由于平行进口的货物在质量、售后服务以及担保方面和厂商提供的服务和担保不同,由此引起消费者的不满将直接损及国内商标所有人或使用权人的良好信誉。 赞成平行进口者的理论依据则是商标权穷竭理论,该理论认为:只要商标权所有人或被许可使用人曾经同意将标有其商标的商品投入市场,那么该商标权所有人及被许可使用人就丧失了对它的控制,其权利已经用尽。任何人合法取得该批商品后再如何转销,商标权人无权干涉。因此,平行进口是合法的,不构成对商标权的侵犯。 赞成平行进口者还认为:(1)从促进自由贸易的角度讲,商标产品平行进口可以促使相关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自由流通,防止商标权人滥用自己的权利,造成国际市场的人为分割,从而有利于促进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国际经济的合作与发展,进一步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进程。(2)平行进口商与授权进口商之间的竞争,可以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给进口国的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廉价的消费选择。由于平行进口商一般不需要库存及厂家售后服务的开支,不需要广告和公关费用,因此,灰色市场进口的商品在价格上会便宜很多。 三、各国有关平行进口的立法、判例比较研究 由于商标权保护理论不同,各国的立法与司法实践对平行进口的态度差异很大。 《英国商标法》第4条第3款第1项规定:只要商标所有人或其发出的许可证的注册使用人曾经同意过在某种投放市场的商品上使用他的商标,无论带有这种商标的商品怎样分销和转销,该商标所有人或许可证持有人都无权控制。《英国判例法》还进一步规定,如果经商标所有人或许可证持有人的同意而将带有其商标的商品销售到国外,他就无权阻止他的国外子公司将同样的商品带着同样的商标再返销英国。 贸易论文:试论我国国际贸易如何应对电子商务大潮 论文摘要: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全新的商务模式,它的触角已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国际贸易领域是最早感受到电子商务影响和;中击的领域之一。世界各国、WTO和世界其它一些经济组织对电子商务的发展都极为关注,探索我国国际贸易在电子商务大潮中如何应对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精密铸造厂 五金加工厂 论文关键词:电子商务 国际贸易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全新的商务模式,对降低跨地区的交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益,最终改善全球的资源配置发挥积极作用。 在2008年“中欧企业与商会国际论坛会议”上,全球B2B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已经达到每年5.8万亿美元,即使在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电子商务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预计2010年全球B2B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将达到26万亿美元。2008年,随着人民币升值、生产成本上升、美国因次贷危机缩减进口等因素影响,使得国内众多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处境艰难。而电子商务因其开放性、全球性、低成本和高效率等内在特征显示出传统的贸易方式不具备的优势,电子商务正在成为我国企业对外贸易方式的重要选择之一。 据有关专家估计,2009年电子商务这种全新的商务模式大大地增加了全球各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机会、降低跨地区的交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益,最终改善了全球的资源配置,成为国际贸易的必要桥梁。 一、全面认识电子商务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电子商务一经诞生就以超常的速度发展,成为推动新世纪世界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也对我国国际贸易产生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对从微观主体的影响: 1.1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交易双方的新要求 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的“面对面”式的商务交易模式,摆脱了展示柜与谈判桌,使商务交易变成了一种“点到点”“、站到站”的商业数据互动,但是,电子商务应用于国际贸易并不是想象中由供应商建立起一个自己公司的网站,全世界买家就能搜寻到该供应商的产品,而后发出查询、询价、要求样品等直至签定合同、安排货运、收付货款等等如此简单。国际贸易的开展,买家和供应商有各自独立的商业目的。只有把双方的目的有机地连接起来,贸易才能展开。同样,运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优化国际贸易进程也必须将买家和供应商各自独立的商业目的通过互联网,运用新的技术手段,软件,服务和相配套的流程将其相互连接,这样才能使双方达到各自的目的。因此,无论是供应商还是买家必须在第一时间将自己的产品及公司介绍展示在互联网上:而买家必须将供应商的信息收集、编辑成通用的形式以做比较,这样才能让电子商务为国际贸易作出更好的贡献。 1.2电子商务促进国际贸易新的经营主体虚拟公司的出现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是这种“虚拟公司”的主要表现形式。这种创新型的跨国公司战略联盟与“虚拟经营”采用了合作竞争的经营方式,揭开了信息社会公司组织及运作方式变革的序幕。通过开放系统的动态网络组合寻找资源和联盟,这种虚拟公司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竞争环境和消费需求向个性化、多样化方向发展的趋势,给跨国公司带来分工合作、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的好处。 2从宏观方面来看: 2.1电子商务要求虚拟市场——国际贸易新的运行环境的完善 电子商务通过网上“虚拟”信息的交换,开辟了一个新的市场空间,这是一个开放的、多维的、立体的市场空间,它突破了传统市场以一定的地域为存在前提的局限性,在全球范围内以信息网络为纽带连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新型世界市场的形成。信息流动加速了资本、商品、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带动了全球“网络经济”的崛起在这种网络贸易的环境下,各国间的经贸联系与合作也大大加强。 2.2电子商务促进国际贸易营销模式和贸易方式改变 传统的营销模式是先有了产品再寻找顾客,卖双方基本上是用电话沟通、邮寄产品目录、各式各样的展览会等方式交流意见和建议。而电子商务引起市场营销的巨变,促进国际贸易营销,产生新的市场营销形式——电子营销,即采用电子手段的市场营销和以因特网为核心的电子营销。而后者正在发展成为现代国际贸易营销的重要方式。 另外,电子商务下的国际贸易方式与传统国际贸易方式不同,主要表现为:(1)交易各方以电子方式而不是以通过直接面谈方式或当面交换方式来达成和进行国际贸易交易:(2)国际贸易流程改革。实现对以纸面贸易单据(文件)的流转为主体的传统国际贸易流程和交易方式的改革,形成新的国际贸易流程方式。 2.3电子商务促进国际贸易管理和监管方式改变 电子商务提供的交互式网络运行机制,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一种信息较为完备的市场环境。根据已有实践,运用电子商务进行的国际贸易管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出口商品配额电子招标(2)网上申领发放进出口许可证(3)海关网络化管理(4)进出口商品电子化检验检疫管理(5)外贸企业全过程电子化管理。从监管方面来说,一方面要积极与世界各国合作,共同推进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在国际贸易的管理上加强电子商务的应用如出口商品配额的发放、电子报关、进出口商品检验等方面要尽快与国际接轨,使政府在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中成为主导力量。 二、我国发展国际电子商务的对策 对中国来说,如何更前瞻性地适应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变化,更好地利用国际电子商务这一新的方式来提高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大力推动出口贸易的增长,也是政府、企业界和相关各方面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目前的环境下,中国发展国际电子商务应着重考虑以下几点: 第一,积极鼓励信息技术发展,加强电子商务基础建设。 继续完菩相关工程建设,加强有关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积极支持和鼓励公司或个人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适用先进技术,对从事信息技 术开发和经营的公司或个人给予税收的优惠积极推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在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全民族的电子商务意识: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第二,加强法律法规的研究与制定 首先,应密切关注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及时总结问题,为政策出台做好准备。其次,在政策的完善过程中应注重评估经济影响。再次,应注重和已有政策法规的衔接问题。最后,应和国际上对电子商务的政策接轨,使中国的政策、制度规范化。现行国际贸易法许多规定不适用于电子商务方式,对电子商务的发展会带来许多难以克服的障碍,为了保证电子商务的发展,围绕电子商务发展及相关的网络管理、信息安全、金融结算、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应加快现行法律的修改步伐,及时制定、出台新的贸易法规。 第三,提高企业电子商务能力 企业是推行电子商务的重要主体,企业的积极参与是发展电子商务的必要保证。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需要具备必要的决策能力、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和资金能力。中国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能力不足,要继续推进各种形式的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教育和培训,高等院校要进一步完善科学建设,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不断充实和提高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综合能力。 第四,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对话,积极参与国际贸易新规则的制定 面对电子商务带来的诸如关税与税收、统一商业代码、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新问题,各国加强了对话与合作。我们可以吸收学习国外发展成熟的相关经验,逐步发展壮大我国企业电子商务。如针对我国通信基础设施薄弱,安全技术不够完善,可利用国外的电子商务技术及设施,发展国际业务。事实上,这些对话活动不但直接影响着电子商务条件下新贸易规则的制定,决定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利益分配而且加强了各国的合作与交流,提高了各国电子商务的国际性。 第五,加强网络管理,维护网络安全,为电子商务创造有利的运营环境。 解决跨国电子支付手段的安全性问题,加强管理维护必要的网络安全,减少网上犯罪行为,维护正当的商家对商家和商家对消费者交易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国家经济安全和文化安全就成为当前现实而又必须的政策选择。 贸易论文:国际贸易专业国际商法课程教学的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带动了国际商事活动蓬勃迅猛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我国高校培养既懂国际商事活动又能运用国际商事法律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因此,符合这一要求的国际商法课程日益受到重视,在法学专业、国贸专业都相继开设,甚至发展成为国贸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然而,作为非法学专业开设的一门法律课程,其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授课对象的知识背景与法学专业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要根据国贸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培养目标进行相应的调整。 一、明确国际贸易专业的《国际商法》课程教学目标: 所谓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主体预先确定的,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教学结果。任何教学活动均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①教学目标应该和专业培养目标相匹配。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专业型的法律人才。既包括适合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法律服务和企业法律实务等工作所需要的应用型法学专业人才又包括从事法学教学、研究的理论工作者。因此,《国际商法》对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仅仅只是一门学科而已,学习只是为了以后面对国际商事活动时,能够较快的进行法律事务的处理。但是国贸专业不同,国贸专业培养的结合贸易、法律、外语知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那么,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来说,国际商法是为了使他们懂得与国际贸易相关的法律,加强他们法律意识的培养,为工作中订立外贸合同、预防和解决国际商事贸易活动出现的纠纷奠定基础,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二、国际贸易专业《国际商法》的主要教学内容: 对于国贸专业的学生来说,《国际商法》是让他们了解掌握规范国际商事主体及国际商事交往过程的各类法律。因此,只要是与国际商事主体、国际商事交往有关的的法律似乎尽可囊括,而不必拘于其法学部门的归属。从现在市面上绝大部分的国际商法教材看来通常包括商事主体法、合同法、买卖法、产品责任法、法、国际货物运输法、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法、国际贸易结算与支付法律、国际商事仲裁法。不过,国际商法内容很多,但往往课时有限,在各类高校32-74个学时不等。如何使得学时和学习内容平衡,笔者认为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突出实用性。国贸专业中专门开设有国贸实务、运输、保险、国际结算等等课程,这些课程的一些内容和国际商法的内容是相重合的,这时候我们应该突出国际商法独有应用和实用性强的内容进行讲授。如《商事组织法》、《合同法》、《法》、《产品责任法》等等。 三、国际贸易专业《国际商法》教学方法的使用: (一)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将学生引入教育实践的情境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究等形式,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调查、阅读、分析和交流,教给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提高学生面对复杂教育情况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式。1②法律课程的学习,有很大一个作用是为了解决纠纷。案例教学法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能使得案例教学法成功呢?第一,选择合适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是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选典型性和时效性近的案例---在有限的可是和浩瀚的国际商法内容中选取符合具有典型性的综合性案例,激起学生参与、讨论、调查、解决问题的兴趣。社会在不停的发展,我们要注意选取新案例,不能选取早已经过时的案例。第二,案例准备阶段有的国际商法案例较为复杂,涉及到不同国家的当事人、标的、经济贸易关系,可能相关的知识面太广,为了不耽误课时,加大学生的参与面,在课前可以讲案例的相关资料发给学生,让学生查找案例的相关资料、课前讨论和思考。第三,课堂教学阶段,注重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做好引导工作。在学生案例分析的过程中,突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直接讲授法。国际商法课程中,依然还是有一些涉及概念、原则的理论性内容。我们不可能所有的课程内容都能找到具体适用的案例。所以传统的直接讲授法依然有它存在的必要。例如国际商法的概念,发展历史,这些采用直接讲授的方法更能理解和掌握。只是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参与和理解,在讲授时要采用比较生活化的语言,适当的结合一些小的例子和习题加深以便学生掌握。 (三)情境教学法。现在国家支持人们创业,国贸专业要培养创业应用型人才。国际商法课程要注重法律知识的应用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应充分使用情景教学法。如何使得学生对国际商法的内容不觉得枯燥,不是死板的条文,在内容传授上引入情景教学法。比如在商事组织法中对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公司的注册内容的讲授上,我会带领他们实际模拟操作注册程序。在学习合同法时,我会将学生分为买卖双方,谈判和签订正式的外贸合同,让他们去解决谈判中的纠纷。在讲产品责任法的时候,会引导他们如何进行产品商标的注册,自身权利的保护等等。通过这些情景教学法的使用,使得学生实践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大大增强,也使得国际商法的书面知识牢牢掌握。 (四)模拟法庭教学法。模拟法庭教学法是法学专业教育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我们在国贸专业学生授课过程中使用也是非常适合的。通过学生对法庭审判、仲裁案件的全过程全真模拟,能够形象、直白的了解法律程序的相关知识。在对理论知识掌握的同时,学生以扮演法官、仲裁员、人、原告、被告的方式,对不同群体的自我权利保护有深刻的认知与体会。通过国际贸易交易过程的模拟,学生通过对进出口企业外贸合同谈判和订立的,处理外贸的纠纷的谈判的演练,能够对国际商法中合同法和国际货物买卖法的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 (五)比较学习法。国际商法涉及到世界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为了更好的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比较学习法是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如在两大法系知识的传授时,可以结合中国大陆法系的法律现象和中国香港的法律现象进行比较,能够使得学生对两大法系的异同有更加直观、形象的了解。在对公司法、合同法知识的讲授时,可以列举一个小案例,引导学生去分析同一案例在中国、英美、国际条约等的法律规定是否相同,分析各自体系法律制度的特性和优劣。在使用比较学习的教学方式时,要注重学生用该种方式归纳、思考总结知识点。 (六)现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教师可以通过中国大学城、微课等校园现代化的管理平台,将课程简介、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习题、案例、作业等教学资源上网,方便学生查阅、学习、检测,同时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提供一个沟通的平台,实现开放性教学。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解决了传统黑板粉笔教学单一的教学方式。多媒体具有信息量大、美观性、实用性等特点。在上课过程中,多媒体教学内容是教师备课时已经写好的内容,不需要像传统的黑板写字,学生在课堂内可以吸取更多的知识,同时,音乐、图案等多种因素的穿插,使得学生在观看多媒体学习时兴趣高昂,参与度更好。 贸易论文:国际贸易惯例的法律属性 摘要:目前学界对国际贸易惯例的认识存在不足,本文以惯例的要义为基础,探讨其渊源,分析惯例与其它法律规范的区别,最后从其对国际贸易合同当事人约束力的角度阐述了惯例在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惯例;国际贸易公约;国际贸易合同 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逐渐接轨“, 国际贸易惯例”一词的使用频率日渐增多。但是,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在国际贸易惯例的涵义、国际贸易惯例的法律属性等问题上认识都较模糊,分歧颇大。由于国际贸易惯例对我国国际经济法学科和现代化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对这一问题做了探讨。 一、国际贸易惯例要义阐释。 《辞海》“对外贸易”一词是这样定义的:“一国或一个地区与他国或另一地区之间的商品买卖活动,即国际间的商品交换。对外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亦称进出口贸易”,而国际贸易则是“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1 ] (P411) 如果认为商品分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则这一定义并无不妥。但在国际贸易学界,占主流意见的观点是,商品专指有形的物质产品,无形的产品即是服务。因此,国际贸易的对象不仅包括有形的物质产品,还包括无形的服务。长期以来,商品买卖一直是国际贸易的主要内容,而所谓国际贸易惯例大多指有关商品买卖或与商品买卖有关的各类服务的惯例,这也是本文的讨论对象。具体而言,本文研究的是从买卖双方贸易洽商到最终履约(或未能履约) 整个过程的有关国际贸易惯例,由于在这一过程中涉及到金融服务、交通运输等所谓服务贸易范畴,因此源于有形商品的跨国交换,并为卖方交付商品和买方支付货款提供便利或保障的有关服务也属本文的研究范围。惯例是一个经常使用却又语义含糊的词,也是一个在我国学术界备受争议的用语(国外也有类似争议) 。学术界对惯例应用的普遍性和实践性有着大致相同的看法,但在涉及惯例的本质问题方面,则歧见颇大。 (一) 惯例是否需要成文化。 有学者认为,惯例需经过民间国际组织或贸易协会的编纂后才会有明确的内容,才能称之为惯例。而大多数学者则认为,成文的国际贸易惯例固然是国际贸易惯例的主要形式,但不成文的却又为人所知并广泛采用的国际商业习惯做法也是国际贸易的惯例。[2 ] (P13) 笔者赞同后一种看法。从国际贸易惯例的发展历史来看,国际贸易惯例常常起源于一些主要贸易口岸的大公司的实际做法。由于这些公司具有广泛影响力,以及这些做法本身也具有减少贸易障碍等方面的作用,这些做法逐渐成为某一行业或某一地区的共同做法。但是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对同一问题的处理手法或对同一术语的解释不尽相同,这就难免造成地区间或行业间的贸易障碍。为解决这一问题,一些组织担当了统一解释和编纂工作,这就形成了成文的国际贸易惯例。国际商会编写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发展过程便是如此。但是也有一些做法由于早已广为所知并被普遍遵守或因其它原因而没有载入成文的国际贸易惯例,如纺织界人所共知的一旦坯料被剪开即不能退货的惯例。 甚至还有一些做法曾经被写入一些组织编写的国际贸易惯例,后因歧见消失、做法统一而又被撤出成文惯例。比如,国际商会在1980 年出版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关于CIF 术语卖方责任的表述中认为,卖方应提交清洁提单,但承运人在提单上对货物的内容、重量、尺码、品质等无所知的批注并不表明该提单是不清洁提单。但在1990 年实行的新的《国际贸易解释通则》里则没有这句话,这并不表明国际商会改变了看法,相反它正是显示了贸易界及相关各界已认同了这一点,从而无需再用文字描述了。也就是说,这并没有改变上述规定仍是国际贸易惯例的事实。[ 3 ] (P527 - 528)(二) 惯例的法律约束力。 惯例的法律约束力指的是不管合同当事人是否明示或默示甚至没有表示是否接受有关国际惯例的约束,惯例自动约束有关当事人,即惯例具有强制约束性。《法学辞典》持的是这一观点。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国际贸易惯例的产生和发展不是国家意志的结果, 因而国际贸易惯例不是法, 不能对当事人进行约束。[4 ] (P7 - 8) 第三种观点认为,惯例分两类:一类是不需要当事人选择都必须遵守的强制性规范,一类是经过当事人选择才对其有约束力的任意性规范。[5 ] (P27 - 28) 其实,国际贸易惯例不是某国立法机关制定的正式文件,也不是国家间的国际公约,因而它不是法律;另一方面,由于惯例的广泛适用性和长期实践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国际贸易合约当事人对自身及他人遵守惯例的心理期望,惯例对当事人各方又有一定的约束力。 这种约束力一般是在当事人明示接受惯例的情况下产生的,国际商会出版的《国际贸易条件解释通则》(1990)在导言部分表达了这一观点《,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500)第1 条也阐述了这个意思,有关国际贸易惯例的这一规定符合合同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但是在一项国际贸易的契约中,不可能穷尽所有成文和不成文的国际贸易惯例的规定,因此就产生了所谓的“默示”做法。《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9 条第2 款规定:“除非另有协议,双方当事人应视为已默认地同意对他们的合同或合同的订立适用当事人已知道或理应知道的惯例,而这种惯例在国际贸易上已为特定贸易所涉同类合同的当事人所广泛知道并为他们经常遵守。”签定该公约的国家同意,何为惯例由法庭来决定。该款规定反映了国际贸易惯例一定程度上具有强制约束性(自动生效) 的一面,但是这也没有改变惯例作 为任意规范的特点,当事人可以通过明示的方法排除对某一惯例或某一惯例部分条款的适用。 以上分歧的主要表现是学者们对一些英文单词的解释不同,特别是对custom、usuage 的理解差异。有人认为custom 有约束力,应译为惯例,而usuage 则没有约束力,应译为习惯;也有人认为custom 没有约束力,应译为习惯,usuage 有约束力,应译为惯例。还有人有其它的看法。其实,翻查一下国际商会的出版文件我们会发现,国际商会对惯例的用词并不考究,在不同的文件中可能采用不同的词,甚至在同一份文件中也可能使用不同的用语。比如,在《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中使用的是custom 和practice ,在《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使用的是usuage ,而在《托收统一规则》使用的则是rule 一词。可见,国际商会对惯例的用词并不看重,他们重视的是某一术语或某一做法在商业实践中的状况,只要这种术语或这种做法广为人知(widely known) 和被业者经常遵守(regularly observed) ,它们即是惯例,而不管在国际商会或其它组织的出版物中用何词来描述它们,或有没有见诸文字。至于惯例对当事人有无约束力,则要看当事人在合同中的约定。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将国际贸易惯例定义为:在国际商品贸易和与国际商品贸易有关的服务实践中形成的,某一地区或某一行业广为人知并被经常遵守的任意性行为规范。 二、国际贸易惯例的渊源。 如上所述,国际贸易惯例有成文和不成文之分,也就是说,国际贸易惯例有两个渊源:成文的国际贸易惯例与不成文的国际商业习惯做法。成文的国际贸易惯例指的是经过某一组织编撰和公示的规范化文件。编撰国际贸易惯例的主体可以是一些有影响的基于国家的国际组织,如国际商会;也可以是民间的国际组织,如波罗的海黑海航运公会;还可以是能对市场起到主导作用的商事组织,如通用汽车公司,它们的产出物因而也相应地表现为具有一定法规性质的文件。成文的国际贸易惯例一般依据过去已有而且现在仍然流行的商业做法而作出,其主要行为特征是必须有一个宣示的过程,因为比制订规范文件更重要的,是它们必须广为人知。国际商业习惯做法之所以成为国际贸易惯例的渊源之一,原因主要是多数国际贸易惯例从本质上讲就是国际商业习惯做法的一个演进形式,而且是一个永不停止的过程。过去活跃在跨国或者说超国家或地区利益之上的国际商业习惯做法,通过编撰和公示之后变成了国际贸易惯例。今天的习惯性的商业做法还在重复着这样一个过程。如果我们不这样理解惯例的渊源,那么我们很可能会步入认识的误区,或者认为惯例仅表现为成文化的规范,或者认为只能从过去的国际商业习惯做法中寻找惯例。这两种僵化的认识不能反映现实,因而也不能指导发展中的国际贸易活动。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一国之内或地方性的商业习惯做法也有可能演变成国际贸易惯例,这主要取决于该习惯是如何整合(incorperated) 到国际贸易流程中去的。 例如,美国西海岸港口的码头工会为保护自身利益向集装箱货主收取近乎落地费性质的杂费,这种杂费被各国班轮公会列入班轮运价或班轮条款,因而这种做法就成了有关业者之间的国际贸易惯例。承认惯例的习惯做法渊源也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国际贸易惯例的性质,因为从国际贸易惯例中体现的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大都可以从习惯做法当中找到源头。从商业道德的视角看,所有国际贸易惯例都来自于千百年来一直在支撑着川流不息的国际贸易活动的一套伦理体系,借助它可以形成关于对对方行为的预期;通过它的应用———即对己对人的约束,各方在此体系下的权利和义务得以区分、履行和保障。这套伦理体系的强化就形成了成文的国际贸易惯例,而未成文的惯例则归于国际商业习惯做法一类。 国际贸易惯例和国际商业习惯做法虽同为国际贸易惯例的渊源,以对现有的国际贸易惯例的贡献而论,由习惯而成文的国际贸易惯例占有绝对的优势;但后者在当今技术创新的条件下开始显露出重要性。 三、国际贸易惯例与其它法律规范的区别。 (一) 国际贸易惯例与国际贸易公约。 由两国政府或多国政府签定的有关国际贸易关系的规范称为国际贸易公约。从公约法律约束力的角度,可以将国际贸易公约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强制约束力的公约;一类是任意性的公约。前者包括调整国家间经贸关系的一般性公约及约束某一具体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的公约,如世界贸易组织的各项协定、联合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制定的有关海上运输合同的《汉堡规则》。强制性的公约要求缔约方或接受公约的国家在本国的法律与公约冲突时,修改本国的法律,使之符合公约的规定;而且在处理国际贸易纠纷时以国际公约为准据法。既然强制性国际贸易公约的法律约束力大于国内法的效力,强制性国际贸易公约的效力当然优于没有取得正式法律地位的国际贸易惯例。但是,国际贸易惯例与任意性的国际贸易公约的关系则不同。 任意性的国际贸易公约主要指有关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几个公约,即1964 年的两个海牙国际货物买卖统一法公约———《国际货物买卖统一法公约》、《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成立统一法公约》及二者合并而成的《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这些公约遵循合同自愿的一般原则,允许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中采用或排斥这些公约的规定,即可减损公约条款的效力。在同为任意性规范的层面上,国际贸易惯例与任意性的国际贸易公约十分类似,但是两者的法律地位不同,前者高于后者。对此《, 国际货物买卖统一法公约》和《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成立统一法公约》均有明确的规定。《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虽未在这方面作具体规定,但它是由前两个公约发展而来的,据此也可认为该公约持同样的观点。由此可见,在国际贸易惯例与上述3 项公约的规定发生冲突时,应优先考虑采用惯例的规定。 (二) 国际贸易惯例与国内法。 一般而言,国际贸易惯例是在与本国利益无冲突的领域发展起来的,其所规范的领域大多与本国法律的适用范围没有重叠。从这个角度上讲,国际贸易惯例可以对国内法的不足起到补充的作用。但是,各国对国际贸易惯例拾遗补缺作用的态度是不同的。有些国家干脆把国际贸易惯例纳入本国的法律体系,使之成为国内法的一部分,如伊拉克和西班牙就把国际商会制定的《国际贸易解释通则》引入国内法。采取这种作法的国家不多,多数国家一般按照直接适用或间接适用的途径运用国际贸易惯例。直接适用指的是当事人在合同中明示或默示接受国际惯例的约束,法院或仲裁庭依据当事人选择的国际惯例进行裁决。法国、丹麦等国家采取这种方法。这些国家一般承认国际贸易惯例独立于国内法律体系之外,国际贸易惯例可直接应用于国际经贸往来,无需国内法的指引。与采用直接适用的国家相比,采用间接适用的国家更多,我国也是采用间接适用的途径。间接适用指的是国际贸易惯例不能脱离国内法而独立运用,必须经过国内法的指引,而且国际贸易惯例的应用有赖于国内法对国际贸易惯例明示或默示的接受。明示接受指的是在国内法中明文规定,对特定的民事关系可采用国际贸易惯例处理。默示接受则是指在某国的国际贸易活动和法律实践中普遍采用国际贸易惯例,从而可以推断该国认可国际贸易惯例的。 我国采用的是明示的方法。《民法通则》、《涉外经济 合同法》、《海商法》等都明确指出,我国法律和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公约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国际惯例。有人据此认为,我国法律的效力高于国际贸易惯例的效力。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国内法关于国际贸易的规定可分为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国际贸易惯例不可违反国内法的强制性规范,但可与任意性的规范不一致。因为国际贸易惯例广为人知并被经常采用,只要当事人未明示拒绝惯例的适用性,国际贸易惯例就自动成为合同的一部分,尽管这部分并未以文字形式在合同中表示。然而,国内法中的任意性规范则没有自动成为合同一部分的效能。由此可见,国际贸易惯例虽然是国内法的补充,但其效力仍优于国内法中的任意性规范。四、国际贸易惯例对合同当事人的约束力这里所讲的合同,指书面达成的合同。对于口头达成的国际贸易合同,我国不予承认。对此,我国在1986 年核准《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时已表明了这一点。 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中引用国际惯例的方法有3 种:其一,引用国际商会、国际法协会或其它民间组织的条款或术语,如买卖双方以CIF 价成交。普遍认为,采用了某一成文惯例的条款或术语,对该条款或术语的解释应以该惯例为准。多数情形下,对某一条款或术语的解释只有一个国际贸易惯例,但也存在对某一条款或术语的解释不只有一个国际贸易惯例的情况,并且各惯例的解释不一致。如没有对具体采用哪一惯例作出规定,这时候的解决方法一般是以与合同最有密切关系的国家所采用的国际惯例作为依据,而判断这一点往往是不太容易的。比如,对贸易术语FOB 的解释就有国际商会制定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和美国进出口商会等机构制定的《1941 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两个惯例,这两个惯例对卖方交货地点等方面的解释差异很大。为防止事后买卖双方当事人就采用哪一惯例产生争议,合同当事人最好在采用条款或术语的同时明确规定采用哪个国际惯例。其二,采用国际组织或行业协会制定的标准合同,如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制定的关于成套设备和机器的出口合同、伦敦谷物交易协会制定的关于谷物买卖的合同。标准合同对合同全部或大部分条款都作了规定,一般只留出当事人名称、货价等项目供当事人填写,当事人可通过协商对印定的条款作出修改或补充。这类合同试图囊括有关合同关系的全部权利与义务,包括从合同的签定到合同的履行、解除和违反合同的救济的整个过程。由于在大宗货物的买卖中广泛采用标准合同,标准合同事实上已成为当事人普遍遵守的权威文件,是国际贸易惯例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三,在合同中明确表示接受某一惯例的约束,这种情况包括以下几种类别: (1) 合同中采用了惯例规定的条款或术语,并且合同对这些条款或术语的解释与惯例的规定相同,或合同直接引用惯例条款或术语并未另行解释。在这种情况下,惯例与合同的规定并无二致。(2) 合同中某些条款与惯例的规定不一样,此时应按照当事人意思自愿的原则,以合同的规定为准。(3) 合同中对某事项未作规定,但在合同的执行过程中,当事人会遇到这些问题。此时,当事人应按照惯例的规定履行合同或对合同救济。 在上述情形以外,即当事人未在合同中明示遵守国际贸易惯例约束的情况下,则采用下列两个标准:表示合同当事人真实意思的主观标准;以国际惯例为标志的客观标准。主观标准似乎体现了合同当事人意思自愿的原则,但如当事人未在合同中以文字表示他们的意愿,以后在当事人发生争议时,其真实意思在很多情况下是难以举证或判断的。可以想见,在实践中应用主观标准进行操作的难度很大。因此,在大多数国家的国际贸易实践中往往采用所谓的客观标准,客观标准即是国际贸易惯例。采用国际贸易惯例这一客观标准甚至也不以合同当事人知晓为条件。这就是说,即使合同当事人没有表示接受惯例的约束,同时也未明示拒绝国际贸易惯例的适用,国际贸易惯例亦可自动地解释和补充合同并对合同当事人构成约束。 贸易论文:国际贸易发展形势调研对策 一、我市对外贸易现状 今年上半年,__市对外贸易继续呈现强劲增长势头,出现前所未有的好形势,进出口总值达7.1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8.8%,高出全省平均增幅53个百分点,增幅继续位列全省第一。其中出口4.38亿美元,增长85.2%,进口2.73亿美元,增长69.3%。 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从出口产品结构上看,工业产品出口继续保持强劲势头,食品农产品出口增幅明显。铝矿砂、纺织品分别列进口和出口首位。上半年出口商品中纺织品仍保持较高增幅,轮胎、铝材出口成倍增长。进口商品以原料性商品和机电产品为主,其中铝矿砂进口1.37亿美元,占进口总值的一半,机电产品进口占进口总值的21.1%。 上半年__检验检疫局检验出口食品农产品1579批,货值6469万美元,同比增长32.2%和57.5%。特别是今年2月__恢复进口冷冻鸡肉以来,冷冻鸡肉又成为我市农产品出口创汇的新亮点。 (二)从企业所有制结构上看,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占主导,国营企业成倍增长。不同经济成分在进出口所占比重正在发生较大变化,趋势是外资和民营企业所占比重逐年加大,国有企业所占比重逐年下降。 (三)从贸易类型上看,一般贸易超过加工贸易,比重逾八成,加工贸易比重进一步下滑。上半年我市一般贸易项下贸易进出口5.8亿美元,占总值的81.6%,加工贸易项下进出口1.17亿美元,占总值的16.4%,较去年同期呈现继续下降的趋势。 (四)优惠制原产地证书签证量实现翻番。上半年__检验检疫部门签发优惠制原产地证书808份/6829万美元,同比增长36.3%和116.24%,共计为我市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减免关税达5000多万元人民币,有力地促进了我市产品的出口创汇。 二、我市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 虽然我市进出口总值不断攀升,对外贸易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但是当前国际贸易面临的形势越来越复杂,国际贸易技术壁垒设置越来越严重,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国外媒体蓄意炒作,中国商品声誉受到影响。今年3月以来,“美国宠物食品三聚氰胺事件”引发境外媒体对中国出口食品乃至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炒作,制造中国商品威胁论。他们以偏概全,从个别产品上升到中国制造,从产品质量安全质疑对华贸易政策,具有明显的政治意图,借质量问题打压中国,已经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一些西方国家对我国出口食品、玩具、机电产品开始采取严格检查措施,甚至取消合同,个别还被退货。 (二)国际贸易摩擦频繁发生,我国巨额的贸易顺差成为美国等发达国家向我国施压的借口。在美国主导下,世界上要求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平衡贸易顺差的声音不绝于耳,使我们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严峻。 (三)国际贸易技术壁垒日益严重。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一些发达国家一手高举自由贸易论的大旗,一手借其优势产业和知识产权保护,为其自身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在其不具有优势的方面采取种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通常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制定一系列复杂苛刻的环境、卫生标准和法规,设置重重壁垒以保护其本国产业。今年6月生效的欧盟《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办法》使我国出口到欧盟的化工、纺织、服装、印染和玩具等3万余种产品受到严重影响,无疑给我市纺织、化工产品进入欧盟市场增加了更大的困难和阻力。 (四)国内贸易政策的调整、人民币持续升值,也将直接影响到我市的出口创汇。一方面对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20__年4月商务部、海关总署公告规定,自20__年8月23日起,对开展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实行银行保证金台帐“实转”管理。与原来相比扩大了限制类商品的目录,增加了“两高一资”商品的限制范围,扩大了保证金的征收范围。20__年上半年我市加工贸易项下进出口1.17亿美元,增长77.1%,根据上半年进出口数据统计,我市企业需新增交保证金约1150万元,新政策的实施使我市加工贸易企业较以往承担大量的台帐保证金,从而在资金流转上给企业造成困难。我市目前从事加工贸易企业31家,受此次调整影响的企业有21家,其中影响最大的6家企业:__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时风双星轮胎有限责任公司、__合盛化纺有限公司、__新奥利乳胶制品有限公司、__中奥毯业有限公司、____华润纺织有限公司。上述六家企业加工贸易项下进口值占到全市的81%。另一方面国家为了限制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优化进出口结构,自20__年6月1日起对142项商品加征出口关税。自20__年7月1日起,调整不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共涉及2831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取消了553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降低了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的出口退税,将10项商品的出口退税改为出口免税。此次调整涉及我市的出口商品主要有:服装及衣着附件、橡胶轮胎、钢材、铝型材4类,上半年4类商品出口值1.03亿美元,占出口总值的23.5%。 三、促进我市外经贸发展的建议措施 面对当前的复杂严峻形势,我们应该积极思考应对措施,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充分利用国家现有政策,调整进出口产品结构,顺应国际贸易发展趋势,做好我市的外经外贸工作。 (一) 积极研究对策,跨越国外贸易保护壁垒。一是成立国外技术贸易壁垒应对小组,组织技术人员广泛收集国外技术壁垒信息,分析反馈新出现的壁垒可能对我市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二是建立信息 通报制度,及时向企业通报信息,加强对企业的调查摸底,有针对性地做好帮扶工作。三是积极引导企业强化质量管理体系,帮助企业提高自检自控能力,培训企业检验人员,指导企业实验室建设,确保企业具备发现产品问题的能力。 (二) 全面加强对出口产品的质量监管。一是认真从源头抓质量,围绕出口产品要符合进口国的标准和要求这个核心,从建立制度、落实责任、严格监管等方面加大质量监管力度。二是加强进出口产品检验检疫监督,加强查验部门之间的监管合作,对高风险、高敏感的进出口商品加强抽验抽查工作,确保检验监管的有效性。三是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把出口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落实到企业。组织相关部门加大对出口产品质量违法违规的打击力度,推行“红黑名单”制度,对诚信企业给予优惠和扶持,对违法违规的“黑名单”企业,吊销生产许可证和禁止出口,从而督促企业认真履行在保证出口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出口质量水平的责任,加强对不法企业的打击力度,坚决堵住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产品走出厂门和国门。 (三) 强化认证认可工作,加强监督管理。引导帮助企业开展体系认证、产品认证,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档次,突破国外技术壁垒。我市不少获证企业管理水平不高,有的企业质量意识和诚信观念淡薄,不能保持认证效果,有关部门要不定期进行检查,检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是否能达到要求,认证机构是否能够执行各项规定,确保认证效果。 (四) 认清国家贸易政策调整趋势,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技术水平。一是不管是扩大出口征税商品范围还是降低出口退税率都直接加大相关行业的出口成本、压缩利润空间,我们要认识到这种政策调整背后的趋势,针对“两高一资”商品,降低出口增幅,平衡贸易顺差,减少贸易摩擦,以实现我国整个外贸产业结构的改变。我们应该鼓励企业顺应趋势,加快我市进出口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鼓励和支持企业尽快实现产品的高新化、品牌化,进一步发展加工贸易,缓解出口退税率带来的压力。二是引导企业加强出口产品竞价的核算。为了增强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不少企业把出口退税部分计入利润再对产品进行定价。从当前形势来看,企业应该及时加强出口产品竞价的核算,充分考虑出口退税率调整的影响,长期来看,要树立不依赖出口退税创利润的观念。三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加快产品技术改造,降低产品成本。只有加大研发能力,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和档次,增强企业竞争力才是外贸企业的长远之路。四是引导同类企业不打价格战。同类产品占领国际市场不能单纯依赖价格竞争力,要比信誉、比服务、比技术水平,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公司财务分析论文:探究国内公司财务分析的优化策略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市场中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国内公司一方面需要积极应对市场动向与供需调整,改善自身的经营方向,优化公司的经营策略;另一方面,国内公司还需要加强自身经营管理建设工作,提升劳动力生产水平和国际经济地位,与其他国内、国外竞争者争夺发展机遇和市场份额。现代公司的健康发展,需要依靠科学的经营管理策略作为指导,财务分析作为现代企业的一项重要管理方法,能够帮助公司分析经营数据,从中总结生产、管理经验,并为公司优化经营管理、提升劳动力生产率提供帮助。下文中,笔者将从我国公司财务分析的现状出发,分析国内公司在财务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以供同行参考和学习借鉴。 关键词:财务分析;国内公司;经营管理;策略建议 一、我国公司财务分析的情况综述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公司经营模式的转型,加剧了国内市场、国际市场中的竞争。我国公司需要积极转变经营管理思路,借鉴并学习国际上关于公司经营管理的最新理论与思路策略,参考其他公司在财务分析与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典型案例,并与公司的现实情况相结合,从现实经济条件出发,制定出拥有自身特色的财务分析方法,帮助公司评估并分析市场上存在的经营风险,评估开发项目、投融资项目是否具有可行性,不断提升公司的经营水准,建立科学全面的公司财务管理机制,帮助公司稳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下文中,笔者将针对我国公司财务工作中报表分析的相关事由,总结公司资金流通的问题与规律,根据不同类型公司的经营活动、管理特点不同,采用不同的财务分析方法,为公司制定经营策略、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利帮助。 二、我国公司的财务分析存在问题与优化建议 一是,在公司内部树立科学的财务分析管理意识。作为公司的经营管理人员首先应当具备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正确的财务管理意识,能够认识到财务分析对于公司经营发展的重要意义所在,并将财务分析工作与公司行政管理、组织生产活动全面结合起来,遵守我国关于公司财务管理的相关政策法律规定,不断提升公司的经济实力。举例说明,公司经营者应当通过财务分析工作,公司生产经营中的众多问题、职能分配、项目管理、投融资活动、经营成果等事项展开全面、系统化的分析,优化管理与经营策略,帮助公司现实长期发展计划。 二是,公司应当致力于培养并提升财务分析人员的职业素养。从我国公司财务分析的现实情况来看,财务分析工作的目标是帮助公司经营者提供决策依据、优化经营方案,提升公司的劳动力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实力。因此,为了确保财务分析工作的质量与水平,应当选聘和任用具有高水准专业素养的财务工作人员,并对公司财务管理工作者、会计人员开展职业能力培训,增强财务分析人员对于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内控管理与风险防范的职业能力。 三是,构建全面的财务分析系统。 1.完善企业财务分析指标。首先,充分利用现金流量信息,注重现金流动负债比。因为偿还债务最主要的手段是现金,如果缺少现金,企业可能会因为资不抵债而宣告破产,从这个角度上讲,这个指标要比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等更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所以,在分析和评价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时,除了要注重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外,更应关注现金流动负债比。其次,要注重反映企业未来财务增长潜力的指标,因为企业未来的财务增长潜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长远保障。最后,要注重分析企业的时期指标。众所周知,时点指标其只能说明企业某一时点的情况,并不能代表企业整个时期的情况,而且这类指标出自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容易被人为调整。所以,应该增加时期指标在整个财务分析中的比重,避免人为因素降低财务分析的真实性。 2.在比较分析时,必须要选择比较的基础,作为评价本企业当期实际数据的参照标准,包括本企业历史数据、同业数据和计划预算数据。首先,横向比较时使用同业标准。目前,大多数企业习惯用竞争对手的数据作为分析的基础。其次,纵向分析时,以本企业历史数据作为趋势分析比较的基础。但财务分析人员必须清楚,历史数据代表的是过去,并不代表其一定合理。因为宏观经济、市场状况和竞争对手等经营环境因素都是在不断变化的,企业今年的利润比往年提高了,并不能简单的说明企业的管理水平一定有了改进;反之,企业今年的利润下降了,也不能完全证明其管理水平一定有所下降。最后,在进行实际与计划的差异分析时,财务分析人员要清楚,实际和预算的差异,可能是预算不合理造成的,并不一定是企业本身在执行过程中出了什么问题。总之,一定要准确理解和应用财务分析的比较基础本身,避免简单化和绝对化地做出分析结论。 3.财务分析应多用定量的分析方法,以减少因为分析人员的主观偏好而发生的财务分析失真情况的出现。在财务分析中可以较多的运用数据模型,既可以推广运用电子计算机处理财务信息,又可以进一步改进财务分析的方法增强财务分析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此外,定量财务分析方法的应用过程中,应当参考国家关于公司财务管理、税收管理的一系列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将法律与国家政策的相关风险因素考虑进去,及时调整并改善财务分析的方法及结果。为了提升财务分析的独立性与客观性,公司也可以根据自身经营管理情况和经济条件,聘用公司外部人员进行财务分析。 四是,确保财务报表分析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公司在开展财务分析工作的过程中,首先应当确定的是,财务报表中涉及到的内容真实、有效、准确。由于各种原因,公司部分管理部门可能想要在财务报表中隐瞒真实信息,进行数据造假活动,负责财务分析的人员应当注意下述事项,确保财务报表分析的准确性和全面性:首先,判断财务报表中的数据是否存在违法逻辑、违反常理的情况,如果财务数据与客观事实不符、或者数据前后矛盾,那么应当考虑到财务报表存在虚假、错误等可能性。其次,应当聘请值得信赖的审计公司和会计师,完成公司的财务分析工作。从公司外部聘请专业审计人员,可以确保财务分析的客观性、公正性、独立性,财务分析的范围不应当局限于财务账目,还应当涵盖风险防范、客户服务结果反馈、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市场供需、人才聘用与绩效评估等内容。财务报表中还应涵盖下一季度、年度的财务预算,并结合上一年度的经营状况,对财务预算进行审核。 综上所述,财务分析工作是关系到公司正常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制度与管理策略之一。为了不断提升公司的财务分析质量与水准,应当确保财务报表中相关数据的准确、真实、全面、客观,避免数据造假和信息遗漏等问题的产生,确立财务分析的目标与评估标准,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章,可以从公司外部聘请审计公司及会计师开展财务分析工作,以确保财务分析的公正性、独立性和客观性。财务分析内容中,应当涵盖财务账目,还应当全面涉及到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市场供需变化、公司经营收益等内容,帮助供公司分析、评估经营方案中的风险因素,并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与解决方法,促进公司稳定、顺利发展。 公司财务分析论文:美的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 【摘要】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成为利益相关者密切关注的内容,公司的经营者、投资人、债权人,无一不关注公司的盈利能力。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其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不同。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也指企业的资金或资本的增值能力,通常表现为一定时期内企业收益数额的多少及其水平的高低。本文以美的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财务分析中的盈利能力分析,运用盈利能力分析的各种指标,对美的集团各个指标在2013~2015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文章结尾对近三年美的集团企业的财务情况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促进企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美的集团 财务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 一、美的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一)公司背景 美的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11月12日于深交所上市,是中国第一家由乡镇企业改制的上市公司,1993年销售收入9.36亿元,利润为1.49亿元,2008年销售收入为453.13亿元,利润为15.51亿元,可以说美的电器的发展是跨越式的。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拥有员工14万多人,集家用空调、中央空调、冰洗衣机等家电产品开发、设计、制造、销售于一体,是国内白色家电规模最大、实力最雄厚的大型产业集团之一,拥有美的、荣事达、华凌、小天鹅等多个品牌。 二、盈利能力分析 (一)盈利能力分析的基本概念 盈利能力指的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利用各种资源取得收入或者利润的能力。一般地,企业的利润率越高,则其盈利能力就越强。企业的盈利能力是能够体现出企业经营业绩和经营绩效的重要指标。因此,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都十分关注能体现企业盈利能力的各项指标及其变动趋势。 (二)盈利能力分析的内容 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主要是对利润率进行分析。因为,企业财务成果的增减变动状况及其原因等,通过分析利润额可以说明,进而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指明方向。但是,企业规模或投入总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利润额。 三、美的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分析 文中数据来源:2013年到2015年美的集团年度财务报告;凤凰网财经板块中的数据。 (一)营业收入、净利润指标分析 2013~2014年,美的集团的营业收入增长了2069318万元;净利润增长速度与营业收入增长速度相当。但是在2015年度比较于2014年度年,集团可能受到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等因素影响较大,其营业收入未能保持持续增长,但是从其净利润这个指标分析,该公司在2015年度比较于2014年度仍旧有很大幅度的增长;总体来看2015年度相比较于2013年度,美的集团的营业收入与净利润这两个指标来看,该公司盈利能力仍在提升。 (二)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指标分析 2013年到2015年度美的集团的销售毛利率分别23.27%、25.41%、25.84。2013~2015年美的股份有限公司的N售毛利率一直保持上升趋势,总体来看2015年度相比较于2013年度,企业销售毛利率增长了2.57%,从对该指标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说美的集团企业销售产品所得到的收入持续增高,企业的获利能力越来越强,企业经营效果见好,盈利水平不断提高。 销售净利率是在销售收入中企业取得纯利润的水平,指的是企业的销售收入扣除税费后取得的净收入。衡量企业的长期盈利水平使用此指标并不准确,因为销售净利率的计算并不仅仅以主营业务为主体,将营业外收入也计算在内。但是以此指标可以衡量企业在短时期的经营水平,以及销售收入的获利能力,并通过分析现状找出经营的不足,进行改进以逐步提高获利水平。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2013年到2015年年美的集团发展的销售净利率分别为6.86%、8.22%、9.84%。美的集团的销售净利率连续三年上升反映了该公司的税收净利润在增加且盈利能力也有所提升。 (三)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分析 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美的集团2013~2015年净资产收益率在 2013年以来的三年数值呈不规律地变化,分别是16.19%、26.61%、25.83%。与前一年的数据进行对比,2014年在数值上提高了10.42%,反映出双汇发展公司所有者权益所获报酬的水平在提升、投资人和债权人受保障的程度在提高、该公司获取利润的能力在增强,但2015年与2014年相比,后一年的数值却减少了0.78%,说明了在2015年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所获报酬的水平有所下降且股东回报率也下降,发展潜力也变小。总体来看2015年度相比较于2013年度,美的集团的净资产收益率这个指标来看,提升了9.64%。表明了该公司盈利能力的道理很大的提升。 (四)总资产收益率 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美的集团2013~2015年总资产收益率在2013年以来的三年数值呈上升趋势,反映出该公司竞争实力和发展能力都在持续提高,2015年度相比较于2013年度,美的集团的总资产收益率这个指标来看,提升了1.95%。,表明了该公司盈利能力的有很大的提升。 (五)基本每股收益 基本每股收益是指企业应当按照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从而计算出的每股收益。 美的集团2013~2015年的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4.33%、2.49%和2.99%,可以看出2013~2015年的基本每股收益每股收益的变动情况如下:先有大幅度的降低,然后有所回落。其原因是净利润的变化。 (六)成本费用利润率 对于企业来说,要想提高盈利水平,不仅通过“开源”的方式增加收入,也应该采取必要的手段“节流”,减少成本的费用以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2013年到2015年美的集团的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是8.85%、10.85%、12.74%。该指标数值逐年增长,体现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的不断改善,也从侧面反映了双汇的盈利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越来越好。 总体来说,三年来该企业获利能力有显著提高,结合前面的分析,导致公司获利能力提高的原因有可能是存费用减少,同时也说明公司的销售结构比较合理,企业运行效果有显著提升。 四、总结与建议 通过上述对于美的集团近三年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公司资产的整体运转情况比较理想,销售、生产、经营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更应注意有效利用负债来扩大企业的经营与生产,资源使用有效程度有待提高。 五、美的集团今后发展建议 (一)努力提高销售收入 美的集团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非常注重销售收入的提升,想要提升销售收入应该从两个方面来实现,第一是企业内部的修炼提升,努力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为消费者提供更为舒适的购物体验,保证产品质量,提升售后服务的质量,注重企业员工的细节管理。第二提升销售人员的销售技巧,加强服务工作,销售人员都是与消费者沟通的重要桥梁,通过培训提升销售人员的业务能力水平,可以大幅度的提高企业的销售额。 (二)扩大资产规模 美的集团想要促进企业资产增长,扩大资产规模,应当抓住机遇,解决融资问题。不断进行改革,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以资产的最大增值为目的,实施资产的整体运作,把抵消资产置换掉,把高效资产进一步强化,制止资产的流失。美的集团要提高净利润,并保持对净资产收益的持续关注,根据净资产收益的发展变化曲线,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三)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资金管理会影响到企业经营中的方方面面,想要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首先要做到高效率的使用资金,增加流动现金和控制现金流出来满足日常需要的资金,并准确预测资金流通的时间,其次要加强账目管理,建立坚强存货制度,规范科学,了解企业行情,科学建立存货结构,完善赊销客户的收款管理方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盘活资金,最大程度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最后要强化企业人员开源节流的观念,让员工认识到控制资金的重要性,从而提高资金周转与使用效率。 (四)优化股利分配 美的集团应该落实精确的股利政策,不断完善股利分配,优化股利政策,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研究出最适合本公司的最佳资本结构,确定合理的资金数额,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美的集团应加大对科学研究产品设计的资金投入,从而源源不断的进行技术储备与创新,提高质量,严格质检系统,竭力创新。保持前进的新鲜动力,把产品声誉打造的越来越好,竞争力自然就更强。 公司财务分析论文:上市公司财务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现代企业管理中更加注重对财务报表的分析与应用,尤其是对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与研究。文章以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为例,结合2011―2014年的财务报表及其他资料,从企业所处行业、公司财务报表、公司财务效率及公司综合评价等方面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盈利能力等财务指标,结合存在的问题,为公司财务管理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财务报表 财务分析 财务比率 一、上海家化公司背景及简介 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家化”)的前身是香港广生行。它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日化企业之一,通过将近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年销售额将近50亿元的大型日化企业,该公司在2004年至2014年间营业收入从16.7亿元快速增长至53.35亿元,其产品涉及多个领域,并于2001年在上海股票交易所上市交易。 上海家化一直较为重视自主创新,并且带动公司上下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进行经营活动。上海家化对科研的投入连年不断增长,并一直致力于与国内外各个优异的科研机构展开多方面的协作,以此来提高公司的研发实力。 二、上海家化主要财务报表分析 (一)资产负债表分析 本文根据上海家化2011年至2014年对外披露的资产负债表各主要项目进行趋势分析,以2011年为基期,2011年的各项目假设为100%,计算2012年至2014年各数据项目的百分比,以此对上海家化近4年的主要资产负债项目进行分析。见表1。 1.货币资金。从2011年到2014年,货币资金持续保持上升趋势,尤其是2014年是2011年的3倍,其中流动性较强的资产,其收益也是相对较低的。货币资金存量过高,会存在利用效率过低,使得资金无法获利而造成损失。货币资金持续保持上升趋势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上海家化日常经营活动中与供货商进行交易时一般通过票据进行结算,所以需要给银行一部分资金当做保证金。二是上海家化本年度销售增加,并且应收款项回收较好,所以使得货币资金增加。因此,建议上海家化合理控制货币资金的存量,在保障企业日常所需资金的前提下,将闲置的货币资金进行投资,以增加币资金的收益。 2.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在2012年以后骤然下降,说明上海家化本期加强了应收票据的回笼力度。2013年应收票据出现了回落而应收账款也只是轻微的上升,2013的营业收入同时出现下降,这与应收票据与应收账款轻微下降的变化基本保持同步。2014年的应收票据与应收账款都出现了回升,笔者认为,上海家化应该加强财务风险控制,为避免坏账风险的出现,应使用更为严格的销售信用政策和收账政策才较为保险。 3.存货。从2011年到2014年,存货比例基本呈上升趋势,仅仅在2012年有所下降。这主要是家化企业近几年的发展较为迅速,佰草集在德国市场的推出,婴幼儿品牌启初的推出以及旗下的六神、高夫和美加净这些年的发展,使得家化的订单增加,因此需要增加存货来保证日常的经营。但是大批量的存货可能会导致资金的占用,制约公司扩大再生产。 4.应付账款。应付账款整体呈上升的趋势,但在2013年出现了下降。2013年上海家化的内部管理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在2013年呈现出了整体的缓慢下降。但在2014年又有所回升,这说明上海家化克服了这一困难。 (二)利润表分析 上海家化利润表分析采取的是趋势分析法,同样以2011年为基数,对上海家化2012年至2014年的主要利润表项目进行分析。见表2。 1.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在营业收入方面,2011年至2014年,上海家化大致上保持了较为稳定合理的增长,仅在2013年出现了下降。其中,2012年公司为了打造三大超级品牌努力集中了各方面的优势资源,使得产品的销售战略初见成效,与此同时关停了一些效益不佳的产品的生产。同时成功开发了“佰草集”“太极丹”等创新性产品,企业产品结构的改善,提升了企业总体的综合盈利能力。“太极丹”等产品的单价较高,这也是2012年营业收入增加的因素之一。“花王”的代销也将是未来销售增长不容忽视的因素。2013年营业收入及营业成本的异常应该与上海家化2013的管理层人事变动有关系,并且在2013年相关的创新性新产品的热度有所回落。另外,营业成本在2012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升,大部分原因是这一年的采购成本和材料成本上涨以及因为新产品的生产而导致的材料需求增加。即使这样,总体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依旧超过总体的营业成本。因此,上海家化的营业毛利率是缓慢提高的。 2.销售费用。销售费用呈上升的趋向。在近几年由于推出了大量的创新性产品,为了进行产品的推广,企业投入了大量的广告费及相关的宣传费用,与此同时物价的不断上涨也是原因之一。2013年则是存在“花王”的费用以及公司对重点品牌的资金投入和推广。 3.管理费用。管理费用总体呈上升趋势。2012年管理费用上升,除物价上涨因素外,还由于推出了许多新产品所导致的研究费用的上涨。2013年与2014年管理费用上涨,主要是应付职工薪酬的增加和股份支付费用的增加。 4.财务费用。财务费用在2011年到2014年均为负数,且增长幅度很大,这是由于上海家化的货币资金等流动资产充足,因此利息支出较少,同时结算方式主要是商业汇票,它的保证金的利息收入也可以适当减少财务费用。财务费用的负增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的影响,促进了营业利润的增加。 5.营业外收入。增加的原因主要是政府补助和违约金及罚款收入的增加。 6.营业外支出。主要是固定资产处置损失、违约金及罚款以及对外的捐赠(雅安地震捐赠物资200万元)。 三、上海家化财务比率分析 (一)偿债能力分析(见表3) 1.流动比率。上海家化2011年到2013年的流动比率逐年上升;2014年稍有下降,但都是大于经验值2。这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占用过多,可能导致企业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使用效率的问题。经分析,主要是因为存货的积压、应收账款较多并且收账期部分延长所致,而实际可以拿来偿还债务的资金和存款却严重不足。从2014年的流动比率来看,上海家化已经注意到这一点,从而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流动比率依然处于2之上。 2.速动比率。速动比率在分子中剔除了存货的影响。上海家化从2011年到2013年的速动比率一直处于上升趋势,都是远大于1 。速动比率较高,可能会导致占用资产过多而增加了企业的机会成本。上海家化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在2014年速动比率呈现出下降趋势。2014年与2013年相比,速动比率的整体下降程度(0.16)要低于流动比率的下降程度(0.22),说明上海家化2014年的存货比2013年有所减少。 3.现金比率。相比较而言,现金比率是最能反映企业直接偿债能力的有效指标。由于企业现金类资产的盈利能力相对较低,所以并不建议企业有过高的现金比率。上海家化的现金比率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并稳步增长,资金富余,有利于后期的投资和发展。 4.资产负债率。一般认为,当资产负债率高于50%时,虽然盈利能力较高,但企业所承担的财务风险相对来说较大。当低于50%时,表明企业的财务风险较低并且财务相对稳健,但财务杠杆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上海家化2011年到2014年的资产负债率一直处于50%以下,说明财务较好,保持在较好的水平之内。 5.产权比率。一般来说,产权比率较高,说明它是风险和报酬双高的财务结构。上海家化的产权比率近年比较平稳且不高,这一指标是比较好的。 综上分析,上海家化的短期偿债能力相对良好,而且一直表现为加强的趋势。然而分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可知,必须逐渐增加对应收账款的回收力度以及存货的周转速度,才可以进行调解。 (二)营运能力分析(见表4) 1.应收账款周转率。它是用来说明应收账款流动性的指标。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较高则表明其应收账款管理较好,能够节约营运资金,同时也减少坏账损失和收账费用。上海家化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一般,所以企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注重对于应收账款的回收力度。 2.存货周转率。存货的周转速度较快,说明存货能够在短期内转化为现金的速度越快,可以加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上海家化的存货周转率在2011年到2014年保持稳步增长,说明存货管理不断加强。2013年有所下降,这与上海家化2013年的加速扩张导致存货量增加有关。 3.流动资产周转率。上海家化2011年到2014年的流动资产周转率处于逐渐下降的趋势,2013年下降较多,根本原因是上海家化的货币资金的增加。2014年虽然下降但是降幅有所缓解,这主要是由于上海家化的扩张导致的。 4.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较高,说明企业总体的经营效果较好,偿债能力较好,盈利能力也较强。2011年到2014年上海家化的总资产周转率每年都在降低,主要因素是固定资产和存货等相关资产逐渐增加。上海家化在扩张规模的同时,应当加强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上海家化资产管理能力的各项指标总体来说呈逐年降低趋势。上海家化在迅速扩张的同时,必须不断加强公司治理能力,使得每项资产的利用更加高效,并持续保持较高的资产管理程度。 (三)盈利能力分析 1.销售毛利率。毛利率高于同行业水平的企业表明实现一定的收入中所占用的成本更少,说明他们在成本控制以及技术、资源和管理等方面更加具备竞争优势。从表5可以看出,上海家化的销售毛利率在2011年到2013年之间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这表明其总体盈利能力一直在加强。但在2014年呈现出了些许下降,主要是因为销售毛利增速下降。另外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上海家化在2014年经历了变革,并且中高管理层出现了变动,导致企业的管理出现了波动,企业人员的士气受挫。上海家化应该关注毛利降低的原因,加强企业管理及盈利能力提升。 2.销售净利率。上海家化的销售净利率在2011年到2013年呈增长趋势,说明上海家化的资产利用效率比较高。但2014年稍有下降,主要是因为净利润增速的下降,虽然处于10%以上,但必须引起上海家化足够的重视,为使各项资产得到更加充分的运用,必须加强对相关资产的管理能力。 3.总资产净利率。上海家化在2011年和2012年总资产净利率保持着上升趋势,但在2013年和2014年出现了下降。这主要是净利润增速下降导致的。 4.净资产收益率。一般而言,该指标越高,债权人的相关利益保障程度也就越强,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好。上海家化净资产收益率在2011年到2013年之间处于提高的状态,但在2014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但基本维持在20%以上,这说明该公司自有资本的运用程度和股东获利程度一般。 综上所述,上海家化在2011年到2013年间的盈利能力呈较好的发展趋势,但在2014年所有的盈利指标都趋于下降,这应该引起上海家化的重视。上海家化应该加强公司的相关治理能力,使得每项资产的利用更加高效。 四、上海家化存在的财务问题及改善建议 (一)偿债能力方面 随着上海家化的不断扩张,应收账款与存货也大幅增加。其中,流动比率较高,其原因很可能是存货过多导致的积压。速动比率较高,会导致由于占用资产过多而增加了企业的相关机会成本。所以,应加强应收账款回收力度,提高存货质量。通过增强应收账款的全部回收力度,控制住应收账款的总体额度;加强存货的管理,提高存货的质量及存货的区域资源整合能力。 (二)资产管理能力方面 由以上分析可知,上海家化的存货逐年增加,与此同时其存货周转率在一定程度上处于降低的趋势。为此,需要改进资产的管理能力。比如,加强对存货的管理,在规模扩张中提高对存货的利用效率,这就需要加强资源在区域内的整合。此外,增强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也会带来存货周转效率的相对提高。 (三)盈利能力方面 上海家化销售毛利增速及销售净利率的下降反映了其盈利状况有待改善。随着上海家化规模的扩张,对企业的管理能力也相应提高,但上海家化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在近几年增速过大。因此,应从以下两方面控制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一是增强企业与费用相关的内部管理及控制能力,通过较为专业和科学的管理来加强对管理费用的预算与控制;二是要持续增强对物流体系的创建,这样可以直接降低销售费用。 (四)资本结构方面 上海家化的负债中流动负债所占比重较大,其中上海家化对供货商的资金占用较为严重,这样虽然可以相对解决由于规模的扩大而对资金需求量增加的现状,但与此同时也存在很多不利的影响因素:一是由于对供货商的资金占用程度较为严重,从而使得双方的供销合作关系可能遭受破裂的危机;二是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的占用成本相对于银行的借款利率而言较高,长期占用这些资金会丧失供货商对公司的信用折扣,也会影响到公司的商业信誉;三是由于存在过多负债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在这个期间一旦出现信用危机,后果将无法想象。为此,上海家化必须逐渐减少对供货商资金的占用,通过短期借款等方式,增加流动资金,以便更好地控制成本。 公司财务分析论文: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 【摘要】医药行业作为社会发展和人们健康需求持续成长的朝阳行业,如何进一步提升中国医药企业的实力,还有待于我们来进行深入的探讨。本文对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3~2015年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的建议,从而为整体提高我国医药企业实力提供借鉴。 【关键词】云南白药 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比率分析 一、引言 自从2009年“新医改”启动以来,中国的医药行业正经历着一场变革,医药行业是政策性很强的弱周期行业,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很大。国家近年来多次下发与医药有关的文件,对医药行业空前重视,医药行业地位不断提升。同时,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国家对医保方面大力扶持,人们的健康意识增强,药品的需求量增加。本文研究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白药”)2013~2015年三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同时与规模相似的康美药业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发现云南白药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对提升云南白药企业实力进行深入的探讨,从而为整体上提高我国医药企业实力提供参考。 二、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 (一)财务报表分析 1.资产负债表分析。2015年云南白药流动资产增加283925.62万元,增长的幅度为20.19%,非流动资产本期增加11034.39万元,增长幅度为4.85%。从而使得总资产增加294960.02万元,增长幅度为18.05%。负债本期增加71691.6万元,增长幅度为14.21%,对权益总额的影响是4.39%。所有者权益较上年同期增加了223268.41万元,增长幅度为19.77%,对权益总额的影响是13.66%,主要是由于本年未分配利润大幅度增长引起的。两者合计使权益总额本期增加了294960.02万元,增长幅度为18.05%。 2.利润表分析。云南白药2015年营业利润316824.13万元,增长了11.96%。主要由于营业收入的增加,本期营业收入增加192375.98万元,增长了10.22%。投资收益增加是导致营业利润增加的有利因素,本期增加了6945.81万元。但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和资产减值损失的增加,使得营业利润减少了。而营业利润的增加以及营业外收支的增加,利润总额本期增加30519.01万元,增长10.49%。另外,本期的净利润为277084.14万元,增长10.56%。 (二)财务比率分析 1.偿债能力分析。云南白药、康美药业2015年流动比率分别为3.61、2.12,2014年为3.57、2.50,2013年为2.98、2.05;2015年速动比率分别为2.23、1.36,2014年为2.21、1.51,2013年为1.57、1.47。云南白药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呈逐渐上升趋势,而康美药业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是先增长后降低,可以看出云南白药的短期偿债能力要强于康美药业。在资产负债率方面,云南白药2015年至2013年资产负债率为29.87%、30.88%、29.91%,康美药业这三年分别为50.56%、40.03%、45.93%,这三年云南白药的资产负债率在30%左右,而康美药业平均在45%左右。不管从短期偿债还是长期偿债方面,云南白药的偿债能力比康美药业强。总体来说,云南白药在偿债能力方面还是不错,对于偿还债款比较有保障。 2.营运能力分析。云南白药的总资产周转率2015年至2013年分别为1.16、1.29、1.34,康美药业分别为0.55、0.64、0.66。云南白药和康美药业的流动资产率2015年分别为1.34、0.72,2014年为1.51、0.90,2013年为1.60、1.02。云南白药、康美药业两者的总资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都是呈下降趋势,源于医药行业激烈的竞争,整个行业的发展速度有所放缓。在应收账款周转率方面,云南白药、康美药业2015年分别为25.72、7.56,2014年为34.48、8.11,2013年为31.14、8.80,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云南白药的应收账款周转速度降低,但企业的收款能力还是比较好,营运资金运转良好。云南白药和康美药业的存货周转率2015年分别为2.72、1.51,2014年为2.70、2.11,2013年为2.44、2.69,云南白药的存货周转速度在加快,而康美药业的周转速度在减慢,云南白药在存货方面管理较好,存货的积压在风险降低。 3.盈利能力分析。云南白药的净资产收益2015年至2013年依次为22.43%、24.86%、28.94%,而康美药业依次为18.54%、17.74%、16.63%,说明云南白药的盈利能力有所下降,而康美药业的盈利能力在逐步增强,但云南白药的盈利能力还是强于康美药业。在销售净利率方面,云南白药和康美药业2015年分别为13.36%、15.26%,2014年为13.32%、14.33%,2013年为14.70%、14.07%,可以看出云南白药在成本费用方面做得还不够好。 4.发展能力分析。企业的发展能力反映了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云南白药和康美药业的销售收入增长率2015年分别为10.22%、13.28%,2014年为18.97%、19.39%,2013年为14.47%、19.65%,可以看出康美药业的销售增长率者三年都是高于云南白药。净利润增长率方面,云南白药从2013年46.66%下降为2015年的10.56%,康美药业下降幅度要小一些,从2013年的30.43%下降为2015年20.60%。而总资产增长率方面,云南白药是先上升后下降,康美药业是逐年增长,2015年康美药业总资产增长率达到36.68%,和云南白药相比增长了许多。总的来说,康美药业都强于云南白药,说明云南白药在发展能力还需很大的努力。 三、结论及建议 2013年至2015年这三年间,云南白药的营业收入逐年增长,2015年达到207.38亿元,营业收入较上年度增长了10.22%。其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都在增强,资产负债率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强。随着整个医药行业激烈的竞争,云南白药的各项营运能力指标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在变弱,特别是销售净利率比较低。另外,云南白药的发展能力方面相对较弱,应该注重长期发展的规划。 云南白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进行考虑:第一,提高流动资产的利用率,加快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保证营运资金的充足。第二,加大在新药方面的研发投入,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第三,做好营销方面的宣传,开拓海外市场,提升其盈利能力。第四,控制成本费用,进行科学化的管理,提高利润率。 公司财务分析论文:杜邦分析法在上市公司财务分析中的应用 摘要:运用杜邦分析法,对股东权益报酬率、总资产收益率和销售净利率等主要指标进行分解,从而对上市公司的获利能力层层深入分析,找出影响公司获利能力的主要原因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有利于公司获利能力最大化。 关键词:杜邦分析法;财务分析;上市公司 0引言 杜邦分析法是由美国杜邦公司创造的财务比率指标分析模型。它是利用各主要财务比率之间的内在联系,综合分析和评价公司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以股东权益报酬率为龙头,以总资产收益率为核心,构成一个揭示影响公司获利能力的完整的财务指标分析体系。 1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杜邦财务分解体系解释如下:股东权益报酬率=总资产收益率×权益乘数,总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1+产权比率,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资产总额,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由此可知: ①股东权益报酬率是综合性最强的财务指标。反映了所有者投入资金的盈利能力,企业筹资、投资、资产运营等活动的效率。其值越大说明企业筹资、投资和经营状况越好。 ②总资产周转率是反映企业营运能力最重要的指标。一般来说,销售能力越强,资产周转率越高。 ③销售净利率是反映企业盈利能力最重要的指标。提高销售净利率是提高企业盈利的关键。 ④总资产收益率是销售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的乘积。 ⑤权益乘数既是反映企业资本结构的指标,也是反映偿债能力的指标,是企业资本经营,即筹资活动的结果,它对提高股东权益报酬率起到杠杆作用。适度安排负责经营,合理安排企业资本结构,可以提高股东权益报酬率。[2-4] 2杜邦分析法在青岛海尔公司的应用 杜邦财务分析法可以解释指标变动原因和变动趋势以及为采取措施指明方向。下面以青岛海尔公司为例,说明杜邦分析法的运用,见表1和表2。 2.1 股东权益报酬率2007年为0.096=0.058×1.655,2008年为0.090=0.054×1.669。该公司股东权益报酬率2008年比2007年略有下降,此变动是由资本结构(权益乘数)变动和资产利用效果(总资产收益率)变动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2008年权益乘数略有上升,但总资产收益率下降幅度相对较大,说明2008年资产利用效果比2007年较差。 2.2 总资产收益率2007年为0.058=0.022×2.634,2008年为0.054=0.022×2.486。从数据分解中可以看出,该公司2008年销售净利率虽然和2007年相同,但总资产周转率下降较多,导致总资产收益率下降,主要是由于资产没有得到较好的利用和控制。 2.3 销售净利率2008年销售净利率和2007年相同,从表1可以看出,2008年销售收入超过2007年,净利润也大大增加,但成本费用却也在大幅度,说明该公司成本控制水平有所下降。通过以上分解可以看出: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净利润、销售收入、股东权益比2007年有所增加,但股东权益报酬率却略有下降。主要原因是销售收入增加的同时,成本总额也在大幅度增加,导致净利润增长额较小、销售净利率增长停滞。总资产收益率略有下降是总资产周转率下降作用的结果。 3结论 运用杜邦分析法对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分析时,主要从股东权益报酬率、总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等几个主要指标的分解来反映公司获利能力。笔者以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2008年股东权益报酬率比2007年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总资产收益率下降即资产利用效果较差引起的。要提高公司获利能力,须从以下途径入手:首先,开拓市场,扩大销售,努力降低成本费用水平,提高销售净利率。其次,将强资产管理,加速资本周转,提高各项资产的营运效率。最后,合理安排资本结构,适度负载经营,以求得最大的财务杠杆利益。 通过杜邦分析法,对公司获利能力层层深入分析,可以了解影响公司获利能力的主要原因,找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从销售效益、资产运用效率和公司负债状况等主要方面,分析其各自状况好坏对股东权益报酬率大小的影响程度,从而对公司获利能力进行全面综合评价。 公司财务分析论文:SD航空公司财务分析及问题诊断研究 摘 要:财务分析是以企业的财务报告等会计资料为基础对企业一定期间的财务活动进行分析和评价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SD航空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其财务现状及基本财务能力,并对该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成因分析与诊断,进而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SD航空公司;财务分析;问题诊断 一、财务分析及诊断概述 财务诊断是建立在全面调查、分析企业经营和财务活动基础上,借助财务分析诊断技术,发现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方案的过程。财务分析是财务诊断过程中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一种方式,是实施财务诊断的基础。相比于财务分析,财务诊断目的性更强,需要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或方案。 二、SD航空公司概况 SD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其前身是1994年成立的SD航空有限责任公司,由SD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主要发起人,联合浪潮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山东华鲁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水产企业集团总公司及鲁银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家股东共同出资以发起设立方式设立,于1999年12月13日在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的股份有限公司。总部设在济南,注册资本四亿元。主营国际国内航空客货运输业务;酒店餐饮;航空器维修;民用航空人员培训;保险业;航空公司间的业务;与主营业务有关的地面服务;航材、百货、工艺品、纪念品等商品的销售、烟草制品零售;航材租赁;商务服务;会议服务;运输服务;航空货物仓储;劳务提供。 三、SD航空公司基本财务状况分析 (一)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资产负债表分析,是指基于资产负债表而进行的财务分析。资产负债表反映了公司在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是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结果的集中体现。资产负债表分析能够揭示出公司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公司经营稳健与否或经营风险的大小,以及公司经营管理总体水平的高低等。 对资产的分析主要集中在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两方面,流动资产是指企业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运用的资产,从SD航空公司2014年财务报表中发现,该公司流动资产为人民币13.7亿元,比年初增长12.94%。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该公司固定资产为69.23亿元,比年初下降8.49%。而同行业的南方航空公司2014年的流动资产为278.4亿元,固定资产为1340亿。从资产来看,SD航空公司的流动性增加,但远低于同行业其他公司,收益型还有待提高。 从负债来看,公司2014年底负债总额为92.4亿元,其中流动负债38.34亿元,比年初增长23.4%,非流动负债54.07亿元,比年初下降4.72%。在流动比率方面,该公司2014年的流动比率为0.36,同行业的南方航空公司的流动比率为0.32。从资产负债率指标来看,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为76.25%,同行业的南方航空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2.28%,高于同行业其他公司。该指标过低,公司偿债压力偏大,财务风险较大,尤其是短期偿债能力。 (二)经营利润情况分析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经营成果情况的报表,企业的盈利能力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企业的盈利能力指标有营业净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和每股收益等。SD航空公司2014年的营业净利润率为2.49%,总资产报酬率为2.44%,净资产收益率为10.33%,成本费用利润率为18%,基本每股收益为0.72元,而同行业的南方航空公司营业净利润率为5.46%,总资产报酬率为2.49%,净资产收益率为5.09%,成本费用利润率为2.87%,基本每股收益为0.47元.营业净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低于同行业其他公司,说明该公司的盈利能力水平还有待提高。 (三)现金流量情况分析 现金流动性分析主要考察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与债务之间的关系,主要指标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现金流量与当期债务比,是指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与当期债务比值,表明现金流量对当期债务偿还满足程度的指标。这项比率与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流动比率有关。该指标数值越高,现金流入对当期债务清偿的保障越强,表明企业的流动性越好;反之,则表明企业的流动性较差。SD航空公司2014年的现金流量与当期债务比为38.08%,同行业的南方航空公司现金流量与当期债务比为25.23%,说明公司的流动性较好。另一方面是债务保障率,是指以年度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全部债务总额相比较,表明企业现金流量对其全部债务偿还的满足程度。现金流量与债务总额之比的数值也是越高越好,同样是债权人所关心的一种现金流量分析指标。SD航空公司2014年的债务保障率为15.8%,同行业的南方航空公司2014年的债务保障率为9.85%,说明该公司的债务保障率较高。 四、SD航空公司财务诊断与建议 综上所述,SD航空公司流动资产小于流动负债,流动比率小于1,营运资本为负数,表明部分长期资产由流动负债提供资金来源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弱;利润率过低,成本费用居高不下等一系列的问题,制约了公司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有以下建议:一是控制好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盈利能力应制定科学长远的战略规划;二是开源节流,加强成本管理,严格控制成本费用项目开支,减少资金占用,节约非现金营运资本;三是改善资金结构形态,在偿债能力较弱的情况下,应积极拓展新的筹资渠道,稳健应用金融衍生产品,加大中长期贷款的筹资力度,随着公司的经营规模扩大,要积极探索创新融资结构。(作者单位:山东女子学院) 公司财务分析论文: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与评价 【摘要】财务分析目的是对企业单位时间内的财务活动的总结,是企业进行下一步财务预测、决策的重要依据,是财务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科学的财务分析对公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运用比率分析方法对公司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等财务能力进行分析,并对公司财务状况、财务绩效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综合评价,找出隆平高科公司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关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 比率分析 财务评价 一、隆平高科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隆平高科公司,公司以杂交水稻p杂交玉米为核心,公司发展到目前为止,公司杂交水稻种子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一,杂交辣椒种子推广面积位居全国第一,杂交棉花种子推广面积位居国内第三,杂交玉米种子产业正快速迈入全国前列。同时,隆平高科公司更是首批拥有完整科研、销售、服务、生产、加工体系的“育繁推一体化”的种业企业之一。 二、隆平高科公司财务分析 根据隆平高科公司基本情况了解及公司财务相关资料的汇编整理,得出隆平高科公司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的比例数据,并对公司财务进行了分析。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反映的是企业偿付日常到期债务的能力,是指企业以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短期偿债能力比率是衡量企业承担经常性财务的能力,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企业需要有充足的现金流量,保证企业的正常经营,以避免陷入财务困境。会计流动性反映了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它通常与净营运资本相联系。 由表1可以看出,12年的速动比率与流动比率高于11年和13年,13年速动比率与流动比率都略有下降,但仍高于11年,这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总体是在上升的,但存在企业的偿债能力不稳定的情况。而12年流动比率升高主要是因为其他应收款和存货以应收股利大量增加导致其营运资本增加,以此说明企业12年短期偿债能力被大幅提升,流动负债被偿还的保障也更大。由13年的数据可知,由于应付票据、短期负债和其他应付款增加较多,从而导致了流动负债的上升,因而影响了流动率,导致了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小幅下降。 (二)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由表2可知,从11年到13年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以较小的幅度在持续上升,因此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虽有小幅的下降,但还处于相对平稳的水平。从这张表上数据可知,该企业产权比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企业负债和企业的财务风险有一定增长,而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略有下降。 (三)盈利能力分析 由表3可知,由于总资产收益率的上升,形成2013年相比于2011年和2012年所有者权益报酬率上升,企业盈利能力提升较快,说明企业资产利用效率提高。总资产收益上升的根本原因即销售净利率上升,销售净利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即净利润的增加。企业在增加销售额的同时又有效的控制了销售成本。成本费用净利率上升,企业为获取收益而付出的代价变少,企业的盈利能力增强。 三、财务评价 通过对该公司的财务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对公司经营状态进行了解之后,笔者发现,虽然公司经营业绩不错,但是公司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有一部分问题存在,其存在问题如下: (一)资产负债率处在相对偏高的位置,影响企业偿债能力 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近三年都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且持续三年呈上升趋势。尽管还处在比较合理的水平,但是应当加以控制,并且应适当减少负债,促进企业有更加合理的资金结构。 (二) 流动资产周转率较低,影响企业获利能力 企业流动资产逐年增加,并且伴随较大幅度的增加。企业的存货太高,与公司的产品特点、销售方式、客户特点都有一定关系,需要进一步了解其内在原因。 (三)销售净利润较低,影响企业获利能力 企业销售净利润较低,其可能受到人力成本持续上涨、原材料采购价格波动、产品销售价格下降等因素的影响。虽然近几年来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净利率正在提高,但仍低于行业水平,说明企业自生发展还有许多问题。 四、公司经营管理改进的对策及建议 针对公司财务状况,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及建议: (一)调整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 由上述情况看,公司整体负债偏高,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由此,公司应该进行合理的资本结构调整,适当减少负债。 (二)提高成本管理能力,实行严格的内部控制 有效控制经营成本费用,努力降低销售成本,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同时加强公司的成本管理,降低生产经营费用。 (三)改善企业销售方式,提高存货周转率 提高存货的周转率。建议可以将该指标作为一项考核内容,以此来督促销售部门提高销售业绩,有效管理公司的销售业绩。 公司财务分析论文:大商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 【摘要】本文以大商股份有限公司为例,以大商股份有限公司2013-2015年经审计的财务报告为相关数据基础,主要从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四个方面,采用财务指标分析的方法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分析。从而达到正确、公正地评价该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的目的,并对其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大商股份 财务分析 财务指标 建议 一、公司简介 大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商股份”或“公司”)于1992年12月10日在中国大连成立,是A股中最优秀的全国性百货连锁企业之一。1993年11月22日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发行,交易代码:600694。公司运用多业态、多商号发展模式,已建立百货连锁、超市连锁、电器连锁三大主力业态。经过20多年的发展,大商股份取得优异的发展成就,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二、财务分析 (一)营运能力分析 企业的营运能力分析有利于经营管理者、投资者和债权人进行相关决策。由表1可知,大商股份三年来营运能力各指标虽有进有退,但趋于稳定。应收账款周转率2014年小幅上升但随着2015销售回款变缓,有所下降;存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趋于下降。 (二)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的偿债能力在企业健康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由表2可知,在短期偿债能力方面,大商集团三年来流动比率呈现波动下降趋势,速动比率在2014年小幅上升后又回落。2014年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以及存货等项目增加,导致流动资产增加,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有所回升;2015年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等项目增加,导致流动负债增加,且其他应收款、存货等项目小幅增加,销售回款速度减慢,流动比率、速动比例有所下降。在长期偿债能力方面,大商股份资产负债率维持在60.13%,利息保障倍数2013-2015年逐渐变小,2015年下降幅度最大。 (三)盈利能力分析 企业的盈利能力指的是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由图2可知,2013-2015年大商股份主营业务收入呈现逐年缓慢下降趋势,营业利润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其中2014年营业收入为近三年以来最高值,2015年又呈现大幅下降趋势,表明大商股份连续三年来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变化情况有待改善。 从表3可知,大商股份净资产收益率2013年达多年来最高25.77%,2014年略有下降,2015年该指标大幅下降至9.98%。大商股份正在推动企业战略转型,短期内效果难体现效果,在推动企业战略转型,短期内效果难体现效果,但为未来企业发展提供空间。大商股份在市场中正在进行积极调整但总体来说,大商股份盈利能力略有下降。同时,从表3中可以看出,公司2013-2015年成本费用控制水平趋于稳定。 (四)成长能力分析 企业的成长能力分析反映了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由表4可知,近年来大商股份成长能力各项指标均出现负值,表现欠佳,尤其是2015年,呈现出市场低迷状态。由于大商集团调整发展战略,注重质量,导致成长能力放缓。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大商股份作为中国零售行业的标杆,财务各方面指标较强,发展前景广阔,笔者针对大商股份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第一,坚持积极销售,回笼资金。大商股份的短期偿债能力指标表现相对较弱,公司有一定的财务风险。建议公司坚持积极销售,强调及时回款,回笼资金。第二,坚持创新,迎合消费者需求。在当前零售业态多样化背景下,大商股份要注意结合市场需求来研究零售业态发展变化的规律,利用网络等新渠道采用新的零售模式,以此迎合消费者的高质量需求。 四、结束语 中国零售行业发展前景向好,大商要紧紧抓住这个契机,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坚定创新发展战略,做出特色零售行业,迎合时代与市场的发展。 公司财务分析论文:乐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 摘 要:一个企业的财务报表是通过实际的会计信息来综合反映其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依据。但是财务报表只是简单的数据的罗列,要想充分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财务分析就显得更为重要了。文章通过对乐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从2011年至2013年对外公布的近3年年报的分析,从财务报表外部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对其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运营能力进行分析,运用杜邦分析法对财务数据综合分析,进而对投资者的决策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乐通化工 财务指标 财务分析 一、公司概况 乐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侧重于国内包装印刷油墨行业,是我国唯一同时拥有省名牌产品和省著名商标的油墨厂家。该公司的产品主要是中高档凹印油墨,主要应用于饮料、食品、卷烟等包装的印刷。 就该公司的资产来看,乐通有限股份会在2007经审计确定的净资产为7502.10万元,之后正式更名为珠海市乐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二、对其偿债能力的分析 偿债能力是研究企业的到期偿还债务能力,它的高低直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主要是通过流动比率、现金比率、速动比率来进行衡量的,具体情况见表1。 流动比率是一个衡量短期流动性的指标,对债权人来说,尤其对短期债权人来说,流动比率越高越好;流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资产变现能力越强,对于短期债务的偿付能力也越强。但对于企业而言,流动比率高说明企业短期资产的盈利能力低,短期资产并未得到有效的利用。短期债权投资者希望看到企业的流动比率应该在2左右,从上表可以看出该企业流动比率从2011年到2013年不断降低,2013年的指标小于快速下降且小于2,说明从流动比率看,该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有所下降。 在流动资产的构成中,由于存货具有实物形态,且生产中需要量大,容易产生积压等问题,而且其价格也受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其变现价值可能远远低于其账面价值。因此,为了准确地计算企业的流动性,速动比率的计算中扣除存货。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的提高,会影响到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其标准以1为宜。该企业2011年到2013年的速动比率不断下降都大于1,且2011年大于2,说明企业的短期流动性好,但应注意调节,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现金比率是在速动比率的基础上减去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主要由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组成,其资产的变现能力最强。从2011年到2013年该企业的现金比率不断降低,值偏小,从该指标看,乐通股份的短期偿债能力有一定的风险。 综合以上三个指标,该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长期偿债能力是企业财务稳定持久运营的能力。充分考虑企业对债务的偿还和保障能力,通过资产负债率和产权比率进行分析,具体分析见表2。 资产负债率是企业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值,该值越小,说明企业的流动资金越多,偿债能力越强;该值越大,则说明该企业的负债过多,长期偿债能力较弱。但需要注意的是该指标作为一个杠杆指标,并不是越低越好,企业只有注意发挥财务杠杆作用才能筹集更多的资金用于扩大规模,提高其市场价值。从上表可以看出乐通化工从2011年到2013年的资产负债率先下降后上升,但总体数值偏低,说明乐通化工长期偿债能力较高,同时其也更加注意发挥财务杠杆作用。 产权比率是企业的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值,该比率是一个反向指标,该指标越小,说明企业本身自己资本充足,在运营中投入的资本比较多,并且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强,经营状态不错,有较好的稳定性,可信度较高。从上表可以看出,该企业的产权比率从2011年到2013年先下降小部分后又迅速上升,而且2013年该比率为76.63%,由此可以看出乐通化工2013年的负债较高,长期偿债能力下降。 综合以上这些指标可以看出乐通化工的偿债能力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都比较良好,公司有足够的资金能力偿还债务。 三、对其盈利能力的分析 盈利性是衡量企业能力的重要指标。准确地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可以为企业投资者提供必要的帮助,同时也有助于促进企业的迅速发展,具体情况见表3。 (一)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是公司销售的毛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值,销售毛利是销售收入减去销售成本,通过这个比率可以清晰地反映公司每一份的销售额能够带来的利润额,这也是反映了公司在销售上的初始盈利能力。销售毛利率越高,说明企业每一销售额带来的利润额越高,从上表可以看出乐通化工的销售毛利率从2011年到2013年逐年提高,从这个指标看,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好。 (二)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是公司的净利润与销售收入之间的比值,该指标一般都是正值,数值越高就表示利润率越高,企业经营绩效越好。从上表可以看出,从2011年到2013年乐通化工的销售净利率先上升,后略有下降,总体看还可以,盈利能力不错。 (三)总资产收益率 总资产收益率是综合分析公司的收益能力和盈利能力。总资产收益率值的大小可以看出公司未来的发展力度和竞争实力。从上表可以看出该企业从2011年到2013年的总资产收益率先增大后又降低,相对起来比较稳定。 (四)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是企业的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比值,该指标可以充分反映公司各个股东的收益水平。指标值越高,则可以看出公司投资的收益效益越高,公司对股东投入资本的利用效率越高。从上表可以看出该企业从2011年到2013年净资产收益率逐年提高,说明其盈利能力增强和对股东权益利用率的增强。 综合以上四个指标可以看出,乐通化工的盈利能力较强。 四、对其营运能力的分析 企业营运能力是一个企业整体发展能力,可以反映企业的经营效益,主要选择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来衡量企业的营运能力,具体情况见表4。 (一)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企业销售收入与应收账款的比率,一般用周转次数和周转天数来反映。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表明一年时间里应收账款周转了的次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是指从销售开始到开始资金回收平均需要的天数。从上表可以看出乐通化工从2011年到2013年应收账款周转率一年比一年降低,说明企业的营运能力在渐渐降低。 (二)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是存货的剩余值与销售成本的比率,它的大小反映企业的存货规模的合理性,以及销售过程中的运转速度。数值越高表示存货的周转率越高。从上表可以看出乐通化工从2011年到2013年存货周转率先增加后来减少,基本上存货周转率还是较高的,说明企业的存货安排是比较合理的。 (三)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是企业的资产平均占用额与周转额的比率,总资产周转率越大,表示资金运转速度越快,使用效率越高。从上表可以看出乐通化工从2011年到2013年该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略有下降,但总体平稳,从这个指标看,说明企业的营运能力略有下降。 综合上述三个指标可以看出企业的营运能力有所降低,但总体上较好。 五、运用杜邦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 杜邦分析法可以综合考虑资产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这三个指标,有较好的可比性,可以更好地分析企业相关财务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三个指标又分别反映了公司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可以综合展现整个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其进行综合系统的评价,具体情况见表5。 通过杜邦分析法,可以看出,在资产净利率不变的情况下,提高财务杠杆可以提高净资产收益率,但这样做,也增加了财务风险。因此,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适当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使企业能够依托外部资金扩大规模,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同时也应该防范财务杠杆风险。公司应该讲经营战略与财务政策相匹配。 六、对其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 通过以上的分析,透过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对乐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情况进行了初步了解,但为了更有效地了解其现金的流入和流出状况,就必须对其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 从现金流量表中可以看出乐通化工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11年到2012年,数值突然增大,2012到2013年又显著减低,并且在2011年为负值,说明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净额波动较大;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净额2011年到2012年先下降,2012年到2013年又上升,但均为负值,说明投资活动中的现金流出远远大于现金流入;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2011年到2013年不断上升,但2011年到2012年为负值;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2011年到2013年均为正值,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由此可以看出乐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资金筹集和投资方面的现金流量净额的变化趋势与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所以可以维持动态的平衡,不至于使企业资金链断裂。同时可以看出,企业基本上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都多。 综上,说明乐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的收入和支出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筹资、投资活动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相匹配,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提高其盈利能力。 七、结论 通过对乐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报表分析,乐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的收入和支出处于动态平衡之中,从整个企业资金的筹备、项目的投资,都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相适应,资金的整体利用效率比较高,企业有较好的财务能力,经营状况基本稳定,盈利能力也在逐步上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企业的营运能力和应收账款周转率,都有下降的趋势,长期下去可能会导致坏账的产生,加大损失,应该多加注意,可以充分考虑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来改变企业的营运能力状况。 公司财务分析论文:上市公司财务分析体系的改进研究 [摘 要]现阶段,上市公司在财务分析上最主要的还是采用杜邦分析体系,但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文章针对上市公司财务分析体系的改进优化,首先全面介绍了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相关内容,并总结分析了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详细介绍了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应用优化策略,可以为上市公司财务分析工作的实施开展提供合理的参考。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改进优化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完善,准确的开展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全面评价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已经成为确保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良性运作的重要影响因素。开展财务分析不仅可以为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掌握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改进优化决策提供合理的依据,同时也是企业的投资者掌握基本情况的主要途径。目前,在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中,最为普遍的就是采用杜邦分析体系,但是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难以满足企业财务分析工作开展的实际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企业的财务分析体系,提高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已经成为上市公司管理的重点,这对于确保上市公司自身决策的合理以及实现在资本市场的良性运作也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1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概述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最早是由杜邦公司所提出的,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财务分析方法,综合性与系统性相对较强。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核心就是权益净利率,通过将上市公司的权益净利率细化分解为总资产净利率以及权益乘数等,对上市公司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以及整体偿债能力进行准确的评价分析。应用杜邦财务分析方法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更加强调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的系统性。在杜邦财务分析方法中,不仅基础指标选取合理,而且对于单个指标的分析相对更加科学,更注重了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各类管理活动的整体分析,这可以确保企业更加准确的掌握生产经营实际情况,而且也有利于外界财务信息需求者全面掌握相关的信息。 第二,杜邦财务分析法更加强调了经营管理的协调性。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具体运用过程中,相对来说更加强调了财务指标彼此之间的协调性,财务指标的协调性强,而且还有效地结合了比较分析、趋势分析、因素分析等分析方法,对上市公司基础财务指标进行了合理分析,具有非常好的协调性。 第三,杜邦财务分析法的层次性相对更加分明。在上市公司财务分析中采用杜邦分析法,在逻辑顺序上采用自下而上、从局部到整体的方式,更加科学合理。在分析体系中,最下为各类基础报表数据,中间为比率指标、最上则为综合评价指标,深度逐渐增加,也更有利于指导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开展。 2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局限性分析 第一,对上市公司的发展能力反映不够全面。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中,更加强调的是对上市公司的营运能力、偿债能力以及盈利能力等几方面的评价分析,而对上市公司的整体发展潜力以及资产增值能力等缺少准确的预测评价,尤其是未能充分全面地反映企业的收益以及与资产价值增加之间的关系,对于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侧重不足。 第二,对上市公司的现金流量分析不够。在杜邦财务分析法中,重点是对上市公司的利润表以及资产负债表等进行相应的分析,但是在现金流量等方面的深入分析不够,难以准确地评价上市公司获得现金能力以及对资产的实际经营效率,在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评价分析方面不够全面。 第三,对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方面反映不够。上市公司在自身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风险问题,但是在传统的杜邦财务分析法中,并没有较为完善的上市公司经营风险分析评价指标,无法准确地对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进行评估。 3 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体系改进优化措施 第一,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中引入可持续增长率。对于传统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中缺少对企业发展能力的评价分析问题,在财务分析体系的改进完善中,可以引入可持续增长率。由于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增长率是具有较强综合性的预测以及计划指标,因此在可持续增长率评价指标上大致主要是通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收益留存率等相应的财务指标作为基础,合理的构建评价分析模型,对上市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资产管理效率、偿债能力以及股利政策等进行评价,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评估预判。 第二,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中引入现金流量指标。现金流量是上市公司正常经营运转的基本要素,在经营发展阶段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资金链的断裂,都会造成上市公司出现严重的财务危机,所以在财务分析过程中必须引入现金流量分析指标。在财务分析体系中增加的现金流量指标应该主要集中在销售现金比率、净利润与净经营活动现金比、资产现金回收率等反映上市公司资金利用效率、获得现金的能力方面的指标。通过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现金流量表中的相关信息,准确地评价现金流量变动造成的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变化,进而更加真实准确地反映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 第三,加强对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整体改进优化。在传统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中,具体的分析模式是通过上市公司的销售净利率、权益乘数、总资产周转率三者的乘积来对上市公司的权益净利率进行反映。在通过引入可持续发展率指标以及现金流量指标以后,在整个财务评价分析体系中还需要增加两项内容:可持续增长率(销售净利率与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1-股利支付率乘积)、销售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营业收入)、净利润与净经营活动现金比(净利润/净经营活动现金)、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总资产)。同时,在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评价过程中,应该增强财务分析的针对性,重点分析影响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盈利质量的因素,综合分析资产负债率是否合适,以及如何实现可持续增长等,为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最佳科学的意见。 第四,考虑引入非财务指标。仅仅依靠财务数据以及财务指标对上市公司的整体经营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并不全面,在对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体系中,还应当考虑引入各种非财务指标,更加全面综合的考虑上市公司经营的各类影响因素。目前,在非财务指标的选择上主要有以下几类:企业形象的评估,主要包括了对企业的产品服务形象、经营形象、管理形象、员工形象等;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主要包括了研发费用投入、专利数量、职工学历结构、科研人员比例、创新能力等指标;顾客满意度,主要通过顾客对产品或者是服务的实际评价来反映。通过增加这些非财务指标对上市公司现有的财务状况及发展能力作出更加准确全面的判断。 4 结 论 对上市公司财务分析体系中存在的不足问题,上市公司应该重点加强对财务分析体系的改进研究,特别是增加相关的财务分析指标,重视对非财务因素的考量,以更加准确地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价分析,促进企业财务分析工作水平的不断改进提高,为上市公司财务分析工作的实施开展提供合理、准确、有据、有力的保障。 公司财务分析论文:A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 摘 要:财务报表是用来反映会计主体自身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对A投资股份公司2009-2013年度财务报告的分析,结合财务分析相关理论,从财务报告分析与财务效率分析两个方面,运用比较分析法、水平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等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 关键词:财务报告;财务分析;财务问题 一、公司财务报告分析 企业的财务报表主要是由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四张主表组成,本部分内容主要以A2009年至2013年的三张主表为研究对象,进一步结合比率分析和趋势分析来对A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 (一)资产负债表的分析 1、总资产分析 A公司的资产主要由长期待摊费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流动资产构成。2010至2012年间,企业资产总额逐渐减少,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说明企业的经营规模是在逐渐缩小的。从资产类别的构成要素来看,整个资产大部分由流动资产与无形资产构成。另外,无形资产与固定资产都在逐年下降。2013年,无形资产已经减至为0;固定资产从2009年0,913,505.61元减少到2013年度只有1,004,845.71元。流动资产虽然2013年度较2012年度有所上升,但是五年来其变化趋势一直不稳定,而且构成流动资产的主要是应收款项,而应收账款收回的风险较高,流动资产的盈利能力较弱,所以应收账款不必保持较高的比例。总体看来,A的总资产质量有待提高。 2、流动资产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流动资产在2010至2012期间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2013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结构上,该公司的流动资产主要由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货币资金、其他流动资产构成。2009-2010年间,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较大,而2010年以后应收账款所占流动资产的比重减少,说明了企业回款能力降低。2012年流动资产陡然减少,主要是因为其他应收款以及存货的减少,本年度及上年度的应收账款全部收回。2013年流动资产的增加主要是由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以及其他流动资产的增加引起的。货币资金近三年所占流动资产的比重较低,较低的资金规模会造成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制约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能力。 3、负债分析 从该公司的财报中我们可以看出,A负债没有一个稳定的变化趋势,五年总体看来有下降的趋势,2013年较2009、2010年负债的数额有较大的下降,较2012年有小幅度上升。从结构方面看来,A公司的负债全部由流动负债构成,其中流动负债主要成分是应交税费与其他应付款,以及应付款项。这说明企业的筹资类型比较激进,利用大量短期负债维持企业生产运营,而没有长期负债,反映企业并没有利用财务杠杆效应。企业的财务风险源于企业采用的负债经营方式,不同类型的负债,其风险是不同的,在安排企业的负债结构时,必须考虑这种风险。 (二)利润表分析 1、营业收入分析 公司的营业收入在2009-2011期间非常少,而2012年大幅上涨,达到161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46.43%。此后,营业收入逐年增加,2011年,公司的主业正在转型中,遗留下来的问题使公司的财务状况不佳,制约了发展。2012年,公司努力推进实施各项业务,扩大主营业务规模,提高业务盈利能力。2013年,公司的营业收入为16,792,186.9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7%。但A获得的营业收入在同行业中比较,远远低于其他有力的竞争对手,且低于行业均值,说明企业仍需要积极发展业务,扩大营业收入。 2、营业利润分析 (1)营业成本 公司调整业务策略,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带来了营业成本的增加,营业成本除了2010年有所下降,几乎也是逐年上升的。 (2)期间费用 该公司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构成了公司主要的期间费用,2011年度的财务费用比2010年度减少73.93%,主要是因为本期公司存款的减少以及相应银行存款利息的减少。2012有所上升是因为公司新设机构增加的费用以及债务利息的增加。2013又有所下降是因为2013年度政府收回了该企业的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税和土地使用权摊销减少。 (3)营业利润 企业的营业利润2010年有所好转是因为政府给予了4000万补贴,才使得企业扭亏转盈。而2011年度没有收到财政补贴,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15.98%。2012、2013年度公司的营业利润与净利润均为有所上升,主要是公司在政府的帮助下,积极完成对原有资产、负债的清理整合,有效推进目前已开展的业务并积极发展新的业务。 (三)现金流量表分析 2010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3930万元,与2009年相比有所增加,主要是因为政府提供了补贴。这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比较弱。201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又比2010年同期减少了-195.93%,主要是将现金用于清理公司的遗留债务。这说明历史遗留下的债务问题很大程度会制约企业的运营与发展。 2012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现金流量净额比上年同期相比均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本期扩大了主营业务规模并收到了相关补助。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与上年同期相比发生了减少,主要是因为本期公司没有发生投资活动现金流出。2013年度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与流出较上年度同期都发生了减少,分别减少了67.48%、65.71%。主要是因为上年同期收回了部分存款以及归还了相关公司往来款。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发生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减少了93.68%。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比上年同期减少104.92%,主要是因为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比上年同期减少。 公司财务分析论文:基于收支两条线方式下电信分公司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设计研究 摘要:本文基于收支两条线方式下电信分公司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设计进行了浅析,指出目前存在的分析误区,指出原因,最后对财务指标体系进行了设计。 关键词:收支两条线;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财务分析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够为企业的财务活动提供必要的依据,而财务分析指标设计科学与否,是财务分析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这个问题在各级分公司处于市场竞争激烈、战略转型关键时期显得尤为重要。现就电信分公司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设计予以论述。 一、存在问题 (一)为分析而分析,与财务分析需求脱节。部分财务分析工作者缺乏与分析报告需求者的充分沟通,没有真正领会分析的真正用途,拿到财务数据就急于进行分析。 (二)就财务论财务,与企业经营管理脱离。部分财务分析工作者进行财务分析时,往往难以跳出财务固有的思维惯性,拿着一堆财务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不能真正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具体财务问题和财务数据。 (三)财务分析指标设置较简单,侧重于外部分析,以偏概全。 二、原因分析 (一)忽视了财务分析主体的需要。财务分析主体是与电信公司主体有关的、需要分析信息的部门、单位、法人、自然人等。可分为外部和内部两大类。外部分析主体一般包括债权人、股东、其他电信公司、会计师事务所、政府及其有关机构;内部分析主体一般为电信公司管理者、电信公司所有者、职工等。财务分析主体不同,其分析的内容亦有所侧重,财务分析主体决定财务分析的内容。在分公司层面,主体应为分公司管理层。 (二)忽视了财务分析企业管理的需要。由于电信公司财务分析主体构成的多元化导致了目标的多元化,从而构成财务分析的目标体系,分析目标的不同又导致了分析内容的不同。如对投资者,分析内容是电信公司经营趋势、投资风险、收益的稳定性和盈利能力的大小;对债权人,分析资产的安全性、电信公司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以上分析内容均是分公司不可控内容,作为重点分析对象是一大误区。 从电信公司的管理者角度,追求收入、用户发展和利润的完成其首要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必须通过常规不懈的分析来对电信公司经营和理财的各方面工作进行评价,剖析电信公司当前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产生的原因,洞察电信公司经营中的风险性、资产运用中的安全性和效益性,把握电信公司的发展趋势,为电信公司经营决策和控制提供依据。 (三)忽视了财务分析内容的全面性。财务分析的内容主要据信息使用者的不同而分为外部分析内容、内部分析内容,另可设置专题分析内容。由于只有在电信公司提高了经济效益时,电信公司才可能有较强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国家、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各方相关者的利益实现才有保证,因此现代财务分析的重心由外部分析转向内部分析和专题分析。 三、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设计 (一)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第一,可比性和实用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即指标所用数据要可比。设计指标时,对每个指标的涵义、范围、内容和计算方法,应尽可能符合各种比较的需要。通过同一电信公司不同时期指标的纵向对比,可预见电信公司财务状况变化趋势;通过不同电信公司间指标的横向对比,可以发现电信公司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实用性原则,就是说指标的设置要通俗易懂,便于掌握,符合各分析主体财务分析的需要。第二,公开性和保密性原则。财务信息的公开日益重要。但与此同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也应重视对电信公司的商业秘密加以保密。 (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财务指标是以简明的形式,以数据为语言,来传达财务信息并说明财务活动情况和结果。本文设计的财务指标体系分为外部分析指标、内部分析指标和专题分析体系。 1.外部分析指标体系。电信公司偿债能力分析、电信公司盈利能力分析、电信公司资产运用效率分析、电信公司综合实力分析等。 第一,电信公司偿债能力分析电信公司偿债能力是指电信公司偿还其债务的能力,通过对它的分析,能揭示电信公司财务风险的大小。按债务偿还期限的长短,又将其分为短期偿债能力与长期偿债能力。此项不作为重点。 第二,电信公司资产运用效率分析。资产运用效率是指对电信公司总资产或部分资产的运用效率和周转情况所作的分析。电信公司经管的目的在于有效运用各项资产获得最大的利润。利润主要来源于营业收入,电信公司必须凭借资产、运用资产才能取得营业收入。资产周转速度越快,表示其运用效率越高,利润越大。电信公司运用各项资产有无过量投资?有无因设备短缺而导致生产不足?有无因资产闲置而导致利润降低?凡此各种问题,皆为电信公司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相关人士所关切。通过分析资产运用效率,则可以评价电信公司营业收入与各项营运资产是否保持合理关系,考察电信公司运用各项资产效率的高低。资产运用效率指标有: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 第三,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是指对电信公司盈利能力和盈利分配情况所作的分析。它是电信公司财务结构和经营绩效的综合表现。电信公司经营之目的,在于使电信公司盈利且使其经营与规模不断成长与发展。对于电信公司管理者来讲,可通过对盈利能力的分析,来评价判断电信公司的经营成果,分析变化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电信公司获利水平。它是管理者经营业绩和管理效能的集中表现。对于职工来讲,则是丰厚报酬及资金的来源。 电信公司盈利能力指标有: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资产总额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权益利润率、收入EBITDA率等。 第四,综合财务能力分析。综合财务能力分析是根据电信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总体变化的性质、趋势进行的分析。前述指标多从一个侧面反映电信公司的财务状况,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必须把它们综合在一起,进行系统分析。其指标有杜邦模型中的权益报酬率和计分综合分析法的实际得分值。 2.内部分析指标体系。电信公司资金预算、经营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第一,电信公司资金预算分析。分析本公司整体资金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析本公司各部门资金预算的执行情况。 第二,收入情况分析。主要指标有:收入完成率、收入增长率、收入市场份额、收入完成/增长率排名、收入结构等。 第三,业务发展情况分析。主要指标有:用户完成率、用户增长率、用户市场份额、用户完成/增长率排名、收入结构等,用户发展结构等 3.专题分析。电信公司和外部信息使用者可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特定的目标选取特定的资料及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专题分析。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分析、用户欠费、用户预存款分析等。 公司财务分析论文: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这四个方面对海信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计算其各项指标,得出相应的结论,综合评价该企业在2010年到2012年的财务状况,预测将来发展能力和增长空间,并针对出现的各项财务难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改进措施。 【关键词】偿债能力 营运能力 盈利能力 发展能力 一、引言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曾是我国电器行业的“领头羊”,在中国电器行业具有核心地位,对我国的电器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模范作用,然而近年来,国内家电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国际受到反倾销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家电行业的发展可谓“内忧外困”。本文采用财务分析法对海信电器公司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进行分析,从而正确的评价其过去、全面反映现状、估计其未来,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总结借鉴该公司近3年来的发展经验和教训,为公司的管理和发展提供一点参考性的建议,以更好地指导我国电器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公司简介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060)成立于1997年4月17日,公司于1997年4月22日在上海证交所上市,公司于1997年3月17日经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批准,首次向社会公众发行人民币普通股7000万股。海信电器主要从事电视机、数字电视广播接收设备及信息网络终端产品的研究、开发、制造与销售,拥有中国最先进数字电视机生产线之一,年彩电产能1610万台,下辖47家分公司、三百多家办事处。海信在青岛、深圳、北美、比利时等建有研发机构,初步确立全球研发体系。海信在南非、埃及、阿尔及利亚等地拥有生产基地,在全球设有15个海外分支机构,产品远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海信集团经营规模最大的控股子公司,截止2011年海信员工达30000多人。 以下数据来源于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2010-2012年度财务报告 三、财务分析 (一)偿债能力分析 流动比率:就电器行业的整体水平而言,海信电器的流动比率在1.6左右,属于正常水平,且波动不大,总体说明海信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强,面临的短期偿债风险较小。 速动比率:虽然公司近3年的速动比率变化幅度不大,但和流动比率相比,该比率过低,说明存货所占流动资产的比重过大,影响企业正常经营运转,应当采取积极地销售策略,减少库存。 现金比率:受金融危机影响以及公司存在的大量存货,使公司无法把流动资产变为现金形式,导致公司3年来现金比率一直大幅度下降趋势,企业的资产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也从动态的角度反映了海信近3年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不足以偿付流动负债。 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每年都增长,2011年和2012年分别增长了3%和2%,说明企业每年的债务负担有所增加,总体上每0.57的负债就有1元的资产作为保障,保障水平不是很高。 股东权益比率:近三年来股东权益比率一直呈下降趋势,从0.46下降到0.41,表明企业偿还债务的保障程度有所降低。 产权比率:该指标近三年来不断上升,2011年和2012年分别增长了15%和12%,且2011年增长幅度更大,说明企业偿还债务的保障程度有所降低。 资产非流动负债比率:2010、2011、2012年的资产非流动负债比率分别是0.51、0.58、0.69,且有上升趋势,报名企业每1元资产中长期债务占0.51、0.58、0.69,长期债务负担较重。 (二)营运能力分析 (1)应收账款周转率:由于“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政策在2011年接近尾声,公司充分利用机会,大量向外赊销产品,2011年应收账款周转率为9.75达到最低,导致大量应收账款在外得不到回收。到2012年,公司开始积极推广节能产品,发挥公司在节能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不断推出新产品,尤其是高端产品,改善销售结构,清除存货,提升销售规模和市场占有份额。 (2)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一直下滑,其中2011年达到最低谷。海信也深受重创,加之国内“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政策渐进尾声,导致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以及总资产周转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在2011年达到低峰,分别是9.75、6.33、9.01、0.95。随着金融危机对海信公司的负面影响渐渐减弱,全球经济日渐明朗,海信公司销售业绩得到改善,2012年出现好转迹象,各种指标在2012年有所上升。 (三)盈利能力分析 (1)海信股份有限公司的数据可知海信股份有限公司从2010年到2012年营业净利率、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增长率呈下降趋势,表明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也不断的减弱。 (2)2008年以来受欧美债务危机影响,人民币加快升值步伐,加剧了出口结汇的风险,削弱中国电器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随着2011年刺激内需政策“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已经逐步接近尾声或效果减退,山东、河南、四川三个省的家电下乡工作已经如期结束各项补贴政策也已到期。2012年拉动内需政策的刺激效果将进一步减退。同时又受国内通货膨胀影响,原材料价格上升,工人工资要求提高等国内国际双重因素导致海信股份有限公司的盈利能力大大下降,利润水平也不断降低,令人堪忧。 (四)发展能力分析 由数据可知,近3年来海信家用电器的销售业绩不好直接导致销售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企业的资产增长率、利润增长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虽然净利润增长率和主营业务增长率在2011年有所上升,但到了2012“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政策退出市场,直接导致二者出现负增长,综合上述海信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的发展能力令人堪忧。 公司财务分析论文:青岛华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 【摘要】 本文以青岛华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为主体,根据该公司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这四个年度的财务报表,结合所在行业环境和公司发展战略,利用杜邦分析法对企业财务状况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有效地帮助管理者发现企业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关键词】 杜邦分析法 华仁药业 盈利能力 一、华仁药业简介 青岛华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仁药业)前身青岛华仁药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5月,2001年8月整体变更设立股份公司,是由华仁世纪集团控股,红塔创新、广发信德和中国药科大学等机构投资者、医药行业知名教学科研单位共同参股组建的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华仁药业先后取得了“国家重点技术改造‘双高一优’项目”、“全国AAA级信誉企业”、“山东省质量管理奖”、“山东省著名商标”、“山东省名牌”、“2008青岛市最具有成长型中小企业”、“青岛市改革开放三十年风云企业”、“建国六十周年山东省医药行业卓越企业”、 “2009年度红十字博爱银奖”、“2009年度中国诚信企业”、第三届中国优秀医院服务商品牌“金如意奖”、“中国驰名商标”等一系列荣誉,被福布斯评为“2009福布斯最具潜力中小企业”,并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应急储备的定点输液生产企业。该公司于2010年8月2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股票代码300110),公司名称由“青岛华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华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12年11月22日取得青岛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换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公司名称变更后,公司的住所、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经营范围、证券简称、证券代码等信息均保持不变。 二、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是美国杜邦公司提出的一种财务分析方法,是以净资产收益率为主线,将企业某一时期的经营成果、资产周转情况、资产负债情况、成本费用结构以及资产营运状态全面联系在一起。其最大的特点是把一系列的财务指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利用各个指标之间的递进关系,揭示出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影响某一个指标发生变动的相关因素,为公司经营者控制该项指标朝着良性的方向发生变动提供可靠的依据。因此,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不仅能够较好地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管理能力,还能够及时帮助管理者发现企业财务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本文以华仁药业上市公司为例,运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进行财务现状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得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帮助提高企业运行的经济效益。 三、华仁药业的盈利能力分析 本文依据华仁药业2009—2012年的财务报表数据,用杜邦分析方法将指标进行整合分析,揭示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找出影响财务状况变化的关键环节,从而发现制约公司发展的财务因素。 1、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分析 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净资产收益率是一个综合性最强的财务分析指标,是杜邦分析系统的核心。这一指标反映了投资者的投入资本获利能力的高低,能体现出企业经营的目标。从企业财务活动和经营活动的相互关系上看,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动取决于企业资本经营和商品经营,所以净资产收益率是企业财务活动的效率和经营活动的效率的综合体现,它直接表明股东拥有的净资产的盈利能力,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华仁药业2009—2012年净资产收益率如表1所示。 从表l中可以看出,华仁药业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在2009—2010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2010—2012年间净资产收益率一直保持小幅度上升,而2009—2010年总资产收益率则持续下降;销售净利润率在2009—2010年间有小幅度的上升,而2010—2012年持续下降;总资产周转率2009—2011年持续下降,2011—2012年才有了的较小幅度的上升。 下面通过对指标变动幅度的计算得出导致净资产收益率变化的主要因素。 净资产收益率变动幅度:2009—2010年(6.91-19.36)÷19.36=-6.43% 2010—2012年(7.51-6.91)÷6.91=8.68% 权益乘数变动幅度:2009—2010年(1.041-2.041)÷2.041=-48.996% 2010—2012年(1.333-1.041)÷1.041=28.05% 销售净利率变动幅度:2009—2010年(22.5595-21.0595)÷21.0595=7.123% 2010—2012年(17.432-22.5595)÷22.5595=-22.73% 总资产周转率变动幅度:2009—2010年(37.85-50.48)÷50.48=-25.02% 2010—2012年(37.07-37.85)÷37.85=-2.06%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销售净利率的持续下降和权益乘数的小幅变化是导致净资产收益率变化的因素:2009—2010年权益乘数的下降代表企业负债比重减少、企业财务风险减小;2010—2012年权益乘数有了小幅度的上升,代表公司向外融资的财务杠杆倍数变大,公司将承担较大的风险。但是,因为公司营运状况刚好处于向上趋势中,略微上升的权益乘数反而可以创造更高的公司获利,通过提高公司的股东权益报酬率,对公司的股票价值产生正面激励效果。而由于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的影响,这几年该公司的销售净利率也差强人意,因此下面将对华仁药业的销售净利率进行剖析。 2、销售净利率分析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销售净利率反映每一元的销售收入能够为企业带来多少利润,它表示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从销售净利率的指标关系来看,净利润与销售净利率成正比关系,而销售收入与销售净利率成反比关系。从股神巴菲特过去40多年致股东的信来看,他非常关注下属公司的销售利润率。他提出了提高销售利润率的四个方法,即:提高销量、提高价格、降低营业成本和降低营业费用。通过分析销售净利率,可以促使企业在扩大销售的同时,注意改进经营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盈利水平。 从表2中可以看到,华仁药业公司的期间费用率在2009—2012年逐年下降,而其营业成本率从2009—2012年逐年上升。这说明企业虽然比较有效地控制了期间费用,但是未能够有效地控制成本,从而最终出现了销售净利率的持续下滑的现象。 3、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总资产 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同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通过该指标的对比分析,可以反映企业本年度以及以前年度总资产的运营效率和变化,发现企业与同类企业在资产利用上的差距,促进企业挖掘潜力、积极创收、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一般情况下,该数值越高,表明企业总资产周转速度越快。根据资产的性质,应分别以流动资产周转率和非流动资产周转率为两大分支来讨论资产周转率的问题。固定资产周转率与企业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成正相关,由于无历史数据,无法纵向比较。但根据2012年华仁药业固定资产周转率0.82(次)与同类企业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固定资产周转率2.79(次)以及华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固定资产周转率4.14(次)的横向比较可以看出,华仁药业的固定资产周转率与同行业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这说明企业的固定资产未能充分利用,提供的生产经营成果不多,企业固定资产的营运能力较差。 从表3中可以看到,华仁药业公司的资产周转率在2009—2012年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表明企业总资产运用效率下降,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减弱。流动资产周转率在2011—2012年小幅度上升,表明这个年度企业流动资产运营能力略有增强,运用效率有所改善;而2009—2011年流动资产周转率持续下降,表明2011年度企业流动资产运用效率没有改善,企业运用流动资产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差,影响了企业的财务质量。 四、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导致华仁药业公司从2009—2012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销售净利率的持续下降和权益乘数的小幅变动;分析影响销售净利率的因素可以发现,营业成本率的上升是导致销售净利率下降的主要因素;分析影响总资产周转率的因素可以发现,固定资产周转率相对较低和流动资产周转率下降是导致总资产周转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企业对固定资产的利用率较低,可能会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因此,华仁药业公司应该专注于提高固定资产周转率以及流动资产周转率,可以考虑通过对一些已无使用价值的资产进行出租、出售或用于抵偿债务,在公司内部不同生产部门进行资产分布的调剂,从而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达到提高固定资产周转率的目的。更应该重视利用国家政策扩大销售规模,同时加强内部管理,充分有效地利用流动资产,降低成本、调动暂时闲置的货币资金用于短期投资创造收益等,提高流动资产的综合使用效率。继续扩大规模来增加自己的主营业务收入,努力控制成本和提高净资产收益率,以吸引投资者,促进良性可持续发展。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只有持续保持强有力的财务能力,才是企业持续长久健康发展的前提。 公司财务分析论文: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 [提要]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外著名啤酒公司,已成功进入世界500强,在建立运营发展的道路上肯定遇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本文以财务报表为出发点,针对其2010~2012年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给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青岛啤酒;财务报表;趋势;评价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与发展,企业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在这种环境下,企业的财务状况为管理者改善生产经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供了重要资料,也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了依据。下面我们将对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状况的重要指标如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等进行分析。 一、公司简介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国商人和英国商人合资在青岛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公司。它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啤酒制造厂商,品牌价值502.58亿元,居中国啤酒行业首位,跻身世界品牌500强。1993年成为中国首家在香港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同时上市的公司,产品畅销国内外。全球啤酒行业权威报告BARTH REPORT依据产量排名,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为世界第六大啤酒厂商。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几乎囊括了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所举办的啤酒质量评比的所有金奖,并在世界各地举办的国际评比大赛中多次荣获金奖。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成为拥有全球影响力品牌的国际化大公司”为愿景,将不断创新,“用我们的激情,酿造全球消费者喜好的啤酒,为生活创造快乐!” 二、财务分析 (一)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包含本金及利息)的能力。能否及时偿还到期债务,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好坏的重要标志,反映出财务风险水平的高低。企业偿债能力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两个方面。下面我们分别对其分析。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以流动资产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是流动资产变现程度的重要指标。以下我们对该公司的速动比率、流动比率以及现金比率进行分析。从图1中可以看出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总体呈走低趋势,说明企业资产流动性下降,短期债务偿还能力下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为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及气温偏低等不利因素,国内啤酒市场增速略有降低,导致收入增长缓慢。同时,物价上涨,成本增加导致流动负债也增加,从而影响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进一步下降。总体而言,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还是不错的。(图1)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主要指标有资产负债率和利息保障倍数。 从表1可以看出,资产负债率基本稳定,说明公司处于增速平稳态势。从表2可以看出利息保障倍数大幅降低,这与利息支出增加有关(注:利息保障倍数=(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利息支出)。随着收益的增加,负债总额趋稳和利息支出的减少,说明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长期偿债能力增强。(表1、表2) (二)盈利能力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利用各种经济资源赚取利润的能力,它是企业营销能力、获取现金能力、降低成本能力及规避风险能力等的综合体现,也是企业各环节经营结果的具体表现,企业经营得好坏都可以通过盈利能力表现出来。公司维持较好盈利能力水平是实现财务管理根本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基本途径和保证。盈利能力分析的主要指标有:资产报酬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 1、资产报酬率。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资产报酬率逐年下降,由2.52降为1.07,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盈利能力下降,这与近年来啤酒企业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并不断壮大不无关系。企业应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增强竞争力。(表3) 2、成本费用利润率。近3年来,成本费用利润率不断下降,从4.63降为3.86,由此得出,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盈利能力存在问题,不仅如此,绝对数值也大幅下降,两者结合来看,企业的经营管理出现了较大问题,应当及时调整经营方针,降低成本。(表4) (三)营运能力分析。营运能力用来分析企业资金营运情况的指标。企业的营运能力反映了企业对资产的利用和管理的能力,也可以评价企业收入与各项营运资产是否保持合理关系,考察企业运用各项资产效率的高低。常用的用于营运能力分析的财务指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等。 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存货周转率都是评价企业营运周转的重要数据。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了应收账款在一个会计年度内的周转次数,可用来分析应收账款的变现速度与管理效率。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逐年提高,说明其回收应收账款的速度较快,并且较往年速度加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坏账损失,提高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但是需加以控制,如果应收账款周转率过高,将会对企业的销售扩大产生负面影响,使得企业盈利能力下降。 存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存货的变现速度,存货周转率越高,说明存货的变现速度越快,企业的营运能力与盈利能力越高。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存货周转率稳中有升,说明企业资产流动性好,利用效率高。但是,应发现存货周转率中的问题,如果存货周转率过高,则会侧面反映出企业存货管理出现问题,销售时会出现缺货状况,同样会造成盈利能力下降。(表5) (四)发展能力分析。发展能力指的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增长能力,如规模的扩大、盈利的持续增长、市场竞争力的增强等。常用的用于企业发展能力分析的财务比率有销售增长率、资产增长率、股权资本增长率、利润增长率等。 由表6可以看出,总资产与营业收入总体呈增长势头,但利润成下降趋势,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资产总基数已很大,同时行业竞争者变多导致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但是规模效应很强,利润增长率呈高速增长趋势,说明其成长性较好,发展潜力大。(表6) 三、综合评价 综上所述,企业自身经营活动的现状是:经营性资产整体结构较为协调,盈利能力仍有上升空间。因此企业的产业、产品结构将有所调整,可以继续改善经营性资产的利用率,通过经营性资产的合理利用来提高企业产品的盈利能力,例如继续优化产品销售结构,扩大销售规模,使主营产品销售量不断增长,并使主营业务中分行业、分产品的毛利率提高等。资金较充足,在行业中处于优势地位,笔者看好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品牌力、整合力以及渠道管控能力,认为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是行业整合之后最具竞争优势的企业。 公司财务分析论文:浅谈专业化钻井公司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石油钻井投资大、规模大、风险大,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和石油企业进行了重组改制后,钻井公司随之进入到市场运作的体制当中,近两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专业化钻井公司面临市场萎缩、竞争激烈等诸多问题。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处于有利地位, 巩固和提高市场占有份额,提高盈利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专业化钻井公司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适时有效地开展财务分析工作,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本文就目前专业化钻井公司财务分析中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公司财务;问题研究 1 专业化钻井公司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1.1 对财务分析的作用认识不够 财务分析是以企业的财务报告等会计资料为基础,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方法,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评价企业过去的经营成果。通过企业财务分析说明企业过去一段时间生产经营情况,在与历史同期以及同行业先进企业数据的对比中,找出本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企业提高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水平,改善企业经营管理,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②预测企业未来生产经营的发展方向。在当前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市场瞬息万变的情况下,企业需要不断地对产品进行更新换代,企业管理的水平需要不断提高,这些都需要借助财务分析的手段对各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预测,帮助企业当局做出正确的决策。③掌握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通过财务分析,可以反映出企业目前的各项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等情况,使领导心中有数,并将其作为决策、计划、协调和控制的依据。但是,目前一些专业化钻井公司的领导只重视生产管理,没有真正把财务管理与分析工作当作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没有认识到财务分析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法,从而不善于通过财务分析来全面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影响了财务分析的开展及其作用的发挥。在财务分析的目的上,往往也不是为了加强企业管理,而是强调满足领导需要或满足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 1.2 财务分析人员所依赖的资料具有局限性 财务分析是以一定期间的财务报表为主要依据,并结合经营过程中的其他有关资料,综合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其他有用的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但是,目前财务分析人员往往只是简单地运用一定期间的几张报表,就开始从事相关的比率分析、趋势分析等等。我们知道,财务报表是运用会计专门方法,并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对会计信息进行提炼加工而成,反映的是货币化的信息。而在当前风云变幻的经济环境下,单纯依靠货币化的信息来评价企业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财务分析人员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应当结合本企业的具体状况,对有关报表的数据进行相应的调整,并结合一些非货币化的信息对企业具体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 1.3 财务分析的结果与实际运用相脱节 财务分析的目的是找出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决策提供依据。但许多企业在好不容易组织力量把财务分析做好之后,并没有将分析的结果用于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其结果是既浪费了企业的资源,也使财务分析人员产生失落感,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工作成果没有得到重视,进而影响了员工参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积极性。 1.4 财务分析人员素质不高 财务分析人员不仅要掌握企业财务分析的知识和方法,而且还要有较宽的知识面。尽管近几年财务人员的总体素质有所提高,但仍不能适应新时期财务分析的要求。同时,企业领导对财务分析人员的素质提高也重视不够,导致财务分析的结果在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作用非常有限。 2 改进专业化钻井公司财务分析的对策 2.1 提高对财务分析重要性的认识 ①企业领导要把财务分析工作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来认识,积极组织、协调各业务部门对财务分析的配合,支持、帮助财务分析人员熟悉本企业的业务流程,尊重财务分析人员的劳动成果,提高财务分析在整个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②财务管理人员要认识到搞好财务分析是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作用的最好途径,要努力搞好财务分析,不断提高分析质量,从而为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供科学的依据。 2.2 加强财务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 ①要剔除各种影响因素。在分析时要将不同会计方法的影响差异剔除;将某些特殊的、个别事件或因素剔除;选择同行业同等规模的专业化钻井公司进行横向比较等;②要注意各种分析指标的综合运用。如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与比率分析相结合、横向分析与纵向分析相结合、总量分析与个量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便相互取长补短,发挥财务分析的总体功能效应。最重要的是应当以钻井预算和各项定额为依据和实际成本进行对比分析,由于钻井工序复杂是多工种作业,因此既要分析综合成本和井型成本,又要分析各专项工程作业成本,这样才能全面查明工程成本的升降原因,找出问题,改进管理,提高效益。 钻井成本分析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钻井速度影响成本的分析,加快钻机月速度是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既要分析钻井时效的利用,又要进一步分析提高或影响钻速的原因。对于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钻速的经济效益,可以作专项分析。钻速影响成本降低额的计算公式是:(计划平均每钻机月固定费用/计划钻机月速)-(计划平均每钻机月固定费用/实际钻机月速),固定费用包括:钻井工人工资、职工福利费、油料、折旧、井控固控装置摊销、水电费、修理费、施工管理费等项。 (2)事故损失分析:要从钻井事故损失的钻进时间和直接损失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事故损失的计算公式是:实际每钻机月固定费用×事故损失钻机月+事故专用料消耗+废钻具平均余值。 (3)材料消耗分析:钻井工程消耗的钻头、泥浆、油料以及其他材料,要和定额作对比,查明升降原因。对比时要注意各种材料的品种、数量、价格的变化,以便把情况搞得更清楚。 (4)固定费用分析:钻井固定费用绝对额的升降也是影响成本的一个因素。影响成本升降额的计算公式是:[(每钻机月预算固定费用-每钻机月实际固定费用)/实际平均钻机月速(米/台月)]×实际进尺。分析固定费用升降时,还应进一步查明某些固定费用项目升降的原因。 (5)固井成本分析:①要分析钻井进尺和固井实际下套管长度的比例,同时还要分析套管规格和价格的变化;②要分析消费水泥数量和价格的变化;③要分析固井劳务费影响成本的情况。 (6)井型结构变化分析:在分析钻井综合成本时,往往由于井型结构的变化影响钻井综合成本,分析井型结构变化的计算公式:影响钻井综合成本降低额=某种井型的约当总成本-某种井型实际总成本,某种井型的约当总成本=某种井型本年计划单位成本(或上年实际单位成本)×某种井型的实际进尺。 (7)井深结构变化分析:分析钻井综合成本时,虽然井型结构变化不大,但平均井深变化较大的也应单独分析。可以将上年和本年已完钻井的不同井深进尺、成本进行对比,分析井深结构变化的影响。 2.3 有效提高财务分析的利用率 在提高财务分析利用率方面,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财务分析活动会议肯定成绩,查摆问题,提出建议与措施,并在财务分析会议上落实责任,使财务分析应起的作用得到落实。提高财会人员的参与意识,并广泛开展自上而下的财务分析利用效果交流活动。 2.4 切实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的素质 企业领导要重视财务分析人员的素质,选择优秀的财务分析人员。同时,企业应在选择优秀财务分析人员的基础上,在企业中设立专门的财务分析岗位,培养适应本企业的专门的财务分析人员。在培养过程中,既要注重培养其基本分析能力和对各种来源的财务分析数据的合理修正能力,也要培养其综合分析能力,以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 公司财务分析论文:医药公司财务分析与公司估值 党的十八大后,我国医药行业迎来新的发展高潮,然而国家应该重点发展哪些子行业,扶持哪些有竞争力的企业仍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主要根据天坛生物的财务报表分析其营运能力并进行估值。 一、营运能力分析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主要是指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率与效益,而这里主要指资产的周转率或周转速度。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益通常是指企业的产出额与资产占用额之间的比率,实际上就是分析企业资源运用的效率,通常主要是从企业资金使用(资产)的角度来进行的。常用指标包括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等。 (一)总资产与流动资产 总资产规模高速增长,不断扩大,这主要是因为生物医药属于高速发展的朝阳产业,国家政策的扶持以及市场的需求开始加快增长。公司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建工程不断增加,固定资产规模不断扩大,而且销售速度加快,促使生产投资规模扩大。如亦庄新基地的建设、购买成都和长春所的使用权等。 但是总资产周转率呈下降趋势,近几年整体稳定在0.5左右。仔细观察销售收入和总资产规模的变化,可以发现两者变化趋势一致,区间幅度大致相当。这主要是因为资产的增加也带来销售收入的同步增长,说明收入具有可靠保障,未来具有持续性,也保证了总资产周转率的稳定。同时,这也说明企业全部资产经营效率好,创造收入能力强,取得的收入较多,盈利能力强,偿债能力也强。 (二)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同样也是反映企业资产运用效率的重要指标。 流动资产周转率稳步上升,说明企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越来越多,周转天数越来越少,用相同的流动资产占用,实现的销售收入越多流动资产运用效率越好,进而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这尤其有利于短期偿债能力的提高。因为流动资产是短期偿债能力的基础。 流动资产周转率上升与营业收入同步,增长趋势一致,而且增速小于营业收入增速,说明企业流动资产是因为经营活动的开展和营收的增加而带来的自然性增长。但2010年营业收入有所下降,这主要是销售收入增速小于平均流动资产增速所导致。而销售收入下降就像上面讲的那样是多方面的,主要有营业收入基期规模较大以及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政策实行已一年,预防产品销售下降10%,幅度远大于血液制品5%的增速,而这也与国际市场需求放缓有关。 (三)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报告期内稳步增长,说明企业销售收入快速增加,市场需求比较大,营运能力增强,有利于提高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但也说明企业有很多账款未收回来,可能产生坏账,增加财务风险。此外,它的增长与实际经营活动带来的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增加是同步的,可靠安全,风险较小。但2010年度增长放缓,这主要是因为加大了应收账款催收力度,在销售收入增加的同时,销售回款完成情况良好。这也使得2011年度的三年以上应收账款大幅减少,有利于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降低财务风险,提高资金利用水平和流动性。但2011年应收账款总额大幅增加,这主要是因为销售收入中产生大量赊销账款,使得应收账款增加(见表1)。 应收账款周转率在提高但稳中有降,不过并未低于近6年最低水平4,说明应收账款回收速度加快,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效率提高,流动性增强,短期偿债能力得到一定的改善。2011年周转率下降,主要是因为销售收入中产生大量赊销账款,应收账款总额大幅增加。整体上看,其应收账款周转率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更低于竞争对手(主要是华兰生物和上海莱士),原因主要是应收账款增加较快,远高于同期的同行与主要竞争对手。这一方面说明企业经营良好,市场需求量大,有利于减少库存积压,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增加利润,但也说明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效率和流动性水平相对较低,仍有提升空间。 (四)存货与固定资产 存货周转率基本稳定在1左右,说明营运能力稳定并未发生重大变化,但远低于行业4的平均水平,主要是近几年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对公司产品需求量上升。同时,公司不断进行扩张,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其增速快于市场需求量,即销售增速,导致库存品增加,出现部分积压,而且公司采购过于频繁,批量较小,存货水平比较低,存货周转率也低于主要竞争对手。另一个原因是他们采用的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不一致。2009年相对较高,主要是当期市场需求量大,公司产品相对紧俏,销售规模扩大,公司发货速度加快,库存品减少,积压现象几乎未出现,而且当年不仅采购次数较少,而且每次数量较大,存货水平较高。 结合总资产发现,存货占总资产比重的下降,主要是非流动资产增加较多使得存货增长速度慢于总资产增长速度,而这主要是2011年由于亦庄生产基地的大规模建设。此外,近几年市场对预防和血液制品需求增加,公司销售情况良好,存货周转速度加快使存货占用金减少。 仔细观察发现,该公司无论是存货周转率还是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固定资产折旧率等,都比行业和竞争对手低,但是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增速与行业和竞争对手相比并无显著差别,增速甚至高于同行和竞争对手。而平均存货、平均应收账款和平均固定资产相比较情况也类似,基本上未出现增幅异常现象,所以很可能是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的差异导致周转率存在较大差异。经查证,折旧方法确实是影响公司周转率水平差异的重要因素。 固定资产周转率有冲高回落的态势,但并未低于近6年最低水平(约)1.3(见表2),整体还是得到提高,这主要是企业管理水平稳步改善,固定资产利用越来越充分。当然,也说明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得当,固定资产结构合理,能够较充分地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企业的经营活动越来越有效,营运能力得到增强。 由上面分析可知,报告期内天坛生物的总资产、流动资产、存货、应收账款等快速增加,并伴随着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这一方面说明企业的规模在扩大,偿债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在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它们的增长带来了营业收入的增长,扩张也带来了业务的增长,是有支撑力和可靠的;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周转率虽然低于行业或竞争对手的平均水平,但这主要是折旧方法等技术因素造成,但是也有企业管理有待提高的因素。周转率变化趋势基本是稳定或上升,说明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还是处于上升趋势,盈利能力不断改善,前景暂时看好。 二、估值 内在价值法是根据企业当前变化的现金流预测未来的现金流,然后通过贴现,估计其价值。但在这之前我们应先根据营业收入增长率预测其还能保持多长时间的高增长。 根据分析,我们应该知道两者差额为5.72%,大于5%,应该是至少增长5年。当考虑到生物医药行业被列为“十二五”的十大新兴战略产业,国家未来十年将重点发展,且在该生物医药子行业中,天坛生物拥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故此我们估计它将继续高速增长十年。因为未来十年将是高速发展时期,与近三年状况相似,因此选取现金流时,我们选择近三年数据,增强可靠性(见表3)。 我们预测未来十年的平均增长率也为18%,但在计算时为了规避规模带来的影响,我们求得每股现金流为3.57。此外,最后一年可能进行转换,有个转换价格,因为十年后,企业很难再维持如今的高速增长,但是由于其行业竞争力优势和特殊的背景与属性,我们仍估计其将稳定经营,但由于规模较大,很难有新的扩张,所以我们对其未来估价打折,系数λ为0.6—0.7。而贴现率通常有: 贴现率=无风险利率+风险利率+通胀率 考虑到通胀率难以搜集到准确数据,故我们根据最大化原则,使用无风险利率,即十年期国债利率为贴现率,即7%。通过下列计算我们可知: 3.57(1+18%)n/(1+7%)+λ3.57(1+18%)10/(1+7%)10=61.04或61.96元 即十年后,天坛生物的估价区间预计为[61.04,61.96]元。 (徐欣驰,1993年生,江西省樟树人,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农业投资论文:以投资推进农业集聚的策略 本文作者:李宁顺作者单位:辽宁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改善投资环境,加大农业外商直接投资吸引力度 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3]。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是限制农村经济发展的障碍,也是导致农业外资吸引力弱的原因之一。农业投资环境对外商的吸引力较小,政府已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但农村公共产品不足的问题仍普遍存在,农田水利设施老化、村庄道路差、环境污染等问题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制约因素,大大降低了外商投资农业的欲望,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外商投资硬环境。对此,政府应在财政上给予更大支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并积极引导和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民间渠道。加强乡村道路,兴建现代化农田水利,进一步改善农村交通、通讯、供电等基础设施,治理耕地、水源等污染问题,在人畜饮水、小水电等工程建设方面继续加大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基本生活条件。 2改善农业投资软环境。投资环境不仅包括基础设施状况等硬环境,还包括无法用具体的物质形态所表述的投资软环境。与投资硬环境相比,外商投资政策、服务等制度方面的投资软环境对农业外资引进的影响显著。优化外商投资软环境,应积极营造有利于农业外资的软环境,制定农业引进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是投资软环境提高的内容之一。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农业投资项目都存在风险大、利润回收期长的特点,相应的实行投资政策上的倾斜,对于增强外商投资的信心有促进作用,可以吸引更多投资者。例如给予税收优惠或为外商投资农业提供土地出租、延长使用年限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地减免外资企业投资项目的各项税费,保证外商投资企业的国民待遇。同时保证农业外资政策的稳定性,并真正落实,降低外商投资的风险。另一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因素的制度因素是外商投资的法律法规,应建立健全外商农业投资的相关法律和法规和法规体系,保障外商投资的合法权益。其三,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设立外商农业投资服务中心,提供农业投资咨询服务,对外商投资项目,减少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降低外商投资成本和交易费用。 完善区域政策,促进农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均衡 我国农业领域内的外资由于缺乏合理规划,各地区在农业外资引进政策措施上存在较大差别,农业项目审批各自为政,缺乏宏观上的政策引导,导致农业外资过于集中在东部地区。农业引资的东、中、西部地区平衡发展应是以后农业外资政策调整主要方向。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外资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中部和西部外资比重较低,对农业区域协调发展产生影响,尽管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以鼓励外资向中部和西部地区发展,农业利用外资已开始向中部和西部地区转移,但外资区域分布依然呈现“东多西少”的发展态势。 1加强农业外资政策向中西部倾斜,努力改善中西部地区农业投资政策环境。应积极营造有利于农业外资的制度环境,制定农业引进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如给予税收优惠或为外商投资农业提供土地使用权审批权限等便利。同时保证农业外资政策的稳定性,并真正落实,降低外商投资的风险。 2西部地区应强化集聚效应、提升区位优势,以吸引外资的进入。西部地区应当依托本地优势农业资源,建立具有地区产业特色的外商投资农业示范园区,有意识地引导外资集聚,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农业示范园区应该建立一些优势农产品产地,使外商就近投资生产,以此避开地理上的障碍、基础设施不足等不利的区位条件,并使其发挥“示范效应”。农业自然条件的地域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粮棉油、农林牧渔生产的地域空间分布格局,还会影响到不同区域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农产品的品质。我国中、西部地区,如内蒙古、新疆、四川等地在农业资源上都有优势产业,如内蒙古的奶业,新疆的棉花、番茄,陕南甘南的苹果,四川柑橘等,这些自然资源优势是相对稳定且不可替代。因此,在农业外资的吸引过程中应因地制宜,强化地区农业资源效应,发挥地区的农业资源优势在引资中的作用。 3农业示范园区要完善配套产业体系,形成产业关联。有效的办法有2个,一是搞好东西部产业链的对接。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多集聚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应在产业上与东部地区开展垂直分工与协作,建立起稳定的产销关系,以解决在西部地区外商投资的“市场通路”问题;二是根据产业前向联系,西部地区还应积极引进处于农业产业链下游的食品加工企业和农产品销售企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强化聚集的根植性。 引导外资投向,鼓励外资进入农产品深加工领域 农业外商直接投资从不被看好的产业变为外商投资的热点领域,吸引农业外资的政策也应由原来的注重数量增长转变为质量方面的提高,因此除了农业外资投入不断增长外,农业外资区域政策调整更为重要的是外商投资产业政策引导。农业外资吸引政策在产业引导上不明显,不能适应农业外商投资所产生的新问题。目前,农业外商直接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农产品初级加工领域,在农产品深加工及高科技含量、高新技术农业项目少,无法进一步发挥农业外资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的作用,充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进行农产品的精加工、深加工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引导农业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既可以促进农业外资的产业结构优化,同时也可以消除外资大举进入农业领域对产业安全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发展和完善农业产业链 农业产业集群不仅是一个规模化的区域农业专业化经济体,更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组织结构,这种结构包含了生产养植户、加工生产企业、运输销售企业、中介服务企业甚至政府在内的利益共同体,这一网络组织结构成为推动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力量。在集群内部,企业之间会由于长期的合作和交流形成的相互信任关系,减少市场交易中的机会主义和不确定性风险[4]。当前,我国农业产业集群还存在产业链条短、分工水平低的发展困境,但是农业生产是以有生命的动植物为对象,整个生产过程具有时效性,“迂回生产”程度受到一定限制,因而其技术工艺创新、产品创新的难度更大,需要政府和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发展和完善产业链。 培育发展龙头企业,积极吸纳中小企业 产业集群内部龙头企业的发展对于整个集群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龙头企业凭借雄厚的资金和生产能力,能够带动较大范围内的农户以及企业的发展,从而带动集群发展和整个地区发展,这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主要特点。因此,中小企业可以依附龙头企业的市场和经营,发挥和利用自身有限资源优势,成为龙头企业的一部分,在产业集群内形成大中小企业密切配合、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完善的网络体系,共同构建农业产业集群效应。因此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是加快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举措,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 加大农业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力度[5] 农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对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综合实力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未来农业竞争的重点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但是仅依靠简单的农产品手工加工是不可能发展壮大的,企业必须进行技术的升级。产业集群的生命力和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其技术创新能力上。与其他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不同,区域性农业技术创新集群目前在我国还停留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层面。在企业作为农业技术创新主体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农业技术创新短期内对政府的依赖性还很强。因此,政府要搭建技术创新的平台,协助集群内部的企业组建产业技术服务中心,促进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壮大。 农业投资论文:农业风险投资剖析及其策略 本文作者:胡晓宇何平均杨璐嘉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1主要优势 (1)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高回报性,有利于吸引风险资金。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这种产业所拥有的关键技术往往开发难度很大,但一旦开发成功,却具有高于一般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风险投资是将资本投向蕴藏着失败风险的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领域,旨在促使高新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产业化,以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投资过程。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内在的高收益性吸引着为了高利润甘愿冒高风险的风险资本。 (2)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有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是高新技术通过研究、开发、应用、扩散而不断形成产业的过程。它以高技术研究成果为起点,以市场为终点,经过技术开发、产品开发、生产能力开发和市场开发四个不同特征阶段,使知识形态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物质财富,其最终目的是高新技术产品打入国内外市场,获得高经济效益。高新技术成果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源头和根本,也是风险投资的市场所在。因此农业高新技术不断形成市场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3)我国农业高新技术迅速发展,有充足的项目可供风险资本选择。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农业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视,加快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步伐,并已在一些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尤其是近几年,在我国农业科研中随着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一系列新的农业高新技术研究成功,如生物技术育种、重组生物制剂、动物克隆及转基因动物技术等,使农业成为现代生物高新技术应用的活跃与富有挑战性的领域。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使风险资本有了一个更广阔的投资渠道。 2主要劣势 (1)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具有农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双重高风险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弱质产业,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程度很高。而且,农业生产周期长,比较效益低,农业科技进步相对缓慢,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明显的不利地位。加之高新技术产业的关键技术开发和高新技术产品推广难度很大,本身具有高风险性,使得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脆弱性。 (2)投资主体、融资渠道仍很单一。我国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投资主要以自筹资金、政府拨款和银行贷款为主,个人投资与社会投资所占的比例较低,多元化的投资格局还未形成。而且,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对国家的依赖程度尤其高,政府拨款占到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资金来源的绝大部分。这种单一的投资主体和融资渠道制约了风险资本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投资。 (3)缺乏先进正规的风险投资公司、农业科技企业和专业中介机构。我国风险投资才刚刚起步,发展很不成熟,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企业缺乏先进的规范的管理制度,先进的管理理念。而我国的农业科技企最初大多是由国家科研结构、大学和国有企业建立起来的,国有比重很大。加之,农业高新技术科技人员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因此,大部分农业科技企业还们没有建立起规范的、权责利明晰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风险投资活动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活动,需要各方面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但是金融体制及配套机制仍然落后,金融及风险投资中介服务体系尚未成熟,专门服务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中介机构仍未起步。 3主要机会 (1)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创业板市场的建立。我国证券市场经过多年发展,为农业高新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提供了一个长期直接融资的渠道,积极地推动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风险投资资本的显著特色是追求资本利得,因而通常与风险企业上市相关联。通过股权转让活动,一次性地为投资者带来尽可能大的回报收益。随着创业板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为风险资本的退出提供了新的方式。 (2)政府政策大力支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政府为了鼓励发展风险投资,明确指出:“要培育适合于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资本市场,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发展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基金,建立风险投资撤出机制。”同时,为了农业高新技术的发展,政府制定了一些吸引投资的优惠政策,在税收、贷款、土地使用费、土地租赁费及其他费用方面给予各种优惠条件。 (3)全球化、一体化的进程加速,提供了广阔的资源配置空间。我国加入WTO之后,努力促进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最新的观念、技术和世界大市场赋予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空前的发展空间,催化着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由幼稚迅速发展成熟。此外,人才、资本的引进更加方便,扩散更加迅速,为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 4主要威胁 (1)风险资金规模不足,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是一个多阶段和长周期的复杂过程,每一阶段都需要有资金的支持。而且,随着产业化的进行,这种资金需求量还会不断增加。因此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需要大量资金满足以在不同阶段对资金的巨额需求。由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风险和贷款无保障,银行一般不愿意对高新技术项目贷款,如果贷款成功,高新技术企业负担的资金成本也很高,因此政府拨款和风险资本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资金来源。但由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刚刚起步,关键技术的开发缓慢,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取得的绩效不明显。加之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风险,使得风险资本转向了发展比较成熟,风险相对可控的其他高新技术领域。风险资金转向直接导致风险资金规模不足,使得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资金风险无法分散。 (2)国外成熟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冲击着国内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发展。国外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起步早,发展积极。目前,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农业高新技术投资已有相当大部分转向了市场,农业高新技术投资基本上都来自于企业,国家投资的比例在下降,许多国家都把二板市场作为一条重要途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培育农业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机制上存在较大差距。我国的风险投资有起步晚、发展慢的先天缺陷,虽然经过长期的摸索,我国的风险投资公司也逐渐发展起来并积累了很多经验,但仍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风险投资水平。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开发,国外风险资本开始大量涌入,给国内的风险资本造成了巨大的竞争力,而且,国外风险资本很少投资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对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风险投资在我国的发展还很稚嫩,尤其是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在对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进行SWOT分析之后,我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未来发展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因而,我们结合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内部的主要优势和劣势,外部的主要机会和威胁,提出了以下四种发展战略: 1优势———机会(SO)战略,一种发展企业内部优势与利用外部机会的战略,是一种理想的战略模式 首先,我们要继续依靠政府的大力扶持来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一方面,依靠政府的财政资金支持,积极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供更多可供风险资本选择的有经济效益的项目。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优惠政策,结合农业高新技术项目本身的高回报性来吸引国内外风险资本进入。同时,充分利用全球化、一体化带来的广阔的资源配置空间。在国际市场上,积极学习最新的观念、技术,大量引入人才、资本,有效催化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成熟。最后,还要依靠不断完善的证券市场和创业板市场,实现风险资本的有效退出,为风险资本提供有力保障,以方便风险资本的进出。 2弱点———机会(WO)战略是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内部弱点,使企业改劣势而获取优势的战略 首先,我们应该充分依靠政府的资金支持和各种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加快高新技术的开发,尽量规避农业自身的特殊风险。同时,利用充分流动的国际市场,引进新技术和专业人才,有效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农业高新技术项目的盈利,以减弱高新技术产业本身的高风险。其次,随着证券市场和创业板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市场机制正在不断完善。我们要按市场经济的规律来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要充分利用市场投资机制,吸纳社会资金支持,拓宽融资渠道,形成多元投资主体,兼容多种发展模式。最后,以现有的农业高新技术园区为依托,同时,学习国外先进管理方式和发展经验,创建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企业,并且建立、完善中介机构体系。 3优势———威胁(ST)战略是指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回避或减轻外部威胁所造成的影响 资本全球化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国外发达的风险投资企业为本国风险投资提供先进经验的同时,也冲击着本国风险资本的发展。因此,我们在紧紧抓住机遇的同时,充分利用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本身的巨大优势来面对挑战,更好地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即一方面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运作模式、引进大量风险投资人才,提高风险资本的运作效率和高新技术项目的转化率。另一方面,依靠不断培育出的大量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本身的高收益性来吸收更多风险资本进入,以缓解风险资本规模不足、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而抑制发展的威胁。 4弱点———威胁(WT)战略是一种旨在减少内部弱点,回避外部环境威胁的防御性技术 弱点和威胁使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处于内忧外患的状态,若处理不当,可能严重制约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发展。因此,首先为了尽量规避农业自身的特殊风险,我们应该加强农业高新技术开发,提供更多优质的高回报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以吸引更过国内外风险资本进入。其次,拓宽融资渠道,转变观念,积极吸收多元化投资,要充分应用市场投资机制,吸纳社会资金支持,以缓解风险资金规模不足的威胁。再次,以现有的农业高新技术园区为依托,创建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企业,同时,建立和完善中介机构体系。最后,化挑战为机遇,吸引国外风投资本进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以缓解国外风险资本进入对本国风险资本的冲击。 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正在快速发展,并且展现了其活力和发展前景。风险投资的引入,从多方面促进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但是,风险投资在我国刚刚起步,外部环境不成熟,风险投资本身也存在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在科学技术、发展模式、市场环境、组织结构建设与管理等方面采取积极的措施与对策,不断加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力度,加快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 农业投资论文:农业风险投资探究 本文作者:吴亚男王秀芳田美焕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农业科技创业风险投资后续管理机制 根据以上风险特征,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对农业科技创业公司的投资后续管理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委托风险管理,二是增值管理。 1委托风险管理 (1)可转换优先股股权设计。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对农业科技创业企业家的激励约束机制之一是可转换优先股股权设计。创业风险投资机构通过投资得到一定比例的可转换优先股,当农业科技创业企业收益低的时侯,优先股会得到比普通股高的回报;当企业出现问题,优先股可以转换成普通债券要求偿还;当企业预期收益高时,优先股可以转换成普通股得到更多的回报。可转换优先股股权工具被广泛的运用在创业风险投资实践中,这类投资工具不仅风险低,可控性好,而且在约束创业企业家行为、激励创业企业家努力工作方面有良好的效果。(2)进驻董事会,行使决策。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有权利参加农业科技创业企业董事会并获得一定数量的董事席位,从而拥有了重大战略决策的决定权,能够参与企业战略决策,比如修改公司章程、企业并购和企业清算等,保证了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对企业管理具有一定的控制权。(3)监控财务报告,控制投资进度。创业风险投资机构通过阶段注资方式控制投资进度,可以较好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和委托风险。通过分期考察被投资农业科技企业的财务报告,了解创业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潜在的问题,据此决定下期是否投资、投资多少以及投资方式。这种方式使得农业科技企业家认识到所得资金和经营成绩是正相关的,从而形成有效激励;同时给予创业投资机构视企业发展状况和前景选择追加或撤资的权利,降低了投资风险。实践证明,投资的期间越短,投资轮数越多,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对创业企业的约束力度越大,委托风险就越小。 2增值管理 (1)提供信息和专家,化解创业企业技术风险。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可以利用其广泛的信息网络向农业科技创业企业提供国内外技术发展信息,招募技术开发人才,帮助创业企业攻克技术难关。(2)制定策略,寻找客户,化解创业企业市场风险。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可以利用自己的人际资源优势和业内声誉、地位帮助农业科技创业企业开拓市场,吸引客户。帮助创业企业寻找重要客户,扩大企业的营销网络,完善企业的营销策略,从而最大化降低创业企业的市场风险。(3)参与战略决策,提供管理服务,化解创业企业管理风险。创业投资家可以利用其在董事会的地位选择高级管理人员,并通过专家顾问身份指导企业管理层改善经营管理,帮助制订人力资源政策,培训高级管理人员等,向创业团队提供管理建议和意见。(4)开辟融资渠道,完善财务制度,化解创业企业财务风险。当农业科技创业需要后续资金或出现流动性问题时,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有能力在短时期内为创业企业筹集发展需要的巨额资金,比如提供担保为创业企业取得银行贷款,引进战略投资者等,帮助企业上市融资等。此外,创业风险投资机构还可以为创业企业提供相应的财务服务,包括资产结构优化、财务制度完善以及重大合同的谈判、交易条件的评价等。 完善我国农业科技创业风险投资后续管理的建议 1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应当与农业科技创业企业密切合作,适当加大后续管理的力度,更多关注非财务信息 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创业风险投资较多关注的是创业企业的财务报表,我国农业科技创业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产品、技术、组织架构和人事管理等非信息方面区别于其它行业而具有自身复杂的特点,应更多关注此类信息的收集。为了更好的收集信息和介入管理,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应当与农业科技创业企业密切合作,建立双方的长期合作机制。 2创业风险投资公司可以适当增加农业科技创业企业投资项目数量 我国投资于农业科技领域的创业风险投资项目总量不多,而且大多属于中后期投资,农业科技领域的投资经验缺乏导致相关信息的收集成本很高,如果一个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多投资于几个农业科技创业项目,不仅可以积累投资经验,而且相关信息收集的平均成本会随着投资项目数量的增加而下降。 3选择联合投资和组合投资的方式分散风险 联合投资和组合投资通常是指多家创业风险投资机构联合起来,共同对某一家或者某几家创业企业项目进行投资。创业企业家可以突破地域、资金和精力的限制,有利于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实现信息共享,提高项目选择的准确性,分担项目风险。据EVCA统计,2001年欧洲实行联合投资的金额约占全年投资金额的30%,在美国,这一比例更是高达90%以上。所以,我国的农业科技创业风险投资也应该积极采取联合投资和组合投资策略,达到降低风险,提高收益的目标。 农业投资论文:农业水利投资影响思考 1农业水利工程的合理规模 农业水利工程的规模受到社会资金拥有量,资源的充余程度,以及技术的允许程度等因素的制约,在某种因素不充分的条件下,以该因素最大的可能保证程度确定总体农业水利工程的规模。在各种因素不固定,并且相互影响的情况下,农业水利工程的合理投资观模,则应通过投资规模与费用、效益及各因素的变动关系去评价。下面从这一方面介绍合理投资规模的确定方法。 1.1增危(边际)分析法。这种方法表示为:在随着投资规模的增大,投资效益与投资费用呈某种曲线函数关系的条件下,以增量效益等于增量费用时,工程净效益为最大,这时投资规模设为合理。 1.2替代措施投资回收年限法。此法是采用整个工程投资费用与其替代措施费用相比较得到的投资回收年限与其标准值对比的方法来评价投资经济效果,确定投资规模的。当替代措施所完成的生产内容在质量、数量和可靠性等方面未能达到完全等价时,则其不等价部分需由相应措施予以补齐,以达到在满足生产需要方面是等价的,并且是可比的。 2农业水利工程投资规模的制约因素 农业水利工程投资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在投资过程中要依赖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利用、消耗和创造一定的经济因素,因而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一般来说,农业水利工程投资规模的制约因素,包括资金、技术和资源等。 2.1资金制约因素。资金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制约因素,但是在农业水利工程投资过程中,其资金的占用和回收,具有同其它经济活动不同的特点,因而资金制约因素则更显得重要。首先,农业水利工程对资金的占用具有大量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这一特点,要求水利工程的投资,要量力而行,慎重上马。上马以前,不但要考虑当年的资金供应情况,而且要考虑以后几年的供应情况,事先做好调查研究,确保以后的资金供应,以避免上马后资金无着落,从而被迫停工待建、缓建或下马停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还要充分协调短期与长期、局部与全局利益关系。一项大型水利工程,可能对全局和将来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但这势必影响局部和短期资源的开发,因而在确定工程规模时,应把短期与长期,局部与全局结合起来考虑。在资金分配上,在照顾到全局和长远的经济发展前景的情况下,做好对见效快、收益大、资金回收期短的建设项目的供应。其次,农业水利工程因效益发挥过程历时较长,资金回收具有持续性。如一个大型水电站从第一台机组投人运行到装完最后一台机组,往往需要三、五年,甚至七、八年或更长时问;一个大型灌区从开始引水发挥初期灌溉效益起,到达到设计灌溉面积或效益充分发挥时止,往往也要经历不短的过程。这一特点,要求在设计工程规模时,要考虑到资金回收中对资金的再利用,以有利于充分利用资金,并且在确定配套工程建设规模和步骤时,也应根据这一特点合理安排,以使其规模相统一,不会造成一定时期的闲置。 2.2技术制约因素。一般说来,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技术性是很强的。在施工过程中,不但要求具有各方面的技术,而且因施工对外在环境与自然条件有很大的依赖性,所以要求施工应因势利导、因环境的不同而有差异。首先,施工技术只有综合性的特点。一般地,一项水利工程不只是针对—个项目的开发,而是具有多目标开发的性质。如灌溉、防洪、发电、供水、航运、养殖、旅游等方面,因而要求施工应针对各种目标开发多种技术,并且各种技术要求的差异性较大,只有对技术进行综合运用,才能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同时,由于施工面比较大,施工期比较长,施工点较多,也决定了各项施工只有较大的差导性,要求在施工过程个应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以使施工顺利进行。其次,由于农业水利工程的施工多是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水文等自然条件进行的,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根据不阿情况因势利导,以充分发挥当地的水利资源,并使施工省时省费,顺利地进行。因而在施工过程中,不但要求具有过硬的一般施工技术,而且要求地质、水文、测量勘探等多种技术知识,以保证在具体的条件下把水利工程建好。由于以上施工的技术要求,在确定水利工程投贷规模时,应正确估计自己的技术能力,选择适合自己技术特点的项目进行施工,而不可在没有技术保证的情况下盲目追求大规模、多项目的开发,以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顺利进行。 2.3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但在建设过程中消耗一定的物资和其它资源,而且在建成后的使用过程中,也要消耗一定的物资和资源;不但要占用消耗一定的自然资源,而且要占用和消耗一定的电力、燃料等多种加工资源。因而,在确定工程的规模时,应研究资源和物资对工程建设和建成使用过程的保证程度,以使资金供应与物资供应相结合,有利于工程建设和效益的发挥。首先,对自然资源的占用。包括占用一定的水资源、地域面积、以及该区城内的植被、矿产等资源。对自然资源占用的考虑,主要考虑水利工程项目的效益与非工程项日效益相比较。即考虑水利工程的机会成本,主要表现在为工程前与工程后的效益际合效益)差别如何,该项工程与其他项目的效益如何等。特别是工程效益与其它效益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则要衡量因工程因素增加的效益与其占用资源减少的效益差额,并以其差额随工程规模的变化而变化个规律,确定合理构投资规模。其次,对电力、燃抖、建筑材料等加工资源的占用。一般是指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建筑材料的消耗和建设完成后使用过程中对电力、燃料等的消耗。在目前,由于电力、燃料、建筑材抖比较短缺,工程每多消耗一部分,其他部门和项目就少消耗和使用一部分。据计算,我国目前约缺电400-500亿度、缺煤2000万吨以上,仅供电一项,使国民经济总值减少?60亿元,减少盈利180亿元。由此可见,增加一部分水利工程的规模,就会消耗一部分电力、煤碳等资源,从而就会扩大国家在上面的缺口,也就使国家因此多一部分损失。所以,水利工程的规模,应联系其建设和建成使用后,对各种能源和材料的消耗来确定,综合估算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以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3农业水利工程的投资方向 3.1急需项目优先的原则。在目前资金和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不能毫无遗漏、不分轻重一起抓,而应看准本区的薄弱环节,明确今后一段时间里当地水利工作的重点和主攻方向,确定急需项目优先建设。在建设过程中,要缩短基建战线,保证重点急需项目,如灌溉工程,防洪抗涝的蓄洪水库等项目。 3.2抓好配套工程建设的原则。目前尚有很多半拉子工程,由于工程不配套,效益的发挥受到很大限制,使原有投资的经济效果降低。因此,在确定投资方向时,应根据轻重缓急,争取尽早配套,乡间配套工程投资,以充分发挥工程的效益。一般来说,这些配套的补充投资不多,但经济效果较好,所以从单项效益上也都很好。实际投资过程中切忌旧工程不配套,又铺新摊子,从而造成更大的浪费。 3.3关键项目与一般项目相结合的原则。在综合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其一项目从整体上影响和决定其它项目的建设。因而,在一定条件下,抓住关键项目的建设,可以从总体上减少各项工程的投资费用,提高投资效益。 3.4新建与更新改造相结合的原则。对旧的水利工程进行更新改造,一般情况下要比新建项目省工省力,并且投资效益不错。当然,如果旧的项目不能适合生产的要求,则应果断选择新项目的建设。因而,在投资过程中,应正确评价新建与更新改造项目的效益,合理选择,既不能把工程始终维持在原来水平上,又不能忽视对旧项目的更新改造,以充分利用原有项目,提高投资效益。 农业投资论文:农业水利投资规模探析 1农业水利工程的合理规模 农业水利工程的规模受到社会资金拥有量,资源的充余程度,以及技术的允许程度等因素的制约,在某种因素不充分的条件下,以该因素最大的可能保证程度确定总体农业水利工程的规模。在各种因素不固定,并且相互影响的情况下,农业水利工程的合理投资观模,则应通过投资规模与费用、效益及各因素的变动关系去评价。下面从这一方面介绍合理投资规模的确定方法。 1.1增危(边际)分析法。这种方法表示为:在随着投资规模的增大,投资效益与投资费用呈某种曲线函数关系的条件下,以增量效益等于增量费用时,工程净效益为最大,这时投资规模设为合理。 1.2替代措施投资回收年限法。此法是采用整个工程投资费用与其替代措施费用相比较得到的投资回收年限与其标准值对比的方法来评价投资经济效果,确定投资规模的。当替代措施所完成的生产内容在质量、数量和可靠性等方面未能达到完全等价时,则其不等价部分需由相应措施予以补齐,以达到在满足生产需要方面是等价的,并且是可比的。 2农业水利工程投资规模的制约因素 农业水利工程投资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在投资过程中要依赖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利用、消耗和创造一定的经济因素,因而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一般来说,农业水利工程投资规模的制约因素,包括资金、技术和资源等。 2.1资金制约因素。资金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制约因素,但是在农业水利工程投资过程中,其资金的占用和回收,具有同其它经济活动不同的特点,因而资金制约因素则更显得重要。首先,农业水利工程对资金的占用具有大量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这一特点,要求水利工程的投资,要量力而行,慎重上马。上马以前,不但要考虑当年的资金供应情况,而且要考虑以后几年的供应情况,事先做好调查研究,确保以后的资金供应,以避免上马后资金无着落,从而被迫停工待建、缓建或下马停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还要充分协调短期与长期、局部与全局利益关系。一项大型水利工程,可能对全局和将来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但这势必影响局部和短期资源的开发,因而在确定工程规模时,应把短期与长期,局部与全局结合起来考虑。在资金分配上,在照顾到全局和长远的经济发展前景的情况下,做好对见效快、收益大、资金回收期短的建设项目的供应。其次,农业水利工程因效益发挥过程历时较长,资金回收具有持续性。如一个大型水电站从第一台机组投人运行到装完最后一台机组,往往需要三、五年,甚至七、八年或更长时问;一个大型灌区从开始引水发挥初期灌溉效益起,到达到设计灌溉面积或效益充分发挥时止,往往也要经历不短的过程。这一特点,要求在设计工程规模时,要考虑到资金回收中对资金的再利用,以有利于充分利用资金,并且在确定配套工程建设规模和步骤时,也应根据这一特点合理安排,以使其规模相统一,不会造成一定时期的闲置。 2.2技术制约因素。一般说来,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技术性是很强的。在施工过程中,不但要求具有各方面的技术,而且因施工对外在环境与自然条件有很大的依赖性,所以要求施工应因势利导、因环境的不同而有差异。首先,施工技术只有综合性的特点。一般地,一项水利工程不只是针对—个项目的开发,而是具有多目标开发的性质。如灌溉、防洪、发电、供水、航运、养殖、旅游等方面,因而要求施工应针对各种目标开发多种技术,并且各种技术要求的差异性较大,只有对技术进行综合运用,才能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同时,由于施工面比较大,施工期比较长,施工点较多,也决定了各项施工只有较大的差导性,要求在施工过程个应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以使施工顺利进行。其次,由于农业水利工程的施工多是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水文等自然条件进行的,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根据不阿情况因势利导,以充分发挥当地的水利资源,并使施工省时省费,顺利地进行。因而在施工过程中,不但要求具有过硬的一般施工技术,而且要求地质、水文、测量勘探等多种技术知识,以保证在具体的条件下把水利工程建好。由于以上施工的技术要求,在确定水利工程投贷规模时,应正确估计自己的技术能力,选择适合自己技术特点的项目进行施工,而不可在没有技术保证的情况下盲目追求大规模、多项目的开发,以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顺利进行。 2.3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但在建设过程中消耗一定的物资和其它资源,而且在建成后的使用过程中,也要消耗一定的物资和资源;不但要占用消耗一定的自然资源,而且要占用和消耗一定的电力、燃料等多种加工资源。因而,在确定工程的规模时,应研究资源和物资对工程建设和建成使用过程的保证程度,以使资金供应与物资供应相结合,有利于工程建设和效益的发挥。首先,对自然资源的占用。包括占用一定的水资源、地域面积、以及该区城内的植被、矿产等资源。对自然资源占用的考虑,主要考虑水利工程项目的效益与非工程项日效益相比较。即考虑水利工程的机会成本,主要表现在为工程前与工程后的效益际合效益)差别如何,该项工程与其他项目的效益如何等。特别是工程效益与其它效益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则要衡量因工程因素增加的效益与其占用资源减少的效益差额,并以其差额随工程规模的变化而变化个规律,确定合理构投资规模。其次,对电力、燃抖、建筑材料等加工资源的占用。一般是指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建筑材料的消耗和建设完成后使用过程中对电力、燃料等的消耗。在目前,由于电力、燃料、建筑材抖比较短缺,工程每多消耗一部分,其他部门和项目就少消耗和使用一部分。据计算,我国目前约缺电400-500亿度、缺煤2000万吨以上,仅供电一项,使国民经济总值减少?60亿元,减少盈利180亿元。由此可见,增加一部分水利工程的规模,就会消耗一部分电力、煤碳等资源,从而就会扩大国家在上面的缺口,也就使国家因此多一部分损失。所以,水利工程的规模,应联系其建设和建成使用后,对各种能源和材料的消耗来确定,综合估算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以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3农业水利工程的投资方向 3.1急需项目优先的原则。在目前资金和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不能毫无遗漏、不分轻重一起抓,而应看准本区的薄弱环节,明确今后一段时间里当地水利工作的重点和主攻方向,确定急需项目优先建设。在建设过程中,要缩短基建战线,保证重点急需项目,如灌溉工程,防洪抗涝的蓄洪水库等项目。 3.2抓好配套工程建设的原则。目前尚有很多半拉子工程,由于工程不配套,效益的发挥受到很大限制,使原有投资的经济效果降低。因此,在确定投资方向时,应根据轻重缓急,争取尽早配套,乡间配套工程投资,以充分发挥工程的效益。一般来说,这些配套的补充投资不多,但经济效果较好,所以从单项效益上也都很好。实际投资过程中切忌旧工程不配套,又铺新摊子,从而造成更大的浪费。 3.3关键项目与一般项目相结合的原则。在综合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其一项目从整体上影响和决定其它项目的建设。因而,在一定条件下,抓住关键项目的建设,可以从总体上减少各项工程的投资费用,提高投资效益。 3.4新建与更新改造相结合的原则。对旧的水利工程进行更新改造,一般情况下要比新建项目省工省力,并且投资效益不错。当然,如果旧的项目不能适合生产的要求,则应果断选择新项目的建设。因而,在投资过程中,应正确评价新建与更新改造项目的效益,合理选择,既不能把工程始终维持在原来水平上,又不能忽视对旧项目的更新改造,以充分利用原有项目,提高投资效益。 农业投资论文:农业投资项目财务问题探究 一、农业投资项目的涵义 世界银行出版的《农业项目的经济分析》中认为,所谓农业项目就是企业运用各种资源以获得利润的全部复杂活动,我们一般把农业项目看成是一个运用资金以形成固定资产,再由它们在一段时间内提供效益的投资活动。国内一些学者认为,农业项目不同于简单的再生产,而是指在农、林、水、气等部门中,为扩大农、林、牧、副、渔业长久性的生产规模,提高其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而形成新的固定资产的活动。 二、我国农业投资项目的主要特征 农业项目除了具有经济上的和技术上的管理职能之外,更重要的是一个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相互交织的过程。农业项目将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作用过程有机结合,具有许多不同于投资其他产业的项目特征,如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期长、投资规模大、效益低、风险大等,其中比较突出的几个特征有:(1)农业投资项目受资源限制比较强,具有地域性;(2)农业投资项目的效益具有不稳定性,投资见效慢,具有滞后性;(3)农业投资项目的实施与农户利益紧密相关。 三、我国现行的农业项目财务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农业投资项目所使用的财务评价体系普遍借鉴了工业项目的财务评价体系,是以项目的现金流量表为主要依据,根据表内各指标计算出各种财务指标,来反映项目财务可行性,满足投资人的决策需求。主要包括盈利能力分析、清偿能力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 四、农业项目财务评价体系的应用 为了说明现行的农业项目财务评价体系在评价项目可行性时存在的不足,本文应用一个实际案例做出分析。某新建项目,类属畜牧养殖业。项目总投资3728.01万元,占地面积约3公顷。主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投资。项目计算期为14年,其中建设期1年,第2年为投产期,生产负荷率为70%,第3~14年为达产期,生产负荷率为100%。预计年产值1564万元,利税517.02万元。贴现率按10%计算。根据实际资料选取财务基础数据,按有无对比法,经计算分析得到简化的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表(如表1所示)。通过报表数据分析可知,该项目的投资利润率29.08%;税前静态投资回收期4.07年,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4.73年;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35.62%,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8.28%;税前财务净现值4100.92万元,税后财务净现值3559.02万元;借款偿还期3.24年;资产负债率54.45%;流动比率4.07;速动比率2.07;盈亏平衡点47.87%。可见,应用现行的农业项目财务评价体系的评价结论应该认为这是一个前景极好的项目,具有财务上的可行性。但是,根据财务分析报表数据可以推算出,本案例中,项目建成后,年均收入1210.56万元,年均利润总额550.11万元,达产后年均收入1703.76万元,年均利润总额822.31万元,年均单位面积收入约为567.92万元/公顷,年均单位面积利润约为274.10万元/公顷,显然,这样的纯收入和利润相当高。但是笔者考虑到农业项目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如假定该项目所在地区近10年内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为25%,那么可以认为其收益和利润应当扣除自然灾害发生的情况,进而将会减少25%经济利益;再考虑农业项目具有多个投资主体,应扣除各个利益相关有的应得利润;最后如果再将项目受市场风险影响的多个因素考虑进去后,最终的项目财务效益很可能并不很高。因此可以认为,仅仅从盈利能力、清偿能力和不确定性分析来评价农业项目的财务效益不能完全满足农业投资项目经济评价的要求。实际上,在农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财务分析中计算出来的项目总体效益普遍较好,这是农业项目自身特点、现有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所共同决定的。这样的财务评价体系对农业项目来讲并不全面,现行体系中的指标设置存在着不足。 五、农业项目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业投资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深入发展,农业项目自身特点与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之间的不适用性已越来越多地表现出来,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问题。 1.原有指标存在的缺陷 首先,投资回收期指标只进行静态分析,缺少动态分析。我们知道,投资回收期分为静态投资回收期、动态投资回收期、静态追加投资回收期和动态追加投资回收期几种。现行的建设项目财务评价中,由于动态指标计算烦琐,普遍只简单地采用静态投资回收期一种形式。实际上,静态投资回收期由于未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计算结果往往较其他计算方式短,这样不利于投资者准确把握项目投资风险,做出科学决策。其次,对于农业项目,净现值指标不能全面地反映其投资收益。在建设项目的财务评价中,净现值是使用得比较广泛的一个指标,它的优点是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并且以定量化的形式表示项目的投资收益,直观且易行。但是,净现值指标也有一定的缺陷。比较明显的是,该指标不能说明项目在运营期内各年的经营成果,更不能反映出单位投资的使用效率,同时,如何确定基准收益率的问题也很有争议。笔者注意到,使用净现值指标计算出的农业项目投资收益普遍较高,这与农业项目的规模较大的特征不无关联,但是单位投资的收益状况却无法从该指标中反映出来,因此,仅仅用净现值指标衡量农业项目投资收益是有失偏颇的。第三,清偿能力评价指标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农业项目使用的清偿能力指标主要有借款偿还期、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仅以这几个指标来衡量农业项目的借款偿还能力并不全面。它们不能全面地反映出项目潜在的资产变现能力与全部债务的构成,如流动比率,仅仅是通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例关系确定项目资金的流动性,判断项目短期资产到期转化为现金偿还短期负债的能力。实际上,农业项目的建设周期一般较长、资金周转速度一般较慢、资金回收存在着较大的潜在风险,而现有的这4个指标均无法体现出这些特点,一些影响项目资金变现能力和短期债务偿还能力的因素未能以定量的方式表示出来,导致清偿能力评价不全面。 2.未考虑农业项目的多元投资主体 现行的农业投资项目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只注重项目的总体效益分析。事实上,在进行项目财务评价时,虽然通过编制全部投资的现金流量表可以计算出投资利润率等其他产业项目的常用指标,但这些指标只是针对企业一个主体的。我国的农业项目有3个重要的投资主体———企业、农户和政府,其中企业与农户还处于同一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属于上下游关系。对于若干个相互独立且又具有一定联系的投资主体,需要考虑不同的数据和参数,进而形成不同的财务评价结论。因此,简单地套用一般项目指标体系的财务评价模式,对于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农业投资项目是不科学的。 3.忽视农业项目的环境影响因素 现行农业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环境影响因素的评价仅仅局限于定性评价方面,而没有设置定量的评价指标。实际上,在农业投资生产实践中环境因素往往是制约很多项目不能顺利完成的重要根源。农业项目中很多具体问题将不可避免地对项目周围的生态、资源、居民等造成一系列长期的影响,其中的一些负面影响,如水体污染、植被破坏、耕地占用等,如果在项目评估阶段不充分考虑进去,将会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的破坏。因此,在提倡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应以定量的形式将环境影响因素纳入项目财务评价范围之内,提高项目评价的社会效益。 4.财务风险分析不全面 财务风险因素分析是进行项目整体风险控制的重要决策依据,也是项目财务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行的农业投资项目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着重效益分析而轻风险分析的现象,它只将不确定性分析单独列示于盈利能力分析和清偿能力分析之外,使财务分析中的风险评价水平大大降低。投资作为一种逐利活动,其风险和收益是呈同向变化趋势的,而农业投资由于受到各种条件制约,其风险普遍高于其他产业,项目各利益相关者在关心项目收益的同时也更关心预期的风险因素,因此,仅仅做到简单的不确定性分析,缺少风险评价指标的财务评价体系显然无法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更不能全面地反映出项目风险的构成。 5.指标相对独立,缺少综合评价方法 在进行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时,可运用的方法、指标都较多,但从实践中人们发现,应用不同的方法与指标得出的结论并不完全一致,有时甚至完全相悖。这是由于不同的指标是从不同的角度对项目进行评价的,那么究竟应该以哪些指标作为投资取舍的主要依据,哪些指标作为辅助的参考依据,现行财务评价体系并没有给出一个统一的标准。任何一个指标在应用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或缺陷,仅仅孤立地分析某一个或几个指标难免有失偏颇,如果可以将这些分散的指标通过某种方法综合起来考虑,将使农业项目的投资决策更具科学性与合理性。 农业投资论文:农业外商投资思考 一、全球农业外国直接投资现状 (一)规模相对有限但持续增长 尽管到2007年底全球农业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存量为320亿美元,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存量中所占的比重很小,但是主要布局在东道国下游价值链(农业加工和超市)的跨国公司还通过投资上游的农业生产和订单农业放大了跨国公司对农业的参与程度和规模。例如,2005-2007年仅食品和饮料行业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就高达400亿美元。尽管农业领域外国直接投资流入规模有限,但是却从20世纪末每年不足10亿美元持续上升到2005年到2007年的每年30亿美元。尽管就全球总体来看,外国直接投资中农业所占比例很低,但在喀麦隆、老挝、马来西亚等特定的欠发达国家,由于国内的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农业土地大多采用长期租赁制度以及鼓励农业吸引外资,外国直接投资中农业所占比例则相对较高。 (二)目的地和来源地高度集中 农业外国直接投资的目的地主要分布在亚洲和大洋洲地区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地区2007年农业外国直接投资存量占全球总量的78%。2005年到2007年年均流入量最大的五个国家依次为中国、马来西亚、巴西、俄罗斯和印度尼西亚,五国占同期全球20个最大流入国年均流入总量的72%。2007年底农业外国直接投资存量最大的五个国家依次为中国、美国、越南、加拿大和印度尼西亚,五国占同期全球20个最大流入国流入总存量的62%。目前,埃塞俄比亚、苏丹、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是最大的农业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地国。 (三)产品集中而且地区专业化明显 外国直接投资相对集中于甘蔗和蔬菜等经济作物。在发展中国家尤其集中在粮食和经济作物上。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直接投资还投向用于生产生物燃料的相关作物生产。从地区专业化来看,外国直接投资在南美洲主要分布在小麦、水稻、甘蔗、水果、大豆、肉类和家禽等领域。在中美洲主要集中于水果和甘蔗。跨国公司在非洲主要投资于水稻、小麦和油料等主要粮食作物,同时还对南非的甘蔗和棉花以及东非的花卉栽培很感兴趣。跨国公司在南亚主要关注水稻和小麦的大规模生产,而在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则更关注经济作物、肉类和家禽领域。另外,跨国公司在转型国家更关注乳制品领域。 (四)跨国公司参与方式多元但以订单农业最显著 跨国公司对国外农业的参与方式主要包括:外国直接投资(具体包括:控制包括土地在内的所有资产和控制不包括土地在内的所有资产两种形式);管理合同和许可;订单农业(包括2-5年的中短期、5年以上的长期)以及制定农业领域的标准和规范。其中直接投资和订单农业最重要。但就地理分布、国家层面的活动密度、覆盖的商品类型来说,订单农业最突出。跨国公司在非洲、亚洲和拉美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订单农业和其他非股权形式。例如,2008年雀巢公司已与80多个发展中和转型经济国家的60多万家农场签订契约,直接获得他们的农产品供应。新加坡的Olam公司与分布在60个国家和地区的20万家供应商建立起全球订单农业网络。订单农业不仅广泛存在,而且在个别国家还集中分布。例如,巴西75%的家禽生产、35%的大豆生产,越南90%的棉花和鲜奶、50%的茶叶以及40%的大米以及肯尼亚大约60%的茶叶和甘蔗通过订单农业形式采购或者生产。订单农业的产品分布范围从家畜到主要粮食产品再到经济作物。例如,Olam公司通过这种形式在全球范围内采购腰果、棉花、香料、咖啡、可可和糖料等17种农产品。联合利华除向第三方供应商采购外,还利用订单农业从发展中国家的10万多家小农场和大农场采购农作物,这些农作物占其原材料采购的三分之二。 (五)农业跨国公司形式多样、分布集中从事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 跨国公司主要有三类。一是以农业为基础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种植的跨国公司。二是同农业相关主要从事农业上游或者下游价值环节的生产经营活动的跨国公司,包括食品加工商/制造商、零售商以及农业投入品的交易商和供应商。三是一些以国有企业、主权财富基金和国际机构为代表的新投资者。以农业为基础的跨国公司中,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几乎占一半,意味着发展中国家的农业跨国公司日益成为全球食品和非食品生产的重要竞争者。例如,按照国外资产规模来看,以农业为基础的全球25大跨国公司中,13家总部在发达国家,12家总部在发展中国家,其中最大一家是来自马来西亚的拥有50亿美元海外资产的SimeDarby,美国的DoleFood和DelMonte位居第二和第三。同农业相关的最大跨国公司中,来自发达国家的占支配地位。与农业相关的50家最大跨国公司中有39家总部在发达国家,25家最大零售和超市型跨国公司中的22家来自发达国家。与农业相关的跨国公司通常比以农业为基础的跨国公司规模更大。其中尤以食品和饮料行业的跨国公司规模更大。例如,雀巢公司、沃尔玛分别控制了660亿美元、630亿美元的海外资产,而以农业为基础的最大跨国公司SimeDarby的海外资产还不到雀巢的十分之一。总部位于发达国家的9家最大食品和饮料行业跨国公司每家拥有200亿美元的海外资产,它们拥有的海外资产总额超过最大的50家公司总额的三分之二。而新投资者主要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商业性投资和确保粮食安全成为它们投资农业的主要动因。尤其是来自朝鲜和海湾国家的国有企业和基金,它们投资于海外农业保障国内粮食安全。例如,基于巴哈马的国有资金农业资本基金公司为支持政府的粮食安全政策而投资于海外粮食生产。阿联酋的Vision3和美国的高盛集团看重全球欣欣向荣的粮食市场机会。目前对外通过所有权和长期租赁形式获取土地的最大直接投资国主要包括巴哈马、中国、卡塔尔、科威特、利比亚、沙特阿拉伯、朝鲜和阿联酋。 二、中国农林牧渔业吸引与利用外商投资的现状 (一)外国直接投资成为主渠道 对外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利用外资主要有三类渠道。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主要以接受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提供的小型无偿援助项目为主;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吸收贷款成为主渠道;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资金使用的附加和约束条件增多,我国获得国外无偿援助和优惠贷款日趋减少,以合资、合作、独资企业为主要形式的外国商业投资逐渐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渠道。“八五”以前我国农业利用的外资中外国直接投资不到20%,“八五”期间该比例已达到62.8%,“九五”开始更大,1995年已到95.6%,近年来则几乎全部农业外资都是直接投资。 (二)外国直接投资总量偏小 1998年以来大量外国直接投资流入中国农业,但项目数量却一直徘徊不前,外国直接投资总量持续偏小。以狭义农业为例,1999-2008年累计项目数5149个,其中1999年项目数为456个,而2008年仅为470个。从广义农业来看(即农林牧渔业),按照联合国贸发会议《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1998年到2008年每年流入额从6亿美元到12亿美元,其间广义农业直接投资项目累计为10622个(仅占全国所有直接投资项目数的3%),累计农业直接投资流入额为100亿美元(仅占全国所有直接投资流入额的1.5%)。其中2008年广义农业新设项目数为803个,新设项目实际利用外资为10.6亿美元,新设立项目数和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全国同期吸收外资总量的2.92%和1.14%。因此,总体上目前我国广义农业利用外资在全部利用外资中所占比重仍不足2%。尽管考虑到统计口径问题,我国仍与一般发展中国家约20%的比重差异明显。显然,我国在农业利用外资方面还有巨大潜力。 (三)外资来源地和目的地分布集中 外资来源地高度集中在最大的五个国家和地区。从2007年、2008年两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来自最大的五个来源地的实际投资所占比例都在80%以上。2008年东部地区在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吸引外资的新设项目数的占比分别为70.64%、51.11%、60.53%和84.62%,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的实际利用外资额占比分别为86.10%、35.64%、54.44%和96.94%。而江苏、广东、福建、山东又是东部地区最主要的省级目的地。在这些地区还存在明显的国别和行业集聚现象。例如,韩资在连云港、日资在无锡以及台资在扬州集聚,而且水产养殖加工、畜禽养殖加工及木材加工FDI集聚较为明显。各地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特色农业优势、地理位置以及示范效应等可能是形成外资地区集聚的主要原因。(四)独资是利用外商投资的主要方式我国农林牧渔业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是独资企业。 三、发展中国家农林牧渔业利用外资的潜在效应:以中国为例 尽管跨国公司及其投资并非唯一甚至主要因素,但是它们通过直接投资和订单农业等形式确实在许多国家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联合国贸发会议《2009年的世界投资报告》,农业外来投资对东道国的影响可能体现在资本形成、技术转移和进入国际市场等方面。当然实际效应在不同国家和不同的农业领域差异很大,而且受到跨国公司参与形式、东道国制度环境以及发展水平的影响。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而言,三农问题是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认为可以从农民、农业、农村三个方面探讨农业外商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的潜在效应和挑战。其中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农业是农业生产的领域,农村则是农业生产的环境。 (一)可能的积极效应 1.对农民问题的积极效应订单农业的发展是帮助农民进入国际市场和提升他们的自身技术与商业素质的重要途径。最近几年农业跨国公司非股权形式的参与越来越多。订单农业就是农民与跨国公司的分支机构或者机构通过非股权的契约安排而开展的重要的农业生产模式。农民同意按照契约中约定的价格、质量标准、交货期和其他条件向跨国公司交付一定数量的农产品,从而为农业价值链下游环节的跨国食品制造商、生物能源生产商、零售商从分布在不同东道国的当地农民手中获取农产品投入提供重要保障。一方面,订单农业使得跨国公司能比在现货市场更好地控制产品规格和供应,同时还使得跨国公司节约资本、减少风险并比土地租赁或者拥有土地更加灵活。另一方面,一直从事生存型农业的大量农民通过订单农业获得可以预期的收入、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和来自跨国公司的信贷、专有知识、技术及方法的支持。显然,参与订单农业生产模式的农民在严格履行契约的过程中会扩大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空间和途径渠道,也会不断提升自身的农业专业技术和开展商业化农业生产的素质技巧。 2.对农业问题的积极效应外商投资是促进发展中国家农业资本形成、农业技术转移、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在资本形成方面,粮食供求矛盾的解决、农田水利设施的维修改造以及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是投资不足恰恰成为困扰中国农业长期处于低水平的突出因素。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产业内的劳动力、土地等要素较为丰富,资本却极为稀缺,增加农业资本投入将更有效地提高农业原有要素的生产率。而且发达国家主导的农业相关的跨国公司广泛深度介入农业价值链的上游和下游环节,它们参与发展中国家农业投资将强化原本薄弱的农业关联投资效应,扩大投资带动效应。事实也证明,外资的流入已经成为拉美各国农业现代化重要资金来源,极大缓解了这些国家国内农业投资不足的压力。在农业技术转移方面,目前中国的农业科技贡献率仅有50%,比发达国家低20%,农业技术装备落后、成果转化率不高、科技创新不足、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已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掣肘。尽管只有很少的发展中国家获益于跨国公司的技术转让,但农业部门引入外资确实可以获得直接收益,而且还可以通过示范和扩散提高农业部门的生产技术水平、推动农业经济长期增长。例如,外国资本引入先进的农业机械、高效杀虫剂、高质量化肥等物质手段,而且这些物质手段会很快扩散,有关部门和农民不仅大大降低自己研发这些手段的昂贵成本,而且保证了农业生产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提高。在农业现代化方面,《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称,跨国公司进入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总体上已经促进当地农业的现代化和商业化发展。在中国,农业引资促进现代生产体系的建立,培育了一批农业生产基地,使沿海一些地方农业逐步走上贸工农一体化发展之路,也使农产品出口由量多值低的初级产品向着出口高附加值的制成品转变。在拉美,外国资本给各国带来了急需的技术、新的生产方式和营销理念,有力地冲击了拉美农村落后的经济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拉美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3.对农村问题的积极效应外商农业投资也是促进发展中国家农村外向化和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在农村外向化方面,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带动了当地外向型农业的发展,也推动当地农村跟更远的城市、国际市场进行更加密切广泛的信息、产品和人员的交往,带动当地农村外向型发展。在农村城市化方面,外来投资促进发展中国家农业现代化以及生存型农业转向商业化农业,此外还在增加农业收入的同时减少农业就业人口。同时,为吸引外商投资于当地农业,当地需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准备城市生活所需的生产生活条件,这为当地农村的城市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诱因。 (二)中国面临的主要挑战 1.对农民问题的挑战 外商农业投资对农民直接带来产业竞争和失业的挑战。一方面,订单农业模式下,实力和规模有限的小农与少数几家大型卖家(农业跨国公司)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会引起严峻的产业竞争问题。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农业以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农业生产企业化、商业化、组织化程度低,当地小农缺乏稳定提供标准化产品的能力、足够的技术和资金、准时的交货能力、足够解决争端的法律手段以及有效缔结与管理契约的能力。这既不利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因为外商在直接投资中和众多分散农户打交道交易成本和风险太高),也不利于形成与外资企业相竞争的谈判力,当地小农的生产资料投入和产品销售受到外商支配。另一方面,大型先进的外商进入使得资本密集型技术得到大规模使用,当地的小农生产受到排挤,农业劳动力失业将会加剧。这也是拉美农业引进外资的重要教训。 2.对农业问题的挑战 外商农业投资对农业形成结构单一、粮食安全和地位附属形成挑战。在农业结构方面,除了最近南南合作中加强了主要粮食作物的直接投资,目前跨国公司的农业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经济作物上。外商偏重经济作物等出口农业将会导致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在粮食安全方面,尽管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农业投资的参与有利于促进相关国家提高农业产量和生产效率,但是仍然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它们的参与在多大程度上增强了这些国家的主食作物生产和粮食安全。大型跨国公司的研发和技术创新并不特别针对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主食作物的生产。显然,这对一些发展中国希望通过跨国公司参与农业提升粮食安全的战略形成严峻挑战。在东道国农业地位方面,实力更加强劲的农业外商极可能在东道国具有潜在动态比较优势的弱质产业领域形成垄断,从而剥夺了这些国家相关产业的未来成长空间。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中往往凭借强大的资本、技术、品牌、渠道、市场等优势迫使一些国家的企业转让和放弃本土名牌以全力塑造自有品牌,造成当地农产品品牌无形资产的流失。品牌的丧失和成长空间的压缩使得相关国家的农业在农产品加工和流通领域、土地和农业生产资料、农业和食品出口贸易等方面处于受支配地位。 3.对农村问题的挑战 外商投资还为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问题带来了社会和环境方面的挑战。尽管具体的影响模式还不明确,但是有案例表明,跨国公司尽管可能带来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技术,但是这些技术的大规模使用对于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水资源使用的影响却不容忽视。跨国公司也可能转移不适用于当地的大规模农业生产技术或者维持当地传统农业生产模式,阻碍当地农业技术进步。另外,跨国公司过度投资开发可能导致农业资源掠夺式经营,单一种植损害生物多样性,致癌药物使用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跨国公司拥有或者控制大量农田还会引起明显的社会和政治问题。根据非政府组织GRAIN在2008年公布的一份报告,在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背景下,日本食品企业2006到2008年间在巴西、非洲和中亚等地租用和购买大量农田以种植有机作物,目前日本拥有超过国内农田三倍的海外农田。例如,日本三井公司2007年底在巴西购买10万公顷农田种植大豆,涉及的耕地面积相当于日本本土可耕种农田面积的2%。一直严重依赖粮食进口的沙特、巴林、科威特、卡塔尔、阿曼、约旦和阿联酋等海湾国家组成海湾国家合作委员会,携手在老挝、印尼等东南亚国家以及中亚和欧洲的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寻找屯田机会。跨国公司的这些举动无疑会在当地引起关于传统农业文化等非物质遗产、土地主权等社会政治问题的争论。 四、我国吸引与利用农业外商投资政策建议 跨国公司对相关国家农业和食品产业链的渗透和影响已经非常深入,甚至超出人们的想象。虽然目前我国农业外商投资规模还很小,各种潜在效应和挑战可能还不太明显,但是随着外商加大对华农业投资力度、扩大投资领域,跨国公司对中国基础性农业领域的渗入将日益加深。尽管存在各种不利因素和挑战,发展中国家还是不能低估外来投资促进农业发展的潜力。从拉美国家的经验来看,农业外商投资同时具有明显的“双刃剑”效应,我国务必正视农业外商投资可能带来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及其后果,及早警醒相应的潜在影响并做好农业外商投资的促进、保护和管制工作以趋利避害。 (一)投资促进 坚持自力更生与利用外资相结合,积极鼓励外商来华投资农业,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扩张农业生产对满足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和增强农业活力非常关键。《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农业的直接投资兴趣越来越浓。促进外商来华投资农业要关注以下重要问题: 1.在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框架下有序稳步促进农业对外商开放的领域和地区,同时要打破农产品在地区和行业上的封锁限制,尽快形成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以支持发展农业规模经济。这是增强外来投资吸引力的根本前提。 2.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稳妥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的适度流转,为外商在华发展大规模、商业化、国际化的农业产业提供土地经营权的保证。 3.改进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是促进外商农业投资和贸易的重要条件。其中包括利用外资参与改善现有通信运输供电系统、建设贸易促进机制、提供足够的储存设施、更新水利灌溉设施。 4.实施农民教育培训计划,培养农民的国际竞争意识和能力,增强吸引外商投资的能力。尤其是要促进农民集中化、规模化经营,增强他们的农业生产企业化、市场化、商业化和组织化程度,提升他们稳定提供标准化产品的能力、足够的技术和资金筹供能力、准时的交货能力、足够解决争端的法律手段以及有效缔结与管理契约的能力。同时还需要注重培养和扶持国内大型农业企业的能力,以对抗外来跨国公司的竞争。 5.创新政府农业生产服务机制。包括支持建立农民组织,建立农产品标准和认证体系,提供政府引导下的知识产权保护、农业保险机制、农民损害赔偿机制及农村利益协调等延伸服务,为跨国公司和当地农业配对搭桥,改善国内法律制度增强法律安全,缩短农村集体土地审批期限,在审批管理、税收减免和融资条件等方面针对农业及其细类实施差别化、制度性、明晰性和持续性的优惠。 6.拓展外商农业投资渠道,促进绿色革命。例如,促进农业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及其在转移技术、增加农业投入以及增强中国农作物进入国际市场的能力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对我国来说,还需特别重视促进订单农业的发展,通过发展订单农业使得当地农民能够增强生产能力并进入更加庞大的全球农业价值链(网络)。鼓励采取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建立种子和技术中心等模式,促进外商农业研发投资,充分利用跨国公司在不同价值链环节的布局优势,鼓励和扩大关键的资金、信息、知识和技能对华转移,推动中国绿色革命的发展。 (二)农民保护 利用外资与保护农民利益相结合。在中国,农民是农业价值链中实力最薄弱的部分,对他们而言土地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吸引外商大规模开展农业投资的同时,有必要利用竞争政策保护他们免受占支配地位的跨国公司滥用权力的不利影响。 1.政策完善和制定过程中需充分反映所有利益相关者尤其是当地农民的诉求。在同国外投资者谈判过程中,所涉及的土地、投资的目的应该透明,要鼓励当地土地拥有者参加谈判。 2.政府需要设计有效的政策、提供合同模版保护当地农民利益。为避免土地的滥用和过度开发,政策需要加强国内立法建设,保护当地农民传统的土地保有权,为其提供可诉诸法律的途径。同时要制定外来大规模农业土地收购的国际/国内原则,如透明度规则、尊重现有土地权力、获取粮食的权力、保护土著居民以及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性。 3.政策制定者需从发展效应最大化的视角出发完善政策。促进直接投资和订单农业能给当地带来技术转移、增加就业机会、提升农民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效率、增强竞争优势等特定利益,促进当地建立和加强国内、地区和全球农业价值链(网络)并且掌握农业核心技术。 4.兼顾对外农业投资确保粮食供应。例如,综合利用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海外订单农业以及投资于农业交易所和港口等物流基础设施,保护国内人口粮食安全。对于一些国家利用海外农业直接投资增进本国粮食供应和粮食安全的做法,我国政府也可借此分享主要粮食作物增产的利益。 (三)外商管制 在促进外商投资与管制外商投资之间寻求平衡。加强农业外商投资管制,利用农业跨国公司促进当地农业和农村长期可持续发展,改善和保障粮食和环境安全。 1.产业进入管制。跨国公司往往对经济作物的直接投资或者订单农业更感兴趣,需要加强外资农业细类进入管制,合理规划并引导外商投资方向,避免农业结构单一影响国家粮食安全。例如,积极引导日本和韩国等距我国较近的亚洲经济发达国家投资我国蔬菜和果汁等农产品加工业,引导欧洲和美国等发达国家投资我国乳品加工等先进技术型农业项目,带动我国相关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的提高。 2.技术采用管制。促进跨国公司研发出的种子和农业技术适应我国实际条件,并向当地农民分销和转让,确保相当份额投入品的当地采购,推动建立和增强本土长期可持续的生产能力。 3.发展效应分配管制。在引进先进技术和方式与确保、增加农民就业机会之间寻求平衡,避免引资过快产生太大的失业冲击。收入分配中要确保和增进当地农民和社区的福利。 4.社会和环境管制。投资合同履行过程中,要严密监督和评估对当地社会和环境整体发展的影响。在结束特定投资合同之前,当地政府应该严格评估特定项目(尤其是生态治理、环境保护、荒滩改造等具有明显正外部效应的项目)的环境和社会影响。 农业投资论文:农业科技投资问题初探 一、国外农业科技投入现状及特征分析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业科技则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从发达国家来看,高科技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主要得益于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体制,以及充裕的农业科技资金供给[1]。纵观国外农业科技投资的特征,可以归纳出三大主要特征: (一)投资强度大 农业科技投资强度,即农业科技资额占农业GDP值的比重。比较国内外农业科技投资强度的相关统计数据,最显著的区别是农业科技投资强度的差异———与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科技投资强度明显偏低。 (二)私人投资的积极参与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私人部门在农业科技投资中,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甚至承担着主要的投资责任。与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私人投资占有较高比重相比,我国私人部门在农业投资中的作用微乎其微。 (三)法律保证政府投资的刚性增长 国内外许多文献表明,国外(尤其是以美国、韩国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为保证农业科技资金的有效供给和刚性增长,以立法形式对农业科技投资作出了一系列规定。例如,为了保证政府公共财政投资的增长,各国在制定年度财政预算计划(这种财政预算具有法律效力)时,通常会对农业科技投资在预算总支出中的比重作出具体的规定,以保证政府农业公共投资的持续、稳定增长。以美国为例,从1958年开始,美国政府对农业科技投资额保持了年均8%的增长率,投资的重点主要集中于没有直接经济效益但关系到未来农业科技发展的基础研究领域,其资金的来源主要由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提供,并且以相关法律为依据和保障。 二、我国农业科技投入存在的问题分析 资金投入,是农业科技活动的基础。长期以来,我国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对农业科技投资的力度不断加大[3]。但受国家财力的限制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公共财政投资的总量十分有限,而私人投资的潜力也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农业科技资金供给短缺的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通过与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投资特征的比较,可以归纳出我国农业科技投资的两个突出问题: (一)农业科技投资强度低 统计数据表明:得益于政府对农业科技的高度重视,以及私人部门的积极参与,各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普遍高于非农业部门[4]。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尽管政府对农业科技投资的力度不断加大,私人部门也开始介入农业科技投资领域,但从总体来看,农业科技投资强度还很低:既低于国内科技投入的平均强度,也低于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农业科技投入强度(见表3和表4)。表3的统计数据反映:我国2007年的农业科技投资强度仅为0.54%,仅仅相当于美国2006年农业科技投入强度的1/7左右,或者20世纪90年达国家农业科技投资平均强度的1/4左右,以及发展中国家20世纪90年代平均农业科技投资强度的50%左右。表4的统计数据表明,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投资强度普遍高于科技投资强度的情况相反,我国农业科技投资强度远远低于非农业部门的水平。以2007年的统计数据为例,我国农业科技投资平均0.54%的投资强度,仅仅相当于国内科技投资强度(1.49%)的1/3左右。 (二)私人投资参与度不高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虽然私人部门已经开始涉足农业科技领域,但由于起步晚,私人投资在整个农业科技投资领域中的作用还微不足道。私人投资农业科技活动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原因是多方面的: 1.农业本身的弱质性及其对自然条件的高度依赖性,决定了农业科技活动的高风险性[5]。企业投资要求风险与收益对称,要求收益立竿见影,并且能得到有效保障,农业科技投资难以满足这些要求,也就难以获得私人部门的青睐,尤其在资源环境、农作制度、气候研究等公共产品属性突出的领域,更是如此。 2.企业资金没有得到充分挖掘。由于我国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资金实力和科研能力强大的农业企业为数不多,农业科研力量主要集中在高校和政府科研机构中。这些机构的经费主要由政府提供,也就必须以政府为主要服务对象,而缺乏市场竞争意识,缺乏与企业联系、争取企业经费支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农业科技成果必须在较大范围内应用才能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虽然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这种制度导致的农地分散,使得农民应用高新技术的收益有限,对应用农业科技成果的兴趣不高。 4.从农业科技私人投资来看,由于农业科技成果的公共产品(或半公共产品)属性,农业知识产权很难得到有效的保护。私人部门投资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加上受传统的重工轻农思想的影响,企业投资意愿不强。私人部门参与农业科技活动比例偏低,既不利于农业科技投资强度的增加,也不利于农业科技投资结构的优化。由于缺乏追求科技成果实用性的私人资本的参与,政府的公共投资缺乏有效的竞争,既降低了公共投资的效率,也导致了农业科技与现实需求的脱节。 三、基本结论及对策建议 科技兴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落实科技兴农战略的关键在于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6]。农业科技投资是农业技术进步的基础和前提条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科技管理体制的差异,中、美两国农业科技投资强度和效率有显著的差别。提高农业科技投资强度和效率,主要是在加大政府农业科技投资强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非政府部门在农业科技活动中的作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科技投资回报率。 (一)提高认识,加大政府农业科技公共投入力度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即使是在工业占主导地位的时代,无论是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还是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农业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主动加强农业科技投入的力度。农业科技投入促进技术进步理论认为,农业科技进步是一个不断创造新知识、发明新技术并推广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动态发展过程,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农业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为了保持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农业科技投入的政府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大部分农业科技产品在不同程度上具有一般公共产品属性,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必然会出现“搭便车”现象,而技术“消费”的非竞争性更使得科技产品的效益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农业科技需要政府给予更大的支持。为了保证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投资力度,可以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用法令和制度保障农业科技资金的刚性供给,建立政府农业科技资金持续供给的长效机制。同时,要统一农业科技资金管理,优化农业科技资金配置,以保证农业科技财政投资的效率。 (二)充分发挥非政府部门在农业科技投资中的作用 政府承担农业科技投资主要任务的长期性,并没有否定非政府部门在农业科技领域中的作用。国际经验表明,非政府部门在农业科技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长期趋势来看,无论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非政府公共投资农业科研的比例不断提高。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内部原因是非政府部门对农业科技投资可以获得较高的回报率。然而,非政府部门对农业科技投资也有一系列前提和条件:一是农业技术的知识产权制度必须得到保障;二是企业对农业科技投资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和局限性;三是私人对农业科技投资的前提是投资农业科技的企业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四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农业企业对农业科研投入的增长与市场扩张有关。跨国农业科技企业进入其它国家的条件是: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农业科研投资和人力资源为这些公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7]。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私人对农业科技投资比例偏低可以从两个方面寻找根源,即:一是知识产权健全程度,二是农业科技产业化所依赖的大型农业企业。充分发挥私人部门在农业科技活动中的作用,首先要求健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其次是要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培育一批实力雄厚的农业企业。同时,由于私人与政府对农业科技投资在许多领域是互补的,私人企业的投资是政府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投资基础上的延续[8],把政府与私人对农业科技领域的投资视为替代关系有碍于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如何制定合理的科技政策和高效的农业科技投入诱导机制,以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在农业科技投资领域的互补性,是未来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中值得深思的问题。 (三)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科技投资回报率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是提高农业科技投资回报率的有效措施,也是提高农业科技投资积极性的基础。一是完善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制度保障。改革现行农业科技管理体制,确保农业科技立项适应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在项目审批和项目验收环节,要坚持以实际经济效益作为评价标准,“硬化”成果检验,强化基地建设,注意产前、产中、产后的配套技术组装,为成果转化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是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体系保障。要在建立一支充满活力的农业推广队伍的基础上,加大推广经费投入,探索新的服务方式,加快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创新;三是增加农民对农业科技的有效需求,是促进农业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源泉。刺激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要在实施政策倾斜的基础上,想方设法改善农业贸易条件,并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和改善农民采纳农业科技成果的能力和条件,增强农民采用农业科技成果的积极性等;四是必须协调好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农业推广三者之间的关系,创建“三农”互利合作新模式。要在理顺利益关系的基础上,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将各自的优势结合起来,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共同为“科技兴农”做出贡献。 农业投资论文:农业水利投资效率提升思路 1我国农业水利投资的现状 农业水利设施的改善,为农业增产、农村经济的增强、农民收入的增加奠定了基础,所以农业水利投资一直是国家和地方水利投资和建设的重点,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1投资饮水工程,解决饮水困难 从2000年开始,国家安排专项资金,重点帮助中西部地区解决农村饮水困难问题。“十五”期间,中央共安排国债资金103亿元,加上地方政府和群众自筹资金,总投入约200亿元,建成各类农村饮水工程80多万处,使6000多万农村人口告别了饮水难。 1.2投资大型灌区节水改造,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从1998年开始,国家安排专项资金对大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至2004年底,已累计投入136亿元,其中国债资金75亿元,地方配套61亿元,对全国402个大型灌区中的255个进行配套与改造。改善了项目区灌排条件,提高了农田综合生产能力。 1.3提高抗洪排涝能力,改善生态条件 2001-2004年,全国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20万km2,实施封育保护逾30万km2,建设基本农田1.94万hm2,建成淤地坝7300余座,营造水土保持林草0.12亿hm2,建设小型水利水保工程753万处(座)。经过重点治理的区域,植被覆盖率增加,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状况明显好转,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至2004年底,中央累计投资198.8亿元,共安排各类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1571座,其中安排规划一期中央补助项目1204座,占一期规划总数的90%。规划一期项目完成后,可恢复防洪库容60亿m3,恢复兴利库容75亿m3;恢复年供水能力50亿m3,恢复灌溉面积130万hm2;恢复年发电量10.5亿度;保护960万hm2耕地和保障1.59亿人口的防洪安全,综合效益明显。 1.4防汛抗旱能力显著增强,有效减少了灾害损失 2001年以来,我国洪涝灾害较为严重。淮河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流域性大洪水,珠江流域西江发生了超过百年一遇特大洪水,黄河支流渭河、长江支流汉江、嘉陵江出现了罕见的秋汛。另外,一些中小河流洪水频繁发生,局部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较重。东南沿海地区多次遭受台风袭击。由于各大江河防洪工程体系进一步完善,整体防洪能力明显提高。据统计,2001-2004年,全国水利工程防洪减灾效益4311亿元,年平均减灾效益1078亿元;因洪涝灾害平均死亡1564人,远远低于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水平。2003年和2004年发生了严重的冬春连旱和秋冬连旱,江南地区连续两年发生伏旱,2004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发生了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赤潮现象。通过组织实施引察济向、引岳济淀、向扎龙湿地补水、黑河分水和塔里木河输水等调水工程,有效地改善了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为缓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用水紧张局面,首次实施了压咸补淡,效果良好。据统计,2001-2004年,平均每年因抗旱减少粮食损失500亿kg,减少经济作物损失400多亿元,临时解决了2700万城乡人口、1900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2进一步加强农业水利投资 要进一步建设农业水利设施,改善粮食生产和农村人口生活的环境,对此,我国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农田灌溉面积达到0.49亿hm2,供水能力达到5000亿m3,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业抗灾能力。但是,近二十多年来对农业水利投资重视不够,欠帐较多。据统计,1980年我国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为4.47%,以后逐年大幅下降,1994年最低降到0.88%,1998-2001年虽有所提高,但仍然不到3%,未达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水平。由于投资、投劳不足,我国农业水利工程体系脆弱,抵抗自然灾害能力低。具体表现:一是大量水利工程年久失修,存在各种隐患。二是江河的防洪能力不断下降。大江大河一般只能预防20年一遇的洪水,中小河流一般只能预防10年一遇的洪水。三是有效灌溉设施不足。我国灌溉面积只占耕地总量的38%,超过一半的耕地没有灌溉设施。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大多数地方基本上还是靠天吃饭,水旱灾害受灾面积平均每年达到0.35亿hm2,粮食生产受到极大影响。除此之外,我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政策不完善、投入不足、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等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工程建设投入长期欠帐,近年来总体又有明显的下滑。骨干工程建设虽有政府的专项资金支持,但投入规摸远不能满足要求;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由于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两工”后,政府和民间投资增加不多,农民投工大幅度减少,投入下滑更为明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体状况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据各地上报的数字,2004—2005年度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民投工比1998—1999年度下降近70%,完成的土石方量下降59%,改造中低产田面积下降38%,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减少35%。出现这一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在农业比较效益发生变化、农民市场主体地位已经确立和农民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的新形势下,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行不通了,新的机制又未建立起来。要进一步加强农业水利投资面临四方面的主要问题。 2.1农村饮水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保障饮水安全是保障人的基本生存权利的体现,是维护人的健康生命必要条件,因而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指标。近几年,我们加大了农村饮水解困工作力度,从总体上说,饮水困难问题已基本解决,但新的问题即饮水安全问题又摆在我们面前,而且任务更重,要求更高。根据2005年上半年组织的农村饮水现状调查,全国农村有3.2亿人饮水不安全,其中各类饮水水质不安全人数2.26亿。饮水不安全,不仅直接损害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成为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严重制约因素。按照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和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今后15年我国农村需解决约3亿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尚不包括以后因条件变化新出现的饮水不安全人口和因标准改变需要提高解决标准的人口,任务十分繁重。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加大饮用水源保护力度、加快供水和净水设施建设、加强工程和供水管理等,把解决人畜饮安全作为水利工作的第一要务,把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安全作为农村水利工作的第一要务。 2.2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农田水利建设薄弱的矛盾非常突出 粮食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也是“三农”工作的重点。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最根本的是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恢复和改善农田水利条件,正是实现这些重要目标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的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给从过去的长期不足变成了总量供大于求,最高年产量超过5000亿kg,但近几年又出现了连续下滑。2003年全国粮食总产只有4300亿kg,产需缺口超过500亿kg。由于粮食连年减产,粮食库存不断减少,已降至安全库存的底线。出现上述问题,除了种粮效益比较低使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外,主要原因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下降,而综合生产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又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下滑,农田灌排设施的保障能力下降。虽然2006年粮食产量出现恢复性增长,但那是各种有利因素同向作用的结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并没有实质性提高,粮食生产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开展以节水为中心的排灌设施改造,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将是农村水利工作的长期任务。我国农田水利骨干工程(包括大中型水库)大多建于20世纪60年代前后,相当一部分已达到使用年限,加之管理维护不力等原因,老化失修严重,急需更新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本来就设计不完善,建设标准低,又缺乏正常的维护管理,损坏失修更严重,欠帐更多。同时,为了在我国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还要适度发展新的灌溉面积。因此,改善农田灌排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将是一项长期任务。考虑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尖锐,灌溉用水占整个用水的比重大,节水潜力也大,因而必须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即通过灌溉管理制度的变革,以经济手段为主,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工程、经济、科技等多种措施,建立长效的节水机制,以保证在改善灌排条件,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的同时,为建设节水型社会做出贡献。 2.3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由于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十分严重,有的还在进一步恶化。一是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依然存在;二是由于工业废水的不达标排放和农药的过量使用,农村水环境不断恶化;三是由于过度放牧,草原退化甚至沙化严重;四是一些地方砍伐林木的现象仍在发生,直接威胁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成果;五是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区域性的地下水位大幅下降。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最终都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和要求越来越远。 2.4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利用率低及水污染等又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目前我国城市、工业年缺水近60亿m3,农业年缺水300亿m3。北京已出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峻的供水危机,直接威胁首都生态环境、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水的供需矛盾将更加尖锐。因此采取有力措施通过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更加紧迫、更加刻不容缓。 3提高农业水利投资效率的对策和建议 3.1统一规划和协调投资,合理布放资金 规划是科学有效地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过去的一些地方搞农业水利投资,确实存在盲目建设、片面追求政绩等不讲效益、劳民伤财的现象,不仅造成投入的浪费,而且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要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把规划作为开展农业水利投资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依据。专项规划一要贯彻新的治水思路,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节约资源的观念,体现保护环境的意识。二是要与其它有关规划,包括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其它相关专项规划相衔接。三是要充分考虑需要与可能,提出的目标既要积极,又要通过努力可以实现。四是制定措施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具有可操作性。县级综合规划不仅要达到摸清情况、明确任务、指导和规范工作的目的,还要起到协调有关部门、整合投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作用。做好县级农业水利投资综合规划,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后地下、先节水后开源”的准则,搞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开发、利用、节约、配置与保护,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国家政策,把农村和农民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摆在最优先的位置。三是要增强规划的权威性,确保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实施。为此规划要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水利行政主管部门编制,编制过程中要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规划编制完成后要按程序审批。经过批准的规划,就是全县统一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而不是哪一个部门或哪一个单位的规划,所有相关部门和相关单位都要严格执行,不能随意变更或中止。 3.2研发和推广农业灌溉节水技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我国许多地区水资源极度匮乏,加之农业灌溉用水效率低,影响了土地资源向粮食资源的转换。应该在缺水地区大力发展滴灌、喷灌等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加大相关的基本投资,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使灌溉水均匀、定时、定量地浸润农作物,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农业灌溉和生产方式,减少水资源的流失和浪费,发展农业生产力。据测算,农业用水有效率提高10%,可以节水300亿m3。可见,我国农业节水的潜力是很大的。只要在农业灌溉技术和节水技术方面实现突破,将大大提高粮食产出水平。 3.3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确保农业水利资源投入 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是提高农业水利投资效率的关键。根据农业水利投资的性质和我国的国情,解决农业水利的投入问题,应当而且必须采取政府投入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农户自愿投入为基础、其他经济组织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1)切实增加政府投入。“三农”问题是我国的基本问题,农村是相对落后区域,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在农村经济发展上,必须构筑起政府主导的新格局,给农村予以更多的关心。特别是建立公共财政框架后,政府对农村的关心和支持更多地从财政投入上体现。目前,我国总体上已经开始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财力的不断增加,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当加大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虽然政府的投资仍属补助性质,但与过去相比,补助比例必须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增长。要在稳定增加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水土保持、小水电代燃料等工程建设投入的同时,着力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要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从新增财政支农资金和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中,较大幅度地增加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应切实担起农田水利建设的责任,把农田水利建设纳入预算,逐年扩大投资规摸,并形成制度。资金来源可通过新增预算内财政收入、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国有土地出让金、逐步提高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等多渠道解决。 (2)充分调动受益农户的积极性。我国农田水利建设量大面广,投资需求巨大,完全依靠政府来负担是不现实的,至少在短期内难以做到,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现阶段农村中还存在大量富余劳动力,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继续利用农闲季节,组织和引导农民尽可能多地搞劳动积累,是在我国资金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有效途径。还应该看到,由于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可以改善农民自身的生产生活条件,农民可以从中受益,只要引导得好,农民是有积极性的。因此在新的形势下,仍然应该把引导农民投资投劳作为建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保障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正确认识减轻农民负担与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关系,严格区分农民自愿投资投劳与加重农民负担的界限。要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民主议事、组织协调和技术服务等方式,充分调动农民投资投劳的积极性。要在农民自愿和充分考虑农民承受能力的前提下,把政府补助与农民自筹挂钩,多筹多补,先干后补,以鼓励农民更多地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3)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范围广、内容多,既有公益性,也有经营性。水电、兼有二三产业用户的供水等项目具有较强的经营性,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市场机制解决投入问题。既使是农业灌溉等准公益性项目,如果能够通过稳定可靠的机制,对公益性资产损耗进行补偿和政策性经营亏损进行补贴,也能吸引一部分社会资金的投入。因此,要把利用社会资金作为解决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的有益补充,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的主体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其他经济组织。投入的工程可以是经营性工程,也可以是非经营性工程,只要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农田水利规划,不改变工程性质和用途,不降低服务标准和质量,就应该为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3.4探索新的组织方式,保证投资项目的实施 长期以来,我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政府决策和组织,农民被动服从和参与。不论是解放初期、时期的“一平二调”,还是上世纪90年代的两工制度,都带有一定的行政强制色彩,虽然推进了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但客观上也加重了农民负担,由于决策的不民主、不科学,还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浪费。为了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2000年中央决定取消统一规定的两工,村内集体生产公益事业所需劳务实行一事一议,由村民大会民主讨论决定。这是中央主动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对农民多予少取的重要步骤,是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的具体体现。第一,用民主管理替代行政命令。要充分尊重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尊重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转变组织方式。农民自己能够兴办的工程,政府要放手让农民去做,实行民办公助;需要政府组织、农民参与的工程,也要与农民协商,尊重他们的意愿,体现农民的利益,征得他们的同意,变要我干为我要干, 彻底改变过去一平二调、行政命令等强制性做法。第二,完善一事一议政策。要按照总理的要求,抓好一事一议的三个环节;一是所议之事要确实符合大多数村民的意愿;二是议就要真议,是充分发杨民主而不是搞形式;三是议完之后的实施过程和结果要接受群众监督,真正做到村务公开。考虑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实际需要,总结各地的实践经验,可将一事一议的范围由仅限于村内工程扩大到跨村的斗渠、小型水库、圩垸等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工程。跨村工程建设需要向农民筹资筹劳的,应按照“乡镇协调、分村议事、联合申报、统一施工”的程序和办法实施。无论是村内工程一事一广议,还是跨村工程分村议事,都要严格遵守自愿互利、注重实效、控制标准、严格规范的原则。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上限标准,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 农业投资论文:农业水利基建投资研究 一、农业水利基建投资 自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实现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的变迁,农村所有制关系、农地产权关系、农村组织制度都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样的制度背景下,农业水利基本建设投资(简称农业水利基建投资,下同)总量变化有何特征?农业水利基建投资与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如何?农业水利基建投资对农业产出的绩效如何?投资主体状况如何?对此,笔者根据所获得的1981—2001年的数据资料,对中国农业水利基建投资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了一些相关的基本结论与启示。 二、中国农业水利基建投资①的基本特征 (一)投资总量呈阶段性增长之势一方面,投资总量呈增长之势。在1981—2001年的21年间,年平均投资水平为153.81亿元,除个别年份(1984年、1985年、1988年和2001年4年)投资总量比上年有所下降外,其余各年投资总量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并以平均每年20.42%的速度递增。其中,1998年比上年增幅最大,增幅额达到153.10亿元,如表1所示。另一方面,投资增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1)1981—1990年,尽管投资总量呈增长之势,但增长极为缓慢,处于徘徊增长阶段。从总量上看,年平均投资额仅为23.68亿元,其中投资最多的1990年为40.7亿元;从增长速度看,除1984年、1985年、1988年3年投资额比上年有所下降外,其余各年虽比上年有所增长,但增幅最高均不超过30%(1990年除外)。(2)1991—2001年,投资增长快、增幅大。从总量上看,年平均投资额增加到272.10亿元,其中投资最多的2000年为580.1亿元;从增长速度看,除2001年比上年投资有所减少外,其余各年均比上年有较大幅度提高,其中有5年的增幅都在30%以上,最高增幅的1998年为59.2%。 (二)农业水利基建投资总量增长与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密切相关通过农业水利基建投资与GDP之间相关关系的分析可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农业水利基建投资与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笔者采用双对数模型对1981—2001年中国农业水利基建投资与GDP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所得计量模型①为:lny=-3.424+1.204lnx(-9.867)(15.259)R2=0.925其中,x为GDP的具体数值;y为农业水利基建投资的具体数值。结果表明,农业水利基建投资与GDP在较长时期内有很强的正线性相关关系,亦即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增长与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三)农业水利基建投资贡献显著但在GDP、财政支出和基建投资总额中所占比重偏低一方面,农业水利基建投资对农业(狭义)产出的贡献显著。为了分析农业水利基建投资在农业产出中所做的贡献,笔者以农用机械总动力和化肥施用量作为两个参照变量建立模型。这是因为:(1)农业水利基建投资和农用机械投入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农业生产中固定资本的投入;而化肥施用量则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农业生产中流动资本的投入。这样,选择这3个变量可以比较全面地描述农业投资的总体状况。(2)资料的可获得性,即这些变量的统计数据在各种年鉴上较为完整,容易取得。笔者主要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分析工具进行实证研究,假设具体模型为:Y=A+BX1+CX2+DX3+e。其中,Y为农业总产值;X1为农业水利基本建设投资;X2为农业机械总动力;X3为化肥施用量,A为常数项,B、C、D为待估计参数,e为随机变量。相关变量的数据资料见表3所示。在初次的回归结果中,农业机械总动力未通过5%显著水平下的t检验,将该项剔除,重新估计的结果见表2所示。结果表明,农业水利基建投资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较大,其弹性系数为10.712,明显超过化肥施用量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做的贡献。但另一方面,农业水利基建投资在GDP、财政支出和基建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却偏低。尽管1981—2001年这21年间,中国农业水利基建投资在不断增长,特别是1991—2001年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其在GDP、财政支出和基建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却显得偏低。其中,农业水利基建投资占GDP的比重均在1%以下,1999年和2000年最高为0.65%,1988年最低只有0.16%,明显低于国外2%以上的水平;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除1999年为4.07%外,其余各年均未超过4%,最低时仅为0.95%,明显低于国外平均5%左右的水平。农业水利基建投资占基建投资总额的比重除1999年和2000年两年外均未超过4%,最低时仅为1.50%。 (四)以政府为主的投资主体单一性状况仍未根本改变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国家财政体制和基建投资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财政体制上实行“分灶吃饭”,基建投资体制上实行“拨改贷”),但农业水利基建投资以政府为主的投资主体单一性状况仍未根本改变。中国农业水利基建投资与财政支出之间的相关关系也可从侧面反映出农业水利基建投资中以政府为主的投资主体单一性状况。笔者仍然采用双对数模型对1981—2001年中国农业水利基建投资与财政支出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所得计量模型为:lny=-3.484+1.478lnx(-16.06)(24.69)R2=0.97其中,x为财政支出的具体数值;y为农业水利基建投资的具体数值。结果表明,农业水利基建投资与财政支出在较长时期内同样具有非常强的正线性相关关系,这一结果也从侧面反映了政府投资主体的单一性状况基本上没有改变。 三、结论与启示 (一)农业水利基建投资总趋势的增长性与增长过程的波动性、阶段性并存对中国农业水利设施建设投资的历史及现状的分析表明:一方面,中国农业水利基建投资总量一直呈增长之势;另一方面,这种增长又具有明显的波动性和阶段性。 (二)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重要性与投资不足的状况并存农业水利基建投资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十分显著,但其在GDP、财政支出及基建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偏低,也就是说其投资量明显不足。这种矛盾状态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应有作用的发挥。 (三)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量的增长有赖于国民经济总体水平的提高农业水利基建投资与GDP之间的高度相关性说明了这一点。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大中型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巨大,因此,只有国民经济总体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大中型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提供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 (四)投资主体呈现出以政府为主的投资主体单一性进而决定了投资渠道的单一性改革开放后,尽管经济运行的市场化趋动日益明显,投资多元化的内在要求日益增强,但由于水资源的公共产权制度及其他原因,社会资本很难向农业水利基础设施领域特别是大中型农业水利基础设施领域注入,致使中国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仍然是以政府为主的单一投资主体模式。投资主体的单一性决定了投入资金来源渠道的单一性,即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绝大部分来源于政府财政资金。 (五)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制度创新成为必要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农业产出(文中以农业总产值表示)的重要性要求随着国民经济总体水平的提高和政府财力的增强而实现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持续、稳定、适度增长。而要做到这一点,从根本上讲就要进行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制度的以政府为主的主体多元化、渠道多元化、产权多元化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 农业投资论文:教育投资对农业效率影响的分析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自上个世纪50年代Koopmans和Debreu首次提出技术效率的概念以来[1][2],技术效率分析范式引起了西方学者广泛的关注。Aigner[3]、Afriat和Meeusen从随机前沿分析(SFA)的视角建立了技术效率分析范式[4][5];另一方面,Charmes、Cooper和Rhodes则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视角建立了技术效率分析范式[6]。随着技术效率分析范式的不断完善,将技术效率测度方法应用于农业的西方文献开始涌现。Farrell首次用实证方法测度了美国农业的技术效率[7];BattesseandColli应用SFA方法测度了印度农业的技术效率[8];Mochebelele用技术效率分析范式测度了非洲不同农场的技术效率水平,并且作了劳动力转移对农场技术效率影响的显著性检验[9];Eswaran和Kotwal使用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数据,检验了众多影响农场技术效率的因素,如教育水平、营养状况、流动性约束和农场规模[10];Wu应用DEA方法测度了美国爱达华州不同农场的技术效率水平[11]。 随着西方农业技术效率分析文献的逐年增多,国内学者开始借鉴国外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我国农业的技术效率。亢霞使用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利用我国1992至2002年分省的数据,测度了小麦、玉米、大豆和稻米生产的技术效率[12];张雪梅应用西方的技术效率分析范式,对影响我国玉米生产的技术效率水平的三大因素显著性进行了检验[13];Liu用SFA方法测度了江苏和四川两省的农业技术效率[14]。应用DEA方法测度我国农业技术效率的文献较之用SFA方法更为普遍[15][16][17],但是DEA方法却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它忽略了随机误差对于农业产出的影响,由此造成可能存在的随机误差的影响混同在农业技术效率的估计中。而农业生产中随机误差的影响确实存在,如气候条件的影响等。 本文试图应用SFA分析范式,使用超越对数前沿生产函数和2001-2008年我国30个省(直辖市)的农业数据,测度各省(直辖市)的农业技术效率水平,并检验教育投资对农业技术效率影响的显著性。本文在测度农业技术效率并估计外生变量对农业技术效率影响的过程中,使用“一步估计法”,从而克服“两步法悖论”[18]。 二、理论框架与模型的建立 根据Koopmans提出的技术有效性的概念,我们可以将农业技术效率定义为在农业总产出既定的情况下,缩小投入的能力,或者在投入既定的情况下,扩大农业产出的能力。三、计量模型的设定和数据处理根据上文的讨论,我们将中国农业生产前沿设定为超越对数函数形式,其计量模型如下:it01it2it3it4itP=β+βM+βR+βD+βF5itit6itit7itit8itit9itit10itit+βMR+βMD+βMF+βRD+βRF+βDF22221112131415itititititit+βM+βR+βD+βF+βT+vu,(5)(5)式中除时间变量T外,其他变量均以自然对数形式表示,其中i=1,2,,30个省或直辖市(其中重庆并入四川计算);t=1,2,,8,表示2001-2008年;P表示平均每公顷耕地的实际农业总产出(将每年的名义农业总产出,以2001年为基期,按农业物价指数进行平减,求得每年的实际农业总产出,然后再除以耕地面积);M表示平均每公顷耕地的农业机械总动力;R表示平均每公顷耕地的农业劳动力;D表示平均每公顷耕地的农业用电量;F表示平均每公顷耕地的化肥施用量(本文将原始数据按每公顷耕地面积进行平均处理,可以降低多重共线性的干扰); itv表示农业生产中的噪音误差项,如机械的运行状况、天气变化等,itv服从2.(0,)viidNδ的分布;itu独立于itv,表示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非效率项,itu服从2.(,)ituiidNmδ+的分布,其中it01itm=θ+θEDU,(6)θ为待估计参数,EDU是农户教育投资资本存量的变量,表示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20],测度EDU的公式是:01234EDU=(H+5.5H+8.5H+11.5H+15.5H)/100,(7)其中0H表示平均100个农业劳动力中文盲或半文盲人口数;1H、2H、3H和4H分别表示平均每百个农业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初中文化程度人口、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人口、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此处我们假定文盲或半文盲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年;假定小学文化程度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5.5年(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我国农村小学实行的是五年制小学义务教育,自1986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之后,农村开始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即小学学制为六年,由于原始数据没有将这两种接受不同学制的小学教育的劳动人口进行细分,此处简化处理,假定小学文化程度的农业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5.5年);假定初中文化程度的农业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5年;假定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农业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11.5年;假定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5.5年(由于原始数据没有将大专、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文化程度的农业劳动人口进行细分,此处同样采取简化处理)。 每百个农业劳动力中各级文化程度人口数据来自于2002-2009年的《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各省(直辖市)的农业总产出、农业物价指数、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劳动力人口、农业用电量(根据农村用电量按比例折算成农业生产用电量)、化肥施用量和耕地面积来自于2002-2009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对于西藏不全的数据,须使用到软件Frontier4.1中非平衡纵列数据处理技术)。 四、模型的估计结果 本文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使用随机前沿计量软件Frontier4.1,对模型(5)和(6)使用“一步估计法”。 五、结语 本文在应用西方的技术效率分析范式时,选取超越对数生产模型,较之柯布-道格拉斯对数线性函数有更大的灵活性;单侧似然比检验结果表明,组合误差的设定较之传统的单一误差模型更为符合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在测度农业技术效率并估计外生变量对农业技术效率影响的过程中,“一步估计法”较之传统的“两步估计法”(先单独测度技术效率,然后将技术效率作为被解释变量对外生变量做回归)更优,因为“一步估计法”抛弃了“两步估计法”中一个关键的假定:假定技术非效率效应(TechnicalInefficiencyEffects)在前后两步估计中相互独立。 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问题,除教育投资之外,笔者没有将其他的经济文化环境变量放入解释技术效率的变量向量中,因而有所欠缺。上海和北京较低的农业技术效率水平,表面上似乎只能当作异常值处理,但问题的背后却凸显了上海和北京的农业耕地被非法占用现象的严重性。 农业投资论文:家农业发展外商投资分析 本论文主要从全球农业外国直接投资现状;中国农林牧渔业吸引与利用外商投资的现状;发展中国家农林牧渔业利用外资的潜在效应:以中国为例;我国吸引与利用农业外商投资政策建议等进行讲述,包括了规模相对有限但持续增长、目的地和来源地高度集中、产品集中而且地区专业化明显、跨国公司参与方式多元但以订单农业最显著、农业跨国公司形式多样、分布集中、外国直接投资成为主渠道、外国直接投资总量偏小、外资来源地和目的地分布集中、对农民问题的积极效应、中国面临的主要挑战等,具体资料请见: 内容提要近年来,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农业外来投资日益显著。本文首先以中国为例分析了全球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农业外商投资的发展现状。随后阐释了跨国公司参与农业投资对中国三农问题(农民、农业和农村)带来的诸多效应和挑战。最后从投资促进、农民保护和外商管制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农业外商投资 最近,跨国公司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投资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要议题。这一方面与农业的特殊属性有关。农业对于提供食物、消除贫困与饥饿以及保持传统文化具有关键性意义,为很多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大量农村就业机会,并因为其非经济周期敏感性而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和创造外汇的稳定贡献者。近年来,食品价格的连续上涨和伴随而来的粮食危机更是凸显了农业及其安全问题的严峻性。例如,中国就需要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22%的人口。加强农业投资和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对于我国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现代化农业,增强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培育内需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与全球农业领域外国直接投资(FDI)持续增长有关。20世纪末期农业领域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金额每年不足10亿美元,2005年到2007年却高达每年30亿美元。显然,农业领域外国直接投资的这种持续增长性对于稳定全球直接投资也具有重要意义。 为应对农业及其安全问题,发展中国家不仅需要加大农业建设投资预算,还需鼓励发展各种形式国内外私人投资。农业是我国最早利用外资的行业之一,也是鼓励外商投资的重点领域之一。对于中国等逐步深度融入全球农业市场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为农业引进外资对于促进资本形成、技术转移、产业升级和进入国际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管理和利用好这些投资成为备受关注的政策课题。 一、全球农业外国直接投资现状 (一)规模相对有限但持续增长 尽管到2007年底全球农业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存量为320亿美元,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存量中所占的比重很小,但是主要布局在东道国下游价值链(农业加工和超市)的跨国公司还通过投资上游的农业生产和订单农业放大了跨国公司对农业的参与程度和规模。例如,2005-2007年仅食品和饮料行业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就高达400亿美元。尽管农业领域外国直接投资流入规模有限,但是却从20世纪末每年不足10亿美元持续上升到2005年到2007年的每年30亿美元。尽管就全球总体来看,外国直接投资中农业所占比例很低,但在喀麦隆、老挝、马来西亚等特定的欠发达国家,由于国内的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农业土地大多采用长期租赁制度以及鼓励农业吸引外资,外国直接投资中农业所占比例则相对较高。 (二)目的地和来源地高度集中 农业外国直接投资的目的地主要分布在亚洲和大洋洲地区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地区2007年农业外国直接投资存量占全球总量的78%。2005年到2007年年均流入量最大的五个国家依次为中国、马来西亚、巴西、俄罗斯和印度尼西亚,五国占同期全球20个最大流入国年均流入总量的72%。2007年底农业外国直接投资存量最大的五个国家依次为中国、美国、越南、加拿大和印度尼西亚,五国占同期全球20个最大流入国流入总存量的62%。目前,埃塞俄比亚、苏丹、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是最大的农业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地国。 (三)产品集中而且地区专业化明显 外国直接投资相对集中于甘蔗和蔬菜等经济作物。在发展中国家尤其集中在粮食和经济作物上。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直接投资还投向用于生产生物燃料的相关作物生产。从地区专业化来看,外国直接投资在南美洲主要分布在小麦、水稻、甘蔗、水果、大豆、肉类和家禽等领域。在中美洲主要集中于水果和甘蔗。跨国公司在非洲主要投资于水稻、小麦和油料等主要粮食作物,同时还对南非的甘蔗和棉花以及东非的花卉栽培很感兴趣。跨国公司在南亚主要关注水稻和小麦的大规模生产,而在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则更关注经济作物、肉类和家禽领域。另外,跨国公司在转型国家更关注乳制品领域。 (四)跨国公司参与方式多元但以订单农业最显著 跨国公司对国外农业的参与方式主要包括:外国直接投资(具体包括:控制包括土地在内的所有资产和控制不包括土地在内的所有资产两种形式);管理合同和许可;订单农业(包括2-5年的中短期、5年以上的长期)以及制定农业领域的标准和规范。其中直接投资和订单农业最重要。但就地理分布、国家层面的活动密度、覆盖的商品类型来说,订单农业最突出。跨国公司在非洲、亚洲和拉美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订单农业和其他非股权形式。例如,2008年雀巢公司已与80多个发展中和转型经济国家的60多万家农场签订契约,直接获得他们的农产品供应。新加坡的Olam公司与分布在60个国家和地区的20万家供应商建立起全球订单农业网络。订单农业不仅广泛存在,而且在个别国家还集中分布。例如,巴西75%的家禽生产、35%的大豆生产,越南90%的棉花和鲜奶、50%的茶叶以及40%的大米以及肯尼亚大约60%的茶叶和甘蔗通过订单农业形式采购或者生产。订单农业的产品分布范围从家畜到主要粮食产品再到经济作物。例如,Olam公司通过这种形式在全球范围内采购腰果、棉花、香料、咖啡、可可和糖料等17种农产品。联合利华除向第三方供应商采购外,还利用订单农业从发展中国家的10万多家小农场和大农场采购农作物,这些农作物占其原材料采购的三分之二。 (五)农业跨国公司形式多样、分布集中 从事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跨国公司主要有三类。一是以农业为基础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种植的跨国公司。二是同农业相关主要从事农业上游或者下游价值环节的生产经营活动的跨国公司,包括食品加工商/制造商、零售商以及农业投入品的交易商和供应商。三是一些以国有企业、主权财富基金和国际机构为代表的新投资者。 以农业为基础的跨国公司中,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几乎占一半,意味着发展中国家的农业跨国公司日益成为全球食品和非食品生产的重要竞争者。例如,按照国外资产规模来看,以农业为基础的全球25大跨国公司中,13家总部在发达国家,12家总部在发展中国家,其中最大一家是来自马来西亚的拥有50亿美元海外资产的SimeDarby,美国的DoleFood和DelMonk位居第二和第三。 同农业相关的最大跨国公司中,来自发达国家的占支配地位。与农业相关的50家最大跨国公司中有39家总部在发达国家,25家最大零售和超市型跨国公司中的22家来自发达国家。与农业相关的跨国公司通常比以农业为基础的跨国公司规模更大。其中尤以食品和饮料行业的跨国公司规模更大。例如,雀巢公司、沃尔玛分别控制了660亿美元、630亿美元的海外资产,而以农业为基础的最大跨国公司SimeDarby的海外资产还不到雀巢的十分之一。总部位于发达国家的9家最大食品和饮料行业跨国公司每家拥有200亿美元的海外资产,它们拥有的海外资产总额超过最大的50家公司总额的三分之二。 而新投资者主要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商业性投资和确保粮食安全成为它们投资农业的主要动因。尤其是来自朝鲜和海湾国家的国有企业和基金,它们投资于海外农业保障国内粮食安全。例如,基于巴哈马的国有资金农业资本基金公司为支持政府的粮食安全政策而投资于海外粮食生产。阿联酋的Vision3和美国的高盛集团看重全球欣欣向荣的粮食市场机会。目前对外通过所有权和长期租赁形式获取土地的最大直接投资国主要包括巴哈马、中国、卡塔尔、科威特、利比亚、沙特阿拉伯、朝鲜和阿联酋。 二、中国农林牧渔业吸引与利用外商投资的现状 (一)外国直接投资成为主渠道 对外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利用外资主要有三类渠道。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主要以接受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提供的小型无偿援助项目为主;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吸收贷款成为主渠道: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资金使用的附加和约束条件增多,我国获得国外无偿援助和优惠贷款日趋减少,以合资、合作、独资企业为主要形式的外国商业投资逐渐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渠道。“八五”以前我国农业利用的外资中外国直接投资不到20%,“八五”期间该比例已达到62.8%,“九五”开始更大,1995年已到95.6%,近年来则几乎全部农业外资都是直接投资。 (二)外国直接投资总量偏小 1998年以来大量外国直接投资流入中国农业,但项目数量却一直徘徊不前,外国直接投资总量持续偏小。以狭义农业为例,1999-2008年累计项目数5149个,其中1999年项目数为456个,而2008年仅为470个。从广义农业来看(即农林牧渔业),按照联合国贸发会议《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1998年到2008年每年流入额从6亿美元到12亿美元,其间广义农业直接投资项目累计为10622个(仅占全国所有直接投资项目数的3%),累计农业直接投资流入额为100亿美元(仅占全国所有直接投资流入额的1.5%)。其中2008年广义农业新设项目数为803个,新设项目实际利用外资为10.6亿美元,新设立项目数和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全国同期吸收外资总量的2.92%和1.14%。 因此,总体上目前我国广义农业利用外资在全部利用外资中所占比重仍不足2%。尽管考虑到统计口径问题,我国仍与一般发展中国家约20%的比重差异明显。显然,我国在农业利用外资方面还有巨大潜力。 (三)外资来源地和目的地分布集中 外资来源地高度集中在最大的五个国家和地区。从2007年、2008年两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来自最大的五个来源地的实际投资所占比例都在80%以上。2008年东部地区在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吸引外资的新设项目数的占比分别为70.64%、51.11%、60.53%和84.62%,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的实际利用外资额占比分别为86.10%、35.64%、54.44%和96.94%。而江苏、广东、福建、山东又是东部地区最主要的省级目的地。在这些地区还存在明显的国别和行业集聚现象。例如,韩资在连云港、日资在无锡以及台资在扬州集聚,而且水产养殖加工、畜禽养殖加工及木材加工FDI集聚较为明显。各地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特色农业优势、地理位置以及示范效应等可能是形成外资地区集聚的主要原因。 (四)独资是利用外商投资的主要方式 我国农林牧渔业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是独资企业。 三、发展中国家农林牧渔业利用外资的潜在效应:以中国为例 尽管跨国公司及其投资并非唯一甚至主要因素,但是它们通过直接投资和订单农业等形式确实在许多国家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联合国贸发会议《2009年的世界投资报告》,农业外来投资对东道国的影响可能体现在资本形成、技术转移和进入国际市场等方面。当然实际效应在不同国家和不同的农业领域差异很大,而且受到跨国公司参与形式、东道国制度环境以及发展水平的影响。 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而言,三农问题是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认为可以从农民、农业、农村三个方面探讨农业外商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的潜在效应和挑战。其中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农业是农业生产的领域,农村则是农业生产的环境。(一)可能的积极效应 1对农民问题的积极效应 订单农业的发展是帮助农民进入国际市场和提升他们的自身技术与商业素质的重要途径。最近几年农业跨国公司非股权形式的参与越来越多。订单农业就是农民与跨国公司的分支机构或者机构通过非股权的契约安排而开展的重要的农业生产模式。农民同意按照契约中约定的价格、质量标准、交货期和其他条件向跨国公司交付一定数量的农产品,从而为农业价值链下游环节的跨国食品制造商、生物能源生产商、零售商从分布在不同东道国的当地农民手中获取农产品投入提供重要保障。一方面,订单农业使得跨国公司能比在现货市场更好地控制产品规格和供应,同时还使得跨国公司节约资本、减少风险并比土地租赁或者拥有土地更加灵活。另一方面,一直从事生存型农业的大量农民通过订单农业获得可以预期的收入、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和来自跨国公司的信贷、专有知识、技术及方法的支持。显然,参与订单农业生产模式的农民在严格履行契约的过程中会扩大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空间和途径渠道,也会不断提升自身的农业专业技术和开展商业化农业生产的素质技巧。 2对农业问题的积极效应 外商投资是促进发展中国家农业资本形成、农业技术转移、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 在资本形成方面,粮食供求矛盾的解决、农田水利设施的维修改造以及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是投资不足恰恰成为困扰中国农业长期处于低水平的突出因素。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产业内的劳动力、土地等要素较为丰富,资本却极为稀缺,增加农业资本投入将更有效地提高农业原有要素的生产率。而且发达国家主导的农业相关的跨国公司广泛深度介入农业价值链的上游和下游环节,它们参与发展中国家农业投资将强化原本薄弱的农业关联投资效应,扩大投资带动效应。事实也证明,外资的流入已经成为拉美各国农业现代化重要资金来源,极大缓解了这些国家国内农业投资不足的压力。 在农业技术转移方面,目前中国的农业科技贡献率仅有50%,比发达国家低20%,农业技术装备落后、成果转化率不高、科技创新不足、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已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掣肘。尽管只有很少的发展中国家获益于跨国公司的技术转让,但农业部门引入外资确实可以获得直接收益,而且还可以通过示范和扩散提高农业部门的生产技术水平、推动农业经济长期增长。例如,外国资本引入先进的农业机械、高效杀虫剂、高质量化肥等物质手段,而且这些物质手段会很快扩散,有关部门和农民不仅大大降低自己研发这些手段的昂贵成本,而且保证了农业生产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提高。 在农业现代化方面,《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称,跨国公司进入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总体上已经促进当地农业的现代化和商业化发展。在中国,农业引资促进现代生产体系的建立,培育了一批农业生产基地,使沿海一些地方农业逐步走上贸工农一体化发展之路,也使农产品出口由量多值低的初级产品向着出口高附加值的制成品转变。在拉美,外国资本给各国带来了急需的技术、新的生产方式和营销理念,有力地冲击了拉美农村落后的经济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拉美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3对农村问题的积极效应 外商农业投资也是促进发展中国家农村外向化和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在农村外向化方面,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带动了当地外向型农业的发展,也推动当地农村跟更远的城市、国际市场进行更加密切广泛的信息、产品和人员的交往,带动当地农村外向型发展。在农村城市化方面,外来投资促进发展中国家农业现代化以及生存型农业转向商业化农业,此外还在增加农业收入的同时减少农业就业人口。同时,为吸引外商投资于当地农业,当地需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准备城市生活所需的生产生活条件,这为当地农村的城市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诱因。 (二)中国面临的主要挑战 1对农民问题的挑战 外商农业投资对农民直接带来产业竞争和失业的挑战。一方面,订单农业模式下,实力和规模有限的小农与少数几家大型卖家(农业跨国公司)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会引起严峻的产业竞争问题。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农业以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农业生产企业化、商业化、组织化程度低,当地小农缺乏稳定提供标准化产品的能力、足够的技术和资金、准时的交货能力、足够解决争端的法律手段以及有效缔结与管理契约的能力。这既不利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因为外商在直接投资中和众多分散农户打交道交易成本和风险太高),也不利于形成与外资企业相竞争的谈判力.当地小农的生产资料投入和产品销售受到外商支配。另一方面,大型先进的外商进入使得资本密集型技术得到大规模使用,当地的小农生产受到排挤,农业劳动力失业将会加剧。这也是拉美农业引进外资的重要教训。 2对农业问题的挑战 外商农业投资对农业形成结构单一、粮食安全和地位附属形成挑战。在农业结构方面,除了最近南南合作中加强了主要粮食作物的直接投资,目前跨国公司的农业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经济作物上。外商偏重经济作物等出口农业将会导致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在粮食安全方面,尽管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农业投资的参与有利于促进相关国家提高农业产量和生产效率,但是仍然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它们的参与在多大程度上增强了这些国家的主食作物生产和粮食安全。大型跨国公司的研发和技术创新并不特别针对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主食作物的生产。显然,这对一些发展中国希望通过跨国公司参与农业提升粮食安全的战略形成严峻挑战。在东道国农业地位方面,实力更加强劲的农业外商极可能在东道国具有潜在动态比较优势的弱质产业领域形成垄断,从而剥夺了这些国家相关产业的未来成长空间。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中往往凭借强大的资本、技术、品牌、渠道、市场等优势迫使一些国家的企业转让和放弃本土名牌以全力塑造自有品牌,造成当地农产品品牌无形资产的流失。品牌的丧失和成长空间的压缩使得相关国家的农业在农产品加工和流通领域、土地和农业生产资料、农业和食品出口贸易等方面处于受支配地位。 3对农村问题的挑战 外商投资还为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问题带来了社会和环境方面的挑战。尽管具体的影响模式还不明确,但是有案例表明,跨国公司尽管可能带来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技术,但是这些技术的大规模使用对于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水资源使用的影响却不容忽视。跨国公司也可能转移不适用于当地的大规模农业生产技术或者维持当地传统农业生产模式,阻碍当地农业技术进步。另外,跨国公司过度投资开发可能导致农业资源掠夺式经营,单一种植损害生物多样性,致癌药物使用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跨国公司拥有或者控制大量农田还会引起明显的社会和政治问题。根据非政府组织GRAIN在2008年公布的一份报告,在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背景下,日本食品企业2006到2008年间在巴西、非洲和中亚等地租用和购买大量农田以种植有机作物,目前日本拥有超过国内农田三倍的海外农田。例如,日本三井公司2007年底在巴西购买10万公顷农田种植大豆,涉及的耕地面积相当于日本本土可耕种农田面积的2%。一直严重依赖粮食进口的沙特、巴林、科威特、卡塔尔、阿曼、约旦和阿联酋等海湾国家组成海湾国家合作委员会,携手在老挝、印尼等东南亚国家以及中亚和欧洲的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寻找屯田机会。跨国公司的这些举动无疑会在当地引起关于传统农业文化等非物质遗产、土地主权等社会政治问题的争论。 四、我国吸引与利用农业外商投资政策建议 跨国公司对相关国家农业和食品产业链的渗透和影响已经非常深入,甚至超出人们的想象。虽然目前我国农业外商投资规模还很小,各种潜在效应和挑战可能还不太明显,但是随着外商加大对华农业投资力度、扩大投资领域,跨国公司对中国基础性农业领域的渗入将日益加深。尽管存在各种不利因素和挑战,发展中国家还是不能低估外来投资促进农业发展的潜力。从拉美国家的经验来看,农业外商投资同时具有明显的“双刃剑”效应,我国务必正视农业外商投资可能带来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及其后果,及早警醒相应的潜在影响并做好农业外商投资的促进、保护和管制工作以趋利避害。 (一)投资促进 坚持自力更生与利用外资相结合,积极鼓励外商来华投资农业,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扩张农业生产对满足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和增强农业活力非常关键。《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农业的直接投资兴趣越来越浓。促进外商来华投资农业要关注以下重要问题: 1在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框架下有序稳步促进农业对外商开放的领域和地区,同时要打破农产品在地区和行业上的封锁限制,尽快形成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以支持发展农业规模经济。这是增强外来投资吸引力的根本前提。 2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稳妥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的适度流转,为外商在华发展大规模、商业化、国际化的农业产业提供土地经营权的保证。 3改进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是促进外商农业投资和贸易的重要条件。其中包括利用外资参与改善现有通信运输供电系统、建设贸易促进机制、提供足够的储存设施、更新水利灌溉设施。 4实施农民教育培训计划,培养农民的国际竞争意识和能力,增强吸引外商投资的能力。尤其是要促进农民集中化、规模化经营,增强他们的农业生产企业化、市场化、商业化和组织化程度,提升他们稳定提供标准化产品的能力、足够的技术和资金筹供能力、准时的交货能力、足够解决争端的法律手段以及有效缔结与管理契约的能力。同时还需要注重培养和扶持国内大型农业企业的能力,以对抗外来跨国公司的竞争。 5创新政府农业生产服务机制。包括支持建立农民组织,建立农产品标准和认证体系,提供政府引导下的知识产权保护、农业保险机制、农民损害赔偿机制及农村利益协调等延伸服务,为跨国公司和当地农业配对搭桥,改善国内法律制度增强法律安全,缩短农村集体土地审批期限,在审批管理、税收减免和融资条件等方面针对农业及其细类实施差别化、制度性、明晰性和持续性的优惠。 6拓展外商农业投资渠道,促进绿色革命。例如,促进农业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及其在转移技术、增加农业投入以及增强中国农作物进入国际市场的能力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对我国来说,还需特别重视促进订单农业的发展,通过发展订单农业使得当地农民能够增强生产能力并进入更加庞大的全球农业价值链(网络)。鼓励采取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建立种子和技术中心等模式,促进外商农业研发投资,充分利用跨国公司在不同价值链环节的布局优势,鼓励和扩大关键的资金、信息、知识和技能对华转移,推动中国绿色革命的发展。 (二)农民保护 利用外资与保护农民利益相结合。在中国,农民是农业价值链中实力最薄弱的部分,对他们而言土地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吸引外商大规模开展农业投资的同时,有必要利用竞争政策保护他们免受占支配地位的跨国公司滥用权力的不利影响。 1政策完善和制定过程中需充分反映所有利益相关者尤其是当地农民的诉求。在同国外投资者谈判过程中,所涉及的土地、投资的目的应该透明,要鼓励当地土地拥有者参加谈判。 2政府需要设计有效的政策、提供合同模版保护当地农民利益。为避免土地的滥用和过度开发,政策需要加强国内立法建设,保护当地农民传统的土地保有权,为其提供可诉诸法律的途径。同时要制定外来大规模农业土地收购的国际/国内原则,如透明度规则、尊重现有土地权力、获取粮食的权力、保护土著居民以及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性。 3政策制定者需从发展效应最大化的视角出发完善政策。促进直接投资和订单农业能给当地带来技术转移、增加就业机会、提升农民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效率、增强竞争优势等特定利益,促进当地建立和加强国内、地区和全球农业价值链(网络)并且掌握农业核心技术。 4兼顾对外农业投资确保粮食供应。例如,综合利用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海外订单农业以及投资于农业交易所和港口等物流基础设施,保护国内人口粮食安全。对于一些国家利用海外农业直接投资增进本国粮食供应和粮食安全的做法,我国政府也可借此分享主要粮食作物增产的利益。 (三)外商管制 在促进外商投资与管制外商投资之间寻求平衡。加强农业外商投资管制,利用农业跨国公司促进当地农业和农村长期可持续发展,改善和保障粮食和环境安全。 1产业进入管制。跨国公司往往对经济作物的直接投资或者订单农业更感兴趣,需要加强外资农业细类进入管制,合理规划并引导外商投资方向,避免农业结构单一影响国家粮食安全。例如,积极引导日本和韩国等距我国较近的亚洲经济发达国家投资我国蔬菜和果汁等农产品加工业,引导欧洲和美国等发达国家投资我国乳品加工等先进技术型农业项目,带动我国相关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的提高。 2技术采用管制。促进跨国公司研发出的种子和农业技术适应我国实际条件,并向当地农民分销和转让,确保相当份额投入品的当地采购,推动建立和增强本土长期可持续的生产能力。 3发展效应分配管制。在引进先进技术和方式与确保、增加农民就业机会之间寻求平衡,避免引资过快产生太大的失业冲击。收入分配中要确保和增进当地农民和社区的福利。 4社会和环境管制。投资合同履行过程中,要严密监督和评估对当地社会和环境整体发展的影响。在结束特定投资合同之前,当地政府应该严格评估特定项目(尤其是生态治理、环境保护、荒滩改造等具有明显正外部效应的项目)的环境和社会影响。
国际商务管理论文:试论我国企业国际商务经营及跨国管理 内容摘要:经济全球化使国际商务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各个国家的文化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不断交融与冲突,对国际商务和跨国公司的管理造成很大影响。这种影响一直以来容易被人们忽视,但在很多情况下,跨国文化的差异性正是跨国公司在内部整体管理上的巨大问题和管理的重点。本文在跨国公司的国际商务层面运用对跨国公司在不同国家里文化差异性作为研究重点,对其公司的管理和国际商务的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国际化经营 国际商务 跨国公司 跨文化管理 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一)我国企业的国际化意义 首先,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为各国企业在更广领域中利用国际市场空间进行更深度的资源配置提供了重要机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企业间竞争的国际化趋势也日益形成,能够参与到国际竞争行列的企业,在面临更大挑战,更多风险的同时,意味着更多市场份额,更大成长机会和更多利润。 第二,企业的跨国经营带来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的交叉利用,国内外资源更大更多更好的共享和应用机会。增加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的国际合作与分工关系,开展产业内贸易与公司内部贸易,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提升的一条有利捷径,同时有利于国内资源与国外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更重要的是,能够起到利用国际资源发展我国经济的作用。 第三,企业走出国门大大有利于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以提高企业竞争力。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企业仍然处于发展不平衡,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的阶段。技术和管理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自身发展和在市场上所能占有的地位。企业在自身努力的同时通过国际商务手段借鉴、引进和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对于企业自身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经营创新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最后,为我国吸引和利用外资有重要作用。我国企业发展的一个长期问题是融资的困难,而国际市场上金融机构很多,融资渠道多且畅通便利,企业走出国门,进行国际化经营,可以中外合资方式吸引国外资金,也可以产品和劳务出口方式获得利润赚取外汇。 除了对企业自身和我国经济发展有帮助以外,企业的跨国经营对缓解我国国内市场供求矛盾,解决我国剩余劳动力和就业问题也具有很大意义。 (二)我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首先,我国有90%的企业属于中小型民营企业,因此在从事国际化经营活动中,往往企业规模小,且呈分散经营的方式。与我国企业不同的是,国外的大公司由于相互间存在激烈的市场份额争夺战,为了竞争,这些大公司纷纷进行行业内或者跨行业的兼并与重组,从而不断扩大企业规模,以提高竞争力。而我国的中小型企业资产规模太小,经营又分散,产业集中度低,无法形成规模经济。我国沿海一带走出国门的企业较内地多,而在走出国门的这些企业中,注册资金超过500万元的企业都少之又少。同时这些小企业相互之间和大企业之间又缺乏一定经济联系,因此无法形成有效的互融和组合。由于国际化经营的企业资产规模小,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往往难以与国外大企业抗争。 第二,我国国际化经营的企业中普遍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有限,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难以获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权。我国企业进行跨国经营的途径通常是采取国际分包形式参与国际分工和全球制造网络,事实上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走出国门。并且,在国际分工过程中,国外大企业往往只会将一些技术含量低的产品拿到中国生产,即使得到分工,也总是处于产业供应链的最低端,无法接触到真正的技术研发,从而无法在高端市场上立足。加入WTO以后,国外企业对我国提出知识产权保护的要求更高,在技术转移和引进方面困难比以前大,一方面大大提高我国企业技术进步的成本,另一方面使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着国外产品专利压力和知识产权侵犯,竞争更加被动。 第三,低价营销策略是我国企业营销战略的特点,但在国际市场上,这种策略则容易引发国际贸易摩擦和恶性竞争。我国企业低成本销售的优势本来就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然而过度依赖价格战获取国际市场份额则引起国际贸易之间的摩擦,加大国外发达国家对我国进行反倾销策略的严重性,对我国经济造成不利。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制造”在全球的越发盛行,也促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对我国的出口产品增加进口关税,或者以技术标准和其他理由,比如环保指数限制中国产品进入他国。这一问题同样为我国经济和贸易带来极大困扰,使企业国际经营成本增加,利润空间缩小,从而导致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 第四,我国企业缺乏管理资源和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的问题为国际商务带来的限制从方方面面都可以看出,无论是企业对外公共关系的管理不足还是跨国交流之间的障碍,或者是针对国外经营过程中经营程序和技术的不相适合等等,在信息有限的情况下,很多企业已经做出了直接对外投资的决策,无形中为企业带来极大财务风险。 第五,我国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相比国外大企业还相当落后,无论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信息与网络化,还是企业对外跨国经营中的信息搜集与传递,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都还非常低,对于国际间的企业宣传,企业管理,企业营销这几个重要方面都很不利,同时也会严重阻碍企业国际电子商务活动的开展。 第六,目前国际经济环境也正在恶化。主要表现在人民币升值对我国企业对外国际贸易的影响;亚太地区周边小国家同样廉价劳动力低成本的出口贸易发展对我国形式单一、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的出口贸易的冲击;我国在欧美发达国家的主要出口对象经济增长的放缓等等,这些因素都在降低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竞争力。 (三) 影响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重要因素 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困难重重,除了基于国际市场容量、市场竞争、市场资源状况、市场基础设施和宏观的投资环境因素等,还包括不同国家背景的社会文化差异性、政府对于国际化经营的政策等外部问题。内部问题则主要集中在企业的管理层面,无论是管理人的国际社会网络还是管理团队的国际化经营经验都会影响企业在国际经营中的效果。 我国外贸企业国际商务管理重点 国际商务战略管理的建立和实施。在一个全球一体化的国际经济环境中,企业为国际化而制定和执行战略,建立和实施战略是复杂而重要的。企业必须同时考虑几个因素:第一是国际商务活动的多样性,第二是对国际环境中行业竞争者的客观而详尽的分析,第三是企业在国际化运作中无法避免的非市场问题,第四是在进入国外市场是应该采取的经营策略选择,第五是企业与国际供应商之间的供求关系,第六是企业的国际职能战略和国际甚至全球经营中企业内部组织的变革。 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必须重点考虑如何应对国际市场的竞争,采取必要的策略。企业一旦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行列中,必须明确意识到,企业自身不仅仅是国内经济环境下的产物,也是国家之间相对优势发展和贸易竞争的重要力量,从这个层面出发,企业应首先将研究国内经济环境与国际经济环境作为建立国际竞争策略的必修课,从而考虑跨国企业在制定和完善相应策略的关键因素,其中包括对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的收购、合并、兼并、重组。 企业在国际商务管理中应重视国际市场营销管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营销管理中产品和商标的管理,产品定价,产品促销和产品广告。此外还有市场调查,对国际市场中市场组织的研究,对全球范围内竞争对手的分析等。根据调查研究的信息,制定市场切入点和企业定位战略,拟定市场竞争对手和战略同盟对象。 我国企业国际化的企业管理 (一)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 1.全球市场贸易进入模式:这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中最简单最直接的一种方式,根据经营方式不同,出口模式可分为间接出口和直接出口两种。 2.契约进入模式:指以合同安排或契约签订为基础的一种跨国经营进入模式,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企业通过契约转让一项或几项无形资产进入贸易主国的方式。具有进入浅,灵活性大和风险较低的特点。 3.投资进入模式:即以所有权为基础的进入模式,公司通过在贸易主国占有部分或全部所有权,将技术、人力、管理经营和其他产权转移到贸易主国。公司可采用合资经营的形式,与贸易主国国内本土企业分享所有权和控制权,另外也可采用独资经营形式,享有完整所有权和控制权。 (二)我国企业的国际跨文化管理 国际商务管理从广义上讲包括国际企业的生产管理、组织管理、跨文化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风险管理和公司与政府关系管理,本文主要以企业国际商务在跨国经营中进行的跨文化管理为重点来做探讨。 在企业国际化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两个主要问题是成本和适应性。通过实践研究表明,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四个跨文化基本策略是:多国本土化策略,国际策略,全球性策略和跨国性策略。 1.多国企业在追求本土化策略时,将重点放在本土反应能力上,采取全球性区域组织结构,决策分散和海外子公司独立自主的方式。 2.全球企业所追求的是全球策略重点的实现标准化,对于资产,资源和责任的中央集权化,海外分公司是最为达到全球规模而指派到海外市场的辅助工具。 3.国际企业在追求国际策略的同时,通过由母公司转移核心能力到海外子公司来创造企业价值,采用全球性产品部门结构。总部集中控制核心能力的来源,母公司只在宏观层面进行监控,利用知识,技术和信息上的优势来整合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运作。与多国企业比较,国际企业的子公司更加依赖于母公司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的管理理念,因此母公司往往通过大量运用正式制度对子公司加以控制,加强总部与分支的连续。 4.跨国企业有着同时兼顾降低成本和提高环境适应力的特点和难处,所以管理需要更大力度和技巧。 不同类型的国际化企业根据不同的经验策略,在本国和贸易主国之间文化出现差异性时采取不同跨文化管理模式,通常解决文化冲突有三种主要方案:第一种是本国和贸易主国的其中一种文化凌驾于另一种文化之上,扮演统治者的角色。第二种是不同文化间采取相互妥协于退让的折中方式,求同存异以实现组织内部和谐与稳定,然而这种方式往往潜伏管理危机。第三种是不同文化在相互承认,重视彼此间差异性的基础上实现相互尊重,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形成一种全新组织文化,这样的管理具有较强稳定性,还具有多元化优势。 通常来说,多国企业适合本土化的跨文化管理方式。全球化企业同时能够实行文化移植模式、文化渗透模式、文化规避模式以及借用第三方文化模式的方式进行管理。国际企业则适用于文化嫁接模式、文化相容模式、文化渗透模式和第三方文化模式管理。跨国企业适用于文化的多向交叉模式,文化相容模式,文化渗透模式和第三方文化模式。可以看出,文化相容,文化渗透和第三方文化借用是适用于大多数国际化企业的市场进入方式的。 企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中接受更多挑战和机遇,更加快速,更加曲折的成长不仅是我国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然趋势之一,也是我国企业在如今市场竞争激烈局面下必须面临的考验。在国际化的过程中,企业所面临的困难很多,在极其不稳定的国际市场中成长并完善的任务也非常艰巨,这要求我国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前拥有充实的资金准备和战略准备,同时在进入市场后能够扎实地搞好各方面管理,沉着冷静地面对必然遇到的文化冲撞,步步为营,在稳健中取得逐步发展。 国际商务管理论文:国际商务中如何管理跨文化冲突 摘要:国际商务中跨文化冲突随处发生,所有跨文化冲突都涉及到认知模式的差异,为此本文讨论了3种常见的冲突类型,即关于客体意义的冲突、关于人际关系的性质和意义的冲突以及关于在价值观、行为规范方面孰轻孰重的冲突。然后分析了几种跨文化冲突管理策略,即克服种族成见、承认对方合理性所具有的意义、具体化原则,以及设法向对方表达自己的关心诚意。 关键词:跨文化冲;冲突类型;管理策略 一、跨文化冲突的主要类型 根据霍克和威尔莫特的观点,冲突为“发生在至少两方之间的公开斗争,这其中当事双方都认为彼此的目标不可调和或者一方的目标妨碍着对方目标的实现”。也就是说,冲突是对可能存在的不可调和性的表达。如果是跨文化冲突,那么这种不可调和性至少部分地产生于一种差异,即表现在如何生成或读解意义的方式上的差异。文化是一个读解意义的共享系统(霍尔,2003)。当不同的共享系统之间出现冲突时,就产生了跨文化冲突。全世界每天都有这样那样的冲突发生。这些冲突影响着不同文化中商务活动的成功或失败。 跨文化冲突有3种主要类型: 1. 客体冲突这里用的客体是很宽泛的,它可以指人们所认识到的任何具体或抽象的东西。也就是说,客体冲突指的是关于某个事物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分歧和误解。从本质上讲,它围绕的是某个事物正确与否的问题而不是道德判断。此类是非问题类似于学校考试的对错题。能不能拼对一个单词并不能说明道德上的好坏。从这个意义上讲,客体冲突更像一个文化知识问题,是对同一个试卷作出的不同答案。 比如说,滨田对一项美日公司联合投资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发现,美国公司希望向亚洲市场拓展,而日本公司则希望扩大技术。在投资的最早几年间,双方产生了许多冲突,其中有一种冲突是围绕该产品在日本市场很不受欢迎的问题展开的。美日公司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反应是一个跨文化冲突的很好例证。美国公司认为问题在于工厂经理的错误,他必须负主要责任。所以,美方要求解雇他,另聘一位更有魄力的经理。而日本公司则认为责任不在他的身上而是产品的外型,他们希望把产品设计得更美观。美国人觉得美观跟产品的性能毫不相干,所以不想按日本人的建议花那么多钱来改造产品的外观。 在这个案例里,客体是销售不好这样一个事实,而冲突的核心是对造成这一客体的原因所做出的基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解释。日本人看重外观审美,而美国人则强调功能实用。只要胜出,丑有何妨?如果落败,美有何用?美国人希望经理有个人责任感,是优秀的个体。而日本人则看重年龄和任职资历,突出群体和谐而不是充满活力的个人领导才能。在这里,两家公司的目标是一致的,都希望合作的产品取得市场成功,但不同的文化体系使彼此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冲突,都是围绕着对同一客体的不同读解,其中的一方总是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而对方则是错误的。 2. 关系冲突关系冲突与客体冲突的差别在于关系冲突侧重的是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客体冲突注重的是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差异,关系冲突则强调人们的行为对彼此的不同意义。跨文化关系冲突的标志是冲突各方在各自所属文化的认知框架内对权利和责任拥有不同的观点。这些权利和责任的基础则是人们对关系身份所具有的概念。 比如说,张明是某个领域颇有建树的中国工程师,他和加拿大工程师Mike 有一个大型合作项目。Mike已到过中国3次,每次张明都对他照顾有加,从安排住宿到派人陪他出去办事都很周全,还时常请他到家里或外出用餐。Mike心怀感激,多次表示很多事他可以自己做,但张明对他关照如一。不久,张明到加拿大与Mike共事半年。Mike把他从机场接到安排好的住处,很抱歉地说自己要回去照顾两个孩子,改天再请张明吃饭。初到加拿大的张明觉得一切都很陌生,他很希望Mike能像自己在中国照顾他那样至少派其他人帮点忙,但Mike没有那样做,只是请张明到自己家里一次,请他到一个好餐馆吃过一次饭。张明以为Mike会给自己更多的照顾,尤其是自己在中国对他曾经那么面面俱到之后。相比之下,张明感到的不仅仅是失望更是伤害,他觉得Mike至少应该回报自己在中国对他的帮助。实际上,张明对Mike的看法已经糟糕到和他一起工作都有不舒服的地步,Mike察觉两人关系的紧张却不知道个中的原因。 这里的差异不在于客人是否对主人表示感激的问题,因为两种文化都注重对他人的感激。冲突源于客人对主人的感激程度和表达形式。从中国人的角度来说,中国人是很好客的,他们细致入微,几乎什么事都为客人想到。而当他们在别处做客时,也往往希望别人如此对待自己。作为客人,则会对主人深怀感激,并在有机会时回报对方的好意,否则就会被看作是不知恩或是不尊重人。这正是张明对Mike的感觉。从北美人的角度来看,他们崇尚自立和独立,张明的悉心照顾可能让Mike产生被困的感觉。北美人重视隐私,这包括独处的时间。Mike 以为张明对这方面的观念跟自己是一样的,他不了解中国人的好客和回报观念。另一方面,北美人在时间上承受很多压力。他们有时把那些需要很多时间、很多精力才能维持好的双向关系称为“维持费昂贵的关系”,他们并不欣赏这种关系。虽然北美人也崇尚人与人之间双向的关系和及时的帮助,但他们同时认为每个人都希望有时间做自己的事。 在上面故事的冲突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文化误解是围绕着对于相互关系的不同期望。他们之间的矛盾还表现在各自的身份、相互间的关系以及与这种关系相一致的权利和责任上。我们所共享的用来读解意义的各种系统,对于那些跟各种各样的关系或关系行为相一致的权利和责任,并非总是有同样的看法。 3. 权重冲突权重冲突与其他冲突类型的不同在于,权重冲突涉及的是从道德层面对既定行为作出的价值判断。权重冲突的特点是情感性,它往往揭示着个人和群体对于各种不同的行为以及不同的人所具有的不同价值观念。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权重冲突都涉及明显重大的道德问题,有的冲突反映的是人们对日常生活的关心。 如一对新婚不久的夫妻,新娘是德国人,新郎是中国人。有一个深夜他们接到一个电话,是新郎的母亲打来的,要他明天带一张8 000元的支票去,因为他弟弟买新车需要这笔钱。新娘感到十分惊讶,没想到先生的父母会跟他们借钱。他们刚新婚不久,还远谈不上富有。她只听说一般是子女向父母借,父母向银行借。为此,她心里很不痛快。 夫妻婚后在经济问题上以及与双方家庭成员的关系上发生冲突是不足为奇的。不过上述案例有一点复杂,因为冲突的焦点涉及到在什么好、什么不好、什么符合道德规范这些问题上的文化差异。按照德国人的习惯,人们很少借钱,除非绝对必要,而且总是向银行借,借了尽快还。除了在极个别的情况下跟父母借钱外,很少有人跟家里的其他成员借钱,因为各有各的困难。相比之下,对中国人来说,借钱是自然而然的,是生活之必需。 以上讨论了跨文化冲突的3种类型,这三者互有差异,但不会彼此孤立。生活和社会是复杂的,并不总是机械地满足我们设想的基本类型。而对冲突进行分类的目的并不在于给它带上一个特别的标签,而是在于明确在寻求有效管理跨文化冲突时应考虑到的问题。 二、管理跨文化冲突的策略 冲突的表现方式有一个特征,那就是给人一假象,使人看不清问题的实质。分析讨论这些不同冲突类型所涉及到的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冲突的性质,以便能够找到管理这些冲突的办法。以下介绍4种对跨文化冲突进行有效管理的一般策略。 1.克服种族成见跨文化关系中的主要障碍之一,即种族成见。种族成见就是特征归纳,它掩盖个体差异,并把某些特征赋予整个群体。种族成见的根源是特征归纳和人解读世界的愿望。 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是个很复杂的环境,通过分类我们才有可能管理它,并且至少部分地认识它。分类是人类意识的最基本的品质(Mischel Schwartz, 1982)。没有分类就没有我们现在的思维,也谈不上什么知识,因为缺少了把信息从一种经验传送到另一种经验的基础。人类一直渴望了解这个世界,而归类、分类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一个社会所孕育的知识和范畴在某些问题上可能与另一个社会的知识和范畴大相径庭。然而,每个社会的人们都孕育出他们每天赖以生存的各种知识,而我们一旦根据人的行为、信仰、情感进行归纳,我们就有了对这些人的成见,我们依据某个相似点 (真的或想象的)把他们放在一起,并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解释 (正确或不正确)。与此同时,我们实际上在掩盖或忽视在那类人中个体之间所存在的差别。 成见有不同的表现形态。有些成见,比如“西班牙人脾气很坏、”“英国人的厨艺很糟糕”很明显是持否定态度的,而像“日本人擅长数学”显然是持肯定态度的。但后者可能给那些不擅长数学的日本人带来麻烦。成见限制了我们正确认识他人的视野,因而成见总是隐含着危险。 2.承认合理性 当我们承认我们的确处于冲突之中并且愿意接受双方都可能是有道理的,那么,下一步就是增加对彼此的了解以最终接受对方的合理性。承认对方合理性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确认彼此的冲突身份(霍尔,2003)。在任何冲突中,双方都会采取某种相对身份。这些身份涉及到诸如谁有某种特别的能力、谁有权做出某些决定、是谁挑起的冲突、谁应承担什么样的义务等问题。所有的人都会对这些问题有自己的想法,也会对对方以及对对方如何看待自己有某种看法或某种感受。这听上去很复杂,但是,如果拿一次跟自己有关的冲突来作具体分析,问问自己对自己有什么看法、对对方有什么看法、自己认为对方对自己有什么看法,那么,你会发现,我们对冲突中的这些基本问题是有答案的,只是我们从来没有有意识地去考虑它们。 承认并接受对方合理性的努力会取得两方面的效果。一是我们会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认识冲突,这种视角能使自己对对方产生同情。这样,我们往往会发现新的资源,这些资源有助于我们建造沟通之桥,而不是分隔之墙。二是对方为我们新的理解和良好愿望所感染,因而抱以积极的响应,那就是伸出手来与我们一起共同搭建沟通的桥梁而不是分隔的壁垒。 3.问题具体化如果冲突的焦点总是集中在某些抽象的概念上,那就难以找到有效解决的办法。概念越抽象,出现意义分歧的可能性就越大,相反,意义和行为越具体,分歧就越小,人们也就越有可能找到有效管理冲突的措施。 使冲突问题具体化的策略是多种多样的。这里简要介绍3种。第一,冲突双方都用非常具体的语言说明各自希望的结果。这要求每个人的积极配合。第二,要求在发生冲突时或在讨论冲突时注意语言表达方式。如在谈到某一冲突时,我们需要采取细致的态度,不能一概而论地说某人或某群体“懒惰”、“傲慢”等等。第三,是利用调解人。在跨文化冲突中,调解人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调解的做法就是让一个中立的第三者帮忙,以具体客观的方式把冲突双方关心的具体问题讲出来。这种干预给了双方相互倾听的机会,而少了像在直接、公开发生冲突时会丢面子的风险。 4.表达关心和诚意传达关心就是要考虑对方的愿望和习惯。这不等于说我们永远不生对方的气,也不会跟对方发生严重分歧,而是表示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尤其是在发完脾气、表达完分歧之后,我们必须设法表达我们的善意和关心。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必须有意识地设法让对方知道,我们十分重视对方、重视相互间的关系,而不只是在乎我们自己的益处。 (作者单位: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国际商务管理论文:论文化价值观在国际商务管理中的作用 摘要: 文化价值观在国际商务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各种各样的文化因素至关重要。分析判断不同文化碰撞时会出现的问题。商务管理人员应该掌握文化因素以至成功地处理日常商务并避免跨文化冲突。 关键词: 文化价值观;文化差异;国际商务管理 0 引言 国际商务活动既是一种经济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活动。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地区间的文化差异必然会在国际商务的经济运行中反映出来,甚至形成商业冲突。因此,跨文化管理已经成为影响企业进行国际商务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有时甚至是决定因素。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将国际商务经营活动中的文化冲突降低到最低程度,使企业在参与国际经济竞争过程中,不仅适应国际商务活动主体之间的经济环境,更能适应相互之间的文化环境,并且取得竞争优势和获得国际经营活动主动权,是企业在跨文化国际经济活动中所必须重视和值得研究的问题。跨文化管理又称为“交叉文化管理”。其目的在于在不同形态的文化氛围中设计出切实可行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在管理过程中寻找超越文化冲突的企业目标,以维系具有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员工共同的行为准则,从而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利用企业的潜力与价值。全球化经营企业只有进行了成功的跨文化管理,才能使企业的经营得以顺利运转,竞争力得以增强,市场占有率得以扩大。跨文化管理是二十世纪末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应国际商务活动的需要而兴起的。主要研究和比较不同国家和文化中的组织行为,探讨如何提高管理者在不同文化中的管理绩效。中国人是“曲线思维”,而西方人是“直线思维”。思维模式的差异无疑给跨文化管理带来诸多麻烦。曲线思维是一种曲线式的形象思维和定性思维,先考虑建立一般原则上的共识,再降至具体细节层次。反映到具体的商务实践与习惯上,就是“先务虚,再务实”的解决问题的程序。直线思维是指一种单维的、定向的、视野局限,思路狭窄,缺乏辩证性的思维方式,但同时也被认为是以最简洁的思维历程和最短的思维距离直达事物内蕴的最深层次的一种思维方式。直线思维的特点是,缺乏耐心,单刀直入。 1 文化价值观与国际商务管理 文化价值观是文化领域里一些现代和历史被重视和被否认的理论及言行所引起的感想!价值观是有生命的。是因时间段的游走,而引起的壮观或低迷的思潮。价值观是有年代作用的,在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的价值。而价值观的确立,属于自然人本身的认可和衡量的,一个人经历的年代不同,价值观也不相同。文化价值观也是一样。文化价值观不分等级,不分高低,不分贵贱,没有阶级性,所不同的就是在某一阶段是否有利用的价值而已!通俗来讲,所谓文化价值观,即认为什么样的文化是好的,认为什么样的文化是不好的。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它支配着人们的信念、态度和行为。不同的民族有着自己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殊的文化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价值尺度、道德规范和情感取向。 国际商务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有关商品、服务、技术、生产要素、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交易或交流活动。国际商务管理是指在从事国际商务活动过程中寻找、分析、评价有利的市场机会和不利的市场风险,作出相应决策并加以实施的一系列管理过程。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和企业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以国际商品贸易、服务贸易、跨国投资等为主要形式的国际商务活动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2 国际商务管理中的文化差异 2.1 时间意识差异 中国人相对来说更重视过去,珍惜老同学老朋友,喜欢以孔子和四大发明为自豪。如果去一个地方旅游,一定要挤时间看望朋友。而美国人通常对过去不太感兴趣,喜欢展望未来。美国人是任务导向型的民族,无论明天会怎样,先把今天的事做好。明天是今天的延续,不管有多难解决,一定要在今天把该解决的问题解决掉。他们认为只有更好地适应现在,才能把握将来。而中国人是感情导向型的民族,对于计划安排或已决定的任务完成期限可以随意推迟。比如:到时间该交报告了。问:“Where is the report?”答:“It will be ready tomorrow.” 中国是典型过去时间取向为主的社会,而美国则是未来取向的社会。这种差异是价值观差异的反映;对比霍尔提出的人类时间观念的两种文化模式,中国人采用的模式与多向记时制相近,而美国属于单向记时制的范畴。但现在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开始从多向制向单向制过渡。而且在中国,圆式时间观念和线式时间观念并存,而采用单向制的美国人属于线式时间观念。 2.2 自我概念的差异 中国人强调集体主义和个人谦虚,而美国人强调自信和自由。在语言上体现为,美国人经常爱用“I think..., I believe...,in my opinion...”这样的开头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显示出“以我为中心”的个性。这与我们汉语的习惯有差别,我们总是在引用别人的语言,表现出谦虚,俗话说"枪打出头鸟",所以从汉语中很少能体现出个性。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和西方传统道德观念在对“谦虚”、“面子”和“人言”上的态度不同。谦虚被我们中国人认为是一种美德。汉语中有许多有关谦虚的习语,例如“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反讽俗语“老王买瓜,自卖自夸”等。而“自知之明”则是对谦虚这一美德的赞颂。此类习语反映了谦虚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而美国人注重个人行为、个人成就的获取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形成了独特的价值取向。“谦虚”被认为是“自信”的反义词,在许多习语中,对“自谦”都是持否定态度。例如:Modest dogs miss much meat.(谦虚的狗没有肉吃)Where there is fear there is modesty.(谦虚源于胆怯)An excess of modesty obstructs the tongue.(谦虚过分束缚舌头)美国人一般会表现出一种个人主义取向。他们比较看重独立性。自我实现即使不是一种期望,但至少更容易被人们接受。美国人更重视不受外部制约的“自由”。社会关系:中国人的社会关系比美国人更加正式,等级更分明。中国人似乎非常习惯于等级分明的结构,他们可基于自己在结构中的位置和惯例确定自己的行为方式。美国人则更侧重于非正式和平等关系。美国人通常和社会地位相同的人在一起最自在;他们不太重视社会等级。 国际商务管理论文:国际商务背景下跨文化管理初探 摘要:当前,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际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管理职能成为了当前企业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对于企业来说,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要全面的了解国际商务活动中关于跨文化管理的理论发展情况,以此为基础掌握识别文化冲突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选择适宜的跨文化管理的策略,才能够推动跨国经营走向成功。 关键词:国际商务活动 跨文化管理 文化冲突 文化差异 在我国企业国际化的经营活动迅速崛起的今天,很多企业都处在一个异质的、多元的文化环境之中,基于这种情况,跨文化管理已经成为了能够影响国际商务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因此,以跨文化管理为基础来分析其对国际商务活动的影响,并依据分析的结果来实行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能够很好的缓解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文化冲退,提高国际商务活动的成功几率。 一、跨文化管理 文化能够对国际商务活动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因为文化具有很强的差异性,所以不同国家、地区中的商务活动其文化的特性也不相同。企业的跨国经营就是将经营活动从一种文化环境转入另一种文化环境,因此在不同的环境下,必须要采取不同的经营策略。基于这样的情况,跨文化管理就应运而生了。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指导,跨文化管理包含两个方面: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供应者、顾客以及竞争者的管理;针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员工管理。当前的国际商务活动已经慢慢的发展成为了一种文化活动。 国际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管理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寻找到不同文化背景下、可以有效超越文化冲突的发展目标,继而以此为基础,改革或重新设计管理机制,以此来增强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够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管理。同时企业也只有通过跨文化管理才能够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员工进行约束和管理,确保其行为方式符合企业的规章制度,同时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由此可见,跨文化管理能够更好的推动企业的发展,强化企业的内部管理,但是再实施跨文化管理时,其存在着十分严重的文化冲突问题,下面就对其进行简单的介绍。 二、跨文化管理中的文化冲突 (一)企业内部主文化和亚文化之间的冲突 企业的主文化就是指以母国文化为基础、在跨国经营中逐渐形成的居于管理首位的文化。亚文化则是指带有东道国特征的文化形态,具有十分特定的文化内涵以及表现形式的次级文化。通过研究发现,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健康的主文化和亚文化之间的冲突,两种文化都是健康的但是其存在形式以及表现意识有所不同两者会不可避免的发生冲突。其次,主文化可能会凭借母公司的措施来扼杀亚文化,亚文化亦可侵蚀、瓦解主文化,这样的情况都是使企业的整体文化走向衰败,造成正常的国际活动无法进行。 (二)跨国企业和本地员工之间的冲突 在我国,企业的管理方式往往侧重于道德层面,讲究“人情关系”,而西方人则是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来执行。对于我国的企业来讲,其在实施管理是往往是追求一种心理上的认同,所制定的规章制度仅仅是对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的补充以及约束;但是在西方文化中,则是注重规章制度,而不讲究“人情”,企业和员工必须要注重维护规章制度所赋予的权利以及义务。这样的情况势必会造成诱发沟通上的障碍,引发文化冲突。 除了上述的两种文化冲突之外,还有东道国文化与母国文化之间的冲突以及员工个体观念与群体本为观念之间的冲突。这些都是跨文化管理中文化冲突的主要表现。 三、国际商务活动背景下的跨文化管理 首先,要识别文化差异,尊重文化差异:要了解自身的文化,全面掌握母国文化是如何对外排员工的行为产生影响的,革新观察事物、评价员工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以及行为准则;要掌握东道国文化的基本要素,例如宗教习俗、法律制度等,并以此为基础分析这些要素可能对经营造成影响;要克服民族中心论,正式文化差异,尊重文化差异,了解不同文化存在的合理性。 其次,要加强对员工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跨文化管理的目的就是让不同领域的文化融合成为一种新的文化,并且能够为企业的全体成员所用。由此可见,跨文化管理就是对员工的价值观念的重新整合,并改变其行为。在这方面,企业必须要开展面向全体职工的讲座,通过讲座让职工明确母国文化和东道国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并要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认识;要让员工全面的了解东道国的文化习俗、宗教背景等方面,只有全面了解和尊重才能够更好地推动跨文化管理的实施,保证国际商务活动正常进行。 最后,要树立思维全球化,行动当地化的思维模式,即,企业在从事经营活动时,必须要全面的考虑管理的理想是否能够和本土文化相结合,是否能够符合所处的文化环境、政治环境等环境。企业在进行跨国经济活动时,必须要适当的雇用当地的给员工,增加当地员工在整体员工中所占的比例,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和背景,深入消费者之中,有利于拓展市场。 四、结束语 在国际商务背景下,跨文化管理就是以经济全球化发展为基础,以实施跨国商务活动的企业作为载体,实施的文化介入和融合。因此,企业要想更好的实施跨文化管理,就必须要了解什么时候跨文化管理,以及跨文化管理中的文化冲突表现,并采取有效措施来避免这些冲突,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实施行之有效的跨文化管理,推动企业的国际商务活动的发展。 国际商务管理论文:探析国际商务中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不断地发展,各国的经济贸易联系的更加紧密,国际分工进一步的加深,而如今在世界范围内“业务外包”成为企业流程再造发展的趋势。然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一个国家的经济危机容易引起全世界大范围的金融危机,所以在国家商务企业中必须加强危机的控制意识。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目前最热门的管理方式,其优势在于能够在最短的时间改善企业的管理状况,提高生产效率,为企业谋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是从企业各个管理阶段内存在的风险进行论述,并且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国际商务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目前最为热门的管理方式,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优化企业的管理,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成为企业的核心业务管理。但是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管理思想发展以来,虽然能为企业取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但是由于其管理方式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的事物,所以在企业中的运用缺乏规范化和科学化,使得企业外包项目管理中依旧存在一定的风险。企业在发展中必须对经济风险做好防范意识,对外包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要谨慎,并且做好面对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况 Juliana David Meghn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主要是从其行为方式得出结论,他认为人力资源是“由外部服务商为组织,实施一整套人力资源活动(比如培训、薪酬等)的行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在短短的二十年时间内,被全球各国企业所接受,并且在国际上还成立了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其中绝大部分的企业认为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资源浪费,节约成本,优化企业内部管理,能够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 同时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在企业组织管理中,其主要特点表现在工作中的基础性、实用性以及重复性。这些特点使得企业业务外包能够更有效地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发展。而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化,也为人力资源外包管理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一般来说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决策阶段、供应商招投标阶段、签订合同阶段。而主要的管理内容则是决策和合同签订这两个阶段,只有对这两个阶段进行风险分析,才能真正做到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缓解企业面对全球经济化的压力,提高企业综合实力,为企业在参与全球市场竞争中提供强有力的条件。 二、人力资源外包流程每个环节的风险分析 (一)决策阶段的风险分析 根据牛津大学信息管理学会8年来对市场26宗国际商务贸易的调查研究中表明,企业在外交业务失败的原因,有百分之五十都是因为企业在前期决策阶段出现了失误,而导致企业外包交易的失败。所以企业必须要在前期决策阶段做好对风险的分析,结合自身内部的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最有力的决策。首先企业在决策前应该做好对本公司的自我评估,然后人力资源管理从前期成本和每年成本这两种方式进行系统的分析。前期的成本中只需要评估出外包管理中对项目研究、开发到施工的投资费用。而每年成本中自行管理的部分有员工的工资、福利,企业硬件设施的建设和投资,外包管理则包括外包服务费以及企业与投资商沟通成本。最后还要分析企业在进行外包业务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分析阶段是最容易产生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这个阶段最大的风险在于企业内部商业机密的泄露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的流失。所以在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企业必须要做从外包内容中考虑,在确保核心机密不流失的情况下,恰当的对外包业务资料作出调整。面对专业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高层管理人员应及时与员工沟通,安抚员工情绪,稳定员工心理,保证企业的顺利生产。 (二)签订合同阶段的风险分析 在签订合用阶段不论是从准备前期还是签订后期都存在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合同中的内容要包括商务服务内容、项目的合作时限、商务服务的目标及价格、双方企业的机密保护协定等。同时在合同中还要将每个服务项目、内容的基本收费标准详细的在合同中体现出来。特别是在针对双方企业的机密信息的协定中,应当细化保密的详细内容、期限以及泄露机密后的双方赔款措施。保证企业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有相应的政策措施进行调整,保证企业的经济利益不受到损害。 而在面对合约签订后期的风险中,应该加强对合约履行的人力资源监管工作。合约的签订意味着双方建立了合作关系,如果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监管不力,有可能使外包商获取信息中出现遗漏,从而影响到外包公司的生产进度,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又由于管理过严,会让外包商在工作中因为福利待遇过小,而影响到合作的积极性,严重时还会造成双方合约的终止。所以企业应该在内部专门设置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与外包商的交流沟通,以双方互利互惠为标准,达到双赢的目的。同时在合作阶段,派遣本公司的专业人才到外包公司进行经验交流,确保工程的质量。另外,还要注意合作期满并不代表合约解除,所以企业还要注意与外包商的合同保密工作,确保商业机密不外露,避免信息外泄风险对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三、结束语 在国际商务中人力资源管理从决策到供应商的选择,再到合同的签订都存在风险。为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在每一个环节中都必须要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并且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对工作流程做好监控,确保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只有人力资源外包管理服务满足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概况,才能够从内部改善企业的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促进企业在经济全球化中更好的发展。 国际商务管理论文: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冲突管理 摘要:国际商务谈判是一种跨越文化的交流和沟通方式。谈判双方的文化差异可能引起对对方言语、行为方式的误解,导致谈判人员不同的谈判风格,跨文化冲突现象不可避免。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谈判人员必须了解对方文化,了解双方文化差异,避免文化刻板印象,尽量缩小文化差距,并在谈判中有效管理跨文化冲突,才能赢得谈判的成功。 关键词:国际商务谈判;跨文化;冲突管理 一、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冲突 1.文化的本质和要素 许多学者试图从各自研究的角度为文化下定义,然而迄今为止仍然没有一个精确的、公认的定义,但人们都认可“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对国际商务谈判的研究中,Salacuse将文化定义为“一种行为方式、标准、信仰和价值的社会性传递”。 如果将文化的社会传递比喻为一个洋葱,可以得到一系列以文化价值为核心的圈层。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行为方式,包括谈判者的话语、动作等是他们文化背景最直接的表现,也是谈判双方对彼此最直观的印象。第二层次包括谈判者对某一事件或现象的态度。第三层次是文化标准,即谈判者在特定情境下遵循的原则。第四层次——核心层次即文化价值。文化价值的差异会造成文化标准、态度的不同,进而体现在谈判行为层面。 2.文化差异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引起的跨文化冲突 首先,文化差异可能引起言语的误解。例如,中国文化属于集体主义文化,在谈判中重视维护与合作方的良好关系和谈判双方的面子,多采取间接的策略,拒绝对方要求时,不会直截了当地说“不”,而以其他委婉、间接的话语如“这对我们来说有点困难”来表达;而在属于个人主义文化的西方文化中“太困难(It’s too difficult)”则表示还有商量的余地,多做努力或让步仍有机会达成一致。 其次,文化差异会引起对行为的误解。谈判中的行为方式是文化价值观的反映,同一行为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理解。例如,大多数西方谈判者希望对方能马上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如果对方沉默,他们往往会继续提问,对问题做出解释或者重复他们提出的问题。因为在他们文化价值观的指导下,沉默被认为是十分粗鲁、没有礼貌的行为。而日本人则认为一段时间的沉默非常重要,他们需要一段时间思考。拉丁美洲的谈判者在对待相同情况时口头反应非常快,他们一旦了解了情况和问题所在,即使对方还没结束话题,也会打断对方做出回应。 最后,文化差异导致不同的谈判风格。霍尔的高、低语境文化理论将世界文化抽象为从高语境到低语境的文化连续流。笼统来说,东方文化属于高语境文化,而西方文化属于低语境文化。高语境文化常用间接、委婉的方式表达意义,信息的很大一部分隐含在心照不宣的、大家早已达成共识的非语言代码中;低语境文化偏爱以明确的、直接的方式表达意义,信息基本包含在语言中。在国际商务谈判中,高低语境文化理论很好地概括了东西方文化谈判人员的谈判风格:东方文化背景的谈判人员喜欢把人和事联系在一起,注重面子的维护,能够在不确定中处理信息,交际方式较为间接,关注群体的和谐,喜欢选择柔合的谈判策略;而西方文化背景的谈判人员鼓励人、事分开的交际,宁愿损害人际关系,不喜欢做他们不理解的事情,急于规避不确定性,交际方式较为直接,着重理性分析,使用计谋进行谈判。 二、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冲突管理策略 1.了解谈判对手的文化和文化冲突管理模式 Weiss认为谈判者对对方文化知识了解的程度将影响谈判策略的使用。如果谈判者非常熟悉对方的语言和文化,他将在谈判中使用对方文化的谈判方式和策略,取得谈判成功更大的把握。谈判进行之前的准备工作事关谈判的成败与否,谈判者不仅要了解对方企业的情况,对方对谈判的预期和目标,还要了解对方的文化以及对方处理冲突的模式。丁允珠的研究将冲突管理类型分为8种:竞争/控制、规避、施惠或谦让、妥协、协作、情感表达、第三方帮助、忽略。竞争/控制互动中谈判者固执己见,企图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强调自己的利益高于对方;规避式互动中,谈判者对冲突避而不谈,回避对方或冲突的情境;施惠/谦让互动中,谈判者高度关注对方的利益,把对方的得失放在比自己得失更重要的位置;妥协互动中谈判者在利益得失上作权衡、相互让步,最终达成协议;协作互动指谈判双方都认识到解决问题的必要性,本着既为自我又为他人的态度来化解冲突;情感表达指谈判者在冲突中用情感来指导谈判行为;第三方帮助指利用谈判双方以外的人进行调解;忽略指谈判者主动或被动地回避冲突,但同时又间接地获得对方反应的冲突管理模式。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个体主义文化的谈判者较多采取自我防卫、控制/竞争的模式,把施惠与回避等行为看做消极的回应方式,而集体主义文化的谈判者较多采取通判考虑和妥协的模式,冲突管理模式同时还受到谈判者个人风格的影响,如以独立自我为定位的谈判者倾向于选择主宰和控制的方式应付冲突,以相互依赖自我为定位的谈判者则倾向于选择回避、包容和妥协。以双重自我,即具有两面性的自我为定位的谈判者调整能力较强,能灵活应付各种冲突。因此,在了解谈判对方的文化和跨文化冲突管理类型时,不仅要从文化背景的角度进行了解,还要尽可能地从谈判者个人风格方面进行了解。 2.避免文化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指对一群人过度简单、过度概括或夸张化的看法。刻板印象有三个特点:以人们最为明显的特征加以归类、以一组特征概括全体特征、以同一种方法对待整群人。由于刻板印象过度的简化与夸张,往往扭曲一种文化原本的情况,而且大部分变成负面的印象。当人们开始建立刻板印象时,通常会有意无意地模糊一个群体内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差异或特征。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这种扭曲会造成沟通的障碍,导致谈判失败。谈判人员在准备阶段要了解谈判对手的文化,但是不能过分依赖了解到的这些很有可能是刻板印象的知识。有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东方文化的谈判人员都采用间接、委婉的拒绝方式,也并不是所有西方文化的谈判人员都采用竞争/控制的冲突管理模式,文化刻板印象可能误导谈判策略。有时候,由于文化以外的其他原因如谈判对手的性格、他所代表的机构的文化导向、谈判的具体情况等,谈判对手可能采用与从书本、文章或谈判顾问了解到的完全不同的谈判方式。因此,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要在了解谈判对手文化的基础上,尽量避免刻板印象,根据谈判的具体情况制定谈判策略。 3.缩小文化差距 在跨文化交流中,文化差异常被看做沟通的障碍。事实上,在国际商务谈判中,有智慧的谈判者尽力缩小文化差异,建立起逾越文化鸿沟的纽带,将文化差异变成有效的谈判策略。在谈判者充分了解对手的文化价值和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建立文化纽带的技巧之一是,利用对方的文化获得对方的身份认同,取得信任感,拉近双方关系。技巧之二是用对方的方式对待对方。在与西方文化的谈判者进行谈判时,中国人要调整谈判策略,以更加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尽可能在谈判桌上解决问题,而不是规避问题。而与日本人进行谈判时,则要重视良好关系的建立,维护双方的面子。 三、结语 国际商务谈判是涉及企业核心利益的一种跨文化交流方式和沟通过程,谈判的成败事关企业的根本利益。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跨文化冲突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不可避免,谈判人员必须了解谈判对手的文化,了解双方的文化差异,具备跨文化冲突管理的能力和技巧,有效处理跨文化冲突,就能在谈判中出奇制胜,扭转局面,赢得谈判的成功。 国际商务管理论文:国际商务中的跨文化管理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不断的发展,国际商务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世界上各个国家中的文化在国际商务的活动中,在不断的交融,但是其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冲突,这一点对于国际商务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往往比较容易被人忽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员工对于文化的差异会给公司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在世界各地进行商务活动逐渐增加的情况下,不同的文化差异所产生的企业之间的冲突也在频繁的发生,所以,了解国际商务中存在的跨文化管理工作情况,也成为跨国公司在发展和经营过程中能够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下面本文在文化冲突和文化内涵的角度出发,了解企业中文化交流的必要性,最终提出国际商务中跨文化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应用策略,以期能够促进我国跨国公司国际商务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国际商务;跨文化;管理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水平也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因此在国际商务领域中,已经出现了软件和硬件逐渐背离和分化的现象。与此同时,在整个世界的范围中,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与技术方法等内容也在全面趋同,但是,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软件影响因素,却依然存在着严重的差异,并且很多国家或者地区,企业中的工作人员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情况,逐渐开始重视在文化内容中体现自身的不同。因此本文在国际商务文化领域的角度进行深刻的研究,以期能够利用现阶段已有的文化领域研究成果,对于国际商务中的跨文化管理内容进行简单的研究,为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跨文化研究的基本理论 (一)文化冲突的内涵 在国际商务发展的过程中,文化冲突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问题,这种情况主要体现在不同的地域之间的文化商务交流和沟通中所造成的误解,也可能是由几种不同的文化企业在建设和整合的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同时很多国际商务企业对于子公司的管理也会面对着不同文化情况所产生的困难。例如: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的石油公司中的管理人员,在与日本的石油公司负责人进行谈判的过程中,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日本企业的负责人给西方企业的负责人赠送了一盒贵重的茶叶,但是西方的负责人就由于西方国家不能够受贿的强制条件,宛然拒绝了。但是在第二次见面的时候,日本企业的负责人又送给西方负责人一台小型冰箱,西方的负责人再一次拒绝了。到了第三次,日本负责任人直接送给西方负责人一个著名的古董。经过对两个国家文化的了解才明白,日本人在谈判的时候本来就有送礼的传统,他们认为这样才能够快速的建立起两个国家或者是两个企业的友好关系。而西方的负责人一再拒绝就是想直接进入谈判的正题,不想出现受贿的情况,但是日本负责人却以为是礼物不贵重导致的这种情况。由此可见,了解其他国家文化差异对于两个国家中的企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 (二)文化研究的层次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中的员工突然进入到另一种文化环境中,由于对于最新的社会交流方式并不适应,或者是并不认同,很容易导致员工出现抗拒的情绪,并且在这样的环境下,员工会对自己国家文化的归属感产生比较强烈的渴求,以及一系列不安以及焦虑的情绪,甚至在比较严重的情况下,还会产生文化休克的情况。而企业中的员工如果想要战胜文化变革过程中心理上的恐惧感,首先就需要深入的了解到其他国家中的文化内涵。同时想要深入的了解到其中文化差异的内涵,还需要对自身的文化进行深入的探讨,并且在不同的方面,用不同的感受,看待自身的文化,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感受自身文化出现的劣势,但是在这期间还需要保证自身文化的底线,这也是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层次[3]。 二、国际商务中跨文化交流的必要性 在国际商务进行商务活动的过程中,企业想要进行跨国方式的经营,不仅仅是其中扩张的一种非常有利的发展方式和手段,同时也是经营活动中所处的文化环境的变化,不同的文化环境和文化背景的企业,会采用不同的经营战略,以及对产品发展理念最终使业务开展,这就是企业需要跨文化交流的必要性。 (一)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 随着社会中交通运输和网络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情况也呈现出不可阻挡放的发展趋势,生活在不同领域和不同文化环境下的人群,在政治文化以及思维方式等情况中也逐渐在了解的程度和认同的程度上逐渐达到了历史的最高点,与此同时,每个国家和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情况也是相互依偎的,并没有一个经济主体能够独立的生存下来[3]。世界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信息和成果共享的一个大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中的产业链,给各个国家的人们提供生存条件的同时,也因为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带来了严重的文化冲突。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企业的业务也需要不断的扩张,因此跨国公司的已经呈现出势不可挡的经营方式,这一点情况也明显的看出跨国文化交流的必要性。 (二)信息网络化的交流方式产生变化 在信息网络化发展的前提下,人们逐渐改变了相互之间的交流方式,并且这一方式也在这样的环境下发生了改变,因此国际商务的发展情况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企业的谈判和会晤工作中,网络交涉和其中产品的研发都是其中交流的重要平台,并且在这其中还需要考虑到国与国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例如:美国的一个软件公司,在产品或者电脑运行的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时候,还需要韩国相关的计算机专业人员进行解决,并且通过使用数字加密的系统把详细的解决方案发给美国。在这种网络交涉的情况下,对方无法观察到相互之间的动作和表情,因此也不能判断给予的解决方式是否符合对方的文化诉求。例如:日本品牌的方便面为了能够在美国推广,进而提出了杯子形面,这就是对于其他国家文化的尊重,也能够良好的拉近双方的距离,表现出对其他国家的尊重,这一点也表示跨国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三、文化差异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一)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 国际商务企业在进行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人员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文化引导方式,由于企业的子公司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发展,因此还需要对当地的文化进行详细的了解,例如:美国公司想要在日本国家发展子公司,还需要关注到当地的文化发展情况,日本的工作人员习惯每天吃三餐,而美国人喜欢有上午茶和下午茶,但是美国子公司的领导不能够强迫子公司人员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行生活,这也是跨文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跨文化领导 一个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领导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话题,并且只要有人类的活动就存在着领导的作用,但是社会上对于领导却没有普遍的认可,因此不同的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和理解对于领导也有着不同的定义。因此在跨文化管理的过程中,领导还需要具备一些相关的特点,临到的活动还受到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并且领导的活动并没有明确的目标或者是目的。同时企业中的领导的作用在于通过被领导者产生的影响而实现自身的目标采取一系列措施。 四、跨文化管理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主要应用策略 由于各国文化之间还存在着文化上的差异,并且在这些差异中也体现出了文化发展的客观性和跨文化交流的必要性,因此对于跨文化管理和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在现代国际商务发展过程中,跨文化管理也给赋予了最新的意义,但是这些意义还需要在企业的不同文化氛围中展现出来,从而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良好交流。企业只有实现跨文化的管理,才能够约束不同文化背景员工的工作情况,使所有员工都具有一个重要的向心力,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一)认识和尊重文化的差异 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情况,并且是不能够被消除的,因此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应该客服狭隘的思想情况,承认文化差异存在的情况,并且尊重现有的文化形式,良好的树立企业中跨文化管理的重要理念,但是跨文化并不是为了改变他人的价值观念,还需要在不同的文化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找到能够使文化相互融合的解决方式。同时还需要国际商务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有意识的了解到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差异,发掘不同文化之中的可取之处,并且思考这些跨文化交流最终产生的影响,这样才能够保证员工在企业中认识和尊重文化中的差异。 (二)国际化员工的文化适应能力 跨国文化中的管理,主要就是针对企业中员工的管理,跨文化管理的接受人员也是企业中的员工,并且企业中对于跨文化管理的主体也是员工。企业中跨文化管理最终的目标就是使不同的文化融合在一起,这也是一种最新的文化发展方向,这一点也适用于企业中的所有员工。并且这种文化发展方式也能够被所有的员工接受,同时也成为员工在商务谈判过程中的行为准则。所以,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实行跨文化管理就是对员工的思维方式进行良好的整合,但是在企业中如果没有日常的交流和沟通,文化上存在的差异就不会消除。所以在企业中想要实施跨文化管理还需要兼顾对人员的管理和跨文化的交流,这样才能够保证最新的文化发展的更加长久。 (三)合资企业的跨文化差异整合 在现代西方的企业中,跨文化管理的模式一般呈现出三种情况,第一种就是直接把总公司的文化灌输给子公司,国外子公司只能够在被动的情况下接受总公司给予的文化。第二种就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保留总公司的文化,同时也保留着本土的文化,使两种文化能够共同生存。第三种就是把总公司的文化和国外的子公司文化进行融合,并且在总公司文化和子公司文化共同发展的基础上构建出一种罪行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管理能够适应当地的环境,并且还带有总公司的文化符号,同时也是以上内容中第二种管理模式的相互融合。 (四)国际化企业跨文化管理模式分析 不同类型的国家文化企业还需要根据其不同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策略进行分析,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母国和东道国文化之间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的时候,就需要采取不同的跨文化管理模式,想要解决这种文化冲突有三种方案:第一种就是可能性凌驾,主要指的就是母国和东道国之间的文化还需要凌驾于其他国家的文化之上,最终扮演着统治者的角色,因此组织的决策还有行为都受到文化的支配。第二种的可能性就是折中,折中方式指的就是不同文化之间采取的妥协和退让的方式,优异的忽略文化之间的差异,实现求同存异。第三种可能性就是融合,所谓的融合指的就是不同文化之间承认和重视彼此之间的查体,并且在互相尊重、互相补充的基础上实行的一种全新的组织文化。 五、结论 根据以上内容能够看出,现阶段我国还处于一个比较重要并且非常特殊的发展阶段,很多领域中的企业和文化都需要进行最新的整合,因此我国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发展的环境下,其中出现的冲击,依然值得我国在发展的情况下好好的利用起来。但是在这其中跨文化管理工作也是最新时期企业中所需要面对的强大挑战,这也是我国企业能够成功的关键内容。在这其中,还能够把文化上的差异当成是一种优势,最终在企业的发展情况下加以利用,合理的规划跨文化管理的最新模式,并且运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达到文化的融合,以便于产生一种最新的文化形式,这也是企业的发展目标。 国际商务管理论文:基于国际商务中的跨文化管理的再探索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各个领域均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尤其在经济全球化化趋势不断加快的今天,我国的跨国企业越来越多,国际商务活动也越来越多,此种情况虽然能够促进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但该种形势也为文化管理方面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简要介绍了文化差异对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影响、跨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沟通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强化国际商务中跨文化管理效果的相关措施,以期能够为我国跨国企业的综合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国际商务 跨文化管理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飞快,在国际市场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这与我国跨国企业的壮大有密切的关系。但在国际贸易中如何实现跨文化管理成为了各个跨国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众所周知,若该方面问题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极有可能影响到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甚至会渐渐丧失国际经营活动主动权,这对于我国的全面发展而言十分不利。 二、文化差异对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影响 (一)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 国际商务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是各方面的人才,而此方面人才的选拔也有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具体的考量指标可以在如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语言能力,鉴于国际商务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是各国人们的交流,如我国的人员在掌握本国语言的基础上能够掌握其他国家的语言,则会为其工作带来更多便利;二是文化适应能力,虽然很多人在刚刚接触全新的文化时新鲜感十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文化休克”的情况,此种情况一旦出现会大大影响工作效率;三是独立工作能力,国际企业中的人才往往有很高的要求,其中应具备的则是独立工作的能力,其在国外工作时很多事情只能自己独立完成,很少能够接收到有价值的帮助;四是工作动机,鉴于员工到国外工作的动机不同,其对待工作的态度也会有所差异,因此此方面也被列入考量中。[1] (二)跨文化领导 在企业管理中领导者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能够轻易决定人员的去留、企业发展规划等,但是每个国家的文化底蕴不同,员工对于领导的指示的遵守的程度也不同,因此这也是跨文化管理中的一大问题。如专制式集权领导,此种领导以自我为中心,不允许其他员工参与到企业决策的制定中;仁慈式集权领导,此种领导对于员工有一定的信任,其可以将部分决策内容交给相关人员负责,但在正式作出决定之前,仍然需要由该领导过目、决定;参与式领导,此种领导在企业发展中并不全权决定发展策略,其能够给予员工足够的发挥空间,其将重要决策的决定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而较为低层次的决策则可以由部门领导者独自决定;民主式领导,该种领导的管理理念较为前卫,其能够充分信任自己的员工,并且很好地在企业中实现了分权化。不同国家的领导之间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跨文化管理中也会在管理员工方面发生冲突。[2] 三、跨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沟通方面的影响 (一)沟通方式与风格 人类的沟通方式无外乎两种,一种是语言交流,另外一种是非语言交流,然而在国际商务沟通的过程中,无论使用何种交流方式均会造成歧义和阻碍。人体语是非言语交流中较为常见的形式之一,但不同的国家对不同的人体语言有不同的认识,如美国人民认为,在交谈中注视着对方的眼睛代表礼貌,也代表对谈话内容较感兴趣,但在中国人民看来此种行为属于不礼貌的行为;语言交流占据着主要方式的重要地位,其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口头交流,第二种是书面交流。在语言交流中往往会出现难以理解的情况,即使两个国家在进行贸易活动时聘请了专门翻译,但鉴于翻译能力、各国文化自身特点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也会导致翻译官翻译的内容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3] (二)跨文化商务谈判 谈判是国际商务活动中较为常见的现象之一,导致此种情况出现的原因通常有两个:一是因两者在合作中无法达成共识;二是两者找到了新的合作方向需要进行交流、谈判来确定合作内容等。在国际商务谈判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提升自身的谈判技巧,也要加强对对方国家文化的了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在进行商务谈判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谈判小组成员。不同国家对于谈判小组成员的认知也会存在差异,如有些国家认为谈判小组应由企业高层组成,显得较为重视,而有些国家认为任人唯贤,能够为自己创造更多利益的人员才能够代表本企业进行谈判;二是谈判策略。目前已经形成的谈判形式可以分为如下几种:一是竞争;二是让与;三是不活动;四是解决问题;五是折中。不同的国家面对谈判时会采取不同的策略,策略的选择也会对最终的谈判结果产生影响。[4] 四、强化国际商务中跨文化管理效果的相关措施 (一)确立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对于企业整体发展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其也是决定企业发展方向、规范员工思想、行为的重要标杆。国家不同、所受的教育不同、形成的价值观也有所差异,当面对其他国家文化带来的价值观时,多数人均会出现排斥的心理,此种情况十分不利于双方合作。鉴于此,跨国企业之间应善于寻找文化的共通处,并将其无限放大,使优秀的文化能够得到整合和发扬,或者加强企业文化宣传,使员工能够了解除自己国家外的文化魅力,做到保持本心的同时,积极汲取优秀的文化来丰富自己,如此一来整个企业的人员也会更加团结。[5] (二)正视并尊重文化差异 文化的差异是必然的,各个国家的人员均应正视此种情况,在合作中,员工应善于发现自身文化的优势,并主动与其他国家的人员进行交流,并就两国或多国较为常见的现象进行探讨,使对方能够明白各种语言、动作所代表的含义,以免在工作中因误会而导致工作失误的情况发生。另外,员工之间也可以就国家文化展开讨论,此种方式不仅可以将本国文化进行传播,也可以充分地开拓自身视野,此种方式也是加强各国员工交流、促进感情的方式之一,可谓一举两得。无论是哪个国家的员工,其必须做到尊重文化,理解文化;切勿随意批判其他国家的文化,否则很容易造成企业内部不和,甚至会对商务活动产生影响。[6] (三)优化人才队伍 跨文化管理中,被管理者是人,而管理者也是人,因此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则显得尤为重要。在企业发展中应加强相关人员语言能力方面的培训,并不断提升其谈判能力;在日常工作中,也要积极将各个国家的员工集聚在一起,若员工之间缺乏交流,无论何种培训均无法从根本解决问题。不难发现,我国跨国企业中在对人员进行培训时往往过于片面,其将重点放在技术培训中,虽然此种培训方式无可厚非,但对于促进商务活动进展方面以及文化交流方面却难以发挥作用,因此今后在对人员进行培训时,应制定全面的培训计划,上至领导,下至员工均要完成思想的转变,同时也要提升各方面的技能。[7] (四)优化人力资源机构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企业可以适地当实行本土化管理模式,企业众多人员中并不是所有人均适合在跨国贸易中担任重要角色,此种情况下即可以使其留在本土企业中,如此一来既不会造成文化冲突,也可以使相关人员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企业的基层人员应尽量聘请本地人,因为本地人之间的生活方式、工作理念等多个方面均很契合,也能够轻易在工作中培养默契,但外来人员则无法很好地做到这一点,甚至可以说很难做到;而中层管理者则可以适当进行综合管理,其可以由本土员工与外来员工共同构成,中层管理者各个方面的能力均较为相近,也容易接受彼此的文化熏陶。 (五)合资企业的跨文化差异整合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即已经出现了中外合资企业,而如今我国中外合资企业的数量仍在持续增多,但其中存在的跨文化差异问题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今后中外合资企业可以从遵守如下原则入手:第一,因地制宜原则,其应与东道国之间的文化相符合,尽量提升员工自身的适应能力;第二,系统性原则,文化若被分割很可能会造成片面反应,不利于文化差异的整合工作;第三,平等互利原则,进行国际贸易活动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更多的收益,因此在进行文化差异的整合时也应将此方面重视起来。 (六)创新企业文化管理模式 国际商务活动中不同国家的文化熏陶势必会对文化管理模式造成影响,此种情况下我国应善于理解和借鉴优秀的管理理念、模式,并与我国目前的管理模式相融合,如此一来则可以使我国的文化管理模式更加完善。如目前很多西方国家普遍使用的管理模式:第一,总公司采取强硬的手段来迫使国外子公司接受总公司的管理理念;第二,总公司管理理念不作出变动,但本土文化也不应抛弃,而是通过制度或是措施来实现两者并存;第三,充分挖掘总公司与子公司中的优秀文化,并将其进行综合,使其成为全新的企业文化,并以此为依据来创新企业文化管理模式。 五、结语 研究关于国际商务中跨文化管理方面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不仅关系到各个跨国企业自身的利益,更与我国发展息息相关。鉴于跨文化管理的特殊性,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其发展要求和发展趋势,尤其是文化的差异使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等多个方面出现了冲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际商务活动的质量和效率。虽然近年来我国各大跨国企业针对此方面采取了相关措施,但似乎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因此相关机构和人员应加强此方面的研究。 (作者单位为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贸易分公司) 国际商务管理论文:国际商务管理中的文化观探讨 摘要: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对于国际商务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在整个的世界经济范围内实现了组织结构、技术方法等方面的一致性;另一方面,由于成长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员工在同一公司内工作,但是原有存在的文化差异并没有消失,并且已经对于国际商务管理的资源配置、人际关系以及组织沟通等方面产生了影响。为了实现国际商务管理的目标,需要τ谄淠诓康墓芾砦幕观进行探讨,提升国家商务管理中文化观的作用,促进国际商务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国际商务;管理;文化馆 在现代社会中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实现创新,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管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对于国际商务管理来说,已经开始重视其发展中的文化价值,尤其是在跨文化的商务管理中,不同的文化观对于管理的认识程度是不一样的。但是在现有的国际商务管理中,管理者对于这种文化观的认识程度不够,容易影响在国际商务管理中的畅通交流,影响企业的正常管理和运行。因此,在国际商务中的管理者应该树立跨文化管理的观念,在管理的过程中注重对于文化观的分析,并针对每一种不同的文化观给与相应的尊重,这样才能促进国际商务管理的有效进行。本文针对于文化观在国际商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展开讨论,提出促进国际商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建议。 一、文化观与国际商务管理的关系 文化观是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一种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极具生命力,对于人的一生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文化观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形成的,并且是在时代对于人们衡量和认可的基准之上,在不同的历史文化下回产生不同的文化观。值得一说的是,在不同的年代文化观也是会有所不同,主要的原因是社会文化环境产生了变化,人们对于社会认可的基准也是随之变化。不同的国家由于发展的历史中会出现不同的文化观,但是所有的文化观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可能会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变化有所调整,但是整体的文化观还是在成年之前形成的。 现在全球经济向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国际商务活动将会更加频繁的出现。所谓国际商务活动,实际上是一种经济文化的交流,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主体是不同的国家,并且交流的内容涉及到经济和文化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国际商务管理中,管理者要对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有效的分析和判断在不同国家的市场上的机会与风险,并且能够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做成符合文化观的决策,实现企业的发展,避免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中出现管理较大的风险。 二、文化观影响国际商务管理的方式 (一)文化观不同影响管理的沟通效率 国际商务活动涉及到不同的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会对国际商务活动的效果产生影响。尤其是在各国长期发展中形成的文化观,更是会影响到在此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人。语言是在国际商务管理中交流的工具,但是由于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人多数是来自不同的地区,所以在语言中也是蕴含了不同的文化观。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管理人员之间表达的方式有所不同,对于国际商务活动产生的后果也是有所区别,并可能由于表达方式的问题产生对于同一问题的误解,并影响到实施的效果,更是影响管理的效果。 (二)文化馆不同影响决策的方式 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方式也与文化背景有关系,企业的管理者在长期的发展中,文化观已经深深地烙印在灵魂深处。举例来说,我国的管理者长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对于管理中涉及到原则性的问题,会比较具有决心,并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产生太大的波动。但是对于管理细节就比较宽松,在处理这类问题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对于西方的管理者来说,他们受到的文化熏陶和我国的传统文化之间有较大的差距,比较注重于具体的事物,在管理细节之处更为注意,习惯于主动出击,并且对于管理的原则问题上比较自由。 (三)文化观不同影响管理风格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的管理者更习惯于人情导向,对于时间的概念反映较慢,往往会出现超出规定期限的状况,没有明显的时间观念。但是西方的管理者的管理风格与国内的管理者则有很大的区别,在管理过程中更为注重对事不对人,时间观念相对较强,而且有着时间就是金钱的说法,并且在管理的过程中,比较注重利益的最大化,并且希望获得最大利益的同时,能够是用最少的成本。所以在国际商务管理中的不同文化观对于企业内部的管理的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 三、国际商务活动中管理的技巧 国际商务活动是一种跨文化管理的过程,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把握不同文化背景的知识,并将其转化为管理的源动力。 (一)认识和尊重不同的文化观 在对国际商务活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第一就是要清楚的认识不同国家的文化观的差异。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是要了解管理者所处的文化氛围,在国际商务活动中,无论是企业的领导,还是企业的员工都生活在一定的管理文化中,所以要了解到企业所处的文化环境,以及所处的文化环境与管理者自身文化观的差异,清楚地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差异。并对大多数的员工的文化观给与相应的尊重,可以在此基础上实现利用员工的文化观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实现企业的管理目标。 (二)对不同的文化观整合 国际商务活动一般是发生在跨国企业中,必然是会由于文化观的差异产生文化冲突,这种冲突对于管理目标的实现具有消极作用,所以需要在内部管理中降低文化差异冲突的可能性,实现文化观的整合。具体来说,可以在不同的管理文化基础上,针对于企业现在所处的文化环境背景为跳板,对于员工进行文化的熏陶和培训,实现企业在不同国家之间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开展一些文化活动,培养对于彼此之间文化观差异的了解,尽可能实现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理解,保证企业正常管理活动能够有效进行。除此之外,企业是为了实现其经济目标而展开各种活动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在企业的内部设立共同的利益目标,并将企业员工的未来发展计划与企业的发展远景结合起来,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合力,为了实现共同的利益目标而努力奋斗。 (三)有技巧的处理由于文化观传统产生的矛盾 在国际商务管理中,难免会由于文化观的差异产生一定的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冲突的影响,实现企业的发展。具体的解决方法主要是:一是凌驾于弱势文化之上,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强势文化为主的管理方式,但是这种解决冲突的方式容易发生更大的问题。二是对于冲突采取妥协和退让的态度,忽略文化观中的差异,尽可能做到为了同一目标而忽视差异。但是这种冲突的解决方式容易出现潜在的危机。最后一种是融合,承认彼此之间的差异,并给与足够的尊重,实现两者之间的相互交融。 四、结论 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应该注意到不同的文化观会对企业的管理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需要管理者在实际的管理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对于不同的文化观给与一定的尊重,并充分认识和利用其中对于企业发展有利的部分,降低其中不利的因素对于日常管理的影响,保证企业在文化差异中实现共同的目标,在产生冲突时也要采用必要的解决技巧,不能任管理者依靠自己的文化观处理,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国际商务管理论文:国际商务管理中文化价值观的作用 摘要:国际商务管理及相关活动受到文化价值观的影响是深刻而广泛的,而日常生活中人们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成长也将其十分自然的规划为不同的群体,同时也造就了不同文化群体间的互相疏远,若管理意识未到位或缺乏深刻妊娠,则很容易导致交往及沟通障碍。本文以跨文化的角度分析国际商务管理中突显的文化要素,指出国际商务管理中存在的文化差异体现,分析国际商务管理中文化价值观的作用,旨在促进管理人员在跨文化管理方面的意识加强。 关键词:国际商务管理;文化价值观 步入新年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化的时代相应到来,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商务往来日趋频繁,与之相关的管理同时也成为了国际商务活动中重要环节。国际商务活动不仅是经济活动的一种,也是文化活动的一种。而国际商务管理可以看作是跨越国界商务活动中用以人际交往特殊的形式,属经济领域合作,还是文化间的碰撞及交流。需要注意的是,东西方存在的文化差异与地区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往往会反映在国际商务经济运行中,甚至可能导致商业冲突[1]。因此,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和管理办法,将存在于国际商务活动中文化冲突最大程度降低,保障企业在参加国际经济的竞争时适应活动主体经济环境,同时能够融入各自文化环境,还能保持竞争优势并获得主动权,是一家企业在全球经济化的大形势下必须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问题。 一、国际商务管理与文化价值观的概念 在文化领域中文化文化价值观属一些被当代及历史所重视及被否认的言行、理论而引发的感想。从中可以发现,价值观有其自主的生命力,是虽时间段游走所触发的或低迷或壮观的思潮。同时,价值观还存在有年代作用,并在不同年挥不同价值所在。一种价值观被确立,是被人自身所认可及衡量的,固一个人所处的年代不一样其拥有的价值观也并不相同。文化价值观同样如此,它不存在阶级性、不分高低、不分等级、没有贵贱,唯一不同的在于一个人在处于某阶段时是否存在能够被利用的价值。也就是说,文化价值观是什么,通俗些说,就是一个人觉得怎样的文化好,怎样的文化坏而已。在文化中价值观是最深处部分,辅助支配人们态度、行为及信念。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着区别与其他国家、民族的特殊文化思维方式、心理素质、道德规范、价值尺度与情感取向。国际商务主要指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进行的和商品、技术、服务、知识产权、生产要素等方面的交流或交易活动。而国际商务管理则是指国际商务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对市场有利的机会及对市场不利的风险来分析、寻找、评价的方式,从而以此探讨决策、有效落实的管理过程。随着企业向国际化发展和世界经济向一体化发展的脚步加快,包括有国际服务贸易、商品贸易、跨国投资等形式国际性的商务活动也在获得了长足发展[2]。 二、国际商务管理中存在的文化差异体现 1.沟通过程被文化差异所影响 语言是用来在国家、民族、地区之间实现沟通的枢纽和桥梁,虽然当前商务管理的相关人员所使用语言能够较高程度的在不同的文化中适应,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从事国际商务相关活动的过程中仍能够在各个环节中体现出语言所存在的差异,并且是显而易见的,在国际商务管理进行时有不同文化及语言的双方,理所当然的会选择各自所习惯的方式来进行沟通,打个比方说属文化内涵程度较高的国家,群众就往往在Z言运用方面相对含蓄,相关的管理人员常常会已间接、委婉的方式表达自身想法,所有只有结合沟通时实际情景才能准确的理解其语言含义;而管理人员的文化修养偏低则更加偏爱运用直截了当的方式表达观点、陈述事物。而这两类拥有不同文化修养管理组在商务管理时,往往表现出一类觉得对方太过粗鲁,而另一类觉得对方没有诚意或将其沉默误认为是承认,导致双方需要深入沟通就会遇到障碍[3]。 2.管理风格中文化差异体现 总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及管理风格与欧美国家存在的西方文化及管理风格有着迥然不同的差异,已美国人为代表,时间等于金钱,用金钱来决定、衡量事物一直以来都是美国人管理标准。他们常认为生意是生意,也就是说做生意就应六亲不认,行事必须本着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因此他们更重视经济效益的获得,已最低投入来获得最大收益。在商务活动进行时美国这一国家的商人就往往表现的有些急于求成,做事方法直截了当,阐述观点时更加的开门见山,善于单刀直入,却不喜欢通过人或是要顾问来参与管理,在人们的印象中常感觉他们能够代表公司决定[4]。 3.决策方式中存在文化差异 思维差异往往是客观存在的,文化背景有所不同的管理人员在需要进行决策的时候会体现出一定的差异,导致在通盘决策和顺序决策等方式上表现出有所冲突的状况。一般来说西方人特别是其中的英美人更乐意采用顺序决策,给予具体事物切入,更多的认定是问题本质应注重细节,若他们觉得只有在某一方面、某一问题中占有一定优势,才可有主动权,他们常会先从这一方面、这一内容着手,但对与原则性问题的把控则相对宽松;另一方面,在东方文化熏陶下的管理人员在进行国际商务活动时,往往是原则性的问题一旦被确定,就坚定不移且很难让步,但在处理一些细节问题方面则具有较大灵活性[5]。 三、国际商务管理中文化价值观的作用 文化差异属进行商务管理时跨文化管理的核心理念,影响着在管理过程中每个环节和步骤,产生这种影响的因素往往表现在多个方面,如空间的概念、思维的方式和价值的观念等。 1.价值取向影响着管理者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和分析 价值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用文化来对人们所做的行为与后果进行衡量,而人们在进行问题的分析和理解时选用的方式也会受此影响,同样的,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带来比较剧烈的情感方面冲击。我们应当了解每种文化在传承中都会有着较为独立的价值体系,而在价值观方面所存在的差异对国际商务活动所产生影响更多的体现在其拥有的客观性,能在商务管理中将人与人或人和事物等各方面的区分程度更加客观的反映,在西方人中特别是美国人,通常客观性较强,提倡公事公办且不会徇私情,能够在从事商务管理时左右他们的一定是冷酷事实,并会以此做出评价与决策;而中国文化背景下决定了群众更加的知礼、谦虚,不是很乐意争强好胜,也不突出个人,固市场主导地位更倾向于集体,认为个人发展的追求属严重个人主义,会被谴责。由此可见,国际商务管理进行过程中存在不同价值观碰撞不可避免。 2.思维差异影响国际商务管理 所拥有的不同的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认识外界事物、使用话语的规则及相关的管理行为。通常情况下西方文化背景主导的管理人员的思维方式注重更多的是在逻辑方面的分析,线性思维就是如此,而东方文化背景为主导的管理人员体现出的思维方式更多的是在直觉上的整体性,也就是综合性更强的思维。受到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传承的影响,国人会多多的倾向于从总体上去了解事物的特征。不同的思维方式还会反映出在管理策略方面存在的差异,比如在以往商务活动中,我方代表对遵循“先谈原则在谈细节”的管理策略,首先向对各方面所共同承诺、遵守的原则及利益开始讨论。而西方线性思维为主的管理者多会在开始时就从正题出发,对相关的细节也更加的重视。 3.风俗习惯存在的差异影响商务管理 风俗习惯方面涉及最多的常常是宗教上一些相关禁忌。打个比方说,泰国人民认为左手乃不洁象征,我们在与泰国人初次相加需要交换名片时一定要记住不能将名片用左手递出;美国则认为一些数字不吉利,在礼拜五通常不举行商务获得,甚至会关注其酒店房号、楼层号、门牌号、餐桌号;柠檬香在菲律宾代表疾病相关而在美国则表示活泼、清新;在比如说阿拉伯国家,与其交往时应当避免妇女问题,也不能派遣女性商务代表,还需注意管理应当含蓄。 4.商务管理受到时空概念的差异影响 有学者将时间利于方式分成单一时间利用和多种时间利用两种方式,德国人、瑞士人及北美人的时间利用特点是单一利用,注重专时专用,善于将时间按小段小段进行规划,也被大很多属低语境的国家所采用。高语境的地区与国家会采用多种时间的利用方式,强调多人参与、一时多用,这些地区人们多拥有较宽松时刻表,做事并不完全的按照时刻表来进行。由于所持不同的时间观念,管理者会就会用不同的时间管理方式。比方说美国人竞争意识相对强烈,效益和效率被认为是核心观念,也就使得美国商人的作风雷厉风行,会在每各环节上予以重视,将管理时间尽量缩短,做到每一项管理速战速决。而在某些还存在封建意识或有浓重传统观念的国家当中,人们在时间重视方面会出现偏差,甚至于有时会有意识的将时间拖延,期望显示出尊贵的低位,最突出的体现是南美商人在商务管理活动中迟到各一到两小时都有可能。中国人把时间看做是能够随意支配且分散的,通常会在同一个时间短内伴几件事情或和几个人谈话,很容易使得西方人产生不适宜的感觉。 四、结语 总之,国际商务管理中跨文化的交际是不可避免的,对此问题研究愈发深入,无论对跨文化交流还是对商务管理的实践都具有积极且重要的意义。管理人员语言行为代表着企业、个人甚至整个国家,哪些因素能够影响管理,更多的趋向与于管理人员文化取向。管理人员只有能够得体处理在商务管理中存在的文化差异,才可实现高效常务沟通。
项目管理毕业论文:高职英语专业学生海外实习项目管理模式初探 摘 要:海外实习受到众多大学生的追捧,同样也是很多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向往的实习。目前高职英语专业学生海外实习项目平台的构建主要有校际合作、校企合作两种模式。根据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和实习管理实践构建与现状相适应的“家、校、企、生”四方联动的信息交流和管理平台,加强“实习前、实习中、实习后”三个环节的教育虚实结合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高职英语专业学生;海外实习;管理模式 近年来,当海外实习在本科院校如火如荼地开展时,高职院校由于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等原因没有大规模的开展。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的一项校内调查显示,48%的同学有参加国际交流的意向,到2011年这个数字上升到55%,其中英语专业的学生海外实习意愿达到61%。面对高职院校学生日益增长的海外实习的需求,高职院校也应该行动起来为他们搭建海外实习平台,有效推进工学结合高技能国际视野的人才培养。海外实习在开阔学生视野、提高自立能力、培养跨文化能力的同时,促进了高职顶岗实习教育教学改革和国际文化交流,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高职院校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开拓海外实习项目,加强对海外实习项目的管理,为我们的高职学生提供更多优质的海外实习项目。 在高职院校开展海外实习项目,为什么受到这么多英语专业学生的欢迎,原因有二:第一,作为高职英语专业的学生他们在英语语言上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有优势,她们更迫切地要求提高英语语言能力;第二,专业要求,目前在高职院校中最受学生欢迎的专业主要是商务英语专业和旅游英语专业,这两个专业的学生对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提高的需求更强些。 1 高职英语专业海外实习项目管理平台的构建 1.1 根据与国外合作的主办方性质,可将合作模式分为以下两类: 1)校际合作模式。国内高职院校与国外同级别的社区学院等合作,选派学生到当地企业或机构实习,称为校际合作。如广东工贸职业学院从2005起就与新加坡特许学院签署协议,每年选派品学兼优的学生在暑假赴新加坡实习,特许学院为学生开设跨文化沟通课程,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国外生活和工作。截止目前共派出28名学生赴新加坡进行为期1个月的学习和实习。2)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指的是国内某些旅游职业院校与国外高级酒店或从事海外实习的中介机构合作,派出学生到国外酒店实习。自2006年起,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就派遣学生到其海外实习基地如阿联酋伯瓷酒店(burj-al-arab. hotel),美国迪斯尼乐园、新加坡asia grand酒店等实习。广东工贸职业学院与国内资质较好的国际旅行社合作,派出学生到国外实习。如从2011年起,广东工贸职业学院与港之旅合作开展“summer work travel usa program”。 1.2 构建高职英语专业海外实习项目管理平台的要点 基于上述两种合作模式中,构建校际合作的管理平台主要是与和本校有良好合作关系的国外高校和国外地方政府合作,合作难度不大,管理平台的建立也易操作,一般合作院校都会提供项目指导教师;而构建校企合作管理平台,由于企业和组织本身资质参差不齐,所开展的项目千差万别,在开拓项目、建立合作关系时则需要认真考察和甄别。并且要求合作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各自履行权利和义务,合作管理才具有法律效力。开发和建立高职英语专业海外实习项目信息交流和管理平台,信息交流和管理平台中有合作院校或中介机构、企业、学生家长、学生、学生小组长、学院指导教师、教务处共同管理海外实习的学生,实现学生海外实习地的虚拟实地管理。 2 高职英语专业学生海外实习项目管理模式 高职学生在海外实习过程中,由于文化、语言以及气候等方面的差异,再加上自主能力不强,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突发情况发生;又由于实习地点在海外较为分散,指导教师难以一一现场指导或者巡察,存在着实习指导不够和监督不力的现象;学生在海外实习中要扮演实习者、员工还有外国人的三重身份,也很容易出现心理和角色上的不适应等等。如果对这些问题置之不理的话,海外实习的效果将大打折扣,甚至会影响到中国学生在他国的声誉,所以,必须探讨有效的管理模式,确保学生海外实习的安全,使学生顺利完成海外实习。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联络畅通和对学生海外实习地的虚拟实地管理,都是不可或缺的。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应用 语系在2010、2011及2013级学生海外实习管理过程中,不断摸索和改进,逐渐形成了与现状相适应的“家、校、企、生”四方联动,加强“实习前、实习中、实习后”三个环节的教育的“43”虚实结合的实地管理模式,在企业、学校和学生之间建立了良好的运行和管理机制,实习效果大大提高。基于三年的实践探索如下: 2.1 建立“家、校、企、生”四方联动的信息交流和管理平台 学生实习点分散在国外,指导教师不能亲自到实习点进行指导,导致学生的实多处于无人监管状态,学生在海外实习,生活和工作上多了一些不可预知性,难免让家长产生了一些担忧和牵挂;企业虽然是学生的直接管理者,但是其更大的精力放在了生产产品和盈利方面,因此很难在生活、学习、心理和行为方面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辅导。因此,海外实习日常管理的有效性是提高海外实习质量的重要保证。 在三届学生的海外管理过程中,我系将“互信、互动、常沟通、勤联系”的交流机制的建立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利用学院的校外实习网络平台,逐步建立了“家、校、企、生”四方联动的信息交流和管理平台,即建立了“校、生”之间的管理平台、“校、企”之间的信息平台、“企、生”之间的管理平台,学生如有工作变动、岗位调动、请假等需要先在信息和管理平台上向学校和企业申请,得到回复后才能离岗或变动岗位、请假。同时学生出现了工作问题、心理问题也可以在信息平台上和学校指定的指导老师进行沟通,指导老师协助学生一起解决工作难题和心理问题。海外实习学生自主网格化管理。若在同一地点实习的学生数达到一定的数量,由系部推荐或学生自荐,选拔配备小组长,负责学生海外实习期间之间联络和管理工作,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指导教师全程“信息”跟踪学生、家长、企业。当然项目主办方的当地紧急支持和服务也是为学生提供保障、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信息交流和管理平台,架起了“家、校、企、生”的沟通桥梁,实现了及时、有效的互通信息,不仅有助于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更提高了实习管理效率和实习质量。学校和家长之间定期联系,准确把握和判断学生的动态,双方及时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促使其尽快成长;“家、校”信息网络还有助于学校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也有利于家长全面的了解学校,双方之间的沟通不仅为学校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累了调查资料,也在无形中宣传了学校的育人环境,对招生和就业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校、企”之间的信息往来,可以增进双方的了解,明确双方的要求,起到功能互补的作用,有助于制定周密的、充满人文关怀的、高效的顶岗实习日常管理制度。 四方联动的信息和管理平台集管理、关怀、指导于一体,全程追踪学生海外实习的情况,指导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学会做人与做事,学会国际环境的生活与工作,促进了海外实习运作流程的完整性,达到了各自的目的,实现了“家、校、企、生”的四方共赢。 2.2 “实习前、实习中、实习后”三个环节的管理 海外实习前,针对不同专业方向制定了相应的该专业方向的《海外实习指导书》,如《旅游英语专业海外实习指导书》、《商务英语海外实习指导书》,对学生在海外实习的语言能力进行要求,如要求海外实习的学生编制旅游英语专业导游词汇手册、商务英语专业商务词汇要;海外实习前进行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如美国的现行货币政策、美国法律概况、美国风俗、美国地理等有助于学生缩短适应海外实习环境的时间;进行安全教育,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的培养,减少实习中的心理落差。因此,由我校外事办联合应用外语系在全校范围内开设跨文化语言与文化课程,定期从知名度高的旅游企业、科研院所聘请资深导游、签证专家、资深学者到学校,有计划地开展“英美文化进课堂”、“职业素质教育讲座”、“企业冠名的技能大赛”等系列活动,针对岗位人才需求、专业知识技能、营销技巧、成才就业观、处世价值观等,对学生开展职业素质培养,使学生对海外实习有更多直观的了解,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实习中的监管,督促学生在英语语言的学习中多听、多说、多练,将看到的美国等外国企业的文化、管理方式、经营模式进行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总结、记录和反思的习惯,《赴美实习指导书》中要求学生在实习中最少完成12篇实 习周记、3次月底总结、一次实习报告;指导教师每月通过“家、校、企、生”的信息平台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通报,从而从制度上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记事习惯和思维习惯,真实的记录也可为学生实习评价提供有效的依据。 做好实习后的管理。(1)项目满意度调研。在每个项目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项目调研,了解学生对项目的反馈情况,作为项目改进的依据。(2)经验交流与分享。开设讲座和谈论会的形式,请参加过海外实习的同学分享海外实习经验和体验,借用参加该项目的我们一位同学话来形容她的海外实习经历就是:此次赴美带薪实习是一次用金钱无法衡量的美妙体验,在我的成长足迹中留下了精彩的一笔。(3)建立学生海外实习档案,帮助学生在心理和专业素养上看到自己的成长历程。 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开拓更多海外实习项目,让海外实习不只是少数富裕家庭大学生的“专利”,更多家庭条件有限的高职学生提供实现自己的“海外实习梦”的平台。根据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构建高效的管理模式,形成与现状相适应的“家、校、企、生”四方联动,加强“实习前、实习中、实习后”三个环节的教育,“43”虚实结合的实地管理模式,有利于培养国际视野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项目管理毕业论文: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项目管理研究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中国企业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的规模建设越来越大,生产能力也愈加增强,在高速发展的企业的经济模式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一项重要指标,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每一个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而安全生产管理则是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安全生态,维护企业的生产模式。本文主要简述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以及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相互依赖性,对企业的重要影响等。 [关键词]企业安全 标准化 建设 管理 一.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标准化的前提 1.充分认识企业安全重要性 人们经常说“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每个人都知道安全的重要性,但有相当一部分员工总以为很容易,可事实上没那么简单,做起来太难。安全之路难,难于上青天。如果一个企业,最基本的安全工作没有做好,甚至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那么即便是有着高效的运营模式,那么也是不堪一击的,只有保障了企业安全,企业才能稳步的进行安全生产,提高效率[1]。那么什么是企业安全文化呢?安全文化的首创者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则对安全文化给出了相对狭义的定义:“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和”英国健康安全委员会核设施安全咨询委员会(hscasni)对insag的定义进行了修正,认为:“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健康安全管理上的承诺、工作作风和精通程度。”用中文解释:安全文化就是企业的安全意识、安全目标、安全责任、安全素养、安全习惯、安全科技、安全设施、安全监管和各种安全规章制度的总和,其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保护人的健康,珍惜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并在企业的安全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激励、凝聚和规范作用。可见而知,企业安全文化,对于个人员工,对于整个企业来说,是命脉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企业文化魅力的基本体现。 2.标准化需要企业领导积极主动 一个企业的管理层决定着企业的盛衰成败,高素质高效率的管理者,可以直接领导公司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所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实施者必然是公司高层的领导,领导有力度,员工才能重视起来,因此,企业领导认识企业安全文化的意义,才是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第一步。只有企业领导积极主动的提倡起安全文化的重要性,才能动员企业的所有员工一起参与这场宏伟的建设中来[2]。 3.加强员工安全思想意识建设 企业员工是企业的血肉,是企业最根本的财富,所以,一个企业的文化作风,最直接的是由企业员工创造的,因此员工具备的安全思想素质,至关重要,影响着团队的安全意识,更是企业的安全文化根本,而很多企业的员工总是拿效益第一,往往忽略了安全的重要性,因此,企业对员工思想的安全教育是保障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企业可以定期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员工基本安全意识的情况做考察,然后针对员工的安全思想的不足,进行培训讲解,并作定期的抽查,施以奖罚措施。让企业员工意识到,了解跟掌握企业的安全文化是对分内工作的一种评定,让每一个员工从思想上,认定企业安全建设的重要性。对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从员工的工作思想、工作态度、工作责任、法制意识、价值观念等方面入手进行综合培养,从根本上提高其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 4.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必要途径 有了企业的有效领导,员工的积极配合,彻底贯彻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思想内涵,就有具备完整的实施体系,有条不紊才能一步步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完善安全制度、强化安全教育。建立安全指标及相应的实施流程。就可以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起到约束作用。即便是了健全的规章制度,还不够,有了条文规定还必须要活学活用,深刻贯彻到企业员工的脑海里,从本质上改革企业的文化标准。强化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掌握安全知识跟技能的前提下,坚持思想,坚持安全意识,才能真正做到自我保护、安全生产。进一步改革企业安全文化。 二.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项目管理 1. 保护企业生产项目资源 企业的生产模式跟生产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 的生产资源,这包括企业的生产原料,企业的生产设备,以及企业生产的产品。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了良好环境,也是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之一,归根结底的说,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企业能顺利的安全生产。珍惜保护企业的生产资源,不仅需要一些列的规定措施,也需要企业文化的影响,在生产过程中,遵守企业的生产流程,不能急功近利的给生产过程带来巨大的负担,保证生产的合格,安全,质量。 2. 充分发挥企业职能 在安全生产的指标范围内作业是基本的要求,但是实施起来就需要企业每一个员工的配合,因此,企业要充分做好领导及管理的职能,一方面,对员工的生产方式及过程进行监督,改善劳动条件,合理执行员工的薪酬标准,对于表现好坏的员工有奖罚措施,坚持安全生产的原则,才能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并且,企业要充分明确分责任,合理分配,针对不同的环节有不同的安全生产措施,如果出现紧急状况,能及时了解情况,及时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对于企业的安全生产环境,要做到明确跟保障,了解生产设备的属性,要具有专业性知识的人才帮助企业共同规划和辅助生产。 3. 建立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 企业诚信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前提,建立企业安全诚信机制是提高企业整体信誉度,同时促进企业安全发展,全面提高企业公信度。企业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诚信工作机制,建立企业内部和外部安全生产信用制度,建立企业内诚信管理制度,开展诚信宣传教育,共同遵守诚信行为,形成从业人员对企业有信心,客户对企业放心,安全管理部门、保险部门、金融系统和社会对企业放心。通过明确生产过程的分布管理,明确员工职责,建立完整的成产机构体系,在物质上保障企业的正常运作,还有员工的待遇,在法律上,规定权责关系,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及员工的安全作业。开展安全标准化管理,促进安全成产规模化,效益化。 三. 标准化管理的相互促进 完整的企业安全标准化影响渗透在每一个员工的心里,在精神上防范于未然。对于企业安全以及员工个人都是一种保障[3]。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是安全标准化背景下的进一步实现。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具备独立,高效,的解决安全问题是一种考验,更是一种挑战。所以,在安全标准化的背景下,开展安全管理的体系建设是绝佳的机会。两项措施的开展,相互配合,相互影响,对企业的安全有着巨大的帮助,也是对企业文化特色的一种体现,因此,企业安全标准化,统一化,一方面极利于企业,同时也方便企业管理,共同维护企业的蓬勃发展。 结语 安全工作标准化有难度,但它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而又长期的工作,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已逐步形成一套较为完整并有自身特色的企业管理体系,公司的企业文化氛围也逐步形成,安全管理工作现已逐步被人们所理解,安全理念正在深入人心,但企业的安全文化建立、完善还需我们继续努力,我们的安全工作者任重而道远,我们对待安全工作要做到每时每刻认真对待,我相信,在我们所有企业员工的配合下,一定会创造一个更加安全,高效的生产模式,创造一个具有特色企业文化的公司。 项目管理毕业论文:浅论项目管理中的建造师的主导作用 摘 要: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和我国近年来项目管理理念的不断创新完善,作为项目管理中的注册建造师在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愈发成为建筑产品质量、施工管理成本和工序作业安全的关键因素,论述了项目管理中建造师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应用 一、更新观念、重树信念,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 中国传统道德体系在春秋时期就明确了“礼义廉耻”的日常行为规范,将道德置于了传统文化的至高地位,从而对构建社会秩序、创造华夏文明、塑造中华民族品德、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 正是庆幸有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的长期影响,使中华民族耳濡目染着这种道德规范,更可以作为我们这些建造师的道德观念基础,从而会利于我们更好地完成建筑施工活动,并逐步与国际工程注册执业师的职业道德体系接轨。别忘了“态度决定一切”,这种态度体现了建筑执业师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因此建造师的观念和服务意识是实施项目管理工作的首要因素,直接影响到主持项目管理工作的成败。 二、增强法律意识,杜绝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不良行为 在全球事务越来越一体化、国家发展全面进入现代化之势,社会的法律法规体系也在愈加完善。作为项目管理者之建造师尚应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要敬畏法律、尊崇法律,才能自觉地按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履行自己该担当的法律责任。但法律意识并非与生俱来,法律法规也非一成不变,这就给建造师提出了一个不断与时俱进的要求,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接受教育,才能熟悉工程建设的法律体系,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此来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逐步减少直至最终杜绝在项目管理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否则法律意识淡薄、守法意识缺失,必将在建筑活动中出现多种不良行为,甚至放松约束、不思进取,可能导致违法行为的出现,其后果将可能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也将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 认识到这些可能的危害后,首先应清楚注册建造师个人所直接承担的法律责任,包含法律(如《建筑法》、《合同法》、《招投标法》、《安全生产法》及《刑法》部分内容)法规(主要有《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和部门规章(如《注册建造师管理规定》)等所明确的行政、民事和刑事三种责任,站在维护建设工程行业的高度,将建筑产品质量和建筑施工活动安全放在第一位,将施工单位的企业目标与项目管理目标放在合适的位置,将个人则应视为施工活动中的主要责任担当者,为整个项目管理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三、更新知识、提高技能,将项目管理工作跨上新台阶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逐步调整,人民群众对建筑产品的新需求不断提高,为了与建筑新技术和行业新工艺的发展相适应,建造师必须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扩大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在执业岗位上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从而使自己在执业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并努力通过项目管理这个平台来体现建造师的人生价值,并满足新时代的更高要求。 建造师应达到的综合素质包括“德、识、能、知、体”五个高素质标准:德:指道德,意为思想好、作风好,致力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与造福人民,有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且具顽强的进取心和坚韧性。识:指有敏捷的见识、改革的胆识,具有非常人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始终不渝地去实现目标。能:是主指管理才能,包括决策、组织、创新、协调与控制能力。知:则指知识结构,要针对项目的动态、复杂和系统的管理特点全面改善、补充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跟上时代的步伐。体:只有强健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才能发挥德、识、能、知的作用,适应于现代化建设的快节奏、高效率环境。 另外要坚持做好“四个维护原则”:一是坚持维护社会利益,二是坚持维护本企业利益,三是坚持维护业主利益,四是坚持维护专业施工队利益,从而能妥善地处理国家、集体与个人的三者利益关系,真正地使得自己所主持的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不断跨上新台阶。 四、安全第一、关爱生命,争创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样板工地 抓生产必须抓安全这是施工管理者的共识,而“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国家安全生产方针应自始至终贯彻到施工的每一个作业环境和工序,由此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就成为建造师在建筑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虽然国家在不断地推行建筑施工现代化,而实施过程中,因建筑行业劳动大军的人数愈来愈少,劳动技能高的作业人员日渐不足,导致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降低。 然而建筑施工活动的客观规律告知我们,人的素质决定了其工作质量,工作质量又决定了施工工序水平,不同层级的工序水平会产生完全不同质量等级的建筑产品,同时对作业现场的安全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效果。由此推定,随着施工活动水平的下降,现场作业环境的安全性、舒适性呈日益变坏的趋势,这不但阻碍建筑施工现代化的进程,而且影响着国家对施工场所的安全期望与绿色环保要求。作为施工管理的主导者,应无可争辩地担负起改善作业条件、优化施工工序、争取创造更安全、更环保、更舒适的人性化环境,为最终形成优良建筑产品提供外部条件。 有缘于此,如何来改善现场条件、改变传统手工操作和劳动密集型的落后现状,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工作: 1、制定合理的工序计划和适度的质量标准,结合工期要求,把握好重要工序、关键工序的验收尺度; 2、拟定并随施工阶段不断优化现场平面规划,确保材料运输和周转料的转场方便(包括水平与垂直方向); 3、精心选择技术先进、经济适度的施工机具,加大机械化的使用占比率,有利于降低作业工人的劳动强度; 4、认真履行工人进场教育、三级技术交底手续,落实样板先行制度,切实提高建筑业劳动大军的操作技能; 5、加大安全硬件投入,力争防护用具标准化、工具化、现代化,杜绝安全责任事故,减少安全风险费用(如工伤赔偿和行政处罚); 6、将安全管理(软件)分解到日常施工活动中去,严格执行“工序三检”和“工完三清”,使作业现场的安全、文明、绿色、环保工作常态化。 五、及时总结、循序渐进,争当建筑业的排头兵 由于施工管理内容千头万绪,作业程序千变万化,甚至施工环境也不断变迁,这种源于建筑工程本身的一次性、作业环境的复杂性、单栋建筑物的不可复制性等特点,使得建筑行业的科学发展带有极为复杂的现实约束情形,哪怕是相同的设计理念和标准、相近的作业条件下,不同的时间段里也将出现不完全一样的建筑产品,这种独特的建筑活动特色迫使着建筑业从业者思考着如何应对和如何改进。 根据以往经验,应在前人的实践基础上结合自身探索及时进行总结,通过不断的总结来发现存在的问题、缺陷,然后选择相应的应对之策,一个项目一个总结、一个总结带来一个进步,从而使建筑施工实践第一线的建造师一步一个台阶,始终处于建筑业发展的最前沿。具体到施工管理的整个流程可以归纳为一句话“1学2摸3订4创5抓6总结”。 学即除不断更新知识之外,还包括各种新规范、新标准、新工法、新工艺等,针对工程设计资料还需全面仔细地学习图纸内容、弄懂设计意图,力争在设计定案之前加入适合自己企业特色的先进技术与工法,而不仅仅局限于专挑设计毛病或设计缺陷; 摸即及时摸清业主意图,同时在选择施工方案时有针对性地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既有利于工程安全顺利施工、又有利于提高建筑物品质和档次,附带地又有效地控制住工程造价; 订在前二者之后,有目的地制定作业方案、施工目标,包括质量、进度和投资计划及安全控制目标,有条件的尚可采取bim-建筑信息应用技术等新的电脑协助的可视化管理来模拟施工过程,使得在工程实物形成之前就有虚拟化的“纸上谈兵”供施工管理人员了解、熟悉,通过低成本的桌上演练有利于控制目标的实现; 创即创造良好的施工作业条件(安全生产所需),营造舒适的建筑活动环境(绿色环保的行业发展方向);这不仅仅需要建造师个人的创造性,而是一个项目管理团队的集体智慧的集中体现,它针对项目的各个分解目标灵活地进行工艺、工法选择,结合企业iso管理体系的运作,而不是死搬照抄施工手册或企业习惯性做法,在常规作业里体现出企业的特色、在摸索试验中创造出独特的技术,从而避免随波逐流、简单重复的施工现象,使项目管理成果包含更多的创造性; 抓指主抓作业现场,包括合同管理、施工方案、工艺策划、资源配置、制度落实、过程验收、安全 监督、成本控制、风险管理等诸多内容。相对于前几项准备和策划,抓就是建造师投入到项目管理的具体工作任务,包含了更多的领导指挥艺术,最能体现出建造师系统管理和动态管理的能力与技术实力,是项目管理过程中的核心内容。因此,要抓好建筑设计实物化的施工活动,就必须分清主次、先后、快慢、轻重、缓急,通过制度化管理这根主线将项目班子、施工人员、劳动工人有效整合在一起,合理使用奖惩与激励的手段来保持项目管理系统时刻处于预设的运转状态,通过pdca的循环方法不断自我完善、提高,使得项目管理收放自如、张弛有度、令行禁止、高效有序,真正地发挥出建造师应有的主导作用。 项目管理毕业论文:TS公司基建项目管理系统优化方案研究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为企业构建一套稳定、高效的应用系统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建项目管理系统的应用现状,对系统总体架构及应用的平台模式进行了简要描述,同时详细描述了系统的子系统组成、各子系统的功能模块划分以及每个子模块实现的功能点。结合ts公司的切实业务需求以及当前工程管理理论在基建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对ts公司基建项目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此拟定了具体细则及优化的功能点。 关键词:工程管理;基建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优化方案 一、 ts公司基建项目管理系统应用背景 从2001到2011十年期间,ts公司先后完成两个大型火力发电机组的建设,分别是5台600mw和2台1000mw的发电机组。ts公司为使得基建工程建设能够顺利、高效的完成,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构建了一套相对完整的c/s结构的基建项目管理系统,作为台山火力发电厂基建项目管理过程中的辅助决策工具。从而推动基建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优化ts公司基建项目管理系统的重要性 进入新时期,基建项目管理信息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并发展到了深化应用的阶段。通过用户的使用后发现系统本身还存在某些需要改进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各模块之间关联性有待提高, (2)侧重于台账方面的管理,而对于资金在相应流程中的管理不足,缺乏对过程的强有力控制。 (3)动态的投资分析功能有待完善,如对于预计发生的各类费用缺少统计和分析,不能反映实际执行情况与预测偏差,从而缺乏对后续工作的指导意义。 (4)缺乏综合分析模块及决策支持系统。 三、基建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相关理论 (一)基建项目管理系统的定义 基建项目管理系统(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是指建立在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基础上,根据系统、科学的项目管理方法理论,继而形成以概算和合同管理为主线,以项目的质量、进度、成本以及安全控制为目标的管理信息系统。 (二)基建项目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要求 基建项目管理系统需要对工程项目进行动态、定量以及系统化的管理与控制,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基本功能: 1.能够实现对工程公司范围内的数据信息共享。 2.能够实现工程数据的快速处理。 3.能够保证统计信息的准确性。 4.能够满足用户对各种报表的需求。 5.能够使用动态的模拟技术辅助决策。 四、基建项目管理系统的实施步骤 建立基建项目管理系统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实施的立项及规划。 2.系统的业务流程调研及需求分析。 3.系统的开发。 4.制定实施计划。 5.实施人员的组织建设。 6.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 7.应用系统的安装调试。 9.系统应用的培训。 10.系统应用总结。 五、ts公司基建项目管理系统应用现状分析 (一)ts公司基建项目管理系统概述 ts公司在基建期间的主要解决方案是基建mis、p3、oa办公自动化以及内部公司网页,当前采用上述的组合管理使基建项目进展顺利。主要包括了工程管理、物资管理、财务管理、计划管理、施工管理几大管理模块. (二)系统的总体设计目标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建立健全、完整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项目管理水平,实现无纸化办公; (2)迅速、准确的生成竣工决算,通过计划、物资等子模块为财务竣工决算提供资料准备。 (3)严格按照国家要求的质量验收标准,通过质量管理、安全控制、工程管理等子系统准备档案资料,准确、快速的完成投产时需要准备的竣工文档资料。 (三)系统的总体设计原则及实施策略 (1)系统的总体设计原则。为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最大限度的减小因需求变更带来的修改问题,系统的总体设计须遵循以下几项原则:安全可靠性、经济实用性、技术先进性和用户体验性。 (2)系统的实施策略。系统的实施严格遵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规范流程,首先构建系统的总体架构和主要功能模块,而后再逐步完善各模块的功能点,在最大程度上减小工程建设的风险。 六、ts公司基建项目管理系统的总体结 设计 (一)系统结构 台山基建项目管理系统的实施是根据工程项目的各子目标业务处理的特点选定与其相符合的软件架构。业务的综合查询设计使用b/s结构的平台模式,而其他的业务处理都采用c/s的平台模式。 (二)ts公司基建项目管理系统优化思路 1.系统规划与ts公司的经营管理战略目标保持一致 台山基建项目管理系统的规划要确保在做技术投资决策时能够充分满足ts公司的意愿。在电厂发展战略的指导之下和理解业务规划与发展战略目标的基础之上,重新分析、评估和管理台山基建项目管理系统,通过现代化的科技支撑体系的建立,促使其高效运转。 2.结合ts公司自身特点使用与其相适应的信息技术 ts公司基建项目管理系统的建设应用计算机技术在紧跟国际大型工程建筑公司的信息化发展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的同时,需要切合实际的结合ts公司的现状及业务特征,将ts公司的基建项目管理和信息化应用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与此同时,还应当充分结合电力基建行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及最新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构建基建项目管理系统的架构、系统技术选型和实施策略、系统各功能模块间的业务逻辑关系。3.坚持整体规划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对ts公司基建项目管理系统的建设内容和目标着手于整体规划设计,全面的、系统的指导基建工程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以便最大程度上满足电厂的业务需求;此外,充分的利用现有资源,降低运营成本、降低经营风险、提高服务水平,利用辅助决策工具,提升基建项目管理水平,推进工程建设战略目标的完成,以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决策目标。 4.强化沟通渠道建设 基建项目管理系统在进行建设及架构设计的同时,还需要将工程业务处理平台、工程质量管理平台、工程建设成本控制平台、物资采购招投标管理平台以及办公协同管理等平台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以工程质量、进度和成本控制为中心的软件产品和网络沟通渠道,最终形成高效运行的、成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基建工程管理系统。 (三)ts公司基建项目管理系统优化作用 针对ts公司基建项目管理系统在实施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本文对此提出以下几点优化方案,以满足台山基建工程建设的业务需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现有系统的客观条件下,最大程度上制定切实可行、合理、科学的解决方案。 1.提升基建项目管理系统对业务需求的支持 在业务需求的优化方面,主要着重强化各个子系统间的关联性,使得数据进入系统有统一的规范要求,数据输出时能够最大化的满足业务流程需要,具体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 (1)提高工程管理子系统与投资计划管理子系统间的耦合度 (2)强化施工管理子系统、投资计划管理子系统与物资管理子系统间的关联 (3)改进各类审批单的流程控制 2.增强对基建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决策支持 (1)同一个项目在不同历史时间段的绩效比较分析; (2)对不同层次项目的进度跟踪与预警分析; (3)对不同层次项目的成本跟踪与预警分析; (4)对不同层次项目的综合绩效跟踪与预警分析; (5)对不同层次项目的施工完成量进行估算分析。 项目管理毕业论文:浅议现代建筑土建工程的特点和新技术以及项目管理的实施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致使社会生活当中的每个领域都对能源有着极大的需求,特别是建筑行业,它直接体现出城市发展的深度,为了更好的满足工程建设节能减排以及绿色环保等特点,工程建设项目应采用较为先进的科学施工工艺,同时应将施工项目管理工作落实好。本文重点论述现代工程施工特点和新技术应用,提出高效管理措施,希望对建筑产业的发展有一定推动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 特点 新技术 项目管理 途径 绿色节能建筑已经成为建筑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绿色节能环保建筑工程的技术开发和管理创新成为所有施工单位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可以看到,近年来我国许多大型施工单位都在积极研究节能工程建设的新技术和新管理方式,并且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在具体操作环节仍有让人不甚满意之处。 一、土建工程新技术和特点 绿色节能环保理念是工程建设中最为突出的特征,利用科技水平将施工技术进行改良可以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效益,施工技术的发展和改良关系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同时也关系到社会发展。城市高度发展将城市空间进一步缩小,如果工程建设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的需求,就必然会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群感到不安和焦躁,对人类健康有着很大影响,因此在倡导生态节能绿色环保的今天,我国建筑施工技术必须要进行合理改进,工程项目从设计到竣工都应该遵守生态环保绿色节能理念,尽可能的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情况避免,这不单对建筑产业的发展有一定帮助,同时也是保证城市整体规划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环保材料使用与新型节能技术相结合必定会使现代化建设工程的管理现状有所改变。在现代化工程设计中,合理运用建筑本身和太阳能等节能特点已经成为建筑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该方式不但可以将室内昼夜的温差变化幅度控制好,使建筑物内部温度始终保持在恒定范围,同时也可以通过蓄能耗材将太阳能资源存储起来。回顾我国建筑节能施工技术,从原始的单一型维护结构到现在的太阳能与建筑结构本身的结合技术,从本质上实现了技能建筑的飞跃式发展。一体化建筑节能设计过程中,通过对储能材料的充分利用实现了降低建筑物自身运营成本的目标,从而使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统一整体。这里说的蓄能耗材通常指的是建筑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特殊蓄能耗材,这种耗材蓄能效果是由建筑物本身的材料比热决定的,很多经常使用的建筑耗材也具备很好的蓄能功效,较强的比热性是这种耗材的统一特性。比如像建筑耗材中的砖块、混凝土以及石材等,这些耗材的造价较低,使用也十分简便,如果将其蓄能效果充分发挥出来,同时使其进行能量间的转换和存储,不但能大幅减少能耗量,同时还能够拓展建筑物其他的使用能效,能够促进建筑和太阳能一体化技术的发展。 热惰性是建筑蓄能耗材的共同特点,利用该特点能够调节建筑物的昼夜温差变化情况,从而室内温度降低,使生活在建筑物内的人们处于恒定温度中,通过该方式还能够减少空调使用时间和使用次数,使空调能耗充分降低,为节能能源作出贡献。常见的蓄能方式有混凝土或岩石空腔蓄能以及水箱蓄能。这两种蓄能方式的可操作性较好,使用十分简便,同时其器具也较为简洁。 现代工程施工技术中,虽然新施工技术很多,其建设功能也不尽相同,但是不管选用何种方式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始终都是最为重要工作。 二、现代化工程项目的管理手段 首先要强化土建工程的项目变更管理工作,及时记录和了解工作中的问题。在工程建设时期,因为各种因素制约,致使工程变更不可避免,其变更主要包括工程的设计变更、施工变更、计划和进度变更以及工程的项目变更等。以上变更通常会使工程建设成本增加,同时使工程建设周期延长,在增加工程建设成本的同时,也不利于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所以应对变更进行有效、及时的控制和管理,将因此引发的成本上涨值降低到合理范围内。根据工程变更特性对工程施工量以及成本增减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准确掌握工程变更价款,及时作出调整和修改。 其次应强化现场签证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将工程造价质量控制力度提升上来,现场签证作用主要是处理施工合同条款中没有囊括但是在建设期间又出现的特殊的书面凭证。现场签证费用同样也是工程项目造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签证会以价款形式体 现在项目最终的竣工核算过程中,因此对于签证的管理和控制也会给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带来正面影响。假若不控制现场签证,就会使得工程结算工作无法按照制定的规定开展,强化管理力度,并且在控制工程造价过程中认真贯彻签证审核规定,严格按照审核程序对签证进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将工程经济效益保证好。 最后应强化工程建设周期管理和工程质量管理力度。合同纠纷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工程质量不满足合同要求,合同在签订时,明确指出工程质量必须达到怎样的质量标准,而且还规定出工程质量不达标时相关的处理措施以及赔偿方式。而建设周期的增加会直接影响建设费用,很容易使纠纷问题发生,同时其也会间接性的影响工程生产和销售等环节的运作,会给施工单位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于工程变更导致的工程建设周期增加等问题,必须要严格按照项目变更审核的标准和步骤进行,如果是由于承包商本身因素致使工程建设周期增加,则应由承包商承担所有经济损失,此外还应强化工程款项支付和管理工作的管理力度,保证工程款项的支付在控制范围内,避免资金失控现象的发生。 总结 根据上文叙述内容可知,现代化建筑土建工程的绿色节能特点要求对其工程施工技术进行新的改革,从而使工程建设符合节约资源和降低成本的基本目标,在该过程中应强化工程项目管理力度,提升土建工程效益,在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提高工程使用性能等。为此,我国相关从业人员应认真总结工程建设问题,提高施工技术和管理手段,为人类建设出更多的精品工程和优质工程,使人类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变得更加简洁轻松。 项目管理毕业论文: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解析 摘要:只有各方通力合作,切实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安全管理和成本管理,才能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阐述了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特点,探讨了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阶段 项目管理 特点 措施 一、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特点 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是研究如何高效率地实现项目目标为目的,对项目按照其内在逻辑规律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适应内部及外部环境并组织高效率地施工使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合理配置,保证施工生产的均衡性,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以实现项目目标和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项目管理的对象是项目,由于项目是一次性的,故项目管理需要用系统工程的观念理论和方法进行管理,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和程序性。 项目管理的目标就是项目的目标,项目的目标界定了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三控制三管理一协调”,即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费用控制、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有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技术和资金,这些要素具有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是一种相互结合的立体多维的关系,这就说明项目是具有系统性的施工,施工项目管理是具有系统管理的特点的。 二、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措施 1、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质量是工程项目的生命,要想成功地管理好工程项目就必须将质量问题作为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项目管理部应经常召开专题会议重点强调质量问题,树立质量高标准的理念,要以质量立信誉,以管理求效益,强化施工现场管理。 (1)科学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制定岗位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是项目管理的首要任务和重要部分。项目经理必须重视制度的建立,在施工现场必须抓好督促及落实工作,并要在原有的规章制度基础上,根据该工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各种人员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工地管理人员的职责,且成文张贴于工地办公室,以便对照执行。同时明确各种机具、用电以及外墙脚手架等设备的操作和维修制度,由专人负责,专人管理,保证各项工作到位,同时要强化计划管理,根据总进度要求,针对施工实际及时修正计划,实现对重要节点的控制,使计划管理处于最佳状态。 (2)提高认识,加强对一线工人的管理 要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必须思想领先,即首先要提高管理意识,由于生产工人流动性大,普遍技术素质差,质量意识薄弱,只重工作进度,忽视工程规模及质量,贪图方便,盲目求快,责任性不强,安全意识差,给施工管理带来很大难度,对这些意识和做法要彻底改变项目管理部在提高管理人员意识的基础上,对生产工人也要加强管理。具体的做法是实施“ 一选择,二教育,三管理 ”的原则。一选择即对生产工人实行“优胜劣汰” 的原则,对那些安全意识差、技术素质低、不服从管理的生产工人必须淘汰。二教育既是对工人上岗前必须实行安全、文明施工教育,对特殊工种的人员必须按照国家规范要求进行岗前考试。对各施工班组工人必须实行奖罚分明的制度,以充分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发挥工人的主导作用。三管理即是在施工前必须向生产工人做好各项技术交底工作,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每道工序,实行跟踪、监督、记录、复查或抽查,从技术措施到实际操作中严格把好质量关。坚持“自检、互检、抽检”相结合;坚持上道工序不合格下一道工序不准施工的具体做法,特别对容易发生质量通病的工种及工序进行专职跟踪施工,以强制的手段来克制质量通病,改变不规范的做法。 2、加强项目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 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目标是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保护生产作业者的安全、保障生命和财产免受损失。安全生产责任制式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要将各级负责人员、各职能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和岗位工人在安全生产方面应做的事情及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并且结合安全教育制度对安全管理人员及作业工人加强安全教育,特别是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要经常进行,使员工重视和真正实现安全生产。要分析工程项目中存在的危险源,针对危险源编制建设工程项目安全技术措施,对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采用技术手段加以消除和控制 安全管理主要是预防为主。要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安全检查可分为全面的安全检查、经常性安全检查、专业或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安全检查、季节性安全检查、节假日安全检查和要害部位安全检查等等,安全检查的目的是为了检查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消除隐患、防止事故所以对安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对不适宜的安全技术措施要经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 3、进度管理 工程项目能否在预定的时间内交付使用,直接关系到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发挥。加强工程施工进度的动态管理,使工程计划进度在执行中的优化调整,不断循环往复,直至按设定的工期目标(项目竣工)即按合同约定的工期如期完成,或在保证工程质量和不增加工程造价的条件下提前完成。影响工程项目进度的因素有很多,正是由于上述各种因素的影响,施工进度计划的执行过程难免会产生偏差,影响进度和其他工作。所以,作为管理人员应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天气、人员以及其他资源配备情况,合理化分施工段,安排各工种的流水作业,编制合理具体的进度计划,要搞好项目的进度管理。 (1)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就是确定一个控制工期的计划值,并制定出保证计划实现的有效措施,保证工期计划合同工期的完成。合同中工期的规定是确定工期计划值的基本依据,合同规定的工程开工、竣工日期,必须通过进度计划来落实;图纸资料是施工的依据,施工进度计划必须根据分部分项工程量及作业人工、机械定额来安排相应部位的施工时间。 (2)对进度进行控制 在工程实施中,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发生偏离,无论是进度加快、进度滞后都会施工工序的安排带来问题。工程管理者在执行进度计划过程中,加强关键线路、关键工作的控制,运用动态控制原理,不断进行检查,将实际进度与进度计划进行对比,找出计划产生偏差的原因,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调整,在确定措施前,要对缩短工期而增加的费用与延期完成的费用进行比较分析,纠偏措施可以通过缩短后序工作,维持原进度计划完工的,应首先选择对质量影响小,费用少的工作。 4、工程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从投标承揽任务开始到工程竣工验交,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要事先预测,认真核算和监控一个工程的成本包括很多方面,有现场成本,通过现场管理降低成本;有机械设备成本,通过缩短机械使用周期来提高效益;有材料成本,通过控制材料的质差、价差、量差来减低消耗;有劳动力成本,有效地使用劳动力,不搞人海战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有质量成本,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来减少无效劳动;有文化成本, 通过提高凝聚力来调动积极性。还有运输成本、财务管理成本、安全成本等。工程项目要在质量上符合规范要求工期上达到合同文件要求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技术措施。采取技术措施是在施工阶段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标书中主要技术方案作必要的技术经济论证,以寻求较为经济可靠的方案,从而降低工程成本,包括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节约能耗,提高机械化操作等。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只有各方通力合作,切实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安全管理,和成本管理,才能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项目管理毕业论文:电力系统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初探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电力输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力要随时保证每个工程项目、商业以及民众的用电要求。相应的,电力系统输变电工程项目的管理在电力的建设中也是十分繁杂的,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也是十分重要的。文章就电力系统输变电工程项目的现状来初步分析我国在此项目管理中的问题和对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输变电;项目管理;解决方案 目前我国在电力方面的基本现状是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电力输送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电力的输送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为了应对经济对于电力输送的需求,电力工业也进行了相应的体制方面的改革,这为电力系统输变电工程项目的管理提供了制度的保证。但是在相应的系统的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何保证电力系统输变电的正常进行和保证电力的经济效益,本文就这些问题做初步探讨。 1 我国在输变电项目管理的现状 1)我国电力企业在长足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工作方法,但是相对于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仍然显得十分落后,尤其在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上。我国在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还处在探索阶段,探索的重点是如何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电力系统的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的制度、模式和方法。我国在此工程领域存在很多弊端。 2)我国在输变电系统的输变电工程中的管理重点仍然是业主,业主在工程的施工和进度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输变电工程业主一般决定着工程的进度控制、投资控制、质量控制和安全控制,对工程的控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业主也进行合同的管理和综合信息的管理工作,对工程的管理也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管理体制相对于国外的各种管理相分离来讲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使得在输变电系统的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并且导致了电力运营的经济效益较低。 3)我国输变电主要有4个电压等级:即500 kv、330 kv、220 kv、110 kv,其中220 kv是目前我国最主要的输送电网,220 kv、110 kv输变电工程也是我国最主要的电网建设项目,这4种电压等级构成了我国电力输送系统,我国的电力配电系统由35 kv、10 kv电压等级构成。输电线路工程和变电所工程构成了输变电工程,为电力输送服务。 2 我国在输变电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些弊端导致在电力系统输变电工程中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工程进度、专业技术、资金运转、经济效益和安全管理等方面。 2.1 工程的进度管理不协调 在我国的电力系统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由于业主对工程的进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无法按照工程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工程的进度。在工程的实际进行过程中,时常有“三边工程”的发生,尤其是在电力急需的情况下,业主往往牺牲掉了电力工程的质量,盲目的追求工程的进度。有些时候,一些地区缺电情况十分严重,国家的有关部门严格要求机组的投产时间很多工程在不具备开工和投产的条件下进行了电力工程的施工导致工程在进度、资金和质量上均不达标。 2.2 输变电工程中队伍不够专业 在我国现阶段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工程中建设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不高,这种情况源于以下两种情况:施工单位为了节约工程成本,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使用非专业的建设人员:另一种则是制度的缺陷,项目的管理团队虽然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但是他们由不同的单位组合而成,但对于基本建设仍然缺乏专业的知识、经验和相应的技能。第一种虽然节约了建设成本,但是工程的质量和建设者的安全让人担忧,第二种虽然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但是,其表现出的专业技能和经验不足使得施工单位成本增加但是管理情况不尽如人意。 2.3 工程造价控制不合理 工程的造价影响着项目的经济效益,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对工程的造价控制手段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工程的造价高昂,效益降低。工程造价的控制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现阶段主要的问题出在建设材料的价格浮动较大,导致了工程的成本波动加大,在进行电力输变电工程的风险也在加大。另外企业在协调工程进度不合理时,不能兼顾资金和施工进度,导致建设成本急剧上涨,企业效益不高。 3 应对输变电项目管理问题的解决方 3.1 改革工程进度管理体质 针对于我国现有电力工程进度管理的现状,管理者应该实行计划的检测,管理者必须制定出适合工程实际情况的施工计划,不可盲目追求工程的进度从而忽略了工程的质量。同时管理者必须对工程的进度计划进行严格的检测,保证进度的合理科学的进行。工程的进度要协调技术、资金、建设队伍和建设环境,不可盲目进行。同时,管理者也可以参考国外的管理方式,协调进行工程的进度管理。 3.2 提升建设队伍的专业水平 建设施工单位要有专门的建设队伍保证施工的质量,降低施工成本,电力施工队伍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队伍中不能没有专业技能的人员。同时,在电力建设队伍的配备过程中不要盲目的从每个部门调配人员导致工作不协调,电力工程施工企业要制定企业内部的职工要求,具备一定的技术经验资质才能够从事此项工程,这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本要求。 3.3 协调控制工程的成本 工程项目主管人员要从工程的设计到施工和竣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建设费用进行全面的控制,使之不高于工程设计阶段的预算,在有可行性的基础上尽量降低工程的造价全面提升工程的效益,控制成本的手段多种多样,管理者要严把材料的价格,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使用价格实惠的建材,多运用机械设备,减少人工的使用量,依靠科技手段提升经济效益。 3.4 把施工人员安全放在首位 在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中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并设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工程项目管理人员也要为施工人员提供一定的安全设施和应急预案,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企业还要制定安全规章,保证人员按照规程施工。 4 结束语 电力系统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繁琐的工作,项目的管理人员要从工程的进度、工程的成本、工程的建设队伍、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等多方面考虑,制定出合理高效的输变电工程施工方案,确保企业的利益。 项目管理毕业论文:建筑工程管理中项目管理法的应用策略 摘 要:在管理学科中,项目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学科分支,将其应用到建筑工程管理中对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筑工程管理对施工企业是否能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对项目管理法一定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关键词:项目管理法;建筑工程管理;应用效果 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施工的时候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工程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工程管理的时候应用何种方法对施工效益是有很大影响的。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项目管理法能够更好的保证施工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更好的保证其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1 建筑工程管理中项目管理法概述 1.1 项目管理法的含义 项目管理法的核心就是为了更好的提高效率,同时更好的完成项目目标,因此,在进行项目管理的时候通常都是采用的项目经理负责制,这样能够更好的实施计划,同时也能更好的进行组织计划,因此,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也能更好的适应内外部环境。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时候能够更好的对生产资料进行合理配置,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工程在进行施工的获得更好的效益,同时也能更好的通过管理手段实现企业项目管理的目标,保证企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1.2 项目管理法的目标、对象及特点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保证施工质量,同时,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和合理的成本范围内完成施工工程的建设,这样能够更好的对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进行全面的控制。项目管理法在进行实施的时候是以建筑工程为对象的,因为建筑工程在进行施工的时候,通常每个项目都是一次性的,因此,在进行项目管理的时候要更加的全面和科学,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施工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在进行项目管理的时候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目的是相同的,项目管理要对施工进度进行控制,对施工的费用进行控制,同时对施工的质量要进行控制。项目管理法也要对相关的施工信息和合同内容进行必要的管理,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所要涉及的内容也是非常多的。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对施工材料质量进行控制是保证整个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相关的机械设备以及材料进行很好的质量控制是非常关键的,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生产要素之间是存在着很强的系统性的,因此,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也慢慢出现了系统管理的倾向。 2 如何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运用项目管理法 2.1 明确建筑工程的项目负责人 为了更好的应用项目管理法,在进行管理的时候依赖项目负责人是非常必要的,企业在实施项目建设的时候,项目经理就是项目的负责人,因此,在进行项目管理的时候也是要掌握必要的知识和经验的。项目负责人要对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掌握,同时,对相关的管理知识以及技能要进行掌握。项目经理在一定意义上不能是单独的个体,应该是一个管理的团队,这样能够更好的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同时也能更好的实施管理。项目经理在管理过程中要不断的进行学习,这样能够更好的运用掌握到的知识,能够更好的将项目管理和时代变化进行融合。 2.2 建设管理项目运行的机构 项目管理法在进行实施时需先进行设计和建立管理组织系统,这样在组织运行和调整的时候才能更好的实现项目管理法的目的。组织设计和建立是为了更好的统筹和建设一个能够更好的完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目的的组织机构,因此,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和分工系统以及信息管理系统就是非常必要的,这样能够更好的规范内部人员的活动,同时也能更好的利用信息实现组织目标。在组织系统建立完成以后,各个岗位和部门都是要进行组织设计的,这样能够更好的按照必要的行为来进行工作,同时也能更好的在组织运行的时候进行必要的调整。在组织调整的时候可以同组织设计的目标进行必要的对照,这样能够更好的对组织系统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检验,这样在运行过程中也能更好的进行改善。项目管理法的组织职能通常是包含着组织设计、组织运行以及组织调整的,因此,项目经理的职能是非常重要的,对整个工程的施工效果也是有非常重大的影响的。现在很多的国有企业在项目管理方面有了很好的发展,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对工程的质量以及进度都是有很大影响的,因此,为了更好的保证施工工程的质量,一定要对项目管理法的应用效果进行 视,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施工企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2.3 制定相关规章制度 制定管理制度有利于对建筑工程施工进行指导,并规范组织及个人的行为,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另外,在遵循相应标准和规程的条件下,为建筑工程的质量提供了保障。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必须与计划、责任、监督、核算、奖惩等方面联系起来。同时,相关规章制度的制订还应具备科学的依据,能够促使员工主动地接受,它的执行与检查应具体落实到人。此外,为了更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应实施奖惩制度,以实际情况为依据,使一部分员工受益,并不排除某个人受罚的可能。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应将“五无一创建”当作目标,其中,“五无”是指没有超过重伤的工伤事故,没有大型的机械设备责任事故,没有重大的交通事故,没有火灾与洪灾等事故,没有恶性治安事故;“一创建”指的是创建一流的安全文明施工场所。另外,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还应做到以人为本,注重教育,从严管理、奖罚分明,强化安全事故的防范工作,以达到安全管理的目标。开展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即为建立比较严格的经济责任制度,将安全系统工程理念充分利用起来。从项目部的领导开始,一直扩展到基层管理人员,创建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机构,并保证其能够有效地进行安全管理、促进网络安全以及建筑工程安全。 2.4 过程控制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企业应将自身优势利用起来,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获取最大利润。另外,在施工阶段还要有计划地采取有效措施去协调资金需求投入量、资金筹措、资金分配等方面的运作,实现合理的投资。项目部的有关部门应对工程单价以及总价构成有一个很好地了解,以控制工程中资金的流动。于流动资金的形态转变中对利润进行分离,强化工程的生产能力,在工程运行的全过程中获取收益。质量控制指的是通过对工作质量进行控制,来确保工程产品的质量符合设计的要求以及合同的标准。而工作质量又会在施工工序中的各个环节和每个因素中得到反映,由此可见,工程质量是由施工工序的质量决定的。合理的周密的进度计划指导着进度控制的进行,而进度控制则跟踪检查建筑工程的进度,并加以分析、调整及控制。进度控制是以实现项目动用时间为最终目的的。 3 结束语 项目管理法在管理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对社会发展也是有很大的影响。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通常是要对很多方面进行管理的,在管理过程中是要按照必要的方法来进行管理的,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其经济效益不会受到影响,同时也能更好的保证建筑施工企业获得良好的发展。项目管理实践性是非常强的,同时,在进行管理的时候也是要具备丰富经验的,因此,在管理过程中要对管理技能要进行不断的学习,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项目管理的科学性。 项目管理毕业论文:探析市政工程中对于施工的项目管理 摘 要:文章分别对市政建设的各个管理工作进行了总结,通过对组织机构、质量、成本以及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工作的简析,总结了一些在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希望可以和广大同仁进行交流。 关键词:市政建设;施工;管理 施工的项目管理工作是由施工企业对整个项目工程进行整体把握和控制的主要手段,具有其特有的特点。首先,在主体上,施工的项目管理工作的主要管理人是施工企业,在建筑施工中,由企业对整个项目的施工建设进行全权的负责。其次,则是在管理的对象上,施工项目管理的工作对象是施工项目,这就是管理对象具有时间的控制性特点的原因,而这个时间就是整个工程的项目周期。再者则是表现上,施工项目管理上主要表现出一种延续性的过程,这是其内容的特点,并且内容是随着施工阶段的要求进行改变的。最后则是在整体工作的组织协调上的,项目管理不只是要求单个项目的管理,同时各个项目之间是具有着关联性的,因此应当对管理的组织协调工作进行强化。作者多年来一直从事有关工程的项目管理工作,因此结合自己的经验对项目的机构、质量以及成本和安全等经验进行了简要的总结。 1 管理施工的项目组织 对于组织机构管理工作是一个企业的主要内容,而施工的项目管理工作重点组织机构的管理是组成企业管理的一个部分,二者具有整体和局部关系,企业对于项目管理工作中设置一个合理的管理机构对于企业整体组织机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项目管理部的建立是对于管理工作的基本保证,一个团结、运转灵便、工作能力强的高效组织机构对于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着巨大的影响。另外项目经理则是一个组织的核心,关系到整个组织的管理系统是否能够运转正常。并且在项目经理的人选上应当因才任职,不同的项目需要不同的人才。 2 质量管理 2.1 质量的保证体系 落实质量的当务之急是全面的建立起一套可行的保证体系,对质量进行具体的规范和要求,并且每个企业都有其自身的管理特点,可以根据管理的质量保证体系结合自身的特点建立起一套系统,通过制定方针目标,以及规范化手册对质量和技师进行管理。将质量变为具有指令性强操作性强可控可调的体系。 2.2 对人力物力和机械的控制 任何活动的主体都是由人进行的,因此在很多行业和活动中都倡导以人为本。而工程质量的关键之一也是人,因为人创造了高质量的工程,控制好人呢也就控制好了工程质量。因此积极地调动起人的工作能力增加人的工作责任感,将质量的观念深入人心是保证质量的首要条件。 现代的施工基本上都是机械化的施工,因此机械是影响现代工程质量的又一要素。其关系到工程的质量、进度。因此质量过关的设备也是必备的条件之一。 2.3 对施工环境的控制 对于整个建筑质量的保证需要综合多个因素,而环境因素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技术环境、管理环境、劳动环境等等。技术环境主要是有关工程的水文气象以及地质环境;管理环境则是各个有关质量的管理制度;劳动环境则是涉及工作面劳动组合以及作业场所的。每个项目都具有其本身的特点,因此必须针对各个项目的不同特点对其进行区别的严格控制,以此应对不同的环境因素。在施工现场应当对生产和施工环境进行文明保持,将材料进行有序的堆放,以此确保良好畅通以及有序文明的施工环境。 2.4 对施工的工序进行严格保证 每个工程都是具有一定的工序的,每一个步骤都要保证质量,这样整个工程才能够达标。这也是施工质量的必要因素,另外,事前控制应当作为工程质量把握的中心内容。而预防为主的工作中心必须是以工序质量控制为基础的。工序质量的控制应采用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对工序部分检验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判断整个工序的质量是否稳定、正常,其步骤为:实测-分析-判断。为了更有效地做好事前质量控制,要严格遵守工艺流程,工艺流程是进行施工操作的依据和法规,是确保工序质量的前提,任何操作人员都应严格执行。 3 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 3.1 制定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措施: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不仅是专业成本人员的责任 要按照自己的业务分工负责。围绕生产经营这个中心开展工作。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 成本控制体系,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就是要求项目经理对施工进度、质量、成本、安全和现场管理标准化全面负责,特别要把成本的控制放在首位。 3.2 建立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制:项目管理人员的成本责任,不同于工作责任,工作责任完成不等于成本责任完成。 3.3 对施工队实行分包成本控制 项目部与施工队之间建立特定劳务合同关系,项目部有权对施工队的进度、质量、安全和现场管理标准进行监督管理,同时按合同支付劳务费用。施工队成本的控制,由施工队自身管理,项目部不应该过多干预。 4 施工项目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4.1 坚持安全管理原则 坚持安全与生产同步,管生产必须抓安全,安全属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坚持“四全”动态管理,安全工作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而是一切与生产有关的人的共同事情,缺乏全员的参与,安全管理不会有生机,效果也不会明显。生产组织者在安全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生产活动中对安全工作必须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管理。 4.2 坚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 分析事故的成因,人物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事故的根本原因。从对人和物的管理方面,去分析事故,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都是酿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4.3 制定安全管理措施 加强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十分重要。它是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对生产各因素状态的约束和控制,根据施工生产特点,安全管理也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要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加强安全教育,例行安全检查。 总之,无论是市政工程还是其它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是全方位的,要求项目经营者对施工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文明施工等,都要纳入正规化、标准化管理,这样才能使施工项目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顺利地进行。施工项目的成功管理能促进项目和企业的发展,能推动建筑市场不断前进,对项目、对企业有良好经济效益,对国家也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作为项目管理者,只要开拓创新,总结经验,在项目的实践中不断摸索,就能创造出一条施工项目管理的成功之路。 项目管理毕业论文:针对钻井工程项目管理研究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经济节奏不断加快,人类越来越多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进行钻井开采工作。钻井工程是一门工程科学,有自己的基础理论和各种各样丰富的实践,然而,如何高效、快速应对人类对自然能源依赖与需求,以适应经济和科学研究高速发展要求,采取一种行之有效方法,在钻井工程实践和资金固定条件下,科学、快速、高效达到特定科学目标,是我们针对钻井工程管理的迫切需求。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一种成熟而又有效的管理模式——钻井工程项目管理已在实际生产中得到证实,它是当今钻井工程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本文针对钻井工程生产过程进度缓慢原因进行深入细致分析,并阐述了钻井工程项目管理必要性,以及钻井工程项目管理一些具体做法,希望这些能为一些专业钻井工程生产企业提供一些有益帮助。 [关键词]钻井工程 项目管理 必要性 承包方式 合同管理 一、概述 钻井工程是一门工程科学,它是一种复杂、系统、科学专业生产活动。钻井工程是日以继夜的生产活动,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崛起,其功能也在不断创新,由早期传统陆地石油钻井、地质勘探向更加复杂海洋石油钻井、天然气能源钻井、地球气候变化勘探钻井发展,而这些复杂钻井工艺除了对科学技术有更高要求,同时也对钻井工程管理模式提出了更系统、全面要求。钻井工程项目管理化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必然产物,它是研究在时间和资金一定条件下,如何通过科学计划、控制和组织达到特定目标性科学。钻井工程项目管理化,可以有效解决在钻井工程中所出现效率低、质量差、施工成本高、工期长一些通病。通过对国内外已成熟钻井工程项目管理经验了解,针对国内钻井企业现状,解读建立钻井工程项目管理重要性,从而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提高钻井工程相关企业协调协作能力,相互配合能力,来为钻井工程更好、更快发展提供管理保障。 二、钻井工程实行项目管理必要性 1.由于目前人类生产、生活依靠大量石油、天然气、复合型等自然资源,因此要求一些从事石油开采、天然气开采企业加速对地下资源开采速度和提高开采量。但目前一些开采企业钻井施工项目,在全年人员与设备不停运转情况下,不仅达不到预定发展目标要求,还与专家根据现有技术和设备情况所预测钻井能力要求相差很大,这不但降低了开采速度和开采量,企业还要承担相关人员工资、奖金,负担这些设备维护和管理费用,从而大量增加油气田开支。 2.钻井工程是一项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工程,随着国际钻井工程技术发展,一些先进钻井技术也传入我国,被我们所利用,但钻井工程分工越来越细,自然导致相紧密联系一些附属企业和技术如测井、固井等企业与钻井开采技术成为一个庞大系统工程。目前大部分石油钻井公司依然采用原始,简单石油钻探技术来发掘油田,这不仅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资源,而且也是企业背上沉重经济负担。 3.由于一些油气田勘探开发属国有性质,其中国有企业将一些钻井工程项目分包给一些承包商,即有石油公司确定勘探任务,由钻井承包商进行钻井作业并承担风险。但这种关系是在非法人实体和企业间进行,在实践中出现了石油公司无法监督,承包商机构庞大局面,使钻井工程出现混乱局面,影响工程进度及生产质量。 4.目前一些油气田公司还存在全井包干制,就是油气田公司提供勘查和设计资料,而将所有决策权、材料采购权、技术准备和指导工作均有承包商自行负责,但一些承包商却不具备承担这些风险能力,自然在一些气候及其他不可抗拒原因造成风险便转嫁给油气田公司来承担,加大了油气田公司损失。 三、钻井工程项目管理具体做法 1.油气田企业设置专门部门承担某一工程管理职责,首先明确自身职责,严格制定油气田钻井工程项目管理办法、严格区分油气田公司、承包商职责和要承担责任,做到责任经济效益相挂钩。对于已经完成企业生产指标的承包商给与奖励,对于完不成生产指标的承包商进行处罚,这样极大调动广大施工人员积极性。 2.在承包方式上,钻井工程项目承包可以采用模糊分析方法对钻井项目钻井队实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从中选出具有一定生产实力和有良好信誉承保对象。这种方法为项目承包提供了一种科学评价手段,同时也为油气田企业评价各作业队伍提供了一种有效科学方法参考。 3.工程项目管理人员通过现场勘查,认真研究专业人员或专家提供相关地质调查数据、设计井深等书面文件和设计文件,制定详细、科学、可行施工组织设计和重点、难点施工方案,会同各承包商进行商讨,并一致通过后报相关部门审批合格后,分发给各相关单位或个人,并依照此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施工中对违反该施工组织设计并造成质量事故,有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 4.合同管理。在选择好承包方式后,实行项目管理合同制,要用合同来明确各方技术经济责任,把合同签订、检查、执行等贯彻落实到项目管理始终。 5.项目控制和实施。在实际钻井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部门要制定相应施工现场质量和安全检查方案,严格控制施工作业队伍钻井质量、工期、成本,及时纠差,以保证钻井项目合同和钻井目标得意实现。施工质量差,生产成本高于预算成本,工期控制不当导致工期延长,致使开采日期延后等带来损失都是由于钻井工程中管理不善造成,而通过钻井工程项目管理化,就可以避免这些问题出现,从而提高钻井工程各项指标在规范、合理控制下进行,推动其后期经济效益。 四、结论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今天,如何大幅度提高钻井技术发展,保证能源供应,是我们面临一个重要课题。除了依靠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工艺外,建立健全钻井工程项目管理,依靠项目管理科学性、全面性、有效性至关重要。可以说,钻井工程项目管理必将为钻井工程发展带来更加光明前景。 项目管理毕业论文:浅谈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 【摘要】 企业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当今施工企业市场竞争激烈,各施工企业加大改革力度,内抓管理,外抓市场,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动力。本文从管理机制方面对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创新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指出只有项目管理得到持续创新,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问题;措施 建筑施工项目是建筑施工企业对一个建筑产品的施工过程和成果,也就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对象,可能是一个建设项目的施工,也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的施工。其主要特征: 1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进度管理。⑴对项目认识不足。首先,低估项目的技术难度,对工程设计与施工中可以发生的问题考虑不足;其次,对自身多个部门或多家分承包施工单位在施工中的协调程度考虑不足;最后,对工程项目的施工条件事先调查不足,如工程项目的交通条件、三通条件考虑欠周全;四是对于工程物资的供应、调配安排不力等等。⑵项目参与人员的不合理。建筑施工企业项目参与人员的不合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项目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储备不足,导致项目的设计工作和组织工作经常紊乱,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其次,具体作业人员施工素质较低,对施工质量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施工中偷工减料,不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标准进行,最终导致项目产生重大的质量隐患,甚至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后,对于施工参与人员的调配、补充不及时。 1.2成本管理。⑴对成本管理认识不足。受传统思想的制约,很多建筑施工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认为成本管理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没有实行全员的成本管理;⑵过于强调质量而忽视成本。在相当长的时期乃至现在,很多建筑施工企业未能充分认识施工质量和成本管理之间的和谐统一,仅仅着重于强调工程质量,然而对项目的成本管理不够重视,从未使得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很多不必要的质量改进措施上;⑶不重视材料成本管理。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的材料管理中存在许多漏洞,采购人员购买不合格的材料;暗箱操作,吃回扣,导致材料采购成本增加。材料保管不力,经常出现盗窃甚至监守自盗。此外材料浪费现象严重。 1.3质量管理。⑴质量管理的职责不明确。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相对庞大耗时、工作量大且杂,存在的部门也比较多。在质量管理中,由于种种原因,各部门的职责不明确,责任心不强,这从根本上导致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不高;⑵施工材料采购确认工作的不到位。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检验不力,导致采购的材料的质量和要求都不合格,而且一般对材料的鉴定和评定只限于竣工后的验收和鉴定,对施工过程中材料的选择和评定缺乏重视。 1.4风险管理。⑴业主方引起的风险。业主不遵循客观规律,一味追赶工期,在追赶工期过程中会产生很多不可预料的风险。此外不少业主在招标阶段的设计图和工程量清单上故意减少工程量;⑵施工方引起的风险。首先,质量责任风险。建筑施工企业施工的项目质量未达到设计要求或有关的标准,从未酿成严重的质量事故,甚至导致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其次,投资控制风险。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施工中,实际投资的规模超过了其工程预算,因此出现亏损。 2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控制措施 2.1进度管理控制。要完善例会制度,每天召开一次有各相关部门或分承包施工单位负责人参加的生产调度例会,每周召开一次大型生产调度例会,必要时召开有关进度问题的专题会议。对进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沟通,落实责任,确保最短时间内解决。 2.2成本管理控制。⑴全员成本管理。要对企业职工进行成本管理的教育,提高对成本管理的认识,培养全员成本管理;⑵强化动态成本控制。将人工、机械、物料投入到施工过程中,收集成本发生的实际值,将其与目标值相比较,检查有无偏离。若无偏差,则继续进行,否则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2.3质量管理控制。⑴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建筑施工企业全方位的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⑵加强材料的检验。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检验,对不负责标准或检测不合格 原材料,一律禁止入场。从源头上保证施工质量。 2.4风险控制。⑴防范业主风险。在施工中,与业务及时沟通,服务热情,还要联系业主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优化设计,减少工程成本;⑵实行专业分包。建筑施工企业可以把部分专业性极强的工程分包给专业施工单位,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实现施工投资风险转移,从而降低风险。 3管理机制创新是项目管理创新的前提 项目管理机制是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建立了科学高效的项目管理机制,项目才能给企业带来预期的效益,并开拓源源不断的市场。 3.1实现组织机构创新。项目管理机制创新,首先要明确项目管理的性质,将项目部建成一次性的项目管理经济组织,实现组织机构创新。在推行项目管理的初始阶段,项目部依然带着许多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色彩。⑴除行使项目管理职能外,还行使后勤服务、人事劳资、教育培训等行政管理职能;⑵跨工程项目进行管理,导致单项工程盈亏状况不明的事件时有发生;⑶项目部固化,违背了项目部的一次性和动态性原则。因此,项目管理必须从这一传统惯性中走出来,真正使项目管理走上科学化轨道。 3.2实现制度建设创新。项目部是经济管理组织,企业必须靠制度来规范和约束其管理行为。制度建设,首先是企业管理者和职能部门对项目的管理和控制要规范化、制度化,要尽可能统一项目管理模式。要有机处理好企业经理与项目经理、企业职能部门与项目经理部的关系。项目经理是企业经理在项目上的全权代表,代表企业对外履约。项目经理与企业经理既是上下级关系,又是经济合同平等关系,不能以经济平等关系代替上下级关系,更不能以上下级关系代替经济平等关系;其次是不断优化企业的基本职能结构,科学界定企业管理与项目管理的关系,强化企业的发展战略研究、技术开发、市场营销以及服务职能,弱化直接指挥控制和行政命令,变行政命令为主的管理模式为以市场化运作为基础的调控模式;最后是对项目管理成效的考核要科学化、理性化,必须明确企业本部是投资责任中心、利润中心,而项目是成本中心,要通过项目责任成本的管理与考核,实现项目效益的最大化。 3.3推动项目生产要素运作方式的创新。按照市场化分工、专业化协作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施工管理体制和组织方式的改革,对构成项目生产要素的包括项目经理在内的各种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以内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代替过去的行政指令,推动企业全要素市场化。对项目经理进行工程项目现代管理知识培训,并着手理顺和建立工程项目总承包、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的总分包管理体制,以尽快形成工程总包与分包的管理格局,努力实现建筑施工组织结构和承包方式的根本性改变,为进入国际市场竞争创造条件。 3.4实现人才管理机制的创新。项目人才管理机制的核心是项目经理的管理机制,而创新项目经理的管理机制,首先是需要企业统一认识,把项目经理真正当作一个职业,并且当作稀缺资源来看待,形成内部的项目经理人才市场,对项目经理实施业绩档案和资质的动态管理,用市场机制进行调控,促进项目经理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其次是要落实项目经理的责、权、利,做到赋之以责、给之以权、厚之以利,保证项目经理的稳定性,使其能够把职责履行到底。再次是要形成相应的激励机制。既然承认项目经理是稀缺的人才资源,就应该按市场原则进行定价,敢于突破传统的分配禁区,实施利益激励;承认项目经理的社会价值,实施必要的精神激励;通过市场选择实现优胜劣汰,实施竞争激励。最后是要完善项目经理队伍的储备、教育及淘汰机制,以市场化的手段推进职业化的进程,从而带动各种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施工项目的管理是全方位的,要求项目经营者对施工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文明施工等,都要纳入正规化、标准化管理,这样才能是施工项目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顺利地进行。施工项目的成功管理不仅对项目、地企业有良好经济效益,对国家也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成功的管理,能促进项目和企业的发展,能推动建筑市场不断前进。开拓创新,总结经验,在项目的实践中不断摸索,最终创造出一条施工项目管理的成功之路。 项目管理毕业论文:浅谈水利工程项目管理 【摘要】 本文介绍了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通过分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监理行业协会体系,精简机构,建立和健全项目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加快项目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大力发展我国的工程咨询业等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项目管理;水利工程;管理模式 1项目管理的概念及发展过程 项目管理是项目负责人为使项目取得成功,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对项目进行全过程和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控制与协调的总称。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一类,其对象是水利工程项目。它可以定义为:在建设过程项目的生命周期内,用系统工程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进行有效的规划、决策、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活动,从而使水利工程项目在既定的资源和环境条件下,使其质量、工期和投资控制目标得以实现,它主要通过技术(如施工方案的制定必选)、经济(如核算)和管理(如施工组织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活动达到预定目标,实现盈利的目的。对于不同国家,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体制不尽相同。在我国,工程项目的投资主体以政府和公有制企事业单位为主,私人投资的工程项目很少,规模也很小:而在私有制国家,大多数项目是私营业主投资,国家对工程项目的管理是对工程建设项目所涉及的“公共利益”进行监督管理,而对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政府是不过问的。在我国政府对“公共利益”进行监督管里外,对经济效益、建设布局和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等,要进行严格的审批。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工程建设一直采用的是自营自建自管的建设管理体制。在这种工程项目管理体制下,工程建设缺乏应有的活力,设计、施工和管理单位或部门的积极性没有得到从分发挥,也没有明确的责任制。进入20世纪8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工程管理体制也相应发生变化。招标承包制在我国开始推行,把竞争机制引入工程项目建设,收到了较好的效果。90年代我国在建设领域先是提出了项目业主责任制,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工程项目投资经营机制,提高投资效益,在这一基础上,此后又提出了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对项目业主责任制作了进一步的完善。目前在我国工程建设领域中已广泛推行“三制”,即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建设监理制。虽然“三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相适应,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2我国现阶段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及其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始终走在改革的前沿,建筑经济国际化也取得进展,伴随着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的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体制也得到进一步完善,管理模式也逐渐更新。项目法人责任制在投资责任约束机制方面较项目业主责任制得到了进一步加强,项目法人的责、权、利也更明确。1998年全面推行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监理制使传统的水利工程市场主体由两元结构转化为三元结构,即在两元结构中增加秉公执法的第三方——监理单位,形成了现阶段由项目法人、监理单位、承包单位(设计承包商、施工承包商,或设计施工一体化承包商)三元主体以经济合同为纽带,以提高水利工程建设水平为目的,互相协作,互相制约的新模式。建设监理制、项目法人责任制和招标投标制作为我国基本建设领域的三大改革制度,对规范建设市场、建立投资责任约束机制、提高投资效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目前在我国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中还存在不少弊端,建设领域中质量低劣工期长,投资“三超”现象还很严重,现行的项目管理模式还远不能适应建筑国际化的要求,具体表现在: 2.1投资管理体制出现诸多弊端。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的投资主要来源于国家、地方政府和公有制企事业单位,各级政府在项目建设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体现项目的重要性,保证项目实施的顺利进行,项目法人的领导班子大多由各级行政领导和主管部门负责人组成,项目法人责任制实质上还是“厂长、经理负责制”加“工程指挥部制”,投资体制仍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和极强的计划性。 2.2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任何管理活动,都应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才能取得成效,项目管理也不例外,而现行的项目管理体制没有很好地将责权 利三者结合起来。有些项目简单地将项目成本管理的责任归于成本管理主管,没有形成完整的成本管理体系。施工项目经理部没有形成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主体本应是施工项目经理部,施工项目经理部成本管理的主体应该是项目全体管理人员,项目管理经理是项目成本管理主体的核心领导这样形成了一个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成本管理体系。但是我国目前的一些项目管理并没有对项目管理体系中的每个部门、每个人的工作职责和范围要进行明确的界定,没有赋予相应的权利、以充分有效地履行职责,在责任支配下完成工作任务。 2.3项目经理与监理方权限重复过多,工程建设监理制管理不健全。在《关于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的暂行规定》中,由项目法人聘任的建设项目经理具有从初步设计到项目后评价的管理职权,并负责组织工程建设实施和控制工程投资、工期与质量,这与监理方的权限产生了很大的重复。再加上监理费用等原因,监理单位名为社会中介机构,实则受雇于项目法人,建设项目经理的“长官意志”使监理单位“秉公执法”产生了很大阻力。再者,本来监理单位能够负责工程的全面监督与管理,项目法人下面又设立项目经理管理班子,这不仅导致了机构的膨胀,而且从制度上增加了一笔不少的建设单位管理费,背离了降低建筑产品成本的要求。工程项目管理是全过程的管理,工程建设监理制则要求从项目立项到交付使用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理。而目前我国监理工作则有不足之处:⑴监理范围窄,主要注重的是施工现场的监理工作,而忽视了其他阶段的监理工作,造成各阶段工作中的不规范及违规现象频频发生;⑵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有的监理公司成立时人员东拼西揍,人员素质较差,根本没有施工监理经验等,这势必造成工程质量不能严格把关,以致出现工程质量及安全等事故;⑶一些中小型工程设置监理只是流于形式,监理人员不认真负责,敷衍了事。 2.4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承包单位总体水平不高,竞争力弱,不能适应建筑业国际化发展的需要。设计对工程造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项目做出投资决策后,控制项目投资的关键在于设计。目前,设计工作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监督,很多水利工程没有推行限额设计。设计部门较重视技术上的可行性,相对而言对经济上和合理性重视不够,特别是某些设计人员经济意识较淡薄,存在设计保守现象,随意提高安全系数等现象,造成许多不必要的资金浪费。 2.5招投标制的管理存在漏洞。工程项目招标投标法规定,招、投标工作应该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但是在招投标过程中弄虚作假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暗箱操作、陪练投标、地方保护主义仍比较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招投标管理工作的不到位。 2.6有法不依,执法不力。水利工程建设领域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反映在:基本建设有章不循、有法不依,不报建、不招标、搞私相授受,以及任意肢解发包工程,强行不合理压价;行业垄断,一个行业的工程往往是本行业立项、本行业投资、本行业设计、本行业的施工、本行业监理,不允许外行业队伍进;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成为“可批性研究”;现场签证无中生有、价量不实;不法中介行为严重;还有钱权交易,搞工程腐败等。这些都极大地制约和限制了我国水利工程行业的发展,严重损害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 项目管理毕业论文:试析房地产项目管理问题与创新途径 【摘 要】如何做好房地产项目的管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面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加入wto的国际形势,房地产项目的管理遇到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就房地产项目管理的原则和出现的问题以及创新途径做出了几点分析。 【关键词】房地产项目管理;原则;创新途径 房地产项目的建设和开发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建设的周期较长,工程量大,涉及到很多行业和很多方面的内容,所以进行房地产项目的管理是一项重难点问题。房地产项目管理包括了一系列的内容,工程项目的成本、质量、进度、资料、技术、设备、合同、安全等各个方面。 1 房地产项目管理原则分析 要实现房地产项目管理的目标,保证项目组织高效有序的进行,在房地产项目系统复杂和时效性等的影响下,项目管理必须要保证一般的原则来配合房地产的正常运行。 1、目标统一的原则。使房地产项目管理有效的实施和运行需要各个参与者要能够有明确统一的目标,这是项目管理的首要保证。在项目的设置和运行的时候需要采用统一的政策和方针,是参与者有着共同的目标,是设计、施工、组织、合同等规范性文件能够贯彻实施到位,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 2、责任权平衡原则。房地产项目管理过程中需要能够明确设置各方的责任范围,是参与者能够明确自身的职责和权益,在参与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将有关问题和文件严格的执行到位,确保项目责任明确到各方。 3、适用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在管理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多样化的,项目的大小和环境以及业主的要求都是有着很多的变化的,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变化空间和灵活性,针对于不同的项目和业主要有相适应的解决办法。项目的管理办法是有很多种的,即使是一个项目的管理,由于过程是有很多的程序的所以也可以有很多灵活的变化,这样可以保证管理的过程中更加的具有适应性和合理性。 4、组织制衡原则。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于不同的组织之间制定一定的制约关系,各方应该有自身的管理原则和范畴,保持一定的平衡原则。这样可以避免在管理的过程中遇到一些由于管理的范畴或者是制度问题出现的矛盾,沟通的障碍等,管理的工作实施起来更加的流畅,有着较好的工作氛围,实现了高效的管理模式。 5、管理人员责任连续性的原则。在管理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会遇到由于责任性不强而出现的问题,在项目众多的管理问题中出现了矛盾交叉、找不到责任人的状况。在这样不明确的责任体系中,房地产项目的管理将会出现很多的漏洞,工作人员也会出现责任的推卸问题,管理的难度加大,责任无从承担。这些都是工作人员的责任不连续性导致的,在管理的时候要注意做好工作人员管理衔接工作。 2 房地产项目管理问题分析 1、没有进行相关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分析。 在进行房地产项目的开发时,开发商只是讲究一味的拿下土地,以“招拍挂”形式进行土地的开发,没有在前期进行土地状况的可行性研究分析,盲目的进行投资和建设,对于市场的前景没有准确的把握的情况下就已经开始了策划、研究和设计,这样的模式是具有很大的市场风险的,政府的要求和政策的变化等会造成更大的风险问题。 2、方案和施工图的设计没有全面专业的设计理论指导。 在进行房地长项目的设计和施工的时候,应该是具有专业的设计指导的,在设计的时候要结合地形进行前期的规划和设计,而后才能开始进行房屋设计和施工图的绘制。很多的项目在实施的时候就忽视了设计和施工图纸的问题,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很多的变更和漏洞,造成了规划的失误,施工质量等问题,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导致工期加长,设计方案不合适等严重问题。 3、建设施工的阶段项目管理出现问题。 在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现场的管理问题是重要的,而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现场,很多时候由于管理机制的问题,造成了责任方混乱不明确或者是权限问题,导致施工的进度受到影响,工程的进度和资金问题都遭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工程中出现了变更就会影响到施工的各个方面,施工的进度和费用都会超出预期的标准。 4、项目管理中存在管理的漏洞和弱点。 在进行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管理的弱点,由于复杂性对于一些问题没有重视,如项目的前期 划和市场的调研、客户的服务和销售控制以及融资问题。在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出现此类问题造成了项目开发成本加大,管理出现纠纷等问题。 5、物业服务没有得到重视,服务不到位。 房地产项目开发的过程中,物业服务就是其售后服务,是项目管理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这是客户和企业保持联系的方式,是企业品牌树立的标志。在管理的过程中物业公司会由于管理的懒惰或者是自身赢利等关系没有对于双方的售卖关系进行及时的处理,维修设施等处理不到位等,这样对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将会导致企业信誉下降,品牌下降等问题。 6、项目管理与相关职能部门缺乏协调性。 项目管理的部门需要与相关的职能部门之间相互配合才能将问题实施下去,在管理的时候由于两部门各司其职,管理部门在对自身工作负责的情况下对于其他的问题却没有相应的责任心,导致问题出现后相互之间出现责任的推诿,整体的管理水平都受到影响。 3 房地产项目管理的创新途径分析 房地产项目管理的创新途径,主要表现为以下的几个方面 1、实现房地产开发企业信息化。这是现代化企业在经营和作出决策时的重要依据,对企业的战略发展起到很大的参考,同时保障企业的资源都发挥出有效的效用。同时房地产信息反映出了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和企业内部的状况,对于房地产方面的信息更新有重要的作用。在进行房地产项目管理的时候需要对于信息进行及时的分类和收集,进行相关专业的分析和评价,作出决策。引进房地产信息管理系统,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及时准确的获取房地产信息,保证企业的良好运转,实现信息化加强对于房地产信息系统的建设。 2、做好房地产策划。投资者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做好房地产的策划和开发,规范化操作,将品牌化观念来占领市场。减少在策划中的失误,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增强企业和项目的竞争力。社会资源、人力资源、概念资源、物力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前所未有的优势。 特别是在营销策划中要结合市场对于楼盘的消费层次和消费人群、价格和户型等进行决策,以销售的情况来进行楼盘的再建设,这是一种长远的销售眼光,培养出客户区域市场,主动去创造效益而且实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于品牌的塑造有很好的作用。 3、培养高素质的房地产管理人才。这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客观要求,对于企业的发展是一种强大的动力,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人才的竞争才是市场竞争的根本。提高管理者自身的水平,完善奖励机制,同时建立一定的员工培训体系。 4、加强企业管理的文化建设,营造出良好的企业氛围。企业的管理文化决定了全体员工的核心价值观,对于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具有很好的规范和调节作用。在进行房地产项目管理的时候需要对于核心的管理对象的管理意识和水平进行一定的培训和提高,在企业的实践过程中塑造出以人为本的核心文化体系,尊重人。信任人、关心人和培养人,在企业文化氛围中聚集人才,使房地产企业成为竞争中的赢家。 4 小结 本文从房地产项目管理的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由于其工作的复杂性,在管理的时候要分清主次,抓住重点的同时兼顾各方,统筹全局的同时抓住细节。在实践的过程对于管理问题不断学习和提高是做好房地产项目管理工作的最根本办法。 项目管理毕业论文:加强劳务分包队伍管理,提升项目管理整体水平 为适应现行建筑业市场环境,提升施工单位劳务分包队伍管理水平,依法规避风险,规范项目管理人员施工管理行为,合理降低劳务分包工程费用,提高项目效益,根据本人长期在建设项目中从事施工、资料、成本管理、财务管理、材料管理、计量等多个部门岗位管理之经验,对劳务分包工程的管理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 本办法从分包队伍的选择、签订分包合同、进场准备、施工、完工结算、撤场及综合评价七个阶段提出了施工单位对劳务分包队伍全过程有效管理的相关方法。重点解决分包队伍选择、施工阶段控制及完工结算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分包队伍选择主观性、片面性;进一步划清了项目部各部门各岗位责任;加强了各部门之间协调联系,进而实现从下至上、从外到内整合统一、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分包成本之目的。 一、选择劳务队伍 1、准备阶段 1.1工程开工前,项目部相关人员应充分熟悉施工图纸,将图纸中所有分部、分项工程、工序搞清楚,计算工程量,并列出明细表及各分项工程工程量,为合理选择施工队伍提供基础性依据。 1.2工程实际中选择劳务分包队伍时常见模式: 1.2.1多种分项工程综合分包模式,即以合法劳务公司分包; 1.2.2分项工程单独分包模式,即劳务小承包;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等规定,禁止个人承包工程,所以施工单位应依法分包给有资质的合法劳务公司。 1.3其他注意事项: 1.3.1根据工程图纸,将相近分项工程或前后影响较大的分项工程、工序尽量分包到一个劳务队伍,减少扯皮、推诿现象发生;如:砌体工程和粉刷工程等; 1.3.2专业性较强、技术要求较高、难度大的分项工程或分部工程应分包给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承包公司;如门窗、消防工程; 2、选择阶段 2.1劳务分包人主要采用劳务招标方式公开评选。 2.2对每个劳务投标人的承包价格、劳动力资源、技术力量、资金实力、信誉度、管理能力、民工或专业队伍素质、以往施工工程等各方面做详细调查后综合评价。 2.3经项目部审核通过并报公司审批,签订劳务分包协议。 二、签订分包合同 签订劳务分包合同前,合同编制人员应认真熟悉图纸,将由劳务分包队伍施工的工程内容全部写清楚,避免因漏项导致索赔、签证增加施工成本。编制劳务分包合同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分包范围:工程承包范围及内容应尽量详尽明了,由整体到局部、由面到点、每个工序的细节问题都要注意; 2、付款方式及结算:将合同综合单价按照每个分项工程、工序分别计算单价,作为阶段性结算依据,付款比例保证在合理可控范围内; 3、工期要求:建立工期保证金机制,对完成每个分项工程或完成每层合同内容分别列明完成时间,作业天数、作业人数,分阶段控制工期。奖罚分明,加强工期的过程控制; 4、质量要求:建立质量保证金机制,对影响质量的重点工序、工艺分别罗列清楚,并注明奖罚金额,做到实际施工中遇到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5、安全要求:建立安全保证金机制,严格要求各施工队伍人员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6、签订劳务(专业)分包合同的同时一并签署安全施工协议,划清责任。 三、进场准备 1、劳务(专业)分包队伍进场前应将所有施工人员的姓名、性别、年龄、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上报至项目部相关部门统一管理,并由承包人首先提交一份民工亲笔签名册以及该民工的身份证复印件;无身份证的民工原则上不准许进场,特殊情况下需由劳务承包人写担保书担保。施工期间有人员调动等情况应及时报项目部以作相应调整; 2、劳务承包人提供的民工相关资料作为发放民工生活费、工资、上级部门检查及伤亡事故认定的基本依据; 3、项目部统一为进场施工人员拍照并制作进出证、胸卡等证件作为人员进出施工现场的凭据。每个进出现场的施工人员必须正确佩戴以上证件; 4、施工人员安全防护用品由项目部统一发放,相应费用在各班组工程款中扣除,施工人员进场必须统一着装、统一正确佩戴安全帽; 5、组织劳务队伍施工人员进场前安全教育,培训合格后方可进场施工。 四、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主要有工程款支付、安全管理、物料领用及使用管理 等问题。 1、工程款支付 1.1合同内工程款支付 工程款支付主要有按月支付生活费、按月支付工程形象进度款、按工程完成节点支付工程款等形式。工程款支付需按照项目部付款审批手续完成逐级签认,付款前由班组长通知所有施工人员到项目部领取工资并签字拍照存档,并做好工资表。 1.2合同外(签证、索赔)费用支付 当项目部要求劳务队伍完成合同外的工程量或出现非劳务队原因造成损失等其他情况时,项目部应根据合同相关规定予以签认并支付该部分费用。 2、安全管理 项目部有权对所有进入工地的民工依法进行强制性的安全管理,所有关于安全生产的条款必须强制执行;拒不执行的,及时办理罚款手续。 3、物料领用及使用管理 3.1根据施工图预算及施工需要,项目部按材料领用计划分期分批限额领料。 3.2其领用条上必须有领用人(班组长)签字,必须有批准人(施工员)签字。 3.3使用后剩余材料一律按程序退回仓库。 五、完工结算阶段 1、完工结算主要流程: 合同内工作内容完成情况及完成质量确认—劳务队伍上报完工结算书—审核定案—扣除材料浪费、安全违章、质量返工等罚款费用—扣除质量保证金—付款。 2、注意事项 2.1劳务分包队伍将分包合同内所有内容施工完毕后,填写“工程完工申请报告”,报工程部相关人员对工程实体进行现场验收并签认审核意见,对合同内未完工作及存在的问题要求劳务分包人及时组织人员整改,整改完毕后工程部人员再次验收合格后,签认“合同内所以工作已完工,工程质量合格”; 2.2劳务分包人根据分包合同编制劳务结算书上报项目部计量部,计量人员按合同、政府相关政策规定及项目部施工期间签认的点工单、索赔等,审核乙方提供资料的完整性、合法性、真实性,并计算出最终工程量分包结算价款; 2.3分包结算价款确定后,报材料部、财务部、后勤部、安全部、机械设备部等部门核实该施工班组施工期间是否存在相关质量、安全、进度、管理协调、材料节超、机械设备使用、工具电缆使用返还、水电费、其它等方面的罚款、扣款、代付款、奖励等;各部门应予以签认相关奖罚金额在结算价款中调整。 2.4计量部门汇总后得出最终结算价款,编制“劳务分包工程完工结算单”,由项目部各部门负责人、项目经理及劳务分包人会签后生效,作为工程款支付依据。 六、撤场阶段 1、乙方承包内容完成后,乙方准备撤场前,应报告甲方后勤部人员,在甲方人员的监督下撤场(分批或全部),并及时做好人员增减台帐。 2、撤场时,乙方人员不得损害甲方财物,不得将甲方财物带走,一经发现,予以重罚。 3、乙方撤场人员应将上岗证、胸卡统一上缴班组长,由班组长上交至项目部保存。 4、乙方人员撤场后,若仍存在相应修补工程,乙方应及时安排人员修补;否则,甲方可另外安排相关人员修补,按所需费用的2倍在乙方工程款或质保金中直接扣除。 七、综合评价 1、项目部应客观的对每个施工队伍进行综合评价,以便为后续工程施工队伍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2、项目部应总结在此次工程中施工队伍管理存在的漏洞、经验、教训,提高管理水平,降低施工成本。
财务战略论文:论企业集团财务战略及其实施策略 摘要:本文依据生命周期理论,以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反向搭配的思想为指导,从投资、筹资、股利分配等方面,为处于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调整期(再生期)等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集团进行财务战略定位,同时制定了相应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财务战略 生命周期 财务策略 财务战略是指企业通过最适当的方式筹集资金并且有效管理这些所筹资金的使用,包括企业所创盈利再投资或分配决策。财务战略的选择,决定着企业财务资源配置的取向和模式,影响着企业理财活动的行为与效率。 每个企业的发展都要经过一定的发展阶段,最典型的企业一般要经过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集团具有不同的经营特征,应选择不同的财务战略,同时为了使财务战略得到有效的实施,必须辅之以相应的策略。 一、初创期财务战略 1、初创期财务战略定位 由于初创期企业集团的财务实力相对较为脆弱,为了更好地聚合资源并发挥财务整合优势,客观上要求企业集团必须采取规范的一体化财务战略。另外,从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的互逆关系看,较高的经营风险必须以较低的财务风险与之相配合,从而在财务战略上保持稳健原则。初创期财务战略管理的特性主要表现为稳健与一体化。 (1) 权益资本型的筹资战略 在集团初创阶段,负债筹资的风险很大,或者说债权人借贷资本要以较高的风险溢价为前提条件,从而企业的筹资成本很高,因此最好的办法不是负债筹资,而是采用权益资本筹资方式。对于权益资本筹资,由于这一时期企业的盈利能力不是很高,甚至是负数,因此风险投资者将在其中起很大作用。风险投资者之所以愿意将资本投资于企业,不是看到它现在的负收益,而是看到其未来的高增长。从财务上考虑,由于这一阶段企业并无或者只有很少的应税收益,因此,即使利用负债经营也不能从中得到任何税收上的好处(无节税功能)。 从稳健策略考虑,初创阶段权益资本的筹措应当强调一体化管理的原则。这意味着企业集团应在相对较长时间内确定合理的资产负债率(如不高于40%),以此作为集团负债融资控制之最高限制;任何子公司不具有对外负债的权利,由集团母公司统一对外负债。这样做的原因有两条:一是利用贷款规模优势来降低负债成本;二是限制子公司的融资权利,从而保证集团整体融资管理的有序与一体化。 (2)一体化的投资战略 强化一体化投资战略管理,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资本效率。企业集团组建初期,往往因为资本的匮乏而无力对外扩张,也没有足够的财务实力与心理基础来承受投资失败的风险,更重要的是项目选择的成败将直接影响着企业未来的发展。因此,基于各种因素考虑,初创期的企业集团应当实施一体化的投资战略。对于企业集团而言,一体化投资战略则更具其特性与意义,它表明:投资决策权全部集中在集团总部,所有子公司不具有投资决策权;母公司提出未来投资发展的方向,它类似于产业政策,由母公司对未来将要投资的领域提出优先级,以给子公司项目所需的资金,在经过管理总部审批确认后,由总部负责资金的分配;项目所需资金的分配必须严格按照项目资金预算的数额确定,由母公司负责预算的审批与资金的拨付。 (3)无股利政策 由于企业在初创期收益不高,且为稳健考虑需要进行大量积累,因此,这时的分配政策应是零股利,若非发放股利不可,也应主要考虑股票股利方式。 2、初创期财务战略实施重点 在制定财务战略的基础上,企业面临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如何落实该战略,即实施财务战略。从总的原则看,战略实施遵循以下原则与程序: (1)全方位落实财务战略意图。即要让股东和投资者、公司高层管理者,甚至于员工(包括财务人员)都充分认同公司财务战略意向与内容,并达成共识,付诸于行动之中。 (2)制定财务战略实施计划,包括近期与未来三年的财务发展规划,内容包括:一是在公司发展规划基础上,确定近期与未来三年的资本支出项目计划;二是针对资本支出规划,确定企业的融资规划包括何时融资、融资方式选择及融资金额量的大小;三是慎重对待股利发放,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内部积累,惟有积累才使公司具有后劲与实力,因此不主张发放任何形式的股利。 (3)财务管理以生产与研究开发为依据,财务管理人员配合生产与研发部门开展工作,发挥对企业经营的支持、参谋与协调作用,力图保证生产导向与市场导向等战略重点的落实。 二、发展期财务战略 1、发展期财务战略定位 发展期资本需求远大于资本供给能力,而且负债筹资在此期间并非首选(高经营风险会导致较高的负债利率,从而导致高负债成本)。在经历了强制性集权的初创期后,企业集团财务战略方向日渐明朗,子公司等成员企业对企业集团整体财务战略的认知共识度、执行的自觉能动性和投资能力也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企业集团的经营战略及其风险特征,要求处于该阶段的企业集团应当采取稳固发展型的财务战略。它具有以下内容: (1)相对稳健型的筹资战略 由于资本需求远大于资本供给能力(即可容忍的负债极限和能力),而且负债筹资在此期间并非首选(高经营风险会诱致较高的负债利率,从而导致高资本成本),因此,资本不足的矛盾仍然要通过以下途径解决:一是企业投资者追加投资,二是将大多数收益留存于企业内部,这两条途径都是权益筹资战略的重要体现。 (2)适度分权的投资战略 企业内部各部门由于对其自身的收益追求提出议事日程,而且也具备了一定的投资能力,因此,在投资项目选择上、在项目的决策上视不同情况而趋于分权。包括: 一是项目投资视其金额大小和对公司整体利益影响大小而确定不同的决策权层次; 二是严格中小项目投资决策与管理。在特定情况下,对于大型投资项目,可能是基于扩充生产能力而进行的,因此其决策风险并不比中小型投资项目大,也就是说,中小型的投资项目可能是出于战略调整角度而进行的试探性的投资,其投资决策风险可能比大型投资项目还大,在这种情况下,大型投资项目可能会采用分权式的审批或备案制,而中小项目可能要采用更为集权式的直接决策制; 三是采用灵活的项目资本供应方式。对于大型企业(如企业集团),其投资项目所需资本,可采用自主供应与集中供应相结合。 2、发展期财务战略的实施 发展期是企业集团生命力最强的时期,也是风险四伏的时期,因此,强化财务战略的实施并保持有效的监控对集团的发展至关重要。一般认为,发展期的财务战略实施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 (1)合理测定集团的发展速度。企业集团的发展受制于两方面:一是营销能力及销售增长率;二是融资能力。 (2)主动谋取市场机会,充分利用各种金融工具积极融资。在发展期,企业集团所面临的财务问题大部分集中在资金短缺上。而弥补资金缺口的市场机会在这一时期会更多、手段与方法显得更为灵活。 (3)充分规划投资项目。融资的目的是为了项目投资,而投资项目从立项、审批到落实,都要在战略上做出充分的考虑。 (4)积极推进商业信用管理,为全面落实财务战略服务。商业信用管理之所以在这一时期尤显重要,其原因在于,第一:通过强化商业信用管理,可大大减少为销售增长而增长的盲目性,从而将营销至上的战略意图置于严格的财务考评基础之上,从而做到营销与财务管理的互动,提高经营战略实施的综合实力;第二,大大减少坏账和收账费用,并加速应收款的回收,从而加强资产的流动性,补足资本短缺,降低借款额度和利息支出;第三,为以后的规范经营、强化制度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础。 三、成熟期财务战略 1、成熟期财务战略定位 竞争者之间具有挑衅性的价格竞争的出现,标志着成长阶段的结束,这时,销售高而稳定且利润空间合理的成熟阶段开始出现,经营风险会再次降低。在此期间,战略重点转移的一个方面是保持现有的市场份额和提高效率,此外,正的净现金流量使得借款和还款成为可能。伴随着当前每股的高现金净利比例,股利支付率必然提高。与上述经营风险和财务特征相对应,此阶段的财务战略主要包括: (1)激进的投资战略 激进是相对于保守而言的,此阶段的激进是对前两个阶段保守战略的“能量”释放。其含义可概括为:可采用相对较高的负债率,以有效利用财务杠杆;市场相对稳固的子公司,较高的债务率意味着对母公司较高的权益回报。 (2)积极利用市场资源,置换企业资本 成熟期的企业集团在财务上的最大优势就在于自创现金流入量及市场所提供的融资机会较多。激进的融资策略主要有:第一,股东借机转让股本。第二,企业集团借机改善资本结构,提高财务杠杆的利用效率。第三,条件成熟的企业集团,可以某一部门、分部、分公司或子公司的经营为依托,通过财务运作,走上市募股之路。 (3)灵活多样的投资战略 以技术改造为重点,开展投资活动。处于成熟期的企业集团,其投资战略主要解决现有生产能力满足市场的问题,如何满足市场需求、降低成本,并进行产品的深度开发?应对环境变动,一方面考虑未来投资方向,一方面还要立足于现实。 (4)拓宽投资视野,着眼于未来投资方向的定位 成熟期是企业集团日子最好过也是最难过的阶段。之所好过,就在于它有现存的现金流作保障,没有信用危机,没有经营风险,没有更大的市场压力。之所以难过,是由于对集团的未来走向需要从现在开始考虑,未来不确定因素需要管理者进行分析并决策。 (5)扎实的成本管理战略 成熟企业集团要想获得市场份额,取得盈利,在市场价格一定的条件下,只能借助于内部成本管理来取得盈利。因此,在这一阶段,财务管理比任何时期、任何阶段都重要。 (6)高股利支付率的分配战略 投资者的投资冲动来自收益预期,而收益预期的实现反过来又推动新的投资热情。成熟期企业现金流量充足,投资者的收益期望强烈,因此适时制定高股利支付率分配战略,利大于弊。 2、成熟期财务战略的实施 步入成熟期的企业集团,不仅因为在其市场上所占份额相对稳定,而且还由于其管理技术也日臻成熟,因此,财务战略实施的重点不是让管理者去关心具体操作与实施,而是让他们对集团目前所采取的战略在管理意识上保持认同。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首要问题是解决管理者的忧患意识。在此基础上,注意解决以下问题: (1)从激励与约束机制相对等的角度出发,完善公司治理,理顺管理者的管理激励。 (2)规范制度,控制风险。 成熟期企业集团的财务战略总体趋于激进型,财务杠杆利用率高,财务风险也较大。但是,总部采用这种战略意图并不是想将集团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境地,不是人为地增加风险,而是积极稳妥地利用负债经营的优势。 四、衰退期财务战略 1、衰退期财务战略定位 企业在成熟期创造正现金流量的能力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除非它能创造巨大的市场,并能无限制地持续),因为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最终将逐渐衰退。这时,与之相关的经营风险仍然比成熟期有所降低,所以仍然可以采用高负债融资,在此期间,企业不需要为再投资而筹资,负债经营的潜能应用于产生现金流,而产生的现金流量要尽快支付给投资者。企业所制定的财务战略涵盖以下内容: (1)财务资源集中配置战略 企业集团在此阶段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由于在管理上采用分权策略,从而使得在需要集中财力进行调整时,由于财务资源的分散而导致财力难以集中控制与调配。面对这一情形,本着战略调整需要,在财务上要进行分权基础上的再集权。 (2)高负债率筹资战略 对于进入再生期,企业集团还可以维持较高的负债率而不必调整其激进型的资本结构,这是因为:一是再生期是企业集团新活力的孕育期,它充满风险,在资本市场相对发达的情况下,如果新进行业的增长性及市场潜力巨大,则理性投资者会甘愿冒险,高负债率即意味着报酬率;如果新进行业市场并不理想,投资者会对未来投资进行自我判断,因为理性投资者及债权人完全有能力通过对企业集团未来前景的评价,来判断其资产清算价值是否超过其债务面值。因此,这种市场环境为企业集团采用高负债政策提供了客观条件。二是如前所述,再生期的企业并不是没有财务实力,而是说它未来经营充满各种危险,当然也充满再生机会,因此以其现有产业作后盾,高负债战略对集团自身而言是可行的,也是有能力这样做的。不过要注意的是,衰退期的负债融资必须注重资产的变现价值,才能降低未来财务危机的成本。 (3)高支付率的分配战略 出于经营结构调整的需要,更加之未来股权结构变动与调整的可能,因此,再生期企业集团必须考虑对现有股东提供必要的回报,这种回报既作为对现有股东投资机会的补偿,也作为对其初创期与发展期“高风险——低报酬”的一种补偿。但高回报具有一定的限度,它以不损害企业集团未来发展所需投资为最高限,即采用类似于剩余股利政策同样效果的分配战略。 2、衰退期财务战略的实施 衰退期财务战略是防御型的,一般步骤是先退后进,或者边退边进,因此,财务上既要考虑扩张和发展,又要考虑调整与缩减规模。为了有效的实施退与进相结合的财务战略,必须在财务上着重解决以下问题: (1)强化财务的再集权,从制度上保证战略的实施。 (2)改善与加强现金流量的管理,其方法可以是:消减费用或改善企业总部的现金流量,将资本投入到更需要资金的新的行业或领域中去;调整股权结构,出售分部的股权和部分资产( 此为财务放弃战略);对不能出售但其存续有损于集团现金流的分部或子公司,主动实施财务清算战略,终止其业务经营,以减少更大的财务损失。 (3)评估进入新领域的财务可行性,提出或解决实施过程中的财务问题。 五、结束语 财务战略与成功的竞争策略相比所产生的整体价值大有不同,竞争策略必须随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而调整,而财务战略必须适应于企业的发展阶段,并和利益相关者的风险及收益特征相联系。很显然,财务战略主要关注的是战略决策的财务方面,但不能孤立地看待财务战略问题,财务战略如同企业的其他次级战略一样,应该放在企业制订和实施的合作与竞争总战略中才能评判其是否恰当。 参考文献 [1]路正飞.企业发展的财务战略[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2]张延波.企业集团财务战略与财务政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3][英]卢斯•班德、凯斯•沃德著,干胜道、张庆昌、王黎华译.公司财务战略[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财务战略论文:论公司购并活动中的财务战略管理 公司收购与兼并是一个公司通过产权交易取得其它公司控制权,以增加自身经济实力。实现自身经济目的的一种经济行为。放眼当今世界,几乎每一家大型跨国公司的发展过程就是进行购并活动的过程。也可以说,这些大公司所取得的市场优势地位就是它们在过去进行购并活动的结果。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企业购并活动也越来越多,国有企业也开始注重通过外部扩张的方式来迅速扩大企业的规模,来抓住有利的市场时机,实现快速发展。 一、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内涵 财务战略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围绕着这个目标,企业使用各种财务手段和方法开展工作。具体说来财务战略管理主要包括投资策略和融资策略,这二者是相互作用的,都是为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服务。财务战略管理的核心是明确企业理财的基本方向与思路,提高企业适应未来环境变化的能力。 投资策略和融资策略作为财务战略管理的两个重要方面,其联系是必然存在的。首先,企业的投资规模取决于自己的融资能力。投资活动往往表现为对资本的需求,企业通过内部融资解决一部分,剩余的部分企业必须通过外部融资的方式来解决。融资能力的大小影响着企业对资本需求的满足程度。其次,投资活动的结果,又是企业现金流的重要来源。投资活动的收益通常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红利分给股东,另一部分留存在企业内部,形成了企业的内部资本。而内部资本的多少,又决定着企业融资能力的大小。因为内部资本是权益资本,在企业目标资本结构的要求下,权益资本与负债是按固定比率同时增加的。 二、公司购并的财务战略规划 购并活动的财务战略规划是指在实施购并前,对目标企业的发展前景及技术、经济效益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评估目标公司的价值,策划筹资方案,从而决策和实施提供可靠的依据。财务战略规划应该同企业的整体战略规划保持一致。具体内容应该包括公司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目标公司的价值评估、确定融资结构及购并后的一体化管理。 1.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分析 外部环境要重点分析收购者目前所处产业环境和宏观经济形势,了解企业未来发展前景,以及产业变动和经济发展趋势对本公司经营活动的影响。在购并活动中侧重研究公司外部成长的机会,并在企业总体战略的指导下,筛选这些机会,确定对企业最有利的发展机会。 企业内部条件分析在于发现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重点应该研究企业如何利用外部机会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劣势。如考虑是否能从实际规模经济,技术转移中得益,能否通过购并活动来提升自身的核心能力。此外,对企业进行内部分析时,要了解企业的各方面的能力,如企业的融资能力、目标资本结构的灵活性、管理能力和反收购的能力。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充分了解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企业才有可能选择合适的购并对象。 2.目标公司价值评估 首先,收购公司应利用所有可以公开获得的信息和目标公司提供的资料,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对目标公司进行评估。价值评估是整个收购活动的关键环节,一方面它是收购公司在谈判中出价的依据。另一方面它决定着收购者可接受的收购价格范围。 对目标公司的价值评估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折现现金流法、市盈率法、重置成本法等等。在具体的购并活动中应根据目标公司的客观状况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而且通常应该采用多种评估方法来估 计目标公司的价值。如收购者看中目标公司经营状况很差,收购者采用重置成本法会更加合理的反映目标公司的价值。 3.确定融资结构 影响企业融资结构的因素有许多,其中关键性的因素有企业的目标资本结构,大股东对企业控制权的要求,以及购并完成后企业现金流量的均衡。企业在购并活动中应充分考虑上述因素对融资结果的制约,确定相应的最佳融资结构。 目标资本结构是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时的负债价值与权益价值之比。它要求企业的融资结构应符合目标资本结构的要求,即融资对资本结构造成的影响,应保持在目标资本结构许可的范围内。其次,应该考虑企业控制权的问题。企业发行普通股筹资,拥有控制权的股东持股比例下降,此时有可能造成公司控制权旁落。因而通过普通股筹资数量受到一定的限制。第三,融资决策要考虑企业购并后现金流出与流入的平衡。如果企业购并规模较大而且大部分资本需要融资解决,这样收购者将支付大量的利息,而目标企业可能处于购并后的调整阶段,其现金流入有可能下降,现金流出与流人就存在不平衡,这将极大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4.一体化阶段应着重考虑企业资产的调整 企业完成购并活动后,必须依照企业长期战略发展的要求,调整企业内部现存的资产,将不符合企业战略发展方向的资产出售或者分离。此外,在杠杆收购中,收购者通常会将企业内部的某些资产出售,它们的价格现金流比率高于公司整体的相应比率,而将获取现金能力高于收购价格的部门保留,这样,能满足公司偿债的要求。此外,购并过程是各种资源的整合过程,资源整合的目标是要求公司拥有的各种资源保持一个合理的比例结构。这样对于公司闲置的资产可以出售以便保持合理的比例结构。 三、公司购并财务战略研究的重点问题 财务战略管理在购并活动中的重点问题是购并价格的确定、资本结构的管理及购并后的资产重新组织整理。之所确定这三个核心问题,是由于财务战略管理的对象——购并活动有不同于其它企业行为的特殊性引起的。 1.定价问题 购并活动中收购者的投资额就是购并的成交价格。要做一笔成功的交易,你就要找到合适的价格,找到买方能支付的最高额与卖方能接受的最低额之间微妙精确的价值。交易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它是指目标公司对收购者而言的价值。目标企业的价值对于收购者和原公司股东来说是不同的。对原公司股东而言,目标公司的价值是由公司未来预期盈利能力决定的,包括公司未来获得发展的机会价值。对收购公司而言,目标公司的价值是由公司未来价值加上目标公司与收购公司协同创造的新价值。收购机制配置,能更大地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从而能够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显然,目标公司对于收购者的价值要高于对原股东的价值。 对公司未来价值的不同预期是公司进行购并的基础,而且也是交易价格的确定基础,交易价格的上限是收购公司对购并活动价值的判断,其下限是目标公司价值加上一定的溢价。由此可见,交易价格是由企业价值决定的,定价问题的主要内容是对企业进行价值判断。 购并活动中的目标公司价值评估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根据具体的购并活动采取合适的评估方法。在进行估价时,要考虑收购公司的目的和特殊能力。如对某一特定行业中的企业来说,行业内部和行业外部收购者的收购目的是不同的,因而他们对目标公司的价值判断是不同的。行业内部收购者是为了获取目标公司的生产设备,扩大企业的生产能力。行业外部收购者出于多角化经营的目的进行收购,他会考虑通过购并克服进入障碍,出价会高于同业收购者。 价值评估体系要求对多种对象进行价值评估。评估对象包括目标公司及其业务部门、收购公司和购并后的整体公司。 购并活动中的目标公司价值评估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应该建立完整的价值评估体系来进行分析研究。使用单一的评估方法容易将评估引入歧途,因为目前还没有一种评估方法对所有的购并活动都适用。就最常用的折现现金流法来说,它的迷人之处在于逻辑上的严密和完美,当然它有非常严格的假设,但是它让人失望的地方也在于前提假设过于严格,如它没有考虑投资被推迟的价值,而且它认为投资过程是可逆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公司未来的现金流量及其增长率很难做出准确的预测,因为公司所处的外部环境是非常复杂的,尤其是那些所处市场环境波动比较大的企业,对其进行预测更加困难。因此,只有使用多种评估方法才能全面的认识目标公司的价值。其次,收购者对目标公司的价值判断,是将目标公司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的。对于拥有多业务部门的公司来说,有些企业由于协同经营效果差,公司整体的价值只是分离的业务部门的价值简单的相加,有些部门的价值甚至比整个公司的价值都高。如果使用清算价值法能更合理的反映企业各部门的价值,这样收购者能更加明确自己的购并目标,增加企业的潜在价值。价值评估体系能从多个方面综合反映公司的价值。 2.资本结构的问题 购并活动往往需要进行外部融资,筹集足够的收购资本。在确定融资决策时,首先要考虑融资结构。而融资结构是由企业的目标资本结构决定的。这样问题就归结到对企业资本结构的管理层面。我们通过对购并活动中资本结构的研究,最终能确定合理的融资渠道及其结构。 首先,企业的目标资本结构在不同行业中是不一样的。如美国医药业中企业的负债比例为9%,电力工业为53%,电子工业为15.8%,资本结构的差异较大。如果企业通过购并活动进入新的行业时,其目标资本结构也应相应变化、其次,企业完成购并活动后,应该保留适当的负债筹资能力,以满足后续追加投资的要求。因为企业在进行一体化整合时,往往要追加投资,才能消除企业合并的障碍,充分发挥合并的协同效应。第三,企业购并结束后,往往要出售一些次要的和过剩的资产,来重新调整资产结构。出售资产的收入可以抵补一部分债务,企业最终目标资本结构应当是收购整合完成后的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管理的基本思路:以目标资本结构确定外部筹资中的债务比例和权益比例。获得公司控制权是收购者的主要目的。如果普通股筹资数量过大,将威胁到大股东的控制权,因而权益融资部分是由目标资本结构和股东对公司控制权的要求共同确定的。最后,剩余筹资部分由债务融资来补齐。如果债务融资超过了目标资本结构的许可范围,这时应对购并活动进行重新考虑。 3.一体化阶段的资产调整 企业的资产具有整体性,在购并活动过程中通常以企业为单位进行交易。这样收购完成后,收购公司内部的资产配置往往不能突出公司的战略意图。另外,许多资产存在重复,这是由于企业整体对不同资产需求的数量是有一定比例的,如企业中不同零部件的规模经济产量是不相同的,这时应将富余的生产能力出售套现。企业通过对资产进行调整,将闲置和不符合公司战略要求的资产出售,以换取现金,增加企业的流动资产。如果出现了好的投资机会,企业有能力进行投资。资产调整是企业进行融资决策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有些时候,企业的债务融资往往要突破目标资本结构的约来才能满足收购者对资本的需求,如果轻易放弃收购,收购公司有可能会丧失良好的发展机会。这时收购公司应认真研究目标公司的资产情况,确定哪些资产可以出售,能获得多少现金流入。这样债务融资额能够适当扩大,企业购并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财务战略论文: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战略规划的一种构建方法 摘要:战略管理在集团管理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财务管理战略是集团战略的一种重要支持性战略。通过对企业集团与集团财务管理的关系、企业集团财务战略与整体战略的关系的分析,再结合实战经验系统地提出了一种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战略规划的构建方法———“三步六分法”。 关键词:财务管理;企业集团;战略:“三步六分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我国经济的发展,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所形成的卖方市场已一去不复返,企业间由低级局部的产品竞争、质量竞争、价格竞争上升为品牌竞争、企业形象竞争,竞争逐步升级。现在企业间的竞争已全面升级为整体长远的战略竞争。尤其是一些名牌企业和大企业集团,已经把战略提到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位置,如广东科龙公司高薪聘请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中国董事宋新宇博士出任战略总监,在企业界引起不小的反响。在这种市场背景下,企业战略问题成了企业管理的热点问题,目前的探讨主要是集中在集团经营战略方面,而对各种支持性战略(如财务管理战略规划)的探讨显得不够充分,无法满足对集团全面战略咨询和集团战略管理工作者的要求。我们通过对战略咨询实战经验的总结,归纳出集团战略中财务管理战略规划的一种新构建方法———“三步六分法”,希望能为实际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企业集团与集团财务管理的关系定位 企业集团是以一个或若干个大型企业或大型公司为核心,通过协作、联合、兼并等方式,把具有生产、技术、经济联系的各个独立的法人单位,以资产联结和契约合同为纽带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大规模、多种形式、多层次结构的企业法人联合的组织形态。判断一个企业集团是否属于本质意义上的企业集团,主要的不是看在形式上是否由多个法人构成的联合体,而在于这种联合是否能够遵循集团组建的宗旨:实现资源一体化整合效应与管理协同效应,并借此确立集团整体的市场竞争优势。为了达成上述目的,作为管理总部的母公司必须能够充分发挥主导功能,并通过集团组织章程、发展战略、管理政策、管理制度等的制定,为集团整体及其各成员企业的协调有序运行确立行为的规范与准则。而集团财务管理是实现上述功能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它与集团文化建设、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创新、战略管理等其它重要职能一起构成集团管理控制的主要手段,是集团总部所控制的中心职能。作为集团重要职能之一的集团财务管理不同于一般公司法人的财务管理,其特征主要是由其治理结构———即企业集团的多级法人制所决定的。主要表现在:1)在财务管理主体上,对应于企业集团的治理结构,呈现为一元中心(集团总公司)下的多层级(各子公司和孙公司)复合结构特征;2)在财务管理目标上,企业集团呈现为成员企业个体财务目标对集团整体财务目标在战略上的统合性,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目标对成员企业目标的指导性;3)在财务管理对象上,企业集团体现为多级理财主体(各级法人)各自资金运动系统的一体化复合结构特征;4)在财务管理方式上,企业集团体现为高度的全面预算性和财务战略、财务政策、财务管理制度的一致性。集团财务管理与集团管理的关系是进行财务管理战略规划的依据之一,而集团财务管理的特征是财务管理战略规划的理论基础之一。 2企业集团战略与财务管理战略的关系 定位企业战略是对处于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之中,企业的过去运行情况及未来运行情况的一种总体表述。企业集团发展战略是集团总部对实施企业集团全局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对集团未来几年所做的科学预测与合理规划。企业集团不同于一般的法人企业,这是由企业集团的治理结构所决定的,由此决定了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与单一企业法人的战略也存在很多不同之处,最主要表现在内容上,集团战略所要包括的内容更多更广泛,不但包括母公司的发展战略,还包括各成员企业的战略定位与选择,由此集团战略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从操作实务(一般指战略的制定过程)上来分,集团战略可以分为经营战略和支持性战略,支持性战略也可称为执行性战略,执行战略隶属于经营战略,对经营战略起支持作用。 集团财务管理战略规划对集团的经营战略从财务管理方面进行全面的支持,是集团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财务战略是为适应企业集团总体的竞争战略而筹集必要的资金、并在组织内有效地管理运用这些资金的方略。而财务管理的规划是为了企业集团管理控制的需要而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主体所进行的组织设计、制度设计等一系列规范性建设。两者一起构成集团的财务管理战略规划。一个企业集团的成败,最基础的因素在于能否确立起两条交互融合的生命线: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发展线与高效率的管理控制线。我们在制定集团的战略时,一般侧重于构建企业的产业发展线,属于集团的经营战略,经营战略是全局性决策战略,它侧重于从竞争对手的分析中来确定自己的经营定位。而要保证经营战略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各种支持性战略的配合实施,即构建集团的支持性战略,以从资源配置和管理控制的角度充分保证经营战略的实施。财务管理战略规划的基本作用表现为它从财务的角度对经营战略起全面支持作用,它与技术创新战略、人力资源战略等一起共同构成集团经营战略的支持系统,而经营战略对各支持战略的规划起指导作用。集团经营战略与各支持性战略的关系可以从集团战略规划结构图(图1)清楚地看出: 1)集团经营战略对各执行战略的指导作用关系;2)各执行战略对经营战略的支持作用。经营战略和执行战略一起构成集团战略规划。集团财务管理战略与集团战略的关系是进行财务管理战略规划的依据之二,集团财务管理战略规划的定位是集团管理战略规划的理论基础之二。 3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战略规划的构建方法———“三步六分法” 一般来说,财务管理的主体涉及到三个层面,集团总部决策层、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部门和成员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战略应该是集团总部(母公司或集团公司)最高决策层站在财务战略与财务政策层面,对企业集团财务活动所实施的整体性战略规划、政策指引、制度规范与决策督导,而不直接涉及各种日常性的、琐碎的、技术操作性的财务管理事宜,甚至可以不涉及到财务部门的具体建设。它与集团的成员企业的日常财务管理是不同层面上的两个概念,与集团公司财务部门的日常财务管理是不同的两种操作,集团的财务管理战略也可以由集团公司的财务部门提出方案,由集团的高层决策层进行决策,但两者的执行主体不同,所以也是不同的两个层面。 同时,还值得指出,我们这里所指的集团财务管理战略规划和一般意义上的财务管理咨询存在很大的区别,财务管理咨询通常受企业集团战略与财务战略的指导,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状况进行严格的诊断分析,侧重于企业集团第二层面和第三层面的内容。而我们所进行的财务战略规划通常和企业的战略规划同步进行,并对战略起到一个支持性的作用,侧重在第一层面上的内容,通常成为企业集团发展和财务部门发展的规划性文件,所进行的分析侧重于外部环境分析和集团整体的经营状况分析(当然对财务管理本身同样需要进行诊断分析),其内容侧重于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财务管理体制的构建、财务管理战略的定位等内容,而不对部门的建设,具体的财务操作制度与规则的制订等进行策划。这样总结出一套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战略规划的构建方法,即“三步六分法”,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是针对企业集团或集团公司所进行的战略管理咨询)推广运用,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三步”是指财务管理战略规划的三个步骤,即从分析到设计到实施:“六分”是指它的六个组成部分。可用图2表示。 “三步六分法”是我们在从事集团战略管理咨询过程中针对集团财务管理的特点以及财务管理战略与集团战略的关系而创造的一种战略规划的方法,它不但对从事咨询行业的工作者有很大帮助,也适合集团内部发展的战略管理,是一种比较系统而实用的集团财务管理战略规划方法。“三步六分法”的“三步”中,每一步的运作都包括许多的方法,在进行环境分析时,通 常需要对外部环境进行充分的调研,以充分把握影响集团财务管理的因素和财务管理的趋势,对内部环境更要进行充分的诊断、分析,以充分了解集团的现状。在进行设计阶段的步骤时,同样离不开充分的调研工作,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集团战略是落脚于集团第一层面的职能,但在调研时,一定要对第二层面和第三层面进行适当的调研,以实现一次自下而上的过程,保证战略的可实现性和科学性。设计是“三步”中的关键,是集团财务管理战略规划的重点。在进行执行计划的规划时,同样要充分考虑内外条件,对战略实施的各个方面提出建议或规划,切不可脱离集团实际而制定过高的目标。“六分”是指集团财务管理战略规划的六个组成部分,每部分都包括一系列内容,实际工作者应该根据需要有所侧重地对所包括的内容进行分析,再构建符合集团战略发展需要的财务规划、财务战略和财务实施计划,以充分体现财务管理在集团战略管理中的应有地位。 财务战略论文:论公司财务成长类型与成长战略管理 摘要:公司财务成长战略管理是公司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公司财务成长可分为公司销售成长与公司盈利成长。由于受到公司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制约,公司财务成长存在可持续成长极限。讨论了公司财务成长的9种类型,并对公司财务成长战略管理的经验与教训进行了初步总结。 关键词:财务成长类型;成长战略管理;销售可持续成长;盈利可持续成长 财务成长战略管理是公司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而战略管理的核心是维持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原指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关键是可持续。它作为一种发展目标和战略思想已被普遍接受。然而,有大量的案例表明:一方面,由于缺乏对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造成许多公司盲目高速发展,超越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财务资源的约束而遭致破产或产生财务危机;另一方面也有许多公司失去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机遇。因此,研究公司财务成长战略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1、公司销售可持续成长与盈利可持续成长 公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资金和环境的支持,如果资金枯竭和市场环境遭到破坏,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也会失去基础。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称为公司可持续成长。 在研究公司可持续成长(有时也称可持续增长)时,美国经济学家RobertC.Higgins教授将公司可持续成长率定义为“在不需要耗尽财务资源情况下公司销售所能增长的最大比率”[2];而另一位财务学家J.C.VanHorne教授则定义为保持与“公司现实和金融市场状况相符合的销售增长率”[3].可见,西方经济学界一般将可持续成长定义为销售收入的可持续成长率。他们认为,一个公司销售收入的成长在公司内部管理效率和外部市场环境不变的情况下取决于公司资产的增长,而公司资产的增长必须等于公司负债和股东权益的增长之和。因此,若不考虑公司内部管理效率和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没有增发新股筹集资金且不改变公司财务政策,则公司的销售成长率应等于资产的增长率也等于公司权益增长率。 在市场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公司销售成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资金投入的增加、公司内部管理效率的提高以及公司财务政策的改变。资金投入的增加主要表现在留存盈利、增发股票或增加负债。公司内部管理效率的提高主要表现在降低成本,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减少资金占用,提高资金周转率等方面。公司财务政策的改变则主要表现在公司分配政策的改变、资本结构的优化、财务杠杆的改变等方面。通过改变公司成长动力的影响因素,虽有可能使公司实现一时的快速成长,但很难保证公司可持续成长,更难保证公司健康快速成长。例如,公司增发股票筹资很难长期维持,美国增发股票的公司平均每年不到10%;增加负债必须受到资本结构的限制;公司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的潜力有限,因而,这些因素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成长因素。真正的可持续成长动力来自于公司留存盈利的增加及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而引起的相应的负债增加。因此,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公司销售成长存在一个极限,这一极限就称为可持续销售成长率。文献[2]和[3]分别讨论了不考虑资金投入和管理效率改变的公司可持续销售成长率的PRAT模型和SGR模型。 公司财务管理的目标是追求公司价值最大或股东财富最大。根据公司价值的股息定价原理,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公司价值主要取决于公司盈利及其成长能力[4].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公司价值主要取决于其盈利能力及可持续盈利成长能力。而公司销售成长并非公司盈利的成长。从长期来看,由于公司资本结构保持不变,销售成长率可能等于公司盈利成长率。但从短期来看,由于财务杠杆与经营杠杆的作用,公司盈利成长率可能大于销售成长率。因此,有必要将公司销售成长与公司盈利成长区别对待。 公司可持续盈利成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公司外部环境(市场需求、竞争格局、技术进步、相关政策等)的持续优化和公司内部(财务资源、管理效率、经营战略、创新能力等)核心能力的提高与竞争优势的维持。在外部环境不变时,公司可持续盈利成长动力主要取决于企业能力的改进与核心能力的增强。而企业能力的改进与核心能力的增强最终将体现在公司财务核心能力即可持续盈利成长能力的改善和提高上。根据PRAT和SGR模型,若考虑公司资金投入的变化和管理效率的改变,文献[5]从财务的角度提出了盈利成长的E模型和EPS模型。由于公司销售成长存在一个极限,同样道理,公司盈利成长也存在一个极限,这一极限我们称之为可持续盈利成长率。 在公司战略管理中,人们十分重视品牌战略、生产战略、营销战略、人才战略等具体战略管理,而较多地忽视了公司财务成长战略管理。在公司财务管理实践中,盲目追求高速成长,高估自身可持续成长能力而造成公司内部资源无法配套,从而陷入财务危机;过分追求销售高速成长,忽视公司盈利成长,在“做大”的同时未能“做强”;过分强调短期盈利成长,忽视公司可持续成长潜力而坐失快速成长良机的案例比比皆是。我国企业在成长战略管理实践中,普遍存在资本依赖、过度负债、管理弱化、创新停滞和成长失调陷阱[6],因此,正确处理销售成长与盈利成长、实际成长与可持续成长的关系是公司财务成长战略管理的核心课题。 2、公司财务成长类型与理论分析 在对公司盈利成长和销售成长及公司财务成长战略管理进行总体描述时,我们可以将上市公司销售成长和盈利成长各分为高于可持续成长、可持续成长和低于可持续成长3种类型。将其组合,我们可以得到以下9种财务成长型公司组合,见表1. 公司财务成长类型在现实中均存在,并有众多的上市公司案例支持。我们感兴趣的不是现实是否存在,而是这些公司能否长期持续地保持这种成长。因此,有必要对9种公司财务成长类型进行简要分析。 双高成长型公司(Ⅰ)。从短期看,上市公司中,双高成长型公司并不少见。但分析该类公司均有以下特点:第一,公司所处行业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有较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与市场容量,这是其高速成长的基础;第二,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较高,至少符合配股融资条件,并且公司在上市后持续不断地进行配股(或增发新股)融资;第三,公司内部管理效率较高,公司财务结构与资本结构较为合理,公司内部资源能够支持公司的双高成长;第四,配股价格均远高于公司净资产,而同时又能保持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较高水平;第五,公司现金分红比例较低或公司现金分红金额远小于配股增发股票筹资数额。理论上说,只要公司能够维持并满足这些特点,双高成长可以在较长时间得以维持。但实际上,由于公司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效率的变化以及行业成长生命周期影响,长时期维持双高成长是不现实的,现实也极为少见。 持续成长型公司(Ⅱ)。理论上说,该类型公司可以在不利用增发或配股筹资时而长期实现销售和每股税后利润的可持续成长。从较短时期来看,由于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的作用,公司销售持续成长而每股盈利以更快速度持续成长,但从长期来看,两者的成长速度将趋于一致。持续成长型公司具有以下3个特点:第一,公司所处行业和公司发展均处成熟阶段,市场容量较为稳定;第二,公司具备持续成长的条件即税息前资产利润率大于利息率与资产负债率的乘积;第三,公司分配政策、内部管理效率和外部市场环境相对稳定。从公司发展来看,持续成长型公司持续成长期较长,成长较为稳健,容易受到投资者认同。 盈利持续成长、销售高成长型公司(Ⅲ)。一个公司要维持可持续销售成长速度,必须要有足够的现金(资源)的支持,否则这种高销售可持续成长是难以维持的。理论上说,销售以高于可持续成长速度的高速成长,其每股盈利成长也应高于持续成长的速度成长(短期内尤其如此),但实际上,该类公司只注重公司规模的“做大”,而没有相应地“做强”,因此,这类公司成长的持续性是值得怀疑的。这类公司一般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公司所处行业属于高速成长阶段,市场发展前景与市场容量广阔;第二,公司采取了增发新股或配股或改变公司资本结构获得了较多的现金资源,使公司销售得以迅速高速成长;第三,公司在销售高速成长的同时忽视了公司内部管理效率的提高,从而使公司盈利未能同步高速成长。所以,该类公司在其销售成长高于盈利成长的同时隐含了巨大的潜在风险,如果内部管理效率未能短期内改善,其灾难与后果是十分严重的。许多公司在这方面犯了极大的错误,甚至遭受破产命运。销售高成长、盈利低成长型公司(Ⅳ)与这种类型相似,只是问题更为严重罢了。盈利低成长、销售持续成长型公司(Ⅷ)则居于两者之间。 盈利高成长、销售持续成长型公司(Ⅴ)。理论上说,这种类型公司的盈利成长主要受益于公司内部管理效率的提高和外部市场环境的改变,因而这种成长在短期内因营业杠杆与财务杠杆效应而存在,但在长期内却难以持续。该成长型公司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公司注重内部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效率的提高,较少依赖公司外部资源;第二,公司所处行业较为成熟、稳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公司资本结构较为合理、稳健;第三,公司没有利用或极少配股增发股票筹集资本,分配政策较为稳定。因而该类公司可视为稳健型公司。随着时间的变迁,该类公司可能向持续型公司(Ⅱ)转变。盈利高成长、销售低成长型公司(Ⅵ)则注重于内部资源的利用,更好地利用财务杠杆与经营杠杆效应取得公司短期盈利的高速成长,但是,该类公司面临的市场压力可能更严重一些。 盈利持续成长、销售低成长型公司(Ⅶ)。销售成长决定盈利成长,因而销售低成长而带来盈利持续成长也只能是短期的,难以持续维持。这类公司一般有3个特点:第一,公司较注重公司内部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效率的提高,较好地利用了经营杠杆作用;第二,公司所处行业竞争压力较大,公司销售持续成长压力加大;第三,公司分配政策较注重现金股利,而对股本成长较少。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类公司最终将向双低成长型企业转变。 双低成长型公司(Ⅸ)。该类公司销售与盈利均处低成长状态,说明该类公司一方面市场竞争压力较大,另一方面公司筹资困难,同时也说明该类公司内部管理效率和内部资源利用也不理想,因而该类公司前景难以被市场看好,正在不断萎缩之中。 3、公司财务成长战略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公司财务成长管理的核心是树立可持续成长的战略思想。而公司可持续成长战略要求公司既注重成长本身,更要注重公司成长与公司内部资源、公司财务政策及外部环境之间的有机协调,它强调公司财务的协调成长和可持续成长。 在我国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中,公司财务成长战略管理存在大量的经验与教训有待总结。在这类案例中,既有海尔集团为代表的协调持续快速成长型公司,也有以上海汽车为代表的协调持续稳健成长型公司;既有清华同方为代表的双高成长型公司,也有众多PT、ST为代表的双低成长型公司。分析这些公司,成功公司的财务成长战略管理至少应注意以下3个方面: (1)将协调成长与可持续成长放在首位。一个成功的公司其财务成长战略管理首先应强调协调成长。协调成长首先是公司销售成长与盈利成长的协调。短期出现销售成长与盈利成长不同是正常现象,但长期出现成长差异则容易产生问题。其次是公司成长与内部资源的协调。公司销售成长与盈利成长必须有公司内部资源(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支持,缺少内部资源的支持,公司的成长是不可能持续的,再次是公司成长与市场环境的协调。公司成长必须得到市场认可,没有市场的认可,其成长就难以持续。协调是可持续的前提,没有协调成长就没有可持续成长。因而公司成长管理必须将协调与可持续放在首位。 (2)时刻审视销售成长与每股盈利成长的关系,时刻审视销售成长与盈利成长的关系,时刻审视实际成长与可持续成长的关系。一个公司的销售成长不等于公司每股盈利成长。销售成长是手段,盈利才是目的,也就是公司必须在“做大”的同时“做强”。而现实生活中,“做大”与“做强”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偏差,两者难以协调成长。而当两者成长出现不一致时,有必要进行战略分析,抓住管理重点。公司实际成长也可能不等于可持续成长。当公司实际成长率高于可持续成长率时,必须避免“成长幻觉”,不能为一时成长而得意忘形,而必须审查成长的可持续性及资源与环境的协调性。当公司实际成长率小于可持续成长时,必须审查公司内部管理效率及外部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 (3)外部市场环境与容量是公司可持续成长的基础,内部资源与管理效率是公司可持续成长的保证,符合可持续成长的条件是公司可持续成长的关键。没有较好的市场环境和市场容量,公司可持续成长是无法实现的。因此,调整公司所处行业和产业结构,提高公司科技含量是公司可持续成长的基础。“十五”期间,公司必须抓住产业结构调整与产品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夯实公司可持续成长的基础。公司内部资源(包括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要素)和管理效率的提高决定公司能否抓住持续成长的机遇。很多公司失败的主要根源就在于没有抓住持续成长的机遇,或只注重成长而忽视内部管理效率的提高,或超越公司内部资源条件的制约而盲目追求高速成长。公司可持续成长是有条件的,因此具备可持续成长条件是实现可持续成长的关键。只有具备条件,即有保留盈余,公司才有成长动力。而一个公司要想提高可持续成长速度,就必须借助于增发或配股实现资本的高速增加。因此,高科技公司要实现高成长,必须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这一有利优势,在其它条件具备时迅速壮大,实现双高成长。 4、基本结论 公司财务成长战略管理应时刻审视盈利可持续成长与销售可持续成长的关系,协调公司财务成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以可持续盈利成长能力的增强为核心,以持续成长型公司为目标。财务持续成长型公司必须确定以销售持续成长为手段,公司盈利为基础,盈利成长为目的,可持续成长为关键的战略指导思想,将销售、盈利、成长与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从根本上有效协调销售与盈利、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实现公司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财务战略论文:论财务战略的本质和范畴 现代财务管理不仅要有科学、精细的日常管理,更需要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战略思想。本文借鉴战略管理的思想,对财务战略的本质和基本范畴作以下探讨。 一、财务战略的本质 对财务战略的本质,目前理论界虽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但在一些基本问题上还是达成了共识。譬如,财务战略是对企业财务活动的整体性决策,其着眼点不是当前,而是未来,是立足于长远的需要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发展所作出的判断。但在对财务战略的目的、范畴、依据等问题的认识上还存在着分歧。笔者认为,财务战略是战略理论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应用与延伸,它既具有一般战略的某些共性,又具有自己的特性。科学地界定财务战略的本质,既要反映其“战略”共性,又要揭示其“财务”个性。 (一)财务战略的“战略”共性 1.全局性。财务战略是以整个企业的筹资、投资和收益分配的全局性工作为对象,根据企业长远发展需要而制定的。它是从财务:的角度对企业总体发展战略所作的描述,是企业未来财务活动的行动纲领和蓝图,对企业的各项具体财务工作、计划等起着普遍的和权威的指导作用。 2.长期性。制定财务战略不是为了解决企业的眼前问题,而是为了谋求企业未来的长远发展。因此,财务战略一经制定就会对企业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的财务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3.导向性。财务战略规定了企业未来较长时期内财务活动的发展方向、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和策略,它是企业一切财务战术决策的指南,企业的一切财务活动都应该紧紧围绕其实施和开展; 4.风险性。由于企业的理财环境总是在不断变化,因此,任何企业的财务战略都伴随着风险。财务战略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财务决策者的知识、经验和判断能力。科学合理的财务战略一旦实现,会给整个企业带来勃勃生机和活力,使企业得到迅速发展;反之,则会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甚至破产。 5.适应性。现代企业经营的实质,就是在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中,解决企业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经营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问题。财务战略把企业与外部环境融为一体,注重观察、分析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其给企业财务管理可能带来的机会和威胁,因而大大增强了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 6.动态性。战略是环境分析的结果,环境的变化必然引起战略的变化。一般来说,当理财环境变化不大时,一切财务活动都必须按原定财务战略行事,充分体现财务战略对财务活动的指导性;当理财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财务战略就应作适当的调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二)财务战略的“财务”个性 1.财务战略在企业战略体系中的相对独立性。企业战略具有多元化结构的特征,它不仅包括企业整体意义上的战略,而且包括职能层次上的战略。财务战略作为企业职能战略之一,其相对独立性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基本事实: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不再只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附属职能,而是有其特定的相对独立的内容;②财务活动并非总是企业的“局部”活动,而是有着许多对企业整体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内容。 2.财务战略地位的从属性。财务战略作为企业战略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尽管它有其自身的特色、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它必须服从和反映企业战略的总体要求,应该与企业战略协调一致,并为企业战略的顺利实施和圆满完成提供资金支持。 3.财务战略谋划对象的特殊性。财务战略是对企业财务活动的一种谋划,其目标是谋求企业资金运动最优化。财务战略要解决风险与收益的矛盾、收益性与成长性的矛盾、偿债能力与盈利能力的矛盾、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的矛盾等,这一系列矛盾都是由财务战略谋划对象的特殊性引发的。 4.财务战略实施主体的全员性。从纵向看,财务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应是企业经营者、财务职能部门经理、基层财务部门三位一体的管理过程;从横向看,财务战略必须与企业其他战略相配合,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方面,并最终由经营者负责协调。因此,财务战略管理实际上是以经营者经营战略为主导、以财务职能部门战略管理为核心、以其他部门的协调为依托而进行的全员管理。 通过以上分析,财务战略应定义为:为了谋求企业的长远发展,根据企业战略要求和资金运动规律,在分析企业内外环境因素的变化趋势及其对财务活动影响的基础上,对企业未来财务活动的发展方向、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和策略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系统性和决定性的谋划。 二、财务战略的基本范畴 财务战略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各种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任何一项要素的构建出现失误,都会影响整个战略系统的运行。科学、合理的财务战略,应该是一个各种战略要素协调一致、互相配合的完整体系。财务战略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基本范畴: 1.财务战略思想。财务战略思想是企业制定和实施财务战略的总体指导思想,它由一系列原则、方针和理念构成。财务战略思想是财务战略的灵魂,它贯穿于财务战略管理的全过程,是决定财务战略成败的关键。 2.财务战略目标。财务战略目标是根据财务战略思想及企业总体战略的要求,在分析企业内外理财环境基础上制定的未来较长时期内财务活动的总体目标。财务战略目标是财务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它规定了企业未来一定时期财务活动的方向和任务。制定财务战略目标要注意两个问题:①先进性与可行性相统一。财务战略目标只有具有先进性,才能激发职工士气,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但财务战略目标又必须建立在可行的基础上,使各部门和职工通过主观努力,有能力实现目标。②要注意长期、中期、短期目标的衔接,保证三种目标的连续性和继起性,避免出现目标链的脱节。 3.财务战略重点。财务战略重点是指对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决定作用的重大而又薄弱的环节、项目和方面。企业在确定财务战略重点时,要分析主观条件,将自己的优势力量集中起来,通过“点”的突破,推动企业整体经营活动向最好的方向发展。财务战略重点的确定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①明确财务战略目标。只有认真分析财务战略目标体系,明确其任务要求,才能正确地确定财务战略的重点。②寻找投资报酬率最高的项目和业务,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4.财务战略措施。财务战略措施是指企业为实现财务战略目标而采取的具体手段和方法,是财务战略行动方案的具体化。制定财务战略措施,应突出财务管理的特点,体现资金运动规律和财务活动各阶段的特征和要求,以保证财务战略目标的顺利完成。 财务战略论文:现代企业预算编制的起点 摘 要:在预算起点问题上,学术界存在不同观点。现代企业应以战略财务计划为起点。这一新观点对于密切预算与战略财务计划的关系,执行战略财务计划,实现财务战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预算;起点;战略财务计划 关于预算起点,目前学术界存在着生产起点观、销售起点观、利润起点观、不同阶段不同起点观。这些观点是与过去不同经济环境相适应的。立足于当今已经发生变化的经济环境,现代企业的预算起点是什么?对此,本文提出一个新观点:应以战略财务计划作为现代企业预算编制的起点。 一、各种预算编制起点观点评述 关于企业预算编制的起点,主要存在以下几种不同观点:(1)以生产为起点。约20年前,我国财务管理、经济活动分析和企业管理教科书中,在谈到预算编制时,一律主张从生产开始。(2)以销售为起点。1980年以后,我国引进的西方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和企业管理的教科书,一律主张销售是编制预算的起点。这种观点被学术界普遍接受。(3)以利润为起点。2000年,杨雄胜教授组织的关于中国企业预算管理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63.5%的企业以目标利润为预算编制的起点。(4)认为企业处于生命周期的阶段不同,编制预算的起点不同:初创期以资本为起点,增长期以销售为起点,市场成熟期以成本控制为起点,衰退期以现金流量为起点。 预算观念的形成有赖于经济环境,有赖于经济体制和所有制结构。第一种观点是与计划经济体制和国家所有制相适应的。1980年以前,我国国家代表全民拥有生产资料,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企业之间的供需、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供需是通过国家计划部门统一调配实现的,而不是通过市场,企业只是执行国家指令的“生产车间”。在供给短缺的条件下,生产的产品都能销售出去,生产决定销售。因而类似于预算的“生产技术财务计划”编制的起点是生产。 第二、三种观点是与工业经济时代的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受到市场的约束。销售决定生产,生产决定设备、材料采购和人员聘用,进而决定筹资与投资,因而第二种观点认为预算编制的起点是销售。销售起点观基于两个重要假设:销售是利润的唯一限制因素,销售与利润的增减变动是一致。但是,销售并非利润的唯一约束因素,二者变动有时也不一致。现实中,存在着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的情况,如外贸企业亏本出口;也存在企业成本费用因控制不佳而造成利润偏低或亏损的情况,因销售起点观隐含的假设是不准确的,销售起点观亦不科学。第三种观点主张以利润为起点编制预算是基于销售起点观的假设在现实中不成立而提出的。笔者认为,作为预算编制起点应该具有这样的特征:从起点出发按照内在逻辑性进行推导,应该能涉及经营预算、专门预算、财务预算等所有的预算。利润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以利润为起点编制预算只能涉及生产经营活动,由于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不影响当年的利润,所以以利润为起点的预算无法将这两种活动的预算包容进去。也可以说,以利润为起点编制预算基于没有筹资、投资活动的假设。笔者认为这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在工业经济时代,经济生活节奏还不够快,企业的筹资、投资活动不多,假设不存在筹资、投资活动还大致符合现实。另外,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所处环境变化慢,产品生产周期短、更新换代慢,所以在管理中多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可以将当期利润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进而作为预算编制的起点。在以销售作为利润的唯一约束因素时,可以销售为预算编制的起点。因此可以说,利润起点观、销售起点观都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 关于第四种观点,笔者认为,在相同经济大环境下,同一企业预算编制起点只有一个,然而不同起点观将预算管理的重点与起点等同起来,实际上二者具有很大的差别。起点是预算编制起始点,而重点则是预算管理中的重要或主要的部分。 二、现代企业预算编制应以战略财务计划为起点 在现代知识经济条件下,技术更新加速,企业所处环境变动剧烈,企业投资活动日益增多;在发达资本市场条件下,带动企业的筹资活动也日渐增多,再假设企业没有投资、筹资活动则是脱离现实的。当年投资、筹资活动的安排分别通过投资预算、筹资预算进行。预算起点应该站在包括投资预算、筹资预算的所有预算整体角度考虑。以利润作为编制预算起点是基于没有投资预算、筹资预算的前提下而提出的。而在投资预算、筹资预算的情况下,预算编制的起点显然不能再是利润。从现实情况看,现代企业不再看重眼前利润,而日益重视长远利润,有时为了长远利益而放弃眼前利润,甚至忍受眼前的亏损。因而财务管理的目标不再是利润,而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再以利润作为出发点编制预算显然存在缺陷。 那么,现代企业预算编制的起点到底是什么?预算是一个财务控制系统,它与财务控制的其他方面存在着密切联系。为了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缺陷,应将预算置于整个企业财务控制大系统中考察其编制起点。预算是企业财务控制动态模式中的一个环节。 在现代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所处的环境变动加剧,产品更新换代频繁,企业不得不从长计议,注重战略管理。首先,从财务角度考虑,企业需要制定财务战略,而后根据财务战略制定战略财务计划,以保证财务战略的实现。其次,战略财务计划是执行财务战略而决定实施的、主要对未来项目投资做出的安排。如果说财务战略是财务控制的总体方向,那么战略财务计划便是朝这一方向前进的路线,没有这条路线,企业就像航海的船一样容易迷失方向。战略财务计划的时间是3年、5年、10年等,具体年限可根据企业集团具体情况确定。第三,在战略财务计划的时间框架内,可编制责任中心预算。如果没有战略财务计划的时间框架,而直接编制预算,则会强迫企业在预算阶段考虑大量的战略问题,这样可能产生信息过载、对战略方案考虑不周、忽视一些选择等问题,从而严重影响资源分配决策的质量,因此战略财务计划不可缺少,每年预算编制必须从战略财务计划开始。所以笔者从财务控制动态模式角度考虑,认为战略财务计划是编制预算的起点。企业应根据战略财务计划中投资、筹资长远安排,编制投资预算、筹资预算;根据战略财务计划中对经营活动的长远安排,结合现实情况,确定下一年度目标利润,编制经营预算;最后根据投资预算、筹资预算和经营预算,编制财务预算。 以战略财务计划为起点编制预算,可以从国外有关学者的论述中得到印证。美国的罗伯特N·安东尼、维杰伊·戈文达拉扬在合著的《管理控制系统》一书中写道:战略计划在预算编制之前,并给每年制定预算提供一个框架;预算的目的之一是为战略计划作进一步的安排。 强调以战略财务计划为起点编制预算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是有利于密切预算与战略财务计划的关系,真正执行战略财务计划。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人具有满足目前需要的冲动,表现在财务方面,则倾向于当前利益,特别是在事务繁忙的情况下,往往忽视更为重要的未来计划。强调以战略财务计划为起点编制预算,则可以强迫企业做出长远计划,通过预算将战略财务计划落到实处,避免战略财务计划成为空中楼阁的情况发生。二是有利于增强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在现实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已经转移到战略的竞争,谁的战略正确,谁在商战中获胜的把握就大。我国已经加入WTO,已经融入世界经济的大潮,企业必须重视财务战略、战略财务计划。以战略财务计划为起点编制预算,可以促使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和战略财务计划,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三是可弱化经营者的自利行为。从战略财务计划开始编制预算,将经营者预算行为约束在战略财务计划的框架下,可防止其为了私利而突破战略财务计划,从而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能够某种程度地约束经营者的自利行为。 财务战略论文:企业财务战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摘 要:文章首先提出了企业核心能力是合理确定企业财务战略目标的基础,随后提出了两种思路以协调长期财务战略与短期财务计划的关系,并对财务战略与其他职能战略之间的协调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意见,最后分析了平衡计分卡综合财务与非财务指标进行战略评价的优点。 关键词:财务战略 核心能力 平衡计分卡 一、核心能力与财务战略目标的确立 财务战略制定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财务战略的制定没有根据企业的整体战略或者企业整体战略不是建立在企业真正的竞争优势的基础上,这就导致财务战略目标不合理,不具有稳定性。 由于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盈利能力的源泉,是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动因,因此企业的财务战略目标应当建立在核心能力的基础上。潘汉尔德(Prahalad)与哈默(Hamel)首先提出企业核心能力的概念,他们将企业组织描述为“核心竞争力、核心产品和业务单元的组合”,三者的关系如同一棵“树”,核心竞争力处于根部,企业若要使处于树冠的业务单元维持长期盈利能力,就必须要有雄厚的核心能力作为根基。 要识别企业的核心能力,首要的是对企业进行SWOT分析,清楚地认识到企业所面临的优势(S)、劣质(W)、机会(O)、威胁(T),然后依据以下三条标准来确定企业的核心能力: 1.核心能力必须具有延展性,即能够不断创造新产品,可以使得企业进入一个潜在的广阔的新市场。 2.必须具有独特性,即难于被竞争对手所模仿。 3.能为顾客实现其价值做出关键性的贡献。 由于核心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动因,并且长期保持不变,因此依据它建立的企业和财务战略目标比较合理,并且相对稳定。 二、协调长期财务战略与短期财务计划的关系 财务战略管理中存在着一个两难的问题,即如何协调长期财务战略与短期财务计划(如预算)的关系。一方面财务战略不能过于详细和程序化,与短期财务计划的连接不能过于紧密,以避免财务战略管理成为日常控制的系统,违背了财务战略管理的目的;另一方面,财务战略不能过于空洞,与企业短期财务计划的连接过于模糊,导致财务战略不具有可执行性。笔者认为要解决上述难题,可以考虑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将企业财务战略分为以发展为中心的财务战略和以利润为中心的财务战略。安德列·A·德瓦尔认为企业战略应当分为战略发展计划和战略运营计划。其中,前者是以企业发展为中心,关注的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机会,其主要的行动包括新市场的开拓、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以及新分销渠道的建立,它将对企业未来赢利能力产生长远和深刻的影响;后者是以企业当前利润为中心,关注的是企业现在经营的改善,其主要行动主要是在现有产品和分销渠道的基础上减少成本,增加销售,它将有助于企业当前业绩的提高。 为配合企业战略,财务战略的重点亦应一分为二,一个是以发展为中心,主要协助战略发展计划的实现;另一个是以利润为中心,主要协助战略运营计划的实现。依据与日常经营关系的清晰度的不同制定相应的财务战略,有助于其与短期财务计划的协调。 2.将企业财务战略规划系统分解为长期财务战略、中期财务规划和短期财务计划三个部分。为避免企业财务战略过于空洞导致的战略不可执行性和过于详细导致的短视行为,可以在长期财务战略和短期财务计划之间设置一个联系两者的桥梁即中期财务规划。其中,长期财务战略是整个战略规划系统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对中期和短期计划具有战略指导作用,它应当是在对企业未来环境和核心能力进行全局性和长期性思考的基础上,对企业未来提出原则性和方向性的目标;中期行动计划则是依据长期财务战略,在对近期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企业在最近几年中的具体财务规划,它是长期战略在近期的具体实施方案;短期财务计划(如年度预算)是对中期规划的分解,提出企业在短期(例如一年)的具体计划,其目标一般用具体的财务指标描述,从本质上而言,短期行动计划是一种控制和运行系统,与前两者所具有的战略规划性质不同。 三、协调财务战略和其他职能战略关系 由于资金运动贯穿于各个职能部门之中,要达到资金长期、均衡、有效地流转和配置的目标,财务战略就必然需要其他职能部门的战略配合,但传统的以职能划分部门的方式导致了职能部门各自为政。现实中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1.设立战略协调委员会,为各种职能战略的开发提供指导。该委员会的成员应是来自被协调的各职能部门的代表,这有助于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充分沟通,调动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战略的有效实施。 2.由总经理或由他任命的高级管理人员来负责各职能战略之间的相互协调。这一方法由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协调,其权威性很强,有助于战略的有效执行,但各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没有参与战略的协调,有可能严重挫伤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导致战略管理的官僚化和程序化。 3.为了有效地协调各职能战略,企业应当遵守以下原则:(1)职能战略只能由该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制定,而不能完全由企业单一的战略规划部门统一制定,这既可以保证各职能部门参与战略规划的积极性,又有助于减少各部门的冲突。(2)由于各职能战略之间的关联度不同,所以只应整合那些必须协调的职能战略。试图将所有的职能战略完全协调到一份整合的计划之中是有局限性的。(3)除经理人制定企业整体战略外,某一职能部门的计划不应包括其它职能部门的活动,这有助于把职能部门的责任划分清楚,从而保证战略有效执行。(4)各种职能战略应当只包括最重要的问题,应不含过多的细节,这既可以减少各职能战略的冲突,又使得战略协调人员只关注真正重要的问题。 四、战略评价中协调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的关系 平衡计分卡是把非财务的、先导性的指标和财务的滞后的指标合并在一起,得出公司平衡的绩效,从而检查公司战略执行情况是否误入歧途。平衡计分卡的中心工作是开发一套财务和非财务关键成功因素(CSF)和关键绩效指标(KPI)。一个关键成功因素(CSF)是对公司擅长的、对成功起决定作用的某个战略要素的定性描述;关键绩效指标(KPI)是对关键成功因素的定量分析。平衡计分卡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结合在一起,从而具有以下优点: 1.相对于财务指标所提供的历史的滞后的财务信息,非财务指标能够提供未来的先导性的信息,这有利于企业预先采取措施以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从而获得有利的战略地位。 2.由于非财务指标是财务指标的根源,它不但能提供定量的信息,而且还能提供定性的信息,因而可以使得管理人员看到问题的本质。 3.非财务信息不但包括企业内部信息,而且包括外部信息,因而管理人员可以将内部业绩和外部趋势进行比较分析。 五、结论 笔者认为财务战略管理的前提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财务战略管理的重要性,以核心能力为基础有助于保证财务战略目标的合理性和稳定性;将企业财务战略重点分为战略发展计划和战略运营计划以及将财务战略系统分解为长期财务战略、中期财务规划、短期财务计划,有助于解决长期战略和日常经营的矛盾;财务战略与其它职能战略之间的协调应当遵守一些指导性的原则;最后分析了平衡计分卡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评价的优点。 财务战略论文:论财务战略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运用 摘要:战略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财务战略是企业战略的一种重要支持性战略。中小企业如何适应环境,保持竞争优势,不仅需要加强科学、精细的日常管理,更需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特别是财务战略的思想。 关键字:中小企业;财务战略;基本思路 据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共同主办的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高级研讨会披露,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已经占到企业总数的99.6%,截至2004年底,我国中小企业已达360万家,个体经营户2351万家。中国GDP的58%、工业新增产值的74%、社会销售额的59%、税收的48%和出口的68%由中小企业创造。可见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主体,成为缓解就业压力、消除贫困、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但是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及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企业的经营活动既蕴藏着极大的生机,也潜伏着很大的危机,中小企业如何适应环境,保持竞争优势,不仅需要加强科学、精细的日常管理,更需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特别是财务战略的思想。 财务战略是指为了谋求企业的长远发展,根据企业战略要求和资金运动规律,在分析企业内外环境因素的变化趋势及其对财务活动影响的基础上,对企业未来财务活动的发展方向、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和策略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系统性和决定性的谋划,是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管理战略。可以说,财务战略是战略理论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应用与延伸,财务战略既从属于企业战略,又制约和支持企业战略的实现。 现在很多企业开始关注战略管理,谋求制定和实施一种既能够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又能够对多变的环境作出快速反应的有效战略。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制定有效的财务战略,对中小企业的成功来讲是很必要的。就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情况来说,明显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诸如:财务管理基础普遍较弱,财务控制松散;企业资金积累能力较弱,营运资金缺乏;资本结构不合理,负债率较高;内源融资困难,外部融资渠道不畅;投资缺乏分析论证,资金不能有效利用;成本管理和控制体系不健全等。这些都说明中小企业当前迫切需要实施财务战略。以下试就财务战略在中小企业发展中运用的基本思路加以探讨。 一、加强财务管理基础工作,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层次 对于中小企业来讲,注重财务管理的大局,提升财务管理的层次是很有必要的。具体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配备专职财务管理人员,加速培养财务管理人才,让懂得财务管理知识的人才进入企业,使企业的财务工作走向规范化,提高管理效率;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更趋激烈,财务管理也更加复杂,有的中小企业所缺乏的财务管理专门人才,可以借助社会上的专家系统、咨询系统,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二是加强财务控制,建立完备的财产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比如要规范物资采购、收发、销售的操作程序;不能把财务管理、记录、审核等一系列工作交由一人去做,财务资料要定期整理分析和不定期检查;查出问题要及时处理等等。 二、分析企业所处的环境,选择适合的财务战略模式 财务战略的选择,必须借助于对企业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等进行系统的分析。否则,制定出背离企业实际的财务战略,非但不能促进企业成长,反而会给企业带来可能是致命的失败。在进行财务战略环境分析时,不仅要了解战略环境的内容,还要了解它对企业资本流动及财务运营影响的性质和特点。一般地讲,财务战略的环境分析包括对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分析。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所处的发展周期阶段可以有—个正确的界定,然后再选择符合自己的财务战略模式:是扩张性财务战略、稳健型财务战略还是防御收缩性财务战略。 扩张型财务战略是以实现企业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实施这种财务战略的企业,往往需要在将大部分乃至全部利润留存的同时,大量地进行外部筹资,更多地利用负债。随着企业资产规模的扩张,也往往使企业的资产收益率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表现出相对较低的水平。实施扩张性财务战略的企业一般会表现出“高负债、高收益、少分配”的财务特征。 稳健型财务战略是以实现企业财务绩效的稳定增长和资产规模的平稳扩张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实施稳健型财务战略的企业,一般将尽可能优化现有资源的配置和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及效益作为首要任务,将利润积累作为实现企业资产规模扩张的基本资金来源,为了防止过重的利息负担,这类企业对利用负债实现企业资产规模和经营规模的扩张往往持十分谨慎的态度。实施稳健型财务战略的企业的一般会表现出“适度负债、中收益、适度分配”的财务特征。 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是以预防出现财务危机和求得生存及新的发展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实施这种财务战略的企业,一般将尽可能减少现金流出和尽可能增加现金流入作为首要任务。通过财务削减分部和精简机构等措施,盘活存量资产,节约成本支出,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人力,用于企业的主导业务以增强企业主导业务的市场竞争力。实施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的企业一般会表现出“低负债、低收益、高分配”的财务特征。 中小企业在进行分析时,还需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不同的环境因素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影响是不同的,各项因素虽表现出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但它们又是作为一个整体对财务活动起作用的,因此在战略的环境分析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对资本流动、营运资金管理影响的综合性、联系性,不能只考虑个别因素的影响。二是环境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的集合体,表现出明显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财务活动的影响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任何企业无法对全部环境因素及其对财务活动的影响进行评估和预测,只能设法找出与本企业财务活动最为密切的因素。 三、合理规划、有效使用,做好财务战略中的营运资金管理战略 相对于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由于缺乏外部筹资能力和内部资金调度余地,因而加强营运资金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中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虽然在内容上与大企业并无太大区别,但在管理思想和管理原则上应有所区别。从中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特征看,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战略规划:一是加强现金管理,对企业的现金流量做准确的分析。在资金运用上,要维持—定的付现能力,以保证日常资金运用的周转灵活,预防市场波动和贷款困难的制约。二是加强存货管理,建立科学的库存储备,缩短库存周期,对库存呆滞积压物资,采取灵活方式快速变现。三是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建立和完善应收账款管理体系,采取科学的方法对风险予以识别和控制。要掌握对方企业的基本情况,收集其基本状况和经营状态,了解其信用状况,判断其还债和信用履行能力。在应收账款政策上,既要通过现金折扣和缩短收账期促使对方早日还款,又要将收款责任落实到销售部门和销售人员身上。 四、增多筹资渠道,适当负债,做好财务战略中的筹资管理战略 筹资管理战略就是企业根据内外环境状况和趋势,对筹措资金的目标、结构、渠道和方式等进行长期和系统的谋划,旨在为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和提高企业长期竞争力提供可靠的资金保证。筹资战略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企业如何做到完善自身、增多筹资渠道、优化资本结构,这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一)完善自身,以积极解决“贷款难”问题。中小企业财务信息透明度低,担保主体又无法确切落实,使得银行不敢轻易放贷。针对这种情况,中小企业应以更长远的眼光完善自身,除了努力提高自身收益水平之外,还要努力树立好的信用形象,按期偿还贷款,积极和银行取得联系,增进双方了解。有条件的话,企业可以自己建立独特的内部信用评价体系,以诚信为基础,自己提供有关信用评价的信息,解决现今中小企业信用评价的困难。目前,中小银行尤其是一些地方商业银行正在成长之中,中小企业可以同它们增进交往,共同商定企业的发展规划,力争取得银行的理解和长期的支持。此外,应按银行规定使用借人资金,取得银行的信任。 (二)创造条件,争取从社会募集资金。通过向社会集资募股不仅可以增强中小企业的发展后劲、减轻竞争压力,还可以打破原有的权益结构,突破家族式管理的约束,增强公众的了解,提高知名度。目前,中国证监会对中国证券市场进行了重大改革,具有相当规模和实力的股份制中小企业,可以考虑创造条件争取在中小企业板市场发行股票融资,另外,很多中小企业,尤其是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和成长型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进入创业版的方式融资。此外中小企业还可以允许投资者以厂房、机器设备、材料物资、无形资产等方式参与投资。 (三)向职工集资,扩大资金规模。内部职工集资不仅为企业发展进程中扩大资本规模提供了新的途径,而且能进一步密切职工与企业的关系,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四)适当负债,优化资本结构。中小企业受规模限制,承受财务风险的能力较低。为此,中小企业在资本结构方面应处理好权益融资和负债融资的关系;负债融资中又要处理好经营性现金流量与还本付息的平衡,做到“适当负债、结构合理”。中小企业应经常保持良好的资本结构,否则,急需筹资时就缺乏能力。为此,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在创立时根据投资规模筹集必要的资本;在资本有限的情况下,选择能达到的投资规模。二是中小企业实现的税后利润应尽可能多积累,充实资本。三是要努力改变过度负债的局面,尤其是经济衰退期切忌过度负债;短期负债与长期负债应有一个适应企业规模的均衡。 五、稳健投资、适时扩张,做好财务战略中的投资管理战略 投资管理战略要解决的主要是企业的投资方针,即投资的重点、强度、速度,以及投资效益的最低限和投资风险的最高限。中小企业应本着“稳健投资、适时扩张”的原则,制定投资方案,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中小企业投资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稳健理财,切忌盲目扩张。中小企业在寻求发展过程中有两个常犯的错误:一是将营运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中小企业营运资金周转一般比较紧张,但若经济形势较为景气,也有可能实现较丰厚的利润积累。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往往会对营运资金周转不甚关注,而急于扩大固定资产投资,从而导致营运资金周转新的紧张。二是分散投资。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为了避免产品单—情况下过大的经营风险,力图通过多样化投资和多角化经营分散风险。然而,分散投资很容易导致原有经营项目上营运资金周转的困难,而新的投资项目上又不能形成一定规模,难以建立竞争优势。所以,中小企业在进行新的固定资产投资或多样化投资之前,必须首先筹措必要的长期资本,以确保原有经营项目营运资金周转不因新的投资受到影响。 (二)积蓄财力,适时实现规模扩大。中小企业实现发展的关键在于:—是日常要作好积蓄财力的准备,二是要抓住有利时机实现发展。当然,财力的积蓄和规模的扩大不可能一次完成,只能是分次实现。初步的财力积蓄为初步的规模扩大提供基本的资本保证,而规模的初步扩大又可为新的财力积蓄提供条件。 六、规范制度,控制预算,做好财务战略中的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财务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前提是要树立起成本观念。中小企业首先应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灵活性较强、生产过程的复杂性和难度不过高的特点,建立规范的成本控制制度,确定成本费用会计处理的原则和成本费用的开支范围,制定明确的成本费用核算的会计业务规程,科学地选拔和任用成本会计人员。其次,应加强成本预算的执行力度,实现预算控制。再次,利用“船小好调头”的特点,采用作业成本管理等方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最后,应积极采用目标成本管理,通过建立和完善目标、组织、运作和考核四大体系,不断完善企业目标管理制度,明确企业成本管理的责任,使成本费用得到有效的控制。 七、发展优先、稳健分配,做好财务战略中的收益分配管理 中小企业应采取稳健的、适度偏低的收益分配政策,在日常做好积蓄财力的准备。这样,有利于抓住时机,实现发展。因此中小企业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中小企业在收益分配前,必须对企业的内外多种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如债务条款、现金流量、筹资能力、投资机会等,根据企业所处的环境,考虑以后的发展,制定收益分配政策。第二,当今企业间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只有留住企业的优秀人才,才能保证企业未来的发展动力,所以在分配时,还要重视人力资本的收益分配。如何通过制定适合的分配政策来激励企业员工、留住优秀人才,也是中小企业应该研究的课题。 财务战略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各种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任何一项要素的构建,都会影响整个战略系统的运行。科学、合理的财务战略应该是一个各种战略要素协调一致、互相配合的完整体系。目前国家越来越重视对中小企业的保护,中小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我国的中小企业必须学会在困境中求生存,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财务战略,并以此指导自身的财务活动,稳健理财,积蓄财力,适时寻求规模扩大,求得更大发展。 财务战略论文:财务战略的管理对象探析 一、传统财务战略理论对管理对象的界定及其存在的缺陷 财务战略的管理对象是财务战略工作的直接作用对象,它的界定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财务战略工作的效率与效果,进而影响到整个企业管理绩效的优劣。传统的财务战略理论对管理对象的界定是以资本以及围绕资本产生的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为核心的。这种界定方式突出地反映了经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分工,强调了财务战略工作的相对独立性,因此有利于提高财务战略工作的整体效率。但是,随着财务环境的变迁,传统财务战略理论对其管理对象的界定逐渐暴露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与矛盾,存在着以下一些缺陷。 1.以资本、财务活动及其财务关系为中心的管理活动是一种被动的机械式的管理活动。在整个管理活动中,财务管理人员这样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基本上处于一种从属的地位,不利于充分发挥财务管理人员的能动性与创造性。 2.传统财务战略理论对管理对象的界定是建立在分工观念的基础上,过分强调了财务战略的相对独立性,这一特点容易导致财务工作与企业其他管理工作之间产生权利、利益等方面的冲突,从而引起内部交易费用上升与企业整体绩效下降。 3.从理论的角度看,对财务战略的管理对象这样的界定与一般意义上的财务管理对象有较大程度的重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一般财务理论与财务战略理论还未形成充分的融合状态,从而导致形成的理论带有浓厚的基础理论特色。现代战略理论是以企业的资源与能力为管理对象,资源与资本等简单的生产要素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能力则是专业性、独特性更强的管理对象。培育企业独特的资源与能力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对简单的生产要素的管理则是企业基础性的工作。如果财务战略没有自己独特的管理对象,一方面容易造成工作的重复,另一方面则容易使管理人员对财务战略的价值产生怀疑,因此不利于财务战略理论的发展。 总之,传统财务战略理论对管理对象的界定容易导致企业财务战略工作停留在基础性层面上,同时也导致了财务战略理论研究的滞后。 二、新时期对财务战略工作的要求 1.人们对企业的认识正在从职能观向资源观与能力观方面转化,企业必须对它所能支配的一切资源及其各项职能进行有效的整合,提高资源的专用性以及各职能之间的协调性,以促进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的形成。财务虽然不能直接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但它对核心能力的培植、形成、维持及发展均有直接的影响,而且财务也可以培育自己的职能性能力,发挥自身的优势。 2.企业内部治理问题成为决定企业经营效率和长远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制度因素,企业必须处理好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权责、利益安排,形成合理的制度,确保企业理财活动以及其他各项管理活动的制度效率。由于资本代表着一定的控制权,因此财务管理从这一角度看也是研究控制权合理配置的一门学科。随着资本内涵的扩大,人力资本也成为财务管理研究的对象,所以财务管理必须处理好实物资本所有者之间以及实物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权利的安排。 3.经济全球化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加剧了企业理财环境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企业必须具有高效应对理财环境变化的能力。环境变化既可以给企业带来机遇,也可以带来危机。企业能否把握机遇和处理危机,取决于其是否具有相应的能力。能力越强,企业在变化多端的环境中生存的可能性就越大,因为具备了相应的能力,企业对环境变化的原因与趋势的认识会更加透彻,管理人员可以主动地采取策略有效地适应环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环境的变 三、财务战略的管理对象——财务资源与财务能力 1.财务资源的概念与内容。 财务资源是指企业所拥有的资本以及企业在筹集和使用资本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独有的不易被模仿的财务专用性资产,包括企业独特的财务管理体制、财务分析与决策工具、健全的财务关系网络以及拥有企业独特财务技能的财务人员等等。财务资源与资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又不完全等同于资本。财务资源比资本具有更丰富的内涵。 首先,财务资源包含资本,资本是财务资源中最原始、最基本的一种形态,其他财务资源的形成均是建立在资本的基础之上。但是由于资本具有最强的同质性,因此,在独特的核心能力的形成过程中,资本的作用只是基础性的与支持性的,而不是决定性的。 其次,企业与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建立的财务关系也是财务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资本相比,财务关系的差异性与专用性有所提高,不同企业拥有不同特点的财务关系网络,对企业财务工作的影响也具有不同特点。 第三,企业独特的财务机制与具有优秀的特殊素质的财务人员(严格地说是财务人员所拥有的人力资本)是企业财务资源的高级形式。由于企业的财务机制与财务人员的发展要受到企业的组织形式、企业文化、领导风格等多种因素长期的影响,因此其差异性与专用性在所有的财务资源中是最强的,对企业独特的核心能力与相应的财务能力的形成也具有最强的影响力。 从财务资源的种类及其特点中可以看出,资源的同质性越强,越便于流动,但其专用性则越低,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的作用也越低;反之,资源的专用性越高,其流动性越低,但对核心能力的形成却具有更强的作用。在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对财务资源的专用性具有不同的要求。在企业的初创期,生存的风险很高,因此必须确保财务资源具有较高的流动性,而不能过分强调其专用性;在企业的成长期与成熟期,一方面由于企业已经拥有了比较充足的资本,另一方面,竞争的日趋激烈促使企业采取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因此企业必须注意逐渐提高财务资源的专用性,以确保形成自身独有的财务能力。 2.财务能力的概念与内容。 财务资源只是企业发展的必需之物,拥有了一定的财务资源并不能完全保证企业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的形成以及总体目标的实现,企业必须具备较高的支配、驾驭这些资源的能力,不断提高财务资源的使用效率与效果,最终实现企业的目标,这种能力就是财务能力。从狭义的角度看,财务能力是指与竞争对手相比,企业在财务资源的获取与使用、财务关系的协调、财务危机处理等管理活动中的若干过人之处。从广义的角度看,财务能力不仅包括上述所讲的狭义的财务能力,而且还是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方面的能力的价值体现,其价值体现要比竞争对手具有更高的市场吸引力,可以为企业带来超额收益。 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财务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会形成不同特点的财务能力。从大体上看,企业的财务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四种: (1)财务创建能力:该能力在企业的初创期最为重要,因为它决定了企业能否成功进入自己的目标市场,在财务创建能力中又以投资机会的识别能力与资金的供应能力最为重要。 (2)财务维持能力:当企业进人成长期后,对能力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对各项资产、成本的管理、企业规模的有效控制等等,使企业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与发展前景。 (3)财务创新与发展能力:在成熟期,由于企业内部各项事物都处于一种僵化的状态,危机已经开始生成并潜伏,所以企业此时必须在内部采取创新,同时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在该阶段企业应具备相应的财务制度创新能力、业务评估能力、资本运营能力等。 (4)财务危机识别与处理能力:由于在从企业初创期到衰退期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危机,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危机便会爆发,从而对企业的生存产生威胁,所以企业必须具备识别与处理财务危机的能力。 从能力理论的角度看,企业的本质是一个包含多种类型能力的综合性体系,财务能力是其中的一种。财务能力与研发能力、生产能力。营销能力等其他能力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具体表现在其基础性和支持性上。财务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持久性、企业的规模和边界以及企业多角化战略和跨国经营战略的广度与深度。企业拥有了强大的财务能力,有助于在较长时期内维持企业当前的竞争优势,促进企业扩大规模,保证企业多角化经营战略的成功实施。财务能力的这些重要性从国内外著名的跨国企业的发展史上均可发现。总而言之,能否建立起较高水平的财务能力并将其不断巩固与发展是战略财务管理水平高低的最终表现。 与财务资源相比,财务能力不仅仅是财务资源的集合,它更是财务人员之间、财务人员与财务资源之间相互作用与相互协调的互动关系,它是企业拥有的关键的财务技能和隐性的财务知识,具有更高的不可模仿性。但是财务资源与财务能力之间存在着不可割裂的紧密联系,一方面,有效的财务能力的应用依赖于企业内部财务资源的长期储备;另一方面,财务资源的取得依赖于企业固有的财务能力。因此对财务资源与财务能力的管理是财务战略的核心内容。 财务战略论文:以价值为核心调整战略 价值链管理 价值链管理是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服务等过程的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料采集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与分销,直至最终消费的整个过程,包括所有参与者和生产销售等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和利润分配。 公司治理是价值链研究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是指在一个连续统一的系统之中,各行为主体介于完全市场和等级市场关系之间,对价值链各行为主体所从事的经济活动进行的非市场性的协调管理,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其目标是保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防止经营者背离所有者的利益。 广义的公司治理不是局限于股东对经营者的制衡,而是涉及到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雇员、政府和社区等与公司有利害关系的集团,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的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害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 通过对企业价值链治理模式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价值链的内部结构关系,从空间和时间上把握市场竞争以及利润分配的动态格局,使政策制定者获取更多关于不同增值活动在不同区域的分配和转移的信息。根据价值链中各行为主体之间协调能力的高低,价值链治理模式被划分为以下五种形式:市场型(Market)、模块型(Modular value chain)、关系型(Relational value chain)、领导型(Captive value chain)和等级制(Hierarchy),其中市场型和等级制分别处于价值链中行为体之间协调能力的最低端和最高端。 不同治理模式下产业空间转移进程和结果是显著不同的:模块型治理模式中,各主体是优势互补的关系,而非控制关系,其市场适应能力较强,投资的专用性程度较低,具有很强的空间转移能力;关系型治理模式中,一般以中小企业为主,凭借信誉、相互信任而聚集,表现出较强的社会同构性、空间临近性、家族和种族性等特征,由于各个经济行为主体规模较小,对市场需求的识别能力较弱,其市场适应能力的强弱是以空间集聚为前提的,相比之下,其空间转移能力较弱;领导型治理模式的显著特征是众多中小厂商依附于几个大中型厂商,这些大中型厂商对中小型厂商具有很强的监督和控制力,这种依附关系的改变需要较高的变更成本,在这种治理模式中,厂商市场适应能力是不均衡的,空间转移能力也是不同的,中小厂商一般是跟进转移,基本没有空间转移能力。同时,在全球化背景下,该模式下的主导企业要在全球空间重新配置资源,而与其匹配的配套企业体系若无法适时在空间上跟进,其企业绩效将受到不利影响。 与价值链治理模式相应的 财务战略调整 众所周知,财务已经从过去的数据汇总、整理和记录转变为公司战略的支持者、决策者和公司变革的积极推进者与主导力量,财务从后台走向前台承担更多的管理和战略决策、价值管理的责任,公司的各种决策将更多的依赖财务提供的支持,但是这种伴随价值链管理的财务转变并不是那么得心应手,即便最知名的CFO也会面对两难境地。 以甲骨文公司(Oracle)为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企业软件公司,甲骨文向遍及145个国家的用户提供数据库、工具和应用软件以及相关的咨询、培训和支持服务,是全球知名的“财富500强”企业。自1977年在全球率先推出关系型数据库以来,甲骨文在利用技术革命来改变现代商业模式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一直以通用软件见长并稳健发展的甲骨文公司最近在市场中频繁大手笔,其中2005年9月出人意料地以58亿美元收购客户关系管理软件(CRM)供应商及该行业典范西贝系统公司(Siebel Systems Inc.)让支持专业软件公司的人都大吃一惊。其间引发的两届CFO相继离职,令财务界人士对企业战略转型,对CFO提出的挑战倍加关注。 从甲骨文所处的产业环境看,长期以来几乎没有什么决策能比购买昂贵的商业应用软件更让公司高层操心的了,财务总监一直困惑于应该选择从同一个供应商那里购买一批集成的应用软件,还是该从一批专业软件供应商那里分别购买应用软件。 西贝公司的创始人托马斯·西贝(Thomas Siebel)1990年从甲骨文负气出走,三年后创建自己的软件公司并不断壮大,几年间就有与甲骨文分庭抗礼的势头,一度让业内人士对独立专业软件信心满满。不过,最近几年软件业的不景气令西贝公司开始走下坡路。据分析人士说,这次甲骨文收购西贝允诺的税收好处可能会让西贝系统的创始人西贝难以抗拒。不管怎样,西贝出售的事实让一些观察人士相信甲骨文最近的收购狂潮,以及最近席卷商业软件业的合并浪潮,已经让人们怀疑:在软件业突然间对通用软件声势渐强的情况下,专业型软件能否还能长期存在。 分析人士认为,Oracle从20世纪80年代的高速增长企业蜕变成一家规模庞大的企业的过程中。大量的收购业务对CFO提出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对于战略定位、价值再造、风险管理多重责任的压力或许是两届CFO相继离职的原因之一。 价值链再造中的财务战略 调整内涵 Oracle的大规模并购,外界看到的只是一场资本的重组和市场资源的整合,但其背后反映的是企业价值链的再造和衔接,更深层的反映企业组织中财务战略的调整和博弈,是对企业CFO管理使命的最严峻考验。从Oracle的发展历程上看,在企业价值链形成过程中财务战略调整是多方位的,其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财务及经营数据的管理者 财务部门不只是为满足政府及相关的社会机构而进行财务信息处理,而是为了满足相关的权利关系人(stakeholder)而进行财务处理,比如债权人、股东、供应商、客户等,这些会计处理的信息将直接用于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决策调整。除了财务信息以外,经营信息也成为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我国一般认为财务和统计的两条线,缺一不可。在信息化比较普及的今天,我们一般会采用一些财务管理软件来实现这个目标。但在财务信息的归集方面还有需要遵守的就是国家及相关政府部门的要求,比如财政法规、税务政策以及本国的会计政策。 公司价值及业务风险的维护者 从财务管理价值链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整个财务管理将从核心业务和流程改进过渡到决策支持和风险控制。在公司价值建立过程和业务风险中,财务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会强化业务风险的控制,通过内部控制可以有效减少公司内部舞弊、流程混乱所导致的管理风险的增长,内部控制的开展可以参考COSO给我们提供的框架。在公司价值的创造过程中,财务通过关键业绩指标(KPI)、管理驾驶仓(商业智能软件)、数据追溯和财务报告等各种技术手段的运用,将有效的监管战略执行过程同时在制订战略计划过程中通过财务预测、财务敏感性分析等的运用将有效的建立战略计划,寻找公司价值增长的最佳途径,并且为这种路线图的实现提供最好的决策机制。 战略及业务计划的制订与调整者 1. 清楚价值动因; 2. 确定价值增加或减少之所在; 3. 以价值为基础进行决策; 4. 植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系统。 以上四个步骤将价值管理引入到了公司财务管理中,同时在战略计划的制订过程中,适当的将价值管理和战略计划结合起来,将为公司未来的价值增长和战略计划实现提供良好的保证(这里所说的价值是以财务凭证反映的企业资产数据)。在整个战略管理过程中,我们可以依赖财务数据集合来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和实施战略管理过程。这只是一种技术手段,我们所需要的是将技术手段所获得的信息运用于我们的管理实践中。通过对数据收集、差距分析、标杆分析等具体管理工具的使用,可以有效的进行战略管理,这是一般意义上企业CFO在不突破公共会计准则的前提下对企业存量资产的合理调整,目的是帮助企业按照自己设计的战略路径来运行。 变革管理的设计和实施者 “财务管理中不断面临种种挑战,这些挑战中贯穿了一条主线:达到外部投资者的目标 ——把它与内部管理改革统一起来——并以最佳的财务管理实践来推动这些改革”(PWC《首席财务官:公司未来的建筑师》),实际上在一个公司内部一般都将变革管理赋予财务总监或财务部门,原因在于财务部门作为公司的信息和资源中枢,汇集了公司各种优秀资源,这种资源的掌握必然要求财务部门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同时,财务部门在组织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关键业绩指标、作业成本法等管理工具的使用过程中都会涉及到公司的业务流程改进、组织结构调整等重大的管理变革,而且这些变革都是和公司战略目标共同联系起来的。 公众形象的维护和保持者 或许很多人都认为公众形象的建立和维护是公司公关部门的责任或只是公司高层管理者的责任。实际上,财务部门在职能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将有效的维护公司的公众形象,体现在: 维护在小股东及公众股东中的公众形象。通过适当的股利政策、财务政策及资本运营政策的制订和执行,将有利于公司公众形象的维护。中国很多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造成的惨痛教训已经给我们很多警示;政府及相关利益部门的公众形象,采用合理避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调整可以让社会公众认为公司是一个负责任的公司,能够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比如客户和供应商的良好信誉,采用适当的信用政策将有助于维护公司的长期战略关系及社会形象。 财务职能调整目标 首先,要确定财务战略定位,一般而言,在整个公司战略执行过程中财务战略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成为公司战略的有效执行者和决策者; 2. 建立良好的信息反馈和处理机制; 3. 公司业绩考核或管理的重要实施者,比如KPI或平衡积分卡、全面预算、EVA等管理工具的实施; 4. 内部业务流程的改进和调整,比如BPR或业务流程改进; 5. 成为公司信息化的关键实施成员,比如ERP或商业智能等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 6. 在确定了财务职能战略目标的前提下,任何形式的实施行为都可能有效率和成果,很多的咨询公司的咨询顾问都采用战略研讨会,小组讨论以及商业调查等各种形式来达到目的,一些重要的战略管理分析工具也将得到运用,比如鱼骨图分析软件、问题树等,这些工具都有助于我们的逻辑或思维过程的形成; 7. 在该过程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小组团队的构成,需要来源于不同的专业领域,不要认为财务战略就是财务一个部门的问题,实际上是公司的整体战略问题,因为任何财务职能或财务政策的调整对于公司的影响程度都是全面和深远的;国外的咨询公司一般是以辛迪加小组(syndicate team)的形式来完成这个阶段的任务的,有时候这也比较实用。 财务职能实施和调整 建立公司战略和职能战略目标的最终目的是要将这个目标实现。前期的准备包括技术储备、人员储备、行动计划和计划执行,这个过程中的反馈和调整包括以下工作: 1. 行动计划的制订:在该阶段的行动计划制订将由公司财务总监和顾问小组共同完成,而且这个阶段的沟通和研讨会将是重要的表现形式,并且这个阶段必须获得必要的资源支持; 2. 预算制订:各个阶段的预算费用将成为我们获得公司高层或股东会议通过的重要环节,实践中预算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视; 3. 前期准备:行动计划必须获得其他部门的支持,包括人力资源部门、技术部门等的支持和协调,才能够获得最终成功; 4. 计划实施阶段监管措施的同步实施,虽然我们制订了详细的计划,但如果在计划执行过程中没有良好的监管或信息反馈机制,将无法发挥计划的作用。无论什么重要的方案在实施之前管理部门必须将监管和信息反馈机制首先建立起来。这个阶段我们必须借助技术部门,比如IT信息管理或其他部门来获得我们所需要的信息,以便于我们调整;在这个阶段就体现出了技术的影响力; 5. 调整及反馈:定期或有规律的沟通会议或沟通机制能够有效降低执行过程中的风险,企业价值链管理和财务战略调整的有效结合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 财务战略论文:试论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的实施 论文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战略;实施战略。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的发展、成长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明显提高。中小企业为此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我国中小企业在获得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注意、研究和解决,特别应引起重视的是中小企业的财务战略问题。中小企业的财务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企业的财务战略的成功与否,同时也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本文将对中小企业的财务战略的实施进行论述。 改革开放以来,战略管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企业财务管理也逐步向财务战略管理方向发展,企业财务战略得到广泛应用。大多数中小企业也逐步实施和运用财务战略以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要实施长远、健康的财务战略,不仅需要制定科学的财务战略,更需要将科学的财务战略进行成功的实施。 一、企业财务战略的意义 企业财务战略是战略理论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应用与延伸,财务战略应该是整个企业战略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关于财务战略的内涵,目前理论界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可是财务战略的定义有以下几个共同点:1、企业资金的均衡的流动;2、实现或加强企业的战略、竞争优势;3、在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的;4、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和创造性;5、既反映了企业战略的共性又有财务战略的个性。本人认为以下定义比较全面:财务战略是为了谋求企业的长远发展,根据企业战略要求和资金运动规律,在分析企业内外环境因素的变化趋势及其对财务活动影响的基础上,对企业未来财务活动的发展方向、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和策略所做的全局性、长远性、系统性和决定性的谋划。这一定义既反映了财务战略的战略共性,又勾画出了财务战略的财务个性。 中小企业的财务战略关系到企业的投资、融资等多个领域,财务战略能否成功对企业而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财务战略过程包括财务战略制定、财务战略实施、财务战略控制与评价。财务战略的实施在整个财务战略过程中作为中间环节起着重要的作用:1、财务战略的实施是财务战略制定的延续。只有财务战略的实施,财务战略的制定才有意义。2、财务战略的实施是财务战略控制与评价的对象。财务战略的控制与评价是对实施过程的总结,给予修改和完善。3、财务战略的实施实施操作性强,在实施过程中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将增加成功的难度。因此,就需要对财务战略的实施进行科学的研究。 二、中小企业财务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战略的实施作为财务战略过程的一部分,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中小企业的财务战略的实施过程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相关战略,也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必须注意财务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缺乏财务控制观念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县铝型材、不锈钢等产业迅速发展壮大,但由于财务战略实施存在缺陷,企业中普遍存在资金管理不严的情况。有的企业资金使用缺少计划安排、过量购置不动产或者增加不必要的管理开支,造成无法应付经营急需,陷入财务困境。有的企业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政策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从而造成资金回收困难,增大经营风险。有的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对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资产等的管理不到位,甚至任用一些毫无财务管理知识的人进行管理,造成资产浪费严重。 (二)企业缺乏战略意识 由于目前我国经济机制的特殊性,大部分中小型企业是由创业者直接经营,多为家族式、作坊式的企业,领导者想法对于企业发展具有决定作用,权力过分集中,决策过程简单。企业家往往在信息收集和论证不充分的情况下,对于事关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计划轻易下结论,对于财务方面的决策也同样如此。这种高度集中的决策机制,随着企业的发展以及不确定因素的增多、市场竞争加剧,己经无法适应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三)资金严重不足,影响企业战略制定 目前,融资难、担保难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我县中小企业大多数是非国有企业,而且大多数属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负债过多、融资成本高、风险大,造成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资信相对较差,从银行贷款较为困难。另一方面,虽然目前国家有中小企业管理扶持机构,提供中小型企业创新基金等资金支持,向中小企业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但是扶持力度仍然较小,难以满足多数企业发展的需要。 三、中小企业财务战略实施的环境因素 从我国加入WTO以来的数年时间来看,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县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特别是大量的中小型企业,由于经营规模较小、资本和技术水平较低,自身实力有限,受到更加激烈的新一轮市场冲击。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是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保证, 而财务战略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完善、高效的财务战略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新经济环境对中小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是目前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财务战略目标不明确,财务战略实施混乱的状况,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在当前新的经济形势下,财务战略的实施必须考虑到以下的因素: (一)金融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 我国加入WTO后逐步放松外资金融机构准入的范围和区域限制,使得越来越多的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我国,这将对企业筹资投资产生极大的影响。一方面金融市场规模的扩大、资金供给的增加和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为企业筹资、投资提供了多种可供选择的组合方式。另一方面国内外金融市场竞争的加剧促,使我国金融机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国家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也将进一步规范。无论什么性质的企业在金融市场都将处于公平竞争的地位,只能凭借其良好的经济效益、良好的市场前景与持续高速的增长而获得资金。因此,有效的规避财务风险、合理的争取资金支持,将成为中小型企业制定财务战略时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 随着经济大环境的变化,我国及世界的产业结构都会产生一定的变化,这必定会影响到我县中小企业资金运动的方向及规模,而不同行业所受到的冲击不同,面临的机遇也不相同。位于传统产业当中,以小作坊式进行生产、资产素质较差的中小型企业将逐渐被淘汰。一些有实力的中小企业为了强化其竞争优势,将会对企业进行内部结构的调整或产业转型,甚至采取并购、重组等方式实施外部扩张。这些都将迫使各类型的中小企业对包括财务战略在内的管理战略做出重大调整。 四、促进中小企业财务战略有效实施的途径 实施财务战略是加强中小企业管理,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规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中小型企业应当迅速提升财务战略管理水平,以适应新的市场形势,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树立战略思想,更新企业财务观念 树立财务战略思想对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企业的关键在管理,管理的核心在财务,有效的财务战略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指导的作用。中小企业当中普遍存在着忽视财务战略管理的现象,在制定各种决策的时候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在财务决策方而只是考虑现有资金的多少,很少有一个长远可行的财务规划。 由于资金的使用牵涉到企业内部的方方面面,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应当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管好、用好、控制好资金是关系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的大事。入世后,我国市场逐步开放,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财务战略在企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更加突出。合理制定企业长期和短期财务战略,对企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深化财务管理内容,实施企业财务战略 实施企业财务战略,不仅仅是事后算账、做账、统计、结算,而是把财务资金的管理作为整个企业管理的核心,使之贯穿到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从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中小型企业财务战略实施工作处于较低水平,管理手段落后,在财务方面无法从大局上对企业经营状况子以把握。企业要提高管理水平,实施财务战略,就必须全面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层次。 企业应当以财务战略部门为核心,扩大财务管理的内容。除传统的资金管理和财物管理外,还应向金融风险管理、税金管理、保险管理方面拓展。将财务战略渗透到采购、生产、销售各个环节。通过不断改进财务战略,挖掘生产活动中的潜在价值,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同时还应当指出的是,企业财务战略不仅要制定财务计划,通过计划将不确定因素确定下来,使企业产生应对变化的机制,减少未来风险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有预见地、系统地辨认可能出现的风险,变被动为主动。 (三)改良财务管理手段,为财务战略的实施提供保障 中小企业应当加强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最大限度地减少财务战略实施中的消极人为因素。目前中小企业财务战略制定中存在着许多的不规范现象,财务战略具有随意性,资金管理存在较大漏洞。今后中小企业应当改善财务管理手段,在企业内部建立统一管理、集中调度的资金使用制度。建立业务规范,使各项业务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减少工作的随意性。适当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建立财务信息管理系统,提高企业所获信息的真实性,提高企业资金运作的透明度,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益,为财务战略的实施提供保障。 财务战略论文: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战略规划的一种构建方法 摘要:战略管理在集团管理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财务管理战略是集团战略的一种重要支持性战略。通过对企业集团与集团财务管理的关系、企业集团财务战略与整体战略的关系的分析,再结合实战经验系统地提出了一种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战略规划的构建方法———“三步六分法”。 关键词:财务管理;企业集团;战略:“三步六分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我国经济的发展,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所形成的卖方市场已一去不复返,企业间由低级局部的产品竞争、质量竞争、价格竞争上升为品牌竞争、企业形象竞争,竞争逐步升级。现在企业间的竞争已全面升级为整体长远的战略竞争。尤其是一些名牌企业和大企业集团,已经把战略提到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位置,如广东科龙公司高薪聘请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中国董事宋新宇博士出任战略总监,在企业界引起不小的反响。在这种市场背景下,企业战略问题成了企业管理的热点问题,目前的探讨主要是集中在集团经营战略方面,而对各种支持性战略(如财务管理战略规划)的探讨显得不够充分,无法满足对集团全面战略咨询和集团战略管理工作者的要求。我们通过对战略咨询实战经验的总结,归纳出集团战略中财务管理战略规划的一种新构建方法———“三步六分法”,希望能为实际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企业集团与集团财务管理的关系定位 企业集团是以一个或若干个大型企业或大型公司为核心,通过协作、联合、兼并等方式,把具有生产、技术、经济联系的各个独立的法人单位,以资产联结和契约合同为纽带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大规模、多种形式、多层次结构的企业法人联合的组织形态。判断一个企业集团是否属于本质意义上的企业集团,主要的不是看在形式上是否由多个法人构成的联合体,而在于这种联合是否能够遵循集团组建的宗旨:实现资源一体化整合效应与管理协同效应,并借此确立集团整体的市场竞争优势。为了达成上述目的,作为管理总部的母公司必须能够充分发挥主导功能,并通过集团组织章程、发展战略、管理政策、管理制度等的制定,为集团整体及其各成员企业的协调有序运行确立行为的规范与准则。而集团财务管理是实现上述功能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它与集团文化建设、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创新、战略管理等其它重要职能一起构成集团管理控制的主要手段,是集团总部所控制的中心职能。作为集团重要职能之一的集团财务管理不同于一般公司法人的财务管理,其特征主要是由其治理结构———即企业集团的多级法人制所决定的。主要表现在:1)在财务管理主体上,对应于企业集团的治理结构,呈现为一元中心(集团总公司)下的多层级(各子公司和孙公司)复合结构特征;2)在财务管理目标上,企业集团呈现为成员企业个体财务目标对集团整体财务目标在战略上的统合性,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目标对成员企业目标的指导性;3)在财务管理对象上,企业集团体现为多级理财主体(各级法人)各自资金运动系统的一体化复合结构特征;4)在财务管理方式上,企业集团体现为高度的全面预算性和财务战略、财务政策、财务管理制度的一致性。集团财务管理与集团管理的关系是进行财务管理战略规划的依据之一,而集团财务管理的特征是财务管理战略规划的理论基础之一。 2企业集团战略与财务管理战略的关系 定位企业战略是对处于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之中,企业的过去运行情况及未来运行情况的一种总体表述。企业集团发展战略是集团总部对实施企业集团全局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对集团未来几年所做的科学预测与合理规划。企业集团不同于一般的法人企业,这是由企业集团的治理结构所决定的,由此决定了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与单一企业法人的战略也存在很多不同之处,最主要表现在内容上,集团战略所要包括的内容更多更广泛,不但包括母公司的发展战略,还包括各成员企业的战略定位与选择,由此集团战略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从操作实务(一般指战略的制定过程)上来分,集团战略可以分为经营战略和支持性战略,支持性战略也可称为执行性战略,执行战略隶属于经营战略,对经营战略起支持作用。 集团财务管理战略规划对集团的经营战略从财务管理方面进行全面的支持,是集团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财务战略是为适应企业集团总体的竞争战略而筹集必要的资金、并在组织内有效地管理运用这些资金的方略。而财务管理的规划是为了企业集团管理控制的需要而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主体所进行的组织设计、制度设计等一系列规范性建设。两者一起构成集团的财务管理战略规划。一个企业集团的成败,最基础的因素在于能否确立起两条交互融合的生命线: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发展线与高效率的管理控制线。我们在制定集团的战略时,一般侧重于构建企业的产业发展线,属于集团的经营战略,经营战略是全局性决策战略,它侧重于从竞争对手的分析中来确定自己的经营定位。而要保证经营战略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各种支持性战略的配合实施,即构建集团的支持性战略,以从资源配置和管理控制的角度充分保证经营战略的实施。财务管理战略规划的基本作用表现为它从财务的角度对经营战略起全面支持作用,它与技术创新战略、人力资源战略等一起共同构成集团经营战略的支持系统,而经营战略对各支持战略的规划起指导作用。集团经营战略与各支持性战略的关系可以从集团战略规划结构图(图1)清楚地看出: 1)集团经营战略对各执行战略的指导作用关系;2)各执行战略对经营战略的支持作用。经营战略和执行战略一起构成集团战略规划。集团财务管理战略与集团战略的关系是进行财务管理战略规划的依据之二,集团财务管理战略规划的定位是集团管理战略规划的理论基础之二。 3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战略规划的构建方法———“三步六分法” 一般来说,财务管理的主体涉及到三个层面,集团总部决策层、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部门和成员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战略应该是集团总部(母公司或集团公司)最高决策层站在财务战略与财务政策层面,对企业集团财务活动所实施的整体性战略规划、政策指引、制度规范与决策督导,而不直接涉及各种日常性的、琐碎的、技术操作性的财务管理事宜,甚至可以不涉及到财务部门的具体建设。它与集团的成员企业的日常财务管理是不同层面上的两个概念,与集团公司财务部门的日常财务管理是不同的两种操作,集团的财务管理战略也可以由集团公司的财务部门提出方案,由集团的高层决策层进行决策,但两者的执行主体不同,所以也是不同的两个层面。 同时,还值得指出,我们这里所指的集团财务管理战略规划和一般意义上的财务管理咨询存在很大的区别,财务管理咨询通常受企业集团战略与财务战略的指导,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状况进行严格的诊断分析,侧重于企业集团第二层面和第三层面的内容。而我们所进行的财务战略规划通常和企业的战略规划同步进行,并对战略起到一个支持性的作用,侧重在第一层面上的内容,通常成为企业集团发展和财务部门发展的规划性文件,所进行的分析侧重于外部环境分析和集团整体的经营状况分析(当然对财务管理本身同样需要进行诊断分析),其内容侧重于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财务管理体制的构建、财务管理战略的定位等内容,而不对部门的建设,具体的财务操作制度与规则的制订等进行策划。这样总结出一套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战略规划的构建方法,即“三步六分法”,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是针对企业集团或集团公司所进行的战略管理咨询)推广运用,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三步”是指财务管理战略规划的三个步骤,即从分析到设计到实施:“六分”是指它的六个组成部分。可用图2表示。 “三步六分法”是我们在从事集团战略管理咨询过程中针对集团财务管理的特点以及财务管理战略与集团战略的关系而创造的一种战略规划的方法,它不但对从事咨询行业的工作者有很大帮助,也适合集团内部发展的战略管理,是一种比较系统而实用的集团财务管理战略规划方法。“三步六分法”的“三步”中,每一步的运作都包括许多的方法,在进行环境分析时,通 常需要对外部环境进行充分的调研,以充分把握影响集团财务管理的因素和财务管理的趋势,对内部环境更要进行充分的诊断、分析,以充分了解集团的现状。在进行设计阶段的步骤时,同样离不开充分的调研工作,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集团战略是落脚于集团第一层面的职能,但在调研时,一定要对第二层面和第三层面进行适当的调研,以实现一次自下而上的过程,保证战略的可实现性和科学性。设计是“三步”中的关键,是集团财务管理战略规划的重点。在进行执行计划的规划时,同样要充分考虑内外条件,对战略实施的各个方面提出建议或规划,切不可脱离集团实际而制定过高的目标。“六分”是指集团财务管理战略规划的六个组成部分,每部分都包括一系列内容,实际工作者应该根据需要有所侧重地对所包括的内容进行分析,再构建符合集团战略发展需要的财务规划、财务战略和财务实施计划,以充分体现财务管理在集团战略管理中的应有地位。 财务战略论文:论企业集团财务战略及其实施策略 摘要:本文依据生命周期理论,以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反向搭配的思想为指导,从投资、筹资、股利分配等方面,为处于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调整期(再生期)等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集团进行财务战略定位,同时制定了相应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财务战略 生命周期 财务策略 财务战略是指企业通过最适当的方式筹集资金并且有效管理这些所筹资金的使用,包括企业所创盈利再投资或分配决策。财务战略的选择,决定着企业财务资源配置的取向和模式,影响着企业理财活动的行为与效率。 每个企业的发展都要经过一定的发展阶段,最典型的企业一般要经过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集团具有不同的经营特征,应选择不同的财务战略,同时为了使财务战略得到有效的实施,必须辅之以相应的策略。 一、初创期财务战略 1、初创期财务战略定位 由于初创期企业集团的财务实力相对较为脆弱,为了更好地聚合资源并发挥财务整合优势,客观上要求企业集团必须采取规范的一体化财务战略。另外,从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的互逆关系看,较高的经营风险必须以较低的财务风险与之相配合,从而在财务战略上保持稳健原则。初创期财务战略管理的特性主要表现为稳健与一体化。 (1) 权益资本型的筹资战略 在集团初创阶段,负债筹资的风险很大,或者说债权人借贷资本要以较高的风险溢价为前提条件,从而企业的筹资成本很高,因此最好的办法不是负债筹资,而是采用权益资本筹资方式。对于权益资本筹资,由于这一时期企业的盈利能力不是很高,甚至是负数,因此风险投资者将在其中起很大作用。风险投资者之所以愿意将资本投资于企业,不是看到它现在的负收益,而是看到其未来的高增长。从财务上考虑,由于这一阶段企业并无或者只有很少的应税收益,因此,即使利用负债经营也不能从中得到任何税收上的好处(无节税功能)。 从稳健策略考虑,初创阶段权益资本的筹措应当强调一体化管理的原则。这意味着企业集团应在相对较长时间内确定合理的资产负债率(如不高于40%),以此作为集团负债融资控制之最高限制;任何子公司不具有对外负债的权利,由集团母公司统一对外负债。这样做的原因有两条:一是利用贷款规模优势来降低负债成本;二是限制子公司的融资权利,从而保证集团整体融资管理的有序与一体化。 (2)一体化的投资战略 强化一体化投资战略管理,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资本效率。企业集团组建初期,往往因为资本的匮乏而无力对外扩张,也没有足够的财务实力与心理基础来承受投资失败的风险,更重要的是项目选择的成败将直接影响着企业未来的发展。因此,基于各种因素考虑,初创期的企业集团应当实施一体化的投资战略。对于企业集团而言,一体化投资战略则更具其特性与意义,它表明:投资决策权全部集中在集团总部,所有子公司不具有投资决策权;母公司提出未来投资发展的方向,它类似于产业政策,由母公司对未来将要投资的领域提出优先级,以给子公司项目所需的资金,在经过管理总部审批确认后,由总部负责资金的分配;项目所需资金的分配必须严格按照项目资金预算的数额确定,由母公司负责预算的审批与资金的拨付。 (3)无股利政策 由于企业在初创期收益不高,且为稳健考虑需要进行大量积累,因此,这时的分配政策应是零股利,若非发放股利不可,也应主要考虑股票股利方式。 2、初创期财务战略实施重点 在制定财务战略的基础上,企业面临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如何落实该战略,即实施财务战略。从总的原则看,战略实施遵循以下原则与程序: (1)全方位落实财务战略意图。即要让股东和投资者、公司高层管理者,甚至于员工(包括财务人员)都充分认同公司财务战略意向与内容,并达成共识,付诸于行动之中。 (2)制定财务战略实施计划,包括近期与未来三年的财务发展规划,内容包括:一是在公司发展规划基础上,确定近期与未来三年的资本支出项目计划;二是针对资本支出规划,确定企业的融资规划包括何时融资、融资方式选择及融资金额量的大小;三是慎重对待股利发放,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内部积累,惟有积累才使公司具有后劲与实力,因此不主张发放任何形式的股利。 (3)财务管理以生产与研究开发为依据,财务管理人员配合生产与研发部门开展工作,发挥对企业经营的支持、参谋与协调作用,力图保证生产导向与市场导向等战略重点的落实。 二、发展期财务战略 1、发展期财务战略定位 发展期资本需求远大于资本供给能力,而且负债筹资在此期间并非首选(高经营风险会导致较高的负债利率,从而导致高负债成本)。在经历了强制性集权的初创期后,企业集团财务战略方向日渐明朗,子公司等成员企业对企业集团整体财务战略的认知共识度、执行的自觉能动性和投资能力也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企业集团的经营战略及其风险特征,要求处于该阶段的企业集团应当采取稳固发展型的财务战略。它具有以下内容: (1)相对稳健型的筹资战略 由于资本需求远大于资本供给能力(即可容忍的负债极限和能力),而且负债筹资在此期间并非首选(高经营风险会诱致较高的负债利率,从而导致高资本成本),因此,资本不足的矛盾仍然要通过以下途径解决:一是企业投资者追加投资,二是将大多数收益留存于企业内部,这两条途径都是权益筹资战略的重要体现。 (2)适度分权的投资战略 企业内部各部门由于对其自身的收益追求提出议事日程,而且也具备了一定的投资能力,因此,在投资项目选择上、在项目的决策上视不同情况而趋于分权。包括: 一是项目投资视其金额大小和对公司整体利益影响大小而确定不同的决策权层次; 二是严格中小项目投资决策与管理。在特定情况下,对于大型投资项目,可能是基于扩充生产能力而进行的,因此其决策风险并不比中小型投资项目大,也就是说,中小型的投资项目可能是出于战略调整角度而进行的试探性的投资,其投资决策风险可能比大型投资项目还大,在这种情况下,大型投资项目可能会采用分权式的审批或备案制,而中小项目可能要采用更为集权式的直接决策制; 三是采用灵活的项目资本供应方式。对于大型企业(如企业集团),其投资项目所需资本,可采用自主供应与集中供应相结合。 2、发展期财务战略的实施 发展期是企业集团生命力最强的时期,也是风险四伏的时期,因此,强化财务战略的实施并保持有效的监控对集团的发展至关重要。一般认为,发展期的财务战略实施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 (1)合理测定集团的发展速度。企业集团的发展受制于两方面:一是营销能力及销售增长率;二是融资能力。 (2)主动谋取市场机会,充分利用各种金融工具积极融资。在发展期,企业集团所面临的财务问题大部分集中在资金短缺上。而弥补资金缺口的市场机会在这一时期会更多、手段与方法显得更为灵活。 (3)充分规划投资项目。融资的目的是为了项目投资,而投资项目从立项、审批到落实,都要在战略上做出充分的考虑。 (4)积极推进商业信用管理,为全面落实财务战略服务。商业信用管理之所以在这一时期尤显重要,其原因在于,第一:通过强化商业信用管理,可大大减少为销售增长而增长的盲目性,从而将营销至上的战略意图置于严格的财务考评基础之上,从而做到营销与财务管理的互动,提高经营战略实施的综合实力;第二,大大减少坏账和收账费用,并加速应收款的回收,从而加强资产的流动性,补足资本短缺,降低借款额度和利息支出;第三,为以后的规范经营、强化制度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础。 三、成熟期财务战略 1、成熟期财务战略定位 竞争者之间具有挑衅性的价格竞争的出现,标志着成长阶段的结束,这时,销售高而稳定且利润空间合理的成熟阶段开始出现,经营风险会再次降低。在此期间,战略重点转移的一个方面是保持现有的市场份额和提高效率,此外,正的净现金流量使得借款和还款成为可能。伴随着当前每股的高现金净利比例,股利支付率必然提高。与上述经营风险和财务特征相对应,此阶段的财务战略主要包括: (1)激进的投资战略 激进是相对于保守而言的,此阶段的激进是对前两个阶段保守战略的“能量”释放。其含义可概括为:可采用相对较高的负债率,以有效利用财务杠杆;市场相对稳固的子公司,较高的债务率意味着对母公司较高的权益回报。 (2)积极利用市场资源,置换企业资本 成熟期的企业集团在财务上的最大优势就在于自创现金流入量及市场所提供的融资机会较多。激进的融资策略主要有:第一,股东借机转让股本。第二,企业集团借机改善资本结构,提高财务杠杆的利用效率。第三,条件成熟的企业集团,可以某一部门、分部、分公司或子公司的经营为依托,通过财务运作,走上市募股之路。 (3)灵活多样的投资战略 以技术改造为重点,开展投资活动。处于成熟期的企业集团,其投资战略主要解决现有生产能力满足市场的问题,如何满足市场需求、降低成本,并进行产品的深度开发?应对环境变动,一方面考虑未来投资方向,一方面还要立足于现实。 (4)拓宽投资视野,着眼于未来投资方向的定位 成熟期是企业集团日子最好过也是最难过的阶段。之所好过,就在于它有现存的现金流作保障,没有信用危机,没有经营风险,没有更大的市场压力。之所以难过,是由于对集团的未来走向需要从现在开始考虑,未来不确定因素需要管理者进行分析并决策。 (5)扎实的成本管理战略 成熟企业集团要想获得市场份额,取得盈利,在市场价格一定的条件下,只能借助于内部成本管理来取得盈利。因此,在这一阶段,财务管理比任何时期、任何阶段都重要。 (6)高股利支付率的分配战略 投资者的投资冲动来自收益预期,而收益预期的实现反过来又推动新的投资热情。成熟期企业现金流量充足,投资者的收益期望强烈,因此适时制定高股利支付率分配战略,利大于弊。 2、成熟期财务战略的实施 步入成熟期的企业集团,不仅因为在其市场上所占份额相对稳定,而且还由于其管理技术也日臻成熟,因此,财务战略实施的重点不是让管理者去关心具体操作与实施,而是让他们对集团目前所采取的战略在管理意识上保持认同。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首要问题是解决管理者的忧患意识。在此基础上,注意解决以下问题: (1)从激励与约束机制相对等的角度出发,完善公司治理,理顺管理者的管理激励。 (2)规范制度,控制风险。 成熟期企业集团的财务战略总体趋于激进型,财务杠杆利用率高,财务风险也较大。但是,总部采用这种战略意图并不是想将集团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境地,不是人为地增加风险,而是积极稳妥地利用负债经营的优势。 四、衰退期财务战略 1、衰退期财务战略定位 企业在成熟期创造正现金流量的能力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除非它能创造巨大的市场,并能无限制地持续),因为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最终将逐渐衰退。这时,与之相关的经营风险仍然比成熟期有所降低,所以仍然可以采用高负债融资,在此期间,企业不需要为再投资而筹资,负债经营的潜能应用于产生现金流,而产生的现金流量要尽快支付给投资者。企业所制定的财务战略涵盖以下内容: (1)财务资源集中配置战略 企业集团在此阶段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由于在管理上采用分权策略,从而使得在需要集中财力进行调整时,由于财务资源的分散而导致财力难以集中控制与调配。面对这一情形,本着战略调整需要,在财务上要进行分权基础上的再集权。 (2)高负债率筹资战略 对于进入再生期,企业集团还可以维持较高的负债率而不必调整其激进型的资本结构,这是因为:一是再生期是企业集团新活力的孕育期,它充满风险,在资本市场相对发达的情况下,如果新进行业的增长性及市场潜力巨大,则理性投资者会甘愿冒险,高负债率即意味着报酬率;如果新进行业市场并不理想,投资者会对未来投资进行自我判断,因为理性投资者及债权人完全有能力通过对企业集团未来前景的评价,来判断其资产清算价值是否超过其债务面值。因此,这种市场环境为企业集团采用高负债政策提供了客观条件。二是如前所述,再生期的企业并不是没有财务实力,而是说它未来经营充满各种危险,当然也充满再生机会,因此以其现有产业作后盾,高负债战略对集团自身而言是可行的,也是有能力这样做的。不过要注意的是,衰退期的负债融资必须注重资产的变现价值,才能降低未来财务危机的成本。 (3)高支付率的分配战略 出于经营结构调整的需要,更加之未来股权结构变动与调整的可能,因此,再生期企业集团必须考虑对现有股东提供必要的回报,这种回报既作为对现有股东投资机会的补偿,也作为对其初创期与发展期“高风险——低报酬”的一种补偿。但高回报具有一定的限度,它以不损害企业集团未来发展所需投资为最高限,即采用类似于剩余股利政策同样效果的分配战略。 2、衰退期财务战略的实施 衰退期财务战略是防御型的,一般步骤是先退后进,或者边退边进,因此,财务上既要考虑扩张和发展,又要考虑调整与缩减规模。为了有效的实施退与进相结合的财务战略,必须在财务上着重解决以下问题: (1)强化财务的再集权,从制度上保证战略的实施。 (2)改善与加强现金流量的管理,其方法可以是:消减费用或改善企业总部的现金流量,将资本投入到更需要资金的新的行业或领域中去;调整股权结构,出售分部的股权和部分资产( 此为财务放弃战略);对不能出售但其存续有损于集团现金流的分部或子公司,主动实施财务清算战略,终止其业务经营,以减少更大的财务损失。 (3)评估进入新领域的财务可行性,提出或解决实施过程中的财务问题。 五、结束语 财务战略与成功的竞争策略相比所产生的整体价值大有不同,竞争策略必须随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而调整,而财务战略必须适应于企业的发展阶段,并和利益相关者的风险及收益特征相联系。很显然,财务战略主要关注的是战略决策的财务方面,但不能孤立地看待财务战略问题,财务战略如同企业的其他次级战略一样,应该放在企业制订和实施的合作与竞争总战略中才能评判其是否恰当。
移动通信专业论文:高职高专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课程组”渗透“岗位群”实践模式研究 【摘 要】移动通信专业是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紧密结合的专业,如何让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后较快地适应工作岗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移动通信岗位群的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分解,经过提炼、整合和归纳,最终确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实施系统化的课程组开发,使课程内容更贴近企业的真实工作任务,体现了高职教育的工学结合特色。 【关键词】岗位群;课程组;工学结合 移动通信是目前最理想的个人通信服务工具,它满足了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人进行通信的愿望,正是由于这个特点,近年来移动通信行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随着3G技术的商业化应用,3G技术的巨大市场及3G网络的巨额投资给移动通信相关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经过调研,我们发现,随着移动通信产业的蓬勃发展,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数量也随之剧增,作为高职高专的毕业生,本专业学生可选择的就业方向主要有三个:移动通信产业链中的技术工人、移动通信行业中的低端工程师、移动通信相关第三产业员工。 本专业应始终以工学结合作为切入点,走校企深度合作的开放式办学道路,充分利用行业的技术、设备及人才优势,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与合作企业对专业进行共建共管,实现学生入学、培养、就业全过程一体化的深度合作。 通过校企合作办学,双方及时沟通,制定出合理的培养方案,应基本形成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和实践教学环节的专业课程体系。核心课程以满足企业岗位需求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参照国家职业资格、行业岗位认证资格标准,围绕校企双方联合开发的专业核心课程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使得课程内容与企业生产对接。 本专业应注重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通过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学生的就业岗位,根据岗位群将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分为: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网规网优、光传输技术、GSM移动通信技术、TD-SCDMA技术、CDMA2000技术这6门核心课程,在核心课程的教学中融入岗位的需求,实现工学结合。具体的核心课程与对应的岗位如图1所示。 图1 专业核心课程及对应岗位 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走向职业化教育,职业资格证书被纳入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课程与职业资格考试对接。学生可以在校期间进行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可以以目前较为流行的中兴NC认证作为出发点,中兴NC认证与目前高职高专的课程体系也较为吻合,可以确保学生的通过率。 为了让课程组能够更好地体现岗位的需求,本专业所有核心课程均应由校企双方共同开发,学校的专业课程老师要送到企业进行定制化培养,保持学校教师对行业最新技术的不断学习,由校方专业教师、企业讲师混编师资来构建校企合作优势互补的教学团队,确保教学的优质实施。核心课程由混编师资共同教授,从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到教材的使用情况均由双方共同讨论完成,整个课程的开发,既符合本专业高职高专的学生特点,又与企业进行紧密对接,保证了技术的先进性。对课程的教授,专职教师以基本理论与文化修养以大学教育为主,企业的兼职教师以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教育为主,基础教育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培养科学的生活习惯与学习方法,教授专业基础理论;企业主体的职业素质与技能训练包括专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专业技能训练以及实习、就业等均以企业方为主导,企业对学生的培养贯穿学生大学生活的全过程,真正使学生接受的教育贴近行业、社会的需要。 为了保证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应积极加大移动通信实验室的建设,移动通信实验室要涵盖现代通信全部主流和热点技术,完全模拟真实的现网运行环境。 校内实训基地设备的充实以及企业专家的介入,可以极大地改善了专业办学条件,实践教学课时大幅度提高,突出了专业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为了实现与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本专业还应开设了岗前综合技能培训课程,本课程由企业的兼职教师来担任,采用工学交替的培训方式来完成,有利于企业灵活安排学生的顶岗实习,在用工淡季,本课程在校内完成,由企业兼职教师利用校内实训基地的设备和仿真软件进行综合项目的培训,让学生能够把零碎、独立的知识点进行融会贯通。在用工旺季,本课程在校外完成,由学生根据顶岗实习的工作岗位从三门实训课程中任选其一来完成,使学生将专业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移动通信专业论文:浅谈职业技能大赛促进我院移动通信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摘要:“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通过分析在移动通信专业设置的“基站建设与维护”、“三网融合与移动网络优化”等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项目的参赛要求,从专业课程体系调整、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改革、实训项目开发、学生职业技能提高等五个方面阐述职业技能大赛对移动通信专业建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职业技能大赛;移动通信;专业建设;高职教育 随着我国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技术在信息化领域中显示着重要作用,工业与信息化部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相关要求,编制了《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推动三网融合工作全面展开、启动TD-LTE扩大规模试验。从2010年开始,教育部举办了几届基站建设与维护、三网融合与移动网络优化的全国职业技能竞赛项目,职业技能大赛引领高职教育的发展,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它不仅可以检验和评价实践教学的质量,也对高职院校移动通信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职业技能大赛引导专业课程体系调整 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竞赛项目引领了当今技术发展趋势,大赛不仅为高职教育指引了专业建设的改革方向,还使课程调整与技术发展相同步,实现了高职教育与企业技术发展相同步。以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为例,分析近年的技能大赛项目“基站建设与维护”、“三网融合与移动网络优化”,辅以到企业开展专业调研,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调整。根据大赛中网优技术的要求,增加与网络优化相关的课程,并调整课程内容,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聘请企业工程师带领学生进行网优项目的实习,使学生能较早地接触现场工作,提升就业层次。根据基站维护与数据网组建竞赛项目,竞赛内容包括通信线路与机房勘察设计、3G基站系统运行维护、数据网组建及配置三个专项内容,新增基站技术与维护课程,调整通信工程施工与管理的课程内容。根据大赛要求进行专业课程体系调整前后对照如表1所示。 二、职业技能大赛带动师资队伍建设 职业技能竞赛的学生比赛成绩与幕后指导老师的水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生的技能比赛也是指导老师的专业技能与教学水平的较量。师资队伍的高素质是保证学生技能大赛取得好成绩的基础。针对比赛,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以全面提升团队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采取“引、培、挂、带”和专任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互兼互聘,双向交流”等措施,多层次、多渠道地聘请一批掌握移动通信新技术的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参与专业建设、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并指导技能比赛。同时,从企业引进一批技术专家、能工巧匠充实专任教师队伍,通过对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多渠道的实践锻炼和业务培训,提高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构建一支能满足教学与技能比赛需要、素质高、能力强、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显得尤为重要。 三、职业技能大赛推动实践教学改革 传统教学是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实践技能教学,而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技能的培养必须受训者亲自操作,在操作的基础上摸索和总结。技能大赛在考查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对学生掌握知识能力进行检验。所以,在日常的实践教学中,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训基地装备实训设备时,既要依据技能大赛的设备要求,也要适应企业生产实际的需要,有效地促进专业课程的建设,专业教师可以不断完善课程教学内容,并根据新的实训设备开发新的课程。例如,在三网融合与网络优化项目中,对移动网络优化要求参赛队员两人配合进行路测,再对路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出具分析报告,并能对路测中的故障提出解决方案。根据这一思路,将网络优化课程设置为80学时,其中40学时为实践课时,要求学生掌握软件的安装与使用,并与运营商联系,对现实的移动网络进行测试分析,与现场的要求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四、职业技能大赛指导实训项目开发 近年来,我院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现代化实训中心,为承办三网融合与网络优化、基站建设维护与数据网维护项目的省赛,建设了接入网实训室、网优实训室、移动基站实训室,并根据比赛项目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设置了以下综合实训项目:完成EPON的设备配置和网络连接,并完成语音业务、数据业务、IPTV业务的开通;EPON故障的排除;完成指定地点的路测,完成路测报告;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在仿真软件上完成Wcdma系统搭建,配置参数,并测试验证配置成功;在仿真软件上完成wcdma系统的故障排除;通过职业技能大赛,也给毕业设计提供了与现场同步的课题,使学生能与现场零距离地接触,毕业后能很快适应企业需要,并未将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五、职业技能大赛促进学生职业技能提高 大赛改变了学生的命运,点亮了学生的人生。对参加比赛的学生,不仅要掌握课堂的教学内容,还要能举一反三,积极拓展自己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职业技能大赛是团体项目,要求学生具备团结合作精神。大赛激发了学生学习技能的积极性,越来越多的学生关注技能大赛,踊跃参赛。通过大赛提高技能的同时,也有助于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大赛可以带来更好的发展机遇,提高就业层次。有些参赛学生还没毕业,就已和企业签了就业意向,由于在比赛中得到了与现场工作一致的训练,一毕业到企业上班就成为了企业的专业骨干。职业技能大赛作为中国职业教育的重大制度创新,在近年来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根本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保证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职业技能大赛的引领下,通过加大校企合作的深度,增加学校之间的交流,对专业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学生职业技能等四个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移动通信专业论文:高职移动通信专业英语项目化教学设计探索 【摘 要】通过分析高职移动通信专业英语教学的特点及存在问题,论证开展项目化教学设计的必要性,详细阐述高职移动通信专业英语教学设计的具体方案。 【关键词】高职 移动通信专业 专业英语 项目化教学设计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先进的移动通信设备和产品不断涌现,许多企业的设备和产品都配备了英文的使用手册及说明书。此外,常用的仿真软件、学科前沿的研究论文、移动通信专业教材、互联网上的大量专业技术资料等多数也是英文的,因此,移动通信专业的大学生学习专业英语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移动通信专业英语教学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移动通信专业英语和通用英语的教学在词汇、语法和内容方面都有所不同。在词汇上,移动通信专业英语教学中词汇专业化,赋予了原有的普通词以新义,还有同一词义多专业化的情况出现;在语法上,移动通信专业英语教学中倾向于更多地使用名词,而且文章中经常出现含有许多短语和分句的长句;在内容上,移动通信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包括电子技术、通信原理、程控交换、数字信号处理等,内容多、知识面广,但课时有限。 由于具有上述特点,移动通信专业英语教学的开展较为困难,主要存在如下方面问题:第一,学生缺乏学习热情。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较差,英语口头表达的能力较弱,英语的语法知识比较欠缺,因此,面对比通用英语更为专业、更为复杂的专业英语学习时,学生的积极性往往不高。移动通信专业学生也不例外。第二,缺乏合适的教材。各高职院校在选用专业英语教材时普遍比较盲目,各类教材也比较混乱;教材粗制滥造的现象较为严重,很多教材内容比较乏味,无法吸引学生;过于强调阅读和翻译的训练,忽视了听说和写作的训练。第三,教师能力水平不高。许多专业英语教师授课时是以汉语为主甚至完全使用汉语;专业英语教师以学术型为主,缺乏既掌握专业知识又具备英语授课能力的教师。第四,教学手段相对落后。课堂中很少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投影、幻灯、影视、动画或多媒体课件等来丰富教学,授课方式仍旧是以教师为核心的传统方式,过度强调课堂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忽视了学生对教学的参与。第五,教学方式比较落后。传统教学方式强调学生通过对知识的重复来达到接受的目的,缺乏灵活性、综合性,不重视能力的提高。而且,对于书上的知识点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会让学生学习时感到知识点孤立分离、没有连贯性,不知道每个知识点在实际中的用处,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不断地重复学习这些知识点,导致学生所具备的仅仅是模仿教师和书本的能力。 二、移动通信专业英语项目化教学设计的必要性 上述移动通信专业英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导致高职学生的专业英语教学只强调单项技能的培养,缺少实际应用能力培养,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工作中很难从容地运用英语处理专业问题。而移动通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是非常灵活的、知识面很广,且因为专业发展快,知识更新快,对专业知识的交流、获取能力要求比较高。因此,高职专业英语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手段,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目前国内外十分流行的项目化教学法,能较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果。 项目化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既是一种课程模式,又是一种教学方法。它以项目为载体,以成果为目标,采用团队合作的形式,在项目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思考和探究。项目化教学通过设计学习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开展创新性的学习活动,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共同营造学习环境是项目教学法的宗旨,它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强调以课本为基点,以项目为延伸,贯彻项目由学生独立完成的学习方式,重视项目成果展示的评价手段。 可见,项目化教学对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很大助益,在移动通信专业英语教学中开展项目化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项目化教学法不能不根据实际情况生搬硬套到具体专业的教学中,不顾实际情况的应用将会导致项目化教学法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因此,有必要根据移动通信专业英语教学的特点及存在问题,对移动通信专业英语项目化教学进行设计。 三、移动通信专业英语项目化教学的具体设计 移动通信专业英语项目化教学设计,即依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知原则,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的整合和补充,考虑到课时限制和学生的专业知识背景,将课程分成6个项目进行教学,每个项目又分为5个阶段:工作任务分析、项目计划制订、项目实施记录、成果检查评价、项目文件归档。在项目开始之前,教师要先对必要的准备知识进行讲解;在成果检查评价阶段,教师要对该项目包含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该项目所涉及的知识点将贯穿始终;在项目完成之后,设计一个任务并强调该项目涉及的重要知识点。 (一)6个项目的教学设计 项目1:移动电话机的认识。知识点:手机的工作原理、分类、特点、主要部件的英文词汇及表达,手机整机组成框图、主要工作电路图的英文识图等。任务:写一篇关于移动电话机的简短的英文介绍资料。要求学生在课后通过查阅参考书、资料,充分利用网络、实训基地等了解常用移动电话的原理、性能、分类、特点及构成部件的英文词汇以及英文产品介绍的撰写格式。 项目2:接收机、发射机射频电路和频率合成系统。知识点:接收机、发射机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的英文词汇及表达,通过分析某个典型机型的接收机和发射机电路来强化学生对英文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任务:根据所给的手机接收机和发射机电路图纸,写出电路核心部件的英文词汇并用英文描述工作原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任务,在课后通过查阅资料或上网搜索等方式尽量多地阅读英文版电路图,然后使用CAD软件合作完成电路图及介绍。项目完成后,经过筛选进行优秀作品展示,教师可就该作品用英语对班上学生进行答辩,检查效果。 项目3:移动通信系统的认知。知识点: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及系统构成,工作方式及编码与调制,移动通信的组网及相关网络结构的英文词汇及表达。任务:由学生选择某一个移动通信运营商的网络作为项目对象,用英文描述其网络结构、组网过程、网络特点与结构、移动性和安全性管理方式等,从而掌握关键英文词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后通过查阅图书或上网搜索等方式收集资料,合作制作项目书;假设教师为客户代表,要求学生使用英文推荐自己的移动通信网络。 项目4:移动通信业务。知识点:2G/2.5G(PAS/CDMA/GSM/GPRS)系统、3G(WCDMA/CDMA2000/TD-SCDMA)系统、卫星系统业务的英文词汇及表达。任务:采用校企合作方式,校内、校外同时开展活动,让学生到移动营业厅、电信营业厅和联通营业厅去了解目前系统业务的种类、应用等。以小组为单位,最好是不同运营商来分组,到营业厅去了解和收集目前移动业务和一些新的业务,做好记录,通过整理后形成英文的调研报告。 项目5:基站的安装与设备维护。知识点:有关基站设备(模块面板、接线)、配置操作(配置软件、IDB操作)、基站常用工作参数和故障码的英文词汇及表达。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某个品牌的数字基站设备,在课后通过查阅资料或上网搜索等方式,小组合作制作英文版的基站设备安装、配置和使用说明书;要求学生对说明书作英语口语表述,简单说明设备的安装、使用和维护方法。 项目6:移动通信新技术展望。知识点:有关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前沿、行业动态的英文词汇及表达。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后通过使用图书馆或上网搜索等方式,查阅相关文献与技术资料,了解移动通信的技术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自主选择一个汇报题目,小组合作制作英文版的展示PPT,要求图文并茂,并用英语口语进行介绍。 (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5个阶段的设计 以下以项目2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教师要对必需的准备知识进行讲解。利用学生已经学习过手机电路图这一背景,引导学生掌握读图识图、电路分析、查找故障的工作流程,从而引出项目所需的知识点。然后结合电路图,要求学生清楚知道电路图所表达的信息,图纸信息决定了我们所选的机型所具备的功能、维护的方法,等等。还要结合教学内容,补充相关资料,使学生掌握接收机、发射机电路及电路故障维修所需的英文词汇及表达。在知识准备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已学过的专业知识导入,保证学生能在专业知识的语境中进行专业英语学习。并且,知识讲授应以段落为单元,先让学生独自完成阅读,理解段落大意,然后再对句法进行解释,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在专业背景下用英语思考问题的习惯,从而真正地把英语作为准确获取专业信息的工具,为专业服务。 其次,项目化教学的开展分为5个阶段:一是工作任务分析。根据所给的手机接收机和发射机电路图纸,写出电路核心部件的英文词汇并用英文描述工作原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任务,在课后通过查阅资料或上网搜索等方式尽量多地阅读英文版电路图,然后使用CAD软件合作完成电路图及介绍。项目完成后,经过筛选进行优秀作品展示,教师可就该作品用英语对班上学生进行答辩,检查效果。该任务在做完准备知识的讲解后就确定下来,便于学生带着任务听课,提高教学效果。二是项目计划制订。将全班学生按3~4人为一组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制订项目计划,包括以下内容:资料的搜集、方案的论证、任务的完成。三是项目实施记录。实施过程由教师监控,学生独立完成,其间小组各成员分工查找、收集资料,各组员分别对自己负责的部分做出最佳方案,然后由组长负责汇总并组织论证,最后合作完成CAD电路图和英文介绍。四是成果检查评价。该阶段以教师为主开展,侧重对项目知识点的评价,可以分为小组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讲评等。教师要对各小组的项目完成质量进行总结,学生通过自评、互评,学会正确、客观地评价他人和自己,取长补短,总结经验,完成项目总结报告。五是项目文件归档。整个项目完成后,将学生作品和教师的评语一起存档,这些资料在课程结束时将作为对学生学习评价的参考。 综上所述,项目化设计的教学模式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激发了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实现了有效统一,为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移动通信专业论文:高职移动通信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设置方法探究 摘要:本为以高职移动通信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为例,对其现状进行的分析,并针对现实情况,探究了课程体系结构的设置方法,纵向从行业调研出发、通过岗位设定、能力分析、逐步完成课程设置内容;横向从能力进阶角度,将课程体系结构设置为基础能力、核心能力和综合能力三个横向模块,完成课程开设顺序的制定;并且提出了课程体系结构的调整周期和方案。 关键字:课程体系结构;移动通信;纵向;横向 1移动通信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现状分析 1.1移动通信行业发展快变化快 移动通信技术作为新兴技术产业,近20年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和巨大变化有目共睹。通信模式从1G发展到第四代移动通信LTE,移动通信电话从非智能机到高端智能机,从单一的通话工具发展为全面的网络信息通信工具。移动通信行业的特点就是发展快,变化快,覆盖行业广,整个移动通信有很大的人才需求,并且不断的产生新的就业岗位。如何根据行业特点和现状,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高职类毕业生,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1.2学生差异性 作为高职教育,培养大专生和本科生的目标和方法是不同的。即使是高职的学生之间也有很大的个体差异。能力有高低;擅长的方向也是不一样的,例如有些学生擅长技术,可从事硬件或软件类工作;有些学生擅长和人沟通,更能胜任销售服务类工作。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和发展方向。 1.3课程体系结构可能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移动通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结构,可能会存在以下几种问题:1、内容陈旧,对当前行业现状分析不充分,无法把握到岗位,新型人才的缺口。2、培养目标过于单一,移动通信行业就业岗位类型广泛,学生之间又存在差异,单一的培养目标会使学生毕业后就业受局限,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发展。3、培养目标过于广泛,以至于学生只学到皮毛,任何一个岗位的要求都达不到。4、课程体系结构设置时,没有遵循一套合理的方法,可能会导致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之间的关系不清晰,课程与课程之间没有承接关系,或者顺序混乱,使学生陷入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的困惑之中,影响学习效果。 为了能解决以上问题,本文以移动通信专业为例,对课程体系结构设置方法进行了研究。 2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设置方法 本文探究的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设置方法的基本原则是:培养目标紧随行业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差异性;课程设置针对岗位职责和实际工作过程;课程内容循序渐进;课程实施采用工学结合的方式;课程评价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包括专业知识、岗位技能和社会能力;借鉴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经验;结合本学院实际情况,对照行业标准,开发适用于移动通信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 移动通信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的开发分别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交叉分析。纵向以行业调研为出发点,逐层分析行业所提供的岗位,岗位所需要的能力,培养这些能力需要设置的课程,从而完成课程体系结构中课程开设内容的制定,如图1所示;横向分析以岗位设定出发点,以2~3个岗位为培养目标,以学生的能力进阶为导向,将课程设置对应为基础能力、核心能力和综合能力三个横向模块,完成课程体系结构中课程开始顺序的制定,如图2所示。 2.1课程体系结构纵向分析 (1)行业调研 行业调研要从几个方面进行:深入企业考察、访谈行业专家,掌握劳动力市场需求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对往届毕业生进行就业情况和满意度调查, 从而掌握行业现状,把握人才需求情况。为岗位的设定收集充足的信息。为此我们对以下通信相关行业与部门企业进行了调研:三星视界移动有限公司、中兴通信、洪山移动公司移动通信基站实训中心等企业;调研的过程中对业内专家进行了访谈;电话联系了往届移动通信专业毕业生了解就业情况;除此以外还与学校领导,教育专家以及专业教师进行了共同研讨。 (2)岗位设定 根据行业调研,确定若干就业岗位作为培养目标, 明确专业培养方向和内涵,确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和职责, 这是实际工作和课程之间的桥梁,典型工作任务来源于企业, 是指职业岗位中相对独立的、系统的、关联的具有自身工作流程的各项工作。[1]移动通信专业制定了三个就业领域为培养目标:岗位A通信电子产品研发、制造、检测、维修;岗位B移动终端软件、移动互联网开发;岗位C客服,产品销售和业务推广。以岗位A为例,岗位任务包含:电路设计,绘制电路图,PCB制板,电路焊接,问题电路检测与维修。 (3)能力分析 依据每个岗位的职责解析与重构学生所需的能力。将岗位职责解析为具体能力需求,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重构这些需求为对学生的具体能力要求,将这些能力要求进行分类汇总为知识,技能,和素质三个方面。能力的分析对课程制定至关重要,能力需求分析准确完整了,后期的课程开设才能做到合理,充分。以岗位A为培养目标,学生需要的知识包括电子电路基本知识,编程语言,移动通信产品特点;需要掌握的技能包括计算机的操作,电路图绘制,软件编程能力,制板,电路焊接,电子仪表使用,电路检测,编写开发文档,掌握一定程度的专业英语;需要的素质有,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和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4)课程设置 依据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专业技术课程开发,与校内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有机结合,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正确处理好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三者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掌握从事相应岗位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对于岗位A这个目标而言,开设的课程有:综合电路实训、单片机、手机维修实训,校外定岗实习等。教学过程要求以任务为导向,例如综合电路实训这门课程,它贯穿3个学期,将传统的模电、数电、高频电路等理论教学融入到工作任务中,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2.2课程体系结构横向分析 任何一个岗位的能力培养都是随着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不断培养起来的,由易到难,由分散到综合。根据以上的岗位能力分析,按照进阶的步骤设置为基础能力、核心能力和综合能力三个横向模块。 基础能力主要培养学生基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基础的程序语言的应用,还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核心能力为专业设计课程,主要以模块化的项目为导向,学生实践为主的学习,在实践中获取相关知识;这一阶段学生要掌握的是各个岗位必备的核心内容。;综合能力培养;以综合项目为驱动,对前期所学知识的综合训练,巩固以前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职业素养,同时还包含一些行业拓展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在企业的工作岗位上进行锻炼,促进学生提高专业技能,融入现实社会,规划职业未来。为毕业后成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做好充分准备。[2] 图2课程体系结构横向分析 2.3课程体系结构与时俱进 课程体系结构不能一成不变,社会需求在变化,学生在变化,课程体系结构也要与时俱进。每两三年就必须做一次整体调整,从行业调研到最后课程设置,以适应市场大的变化;每学年要做一次细节调整,根据上一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岗位对能力要求的细微变化对课程的教学内容,项目设定进行优化。 3 结束语 以上是对高职移动通信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设置方法的探究。纵向从行业调研出发、通过岗位设定、能力分析、逐步完成课程内容设置;横向从能力进阶角度,将课程体系结构设置为基础能力、核心能力和综合能力三个模块,完成课程开设顺序的制定;并且提出了课程体系结构的调整周期和方案。 (作者单位:武汉城市职业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移动通信专业论文: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摘 要:针对高职院校移动通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多为本科层次的“克隆”,提出了一种全程全网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建设全程全网实训基地,实现全真的实训环境,改善授课和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培养符合专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复合型通信人才,促进专业深层次的发展以及学生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移动通信 全程全网 通信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通信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已进入包括传真、可视图文、会议电视、可视电话、电子信箱和电子数据交换等多项技术在内的新阶段,使得现代信息社会对通信网络的接入、交换、传输及相关应用的人才需求量激增。同时,以3G、NGN等技术为代表的新兴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通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当前,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适应我国信息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全程全网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与实践 现代通信网络由电话通信网、移动通信网、数据通信网、计算机通信网等基本网络组成。在通信专业的教学中,应拥有和实际对应的能够在多个用户间相互传递多种信息的网络。然而,大多数的通信教学采用的是通信实验箱上的可编程逻辑器件搭建的模拟通信网络,它们与实际通信系统相差甚远,无法营造实际的工程环境。缺少与实际岗位环境贴近的实训条件支撑,很多教学内容无法开展,更谈不上学生岗位职业技能的培养。由于现实的通信网络必须保证服务质量,不能有中断发生,因此学生到通信公司的实际运营网络进行现场动手操作的机会非常少。 我院通过与通信公司合作,对主流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无线基站等)进行二次开发和改造,以其最小配置在学校构建了一个全程全网综合通信实训基地。在教学方法上创造了一种适合于通信专业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领域,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从事数据通信网络设备的安装和配置、宽带接入网络的运行和维护、网络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互联网业务应用、网络管理等方面的技能应用能力。通过实际工程渗透专业基础知识,在动手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训中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逻辑思维。由于完成实训目标需要整体协作才能做到,学生可以真正体会到全程全网在通信中的重要意义,因此,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 全程全网人才培养模式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具体表现形式,既包含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又突出了一线技能人才的实践技能。全程全网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体现职业教育的本质,即“面向第一线,着眼高技能”,可以增加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耦合度,可以及时调整和更新授课内容,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前瞻性,打通高职教育和就业的通道,实现零培训就业。全程全网人才培养模式按照“2+1”和“2+0.5+0.5”相结合的形式开展[1]。前两年在学院学习,第三年由企业通过初步考核,获得资格的学生成为企业准员工,进入企业一线岗位进行岗前强化培训、顶岗实习,实习结束后成为企业正式员工,即为“2+1”模式;其余学生组成某企业“××班”,第五学期学院积极引进企业课程资源,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完善和修改教学计划,制订模块教学标准和教学设计,进行岗位培训。第六学期在企业岗位顶岗实习。实习结束后,根据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和实习考核结果,由企业方和“××班”毕业生进行“双向选择”。 2 全程全网的课程体系建设 由于学生的未来将面对一个完整又错综复杂的通信网络,其子系统之间有众多的关联,为了增强学生对全程全网的理解和提高其对通信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通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能够整合各种专项通信技术,突出全程全网的整体性,并与理论学习有机结合,相辅相成[2]。课程体系是以整体的网络环境和有步骤的工程为目标,依据专业调研和工作任务分析的成果,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照工作过程的需要进行知识的选择和内容的取舍,围绕岗位群和就业岗位确定具体的课程设置。通过深度校企合作,聘请企业现场专家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行业企业典型岗位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的“五步工作机制”。 整体的课程体系由素质平台和专业平台课程构成。其中素质平台课程主要包括英语、数学、体育、形势与政策、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课程,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必不可少的基础性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以网络通信为主轴,以移动通信工程实施、GSM、3G系统维护与优化、传输交换设备安装与维护为核心,按照学期阶段性能力设置递进的课程链[3]。 第一学期是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主要是移动通信专业的入门认知课程,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掌握通信专业的概貌和基础。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通信网基础等课程。第二学期是专业核心基础课程。本学期学生开始接触通信专业的核心基础知识,主要课程有:数据库系统与应用、数字与数据通信技术、移动通信工程实施、宽带接入网技术等课程,奠定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第三、四学期是专业提高课程。在这两个学期中,以整个全程全网通信体系为载体,将相关知识按工作过程划分关键技术,提炼工作任务,每个任务包括了学习要点、任务描述、相关知识、任务实施、考核要点和能力拓展等内容。主要课程有:网络操作系统、交换与路由技术、IP网络多媒体通信技术、GSM、3G系统与维护、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光传输设备开局与维护、防火墙技术与配置、数据网规划规划与实施等。第五、六学期是专业拓展阶段。第五学期可以选择在企业顶岗实习一年,以拓展专业技能;也可以参加某企业“××班”,培训一个学期,第六学期在企业岗位顶岗实习。 3 通信综合实训基地的建设 高职通信专业要不断完善适应信息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并依托实践教学大力改革现有课程教学模式,实行“教学内容工程化”[4]。学校与通信企业联合建设通信实训基地,可以树立通信企业的社会形象,建立企业员工的培训场所,学生通过实践真实通信网络加深对相关工作的理解,实现合作双赢。保证了使用有限的建设资金,将真实运营网络浓缩到学校的实训基地中,学生能够对实际通信网络及设备进行操作和管理,达到促进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训练动手能力、对通信网络的工作原理及过程全面深刻了解的目的[5]。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通过校企合作,资源整合,引进通信界知名企业的培训理念,开设一系列实训课程和工程项目,使学生精维护、重调试、懂施工、懂管理,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考虑到一个通信局的系统构成和通信网络的发展,以及全程全网的思想,整个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子系统构成:程控交换系统、光传输系统、宽带接入系统、移动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系统、电源及布线系统、网络管理系统。由于我校高职通信人才的就业的岗位群主要定位在无线基站的安装、调试、管理、维护及无线网络的测试和优化等方面,所以移动通信系统只需建设基站收发台(BTS)和基站控制器(BSC),并使用最小配置,就可以满足学生实践教学的需要,且可节省大量资金。该系统能满足30组学生同时实训的需要,包括课内生产实践、验证、毕业设计,也能较好地满足毕业班学生实习的需要。 通信综合实训平台主要用于学校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在校实训和顶岗实习,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接受能力,实训项目设计了基本实践(验证性实践)和提高型实践(综合性、应用性实践),以全面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主要实训:(1)系统实训,提供话音通信系统、图形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系统等实训。(2)传输系统实训,提供PCM、SDH、PDH等实训。(3)交换系统实训,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软交换等实训。(4)接入系统实训。有线ADSL2+、宽带认证计费等实训。(5)移动通信实训,提供GSM或CDMA系统的BTS、BSC等设备的配置与维护实训。(6)数据通信实训,主流路由器、三层交换机、IPV6及二层交换机的配置与各类组网实训。 4 结语 基于“全程全网”理念下,以建设通信综合实训平台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善了通信技术的实训条件,更新了教学观念,提高了教学质量,对学院的教学和发展均有重大意义。同时,通过与知名通信企业合作,引进通信行业先进的企业教学模式与理念,弥补了通信技术实训抽象造成的职业技能缺失,逐步建立起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移动通信专业论文:高职院校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模块组合、双轨联动”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探索 【摘 要】本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共同开发基于移动通信相关典型岗位工作任务,包含5种技能模块、3个层次的模块化、分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制定模块化实习实训与教师培训实施方案,开发一整套按模块、分层次的实践教学计划、训练标准和考核标准,嵌入“MIMPS”企业教学法,创新“双轨联动”实践教学组织模式,创新基于“任务单”的考核评价机制,实施双证教育,设计“模块组合、双轨联动”的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模块组合;双轨联动 1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总体目标 1.1 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形成“面向市场、行业主导、适时互动”的实习实训与师资培训体系[1],根据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要求,在企业专家指导下,对接行业需求,制订覆盖本专业主要技能和职业态度、职业素养要求的模块化实习实训与教师培训实施方案,明确各模块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形成分模块的训练与考核标准[2-3];根据职业技能形成的内在规律,科学划分实习实训阶段(单元),制订不同阶段(单元)实习实训教学计划,建立实施方案与阶段(单元)计划有机结合,阶段(单元)计划又相对独立的实习实训体系,适应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不同就业需求的实训需要,提高实习实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4-5]。 1.2 实践教学组织与实施 以分组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为主要手段,实施以作品(典型工作任务、工作项目)为载体的实习实训和师资培训,全程实现“做中教、做中学”;师资培训按照专业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顶岗实习等环节组织实施,对项目训练过程和形成的结果进行考核[6];开展教学观摩活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国家或行业设有职业资格鉴定的专业或相近专业,毕业生获得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行业企业认证证书比例达100%[7]。 2 高职院校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思路 分析移动通信技术岗位职业能力,结合通信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和中兴通讯NC认证,构建包含核心网运行与维护、基站建设与维护、无线网络优化、移动客户服务、手机软件开发等5种技能模块,按初级、中级、高级3个层次划分,系统设计集教学、培训、认证、生产、研发5种功能于一体的“学历教育-职业培训融合”的模块化、层次化实践教学体系;以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为主要手段,嵌入“MIMPS”企业教学法,实施以移动通信相关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实习实训和师资培训,推行“双轨联动”实践教学组织模式,以职教新干线为平台,建立基于“任务单”的考核评价机制[8]。 3 构建“学历教育-职业培训融合”的模块化、层次化实践教学体系 3.1 实践课程开发流程 图1 基于工作岗位的实践课程开发流程 依托校企合作共同体和校企一体委员会,完成移动通信技术岗位职业能力的调研,深入开展职业岗位能力、职业素养的需求分析,按“专业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实践课程”的逻辑顺序开发实践课程,如图1所示。 3.2 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随着移动通信产业的转型升级,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就业岗位呈多样化趋势,根据企业调研,移动通信产业正在形成四个主要的职业岗位群:移动核心网运行维护、基站建设与维护、无线网络优化、移动客户服务、手机软件开发。根据岗位分析,按入职岗位、拓展岗位、晋升岗位进行归类,将移动通信工作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借助于“校企一体”优势,将高职学历教育课程与企业职业培训课程相融合,构建集教学、培训、认证、生产、研发5种功能于一体的“学历教育-职业培训融合”的模块化、层次化实践教学体系,如图2所示。 图2 “学历教育-职业培训融合”的模块化、层次化实践教学体系 在企业专业共同参与下,对接移动通信产业战略转型和4G技术的需求,建立基于岗位能力的模块化实习实训与教师培训实施方案,形成分模块的教学目标、训练标准和考核标准,开发一套按模块、分阶段、分层次的实践教学计划,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准,按照共享开放的原则,制定实践教学资源建设标准。 4 嵌入“MIMPS”企业教学法,创新“双轨联动”实践教学组织模式 4.1 “MIMPS”企业教学法 全面实行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嵌入中兴通讯NC学院设计的“MIMPS”企业教学法,如图3所示,采用分层交织的企业教学法,全程实现“做中教、做中学”。 根据不同课程的性质和特征,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形式和手段。如《3G基站运行与维护》、《交换设备操作与维护》等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移动终端维修》、《无线网络优化》等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电信业务与营销》、《IP通信》等课程采用现场教学法。 图3 “MIMPS”企业教学法示意图 4.2 “双轨联动”实践教学组织模式 充分利用“校企一体”办学优势,依托校企合作共同体,吸收企业优质资源,集教学、培训、认证、生产、研发5种功能于一体,构建学校与企业“双轨联动”安排学生实习实训和师资培训,如图4所示。学生(学员)在与企业真实职业环境同步的校内实训室、工作室,进行核心网维护操作、基站维护操作、网优方案设计、3G/4G移动业务产品和营销方案设计、手机应用软件开发、ZTE产品协同创新等生产性实训,此外,联合企业安排顶岗生产实习,让学生(学员)在企业机房和运营现场进行核心网运行维护、基站运行维护、无线网优化、3G/4G移动业务产品营销、手机应用软件市场推广等实际生产工作,同时注重将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融入教学全过程,促进学生(学员)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协调发展,与企业完全对接。在“双轨联动”过程中,学校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代维认证、人才支撑、10086客服运营、工程方案设计、产品开发等生产型支撑服务,企业为学校提供企业管理流程、企业案例、企业项目、企业实习岗位等服务,从而提升实训和培训教学质量。 图4 学校与企业“双轨联动”实践教学组织模式 4.3 师资培训体系 师资培训体系由“中级专业能力训练模块+高级专业能力训练模块+顶岗实习训练模块+专业教学能力模块”组成,其中初级专业能力作为可选模块,初级、中级、高级职业能力训练内容如图20所示。教师培训增加实践课程教学设计项目,提高专业教师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课程教学设计能力,使教师掌握职业教育实践课程开发设计方法,定期开展各类教学观摩活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师资培训体系如图5所示。 图5 师资培训体系 随着高职院校推行的按工作任务对课程进修解构和重构工作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以笔试为主要形式,以卷面成绩为主要依据的考核方式不适合评价学生在工作任务课程学习过程中所积累的各项能力[9-10]。以职教新干线为平台,建立基于“任务单”的考核评价机制,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活动中要做好记录,收集并保存“任务单”,学生用“任务单”来申报自己的学习成绩。确保实训和培训教学质量,依托通信行业特有工种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中兴通讯NC认证中心,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和企业认证,使学生获得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行业企业认证证书比例达到100%。 5 结束语 为保障“校企对接,双轨联动”生产性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正常实施,一是高职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教学体系改革,组建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团队,聘请企业专家,全程参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保障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正常运行;二是建立责任制度、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管理制度、教学检查制度等,做到实践教学体系开发、实践教学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组织实施等项目人员落实、责任落实、资金落实;三是依托校企合作单位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实践教学体系设计顺利实施。 移动通信专业论文:高职电力特色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建设与实践 摘要:根据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区域特点及电力行业背景,以Android智能终端的迅猛发展和智能电网快速建设为契机,通过校企合作制定了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了具有电力特色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师资队伍。依托合作企业,完善专业的学生实践环节,提高了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职业素养。 关键词:电力特色;Android;专业建设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与普及。2012年,全球智能移动终端出货量约7.2亿部,其中,谷歌Android开放平台架构的终端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同时,Android移动终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被大量应用,社会上以及电力系统为Android技术工程师提供了大量岗位。 高职教育的任务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要针对明确的职业岗位,为了满足产业技术发展的需要,拓展专业人才的岗位范围,专业培养目标必须注重行业特色。[1]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立足于京津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圈,依托电力行业,并结合我院办学条件开设了移动通信技术(Android软件开发方向)专业,为社会及电力行业培养Android移动终端软件设计与开发的高技能人才。 一、专业定位与校企合作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对新设专业论证不够充分,缺乏全面的市场调查和严格的科学分析,不考虑自身条件、自身特色和未来社会的需求,致使专业趋同现象严重,造成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2]我院在专业开设前对区域经济、我院特色、行业需求进行了充分的调研与论证,最终确定了专业的定位,并且结合自身条件选择了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 1.专业定位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根据移动通信技术行业发展及智能电网中信息通信技术的需要,针对移动通信和智能电网信息通信中智能移动设备程序开发与系统支持岗位,面向社会软件通用方向以及电力通信方向,培养具有Android系统移动智能终端及Java软件开发与维护的技能,掌握Android平台软件及Java软件开发流程,并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2.专业建设中的校企合作 我院在专业建设的初期就与河北新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定了校企合作方案,实施了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四合作”机制,实现了“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模式,即我院与新龙公司共同担任人才培养的主体。 移动通信技术与谷歌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加入了谷歌公司的“Android学术合作计划”,分享谷歌公司的优秀课程建设资源,参与谷歌公司组织的各项活动,包括师资培养、大学生挑战赛、创新项目等。通过与谷歌公司合作,及时了解Android架构的发展与变化,培养师资队伍,锻炼学生的设计开发能力。作为具有电力特色的专业,我院与电力公司人力资源与职工培训部门建立了长效沟通机制,定期交流指导专业的建设。我院定期派遣专职教师到供电公司下场锻炼,深入了解电力行业在智能移动终端设备岗位的职务需求,同时培养移动通信技术的师资队伍。学生顶岗实习与综合训练阶段,派遣学生到电力公司指定岗位顶岗实习。 二、加强课程建设 课程是为了实现一定培养目标而精心选择的教育与训练内容的范围及其安排的总和,是专业建设的核心。课程不仅要教授学生技能以适应生产世界的要求,还要注重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建构,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与内在精神建构二者的有机结合。[2] 本着课程不仅是教育还是培训的目的,我院针对培养方案,经过与合作企业技术部门和培训部门反复论证,最终形成了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主要课程如图1所示。 课程体系分为两条主线、六个阶段、四个方向(数据库、java开发、Android开发、电网通信)。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既具有软件专业通用性,又具有我院的电力特色。在不同学期根据情况安排企业人员进行专业引导与教育、课程项目全程贯穿引导、素质拓展、心理讲座、职业素养培养等,综合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力、心理素质;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并由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和考核。 1.教学内容建设 在核心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过程中,通过对实际工作岗位中的应用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依据通用性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序化,将整门课程设计成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学习情境,既考虑到实用性,又兼顾到知识的逻辑性,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习和练习一些毫无关联的小程序来理解与掌握程序流程,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一筹莫展的教学问题,使学生在开始学习程序设计时就理解未来工作中将要遇到的概念和问题,充分体现了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现实工作的实际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在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组织上本着“必需,够用,切实可行”的原则,力求体现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教学为辅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适应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为目标。打破学科体系,以能力为主线,把理论、实践内容进行充分融合,把多种相关技术整合成一门课程,强化案例式教学和知识的模块化。 2.教学手段与考核方式建设 (1)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充分利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室、网络资源、电子平台和第二课堂等多种手段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工作效率,在学生和教师间均获得了良好的反馈。 利用一体化教室构建贴近实际工作的教学环境,课上教师讲完理论部分,亲自动手做演示,带领学生动手完成本次课内容,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认识,同时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所有课程的多媒体课件、源代码等资源对学生全部公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结合手头的教材,及时复习巩固已经学习过的内容,预习新的章节。 沟通与交流的过程就是知识传播的过程,每学期会安排两次师生座谈会,由系部安排教师与学生代表进行沟通交流。除面对面的交流之外,电子邮件、BBS、E-mail和QQ、MSN等均是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通过这些手段,学生有问题可以及时请教和反映;而教师也可以及时得到反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手段和进度进行调整,从而改善教学效果。 (2)灵活多样的考试考核方式。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所有课程考核都是以能力为中心,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即通过课堂教学过程考核、实训项目考核、单元测试考核、期末理论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其中课堂教学过程考核强调平时的出勤、课堂纪律、课堂表现和作业;实训项目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单元测试考查学生对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期末的理论考核考查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为了有效考察学生的项目能力、动手能力、理论知识、职业素质等综合素质,在专业课考试方式的改革上做出了多方面的探索。 首先,对传统笔试一考定终身难以考察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做了完善,加大了平时对学生考查的力度,设立了多处考查点,将平时上课的评价成绩纳入考核体系,要求学生注意平时积累,而非考前突击。 其次,上机考试方面结合具体的专业课程,以项目为单位组织考试题目,且多是一次考试布置一道完整的项目题目,综合考查学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再次,针对每学期末的项目实训,采取项目组答辩的方式,除了对项目小组的项目成果进行评定之外,对每组的成员个体也要单独考查,从技术能力、团队合作到精神风貌、语言表达,都会有一个综合评价。 最后,通过与企业合作,引入企业的考核模式,由企业出题并派监考教师来考核学生,试卷或者上机项目由他们来组织评审,这样一方面题目更贴近真实,更贴近企业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实现了教考分离。 3.教材与教学资源建设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在选取教材上尽量选用面向工作过程思想编写的教材,使用任务驱动,围绕工作任务展开知识点的讲解,使学生在“做中学”。通过分析工作任务制订工作步骤,在实现任务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点的理解,并最终完成工作任务。教材中选用的任务和案例都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代表性,选择了在程序开发中经常使用的功能作为程序案例,使学生在今后的实际项目开发中能直接利用相似的程序功能。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积极选取企业教材,并按照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要求,与企业合作共同编写与就业相结合,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培养,适合基于工作过程的教材。另外,每学期期末的实训项目均来自企业。 三、实践教学 1.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移动通信技术专业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突出实践教学地位,实践教学学时为1990个小时,占总课时的62%。所有实践课程都制定了相关课程标准。实践教学分阶段,循序渐进分为基本技能实训、专业技能实训、岗位技能实训三种实训并贯穿于人才培养方案整个过程。实践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实践教学实施过程由我院与合作企业——河北新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担,基本技能实训由校内“双师型”教师承担,但其中的课程项目贯穿由企业兼职教师承担,在整个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由兼职教师带领学生完成1个或多个项目。专业技能实训以校内“双师型”教学为主、企业兼职教师为辅来共同承担。兼职教师主要是设计项目实训内容、提出项目实训要求,进行项目实训验收或答辩;日常实训过程的指导、辅导主要由校内“双师型”教师来完成。岗位实训主要以企业兼职教师为主、校内教师为辅的方式来承担教学工作。校内教师主要参与方案的制定、实训过程的检查和实训结果的验收;企业兼职教师(软件研发工程师)在企业内的实训基地(厂中校),按软件公司的开发流程,带领学生完成至少2个真实的软件项目,实现学生从准职业人到职业人的转变。 2.实践教学条件 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提升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障。[2]我院根据专业需要,对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进行了全面规划,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实验实训室和实训基地。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公用实训室;二是班级综合实训室;三是专业特色实训室。每个实训室都由品牌机构成,并配置了完善的教学设施,保证了教学做一体化。 首先,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建有6个公用实训室,根据每个实训室的计算机软硬件配置不同,所承担的主要教学任务也不同。 其次,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建成了4个班级综合实训室,该实训室具有理论授课和实践教学两重功能。平时上课保证人手一机,课堂练习以及课程设计实践环节在班级综合实训室完成。阶段综合实训等实践环节根据情况可在班级综合实训室完成,也可在公用专门实训室完成。班级综合实训室的建成,为学生充分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项目实践能力、创新性实践以及承接一些软件开发项目,起到了保障作用,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平台。 最后,专业还建有一个专业特色实训室。实训室除了配置有PC机外,还配置有企业捐资和自购的多种型号、品牌、类型的Android系统移动终端设备,方便学生参与到一些承接的软件开发项目中来。 四、教学团队建设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关键。[3]目前,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教师团队主要由10名校内专任教师和6名企业兼职教师构成。其中校内专任教师主要由博士、硕士组成,占教师总数的70%,主要负责教授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理论相关课程;企业兼职教师主要由来自企业的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构成,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主要承担职业素质拓展和企业实训等课程。 高职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深刻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实践技能水平,对开展的实践教学项目,从理论、实践操作到考核认证都必须达到企业一线技术骨干的水平。[4]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从建设初期就注重鼓励教师掌握新技术、新理念,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现场工作一年或半年时间进行调研、学习和锻炼。三年以来,专职教师下厂锻炼3人共计23个月,其中两名教师分别先后到合作公司软件开发部下厂锻炼半年,学习企业的开发过程、开发技术、开发理念;一名教师到电力公司下厂 11个月进行锻炼调研,了解电力系统的需求,尤其是智能电网的发展,以便使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发展与电力行业更加紧密的结合,为社会与电力行业提供服务。 五、结语 根据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区域特点及电力行业背景,以Android智能终端的迅猛发展和智能电网快速建设为契机,移动通信技术专业通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多名学生在全国“蓝桥杯”大赛、“天翼华为杯”软件大赛、河北冀软“安博杯”软件大赛以及谷歌手机软件设计大赛上获得奖项;手机初级开发课程建设成校级精品课程。作为电力系统下属一所具有显著行业特色的职业院校,通过与电力公司进行合作,为电力公司智能电网移动终端培养了开发、维护人员,得到了电力公司的认可和好评。今后需要继续广泛调研和深入调研,紧跟行业人才需求,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移动通信专业论文:浅谈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 【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高职院校移动通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以期提高学生对移动通信课程的学习兴趣,改善移动通信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从而为企业培养合格的专业技能人才。 【关键词】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产业的不断扩大,通信领域的人才缺口逐年增大。3G时代的技术革命使通信企业对高职通信专业的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学生除了掌握基本通信、电子理论知识和具备基础实践动手能力的情况下,通信企业对高职移动通信专业学生的岗位适应性和扩展性,新技术、新科技认知度,综合能力素质方面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漳州城市职业学院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与特点 (1)漳州城市职业学院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本位”的指导思想,通过本专业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进行移动通信基站建设与维护、3G移动通信产品生产与检修、3G移动通信增值业务开发,掌握现代通信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熟悉常用移动通信系统及3G网络、智能天线等的工作原理,能胜任通信产品生产企业的电子工程师、电子技术员工作,能在通信产品销售和客服等企业担任移动通信终端的硬件维修和刷机等软件维修、通信产品销售工作,并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2)漳州城市职业学院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主要课程。电路基础、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Protel、通信基础理论、C及C++程序设计、光纤通信技术、单片机技术、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移动通信设备、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维修、现代交换技术、3G网络优化、带接入技术、信息安全等。(3)漳州城市职业学院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特色。立足行业优势,培育紧缺人才。2012年2月14日,总投资108亿元的漳州联想科技城项目在漳州正式签约。该项目集科技产业、数字商业、智能生活为一体,包括云计算中心、物联网中心、移动互联中心、综合购物娱乐中心、智能化住宅等项目。凸显实践教学,提高综合素质。通过各种对接岗位的“项目化”实践教学,有效拓展学生的职业素养、形成综合能力,顺利完成从学校到岗位的对接。校企深度融合,创新培养模式。与漳州漳州八达电子有限公司共建校企合作,采用产业驱动,校企融合,岗课一体“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高职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的课程体系没有密切关注通信技术和市场的革命性改变。一般地讲,3G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未来的3G必将与社区网站进行结合,WAP与WEB的结合是一种趋势,如时下流行的微博客网站:大围脖、新浪微博等就已经将此应用加入进来。而传统的高职移动通信专业课程体系仍沿用传统的电子产品制作实践体系,基础电子、通信理论体系,与信息市场发展和通信市场技术更新没有密切关注。导致高职学生学习后没有办法对最新移动通信系统形成系统的理论认知,对通信新设备、新工艺没有较好的实践动手能力,与通信用人单位的要求有较大差距。(2)传统的课程体系中的教学模式没有根据学生的兴趣出发。“多媒体+板书”的教学模式目前在漳州城市职业学院的日常教学中已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高职学生利用多媒体课件,在信号变化及流向和网络构造与运行等方面可以得到更加直观的认知,同时也有利于其加深对移动通信的理解。但移动通信课程所涵盖的内容范围很广,从网络组建到网络认识、从网络维护和管理到网络测试,其中不乏一些相对难以理解的内容,单靠多媒体课件及一些演示动画,很难使高职学生理解透彻,提高实践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高职学生仅仅扮演着知识接收者的被动角色,很难融入专业知识学习过程。因此,学习专业知识积极性不高,并导致专业课堂教学效果下降。(3)传统的课程体系中的教材严重偏离教学实际内容。高职学生除了应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外, 还应具有较强的分析实际问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其教学内容不仅包括需要基本的移动理论知识, 还需要有学生开展大量的实践过程。而现有的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教材大致分两类: 实践性教材和理论性教材,比较少有适合当前高职教育特色的专业教材,而且通信技术教材的教学内容一般落后于现在通信技术行业应用技术。这样在高职专业学生毕业时,自身的专业技能严重滞后于行业需求,从而形成学生毕业困难。 三、漳州城市职业学院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课程改革方案的实施 (1)定期组织培训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随着科技更新,移动通信技术也跟着更新,那么我们教师也要跟着更新自己传授的知识。而作为应用电子技术教学中作为传授者的教师,教学水平高低不一,接受新我们要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对于有较高水平的教师更要定期组织培训;并且在教学中多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让学生对所学专业因“兴趣”而学,不是因为“学”而学。漳州城市职业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现有教职工26人,其中,教授1人,副高职称7人。博士1人,研究生11人,双师素质教师占58%,专业教师队伍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良好的专业知识,学历、年龄、职称结构合理。同时充分发挥系内高级职称教师传、帮、带作用,认真落实“青年教师导师制”,制定了结对帮助的办法,安排每位高职称教师指导帮助2-3名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促使青年教师早日成熟。此外,还有校企合作单位一批高级技师作为专业实训全程指导教师。(2)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紧跟社会发展步伐。由于漳州城市职业学院移动通信技术专业采用的是“3+2+1”的培养模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只有前5个学期,且在第5个学期的中旬漳州城市职业学院会召开大型招聘会,招聘会结束后很多同学就会放弃上课而选择参加企业顶岗实习。为了使这部分学生也能对专业课程的主要相关内容有所了解,并考虑到移动通信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几年的整体发展趋势,漳州城市职业学院以关键技术内容和共同性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以移动技术典型系统内容为支撑,以前沿技术内容为向导,以社会实际应用需求为牵引,对移动通信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并对第二代移动通信CDMA网络和GSM网络的专业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效整合,加重了对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讲解,相应增加了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简介、移动通信关键技术应用、课堂设计及专业实践环节部分,使授课内容可以紧跟时展步伐,从而有利培养高职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3)坚持不断线的系统化岗位能力培养。从岗位技能(移动电话机测试、焊接、组装、维修等)培养来看,漳州城市职业学院通信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开始基于工学结合实现综合技能、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的不断线渐进岗位综合技能培养;从企业管理能力看,基于校企深度融合实现通信企业运作、通信企业文化、通信职场文化、通信企业管理的不断线训练;从专业外语看,基于现网通信产品实现传输系统、数据通信、程控交换、移动通信系统等通信全网核心模块的系统训练。(4)采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综合运用板书+多媒体+网络化教学手段。对于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证明和推导,仍然采用课堂板书的授课方式;而对于需要形象理解、图示举例以及演示操作的知识点,则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并充分利用图像、声音、视频、flash 动画等多种形式进行互动式教学。建立网络化教学平台,将课件、批改作业、课后答疑、补充移动通信前沿知识等环节放在教学网站上进行,为师生之间提供更好的交流平台。 移动通信专业论文: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快乐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 摘 要:教学不应该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成功、感受进步的过程。根据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目标,深入研究快乐教学法的内涵与衡量标准,并通过教学实践来让师生体验到融洽、愉快的课堂环境,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 快乐教学法 教学效果 综合评价 1 快乐教学法的内涵 教是为了学,一个教授在课堂上讲得再有水平,但是学生昏昏欲睡,那么这样的教学应该是不称职的。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非常重要。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应是让学生在体验、领悟和创造中学习,这就是选择教学方法的一个基本原则。 应该说,各个高职院校为了提高自己的美誉度、以培养应用型人才来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都在想方设法进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现在高职院校的主流教改方法有:“理论与实践一体化”项目教学法、基于工作任务的行动导向法与实训模块化教学法等。至于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课堂竞赛法、分层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等都被归纳到基于工作任务的行动导向法中。 项目教学法的实质是:教师将某一项目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在一定的时间内来完成这个项目。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改变教师单项传播的呆板,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了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这个里面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一个班级的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因此老师给的项目不能够太难,这样造成有的学生已经做完,而有的学生还没有开始做,整体教学效果不好;另外,不是每次课都能够变成一个项目,也就是说看不到具体的成果的,因此许多时候,项目教学法是流于形式的。 实训模块教学法让学生有完整的一、两周时间来进行教学模块的实训,这个应该说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了,学生也比较喜欢。但是这个要求有比较强的实训条件,另外还必须实训老师一体化教学的能力要强。事实上,在真实的实训中,老师是没有给出实训的标准的,加工出来的产品也因此直接成为废品。 基于工作任务的行动导向法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以行动或工作任务为导向的一种职业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与策略,是由一系列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所构成的,如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这种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教会学生学习、学会工作为目标而开展教学活动,教学效果非常好!但是这个教学模式有一个最困难的地方就是必须找出每个专业的职业岗位群,然后转变成为许多典型工作任务,而这个工作非常耗时、耗力,关键是最后得到的典型工作任务也不一定得到企业的认可。 因此,有没有一种教学方法能够让讲授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的老师都乐于接受呢?怎么体现学生的主人意识呢?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个人认为快乐教学法是可以达到以上的要求的。 快乐教学法,同样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它可以是许多已经成熟的教学法的组合,比如课堂竞赛法、团队合作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情景模拟法等,但是它不像项目教学法那样强调最后的成果,也不像实训模块教学法那样强调实训场地与设备,也不像行动导向法那么严谨,那么程序化。快乐教学法的内涵就是让老师乐教,学生乐学,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自信、快乐与成功的体验。 2 快乐教学法的标准构建 快乐教学法的具体构建如下: (1)没有快乐的教师,就没有快乐的学生。每一次课,授课教师必须是微笑的,必须是真心关心每个学生的,乐意看到每个学生的成长的。 (2)必须成立学习小组,而且小组成员的知识水平是参差不齐的。 (3)授课教师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必须把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任务,让每个学习小组来完成;每个任务的设置必须有一定的难度,要让小组成员之间讨论、看书、网上搜索或者动手操作、实地勘测之后才能得到答案。 (4)对于教材中的难点内容,老师可以在布置任务时先给组长们进行培训,让他们再去指导本组基础差的同学;授课教师要保证小任务能够顺利完成,在这个过程中,要多给基础差的同学表现的机会,让他们来把本组的答案公布出来,并说出理由,而当每个小组给出答案后,授课教师要给出正确的答案,同时对相关的小组进行加分表扬。 (5)授课教师在下课前要进行小组的评价,给每个小组表扬或者鼓励,让学生期待下一次课能够快快到来;课程的考核不再以期末闭卷考试等形式来完成,而是以小组完成期末大作业的形式来检验各个小组的学习效果,而且有答辩环节,让小组的每个同学都来回答一个问题。 (6)上同一个班的老师都必须采用快乐教学法,让学生每次课都能够得到快乐的体验。 3 快乐教学法在移动通信专业课的教学实施 2009级移动通信专业共有125名学生,男、女各占一半。当中有文科生60名,占48%,体育生3名,占2.4%,艺术生与跟读生6名,占4.8%,他们都没有学过高中物理,因此学习基础较差,对专业课的学习感到困难。如何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呢?我们决定在2009级移动通信专业专业课程实施快乐教学法。下面以《3G移动通信系统攻略》课程为例来介绍实施过程。 第一节课,老师跟大家讲如何才能学好这门课程,然后通过几个思考题来考察学生,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最后让学生上台去展示团队的队名、口号与队徽;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对每个队的表现进行点评,主要是肯定每个队的表现,对当中害羞的同学进行特别鼓励。 第二节课,强调教学方法,公布对每个学生的考核办法,同时让学生清楚:只要你融入课堂,积极回答问题,原来没有基础也是完全可以学好的。 第三节课,开始正式上新课——初识3G移动通信系统。老师已经准备好多媒体课件,展现的是五个任务: 工作任务一:请描述一下你所了解的3G。 工作任务二:请各个小组通过网络快速搜索3G的准确定义。 工作任务三:确认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是什么样的企业。 工作任务四:小组讨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3G系统LOGO之间的区别。 工作任务五:小组讨论3G移动通信系统有什么用途。 然后进行小组间课堂竞赛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学生在主动地动脑、动心、动手过程中进行学习。每完成一个任务,老师都进行点评,先给出正确的答案让学生记笔记,然后再给小组加分与表扬。 在距离学期结束还有三周的时候,老师给六个学习小组安排期末大作业的项目如下: 项目一:GSM移动通信系统构成分析。 项目二:WCDMA系统优、缺点分析。 项目三:TD—SCDMA系统信道分析。 项目四:TD-SCDMA的天馈系统的特点分析。 项目五:CDMA手机功能概述。 项目六:分布式基站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然后要求各个小组有两周的时间内完成。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给予具体的指导,但是只是告诉学生应该怎么找材料,怎么表现,不进行内容的指导。最后一周让每个小组到讲台上进行展示,并接受老师、同学们的提问,最后由四个老师组成的评议小组给出最后的分数。 4 结语 快乐教学法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教学法,在中小、学普遍都采用的愉快教学法跟快乐教学法就非常接近,但是愉快教学法更强调学习的兴趣,而快乐教学法则强调完成任务的喜悦心情。快乐教学法并不排挤其他的教学法,相反,只要是能够达到让老师乐教、学生乐学、师生互动融洽、85%的学生能够跟上学习进度并能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自信、快乐与成功的体验的教学方法,都可以融入快乐教学法中。同其他的教学方法相比,老师比较容易掌握,实施起来也不是特别难,只要精心设置好一个个的小任务、把握学生的知识水平,是完全可以得心应手地实施的,而教学效果也是显著的。 移动通信专业论文: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 摘要: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和保证,针对目前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就业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从专业定位、实训室建设、课程体系的构建、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移动通信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 优化 高职院校 近年来,随着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发展,国家对通信行业给予了大力的政策扶持,移动通信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投资规模快速增长,2012年,国内电信业资本支出同比增长11%,达到3710亿人民币。我国移动用户已达11.1亿,移动基站207万,3G网络已覆盖所有城市和县城以及部分乡镇。 中国联通在2012年投入约1000亿元用于3G网络建设及优化,新建10万3G基站,2013 年资本开支当中35.5%将用于3G业务,25.8%用于宽带业务。即投资主要用于宽带网络和3G基站建设。 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将加快推进电信宽带网络建设,推进城镇光纤到户,扩大农村地区宽带网络覆盖范围的要求,积极推进“光网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宽带网络的光纤化升级,建设超高速(100M)宽带接入网络。 根据我国的通讯产业发展规划,我国通讯人才仅3G上马带来的缺口是每年50万人左右,未来5年内我国的移动通信从业人员将要达到350万左右。 从以上数据可知,未来移动通信产业将以更高速度发展,因此对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但现在移动通信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方面企业需要大量的技术员工,一方面学校培养的学生又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用工需求与人才的培养严重脱节。因此,移动通信专业高职教育亟需加快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 我校在开设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时,经过前期大量的社会市场调研,通过与工作一线的工程师、行业专家的共同研讨,发现现在许多高职院校在移动通信人才培养上存在许多误区,导致以上现象的出现。具体表现有: 1)许多开设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定位不准,有一些学院主要以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即手机)为主,侧重于手机的维修,实际上,现在移动电话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还没损坏就已经淘汰了,故这类终端设备的维修市场逐渐萎缩,社会需求量已不大。 2)还有一些学院,由于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在移动通信专业实训室的建设上,还是以传统的试验箱为主,由于试验箱只能做验证性的、或者模拟式的实训,与实际工作场景与设备相差太远,培养的学生毕业后,仍然不能胜任相关工作,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远低于用人单位的期望值,还需企业再培训,增加了企业成本。 3)课程体系的设置不够合理,教学内容不能与时俱进,人才培养方案多年不变,但由于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更新较快,我国目前2G/3G/4G多制式、多网并存、设备种类繁杂,如果不能及时调整与改革,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因此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我校的“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经过几年的不断实践,逐步优化与完善,通过对培养的学生就业率与用工单位的满意度调查,企业对我校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给予了充分认可,每年本专业学生就业率100%,专业对口率98%,许多企业在大二时就与学生签订了订单培养。 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与特色,对其他同类高职院校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专业定位准确:----人才培养以行业需求最大的职业岗位为主要培养方向,保证学生就业率。 根据调研数据表明,近几年三大移动运营商资本支出重点是在移动无线接入与宽带传输两个方面,通过对这两个方面产业链所涉及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运维与优化等职业岗位群和工作任务的分析,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并重构相关知识点和实践技能,从而制定相对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参照职业资格标准,以实际工作工程为基础,进而设置合理的专业核心课程。如表1所示: 二、实训室建设与实际工作场景的无缝衔接 根据通信网络的结构,搭建移动通信综合实训平台,我校移动通信实训室整体投入400万,专业实训室完全按照中国联通现网运行的3G(WCDMA制式)基站和传输的设备建设,设备选用的是市场占用率较高的深圳华为公司的产品,设备包括DBS3900分布式基站、BSC6810基站控制器、OPTIX OSN1500、OPTIX 155/622H传输设备、通信电源、配线柜等,能够进行相关真实职业岗位技能的学习,规避了传统试验箱与实际通信系统相差甚远,无法营造实际的工程环境,无法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弊端。使学生在校学习时就能够接触到实际运营网络设备,实现了专业教学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基于实际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打破传统课程体系,以企业真实项目和岗位任务重新构建。所有专业核心课程的内容组织始终贯穿“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原则。 例如:《3G移动基站设备安装与维护》这门课,就以工程现场3G移动基站的开局为一个项目展开,再将此项目分解为几个子任务,在任务中贯穿知识点的学习与实践操作。实施以“项目为导向、任务为驱动”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四、校企深度合作,共育“准员工”人才 由于移动通信行业发展迅猛,从2G?3G?LTE,通信技术日新月异,通信设备种类繁多且价格昂贵,要保证学生的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与时俱进,适应岗位的需要,只有与企业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通过实施“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企业引进工作真实项目和岗位训练项目,优化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从而实现学生、学校、企业的三方共赢。具体措施有: 1)大力建设校外实训基地 我系先后与广东省电信工程有限公司、宜通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怡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东山穗微通讯有限公司、深圳讯方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广东雅景工程有限公司等多家在广东省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通信企业合作,签订校外实训基地协议,为学生的顶岗实习与就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2)学习形式灵活多样,积极开展“订单班”、“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校企合作 例如:我系与广东省电信工程有限公司签订了“网络优化订单班”,采用1+0.5+1+0.5分段式教学设计,即大一时在学校完成基础课和公共课的学习,在大二开始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学习,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整个两学年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理论和实践教材由校企双方共同编写,在学习过程中实施双导师制,实践教学由企业安排工程师现场讲解,系部老师负责理论知识的讲授。 在学生对本专业实际工作有一定认识后,再回校学习专业核心课程。经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生们对自己所学专业、企业文化、岗位技能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积极性、目的性更强了,同时也提升和改善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态度。最后一学期的顶岗实习实践,主要在于锻炼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提前适应社会,以提高就业竞争力。 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积极探索建立长效、稳定的校企合作机制,初步形成了与企业“共建、共管、共担”的人才培养模式。 3)积极构建技能型“双师”教学团队 由于现代移动通信技术范围广、更新快、设备多、对实际动手能力要求高,为保证教师专业执教能力能够达到职业岗位的要求,一方面“请进来”,聘请行业工程师、技术专家作为兼职教师,主要安排实践技能课程的教学,并定期进行新技术、新设备的专题讲座和研讨。另一方面“送出去”,根据每位老师的专业方向,学院定期安排下企业学习,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与合作,要求教师均要参加企业认证证书考试,并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五、结束语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企业、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参与,不断探索与改革。 移动通信专业论文:基于CDIO的高职院校移动通信专业的教学探索 摘要:针对高职院校移动通信专业在人才培养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缺点、弊端,把CDIO工程教学模式引入到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提出了“项目为先,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形成了科学的课程体系,提高了教师素质,完善了考核机制,有效地促进了高职院校移动通信专业的教学改革向前发展。 关键词:CDIO;教学模式;教学改革;高职院校 随着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大规模的3G网络建设和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持续高速增长,必然会需要大量从事3G网络建设、维护、管理等人才。然而,面对移动通信产业的巨大用人需求,各高校毕业生却表现了技术薄弱、缺乏技术创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没有项目经验和团队合作的实践能力,满足不了企业对人才的真正需求。尽管有些高职院校能够重视实践,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但是过多过早地进行机械性重复操作,又把学生推向了技工的行列,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哈尔滨华夏计算机职业技术学院移动通信技术(3G通信)专业本着“学知识,练技能,教方法,育素质”的人才培养理念,结合CDIO工程教学模式,[1]适应社会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经过近三年的实践,提出“项目为先,学生为本”,把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项目构思能力、过硬的专业能力、很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良好的职业素质作为整体目标;坚持校企合作和产学结合,不断扩大校内实训基地,在教学的过程中以企业典型项目为载体,把具体的教学内容分解成多个项目;注重培养学生对项目的构思、设计、开发和实施的能力,并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沟通能力;确保向社会输送有项目实践、有创新思想、能解决实际问题、训练有素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一、CDIO工程教学模式 CDIO工程教学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学改革的新成果,是由麻省理工大学、瑞典国家工学院、瑞典查尔莫斯工业大学和瑞典林雪平大学等四所大学共同创立的工程教育改革模式。其核心就是一体化,即融工程科学、工程学科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整合为一体的工程教育方法。[2]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CDIO强调做中学、学中做,把多门课程统一地融入到项目实践中,彻底打破传统教学中各自独立的局面。学生要全面掌握学习过程中多门课程之间的联系,综合解决问题。CDIO的12条标准不仅是把CDIO的教学模式推行到各高校的教学过程中,更是要树立科学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并配以相应的试验环境、试验项目。为了适应相应的教学需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学能力,通过综合培养的方式使毕业生的能力在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 二、移动通信专业CDIO教学模式的探索 哈尔滨华夏计算机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移动通信专业经过近三年的教学实践,针对无线网络优化、通信设备安装调试、基站建设等岗位,目前已经与多家国内知名通信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就业平台。以该平台为基础,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方法、考核评价制度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不断探索,具体如下: 1.课程体系 在课程安排上,以3G移动通信专业硬件方向为例(见图1),除了高等数学、英语、政治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包括电路基础、数字电路、模拟电路、计算机网络、C语言程序设计等。专业核心课有通信原理、通信工程制图、通信工程概预算、现代通信网、通信英语、移动通信原理、数据通信调试、无线网络优化、程控交换技术和室内分布技术等。课程安排由简入难,采用项目阶梯式教学,即把整个教学任务当做一个整体的移动通信的建设项目,每一门课程就可以当做其中的子项目或者是整个项目的一个阶段。各门课程又互为其他课程的基础或是延续。整个课程体系以项目为依托,移动通信专业课程本身就是一个大的通信建设项目,从构思到设计、预算、施工、调试、网络优化,整个过程就是项目的进展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对学习的知识进行整合和重新安排,并完成相应的项目需求,推进整个项目向前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项目和教学的需求,学校编写了一些教材,从教学内容、教学难度和课后训练都依托项目为背景,更多地重视实践和实训。 2.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能够使各门课程很好地接续,各任课教师采用集体备课、交互授课的方式。一个教研组不再仅仅由多名教师组成,而是由一个教学团队组成。在开课前的一个假期,教研组教师集体备课、相互切磋,讨论各教学重点、难点以及课程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之间的依托关系,力争把每一个教学重点放到项目中反复实践。提出的口号是“备课不是备教材,而是备学生”。备课不再是传统的把教材备熟练,而是怎么样把抽象的内容放到具体的实践项目中,让学生能够感兴趣。对于有些课程采取相互助课或听课的方式,不断取长补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并有效地了解整个专业课程的横向联系和学生的学习状况,有助于整个专业项目的推进。 在教师团队的建设中不仅重视科研能力,还重视企业实践能力。移动通信专业群中双师型教师达到60%以上,学校老师每年都有两次到企业参与实践或工作的机会,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提高应对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还从企业中引进了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和名校教授走进课堂。教研室经常组织教学经验交流会,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使教师队伍真正称得上是能力强、观念新、实践创新性强的团队。 移动通信专业论文: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体系研究 摘 要:随着通信行业领域的不断发展,专业教学改革就要与时俱进,以适应通信市场人才需求。这就要求对专业教学整个体系进行全方位改革,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实训教学改革 基础教学改革 虚拟化教学 项目教学 1 改革目标 主要培养目标是从事通信设备生产、维护及通信业务类、服务类型人才。通过专业教学改革,提高办学水平,增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2 教学体系改革 2.1 教学内容改革 (1)专业课程总体内容改革。从高职类人才培养模式及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上看,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要多以“实训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原则,在进行理论教学中以够用即可,原理简单化,侧重实训教学环节,多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自我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使教学内容体系具有高职教学特色。 (2)专业基础教学内容改革。为巩固学生职业能力扩大就业范围及提高专升本学生升学率,对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要进行强化训练,采用适当性、实用性、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如《工程数学》、《电路》、《模拟电子》、《数字电子》等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要注重具有实际用途、针对性强的章节,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加以反复强化训练,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专业基础知识。 (3)专业实训教学内容改革。实训教学内容采用“层进式”量化课程内容体系,按照行业需求在掌握基础技能后,以多元化形式对实训教学内容进行扩展,并能够模拟实际工作进行操作,提高学生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为以后使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轨。 2.2 课程体系改革 近几年来,随着通信领域的不断发展,原有的课程体系已经满足不了通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这就需要在课程体系上加以改革。它直接关系着学生今后的工作与发展,要实时按部就班地通过市场调研进行研究,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引导课程体系不断改进,适应通信行业人才需要。 (1)认真研究专业课程体系的整体衔接性。随着教学内容模式的转变,整体课程体系要系统化、层次化、递进化,即每门课程教师之间要认真研究课程内容与下一课程的衔接。 (2)对整个专业课程体系实施“项目教学法”,最终考查效果以学生毕业设计的形式体现出来,使课程体系具有完整性。 (3)让课程多元化,删减老旧课程,增加新课程来满足通信行业需求,扩大就业面。如从市场人才需求上来看,在学生考取技能证方面,将《手机维修》及《市场营销》转变为符合大多数通信行业要求的《电信业务员》,就可以扩大毕业生就业机会,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从通信行业发展前景来看,增加了《天线技术》、《通信工程制图》等专业课程,在扩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提高了他们对工作的选择性。 2.3 教学方法改革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 (1)“理实一体化”模式教学。“理实一体化”在专业教学改革中最先实行的一种教学模式,经过多年实践检验,此种模式,教学效果良好,逐渐形成一套移动通信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2)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课堂教学,改变以前的“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方法。多数课程的专业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很多无法实现的硬件环境得到了模拟,知识结构更加清楚,学生接受较快。 (3)在一些专业课程中采用虚拟化教学手段。例如在《单片机》这门专业课程中,利用虚拟教学将真实的单片机电路用虚拟软件在电脑中运行程序,并进行效果演示,即节约了仪器购置成本,又提高了教学效果,学生学起来易懂好掌握。 (4)项目教学法。最近几年许多院校都在采用此方法进行教学,其特点是通过目标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被动变为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前教师在讲台上源源不断一遍又一遍地向学生讲解着,学生在下面听,只有极少数学生能与教师有互动,而多数学生都在消磨时间,一学期下来没有任何收获。项目教学法强调全体学生与教师要产生互动,教师需要抓住本节课要点、难点对学生发问,学生要靠自学过程解答问题,注重了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考核方式是将学生分组进行计分,加强学生团体意识。项目教学法实施时要以专业教学体系为整体构架,各科课程也要分阶段的对项目计划进行实施并检验,最后通过毕业专业综合考试和毕业设计对整个项目教学进行检验。 2.4 考试方法改革 考试方法的改革力求做到考试方法多样化,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和专业技能,发挥自身潜能,使学生具有在实际应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1)根据项目教学法将考试成绩分阶段进行考核。例如《通信原理》、《通信工程制图》等课程,根据章节或项目划分内容实时对学生考核,可以使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系统化学习,加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防止学生在期末考试前期利用短时记忆背题蒙混过关。 (2)实行期中实训考试制度。为提高教学质量,有些课程如《数字电子》、《模拟电子》等,因为实验内容较多较杂,将课程的实训考试分成期中、期末两次完成,两次各占实训总分的50%。目的是提高学生牢记知识要点,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永动性,避免学生在考试考查过程中投机取巧。 (3)毕业前专业大综合考试。通过一次专业大综合考试,了解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对3年来专业知识的基本情况,同时也让学生对自己专业知识掌握程度有一初步性的认知。具体方法是在各科专业课程中提炼精华,建立专业题库,给学生分发复习范围,并从题库中抽取试题,进行考试,由专业教师集体判卷,将成绩进行排榜,并作为学生应聘优选条件。此做法可以使学生知己知彼,提高学生就业信心和对自己就业方向有所选择。 2.5 课程建设改革 (1)精品课建设。在学校带动下,加速精品课程建设进程,组织好精品课团队,向省级精品课迈进。 (2)教材建设。选取适合高职特点,配有实践内容的教材。由于国内移动通信专业的高职教材不多,为了更好的面向我们学生的教学,在教材建设中鼓励专业教师自编高质量适用于高职现状理实结合的教材。 2.6 实训室建设改革 提高实训室利用率,做好实训室仪器设备的维修、维护工作,要求各专业教师对所授实训内容要不断创新,适应专业发展需要。根据专业需要组建新的实训室,如光纤实训室。 移动通信专业论文: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市场分析 摘要:3G网络在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各种业务开始广泛应用,“标准、融合、开放、增值”成为网络建设的主导思想,存储、安全、无线、多媒体应用等基于IP架构的产品大规模应用,将网络建设带入了IP行用的新阶段。现在无论是在电信市场还是在企业网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IP+移动。 关键词:3G网络 IP通信 IP存储 1、通信技术和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3G网络在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阶段。2009年1月15日,TeliaSonera宣布华为和爱立信将承接全球首个4G网络。在企业网市场,随着网络建设的不断深入,各种业务开始广泛应用,“标准、融合、开放、增值”成为网络建设的主导思想,存储、安全、无线、多媒体应用等基于IP架构的产品大规模应用,将网络建设带入了全IP行用的新阶段。 2、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计划解读 按照国家的信息产业振兴计划,其中新一代移动通信(TD-SCDMA)产业完善、计算机和下一代互联网应用、软件及信息服务培育三项都需要大量的IP通信专业人才。下面我们从运营商和企业网两个市场方面分析一下。 2.1 运营商市场3G建设大规模上马 工业和信息化部2009年1月22日称,2009年中国3G建设总投资为一千七百亿元,三年内投资将达到四千亿元。 工业和信息化部称,中国电信正在对CDMA网进行网络升级和优化,2009年首期投资约三百亿元,计划三月底将在共100个大中城市提供3G服务。中国联通2009年首期投资三百亿元左右,计划今年上半年在56个省会城市及经济比较发达的大中城市提供3G试商用服务,年底将服务范围扩大到282个城市。中国移动准备2009年投资588亿元,新建TD-SCDMA基站约六万个,年底将在238个地级城市提供3G服务,占全国地级城市数量的70%以上,其中东部省(市)的地市将实现全覆盖。 根据三家企业3G网络建设规划,三年内3G建设投资预计约四千亿元,基本覆盖全国所有地市、大部分县城和发达乡镇,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3G用户计划发展目标均要达到五千万户左右。 2.2 企业网市场IP应用增长强劲 2.2.1 IP存储 市场研究机构IDC针对中国存储市场的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07年中国的磁盘存储市场年增长率达到了24.2%,收入为11.418亿美元,收入年增长率达27.5%,磁盘容量达149.3PB。同时IDC预计,2011年中国存储市场总市场价值将达到112.4亿元,从2008年到2011年的市场价值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0%。 2.2.2 网络安全 尽管金融危机和经济增长放缓影响到中小企业的成长,但是这种影响对于政府和大型企业则小得多。尤其是政府和大型企业对于信息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加强信息安全建设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同时,为了拉动经济增长,尤其是出口市场放缓的影响,中国政府将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在信息行业,政府信息安全、研究机构信息安全、运营商、金融等机构安全都将成为网络安全建设投资的重点,从而拉动政府与大型企业的需求。 2.2.3 无线城市建设 在中国互联网协会蓝海沙龙第36期活动(主题:移动互联网业务已准备就绪)上,有关专家透露,我国大陆已经有十大城市明确了无线城市计划,正在建设当中。这十大城市是,北京、天津、青岛、武汉、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深圳、扬州,庄梓新称为“若干有代表性的无线城市”。实际我国还有更多城市都在实现无线覆盖。 2.2.4 IP多媒体应用 IP多媒体应用包括IP监控、IP视频、IP语音等方向,近年来增长迅速。以IP监控为例,据CCID数据统计,从2006年起中国监控市场的实现了整体快速增长,预计2012年其市场规模将达到491.6亿元,比2007年增长近1.76倍,其中IP网络视频市场的增长最为显著,将占据整个视频市场的66%。 3、移动通信技术专业IP通信方向学生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 根据上面的市场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大规模的3G网络建设和企业网IP行用的持续高速增长,必然会需要大量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维护等专业技术人员。反观现在的高校课程设置,3G内容几乎没有涉及,网络专业仅仅局限于基础网络建设,无法满足未来市场对专业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增设的IP通信方向,致力于培养具备IT通信相关企业员工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的高规格人才。 在3G网络建设方面,主要培养WCDMA、CDMA2000、TD-SCDMA网络的基站建设工程师、网规网优工程师等。 在企业网方面,主要培养存储、安全、无线、监控等具备数据网络基础的专项工程师。 下面我们对学生的就业前景做个简单分析 3.1 3G网络前景 我们打开互联网各大招聘网站,可以发现3G设备安装、调试、网规网优、建站等岗位大量出现。我们再搜索3G人才培训,可以发现所有的培训机构都集中在嵌入式软件开发方向,工程方面的培训几乎没有。从这两方面,不难看出,3G工程人员的就业前景是“钱途光明”。 3.2 企业网方向前景 我们以存储工程师为例: 目前国内网络存储市场发展蓬勃,应用、维护等存储岗位不断升温,人才紧缺。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统计结果显示,全球网络存储技术领域人才2007年的需求量为120万左右,中国市场今年需求大约为15-20万人。又据权威部门统计,国内现在能达到存储工程师资格的技术人员不到2,000人,人才缺口尤为突出,高薪聘人已是不争的事实。 目前,在51job、智联招聘等网站搜索企业系统管理员等职位,都明确提出熟悉存储系统的要求。而在智联招聘网站已“存储“为关键字搜索近期所有相关职位,职位数达2156,招聘职位有存储专业服务工程师、存储顾问工程师等。
公共关系学课程论文:浅谈《公共关系学》课程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摘要】大学生是祖国建设的主力军,当他们接受了高等教育后,应该具有很强的综合能力,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很多方面都需要大学生们去提高和完善自己,《公共关系学》很好地提高了学生对于自己能力的认识,帮助大学生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使大学生能够很自信地步入今后的工作岗位,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改变了学生的心理状态,给学生提供了很多的机遇。 【关键词】大学生 公共关系 就业能力 形象意识 创新 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们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端正自己认识世界和创造世界的态度,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社会,提高自身的素质。《公共关系学》从多方面系统地让学生认识公共关系在现代管理中的性质、意义和作用;帮助学生学习公共关系管理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与公众沟通的过程、手段及方法。使学生认识到了要塑造自己的形象,要有服务公众的意识,要有很强的沟通交流能力,要有创新审美的意识和立足长远的意识,同时还要提高自己的公关能力,使自己能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为一名专门教授《公共关系学》这门课程的大学教师,本人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启发和引导学生对于公共关系知识的认识和学习,下面谈一下本人对于《公关关系学》这门课程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的一些初浅认识,以期抛砖引玉。 一、《公共关系学》对大学生形象意识的培养 面对激烈的就业压力,大学生首先要在形象上给用人单位耳目一新的感觉,使用人单位在看到毕业生的时候能够眼前一亮。公关关系学教会了学生要注意个人的穿着打扮,塑造自身的完美形象。注重形象是公关的核心,所以,大学生在就业的时候,要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用微笑、尊重、真诚的态度去展现个人风采。学生个人卫生的整洁,着装的规范和风格,发型的设计,表情和举止都是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在就业时需要关注的细节。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这些细小的方面都会决定着学生是否会成为用人单位的首选,而这些良好细节的养成全都需要平时的培养。通过《公共关系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会改变自己对“形象”一词的认识,用恰当的方式去展现自己的个人形象,尽量做到尽善尽美。 二、《公共关系学》丰富大学生的社交礼仪知识 在今后的职场生涯中,总有很多的礼貌和礼节性的知识是需要学生们掌握的,这既是一名大学生的的基本素养,也是一名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公共关系学》为学生们介绍了见面礼仪、接待礼仪、乘车礼仪、拜访礼仪、电话礼仪、名片礼仪等多方面的礼仪知识。开阔了学生视野的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正确的待人接物的知识。例如在接待客人的时候,学生需要知道如何请客人入坐、奉茶烟;面对客人,出于礼貌,学生需要放下手里正在做的事来陪同客人;在陪同客人的时候学生需要注意谁的客人由谁陪,其余的人问候后可回避……这些都是学生在今后职场工作中会经常遇到的情况。学生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才可以做到胸有成足,面对一些实际情况的时候也能够沉着应对,运筹帷幄。 三、《公共关系学》促进大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对于现代社会来说,社会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大学生今后步入社会也不是一个人在单打独拼。合作和竞争仍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而《公共关系学》就其宗旨来说,就是实现组织和公众的“双赢”。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不仅要学会竞争,也要学会与他人合作,要具有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尤其是在组织内部,这种团队意识是需要强化的,以促进组织内部的沟通和协调。任何组织内部和谐关系的营造,是需要每一名员工的真诚合作,并且互帮互助的。只有所有的员工都具有了主人翁意识后,组织才会得到较快的发展。在《公共关系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努力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认识和方向,让学生们具有团队协作的意识和能力,从而积极参与组织的工作,为组织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公共关系学》教会大学生危机处理的知识 在生活以及职场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危机事件,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应该知道面对危机事件该如何处理,以期能够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很好地处理和解决危机;把“危”转变为组织发展的机遇,这便是《公共关系学》在危机处理中的最高境界。但是,危机事件往往是突然发生的,会严重损害组织形象,甚至造成人、财、物的重大损失。面对危机事件时,大学生首先要懂得积极预防,做到防患未然。如果危机事件已经发生,大学生要能够正视危机、认真对待、及时处理、争取主动。在危机事件处理过程中,公共关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大学生应该学会在危机阶段,任何公关决策都应该是以向公众负责的原则为基础的,采取坦诚的态度来面对危机。公共关系教会了学生面对危机事件的正确方法,有利于学生们在面对危机的时候采取恰当的方式来解决危机。 五、《公共关系学》提高大学生创新策划的能力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落后就会被淘汰。大学生也要与时俱进,用新的理念和观点来武装自己,完善自己,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公共关系学》中学生学习了企业公关策划的模式,例如维系型公共关系,这样的关系可以促进企业稳定发展,巩固企业的形象。企业可以采取多种传播活动,使公众能够保持对企业的记忆,给公众提供一些优惠服务。还有就是针对组织发展的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公关发展目标。例如经典的“三菱娃娃”案例:1988年元旦,上海三菱电梯公司成立一周年,寻找1987年1月1日出生的上海市区婴儿,称为“三菱娃娃”。给他们拍照留念,举办“三菱娃娃”健、优、美评比活动,促进了公众对它的记忆,吸引了公众的眼球。《公共关系学》中还有建设型公共关系、进攻型公共关系、防御型公共关系、宣传型公共关系……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的公共关系策划,并且结合时展的元素,不断地进行创新,使自己成为一个受用人单位青睐的人才。 总之,《公共关系学》课程的开设,为当代大学生的个人素质的提高以及就业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让学生具备了形象意识、组织意识、公众意识等,使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懂得尊重、平等和真诚,让学生具备了就业的基本技能和素质,从而让学生可以顺利地融入社会,走向成功的人生之路。 公共关系学课程论文:基于“行动导向”的《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摘 要 行动导向是职业教育教学普遍遵循的教学理念。《公共关系学》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对行动导向教学有较强的诉求。基于“行动导向”改革《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其关键是精心选择和设计可操作性活动项目,制定严密的行动方案或策略,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估机制,建立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实践平台。 关键词 行动导向;公共关系学;教学改革 一、《公共关系学》课程性质及其对行动导向教学的诉求 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与其公众之间客观存在的关系,这种关系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公共关系的本质体现为以利益诉求为动力,以有效沟通为手段,以协调利益为条件,以利益共赢为目标。公共关系中利益的诉求表达及沟通通过具体的公共关系活动体现出来,而任何活动都是人的活动。因此,培养学生的公共关系意识和公共关系能力,便成为现代教育的一种理性诉求。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公共关系学》课程,一般定位为专业基础课。由于公共关系学科的研究对象非常复杂,与管理学、营销学、传播学、广告学、心理学、社会学、礼仪学、逻辑学、美学、演讲学、谈判学、商品学等诸多学科形成交叉综合的性质,因此《公共关系学》课程体现出交叉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强且较难驾驭的特点。 基于公共关系学学科特点及高职教育目标,一般将《公共关系学》课程的目标定位为:使学生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的公共关系意识,提高学生实际的公共关系能力。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和理解公共关系的基本问题,公共关系在组织管理中的职能;学习和理解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组织与公众沟通的过程、手段、方法和技巧。由于《公共关系学》课程指在培养现代职业人在各种职业情境中都具有的普遍适应性能力,因此其课程实施更适合采用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法。 “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最初源于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主要有项目引导法、头脑风暴法、模拟(仿真)教学法、卡片展示法、思维导图法、角色扮演法等。其教学方法实施的基础是“用心+用手+用脑(职业活动)”[1]。基于职业情境和主体意识的行动导向教学观认为,职业教育教学是一种有目标的活动,即行动,强调行动即学习。职业教育的特有属性要求教育的各个教学过程应尽量与职业状态的工作过程保持一致,因此,专业学习过程需要依照职业的工作过程来展开,这样才能获得完整的职业行动能力。 二、“行动导向”教学在本土化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很多教师在《公共关系学》课程中实施了“行动导向”教学法,如头脑风暴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模拟教学法等,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明显提高。但同时,行动导向教学确实存在一定难度,实施中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其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主要问题及面临的困难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教学进程难以控制 为了增加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高职院校在教学改革中大量减少理论教学学时,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在实践中发现,“行动导向”教学法主要以学生工作为主,教学进程往往很慢,耗费的时间要比传统模式多,正常的教学进度难以完成,需要花费课下时间去完成。以《公共关系学》第九章的“CIS策划”为例,这是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大煎饼营销策划”案例,结果是: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所用学时是传统教学方式所用学时的2倍。 (二)后进学生潜伏“搭车”现象普遍 在传统教学中总会遇到一些被动学习的学生。在“行动导向”教学中,这些学生仍然如此,他们“潜伏”在小组中,等待“共享”小组其他成员的劳动成果。如果教师放纵学生的这种行为,就会形成负面的连锁反应,会传染其他“抵抗力”较弱的学生,最终会影响整个小组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师资亟待转型 “行动导向”教学法对教师要求非常高。德国职业学校的教师除了具有相应的学历和资历外,还必须经过两年以上的工厂实践,才能具备职业学校教师资格;担任实训的教师必须通过“师傅”考试取得师傅资格。而我国有些教师由于没有实践工作经历,对实际领域比较陌生,在教学中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在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和指导学生技能训练时往往难以有效开展教学。 (四)教学条件支撑不足 “行动导向”教学过程是“教学做”一体化,先会后懂,在做中学,要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必须建立符合条件的“教学情境[2]。德国规模较大的企业都设有专门的培训中心,教学车间配备生产设备。从企业内课堂到实训车间再到生产岗位,是每个学员必须跨越的三步。商科类专业的实训更是面临困境,所设计的教学情境绝大多数是虚拟性的,学生的职业能力根本得不到应有的锻炼。以《公共关系学》为例,当进行第六章“策划公关专题活动的技巧”教学时,由于没有真实的教学情境,教师只能让学生看多媒体来感受各种公关专题活动,然后让学生去模仿。因为学生没有亲身体验,对公关知识及能力应用感受不深,无法真正形成公关策划能力。 三、基于“行动导向”的《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一)精心选择和设计可操作性活动项目 活动是学生主体性生成和发展的内在机制,是影响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公共关系学》课程内容涉及不同学科的知识,其活动设计应以项目和任务的形式来组织,集成学生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培养,实现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的对接。 在项目设计中,要注意项目的设计与任务相匹配。从《公共关系学》课程实训要求来看,在其项目和任务设计时,可将公关领域常见的事务性活动进行教学改造,使之成为具备教学价值、可操作的活动项目。一般而言,设计的活动项目应具备以下六个要点[3]:一是有清晰的任务,完整的工作过程,可展示的成果;二是理论实践一体化设计,教学项目应能聚焦知识,突出能力训练,渗透态度情感、职业素养、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的培养;三是活动项目要有一定难度,不仅需要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技能,还要能引领学生构建新知识,获得新经验,学会新技能;四是学生拥有在一定范围内自己组织项目活动、评价项目完成质量的机会;五是项目小组内的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和工作计划,确保每个人都能真实地参与其中;六是项目任务贯通课内课外,不仅涉及课内教学,还需要在课外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来完成,由于项目完成费时耗力,因此需要对项目的课内课外活动进行统筹设计,充分考虑到教学项目的时间因素。 此外,项目的设计必须有一定的智力含量,有一定的思考空间,是“智慧+技能”的智能化项目,以此促使学生将理论和实践整合起来。 (二)制定严密的行动方案或策略 “行动导向”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需要在课前做好整个教学的周密计划,包括确定项目任务、制订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同时还要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即必须在师生同时做好充分准备的前提下才能实施“行动导向”教学。 制定一个行动方案或策略是整个行动导向教学的中心环节。在认识问题、搜集资料、具体说明问题及限制条件后,学生小组将协商制定一个系统的经过深思熟虑的实施方案。该过程至少包括以下环节:将备择方案具体化,预测每个备择方案的结果,深思熟虑,选择行动路线。其中,在备择方案具体化过程中,学生在有限的信息处理能力范围内不可能考虑所有备择方案,而且制定一套备择方案往往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在此环节教师要告诫学生主观上少作非此即彼的判断,要运用开放的、创造性的思维模式[4]。 此环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策略性知识,这也是《公共关系学》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策略性知识是由概念和规则构成的。策略性知识的学习必须经历陈述性知识表征阶段,该阶段要领悟到所要学习的策略是什么,并且要能清晰地陈述。然后,经过变式练习,作为策略的规则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并支配学习者的认知活动。策略性知识要转化为自我控制的能力,同一般智慧技能学习一样,不但需要进行变式练习,而且在学习的初期需要外部的信息反馈和纠正。策略性知识训练要取得成功,教师必须及时检查学生的练习材料并与个别学生访谈,了解学生任务完成进展情况[5]。在实践中,学生的感悟和反省认知尤为重要。因此,整个活动项目设计及行动方案的设计必须充分体现策略性,让学生在参与活动方案的制定过程及具体活动实践中获得策略性知识。 启动和实施方案。行动方案启动至少包括以下步骤:计划、沟通、监控和评估。计划:即要将实施方案的机制和细节具体化,包括一系列具体的、详细的操作过程,如要明确谁该拥有计划的信息,需要采取什么行动,由谁实施,参加行动的人需要做些什么准备等,这要求计划的实施必须具有现实性和操作性。沟通:要使每一个参与者都应意识到自己在任务中所承担的责任及计划中其他人的责任。教师必须关注个体之间的沟通渠道和全方位沟通的机会,否则,就会事倍功半,难以取得实效。监控:教师对行动方案实施的监督过程。执行计划过程中,学生有时会懈怠或产生畏难情绪,此时教师需要时刻把握学生思想动态,采取奖励、激励、劝诱、指导等技巧,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完成任务。评估:组织决策产生于变革的环境之中,在历经计划、沟通和监控之后,仍需要对决策结果进行评估,以判断其成功与否。 (三)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估机制 本课程宜采用结构式考核方法。考核内容可设计成六个部分:基本原理、写作、案例分析、网络操作、课堂演示和策划实务。其中,后2项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 学生成绩由学生自评、小组内学生互评、教师评分三部分组成。其中,学生自评占20%,小组内学生互评占20%,教师评分占60%。每次的项目任务都要评出一个优秀小组,优秀小组组长期末总成绩加2分,每个小组成员期末总成绩加1分。当教师把项目任务布置给学生后,要对各工作小组进行检查、控制,消灭潜伏在小组中的后进学生“搭车”现象,观察各小组每个成员的表现,包括担当的工作量、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对项目的贡献度、个人观点等,据此给出学生该次项目任务的一部分成绩。项目任务完成后,通过学生自评、小组内学生互评及教师评分得出该次项目任务的总成绩。这种及时激励的考评方式能起到鞭策先进、督促后进的作用。 (四)建立贴近生活实际的实践平台 在项目选择和设计时,聘请公关公司或策划公司人员参与,听取其合理化建议,并与其企业公关项目或策划项目结合起来,以便于后期学生能参与其中。 项目实施过程中,组织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为企业服务。如,组织学生到省内高级商场、宾馆参观,并与商场、宾馆的领导及管理人员座谈,收集资料,为商场、宾馆周年馆庆或店庆活动提供策划方案;吉林省每年举办的汽车展、农博会、技能大赛等都是综合性较强的实战项目,学校可与负责单位建立起合作关系,每年定期组织学生跟随展会、参与展会,在工学交替中提升学生策略性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 学校、系部自身的各项活动也是学生实践的平台。高职院校每年都会举办技能节、文化月、文明风采大赛等活动,教师可结合学校实际设计若干公关项目任务,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公共关系学课程论文:提高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思路 摘要:公共关系学在我国的教学中仍处于起步阶段,教学模式仍处于探索之中,充满魅力的课堂教学,要靠教师精心创设、用心打造。本文笔者将结合近几年来公共关系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公共关系课堂教学效果进行了一些探索,提出了提高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改革思路,论述了提高公共关系教学效果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公共关系;精心打造;改革思路;实践教学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交叉性、实践性极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开设《公共关系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较系统地学习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巧,正确理解公共关系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性质和重要作用。但是,部分学校在公共关系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教学效果却难如人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对于提高公共关系的教学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充满期待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习兴趣,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为下面的主体学习活动做好准备。就如于猗所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他们牢牢吸引住,具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魅力。”一方面,以赏识教育方式肯定与鼓励学生。因为任何学生都有其优点,作为教师,应善于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加以肯定与赞扬,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精神上的鼓舞。另一方面,用问题式教学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讲某一个专题时,先征询学生的意见,学生就这一专题提出自己想了解的环节,教师将这些问题收集起来,在课堂上就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解答。学生所提的问题有:如此众多的参展商是如何组织起来的?要作哪些准备工作?如何布置、设计展览展销会内外场地?如何制定展览展销会经费预算等等。教师就这些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组织和解答,并作了一些补充。比如,展览展销会的效果预测问题,企业参展商应该注意的问题,工作人员的培训问题,参展商的接待等等问题进行了补充。这样,课堂气氛生动而热烈,学生听课时饶有兴趣。因为,他们所听的都是自己想了解的问题,这些披着神秘面纱的问题被老师在课堂上一一揭开了面纱,而且还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和补充,学生觉得颇有收获。 二、运用案例,丰富知识拓展视野 用案例教学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教学中,针对教材相对比较单薄的特点,我们充分利用教师精选的案例作为教学辅助资料,以加强教学的趣味性。这种教学方法生动形象,具有典型示范作用,能深化理论学习,使学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最终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够顺应社会潮流、把握瞬息万变市场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所以,在案例的选择上并不局限于教材,并始终坚持案例的“真实性、现实性、实践性、典型性、可读性、系统性”的原则,同时还重视学生的参与,既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切磋讨论,又鼓励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还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引起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对于持有不同看法和意见的学生,鼓励他们进行积极的思考和辩论,在不同见解的碰撞中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批判性和创新性,使其学会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发现和解决问题。 精选的案例如麦当劳的CIS、制造重大活动公关在公关策划中的应用案例、沃尔玛博客公关——舆论公关案例、肯德基应对“禽流感”的危机公关案例、蒙牛赞助超女案例、高露洁牙膏致癌风波——制造舆论公关案例、吴士宏加盟奥克斯事件——流言公关案例等;另外也提醒同学们注意每年的十大公共关系事件,如十大公关事件为:“快乐男声”闪亮选秀(娱乐传播)、“神州九号”探月卫星发射(国家形象)、联想奥运火炬手选拔(企业形象)、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网络公关)、“倡导文明 传递爱心”公益短信大赛(社会公益)、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庆典(大型活动)、阿里巴巴香港上市(财经公关)、“好运北京”奥运测试赛(奥运公关)、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政府公关)、“中国制造”舆论管理重塑声誉(国际公关)等“年度十大公关事件”。教学中我们经常提醒同学们关注中国公关网(www.省略)、中国国际公关协会网(www.省略.cn )、中国传播学术网(a-cademic.省略)等,进行实时跟踪分析,教师的教学效果比原来更好。 三、模拟策划,实践教学提高效果 课堂教学是学校的重要活动和基础工作,但公共关系是务实性较强的学科,实践环节犹为重要与突出。实践是公共关系理论教学的落脚点,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理解公共关系的真谛。有效地组织公共关系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活动,是保证公共关系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笔者在这几年的公共关系教学中,总是配合教学内容,创造一切条件、利用一切机会协调好各方关系,让学生进行实际的公关操作。这些年我们先后参加过长治市多项大型活动,在实践中,学生全方位进入角色,领悟了理论知识并升华了课堂理论教学内涵。参与社会实践是提高公共关系课堂教学效果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都有种种困难。一是比较难找到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十分恰当相宜的结合点; 二是在校大学生实践时间有限,现实工作中一次大型活动的筹备与组织实施有时需要少则半个月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学生不可能停课去进行全方位的投入实践; 三是由教师带领组织的学生社会实践群体,一二个单位较难接待,尤其是难以结合践进行指导和教学; 四是教学经费的限制; 五是不可能各种专题都实践。这是长期困扰我们的现实问题。而模拟策划正好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弥补了这方面的缺憾。模拟策划在操作中可以将学生分小组进行公关活动模拟策划,有时可安排小组间的比赛。它在课堂上给学生们提供了实践锻炼的机会和练习的场所。 有效提高公共关系学的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枚不胜举,如情景模拟教学、多媒体教学、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也势在必行。 总之,公共关系学是一门新生的学科,其教学模式还有待于公共关系教学者不断地求新、探索、总结,可谓任重而道远。正因为如此,也给了我们一片广阔的大有作为的天地,我们将努力探索,为开创公关新天地面共同努力。 公共关系学课程论文:从美国《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看国内高校公共关系类课程教学的改进 摘 要:《公共关系学》是高校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对于养成学生的公关能力至关重要。根据在国内高校任教的经历经验,结合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布里奇波特大学进行的学术交流,认为美国大学《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有六大优点:师生角色分明、成绩考核侧重过程和能力倾向、学生学习自主性得以有效激发、教学内容新颖,具有时代感、教学手段高度信息化、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以此为基础,结合国内高校的实际情况,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适应性、学生成绩评价体系以及师生角色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国内高校学习借鉴美国大学《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经验,改进自身教学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美国大学;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国内高校;改进 笔者受学校选派,于2010年至2011年间赴美国康涅狄格州布里奇波特大学(简称UB)进行学术交流,期间到访了一些美国的著名高校,如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等,深入美国大学的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课堂,零距离地观察并参与了美国大学公共关系学课程的教学与学术研讨,就公共关系学的课程教学与研究方面,与美国的大学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沟通,走出中国公共关系类课程教学的课堂,进入美国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的课堂,两相比较之下,发现了美国大学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的很多特点和优点,同时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的经验,认识到了国内高校公共关系类课程教学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很多改进国内高校公共关系类课程教学的建议。 一、美国大学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特点 美国大学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可圈可点之处非常多,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师生角色分明。在美国布里奇波特大学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课堂上,教师完全是一个指导者和答疑者,是一个指路人的角色,教师所讲解的内容主要是:重点和难点,学习方法及相关学习资料的指导以及答疑解惑。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由于在课堂上的时间有限,因此教师都要求学生必须在课后花大量的时间进行自学。学生一般都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课外阅读和作业,完成各项课外任务,而学生为何能有如此高的学习自主性和自觉性,这又与美国大学独特的学生考核方式分不开。 第二,成绩考核侧重过程和能力导向。 美国大学的学生成绩的考核极具个性:不仅不同的课程考核方式不同,而且不同的教师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和具体标准也不同。考核形式灵活多样,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考核:PPT演讲、考试及考勤。三种考核在总评分中所占比例为:632;另外,考试的次数灵活,考试的方式丰富又独特,每次考试所考核的内容都不同。 考核全面,因为每一种考核方法所注重考核的素质和能力各有不同。三种考核方式中,考核过程的演讲与考勤所占学生总成绩的比重与考核结果的考试所占学生总成绩的比重相比,是83,能力考核与知识考核在学生总成绩考核中所占比重的比例是:83。 第三,学生学习自主性得以有效激发。 美国大学生的四种主要的学习方法,分别是:通过互联网进行教师指导下的学习,通过分组讨论进行小组内成员间的相互学习,通过自己在课外时间内进行自助学习,听从教师的课堂讲解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每一种学习方法都能够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 第四,教学内容新颖,具有时代感。 美国的大学课堂非常讲究差异性与个性化,表现在很多方面,在教学内容的选取及教材的选择方面也可以窥豹一斑,美国康州布里奇波特大学的公共关系学教授所选用的教材并不是标准教材,而是一本很时尚流行的最新出版的彩色插页图书《THINK PUBLIC RELATIONS》,这本书尽管不是规范标准的教材,但是里面的内容却紧扣公共关系学,介绍了公共关系学课程的很多核心内容,同时又增添了很多最新的案例、研究方法、最新的调查研究数据等新的内容,使这本不是教材的教材既能够胜任教材的角色,又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 第五,教学手段高度信息化。 美国大学有完善的硬件配备,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便捷的因特网,为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提供最新的新闻、案例等信息素材,供学生进行分析、调查、讨论等。 美国布里奇波特大学公共关系学教师为学生推荐了一些很好的公共关系学相关网站,如IPRA、Monkeysurvey等供学生在课内课外学习浏览。此外,还从网上搜索了大量的公共关系学视频资料,如优秀的广告视频、与最新的突发事件相关的网页及新闻视频等,在课堂上在线搜索,然后给学生观看,随即进行分析讨论和归纳总结。 第六,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美国大学的公共关系学课堂教学方法相当灵活,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同时使用,包括用实验法,借助互联网、电脑等软硬件,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如何真正成为公共关系人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小组讨论、小组合作教学以及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自助学习;用问答法与学生互动,帮助学生积极思维;用设疑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用讲授法介绍重点难点的知识等。 二、改进国内高校公共关系类课程教学的建议 比较中美大学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的全部过程之后,结合中国大学的实际情况,可在一定程度上借鉴美国大学的经验,改进国内高校公共关系类课程的教学。 (一)更新教学目标 大学课堂是培养社会人才的主要场所,公共关系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注重于公共关系人员能力的培养,而不能仅仅定位于公共关系相关知识的传授与灌输。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管理科学,实践性很强,在现实生活中,社会上急需大量的公共关系人才,公关已经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十大职业之一,因此,大学生公共关系能力的培养显得迫在眉睫。 公共关系学课程论文:“公共关系学”行动导向的课程教学方法探究 [摘要]本文结合“公共关系学”的教学实践,介绍了行动导向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几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并详细阐述了每种教学方法的实际操作步骤。 [关键词]行动导向案例分析任务驱动思维导图角色模拟 行动导向是以行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进行教学的一种新型的职业教育方式方法。通过行动的引导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追求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结合“公共关系学”的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了如下几种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案例的具体分析,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可以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公共关系工作的基本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案例分析和讨论,是案例教学法中最关键的环节。在案例分析时,要让学生站在当事人和公关部总经理两个立场上。当事人的视角有利于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思考、体验和观察问题;总经理的角色有利于学生做到既从公关角度追求最优的公关效果,更从全局角度追求整体最优。在案例讨论时,先让学生阅读案例,形成总体印象;然后,发现关键问题,确定理论依据;再选择分析方法,确定分析类型(公共关系案例分析的类型有综合型、专题型、信息型、先锋型等);最后,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如在讲到公共关系危机处理时,我们选择公共关系专家林景新教授总结的2009年的十大企业管理危机,让学生讨论、领会公关危机对企业形象所造成的影响。我们要求学生站在两个视角,来分析危机产生的缘由是什么,当以上危机发生时我们做出的第一反应是什么,然后讨论危机给组织带来了哪些影响,案例中组织危机的处理给我们哪些启示与教训,分析讨论完成后学生提交完整的案例分析报告。在教学中我们还让学生自己动手,就某一个公共关系专题进行案例的搜集交流,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任务驱动法 所谓的任务驱动法,即在教学中首先为学生下达一个具体的工作任务,并创设一个背景信息充足的工作情境,学生接受任务后以小组或独立的方式思考任务的完成步骤与方法。受其知识的局限,教师有必要先对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作介绍,拓展学生的思路。所需知识具备后,学生以小组或独立的方式去执行任务。任务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起到沟通、协调、指导、解疑的作用。在教师与学生的协同工作下,学生不仅完成任务,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并且体验工作的方法与程序,锻炼自身的人际沟通能力、合作及创新等社会能力。 如我们在完成“公共关系策划”这一任务时,首先给学生创设一个较为真实的工作情境:邢台市家乐园集团面临一系列公共关系问题,具有一定美誉度但知名度低,需要拓展消费者群体同时还要维系老客户。学生需策划一个或一系列公共关系活动来解决以上某个问题,并有相应的活动策划及成果展示。通过小组讨论确定活动方式后,小组合作完成规范的策划书的写作,策划书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独立或小组协作解决。在这一过程中,面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可以集中讲解或提示;而小组或个人的特殊问题则可以组内解决。任务完成后教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任务成果,交流任务完成的心得体验,最后教师作出相应的评价。 任务驱动教学法从下达任务开始到评价任务完成结束,整个过程中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任务的计划、实施与成果展示者,他们积极参与、认真思考、不断探索,从中体验了工作的方法与程序,锻炼了自己的各种能力,对于自身综合职业技能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师作为任务的提出者、设计者、培训者则起到了主导的作用,为学生做知识上的铺垫、方向上的指引,并极大地挖掘了学生的潜力。 三、思维导图和张贴板教学法 思维导图是开发人类思维潜力、提高思维能力的一种工具,它的应用极其广泛,既可用于制订计划,也可用于记忆、总结、复习。在公共关系的实际工作中,这种工作方法和头脑风暴配合使用,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在公共关系教学中,思维导图普遍运用于公共关系策划、内外部传播计划策划、公共关系沟通协调。在给学生介绍思维导图的使用方法及适用环境的基础上,教师应让学生围绕一个核心的议题展开想象,发散思维,通过小组讨论,最终完成一份制作精细的思维导图。如在内部公众关系协调方法中,围绕这一核心内容,同学们想到了利用物质刺激,画上了钱的符号;提供旅行机会,画上了飞机的图像;提供各种社会保障,画上了保护伞的图像等。运用这种图文并茂、生动直观的构图来表达思考成果的方法,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运用这种方法任务完成的成果易于展示,小组之间可相互借鉴。 张贴板的方法是将写有文字的卡片或图表钉在硬泡沫塑料或软木板上,这是一种典型的“可由师生共同构建的教学媒体”。利用这种“媒体”,教师和学生围绕某个话题来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添加、移动、拿掉或更换张贴版上的卡片,最终得到讨论的结果。张贴板教学法的突出优点是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克服谈话法不能记录交谈信息和传统的黑板上文字内容难以更改、归类和加工整理的缺点,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多的信息。张贴板上的内容既有讨论的过程,又有讨论的结果;既是学生集思广益和系统思维的过程,又是教师教学活动的结果。这种方法在完成很多公共关系任务时都可以用到,比如怎样处理服务质量的投诉,学生们就可以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然后通过张贴版展示,并随着学生思考广度的增加,内容也随之丰富,其中一些不恰当的处理方法则有可能被移掉,通过粘贴内容的不断变化,最终得到师生共同认可的结论。 四、角色模拟法 由于受环境所限,公共关系很多的实践难以在真实场景中完成,更多的是在课堂上进行模拟。虽然课堂不能代替真实场景,但是通过角色模拟,可以让学生对事件进行想象,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尽可能呈现事实的原貌。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创意能力,同时通过不同角色的分配与表演,学生能够深刻地体验公共关系的思想与意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学生可以从上文中提到的家乐园公共关系活动中选择具有可操作性、可行性的活动进行课堂模拟。比如客户答谢会、消费知识讲座都是可以用这种方法的。 以模拟家乐园集团客户答谢会为例,设计如下: 题目:邢台家乐园集团客户答谢会 第一,知识点提示。答谢会的含义、召开时机、答谢会的组织(会前准备、会议程序、会后评估)。 第二,任务与要求。(1)拟出具体的客户答谢会方案,由原策划此活动的小组负责。(2)发出记者和重要客户的邀请函。(3)写好相关的演讲稿件。(4)做好会场布置,包含座位安排、使用到的音响设备、现场氛围布置、坐签的摆放。(5)做好主持人、公司领导、接待人员、重要领导、来宾、记者等人员角色的安排。 第三,活动实施:学生按预定计划进行,除了按照会议程序严谨进行外,主持人还可以根据情境的设计,进行创意与延伸,增加现场的欢乐气氛,增进客户的参与性,增强活动的互动性。 这种模拟活动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及表演的积极性,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增强了学生对公关的直观感悟,使教学与未来学生工作实际相接轨。通过教学方法的改变,学生从中受益匪浅,不但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工作过程的模拟完成,加深了学生对公关工作程序的认识,同时培养了学生必备的职业能力与态度,有助于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以上教学方法并不能涵盖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全部,是笔者认为公共关系教学中比较适用的方法,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教学内容的不同,我们可以将以上方法进行不同的策略组合与运用。 公共关系学课程论文:公关理念下的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改革浅析 摘要:公共关系活动是社会组织为提升组织的社会形象而开展的有目的、有意识的信息传播活动。教师的教学过程也应被看做公关活动。教师在对公选课学生讲授公共关系学时,要注意在分析教学对象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选择,有效地进行公关理念和情商教育的讲授与互动,创造性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关键词:公共关系;公关理念;公选课;教学改革 公共关系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以内容的广泛性、针对性、社会性和应用性受到众多大学生的关注和欢迎。我国的公共关系教育可分为专业的公关职业教育和非专业的公关教育,专业的公关职业教育目前在我国高校还不多见;非专业的公关教育由于学科设置不同,可分为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校级公选课。 我国高校开设的公共关系课大多属于非专业普及性公关教育下的专业课或公选课。开设公共关系专业课的学校往往有自己的专业教师和相对成熟的教学体系,而公选课教学往往是由相关专业课教师担任。同一个教师在同一学期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按照不同的教学要求和课时设置开展教学工作,这对专业课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因此,对公选课学生进行有效的课程教学设计,开展教学公关活动,改变传统的公选课学生专业化公关教学模式,是公共关系专业课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分析教学对象,开展教学公关 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通过满足公众需要而使公众满足自身需要的一个信息传播过程。通俗地讲,教学过程也是一个公关过程,是一个主动的、自觉的、真实的信息传播过程。开展公共关系活动要首先明确组织的公众对象,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也首先要了解、认知教学对象,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公关。对公选课学生讲授公共关系学更应如此。 在对公选课学生讲授公共关系学时不能像对待公关专业学生那样过多地讲授公共关系的活动模式和工作技能。对于公选课学生来说,公共关系教育其实就是一种素质教育。也就是说,这些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来认知并接受一种全新的关系理念,并用这种理念去指导自身的思想和行动,不断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和人格魅力。 二、传播关系理念,强化公关意识 公共关系的本质是改善关系,具体地讲就是改善社会组织和与其相关的公众之间的关系。不重视改善关系,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受到制约。公共关系学中的改善关系注重主动、真实、公正、双赢和互动,与传统社会实践中庸俗的人际关系改善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选修公共关系学公选课的学生尤其是个别理科学生社会文化观念薄弱、社会适应能力差,对于社会中出现的正常关系的交往现象不够重视,甚至有的学生还会从低级、庸俗的角度去看待、分析和尝试。因此,在这些学生中进行客观的关系理念引导、教育,帮助他们尽快树立一种积极、向上的关系交往理念,就显得很有必要。 公关意识包括形象意识、公众意识、服务意识、传播意识、协调意识和危机意识等,教师要重视公关意识在公共关系学中的教学地位,因为公关意识是公共关系所特有的理念,是公共关系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是整个公共关系学科理论的精髓和灵魂。没有强烈的公关意识,就没有对公关现象的敏感;没有对公共现象的敏感,即使公关理论掌握再多,遇到实际问题时也很难从公关的角度去认识和处理。因此,在对公共关系学公选课学生开展教学时,应重点强化公关意识,使学生具有一种系统、客观的公关理念,进而去自觉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 三、优化教学内容,重视情商教育 公共关系学以塑造组织良好的社会形象贯穿学科始终,在实践上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组织领域。在现代社会中,没有公关意识的组织不可能成为优秀组织,没有公关能力的组织也不可能赢得公众的认可和信赖。同样,没有公关意识和不重视公关活动的个人也很难在社会组织中脱颖而出。在公关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公关理念的教学,还要针对大学生的需要开展情商教育。 情商又称情绪智力或情绪商数,是指一种情绪的智慧,是一系列与人的素质有关的情感心理素质和处理情绪的能力。情商的提出既是对传统智商理论的挑战,也是对“聪明”和“人才”全新的诠释。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专业领域不同,对世界、社会、人生等相关问题的思维方式也就会有所不同。同样,不同的情商也能造就不同的人生,甚至“情商决定命运”。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除了讲授公关理念,还应重点强化学生个人的情商教育,以提高学生在自我认知、情绪管理、自我激励、认知他人、人际沟通等方面的能力。 教师要重视情商教育,就应重点从以人为本、交往技能和交往礼仪三个方面进行教学内容设计。 在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对国学思想进行总结,以自己的感悟影响学生,同时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一个知识渊博的良好形象,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励学生。 在进行交往技巧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体会正确、有效的处世方法,运用情境教学法,在课前根据不同的专题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深入开展讨论,然后教师再对这些讨论进行总结和引导。 教师在讲授礼仪知识时要有针对性,对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礼仪知识,要做好总结性互动教学。 一般来说,公选课的学时设置都比较少,因此教师在开展情商教育时针对性要强,教学内容设计要合理,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要引导学生重视自身修养和交往技巧。 四、丰富教学方式,追求互动教学 公共关系是一个信息传播过程,也是一个双向循环的持续传播过程。因此,公共关系课的教学也应重视互动教学。目前,高校的师生关系并不是十分融洽,课后任课教师与学生互不相识的现象非常普遍,其根本原因在于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教师与学生没有进行有效的互动,缺乏关系的改善。 公共关系课的教学过程也是一个教学公关过程,如果教师不主动创造条件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主动、积极、团结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就很难使学生主动接受,教师也就是一个不称职的公关工作者。因此,丰富这门课的教学方式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1.案例教学法 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教师要注重案例的选择和更新,还要明白案例分析不是案例故事介绍,而是要通过介绍案例让学生分析相关问题,提高学生自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对公关理论的理解和接受。具体实践中,教师可按照“阐述理论――导入案例――激发思考――讨论分析――提出结论――总结归纳”的步骤开展教学。 2.分组PK法 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的团队向心力和凝聚力。例如:教师可策划一次模拟公关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自己选出组长、设计团队名称和标志、安排工作、进行公关策划。 3.角色扮演法 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认知自己的情感,了解自己的情绪。 4.情境教学法 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情境,组织学生模拟公关角色解决“实际问题”,并针对具体的社会问题和交往问题展开专题讨论。 公共关系学课程论文:独立学院《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研究 [摘要] 公共关系学是研究公共行政管理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组织如何与公众进行双向传播与沟通的一门应用性综合学科。它涉及传播学、管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新闻、广告等学科的知识。本文主要从《公共关系学》的课程体系及其特点、《公共关系学》的教学策略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 公共关系学 课程教学 研究 独立学院开设《公共关系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较系统地学习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巧,正确理解公共关系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性质和重要作用,培养现代公共关系意识,完善学生的公共关系素质;提高实际的公关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进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提高大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独立学院《公共关系学》的课程体系及其特点 《公共关系学》课程体系可划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公共关系基础理论部分,二是公共关系实务部分。基础理论部分体系结构如下:公共关系概述,包括公共关系的基本涵义、科学范畴、基本特征、历史与现状总结;根据公共关系的基本内涵分别从公共关系的运作主体、客体、手段、目的、职能与原则、程序详细展开与论述。二是公共关系实务部分,具体包括:人际沟通技巧,包括公关语言基本原理、口语和书面表达技巧、人际吸引、人际沟通、影响人际沟通的因素及障碍排除等;公关礼仪,包括仪表、仪容、仪态、及礼仪基本规范等内容;公关策划与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如公共关系主题策划、新闻会策划、庆典活动策划、展览会策划、赞助活动策划、开放参观活动策划等。公共关系具有实践、专业和社会管理三个维度,其本质属性是沟通与协调。实践的公共关系主要在于公共关系实务的服务、行动和问题操作,形成良好的公众环境;专业的公共关系主要在于公共关系专业的知识、价值和技能,密切组织与公众的关系,赢得组织良好的信誉;社会管理的公共关系借助于社会传播、社会规范、社会秩序建立组织与公众的良好合作关系,以确保组织的社会信誉,更好地发挥组织形象力的作用,保证组织自身的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独立学院《公共关系学》课程体系应注重第二大部分,即实务部分,第一部分的教学是为第二部分服务的。 二、独立学院《公共关系学》的教学策略 1.影像学习 影像学习是指借助视频的教学手段来学习《公共关系学》这门课程,影像学习可增加公共关系教学的趣味性。由于课时的有限性,所以不允许大量观看教学视频,所以我们特别介绍同学们在课外自学过程中可以观看教学视频,重点理解公共关系礼仪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一些基本技巧。此外,介绍广告策划方面的教学视频以增加自主学习的趣味性。介绍公共关系教学电影给同学们也是可行的办法。通过影像学增加了《公共关系学》教学的趣味性,调查发现同学们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很高。 2.案例教学 用案例教学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教学中,针对教材相对比较单薄的特点,我们充分利用教师精选的案例作为教学辅助资料,以加强教学的趣味性。这种教学方法生动形象,具有典型示范作用,能深化理论学习,使学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最终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够顺应社会潮流、把握瞬息万变市场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在案例的选择上并不局限于教材,并始终坚持案例的“真实性、现实性、实践性、典型性、可读性、系统性”的原则,同时还重视学生的参与,既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切磋讨论,又鼓励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还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引起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教学中我们经常提醒同学们关注中国公关网、中国国际公关协会网、中国传播学术网等,进行实时跟踪分析,教师的教学效果比原来更好。 3.实战策划 在探索有特色的公共关系教学和培养模式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进行着思考和实践。公共关系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和学科,它需要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体系的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着重实践操作能力和动手解决现实中所存在问题的能力培养和锻炼。这就需要我们在配置教学资源和确定发展方向的时候,确立科研与教学互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教学思路,并且找到一个能够把知识传授和能力锻炼相结合的公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在课程授课中,我们有目的地增加实战策划作业,使同学们的公关策划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今后走向社会适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浙江理工大学110周年校庆公关策划书》、《杭州市志愿者协会高校巡回慰问演出》、《藤王阁茶楼的公关策划》等案例的策划等,都是相当不错的策划案例。我们还把公共关系的理论研究与具有成长性的产业或行业相结合,针对2008年奥运商机和体育产业的繁荣,我们开展“大型赛事公关活动策划研究”项目,引导师生关注目前或即将出现的热点行业。通过实践策划,同学们的策划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教学过程让学生品味到《公共关系学》这门课程的趣味性非常重要,所以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非常重要。几年来我们选择的北京大学《实用公共关系学》教材,由于内容太陈旧,从前年开始我们选取了复旦大学的公共关系学教材,因为复旦大学的教材内容更新颖实践性也较强。今年我们主编的教材《公共关系学》在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里面增加了大量的实战训练题,以提高独立学院同学们的实战策划分析能力。 三、结语 人为设计教学情境,为学生创设实战演练平台。如模拟策划“金牌秘书大赛”、“杭州电子科大校庆庆典”、处理“突发性公关危机”等,鼓励学生之间为完成学习任务,自由组合成若干专题小组,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沟通,拿出活动策划方案,并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相互尊重、互相协调与合作。通过对学生的大量访谈发现,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有所增加,对社会对企业、各类组织的公共关系认识有所增加,对他们以后的社会工作大有帮助。 公共关系学课程论文:高职高专“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摘 要: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交叉性学科,公共关系的教学不应局限于单一的教学方式。作者从高职高专学校公共关系教学的现状、教学方法改革、考试方式改革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尝试,为培养掌握公共关系操作技能与技巧的应用性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公共关系学教学 教学改革 实践性 一、公共关系教学现状 在高校开设公共关系学这门课程,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是行政管理、企业管理、公共事务管理、旅游管理、物流管理、英语、市场营销、中文等专业的公共必修课,学生的规模越来越大。由于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基本沿用本科教学体系,教学内容不够明确,理论内容太多,基础相对薄弱的专科层次学生难以听懂讲授内容,逐渐丧失学习兴趣。教师教学方法单调,过多的理论讲解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不到应有的学习效果。考试形式单一,大多数学校以最后考试成绩为主,或者考试的方式不够科学,难以达到教学的目的,不能评价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不能跟上市场经济的步伐。为了与人才市场需求相接轨,有必要对这门课程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进行相应的改革。 二、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的公共关系学教学方法比较注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使教学方法与模式的改革落到实处,公共关系教学应根据其课程的特点,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采用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多媒体教学法、实地观摩教学法和理论联系实际法,主要措施如下。 (一)案例教学法 精彩的公关案例好比一部精彩的电影或一部小说的精彩的片段,能够更切实、更生动、更深入地了解、认识和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基本原理、原则、方法和技巧,不断丰富学生的公共关系知识底蕴,从中学到很多富有启发性的知识。 案例的选择应具有真实性、时效性和典型性。实践证明,适当地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效果是明显的。从学生角度来看,学习兴趣大大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提高。从教师角度来看,运用案例教学能促使教师不断钻研专业知识,把握本领域的新动向,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二)角色扮演法 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参与公共关系事件,在参与中领悟公共关系的真谛。如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新闻会、商务谈判、演讲辩论等。一般采用学生自由混合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包括课前准备和课堂演示,任课老师最后进行点评。这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挑战意识。 (三)多媒体教学法 在公共关系的教学中,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一方面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丰富了教学内容,加大了信息量,有效地将学生的课堂精力集中于听课和思考上。另一方面减轻了老师板书和学生做笔记的工作量,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在课程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实地观摩教学法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说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侧重给学生以鱼的话,那么实地观摩教学法的目的则是教给学生捕鱼的方法。学校和当地的相关单位共同建立教学参观基地,在授课过程中,将学生带出校门,实地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把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过程结合起来,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相关单位的员工也是学生的兼职老师,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实时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更快地学会相关公关活动的组织和策划。 (五)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法 多列举一些实际生活中发生的案例和正在发生的公关事件,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解和掌握,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公关意识和学习兴趣。公共关系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公共课程教学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可利用学校资源进行实践教学,学校作为一个公关主体有大量的公关活动需要开展,如进行专项调查、策划新闻宣传、组织专题讲座等,这些活动可安排学生参加。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做起,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扩大交际圈,通过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达到锻炼自身、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考核方式改革 以往的课程评价方法主要采取以期末考试为主,平时成绩为辅的形式,期末课程考核大多采用闭卷考试的方法,题型也基本上选用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不能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构建和掌握情况,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法可以更科学地评测学生的能力。平时成绩和期考成绩各占50%。平时成绩评分主要依据学生在课堂案例分析发言及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如公关调查和策划、演讲辩论、自我推销训练等。这些活动通常以小组形式进行,参考队员参与团队工作的情况给每个队员打分。这种考核方式有利于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多元化的课程考核方式增强了学生对公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改变了过去松散教学、考试背书的现象。平时的实训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合作与交流,期末考试内容也更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综合评分由教师一人评定改为教师、学生、团队互评,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使他们学会了正确地评价他人和自己。 培养学生技能,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需要领导、老师的支持和帮助,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沟通,才能使教学改革工作顺利进行。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成为符合社会与行业需求的人才,这才是进行教学改革的真正目的。 公共关系学课程论文:酒店管理专业公共关系学课程改革实践与思考 【摘要】 公共关系学是酒店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由于课程开设较晚、配套教材不完善、师资队伍缺乏等多种因素,教学效果很难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改进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效果便成为迫切之需。 【关键词】 酒店管理;公共关系学;改革;实践;思考 作为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公共关系对于饭店行业运用信息的传播手段,与公众建立起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的关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社会信誉,提高饭店管理和处理问题能力和饭店员工的凝聚力,以促进企业目标实现等各个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从从这门课程的教学实践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对公共关系系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什么是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一词源于英文Public Relations。Public意为“公共的”、“公开的”、“公众的”;Relations即“关系”之谓,两词合起来用中文表述便是“公众关系”、“公共关系”。自从公共关系诞生以来,人们给其下一个准确定义的努力就没有停止过。上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莱克斯・哈洛(Rex Harlow)博士就搜集到47个公共关系的定义。美国学者H.弗雷齐尔・穆尔认为:公共关系是一种用政策和实际做法表示的社会管理哲学,它争取在双向沟通基础上通过与公众的敏感的交流活动,得到相互理解和好感。 在我国,公共关系一般是指社会组织机构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沟通与传播关系。它通过社会组织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同时与各种社会公众协调好利益关系,塑造出良好的形象并传播出去开赢得良好的赞誉和较高的知名度。公共关系不能等同于商业广告,也不能等同一般的推销活动,它是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各种关系的整体表现,是一种通过塑造形象、传播形象、管理社会组织来增强公众对社会组织的信任,使其向有利于双方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发展。 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寻求自身发展,通过形象塑造、传播管理、利益协调等方式与公众之间结成的社会关系。从上面的概念看,公共关系不是“拉关系”、“走后门”,不等于人际关系,不等于新闻宣传,不等于市场营销,不等于广告,不等于CI(英文Corporate Identity的缩写,企业识别系统和企业形象战略)。它的目的就是为社会组织营造一种良好的公共关系状态。 二、开设课程的必要性 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开设公共关系课程不仅对学生个人还对其以后从事的酒店行业都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公共关系课程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点: (1)有利于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公共关系学课程涉及到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秘书学、经济学等很多学科,既吸收了相关社会科学的理论成果,也吸收了自然科学特别是现代传播技术的最新成果。在高校学习公共关系课程,可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管理、策划、传播和礼仪知识,掌握公共关系能力,有助于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2)是大学生融入社会的桥梁与纽带 双向传播沟通交流是公关工作的基本模式,是社会组织与公众建立联系并保持良好关系状态的基本手段。对于涉世之初的大学生,只有掌握人际交往的常识与一般技能,才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公共关系学的传播沟通观念和实践技能将使大学生确立起自觉与外界建立联系的意识,在内外信息互动中,调整自身行为,保持身心平衡,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协调同步。 (3)具备良好的形象意识是实现大学生与社会全面、和谐、文明发展的重要基础 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是公共关系工作的目标与宗旨。懂得珍视自己的存在状态,并积极追求良好的存在状态,已经成为现代个人的基本生存观念之一。公关形象塑造讲求内外双修,表里如一,即通过提高产品与服务品质,提升文化内涵,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修为来增加自身的品牌价值。对于大学生来说塑造个人良好形象是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与良好修养的有机结合,通过形象教育确立形象意识,将有助于社会个体提高道德修养与文化品味,遵守社会信誉,珍惜个人名誉,推动社会和谐、文明发展。 对于学生以后工作从事酒店行业的来说,公共关系课程的开设也是非常重要的。 (1)有利于树立酒店良好形象 酒店的形象是社会公众和饭店员工对饭店整体性综合性的评价方式,它是公众对饭店发展历史、物质条件、服务产品、管理人员、工作环境等总体认识,反映了公众对饭店整体的特点的了解和倾向。公共关系活动开展的目的就是通过具体工作树立与发展饭店的良好形象,建立良好的信誉,以取得公众理解和接受,进而赢的信任和支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商业的竞争,对于产品和服务不再是质量,价格的竞争,更多的是公众对于组织的认可程度。 这就需要提高酒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公众知道、了解酒店并对其有良好的印象,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发挥公众的舆论作用。在此过程中就需要酒店每位员工在和公众沟通过程中展现良好的形象。接受过公共关系学课程培训的员工能更自动自觉并有效的维护组织的良好形象。 (2)有利于酒店对外公共关系活动的展开 公共关系活动的开展,需要组织内部每一位成员的努力,需要各部门的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最终目标。接受过公共关系学课程培训的员工具备相互合作的意识,能主动地、自觉地将自己的言行和工作内容、工作任务与组织的目标相结合,从而更好地配合组织开展的公共关系活动。 (3)有利于协调饭店内外关系 饭店不仅要为顾客服务,也要让员工感到家的温暖。只有让每位职工发挥主观能动性,凝心聚力,以主人的身份将工作做好,全体上下团结一心,饭店才能健康发展。 (4)提高饭店经济和社会效益 酒店经营的主要目的是取得效益。效益来自顾客,只有顾客光顾才会达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目的,而公共关系正是要让更多的顾客了解饭店,光顾饭店,在提高饭店效益方面起着不可缺少的地位。饭店公共关系在提高饭店效益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处理好就会给饭店带来良好的收益。 三、课程开设存在的问题 1.专业教材少。目前虽然社会上公共关系的教材很多,但专门针对酒店管理专业而设置的教材来说,版本很少,只有姜华主编的《酒店管理公共关系》和梁东梅主编《旅游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寥寥几本,教材内容也不够全面和完善,不能完全满足对于学生相关理论和技能培训的要求。 2.师资队伍较弱。由于公共关系学作为一门学科还很年轻,公共关系学课程在前几年的其它专业课程设置里可有可无,如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很多任课教师上学期间自己根本就没有学过这门课程。如今,为适应专业培养方案与市场接轨的需要,一些老师转行从事这门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从师资队伍整体上看,还没有形成一个团队,教学和科研能力还较弱。 3.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公共关系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但在传统教学方法中,大部分教师还是采取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单一“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很容易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以致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削弱了学生的实践,难以顾及学生的兴趣及需要上的个体差异,进而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4.考核评价体系陈旧。目前,公共关系课程的教学效果考核大多数采用的是一次性闭卷笔试的考核方法,考试的内容上侧重基础理论知识,忽视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显然这种考核评定的方式方法已不适应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对于上述问题,我们认为加大对公共关系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应当根据酒店管理专业的特点和学生及社会的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求真务实、大胆创新,积极推行教学改革,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的培养目标。 四、课程改革与实践的几点思考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国外企业经营管理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在高等院校中被广泛采用,在酒店管理专业中亦是如此。公共关系案例,是对某一特定公共关系活动的内容、情景及过程进行的客观描述,其内容包括公共关系的主体与客体、公共关系活动的目标与策划、公共关系活动的过程与方式方法、公共关系活动的效果等。公共关系案例是公共关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一座由“知”通向“行”的桥梁。实践证明,利用公共关系案例进行教学,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探索,揭示公关活动的规律,可增强学生对公共关系理论的理解,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互动教学法。多元互动教学就是把教学过程作为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它是通过优化选择互动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主体性,提高教学效果,塑造学生良好个性的一种教学结构模式。 “多元”的“元”则指“要素”或者“手段”,即与教学和学习相关的各种教学因素和手段。多元互动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形成的教师与学生多元沟通和动态影响的过程和模式,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与学习有关的教学要素,调节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相互作用,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从而形成全方位、多层面的和谐互动,以产生教学共振,提高教学效果。 3.课堂模拟法。由于受环境所限,公共关系很多实训课内容很难在社会实践中完成,更多的则是在课堂上模拟。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可以模拟宾客、迎宾、接待、餐饮客房工作人员等不同角色进行模拟。虽然课堂不能代替真实场景,但是通过角色模拟,让学生对事件进行还原和演示,再加上自己想象的语言与情节,使事件变得有血有肉,学生在表演中体会问题、解决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公关意识。这种模拟活动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及表演的积极性,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增强了学生对公关工作的感性认识,使教学尽量与酒店实际工作相接轨。 总之,酒店管理专业公共关系是一门集理论、实践、谋略、技巧为一体的极富创造色彩和可操作性的应用行课程。先进的教学方法如果舍弃了教师的传授环节就不能形成完整的教学过程。教师必须深人实际,积极探索,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多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能力着手,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注重把各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进行技能训练,掌握公关实务,培养创新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人才。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出具有高素质公共关系能力的应用型酒店管理人才。 公共关系学课程论文:《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摘要】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作为公共关系的教学人员,在教学中应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配合素质教育,积极探索教学改革,为培养掌握公共关系实物操作技能与技巧的应用型人才作出努力。 【关键词】公共关系学 教学改革 技能训练 高校“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紧随时代、注重应用的课程。但是如何向学生讲授,使学生乐于学习、自觉学习,掌握其中的精华,并学以致用,这需要教师花大力气进行探索和尝试。本文在“公共关系学”的教学中,结合课程特点,进行了探索和改革。 一、教学观念的改革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师“教”的效果主要依赖于学生“学”的程度。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教学观念与模式已经不适应科技和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予以打破和抛弃。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提高,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高校的《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为了加强学生对公共关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在课程设计与教学组织中,教师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引导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以“扎实理论,兼顾实用,重在意识”为教学理念,配合素质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针对本课的特点,我在教学工作上做了一些改革的尝试,形成了较有特色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从现有的教学内容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第一,教学内容笼统。由于受课时限制,高校的《公共关系学》只能开设公共关系概论。“概论”是一个学科的导论部分,它对进一步学习起引导作用,在整体上明确学科内容和学习方向与方法,具体内容要在分支学科里体现。因此,以概论课方式开设《公共关系学》,对学生而言,仅仅是了解什么是“公共关系学”而已,真正的公共关系理论和技巧并没有掌握。第二,教学内容混杂。“概论”实际上包括“公关原理”、“公关实务”和“公关礼仪”等几个方面,在有限的课时(一般为32学时)中讲授如此多的内容,教师面临着内容一定讲不完的难堪局面,给授课和学习带来一定困难。第三,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实践教学环节。“概论”部分的教学,主要局限在学科和分支学科的原理、原则、内容、学科历史、学习方法等理论方面,实践环节严重缺乏,分支学科的实践性无法得以体现,也就无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作技巧。针对这些问题,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探索。 1、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在教学中把繁杂的内容归纳为四章,使教学内容整齐、清晰,具体为: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论――主要回答什么是公共关系”;第二章“公共关系组织机构和人员――主要回答谁来做公关”;第三章“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主要回答如何做公关”;第四章“公共关系实物操作技能――主要回答公关做什么”。 2、注重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培养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注重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培养实践能力,积极探索符合人才培养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在讲授教学理论的同时,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技术运用能力。加大各章节的实践力度、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在教学中增加公共关系各类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设计调查问卷,制定公关方案等;组织学生上台讲述最感人的沟通故事,组织学生做沟通游戏;模拟谈判,举行记者招待会,举办展览会,开展演讲或辩论比赛等。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说服技巧和动手、动脑的综合能力,更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综合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式的改革 从公共关系课程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公共关系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特别强的课程。如果按一般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教师讲授基础知识,学生记住教师讲授的内容,能回答所提问题即是收益者。公共关系则不然,学生即使能百分之百地回答出教师讲授的知识,也算不上受益,还可能是高分低能、纸上谈兵的空架子。只有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分析问题、处理突发事件、及时处理协调上下级、内外部关系,才算是真正的受益。这就要求教学方式必须要进行改革,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方法现已普遍运用到教学当中,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方法:一是在课程内容的讲授中穿插案例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难点和重点的理解;二是在课程内容讲授完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大型的公共关系案例讨论,加深学生对本课程全部知识的认识。案例讨论包括课后小组讨论和课堂上全班讨论两种形式。三是组织学生到周边企业收集公共关系案例,掌握案例分析方法。通过这种案例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理论知识,而且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应用公共关系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形成了教与学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2、模拟教学。模拟教学就是由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参与公共关系事件,让学生在参与中领悟公共关系的真谛。如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新闻会;演讲辩论;商务谈判等。一般采用学生自由混合编组的形式进行对抗竞争,课前准备,课堂演示,任课教师最后进行点评。这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挑战意识、协作意识和成就意识。这种方法的不足是,学生课下需要作大量的准备。 3、SKIP教学法。这是江西广播电视大学熊江鹏老师设计的“SKIP教学法”。“SKIP教学法”改变了公共关系课程的传统讲述方式,每次课围绕一个主题,把要讲述的内容分解成四个步骤进行。第一步为story(中文意为“故事”)。主要通过几个公关故事案例的讲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对相关问题产生兴趣。第二步为knowledge(中文意为“知识”)。将第一步讲述的故事进行提炼,概括出其中体现出的相关知识点和应当掌握的公关知识。第三步为idea(中文意为“主意、想法”)。由前面两个步骤,总结出一些普遍的、给人以启迪的公关思想和理念。第四步为problem(中文意为“问题”),提出一些实践性较强的公关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回答。在实际教学中,也可以根据需要把以上四个次序进行调整、变动。“SKIP教学法”,将相对抽象的概念、原则都揉进生动直观、具体可感的事例中。通过这四个环节的有机组合,使得学生对某一主题有深入、细致的理解,不仅潜移默化地获得一些理论知识,学习到许多间接经验、公关技巧,同时也引发其联想与思考,拓展个人的思维空间。 4、多媒体教学。在《公共关系学》的教学中,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全过程使用多媒体教学及视频录像。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一方面提高了教学的生动性,丰富了教学内容,加大了信息量,有效将学生的课堂精力集中于听课和思考上;另一方面也减轻了学生记录和教师板书的工作量,提高了教学效率。总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学习,在课程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5、测试教学。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增加了自我测试的环节,如《公关人员素质自我测试》、《沟通能力的测试》、《人际关系的测试》、《处理危机事件能力的测试》等。通过测试使学生清楚自身能力的现状,找出不足,明确改进和努力的方向。测试教学受到学生的好评。 四、考试形式的改革 采用平时成绩和和期末考试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出勤率、课堂参与讨论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平时成绩占总分数30%。期末考试成绩。主要考实践操作技能,这部分是考试改革的重点。期末考试成绩占总分数70%。 基本做法:第一,学生自愿组成小组。(一般为4―7人)。第二,学生选择实践操作技能。包括:办公共关系报纸、公共关系社案会调查、模拟策划公关方案,策划新闻传播活动,处理危机公关案例、编写案例等。这种实践操作技能的考试使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结合,受到了学生的好评。 培养学生技能的教学改革,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需要同行老师、领导的支持和帮助,需要学校各个部门协调沟通,才能使我们的教改工作顺利进行。面对教育产业化,市场经济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法则,我们只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大胆改革,才能符合二十一世纪人才发展的需要,才能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公共关系学课程论文:实践性教学方式在高职院校《公共关系学》课程中的应用 【摘要】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这门课程教学中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积极地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本文就实践性教学方式在高职学院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有效探讨,提出了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 实践性教学 公共关系学 教学方式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培养目标的专门教育,它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要求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可见,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保障。因此,对高职院校公共关系学课程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探讨是非常重要的。 一、实践性教学方式在高职公关课程中应用的必要性 1、实践性教学方式在高职公关课程中的应用是市场、社会的要求 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且符合高职教育特色的应用性学科。国家教育部高教司曾明确指出,“21世纪的大学生,无论学什么专业,无疑都应具备较好的公关能力和素质,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历史使命”。由此可见,《公共关系学》在提高大学生公关意识、协调沟通交际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各类组织对公关人才的需求非常巨大,并且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公关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顺利就业为目标,加强实践性教学,积极探索培养符合社会、市场需要的人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和人才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商品生产的现代化对现实劳动力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选择不再仅凭一张文凭,而要看他是否具有实际操作能力,是否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灵活运用能力。 2、实践性教学方式在高职公关课程中的应用是教学目的的要求 由于公共关系在传播信息、协调关系、塑造形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在高职院校,公共关系学已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公共关系课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创新审美意识和热情、自信、开朗、乐观的性格;提高学生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应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宣传推广能力。换句话说,公共关系课程就是培养“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讲、跑出去能干”的应用型人才。 3、实践性教学方式在高职公关课程中的应用是学生认知心理的要求 人类对知识的感悟和认识是由感性到理性,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而作为高职生,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不满足被动地接受,愿意并能主动去探求相关的知识,他们的强项是实践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理论学习是我们大部分高职学生学习的弱项,如果我们按精英教育的方法课堂上理论过多,他们是很难接受的。因此,我们要挖掘这些学生的长处和优点,因材施教,要根据生源特点,着力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开始,使学生在实践中学理论,在实践中掌握理论。 二、实践性教学方式的内涵及原则 1、实践性教学方式的内涵 实践性教学方式是指以诱导学生参与、吸收学生进入实际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教学方式,是通过多种类型的实践教学活动来促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辨能力和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得到不断提高的人才培养方式。 2、实践性教学方式在高职公关课程应用时的注意原则 (1)实践性教学应用必须与理论教学体系相吻合。岗位需要的理论知识是学生将来职业继续发展的基础,公关人才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忽视专业知识体系将会阻碍公关专业人才的成长,因此,实践教学方式的应用不能忽视对公关专业知识的巩固与提高。 (2)实践教学方式的应用必须尽可能地满足市场对岗位技能的需求。这一原则要求该体系能随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 并经常对该方式自身作出相应的调整,以保证学生的素质及技能能够满足市场动态的需求。 (3)实践教学方式的应用要具备有效性。实践教学必须注意有效性,做到有计划、有布置、有落实。因此,必须建立实践教学的考核标准,可采取分层次步步过关的方式,使学生学有动力,做有目标。考核标准应明确、具体,考核方法应量化、可行。 三、实践性教学方式在高职公关课程应用中的具体做法 实践性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在公共关系的授课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式。 1、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教学法能将抽象的概念、深奥的原理,通过案例的解析变成生动的事实或现象,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在理论教学中,教师可在理论阐述前将案例的背景资料先告诉学生,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并从中发现问题,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或方案,从案例中引出理论。当然,教师必须精心挑选案例,太偏、太陈旧的案例都不是最好的。如可以从近期报纸、电视、网站上寻找案例,也可以让学生寻找案例在课上进行交流。实践证明,案例分析法对于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2、演讲 演讲是一种以口头语言表达为主、态势语言表达为辅,通过面向听众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以达到感染人、说服人、教育人为目的的艺术化的语言交际艺术。演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增长,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及创新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公共关系人员的核心能力之一就是言语表达能力。基于这样一个考虑,教师教学可在教学组织中设置课前五分钟演讲环节,一是可以调动课堂气氛,缓解学生上课的紧张感和疲劳感;二是可以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三是可以传承真理、启迪人心、唤起行动。 3、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顾名思义就是借助扮演角色的方式来达到体验及学习的目的,重视藉由实际的体会及行动达到认知情感、了解情绪,从而创造自主、自发的效果。在公众关系协调、公关礼仪及公关危机管理三大模块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尝试了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创新教学方法,由同学们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参与公共关系事件,在参与中领悟公共关系。比如,在公众关系协调模块中,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公众关系情景扮演角色,培养公众关系协调能力;在公关危机管理模块中,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危机事件情景扮演角色,进而处理危机事件;在公关礼仪模块中,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如扮演公司前台如何接听电话,扮演政府办公室主任如何在会议和宴会中安排座位等等。让学生切身表演礼仪,引人发醒,教育意义颇深。 4、情景模拟 模拟教学法即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模拟公关角色,解决“实际问题”。可尽可能设置具体周密的模拟情境,有时甚至可以利用大家都熟悉的真实场景。我们在本课程设计了四个模拟专题活动,包括企业VI 设计展示会、公关知识竞赛活动、校园参观活动、新闻会。具体的做法:首先,根据学生分成的小组来进行思考与策划,撰写并提交策划书;其次,按策划书的要求进行组织实施,包括准备道具及场景布置,安排成员分别进行模拟、演示;最后,由参与组织的学生、观众学生及教师就各学习小组的设计方案及模拟演示中的优缺点进行点评,并组织评比。通过模拟教学,可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辛苦,从而提高公共关系实战能力。 5、小组讨论法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差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传统教学中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很容易陷入“奉送真理”的漩涡,教师苦口婆心地讲,学生没精打采地听,已经是很多课堂的常态。而小组讨论就是一种“教人发现”的教学方法。所谓小组讨论就是指教师针对一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知识、观点拟出问题,让学生分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知识和思想的交流。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大家在开放式的教学中轻松掌握知识,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讨论可以是协作式的,也可以是对抗式的,课堂辩论就是引导学生参与的一种最好形式。对于一些概念性的问题,如公共关系概念辨析:何谓公共关系?何谓庸俗关系?可让大家展开辩论。辩论可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澄清一些模糊认识,也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6、自学式教学 教育专家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探求知识,学会自主学习。“授之鱼,不如授之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安排学生自学部分,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其实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方式。 综上所述,通过大量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了公关作用与公关意识,掌握了公关活动操作实务技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团队沟通协作能力和责任意识。 公共关系学课程论文: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公共关系学》课程实践教学探究 摘 要:公共关系学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综合应用学科,该门课程应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公关技能的应用能力培养。教师在授课中应加强对学生公关实践操作的指导,本文通过案例教学法、课堂模拟、游戏体验、企业参观体验策划创意等方式,引导学生,加强学生公关实践能力的锻炼。 关键词:公共关系学 实践教学 案例教学 应用能力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综合应用学科,该门课程主要是研究社会组织的管理行为、社会组织的管理职能、社会组织的传播活动,通过社会组织一系列公共关系活动,建立与公众之间的良好的关系,以塑造和提升社会组织的良好形象,所以该门课程应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公关技能的应用能力培养。笔者通过几年的公共关系教学工作,总结出几点实践教学方式以供探讨。 一、案例教学法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应灵活巧妙的运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应不仅仅局限于阅读和分析文字,同时,它还可以与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并用,以增加教学的生动性、真实性。 我院开设公共关系课程的班级都是非公共关系专业,这样的专业教学不是为了培养公共关系咨询专家,而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激发创意思维,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环境的综合素质,让他们掌握公共关系调查、策划、传播的基本方法及技巧,能学以致用,案例教学法的有效运用,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并喜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主动参与有利于知识、技能的掌握和提高,也有利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1.课堂模拟融入案例教学 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亲身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索,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亲身参与的学习机会。在播音主持专业及公共管理专业的公关教学中,笔者经常在课堂上将模拟带入案例教学中。 如讲公关礼仪之前,请同学们先演示这样些简单的镜头:1.某工商局长去某企业视察工作,安排工商局长、董事长、秘书等角色;2.两个有合作关系的企业之间的参观交流,安排A公司总经理、公关部长,B公司公关部长等角色……请同学们现场发挥,并做介绍、握手、引领、端茶水、参观等环节演示。讲课之前让学生参与,在互动环节中,各项礼仪规矩会有一些偏差。老师再结合演示进行讲解,使学生初步掌握了会客、介绍握手、交谈等礼仪,尤其是学生示范有偏差的地方,更能加深同学们的印象。这种方法一个突出的优势是能营造出一种逼真的公关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气氛极其活跃。 2.小组讨论,案例教学启迪策划创意 公共关系实务流程中的“形象塑造”是需要创意和策划才能高质量完成的。但公共关系创意和策划不会凭空产生,经典案例的创意策划过程及实战经历剖析,是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和策划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先后精选了“举世欢腾合家团圆――中华团圆饺子宴”、“褚橙的故事”、“史上最牛车”、“同一个亿,不同的王石王老吉”等多个经典公关关系案例,作为常用案例讲解,并结合社会上最新热点事件和品牌策划案例讲解,这些案例都比较有代表性,且形象生动,感染力强,富有说服力。 在这些案例讲解中,讨论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有效形式,既可以给每一位学生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还能让学生在多向交流中集思广益,便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自我解惑,自我提高。 3.“查、找、讲”,把课堂还给学生 课堂应该是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的场所,同样,它不再只是对学生传授知识与训练技能的地方,而是一个师生共同探究知识以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为打破传统的灌输和接受模式,把教学重心从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移,“教”为“学”服务,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变教师的主体为主导,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将学生分为小组,以5-7个人一组,通过“查、找、讲”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 “查”就是通过教材、参考书籍、网络媒体等平台查询学习公关策划、危机管理、公关礼仪等章节的相关知识及公关热点事件等案例;“找”就是找问题,学生通过自己或小组找出各章节的案例和热点事件出现的问题,并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学习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讲”就是分享案例,同学们通过小组的学习、查找等结果,制作PPT,每堂课前十分钟抽取一到两个组派代表到课堂与其他同学分享,讲解案例中相关的知识、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建议措施等。 通过这种开放式的模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们的自学能力,锻炼了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们的创意灵感,更好地理解了危机处理,掌握了公关礼仪等知识;相比传统的学习和接受,学生们参与了“教”的过程,受益匪浅。 二、游戏体验激发潜能 在课堂教学的同时,我们加入一些室内拓展小游戏,进行创意启发。比如通过头脑风暴式的互动讨论甚至争论,请同学们结合我院验收转设后的具体情况,进行我院的品牌策划宣传、品牌校园文化建设等,很多同学们提出了一些新奇的点子,对同学们的思维是创造性的开发;连城环的游戏,同学们通过匿名的方式提出了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学们也通过头脑风暴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方案,解决了某些同学的燃眉之急;明七暗七和零零七等游戏,锻炼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和辨别能力,在紧张有趣的氛围中思考问题,更能激发大家的潜能。 问题严肃紧张,游戏体验轻松有趣,让同学们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思考,不断的激发潜能,提出创造性的意见和建议。 三、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 美国著名管理学者柯林斯在其著作《基业长青》中指出,每一家能成就百年基业的卓越企业,无一不是沟通上的高手。沟通是开展公共关系活动必备技巧,也是公共关系的重要观念。沟通对组织的长远发展来说意义深远,对个人的成长和成功也大有助益。在“中国高等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专家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呼吁教育界应该重视对学生的沟通能力的培养。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许多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忽视了自身能力的培养,很少花时间与人交流,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沟通障碍。 因此在公关教学中,除了教授学生交谈和说服技巧外,还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沟通在学习、生活、工作及人际交往等方方面面的重要性。考虑到很多学生即将毕业踏上工作岗位,我们加入了毕业求职的模拟练习。通过主考官的问,求职人员的答,锻炼同学们的沟通交流、临场反应等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企业创意体验 在实践教学中,笔者曾带领2013级公共管理专业本科学生走进绵阳市126文化产业园,参观学习了小雅书屋、氧吧、抟泥社等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策划创意。这里主要介绍下同学们在小雅书房的学习感受。 小雅的营销策划给同学们介绍了小雅三层楼的格局及功能,一楼是小雅有机餐厅;二楼是小雅书房及咖啡;三楼是小雅空间。小雅书房的创始人认为开书店最大的好处是不用跟客户打交道,所以,小雅书房里的书都是不归类的,让读者在里面有淘书的感觉,自己喜欢什么书,自己去寻找,找到后有意外惊喜的感觉。小雅在看书和购书基础上,在这三个空间里赋予了更多的形式和内容:读者见面会、新书会、同学会、手工课、以旧换新、亲子游戏活动、周六免费电影、周日有声绘本等等,更多的是提供一个健康生活的平台,让有需要的人能够有地方去交流,去学习,去互动。通过对小雅微信的关注更多了解了小雅的策划创意,小雅通过这些活动的创意策划吸引了众多的公众慕名前往。 同学们通过参观学习,开拓了视野,并了解了一些企业的公关策划创意,同时,他们对其中的一些创意环节很感兴趣,并有意融入进去,比如小雅的手工课、以旧换新、有声绘本等,抟泥社的自制陶泥作品、陶泥培训课等环节,很多同学都表示很喜欢这样的创意,想参与实践,将自己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带到这些活动中体验。 五、结语 我们学院现在《公共关系学》教学仍以理论知识教育为主,同时也缺乏对公共关系基础理论的实证研究,以及对公共关系技术的深入研究培养,培养的学生不能真正满足专业公关公司或企业在公共关系技能方面的要求。对于公共关系学实践教学课程的改革只是做了一些浅显的尝试,在实践教学中自己还有很多不足,比如情景教学方面还有欠缺、教学模式比较单一等,希望在以后的课程教学中,注意方式方法,多学习其他老师的教学方法,我们能够通过夯实理论教学并加强实践教学来锻炼同学们的应用能力,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公关传播、公关策划、公关危机管理等应用人才。 公共关系学课程论文: 关于《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公共关系是门旨在研究社会组织与公众间怎样建立良好社会关系,如何塑造组织良好形象的应用科学。自改革开放后被引入我国,经半个世纪发展,公共关系理论已日趋成熟,增强了对现代社会实际指导作用。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提出几点探讨性意见。 关键词:公共关系学 课程教学 思考 公共关系学是门理论联系实践的应用型学科,教学目的是通过公共关系学基础理论、公共关系学结构特点、公共关系工作对象等一系列专业知识教学,让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并掌握现代公共关系学专业知识的公共关系专业人才。为更好适应现实需要,教师应从多方面入手,致力于培养更多、更优秀的能适应现实需要的人才。 一、选用适应专业需求的教材 教学活动中绝大多数教师是以教材为基础,学生最主要的专业知识来源也是教材,因此在《公共关系学》教学中,选择教材很重要。大学教育突出实用性、操作性,致力于培养中高级人才,因此选择教材应难易程度适中,内容应当公关理论与公关实例并重。具体选择则应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1.1处理好公共关系学与其他学科间关系 公共关系学科特点有交叉性与边缘性。这两大特点可从它与其他学科间的关系体现出。作为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其体系包含社会学、管理学、广告传播学等其他学科相关知识。选择教材时应据所授专业知识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取舍。这种取舍不是说舍弃其他学科的知识,只选用包含纯粹公共关系学知识的教材,而是“舍”和“取”度的问题。对非公共关系学内容的其他学科知识,一般会另设专门学科,因此应在它们相互间有机联系基础上,做出取舍,选择合适教材。 1.2教材自身内容和体系应科学、合理 教材内容是教材主体,结构是灵魂,合理体系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提高。教材内容不应只要求涵盖广,还应注重科学性,教材内容不能寥寥无几、空有其表,但也不能包罗万象、五花八门。内容太过空泛或繁杂都会使学生对重点把握不准,理解不到位。 二、采用创新教学方法 2.1因材施教 孔子最早在中国兴起私学,他的很多教育理念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孔子最大特点是因材施教,我们可借鉴其因材施教方法。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来说,一个班常会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学生,教师也常因学生太多而不能对每个学生优势、劣势多加了解,很多教学方法开展起来较难。对此,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或团队,每组人数控制在10人以内,并要求小组成员集中就坐。一方面教师在上课时就有可能注意到更多学生,与学生进行充分沟通,了解学生长处和不足,并在今后教学活动中鼓励和发扬他们长处,帮助他们克服弱势。另一方面可据内容引入更多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案例和情境中集中学习,从讨论中思想碰撞,小组成员相互协作,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2.2丰富教学方式方法 在传统教学活动中,课堂角色主要是教师、学生、课本和三尺讲台。而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教学也不能停留在传统教学方法上,多样化教学方式更易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结合课程内容,将传统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理论内容的形式转变为精美PPT,不仅图文并茂,且嵌入动画效果充分展示知识体系化。这样不仅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开阔学生视野。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播理论知识,还要重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经实践教学,现总结出以下三种主要教学方法,即案例分析讨论、情景模拟以及任务驱动法。第一种案例分析法指选用中外成功公关案例,对其中蕴含知识进行解读,在增加课堂生动性同时也增强学生对知识理解;同时适当选择些失败案例,让同学分析其中的问题,并让学生分组讨论,作出一个可行、合理的公关方案;第二是情景模拟法,结合知识点设定一定情景,抽取小组代表进行情景模拟,其余学生在场观摩,最后由教师结合知识点进行点评和总结,使学生对知识点理解更加深入和深刻;第三是任务驱动式教学,在课堂开始之初抛出要解决的问题,带问题进入书本知识点学习。通常这样学习目的性很强,通过带着问题找答案,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点;除以上介绍设计精美课件、案例分析讨论、情景模拟和任务驱动式教学外,教师还可结合实际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摩学习,要求学生对实地学习作出简单学习汇报;结合公共关系实务要求,邀请业内具有丰富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做相关专题讲座等。 三、借鉴国外教学和考核方式 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基于文化基础不同,中西教育理念也存在一定差异。在比较了中国与美国各自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特点后,笔者总结出美国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和考核方式可供借鉴。 3.1明确师生角色,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师者,传到授业解惑也”,但由于课堂时间限制,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讲解的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也没有这种必要。教师只需对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讲解,给学生答疑解惑并布置课后任务,推荐其他相关课外读物,培养学生课外自学习惯和能力。 3.2转变成绩考核观念 中国传统成绩考核一般遵循平时成绩结合期末考试成绩原理,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比重因任课教师要求不同而有细微差别,但无一例外都是考试成绩占大头。教育目的不应是为提高学生考试能力,而应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高等教育更不能例外。考得好不代表学得好,因此,对《公共关系学》这种重实务操作课程宜转变成绩考核观念,将原来的“重结果”转变为“重过程”,将原来总成绩的构成中各要素占比调整,设置平时成绩占比多于期末考试成绩占比。 以上两点是相互促进的,如教师只要求学生课外自学,而没有“监督机制”,可能有很多学生都无法做到,也就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重过程考核机制正好充当“监督机制”角色,学生为获得好成绩,不得不认真做好课下自主学习,久而久之,形成一种自主学习习惯,即使没有监督,也能自觉学习。 四、结合实际需要,与时俱进 公共关系学是门随时展而发展起来的学科,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运用身边鲜活例子,既更新和充实自己的教学内容,又能以此鼓励学生多与外面世界接触。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学生在了解外界局势变化同时,要积极寻找实践机会,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为今后步入社会处理纷繁复杂公共关系积累经验。 公共关系学课程论文:案例教学法在公共关系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既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本文从案例教学法的意义出发,对案例教学在公共关系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案例教学;公共关系学;实践能力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交叉性和边缘性的学科,涉及到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诸多学科,具有极强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因此采用案例教学法,既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不容乐观的是目前在公共关系案例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对公共关系案例教学的意义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探讨。 一、案例教学法在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公共关系学的理论性很强,教师如果仅以讲授为主,学生只是掌握理论的基本内涵,而不能深入的理解。而案例教学法则可以将书本的理论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并利用理论分析说明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学生获得的收获会很大,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会相对深刻。例如,在讲述公关调查时,为说明公关调研的重要性,我以案例“先回答这几个问题,然后再开展你的公关工作”为例,使学生对公关调研的重要性形成了深刻印象;再如在讲述服务型公共关系活动时,以小天鹅的“1、2、3、4、5”特色公关和海尔售后服务公关为例说明服务型公共关系的意义。 2.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因此要上好一堂课就必须使教与学紧密结合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具有积极性,也只有这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才能更灵活、更牢固,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单凭教师讲授,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降低学习的积极性。而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例如在讲述公共关系职能问题时,以蒙牛集团的“超级”公关之旅为例,结合多媒体教学给学生一个全新的感受,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对教师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和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主导地位,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当前公共关系学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自身实践教学能力不足。进行案例教学的首要条件是教师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然而目前高校的大部分教师缺乏实践教学能力。尤其是自从高校扩招以来学生人数逐年递增,一些高校也大规模招聘教师,这些教师大部分为应届硕士和博士毕业生,理论根底扎实,但缺乏实践经验,这样在案例教学中很难有效地指导学生,达到预期的效果。 2.教学中所选案例质量不高。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案例的选择最为重要,所选取的案例的质量会直接影响着案例教学的效果。目前高校从事公共关系教学的专业教师大多数以前是从事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没有在公关领域从业的经历,缺乏公共关系的工作经验。在案例选取的过程中,目前教师主要通过查找书籍、杂志、互联网等方式加以获取。而且案例一经确定多年不变,经常是一个案例不断地重复,这样就很难满足学生的要求。 3.案例教学形式单一。目前大多数教师把案例作为常用的教学工具使用,但在讲述不同案例时套用相同的模式,将案例教学等同于模式教学,教学过程程式化。教学过程不够新颖,还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使教学效果降低。 4.案例教学基础设施薄弱。案例教学的一些形式的运用需要一个良好的沟通氛围,而必要的硬件基础设施支持可以有效提升案例教学的效果。目前国内的很多学校对公共关系案例教学的投入还远远不够,缺乏案例教学所需的专门的教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案例教学的质量。 三、提高公共关系学案例教学效果的建议 1.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对于高校是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高等学校应有计划的开展此项工作,鼓励教师到企业中去挂职锻炼,对于参与的教师应在待遇上优厚、政策上放宽,对于表现优秀者,学校应给予奖励。这样既能够服务地方经济,又能锻炼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 2.提高所选案例的质量。首先,应选择那些经久不衰,公关史上有名的案例。这种案例既能体现公共关系理论价值,又有公共关系实践意义的典型案例,如美国经典案例“鸽子事件”、世界经典案例“只有一位乘客的航班”等这些案例以公关理论为指导,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从正面提供了公共关系实践的经验,学生学习这些案例,既能够掌握公共关系的理论知识,又能够提高公共关系实践能力;其次,要注意选取内容新颖、具有创新性的案例。如案例“法国碧绿液的眼泪”描述了法国碧绿液公司为了消费者的利益就地销毁世界各地1.6亿瓶矿泉水;爱德曼公司为宝洁公司推出碧浪洗衣粉策划的“清洗全球最大的衬衣”的案例;华立集团以“关心下一代成长”为主题策划了“太一”工程活动案例等。 3.案例教学形式的选择。在案例教学中可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根据课堂人数的不同,每组控制在6~8人左右,在布置案例时可以让各小组随机抽选,提高公平性和趣味性。为保证案例分析的质量,案例应提前布置,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准备,包括案例的背景、发生发展的过程、理论知识结合点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根据讨论题查阅相关资料,准备好课堂发言提纲。要求每组尽量安排所有成员都参与,让每位学生都能够有锻炼的机会,可以把成员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进行案例讲述,另一部分进行案例分析。案例讲述环节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案例表演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式。例如在讲述公关人员素质问题时,以“你会做吗”为例,学生自行设计了一个招聘现场让学生分别扮演考官和应聘者,应聘者的各种表演,使现场气氛非常热烈。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创造一个轻松的讨论环境,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对案例进行讨论和探索,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另外每组完成案例表演之后,可安排另一组作点评,其他组也可以作补充。最后,教师必须对学生的整个案例分析作总结,指出案例分析过程中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 4.加大对案例教学所需基础设施的投入。营造良好的课堂沟通氛围对于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非常重要,而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一个必要条件,因此高等学校应不断加强教学基础设施的投入,为公共关系案例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学校可以专门安排公共关系课程的大型活动室,活动室内应备有各种讨论用桌椅,教师可以根据每次上课的需要摆放成不同形状;还应购置与课程有关的设备如:话筒、摄像机、投影仪等,同时为保证案例教学的可持续性,学校要有计划的添置和更新相应的教学设备,保持与其他院校同步或保持领先,这样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会大有益处。 公共关系学课程论文:独立学院《旅游公共关系学》课程改革探讨 [摘要]独立学院是国家三本院校,在学生培养上更加强调素质和应用。如何实现独立学院和国家统招学校在学生培养上的区别,相关专家做了一系列的思考和改革。本文针对《旅游公共关系学》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课程设置、教学手段、考核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教学改革思路以及相应的方法措施,指出了此课程教学的新思路。 [关键词]独立院校 旅游公共关系学 课程改革 一、引言 随着旅游业的日益繁荣以及带来的竞争白热化,旅游营销和旅游公共关系也快速发展,各种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的公关策划、旅游组织的形象宣传、传播以机危机处理的活动层出不穷,因此,对相应的专业人才和管理岗位人才的需求更大,要求也更高,这为以就业和创业为导向的独立学院旅游管理培养专业人才提供了契机,也对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培养和塑造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老师讲授学生听的模式显然完全不适应日益发展的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笔者拟从教授几年的《旅游公共关系学》入手,从能够适应社会和旅游企业需要的专门人才作为出发点,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创新精神为课程的主导和核心,从课程设置、教学手段、考核改革等方面谈谈对于此课程改革的思考和实践,以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和市场对于旅游公关专门人才的要求以及探讨独立学院(三本院校)的教学改革之路。 二、教学体系和内容的改革 (一)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结合选用的《旅游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教材,进行了重组和修订,结构如下:首先用一章的篇幅介绍公共关系以及旅游业公共关系的相关理论,即公关概述。二至四章分别讨论旅游公关三要素,分别是旅游组织的公关机构、公关对象和传播沟通。五至七章主要讲述四步工作法,即公关调查、策划、实施与评估。第八章用一个专题介绍旅游公关专题活动的组织与技能,技能侧重在公关谈判的运用。最后一章是旅游公共关系危机管理,修订后的课程体系清晰实用,更符合教学目标以及实际需要。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具体内容有什么是公共关系;公关的发展历程;公关与相关概念的辨析;公共关系的职能以及旅游业公共关系的相应特征和职能。二至四章的具体内容有旅游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安排、人员素质要求以及培养模式;旅游业公众的特征与类型、旅游组织内外公共关系的协调的技巧;旅游公共关系传播方式的选择和应用,旅游公关广告的设计以及旅游组织网络公关的传播手段。公关调查的内容主要有调查方案的编制、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实施;旅游公共关系策划一是关于公关活动策划方案的编制,另外一个主要内容是近几年很受关注的旅游CIS与TDIS策划;旅游公共关系实施与评估一方面强调掌握旅游公共关系实施方案的编制,另外是旅游公共关系评估报告的撰写。 旅游公关专题活动的组织主要对于公关常用的几种类型活动要能够实际操作和参与,以及了解相应所需要的技能和技巧。任务组织都不能完全离开危机公关,旅游企业也不例外,第九章主要内容是危机公关的预警和处理,也包括处理过程中的沟通技巧。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本课程在教学方法最大的改革即是以学生为主体、引入任务驱动的课程教学方法。旅游公共关系的实践性非常强,通过分组、布置任务,让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味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种情境或事件,从而获得认知和情感的经验。为了达到能力训练的目标, 我们在每一章教学中引入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旅游业公众与公众协调的教学单元,要求学生课前看电影《生命的火花》以团队作业(5-6人一组)的形式完成三个具体任务:通过回答电影涉及的公众有哪些?不同内外部公众的想法和反应举措是什么和小组对电影进行点评。以通过电影分析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旅游组织的内部和外部公众含义和特征,以及更清查地了解主体的内外部公众策略。再比如第四章公关传播,结合教学任务,以情景引入的形式提出五个具体任务:一是为为某酒店制造一次新闻事件。二是为扩大某酒店的知名度,撰写公关新闻稿。三是为H酒店编制一份对外宣传册,四是为H酒店设计一则公关广告,五是如何运用网络公关的手段塑造H酒店的形象。这些任务的完成需要学生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它体现了体验式学习法的目标,具体来讲,这种方法的基本步骤如下: (一)领受任务 指导教师介绍任务的内容、要求,关键点及注意事项明确传达给学生。小组提问,指导教师答疑,各小组正确理解任务,完成任务领受。这个阶段主要让学生领会项目任务的意图,明确项目的要求,并体味如何更好地将一项指令明确化、简单化以提高工作效率。 (二)分析任务 接受任务的小组按指导教师的要求,分析任务的内容,阅读知识链接,制定完成任务的工作程序及任务分配,补充查阅其他相关资料。这个阶段完全由学生自己进行。学生这时要做的事情包括团队成员的分工和组织、行动计划和时间安排。而制定计划的过程首先是团队成员信息交流的过程,也就是通过任务模拟可以让学生很好地学会如何清楚地提出自己的建设性意见,如何倾听他人的观点,最后如何达到共识。 (三) 实施任务 各小组具体完成情境中提出的问题,写成发言稿,要求做成PPT,并做好预演,准备汇报。学生这时要做的事情包括团队成员的分工和组织、行动计划和时间安排。然后学生分工通过上网搜阅资料、“头脑风暴”式的自由讨论、综合分析信息、分工合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期间老师负责回答学生的提问,进行启发和指导。 (四)任务汇报 各小组根据任务的要求,在教室中汇报,其他小组可以提问和讨论。指导教师及时控制汇报进程,最后进行点评与总结。展示时发言人最好将任务完成的过程、即计划、实施、团队成员的分工以及做事的理念和方法也进行阐述,如果可能,小组中成员轮流进行展示。 (五) 任务总结 各小组对本次汇报及时进行总结,形成文字材料,作为作业上交指导教师。在此阶段,教师要根据自己在学生行动过程中的观察对各团队进行点评,用建设性语言和方式鼓励他们处理好正负两个方面的反馈。同时也可以请其他组参与点评。团队与团队之间的比赛通常使学生的活动得到更有效的激励。这一阶段是将实际的学习心得加以分析、巩固并与实践环节相联系,也是衡量教师对该方法的使用效果和能力的阶段,因此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为了配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该课程教学中我们还灵活运用了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真实的工作情境。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这种教学方法不再是依赖教师在课堂上的灌输,而是在确定了一个学习内容和解决具体任务之后,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讨,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在实践操作中获得知识。而老师也不再是作为无所不能的角色,而是由教学过程中的主角变为配角,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线索、思路和支持,因材施教地启发学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这样,课程的能力目标在一个个任务的完成中得到了贯彻和落实。 四、课程考核改革 本课程平时考核(占40%-50%),期末理论考试(占50%-60%),由任课老师自主把握。为促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项目任务的自主学习和实操中,笔者在《旅游公共关系学》课程中打破单一的知识考核、笔试等传统考核方式,期末试卷以开卷的形式,其中知识类试题占20%,分析型试题占40%,能力型试题占40%,来突出能力考核、专业技能考核等科学的新型考核方式。 期末考核采用开卷形式和新型考核方式相结合,既加强了检验课程任务驱动教学的实际效果,也加强了学生对上课的重视和主动。另外,平时考核除了常规的考勤和课堂表现,分组任务完成的情况也占很大比重,避免学生轻视任务完成。 五、课程教学改革小结 有人说,公共关系是少数聪明的才能做的工作,它对于传播、沟通、等都有较高的要求,通过《旅游公共关系学》课程,根据旅游业公共关系专业人才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对工作的要求,设计设计教学内容和顺序、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驱动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主完成任务,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在以后的课程中,我们拟对课程考核进一步进行修改,将实训过程表现和考核实训效果(成果)或测试实操能力来做出综合性的评价,例如,和酒店结合策划公关活动的实施,以考查学生在实施或设计中的表现。另外,在把握好项目任务教学法的特点和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和考核中,应聘请该有行业企业的专家和岗位一线的能工巧匠参与,这样才能使课程得到科学地设计、高效地实施,同时实施者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保证课程教学改革的成功。
中小企业管理论文: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会计模式探讨 【摘要】本文概括了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会计模式的研究现状,并提出基于中小企业特点的战略成本目标价值链分析的模式和保证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会计模式顺利实施的措施。 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统计,目前,我国注册的中小企业所实现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60%、利税占全国的40%.但是我国中小企业具有总体规模较小、经营方式灵活多变、公司上层稳定、普通工作人员流动大、公司人员总体素质不高、经营成本和利润相对较低、实行的企业会计制度相对复杂且灵活性大等特点,其管理会计模式是基于传统的管理会计模式,即人治、决策信息单一、控制制度不连贯、灵活多变、管理会计方法运用较单一等。其成因比较复杂,有中小企业自身特点所致,有研究者理论联系实际不足所致,还有我国法律制度方面的原因。因此,有必要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探索构建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会计模式。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会计模式及研究现状 管理会计模式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环境下,一个国家某种经济型企业类型普遍适用的上升到理论高度的用以实施管理会计的方法论。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会计模式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在共建美好社会主义国家的基础上,为中小企业获取最大收益,实现自身发展所构建的模式体系。 我国中小企业多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使用管理会计方法,如平衡计分卡、作业成本法等,尚未形成有效的模式体系。现有的中小企业管理会计模式就是在传统管理会计模式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管理会计方法为企业自身利润最大化服务的。传统管理会计模式是立足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而建立起来的,基本未考虑企业外部经营条件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制约,而是站在企业财务会计部门的立场向企业管理当局提供信息支持。其主要围绕企业现有物质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较少涉及人力资源配置与运用问题,以成本分析、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控制等为主要内容。当今学者普遍认识到这些问题,也做出了一些尝试:有的学者建议采用典型案例研究方法,指出要走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的道路;有的学者提出建立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和制定管理会计准则;还有的学者建议成立管理会计师协会等。但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盲目跟随国际潮流、洋为中用不一定会达到预期的效果。目前对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会计模式(大、中型企业也如此)的研究,总体来说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abc管理会计模式 “作业成本法与作业成本管理”是当今国内研究最广泛、成果最突出的管理会计内容。2006年6月在上海财经大学顺利召开的“管理会计在中国发展及实务运用”国际研讨会上,来自英国、日本、台湾、香港等50多所高校的10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共同探讨了中国管理会计发展研究方向和运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中外学者对作业成本法在中国的应用进行了分析、阐述。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协会——cima研究与发展集团主席罗宾先生所作的《通过abc创造透明度:了解纷繁芜杂现实世界的真谛》主题报告指出,企业必须通过分析自身劣势来应对行业周期性低迷可能带来的毁灭性打击,而正确找到劣势的关键在于作业成本动态分析,其核心为联合思考。同时,在对dhl公司进行的案例研究中,罗宾教授将公司部门业务分为三类:核心业务、辅助业务和转移业务。尽管从传统视角来看,三类业务都会导致制造费用的发生,但是根据abc动态分析,核心业务和辅助业务是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因此发生制造费用的业务不一定都是必须削减的。日本大阪私立大学冈野浩教授作了题为《管理会计的引进和创造——成本企画和abc结合的理想模式》的报告,探讨了日本式abc成本管理模式的引进模式。上海财经大学潘飞教授的《作业成本法在中国实施的案例研究》报告详细介绍了abc在许继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实施的过程,包括开始阶段、采用阶段、适应阶段和接受阶段。潘飞教授通过因素阶段模型的研究框架,从技术、行为、组织、环境等不同角度分析了许继电器对abc的实施过程。金蝶国际软件集团高级副总裁金卓君女士发表《erp环境下成本管理方法》报告,分析、总结了erp环境下成本管理模式和基于成本驱动的erp管理模式,并以许继集团有限公司为例分析了erp作业成本管理的实践。南京大学杨雄胜教授根据国内企业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内部控制问题,提出要从企业高级控制、中级控制、初级控制各方面分别进行探讨,同时提出加强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模式的管理监督。清华大学于增彪教授和赵晓东提出了中国集团公司管理控制系统的两个模式,财务控制模式和财务主导型控制模式。针对我国理论与实务相脱节问题,中国人民大学于富生和张敏认为,要将价值链会计由一种会计思想上升为会计理论并将其应用于实践,必须构建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 (二)关于管理会计模式的其他思想 何建国提出了我国现代三大管理会计模式的构想: 1.精益生产(lp)管理会计模式,提出减少管理层,强调企业各部门密切合作的综合集成,在组织的各个层次建立功能交叉、人物交叉的小组,实行协力工作,保证不同职能的员工能够迅速沟通。这种方法注重加强功能部门的一体化,保证以最大限度的灵活性,灵敏地反映环境变化,以最快的速度和适当的价格提供质量优良的适销新产品去占领市场,并向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2.敏捷型管理会计模式。敏捷制造(am)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产品周期的不断缩短、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不断变化和不可预测市场的变化而产生的,由对产品的大批量低成本需求向着满足用户的最大需求转变,要求产品个性化、多样化、完善化,并要求能及时满足供货需求。它强调人力、组织和技术的有机结合,是企业能实现其最终目标即企业在不断发展变化、无法预测的环境下增强竞争能力的管理会计模式。 3.构建scm供应链管理会计模式。供应链(scm)是指在生产及流通过程中,为将货物或服务提供给最终消费者,连接上游和下游创造价值而形成的组织网络,由供应、运输和需求三要素组成。 供应链和敏捷制造管理都是建立在虚拟的企业供应及协作组织的网络构架上,敏捷制造模式的成功运作必须基于有效的供应链管理。而借助敏捷制造的事实,供应链管理也得到了许多关注,成为当今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一种企业运作模式。 何建国的三大管理会计模式为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会计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创新性理论基础。 蔡文兰提出了知识经济下变换主题,树立多重目标的管理会计模式。她指出,管理会计不应将企业利润最大化或企业价值增值作为唯一主题,而要以企业核心能力培养作为企业未来管理会计主题,以综合业绩评价制度为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制度。综合业绩评价制度具体分为财务经营业绩评价、为顾客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业绩评价、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业绩评价和企业学习、创新与成长的业绩评价四大类。这应该成为中小企业管理会计模式变革的思想基础。所谓多重目标,可以概括和引申为当代企业战略发展目标。中小企业价值增值应该建立在战略成本和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 邵建军等提出了引入约束理论(toc)构建适应速度经济的管理会计模式。这种模式将所有系统看成一个有机整体(价值链),通过分析和控制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制约,以不断提高制约环节的效率,同时以制约环节为基准设定生产计划,从而使企业达到持续改善目标的管理思想。这种模式注重关键资源的管理,强调实践管理的重要性并体现整体观。其实,对于中小企业控制制约环节的明显效果不仅仅体现在生产中,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企业资金周转和信息决策控制方面,及时收回的应收账款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生机。 王军在分析传统管理会计体系存在局限性的基础上,结合20世纪80年代呈现的两大管理会计发展趋势——战略管理会计和作业基础管理会计,提出了构建战略导向作业基础管理会计模式的观点。所谓战略导向作业基础管理会计,就是将传统管理会计、战略管理会计和作业基础管理会计整合而成,以战略目标为导向,以作业基础管理为基本实践,全方位地服务于企业战略管理的新型管理会计模式体系。这种模式综合了当今国内外管理会计模式研究和应用的最新理论成果,将两大管理会计模式整合在一起,既制定目标,又保证落实,是当今中小企业管理会计引用、借鉴的有效模式。但是在作业基础的选择划分上,该模式没有对中小企业薄弱之处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对企业管理会计模式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多局限于理论研究,实践性差,没有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构建相应的管理会计模式。侯齐敏曾对我国中小企业做过一项是否应用过管理会计和管理会计应用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由表1、表2可知,管理会计在我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但运用的内容还不十分广泛,并且责任会计职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很多中小企业的责任会计职能形同虚设。管理会计的方法亟待推广,管理会计模式的构建需要如制度建设、目的分析、方法研究、实践开展等多方面做出管理会计模式构建的努力,包括国家法律制度,中小企业自身内控建设和员工素质提高等等。 二、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会计模式 (一)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会计模式的影响因素 1.经济体制和法律环境的影响 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会计模式就是在传统管理会计模式基础上,运用现代管理会计,为企业自身利润最大化服务的方法论。我国的经济体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变,第一次是从旧体制转向计划经济体制;第二次是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前一转变,我国全盘照搬苏联的管理会计模式;后一转变,则大量吸收西方(主要是美国)的管理会计模式。但由于西方国家并不重视体系研究,从而使我国会计界无所适从。 我国的法律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需要完善和补充,并加强监督和管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会计法律制度得到了补充和完善,如《公司法》、《税法》等。但是非合法会计行为在企业中屡禁不止,严重影响着管理会计的有用性和相关性。 2.中小企业的特点因素 我国中小企业的主要特点有:总体规模较小;经营方式灵活多变;管理方式比较自由;投资主体和所有制结构多元化;地区和行业发展不平衡等。这些特点决定了中小企业管理会计模式的构建既要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管理会计模式的先进方法,如战略成本管理模式、价值链分析法、作业成本法等,又要区别于我国普遍引进的管理会计模式,因其理论脱离现实,理想化程度较高。 3.企业人员素质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制约 在众多中小企业当中,企业管理人员不够重视管理会计的使用,并认为除了企业财务人员,其他人员不必要懂得管理会计知识甚至是一般会计知识,这就导致了管理会计使用时人员传递的脱节。企业管理者只知道抓生产、抓销售,却不懂得如何利用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进行决策。而且,中小企业的特点往往导致其内部控制制度薄弱,企业信息失真,导致了管理会计信息的不相关性。 4.管理会计模式实施成本因素 我国管理会计的现状可以总结为:管理会计模式的理论研究远远超过其在企业的实际应用程度。中小企业管理会计模式没有定式,但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构建管理会计模式的同时,尽可能使管理会计模式操作起来成本更低。中小企业经济实力较弱,而且经营规模小,方式灵活,公司短期利润效应比较严重,不利于构建复杂的管理会计模式,甚至难以配备专门的管理会计人才,这也是管理会计模式难以在中小企业中普及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这方面的问题,理论界有必要在研究管理会计模式的同时,注意开发实施的成本。 (二)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会计模式:战略成本目标价值链分析模式 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会计模式要基于各种因素,建立以实现战略成本为目标、综合运用作业成本法和价值链分析法来改善管理会计实施环境、优化企业战略管理、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的模式体系。 首先,区别传统管理会计模式,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制定战略成本模型。所谓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企业除物质方面以外的企业无形价值及社会价值。传统管理会计以企业价值增值为目标,进行各种经营活动。它往往指“实物”的价值,通过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来实现。而现代作业成本法启示我们,企业的价值增值不仅局限于“实物流”和“工作流”,还有与作业相关的工作,都可能引起作业成本的变动。所谓战略成本目标模型,是指综合把握企业内、外部环境,以作业为单位,制定最优战略成本目标实现流程,如图1所示。 图1中小企业管理会计模式适用于我国一般中小企业。企业以实现目标的管理会计流程的基本相关信息为起点,构造战略联盟价值链,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编制成本预算,制定生产、销售、定价决策;然后进行价值链业务流程再造与质量管理;最后按部门、小组进行业绩评价分析。这里的成本不仅仅是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实物成本费用耗费,而且应该扩展到经营和生产的流程过程中,以创造价值的作业为基本单位,结合作业成本计算方法,进行整体和局部的分析、决策和评价。 三、保证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会计模式应用的措施 由于中小企业传统管理会计模式的应用和自身特点因素,导致其在运用中会发生很多问题,产生很多矛盾。如,管理会计信息的准确度与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之间的矛盾;管理会计科学的严谨性与中小企业落后的会计核算方法之间的矛盾;管理会计高效性与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薄弱之间的矛盾等。为了克服这些矛盾,使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会计模式顺利地得到应用,中小企业应该改进自身条件。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引入信息化管理,建立信息化企业管理平台,提高工作效率;二是企业领导加强管理会计意识,培养企业管理会计人才,提高企业人员素质;三是加强内部控制,认真克服管理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增强管理会计的相关性;四是扬弃传统财务核算指标,变数量指标为质量指标,增强管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五是树立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环境在不断影响着中小企业管理者,不少中小企业在努力克服自身劣势,运用、发展管理会计模式来为企业自身创造条件,提高竞争力。会计理论的成熟必须与实务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为中小企业管理会计模式的构建做出贡献。 中小企业管理论文:浅析管理会计在现代中小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从分析建立管理会计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以及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和应注意的问题,简要阐述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参谋决策职能。 关键词:管理会计 企业管理 市场经济 一、管理会计提升了现代企业的管理水平 (一)管理会计是实现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 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依法规范的企业制度,它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这样,国家不再承担包袱,责权分明,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企业首先要以盈利为目的,只有通过自身的发展去做大做强,才能最终实现社会效益。财务管理为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就要加强自身建设,扩大管理职能的外延,把管理与会计有机地结合起来,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这就客观上要求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要学习和掌握管理会计的理论知识,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二)管理会计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管理会计的一整套新的理论、方法体系,有力地推动了会计学科的发展。它的基本职能已不再局限于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事后的反映和监督,而发展成为对企业的未来进行科学的预测和决策,更重要的是对企业未来的经营管理提出多种方案,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事前的规划和事中的控制。管理会计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为改进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做好当前经营和长期规划的经济前景预测 现代企业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科学的生产管理、质量管理、销售管理、研究与开发管理、财务管理等一系列管理体系的建立。使企业各种经济资源得到有序的最优配置,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因此,决策规划体现了现代企业管理的精髓。管理会计要在各部门的配合下,运用会计、统计和数学模型等多种核算方法,对企业经济规模、投入产出、现金流量、市场调研等经济指标做出较为客观的预测,供企业决策参考。 (二)建立经济指标体系落实经济责任制 在实际工作中,成本控制和责任成本控制最容易跟企业内控制度联系起来,集中体现了管理会计的控制、考核评价的职能。管理会计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采用比价采购、倒推目标成本等方法,把分解后的经济责任指标落实到各个具体部门。建立一整套系统的指标体系,使企业内部各个利润中心职责明确,并对完成的情况,事前、事中和事后及时进行分析、反馈,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偏差,同时,通过必要的调整,优化各个环节的工作,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 (三)做好筹资工作,加强现金流量管理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资金。企业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与发展,重要的因素是资金的筹集是否适当和资金的运用是否有效。管理会计通过对资金成本分析比较、筹资效益不确定性的分析和企业发展实际需要的分析。选择低风险、低成本的最优筹资方案、确定合理筹资的数量标准,保证企业最低必要资金的需求。一个缺乏资金筹划,缺乏资金管理,不能保证资金的良性循环,造成企业不能正常运转,就会给企业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所以在做好资金筹集工作的同时。必须切实加强现金流量的管理。 (四)建立严谨的核算评价体系,加大奖惩力度 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管理会计通过建立责任会计制度,做到人人肩上有指标,责权利相结合,以经济手段奖惩企业各个环节的行为,使每一个职工都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五)参与企业生产经营决策 管理会计对成本的分析是通过量本利的分析确定成本、业务量与利润的关系,找出成本最低、利润最高、销售量最佳的信息,同时还把机会成本运用到决策之中,使其更合理、更接近实际。因此。预测、决策表现了管理会计系统中侧重发挥预测经济前景和实施经营决策职能的最具能动作用性的一面,是企业经营决策的可靠依据。 三、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管理会计应注意的问题 (一)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要紧密结合 要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解决主要矛盾,扎实工作稳步前进,不能求大、求全,特别是不能求虚。究其原因:一是,由于传统会计体制的影响,一些会计人员习惯于流水作业,缺乏创新。二是,不少企业经过产权转换,资产委托人与经营者受各自利益的驱使,经营者注重外界对企业的业绩评价。其重心转移到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三是。理论界对管理会计也停留在借鉴意义层面上的讨论,使不少实务界从业人员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概念模糊,彼此难分。 (二)管理会计缺乏信息支持和创新 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虽然有一定的基础,但与实际需要还有较大的差距。推广应用先进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管理会计方法任重而道远。管理会计方法的应用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管理水平有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各企业应根据本企业的特点,针对企业管理中面临的问题,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方法,从而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可见,管理会计工作可以渗透企业的各个方面,它既服从于企业管理的总体要求,为其提供服务,本身又属于整体企业管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处在价值管理的核心地位,因而发挥着其他会计手段无法替代的巨大作用。 中小企业管理论文:对中小企业管理会计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小企业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会计转变职能,及时反映管理所需要的事前、事中的财务信息。 关键字:中小企业;管理;会计 现代管理会计已从传统单一的会计系统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综合多种学科的边缘学科。它作为现代会计的一个分支,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管理会计包括决策分析、预算编制、成本分析以及责任会计的推行等。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中小企业应用管理会计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一、中小企业的重要经济地位 据中国企业联合会统计,截至2004年上半年,中国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中等规模以下企业已超过320万家,个体工商户也已达到23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中企联常务副理事长孙延祜指出,中国以民营、私营和个体工商户为主的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已占到中国国内生产总值55.6%的份额。 二、中小企业管理会计应用的现状 目前,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其效果还不能令人乐观。主要问题在于: 1、理论研究不够 管理会计是一门新兴科学,我国会计界对它的研究尚未形成一套完整严密的基本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仍停留在简单方法的介绍方面,忽视理论系统研究,缺乏对实用性、功能性和可操作性的追求; 2、实际应用效果不太明显 由于理论体系尚未形成,实际运用起来也是有选择性的。比如有些企业只知道简单粗略运用量本利分析或是进行责任中心核算活动等; 3、管理水平及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中小企业领导人普遍没有经过科学化管理的熏陶,管理水平不高。首先,管理观念陈旧,人员选用上任人唯亲,相信血缘关系,强调忠诚老实,不注重才能;其次,管理方式上过度集权,不够民主。家族式管理现象普遍存在,强调家族利益,从业人员觉得为一个家庭服务,个人晋升发展的机会很少,积极性与创造性未能充分发挥。而且管理随意性强,缺乏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对于管理会计更是模棱两可;第三,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报酬低,发展潜力不大,致使高水平、高素质的会计人员不肯下嫁,所以,目前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一般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学生,没有实践经验,又无资格,或者是一些原乡镇企业的会计,业务素质较低,知识比较陈旧。而中小企业所要求的会计人员其实最好能面面俱到,有一定的综合素质,这方面存在一定差距。 4、会计信息主要应对外部需求 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较有限,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不高。主要为税务部门的纳税管理外部需求、工商部门的年检时要求提供的会计报表为第二位的外部需求、银行贷款管理的需求为第三位的外部需求,其重点单纯为资产负债情况及损益情况等方面。其次,投资者的决策需求和管理者的管理需求,成为最主要的内部需求,由于中小企业的自身特点,投资者往往同时就是管理者,所以内部需求也不高。 三、推行管理会计制度,完善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怎样才能走出困境,使现代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管理中广泛应用,并发挥其作用,应认真加以思考。 1、改变会计职能 现代管理会计是会计职能的变化引起的。其主要职能已由信息支持向管理决策转移,财务部门被赋予决策权,而且对工作结果负有不可推托的责任。相应地,财会人员由管理系统中的专业信息支持人员转变为决策者与合作伙伴,新的职责与角色要求财会人员更多地了解企业各个方面,如制造过程、核心技术、研究开发、市场营销、竞争对手以及供应链等,以制定正确的战略计划,为内部顾客提供有关他们应该作什么及将会怎样的服务,而不能只反映是什么或过去怎样。他们的工作精力将更少地用于信息报告,更多地用于计划与分析,并且将更加广泛地参与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在管理决策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2、以“目标成本”为起点和核心,深入挖潜增效 管理会计区别于传统会计,在于管理会计既注重对成本的“数量管理”,也注重对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追踪分析,能够从源头上寻找到产生差异的数额及原因,从而达到持续降低成本的目标。因此,在对企业成本进行目标管理时,首先要把成本管理的每一项目深入明晰地落实到每一个具体作业环节上;其次,对每一生产环节的标准成本制订,应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3、全方位进行成本控制 (1)充分运用量本利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等现代管理会计所用的方法,从动态上来掌握企业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现金流动,及时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 (2)认真推行责任会计制度,将企业成本控制与责任部门有效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目的。责任会计制度的最大优点,就是将企业日常工作分权管理,使高层管理人员集中精力抓长远,各层管理人员在权限内,放开手脚搞管理,并通过绩效考核,发挥激励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其一,科学地制订责任目标成本,分解成本指标。产品成本目标的确定,可以根据同行业先进水平确定,也可采取市场法来计算,即“售价—目标利润—税金费用”,并将产品质量、生产费用及数量、结构指标按照一般独立生产经营企业的常用方法逐级分解。 其二,建立责任中心。责任中心(利润中心、费用中心、结算中心、投资中心)建立后,还应对内部转移计价方法、折旧提取方法、费用摊销期限、存货计价方法、资金成本计算、责任中心绩效会计报表等作出规定。 其三,建立责任会计账薄,确定责任主体。为了及时准确反映各责任单位或个别工作效率,在会计账薄及记账凭证上增设责任单位一栏。根据管理会计的要求,企业可以对“原辅材料”按实际采购量的目标成本记账。而对“生产成本”、“产品成本”则按计划(或标准)数量的目标成本进行记账。对于制造费用和企业管理费用,由于它们也存在差异,相应还应增设“费用数量差异”和“费用效率差异”明细科目。 其四,定期报告,兑现奖罚。管理会计报告可以设计产品成本会计、责任单位成果计算报表、责任单位收支报表、责任中心绩效考评报告等专用表格,上面应记载目标数、实际数和差异数,这些报表既要与对外报表保持有机联系和对应关系,也要满足反映各责任单位经营管理的要求财务部门集中核算或平行汇总这些报表,以形成完整的管理会计报表体系。会计人员应根据这些报表所反映的差异数,计算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及程度,做出奖罚评价意见报送单位高层主管人。 中小企业管理论文:中小企业管理创新探讨 摘要:本文阐述战略管理基本内涵基础上,指出了中小企业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最后重点围绕战略管理视域下的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策略进行了具体的探讨。 关键词:战略管理;中小企业;管理;创新 战略管理是指某一组织或企业在特定时期内的总体发展目标与方向,并通过合理选择政策、优化配置资源等方式来完成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所进行的决策和管理艺术。战略管理的核心内涵就是制定完善战略,企业迈向成功提供有力保障,也是对各方面管理的有效测试。在发展过程中,完善的战略可以促进企业的成功,反之亦然,如果不能制订出科学战略,企业难以获得成功。 一、中小企业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第一,管理思维受到局限。从目前情况看,许多中小企业管理者将时间与精力倾斜于追求经济效益、扩大生产规模上,并没有意识到制订长期战略规划的重要意义,这种做法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主要是由三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管理者思想过于保守,缺乏创新意识;二是受到管理制度的约束;三是管理者自身素质不高。第二,缺乏战略管理条件。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面临着以下几个难题:一是管理方式不科学,二是财务管理成为薄弱环节,三是不能为培养人才提供有利环境。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战略管理的落地。第三,没有构建起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许多中小企业意识到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却并没有构建起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这使得战略管理成了表面文章。一是缺少必要的制度平台对战略管理提供支持,战略管理不具备较强的执行力;二是企业薪酬与激励机制不完善,无法增强员工的工作热情,无法实现战略目标。 二、战略管理视域下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具体路径 战略管理视域下,中小企业应着力提升管理水平,促进管理创新。本部分重点围绕战略管理视域下的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策略进行了具体的探讨。具体如下: 1.重视管理思维的创新 管理思维创新是实现管理突破的重要路径。为实现管理思维的创新,要求企业管理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要充分解读国家方针政策,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准确把脉市场需求,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升。一方面,要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价值观;另一方面,要及时转变经营理念。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要努力冲出传统小生产意识与单一管理模式的牢笼,不能只将目光停留在增加经济效益的层面,而要努力践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形象。同时,也要及时转变经营理念,将产品或服务质量置于首位,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实力,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 2.注重促进制度的创新 企业制度创新是以先进的制度来实现管理思想、组织形式与技术的创新,从制度上提供保障并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对中小企业来说,制度创新是管理创新的先决条件,可以使管理创新变成现实。尤其是近年来,企业发展如果墨守成规,必将会被淘汰出局。通常情况下,中小企业数量多,在遭遇到风险的时候,尽管抗御能力较差,但由于规模较小,可以快速做出调整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因此,企业要根据自身生产、服务、经营的特点,另辟蹊径,努力进行改革与创新,逐渐扩大市场占有率,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企业制度的创新就成为最关键的环节,可以将企业推至可持续发展之路。 3.注重扎实管理基础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如生产成本低、管理效率高、经营战略灵活等,但要想稳定地发挥出这些优势,需要以稳定的管理为前提,离开了战略管理基础,优势也会变成劣势,甚至会将企业推至尴尬境地。鉴于此,笔者认为不仅要加强生产经营,还要强调财务人事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努力寻求突破,为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成功实施打下坚实基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采取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立足于企业自身特点进行人才培养与储备,努力为各岗位员工搭建成长平台,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岗前培训,使他们尽快融入工作当中。二是构建起标准化、科学化的生产管理体系。要意识到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大力推行信息化建设,以此为生产管理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企业要准确把脉市场,根据自己发展优势,开发出功能强大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以信息化来改变管理模式滞后的现状,为企业赢得更多的竞争优势。三是不断加强财务管理。将财务管理视作企业管理的核心,科学计划、调度、分配资金,不断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以此来降低成本、增强资金运营管理能力。 4.建构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 为实现战略目标,中小企业应建立起战略目标配套的且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充分整合企业内部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企业内部资源的重要作用。具体而言,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应充分结合中小企业的具体实际,构建起完整的战略管理制度平台,从制度层面给予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以保障。第二,组建科学的战略管理决策体系。具体而言,要通过组建决策团队来提升决策团队的整体素质,为企业储备智囊人才,为战略决策的实现提供人才支持;第三,提升管理实施的执行力。具体而言,既要制定明确的战略目标,确保企业的执行力具有基本的前提,也要我注重提升员工的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确保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执行力均得到明显地提升,最终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施。 三、结语 知识与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企业管理者准确掌舵市场航向,以发展性、前瞻性的目光进行全局规划,对生产经营中可能会遇到的阻力产生清醒认识,才能使企业管理水平上升到新层次,在优胜劣汰的市场大潮中站稳脚跟。企业要准确定位创新点,勇于开拓进取,革除不合时宜的管理体制与办法,为创新管理提供宽松环境,使企业发展焕发出蓬勃生机。 作者:肖霖岳 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中小企业管理论文:中小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现状及对策 摘要:现代我国的中小企业对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越来越高,很多公司也都开始进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现在很多大型企业都有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方便了自身的经营和发展,但是中小企业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其没有适应自身的管理信息系统,本文就当前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和解决现在的管理信息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现状;对策 一、我国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现状 管理信息系统是由人、计算机等设备组成的,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存储和使用等。管理信息系统仍是一种以人为主导的一种高效率的系统,这种系统可以实现企业收益的提高,对高层的决策也有很大帮助。管理信息体系是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信息进行管理,企业的运行中有很多的信息,所以企业在实际的经营中,有很多的信息,靠人工进行管理,其工作量比较大,需要的人员多,投入的成本也会增大,而管理信息体系比较方便,管理的效果也比较好。资源策划就是对企业经营中的销售部分负责,主要就是负责企业的销售活动,提高企业的销售额,对内部销售行为进行管理。我国对管理信息系统的运用在1970年开始,但是当时只是单机操作。在90年代以后,我国才引进制造资源根据企业的需要制作属于企业自身的管理信息系统,我国的管理信息系统也呈现出更高的聚合度,但是我国的小型企业并没有建立自身的管理信息体系[1]。 二、我国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常见问题 (一)组织结构混乱。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的发展中,管理中有很多的问题,管理人员的职能和管理范围并不十分明确,其中往往存在交叉管理的问题。同时在管理事务上,企业的产品繁多,生产时间没有规律,管理信息系统并不能有效的发挥作用。而且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低,相关的管理人员也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2]。如,某环境机械制造企业中的人员管理工作是由经理进行,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多的占据重要岗位或是与董事长有关系的人员都会对员工进行管理,这就导致企业的管理很混乱,而且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和内容也都不同。(二)发展策略不完善。现在从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中小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策略还存在漏洞,其发展策略缺乏整体性、灵活性和持续性等,其成长的速度与其陨落的速度相同,也就是说企业的存活时间不长,很容易被市场淘汰。企业在刚刚建立时往往重视对发展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很多领导人都很有野心,但是在实际的发展中往往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 三、我国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对策 (一)组织结构的优化。企业组织管理要有新的想法,不能一直使用一种方式,要根据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变化,来进行组织结构的管理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领导能力的协调。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很快,要想使中小企业跟上时代的步伐,就要保证企业的各部门之间协调发展。在企业的发展中各个部门的职能要更加的清晰,管理力度要加大,而且还要将各个部门联系起来,使其联系更加紧密,增强其合作协调的能力。第二,管理机制的合理。企业的管理要实现各个部门分开,每个部门都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管理人员之间可以相互监督,但是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职能,不能互相干涉,影响各部门的管理工作。同时对管理人员也要有一定的限制,这样才能保证各个人员的利益。第三,信息共享。现在是信息化时代,信息的开拓使得信息在不同的人员之间流动,企业要根据信息保密程度向工作人员分享一定的信息,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二)管理战略的创新。管理信息系统是通过对计算机的利用,由人操作实现运转,其对企业经营和发展中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分析,实现保护企业的目的。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对企业的各个层次的运营和决策的掌握,其管理策略的创新也已先预测,充分了解市场情况,根据这些情况制定完善的策略,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再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充分的发挥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取得更明显的效果。现今,企业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很弱,一旦市场发生变化企业就会受到影响,并很快的反映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 四、结论 综上所述,管理信息系统是现代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重要系统,在企业的发展,应该更加重视企业的发展,根据实际的情况调整企业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其作用。在企业的展中,不仅要重视组织结构的优化,还要实现管理战略的创新,促进中小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作者:潘家骏 单位:陕西液化天然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中小企业管理论文:中小企业管理会计问题及原则 摘要: 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事物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企业如果不能适时调整自己适应互联网+浪潮,最终将会被迫退出历史舞台。管理会计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工具,在互联网+时代,对促进中小企业加强精细化管理及产业转型升级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管理会计运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小企业管理运用应当遵循顶层设计、高层推动、全员参与、全面覆盖、成本效益五项原则,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工具,在欧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运用由来以久,对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繁荣发挥了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互联网+时代,企业精细管理越来越重要,管理会计运用对中小企业管理、产业转型升级有着新的重要作用。笔者拟借鉴实务界、理论界的科研成果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谈在互联网+时代中小企业管理会计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一、中小企业管理会计运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时代,管理会计运用的前提条件是要有一个良好的数据平台。管理会计运用是基于精准、及时的数据,离开了数据,管理会计就成了无源之水。笔者通过总结发现,当前中小企业管理会计的运用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管理会计运用内部环境问题。 企业管理层现代化管理意识不足,缺乏科学管理意识,缺乏运用数据进行决策的管理会计思维,管理会计运用内需不足。企业管理层对管理会计的需求是管理会计运用和推广的源泉动力,管理会计说到底是为内部管理层决策服务的。 (二)管理会计运用人力资源问题。 在我国,管理会计人才相当匮乏。虽然,我国会计人才队伍总量已经超过1400万人,但是真正能担负起管理会计职责的人员却极为稀有。相对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在我国的认知度和影响力相对较弱,企业会计大都是记录与核算,充当着“账房先生”的角色,管理会计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少之又少。企业会计人员缺乏对管理会计的理论认识和实践认识,应用管理会计自然成为一句空话。 (三)管理会计运用数据平台问题。 中小企业缺乏扎实的会计核算基础和信息化建设。企业的数据平台是建立在良好的数据加工基础和数据载体之上。会计核算解决的是数据加工基础问题,信息化建设解决的是数据载体。会计核算是将企业散乱的数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加工成有一定条理、标准的数据,为管理会计数据精加工提供了基础数据。传统的数据载体是纸质等物理介质,存储的数据量有限,很不方便,远远无法满足现代化信息需求。信息化建设改变了以往数据载体和加工手段,让数据的管理更加便捷和准确。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基础不扎实和信息程度不高,影响了数据的质量、数量和时效。 (四)数据获取与保证平台问题。 管理会计所需数据源于企业的市场、营销、生产、人力、研发等各业务部门之中,这些数据信息,应当通过一定的渠道、程序集中到数据加工部门———财务部。内部控制体系和流程是数据获取与保证的平台和通道,中小企业没有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和流程,就无法保证数据获取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 (五)管理会计运用方向性问题。 中小企业缺乏明确的战略和绩效考核体系。战略是企业资源分配的导向,绩效考核体系是围绕完成战略目标的保障工具。企业资源分配由战略指明方向,而绩效考核通过核心KPI的设计、考评、分析、奖惩,引导企业资源围绕完成战略目标自觉配置。中小企业战略不明,管理会计决策、规划、绩效与控制就失去了目标和方向。 二、中小企业管理会计实践应当遵守的原则 原则是不断对实践经验中探索获取的规律进行提炼、总结、升华,形成对实践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行为准则。管理会计实践中遵守原则,可以让企业在推动管理会计时更加有效、更加节约成本。 (一)顶层设计原则。 管理会计运用是一个体系的运用,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管理会计服务的对象是内部管理决策,并且涉及到企业内部的生产、营销、成本等方方面面。只有从顶层设计,站在顶层高度,才能解决管理会计运用中涉及的框架性、全局性问题。 (二)高层推动原则。 管理会计的运用和推广,需要调动整个企业的资源。只有高管推动,才能打破部门间的障碍,有效整合全企业的资源,推动管理会计的运用。 (三)全员参与原则。 管理会计的运用和推广,不是财务部门一个部门的事。管理会计的数据等来源于企业各个业务部门,管理对象也是整个企业,服务对象也是服务整个企业,需要全员参与。 (四)全面覆盖原则。 管理会计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它的数据信息和服务网络应当全面覆盖整个企业,不留空白点。这样,企业的经营行为才能受管理层有效指挥和控制。 (五)成本效益原则。 管理会计的运用与推广,要考虑所费与所得,对经济行为的得失进行衡量,以达到管理成本与管理收益的最优结合,最大限度提升企业的价值。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使价值最大化,是由企业存在和发展的目标决定的。 三、中小企业管理会计运用的主要路径 (一)管理会计运用,首先要有明确的企业战略与绩效考核体系。 管理会计运用的目的,是服务于企业的战略。企业战略是企业资源配置的核心,企业的经营活动都是围绕完成战略目标开展,战略是企业所有行动的方向。绩效考核是引导资源按照战略要求配置的激励手段和保证。企业战略归根到底是要求企业全体员工来完成的,绩效考核是引导和控制全体员工行为统一到为完成企业战略目的上来,并自觉地为完成企业战略而配置资源。企业战略是管理会计建设的向导,是管理会计运用的首要条件,企业必须制定适合自己的战略,并制定科学的绩效管理与规划。企业在制定战略和绩效考核体系时应注意:(1)战略应当清晰可行,注重调查,应分析内外部环境,要具有可行性。(2)绩效考核设计以战略完成为目标,要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及促进人才成长。(3)应当注重以战略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创新。 (二)管理会计运用,必须先营造一个重视管理会计氛围的内部环境。 管理会计作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工具,它的运用和推广成功与否,离不开企业内部环境。企业管理会计的服务功能是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服务,服务的对象涉及企业各级管理层,包括企业董事会、总经理等管理层以及各职能部门。企业管理会计建设是应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科学决策需求而生,如果企业内部不重视管理会计,没有利用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进行决策、规划绩效与控制的思维,管理会计建设就会失去意义,也失去了管理会计生存的内部土壤。因此,管理会计的运用,企业管理层首先必须转变观念,以管理会计思维来武装头脑,让管理会计意识根植于企业决策、规划与绩效控制的全流程。 (三)管理会计运用,离不开人才支撑。 人永远是最活跃的生产要素,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推动中起决定性的因素。管理会计作为一种先进科学的管理工具,是生产要素的一种,离开了人对它的运用,将发挥不了任何作用,创造不了任何价值。劳动资料增值多寡,劳动工具发挥作用大小,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相同的劳动资料在不同的劳动者手里,产生的价值不同。管理会计运用,需要有一个精通管理会计专业技能的团队。企业组建管理会计团队,可以通过如下途径:(1)引进外部管理会计人才。(2)着力内部培养,鼓励在职财务或相关业务人员参加CMA或CIMA专业资格考试,或者参与其他形式的学习培训,改善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并注重学用结合,提升财务人员管理会计知识的运用能力。(3)注重人才培养层次化、梯队化、常态化。(4)管理会计的培训与宣导应渗透到企业所有业务部门,全面覆盖。(5)引入和内部培养并重。 (四)企业管理会计运用,离不开扎实的基础数据平台。 企业的基础数据平台,就是会计核算体系和信息化系统。这里有两个层面的工作要做:第一层面是会计核算工作。会计核算是管理会计最基础性的工作,因为管理会计是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提纯,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会计核算是数据来源的基础,因此管理会计运用的前提是应当加强会计核算:(1)企业会计核算,应当树立为管而算,管算结合,管中有算,算中有管的核心理念。(2)企业会计核算应能体现管理会计对数据需求,应当围绕战略与绩效控制体系展开,科目的设置应当体现现代化多层次、多维度的立体化信息特征。(3)会计核算应当注重时效性,核算制度的创设应能保证会计核算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4)会计核算触角应当延伸到各业务端的末稍,财务人员应当走进车间、仓库、市场等,不能坐在办公室搞核算。应当全面与相关并重,重点突出。第二层面是信息化建设。现代化信息需求呈现多样性及复杂化,传统的数据载体方式和加工手段无法满足多层次多维度的立体化信息。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管理会计运用离不开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程度应当视企业的规模、行业特征等实际情况而定。信息化建设途径有:(1)外购商业化信息系统,例如金蝶、用友等信息化系统。(2)可以根据需求自行开发。(3)将内部控制及流程植入信息化系统。 (五)管理会计运用,应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以价值创造为主线的流程再造。 管理会计是以价值管理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价值管理和创造是管理会计的生命线,是决策、规划、绩效与控制的终极目的,是以战略为核心的共同指向。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目的也是以战略为核心展开,是战略得以完成的合理保证。管理会计利用的数据获取的质量和时效,同样也要依赖内部控制制度。为此,(1)企业必须建设和完善基于战略为出发点的预算体系,为管理会计的分析、决策、规划与绩效控制提供基点。(2)管理会计活动面向销售、采购、生产等价值链,企业必须建设销售、采购、生产等价值链内部控制制度。(3)研发、资金、融资、投资在现代化企业价值创造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风险管理也在企业管理中越来越重要,企业应当强化这方面的控制。(4)现代企业管理是流程化的管理,企业应全面梳理所涉及的业务和事项,识别和分析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关键点、重要风险点、价值创造环节,全面优化和再造包括决策、规划、绩效与控制,并涵盖资金、研发、投融资、销售、生产、采购、仓储、物流等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全流程。管理会计是以企业的资金活动作为管理对象,以提高企业价值为目的,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科学的经营管理决策而开展的一项企业管理项目。中小企业运用管理会计,可以很好地助力其转型升级:通过数据管理、分析,提升信息质量,提高决策质量;运用管理会计的价值管理和业绩评价、平衡计分卡等工具,有利于企业树立价值创造导向,提升企业价值,为股东和社会、消费者、政府等利益相关者提供丰厚的回报;运用管理会计的资本投资风险分析等管理工具,有利于企业风险识别和预测;运用管理会计计划、预算、控制职能,能有效管理风险;运用管理会计工具的前提条件是要有一个良好的数据平台,从而倒逼会计核算规范、内部控制健全,有利于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吸纳人才,推动企业健康良性发展。资金和人才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国家一直非常重视搭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新三板扩容,为中小企业带来甘霖。据统计,到2015年9月10日,已有3434家企业新三板挂牌成功,总股本1804.3亿股,平均市盈率41.72倍,2015完成融资630.01亿元。上市后为中小企业解决了资金问题,同时又吸引了人才,增强企业的研发等发展后劲,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作者:罗联布 张华锋 单位:福建省三鲸消防器材有限公司 福建龙峰纺织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中小企业管理论文: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研究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的规模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并成为了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在现代社会中,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小企业要想得到更加稳定的发展,就一定要重视起企业的管理制度建设。本文主要对现代中小企业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希望为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 现代;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 前言 中小企业在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其特殊的体制环境中成长,很多的中小企业在制度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的限制者企业的发展。面对当前激励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小企业一定要重视起管理制度的创新,积极的更新制度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下面将对现代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 一、管理制度创新的重要性 首先,在现代社会中中小企业的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社会已经步入到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成为了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推动力。对企业发展来说,知识的创新对技术技术革命和产品更新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局面。同时在知识创新下企业有必要积极的进行制度改革优化,以便于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企业在市场中健康的发展。其次,面对当前的世界经济一体化局势,中小企业要想站稳脚跟,在国际市场中进行竞争,一定要重视起管理制度的创新和改革。只有企业不断的研发新的产品技术,提高企业的产品市场竞争力,才能真正得到发展。对此企业的制度创新是基础条件,同时也是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条件。企业的经营目的主要是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尤其是中小企业,由于受到规模和成本上的限制,更加要重视制度建设,而不是单纯的只追求利益。同时,很多企业中存在人才缺失或者管理职责不清的问题。只有积极更新管理制度,才能均衡各个方面的发展,推动企业健康发展。此外,为了提升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应重视起管理制度的创新。传统的企业集权管理模式在当前社会中已经严重地阻碍了企业的经济健康发展,只有根据市场的需求,积极的调整企业组织管理模式才能更好的适应市场发展,提高企业的活力,保证各项经营指标得到提升。 二、现代中小企业的制度特点 从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历程来看,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受到限制的。我国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都是私营的或者合伙制的企业。这些企业首先在类型上来看,中小企业是自然人企业,不具有法人地位,但在这当中的合伙人却也承担这一部分的责任,使得企业经营风险比较大。同时,在产权上存在着高度集中的现象。中小企业中无论是个人业主制企业还是合伙制企业,企业的经营者与持有者通常都是一个人。这个人在企业中有着绝对的权利,导致企业权利过度的集中。其次,中小企业中很大一部分以家族制度为主要的企业制度。我国的中小企业中很多是由个体经商户演变起来的,这些又通常都是以家庭为基础单位的经营模式。这种家庭模式的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会存在很多的问题,人情上的来往导致很多制度并不能付诸于实践,这个企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麻烦。此外,管理者和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大多存在着亲属关系,管理层次不够明确,使得企业管理的稳定性有所丧失。 三、现代中小企业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认识不足 当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在管理制度中存在着两点明显的错误。首先,当前不少中小企业仍然采取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企业内部管理,在管理中存在着认识不足的问题,甚至始终不愿意接受新的管理制度,只想维持企业的原有管理模式。其次,有一部分企业领导者虽然也知道管理的重要性,但在进行管理制度创新的过程中,无法将制度上的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导致管理制度的创新难以付诸于实践。 (二)制度制定不够完善 我国的中小企业中有很大一部分企业并没有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企业管理混乱。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企业的管理制度制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偏差,比较重视以人为本工作理念,导致管理制度的权威性有所丧失。同时在管理制度执行的过程中明显的存在执行力度不足的问题,同时也缺少相应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在企业的安全生产中,对产品的质量管理不够重视,这样的情况十分容易将企业陷入到经营危机当中,给企业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 (三)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足 管理制度的制定最终只有落实到执行中才能真正的展现出制度的作用。当前一部分中小企业已经认识到了管理制度创新的重要性,同时也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操作流程,但在实际制度的执行过程中,无法真正的展现出管理制度的优越性。这种问题的产生主要原因是因为企业内部仍然存在着严重的人情关系。在进行执行的过程中,管理者会因为私人的关系而网开一面,最终导致执行力度严重的不足。这样的现象将严重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给企业的创新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四、现代中小企业管理制度缺陷主要表现 (一)产权制度的缺失 中小企业产权制度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小企业中很大一部分是民营企业,这些企业的产权与领导者的个人财产之间是没有明确区分的,并没有形成现代化的完善产权制度。其次,这些企业在产权结构上是比较单一化的,权利通常集中在一人身上,或者由自家亲属等作为企业其他的工作人员,导致产权结构与家庭关系之间难以脱离。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小企业的产权制度存在着明显的缺失,严重影响着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组织制度缺失 我国的中小企业的组织制度,通常以传统企业制度而存在。这种形式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我国在相关法律中规定了合伙制的企业经营模式中合伙人同样要承担相应的经营风险。中小企业虽然很多采取了合伙制,但所投入的又不多,导致企业很难依靠组织制度来促进企业发展。同时,中小企业中财产通常集中于一人身上,权利的集中和资金的集中给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三)管理制度缺失 中小企业管理制度的缺失是企业规模难以扩大,企业难以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当前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中都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在管理中常常会呈现出管理随意性强国或者缺少规范化的特点。同时,多数的中小企业都是靠领导者白手起家而发展起来的,这部分领导者并不善于指挥他人,在员工沟通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导致企业能招到优秀的人才,但始终难以留住高素质的人才。 五、现代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 从世界大范围来看,西方的企业中几乎都形成了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并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能起到良好的效果,能有效的推动企业在市场中前行。而当前我国的中小企业中仍然在管理制度上存在着问题,导致企业发展受到了阻碍。因此,中小企业要想发展就需要积极的借鉴国外的优秀经验,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改造,探索一条科学的发展道路,推动企业发展。 (一)管理思维的创新 我国很多中小企业领导者缺少制度创新的认识,难以摆脱传统的思维方式,导致思想出现了严重的落后现象。思想上的落后将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效果,同时也会给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不良的影响。对此,作为企业领导者应积极的强化自身思维意识,通过市场调查等范式来完善企业管理的制度,认识到管理制度创新的重要性。同时应加强对企业内部员工的专业培训和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创新,从整体上提升企业的经营效果。 (二)产权制度上的创新 首先,企业产权制度的完善是推动企业稳定前行的重要基础。因此,企业应重视起建立完善的产权制度。同时我国原有的中小企业产权制度不利于企业的合理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出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对此,中小企业应积极的联合起来,将原本松散的资金结合在一起实现资本的联合,然后再将资本以借贷等方式来投向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去。这样的方式一方面能使企业的产权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能有效的解决资金上的缺失问题。此外,应将企业的人力资本与产权多元化之间结合起来,通过参股的方式来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提升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结构,强化企业的软实力。 (三)管理制度上的创新 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逐渐扩大,很多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已经显然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在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面对当前如此激烈的社会竞争,作为中小企业一定要先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积极的在原有制度基础上进行制度的创新,才能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其次,企业应将充分的发挥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我国中小企业中的核心竞争力。此外,应建立起完善的激励制度和经营管理制度,控制企业内部风险问题的发生,推动中小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四)管理人员的能力创新 在当今社会中人才是第一发展力,对中小企业来说更是如此。企业要想得到更加稳定的发展一定要重视起人才的建设和创新。在这当中企业领导者的素质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对此,作为中小企业的领导者应重视起个人素质的提升和能力的提升,多与其他发展较好的企业进行沟通,达到强化个人的目的,同时要吸收一些外来的好的管理制度,从思想上得到全面提升。同时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对企业管理制度执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这方面企业应重视对管理人员的培养,对原有的管理人员应采取二次教育的方式或者专家讲座等方式来进行培养,提高他们在工作中的责任心和管理意识,保证管理制度能得到落实。此外,也可以聘请一些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员到企业中从事工作,在物质上和企业文化上尽量的满足于人才的需求。并建立起一定的激励制度,使表现好的员工能得到适当的奖励和鼓励,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达到全面推进企业发展的目的。 (五)内部监测的创新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是要通过纳入管理过程而实现的。因此,要想保证企业的内部管理和控制有效性,那么就一定要做好内部的监测,随时控制企业发生的新情况。企业内部监测主要是通过内部建立起的相互制约的机制,能够对企业中的一些事情进行监测,并保证内部的资源合理利用,使企业制度得到完善。 结语 我国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相关资料调查显示,我国的中小企业占所有企业的90%,对此更加要重视起中小企业的管理制度建设。面对当前的市场状况,中小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一定要积极的创新企业管理制度,与市场需要相结合,同时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企业前进。对此,企业应将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积极创新,完善内部的管理制度,使自身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推动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作者:苏莉旭 单位:洛阳师范学院商学院 中小企业管理论文:中小企业管理会计应用 一、运用管理会计拓宽全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基础内容,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经济效益问题。对于成本管理方面来说,最需要做的是成本控制,也可以说,企业的正常运营是围绕着成本控制开展的。而成本的控制是管理会计在我国中小企业应用中首要接触的内容。如:对于我国的中小企业来说,成本控制如何是其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一些实力较强的中小企业都是以成本为核心来设计的营销策略,诸如:材料的选取、加工的成本和损耗等等,都是围绕成本控制进行的,进而来进行制定企业规划目标等等。与此同时,对于费用也进行管理。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费用的使用也是重中之重,实力强的企业对于费用的使用有着严格的制度和要求,诸如:对所使用费用的项目要进行预算、完成后的统计分析等等,防止费用的浪费。不少企业运用管理会计的成本习性进行分类,即:将费用分成固定费用、可控费用以及其他费用,然后,每个月对这些费用进行逐步的分析,如:固定费用中的人员福利、企业的水电费、租金等;可控费用的如:招待费、办公费、差旅费等;其他费用的如:市场费用、汇兑损益等机动费用。这样详细的对企业成本和费用使用情况进行分类,进而有计划和针对性的进行企业发展预算管理,从而使得企业的费用呈现胡可视化管理,能够有效的控制企业费用使用的增长,拓宽全成本管理,最终实现成本控制企业发展战略目标。 二、运用管理会计进行企业决策分析 决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且决策的依据是会计的相关信息。运用管理会计报表分析系统,能够以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较为准确的对企业的相关产品项目以及其他情况进行全面化的分析,进而便于企业进行决策。一般来说,我国中小企业规模发展有限,专业性的管理会计报表能够较为全面、综合的反应整个公司的经营情况,诸如:管理用资产负债表、管理用利润表、管理用现金流量表、财务月度收支分析、管理比例分析、改善后的杜邦分析、销售毛利分析、应收应付分析、存货分析、费用分析、融资分析、资金预警分析等等。进而运用管理会计进行分析指标以及分析模型,为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提供便于决策的信息,间接的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再如:管理会计中的OPENBOM管理决策分析工具,能够从根本来分析企业的销售和利润率的既定结构目标,进而缓解企业的资金管理压力,强化企业的库存增长。如:一些研发设计类中小企业,在对于一些职能机器方面的项目选择上,很容易受市场环境变化快的影响,而这个项目的投资业很大,在这样波动大的情况下,运用管理会计的收益与风险分析,能够较为有效的对企业的库存进行控制,进而降低企业产品贬值的风险,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 三、运用管理会计进行合理的、科学的预算管理 预算属于企业经营中的重要部分,它是管理会计的起始性工作。合理的、科学的预算是企业正常运转且盈利的重要保障措施。我国的中小企业从成立开始便都注重预算管理和考核。过去中小企业进行的预算管理首先是与各个部门主要领导进行沟通,让人员了解预算的重要性,进而开始实施预算管理。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一般都是由财务进行预算,进而由主要领导进行审核。很大程度上存在着片面性。管理会计则是以企业的整体规划为总体安排,以工具性的形式来帮助主要负责人进行项目或者企业的计划、协调、控制等等,强调的是全面性、全过程、全员性。诸如:以项目预算为例,项目在投入之前都需要事前做预算,请专家和管理的主要负责人进行审核、勘察等进而与项目的管理人员进行融合再确定执行。具体来说即是:管理会计实施人性化管理,让涉及企业的每个部门、每个员工都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将他们的业绩考评与项目预算做挂钩,借以来确保绩效考评的公正性,也能够有效的确保预算的合理、科学。这样,在确保预算合理的情况下才能够进一步的促使企业项目的盈亏平衡,才能够期望企业利润的产生。 四、总结 总的来说,近些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崛起迅猛,且竞争力日益强烈,中小企业想要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从根本的管理理念来进行创新。管理会计作为现代化科学管理手段应用广泛且效果较为明显,能够从基础性改善企业现象,全面、综合性的分析企业经营状况,进而能够科学的进行改进管理、控制企业的成本,降低企业的风险等等,最终提升了企业的整体效益,增强企业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作者:肖力 单位:中石油京唐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 中小企业管理论文:网络时代中小企业管理创新论文 一、网络时代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网络时代也对中小企业发展带来了挑战。一般来说,中小企业规模小,对网络信息技术重视不够,疲于应付日常管理工作,而没有将足够的精力投入到信息技术应用中。很多公司没有专门的网络技术人才,甚至可能还会有部分管理人员认为请这些网络人才就是浪费钱财、养闲人,有的公司是请人帮忙设计网站,后续却没有维护,网站成为摆设,甚至还有的小企业根本就没有网站。我国多数中小企业尚未认识到网络经济给他们带来比大企业更为有利的机遇,还把竞争焦点定位在实体市场。于是,这些中小企业在网络时代,面对网络信息技术,表现得很被动。他们既没有招兵买马,为公司发展配备网络技术人才,以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也没有抓住网络这一载体,去获取更多信息,也让更多的潜在客户了解自己。 二、网络时代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趋势 (一)管理理念的创新。管理理念是指导和影响一切管理活动的最深层次的因素,有什么样的管理理念,就会有与之相适应的管理行为、管理架构等。比如,以客户为上的管理理念之下,企业的所有活动都会围绕着客户的需求展开,无论是在产品的设计、生产、配送等各个环节,都会做到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便利。反之,不注重客户的需求,认为消费者爱买不买,总会有人来买我的产品。如果有这样的理念,企业日常管理的各个方面都会表现出来。因此,中小企业为了更好地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管理理念方面的创新是不可避免地。而且,越是能抓住这一机遇,主动进行管理理念创新的企业,越有可能在网络时代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 (二)管理手段的创新。网络时代的基本特征就是信息技术独霸天下,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网络信息技术,比如,现在的企业讲求精细化管理,但是如果没有信息技术做支撑,精细化管理的实施难度就会很大。再比如,现在的企业讲求人力资源管理的现代化、财务管理的现代化,所有这些现代化实际上都要以一定的软件为支撑,而这些软件无论是开发还是使用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现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信息技术,企业需要了解产品投放市场后消费者的反应,需要了解同行的反应,还需要与供应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保持沟通,这些都需要信息技术的帮助。因此,中小企业的管理手段也要进行更新。 (三)组织结构的创新。管理结构的创新也是网络时代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趋势之一。组织结构是组织各项职能得以展开的载体,不同的职位分布在组织结构上面,不同的人又分布在不同的职位上,一个职位上下左右的人共同协作,最终完成了整个组织的目标。企业的组织结构是不断调整的,在企业发展之初,应用直线制的较多,简单明了,命令传达快,效率高。很快,出现了职能制,又出现了直线职能制,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组织结构。目前,直线职能制应用的比较多。中小企业情况比较特殊,规模小、员工少、产品可能是单一且多变的,这些特点都决定了其组织结构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那么,在网络时代,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如果要进行管理创新,选择从组织结构入手也是不错的决定。 (四)管理模式的创新。管理模式是指企业未实现其经营目标组织资源、经营生产活动的基本框架和方式,如亲情化管理模式、友情化管理模式、温情化管理模式、随机化管理模式、制度化管理模式、系统化管理模式等。每种管理模式都有其优缺点,没有完美无缺的管理模式。应用哪一种管理模式要依据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能盲目效仿别的企业,也不能固守某一种模式。在具体的企业运营过程中,衍生出了企业资源计划、制造资源计划、准时生产、精益生产、按类个别生产、优化生产技术、供应链管理、企业流程重组、敏捷虚拟企业等。在网络信息时代,中小企业在竞争压力之下,也要保持管理创新,管理模式的创新可以具有较大的带动作用。 三、网络时代中小企业管理创新路径 (一)要以实际情况为根本,循序渐进。管理创新的目的是使公司运营的效率和效益提高,每个中小企业都在特定的市场环境、文化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公司拥有者与公司职员之间都有紧密的情感联系,具备强大的信任和凝聚力。多年形成的管理习惯和思维在实际运营中影响大,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能够提高信息交往的效率,提高管理绩效,降低运营成本,人员的稳定性也有保证,进行管理创新时,必须要保证公司的相关人员理解并接受,先选择部分部门或市场小范围沟通调整,在执行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循序渐进的调整,保证公司运营的稳定,为后续调整打下基础。 (二)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坚持客户至上。网络时代中小企业管理创新,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客户至上。中小企业本身消费者群体不是很大,在网络时代又面临来自方方面面的竞争。那么,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首先企业就要以人为本、客户至上。不管什么样的企业,生产什么样的产品,如果最后产品卖不出去,那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没有意义了。因此,对于员工来说,中小企业要以人为本,关心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以更好地吸引和保留人才。对于客户来说,中小企业要坚持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从产品设计、产品销售渠道的安排等方面都尽量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内部有了员工的支持,外部有了消费者的支持,那么,中小企业就会获得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效率。网络时代为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各种类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多的便利,比如仅发达的信息技术一项就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拉近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增进企业和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在信息技术不发达的时代,很多管理工作都要靠人工方式来完成。现在商场那么多,市场那么广,再靠人工的方式不太可行。有的企业就在企业和商场的销售终端之间建立了联系,那边产品一卖出去,企业这边就会显示出来,就可以及时地补货。中小企业也要逐步地运用这些技术。再比如,在日常管理中,要运用电子邮件、工作群等来通知事情,也会提高效率,降低中小企业的管理成本。 (四)优化组织结构创新组织发展环境。组织创新是管理创新的组织保证。中小企业在不断发展中,充分运用网络时代的便利,不断地进行组织结构的优化。企业创立之初设立的组织结构可能并不适应企业现在的情况,特别是网络时代的情况。那么,企业就要进行组织结构优化。在网络时代,一些中小企业可以考虑采用虚拟的组织结构。虚拟的组织结构已经产生了很长的时间,企业只做自己最擅长的方面,比如产品研发和销售,而将其他的方面,比如产品生产交给其他的企业来完成。这实际上是充分地利用了比较优势,选择的合作伙伴都是业界内能够提供相对比较好的服务的企业。企业只拥有一些部门,和其他企业之间保持着联系,形成一个虚拟的结构。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种结构类型特别合适,中小企业的特点就是员工少、规模小,如果能充分运用这一组织结构就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五)创新管理模式实现精细化管理。网络时代,中小企业要进行管理创新,还要创新管理模式,实现精细化管理。由于激烈竞争、新的创新浪潮及高技术产品和服务不断推出、缩短了产品生命周期。那么,中小企业如果想跟上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就要进行管理模式创新。比如,中小企业要重视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如果做得好,就能够与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保持密切联系,也能够与下游的分销商保持密切联系。与供应商保持密切联系可以减少原材料库存,压缩成本,与分销商保持密切联系可以及时把握产品销售情况,为后续的工作做好准备。这里也要关注精细化管理,把握好产品质量精品的特性,处理好质量与零缺陷之间的关系,确保企业能够形成核心竞争力。管理模式的创新需要一个周期,需要不断地磨合,不断地适应,并在运用的过程中不断地调适。 四、总结 在网络时代,中小企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能否抓住这一机遇却取决于中小企业自身能否适应这个变革的时代,能否及时地进行管理创新。创新是企业在瞬息万变的时代能够生存的唯一出路,创新不一定能够成功,但不创新就根本不会有出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别无选择,主动地进行管理创新,反而能够在竞争中占有优势。管理创新要在很多层面展开,管理理念的创新要求以人为本,以顾客至上;管理手段的创新要求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中小企业的运作效率;组织结构创新要求不断优化组织结构,采用虚拟组织等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创新要求企业加强供应链管理,实现精细化,为消费者提供零缺陷的产品,提供零距离的服务。这样,中小企业才能够在网络时代游刃有余。 作者:邹作帆 黄建男 单位:南昌师范学院 上饶师范学院 中小企业管理论文: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思考与分析 摘要: 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地方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是最具活力的经济“细胞”,更是社会稳定的“减震器”,尤其在政府政策的大力鼓励与支持下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取得了快速发展。长沙市拥有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其发展关乎长沙经济的张力,但由于多方面原因,长沙市中小企业难以紧跟发达地区的管理水平。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崛起与发展,为长沙市中小企业的管理创新带来启示与思考。本文将以互联网发展作为背景,对长沙市中小企业管理创新进行思考分析,提出对策建议,从而促进长沙市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长沙市;中小企业;管理创新 随着国家鼓励创新创业及大力支持中小企业贷款的多重利好政策,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数量猛增。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30日,国内企业经营主体突破8000万,其中中小企业占比90%以上,而长沙市的中小企业数量也是比较庞杂,中小企业虽为长沙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较大贡献,但长沙市中小企业在管理方面难以发挥先进的创新作用,较难在新常态经济下得到有效提升,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较为突出。本文将首先分析互联网背景下中小企业管理创新所存在的问题,然后探讨长沙市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对策,进而促进其健康稳定发展。 一、中小企业管理创新主要因素分析 据亚洲生产力组织(APO)调查显示,中小企业的创新已经迫在眉睫,包括产品、流程、服务等方面,从企业层面看中小企业创新的主要瓶颈在于财力不足和资源有限,以及管理不善。但在互联网背景下,财力和资源变得相对好解决,而管理创新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主要因素包括发展战略因素、组织架构因素和资源整合因素。 1.发展战略因素。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与管理创新存在着重要的决定性关系,发展战略的制定体现在企业高层领导及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和战略布局,对企业管理模式的制定与执行具有话语权和决定权。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中小企业在科技变革的浪潮中发展战略制定不合理,会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长沙市中小企业受区域环境影响,发展战略理念较沿海及发达地区较为落后,加之长沙市中小企业数量较多,类型不一,其发展战略因素也存在较大差别。因此,长沙市中小企业的管理创新在互联网背景下表现也有所不同。 2.组织架构因素。组织架构决定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决定中小企业的人才团队规模,在长沙市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团队的管理属于管理创新的重点范畴。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只有不断优化完善学习型团队组织,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促使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促使长沙市中小企业在管理方面再上新台阶,进而朝着目标方向快速发展。 3.资源整合因素。资源整合能力是决定中小企业运营能力的关键因素,在互联网时代,强大的资源整合是中小企业获得稳定快速发展的法宝,尤其对于成长性依托互联网发展的中小企业,更是考验企业对资源整合的能力。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对于资源的整合要求比较高,一方面管理创新需要实现物质、能量与信息之间的高效转换,另一方面还需要充分考虑客户的诉求,实施精准的市场细分定位,从而开发出新的盈利渠道,实现在管理中具有一定的创新。因此,长沙市中小企业在发展中要实现管理创新,一定要重视资源整合,促进管理创新效率的提升。 二、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 1.缺少专业的人才。专业人才对于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在互联网背景下,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有效增加中小企业管理的源动力。然而,长沙市中小企业往往受费用的制约,对于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并不十分重视,错误的认为直接购买信息资源要比自己培养更加方便。当前长沙中小企业比较缺乏专业的企业管理人才,而又懂得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企业管理人才更少,导致企业的互联网信息化管理创新较难实现,最终导致企业生产效率跟不上。 2.管理方法不科学。中小企业管理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信息化和标准化,通常管理创新分为在原有管理模式上优化创新和完全创新。两种创新思路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完全以创新为目标而直接丢弃原有管理模式,常常适得其反。中小企业受自身的特殊性,其管理创新应逐步借鉴或试行优秀企业的管理模式,当具备一定的管理变革条件,再根据自身特点,打造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创新模式。 3.互联网信息建设的创新意识不强。在互联网背景下,中小企业若要获得长足发展,必须要树立好信息化建设的创新意识,不断增大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力度。根据相关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多中小企业存在对信息化建设投资力度偏弱,多数处于仅进行了设备购买,却少有经费投入维护。长沙市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由于在互联网技术行业区域相对比较落后,大多中小企业直接采购信息化建设系统。但是后期经常出现故障,由于缺少这方面的人才,只能费时费力费物的请专业人员解决。 三、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对策建议 1.创新管理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在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当中,企业需树立创新管理的意识。特别是在互联网背景下,长沙市中小企业要想获得管理创新,就需要先从意识上有此动机。思想意识是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密切相结合。此外,在企业内部要进行全员动员,人人拥有创新管理意识,让员工意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从而实现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整体提高。此外,充分借鉴先进地区和大企业同行企业的成功之处,找到可以效仿的蓝本,从而实现自我的突破,促使长沙中小企业在互联网背景下管理创新。 2.不断组织架构优化,创新人才培养管理。组织架构和人才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互联网背景下越发显得重要。因此,长沙中小企业必须不断对组织架构进行优化,创造符合企业发展的团队,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一方面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上不断优化,包括部门设置、岗位匹配等。另一方面不断创新激励制度,包括薪酬管理、绩效考核等,实现长沙市对管理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 3.不断增强资源整合能力。在互联网背景下,中小企业应摆脱传统的状态,学会用开放和互联的资源整合模式,不断扩大规模信息和传递资讯,打破地域限制,开始与全球客户或企业进行互通互联,拓展自身的品牌影响力。长沙市中小企业完全可以利用这种互联网共享平台,不断寻找和建立新的合作关系,并对所开发的产品、服务和客户进行全面了解与分析,第一时间占据更多的有利资源。 四、结语 企业管理创新关乎中小企业的生死存亡,对于企业的总体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在互联网背景下,长沙市中小企业应深刻意识到当前所存在的问题,从思想意识上转变为企业管理的理念创新。当前长沙市中小企业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一方面受制于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在于管理者缺少技术。因此,长沙市中小企业在互联网背景下只有不断创新管理意识、创新人才培养管理、增强资源整合能力、创新组织架构等,才能借势互联网的发展机遇实现企业自身的换血更新,从而促进长沙市中小企业管理创新不断进步和优化,进而为实现长沙市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刘敏 单位: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中小企业管理论文: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研究 1知识经济对中小企业管理的新要求 1.1知识经济要求中小企业树立合作 竞争的管理理念和经营理念在工业经济时代的大部分时间,商品常处于短缺的状态。市场由卖方控制,企业的经营战略只需考虑如何提高生产率即可。随着生产力的大跨步发展、市场的成熟完善以及消费者的文化素质提高,市场的重心开始逐渐转移到消费者身上。加之市场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商品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最大满足市场个性化需求成为企业经营战略的核心,个性化越强、生产周期越短的商品便越容易抢占市场。市场个性化需求决定了没有哪见商品或服务能够永远确立企业的领先地位,因此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建立同盟关系成为大势所趋。例如,摩托罗拉公司最早发明了模拟数字技术,帮助摩托罗拉在第一代移动通信市场中取得领先。后来诺基亚公司最早确立了TDMA标准,帮助他们抢占第二代移动通信市场。可是到了知识经济的今天,这两家公司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合作抢占第三代移动通信市场。企业只有合作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共同制定标准,以获得更大利益。同样,如果中小企业在某个方面与其他企业建立合作联盟,其竞争力显然要比独立时更大,获得的也更多。 1.2知识经济要求中小企业强化知识管理 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活动主要以物质资源的投入为主,例如土地、设备、资金、原料、劳动力等。可是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除了物质资源的投入外,更依赖于对知识资源的管理和运用。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诸如信息资源、技术资源、客户资源、人力资源、企业文化和品牌价值等都属于知识资源的范畴。对于这些知识资源的运用,对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过去,企业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人或物,只要对其进行统筹安排,恰当奖励,就能实现对资源的利用。知识管理则没有那么简单,企业不仅要建立一个利于知识资源发挥作用的环境,而且还要实现知识的不断交流和共享,促进新知识的不断产生。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所拥有的知识资源不断得到积累和扩张,最终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1.3知识经济要求中小企业强化人力资源管理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企业组织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使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重新调整和改变。例如出现了不需要固定于某一办公地点的虚拟组织,出现了不需要每天见面,只需网络联络沟通的远程员工,等等。总体而言,这种人力资源的变化可以概括为“以人为本”。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中,总是将人视作企业的物化资源,将如何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作为企业管理的重点。但是知识经济时代下,对于人的理解已经拓展到社会学的角度,企业需从人性的角度来考虑人本身的需求和作用。企业只有尊重人自身的需求,建立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组织氛围,才能满足人对于自身价值的肯定和追求。概而言之就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不能仅仅限于“打造一支高素质和高度团结的队伍”,而是要将重点放在创造机制上,从而使员工发挥一种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功能。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仰仗于企业文化的建设。 2知识经济时代下我国中小企业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2.1管理观念落后 观念创新是中小企业实现管理创新和经营创新的前提。目前我国多数中小企业仍然带有严重的小生产意识以及“以改代管”、“以包代管”的思想。在组织管理方面,有的企业仍然存在依附于行政部门的思想,遇事“找当官”“、找市长”,而不是“找市场”;在管理决策方面“,一言堂”、“家长制”的决策作风依然盛行。因此,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中小企业必须改变这种管理观念,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德为魂、“顾客就是上帝”的现代文明经商观念。 2.2缺少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 一些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因为只看中短期利益,所以培训工作只求使员工现学现懂现卖,缺乏具有长期规划的培训体系。这就造成员工在工作中,一遇到更深的问题就无所适从。同时,很多中小企业为了缩减管理成本,没有聘请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导致很多优秀员工的流失。另外,由于一些中小企业没有建立明确的激励机制和职位晋升机制,使得一些企业优秀人才即便努力工作了也得不到相应的奖励,从而缺乏归属感而跳槽。 2.3企业文化建设力度不够 企业文化建设是展现企业风采和企业管理风格的重要基础,中小企业只有建设具备特色的企业文化,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但在现实情况中,很多中小企业的文化建设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或墙壁上的“表面功夫”,根本没有加深员工融入企业文化的意识。另外有些企业即便建立了所谓的企业文化,但是他们的企业文化明显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例如,某公司的管理模式完全照搬军事管理,员工每天上下班都得列队喊口号,做夸张的表态动作,这种将员工当作机器的企业文化,对人的思想是种控制,限制了员工创新能力的开发,有悖于以人为本。 3知识经济时代下我国中小企业管理的创新之路 3.1实现管理理念创新 管理观念的创新在整个中小企业创新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总的来说,中小企业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什么叫管理的以人为本?就是管理活动要尊重人性的基本规律和人的发展客观规律,以求得个人与企业都能和谐可持续发展。同时,中小企业还可以应用学习型管理观念、服务型管理观念和团队型管理观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企业管理创新,如此一来便能更好地定位员工在企业内部的发展前程,有效协调更个部门和员工之间的工作,使企业实现高效运转。 3.2建立管理创新的激励机制 对于优秀员工的奖励方面,过去中小企业多只注重物质奖励。但是基于管理创新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对于从事管理创新员工的奖励不能只限于单纯的物质奖励。管理创新行为是以强烈的成就感和事业心作为动力的,有关机构调查显示,有相当一部分非常优秀的管理人员管好企业的巨大动力,并不只是为了金钱,实现自我的价值,获取巨大的成就感也是重要动力之一。因此,中小企业应当将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科技人员同等重视,提高他们的工作待遇和工作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激发管理人员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自觉积极地投身于管理创新活动中。 3.3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以人为本是一种企业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会影响企业的行为方式、道德规范和规章制度等方方面面。中小企业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时,需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不能将员工看作“平均人”,要尊重每个员工的个体差异。美国管理学家罗德就提出:一般人是不存在的,将所有人都假设成是相似的,试图对人进行算术平均,注定是要失败的。其次,要建立信任机制,信任是实施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根基,如果管理者之间、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缺乏足够的信任,企业文化也就无从谈起了。最后,企业文化要能满足员工不断学习的需求。知识经济时代的最大特征就是变化的加速,英特尔公司总裁也曾预言未来最成功的企业一定是“学习型组织”。因此,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重点之一就是将企业打造成一个学习型组织。 3.4加强人才管理 加强人才管理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创新招聘员工的目标和方法,着重考察应聘人员的创造性和适应性。其次,加强对员工的职业生涯的开发,引导员工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再次,加大对信息资源的搜集、整理、淘汰,这样可以促使员工具有更高的适应性。最后,建立明确的激励机制和晋升机制,使优秀人才在工作中有盼头、有积极性。 作者:耿君成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小企业管理论文:中小企业管理会计论文 一、中小企业管理会计的现况分析 (一)重财务核算,轻管理会计中小企业企业只注重原材料采购、生产、销售、融资等情况核算,即关注如何做账、做报表,如何进行相关税费申报。缺乏一种管理思维和商业思维,缺乏站在企业战略角度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统计等信息的综合加工分析,未将财务与业务部门有着紧密的联系,探究企业发展与宏观经济相联系。 (二)没有对企业的投入产出进行精准的核算目前中小企业用制造成本法核算产品成本,企业各种制造成本,按产量、机器工时分摊到相应的产品,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从当期损益中直接扣除。制造成本核算法中,直接材料、人工成本等几乎占产品成本的大部分甚至是全部。传统的基于产量、机器工时等标准所分摊、归集产品成本正在失支相关性,它造成了成本信息的扭曲,也难以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信息基础。 (三)绩效考核指标设置不完善大部分的业绩考核都是以相关的财务指标的完成情况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严重缺乏其他相关指标的综合考核。据统计,产值、与利润指标在中小企业业绩考核中所占比重约为80%,相比与其他指标的考核而言所占比重要多多的,而其它指标的考核所占比重少之又少。 二、有效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的重要措施 针对中小管理会计实施过程中变现较为突出的问题,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有效的应对,以确保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会计工作在推动企业管理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提升管理层的内部会计理念大量的企业经营实践证明,一个对管理会计缺乏充分认识的决策和领导者,将会失去利用管理会计信息支撑单位发展规划的动力和信心,从而给单位的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因而,作为单位的领导者和决策者,一定要充分的做好决策及管理人员的管理会计理念的树立,大力推动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总之,管理者只有熟悉了解并掌握管理会计的意义和作用以及操作规程,才能为结果分析在推动企业经营能力提升方面做出有益的贡献。 (二)加强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首先,成本管理观念的转变:从注重成本核算向成本控制的转变;从成本的经营性控制向成本的规划性控制转变;从产品制造成本向产品全成本管理转变;从静态成本管理向动态成本管理改变;树立战略成本理念。第二,根据企业目前管理模式,适时引入作业成本法核算,即通过对成本对象所涉及的所有作业活动进行动态追踪和反映,以计量作业成本和成本对象。第三,企业对其现有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必要的升级和改进,充分利用ERP等现代信息技术。第四,构建中小企业科学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推动中小企业经营业绩提升的价值。以更科学的方法提高成本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见性,从而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整合资源、提高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创新。 (三)完善绩效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业绩评价体系即指标体系有以顾客为导向,通过学习和成长,内部运营有有效动作,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以财务业绩为评价落脚点,财务指标与百财务指标的有机结合,并突出知识创新对企业长期分展的影响,强化企业内部间合作关系。而且,要从理论上综合考虑外部风险和内部问题,把外部有形、无形的资源和企业有形、无形的资源更好地结合起来,实现增值。 (四)加强管理会计人员的培养通过对企业内部会计人员从专业、战略、创新等方面筛选,围绕专业、相关、创新、勤勉、道德等方面实施分层次培训,打造具有初级、中级、高级相互融合的管理会计队伍。使初级人员掌握一定数据分析能力,做好事后分析;中级人员具有了解企业的业务和商业模式,做好事前的控制;高级人员具有参与内部流程控制设计、规划设计、商业模式设计。 三、结语 管理会计是企业有效改善企业运营能力的重要手段,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管理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应用管理会计提升单位的运营绩效必将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中小企业应当积极的引入管理会计制度,并为该制度在单位日常业务中的应用配备完善的配套设施和高质量的人才队伍。相信随着管理会计在中小企业的应用不断成熟,我国中小企业必将获得全方位的管理水平提升。 作者:林琴单位:衢州通盛投资开发有限公司c 中小企业管理论文:科技型中小企业管理会计论文 一、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用的现状与问题 (一)还没有形成管理会计应用的环境管理会计具有提供管理信息、参与管理决策,实行绩效考核的作用。然而,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受外界环境影响大的特点,大多数企业在持续经营中忽视了管理会计的应用,出现重财务会计轻管理会计的现象。主管部门基本上也是从财务会计报表的角度来评价企业,核定规模,确定纳税额度等;企业财务会计的职责有《会计法》等法律法规依据,而管理会计的实施则缺少法律法规依据的支持。 (二)研究领域和内容狭隘,管理会计应用操作性不强目前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还多局限于对国外方法的翻译介绍,片面追求数学模型研究,缺少符合我国国情的方法和案例,在实践中有局限性,其针对性和操作性差。另外,管理会计研究的领域和内容也具有狭隘性,注重对大批生产、工艺技术相对稳定产品的分析核算,缺少对新产品成本费用的研究。偏重财务系统的局部优化,忽视了产品上市速度、服务、质量、成本等多个指标的整体最优研究,缺乏对中小企业的具体指导作用。 (三)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会计应用手段不足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多处于发展阶段,存在规模小、资金短缺或技术不足的现象。这些因素导致了企业制度建设滞后,加之企业初创期基础薄弱,缺乏信息化平台建设,海量数据利用效率不高。管理者不了解管理会计相关的理论方法,将重心放在财务会计上,较多关注企业做账、算账、报账,较少关注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地位与作用。信息数据挖掘分析利用的手段和工具有限,导致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被忽略,造成科研及经营决策的被动。 (四)政府引导力度不够,管理会计应用缺乏指导监督完善的经济制度和法规体系是推动管理会计发展应用的必要条件。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传统的管理思维方式仍在发挥作用,仍有很多企业尚未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凭经验管理,对市场的适应性差。管理会计人才、理念和方法无法得到重视和使用,需要政府财政、税务、工商等职能部门加强宏观引导,指导企业提高认识,并监督其学习运用管理会计知识,加大管理会计整体应用的进程。 二、推动管理会计实施应用的措施及建议 (一)加强宏观引导,创建良好的管理会计应用环境和条件 1.以《会计法》修订为契机,增加与完善管理会计相关内容。充分体现管理会计发展的需要,在《会计法》中明确管理会计的地位、职能、作用,并与财务会计区分,对二者分类管理。在对管理会计相关内容予以规范的同时,从法律法规上明确企业实施管理会计的职责义务,从而保证管理会计实施的刚性约束。 2.加快财政部门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会计应用的步伐。加强会计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发挥财政推动管理会计应用的主体作用。当前,在会计法规及制度都基本未提及管理会计概念的情况下,财政部门应结合实际,联合审计、税务、工商等部门,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特点,抓紧研究管理会计应用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制定管理会计的实施意见,分类指导,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政策支持和法规服务。 3.推进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研究。我国管理会计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提炼总结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基本理论、工具和方法。注重理论和实务研究,面对中小企业,应当增加管理会计应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成果便于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学习运用。管理会计的重心在管理,管理会计理论必须与业务接轨,增加案例研究,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在推动企业组织生产,防范风险、科学决策方面的基础作用,指导企业学会并能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情况,为贯彻落实中央“走出去”战略创造条件,为中小企业做大做强打好基础。 4.开发管理会计软件,搭建管理会计信息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改变以往手工记账、核算、分析、预测的方法,实现会计与业务的融合集成。大数据时代,企业管理的自动化,数字化已成为发展的必然,经济的信息化与全球化必将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有关部门应当指导企业开发管理会计软件,加强中小企业内外信息交流,为经济一体化创造条件。在注重大数据会计信息系统安全的条件下,应当加大会计电子档案管理和网络财务监督,使管理会计复杂公式和模型简单化,以保证管理会计工作合法有序地进行。 5.开展管理会计宣传培训活动,形成推动管理会计的环境氛围。结合会计法规宣传和管理会计的专门培训,结合案例教学,开展经验交流和咨询活动,提高中小企业管理层和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增强业务素质和能力,注重管理会计在预测、决策、规划、控制中的作用,在企业营造管理会计的文化氛围,不断提高企业管理会计应用的意识和水平。 (二)统筹规划,推进实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在信息技术时代,管理会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目前,理论界和企业界研讨热烈,提出了推进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课题。无可置疑,全面推进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是适应经济转型,促进企业管理提升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会计改革的重要方向。然而,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多方积极参与,更需要体系的顶层设计和配套措施的有力支持。 1.尽快建立统一权威的管理会计专业机构,加大管理会计应用的推动协调力度。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建立专业高效自律的管理会计团体或组织机构,进行管理会计应用坏境政策、管理会计理论发展和管理会计实务应用研究,组织理论界和企业界专家学者协调、指导管理会计应用中的具体工作,及时解决应用中的难题,加快管理会计推广应用的步伐。 2.鼓励教育部门参与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加快人才培养进程。制定管理会计人才评价和考核标准,按照学术性和应用型的要求开展教学培养活动,设置管理会计专业学位,推行会计师进修管理会计课程,取得管理会计上岗证,不断优化管理会计人才培训机制,在全国培养一批管理会计师。职业教育应当承担基地实训任务,加快应用型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积极试点会计、管理、工程课程的有机结合,培训适应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3.试点管理会计师资格认证制度,推进管理会计职业化。管理会计的运用需要专业人员来实施,以资格制度为引导,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员队伍,有利于发挥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应当借鉴我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认定制度的实施经验,适时出台注册管理会计师认证办法,壮大管理会计师队伍,提高整体执业水平。推进管理会计职业化,有助于规范和提高管理会计师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增强管理会计的运用价值,更有助于职业经理人的成长,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实施提供支持。 4.企业应积极应用管理会计,尽快走上创造价值的正途。在全球经济非常脆弱的背景下,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管理会计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实力。一是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提高科学决策能力,适应管理会计要求,适时调整组织结构和经营策略。二是保证财务会计信息质量,为管理会计提高可靠的数据来源。合理运用管理会计,确保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三是注重战略管理会计应用,有条件的企业应当主动运用战略管理会计,使企业从战略角度出发,把握各种潜在机会,回避可能出现的风险,最大限度地增加盈利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 作者:乌婷权凯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管委会经济发展局 中小企业管理论文:商业银行中小企业管理信贷风险论文 一、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中小企业方面的问题 (1)规模小,资金问题比较突出。大多数中小企业生产规模都比较小,资金问题比较突出。在宏观经济形势较好的情况下,中小企业活力较强,对整个市场经济贡献明显。一旦经济不景气,中小企业也将面临资金、生产经营等方面的问题,甚至有的就有破产倒闭的危险。这种经营的波动性给融资和信贷带来困难。 (2)门槛低,创新能力不足。很多中小企业准入门槛低,生产能力不强,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较弱。很多企业都是简单的手工劳动,产品档次低,同质性高。 (3)管理水平不高。中小企业管理理念落后,管理人才短缺,不愿意在经营管理上投入过多资金,缺少企业长远发展规划。此外,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比较乱,没有完善的财务制度,很多财务管理只是初级的基本核算,对资金使用不科学。很多企业经营效益差,影响了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 (4)企业信用级别低,融资难。大部分中小企业市场信息都不公开,银行对其盈利状况、资金来源等都不清楚,难以准确掌握企业的实力和还款能力。同时,企业法人和管理人员法律意识和诚信观念淡薄,信用水平较低。这些因素导致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信心不足,信贷积极性不高,很多中小企业很难从商业银行获取资金支持。 2.商业银行方面的问题 (1)对中小企业信贷的重视不够。中小企业信用水平不高,信贷资金规模小,风险大,商业银行对其信贷积极性不高,重视不够。在实际信贷操作过程中,很多商业银行针对中小企业贷款并没有制定系统的贷款体系,没有按照企业的规模进行区分,贷款的流程缺乏针对性。 (2)对中小企业风险衡量不科学。商业银行在衡量企业信用风险分析主要使用流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资金利润率、成本利润率等财务指标。由于中小企业信息不透明,各项管理数据不完善,缺乏基础数据,用这样的指标衡量中小企业针对性不强,也不科学。 (3)风险管理意识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在目前金融市场激烈竞争的条件下,各商业银行过多强调贷款数量,重视银行的经营效益,对风险的管理不够重视。此外,在信贷管理中,由于中小企业的还款能力不足,且很难获得企业真实完整的信息,一般银行都会要求有更高的收益来弥补风险,这种情况下导致企业贷款与收益不对称。同时,中小企业管理水平低,还款难等现状直接影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这既影响企业发展,也影响银行的经营。 二、提高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水平的对策 1.转变经营理念,重视中小企业信贷工作在如今各银行激烈竞争大型企业等优质客户的同时,商业银行应转变经营理念,看到中小企业未来的发展,积极开拓新市场。当前,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因素,导致商业银行对其信贷工作不够积极主动,但中小企业也有自身的优势。比如,与优质大企业相比,虽然在信用、风险等方面还有一些问题,但中小企业市场大,资源广,发展潜力巨大,如果能积极探索一条特色的中小企业信贷服务机制,将会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利润源。因此,作为商业银行除了要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外,也应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看到中小企业未来发展的潜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做好中小企业信贷工作,为企业解决发展中的资金问题,努力实现企业和银行的双赢。 2.完善中小企业信贷服务体制机制建设商业银行能否构建一套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管理体制,关系到中小企业信贷市场扩展的成败。因此,新形势下要做好中小企业信贷工作,首先要建立健全信贷服务组织机构,成立专门的信贷服务部门。这样不仅可以完善商业银行内部信贷市场,拓展信贷业务,而且也有利于对中小企业信贷的营销、审查、风险控制等进行专门负责控制,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其次,要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信贷贷前审查、贷中监控、贷后管理等各项制度,优化中小企业服务流程。要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根据贷款额度和风险情况进行分类处理。比如对一定金额以下的小额授信走简化流程,缩短决策链,对一定金额以上的授信业务走审批流程,提高贷款审批效率,满足中小企业客户的特殊资金需求。要建立中小企业信贷管理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开拓中小企业市场,加强中小企业风险监测,减小中小企业的风险。 3.多措并举,防范中小企业信贷各类风险要根据中小企业经营特点,认真研究防范风险的各项措施。比如,要把好入口。要重点在经营良好、发展潜力大、信誉高的企业中拓展市场。另外,根据规定,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不动产抵押、动产抵押、应收款质押等多种形式担保,可以采取组合担保的方式来降低风险。 三、总结 总之,中小企业信贷是商业银行信贷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中小企业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但长远来看,中小企业将成为我国经济的主力军,发展潜力巨大,商业银行应理性看待中小企业信贷的效益和风险,主动出击,为银行信贷业务的拓展和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孙勇单位:中国农业银行商丘睢阳支行 中小企业管理论文: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困难及办法 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企业自身认识把握不足。中小企业在实行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多存在企业差异化与信息化产品同质化不相适应,企业灵活性与信息产品固化型不相适应等问题,而由于中小企业业务系统间多互不相连,影响信息高效传输共享,形成“信息孤岛”现象,导致企业信息建设缺乏统一的有效规划,系统协同程度较低,管理信息化未成实效。 (二)观念落后,组织内部压力大。中小企业决策多由最高领导者做出,CIO仅承担执行功能,部分领导缺乏对管理信息化的足够重视以及专业的信息素质,不能全面考虑信息化牵涉的各部门需求与协作关系。同时由于该进程涉及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引起管理方法的改变,利益的再分配,受到中层管理人员的排斥。随着一种崭新的管理理念的载入,原有的工作模式和业务手段都将被破坏重建,基层员工也易产生消极抵触心理。 (三)资金投入不足,分配存在失衡。由于IT产品存在消费成本高,更新速度快,维护费用较大等特点,更加大了中小企业资金投入压力。而大多企业对硬件设施的投资比例占到90%以上,但在人员培训,软件购入上投资不足,反而阻碍了硬件设施的有效利用。 (四)人才短缺。中小企业,行业分布广泛,工资水平相对较低,很难招揽保留既具有管理能力又具有一定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难以保持信息管理人才队伍的稳定。 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对策及建议 (一)政府加大对企业信息化扶持力度,建立健全法制法规。一个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国家《关于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若干政策》中指出,鼓励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信息技术在中小企业的应用。另一方面应健全完善相关信息法制法规,以尽量保证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安全,使其后顾无忧。 (二)改善资金投入机制。资金的投入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信息化的实施效果。企业应一方面做到资金的及时到位,另一方面要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可以设立专项基金,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确保资金的“行之有效”,如软硬件的投资比例,各阶段的资金投放力度,以详尽周密的计划来达到最佳效果。 (三)业务流程优化重组,确定最佳方案。首先建立CIO完善信息管理部门,做到统筹规划。另外,要明确对系统的优化重组是为了达到整个企业效益最优,通过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用扁平化替代金字塔结构,达到企业组织结构和观念的重构。最后,选取最合适的软件产品。不盲目追求大而全,从实用性,适用性和功能技术服务等方面考虑,确定最佳实施方案。 (四)加强员工培训。首先,对中小企业高管层加强理论层次的培训,使其对管理信息化有整体的认识。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使企业各层员工从思想上认识到,管理信息化是一项对企业的发展有良性推动作用,也利于个人发展的项目。 (五)加强人才培养引进。中小企业应该建立全面的人才观,要采用“唯才而用”策略吸引人才,可以从内部培养,也可以外聘。要最大限度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并采取灵活的薪酬政策、职位划分以及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来吸引保留人才。管理信息化对于企业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是市场经济结合网络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这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多方位提高自身实力,增加核心竞争力。虽然在实际应用中,会遇见各种问题,但管理信息化能带来更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更大的发展可能,对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讲是具有战略眼光的选择。 作者:张亚莉单位:河南省郑州大学信息管理系
金融工程论文:金融工程的内涵及在我国发展分析 摘要:金融工程的实质是金融领域的创新与创造,包括创新金融工具与金融手段的设计、开发与实施。金融工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金融创新技术,金融工程活动和金融工程教育在国外得到飞速发展,成为近20年来现代金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并且代表着金融发展的方向,但金融工程在我国的发展还面临着许多的制约因素。 关键词:金融工程;金融创新;制约因素 我国金融市场是个后发市场,金融工程的运用对我金融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强化金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核心地位,促进我国金融体系深化改革,创新出大量的金融产品丰富了金融市场交易品种,能够满足各种投资者对风险、收益及流动性的需求,其资源配置的效率进一步提高。金融工程也是防范总体金融风险不可缺的技术资源,它能为中央政府提供新的金融监督技术,保证国家经济安全,对于单个企业来说,金融工程有利降低交易成本及委托成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但在我国现实条件下,金融工程在我国的发展还面临着许多难以克服的障碍。 一、金融工程的基本概念 金融工程的称谓起始于本世纪80年代伦敦的银行界。当时有的银行建立起专家小组,对客户的风险进行度量,并应用组合产品进行结构化管理,这一类是金融风险管理产品和技术的研究。 二、金融创新工程化的历程与现状 由于金融理论及金融定价理论的发展,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入,金融创新越来越向知识化,科技化和工程化的方向发展,金融创新越来越依赖经济金融理论的发展,特别是数理科学、统计学、博弈论、工程物理学等新兴学科的发展。没有金融衍生产品定价理论的发展就不可能出现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而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价及其变化的复杂计算必须要通过计算机来进行。金融业自身也越来越知识化,以知识为基础的咨询服务业将成为金融业最有利润来源的产业,科学技术成果成为金融创新的重要推动力和最有效工具,金融业越来越向技术化方向发展,金融创新的内容所具有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如电子计算机、通信革命、系统工程、网络化趋势,使金融创新越来越呈现出技术性。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信用货币制度成为当今国际货币制度的新安排。金融的“发展”使实际经济与象征经济出现了明显的分离,增加了金融活动中的风险,而以风险规避为目的的金融创新的发展并没有消除金融风险,只是对风险的组合,同时却产生了新的金融风险形式——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巴林银行的倒闭,大和银行的消失,墨西哥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风波,阿根廷金融危机一波又一波的冲击着世界金融体系的安全,金融风险关系着各国的国家安全越来越引起各国的重视,对金融风险的测定反过来又成了金融创新的重要内容,得尔塔——正态法,历史——模拟法、压力测试法、结构化蒙特卡罗法等技术成为金融理论中的重要内容。 三、金融创新的内涵 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兴起,人们对金融工程的认识迅速拓宽,成立于1991年的“国际金融工程师学会”(iafe),把准确地界定这一新兴学科作为自己的职责之一,这就给出了金融工程的广义定义,金融风险管理是金融工程的一个核心内容。所谓工程化的方法论则和其他现代工程学科一样,主要有数学模型、数值计算、网络图解、仿真模拟等技术手段。工程活动主要依赖于工程师们的创造性劳动,不拘泥于死板的理论教条。工程方法论首先是面向市场实际的,立足于解决问题,产品的设计、开发和实施是一切工程活动的基本内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必须适销对路,金融工程作为工程型学科,是围绕着金融产品的创造和实现展开的,而金融产品的推出和改进,又都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这就是为什么发达国家的金融工程活动,已经发展到“量体裁衣”地提供金融产品的原因。金融工程的工程方法论大量地采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也用于其他系统设计(cad)和制造(cam)的技术,至于是否可能向计算机集成制造(cim)方向发展,则可能是一个远景。 四、金融工程在我国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市场约束 资本市场发育迟缓,规模狭小与信息成本高昂限制了金融工程的发展空间。我国金融市场狭小,信息成本高,股票,债券等基本金融工具规模小且不够规范。更为主要的是金融价格市场化进程太慢,目前形成我国金融资产价格的市场机制很不健全,市场化程度较低,主要表现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行政色彩浓厚,虽然汇率已经并轨,但目前的汇率水平并不有真实反映外汇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此外,利率市场化进程举步艰难,银行存货款利率,国债发行利率仍然由国家控制,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因参与对象少,交易量不大基本上体现不出资金市场的供求情况,更无法成为资金市场的基准利率,更为严重的是股份变动,除了经济主体的投机动机外,就是政府干预,很难反映真实投资价值。这种汇率,利率,证券行为等金融品种缺乏均衡市场价格,使衍生金融工具发展没有一个完善的基础市场作背景,金融工程在中国微观领域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二)缺乏合理的运作基础 金融市场参与者的盲目性与非理性造成了市场运作的无序低效与功能扭曲,这种市场基础使金融工程的实施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对金融机构而言,实际上面临着与国有企业同样的问题,产权不明和责权权利的不统一,加上金融市场上高昂的信息成本,使得一些金融机构谋求短期利益的最大化,寻租、内幕交易等行为成为市场上一股不可忽视的暗流,这又极大地防碍了资本市场的正常发育,要清除这些障碍,必须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过程,培植资本市场的发育,完善金融市场,降低市场上的信息成本。 (三)体制的约束 由于我国金融改革还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多数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体制还没有实质性改变,在开发和利用新的金融产品,金融工具方面存在不足,缺乏创新的动力和压力,而政府部门不恰当地成为金融创新的主导力量,与此同时,中央银行体系的成熟度、调控能力与监管方式需进一步提高与变革。同西文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央行体系在调控能力与技术上仍有不少差距。此外,在监管方式上,我国应尽快实现从“机构型管理”向“职能型管理”转变,通过对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实施规范化、一致化的管理来监管金融机构。 (四)理论制约 我国金融理论还停留在理论描述、定性分析及经验判断的阶段,统计数理分析及其它尖端前沿科学的成就尚未用于金融理论的研究,金融工程尚未得到应有的先进理论支持。 (五)技术、人才约束 尽管我国证券市场电子化程度较高,银行业务处理也普遍推行电脑化,通讯设施及技术水平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我国国民经济的信息基础设施还远未建成快捷、高效的信息传输网络。清算交易系统离高效、快速、准确要求甚远,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远程通讯技术未能在金融领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金融工程运用所要求的技术条件不能满足。最后是人才缺乏。我国目前尚缺乏一批复合型人才去担任中国的“金融工程师”金融工程所需的复合型高级人才的缺乏也制约了金融工程在我国的发展。 五、发展金融工程的思路 (一)努力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1.努力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商业银行体系改革步伐,加快外资金融机构的引进,促进金融同业竞争,改善金融服务水平。 2.加速建立、健全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完善金融调控和调调政策工具,改进政策传导机制,提高政策执行效率。 3.进一步加强金融法制建设,完善金融监管制度。通过对发达国家金融创新和衍生工具发展的经验和教育的借鉴,研究有效的针对金融工程运用及其产品的监管手段和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4.抓住政府机构改革的有利时机,加速政府职能转变,逐步淡化行政干预金融市场的力量。 (二)大力发展现货市场的同时适当介入衍生金融市场 稳步推进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和人民币的自由兑换进程,大力发展现货市场,根据现货基础的厚实程度和现实风险管理的需要发展相应的衍生市场,充实金融工程技术发挥的工具基础,可考虑首先重点发展外汇、股票指数、国债的远期与期货市场以及可转换债券市场,然后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使债券利率,优先股红利浮动化。最后试点并逐步推广期权与互换交易。在推广初期,应制定较高的保证金比率,并限制交易主体和品种,以控制风险和过度投机。 (三)发展投资银行业务,逐步引进金融工程系统化、工程化的理财技术 在目前金融工程难以马上应用于金融衍生工具创造的情况下,可考虑重点发挥其理财、风险管理功能、适应资本市场发展的需要和企业、个人日益旺盛的理财需求,投资银行不但要从无到有的快速发展业务,还要提供全方位的资本营运服务。投资银行应成为实施金融工程的急先锋,为国企改革提供资金和制度创新的动力,促使企业管理方式和股权结构转变,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以完善金融市场,降低市场的信息成本,提高金融效率。 (四)积极鼓励,正确引导适应中国国情的金融工程建设和金融创新 中央银行应从组织和制度上保证金融创新的顺利进行,加强与国外金融机构的交流和合作。在现阶段,商业银行可根据我国的金融市场发育情况,监管情况以及客户的需求情况,权衡收益与风险,选择一些风险较小,简单易行的金融新业务进行模仿、改良、谨慎地尝试,如贷款承诺,可转让定期存单,贷款出售等。 (五)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培养金融工程人才 应努力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特别是企业的信息网络建设,为金融工程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硬件基础,完善国内的清算交易系统,加快电子化进程,减少金融交易的时滞,增加市场的流动性,也是金融工程运用的必要条件,在金融工程人才培养方面,应重点培养数理分析能力与创新意识,可以通过对现有金融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与高等院校专业培养相结合来实现,中国金融业的整体效率的本质提高期待着中国自己的“金融工程师”的出现。 金融工程论文:如何规避金融工程风险 摘要:金融工程是指创造性地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和策略来解决金融财务问题。金融工程在控制金融风险方面,主要是运用现货工具和衍生工具并对它们进行一定的组合。金融工程由于使用了多门学科的技术,通过运用各种先进的理论知识与技术手段,能够有效地对金融风险管理中所面临的利益与风险进行诊断、分析、开发、定价和定制,创造出新的金融产品,这样,不仅可以把金融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还可以促进金融创新的形成。 关键词:金融工程;金融衍生品;金融风险 一、金融工程相关理论简介 金融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是指创造性地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和策略来解决金融财务问题,其核心是设计开发出新的金融产品以满足特定的要求,并在新的金融产品开发过程中有效地实现金融风险控制与管理。从这种意义上看,金融工程也可以叫做“风险管理工程”。 金融工程在控制金融风险方面,主要是运用现货工具和衍生工具并对它们进行一定的组合。所谓金融衍生工具(financial derivative instruments)是指某种金融产品,其自身的价值(ownvalue)是由其所关联的其他产品(underlying a ssets)的价值所确定的,这正是“衍生”两字的来源。目前国际上流行的金融衍生工具主要包括远期工具 (forwards)、期货工具 (futures)、期权工具(options)和互换工具(swaps)等,同时,还可以将几种衍生工具予以组合,创造出更新颖的金融工具。而这些工具之下的相关产品可以是某种商品,比如石油,也可以是股指、利率、汇率和债券等。期权亦称选择权,其持有人有权利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或未来某一特定日期),以一定的执行价格向对方购买(或出售给对方)一定数量的特定标的物,但没有义务。期权的买方为了取得这种权利,必须向期权的卖方支付一定的费用,所支付的费用成为期权费,亦即为期权的价格,称为权利金。按照交易的性质期权一般可分为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看涨期权是指立权人授予买方在规定的时期内(或规定的日期)以约定的价格从卖方处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或期货合约的权力。看跌期权是指立权人授予买方在规定的时期内(或规定的日期)以约定的价格卖给卖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或期货合约的权力。 二、金融工程在金融风险控制中的作用 (一)金融工程有助于增强金融风险管理,促进金融创新 金融工程由于使用了多门学科的技术,通过运用各种先进的理论知识与技术手段,从而能够有效地对金融风险管理中所面临的利益与风险进行诊断、分析、开发、定价和定制, 创造出新的金融产品,这样不仅可以把金融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还可以促进金融创新的形成。 (二)金融工程有助于提高金融风险管理的效率 金融工程利用金融衍生工具避免风险主要依赖其衍生性,其价格受到基础工具的制约,且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一般具有较好流动性的衍生市场可以对市场价格变化做出灵活反应,随着基础交易头寸的变动及时调整,较好地解决了传统风险管理的时滞问题。金融工程以更高的准确性、时效性和灵活性,有效地提高了金融风险管理的效率。 (三)金融工程有助于有效地回避系统性风险 所谓风险转移就是将风险转移给有能力或愿意承担风险的投资者,通过金融工程创造的结构性金融衍生工具就属于这种方式。利用风险分散、风险控制、风险转嫁,能够有效地回避系统性风险,成为现代金融市场风险管理最重要的工具。 三、运用金融工程理论对中航油事件进行分析 中航油事件一方面由于其在原油价格的判断上出现失误,导致亏损;另一方面,2004年11月30日,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了一个令世界震惊的消息,该公司因石油衍生产品交易受挫,总计亏损5.5亿美元,公司净资产1.45亿美元,已经严重资不抵债,被迫向新加坡最高法院申请破产保护。现以此案例做具体分析。 (一)原因分析 一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避险策略的支持,使得亏损幅度没能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根据期权理论,介入期权交易时可以选择买入看涨期权、卖出看涨期权、买入看跌期权和卖出看跌期权4种不同的角色。而中航油所选择的却是卖出看涨期权,这是一种收益不大风险却很高的交易方式。一旦油价走向与中航油的预期相反,则中航油所面临的风险就将被成倍放大。中航油作为卖出看涨期权方,在期权合同订立之时,收到买方所支付的该期权合同的价格p。如果在合同有效期内,石油价格始终低于行权价k,买入看涨期权方将选择不执行该合同,则作为卖出看涨期权方可以在没有任何成本支出的情况下,获得收入p,空头(中航油)将盈利,盈利的最大幅度则是看涨期权的价格。但如果油价在未来不跌反涨且超过k时,则买入看涨期权方将选择执行合同。当石油价格s超过k+p,则卖出看涨期权方出现亏损,亏损额为s-(k+p)。由于上涨的空间是没有限制的,因此理论上油价无限制上涨,则空头的亏损也是无限的。中航油在2004年初开始涉足衍生品交易时估计油价会下跌,或者至少不会再涨。在原油价格位于每桶35—39美元区间时,该公司基于这种预期开始作空。而此后油价一度涨至55美元,中航油被迫平仓,亏损高达5亿多美元。而它的交易对手大多是银行,它们当中有许多家银行都对从中航油购买的期权产品做了对冲交易,将风险分散到市场上。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当中航油手中只有几百万桶石油期货合约时,卖出5 500万桶石油的看涨期权是完全错误的决策,因为手中没有货物时,就只能以市场的高价买入再按指定的低价交割,其间的价差即为亏损,这个亏损在理论上是可以无限大的。中航油看跌石油价格,完全可以买入看跌期权,要是价格上涨只亏损权利金,如果价格下跌,扣除权利金外跌多少就能赚多少。而卖出看涨期权即使油价下跌,中航油实际也只能赚到权利金,如果上涨由于空仓则要冒无限大的亏损风险。另外,当中航油发现方向做错后,也没有买入看涨期权以对冲风险,减小损失。 (二)对策分析 事实上,期权是一种用来规避风险的金融工具,而中航油由于缺乏风险意识,在期权交易上投入过多的头寸,以一种近乎赌博的态度去博取有限的利润,结果可想而知。如果中航油购入一批石油现货作为生产存货,由于石油价格波动,存货价值有可能上升(中航油获利),也有可能因石油价格下滑而下跌(中航油亏损)。为控制企业经营当中因存货价格变动可能产生的风险,中航油可以在购入石油现货的同时,卖出一份与现货等额的看涨期权,形成现货+卖出看涨期权的投资组合。当石油价格上涨时,则可因存货价格上涨获利,而卖出看涨期权合同却亏损,不过,两项相抵,组合价值得以保持稳定;当石油价格下跌时,存货价格下跌亏损,由于出售看涨期权所获得的收入可以冲减存货价格下跌的损失,相应减少企业的亏损。中航油也可以在买入现货的同时,再买入一份等额看跌期权,形成现货+买入看跌期权的组合。当石油价格上涨时,则存货方面因价格上涨获利,而买入看跌期权的合同发生亏损,但两项相抵,组合价值可保持稳定;当石油价格下跌时,存货价格下跌亏损,但买入看跌期权升值获利,组合价值亦可保持稳定中航油还可以使用期货市场空头+买入看涨期权的组合,买入看涨期权后,一方面中航油在期货市场是空头,油价下跌时中航油可以在期货市场实现盈利,所购买的看涨期权虽然贬值,但损失有限;另一方面,投资者通过购买看涨期权锁定了可能的损失,油价上升时,中航油在期货市场上的损失可由其购买的看涨期权的盈利相冲抵。除了采取以上这些方式之外,还可以进行更加复杂的期权组合投资策略。 合理使用金融衍生产品,不但不会扩大企业经营风险,反而能够有力地控制乃至锁定企业经营风险。然而,现实中本应作为金融避险工具的期权,到了中航油那里却成了投机工具,丧失了风险控制的功能。而通过运用简单的金融工程理论,我们完全可以在国际衍生品市场上避免重演这样的悲剧。 金融衍生产品不是风险的万恶之源,借助不同的金融工具,有效控制经营风险,加强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研究和学习,加强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和内控制度,是介入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前提条件。如果中航油能严格执行交易规则和风险控制流程,那么它完全能够很好地运用金融衍生工具来规避风险,并获得相应的收益。 金融工程论文:关于运用金融工程技术加强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思考 【论文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金融工程理论与技术运用 【论文摘要】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加强金融风险管理,引用金融工程技术加强金融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建立有中国特色金融工程学科。 一、切实加强国有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管理势在必行 金融风险是指由于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而导致的资金在筹措和运用中产生损失的可能性。金融风险管理就是在准确识辨和测量风险的基础上,利用各种技术和途径对风险进行规避、分散、控制和防范的过程。 (一)金融市场国际化要求金融业必须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 伴随着当今国际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金融与贸易全球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世界经济向前发展。金融市场国际化给人们带来了诸多好处,如,能够形成全球范围最优的资金价格,金融服务的品种日益多样化,资本流动性不断增强,资本的配置效率也增加。然而金融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它给经济发展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往往隐含着更大的金融风险,如,金融全球化削弱了单个国家中央银行和监管机构的影响力,金融风险会依次扩散、放大、发生连锁反应。一国的金融动荡,会很快波及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国际金融领域一系列风险的显现和恶化,严重威胁着金融行业及整个经济的安全与发展,亚洲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因此,有效的风险管理不仅是金融机构减少损失提高收益的必要保证,也是金融市场和整个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是金融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今年2月份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作为新时期做好金融工作指导方针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加入wto使金融风险管理问题日趋严峻 中国于2001年正式加入wto,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对外开放深度与广度日益扩大,这就使我国的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依存度越来越高,金融业也将要进一步全面对外开放,我国对外资金融机构种种限制也会逐步取消,会有更多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一方面,他们把已趋于成熟的金融创新产品、金融科技、现代企业管理等带人中国市场,繁荣金融市场,促进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外资金融机构不仅挤占市场份额,而且,外资金融机构国际业务量比重大,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营业网点形成一个全球化的经营网络,他们对于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非常敏感。很有可能成为国际经济危机与国际金融动荡的一个传导渠道。我国的利率、汇率、股票指数等经济变量越来越多地会受到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换言之,我们在分享成为世贸组织成员所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日益加深的金融风险,因此,必须从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的战略高度,加强金融风险管理,研究和化解我国经济运行中无时不在的金融风险。 (三)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要求银行业必须注重金融风险管理 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的主体,是在专业银行的基础上进行变革所形成的,多年来一直采取国有制形式,产权均属国有,并归国家统一经营。国有商业银行财产所有权的行使实际上是通过政府来实现的,政府的职能又是通过中央政府部门引导、控制和监督的。国有商业银行很难做到自主经营,他们主要经营传统的存贷业务,承担的社会职能繁多而且刚性化,其经营目标只能多元化,从而弱化了利润最大化目标,对于经营者来说。缺乏利益驱动机制,最终经营效益难以提高。国家作为所有者成为国有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惟一载体,政府充当了储蓄和投资的风险中介,风险转移和规避只有国家自我消化一条路,使负有资产经营权的各级经营者和管理者无任何责任风险,风险从下至上逐级“上交”。对风险管理缺乏系统的研究和科学、可操作的指标方案,因此,“防范”风险往往沦为一句空话。 中共中央、国务院今年召开的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必须把银行办成现代金融企业,推进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综合改革是整个改革的重点……具备条件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可改组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条件成熟可以上市。”因此,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逐步深入,商业银行的运作要与国际惯例接轨,它要按照商业化的原则运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发展,成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现有的商业银行将逐步改造成为现代金融企业。现代银行管理的核心之一就是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水平与风险控制的质量是衡量一家银行经营水平和资产质量的关键,这就要求商业银行不仅要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同时还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健全风险管理机构、充实力量,利用风险管理技术,科学地对风险进行识别、分析、预测、评价和控制,切实加强风险管理,控制和化解风险,才能保证安全运营。 二、金融工程技术是金融风险管理科学化的基础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创新浪潮的影响,在现代金融理论、信息技术的支撑和推动下,金融工程学科得到长足发展。金融工程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西方发达国家金融领域涌现并迅速发展、风行起来的一门工程型金融学科,它将工程思维引入金融领域,综合地采用各种工程技术方法(主要有数学建模、数值计算、网络图解、仿真技术等)设计、开发和实施新型的金融产品,创造性地解决各种金融问题…。金融工程技术应用主要有套期保值交易技术、套利与投机交易技术、组合分解交易技术。金融工程是现代金融学、信息技术和工程方法的结合,它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金融科学的产品化和工程化。如果把金融业看作一个产业,那么,就与其他产业一样有它的产品——金融产品,有生产、创造产品的技术和工艺——金融工程技术,有生产和销售产品的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有金融产品的市场——金融市场。就像机械工程支持机械产业发展、电子工程支持电子工业发展一样,金融工程支持金融产业的发展。 从微观角度看,金融工程主要表现在为盈利性的金融机构和工商企业服务。一方面,可以以金融工程作为技术支持,研究市场动态、调查客户需求,不断探讨新产品的开发和利用,繁荣金融产品市场;另一方面,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风险问题日益凸现,利用金融工程技术可以促进企业加强风险管理的科学性。目前,各种风险管理技术的研究开发正是金融工程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西方各个银行都花费大量人力、财力研究各种金融产品的风险管理计算机软件系统,例如,jpmorgan集团的信用矩阵(creditmetrics)系统,mckinsey公司的信用组合观点(creditportfolioview)系统等。 从宏观层面看,金融工程主要表现在为监管机关规范金融市场提供技术支持。金融工程集合了各种不同的技术,创造性地解决了许多金融与财务方面的棘手问题。在西方,由于各种新型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投放市场,新的交易手段不断使用,监管机关必须制定新的监管法规和开发新的监管工具,因此,金融工程作为技术支持的金融创新活动不仅能转移价值,而且可以通过增加金融市场完备性和提高市场效率来创造价值,从而使金融科学的工程化不只是给一部分人带来好处,而且是为整个社会创造效益。 金融工程最核心的部分就是风险管理的工具和技术。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金融风险管理技术主要有负债业务管理、资产业务管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和缺口管理等,而真正定量的金融风险管理是在衍生工具定价模型等金融技术不断获得突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73年black—scholes—morton提出的期权定价模型第一次为金融风险管理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人用衍生工具如期货、期权、远期等交易技术能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现有的金融风险管理技术很多,目前在西方金融机构和工商企业中应用最广泛的是风险价值方法var(valueatrisk),它是在正常的市场条件和给定的置信度内,单一的金融资产或证券投资组合在给定时期内面临的市场风险大小和可能的最大价值损失。var是对市场风险的总括性评价,它考虑了金融资产对某一风险来源如利率、汇率、商品价格、股票价格等基础金融变量变化的可能性,它比传统的风险测定技术有了更大的适应性和科学性,目前已被全球各主要银行、投资公司、证券公司及金融证券监管机构广泛应用。1996年巴塞尔委员会规定其成员银行和金融机构必须采用var技术针对交易书中的所有项目建立内部市场风险模型。证监会国际组织技术委员会于1998年和1999年先后两次报告,同意各国监管当局以var风险计量模型的结果作为计算监管资本要求的最低起点。国际互换与衍生证券协会也建议扩展var风险计量类型的方法来确定信用风险资本金要求。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事件等一系列震惊世界的金融事件,向金融界提出:要重新考虑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方法和模型了!因此,近年来,金融风险管理理论又有新的进展,如整体风险管理trm(totalriskmanagement),它就是在现有风险管理系统的单一变量即概率的基础上引入另外两个要素:价格和偏好。谋略在三个要素系统中达到风险管理上客观量的计量与主体偏好的均衡最优,它不仅可以对基础金融工具风险进行管理,而且也可以管理衍生工具可能带来的风险,从而,实现对风险的全面控制。再如,最近在美国开始萌发的全面风险管理erm(enterprise—wideriskmanagement),其中心理念是:对整个机构内各个层次的业务单位,各个种类的风险的通盘管理,该系统要求风险管理系统不仅仅处理市场风险或信用风险,还要求处理各种风险,并要求包含这些风险涉及的各种金融资产与资产组合,如利率、汇率、股票、商品等,以及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从业务员直到机构整体,从总公司到各分公司,从本国到国外,有专家预测:全面风险管理代表了银行风险管理的未来发展。总之,金融工程技术是金融风险管理科学化的基础,金融业的发展也推动着金融工程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 三、金融工程研究及应用的展望与思考 (一)加强金融工程理论及应用研究,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工程学科 金融工程是西方国家金融领域最前沿、最尖端的科学。它革命性地改变着金融理论和实务,改变着整个资本市场和全球的金融状况。最近,哈佛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亨廷顿(samuelhuntington)在《文明冲突》一书中提出了西方称霸全球的十四大战略要点,金融竞争力被列入前几条。有关资料表明,计算机工程、生物工程和金融工程取代“两弹一星”成为各国高科技竞争的新战场,十多年来,西方大批“火箭科学家”向金融工程转移。在美国一些著名大学,如哈佛、斯坦福等均设立了金融工程专业,许多金融机构成立了金融工程部,同时,金融工程的学术研究迅速应用化,如纽约工业大学和华尔街的重要金融机构已建立了密切的业务合作联系。我国金融工程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在这个领域的应用方面还基本上处于空白,能致力于金融工程学科研究和实践的高级人才更是奇缺。因此,我国有关专家呼吁,如果中国政府不注重金融工程学科的研究与扩展,中国金融业与世界的差距将越来越大。可喜的是,我国金融工程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已将金融数学、金融工程、金融管理作为重大课题进行研究。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一些高校及金融机构也有一批专家、学者正在该领域积极探索,加之,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完善,金融市场不断发展及金融产品不断丰富,为金融工程的理论研究和实务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高等学校是研究金融工程的一支重要力量。高校中多学科、多门类、多层次、多梯队的人才组合,有利于开展前沿性的、交叉性的新学科探索。例如,1997年获第29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robertmerton和斯坦福大学教授myronscholes,在期权定价方面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他们两人同已故的black所做的给金融期权定价的工作,把处理风险从猜测变成了科学,而且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期权定价公式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西方股票市场的期权交易。之后,morton又将black—scholesmodel加以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其他金融商品市场的期权交易,进而又延伸到保险、抵押、投资、贸易等领域的风险管理上。因此,高等学校与金融机构合作研究,优势互补,能使金融工程更快走向市场。 (二)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步伐, 逐步建立、健全金融资产价格形成的市场经济机制金融工程技术的应用需要以发达的金融市场为基础,但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还没有使多数金融机构(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彻底转变经营管理体制,主动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加之我国金融资产价格的市场机制仍很不健全,市场发育程度较低,其主要表现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受行政干预、利率市场化进程举步缓慢、证券市场投机成分较浓、衍生金融工具少。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把“进一步完善现代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监管体系和调控体系”作为“十五”期间金融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同时会议还强调“加快信息化建设,为银行加强管理、改善服务提供充分的信息技术支持”,这就预示着金融工程技术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即将有一个良好的经济金融环境和硬件支撑平台。 (三)努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培养中国的“金融工程师” 伴随着金融工程学科的产生,2o世纪8o年代伦敦的银行界一些富有远见的人开始以“金融工程师”作为其职业,他们对客户风险进行度量,并应用组合工具进行结构化管理,如今大量的金融工程师活跃在西方国家的金融业和大型工商企业,为企业开展财务管理、投资和融资决策、风险管理、资本运营等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理论和技术方法。我国掌握金融工程技术的学者和金融从业人员不多,能应用金融工程创造性地为金融机构、企业和投资者解决新问题的人才则更少,因此,人才问题可以通过有条件的高校设立金融工程学专业来培养解决,也可以通过对各金融机构中现有的具备一定理论基础、基本技能和处理金融问题经验的从业人员的培训来实现。总之,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期待中国“金融工程师”的出现。 金融工程论文:我国金融工程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论文关键词]金融工程;金融监管;金融创新 [论文摘要]金融工程是随着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全球金融的创新发展起来的。当前,我国金融工程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必须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稳步建立金融市场化体系;健全国家金融监控体系,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加强金融信息系统建设,提高金融部门的运营水平;建立金融风险防范系统,努力规避和化解金融风险;加大金融工程的创新力度,不断增强金融行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注重相关部门的合作,强化信用体系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金融工程快速、有序、健康地发展。 一、金融工程的含义 金融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金融技术和金融学科,它是现代金融学、信息技术和工程化方法相结合的交叉科学,是金融科学的产品化和工程化。“金融工程”一词最早是由美国金融学家约翰-芬尼迪(john d.finnerty)于1988年在其发表的论文《公司理财中的金融工程纵观》中提出的,他将金融工程的概念界定为:“金融工程就是资本市场参与者运用现代金融经济理论和现代数学分析原理、工具和方法,在现有的金融产品、金融工具和金融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地创造及发展新的金融产品、金融工具和金融方法,为金融市场参与者发现金融资本价格和规避风险,发掘新的金融机会,以实现投资者预期经济目的、增进金融市场效率和保持金融秩序稳定的一项应用性的技术工程。”约翰·芬尼迪(1998)认为,“金融工程包括创新型金融工具与金融手段的设计、开发与实施,以及对金融问题给予创造性的解决。”芬尼迪对金融工程的定义被金融业内认为是最恰当的。金融工程的另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定义是由英国金融学家洛伦兹-格利茨(lawreiicegalitz)提出的,他在其著作《金融工程学:管理金融风险的工具和技巧》一书中给出了一个定义:“金融工程是应用金融工具,将现有的金融结构进行重组以获得人们所希望的结果。”洛伦兹·格利茨(1998)认为,金融工程的目标是重组金融结构以获得所希望的结果。例如:对于投资者来说,金融工程能够使其在风险一定的情况下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对于公司财务人员来说,金融工程可以帮助他们消除目前尚处于投标阶段的项目风险;对于筹资者来说,金融工程可以帮助他们获得更低利率的资金。 笔者认为,金融工程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金融工程是指一切利用工程化手段来解决金融问题的技术开发,它不仅包括金融产品设计,还包括金融产品定价、交易策略设计、金融风险管理等各个方面。而狭义上的金融工程则主要是指利用先进的数学及通讯工具,在各种现有基本金融产品的基础上,进行不同形式的组合分解,以设计出符合客户需要并具有特定属性的新的金融产品。这里采用的是广义的金融工程概念。标准的金融工程一般包括三个步骤。一是目标分析。识别客户所要达到的特定目标,详细分析目标实现过程中将要面临的各种障碍。二是金融产品开发。根据现有的制度环境、市场状况,运用现代金融理论和技术,设计相关分散或转移风险的方案,并据此来为客户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并用科学的方法定价。三是后续管理工作。金融产品开发成功以后,尚有大量的后续管理工作,如密切观察金融产品的运行状况、分析客户所承担的风险、根据市场整体情况对金融产品进行调整。 二、我国金融工程发展的障碍分析 (一)金融体制障碍 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整体还处在转轨时期,这在金融领域也表现得非常突出。在金融工程建设方面,由于金融企业的改革还没有突破传统的国有企业改革模式,存在着严重的所有者缺位现象,企业缺乏应有的竞争压力和创新动力,风险管理意识淡薄,缺少应有的风险防范手段,这就使金融工程的发展缺少内在的主体需求。另外,处于体制转轨时期的整个金融业的外部环境建设方面也相对滞后,金融工程的法律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既限制了金融资本的自由流动和创新,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金融工程的正常发展。 (二)基础设施、技术障碍 金融工程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设施和先进的技术,它要求金融业基本普及电子计算机技术和先进的通讯技术,实现信息处理和传输的电子化,使资金划拨、金融产品交易等金融业务的开发能高效、快捷、安全地进行。当前,尽管我国金融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快,技术水平也有大幅度提高,金融业务电子化已经初见成效,但我国当前金融业中的信息基础设施还不健全,金融电子化、网络化的水平还较低,而且还未能在金融市场中的各个领域中广泛推广,距离一体化、快捷、高效、安全的信息传输网络建设还有很大的距离。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金融工程的正常发展。 (三)从业人员的素质障碍 从理论来源上讲,金融工程应属于交叉学科,它一方面吸收了经济学、金融学和投资学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又融人了运筹学、工程学、物理学等学科的精华。这就要求金融工程的从业人员不仅要掌握经济学、金融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还要懂得数学建模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目前,我国的金融业从业人员存在着两种极端的现象:大部分从业人员虽然对金融理论的基本知识掌握得较好,但缺乏金融数学等理工方面的知识;另一部分人员则与之恰好相反。因此,在金融工程建设中缺少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这种状况严重制约着我国当前金融工程的建设。 (四)市场障碍 金融工程的发展和运用需要发达、高效的金融市场作为基础。当前,我国的基础金融市场体系发育还不成熟,这严重限制了金融工程的发展空间。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我国金融工程在发展中缺乏真正的市场主体。当前,我国金融市场交易中的主体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国有企业及非国有经济单位。由于我国改革还处在新旧体制转轨时期,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相对滞后,其运行机制还没有完全脱离计划经济的模式,金融企业名义上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但实际上却是只“负盈”不“负亏”,存在着风险与收益不对称现象。当企业在高风险中运行时,国有企业的人等获得由此可能带来的高收益,而可能发生的损失则由国家来承担。这会导致这些市场参与主体过度追逐风险,使每一个设计初衷良好的金融工程产品都有可能变为追逐风险的工具,从而加大金融风险。这无疑将对我国金融工程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黄胜,2008)。其次,金融价格市场化程度不够。金融工程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利用市场化的价格来实现金融风险的市场分配和动态管理。价格的市场化是大力发展金融工程的必要前提。但是,目前我国金融价格市场化程度却不够高,主要表现为:汇率、利率受非市场因素影响太大,市场化进程举步维艰;证券市场虽然市场化程度较高,但证券价格、市场涨跌大都受政策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金融业的正常发展,同时也会给金融工程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力。再次,金融工具品种太少。当前,我国缺少多样化的投资工具,投资者把存款和证券作为主要的投资工具,金融衍生工具品种太少,而且应用范围也非常有限,这不利于金融风险的化解。 (五)金融监管障碍 金融监管是金融机构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但是,我国当前金融机构却存在着严重的监管不力现象。首先,存在监管目标模糊、监管责任不清现象,使金融监管部门对自己的职责、业务范围不够明确。其次,存在监管手段单一、监管技术落后问题。监管部门主要运用行政手段直接监管金融机构,而其它手段(如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等)则运用较少,在监管技术上还主要局限于运用传统的监管方式,缺乏对新技术的利用和创新。第三,注重事后处罚,缺少过程监督。当前,我国的监管大多是金融损失已经产生后才去介入,虽然这样能给后来者起到警示作用,但造成的许多损失是已无法弥补的。第四,缺乏对监管部门本身的监督。目前,除了党的监督和上级监督之外,很少有其他机构可以对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个专职监管机构开展工作的合规性和效率性进行监督和制约。这种金融监管体系将严重阻碍我国金融工程的健康发展。 (六)金融理论障碍 金融工程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理论的支持。当前,我国金融理论的发展存在滞后现象。一方面,在金融学的学科教学上,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对现代金融理论特别是金融工程的学习不够。这就造成了我国的金融理论主要停留在理论描述、定性分析及经验判断的阶段上,而缺少运用工程化手段来解决金融问题的定量分析。另一方面,在金融实践中,存在金融理论与实际联系不紧密的现象,金融从业人员由于缺乏应有的数理分析能力,不能利用金融工程来规避利率风险,更不能利用金融工程来设计新的金融产品。这种理论学习和理论应用的滞后性不利于我国金融工程的正常发展。 三、我国金融工程发展的对策 (一)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金融市场化体系建设 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金融工程的发展既要以“一定宏观经济制度为基础,又要以一定微观金融市场发展为条件”(孙锐,2004)。为此,我国要进一步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在健全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的同时,进一步理顺银行与企业的关系,使两者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法人实体和风险管理的市场需求主体。同时,要按照国际惯例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金融法制建设,使金融工程的建设既有法可依,又具有相应的法律保障,走一条“先严格规范,后持续发展”的道路。在金融市场建设方面,我国金融工程的建设也必须与国际金融业的发展接轨,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资本市场的自由兑换进程,理顺政府调控与资本市场的关系,重点发展金融衍生工具市场,逐步建立全面的金融资产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为金融工程的快速、有序、健康发展营造一个优质的环境。 (二)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增强金融行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金融监管是金融机构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必须树立“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杨风华,2008),建立健全的金融监管体系。在当前的金融工程建设中,首先,要制定监管目标,明确监管责任,使金融监管部门对自己的职责、业务范围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其次,要提高监管技术水平,多管齐下。监管部门不但要运用行政手段直接监管金融机构,而且同时要辅之以法律、经济等手段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管;在监管技术上不但要运用传统的监管方式,而且还要重视新技术的利用和创新。再次,要加强监管部门之间的合作,实施混业监管。目前,我国不但要重视党的监督和政府的监督,更要加强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个专职监管机构相互的合作,在必要时实现金融的混业监管,及时地防范和化解金融衍生工具产生的风险,为金融工程的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 (三)加强金融信息系统建设,提高金融部门的运营水平 金融信息化是我国金融平稳、安全运营最基本的生存支撑环境,没有金融信息化就没有现代金融服务。改革开放以来,信息科技与金融业务高度融合,已成为金融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ft已经与金融业务完全融合到一起,它不仅仅是金融的支撑平台和基本工具,而且已经深入到业务本身,成为当代金融决策、管理和实施的基本手段。因此,在当前金融工程建设中,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逐步完善金融业的综合业务系统;另一方面,还要充分利用这些综合系统中所积累的信息,进一步强化金融信息系统建设,优化业务流程、减少金融交易的时滞、增强市场流动性、提升业务创新水平、增强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四)建立金融风险防范系统,努力规避和化解金融风险 当前,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还不够完善,金融监管难度较大,金融业中的风险随时存在。为此,我国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金融风险防范系统。首先,要建立金融风险预警系统。通过设定一系列风险预警指数,并根据对这些指数的计算及时向社会发出预警信号,使人们对金融风险有充分的准备,有效地应对金融风险。其次,要建立金融风险分析系统。通过对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得来的相关指数进行综合分析,为金融风险控制系统提供科学的依据。再次,要建立金融风险控制系统。由国家和其它社会组织通过多种手段合理分配政府、市场、民间机构、家庭及个人的风险管理责任,对金融风险加以控制,以期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最后,要建立社会风险补偿系统。要构建有较强的适应性、系统的、动态调整和迅速反馈的金融风险补偿机制,有效地处置金融风险,及时补偿金融风险损失,维护经济稳定,进一步推动社会发展(冯志宏,2008)。 (五)加大金融工程的创新力度,不断增强金融行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金融创新是指金融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它是一个以盈利为动机推动、缓慢进行、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当前,在我国的金融工程建设中,要在加大金融制度和金融组织创新的同时,特别加大金融业务的创新。目前,在发展金融工程时,要根据我国金融市场的发育情况、监管情况以及客户的需求情况,权衡收益与风险,有步骤、分阶段地不断设计、开发和利用我国的金融工程产品。对于一些风险较小、简单易行的金融新业务要及时推行;而对于国际上先进的金融衍生工具,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引进和推广,以不断化解风险,推动我国金融工程的有序发展。 (六)注重相关部门的合作,强化金融业的信用体系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进,金融工程的发展也出现了良好的势头。但是,由于当前我国企业以及个人的信用体系建设还不完备,给金融部门在金融活动中的业务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因此,我国应当尽快建立企业信用体系和个人信用账户,各金融机构要加强合作,建立全面的信用信息网络系统,加强信用信息的沟通,优化金融资本的配置,降低经营风险,推进金融业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 金融工程论文:金融工程在我国的发展途径思考 【摘 要】金融工程是为解决风险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而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针对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管理手段和方法方面的局限性,金融工程的相关方法应运而生。本文主要介绍了金融工程的相关理论以及金融工程的应用原理,在此基础上,笔者对金融工程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途径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金融工程 发展现状 应用前景 一、金融工程的界定 金融工程是一个崭新的金融领域,许多金融工程理论和技术还正在发展中,所以学者们对金融工程的理解和诊释也不尽相同。 最早提出金融工程学科概念的美国金融学教授约翰•芬纳蒂。 笔者对芬纳蒂的相关研究文献中涉及金融工程界定的表述进行了总结后,认为芬纳蒂指出了金融工程的实质在于“创新”和“创造”。 1.金融领域中思想的跃进,其创造性最高。 2.指对已有的观念做出新的理解和应用。 3.指对已有的金融产品和手段进行重新组合,以适应某种特定的情况。 二、金融工程的应用原理分析 金融工程是市场追求效率的产物,它本着以问舞为导向和不断创新的基本原则,将工程思维引入到金融领域,设计、开发出各种新型的金融工具、手段及相应的策略方法,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金融业中出现的各种具体问题。 笔者在本文重点对于金融工程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的途径进行分析,在对于金融工程的概念进行阐述之后,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于金融工程的应用原理进行必要的说明。 首先,金融工程可以实现风险的转移和再分配。金融工程通过对风险的分析和优化设计技术,创造大量的金融衍生工具和风险管理战略,使原有的风险在不同主体间重新分配,风险厌恶者以支付一定费用方式将原来承担的风险转移到风险偏好者或中立者身上,或风险回避程度高者将部分风险“卖”给回避度低者,根据这种原理设计出如远期协议、期货、期权等,已成为风险管理的“有力武器”。 其次,金融工程可以实行比较利益之间的互换。金融工程以其独有的洞察力和创造性将金融市场上运作成本的相对差异充分利用,产生了大量的以互换为基础的金融工具和经营策略,互换类金融工具已在国际金融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再次,金融工程可以缓解信息的不对称。金融工程的方式是设计“信号显示”机制,在不违反保密原则下让信息不完全者借以了解相关信息,如可售回股票的设计,规定如果在未来某一时点发行者的普通股价低于某项设定值时,持有者可按预先设定价格将可售回股票卖给发行者,这个预设价格即是向投资者“显示”了发行者对公司未来价值的看法。 此外,金融工程可以增加流动性。金融工程运用不同流动性含义创造了许多新产品,比如,货币市场基金、现金管理帐户保证最大限度地更方便获取现金,使暂时不用的现金投入运用,有些产品设计目的在于通过增加市场深度或吸收能力来改善流动性,采取把非标准化的金融工具标准化,对工具结构进行改造以更易于在二级市场变现,以及通过以抵押资产、应收帐目的形式发行证券将高风险变为低风险,增加流动性等。 三、金融工程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金融工程在我国应用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 在项目融资方面,珠海高速公路项目是我国第一笔采用金融工程的资产证券化技术,成功地实现了项目的融资。 在货币互换方面,1992年8月,以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为中介,上海浦东和广东佛山的两家公司做了一笔1亿美元与5. 8亿人民币的货币互换交易。此次交易大大节约了互换双方的资金成本。 在资本运营方面,比较成功的是在1996 -1997年间,香港百福勤公司和摩根•斯坦利亚洲公司为北京在香港的公司京泰集团策划,通过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一个空壳公司—北京企业投资公司,并同国内企业进行“股权置换”,成功的包装成立北京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最后,北京企业投资公司以低廉的成本控制了北京控股有限公司和燕京啤酒有限公司。 上述的一些成功案例说明金融工程的一部分成果在我国已具有了运用的价值,我们可以引进和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工程技术来解决我国在经济金融方面的问题。 四、金融工程在我国的发展途径思考 在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国际金融业融合日趋紧密的今天,我国正处于由不发达向日益发达和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双重转变过程中,实施金融工程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乃至宏观经济建设非常必要。 1.发展金融工程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 首先,发展金融工程,首先需要一个发达的金融市场,并且逐步实现利率市场化。其次,约束市场投资主体的行为,塑造真正的市场参与主体。此外,积极把高新技术引入金融业,加速金融科学化的发展。 2.引进适合我国金融市场的金融工程产品 在债权式、股权式和货币式这三种金融工程工具中,我国应优先在股权式金融工程工具中发展期货和期权两种。期货的股权式金融工程工具有股票指数期货和股票期货两种。相比较而言,由于我国股市发展时间较长、规模较大、投资者较多、相应的法规制度比较健全,在发展的条件上要优于另外两种金融工程工具。 3.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 为了保证金融工程的风险不被滥用并波及整个市场,除了市场交易者自身必须进行严格的风险控制之外,还需建立严密有效的监管体制。创新与监管是一对矛盾体,管制过严就扼杀了创新,监管过松,风险性加大,但正是“监管一创新一再监管一再创新”的动态的过程促进了金融市场的繁荣,有力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要让金融工程在“统治下的自由市场”中运行,未雨绸缪,在大规模地发展金融工程之前,中国还需建立完善高效的监管体系。 4.深入研究金融工程内在运作原理 金融工程与其开发的金融产品的关系如同建筑中的工程设计与建筑物的关系。因此,研究金融工程最重要的是学会工程设计,即如何根据客户需要并结合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通过分析、设计和计算等过程开发相应的金融产品并最终推向市场。 由于我国目前尚缺乏金融工程的一些基本条件,金融工程的很多技术在我国还不具备应用的条件,但笔者认为,我们不能盲目等待,而应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借鉴金融工程的一些思想和理念,应用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用于解决经济金融体制改革中的难题。 金融工程论文:金融工程技术提升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增加了金融风险危机蔓延的可能性。提升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防范、预警、控制金融风险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介绍了金融工程技术,从商业银行风险的特点及分类入手,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了引入金融工程技术,利用金融科技,提升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构想,以期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有所帮助。 关键词:金融工程技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 风险管理是当今世界各商业银行面对的重点问题之一,由于商业银行经营货币的特殊性,决定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一般的企业不同。随着我国金融工程技术的发展,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将金融工程技术引入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工作中,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建立金融工程师队伍,建立健全的数据信息库,创新风险管理模式和手段,对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有显著作用。 一、金融工程技术 (一)金融工程基本概念 金融工程的概念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金融工程主要指的是利用先进的数学和通讯工具,在现有各种金融产品的基础上,进行不同形式的组合及分解,以设计出符合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而广义上的金融工程指的是一切利用工程化手段来解决金融问题的技术开发,它不仅包括金融产品的设计,还有金融产品定价、交易策略设计、金融风险管理等各个方面,本文采用的就是广义上的金融工程。金融工程兴起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欧美金融市场,它将工程思维融入到金融领域中开发出新的金融产品,以满足市场的各种需求。20世纪90年代,我国引入金融工程的思想,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工程的应用越来越多。现今,已有部分商业银行引入金融工程技术,用以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 (二)金融工程学科特征 1.金融工程重视创新思维 金融产品、金融工具的创新是金融工程最核心的领域。金融工程以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为基础,通过组合分解衍生出新的金融工具,再以这些衍生工具为基础衍生出更为复杂的金融工具。如此不断推陈出新,创造出形式各异的金融产品、金融工具,以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1]。 2.金融工程强调量化分析方法的运用 金融工程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需要运用大量的量化分析方法来解决各种金融问题。西方国家认为金融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金融工程更是从一开始就建立在数理基础上的,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不离开严谨的数学推导和计算,可以说量化分析方法贯穿了整个金融工程的发展[1]。 3.金融工程是一门交叉型学科 金融工程集合了金融学的基础理论和工程学的基础分析方法,强调学科的交叉渗透,是典型的交叉型学科。在金融工程中,要综合运用数学建模、数值计算等工程技术方法去解决各种实际的金融问题。金融工程是一门将工程思维引入金融领域的、将现代金融学、工程学、信息技术集于一体的交叉学科。 4.金融工程是一门应用学科 金融工程是一门针对实际问题并强调实践应用的学科。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经济主体面临着不同的经济问题,金融工程就是要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的变化,借助现代化的工程思维和金融学理论基础来解决金融问题,以满足市场的丰富需求。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一)商业银行风险特点 商业银行风险具有双重性。商业银行风险的来源有很多,但根据商业银行的经营性质,其风险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来自银行内部的风险,如银行经营不善等;二是来自于银行外部的风险,如客户发生不可预见的问题,就有可能引起银行贷款发生亏损[2]。商业银行风险影响面极大,商业银行的经营和业务活动连结这社会的经济组织、千家万户,一旦银行经营不善发生风险,它的波及面广,影响力大。商业银行一旦发生不可控风险,轻者可能会导致商业银行倒闭,影响其他行业发展,重者还可能造成国家甚至是世界金融危机。 (二)商业银行风险分类 1.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主要发生在商业银行内部,是由于操作人员操作不当引发风险,也可能由外部事件和内部操作引起,都有可能给商业银行造成损失。操作风险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操作风险又分为内部系统风险、职员操作风险、外部事件风险和流程风险。 2.信贷风险 信贷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法律风险和信息风险。信贷风险与参与者各主体间的关系较为密切,任一方违约都可能带来预想不到的风险。我国相关的法律条文不明确,部分法律条款存在漏洞,有较大风险。在商业贷款中,部分贷款人提供虚假信息,严重影响了商业贷款的真实性,为商业银行带来风险[3]。 3.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主要产生于银行无法应对因负债下降或资产增加导致的流动性困难。当商业银行流动性不足时,就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减少负债或变现资产,从而影响其盈利水平,极端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商业银行资不抵债。除了商业银行流动性计划不完善会产生流动性风险以外,操作风险及信贷风险领域的管理缺陷也会引发流动性风险,甚至引发风险扩散。 4.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价格、利率、股票、汇率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发生损失风险。市场风险发生在商业银行的交易和非交易业务中,可以分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价格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其中利率风险按照来源不同,又分为重新定价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基准风险和期权性风险。 5.交叉性风险 交叉性金融风险是指一项金融工具跨货币市场、保险市场、资本市场等至少两个金融市场或是跨银行、证券、信托等至少两个金融行业所引起的风险。不同金融机构业务融合加深,交叉性金融工具不断涌现,在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交叉性金融风险也随之诞生。 (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就是指在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中,因为一些不可预见的事件和因素,引发了商业银行资产损失等风险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在商业银行的存款、贷款等业务活动中,通过对业务活动引发的风险进行识别、控制,以最小的成本,将商业银行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的有效办法。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就是在保证商业银行收益的情况下将风险降到最小,或是在风险一定的情况下,实现所商业银行的收益最大化[4]。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战略思维陈旧 现在,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工作还未能实现战略思维和资源配置的信息化,对风险管理的认识还停留在扩大机构、增设人员的管理模式上,与现代化的数据海量化、控制自动化还有很大差距。商业银行谋求发展不断扩大,所带来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当前银行对于风险资源的配置注重组织结构,效绩考核等方面,对于现代化资源建设投入不足[5]。 (二)管理方式落后 我国多数商业银行未能实现风险控制自动化,当前的管理方式仍以主观经验的积累和专家的协助指导为主,未能依托于大数据,只有少数的定量分析在局部展开,主要集中在数据和量化特征比较明显的客户信用评价管理上。其他的风险管理制度都难以形成体系,没有将其决策触发量化评级的结果相连,导致风险管理的量化手段难以穿透全程,实现其全部价值。 (三)管理机制不健全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风险规避系统缺失,有一些风险无法很好的转移走,不能规避风险;二是风险预警系统不完善,银行收集到的客户信息可能有不准确的地方,难以对客户进行全面分析;三是缺乏风险识别系统,不能判断出风险产生的原因和类型,无法在处理风险是提供帮助。 (四)未形成管理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核心,指引着整个公司的人共同进步。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决定了银行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而商业银行有关于风险管理的文化则决定了银行是否能够规避风险、处理特殊情况。商业银行要有全面的风险管理理念,健全风险管理制度,把风险管理和业务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将风险管理贯穿商业银行的各项工作中,员工自觉执行[6]。 四、引入金融工程技术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 (一)建立管理信息系统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成功经验,将金融工程技术引入到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中,利用金融科技,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风险管理思想结合到一起,融入到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工作中,建立一个完善、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和决策系统,使商业银行职员及时的掌握到准确的贷款信息,以便于及时发现、控制风险,提高商业银行的预警能力和管理能力。 (二)建立金融工程师队伍 从长远角度着手,商业银行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加强管理能力的关键是人才的储备。商业银行应做好金融工程人才的储备工作,引进有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金融工程师。商业银行还要有计划的培养金融工程人才,对银行内部职员进行定期培训,引导职员学习、掌握一些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加强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组建起一支优秀的金融工程师队伍[7]。 (三)建立健全的数据信息库 商业银行要重视对数据的积累,在数据收集处理方面制定统一的规定。目前金融科技在各行各业都有不同的诠释,通常被定义在产业融合范畴。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指出央行高度鼓励发展金融科技。商业银行可以利用科技金融进行大数据分析,加上对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数据信息库。这样可以为风险管理工作提供帮助,便于职员发现、分析、控制风险,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四)创新风险管理方式 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学习借鉴国外银行的成果管理经验的同时,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针对现实问题,创新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商业银行要注意并预测市场的变化情况,根据资产定价理论、资产组合理论等结合金融学的理论计划和工程技术指导,给出可靠的风险管理参考依据。商业银行可以利用金融工程技术中的风险指标基本理论,对就流动性风险、信贷风险、市场风险、交叉性风险和操作风险进行评价,以供参考[8]。 五、结语 综上所述,金融工程是一门交叉型应用学科,需要运用大量量化分析方法,重视工程师的创新思维。对操作风险、信贷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等风险进行管理,建立信息管理系统,注重培养金融工程技术人才,利用金融科技创建健全的数据信息库,创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方式,引入金融工程技术,利用金融科技,帮助商业银行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作者:高峰 单位: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行 金融工程论文:软件工程金融信息化初探 摘要:当前,我国的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正处在技术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时期。在强大的市场需求下,信息化技术已经深深融入到了各个行业的运营使用当中,想要实现企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其中金融行业也不例外。金融信息化有利于进行高效的系统管理,增强运营的安全保障,进行及时的风险控制。而软件工程能够为金融信息化提供更高的性能和安全保障。本文主要以基金报表为例,分析了软件工程在金融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软件工程;金融;信息化 当前,绝大部分的金融企业都拥有各自的金融信息系统,金融信息化对金融企业的运营模式、操作管理、开展商业活动以及服务质量都产生直接的影响,并且随着金融信息化的不断深入,这种影响也在不断深化。在此背景下,加强金融行业的信息系统安全十分必要。软件工程通过更高的技术手段,能够提升金融信息系统的性能,为金融信息化发展提供保障。 1软件维护危机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软件的作用也在随之改变,需要及时更新软件的内容和结构,以满足不断变换的用户需求。随着市场中各种高效率软件层出不穷,对现有软件进行功能和性能的提升十分必要。在这一情况下,软件维护的频率激增,成本也不断上升,形成了严重的软件维护危机。软件维护危机是指在进行软件维护时产生的较大资金成本,以及软件维护工作的较大难度。在对软件的维护过程中,会发现一系列的系统问题,将这些问题集中起来,在软件再工程中将这些问题统一解决,并设计出新的软件形式。使软件能够在应用过程中不断适应新的运营模式和工作需求,保持金融企业的高效运转。 2软件再工程 2.1软件再工程的定义 软件再工程主要为了保持软件的实用性,通过对软件现存问题的分析,针对问题对软件进行性能的提升。通过再工程对软件进行更新和维护,使软件在满足工作需求的情况下能够被长久利用,在性能提升的同时保持原有的主要功能,必要时加入一些新的功能,为软件的发展提供保障。 2.2软件再工程和软件开发的区别 软件再工程是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性能的提升和缺陷的弥补,将老旧的系统改造成为一个全新的软件。其花费的成本较低,时间也较短。再工程注重对原有系统性能的提高,以及在完成再工程后系统的可维护性和重复使用性。而软件开发则是在没有任何基础系统的依据下,创建一个全新功能和特点的软件,其耗费成本较高,时间较长,并且需要在投入使用前进行大量测试。 2.3软件再工程的基本过程 软件再工程主要包括对软件的了解和分析,对软件功能的改进和提升,并且延伸软件功能。软件再工程的整个流程包括:找出当前软件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制定出理想的目标系统,将当前系统的源代码改写成为目标系统的源代码。在目标系统源代码的构建过程中,实现了对软件功能的提升和完善。 3基金报表系统再工程 3.1基金报表系统再工程的原因 再工程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原有系统的结构,提高系统的重复使用性,对于一些结构较为落后的使用中系统,我们称之为“遗留系统”。遗留系统一般在结构和设计上存在较大漏洞,而由于一些金融企业在长时间的使用中对系统产生了依赖,无法用全新的系统进行替换,因此就需要利用再工程对原有系统进行更新和维护,在此基础上保持原有的性能。当前,金融行业已经基本实现了信息化服务,由于信息化技术的快捷性和准确性,金融行业的服务客户也对信息化服务产生了依赖,实现金融信息化已经成为了时展的必然趋势。但有一些金融企业使用的基金报表系统版本老旧,部分逻辑和内容已经不适用于当今的金融服务,在使用过程中严重影响了服务质量,因此需要进行基金报表系统的再工程,对部分落后的系统问题进行更新和改进。 3.2基金报表系统再工程的目标 进行基金报表再工程的目的主要通过提升基金报表系统的性能,更新系统信息,在使用中能够充分满足客户的需求,并逐渐成为一个单独的系统。在进行基金报表的再工程时,需要注意保持系统原有的性能,方便对系统进行后期维护,使系统能够被长期重复利用。同时,在前期制定基金报表系统的在工程目标时,需要考虑到经济因素。若进行系统再工程的成本较低,且能够实现预期的目标,代表再工程的可行性较高。若进行系统再工程的成本高于重新开发系统的成本,则没有必要进行再工程。再工程的目标主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提升性能。再工程的主要目的就是将原有的系统进行更新和维护后提升系统的性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2)提升可维护性。通过对原有软件系统的的重构和设计,使系统模块更加清晰合理,方便进行后期的软件系统维护。(3)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在进行软件维护时,有时会由于进行了一处修改造成多种功能受影响,对整个系统产生影响,解决由系统维护产生的系统不稳定问题也是再工程的目标之一。 3.3进行基金报表系统再工程的过程 进行基金报表系统的再工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3.3.1逆向工程阶段 逆向工程是利用当前的系统,从中借鉴设计方法和设计结构,组建更高层次的系统结构,对原有的系统进行进一步的设计和提高。 3.3.2系统重构阶段 系统重构阶段顾名思义是将系统进行重新构建,在保持原有的性能上满足软件在应用中的需求。系统重构是连接逆向工程和正向工程的纽带。 3.3.3正向工程阶段 正向工程阶段是根据重构的内容进行软件的开发,从而构建出新的系统功能,达成新的目标,满足需求。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需要涉及到软件功能的分析、设计、重构,在开发完成后进行测试。通过这一过程能有效保证软件的实用性和重复使用性,不断完善系统,减少再工程的必要性。 3.4再工程的具体策略 再工程的策略包括增量式开发与部署策略和重用策略。其中增量式开发与部署策略的提出主要考虑到用户对系统功能的迫切需求。而重用策略则是再工程的最高境界。 4结语 总之,金融信息化给金融行业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利用软件工程进行金融信息系统的维护和再造能够有效提升金融行业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使企业满足不断变换的社会需求。 作者:卜晓波 单位:山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 金融工程论文:工科院校金融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摘要: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是工科类院校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本文从金融工程的人才需求和培养目标出发,结合湖南工业大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金融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建立高校和企业的实验教学平台,建立金融专业本科生的实践基地;采用“双教师”联合培养金融本科生模式。 关键词:金融工程本科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0引言 作为一般本科院校新开设的金融工程专业,湖南工业大学的金融工程专业起步较晚,比较许多国外和国内众多高校金融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均是面对硕士研究生及博士以上层次,而专门针对本科生层次的人才教育,目前国内尚无可以参考的教育模式,因此设有金融工程专业的院校都应该结合自身的学科优势,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才教育模式,向社会输送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且有专业特长的金融人才,这是制定和探讨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的方向的一个重要议题。 1金融工程的人才需求 随着金融行业的飞速发展,以及互联网金融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国的金融行业呈现出了与以往的传统金融行业完全不同的一面,金融行业的竞争也已经从传统的金融服务转向了一些特定的金融工具,如何帮助客户来解决实际的金融问题,金融产品化和电子化已经成为市场的导向。金融业务网络化电子化的发展也要求金融企业根据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运用工科人才的教育管理思路,将金融市场中的高新技术引入专业课堂,调动各方资源和各类教学手段,开发出更符合市场要求的金融产品,力求为金融客户提供更科学、更优质的金融理财策划方案。这也表明金融工程在生活中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也对我们开设金融工程的院校有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社会环境和历史等因素,我国的金融学科建设比起许多发达国家还处在相对落后的阶段,从金融学研究的发展情况看来,我国的研究主流依旧是对策性或者政策性的研究,对于涉及到数学应用的定量化模型和工程化方案的研究还是较少,这就使得政策性的应用方面有比较大的局限。随着金融业务全球化、国际化趋势的日益明显,我国的金融行业在面临巨大挑战的同时也蕴藏了巨大的商机,这也对培养金融工程专业人才的院校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作为金融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首先应该完成在学理上金融工程专业所设置的基本科目,确定培养的人才是属于哪一种类型。其次应该针对市场的要求,培养相对应的金融工程人才,使得金融工程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以后能够尽快适应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更好的服务自己所在的金融机构和岗位。根据金融工程专业的学科培养目标,我们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属于应用型的金融技术人才,能够运用现代经济理论和方法,应用现代数理和信息技术的理论和方法,运用模型定量化处理金融收益和风险评估的问题,为金融市场的总体效率的提高和市场的稳定,不断创新和发展新的金融产品和方案。这样培养出来的金融毕业生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和国内金融环境中适应不同的需求,满足大部分金融和非金融机构的要求。 2金融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2.1金融工程专业的本质内涵 金融工程专业是指一个系列的有关金融工程学的课程组合,学生修完该系列的课程即具备了有关金融工程学的知识素养和技能,从而可以从事与该专业直接和间接相关的职业或者工作,作为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金融工程专业包含了一组涉及到现代金融经济理论方法,现代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现代信息理论与方法的有逻辑关系的课程组合,这就对设置金融工程专业的院校老师提出了很高的教学要求,需要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来应对市场对学生提出的需求。 2.2金融学科的培养模式 为适应国际和国内金融行业的发展,又能适应区域经济的要求,防止学生所学和社会需求脱节之间的矛盾,金融学科和企业共同培养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与能力体系需要重新构建,金融工程专业的本科阶段人才培养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第一是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素质,强调基础的经济金融理论教学。在金融工程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上应该立足于经济金融理论,这是培养合格的金融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根本。第二是适度开设一些数学类课程,培养本科学生掌握比较基础的数学和统计学的技能。为适应现代金融的快速发展,让毕业生能够尽快适应日新月异的信金融环境,作为一名合格的金融专业学生掌握比较全面的数学和统计学的技能已经成为必须。因此开设概率论基础;经济数学;随机分析;运筹学;固定收益证券等课程,还有一些房地产金融;项目融资等课程供学生选修,这些课程的教学大纲充分体现了现代金融对数学的要求。第三是为了培养学生建模和分析数据的技巧,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机软件对相应的金融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应用所学的金融学知识得出相应的金融运行规律。为此我们开设了:计算机R语言程序设计、SPSS应用、金融实证分析等课程,培养学生如何从复杂的经济环境中提炼出自己所需要要的数据,并且应用所学的经济学模型和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并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第四是构建金融工程的专业化课程,为了培养复合型的金融工程人才,围绕这个学科我们开设了金融工程学、公司金融、金融工程案例、金融风险管理等课程,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了解相关的金融工具并利用相应的工具和策略来解决实际的金融问题。针对湖南工业大学金融工程专业起步较晚,硬件和软件设施都在逐步完善的情况下,所培养出来的金融专业人才在市场上和其他重点院校相比还是缺乏相应的竞争力,所以从长远角度出发,“校企”联合的办学模式更加适应于我们这种刚刚起步的金融工程专业院系。这一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有:①企业的需求就是学校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据;②学校为主导,学院和企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个制定过程;③校企有机结合,人才培养和区域金融经济发展紧密结合;④校企共同建立教学资源和科研平台,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外围体系以及基础条件建设,同时又解决了学生实习难的问题。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研究是以培养金融学科人才为目的,以高校,企业充分利用各自的环境和资源,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高校主导,企业参与培养出符合区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所需要的金融行业特色人才为目标,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和科研方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一和分散性的办学合作,而是围绕行业特点和需求来进行人才培养的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 3校企研合培养金融本科生的主要模式 3.1“校企”联合建立校内实验教学平台 工科类的高校应该利用其所具有的优势,通过政府政策相关的引导,高校的运营和管理,相关金融公司的通力合作,打造一个具有高规格的金融实验室,利用这个实验室学生可以实际操作在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的金融机构在实际业务操作中所运用的到的新型软件以及金融工具,并将其及时更新应用到金融实验室当中,而金融机构及相关的企业负责人也可以定期派相关的专家学者指导学生如何应用相关的软件,帮助他们更早的适应以后的工作环境。 3.2“校企”合作建立金融专业本科生的实践基地 金融学科是一门应用和实践性都要求很高的社会学科,金融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校里单纯靠书本和课堂知识的理论教学已经无法满足金融机构的人才准入要求。高校金融工程专业必须认清形势,及时更新人才教育观念,多与政府科研机构和本土企业互通有无,加快金融工程专业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为了实现高校和企业之间联合办学的优势,培养出对接的金融专业人才,可以建立多样化与多层次的金融专业实习实践模式,可以开展认识实习、暑期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方式,在学生实习期间可以加强学生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和了解,训练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同时在实习的工程中也可以发现自己的知识漏洞加以弥补,也可以发掘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一步加深知识的了解,在另一个方面可以帮助企业尽早的选拔所需要的人才进行重点培养,这样也能够节省企业的员工培训成本,同时缓解企业人力资源紧张的局面。 3.3校企联合采用“双教师“制联合培养学生 为了培养能够适应新金融环境下的金融专业本科生,我们即要求培养学生金融工程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又不能忽视他们的动手和应用和创新能力。所以我们可以采取“双教师“的培养模式。所谓的”双教师“制度是指在校内高校教师教授书本上的专业基础金融和经济知识,但同时又给他们配备一个在金融机构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又具有高水平金融理论知识的校外辅导教师,共同开展课题项目的研究。这样可以很好的弥补高校教师缺乏实际操作经验的弊端,帮助学生在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接触到前沿的金融工具与金融市场,使得他们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得到很大的加强,也更有利于他们将来在毕业的时候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4结语 本文以湖南工业大学经贸学院为例,阐述了金融工程专业培养的一种可行模式———“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本校刚刚起步的金融工程专业来说这种模式能够帮助毕业生更好的面对市场的竞争,同时也可以提升高校的金融专业本科生的质量和相应的科研水平,加快本校金融工程专业建设的进度。 作者:罗志 单位:湖南工业大学财经学院 金融工程论文:企业风险管理金融工程应用 摘要: 企业风险管理的实效性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企业风险管理方式不仅局限性强,而且成本高、效率低,难以完全消除风险造成的损失。而金融工程则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能够促使企业形成现代风险管理模式,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企业风险管理模式,以及金融优势,在此基础上指出了金融工程的优势。同时,还分析了金融工程对企业数量风险、价格风险、兼并风险和信用风险的控制。并指出了运用金融工程建立现代化企业风险管理模式的途径,即构建金融信息数据库、建立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理念等。希望以此加强我国企业的风险管理,进而促进企业快速、平稳发展。 关键词: 企业风险管理;金融工程; 应用 风险主要是指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可能遭遇的财产损失、自然灾害、人身伤亡、意外事故等不测事件的可能性,它具有不确定性、客观性和损失性。企业经营风险则是指因企业经营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导致的预期收益不确定性,甚至有可能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失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它对企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关系到企业的成败。尤其对一些创新性企业,它们具有更加鲜明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自身抵抗风险的能力又相对较小,因此,更应重视风险管理。而若要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减少风险损失,企业就应当积极探究风险管理方法,最大限度的降低经营风险。金融工程以其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近年来受到许多企业的关注和运用,合理运用金融工程有助于企业构建现代化风险管理模式。进而减少我国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风险,促进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金融管理与企业风险管理 (一)传统企业风险管理方式 传统的企业风险管理方式主要包括保险、资产负债管理和证券组合投资。它们都属于表内控制法。主要通过调整企业基础业务的负债与资产组合方式,逐渐消除市场金融风险。这三种方式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和不足。不仅见效慢,而且价格适应性较差、资产负债管理的成本也相对较高。保险的对象多为有形风险,期货交易、证券买卖等金融交易不在保险范围内。此外,受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影响,保险对金融风险的作用较小。证券组合投资在金融市场上效果较好,但由于其理论模型本身就存在风险,因此,它对系统性风险作用不大。 (二)金融工程 有别于传统风险管理方法,金融工程采用表外控制法,即合理运用金融市场上的套期保值工具来规避风险。技术与工具是金融工程的核心。金融工程可以将分散在社会经济各个环节中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集中到衍生交易市场中进行分割、包装和分配,进而通过一定方法规避许多风险。此外,因为金融工程交易的杠杆比率相对较高,因此,它可以使套期保值者用较少的资金或代价实现有效的风险管理。 (三)金融工程的优势 通过以上论述不难发现,相较于传统风险管理模式,金融工程具有明显优势。首先,它具有较高的准确性。金融工程最重要的内在机理是衍生性,基础工具的变动会影响其价格,而这种变动则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便更有利于锁定风险。此外,对衍生交易的匹配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补风险。其次,金融工程还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成熟衍生市场的流动性能够根据基础交易的变动及时调整,对市场价格做出更加灵活的反映,进而提升风险管理的时效性。再次,金融工程成本低。衍生交易还具有高杠杆性,即付出较少的资金就能够控制大额交易。由于启用资金较少,所以能够极大地节约企业的套期保值成本。最后,金融工程还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期权购买者具有履行权利,交易者可以根据需要抛补衍生交易头寸。此外,投资银行家也可以以金融工程工具为素材,根据客户需求,以组合、剥离等形式创设金融产品。金融工程特有的这些灵活性都是传统金融工具无法比拟的。 二、金融工程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一)对数量风险的控制 数量风险主要是指销量、交易量、产量等方面存在不确定性。它不仅来自用户方面,还来自生产方供给方面。金融工程针对这些数量风险提供两种金融产品,一个是商品期权。另一个则是根据宏观经济的景气指数与企业产量的相关性设计衍生产品。宏观衍生产品是以宏观经济指数为基础,并将买卖宏观经济指数为外在表现形式,促使这种指数对应的收益流可以在多种经济体间互相调剂。此时,要求企业依据自身正常销售量积极参与到衍生产品交易中,确定意愿期正常收益。此外,在意愿期收益基础上,要增强宏观经济指数水平的具体性,在衍生产品交易中消除数量风险,确保意愿期收益的顺利实现。 (二)对兼并风险的控制 现代企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兼并问题,正常兼并对优化资源配置较为有利。但企业若要取得顺利发展,就必须采取措施控制和管理兼并风险。金融工程首先提出了股票交易策略,主要包括死亡换股、股份回购、财产锁定和员工持股等。其次提出了管理策略,主要包括相互持股,及双方互换股权,减少双方流通在外的股权,在保障管理层利益的基础上,甩掉包袱、提高收购方成本、修改公司章程。 (三)对价格风险的控制 企业对价格风险的管理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其一是预测价格变化,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其二则是将不确定转变为确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的起伏主要来源于市场中存在的预期外因素。所以,预测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价格风险。针对价格风险,金融工程提供了互换、远期、期权、期货等工具,在此基础上又将这些衍生金融商品组合、分解,以创造更加有效的金融工具,来抵补汇率、商品、利率、股票收益率等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衍生工具提供的思路是金融工程防范价格风险的关键,即是指在交易中,能够运用远期合同锁定价格。这种思路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企业风险管理的路径。 (四)对信用风险的控制 信用风险主要是指在交易过程中,因一方违约无法履行合同义务而造成的可能性损失。事先是否有针对交易额度进行支付的约定、某一特定对方全部敞口头寸的大小、以及某特定日期结算交易额度,都会对信用风险产生一定影响。针对信用风险,金融管理主张使用信用衍生工具。它是指交易对手间转移信用风险头寸的合约安排。信用衍生工具能够为风险空头提供违约保护。信用期权、信用证券化、信用互换和信用远期都是常用的信用衍生工具。 三、应用金融工程构建现代企业风险管理模式的具体途径 (一)构建金融信息数据库 采用信息技术是金融工程运用于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的主要特点,金融市场信心及其预测则被视为金融工程的基础。若要构建现代企业风险管理模式,就必须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收集、整理各种金融信息,例如金融机构的业务信息、宏观经济环境数据等。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已经具备较高的信息化水平。企业风险管理应当在原有信息化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企业资源计划,集合产品数据管理,共享供应商信息库、产品数据和客户资料信息库。此外,还应当构建智能分析系统,建立灵活的控制模型。 (二)建立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理念 目前,一些学者认为我国还未迎来发展金融工程的最佳时机,这主要是因为金融市场发展受到限制,股价、利率和汇率难以反映市场的真实价值与供求状态。此外,还由于缺乏真正需要规避风险的经营主体。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必须充分重视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并将其视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还应当全面研究和认识金融工程的功能。并借助金融工程的风险管理更新企业内部人员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意识和理念,进而提升经济金融效率,消减社会经济摩擦。 (三)建立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组织机构 全面探究金融工程的风险管理控制手段及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的内容可以发现,传统风险管理只需数个部门共同参与,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则较为不同,它参与到企业的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中,与用户、供应商、业务范围也有密切联系。所以,构建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应当包含生产与销售的组织者层、企业的决策层和供应商与用户的管理层等。除此之外,还应当包括一些具备金融工程技术的金融工程师。综上所述,相较于传统企业风险管理模式,金融工程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应当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合理运用金融工程。但与此同时也应当客观看待金融工程在风险管理中的局限性。一方面,首先应当组建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确保金融工程参与者具有熟练地操作技巧与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其次,还应当构建风险评估体系。另一方面,企业还要关注自身的风险管理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企业风险管理越来越重要,与企业的利润、生产和销售都具有密切联系。因此,应当将企业风险管理视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应当认识到运用金融工程能够进行风险规避和套期保值,但决定企业风险抵御能力的根本因素还是企业自身实力。因此,企业应当建立高效运作机制,提升自身发展潜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从容面对各种挑战和风险。 作者:张宇 单位:辽宁大学经济学院2016级博士生在读 金融工程论文:高校金融工程建设策略选择 摘要: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和“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战略思想。然而,地方高校现有专业建设中,大多存在课程设置不当、培养目标不准、培养体系不优等问题,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差甚远,学生毕业后难以满足工作岗位的需要。鉴于此,文章以邵阳学院金融工程专业建设为例,从学科专业的定位出发,探索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地方高校专业建设的策略途径。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培养;地方高校;金融工程专业;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不仅是高等学校发展的核心,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前提保证[1]。无论是部属院校还是地方高校,其办学水平和社会地位说到底都取决于专业建设水平。对地方高校而言,在高等教育转型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背景下,实现由教学研究型向应用型高校转变,必然面临着方方面面的挑战,只有尽快形成办学特色、提高办学层次,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1,2]。所以,转型期的地方高校加强专业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高校加强专业建设的必要性 专业,是高校发展的龙头,专业建设,则是高校生存的根本。专业建设直接决定着学校的办学特色、科研方向、学术水平、服务能力和社会地位,是高校转型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首先,专业是高校存在的基本元素,也是高校发展的着眼点。高校的专业建设一般包括专业的划分、课程的设置、以及专业方向建设、基地建设、师资建设等基本环节,专业建设直接承载着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任务的完成。其次,高校只有以专业建设为中心,才能造就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和培养出色的学生人才。师资力量决定办学水平,专业建设则打造学科梯队。最后,只有培育了专业特色,才能突出学校特色。特色是标志,是存在的价值,办学特色是一所高校具有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办学内涵。对高校来说,特色就是办学水平,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是关乎高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2]。然而,办学特色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办学特色的形成渗透在高校职能实现的各个环节中,体现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项成果上,而专业建设又是高校职能实现的具体承担者和各项成果的创造者[3]。因此,专业是高校特色的直接载体,通过专业建设进行特色培育是促进高校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地方高校金融工程专业的定位 地方高校金融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合理选择,首先取决于地方高校金融工程专业的定位。结合当前地方本科教育和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特点,我们从专业本身的定位和学生的定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金融工程专业的定位。地方高校金融工程专业的准确定位,首先依赖于该专业培养的是生产者还是管理者;其次要了解金融工程专业培养的是策略层面的金融决策者还是操作层面的普通金融工作者;同时也要确定培养的是金融专技人才还是万能的“通才”。地方高校开设金融工程专业,不应该也不能按照“985”“211”本科院校的金融工程专业进行定位,而应该根据地方高校自身服务地方经济需求的特点来决定培养的“金融人才”应该是“技术应用型”的一线人才,并非通才,并且这些“一线人才”首先从事的仅是简单的经验性工作,待经验操作性技能熟练后再慢慢培养策略决策方面的能力,最终成为既有熟练操作技能又懂决策理论的管理者。 2.金融工程专业学生的定位。金融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金融工程和金融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金融理财、投融资以及金融风险管理方法与技能的基本训练,培养各种金融工具的开发设计、综合运用以及解决金融实务问题的基本能力,开展金融风险管理、投融资战略策划,能在企事业单位或金融机构从事金融财务管理、金融分析和策划的高素质复合型现代金融人才。 三、地方高校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 1.多学科交叉的联合培养模式。从学科本身来看,金融工程专业的学科覆盖面广,学科交叉性强,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在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优势的同时,与同类院校或相关院系进行横向联系与合作,取长补短,通过教育联盟的方式共同培养应用型金融工程专业人才。 2.理论、实验加实践的立体式培养模式。“强实践性”决定了金融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重视实验与实践环节。尤其是对地方本科院校的金融工程专业而言,因为自身薄弱环节较多,课堂讲授仅仅是一种“分析模式”的教学方式,要真正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强调的是操作层面的实践性,因而在开展课堂教学的同时,不仅要重视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相结合,更要重视理论教学与形式多变的金融市场相结合,恰当选择教学案例,开展金融实务操作环节的教与学。 四、地方高校金融工程专业建设的策略选择 根据以上多角度、多层面分析,我们提出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地方高校金融工程专业建设的策略选择如下: 1.转变观念,精准定位,合理规划,科学发展。专业建设,观念是先导、定位是向导、规划是保证。定位准确、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专业建设规划,是有步骤地扎实推进专业建设工作的重要保证[4]。地方高校首先必须进行观念转变,精准定位,科学规划,专业建设才能有序推进并取得成功[5]。地方高校的职能之一是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因而要立足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类型定位,坚持应用型大学专业建设的理念,以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统筹制定,确保专业建设方向正确、结构合理、重点突出。邵阳学院金融工程专业为适应转型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专门组织教师学习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及专业建设方面的研究成果,在思想观念上转型。邀请企业和政府部门的专家、兄弟院校的同行进行专业建设探讨,确保专业建设顶层设计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持续性,在办学类型上准确定位。 2.面向产教融合,凝炼学科方向。无论是转型发展还是应用型人才培养,都要求地方高校要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6],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同时为解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提供技术支撑。这就需要地方高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以推进产教融合为主导方向,更好地服务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为此,邵阳学院一方面主动对接邵阳本地中长期科技、产业与社会发展实际,先后组织教研人员参与《邵阳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和《邵阳市双清区产业(金融)精准扶贫规划》的编写,组织学生加入企业实践,从而找到金融工程专业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契合点,通过产教融合,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另一方面也根据学生的发展现状与需求,采用“以专业带整体”的策略,探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找到学科发展与学生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提升的契合点,满足学生专业成长和全面、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3.学术研究与应用实践兼顾,汇聚人才队伍。结构合理、能力高强、学术与实践兼顾的人才团队是专业建设取得成效的根本,是地方高校成功实现转型发展和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保证。要全面深化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提高推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对地方高校而言,就需要建立一支理论功底深厚、实践能力出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水平的学科队伍[6]。这支队伍既有高精尖人才发挥学术引领与应用提升作用,又有行业企业的工程技术专家开展实践创新和技能推动作用,还有骨干教师发挥推进知识应用、技术革新和指导学生成长的作用。由此形成一支由学科理论专家、技能行家组成的合作型队伍,相互作用,协调配合,相互促进,相互提升,保证专业建设站在学科和行业发展前沿,更好地服务人才培养与转型发展。为提升专业整体实力,推进专业发展,邵阳学院除了大力引进金融工程专业的博士、硕士外,还聘请当地证券、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专家做为学校兼职导师,定期为学生讲授金融领域的前沿理论知识。 4.强化应用导向,完善专业建设制度。系统完善的专业建设制度对于专业发展具有导向、规范、监督和激励作用,有助于确保专业建设方向的正确性和专业建设水平的提升。转型发展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地方高校加强应用型科学研究,这需要突出应用导向的学科制度体系来推进[7]。地方高校的专业建设要有利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专业建设制度要有助于保障专业建设的应用型方向,有助于专业团队成员形成“转型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并将其内化为追求目标;专业评估和奖惩制度要有助于学科资源实现最优化配置,有助于引导学科团队更加主动地开展应用型科学研究。邵阳学院为了整体推进学校转型发展和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专门制度了《邵阳学院金融工程专业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方案》,加强学校和地方政府、地方企业的全面深度合作,促进地方经济社会良好发展和邵阳学院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提高学校办学综合实力,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也出台了《邵阳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的意见”》,为提升学校学科建设整体水平、增强办学特色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制度保障。 五、结束语 文章以邵阳学院金融工程专业建设为例,并从学科专业的定位出发,探讨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地方高校专业建设的策略途径,以期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和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作者:郭建华 单位:邵阳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金融工程论文:金融工程建设建议 一、形成区政府主导,相关部门一体化联动工作格局 成立以主管金融的区长任组长,区政府金融办、人民银行、发改委、财政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双阳区域金融工程推进领导小组”,组建“双阳区域金融服务中心”、设立“双阳区域金融工程网”、建立“小微企业融资信息数据库”及“信贷产品库”,编发《中小企业信贷服务指引》,力争把双阳区建设成金融机构完善、金融市场活跃、金融功能完备、金融体系现代、金融生态良好的区域。 二、创新信贷产品,打通金融支农支小融资快速通道 (一)通过整合三方资源开发一批贷款新产品 按照“政府风险补偿、银行杠杆撬动、贷款单笔控制”的思路,整合政府、金融、企业三方相关资源,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包括助保贷、助农贷、助商贷、助贫贷、助旅贷等一批“助”字头的信贷产品,解决小微企业及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由于风险大、无资产抵押而贷款困难问题。 (二)通过创新质押模式推出股权质押贷款 借助资产评估中介机构,对企业资产进行评估核权划股,以股权这一无形资产替代房产、机器设备、土地等有形资产,用于质押贷款。 (三)进一步完善农村产权抵押贷款 突破常规思维,充分考虑农村及小微企业缺乏有效抵押、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等因素,积极创新“量体裁衣”式的金融产品,创新第二还款来源保障机制,在贷款对象、用途、额度和期限上更加贴近客户实际,多方搭建信贷资金供需对接桥梁。 (四)建立农村产权抵押贷款风险补偿机制 建议设立农村产权抵押贷款风险补偿专用基金,用于弥补金融机构在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方面的损失。具体可制定农村产权抵押贷款风险补偿实施细则。 三、创新资本运作,拓宽涉农主体、小微企业融资领域 (一)强化市场联动 加强同域外金融要素市场的合作与交流,力促双阳区与吉林省股权交易中心、即将成立的东北亚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等平台合作,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二)强化融资培训 组织金融机构、中小微企业、村委会负责人、农业种植专业户等参与多层次、多形式的直接债务融资业务培训。 (三)强化企业培植 优选一批企业进入直接融资后备资源库,每个培植对象分别与一名区级领导、一个职能部门、一家商业银行结对开展定向培植,确保培植效果。 (四)强化品牌效应 在吉林省股权交易中心打造“双阳鹿业板块”、“绿色农业板块”,力促区域企业股权合法转让流动和开展股权质押融资,扩展直接融资通道。 (五)搭建营销平台 搭建双阳鹿业网络交易营销平台和双阳绿色农业网络营销交易平台,通过提供中介、信息、交易、结算等服务,为农畜企业和农村合作社提供新的网上销售渠道。 四、创新金融服务,有效满足涉农、涉小金融需求 (一)机制创新 尤其是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业务流程,完善金融机构考核激励机制,促使每个网点、每位员工有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开展支农支小工作,实现农村普惠金融模式,坚定地向支农支小特色银行目标迈进。 (二)服务创新 全面推行“阳光贷款”制度模式,坚持便民、利民、惠民原则,在确保法规及内部控制制度要求齐全的前提下,尽量简化贷款操作流程和办理手续,提高贷款发放效率;灵活确定还款期限和方式,结合农村及小微企业特点大力推行整贷零还、差额还本付息方式,为“三农”和小微企业提供便捷、高效和持续的金融服务。 (三)费率优惠 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要充分利用好支农、支小相关优惠政策,在简化对“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业务流程的同时,降低贷款流程的相关费率,降低“三农”和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切实为地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五、创新担保方式,增强“三农”和小微实体经济贷款的可得性 (一)引导各类资本成立贷款担保中介组织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服务融资”的思路,成立贷款担保中介组织,强化监管的同时引导担保中介机构为小微企业、涉农行业等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实现商业银行贷款风险低、小微及涉农企业融资成本低、担保中介组织有收益的共赢局面。 (二)成立区政府主导的支农支小担保基金 一是政府主导成立贷款担保基金机构,担保对象定位为“三农”和小微企业。二是政府为基金的主要捐助人,同时接受金融机构和企业捐赠,捐款金融机构、企业及个人将优先成为支农支小优惠政策的受益主体。三是保证基金的公益性,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基金收入主要用于机构的日常开支和弥补业务成本,同时派驻监督人员对基金的运营进行监督。 (三)扩大以连带责任为主要特征的“农户 联保贷款模式”和“企业为农户联保贷款模式”扩大诚信宣传,增强农户诚实守信意识,资信好的企业可以与为其相关的多家农户担保(如鹿制品企业为养殖户担保)、3至5户农户联保贷款等,担保和联保农户之间相互承担连带保证义务,单个成员出现不守信用、不能按时还款的情况,企业或其他小组成员负有督促和代替还款义务。 (四)大力发展信用保证保险服务 信用保证保险要“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支持的原则”,是一种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积极探索以信用保险、贷款保证保险等保险产品为主要载体,“政府+银行+保险”多方参与、风险共担的合作经营模式。对小微企业来说,信用保险主要保障其在贸易活动中由于对方失信导致的风险。保证保险可以为小微企业提供资信担保,从而获取银行的信用贷款,当小微企业无力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时,由保险公司承担向银行偿还责任,解决银行对小微企业不敢贷款的难题。在银行放款前,保险公司要为投保企业甄别买家,咨询内控风险,帮企业实现“赊账”,提高企业的现金流量,相当于全程介入企业的生产经营。 六、优化区域金融环境,增强区域产业吸引力 (一)优化金融机构体系 积极与上级和外地金融机构沟通联系,加快推进各类金融机构、贷款公司和各类融资中介机构等在双阳区成立分支机构,并积极引进的担保、贷款、保险及其它金融服务机构,同时在金融服务机构选址用地、开办费、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二)完善支农支小相应的配套措施 按照“政府搭台、金融唱戏、服务企业”的思路,将企业、银行、担保、典当、产权评估集合其中,开办“金融集市”,形成金融资源“洼地”,以期实现政银企的资源、资本面对面敞开式无缝对接。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和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加大财税优惠力度,推动支农支小工作可持续发展。 (三)努力推动信息体系建设 加大强化金融执法力度,有效遏制恶意信用欺诈和逃废金融债务行为,保护区域金融机构债权;规范区域信用秩序,建立覆盖所有农户和县区域企业的征信体系。同时,推进“企业信用工程”、“农村信用工程”和“社区信用工程”建设,力促全区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 作者:邵志高 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双阳支行 金融工程论文:企业风险管理中的金融工程 一、构建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系统 (1)树立现代的风险管理理念。在激烈的金融竞争环境中,企业管理和控制风险的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具体表现。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树立现代的风险管理理念,明确的认识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全面、准确的掌握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以及金融工程控制风险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利用金融工程的相关概念以及方法,有效的拓展管理者的思维进行风险的创新管理,进而有效的降低企业风险管理的成本,进一步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2)构建现代企业风险管理机构。现代企业风险管理中的金融工程中参与的部门呈现多门类化和多样化,企业从生产产品到销售、供应商到用户之间的整个过程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风险管理应该贯穿企业产生生产的整个过程,将整个过程都纳入到工程管理的范畴,其工作量非常巨大。因此,应该建立专门的现代风险管理机构,由生产部门、销售部门、用户管理机构、供应商、决策层等共同参与进来,然后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通过所有部门以及工作人员的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企业赋予的职责。 (3)构建风险管理信息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众多的高科技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众多领域中。因此,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应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复杂金融市场的信息进行采集与整理,这些数据主要包括金融机构的业务信息、宏观环境经济数据等几个方面。现代企业的风险管理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然后在既有的基础上,通过与企业资源计划的整合,对产品数据管理、供应商信息库以及用户资料信息库管理进行整合,创建金融信息数据库,实现金融信息资源的共享。 二、金融工程在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系统构建中的应用 (1)金融工程在风险识别、测量以及控制方面的应用。金融工程学中的VaR方法,已经成为涵盖了所有风险种类的统一的风险测量方法,VaR指的是在一定的实践范围内、一定的置信水平下,某资产组合或者资产可能遭受的最大损失。通过运用VaR方法,能够识别、测量现代企业存在的风险,为了实现企业对有限资源进行的最优化配置,企业还需要通过运用金融工程学研究的风险管理系统创建的Raroc模型,Raroc模型可以表达为:Raroc=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经济成本=贷款利息收入-成本-预期损失/经济成本=r×L-EL-Cm-C0/CaR=r×L-EL-e×L-i×D/CaR。其中D为负载额、e为经营成本率、i为资金成本率、CaR为经济成本、C0为运营成本、Cm为资金成本、EL为贷款的预期损失、L为贷款额、r为贷款利率。通过了解多向业务的CAR以及Raroc数据后,根据资额协和数据,结合协方差、方差的组合管理方法,对资本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然后对企业进行科学的定价,降低由于分散化造成的风险,进而实现对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提高企业的收益。 (2)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的应用。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控制金融环境的波动(包括商品价格、外汇汇率、市场利率等的波动),金融工程提供的一系列远期、期权、期货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等管理工具,然后再对金融衍生产品进行组合,获得更加有吸引力、新颖的金融工具,这对于应对商品价格、外汇汇率、市场利率等的波动导致的风险抵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价格风险,金融工程提供了期权、期货、远期以及互换等价格风险管理工具,并且还能对相关的衍生金融商品进行组合,进而创造出更多的金融工具,以此抵补商品价格、股票收益率、汇率、利率等方面频繁波动带来的风险,可以采用期货、期权以及协议等金融工具进行组合;针对汇率风险,金融工程可以通过期权以及远期等金融工具进行组合;针对利率风险,金融工程能够通过利率保底与封顶、远期的利率协议以及金融产品的互换等工具进行组合。 (3)风险管理方面的应用。风险指的是在控制权和所有权分离的企业治理结构下,企业管理者通常并不始终将股东利益最大化放在企业经营目标的第一位,而是以牺牲企业长期发展,追求短期的在职享受以及会计利润,主要表现在股票价格的低估方面。在此状况下,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铜鼓金融工程提供的杠杆,收购本企业的成本进行重组,由于股东的收益与企业的雇员的利益紧密相关,通过金融工程对风险进行监督与控制,能够显著的增强投资者的积极性。 (4)兼并风险管理方面的应用。现代企业在全球金融竞争环境下,时刻面临着被兼并的危险,正常的兼并有利于企业资源的更优化配置,但是从企业长期发展与生存的方面来说,必须对 兼并风险进行管理与控制。金融工程在兼并风险的防御控制方面提供的方案表现为:其一,股票交易策略,其中包括财产锁定、员工持股、股份回购等;其二,管理策略,其中包括增加反收购条款、修改企业章程、通过保障管理层利益提高收购方收购成本、相互持股等。 (5)投资风险管理方面的应用。通过在股票市场分散化投资,能够扩大股票投资组合的有效边界,进而增加企业的收益。随着国际金融行业的发展,众多发达国家的机构投资者都实施这种跨国、多样化的投资,但是由于一些国家的投资者因为本国外汇管制以及资本流动的限制,并不能将资金投资到其他国家的股票市场,通过利用金融工程衍生的国际股票收益互换这一金融产品,能够有效的解决金融投资方面的风险。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企业的风险管理涵盖了许多内容,通过利用金融工程构建企业风险管理系统,实现对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保证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国际金融竞争中站稳脚步。 作者:刘霄阳 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金融工程论文:金融和工程创新思考 第一部分国际金融创新 一、背景及概念从本世纪60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70年代以后,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和世界性的石油危机,利率和汇率出现了剧烈波动。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使金融机构的旧有经营模式和业务种类失去市场,同时又给它们创造了新的潜在业务和巨大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的长足发展及金融理论的突破促使金融机构的创新能力突飞猛进,而创新成本却日益降低。在强大的外部需求召唤下,在美好的盈利前景吸引下,金融机构通过大量的创新活动,冲破来自内外部的各种制约,导致全球金融业金融领域发生了一场至今仍在继续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形形色色的新业务、新市场、新机构风起云涌,不仅改变了金融总量和结构,而且还对金融体制发起了猛烈的冲击,对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提出了严峻挑战,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定,国际金融新秩序有待形成。对于金融领域内发生的这些变革,我们将其统称为“金融创新”。 二、创新成果(1)金融工具创新从狭义上理解,金融创新通常指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工具创新的成果是极为丰富的,按照金融创新工具的功能来划分,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分为风险管理型创新、增强流动型创新、信用创造型创新和股权创造型创新四种。事实上以上分类也代表了金融创新的四种原动力。表1按金融中介功能分类的创新金融工具风险管理型创新无疑是金融工具创新中最主要的一类。在八十年代,围绕市场风险管理进行的风险转移型金融创新最为流行,其典型代表就是期货、期权和互换工具,以及用它们构造出的各种复杂的产品组合。进入了九十年代以后,诸如信用违约互换、总收益互换、信用价差互换以及信用挂钩票据等以转移信用风险为核心的信用衍生工具经历了引入和迅速发展的阶段,并成为当前国际金融市场上创新的又一大热点。在1999年,在各种衍生产品交易中,金融互换、金融期货和金融期权仍然占有最主要的地位。金融资产价格波动性的增加,提高了资产持有者持有某项金融资产的机会成本,与此同时,整个社会负债水平的提高使得对债务成本管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二者都导致了债权、债务人对金融资产流动性的要求。八十年代以来,银行业普遍兴起的资产证券化是增强流动型创新的重要成果之一;而期货等衍生工具交易相对于现货交易具有流动性优势,也把众多的投资者从传统的股票和债券市场上吸引了过来。在1999年仍然保留着这种趋势。对信贷的需求推动了信用创造型金融工具的创新与发展。在八十年代企业兼并重组浪潮当中,对高杠杆债务融资的巨大需求使华尔街上的投资银行家们开发出了垃圾债券,并风行一时。而针对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委托问题,金融界创造出了以可转换债券为代表的一类新型融资工具,使投融资双方的需求更好地得到满足,从而扩大了融资规模。对于股权创造型金融创新,相对于信用创造型创新的发展较为迟缓。但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各种金融监管都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加强了要求,因此商业银行成为这方面创新的主要需求者和使用者。(2)金融市场创新金融市场在近年来出现了两个重大变化:首先,国际金融市场实现了一体化。由于资讯的进步,全球金融市场连成一片,外汇市场已经实现了24小时连续不断营业;欧洲货币市场和国际证券市场迅速发展并不断壮大。第二,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迅速崛起,并在很多情况下超过了现货市场的规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金融衍生品的场外交易早在80年代就迅速超过了有组织的交易所交易,并且两者之间的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态势。(3)金融组织结构创新金融机构自身作为创新主体,也在不断经历着组织结构上的创新,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势头锐不可当。近两年来,美国、日本、德国的金融机构通过一次次大规模的兼并收购向着“超级金融百货公司”的战略目标迅速挺进。在分业经营限制迟迟不肯退出舞台的美国,1998年4月,花旗集团与旅行者集团的合并实际上已在美国金融界开创了商业银行、投资、保险业务“一条龙服务”的先河。迫于压力,1999年10月22日,美国白宫及共和党国会领袖就改革美国银行业条例达成协议,废除禁止银行承销证券的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新法案也将允许银行、保险公司及证券公司互相在彼此的市场进行竞争。这表明金融机构必须在更广泛的领域内与更多的竞争对手争夺市场份额,金融机构之间竞争的激化迫使金融机构必须积极创新,并向多元化、全能化发展。(4)金融制度的创新金融制度的创新与金融业务和金融组织结构的创新是相互推动的。利率限制和分业经营限制的逐步取消,各国金融市场的顺序开放等等都是这轮金融自由化潮流冲击旧有金融体制所带来的变革。1999年3月1日,世贸组织71个成员缔结的新的全球金融服务业自由化协议正式生效,占全球金融服务业95%的国家和地区在银行业、保险业和基金市场方面全面开放,全球金融体系又向自由化迈进了一大步。 三、技术进步与国际金融新格局的形成现代通讯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有力地刺激了金融创新。从微观上来讲,这种推动作用贯穿了创新活动的整个过程,从产品创意、到设计开发直至推广交易,技术进步的作用至关重要。它提供了金融创新活动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同时大大降低了金融交易的成本,提高了交易的效率,并使得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必须通过不断创新才能顺应并利用这种技术进步,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从宏观上来讲,技术革命推动的金融创新对金融结构的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信息技术和交易技术的进步促成了全球电子交易网络和自动清算系统的发展,突破了各类金融市场彼此之间的分割,跨越了地理上的国家疆界,膨胀了市场的规模,加速了市场的流动,并最终推动了金融市场的证券化和国际化的蓬勃发展。但同时这也使得金融资本在全球各个金融市场之间的流动更加迅捷,金融风险的蔓延更加迅速,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增强。第二,技术革命产生了电子货币、电子金融产品,使金融产品和金融交易进一步虚拟化。第三,新技术使金融机构传统的业务和垂直结构的管理模式不再适应全球金融网络时代的要求,“全球思维,当地行动”新思想已经兴起,它重点强调以金融功能为核心的组织结构模式,为此金融机构整体必然经历重大调整。第四,金融监管必须直面金融技术革新所发起的挑战,重新建立灵活有效的监管体系。 第二部分金融科学的发展有人将金融学划为两大分支:货币经济学和金融经济学。 也有人认为现代金融理论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公司财务,即指专门研究企业如何筹集与使用资金;金融市场,即专门研究融资机构、融资管理与融资场所。自20世纪50、6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网络技术、信息科学等的迅速发展,金融理论和金融市场也出现众多创新。无论怎样划分,现代金融学已经突破对理论进行纯定性分析和逻辑推理,对银行、货币和信用没有精确数量分析的状态,这是不争的事实。金融经济学、金融数量分析和金融工程的崛起更标志着金融科学正在朝着数量化、工程化、交叉化和电子化的方向发展。 一、金融学分析方法数量化一般认为,现代金融学理论起始于50年代初马柯维茨(H.Markowitz,1952、1959)的投资组合选择均值方差理论,提供了对通常资产具有相关收益数量化风险—收益协调的易于处理的模型,从而导致了现代资本市场理论的发展,使数理方法在金融学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在马柯维茨的研究基础之上,夏普(Sharpe)、林特纳(Lintner)和莫辛(Mossin)独立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建立了证券收益与风险的关系,揭示了证券风险报酬的内部结构,即风险报酬是影响证券收益的各相关因素的风险贴水的线性组合。由于CAPM模型严格的假设条件,使得其应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由罗斯(Ross)于1976年提出了套利定价理(APT)。他证明了人们能够把资产价格表示为少数几个基本因素的线性组合。这种模型潜在地表现出比CAPM模型更灵活和更稳健,。随后,布莱克和斯科尔斯在标的资产的随机价格服从布朗运动等假设条件下提出了期权定价模型。期权定价方程成为各种金融衍生产品估价的有效工具。不得不提的是,莫迪利安尼(F.Modigliani)和米勒(M.Miller)于1958年发表了MM定理,证明了公司的资产结构和公司的价值无关,这意味着公司财务主管费尽心思为如何筹集资金的努力是无效的。其后,斯蒂格利茨用一般均衡的理论再次证明了MM定理的结论。在金融计量经济学方面,由于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金融数据可以即时获得。金融计量方法和数据处理技术获得了极大的发展。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C.W.J.Granger和R.F.Engle创立了协整分析模型,以及R.F.Engle和J.Cragg发展了条件自回归异方差模型(ARCH),极大推动了计量经济学的发展。随着动态系统理论、非线形时间序列分析、随机波动模型和非参数统计学的发展,推动了金融计量朝着非线形化方向的进一步发展。在这一方面重要的模型有条件自回归异方差模型(ARCH)、协整模型、非参数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金融理论在继续向着纵深化方向发展,数理方法在金融经济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显得重要,成为金融学中的骨架理论。在现今,国际上金融理论的突破大多与数理方法的应用有关,随机最优控制理论、鞅理论、脉冲最优控制理论、微分对策理论、最优停时理论、人工智能(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等的研究已经在国际上有了初步的成果。 二、金融学与其他学科交叉化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创新日新月异,在混业经营的趋势下,银行、证券、保险正日渐相互融合,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传统界限日渐模糊或消失。金融机构的职能向多功能、全方位方向发展,全面的金融服务公司正成为金融业界流行的趋势。在此形势下,传统的金融理论已经不适应金融市场的发展。传统的金融科学正在与自然科学和其它社会科学有机的结合形成交叉的金融科学。金融理论越来越需要在严格假设条件下的数理证明来推动其不停的向着纵深发展,仅仅依靠定性的描述已经不能完成对各种定理的推证。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规律,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也是当代工程技术的支柱。以资本市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金融科学,越来越需要用到物理学的原理和研究方法。这也是国际上许多研究工程物理的学者转向金融科学的研究时回取得很好的成果的原因。由于金融理论中数理方法严格的假设前提,使得理论上日趋完美和实践指导上苍白无力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于是信息经济学、博弈论和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被融入到金融学中,引入了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概念,并用信息不对称来解释股价的波动,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应用产生了一个新的金融理论分支即行为金融理论。行为金融理论抛弃了理性预期、风险回避、效用最大化等的假设前提,促成当代金融理论由传统力学的线性研究范式向以生命为中心的非线性复杂范式的转换,创立了行为组合理论与行为资产定价模型BAPM、RSV模型和DHS模型。 三、金融创新工程化由于金融理论及金融定价理论的发展,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入,金融创新越来越向知识化、科技化和工程化方向发展。金融创新越来越依赖经济金融理论的发展,特别是数理科学、统计学、博弈论、工程物理学等新兴学科的发展。没有金融衍生产品定价理论的发展就不可能出现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而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价及其变化的复杂计算必须要通过计算机来进行。金融业自身也越来越知识化,以知识为基础的咨询服务业将成为金融业最有利润来源的产业。科学技术成果成为金融创新的重要推动力和最有效工具,金融业越来越向技术化方向发展,金融创新的内容所具有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电子计算机、通信革命、系统工程、网络化趋势,使金融创新越来越呈现出技术性。本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信用货币制度成为当今国际货币制度的新安排。金融的发展使“实际”经济与“象征”经济出现了明显的分离,增加了金融活动中的风险。而以风险规避为目的的金融创新的发展并没有消除金融风险,只是对风险的组合,同时却产生了新的金融风险形式——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巴林银行的倒闭、大和银行的消失、墨西哥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风波、阿根廷金融危机一波又一波的冲击着世界金融体系的安全,金融风险关系着各国的国家安全越来越引起各国的重视。对金融风险的测定反过来又成了金融创新的重要内容,得尔塔——正态法、历史——模拟法、压力测试法、结构化蒙特卡罗法等技术成为金融理论中的重要内容。金融工程师的称谓起始于本世纪八十年代伦敦的银行界。当时有的银行建立起专家小组,对客户的风险进行度量、并应用组合产品进行结构化管理。这一类工作就被称为金融工程,而从事此类工作的专家就被称为金融工程师。因此,金融工程原先的狭义定义就是金融风险管理产品和技术的研究。随着七、八十年代以来金融创新和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兴起,人们对金融工程的认识迅速拓宽。成立于1991年的“国际金融工程师学会(IAFE)”把准确地界定这一新兴学科作为自己的职责之一,这就给出了金融工程的广义定义,金融风险管理是金融工程的一个核心内容。所谓工程化的方法论则和其他的现代工程科学一样,主要有数学建模。数值计算、网络图解、仿真模拟等技术手段。工程活动主要依赖于工程师们的创造性劳动,不拘泥于死板的理论教条。工程方法论首先是面向市场实际的,立足于解决实际的问题。产品的设计、开发和实施是一切工程活动的基本内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必须适销对路。金融工程作为工程型学科,是围绕着金融产品的创造和实现展开的,而金融产品的推出和改进,又都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这就是为什么发达国家的金融工程活动,已经发展到“量体裁衣”地提供金融产品的原因。金融工程的工程方法论大量地采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也用到其他与系统科学和决策科学有关的产品(如运筹学优化技术)。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也正在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制造(CAM)的技术。至于是否可能向计算机集成制造(CIM)方向发展,则可能是一个远景。目前,在金融工程的研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一些金融学家,正在考虑除了利用金融市场的实际数据开展实证研究—即发展实证的金融学之外,还设想有否可能建立实验室环境来试验各种新设计和开发的金融产品—即发展实验的金融学。所以,金融工程本身是金融学的工程化,在本质上是现代金融学的最新发展。四、金融交易及管理电子化对金融交易及管理的发展起到最显著的推动作用的信息技术,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等应用于金融领域,引起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通讯技术的发展使世界金融市场通过信息联成一体,软件技术的发展则使计算机与通讯技术更直接、更充分地服务于金融工程。各种大规模的计算和分析软件包(包括近似计算和仿真计算)为金融工程提供了开发和实施各种新型金融产品、解决金融和财务问题的有效手段。例如,在使用了计算机与证券分析表软件后,使得复杂的涉及多边的金融交易成为可能,促进了货币与利率互换等金融产品的发展。再如,在进行股票指数期货交易时,金融工程师将复杂的运算关系编成程序,并通过计算机系统和通讯端口获取实时数据和交易信息,这种交易策略被称为“程序化交易”。此外,各种新型期权产品的交易更是离不开计算机软件技术和仿真技术。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工程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例如在信用分析、市场模拟等方面取得了很不错的研究和应用成果。金融信息系统作为一种综合性的金融手段,它的发展与完善既为金融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也是金融工程本身的重要内容。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远程通讯、系统工程等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渗透,电子金融创新加快发展,电子金融体系逐渐形成。电子货币、电子钱包、电子银行、网上证券、网上保险等金融创新日益成为金融市场的主流。银行正向着虚拟化方向发展,“砖瓦式”的银行即将进入博物馆,代之以AAA(Anytime,Anywhere,Anyhow)式的网络银行。网络银行的出现使银行的概念变为一个数据库或互联网上的一个网址。1995年10月18日,全球第一家专门在internet上经营银行业务的网络银行——美国第一网络安全银行正式对外营业,提供支票、电子付账和信用卡等服务。网络银行方兴未艾,对世界金融业产生了强烈的震动。电子货币的出现使货币的形式从有形货币发展到无形货币,货币的概念仅仅是储存在电子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电子符号(数字字码),其载体则是形式多样的信用卡、银行卡、转账卡、智能卡。 第三部分金融工程的基本工具和技术 一、金融工程的内涵 金融工程是现代金融学、信息技术和工程方法的结合、将工程思维引入金融领域,综合地采用各种工程技术方法(主要有数学建模,数值计算、网络图解、仿真模拟等)设计、开发和实施新型的金融产品,创造性地解决各种金融问题。金融工程学是一门交叉学科,金融工程本身是金融学的工程化,在本质上是现代金融学的最新发展。现代金融本身的方法论—无套利分析是金融工程基本的方法论。信息技术和工程方法对金融工程研究的支持,从最基本的方法论角度,因该说都是围绕无套利分析展开的。金融工程的创新特征,在于它所提供的是用于金融业的高新科技。事实上,这种金融领域的高新科技己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国际炒家在世界范围的金融市场兴风作浪时,并不是在盲目地投注赌博,正是利用这种高新科技,设计出非常精妙的大规模套利和投机策略,向各国金融市场的薄弱环节发动进攻。各国政府和金融当局,也求助于此类高新科技,才能保卫自己的经济和金融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二、金融衍生产品的分类及创新 金融产品既包括金融商品(所有在金融市场交易的金融产品,亦称有价证券)如股票、债券、期货、期权、互换等都可看作是金融商品,也包括金融服务如结算、清算、发行、承销等都是金融服务。而设计、开发和实施新型金融产品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性地解决金融问题,因此,解决金融问题所使用的产品、服务、投资组合等,都可以看作是金融产品,这是金融产品最宽泛的定义。所谓“新型”和“创造性”有三层涵义:一是指金融领域中思想的跃进其创新程度最高,如第一份期权合约的产生;二是指对已有观念作重新理解与运用,如在商品交易所推出金融期货作为新品种;三是指对已有的金融产品进行分解和重新组合,目前层出不穷的新型金融产品的创造,大多建立在这种组合分解的技术之上。从金融产品创新含义上,可以将金融产品分为金融基础产品和金融衍生产品。能够产生衍生产品的传统金融产品被称为金融基础产品(UnderlyingInstrurnent)。金融基础产品大致包括:货币、外汇、债券、股票。金融衍生产品是以某种金融基础产品的存在为前提和买卖对象,其价格亦由金融基础产品决定的金融产品。金融衍生产品是七八十年代全球金融创新(Financialinnovation)浪潮中的高科技产品,是金融创新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传统金融基础产品(如货币、外汇、存贷款、股票、债券)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通过预测股价、利率、汇率等未来行情走势,采用支付少量保证金或权利金、签订远期合同或互换不同金融商品等交易形式的新兴金融产品。已开发出的金融衍生产品大致包括:利率协议、外汇协议、外币期货、利率期货、债券与股票指数期货、利率互换协议、货币互换协议、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按照基础产品的种类、交易形式以及自身交易方法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分类:1.按照基础产品种类划分,金融衍生产品可分为:(l)股权式衍生产品(EquityDerivatives),是指以股票或股票指数为基础产品的金融衍生产品。主要包括股票期货、股票期权、股票指数期货、股票指数期权以及上述合约的混合交易合约。(2)货币衍生产品(CurrencyDerivatives),是指以各种货币作为基础产品的金融衍生产品。主要包括远期外汇合约、货币期货、货币期权、货币互换以及上述合约的混合交易合约。(3)利率衍生产品(InterestDerivatives),是指以利率或利率的载体为基础产品的金融衍生产品。主要包括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货、利率期权、利率互换以及上述合约的混合交易合约。2.按照基础产品的交易形式不同,可分为:(1)一类是交易双方的风险收益对称,都负有在将来某一日期按一定条件进行交割的义务。属于这一类的有远期合约(包括远期外汇协议、远期利率协议等)、期货合约(包括货币期货,利率期货、股票指数期货等)、互换合约(包括货币互换、利率互换合约)。(2)另一类是交易双方风险收益不对称,合约购买方有权决定履行合约与否。属于这一类的有期权合约(包括货币期权、利率期权、股票期权、股票指数期权等),另有期权的变通形式认股权证(Warrants包括非抵押认股权证和备兑认股证)、可转换债券(Convertbles)、利率上限(Caps)、利率下限(Floors)、利率上下限(Collars)等等。3.按照金融衍生产品自身交易方法及特点,可分为:(1)金融远期(Forwards),指合约双方同意在未来日期按照固定价格交换金融资产的合约。金融远期合约规定了将来交换的资产、交换的日期、交换的价格和数量,合约条款因合约双方的需要不同而不同。金融远期合约主要有远期利率协议、远期外汇合约、远期股票合约。(2)金融期货(FinancialFutures),是买卖双方在有组织的交易所内以公开竞价的形式达成的,在将来某一特定时间交收标准数量特定金融产品的协议。主要包括货币期货、利率期货和股票指数期货三种。(3)金融期权(FinancialOptions),是合约双方按约定价格,在约定日期内就是否买卖某种金融产品所达成的契约。包括现货期权和期货期权两大类,每类又可分为很多种类。(4)金融互换(FinancialSwaDs),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按共同商定的条件,在约定的时间内,交换一定支付款项的金融交易,主要有货币互换和和利率互换两类。这四类衍生产品中,金融远期合约是其他三种衍生产品的始祖,其他衍生产品均可以认为是金融远期合约的延伸或变形。要说明的是,由两种、三种甚至更多不同种类的衍生产品及其他金融产品,经过变化、组合以及合成等方式,还可以创造出再衍生产品和合成衍生产品,使衍生产品可以无穷出现。如由期货和期权合约组成的期货期权(OptiononFutures);由期权和互换合成的互换期权(Swaptions);由远期和互换合成的远期互换(Fowardswaps)等。在衍生产品风波不断的情况下,衍生产品仍获得了巨大发展。国际金融市场上已知的金融衍生产品已有1200多种,未清偿名义本金额超过20亿美元。美国期货业协会发表了全球41家期货交易所的130种合约的数量统计报告,提到17种货币。目前一些大的金融机构几乎能根据客户的任何特殊要求“度身订造”任何品种的衍生产品并为之创造市场,所以今后衍生产品的品种还将不断增加。同时,各种新兴的衍生产品交易场所在世界各地相继建立,目前,全球有50多个交易所在进行风险与收益的衍生交易,场外交易更是不可胜数,参与者也遍布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三、金融工程技术的分类 金融风险从金融工具的角度看包括外汇风险、利率风险、股权风险、商品价格风险、金融资产流动性风险、交易风险、操作风险、定价模型风险以及其他市场风险。由于金融风险具有全面的渗透性和冲击性,研究、创造和运用金融工程技术管理金融风险便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金融工程技术的运用大体可以概括为套期保值、投机、套利和构造组合。1.套期保值交易技术为了固定资金的价格,在期货市场上得到一个预先确定的利率,投资者可根据自身特定的条件,选择两种手段中的一种来进行套期保值、多头套期保值和空头套期保值。固定利率有价证券价格与市场利率的反比关系决定了利率下跌的预期者运用多头套期保值,利率上升的预期者作空头套期保值。假如某个交易者手中持有固定收益的有价证券,而且他不得不出售这些有价证券来保证其资金的流动性,为了防止利率上升而使有价证券的价格下跌,该交易者即通过出售利率期货合的方法即做空头套期交易,来固定有价证券的价格。如果利率果然上升,那么该交易者在现货市场上的损失可以由期货市场的盈利来补偿,如果利率未涨反跌,他亦可用现货市场的收益来抵补期货市场的亏空,从而有效地将收益固定在目前较高的水平上。与此相反,假如一个交易在将来某一时期有一笺收入打算投资于有价证券,但他担心如果到期利率下跌会使有价证券的价格上涨。为保险起见,他可以先买进利率期货即做多头套期保值,如果利率果然下跌,他便可能在期货市场上得到盈利,用于弥补现货市场的亏损,如若利率没跌反升,利用现货市场的收益来充抵期货市场上的损失同样可以保证该交易者维持一个较小的投资成本。2.套利交易技术套利交易充分利用衍生工具的杠杆效应,组合复杂的交易策略,具有创造排除其他方式风险的能力。套利交易大致可分为三种形式;①跨月套利交易。这是一种利用同一交易所同一种有价证券但不同交割期限的期货价格的差异而进行的交易活动。它又分为牛市套利和熊市套利两种。牛市套利交易利用远期期货合约价格上涨幅度快于近期期货合约上涨幅度,或远期期货合约价格下跌幅度小于近期期货合约下跌幅度,来进行买空近期期货,并卖空远期期货的对冲交易。与此相反,熊市套利交易是希望远期期货合约的价格上涨幅度大于近期期货合约的上涨幅度,或近期期货合约的价格下跌幅度大于远期期货合约的下跌幅度,从而卖空近期期货合约,并买空远期期货合约。②跨品种套利交易。跨品种套利交易是指在买进某种有价证券期货合约的同时,卖出另一种有价证券期货合约,以期利用不同的有价证券期货之间的价差获取利润。例如大额定期存单期货与短期国库券之间的价差,当预计定期存单价格的上升幅度高于短期国库券时,买进定期存单期货,同时卖出短期国库券期货,反之亦然。③跨市套利交易。在不同的交易所同时进行两种类似有价证券,但交易方向完全相反的交易。在芝加哥期货市场买进(卖出)长期国库券,同时在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卖出(买进)美国长期国库券期货,以期利用两地的价差来赢得利润。3.组合分解交易技术组合分解交易技术是金融工程的一项核心技术。国际金融衍生工具主要是利用不同市场和不同商品之间所产生的价格差别,以寻求最大收益为目的,通过不同的组合而形成。从理论上讲,金融市场间的各种价格应该是均衡的,但是,由于存在着市场交易中的不同需求和套利等诸因素,往往使市场中的各种价格暂时偏离均衡,因而为套做交易提供广阔的环境和空间。采用组合分解技术,可以利用基本的金融产品(包括基本的原主产品如股票和债券,也包括基本的衍生产品如远期协议、期货、期权、互换等)作为零部件来组装成具有特定流动性和收益/风险特性的金融产品,也可以进行分解,更可以在分解后加以重新组合,从而为收益/风险在市场的流动转移和重新配置提供强有力的手段。如果现有的金融产品所带有的风险是市场参与者无力承担的,采用金融工程的分解技术可以变得能够承担;如果现有产品的风险是市场参与者不愿接受的,采用金融工程的技术可以设计出符合他们的收益/风险偏好的新产品来。组合分解技术本质上就是“复制”技术,也就是无套利分析方法的具体化。信息技术和工程方法论对金融工程的支持,一定是通过现代金融学自身的方法论起作用的。离开了金融学自身的方法论,其他方法论在金融领域的作用也就失去了依据。组合分解技术一般有:资产证券化—现有金融资产的集中与分割技术,用于规避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现金流收入的资产的风险;金融远期、掉期、互换组合技术,常用于利率、汇率风险管理;期货套期、套利与投机技术,常用于商品现货、股票、债券与现汇的未来价格的风险管理;期权套期与套利技术,可用于现货、期货、股权的风险管理;资本组合与分解技术,常用于企业资产负债管理;资产重组——资产的组合与分解技术,常用于企业收购与兼并;投资组合技术,常用于证券投资基金的风险管理;金融风险的度量技术与模型,通过对风险的度量,可对已有的组合作出改进。在国际上,大部分衍生产品都是通过现货与期货、期货与期货、期货与期权、即期与远期之间进行的组合套做交易。对于一个看跌行情,可以采用四种组合交易策略防范其标的物价格下降的风险:卖出期货合约,买进看跌期权,卖出看涨期权,卖出期货合约同时买入相关期货看涨期权。对于一个看涨行情,也可以采用四种组合交易策略防范其标的物价格下降的风险:买进期货合约,买进看涨期权,卖出看跌期权,买入期货合约同时卖出相关期货看跌期权。对于一个混沌的行情,可以有三种组合交易策略防范价格剧烈波动的风险:买进双重期权;买入期货合约,卖出看涨期权,同时买进看跌期权;卖出期货合约,买进看涨期权,同时卖出看跌期权。 四、金融工程的发展趋势 总结:金融工程的技术特征可以概括为信息化、数量化、工程化与智能化。通讯技术的发展使世界金融市场通过信息联成一体,软件技术的发展则使计算机与通讯技术更直接、更充分地服务于金融工程。各种大规模的计算和分析软件包(包括近似计算和仿真计算)为金融工程提供了开发和实施各种新型金融产品、解决金融和财务问题的有效手段。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技术在信用分析、市场模拟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研究和应用成果。金融工程是围绕着金融产品的创造和实现展开的,而金融产品的推出和改进,又都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发达国家的金融工程活动,已经发展到“量体裁衣”地提供金融产品。进入二十世纪90年代,金融工程向商业银行业和保险业全面渗透。金融工程为商业银行控制和管理信贷风险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新技术和新工具。由于运用金融工程方法可以进行各种金融资产证券化业务,使金融机构有效降低经营风险成为可能。由于金融工程可以设计、开发出各种新的转移和重新配置风险的技术和工具,在保险业对巨灾保险也成为现实。随着金融工程的发展,保险业务和资本市场的投资业务之间的联系也愈来愈紧密了,保险公司的业务技术,也由主要依赖负债项下的精算转向资产项和负债项综合的风险管理。除了传统的远期、期货、期权、互换等衍生金融产品外,现代的金融工程师们又开发出许多新的投资工具。如“高收益”的共同基金、货币市场共同基金、Swap系统以及回购协议市场等等。又如通过诸如重新包装和超额按揭等极其巧妙的办法,开发出了将高风险投资工具转变成低风险投资工具的系统。与此同时,为控制有可能产生的更为复杂的金融风险,金融工程师又开发出更为完善的金融避险技术。金融工程发展的进一步趋势是在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制造(CAM)的技术的基础上,向计算机集成制造(CIM)方向发展。目前,国际上的一些金融学家,不仅利用金融市场的实际数据开展实证研究——发展实证金融学,还设想通过建立实验室环境来试验各种新设计和开发的金融产品——发展实验金融学。 金融工程论文:金融危机中的工程造价详单探讨论文 论文关键词:建筑施工工程造价成本控制降低成本 论文摘要:在国际经济危机下严峻形势下,作为建筑工程造价人员,要加强施工管理,科学组织施工,严格控制工程造价,分部编制预算对降低工程成本有指导的意义,关键在于搞好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并要做好竣工结算工作。 在国际经济危机的严峻形势下,企业生存有了压力,如何控制建设工程预、结算工作是当前重中之重,其中工程预算是确保预算投资规模约束在可行性研究、概算投资规模以内的准绳,工程结算则是衡量工程实施过程是否受控的直接指标和办理财务决算的依据。以下是这些天我根据自身工作性质学结的几点体会: 一、加强施工管理,科学组织施工,严格控制工程造价 目前施工阶段的问题:⑴施工单位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目标制定不合理,缺乏科学性和先进性;⑵材料价格管理方法落后,材料采购、储存量计算不科学,不能很好地掌握采购时机,由于建筑市场目前还比较混乱,材料采购价格失真,也使占建安工程成本60%~70%的材料费难以控制。⑶在施工组织方面,多数施工企业还一直沿用老办法,现有的人、财、物没能得到合理配置与利用,造成大量浪费,从而导致工程造价提高。⑷施工单位从自身利益出发,通过设计变更,增加工程量或追求较高利润。 根据这些通病,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制定先进合理的工程造价控制目标,定期进行工程造价实际值与目标值的比较,找出偏差,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以保证工程造价控制目标的实现。 (2)材料价格是影响建筑产品成本的重要因素,严格控制材料价格是降低造价的有效手段。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基础上,严把材料价格关,力争把材料价格控制在最低水平上。 (3)每个工程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对各种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上、经济上的对比分析,从中选出最合理的方案,以达到资源最佳配置和组织,从而降低工程造价。 (4)做为建设单位我们一定要严格控制设计变更,规范设计变更程序,对必须变更的工程要先做出工程量和造价的增减分析,经设计单位审查签证,发出相应的图纸和说明后,方可发出变更通知,调整原合同确定的工程造价。 (5)加强项目总体管理避免发生索赔。项目实施过程中要预防承包商索赔事件的发生,这也是控制工程造价的一个方面。就目前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而言,承包商提出索赔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最终目的归结到费用的增加和工期的延长。而工期的延长往往伴随着工程费用的增加。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工程的总体管理,规范行为,对于控制工程造价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6)做好施工阶段投资控制中各有关方面因素的归集整理工作,为顺利进行竣工结算准备完善条件。施工期间工程造价控制属于过程控制的范围,此期间各环节控制点的工程计量、签证、变更及索赔的核定在竣工结算时需重新归集汇总。只有处理好在施工过程中各类费用的归集和整理,才能对于竣工结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要做好工程造价资料的收集工作,建立造价资料积累制度,实现该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管理系统化。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二、分部编制预算对降低工程成本有指导的意义,关键在于搞好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 1、开工前的预算书是根据图纸计算得来,而施工过程经常会出现设计变更(或洽商变更)等偏离图纸的情况,因此,需对设计变更(或洽商变更)重新计算,并修改原预算书相关内容,始终保持施工预算的可依据性和指导性。 2、依据施工预算书及施工组织计划,有效控制施工过程。 3、项目完工,对比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找出差距,分析原因,为以后成本管理积累资料。 通过以上三阶段的实施,使成本处于全过程的监控之下,即使发生偏离标准成本的情况,也会因为能在发生环节及时发现,而避免了成本失控的进一步扩大,使成本损失限制在最小程度。 成本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仅靠某个人或某个部门,根本无力作好此项工作,因此我认为应该提倡全员参与、人人有成本意识,提倡将施工环节进行分解,成本控制落实到每一个环节。 从整个工程的实施过程和项目投资控制看,前期准备阶段在整个建设项目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从资金使用角度看施工阶段实质才是资金发生密集流动的阶段。此阶段除施工的进展发生建设直接费用外,大量的投资资金通过施工的环节不断物化,最终形成固定资产,实现项目投资。 三、基建工程竣工验收决算是重中之重 已经竣工使用的工程未及时办理竣工验收手续,影响投资效益提高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1.扩大了基建投资支出。工程建成使用后,因为没有办理交工验收,所发生的维修费及其他费用都在基建投资中列支扩大了建设支出。 2.不利于固定资产的管理。由于没有及时竣工结算工期拖长,大量资金积压在建设过程中,由投资而形成的固定资产比例降低,工程竣工使用后由于未办理竣工验收手续,单位对各类固定资产究竞有多少心中没数,影响了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 3.竣工结算存在的问题:施工单位编制工程结算书普遍存在冒算多算、高套定额单价、高套取费标准等提高工程造价的现象,通过调核算对比资料显示,对施工单位的结算审查核减率一般在15%~25%。竣工结算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一关,若不能严格把关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它也是维护企业经济权益的重要环节,也是核算一个工程成本和利润的重要依据,因此,一定认真、合理、严谨的态度配合、支持审计单位,为搞好结算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总之,工程造价投资控制涉及到工程建设的诸多方面,它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每个环节紧密相连,因此只有提高自身的素质,努力学习多学科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处理实际问题能力和判断能力,通过领导和同事的帮助支持下,促使自身工程造价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为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做一份贡献。 金融工程论文:金融工程中的复制与创新研究 摘要: 金融工程是当今金融体系构成的核心要素,它的技术理论和组合模式是按照既定规则和需求标准延展的,其中复制与创新技术对金融工程的发展有很大助力帮助。作为可以发挥重要社会价值的金融产品,复制可以把操作行为和内容无限的叠加,充实金融工程,创新可以创造多种衍生工具,统筹规划、管理金融工程的现金流,两种技术相互配合是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故此,金融工程课题研究和项目发展时,通常会将复制、创新技术结合讨论。 关键词: 金融工程;复制与创新技术;研究影响;应用问题 为明确指明、论述金融工程中复制技术和创新技术的应用问题,笔者选取五个金融工程的管理要素,以股票、债券为基础的金融衍生工具,远期合约、期货合约、互换合约、期权合约、无风险债券。几个管理要素共同组建金融工程,履行、支配技术,一般分为同种元素组合、异种元素组合两个方向。元素构成是多种方式、途径的,经过各元素的沟通、拆解、分散组合,可以形成复杂的金融工程,故而形成繁衍、创新的态势。 一、同种元素组合的复制与创新技术 1.买卖空一种期权因针对一种金融元素,所以它的组合创新较为基础,复制路径也较为单一。以期货为例,仅买卖空同种期货也可以在管理上实现技术创新,如:在低价购买期货后,期权如果看涨,可以在价格高的时候卖空获利。利用金融市场的价格差,对期货围绕期权进行买卖交易,是一项分析技术,也给期货、期权交易带来了一定的创新空间。买时的期货价格,和期权涨幅在不同价格位置时的买卖交易,会形成多个组合,这也是为什么复制技术必须要结合创新技术才可发挥最大利益影响。对于单一一种期权交易来讲,复制与创新技术的应用价值体现在它可以在不影响期权自身性质的情况下,将期权的价值浮动和性质变化反应在表格和图像信息中,在组合排列中寻找可能突破、发现的价值契机。 2.买空一种期权、卖空另外一种期权同样也可针对两种期权进行单一买卖空一种期权形式,做管理形式创新,与上个例子不同,这种交易方式是需要看多项指标的,除了基础性的期权价格、期货容量,以及涨幅变化等,还需要考核评价买卖数量的大小变化,之于金融交易风险的改变。如:卖空的看涨期权数量少于卖空的看跌期权数量,则会获得非标准的落实期权,交易获利会变小,甚至有赔本的风险,它也同样遵从了复制管理技术,但并没有有效的利用创新技术进行期权交易买卖的宏观调控,致使在管理上地位变得被动。对于一对一的期权买卖交易来讲,复制与创新技术的应用价值体现在它可以为交易者提供多种交易信息可能,因为复制与创新技术的行为操作是系统自发和原有的,当交易者进入到一种交易环境后,它可以根据提示信息和其他数据依据,科学判断出哪种期权买卖交易是存在最大获利空间的。 3.期权内部元素组合创新当前,金融工程推崇的是利用改变期权内部要素进行组合创新的技术管理方式,它同样执行了期权在某些要素的指标价值和观察价值,但它并没有拘泥于市场,而是关注执行价格变化对最终交易结果的影响。也就是说,在市场变化时,期权垂直差价的任何改变都会带动一种创新管理模式,各元素的组合排列、管理交易是自由的。这样一来,即便是买卖空一种期权,还是多种期权,可创新所谓的水平式价差期权都存在,且会跟随交易意向和行为的改变而改变。 二、异种元素组合复制与创新技术 与同种元素组合复制与创新技术,金融工程中的多样化元素可指代、改变各种现金流,帮助金融市场构建新的市场,即便这个市场是没有常规形态和标准结构的,只要它在变化中存在就可以被复制与创新技术利用。技术原则是,以复制技术为基础平台,创新技术为基本思路,科学选择与创新相关的衍生工具要素,就可以构建不同种类、效益价值的组合。 1.平价等式复制创新以组合A、B的形式,确定组合内容,如下:组合A:(S、Pe(S、T、E));组合B:(Ce(S、T、E),E(1+r)-T)其中T表示最终的验证日期,组合A、B分别表示期权的各种元素,如果投资者可以理性的判断金融市场的变化趋势,在交易和买卖之初便可以对这两种证券进行多样化的组合排列,并以平价复制的方式,查探股票、期权等元素在看涨期的买卖价格变化是怎样的。运用第二个公式,可以找出无风险证券或风险指数少的证券,以E为代表,同时,同时还可以得到多种评价指标,以Ce、Pe为代表,因为金融工程的交易业务有很多,如果想要多头复制的话,也可以改变复制公式的计算方向,全部以“复值”表示,这样一来,可以获得更灵活的组合元素方式。 2.债务工具附加指数化创新除了在金融交易上的优势之外,异种元素组合复制与创新技术还可以在债务工具附加指数化表达上丰富、创新评价依据。如:如果衍生工具的表意不清,种类不明,金融工程可以利用元素间的组合排列,在远期合约、期权、互换等元素中找到价值浮动变化的依据以及一些利率问题的发展趋向等,将组合元素及时转化成可以交易、可供参考管理的元素。运用此类及时最频繁的是本金指数化债券和息票指数化债券。债务工具可以在复制与创新技术使用时精准、科学的估算金融交易中各元素的债务性质及表现,它之于金融市场的敏感度是很强的,当市场变化,债务工具马上会做出反应,这样一来,可以避免很多债务信息在金融工程中出现延迟或错误现象。 三、金融工程复制与创新技术发展展望 金融工程的管理维度与运营维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复制与创新技术运用及推行的当下,金融工程已经建立了符合金融市场及管理标准的技术规范及行为标准。诸如上文两小节提到的问题,金融工程的投资信息、管理信息以及相关日常运维信息,都需要利用监督管理、增值服务,规划、约束、控制经营项目的效益空间。也就是说,金融工程的复制与创新技术是具有一定效益空间的管理型技术行为,它直接关乎、影响着金融工程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效益性。 1.丰富技术的构建要素前期审核、信息收集整理、评估和分析是金融工程复制与创新技术构成的三个基本构建要素,当金融市场偏向、侧重于某种元素的效益价值的时候,金融工程便可以利用复制与创新技术,围绕三种构建要素,拟定科学、安全,以及高效的组合运营计划和方案。还是以期权为例,企业资金支撑能力稳定的情况下,依靠复制和创新技术先拟定出同种元素组合种类及运营模式后,再拟定出异种元素组合种类及运营方式,结合对金融市场期权资本价值的浮动变化评估结果、风险评估结果等内容,填充各构建要素的条件规定。如此做,可以利用复制与创新技术填补、完善期权组合及管理在金融市场中信息交流的不对称、审核困难、验证周期长等问题。 2.延展影响技术效果的影响因素当前,复制与创新技术已经成为了影响金融工程未来发展态势的关键技术,它的一大优势在于它可以让企业进入社会金融体系,融合有利资金,填补企业自身在经营方面的资金空缺,帮助企业实现大规划经济建设,完成预定的营销目标。基于复制与创新技术二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笔者认为,应当研究、分析金融工程在技术研发和使用时的环境与环境是否适合于金融工程当下发展的状态。如果组合决策及管理办法能够获得较大利益,在定期运营时不会遇到过多风险,则营销策略是可以被使用的。依靠复制与创新技术,可以依靠技术间的交互影响、环境与背景的技术影响效果反观、审查金融工程在管理与运营期间的问题和不足,起到了反思的作用。如果资金能量能够满足营销发展;投资成本与业绩的效益价值能够相互配合,顺利进阶,关于金融工程复制与创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才有它的实践价值和意义。 四、结论 总而言之,金融工程可以引用、推广复制技术与创新技术的领域和空间还很大,特别是在当前我国金融体系建设还不完全、成熟的现在。依靠金融市场的多元变化、金融管理技术的更新换代,对金融市场资本的监管与维护,金融业务的丰富与优化,都有很大帮助。当前金融工程的复制与创新技术已经开始改变了金融市场的日常运营形态,相信未来金融发展会更加科学、安全。 作者:吕娜 张小峰 刘娜娜 单位: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金融工程论文:金融工程人才培养制度改革思考 摘要: 金融工程人才培养应以应用技能操作型为目的,针对地方财经类院校金融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特点,通过分析金融工程专业教育应用性的特征,提出了几点建议,如着重培养金融工程专业学生的潜在能力和操作技能,加大数理金融建模和数据处理能力的训练。在此基础上,把握好案例分析、实验课的训练和金融工程实验室的建设是提升金融工程人才竞争力的关键,提高专业知识运用和操作能力核心在于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联合并实践。 关键词: 金融工程人才;培养制度改革;地方财经类院校 一、引言 金融工程学是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发展起来的,是一门新兴综合性交叉学科。金融工程一出现,就受到理论界、实务界、监管当局的高度重视,被称为“金融业中的高科技”,并且正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应用。最早提出金融工程学科概念的学者之一是JohnFinnerty,其在1988年认为,“金融工程包括新型工具与金融手段的设计、开发与实施,以及对金融问题给予创造性的解决”。国际金融工程师学会常务理事JohnF.Mar-shall在1992年对金融工程的研究范围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指出“新型和创造性有三个层次的涵义:指金融领域中思想的跃进,其创新程度最高;是对已有的观念做重新的理解与运用;是对已有的金融产品和手段进行分解和组合”。目前层出不穷的新金融工具的创造,大多建立在这种组合分解的基础上。英国学者洛伦兹•格立茨(Law-renceGalitz,1998)认为,金融工程是“运用金融工具重新构造现有的金融状况,使之具有所期望的特性(即收益/风险组合特性)”。金融学和金融工程学跟力学和建筑工程学有一定的类比性,力学是规律,而建筑工程学是用力学解决工程的问题,同样,金融学是研究金融学中的现象和本质,是规律性学科,而金融工程是借助于计算机手段、金融模型来解决金融问题,综合性、实践性更强。金融工程学科的涵义,在于综合采用各种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方法(如机械工程用到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方面的技术,金融工程用到信息处理和人工智能方面的技术),创造出各种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并创造出为设计、开发和实施这些产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技术方法。 金融工程的快速发展是与金融创新有关,近年来,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健发展和对外开放,金融创新发展的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股指期货、ETF期权、国债期货、利率互换、融资融券等创新衍生工具持续推出,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避险和套利工具,但金融工程方面的人才队伍相对缺乏,影响了机构投资者金融创新发展的步伐。目前国内开设金融工程专业和课程的学校比较多,各有特色,随着应用实践型金融人才需求量的增加,对原有的介绍和传授西方金融工程知识体系改革显得非常重要。传统的金融工程课程教学内容相对单一,缺乏实践环节,更为重要的是实际应用方面的教学比较缺乏。大多金融工程教材内容偏重于数学推理,比较抽象,案例分析比较少,结合现实的可操作性更是缺乏,对金融工程战术方法重视不足,操作性不强。特别是目前地方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金融工程教学很难适应社会对金融工程类人才的需求。一般财经院校在金融工程专业发展上侧重于对理论金融和宏观金融问题,而对微观金融、财务管理等重视不够,财经类院校强调的宏观金融与金融工程的微观实践特性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这加大了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难度。金融工程本科生教学与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教学改革、课程设置、案例分析、论文写作、能力培养、应用技能、职业素养、就业选择等,本文结合笔者自身近几年在地方财经类大学讲授金融工程专业金融工程课程的经历,结合金融工程专业的特点,从培养应用型金融工程人才的视野,谈一点改革和创新金融工程课程和专业教育方法与手段的体会和思路,同时进行一些心得交流和探讨,侧重金融工程人才的专业能力培养和案例分析以及实践经验的积累,进而提出改革金融工程学生培养模式和提升培养质量的几点建议和看法,以为金融工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地方财经类金融工程本科生培养的特点 (一)培养目标应侧重应用性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大环境下,金融工程人才的培养非常关键。日本是一个创新性国家,受到“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战略的高度重视,特别强调实践领域创新人才的培养,强调产学合作。与传统金融学相比,金融工程具有实践性、创造性、数理性和交叉性等独特的学科特点,金融工程人才培养也应当体现这种特点,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我国金融工程人才的培养不仅侧重前沿性的学术研究,地方性院校更要关注应用型金融工程人才的培养。目前教育部把大学教育分为学术研究性、应用研究性和职业应用技能性,地方财经类院校培养的金融工程人才不同于985和211工程大学培养的学术性金融工程人才,而是以培养应用型技能性人才为主,诸如金融工程产品设计师、期货交易员、基金分析师等。实际上我们知道,专业学术型人才并不是靠培养出来的,而是靠合适的土壤自然发展的,但应用型人才可以通过多种训练来培养,因此,对于地方财经类院校的金融工程本科生培养来讲,选择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途径可能更为适宜。在培养中,把知识的运用、培养专业技能、胜任金融领域的技术岗位工作作为主要目标,因此学生应掌握金融交易技术操作、金融产品设计与定价、金融市场分析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二)金融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应多元化,提升有特色的选修专业课比重金融工程学本科生求学目标不大一致,有的是对金融工程比较感兴趣,有的是为了在金融机构就职,有的是为了将来深造从事金融工程学术研究。因此,金融工程学生培养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课程设置多元化。根据金融工程实务和理论,在考虑中国特色的基础上,重点设置2-3门专业必修课,包含主要金融工程基础理论和知识,提升数量统计方面的课程比重,加大专业选修课程比重,专业选修课体现了学校培养特色、学生的兴趣意愿及其特长,以满足学生不同的个性需求,为其发展自身爱好及专长提供广阔空间,如将来有从事投资方面的,可以多选修证券投资、固定收益投资方面的课程,将来从事风险管理的,可以选修风险方面的课程,如此可以提高金融工程专业学生的操作能力,以锻炼其未来就业的适应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专业基础课程强调的是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知识及数学知识和计算机课程,是培养合格金融工程本科人才的基础,如这方面的选修课包括金融时间序列分析、Matlab、C语言程序设计及数据分析等难度较大的课程,这为金融工程人才打下良好的数理基础,有兴趣的、高素质学生可选择这些课程。金融工程是一门交叉性比较强的学科,在课程体系建设上要兼顾科学性和系统性,地方财经类院校在课程设置、专业建设等方面要处理好金融工程与金融学、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课程的关系,处理好金融工程各课程之间的协调性和存在的冲突,重点突出、有的放矢,相应知识点不错漏,也不过多重复,特别是要加大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 (三)加强应用型金融工程实验室的建设和实验教学的力度金融工程实验室是金融工程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和支撑,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化金融工程人才的必要手段和基础手段。金融工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专业训练,需要相应的符合自身特征的金融工程实验室支撑。国内有一批特色的高校金融工程实验室,如“中信清华金融工程实验室”、“国泰安金融实验室”等,这对提升金融工程教学与学科建设水平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金融工程实验室的建设可以提供金融计算和建模方面的数据库,这些实验室主要为学生筹建模拟银行、模拟证券交易中心等实验操作平台,通过基本技能模块可以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金融产品操作技术。国家重点高校金融工程专业实验室在风险预测、建模、仿真模拟及决策优化等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相对重点院校,地方财经类院校由于资金比较困难,对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金融工程实验教学环节相对比较缺乏,在实验室建设上严重滞后,增强实验教学内容是财经院校推进金融工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也符合培养应用型金融工程人才的需求,要为学生创造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环境。考虑到诸多地方经济欠发达的院校在金融工程实验室的建设上并不尽如人意,条件相对比较差,需要多方筹集资金,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分步骤建设金融工程实验室,加强金融工程实验教学相应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配套建设。可见,地方财经类院校应以实验室为平台,加强和实业界的横向联系,服务社会。实践教学中,在实验室模拟实验是关键,应增加实验课的数量,如数据分析应用软件、期货交易及期权交易等实验课程,使金融工程专业的学生能在金融实验室中进行外汇行情交易模拟、期货模拟交易等,并进行计量数值分析、仿真模拟等,为创造性地解决各种实际金融工程问题打下基础。 三、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应着重培养金融工程人才的潜在能力和素质,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众所周知,金融工程人才是一种复合型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全方位素质,地方财经类院校金融工程人才的培养更应加强综合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应是塑造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知识的能力。以往我们对本科生乃至研究生的培养主要在授课环节,认为学生只要学好相关知识即可,其实知识是学不完的,现在我们处在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特别是金融创新的大环境下,金融知识更新更快,学校课堂所学习的知识只是一个基础,很难解决学生将来所需的知识,因此,关键是要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思路,要会举一反三,质疑现有答案,能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可见,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的能力非常关键,会学习是最重要的能力,终身学习可能是金融工程人才将来面临的现实。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理性思维及辨别分析能力更是关键之中的关键,对于现有的知识和理论,学生更应该找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在众多的观点中要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认识,要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辩解是否的能力。可见,培养金融工程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是本科阶段的核心竞争力,也是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 (二)加大对金融工程人才数理金融建模和数据处理能力的训练现代金融就是一个金融信息、数据处理加工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培养金融工程人才的整合金融信息的能力,在认识金融运行规律的基础上,对各种金融信息能力加以识别、处理、整合和加工,剔除冗余信息,得到有效信息和数据,为金融投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和方案支撑。我们知道,金融工程学的研究方法很多,包括数量计量经济模型分析、预测决策分析、数据处理加工、模拟、应用编程、案例分析等方法,这些方法和工具使得金融工程学具有了科学性和严谨性。对于金融市场的预测,不仅要关注金融数学建模,也要关注投资者的心理行为。正是由于金融工程学涉及复杂的数学建模和数据处理,需要加大对金融工程人才数理建模和数据处理能力的教育,这方面的课程可以加强,或通过专题讲座,或聘请校外在这方面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授课,充分运用计算机等现代科技手段促使学生数据处理能力的提升,进而使金融工程专业学生具有一定的金融分析、数学建模、编程应用和信息处理的能力。 (三)把握好应用金融工程人才的质量关的核心是提升其案例分析和产品设计以及操作能力案例分析和金融产品设计是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环节不可或缺的一个要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可以说应用型金融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实际上是看学生案例分析的能力,产品设计的创新能力,以及相关实务的操作能力,案例分析和产品设计体现了对金融工程专业理论应用的认识能力和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价值,产品设计是否符合市场的需求验证了产品设计是否成功和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在这方面导师的作用非常重要,可给学生配备专业导师,具体个别指导。要提高学生金融工程产品设计的质量,关键是要选好产品素材,是何种结构性产品,固定收益类或权益类,一般来说,导师理论视野相对比较开阔,对国内金融产品发展动态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可以为其明确选题方向,同时在设计思想、定价方法等方面引导学生,这样可以提升其学习能力,锻炼其多元化的思维能力。另外,金融工程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一种可能性是来自专业导师的课题,一种是来自导师的交流和学术思想启发,也有是来自多方交流而产生的火花,当然这需要专业导师在平时多与学生交流,多做一些研究,参加相关方面的训练,有利于学生顺利成长。学校和学院可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出台相应激励政策,特别是在高年级阶段,学校可让学生独立选题,然后汇总,在其中优选一些课题进行资助,即“金融工程论文案例设计卓越优先项目”,也可与毕业论文挂钩,挖掘具有应用技术潜力的金融工程人才。当然,学生在学习期间,可有一些高标准严要求,例如参加校内外专题研讨会、鼓励学生进行专题调查等,鼓励金融工程专业学生积极参与“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模拟炒股炒汇大赛”、“金融案例大赛”、“模拟期货交易大赛”等与金融工程专业密切相关的科技竞赛活动,从多角度来提升应用技术能力,以促使学生案例设计和毕业论文质量的提升。可见,完善以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应用型金融工程人才评价培养机制,以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金融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是推动地方财经类院校金融工程金融学院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的关键。案例教学中,可采用情境教学法,教师给定案例情境,让学生模拟股票投资、期权期货交易等,从而使学生把知识运用到于实践中,可邀请校外金融机构专业人员参与活动。笔者在地方财经类院校金融工程专业讲授金融工程课程时,对金融工程专业班的学生进行了股指期货模拟大赛,给予学生500万初始投资,在一个月时间里进行实时行情模拟操作,结果在53位参加者里,最终资产在500万以上的有23位,最高的为582.769万元,收益率为16.55%,而亏损的高达30位学生,最高的亏损率72.83%。我们让参赛的各位同学在模拟操作后写一个报告,由3位老师打分平均得到报告分,再根据模拟收益率换算成操作成绩,按照报告60%和操作成绩40%权重平均,得到每个学生的综合评分,只有一个同学在90分以上,85分以上的也只有5个。可见,学生的理论与实践与我们的预期有一定的差距,实践操作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升,这样的模拟大赛应该多举办,才能教学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应发挥专业导师和授课老师的引导作用,我们知道,人才成长更主要的并不是其所学的知识,而是取决于专业素质和品德修养。因此,老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应用技能培养,也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科学学风,培养学生具有开拓进取、团结协作的精神和金融诚信。可见,由于专业导师与学生接触较多,不仅传授专业知识,也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做到言传身教,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思想品质,影响、启发和勉励学生在道德和专业技能方面都得到提升。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是,金融工程人才应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在人际交往方面具有亲和力,善于同客户、监管部门交往,因此培养学生的人际协调与合作能力也非常关键,这需要专业导师的言传身教,亦师亦友。 (四)提高金融工程学生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核心在于加强与实践部门的联合,促使产学研一体化金融工程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指其对金融市场敏锐的观察能力、系统的分析能力、较强的操作能力和领悟能力等,可见对于金融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其关键是要培养其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如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设计与定价,可鼓励学生多到银行业务部门实习,以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技能。当然,在课堂教育方面,应采取开放式办学模式,灵活调整课程设置,聘请金融界专家开设专题讲座,或部分应用课程让金融行业内专家授课,注重务实创新,密切结合前沿理论和金融实务,既开阔了学生视野,也增强了其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和思想处于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最前沿。也可要求金融工程专业学生围绕金融工程热点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如理财产品的问卷调查,并结合毕业论文选题和案例设计进行专题考察和调研,参加相关专题会议。可见,在金融工程人才培养改革中,应强调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做到产、学、研相结合,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金融工程人才,加强学生的实践环节,根据学生兴趣和职业生涯要求到银行、保险、信托、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或其他部门调研和实习,并交流相关社会实践体会,如喜欢权益投资职业的学生可到基金公司实习,喜欢做信贷的学生可到银行部门实习。由于高校老师相对封闭,对金融机构缺乏了解,使得高校教师不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教师教学与金融实际工作相对脱节,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前途。因此,需要一方面聘请金融部门的相关人士担任“实践导师”,另一方面也可鼓励老师与金融机构的联合课题研究,也可建立实习基地等加强与金融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强化校外金融工程培训,在应用型金融工程人才培养中,校外金融工程培训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加强校外金融工程实习基地建设,应以金融机构为依托,尽可能地与各类金融机构及企业联合,建立企业、学校“双向互动”的实习基地,多渠道和多路径培养金融工程人才的实践能力。 四、结论 基于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和个性化需求,对金融工程专业学生的教育更多的是创造良好的教学学习氛围环境,促使课程体系改革,加大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而不仅是传授知识,加强案例设计、模拟操作和应用环节的培养,发挥专业导师的引导作用,促使学生到金融部门实习和调研,培养市场导向的应用型金融人才,按照“知识+能力+品德”的目标,探索地方财经类院校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育人模式,从多元化的视野提升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在市场的竞争力。 作者:赵旭 单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管理学院 金融工程论文:金融支持菜篮子工程调查 一、金融支持化隆县、循化县“菜篮子”工程现状 (一)产业显“特”、类多面全近年来,化隆县已经形成甘都镇水车村地膜辣椒;群科镇团二的大棚韭菜,日兰的西瓜;团二、向东等村的水产养殖;牙什尕镇下一村的设施蔬菜;谢家滩西门泉的大棚蔬菜;卡力岗山区的土鸡和东西部地区的牛羊养殖等一大批地方知名“菜篮子”产品品牌。投放鱼苗199万尾,实现捕捞产量83万公斤,实现产值2704万元。循化县引入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和海之东公司共同成立海东绿港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设蔬菜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技术培训、工厂化种苗、高端蔬菜生产和现代物流中心为一体的高科技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基地,这将成为全省乃至西北地区最大的现代“菜篮子”生产示范基地,也将成为海东农业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海东农业科技新的试验示范高地及沿黄河流域农民增收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训基地。 (二)创新产业、规模提升循化县家庭牧场是依托群众从事牛羊贩运育肥经验丰富、积极性高的优势,由个别牛羊贩运育肥的农户从小规模个体养殖逐渐发展起来的集中规模养殖场,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截至2014年末,循化县建成各类标准化畜禽规模养殖场(区)108个(通过国家级认定的3个,省级认定的45个);规模养殖村46个(其中奶牛养殖村8个、肉牛养殖村11个、肉羊养殖村16个、蛋鸡养殖村3个、肉鸡养殖村4个、水产养殖村4个);适度规模养殖户4426户,牛羊贩运育肥户达到1683户,年繁育牛羊74.24万只,农民年纯收入户均达到4257元。循化县恒祥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是海东地区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牛羊畜棚100间,育肥羊一般保持在3500只以上,牛500只以上,马80匹以上,公司资产总额1565万元,净利润达88万元,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三)调整结构、优化布局“菜篮子”工程的实施,使当地居民四季都能品尝到物美价廉的蔬菜、瓜果和新鲜安全的鱼、肉制品。一是化隆县依托苏只、公伯峡、康杨、李家峡水电站库区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形成了优质鲑鳟鱼和三文鱼养殖产业带,提出“打造万亩水面、百亩养殖、亿元产值”的水产养殖发展思路,规划到2020年发展冷水网箱1850个66700平方米,力争打造全省最大的高原黄河冷水鱼绿色产业网箱养殖基地。二是随着蔬菜瓜果生产结构的不断优化,辖内点状发展的“菜篮子”生产基地开始相互联结起来,形成了以化隆县甘都、群科、牙什尕为主、循化县察汗都斯乡为主的露天蔬菜、设施蔬菜产业带和产业区。三是形成了化隆县卡力岗山区的土鸡和东西部地区的牛羊养殖等“菜篮子”产品品牌区。 二、金融支持“菜篮子”工程的瓶颈分析 (一)缺乏抵押,融资不畅“菜篮子”基地在经营初期一次性投入比较集中,资金需求量大,而其在生产经营中形成的资产都没有产权证,使其大部分投入无法通过资产抵押等方式获得银行贷款,制约了其扩大规模和发展特色产业。“两化”地区水域资源相对丰富,非常适宜发展高原绿色冷水鱼网箱养殖,因资金有限,无法大规模发展冷水网箱养殖,若金融机构在渔业上投入资金,将有助于打造全省最大的高原黄河冷水鱼绿色产业网箱养殖基地。 (二)县域货币资金逆向流动,银行贷款“下乡”积极性不高县域资金逆向流动,“两化”地区除了当地农信社以外,其它商业银行的资金不愿意“下乡”,认为资金下乡成本高,风险大,当地金融机构只是当做抽水机将当地存款发放银团贷款或拆放同业。金融机构“嫌贫爱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使其远离作为弱质产业的农业和作为弱势者的农民,从而使农村金融和政府财政职能界限模糊,以至于没有财政支持农村金融难以启动。化隆县牙什尕特色果蔬种植产业园是化隆县蔬菜、瓜果、花卉温棚种植基地,所有产品在当地销售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广阔,近年来总投资2800多万元完善了园区土地流转、水利水电和保温设施,但发展规模种植园和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还需投入大量资金,园区负责人表示要想扩大成一个标准园区至少须投入资金6000万元。 (三)贷款期限与生产周期不匹配农牧业贷款循环周期长,投入大,资金回笼期限长、收益较低。而目前银行农业贷款都是为期一年,利率基本为基准利率,额度是根据小微企业的信用状况和资金实力而定。如:一头牛的出栏周期主要看品种和饲料,好的品种和饲料如果达到1400斤左右,从出生到出栏至少15个月左右;若买5、6个月的牛犊,也要养殖9个月左右。如果是放牧的一般品种,一般周期都在一年,则产量也只有900斤左右,且买的牛犊必须在3个月以上。也就是说一头牛犊从出生到1000斤,需要15个月左右。由此可见,贷款期限和生产周期严重不匹配,极大地限制了畜产品的发展,使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无形中降低了产量,增加了成本。 (四)土地流转不畅,难以实现土地集中连片一是由于土地稀缺性更加明显,导致农民惜租,土地转,出户减少,与老百姓沟通不畅,扩大基地规模受限。二是土地集中连片困难,流转的土地,往往交通不便、农田基础条件差,难以做到集中连片。三是农民对土地流转积极性不高,宁愿委托给亲朋好友耕种也不愿流转。 (五)品牌意识不强,缺乏市场竞争力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一旦接受质押,企业的业绩、经营方针和经营者素质都会使商标价值发生巨大波动,从而银行承担风险的因素就变多、变大。化隆、循化县属于少数民族贫困县,品牌意识薄弱,而品牌的力量不仅仅可以吸引商业银行的投资,还能够增强市场竞争力。 (六)风险保障机制滞后,导致金融支持弱化小企业往往是资金有限,信用评级低,甚至有些企业是第一笔银行贷款,尚未属于评级客户,担保物又不足,担保体系不完善,贷款难上加难。加之经营者保险意识不强,农业保险的法律法规及组织体系也不够完善,面临的市场风险较大,影响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积极性。 三、措施建议 (一)借鉴循化县“三加”创新信贷模式,助力形成农牧渔业标准园借鉴循化县家庭牧场的“三加”信贷模式,探索建立“信用+担保公司+农业园区”、“信用+担保公司+家庭牧场”“信用+担保公司+渔业示范园”的农牧渔业信贷模式。通过增加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降低利率浮动区间,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缩短贷款审批时间,简化贷款流程,如对于新成立的企业,免去其提供近三年的财务报表等程序。在还款方式上根据贷款期限、生产需要、经营周期的不同,和借款人协商选择还款时间和形式。 (二)创新开发“菜篮子”信贷政策,使政策产品化,做到“一行一品”放宽农业贷款审批权限,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发展,完善金融服务体系,覆盖由于成本、风险与收益不匹配而不愿涉足的刚起步的“菜篮子”小企业。加强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优化“菜篮子”主体发展的金融环境,引导辖内涉农金融机构不断增强服务功能,创新性地开发适合当地“菜篮子”工程的专项信贷指导政策,并实现政策产品化,确保做到“一行一品”。并鼓励金融机构对信用度高、资金周转量大的“菜篮子”生产基地发放信用贷款。 (三)加大沟通,建立土地流转配套信贷政策一是加大宣传,提升土地流转在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带来的实惠。二是结合流转行为与相关农业产业链条的打造,发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和农村房屋抵押信贷业务。三是企业主合理布局农业产业,做大做强具有自身优势的主导产业,引导土地向规划的产业流转,确定好自身的农业生产模式。四是相应的金融机构适时地对“菜篮子”工程进行扶持与推动,扩大“菜篮子”基地扩建规模,及时解决“菜篮子”工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四)小投入橇动大资金,巧用建行“助保贷”惠及“菜篮子”县域金融机构应将循化县“菜篮子”实施基地的小微企业纳入“助保贷”业务平台,体验新型信贷产品带来的好处,从中筹集资金,拓宽融资渠道,缓解“菜篮子”工程融资难的问题,促使其又好又快的发展。 (五)建立风险保障体系,最大限度分散风险一是加强对实施基地农民的农业技术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其科学种养殖水平。二是开发适合当地“菜篮子”发展的保险品种,建立健全“菜篮子”工程发展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三是完善当地农业保险法律法规。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化隆县支行课题组 单位: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通讯专业论文:做专业发展型班主任,不做“保姆”和“通讯员” 摘 要: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必须从“保姆”、“通讯员”这样的角色中摆脱出来,向“专业发展型”转变。本文中,笔者结合实际,反思自身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身从沟通交流能力、组织管理班级的技能、知识能力和科研工作多个方面向专业型班主任发展。 关键词:班主任 沟通能力 管理能力 知识能力 科研工作 2014年9月,怀着激动又忐忑的心情踏上教师这个工作岗位,从实习期一年的副班主任到现在的初任班主任,笔者自认为已经掌握了班主任的一些工作方法,认真执行学校要求的各项班务工作,信心满满的认为只要有热情,有一颗责任心的就能成为一个好班主任,但往往欲速则不达,带班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不少问题,让自己陷入了“保姆”和“通讯员”这样的角色中,被动又缺乏独立性,这应该也是大多数适应期的班主任都会遇到的问题,班级大量的工作都是自己亲自动手去做,感觉自己成天忙得团团转,可是自身又成长了多少呢?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令;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就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学生无时无刻不在对照着这面镜子学习做人。班华教授认为:作为一个班主任,应该有三方面的专业素质,第一是班主任的专业道德,第二是班主任的专业知识,第三是班主任的专业能力。这三大方面就是笔者需要不断完善的,结合自身在适应期的班主任工作,反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思考如何自我突破,提高专业素养,使自己尽快走出适应期,向专业型发展。 1 沟通交流能力 存在问题:面对学生不改不良习惯、学生的改变与我们预期的效果差距很大、一直有学生忘记打扫教室卫生等重复性的问题,笔者都会抱怨:“我都讲了无数次,怎么就是不改”、“家长是不是把教育孩子的责任都丢给我们老师了”等。和学生谈完话后,经常会把自身的情绪搞得很糟糕。 自我反思:面对学生的出现的同一个问题,笔者是说了很多次,但每次说教的方式好像都一样,那对学生而言,是不是相当于只说了一次?抱怨家长不关心孩子,笔者也没有去了解家长的想法,没有多和家长沟通。 改进方法:(1)培养自己的语言能力,在班级宣布一些事情时,语言要鲜明、简练,主张什么,反对什么,泾渭分明;和个别学生谈话时,要用语言去触动学生心弦;开展主题班会时,语言要热情、诚恳、风趣;谈论一些现象时,语言要具有独到的见解,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可以帮助学生明事。(2)增强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要提高的是与学生家长的联系,班主任又是联系学校与家庭的纽带,争取增加家访次数,改进家长会的形式,可以考虑设置家庭联系卡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在家表现状况,防止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 2 组织、管理班级的技能 存在问题:十分在意学生的成绩,认为应该多花点时间在学习上,因此仅仅完成学校要求开展的班级工作;有的工作热情非常高,班级大量的工作或是自己亲自动手去做,做完又会感觉自己怎么成了保姆,什么都要管;没有开展一些教育活动,班级凝聚力欠佳。 自我反思:提高成绩和开展活动之间存在矛盾么?开展的大部分活动只是为了完成学校任务,笔者仅仅要做个通讯员么?开展这个活动有什么意义呢?自己是做了很多事,那这些事真得必须班主任才能做好么?是不是应该多相信班干部? 改进方法:(1)在学期初制定班级计划,尝试写班级日志。计划要考虑本班学生的特点、班级的现存问题和现有的基础;把握班级工作重点,不能学校要求什么就做什么,没有长久的韧性、长远的规划和近期的目标;通过班级日志,记录班级成长,反观班级存在问题,促进班集体的成长。(2)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班级活动。(3)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选了班干部是要用的,不是摆设,要学会指导和约束学生干部,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班级公约定期开班干部会议,私下多表扬。(4)在班级工作中巧妙运用表扬和批评。 3 知识能力 存在问题:作为一名数控专业教师,具备一定的学科理论知识,但实践能力缺乏;作为一名非教育专业毕业的老师,缺少教育教学理论;对学生的心理、行为缺乏预见性,遇到突发事件往往手忙脚乱,不知所措,把自己陷入窘境;面对学生问题,对数采用的是说教,缺乏教育。 自我反思:如何才算是一个优秀的老师?一个优秀的教师如何才能变成一名优秀的班主任?掌握了专业知识,学会了教育教学理论,就能做好班主任工作了么?如何才能做一个跟得上时代的班主任? 改进方法:(1)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要充实,作为数控技术的专业教师,要真正做到理实结合,班主任熟悉专业知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对这个专业的兴趣。(2)教育科学知识是必须具备的,应该看一些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书,了解心理辅导、团队活动等知识,这样有助于更好地洞察学生的心理,从学生心理出发,做到更好的教学。(3)课外知识要丰富,能做到对本专业熟悉了解,对专业外的都了解一些,学生会关注老师是否敏感地捕捉最新的消息,是否掌握现代的教育技术甚至生活技能。(4)自觉走向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参加培训、交流研讨及听专家讲座等方式的业务学习和培训。(5)学会设计教育活动,能认识学生内在的驱动力,在激发各类学生的上进心、荣誉感、学习兴趣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同时做个有心人,积累的教育案例、教育故事。 4 科研工作 存在问题:职业学校,开展科研工作较难,参与的老师较少,做了班主任,每天都会遇到给种琐碎的事情,感觉自己忙不过来。看到有同事在做课题研究,从开始的羡慕到后来的麻木,就用没时间来安慰自己。 自我反思:作为青年教师,就放弃开展科研工作,那今后还有机会么?逃避科研真的只是时间的原因?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有了时间,笔者又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开展科研工作? 改进方法:(1)培养科研意识,对我们日常的教育活动要有一种问题意识、反思意识和概括提升的意识,要意识地将自己学来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研究。(2)积极参与课题,一开始就申报课题是很难的,可以先参与到其他教师的课题中,负责一方面的科研工作,培养自己写材料、看材料的能力。(3)主动申报课题:可以从校本研究着手,例如编写校本教材,结合自己所教专业特点,编写相关课程校本教材。要灵活地挤时间、找时间;大胆设想、小心求证,要敢于突破常规,尝试创新;(4)发表科研论文,也是科研的一方面,作为班主任,笔者可以尝试发表德育论文,把德育案例作为基础,以此来增强自己的信心。 专业化的班主任不是一蹴而就,需要知识和智慧,需要信心和耐心,还需要真心和细心。班主任工作要做好,就必须努力提升班主任这份工作的专业素养,必须将这份工作做到实处,讲求实效。 通讯专业论文:即时通讯工具在提升专业认同度中的应用 摘 要:专业认同教育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促进人才培养的重要切入点。对大学生专业认同度着力关注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多层维度的措施,不仅在认知层面上提升大学生专业认同度,更要在情感层面上提升其专业认同度;不仅通过课堂上的传授,更要在课堂之下走近学生,这也是造就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关键。而网络时代的到来为本科生专业培养提供了多样的创新手段,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注意利用即时通讯工具无疑将对提升本科生专业认同产生巨大的作用,有利于专业人才培养。 关键词:即时通讯 专业 认同 互动 专业认同是学习者在了解所学专业基础上,产生的情感上的接受和认可,并伴随积极的外在行为和内心的适切感,是一种情感、态度乃至认识的移入过程。在以专业教育为主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生专业认同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其专业学习的认真程度。 以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轻化工程专业为例,根据调查问卷数据显示,85%的学生是因为志愿调剂进入轻化专业学习,仅有15%的学生是以第一志愿录取,仅仅只有10%的学生表示是在报考之前就了解专业、喜欢专业。因此,该专业的学生在入学后普遍存在一个专业认同度不高、专业学习目标不明确、专业方向不感兴趣的问题。直接影响到轻化专业学习风气、教学质量,进而影响专业人才的培养。针对这种情况,该专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在操作过程中,发现存在着沟通不及时、交流渠道不够畅通、信息滞后遗失等现象,师生直接的交流局限于专业认知层面的交流,未能真正发挥专业教师教书育人、以身作则的作用。 因此,提升大学生专业认同度需采取多种方式、多层维度的措施,不仅在认知层面上提升大学生专业认同度,也要在情感层面上提升其专业认同度;不仅通过课堂上的传授,也要在课堂之下走近学生;不仅要做好传道授业的基础工作,也要利用新媒体技术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1 即时通讯工具在提升专业认同度方面的可行性 1.1 即时通讯(Instant Messaging) 即时通讯是目前Internet上最为流行的通讯方式,各种各样的即时通讯软件也层出不穷;服务提供商也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通讯服务功能。不容置疑,Internet已经成为真正的信息高速公路。即时通讯软件是通过即时通讯技术来实现在线聊天、交流的软件,目前中国最流行的有QQ、MSN、POPO、UC、LAVA-LAVA等,而国外主要使用ICQ、MSN。随着即时通讯工具的不断更新,通过选择即时通讯来弥补学生管理、专业教育上的滞后性和情感疏离等弱点,是提升学生专业认同度的可行性方法。 尤其是在微信这一新兴社交工具诞生之后,更是对于大学生生活社交学习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语音对讲的手机聊天软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网页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据调查,一种新兴媒体从新生到普及至5000万人,收音机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互联网用了4年,微博用了14个月,而微信只用了10个月。2013年10月24日,腾讯微信的用户数量己经超过了6亿,每日活跃用户1亿,是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 1.2 大学生微信使用的现状 该研究以本校轻化专业学生作为调研样本,由此了解该专业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受微信影响的现状。该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用户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使用的《大学生微信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在四个年级16个班中集中发放,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32份,无效问卷18份,有效回收率为94.8%。同时,还选择了四位使用微信较多的学生进行访谈,调查他们应用微信的内容和基本情况。结果如下。 第一,学生使用微信比例很高。微信在大学生中十分流行。虽然微信推出的时间不长,但知道微信的学生很多,98%的学生知道微信,只有2%的学生还不知道微信。有93%的学生都拥有一个及以上的微信账户,另有3%的学生对微信很感兴趣,但由于手机非智能无法使用。 第二,大部分注册微信的学生每天使用微信。从学生每天平均微信在线时长看,7%的学生每天在线6小时以上,6%的学生每天在线4-6小时,12%的学生每天在线2-4小时,71%的学生每天在线0-2小时,只有4%的学生从不使用微信。这表明,注册微信的学生绝大部分每天都在使用微信。 第三,部分学生在选择交流工具时候开始首选微信。在针对交流软件的选择选项中显示,85%的学生平时最喜欢用QQ,3%的学生最喜欢用飞信,2%的学生最喜欢用微博,10%的学生最喜欢用微信。从联系他人的主要方式看,6%的学生联系他人的主要方式是微信,16%的学生联系他人的大部分的方式是微信。从注册微信学生每天上线时长看,有12%的学生每天微信上线在4小时以上。由于QQ推出的时间很长,在学生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因此其有较好的用户基础。微信是腾讯公司在高度兼容QQ功能基础上的新产品,其除具备普通的文字交流功能外,还具有较强的语音和视频交流功能,必然会得到广大学生的进一步青睐。 调查数据显示,微信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使用率很高,已然成为了大学生交往必备神器,于极快的时间内走进了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因此,如何利用好包括微信在内的即时通讯工具,做好学生专业教育是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2 具体实施办法 为加强学生对于专业的了解、增强学生专业认同度,学院在改善课堂教学调整教学计划等课上教育的同时。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及时更新育人工具,因势利导,利用即时通讯工作做了以下工作。 2.1 依托传统工具,完成信息传递平台,发挥管理职能 依靠QQ、飞信、E江南、学院专题网页,多维度搭建信息传递平台。将年级、专业、班级、各个学生以点对点、点对面形式联系在一个公共平台。当一条信息的时候,通过学校、学院、专业、年级、班级各层面逐一传达,利用QQ、飞信、E江南、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全方位覆盖,纵横交错,形成较为全面严密的信息覆盖网,以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全面覆盖,有利于学生的通知和管理。 2.2 引入新型手法,拓展微信公众平台,发挥服务职能 传统的授课局限于课堂上师生的互动传授,除了少数积极主动的学生,一旦课程结束,课堂的资源和课程的内容随之告一段落。江南大学纺服学院及时引入微信工具,搭建微信公众平台,有助于移动学习的实现。教师可以将文本、音频、视频等多种适合移动学习的材料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群发给自己的学生,也可以通过相关页面将问题的答案发送给特定的学生,而学生只要拥有移动设备,就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在车站、机场或某一个特定等待的场合随时掌握自己想学的知识。如此,学习成为无时无处不在发生的生活习惯。 微信公众平台可以构建教学辅导支持环境,可以为学生提供教师讲稿、课程概述、课程资源等辅导材料,可以提供教师讲稿的原文链接,学生可以在手机上直接查看课程课件内容,课程的其他多媒体资料可以以图片、语言和视频的形式添加到公众平台中。而且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帮助学院完成资讯推送,打造学院品牌形象。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学院推送关于该校招生就业、学生活动、学术报告、素质教育、校园文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最新资讯信息,为学生提供全面及时的服务。 2.3 全员全面全程,构建课下交流平台,发挥育人职能 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职责。然而在传统学生培养过程中,学校、老师作为施教者是整个教育活动的“中心”,学生做为受教者,没有选择地成为默默接受的弱势方。尤其是进入高等教育学府,师与生的关系不再像初高中时候那么亲密,师生之间的交流局限于课堂之上,传道授业解惑偏重于专业知识,但对于学生思想动态、情感诉求、生活困惑、人生焦虑等问题往往疏于顾及。 而网络的即时性,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交流为多方面沟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新媒体中,高校广大师生的对话、交往等活动都是在一个相对平等的网络环境下进行的,师生之间也就比较容易建立起互相信任、和谐相处的友好关系。微信分散传播的特性使得学校、教师的中心地位变成了平等的参与者。有学者指出,“现代教育交往的一个显著症候是师生之间的面对面、直接言语的交往在减少,而传输文字符号、图片、图表、图像信息等的间接交往形式在增加。”有了微信公众平台的技术支持,教师的常规工作如布置作业、通知提醒等都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提高了教学工作效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随时给教师留言提问,并且也不局限于文本,可以给教师留下声音,增加了与教师的互动机会。师生关系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交流,还包括精神和情感层面的交流。而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可以实现教师与某个学生之间的点对点私密性对话,师生之间的关系更为亲密。 这些都更好地推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教师言传身教,发挥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育人功能,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良好育人机制,从而增进大学生专业教育的亲和力,有助于专业人才培养。 3 结语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传统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机会。如何利用好即时通讯工具等新技术手段,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是我们需要持之以恒研究的命题。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尝试利用即时通讯工具搭建信息传递平台、微信公众平台、课下交流平台,为学生管理、服务、育人提供渠道,有利于加强本科生专业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专业认同感,从而有效保障轻化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和行业培养高质量复合型创新人才。 通讯专业论文:做好联勤通讯分队专业技术干部工作要把握的问题 摘 要:加强联勤通讯分队专业技术人员思想建设、政治建设、业务建设,是做好新形势下基层干部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从认识源头抓起,完善制度,改进方法,促进通讯分队专业技术干部队伍全面建设不断上新台阶。 关键词:联勤通讯;通讯分队;专业干部 联勤通讯分队专业技术干部的基数比较大, 通常占所在单位干部总数的50%至—65%,他们既是业务工作的主体,又是部队建设的骨干。因此,加强专业技术干部队伍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适应新形势,增强专业技术干部政治上的坚定性 通讯分队专业技术干部社会交往广泛,经受各类诱惑多,接受严格正规的军营生活管理少;钻研专业技能投入精力多,追求思想进步投入精力少;参加业务交流和专业培训多,参加理论学习和政治教育少。久而久之,容易在思想上出现滑波,在信念上发生动摇,在价值取向上出现错位。因此,加强专业技术干部队伍教育管理,必须紧紧抓住世界观改造这个根本。 1.要从理论武装抓起,把改造世界观的标准由“低”变“高”。在思想认识上求高,利用主题教育、干部讲评等时机,反复强调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讲清专业技术干部既要钻业务、更要懂政治的道理。在要素控制上求高,坚持每周半天理论学习、定期大会交流、集中组织补课雷打不动,确保学习全员覆盖、全面落实、全程监管。在质量定位上求高,做到不仅要学,还要学懂弄通,更要学以致用,始终要把基点定在提高理论素养站稳政治立场、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增强事业心责任感保持奋发有为精神状态上,不断提高政治上判断是非、思想上分清良莠、道理上明辨荣辱的能力。 2.要从基本问题抓起,把改造世界观的内容由“虚”变“实”。围绕解决“为谁当兵、为谁服务”等基本问题抓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紧贴形势任务定内容,针对驻地敌社情复杂、干部长期经受政治考验的实际,在国内外发生重大事件和政治敏感期,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和严守纪律教育,防止发生政治性问题。要紧贴干部思想定内容,针对部分同志奉献意识淡化的实际,抓好职业道德教育,打牢安心服役、敬业奉献的思想基础。要紧贴业务工作定内容,针对遂行维稳保障任务和从事有偿服务的实际,抓好职能使命和性质宗旨教育,不断强化使命意识、宗旨意识,杜绝行业不正之风。 3.要从考评机制抓起,把改造世界观的要求由“软”变“硬”。现有考评政策规定虽然都把思想政治素质摆在第一位,但由于缺乏硬性指标,往往使政治素质考评流于形式,导致部分同志形成“只要技术好,其他无所谓”的片面认识。要量化考评标准,依据《专业技术军官通用考评标准》,结合分队实际和历年考评经验,对德、能、勤、绩、体等5个方面进行量化,考评采取百分制,“德”占20分,从机制上督促他们加强世界观改造。要把握考评原则,对属于“德”的范畴的政治表现、品德修养两个分项内容,只要有一项不合格,就评定为不称职,并延期调级或不予续任。要拓展考评方式,吸收组织、宣传工作有关人员参与考评,采取书面考试与现场抽问相结合、考政治常识与听理论热点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全面检验思想政治素养,进一步增强政治考察的针对性。 二、完善制度机制,在严格行为管控上下工夫 实践证明,思想教育是“软管理”,行为管控是“硬教育”,加强专业技术干部教育管理,不仅要管思想,还要管行为。 1.要依靠组织从严管。强化依靠组织管的观念,不能用个人管、自我管、师徒关系代替组织管。分队系统老同志多,三十多岁的支部书记往往管着四十几岁的技术干部,靠个人管既管不住也管不好。履行依靠组织管的职责,就是各级党组织都要发挥作用,遇到问题决不能听之任之或矛盾上交。用好依靠组织管的制度,严格组织生活制度,个人每两月至少汇报一次思想和工作,利用早交班人员齐、下午业务量相对少等时机,见缝插针落实组织生活;严格干部讲评制度,科室每周、团级单位每月、分队每季集中讲评,着力抓好整改,不让问题任其发展。 2.要突出难点从严管。管八小时以外,定期走访驻地有关部门、与干部家属座谈,了解干部业余活动、遵守群众纪律等情况。管住在外人员。据统计,分队部队平均每日在外专业技术干部20人左右,其中学习进修的约占40%、探亲休假的约占40%、出差办事的约占20%,对学习进修人员,采取划片管理、每周电话询问、每月书面汇报、寒暑假召回集中教育整顿等办法,防止挂空失控;对探亲休假人员,经常联系沟通,强调注意事项,增强纪律观念;对出差办事人员,坚持归口管理、事前请假、归队汇报,防止不假外出和逾假不归。管住中高职干部。我部现有中高职干部9人,占专业技术干部总数的18%。中高职干部管理要根据情况、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对守摊子、吃老本的,要强化进取心、事业心;对放松自我要求的,要严格管理、较真碰硬;对发生违法违纪问题的,要坚持原则、严肃查处;对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要妥善安排工作,防止无所事事、放任自流。 3.要结合工作从严管。分队专业技术门类繁多,这就要求对他们的管理应以工作行为管控为重点,进行严格要求和监督。要加强工作目标管理,每年在学术研究、科研立项、技术帮带等方面定任务、定目标、定责任,完不成任务的“亮黄牌”,连续三年“亮黄牌”的推迟推荐或不予续任。要加强工作制度管理,结合岗位练兵、早交班、查房、会诊等,严格落实各项业务工作制度。要加强工作纪律管理,通过设立举报电话、工作接待日和组织走访等,广泛听取官兵和群众对他们在服务态度、履职尽责等方面的意见建议,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管理。 三、注重环境建设,在营造良好氛围上下工夫 良好的环境氛围是实现教育管理目的的外在条件,要充分发挥环境氛围的激励导向作用,引导专业技术干部更好地学习成才、干事创业。 1.要着眼发展需求创造成才环境。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破除论资排辈的思维定势,坚持“重用有用的,鼓励冒尖的,淘汰平庸的”;按照“用其所学、以学定用”的原则科学配置人才,努力实现人才与工作岗位的最佳结合;积极搭建施展才华舞台,激发他们的潜能。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解放思想观念,做到越是优秀人才越要舍得送学;采取外来帮带与内部挖潜相结合、学术交流与比武竞赛相结合等办法,加强新技术新业务学习培训。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走开从岗位晋升到实际能力晋升的路子,同一专业出现岗位空缺时,在分队范围内统一衡量、择优选任。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从人力、财力、物力上全面倾斜,提供工作支持。 通讯专业论文:如何防范在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执业资格考试中使用高科技通讯工具作弊 国家推行专业技术资格和执业资格考试是人事人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称制度改革的方向。通过考试不仅为国家经济建设各领域选拔了大批合格的人才,而且有效调动了专业技术队伍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了学习型社会的建立。但是近些年来,在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执业资格考试中利用高科技通讯工具作弊屡见不鲜,成为严肃考风考纪工作中的一个难点。由于高科技考试作弊具有隐蔽性、便捷性、团伙性,因此危害性较大,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和严厉打击,维护人事考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保证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的公平性,保证国家专业技术人才选拔的质量。 一、高科技作弊的现象 利用高科技通讯工具作弊的现象五花八门,主要表现有:一是事先约定。凡是利用通讯工具作弊的考生,无一例外地都跟外部事先勾结。有的找参加考试的同志、同学、熟人,有的找“抢手公司”并互通联系方式和作弊方式与经验,有的甚至直接购买作弊电子设备。二是准备作弊工具。如:事先准备“电子橡皮”、“电子笔”、“电子腰带”、“带针孔摄像眼镜”等大量和常见的是配套使用的手机、对讲机、信号发射接收器和有线或无线耳机及微型反屏蔽仪等。手机一般是作弊考生本人的,对讲机、耳机、微型反屏蔽仪等,有的是作弊考生从通讯器材商店购买的,有的是从作弊团伙手里购买的,有的是所谓的培训班提供的,品种齐备,一应俱全。三是逃避检查。把作弊工具巧妙藏匿起来带入考场。在考场严格管理下,公开使用手机等接收接听的已很少见到,违纪考生采取了更加隐蔽的办法。有的将手机、对讲机放在口袋里,或用胶布粘在身上。使用有线耳机的,把有线耳机连线藏在领口、袖口里,使用时戴在耳朵上。女的用长发遮挡住耳朵。男的把连线直接从袖口接出,并拴一皮筋,握在手里,考试时手拄脸部接听,一遇检查,就立即通过皮筋收回袖中。使用无线耳机作弊的,将信号发射接收器和天线线圈挂在脖子上,或缝制到袖口里及胸罩里,或直接放在口袋里,把黄豆大小的耳机塞进耳朵内,一般很难发现。有的为使考场屏蔽器不起作用,将微型反屏蔽仪带在身上进入考场使用,使整个考场屏蔽失效达到作弊目的。四是伺机作弊。团伙勾结作弊的,在开考后1时左右开始接收或接听考试答案。这种情况,一般是由作弊团伙成员以正式考生的身份进入考场,利用事前准备好的针孔摄像机、有拍照功能的高档手机、或高端设备带入考场,拿到试卷后,将考题拍照并发送到作弊团伙计算机上,然后由专门的人员进行快速解答并编制成短信或语音答案,通过计算机群发的形式发送答案。 2014年在我省全国执业药师考试中,共查处使用电子通讯设备作弊考生8百多人,我们查获的作弊考生使用的“电子橡皮”,从开考后的40分钟直到考试结束,“电子橡皮”就不停地接收到作弊团伙传的试题标准答案,每道题答案都十分详尽,直到考试结束。勾结个人作弊的,一般在考后1小时,先答完试卷的考生离开考场后,用手机或对讲机向考场内的考生传递答案。利用对讲机、发射线圈、无线耳机、电子橡皮、电子笔等接听接看答案是近几年通讯工具作弊的新发明。由于对讲机的频率可以任意调节,考场内无法屏蔽。由此可见,考试开始1小时后到结束考试这段时间,是高科技作弊的高发期,要特别注意这段考试时间。见于以上情况,吉林省人事考试中心相应制定了考场全封闭和开考5分钟后考生不得进入考场,考生进入考场后,必须等考试结束才能离开考场,效果非常好,考试作弊现象明显减少了。五是作弊考生考后完成交易。之所以考试作弊这么猖獗,是因为作弊的背后有巨大的利益。以一级建造师考试和二级建造师考试作弊交易为例,传一科答案成功后,作弊考生就要向传答案团伙交2000-2500元不等。团伙作弊的费用,通过汇款等方式交易,个人之间则直接进行交易。假设全国按15万人传接一科答案,人均交易2000元,作弊团伙就可获非法收入3个亿,其败坏整个社会风气之广泛,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的危害之严重,足以令人震惊。 二、防范的主要措施 1.切实加大严肃考风考纪的宣传力度,使考试纪律深入考生心里。由于利益驱使,在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利用高科技通讯工具作弊一直处于不减的状态。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首先要加大《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事部3令)的宣传力度,进行有效的考前教育,使考生了解国家考试纪律的严肃性,了解违纪处罚的严厉性,确实能起到超前防范的作用。在宣传中,仅靠下发考务文件、在网站上登载人事部3号令,新闻媒体定期宣传等形式是不够的。宣传人事部3号令不能有死角,应当使每个考生都知道人事部3号令,并形成约束力。应该在各种考试报名表的背面附加人事部3号令中的相关考试违纪违规的行为处理规定,供考生报名时学习和了解人事部3号令。同时,吉林省人事考试中心还在报名表正面,增加了考生承诺栏,内容为:1.本人已学习和熟知《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的处理规定》(国家人事部3号令)。2.本人近3年内没有替考、使用手机作弊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3.本人保证考试中严格遵守考场纪律,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管理。4.本人身体健康,能适应考试。5.上述承诺,如有不实,后果自负。最后由考生本人签字,增强考生严格遵守考试纪律的自觉性。同时,要求在报名表中加盖单位公章,使单位能及时掌握考生考试纪律和处罚规定,进而配合人事考试部门强化对考生的纪律约束。通过这些扎实的纪律教育过程,促使广大考生理解考试纪律,宣传考试纪律,支持考试工作,打消个别考生想有违纪违规的念头,使他们不想违纪,不敢违纪。实践证明,这些宣传形式简便易行,直截了当,考生的遵纪守法意识普遍增强,违纪受到查处时无话可说,效果良好。 2.对考场采取通讯信号屏蔽等办法。一是用手机信号屏蔽器,对考场进行屏蔽,能够切断考场内外的通讯联系,在较大范围内防范考生使用手机作弊,效果较为理想。但投入成本较高,存在一定死角。比如实行考场屏蔽,可以屏蔽部分手机信号,但不能屏蔽所有号段,更无法屏蔽自由调频的对讲机。如果考生使用反屏蔽装置,屏蔽就会失效。二是近几年有些商家推出了“作弊克”,即无线耳机探测器,对讲机信号干扰器等,效果如何还没有尝试过。这些年我们用“监考大师”(也是一种电子信号侦测工具)查处了上千起通讯设备作弊考生。在当今高科技作弊与反作弊的较量中,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永无止期,考试机构虽然投入了大量财力和设备,有时却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不论采取何种高科技器材防范措施,监考人员都不能放松对考场的严格管理,都要加大监考和巡视的力度。 通讯专业论文:研究性学习法在高职院校信息通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对于信息通讯专业来说,技术创新是产业保持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因此,信息通讯专业课教学应以培养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主要培养学生创新性的新型教学模式,对信息通讯专业课程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信息通讯专业课 创新性 当前信息社会发展与国内素质教育改革要求高职院校学生能够灵活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与创造新知识,并且具备相当的终生学习能力。传统的教师传授、学生接受式的教学与这些要求是有距离的,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其原因在于经过低年级基础课程的教学,学生对学习已经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并且具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表现欲望,因此不再满足于学习内容在师生之间的机械移位。帮助他们利用已有的专业基础知识去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是改善教学效果的重要渠道。 所谓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是坚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与以往学习方式相比,研究性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 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及积极意义 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或途径,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学习、生活及社会实践中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同时,学会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重心是学习而不是研究。学校毕竟不能等同于科研机构,没有必要的研究设施和科研经费,只要通过研究性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基本达到了教学目的。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在于促使学生通过与研究相类似的认知方式和心理过程来进行学习,其根本目的不是预期的研究成果,而是预期的学习结果。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的综合知识、综合能力能得到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得到培养,因此可以说研究性学习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重学科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缺陷。 研究性学习有利于使人类主体的智力资源转化成个体的智力资源。以什么样的方式认识世界,与学生时代所形成的学习方式是密切相关的。我国传统教育的学习方式是接受学习,不能很好地将人类智力资源转化成个体的智力资源,研究性学习可以弥补这一不足。从实践方式看,传统教学主要是演练式、实验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主动认知、主动实践的学习活动,是一种认识―验证―体验的过程。研究性学习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主动、愉快、积极的体验。 2 研究性学习是高等教育的内在需要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更应具有发现问题、解决实际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能力。这光靠知识的传授显然是不能实现的。而且把科学研究引进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对大学生的科学研究训练,这是高校教学的特点。研究性学习有助于教学和科研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大学生在模拟“问题情景”中通过研究和探索去获取新知识,产生创造性成果。 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和多元化,强调系统性的实践,在科研实践中发挥自主性潜力,因而满足了形成创新精神和产生创新成果的主要因素。研究性学习对创新的形成起催化促进作用,大学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现实舞台。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策略中还包含有课题组研究的形式,强调课题组集体的合作和配合,这种协作精神的锻炼对后续的科学创新有积极的影响。研究性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在研究中学到知识,而且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等的锻炼是传统学习方式所无法比拟的。研究型教学使得考核结构发生了变化,适当分离基础内容考核和创造性的考核是必要的科学的考核制度,有利于公平的办法都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和支持。目前研究型教学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欢迎。在解决了认识问题以后势必有更多的学校、老师会去作进一步实践。在打破一校一课的局限以后,如何因人而异、因地而异摸索出合适的形式,确定合理的目标和工作量是我们乐意看到的。可以相信研究型教学将会对教学质量的实质性提高起示范作用。 3 信息通讯专业课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设计 (1)学习目标的设计。研究性学习是课程教学的互补,专业课程教学重视学生对信息通讯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研究性学习则不以系统信息通讯技术学科知识的传授为追求,它是以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以信息通讯学科教学欠缺和研究性学习自身所长为主要追求。 (2)学习内容的设计。研究性学习主要不是学习书本知识,而是强调动手动脑的实践过程,特别是信息通讯专业更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它不能依靠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与过程。当前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基本是接受性学习,它适用于事实性知识、技能性知识、规律性知识的掌握,但对于策略性知识、价值、态度和情感类知识的学习往往不能奏效,这些知识的学习只有通过自主性学习,才能内化成学生自身的经验体系。 (3)学习策略的设计。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自主学习策略主要包括:自主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分工、活动方式和方法选择研究或调查对象;进行查询资料、操作与制作等活动;汇集、交流学习成果等。实现信息通讯技术研究性学习中学习的自主性,不仅要求教师要从思路、活动空间和时间上向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以实现学生的自主选择、自主安排、自己组织学习活动的目的,同时还要求教师不必拘泥于课堂教学或其他程序规则的限制,自主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 4 结语 信息通讯专业学生正在面对迅速变化和激烈竞争的市场,需要他们具备创新能力和良好的终生学习能力,在专业课中通过设计基于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教会学生学习,特别是学会思考问题以及分析和处理教室以外的实际问题,会使他们受益终生。 通讯专业论文:专业的通信产品提供商 宇高通讯设备有限公司VoiceCodes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Limited(以下简称宇高通讯)是国内首批研发、销售录音产品以及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公司总部设在上海,国内以上海为中心,北京、广州、深圳、成都为销售分支,海外以中国香港为中心,在韩国、日本、印尼、荷兰等国建立起了遍布世界的销售网络。多年来,宇高通讯在产品专业技术和工程实施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自2001年完成股份制改造并引进了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以来,宇高通讯开始专注于多媒体记录产品的研发、销售以及提供相关的技术服务。 宇高通讯力争集合广大资源,立足国内市场,面向国际市场,本着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核心的经营原则,充分利用遍布各地的销售网络,向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录音、录屏、质检等系列产品以及快捷、专业的技术服务。 作为一家专业的通信产品提供商,宇高通讯对中国录音市场有独到、全面的见解,切实从用户角度考虑,为用户选择更加理性、成熟的产品,积极顺应市场的需求。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以及人才和技术储备,宇高通讯始终为客户提多种功能强大、性价比高以及更理性的产品。 作为国内首批专注于 CTI 行业呼叫中心领域的录音需求和应用的专业解决方案提供商,历经十几年的潜心研制和开发,宇高通讯的多媒体记录系统 VCLog System 已经打造成为业内应用广泛的录音系列解决方案,支持范围涵盖了当今录音监控市场领域中几乎所有的线路类型应用,包括模拟线、数字线、数字中继 E1/T1、VoIP以及各种信令,如 R2、R2 MFC、PRI、SS7 等。 作为业内技术领先的多媒体记录系统 ,VCLog System保持着国内多项最新信令应用的记录,是国内首先利用 D-Channel 信令控制数字话机录音的录音系统,也是国内率先应用流媒体技术的录音系统,还是国内率先成功实施支持七号信令 SS7 的录音系统,宇高通讯也是国内率先成功实施千线以上录音规模的厂商。在保持着遥遥领先的应用优势的同时,宇高通讯也一直在关注行业内的需求发展。 随着呼叫中心在各行业发挥日益重要的服务功能,宇高通讯也在逐步完善产品的应用层面。宇高通讯自主开发研制的呼叫中心质检管理系统VoiceCodes CPCe,以完善的质检流程,指导用户科学有效地进行质量管理。CPCe系统可以与任何厂家的录音/录屏系统集成。CPCe借鉴广泛的呼叫中心质量管理系统的需求和成功经验,面向各行业提供完整的质检管理解决方案。同时宇高通讯也关注呼叫中心在排班方面的需求。2009年初,宇高通讯成为欧洲著名排班解决方案提供商Teleopti大中华区的合作伙伴,开拓Teleopti CCC在大中华区的应用市场,与Teleopti共享成长之喜悦。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宇高通讯已经引导和培养了不少的用户,并已在行业内颇有建树。 通讯专业论文:即时通讯迈向专业化道路 【摘要】随着即时通讯功能的日益丰富,即时通讯的发展开始走上了细分市场的专业化应用道路。从ICQ到贸易通到阿里旺旺,我们用心记录着IM从大众化到专业化一步步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即时通讯软件 专业化 ICQ QQ 贸易通 阿里旺旺 一、即时通讯的概念 即时通讯(Instant messaging,简称IM)是一个终端连往一个即时通讯网路的服务,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路即时的传递文字讯息、档案、语音与视频交流。即时通讯不同于e-mail在于它的交谈是即时的。大部分的即时通讯服务提供了presence awareness的特性――显示联络人名单,联络人是否在线上与能否与联络人交谈。即时通讯比传送电子邮件所需时间更短,而且比拨电话更方便,无疑是网络年代最方便的通讯方式。目前中国最流行的有QQ、MSN、GoCom、POPO、UC、LAVA-LAVA等,而国外主要使用ICQ、MSN。在当今社会,即时通讯软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渗透蔓延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也由此引发了即时通讯软件业内连年的厮杀与混战。 二、即时通讯的发展历程 ICQ是即时通讯当仁不让的鼻祖程序。1996年,四位以色列的年轻人开发出了极具传奇色彩的ICO“坏小子”,这个可供网上寻呼的“小玩意”,使得IM的概念由此诞生,并创造了因特网时代的又一个新的神话,或者,我们可以说是,ICQ开启了一个IM新的网络时代。IM应用凭借其实时在线交互的特性迅速风靡全球。不久之后,美国在线公司收购ICQ,投入4亿多美元的重金,使之不断发展,臻于完善。目前,全球ICQ的用户已经逾1.5亿,在全球拥有广泛的用户支持,但缺乏中国本土化支持仍是其最大缺点。 在众多实力公司争相效仿ICQ的过程中,中国的QQ凭借其良好的地缘优势,迅速脱颖而出。QQ是中国国内即时通讯的龙头老大,用户数量稳坐其位。与其他中文通讯软件相比,腾讯QQ以其漂亮的界面、合理的设计、良好的易用性、强大的功能,稳定高效的系统运行,赢得了用户的青睐。 MSN是即时通讯领域的又一领军人物。MSN在全球约有5000万用户,在中国用户量则位居第二。事实上,MSN更多的偏重于办公阶层用户,其简单的操控性让我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它的使用要决。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功能就是把汉字做成彩色的表情图片,在占用资源上比同类软件优胜、稳定性超强、语音与视频质量上佳。因此MSN成为企业职员们相互通信的首选工具,且用户群体还在日益扩大。专家分析,资本的介入,加快了行业的发展,导致了竞争的加剧,并将催化即时通讯市场走向细分。 飞信的到来似乎如期而至。飞信是中国移动推出的一项业务,可以实现即时消息、短信、语音、GPRS等多种通信方式,保证用户永不离线。实现无缝链接的多端信息接收,让您随时随地都可与好友保持畅快有效的沟通,亦掀起了一场专业化势头显著的“飞热”。 根据易观国际近期《2008年第2季度中国即时通信市场季度监测》显示:2008年第2季度中国即时通讯市场九个主要IM产品(QQ\\阿里旺旺\\MSN\\飞信\\等)总注册账户数达到13.3亿,同比增长25%,其中活跃账户数达到4.25亿,同比增长13%,最高同时在线账户数达到5351万,同比增长40%。从这一连串的数字中,我们就能深刻体会即时通讯发展之迅猛,用户数量连年呈几何级数递增,确实,我们必须承认,即时通讯给了我们无限的可能性和前所未有的便捷。 三、即时通讯的专业化 2003年10月,著名的电视商务服务商阿里巴巴开发了“贸易通”(阿里巴巴将其命名为A liTa lk),这是为商人度身定做的免费商务沟通软件。“贸易通”的发展源于阿里巴巴公司的定位,阿里巴巴是全球领先的B2B电子商务公司,也是阿里巴巴集团的旗舰业务。阿里巴巴通过旗下三个交易市场协助世界各地数以百万计的买家和供货商从事网上生意,三个交易市场形成一个拥有来自24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500万名注册用户的网上社区。 阿里巴巴“贸易通”出现的意义在于,第一次将网上即时通讯技术应用于商务领域,使即时通讯走出了单纯聊天的框架,真正实现商务价值,是一款完全在办公环境中应用的网上即时通讯服务。“贸易通”具有QQ\MSN的常用功能,其用户群是企业及其员工,还整合和阿里中文站的全部操作,包括阿里助手、客户管理系统、商友速配等实用功能。“贸易通”强大的功能和鲜明的定位,使得电子商务和即时通讯服务完美结合,标志着即时通讯走上了商业化应用的发展方向。 而目前“贸易通”升级版的“阿里旺旺”则发展势头更为明显,其用户已经超过一亿。这是继腾讯QQ之后,我国第二个用户过亿的即时通讯平台。这样,在全球用户过亿的即时通讯中,中国独占两席,另两个分别是微软公司的MSN、雅虎公司的雅虎通。根据著名调研机构iResearch的《2008年第二季度即时通讯市场研究报告》表明,2008年1-7月份阿里旺旺-淘宝版月度覆盖人数上超过MSN,仅次于QQ;在网上交易市场上,阿里旺旺的市场率位列第一。截至目前,旺旺“群”总数已超过250万,再次刷新互联网上商务性及时交流社区的总规模数。依托于阿里巴巴平台创立的阿里旺旺,兼具了淘宝旺旺和贸易通地多重优点,对客户需求了解也有着天然优势,已成为商务人士进行即时交流的首选。同时报告显示,阿里旺旺的品牌知名度比第一季度上升6.4%,使用者对阿里旺旺商务特性中“便捷的商务功能”认知度远远高于其他IM。 “同比2007年1月的2千多万注册用户,旺旺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实现了连翻五番的神话,快速高效的完成了破茧成蝶地蜕变”。阿里软件市场总监王冠雄表示,“在竞争激烈的IM领域中,作为最有价值的即时通讯平台。” 2009年5月,阿里旺旺携手前程无忧,推出“亮灯计划”。从一个单纯的在线通讯工具成功渗透到商务人士的求职方面,当然,这是一个新的起点,旺旺的上升空间还十分之大。旺旺已经不仅仅定位于IM软件的角色,而是提升到一个IM平台,尽可能地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富有鲜明的专业化应用特点。 早在5年前,就有业内人士预测,新的国际资本将为即时通讯软件指明下一个热点,即商务应用。赛迪顾问也认为,未来中国即时通讯市场将会逐渐向综合化、专业化、互联互通和安全化发展,从而带动市场持续快速的增长。从ICQ到贸易通到阿里旺旺,我们用心记录着IM从大众化到专业化一步步的发展历程。 通讯专业论文:即时通讯专业化发展论文 【摘要】随着即时通讯功能的日益丰富,即时通讯的发展开始走上了细分市场的专业化应用道路。从ICQ到贸易通到阿里旺旺,我们用心记录着IM从大众化到专业化一步步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即时通讯软件专业化ICQQQ贸易通阿里旺旺 一、即时通讯的概念 即时通讯(Instantmessaging,简称IM)是一个终端连往一个即时通讯网路的服务,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路即时的传递文字讯息、档案、语音与视频交流。即时通讯不同于e-mail在于它的交谈是即时的。大部分的即时通讯服务提供了presenceawareness的特性——显示联络人名单,联络人是否在线上与能否与联络人交谈。即时通讯比传送电子邮件所需时间更短,而且比拨电话更方便,无疑是网络年代最方便的通讯方式。目前中国最流行的有QQ、MSN、GoCom、POPO、UC、LAVA-LAVA等,而国外主要使用ICQ、MSN。在当今社会,即时通讯软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渗透蔓延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也由此引发了即时通讯软件业内连年的厮杀与混战。 二、即时通讯的发展历程 ICQ是即时通讯当仁不让的鼻祖程序。1996年,四位以色列的年轻人开发出了极具传奇色彩的ICO“坏小子”,这个可供网上寻呼的“小玩意”,使得IM的概念由此诞生,并创造了因特网时代的又一个新的神话,或者,我们可以说是,ICQ开启了一个IM新的网络时代。IM应用凭借其实时在线交互的特性迅速风靡全球。不久之后,美国在线公司收购ICQ,投入4亿多美元的重金,使之不断发展,臻于完善。目前,全球ICQ的用户已经逾1.5亿,在全球拥有广泛的用户支持,但缺乏中国本土化支持仍是其最大缺点。 在众多实力公司争相效仿ICQ的过程中,中国的QQ凭借其良好的地缘优势,迅速脱颖而出。QQ是中国国内即时通讯的龙头老大,用户数量稳坐其位。与其他中文通讯软件相比,腾讯QQ以其漂亮的界面、合理的设计、良好的易用性、强大的功能,稳定高效的系统运行,赢得了用户的青睐。 MSN是即时通讯领域的又一领军人物。MSN在全球约有5000万用户,在中国用户量则位居第二。事实上,MSN更多的偏重于办公阶层用户,其简单的操控性让我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它的使用要决。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功能就是把汉字做成彩色的表情图片,在占用资源上比同类软件优胜、稳定性超强、语音与视频质量上佳。因此MSN成为企业职员们相互通信的首选工具,且用户群体还在日益扩大。专家分析,资本的介入,加快了行业的发展,导致了竞争的加剧,并将催化即时通讯市场走向细分。 飞信的到来似乎如期而至。飞信是中国移动推出的一项业务,可以实现即时消息、短信、语音、GPRS等多种通信方式,保证用户永不离线。实现无缝链接的多端信息接收,让您随时随地都可与好友保持畅快有效的沟通,亦掀起了一场专业化势头显著的“飞热”。 根据易观国际近期《2008年第2季度中国即时通信市场季度监测》显示:2008年第2季度中国即时通讯市场九个主要IM产品(QQ\\阿里旺旺\\飞信\\等)总注册账户数达到13.3亿,同比增长25%,其中活跃账户数达到4.25亿,同比增长13%,最高同时在线账户数达到5351万,同比增长40%。从这一连串的数字中,我们就能深刻体会即时通讯发展之迅猛,用户数量连年呈几何级数递增,确实,我们必须承认,即时通讯给了我们无限的可能性和前所未有的便捷。 三、即时通讯的专业化 2003年10月,著名的电视商务服务商阿里巴巴开发了“贸易通”(阿里巴巴将其命名为AliTalk),这是为商人度身定做的免费商务沟通软件。“贸易通”的发展源于阿里巴巴公司的定位,阿里巴巴是全球领先的B2B电子商务公司,也是阿里巴巴集团的旗舰业务。阿里巴巴通过旗下三个交易市场协助世界各地数以百万计的买家和供货商从事网上生意,三个交易市场形成一个拥有来自24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500万名注册用户的网上社区。 阿里巴巴“贸易通”出现的意义在于,第一次将网上即时通讯技术应用于商务领域,使即时通讯走出了单纯聊天的框架,真正实现商务价值,是一款完全在办公环境中应用的网上即时通讯服务。“贸易通”具有QQ\MSN的常用功能,其用户群是企业及其员工,还整合和阿里中文站的全部操作,包括阿里助手、客户管理系统、商友速配等实用功能。“贸易通”强大的功能和鲜明的定位,使得电子商务和即时通讯服务完美结合,标志着即时通讯走上了商业化应用的发展方向。 而目前“贸易通”升级版的“阿里旺旺”则发展势头更为明显,其用户已经超过一亿。这是继腾讯QQ之后,我国第二个用户过亿的即时通讯平台。这样,在全球用户过亿的即时通讯中,中国独占两席,另两个分别是微软公司的MSN、雅虎公司的雅虎通。根据著名调研机构iResearch的《2008年第二季度即时通讯市场研究报告》表明,2008年1-7月份阿里旺旺-淘宝版月度覆盖人数上超过MSN,仅次于QQ;在网上交易市场上,阿里旺旺的市场率位列第一。截至目前,旺旺“群”总数已超过250万,再次刷新互联网上商务性及时交流社区的总规模数。依托于阿里巴巴平台创立的阿里旺旺,兼具了淘宝旺旺和贸易通地多重优点,对客户需求了解也有着天然优势,已成为商务人士进行即时交流的首选。同时报告显示,阿里旺旺的品牌知名度比第一季度上升6.4%,使用者对阿里旺旺商务特性中“便捷的商务功能”认知度远远高于其他IM。 “同比2007年1月的2千多万注册用户,旺旺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实现了连翻五番的神话,快速高效的完成了破茧成蝶地蜕变”。阿里软件市场总监王冠雄表示,“在竞争激烈的IM领域中,作为最有价值的即时通讯平台。”公务员之家 2009年5月,阿里旺旺携手前程无忧,推出“亮灯计划”。从一个单纯的在线通讯工具成功渗透到商务人士的求职方面,当然,这是一个新的起点,旺旺的上升空间还十分之大。旺旺已经不仅仅定位于IM软件的角色,而是提升到一个IM平台,尽可能地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富有鲜明的专业化应用特点。 早在5年前,就有业内人士预测,新的国际资本将为即时通讯软件指明下一个热点,即商务应用。赛迪顾问也认为,未来中国即时通讯市场将会逐渐向综合化、专业化、互联互通和安全化发展,从而带动市场持续快速的增长。从ICQ到贸易通到阿里旺旺,我们用心记录着IM从大众化到专业化一步步的发展历程。 通讯专业论文:一种基于无线通讯与公用电话网的智能抄表系统 摘要:自来水智能抄表系统是能源管理体制现代的体现。该系统的结合传感技术、射频技术、微电子技术等,通过无线通讯传输水量信号,利用现有广泛使用的电话网及计算机,将数据发送给管理端,完成数据处理。 关键词:无线通讯 公司电话网 计算机 抄表 传统的供水计量操作通常是由各管理部门派人到装表地点抄表,由于用户面广、量大,极易造成差错,人工抄表不但效率低,且不利于科学管理,给城市管网的建模、分析、规划等都带来很大的困难。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实现自动抄表技术提供了大环境,管理体制的现代化也呼唤着自动抄表时代的到来。目前我国普遍采用将水表安装在用户室内,每月入户抄表收费的方法。这给用户带来很多麻烦,给抄表人员带来烦恼,造成很多不必要的纠纷。为了有效解决入户抄表收费存在的诸多弊端、提高效率、避免入户抄表引发的治安问题(如冒充收费入室抢劫)和杜绝拖欠费用,水表户外计量呼声越来越高。尤其对高层、毫华居住小区,水表户外计量是非常必要的,传统的抄表方式已不能适应今后住宅的发展要求。 随着电子技术、传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水表户外计量已经开发出不少产品。主要有:IC卡、电力载波、远传抄表三种户外计量方式。建设部《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城市示范小区规划设计导则(修改稿)》中已经明确提出:“推广应用户外计量(含水、电、暧、燃气表)技术”。在《中国住宅产品发展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实现方便查表,不干扰住户,使大量人工查表工作逐步过渡到数字化传送,开发智能化的水、电、气、热计量装置及接口箱框”。目前水表户外计量的智能抄表系统已达到使用要求。因此,结合传感技术、射频技术,利用现有广泛使用的电话网,设计开发了结构独特、性能稳定、完全可靠的自来水智能抄表系统。 1 设计要求 为保证自来水智能抄表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能源管理的科学性、规范化,对智能抄表系统提出以下要求: (1)水表为密封结构,是一种既能直观显示相关能耗计量数据,又能产生能耗计量脉冲信号的新型计量表具。 (2)系统具有防断电功能。停电时,发射端和接收端装有备用电池,防止数据丢失。 (3)系统采用高精度不掉电实时时钟,为数据分时处理提供可靠的时间基准;可实现分时段计费功能;通过通讯设备故障报警、记录故障发生时间的功能。 (4)数据库安全。数据库为只读方式,只有授权的管理员可以写入数据,管理中心电脑设有密码,严防无关人员操作,密码可由操作员在主机上修改。可提供计费查询、报表生成、打印、报警等功能。 2 总体结构 智能抄表系统现有两种形式: (1)用户室内装有电话,抄表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数据采集通过无线通讯将数据传送给数据处理器,数据处理器通过电话线向管理计算机上报数据。 (2)用户室内没有电话,抄表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数据采集器通过无线通讯传送给数据处理器,数据处理器安装在室外的走廊内,并附带显示模块显示用户当用水量。安装在走廊内的数据处理器通过公用电话线向管理计算机上报数据。如果住户的房间被铁门等屏蔽而无法实现无线通讯,可以铺铺设专用通讯线,将数据上传。 3 系统组成 (1)水表。本系统所采用的计量水表是一种既能直观显示相关能耗计量数据,又能产生能耗计量脉冲信号的新型计量表具。它实际上是一种加装了永义磁铁和霍尔元件组成磁电传感器的水表,霍尔元件固定安装在计数转盘附近,永磁铁安装在计数盘(例如0.1m3或0.01m3)位上,当转盘每转一圈,永磁铁经过霍尔元件一次,即在信号端产生一个计量脉冲,对应0.1m3或.0.01m3,经无线发射器发送给数据处理器。另外,在水表上还装有防盗霍尔元件,当用户盗用水时,霍尔元件发出报警信号给数据处理器,数据处理器再通过电话线报告给管理计算机,以便做出处理。 (2)数据处理器。数据处理器是一个多功能模块,实现水表数据的自动抄收,将数据长期、可靠地存储,并在需要时将其传给管理计算机。具体来说,它用于接收水表数据及各种报警信号,累计住户用水量,通过电话线定期向管理计算机发送住户的有关数据。一台数据处理器对应一块水表,一般安装在电话机附近。数据处理器内部有可充电电流作为后备电源,在外部电源停电的情况下,则由充电电流单独向数据处理器供电,保证数据处理器正常工作。 (3)管理计算机。管理计算机是本系统的管理核心,可通过电话线下接许多数据处理器,数据处理器的个数基本不受限制。管理计算机能随时抄收每个用户水表的数据,并将数据保存在数据库中供查询,能对整个系统进行管理,对所抄数据进行处理。 4 系统硬件电气原理分述 4.1 水表发射器电气部分原理 水表发射器的功能是将水表计量的用水量,以无线通讯的方式传送给数据处理器。框图如图3所示。安装在水表内的霍尔传感器用来检测用水量,水表中每流过0.1t水,霍尔传感器就发出一个脉冲信号,经串稳态电路产生一个红1s宽的脉冲,再经施密特反相器4069整形后送入编码器PT2262进行编码,PT2262全码编址为4 11个,经编码后的数据送入无线发射模块进行发射,无线电发射频率为400MHz,有效距离为50m;同时发射器还具备一些附加功能。 (1)防盗功能。由于干式水表靠电磁传动的特点,它易受外磁场的影响。如果用户在水表附近放有强磁铁,它会使水表传动齿轮转速降低,使水表的测量精度降低。而发射器上另装有一个专用于测量磁场强度的霍尔传感器,当发现水表附近有强磁场时,霍尔传感器发出报警脉冲,经发射器无线传送给数据处理器。 (2)备用电池。为保证发射器在停电时能正常工作,在交流220V供电的同时,还备有一个4.8V的镍氢电池、由LM358、555组成的电池电压监测和充电电路,使电池能正常充电。后备电池可维持发射器连续工作48h。 4.2 数据处理器电气部分原理 数据处理器是本系统的关键设备。由无线接收和解码部分、时钟日历、8051及外围、电话收发电路、电源等部分组成。框图如图4所示。无线接收模块与发射模块工作在相同频率400MHz上;解码由PT2272完成,工作频率与PT2262相同, 地址编码与PT2262一致。时钟日历芯片DALLAS12887为系统提供准确的百年时钟日历,包括年、月、日、时、分、秒、星期和定时报警信号。 电话收发电路由拨号电路和音频解码电路组成。4-16译码妻MC4514模拟开关4066组成3*4虚拟键盘阵列,由8051控制过按键的开与合,完成将要拔出电话号码和上传数据的编码,并将电话号码和数据送入拨号电路。拨号专用芯片为W91312,晶振频率为3.58MH,接收到管理计算机机端的电话号码后立即拨出。当两端的握手信号完成,确认线路接通后,由8051控制将上传的数据以音频方式输 出给管理计算机;音频解码电路的功能是将音频信号解码,以BCD码的形式输出。当数据处理器拨通管理计算机后,管理计算机端回复一个接通握手信号,该信号是音频信号,经交流放大电路放大后,送入音频解码芯片MC145436解码,最后以BCD码的形式送入8051。系统供电采用220V交流和锂后备电池供电的双重方案,当住宅停电或人为断电时,系统仍可维持正常工作48h。 4.3 管理计算机通讯接口板电气部分原理 管理计算机通讯接口板由拨号电路、音频解码电路、电话振铃检测电路、光电隔离电路和电源电路组成,如图5所示。拨号电路和音频解码电路与数数处理器板上的相同。 5 系统软件 本系统软件由数据接收、数据转换和收费系统三部分组成。 (1)数据接收系统。由于需要从并口读取用户的用水量,所以在用户的用水量上来之后,先由数据接收系统将用户的数据转换成文本文件。此系统在操作系统启动后自动启动,且一直处于工作状态。 (2)数据转换系统。考虑到数据接收之后形成的是文本文件,不能直接进入数据库,所以设计一个数据转换系统将数据存入数据库。此系统在操作系统启动后自动启动,且一直处于工作状态。 (3)收费系统。在合法用户登录到本系统后,进行日常的业务处理。根据用户的计算机配置情况,该系统可以在单机环境下运行,也可以在网络环境下运行。 单机运行环境对计算机软、硬件的要求:操作系统为WIN95/WIN98;数据库为Oracle734。 网络运行环境对计算机软、硬件的要求:操作系统的客户端为WIN95/WIN98、服务器端为WIN2000/WINNT; 数据库的客户端为Oracle734;服务器端为Oracle8i; 硬盘:5G; 水作为一种有限的资源,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节约用水已不再是一种倡议,而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对居民、企事业单位用水的准确计量是十分迫切的,一户一阀,一户一表已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联一户一表工程的实施,居民用水的计量与收费的难度也逐渐加大,为了有效解决入户抄表收存在的诸多弊端,提高效率,避免入户抄表引发的治安问题,杜绝拖欠费用。因此,户外智能抄表代替传统入户抄表势在必行。 在现有的智能抄表中,有通过动力线载波网络实现的,有通过铺设专用线实现的,比较两种智能抄表系统,用动力线载波网络实现局限性比较大,主要受变压器限制;通过铺设专用线来实现,施工工程比较大,改造费用也比较高。因此,采用公用电话网实现智能抄表系统,避免了上述的不利因素,适用面比较广泛,安装方便,不用铺线,改造费用也比较小,给用户带来很多方便。因此,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通讯专业论文:地铁中无线通讯的实际运用 近年来新建地铁工程大多设置了车载电视监视(CCTV)及乘客信息系统(PIS)。车-地无线通信技术是车载CCTV及PIS的关键技术,对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地铁车-地无线通信系统大多基于802.11标准。近年来由国内技术人员基于DVB标准开发出了一套适应地铁车-地无线通信业务的专用系统,正在国内地铁项目中推广应用。 1 地铁车-地无线通信业务特点 1.1 承载的业务 地铁车-地无线网络作为地面有线网络的延伸,其所承载的业务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 (1)车载CCTV。用于实现列车车厢及司机室的视频采集。前端摄像机一般采用半球式广角摄像机,在每节车厢两端分别安装1部,列车两端司机室各安装1部。前端摄像机采集的模拟视频信号经编码器转化为数字视频信号上传到车载环网,一方面传至司机室监视器供司机调看及列车本地存储,另一方面经车-地无线通信系统上传至地面网络,供中心管理人员调看。 (2)车载PIS。用于实现列车多媒体视频以及LED(发光二极管)字幕的显示。多媒体数字信号由地面网络经车-地无线通信系统下发至车载视频服务器,再经车载环网发送至播放控制器,最后由L C D(液晶显示屏)/LED显示器进行播放。传输的信息以视频流、音频流为主。 (3)列车运行状态信息。通过与列车运行监控系统的接口,列车可通过车-地无线通信系统向中心传递实时列车运行参数及故障报警。 其中车载CCTV与列车运行状态信息数据流向为从各列车向中心上传。一般要求每列车在正常情况下至少能同时上传2路C C T V图像,特殊情况下支持同时上传14路图像的能力。列车上传的监视图像分辨率不低于D1,采用MEPG-2/MEPG-4/H.264编码方式,数据传输码率能够根据有效带宽进行自适应处理,数据传输码率0.5~4 Mbit/s可调,正常情况下取2 Mbit/s。列车运行状态信息数据量很小,可忽略不计。此外,在实际工程中一般至少做30%的带宽预留。通过计算可得在正常运行情况下1列车所需上行带宽为2×2×1.3=5.2 Mbit/s,特殊情况下,如采用0.5 Mbit/s码流则所需上行带宽为14×0.5×1.3=9.1 Mbit/s。车载PIS数据流向为从地面网络向各列车下发,一般通过不低于6 Mbit/s带宽的传输通道将1路标清数字视频信息自地面传送给车载P I S系统。因此,正常情况下,1列车所需的下行带宽为6×1.3Mbit/s =7.8 Mbit/s。车-地无线通信系统至少需要保证在满足以上带宽需求的情况下网络能够稳定运行,无丢包、坏包情况发生。否则视频会出现马赛克或中断,声音会出现停顿等现象。 1.2 地铁车--地无线通信的特点 (1)无线网络在地铁隧道区间呈线状覆盖,列车最高运行速度80km/h,部分城市最高运行速度为120 km/h。因此,要求车-地无线通信系统切换迅速,具有极短的切换时延。 (2)由于车载设备机柜空间有限,列车振动、灰尘、温度变化、电磁环境负责等诸多不利条件的影响,要求车载设备体积尽量小、具有较高的防护等级和较小的散热量、抗干扰能力强。 (3)地下空间狭小,用于车载CCTV与车载PIS的车-地无线通信设备与用于列车控制的CBTC无线设备、公众无线通信运营商的无线设备、公安消防无线设备、地铁专用无线通信设备同时运行,因此,需要对各系统所使用频率进行统一规划,避免相互干扰。 2 DVB标准概要 D V B是D i g i t a l V i d e oBroadcasting(数字视频广播)的缩写,是由1993年在欧洲成立的国际数字视频广播组织(DVB组织)建立的一系列数字电视标准。DVB标准包括DVB广播传输系统、DVB基带附加信息系统、D V B交互业务系统、D V B条件接收及接口标准等。其中D V B-T(数字地面广播电视)标准为静止和移动用户传输无线宽带数据业务提供了一种强大的手段,但其本身是一个单向系统,无法满足人们对交互式地面数字电视业务的需求。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市场对交互式节目的需求,某些交互业务与电视节目本身密切相关且实时性很强,需要一个低时延的回传信道以实现交互式地面数字电视业务。因此,DVB组织着手制定出一系列用于交互业务的标准,其中与DVB-T相配套的是DVB-RCT标准——即通过DVB-T信道的回传交互标准。DVB-RCT标准已于2001年4月获得DVB委员会的批准,2002年3月被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采纳和。DVB-RCT为用户与业务提供者之间提供了一个双向的宽带无线传输通道,从而可以在此基础上开辟新的业务。 在DVB-RCT系统模型中,运营商和用户之间建立了以下2个信道。 (1)广播信道。运营商与用户之间建立的一条单向宽带广播信道,用于传输视频、音频及数据等业务。 (2)交互信道。运营商与用户之间建立的一条用于信息交互的双向信道,由反向交互信道和前向交互信道两部分组成。 如图1所示,前向交互信道被嵌入到广播信道中。因此,整个交互系统由2个单向物理通道实现下行码流和上行码流的传输。其中携带广播内容和前向传输数据的下行码流遵循D V B-T标准,携带反向交互数据的上行码流遵循DVB-RCT标准。 3 基于DVB标准的车-地无线通信系统构成 近年来,国内技术人员在重庆及武汉地铁采用DVB标准技术组建车-地无线通信系统,进行试验段测试并取得了良好的结果。套用DVB-RCT系统模型,可以将地铁区间内的列车看作是移动的交互终端,而线路中心则是广播服务源和交互服务源。结合实际工程,整个系统由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两部分组成。该车-地无线通信系统使用下行链路实现PIS节目、控制命令的下传;使用上行链路实现CCTV图像及列车运行状态信息的上传。如图2所示,下行链路主要由地面无线发射网关、光纤直放站和车载无线接收网关等设备构成;上行链路主要由车载无线发射网关、地面无线接收基站等设备构成。 系统工作方式如下。 (1)下行链路。设置在中心的服务器将多媒体节目传送至地面无线发射网关,经光纤直放站接入分布在轨旁的定向天线完成无线覆盖。在列车的车头和车尾分别安装1套车载无线接收网关及接收天线,实现分集接收,增强了无 线系统信道的健壮性。车载无线接收网关接入车载局域网,将接收到的无线信号通过转换,最终在各车厢LCD/LED显示器上播放。 (2)上行链路。经编码器编码后视频图像以及列车运行状态信息上传至车载局域网,由车载无线发射网关和发射天线完成无线发射。 沿线各无线接收基站将接收到的无线信号经转换后通过光纤链路接入相邻车站的交换机,再通过有线传输网络将信息传输至中心交换机,供中心调度人员调看图像和监控列车运行状态。 在实际运行测试中经分析得出,图像延时主要来源于视频编解码的时延。在速度100 km/h的情况下,车-地无线通信系统切换及缓冲时延极小。列车在不同基站设备覆盖区域移动时各路视频图像传输无误码,图像清晰、流畅,无马赛克现象。该系统使用的是1.8 GHz频段,一方面可以避免与CBTC以及民用WLAN设备发生频率冲突;同时由于其属于非开放频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非法用户的接入。 4 结束语 基于DVB标准的车-地无线通在当下地铁中应用日益增多,特别是专用及民用WLAN设备被广泛使用,频率资源日益紧张的现状,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稳定、高效、安全的无线接入解决方案。 1前言 通过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微观相分离可以自组装形成多种有序的纳米结构形貌,从而在纳米功能材料制备、生物催化、医药等领域获得潜在的重要应用价值[1~4]。此外,嵌段共聚物薄膜中微观相分离所导致的表面形貌对于薄膜的表面性能有重要影响,是研究嵌段共聚物作为大分子改性剂应用的重要基础[5]。有关苯乙烯与乙二醇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S-b-PEG)和聚苯乙烯(PS)共混薄膜的表面形貌研究已有相关报道[6,7]。本文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制备了三嵌段两亲性共聚物PS-b-PEG-b-PS,将其与聚苯乙烯共混成膜;使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薄膜的表面形貌,通过接触角表征薄膜的亲水性和表面张力,重点考察了PS-b-PEG-b-PS含量与共混薄膜表面形貌及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对于利用两亲性嵌段共聚物改善聚合物的表面性能具有实际意义。 2实验部分 2.1试剂及原料聚乙二醇(PEG),Mn=10000,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苯乙烯(St),分析纯,先用5%(wt)的NaOH水溶液洗三次,再用去离子水洗三次,经无水MgSO4干燥和氢化钙CaH2干燥后减压蒸馏;三乙胺(TEA),分析纯,使用前先用氢化钙CaH2回流后蒸馏,然后加入对甲苯磺酰氯回流后蒸馏;对甲苯磺酰氯,分析纯;溴化亚铜(CuBr),分析纯,先用冰醋酸洗至酸液无色,再经乙醇洗涤后真空干燥;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PMDETA),购于Aldrich,99%;α-溴代异丁基酰溴,购于Aldrich,97%;二氯甲烷(CH2C12),分析纯,先用浓硫酸洗至酸液层无色,再用5%的NaHCO3水溶液洗3次,最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用无水MgSO4干燥过夜后用氢化钙CaH2回流,常压蒸出;苯甲醚,分析纯,氢化钙CaH2干燥后减压蒸馏。聚苯乙烯为实验室通过ATRP合成,GPC测定的Mn=19800,Mw/Mn=1.16。 2.2大分子引发剂制备(Br-PEG-Br)将经过共沸除水的10gPEG(1mmol)与100mL二氯甲烷溶液配置成溶液,加入带有干燥装置和恒压滴液漏斗的250mL三口烧瓶中,搅拌下用冰盐浴将反应体系冷却至0℃。加入0.69mL(5mmol)的三乙胺(TEA),再将含有0.62mL(5mmol)α-溴代异丁酰溴的二氯甲烷溶液逐滴加入,约1h加完后撤去冰盐浴,使体系升至室温,继续反应24h。反应完成后用旋转蒸发仪脱除二氯甲烷溶剂,然后加入四氢呋喃(THF)再次溶解,滤去溶液中产生的白色胺盐,得到透明液体。旋转蒸发部分四氢呋喃后,将所剩溶液倒入高速搅拌的无水乙醚中以沉淀产物,过滤后在室温下真空干燥24h,直到恒重。 2.3PS-b-PEG-b-PS三嵌段共聚物的制备及表征使用ATRP制备三嵌段共聚物PS-b-PEG-b-PS[8]。在克式瓶中按比例依次加入大分子引发剂(Br-PEG-Br)5.080g(0.5mmol)、苯乙烯5.200g(5mmol)、CuBr0.144g(1mmol)、苯甲醚4mL、PMDETA0.21mL(1mmol)。抽真空通氩气3次以除去体系中残存的氧气。将克式瓶置于110℃的恒温油浴中反应16h,用二氯甲烷稀释聚合物溶液,然后将聚合物溶液通过一装有中性A12O3的柱子,以除去Cu催化剂络合物。将得到的透明溶液浓缩后倒入大量石油醚中,使产物沉淀析出,然后将得到的白色固体产物放入真空烘箱中40℃干燥至恒重,得到产物。使用VarianMercuryPlus500核磁共振仪测定聚合产物的核磁共振氢谱,采用氘代氯仿(CDCl3)做溶剂,四甲基硅烷(TMS)为内标,室温下测试。使用带WatersRH柱的Waters717凝胶渗透色谱仪测定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四氢呋喃(THF)为流动相,速率为1.0mL?min?1。 2.4PS-b-PEG-b-PS与PS共混薄膜的制备将玻璃片置于浓硫酸溶液中浸泡24h,用去离子水清洗后将玻璃片放入乙醇中利用超声波振荡15min,然后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置于100℃烘箱中干燥6h。将制备的聚苯乙烯和嵌段共聚物PS-b-PEG-b-PS按照一定配比溶解于氯仿溶液中,溶液浓度为1%(W/V)。利用匀胶机在玻璃片上旋涂成膜,转速为2000r?min?1。得到的共混薄膜在120℃真空烘箱内热处理24h。 2.5共混薄膜的分析表征使用HARKE-CA接触角系统测量共混薄膜表面的静态接触角。测试条件为室温,超纯水的液滴直径为2μL。每个样品在不同的地方测试5次,取平均值为接触角的值。使用Vecco公司的NanoscopeV型多模式扫描探针显微镜采集共混薄膜的AFM高度图和相图,以Si悬臂的基本震动频率采像,最典型频率在500kHz左右。测试模式为敲击方式(tappingmode),最大扫描面积16μm×16μm,扫描速率2Hz。 3结果与讨论 3.1三嵌段共聚物PS-b-PEG-b-PS的制备与表征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PS-b-PEG-b-PS的合成路线是先采用分子量为10000的聚乙二醇与α-溴代异丁基酰溴反应,得到双溴封端的产物Br-PEG-Br;然后将其作为ATRP大分子引发剂引发苯乙烯聚合,通过控制单体与引发剂配比和转化率来调节聚苯乙烯链段的分子量,从而得到窄分子量分布的三嵌段共聚物PS-b-PEG-b-PS。图1为溴端基PEG大分子引发剂合成产物的1H-NMR,1.85~1.9ppm的峰对应于溴代异丁酰基上的甲基氢(6H,–(CH3)2),3.61~3.83ppm的峰则为PEG重复单元的亚甲基氢(4H,–CH2–CH2–O–)。通过两者积分面积的比较,计算出PEG端羟基转换为溴的比例为99.2%。图2为嵌段共聚产物的1H-NMR,1.11~2.29ppm的峰对应于PS嵌段中重复单元的碳链氢(3H,1H,–CH2–(CH)–),3.61~3.83ppm的峰则为PEG嵌段中重复单元的亚甲基氢(4H,–CH2–CH2–O–),6.3~7.3ppm的峰对应于PS嵌段中苯环上的氢(5H,C6H5–)。图3为嵌段共聚产物的红外吸收光谱,700cm?1处的吸收峰是PS链段中苯环上C-H的面外伸缩振动引起的,1130cm?1处吸收峰是PEG链段中醚键(-C-O-C-)的伸缩振动峰,1450cm?1处的吸收峰是由苯环骨架的C=C伸缩振动引起的;1720cm?1处的吸收峰是C=O的红外振动特征吸收峰;2920cm?1处的谱带是PS主链上的CH2和CH的C-H伸缩振动产生的 。谱图在3430cm?1处出现了明显的羟基峰,PS-b-PEG-b-PS是亲水性很强的聚合物,由于在FT-IR样品的制备和分析过程中,容易吸收环境中的水份,从而导致羟基吸收峰的出现。此外,还对嵌段共聚产物进行了GPC测定,图4所示的GPC谱图只有一个较窄的单峰,根据聚苯乙烯标样得到的嵌段共聚物数均分子量为21300,Mw/Mn=1.15,表明嵌段共聚物中PS链段长度的分布很均匀。对聚合产物进行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吸收光谱和凝胶渗透色谱的分析结果证明已成功制备出三嵌段共聚物PS-b-PEG-b-PS。根据1H-NMR上3.61~3.83ppm的峰面积与6.3~7.3ppm的峰面积,计算出三嵌段共聚物中PS单嵌段的分子量为5100,嵌段共聚物的分子量为20200,PEG链段在整个嵌段共聚物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数为49.5%。 3.2PS/PS-b-PEG-b-PS共混薄膜的表面形貌将制备的三嵌段共聚物PS-b-PEG-b-PS按照3%、6%、10%、15%的质量百分数与聚苯乙烯进行溶液共混并旋涂成膜,使用AFM观察不同嵌段共聚物含量下共混薄膜的表面形貌。图5为记录的AFM图片,左图为高度图,中图为相图,右图为3D相图。由于共混薄膜中PEG链段和PS链段之间的热力学不相容性,两种组分会表现出强烈的相分离趋势。但是由于PEG链段与PS链段以化学键相连,所产生的相分离被限制在微观尺寸范围,4个薄膜样品都呈现出微观相分离的纳米结构形貌。根据嵌段共聚物含量以及PS相和PEG相的不同性质,可以判断在AFM相图中,深色区域是PEG链段聚集形成的相区,浅色的连续区域为聚苯乙烯链段的富集区,由苯乙烯均聚物和嵌段共聚物中的聚苯乙烯链段构成。从共混薄膜的3D相图可以看出,PEG微相区实际上位于薄膜表面孔洞的底部。这是因为PEG的表面自由能高于PS,在成膜条件下PS链段倾向于薄膜表面迁移而聚集在薄膜表面。但是由于PEG链段对PS链段的热力学排斥作用以及PS的硬链段特性,PS不能在PEG微相区上方形成覆盖,因而在薄膜表面形成了与PEG微相区尺寸相当的孔洞。对于3%(wt)嵌段共聚物含量的共混薄膜,薄膜表面比较平整,PEG链段在薄膜表面聚集成直径约为16nm的圆形小颗粒;随着嵌段共聚物含量增加,薄膜表面PEG链段聚集区的颗粒尺寸逐渐增加;当嵌段共聚物含量达到15%(wt)时,一部分PEG相区开始相互连接,尺寸增加到50~60nm(见表1)。PEG相区尺寸增大一方面是因为体系中PEG链段浓度增加,另一方面则是因为PEG具有较高的表面自由能,PEG相与PS基体间的界面能较大,在120℃热处理条件下微区之间容易发生相互聚集以降低界面能,进而形成较大尺寸的相区结构。值得注意的是,当嵌段共聚物含量达到10%以后,在深色PEG相区内有浅色相区出现,其尺寸约为10nm左右。对于该现象,推测可能是在PEG微区相互聚集时,PEG链段两端的PS链段并非都进入PS基体中,有一部分被包裹在PEG微区内,从而自成一相,形成所谓的“胞状”结构。这种“胞状”结构在3D相图中表现的更加清晰。 3.3PS/PS-b-PEG-b-PS共混薄膜的表面性质加入三嵌段共聚物PS-b-PEG-b-PS后,共混薄膜的表面极性和亲水性会发生相应改变[9]。对4种不同PS-b-PEG-b-PS含量的共混薄膜测量其静态水接触角,结果见图6。PS的静态水接触角为85.0°,随着PS-b-PEG-b-PS含量增加,共混薄膜表面的静态水接触角下降。当嵌段共聚物含量为15%(wt)时,薄膜表面静态接触角降低为44.3°。共混薄膜表面水接触角的下降是薄膜表面形成PEG微相区的结果,这使得薄膜表面极性有很大改善,导致水接触角下降。从图6的曲线变化看出,嵌段共聚物含量在0~6%(wt)范围,薄膜表面接触角成线性下降,当嵌段共聚物含量大于6%以后,薄膜表面接触角下降幅度有所减缓。这种变化趋势与薄膜表面PEG相区的尺寸有关,在较低嵌段共聚物含量下,尽管薄膜表面PEG微相区尺寸很小,但由于PEG的极性作用,提高了薄膜表面的润湿性能,因此薄膜表面接触角下降幅度较大。当共混体系中PS-b-PEG-b-PS嵌段共聚物含量达到一定值后,PEG微区相互聚集连接成较大相区结构,由于相区中PS胞状结构的出现,水与PEG相区的接触面积受到影响,使得薄膜表面水接触角的下降幅度有所减缓。这个结果与图5中AFM观察结果相吻合。表2为根据由Young方程及其调和平均法计算出的共混薄膜的表面张力及其色散分量和极性分量。聚苯乙烯的表面张力为30.7mN?m?1,随嵌段共聚物含量增加,共混薄膜的表面张力不断增大,当PS-b-PEG-b-PS含量为15%(wt)时,共混薄膜的表面张力达到53.9mN?m?1,比聚苯乙烯升高了23.2mN?m?1。这也是具有高表面能的PEG链段相区表面积增大的结果。正如AFM对共混薄膜表面形貌的观察所示,随着共混薄膜中嵌段共聚物含量增加,薄膜表面PEG微相区尺寸和面积不断增大,使得薄膜表面张力不断增加。 4结论 三嵌段共聚物PS-b-PEG-b-PS与聚苯乙烯均聚物共混薄膜内部PEG链段与PS链段发生了微观相分离。由于PEG链段对PS链段的热力学排斥作用以及PS的硬链段特性,PS不能在PEG微相区上方形成覆盖,因而在薄膜表面形成了许多孔洞,PEG微相区位于孔洞底部。随嵌段共聚物含量增加,PEG微区尺寸增加,在共混薄膜表面所占的区域增大,而且嵌段共聚物的部分PS链段被包裹在PEG微区内形成“胞状”结构。嵌段共聚物对共混薄膜的表面性能有较大影响,随嵌段共聚物含量增加,共混薄膜的水接触角减小,表面张力增大。薄膜表面极性的改善程度与PEG微区尺寸以及在薄膜中所占的区域大小相关 通讯专业论文:无线通讯的发展与拓新 无线电技术是当前人们使用最为广泛的信息技术之一。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人们就开始对无线电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投入大量精力去对其探索。无线电通信技术有线电通信相比,其在使用的过程中不需要使用任何传输设备,更不受各种地理位置的限制,其传输便捷使用灵活为主要的特点,比起有线信息传输系统有着通信灵活和成本低的优点而备受当前市场的青睐,为其在发展的过程中打下了市场基础和发展前提,为当前人们生活和生产过程中信息的快速交流带来巨大的变革和影响。但它亦有不容忽视的缺点,其在传输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传输的失真,而且容易受到各种干扰和被人截获,安全性能差。随着当前无线电技术逐步的应用在当前的军事经济领域,使得其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打下了广阔的市场基础和理论前提。 1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 在当前社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各种技术手段和通信技术措施也在飞速的发展和促进之中。信息超远控制技术为满足遥控、遥测和遥感技术的需要,是通过当前生活中相应的技术措施和控制手段对无线通信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随着当前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无线通信随着微电子系统的不断进步也在飞速的发展之中,为计算机的更新换代带来的发展机遇,更为信息技术的处理手段,使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功能大大增加,日益成为信息处理最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工具。无线电通信技术是以当前无线电磁波为主要的传播媒介进行传递的过程,是利用相关的手段进行分析和控制的手段。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支撑,以信息处理技术为主题的技术系统的总称,是各种技术相互综合应用的结果。在当前社会发展中,电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标志。无线电通信技术发展到今日,拥有无限潜力。军事、气象、生活、生产等各个领域都对其都有空前的需求。虽然无线电通信技术优点虽然卓越,但其缺点至今给技术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障碍,都是我们亟须解决的难题。无线电通信技术与有线电通信相比,具有不用架设传输线路线、脱离传输距离限制、传输距离远、通信灵活等优点,备受市场的青睐,如目前广泛采用的电力公司电线载波通信网络和移动通信的 3G网络。 2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特点 近些年无线电通信技术领域引入无线接入技术,是迅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领域,不需要传输媒质,部分接入网甚至入网的全部皆可直接采用无线传播手段代替,无论是概念上还是技术含量上都产生了一个重大的飞跃,实现了降低成本、提高灵活性和扩展传输距离的目的。其特点喜忧参半,优点主要体现在传输线路线、通信方式等方面,我们可以总结如下:具备高度的机动性及可用性。无线电通信技术传输数字化、功能多样化、设备小型化、智能化及系统大容量化决定了其具备高度的机动性和可用性,尤其在军事构建地域通信网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可靠性高。无线电通信比起有线通信的一个卓越优点在抵抗水淹、台风、地震等方面有较大的可靠性,一般情况下除非信号干扰都能保持通信的畅通,这也是无线架输的最大特点。无线电通信技术虽然解决了架设传输线路线、脱离传输距离限制、传输距离远、通信灵活等的难题,但其信号容易受到干扰、影响,还有容易被截获造成了该项技术的保密性极差。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缺点几百年来都是让人头疼的问题,目前全球化经济愈演愈热,其信号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上升为经济领域里关注的焦点,因此,无线电通信技术的通信方法拓新成为其发展的新话题。无线通信的展望无线通信具有跨越时空进行信息沟通的灵活性,以及全球无缝隙覆盖的特性,成为当今世界最具吸引力的通信方式。目前,无线通信特别是移动通信市场进入规模化大发展阶段,无线通信业务和技术呈现出从传统的话音领域向数据领域和宽带多媒体领域转变的态势,市场空前繁荣。 3 无线电通信技术之通信方法的拓新 21 世纪无线电通信技术正处在关键的转折时期,尤其最近几十年最为活跃。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和 IP 技术的兴起,欲求无线电通信技术适应未来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务必在通信方法上进行一系列的拓新。针对以上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缺陷,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方法 3.1 采用了数字通信技术 提高系统频谱资源的利用率,维持信号上的稳定,避免通信信号收到干扰,增大了系统通信容量,提供话音、图像和数据等多种通信服务,确保用户信息安全保密。 3.2 推广通信信息技术宽带化的发展 信息的宽带化对于光纤传输技术和高通透量网络的发展起到关键的推进作用[3],尤其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全面展开,无线通信技术正朝着无线接入宽带化的方向演进,这个方向对无线电通信信号源稳定来说的确非常之重要。 3.3 推广个人信息化技术 个人信息化在全球个人通信已经有着不争的发展趋势。个人信息话,能够有效地减低传输路线的信息量堵塞,大幅度提高通信的传播速度。 3.4 提高无线通信网络可持续性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网络设备如果没有良好的配置和网络部署,一旦受到安全威胁,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无线电通信技术通信方法的拓新我们与必要提高网络设备性能、优化设备配置、冗余备份等等手段来保证网络的可靠性。 结束语 随着当前无线电通信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其在发展中的各种应用使得其成为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手段和应用过程。随着当前人们对信息技术的要求不断增加,无线电通信技术的普及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在发展过程中的普及化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在通信方法随着当前科学技术不断的变化过程中,无线电通信技术愈来愈成为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通信手段,拥有者广阔的市场。因此,在无线电通信技术通信方法应用开发的发展潜力无穷,这就使得我们在研究和开发的过程中对其展开全方位的施工方式,为无线电通信技术创新出谋划策,为全球信息化及经济全球化的通信事业贡献力量。 通讯专业论文:化工业无线通讯系统运用 近年来我公司和北京比福特公司共同开发了防爆无线通讯系统,并且在中石油大港石化中石油青海格尔木石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践证明,这种基于PHS的无线通讯系统是安全稳定,而且可靠的运行效果良好。 小灵通:无线市话(Personalacce/!/ssSystem)简称PAS,是一种新型的个人无线接入系统。它采用先进的微蜂窝技术,通过微蜂窝基站实现无线覆盖,将用户端(即无线市话手机)以无线的方式接入本地电话网。 首先,石化工厂厂区面积大,人员分布散,防爆区内移动作业人员和零散作业人员众多。无线通讯系统对满足人员通讯需要,加强防爆区内分布人员的动态管理,优化厂区网路结构,实现企业安全生产,调度指挥的有线,无线互联互通,相互结合的信息传递,保证企业安全高效的生产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企业的无线通讯需要和化工企业防爆设备的要求,加上与斯达康公司的长期合作关系。最后决定选用斯达康公司的UT220为原型机进行防爆手机的设计和开发,同时无线通讯网络的基站覆盖,采用了中国电信标准设备接入。这两项措施的实施可以使企业整个无线通讯网络得到功能的最大化,同时大大的降低了设备采购和投入的成本。为企业节约了开支,同时功能应用不受任何影响。运用已经成熟的网络系统,加以批量生产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使得企业无线通信网络实现有充分的物质基础。 这套通讯系统的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体现科技关怀。要利用先进的无线通信网络实现防爆作业区内工作人员出入的有效身份辨识、人员位置确定、生产调度指挥与作业区内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之间的语音通讯,短信息收发,彻底实现信息的无缝连接,使企业的生产管理达到实时高效。同时,该系统可以实现考勤记录功能,可以为管理人员提供更加准确的人员信息。一旦发生事故,就可以根据系统提供的人员位置、身份。数量信息做出准确的营救措施,使得抢险救灾工作高效进行,进而节约大量宝贵的时间。 该系统可以实现全双工通话,可以和生产调度系统并网,全系统内点对点全时双向语音通话。实现作业区内人员的定位,可以做到精确到人,动态位置实时反馈,使得生产管理优化。实现统计报表,考勤记录的数据来源实时化,自动化。实现短信息,语音信箱功能。生产指令短信息发送到每一个终端上,还可以实现语音信箱留言,大大的提高信息的接收效果。系统通过斯达康的QBOX解决方案可以实现企业所及范围之内全覆盖,并实现与互联网的连接。 该无线通讯系统由移动终端UT220手机和基站。公共电话交换网络组成。首先UT220手机要进行本质安全处理。手机的主机部分用环氧树脂封装处理使得无线射频电流被控制在防爆要求范围之内。其次,对手机电池加装限流电阻,然后对电池进行固化封装实现本质安全。由于斯达康公司的QBOX解决方案的实施,使得小灵通手机每一部都可以是一个小型基站,同时在小灵通QBOX主机信号范围之内,还可以捆绑无线分机。其发射功率是10mW。 为了使无线通讯网络运行更加稳定,还可以使用基站覆盖。系统区域内,配置若干台10mW基站。每台基站都要配备避雷针防雷,同时每台基站要采用远距离输电线路供电。每台基站配备一对双绞线与主机连接,最大传输距离5km。 公用电话交换网络部分可以采用中国电信标准交换机网络,这样可以大大节省企业开支,并且可以享受更多的方便快捷的服务资源。使企业的内部无线电话网络和中国电信公网无缝连接,节省了建设企业专网的大量投入。 在系统投入运行以来,为企业的生产调度,人员管理起到了强大的设备支持,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整体效率。同时该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防爆手机本身的材质决定了其对特别恶劣环境不适合,本质安全型设备在三防功能上还要有进一步的提高。再有就是手机电池的充电问题。由于我们的无线通讯系统,使用的是经过本质安全化处理之后的电池。由于电池本身在加装了限流电阻之后,又进一步进行了密闭固化处理。所以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是不需要将手机电池从本机上取下的。在设备返修过程中,维修人员发现有很多手机的故障就是由于用户在使用时,擅自拆卸手机电池,使得电池的于本机的连接插口发生松动导致手机供电故障。针对该问题,在手机后盖的显着位置加以特别说明,禁止使用者擅自打开设备,并与企业做了沟通,加大了对人员的培训,问题得以圆满解决。 无线通讯系统的开发,研制的成功,使得化工行业无线通讯建设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在我们国家大力发展低碳环保绿色产业的今天。无线PHS系统可以与TD网络良好对接,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 通讯专业论文:浅析基于通信系统浅谈无线通讯技术 论文关键词:无线通讯 重要作用 Bluetooth UWB 论文摘 要:随着因特网、多媒体和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们与信息网络已经密不可分。当今无线通讯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低功耗、微型化是用户对当前无线通讯产品尤其是便携产品的强烈追求,作为无线通讯技术一个重要分支的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正逐渐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通过Bluetooth和UWB的技术对比及多角度的分析,证实了蓝牙+UWB作为下一代高速无线通讯技术的可能。 前言 目前,我国大型石化企业在厂内的通讯方式,一般仍然采用传统的有线传输方式,即依靠有线通讯电缆来传输信号,配合以传统的程控交换机和防爆电话,防爆扬声器等等设备终端来实现在防爆区与非防爆区之间的通讯。这样的通讯系统庞大,线缆众多不易于人员维护,加之厂区内部腐蚀性气体,工作环境,自然环境等经年累月极容易造成设备的线缆损坏,影响通讯,由于是有线电缆连接在事故发生时更加容易遭受破坏。一旦通讯中断,对企业的事故救援,员工的人身安全,都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要大力发展无线通讯网络在企业的应用。 1、无线通讯技术的重要作用 石化工厂厂区面积大,人员分布散,防爆区内移动作业人员和零散作业人员众多。无线通讯系统对满足人员通讯需要,加强防爆区内分布人员的动态管理,优化厂区网路结构,实现企业安全生产,调度指挥的有线,无线互联互通,相互结合的信息传递,保证企业安全高效的生产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2、常用的无线通讯技术分析 目前广泛应用的无线通讯技术主要有GPRS/CDMA、数传电台、扩频微波、无线网桥及卫星通信、短波通信技术等。 2.1 数字电台用于点对点或点对多点的工作环境,能够提供标准RS-232接口,可直接与计算机、RTU、PLC等数据终端连接,实现透明传输。数传电台的传输速率从1200~19.2Kbit,传输距离20~50公里。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接收灵敏度高等特点。数传电台技术比较成熟,标准统一。但随着GPRS/CDMA技术的日渐成熟,相应的设备价格的降低,使得在很多应用场合中数传电台被GPRS/CDMA所取代。但同时,数传电台的相关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智能化、网络化、高带宽的数传电台也不断涌现。 2.2 扩频微波和无线网桥技术是近几年兴起的一门数据传输技术。扩频微波最大优点在于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以及保密、多址、组网、抗多径等,同时具有传输距离远、覆盖面广等特点,特别适合野外联网应用。而无线网桥是无线射频技术和传统的有线网桥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无线网桥是为使用无线(微波)进行远距离数据传输的点对点网间互联而设计。它是一种在链路层实现LAN互联的存储转发设备,可用于固定数字设备与其他固定数字设备之间的远距离(可达50km)、高速(可达百Mbps)无线组网。这两项技术都可以用来传输对带宽要求相当高的视频监控等大数据量信号传输业务。 3、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简介 “蓝牙(Bluetooth)”是一个开放性的、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标准,也是目前国际上最新的一种公开的无线通讯技术规范。它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安全、低成本、低功耗的网络互联,使得近距离内各种通讯设备能够实现无缝资源共享,也可以实现在各种数字设备之间的语音和数据通讯。由于蓝牙技术可以方便地嵌入到单一的CMOS芯片中,因此特别适用于小型的移动通讯设备,使设备去掉了连接电缆的不便,通过无线建立通讯。 蓝牙技术以低成本的近距离无线连接为基础,采用高速跳频(Frequency Hopping)和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access—TDMA)等先进技术,为固定与移动设备通讯环境建立一个特别连接。作为一个新兴技术,蓝牙技术的应用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如成本过高、有效距离短及速度和安全性能也不令人满意等。但毫无疑问,蓝牙技术已成为近年应用最快的无线通讯技术,它必将在不久的将来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4、超宽带(UWB)技术研究 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技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此前主要作为军事技术在雷达等通讯设备中使用。随着无线通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高速无线通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宽带技术又被重新提出,并倍受关注。UWB是指信号带宽大于500MHz或者是信号带宽与中心频率之比大于25%的无线通讯方案。与常见的使用连续载波通讯方式不同,UWB采用极短的脉冲信号来传送信息,通常每个脉冲持续的时间只有几十皮秒到几纳秒的时间。因此脉冲所占用的带宽甚至高达几GHz,因此最大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几百分之一。在高速通讯的同时,UWB设备的发射功率却很小,仅仅是现有设备的几百分之一,对于普通的非UWB接收机来说近似于噪声,因此从理论上讲,UWB可以与现有无线电设备共享带宽。UWB是一种高速而又低功耗的数据通讯方式,它有望在无线通讯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UWB的特点如下: 4.1 抗干扰性能强:UWB采用跳时扩频信号,系统具有较大的处理增益,在发射时将微弱的无线电脉冲信号分散在宽阔的频带中,输出功率甚至低于普通设备产生的噪声。 4.2 传输速率高:UWB的数据速率可以达到几十Mbit/s到几百Mbit/s,有望高于蓝牙100倍。 4.3 带宽极宽:UWB使用的带宽在1GHz以上,高达几个GHz。超宽带系统容量大,并且可以和目前的窄带通讯系统同时工作而互不干扰。 4.4 消耗电能少:通常情况下,无线通讯系统在通讯时需要连续发射载波,因此要消耗一定电能。而UWB不使用载波,只是发出瞬间脉冲电波,也就是直接按0和1发送出去,并且在需要时才发送脉冲电波,所以消耗电能少。 4.5 保密性好:UWB保密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采用跳时扩频,接收机只有已知发送端扩频码时才能解出发射数据;另一方面是系统的发射功率谱密度极低,用传统的接收机无法接收。 4.6 发送功率非常小:UWB系统发射功率非常小,通讯设备可以用小于1mW的发射功率就能实现通讯。低发射功率大大延长了系统电源工作时间。 4.7 成本低,适合于便携型使用:由于UWB技术使用基带传输,无需进行射频调制和解调,所以不需要混频器、过滤器、RF/TF转换器及本地振荡器等复杂元件,系统结构简化,成本大大降低,同时更容易集成到CMOS电路中。 5、结束语 总之,无线通讯方式由于其建立物理链路简单易行,成本低,可以根据现场需求及时调整项目方案,灵活性好,系统的功能扩展方便,因此特别适合石化行业对通信链路的要求。 通讯专业论文:电动阀门性能检测系统的实时通讯设计与实现 摘要:给出了基于485 总线, 由控制中心PC 机和多个单片机控制系统组成的电动装置性能检测系统中的实时通信系统, 重点介绍了利用VB 实现PC 机与多个单片机控制系统实时通讯程序设计方法, 实现了PC 机对多个远程单元的实时控制与管理。 关键词:Visual Basic 串行通讯 电动装置性能检测系统 远程控制 1 引言 在许多实时监测系统中, 经常需要接收距离较远的测控点数据, 如何快速可靠的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是这些监测系统必须解决的问题。在监测现场, 为了降低系统的成本, 往往采用单片机系统作为数据采集和记录单元。在中央控制中心, 常常利用PC 机来完成人机会话及与监测现场的通信。 本文介绍一套用于电动装置出厂性能检测系统的实用的主从式(Master/ Slave) 远程实时通讯系统。检测系统的下位机是以32 位的ARM 单片机(L PC2214) 为CPU , 两片CPLD ( XC95108) 扩展I/ O 口对外围器件如加载电机、卸载电机、光电编码器和AD 转换器进行控制的单片机系统, 并有键盘进行数据输入和液晶屏显示各功能接口, 以及打印机打印测试合格产品的性能参数记录。上位机的管理平台则基于Visual Basic 610 。此系统通过对产品的性能参数进行检测, 严格避免不合格产品出厂, 提高产品质量, 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通讯系统以生产现场的双绞线为通讯媒介, 上位机利用VB 610 的通讯控件MSComm 实现了与下位机的远程实时通讯, 下位机应用于生产车间现场, 取得了满意效果。 2 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2.1 结构组成 网络系统由控制中心和多个远程单元RTU(Remote Terminal Unite) 组成(图1) 。控制中心由上位机和RS232/ 485 转换器组成, 各远程单元是以ARM单片机为核心的电动装置性能检测系统(图2) 。 2.2 工作原理 控制中心作为系统的数据终端设备DTE (Da2ta Terminal Equipment) , 负责实现对远程电动装置性能检测系统的检测数据进行判别、存储等。PC机通过485 通讯电缆与远程电动装置性能检测系统相连, 其传输速率为9 600 bps , 端口数据传输速率可根据系统需要设为1 200 bps~19 200 bps〔1〕。 各远程电动装置性能检测系统通过光电编码器和AD 转换器对现场设备的性能参数进行数据采集, 采用MAX1480 芯片与PC 机进行数据传输,并通过2 片CPLD 实现数据输入和输出开关量, 从而实现对现场设备的控制和参数测量。电动装置性能检测系统还有复位、故障报警及芯片正常工作检测等系统。 BR nbsp; nbsp; nbsp; nbsp; 通讯系统以控制中心PC 机和远程单片机控制系统通过485 通讯电缆以同频异步半双工方式进行数据信息传输, PC 机通过串口发送令牌到远程单元, 远程单元收到自己的令牌后发送数据到PC机, PC 机收到数据后回送正确信息。从而实现控制中心对远程设备的控制和数据采集。 3 实时串行通讯程序设计 3.1 通讯协议 (1) 一桢数据由1 位起始位, 8 位数据位、1位校验位、1 位停止位共11 位组成。 (2) 波特率为9 600 bps。电动装置测试系统的单片机的串口选用UART0 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为了得到准确的波特率, ARM 单片机采用振荡频率为111059 2 MHz 的晶振。PC 机串口波特率通过VB 通讯控件MSComm 的Setting 属性设置, 为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两者的波特率必须一致。 (3) 系统采用异步通讯方式, 上位机通过令牌传递总线(token - passing bus) 方式与远程单元进行通讯〔2〕。PC 机发送的信息为固定4 个字节。第1 个字节和第2 个字节分别为起始标志符和远程单元的具体地址号, 第3 个字节表示发送的是令牌还是命令, 第4 个字节为结束标志符。 (4) 远程单元接收到令牌后, 对照令牌的地址号与本单元地址进行判断, 得知令牌是本单元的, 此时总线处于接收数据状态。此单元开始发送信息, 发送的信息共158 个字节。第1 个字节和第2 个字节分别表示起始标志符和命令符, 第3 个字节表示数据个数, 第4 个到第157 个字节表示采集的测试数据, 第158 个字节表示结束标志符。如果地址不符, 则将令牌转发到下一单元〔3〕。其通讯方式如图3 所示。 3.2 远程单片机控制系统的串行通讯程序设计 远程ARM 单片机采用中断方式进行数据接收, 基于软件ADS112 编程与上位机进行通讯, 上位机通讯子程序流程图以及下位机中断子程序流程图分别如图4 和图5 所示。 控制中心上位PC 机始终在循环发送令牌, 当远程单元接收到与本机地址相同的令牌时, 置接受数据标志, 接收到自己的令牌后, 远程单元开始上传数据到上位PC 机, 与此同时PC 机停止发送令牌并处于接收数据状态, 等到接收数据完毕并检验数据合格后发送确认命令到此远程单元, 如果没收到数据或数据不合格发送错误标志到此远程单元。如果收到的令牌与本机地址不同时, 程序返回中断入口处, 继续执行其它操作。这样可保证远程单元把数据准确地发送到上位机PC 机。 3.3 上位PC 机串行通讯程序设计方法 上位机利用VB 610 进行编程, 用VB 610 开发串行通讯程序普遍采用两种方法: 一种是利用Windows 的API 函数; 另一种是采用VB 的通讯控件MSComm。利用API 函数编写串行通讯程序较为复杂, 需要调用许多繁琐的API 函数, 而VB610 的MSComm 通讯控件提供了标准的事件处理函数、事件和方法, 用户不必了解通信过程中的底层操作和API 函数〔4〕, 从而比较容易、高效的实现了串口通信。 控件提供了两种功能完善的串口数据接收和发送功能: 一种是查询法, 通过Com2mEvent 的值来轮询(polling) 事件和通讯状态,可以使用定时器和DO .Loop 程序来实现; 另一种是事件驱动法( Event - driven) , 利用MSComm 控件OnComm 事件来捕获串口通讯错误或事件, 并在OnComm 事件中编写程序进行相应的处理〔5〕。本软件系统采用了定时器来发送令牌以及接收远程单片机的回执信息, 使PC 机作出更快的反应。 软件采用定时器Timer1 控件来实现令牌的循环发送。其中设置定时器响应一次的时间为10ms( Timer11Internal = 10) 。 3.4 下位机ARM2210 系列单片机串行通讯程序设计方法 下位机利用软件ADS112 进行编程, 此软件是专为ARM 单片机开发的一种软件, 其语言类似于C 语言, 有很好的应用性。 4 结语 该系统应用在对远程设备的在线监测, 其通讯网络部分运行平稳, 数据传输误码率低, 传输速度符合要求, 效率高, 操作简单, 组网方便, 满足生产现场的数据检测和控制要求。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高精度的工业测控和数据采集等领域中。 通讯专业论文:探讨校园网络Internet网络通讯安全管理 论文关键词:网络通讯 安全问题 局域网 校园网络 论文摘要: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和人类对网络依赖性增强,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校园网络的通讯安全已经威胁到了广大师生的正常工作和学习,校园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当前各校园网络建设中迫在眉睫的问题。 1 引言 目前,网络应用的焦点问题是网络通讯安全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信息泄露、信息篡改、非法使用网络资源、非法信息渗透、假冒等方面。在Intemet上网络系统既要开放,又要安全,以至于从技术方面讲安全问题是整个互联网技术里较为困难的问题。从lnternet的角度看,对网络的威胁主要来自于网络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不安全因素。一方面,电磁泄露、搭线窃听、非法人侵、线路干扰、意外原因、病毒感染、信息截获等。另一方面,操作系统本身的问题,各种应用服务存在安全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学校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已经严重威胁到广大师生的使用安全,因此,我们要加强校园网络的安全管理。 2 校园网网络结构简介 校园网总体上分为校园内网和校园外网。校园内网主要包括教学局域网、图书馆局域网、办公自动化局域网等 校园外网主要指学校提供对外服务的服务器群、与CERNET的接入以及远程移动办公用户的接入等。校园外网的服务器群构成了校园网的服务系统.一般包括DNS、WEB、FFP、PROXY以及MAIL服务等。外部网实现了校园网与CERNET及INTERNET的基础接入,使学校教职工和学生能使 用电子邮件和浏览器等应用方式.在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中利用国内和国际网进行信息交流和共享。 3 校园内网络通讯安全的主要威胁 校园网常见的风险威胁主要是校园网内外的各种病毒的威胁,外部用户可能通过邮件以及文件传输等将病毒带入校园内网。内部教职工以及学生可能由于使用盗版介质将病毒带入校园内网;外来的系统对网络及服务器发起DOS/DDOS攻击,入侵等恶意破坏行为,有些计算机已经被攻破,用作黑客攻击的工具;拒绝服务攻击目前越来越普遍,不少开始针对重点高校的网站和服务器;校园网内管理人员以及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不强、管理制度不健全,带来校园网的威胁。 这些威胁主要表现在: 3.1黑客 黑客是网络上的一个复杂群体,他们以发现和攻击网络操作系统的漏洞和缺陷作为乐趣,利用网络通讯安全的脆弱性进行非法活动,如修改网页,非法进入主机破坏程序,窃取网上信息,进行电子邮件骚扰,阻塞网络和窃取网络用户口令等。 3.2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已成为很多黑客入侵的先导,是目前威胁网络通讯安全的重大祸首.它的侵入在严重的情况下会使网络系统瘫痪,重要数据无法访问甚至丢失。 3.3拒绝服务 拒绝服务是指导致系统难以或不可能继续执行任务的所有问题,它具有很强的破坏性,“电子邮件炸弹”、“垃圾邮件”等,就是一些典型的例子.用户受到它的攻击时,在很短的时间内收到大量的电子邮件,从而使用户系统丧失功能,无法进行正常工作。 通过以上校园网的三种威胁,我们可以更深入的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校园网内的用户数量较大,局域网络数目较多。校园网的速度快和规模大。少则数千人、多则数万人。正是由于高带宽和大用户量的特点,网络安全问题一般蔓延快、对网络的影响比较严重; (2)校园网中的计算机系统管理比较复杂。校园网中的计算机系统的购置和管理情况非常复杂,比如学生宿舍中的电脑一般是学生自己花钱购买、自己维护的。有的则是统一采购、有技术人员负责维护的,有的则是教师自主购买、没有专人维护的。这种情况下要求所有的端系统实施统一的安全政策(比如安装防病毒软件、设置可靠的口令)是非常困难的。由于没有统一的资产管理和设备管理。出现安全问题后通常无法分清责任。更有些计算机甚至服务器系统建设完毕之后无人管理,甚至被攻击者攻破作为攻击的跳板、变成攻击试验床也无人觉察; (3)活跃的用户群体。学校的学生通常是最活跃的网络用户。 对网络新技术充满好奇,勇于尝试。如果没有意识到后果的严重性.有些学生会尝试使用网上学到的、甚至自己研究的各种攻击技术.可能对网络造成一定的影响和破坏: 由于以上各种原因导致校园网既是大量攻击的发源地,也是广大攻击者最容易攻破的目标。 4 网络通讯安全的管理策略 4.1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网络安全 运用学校计算机网络在技术上实现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确保网络系统的安全、可靠地运行,如实行个人网访问控制、网络权限控制、网络监测和锁定控制、服务器的安全控制、防火墙和杀毒软件结合进行安全控制等技术控制非法用户对目录、文件和其他网络资源的访问。校园网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员对网络系统进行网络监控,网络服务器应记录用户对网络资源的访问。对非法的网络访问,服务器应以文字、图形或声音等形式报警来提醒网络管理员。如有非法黑客企图攻击、破坏网络系统,网络服务器应实 (上接第720页) 施锁定控制,自动记录企图攻击网络系统的次数,达到所设定的数值,该账户将被自动锁定,确保网络安全。 同时校园计算机中心应加强内部管理,建立事件的审计和跟踪体系,提高整体信息安全意识。应由专人负责管理服务器或网络设备,其他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随意更改配置;对服务器或网络设备的操作应建立详细的日志,减少内部工作人员的误操作而弓l起的故障。对于学生,应加强网络方面法律、法规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防止出现破坏网络安全的违法行为。 4.2建立一整套安全防护体系 4.2.1防火墙 防火墙是设置在不同网络之间的一系列软硬件的组合,它在校园网与Intemet网络之间执行访问控制策略,决定哪些内部站点允许外界访问和允许访问外界。从而保护内部网免受外部非法用户的入侵。同时防火墙是预防黑客攻击,病毒入侵的重要屏障。防火墙的建立提供了对网络流量的可控过滤,以限制访问特定的因特网端口号,而其余则被堵塞,这一点要求它必须是唯一的人口点。用来阻止未经认证的外部登录。这就是防火墙与路由器是一个整体的原因。 4.2.2端口控制机制 计算机服务器使用自动回呼设备、调制解调器对端口加以保护。并以加密的形式来识别节点的身份。外部用户对校园网进行访问时。端口对其进行身份探查,当确定其身份和法后才允许访问校园网。 4.2.3加密技术 在外部网络的数据传输过程中,采用密码技术对信息加密是最常用的安全保护手段。目前广泛使用的有对称算法和非对称算法两类加密算法,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加上数字签名、数字时间戳、数字水印及数字证书等技术,可以使通信安全得到保证。 4.2.4封锁系统安全漏洞 在发现新病毒或因系统安全漏洞威胁网络安全时。应当及时提供各种补丁程序以便下载.许多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也在不断更新版本以修正错误或完善功能.对于校园网管理过程中,要及时下载和安装各种补丁、升级程序,封锁系统安全漏洞。这样对保护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安全会起到很大作用,可以有效的防止一些“黑客”因为操作系统和各种应用软件的设计漏洞对校园网资源进行非法访问和有关操作。 4.3建立用户管理制度 在保证学校教职工和广大学生用户合法权力的同时,限制非法用户入侵,保证数据的安全,特别应制定和做好身份验证和访问授权限制。为了识别并证实用户,系统可给合法用户提供唯一的用户标识符,提供一种验证手段,来验证登录的用户是不是真正的拥有该用户标识符的合法用户。也可通过口令、卡片密钥、签名或指纹来实现,通过身份验证确保用户机与服务器的相互身份。 总之,校园网络安全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必须全面协调地运用各种防范技术手段,加强对人与物的管理,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为学校建设多作贡献。建立一个安全、稳定、高效的校园系统,是各大校园竞相努力的目标。 通讯专业论文:浅论中国通讯设备制造商的常青之路 【论文关键词】战略管理 资本运作 企业文化 治理结构 【论文摘要】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兴和华为等中国电信设备制造企业通过不懈的努力,已经在很多重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中国的电信设备制造企业在成功地实现了从优秀企业到卓越企业的跨越之后,下一个关键的挑战是如何使企业基业常青。本文认为,要想获得长久的发展,中国的电信设备制造企业必须进一步加强技术实力、市场运营能力和资本运营能力。 华为在20年前还是作坊式的小企业,如今销售额达到160亿美元;中兴通讯由一间300万元成立的小公司成长为年收入510亿元人民币的大型企业。为什么这两个曾经不起眼的企业却创造了惊人的业绩?如何能使这些初步获得成功的企业基业常青?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一、中国通讯设备制造企业成功的因素分析 1、华为技术。(1)清晰的战略定位。从华为公司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华为多年来一直坚持专业化战略,在产品开发上一直实施业内闻名的“压强战略”,在决定成功的关键技术上“以超过主要竞争对手的强度配置资源,要么不做,要做就极大地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重点突破”。20多年的发展中,“压强战略”始终贯穿于华为的研发、营销和企业文化建设等多各环节,这种清晰的专业化发展战略定位让华为心无旁鹜地致力于基础通讯设备的研发,最终被思科列为未来最具竞争力的对手。 (2)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中国没有哪一家通信企业能像华为这样每年都拿出超过销售额10%的资金用于专门的产品研发,对一个前途未卜的3G持续投资上百亿美元进行开发。华为这个在中国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在NGN网络的研发上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顺利实现由中低端路由器向高端路由器的转换,最终拥有和国际通讯巨头同场竞技的实力。 (3)强势企业文化。华为公司奉行的是“狼性文化”, 狼的三大特性:敏锐的嗅觉;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群体奋斗。“狼性文化”的主要表现是:华为在产品研发上大手笔投入,为开发产品而不计成本;为了企业持续发展,积极进行像狼一样的市场攻伐。《华为基本法》第一条就写道:“通过无依赖的市场压力传递,使内部机制永远处于激活状态”。狼性文化促使华为始终为了自身的进步不停奋斗着。 (4)强大的市场营销能力。华为的营销战在业界历来以快、狠、准著称,不管是在创业初期推行的“农村包围城市”还是在发展过程中令对手叹为观止的客户关系经营,华为的目标只有一个:拿到订单,占领市场。作为公认的“营销帝国”,华为总能采用最有效的营销模式快速占领市场。 2、中兴通讯。(1)明确的战略定位。与华为的专业化发展战略不同,中兴一贯将自己的战略定位在多元化、差异化上。20多年来中兴通讯一向采取低成本稳定发展战略,至今成为惟一拥有全套自主开发、自主品牌基站及交换系统的中国厂商。在研发与营销投入上,中兴并不像华为那么大手笔,中兴租用的办公楼都是不显眼的办公楼。 (2)市场导向,而非产品导向。2003年中兴的销售额曾历史性地超过了华为。中兴超越华为主要在CDMA和小灵通两个产品上,表面上这只是两个产品的问题,但实际却是战略的问题。中国联通最开始选择IS-95A增强型CDMA技术而放弃CDMA1X这种更为先进的技术,其重要原因是建设经营CDMA网络的国家大都采用IS-95A技术。中兴认准中国必然会采用成熟的技术而非最先进的技术才能保证网络的安全可靠。 中兴通讯开发小灵通产品可说是运用了“蓝海战略”。虽然小灵通被认为是被淘汰的技术,但中兴通讯还是决定专门从事小灵通产品的设计和研发。在中兴看来,中国农村面积广阔,固定电话需求较少,用户分布零散,但仍然需要铺设大量的线路,缆线维护成本较高,小灵通通信可以解决有线通信实施过程中的难题。事实证明中兴通讯公司的决策是正确的,小灵通为中兴创造了丰厚的利润。 (3)“中庸之道”的企业文化。从中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中兴一直采取稳中求进、低成本开发的战略,这与中兴的“中庸文化”有着密切关系。首先,中兴能够把握国内市场的每一个热点。从GSM、CDMA到小灵通以及到现在的TD-SCDMA,中兴几乎能够把握每一个国内市场的热点。如在手机终端产品呈爆发性增长的2002年,中兴通讯也没被落下。中兴通讯是国内唯一提供GSM、CDMA和PHS三大系列产品的手机生产企业,在CDMA、PHS手机上获利丰厚。其次,中兴拥有齐全的产品线。据说中兴拥有世界上最齐全的产品线,“不将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是中兴始终坚持的做法。 二、中国电信设备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1、性价比优势丧失。华为、中兴在海外市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于利用国内的人力成本优势,向电信市场提供更具性价比的电信解决方案,挑战成本极限。据统计,欧洲企业研发人员的年均工作时间只有1300—1400小时,而华为研发人员的年均工作时间却达到了2750小时,是欧洲同行的两倍。与此同时,华为研发的人均费用只有2.5万美元/年,而欧洲企业研发的人均费用大约为12—15万美元/年,是华为的6倍。正是依靠不计多干、苦干,华为在产品响应速度和客户服务方面反应较快,研发投入产出比接近大多数西方公司的10倍,这就是华为低成本的核心所在。 电信设备企业的几次大兼并,爱立信兼并马可尼、阿尔卡特与朗讯合并、诺基亚与西门子合并,除了增强产品线和扩大市场覆盖范围的考虑以外,最大的希望还是节省成本。当华为还在奋力追赶北电、朗讯等二流电信设备商时,全球的电信设备市场只剩下爱立信、阿尔卡特—朗讯、诺基亚—西门子、思科和摩托罗拉等五大玩家,华为以前产品的性价比优势逐步消失,而完成整合的巨头们下一步的目标则必然会对准华为。 2、缺乏市场应变的战略管理能力。国际电信巨头在短时间内完成合并使我们看到了他们优秀的战略管理和实施的能力。这种能力体现在对市场的清晰和完整的认识,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有效把握,对市场挑战和威胁的及时预警,对企业自身定位和战略的理性的思考。 中国企业刚刚进入国际化竞争,在灵敏度和企业战略应变上还需要加强。虽然华为也曾与马可尼谈判过收购,也曾同西门子商量过兼并,但是都没有成功。由于中国企业应对变化的战略不够明确和肯定,在落实的细节上过多地纠缠、犹豫不定,并且缺少跨国并购经验的经验,导致了落实行动的迟缓。 3、技术研发能力不足。由于外国企业申请的专利太多,目前在许多领域已经形成了坚实的技术壁垒,如当前移动通信领域大部分专利仍掌握在日、美、韩等国手中,而且这些国家都拥有移动通信领域的世界级企业,如三星、松下、爱立信、日本电气、高通等,专利的申请人也多是这些企业。现在由中国提交并被采纳为国际标准的数量较少,领域狭窄。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外的大制造企业的科研投入一般为年销售额的4%左右,进入90年代后这种投入明显加大,为10%左右。近年为了研究和开发3G移动技术和其他新技术,国外有的大公司对移动通信的科技投入提升到16%。就科研投入的比例而言,中国一些大的通信设备制造商的科研投入比例也相当大,但由于中国通信设备制造商的生产规模无法与国外大型制造商相比,所以从绝对值看,目前国内通信设备制造商的科研投入仍然很少,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距。科技投入低导致了中国通信制造企业自主开发创新能力的薄弱, 三、结论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兴和华为这样的中国电信设备制造企业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已经在很多重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但在规模、技术、品牌等方面与跨国企业的差距依然很大。中国的电信设备制造企业在成功地实现了优秀到卓越的跨越之后,下一个关键的挑战是如何使企业能基业常青。中国的电信设备制造企业必须进一步加强技术实力、市场运营能力和资本运营能力,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保证企业的长久生存和发展。 通讯专业论文:探讨校园网络 网络通讯安全管理 论文关键词:网络通讯 安全问题 局域网 校园网络 论文摘要: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和人类对网络依赖性增强,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校园网络的通讯安全已经威胁到了广大师生的正常工作和学习,校园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当前各校园网络建设中迫在眉睫的问题。 1 引言 目前,网络应用的焦点问题是网络通讯安全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信息泄露、信息篡改、非法使用网络资源、非法信息渗透、假冒等方面。在intemet上网络系统既要开放,又要安全,以至于从技术方面讲安全问题是整个互联网技术里较为困难的问题。从lnternet的角度看,对网络的威胁主要来自于网络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不安全因素。一方面,电磁泄露、搭线窃听、非法人侵、线路干扰、意外原因、病毒感染、信息截获等。另一方面,操作系统本身的问题,各种应用服务存在安全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学校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已经严重威胁到广大师生的使用安全,因此,我们要加强校园网络的安全管理。 2 校园网网络结构简介 校园网总体上分为校园内网和校园外网。校园内网主要包括教学局域网、图书馆局域网、办公自动化局域网等 校园外网主要指学校提供对外服务的服务器群、与cernet的接入以及远程移动办公用户的接入等。校园外网的服务器群构成了校园网的服务系统.一般包括dns、web、ffp、proxy以及mail服务等。外部网实现了校园网与cernet及internet的基础接入,使学校教职工和学生能使 用电子邮件和浏览器等应用方式.在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中利用国内和国际网进行信息交流和共享。 3 校园内网络通讯安全的主要威胁 校园网常见的风险威胁主要是校园网内外的各种病毒的威胁,外部用户可能通过邮件以及文件传输等将病毒带入校园内网。内部教职工以及学生可能由于使用盗版介质将病毒带入校园内网;外来的系统对网络及服务器发起dos/ddos攻击,入侵等恶意破坏行为,有些计算机已经被攻破,用作黑客攻击的工具;拒绝服务攻击目前越来越普遍,不少开始针对重点高校的网站和服务器;校园网内管理人员以及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不强、管理制度不健全,带来校园网的威胁。 这些威胁主要表现在: 3.1黑客 黑客是网络上的一个复杂群体,他们以发现和攻击网络操作系统的漏洞和缺陷作为乐趣,利用网络通讯安全的脆弱性进行非法活动,如修改网页,非法进入主机破坏程序,窃取网上信息,进行电子邮件骚扰,阻塞网络和窃取网络用户口令等。 3.2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已成为很多黑客入侵的先导,是目前威胁网络通讯安全的重大祸首.它的侵入在严重的情况下会使网络系统瘫痪,重要数据无法访问甚至丢失。 3.3拒绝服务 拒绝服务是指导致系统难以或不可能继续执行任务的所有问题,它具有很强的破坏性,“电子邮件炸弹”、“垃圾邮件”等,就是一些典型的例子.用户受到它的攻击时,在很短的时间内收到大量的电子邮件,从而使用户系统丧失功能,无法进行正常工作。 通过以上校园网的三种威胁,我们可以更深入的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校园网内的用户数量较大,局域网络数目较多。校园网的速度快和规模大。少则数千人、多则数万人。正是由于高带宽和大用户量的特点,网络安全问题一般蔓延快、对网络的影响比较严重; (2)校园网中的计算机系统管理比较复杂。校园网中的计算机系统的购置和管理情况非常复杂,比如学生宿舍中的电脑一般是学生自己花钱购买、自己维护的。有的则是统一采购、有技术人员负责维护的,有的则是教师自主购买、没有专人维护的。这种情况下要求所有的端系统实施统一的安全政策(比如安装防病毒软件、设置可靠的口令)是非常困难的。由于没有统一的资产管理和设备管理。出现安全问题后通常无法分清责任。更有些计算机甚至服务器系统建设完毕之后无人管理,甚至被攻击者攻破作为攻击的跳板、变成攻击试验床也无人觉察; (3)活跃的用户群体。学校的学生通常是最活跃的网络用户。 对网络新技术充满好奇,勇于尝试。如果没有意识到后果的严重性.有些学生会尝试使用网上学到的、甚至自己研究的各种攻击技术.可能对网络造成一定的影响和破坏: 由于以上各种原因导致校园网既是大量攻击的发源地,也是广大攻击者最容易攻破的目标。 4 网络通讯安全的管理策略 4.1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网络安全 运用学校计算机网络在技术上实现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确保网络系统的安全、可靠地运行,如实行个人网访问控制、网络权限控制、网络监测和锁定控制、服务器的安全控制、防火墙和杀毒软件结合进行安全控制等技术控制非法用户对目录、文件和其他网络资源的访问。校园网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员对网络系统进行网络监控,网络服务器应记录用户对网络资源的访问。对非法的网络访问,服务器应以文字、图形或声音等形式报警来提醒网络管理员。如有非法黑客企图攻击、破坏网络系统,网络服务器应实 (上接第720页) 施锁定控制,自动记录企图攻击网络系统的次数,达到所设定的数值,该账户将被自动锁定,确保网络安全。 同时校园计算机中心应加强内部管理,建立事件的审计和跟踪体系,提高整体信息安全意识。应由专人负责管理服务器或网络设备,其他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随意更改配置;对服务器或网络设备的操作应建立详细的日志,减少内部工作人员的误操作而弓l起的故障。对于学生,应加强网络方面法律、法规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防止出现破坏网络安全的违法行为。 4.2建立一整套安全防护体系 4.2.1防火墙 防火墙是设置在不同网络之间的一系列软硬件的组合,它在校园网与intemet网络之间执行访问控制策略,决定哪些内部站点允许外界访问和允许访问外界。从而保护内部网免受外部非法用户的入侵。同时防火墙是预防黑客攻击,病毒入侵的重要屏障。防火墙的建立提供了对网络流量的可控过滤,以限制访问特定的因特网端口号,而其余则被堵塞,这一点要求它必须是唯一的人口点。用来阻止未经认证的外部登录。这就是防火墙与路由器是一个整体的原因。 4.2.2端口控制机制 计算机服务器使用自动回呼设备、调制解调器对端口加以保护。并以加密的形式来识别节点的身份。外部用户对校园网进行访问时。端口对其进行身份探查,当确定其身份和法后才允许访问校园网。 4.2.3加密技术 在外部网络的数据传输过程中,采用密码技术对信息加密是最常用的安全保护手段。目前广泛使用的有对称算法和非对称算法两类加密算法,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加上数字签名、数字时间戳、数字水印及数字证书等技术,可以使通信安全得到保证。 4.2.4封锁系统安全漏洞 在发现新病毒或因系统安全漏洞威胁网络安全时。应当及时提供各种补丁程序以便下载.许多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也在不断更新版本以修正错误或完善功能.对于校园网管理过程中,要及时下载和安装各种补丁、升级程序,封锁系统安全漏洞。这样对保护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安全会起到很大作用,可以有效的防止一些“黑客”因为操作系统和各种应用软件的设计漏洞对校园网资源进行非法访问和有关操作。 4.3建立用户管理制度 在保证学校教职工和广大学生用户合法权力的同时,限制非法用户入侵,保证数据的安全,特别应制定和做好身份验证和访问授权限制。为了识别并证实用户,系统可给合法用户提供唯一的用户标识符,提供一种验证手段,来验证登录的用户是不是真正的拥有该用户标识符的合法用户。也可通过口令、卡片密钥、签名或指纹来实现,通过身份验证确保用户机与服务器的相互身份。 总之,校园网络安全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必须全面协调地运用各种防范技术手段,加强对人与物的管理,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为学校建设多作贡献。建立一个安全、稳定、高效的校园系统,是各大校园竞相努力的目标。 通讯专业论文:浅析计算机信息管理在通讯工程规划中的应用探究 论文关键词 计算机信息管理 通讯工程规划 “十二五”规划 应用 论文摘 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各行业各部门内的运用也逐渐频繁并深入,在医学、教育、工程等很多领域都有涉及,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通信工程领域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普及和发展,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庞大的覆盖面、强大的数据分析以及多方面全方面的计算操作系统,实现了通信工程规划中线路的布局、线路的监管及设施的保护等诸多方面的信息管理,提高了城市通信工程规划的工作效率。文章分析并研究了计算机信息管理在通讯工程规划中的应用价值。 在刚刚公布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通信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结合城市通信实况和发展趋势,确定规划期内城市通信的发展目标;合理确定邮政、电信、广播、电视等各种通信设施的规模、容量;科学布局各类通信设施和通信线路;制定通信设施综合利用对策与措施,以及通信设施的保护措施。任务包括四个方面:邮政设施规划;城市电话系统规划;城市移动通信规划;城市广播电视设施规划。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计算机信息管理已经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在庞大的信息资源管理和强大的数据检索技术的帮助下,有效的推动了通信工程规划事务的发展,将繁琐变简单,大大提高了通信工程规划的工作效率。现就“十二五”规划明确下达的主要任务针对的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1 邮政设施规划 邮政设施作为城市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在连接城与城、乡与乡、城与乡之间的通信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覆盖面积广、事务的繁琐导致信息量庞大,靠旧式的人力式管理已经很难达到要求。如今,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通信工程规划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邮政设施方面,计算机信息管理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1 邮政枢纽的设计与完善 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辅助下,邮政枢纽的设计明显比过去要完善很多,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很容易的实现“一键化”、“自动化”操作,工作人员将勘测到的现场情况信息输入到信息管理系统中,可以很容易的得到理想的设计方案,不仅方便快捷,枢纽的设计较过去相比也很完善,同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1.2 中心地区与周边地区的连接 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下,城市中心地区和周边地区的通信设施得到了很好的连接。工作人员将周边地区的邮政设施及用户的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信息管理系统就能够快速的计算并设计最理想的连接线路,在保证效率的同时,又提高了安全性。 1.3 邮政设施的保护 工作人员把各邮政点、各邮政设施的信息输入到信息管理系统中,信息管理系统会将这些信息储存,并利用其强大的存储和记忆功能,在邮政设施出现故障时,可以很清晰快速的指出故障地点、原因及解决方案,通信工作不再需要工作人员长途跋涉前往现场,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可容易很轻松的发现连接中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2 城市电话系统规划 在现代通信的发展中,电话系统已经成为一项很重要的基础项目。电话系统的质量和完整,标志着这个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城市电话系统的质量和工作效率。 2.1 固定电话的办理 用户在办理固定电话业务时,提供所需办理电话业务的地点以及用户的身份证明,业务员将用户的基本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信息管理系统就会自动将用户的信息进行储存,并自动生成固定电话号码。用户在以后进行固定电话相关业务操作的时候,只需要携带用户的身份证明以及固定电话号码,便可以办理相关业务。 2.2 固定电话故障维修 在固定电话出现故障的时候,只需要拨打客服电话,提供用户固定电话号码,系统就会自动发出指令,指派相关维修维修人员前往,减少了很多繁琐的步骤,高效可行。 3 城市移动通信 在移动通信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移动通信,因此,保证移动通信的健全畅通,是通信工程规划的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在移动通信中,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应用,从业务办理、到业务查询、再到问题反馈,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都提供着很大的辅助性作用。用户在办理移动通信业务的时候,业务员将用户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将用户的信息进行储存,并提供安全保护,当用户的电话卡出现丢失、损坏等问题的时候,可以持身份证明到业务网点进行办理。信息系统会自动识别用户信息,提交用户问题,记录问题信息,业务员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相关问题处理。 4 城市广播电视设施规划 广播电视设施是城市规划中最基础性的设施,由于覆盖面积广、用户信息量庞大以及易出现故障,因此在通信工程规划工作中,广播电视设施的规划是一项重中之重。在网络系统中,广播和电视的信号利用卫星以及庞大的网络传到每一个用户,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下,数据信息可以及时、便捷、准确地到达每一个用户手中,极快捷的信息处理方式,在业务办理、故障报停、线路维修等方面,为城市广播电视设施规划提供了很大程度的帮助。 5结论 运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使通信工程规划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对通信工程规划的日常工作管理更加及时、准确。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强大的的数据分析和庞大的信息存储,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在保证数据信息的准确安全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通信部门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即时地清晰地了解到整个城市的通信工程情况,为通信部门提供了准确快捷的消息,也为城市通信工程规划发展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 通讯专业论文:无线通讯技术在档案馆库房温湿度监测中的展望 一、我国现有档案馆库房温湿度监测现状及分析 为了保证档案的永久存放,我国各级各类档案馆对保存档案的库房温湿度环境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温度一般要控制在14℃-24℃,相对湿度一般控制在45%rh -60%rh。但是,由于受到经济、地域、气候等各种条件的限制,我国各地各级档案馆不同程度上采取了不同的温湿度检测手段,条件较差的中西部省份的档案馆,因为资金原因,档案库房里普遍放置温湿度记录仪进行检测,日常派专人负责检查,定期手工抄写记录下每天的温度和湿度数据。这种方式原始、简单而且耗费不少人力资源,而且一般情况下,由于温湿度记录仪的精准度不高,导致记录的数据出入大,不能准确反映库房温湿度状况,对档案的保管形成不利的影响;东部或南方经济条件较好省份的档案馆,资金相对宽裕,基本都采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有线式温湿度传感器监测。传统的有线式温湿度监测网络是通过金属线缆将计算机终端、采集分析器、温湿度传感器等监测网络的各个部分连接起来。温湿度传感器根据库房的面积大小,单点或者多点布置在档案库房内,通过金属线缆将所有的传感器连接起来,再汇总到数据采集器,最后再通过数据线将信息连接到计算机终端予以显示,形成报表,打印出来。有线式温湿度传感器监测的实施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为档案部门节约了人力,也可以快速了解和掌握库房环境状况,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为档案的永久保存创造了条件。但是,这种传统的连接方式,安装繁琐,工程浩大,成本昂贵,出现问题后,检修烦琐复杂,后期维修费用昂贵,有时候还可能对原有的建筑墙体进行破坏性改造,给档案保护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无线通讯技术的概念及分类 无线通讯技术的成熟与发展,使温湿度监测的无线化成为了可能。无线通讯其实就是相对有线传输概念而来,信息的发射终端和接受终端没有金属线缆的连接,信息通过无线电波进行传播。无线通讯根据其传输距离的长短广义上可以划分为远距离传输和短距离传输。短距离传输一般指覆盖范围在几米到几百米范围内的无线技术,远距离传输的范围就比这个范围大得多。远距离传输,如3g手机通讯等。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有很多,包括zigbee、wi-fi、bluetooth(蓝牙)、rfid(无线射频识别)等,每种技术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使用范围。 三、无线通讯技术在温湿度监测中的可行性 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以zigbee、wifi等短距离无线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档案库房温湿度监测网络的无线化提供了可能。 无线温湿度监测网络由数据分布网络、数据获取网络和控制管理中心三部分组成。其主要组成部分是集成了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和通信模块的节点,各节点通过协议自组成一个分布式网络,再将采集来的数据优化后经无线电波传输给信息处理中心。无线温湿度监测网络相对于有线式温湿度监测网络,有很多优点: (1)无线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在无线电通讯距离范围内没有任何限制且无须布线,工程施工量小。 (2) 无线温湿度传感器采用防水设计可以应用于非常潮湿的环境。 (3) 无线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和维护非常简便。 (4) 减少了电缆使用量,降低了系统成本,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5)在库房改造的情况下,由于无线温湿度传感器不存在连接电缆问题可以随意拆卸,不存在重复投资问题。 (6)无线温湿度传感器能耗低,采用电池供电,半年内一般不需要更换电池,而有线式温湿度传感器却必须要有单独的电源供电或者布置复杂的电源网络。 四、结束语 无线通讯技术引入到档案库房温湿度监测中,改变了传统的温湿度监测模式,是一个质的飞跃,它将极大地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档案工作是各项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而档案保护工作是档案工作的基础,总书记曾经对档案工作做出过指示:“努力采用现代化的手段,不断改善服务质量,把档案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国家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发展以及对档案工作的不断重视,档案馆库房温湿度监测的无线化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