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预算论文:试析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六大误区 企业实行《关于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已有两年时间了。笔者通过深入分析发现,部分企业在开展财务预算管理时走进如下误区: 只重视短期活动,忽视战略目标。 由于部分企业在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只重视短期活动,忽视长期发展目标,使各期编制的财务预算衔接性差,预算指标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不相适应。《指导意见》指出,企业财务预算是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对企业的资金运动所作的具体安排。可见,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基础进行财务预算管理,可使企业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在开展财务预算管理之前应明确自己的战略目标,在此基础上编制各期的预算,使企业各期的预算前后衔接,避免预算工作的盲目性。 只强调财会部门的预算管理工作,忽视预算管理组织机构的完善。 由于我国企业尚未具备真正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董事会和董事长在财务预算编制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较低,加之多数企业对有无必要开展财务预算管理这一问题的认识并不十分清楚和统一,所以财务预算的编制和调整工作都落在财会部门或预算小组,致使财务预算管理缺乏权威性和前瞻性,难以发挥财务预算的控制作用。为了促进企业建立健全内部约束机制,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企业必须结合相应的政策法规,成立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如财务预算委员会或总经理办公会,负责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具体事宜,并确定企业法人代表为第一责任人,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只重视静态管理,忽视动态管理。 在预算编制方法的选择上,多数企业对业务预算、资本支出预算和财务预算等仍采用传统的固定预算、定期预算等方法编制,所有的预算指标在执行过程中都保持不变,运行结束时将结果直接与预算指标进行比较。这种静态预算编制方法适用于业务量波动不大的‘企业。当企业销售量、价格和成本等因素变化较大时,静态预算指标则表现出盲目性、滞后性和缺乏弹性,难以成为考核和评价员工的有效基准。所以,企业应积极寻求科学、合理的方法,加强动态管理。例如:采用零基预算,不受现有项目的限制,能够调动各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挖掘降低费用的潜力,有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利用概率预算,在不确定性环境中提高预算编制的可靠性和预算值的准确性,降低预算指标的风险;实行滚动预算,不仅能及时调整近期预算,使预算更加切合实际,而且实现了与日常管理的衔接,使管理人员始终从动态的角度把握企业近期的规划目标和远期的战略布局。 在预算控制的时间选择上,我国多数企业对财务预算实行结果控制。在这种控制下,实际的偏差已经形成,损失已经产生,除了调整下年度的财务预算别无他法。如果选择过程控制与结果控制相结合,则不但能实现结果控制的效果,而且通过过程控制尤其是建立财务预算报告制度,既能及时调整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又能保证预算的顺利执行。 只重视资金运用管理,忽视资金成本管理。 企业主要以业务预算和资本支出预算为基础编制财务预算,非常重视成本费用预算和投资项目的资金支出安排,而忽视资金占用成本。这不仅使得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源浪费,而且造成资金结构不尽合理,资金成本增高,财务风险加大。所以,企业必须树立资金占用的成本观,加强筹资预算工作,真正做到不因预算安排提前而形成资金闲置浪费,不因预算安排滞后而延误生产经营。企业应单独编制筹资预算,增强企业资金占用的成本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企业通过筹资预算管理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资金筹集方式和成本;二是资金需要与偿还及时间安排。 只重制造成本法的运用,忽视成本管理方法的改进。 目前,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制造成本法计算和控制成本。虽然将成本管理与核算工作结合起来,能使成本指标与会计准则保持一致,同时对提高员工生产积极性、增强规模效应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在确定产品价格、控制未来成本方面,仍不能发挥积极作用。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如变动成本法,虽然在理论上的研究已趋于成熟,但在实践中由于管理者的认识、员工的素质等原因一直未能得到广泛运用。《指导意见》对变动成本法在预算管理中的运用具体规定如下:第一,期间费用预算应当区分变动费用与固定费用;第二,弹性预算是在按成本(费用)性态分类的基础上,根据量、本、利之间的依存关系编制的预算。 只重视内部因素分析,忽视外部环境研究。 部分企业在进行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主要以历史指标和过去的活动为基础,结合资金、技术和管理水平确定未来的财务预算指标,往往忽视对外部环境的详尽调研与预测,使很多财务预算指标难以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更难以在企业中实施。所以,企业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不仅要考虑内部因素,更要考虑外部环境因素,如市场占有率、竞争对手情况和客户的盈利水平等,以此来确定销售量变动范围和价格变动幅度,最终形成弹性预算,以增强应变能力和相应的指导与控制作用。 财务预算论文:新形势下的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 根据新医改方案,到2020年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将覆盖全国,届时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将得到解决。在这种形势下,医院的市场竞争压力将越来越大,医院为了生存和长期发展,就必须提高自身竞争力,加强自身经济管理,而财务管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与此同时,随着新医改的深入开展,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不断显露出来,如何完善医院财务预算管理体系,有效加强成本控制,成为医院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新形势下医院加强财务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一)研究医院经济政策,深化医院基础改革的重要手段 当前医院所采用的财务管理机制与核算方式不能给卫生机构提供明确的成本信息,这使得有关部门在制定补贴性政策时,很难避免盲目性和主观性,不利于医院基础改革的深化。同时,由于目前的管理方式不能体现医院经营的内在规律,财务部门无法获取医疗成本的具体信息,难以对医院的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考评,也不利于财务部门对医院经济政策进行研究。 (二)使医院真正成为向患者提供医疗帮助的公益性服务机构 公共医疗事业兼具市场性和公益性的特点,但由于很多医院至今尚未分清建设成本和人员工资预算成本,造成医院的利润始终是个谜,并导致公立医院过于市场化、商业化,无法成为一个真正为患者提供医疗帮助的服务机构,极大地损害了医院的形象。因此,加强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是医院塑造良好公众形象、改变“看病难”必要手段。 (三)提高医院效益,增强医院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良好的财务预算管理可以减少医院在财务方面的漏洞,有利于资金的回笼和资金分配的合理规划,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医院的整体收益,增强医院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此外,良好的财务预算管理还可以保证良好的资金循环,使医院的经济活动运行在正确的轨道上,为医院的稳定运营提供保障。 (四)给医院生产和长期发展提供保障 良好的财务预算管理机制,可以让医院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医院通过对医疗费用、医院设施进行有效监督,可以降低医疗成本,防止医疗漏洞,提高医院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良好的环境、先进的设备、专业的人才是当前人们选择医院时优先考虑的条件,而这些条件都需要资金的支持。财务预算管理的创新,有利于医院降低成本、合理融资,为医院争取更多有利的条件,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二、新形势下医院加强财务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的新思路 (一)加强医院管理人员财务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意识 当前,我国大部分医院都是公立医院,其投入不计成本,而产出又不计利益,这使得医院缺乏足够的财务预算管理意识。对此,医院首先要积极宣传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强化医院全员成本控制的意识,提升广大医疗工作者对资源的运用效率。其次,医院要改变原有的理财观念,将财务管理纳入医院管理的长效机制中,并将财务管理的重心从原本单纯的会计工作向真正的管理方面转变,让财务工作由原来封闭、独立的发展状态转变为开放、融合的经济管理模式。再次,医院应构建相应的成本控制制度,规范医疗人员的行为。其中主要构建明确的奖罚机制,对成本控制搞得好的部门实施表彰与奖励,而对成本浪费较大的部门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并且实施相应的处罚,以此制约医疗工作者的行为。 (二)健全医院内部的财务管理组织体系 首先,要加强医院全面预算。为了达到医院制定的财务目标,应为各项业务制定明确的计划,并由管理部门对各院的执行情况进行审核,对于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临时状况要经过审核人员的批准指示,并将预算计划的完成情况与每个科室的利益相挂钩。其次,要实现内部审计专业化。长期以来,医院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都是由医务人员兼职完成,给医院的经济管理造成很大困难。今后,对于内部的审计工作,包括会计审核、预算管理、成本核算,都应由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直接负责,或委托给专业的财务中介机构。最后,要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各部门人员要各司其职、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例如,负责现金管理的人员要做到每日提取的备用金不超过银行和医院的规定限额;出纳员要每日将现金存到银行,不能坐支;负责审批的人员不能记账等。通过建立有效的岗位责任制,切实加强医院的财务管理,提高财务工作质量。 (三)加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首先,应健全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规范相关人员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证医院资产的安全。其次,要加强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建设和监督检查,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内部控制检查、监督和考核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最后,要加强医院财务的实时管理。传统的财务管理是依据事后反映的静态的财务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的,而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动态地跟踪医院的每一项经济活动,财务人员可以根据动态的财务信息及时做出反应,使医院的财务管理贯穿经营全过程,改变财务和业务分离的滞后状况。 (四)结合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加强医院全员成本控制 医院要想通过控制成本来适应新医改形势,就必须加强医院全员成本控制,具体控制范围包括房屋成本、医疗仪器成本、卫生材料采购成本、人力成本、资金成本、水电费缴纳成本等。为了保证全员成本控制的顺利实施,医院必须做好各项管理工作,从全员成本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流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在每个部门收到分配的成本管理指标之后,就必须要严格按照分配到的成本指标来进行日常的工作分解,并通过长期的经验与人员分工,确定每个员工的责任成本指标。医院应该定时进行成本指标完成的审核,在监督的过程中应该不讲情面,不弄虚作假,以严格的监督来保障医院全员成本管理的可靠性。 (五)提高医院财务方面人员专业素质和资金利用率 医院有关领导要强化自身财务管理意识,注重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建立行之有效的财务预算管理人才选拔机制,充分调动现有财务人员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并且,医院要经常组织财务人员开展继续教育学习活动,不断给医院的财务人员补充新知识、新技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职能作用。另外,在平时的医院工作中,要加强对资金支付的控制,必须经由管理部门对设备需求和医院实际支付资金的能力进行分析后,才能对设备进行统一采买,借此控制成本支出,提高资金利用率。 三、总结 新形势下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是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医院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最新的管理理念和新医改要求融合在一起,使医院的财务管理走向秩序化、科学化,从而不断提升成本控制效率,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财务预算论文:财务预算之关键 其亦称总预算,为全面预算体系的最后环节,从价值上总括地反映日常业务预算和特种预算的结果。其仅包括现金预算和预计报表。 财务预算的编制方法及适用 1.固定预算和弹性预算;固定预算根据正常的、客观的某一业务量水平为唯一基础来编制预算的方法。其与实际不符的可能性极大,仅适用于业务量水平较为平稳的企业或非营利组织。 弹性预算,在成本习性的基础上,以业务量、成本和利润的依存关系为依据,按可预见的各种业务量水平,能适应多种情况的预算方法。主要用于编制弹性成本(费用)预算和弹性利润预算。编制成本预算的主要方法包括:公式法、列表法和图示法。编制弹性利润预算对单一品种经营或采用分算法处理固定成本的多品种经营企业采用因素法,对多品种经营的企业采用百分比法。 2.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增量预算是在基期成本费用水平基础上,根据预算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原费用项目的方法。其虽然简单易行,但可能把不合理的开支项目保留在预算中。 零基预算,不考虑基期,对所有预算支出都以零为出发点,结合实际,逐项审议各费用的内容及开支标准是否合理,权衡轻重缓急,保证不可避免和不可延缓项目,在综合平衡基础上编制预算的方法。其较为合理,能降低成本,但工作量大,重点不易突出。适用于较难辨认的服务性部门费用预算的编制。 3.定期预算和滚动预算;定期预算以不变的期间作为预算期来编制的方法,其虽便于实际与预算的比较,利于分析和评价,但预算一般在年度前二三个月编制,跨期长,对计划期的情况不够明确,且执行中容易使管理人员只考虑本期计划的完成,缺乏长远打算。 滚动预算,将预算期与会计年度脱离,分析当期预算的执行情况与实际的差异,及时修订,不断延伸补充预算,连续、稳定的一种“特殊定期”的预算方法。具体操作时,可按月、按季或混合滚动;混合滚动根据人们对未来的了解程度具有近期的预计把握较大,对远期的预计把握较小的特征,不但可做到长计划短安排、远略近详,且可减少预算工作量。 财务预算编制基础 业务预算和特种决策预算为财务预算的数据来源,并与之组成完整的体系,相互制约。具体编制时,应从各预算间数据流动关系及各预算内部数据关系入手。销售预算内数据关系有: 1 某产品销售收入=该产品销售数量×单价; 2 企业总销售收入=各产品销售收入之和; 3 销售现金收入=(总销售收入-本期赊销额)+收回以前期的应收账款;4销售税金支出=企业总销售收入×相关税率。 生产预算是以产品名称及数量分别编制的预算, 预算期间除必须备足产品以供销售外,还应考虑期初和期末存货水平。 1某产品预计生产量=预计销售量+期末产品存量-期初产品存量; 2上期末存量=本期初存量。 直接材料预算内数据关系有: 1某产品耗用某材料的量=该产品生产量×该产品材料消耗定额; 2某材料耗用量=各产品耗用该材料之和; 3某材料采购量=该材料耗用量+期末材料存量-期初材料存量; 4上期末存量=本期初存量; 5某材料采购成本=该材料采购量×单价; 6材料总采购成本=各材料采购成本之和; 7直接材料现金支出=(材料总采购成本-材料赊购额)+偿还以前期材料赊购款。 直接人工预算内数据关系有: 1某车间生产某产品消耗总工时=该车间生产该产品的产量×该产品在该车间的人工单耗定额; 2某产品消耗总工时=各车间该产品消耗总工时之和; 3某产品工资预算额=该产品消耗总工时×单位工时工资率; 4其他直接人工支出=工资预算额×计提百分比。 产品生产成本预算是对料、工、费三预算的综合,可得预算期内各产品的总生产成本及单位生产成本。 财务预算的具体编制 日常业务预算和特种决策预算的相关数据流入现金预算,并形成一定的数据关系:1期初现金余额+经营性现金收入-经营性现金支出-资本现金支出=现金余缺; 2现金余缺+资金筹措-资金运用=期末现金余额; 3上期未现金余额=本期初现金余额。预计报表编制原则同于会计。 财务预算论文:财务预算的日常管理 预算制度包含有预算政策的订定、预算编制、日常管理及检讨改进四个部分,而其中又以日常管理最为重要,因为它是整个预算制度成功的关键。 预算的日常管理,通常是指日常管理报表的设计及应用,它的基本观念如下: 日常管理报表应配合预算项目而设计。一张日常管理报表可能包含多个相关预算项目,但每一个预算项目应有独立的字段,并有小计与月累计,以方便和预算比较。例如销货收入与销货成本应设计在一张表上,但两者都应有独立字段,并有小计与月累计。 日常管理报表通常应时序按凭证逐笔填写,资料量太大时可按日统计后填入,但应与明细资料相配合以方便查询。 日常管理表还应该有相对应的预算字段,这个字段的金额应该与该报表的期间累计相一致,以方便比较。 日常管理表另需设计异常说明字段,并规定在何种差异的情形下,必须作异常说明,例如规定差异率在以上及差异金额在元以上必须说明异常原因及具体对策。 日常管理报表应有合理的审核流程,以确保各部门在遇到困难时能够被发觉并给予协助,故日常管理表不宜从责任部门直接送给督导阶层,最好先送交预算管理部门审查,在签署意见后,呈送督导阶层作必要的处理。 重要的日常管理报表可作为企业经营会议的讨论事项,由责任主管提出报告再由相关人员提出意见。 总之,日常管理表是预算制度中的控制机制,随时发现预算执行时的问题并及时提供协助,以提高预算达成的可能性。 财务预算论文:有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的工作内容主要是指通过年度收支计划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计划和项目编制并进行财政规划,优化行政事业单位财政务算管理。在当前经济形势日益高涨的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认识到传统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财务预算管理各个环节出现的新变化,并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和方法去使财务预算管理和行政事业单位相适应、与外部经济环境相协调,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运转和发展。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预算管理意识薄弱、认识落后 经济的发展给各个行业和领域带来突破性的进步和新的发展契机,而行政事业单位因其性质的特殊性,并未能实现与时俱进,尤其是财务预算管理依然沿用以往的管理理念,这种落后的管理意识严重制约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系统的建设。财务预算管理意识薄弱使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力度不足,执行环节受阻,执行人员积极性不高,各部门在执行预算过程中也几乎是流于形式,实际性的操作欠缺。无论是行政事业单位高层,还是具体预算执行部门人员,财务预算管理意识欠缺,工作懒散、管理散漫,直接导致预算编制和执行无法正常开展,管理制度得不到质的更新。 (二)财务预算管理者素质不高、难以胜任新环境下的预算管理 财务预算管理者作为财务预算管理的主要主导力量,决定着财务预算管理的质量高低。财务管理者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职业道德直接影响到财政预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而在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队伍中预算管理者的素质普遍较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高素质人才欠缺,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编制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编制混乱现象严重。根据调查发现,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财务管理者在《会计法》和《预算法》方面的专业知识水平偏低,职业能力和道德素养差异较大,财务预算得不到统一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甚至造成资金流失等情况。 (三)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未能实现与时俱进,制度体系不完善,导致预算编制缺乏可靠性,社会基础服务设施项目的建设得不到预算编制的准确引导。预算编制作为财政预算管理的主要工作,决定了预算管理是否成功、具体项目是否能顺利进行,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预算执行的难度和效果。 (四)财务预算管理缺乏严格的监督体系 财务预算管理之所以出现混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严格的管理监督。无论是预算编制过程,还是预算执行过程,都缺乏有效的监管。预算编制过程虚报预算信息、露报预算信息等现象严重;预算执行过程中,部门逃避责任,随意处理,预算执行流于形式。松散的监督机制难以保证财务预算的制定合理和执行效率。 二、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一)明确财务预算管理的目标 财务预算管理计划是由各个部门财务预算计划组成,要想保证财务预算的编制、制定、执行、考核有条不絮的开展,必须依靠各个部门通力合作。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可以明确财务预算管理目标,部门协作又能保证预算管理方向的合理性,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具体执行项目的顺利进行。同时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能确保单位财务管理的合法性,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保驾护航。 (二)提高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规范性 财务预算制度的严密性和规范性能有效保证财务预算的编制效果、预算执行的监督效果和预算的执行效果,对预算管理起到强力的规范作用。在财务预算的管理中可实施奖惩机制,通过利益协调和约束,提高管理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扼制散漫思维,防止预算编制和执行出现较大失误。 (三)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和稳定 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财务预算是社会公共服务建设项目的预算,而社会服务建设项目的预算开支是属于国有资产的一部分,所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的规范性直接关系到国有资产的安全和稳定,才能保证国有资产切实的得到利用,真正服务于社会。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措施 (一)强化财务预算管理意识 首先,必须让行政事业单位全体明确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尤其是提高干部的重视程度;其次是增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性,促进部门合作,使各部门积极配合财务预算管理,保证编制信息准确、预算执行有力;此外,通过预算管理制度的宣传和教育,使每个工作者参与到财务预算管理中来,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 (二)组建先进的财务预算管理队伍 先进管理队伍的建设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人才的培养,二是团队制度的建设。在人才培养上,要特别注意业务素养和道德素质,可通过马哲理论和党性教育,以及时政教育,加强工作者的思想建设,通过《会计法》、《预算法》的培训学习提高工作者的业务素养。 (三)完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制度的规范性和完备性是强化财务预算管理的根本。预算管理制度应包含预算管理的整个流程,预算编制规范、预算执行要求和预算考核标准,三个环节的具体规范和要求必须在预算管理制度中体现,而且需要将三者的关系融合和协调,保证管理过程中三个环节的有效衔接。同时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还需具有全局性和操控性,无论是部门之间沟通和合作的促进,还是项目实施中的指导和监控,财务预算管理都必须有严格、详细的规定。 (四)建立财务预算管理监督体系 财务预算监督体系是财务预算制度外的另一层保障,是财务预算制度能否具有控制力、财务预算能否有效开展的强大约束。建立监督体系需从两方面入手:监督机制的制定,即制定与预算管理制度相匹配的监督制度,细化监督范围,把监督项目落实到具体的环节和具体的点上;监督队伍的建设和具体监督执行,可设立专门的监督小组,独立于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之外,对预算的编制到执行考核的全过程实施跟踪监督,及时纠正预算编制错误、修正预算执行方向,保证预算合理。 财务预算论文:价值创造导向下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研究 一、企业价值创造概述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通过企业投入的成本和获得的回报之间的差值来实现价值的增值,即企业价值创造。而这其中资本成本是企业投入的全部成本,即债务成本和权益成本,而资本回报则是企业获得的所有收入。当企业资本回报大于资本成本时,即为资本价值创造,其本质在于高回报低成本,确保实现价值的最大化,这也是企业在竞争上获取优势的关键。而作为企业价值创造其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不仅具有战略前瞻性,而且还具有全面性和客观性的特点。 企业价值创造的战略前瞻性作为最为基本的特点之一,其以企业战略作为出发点,为企业战略实现服务。通过企业价值创造可以为企业积累长期的财富,为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全面性作为企业价值创造的综合性系统,其涵盖的概念较多,客观性是表现价值创造的价值增值不仅体现在理念上,更为重要的是在实践中价值的增加。 二、基于价值创造的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实施路径 1.以EVA为财务预算基本方法 在当前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快对预算管理改革的步伐,而且在预算管理改革方案确定中积极鼓励员工要参与到其中,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企业的具体情况,能够更好的迎接外在的挑战。由于当前企业财务预算方法较多,而对各种方法效果进行衡量时需要其标准要具有一致性。目前EVA(经济增加值)方法在财务预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其所取得了效果也较为显着。在企业价值管理体系中,其基础和核心即是经济增加值理念,由于经济增加值在对于投入成本的计量上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其不管投入多少成本,都需要有与之相对应的资本成本。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对经济增加值的重要性给予深入的认识,这样才能确保的财富的财务预算的准确性,而且在对预算项目进行申请时也会更容易一些。在企业财务核算过程中,可以将经济增加值作为最基本的预算方法,并以其作为衡量企业资金需求的重要基础。 另外还需要对企业的激励制度进行适当调整,在企业绩效考核中需要增加EVA考核指标,从而确保价值创造能够成为企业财务预算的中心目标,而且利用经济增加值作为基于价值创造的财务预算方法,可以确保企业预算管理与全面管理的有效的融合,有利于增加价值创造途径。 2.建立以效率为目标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 在企业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离不开信息的支持,要想确保信息的准确、及时和可靠,则需要有效的保障企业信息系统的质量。一旦企业信息系统中的数据不能及时有效的更新时,则会对财务预算效率带来较大的影响。所以需要建立先进的管理系统,确保信息的质量和传递速度,这对于预算管理效率的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财务预算管理其包括的环节较多,而每一个环节对于信息的要求都各不相同,这就需要在企业财务预算工作中需要关注各个时间点上的环节和数据,确保效率的提高。在预算过程中,要吧等在当将奖惩机制与业绩有效的分离,进一步对预算管理流程进行简化,从而有效的确保成本费用的降低。 3.提高预算战略相关性 长期以来在我国企业预算管理工作中,多为单独性的工作,并没有与企业的战略有效的联系起来。战略与预算是密不可分的,预算管理作为企业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战略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所以需要提高预算的战略相关性。这就需要对企业的发展战略和预算战略进行一,对预算管理目标和衡量标准进行明确,建立起战略预算体系,在预算管理工作中能够有效的遵循企业的各项同规章制度,并进一步对财务预算制度进行构建,对企业组织架构的要对现进行明晰,从而为预算管理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采用精准预算预测系统 在预算流程过程中,财务预算的预测作为其起点,其是在预算管理发生前在时间节点上对企业的业绩指标进行事胶预计。传统的预算流程包括的环节较多,不仅具有事前计划的功能,而且还发挥着事中控制的功能。但由于企业各个层级都会参与到中间协调和修订环节中来,各方意见各不相同,反馈的信息和意见具有多样性,从而导致最后协调结果无法达成一致性,而且也无法准确的进行预测。针对于这种情况,需要进一步对其进行改时,可以将控制职能剔除掉,预测功能通过精准的预测系统来实现。目前,预算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越来越依靠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未来的预算管理的预测环节也将逐渐走向信息化道路,快速传递的信息技术可以及时、准确地为预算管理提供充足可靠的信息。 三、结束语 在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为了能够与现代企业制度有效的适应,产生了基于价值创造的财务预算模式,特别是在当前现代人企业发展过程中,财务预算的价值创造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价值创造不仅是企业财务核算的根本目标,同时还是财务预算效果和效率的最佳指标,而且还是当前企业预算管理的重要基础。所以价值创造贯穿于预算管理的整个流程中,具有较强的主动性,所以可以说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财务预算作为系统的财务管理,可以对企业的资金进行获取、分配、管理和协调,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财务预算论文:论怎么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一般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在行使各项职能时所运用的单位财务活动和解决财务关系的经济管理工作,它是公共管理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组织活动当中,财务预算管理依靠着它全局性和笼统性的特点深入到了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各个环节,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良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那么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的财政也在不断的进行深化与改革,由此可看出我国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的重视度正在升高,并且正在逐步深化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方式。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财务管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阻碍了它的管理效果。 一、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不健全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体制还不是很完善,缺乏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体系,从而使得单位运行过程中的问题接二连三发生。大体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到:首先因为年终结算不清、资产的采购等这些问题形成了常常出现的坏账、呆账等问题;其次是关于资金的浪费情况比较严重,行政事业单位的员工对待资金有效管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思想上没有完全从公司利益最大化的方面出发,没有谨慎的思考成本的过高和过低,单位的管理人员对资金的使用情况比较随意,通常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使用资金,对于单位里关于购进的固定资产的实用性和必要性了解的不全面,常常发生浪费资源的现象,从而对资金的有效使用和流动方面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领导层与财务管理层观念守旧 从宏观上来看,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发生了改变,但是这并不代表着行政事业单位的相关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的观念也发生转变,目前来看,很多的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层对于财务管理这个部门依然缺乏重视度,一直处于“纸上谈兵”的模式之中,很少真正的将财务管理真正的作为一项工作去做。而与此同时,财务管理阶层对待财务管理的方式方法相对比较落后,不具备与之相适应的理论知识,而且自身的操作能力还处于之前的模式之中。领导层对财务管理方面的认识还不是很全面,使得其对财务管理这一模块发生误解,尤其很多的会将财务管理与会计混为一谈,从而造成财务管理缺乏约束力,会计也失去了它的监督功能。 (三)预算编制不合理,财务预算缺乏执行力 行政事业单位主要的资金来源是国家给拨入的财款,由此可见我们对资金要进行准确预算就显得极为重要。但就目前来看,有很多的行政事业单位缺乏这种预算观念,还没有完全理解和认识财务预算的重要作用,常常忽略那些行之有效的预算编制对单位运行和控制成本造成的重要意义。没有按照科学的管理方法进行编制预算,并且往往遵从编制人员的主观意识去做,没有自己的思考空间,没有做到从容不迫的分析和考量,导致最后的编制缺乏预见性和科学性。在执行预算时,对审核的报账项目没有严格把关,随意的支出预算,造成最终支出超额,还要再次申请提高预算额度。 (四)相关财务人员水平低 这在大部分的行政事业单位都应该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行政事业单位里,财务人员关于财务的相关知识理论还比较偏守旧,并且操作能力低,而且行政职业单位的管理人员的平均年龄都偏大,也就是说年龄趋向老龄化,他们整体的关于财务相关知识了解不高,对新的现代的科学技术运用不好,不能够灵活掌控各式各样的财务APP,也就达不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需求,由于我国社会科技水平在不断的提升和专业化知识的水准的提高,部分相关的财务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恐怕难以胜任财务管理的工作。 二、加强财务预算管理的方法 (一)健全财务管理机构 第一,行政事业单位无论是领导层还是普通员工都应该是清楚的了解和认识财务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作用,同时还要对财务管理方面相关的知识理论有一定的了解;第二,要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的组织机构,同时还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最好建立一个关于财务管理的监督体系,使财务管理和这个监督体系二者互相约束,,一起为行政事业单位向着健康方向发展而努力;第三,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一个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提高财务人员相关的职业素质。行政事业单位还要提高对资金的约束力,大额以及专项资金要单独进行预算,避免出现单位内个人挪用公款和进行资金流动转移的现象发生。 (二)提升预算管理,充分了解财务管理 要想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关于预算管理的认识,第一要了解预算管理的内容包括哪些,还要知道预算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作用与地位。可以开展一项相关的知识课程进行培训,最好是先从领导层开始,因为领导层一般都起到一个带头的作用,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全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的认识的积极性首先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同时,要把它与会计相区别,但同时还要了解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确保单位员工都能够充分的正确的理解财务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整个财务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三)加强预算管理工作 一般来说,预算管理主要包括这三个方面:编制,执行和控制。我们要确保这三项工作是建立在一个平等的基础上进展的,不能够在预算管理中落下任何一个环节,坚持合理的进行预算,细节化收支项目,提高预算管理能力。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的时候要把以前的财务活动的支出情况一并进行整理,再把这个作为基础来参照安排第二年的资金预算安排情况,做到清晰简洁明了。预算管理中,编制知识管理的最开始阶段,执行与控制也一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执行的时候,要保障资金的使用人员具有勤俭节约的意识并且能够按照资金的使用制度进行使用,千万不要浪费资金或者擅自挪用资金。除此之外,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对各项预算的执行进行评价。在进行预算控制的阶段时,要善于运用各种方式对预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的分析,并提出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 (四)提高财务人员的水平 从上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为了顺应时展的需要,财务管理对财务人员的水平也有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相关的财务工作人员的业务操作能力要有一个新的提高。而行政事业单位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使财务人员的分配与岗位需求相一致,与此同时,还要实现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显着地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要依据财务人员自身的能力来划分各自职位,还要根据这个职位来相应的对他们进行网络财务软件的学习,进而提高整体的工作效 率和工作质量。同时,还要安排财务人员进行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和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他们的法治观念,做到全方面的培养符合时展需要的多能型的人才。同时更要加强会计人员的年检工作,防止出现无证上岗的现象的发生。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还要广泛的进行对外招聘的工作,充分的吸收相关的年轻的血液加入到行政事业单位当中来,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整体的综合水平的有效提升。 三、结语 简而言之,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无论是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还是对于我们国家来说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财务管理预算的提高有利于我国经济体制向着更加稳健的方向发展,对行政事业单位来说更加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加强财务管理的另一大优点就在于它可以使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相关的财务工作人员的有关财务管理的意识更加加强,从而更加重视财务管理预算,摒弃墨守成规的陈旧观念,提高整体的从业人员的操作能力和操作水平,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财务软件的使用情况,意识到财务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重要地位,从而有效发挥自己的作用。与此同时,这样一来不但可以保证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更加高速有效的展开各项工作,使国家的资金的有效利用情况得到保障,还能够提高我国政府的形象,因此,加强财务管理预算可以说是势在必行的,只有使我国的财政方面的资金安排妥当,才能够使我国实施各项工作都做到合理化,规范化,从而提高部门的和谐度,加大资金的使用率。 财务预算论文:浅析我国财务预算管理体制与实务问题 论文关键词: 财务预算管理 现状及问题 建议 论文摘要: 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经济条件下,企业通过财务预算进行各种经济活动的管理,是一种较为先进的管理机制。本文试从会计预算管理在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财务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并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1 财务预算管理 企业通过财务预算进行管理活动不仅仅是一种财务目标控制方法,也是企业顺利完成财务目标的管理手段,在实践中企业进行财务预算管理时,会制定各种围绕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度措施。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对于企业控制市场、实现自身资源优化配置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各种企业通过各种手段获得准确的财务信息,并对外披露这些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财务预算有着重要作用。 财务预算是一系列专门反映企业未来一定预算期内预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收支等价值指标的各种预算的总称,是由企业的高层以企业未来一定时期经营决策和经营的目标规划财务数据以及责任约束为依据,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模型和公式,结合市场外部环境和企业的具体情况,围绕着利润最大化目标制定的预算。 企业的全面预算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而财务预算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类企业保证自身战略目标顺利实现的有效途径。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应当建立在对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准确预测的基础上,当然一切管理活动都应该围绕着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在此基础上建立以现金流量为核心,对于一定时期内的企业的各项收入与支出合理测算,以完成披露各项信息的任务。因此,一个良好的财务预算管理机制,可以使企业有效的回避各种财务活动的风险,实现企业的快速、健康、良好的发展。 2 目前国内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实务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正在逐步为众多企业所熟知,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制定了自己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企业在实施财务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2.1企业财务人员仅仅是为了预算而预算。许多企业的主管部门对财务预算到底应该如何去运作、如何安排和实施自己企业的财务预算缺乏比较清楚的认识,在现阶段,有不少企业仅仅是为了在自身企业的管理水平方面,能得到有关上级部门和其他单位的认可,才制定了一系列看似十分严格的,和本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相关的制度性文件。而事实上,每个企业都不应该只把财务预算作为自身管理制度的组成部分去填补企业制度上的空白,而是应该将财务预算管理作为一步步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有效的辅助手段。 2.2企业普遍没有一个健全的财务预算管理组织和制度体系。在许多已经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企业中,普遍都没有设立专门的财务预算管理机构,部分企业是由企业的财务部门来兼任,而部分企业甚至由计划部门来担当这个职责。由于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没有组织上的保障,导致在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日常工作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些矛盾和冲突,但企业内部又没有一个权威机构来进行协调和仲裁。另外,没有制定一个相对完整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也是现阶段许多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导致许多企业编制财务预算时十分简单,使财务预算这项系统的管理工程变得有名无实,也使企业预算管理人员没有一个可供遵循的严格规范,从而影响财务预算管理机制无法有效的运行,甚至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2.3很多企业不注重预算的实际效用。现在已经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企业中,普遍存在着许多不良现象,譬如只注重预算本身的计划、协调和控制的功能,不注重发挥预算管理在其他方面的作用等。这些不良现象在实际工作中主要表现在不能正确处理以下各种关系一财务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管理的关系、财务预算管理与提高经济效益的关系、财务预算管理与企业风险控制的关系、财务预算管理与企业效绩评价的关系、财务预算管理与企业资源分配的关系等。 3 关于企业构建合理有效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几点建议 3.1根据企业制定的发展战略,确定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目标 正如开篇提到的那样,一切的财务预算管理应当建立在对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准确预测的基础上,都应该围绕着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没有这样一个大方向的指引,我们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就无法真正的发挥作用,没有长远发展战略意识的财务预算就只能算是企业的短期行为,会使企业失去正确的发展方向,也就不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无法起到我们最初的预期效果,无法帮助企业整合现有资源,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优化配置,节约成本,提高效益。企业的战略目标可以说是我们各项管理工作的指路明灯,企业的发展战略导向和战略目标直接决定着企业财务预算模式的选择,决定着预算的重点,也决定着预算目标应当如何具体确定。财务预算只有这样定位,即与企业战略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真正发挥出预算管理的作用,才能使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3.2健全企业内部各项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如上面提到的,企业一切的管理活动应该围绕企业的发展战略,在这个大目标的指引下,为了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还应当制定出严格的规章制度。在工作中有很多情况下出现岗位职责不清,工作程序混乱,监督实施不力,很多时候都是由于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造成的。因此,各级企业在实行财务预算管理时,要根据财政部为企业制定的《指导意见》和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本单位预算管理制度,明确财务预算管理的目的、原则、内容、管理体制、组织机构设置及等,同时建立起自己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对于财务预算的各个环节都做出较为详细的规定,这样可以使工作人员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3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的内部控制管理,细化各种财务预算的科目 有了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最后一步就是实施的问题了,在实际工作中对于财务预算制度的遵循及合理的实施在不同的公司,甚至不同的人员之间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就使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推进作用和最终的收获是十分迥异的。企业的财务预算制度本身应该尽量细化,这样才更有利于各级人员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在制度管理下的各级工作人员也应该认真理解各种制度的含义,在实际的工作中做到,按规定要求,并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开展工作,使财务预算深入到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细化到每个工作流程,进一步明晰各种人员的权、责、利之间的关系,实现一种科学、合理、高效的工作模式,发挥财务预算管理的真正作用。 财务预算论文:浅析企业经营应加强财务预算管理 论文关键词:财务预算管理 财务预算 企业管理 论文摘要:文章从财务预算的重要作用出发,通过分析目前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关于企业建立有效财务预算管理的看法: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可降低企业风险,提高经济效益。所以,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势在必行。 一、财务预算管理的作用 (一)实行财务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迫切需要 现代企业为了求得生存、盈利和发展,必须打破传统职能管理的界限,将企业视为一个整体,在战略目标及战略计划的指导下,注重企业内部的综合协调管理,强化企业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职能。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则能够全面、综合地协调、规划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层次的经济关系与职能,使之统一服从于未来经营总体目标的要求;同时又能使决策目标具体化、系统化和定量化,能够明确规定企业有关生产经营人员各自职责及相应的奋斗目标,做到人人事先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让所有职能部门和所属单位的子目标与企业整体目标趋同,从而使得投资者的战略决策与经营者的管理行为相一致,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因此,实行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的迫切需要,搞好企业预算管理并在管理中产生效益,是检验现代企业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实行财务预算管理是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财务预算将企业的现有资源与企业未来发展目标联系起来,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都要围绕预算目标展开,在企业预算管理的全过程中,控制始终贯穿于其中,企业通过预算管理,可将预算目标分层次、分部门地分解到企业各个职能部门,并进而细化到每个员工。预算目标一经确定,即成为企业、部门以及员工的行动目标,执行过程必须以预算为标准实行严格的控制。使企业每个部门、每个员工都了解本部门的经济活动与企业整个预算目标之间的关系,从而激励每个部门、每个员工努力为实现预算目标而工作。 (三)实行财务预算管理是加强内部控制有效的措施 财务预算管理:一要推行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全方位监控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将预算管理的思想纳入整个经营管理过程中,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认真落实,责任到人;二要建立健全预算管理的组织结构和制度体系,以保证预算的有效实施。预算管理既然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那么就不能没有责任制度,而有效的责任制度离不开对工作业绩的考核。建立有效的考核体系和预警体系是预算执行的有力保障,必须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跟踪、分析和考核,通过考核和预警体系使非正常业务活动控制在萌芽中,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损失。同时科学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以便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通过量化的分析与考核,可以对每个费用单位、每个部室的工作进行客观评价,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激励机制。通过采取严格、科学的考核奖惩制度,有力调动职工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从而保证企业战略的进一步落实,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与经营效益。 二、部分企业财务预算存在的问题 (一)对财务预算管理认识不足 目前,我国部分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生产经营计划,它是以生产为导向的全面预算,而财务预算管理则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它是企业为了适应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建立起的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许多企业对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应包含的内容缺乏应有的理解和足够的认识,相当一部分企业头痛医头,脚痛治脚,哪方面出问题,就对哪方面进行预算控制。不少企业在编制预算时只侧重内部生产,甚至有的企业生产、销售人员都不参加预算的编制,使预算目标脱离实际而无法执行。 (二)预算管理组织机构不完善 当前部分企业预算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很不到位,董事会和董事长在财务预算编制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较低,加之多数企业对有无必要开展财务预算管理这一问题的认识并不十分清楚和统一,所以财务预算的编制和调整工作都落在财会部门或预算小组,致使财务预算管理缺乏权威性和前瞻性,难以发挥财务预算的控制作用。 (三)预算的执行力度不强 大多数企业中的预算负责机构仅在预算编制中发挥作用,在执行过程中作用不大,尤其是预算的执行差异分析与控制往往是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分析,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则很少顾及。很多企业每年只进行一次差异分析,这种分析最多只能起到事后评价的作用,事中控制作用较差。至于对预算执行的实时控制,则更多的企业无法真正做到。 (四)缺乏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 预算执行结果的考评和激励是财务预算管理中的重要一环,调查结果却表明很多企业认为预算的考核对职工积极性并没有明显的影响。从中可以看到预算推行和预算管理缺乏客观性、严肃性和权威性,考核后没有配套的奖惩措施,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使考核工作流于形式。预算指标约束作用的丧失,可能使整个预算工作名存实亡。 三、建立有效财务预算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公司领导要高度重视 对员工进行广泛宣传,使企业上下都明白实施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和意义,营造一个有利于开展预算管理的环境。全面预算设计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而这些环节都是由企业的不同部门和员工分担执行的,因此需要全体员工直接或间接参与预算管理的过程,员工对于他们所要负担的部分的实际情况是最了解最有发言权的。在编制财务预算过程中,财务部门通过积极协调、控制、配合各部门做好财务预算的编制、审查、汇总、上报、反馈、分析等具体工作,保证企业财务预算的实现。企业领导应带头遵守预算管理制度,在对预算外项目审批时要严格履行预算审批程序,不能因预算具有不确定性而随意增减预算外开支项目,给预算指标的完成制造障碍。 (二)健全预算组织机构,加强预算控制力度 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包括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部及预算责任网络。预算管理委员会是实施预算管理的最高组织机构,负责每年的预算编制、调整和考核,负责协调解决预算管理中出现的重大问题。预算部是处理预算管理日常事务的职能部门,在预算管理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工作。预算管理责任网络是以组织机构为基础,根据所承担的责任来划分的,企业下属分支机构是预算的主要执行单位,其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预算执行结果负责。预算一经确定,在企业内部就具有“法律效力”,下属分支机构要充分按预算办事,围绕预算组织经营活动。预算管理委员会每季(月)召开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会,通过对各项预算指标执行情况的分析,跟踪实施预算控制管理,并采取必要的制约手段,把企业管理的策略融会贯通于预算执行过程中。 (三)大力推广先进的预算编制方法,提高财务预算管理水平 预算编制是企业实施预算管理的起点,也是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为了有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企业在编制预算时必须根据实施预算管理的目的,结合具体部门、单位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经济内容的业务采用不同的预算编制方法。对于市场价格及企业市场份额情况不能确定的企业,应尽量采用弹性预算;而对于市场情况比较确定的企业,则采用固定预算更为合适。不同的预算编制方法适应不同的情况,不能将预算编制方法模式化,不能“搞一刀切”。 (四)及时反馈预算执行信息,积极审慎调整预算 预算在执行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一定的偏差,财务部门应及时向预算执行部门反馈预算执行信息,以便各部门领导及时了解本部门的财务开支状况,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及时解决,从而确保其经济活动不偏离本部门的财务预算目标。 (五)不断完善财务预算考核体系 在财务预算期末,对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为此,应成立一个具有权威性的考核组,研究并建立一组适于本企业实际的、易操作的考核指标,并制定一个可操作的考核奖惩办法。考核的原则是:以预算为基础,从严从细、量化到人。对于业绩考核的评价标准应以先进的预算为标准,将实际发生数与预算数进行比较,对于实际发生额与预算数之间的各种差异,不论是对实现目标利润有利还是不利都必须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出原因,以便于改进。 总之,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利用市场背景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在企业的整个管理过程中发挥着规划、协调、控制与业绩评价职能,是降低企业风险,提高经济效益与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因此加强并深化财务预算管理势在必行。 财务预算论文:浅析如何利用网络技术加强高校财务预算管理 【论文关键词】 网络技术 加强 财务预算管理 【论文摘要】 随着高校经济业务的不断发展,财务预算显得越来越重要。科学地安排和执行预算,是做好财务管理的前提。文章从内部控制预算要与账套设置吻合,预算设置要完整、录入要准确,项目编码要科学,以便于进行预算管理,预算下达和调整要执行清晰性原则,要充分利用预算管理技术,实现科研预算管理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利用网络技术加强高校财务预算管理。 预算是合理分配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随着高校经济业务的不断发展,财务预算显得越来越重要。能否科学地安排和执行预算,能否有效地实现预算管理,是衡量财务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财务管理成败的关键。 高校规模的扩张带来了资金的扩张,给预算管理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新的问题,急需要利用网络技术平台加以解决。会计电算化是一个老话题,但是电算化管理要适应管理的需要不断更新,又带来了许多新话题。如何利用网络技术加强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是笔者在这里要和大家探讨的问题。 内蒙古科技大学早在2002年就实行了经费承包,在2006年正式下达预算管理。基本的预算管理方式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及内蒙古科技大学的具体情况,实行全面统一的预算管理,编制统一的收支预算。所有收支均按经学校批准的统一预算的标准执行。学校预算分为:上报财政预算和内部控制预算。由校属各二级单位根据本单位(处、室)的工作任务和负责管理的经费部分向计财处提出下年度支出预算建议数,计财处负责审核、编制全校上报财政预算(建议数),经校长批准后上报财政。财政批复后,计财处根据财政下达指标编制事业收支预算。实行经费承包的单位,根据计财处下达的年度经费预算指标及学校承包经费使用管理办法,按财务规定的开支内容编制本部门详细的经费支出预算。 1995年,内蒙古科技大学引进上海财大科发公司财务软件,在全国较早地实现了电算化管理。2002年实行经费承包时,已经开始探索利用网络技术实现预算管理。经过逐步完善,到2006年已探索出一套较为成熟的网络预算管理技术。2008年网络实现升级,预算管理模式经过较大的调整,更加符合财务管理的要求。在这里,笔者就网络技术下预算管理模式和一些预算管理中的体会和大家作一探讨。 一、网络预算管理模式 要实现网络技术的预算管理,首先要熟悉预算管理模块。预算管理模块是针对财务部门,专门指派人员对科研项目、包干经费、预算数管理,指标执行情况的查询和分析。软件系统的预算一般有以下四种模式供用户选择: (一)直接输入法:即直接输入预算数和调整数 首先要在参数管理模块中,将参数定义设定预算输入方式为:手工输入;然后进入财务长模块,点击“建账”,在“部门/项目初始余额设置”中,直接录入摘要、预算数、预算调整数。这种方法比较简便易行,但要注意进行结转动态初始的操作,数据才准确。 (二)成批输入法:即可按摘要成批输入,日后可查询 同样要在参数管理模块中,将参数定义设定预算输入方式为:手工输入;然后进入指标管理模块。在部门指标设置中,选择成批录入。比如录入所有部门办公费指标,录入摘要:下达办公费预算;然后录入所有部门或项目的办公费预算数。这样避免了逐项录入的繁琐,一定程度上简化了预算下达程序。这种方法必须经过统计有效,统计后的数据不能修改。 (三)特殊凭证法:即可在凭证中输入预算凭证,但预算凭证不进入账务体系 首先要在参数管理模块中,将参数定义设定预算输入方式为:凭证输入。 实际操作时,可进入指标管理模块,点击“部门指标管理”,在预算凭证输入中,录入预算凭证:借记:预算分配,贷记:预算收入。这里所谓的“预算凭证”并不是会计核算上的记账凭证,只是为了留下每一次预算数下达后,对其说明和痕迹。 (四)标准预算凭证输入法:即同其他凭证一样输入,并可进入账务体系 同样要在参数管理模块中,将参数定义设定预算输入方式为:凭证输入。 这里所说的“预算凭证”是会计核算上的记账凭证,进入账务体系,与日常核算业务凭证一起排号。核算时,可以设置三个会计科目:601预算收入,602预算分配,603预算结余。下达预算指标时,进入凭证处理模块的凭证编辑,借记:预算分配,贷记:预算收入。年末对冲时,借记:预算收入,贷记:预算分配,差额贷记:预算结余。 预算管理的四种模式各有优点,高校可根据各自不同的要求进行预算控制和管理。预算模型一经确定,要具有延续性和可比性,不能轻易更改。 二、预算管理中要注意的问题 利用网络技术实现财务预算管理,极大地简化了会计核算,为财务管理提供了便利。但是,在利用软件进行管理时,一定要注意预算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与会计核算管理的适应性。毕竟预算管理是会计管理的一个分支,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好的网络设置会给财务管理提供极大的方便,相反,如果设置不合理的话,会给财务管理造成巨大的困难,反而成了障碍。因此要求财务管理人员一方面具备会计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还要具备很高的计算机水平,要能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自如。 一般来说,运用网络技术进行财务预算管理,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部控制预算要与账套设置吻合 内部控制预算是财政上报批复预算的分解和落实,是对财政预算进行的会计解释。内部控制预算项目要根据会计科目进行设置。也就是说,会计核算中有的科目,内部控制预算中才有相应的条目,会计科目中没有的科目,就不应在内部控制预算条目中出现。内部控制预算是高校各部门和财务处联系的纽带,所以,它的编制要与会计账套相关设置吻合。一方面要让各部门了解和读懂核算内容;另一方面要让预算人员能够顺利下达预算,让会计人员能够执行下达的预算。 例如,在建立会计明细科目时,二级学院核算科目为:实验费、实习费、资料讲义印刷费、毕业论文设计费、教学差旅费、教学办公费、教学邮电费、教学交通费、学生活动费、教学设备维修费等,内部控制预算条目也应该设置为以上项目。会计核算中,要在网络中建立内部控制预算项目和会计核算科目的控制模型,这样,预算下达到内部控制预算项目,会计人员就在做会计凭证录入会计科目时,获得各项指标余额,并根据指标余额进行控制和管理。 (二)预算设置完整,录入准确 科学的财务预算应该具有完整性。项目编码应涵盖内部控制的总体经费。例如,内部控制总经费包括:人员经费、教学经费、行政经费、后勤经费、设备费、专项经费、机动费等,则项目编码应涵盖上面所有经费,不应有缺失。一个完整的预算项目编码体系,可以完整地反映学校的整体经费盘子,真正实现内部控制目标。很多高校在实际管理中往往只对承包单位进行了详细预算项目设置,而对人员经费、后勤经费、学生经费、全校性经费、机动费不单独分块编码,在一个大锅项目中反映,不下达分块预算,这样就丧失了对这一部分经费的监督管理,没有真正实现预算管理的目标。 此外,预算下达应具有足够的严谨性,保证录入预算数据准确,尽量避免更改和修正。预算的准确性是部门经费收支准确的前提,是核算支出准确的前提。虚增预算和遗漏预算都是预算管理和下达的大忌,在管理中要尽量杜绝这一现象。 (三)项目编码科学,便于进行预算管理 项目编码是财务预算网络技术管理的关键。项目码要根据管理的需要设置。科学的项目码可以为预算管理提供便捷,为会计核算提供方便。如果管理上只要求控制到行政部门一级,则项目编码只需要编到部门,此时项目码即部门码。例如:编码为:00010100材料学院,00010200机械学院,00010300信息学院。如果管理上要求控制到部门的各项经费,比如,人员经费下的津贴、酬金、福利费等,公用经费下的水电费、取暖费、办公费等,教学部门的各项日常经费如实验费、实习费、图书费等,专项经费的设备费、维修费等,那么,必须编码到各项经费,而且是底层。也就是说,一项经费,一个项目号。在按部门控制编码时,预算数要录入到底层和总账科目,而在按经费控制编码时,预算数只需要录入到总账科目。例如:录入材料学院的实验费预算,在按部门控制时,需要录入到实验费和教育事业支出两个科目下,而在按经费项目控制时,只需录入到教育事业支出科目下。 项目编码要有规律、规范、清楚,要为会计核算提供方便。一个部门管理下的代管经费、专用基金、教育经费、专项经费、办班等特殊经费、科研经费应纳入编码范畴,以部门码进行查询识别。编码的一般规则为XXX经费、XX笔、XXX部门。例如:科研经费编码为:00101101,00101102, 00101103,分别表示为:国家课题第一笔材料学院,国家课题第一笔机械学院,国家课题第一笔信息学院。代管经费编码为:23001101,23001102,23001103,分别表示为:代管经费第一笔材料学院,代管经费第一笔机械学院,代管经费第一笔信息学院。专用基金编码为:32001101, 32001102,32001103,分别表示为:专用经费第一笔材料学院,专用经费第一笔机械学院,专用经费第一笔信息学院。教育经费编码为:52101101,52101102, 52101103,分别表示为:教育经费第一笔材料学院,教育经费第一笔机械学院,教育经费第一笔信息学院。当按部门码101,102,103进行查询时,就可以分别得到材料学院、机械学院和信息学院的指标账或明细账。部门特殊业务,如办班经费、非税收入,学校的专项经费,要特殊编号。因为根据重要性原则,这类特殊业务往往不需要预算管理,所以可以参照部门码编制原则,在部门码后依次编制特殊业务码。例如:在00010100后,编码00010101, 表示材料学院办班收入;编码00010102,表示材料学院专项经费;编码00010103,表示材料学院捐赠收入等。 (四)预算下达和调整要执行清晰性原则 会计原则讲究清晰性,实际上在下预算时也要执行清晰性原则。日常预算摘要录入可简略,显示出预算进度就可以。例如:摘要录入为:3月5日,第一批预算;6月30日,第二批预算。但是,对于会计工作中很多特殊业务,象联合办班业务、非税收入业务、专项业务等,预算下达时摘要一定要清楚,以便日后查询和核算。捐赠收入预算摘要要注明入账凭证号,办班收入要注明入账凭证号、收入金额、分成比例。例如:矿业学院办班收入200 000元,学院分成20%,摘要录入为:201101240#凭证收入200 000*20%,预算数录入为:40 000元。同样在预算数调整时,要在摘要中写明调出和调入经费项目名称。例如:将材料学院实验费50 000元调往实习费,则在实验费调整摘要录入:调到实习费50 000元,在实习费调整摘要录入:从实验费调入50 000元。所有录入过程包括摘要和金额都要在账务查询明细表中出现,因此,查询时可一目了然地知道部门经费的收入支出情况。 (五)充分利用预算管理技术,实现科研预算管理 网络技术还可以运用到科研经费的管理中。随着高校的发展,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越来越多。以内蒙古科技大学为例,2005年到2010年的5年间,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同比翻了5倍,而且,科研项目的级别越来越高,单项科研经费的拨款越来越多。管理的难度增加了,尤其是预算的控制难度增加了。过去参照纸质的合同预算执行科研经费控制,现在人工控制已不再现实,落后的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科研发展的需要。当课题中期检查或结题的时候,当项目负责人拿着科研决算报表要求财务人员签字盖章的时候,矛盾出现了。项目组没有按照预算支出经费,却按照合同预算填写了资产负债表和收支情况表。不签字盖章,影响了课题结题,签字盖章又违反了会计真实性原则。 科学的管理办法是实行科研预算管理,尤其是对重大金额的纵向科研,一定要实行预算管理,加强监督力度。以上海财大科发公司财务软件为例,可以通过建立分类账,实行分类管理。按预算项目,建分类字典,同时在“账务设置”中建分类科目,以分类项目控制分类科目建立分类控制模型;然后在设置分类余额中录入合同预算数。在实际工作中,科研经费是分次到账的,而合同预算是完整科研经费预算,无法分解出各次到款经费的预算。因此,可以按照逐次科研到款做科研收入分录,而按完整的合同预算在分类余额设置中下达预算指标。在凭证处理时,窗口同时弹出预算指标和科研项目余额两项数据,这样就保证了科研经费支出既不超分类预算,又不超现有项目余额。 例如,某科研项目经费15万元,合同预算为:设备费5万元,材料费3万元,分析测试费3万元,会议差旅费2万元,技术宣传费1万,劳务费1万元。在建账的科目设置中按以上合同预算项目设置科目,同时在分类字典中同样设置类项目,并建立二者的控制模型。第一次到款5万元时,做分录收入8万元,同时在分类管理余额设置中按合同录入预算:设备费5万元,材料费3万元,分析测试费3万元,会议差旅费2万元,技术宣传费1万元,劳务费1万元。假如某日支出设备费1万元,这时,在凭证处理窗口看到的信息有两条:余额7万元,设备费4万元,当现有科研经费余额不够经费支出时,系统就会自动提示不允许超支,报销无法进行,这样就达到了预算管理的目的。 在实际工作中,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财务预算管理不只是上面提到的几个方面,它们的结合与运用体现在预算工作的各个角落。如何利用网络技术更好地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财务工作水平,还需要我们不断进行学习,不断提高软件运用水平,使专业技术更好地与网络技术结合,为财务管理提供更多便利,为经济业务分析、预测和决策提供更大的帮助。 财务预算论文:财务预算之关键 财务预算的范畴 其亦称总预算,为全面预算体系的最后环节,从价值上总括地反映日常业务预算和特种预算的结果。其仅包括现金预算和预计报表。 财务预算的编制方法及适用 1.固定预算和弹性预算;固定预算根据正常的、客观的某一业务量水平为唯一基础来编制预算的方法。其与实际不符的可能性极大,仅适用于业务量水平较为平稳的企业或非营利组织。 弹性预算,在成本习性的基础上,以业务量、成本和利润的依存关系为依据,按可预见的各种业务量水平,能适应多种情况的预算方法。主要用于编制弹性成本(费用)预算和弹性利润预算。编制成本预算的主要方法包括:公式法、列表法和图示法。编制弹性利润预算对单一品种经营或采用分算法处理固定成本的多品种经营企业采用因素法,对多品种经营的企业采用百分比法。 2.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增量预算是在基期成本费用水平基础上,根据预算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原费用项目的方法。其虽然简单易行,但可能把不合理的开支项目保留在预算中。 零基预算,不考虑基期,对所有预算支出都以零为出发点,结合实际,逐项审议各费用的内容及开支标准是否合理,权衡轻重缓急,保证不可避免和不可延缓项目,在综合平衡基础上编制预算的方法。其较为合理,能降低成本,但工作量大,重点不易突出。适用于较难辨认的服务性部门费用预算的编制。 3.定期预算和滚动预算;定期预算以不变的期间作为预算期来编制的方法,其虽便于实际与预算的比较,利于分析和评价,但预算一般在年度前二三个月编制,跨期长,对计划期的情况不够明确,且执行中容易使管理人员只考虑本期计划的完成,缺乏长远打算。 滚动预算,将预算期与会计年度脱离,分析当期预算的执行情况与实际的差异,及时修订,不断延伸补充预算,连续、稳定的一种“特殊定期”的预算方法。具体操作时,可按月、按季或混合滚动;混合滚动根据人们对未来的了解程度具有近期的预计把握较大,对远期的预计把握较小的特征,不但可做到长计划短安排、远略近详,且可减少预算工作量。 财务预算编制基础 业务预算和特种决策预算为财务预算的数据来源,并与之组成完整的体系,相互制约。具体编制时,应从各预算间数据流动关系及各预算内部数据关系入手。 销售预算内数据关系有: 1 某产品销售收入=该产品销售数量×单价; 2 企业总销售收入=各产品销售收入之和; 3 销售现金收入=(总销售收入-本期赊销额)+收回以前期的应收账款;4销售税金支出=企业总销售收入×相关税率。 生产预算是以产品名称及数量分别编制的预算, 预算期间除必须备足产品以供销售外,还应考虑期初和期末存货水平。 1某产品预计生产量=预计销售量+期末产品存量-期初产品存量; 2上期末存量=本期初存量。 直接材料预算内数据关系有: 1某产品耗用某材料的量=该产品生产量×该产品材料消耗定额; 2某材料耗用量=各产品耗用该材料之和; 3某材料采购量=该材料耗用量+期末材料存量-期初材料存量; 4上期末存量=本期初存量; 5某材料采购成本=该材料采购量×单价; 6材料总采购成本=各材料采购成本之和; 7直接材料现金支出=(材料总采购成本-材料赊购额)+偿还以前期材料赊购款。 直接人工预算内数据关系有: 1某车间生产某产品消耗总工时=该车间生产该产品的产量×该产品在该车间的人工单耗定额; 2某产品消耗总工时=各车间该产品消耗总工时之和; 3某产品工资预算额=该产品消耗总工时×单位工时工资率; 4其他直接人工支出=工资预算额×计提百分比。 产品生产成本预算是对料、工、费三预算的综合,可得预算期内各产品的总生产成本及单位生产成本。 财务预算的具体编制 日常业务预算和特种决策预算的相关数据流入现金预算,并形成一定的数据关系:1期初现金余额+经营性现金收入-经营性现金支出-资本现金支出=现金余缺; 2现金余缺+资金筹措-资金运用=期末现金余额; 3上期未现金余额=本期初现金余额。预计报表编制原则同于会计。 财务预算论文:试论财务预算管理审计思路的创新 简介: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企业的预算管理,通过企业预算的编制、执行、检查和调整,对于节约企业现金流量,提高企业投入与产出比的效果,优化企业资产结构及效益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搞好企业预算管理并在管理中产生效益,是检验现代企业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实行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的迫切需要。本文试从集团公司的实际谈谈实行财务预算管理审计的意义与作用,客观分析当前财务预算管理审计的现状,联系实际探索公司财务预算管理的创新思路和措施,以促进企业利益的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预算是企业经营计划以及预期经济活动的一种数量表现,是以货币或现金流量的形式,对企业未来某特定目标所拥有的有限资源进行合理安排,是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控制的一种机制。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企业财务预算是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企业资金取得和投放、各项收入和支出、企业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资金运动所作的具体安排。财务预算与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共同构成企业的全面预算。 预算管理的目的是控制,是一种数字化的责、权控制,是整体利益目标下的资源分配与责任定位;是一种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全面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整体“作战方案”,也是激励与约束的核心。企业应当重视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将财务预算作为制定、落实内部经济责任制的依据。 企业财务预算应当围绕企业的战略要求和发展规划,以业务预算、资本预算为基础,以经营利润为目标,以现金流量为核心进行编制,并主要以财务报表形式予以充分反映。预算管理已成为集团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审计,对管好用好资金、规范企业运作、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增强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实行财务预算管理审计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两权分离,产权结构逐渐趋于多元化。在此情况下,为适应投资者的需要,经营者对企业的控制和规划,必然要从经营结果(利润预算)扩大到经营过程(业务预算和资金预算),并进而延伸到经营质量(资产负债预算和现金流量预算)。预算管理成了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 1. 企业财务性质的转变需要实行财务预算管理审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内外部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企业的财务活动不再是简单的资金收付,而是包括资金筹措、投资决策与日常管理等多项内容在内的十分复杂的活动。企业财务活动性质的转变,对企业财务活动的管理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与市场经济体制、现代企业财务活动性质相适应的财务管理监督机制。根据成功企业的经验,实施财务预算管理审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财务管理的有效机制。 2. 预算管理的程序化要求加强对财务预算管理的审计。预算管理实行程序化管理,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讨价还价”过程,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责任单位,将经济效益目标分解落实后,各责任单位能否严格执行财务预算制度,是企业高层不得不关心的问题。有鉴于此,必须实行财务预算管理审计制度。 3. 内部审计的独特功能有助于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审计。基于内部审计独特的监督功能,财务预算管理审计对加强财务预算管理有着积极的作用。一是有利于推动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在集团实行财务预算体制的进程中,某些制度和政策还可能存在许多不尽完善、合理的地方,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还会产生各种新情况、新问题,需要通过审计监督逐步完善、逐步规范。只有通过预算执行审计监督,才能有助于支持财务预算管理体制的顺利进行,从源头上促进目标的实现;二是有利于促进财务部门按章办事。财务部门是具体组织预算资金收入、分配和管理的部门。通过实施财务预算管理审计,有利于促进财务部门逐步规范财务资金的运作,杜绝挥霍浪费,为集团公司把好关;三是有利于监督部门规范运作。在审计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的部门大肆挥霍浪费、侵占挪用,造成国有资产和企业资产的流失。而预算执行审计则通过对部门的审计监督,跟踪监督其收支,从而促使其管好资产、用好资金。 二、财务预算管理审计的现状 企业推行财务预算管理以来,通过加强预算管理执行情况审计,使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状况有了较明显的转变。主要表现在;收入和支出结构逐渐趋于合理;资金预算收支运行平稳;各类违纪违规问题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由于经济运行中面临的不利因素较多,企业发展中一些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财务预算的执行,也使财务预算管理审计这项正常工作没有得到很好地实施,造成我们在实际审计工作中面临很多困难。其突出表现是财务预算管理不到位、资金管理“松散性”较大,预算审计制度形同虚设。从目前审计实践上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组织形式有待创新。当前,从组织形式上看,审计框架还不能完全适应财务预算管理要求,在审计实践中还没能做到统一调配审计力量、统一部署实施方案,并形成合力,加上目前审计人员较少,力量不足,导致财务预算审计力度不够。 2. 审计制度有待建立。目前的大多数企业集团公司尚未建立健全财务预算管理审计制度,没有把财务预算审计制度作为监督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有章不循、随意更改预算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情况如果持续下去,极容易使财务预算管理成为一个“花架子”。 3. 审计手段有待转变。传统的审计方法都以手工为主,技术上、操作上都已经不能适应财务会计电算化的需要,显现出较为明显的滞后性,需要我们尽快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从而提高审计质量,扩大审计成果。 4. 审计内容有待完善。目前,集团总部审计没有与延伸审计下级预算部门有机结合,“同级审”与“上审下”不衔接,内部审计与外部专业审计又相互脱节,使集团财务资金的走向难以把握,不利于由上到下、从下及上,从宏观及微观两个方面反映和分析预算执行及管理中出现的深层次问题,也就很难确保财务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5. 工作机制有待健全。目前,企业集团本部的日常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往往是生产预算控制较好,而采购预算、特别是销售预算执行情况较差;成本预算、资本支出预算控制较好,而费用预算、资金预算控制较差,这种不健全的财务预算体系往往顾此失彼,极大地损害了职能部门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影响了企业集团财务目标的实现。究其原因之一是缺乏一个有效的对财务预算管理进行审计的工作机制。 此外,由于一些部门和下属单位在思想上对财务预算管理审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在收入方面对非经营性收入监管不力等,在支出方面有的甚至置企业集团的整体利益于不顾,违规违纪行为较多。如在专项资金管理中,一些专项支出预算不能严格按照用款项目、金额执行,使用混乱、挪用生产经营资金从事长期投资的现象屡有发生,使预算失去应有的时效性和严肃性,给预算执行带来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三、财务预算管理审计思路创新的构想 财务预算管理体制对预算执行审计的工作目标、方式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预算执行审计必须围绕新的财务预算管理体制,加大预算执行审计的监督力度,从而才能不断规范财政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探索。 1. 转变审计思路。以往的财务预算执行审计存在着诸多不足,如对预算的编制环节关注不够、对预算支出的结构分析不够、对支出的效益性重视不够等等。要克服这些不足,首先要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审计思维方式,根据财务预算管理的要求,把审计监督贯穿于预算的全过程,既要抓好预算编制审计,又要抓好预算执行审计,从预算收入入手,着力于预算支出审计;从预算执行结果出发,着力于预算执行全过程审计。通过审计,逐步健全和完善财务预算管理,促进财务管理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其次,要有明确的目标,促进财务预算的合理、准确,规范和有效。监督财务收支,保证财务预算管理的到边到位,促进财务预算的执行和经营目标的实现。特别是加大支出结构调整的审计,增强预算的透明度和约束力;通过对材料采购过程的审计,有效抑制财务资金使用中的腐败现象,防范和化解资金管理中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维护整体利益。 2. 明确工作职责。应当看到,财务预算管理不只是集团总部的事,下属各单位应当同时实施财务预算管理。审计部门在集团的财务管理预算审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扮演着财务预算管理审计的“牵头单位”。同时财务预算部门作为“操盘手”,在财务预算的编制、执行与控制、调整、分析与考核中不可或缺。明确他们的工作职责尤为重要,必须得到充分重视。 3. 争取领导支持。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是搞好预算执行审计的重要条件,同时,审计部门工作的主动及卓有成效的审计成果也是促使领导重视审计工作的必要保证。因此,要加强对预算审计工作的领导,为审计部门营造一个良好的执法环境。在制订审计工作方案前,审计部门也应主动听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建立正常的审计工作机制,确定工作重点,使方案尽可能周密细致。审计过程中,发现重大问题应及时向上级领导请示汇报,研究对策,争取领导的支持。审计结束后,对发现的问题要提出处理意见,并就审计结果向领导汇报。这样,既有利于审计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确保审计质量,又有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执法环境,确保审计成效。 4. 创新审计手段。随着内部审计由财务领域向经营管理领域的扩展,原有的审计手段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审计人员应力求在审计手段上有所创新。企业集团应实行预算管理审计信息化。一是财务预算审计软件与财务预算软件、生产经营用软件互联,实现财务预算系统与销售、供应、生产等系统的信息集成和数据共享,使集团生产经营能沿着预算管理轨道科学合理地进行。二是财务预算审计软件与财务应用系统衔接,使财务预算审计可随时汇集财务会计信息,查询子公司资金流向、避免传统手工做法的弊端,保障预算管理审计的质量和速度,有效地促进集团财务预算管理的规范进行。三是通过财务预算审计,推动财务信息与业务流程一体化,努力规避财务风险,提高预算审计的水平。同时,我们还要逐步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的预算审计思想,积极探索集团财务预算管理审计模式,加强监督和控制,努力发挥集团财务预算管理审计效益。 5. 强化监督力度。企业财务管理实行预算管理体制以后,要求我们不仅在开展预算执行审计的内容上有所突破,而且要强化过程审计监督的力度。一是要加强对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审计。即对预算编制的真实性、合理性实施审计,关注那些资金支出数额较大的部门,检查其支出项目是否合理、真实,有无虚列、空挂等现象。通过“同级审”检查财务部门是否按预算支出,是否存在随意性;二是要加强对各项费用的审计,重点是检查财务支出的结构,看其是否按要求列支及支出的合理性,检查福利、业务招待费等重点子目。三是加大对部门的延伸审计力度,检查其支出是否按预算执行及合规性,防范部门支出违规行为的发生,从而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四是加强物资采购的审计,主要审查预算编制程序合规合法性,招标的公开程度和公正性,以及采购价格和质量等。五是健全内部审计监督制度,将更多的精力放到预算管理审计中去,强化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保证集团各项经营活动都在预算严格的程序下进行。实现经营管理处处有章可循,事事受程序制度制约。 6. 提高队伍素质。审计署在《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着力强调“以审计创新为动力,以提升审计成果质量为核心,以加强审计业务管理为基础,以”人、法、技“建设为保障,全面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基本实现审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对内部审计人员也应有此要求。在预算执行审计工作,要提高审计质量,需要审计人员具有较丰富的宏观经济知识、较高的政策水平、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及处理问题的能力。现代财务审计也需要审计人员必须掌握现代审计知识、计算机应用技能。因此,实施财务预算管理体制的当务之急是提高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我们应认清形势,理清思路,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审计人员的思想业务培训,培养和造就一批复合型审计人才,建立起一支思想好、作风硬、业务高的高素质审计队伍,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要;进而不断提升审计的质量和水平,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四、公司预算管理审计的主要内容 预算管理审计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要在集团公司整个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发挥内部审计的应有作用,就要在预算管理的事前、事后和事中全过程和各重要预算控制点介入。审计目标是促进财务预算的合理、准确,规范,并有效控制财务收支,保证集团公司财务预算的贯彻执行,保障集团公司经营方针的执行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从内容上看,财务预算管理审计主要包括对财务预算管理原则、控制机制、组织体系、财务预算编制、审查、审批、执行、调整、分析和考核的过程审计和执行结果审计。 1. 财务预算管理原则审计:审核财务预算的决策、编制、执行、考核等管理方面是否遵循遵纪守法、集中统一、讲求效益、综合平衡、制约监督原则。 2. 财务预算控制机制审计:审查财务预算控制制度的健全性,集团公司的各项经营活动应全部纳入预算管理,预算管理程序应符合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审查各归口管理部门、直属单位预算管理目标、任务的明确性和预算控制措施的可行性。 3. 财务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审计:审查预算管理决策机构的组织健全性;决策程序的科学性;决策的正确、合规性。审查作为预算管理协调机构的预算管理委员会的组织健全性;职责和权限的明确性;管理规章制度的健全性。审查预算管理各归口管理部门和直属单位职责分工的明确性、协作配合的密切性和内部控制的制衡性。 4. 预算编制审计。预算目标制订的高低是全面预算管理中的核心和焦点问题,过高或过低都会削弱预算的控制管理作用。要看预算的基调与调整幅度的确立是否合理、预算目标与企业总目标是否吻合、各级各层次核算关系是否严谨配套、预算起点的确立是否恰当、预算管理业绩考评的计量标准是否科学、预测和化解审计风险的措施是是否到位,尤其是赢利指标的确定等。 5. 预算执行审计。就是以促进管理、防范风险、提高效益规范管理为目标,揭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政策制度和监管上分析原因,揭露隐患,检查企业会计信息特别是损益的真实性,严肃查处各种弄虚作假行为,揭露重大经营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关注预算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检查分析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着力于规范化建设,加强前瞻性研究,检查有无有悖于预算严肃性的问题。并坚持收支并重的原则,通过审计,促进优化支出结构,促进建立科学规范的支出尺度,规范资金的分配、管理和使用。 6. 预算调整审计。主要审计预算调整的程序的合法性,预算管理随着企业经营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调整,调整幅度的制定是否恰当,预算控制的是否适度,发现问题能否及时,处理好灵活性与权威性的关系。由于企业环境、市场与政策层面的变化,外部环境变化了部分指标也要变化,如与职能部门的工作产生差异,出现不协调,或执行中发现设计不合理的内容,或企业重要工作与预算管理目标不一致等情况,建立指标追加听证制度。 7. 审计对比分析。主要是在预算执行结束后将预算与执行事实进行对比,找出其中差异,可以运用技术经济分析法对被审计单位的有关经济活动分析, 从而提出使效果最佳的各种改进意见,如可用本量力分析法,通过业务量(销售量、营业额)、成本与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评价盈利状况与经营业绩以及有关因素变动对利润影响,以正确把握盈亏界限,控制成本,预测目标利润,确定产销规模,促进预算的科学合理等。 8. 管理机制审计。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地审查:第一、预算编制的原则、方法及编制和审批的程序是否符合法律和政策规定,预算编制的严肃性、公开性怎样;第二、收支是否按规定纳入预算管理,是否坚持稳健经营、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激励创新原则;第三、预算调整有无确需调整的原因及明确的调整项目、数额、措施和有关说明,是否符合规定的程序,是否按程序执行;第四、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五、企业预算管理审计应把握的原则 预算管理是一套系统、精细的管理机制,是一种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的综合性管理系统,具有全面控制和约束力。内部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要树立现代内部审计具有管理职能的意识,要深入到经营中去,发挥内部审计的优势,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积极行使审计职权: 1. 全面性。企业预算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审计部门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不断完善预算标准和提高基础管理水平,力求做到全面、系统、科学、先进,同时体现可控制、可考核,实现审计工作高效率和低成本的要求。在推行过程中应分步骤实施,注重实际,不能急于求全与求成。 2. 先进性。实施预算管理审计,必须有信息化管理系统支撑。审计部门应依托科技平台,积极开发全面预算管理的软件,不断完善审计业务、财务信息系统,完善全方位的监控体系,这样才能保证预算编制、控制、分析、调整、考核、评价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3. 促进性。推行预算管理必须与审计部门管理理念的创新相结合。预算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活动,与审计工作的开展和管理紧密结合,通过推行预算管理,可以暴露出审计部门在审计管理和工作协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推动审计管理理念和组织机构的创新工作,二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 4. 合作性。企业预算管理审计需要从全面系统的观点进一步调整企业集团内部财务和审计业务管理程序,需要全员的共同参与和积极支持。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注重效率,讲求实效。综合考虑各部门实际需要,编制兼顾全局和部门的综合预算。各责任中心要严格按照预算规定开支,预算的实施要层层分解,分级负责,落实责任,严格考核。 可以看出,预算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动态过程。尽管内审是一种再控制、再管理活动,但考虑到内审的独立性,内审不能够进行直接的管理活动,包括预算的编制、调整和执行等。但内审又要在预算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就要找准企业预算管理审计的切入点,以达到财务预算管理审计的目的。 财务预算论文:浅议通过财务预算提高回避财务风险的能力 一、财务预算对企业回避财务风险的重要性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面临的风险很多,其中对企业的影响最大的应属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支付风险(本文主要也就是针对该种风险),这种风险是由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与债务的到期日之间的矛盾引起的。许多企业正是没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甚至最终破产。所以如何减小财务风险、回避财务风险就成了企业财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财务预算是企业全面预算的一部分,企业想要回避财务风险,获得顺利发展,必须要搞好财务预算。一般而言,财务预算所考虑的不是利润,而是现金流量的确定性与到期债务之间的关系。企业在编制预算时要充分考虑到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企业财务部门应尽量通过预算安排好资金的使用,从而回避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如何通过财务预算回避财务风险 财务预算着眼于公司资金的运用,同时可以指导公司的筹资策略,合理安排公司的财务结构。在公司的各种资产中,流动性资产过多,流动性虽相对较好,但会影响其盈利能力。公司财务结构中,短期负债的资本成本较低,但相应的财务风险较大。企业的财务预算就是要处理好资产的盈利性和流动性,财务结构的成本和风险的关系。而财务预算的核心是企业的现金预算。现金预算通过对现金持有量的安排,可以使企业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同时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并根据企业资产的运用水平决定负债的种类结构和期限结构。现金预算的具体作用体现在:(1)解释企业的现金从何而来,用到那些地方;(2)企业在未来何时需要现金,如何筹集用于到期支付的现金;(3)如何通过现金预算避免不合理的现金支出;(4)如何抑制现金流量的滥用。 一般而言,若公司能确定知道未来的销售量、应收帐款回收情况和生产情况,它就可以将付款到期日与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对应起来,这时企业不必持有多余的流动资产,也不必进行不是绝对必要的长期融资。若不能,企业就必须保持较大的安全边际,增加流动资产的水平(尤其是现金和有价证券),同时延长融资的到期安排。需要强调的是,财务预算必须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消极应付。在进行财务预算的时候,一方面要考虑到公司的业务情况来安排企业资金的使用,并在风险和收益之间作出选择,同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安排企业的财务结构。例如公司若没有近期到期的负债,盈利状况、现金流动状况较好,这时可以适当提高公司的负债比率,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财务杠杆的效用,提高净资产收益率。芝公司近期的负债即将到期的较多,则要特别注意现金流动情况,在编制现金预算时,减少一些可以延迟的支出,加强应收帐款的回收,推迟大的固定资产开支,必要时还要考虑其他资产的变卖。 三、企业处于不同阶段时的财务预算 企业在初创时期,必然是现金流出较多,除了固定资产开支以外,其他方面的开支也相应较多,使得企业净现金流量为绝对负数,同时新产品开发的成败及未来现金流量的大小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投资风险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首先要搞好投资项目的总预算,对投资项目的总支出进行规划,并对项目的可行性和优劣进行选择;项目预算要考虑各种不确定因素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充分考虑项目所涉及的风险因素。若公司是从无到有建成的,这时全部是自有资金,对应的财务风险就较小,公司主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创建自己的品牌,迅速打入市场,为顾客所接受。项目预算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决不能忽视,既不要盲目上项目,也不要放弃企业发展的契机。若要回避财务风险,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在时间上考虑项目支出的时间安排,进行筹资预算,满足资本开支的需要。 企业在成长时期,急于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开发市场潜力,这时预算管理的重点是借助预算机制与管理形式来促进营销战略的全面落实以取得企业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现金预算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支持营销策略是财务预算的核心工作,进行财务预算时要考虑应收帐款收回的可能性。同时,这时公司各项借款较多,要注意在时间上进行安排,必须为未来长期负债的偿还作准备。假如公司的财务状况不佳,现金流动状况不好,有即将到期的债务,到期展期的可能性又不大,公司营销策略就不能单求扩大市扬而应以现金回收为主,其他各项开支也必须有所减少,以度过难关。企业成熟时期,市场增长虽减缓,但企业已占有相对较高、较稳定的份额,一般来讲现金流量为正数,且能保持较高的稳定性。此时公司的潜在风险:一是成熟期长短变化导致持续经营的压力与风险厂是成本控制压力与风险。这时成本控制是伦业预算管理的核心,企业欲达到期望收益必在成本上进行挖潜。邯钢经验正是强调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与主线,以达到增大现金净流量的目的。若企业考虑上新的项目,成熟期的末期最为合适,因为此时企业资金压力相对较小,市场销售情况较为稳定,利于筹资。 企业衰退期时期,销售出现负增长,这时不该继续扩大产品的生产,编制财务预算要做到监控现金有效收回并保证其有效利用。此时公司有较多现金,若无较好的短期项目,应该归还可以还掉的负债,减少公司财务成本。 四、预算编制方法上的选择 固定预算也称静态预算,它是根据未来固定不变的业务水平,不考虑预算期内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发生的变动而编制的一种预算。这种预算对业务较为稳定的企业比较合适,但是,对业务水平经常变动的企业就不合适了。相对而言,弹性预算则是考虑了业务的变化水平,把产品的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部分,这样就可以比较清楚地反映企业工作成果的好坏。滚动预算的主要特点是连续不断地始终保持12个月,每过去一个月,就根据新的情况调整和修订后几个月的预算,并在原来的预算期末补充一个月的预算。这种预算一年中头几个月的预算要详细完整,后几个月可以粗略一些。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较粗的预算逐渐由粗变细,以此反复,不断滚动。滚动预算不但可以保持预算的完整性、连续性,而且由于预算的不断调整与修订,使预算与实际情况更加适应,有利于充分发挥预算的指导和控制作用。所以,对于处于成熟期的企业建议采用固定预算,而处于其他时期的企业则采用弹性预算和滚动预算更为适宜。 另外从时间上考虑,时间较短的预算要比时间较长的预算作用大得多,因为时间间隔越长,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就越多。通常企业的财务预算可以按季或月编制,但当企业的经营活动很不稳定时,以周为单位的预算就可能很必要。 总之,企业编制财务预算,通过加强对现金收支的控制,可以增强优化现金流量的意识,增强企业防范与化解风险的意识,强化财务监督,从而确保经营有序地进行,确保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财务预算论文:探析财务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 摘要: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战略机制,正确认识财务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时于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文章介绍了财务预算的含义,特征及其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财务 预算 作用 财务预算是一系列专门反映企业未来一定预算期内预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本,以及现金收支等价值指标的各种预算的总称。财务预算管理是具有企业计划、协调、控制、激励、评价生产经营等功能的一种综合贯彻企业战略方针的机制,是对企业相关的投融资活动、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未来情况进行预期并控制的管理行为及制度安排。 一、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特征 (一)战略性 财务预算管理的战略性特征是指:其构建必须以企业战略为导向;符合战略要求的财务预算管理能对企业战略发展起到全方位的支持作用,是企业战略目标的具体实施规划。 (二)系统性 具体可分为纵向和横向两方面:纵向系统性是指预算的编制、执行控制、考核和奖惩各环节共同构成一个完整体系,上下环节紧密相连,共同形成预算的刚性;横向系统性是指各个部门的工作内容都是相互联系的,某部门的预算目标未完成,会影响其他部门的预算执行,必须经过有权部门按照规定的权限批准。 (三)全面性 具体体现为全员性、全程性和全方位。全员性是指财务预算管理涉及企业各个部门,需要全员参与,共同完成,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体效益;全程性是指预算管理活动从编制、执行控制、考核分析、绩效评价及奖惩均渗透到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每个环节,表现为全过程的预算管理;全方位是指预算管理包括经营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和财务预算各个方面预算。 二、财务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各职能部门的协调一致 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必须协调一致,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企业预算。各职能部门因职责不同,往往会出现相互冲突的现象。传统管理模式下的主要缺陷之一就是按职能部门划分板块管理,各种职能部门管理之间缺乏整合,从而本位而零乱。 (二)有利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企业一旦制定了预算,就进入了实施阶段,管理工作的重心就进入了控制过程,即设法使经济活动按计划进行,企业外部的环境在不断的改变,必然会出现执行情况与预算有偏差,此时将预算与执行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为企业经营者提供了有效的监控手段。预算指标为企业控制提供了标准,哪些 钱是可以花的,哪些钱是不可以花的。企业即然制定了预算,就要最大限度的去实现,而不能流于形式,国内许多企业对预算的态度非常随意,没有预算就改,最后预算表改得面目全非,预算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先前的预算的制定工作也就白干,浪费企业资源,且增加了企业对预算编制的随意性,因为知道预算编了还可以改,实际上这也是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力低下的表现,而对一些内部控制好的企业,他们能严格按照预算指标进行企业的内控,即时出现执行情况与预算情况出现偏差时,也会事先设定一个上限,不能逾越。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中日益发挥核心作用,正如著名管理学家戴维·奥利所说的,全面预算管理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把企业的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个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 (三)有利于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企业员工加薪晋升的重要指标,在绩效考核指标的拟定过程中,首先应将企位的战略目标层层传递和分解,使企业中每个职位被赋与战略责任,每个员工承担各自的岗位职责。绩效管理是战略目标实施的有效工具,绩效管理指标应围绕战略目标逐层分解而不应与战略目标的实施脱节。而企业预算正是企业战略目标的量化指标,以此做为企业绩效考核的指标可以充分达到绩效考核导向性的作用,而且预算以数量化的方式来表明管理工作的标准,其本身具有可考核性,因而可以根据预算执行情况来评定工作成效,分析差异改进工作。而将绩效指标作为绩效考核的指标,此时企业的工作业绩是与下达的预算指标进行比较,此时这个指标就变成了相对数的指标,显然相对数的指数与绝对数指数更能客观地反映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大小。 (四)有利于量化企业各职能部门的奋斗目标 企业预算的制定是企业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的结果,最后确定的企业预算是各个职能部门的综合平衡的结果。各个职能部门的预算目标实际上是企业预算总目标的分解,即企业预算的达成是以企业各职能部门的预算达成为前提做支持的。预算可以量化各职能部门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他们可以根据预算安排各自的活动。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蕴含着企业管理的战略目标和经营思想,是企业最高权力对未来一定期间经营思想、经营目标、经营决策的财务数量说明和经济责任约束依据,是公司的整体作战方案。没有战略导向性的预算管理就没有灵魂。公司战略通常是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综合系统分析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所做出的长远规划,即企业经营者为达到企业经营目标,依据经济规律所制定和采取的指导全局的方针政策和方法。全面预算管理正是以公司战略为出发点,通过规划未来的发展来指导现在的实践,是对公司战略目标的具体落实与进一步量化,从而更加具有可接受、可实现、可检验和挑战性的特性。从而对企业战略起着全方位的支持作用。 三、结束语 企业只有对全面预算管理有了全面而深刻地认识,才能有效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最终使其成为实施企业战略与提高经营绩效的工具,从而保证企业战略的进一步落实,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与经营效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财务预算论文:浅议通过财务预算提高回避财务风险的能力 一、财务预算对企业回避财务风险的重要性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面临的风险很多,其中对企业的影响最大的应属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支付风险(本文主要也就是针对该种风险),这种风险是由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与债务的到期日之间的矛盾引起的。许多企业正是没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甚至最终破产。所以如何减小财务风险、回避财务风险就成了企业财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财务预算是企业全面预算的一部分,企业想要回避财务风险,获得顺利发展,必须要搞好财务预算。一般而言,财务预算所考虑的不是利润,而是现金流量的确定性与到期债务之间的关系。企业在编制预算时要充分考虑到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企业财务部门应尽量通过预算安排好资金的使用,从而回避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如何通过财务预算回避财务风险 财务预算着眼于公司资金的运用,同时可以指导公司的筹资策略,合理安排公司的财务结构。在公司的各种资产中,流动性资产过多,流动性虽相对较好,但会影响其盈利能力。公司财务结构中,短期负债的资本成本较低,但相应的财务风险较大。企业的财务预算就是要处理好资产的盈利性和流动性,财务结构的成本和风险的关系。而财务预算的核心是企业的现金预算。现金预算通过对现金持有量的安排,可以使企业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同时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并根据企业资产的运用水平决定负债的种类结构和期限结构。现金预算的具体作用体现在:(1)解释企业的现金从何而来,用到那些地方;(2)企业在未来何时需要现金,如何筹集用于到期支付的现金;(3)如何通过现金预算避免不合理的现金支出;(4)如何抑制现金流量的滥用。 一般而言,若公司能确定知道未来的销售量、应收帐款回收情况和生产情况,它就可以将付款到期日与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对应起来,这时企业不必持有多余的流动资产,也不必进行不是绝对必要的长期融资。若不能,企业就必须保持较大的安全边际,增加流动资产的水平(尤其是现金和有价证券),同时延长融资的到期安排。需要强调的是,财务预算必须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消极应付。在进行财务预算的时候,一方面要考虑到公司的业务情况来安排企业资金的使用,并在风险和收益之间作出选择,同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安排企业的财务结构。例如公司若没有近期到期的负债,盈利状况、现金流动状况较好,这时可以适当提高公司的负债比率,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财务杠杆的效用,提高净资产收益率。芝公司近期的负债即将到期的较多,则要特别注意现金流动情况,在编制现金预算时,减少一些可以延迟的支出,加强应收帐款的回收,推迟大的固定资产开支,必要时还要考虑其他资产的变卖。 三、企业处于不同阶段时的财务预算 企业在初创时期,必然是现金流出较多,除了固定资产开支以外,其他方面的开支也相应较多,使得企业净现金流量为绝对负数,同时新产品开发的成败及未来现金流量的大小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投资风险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首先要搞好投资项目的总预算,对投资项目的总支出进行规划,并对项目的可行性和优劣进行选择;项目预算要考虑各种不确定因素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充分考虑项目所涉及的风险因素。若公司是从无到有建成的,这时全部是自有资金,对应的财务风险就较小,公司主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创建自己的品牌,迅速打入市场,为顾客所接受。项目预算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决不能忽视,既不要盲目上项目,也不要放弃企业发展的契机。若要回避财务风险,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在时间上考虑项目支出的时间安排,进行筹资预算,满足资本开支的需要。 企业在成长时期,急于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开发市场潜力,这时预算管理的重点是借助预算机制与管理形式来促进营销战略的全面落实以取得企业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现金预算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支持营销策略是财务预算的核心工作,进行财务预算时要考虑应收帐款收回的可能性。同时,这时公司各项借款较多,要注意在时间上进行安排,必须为未来长期负债的偿还作准备。假如公司的财务状况不佳,现金流动状况不好,有即将到期的债务,到期展期的可能性又不大,公司营销策略就不能单求扩大市扬而应以现金回收为主,其他各项开支也必须有所减少,以度过难关。企业成熟时期,市场增长虽减缓,但企业已占有相对较高、较稳定的份额,一般来讲现金流量为正数,且能保持较高的稳定性。此时公司的潜在风险:一是成熟期长短变化导致持续经营的压力与风险厂是成本控制压力与风险。这时成本控制是伦业预算管理的核心,企业欲达到期望收益必在成本上进行挖潜。邯钢经验正是强调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与主线,以达到增大现金净流量的目的。若企业考虑上新的项目,成熟期的末期最为合适,因为此时企业资金压力相对较小,市场销售情况较为稳定,利于筹资。 企业衰退期时期,销售出现负增长,这时不该继续扩大产品的生产,编制财务预算要做到监控现金有效收回并保证其有效利用。此时公司有较多现金,若无较好的短期项目,应该归还可以还掉的负债,减少公司财务成本。 四、预算编制方法上的选择 固定预算也称静态预算,它是根据未来固定不变的业务水平,不考虑预算期内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发生的变动而编制的一种预算。这种预算对业务较为稳定的企业比较合适,但是,对业务水平经常变动的企业就不合适了。相对而言,弹性预算则是考虑了业务的变化水平,把产品的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部分,这样就可以比较清楚地反映企业工作成果的好坏。滚动预算的主要特点是连续不断地始终保持12个月,每过去一个月,就根据新的情况调整和修订后几个月的预算,并在原来的预算期末补充一个月的预算。这种预算一年中头几个月的预算要详细完整,后几个月可以粗略一些。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较粗的预算逐渐由粗变细,以此反复,不断滚动。滚动预算不但可以保持预算的完整性、连续性,而且由于预算的不断调整与修订,使预算与实际情况更加适应,有利于充分发挥预算的指导和控制作用。所以,对于处于成熟期的企业建议采用固定预算,而处于其他时期的企业则采用弹性预算和滚动预算更为适宜。 另外从时间上考虑,时间较短的预算要比时间较长的预算作用大得多,因为时间间隔越长,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就越多。通常企业的财务预算可以按季或月编制,但当企业的经营活动很不稳定时,以周为单位的预算就可能很必要。 总之,企业编制财务预算,通过加强对现金收支的控制,可以增强优化现金流量的意识,增强企业防范与化解风险的意识,强化财务监督,从而确保经营有序地进行,确保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机械传动论文:机械设计制造中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的应用 摘要: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今,促使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得大功率大容量的技术设备研发出来并广泛投入使用,以促进机械设计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液压机械传动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得到较好的应用。文章通过对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基本原理进行分析,研究了该系统的优缺点,并探讨了该系统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 在工业得到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在机械设计制造中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并且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该系统主要是以液体作为介质,以便达到能量的传动与控制目的,在工业控制当中的应用范围比较广,能够更好地促进工业化的发展。目前,对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需要详细了解,对其基本原理进行分析,以便将其更好地应用于机械设计制造中,从而发挥出最大的应用效果。 1 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主要是在确保液体平衡的系统中能够静止,同时,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中的液体在每个阶段的压强是相同的,并且均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系统中,活塞大小的不同,其承受的压力范围也就不同,还需要根据其大小来施加相应的压力。针对较大的活塞,需要增加相对较大的压力,并且需要以液体为传动媒介来将压力转换为需要的能力。当液压在传动的过程中,需要配备相应的元件设备,以便支持液压的传动。其中主要的元件包括:(1)执行元件。主要是将液压泵提供的液体转换为机械能量,该执行元件的主要装置为液压马达,能够高效地将液压能量转换为机械能,以便确保液体对外的作用力。同时,液压元件可以对液体的流动压力与方向等进行全面的控制,以便有效地保障执行元件能够满足各种工作的需求;(2)动力元件。该元件主要是为系统提供重要的运行动力来源,主要的装置为液压泵。该装置在运行的过程中主要是依靠容量的大小来运行的,其中动力部件也称之为容积液压泵,齿轮泵是其主要的容积液压泵,通常是以齿轮的变化来促进液体的传输;(3)辅助元件。该类元件主要为管道,在液压泵中主要是通过将动力元件、液压马达与管道等共同协作来完成的;(4)辅助元件。液压机械传送控制系统中的元件种类较多,其中辅助性元件的功能主要是建设液压回路,以便确保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正常运行。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主要由液压泵、液压控制阀、液压执行元件、液压辅件组成,其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的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原理图 2 机械设计制造中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的优缺点 2.1 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的优势 该控制系统具有较广泛的应用范围,并且在各个领域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应用。不管是在一般性的工业施工塑料加工机械中,还是在钢铁工业冶金机械中均具有较好的实用性价值。在各个领域中使用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可以取得较好的进展,并通常具备高效率、高压以及高速等优势。同时,由于液压机械的传动动力能量相对较大,该系统自身也具备较高的集成化作用,从而可以更进一步地促进一体化、小型化以及轻量化目标的实现。另外,由于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与相关的电子技术具有紧密的合作关系,能够在相对较小的空间内进行精准的操作,并且还可以在各个领域中均能够发挥出该系统的最大化价值与作用。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得到较快的发展前提下,各个行业对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通过将该系统与电子技术相互结合应用,并且目前在海洋开发事业以及宇宙航行等事业中得到较好的应用,从而促进了该系统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进程。另外,由于电液伺服系统的研发与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的使用效率。并且在该系统的控制元件中,通过灵活、便捷的原则来布置,由于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与反应速度快等特点,在使用过程中进行操作与控制比较方便。另外,这种系统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调度处理,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还可以对载荷进行适当调整。在该系统中,其主要的工作介质为矿物油,不仅对自身具有一定的润滑作用,还可以有效地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并且能够快速地完成直线运行,可以促进系统的自动化进程,具有较高的自动控制能力,从而可以有效地满足人们工业生产的需求,适应当今时代的 发展。 2.2 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的缺点与不足 首先,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可能会出现漏油现象,并且会影响到该系统的正常运行,对其运行的稳定性与正确性具有一定的损害。其主要是由于漏油缺陷会导致液压机械传动的比率无法得到保存,从而使得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的运行稳定与正确性受到影响。促使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正确性水平下降,并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与运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工业的输出产品质量,对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其次,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中主要是由液体为传动媒介,如果液体的温度发生变化,会导致系统的运动特性出现一定的变化。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对温度的要求比较高。因此,需要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对温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尽量减少温度的变化,避免运行结果由于温差而出现偏差。另外,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的故障检查与排查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在运行的时候,通常会由于液压元件的运行而产生一定的金属粉末,其对机械设备造成一定的污染,并且容易引发机械故障。并且,一些外部的环境灰尘与粉尘等容易吸附在液压机械设备上,从而对该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然而这些粉尘与金属粉末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从而给故障的排查与修复提高了难度。最后,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在运行前,需要对系统进行严格的检查与清扫。由于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在运行之前,需要对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与清扫,以便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避免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一些由于外界因素引起的不良结果。 3 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 3.1 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发展 目前,我国现代化进程在不断的加快,大多数行业在施工与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大型的工程装备,而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可以满足这一要求。另外,由于部分机械设备的功率要求较高,同时其生产效率与精准度也相对较高,使得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满足高集成化的需求,可以较快地满足施工需求与相关环境与条件的需求,具有较高的应用效率。此外,我国一部分高水平的技术设备具备自身的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较好,可以为极端化的工作环境以及精准度化的工作需求提供较好的前提条件。而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相关技术的发展,促使我国一些技术在研究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的集成化发展也说明了及时把握住系统的研发方向,才能够研究出社会需求的产品,更好地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并发挥出产品的最大化价值与作用。 3.2 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在机械设计制造中应用的不足 我国液压机械哈攒动控制系统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液压机械传动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仍然会存在一定的不足与缺陷。其中我国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中的相关元件使用时,部分元件主要依靠国外的液压产品进行辅助,从而使得我国使用的部分产品与国际范围内使用的产品存在一定的差别。为了促进我国液压机械传动技术的发展,要想跻身世界前列,就必须要对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进行详细的研究,以便采取相关措施解决,以便促进我国液压技术与产品达到国际标准水平。这样一来,才能够促使我国液压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够减少或消除液压机械传动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的不足与缺陷,从而达到液压发展的目标。 3.3 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在更多场合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液压技术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与发展。液压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有机结合应用,可以不断扩大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的应用范围与领域,并且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同时可以高效率地完成预期目标与控制目标。另外,与传统的机械传动技术相比较,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可以更加容易地实现运动与动力参数的控制。可以在一般的条件下提高液压工业的销售额,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比较重要。同时具有较好的传递效率,能够对输出进行有效的控制。另外,在该系统中配套的较大系统铜芯装置,可以对正反方向的运转进行有效的控制与实现,在机械操作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各种操作动作。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能够对变量系统进行开发与调节。 4 结语 在目前高科学快速发展的时代中,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得到较好的发展,从而促使液压机械传动控制技术的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大,将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应用于机械设计制造中,可以取得较好的成就。尤其是将液压机械传动技术与微电子技术相互结合起来,显著提高了液压机械传动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应用的重要性,也促进了机械设计制造的良好发展。另外,目前液压机械传动技术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与缺陷,还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以便弥补不足与缺陷,促进液压技术的快速发展。 作者简介:刁志印(1975-),男,重庆人,四川凌峰航空液压机械有限公司工程师。 机械传动论文:液压机械传动设计制造理论研究 [摘 要]液压机械传动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不断得到应用,对机械设计制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液压机械传动主要是以液体为介质进行能量传动和控制的方式,该系统以其较灵活的控制方式和便捷的控制属性在工业控制中的使用最为广泛。系统本身是以压流体为能源介质对各种机械进行控制,由一个元件回路的控制对若干个组合进行控制来完成能量的传递。文章就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 液压 传动控制系统 1 液压机械传动的概述 1.1 系统的基本原理分析 液压机械传动的基本原理是保持液体在平衡的系统中能够静止。液压系统中的液体在各处的压强是一致的,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系统中,不同大小的活塞根据其本身承受压力的能力施加不同的压力就可以使得液体保持相对静止,小的活塞上面应该施加较小的压力,大活塞上面应该施加较大的压力。通过液体的传递可以达到变换的目的。液压在传动的过程中需要较多的元件,其中主要的元件有执行元件、动力元件、辅助性的元件和控制元件等,通过动力元件可以让系统产生运行的动力,主要代表元件有液压泵。液压泵在工作的过程中主要是依靠容量的变化进行工作,通常将这种动力部件称为容积液压泵。最常见的容积液压泵是齿轮泵,它通过齿轮的变动使液体进行运动。在对液压泵进行选择时需要注意能量的消耗问题,还需要解决一些液压效率问题。液压的执行元件可以将液压泵中提供的液压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与液压泵相反的工作装置是液压马达,这种装置可以将液压能量转换为机械能,从而使液压对外做功。液压元件可以对液体流动的方向和压力的高低进行控制,能够确保其满足特定工作的要求。液压控制系统除了动力元件还有一些辅助性的元件,通过辅助性的元件可以建设液压回路。 1.2 液压机械传动的优缺点分析 1.2.1 液压机械传动的优势 液压机械传动的应用范围相对广泛,在各个领域都有基本的使用,无论是一般工业施工的塑料加工机械还是钢铁工业用的冶金机械都具有其自身的实用性。使用液压机械传动装置在各方面都能够取得较大的进展,这些装置具有高压、高速和高效率的特点,液压机械传动的功率较大,其本身也是高度集成化的系统,具有一体化、小型化和轻量化的特点,由于该系统和微电子技术可以紧密的配合,可以在小空间内实现对功率的准确控制,在各种行业的使用中发挥着较大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个部门对液压机械传动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较多的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和电子技术的配合在海洋开发领域甚至是宇宙航行等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各种电液伺服系统的使用将液压机械传动的应用逐渐提高。总之,对于液压机械传动的元件应该根据需要灵活、方便的布置;液压机械传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反应速度快和运动惯性小等特点,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操纵和控制,此外,这种系统在较大的范围内可以实现调速。传动控制系统还可以对载荷进行适当的调整。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主要的工作介质是矿物油,可以自动润滑,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该系统比较容易实现直线运动和机械的自动化,如果使用电液联合控制,可以确保高程度的自动控制。 1.2.2 液压机械传动存在的缺点 影响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运行的平稳性和正确性关键在于液压系统存在漏油的因素,从而导致液压机械传动的传动比例不能得到严格的保存。温度的变化对液压机械传动的影响相对较大,不同的温度会导致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中的液体粘性发生变化,从而使得传动控制系统的运动特性发生改变,影响其工作的稳定性,为了保持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工作较为稳定,应该避免在温度较高的环境条件下作业。此外,液压系统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不能很好的对故障进行检查和排除。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容易造成污染,一些液压元件在机械加工的过程中容易产生金属粉末,这些粉末粘贴到金属管螺纹地区的胶带碎片上容易造成密封胶的脱落。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在运转时其外部环境中的污染物也会吸附到液压油箱上面,导致系统运行不稳定。此外,系统在运行前没有对杂质清除彻底就会使得外部的杂质和系统本身附着的杂质复合,在元件的运行过程中产生一系列摩擦,不利于系统的正常运转。 2 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 2.1 机械设计制造中对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的应用和发展 无论是现代建设还是国防建设,都需要将一些大型的工程装备融入到里面,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机械化系统能够满足当代设备的多种要求,由于一些机器设备的功率相对强大,具有较高的生产使用效率,精度也相对高,液压系统在这些行业中的使用能够满足高集成化的要求,可以很好地适应施工环境和不同的工作条件。我国一些高水平的技术设备具有较好的自主研发能力,主要原因在于极端化的工作环境和精度化的施工技术。液压技术的发展使得我国一些技术在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成就,系统的集成化说明只有抓住系统研究发展的方向,才可以研发出社会所需要的技术产品。 2.2 我国液压机械传动技术应用中的不足 我国液压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虽然在一些产品的使用上面具有较大的进步,同时凸显出液压技术发展的潜力和发展动力,但是在使用和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我国的液压技术在一些重要的元件使用上任然依靠外国的液压产品进行辅助,我国使用的一些产品在国际范围内和其他国家使用的产品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需要将我国发展成为液压强国,就必须弥补液压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要对液压技术进行研究,从而形成我国的自主产品和液压技术制定详细的发展目标,使我国的液压产品和液压技术超过国际上其他国家的产品和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我国的液压技术水平逐渐提高,减少在装备制造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从而实现最终的液压发展目标。 3 结束语 随着工程机械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技术和工艺逐渐出现,使得工程机械逐渐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对工程机械装置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液压机械传动技术的发展和其在工程机械中的使用也具有较大的优势,尤其是液压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结合使得液压机械传动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极大地促进了机械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需要加强对该技术的研究,促进我国液压技术快速的发展。 机械传动论文:齿轮在机械传动系统中的应用 [摘 要]齿轮传动是近代机器中最常见的一种机械传动,是传递机器动力和运动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机械产品的重要基础零部件。本文分析了齿轮在机械传动系统应用中常出现的问题与原因,并提出了有效的控制策略。 [关键词]齿轮;传动;磨损;折断 一、齿轮在机械传动系统应用中的损伤和失效形式 齿轮传动与带、链、摩擦、液压等机械传动相比,具有功率范围大、传动效率高、圆周速度高、传动比准确、使用寿命长等一系列特点。齿轮传动是许多机械产品不可缺少的传动部件,也是机器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传动形式。近几年来,虽然其他机械部件的制造技术与电传动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在生产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传动形式仍为各种齿轮传动。齿轮在机械传动系统应用中的损伤和失效形式主要如下: (一)齿面疲劳点蚀 齿轮轮齿在交变应力的作用下,当循环次数超过某一极限时,工作齿面便会产生微小的疲劳裂纹。如果裂缝内渗入了润滑油,在另一齿轮的挤压下,封闭在裂缝内的油压会急剧升高,加速裂纹的扩展,最终导致表面层上小块金属的剥落,形成小坑,这种现象称为疲劳点蚀。 (二)齿面磨损 磨损是轮齿在啮合传动过程中,轮齿接触表面上的材料摩擦损耗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开式传动中的轮齿齿顶边缘和齿根过渡曲线部位。在闭式传动中,润滑油不洁也可能发生。 (三)齿面胶合 在重载传动中,由于润滑不当或散热不良等造成两齿轮工作齿面发生金属表面直接接触并相互粘连,较软齿面上的金属被撕下来形成伤痕的现象。 (四)塑性变形 在过大的应力作用下,轮齿材料因屈服产生塑性流动而形成齿面或齿体的塑性变形。在较大载荷和摩擦力的作用下会产生。 (五)轮齿折断 轮齿折断是指轮齿的一个或多个齿的整体或其局部的断裂。通常有疲劳折断和过载折断两种。一般由于在载荷的反复作用下,齿根弯曲应力超过允许限度时,发生疲劳折断;用脆性材料制成的齿轮,因短时过载、冲击发生突然断裂。 二、传动齿轮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设计方面 齿轮的设计参数的技术要求,与不同应用领域机械的实际工况和使用条件结合不够紧密,针对性不够强,缺乏专项切实的科研和实验。有些标准、规范和测试方法、计算方法不统一、不先进。 (二)制造方面 制造误差齿轮制造时造成的主要异常有:偏心、齿距偏差和齿形误差等。所谓偏心,是指齿轮(一般为旋转体)的几何中心和旋转中心不重合。齿距偏差是指齿轮的实际齿距与公称齿距之差;而齿形误差是指渐开线齿廓有误差。装配不良齿轮装配不当,会造成齿轮的工作性能恶化。 三、传动齿轮问题的控制 (一)设计控制 对于传递功率较大的齿轮,齿根弯曲变形是主要影响因素,宜选用较大模数。而对于一般载荷不大的齿轮,应尽可能选用较小模数,因为此时的加工误差是主要影响因素,而且模数小可增加齿数,是啮合系数增大,有利于提高传动平稳性。 (二)制造控制 1、选择合适的齿轮材料 实践表明,工件材料的硬度大于HB240-260时,滚刀的磨损会明显上升,当走刀量过大时,引起切削过程的冲击和振动也会过大,甚至折断刀齿,进而造成齿轮表面加工质量的下降。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被加工材料的硬度应尽可能控制在HB180-220范围内。 2、控制滚齿精度来提高齿轮的加工质量 对一般精度不高的齿轮可采用精滚方法达到产品质量要求,用标准齿轮滚刀加工即可;对汽车用齿轮加工工艺则采用滚剃珩磨工艺加工,滚齿时用剃前齿轮滚刀加工,加工精度应提高1-2级,特别是周节累积误差、公法线长度变动量和齿圈径向跳动必须严格控制,这些项目的精度将直接影响剃齿的加工质量,加工精度应提高2级。 3、正确装卡工件 在齿轮加工过程中,滚齿刀对齿轮的径向压力相当大,如果工件装卡不牢,滚齿刀会在齿轮的齿面产生震动,这种震动有时会使齿轮的齿面产生微裂纹。微裂纹的大小及密度与振动的频率和切削速度有关。?9级以下低精度的齿轮要求齿圈径向跳动在0.07mm之内,齿圈径向跳动过大的原因是工件安装的径向跳动及端面跳动。如果工装上的夹瓣牙形角太尖,开始时能夹紧工件,使用一段时间以后,牙形角开始磨损,并出现工件夹不紧的现象,造成齿轮齿圈径向跳动超差。如果把牙形角的角度改为70°角,并进行淬火处理,消除牙形角磨损的现象,齿圈径向跳动就会在公差允许的范围之内。 4、提高热处理能力 渗碳齿轮的热处理变形直接影响到齿轮的精度、强度、噪声和寿命,即使在渗碳热处理后加上磨齿工序,变形仍然会降低齿轮的精度等级。控制齿轮变形也必须在制造齿轮的全过程中设法去解决:减少齿轮材料冶金因素对变形的影响;采用控温正火或等温退火来处理齿轮锻件;改进设备,优化工艺,减少淬火对变形的影响。 (三)维护 使用齿轮传动时,在启动、加载、卸载及换挡的过程中应力求平稳,避免产生冲击载荷,以防引起断齿等故障。经常检查润滑系统的状况,油面过低则润滑不良,油面过高会增加搅油功率的损失。对于压力喷油润滑系统还需检查油压状况,油压过低会造成供油不足,油压过高则可能是因为油路不畅通所致,需及时调整油压,还应按照使用规则定期更换或补充规定牌号的润滑油。注意检查齿轮传动的工作状况,如有无不正常的声音或箱体过热现象。润滑不良和装配不符合要求是齿轮失效的重要原因。声响监测和定期检查是发现齿轮损伤的主要方法。 机械传动论文:煤矿机械传动齿轮失效形式分析及改进措施 [摘 要]随着煤矿机械化、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煤矿机械的功率日趋增大。煤矿机械的齿轮大多为中、大模数(模数6~20ram),多为低速(6m/s以下)重载传动,由于两传动齿轮之间是高副接触,单位齿宽的载荷值很高(20kN/cm),因此要求齿轮材料相应的应力达到一定的值。近年来,我国煤矿机械齿轮的制造质量和使用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但是从现场运转状况看,存在使用寿命不够长等问题,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尚有一定差距。 [关键词]煤矿机械;齿轮失效;原因;改进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广泛采用了机械传动齿轮新技术,使得煤矿机械可以有效进行节能控制,实现高效利用、可靠生产。大型、特大型矿井提升机功率达几千千瓦,采煤机的功率增加了4~6倍,掘进机的功率增加了2~3倍。功率的增大导致机械的输出扭矩增大,使煤矿机械的元部件特别是传动齿轮的受力增大,由于受煤矿使用条件和机器尺寸的限制,传动齿轮的外形尺寸却没有多大变化。为了提高煤矿机械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对传动齿轮必然要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煤矿机械传动齿轮传动原理 随着煤矿机械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煤矿机械的功率日趋增大,为了提高煤矿机械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煤矿机械传动齿轮应进行科学控制,煤矿企业中使用的现在机械设备中的轴承传动结构需要适应复杂多变的井下工作需求,机械传动齿轮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开采设备的使用效率,它良好的传动效能比,科学解决了机械能耗的问题,煤矿机械传动齿轮的优势是体积较小,重量减轻,传动比大,结构紧密,承载力高,提高工作效能,较少机械能耗。在我国的煤矿企业中广泛使用,在煤矿机械传动齿轮中由于工艺以及设计问题,机械传动齿轮受到一些局限,这就使煤矿机械中减速器的设计使用成了障碍。 二、煤矿机械齿轮失效形式和失效原因 齿轮运转承载后,齿面相互接触并沿齿高方向滚动和滑动,接触应力使齿面表层内相应产生很大的剪应力,齿面的相对滑动又使滑动前方受压应力,后方受拉应力,齿面又受着拉、压交变应力的作用。除润滑不良、三体(磨粒)磨损、化学腐蚀外,一般地说,若轮齿承受的交变应力超过了材料的疲劳极限或强度极限应力,就会造成上述各种形式的磨损失效。 三、提高齿轮使用的措施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会存在煤矿机械齿轮传动轮轴承承载过量的情况,对生产工作存在安全隐患,在矿井机械设计中需要着重考虑。利用现在科技与先进的工程机械设备进行煤矿机械齿轮传动轮轴承的有效科学设计可以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在井下开采中煤矿机械齿轮传动轮轴承需采用合理安装以达到提高对煤矿机械齿轮传动轮轴承使用寿命的效果。加强使用管理注意观察噪声、温升是否正常、润滑油的使用是否合理等,可以有效提高齿轮使用寿命。高效生产是安全保障的第一标准,煤矿生产中的能耗大多集中在齿轮传动设备中,齿轮传动中应用新技术进行电机齿轮调速可以有效地提升工作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广泛采用了高效的节能新技术。 1、煤矿机械齿轮的高效技术 煤矿机械齿轮的高效生产是节能的第一标准,煤矿生产中的能耗大多集中在电机设备中,采取煤矿机械齿轮电机功的变频控制可以有效促进高效生产。煤矿机械齿轮的使用中最重要的是应用先进的节能设备进行科学管理,在煤矿机械齿轮传动过程中,齿轮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齿轮中应用数字技术进行交流电机调速可以有效地提升工作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使齿轮的机械设备广泛采用可以有效进行节能控制,实现高效利用、可靠生产。 2、煤矿机械齿轮的短圆柱滚子的应用 齿轮传动轮轴承采用短圆柱滚子或自润滑轴承是解决小直径齿轮轴承设计技术难点的有效途径。由于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资源对机械设备进行科学控制,煤矿生产中的能耗大多集中在电机设备中,采取煤矿机械齿轮传动控制可以有效解决电机的高消耗低效益的问题,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应用先进的节能设备进行科学管理,在生产控制过程中,煤矿机械齿轮传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煤矿机械齿轮传动应用现代技术进行机械设计可以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3、煤矿机械齿轮的短圆柱滚子的结构 用轮内孔充当轴承滚子的外圈滚道,为保证多排圆柱滚子有良好的润滑,采用在轮齿根处钻几个直通排与排之间小孔和在挡环圆周上开设润滑油孔的方法。煤矿机械齿轮存在阻力较大、单位运输量较少,但是功率消耗大,牵引电机运输过程存在运输间断、生产消耗较大的问题,煤矿开采运输系统应延用煤矿机械齿轮以此减少电能消耗。为减少煤矿机械齿轮损耗,首先需要画出电气设计图以及继电器柜的布局,这样才可以安装调试,方便修改控制。但是使用煤矿机械齿轮,润滑油能顺畅地进入密集的圆柱滚子间。煤矿机械轮内圈与轴均充当了轴承滚道,这样就对轮和轴除要求有高的加工质量外,还要有很高的热处理硬度。 4、煤矿机械齿轮的短圆柱滚子数量的确定 煤矿机械的短圆柱滚子的型号、直径和长度等参数可在轴承样本上选取。煤矿机械齿轮的短圆柱滚子数量选择模型要具有估计归纳的最小错误,并且重新设定模型在煤矿机械的设计中体现。煤矿机械齿轮的短圆柱滚子数量的典型选择中使用k=10。虽然每次拥有的是数据1/k(比以前的数据少很多),但计算还是比较贵的相对于不运用交义验证,因此需要训练每一个模型k次。然而k=10是通常的选择,在真正的问题研究中数据往往是缺乏的,有时我们会用一种极端的选择k=m,目的是每一次尽可能的避免无数据状态。计算结果取整数部分,舍去的小数部分在0.2左右,如不符合,可修正轴承孔内径。 5、煤矿机械齿轮的自润滑轴承的应用 煤矿机械齿轮的滑动轴承有抗冲击、振动性好、定心精度高、径向尺寸较小等优点。滑动轴承的摩擦损耗大,煤矿机械齿轮对轴承材料的减摩耐磨性能要求较高,维护比较复杂,煤矿机械齿轮受国内材料业发展水平的制约。滑动轴承主要的失效形式为磨损,防止失效的关键在于能否保证轴颈和轴瓦间形成一层边界油膜。煤矿机械齿轮的自润滑轴承可以任意改变功能性间隔而不用真正改变任何有意义的东西。当压强P较小时,即使P与pv都在许用范围内,也可能因滑动速度v过大而加剧磨损。采用短圆柱滚子或自润滑轴承是解决小直径齿轮轴承设计技术难点的有效途径。机械齿轮直接影响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承受外部载荷,仅有周向压缩应力把主轴受力传递给承力元件,机械内部没有支环,在大型矿井中,煤炭机械设备工作量大,保证安全生产,机械齿轮的工作构件、受力情况等均与所装配的工作元件有关。 结语 我国煤矿机械设备事故率多的现状一直困扰着煤炭生产和运输,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其中机械齿轮的失效是造成煤矿机械设备不能正常运行的主要原因。因此,对各种齿轮的失效形式及原因的分析和讨论,对改进煤矿机械设备事故率多的现状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机械传动论文:煤矿机械传动齿轮的失效问题处理研究 摘 要:煤矿工作一般都是比较严谨和危险的工作,煤矿机械故障不仅影响着工程的进度,降低生产效率,也影响着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而传动齿轮的失效问题是煤矿机械最为常见的问题,所以加强对传动齿轮失效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先分析传动齿轮失效的表现形式,进而探索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经过研究得出避免传动齿轮失效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煤矿机械;传动齿轮;失效;有效措施 在煤矿产业中,传动齿轮应用非常广泛,是煤矿机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煤矿的运输重量一般都很大,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导致超重现象,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就会导致传动齿轮出现问题,导致机器瘫痪,影响煤矿的施工作业,降低生产效率,甚至造成安全隐患。 1 传动齿轮的工作环境及工作特点 煤矿的生产作业一般都是在矿井中进行的,传动齿轮的工作环境大多都是在地下进行生产作业,井下的环境比较复杂恶劣,所以传动齿轮要适应井下复杂的结构情况,因此相对而言传动结构也复杂一点。由于煤矿是重型产业,要求传动齿轮具有比较高的承载能力和性能,矿井一般空间不是很大,所以传动齿轮还要满足体积小,抗冲击能力强等特点,传动要求高效率,尽量减少过程中能量的损失。 2 传动齿轮失效的表现形式 2.1 传动齿轮磨损失效 磨损的程度分为很多种,一般分为:正常的磨损、中度磨损、破坏性磨损、磨料性磨损以及腐蚀性磨损等。一般性的磨损不会对齿轮的传动造成重大的影响,比如正常的磨损,这是齿轮传动过程中必然存在的,在齿轮的使用寿命中,不会造成齿轮失效,这个磨损是经过时间慢慢磨损的,不影响齿轮的正常转动;对于中度磨损,这个要比正常的磨损速度快一点,在齿轮传动工作的过程中,可能会发出噪音,由于磨损的程度比较大,损失机械能,会降低齿轮工作的效率;破坏性磨损,这个磨损的程度就很大了,齿轮表面会形成严重的损伤,严重影响传动齿轮工作的效率,破坏了齿轮的结构,大大缩短齿轮的使用寿命;磨料性磨损是指在齿轮中间进入了一些颗粒,增大了齿轮间的摩擦系数,摩擦力增大,加速了齿轮的磨损,可能会出现齿轮停止转动的现象;腐蚀性磨损就是在齿轮转动的过程中与周围的化学物质发生的反应,发生了齿轮表面的腐蚀,严重影响齿轮的工作效率。 2.2 传动齿轮疲劳失效 在加工过程中,齿轮的表面肯定存在初始裂纹,加之传动齿轮工作的过程中应力的反复作用下,造成材料的疲劳,当作用的应力超出了材料的疲劳极限时,裂纹就会延伸扩张,加速齿轮的损坏,出现齿轮失效。 2.3 传动齿轮胶合失效 齿轮的转动需要润滑油的帮助,在强重力作用下,齿轮间的润滑油不能及时的补充,造成两个齿轮接触面的油膜挤破,两个金属齿轮直接接触在一起,在高速运转的情况下,温度上升,可能造成齿轮的胶合,出现失效。 2.4 传动齿轮断裂失效 齿轮的断裂意味着彻底不能工作,断裂分为疲劳断裂,高负荷断裂以及淬性断裂等。疲劳断裂就是齿轮在弯曲应力的反复作用下,出现裂痕,当应力超出了齿轮的疲劳极限时,裂痕继续扩张,导致断裂;高负荷断裂是指在高强度的作业状态下,负荷已经超出了齿轮的额定负荷导致的破坏性断裂,或者由于腐蚀使得齿轮部分点出现点蚀,导致断裂等;淬性断裂是指传动齿轮经过热处理时产生了过大的内应力,产生裂纹,外界的压应力与弯曲应力的作用下,产生疲劳,当超过它的疲劳极限时就会促使裂纹延伸,导致淬性断裂,这种断裂的特点就是初始断裂的部位颜色会有点深,这是氧化的结果。 3 传动齿轮出现失效的具体原因 设计阶段:由于齿轮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煤矿机械齿轮设计的特殊性,在设计阶段,可能忽视了传动齿轮在矿井工作的特殊性,按照传统的设计来设计煤矿机械传动齿轮,造成传动齿轮不能满足矿井下高强度,环境复杂的要求,达不到韧度、抗冲击和耐疲劳的要求,这是导致传动齿轮失效的自身原因之一。 齿轮的制造加工阶段:即使齿轮的设计没有问题,若在制造加工方面不合格,齿轮一样会失效,如果质量把控不严格,锻造时化学成分超标或者化学成分有残留,降低了齿轮的性能,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例如:在加工过程中C的含量超标,就会增加齿轮的脆性,容易发生断裂,造成失效。 齿轮的安装使用阶段:不正确的安装方式同样会导致传动齿轮的失效,安装的位置出现偏差,影响整个传动齿轮的安全,同时,传动齿轮的工作需要润滑油的不断补充,一旦缺少润滑油就会增大摩擦力,降低齿轮工作的效率,增加磨损,导致传动齿轮的失效。 4 避免传动齿轮失效的有效措施 根据上述传动齿轮出现时效的形式和失效的原因,制定防止传动齿轮失效的有效措施,避免失效问题的出现。 4.1 齿轮设计阶段控制 设计阶段要充分的对煤矿齿轮的工作环境进行研究考察,只有充分了解齿轮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能的需要,才能对齿轮提出合理化的设计。根据煤矿齿轮工作的特殊性,优化齿轮的设计方案,满足齿轮抗冲击力、耐疲劳性以及承载力的要求,进行精确的计算,在符合国家标准的前提下,选择适合煤矿特殊工作的材料,尤其是钢材的选用尤为重要,这直接影响着齿轮的强度,最好经过研究确定选材,确定润滑油等,以免后期工作出现漏洞。 4.2 齿轮工艺制造阶段控制 选材好工艺也好才能保证传动齿轮的质量,要严格控制齿轮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改善制造工艺,提高工艺质量。传动齿轮的表面不能过于光滑,研究表明,表面略微粗糙的齿轮要比表面光滑的齿轮使用寿命更长,这个粗糙度应该根据实验来确定,合理的控制粗糙度,将齿轮的性能提升到最佳状态。 4.3 齿轮安装阶段控制 齿轮的安装看起来很简单,其实有比较高的要求,对于传动齿轮的平衡度、垂直度都是有要求的,而且这个标准还很严格,稍微有一点偏差就会影响整体的性能,所以,在安装阶段应该有专业人士来进行指导,运用专业的工具辅助安装,最大限度的减少齿轮间的摩擦,降低损耗,提高工作效率,延长使用寿命。 4.4 齿轮使用及维护阶段控制 在传动齿轮的使用过程中,应尽量不要超过传动齿轮的额定负荷量,润滑油也要及时补充,保证传动齿轮是在润滑油的辅助下工作,此外,润滑油不能掺入杂质,保持纯净,杂质进入齿轮间会增大摩擦系数,影响齿轮的正常工作。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应该定期维护保养,并检查传动齿轮,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问题,对于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到及早预防,防患于未然,防止出现传动齿轮的失效问题。 5 结束语 煤矿产业是我国比较重要的一部分,煤矿的产量决定于煤矿机械的工作效率,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传动齿轮在煤矿机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保证传动齿轮的正常工作是保证煤矿机械正常工作的重要前提,传动齿轮失效是齿轮常见的问题,我们必须对其进行研究,找到避免失效的有效措施,每个阶段严格把关,将失效概率降到最低,提高生产效率。 机械传动论文:关于机械传动技术发展探讨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机械技术得以快速发展,机械传动技术是作为机械技术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为机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本文就业机械传动技术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浅显探讨,以期能够为机械技术研究人员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机械传动技术 发展现状 发展趋势 一、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机械在社会生产领域的应用力度越来越大,以机械代替传统的人工生产,在生产效率方面显现较强优势。机械系统有原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和执行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各个部分在机械系统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机械的动力由动力系统提供;机械执行系统的结构比较复杂,并具有功能多样性;传动系统是联系这两个系统的桥梁。如果机械系统没有传动系统,那么机械系统也就无法运转。所以,不管是在任何时期,不管是机械技术如何的发展,都离不开机械传动系统。本文就机械传动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通过本论文的浅谈,能够给机械传统技术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机械传动技术的雏形 早在我国春秋时代,先人们就已经开始研究机械。桔槔就是先人们充分利用缸盖原理设计制造的简单的机械,这是我国机械的雏形。该种机械可谓是我国机械的鼻祖,对未来我国机械技术的发展有着历史性的影响。先人们所制造的桔槔采用的是缸盖原理。缸盖原理就涉及到传动系统。与其说桔槔是机械技术的雏形,不如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随着历史车轮的滚滚向前,我们的先人们又发明了指南车,该种车是利用齿轮传动系统和离合装置开控制和指示车的方向。不过对于指南车的具体叙述在现有历史文献资料上没有详尽的记载。但这也从某种意义上表明了该种车确实存在和使用过,是人类机械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到了西汉,人类发明了齿轮,通过齿轮传动完成某个简单动作。放眼于国外,许多文献资料上都能找到有关机械的记载。从罗马国的谷物碾磨机到法国的谷物磨中率先采用了斜齿轮传动,都见证了传动技术的发展历史。不过需要提出的是,该时期的齿轮的材质是石头,耐久性不是很好。这和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有着必然的联系。从上述我们可以得知不管是我国还是外国从古代就开始研究机械传动技术。到了十四世纪,欧洲所发明的钟表中使用了齿轮系统。基于时钟对工艺要求比较严格,相应地对传动齿轮的精密度要求也比较高,如果采用原始的石材作为齿轮制作原料。那么时钟的准确性将很难得到保障。这个时期,欧洲人使用金属作为齿轮的材质,极大地提高了时钟走时的准确性。不过,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之前,机械和齿轮只是一种概念,尤其是机械传动技术并没有进行深入发展。机械传动技术真正意义的发展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后;该时期世界上的一些国家都加大了对机械传动技术的研究力度。蒸汽机是将蒸汽的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往复式动力机械。蒸汽机的出现曾引起了18世纪的工业革命的全面爆发。第一台蒸汽机器是一个名叫纽克曼的苏格兰铁匠发明制造的,这在当时是最先进的蒸汽机了。直到20世纪初,它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动机,后来才逐渐让位于内燃机和汽轮机等。 三、现代机械传动技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机械传动技术得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十九世纪末,内燃机和电动机在社会领域中得以广泛的应用,相应地对机械传动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到了二十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动技术更是取得了巨大进步,一些构造比较复杂的齿轮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比如直齿轮、斜齿轮、锥齿轮及蜗杆传动。这些齿轮在机械中的应用推动了工业的发展,使工业逐渐向机械化和精密化迈进。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出现了齿轮几何学,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该学科知识在高速重载汽轮发电机传动系统中涉及的比较多。自进入二十一世纪,机械传动技术已经相当成熟,齿轮作为传动系统的重要载体,在社会多领域中都有涉足。比如齿轮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基于航天领域特殊性,相应地对传动系统的要求也比较高,这就促使传动系统的发展也被推向了新的高度。就我国机械传动技术发展总体情况而言,同国外发达国家技术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是我国机械领域需要重点研究的技术课题。 四、机械传动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机械传动技术势必会提出更高要求,以满足社会生产需求。当今时代是信息爆炸时代,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这些先进成熟技术在当今机械传动系统中的融合力度越来越大。这也必将推进机械传动技术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在这样多种技术共存的年代,机械领域的科技人员应紧握时展脉搏,结合我国机械传动技术发展现状,积极探索机械传动新技术,研究出高品质的机械传动技术,逐渐缩短我国同世界发达国家机械传动技术水平差距,促使我国同世界机械传动技术水平接轨,成为技术强国,进而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机械传动论文:农业机械传动带的安全使用与维护 摘要:农业机械中传动皮带是负责带动各种辅助机构运转的部件,拖拉机安上皮带轮,可以进行各种固定作业,如抽水、脱粒和发电等。如果传动皮带出现了断裂或打滑故障时,将导致农机性能下降,直接影响到农业机械的正常使用。最常见的是三角形传动皮带,三角形传动皮带通常是数根并用,带轮上有相应数目的型槽,用三角形皮带传动时,带与轮接触良好、打滑小,传动比相对稳定,运行平稳。三角形皮带传动适用于中心距较短和较大传动比的场合,在垂直和倾斜的传动中也能较好工作。但在作业中,传动皮带因制造质量、使用维护等方面的原因,往往会出现不同的故障,使其使用性能下降,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影响到农业机械的正常使用,因此要定期检查保养传动皮带的技术状态。 关键词:农业机械传动带;安全使用;维护 1 农业机械传动带安全拆装注意事项 农业机械上动力输出皮带轮是一个独立部件,可根据需要安装,不用时应拆下。各种机型的皮带轮结构大同小异,一般规定,15.7千瓦以上的拖拉机,在发动机标定转速下,皮带轮圆周速度为(16±1)米/秒。皮带轮的旋转方向可以改变。 更换、安装工作的复杂性取决于农业机械的构造,安装人员通常能够在发动机上或附近的路径图中找到所需的资料。假若没有路径图,下述简易规则将有助于安装人员:(1)传动皮带有V形槽的一边和传动轮槽相互啮合。(2)传动皮带一般环绕传动轮。(3)通常若只有一个传动轮绕带,安装可能不正确,该传动轮靠近传动轮组的中央,而且总是一个无槽传动轮。(4)假若安装的传动皮带显得过长或过短,那很可能是绕过传动轮的路径不对。(5)传动皮带应稳妥地安装在所有的传动轮槽上,传动皮带应自由地跨越而不触及发动机的任何部件。另外,还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是更换传动皮带时,必须使皮带的张力降到最低,才能取出,严禁同步带在有高张力的情况下,利用非专业的工具硬性撬下来。 二是更换皮带时要断开蓄电池,以免手在引擎室内时,风扇叶会意外旋转。在卸下旧的传动皮带之前,先检查传动轮的校准。如果驱动轴不平行,或者传动轮偏离轴线位置,那么驱动装置就会磨损传动带,使其提前报废。 三是安装时要按厂家规定的安装张力要求进行安装。农业机械皮带传动是利用皮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来传递动力的。皮带张力的大小很重要,过大会加剧皮带疲劳损伤,过小会引起皮带的打滑。安装时,应注意使皮带的松边在上,以增大带轮包角,可靠传递动力。 四是安装传动皮带时,首先将中心距缩小,将皮带套在带轮上后,慢慢增加中心距,满足规定的初拉力要求,严禁用其他工具强行撬入和撬出,以免对传动皮带造成不必要的损坏。安装传动皮带时两带轮轴线应相互平行。一组传动带的型号要相同,长度要相同,以免各传动皮带受力不均。要采用安全防护罩,以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2 农业机械传动带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一是产品选购的注意事项。要看好皮带轮的型号及选择合适的长度。选择好的品牌并注意其防伪标志。 二是传动皮带都是橡胶制品,因此在使用中要防止油、酸、碱对其腐蚀。在拆卸安装、检查调整传动皮带时,如果手上沾有油脂,要擦拭干净再进行操作,更不要将传动皮带放置在油污中。如果传动皮带不慎沾上油污,请谨慎使用,最好立即更换。 三是机器长期不使用,应放松传动皮带。避免弄上油污,否则应及时用肥皂水清洗。 四是注意传动皮带工作温度不能过高,一般不超过50℃~60℃。传动皮带应保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挂放时应避免打卷。 五是传动皮带靠两个侧面工作,如带底与带轮槽底接触摩擦,则需更换传动皮带。及时清理带轮槽中的杂物,防止锈蚀,以减少V型带和带轮的磨损。 3 农业机械传动带的维护保养 一是在日常检查中要特别注意皮带的磨损情况。如果皮带磨损严重,就会使皮带和皮带轮的接触面积锐减,这时只要用力一压皮带,皮带就深深地下沉到皮带轮的槽内。此外,如果发现皮带表面出现龟裂以及剥落等现象,或者皮带出现滑磨声,表示皮带可能会断裂,必须立即更换。如果不及时更换,皮带一旦在行驶途中断裂,机械将不能正常行驶。 二是定期检查皮带是否有松弛和断裂现象,如有一根松弛或断裂则应全部更换新带。在发动机正常工作的条件下,建议每4年换一次皮带。但发现皮带过度磨损或撕扯时必须随时更换。不同功能皮带的使用情况也影响到皮带的磨损程度。当传动皮带显示出以下情况,就应加以更换:底胶有规律地出现断层、带轮侧壁闪亮或光滑。 三是传动皮带在使用过程中要适当调整。传动系统在使用过程中,要经常检查皮带的张力。传动皮带过松,磨损会加快,而过紧则会使传动皮带拉长,同时还会缩短轴承的使用寿命。正常的张力是:用大拇指按压大小皮带轮切点中间时,能按下15~20毫米为合适。 四是三角形传动皮带在使用过程中,其受力面为两侧,三角形传动皮带两侧成楔形磨损后会自动向内走,继续保持原有的摩擦面。若是三角形传动皮带最窄处与皮带轮的底部接触,两侧的摩擦面就不能正常受力,这时就应该更换三角形传动皮带,否则传递效率会降低。 五是安装带轮时应保证同一回路中带轮槽对称中心面位置度偏差不大于中心距的0.3%。调校不准的情况下可以用直角加以检验。如果在传动轮表面和直角之前出现间隙,就表明存在着轴线不平行的现象。一旦轴线不平行,就必须调校或更换失效的传动轮、传动轮支架或轴。 作者简介:韩鹏,大专学历,公主岭市龙山乡农机技术推广站,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农机推广。 机械传动论文: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在机械设计及制造中的应用 一、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的原理 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的原理:保持系统内各处压强相等,即保持在系统中的液体能够静止。对不同大小的活塞进行控制,根据不同大小的活塞本身受力能力的差异来调整各处压力,使得小活塞压力相对小一点,大活塞压力则相对大一点,即可保证系统内各处压强相对平衡,液体在系统内能够维持静止不动的状态。通过液体作为介质进行传递来达到能量变换的目的。整个变换过程需要液压控制阀作为控制元件、液压泵作为动力元件、液压马达等作为液压执行元件、管道等作为液压辅助性元件等共同完成。液压泵是一种常用的动力元件又称容积液压泵,能够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提供运行所需要的动力,工作原理是容量的变化产生压力的差异。注意事项是,在选择液压泵时应注意液压效率以及能量的消耗问题。液压马达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充当执行元件,与液压泵的作用刚好相反,其作用是将容积液压泵提供的液压转换成机械能,达到液压对外做功的目的。液压控制系统以及一些辅助性的元件的作用则是建设液压回路,对系统内的液体进行控制,保证系统能够达到预计需要的效果,从而达到满足工作需求的目的。 二、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的优势和缺陷 1.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的优势。(1)高压、高速、高效率。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在控制元件、动力元件、液压执行元件以及液压辅助性元件的共同作用下,使得液压机械传动的功率较传统的液压传动和机械传动要大。同时,系统与微电子技术相结合,使得系统本身高度集成化,能够实现小空间内对功率的准确控制。(2)小型化、轻量化、反应快、惯性小。由于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本身又具有高度集成化的特点,所以系统具有轻量化、小型化、运动惯性小等特征。此外,各种元件的相互协调配合,能够使得系统操作灵活简单,系统内的控制元件可以对载荷做适当调整,从而实现自动变速换挡。并且整个系统与电液联合控制,将会实现机械高程度的自动化控制,能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需求,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 2.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的缺陷。(1)液压系统漏油影响系统运行的平稳性和正确性。液压机械运动控制系统存在漏油的缺陷会导致液压机械传动的传动比率不能得到保存,导致液压传动系统运行的平稳性和正确性受到影响,使得液压传动系统的平稳性和准确性降低,对整个系统的运行以及运行的效果极为不利,进而影响到企业输出产品的质量。(2)温度的变化会导致系统的运动特性发生改变。液压机械运动控制系统对温度要求比较严格,当温度较高时,会改变系统中液体的黏性,从而使得液压机械运动控制系统的运动特性发生改变,造成工作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因此,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应格外注意温度的变化,避免运行结果因为温度的变化产生偏差。(3)故障的检查和排除工作不易进行。液压机械运动控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因为液压元件的运作产生一定量的金属粉末对机器设备造成污染容易发生故障。同时,一些外部环境的灰尘粉也极易吸附到机器设备上,从而对系统稳定性的运行产生影响。而这些在系统运行中都是不可避免的,又比较复杂对故障的检查和排除会造成很大麻烦。(4)系统运行前需要对系统进行严格的清扫。液压机械运动控制系统在运行前首先需要对系统进行全方位的严格清扫,最大限度的避免系统运行过程中一些外界因素可能对系统运行的结果产生影响。 三、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在机械设计及制造中的具体应用 液压机械运动控制系统利用其自身系统的高度集成化能够满足各个领域中企业建设对一些大型的工程装备的需要、较大功率的需求、精度和工作效率较高的需求等。同时,由于其自身兼具惯性小、轻量化、小型化、反应快等特点,使得操作灵活简单,适应各种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在一些自主研发的机械的设计及制造中,液压机械运动控制系统能够充分的发挥作用。机械设计可以跟液压机械运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相适应,借助系统自身的各种优势不仅能弥补传统机械传动和液压传动的缺陷,而且将二者结合起来以后对机械制造的难度的降低,精准度的提高以及工作效率的大幅度提升都有促进作用。此外,液压机械运动控制系统能够较容易实现自动化的控制,将其引入到机械设计和制造的应用中,能够促进机械设计和制造的自动化进程,对机械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未来机械设计和制造的发展方向,能够较大的改善产品的质量,缩短产品生产周期,促进产品功能的高效,有效的满足人们对机械产品越来越高的要求。液压机械运动控制系统已经广泛应用到国防建设和现代建设中机械的设计和制造中了。 四、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在机械设计及制造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液压机械运动控制系统的提出和发展,液压机械运动控制系统已经开始广泛应用到各个生产领域,并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在目前的系统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我国目前液压机械运动控制系统中使用的一些动力元件、控制元件、辅助性元件、执行元件等都需要从国外进口,并且在国际范围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有明显的差异。根据液压机械运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一些重要元件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充当的角色,重要元件在系统运行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重要元件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液压机械运动控制系统的完善性以及功能的高低。因此,要想机械的设计和制造业能够自主创新稳固的发展,应该重点弥补液压系统中重要元件存在的缺陷,学习借鉴并实现创新,提高液压元件的功能和适应性以及液压机械运动控制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发展我国的液压机械运动控制系统,并提高其在机械的设计和制造上的应用,带动各个行业领域的共同发展进步。 总结 液压机械运动控制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技术,能克服传统机械传动和液压传动的缺陷,运用液压使能量进行转换的原理,并通过控制系统进行一系列的控制,实现机械循环运转的目的,对各类需要大型设备的企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将其运用到机械的设计和制造中能提高工作效率、产品质量,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尚需进一步的改善和发展。 (作者单位:空军南京航空四站装备修理厂) 机械传动论文:伺服机械传动链刚度分析 摘要 :在伺服系统中,传动链刚度是影响伺服性能的关键因素。本文主要对伺服机械的传动链刚度进行了特性分析及影响因素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给出了传动链刚度的一些验证估算算法。 关键词 :伺服机械 传动链 刚度 引言 在伺服系统中,机械结构占有比重很大,优良的机械结构是伺服系统的基础,没有该基础,即使有再好的伺服技术也发挥不了作用。因此如何提高动态性能成为机械结构设计的难点。一般常用机械谐振频率的高低来衡量系统的动态性能[1],式中,K为传动链等效刚度,JA为负载转动惯量。目前,有两个可使谐振频率提高的方法,一是减小转动惯量。一般结构设计的目的就是减小转动惯量,但由于限制因素比较多,如果要达到一定的精度和承载能力,那么结构件就不可太单薄,这样会使重量和惯量都有所增加;二是提高(传动链)刚度,提高传动链刚度并不会明显增加转动惯量。 1、传动链刚度特性 传动链刚度是指传动链承受载荷时发生弹性变形的程度。当电机驱动负载运动时,因为受力不同,会令伺服机械系统的所有零部件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弹性变形,这会降低整个系统的结构谐振频率,同时限制伺服带宽,从而影响伺服系统的稳定性、动态响应和伺服精度。因此,提高传动链刚度可提高整个系统的谐振频率,保证传动精度。 对于传动链来说,每根轴的扭转刚度折算到电机轴上,各轴刚度需除以减速比的平方。那从电机轴的角度来说,如果各轴按等效刚度条件来设计时,就需要相当大的末级输出轴直径,然而很难将这一设想在结构设计中实现。显然,传动链的末级就是传动链刚度的薄弱环节[2]。 2、影响传动链刚度的因素 影响刚度的主要因素有材料及其结构形式。增加刚度就会选用弹性模量较高的材料;而通过扭转刚度的公式可知,轴的扭转刚度与轴直径的四次方成正比,那么在结构允许的前提下,增加传动链末级轴的直径可明显提高刚度[3]。 设计传动链时,由于负载转动轴的本身刚度比较强,传动链的末级输出轴以及输出轴上的零部件就尤为关键,故而影响刚度的薄弱环节不适合安排在传动链的末级输出端。 在总传动比一定且结构尺寸许可的情况下,增加传动链末级速比,可以使末级输出轴的折算刚度相应提高。 3、传动链刚度的验证估算 伺服机械系统是精密的传动系统,通常为了减少弹性变形对伺服系统的影响,需在方案设计阶段对传动链刚度进行验证估算。 3.1 霍尔兹法计算验证 传动链的刚度是由扭转引起的,对传动链的每根传动轴来说,它的刚度主要是由轴的扭转刚度、齿轮轴弯曲变形引起的附加扭转刚度,以及齿轮的弯曲变形引起的扭转刚度串联叠加组成。一般计算时,分别计算每根传动轴上的各因素影响刚度,再按照串联系统等效刚度算法得出各传动轴的刚度。 现以某伺服系统为例,对传动链刚度的计算作简要介绍。图1是其双链伺服传动系统的结构简图,该系统是电机驱动减速机带动末级齿轮传动。在此传动链刚度计算时,选择轴的扭转刚度、齿轮轴弯曲变形引起的附加扭转刚度为主要影响因素。 齿轮传动链中齿轮轴的支撑方式有简支梁和悬臂梁,不同支撑方式下的齿轮轴弯曲刚度KW按各自方式计算,有辅助支撑的简支梁在计算时,可将该梁分为两段简支梁计算其各自的弯曲刚度后串联计算该梁的总刚度。本文示例中的齿轮轴为悬臂梁。 K为伺服传动链总的等效刚度。文中示例仅为简单的一级双链传动,伺服传动系统通常是多级传动,为了方便计算,一般都将其转化成等效直线系统,计算方法依据以上算法类推。 3.2 简要估算 上述的计算方法比较繁杂,因为传动链输出端是刚度比较薄弱的环节,故在实际工程中对刚度进行估算比对时可先进行简单的估算。通常情况下主要考虑末级小齿轮的扭转刚度对系统的影响,对末级小齿轮在ansys下进行模拟加载,求解出其扭转变形,再通过刚度的原始公式进行计算。 4、结论 本文分析了传动链刚度特性,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简单罗列出了传动链刚度的验证估算方法,可供结构设计人员在伺服传动链设计时进行参考。 机械传动论文:机械传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与进展探讨 【摘要】在机械方面,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原动力,传动和执行系统,三者是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原动力系统结构较为简单,主要负责给机械的运转提供相应的动力,相反执行系统种类就比较多。而我们通常所说的传动系统就是一种结合起来的系统,它既起到输出动力的作用,也起到执行的作用。传动系统在当今机械的发展中尤为重要,其优劣也是衡量一台机械好坏的重要指标,一个好的传动系统不仅意味着高效性,并且还具有多功能性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所以传动系统的优化和发展一直是当今机械领域的热点课题,本文针对机械传动系统的发展历程和前进方向作了相关的介绍和探讨。 【关键词】机械制造;传动系统;机械传动 1 机械传动的种类及起源1 当今机械的传动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带传动、链传动、曲柄连杆传动、齿轮传动等。当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也有很多新兴技术应用在传动方面,使得传动系统的局限性变小,传动系统的发展所涉及的领域也会相应的扩宽,难度也就会相应的增加。但不管怎样,机械传动仍然是当今机械传动领域的主流,一个的传动系统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机器的优良与否。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邓小平同志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使得我国各行业技术领域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尤其是最近这三十年,机械传动技术更是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当然机械传动技术的发展是与机械本身的发展离不开的,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推进,传动技术的发展对于当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很多问题,使我们的生产力得到飞速的发展。在古代,我国是世界上生产力最强的国家,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农业文明发达,能够运用很多的机械原理去服务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现在想想觉得祖先们的智慧真是令人叹服啊,他们所发明的齿轮结构,在指南车方面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当时人们的生产效率,指南车更是在20世纪中期在美国进行展览。早至战国时期,齿轮已然诞生,但将齿轮运用于实际生产却花费了几百年的时间,在此期间人们也在不断地探索,直至宋代人们才发明了指南车,不过对于这一说法目前尚有争议。 2 机械传动的发展历程 据史料记载,机械传动的产生大致可以追溯到三千年以前。很早以前在罗马时代,人们用水力驱动齿轮来碾磨稻谷,使得传动首先出现。最难得的是瑞典人率先发明了斜齿轮技术,虽然只是用石头做的一点斜齿轮的样子,但却是传动发展史的一个伟大的进步。 到了14世纪,时钟被人们发明了出来,始终是起到计时的作用,因此时钟的机械设计要求就需要更加精准,这就使得时钟内部的零部件必须很精细,而这些零部件很多都是齿轮或与齿轮相关的结构,而最开始出现的木齿轮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于是即有人开始研究能否用金属来制作齿轮,使得齿轮既能够满足精度要求,又不至于体积过大。到了18世纪的初期,人们发明了蒸汽机,而这一发明使得英国的工业革命迅速展开,蒸汽机也被广泛运用于个各行各业,英国的生产力大大提高,经济更是迅猛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国,自称为日不落帝国,由此可见机械传动的进步对于推进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蒸汽机其实也是由机械传动系统构成的,由于蒸汽机的动能更大,所以机器内部零部件的冲击力也会变大,而齿轮这种结构在较大冲击力情况下会损坏,这就使得高精度和高强度的金属齿轮的诞生迫在眉睫。 到了19世纪末期,电动机开始出现,随之出现的还有内燃机,这又是机械传动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进步。紧接着在20世纪初期,更加先进的摆线齿轮和渐开线齿轮也开始出现。1940年左右,齿轮形状的设计和计算也得到了飞跃的发展。到了20世纪60年代,航天技术也在飞速发展,人们不仅在争夺地球上的空间,对于宇宙的争夺也是如火如荼,航天技术对齿轮的精度要求更高,因此齿轮精度在你这一时期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到了20世纪90年代,齿轮被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基本上所有机器都依赖于齿轮的传动,因此齿轮的故障诊断和排查监控显得尤为重要,人们根据传动系统的力学原理,开发出了相应的排查故障的方法。 3 机械传动的发展新方向 在传统的机械传动发展史上,机械传动的优化往往只会在宏观上对齿轮的形状,大小,表面粗糙度,平面度等等参数进行设计和调整,而随着现代科技在围观领域的发展,高新技术材料如纳米材料、陶瓷材料等也在高精密的卫星中得到使用,材料其实对于机械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材料的性能好坏也直接能决定机械传动性能的好坏,由于不同的材料性能各异,因此机械传动也因为材料的突破而有了更加长远的发展,机械的发展离不开材料科学的发展,而材料的发展也依赖于机械的发展,未来机械传动的进步将不再依赖于系统的机械结构,更多的是取决于机械传动系统的材料,因此不断探寻能够优化传动系统的材料将会是机械传动未来发展的主题。 机械作业不一定是在那种常规的环境中,有时候被发送到真空的宇宙中,也可能作业在高重力的深海中,以及腐蚀性的环境中,也有可能会工作在很强的电磁场中,像这类特殊的环境,我们的机械传动要保证不受影响,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传动系统,如果机械的传动系统不能满足机械使用环境的要求,那么不论这个机器多么精密高效,都将毫无意义。除此之外,微机械的重点研究对象也就是微型传动系统,由于微型传动系统体型很小,难免会使得其性能与普通的机械传动系统有所差别,如何在缩小机械零件体积的同时,使得机械的传动性能不受影响甚至更加优越,这需要我们更加深入的研究,因为体积减小意味着接触面积的减小,在散热,齿轮啮合以及传动等方面都需要仔细的探讨,不断研究和探索,设计出最合理的方案。 4 结语 21世纪是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尤其是信息能源技术和机械制造技术更加是突飞猛进,在很多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但这显然还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们还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首要任务还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而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工业和农业,而工农都需要有先进的机械设备来促进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所以机械传动技术的发展仍然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题,我们不能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机械制造的洪流中,促进机械传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当然,机械传动科技的发展不是我们一两个人能够推动的,还有赖于广大研究人员的进一步探索。 机械传动论文:机械传动系统控制模块设计与操作 摘 要:随着科技化不断发展,机械传动系统作为大多数机器的主要组成部分,需要对其控制模块进行总体设计思路,并实现传动系统控制稳定操作。在这个过程中要运用Visual Basic6.0、Visual LISP及Visual FoxPro6.0来进行共同开发。在进行控制接口程序时,要对数据进行自行的运行和传递。本文就着重介绍了在机械传动系统中控制模块的程序接口设计技术。将机械传动模块根据系统进行划分,可以实现5种控制模块的任意排列和组合。在组合中有5级传动方案,在自动连续中实现总体设计的计算、承载能力的计算及传动零件图来绘制。 关键词:模块;传动系统;机械;设计 1 引言 在机械传动系统中,大多都是由于若干种串联形成的展开式、同轴式的多级系统。对于较为常用的单级机械传动而言,传动的零件在设计工作中存在强度计算、公差查询及自动绘制等,这些都可以实现可视化语言的协同开发,来完成可视化机械设计。在机械传动系统中控制模块设计是通过模块化设计方法来完成的,将基础模块作为单级可视化的机械设计,并不断的进行机械传动系统控制的开发,这样便会提高常用机械传动系统控制的设计质量及效率。这种开发模式可以解决传动系统在总体设计上的问题。主要是对传动系统的方案问题进行正确的解决。在进行传动系统方案的设计时,方案对系统具有随机性问题,但如果利用人工判断,这样系统使用便会较为灵活。但会存在干预较多,人工的劳动量较大,有着较低的效率,在开发方面较为复杂。对机械传动系统进行开发有这样两个较为关键的因素,一个是要对用户所选择的传动系统方案进行准确有效的判断,这包括传动级数传动类型、传动比及传动效率,另一个是对传动方案所匹配的各个基础模块进行自动的交换问题。 2 机械传动系统控制模块设计 在对机械传动系统进行模块设计时,要采用正确的设计方法,对系统功能进行合理的划分,可以将其划分为主、从模块,并利用调用的顺序及深度,将其继续划分为四级模块,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功能模块结构示意图 在进行控制模块的设计时,可以将主模块分为四个子模块,在进行子模块设计时,主要是体现用户输入工作机的工作参数,并进行电机类型和同步转速的选择,从而使得若干种传动选择,并将相应级数的传动方案进行组合。在进行各级传动的传动比及传动效率选择的时候,可以实现传动系统与原动机的确定,从而确定工作机之间的联轴器是否可以完成使用。并对用户进行理论总传动在误差范围之内的基础下,实现各级传动比的准确修改,并利用各级传动比、功率、转速浏览的允许,将二级模块与方案匹配的传动设计计算模块进行调用,从而实现自动地依次调用,使公差数据库查询模块与传动零件自动绘制模块能够依次进行调用。 3 控制模块设计开发平台及操作计算 对一级模块与二级模块中的单级传动设计计算模块,可以运用Visual Basic6.0来进行开发,二级模块中还存在数据库维护模块,这与三级模块共同利用Visual FoxPro6.0来进行开发。这些都是通过将模块进行编码翻译的过程,成为可执行文件。但对于四级模块,其是不能够进行编译过程,其绘图模块是利用Visual LISP开发,并保存为.lsp文件,来在AutoCAD平台完成运行过程。 在机械传动系统中控制模块操作关键技术方面,模块在保存为文件时,在运行顺序上存在于数据之间的传递。这些传递都是通过各个模块的接口程序来实现的,所以这便是系统在开发中的关键技术。 对“设计”子模块的接口程序设计,为了操作更为便利、带给我们更深刻的记忆力,可以采用这样一些措施。 (1)BasDeclare模块进行全局建立,并将5个全局数组及1个全局变量进行定义过程。 (2)将1个文本框对象及4个对象数组进行在主输入界面的设置。这主要分为两个步骤,一是将文本框对象txtJishu来为用户进行传动级数的提供,并再将级数存储在变量Jishu中。二是对框架对象数组framel,进行传动类型组合框架对象数组的安置,及传动比文本框对象数组textl和传动效率文本框对象组textX的安置。从而形成具体的关系对应。 (3)对jishu个框架对象数组中的元素可见 这是利用文本框对象txtJishu的改变事件过程,使得其中的framel个对象数组中元素都可见,但其他的元素则不可见。 (4)对用户的输入进行接收 利用命令按钮对象在Click事件的过程中,完成对用户选择的接收机各级传动类型名称、传动比及传动效率的输入过程。 在进行“设计”子模块的接口程序中,要将传动比修改界面中的使命按钮进行写入时,主要包括这样两个核心部分。一是对修改后的各级传动比要进行数组lduan()的存入,二是对调用的数据进行逐级实现,并将数据进行传输。 4 结束语 机械传动系统控制模块的设计和操作可以采用可视化的多平台进行协同开发技术的利用,这样可以将不同的平台特长都能够发挥出来,更好的实现自动连续的机械传动总体设计、各级承载能力的计算以及公差数据库的查询和传动零件图的绘制。对于关键的开发技术要进行细节上的注意,并善于利用对象数组及变量数组,从而更好的实现程序模块间的正确调用及数据的传输。 机械传动论文:机械传动系统扭转振动的有限元分析探讨 摘 要:对于大型机械的传动系统来说,扭转振动的有限元分析是确定其是否发生共振的主要方法。文章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机械传动系统扭转振动进行具体的研究,并基于灵敏度分析对传动系统的模型进行了修改,最后分析了扭转振动频率的概率分布,从而得到了在假设参数分布下系统不发生扭转振动可靠度,为研究人员对机械传动系统的振动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机械传动系统;有限元分析;扭转振动;可靠度 引言 随着现代机械工业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复杂的大型机械开始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在大型机械设备的设计阶段,对其动力传递系统的分析也越来越困难。在传统设计中,传动系统的分析计算往往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手工调整参数计算,不仅劳动量大、效率低,而且往往因为简化过多而导致结果偏差过大。在现代设计中,人们可以借助于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其传动系统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仿真模拟,对传动系统的传动型式、布局、结构等进行预估,从而以较低的制造成本获得最优的传动效果。基于这些方面的考虑,对大型机械传动系统的有限元分析,对系统的性能、传递方式、振动、固有频道等进行分析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社会效益。文章对机械传动系统中的扭转振动进行了具体的探讨,尤其对系统的固有频率、振动以及不发生共振的可靠度等进行详细的论述,为大型机械的设计人员提供了有效的借鉴,同时为传动系统扭转振动的有限元分析的研究者提供了思路。 1 机械传动系统扭转振动的有限元分析探讨 1.1 机械传动系统扭转振动的有限元分析概述 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问题是现代大型机械设计中的热点问题,主要是因为机械传动系统是一个连续、复杂的质量系统,很难进行模型简化和计算。目前工程机械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扭转振动模型是当量扭转振动系统,它的建模方式是将惯量与轴段刚度向某一轴线转化,然后采用集中质量法,轴的刚度按两个集中质量件的有效长度计算,忽略齿轮以及轮齿的弹性,从而得到一个包含惯量、弹簧、阻尼的集中质量模型。 1.2 机械传动系统扭转振动的振动特性分析 一般来说,机械传动系统的振动由三个特性决定:固有频率、振型和频响,而系统共振会使系统的这三个特性得到很大改善。 对于复杂机械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来说,共振是对传动系统破坏最大的,也是任何一个机械传动系统极力避免的。在整个传动系统中,每个元件和系统都有固有频率,传动系统本身也有自己的弯曲频率、扭转频率,一旦设计不当,就会发生严重的共振问题,对设备造成极大的损坏。通常来说解决共振问题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振源、传递路径、振动体。其中振源的改变有两种方法,一是改变激振力的频率,二是改变激振力的大小;传递路径的改变主要是通过改变传递元件自身的大小、形状;振动体是指发生共振的元件或系统,改变振动体就是通过改变弹簧刚度、集中惯量单元的转动惯量改变振动体的固有频率,从而避免发生较大的共振。 1.3 机械传动系统扭转振动有限元分析的理论分析 对大型机械传动系统进行的有限元分析,需要对有限元模型的修改理论进行推导,其中扭转振动特征值灵敏度计算和模态匹配分析是理论推导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具体的推导过程: 实践经验证明,利用这种计算机仿真方法对大型机械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进行分析,有三个优点:(1)基于灵敏度分析的模型改变是可行的;(2)使用此种方法对模型修改,从而对系统不发生共振的可靠度进行不确定性分析,效果非常好;(3)通过模型修改和不确定性分析的机械传动系统不会发生共振。 2 结束语 文章对大型机械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对系统模型的修改和不确定性分析理论进行详细的论述,为机械传动系统进行振动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机械传动论文:浅谈煤矿机械传动齿轮损坏原因及改进方法 摘要:在我国煤矿机械的使用中,受煤矿工作环境恶劣和工作时间比较长的影响,煤矿机械事故的发生频率非常频繁,其中煤矿机械传动齿轮的损害是煤矿机事故发生的主要导火线,对煤矿工作的安全运行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文章从煤矿机械传动齿轮损坏的原因出发,对其改进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煤矿机械 齿轮传动 损坏与改进 0.引言 煤矿机械生产设备中,由于传动齿轮的承载能力和精度都比较高,且拥有着恒功率传动的优势,因此,在煤矿生产中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但是,传动齿轮使用范围的广泛在某种程度上就增加了它的工作强度,以此导致着传动齿轮的损坏,降低着煤矿机械设备整体的使用性能,给煤矿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加强对煤矿机械传动齿轮损坏原因的分析,从分析中找出改进的方法,对煤矿企业的生产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1.煤矿机械传动齿轮损坏原因分析 从煤矿机械传动齿轮损害的形式分析,其主要为:轮齿折断、齿面胶合、齿面点蚀、齿面塑性变形四种,并主要是由煤矿生产中对机械传动齿轮设计和选材不合理、热处理和加工制造不合理、齿轮安装和使用中缺陷的存在所引起的[1]。 1.1设计与选材的不合理 煤矿机械齿轮具有着机械类型多、低速重载齿轮多和井下工作环境差的特点。但是,目前煤矿机械传动齿轮在设计功能上,尚不能完全的满足这些特点,也无法满足煤矿机械化技术发展的需要和设计参数上的技术要求。在煤矿机械的实际工况和使用条件上,不仅缺乏专项切实的实验,还缺少着一定的针对性。同时,在部分标准、规范、测试和计算的方法上,还存在不统一和不先进的缺陷。煤矿机械传动齿轮在设计上的不合理,某种程度上就导致着齿轮选择的不合适,以此影响着传动齿轮的使用性能。 1.2热处理和加工制造的不合理 从市场中目前所制作的煤矿机械传动齿轮分析,它们在煤矿生产中的使用标准尚不达标,此时,对锻造齿轮要求的忽视就导致传动齿轮在煤矿使用中气孔的出现。在此基础上,由于传动齿轮在热处理上的质量也没有达标,以此导致着齿面硬度的不均匀,齿面出现淬火裂纹,在内应力过大的情况下导致着齿轮破裂情况的出现。同时,受煤矿工作环境的影响,煤矿机械传动齿轮在使用的过程中会渗入不同的碳层,以此导致着齿面粗糙度不合格现象的发生,对齿轮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都产生着严重的不良影响。 1.3安装与使用中的缺陷 煤矿生产中对机械的使用性能要求非常强大,但是,目前很多的煤矿机械设备在配置上都不是非常的完善,煤矿开采中对测量仪器的使用经常被忽视,以此导致着齿轮在安装的过程中,与质量上得不到有效的保证,并无法良好的满足齿轮安装的标准和要求。煤矿机械传动齿轮安装中,安装水平度、平行度和中心距不合格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在煤矿工作比较繁重和机械设备量比较大的情况下,齿轮定期清理和油脂的定期更换工作也无法得到良好的实施,以此导致着齿轮中杂质、缺油、漏油和齿轮润滑度不足情况的发生。煤矿器械传动齿轮的安装和使用中,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导致着齿轮断裂、胶合、磨损等损坏形式的发生。 2.煤矿机械传动齿轮损坏改进方法研究 2.1设计与选材上的改进 在煤矿传动齿轮的设计上,齿轮在不加大外形尺寸时,如何提高它的强度和使用寿命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从煤矿对机械传动齿轮承载能力的需求出发,其弯曲的极限强度需要增加到1200MPa,在耐久性强度的接触上需要增加到1600MPa,因此,煤矿机械传动齿轮与设计上的要求需要从技术攻关和设计参数的优化上进行。其中,设计优化的实施中,强度计算公式的修正、齿轮结构的优化、加工和处理工艺的改进、装备需求的提升等均包含其中,并需要根据煤矿机械传动齿轮中的实际工作情况严格进行[2]。在齿轮材料的选择上,需要从齿轮的强度、韧性和工艺性能需求三个方面综合的考虑。在工业技术比较发达国家的齿轮钢材使用,以及我国工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上可以得出,采用低碳合金渗碳钢制造齿轮,其在接触和弯曲的疲劳寿命上和普通电炉钢制造的齿轮相比较,能够有效的提升3-5倍,在齿轮的极限承载力上能够提高15%-20%。 2.2加工工艺和热处理的改进 煤矿机械传动齿轮在加工的过程中,其粗、精滚的工序要求需要分开进行。实施的过程中,先采用滚刀进行粗切,再采用专用的滚刀实施精滚齿,以保持滚刀的精度,对于切齿深度的控制需要采用百分表进行控制,精滚齿滚刀的齿形误差需要控制在0.03mm以内[3]。同时,齿形加工的精度需要达到9级,齿面的粗糙度一定要和设计的要求符合,由于齿面粗糙度好的齿轮在使用寿命上和粗糙度差相比能够提高15-20%,为了提高齿面的粗造度,磨齿后可采用振动抛光或电抛光进行。在热处理上,可将碳、氮共渗工艺应用其中,通常情况下,碳、 氮的伸入深度能够控制在0.02mm以内,这样不仅能够硬化齿轮表层,还能产生压应力,和单纯采用渗碳齿轮相比较,强度极限应力提升了13%以上,使用寿命能提高1倍。 2.3安装和使用的改进 从煤矿机械传动齿轮的使用情况分析,减速器齿轮副的安装精度对齿轮的使用寿命、承载能力和磨损程度都产生着严重的影响。因此,传动齿轮的新安装和检修与更换后的安装,都要严格的按照安装的技术标准和准则进行,尤其在齿轮轴心线的平行度、水平度和中线距上,一定要达到安装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对于新齿轮,投运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跑合。在使用的过程中,为了增加传动齿轮的润滑度,减少磨损、胶合和断裂现象的发生,可根据各种润滑工况对齿面的强度的影响具体的实施,合理的选择润滑油的种类。首先需要从齿轮的接触面材质的局部弹性出发,然后对齿轮共轭啮合中,切点部位外滚、滑的运行特别处理。 3.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煤矿生产中机械设备事故的频繁发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这些机械事故中,传动齿轮的损坏是造成煤矿机械设备无法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此时,加强对煤矿机械传动齿轮损坏原因的分析,从原因中有针对性的探索改进的措施,这对煤矿机械设备事故的减少和机械设备运行能力的提升,以及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都有着重要的发展意义。 机械传动论文:机械传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其研究 摘要:机械系统中的传动有三种,分别是机械传动、流体传动和电传动,其中接卸传动具有精度高、响应快、传动效率高等优点,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应用到的机械传动有很多,机械传动在生产生活中占有主导地位。本文对机械传动系统研究的重要性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概括总结了机械传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和机械传动科学技术的研究。 关键词:机械传动;科学技术;发展历史。 一、机械传动系统研究的重要性 在机械系统中工作机、原动机和传动机是其三大基本组成部分,机械系统的原动机为机械系统的运动提供了基本的动力,工作机是机械的具体功能执行系统,机械功能的种类有很多,这就使得工作机的结构形式和运动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原动机的运动具有单一性和简单性特征,工作机的运动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征,二者之间存在矛盾,因此,在机械系统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传动机将原动机的运动和动力大小、方向进行转换,将其传递给工作机,使得工作机能够正常运转。在机械系统中的原动机运动和动力输出无法满足工作机的工作要求时,就必须将传动机应用到其中。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机械系统开始朝着高速、高效、精密、多功能的方向发展,因此,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对传动机的功能要求越来越高,机械系统的工作性能、能源消耗和振动噪声大多取决与机械传动系统的性能,因此对机械传动系统进行细致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二、机械传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 机械传动是机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机械诞生的同时就已经出现了机械传动。早在中国古代,指南车这种早期的机械就安装有累死齿轮传动的装置。14世纪,时钟的发明促进了齿轮传动的发展,人们开始研究金属齿轮传动,并在排水装置中采用大型机械传动系统,将风力机械传动装置用于工厂生产中,推动了制造业的迅速发展。18世纪初最早的蒸汽机诞生了,被运用到矿井排水、铁路机车和加工机械中,这就意味着机械传动的需求在极大程度上得到提升,此时,以水能为动力的机械传动系统在纺织和冶金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19世纪末,电动机和内燃机诞生,这些原动机的产生促进了机械传动的发展,并使机械传动在船舶、制造厂、发电站和铁路机车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交通和工业的发展对机械传动的需求也逐渐提升,实现机械传动的可靠性成为机械工业发展的主要目标。20世纪初期,摆线齿形和渐开线齿形的齿轮传动诞生了,这些齿轮传动在船舶、铁路机车中得到应用,且对齿形机械传动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齿轮传动设计开始受到重视和关注。20世纪40年代,渐开线和非渐开线齿轮传动的齿形计算方法得以问世,多采用几何学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计算。20世纪50年代,在大量机械传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齿轮传动设计更加精细,齿轮传动设计要充分考虑齿轮表面的接触强度、弯曲强度和荷载,并将其应用到汽轮发电机传动系统的设计中,有效提高其承载能力。20世纪60年代,机械传动被应用到宇航技术发展中,火箭推注系统对机械传动装置的要求很高,要求其具有体积小但、承载能力大的有点,从宇航飞船安全性角度出发,对宇航机械装置的可靠性要求也更高,细致研究宇航飞船中的机械传动装置和传动装置材料性能,才能确保机械传动装置在宇航技术中应用良好。20世纪70年代,机械传动研究中的空间啮合理论研究成为研究的热点,这些研究成果被应用到新型传动装置的开发中,这在极大程度上推动了机械传动的科学发展步伐。在不同工作条件下,使用齿轮润滑油等添加剂能有效提高机械传动的使用性能,并延长其使用寿命。20世纪80年代,空间啮合理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空间啮合理论的研究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空间啮合齿轮受载接触分析方法诞生出来,在应力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此时,航空、船舶工业中的机械传动振动噪声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在机械传动设计的过程中以减振降噪为主要目的,航空、船舶机械齿轮传动材料质量的控制更加严格,成本低、重量轻且润滑性能良好的非金属材料被运用到齿轮传动系统生产中。20世纪90年代,以齿轮传动和带传动为主的力学机械传动成为业界研究的热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减振降噪,对多种类型的齿轮传动系统进行拓展研究。 三、机械传动科学技术的研究 21世纪时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先进的信息技术、能源技术、环境保护技术、新材料技术和制造技术成为科技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这些科学研究成果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成为机械传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 1.机械传动具有信息化和智能化特征 目前,我国的机械传动呈现出信息化和智能化特征,机械传动研究中要将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和机械传动技术有效的结合起来,根据机械系统中原动机和工作机效率特征、功能要求的基本特征,使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机械传动的智能控制,并对机械传动功率和速比进行实时控制,实现原动机和工作机的最佳匹配和有效协调,才能使得现代化机械装备呈现出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特征,例如,汽车生产中广泛应用到机械传动理论,并将机械传动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应用在汽车自动变速传动中。 2.机械传动动力系统具有节能和环保作用 机械传动动力系统的节能和环保既包括传动系统本身的节能环保作用,还包括机械系统中原动机和工作机的节能和环保,在机械传动系统节能环保设计上,使用无污染的润滑剂能有效避免环境污染,并对以行星传动为代表的分流传动进行研究,使用功率流程设计方法实现机械传动系统的分流传动功率流的均载和协调。机械传动系统设计中,充分考虑原动机和工作机的节能和环保作用,根据原动机和工作机的功率和速度对传动系统进行合理设计,使原动机和工作机实现最佳匹配效果,确保原动机拥有最高效率的同时排放的污染物最少。例如在汽车生产中采用多档变速和无级变速实现汽车发动机工作的有效调节,将自动离合器和变速器构成的动力装置结合起来,确保汽车在行驶中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混合动力汽车具有良好的节能环保功能,汽车的混合驱动系统使得汽车的使用性能更佳。 3.材料科学技术与机械传动的有效结合 21世纪的机械传动系统将材料科学应用到其中,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新材料的研发,各种新材料在机械传动中的应用得到促进,在极大程度上实现了机械传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性能提高。梯度材料、高分子聚合物、智能材料等对机械传动的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由表至里呈梯度变化的材料就是梯度材料,由于该类材料由表至里的变化很有规律,因此特别适合用作机械传动零件。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良好的耐磨损和润滑性能,在机械传动中的应用较广,塑料齿轮被广泛应用到办公设备中,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无需任何润滑介质。随着高分子聚合物复合材料种类的增多,其性能也得到提升。智能材料是通过信息技术来控制的,能有效改变其服役性能,实现机械结构智能可控性的材料。采用智能材料制作机械传动装置,能通过智能材料适时控制实现机械传动系统减振降噪的目的。 总结 通过对机械传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的分析可知,机械传动是机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械传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21世纪是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各领域都应用到机械传动科学技术,将先进的新机技术、能源技术、环保技术和新材料技术应用到机械传动领域中,才能促进机械传动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公路进行施工时,施工质量与技术管理之间存在的联系十分紧密,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技术管理和公路养护工作越发重视。这主要是由于技术管理的强化,可以保证工程优质性,并且使工程在高效状态下进行,公路养护可以尽量将公路使用年限延长[1]。 1公路施工中进行技术管理的作用 技术管理应用在实际施工中体现出的作用,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内容:①有利于提升工程建设整体质量。技术管理的实施,可以结合项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技术方案,保证技术工艺运用的合理性,进而使施工质量、效率获得极大程度保证。对于公路建设来讲,具有明显复杂性及长期性,与多个方面相关,通过技术管理,能够使施工操作更具规范性,提升整体工程质量。②最大化利用资源[2]。公路建设在实施过程中,成本为重点关注的问题,技术管理的有效实施,可以在施工质量与施工成本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点,促进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防止资源出现浪费情况,节约工程成本。③保证工程施工进度。技术管理能够做好工程质量与工程进度之间的调节工作,合理把控施工进度,避免过于关注施工质量导致工期延误。技术管理的科学实施,可以保证工程在规定期限中完成。④加强过程控制。造成公路工程质量受到影响的众多因素中,人员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人员的专业能力、认知、管理水平等,都可能会影响到施工的质量。而通过将技术管理应用在实际施工中,能够针对性地调整相关施工内容,为施工技术与施工要求更相符提供支持。⑤促进管理工作的实施。通过技术管理能够保证施工技术达到预期的水平,满足施工规范中对于施工技术的要求,进而为获得更好的管理效果,有效地提升管理工作整体质量。⑥保证施工现场安全。技术管理主要是对施工技术的规范,其要求施工技术需要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规范进行。在这个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人员意识和行为的有效控制,确保施工能够按照要求进行,提升施工现场的安全性。通过落实高效的技术管理,不仅能够避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可以为施工现场的人员安全提供保障。 2公路施工技术管理与公路养护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2.1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不足 根据当前中国各个工程中开展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成效来看,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施工准确阶段中,技术交底、图纸审核等重点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尤其是在材料的采购、配比和管理方面,经常会出现材料超出预算、材料不充足等问题;或者是由于材料的整体质量不佳,造成后续的施工进度、质量等受到影响。②过程管理工作中,严重缺少对应的技术监督工作,大部分施工中都无法保证施工技术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体现出了非常明显的盲目性特点。③工程结束后,对于工程的整体总结和评价,需要保证时效性,才能够获得较好的竣工评价质量和效率;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由于对于管理人员和部门的职责没有明确规范,在出现违规行为后,没有及时进行处罚和治理,造成竣工后问题变得更加明显和突出,影响了工程管理的有效性。 2.2公路养护工作中存在不足 公路养护是保证公路使用寿命的重要保障,在实际的养护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①养护机制方面,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机制。养护工作无法得到有效的指导,进而对整个的养护工作成果造成了严重影响;同时,在部门设置方面,体现出了比较明显的部门设置、养护工作不协调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在养护机制方面,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和任务体系,造成养护工作的整体质量受到了影响。②人员素质较差。针对公路养护来说,其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的内容,需要专业人员开展工作,为获得更好的养护工作成果提供支持;但是根据当前中国公路养护工作队伍的构成情况来看,大部分人员在专业能力和素质方面都存在欠缺,无法胜任标准化的养护,对于保证养护工作质量非常不利。③资金不够充足。公路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需要科学的机制、高质量的人才给予支持,资金也是确保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当前很少有人员或者是机构能够全权承包该项工作,养护工作一般会被分成多个不同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整体的质量就无法得到保障。 3公路施工中进行技术管理的有效实施对策 3.1做好施工准备 进行施工准备时,需充分了解施工中涉及到的难点、重点问题,合理制定施工方案,这是工程顺利施工的保证。对于重点问题来讲,主要包括施工原材料、材料配比、施工管理[3]。实际施工时,相关工作人员需把控好施工进度,掌握施工管理具体实行程度,进而使公路管理在实施时获得较好基础。同时应避免施工时对人们生产、生活产生不良影响。除此之外,也需考虑生态环境,尽量将污染程度降低,提升施工安全性。 3.2重视基础工作 重视技术交底以及档案管理的实施,会审图纸时,需保证有纪律、有组织、有步骤,图纸在未经会审情况下不能运用在施工中,技术交底在实施时,需实现全员参与,防止工程施工时存在盲目性。同时技术管理应关注试验问题、测量问题及变更问题,测量工作应展开双效核查及交叉核查,并且核查工作在实施时,需对比参考物。试验工作的实施和施工质量、经济效益之间存在直接关系,试验记录需做好保存[3]。最后,设计图纸应和国家技术规范具体规定之间相适应,设计说明、图纸说明保证齐全,图纸中的坐标、尺寸、轴线等应保证准确,同套图纸在前期、中期及后期应保证相符。 3.3施工过程管理 施工过程中进行技术管理时,重点在于执行施工方案和制定技术标准,为使施工方案得以顺利进行,确保工程建设整体质量,管理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①管理工作在实施时,需将国家制定的技术标准作为参考,制定与自身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技术标准,结合标准严格监督施工环节[4];②施工项目应将技术管理做好,对于施工重点和施工难点,应运用科学工艺流程,确保施工质量、效率;③做好应急预案制定,公路进行施工时,可能会遇到一些突发性情况,针对可能会出现的应急预案,应制定对应应急方案,防止在突发情况出现时不能有效应对,进而最大可能将突发事件产生的损失降低。 3.4运用先进技术 公路施工具有长性,并且综合性比较明显,实际施工时,需关注相关进展,积极借鉴价值性施工经验、施工技术、施工方法,将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合理运用在施工中,保证施工整体质量与效率。在此过程中,需和工程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体现出技术管理的科学性。 3.5明确管理职责 各级工作人员需在工作中明确自身工作职责,结合施工方案要求及施工设计认真履行技术管理具体职责,实现分级管理,保证组织活动、生产活动在实施时可以和施工方案中的规章制度、管理规定之间相适应,一旦工作人员出现违规操作情况,需对人员进行适当惩罚,进而使技术管理相关责任可以充分落实在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中,使施工中产生的风险下降到最低。 4公路养护有效实施措施 4.1构建科学养护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重视构建公路养护对应机制,加强对公路养护的整体控制力度,养护工作在实施时,将养和护二者之间分离,推动全新养护市场机制的形成[5]。并且养护应注重分级化的实现,进而使养护工作在开展时更具规范性。在构建养护机制的过程中,需要对现有的责任机制进行完善,应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积极开展对应考核工作,在此基础上,才能使工作人员充分发挥工作主动性,保证养护工作水平[6]。同时,负责公路养护的相关单位,还需要重视和完善公路监督机制,通过结合多种不同的手段,如人工巡查、视频影响分析等,定期对公路的路面实际情况进行检查,准确了解造成公路路面出现各种问题的原因,针对性地展开养护工作。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发展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实现高效的公路养护管理,有效减少各种安全事故出现。此外,虽然当前中国公路管理部门下设立了对应的线路管理、专职养护处等部门,能够为公路养护工作提供一定支持,但是针对一些突发性的事件,在灵活处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针对这种在机构设置上不足,需要由公路管理部门积极地进行内部机制的更改和完善。通过设立对应的工作目标体系、任务体系,准确地对不同区域公路养护工作完成要求进行明确,将养护工作结合到人员日常工作制度中,确保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养护工作的整体水平和质量。 4.2加强工作人员培训 参与到公路养护中的工作人员,应保证具有较高专业知识,重视工作人员工作能力、技术水平的提升。具体实施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①针对施工人员进行养护知识培训,由专家讲授专业知识;同时运用定期方式审查工作人员实际工作情况,提升工作人员职业素养、工作能力[7]。②促进团队工作模式构建。养护工作要想获得较好效果,就需获得协调能力、工作能力均较强的工作人员的支持;对于公路养护来讲,属于过程型工作,在不同阶段均需实施,涉及到预防工作、检测工作、维修工作、清洁工作、勘察工作等多个方面,只有各个团队之间进行有效配合,才能保证养护水平;除此之外,需注重引进养护人才,为公路养护顺利进行提供保证。③需要引导相关人员及时地参与专业学习班,学习新技术、新方法,使其能够采用更加高效、准确的方式对公路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并且结合先进的方法,科学地开展公路养护工作。通过创新方法、结合新技术,保证养护工作能够获得最佳的效果。 4.3定期展开检测养护 公路进行养护时,桥梁和道路属于重点,处于灾害高发期时,应将养护工作提前做好,日常积极进行检测与巡查,尽量通过较低成本实现有效养护,同时运用定期方式检测桥梁与道路。首先,为了保证预防工作能够更好地落实在实际中,需要相关人员和部门,树立正确的预防养护理念,完善对应的防护措施,通过发挥出预防工作的实际作用,确保公路的整体质量能够得到保证,如建设公路后,要做好公路边坡的处理工作,强化边坡的坚实度,避免公路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问题。其次,需对道路桥梁实际受损程度以及具体承载力展开检查,将检查获得的数据作为养护工作在实施时的依据;同时,针对平整度、弯沉、构造和车辙指标进行检测,对道路性能形成全面认识与了解,实现养护的动态性管理。最后,需要注重对多种有效手段的组合应用,如可以采取建立公路监督平台的方式,调动民众的积极性,使其能够发挥出监督、检查的作用,将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到网站中。这样不仅能够减少公路巡检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还能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获得更好的养护工作效果,获得民众对于公路管理工作的高度认可和支持。除此之外,养护应注重运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新技术和新工艺的运用,可以使工期得到明显缩减,也能使施工质量、施工效率有所提高。并且加强信息技术运用,推动信息化管理,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科学分析养护情况,保证养护工作在实施时的系统性。 4.4给予充分资金支持 公路养护在实施时,要想在有序状态下开展,就需获得充分资金支持,因此养护需保证资金到位,结合公路实际等级,针对养护费用进行科学安排。在工作中要做到统筹兼顾,对于机械资源、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尽量减少浪费。同时,应将公路养护对应成本评估和成本预算工作做好,在养护各阶段做好资金控制,保证资金控制的严格性。此外,需要大力支持其他机构和人员参与到公路养护权的承包中,只有公路养护权真正下放到人民手中,才能够保证公路养护工作得到充分的重视,这对于人们更加准确地了解公路养护工作的重要性,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如可以鼓励一些能力较强的组织承包养护权,签订对应的合同,对养护的组织结构、目标体系、任务内容、成果验收等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明确。并且需要强调公路管理部门在整个养护工作中的监督权限和检查权限,起到一定约束养护行为的积极作用,为获得更好的公路养护效果提供一定支持。 4.5做好养护验收工作 养护质量要想获得充分保证,就应注重养护检查力度的强化,针对各种情况进行统一汇报。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就需及时对问题进行处理,避免出现养护缺陷;同时应加强监督管理整体力度,需将保证公路通畅、快速、经济、舒适作为重点,推动养护工作由原本被动逐渐向主动转变,体现出养护的高质量、高标准及高效率。在此过程中,需积极构建监督体系,使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更具主动性,通过监督管理有效实施确保养护质量。监督时需注重检查落实,可以运用常规巡查结合重点检查方式,利用多种形式检查并及时发现问题,并且检查需将公路情况客观、全面地反映出来。检查以后需按时对检查情况进行汇总,汇总资料保证实效性,体现实事求是,这有利于管理工作的量化。除此之外,可以制作动态性图表,动态图表可以使收集资料进行明确表达,也能体现出资料的直观性,进而使其在整体上更具说服力,将公路水平、规模以及结构清楚地展示出来。 5结束语 总之,对于公路来讲,施工技术管理和养护工作的实施,有利于做好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处理,保证公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开展这2项工作时,应积极借鉴相关的经验,并且做好工作总结,促进工作不断完善,保证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延长公路施工寿命,发挥公路作用与价值,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使公路建设与人们实际需求之间相适应,推动公路建设向着更好方向发展。 作者:焦佳旭 单位:甘肃昶通公路养护科技有限公司
浅谈时事政治与思想政治课教学:拓展农村中学生时事政治视野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效能 摘 要:以本校高中学生时事政治学习现状为切入点,通过对农村中学生时事学习状况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时事政治很重要,但苦于了解途径太少,信息太闭塞,学习效果不是很好。为此,在此指出在时事教育学习过程中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了解途径和更好的学习方法,并结合本校实际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农村;中学;时事;视野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高考文综政治试题,都以国内和国际上发生、出现的事件、事实作为背景材料。但我校作为贫困山区的农村高中,学生绝大多数是附近农村的,这一地区的家庭情况如下:低保和无收入人员较多,单亲家庭的孩子较多,父母文化程度不高,有些孩子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家庭环境和文化氛围较差。再加上学校封闭式的管理,学生收集时政资料成了一大难题。 一、问题的提出 以2010年重庆文综第30题为例,材料以上海世博会丹麦馆展出的“美人鱼”雕像创作为背景,考查学生对于人们主观创作与客观基础的关系。又如第39题第6问以大型电影《孔子》在短短40天的贺岁档期,票房收入过亿元,助推了“国学热”,考查学生对于促进电影业发展因素涉及到的经济学道理。由此不难发现,学生如果不关心国内和国际上发生的、出现的重要或典型的事件、事实及其来龙去脉,对时事缺少应有的了解,做题时就会束手无策。对于农村中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应该采取哪些方式和途径帮助他们了解时事,拓宽时事政治视野呢? 二、问题的解决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从整体上看,绝大部分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学习有一定的兴趣,热情比较高,求知欲比较强,渴望交流,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和指点,但学习主动性稍差,对时事政治学习缺乏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分析理解能力欠缺。他们喜欢听老师讲结论,自己主动思考少,思维灵活性差,不善于提问和大胆质疑,急需教师的引导和指点。因此教师要做到: 1.自觉充电,增强自身的资料储备 针对近几年来高考试题都以国内和国际上发生、出现的事件、事实作为背景材料的趋势,教师要不断学习,自觉充电,积极研究高考试题,及时把握时政动态,关注重大主题,整合时政资源,形成一定的信息搜集和编辑能力。 2.注重课堂教学效能,让“时政教育”贯穿高中教学的全过程 (1)充分发挥课前五分钟新闻播报的作用 课前五分钟,让学生上台进行新闻,使他们了解舆论的导向以及党和国家的立场、观点和看法,明辨是非,培养一定的政治意识。并要求学生对该事件进行评论,拿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特别是高三学生要学会结合教材所学知识点(经济、哲学、政治观点)对时事进行分析,一位学生分析不到位的由其他学生补充,这样既巩固了书本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运用分析能力,使之逐步与政治课的能力要求相结合,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2)加强时政教学实践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和重视时政教学,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合作精神,夯实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各方面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目前高三学生使用的仍然是旧人教版教材,课本上很少涉及时事问题,政治教师有必要把时事教学融会于课堂教学中。时事素材内容要精选,要摘取有意义、有价值、有影响的,能反映国计民生、纵横天下的大事,使学生能从中了解形势、认识国情、关注国际;渗透要深刻,要抓住学生的思想热点,利用时事现象的生动具体的优势,结合学科的主干观点加以分析归纳总结,使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融会贯通,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3)注重时事教学与新闻媒体相结合 随着目前新闻媒体的发展,获取时事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学生可以从《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今日关注》、《经济半小时》等具有一定权威性、专业性、地域性、生活性的媒体中选择科学性、学科性强的时事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加工处理。 三、问题反思 在当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时事教学成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重庆市历年高考试卷来看:高考试题的鲜明特点之一是紧密围绕时政热点。因此,教师要密切联系中学生生活实际,选取具有时代感、时效性的鲜活材料,重点拓展学生灵活运用教材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 巫山县官渡中学) 浅谈时事政治与思想政治课教学:时事政治与思想政治课教学 时事政治即当前国内外发生的引人注目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新闻。思想政治课教学结合时政教育既是思想政治教学紧密联系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有效渠道,又能弥补教材相对于形势发展滞后的不足,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起到“一石多鸟”的作用。那么,如何结合时事教学、强化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呢? 一、 以时事热点为话题导入新课教学 导语如何开启,教师如何创设良好的情境,把学生带入新课,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整堂课的学习兴趣。新鲜的时事热点开场往往能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比如我在上《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时,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电影吗?一定认识许多明星吧?有一个明星,在上个世纪80年代红极一时,现在成了‘富婆’,她就是刘晓庆。可是她由于长期偷税、漏税,数额巨大,已被公安机关逮捕,等待她的将是法律的严惩。你知道偷税、漏税为什么犯法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公民纳税的有关知识,通过学习就让我们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公民,好吗?”这样的开场白使学生由陌生、好奇转为主动认真地对待学习,因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让学生收集整理时政资料进行要闻 让学生去收集、整理时政资料,就是促使学生把目光从自身和家庭狭窄的空间投向辽阔的社会大舞台,让他们去关注、去体会世界的变化,感受时代的脉搏,从而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关心人类的良好品质,培养他们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本着这样的愿望,我要求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时政信息,一方面多阅读各种有益的报刊杂志,如《人民日报》、《半月谈》、《中学生时事政治报》等;二是要求学生每天收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和今日说法等节目。学生必须学会在读和看中摘录国内外、省内外甚至区内外的时事要闻。新课开始前,让两三名同学进行新闻,要求他们表述清晰简明,突出热点、焦点,避免内容重复。在学生要闻后,教师适时地进行点评,并引导学生谈感受、提问题,教师带着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进入正式课堂的学习。通过开展新闻会的形式,调动了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也使学生动手(搜集、整理材料)、动口(口头表达)、动脑(观察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三、 举办时事专题讲座 思想政治课教学不应该只是以传播课本知识为己任,而要敢于突破课本的束缚,引进课外知识的教学。时事热点、焦点虽是课外内容,然而常常也是学生津津乐道的话题。作为政治课老师要善于抓住这一点,及时地捕捉各种热点、焦点信息,为学生作更深入、更全面的讲解,而举办时事专题讲座就是比较好的方式之一。在党的“十七大”和两会召开期间,我为学生作了“十七大专题讲座”和“两会专题讲座”。这种把学生学习融入到现实生活中的教学,使学生对国策的关注、对社会的关心进一步深入。 四、 结合时事政治进行讨论式学习 时事政治中蕴藏了许多理论知识,如何去挖掘,不是完全靠教师,而主要是靠学生,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围绕时政材料进行讨论,互相交流,在讨论交流中发现问题,然后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课本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形成文字,作为练习题的形式交给老师。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改变了过去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而是让学生去思考、去发现,自己主动地获取知识。 总之,教师必须有创新的实践精神,教师必须有创新的课堂教学手段,才能实现教学改革的目的。 浅谈时事政治与思想政治课教学:谈时事政治与艺术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 摘要:艺术学校的思想政治课有其特殊性,承担着培养“德艺双馨”艺术人才的重任。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时效性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针对艺术学校的特殊性,将时事政治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将教材内容与现实问题有机结合,其教学意义深远并行之有效。因此,应探讨在艺术学校思想政治课中融入时事政治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艺术学校;时事政治教育;思想政治课 中等艺术学校是培养艺术专门人才的基地,思想政治课是艺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承担着“引导学生如何做人”的任务。学好思想政治课对于提高艺术学校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个性都很有帮助。思想政治课在艺术学校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做好思想政治课教学对培养“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至关重要。但是在教学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与实际教学效果却存在一定的差异,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期望和实际效果与社会现实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改进艺术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激发艺术学校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就成为艺术学校政治课教师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笔者根据在艺术学校多年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经验,认为将时事政治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将教材内容与现实问题有机结合,以时事政治激发艺术学校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是一条值得探讨的途径。 艺术学校政治课教学融入时事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据笔者了解,许多学校的时事政治教育往往流于形式,甚至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笔者在教学中一直在思考:如果在日常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贯穿时事政治教育,将时事政治教育与政治课教学有机结合,恰当地引导学生,甚至于在学生课余时间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时事教育,这不是一条提高政治课课堂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吗?其重要意义有以下几点。 有助于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更适合艺术学校学生的特点 由于艺术学校专业的特殊性,艺术学校招收的学生年龄大都在十一二岁到十六七岁之间,文化课课程跨初中、高中两个阶段,培养方向不仅是就业,还包括高考升学。因此,大部分艺术学校的思想政治课均采用普通中学的教材,但是授课课时却远远少于普通中学。再加上艺术学校招生主要强调专业特色,对文化课要求相对较低,造成学生文化层次参差不齐,慢慢也就导致艺术学校中普遍存在重专业、轻文化,忽视、轻视德育的现象。思想政治课的特点是理论性较强,一些基本概念、原理比较抽象。这些抽象的知识与艺术学校学生的年龄、心理有一定的差距。如果不能创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一味地照本宣科,很难吸引学生。将时事政治与政治课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从学生关心的问题出发,有目标地引入时政教育,会使政治课教学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时事政治材料体现着基本理论,基本理论寓于时事政治材料之中。利用时事政治材料更易于将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具体化,使学生感到更加直观。例如,在讲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时,教师可通过我国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世博会、成功举办国庆60周年庆典以及成功进行载人航天工程等时事材料,用活生生的事实感染学生,让富有时代感的知识占据学生的头脑,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抽象的理论知识。 有助于艺术学校的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时事政治知识是一种来自于生活的宝贵的课程资源,它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是让政治课堂更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源泉。实践证明,利用好时事政治,可以使政治课教学更加生动具体,把握时代脉搏,丰富教学内容。艺术学校的学生是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艺术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必须要从小就进行专业训练,受专业影响,艺术学校学生普遍重技术性的东西、轻理论性的东西,重具体的东西、轻抽象的东西。他们更多地关心娱乐新闻、文艺界的事件,很少关心时政新闻。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他们不关心国家和社会,关键还是要靠正确的教育和引导。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一个常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现在的艺术学校学生思维敏捷,求知欲旺盛。当今时代,网络的发达,手机的普及,报纸和电视的司空见惯,使得如今的学生能够迅速了解国际国内的大事小事,关注好奇之余,他们也有自己的思考。教师如果恰当地将时政新闻联系到教学中,最能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视野开阔了,既可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也有利于艺术学校学生的身心发展。 有助于艺术学校的学生准备高考 近年来,中等艺术学校的毕业生除少数就业以外,绝大多数的毕业生都要参加高考,升入更高的艺术高校继续学习。也就是说,现如今艺术学校大部分的学生毕业后要参加高考,政治也是他们参加高考必须面对的内容。怎样让艺术学校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顺利通过高考,取得政治课考试的优秀成绩是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政治高考说明已经明确规定,高考试卷必然含有时事政治的试题,近一年来的国内外重大事件、社会热点,一直是高考试卷中的重要内容,时事内容占有几乎固定的分数比例。同时,试卷中各种题型的背景材料甚至选择题的题干,也越来越趋向于挑选能联系时事的漫画、文字和图形表格等。“得时事者得天下”,已经成为政治课备战高考的主导思路。所以,在教学中合理地安排时事政治教育的内容,在艺术学校政治课教学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艺术学校思想政治课融入时事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举行课前五分钟“新闻播报”活动 艺术学校的学生不是天生地不关心时政新闻,关键是要恰当地引导。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前的五分钟时间,开展“新闻播报”活动。也就是每节课在课堂上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播报最近发生的国内外重大时事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事前教师要明确“新闻播报”活动要轮流安排,明确一个人主讲,并准备资料,全班学生都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主讲人提供信息和整理材料。这样一人播报,多人帮助,全班资源共享,全班学生受益。这种形式开放活泼,短小精悍,信息量大,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它就像是一个小舞台,可让学生在文化课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独特的见解,非常适合艺术学校学生善于表演的特点。举行课前五分钟“新闻播报”活动,不仅可开阔学生的视野,还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师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定期组织“时事政治专题课” 当国内或国外发生了重大事件后,当党中央了重要的政策后,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当积极向学校申请开设专题讲座,对艺术学校学生开展时政专题教育。比如,2011年10月,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党中央做出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艺术学校的学生就是将来的文化工作者,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与艺术学校的学生是紧密相连的。学校可以针对艺术学校学生的特点开展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专题讲座。再如,北京奥运会的召开、上海世博会的举行、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等,都可以通过时政专题讲座的形式,使学生及时领会重大事件的精神实质,同时深刻地体会到及时了解时事政治的必要性,彰显时政教育的德育功能。 开展“学生时事评述”活动 学生时事评述就是让学生针对十分感兴趣的新闻、热点开展评述,主要是学生阅读时事新闻、结合新闻背景尝试对时事进行深度讲解、点评。这种活动刚刚开始的时候难度可能会比较大,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比如,针对刚入学的新生,可以不追求全面,重点在于将时事表述明白,只要求简单评述。而高年级学生经过多年训练,则要求评述不仅要全面,还要条理清晰,最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等等。这项活动可能会因为学生的素质、水平不同,导致时事评述的效果差异较大。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课下指导,课上补充,对活动的顺利开展进行正确的引导。实践证明,学生时事评述活动既有利于使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积极参与课程学习,也能够使政治课生动形象、充满活力。不仅能拓展学生的视野,给学生呈现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也可使学生具备比较健康的政治头脑,使学生终身受益;不仅可使学生学到和巩固课本知识,而且可使学生养成关心世界、关心社会、关心人类、关心身边事情的好习惯。学生越了解时政新闻,对国家前途和党的领导的认可度就越高;学生越了解时政新闻,越容易将眼前的学习生活与未来的国家建设联系起来。 浅谈时事政治与思想政治课教学:时事政治课教学方法优化探微 现阶段的时事政治课教学,普遍存在着两种情况:一是流于形式,学生到考试时强迫记忆一下老师列出的重要时事,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解决不了学生的实际思想问题;二是教师在教学时随意性较强,往往达不到教学效果,甚至有时给学生造成思想认识上的误区。笔者认为:要改变上述两种状况,必须改革和优化时事政治课的教学方法。通过对学生进行时事政治课的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把学生培养成为思想素质高、文化素质好、动手能力强的“四有”新人。基于这一认识,我校针对实际,就新形势下的时事政治教学方法的改革和优化,作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我们的做法是正确处理“三个”关系,坚持做到“五个结合 ” 。 (一)正确处理“三个”关系。 第一,正确认识改革开放中政策的正确性和出现不少问题的关系。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肯定是正确的,取得的成就是伟大的,但改革开放过程中,还存在不少明显和潜在的问题。教师对这个问题要有清醒的认识,不然在教学中对这个问题引入不当,会使学生思想上产生模糊认识。教师在教学中引入时事政治时,首先,对一些涉及到国家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问题,应阐明党和政府政策的可靠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这样,既可以与党和政府保持一致,又可以使学生比较全面地理解这些问题,并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中出现的一些弊病,和改革开放中存在的一些严重腐败现象,也应比较客观地向学生讲清楚,让学生分清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主流和支流,树立辩正的思维观念。 第二,正确认识正面教育和反面教育的关系。正面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符合执政党、政府施政需要以及符合伦理道德、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文化需要的时事政治教育。正面教育能够振作学生的精神、增强学生的信心和爱国主义热情。反面教育是指对学生进行执政党、政府施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伦理道德、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文化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教育。反面教育能够使学生产生危机意识并以此为耻,激发斗志,力争改革现状,但容易使学生看不到希望而丧失信心。因此必须把正面教育和反面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反面教育为辅。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增强信心,又可以使学生具有危机意识,以便给学生正确导向。 第三,正确认识教育目与教育目标达成度的关系。学校担负着为社会主义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任务,这是我们的教育目标。学校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改革和加强德育工作,有效地进行时事政治教育,从学校实际出发,将现实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礼仪规范和文明准则均列为教育内容,教育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向身边的人和事学习。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关键还要看实效,不能只以开展的活动多少、找学生谈话的次数为评价标准,应重效果、重实绩。 (二)坚持做到“五个”结合 第一,与宣传方针政策结合。利用时事政治课教学,对学生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提高学生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绩效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同时,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因素也会反映到学生的精神中来。一段时期,在学生中出现了个人意识增强,集体意识单薄;个人物质享受要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工作责任心减弱等现象。这些情况的出现,向学校提出了思想教育工作的新课题。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必须结合实际,利用时事政治课组织学生深入学习、讨论党的“十六大”精神,从根本上提高学生抵御腐朽思想、文化侵蚀的能力。 第二,与社会的“大环境”结合。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大众传媒的普及,社会对青少年影响的渠道越来越广泛,程度也越来越深,这种影响有正面的,也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的负面影响。同时学生对社会也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他们常常会通过各种途径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的变革,但由于他们对社会上种种复杂现象未能深入了解,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产生错误的价值取向。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一方面要用社会积极面来激励学生,另一方面也要用社会消极面来警示。 第三,与校内的先进典型结合。首先是通过评比“十佳学生”,树立正面典型。我们学校每学期都要坚持评比“十佳学生”,并将“十佳学生”拍成照片,配上其先进事迹,在玻璃橱窗中展出,做到以典型带动一般,促进全面发展。其次是举办事迹报告会,弘扬正气。学校利用校内和社会上的一些典型事例、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扩大教育影响,使大家都受到教育。 第四,与社会热点结合。时事政治教育自然离不开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学校思想政治课教育假如能够抓住时机 ,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活教科书”,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让他们接近现实,明白道理,激发斗志。如 2003 年 10 月 16 日,我校全校停课收看了“神舟”五号的成功返回,收到了极大的教育效果。看完电视以后,同学们一个个扬眉吐气,信心倍增,爱国情绪高涨,都想为报效祖国而作大贡献。 第五,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学校常有学生说“九年寒窗,高中渺茫,大学无望,职中混混”,认为自己前途暗淡,有的甚至自暴自弃,对前途丧失信心。针对这种心理和状况,我校对全体学生加强了小康社会人才观的教育,使学生们认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需要像钟南山那样站在抗击“非典”前线的中科院院士,也需要像叶莘那样的普通护士;提高科技可以成才,做普通劳动者也可以成才;田间、车间可以成才,竞技场也可以成才 ……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并在学生中开展读书活动,演讲比赛,书画比赛,歌咏比赛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各自有施展才华的机会。通过教育,学生们的学习信心大增。 实践证明,针对性和实效性强的时事政治课教学,确实能够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绿色物流论文:石油企业绿色物流问题研究 作者:潘长城 邹光国 李林生 摘要:石油企业的绿色化物流问题,是本世纪现代石油物流产业发展的趋势,石油企业的绿色物流产业发展起步晚,对绿色物流的认识还很有限,如果石油企业继续保持原有的传统物流产业的做法,为了眼前的利益而过度的消耗资源、破坏环境,那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所以,了解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找出石油企业发展绿色物流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在石油企业形成绿色化的物流产业是十分重要的,这对发展我国石油企业的绿色物流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石油企业 绿色物流 对策 0 引言 石油企业产品的物流也存在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等可持续发展问题,在石油产品的物流过程中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石油企业产品的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 我国石油企业产品的绿色物流起步较晚,石油企业对其产品的绿色物流重要性认识不足,绿色物流的服务水平也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我国石油企业绿色物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同时,由于绿色贸易壁垒的悄然兴起,重视和研究石油企业产品的绿色物流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绿色物流产业概述 绿色物流产业是上世纪90年代才被提出来的一个全新的物流思想,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国内外一些学者对绿色物流产业的定义都有不同的表述,h.j.wu和s.dunn(1995)认为:绿色物流产业就是从原料的获取、产品生产、包装、运输、仓储、直接送达最终用户手中的前向物流过程的绿色化,还包括废弃物回收与处置的逆向物流。jean-paul rodrigue,brian slack claude comtois (2001)认为:绿色物流产业是与环境相协调的物流系统,是种环境友好而有效的物流系统。夏春玉、李健生(2005)认为:绿色物流产业是指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的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 绿色物流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 它既包括企业的绿色物流活动, 又包括社会对绿色物流活动的管理、规范和控制。其主要包括:①集约资源:整合现有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②绿色运输:绿色运输是对货运网点、配送中心的设置做合理布局与规划,通过缩短路线和降低空载率,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绿色运输的另一个要求是改进内燃机技术和使用清洁燃料,以提高能效。③绿色仓储:绿色仓储要求仓库布局合理,以节约运输成本。④绿色包装,绿色包装要求提供包装服务的物流企业进行绿色包装改造,包括:使用环保材料、提高材质利用率、设计折叠式包装以减少空载率、建立包装回用制度等。⑤绿色流通加工,绿色流通加工是出于环保考虑的无污染的流通加工方式及相关政策措施的总和。包括变消费者分散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减少环境污染。以及集中处理流通加工中产生的废料,与废弃物物流顺畅对接,降低废弃物污染。 绿色物流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经济全球一体化的需要。国家环保总局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三分之一的国土已经被酸雨污染,主要水系的五分之二为劣五类水,4亿多城市居民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我国是一个世界工厂,随着国内生产总值的大幅度增长,污染负荷也将不可避免的成倍增加,工业的大力发展和资源的过度消耗给我国的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因此,发展绿色物流产业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2 石油企业发展绿色物流存在的问题 2.1 石油企业领导的观念问题 石油企业现代绿色物流的运作,是跨越不同的行业和地区,政府职能部门对现代绿色物流产业缺乏统一的协调,没有形成专门的物流部门来规划物流发展。物流行业管理中存在的条块分割、重复建设等种种问题。 2.2 石油企业经营者和油品消费者对绿色物流经营消费理念问题 石油企业经营者展现给我们的是绿色产品、绿色标志、绿色营销和绿色服务,消费者追求的是绿色消费、绿色享用和绿色保障,却对其中的绿色通道——物流环节没有足够的重视和关心。甚至有些石油企业认为绿色物流只是一种理念,它不能为企业带来任何经济效益,只会增加企业的物流成本等等。 2.3 现代物流发展所需的制度环境与政策问题 现代绿色物流发展离不开相应的制度环境,由于石油企业长期关注传统物流的发展,对现代绿色物流产业存在认识上的问题,因此如何培养我国绿色物流产业人才,改革制度环境,也是根本上促进我国绿色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另外,绿色物流产业的发展是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绿色物流的发展不仅需要石油企业改变认识,还必须从政府约束的角度,对现有的物流体制强化管理,构筑绿色物流产业建立与发展的框架,做好绿色物流产业的政策性建设。 3 国外绿色物流产业发展经验借鉴 上世纪末来,美国物流界推行即时(jit)制造、即时配送。由于物流业务数量巨大,所以就决定了美国对绿色物流的关注。美国政府在物流高度发达的经济社会环境下,不断通过政府宏观政策的引导,确立以现代物流发展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美国在《国家运输科技发展战略》中,规定了交通产业结构或交通科技进步的总目标是:“建立安全、高效、充足和可靠的运输系统,其范围是国际性的,形式是综合性的,特点是智能性,性质是环境友善的。”一般企业都在实际物流活动中,对物流的运输、配送、包装等方面应用诸多先进技术。如电子数据交换、准时制生产、配送规划、绿色包装等。为物流活动的绿色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在供应链管理方面,通过各企业内部部门和各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使整条供应链在环境管理方面协调统一,达到系统环境最优化、绿色化。 欧盟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探索一种新的合作型的物流体系,即综合物流供应链管理。它的目的是实现最终消费者和最初供应商之间的物流和信息流的整合,即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加强企业间的合作,改变原先各企业分散的物流管理方式,通过合作形式实现原来不可能达到的物流效率,从而减少无序物流对环境的影响。例如,欧洲货代组织(ffe)对运输、装卸、管理过程制订出的相应的绿色标准,并加强了政府和企业协会对绿色物流的引导和规划作用,同时鼓励企业运用绿色物流的全新理念来经营物流活动,加大对绿色物流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欧盟国家还倡导绿色包装,德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倡导商品的“无包装”和“简单包装”,强调包装要无害于生态环境、人体健康并能循环利用或再生,从而节约资源和能源。 日本上世纪末也特别出台了一些实施绿色物流的具体标准,如:货物的托盘使用率,货物在停留场所的滞后时间等,来减低物流对环境造成的负荷。日本明确规定:①因地球温暖化问题,应加强排放管制措施,以达成“京都议定书”的二氧化碳排出削减目标;促进运输的效率化,到2010年,使长距离杂货运输方面的模块化比率达到50%以上。②因空气污染问题,提出强化排放瓦斯限制、开发及普及低公害车辆等措施。③实践循环型社会,构建静脉型物流系统。探讨循环型社会的有效物流系统等等。 另外,日本政府在1992年起草了《能源保护和促进回收法》,1995年日本政府以“污染者付费”原则为基础提出由消费者负责将包装废弃物分类,市政府负责收集,私有企业获政府批准后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再处理的方法,也大大促进了日本环境的不断优化。 通过分析国外绿色物流产业的发展状况,在制定我国绿色物流产业发展政策时,政府起着主导的作用、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员工之间,都必须严格执行和不断提高对绿色物流产业的认识,以实现我国物流的绿色化。 4 石油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对策 4.1 石油企业应该树立的绿色物流观念 石油企业要适应全球环保意识和绿色消费的发展,各级政府在对物流企业进行监管和服务时要树立绿色物流意识;石油企业的各级物流部门要树立绿色经营理念,展现给消费者以绿色产品和绿色服务,强化绿色营销;同时广大石油产品的消费者也要树立绿色消费意识。 政府要加强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石油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危机意识,为绿色物流的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引导石油企业打破其物流活动主要依靠石油企业内部的自我服务来完成的经营组织模式,鼓励石油企业实行物流外包,以提高物流资源的使用效率。现代绿色物流应着眼于石油企业和社会的长远利益,树立集体协作、节约环保的团队精神,将节约资源、减少废物、避免污染等目标作为石油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 4.2 石油企业必须完善绿色物流政策 发展石油企业的绿色物流离不开政策支持,因此,制定适合石油企业绿色物流发展机制的政策,提高对环保程度高的绿色物流企业进行鼓励和扶持,鼓励石油企业物资公司进行改造和升级,支持石油企业物资公司改进技术,改善管理方式,摒弃粗放的经营模式是发展绿色物流产业的根本出发点。借鉴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政府可以制订石油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相关政策,在宏观上对石油企业和石油物资公司发展绿色物流进行管理控制。 4.3 石油企业物流活动中的污染发生源控制 石油企业物流活动引起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在于各油品运输量的增加带来的,特别是石油与天然气管输过程中产生的石油与天然气泄漏造成的,如大连的石油管输泄漏产生的大火,造成了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因此石油企业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从源头上控制石油物流企业的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治理车辆的废气排放、促进低公害车的普及、减少油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等等。 4.4 石油企业应建立现代化的物流中心 通过建立现代化的物流中心,促进石油企业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发展共同配送,统筹建立现代化的物流中心。通过道路、铁路与管线运输等不同方式,建立都市中心环状道路、制订道路停车规则以及实现交通管制系统的现代化,建立石油、天燃气管线网络,实现成品油、天燃气等物资的最优运输,配送方式。减少交通阻塞,提高配送效率。 4.5 石油企业应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企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转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动作与管理方式。完善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够提供货主的全部环节的物流服务,包括仓库存货、运输、通关等业务。帮助石油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 4.6 石油企业应注重校企合作 石油企业要积极支持各石油院校进行绿色物流基础理论和技术的研究,特别是物流网络的研究。要加强石油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良性循环,加强应用性物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绿色物流产业对营运筹划人员和各专业人员要求面广和层次高,要实现绿色物流的目标,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熟悉绿色理论和实务的物流人才是当务之急。各石油院校和科研机构应有针对性的开展绿色物流的培养和训练计划,努力为绿色物流业输送更多合格人才;通过调动石油企业、石油大学以及科研机构相互合作的积极性,促进产学研的结合,使大学与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的基础,提升石油企业物流从业人员的理论业务水平。 5 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和研究,笔者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石油企业绿色物流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石油企业领导和员工对它的认识还很有限。认识一种事物必须有一个过程,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石油企业的绿色物流产业。 第二,在石油企业中发展绿色物流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主要包括:石油企业领导和政府的观念问题,石油企业经营者和油品消费者对绿色物流经营消费理念问题,现代物流发展所需的制度环境与政策问题等等,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这些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第三,解决石油企业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对策是石油企业必须树立绿色物流的全新观念、制订和完善石油企业的绿色物流政策、控制石油企业物流活动中的污染发生源、建立现代化的石油企业物流中心,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注重校企合作。只有这样,石油企业的绿色物流产业才能更健康和快速的发展。 绿色物流论文:浅析广西农产品绿色物流的现状与制约因素 [摘要]在物流已经成为“第三利润源”、在人们渴望绿色生活、在党和国家吹响又一轮西部大开发号角的新时期,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加快广西经济发展、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广西农产品绿色物流的现状:初步具有绿色农产品的认证和开发意识,但农产品绿色物流思想还没确立;物流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但农产品绿色物流配套基础设施落后;物流技术得到提高,但农产品绿色物流技术水平低下。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有诸多因素在制约广西农产品绿色物流的发展:农村自然、文化及经济条件使农产品绿色物流思想难以确立;农村基础设施落后限制了农产品绿色物流的总体发展;绿色物流机制不完善制约了农产品绿色物流技术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广西;农产品绿色物流;现状;制约因素 在我国工业品生产和食品消费中农产品一直占据很大比重, 农产品主要指粮食、棉麻、油料、肉类、果蔬以及乳、蛋、糖。农产品绿色物流是指融入了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物流活动,强调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不变质不受污染和实现增值以及物流操作、管理全程的绿色化。具体包含农产品绿色运输、农产品绿色包装、农产品绿色装卸搬运、农产品绿色流通加工等内容[1]。农产品绿色物流涵盖了与农产品相关的生产、流通、消费领域。 一、广西农产品绿色物流的现状 农产品绿色物流在发达国家发展较为迅速。它实际上是农产品物流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冲突的一种产物,同时也是农产品物流今后发展的新趋势。目前我国虽然农产品绿色物流逐渐引起了注意,但和国外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广西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则更加滞后: (一)初步具有绿色农产品的认证和开发意识,但农产品绿色物流思想还没确立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绿色观念的深入,近些年来绿色产品倍受消费者欢迎。广西抓住市场机遇重视绿色产品的认证和开发,到2010年8月13日共获得绿色食品认证书151个(见表一),只占全国总认证书15917个的0.95%,获绿色食品认证的主要是大米、机制糖、鲜果和啤酒等产品(见表二)。 广西农产品物流业发展总体落后,人们对农产品绿色物流的认识仍然停留在观念水平。真正意义上的农产品绿色物流思想并没有确立。当前农产品经营者消费者的绿色经营消费理念已初步树立,但农产品绿色物流的思想几乎还没有。农产品经营者提供绿色产品、绿色标志、绿色营销甚至绿色服务;农产品消费者追求绿色消费、绿色享用甚至绿色保障。可就是对农产品绿色物流环节没有引起重视和关心。由于目前广西农产品的生产还是以个体农户为主,每个农户受文化经济条件所限,相当多的农产品仍处于靠天吃饭的现状,经营方式相当落后粗放,加工方式大部分停留在初级方式而无法升级,农产品的附加值相当低。农民则只关心农产品的最终产量和价格,对于像运输、仓储、流通加工等环节没有也无法给予足够的重视。由于缺乏绿色物流思想,导致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腐烂、变质、霉变等浪费现象严重,绿色农产品的价值并未得到充分实现。 (二)物流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但农产品绿色物流配套基础设施落后 道路和货运场站及物流集散设施是农产品物流主要的基础设施。近年来,虽然广西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物流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但农产品绿色物流配套基础设施落后。 道路方面,承担农产品物流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是公路、铁路、航运和空运。广西目前农产品交通道路方面:一.据调查近10%的行政村没有通公路,这些村的农产品没法外运,农村公路的通达率有待提高;二.贯穿广西境内的只有南昆、湘桂、焦柳、黔桂、黎湛5条铁路干线,大部分广西农村地区还没通铁路;三是广西机场本身数量不多,能用于农产品物流的飞机少。 货运站场及运输设备方面,目前广西在货运站场的建设方面力度不大,缺乏专业化的汽车零担货运站和集装箱中转站,承担农产品物流的货运站场主要是一般的普通公路货运站。 而农产品运输载体主要是中型卡车、农用车、三轮车,这样的运载工具不仅能源消耗大,而且容量不足,更不能保护好农产品[2]。 物流集散设施方面,首先是农产品市场体系得到发展。目前广西以城乡农贸市场为基础以城市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已经形成,但是农产品市场结构中集市贸易占主体,批发市场主要分布在南宁和柳州几个大城市,批发市场的保鲜、加工、运输、仓储等绿色物流配套设施少,建筑老旧且交易方式陈旧,市场服务单一和市场法规不完善等。其次是仓储设施陈旧。广西农产品以亚热带果蔬为主,对保鲜储藏会有特别的要求,但目前广西的仓储设施不论在数量结构还是技术水平上都不能满足广西农产品绿色物流的需求[2]。 (三)物流技术得到提高,但农产品绿色物流技术水平低下 随着广西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加快,广西农产品物流活动得到了较大发展,物流技术也得到了提高,但农产品绿色物流技术水平仍然低下。 1.农产品绿色运输。农产品绿色运输是指通过运输实现农产品空间位移时,采用绿色运输策略,包含合理选择运输方式、运输工具;有效规划运输路线,避免迂回运输、重复运输、对流运输等无效运输[3]。目前广西不合理的运输现象大量存在,据调查有些农产品从海南运到南宁的五里亭蔬菜批发市场再运到湖南的长沙,这不仅加大了农产品物流成本,还很难保证农产品的鲜活性。 2.农产品绿色流通加工。农产品流通加工是指根据终端的要求对农产品进行分类、清洗、包装等活动。绿色流通加工要注重防止加工中的货损,尽量将分散加工转向专业集中的流通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3]。发达国家果品加工能力已经达到生产能力的70%以上,广西农产品现阶段仍然以自然形态进入市场,加工能力严重不足。广西年产鲜果在450万吨左右,但经过流通加工的只有60多万吨,还不到生产能力的20%。 3.农产品绿色包装。农产品绿色包装强调“适度”包装,既反对过度包装,造成包装材料浪费,又不能为追求低成本,采用劣质包装材料,影响人体健康[3]。目前广西农产品包装仍处在初级阶段,农产品运输包装大多用的是塑料编织袋和麻袋,农产品销售许多根本没有包装,至于保鲜型包装相对更加落后。 二、广西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 在物流已经成为“第三利润源”、在人们渴望绿色生活、在党和国家吹响又一轮西部大开发号角的时期,推广农产品绿色物流对广西经济发展具有不一般的促进作用。针对广西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的现状,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制约广西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的因素。 二、广西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 在物流已经成为“第三利润源”、在人们渴望绿色生活、在党和国家吹响又一轮西部大开发号角的时期,推广农产品绿色物流对广西经济发展具有不一般的促进作用。针对广西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的现状,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制约广西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的因素。 (一)农村自然、文化及经济条件使农产品绿色物流思想难以确立 2009年末广西农村常住人口2952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60.8%,分布在12918个行政村;广西农业从业人员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0.2%,而文盲的比例达到了3.83%;2003-2009年广西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095元、 2300元、2490元、2770.5元、达到3224.1元、3690.3元、3980元。广西农村人口数量多,居住分散,农民文化程度低,农民人均纯收入少,这样的自然文化和经济条件使农民难以接受新技术、新观念,更不能正确认识农产品绿色物流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促进作用,因而农产品绿色物流思想在广西农村难以确立。 (二)农村基础设 据调查“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4项一级指标中,广西位列第一的有4项,排位二、三名的分别为4项和1项,位居倒数第一的有6项,倒数二、三名的分别为5项和4项,排位4~6名的总数为15项,超过排位在1~3名的9项,而且排名第一的4项指标中,除沼气池项目外广西的项目优势并不明显,说明广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国处于中偏下水平” [5]。 2009年11月,广西爆发了震惊海内外的“爱心香蕉”事件。当年广西香蕉种植面积达110多万亩,总产量210万吨,比上年增加84.5%。香蕉大量上市后,市场需求萎缩,价格最低0.12元1斤,不少蕉农因为采摘费用比卖出价还高,宁肯让香蕉烂在地里。最后在中央和全社会的共同帮助下,以“爱心香蕉”的名义消化掉了囤积的香蕉。“爱心香蕉”事件暴露出广西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严重匮乏,农产品物流体系还十分脆弱。因为基础设施不健全,农产品生产止步在自然收获阶段,缺少了加工、配送、储存等供应链增值环节;因为缺乏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提供专业化、专门化、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增值服务,大多数农民不但承担着农产品生产功能,而且承担了本应由社会化物流服务体系承担的销售、运输、加工、储存等功能,流通效率低下[4]。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无形中限制了农产品绿色物流的总体发展。 (三)绿色物流机制不完善制约了农产品绿色物流技术水平的提高 绿色物流是一个跨部门、跨行业的复合型产业。绿色物流机制的完善需要从社会和企业两方面着手。广西绿色物流机制的建设缓慢,首先从社会方面看政府对农产品绿色物流的政策规范和管理功能没能充分发挥。到目前为止,广西的物流业仍然是实行分散的、分行业的管理方式。由于体制没有理顺,各部门之间分工又有交叉,造成了物流行业管理中条块分割、部门分割、重复建设等问题,这种无序发展造成物流行业资源配置巨大浪费。同时,广西针对物流行业在环境污染方面的政策和法规制订和颁布也很少。其次从企业方面看农产品企业物流外包的动力不足,并且第三方物流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广西物流业目前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物流企业规模小,而且分布范围范围广,大多数以自办物流为主。专业化程度低,常规物流发展还很不健全[6]。由于对物流作为“第三方利润源”的错误认识和受“大而全、小而全”观念影响,很多企业还没有意识到抓住本企业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主观认为有利可图就自建物流系统,农产品企业则更加突出不愿向外寻求物流服务。绿色物流机制的这些不完善制约了农产品绿色物流技术水平的提高。 绿色物流论文:金华市绿色物流业建设的探讨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恶化程度日益加深,作为经济活动的一部分,现代物流活动同样面临着环境问题。为保证社会实现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需要我们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分析,探讨物流活动的发展路径,形成绿色物流管理系统。本文分析了金华市发展绿色物流业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绿色物流业的对策。 关键词:物流;绿色物流;发展;对策; 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的,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的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绿色物流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它既包括企业的绿色物流活动,又包括社会对绿色物流活动的管理、规范和控制。从绿色物流活动的范围来看,它既包括各个单项的绿色物流作业,还包括为实现资源再利用而进行的废弃物循环物流。 绿色物流的理论基础主要体现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伦理学理论、外部成本内在化理论和物流绩效理论等。 一、实施绿色物流的必要性 构建绿色物流投资体系对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社会战略目标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绿色物流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可持续发展战略指社会经济发展必须同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样适用于物流企业,它要求企业将其经营活动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发展相联系。因此,物流企业必须树立绿色观念从事绿色经营,做到物流与环境共生。 (二)绿色物流有利于物流企业取得新的竞争优势 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和日趋严格的环保法规,使企业必须积极建立完善绿色物流体系,绿色物流不仅是一般物流成本的降低,更重视的是绿色化和由此带来的节能、高效、少污染。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的深入人心,消费者越来越关注企业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即企业是否节约利用资源、企业是否对废旧产品的原料进行回收、企业是否注重环境保护等等,这些都成为决定企业形象与声誉的重要因素,通过绿色物流来追求高于竞争对手的相对竞争优势。 (三)绿色物流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isol4000成为众多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isol4000的两个基本思想就是预防污染和持续改进,它要求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使其经营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最小。进入wto后,我国物流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一席之地,发展绿色物流将是其理性选择。 二、绿色物流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发展绿色物流有利于促进城市环境的改善。“绿色物流”强调将环境管理融入物流业的各个系统,加强物流业中保管、运输、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和废旧物资回收等各个部门的环境管理和监督,并配合政府相关政策和法规,来有效的遏止物流发展造成的污染和能源浪费问题。 城市的生态环境与物流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完善的绿色物流系统能够避免或减轻由于物流效率低下、物流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落后所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另外绿色物流系统能够有效地处理城市垃圾,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三、金华市实施绿色物流的措施 (一)政府制定政策,构筑绿色物流发展框架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政府管制是绿色物流得以有效落实的基本条件之一。政府对物流体制的管制集中体现在发生源管制、交通量管制和交通流管制等三个方面。同时,政府应致力于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同时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法规加以约束。在流通加工方面,政府也应倡导绿色流通加工。对物流企业加以适当引导,使企业具有“绿色”意识,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使流通加工向绿色化发展。同时,政府可以建设物流园区,使物流企业集中起来。实行流通加工的集中进行,进而产生规模效益,同时,又维护了我们的环境。 (二)发展绿色交通 提高汽车燃料质量,针对轻型汽车、公交车辆等推广清洁燃料;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以解决交通拥挤问题:配载运输,充分利用货车载重量和容积,合理安排装载的货物,提高车辆实载率; 充分发挥金华市运输工具的运输效率,减少对流、倒流、空驶、运力不当等多种不合理形式;可在金华市运输线路的交汇点建立物流配送中心,推行第三方运输,合同运输,这样可以达到运输合理,减少资源浪费,也可以使金华市的流通企业获得竞争优势;金华市还得加强对含有毒物质货物及易遗撤物资运输的管理,避免由于运输问题引起的环境污染。 在网络管理系统基础上,实时地收集、传递、和处理交通信息,交通管理中心根据这些信息自动实时地进行交通疏导、控制、和处理事故,同时合理地调度运输力量,这样可以使交通通畅,提高道路通过能力,减少污染排放。金华市还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城市的经验发展集装箱运输,这种运输具有运输量大、封闭性能好、装载效率高的优点,可以防止任何形式的物质泄漏,从而有利于环境保护。 (三)合理规划物流网点布局,建设以城市为中心的现代化物流中心 物流中心是综合性、地域性、大批量的物资位移集中地,它集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为一体,成为产销企业的中介,是整个物流企业的灵魂所在。为此针对金华市现代化的物流中心建设迟缓的情况,我们应充分利用城市物流设施和基础建设齐全消费集中而且需求量大、交通与信息发达的特点,建立现代化物流中心,然后带动周边地区、中小城市和农村的繁荣发展,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物流体系。这样,物流中心就充分利用了资源,形成较高的经济效益。 (四)创办绿色物流企业 创办绿色物流企业绿色物流企业是基于绿色化战略,以绿色物流技术采用为其内在需求,以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优化为目标的新型物流企业组织形式。绿色物流企业实行全面的绿色管理,应遵循“5r”原则;树立“绿色企业”的良好形象。绿色化企业应将绿色化战略的思想贯穿到企业绿色化的核心过程中,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优化作为企业的战略目标,并应强调“外部效应内部化”,逐步实行绿色会计制度和绿色审计制度。物流企业应向“学习型组织”发展,逐步提高企业的绿色化程度,争取在民众面前树立“绿色物流企业”的良好形象。 (五)加强城市逆向物流(静脉物流)的管理 逆向物流管理是物流服务项目的扩展,是物流管理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在中国,逆向物流管理还几乎处于空白。从企业的角度看,好的逆向物流不仅可以积累产品数据,为预测、决策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也是使顾客保持忠诚的重要营销手段。逆向物流管理的理念中包含了深刻的环保物流的概念。如包装物的回收、再生和利用,对有毒或有害环境的报废产品的处理等。 政府应对现有物流体制进行管理,设计一系列的规则,界定人们选择的空间,规范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减少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和交易费用,增进合作。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应大力宣传“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战略”的观念,提高全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使全社会都来理解、支持和自觉参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事业。加快有关逆向物流技术研发鼓励官、产、学、研合作联手攻关。提倡绿色包装,采用可降解的包装材料,设计简易包装,减少一次性包装,提高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再生利用率,加强绿色包装宣传等。同时还要加快逆向物流的信息系统软件开发。 绿色物流论文: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趋势研究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物流企业的服务理念随之而不断更新,在变化的过程中绿色物流是企业的重要一部分。本文详细的分析了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绿色 物流 发展 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的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绿色物流的目标是在实现经济利益目标的同时,还要追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一既具经济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的目标。绿色物流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它既包括企业的绿色物流活动,又包括社会对绿色物流活动的管理、规范和控制。 1 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分析 1.1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现状 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由于受传统物流影响企业在生产上,只注重产品的功能、开发周期和成本,无视其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绿色产品设计、绿色材料选择和绿色生产工艺流程规划等理念并没有贯穿到整个生产环节。而消费者对绿色消费、绿色服务、绿色保障的追求还不够,消费者产生对社会环境的关切意识和自觉维护环境的意愿不强。另外,我们的物流技术与绿色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如材料的使用、机械化程度与先进性、信息化、网络化等。 1.2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物流业的起步较晚,绿色物流还刚刚兴起,人们对它的认识还非常有限,在绿色物流的服务水平和研究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际上先进技术国家在绿色物流的观念上、政策上以及技术上均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绿色物流观念淡薄。一方面,领导和政府的观念仍未转变,绿色物流的思想还没确立。部分政府领导对物流的推进尚且放任自流。另一方面,经营者和消费者对域外物流绿色经营消费理念仍非常淡薄,绿色物流的思想几乎为零。 1.2.2 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绿色物流是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因为如此,绿色物流的实施不仅是企业的事情,而且还必须从政府约束的角度,对现有的物流体制强化管理,构筑绿色物流建立与发展的框架,做好绿色物流的政策性建设。 1.2.3 绿色物流技术落后。绿色物流的关键所在,不仅依赖物流绿色思想的建立,物流政策的制订和遵循,更离不开绿色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而我们的物流技术和绿色要求有较大的差距。 2 我国发展绿色物流的对策 2.1 政府引导 物流是宏观活动,它强调的是总的成本最低,这要求政府对物流进行整体的规划,从全局考虑,避免造成重复建设和没有必要的建设。 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借鉴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政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制定政策法规,在宏观上对物流体制进行管理控制。①控制物流活动中的污染发生源。从源头上控制物流企业发展所造成的环境污染。②限制交通量。发展共同配送,统筹建立现代化的物流中心,最终通过有限的交通量来提高物流效率。③控制交通流。通过实现交通管制系统的现代化等措施,减少交通阻塞,提高配送效率。 培养专业的绿色物流管理人才。我国物流的滞后,物流尤其与绿色相悖,除了认识有限、科技水平落后,也和相关人才的缺乏有关。绿色物流作为新生事物,对营运筹划人员和各专业人员要求知识面广、层次高,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和训练绿色物流专业人才,为绿色物流业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也只有这样,现代物流才能在绿色的轨道上健康驰骋。 建设绿色物流的基础设施。政府要筹措专项的资金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对铁路和公路的干线要进行修补和完善,使干线能够到达经济所能辐射的范围;在一些重要的城市建一些铁路专用线和站场,满足经济高度发展对高效物流的要求;由政府扶持建造一批高层立体仓库。当然,如果有必要,资金的来源也可以选择外资或民间资金等。 2.2 企业主导 走向绿色物流,离不开企业这个经济主体,企业要发挥主导作用。只有所有物流企业和相关企业接受绿色物流的理念,并成为其自觉行动,才能说真正进入了绿色物流时代。 绿色运输。首先要尽量实施联合一贯制运输。以杂货为对象,以单元装载系统为媒介有效地巧妙组合各种运输工具从发货方到收货方始终保持单元货物状态而进行的系统化运输方式。通过运输方式的转换可削减总行车量包括转向铁路、海上和航空运输。联合一贯制运输是物流现代化的主要形式之一。其次要开展共同配送,减少污染。统一集货、统一送货可以明显地减少货流有效地消除交错运输,缓解交通拥挤状况可以提高市内货物运输效率减少空载率有利于提高配送服务水平使企业库存水平大大降低甚至实现“零”库存,降低物流成本。最后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方式。发展第三方物流由这些专门从事物流业务的企业为供方或需方提供物流服务,可以简化配送环节进行合理运输。 绿色流通加工。流通加工指在流通过程中继续对流通中商品进行生产性加工,以使其成为更加适合消费者需求的最终产品。绿色流通加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措施:一是变消费者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二是集中处理消费品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以减少消费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废弃物的污染。 绿色包装管理。绿色包装就是符合环保要求的包装,它要求商品包装无害于生态平衡,无害于人类健康。具体而言,绿色包装泛指包装用料节省资源,尽量减少包装废弃物,用后利于回收再利用和再生成为其他有用之材,填埋时少占地而易于降解。面对国际市场上的绿色包装要求,必须大力推进包装科技的开发。 绿色物流运输工具。国内传统的核心大城市和一批大中城市的中心区域的物流运输在需求旺盛的同时对汽车尾气环保的要求也与日俱增,排放标准不仅加严同时在车型上也从轿车开始向其它车型延伸。在城市物流建设中,如送货、送报、送早餐、送信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构成了整个城市物流的框架。因此“绿色物流”为生产绿色运输工具带来了商机。轻卡等满足绿色物流发展市场需求的绿色运输工具正应运而生。 2.3 民间组织倡导 推进绿色物流除了政府和企业的努力外,还必须重视民间组织的倡导。这里民间组织主要指行业协会、企业联合会、商会及社会团体等,它们是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在消费群体中有良好的基础,在推进绿色物流中有独特的优势。民间组织倡导的绿色物流对策主要有促进共同物流体系的建立、物流标准化的广泛实施、促进物流的社会化、推广低公害物流技术的应用等等。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国家的基本国策,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就是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承担社会责任,将物流活动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发展协调起来,使物流活动有利于环境的量性循环。 因此,大力发展绿色物流,实现物流系统的整体最优化和对环境的最低损害,将有利于我国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政策,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绿色物流论文:实施绿色包装策略 促进绿色物流发展 摘要:当前市场上使用的包装常常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而实行绿色包装则既可减少流通污染,优化生存环境,又可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出口贸易发展,还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但目前由于中国存在观念认识方面具有片面性,绿色包装立法薄弱,资金技术人才缺乏,绿色包装需求严重不足等因素,阻碍了中国绿色包装策略的全面实施。为促进绿色物流发展实施绿色包装策略我们应该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着手,政府方面注重加强法制建设,给予政策扶持,同时还要发挥税收杠杆作用。企业方面强化绿色包装意识,实行绿色包装标志化以及使用绿色包装材料。 关键词:绿色包装;环境;绿色物流 绿色包装是以天然植物为原料制成,既能够循环和再生利用,又易于降解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不会危害生态环境、人体和牲畜健康的一种环保型包装。绿色物流是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规划和实施的一系列物流活动[1]。绿色物流活动的构成因素都与绿色包装有关,包装在绿色物流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施绿色包装策略能够促进绿色物流发展。 一、包装对绿色物流的影响 1.虚空包装给社会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这种包装的包装物品在整个包装中所占比例很小。它除了欺骗引诱消费者消费外,也给社会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虚空包装实质上是对资源和能源的一种浪费,这种包装一旦被消费者发现将会变为一堆废物而一钱不值;虚空包装是城市垃圾和污染的重要来源,虚空包装被识破真相后,消费者常常是进行烧毁处置,在处置过程中会形成大量有害有毒气体。 2.过度包装造成资源极大浪费和环境污染。过度包装只强调修饰,大多数以多层次为特点。过分包装,不仅让生产者增加生产成本,让消费者多花冤枉钱,而且造成了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包装大部分是要被扔进垃圾箱的,中国城乡每年生产的垃圾有4亿吨,其中60%的生活垃圾是包装物。过度包装增加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费用。 3.包装涉及到整个物流服务水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低。在生产和物流过程中,包装既处于生产活动的终点,又处于物流活动的起点。但是包装作为物流活动起点其作用要比作为生产活动终点作用大得多。包装时刻存在于物流活动的每一环节中。物流中装卸、搬运、存储、配送和运输等活动实现的效率和质量都和包装有直接关系。产品包装采用何种材料、容器、技术和结构都会影响到物流活动的质量和效率[2]。 4.包装为其他物流功能的正常发挥提供保证。商品实体经过包装后使运输、装卸、搬运储存活动得以方便和快捷地进行。同时包装能保证物流网络的可控性,信息管理是现代物流标准化的关键内容,然而产品的种种信息都能够通过产品的包装反映和体现出来。 5.包装直接影响出口贸易发展。随着各国人民环保和健康意识的提高,拥有绿色包装的产品才能赢得消费市场。现在出口贸易的环境标准和法规日益严格,绿色贸易壁垒将成为出口贸易的主要壁垒,不符合进口国绿色标准的产品要么就是在出口数量和出口市场方面受到限制,要么就是被课以很高的进口附加税,要么就出现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紧张,引发贸易摩擦。中国产品的包装和发达国家环保法规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国内企业忽略进口国商品包装的要求和法规,导致产品无法进入进口国家,使得出口贸易蒙受巨大损失。 二、发展绿色包装的意义 1.发展绿色包装,减少流通污染,优化生存环境。绿色包装有着节省材料、合理运用材料、可回收再生产等特点。绿色包装对包装材料的再生利用有明确规定。绿色包装其内涵要求是:包装减量化方面强调最少废弃物、结构优化、材料消耗降低;包装可再生或可降解方面体现易于回收再利用;包装废弃物方面突出不产生再次污染;包装材料方面做到尽可能采用天然材质或再生资源。这些要求在减少污染优化生存环境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2.加快包装的绿色化建设,提高国际竞争力。发展绿色包装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进入wto后,绿色壁垒逐渐取代传统的关税壁垒而兴起。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iso14000,它要求企业建立并完善环境管理体系,使其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实现最小化。 3.实施绿色包装,促进出口贸易发展。绿色包装,符合各国人民环境保护的观念,出口产品时不会因此受到进口国这方面的限制,节约出口产品成本,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同时也可以减少贸易磨擦,促进出口贸易发展。 4.绿色包装策略,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因为包装的各个环节都不可避免地要使用资源,难免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因此为了实现持续发展,应该采取积极措施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绿色包装强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发展理念,实施绿色包装实质上是一项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发展绿色包装,将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带来更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三、中国实施绿色包装的障碍 1.观念认识具有片面性。绿色包装发展滞后,人们对绿色包装的认识还只停留在观念水平上。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包装思想还没确立,更谈不上具有发展的前瞻性了。而且产生了绿色包装上的认识误区,社会上把易降解材料包装和纸包装看成是绿色包装的代名词。而对绿色包装内涵中是否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使用后是否再利用这方面的要求往往被忽视了。 2.绿色包装立法薄弱。同西方国家比较,中国的绿色包装立法工作处于落后状态。尽管颁布了《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相关法规,但目前尚无专门的包装管理法规。致使包装不规范行为没有相应法律法规制裁,也无法引导企业为降低环境成本而自觉努力开发、生产、使用绿色包装材料和绿色包装。 3.绿色包装发展受到资金技术人才制约。生产绿色包装需要采用先进技术,因而绿色包装产品成本往往比传统包装产品高,在市场上绿色包装产品与传统包装产品竞争时,失去了价格优势,致使绿色包装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3]。 绿色包装发展是以高科技为技术支撑的。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包装行业的技术差距表现在:高精度和大型化产品短缺,包装产品配套数量少;产品质量性能差,造型外观落后、寿命不长;生产规模大并且档次高的企业为数不多,龙头企业更是缺乏;自主开发能力不强,缺少科研生产试验基地,基本还停留在仿制阶段。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宏观调控不力,致使很多地方在投资和开发新产品方面一哄而起。其次是资金投入不足,因经费不足,致使企业无力研发新产品,从而缺乏市场竞争力。第三是专业技术人员缺乏,自主开发产品和创新能力薄弱。 4.国内绿色包装需求严重不足。在中国目前绿色消费还未成为一种主流方式。人们对绿色包装还只停留在观念水平上。绿色包装作为绿色产品,因为其技术含量要求高,研究开发成本高,需求量不高,从而制约了它快速而大面积推广。也影响了企业进行扩大再生产,无法形成规模经济。 四、实施绿色包装的思路和策略 (一)政府方面 1.加强法制建设。法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强制性手段。健全完备的法律制度,能够保证绿色包装体系顺利运行,使绿色包装的生产、流通和使用有法可依,以法律形式促进和规范绿色包装发展。在绿色包装立法方面中国一直处于落后状态。这就需要有关部门积极、及时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扶持和保护绿色包装企业及其产品,同时对那些不符合绿色包装发展要求的企业应限期整改。在制定法规时,既要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又要与国际接轨,促进绿色包装健康发展。 2.给予政策扶持。政府应宏观调控,建设包装押金、资源回收奖励、绿色补贴等制度,为绿色包装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促进市场需求,增加企业收入,倡导有利于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使环保观念深入人心;政府应对资源循环运作的包装生产企业大力鼓励,在项目审批、市场准入、税收、信贷方面给予政策性倾斜;设立专项基金,增加资金投入,优化包装产业结构,提高包装行业素质;对绿色包装材料的进出口给予关税和配额方面的优惠等。 3.发挥税收杠杆作用。为减少自然资源的使用,鼓励再生材料的使用,可以发挥税收作用开设有关包装方面的新税种。对于使用不同包装材料的包装征收不同的税率。对于绿色包装则应该免税。充分体现税收的效率性。通过包装税的区别征收,既相对降低那些使用绿色包装的产品价格,又提高那些包装废弃物需要特别处理或不易回收的包装的产品成本,激励生产者采用绿色包装,从而促进绿色包装发展。 (二)企业方面 1.强化绿色包装意识。目前不少企业绿色包装意识淡薄。在“绿色浪潮”的时代,作为企业应提高绿色包装意识,树立科学发展观念。企业应该理解,并非所有限制有害环境的商品进口都是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企业应该知道,为了社会的持续发展,约束甚至惩罚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是必要的;企业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发展绿色包装既能降低能耗成本、减少污染,又能提高企业形象,还能增加消费者对企业的认同和信任,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包装标志实行绿色化。在绿色浪潮的推动下,人们购买商品时由更多关注商品的质量、关注包装的精美,开始转向更多关注商品是否符合环保要求和包装是否具有绿色标志[4]。现在绿色包装成了发展中国家商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阻碍。如果产品没有绿色标志,要么就被发达国家拒绝进口,要么就在价格和税收上处于劣势。 3.包装材料使用绿色化。绿色包装材料强调的是不造成资源浪费并且对人体及环境不造成危害。绿色包装材料对发展绿色包装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开发使用绿色包装材料是当前各国关注的重点。企业包装材料使用绿色化要求做到:必须避免使用含有毒性的材料;尽量使用重复再用和再生材料;大力开发动植物包装材料;注意选用可降解的材料。 绿色物流论文: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提要本文对我国绿色物流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便我国绿色物流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绿色物流;发展问题;对策建议 一、引言。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人们对环境问题越来越关注,几乎融入到社会经济的每一个领域中,这其中也包括环境问题对物流行业的影响,绿色物流应运而生。然而,绿色物流是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才被提出的一个概念,到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较为成熟的定义。一般而言,绿色物流是指通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 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指出,绿色物流是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活动范围也涵盖了产品的全部生命周期。 二、我国绿色物流发展问题。 自从我国引进物流概念,物流业便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我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由于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不仅要面临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任务,同时又面临着相当严峻的环境问题和困难,再加之我国绿色物流起步较晚,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仍具有相当程度的差距,所以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如观念没有被广泛认同、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等不足。 (一)绿色物流的观念未被接受。由于我国的绿色物流业刚刚兴起,人们对它的认识还非常有限,有的甚至完全不了解,再加上它属于新兴产业,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或是消费者,对它都不是很熟悉。有的即使稍微有些清楚,也认为那只是概念理论的东西,要运用到实践中是不可能的事情,再加上社会上绿色物流的思想基本不存在,因此其观念也不可能向西方国家那般深入人心,与国际上先进技术国家绿色物流的观念存在较大差距,由此对它的发展也就缺乏前瞻性。 (二)绿色物流的体制不完善,政策缺失。 由于绿色物流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所以说,绿色物流不仅仅是物流企业需要关心的,同时也需要政府和消费者等多方面的关注。虽然绿色物流可以通过市场调节机制进行自发调节,但它同时也需要政府的扶持与引导,这样才能使绿色物流行业更好地发展。自从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便一直致力于环境污染方面的政策和法规建设,也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但针对物流行业的还不是很多。再加上物流行业涉及的行业、部门较多,我国又没有设立专门的物流部门来进行规划、管理、监督,而且我国的管理部门职责划分不清,缺乏统一的管理思想,导致了物流行业的秩序混乱、资源配置的巨大浪费。 (三)绿色物流的基础设施装备和技术落。 后。由于物流行业与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等基本环节有着紧密联系,所以它的发展也就对道路、码头、配送场所基础装备设施有着较高的要求。然而,我国的物流行业还未形成较好的规模,其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装备水平较低,配套性和兼容性也比较差,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标准不统一,造成了物流业的发展缓慢。而且,我国的绿色物流技术与发达国家有着一定程度的差距,特别是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的落后,使得物流效率大大降低。物流行业内部的恶性竞争与无序发展,不仅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限制了绿色物流的较好发展。 (四)绿色物流缺乏专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当代物流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物流人才的竞争。然而,由于我国物流行业的起步较晚,人们对物流的研究也就相对较少。再加上我国在物流教育方面还比较落后,物流专业的职业教育及高等教育还没有形成规模,高等学院虽然设有物流专业,但其课程不是很多,而职业教育学院则参差不齐,水平并不是很高,至于物流人员的培训机构更是缺乏专业知识和导师的指导,并没有进行专业教育。对于绿色物流的研究生教育刚开始发展。还有很多已经从事物流行业的人员,不仅素质不高,而且大多数都没有进行专业的物流学习,只是按照已有的经验来进行运作、安排,加之没有不断汲取外界的新知识,导致了对他人的教育方式比较落后,从而使得企业没有新鲜血液的流入,企业停步不前。因此,我国物流行业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以上问题表明,我国的绿色物流在将来的发展道路上还要走很长的路。而且,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我国势必要加入物流这场残酷的竞争中,因此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绿色物流体系,实现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有利于我国绿色物流的更好发展,同时也有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发展绿色物流的建议。 (一)树立绿色物流观念。当今社会,不仅要求低碳,还要求绿色,绿色产品、绿色消费,当然也要绿色物流。然而,绿色物流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还未被人们所接受,旧的物流观念仍根深蒂固,因此我们要转变人们的观念,让人们意识到绿色物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了解、认知绿色物流。这就要求政府采取一切措施,大力宣传和倡导绿色物流,为绿色物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大众媒体向公众提供有关绿色物流的信息,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绿色物流的概念。当然,绿色物流不仅仅是政府需要关心的,同时也是企业需要关注的,因为新的物流理念有助于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长远效益的提高,所以这就要求企业及时改变员工的观念,树立全新的物流理念,更新思想。 (二)完善绿色物流体制与法律法规。由于绿色物流的发展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因此我们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来有效地规范、监督和激励物流企业的行为。如,通过排污收费制度、建立绿色物流标准、环境立法、许可证制度来约束、干预物流活动,通过制定税收扶持政策、绿色补贴政策、贷款优惠政策激励和引导物流的主流行为,促进绿色物流的健康发展。然而,由于物流行业涉及的行业、部门较多,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建立统一的体系来对物流进行规划管理,确保各部门协调一致,避免物流行业发展混乱。同时,也要理清各管理部门的职责划分,让各部门各司其职,并运用统一的思想来进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从而使得绿色物流行业取得较快的发展。 (三)加强绿色物流基础设施装备。由于物流的发展与公路、铁路、水运、航运、管道等交通基础设施有着紧密联系,所以要让物流行业快速发展,就必须加快绿色物流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规划。但是,我国目前物流基础设施尚不完善,这就要我们重视物流基础设施的利用和改造,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合理规划和整体设计,提高现有设施的使用效率,发挥现有设施的综合效能。同时,我们还要统一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标准,注重加强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完善交通运输网络,使物流发展的道路更为畅通。并且还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理念,既要重视现有物流基础设施的更新改造,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又要加强新建设施的宏观协调和功能整合。 (四)引进国外绿色物流先进技术。目前,我们正面临着全面大开的局面,政府不仅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包括全面质量管理(tqm)、电子数据交换(edi)、射频技术(rf)、全球定位系统(gps)、企业资源计划(erp)等技术,全面提高企业信息管理水平,同时还要建立信息网络平台,加快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实现资源最大范围的共享,也可以利用这一平台来有效地缩短采购周期,节约成本,为物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培养绿色物流专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由于绿色物流是新兴事物,人们对于它并不是很了解,更不用说是专业人才,所以我们要加强对绿色物流人才的培养。首先,政府要大力支持和引导绿色物流的研究工作,加强应用型技术的开发与运用,并且要充分加强相关科研机构、大学及物流企业的合作,形成生产、市场、研究相结合的良性循环,实现理论向实践的转换;其次,各大高等院校也要多设立一些有关物流专业方面的课程,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物流教育,同时也要引进海外物流人才,不断扩充物流师资队伍,提高物流教育水平,这样才会出现更多高素质的物流专业人才。但由于我国的学历制度刚开始不久,而人才的培养又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开展物流培训和资格认证工作,从而提高我国物流人员的整体素质,满足物流人才的需求。对于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物流人员,也可以通过短期的专业培训或在岗培训来加强其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养,并不断汲取外界的新鲜事物,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尽管我国绿色物流目前的发展水平还不高,并且存在很多不足,但我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我们势必要加快物流行业在国际中的竞争力,加快绿色物流的建设。而且,绿色物流不仅是21世纪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物流发展的必然选择。它不但可以实现物流系统的整体最优化,还能将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并有利于我国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绿色物流论文:基于循环经济构建绿色物流模式探讨 摘要:发展循环经济要求从整个社会角度来考虑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绿色物流是循环经济思想在物流中的具体体现。在可持续思想的指导下,企业必须大力提倡绿色物流。首先介绍了循环经济与绿色物流的基本概念,说明了建立绿色物流的重要性。然后提出了循环经济的发展原则,在此原则基础土,构建出了绿色物流模式。 关键词:循环经济;绿色物流;发展原则;物流模式 1 循环经济与绿色物流的基本概念 从生态学意义上理解,所谓循环经济是一种保护地球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在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它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一产品和用品一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流程,所有的原料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所以,从本质上讲,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 结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和现代化物流的内涵,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以降低污染物排放、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通过先进的物流技术和面向环境管理的理念,进行物流系统的规划、控制、管理和实施的过程。 从循环经济和绿色物流的含义可以看到绿色物流和循环经济其实质是相同的,绿色物流是循环经济在物流领域的具体体现。我国要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就必须注重绿色物流的发展,循环经济的发展依赖绿色物流,绿色物流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着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 建立绿色物流的重要性 绿色物流适应了世界社会发展的潮流,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伴随世界大市场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物流的作用日益重要,绿色浪潮惠及的不仅是生产、营销和消费。物流的绿色化也应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物流绿色也是物流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保障。物流作为现代新兴行业,有赖于社会化大生产的专业分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而物流要发展,一定要与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消费紧密衔接,人类的经济活动绝不能因物流而过分的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以至造成再次重复污染。可见,绿色物流是物流发展的必然。 物流绿色也是物流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保障。物流作为现代新兴行业,有赖于社会化大生产的专业分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而物流要发展,一定要与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消费紧密衔接,人类的经济活动绝不能因物流而过分的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以至造成再次重复污染,可见,绿色物流是物流发展的必然。 绿色物流还是最大限度降低经营成本的必由之路。据统计,产品从投产到销出,制造加工时间仅占10%,而几乎90%的时间为储运、装卸、分装、二次加工,信息处理等物流过程。因此,物流专业化无疑为降低成本奠定了基础。但当前物流基本上还是:高投人大物流,低投入小物流的运作模式,而绿色物流强调的是;低投人大物流的方式,显而易见,绿色物流不仅是一般物流的节约和降低成本,更重视的是绿色化和由此带来的节能高效少污染,它对生产经营成本的节省可以说是无可估量的。 绿色物流的建立,更有利于全面满足人民不断提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物流作为生产和消费的中介,是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基本环节。而绿色物流则是伴随着人民生活需求的进一步提高,尤其是绿色消费的提出应运而生的。试想再绿色的生产和产品。如果没有绿色无污染物流的维系,绿色消费就难以进行。同时,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意味着生活的电子化、网络化和连锁化,电子商务、网上购物、连锁经营,无不有赖于绿色物流,可以说没有绿色物流,就没有人类的休闲自在。 3 循环经济的发展原则 (1)减量化原则。 循环经济的第一法则是要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因此又叫减物质化。换言之,人们必须学会预防废弃物产生·而不是产生后治理。在生产中,制造厂可以通过减少每个产品的物质使用量、通过重新设计制造工艺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例如,轻型轿车既节省金属资源又节省能源,仍然可以满足消费者关于各种轿车的安全标准,而光纤技术能大幅度减少电话传输线中对铜线的作用。 (2)再利用原则。 循环经济第二个有效的方法是尽可能多次以及尽可能多种方式地利用人们所买的东西,通过再利用,人们可以防止物品过早成为垃圾。在生产中,制造商可以使用标准尺寸进行零部件设计,以避免更换整个产品。在生活中,人们把一样物品扔掉之前应该想一想在家中和单位里再利用它的可能性。确保再利用的简易之道是对物品进行修理而不是频繁更换。人们可以将合用的或可维修的物品返回市场体系供别人使用或捐献自己不再需要的物品,以增加消费品循环使用的频率。 (3)资源化原则。 循环经济的第三个原则是尽可能多地再生利用或资源化。资源化是把物质返回到工厂在那里粉碎之后再融入新的产品。资源化能够减少人们增建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场的压力,制成使用能源较少的新产品。资源化方式有二:一是原级资源化,这是最理想的资源化方式,即将消费者遗弃的废弃物资源化后形成与原来相同的新产品。二是次级资源化,即废弃物被变成不同类型的新产品。原级资源化在形成产品中可以减少20%—90%的原生材料使用量,而次级资源化减少的原生物质使用量最多只有25%。与资源化过程相适应,消费者和生产者应该通过购买用最大比例消费后再生资源制成的产品。以使循环经济的整个过程实现闭合。 3r原则在循环经济中的重要性并不是并列的。人们常常简单地认为所谓循环经济仅仅是把废弃物资源化,实际上循环经济的根本目标是要求在经济流程中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物,而废物再生利用只是减少废物最终处理量的方式之一。综合运用3r原则是资源利用的最优方式。 4 基于循环经济的物流模式 首先,目前的物流模式之所以制约循环经济发展,是由于正向物流与逆向物流存在管理割裂与运作分散问题,因此必须将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实施有机结合,建立能够使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整体优化的物流模式。其次,循环经济理论认为,循环经济具体体现在经济活动的三个重要层面上,以实现三个层面的物质闭环流动为首要目标。在企业层面上,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最小量化;在区域层面上,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建立工业生态园区;在社会层面上·通过废旧物品的再生利用,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综合上述两点因素,并结合 物流活动的自身特点,本文认为基于循环经济的物流模式应包括企业、供应链、社会三种类型。 4.1 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物流模式 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物流模式是由企业的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和回收物流组成的闭环系统,其结构如图l所示。传统的企业物流模式一般是从原料采购开始,终止于消费者手中,企业输出生产品,副产品作为废弃物处理。而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物流模式要求企业物流管理延伸到废弃产品的回收领域。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物流模式具有技术与管理方面的优势。首先,从技术角度,企业使用原材料的种类有限,企业熟悉其原材料的性质,具有再生利用的技术优势,特别是对于生产过程中的废品再生利用,可以避免浪费和减少原材料输入;其次,从管理角度,企业内部的循环便于操作,可以减少距离成本和避免交易成本。 4.2 基于循环经济的供应链物流模式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基于循环经济的供应链物流模式应涵盖所有供应链上的企业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各个环节的物流活动,其结构如图2所示。供应链的形成、存在、重构,都是基于一定的市场需求而发生,由于市场需求的多变性与不确定性。导致供应链中的节点企业需要动态更新,这就使得供应链具有明显的复杂性和动态性。此外,由于供应链节点企业组成的跨度或层次不同,供应链往往由多种类型、多个国家的企业构成,并且存在若干个不同范围的资源循环。因此,在基于循环经济的供应链物流模式构建过程中,需要加强协调管理的工作。 4.3 基于循环经济的社会物流模式 基于循环经济的社会物流模式不仅应包括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的物流活动,还应包括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之间的物流活动,其结构如图3所示。基于循环经济的社会物流模式的总体目标是保证在一定时间内,使得自然环境系入的资源最小化,同时社会经济系统向自然环境系统输出的各种废弃物也达到最小化。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社会物流模式,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物流模式的运行机制。在基于循环经济的社会物流模式构建过程中,物流活动的相关管理部门应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运行机制,规范社会物流活动,促使企业采用低能耗、少污染的物流技术,并进行废物回收与再生利用,实现物流活动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共同优化。 (2)物流模式的运作组织。社会物流活动的规划、管理与执行,都是由一定的组织完成的。不同的组织模式与职能分工。对物流模式的运作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对资源利用和环境的影响也不相同。在基于循环经济的社会物流模式构建过程中,应整合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的运作组织,从而达到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目的。 (3)物流基础设施。物流基础设施是承载物流作业的大型物流设施,包括运输线路、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以及企业内部的仓库等。物流基础设施的布局对社会经济系统、自然环境系统具有很大影响,合理的设施布局可以减少迂回运输,提高运输设备利用率,进而减少尾气与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 (4)物流信息网络。在国际互联网、区域公用经济信息网等平台上,应用信息技术建立社会物流信息网络体系,可以实现物流信息集成与共享,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减少物流活动的不确定性与盲目性,从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与物质资源的消耗。 5 结语 绿色物流作为一种新型的物流模式,也是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所在,它是为了抑制物流在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环境的净化,其目标是将环境管理导人物流业的各个环节,加强物流业中保管、运输、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各环节的环境管理和监督,有效遏止物流业发展造成的污染和资源浪费。以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环境污染的最小化。它不仅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符合时展的要求和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利益。企业实施绿色物流战略,既可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又有明显的社会价值。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绿色物流,促进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发展,这样才能促使我国物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绿色物流论文:论企业绿色物流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摘 要:物流是经济活动的一大组成部分,在当前背景下,需要我们从新的角度来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形成科学的绿色物流管理系统,也就是21世纪的可循环物流管理体系。本文通过介绍中国物流的发展与现状并分析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来从多角度提出了绿色物流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关键词:绿色物流 可持续发展 发展策略 一、中国物流的发展与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高速持续的发展,中国的物流业取得了巨大发展,逐步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物流体系,高度发达的物流网络正在迅速改变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但是,我们也应当清楚地看到,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物流整体上还处在低水平发展阶段。 二、中国物流发展存在的主要障碍 我国的物流业,特别是绿色物流,在兴起与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隐患与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缺乏成熟的物流管理体制 我国物流行业虽然建立了完全市场竞争机制,但是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管理体制,不仅在思想上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理念,而且在有关物流的法律法规方面还十分欠缺,这对物流的发展提出了十分严峻的考验。 (二)物流管理权力的滥用 在很多地方,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政府理部门滥用权利,贪污腐败,乱收费严重,被人们戏称为灰色物流。此外由于受到传统管理政策的影响,物流业条块分割特别繁杂,导致政府对物流管得太多太死,各种不合理的收费使中国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三)物流行业缺少市场竞争力 一方面,在技术上,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缺乏核心技术竞争力,盈利水平低,难以突破发展瓶颈;另一方面,我国物流人才严重匿乏,人才障碍成为了制约我国现代绿色物流业发展的一大重要障碍。 三、绿色物流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绿色物流的本质内容和指导思想是集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要通过将现有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这种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体现在物流的各个环节,包括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绿色包装和绿色加工等。 (一)绿色运输 在物流运输过程中,运载车辆所排放的油料和尾气是造成环境污染的最主要原因,而绿色物流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它以节约能源、减少废气排放为特征,选择合适的运输路线和运输工具,克服重复运输,并通过使用清洁燃料和改进内燃机技术,来提高能效,防止运输途中的尾气泄漏,将对环境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二)绿色仓储 仓储也是物流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科学集约的仓储设计,能极大地减少运输成本,增加仓储空间。在物流仓储环节,值得注意的是,仓储布局既不可以太紧密,也不能够太松散,而要选取比较适中的仓储布局。同时,仓库的设计和建设也要充分评估周围环境的影响,将环境因素加入仓库设计数据中进行分析,协调环境与物资存放过程的各种摩擦和问题。 (三)绿色包装 绿色包装同样是指采用降低废弃物排放、节约资源的方式对物资进行包装,细分包括包装材料的绿色化、包装方式的绿色化、包装作业过程的绿色化等三个方面。实施绿色包装的途径有很多,主要是使用环保材料、提高材质利用率、建立包装回用制度等。 (四)绿色加工 绿色加工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环境政策的考虑。一方面在加工规模上,要求从分散型向集中型靠拢,通过集体规模优势来提高加工效率,另一方面要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物进行妥善的处理,通过相关作业来将这些污染进行集中处理,控制污染的传播和污染源的扩大. 四、绿色物流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实现方式 (一)政府和企业携手树立绿色物流全新运作理念 加强环保宣传的责任,很大程度上落在了政府和企业身上。首先,政府要起好带头和表率作用,从思想认识上唤醒企业,提高社会和公众的危机意识,营造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物流模式的良好舆论氛围,并引导工商企业打破其物流活动的固有经营模式和约束条件,鼓励企业实行物流创新,开展第三方物流,以提高物流资源的使用效率。其次,作为企业,也要与政府同舟共济,打破对于环境破坏换取经济利益的传统错误观念,把目光从企业的短期利益、眼前利益、个人利益投向企业的长期利益、未来利益和集体利益,各个企业之间要树立协作、共赢的团队意识,将减少废物、节约资源、避免污染等目标作为企业制定长远发展目标的首要内容。 (二)制定规范的现代绿色物流产业可持续发展政策 绿色物流涉及到经济生活中的多个行业,政策上也关联到许多部门,为了确保政府部门间政策的协调一致和相关产业链条的建立,我们应该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门协调机制,设立统管物流的主管部门,由这些部门来主要解决物流管理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五、总结 绿色物流管理系统是一套具有时代意义和实践效果的循环管理体系,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这样一套运作体系,面对我国当前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障碍,我们只有坚定信心,一步一个脚印地去不断改进和完善,才能在不久的将来,建立起一套适合产业持续发展的科学绿色物流管理体系。 绿色物流论文:我国绿色物流发展对策分析 内容摘要:绿色物流在我国刚刚兴起,人们对它的认识还非常有限,在体制政策、基础设施、信息标准、人才培养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发展障碍。本文分析了阻碍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各种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绿色物流 发展障碍 发展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加之一直以来对环境问题的忽略,人为地破坏了生态环境的自然平衡,使得人与自然的矛盾也日益恶化。我们已经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撑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因此必须强化全民的资源环境危机意识,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同时应发展清洁生产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成本以及发展绿色消费以减少消费过程对生态的破坏,发展绿色物流以减少商品流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对资源的消耗。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向生态工业文明的跨越,培育出人与自然、人与人双重和谐的生态文明。目前,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而绿色物流作为绿色供应链的重要环节在我国刚刚萌芽,还未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其理论与实践都尚处于摸索阶段。 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仓储、装卸、流通加工、配送、包装等物流活动。绿色物流是建立在现代物流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是物流操作和管理全程的绿色化。绿色物流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实现经济主体的盈利、满足顾客需求、扩大市场占有率等经济利益,它还追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标。 绿色物流的内容 集约资源。这是绿色物流最本质的内容,也是发展物流的主要指导思想之一。通过整合现有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 绿色运输。运输过程中的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是物流活动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绿色运输是指以节约能源、减少废气排放为特征的运输。其实施途径主要包括:合理选择运输工具和运输路线,克服迂回运输和重复运输,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改进内燃机技术和使用清洁燃料,以提高能效;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泄漏,以免对局部地区造成严重的环境危害。 绿色仓储。绿色仓储要求仓库布局合理,以节约运输成本。布局过于密集会增加运输的次数,从而增加资源消耗;布局过于松散,则会降低运输的效率,增加空载率。仓库建设还应进行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充分考虑对所在地的环境影响。 绿色包装。绿色包装是指采用节约资源、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的的包装方式,包括包装材料的绿色化、包装方式的绿色化、包装作业过程的绿色化三个方面。实施绿色包装的途径主要有:使用环保材料、提高材质利用率、设计折叠式包装以减少空载率、建立包装回用制度等。 绿色流通加工。绿色流通加工是出于环保考虑的无污染的流通加工方式及相关政策措施的总和。实施途径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方面变消费者分散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减少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是集中处理流通加工中产生的废料,与废弃物物流顺畅对接,降低废弃物污染及废弃物物流过程中的污染。 绿色信息搜集和管理。物流不仅包括商品空间的转移,也包括相关信息的搜集、整理、储存和利用。绿色信息的搜集和管理是企业实施绿色物流战略的依据,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搜集、整理、储存各种绿色信息,并及时运用到物流管理中,促进物流的进一步绿色化。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主要障碍 思想认识障碍 全社会绿色物流理念淡薄,绿色物流的思想还没确立;各级政府对其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企业片面追求局部效应和短期经济效益,忽视物流活动对环境的负面效应。 体制政策障碍 我国物流业传统的条块分割管理体制、多头管理、分段管理体制,造成物流各部门之间缺少有效的协调,物流体系内在联系被人为分割,严重制约物流体系的整体统筹与规划,影响各种物流服务的协调发展,妨碍物流社会化、集约化进程,导致物流资源的严重浪费。绿色物流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支持,目前我国在绿色物流产业政策方面还缺少相应的扶持政策,各种法律法规也有待完善。 基础设施障碍 近几年来,尽管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已有较大的改善,但与我国经济以及物流产业的发展要求相比,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物流效率的提高,不利于绿色物流快速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首先,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仍然偏小,按国土面积和人均数量计算的运输网络密度,美国为6869.3公里/万平方公里和253.59公里/万人,德国为14680.4和65.94,我国仅为1344.48和10.43,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其次,缺乏能够有效连接不同运输方式的大型综合货运枢纽、服务于区域经济或城市的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等现代化物流设施,严重影响物流集散和运输效率的提高。第三,物流设施结构不尽合理,不能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设施的效率。 技术障碍 我国物流信息管理水平和技术手段比较落后,先进物流信息技术开发应用滞后,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订单管理、货物跟踪、库存查询等物流信息功能较弱,制约了物流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不同物流部门之间技术、设备、信息标准不统一,非标准化行为相当普遍,尤其在包装、运输、装卸等一些流通环节缺乏统一的标准,造成物流成本上升,资源浪费,不利于参与国际竞争。 人才障碍 随着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也急剧增加,物流人才的严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现代绿色物流业发展的瓶颈,物流专业人才也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当前我国现有的物流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比较低,缺乏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物流学历教育与培训认证工作滞后;物流师资力量薄,教育手段落后,严重制约绿色物流的快速发展。 发展我国绿色物流的建议 树立绿色物流全新运作理念 政府要加强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唤醒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危机意识,为绿色物流的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引导工商企业打破其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的自我服务来完成的经营组织模式,鼓励企业实行物流外包,开展第三方物流,以提高物流资源的使用效率。物流企业要打破“环保不经济、绿色等于消费”的传统观念,应着眼于企业和社会的长远利益,树立集体协作、节约环保的团队精神,将节约资源、减少废物、避免污染等目标作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 制定规范的现代绿色物流产业发展政策 现代绿色物流业是一个新兴的复合型产业,涉及运输、仓储、装卸、货代、联运、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环保等行业,政策上关联交通部、铁道部、民航总局、商务部、信息产业部、海关、环保、工商、税务等许多部门。为避免政出多门,确保政府部门间政策的协调一致,我们应该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门协调机制,设立统管物流的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能是提出现代物流发展政策、协调全国和地区物流发展规划、研究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组织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等。 绿色物流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来有效地规范、监督和激励物流企业的行为。通过环境立法、排污收费制度、许可证制度和建立绿色物流标准来约束、干预物流活动的外部不经济性;通过制定绿色补贴政策、税收扶持政策、贷款优惠政策等激励政策激励和引导物流主体的行为,促进绿色物流健康发展。 加快绿色物流公共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 首先要重视现有物流基础设施的利用和改造,通过对其规模、布局、功能进行科学的整合,提高现有设施的使用效率,发挥现有设施的综合效能。其次要加强新建物流基础设施的宏观协调和功能整合。应从整体战略的高度协调物流相关规划,理顺各种规划的关系,使物流规划、不同运输方式的场站建设规划、工业及商贸流通行业的仓储设施规划能够有机衔接和配合,防止重复建设,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第三,要继续扩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加大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和城市配送等设施的建设力度。对基础性、公益性设施,政府要增加投入,对经营性设施应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扩大投融资渠道,鼓励企业经营。第四,要注重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加快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大力发展多式联运。 促进物流信息系统发展和标准化体系建设 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是发展绿色物流的重要基础,有助于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性。首先,政府应引导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包括全面质量管理(tqm)、电子数据交换(edi)、射频技术(rf)、全球定位系统(gps)、企业资源计划(erp)等技术,全面提高企业信息管理水平。其次,政府应大力支持建设公共网络信息平台,加快构筑全国和区域性物流网络,实现不同物流部门、物流企业的资源共享、数据共用、信息互通,为物流信息交流的畅通和高效创造条件。 物流标准化是资源整合的重要基础工作。针对我国当前物流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和国际物流标准化的发展方向,政府应加强对物流标准化工作的重视,一方面要在物流术语、计量标准、技术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物流运作模式与管理标准等方面做好基础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标准化的组织协调工作。在对各种与物流活动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全面梳理现行标准,对已经落后于物流发展需要的标准应予淘汰,并代之以新型标准;对部分不符合实际需要的标准进行修订完善;对尚缺的标准应抓紧制订,以使各种相关的技术标准协调一致,与国际标准接轨。 重视物流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 绿色物流属于新生事物,政府应大力支持和引导绿色物流科研工作,一方面要积极支持绿色物流基础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良性循环,加强应用性物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在物流人才培养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物流教育体系是保证物流产业形成合理人才结构、提高物流管理水平的决定性因素。首先,政府应鼓励高等院校开设现代物流专业课程,包括与绿色物流相关的环境科学,开展本科、硕士、博士等多层次学历教育,为现代绿色物流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其次是加快推进职业资格培训认证工作。由于我国学历教育刚刚起步,人才培养需要一个过程,总量规模有一定的限制,仅靠院校培养的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这就要求必须加速开展物流职业培训和资格认证工作。通过对在职人员的培训与认证,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物流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与管理水平,满足国内市场对各类物流人才的需求。第三,优化物流教育师资力量,提高物流教育质量。一方面要不断充实物流师资队伍,大力引进海外物流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大物流师资培训力度,通过选派优秀教师出国深造,学习国外先进理论与实践经验;通过邀请国内外专家开展学术讲座和短期培训,拓展教师知识面,提高物流专业师资水平。 绿色物流论文:基于外部性理论的绿色物流的经济学分析 摘要:外部性理论是绿色物流的理论基础,物流外部性是外部性概念在物流问题上的具体体现。绿色物流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物流外部性,抑制物流外部性对环境问题的危害。因此,绿色物流目前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外部性;绿色物流;可持续发展 一、外部性理论—绿色物流的理论基础 1.外部性的内涵 所谓外部性(externalities)是指某个人(生产者或消费者)的一项经济活动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了好处,而他并没有因此得到补偿;或者说这项经济活动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了危害,而他并没有为此付出代价。前一种情况就是所说的外部经济,此时,私人收益小于了社会收益,或者说私人成本大于了社会成本;后一种情况就是所说的外部不经济,此时,私人收益大于了社会收益,或者说私人成本小于了社会成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上游居民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下游居民得到质量和数量有保障的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这就是外部经济;反之,如果上游居民往河里倾倒废弃物,污染了水源,从而影响了下游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就是产生了外部不经济。 2.物流的外部性 当外部性问题具体表现在物流问题上面时,就产生了物流的外部性的概念。所谓物流的外部性是指当经济发展与物流处于单向作用的关系时,传统的直线型物流会对环境造成损害。物流的外部性主要表现在环境问题上,因此,我们首先探讨环境外部性及其特点。 外部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在环境问题上。近些年来,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以及生态失衡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环境外部性在现代生活中已经不是一种偶然的市场失灵,而是一种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经济现象。 环境外部性与一般的外部性相比,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环境问题的外部性是人类经济活动中不可避免的一个经济现象,它在环境问题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大量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事实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第二,环境外部性的作用时间比一般的外部性要长远的多,具有向未来延伸的特性。即现在经济活动的副作用由未来人口承担,当代人品尝着前人遗留下来的环境恶化后果;同样,我们也在不断地将这类后果传递给子孙。环境外部性的第三个特点是其更多地表现为外部不经济,特别是工业化以来,人们在聚集物质财富的同时,所造成的外部不经济可以说是普遍存在的,如大气污染、废弃物排放、噪音污染等。人类对环境造成了破坏,但在很多情况下,破坏者并没有为其行为付出代价,从而造成了环境的外部不经济。 二、物流外部性的表现形式 如同其他的环境外部性一样,物流的外部性也表现外部不经济上。在物流的各个环节,如储存、运输、装卸、包装、配送等环节都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危害,主要表现在: (1)公路汽车运输对环境的影响。运输是物流的核心,公路运输以其机动灵活,容易接近货主、实现“门到门”运输而广受物流经营者的欢迎。但汽车运输却存在许多影响环境的因素。 其一,公路运输排放的尾气严重地污染了环境;其二,公路运输能耗大,导致运输成本高。 (2)配送对环境的影响。配送指小批量多频次的市内运输,它完善了广义运输,是现代物流的必要环节。为了方便商品流通,许多企业纷纷购置货车自行配送,刚开始给企业提供了方便,久而久之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交错运输,使本身拥挤的市内运输雪上加霜,企业也不能高效、快速、准确地组织配送。 (3)装卸对环境的影响。装卸活动贯穿物流的始终,但许多企业在装卸时野蛮操作,易发生货损,造成资源浪费和废弃,而废弃物如化学液体商品又造成了水源污染和土壤污染。 (4)储存对环境的影响。储存和运输一样是物流的“核心”,它解决了商品流通在时间上的 矛盾。但由于保管方法不当,货物腐败变质,特别是化学危险品仓库,要求针对不同的危险品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而且要有充足的水源和远离居民区,否则会对人、物和环境造成影响。 (5)包装对环境的影响。在物流活动中,包装主要起着保护和方便的作用。但由于包装的选材不当导致商品破损变形,或由于结构不合理而不利于装卸搬运。 可见,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已严重威胁到我们的日常生活。21世纪,人类面临人口膨胀 、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的三大危机,可持续发展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绿色物流也呼之欲出。 三、物流的可持续发展—绿色物流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在人类要求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提出的,是国际社会经过大量分析与研究工作后得出的重要结论。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关系的共同发展战略,是人类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唯一途径。 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人们从不同的侧面对其加以了界定, 分别出现了从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属性和科技属性定义的可持续发展。其中,最有代表性,也是影响较大的可持续发展定义,是由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提出来的。 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等人主持由21个国家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著名专家组成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在其里程碑式的长篇专题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系统地阐述了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这一概念在最一般的意义上得到了广泛的承认和认可,并在1992年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共识。 布伦特兰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1987)。它包括两个关键性的概念:一是人类需求,特别是世界上穷人的需求,这些需求应被置于压倒一切的优先地位;二是环境限制,如果它被突破,必将影响自然界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生存的能力。关于环境能力的有限性的思想、技术的状况以及社会组织的状况,决定了环境满足现代的和未来的各种需求的能力是有限的。衡量可持续发展有三个方面的主要指标,即经济的、环境的和社会的,三者缺一不可。 2.绿色物流的含义及其构成 将可持续发展思想应用于物流,就产生了绿色物流的概念。所谓绿色物流指的是连接绿色供给主体和绿色需求主体,克服空间和时间阻碍的有效、快速的绿色商品和服务流动的绿色经济管理活动过程。绿色物流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形成了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这种物流管理系统是建立在维护地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的。 绿色物流是与经济物流相对而言的。经济物流指的是经济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之间是单向的作用关系,是以单纯的经济效益为导向的,物流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直线型的。经济物流会对环境造成损害。而绿色物流是一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物流体系,它采取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态度和全新理念,目的是设计和建立一个环型的循环的物流系统,从而抑制传统直线型的物流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绿色物流主要由绿色运输、绿色包装以及绿色流通加工三个子范畴组成。运输是物流过程中最为主要、最基本的活动。货运车辆燃气排放是商品流通作业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途径。因此,以节约能源、减少废气排放为特征的绿色运输便构成绿色物流的一项重要内容。绿色包装是指采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包装。流通加工具有较强的生产性,也是流通部门对环境保护可以有较大作为的领域。绿色流通加工的途径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变消费者分散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减少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是集中处理消费品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以减少消费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废弃物污染。 绿色物流是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因为如此,绿色物流的实施不仅是企业的事情,而且还必须从政府规制的角度,对现有的物流体制强化管理,并构筑绿色物流建立与发展的框架。 作者单位: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 绿色物流论文: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物流活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加剧,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形成绿色物流管理系统,是21世纪新的物流管理趋势。阐述了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出发提出实施绿色物流管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绿色物流;管理;可持续发展;对策 1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自1979年引人物流概念以来,物流行业已经取得了很大发展,但物流活动也对环境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目前,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及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1)物流基础设施的绿化水平不高,信息技术落后。 目前我国物流行业还是一个比较稚嫩的行业,物流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兼容性还比较差,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低,主要表现在:运输方式之间、不同地区运输系统之间的相互衔接的枢纽设施方面缺乏投入。水运、民航运输的潜在优势没有充分发挥,运输系统缺乏周密科学的设计,对环境的重要影响因子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仓储设施落后,库容体积小而分散,各种综合性货运枢纽、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的建设发展缓慢。物流中心的经济效益不高,存在着严重的资源和人力的浪费。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不高,严重影响物流效率。如在使用的搬运工具中,人工搬运车、手推叉车和普通起重设备占到70%以上,而可视叉车等现代化的搬运工具却很少,技术水平和信息化水平不高。绿色物流是循环型物流,要使物流材料得到再降解利用和重复利用,必须有先进的技术,可是目前我国物流材料的再降解利用和重复利用技术都不过硬。高信息化水平是绿色物流发展的必备条件,可是我国一些物流企业开发的软件,性能比较低,即使有些软件比较适用,但有时又与客户系统不相容,许多新兴的信息技术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2)绿色物流发展软环境的不完善。 首先,管理体制上存在着巨大的障碍,政府的引导作用不是很强。物流的运作跨越不同的行业和地区,而管理属于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对现代物流缺乏统一协调的战略思想,目前还没有形成专门的物流部门来规划物流发展,造成物流资源的分散和浪费。政府对物流的发展前景没有前瞻性的思考,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放任自流的现象,环境教育的力度不强。其次,消费者对绿色物流没有深刻的了解,表现在大多消费者追求的是绿色消费、绿色享用和绿色保障,而对其中的绿色通道——物流环节不够关心。第三,企业缺乏复合型人才。由于我国绿色物流的理念形成不久,许多物流企业还没有完全建立发展绿色物流的概念,没有真正具有超前意识去承担社会责任,只是象征性地适应时代环境的需要。目前许多企业还没有既具有环境知识又具有物流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绿色物流的研究理论与应用实践脱节。 2 如何有效的实施绿色物流 绿色物流管理作为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政府有关部门,还是企业界。都应强化物流管理,共同构筑绿色物流发展的框架。 2.1 政府的绿色物流管理措施 (1)对发生源的管理。主要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环境问题的来源进行管理。由于物流活动日益增加。以及配送服务的发展,引起在途运输的车辆增加,必然导致大气污染加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发生源进行控制:制定相应的环境法规,对废气排放量及车种进行限制;采取措施促进使用符合限制条件的车辆;普及使用低公害车辆;对车辆产生的噪音进行限制。 (2)对交通量的管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推动企业从自用车运输向营业用货车运输转化;促进企业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发展共同配送;政府统筹物流中心的建设;建设现代化的物流管理信息网络等,从而最终实现物流效益化,特别是要提高中小企业的物流效率。通过这些措施来减少货流,有效地消除交错运输,缓解交通拥挤状况。提高货物运输效率。 (3)对交通流的管理。政府投入相应的资金,建立都市中心部环状道路,制定有关道路停车管理规定;采取措施实现交通管制系统的现代化;开展道路与铁路的立体交叉发展,以减少交通堵塞,提高配送的效率,达到环保的目的。 2.2 企业绿色物流管理措施 2.2.1 绿色运输管理 (1)开展共同配送。共同配送是指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几个中小型配送中心联合起来,分工合作,对某一地区客户进行配送。共同配送可以分为以货主为主体的共同配送和以物流企业为主体的共同配送两种类型。从货主的角度来说,通过共同配送可以提高物流效率。如中小批发者,如果各自配送难以满足零售商多批次、小批量的配送要求。而采取共同配送,送货者可以实现少量配送,收贷方可以进行统一验货,从而达到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的目的;从物流企业角度来说,特别是一些中小物流企业,由于受资金、人才、管理等方面制约,运量少、效率低、使用车辆多、独自承揽业务在物流合理化及效率上受限制,如果彼此合作,采用共同配送,则筹集资金、大宗货物,通过信息网络提高车辆使用率等问题均可得到较好的解决。因此,共同配送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员、物资、资金、时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取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2)采取复合一贯制运输方式。复合一贯制运输是指吸取铁路、汽车、船舶、飞机等基本运输方式的长处,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多环节、多区段、多运输工具相互衔接进行商品运输的一种方式。这种运输方式以集装箱作为联结各种工具的通用媒介,起到促进复合直达运输的作用。为此,要求装载工具及包装尺寸都要做到标准化。由于全程采用集装箱等包装形式,可以减少包装支出,降低运输过程中的货损、货差。复合一贯制运输方式的优势还表现在:它克服了单个运输方式固有的缺陷。从而在整体上保证了运输过程的最优化和效率化;另一方面,从物流渠道看,它有效地解决了由于地理、气候、基础设施建设等各种市场环境差异造成的商品在产销空间、时间上的分离,促进了产销之间紧密结合,以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有效运转。 (3)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方式。发展第三方物流t由这些专门从事物流业务的企业为供方或需方提供物流服务,可以从更高的角度、更广泛地考虑物流合理化问题,简化配送环节,进行合理运输,有利于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对物流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配置,可以避免自有物流带来的资金占用、运输效率低、配送环节繁琐、企业负担加重、城市污染加剧等问题。 2.2.2 绿色包装管理 绿色包装是指采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包装。绿色包装的途径主要有:促进生产部门采用尽量简化的以及由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包装;在流通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实现包装的合理化与现代化。 (1)包装模数化。确定包装基础尺寸的标准,即包装模数化。包装模数标准确定以后,各种进入流通领域的产品便需要按模数规定的尺寸包装。模数化包装有利于小包装的集合,利用集装箱及托盘装箱、装盘。包装模数如能和仓库设施、运输设施尺寸模数统一化,有利于运输和保管,从而实现物流系统的合理化。 (2)包装的大型化和集装化。有利于物流系统在装卸、搬迁、保管、运输等过程的机械化,加快这些环节的作业速度,有利于减少单位包装,节约包装材料和包装费用。有利于保护货体。如采用集装箱、集装袋、托盘等集装方式。 (3)包装多次、反复使用和废弃包装的处理。采用通用包装,不用专门安排回返使用;采用周转包装,可多次反复使用。如饮料、啤酒瓶等;梯级利用,一次使用后的包装物,用毕转化作它用或简单处理后转作它用;对废弃包装物经再生处理,转化为其他用途或制作新材料。 (4)开发新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器具。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是。包装物的高功能化,用较少的材料实现多种包装功能。 2.2.3 绿色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是指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组装、价格贴付、标签贴付、商品检验等简单作业的总称。流通加工具有较强的生产性,也是流通部门对环境保护可以大有作为的领域。绿色流通加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措施:一是变消费者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如饮食服务业对食品进行集中加工,以减少家庭分散烹调所带来的能源和空气污染;二是集中处理消费品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以减少消费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废弃物的污染,如流通部门对蔬菜集中加工,可减少居民分散加工垃圾丢放及相应的环境治理问题。 2.2.4 废弃物物流的管理 废弃物物流指在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的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从环境的角度看,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结果必然导致大量废弃物的产生,尽管大多企业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加速废弃物的处理,并控制废弃物物流,但从总体上看,大量废弃物的出现仍然对社会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导致废弃物处理的困难,而且会引发社会资源的枯竭以及自然资源的恶化,因此,21世纪的物流活动必须在利于有效利用资源和维护地球环境的基础上降低废弃物物流,实现资源的再使用、再利用。为此,应建立一个包括生产、流通、消费的废弃物回收利用系统。要达到上述目标,企业就不能只考虑自身的物流效率化,而是需要从整个产供销供应链的视野来组织物流,而且随着这种供应链管理的进一步发展,还必须考虑废弃物的循环物流。即管理型物流追求与交易对手共同实现效益化,供应链型物流追求从生产到消费流通全体的效益化;循环型物流应追求从生产到废弃物全过程效率化,这是21世纪绿色物流管理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一部分,在当今世界上一些大的物流公司进入中国,跨国物流企业纷纷抢滩中国市场的经济环境中,无论政府还是企业必须要加快物流的绿色化建设,这是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力的保障,从而为参与全球物流业竞争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加快物流的绿色化建设,是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向生态工业文明跨越,培育出人与自然、人与人双重和谐的生态文明的前提基础。 绿色物流论文: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中的瓶颈及对策 摘 要:发展绿色物流既是应对全球化竞争的需要,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就我国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瓶颈因素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以前瞻性的视角,从树立绿色物流全新运作理念,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加强区域合作,加强物流产业的标准化和国际化等方面,研究了发展我国绿色物流的对策。 关键词:绿色物流;绿色设施;协调机制;物流标准化 1 发展绿色物流的必要性 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的,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的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发展绿色物流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是实施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物流业的迅猛发展,环境也随之日益恶化,空气污染加重,资源严重浪费,城市交通堵塞恶化等,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而绿色物流正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强调保护环境,迎合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②是适应物流业竞争全球化的客观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些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渐淡化,绿色壁垒逐渐兴起。尤其是加入wto以后,外国物流企业开始进入我国市场。我国物流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一席之地,发展绿色物流将是必然的选择。 ③有利于企业取得新的竞争优势。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和日趋严格的环保法规,使企业为了持续发展,必须积极解决经济活动中的环境问题,改变危及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产方式,建立并完善绿色物流体系,通过绿色物流来追求高于竞争对手的相对竞争优势。 2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中的瓶颈因素 2.1 绿色物流思想落后 一方面,政府部门的观念仍未转变,由于对绿色物流的缺乏一定的了解,难以制定出较为完善的绿色物流发展策略。另一方面,企业者和消费者对绿色物流缺乏了解。企业者关注自身产品表面的绿色宣传,却忽视了产品的内在绿色品质;消费者追求的是绿色消费,而其中的绿色通道物流环节,谁也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关系。 2.2 政府管理职能不够完善,区域政府间缺乏合作 从职能来看,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均呈现物流相关职能管理的条块分割,难以对物流相关业务进行统一规划和协调管理。从地域来看,存在地域间行政管理的条块分割。受行政划分利益影响,物流中心、物流园区均表现出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的状况或趋势。突出表现为港口竞争、园区竞争和财税政策竞争等,由于没有跨区域利益经营主体,缺少物流产业整体布局和全局优化的观念。 2.3 绿色物流基础设施落后 毋庸置疑,滞后的基础设施就像一个“瓶颈”,制约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我国交通运输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交通工具的增长与运输线路的增长不协调,道理堵车现象严重;城市交通不畅,严重影响全国交通运输网的运输效率;作为运输骨干的铁路改革进展缓慢等。我国传统的交通运输业经营分散,设备落后,物流技术含量不高,不能满足进行现代物流和配送的要求。物流基础设施尚待完善。 2.4 物流初级人才过剩,中高级人才紧缺 这主要是由于物流业中的大部分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偏低、专业知识不全面或严重老化,难以适应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而物流中高级人才的紧缺,主要是由于目前高等院校及社会培训机构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存在某些缺陷,有效的人才供给不足。例如,2006年 8月底,全国本科类高校中共有97所高校开设物流管理或物流工程专业的教学,在校本科生数量近1.6万人,研究生不到3000人,各类高职院校物流管理类专业的在校生约有 1.5万多人,这样一年为社会输送的各类物流专业人员只有8000多人,即使算上在职人员每年约3.5万人的培训规模,也远远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物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权威预测,中国的物流人才缺口为 500万左右,其中高级物流人才缺口约为40万左右。 2.5 绿色物流标准化现状落后 尽管我国物流标准化的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标准化仍处于初级阶段。从物流技术、物流装备、物流信息到物流体系的标准化体系仍不完善。 3 发展我国绿色物流的对策 3.1 树立绿色物流全新运作理念 绿色经济要求物流企业在经营决策时综合考虑人们的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并以此观念,策划绿色物流活动。企业经营者要改变“环保不经济、绿色要花费”的观念,把绿色物流作为世界全方位绿色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确认和面向绿色物流的未来。政府部门也必须树立绿色环保意识,重视对物流企业发展的监督和引导工作,尽最大限度地避免物流发展带来的污染。 3.2 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加强区域合作 ①由国家相关部委、相关部门设立的专业化办公室来实现国家范围内的物流推进协调机制,特别是有效避免政令冲突,使得管理水平得以提升。特别是促进基础设施之间的配套和协调发展,协调地区之间、城市之间的物流发展规划;地方政府要设立相关部门的统一领导和统一牵头部门,系统规划和调控扶植区域物流发展。②注重区域,简政放权。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并按经济规律办事,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特别是推进行业组织的发展;同时积极推进股权改造,强调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在区域间合作强调经营主体的上移来减少上下、左右的博弈,保障区域内、区域间全局的有效优化。 3.3 加快绿色物流公共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 ①要重视现有物流基础设施的利用和改造,提高现有设施的使用效率,避免重复建设。②要继续扩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加大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和城市配送等设施的建设力度。对基础性、公益性设施,政府要增加投入,对经营性设施应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扩大投融资渠道,鼓励企业经营。③要注重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加快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大力发展多式联运。 3.4 改革物流教育体系,培养国际型多层次的物流人才 ①要建立国际化、综合化的物流教育课程体系,未来的物流业竞争是全球性竞争,国际化的趋势就必然要求我国物流教育注重国际化的内容。同时,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安排不仅要强调多元化,还要突出特色,必须在“宽口径、厚基础”上下功夫,要培养复合型物流人才。②要面向市场培养多层次的专业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要是多层次的,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市场要求,高校专业设置应包括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的大专、本科、硕士和博士多个层次。物流本科生教育主要培养中层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物流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高层次管理人才、科研人员和高校师资。至于第一线的实际操作人员,应由高等职业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来培养。 3.5 促进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 针对当前物流标准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国际物流标准化的发展方向,政府部门要加强对物流标准化工作的重视:一方面要在计量标准、技术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物流作业和服务标准等方面做好基础工作;另一方面,也是最为迫切的是要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协调和组织工作,对国家已颁布的各种与物流活动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及时淘汰一批落后的标准,增加通用性较强的物流设施和装备的标准制定。
建设工程信息管理论文:谈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及信息管理 摘 要:建设项目的信息管理是现代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在阐述建设工程项目中的信息基础上,介绍了建设 z4~Oi目信息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以及基本环节。 关键词:信息管理信息组织信息传输信息交流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信息管理工作在该行业基础管理中处于最薄弱的环节,多数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项目信息管理的组织和控制基本上仍然沿袭着旧的模式,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1建设工程项目中的信息 信息运用建设工程项目的信息管理是指在工程实施中对项目信息传输进行组织和控制,合理的组织和控制工程信息的传输,能够方便有效的获取、存储、处理和交流工程项目信息,这对工程项目的实施和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尽管建设工程项目中的信息很多,但它可被大体分为以下几类:(1)反映项目基本情况的信息,主要在各种合同、计划文件、设计文件之中。(2)项目进展中的信息,如实际投资、质量、进度信息等,它主要在项目月报、重大事件报告、质量报告等各种报告之中。(3)各种指令、决策方面的信息。(4)其他信息。如市场情况、气候变化情况、外汇波动、社会动态等。一般说来,建设工程项目中的信息要符合项目管理的需要,切勿造成信息泛滥和信息污染。 日常建设工程项目对信息的基本要求:(1)不同的时间,对不同的事件,信息对不同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和项目参与者存在差异性。(2)反映实际情况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对项目实施的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在其中产生和使用的信息,一定要能反映项目的实际情况,这是进行正确、有效管理的前提。(3)及时提供信息如果过时,则会失去它应有的作用和见值。它会使决策失去时机,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只有及时地提供信息,管理者才能及时地控制项目的实施过程。(4)简单、便于理解信息要方便使用者了解情况、分析问题,其表达形式应符合人们日常接受信息的习惯。 2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 从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基本概念中我们不难理解,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是指项目管理者对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存储、传递与应用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信息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有序的信息流通,帮助决策者及时、准确地获得相应的信息。所以,为了完成项目信息管理的目的,我们必须做到:(1)了解和掌握信息来源,并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类;(2)把握和正确运用信息管理的手段;(3)根据信息流通的不同环节,建立信息管理系统。 2.1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的收集 2.1.1项目决策阶段信息收集 在建设丁工程项目决策阶段,信息收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有关相关市场方面的信息。(2)有关项目资源方面的信息;(3)有关自然环境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的收集目的主要是为帮助业主在工作决策中避免失误,进一步开展调查和投资机会研究,编写可行性报告,进行投资估算和项目经济评价。 2.1.2设计阶段信息收集 在建设工程项目设计阶段,信息收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同类项目相关信息:建设规模、结构形式、工艺和设备的选型、地基处理方式和实际效果等;(2)有关拟建项目所在地信息;(3)勘察设计单位相关信息:同类项目完成情况和实际效果、完成该项目的能力、人员和设备投入情况、专业配套能力、质量管理体系完善情况、收费情况、设计文件质量、合同履约情况等。(4)设计进展相关信息:设计进度计划、合同履行情况、不同专业之间设计交接情况、规范和标准的执行情况、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结果对投资的控制、超限额原因等。设计阶段信息收集的范围广泛,不确定因素较多,难度较大,要求信息收集者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一定的相关经验。 2.1.3施工招投标阶段信息收集 在工程项目施工招投标阶段,信息收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拟建项目相关信息。如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施工图设计与施工图预算、本工程适用的标准和规范以及有别于其他同类工程的技术要求等。(2)有关建没市场信息。如工程造价的市场变化规律及当地的材料、构件、没备、劳动力差异;当地有关施工招投标的管理规定、管理机构及管理程序;当地施丁招标机构的能力、特点等。(3)施工投标单位相关信息。如施工投标单位的管理水平、施工质量、设备和机具情况、以前承建项目的情况、市场信誉等。在施工招投标阶段,要求信息收集人员要熟悉施工图设计文件和施工图预算,熟悉法律、法规、招投标管理程序和合同示范文本,这样才能为业主决策提供依据。 2.1.4施工阶段信息收集 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信息收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施工准备相关信息:施工项目经理部的组成和人员素质、进场设备的型号和性能、质量保证体系与施工组织设计、分包单位的资质与人员素质;建设场地的准备和施工手续的办理情况:施工图会审和交底记录、施工单位提交的开工报告及实际准备情况;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等。(2)施工实施相关信息:原材料、构配件、建筑设备等工程物资的进场、检验、加工、保管和使用情况;施工项目经理部的管理程序和规范、规程、标准、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合同的执行情况;原材料、地基验槽及处理、工序交接、隐蔽工程检验等资料的记录和管理情况;工程验收与设备试运转情况;工程质量、进度、投资控制措施及其执行情况;工程索赔及其处理情况等。(3)竣工保修相关信息。如监理工作总结及监理过程中各种控制与审批文件、有关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处理的相关记录:建筑安装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施工资料和竣工图;竣工总结、竣工验收备案表等竣工验收资料;工程保修协议等;在施工阶段,信息的来源较多、较杂,因此,应建立规范的信息管理系统,确定合理的信息流程,建立必要的信息秩序,规范业主、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信息管理行为,按照《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的要求,按照科学的方法,不断完善资料的收集、汇总和归类整理。 2.2工程项目信息的加工、整理 工程项目信息的加工、整理主要是把建设各方得到的信息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选择、汇总后,形成不同形式的信息,供给各类管理人员使用。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的加工、整理要从鉴别开始,对于监理单位,特别是施工单位提供的信息,要从信息采集系统的规范性,采集手段的可靠性等方面入手。进行选择、核对和汇总,对动态信息要更新及时;对于施工中产生的信息,要按照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程序紧密联系在在一起,而每一个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信息又分为质量、进度和造价三个方面分别组织。 2.3工程项目信息的存储 一般说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的存储需要建立统一的信息库,各类信息以文件的形式组织在―起,组织的方法可由单位自行拟定,但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规范。当前,依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可以按照下列方式组织:(1)按照工程组成进行组织,同一工程按照质量、进度、造价、合同进行分类,各类信息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细化。(2)文件名规范化,以定长的字符串作为文件名。(3)建设各方协调统一存储方式,国家技术标准规定有统一的代码时尽量采用统一代码。 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保证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做到规范、标准及其完整,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以满足项目发展的需要。根据“施工前预控、施工中监控、施工后可追溯”的思想,使建设工程项目信息能真实的反映项目管理的水平。提高项目管理的深度、力度和速度,为工程项目产生更大的管理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设工程信息管理论文:建设工程的信息管理 摘要:笔者在本文中对信息管理在建设工程当中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并探讨了建设工程信息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建设工程 信息管理 重要性 建设工程因具有投资大、周期性长、任务量大、协作单位多等特点,所以管理起来非常的复杂。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设工程企业为加强企业的管理效率,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建设工程的管理当中,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现代化建设工程的管理工作当中,信息管理贯穿于建设工程的全过程中,成为了衔接建设工程各个阶段和各承建单位之间的纽带,其对于工程文件、档案的基础管理工作,更是决定建设工程文件、档案质量的关键所在。 一、信息管理对建设工程的重要作用 1.信息管理对建设工程企业的作用 优秀的信息管理,对建设工程企业的作用不胜枚举。在本文中笔者仅针对几个方面对其对建设工程企业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 ①信息技术发展切实提高了企业各项业务的工作效率,缩短了企业各项活动所需要的时间。企业的计算机信息网络促进了企业各项内部信息交流,同时也扩大了企业的横向交流。随着各部门和各业务环节间信息交流量的不断增加,信息管理的有效应用,不仅优化了业务流程,同时也加快了中小企业专业化进程的发展; ②在企业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使了企业的组织结构发生变革。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实行信息的分散处理和自主管理,成为了信息技术发展的普遍要求,使企业根据其管理目标进行决策,提高了企业应变能力; ③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企业内部形成了纵横交错的信息管理网,精简了企业的组织结构,使企业的管理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有效的推动了企业对新型项目管理模式的发展; ④目前,建筑工程企业都开始广泛的使用计算机来进行项目管理的可行性研究,施工阶段的目标管理、财务管理、合同管理、文件管理等方方面面的管理控制等工作,良好的信息管理在不仅能够保证企业的管理效益,更降低了管理工作的成本,使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具有系统性,进而提高了企业的效益。 2.信息管理对建设工程项目的作用 工程项目管理,涉及到承建方、质监、设计、监理、材料以及设备供应商等诸多方面的关系协调工作,项目的技术质量、安全管理、合同信息、工程进度以及成本控制等所需要控制和处理的项目内容也纷繁复杂。单向性的信息交流方式使参项目承建方之间缺乏应有的信息沟通,使工程信息的及时获取受到了严重的阻碍,以至于很多项目工程出现了工期延误、成本超支以及质量隐患等情况。 为了加强项目工程承建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承建方的效率优势,按时保质的完成工程建设任务,信息技术管理被普遍的引用到工程建设企业当中。在信息化的项目管理模式当中,信息的交流方式不再是传统的单项交流,而是形成了多方交流的网状结构交流方式,让信息交流在满足畅通的条件下,实现了多方交流的信息体系,在这种模式下,各承建方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可以方便快捷的进行意见交换,进而减少和避免了因沟通不足而造成的工程项目失误和返工情况。 二、建设工程当中信息管理的工作方法 建筑工程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分发、检索、存储是一项系统过程。信息管理人员只有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细致耐心的工作,才能得到准确的工程信息,为工程文件及档案的形成创造条件,进而保证工程档案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和系统性,使工程档案文件更好的为建设工程服务。 1.建设工程的信息收集 由于建设工程中各个参建部门对于信息的使用角度有所不同,所以信息来源也不尽相同,对信息的处理方法更是大相径庭,使得他们所收集到的信息和数据也是不同的。虽然在信息收集过程中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但是参建各方应统一制定和规范信息数据,并对信息进行统一收集。建设工程中的参建各方应该按照工程不同的设计阶段、招标阶段、决策阶段、保修阶段、施工阶段等时间阶段来对所收集信息进行收集和划分,并保证收集到的信息是准确真实的。 2.建设工程的信息加工、整理 信息加工的主要工作就是把在建筑工程当中所收集到的所有数据和信息进行统一的鉴别、核对、排序、合并和汇总的过程,生成不同形式的信息数据,以供不同部门的管理人员进行使用。为了满足不同部门管理人员对不同信息的需求,信息管理人员应对信息进行分类加工,不同的需求对于信息的加工手段是不同的。由己方收集的信息可靠性相对较高,对于其他参建单位所收集提供的信息,信息管理人员可根据参建单位的人员素质、信息采集的规范性等一切相关条件进行综合考虑,对数据进行核对和选择性的使用,并及时的做好记录。 3.建设工程的信息检索 做好工程信息的分类加工处理后,就需要信息管理部门根据其他部门的不同需要,建立起信息检索系统来对信息进行分发和检索。为了确保信息检索的规范性,信息管理部门应制定出全面而又完善的检索制度,以保证即能使信息使用部门在第一时间对所需信息进行检索和利用,又能够保证其信息不会提供给其他所不需要此信息的部门。为了让信息的使用更加方便和快捷,信息管理部门在进行检索设计的过程中,应实现“关键词”的智能检索模式,以保证信息的使用部门能够及时的对信息加以利用。例外,信息管理部门应根据信息重要程度的不同,来对信息检索的范围进行分级式密码检索管理,进而保证数据信息的机密性。 4.建设工程的信息储存 任何信息数据的储存,都需要一个庞大的数据库来作为后台支持,将数据组织到一起加以利用。参建单位可以根据自身对数据需求的侧重点,来建立起相应的数据库和信息数据的组织方法,但无论构建何种信息数据库来对信息进行储存,都必须要坚持一个原则,即数据信息的规范化。 参建单位在对信息数据进行组织时,可参照如下方法进行:①同一工程可根据工程的投资大小、工程进度以及参建方合同的角度来进行组织分类,各类信息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细化处理;②根据不同工程的不同信息来对信息数据的文件储存夹进行命名如;工程类别、开工时间、工程代号等等;③各承建方应协调统一数据储存方式,在国家技术标准出台统一代码后,采取统一代码的管理方式,以方便信息数据的管理。 5.建设工程的信息归档 承建单位,应按照《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的要求对建设工程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检索以及存储管理工作。对需要连续产生的工程信息进行统计和归档过程中,应为此类信息建立起专属的汇总统计表格,以便其信息的统计工作和日后核查。在进行信息归档前,信息管理工作人员,应对信息进行最后核查,及时的发现和改正信息核查中所存在错误和漏洞,进而保证工程信息的完整性。 总结: 总而言之,将信息化管理系统全面引入到建设工程当中,不仅能够使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更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促进工程建设安全生产和按时完成工程建设的重要手段。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实现了企业对工程管理信息的标准化、规范化以及系统化管理,将工程建设信息的采集、提取和应用变得更加快捷和方便。工程建设企业应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管理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出发,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建立起一套能够服务于企业工程建设的信息管理系统,为提高企业工程建设的办事效率,降低企业的管理工作负担,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建设工程信息管理论文: 建设工程监理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信息化建设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信息管理已经贯穿于工程监理工作的全方位和全过程。本文分析了工程监理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简要设计了工程监理信息集成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并对工程监理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工程监理;信息管理;系统研究;实现 引言 不言而喻,工程监理在建设工程中作用十分显著。虽然我国监理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瑕不掩瑜,建设工程监理在控制工程质量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建筑工程质量直接关系着国家财产的得失和人民的生命安全。及时掌握准确、完整的信息,可以使监理工程师耳聪目明,卓有成效地完成监理任务。因此,对建设工程监理信息管理进行研究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工程监理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追求高效与便捷的工作、生活方式,因此在社会领域的各个角落,人们正通过科学的理论方法在不断完善和实践这种目标。监理信息管理系统就是出于这个目的,即建设监理领域工作需要通过信息技术有效的整合,以便捷、高效的方式逐渐替代传统的监理工作,从而更有效地提高监管水平的基础上,发挥监理在施工的作用。 1.1 工程投资决策科学化的协助工作:建设单位在实行全过程工作监理的,在有了选择性意向投资之后,可以在监理单位的协助下进行评估,这样就可以更好的进行投资决策。 1.2 建设工程参与方行为的规范工作:在项目工程建设中,各参与方光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市场准则是不够的,而凭借法律授权的监理企业可有效的进行约束管理,也可以通过有关的工程合同和监理合同对各参与方进行约束管理。 1.3 建设工程质量的有力保证工作:建设工程作为一种使用时间长的特殊产品,控制工程质量是监理企业最核心的目标,只有严格的控制工程质量,才能有效的保证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建设工程监理信息管理总体设计 2.1 系统设计原则 (1)安全可靠性:由于监理工作存在商业机密的特点,要想阻止非法用户的入侵,就需要通过检查用户的权限身份,并让监理信息系统需要提供多级权限保证系统级、数据库级和应用级的安全;另外在监理工作过程中,大量的备份存储和文件数据需要处理,所以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安全可靠; (2)实用性:由于系统的复杂程度,不同层级的用户对系统的熟练度不同,所以系统的界面应该直观和简单,并且稳定实用; (3)兼容扩展性:由于考虑到错误处理和扩展对信息系统的影响,以及不同平台的兼容,因此将模块进行分离在设计实现时,坚持高度的数据独立性和程序独立性。 2.2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监理信息管理系统采用基于B/S模型的三层体系结构(用户界面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库服务层)将整个程序从逻辑上独立划分,将程序中的合法性校验、数据访问、访问控制、业务规则等工作放在中间层处理,再根据业务逻辑的不同队中间层进行划分,从而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独立性,并且极大方便了系统的维护和升级。实际上,系统的三层体系分别代表了应用程序的三种主要功能: (1)数据层:该层包含数据存储以及与它交互的组件、服务,这些组件和服务的功能与中间层在逻辑上相互独立; (2)中间层:该层包含一种或多种组件、服务,这些组件和服务服从业务规则实现应用程序逻辑并完成供程序运行的数据处理,因此中间层主要处理数据并向数据层发送数据; (3)表示层:该层主要实现和用户的数据交互,以及传送用户操作信息至中间层并反馈中间层处理的数据。 2.3 系统体系功能设计 系统采用B/S三层体系结构,在Windows系统上运行,使用标准的TCP/IP 网络协议,用SQL 数据库管理系统,确保业务数据运行在高效、安全和保密的环境;用JSP 开发工具开发,以组件对象的设计思想,使系统结构更具有稳定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系统功能包括:登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工程信息模块、任务分配模块、文档模块、项目分析模块、查询统计模块、设备维护模块。 三、工程监理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关键技术 利用该工程监理信息集成管理系统,应当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各方面的信息实时集成管理与监控,以确保工程实施的进度、周期、资金及质量等各方面的质量控制。具体来说,工程监理信息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监理控制: 3.1 质量控制 监理工作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质量的控制,是由于建设工程的特殊性决定的。控制工程质量的内容较多,包括进场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施工过程分部分项工程质量、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和工程质量缺陷等方面。在对建设工程质量进行控制时,涉及到周、月施工质量记录报告;当期施工质量问题、缺陷和处理措施、处理结果情况报告;工程质量评定结果;材料检验情况与结果等工作,因此需要以流程图的形式表述监理质量控制相关工作。 建设工程可以作为一个信息过程来处理任何一道工序,与之对应的没一个过程都包括输出、输入和转换三个步骤。在进行建设工程质量控制时,应采用过程的方法来保证工序的质量,从而最大化的实现监理目标。 3.2 进度控制 监理单位进行进度控制,主要目的是保证工程项目能再计划内完成交付并且安全使用,由于进度具备动态连续的特点,所以监理人员必须要熟悉动态控制,在施工中需要不断检查并且要把现场施工情况与计划进行有效的比较,如果遇到偏差情况必须分析其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对于无法维持原计划工期的情况则通过调整原进度计划来实行。 3.3 投资控制 在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监理单位对投资控制主要是针对计量与支付、变更与索赔等引起的资金变化进行控制。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控制建设工程的重要手段是审查施工单位的进度款(包括单价、工程量的审核),因此监理工程师必须了解合同文本,尤其是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和技术规范的内容。 3.4 合同管理 监理单位合同管理内容有:协助建设单位确定本工程项目合同的起草、结构和与本工程有关的各类合同并参与合同谈判、严格管理合同要求的实现以及处理索赔和合同纠纷事件。在施工中,合同是监理工作的权限来源,监理单位必须对合同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将合同变更、补偿、奖励和价差等信息录入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并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进行变更和总结。 3.5 信息管理 建立监理工程项目的信息管理体系,对工程项目的各类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归档和保存,并在项目工程的各个参建单位之间进行文件传输。 3.6 全面组织协调 通过会议进行协商,以会议或者其他形式来进行组织或协调好各参建方之间的事务关系。 结束语 总之,监理工程师能够在监理工作中实施积极有效的信息管理,有利于项目实施期间监理任务的完成,同时有助于发包人和项目参建各方开发和充分利用工程管理信息资源。信息化的发展己经渗透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监理行业也不例外,通过信息化不但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制度和改进工作方式而且可以大幅度的提升监理工作水平从而增强监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建设工程信息管理论文:浅析建设工程管理中的信息管理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工程的管理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管理阶段。本文就建设工程管理中的信息管理进行简单的分析讨论,主要对信息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可行的改善措施,可为后续工作借鉴。 关键字:建设工程管理;信息管理;现状;改善措施 一、引言 21世纪是一个阔步迈向信息化的世纪,信息资源成为与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并列的三大资源之一,工程信息管理是建设工程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准确的信息是建设工程各方做出科学决策的前提条件。建设单位对于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材料供应方等处于甲方地位,现阶段建设单位在我国工程建设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享有诸多事项的最后决策权,这样建设工程的信息管理对于建设单位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建设单位的建设工程信息管理,其关键是信息集成,即掌握信息来源;其核心是建设数据平台和深度挖掘信息数据。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把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咨询、施工采购、资金、质量等各个环节集成起来,整合分析信息资源,为建设单位的决策提供有效地支撑,以达到提高建设质量和效率、降低建设成本的目的。 二、建设工程管理中信息管理的现状 建设工程管理在一定范围内应用了信息管理系统和工具软件,提高了工作效率。如在建筑施工中,较早地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各项计算作业和辅助管理工作,如办公自动化系统,招投标系统(工程量计算、投标报价、标书制作、施工平面图设计、造价计算、编制工程进度网络),项目管理系统(项目成本、质量、进度管理、日常信息管理)等。 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但改善了建筑业的整体形象,提高了建筑业工作效率、技术水平和安全水平,使行业和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得到提升,同时,也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工作强度有所下降,工程质量得到保障。但是,总的来讲,目前建筑业应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整体水平较低,存在着明显的局限与不足,主要表现在: 1)信息管理的局限性。当前我国的工程企业中,应用计算机主要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工程管理部门所使用的软件大多都是单机软件,单机操作仅仅利用了计算机计算速度快的特点,没有形成网络,没有实现信息的共享和自动传递;信息管理技术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在工程管理中无法充分发挥其良好作用;许多工程企业没有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化带来的便利,没有对互联网进行充分的利用,实现网上招标、项目管理、材料采购、信息、信息交换等,不论政府网站还是商业网站,大都以信息为主,缺少工具类网络软件,缺少信息互动;大多数企业没有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大多数只是购买相关的软件,没有对软件进行二次开发,造成软件适应性不强。 2)应用范围较窄。工程管理中的计算机信息管理存在着一定的狭窄性,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主要靠管理人员的经验和处理能力,跟不上当前信息化的管理体制,很不科学。工程管理的信息管理主要集中在项目施工的前期,如招投标、工程造价预算、工程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而在施工过程中的进度、质量、成本控制方面的应用较少。 3)工程管理中信息管理的误区。建筑工程管理存在信息化误区,大部分工程的业主方、设计施工方和监理方以为只要有了计算机和局域网就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信息交换依然基于纸介质来进行,并没有因为信息化的推进而改变。信息管理模式必须以信息数字化为主要前提,信息交换必须基于电子介质或网络来进行,并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现今情况下的信息管理技术阶段只是为工程管理提供了工具而已,并没有从根本上带来管理工作模式的信息化改变。 4)工程管理中信息管理存在孤立性。当下的计算机软件开发缺乏统筹规划,开发资金不足,选题大多雷同。并且大多属于低水平重复开发工程;管理中的信息管理技术应用虽然在部分企业的现代化信息管理中建立了局域网,运用了项目管理系统,但信息只是在工程施工现场和工程项目经理部内部流动,无法很好的发挥出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良好作用,现场管理与企业,甚至是工程项目的其他方根本不能在网上进行互动,过于孤立。 三、建设工程信息管理的改善措施 针对以上提到的工程信息管理现状,如果要想在这个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能保持快速的前进,必须要改善这些现状,使得在工程管理中信息管理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各行业投资建设的项目层出不穷,相应的项目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大加快了向国际通行的工程建设和管理模式靠拢和接轨的步伐,投资方和业主无论是对工程建设的工期要求、工程的质量要求,还是对工程的资金控制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甚至是比较苛刻的要求。 通过对建筑工程特点分析,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研究开发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利用信息化手段来加强建筑项目管理,通过系统的广泛使用,才能推动整个建筑行业质量、安全、进度、投资控制水平的提高。只有建立先进、高效的管理系统,才能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使企业从容应对市场竞争的挑战。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管理创新,迫切要求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与之相适应,以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管理水平。 四、结语 随着建设工程管理的发展,工程管理所面临的信息环境越来越复杂,要处理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对工程管理信息的时效性、有效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工程信息管理呈现出复杂化专业化的趋势。这些情况都要求人们重视工程信息管理。只有通过科学的工程信息管理,才能让所有工程管理组成员都能够及时获取所需的工程信息,让工程信息资源得到合理地利用,保障工程的目标能成功高效地实现。 建设工程管理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管理的过程。建设单位要在项目的策划和实施过程中对项目各种相关信息资源收集、整理,当然完成这个任务需要各参建单位的协助。建设单位作为甲方需要有宽阔的视野来督促各参建单位完善建设工程信息管理。只有这样建设单位才能够最终按时获得一个适用、经济、美观的建筑固定资产的同时获得一整套详实的建设工程信息档案。这份档案对建筑的全寿命周期的使用有重要价值。 建设工程信息管理论文:浅谈建设工程施工信息管理 摘要:工程施工信息作为施工中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依据,涉及到多环节、多渠道、多部门和多专业,为了使管理工作能够正常有序的进行,必须获得相关的及时、准确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科学的管理,实现信息的功能和价值。 关键词:信息管理 建设 工程施工 传统的信息管理工作主要依靠手工或机械式的方法,而这些方法已经无法处理现代社会来源广泛、数量巨大、形式多样的施工信息,当今工程施工信息管理随着计算机、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逐渐走向信息化管理,目前已经取得大量的研究成果并在工程施工实践中广泛应用。 1 工程施工信息管理概述工程施工从原材料采购、施工,到最终工程建设的完成,涉及面广、协助关系复杂,因此时刻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工程施工的信息涉及到政府部门、业主、设计单位、施工承包单位、监理单位等各个部门,信息的来源包括工程施工项目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内部信息即工程施工项目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各参与单位所产生的总信息,如工程概况、设计文件、会议制度、施工成本、进度、质量、目标控制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外部信息包括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市场物价指数、新技术、新材料、资金市场变化等信息。同时工程施工信息的形式多样,包括可数字化的数据信息和文档文件、图片、图纸资料等无法完全数字化的信息,如勘察、设计图纸、合同、统计报表、指示、工作检查等。[1] 工程施工信息是施工过程中实施进度、成本、质量和目标控制的基础和依据,没有信息的支持,控制工作就无法正常有序的进行。由于施工活动涉及到多个部门,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需要充分的信息作为支持,利用信息指导工程施工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工程施工信息管理是为了有效的开发、利用和控制协调施工信息,提高信息的正确性、精确性和实效性,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管理的各种活动,如利用感知与识别技术进行信息的获取、通信与存取技术进行信息的传递、计算与智能技术进行信息的认知和再生、控制和显示技术进行信息的执行等,实现施工信息的效用和价值。信息借助各种技术手段经过人工处理具有了其特定的价值和作用,成为信息资源,与企业组织活动中人、财、物等具有实体形式的资源一样,决定着施工企业的正常运转和未来的发展,为了控制工程施工的四大目标,对施工信息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施工企业信息管理的目标,信息管理首先分解信息管理工作的总目标,找到实现这些目标的方式,制定各项分计划,指导并协调施工活动,实现信息管理的计划职能。其次,信息管理要组建、运做并维护信息系统,为施工企业管理人员提供服务,实现信息管理的组织职能。然后,为了实现施工企业的目标,施工管理人员指导和影响施工所涉及到的所有工作人员,实现其领导职能。最后,为了实施施工企业信息管理工作的计划和实现最终目标,要对工作进行衡量、评估、纠偏等工作从而实现信息管理的控制职能。 2 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平台工程施工信息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对施工企业信息管理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互联网、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工程施工信息的管理逐渐走向现代化。下面具体介绍工程施工实践中常用的基于数据库的工程施工管理信息系统、以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为基础的项目信息门户和以空间建模与分析为特征的地理信息系统三种信息平台。 2.1 施工管理信息系统 施工管理信息系统(CMIS)是指借助电子计算机技术,收集、存储、传递和处理所需要的施工信息,为施工组织设计、规划和决策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的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2]系统首先要建立其信息源,也称中央数据库,将整理好的基本公共数据如定额依据、资源单价和招标投标信息等和工程施工初始数据如预算数据、网络计划、外部信息、施工实时信息和投标依据等输入中央数据库。然后利用这些数据编制施工预算和施工进度计划,从而实现对施工成本、进度、质量和合同的控制,这四大控制作为系统的四个子系统,与中央数据库之间进行数据的传递和交换,集成和共享收集到的数据。系统的开发经历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和实施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相应的主要目标和活动。系统的开发设计主要是围绕以下三种功能系统:公共基础系统、维护安全系统和业务职能系统。公共基础系统是为项目的管理人员提供项目共性的信息。维护安全系统是一种辅助系统,它通过各种条件的约束使使系统正常有序的运行并且不断的发展。业务职能系统由工程管理系统、技术质量系统、商务系统、物资系统、安全保卫系统和行政系统六个模块组成,是施工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 2.2 施工项目信息门户 项目信息门户(PIP)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在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参与各方产生的信息和知识进行集中式处理的基础上,以项目为中心对项目信息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设置个性化的用户界面和用户权限,为项目各参与方在互联网平台上提供一个获取项目信息的安全、高效的信息单一入口和沟通环境。按照项目信息门户的运行模式将其分为以下两种类型:PSWS模式(专用门户)和ASP模式(公用门户)。项目信息门户提供的主要功能有:桌面管理、文档管理、工作流管理、项目通信和讨论、任务管理、网站管理、电子商务、在线录像等。随着当前建设施工项目规模的逐渐扩大,施工过程中的信息数量庞大、信息的类型非常复杂,信息来源广泛、存储分散,并且大型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存在大量的不确定因素,导致项目信息处于不断的变化中,信息的应用环境非常复杂,而项目信息门户的引入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系统的实施工作采取自主开发和购买商业化信息平台相结合的模式,综合考虑经济、管理、系统实施的目的、方法等因素。实施工作的前期准备阶段应用系统需求分析产品选择,调查项目情况并分析用户需求,组织项目管理知识培训和信息技术培训。实施阶段主要是设计与外部应用程序的接口,采集数据,购置所需设备,分解项目结构、对项目的信息进行分类、收集组织信息、分析组织过程,并组织系统总体的培训和信息共享与交流的知识培训。安装配置阶段主要是软件的安装和配置、硬件的组装和配置、部门的确定、编写系统实施手册和信息管理制度,并组织系统管理和用户操作的培训。试运行与二次开发阶段主要是确定试运行部门、修改和调整系统、编写实施手册,并组织用户操作和工作专题的培训。全面实施阶段主要是软件和硬件设施的运行和维护,监控系统的实施情况,贯彻信息管理制度,并对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辅导,最后全面评估和持续改进系统。[3]项目信息门户使得项目信息的沟通方式变为集中的存储和共享,项目信息门户的应用,使信息存储数字化、相对的集中了数据的存储,程序化信息的处理和变换过程,使信息的传输过程电子化和数字化,并使信息的获取更加便捷、提高了信息的透明度,有利于项目信息的检索和查询、提高了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数据传输的抗干扰能力,并最终提高功效、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所以应该充分重视项目信息门户的建设和实施。 2.3 施工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各种地理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存储、检索、综合分析和可视化表达的信息处理和管理系统,是一种地学空间数据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提供服务的新型空间信息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在多个领域迅速发展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施工管理系统也得到了广泛重视和应用。[4]施工地理信息系统处理的数据包括建筑物的位置、地下管线的布局等空间地理数据和建筑物的结构类型、管径等空间信息所对应的属性数据。系统具有以下几种功能:数据输入、图层、文字和点样式的管理、查询分析、施工控制和系统维护。建筑施工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难题如:建筑物的分布、道路和地下管线的布局等,通过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可以有效、合理并快速的的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特有的空间分析及可视化表达功能,可以扩展和优化决策支持系统、可视会议等新技术的图形查询和空间信息管理能力,从而实现对施工管理和进度控制的辅助。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施工管理部门提供了一直有力且高效的管理手段,如将管辖区域内的施工项目显示在地图上,定位查询施工项目,对施工现场实施安全监管工作。 建设工程信息管理论文:浅析建设工程造价的信息管理 摘要:建设工程造价的信息管理能有效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竟争力。建筑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的内容、工程造价资料的分析与使用。建筑工程造价信息管理是以房地产开发和工程项目建设投资为基础的工程造价信息系统,对建设项目进行投资估算和财务评价,对建设项目的投资规模、融资方案、设计水平、承包方式和招标手段等进行控制。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必须全面了解工程每一过程的造价水平,才能真正对工程造价进行全面、准确的控制和确定。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信息管理 一、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的相关内容 (一)工程造价资料积累 建设工程造价资料积累是工程造价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经过认真挑选、整理、分析的工程造价资料是各类建设项目技术经济特点的反映,也是对不同时期基本建设工作各个环节(设计、施工、管理)技术、经济、管理水平和建设经验教训的综合反映。工程造价资料积累的目的是为了不同的用户都可以使用这些资料来完成各自的工程造价控制的任务[1].工程造价积累,一方面要包括工程建设各阶段的工程造价资料。另一方面要体现建设项目组成的特点,应包括建设项目、单项工程、单位工程的造价资料,也要包括有关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分部分项工程造价资料。而且这些工程造价资料的积累的内容,不仅要有价,还要有量。 (二)主要设备和主要材料用量的价格管理 设备和材料的支出在整个工程造价中占很大的比例,因此必须存储它们的用量和价格。特别是用量,其与价格相比有相对的稳定性。只要掌握了设备和材料的用量,就可以随时套用最新价格,从而得到对设备和材料支出的最新估计。用这些估计与原价格体系下做出的估计相比较,还可以看出设备和材料支出的变化情况。 二、工程造价资料的分析、使用与资料积累的目的 (一)工程造价资料与使用时积累资料的目的 资料分析可以研究每项工程在建设期间的造价变化,各单位工程在工程造价中所占的比例,各种主要材料的用量及使用情况,各种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如何发挥作用。另外工程造价资料的分析可以研究同类工程在造价方面出现差异,以及引起这些差异的原因,找出同类工程所共同反映出的造价规律。对于工程项目主管部门来说,其主要考虑项目的投入及实施情况,因此可以利用工程造价资料进行建设成本分析,得出建设成本上升或下降的额度和比例。 (二)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 工程造价信息系统实质运用计算机,来完成工程造价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保存、维护和实用的人机对话系统,它既包括代替人工繁琐工作的各种日常业务处理系统,也包括为管理人员提供有效信息,协助领导者进行决策的决策系统。将计算机用于定额管理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和关键一步, 它使定额和估算指标的编制维护贯彻工作更为便利,也有利于进行全国范围的定额集中管理。 用计算机进行价格管理,有利于价格进行宏观上的管理,减少重复收集价格信息的工作有利于对价格的变化做出分析,使造价管理人员及时了解价格变化对工程造价的各种影响;便于对不同地区的造价水平进行比较,以及对价格的变化进行预测。用计算机进行工程造价估计,能够保证造价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很方便的产生工料分析,每平方米造价等附加信息,能对设计变动和价格变动做出及时的反应,同时为控制工程造价提供基础数据。用计算机进行造价控制可以使建设单位随时监督工程的进度和成本,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施工单位能够按月得到正确可靠的进度和成本信息。及时发现成本的上升以便采取积极的纠偏和防范措施,使甲乙双方能够根据建筑市场行情的变化实现对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2]. (三)对工程成本的分析与核算 在市场信息社会中,能否及时、准确地捕捉到市场价格信息是业主和承包商占有竞争优势和取得赢利的关键。政府定期工程造价资料信息,社会咨询部门也价格指数、成本指数、投入价格指数等造价信息来指导工程项目的估价。我国目前造价信息是由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来的,这使得建筑产品价格确定中的竞争因素太少,造成遏制竟争,抑制投资者和发包方积极性与创造性的不良后果。 目前为了加快全国统一的价格资料信息网建设,为了弥补定额中价格的不足,各地都定期各种价格信息资料或综合价格指数,这是定额调整的一种方法,但是由于地区性非常明显,而各地之间的价格差异较大,各地区价格将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为了打破这种格局,由政府出面,分地区分部门委托有能力的社会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组建全国统一的价格信息网,多渠道收集整理工程造价资料与信息,建立数据库,实现电算化,并实行网络化管理。 这些价格资料的及时准确的收集整理分析,对建设工程成本分析,单位生产能力投资分析,成为编制估算、概算、预算、结算、标底的依据。最重要的是可以用以测定调整系数,编制造价指数,作技术经济分析的基础资料,也可用于研究同类工程造价变化规律。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是建立在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的基础上的[3].无论是对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方、设计方还是承包方来讲,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都是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案的出现,都要求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及时掌握相关知识。客观准确地进行估算和计价。工程造价资料作为信息资料的一部分,是工程造价合理确定的有效方法。 三、小结 总之,我国各级工程造价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不适应于科学化、信息化管理要求,并且也不适应于“世贸接轨”要求,必须加快建立全国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网,主要内容包括:建设工程劳务、材料、设备价格信息系统;建设工程造价指标信息系统;以及有关建设工程政策、工程定额、造价工程师和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等信息,为政府和社会投资或参与建设项目的各方提供信息服务;同时为我国建设工程逐步以市场形成价格创造条件。 各级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应从分析我国各地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对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理论的探索入手,结合我国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如何做好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工作。 建设工程信息管理论文: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浅析 摘要: 施工企业信息管理已被高度重视并广泛应用于企业、项目管理中,这种方法提升了以往的传统的企业、项目管理模式,相比之下打破了传统方式一点对点的信息交流弊端,实现了信息集中存储并共享的新局面,更加快捷、方便,能明显的提高施工企业管理的科学性。 关键词: 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 1、前言 我国从工业发达国家引进项目管理的概念、理论、组织、方法和手段,历时30余年,在工程实践中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至今多数业主方和施工方的信息管理水平还相当落后,其落后表现在尚未正确理解信息管理的内涵和意义,以及现行的信息管理的组织、方法和手段基本还停留在传统的方式和模式上。可以说,我国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当前最薄弱的工作领域是信息管理。 2、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2.1信息的含义:信息指的是用口头的方式、书面的方式或电子的方式传输(传达、传递)的知识、新闻,或可靠的或不可靠的情报。声音、文字、数字和图像等都是信息表达的形式。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需要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应认识到信息也是项目实施的重要资源之一。 2.2信息管理指的是信息传输的合理的组织和控制。施工方在投标过程中、承包合同洽谈过程中、施工准备工作中、施工过程中、验收过程中,以及在保修期工作中形成大量的各种信息。这些信息不但在施工方内部各部门间流转,其中许多信息还必须提供给政府建设主管部门、业主方、设计方、相关的施工合作方和供货方等,还有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应有序地保存,可供其他项目施工借鉴。上述过程包含了信息传输的过程,由谁(哪个工作岗位或工作部门等)、在何时、向谁(哪个项目主管和参与单位的工作岗位或工作部门等)、以什么方式、提供什么信息等属于信息传输的组织和控制,这就是信息管理的内涵。 2.3、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意义: 2.3.1、 利用信息管理平台,方便各参建方进行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管理水平; 2.3.2、 可以减轻项目参与人日常管理工作的负担,加快了项目管理系统中的信息反馈速度和系统的反应速度,人们能够及时查询工程进展情况的信息,进而能及时地发现问题,作出决策,最终提高工作效率; 2.3.3、可以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用尽可能少的费用、尽可能快的速度来保证优良的工程质量,获取项目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2.3.4、 可以使项目风险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大为提高。由于现代市场经济的特点,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越来越大。现代信息技术使人能够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迅速的预测、分析、防范和控制。因为风险管理需要大量的信息,而且要迅速获得这些信息,需要十分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现代信息管理技术给风险管理提供了很好的方法、手段和工具; 2.3.5、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化能够更科学、更方便地进行多种类型的项目管理。 3、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必要性 据有关国际文献的资料统计: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其中三分之二与信息交流(信息沟通)的问题有关;建设工程项目10%~33%的费用增加与信息交流存在的问题有关;在大型建设工程项目中,信息交流的问题导致工程变更和工程实施的错误约占工程总成本的3%~5%。 由此可见信息交流对项目实施影响之大。 以上“信息交流(信息沟通)”的问题指的是一方没有及时,或没有将另一方所需要的信息(如所需的信息的内容、针对性的信息和完整的信息),或没有将正确的信息传递给另一方。如设计变更没有及时通知施工方,而导致返工;如业主方没有将施工进度严重拖延的信息及时告知大型设备供货方,而设备供货方仍按原计划将设备运到施工现场,致使大型设备在现场无法存放和妥善保管;如施工已产生了重大质量问题的隐患,而没有及时向有关技术负责人及时汇报等。以上列举的问题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项目目标的实现。 4、施工项目相关的信息管理工作内容 4.1、收集并整理相关公共信息。 公共信息包括: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信息市场信息以及自然条件信息。 4.2、收集并整理工程总体信息。 4.3、收集并整理相关施工信息。 4.4、收集并整理相关项目管理信息。 项目管理信息包括:项目管理规划(大纲)信息,项目管理实施规划信息,项目进度控制信息,项目质量控制信息,项目安全控制信息,项目成本控制信息,项目现场管理信息,项目合同管理信息,项目材料管理信息、构配件管理信息,工、器具管理信息,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信息,项目机械设备管理信息,项目资金管理信息,项目技术管理信息,项目组织协调信息,项目竣工验收信息,项目考核评价信息等。 项目安全控制信息主要包括:安全交底、安全设施验收、安全教育、安全措施、安全处罚、安全事故、安全检查、复查整改记录等。 5、做好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具体措施 5.1、建立专业化信息管理部门 工程项目管理班子中各个工作部门的管理工作都与信息处理有关,他们也都承担一定的信息管理任务,而信息管理部门则是专门从事信息管理的工作部门,其应负责引导、协调和组织项目管理班子中各个部门的信息处理工作;负责信息处理工作平台建立和运行维护等。 5.2、应建立计算机信息网络动态管理平台 公司应根据项目进展的需要,配备足够的电脑和网络传输设备,配备足够的专业化计算机人才,运用计算机对项目信息要基本实现信息管理自动化。 5.3、编制信息管理手册 施工方、业主方和项目参与其他各方都有各自的信息管理任务,为充分利用和发挥信息资源的价值、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以及实现有序的和科学的信息管理,各方都应编制各自的信息管理手册,以规范信息管理工作。信息管理手册描述和定义信息管理的任务、执行者(部门)、每项信息管理任务执行的时间和其工作成果等。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管理手册已成为项目信息管理的核心指导文件,我们应高度重视。 5.4、项目专职信息员设置 为方便系统、及时、准确的搜集和传递信息,各项目应设立专职信息员,负责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管理、公司局域网的建立维护并配合公司管理体系的文件网络化工作;同时负责公司网络资源的总体管理、安全维护、维修,并建立和维护好公司对外网页的信息更新及跟踪反馈。当然了,对信息员的选择应制定和建立科学的选拔任用、培训激励机制,确保一线信息员的质量和技能水平。 5.5、建立完善的信息、档案管理制度 由专职信息管理员负责项目档案资料的搜集、编目、分类、整理、归档。资料归档管理应按国家档案管理制度执行。 6、结束语 目前全国各地工程建设工程信息管理水平普遍较低,静态资料的完整性、统一性、规范性存在质疑,在每年的全国工程质量大检查中,都暴露出不少问题。动态信息更新不及时,传递存在障碍,两类信息在共享、查询方面等都存在困难。而更新信息管理理念,采用信息化技术来处理、整理和管理信息资料,必将显著提高工程信息资料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大大方便各相关责任主体和监督管理部门对工程管理决策和质量的管理和监督,因而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探究将推动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及工程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都非常可观。 建设工程信息管理论文:现代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管理 【摘要】建筑施工项目的信息管理是通过对各系统工作及数据的管理,使建筑施工项目的信息能方便、有效的获取、存储、存档、处理。本文主要阐述了现代建筑施工项目信息的主要内容、建筑施工项目信息的收集与处理等问题。 【关键词】建设工程;施工项目;信息管理 建筑施工项目的信息管理是通过对各系统工作及数据的管理,使建筑施工项目的信息能方便、有效的获取、存储、存档、处理。信息管理是通过有效的项目信息传输的组织和控制为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提供服务。建筑施工项目信息管理对工程建设的实施产生巨大影响。建筑施工项目信息管理可对信息资源充分利用,是项目管理者实施控制的基础,是进行项目决策的依据,是增强施工企业竞争力的有力工具。随着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信息管理为施工企业的科学发展提供了依据。 1、建筑施工项目信息的主要内容 (1)质量控制信息。主要有国家质量政策及标准、建设项目的建设标准、质量目标分解体系,质量控制流程、工作制度、风险分析和抽样检查的数据等信息。重要及隐蔽工程主要有相关照片和录像等。 (2)建筑工程进度控制信息。主要有施工定额、计划参考数据、施工进度规划、进度目标分解、控制工作程序、控制的风险分析及记录等。 (3)成本控制信息。主要有工程合同价、物价指数、各种估算指标、施工中的支付账单、原材料价格、机械设备台班、人工费用、物资单价及运杂费等。 (4)合同管理信息。合同信息是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在招标中签订的合同文件信息,是施工项目实施的重要依据,主要有合同协议书、中标通知书、投标书及附件、合同通用及专用条款、技术规范、图纸等。 (5)风险控制信息。主要有环境要素风险、项目系统结构风险、项目的行为主体出现的风险等。 (6)安全控制信息。主要有:安全责任制、安全组织机构、安全训练、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技术措施等。 2、建筑施工项目信息的收集 2.1 建筑工程施工招标阶段信息的收集 (1)投标前基础信息的收集。一是投标邀请书、投标须知、建设单位在招标期内的一切补充通知;二是国家或地方有关技术经济指标、定额、相关法规及规定;三是上级有关部门关于建设项目的批文及有关批示、征用土地和拆迁赔偿的协议文件等,土地使用要求、环保要求等;四是建筑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报告、区域图、地形测量图,气象和地震烈度等报告,矿藏资源报告,地下管线等埋藏资料;五是建设单位与供电、电信、交通、消防等部门的协议文件或协调配合方案。 (2)设计文件信息的收集。要收集建筑施工总平面图、建筑物的施工平面图、设备安装图、专项工程施工图各种设备材料明细表、施工图预算等信息。 (3)中标后签订合同阶段信息的收集。中标通知书、合同商洽补充文件、合同双方签署的合同协议书、履约保函、合同条款等等。 2.2 施工阶段信息的收集 (1)施工单位自身信息的收集。一是各种方案、计划。包括进度计划方案、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质量问题处理方案;二是各种板审信息。主要有开工报告、施工组织设计报审表、测量放线报审表、材料报验单、月进度支付表、分包报审表、技术核定报审表、工料价格调整申报表、索赔申报表、竣工报验单、复工申请、各种工程建设项目自检报告、质量问题报告、工程进度调整报告;三是工地日记。主要包括:天气记录,材料进场的品种、规格、数量及现场复检情况,质量、技术、安全交底情况,施工内容、部位,隐蔽验收状况,见证取样状况,参加施工人员的工种、数量及劳动力安排等,使用的机械名称、台班等,工程质量、安全问题处理,建设单位的指令、要求,监理单位指令、要求,上级或政府到现场检查施工生产情况,设计变更、技术经济签证状况,施工进度与计划进度的比较,施工综合评价等。 (2)建设单位信息的收集。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建设单位作为建设工程的组织者,按照合同相关规定,发表对工程建设各方面的意见、批示和变更,下达指令。如建设单位负责某些材料供应时,要收集建设单位所提供的材料的品种、数量、规格、价格、性能、质量证明、提货方式、地点、供货时间等信息。 (3)监理单位信息的收集。一是监理工程师的指令和要求;二是监理会议,相关会议的资料、解决的问题、形成的文件资料、会议纪要,会议记录、进度、质量、经费支出总结或小结等;三是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报审资料的审批;四是监理文件,包括监理规划、实施细则、措施等。 2.3 工程保修阶段信息的收集 在工程保修阶段,要按合同要求进行各种保修工作,在保修过程中,把保修情况记录在案,包括工程回访记录,问题的具体内容、原因、维修方法,保修及费用。 3、施工项目信息的处理 3.1 施工项目信息处理的要求 建设项目信息处理一定要及时、准确、适用。就是信息传递的速度必须快;真实反映工程实际状况;符合实际需要,具有应用价值;在信息处理时要注意经济效果。 3.2 施工项目信息的处理方式 (1)手工处理方式。信息的输出也主要靠人用电话、信函传输通知、报表和文件。目前相当部分施工项目采取的还是这种方式。 (2)计算机处理方式。计算机处理方式是运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对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等信息质量提出了高的要求。做好监理工作中的信息处理,还靠手工处理方式是难以胜任的,要用计算机来完成。运用计算机集中存储工程建设项目相关信息,高速准确处理工程监理需要的信息,快捷、方便地完成各种报表。 3.3 建筑施工项目信息的输出与使用 建筑施工项目信息管理是为更好地使用信息,为项目管理服务。要根据项目管理工作的要求,以各种形式如报表、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输出并提供给各级项目管理人员使用。存储于计算机的信息,通过网络技术,实施信息在各部门、区域、各级管理者中的共享。以这些信息为依据,科学做出判断和决策,使项目管理更加科学。 3.4 施工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是计算机的项目管理的信息系统,用于项目的目标控制。进行项目管理相关数据的收集、记录、存储、过滤,将数据处理的结果提供给项目管理层。它是项目进展的跟踪和控制系统,也是信息流的跟踪系统。 建设工程信息管理论文:论建设工程信息管理 摘要:本文根据建设工程信息的特性,分三个阶段对工程建设的信息管理进行论述,旨在阐明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并通过对目前信息管理状况的分析,结合工程信息的特性,对建设工程信息管理提出建议。 关键词:建设工程信息、决策、进度控制、质量控制 建设工程信息是在整个建设工程周期内产生的反映和控制工程项目管理活动的所有组织、管理、经济、技术信息,其形式为各种数字、文本、报表、图像等,是项目建设生产的依据和决策的基础,是组织要素之间联系的主要内容,是参建各方开展工作的桥梁。 建设工程信息管理可以分三个阶段:一是建设工程信息资源的采集阶段,对信息进行记录和收集,目的为收集有价值的工程信息资源;二是信息资源的加工阶段,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存储和检索,目的是形成可供利用的工程信息资源;三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阶段,就是对已经整理的信息资源进行分析、传递、评价、利用,充分实现工程信息资源的价值,达到信息管理的目标。 一、工程信息资源的采集 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信息按来源可分为项目外部信息和项目内部信息。项目外部信息主要包括工程所在地的法律法规、政策、社会治安状况、自然环境、以及同类工程的相关信息,如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项目内部信息主要来自业主批准或下发的管理文件、指令及设计文件;在建设过程中业主对各种有关进度、质量、造价、合同等方面的意见和看法。 承包人方面的信息包括:承包单位人员、设备、水、电、气等能源的动态信息;施工期气象的中长期趋势及同期历史数据,每天不同时段的动态信息;工程用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构配件等工程物资的进场、验收、使用等信息;项目经理部管理程序,质量、进度的控制措施,事故处理制度,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方案执行的情况,工序间交接制度,工地文明施工及安全措施等;施工合同执行情况,以及施工中国家和地方规范、规程、标准的应用;施工中发生的工程原始数据;工程索赔相关信息等。 监理形成的信息主要有:监理大纲,监理规划,监理细则,会议纪要,巡视记录,旁站记录,监理工程师的口头和书面指令,计量支付台账,原材料及构配件的抽样平行检测记录及台账,工序、分项、单位工程验收记录等。 二、工程信息的加工 建设工程信息的整理主要是把采集到的信息进行鉴别、选择、核对、合并、排序、更新、计算、汇总,从而生成不同形式的数据和报表,以提供给不同需要的各层次管理人员使用。信息整理是按照一定的科学规则和方法,通过对信息的外在特征和内容特征的描述和序化,实现无序信息向有序信息的转化。在进行信息整理时,首先要从甄别信息开始,一种信息是自己收集的,可靠度较高;而对承包人提供的信息就要从信息采集是否规范、采集手段是否可靠等方面考虑,进行选择、核对以及必要的汇总,对动态的数据及时更新。 其次对信息进行筛选,随着工程建设项目规模的日益大型化,信息量也日渐增多,在不同阶段,不同工程时期,决策者关注的信息内容都不同,如何从中筛选出准确的信息至关重要,按照筛选工作的原则:保障再现性、遵循依存关系、追求经济性,从组织、管理、技术、政策法规四个维度在工程信息资源中筛选出核心信息,使工程项目管理者能够抓住重点信息。筛选解决了信息分类的部分,按建设工程的目标可将信息划分为:投资管理信息、质量管理信息、进度管理信息、合同管理信息。将各种信息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分类,并建立起一定的分类系统和排列顺序,以便管理和使用信息。对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后,要建立信息数据的检索并存储。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广泛使用,选择适当的数据库软件对信息进行存储,如foxpro、access和excel等,信息检索与信息存储是不可分割的,信息检索是通过信息存储体系来实现的。 三、工程信息的开发利用 1、传递。对信息进行分类加工后,要及时以规定形式提供给需要使用数据和信息的部门,保证其在第一时间方便地得到所需要的一切信息,并确保不向非相关人员提供任何信息和数据。 2、分析。投资信息的分析是通过分析合同价组成,按照投资目标体系,结合已完工程量、付款申请表及工程量变化表和费用索赔表,对投资信息进行分析。质量信息的分析是按照质量控制流程、制度、方法,对质量抽样检查的数据进行质量控制的风险分析,对质量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形成报告,以便更好地进行质量监理。进度信息的分析是将项目实施情况和计划值或合同目标进行比较,找出差异,对结果进行分析,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并在后期工作中加以改进,使项目目标得以切实实现。合同信息分析是合同是一个项目的主灵魂,根据对合同的分析,了解责任方的权利和义务,并对合同变更、执行以及合同索赔进行动态跟踪,以便更好地指导项目建设 。 3、评价。投资评价是审查其是否符合投资的目的,是否偏离投资目标;质量评价是审查是否符合相关政策及规范标准,质量控制是否到位以及对后续质量控制的借鉴;进度评价是审查是否严格按施工总计划进行,及实际偏离计划的差异对总计划的影响;合同评价是审查是否严格按合同相关条款执行,以及合同变更对工程的影响。 4、利用。信息是管理决策的依据,管理决策是否及时准确,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就是信息提供得是否及时和信息是否充足和可靠。如只有业主得到监理工程师提供的关于承包人按合同要求完成了某一分项或者单位工程的施工信息后,才能做出支付款项的决定。信息还是协调参建各方关系的媒介,是协调各参建单位的关系,信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掌握足够、可靠的信息,才能借助于信息的媒介作用,协调好建设各方的关系,从而更好的促进工程建设。 四、对目前信息管理的建议 目前我国的工程建设日新月异,建设水平和规模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然而信息管理相对滞后。为提高工程信息管理水平,笔者认为应该在以下方面入手: 1、建立先进的工程信息管理模式。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模式,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程信息管理模式。 2、充分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以行业主管部门为主导,建立相对应的数据库,统一行业资料格式和计算机接口,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优势,形成全国统一的计算机管理模式。 3、培养工程信息管理人员。不仅要培养出专业工程信息管理人员,同时对参与工程建设的管理、技术人员都要进行相关的培训。 4、建立工程信息管理的规章制度。规定相关人员的信息管理职责,并形成对应的管理网络。最关键的是,从行业主管部门到承包人,要对工程信息管理充分重视,解决目前工程信息管理较为传统的模式向先进管理模式的转化,提高管理水平。 建设工程信息管理论文:浅议通信建设工程信息管理 摘 要:随着我国通信建设行业的发展,本文结合作者工作经验,对通信建设工程的信息管理与执行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供同行参考。 一、通信工程信息产生的对象 通信建设行业的信息主要是结合通信工程本身的特点,主要集中于通信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安全、合同、协调以及其它辅助信息,表现形式主要以语言、文字、图像为主,由于通信工程建设主要涉及到各合作方,所以信息产生和传递的对象主要是建设单位(运营商)、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相关单位,具体见下面的关系图: 通信工程比较常见的信息表达方式包括:会议、电子邮件、电话、书面文字表达方式等,最常见的内容包括: 1、建设单位的主要信息内容 工程招投标、任务指标、站点派单、敏感站点工程信息、工程例会、考核通报、各类数据报表统计、工程验收等相关信息。 2、设计单位的主要信息内容 设计勘察信息、图纸信息、投资信息、设计会审、设计变更信息等。 3、监理单位的主要信息 现场质量、进度、投资、安全管控措施、数据统计、工程验收信息以及其它相关信息。 4、施工单位的主要信息内容 与客户的沟通协调情况信息、外电报装信息、工程前期准备信息、人员安排信息、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质量、进度信息、工程完工后的工作量统计信息、工程验收信息等。 二、通信工程信息的特点 1、信息的真实性 保持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有20%的衰减度,做为信息的收集者、传递者、处理者和决策者,一定要拿到第一手的现场资料信息,查阅邮件时一定要查看原始信息,避免信息的多次传递。 2、信息的系统性 信息是连续性、全面性的,在收集、传递、处理工程中的信息时,不能片面的使用信息,要保持信息的完整性。要全面掌握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安全方面的信息。 3、信息的时效性 工程中信息是不断产生、动态变化的,我们在收集、传递、处理信息时要保持信息的及时性和连贯性,从而保证信息的有效性,另外,在信息的处理过程中,当天的信息一定要形成闭环。 4、信息的不完全性 由于信息的收集、传递和处理受到时间、空间的局限性以及本身的信息衰减等各方面客观因素影响,信息到达决策者手中时总是不完全的,做为决策者要抓住信息内容的关键,避开局限性做出判断。 5、信息的层次性 由于信息的收集、传递和处理受到时间、空间的局限性以及本身的信息衰减等各方面客观因素影响,信息到达决策者手中时总是不完全的,做为决策者要抓住信息内容的关键,避开局限性做出判断。 a 作业级 主要指施工队层面,如现场人员分工、照图施工等方面信息。 b管理级 项目部层面,如工程例会,人员安排、车辆调度等方面信息。 c决策级 部门以上层面:如招投标信息、重大质量、安全责任事故等。 三、通信工程信息的处理流程 信息的流程如下: 1、信息的收集 1) 工程招投标阶段 a 建设单位:主要以收集工程年度规模、投资以及招标技术评分点以及其它要求,考核指标、工作量分配方法,参选单位信息为主。 b 公司内部:主要以收集公司市场部投标安排,人力资源部对项目部的人员安排信息,施工队的资质、人员、车辆信息为主。 2)工程派单阶段 a 建设单位:主要是了解本次站点分配的基本量、浮动量,以及完工指标;了解本次任务分配中合作单位的信息,重点是选点单位、施工单位信息。 3)物业协调阶段 a 建设单位:主要是了解业主的基本信息,了解机房、传输、无线、室分等配套设施的基本信息,了解选点协调的进度信息。 4)设计勘察阶段 a 建设单位:勘察计划安排(人员、车辆、时间、地点),勘察现场要求,其它配套专业勘察信息。 b 公司内部:设计的信源、覆盖方式,设计指标要求。 5)设计会审阶段 a 设计单位:了解方案设计进度和会审情况,了解该站点的投资金额,网优系统下载确定的设计方案,存档,收集会审纪要、设计批复。 5)工程施工阶段 a 建设单位:对该站点的特殊要求,工程例会通知及会议纪要。 b 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计划,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收集质量、进度、材料、工作量以及现场存 在问题的信息,按ISO2009要求收集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文档,按时填写日报、周报、月报。 c 监理单位: 收集现场监理人员工作情况信息,收集各类报表信息,重点收集现场监理安检、质量、进度、投资面的信息和问题。 6)硬件完工阶段 a 建设单位:对该站点的巡检信息。 b 施工单位:该站点工作量表,质量自检报告,剩余材料统计表。 c 监理单位: 现场监理资料,工作量确认表,工程变更申请。 7)测试阶段 a 测试单位:收集测试情况记录。 8)初验阶段 a 建设单位:收集单项合同,准备验收清单,签发初验报告。 b 公司内部:起草单项合同,准备验收清单,准备验收文件,准备验收人员、车辆、仪表安排。 8)转资阶段 a 建设单位:收集转资清单,收集资产条形码。 8)初验阶段 a 建设单位:收集单项合同,准备验收清单,签发初验报告。 b 公司内部:起草单项合同,准备验收清单,准备验收文件,准备验收人员、车辆、仪表安排。 9)转资阶段 a 监理单位:准备终验清单,准备终验文件,准备验收人员、车辆、仪表安排。 b 公司内部:准备终验清单,准备终验文件,准备验收人员、车辆、仪表安排。 c 建设单位: 收集启动会信息 ,收集终验报告,记录现场验收遗留问题。 2、工程建设项目信息的加工 在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之前,要确认信息的来源对象、紧急程度、信息传递的对象、信息的可靠程序、信息的数据内容以及信息传递采用的介质,然后对其进行加工。 a信息的来源对象 按信息来源对象可以分为: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选点单位,施工队。 b信息的紧急程度 根据处理时间期限,信息可以分为普通、紧急、非常紧急几种情况。 c 信息的传递对象 信息在加工后,传递给不同的处理层面,如传递给建设单位的、设计单位的、公司内部的、施工单位的,还可以细分为给公司领导层面的、部门经理层面的、项目经理层面的、执行层面的等等。 d 信息来源的可靠程度 信息的来源大概可分为精确、一般、较低几种类型。 e 信息的数据内容 对于通信工程进度信息来讲,大致可以分为进度信息、质量信息、造价信息、安全信息、协调信息以及其它方面的辅助信息等。 f 信息的传递介质 信息传递的介质可分为:电话形式、电子邮件形式、书面形式、面对面对话形式等。 3、信息的传递 信息在进行传递之前,要考虑到信息的使用目的、周期、频率,信息涉及到的范围、保密性,信息传递所使用的介质等情况,信息传递后要给予确认,是否完全、准确、及时到达信息的处理者手中。 4、信息的处理 信息在处理之前首先要对信息的情况内容及要求分析,然后再决定以何种形式对信息内容进行宣贯、执行、处理,完成后还必须对处理情况给予反馈,形成闭循环。 5、信息的检索 通信工程信息种类繁多,需要做存档处理的信息,如日报、周报、设计文件、竣工文件等,需要对文件设置检索,检索的设置可以根据处理权限、方法要求、查找要求进行设置。 a 权限要求:允许检索的范围、检索的等级划分、密码的管理。 b 方法要求: 检索的信息和数据能否及时、快速提供,实现手段。 c 查找要求: 输出形式、能否根据关键字实现智能检索。 检索即要建立信息库分级的管理制度。 6、信息的存档 信息存档要求如下: a 命名方式:类别+工程代号+开工年月,HTJ080206中HT代表合同,J代表监理,08为工程代号,1106代表2011年6月份。 b 存档期限:项目部每月对信息进行一次归档,公司以年度为限进行归档。 c 电子文档要进行备份,书面文档必须是第一手的资料,并有责任人签字。 总之,通信工程的信息量大、涉及面广,处理过程繁琐,以上就是我对通信行业范围内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过程的一些经验和方法,希望能给大家在实际工作中带来一定的帮助。 建设工程信息管理论文: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教学探索 一、引言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工程规模的日益扩大,专业分包单位的增多,施工项目管理中的信息量会相应大量增加。为了提高信息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必须依靠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而国内为建筑业培养复合型项目管理人才的教学研究起步较晚,教学方式普遍缺乏创新,教学内容偏重系统理论学习,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和项目管理知识的交叉教学内容严重缺失。因此,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教学指导思想,从素质教育入手开展《工程建设信息管理》教学势在必行。 二、实验指导思想 建构主义是一种在认知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特学习观,构建主义倡导:学习不应被看成是对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生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原有所学知识意义上的建构活动。换言之,基于建构主义的实验教学思想重在倡导学生在依据现实工作需要所创设的一定情境下,借助已学理论知识、实习经验和团队成员(包括教师、小组同学等)的帮助,主动探索、积极交流并相互协作,从而获得崭新知识架构的一系列学习过程。考虑到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特点和当代大学生强烈渴望社会实践的心态,为突破以往局限于课本的教学模式,教学将依据构建主义学习环境中的 “情境”、 “会话(沟通)”、“协作”和“意义构建”四大要素展开设计,把团队合作学习作为教学改革的主要策略。 1、教师引导,营造“情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创设情境视为“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指导教师的首要责任是:根据工程管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建设工作需要,创设目前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信息管理过程中的各种情境,让学生意识到构建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急迫性和重要性。 2、借助项目信息门户技术,实现“会话”。“会话”是沟通的实质,协作的前提。实验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师要随时协调、指导之外,更要求学生自行组建团队,借助项目信息门户技术和所学知识对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活动展开合作,交流彼此观点,通过团队共同努力来实现项目信息协同管理平台构建。 3、学生自主开展“协作”,“意义建构”。学生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在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上起到了关键作用。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相互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融入到建设项目信息管理的真实环境中,根据自身构建的认知框架和实践经验来获取新知识。 三、实验平台 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是指在施工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各种数据、表格、图纸、文字、音像资料等与项目相关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储存、传递与应用的全程管理。丁士昭指出,集成管理信息平台必须具备以下三大核心功能:文档(数据)管理、工作流管理、协同工作。所以,为确保项目信息管理工作顺利进行,首先实验平台应至少满足上述要求;其次应考察实验平台是否适应构建主义下团队合作的教学模式;最后实验平台的各项功能应益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和实际操作,软件应用程序不能过于复杂。参照上述选取标准,以项目信息门户技术为核心搭建起来的协同管理平台符合本次实验平台要求。 1、项目信息门户技术。自20世纪九十年代末,项目信息门户(简称PIP)技术开始为我国工程项目管理领域所熟悉。项目信息门户是在项目实施全过程中对项目参与各方产生的信息进行集中式存储和管理的基础上,以项目为中心对项目信息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为项目参与各方在网络平台上提供个性化的用户界面和用户权限设置,为项目各参与方提供项目信息共享、信息交流和协同工作的环境,并为项目参与各方在Internet上提供获取个性化项目信息的单一入口。作为支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一项核心技术,PIP主要提供项目文档(数据)管理、项目信息交流、项目协同工作及工作流程管理四方面基本功能。 2、SPS实验平台。构建项目信息协同管理平台的综合实验是一个针对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的实验,它让学生从相对容易掌握的PIP技术应用学起,培养学生协同管理能力。由浅入深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逐步掌握建设项目信息管理平台的全过程。 通过比较,由微软公司开发的PIP软件(简称SPS)被选定为此次实验平台。SPS技术是微软公司提供的集文档管理、信息检索与共享和协同工作功能于一身的个性化PIP解决方案,它利用单点登录和企业应用程序集成功能,以及灵活的部署选项和管理工具,将来自不同系统的信息集成到一个智能门户站点中,使得端到端的合作更为容易,实现了个人、团队和信息的无缝整合、组织和搜索。SPS具备共享性、协同性、集成性、灵活性、安全性等多重特点。利用SPS门户网站还能大大减少建筑企业管理费用,因为它无需支付任何使用费。在当前流行的windows2000+officeXP系统环境下,接入互联网的任意一家企业都可以随时从微软公司的官方网站上免费下载SPS软件包。 四、实验意义 在建构主义团队合作的教学方式下,应用SPS技术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协同管理平台的实验意义在于:深化学生对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知识体系的理解与应用;指导学生熟练应用项目信息门户技术,自主创建项目信息协同管理系统平台,全面了解信息管理流程;提高学生的沟通、组织与协调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鼓励学生借助互联网信息交流平台开展广泛而深入的专业探讨。另外,试图通过实践教学活动,为利用项目信息门户技术实现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的构想提供可行条件;摒弃传统信息交流的“纸质”媒介,采用网络协作技术建立联机协同管理工作平台,将信息管理流程由过去的单向直线式传播转变为连锁交互式网络传导,提高信息传输准确性与时效性,实现信息资源多方共享,达到降低管理费用的目的。 五、实验内容 实验设计从实用性角度出发,设计内容主要针对的是工程项目信息管理团队内、外的信息沟通与管理活动。首先,以项目管理单元为考核对象,对学生随机分组,根据项目信息门户四大基本功能进行任务分配,这样做是为了保证每位同学都能分配到学习任务,从而有效避免“搭便车”现象;然后,各小组内部自行划分岗位职责,设定权限;接着以案例考核形式,要求学生根据具体工程项目信息,自行拟定项目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方案;最后,团队自主设计并创建信息协同管理平台,实现项目管理团队协同管理目标,由指导教师对完成情况进行考评。(表1) 六、结论 尽管信息化建设的管理理念已逐步得到国内建筑行业的重视,但有关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教学研究才刚刚起步。为适应社会需求,提高专业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与实际更加切合,我们还需要不懈地探索与实践。 1、该实验对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要求较高。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强调学生要在已有的知识体系上探索新知,因而参与实验操作的学生必须具备全面而扎实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知识基础。 2、指导教师在编写实验任务计划书时,其内容既要贴近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现状,又要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实际接收能力。这要求指导教师充分把握学生的平均认知水平,力图使实验教学深度与教学目标相匹配。 3、受教学时间限制,实验内容仅涉及项目经理制下管理团队内、外部的信息协同管理活动,未扩展至其他应用领域。实际上,工程项目管理包含多个目标控制环节,信息量巨大,不同职能部门都急需实现信息化协同管理,以满足目前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发展需要。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建设工程信息管理论文: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与应用实践探微 摘要: 建筑工程的造价信息,能够有效的展示出建筑工程的合理性。对建筑工程造价信息的管理工作,则应该结合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高效发展。本文阐述了工程造价信息的重要性以及工程造价信息的分类,并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工程造价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建设,以期促进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 建筑工程;工程造价信息管理; 应用实践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行业也得到了空前繁荣的发展机遇。 因此人们也加强了对建筑工程造价的重视程度,而在建筑工程造价中,许多工作的开展都依赖于对工程造价信息的掌握。只有建立有效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平台,才能为建筑工程造价提供数据支持,并促进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 1 建筑工程造价信息的概述 1.1 工程造价信息 工程造价对工程承包市场和发包市场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以及调节作用。通过工程造价,政府部门可了解到我国当前工程建设市场的现状与动态,并且对工程造价进行一定的预测,而决定了政府的相关政策。而工程造价的制定,则是由许多工程造价信息组合而成。可以说,工程造价信息是工程造价制定、决策、管理、修订、评估、审核等工作的基础。 1.2 分类 工程造价信息可分类为工程造价指数、价格信息、已完工程信息三大类。 ①工程造价指数:包括了建筑项目造价指数、单项工程造价指数、单项价格指数、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指数、设备工器具价格指数等。工程造价指数是对原始数据的加工而得,反映了一定时期的价格变化以及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并作为工程造价的调整依据。②价格信息:包括了建筑材料、装修材料、安装材料等各种材料的价格,以及施工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各种人员的工资,还有施工中相关机械的使用成本等,都属于工程造价信息中的价格信息,价格信息多为初级的数据信息。③已完工程信息:即已经完成的工程中所包含的大量造价信息。已完工程信息能够为在建工程或者拟建工程的造价调整提供参考依据,并且对已完工程信息的对比分析,也可对拟建工程的造价做一定的预测。 1.3 工程造价信息管理 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即收集、处理、加工、存储、分析、、反馈整个工程造价信息的全部过程。并且,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当前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也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技术,实现了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的虚拟化、网络化。甚至,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招标、投标等。另外,通过网络化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也解决了工程造价信息的采集、加工、困难等问题。 2 构建“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平台”模型 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等,构件统一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平台。对不同地区的工程造价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并实现信息的共享,提高工程造价信息的服务效率,以及降低社会的成本。 2.1 信息查询功能 由于工程造价信息较为复杂和庞大,因此,当需要对某一类或者某一个信息进行查找时,则增加了用户的操作难度。因此在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平台中,必须采用先进的检索技术,实现有效的信息查询功能。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平台的信息查询功能必须包括:①查询:为用户提供查询手段,并且支持对不同类型的查询;②描述:将用户的查询以及数据库的内容进行抽象的描述;③匹配:对数据库内容与查询材料的内容进行分析,以确定二者内容是否一致;④提取:将数据库中满足检索条件的内容提取出来;⑤验证:确定检索用户对检索结果的满意度;⑥用户接口:给用户提供检索结果,并让用户自行判断结果是否符合检索条件。 2.2 信息功能 信息功能主要针对于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平台的内部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可将相关的工程造价信息于平台,让其他人能够查询和使用。但在管理人员工程造价信息的过程中,必须对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在文本数据库中,可对不同工程造价信息的工程类型、工程地点、工程起止时间、工程规模等不同的元素进行进行简单的说明并分类储存和管理。而在查询检索的过程中,则能根据相关的分类而查找到目标的工程造价信息。而工程造价的文本信息,就需要人工查询并录入数据库中。也可以通过编写程序的方式进行自动提取文本信息,但在系统提取的文本信息中,存在一定的差异化。 2.3 决策支持功能 通过相关的方法和模型对工程造价信息平台的原始数据进行一定的加工、分析、汇总等,并最终得出一定的工程造价预测信息,而为决策提供一定的数据依据和支持。能够有效的提高决策的合理性、科学性、准确性,进而为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 2.4 平台管理功能 管理人员对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平台的主要管理功能包括:①数据库维护;②基础数据录入;③平台模型维护;④用户的管理。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平台必须保证对管理人员的基础功能,才能保障平台信息的完善性,以及平台运行的顺畅。 3 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的前提 3.1 建设基础设施 只有把基础设施的软硬件都建设好了,才能更有效地支持工程造价信息的开发以及平台的建设。而要实现工程造价信息的传输和交换,就必须建立工程造价信息网络,工程造价信息网络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内容。所以,就必须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的局域网,并普及计算机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的应用。 3.2 工程造价信息资源的建设 传统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如果内容过多,就会造成管理的吃力,以及使用的不方便,所以非常有必要加强对工程造价信息资源的建设。只有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的数据库,对工程造价信息进行合理的归档管理,并且进行更丰富的分类,实现数字化管理,才能有效地提高工程造价信息的作用和使用效率。 3.3 应用系统的建设 加大工程造价信息应用的开发力度,促使应用系统能够更加的通用和兼容,以适应政务网与互联网的工程造价信息网站的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必须满足文档一体化。 3.4 标准化的建设 在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做到对每一个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的工作流程都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的明确规定。才能对工程造价信息的管理中不容易出现差错,提升了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准确性。 3.5 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 在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中,对安全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而在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工程造价信息的电子化无疑也为工程造价信息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也就尤为重要了,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内容有:①建立工程造价信息安全保障体系;②完善安全管理机制;③提高对工程造价信息的安全意识。 3.6 人才的建设 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效率和结果,所以提高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人员素质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而在人才的建设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对工程造价信息从业人员培训,使工作人员对新的技术、设备和方法能够熟练的掌握和应用。②普及信息技术的知识,让人们了解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4 对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的相关建议 4.1 健全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的体系 工程造价信息资源管理平台在为用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应以用户为中心,建立统一的标准。在版面设计、功能定位、需求分析等方面实现标准化管理,以实现对冶金信息资源的共享,以及集中化管理。并且,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保障知识产权,以及用户的隐私等。进而为工程造价信息资源管理平台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①明确管理的机制,贯彻执行《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并且持续的完善运行机制,对各部门、各地方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进行联动机制的建立,以实现对电子文件的全程监管。②加强对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的过程中的调度能力,才能形成各地方、各部门统一的工作体系。③完善相关的制度,对整体工作进行细分,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上,才能划分责任制,规范工作的每一个细节。④建立激励机制,促进员工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档案信息化的实施和发展。⑤完善法律法规,保证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执法。 4.2 工程造价信息数字化和资源共享 ①合理的工作计划,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检查,才能确保工程造价信息数字化工作的顺利实施与开展;②满足用户需求,并建立完整的数字化目录;③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统一的构建,以实现信息共享。 4.3 建立数据库 建立统一、完善的工程造价信息资源的数据库,通过数据库实现对工程造价信息资源的集中化管理,不仅能够保证信息的多样性和完整性,还能降低信息管理的成本,促进冶金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4.4 开发工程造价信息资源的检索服务 提供便捷式的检索服务,能够有效地提高工程造价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开发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平台的检索服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分类清晰:对工程造价信息的文件进行明确的分类,以提升检索的准确性;②检索途径的多元化:包括模糊搜索模式、简单搜索模式、高级搜索模式等,以保证检索结果的全面性;③对工程造价信息资源进行严格的筛选,对不宜公开的信息作加密处理。 4.5 健全技术的支持 ①完善基础建设,加大对技术的投入;②采用外包的方式建设系统,借助专业的技术。 4.6 创新服务 ①工程造价信息的远程查阅,对无需保密的信息,在网站上,以方便人们的查阅;②对资源进行整合,并完善信息资源;③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再对其提供远程查阅的服务。 5 案例 网络环境下工程造价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建设极大的促进了工程进展,提高了工程信息管理效率(相对以前有23%左右提升),节省了大量人力(相对以前减少5%左右人力)物力资源(相对以前节省2%左右物力资源),为工程早日完工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6 结语 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应结合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平台。并加强对其的资金投入以及技术支持,才能促进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并提升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工作的效率。但在现阶段,网络环境下工程造价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建设等,都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及不足。只有建立统一的数据库,以及制定规范化的统一标准。并且开发多元的工程造价信息资源检索服务,提升检阅、查看工程造价信息的便利性,进而使工程造价信息资源能够被更有效的利用,才能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建设工程信息管理论文:建设工程检测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探讨 摘 要:本文通过对某市建设工程检测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进行分析及其应用的探讨,说明了系统的功能、特点及其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建设工程;检测;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应用;探讨 一、引 言 检测是验证和保障建设工程质量的主要方法。近年来,随着检测机构数量的增加及有制形式的改革,建设工程的检测工作质量一直处于一个不正常的情况,检测市场恶性竞争,检测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违规检测、出具虚假报告等情况时有发生。检测质量的“ 不稳定 ” 为工程质量埋下隐患。因此,采取措施加强检测管理,加大对检测工作质量的监控,改善检测行业现状变得刻不容缓。为了加强检测行业管理,提高检测工作质量,某市建设工程检测行业协会根据行业发展、行业自律的需要和市建交委领导的要求,建立并完善了该市建设工程检测信息管理系统,下面我们简称检测信息管理系统。 二、分析系统建设的背景 在建设工程检测行业推行检测信息管理系统是行业发展的需要和必然趋势。 1、 建设检测信息管理系统是行业诚信建设、提升检测工作质量的需要 检测信息管理系统使用信息化技术,能够对检测过程全方位进行管理与监控:通过检测数据自动采集及自动控制检测,保证数据准确;通过监控数据修改,减少并打击作假;提供防伪报告查询,打击虚假报告。 检测信息系统的应用及实施能够促进在行业内创建公平的竞争环境,为行业诚信建设、提升检测工作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2、建设检测信息管理系统是服务工程质量监管的需要 由于工程现场隐瞒检测不合格结果,工程质量监督部门难以及时获取工程实际检测信息,这种“信息不对称”常期困扰着工程质量监督部门。检测信息管理系统能够为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管提供重要依据,能够及时、准确的收集检测信息,实现数据共享,便于工程质量监督部门了解工程检测信息,有针对性的开展工程质量监督工作。 3、建设检测信息管理系统是制定行业规划及发展策略的需要 检测行业的发展需要借助信息系统提供全面的检测信息及数据,依据全面、准确的数据分析行业发展规律,预测行业发展趋势,制定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三、系统建设概况 1、建设目标 该市建设工程检测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目标是建成“行业级”的信息管理平台,通过系统规范行业运作,提高检测质量,加强行业监管。经过近10年的建设工作,目前检测信息管理系统已在本市建设工程检测工作中全面应用,并成为检测机构、企业内部实验室日常检测工作及政府主管部门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2、系统功能示意图 检测信息管理系统使用者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检测机构等建设工程参与各方,应用范围覆盖了从行业基础数据管理、检测过程自动控制、数据自动采集、检测数据统计分析及费用结算的检测全过程管理。 3、系统特点与作用 检测信息管理系统以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对检测过程进行全方位管理与监控,有助于规范行业运作,提高检测机构的工作效率及管理能力,加强政府主管部门对行业内的监管力度。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项目范围广。不仅包括房屋与市政公共设施建设检测项目,还融入了公路工程、水运工 程、水利工程、民防工程、园林绿化工程等专业的检测项目;不仅包括结构材料、装饰材料、 节能材料、门窗与幕墙、公路材料 、安全标志、园林土壤等材料检测,还包括基坑监测、地基基础 、主体结构、钢结构无损、节能现场、住宅套内质量 、室内环境 、沉降观测等现场检测 。 (2) 融入管理要求,既体现主管部门对行业管理的要求,又体现使用单位对功能的要求,对检测机构而言,检测信息管理系统同时也是其企业的资源管理系统 ( E R P) 。 (3)引入伺服控制技术,实现自动控制检测。检测信息系统实现对伺服试验设备的控制,根据样品特性自动设置加荷速度,实现全自动控制检测,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为操作干扰,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无误。 (4)实现检测样品唯一性标识管理。系统借助R F I D及物联网技术,对检测样品进行唯一性标识,做到样品信息现场与实验室共享,实现了对检测样品的智能化识别、跟踪、监控和管理 。 四、系统建设及应用体会 该市建设工程检测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并不是一下就能完成的,而是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不断深入与完善的过程。自2 0 0 3 年以来,系统经过了多次改版,系统功能不断完善,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在行业内的应用也不断深入。回顾 系 统 的 建 设 及 应 用 过 程 , 我 们 认 为要建设一套完整的、满足行业发展需要的建设工程检测信息管理系统,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 (1)以统一检测软件为基础 。 统一检测软件是建设检测信息管理系统的前提与基础。如果检测单位自行开发或选择多种检测软件,没有统一的数据结构支持,自动化采集就难以实现,行业内统一应用的检测信息管 理系统也无法进行开发与应用。统一的检测软件不仅仅是检测单位实际运的辅助工具,也是检测监管的一种有效“ 手段 ”。统一的检测软件既要体现用户需求,更要体现主管部门的意志;要求检测机构、企业内部试验室使用统一开发的检测管理软件,这是对检测机构、企业内部试验室的检测行为进行监管的有效途径。 (2)集成化自动采集及自动控制检测。统一的检测软件应该全面“ 接 管 ”检测数据,实现其自动采集及自动控制检测。检测机构获取自动采集数据,不能依靠设备生产企业提供的软件,不能通过中间文件(或数据库)交互数据,应该使用统一的检测软件直接获取自动采集数据,做到数据不落地。 (3) 合同登记与检测软件无缝对接,从检测流程源头进行规范管理。检测信息管理系统将工程项目检测合同纳入系统管理的范围,要求建设单位、检测机构按照规定的流程在系统中对合同进备案登记,并实现合同登记与检测软件功能对接,在实际检测过程中以合同为依据开展检测工作,例如,未经合同登记的工程不能接受委托、检测合同未包括的项目也不能接受委托,从检测流程的源头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与规范管理 。合同登记与检测软件无缝对接,通过检测软件促进合同登记工作开展,通过合同登记规范检测委托信息的填写,便于单位工程的精确统计 。 (4) 检测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与推广离不开工程质量监督部门的支持 。没有工程质量监督部门的参与、支持,系统就达不到应用及行业监管的目的。同时,检测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与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开展也是相辅相承、相互促进的:一方面,检测信 息管理系统为工程质量监督部门提供详尽的检测信息,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可以通过该系统及时准确地了解所监督工程的检测状况,获取检测不合格信息并进行及时处理,将工程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质量监督部门对检测信息系统的应用也带动了检测单位等工程参与各方应用系统,促进了系统在行业内的推广应用工作。 五、结 语 检测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及应用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系统的推广应用是检测行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与趋势。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将不断完善系统功能,这样就可以使系统在行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建设工程信息管理论文:信息管理在建设工程监理中的运用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工程的监理信息管理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但是,目前信息管理在建设工程监理中应用的时候却存在则会很多的问题,因此,本文就我国监理行业的状况、建设工程监理目标控制和应用策略及工程监理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关键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信息管理;建设工程监理;运用 引言 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信息时代也随之而来。监理的信息管理对整个建设工程来说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该工作的开展是以工程的设计方案、工程的施工进度、投资情况等为基本性材料的。做好信息管理工作不仅能够确保工程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还能够直接的反映出监理的实效,监理信息管理涉及到信息的收集、信息传输、信息贮存、信息加工等各个环节,而对各个环节的管理进行提高对建设施工监理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监理行业的状况 (一)错误的监理位置定位 现阶段,社会各界对于工程监理的认识有一定的分歧,对于监理应处的位置方面,认为监理属于独立的第三方,也有人认为属于业主方的代表或代表着政府机构。对于中小城市的监理机构而言,根本无法实现独立进行工程管理。当理论和实际存在不协调的习惯时,应选择建设方和施工单位之间的倾向性。若监理机构无法对建设方相依靠实施工作开展时,施工单位则会成为监理方的领导机构,对工程质量的施工计划与认可所听从。作为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以企业的身份出现对原有政府形式的质量监管权所代替,在一些中小城市中对质量监理的意识仍相对薄弱,导致管理人员的身威得以树立。 (二)监理安全责任的扩大化 监理单位对安全生产责任的承担与承担责任的大小成为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很多地方对“监理安全细则”、“监理操作规程”进行制定,在不同程度上扩大了监理的责任。只要监理对方案进行审核过又产生问题,则应对监理企业进行严格的行政处罚。在2006年新政策出台之后,又将监理方面所承担的安全责任向刑法中扩大,必定导致监理工程师在对安全方案进行审核时,无限制的要求承包商应对安全系数进行提升,而忽略安全成本,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产生影响。 总之,存在的最为关键的问题则是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技术服务与中小城市落后的施工工艺水平和粗俗野蛮的建筑市场的文化氛围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二、建设工程监理目标控制和应用策略 (一)明确施工监理工作意义及重要性 参建各方之所以忽视施工监理的重要性主要是对监理师缺乏认识,对监理人员在项目中所担任的角色认识模糊。项目法人认为自己“雇佣”了监理单位,监理人员应该为自己谋取利益,必须按照自己的要求来工作;施工单位也同样认为施工监理是项目法人的代表,是为项目法人服务的,并不认为施工监理是独立的第三方;政府质量监督部门认为项目工程既然已经有了施工监理,工程质量监督就是监理单位的责任。错误理解为已经有相关单位替代了自己的职责,从而忽视了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由于各方对监理单位的错误认识,致使监理人员在协调各方关系时不顺畅,监理人员的决策不能得到有效落实。如果工程项目出现质量问题,这种模糊的责任认知会导致互相推卸责任状况的发生。监理单位是独立的第三方,监理人员的主要任务是协调工程建设中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使参建各方获得合理的回报。监理人员依托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和相关项目建设文件,对工程建设进行协调管理,不能取代参建任何一方的职责。 (二)保障监理企业市场主体地位 目前,市场上许多监理服务企业是依附于科研所、高等院校及相关协会而建,这些企事业单位以行政管理的手段控制着企业的运营。监理企业缺乏市场竞争主体和法人实体地位,没有自主经营的权利,不能够自负盈亏,企业支出需由母体审核批复,企业收益全部无偿上缴。这样的企业不能够实现自我积累,很难获得自身发展,始终受母体羁绊而处于浅层次、低水平的局面。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制约企事业单位对其自营企业的控制作用,增强监理企业的独立性,保障其市场主体地位。 (三)投资控制任务 设计阶段监理工程师投资控制的主要工作,包括对建设工程总投资进行论证,确认其可行性;组织设计方案竞赛或设计招标,协助业主确定对投资控制有利的设计方案;伴随着设计各阶段的成果输出制定建设工程投资目标划分系统,为本阶段和后续阶段投资控制提供依据;在保障设计质量的前提下,协助设计单位开展限额设计工作;编制本阶段资金使用计划,并进行付款控制;审查工程概算、预算,在保障建设工程具有安全可靠性、适用性基础上,概算不超沽算,预算不超概算;进行设计挖潜,节约投资;对设计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论证,寻求一次性投资少而全寿命经济性好的设计方案等。 三、工程监理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关键技术 (一)质量控制 监理工作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质量的控制,是由于建设工程的特殊性决定的。控制工程质量的内容较多,包括进场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施工过程分部分项工程质量、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和工程质量缺陷等方面。在对建设工程质量进行控制时,涉及到周、月施工质量记录报告;当期施工质量问题、缺陷和处理措施、处理结果情况报告;工程质量评定结果;材料检验情况与结果等工作,因此需要以流程图的形式表述监理质量控制相关工作。 建设工程可以作为一个信息过程来处理任何一道工序,与之对应的没一个过程都包括输出、输入和转换三个步骤。在进行建设工程质量控制时,应采用过程的方法来保证工序的质量,从而最大化的实现监理目标。 (二)进度控制 监理单位进行进度控制,主要目的是保证工程项目能再计划内完成交付并且安全使用,由于进度具备动态连续的特点,所以监理人员必须要熟悉动态控制,在施工中需要不断检查并且要把现场施工情况与计划进行有效的比较,如果遇到偏差情况必须分析其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对于无法维持原计划工期的情况则通过调整原进度计划来实行。 (三)投资控制 在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监理单位对投资控制主要是针对计量与支付、变更与索赔等引起的资金变化进行控制。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控制建设工程的重要手段是审查施工单位的进度款(包括单价、工程量的审核),因此监理工程师必须了解合同文本,尤其是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和技术规范的内容。 结束语 监理信息管理工作开展的情况中最为重要的是将信息传递到最终开展工作的人手中,也就是将信息传递到监理工程师的手中。现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也被更多的监理工程企业认识到,并且也在不断的寻求着能够改善的措施。要想破解信息管理手段落后、信息管理应用不足这两个问题,应该从建立完善信息管理系统的组织架构、开发和引进建设工程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建立建设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硬件平台三个方面来解决。但是建设工程是比较复杂的,所以保持监理信息管理的有效性,对建设工程的监理工作做到严格的把控,提高整个监理的质量,对监理信息管理工作的改进也应该是不断发展的,随时发现问题随进进行改进。
1以计算机系统为核心的电子信息系统为项目管理提供电子平台支持 计算机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是现代电子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两个方面。以网络计算机为核心、结合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和终端计算机组成电子信息平台,可以组建起工程项目的基本管理系统。下面我们用图表的形式总结电子信息平台在工程项目管理上的应用。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引入电子信息平台系统,可以从员工基本信息管理、部门基本信息管理、工程基本信息管理、文件基本信息管理、文件流转信息管理、单位基本信息管理、数据库基本信息管理等七个方面实现工程项目的在线集中管理。 1.1员工基本信息管理 我们知道,一个大型的工程项目,参与的人员众多,人员结构也比较复杂,主要有项目经理、工程师、施工人员、采购人员、财务会计、监理等等,要对这些人员进行统一管理,没有先进的信息系统的支持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借助电子信息平台,可以在平台上对员工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部门、职务等进行录入,管理人员在分派任务时只需要打开平台,就可了解员工的基本情况,从而省去了众多中间环节,节省了时间,提升了效率。 1.2部门基本信息管理 部门基本信息管理主要包括部门人员管理和部门事务管理。部门人员管理除了员工的基本信息外,还包括与所属部门工作性质相关的员工的职务,部门排名以及出勤率等。部门事务管理可以将部门的工作任务进行细分,然后下发到各个岗位,各个岗位的负责人要做好工作记录,把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完成情况以日报、周报、月报等形式上传到系统,方便部门管理人员实时掌握部门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 1.3工程基本信息管理 工程基本信息管理主要包括对工程机械的管理、建筑材料的管理以及项目人员的管理。这也是工程项目的主体部分。把工程中所用到的机械的全部信息记录到电子信息系统,包括车辆的种类、车辆的油耗、工作时长等等,通过对各种数据进行统计和计算,可以评估机械的工作效率,方便对车辆进行及时维护和保养。在系统中录入建筑材料的到货日期、数量、接收人以及领料人、领料时间、领料数量可以实现对工程物料的全程跟踪。并且在库存物料不足时,还可以提醒仓库管理人员及时补充库存。一个大型的工程往往是由许多子项目组成的。我们还可以把子项目中的人员情况录入系统,随时掌握子项目运作情况,实现对子项目的远程管理。 1.4文件基本信息管理 软件操作人员在实际使用软件的过程中,会留下许多过程文件,这些过程文件有些具有时效性,对于过时的文件,我们可以在线删除,对于有价值的文件,可以储存到数据库,方便在线查询。 1.5文件流转信息管理 在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上,好多文件还处在手工录入的阶段,并且文件的报批手续复杂。借助电子平台系统,可以录入各种图纸和文件信息,可以实现文件信息的在线查询、文件的流转、文件的线上报批等。这种流转方式不仅便利快捷,还节省了人力,简化了手续,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1.6单位基本信息管理 单位的基本信息如单位的名称、营业额、法人等情况可能会有变更,这些信息都可以在线上平台进行修改。并且当工程项目中出现人员变动,系统操作人员发生改变时,可以重新设置系统操作员,并更换用户名和密码。系统上也可以设置每个部门的操作权限。 1.7数据库基本信息管理 电子信息平台的强大功能是由系统的数据库支撑的。在对工程项目的在线管理中,我们录入的每个信息都会经过系统的筛选、处理、识别最后进入系统的数据库。在对工程项目实施管理的过程中,经过我们对办公软件的操作,各种信息便会从数据库中提取出来。数据库储存的信息数量大、精度高、查询方便。总之,在工程管理上引入电子信息系统,可以对工程项目实行集中化管理,将工程项目中的所有人员都纳入到统一的电子平台之上,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都可以通过平台上的办公软件进行操作。电子信息平台实现了信息的透明度,方便监督部门对工程进度的了解。工程材料、工程机械的使用情况经过电子平台的精确统计,也有利于对工程成本进行核算。 2计算机辅助技术等各项现代电子技术的应用为工程项目的生产和施工提供强大的装备支持 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两种计算机辅助技术,即: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2.1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各种图纸的绘制,图纸的绘制对工程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制图软件应用到工程项目领域,能极大地简化制图过程,优化图纸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体现在各种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运用上。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简称CAD)实质上是一种制图软件。它可以对实物进行模拟制作图形,并通过计算机软件的数据处理对图形进行编辑,与传统的手工制图相比,它省去了制图人员繁琐的计算过程,计算过程可以用计算机相关程序自动进行。并且传统图纸上的二维图形变为计算机模拟状态下的三维虚拟实体,图形的质量大大提高。计算机技术的精确性也提高了图形的绘制成功率。就算需要修改,利用计算机软件也可以轻易实现。简化了过去制图时反复的计算和修改过程。 2.2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简称CAM)是指通过计算机的数值控制对生产设备进行管理,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计算机辅助制造可以与计算机辅助设计实现无缝对接,计算机辅助设计生成三维图形,计算机辅助制造可以对数字化模型进行轨迹计算,通过控制计算机的数值,形成数控代码,通过数控代码自动选择加工工具和刀位轨迹对三维模型实现自动化加工。数控加工设备在各个行业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结语 以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电子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对人员、材料、文件的统一集中管理,不仅节省了工程成本,还大大提高了工程项目的管理效率。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技术辅助制造等计算机辅助技术应用到工程项目领域,为工程项目的生产和施工提供了强大的装备,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现代电子技术应用于工程领域,与传统的工程技术相结合,使传统的工程技术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体现出自身强大的生产力。
建筑施工的工序繁多,如果之前没有做好工程的监督检查工作,很有可能导致工程施工安全隐患的出现,并直接威胁到该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后期使用安全性。因此各施工企业还需要做好建筑工程的全过程监理工作,这样才能够促使工程的实用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1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工作 在进行监理合同签订之后到开工之前,需要在基于合同以及招标文件的基础上组建精干、专业、高效的现场项目监理组织机构,然后进行监理规划跟实施细则的编写工作。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很多监理公司并没有考虑到建筑项目的实际情况,其签订的监理合同也多是将以往的范本进行略微的修改,导致了监理工作的针对性过差,并无法获得良好的监理效果。因此说在工程施工之前,要求施工组织能够做好监理合同的认真审核工作,对于不合要求的还需要退回修改。此外在开工之前还需要做好安全评价工作,在结合了当地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做好一系列的施工前准备工作,以保障该工程的顺利施工。 2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 2.1每日监理工作 《监理日记》作为反映监理人员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各单位进行项目监理工作的重要资料,这也就要求监理人员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来完成《监理日记》的填写工作,以保障后续监理工作的顺利推行。在《监理日记》中需要包含有天气情况、进度记录、质量情况记录、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情况以及机械材料的进场跟实验情况等内容,对于检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还需要立即通知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人员以及项目经理进行整改,并需要将其记录在《监理日记》中。在后续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上述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解决时,还需要以书面形式通知施工方进行限期整改。此外还需要做好各种机械设备跟材料的进场检查工作,要求其能够充分满足投标文件的各种需求。 2.2职能监理工作 ①进度控制。在具体施工之前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总施工进度技术的制定,并将其报送到建设单位进行确定。此后还要求施工单位每月进行月度施工进度技术的报送,如果出现了劳动力不足以及材料供应不及时所导致的施工进度落后计划的问题时,还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监理工程师通知单》的下放,来让施工方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的更改。如果施工方出现了施工进度严重滞后的问题时,业主还能够通过拒绝支付进度款的模式来勒令施工方加快施工速度。 ②安全控制。只有做好安全控制工作,才能够保障各建筑工程的顺利有效施工。因此在具体施工之前,施工方还需要做好一系列的安全防护工作,并报送给项目监理部门进行审查处理。 ③合同管理。施工合同作为约定施工单位也业主方的重要文件,也就要求双方能够在合同内进行各自权利跟义务的明确。因此在施工现场的全过程监理过程中还需要本着诚信、公平、效率的原则来进行相关施工指示的以及裁决工作,这样才能够促使合同双方进行自身义务的履行,对于双方的合同行为也能够起到良好的协调效果,借此来保障该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效率能够达到整体最优结果。 ④投资控制。对于月度完成工作量以及竣工结算工作,要求施工单位每月报送当月的完成任务量,然后进行《工程款支付申请表》的填写,并由专业的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核工作。但是在该过程中很多施工单位还存在有续保的问题,这也就要求监理工程师能够在结合工程实际进度的基础上,进行月完成工作量的合理计算,借此将工程施工资金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因为不可避免的原因而发生设计变更时,需要先进行变更的确认,然后进行变更情况的下放。施工单位在接受到变更要求后进行《工程变更单》的填写工作,并需要将其作为后续变更结算工作的重要依据。 ⑤信息管理。在具体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做好各项监理材料的管理工作,并在结合了相关档案管理标准的基础上进行编制与保存处理。此外在编写监理月报时,要求至少编写三份,并需要给予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相关部门各一份监理月报。最后在建筑工程施工完成之后,要求施工方能够在结合实际施工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监理工程工作总结的编写工作,这样也能够就监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及时的反馈与纠正,借此来不断提升施工方的工程全过程监理控制水平。 3结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性会出现一些安全隐患,针对这一问题,也就要求各工程监理人员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以及监理水平,还需要充分认知到工程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做好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工作,借此来保障整个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并为该施工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石油化工工程论文:石油化工工程环境监理研究 1石油化工工程设计阶段的环境监理 石油化工工程项目种类繁多,而且施工工艺和环保措施相对复杂,在工程设计阶段,除了对一般工业项目的审查材料进行核查,还需要重点审查工程项目平面布置、设计方案、施工规模、生产工艺以及环保治理措施的设计是否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以及相关批复的具体要求,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等文件资料有没有落实环评批复以及设计方案,同时要对施工环境管理体系和具体的管理计划进行核实确认。一旦发现不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的设计资料,需要及时书面向有关建设单位和参建单位进行汇报,做出修正调整。对于工程项目发生的重大变更,则需要及时召开环境监理专题例会,综合分析工程变更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上报环保部门,同时要求有关建设单位及时完善相关环保手续。 2石油化工工程施工阶段的环境监理 环境监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可采取巡视、旁站监督、定期检查、不定时抽查、召开环境例会以及下发整改文件等方法,确保完成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目标。 (1)大气污染监理在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相关的环境监理人员需要及时检查并督促施工单位落实环保管理文件的相关具体要求,最大程度地减少废气污染,避免威胁到施工周边的生态环境以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2)废水污染监理环境监理人员对石油化工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废水污染监理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要检查石油化工工程施工选址。通常情况下,为了避免废水污染,工程项目的施工营地、石油化工药品试验点以及混泥土搅拌场等需要尽量远离河流,尤其要注意核查带有污染性的石油化工施工工艺是否远离居民和牲畜饮用水源和农业灌溉水源;其次,要监察相关的石油化工工程项目是否对施工区具有重要社会经济价值的水源,比如温泉、瀑布和矿泉等采取预防保护措施;此外,要严格监管石油化工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水,确保其经由相关技术处理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要求,并仔细检查工业废水的排放地点,尤其是核查是否为混泥土废水排放设置相应的沉淀过滤地,避免污染周边的生态环境。 (3)噪声污染监理石油化工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运用到很多机械设备,机械设备在施工运行过程中极易产生噪声污染,影响工程项目周边居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在工程项目实际施工时,有关的环境监理人员会要求相应的施工单位对那些会制造出较大噪音的大型机械设备采取间接运行的方式,以此来减少机械操作声音的叠加效应,减轻噪音污染;而对于相对较小的施工机械设备,则可以采用隔声罩和减震垫的方式来减轻设备振动引起的噪音;当然,对于能在室内操作的机械设备,环境监理人员建议尽量置于室内操作,从而减轻对施工外部环境造成的噪音污染。此外,在石油化工工程施工期间,适当增加施工区域围墙的高度,也能够有效减轻噪音污染。 (4)固体废弃物污染监理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建设,极易产生建筑垃圾,从而引起固体废弃物污染。因此,在针对固体废弃物的环境监理工作中,一方面环境监理方需要向石油化工工程的施工单位下发建筑垃圾分类表,并要求其每周填报建筑垃圾的产量和种类,同时要预测下周建筑垃圾的产量和种类;另一方面,要及时地对施工过程中每周的建筑垃圾产量和种类设置跟踪档案,以便实时控制建筑垃圾的取向,并及时地为施工单位提供建筑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技术指导,减轻固体废弃物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3石油化工工程竣工阶段的环境监理 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完工后,需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上报环境监理竣工报告,同时要完整地提交有关环保资料。有关环境监理人员,首先,要督查工程项目承包商及时地整理环保工程竣工文件和验收资料,并及时提交环保工程竣工申请报告,进而提出相应的环境监理意见;其次,在参加石油化工工程交工检查过程中,需要监督施工现场清理工作,核查施工用地的恢复是否达到环保标准要求;再者,对工程项目配套的环保设置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对于相关的环境问题需要提出继续监理或给出具体的处理的方案。最后,要详细编制工程项目施工环境监理报告,并提交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备案。 4结语 总之,石油化工工程的环境监理工作贯穿工程项目施工的全过程,任重而道远,需要结合石油化工施工的内外部环境,从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到施工阶段再到竣工阶段进行全面的监管,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石油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作者:周鸿初 单位:浙江省天正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石油化工工程论文:石油化工安装工程中吊装研究 1吊装的定义和吊装工艺 吊装是指在起重机械的作用下,工件被提升并安装到规定位置的施工作业。吊装工艺是由起重机械的类型、工件结构形式、施工场地条件综合确定的,非常具有创造性,不能一劳永逸,同样的设备、同样的起重机械,对不同的安装单位、不同的施工场地条件,会衍生不同的吊装工艺。石油化工项目上常用的起重机械主要有桅杆、桥式/门式起重机、汽车式起重机和履带式起重机。随着起重机械受力构件性能的不断优化和大型液压技术的不断发展,危险性高、工艺复杂、施工周期长、影响施工平面范围大的桅杆已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性能更高、更安全可靠的桥式/门式起重机、汽车式起重机和履带式起重机越来越受到施工企业的青睐。经过多年摸索和总结,目前主流的吊装工艺有单机提升滑移法、双机提升滑移法和双机抬吊滑移法。这三种吊装工艺具有原理透彻清晰、力学计算简单准确、方案设计简捷方便、吊装过程操作简便、吊装平面布置机动灵活、对吊装现场适应性好等特点。 2吊装的重要性 (1)在施工组织方面的重要性为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石油化工装置逐步由平面摊铺发展为立面层叠,工艺结构越来越复杂,能否将诸多构筑物和设备顺利安装就位,是对施工组织的一大考验。在构筑物和设备的安装任务中,大型设备安装是重点,所有大型设备的安装节点连在一起就形成了整个项目的关键路径。因此,整个项目的施工组织应以大件吊装为核心,在保证大型设备优先安排的前提下,穿插进行其他结构物及设备的安装工作。(2)在建设工期方面的重要性众所周知,相对于高空作业,地面作业无论是安全性还是工作效率都要高很多,所以尽量在地面完成工件的预组装或附属构件的安装,然后整体吊装就位可以有效缩短工期。笔者经历的扬子石化-巴斯夫一体化工程乙二醇项目有4台40米以上的塔器,随塔有大量的塔盘、梯子平台、工艺管线、保温绝缘材料以及电气仪表设备。如果这些附属构件在高空安装,即使脚手架和大型起重设备都能及时到位,也需要用3个月以上时间才能完成全部安装工作。吊装管理团队进场后,很快就发现了问题,第一时间给项目领导提出了建议。经施工部门合理部署,4台塔器全部在地面上完成了大部分附属构件的预安装,为项目部节约了近2个月的工期,给项目按时完工做出了巨大贡献。(3)在项目效益方面的重要性目前执行的安装定额只包括构筑物和小型设备的吊装费用,大型设备的吊装费用没有覆盖到,需要在投标时单独报价。由于重型起重机械的市场保有量很低,而需求量却不断增加,供需不平衡情况特别突出,导致重型起重机械的台班费用一直居高不下,台班费占大件吊装费用总额的90%以上。考虑到吊装工作容易受设备到货滞后、恶劣天气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投标报价时会考虑一部分闲置台班,计为不可预见费。如果在现场执行过程中,项目能合理计划、灵活组织,使吊装工程在最近时间内完成,这部分不可预见费就可以节约下来转化为利润,而且是没有成本的纯利润,对项目整体效益意义重大。 3关于吊装的几点建议 (1)重视人才培养吊装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新手要经过多个项目的历练,才能成长为合格的吊装专业工程师。当前,工程建设企业普遍缺乏吊装专业工程师,许多企业根本就没有专职的吊装专业技术人员。这就造成项目部没有能力编制吊装方案,勉强拿出的方案也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不光不能指导施工,还给安全生产埋下巨大隐患。此外,工程建设企业重管理、轻技术导致专业人员收入普遍低于其他管理人员,许多有经验的吊装专业人员迫于生计主动申请转岗,人才流失严重。为扭转当前的不利局面,工程建设企业应重视人才培养并在用工政策上给予照顾,以提高吊装专业人员的工作热情。(2)加大地面预装配深度在吊装能力满足技术规范和安全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扩大地面预装配程度,以减少高空作业量。除了设备附属构件的预装配外,钢结构框架的预装配也应提前考虑。在场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钢结构框架在地面上预装配成“口”字形或“日”字形构件,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3)灵活处理不可预见事件吊装工程非常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任何一个不可预见事件都可能导致成本增加、工期损失。因此,项目部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不可预见事件,并及时调整施工部署。 4结语 吊装不光在施工组织方面,在建设工期和项目效益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项目部在执行安装任务时,如果能将吊装工程放在战略优先的地位,并配以足够的支持力度,会更加有效地帮助项目取得成绩,推动工程建设企业走向成功。 作者:万昌春 单位:中石化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石油化工工程论文:石油化工中工程质量监督 1石油化工在工程质量监督体系中体现出的特征 石油化工在工程质量监督体系中体现出的主要的特征有:第一,石油化工对工程质量准则的要求极为苛刻,因为这项工程涵盖的专业领域相当广泛,对于施工后的工程都放置在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条件很严格的环境下工作,这项工程的危险系数相当高,因而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也就非常高。第二,在对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的管理上,对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因为这项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比较多,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质量的要求相当高;石油化工的施工周期通常情况很短,但是对施工的进度有着苛刻的管理体系;由于施工的团队比较多,签订的条约也多,工作人员在施工现场很难进行管理。三是,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石油化工在工程技术方面也在快速的更新,出现的新设施和技术不断被投入实际的工程生产当中。例如大型的吊装设施、不同的焊接材料,调试仪器的高精密性等。四是,石油化工在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专业领域广,比如土木工程、钢架结构、锅炉的加热、输油管道的焊接以及处理热和腐蚀造成的危害等专业方面。以上几项特征决定了石油化工在工程质量等方面,还具备了其他的特征:坚定不移的对石油化工项目的工程质量与参与建设的责任单位质量行动相联系的监督管制体系。 2现阶段国外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现状 现阶段国外的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主要分为直接监督和间接监督两种模式,直接监督中又可分为主动参与模式和授权监督模式。主动参与是指石油化工工程主管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对石油化工工程项目的监督管理中去,石油化工工程项目承建单位在开工之前必须办理相关的许可手续,主动地接受工程主管单位的相关官员及专业技术人员监督检查,采用主动参与模式的主要代表就是美国;授权监管模式就是政府授权或者聘请外部专业监督检查人员,包括专家、工程师、专业技术人员、质量控制专员等对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全面负责工程质量。间接监督模式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国家主要采用的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模式,其主要指的是通过对相关工程设备、材料质量的严格的检查标准的制定,通过制造单位或者是有相关资质的检验单位对工程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测之后才能进入市场销售,制造单位对其工程产品的质量负有全面地责任,对其工程产品质量实施连续的质量控制及检测,从产品的制造、销售、施工等各个流程进行取样检测,并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工程质量控制单位还要对工程产品质量的控制及检测过程本身进行抽查检验和评价。同时,在工程产品和设备通过检测后,工程产品和设备必须使用合格的“CE”标志以示区别,政府工程建设质量主管单位对市场上以次充好的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极强,一旦被政府主管单位发现必将施以严惩,并且取消其相关的制造、建设资质。 3我国石油化工工程质量在新形势下遇到的挑战以及在工程质量的监督上存在的现实状况 3.1石油化工工程质量在新形势下遇到的挑战 一是,目前石油化工行业内部的竞争势头日益增高,而且石油化工工程的建设范围每年都在增大,发展的速率也在不断提高,对石油化工施工建设的质量管理和监督方面的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挑战。二是,对石油化工建设的投资主体较多,让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在正常进行工作时有一定的难度。三是,在法律的范围内,石油化工在质量的监督上有众多的主体,主要有工程的建设、石油管道的勘探设计、施工过程、监理以及工程的检测这五部分主体,除了这些责任主体以外还有材料的供应商、石油设施的制造以及对石油化工咨询的管理部门等。四是,及时调整政府部门对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权利的观念。要积极借鉴国内外相关行业的工程质量监督经验,不断地完善和创新监督方法,对工程质量监督的理念和方法进行及时更新、推广。 3.2石油化工在工程质量的监督上存在的现实状况 在石油化工施工的过程中,在工程质量监督的工作上仍有很多问题,以下几点在质量监督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首先,根据石油化工工程建设的主体单位来看,管理体系不明确和不顺畅,降低了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管理阶层对工程质量的关注意识不够高,造成了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的设置上不科学,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不充分,各部门以及政府进行管理的现象随时发生。其次,石油化工在工程质量监督的内部管理结构上有岗位设置的问题。再次,石油化工工程建设质量在监督的力度上由于市场的主体不明确显得很匮乏,相应的制度办法无法有效地进行实施,石油化工的监督管理人员有限,造成了不能够在市场上进行公平合理的竞争,根本体现不出质量监督的作用。最后,监理的工作由于受到建设单位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不出重要的监督管理作用,在具体的工作配置上与建设单位没有达成一致,造成在对石油化工质量进行检查是相互推卸责任,降低了工作效率,对施工的各环节不能有效的进行监督。 4防范管道输油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所采取具体的实施策略 第一,加强权力的集中化,对管理部门的结构进行重新组合,将分散在各部门的管理权力全部统一起来,只有将分散的管理部门集中一起,才能有序地进行工程建设。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的监督职权属于政府职权,因此在执行监督权力的过程中就必须表现出执法的威望性。因此在行使这种监督职权的时候,必须让这种管理机构相对独立。第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勘测设计、施工建设、监理等单位的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要提高,让工作人员懂得国家的政策法规和具体文件以及准则,加强各部门工作人员在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中遵守法规的意识。第三,对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进行常规培训,以提高工作人员在工程质量监督的专业素养。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的管理部门应对静态的质量管理行为和动态的质量管理行为进行合理地监控,以此来保证石油工程建设的质量保持在一个比较高且平稳的水平上。第四,对工程建设、勘测设计、施工、监理以及施工建设等单位进行最基础的管理工作,增强工程在管理方面的准则化、规范化。各个工作单位都要行动起来,让各项文件落实到工作上去,才能提高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的工作效率。第五,拓宽石油化工质量监督的工作领域,保障石油化工工程的各方面都能得到监督,这些工作领域涵盖了:向石油炼化的检查修理延展、向设计和制造石油设施过程中延展以及向石油化工工程的安全建设以及质量监督的管理体制方面的延展。为了不使每个环节出现任何差错,管理人员在对石油化工工程建筑的质量进行监督时,不能放过工程的每个环节,保证石化工程不出现任何差错。 作者:陈云川 单位:中国石化管道公司荆门输油处 石油化工工程论文:工程技术下的中国石油化工论文 1工程设计技术创新与扩展领域的技术创新有了飞跃式发展 中国石油化工始终将工程技术开发创新看作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发展趋势。工程设计单位的主要作用就是将已有的科技成果转变成解放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借助过程系统工程技术的应用已经实现了工程技术开发创新的快速发展。对于炼油技术而言,更是凭借着工程技术集成创新提升了自身的设计与建设千万吨级炼厂的能力,同时还能达到多种石油产品的需求。在经历了多年的不懈研究与开发之后,过程系统工程技术的扩展领域,包括分子模拟、计算流体力学等技术也在中国石油化工技术开发中扮演起了重要的角色[4]。其中,前者在催化剂研发、油品添加剂设计等方面有着突出贡献。 2中国石油化工技术创新与应用展望 为进一步实现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中国石油化工立足于自身的长期发展,严格执行科学发展观,以此来满足国内与自身的发展需求。在这一过程中,过程系统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必然将会在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发展中有着更加深远的影响。 2.1炼油领域 在未来的时间里,中国石油化工必然会继续加大对炼油布局和装置结构的调整与完善力度,从而扩大装置规模,并提升其系统性。这样一来,中国石油化工将会朝着规模炼化企业群更加迈近一步,进而达到炼化一体化水平,同时有效减少能耗,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最终从整体上实现其自身竞争力的提高。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中国石油化工将以过程系统工程技术为重要纽带,坚持对清洁燃料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力度,着重研制清洁汽油与柴油生产技术、炼油化工一体化技术以及非常规原油加工处理技术。 2.2清洁生产领域 近些年来,我国一直在大力倡导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基于此,中国石油化工将会继续关注环境友好生产技术的发展,在生产与经营中严格遵守节能、绿色等原则,最大限度的降低污染排放量[5]。与此同时,还会继续走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路线,降低“三废”的排放量。此外,在生产过程中还要尽可能的实现清洁生产,即四用节约型能源,采用最节约的工艺,并生产出耗能最低的产品,并在此过程中提升资源的利用率。除此之外,还要进一步加大先进的节能、节油、节水、减排和环保技术的开发力度,扩大这些技术的应用范围,降低有害物质,如SO2,CO2的空气排放量。其中,在对新型技术进行开发过程中应十分注重对清洁生产工艺与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开发,从而争取在源头处对污染气体与物质的产生管理,以此来进一步实现清洁生产。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同样也是清洁生产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三废”排放的控制水平。而环保技术同样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做好废物回收与副产品的二次利用工作,以此来达到废物处理、废物再生的要求[6]。 2.3前沿科技创新与应用领域 要想促进我国中国石油化工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石油化工就必须要进一步加大在技术方面的研发力度,只有形成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全新的技术、理论及方法,才能使石油化工行业按照既定的发展战略不断进步。这就需要扩大对新兴业务的研发,研制出高效的替代化工原料技术,加大对先进生物质能技术的攻关,充分发挥非常规油气资源的优势,在石油化工领域增大化工技术、纳米材料与技术、生物技术的扩展应用,实现聚烯烃高性能化,使石油化工在应用领域及技术方面做出创新。 2.4工程设计领域 在结合当前中国石油化工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注重设计能力的提升,应遵循“以工程开发为主,引领国内整体发展水平”的理念,形成以技术带动发展的目标,实现科技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间的转化,促进生产,提高效益。在发展过程中要针对大型化工技术,努力发展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完善我国在炼油化工技术、大型化化工设备方面的不足。将智能化设计技术、工程数据库技术的研究工作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在将智能化二维方案设计系统应用进行深层次探究的基础上,加大对三维协同设计的开发力度[7]。此外,还应将系统知识库、数据库有机综合起来,使工程设计集成系统的功能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从而在三维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健全的资料数据库,提高三维工厂设计能力,扩展应用范围,最终达到中国石油化工工程设计能力稳步提升的目的。 3结语 面临社会不断发展的新趋势,中国石油化工也逐渐意识到自身所肩负的重任,站在整体的角度上,对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未来的主要发展目标。中国石油化工一方面应结合当前的发展状况,增强自己的使命感、责任感,树立为全社会和工作服务的意识,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同先进国家的石油化工行业的沟通和交流,共享先进的技术,弥补自身的不足,深化对过程系统工程的研究力度,将其更好的应用于实际生产工作中,逐步构建创新型石油化工企业,实现经济、环境的共同发展,促进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何潇 单位:华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 石油化工工程论文:石油化工焊接管道工程论文 管道工程是石油化工产业经营的基础设施,为企业输送化工原料创造了有利条件,维持了化工生产活动的有序进行。由于化工产业结构的特殊性,管道输送阶段常发生多种意外事故,降低了管道输送油气作业的安全系数。焊接是管道工程的核心环节,确保管道焊接质量是提高化工作业效率的基本要求。因此,企业要深入分析化工管道材料与结构特点,编制一套完整的管道焊接施工方案,全面提升石油化工生产的总体水平。 一、石油化工管道作用 石油化工管道即钢塑化工管道,是一种创新型的化工管材,以焊接钢管为中间层,内外涂覆了重防腐环氧树脂塑料,采用专用热熔胶,通过挤出成型方法复合成一体的管材。为了摆脱传统工业模式的不足,我国对石油化工业经营体制实施了优化调整,用以创建现代化的经济产业模式。当前,以石油化工为中心的工业模式日趋形成,除了对化工生产方式进行改良外,石油化工管道工程也受到了行业内部的普遍关注。管道工程是石油、天然气等产品输送的主要工具,用其辅助化工生产作业模式具有广泛的利用价值。 二、管道焊接施工的准备工作 焊接是管道组装与使用的基本操作内容,为了避免管道事故对产业经营造成的不利影响,必须从管道焊接采取多方面的保护措施。笔者认为,施工单位需做好管道焊接前期的施工准备,为后期焊接操作创造相对稳定的条件。 1.人员。管道工程是专业性的改建施工活动,石油化工管道更是要按照标准执行操作,才能发挥管道在油气运输方面的作用。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审核,是焊接工艺操作前期不可缺少的,这关系着整个焊接流程的质量水平。例如,担任管道焊接的焊工必须经过焊接基本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并取得相应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合格证,并且要通过项目质量部的考试,合格之后才能上岗操作。 2.设备。对现场焊接所用设备详细检查,对仪器、仪表等初期调试,这样可以保证设备焊接时处于良好的功能状态。石油化工管道焊接操作现场,对设备具有多方面的要求,主要包括:焊接设备应完好无损,各种仪器、仪表应检定合格;且具有良好的动特性、调节特性,焊接工艺参数调节可靠,电流表、电压表指示准确。因而,质检人员必须详细检查每一台设备,避免设备故障而影响焊接质量。 3.材料。焊接所用材料要符合管道工程标准,不同石油化工管道线路的材质要求不一,现场准备要保证焊条、焊丝应有质量证明书;包装完整,无破损或受潮现象;焊条的药皮不得有脱落或明显的裂纹,焊丝在使用前应清除其表面的油污、锈蚀等。对质量不合格的焊接材料必须及时更换,从而提升管道焊接的质量水平。此外,施工单位操作前期选择合适的材料,也可以提高后期焊接工艺的质量水平。 三、石油化工管道焊接操作及控制要点 管道工程是化工业发展必须具备的设施条件,兴建石油化工管道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降低了石油、化工等产品输送的作业成本。基于上述准备工作之后,施工单位要组织现场人员详细分析管道工程结构,及时拟定切实可行的焊接操作方案,对每一道工序采取严格的控制方式,提升管道后期使用的综合性能。结合现有的技术条件,石油化工管道焊接操作方式及其控制要点包括: 1.定位焊。由于化工管道分布范围广、输送距离远、内外结构复杂等因素,管道使用阶段常会出现不同状况的事故,降低了化工产品供输系统的安全系数。定位焊应采用与根部焊道相同的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并应由取得焊工上岗证,经报验合格的焊工施焊。定位焊的焊缝长度宜为10~15mm,厚度2~4mm,且不超过壁厚的2/3,定位焊的焊缝不得有裂纹及其他缺陷;定位焊焊缝两端磨成缓坡形。 2.不锈钢管道焊接。化学工业是我国工业经济体系的重要构成,发展石油化工产业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锈钢管道焊接是常见的工程形式,其操作控制要点包括:在保证焊透和熔合良好的条件下,焊接时采用小线能量、短电弧、不摆动或小摆动的操作方法。宜采用多层多道焊,层间温度控制在100℃以下;每一焊道完成后均应彻底清除焊道表面的熔渣,并消除各种表面缺陷。 3.异种钢管道焊接。异种钢管道焊接,应按焊接材料选用表选用合适的焊材。铬钼耐热钢与碳素钢或不同钢号的铬钼耐热钢之间组成的异种钢焊接接头,可按合金含量较低一侧的钢材选用焊接材料。有预热要求异种钢管道焊接,预热温度按淬硬倾向大的材质要求定,预热采用电加热法。预热在坡口两侧均匀进行,预热范围每侧不小于3倍壁厚(S),且不小于50mm,对有淬硬倾向或易产生延迟裂纹的材料,每侧不得小于100mm。 结论 总之,管道工程是石油化工业长期发展的设施保障,搞好管道工程建设对化工经济具有多方面的辅助作用。由于管道工程结构的特殊性,施工单位必须根据管道分布、结构、材质等多方面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焊接施工方案,严格执行每一个步骤的处理工艺。管道焊接前期必须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从人员、设备、材料等方面进行,正式焊接阶段需控制各项操作步骤,保证焊接效果符合管道工程要求。 作者:赵津 单位:中国石油大港石化公司 石油化工工程论文:石油化工工程项目管理的实用性 1质量控制上的项目管理 其实,质量控制可以看作是三个核心目标中最关键的一个目标,只有保证了工程的质量,才能够进一步讨论对成本以及进度的控制。工程质量的控制贯穿整个施工过程,从建设施工材料的采购,到具体施工流程的进行,到最后的工程验收,都需要进行非常严格的质量控制,才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达到要求。要从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以及职业道德素养入手,确保在整个施工流程中,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材料的采购与工程的进行,杜绝偷工减料、违规操作等情况的出现。另外,对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应用也可以提高工程的质量,可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更多地注意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 2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以成本、进度、质量三个核心目标为出发点,在现代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可通过多方面的措施来实现项目管理的作用。在当今科技水平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项目管理主要包括了SHE管理、合同管理以及信息管理等三方面的内容,通过这三方面的内容,在建设工程中进行综合应用,可以让三个核心目标得以实现,充分体现出现代项目管理在石油化工建设工程中应用的完善性。 2.1项目管理中SHE管理的应用所谓SHE管理,也就是将安全(safety)、健康(health)、环境(environment)三者结合到一起的一个综合管理系统。将减少施工过程的安全事故,保证施工人员的健康状况,保护外界环境不受破坏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对可能存在着危险、不稳定的因素进行及时的纠正。特别是对于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来说,在施工过程中会存在着相当多的安全隐患以及威胁施工人员健康和破坏生态环境的因素,进行SHE管理是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最为基本的一项管理内容。 2.2项目管理中合同管理的应用 合同管理是通过建设工程中的不同参与方所应该履行的义务以及所具有的的权利来进行责任分配的一种管理方式。通过合同管理,可以更好地明确建设工程中每一个具体项目的负责方,将保证施工的成本、进度以及质量具体到每一个工程参与方。目前石油化工建设工程中参与方可能涉及到的合同包括设计合同、承包合同、分包合同等等,这些合同在签订于解除的过程中都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应,加强合同管理是提高整体工程质量,实现工程参与方利益共赢的必要手段。 2.3项目管理中信息管理的应用 信息管理是在新时代高科技发展背景之下兴起的一种管理方式,通过信息手段,实现建设工程的高效系统化管理。在石油化工建设工程中,信息管理主要包括组织类信息管理、经济类信息管理、技术类信息管理、政策类信息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对多种信息的综合管理,可以很好地实现对建设工程中成本、进度、质量等目标的有效控制,让石油化工建设工程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 3结束语 经过多年的发展,项目管理的水平取得了很大程度上的进度。随着科技技术的逐步完善,许多高科技手段在项目管理中的逐渐应用,石油化工建设工程中的项目管理将会达到一个全新的台阶,在现代项目管理的调控与影响下,石油化工建设工程将会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作者:刘美磊 刘韬 石油化工工程论文:石油化工管道安装工程管理论述 1石油管道的防腐问题 由于石油化工产业的特殊性,致使很多石油化工工厂都是在较为偏远,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这些地区由于多盛产石油的缘故,故而土壤中含有很多酸碱物质,这些物质对石油管道会造成严重的腐蚀,对石油管道的防腐工作故而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防腐工作中发现一个较为常见的问题就是施工单位的偷工减料,防腐材料不符合标准或者不合格,此外现在使用的防腐材料主要是石油沥青防腐涂层,但是沥青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所以在石油管道的防腐工作中还需要研发出新的防腐材料。 2石油管道阀门安装问题 阀门的安装也是石油管道安装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在安装过程中,要注意阀杆是不能面朝下安装的,对于重量较大的阀门需要借用起吊机。在管道安装过程中还可能出现用错阀门的情况,例如低压阀由于失误安装在高压管道上,单向阀装反等问题。 3石油管道安装工程质量管理对策 3.1做好管道焊接工作 焊接质量直接关乎到石油化工管道的质量,所以对于石油管道的焊接要聘用经验丰富和专业技能扎实的焊接施工人员,焊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焊接顺序和质量标准的要求进行焊接,在焊接完成后,要有管理人员进行严格检查,待检查完毕且没有问题后,再由相关部门采用抽样的方式,对焊接的质量进行验收,这样一来就可以对焊接的质量有双重保障。管道焊接应有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焊接材料也应具有产品质量证明文件,且标识应与质量证明文件相符。焊接环境出现以下任一情况时,未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不得进行焊接:(1)气体保护焊风速大于2m/s,其它焊接方法风速大于8m/s。(2)相对湿度大于90%。(3)雨、雪环境。(4)焊接温度低于-18℃。焊条应按说明书或焊接工艺文件的要求进行烘烤,需要进行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的,要按相应规范的要求严格执行[4]。 3.2采用新型的防腐材料 环氧煤沥青涂料作为一种新型的无污染、操作简单的材料,正逐渐取代了石油沥青防腐层在石油管道安装中的应用。 3.3正确安装阀门 阀门的设置问题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一般是要设置在方便操作和维修的地方,手轮间的距离要大于100毫米。对于阀门的安装要灵活运用各种辅助工具,为了缩小管道之间的距离,在阀门安装时,尽量要错开安装;有的相连的管道具有高危性,阀门安装不可以采用链轮操作的方式,而要采用和设备谷口之间进行连接的方法[3]。对阀门的型号做好编号,还要标出单向阀门的方向,谨防装反,总之对于阀门的安装要仔细观察,细心操作,避免失误。本文来自于《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杂志。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杂志简介详见 4总结 石油化工管道安装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石油管道安装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认真面对这些问题,采用合理的方法去预防和解决,才能消除后患。 作者:曹新益 石油化工工程论文:石油化工中生物工程的实用性 1石油化工中生物工程的应用 当前,生物技术不断发展,在石油化工中,利用生物化学与生化工程联合生产的模式正在形成,这将给石油化工行业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应。目前,应用在石油化工中的生物工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制造单细胞蛋白。60年代初,英国石油公司便已经研制出了通过石油生产单细胞蛋白技术,随后这一技术逐渐的工业化。我国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制造单细胞蛋白的研究从60年代开始。目前,由于这种单细胞蛋白具有营养丰富、产率高以及原料广等特点,这种生物工程已经在石油化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次,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制造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美国在近几年率先完成了利用酶催化剂,通过烯烃来制造环氧化合物这一新工艺。这种方法具有能耗低、成本低、无污染以及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极有可能取代石油化工里的丙烯和乙烯,从而节约石油能源。再次,石油化工中还可以利用微生物针对烷烃末端甲基实行单端氧化而形成脂肪酸,通过双端氧化就会产生醛酸、羟酸和二元酸。 2提高生物工程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水平的措施 生物工程在石油化工中能够产生非常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如何更好的提高生物工程的应用水平,非常的关键。本文认为应当从研究机构、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这三个方面来实施。首先,成立全国性的和企业性质的生物工程研究机构。全国性的生物工程的研究机构,主要侧重于基础性的研究,目的是确保我国在该工程的某些领域处于领先水平,进而推动整个工程的研究。企业性质的研究机构主要负责本行业的相关技术问题,将基础研究成果应用到生产中,带动生产的发展。只有通过全国和企业机构的紧密合作,才能够在生物工程的领域获得长足的发展。其次,加大对生物工程人才的培养。生物工程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国家教育在这方面的投入相对较晚,往往学工程的不懂生物,学生物的又不了解工程,造成了生物工程人才的贫乏。因此,加大对生物工程人才的培养,培养一批既懂生物又熟知工程的人才非常的重要。再次,提高我国的技术情报工作能力,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和交往。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闭门造车已经成为不符合现代化的发展模式。生物工程的发展非常的迅速,如何了解世界上领先的生物工程技术、发展趋势和动向,必须从增加国际间的交往和学术交流这方面着手。通过不断的吸收国外的先进的科技成果,提高我国生物工程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水平。 3结语 综述所述,本文主要介绍了生物工程的现状,分析了生物工程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最后从机构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方面,对提高生物工程的应用水平的措施提出了几点意见。生物工程作为21世纪的新兴技术,在石油化工、医药等行业产生着巨大的作用。随着全球石油资源的持续减少,利用生物工程解决能源、化工危机已经成为现当代各国生物工程研究的重点。 作者:于利东 单位:江苏丰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石油化工工程论文:石油化工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论述 1石油化工安装施工质量管理目标 在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者应当全面的了解工程的施工各个流程,通过对具体工程的全面考察,建立起石油化工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目标,例如对单位工程的安装工程质量验收时,应当制定如图1的验收标准。在验收项目明确、验收分类科学的前提下开展对整个工程质量的控制与管理,可以保障全部工程施工质量全方位的检测,为工程高质量的完成与验收做好必要的前提准备,明确的使用化工安装施工过程中,实现科学的管理以及高效的控制所必须的准备工作,工程师必须对此高度重视。 2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对造价管理的合理控制 项目投资决策指的是决策层对拟建项目进行必要性以及建设过程中相关方案可行性进行的具体论证,论证的基本指标便是依据该工程在技术上以及经济上的相关指标进行全面比较、科学分析,通过项目投资的决策阶段,管理层可以全面的比较、分析不同建设方案各自的优缺点[3],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对拟建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技术经济问题提前做出判断并提出解决方案。从根本上说,项目投资决策阶段更接近于平常人们所说的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投资决策。在这一阶段,要做出具有前瞻性以及科学性的决策,应当遵循两个基本标准:第一:经过全面分析,选择最为科学的的石油化工施工安装工程造价的计价手段;第二:工程方案的选择要为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作为最重要与关键的指标。 2.1设计阶段中对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 设计阶段是石油化工施工安装工程中进行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核心部分,不同设计方案的选择,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必须编制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从而实现对工程造价的全面管理与控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工程的施工部分是遵循设计图纸开展具体工作的,在这一部分进行投资管理,严格的讲,并不能进行大规模的对工程成本控制以及影响,施工过程中的控制与管理依据施工的具体情形,而采取相应的手段进行调整,往往会出现没有有效节约成本,反而会极有可能为了实现项目的正常开展而另外追加新的工程量,从而追加工程费用的情形。因此真正决定工程项目投资成本的因素,存在与设计阶段。因此,要实现对工程项目造价的有效管理与控制,重点应当放置在对设计阶段的控制管理上。不仅仅应当对于造价管理系统重点环节,例如投资利用、投资控制方面进行严格把关,更应当对不同设计方案之间进行细致、科学的比较。通过重点研究、科学讨论的方法,选用最优的设计方案,达到造价控制,有效降低投资成本的目的。通常进行不同设计方案比较时,往往会运用价值工程的评价方法进行不同方案的选择。价值方案比较主要侧重与以下几方面,如表1所示。 2.2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的有效管理与控制 施工阶段在石油化工施工安装工程中属于一个主体部分,在进行造价控制时,最为完美的控制与管理造价目标便是:工程质量过硬、施工所用的时间控制在最短的期限、施工阶段的造价低达到最好的性价比[4]。其中,影响施工阶段造价的3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各自独立的,工期、工程质量以及造价3个因素之间存在着区别同时又相互联系的辩证关系,一般来讲,施工质量越好,所需要的施工时间便相对较长,造价便相应的会提高。在3个因素中,一旦某一部分出现了变更以及意外情况,其他两部分便会相应的受到影响。然而笔者10年的工作实践中,得到的经验是,在对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中,重点应当关注的便是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工程变更的情况,管理者必须通过对变更情况的有效控制控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提前的预防以及正确处理,从而保障施工的工期和质量最优的完成。施工阶段在石油化工施工安装工程造价管理中是一项涉及范围广、地位关键的一项基本工作工作。要将其顺利完成,具体负责人员不仅仅应当有素质过硬的专业知识修养,与此同时,还应当有丰富的一线工作实践经验,更应当拥有良好的协作能力,个人品德也需要诚实、责任心强等保障,这是一项专业性与实践性要求都十分严格的工作。因此,具体负责人员应当属于全方位人才,在多种素质的支撑下,通过多方协调与科学运算,顺利的完成将建设工程不仅质量过硬的完成,更应该保障整个工程的造价合理,为施工单位的成本有效控制做出积极贡献。 2.3工程后期的竣工结算管理 后期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涵盖到工程完成后对编制进行及时结算以及相关费用的管理。工程竣工结算作为石油化工企业后续进行相关生产装置建设工程相关造价运算最重要的依据之一,在实际生活中,受到施工单位以及服务对象的高度重视[5]。对工程后期的竣工结算中,价款的审计结算是该部分结算的重中之重。其中工程结算书通常经由施工单位进行编制,审查工作则由服务对象委托业内具有权威性的造价中介机构开展相应工作。编制工程结算是一项十分直接的影响到工程建设方以及施工方利益的部分,它同时对施工项目工程造价的实际结果有着深刻的影响。在进行工程结算时,操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政策与法律的具体规定,坚决对编制进行不弄虚作假的操作、运算,杜绝各种违法现象出现。实践证明,在对工程项目结算进行额外的审查工作,能够客观上促进施工方编制的工程结算价款忠实的反应工程中的实际造价,大大的减轻了各种利用职务之便进行暗箱操作的频率。 3结束语 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是一项工程量大、涉及方面多的系统管理工程,要对石油化工安装工程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不仅仅要对施工中的工程质量进行有效控制,更应该通过对涉及到工程造价的各方面因素进行全面干预,从而保证工程能够在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将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为实现企业的口碑以及经济效益做出积极而有益的尝试。 作者:张志威 单位:山东石大胜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石油化工工程论文:多层次石油化工工程实训平台探究 1石油化工工程实训效果有待提升 ①实践教学教师团队组建较为艰难。随着学院的逐步壮大,石油化工的教师在不断地增加,但是实训实践教学的老师一直缺乏,新进的博士适于讲理论课。一线实践的教师基本是人事的硕士及新机制合同的本科生,教师缺编、职称偏低、缺乏经验。实践课教师每天忙于繁重的实验课,对于科研及设计性实训力不从心。②实训模块设计单一,内容陈旧,实训效果不明显。实训的内容及设计每年都是一致的,没有修改没有创新,缺乏层次,缺乏与该校石油化工卓越工程计划相结合,缺乏与现代新学科的紧密联系。学生仅仅进行一些简单累加性的工作,学生的工程素质及综合能力得不到锻炼,学生难以形成一套完整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也没有达到学院开展实训的目标。 2基于卓越人才培养的多层次石油化工实训平台的改革建设 实践性教学在高校教学尤其是在工科类专业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工程实训环节为培养高素质、强动手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提供有力的保障。石油化工工程实训平台是该院化工专业学术实践锻炼的主要途径,因此实训平台要具有多层次、多方位、多视角的特点,为学术营造一个开放式的实践教育场所。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及卓越人才培养的需要,该院对石油化工工程实训平台进行全面的改革建设,构建具有特色的多层次的实训教学体系及实训平台。 2.1优化石油化工工程实训教学体系该院一向以培养“面向石油行业”的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专研能力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为目标,因此,必须形成良好的实训教学体系。现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化改革。 2.1.1精选实训内容,合理分配实训时间面对近几年石油化工行业对强动手能力人才培养的需求,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实际情况,该校系统规划并重新整合了石油化工工程实训教学内容。为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在保证基本石油化工工程实训的基础上,增加了基础模块、专业模块、创新模块及特色模块,由学生自由选择,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熟悉现代石油加工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实训的时间应当合理调配,适当地增加实训的开放时间,使得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完成实训内容。 2.1.2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和创新石油化工工程实训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通过创新课程和创新实验室,学生可以从思维和方法两个角度了解工程创新知识。同时,由于网络的不断兴起,教师应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建立综合性石油化工工程实训平台,方便学生在网上选择实训模块,进行虚拟训练,了解实训仪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1.3构建一体化、多层次的实训教学模式在教学方式上运用“一个中心,六个结合”,即以实训教学、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循序渐进、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课内实验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固定实训与开放实训相结合,传统实训与卓越实训相结合,虚拟实训与实物实训相结合,技能考核与工程教育、科研能力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相结合,形成一套完善的一体化、多层次的实训教学模式,即理论讲解、模块选择、方案设计、工程指导、工程训练(包括基础技能、先进技术和创新手段)和综合测评。 2.2完善开放式实训平台,开展创新训练立足于卓越人才培养的石油化工工程实训平台,是一个分层次、模块化、阶梯式的实训平台。为满足广大石油化工莘莘学子的实训要求,实训内容模块化,将石油化工特色贯穿于整个过程。第一层次为基本技能训练,如认知实习、仿真实习、石油裂解工艺设计、油品分析基础实验四个模块。作为主要的实训基础内容,让学生充分的熟悉和掌握工程实训环境。第二层次为石油化工专业技能训练,包括综合实验、延迟焦化、成品润滑油调和及原油实沸点蒸馏四大模块。以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训练为铺垫,对石油加工进行专项实训,学生能更加熟悉石油加工工艺,掌握延迟焦化及实沸点蒸馏装置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等,提高学生在模拟实际生产装置中的动手能力。第三层次为创新实训,包括创新实验、石化装备创新设计两大模块。学院石油化工的实训中心,为学生提供创新实验及设计的工具、软件及仪器,实训中心的环境相对比较宽阔、独立,适合于对石油化工感兴趣的学生来进行创新实验的设计,同时可以在完善的实训平台上完成毕业设计,也可以完成“华南杯”、“三井杯”等省级及国家级化工设计大赛。总之,完善开放式实训平台、开展创新实训,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2.3加强实训平台教师团队建设 工程实训是一项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石油化工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主要训练内容,教师团队也要随之加强建设。 2.3.1提高教师对实践工程教育的认识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离不开高素质的实践教师团队。随着,工程实训开展的不断深入,学院不断引入与国际接轨的新的石化实训设备,实践教师必须紧跟新的形势,不断地提高个人的工程教育知识、个人素质教育以及实践实操能力,努力学习新的知识,掌握先进实验设备,改进实训方案,提高实训质量。 2.3.2鼓励实训教师继续深造实训教师队伍一直处于低学历低职称的状态,但是繁重的实验课导致实践教师都是应对每天的课程教学,深造的机会少。学院应实施在岗培训—在岗考核—再培训的原则,大大提升教师的实践操作水平;另外应大力支持及鼓励实践教师去国内知名高校参观学习、交流探讨、继续深造,提升实践教师个人能力,从而可以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及学生的动手能力。 2.3.3扩大实训教师队伍实训教师队伍长期以来人员缺乏、实践教学任务繁重,致使实训教师科研申请项目机会少、科研积累及投入少、发表高质量文章少,因此,扩大实训教师,引进专业技术水平高的教师,建立实践教学研究队伍势在必行。实训教师队伍不断扩大,教师专业能力不断提升,能积极开展与石油化工相关的有特色的工程实训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建立系统化、综合化的创新实训平台,使得学生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通过工程实训,学生可以从基础技能训练到综合创新技能训练得到综合提升,为未来走上工作技术岗位奠定基础。 2.4多层次实训平台实施及成效“一体化、多层次”实训平台主题思想见图1。 实训平台系统化的建立,使学生能够从基础实验内容下手,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小综合实验为辅,既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培养实验基础技能与应用;而后进入专业技能及综合技能训练,综合多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使学生自主地设计和创新实验方案,同时实训平台也引进了专职教师指导,实现了个性化卓越培养模式的理想。该校实训平台构建后是开放式的,平时有兴趣的学生可以提前加入,集中实训是大四上学期,学生做一个学期的实训,理论实际的相结合,实际能力得到了好的锻炼,取得了初步成效。自2012年以来,该校石油化工专业学生在全国化学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大赛、全国化工设计大赛等多项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21人获得金、银、铜及一、二、三等奖,就业学生也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3小结 综上所述,石油化工工程实训平台应探索实训教学内容,加强改革实训教学,提高实训教学水平;建立多层次、多项目、全方位、阶梯式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实训平台教师团队建设,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安排工程实践实训内容,多层次石油化工工程实训平台的作有益尝试,使该校将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及创新型卓越人才。 作者:张战军温丽瑗吴世逵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石油化工工程论文:石油化工公用工程软管站的设计 1软管站的设置位置 每一组软管站覆盖的范围为半径15m的圆,考虑到设备及其他障碍物的影响,圆与圆应重叠2m左右,根据覆盖区域来确定软管站的位置和数量(1)对多层厂房和框架,每层上应设置公用工程软管站;(2)在容器类的操作平台上应考虑设置公用工程软管站的必要性;(3)在工业炉区:箱式炉:在地面上和主操作平台的每一端以及对流段联箱附近;立式炉:在地面上和主操作平台上;(4)换热器区和泵区附近;(5)专用装车站附近;(6)锅炉区,设在地面炉前炉后、汽包附近及操作层燃烧器附近;上述的地方易发生火灾,受到污染,其中常含有固体颗粒、粘稠或泥浆特性等介质且有可燃及腐蚀性介质。 2软管站的管道设计 由于地面上的软管站经常用于泵或地面冲洗,其周围净空应保证不小于1200mm,管桥两侧的软管站宜设在柱子中心线外侧500mm处。软管站管道上的阀门安装高度离地面不宜大于1200mm。设置在构架上的软管站,管子通常设置在立柱旁,便于固定和操作,可根据需要及所覆盖的半径,软管站可设置在每层楼面上。设置在塔和立式容器平台上软管站,从操作方面考虑,软管站与软管架之间的距离最少应为600mm,而软管站与人孔或其他管道之间的空间不宜小于1000mm,软管接管不要妨碍人孔盖的开启及回旋。软管站管道上的阀门应安装在扶手栏杆的外侧,且离支架距离最小,这样在平台上操作时将不受软管站限制。塔的软管站管线一般只需设置两根管线沿塔而上,根据需要设置软管接头,并在接头前设置切断阀[3],管道的走向应充分考虑塔上管道支吊架的安装。锅炉区软管站设在地面炉前炉后、汽包附近及操作层燃烧器附近,若操作平台间距不大,可在平台各端交叉设置。换热器和泵附近的软管站应设在地面上并靠近柱子的地方。罐区软管站设置在罐区围堰外、罐区与泵之间的地面上和围堰周围靠墙附近的地面上。大型罐区,当围堰内公用工程使用点超出围堰外软管站覆盖范围时,也可在罐区围堰内罐与罐之间设置软管站[4]。 3软管站管道的防冻设计 3.1汽水疏水伴热方式地面上的软管站管道低于其总管时,蒸汽管道末端易形成凝液,水管道终端易结冰,应将蒸汽管中的凝液经疏水回凝结水总管,并将凝结水管沿水管道一同敷设。 3.2汽水混合方式在寒冷的冬天或炎热的夏天,单独用新鲜水或蒸汽冲洗地面都达不到较好的效果时,应根据装置的特点和地面的实际情况,在取得用户同意的前提下,将地面软管站中水管道和蒸汽管道连接在一起,使操作方便快捷。 4软管站的支吊架设计 在选用管道支吊架时,应考虑到软管站的管道直径小,容易受外载因素的影响,应按照支承点所承受的荷载大小和方向、管道的位移情况、工作温度、保温情况、管道的材质来选用安装合适的支吊架。(1)对于塔、容器或构筑物上的软管站管道支架可生根于平台栏杆上。(2)地面上的软管站一般设在立柱旁,利用立柱可生根支吊架来支撑管道,如果软管站设在无立柱的建筑物等处,则需设独立的管立柱。此时,水平布置的蒸汽管道上需设置管托,根据对管道热位移的考虑,确定是否设成导向支架,阀门附近需用U型管卡固定。(3)蒸汽管道等需要保温的管道,由于管子的自重和冷热伸缩,会使管道移动,为防止损坏保温层,应使用管托。对于高塔、立式容器或多层构筑物等从底部一直敷设到顶部的管路,应考虑在管道上两固定支架间设置一个补偿环圈。 综上所述,石油化工装置中软管站对装置的安全平稳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的根据装置需要布置软管站的管道,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装置的工效性,提高安全保障,产生优化的经济效益。 作者:王一帆单位:洛阳石化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工艺室 石油化工工程论文:石油化工工程施工的质量 1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的监督和管理 通过对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安装施工设计图纸质量的控制、招标文件的制定与管理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等进行监督管理来保证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施工的施工质量。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加强对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和监督。首先,明确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目标。在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根据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建立符合控制的目标,明确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目标,从而实现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保证整个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施工的质量。其次,加强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施工队伍的监督和管理。为了保证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施工的质量,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对石油化工安装工程中的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施工技能培训。对施工中的特殊岗位,必须要求施工人员持特殊施工工种证,以保证在专业的施工机械设备中能够适应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施工的操作需求,保证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施工的质量。 同时,在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除了对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施工操作规范、施工材料、招标文件等进行质量控制与管理之外,在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施工中还可以采取一些监督与管理的措施,进一步提高对施工操作具体的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在进行石油化工安装工程的施工中加强专业工程施工监理人对工程施工进展情况的监督与管理,掌握石油化工安装过程中的施工工艺,及时更改影响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避免对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工期造成影响;加强对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施工中各个隐蔽施工部分及施工工序的监督与管理,在各个隐蔽施工部分及施工工序中加强对重要施工工序及重点施工部分制定专项的监督管理规范,确保石油化工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在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加强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施工应用技术运用与管理,确保在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对工程施工质量及施工进度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 对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的监督和管理还应该注意及时开展一系列的施工技术交流与探讨活动。对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技术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与沟通避免对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施工造成影响。 2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管理 在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成本控制的管理是控制管理中尤为重要的部分。目前,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施工过程的工程造价控制目标是“质量好、工期短、造价低”。这三个目标其实是互相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石油化工安装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的目标应以工程造价目标为基础,更好地避免因工程变更、施工索赔等因素造成的成本增加。在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施工的后期,对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施工的成本控制还包括了竣工后人员工资结算的编制控制和竣工后费用的控制两大部分。后期石油化工安装工程的成本控制是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成本控制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工程竣工后要依法按照国家的政策规定对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施工人员进行工程款项的结算。通过正确、合理地控制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施工前期及后期的成本因素,使得石油化工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优越、成本合理赢得最大利润。 综上,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施工是石油化工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严重关系到石油化工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因此,在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对安装施工设计图纸质量的控制;招标文件的制定与管理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等进行严格的管理,保障石油化工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及安全。通过明确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目标、加强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施工队伍的监督和管理、加强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施工应用技术运用与管理等措施,加强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施工对质量,合理控制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周期,更好的为企业创造效益。 作者:邬海蛟单位: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西区采油厂 石油化工工程论文:化学工程与石油化工节能 1压缩机的节能 将气体从低压压缩到所需要的高压需要压缩机,常见的“乙烯三机”(裂解气压缩机、丙烯压缩机和乙烯压缩机)就属于大型离心式压缩机,是乙烯装置的耗能大户。除了离心式压缩机,往复式压缩机也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尽管离心式压缩机和往复式压缩机因工作原理不同节能方式存在差异,但从有效能分析的观点看,压缩过程的有效能损失主要是非等温压缩的不可逆性引起的。因此,压缩机节能的关键是改变压缩机的结构,采用多级压缩,级间冷却,使整个压缩过程向等温压缩过程趋近,减少有效能损失。例如,乙烯裂解气压缩机通常设计成四段或五段。离心式压缩机的能量损失方式有流动损失、冲击损失、轮阻损失和漏气损失等,对离心式压缩机的操作与设计改进是增产节能的主要措施之一。例如:提高吸入压力,降低吸入温度,增加流量,提高转速;增加叶轮扩压器的通流宽度,降低叶轮轮阻损失,改变叶轮叶片和扩压器叶片的几何安装角度等。对于往复式压缩机,通过减小压缩过程的不可逆性实现节能的主要方法有:合理的选择压缩比,增加压缩机段数,提高吸入压力,降低出口压力,降低压缩机入口气体的温度,减小段间阻力降,尽量取消压缩机前后不必要的阀件和弯头等。 2热量传递与节能 热量传递过程可以分为导热传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三种基本方式,它们有各自不同的传热规律,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传热通常是几种传热方式的组合。强化传热的目的就是力求使换热器在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积传递的热量尽可能的多。从传热基本方程Q=KFΔT可以看出,增大传热量Q可以通过增大传热温差ΔT、扩大传热面积F和提高传热系数K三种途径来实现。(1)优化平均传热温差。在换热器中冷热流体的流动方式有四种,即顺流、逆流、交叉流、混合流。在冷热流体进出口温度相同时,逆流的平均传热温差ΔT最大,顺流时ΔT最小,因此,为增加传热量应尽可能采用逆流或接近于逆流的传热方式。增加冷热流体的平均传热温差T虽然可以强化传热,但同时也增加了传热过程的不可逆性,增加了传热过程的损失,因此,通过权衡,优化冷热流体的平均传热温差T是节能必须进行的工作。(2)扩大换热面积。增大传热面积以强化传热,并不是简单地通过增大设备体积来扩大传热面积,而是通过传热面结构的改进来增大单位体积内的传热面,从而使得换热器高效而紧凑。如采用小直径的管子,并实行密集布管,采用各种形状的翅片管来增加传热面积。一些新型的紧凑式换热器,如板式换热器和板翅式换热器,同管壳式换热器相比,在单位体积内可布置的换热面积要大得多。对于高温、高压工况一般都采用简单的扩展表面,如普通翅片管、销钉管、鳍片管,虽然它们扩展的程度不如板式结构高,但效果仍然是显著的。(3)提高传热系数K。提高传热系数是增加传热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强化传热研究工作的重点内容。提高传热系数的方法重点是提高冷热流体与管壁之间的换热系数。尤其要提高管子两侧中换热较差一侧的换热系数,以取得较好的强化传热效果。强化对流传热的措施有[7]:表面粗糙化,提高壁面的表面粗糙度以影响湍流粘性底层的传热;表面加扰动单元,如表面为引发涡流而引入的小翅;管道中加入插件以引发转动;用水射流冷却热表面等。上述各独立措施通常可以组合使用,以取得更好的强化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强化传热的所有措施总要以较高的压力损失和驱动功率为代价。因此,把传热和驱动功率统一到过程的不可逆性上来评价强化传热过程的效果,才能使各种技术具有可比性。 3质量传递与节能 精馏过程是一个典型的分离过程,也一个重要的质量传递过程。根据热力学基本原理可知,不同物流的混合是自发的不可逆过程;反之,要把混合物分离成不同组成的产品时,必须消耗某些形式的外界功或热能。精馏过程中物质在不同相间的转移是在恒温和恒压下进行的,相转移过程的推动力是化学势,化学势在处理相变和化学变化时具有重要意义。精馏过程中,蒸汽以一定压力降通过精馏塔是产生不可逆因素的原因之一。其次是再沸器和冷凝器分别以一定的温差加入和移走热量,更重要的原因是气液两相相互接触或混合时因未达到相平衡而使精馏过程的不可逆程度增大。因此,降低流体流动所产生的压力降,减小传热过程中的温度差,减小传质过程中的浓度差即化学势差,均能使精馏过程中的功耗降低。使损失的减少。精馏塔通常可以采用以下节能措施:(1)在精馏塔的操作方面,应尽可能减小回流比,预热进料,减小再沸器的负荷;应充分利用塔釜液余热,减小再沸器与冷凝器的温差,并通过防垢除垢减小传热热阻等。(2)在精馏塔的结构方面,应尽量采用新型塔盘或新型填料以减少塔的压降。在石油化工生产中,过去板式塔多为泡罩塔,填料塔多用拉西环、鲍尔环。随着塔设备技术的发展,老式的塔板和填料逐渐被淘汰。浮阀、筛板、旋流塔板、波纹穿流塔板被采用。在填料上则选用较先进的阶梯环、扁环、矩鞍形金属环和孔板波纹、格栅等新型填料,为提高产量、减少能耗、安全生产和稳定操作创造了条件。此外,采用设置中间冷凝器和中间再沸器的方法减少塔的有效能损失,这样可以降低塔的操作费用,但却增加了塔的设备折旧费用。 4化学反应与节能 化学反应过程同时受动量传递过程、热量传递过程、质量传递过程以及化学反应的规律支配。化学反应的平衡问题和速率问题是互相关联的,可以从反应速率导出化学平衡,但却不能从化学平衡导出反应速率,因此化学反应动力学比化学反应热力学更为基础。热力学仅是给出了化学反应的可能性,要实现这种可能性还必须从动力学的角度研究化学反应的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化学反应进行时,大多数情况下都伴有热量的吸入或放出。如何有效地供给或利用反应热是化学反应过程节能的重要方面。对于吸热反应,应合理供热。吸热反应的温度应尽可能低,以便采用过程余热或汽轮机抽汽供热,节省高品质的燃料。对于放热反应,应合理利用反应热。放热反应的温度应尽可能高,以回收较高的品质的热量。例如,利用乙烯装置裂解气急冷锅炉产生的8~14MPa的高压蒸汽驱动汽轮机,可使每吨乙烯消耗的电力由2000~3000kW/h降到50~l00kW/h,大大提高了乙烯装置的经济性。不论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均应尽量减少惰性稀释组分。因为对吸热反应,惰性组分要多吸收外加热量;而对放热反应,要多消耗反应热。化学反应器是进行化学反应的重要设备。绝大多数反应过程都伴随有流体流动、传热和传质等过程,每种过程都有阻力,都需要消耗能量。所以,改进反应装置,减少阻力,就可降低能耗。 反应设备的选型应满足如下基本要求:(1)反应器内要有良好的传质和传热条件;(2)建立合适的浓度、温度分布体系;(3)对于强放热或吸热反应要保证足够的传热速度和可靠的热稳定性;(4)根据操作温度、压力和介质的耐腐蚀性能,要求设备具有材料稳定、型式好、结构可靠、机械强度高、耐腐蚀能力强等特点。例如,凯洛格(Kellogg)公司为减少合成氨催化剂床层压力降、提高单程转化率以及简化设备结构,开发了激冷型卧式反应器。催化剂呈水平板状,反应气体垂直通过催剂床层,反应器压力损失明显下降。文献较为全面、系统地讨论了各种化学反应器,特别是新型化学反应器在节能降耗中的作用。催化剂的选取则是另一个决定物耗和能耗水平的关键因素。由阿勒尼乌斯(Arrhenius)方程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温度成正比,与反应活化能成反比,与指前因子,即碰撞因子成正比。所以,选择合适的催化剂至关重要。例如,意大利蒙特爱迪生公司与日本三井石油化学公司共同开发的丙烯聚合反应高效催化剂,与以前采用的齐格勒(Ziegler)型催化剂相比,生产强度提高了7~10倍,并省掉了脱灰工序,原料、蒸汽、电力等消耗均显著下降。 5结语 本文重点讨论了传递过程原理以及化学反应工程与石油化工节能的关系。特别是从减小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和化学反应过程的不可逆性,减小过程的有用功损失,减小过程的有效能损失出发,探讨了反应设备、分离设备、换热设备和流体输送设备的节能途径和改进设备设计的方法。根据化学工程的基本理论所获得的节能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节能效果也各不相同,但最终的评价则取决于经济效益。多数情况下,采用节能技术均会减少操作费用,但设备费用可能会增加,所以最大限度节能不一定是最经济的。此外,节能措施还往往使操作变得复杂,要求较高的控制水平,这是在应用节能技术时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必须综合权衡,优选最佳方案。 作者:刘维康魏寿彭郭彦杨树林单位:中国石油规划总院北京化工大学 石油化工工程论文:石油化工土建工程质量监督研究 随着我国能源产业的不断发展,石油化工企业基础建设工程质量与效率提升研究成为了我们技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情况下,石化土建质量管理工作,特别是质量监督管理研究成为了质量管理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内容。 1当前工程质量监督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在当前我国石油化工土建工程建设过程中,质量监督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的监督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以下的三点问题。1.1石油化工土建工作未收到应有重视。在当前的石油化工建设过程中,建筑企业与设计管理者往往将建设工作的重点集中在化工设备、储运建筑设备以及厂房特殊结构建筑等重要的建筑设计中,对于建筑基础的土建工程缺乏必要的重视,进而造成其质量管理工作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但是在实际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土建工程质量也是确保石化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质量决定了石化工程的稳定与寿命。1.2工程前期准备工作不足。在土建工程建设过程中,前期准备工作(如建筑勘测、材料采购等)对于建筑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但是在实际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建筑企业在前期工作中的准备工作不足。如前期勘探工作中,对于地基勘测不够全面,影响了土建地基开挖质量;设计中对于土建开挖中的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预估不足,造成了土建质量问题的出现等,都是前期准备不足造成的质量问题。1.3工程施工人员质量意识较低。在土建工程建设中,施工管理、技术与工人是确保土建质量的执行人员,也是质量管理的核心。但是在实际的管理中,部分土建施工人员对于质量管理重要性认识较低,或是质量控制执行能力较低。如在工程管理中,部分工程管理与技术工作者将,工作的重点集中在确保工期与降低成本的管理层面,严重的忽视了质量的管理力度,进而造成了严重的质量问题。 2工程监督管理主要措施研究 为了确实提高石化工程中的土建质量,发挥土建工程质量监督作用,我们在实际的管理中开展了以下的管理措施。2.1以监督为核心,建立稳固的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监督是我们工作的核心内容。因此在管理过程中,我们需要在监督模式要求下,建立起稳固的质量管理体系。(1)建立双重管理核心体系。在土建工程管理中,其管理者包括了负责施工管理的项目经理,以及负责技术的总工程师,两个核心管理人员。因此在质量监督体系中,我们也应建立以这两者为核心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分别由两者负责其职权内的质量监督工作。同时项目经理与总工程师在工作中,还应对对方开展互相监督工作,确保其工程整体质量监督的实现。(2)形成岗位责任化的监督体系。在土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我们需要首先建立有效的岗位责任制度,利用制度模式将监督责任落实到工作实践中。(3)形成网格化的质量监督模式。在工程质量监督中,监督管理人员应根据职责、工段等因素,划分成无缝隙的网格化管理区域,并对其区域内的质量工作进行全面的监督工作。这种网格化的管理方法,既可以保证质量监督落实在实践工作中,同时保证了责任管理模式的落实。2.2加强创新,提高质量监督工作能力。在土建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中我们发现,监督管理工作创新的有助于提高提高监督者工作能力,进而提升监督工作的质量与有效性。在这一创新过程中,我们的主要工作包括了以下几点。(1)管理模式的创新。在土建工程质量管理中,我们首先需要创新工作模式,利用新型的管理模式发挥质量监督管理作用。如改变传统的质量管理模式,利用更为简单直观的扁平化质量管理模式,使我们可以对每个质量管理人员进行直观有效的监督,实现高效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2)监督方法的创新。在传统的质量监督中,我们主要依靠人力对施工方法、材料等进行监督。2.3以细节为基础,开展实效性的质量监督工作在实际的质量监督过程中我们发现,细节化内容决定了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质量。因此在监督过程中,我们需要确实将细节管理模式落实到管理过程中。(1)注重工作细节。在工程质量管理中,我们需要对质量工作中的细节进行严格监督。如在质检工作监督中,我们需要对质检人员使用的检测方法是否严格执行了检测方案,特别是检测细节是否到位,进行严格的监督,避免因细节问题造成质量检测问题,进而影响土建工程的整体质量。(2)工程质量数据细节。在质量管理中,各类数据的分析与检查也是决定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质量监督中,我们也应对工程中各项数据的细节进行关注,形成细节化的数据质量监督模式。2.4加强现场质量管理力度,落实责任监督模式。质量监督过程中,现场质量管理工作也是我们的重要监督内容。因此在质量管理中,我们需要在责任监督模式要求下,加强现场质量管理工作。如地基开挖工程中,我们需要对施工现场执行工作者利用岗前责任书签订、开挖工程过程中的责任监督以及质检责任倒查等方式,确实将现场质量管理监督落实到实际管理中,形成有效的工程质量现场监督模式。 作者:朱华东 单位:镇海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教育教学经验论文:德国职业教育教学经验对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摘 要]为了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结构性调整,地方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进行相应的改变,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提出教师思想改变是根本、教学内容改变是实质、教学方法改变是途径、创新能力培养是目的的结论,以期推进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学改革创新,实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既定目标。 [关键词]德国职业教育;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结构性{整,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适应经济结构的转型。2015年,教育部针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问题指出,高校办学思路要实现四个转到: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要实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开展校企实质性合作,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与创业能力,最有力的抓手就是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来实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基于目前的学科教学体系,以知识传授为目的的教学方法,显然无法适应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1][2][3] 谈起德国职业教学,就要说到双元制,工学结合。其实双元制在中国并不接地气,因为教育主体有本质的不同。双元制的学习主体是企业的学徒,而我国地方高校的教育主体是学生,因此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应该借鉴的是教学方法,而非教育形式。通过借鉴将以知识传递为主,转变为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将以构建完整学科体系教学为目标,转变为以学科典型内容学习为载体实现学习方法的培养为目标。[4]本文主要介绍德国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期推进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学改革创新,实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教师思想的改变是根本 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的基础是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习兴趣仅仅起到催化剂作用。因此,教师要明确教学是从学生的知识起点开始,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体系,对新知识进行有策略的描述。激活学生的先验知识是教学沟通的关键,教学最好的描述不是学术化而是生活化,让学生能通过生活化的描述,利用先验知识加快对新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教学观念改变的第一步是如何把抽象的理论讲得浅显易懂,也就是所讲理论要能与学生脑子里已有的先验知识建立关联。 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其核心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抹杀学生思考的过程。通过学生自学、合作学习、成果固化三个环节,以及读、听、看、讲、做等方式,让学生去实践、独立思考,因此学习只发生在学生自己的大脑中。目前地方高校的教学现状是教阻碍学,教师不停地讲,学生被动地听,使得学生无法有效进行学习,学生思考力被教师的教削弱了。教师似乎仅仅为完成教学计划而教,因此教师必须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不是教室舞台的主演者,应该把学生当作演员,教师当作导演去进行教学活动。教师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教学的内容不是关键,通过教学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才最重要。教学的基本原则是不教给学生思考好的知识,而是要想法教会学生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学习。 教师要从学的角度去思考教学方法,而非从教的角度去思考,要多进行换位思考。教师与其抱怨学生素质下降问题,不如换个角度来思考。教师必须变革教学法,思考怎样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什么样的学生就是什么样的原材料,教师就要因材施教,人尽其能。教师的重要责任就是帮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教师要针对学生知识层次的不同来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根据设计的教学目标来重构新的教学任务。[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我们衡量学生的培养效果时,往往不是关注教师教了多少内容,而是学生从中学到、掌握了多少知识。[6]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独立、负责任地有效完成工作任务的方法与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改变是实质 德国职业教育的目标是独立、负责任地有效完成工作。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立足于培养行业人才,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职业能力由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三个要素构成。专业能力用来解决具体的专业问题。社会能力包括合作和领导能力、灵活性和适应性、有效的口头表达与沟通能力,这些能力能有效促进职业能力的提升。方法能力包括对信息评估和分析的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与创业精神,这些能力是职业能力可持续提升的关键。 学生的能力如何有效获得?要将抽象的能力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内容,就要构建能力台阶。台阶的基础是具体的各种能力,如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倾听能力、书写能力等;上一层台阶就是相对抽象的能力,如学习能力、分析能力等;再上一层就是更抽象的能力,如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等。通过具体能力的训练实现抽象能力的提升,教师的教学内容是根据实际转化而来的专业知识。教师上课看似是教授专业知识,其实不过是以专业教育为载体、教学方法为手段、能力体系为依托来实现学生能力台阶的不断构建。 三、教学方法的改变是途径 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本质就是行动导向教学法,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习效果。杜威认为“一克经验要好于一吨理论,因为每条理论只有在实践以及检验中才有意义”。如果我们想改变就应从我们自身开始,真正的改变取决于教师,要从育人的角度思考教学活动,通过相应的活动来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 一是扩展小组教学法。此方法特别适用于翻转课堂情境下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常规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布置思考题让学生回答。考虑到教学进度,教师往往不会让很多学生来参与交流,最多请两三个学生来交流,因此大部分学生无法有效参与教学活动。采用基于合作学习的扩展小组教学法,由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开展小组学习,不断扩大小组规模,这样可以显著提升学生参与度。通过两人学习、四人学习、八人学习,最后形成小组学习的共识与结论。此方法可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与思考的质量,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正确引导。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断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二是旋转木马式教学法。教师先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自学。然后让学生围成两个同心圆,外圈给内圈讲学习心得,内圈倾听,不发问。接着让内圈与外圈学生转动,由内圈给外圈讲。运用旋转木马式教学法,可以提升学生的专注力、倾听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这是一种通过先让学生自己学会,继而教其他人学会的学习步骤,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的有效方法。 三是魔术盒法。学生通过用手触摸半密封的盒子内的物体,向其他同学描述。这些学生根据这位同学的描述绘出物体的形状。运用该方法可以提升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魔术盒法可以有多种演绎形式:限制描述的句子,限制描述的时间等。在学生认识世界渠道多元化的当下,教师要想让学生学得更多,自己就要讲得更少,让学生自身去感知、去表达。 四是卡片复习法。复习对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异常重要,只有多次重复才有助于知识的内化。传统的复习法就是口头提问,而手持问题卡片复习将有助于刺激学生的思维。卡片复习法是通过将教学内容关键词写到卡片上,让学生随机抽取,学生思考后根据关键词来讲解关键词涉及的所学内容,这样更能刺激其关联性记忆。卡片复习法还可以用于新知识的导入来了解学生的先验知识。 改革课堂教学形式及方法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一种训练学生能力的途径。学生的各种能力在参与学习活动中得以提高。 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目的 创新能力从何而来?教师必须把抽象的能力D化为具体的教学内容。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分解为多个二级能力,如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再分解为阅读能力、描述能力等。可以将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目标转化为能实现的教学能力与教学任务。德国职业教育体系是以专业教育为载体、教学方法为手段、能力体系为依托,来实现学生能力阶梯的架构。教学内容要算减法,我们无法解决学生一生要面对的新问题,但能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学生通过提炼关键词进行视觉化思维学习,能画出有助于记忆的思维导图,说明学生大脑能够记住的是那些有用信息。 五、结束语 地方应用型高校转型首先要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认识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远远大于知识传授本身。以学生为中心将有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学内容是真正有教学价值的重要知识,而非完整的学科体系。只有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才能体现价值。要坚持以过程为导向的学习法,推广典型性学习。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推进,必须是教学团队的整体变革成果。教学法改革需要吸取集体智慧,重要问题要达成共识。因此教学改革需要行政层面的顶层设计与整体推进,才有可能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好的教学方法固然重要,最关键的还是教学实践。陶行知先生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先行而后知”。我们教师要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实践活动,将行动导向教学法有效应用于自身的教学过程中。 教育教学经验论文:综合实践课的教育教学经验 我儿时的理想就是当一名老师。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我终于实现了,成了一名幼儿教师。我是在镇级所属的幼儿园工作,后因工作的需要我来到了小学支教,这时正赶上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校对改革的春风尤为重视,便提出让我担任综合实践学科的教师。刚接触综合实践课之初,我感觉很茫然,既没有可供学习的资料,我又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不知如何去上好综合实践课。在区进修学校的相关领导的培训指导下,通过近年来的外出听课学习和不断摸索与实践。在这几年的时间里,我不断地探索方知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指导方式的新型课程。因此,我逐步形成了坚持以学生“活动实践”为主要形式、以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各类知识为主要目标、以提升学生形成“探究性学习”能力为最终要求的基本认识,并在课程实施中紧紧围绕这个基本认识展开了一些尝试性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首先,大胆摸索尝试、选准主题。我又尝试着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虽然不同于其他学科,但也不是与其他学科完全割裂开来。我觉得可以与各科教学结合起来,将学生所学的学科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延伸、综合与提升。同时,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的学习中得到拓展和加深。我们还可以充分注重环境的功能,挖掘身边的资源。例如,我校大队部组织了《美化校园变废为宝》活动,让学生注意收集垃圾,以班级为单位把可以回收的垃圾集中起来,请废品站的人来收购,钱存入各班的班费中,用于奖励合作学习中表现优秀的小组或个人。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必须要去了解什么是可回收垃圾,什么是不可回收垃圾,哪些是可以回收的垃圾,哪些是不可以回收的垃圾,应怎样处理,回收后的垃圾有什么用等知识。我就利用这个活动内容设计了以它为主题的一堂综合实践课――《纸和我们的生活》,先让学生收集资料、讨论交流,再介绍纸的历史、废纸的妙用等。不仅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节约用纸的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们学到了许多生活知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得到了加强。 在指导学生确定主题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关注周围的生活及现象,从而提出自己感兴趣又值得研究的问题,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生活背景与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行取舍,确定活动的主题。这样确定出来的主题,学生乐意探究,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也才会有生活基础,教师的引导也才会使同一批学生在不同的年龄段关注不同领域的问题。 其次,探究转变角色、以生为本。综合实践活动要围绕学生与自然的关系、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与自我的关系进行。因此,我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和方式,自主地提出或自主地选择活动主题,尽最大努力提供条件让学生去做、去探索、去经历、去感受,我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在《妈妈的生日》课程中,学生们自己采访不同的家长,了解她们都喜欢孩子怎样给她们过生日,才会感到最高兴最有意义。经过了几天的收集资料和调查了解。学生们在采访中的表现赢得了家长的肯定,而他们收集整理的资料也是深受家长的喜欢,并且在具体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同学们也积极主动地完成的非常好,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从课堂中、从课本中、从讲解与分析中解放出来,要求素质的更新与重塑,角色与职能的重新定位。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自动给予者,而是作为知识资源供学生提取和检索;教师将成为一个顾问,一个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个实施课程的服务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但这样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内容的选择,甚至有些活动在实际操作中,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辅导。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活动提供一个基本保障,让学生在这个基础上去挖掘更多的内容:如在排练《世上只有妈妈好》舞蹈时同学们的分歧很大,这时我就马上和学生们融为一体,给他们以信心和勇气,体现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在探究问题时,有时可能不知如何搜集研究资料,不会运用研究资料,这时教师有必要去关注这些信息,并给学生指出一些路径。当他们遇到难题而陷入困境时,教师有必要参与进来共同讨论。因此教师对落实本课程,提高活动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后,活动全程参与、精准引导。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中,我注重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的情况,在各个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及时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探讨活动,促进了学生自我教育,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例如,《我的家乡――吉林》课程实施中,前期准备阶段,我以指导制定研究方案为重点,以求准确把握研究的进程、方向、方法、质量等;在中期探究阶段,我以把握探究活动进展为重点,通过交流、汇报、小组竞争等形式,了解学生小组的研究情况,强化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信心,监控探究活动的进展情况,以确保整个计划的顺利实施;在后期总结阶段,我以经验交流为重点,分小组总结综合实践活动的经验,包括探究活动体验、研究过程、团队合作与沟通的技能等。同时让每个学生总结探究活动中的个人体会,在班级内交流,以便分享经验,促进探究能力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我启发学生思考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肯定积极的方面,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鼓励学生在己取得进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研究,以培养学生追求真理、不畏艰难的科学精神。 通过半年的实践,我的体会是:要开展好实践活动,就应在“实践中摸索,在活动中探究”上下功夫。综合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因而要改变学生单一的知识接受性的学习方式,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立足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教育教学经验论文:高考美术教育教学经验谈 在20世纪初的几年里,美术高考是很多考生避开文化升学的激烈竞争能顺利考取大学的“救命稻草”,并取得良好的成绩回馈,由此越演越烈,当前美术高考热已经发展到需要反思的境况。下面笔者从几个方面分析当前美术高考的现状并提出建议。 一 当前中学美术教育中高考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笔者2001年毕业参加工作,在农村高中担任美术教学的几年间,目睹了美术生在农村中学急剧暴涨,目前才趋于稳定。美术高考的教学手段由一开始“摸着石头过河”到现在趋于成熟稳定,我认为已经到了需要对美术高考培训的现实情况进行反思,重新建构合理的教学机制以能培养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未来美术人才的阶段。当然在美术事业如此繁盛的背景下作为基层工作者既要感到欣慰,更有任重而道远的专业使命感和责任感。 每当学生高一升到高二时,学校领导就下达新任务,让美术老师做高考美术生的思想工作,这时我就会陷入新的困惑之中,教师要以什么样的理由去说服学生来学美术,说就业趋势好,社会供不应求,毕业出来就被用人机构争抢空,这样的语言显然是苍白的,没有说服力的。其实面临困惑的也不只是美术老师,各专业都差不多。由于大学扩招,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严峻,有个画画还不错的学生对我说:“我爸不让我学,他说美术专业找不到工作,但是我还是喜欢画画,怎么办?”我说,找不到工作又何止是美术专业,你要问你是否喜欢美术这个行业,不喜欢就不要选择,喜欢就一定能做好,能做好就有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念与动力。这个时代,不管就业有多严峻都是需要一流的人才,只要你能把这个行业做到精湛就不怕没有出路。 在教学中我能做到的是把每一节课生动、完整、详尽地诠释给学生,告诉他们美术是什么,大学会设哪些专业门类,学不学这门专业由学生自己决定,而不是老师在这苦口婆心地劝说,学美术有多么的好,你来学美术吧。功利的社会产生功利的教育,所有的家长和孩子都把学什么专业和将来的就业挂钩而忽略学生自己的兴趣点,忽略学生自己真正想要干什么、喜欢什么。 在美术高考教学中,选择生源很重要,最好的生源是发自内心热爱美术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具有天然的竞争优势,在整个高考训练阶段也不会感到痛苦,会在学习中体会到美术学科的趣味性,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会有只要画画就是幸福的个人感受体验。这样的学生已经超越了升学的功利性,到达与自己对话、与艺术对话,在追求艺术中获得自我提升,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的学习境界。当然这也应是我们的教学理念,超越现行高考制度的功利目的,做好眼前事,不问前程。相信他们付出辛勤汗水之后最终会获得成功,实现自己的理想。 二 关于高考教学方法与时间安排的思考 在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每年我都目睹高三的美术生在“水深火热”的专业训练中煎熬,越到后期越显现出一个人最大的潜能,每当到最后冲刺的阶段就想如果再多些时间有多好。这时候就特别希望他们能有更多的时间把后劲补一补,这个时候拼的后劲就是长期积累的底子、积淀的修养,所以我认为美术高考训练应提早。教学深度需要挖掘、再挖掘。 前几年因为训练时间有限,为了能应对短期内取得更大的进步,大家在训练时大都让学生临摹短期完成高考范本,以达到高考试题中各项要求的目的,这种教学非常程式化,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并没有提高学生的审美眼光和良好的艺术素养。所以我在此后的教学中首先争取能有充分的时间,从高一开始让学生接触古今中外的名家大师作品,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假如不改变思维,在美术高考已经产业化的今天,社会上存在着铺天盖地的大小画室,学校高考美术教育还像以前那样从高二训练就太晚了,如此,老师和学生在训练时苦不堪言,而且在专业考试中完全丧失了竞争力。 另外,随着美术考生的激增,省内竞争格外激烈,江苏省内的高校美术专业的录取分数已相当高,所以建议考生除了参加省统考,应多参加外省单招,这也是一个避开省内竞争的好办法。这样同时也对专业训练提出了要求,不能只针对江苏省统考,而要培养学生能应对任何地方考试内容的专业能力。 在美术高考中,素描基础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色彩也是要靠素描基础来支撑的,但是要想在美术高考中取得绝对高分,素描的训练不容忽视,因为首先色彩是比较容易掌握和拿分的项目,可以依赖人的感性心理,悟性较好的学生能够在短期内很容易掌握色彩的表现技巧,大都能在色彩考试中拿到高分。素描则不然,因为素描不仅需要感性更多是理性引导支持,需要刻苦努力地钻研与练习。不下苦工夫,没有一定时间保证是不可能提高到一定水准的,最后冲刺阶段最难提高的也是素描,所以素描在高中三年里的学习与训练至关重要,是获得高分的保证。因此在高考专业训练的过程中要把素描的训练作为重中之重,保证时间和作业量。 以上是我对现行中学美术高考训练存在的问题进行的反思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希望对一路同行的师友们有所启示与帮助。 教育教学经验论文: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经验之浅见 回顾自己十几年来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感觉并没有什么所谓的“经验”存在,有的只是每位教师都有的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至于教学工作,所包含的内容太广泛了,教无定法,学无定法。我就讲讲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不能称之为经验,与大家共同探讨和交流。 1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 严明的纪律是战胜一切的法宝,良好的班风是学生学习的保证,我要讲的第一个内容就是建立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每当新学期开学接到一个新班,我首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用一些最能打动孩子们内心的话来唤起他们学习的激情。比如去年我刚接到四(3)班以后,在师生很陌生的情况下,为了消除一部分学生心中的恐惧,也就是害怕新老师知道自己的过去,我对全班同学说了这样一番话:“同学们,我很高兴今年能教你们的语文,早就听说咱们班同学脑子聪明,上进心强,通过这几天的接触,我感觉到了,老师不爱打听你们的过去,我只看重今后,不管以前你表现怎样,那已经成为过去,从今天开始,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只要你遵守纪律,努力学习,我相信我们班每一个学生都会有进步的。我还说:我不会让你们每个人受到半点委屈,老师能做到事事公开、公正、不偏心,你们能做到诚实守信吗?”我的这番话看似寻常的话语,没想到却起了很大的作用,唤起学生的学习激情,为我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具备了良好的班风,只是在学生心中打下一点镇定剂,还得靠自己今后努力经营。我讲的第二点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以身作则,起榜样表率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的学习习惯许多是受教师行为习惯影响形成的。如有的教师板书时常潦草、不规范;改作文时自己就乱涂改,叫学生要按时交作业,学生交上来的作业一星期或几天还不见老师拿出来,自己说过的话或订的制度常忘记或不执行。日久天长,学生模仿老师也就养成了不良习惯,或专老师的空子行事。因此,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提高业务素质,时时处处都要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感染学生,身教重于言教,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经过潜移默化,就容易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在课堂上下功夫 良好的学习习惯固然重要,然而,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更加要重视。我要讲的第三点就是在课堂上下功夫。平常我是这样做的:第一,学完一课晚上的作业之一是预习下一课,预习内容标在书上有:结合阅读提示和课文内容进行质疑、划新词、分段。这一作业必须在上课后一两分钟由小组长检查,老师在课后有时会抽查个别人的预习情况。这样,一来自己不用改本子,二来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使课堂教学更得心应手。第二,上课只带耳朵听,有的老师上课要学生做笔记,抄板书当然眼看百遍不如手抄一遍不是没道理,我觉得在课堂上还是要把听放在第一位,学生带耳朵听进去了才是最重要的,要写我就叫学生空手写。抄对听多少有所妨碍,毕竟抄的速度不一,我喜欢课堂上鸦雀无声,不受到一点干扰,就是上低年级时也这样,对于上课来说老师的声音是最霸道的,越霸道越好,学生也就私下讲不成话了。如果甲学生上课喜欢跟乙学生讲话,不要挖苦或讽刺甲学生,第一次讲话老师用眼睛暗示或用语言提醒,当然这方法对高年级比较适合;第二次再讲话老师就有意识地多提问,使他精力高度集中。课堂教学的第三方面是课前策划要创新。高年级的课堂教学离不了“作者——写作背景——字词句——层次——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的分析。为捕捉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必须花脑筋去构建一篇课文的多种教学思路,不能每篇课文的学法都一样。不是先学习字词再学课文就是先学课文再学生字词,然后进行总结或拓展。我认为你既可以结合多数学生的意见根据学习好的学生的思路或多数学生的思路去教学,也可以根据某学生的一个问题或某一课题的题目而展开讨论而达到教学目的。比如说我教的五年级吧,比较简单的课文可以让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去自学,。教他们自己分段,自己概括主要内容,自己琢磨写作方法,自己先做思考练习,做好后老师根据教学要求去验收。这样,学生的能动性,自学能力增强了,对这篇课文的印象加深了。课堂效率提高了,老师也轻松了。 4在写作上下功夫 课堂教学少不了习作教学,我要讲的第四点就是在写作上下功夫主要是强化单元作文教学。每一单元的写作任务都是与单元学习主题相一致的,小学阶段作文题材比较单一,一般以写人记事为主,还有读后感,活动或想象作文,简单的应用文。教学生习作时,明确习作内容,运用现有的写作方法,遵循一般的作文结构叫做龙头,猪肚,凤尾。尽量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寻找素材,这样就避免了千人一面的写作内容。作文课上,先拿出一些时间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作文内容,然后,老师或学生适当念一念写得较好的习作或范文,点评好在哪,最后学生对自己的习作进行加工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修改完草稿后再抄到作文本上,这样的习作内容丰富多彩,既整洁又美观。 5作业的布置 在保证课堂效率的基础上,家庭作业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我要讲的第五个点是作业的布置。其一,严格按上级要求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我布置的语文作业一般有:签名本、课外积累本,两星期交一次、生字词本、习作本、听写本,我的原则是不重复、不超量。一般的家庭作业写作文的时间最长,如果今晚要写作文我不会再布置其它作业。其二,改革作业批改形式,把功夫花在指导学生进行自我修改上,重视面批效应。比如听写本一般是小组内学生交叉改。改作文一学期八篇习作有四篇是学生改,老师先检查习作草稿把握大方向,看有没有离题或很差的,如果没有就让学生去改,只要基本要求符合就写优,以充 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用增强自信心来提高作业质量。如果实在没作业可做,适当地布置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业。比如写一篇日记、写一篇电视新闻报道或写动画片上的内容,本来学生喜欢看电视我就利用学生的喜好进行小练笔不是一举多得吗?如果每天叫学生写日记,本来就有别的家庭作业日记就成了任务成了压力随便写,如果老师对学生每天的日记详细改时间就有限,随便改就等于没写反而遭来学生的厌烦抵触情绪,这样一来效果不够理想。 6后进生的辅导 当然,对于成绩较差的后进生还得多费心心思。我要讲的第六点是后进生的辅导。我把后进生分成“假后进生”和“真后进生”,分类进行施教。“假后进生”,脑子灵反应快,注意力不集中,懒惰,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上课时就对他们多提问,多盯着他们,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这个焦点上来,课后多谈心,鼓励及时完成作业;“真后进生”,学习基础差,理解能力差,对学习不感兴趣,他们羞于发问,怕回答问题,学习时,死记硬背的多,灵活运用的少,对这类学生,尽量向他们提些简单的问题,经常加以肯定,赞许,使他们轻装上阵,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课堂教学、检测、作业反馈等,发现问题,充分利用空余时间为他们开“小灶”,后进生作业错了,坚持面批面改。 7如何复习,如何学会考试 新授课一结束,马上就转向复习,迎接期末考试。首先是基础知识的复习,低段好办一点,平常有什么题型就按什么题型去归类复习。这几年,在高段的语文期末考试中,基础知识的考试是最为混乱,有的仍然是照搬八九十年代的考试题型与知识点,比如看拼音写汉字、形近字组词、默写古诗及意思、按课文内容填空等书本上已有的知识去考,习作一般也是本学期学过的,这种题型更好对付,我们可以按拼音、字、词、句、段、篇去归类复习,这样的复习时间不易花过长,一般放在复习的最后一个星期进行,也便于记忆。这样的题目学生也好把握。特别难于对付的是灵活多变的题型,对于灵活多变的题目,万变还是不离其中的,这就要各位老师根据各学段教学的目标,具体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去进行多种形式的训练。这种训练重在于传授方法,比如拿出一篇短文,怎样找好词好句,好句好在哪,可以从哪几方面去分析这句是好句;要点的概括有哪些方法;中心和思想的概括又有哪些方法;读完短文后可能会有怎样的拓展题目出现,你该怎样回答等等问题,教学时我们可以借助复习资料出示相应案例来进行复习。这种基本技能的训练时间要较长,一般放在复习初期。当然,知识的深浅要根据各学段的教学目标为前提。其实这类题目就是新课标中的情感价值观的集中体现,而且这类题目占分量越来越重,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我们在基础知识基本把握的情况下,必须发散思维,灵活把握好各种题型。 以上是我在平时教学中的一点小小的尝试,总之,点点滴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需要我们教师将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目标落到实处,我们的学生才会真正地学有所获,得到发展。 教育教学经验论文:浅谈农村小学班主任的教育教学经验 些处于僻远的农村的学校,平时组织的活动几乎为零。学校里逐渐形成一种“读死书,死读书”的风气。农村小学的班主任如何做好领头羊呢?要从心灵深处感化学生;有方法地强化训练学生的能力;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促使全体学生发展。 农村小学 班主任 心灵深处 感化 学校教育是以班级为基本的组成单位。班级的领头羊就是班主任,班主任工作的成败将影响到班级的各项工作的开展,将对学生的能力、性格等方面产生难以估量的后果。农村小学的班主任如何做好这只领头羊呢? 一、从心灵深处感化学生 班主任工作中,常会遇到这样一群孩子,由于习惯、家庭等各种原因,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不够认真,一切感到无所谓……凡此种种,在不少同学的身上都有不同的表现。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应充分意识到这些看似小事的问题,决不能忽视。我会尽可能地改变这种困境。在班级里,班主任可让学生充当小助手参与班级的管理,让其充分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从内心深处迸出进步的火花。 曾经有一位小女孩,表达能力极好,也挺惹人喜爱。可就是不爱学习,不愿写作业。我接手此班后,发现她缺乏激情。为了帮她树立信心,我请她担任小组长,协助我检查其他同学作业。大概是她感受到存在的价值,她的学习更加努力,最后,还被同学一致推荐为“三好学生”。正是这种所谓的“信任”从心灵深处刺激学生的心灵深处,鞭策着他们的行动。 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会说:“我喜欢这个老师,因为老师对我很好。”“老师对我真关心!比我的父母还理解我……”教师教育学生时,要从内心深处爱学生,这份爱不仅要真诚,还要充满智慧。我们班的学生上课总是窃窃私语,习惯不好,我千叮咛万嘱咐甚至课下盯梢仍无甚成效,让我十分头疼。于是,我就对孩子们讲:“人脸上之所以长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一张嘴,就是让大家多看多听少说,该说的时候说,如果谁在不该说的时候说了,我就送他一张嘴,用胭脂画在脑门上,说完了看看孩子们的表情,我觉得这个办法能有效”,果然接下来的一星期班里格外得安静。就是这样,不用费口舌,学生养成了好习惯。 教学有法,本无定法,贵在得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教师的说教在有些学生的眼里都快成出土文物了,如果我们的说教对学生来说毫无吸引力,你还能指望他能听你的吗?比如说上网的问题,农村的家长对网络没有准确的认识,有些家庭条件好些的,为孩子准备了电脑,并且不加约束地让其使用。这样的家长片面地认为这就是给孩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结果有的孩子网络痴迷、游戏上瘾。我教的六年级班里每年都会出现几例,怎么办?只能加强自身修养,熟悉孩子的世界,慢慢引导:“孩子,你知道什么是爱吗?真正的爱是从了解开始的,你现在了解你所谓的“心上人吗?”你只是在浪费时间,为一时的情绪缴纳高昂的学费,等你真正成年后会明白,你的得到和付出远远不成正比。“教育孩子的同时,还要与家长及时沟通,提高他们的认识。 二、强化对学生能力的训练 在某些方面,必须施加一定的压力,使人接受锻炼,才能促其发展。农村的孩子普遍存在胆怯懦弱的现象。而这些孩子又缺乏基本的锻炼,渐渐形成自我封闭的性格。在全体同学面前,甚至连一句完整的话也说不出来。对于这样的学生,班主任应积极创造情境,逐步培养其自信心,促其性格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我曾悄悄地对一位性格内向,很文静的男孩子说:“老师这几天较忙,对班级管理可能力不从心,你愿意帮我代管几天吗?”看着我诚恳的目光,他不太乐意地接受了。之后,我宣布让他代管几天班级,几天中,我观察到他慢慢地变得性格开朗活泼了,似乎变了一个人。我总是寻找各种机会,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孩子们得到了应有的发展。 三、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促使全体学生发展 班主任要像家长一样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农村的孩子,多数属于“散放型”,家长没有辅导孩子的习惯,而是听之任之,加之其它方面的原因,孩子在学习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班主任的角色就是一个平衡杠,调节学生的心理,对差生给予一定的关怀,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而对易骄傲的学生,则适当的来一个当头一棒。学期结束时,“优秀学生”等称号优先考虑进步较快的同学。 班上有个孩子,父母长期在外地打工,他跟着农村的爷爷奶奶生活。因为他特爱生气,一点小事就会惹得他很不高兴甚至大骂脏话,故大伙儿都不乐意跟他玩甚至故意气他,他便经常逃学。当了解了这一情况后,我便主动跟这个孩子沟通,帮助他尽快地融入班级这个圈子,解开心中的郁结……他的性格渐渐开朗了,也不再往家跑了。 “鹤善舞,牛能耕,老鼠生来就打洞。”我们需要科学家,也需要负责的送奶工,让我们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我常在想为什么孔子、陶行知、苏格拉底、叶圣陶等中外教育家能留名青史,那是因为对学生来说,真正能走进他们心灵的教师不应该是冷冰冰的知识的容器,也不能是硬邦邦地像砖头一样的经典,或是板起脸、皱着眉、一脑门子官司的心理不平衡者,而应该是一个人性化的、温暖的、充满善意和智慧的存在,这样的教师一言一行可以跨越时空激励学生不断前行。也许他话不多,但是声声入耳,也许他对学生并不十分严厉,却深得学生的尊重。或许我们一个冰冷的眼神,的确能够让学生战战兢兢地背会一首古诗,也许我们的一顿劈头盖脸的训斥,能让学生小心翼翼的听讲,不敢错过一个字。但是,朋友,这一切会在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将来他也会这样去对待他身边的人,而我们,也会因此错过很多美丽的风景。 高尔基曾经说过:“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做的事情,可是善于教育孩子,需要才能和全部的生活知识。”的确,现在班里的孩子不缺爱,起码不缺那种生活上的,保姆式的爱。他们缺乏的是理智的爱,尊重的爱,带着生活智慧的爱。让我们尊重学生,用激情和善意去过每一天,那时你会发现,我们在工作中完善着自我,获得快乐,我们和学生活得很幸福,成为这个温馨和谐社会的一部分,也就做到了“在奉献中成就自我,在燃烧中升华人生”。 身处僻远的农村的学校,平时组织的活动几乎为零。学校里逐渐形成一种“读死书,死读书”的风气。农村小学的班主任如何做好领头羊呢?要从心灵深处感化学生;有方法的强化训练学生的能力;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促使全体学生发展。 教育教学经验论文:弱势群体教育教学经验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以稳步提高,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度在近年以来也在进步升温。聋哑学生处于花样的少年时期,而从出生已始他们对这个世界盛知与表达方式的已然已经定格,生理上的与众不同令他们在心理上极其敏感,渴望表达的内心也几乎占据了他们全部的童年,作为肢体语言的舞蹈成了他们对这个世界表达自身感受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聋哑学生舞蹈课课堂教学现状进行阐述分析,并结合我的教学经验,为如何有效进行聋哑学生舞蹈教育工作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聋哑学生 舞蹈教学 赏识教育 兴趣教学 “言之不足故歌之,歌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对于舞蹈自身的特点来说,确实有很大的艺术渲染力与表达力。许多跨语言、跨民族的交流都能够通过舞蹈来进行,可以说,舞蹈不但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更是传递彼此情感与思想的媒介。对于聋哑学生的舞蹈教学,虽然存有手语教学难度较大,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困难等不利因素,但是因其无法听到世上美妙动听的声音,所以相较于其他孩子来说更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视觉的感官上,受到的外界因素影响也较小,这也在无形中可为教师添一丝安慰。 1 聋哑学生舞蹈课课堂教学现状 在当前中学对于聋哑学生的课堂教学中还普遍存在教师与学生交流困难的问题,在正常学生能够通过语言与教师交流的时候,这些聋哑学生更多的则是与老师进行肢体或眼神上的交流,许多孩子尚不能够用手语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教师往往有时交流中也难以照顾全面,一些学生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回答,容易给双方沟通造成误解。并且,更为不好掌握的是,教师在进行演练的过程中学生难以运用听觉应和着节拍进行舞蹈训练。众所周知,舞蹈排练的过程中为了达到步调的协调,往往配以音乐节拍来进行训练,但是聋哑学生先天生理上的缺陷却无法深入体会这一点。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与普通学校的学生相比要困难重重。贝多芬失聪时靠着嘴里叼着笔来感受声音的震动,前几年春晚一炮而红的节目“千手观音”更是让人着实的感动。她们的训练方法便是将屋内的音响开到最大,让舞者去感受声波的震动来跟上节拍。但是,对于聋哑学生来说,要想掌握是极具艰难。并且,因为聋哑学生与人交流的方式较为单一,在手语上的交流难以满足其少年时期心理想法的诉求,普遍存有一定自卑的心理。而我所教的学生多为初、高中生,正处于叛逆阶段,心理上的变化极易导致其厌学、抵触教师乃至教学内容。故此,教学与心理二者之间均要顾及,缺一不可。 2 聋哑学生的舞蹈训练 2.1 抓好学生基本功训练 舞蹈作为一门形体艺术,主要在于肢体语言,而对于聋哑学生来说,因其先天的缺陷,最为擅长的也正是肢体语言的表达。舞蹈是经过提炼,组织与艺术加工的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来借此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许多聋哑学生在未经过舞蹈训练之前,在动作上都难免有些差强人意,比如手脚动作不能流畅衔接,速度不均匀以及节奏感差等,这些都是聋哑学生舞蹈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在基础训练之中,经过不断的反复练习,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便能够做到看着教师的手势进行训练,但是这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作为教师,也应担负起义不容辞的责任。 2.2 加强学生节奏感培养 节奏是舞蹈的灵魂,没有节奏也就无从谈及舞蹈。所谓节奏感是指人的运动神经对交替有规律的强弱、长短声音的反应。这是针对正常儿童而言的,对听力失聪学生来说,对于节奏感的反应是通过老师的示范或手势,或通过身体的某个部分感知物体的振动,而物体振动频率与音乐的节奏是相应的,因而听力失聪的学生就间接地把握了音乐节奏。前文所述根据音乐声波的震动让学生感知音乐节奏固然不失为一种良策。但是对于中学学生来说,年龄段的不同所带来的理解能力上的差异有时却无从辨别,我在教学中一般通过律动器、手势打节拍同时进行。律动器与灯光效果是一体的。学生们通过律动器的磁场振动用脚来感觉节拍,灯光的强弱能够加强学生对节拍的感受,还有音乐的强弱。 2.3 实施赏识教育与兴趣教学 对于聋哑学生来说,特殊的生理因素造成了他们的与众不同,但是其年龄上却与普通孩子无异。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这一点无可厚非,但学生究竟因何而爱玩,无外乎“兴趣”二字。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兴趣教学,寓教于乐,在教学内容中夹杂趣味元素,不但能够增强学生对舞蹈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对他们的生活态度上做到良性引导。与此同时,赏识教育也不可缺少,其实相较于普通学生而言,许多想法不能及时表达便让他们已经产生了自卑心理,如果及时加以疏导、鼓励,我想,即便是枯树亦能茁壮蓬勃,残缺的花朵亦能绽放惊艳! 3 结语 本文通过对聋哑学生的舞蹈教学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与解决切入点进行简要分析。结合我自身的教学经验提一些观点与看法,希望能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借鉴。 教育教学经验论文:由语文教育教学经验分析成功教师的五项标准 【摘要】成为一个成功的教师,是每一位教师的追求,也是很多教育家和教育工作者长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位成功的教师呢?成功教师的标准又是什么呢?美国教师专业标准委员会为成功教师确定了五项标准,对于想成为成功教师的人会有启发意义,本文即围绕这五项标准结合本人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才能成为成功的教师。 【关键词】语文 教学经验 成功教师 启发 美国教师专业标准委员会为成功教师确定了五项标准:一、成功教师对学生及其学习尽职尽责。二、成功教师懂得其所教学科及如何向学生传授该学科知识。三、成功教师对监督和管理的学生负责。四、成功教师系统地思考其实践并从经验中总结学习。五、成功教师是学习共同体成员。其实,长久以来,很多教育研究专家和教师都在研究和思考“什么样的教师才是成功的教师”问题,一个成功的教师,不但在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方面是成功的,而且他的学生也必将从他那里受益匪浅。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对这五项标准进行一下分析。 第一、成功教师对学生及其学习尽职尽责。学生正处于增长学识、提高能力的关键时期,所以,在学习期间,尤其是中学阶段,学习更是中学生的最重要任务,而老师的职责就是要引导、帮助学生进行学习,给学生排忧解难,帮助学生迎难而上,不但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要养成吃苦耐劳、百折不挠、懂得感恩的优良品质和精神。要成为一个成功的教师,首先就要树立一个观念,那就是“对学生尽职尽责”。 尽职尽责既是师德的要求,也是教师获得教育成功的必经之途。教师只有在工作中全身心的投入,才能对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认真对待,而每个环节都做好了,在工作中了教师就可以游刃有余,才能更好地把所教的教学内容授给学生。也只有尽职尽责,教师才能更多的把握学生的全面情况,更深的了解学生,进而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 第二、成功教师懂得其所教学科及如何向学生传授该学科知识。学高方可为师,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要具备自己所教学科的全面而较深的知识储备。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非常熟悉自己所教的学科,明白这一学科都要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例如,高中语文学科,作为高中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明白高中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要学习的内容和要达到的水平,如字、词等基础知识,病句、衔接等语言能力,古诗文的阅读能力,现代文的阅读能力,语言应用能力,作文写作能力等等。教师还要懂得自己所教学科在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中的作用,这样有助于教师有的放矢,例如语文主要是要提升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另外,教师还应该清楚如何向学生传授高学科的知识。俗话说“方法大于气力”,做任何事情都是有规律和方法的,掌握了规律和方法,做事情就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可能会出力不小,时间浪费得不少,收效却甚微。教学工作也是这样的,不管哪一门学科,都是有其教学方法的,而成功的教师就应该是掌握并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教学活动的教师。正确而高效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为高效地学习,更为快乐的学习。 三、成功教师对监督和管理的学生负责。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精力充沛,心智应经健全,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黄金时期。但同时,不得不认识到,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们也是容易困惑和犯错误的年龄,世界观尚且没有固定下来,价值观尚不太明确,所以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对学生的学习负责,对学生的学习高度负责外,也要对学生负起监管和引导、甚至惩罚的责任。对学生的管理有时比教会他们知识更为重要,例如,课堂是教学活动的重要阵地,但有的学生会在课堂上打瞌睡、小声说话或者做小动作,这是老师讲解对这些学生来说其实已经无效了,这是老师就应该及时对学生的这些行为加以制止。再如,学生的思想状况往往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有的同学因为早恋而慢慢荒废了学习,这是老师要敏锐的及时察觉,并以适当的方式进行教导,以使学生先及早走出早恋的迷雾,然后才能以更饱满的激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四、成功教师系统地思考其实践并从经验中总结学习。我国著名教育家、优秀教师魏书生老师,可算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教师,他不但学教得好,学生非常满意,家长非常满意,而且他还是一个非常善于反思和总结的教师,一个非常勤于动笔的教师,所以魏书生老师的成功,应该说与他善于系统的思考他的教学实践并积极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是分不开的。教育是个科学的工作,但又是一个与人的心理联系紧密的工作,所以,有时候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方案可能并不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或者在在具体的操作中教师突然发现哪种做法会更好,那么这些如果能够及时的记录下来,那对于这位老师的成长是非常有好处的,教师若能够长期坚持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且勤奋的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成为一个成功的教师也就不是太难得事了。 五、成功教师是学习共同体成员。古代典籍《礼记》中有“教学相长”的说法,目前的新课程改革理念有要求教师要积极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这首先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与学生的教与学的互动中,得到提高的不光是学生,老师也会不时的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进而可以在课下加以改正或者弥补。另外,现在各个学科的知识都更新非常快,一个老师若长期不接触新生事物,他的知识储备就会不然的落后,所以老师还是应该积极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以适应新的教学实际的需要。 总之,上述五项标准较好的概括了一个成功的教师所应该具备的很多素质和能力,对于想成为一个成功教师的老师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教育教学经验论文:县高中教育教学经验材料 我县高中这几年来,之所以事业能够稳步发展,质量能够逐年提高,有很多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定不移地大力发展普通高中教育。“普九”后,基础教育的重点之一是大力发展普通高中。对此,我县党委、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都有清醒的认识,千方百计加大对普通高中的投入,加快普通高中发展的步伐。博中、王中、三中、实中等城区学校,为了满足人民群众送子女读优质学校的愿望,千方百计挖掘潜力,扩大招生。龙中、文中等学校通过举办校庆的形式,多方筹措资金,硬化、美化了校园,改善了办学条件,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启德中学、光明中学等民办学校,自筹资金,不断完善校园硬件设施,提高办学水平,为我县高中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第二,大力弘扬博白教育人艰苦拼搏的精神。近几年来,我县高中困难比较多,如师资紧缺,办学经费不足,教师待遇不高,但我们的高考成绩多年来一直处于全市先进行列,有些项目还进入全区先进行列。我们这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就是靠不甘人后、艰苦拼搏的精神。博中、王中、三中、实中等城区学校由于这几年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师资严重不足,许多教师都是超负荷地工作。乡下高中的许多教师在艰苦、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工作,虽然没有取得过什么骄人的成绩和荣誉,但无怨无悔,任劳任怨。因此,我县普通高中的快速发展和质量的稳步提高,同样有他们一份功劳。 第三,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在这方面,博中、王中、三中做比较好,做到校本培训有制度,有成效,有特色。博中以“科研型教师队伍”为目标,建立健全校本培训制度,以科研处牵头,通过优秀课评比、课题研究、学科沙龙等形式,全面加强对科研型教师队伍的培养。仅今年一年,博中就有9个课题立项,其中省级课题2个,市级课题7个。王中特别重视对班主任队伍的培养。他们坚持王力师道,大力加强对班主任的培养,培养目标是四个“转变”:一是从“保姆”型向“导师”型转变;二是从“威严”型向“民主”型转变;三是从“学校”型向“社会”型转变;四是从“专业”型向“全才”型转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建立健全班主任考核评估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工作,取得明显的效果。为了给校本培训工作提供有办的保障,提高校本培训工作成效,三中建立健全了校本培训的三管理制度:一是校长直接领导下的教务处为主导的校本培训制度;二是科组长带领下的校本培训制度;三是教师自主发展的校本培训制度。学校每学期都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引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不断提高。 第四,面向全体,狠抓基础,夺取大面积丰收。我县近几年来高考的亮点就是大面积丰收。从县来说,我们坚持面向全体学校,做到公办、民办学校一起抓,强校、弱校一起抓,城区学校、乡下学校一起抓。从学校来说,重点班、普通班一起抓;尖子生、后进生一起抓;文化学科、体艺学科一起抓。同时,在教学上,坚持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由于我们坚持了面向全体、狠抓基础的思想,三年来本科上线人数逐年增加:**年3132人,**年3870人,**年4111人。 第五,积极开展毕业班复习教学的指导和研究。为了提高毕业班复习教学的效果,我们县、学校两级都大力加强对毕业班复习教学的指导和研究。县每年都组织学校参加玉林市的高三统测,并进行认真的分析,教研室经常深入学校检查指导毕业班教学工作。博中、王中、三中、实中、龙中、沙中、文中、启德、力文等学校,积极开展毕业班复习教学的研讨活动,组织教师认真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复习课质量。 近年来我县高中教育教学工作,成绩是主要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一些学校领导工作责任心不强,学校的落后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二是拔尖学生的培养工作成效不明显,去年提出的上清华、北大和一本的目标没有实现。三是部分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较差,校园的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教学质量逐年下滑。四是教学观念比较落后,教学方法比较陈旧,满堂灌现象比较严重,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教育教学经验论文:教师两纲教育教学经验材料 大部分人认为在教学的文科教育教学中,两纲教育容易渗透吸收,而在理科教学中却很难体现出来,但是结合我个人的工作经验来说,我认为经过专家指导、理论学习、查阅资料和初步尝试,还是会有很多内容能结合“两纲”教育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主要是研究数学知识规律、教授数学知识和解数学题,对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和归纳总结,并在此过程中,运用哲学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有时还会涉及数学史中的一些内容,也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但由于个人的阅历、知识结构有限,“两纲”教育的责任意识不强,想起什么就“信口开河”讲什么,没有计划,备课时也不会想那么多,教育的层次不是很高,对学生的教育也多半是顺便而已,教育的内容也不是很完整。我个人经过学习思考认为“两纲”教育进数学课堂大致有以下两种模式: 第一种,我们以数学课本中的某些特定内容、知识为载体,使学生能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世界;通过古今中国数学成就的介绍,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数学问题的发生过程和解决过程的教学,培养和锻炼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思维品质、踏实的学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案例一:拓展课:研究“杨辉三角形” 以有关“杨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点为载体,用联系与发展的观点探究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最终“升华”为民族精神的教育。 【教学目标】 1.探索两项式展开各项系数的规律,形成知识网络; 2.通过探究杨辉三角,增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培养创新能力; 3.了解我国古今数学的伟大成就,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过程】 1.复习乘法公式:完全平方公式 2.探索两项式展开各项系数的规律 设计意图 二项式(a+b)n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当n依次取1,2,3…时,列出的一张表,叫做二项式系数表,因它形如三角形,南宋的杨辉对其有过深入研究,所以我们又称它为杨辉三角. 3.介绍杨辉——古代数学家的杰出代表 杨辉,杭州钱塘人。中国南宋末年数学家,数学教育家。著作甚多,他编著的数学书共五种二十一卷,朝鲜、日本等国均有译本出版,流传世界。 1261年,“杨辉三角”出现在杨辉编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此书还说明表内除“一”以外的每一个数都等于它肩上两个数的和.杨辉指出这个方法出于《释锁》算书,且我国北宋数学家贾宪(约公元11世纪)已经用过它,这表明我国发现这个表不晚于11世纪。 杨辉是我国宋朝著名的数学家,他为世人展示了一个优美的图形即“杨辉三角形”。“杨辉三角形”很美,它拥有简洁的表达方式和丰富的数学规律。“美是真理的光辉”,要透过“数学美”去寻找真理!通过数学史的介绍,使学生在对古代数学家钦佩的同时,产生民族自豪感,从而达到民族精神教育的目的。 【课后延伸】 “杨辉三角”中数字的其他规律和其他发明者。在欧洲,这个表被认为是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帕斯卡首先发现的(blaisepascal,1623年~1662年),他们把这个表叫做帕斯卡三角.这就是说,杨辉三角的发现要比欧洲早5左右,由此可见我国古代数学的成就是非常值得中华民族自豪的。 第二种,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在学习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的过程中形成一种素养,目的是把学科教学中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迁移到处理一般的社会问题中。不仅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信心和毅力、科学态度、创新精神以及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而且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感知与概括能力、处理能力的理智与自律能力、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不畏艰辛的刻苦精神与顽强意志、乐观向上的生活情趣与和谐意识、遵守纪律的法治意识、民主与合作精神,由此内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即隐性渗透“两纲”教育。 通过例题的分析、计算,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当前我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控制人口增长的紧迫性以及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正确性。人口增长过快,导致与经济增长严重不相适应,给国家的经济建设、人民的生活改善、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以及城镇就业人员的安置带来了诸多困难,直接影响着国家建设的进程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影响着和谐社会的建设。这实实在在的数据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我国在人口问题上所面临的严峻局势,进而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必要性和深远意义,真正理解生命的意义。公务员之家: 总之,我们只要增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责任意识,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搬进自己的课堂,让学生亲身去经历、体验,从而提升学生的生活能力,同时就能对学生进行“两纲”教育。 教育教学经验论文:思政课教育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思想政治课中材料的选用要注意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前者一般指教材理论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形式的完整性与和谐性;实践的现实性和指导性。后者指教材相关联的社会现象,自然现象,漫画诗歌,成语典故,大政方针等,如果能延的趣味典用外型材料激活教材内涵知识,形成浓烈的教学氛围,让课堂活起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我认为,对单纯的抽象理论教育,是可以大胆而适度引用材料,对教材进行“二度”处理,是可行的。因此,我提出一个观点:“诚拙不如巧饰”。 根据心理学原理和认识规律,意识的反作用在过于抽象的理论前会降低感知的敏锐性。因而对教材内容的处理与鲜活材料的补充是客观必要的。如何恰当地引用材料对教材内容进行辅助装饰,要讲究一个“巧”字,要重视一些相关的规则。 一、要重视装饰材料的精要性。精,即精密。贴切教材而简洁。要,即必然。在教材中概括性极强的概念,原理和严肃的理论,若教学处理不好或处理未到位,必然形成理解不透或教学气氛枯燥,导学“失位”后厌学情绪连锁产生。此时精妙的外延材料就是“补位”的必备的措施。它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成为学生学习的“软化剂”和课堂氛围的“调节器”。如我上高一年级个人所得税中的“累进税率”时,学生无法理解。我适时引人入计算姚明收入该纳多少个人所得税,并适时演算。抽象的知识直观化了,学生懂了,会算了。 二、严格把握材料的“度”。所谓“度”,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想教育,一个字,“纯”,即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二是教材体系,也是一个字,“实”,即契合教材实际。所选用材料要简明易懂,切忌冗繁深奥,晦涩罗嗦。如我上高三年级教材:对国际关系中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教学,适时插入一幅载在《参考消息》上收集的反映美国的中东政治策略的漫画 水煮诸国〉,客观形象而深刻的揭露和讽刺了作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典型代表的阴谋手段和险恶用心,很具典型性和代表性。 三、要重视材料的准确性,切入点和时代感。准确是求“真”。这是引用材料的基本原则。切入点是求“善”,要求要找对对接点,要自然贴切。这是材料引用成功与否的关键。时代感是求“趣”,着力追求材料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达到以点代面,举一反三,增加社会知识,提升思想政治水平。如我讲高一年级:现代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代途径和方法之二,提高管理水平时,我适时引进海尔oec管理模式,在短短的两分钟时间内展示了海尔的管理理念,经济成就和“日清日高”,“每天进步百分之一”的精神时,课堂出现了短暂的沉默。我知道,我成功了。贴切而意义深远的材料,延伸拓展了教材内海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这是单纯的“诚拙”教法所远不可及的。 四、重视教材的定位。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外延很广的学科。其特殊的思想教育要求涵盖了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的每一个领域。正因为其内容广,因而材料引用范围就宽泛。但有一点,教材内容是“本”,引用材料与教材理论的关系实质就是一种“主”和“从”的关系。引用材料的最大功效就是对教材理论的强化理解趣味衬托。它只是定位于服务于教材理论信息传输的载体媒介。如若过分注重材料的追求,必然产生“理论效应递减”就会出现缘木求鱼,本末倒置。如高一年级市场交易原则的教学,对违反市场交易原则的行为,中央电视台《每周质检报告》的事例举不胜数,诸如:“敌敌畏火腿,双氧水虾,敌百虫腊肉……”等,材料太多,信口拈来也会侃上一节课。但教材的教育应定位于思想教育渗透到遵守交易原则和诚信精神。故我在讲课时,特别仿了一幅对联:“宽一分则民多受一分益。诈一文则商不值一文钱。”馈赠学生,将教材主旨与人格教育同步深化。 五、重视材料在课堂结构中的适宜性。传统理解,材料引用的“潜规则”就是活跃课堂和辅助理论教育。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材料引用要符合整个课堂系统和教育主客体信息的交融。一般讲来,材料出现不外乎:课前导入引入,课中讲授引入,课后引用小结。但我要强调但适宜是材料该在何种位置出现该起何种作用,在课中无论是引趣,呈趣,激趣都必须与教材内容和课堂结构相和谐,精练而必须自然。不然,就会出现牵强附会,矫情套用;要么重心位移,不着边际。如高一年级思想政治教学中,我对银行作用的复习,只用了一付对联:“存贷两便,支援社会建设。调控同施,健康经济运行”。既是知识的高度概括,又简明易记,强化了重点。对高二年级的意识的“知识构成不同”的讲解,用了一个故事《水银湖的发现》,客观轻松的解决了教材的两大段内容,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和课堂气氛。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特殊性,必需要求探究课堂教学的大胆改革与创新,并注重材料的时代感。作为思想政治教师,在“诚拙”传授理论的过程中,如何“巧饰”你的课堂缤纷多彩,效应递增,是我们面临并长期面临的课题。实践探究,科学运用是丰富教学技能机巧的必经之路。为此,我写下了这些,希望得到同行的点拨。 教育教学经验论文:小学班主任教育教学经验交流 一、思想教育与教学想结合 小学语文教材,约有五分之四的课文是记叙文和诗歌,大都含有积极思想内容。反映高尚的道德情操,并且情节生动,形象鲜明,富有感染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认字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的明辨是非的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形成正确的思想和良好的品德。为今后的品德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在讲解《小灰兔和小白兔》一文,进行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就非常好。课文结束后由学生自己总结出,从这篇课文中懂得了什么,同时进行课文表演,以此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教《诚实的孩子》时,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敢于承认错误的教育,在讲述这篇课文后,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有没有不诚实的行为,并说今后应做什么样的孩子,这样把学生日常生活的事融入到了教学中,提高了学生思想认识,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二、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想结合 在班级德育工作中,首先应培养一批有上进心,能勤学苦练,惩恶扬善,有文明礼貌,又有健康活泼的干部来影响带动全班同学,再通过集体的健康活动,感染班上的每一个同学,促进他们按校规和班风的要求来调节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我们班开展了一次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宝镜、金泉》为主题的班会。目的是结合《小学生行为规范》来进行学生自我约束能力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理解能力。班会之前,由学生自己找材料,编节目,达到了百分之百的学生参与,在班会过程中,同学们的表演认真感人,大部分同学都能通过这次班会来检验自己的行为。通过这次班会加深了学生对《小学生日常规范》的内容理解和消化。有位同学说的好:“班会中演的小品,就像班会题目所说的宝镜那样,照出了我们平时生活中不应该的行为,使我们深深地明白了做一名小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我以为经常搞些这样的集体活动,对整个班级学生来说是非常有益的,使学生达到自我激活,自我教育,逐步走向规范行为的动能。以此提高整个集体的德育素质。 在加深集体教育的同时,还要有计划,有意识的进行个别教育,通过品学兼优的学生来带动,影响促进个别后进生的转变,发挥相互推动的共振作用。我们班有一位降级生,刚到班级时,他不爱与同学一起玩,对同学有敌对情绪,有时还对同学发火。于是我找他谈心,还安排优秀学生来接近他,在学习上多帮助他。同时教育全班同学来团结他,关心他。对于他的点滴进步,我都及时进行表扬,以红花进行鼓励。使他逐渐适应了这个新的集体,并且能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来面队生活和学习。通过这名学生转变,我告诉同学们:“每个人生活道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遇到困难,但是只要做为集体中其他成员,能够伸出友爱之手,来时刻关心他、帮助他,发挥集体的力量。那么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迎刃而解,只有这样的集体,才是一个让人无比羡慕的集体”。 三、热爱、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 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还要以深厚的情感,尊重、热爱、信任去关怀每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在教学过程中,我本着这条宗旨,去对待每个学生,找他们谈心,就是要发现学生还有什么不懂和要求,倾听他们的想法和看法来补充我的教学方法上的不足,尽快达到学生和老师的统一。有的孩子因有病没能来上学,我便采取一切可利用的时间给他补课,使每个学生都不掉队。同时还要用爱心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来及时进行鼓励,表扬。对学习生活环境不好的学生,特别是父母离异缺少母爱和父爱的孩子,就要更多付出教师的爱。作为一名班主任,在爱的基础上还要严格的要求学生。但要求要有度,提出一些事项必须要求合理,具体明白,使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达到。如:在教育学生爱护班级环境中,有许多同学不知维护班级的卫生环境,几堂课下来,班级的地上就会出现很多废纸。就此事,我要求学生首先比一比,看一看,谁的地方最干净;再比一比哪一组最干净。由劳动委员下课进行检查,给各组打分。一天下来,给扣分最少的小组中的每个组员,进行卡花表扬。经过一段时间的监督和管理,同学们都能自觉的维护起班级的卫生环境,地上的杂物都能主动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使学生增强了维护集体的意识。 四、正面教育,纪律约束 要采用正面教育,必须采取摆事实,讲道理。循循善诱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解决思想问题,培养道德情感,增强道德意识,养成讲道德行为的习惯,启发他们认识每一个良好行为的道德价值,明辨是非,有些学生犯了错误,要坚持说理教育,同时可以树立榜样,进行对照比较,对学生进行教育。 我们班有一位学生具有先天性缺陷,走路时腿有毛病。有几位同学很淘气学他走路的样子,使班级同学大笑,给这个学生造成心里一定压力,对此我严肃地批评他们。同时还表扬平时对这个同学有帮助的学生。并出题目《假如我也是这样,心里会怎样想》的讨论会,叫同学自己找出问题,找出错误的根源,通过这次讨论,使同学们认识到嘲笑一位同学的不足,这种行为是多么的让人羞愧。此事过后班级出现了不少帮助别人的好人好事,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班风。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艺术性工作,是一种塑造人的心灵,雕琢人的感情与性格的活动,它是一个动态的结构系统。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任务艰巨。教育好每一位学生是我们老师应尽的责任,其中德育是关键,它既有宏观上的对学生进行思想、信念的导向,又有微观上的文明行为习惯上的培养,只有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提高班级整体的素质。
为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性、有效性,从而最大化电力系统价值,本文将深入分析在电力系统中电子技术所发挥的作用和应用。 电力对人类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而言有着保障性的作用。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电力是当前社会最重要的能源之一,电力能源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安全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为了充分发挥电力系统带给社会发展的作用,以及带给人们生活的便利性价值,我们就必须要深度分析,以此掌握仍旧潜藏的电力系统问题。从而更好的解决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和问题。 一、电子技术的发展 电子技术中电路交流技术与插件制造技术是最重要的技术。电子插件制造技术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半控型。该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产品为二极管和晶闸管。因有着较低的能耗和较小的体系,所以能够充分完善电路的性能,大幅提高了电气设备使用效率。第二个阶段为控制型。该时期已经具备了自动关断功能,故被广泛的应用于电路开关,完善了电路系统。第三个阶段为复合型,其标志为电路集成,内容包括保护电路、动力、控制、功率器件集成。复合型有着更为紧凑的结构和更小的体积,使得电子器件具备了智能化、模块化、高频化、集成化特点,有着更加突出的环保性和节能性能力。 二、电力系统现存问题 (一)缺少规范性的临时用电管理 很多企业生产中都会应用临时接通用电方法,这种不规范的用电方式,很容易引起用电事故发生。不仅影响到企业自身的实际效益,甚至会带给整个电路系统极大的不良威胁。 (二)忽视电气设备质量和材料选型控制 有些企业在选择电力设备时候并没有重视材料和型号的仔细挑选,而是站在经济性的角度选择和应用。因此经常会出现材料质量不合格、型号不合适的问题。一些企业的无底线降低成本,只选用最便宜的材料和设备,不仅会带给电力工程极为不好的影响,同时也无法再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一旦出现功率过大、电压过高的情况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安全事故,威胁人们的生命与财产。 (三)不重视接零保护 很多企业都仅仅重视自身利益,追求工作效率,因此会刻意减低工作成本。从现状来看许多电力系统都没有安装TN-S系统。在一些施工人员专业水平低,缺少安全认知和安全意识的作用下,作业人员也没有重视机灵保护。所以才会在实际用电中时常发生用电安全事故。没有予以防护足够的重视必然会加大事故发生几率,这对电力系统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问题。 (四)缺少安全管理的态度 由于电力作业本身属于特种作业,所以电力作业中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优秀的专业化素质,这样才能够减少操作失误带来的不良影响。作业中必须实时监护,以此提高作业有效性、作业效率。可是就现状来看,当前我国存在严重的专业人员空缺问题,为了弥补这些岗位空缺,电力系统不得不雇佣了大量水平较低的作业人员。这些工作人员因缺少安全意识所以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会贸然作业影响作业有效性,甚至会引发安全方面的问题。一些工作人员因本身的技术水平有限,并不能第一时间发现系统问题,带给电力系统管理很大的隐患和损失。 三、电力系统中电子技术的体现与应用 (1)发电。发电主要有四方面体现。首先是静止励磁,它指的是将晶体管整流并自励方法科学应用替代励磁机。这所带来的效果便是结构变得更加简便且获得了更好的性能,另外也实现了成本的有效降低,大幅提高了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因省略了励磁机惯性环节,所以性能和调节速度也得到了优化。其次是变速恒频主要用于水力发电与风力发电,电子技术在二者之中的应用能够让电流保持频率恒定,以便发电机保持最大效率运作,提升发电机功率。另外是太阳能发电中电子技术是以大功率转换器身份出现的,能够提高发电机功率。最后的变频调速方面指的电子技术可以在提高风机水泵工作效率的同时发挥节能的效果。 (2)输电。输电主要有三方面体现。首先是在高压直流电中晶体管是代表性元件,有着较好的稳定性和电容量,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有着极好的促进作用。远距离输电、海底输电中有着不错的实用性,以低成本和高时效完成输电。其次是柔性变流输电,电子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其改进与调节众多参数,从而实现功率、电压的合理分配与控制。在降低能耗的基础上减少成本。最后是静止无功率补偿器的应用。电子技术能够有效减少输电损耗,降低设备容量,从而实现有功负载和无功负载的平衡,稳定电压,提高供电量。 (3)节能。节能方面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是电能使用效率。电子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发电效率。在保障了发电量的同时减少了电流输送中出现的损耗问题,能够为无用功提供良好补偿,进而提高电能使用率。这对保障电力质量而言是重要的前提,对电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与扩大效益都有着很好的推动效果。其次是变负荷电动机调速。电子技术能够科学调控变负荷电动机,为其提供节能功能的支持,提高电力系统运行质量。当然需要意识到的是目前我国对于该技术仍旧停留在研究和探索阶段。许多技术细节仍旧不够成熟,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总结。 四、结语 通过总结与分析得出,面对社会不断的发展需要,我们就必须要处理好电力供应问题。而实现这一目的的前提便是找出当前潜伏在电力系统中的隐患和安全问题,予以其正常运行更多的关注。为了最大化电力系统效益,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电子技术渐渐被引入电力系统,为电力系统带来了更为稳定、更为安全的保障。当然以未来视角来看,我国电力系统仍旧不够成熟,仍有许多环节和问题需待改善。只有结合社会对电力需要不断的完善与改进电力系统,才能够充分发挥电子技术、电力系统的作用。在推进我国电力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为人们带来更加便利、舒适的生活。
0引言 自20世纪末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给高速公路带来了巨大的交通要求和交通负担,高速公路桥梁使用率不断提高,在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出现了破损等比较严重的安全隐患。在高速公路压力与挑战日益增多的时代背景下,重视高速公路桥梁的加固技术是非常必要的。为了完善现有桥梁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提高日后高速公路桥梁建设的质量,完善桥梁加固技术迫在眉睫。 1高速公路桥梁加固技术的重要性 桥梁在我国高速公路网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早期的高速公路桥梁建设受传统的施工理念和铺装技术的影响,整体结构和承载性能受到了一些约束,加上自然因素的影响使桥梁出现了不可避免的损坏、裂缝等安全问题。因此,高速公路桥梁的加固、养护十分重要。加强桥梁的加固施工工作,能够恢复桥梁的正常使用功能,恢复其承载能力和运输能力,增加其使用寿命。从高速公路桥梁建设的经济成本来看,当桥梁出现巨大问题不得以重建时将会给政府财政带来极大压力,而加固施工技术的出现就能降低桥梁重建的资金投入,节约桥梁建设成本。从高速公路桥梁建设的社会效益来看,加固施工技术能够针对桥梁出现的老旧、薄弱、腐蚀等病害进行加固修复,增强交通桥梁的安全性和服务水平,减少安全事故的数量。高速公路桥梁加固技术能稳定桥梁的可持续发展,缓解巨大的交通运输压力,能为人民出行带来更好的体验。 2高速公路桥梁的主要质量问题 2.1缺乏检查养护 在高速公路桥梁的使用过程中,受建设年限和交通环境的影响其表层面板容易受到损害,但目前部分中小型桥梁出现了漏水堵塞、表层破损、路面坑洼、小裂缝等严重磨损情况,甚至有较严重的巨大裂缝、悬臂挂梁支点脱落等,使车辆在桥梁上行驶会出现跳车等不适感,严重时还会威胁司乘人员安全。这就是由于缺乏定期检查和维护,导致桥梁的安全性降低,美观性变差,不仅影响了行车能力,同时也增加了行车危险系数。 2.2内部钢筋受腐蚀 钢筋质量的好坏对高速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和承载能力有着重要影响,一旦出现钢筋受腐蚀的现象就会严重损害高速公路桥梁的运输能力和承重能力。内部钢筋的受腐情况主要是与钢筋材料的质量好坏和桥梁表层防护涂层的完善、自然因素的侵蚀有关。 2.3地基沉降 在高速公路桥梁施工设计的过程中,常常由于施工操作不当或施工材料的不合宜导致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导致高速公路桥梁出现坍塌等安全隐患,在易震地区也会发生因地震等自然因素导致地基沉降、桥梁出现断层的严重危害。此外,在高速公路桥梁施工时,施工部门没有合理的桥梁设计方案与施工兼容,从而导致施工与设计方案出现较大差异,从而引发桥梁地基沉降。 3高速公路桥梁加固技术的关键点 3.1粘贴钢板加固混凝土技术 粘贴钢板加固混凝土技术不会改变原有桥梁结构尺寸,施工简单、短期加固效果良好。主要是利用锚栓和粘贴剂将钢板粘贴锚固定在混凝土结构较为薄弱部位,保障混凝土加固结构和钢板形成整体,从而大幅增强桥梁构件的抗剪、抗弯能力,有效限制裂缝延伸。在提升桥梁的抗弯抗剪过程中,要注意粘贴钢板的方向和整体契合度,在构建侧面粘贴时注意与桥梁内部的钢筋方向保持一致,避免剪切力度遭到破坏。 3.2加固高速公路桥梁上层结构技术 在桥梁的上层结构中,最主要的加固技术分为桥面加固、钢筋网密度加固、混凝土锚喷和钢板粘贴。混凝土是高速公路桥梁建设中最主要的材料,在出现混凝土桥面破损或细微裂缝时会影响钢筋的负载性能,影响桥梁的力学结构稳定性。桥面加固的施工技术有混凝土修补、水泥砂浆修补、灌注胶修补等。而钢筋网密度加固能够提高桥面的承重能力和桥梁的应力条件,从而增强抗压截面强度,提高主梁有效承载力。混凝土锚喷是在已建设好的桥梁钢筋网上,运用高速喷射装置迅速形成钢筋混凝土提高桥梁的质量。钢板粘贴是近年流行的施工加固技术,是将钢板与混凝土粘贴在一块,大幅提高脆弱位置的强度。 3.3加固高速公路桥梁下层结构技术 在桥梁的下层结构加固中,主要分为基础结构加固、桩基数量加固、钢筋混凝土加固、墩台拓宽。面对沉降太深和基础承载力不足的桥梁,就必须要采用扩大桥梁的基础结构、增加桩基储量的方式来稳定下层的桥梁整体负荷力度。通过在原有桩基础周围打入钢筋混凝土或增加钻孔桩预制桩或桥梁侧面及底面尺寸,从而增配主筋,从根本上提高桥梁承载能力。这都需要对桥梁整体强度进行严格检验,从而精准加固。如果桥梁的桥墩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倾斜、开裂或者深度不够,这都会影响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应对其进行加套和墩台拓宽的加固处理。施工前需对墩台的承载能力进行科学计算,如果不能满足当前交通所需的承重能力,则需要通过增加墩台承受应力面积来缓解上部结构和车辆荷载对其的压力。当桥梁墩台开裂时,将墩身分成三道围进行厚度为15cm的碳纤维布缠绕护套加固。 3.4工程案例 无锡惠山高架桥梁由于交通流量大,常年遭受重型荷载车辆的碾压,致使梁底板部分区域出现裂缝。若不处理,长久下去势必影响桥梁结构整体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因此,需要对裂缝进行修复处理。采用裂缝修补胶封闭梁底板裂缝。首先用钢丝刷清理裂缝表面,铲除和输送裂缝处的沙砾,确保混凝土表面足够密实和平整。然后用封口胶沿着裂缝走向固定注入座的位置,应每隔200~300mm布置1个,特别在裂缝分岔处的交叉点。灌胶前,应用压缩空气将孔缝吹净,达到无水干燥状态。根据裂缝区域大小,可采用单孔灌胶或群孔灌胶。保证灌胶顺畅的情况下,采用较低的灌胶压力和较长的灌胶时间,可获得更好的灌胶效果,灌胶压力常采用0.2MPa。当最后一个出胶口出胶且出胶速率保持稳定,再保持压注10min左右即可停止灌胶。然后拆除管路,并注意防止流胶。注入灌注胶后,用宽15~20mm透明或无色胶带进行封缝粘贴处理,必要时用刮板或其他机具对胶带进行压实处理,以防裂缝灌缝胶的外渗。一般情况下,封缝后1~2d后即可进行试漏检验,以检查裂缝的密封效果及贯通情况。 4结语 在高速公路桥梁加固的实际施工中,加固技术非常重要,在加固材料、加固结构、加固施工方式等各方面都有着非常复杂和有针对性的关键性技术。高速公路桥梁是我国重要的交通设施,是交通运输事业稳定发展的重要部分,加固施工技术的进步能够提升高速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改良和修复高速公路桥梁的安全隐患,为国民提供安全可靠的出行保障。所以,深入研究加固施工技术的关键要点,发展更科学、更先进的加固技术对高速公路桥梁有着重要作用,是促进我国高速公路桥梁质量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提升的重要保障。
1引言 化工机械设备管理及维护保养是保证化机械正常运行、提高机械工作效率的重要举措。化工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是提高化工生产力水平的长远规划,在化工企业机器设备的可持续利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建立优质品牌的决定性因素。在化工企业中,化工机械的设备管理水平直接与其经济效益挂钩。因此,化工机械设备的管理、维护及保养在化工企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切实提高保养水平和管理水平,化工企业才能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更有利于企业科学,健康的发展。 2积极进行设备管理 要将化工机械能有很好的工作成效,就需要先从其设备的稳定性来进行考虑,保证设备的运行质量,从而会提高企业的效益,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从中可以看出,化工机械设备的重要性,需要企业加大对其的保养和维护,这样可以从根本上降低机械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如果没有做好对设备的管理,就很容易导致设备出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加大,最终会导致难以弥补的后果,对企业的经济造成损失。所以需要加大对机械设备的管理。 3维护保养设备内容 在化工机械设备的管理中,企业应该采用科学的方式来对设备进行保养与维护,可以制定相应的时间来对设备进行维护,从而能让机械设备能有更加稳定的工作效率保障。与此同时,化工企业在对设备进行使用的时候,应该严格遵守其相应的规定和流程,从而可以一定程度上加大工程的成效。可以从机械设备的日常工作中将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观察,并且及时的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设备的安全性,也可以延长其实用的寿命。要相关工作人员在对待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时加大仔细度,将其工作进行彻底的实施,同时要在进行维护保养过程中将其完整的记录下来,把其中存在的新问题进行标注,不断进行完善。 4分析化工机械设备维修和保养 4.1提高设备管理力度 在化工企业的发展中,要内部人员加强对管理的认识,学会将思维进行转变,同时加大对细节的控制,可以丰富企业的管理意识和经验。企业可以根据其管理设定相应的监督人员,可以让企业更好的进行机械设备的维护和管理,要制定相应的制度,从而让企业管理人员能更加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强化管理的执行力度,促进生产和管理的共同实施,每个岗位都可以从根本上强化落实其职能,从而让企业能有更加高效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另外,企业需要根据设备的管理和保养来制定相应的制度,从而让工作更加具有条理性。在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的过程上也需要进行充足的材料准备,以免出现材料不足而阻碍设备保养和维护进程的尴尬场面,同时对于这些材料的管理也需要由相关的人员来进行管理,从而能加大材料的使用质量。 4.2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 在化工设备的过程上,由于设备的不同,他们进行保养的过程上也有不同的期限,所以企业需要根据设备的不同来制定相应的保养时间,从而能更好的对设备进行管理。同时还可以加大设备的运行质量,减少损坏,提高企业效益。另外,由于有的设备在运行过程上是通过设备之间的联系所形成的。所以在保养过程上,只需要将其中关键的设备进行保养维护,就可以保证设备的运行。将其中的检查设备进行一定的检测和完善,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提高设备的维护质量和效率。 4.3使用设备润滑剂 在机械设备的运行中,润滑剂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其可以很大程度上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在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时,可以选择一些摩擦较大的机械来进行润滑油的保养,选择合适的润滑油,结合设备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匹配。于此同时,润滑的管理还需要有对设备的防腐管理。所以在对设备进行润滑的保养过程上,可以结合设备的腐蚀性,提高设备的润滑质量。可以结合周围的环境,减少设备被腐蚀的可能。润滑剂就是可以提高设备质量很好的一个因素。对于润滑剂的选择,应该选择品质较高的润滑剂,这样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加大资源的节约程度。 4.4员工定期进行良好的专业培训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上,机械的使用和保养都很大程度上推进了企业的发展道路,为此相关人员可以加大对员工的培育,但是化工企业在对机械的保养和维护上没有加大对其的重视度。在实施过程上没有足够的规章制度的保障,导致了设备在长期的使用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企业在对设备进行管理上应该加大专业的培训,将专业技能进行扎实的掌握,加大责任安全意识,从而促进技术水平的提高,更好的对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 5化工机械设备在维修方面的改善措施 5.1测量流体流量设备的故障缺陷处理方式 首先检查流量计电源接线与等级是否正确:然后检查各个线路插口是否脱落;第三检查内部保险管与变压器的运作足否正常;第四检查转换器的安装位置。 5.2温度变送器的故障缺陷处理方式 首先确认电源的开启情况;然后检查设备间的接触是否正常;第三按照现场温度传感器一内部度变送器一PLC模块的处理方式判断备环节运行状态足常。 5.3机械密封泄漏的故障缺陷处理方式 确认密封的材质及尺寸等是否符合机械的需求,力求做到规范化、标准化。 6结束语 如今人们的科技水平越来越发达,化工企业也在不断地得到发展,随之带来的时激烈的行业竞争。所以,要想企业能更好的适应如今的发展,就需要从企业管理上开始管理,将化工机械的保养和维护做好,提高设备的运行质量和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能有更加长远的发展道路。
0引言 建筑工程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工程造价控制有利于工程项目的有效开展。预结算审核工作在工程造价中占据重要地位,故而对于建筑企业应对审核的方法、原则、范畴等进行全面充足的了解,控制工程造价以减少建筑企业资金成本,使工程质量得到保证并不断提高经济利益。 1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 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工作指审核建筑工程费用计取、工程量、工程范围、定额套用等方面,以工程施工图纸为基础,按照工程验收记录、材料价格签证、会议纪要、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变更签证、协议、合同等有关资料,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和工程项目实际要求进行的一种审核工作。 1.1招标文件和合同协议的审核工作 预结算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明确工程范围,应先按照合同或招标文件对工程的施工范围进行明确,如划分总包单位和分包单位施工的界面、降水费用是否存在于桩基施工等,避免施工单位出现重复上报的现象。 1.2工程量审核工作 工程预算是以计算建筑工程具体工程量为基础的,对工程量进行计算耗时耗力,工作量非常大,计算准确性与否与工程预算准确性有直接关系。通常来讲,工程量可以存有少量规定范围内的误差,审核工程量也要根据图纸和计算规则做好复核工作,按照具体工程情况作适当调整。 1.3费用审核工作 费用审核工作一方面是审核定额套用应先审核套用金额,检查项目内容与名称是否和施工图纸一致。同时要审核定额换算,确保换算方法与换算内容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审核费用计取也十分重要,工程取费要按照施工地区造价管理有关部门的招投标文件、工程合同、相关文件进行确定,还要注意费率计算的准确与否,如果出现总价下浮与费率下浮工程应检查相关项目同比下浮的情况。 2提高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核算工作效率的措施 2.1预结算审核的主要步骤 预结算审核的主要步骤包括两点:一是准备工作,要求对工程的施工图纸十分熟悉并对全部资料的准确性、真实性与完整性进行核查。二是审查方式选取应科学、合理,审查时要符合相应内容。不同的建筑工程在繁简程度和建设规模上有一定差异,不同的施工企业与施工方法对预结算编制的质量、繁简也有一定差异。因此,选取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审查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情况采取分组计算审核、重点审核、筛选审核、对比审核、全面审核等方式。另外,要加强预结算审核的效率必须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分析,由于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监督信息化过程中,采用的大多为国外翻译软件。这些软件不仅版本落后,而且与我国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建筑工程管理监督工作有效开展,要加大经费投入,促进软件研发。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水平来促进相关配套产品的发展。例如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应用、电子信息网络系统的应用及相关的信息化产品[3],并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软件公司定制信息化管理软件。通过研发专业软件,能够有效避免软件与实际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提高软件的利用效率,降低开发成本。 2.2提高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从专业技能角度讲,如果审核人员十分熟悉工程变更单价定价的方式,就可以又快又准地决定采取何种类型的工程变更,对市场中各种各样材料的价格进行全面了解,工程施工工艺与施工图纸也十分熟悉,还可以在具体审核时进入施工现场,确保掌握信息的真实性。因此,应定期对审核人员进行专业能力与新技术的培训,使审核人员更好地进行审核工作。 2.3建立健全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制度 不同的审核方式或多或少都存有优点与缺点,无论使用哪种审核途径,在实际审核的过程中都应注意以下工作要点: 2.3.1付款审核 在审核中期付款的时候,需要根据合同的要求进行全面仔细的审核,按照合同中的付款比例、付款节点预付款方式来批付工程款,还应控制、审核好设计变更与现场签证,防止变更与签证工作过于随意。工程造价中的事中控制工作也十分重要,应加强对合同管理的重视程度,努力做好签订、谈判、起草合同等过程,尽可能使合同条款具有全面性,奠定良好的结算基础。 2.3.2辅助审核 要想更好、更快地进行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工作,应适当地发挥计算机系统的优势和作用,提高预结算审核的质量与效率。对工程造价而言,其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单价与工程量,如果使用人工方法对工程量进行计算,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误差。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使计算机得到广泛普及,在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工作中利用计算机系统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量的计算误差,而且能够第一时间掌握相关价格与最新标准等多种信息,从而全面提高审核质量与效率。 2.3.3清单审核 对招标控制价进行审核时,需要尽量符合市场的具体情况,既保持竞争优势还要保证工程质量。首先在清单审核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检查是否存在缺项漏项的问题,这就要求审核人员必须熟悉施工图纸的具体内容,并且明确工程量的清单计价规则,逐项审核工程清单是否存在缺项漏项的问题,其次要针对工程清单,核算重复的问题进行检查,对于清单中工程量较大的工程应重点审查,明确是否存在多算或少算的问题,同时要加强对于材料价格及取费费率是否符合要求的判断,根据招标文件规定的工程类别,按照清单计价费用定额审核取费费率是否符合要求。 2.3.4结算审核 做好结算审核工作也十分重要,工程变更的审核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在结算审核的过程中,工程结算和招投标文件条款、建筑工程施工的合同是否吻合是审查工作的重点。同时,还要审查施工单位所报送资料的完整性、费用计算与工程量的真实性、是否完全扣除掉施工图纸中没有进行的项目、是否存在领用的甲供材料出现欠供与超供的现象、是否按照规定对施工现场中各种配合费用进行计算等。 3结语 总而言之,做好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审核人员在进行预结算审核工作时,应熟悉预结算审核的主要内容,并掌握付款审核、辅助审核、清单审核、结算审核等工作要点,从而能够选取科学的预结算审核方式,做好工程造价各方面审核的工作,保证预结算工作的实用性与高效性,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新形势下房地产工程项目经济管理,是房地产事业发展中不容小觑的核心问题,是房地产开发项目施工过程与核量经济效益的根本。所以,以工程项目经济为管理的中心实施房地产开发项目,不断提升工程项目质量乃是保证工程项目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对传统的房地产工程项目经济管理模式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来进一步探讨新形势下房地产工程项目经济管理的调控与创新,仍然是当前工程管理项目的关键性问题。 1新形势下房地产工程项目经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房地产开发工程项目面临着土地出让费用增加的问题。新形势下,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主要方式是参与招投标,由于新形势下有限的土地储备,使土地竞价也逐步持续攀升。当前,土地出让费已成为房地产开发成本的主要项目之一,通常情况下,在房地产开发的成本组成中比重已达到总成本的25%~35%,在比较发达的一线城市高达45%~55%,甚至更多,不同级别城市、不同区域地区、不同项目的土地出让费也有差别。1.2房地产开发工程项目的建筑施工与设备安装成本持续提升。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总体开发成本中,土地受让成本已经成为最大的成本之一,占30%~50%;接续的就是建安成本,大体占房地产开发总成本的25%~30%。建安成本涵盖建筑施工与设备安装2大项,具体的讲,就是建筑安装施工期间发生的各项支出费用。随着项目开发工程材料的持续提升、施工人工费用的不断增长、用户对产品功能及舒适性品位的提高,无形导致建筑安装成本在近期发生了快速的提升。1.3房地产开发工程项目的企业税赋加重。当前,房地产开发行业涉及的税赋种类主要有:房地产购置环节涉及的国家契税、还有印花税及房产进行交易的手续费;房地产出售环节的国家营业税、城市建设配套税和教育费附加税、占用土地增值税等等;在房地产持有期间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集体耕地占用税等;不仅如此,还有房地产出租过程中的营业税、房产税、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得税、个人收入所得税等。国家为了积极有效的控制现行房价上涨的势头和投资过热的趋势,曾连续几次提高与房地产开发相关的税金。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了维持较高利润,房地产商迫不得已的重视税务费用,尽最大可能把税收成本降至一个适当的水平上。1.4房地产开发工程项目的财务费用增加,货款利率持续居高。新形势下,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速度较快,但是间接融资为主的格局暂时难以打破,房地产开发企业依赖银行的信贷支持仍旧是一个主要的渠道。现在,我国房地产开发行业具有资本密集型行业的特点,实施房地产开发融资结构单一化的局面仍未打破,间接融资仍然占据较大比例。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提高房地产开发商贷款门槛的宏观调控政策,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缺口比较大,资金短缺的压力仍然存在,个别的已经上市的房地产开发公司每年要支付上亿的银行贷款利息,可见其融资成本的高度。上述分析的结果不难看出,房地产企业加强财务费用的控制势在必行,换言之,也只有尽最大限度降低资金占用费,才能相对提高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净利润。 2房地产开发项目经济管理的优化调控与创新 2.1尽最大限度强化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成本优化、调控与创新,完善优化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土地成本控制。进行房地产开发用地是项目实施的关键之所在,地块位置、规模、价格是否合理,直接关系项目的成功与否。所以近两年来,科学预测土地价格,在保证房地产开发企业基本利益的基础上获得土地,是控制开发项目成本的当务之急。对于地理位置是否优越、交通状况是否便利、土地的使用权是否存在争议、土地是否尚有抵押等相关的问题必须清晰可见。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材料成本控制也十分关键,对建筑材料实行集中大批量购进,减少材料流通环节,大幅度降低流通成本。2.2强化工程项目施工环节的成本支出。当前,在实施房地产开发工程项目的经济管理过程中,前期进行施工阶段的宏观控制与管理是最关键、最重点的环节,前期施工增效节能做得好,对房地产工程项目的有序进行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促进作用。所以,房地产开发工程项目建设企业的关键性任务就是万无一失的把控工程建设的质量关。强化房地产开发工程项目的高标准、高质量,返工率就会降到最低点。所以,质量和安全两大环节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防止出现一些本可阻止发生的错误。2.3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外部等各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众所周知,房地产开发项目并非独立个体,内部之间、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各部门息息相关。一项优质的工程项目经济管理的完成,各部门是否积极有效配合、协调运行十分关键。所以,房地产开发工程项目企业首先要对各部门充分协调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作用给予极高的认识,并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快捷、及时进行协调,并加以处理和解决。这就要求房地产开发工程管理企业摒弃以往的传统理念,开发研究实施新的管理模式,以满足新形势下房地产发展的需要。2.4强化工程项目的财务成本控制创新。新形势下,房地产开发项目实行持续稳妥的滚动开发,能有效的减轻资金压力。对于大型开发项目可以实施分期分批开发,与此同时,多个项目也可以进行统筹调度,推行滚动式开发。对于一个大型项目,可以通过分期开发,有效降低资金运行总量,及早实现和达到销售条件,及早将资金收回,并将前一期的收入款项投入到下一期的开发项目之中,实现具有活力的滚动式开发。 参考文献: [1]尤正华.中国房地产经济管理若干问题与应对思路[J].建设科技,2013(14):112~113. [2]赵鹏伟.对我国目前房地产经济管理现状的思考与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3(15):432. [3]刘亚潇.房地产工程成本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1,9(12):12~13. [4]余红林.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结算[J].中国城市经济,2011,9(15):48~49. 作者:孙丽娟 单位:辽宁省建平县行政审批局
包装设计论文:浅谈中国传统图形在包装设计中的视觉文化表现 论文关键字:表现 包装设计 传统图形 视觉文化 论文摘 要: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由于其是在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孕育而成,故而其设计理论常以中国哲学、传统文学、东方史学等形式间接地被表达出来。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包装设计中传统图形的应用,视觉文化对发展传统图形的影响,利用视觉文化传统图形的发展,深入揭示如何更好地在包装设计中应用传统图形,在视觉文化时代背最下如何更好地使传统图形创新发展形成独特的中国包装设计风格。 在社会长期的发展历程中,中国文化通过劳动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推动和思想家们智慧的提炼与概括,逐渐形成一系列优秀的文化特质,其中,中国传统设计文化也同样在社会变革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的特点。这些优秀的传统设计文化固然具有文明与文化的一般共性,但由于其是在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孕育而成,故而其设计理论常以中国哲学、传统文学、东方史学等形式间接地被表达出来,具有更为鲜明的中国特质,对于中国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一、中国传统图形的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图形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特征,主要表现在人类生活需求和审美方面,它伴随着历史的发展与社会前进步伐产生与变革,来源于生活和历史,又是人类社会性、个体性、群体性等方面的文化基础与发展动力,是社会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交际生活以及其他生活浓缩的产物。 在我国,可以被称为“传统图形”的符号和图形,数量是非常多的。一部视觉史也是一部文化史,同时也是一部历史,科技进步和全球信息化,从某种程度上缩短了时空差,人的想象随着时空概念的变化而延伸,设计也逐步从平面向三维四维延伸,设计中的空间化与科技化为我们展现出丰富的空间图形符号。 中华民族历经了13个朝代,具有五千年的深厚历史文化载体,中国设计艺术曾一度引领世界风向标,而在传统图形艺术的发展上,中国设计艺术一向具有独特浓郁的东方风格和高度的艺术表现形式,国际各国设计界都为其丰富性、多变性及如诗般的奇思妙想所深深吸引,作为一名中国人则为其成就感到自豪。曾有学者说,“工艺美术是测定民族文化水平的标准,在这里艺术和生活是密切结合的”,而图形则是工艺美术的灵魂,它和生活的脉动息息相关,社会大环境影响艺术的生成,同时艺术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形态,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并伴随着现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填充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上,两者相互融合,相得益彰。这些图形在各个时代呈现不同的风貌,历史条件决定了图形的艺术表现形式,但就艺术的精神层面而言却是一脉相承,它们有的精致秀美,有的粗狂雄浑,有的朴素,亦有潇洒,相互交错,相互攀生,为中国文化史增添了一抹亮色。 翻阅历史我们发现,早在原始社会就有巫术礼仪、自然崇拜、图形记事,使晟早的传统图形得以产生。图形在设计中三种作用是程度不断深化,信息含量更加广泛的过程。图形在设计中起着象征的作用,它与所指涉的对象间无必然或是没在的关系,它是约定成俗的结果,它所指涉的对象以及有关意义的获得,是由长时间多个人的感受所产生的联想集合而来,即社会习俗。正式以图形的潜在象征意义展示在人们面前,它含义表达准确有效而且无可挑剔,而这正是图形由单纯的视觉图像作用经由其内在因果关系具有指示作用,再由长时间多个人对其的感受联想赋予它更广泛的含义,飞跃为象征作用过程的必然结果,也是图形意义不断升级的过程,由此可见,图形为了使设计中具有思想感情的信息更准确有效地传达,需要一个图形不断深化的过程。但如果一味盲目地追求传统图形,是不责任的行为,设计者只有认真了解传统图形与设计的关系,才能合理准确地把图形运用到设计中。 二、中国传统图形在包装视觉设计中的体现 设计文化中的包装设计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只有这样的包装设计才更具有内涵、更有生命力,这不仅是设计质量的好坏,同时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表现,在世界局势稳定的条件下,各国家间的竞争已从单纯的硬件实力上升为软实力,文化科学的高度直接影响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如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尖端的科技、一流的设计理念和众多的设计人才为其争得了设计界的绝对话语权,作为中国,一个曾今的世界文明古国,一个有着曾足以影响世界的国际地位的国家,我们的包装设计如何在全球化语境下建构自己的设计理念,合理运用古老的东方文化,并融合吸收世界其他优秀文化,最终发展为既符合国际化视觉语言,同时又更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包装设计,是值得思考的。 随着当前“视觉文化”设计风潮的到来,使我们处于一个像通货膨胀的‘非常时期’,有人形象地将这个时代称之为“读图时代”,可见视觉因素对人类的影响之大,图片相对于文字具有更直观、更有效、更快速、传播途径更广阔的优势,这决定了视觉文化将不可避免的成为设计主流。在这个时代,图像将压倒文字,图形语言将成为这个时代文化的主流传播方式。图像,已成为人们无法逃避的符号,进而形成我们今天的文化形式。“形象”符号已经超越了“语言”符号,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了核心的地位。使我们不得不承认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到来,挑战总是与机遇并存,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在推翻旧有的实际思想的同时,也为中国的设计师创造了一个机遇。 对于传统图形在设计中的应用来说,突出视觉效果最大化的艺术表现方式有利于让更多的人了解本民族自己的传统文化。视觉传达设计就是“图形语言化”和“语言化图形”,为了达到信息传达的目标,设计师需要始终不渝地寻找、挖掘并创造出最佳的视觉语言,借以表现传达自我的设计理念和艺术主张。传统图形拥有丰富的符号表现方式和独特的视觉魅力,因为缺乏媒体的关注和传播的渠道而渐离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将给传统图形带来新的机遇,将大众化的文化形态,通过极具冲击力的表现形式,使传统图形的视觉魅力得以充分发挥,用通俗易懂和传播途径广泛的视觉语言,使传统图形更具亲和力和大众性,也在无形中加大了产品的信息传播有效率。视觉语言有超强的艺术感染力,视觉表现可以让不了解传统图形的人们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内涵,更加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传统视觉符号的大众化让人们更容易读懂传统文化。 在现代多层次交叉的信息环境中,创造设计作品的个性化,将各有利于强化视觉冲击力,起到出奇制胜的传达效果,同时它吻合了现代人的文化心理和视觉环境,更加适合于视觉传达的表现。视觉文化传播的全球化,在让我们的传统民族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冲击的同时,也为民族文化走出国门创造了机遇。这需要我们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过程中,坚持作品中视觉文化的独创性与多样性,运用中国传统图形、传统文字和传统色彩,再融汇国际潮流设计理念,不断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传统文化的大发展。 针对处于在视觉文化时代的中国包装设计,提出“在传统 文化精髓与世界先进文化融合中创新”“创新中求发展”的设计观点,就传统文化对中国设计的影响、传统图形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视觉文化时代我们的包装设计发展道路以及我们传统图形的发展所产生的重要意义进行详细系统论述。力图通过对中国传统图形、传统文化、视觉文化的研究,来挖掘包装设计与传统民族文化的内在关系,以及传统文化与世界各个民族优秀文化相融合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利用自己民族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积极适应国际竞争大潮流,这就要求设计师对传统文化要相当理解,把握传统文化在设计中的作用于意义,把设计过程做到一个去伪存真,不断提炼、不断深化创意的过程。视觉文化时代为传统图形的创新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通过视觉表现对传统图形进行创新融合,如对西方传统图形中的现代性视觉元素的合理运用,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辅助开发等,更好的为传统图形创新中现代与传统的结合,为传统图形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最终促进自身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三、中国传统图形的表现意义 通过了解世界文化历史的发展进程,更加深了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人的传统文化表现、设计思想与以欧美为主的西方人的文化意识形态、设计思想都有各自独特的源流和特点,两者互不冲突,相映生辉。西方人的文化表现和设计理念,由于其开放的社会环境和民族风气,体现出一种扩散式和分门别类的思维方式和设计思想,带有表现独特个性的特质,在视觉设计作品中充满了现实主义的自由性和个人意识,崇尚个性张扬,不受束缚的思想,西方的设计思维方式是一种理性的分析和归纳总结的方式,具有严谨紧密的科学系统理论依据。其根本目的是求知,因此对所有的问题都要究根求源,都要经过形式上的逻辑思辨来把握,都是发散性思维与跳跃性思维的结合。 东方人的文化表现和设计理念,由于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展现出的思维方式和设计思想表现比较集中,更加注重综合思考,带有感悟、神秘性和求同的特质,更加客观,追求事实依据,是一种经验式的直觉把握和直陈式的描述,具有含蓄低调典型的中国人作风,中国人自古崇尚自然,认为宇宙是无限的,人只是宇宙渺小的一部分,但他们并不站在自然的对立面与之对抗衡,而是投身自然,与自然融合为宜,即所谓的“天人合一”。 四、总结 中国传统图形在坚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一定要进行文化创新,只有通过不断创新传统图形才能获得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视觉文化对于传统图形创新的意义是,为传统图形的创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通过视觉表现对传统图形进行创新,同时形成系统详细的理念指导,如对西方传统图形中的现代性视觉元素的合理运用,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辅助开发等,更好地为传统图形创新中现代与传统的结合,为传统图形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最终促进自身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我国视觉文化的传播要想促进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一定要转变观念,不断探索学习和借鉴先进国家的发展经验与模式,形成文化体制建设,使视觉文化体制更加健全,加强我国视觉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完善产业体制,提高整体科学技术水平,形成结构趋于合理、体系科学完整的视觉文化产业。另外要加快改革我国的文化外贸体制改革与建设,积极鼓励文化产品参与到国际文化交流与市场中去,通过参与不断竞争,强化自身水平,不断进入,锐意进取,积极探索,快速发展。 包装设计论文:试析在传统文化中探寻现代包装设计之新语义 论文关键词:包装设计 传统美学观 中国画 书法文化 印章文化 民间艺术 传统图案 原生态 论文摘要:包装设计是传统文化的承载体,传统文化也是包装设计朝着个性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文章旨在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梳理,探讨包装设计如何找到发展之路,即在本土文化中知何构建现代包装设计的新语义、新生命。 现代包装设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成果,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更是人类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载体。它是以大众生活为基础,以文化为本位,以生产生活方式为导向,沿着历史的文脉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 设计与文化从来都是同呼吸共命运的共同体,紧密而不可分割。设计将人类的创造性思维付诸实现,丰富发展了人类的物质生产与生活,同时物质生产与生活也作为人类文明的承载体而存在。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文化逐步成为设计的内在驱动力,而设计自身也演化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包装设计正是在历史的演进中展现出它特有的文化意蕴与精神境界。包装设计植根于人们的生活,体现了一个国家与民族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物质文明程度,也表现出特有的民族文化面貌和审美水平,它是名副其实的文化综合体。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大碰撞的今天,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既要保护本土文化,又要发展民族文化,即如何解决好民族化与国际化的关系。世界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新的文化形态也在不断地涌现,古老与现代、传统与时尚不断冲撞更迭,在历史的洪流中一些古老的事物渐行渐远,新事物纷至沓来,在纷繁的变化中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然而,人们的内心深处依然荡涤着悠然而温婉的民族文化情结,人们想尽力保持住本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在全球化的激流中树立起民族化的旗帜。中国现代包装设计正是面临着这一严峻课题。设计师如何在包装设计中重树传统文化的新生命,如何在传统文化中找到包装设计的新生命,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当今社会留给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面对浩瀚丰富的中国本土文化,本文将分门别类地进行概括性地梳理,探讨其对现代包装设计的实践应用与现实意义,以期探寻出新语义,发展一条适合现代包装设计的民族之路。 1.中国传统美学观对现代包装设计的影响 在中国历史上,自先秦诸子以来,如汉魏的王充、刘怨,清代的王夫之、叶燮等,美学思想家人才辈出,形成了丰富完备的美学思想观念。由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主要受到儒、道、佛三教的影响,形成了“宁静致远”、“恬静淡泊”、“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等审美理论。这些理论对现代包装设计有着深刻而明确的指导意义。如:我国传统文化倡导的“天人合一”,是指自然、人与世间万物相互照应,形成一个完备的、生机勃勃的有机整体。古代的粽子包装就恰如其分地体现了这一哲学观念;而现代绿色设计也是对这一古代思想的新解读、新诊释。可见,传统的美学思想还有待于我们深人挖掘、完善与创新,它必然以势不可挡之势融人到现代人的思想意识中去,融人到现代包装设计之中,并将开启人们精神与视觉领域的新生命、新语义。 2.中国画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画历史悠久,它在本土文化中生根开花,在立意、构思和技法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风格。中国画带着它的哲学思想和笔墨意趣为现代包装设计注人了一股激流。中国画的情境讲求“情景相生气韵生动”、“无画处皆成妙境”、“计白当黑,用墨微茫,以一当十,虚实相生,寥寥数笔意尽形全”,在包装设计中纳人这些文化精髓,将会使包装设计在表现手法上呈现“超以象外”的民族视觉形态,设计语境也将在审美层面上达到一个全新的文化境界。 3.书法文化与印章文化的运用 中国书法文化源远流长,历经岁月磨砺,已达到了形神兼备、笔法与精神高度统一的艺术境界,其中包括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几大类型。它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支奇葩。书法文化为现代包装设计提供了更为广泛的艺术平台。尤其在带有传统特色的产品包装设计中,选择主体文字为书法的设计形式确为明智之举。 中国的书法形态万千,是包装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是创造视觉语境的重要元素。中国书法中的不同门派、风格,为包装设计提供了很多可以感受发掘的空间。书法与印章关系紧密,大多印章均以篆文字作为组合元素,在位置经营上有相当的美学意境。印章的图与地、阴与阳、方与圆、多与少、粗与细、疏与密、简与繁、刚与柔等等形式美的要素,对今日的设计师在元素与概念的运用上会大有裨益。 4.民间艺术的应用 根植于民间沃土的民间艺术,承载着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折射出多彩的民俗民风,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冀。这些民间艺术散发出浓浓的乡情,流淌出淡淡的世故人心和烟火气。从民间艺人老百姓的生活中生发出的艺术,在包装表现上有着灼灼的、浓烈的心理效应。 民间美术中的图形装饰感极强,简洁单纯、朴拙生动,具有强烈的“原生态”艺术魅力,如剪纸、皮影、年画、蜡染、扎染、织染、脸谱等,这些都是极丰富充沛的包装视觉元素。民间美术中常用谐音来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祈望。“年年有鱼”中“鱼”与“余”同音,表达生活富裕、家境殷实。蝙蝠图案中,“蝠”与“福”同音,表达幸福长寿。对于民俗食品和器物的包装,尤其在旅游产品的整体包装设计中,民间美术元素是不容忽视的巨大资源,它们散发着浓郁的地域色彩与温暖的思乡情,突破了语言与文字的局限。 5.传统图案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无论是宫廷艺术还是民间美术,经过历代画家、艺人、工匠、百姓的创作实践,积累了大量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逐步形各具文化内涵的表现特色,体现了整个民族的生存观念和审美情趣。如阴阳太极图、易经中的八卦图、古代器物上的图形、古代服饰上的图案等,这些构思巧妙的传统图形都是包装设计可借鉴的资源。 6.原生态的材质的应用 原生态的材质是散发悠悠乡土味的绿色自然的材质,它体现出纯朴温暖的审美情趣。自然的材质拥有或细腻或粗犷的肌理,有的甚至散发出天然的香气,如麻、竹、陶、藤、泥、植物茎叶等,它们所呈现出的丰富、自然的表情,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学中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在现代的包装设计中,很多优秀的案例都吸纳了原生态的材质,如陶土瓶为酒容器,束之以麻绳,木质的酒产品外包装一精致的手工木盒,散发出股股的木质清香夹杂着浓浓的酒香,藤编出的小容器,内置瓶体,无论是民俗食品还是家乡的礼物,无论是异域纪念品还是内心偏爱,原生态的材质都能让人们梦回自然、品读绿色,让人们在平凡的包装设计中品味出自然和谐之美。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对于现代包装设计是最为根本、最为直接的驱动力,它滋养了包装设计的文化命脉,也使其在本土文化中探寻到了新语义新生命。对传统文化的挖掘还有若干角度与层面,仍有大量的领域等待着我们去深人挖掘和开发。 包装设计论文:浅析瞒天过海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论文关键词】:瞒天过海;包装设计 【论文摘要】:一个有效的包装策略应该兼顾独创性,并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这样,你就比你的竞争对手先行一步,就能够抢占市场的制高点。 1. 原文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①。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②。太阳,太阴③。 2. 注释 ①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防备十分周密,往往容易让人斗志松懈,削弱战力。 ②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阴阳是我国古代传统哲学和文化思想的基点,其思想笼罩着大千宇宙、细末尘埃,并影响到意识形态的一切领域。阴阳学说是把宇宙万物作为对立的统一体来看待,表现出朴素的辩证思想。阴、阳二字早在甲骨文、金文中出现过,但作为阴气、阳气的阴阳学说,最早是由道家始祖楚国人老子所倡导,并非《易经》提出。此计中所讲的阴指机密、隐蔽;阳,指公开、暴露。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在兵法上是说秘计往往隐藏于公开的事物里,而不在公开事物的对立面上。 ③ 太阳,太阴:太,极,极大。此句指非常公开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计谋。 3. 按语 阴谋作为,不能于背时秘处行之。夜半行窃,僻巷杀人,愚俗之行,非谋士之所为也。 4. 解析 这一计的兵法运用,常常是着眼于人们在观察处理世事中,由于对某些事情的习见不疑而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疏漏和松懈,故能乘虚而示假隐真,掩盖某种军事行动,把握时机,出奇制胜;而这一计在商品包装上的运用,就是在人们日常消费中,由于对某种产品认知度的提高,从而使人们对产品的"印象"成为某种"真相",所以商家才能借机完成营销的目的。 但是"瞒天过海"是胜战计里的第一计,其前提就是要有胜利的条件和准备。没有这些条件和准备,"瞒天过海"就没有"瞒天"的意义了,这在商战中也是非常忌讳的。比如,在一些不正规的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与大品牌包装相似的产品,企图瞒骗消费者以假充真。其结果只能是自掘坟墓,是一种饮鸩止渴的做法。 正确理解"瞒天过海"的意思就是,在稳操胜券的前提下,故意让消费者对产品形成某种印象并信以为真,从而隐藏商家的真正目的。比如,在化妆品的商战上,"玉兰油"就是凭借自身强大的实力,利用"数据、证明和调查"等概念来细分化市场;并在产品包装上采用大量的单色块和特有的产品造型,来体现"玉兰油"产品的高贵和典雅;包括展台的设计也和产品的设计在风格上保持一致,使消费者没有理由不相信"玉兰油"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价值含量,从而便实现了"玉兰油"高利润回报的营销目标。当然不可否认"玉兰油" 本质的出色,然而这招"瞒天过海" 的使用则更胜一筹,它使消费者慢慢的踏上了美的旅途,却不知不觉地付出了高价的车费。由此可见,当某种印象形成时正是人们因为司空见惯造成意识麻痹的时候,也是商家把握时机,实现目标的时候。 要进一步理解"瞒天过海"还有一点,"瞒天过海"是实现目标的单一行动,利用的是此次行动的表象,而不是两次行动或两种动作。有文章说蒙牛初期在冰激凌的包装上,打出"为民族工业争气,向伊利学习"的字样。这样做既缓和了和伊利的矛盾,同时又避开了和光明、三元等同一线路上的竞争,是暗渡陈仓的策略。但是暗渡陈仓的意思是采取正面佯攻,当敌军被我牵刺而集结固守时,我军悄悄派出一支部队迂回到敌后,乘虚而入,进行决定性的突袭,是实现目标的两次行动。而蒙牛在产品上打广告只是一次行动,就是要告诉消费者,蒙牛和光明、三元不同,是和伊利同一层面上的二把手,从而达到提升企业形象、地位的目的。所以确切的说,蒙牛采用的是"瞒天过海"的计策,瞒的是消费者。在蒙牛业绩突飞猛进,蒙牛真的成为内蒙的第二品牌之后,提出了"中国乳都"的宣传口号,并在产品上正大光明的印上了"中国驰名品牌"的字样,很好的打造了蒙牛奶源的正宗形象,使消费对蒙牛的实力越来越确信无疑,这也正是"瞒天过海"的精髓所在--"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即秘计往往隐藏于公开的事物里,而不在公开事物的对立面上。 综合来看,"瞒天过海"是强者使用的一种欺骗计策。在商战上,包装设计的好坏固然重要,但是没有背后强大的企业支撑,是做不到"瞒天"的效果的。正如探源里所说,"只见万户皆用一彩幕遮围,十分严密。豪民老人东向倒步引帝入室。室内更是绣幔彩锦,茵褥铺地。百官进酒,宴饮甚乐",试想如果没有精心的准备和逼真的效果,皇帝又怎么能上这个当呢? 例如:蒙牛的早餐和晚餐概念奶的提出,不但要在广告上进行诉说,还要在产品上体现概念奶的本质。因为产品所起到的作用不同于广告,它可以触摸、观察、品味甚至可以听,是更为直接的方式。所以,蒙牛有创意的在包装上引用"闹钟"为概念奶的标志性背景,并通过闹钟里的人物变化、指针变化和单纯的色彩变化,创造了早餐和晚餐奶的标准印象--色彩鲜明,又扣紧主题;结构相同,又设计不同;标准认证,又内容不同;当然口感自然也不相同。如此完备的概念奶产品加上精心的设计,能不使消费者认可这样的概念产品吗?当消费者在心理认可的时候,蒙牛这招"瞒天过海"也就成功了。之后,有许多小品牌纷纷效仿,但是没有强大的企业作背景,没有良好的信誉,没有充分的准备,是不会轻易 "瞒住"消费者的。 总之,"瞒天过海"在包装设计上的应用,它的效果是长期有效的。不是一时心血来潮的想法和策略,而是长远的一种打算。商家在使用时,要充分做好产品宣传的工作,把产品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出色的设计,这样才能使消费者相信真实的产品和所宣传的产品是一样的。随着消费者对产品认的知度提高时,会使消费者对产品的"印象"成为某种"真相",这正是"瞒天过海"的威力所在--"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如是说也。 包装设计论文:浅析泰山土特产包装设计的品格提升 论文关键词:消费者;包装设计;图形字体。 论文摘要:在商品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的今天,包装设计已经成为商品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日益成为消费者识别商品好坏的方法之一,所以被许多厂家重视,同时包装设计可以提升商品的品牌效应,本文就泰山土特产的设计包装说明包装的重要性。 许多商家总是是希望能够借助一种方法,让原本雷同的商品以差异化形态展现在顾客眼前。无疑,跳眼的包装以其出众的视觉识别力所形成的感官高度评判,会帮助我们的商品从众多商品中脱颖而出,使消费者留意、停顿、观察,赞赏并产生购买行为,这也是每个商家所追求的最理想化的包装。泰山的土特产数不胜数,其中泰山煎饼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替代的绿色食品。它的独道之处,离不开泰山水的滋养,泰山三美当中,以水为先,不但泡茶清香可口,生喝没有异味,烧水,壶上不结水垢,只有用它孕育的五谷杂粮,制作的煎饼,才是闻名于世的泰山煎饼,才具备泰山的神韵。如何让消费者看到产品的特色,泰山土特产应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让包装设计给绿色食品穿上漂亮的衣服。 从字面上讲,"包装"一词是并列结构,"包"即包裹,"装"即装饰,意思是把物品包裹、装饰起来。从设计角度上讲,"包"是用一定的材料把东西裹起来,其根本目的是使东西不易受损,方便运输,这是实用科学的范畴,是属于物质的概念。"装"是指事物的修饰点缀。这是指把包裹好的商品用不同的手法进行美化装饰,使包裹在外表看上去更漂亮,这是美学范畴。单纯的讲"包装"是将这两种概念合理有效地融为一体。包装设计中的功能性永远是第一位的,无论设计怎样的造型都应赋予它简洁的原则,符合人体工程学的结构,构成一种对产品安全对使用者方便的包装。有时设计者会一味追求新颖的材料和新奇的造型,从而忘记包装的基本要求,安全可靠性和方便性,这是设计中的一大忌。 包装设计在满足产品的基本要求之后,我们应更多考虑的是设计中的内涵部分。如果说包装设计的概念是无服饰艺术包裹、修饰的人体,包装设计的表现形式是人的衣着装束的话,那么,包装设计的内涵就是这个人的精神文化思想。一个人的装束能反映他的思想和修养层面,包装设计也能反映出产品、品牌、企业等不同的内涵。 首先,我们要找到产品的个性特点,同一年龄层次的人有着不同的性格特征,产品也是一样。同类型的产品也有其自身和特征。比较同类产品找出异同点,针对目标市场划分消费阶层,给产品进行准确的定位,符合产品鲜明个性,这些是包装的第一个切入点。以泰山土特产中的泰山煎饼为例,它的消费群体包括老中青三个层次。针对这一消费层心理,从设计的要求上取自人们喜欢的煎饼固有颜色土黄色彩,又因为它是绿色食品可以把它设置为绿色,利用简明的金黄和绿色把泰山煎饼的特征表现的一目了然,也能被广大消费者识别。包装为产品而设计,产品出自于企业,包装设计无疑也折射出企业的文化形象。比如:泰山爱迪利食品公司的包装设计不但赋予的产品品牌内涵,更是企业文化积累的一种反映。利用金黄色和绿色表现了泰山的文化底蕴,还表现了泰山人民的辛勤和智慧。能够让消费者一眼就有感觉到泰山人朴实的品质和泰山土特产的品质,人们总会感觉到泰山那固有的文化精髓。 其次是图形的选择。选取传统图形的资料进行平面造型设计,常见的有:图腾,传统的花边纹样、国画、民族服饰、民间图案纹样、民间寓意吉祥图案、历史文化遗产、名胜古迹等等。传统的纹饰在现代包装中运用十分广泛,无论是作为底纹,主体图案还是边饰或角饰,都能带来一股古朴、清新的气息,并具有强烈的装饰感。 最后是字体的设计。字体本身是一种艺术形象,具有形体美和抒发感情的特性,在设计时不仅满足文字的可辨性和可读性,还应灵活运用文字的装饰性。文字源于图画,鲁迅先生在《门外文谈》中提及:"既是字,又是画"汉字可以说是物象符号化,语义图案化的典范,在设计中适当运用文字象形这一历史成果,仍不乏产生耐人寻味的构想。中国的书法具有奇特魅力,如篆书古老雍容,流畅宏伟,李斯书的《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残石,给人一种图案花般的装饰美。利用古老的泰山文化更能表现泰山土特产的历史悠久。 在包装设计中,不能把包装和设计分开,而应与整体版面布局密切合作,使整体视觉趋于完美,从而确立独特的风格。泰山土特产就是泰山文化的一个缩影,应该让泰山土特产的品格与泰山文化一样得到提升。 包装设计论文:论中国传统吉祥观念对现代包装设计的影响 论文关健词:吉祥观念;传统文化;包装设计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观念,以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表现形式、深邃的内涵而富有极其耐人寻味的文化意蕴。以远古先民的自然信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以及富有浓郁特色的民俗等方面全面诊释传统吉祥图案所透射出的美学价值,从而结合传统艺术中的吉祥观念对现代包装设计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讨论。 几干年来,中国传统的吉祥观念具有旺盛不衰的生命力,它和民族的心理结构、文化渊源、情感表达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设计中的寓意特征,是在传统文化大环境中被强化的,在传统工艺美术设计中,无论是图案还是主题,其寓意所表达的中心都是“吉祥”,吉祥是一个延绵干年的永恒主题。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经常将传统的吉祥符号、色彩图形等作为包装设计元素,传统的吉祥主题是现代包装设计在民族审美心理层面上的延续。今天的包装设计本身既是科学、理性的设计创作活动,又是民族文化、社会经济状况的集中体现。同时,包装设计又是艺术性的“感性的思维活动”,就现代包装设计艺术而言,它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观和审美情趣的融合。 1中国传统吉祥观念的起源与发展 1. 1吉样观念的产生 吉祥本意为美好的预兆:“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吉祥是对未来的希望和祝福,具有理想的色彩;吉祥是中国人对万事万物希冀祝福的心理意愿和生活追求,它从侧面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至善至美的本质。中国传统的吉祥观念对于中国工艺美术设计的影响是深远和广泛的,无论哪个门类的工艺美术设计都无尽地从中汲取着养分。长期以来,中国人始终追求吉祥美满的生活方式,某些动物、植物以及图样被约定俗成地作为美好意义的象征或符号,于是这些纹样就包含了相应的吉祥观念。中国传统的吉祥观念表现形式多以图案、纹样形式出现的,吉祥观念表达了人们追求的各种美好愿望,以至于“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1.2吉样符号 吉祥符号的出现源于吉祥意识的产生,其产生主要来源于古人对生活的不安定感。先民们对人类自身疾病、瘟疫和死亡充满迷惑和畏俱,以为是魔鬼浸入体内作怪,需要借助某一物戴神帮助他们向妖魔发起进攻、驱鬼逐妖、消灾灭害、保佑平安。因此,他们举行宏大的仪式,创造出他们认为魔鬼们害怕的形象,作为家庭、氏族的保护神。于是,出现了图腾—图腾的实体是某种动物、植物、或自然现象,甚至是人为创造出来的形象。图腾是宗族的祖先,同时也是保护神,继而有了自己的图腾圣地、图腾仪式、图腾物、图腾色彩、图腾音乐、等。图腾本身就是一种经过提炼,附加以吉祥信念的吉祥符号。 1.3吉样观念的本质 从某种意义而言,艺术的内容就是特定观念的体现。传统工艺设计中的图案纹样是人类形象地把握世界的方式,而且是一种基本的纯化的方式,它以一定的形式构成而反映出一定的观念。其中吉祥主题,包含着传统文化的众多内容和人文主义精神,不仅表明了人对于未来的希望和理想,又以寓意的方式表征着人们改变生存环境的艰苦努力和征服困难的伟大意志以及不屈的力量,它既是理想性的,又是现实性的。吉祥主题在传统观念中具有神性的一面,也具有其现实意义的一面,那火红的对联门笺、桃符艾人,其深层的装饰动机是创造一个吉祥化的世界,表达一种人们对安定、和谐、康富生活的企盼。 2包装设计中的中国传统吉样元素 2. 1包装设计文化中的民族性 今天包装文化是历史发展一脉相承的结果,其存在于一定的历史空间之中。由于包装文化在一定的历史空间内存在—即在一定的社会历史变迁的必然中,产生了包装设计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构成了今天包装文化的社会属性和本质属性。因此,包装设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时代的。包装设计文化的民族性主要表现在包装设计文化结构的观念层面上,它反映了整个民族的心理共性。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如果意识到包装设计文化中的承接性和发展性,突出包装设计文化的民族属性,那么就会得到社会中绝大多数人在情感和心理上的认同。因此,包装设计文化中只有纳入吉祥、祈福的观念,才会符合大众的审美心理与情感诉求,从而达到包装设计文化在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统一。 2. 2传统包装设计中的吉样文化元素 包装设计文化形成于一个独特的民族文化背景,而在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里基本都包含了一个共同的文化元素—“吉祥”的观念。例如在传统包装设计中,有鸳鸯戏水喻婚姻美满的,有松树与鹤组合表示延年益寿的,这些图形主要是显示出民族特征和地方特色的图案纹样。在民间传统包装设计中,选用的吉祥图形一般取决于‘谐音”,使人看到这个图形后,得到一个吉祥的语言词汇,例如荷花与盒子并立为“和合”,有和谐,合好之吉祥含意。其次取决于寓意,图形内涵寓意吉祥,不仅要求形象保持完整,而且要求各州间建立一种有机联系,在甘肃东部地区,将鱼和莲构成一个图形—“鱼钻莲”,用来寓意爱情。总之,中国民间传统包装中多以“富贵”、“吉祥”、“太平”等观念居多,所表现的图形和色彩也多紧扣吉祥的主题。 2. 3传统吉祥图形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在中国璀璨的文化艺术宝库中,传统的吉祥图形丰富多彩、绚烂夺目。它既代表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也是全人类文化艺术中的巨大财富。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吉祥图形元素,无疑能更加突出中国自身与众不同的艺术特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祖先创造出了许多有吉祥寓意的图形,从那些变化无穷、淳朴厚重的吉祥图形、纹样里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绵延干年的吉祥、和谐的文化观念和哲学思想。如莲花纹、如意纹;联珠纹、华盖纹;八宝纹、八吉祥纹等等,都是中国传统吉祥图形的代表,同时也是现代包装设计中可以借鉴的设计元素。例如台湾设计师程湘如先生在“美的巡礼—台闽地区第1级古迹录影带”的包装设计中,以古老传统的“门’的概念作为进入古迹殿堂的引导,将门上惯有的“福、寿’吉祥字样转换为窗棍图案,并特别设计一柄“如意’造型的栓,作为包装开启的结构。外包装以古代织锦缎裱梢,呈现出典雅精致、富贵吉祥的意韵,整个包装设计给人一种既有现代气息,又富含强烈的民族和吉祥特征的视觉印象。同时,传统吉祥图形又是包装设计中常用的一种装饰手法,在对包装画面表现的需要进行的形象上的象征性处理的同时,也在彰显民族风格上起着重要的艺术效果。 3吉样观念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体现 3. 1吉样观念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 不论古人还是现代人,对美好事物都一样地心存向往,因而传统纹样蕴含的吉祥意味同样适用于现代设计,适用于传达现代人的设计意念。透过传统艺术的历史延伸脉络,可以看出,艺术和设计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断地受到新的技术与意识观念的冲击而更新拓展,它的内涵与精神则是民族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也是民族形式的灵魂之所在。 中国吉祥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一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它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流传久远,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它那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正熠熠生辉。现代包装设计作为一种特定的物质实体表述着一定的民族文化信息和社会属性。包装设计中继承民族传统文化就在于找到一种解读民族文化心理的语言,并用视觉的形式把民族内在的共性表达出来。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恰恰具备这些文化特征,现代包装设计更是需要这些吉祥的意味来填充某些设计不足所带来的视觉心理的乏味。 3. 2传统吉祥图形中的“意”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吉祥观念背后的“意”是现代人迷恋其图形造型的关键。“五福捧寿’、“如意连云”、“并蒂同心’、‘鸳鸯戏水.等传统吉祥图形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美满生活的追求和渴望。吉祥图形的基本审美意念,是包装设计师获取传统文化精髓而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之一。这些传统图形的艺术审美规律,往往时时刻刻地影响着我们的设计。在包装设计中,设计师根据主题所要表达的内涵,运用这些”意”对包装形态(品牌名称、图文编排、用材、包装结构、容器造型等)进行艺术化的设计和表现,赋予包装形态以新的意象,吸收传统吉祥图形的吉祥、和谐之意,就能够给现代人以普遍的人情氛围的感受,充满明朗、平易近人的欢快心境。 3. 3吉祥符号对于现代包装设计所带来的启示 “吉祥”作为一种文化符号高度凝聚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精神,现代包装设计师完全可以充分利用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信息与今天精神意义上的社会信息巧妙地结合起来,通过包装设计的语言唤起受众在吉祥观念上的普遍认同感。民族文化是现代包装艺术设计的底蕴,也是包装设计艺术的依托。优秀的包装设计在彰显时代精神的同时,又取得了观者在民族情感上的普渝认同,必定会得到实用性、艺术性、文化性相得益彰的良好效果,更是培植、张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 4结语 民族的传统文化观念是设计文化的内涵和渊源,中国传统的吉祥观念与吉祥心理需求构成了受众对于现代包装艺术设计潜意识的需求。包装设计艺术的发展是与民族文化的发展一脉相承,也是承载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更是从事包装艺术设计的重要资料和创作灵感的来源。现代包装艺术设计已经成为了贯通民族文化的过去与现代的“时空隧道’,只有将后工业时代技术与民族文化、民族需求心理紧密结合起来,人们对于现代包装设计艺术美学意义的思考才会踏上一个新的高度。 包装设计论文:包装设计论文实结 包装是品牌理念、产品特性、消费心理的综合反映,它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欲。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包装设计实结,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马林洛夫斯基说过:“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一切生物的需要已转化为文化的需要。”现代包装设计正是一门以文化为本位,以生活为基础,以现代为导向的设计学科。因此我们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应把包装设计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来对待。 市场上,产品包装更新换代,层出不穷。而组织制度是最权威的因素,它规定包装设计文化的整体性质,是设计的群际关系得以维系的重要纽带,更是包装设计得以科学有效实施的保障。这一层面由一整套内在的准则系统所构成,从而成为包装设计师从事设计活动的准绳。再者,心理意识的内层则相应较为保守、稳固,是设计文化的核心所在。不同的设计观念会带来不同的行为方式和社会结果,认识到新环境所强加于我们的新要求,并掌握符合这样新要求的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手段,这正是设计观念的新高度。三者间互相依存、互相结合、互相渗透,并融合反映在每一个具体的包装设计活动和设计作品中。 包装设计应从商标、图案、色彩、造型、材料等构成要素入手,在考虑商品特性的基础上,遵循品牌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如:保护商品、美化商品、方便使用等,使各项设计要素协调搭配,相得益彰,以取得最佳的包装设计方案。如果从营销的角度出发,品牌包装图案和色彩设计是突出商品个性的重要因素,个性化的品牌形象是最有效的促销手段。 色彩在包装设计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在竞争激烈的商品市场上,要使商品具有明显区别于其他产品的视觉特征,更富有诱-惑消费者的魅力,刺激和引导消费,以及增强人们对品牌的记忆,这都离不开色彩的设计与运用。 日本色彩学专家大智浩,曾对包装的色彩设计做过深入的研究。他在《色彩设计基础》一书中,曾对包装的色彩设计提出如下几点要求: 1.包装色彩能否在竞争商品中有清楚的识别性; 2.是否很好地象征着商品内容; 3.色彩是否与其他设计因素和-谐己的文化系统。而不同的包装设计文化系统里都包含了一些共同的文化因素,也包含了一些不同的文化因素。前者表现了包装设计文化的普遍性,后者表现了包装设计文化的特殊性。而每一民族的包装设计文化,又都有其人类性的部分。包装设计的人类性寓于民族性之中,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这是辩证统一的包装设计文化观。 通过这此的课题研究和实践操作之后,让我了解到:在考虑包装的美观、时代性及其功能的同时,也要考虑的它所要蕴含的文化价值。 包装设计论文:包装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引下面是关于包装设计开题报告范文,包装设计专业的同学们,需要的就来借鉴一下吧。 包装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一、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包括应用前景)、国内外现状及水平 (一)课题来源:虚拟 1、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设计元素和观念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的中国建筑文明。中国的古建筑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体系最完整的建筑体系,从单体建筑到院落组合、城市规划、园林布置等在世界建筑史中都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建筑独一无二地体现了的天人合一的建筑思想。 中国传统建筑在图形、文字、色彩、造型结构的几个特点: 图形。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一般以以动物的面目形象出现,具有虫、鱼、鸟、兽等动物的特征,由目纹、鼻纹、眉纹、耳纹、口纹、角纹几个部分组成。面目结构较鲜明,也正是利用这些特征,将人们引到了一个神秘的艺术世界; 文字。我国的汉字历史悠久,字体造型富有变化。在中国传统建筑中运用到的文字一般以繁体字体为主; 色彩。中国传统建筑中运用最多的为红色和黄色,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其中土占中央方位,因为华夏民族世代生息在黄土高原上,所以对黄色就产生了一种崇仰和依恋的感情,而红色则寓意着美满、吉祥和富贵; 造型结构。体现在大门、大窗、大进深、大屋檐,给人以舒展的感觉。大屋檐下形成的半封闭的空间,既遮阳避雨,起庇护作用,又视野开阔,直通大自然; 通过以上的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介绍,例如故宫--故宫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皇宫建筑群。它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非常丰富,通过图形、文字、色彩、造型结构等许多元素的完美结合,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造型美。把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表现的淋漓尽致,形成完美的天人合一的建筑思想,同时将这些传统建筑特点运用到泥人张世博会纪念品的平面海报中,充分突出其中国元素。 2、在泥人张包装设计中体现出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 传统包装主要是指人类的传统文化包装而言。而传统文化是人类在过去的漫长历史时期中,在生产、生活等各方面所逐渐积累起来的文明成果,也是已有的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后人不断继承与发展前人知识及技能的基础。各个地区或国家有不同的传统文化,例如(泥人张的泥人工艺品,泥人张的彩塑,把传统的捏泥人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同时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通过泥人张的泥人工艺品的介绍,充分体现了传统包装就是传统文化包装。 如何把传统建筑中的设计元素融入到泥人张世博会纪念品传统包装结构中去,把包装盒作为一个宏伟的殿堂来进行设计把传统的建筑元素充分融入到泥人张世博会纪念品传统包装中去(殿堂形象壮丽,格局严谨,给人强烈的精神感染。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巩固人间秩序,与西方和伊斯兰建筑以宗教建筑为主不同,中国建筑成就最高的就是殿堂。同时它是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大气、生气、富力、重山林风水等表现最为突出的建筑。)将殿堂中的传统元素运用到包装盒的六面体中去,做成代表中国特色的包装盒。 3、泥人张世博会纪念品包装设计中图形、文字、色彩的表现 包装设计中图形、文字、色彩等要素是传递商品信息,提升企业品牌形象的主要内容。 在图形上运用了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回纹),它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运用的蛮多,(例如--楼、阁、亭中在横梁和其他部位都有很广泛的运用),我国传统装饰纹样中蕴涵的吉祥观念反映了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历史的积淀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让人不由地有种神秘感,通过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传统吉祥图案,使我们更加了解不同时代人的审美情趣和对美好事物的表达方式。把传统建筑的装饰纹样(回纹)运用到包装盒中,突出了中国传统的元素,最终达到将泥人张世博会纪念品包装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字体是传递商品信息,提升企业品牌形象的主要内容。字体和图形一样同属视觉符号,是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承担着信息传递视觉化作用,是视觉传达中进行沟通的主要媒介物。 在传统建筑上运用字体突出庄重等特点(例如宫殿匾额--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在设计中,运用繁体字体对泥人张的标志进行设计,突出包装的特征,并将产品信息更好的传递给消费者。 在包装的色彩上采用红色为主体色调,红色象征着热量、活力、意志力、火焰、力量、愤怒和血液的循环。例如我们古代宫殿基本上运用红色为主色调,我运用红色一要表现包装盒上的大气,宏伟,还有就是要表现出中国人们对上海世博会的热情和活力。 4、随着纪念品在商业中的应用逐渐成为一种设计热潮后,本人结合自己的毕业设计(泥人张世博会纪念品包装系列设计)从中研究现代包装设计中的独特魅力 (二)目的和意义: 以泥人张世博会纪念品包装设计为研究对象,将其内容和形式充分结合起来,并将包装盒作为宏伟宫殿进行设计将信息最简洁、明确、清晰地传递给观众,引起他们的兴趣,努力使他们信服传递的内容,并在审美的过程中欣然接受宣传的内容,诱导他们采取最终的行动。 (三)传统元素在国内外现状: 中国传统设计元素是东方文化的一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它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历史悠久,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它那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正熠熠生辉。 传统文化在现代广告中的应用 广告创意从商品世界深入到传统文化深厚的土壤中,既为广告灌注积极的文化内涵,又构建了新的价值取向,实施合理的广告策略,这是十分重要的。 广告创意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文化。文化同时也会提升广告创意的内涵,为广告产品带来文化附加值。而一个民族的文化因其独特性必然会给广告创意带来独特的个性,从而提升创意的吸引力与认可度。在当今的消费时代,广告产品如何取得竞争力,关键在于其传达的文化价值,塑造的品牌形象是否具有个性,是否区别于同类且被消费者认可的特点,是否能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因而,独具特色的、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可以增加广告创意的力,为广告主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某系列的地产报纸广告为例,用传统建筑形式作为广告的切入点;结合了中国传统艺术作品中对国画艺术高度,在设计领域创新运用,突出了东方意识形态和完美家居生活品质理念。设计者通过对水墨、书法等中华艺术精粹的准确把握,形成自己那种带有很强东方文化的表现风格,完美地把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糅和到现代设计观念里面。 中国传统元素运用如此广泛,如何让外国人喜欢中国的传统元素 日本当代的平面设计中,对传统元素的深入研究和利用可以说早于我们,但日本设计师主要是从传统元素的形式美的角度去寻找可用的平面设计元素。我们可以见到大量的以传统元素为形,用中国传统元素的表现方式加入现代平面构成理念的作品。从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和传统元素对世界平面设计领域独特的影响力。当代中国设计师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试图从不同的视角去表现以传统元素为代表的中国平面艺术,利用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作为平面设计元素来表现观念。相对于外国设计师来说,中国设计师似乎更愿意从传统元素所蕴藏的中国文化的深层意义中去探寻一些设计元素和灵感,去表现纯正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总之,无论是对传统的继承还是对外国文化的借鉴,都要重视做好创造性转换工作,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继承传统不是食古不化;讲设计的民族特色、中国气派,决不是要将中国符号生搬硬套到现代设计作品中。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或工程技术方案和准备采取的措施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包装设计中重要的应用,也是包装设计诸要素中最重要的一项。从信息化、视觉化、艺术化的视角来审视包装设计,可以领略到它是一种巨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设计元素,它有其它设计元素和设计方式所不可替代的设计效应。结合本人的毕业创作,进一步分析如何使标志应用于包装设计中,希望人们对这些信息正确接收、把握,并在让顾客采取行动的同时使他们得到美的感受。 1、大量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起源、发展及特征。追溯中国传统建筑的表现及特点,收集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特点进行比较。再从构图、表现形式、色彩上面进行具体的设计分析。 2、了解包装的发展和内涵,及传统包装设计的现状,特别是传统元素造型包装。收集大量传统包装设计的素材,特别是分析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泥人张世博会纪念品包装中的应用。 3、进行设计创新,在毕业创作中体现中国建筑元素在泥人世博会纪念品包装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1)创作目的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旅游中肯定会买些和旅游有关的纪念品,同时上海世博会是面向世界的活动,会有很多的国际游客,于是我的泥人包装设计就是要突出中国文化和韵味来吸引国际游客。 (2)创作观念 这次的包装设计大胆的运用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世博会中国馆)为元素,以最直观的方式展示中国的文化与韵味和中国的特色。 (3)创作思路 本人的包装盒设计除了本身形式达到与众不同外,其最主要的就是包装盒的盒盖在设计上巧妙的层次的原理,突出其盒盖整体性,同时运用平面构成原理,让其整体上达到立体构成的效果。通过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世博会中国馆)与包装盒的组合,使整个包装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气息。 (二)研究方法或工程技术方案: 1、文献收集法:收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与传统包装相结合的案例; 2、实际考察法:对于奥运会及纪念品包装设计,对其中的包装上的中国传统元素应用进行一个详细地研究; 3、临摹研析法:运用手绘或者电脑操作临摹绘制标志与传统包装盒相结合的案例; 4、再创作设计法:结合所临摹的案例进行毕业设计的作品稿绘制包括手绘效果图及毕业设计一系列成品的制作。 (三)准备采取的措施: 1、在研究中加强书籍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利于自己更好的进行选题的毕业设计; 2、多上网搜集优秀的包装设计图片,并从中吸取营养,运用到自己的毕业设计选题中; 3、多与老师同学进行沟通交流,听取大家好的建议,完善自己的设计。 三、现有基础和具备的条件 (一)现有基础: 1、理论基础:本人已经修完大学三年半学业,基本掌握了平面设计相关的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熟练掌握Photoshop、Coreldraw、CAD、3DsMAX、Flash、Dreaweaver、Office等常用软件; 2、设备基础:配有电脑及出图设备等; 3、资料基础:拥有包装设计的一些资料和相关书籍,互联网上丰富的网络资源能给自己提供思维上的借鉴以及设计上的参考; 4、由老师多次带出去考察。 (二)具备条件: 1、已具备上述的基础条件; 2、曾在课程作业中独立完成整套包装设计; 3、多与老师同学进行沟通交流,听取大家好的建议,完善自己的设计。 (三)参考书籍:参考文献 [1]陈路、杨秀娟《中国传统元素整合图库》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 [2]刘宝岳《中国包装标准汇编》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年 四、总的工作任务,进度安排以及预期结果 (一)总的工作任务: 认真阅读、理解任务书所给的条件,在老师的指导下、规定时间内做好设计方案,做出泥人张世博会纪念品包装与品牌推广设计图,进一步系统的巩固所学知识,并有效的综合运用到泥人张世博会纪念品包装与品牌推广中。 1、泥人张世博会纪念品包装与品牌推广的毕业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2、写出泥人张世博会纪念品包装与品牌推广的毕业设计说明; 3、泥人张世博会纪念品包装与品牌推广的毕业设计展板与ppt电子演示文稿; 4、泥人张世博会纪念品包装与品牌推广的毕业设计说明:3000字以上的设计理念; (二)进度安排: 2009年11月16日:毕业设计任务书下达; 2009年11月17日-2009年12月15日:毕业设计(///)初期,查找资料搜集信息; 2009年12月1日-2009年2月28日:毕业设计初步设想及草案(2个以上草案及文字论述)毕业设计初期辅导和检查; 2010年3月1日-2010年3月30日:毕业设计方案确定以及深化。绘制平面效果图,进行颜色搭配和成套系列安排等。毕业设计中期辅导检查; 2010年4月1日-2010年5月19日:毕业设计调整以及修改。绘制平面效果图,版面制作和检查; 2010年5月20日-2010年5月29日:毕业设计整理和毕业设计后期辅导检查,打印,出图; 2010年5月30日:毕业答辩及毕业设计展览准备; 2010年6月1日-2010年6月10日:毕业设计展览。 (三)预期结果: 1、包装盒设计,包括手提袋以及外盒等设计; 2、宣传册2本及书签; 3、平面广告; 4、泥人张世博会纪念品包装系列设计说明,3000字左右。 [知识拓展] 开题报告范文 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题名称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就是本课题有没有人研究,研究达到什么水平,存在什么不足以及正在向什么方向发展等。开题报告写这些内容一方面可以论证本课题研究的地位和价值,另一方面也说明课题研究人员对本课题研究是否有较好的把握。我们进行任何科学研究,必须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有清醒的了解,这在第一部分已经谈到。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我们现在进行的课题基本上都是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必须有一些基本的理论依据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比如:我们要进行活动课实验研究,我们就必须以课程理论、学习心理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为研究试验的理论依据。我们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实验,就必须以教学理论、教育实验理论等为理论依据。 (五)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方法 (六)研究工作的步骤 (七)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和专长。主要看参加人员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尤其是课题负责人的水平怎么样。如果参加人员和负责人既没有理论又没有实践经验,这个课题就无法很好地完成,也就无法批准立项。 (八)现有基础。主要是人员基础和物质基础。很多课题对人员和设备方面要求是比较高的,如果基本的研究条件都没有,这个课题同样不能立项。 (九)经费估算。就是课题在哪些方面要用钱,用多少钱,怎么管理等。 如何撰写教育科研课题的开题报告 一、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就是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或课题组主研人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研究计划。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是对课题的再论证和再设计。 二、开题报告的作用。进一步明确研究思路,完善实施方案,明晰研究技术线路,再次论证研究课题重要一步。 三、开题报告论证的主要内容 1、审定课题名称。一是看名称表述是否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论式的句型不要用。二要看名称是否简洁,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如:应用信息技术构建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研究、网络环境下高中英语听读教学对学生文化素养提高和学习策略形成之影响、借助信息技术,变革学习方式、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师生幸福成长。 2、寻找研究依据。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充分、贴切、准确,不要贴标签,拉大旗,喊口号。 3、分析研究背景现实背景、历史背景要清楚,符合实际。 4、查清研究现状单位的研究现状及问题点评;国内的研究现状;国外的研究现状。用书检和网检的方法。 5、论证研究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应用价值;科学价值;改革价值。 6、阐述研究意义有现实意义;有历史意义;有实践意义;有方法论意义。 7、界定核心概念。就是对关键词、关联词的概念、意义、本质、联系进行阐述。 8、完善研究设计。确定研究程序;提出研究假设;确定研究目标;提出研究措施;落实研究内容;提供研究方法;划分研究阶段;落实研究人员;预测研究成果效应;建立研究组织;规划研究管理;分析规划研究的保障。 四、开题论证的方法以综合评价为主:一是课题单位的自我论证评价;二是同行的论证评价;三是科研管理部门的论证评价。由预审、初审、学术评审、综合评审四个阶段组成。预审与初审可在开题前后的时间里进行。重点侧重在课题选择和课题计划的制订上。学术评审与综合评审要贯穿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重点放在计划实施与成果的预期鉴定上。 五、开题报告的写作 (一)开题报告的组成。三个主要部分:前言、正文和语;三个次要部分:标题、署名、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 (二)开题报告的构与写法。 1、课题名称。题目必须与内容一致。确切、中肯、具体、鲜明、简练、醒目。开题报告一般不使用副标题。 2、署名。在题目的下面,必须签署课题研究单位,一般不写撰写者姓名。署名的目的是表示对开题报告负责。 3、开题报告可以不写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4、前言。前言是开题报告的序言。前言部分一般都应说清楚课题选题、立项、批准的过程,以及开题前的准备、开题题缘由、开题意义,开题前所进行的调查情况所做的工作等。要力求简明扼要,直截了当,并实事求是,要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不要面面俱到,不着边际,文不对题;或一步登天,言尽意止,不留余地。 5、正文。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占报告的主要篇幅,它是报告的主体。正文部分必须对再次论证的内容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包括研究前的观察、测试、调查、分析、学习,材料形成的观点和理论。如调查的问题、现状和实质,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正文部分是开题报告的关键部分,它体现了课题组的水平,同时也可以看出今后课题研究的状态和水平。撰写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同样要掌握充分占有材料,要认真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整理,经过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组织,最后得出正确的观点。可采用图表来集中反映数据,要注意少而精,数据必须准确无误。正文部分要层次清楚,观点鲜明,逻辑性强,大标题涵盖小标题,小标题服务于到标题,标题统帅内容,内容说明标题。 (1)课题、问题的提出?A、提出和研究的背景:现实背景、历史背景。B、提出和研究的依据: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C、问题的研究现状:国内的、国外的,省市县内外的研究的,单位研究现状及问题点评,已取得了哪些成果?已进行了那些研究?D、问题研究的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应用价值;科学价值;改革价值。对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包括对本校、本地区的教育工作实际存在的问题)或回答教育理论问题有什么意义?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会有什么贡献?E、问题研究的意义:现实意义;历史意义;实践意义;方法论意义。以上几点要求做到:少而精;针对问题;能指导操作;表述简明、准确,有具体贯彻要点,涵盖子课题,能理解把握。 (2)课题的界定:对课题题目的界定;对条件词、关键词的界定,包括内涵与外延。 (3)改革的主张、研究设计。A、研究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可以是哲学的、政治理论的,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B、研究的具体目标。总目标、分目标,目标要实在,要可行。和内容。课题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相对于目的和指导思想而言,研究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C、研究的具体内容。内容要紧扣课题的目标来分解。D、研究的方法、原则与策略:方法、原则与策略的理论支撑;方法、原则与策略的可操作性;方法、原则与策略的活动性。课题研究的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法、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确定研究方法时要叙述清楚做些什么和怎样做。E、课题研究的步骤。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都要有规定。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各阶段要完成的研究目标、任务;各阶段的主要研究步骤;本学期研究工作的日程安排等。F、预测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形式:本课题研究拟取得什么形式的阶段研究成果和终研究成果。如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论文、经验总、调查量表、测试量表、微机软件、教学设计、录像带等。其中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论文是课题研究成果最主要的表现形式。G、有效的组织保障: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在方案中,要写出课题组长、副组长、课题组成员以及分工。课题组组长就是本课题的负责人。一个课题组应该包括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权之士,二是有识之士,三是有志之士。有权了课题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有识了课题质量、水平就会更高,有志了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实实踏实实去干。课题组的分工必须是要分得明确合理,争取让每个人了解自己工作和责任,不能吃大锅饭。但是在分工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讨,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H、其他保障:如课题组活动时间;学习什么有关理论和知识,如何学习,要进行或参加哪些培训;如何保证研究工作的正常进行;课题经费的来源和筹集;如何争取有关领导的支持和专家的指导;如何与校外同行交流等。 6、简短的语。开题报告的语要简洁,可以对课题管理部门提希望,给研究人员提要求,可以表示课题组的态度和决心。 7、可以写上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撰写开题报告时引用了他人的材料、数据、论点、文章要按要求注明出处。反映出课题组严肃的科学态度,体现出开题报告的科学依据,同时也是尊重他人劳动的体现。可以是页末注(脚注,在本页文章的下端)、文末注(段落后或篇后注)、文内注(行内夹注)和书后注四种。开题报告也可以有致谢。对于曾经指导、参加过选题、论证,或对此工作提供建议或便利条件,而又没有在课题组的同志,可用简短的文字表示感谢。开题会上,有关专家必须详细审查开题报告,向研究者提问质疑。但开题会不同于成果鉴定会,更主要的应该是完善方案。在确定研究有明显价值的前提下,论证双方应全力讨论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修改补充方案。专家审查的内容包括:1、选题是否当,是否符合立项条件;2、课题论证是否充分;3、负责人的素质或水平是否能承担此课题;4、课题组力量如何或分工是否得当;5、资料准备如何;6、最终成果预测如何;7、是否具备完成本课题所需的其他条件;8、经过比较,本课题是否有更合适的承担人;9、其他原因(加以说明)。 包装设计论文:现代包装设计文化中的民族性 摘要: 现代 包装设计是以文化为主体,以生活为根本,它的 发展 是建立在文化基础之上,并从多方面传递一定的文化信息。每一个民族的包装设计文化都会形成自己的文化系统,其特点是与 历史 的发展紧密相连。本文以本土性、民族性对现代包装设计的影响为切八点,揭示了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该如何体现民族文化厦如何发挥他在当今的时代性。 关键词:现代包装设计;文化性;民族性;时代性 一 包装设计的基本概念 所谓包装就是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的同时能够使美化商品,提高商品的商业价值,以达到获取更多的利润的商业目的。而包装设计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保护商品,其次是美化商品和传达信息。值得注意的是对现代消费来讲。后两种功能已经越来越显示出重要性。包装设计是人类精神活动现象,是协调人类与 自然 、人与人及与社会关系的媒介。它离不开其特定的文化,一种特定的文化又往往体现在设计作品的创意之中。而现代包装设计,新材料、新技术、新思想,更为设计师打开了创作思路,让设计者能更自由的发挥设计的才能。因此,能在现代包装中体现文化性和地域性,并有强烈的风格和民族文化特点,这样才能达到具有一定水准的、有深度的包装设计水平。 二 包装设计中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包装设计领域里,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应当充分张扬自己的民族特色。在现代商品包装设计中,除了吸收国外的先进设计理念与 科学 技术外,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 艺术 风格同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民族文化对于现代包装设计的影响 包装设计文化的民族性主要表现在包装设计文化观念上,它反映了整个民族的心理共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环境造成的不同的文化观念,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在自己的设计活动和产品中,从而影响着设计的创意与风格。我国是悠久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历史的沉淀留给我们丰富的艺术资源,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创造出自己民族特色的包装设计。将 三 民族文化在 现代 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一)造型语言 造型语言是包装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包装材料上,也呈现出了明显的多样性、丰富性特征,这集中体现在材料的原料种类、形态结构、质地肌理和相互之间的组合对比上。我国古代彩绘陶器、青铜器和瓷器系列中的盆、碗、罐、瓶等,还有各个民族系列中的木质、竹质等物品都是从劳动中提炼出来的。这些完美的造型与材料在完成盛放保护商品的同时,还承担着适应文化审美需求的 艺术 形象创造。设计师们运用创造性地变形、镂空、打散、从组等处理手法来丰富传统造型的外观,赋予它们新的形象,并强调材质设计的审美价值.从而体现出了强烈的文化亲和力。这样传统的、原始的造型经过现代包装设计的创新,不仅体现出了产品的天然性,也使人感受到反璞归真的景象,使其在许许多多的包装中脱颖而出。 (二)图形语言 图形语言在现代包装设计中是不可缺少的。利用图形要素在视觉传达方面的直观性、丰富性和生动性,将商品的内容和信息准确地传达给消费者,并凭借图形在视觉上的吸引力引起消费者的心理反应,进而引导购买行为。我国传统图形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特色,不仅形式丰富,而且还蕴藏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将传统图形艺术与现代设计结合,是引导设计出具有主张性、时代性和国际性的现代设计的关键。 包装设计论文:地方特产包装设计的色彩语言研究 【摘 要】伴随着地方特色产品的发展,它的包装设计逐渐成为影响其销售的主要因素。目前,许多地方特产的包装简陋、创意陈旧,缺乏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因此,从色彩角度研究地方特产的包装设计是一个有意义的选题。文章对色彩语言的属性、内涵在地方特产包装中的作用和应用方法进行了分析。期待能够提高对地方特产包装中的色彩语言的认识。 【关键词】地方特产;包装设计;色彩语言 当我们进入市场经济,多样化的产品涌入我们的视界。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也提高了很多,人们开始去尝试不同的新鲜产品。比如地方特产系列产品。通过考察地方特产的包装现状,发现地方特产包装的设计手法简单,创意陈旧。因此从色彩角度研究地方特产的包装设计是一个有价值的选题。那么在地方特产包装中什么样的色彩才可以保留地方特产的地域文化又可以进行产品推广呢?本论文主要针对色彩在地方特产包装中的运用进行分析结合个人的毕业设计作品谈几点自己的感受。如何才能将地方特产的文化底蕴和色彩语言合理结合从而更好的设计地方特产包装呢?希望本文可以对这个问题有所帮助。 一、包装设计中色彩语言的基本属性 色彩的心理感知是指观众对色彩的心理反应,往往明度和纯度是吸引视线的关键因素。色彩虽然是视觉的成像但是它却可以影响到我们的心理感觉。色彩只是我们接受的一种特殊符号,本身并不带有影响心理的作用,但是通过人们的感知系统却可以让人产生特定的感觉。明度的高低也影响我们的感觉,明度和纯度高的可以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反之低明度的则会有重量上的压抑感或者稳重感。色彩对心理的反应是我们艺术工作者长期对视觉反应的研究内容。 色彩在冷暖上可以产生对比,对比强烈的物体则会比较的吸引眼球。冷暖的主色调则会反应到我们的设计作品中。这一点也适用于土特产包装。颜色可以表现企业文化可以与消费者进行交流,这也是色彩的作用。 人们对色彩的反应也不是同一的,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还有民俗的文化差异,信仰的不同多种文化的相互交织,便形成了不同的色彩心理。这里我们就普遍的色彩心理进行研究。不同的色彩可以联想出不同的情感,诉说多样的故事。设计师总是研究色彩在人们生活中的各种象征。比如,喜庆的事情,我们总是喜欢用红色而且是大红色。这里面的色彩符号就是代表我们民族情感的大红色。 二、地方特色包装设计中色彩语言的价值内涵 2.1传达地方特产的商品属性。色彩在地方特产包装设计中具有鲜明且敏感的表现特点,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包装设计中色彩传达着商品的属性,引起消费者的感情共鸣,通过色彩能感知包装内不可见的商品,帮助消费者来辨别商品且产生记忆,引发对商品的美好愿望和幻想,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就地方特产包装来说,在进行设计之前,就应该充分了解不同的地方特产的商品属性。发掘适合本地特产的不同结构形式、不同的画面构成形式以及不同的色调倾向等。例如,液体类的饮料及矿泉水可以采用泉水的的造型或者雪山的图形,同时选用透明或者半透明的玻璃瓶。使购买者能够从外观上能够感知商品的性质。雀巢咖啡是最为顾客所熟悉的品牌包装之一,其色调就是以咖啡的颜色为主体,咖啡杯的颜色则选择了红色来与之搭配,这样的组合,会让顾客不由自主的联想到咖啡的浓郁醇香,他的成功就在于包装的颜色选择与产品特性合理的搭配。随着商品销售形势的越来越开放化,地方特产包装必须要有效地利用自身包装的图形、文字、色彩和外观造型等艺术手法有效地传递自身信息。 2.2提升地方特产的文化内涵。色彩是一个十分神奇的东西,就他本身来说,它是一种物理现象,但是人们可以用它来形容世间的万事万物,来表达各种情感。色彩之所以有这样的魅力,是因为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色彩具有普遍共性的认识和审美习惯。而地方特产想要出类拔萃同样需要在色彩的基础上表现其文化内涵。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地方特产也种类繁多。地方特产是某一地区特有的产品,具有其他商品无可比拟的特色优势。在进行地方特产包装设计的时候,需要充分去挖掘当地的生产历史、浓郁的风土人情以及本地区特有的偏爱色彩合理的运用于包装设计中。使地方特产的包装设计具有本地区的文化内涵。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 们所追求的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上的满足,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满足。土特产包装要想在激烈的产品包装中脱颖而出,就需要充分的挖掘当地的地域特色和独一无二的地域性元素。从而更好地彰显出地方特产食品内在的文化意蕴。在当今社会倡导低碳绿色环保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因此我觉得地方特产包装也可以积极的选择无毒无害的绿色原材料做包装,或者选择易回收的可降解的包装材料从而为低碳环保做出点贡献。地方特产之所以可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其中最关键的是因为它具有“稀少”的特性。因为稀有,所以珍贵。在物质条件极端丰富的今天,人们更愿意去尝试不同的精神追求。地方特产是一个地区的表达符号,所以地方特产的包装色彩也必须是该地区的表达符号才可以满足特产的要求,从而传达本地区特产的文化因素。 三、地方特产包装设计中色彩的应用研究 3.1地方特产包装的现状。虽说现在人们对地方特产已经有相对的接受力了,但是对地方特产的感觉依然是难登大雅之堂。原因是,长时间人们对地方特产有偏见,地方特产缺乏视觉美感。再者说没有像样的包装,不但形态不理想更重要的是一点就是都不怎么美观,没有能够引起购买欲。那么市场上的地方特产包装到底是什么样的?根据调查总结出具有以下弊端:1.大部分的地方特产没有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商品,有的没有包装可言,其小范围的销售,没有开发成为大众产品自然就没有包装。2.已开发的产品种类偏少,小企业为节约成本对产品的外观包装没有多少投入(市场较多的是保鲜膜覆盖包装简陋),产品形象意识淡薄。3.特产包装没有任何特殊标识的产品也较多,没有突显特产的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的现象也存在,形象不一。4.包装的极端化,过度奢华会使很多特产无法符合外地游客及探亲人员的要求。 3.2地方特产包装的案例分析。要打造一个具有地域特色的产品,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从地域文化中提取设计元素。地域文化是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并且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传统文化。其范畴非常广泛,如发生在特定地域的历史事件、文化古迹、历史人物、风情民俗、建筑风格、传统的歌舞戏剧等等。比如:昆明周边农村选用玉球枯秸秆编成提兜,用来包裹酒瓶以及地方产品,思茅地区以竹农、草绳包装的普洱茶等都是结合当地特色设计出的包装,其充分的体现了地域特色和产品特点。与此同时,其包装在色彩上的选择也更加的贴近大自然,在原有材料的前提下,搭配少量的其他颜色。比如,标志的颜色、主题图片的颜色、以及产品介绍等。在不破坏整体原生态感觉的前提下,合理搭配辅助色,更好地体现地方特产的特色。 3.3地方特产包装的色彩设计方法。地方特产是来源于特定地域的特色产品。所以,地方特产代表了一定的地区文化和风俗人情,这种产品代表的情感可以使人产生共鸣。联想到地方的环境。比如:四川的辣椒泡菜,青岛啤酒,景德镇陶瓷,新疆哈密瓜、葡萄,西藏的藏刀等。那么在这些产品的包装上我们总有联想,四川的辣椒我们偏向于红色,青岛的啤酒我们总是喜欢选择冷色等。因此地方特产包装设计的选色上,应该充分考虑产品本身的颜色和生产环境,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表现出生产地的地域特色。 结 语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还有低碳环保理念的倡导,未来的包装设计的发展必将趋向多元化,土特产包装想要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竞争中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必然需要再结合本身特征的同时积极顺应市场规律,同时结合低碳环保的设计理念。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各个民族和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土特产的发展,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作为设计者来说,设计出符合当地特色和市场需要的产品包装对我们来说,任重道远,需要我们不懈努力! 包装设计论文:浅谈台儿庄旅游产品中的绿色包装设计 【摘 要】在现代旅游产品包装设计中,旅游产品包装承担着保护产品以及美化和宣传的作用。当前的包装设计虽然为人们创造了比较现代的生活方式,但同时也加剧了对资源,能源的消耗。旅游产品绿色包装设计是在长期借鉴传统设计经验,和倡导低碳设计理念的基础上,为适应当前社会设计环保化而采用的优秀策略。本文在借鉴现代优秀设计的基础上,对台儿庄旅游产品包装的设计现状进行分析,并对今后的开发方向提出了发展绿色包装的对策。 【关键词】包装设计;绿色包装;台儿庄旅游产品;绿色设计 一、台儿庄旅游产品中的绿色包装调研 绿色包装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在促进经济贸易中起了很大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消费方式和生活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包装的概念已经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生活之中,其作用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了大大延伸。绿色包装是现在包装设计发展的主趋势也可以叫做生态包装,是指对人们生活的生活环境不造成污染并且对与人们的健康不造成很大的损害,并且可以循环和继续再生利用同时可以促进持续发展。其基本要求和内容主要体现在为:环保型包装绿色材料的选择运用,包装空间的合理设计,包装设计“绿色化”的审美概念,节约型消费的适度包装等方面。 旅游产品绿色包装设计更加要注重绿色包装的材料环保选择。我国在这方面就有了很大的突破。比方说高强力纸浆复合绿色包装纸袋纸,它采用了非常独特的湿部合成的技术,具有强度高、耐高温、透气性好等优点,解决了我国包装方面的一个难题。而在旅游产品中,食品包装的可吃性包装材料的运用也可以作为绿色包装的特点之一。 台儿庄是一座历史文化内涵浓郁的秀美壮丽古城,近年来,其旅游业迅速崛起。台儿庄地理位置优越,风景优美,土特产繁多,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这里旅游。近些年来随着台儿庄旅游业的发展与开发,她的旅游产品也得到了相应的开发和发展,种类繁多,但是经过调研不难发现,这些产品在包装上仍然以传统包装为主,并没有重视在包装过程中对能源资源的消耗以及对环境的破坏。因此,台儿庄旅游产品包装必须进行包装设计的变革,要充分的考虑到台儿庄的地域文化以及绿色包装的材料选择,并且尽量的使用绿色材料以减少环境污染。 二、国内外旅游产品中的绿色包装分析 现在有很多国家和地方旅游产品包装材料是塑料和纸。但是在特定温度和环境下,塑料中的聚合物和添加剂会融化,伴有少量地添加剂融在食物当中,从而导致中毒或致癌。并且每年旅游产品所消耗的大量塑料也给环保工作人员增添了不少困扰。 而日本和美国在绿色包装方面便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他们会尽量采用对环境没有太多污染的自然原材料来进行包装。例如日本的nippon纸业有限公司研发的“npimoldpaper”的深度冲压纸是以天然纤维为原料,但是它的伸缩性很强,是普通纸的五到十倍。它可以通过采用当前的塑料制品设备,同时依照设计方案的模板按压成图案、文字以及三维曲面,加工后使其变得平滑并且可实现更好的密封。由于加工前不需要热软化可节约能源,并且提高生产效率;而美国的两个科学家加文麦金太尔和埃本拜耳则发明了用蘑菇菌丝复合材料替代泡沫塑料作为包装。 旅游产品的包装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效益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中国的旅游业在这方面的实践工作并不完善,必须吸收国外包装的经验,结合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进行探索。当前我国旅游品的包装存在着许许多多过度包装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旅游产品包装大多数采用普通塑料类和纸质的包装,少数采用玻璃材料的包装,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旅游产品包装材料还处在发展阶段。讲究材料的回收再利用和再加工,开发研究新型绿色环保材料充分发挥利用材料的天然特性,成为今后旅游包装设计上的指导思想。因此,掌握旅游产品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讲究旅游产品包装材料的绿色天然性,注重开发新型环保的包装是我国包装业努力的方向。在满足旅游产品包装天然性的同时注意提高环保材料对旅游产品的保护作用。 例如我们经常吃的糖果包装大多使用的是糯米纸这种可食性包装既可以节省资源又没有很大的污染。而绿色包装中的再生材料和回收材料同样有着类似的作用,比如我们经常使用的汽水、啤酒等包装采用的玻璃瓶都是可以重复利用的可以循环的材料。在中国古老的历史上,就有很 包装仍然值得借用。比如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必备品粽子的包装就是传统包装设计:粽子的叶子就可以看作是粽子的外包装,材料是来自天然植物材料芦苇,粽子的叶子的香味也可以使得粽子更加的回味无穷。当今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的酒包装设计上仍到处都可见的玻璃器皿。其在造型上经过独具匠心的设计结合音和文字的艺术加工,仍然是传统包装元素在现代运用的典范。正所谓和绿色包装原则形成了良好的结合。 台儿庄的旅游产品包装形式和材料单一。大多数包装用完后不可以被回收,而在物流过程中,旅游产品包装又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台儿庄旅游产品的绿色包装设计,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材料开发新的绿色包装材料,既能够节省能源又有利于环境保护。随着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怎样去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已成了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绿色包装恰恰可以减少污染和节约资源。这不仅仅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 三、台儿庄旅游产品包装中绿色包装设计的建议 包装设计不可能墨守成规,设计的思路是多种多样,变化多端的,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生活观念的改变,这些都可能引起土特产的外包装设计观念态度、价值原则和技术手段的变迁。 包装风格与地域文化有很大的联系,文化价值在商品中的作用有助于提高人们对于其文化内涵的理解,所以开拓旅游产品的文化价值也是设计者的使命所在。地域文化、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要求人们在精神上也要跟上物质水平发展的步伐,而在包装产品中体现文化价值就是表现精神文明的重要途径之一。包装作为文化的载体承载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和内容。台儿庄旅游产品包装设计者就要牢牢的把握这种现状,深入的发掘台儿庄的文化内涵。台儿庄古城大战产生了红色旅游,并且台儿庄是具有古城文化特色的,所以在台儿庄的包装设计中需要更多的体现红色旅游,古城文化,更好的凸显其文化价值,让台儿庄绿色旅游产品包装尽可能的展现本身的文化价值。 在台儿庄旅游产品的绿色包装中要选用一些可以降解的、可再回收利用的材料。纸材料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材料,它的原料主要是天然植物纤维,可以被分解,从而对环境污染的程度很低。因此,在台儿庄的土特产(比如枣、黄金梨等)的包装上便可采用纸质材料。以‘怀旧色’来体现台儿庄的历史文化感,利用纸质材料作为台儿庄旅游产品的外包装,内包装尽可能的利用真空压。在国外,使用可回收纸制品用于旅游纪念品包装宣传品包装的设计,利用回收的纸制成的明片或者做一些纪念品的外包装,反映了她对生活环境,居住环境的关注绿色宗旨;同时体现了良好的环保观念和环保形象。台儿庄旅游者产品包装也可借鉴这方面的经验。 所以在台儿庄旅游产品包装中应注重包装材料的天然性以及其对产品起到保护的作用,选用天然的绿色包装材料,包装简单实现旅游产品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通过寻找与产品合理的材料,体现核心的设计理念,使旅游产品的绿色包装设计既符合旅游消费群体的需求,又对环境保护、降低消耗产生积极影响。 四、总结 包装不仅是商业行为,更要承载文化的内涵,贯彻绿色环保的理念。同时随着大家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崇尚健康的、自然的以及环保的思想概念开始深入人心,绿色包装由此成为时尚。本文通过对国外包装风格的研究,结合台儿庄旅游区实际情况,研究发展旅游业绿色包装的可行性,从包装材料,设计理念等几个方面来论述。并且对以后台儿庄旅游产品包装的开发方向,提出了发展绿色包装的对策。 包装设计论文:传统民间美术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摘 要:民间美术是构成各民族美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它是带有原创性的艺术,是大众的自发创造因而构成民族文化的一个基础的层次。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将传统民间艺术中的诸多元素合理地运用到包装设计中,使包装成为了一种文化的有效传播体。 关键词:民间美术 包装设计 引言: 我国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在这其中我们不但继承了祖先所赋予巨大的物质财富,还有更珍贵的精神财富,作为我们子孙后代而言则责无旁贷地应当将其发扬光大。包装设计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既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又具有一定的艺术观赏性。很多优秀的设计不但大大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同时也使消费者满足了追求艺术的心理需要,所以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运用传统民间艺术能够体现历史文化的永恒魅力,同时也是宣传民族文化的窗口。 今天不少的包装设计运用中国民间艺术图形,如年画、剪纸、刺绣等一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艺术图形。众所周知,剪纸、年画是一种二维的平面表达,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应用方式也极为灵活,是生命力较强的艺术形式,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就是这些艺术形式成长的肥沃土壤,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现代包装设计通过提炼这种传统民间艺术风格的元素合理地运用到设计中,使包装成为了一种文化的有效传播体。 1.剪纸 剪纸起源于中国,这种用刀或剪在纸上镂空的造型艺术在人类艺术之林中独放光彩:不仅在于它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和造型规律及造型目的,还在于剪纸本身语言的特性,即工具材料在技术制作上所显示出的独特性。最具特色的陕西民间剪纸无论是春节的窗花,过年的门笺,元宵节的灯花,结婚的喜花,还是十二生肖,都来源于劳动人们其心灵对自然的感受,而不是用眼睛对自然的摹写。每一幅剪纸作品都是一件生动自然的民间艺术作品,这种意念造型正是民间剪纸之魅力所在。 《陕西传统名食》包装设计就是将陕西的民间剪纸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运用到设计中去,表现了其浓郁的地域特色以及喜庆的节日气氛。它的主色调运用了中国历史上一切阶层喜爱的吉祥喜庆之色——红色。三个侧面以剪纸形式构画出一组组颇具地方特色的民俗事象:以一个女主人公为线索,从她缠脚、说媒、出嫁到生儿育女、回娘家等,通过十一幅生动的民俗风情画,使整个包装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不仅增强其文化品味,同时让消费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了解到了陕西的民间习俗。 再如获第四届中南银匠的浏阳永安素食菜土特产系列包装,则以民间剪纸图案瓜菜娃为主体形象。人物四周饰以瓜菜图形,其剪纸艺术拙中见巧,欢快的瓜菜娃呼之欲出,使整个画面富有生气,充满动感,一股浓浓的乡间情趣,一种久违的菜园气息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2.年画 民间的木版年画是中国民间美术中较大的一个艺术门类,它从早期的自然崇拜功能逐渐发展成为驱邪纳祥、欢乐喜庆、装饰、美化环境的节日风俗活动,表达了民众的思想感情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不论是题材、内容还是刻印技法、艺术风格,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为了更好地将年画运用到商品包装中,在力求保证年画创作风格的基础上,应赋予新的构图,新的色彩及线条变化,使作品定位在新的艺术风格上。 四川榨菜在全国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在同行中竞争激烈,由于市场上所出售的榨菜大部分为简易塑料包装,档次较低,其售价也极其低廉。为提高其产品的自身品位发掘其地方文化特色,并进一步占领市场,推出了系列榨菜礼品装——“四川榨菜”。在包装上就运用了这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木版年画,色彩搭配上配合商品的性质及适应自用送礼两相宜的实用功能,运用中国传统色彩,红、金、黄、绿的搭配表现出吉祥喜庆的气氛。使整个画面活跃生动,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古朴浑厚,色彩浓烈的门神图案象征着迎福纳祥,喜庆富贵的美好祝愿,将这种来自民间的思想感情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融入到商品之中,使自身品味进一步得到升华。包装侧圆根琚面积、尺寸大小在画面基础上做相应的调整,单色调的门神图案不再向正面形象那么强烈,夸张而略显柔和、朦胧,形成轻重缓急,相互呼应的节奏感,整个包装设计将传统民间文化与现代商业文化较好的结合,使其在美观、醒目的基础上颇具地方文化特色。 3.刺绣 民间织绣工艺主要流传于少数民族地区,如瑶族、苗 、壮族等民族就十分善于织绣而且织出来的图案非常精美、生动,无论是构图还是造型都灵活多变,不受拘束,体现了民间艺人高超的想象力。刺绣的形式多样,品种繁多,图形任彩丰富秀丽,纹理清晰,题材多样,它的纹样大多是有喻意的。运用这类图形时我认为应从其造型及色彩变化上去设计与创新,把握住民间艺人们创作的环境及民族心理特征,尽量使其艺术风格与现代艺术的创作理念相结合,不能生搬硬套,这样才能更好的消化与吸收。而包装中情感的表现容易沟通消费者的心理,借物寄情,以情表意是民间美术的一大特征与优势。如《鱼钻莲》、《蝶恋花》(如图)等都是约定俗成的喻意符号,再如广西民间的“刘三姐”绣球以花的造型象征爱情如花,四季常开,永不凋谢,民间姑娘给情郎作鞋垫,外婆给小外孙做虎头鞋,母亲给孩子做五毒独肚兜等,在包装中以其形象而生动的表现形象维系着人们的思想感情。获第五届全国包装设计评比金奖的《中国民间刺绣艺术火柴》便是以全面青年男女之间的传情信物为主题。将绣花荷包,挑花手巾,绣花鞋垫、布鞋、织花背带组合成不同形态的系列包装。秀丽典雅的云南刺绣图案凝聚着年轻恋人的浓情厚意,传递了一方民族男女青年独特的恋爱情怀,也抽象巧妙的暗喻了火柴的本身属性。此外刺绣也被用于传统食品包装,如明心中秋月饼系列,喻意着团圆和吉祥。 4.监印化布 蓝印花布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蓝印花布素来以它的色彩单纯,图案明快,风格质朴等特点在众多的民间美术品种中独树一帜,富有其特殊的欣赏价值和美学品味,其纹样有的粗犷强烈,有的精巧细致,有的清朗秀美,它的每一个纹样都本着“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既能达到赏心悦目的效果,又能蕴藏着引人倾心的吉祥含义。 喧闹的都市,嘈杂的人群,现代的人们越来越向往宁静和自然,而蓝印花布的自身特点迎合了人们的心理,越发受到人们的钟爱,它被更多的运用到一些精巧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的包装。 由于其纹样所包含的吉祥含义,决定了它与剪纸、年画等民间纹样都有一定的共性,也经常被用于一些食品包装,让人们品尝美味的同时也得到一份美好的祝福。 艺术是时代的反映,人们的审美观念是伴着时代而改变的,其艺术特征也不一定完全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因此必须加以选择应时代所需加以发展。只有民族的,本土的才是世界的,把包装设计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来对待,把包装设计活动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看待,也就不仅是简单的物质功能的满足和精神需求能一言蔽之的,而做为设计师找出传统文化与自己个性的结合点,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这才是设计本土化的精髓所在。现在包装设计丰富多彩、各具特色,但民间图案在包装中依然备受青睐,相信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及各种工艺技术的完善,它不仅不会销声匿迹而且其魅力还会得到更淋漓尽致的表现。 包装设计论文:仿生设计在干果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生态、天然、无公害三大准则为基础的绿色食品成为人们健康生活的重要指标,与此紧密相关的,食品包装也备受关注。特色、新意的包装能为食品加分,获得更高的顾客满意度,食品包装在传递产品信息的同时,更体现了一种文化,仿生造型的应用更促使了食品包装向多元化、特色化、自然化、创新化方向发展,大大促进了食品包装行业的发展。 本文讲述形态仿生设计的原理,结合产品实例,分析产品造型中仿生设计的特点创新性。并且指出形态仿生设计作为现代产品造型设计的重要设计方法之一,必定成为未来产品造型设计的一大发展趋势。 关键词:仿生学食品包装莲子系列 一 干果类包装设计的现状分析 果实成熟时,果皮呈现干燥的状态,称为干果。干果类食品的包装在现在市场上很普及,市面上常见的干果有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 干果类一般都选用一些塑料包装材料进行包装。 纸质包装材料在干果类食品中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其优点是纸材轻便,便于印刷、装潢、加工、携带,经济成本低等。但是纸质包装材料也有些缺点,如纸质包装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合格的纸质包装对人体健康的威胁等。 另外,对于干果食品的包装还有铁器包装等,这些包装材料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应根据具体的需要加以合理利用。 现在世面上面的包装就有些缺乏,包装造型基本没什么特色,更谈不上其它的审美观。包装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产品的保护性不够,包装造型与产品自身结合性不强,产品特征突出缺乏,运输的存在一定问题,包装功能与产品本身复合型缺乏等。 二 仿生设计概述 仿生设计是在仿生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通过研究自然界生物系统的优异结构、功能、形态、色彩等特征,并有选择性的在设计过程中应用这些原理和特征进行设计。仿生的种类繁多,例如按生物系统特征来划分,分为形态仿生、装饰仿生和结构仿生;按生物所属种类来分,有动物仿生、植物仿生、昆虫仿生、人类仿生和微生物仿生;按模仿生物的态势可分为动态仿生和静态仿生等。比如以橙子,西瓜,苹果等真实水果为例,提炼出水果的几何形态,概括其外貌特征,选择水果的固有色为主体,最终制造出了一系列模仿真实水果形态的饮品。 一般仿生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应用遵循了以下的几个步骤:①提取元素细化设计。②组合仿生。③模仿生物的特征。④具象仿生和抽象仿生。⑤模仿类型的生物。⑥局部仿生和整体仿生的选用。 仿生设计在包装设计中已经正得到很广泛的运用,从当今的情况来看,形态仿生设计学和功能仿生设计学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需要注意的是,仿生不是单纯的模仿外型,而是抓住事物形态最典型的特征和最富感染力的部分,通过艺术手法应用于包装设计中,让原本静态的包装变得富有情趣、生动活泼和生命力”。 三 洪湖莲子包装的仿生设计 (一)设计定位 早期的莲子系列包装都是用纸盒或者真空包装,给人一种简陋陈旧的感觉。 吸取以往包装设计的经验,本文决定为“莲”子系列产品设计制作高端礼盒包装莲子,莲子心,莲子粉三类不同产品归纳放在一个包装里面成为系列化。这三种产品通过后期装潢统一风格方可成系列。 (二)设计分析 造型仿生包括具象形态仿生和抽象形态彷生两个方面,具象形态是透过眼睛,真实的把外界的环境输入眼睛膜刺激神经后感觉到存在的形态,它比较逼真的再现事物形态。 此款莲子系列是具象形态的直接运用。首先包装整体呈半椭圆曲线,线条流畅极具美感,温和的浅褐色上嵌入具象莲花,大方而亲切,给人古韵优雅之美感;随后如拨莲子般慢慢打开,呈现在人眼前的就是相互独立而且协调的三个空间,分别用来盛放莲子、莲心和莲粉,包装中的三个盒子各自的形态、功能要求、结构特点有着本质的差异,每个部分都具有其自身独特的元素,不可替代。把他们统一装配在一起,形成了整体的弧形,显得统一,美观。 再搭配以莲花底座,放在平而干净的玻璃桌面上,如清水芙蓉般优雅,俨然就是一组精美的手工艺品。两款包装盒的开启方式看起来有所不同,其实它们的共性都离不开一个“剥”字。左图由中间剥开,剥开后成莲花形;右图以从一边剥开,剥开后由原来的85 角变成180度,成半圆形,这样就和外包装的荷叶形相呼应了。 同时,盒子装潢与包装产品开启完美结合。打开前,装潢上面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打开后就是一朵绽开的莲花。 莲花带有一定的中国水墨感觉,莲花之间的笔触感也尤为强烈,线条流动韵味。 莲子系列的整体结构合理,从外包上看给人简约、大方的感觉,用稀疏有致的莲花加以点缀,不会显得俗气和臃肿;拨开来看,如船如莲,通体连贯,层次分明,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也不会显得单调和刻板;另外从垂直角度来看,犹如倒立的宝莲灯,莲座、莲身合二为一,又不失立体感。这样从内而外,由上而下,整体看起来就极具欣赏价值,合上包装可以是一个商品,打开置于台桌上,则与手工艺品无异,足以吸引大众目光。 产品名称就叫:“莲 心 粉”, 由于三款产品都是干货,为了保证干燥,产品内部统一用防潮的陶瓷罐装,然后用环保木板卡住陶瓷罐。包装盒内部分别放三个陶瓷造型罐,罐盖是莲蓬造型。 在陶瓷罐子上面加了一个封条(用丝网印成),即可稳固陶瓷罐,又可以起到区分三个产品类型,增加古朴感,一举三得。 莲子包装仿生设计打破了传统包装片面追求视觉造型时尚而脱离大自然的设计风格,运用仿生学原理,融合数学、生物学和人文艺术等各门类,使得莲子系列包装与食品能够达到统一,无论是在外形还是在设计上通过外形、颜色、功能、信息等方面的直观表现,能够很好的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激发购买欲望。 包装设计论文:简论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在包装设计上的运用 论文关键词:包装设计;天人合一;超越空灵 论文摘要:任何一种设计形态的出现,都有其深刻的思想基础。包装设计也是如此研究现代包装设计不仅要研究其设计形式,更要辨析其产生的思想要素。 当今中国科技、经济迅速发展,竞争机制成为社会运作最大动力。其中商品的竞争更显异常激烈。我们每天在纷繁复杂的商品世界中作出消费选择,理性被迫激发到极致状态。铺天盖地的商品和炫耀性的包装无形中造成视觉疲劳与精神压力,选择商品的盲从随之而来。消费者迫切需要新的使人精神自由的设计形式,以缓解过分的刺激与压迫感。基干这种思考,现代包装设计已经向环保材料、自然元素、稚拙风格,现代主义借鉴,呈现出新的设计形态。本文正是从设计的本质出发,着眼干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发掘这些表象改变背后的深刻思想源起,探究传统理念与流行包装形态之间的关系。 1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对“人—自然”关系的认识 在中国哲学中,“人一一自然”关系是和谐交融的。这种统一建立在“天人合一”基础之上。庄子说:“人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也就是说人属干自然,与自然构成一个生机勃勃、意趣盎然的完整生命体,是自然难以割舍的一部分。自然的鬼斧神工与气象万千蕴含了无穷无尽的生命奥秘,自然实际上是智慧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的行为典范。作为处于生命整体之中的人类在创造自己行为环境时应首先细细体味自然之序,人类的创造只有顺应了自然秩序后才能够焕发健康、有序、安全等符合人性需求的活力。从现代意义上讲“天人合一”思想最基本的涵义就是充分肯定“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二强调“人一一一自然”统一的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关注人类行为与自然界的协调。这种思想长期实践的结果是得到自然界与人类精神、行为的一致、身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以及由于这一和谐而达到的人类自身意义的实现。 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在过渡开发资源的当代社会,为包装设计注人新的活力。其表现是设计过程中从材质到形式,从功能到内涵,对自然的尊重与表现大大的提升到重要位置中了。具体表现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包装设计上呈现出为自然主义倾向。 1 .1绿色设计倾向 优化包装结构,减少包装材料消耗,避免过度包装,即实行包装减量化,在运输过程中采用标准化的集装箱运输和包装一体化的包装方式,可以大大节省包装材料,减少工作量,提高包装运输质量;采用回收重用的包装材料,可方便拆卸运回重复使用;采用可循环再生的包装材料包装废弃物可以降解腐化,不形成永久垃圾,进而达到改善土壤的目的。包装制品从原材料采集、材料加工、制造产品、产品使用、废弃物回收再生,直至最终处理的生命全过程均不应对人体及环境造成公害,这是依据包装生命周期分析法(lca)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对绿色包装提出的理想要求。 2“超越”中国传统美学的主导思想 中国哲学中对于自然的尊重与亲近是最根本的。作为追求自然秩序的手段,生命超越成为它的主导方向,“超越”是强调人超越知识的限制,超越时间的限制,超越身体的限制,超越对技术主义的徒劳挣扎,进入与自然同流的境界之中。作为中国哲学一种美的形式,这种超越体现在退去铅华后的朴素中,体现在繁华消失的平淡中,它是去雕琢的,去装饰的,因为这样彰显被遮蔽的生命本性,它是自然的朴素的,甚至是且的,枯朽的,因为这样才能宛如天工般至极。但这样的平淡并不是平凡,枯朽也不是腐朽,而是是对事情的真正体验,是一种存在之道。一种思维方式:生存不在于机心,而在于保全真实的生命本质。在技术主义统治的时代,在无所不能,无孔不入的信息社会中,这种超越的美给予的是对文明的思考,是人生的补偿,真正的回归是什么?“超越”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选择,在喧闹的物质世界中安静与一角,它以思考的姿态给我们不同寻常的印象,也给予一种艺术创造的不朽的范式。 2 .1“拙”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在包装设计中,超越意味着超越机心,超越装饰,回归朴素简单,传达以质朴本真状态的设计作品,没有斧凿之痕,没有装饰的痕迹,雕刻的机心全部淡去,让天公开物。体现微妙而又原初的,而不是按照人的知识去做的样子,契合世界的节奏。 在商业运作中,不乏有利用这一原则而成的成果作品,拿湖南湘泉集团公司生产的酒鬼为例,酒研制成功以后找到著名艺术大师黄永玉设计酒瓶。为突出酒鬼酒质朴乡情,黄永玉用泥巴捏个大样,再剪下一块麻袋布包住泥样,颈部用麻绳一扎,有如手下神来,一个极有个性和特色的包装便诞生了,与写意水墨画、麻布加上黄永玉题写的“酒鬼”牌名,使产品的整体包装形象平易近人,憨厚亲切的形象脱颖而出。产品的外包装同时也是企业文化的一个名片,生动的包装成为展示企业精神的最好窗口。由此,酒鬼酒取得巨大成功便显而易见了。中国的酒类市场过去一直是几大名酒的统领潮头。而”酒鬼”酒的出现,打破了名酒不可突破的神话,售价已超过了茅台、五粮液同类型的酒,成为目前我国很多地区消费的首选品。酒鬼中国文化名酒十大品牌之一,其中相对玉其他名酒光闪的包装来看,酒鬼酒的拙尽显了卓尔不群的超越,对其形象迅速深入人心起到积极作用。 3“空灵”中国传统空间意识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在中国传统美学理论中对于空间的处理,空灵是重要原则。为道即虚,空则灵气往来,“唯有此厅无一物,坐观天地得景全”。这里的空能纳万物,虚室生白,空灵的空并非简单的没有,无意义的空,而是虚实的转换,对于空白处所引发意义的设计利用。“空灵”可以在疏处求密,密处求疏,不在于空间的大小,而是有“空灵”之致,布置得当独有间隙。“空灵”的意义在于它周围元素的相互关系,正是“空灵”为这种关系提供了回荡得空间,交流的场所,成为一种气势,表现出是从空到满,从虚到实转化得态势。在山水画中,这种态势与“空灵”被运用的细腻之极:“断山弦月”、“空水寂天”往往用部分代替整体,用它物比托此物:山欲高,烟霞锁其腰,水欲柔,有岩断其流。这样的斗争转换的态势,揭示着一个联系又冲突的世界,一个内在冲荡的世界,而这种沁人肺腑的安详与美丽就在这内在张力、冲突的一刻,最富有意义的表达出来了。 3.1空白在包装设计上的应用 对于空灵的追求与玩味,深植于每个中国人内心,因此,空白成为艺术表达史上极负感染力的美的形态。同时由于西方近现代兴起的极少主义设计风格与其概念:少就是多的理论于同样使用空白进行设计,使其表现的内容更加丰富。最重要的一点,在商品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空白能在保值增值产品文化内涵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这成为当下商品包装领域中对于简洁设计偏爱有加重要原因。 包装设计论文:简论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在包装设计上的运用 论文关键词:包装设计;天人合一;超越空灵 论文摘要:任何一种设计形态的出现,都有其深刻的思想基础。包装设计也是如此研究现代包装设计不仅要研究其设计形式,更要辨析其产生的思想要素。 当今中国科技、经济迅速发展,竞争机制成为社会运作最大动力。其中商品的竞争更显异常激烈。我们每天在纷繁复杂的商品世界中作出消费选择,理性被迫激发到极致状态。铺天盖地的商品和炫耀性的包装无形中造成视觉疲劳与精神压力,选择商品的盲从随之而来。消费者迫切需要新的使人精神自由的设计形式,以缓解过分的刺激与压迫感。基干这种思考,现代包装设计已经向环保材料、自然元素、稚拙风格,现代主义借鉴,呈现出新的设计形态。本文正是从设计的本质出发,着眼干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发掘这些表象改变背后的深刻思想源起,探究传统理念与流行包装形态之间的关系。 1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对“人—自然”关系的认识 在中国哲学中,“人一一自然”关系是和谐交融的。这种统一建立在“天人合一”基础之上。庄子说:“人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也就是说人属干自然,与自然构成一个生机勃勃、意趣盎然的完整生命体,是自然难以割舍的一部分。自然的鬼斧神工与气象万千蕴含了无穷无尽的生命奥秘,自然实际上是智慧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的行为典范。作为处于生命整体之中的人类在创造自己行为环境时应首先细细体味自然之序,人类的创造只有顺应了自然秩序后才能够焕发健康、有序、安全等符合人性需求的活力。从现代意义上讲“天人合一”思想最基本的涵义就是充分肯定“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二强调“人一一一自然”统一的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关注人类行为与自然界的协调。这种思想长期实践的结果是得到自然界与人类精神、行为的一致、身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以及由于这一和谐而达到的人类自身意义的实现。 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在过渡开发资源的当代社会,为包装设计注人新的活力。其表现是设计过程中从材质到形式,从功能到内涵,对自然的尊重与表现大大的提升到重要位置中了。具体表现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包装设计上呈现出为自然主义倾向。 1 .1绿色设计倾向 优化包装结构,减少包装材料消耗,避免过度包装,即实行包装减量化,在运输过程中采用标准化的集装箱运输和包装一体化的包装方式,可以大大节省包装材料,减少工作量,提高包装运输质量;采用回收重用的包装材料,可方便拆卸运回重复使用;采用可循环再生的包装材料包装废弃物可以降解腐化,不形成永久垃圾,进而达到改善土壤的目的。包装制品从原材料采集、材料加工、制造产品、产品使用、废弃物回收再生,直至最终处理的生命全过程均不应对人体及环境造成公害,这是依据包装生命周期分析法(lca)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对绿色包装提出的理想要求。 2“超越”中国传统美学的主导思想 中国哲学中对于自然的尊重与亲近是最根本的。作为追求自然秩序的手段,生命超越成为它的主导方向,“超越”是强调人超越知识的限制,超越时间的限制,超越身体的限制,超越对技术主义的徒劳挣扎,进入与自然同流的境界之中。作为中国哲学一种美的形式,这种超越体现在退去铅华后的朴素中,体现在繁华消失的平淡中,它是去雕琢的,去装饰的,因为这样彰显被遮蔽的生命本性,它是自然的朴素的,甚至是且的,枯朽的,因为这样才能宛如天工般至极。但这样的平淡并不是平凡,枯朽也不是腐朽,而是是对事情的真正体验,是一种存在之道。一种思维方式:生存不在于机心,而在于保全真实的生命本质。在技术主义统治的时代,在无所不能,无孔不入的信息社会中,这种超越的美给予的是对文明的思考,是人生的补偿,真正的回归是什么?“超越”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选择,在喧闹的物质世界中安静与一角,它以思考的姿态给我们不同寻常的印象,也给予一种艺术创造的不朽的范式。 2 .1“拙”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在包装设计中,超越意味着超越机心,超越装饰,回归朴素简单,传达以质朴本真状态的设计作品,没有斧凿之痕,没有装饰的痕迹,雕刻的机心全部淡去,让天公开物。体现微妙而又原初的,而不是按照人的知识去做的样子,契合世界的节奏。 在商业运作中,不乏有利用这一原则而成的成果作品,拿湖南湘泉集团公司生产的酒鬼为例,酒研制成功以后找到著名艺术大师黄永玉设计酒瓶。为突出酒鬼酒质朴乡情,黄永玉用泥巴捏个大样,再剪下一块麻袋布包住泥样,颈部用麻绳一扎,有如手下神来,一个极有个性和特色的包装便诞生了,与写意水墨画、麻布加上黄永玉题写的“酒鬼”牌名,使产品的整体包装形象平易近人,憨厚亲切的形象脱颖而出。产品的外包装同时也是企业文化的一个名片,生动的包装成为展示企业精神的最好窗口。由此,酒鬼酒取得巨大成功便显而易见了。中国的酒类市场过去一直是几大名酒的统领潮头。而”酒鬼”酒的出现,打破了名酒不可突破的神话,售价已超过了茅台、五粮液同类型的酒,成为目前我国很多地区消费的首选品。酒鬼中国文化名酒十大品牌之一,其中相对玉其他名酒光闪的包装来看,酒鬼酒的拙尽显了卓尔不群的超越,对其形象迅速深入人心起到积极作用。 3“空灵”中国传统空间意识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在中国传统美学理论中对于空间的处理,空灵是重要原则。为道即虚,空则灵气往来,“唯有此厅无一物,坐观天地得景全”。这里的空能纳万物,虚室生白,空灵的空并非简单的没有,无意义的空,而是虚实的转换,对于空白处所引发意义的设计利用。“空灵”可以在疏处求密,密处求疏,不在于空间的大小,而是有“空灵”之致,布置得当独有间隙。“空灵”的意义在于它周围元素的相互关系,正是“空灵”为这种关系提供了回荡得空间,交流的场所,成为一种气势,表现出是从空到满,从虚到实转化得态势。在山水画中,这种态势与“空灵”被运用的细腻之极:“断山弦月”、“空水寂天”往往用部分代替整体,用它物比托此物:山欲高,烟霞锁其腰,水欲柔,有岩断其流。这样的斗争转换的态势,揭示着一个联系又冲突的世界,一个内在冲荡的世界,而这种沁人肺腑的安详与美丽就在这内在张力、冲突的一刻,最富有意义的表达出来了。 3.1空白在包装设计上的应用 对于空灵的追求与玩味,深植于每个中国人内心,因此,空白成为艺术表达史上极负感染力的美的形态。同时由于西方近现代兴起的极少主义设计风格与其概念:少就是多的理论于同样使用空白进行设计,使其表现的内容更加丰富。最重要的一点,在商品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空白能在保值增值产品文化内涵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这成为当下商品包装领域中对于简洁设计偏爱有加重要原因。 包装设计论文:现代包装设计的文化特征——兼谈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转化与改造 论文关键宇:传统文化元素 审美 社会文化功能 信息传播体系 论文摘要:包装设计师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统民族元素的表现方式、方法和创造理念的承袭与吸收必须依附于文化消费时代的特点。传统社会秩序的解体与新的社会秩序的建立,加强了传统民族元素在视觉消费时代的信息化特征,其装饰审美性也逐步向符号审美性转移,这符合现代设计信息至上的基本原则。 现代包装设计的整体理念来源于西方设计体系,它是商品消费时代大市场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众与公共的产物,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包装设计的服务对象呈几何级数增长,其领域也更丰富更敏感,更宽泛和更多元化,其核心概念也逐步向文化消费方向过渡,也就是说,时代的技术进步和物质条件的支撑使得包装设计变得更时尚化、快餐化、流行化和视觉化。 现代包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垃圾艺术”,因为再吸引人的包装也最终会被消费者丢弃到垃圾桶,虽然这对包装设计师来说是一个令人失望的结果,但这就是消费社会的法则——即艺术与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不再是社会精英独有,它依附于商品之上而成为大众消费品,从这一点上来说,这也是包装设计师存在的文化价值。 1.包装是体现大众文化审美的载体 从社会学角度看,不同时代的文化审美体现了不同时代的价值观。现代包装设计由于集合了当代的工艺技术手段和审美意识,充分地映射出现代社会的文化取向。这种文化取向由少数的强势文化阶层控制和,弱势文化如要进入这种主流必须接受某种程度的改造和转换,以符合消费时代的价值观,于是,这导致商业社会的大众文化审美具有强烈的同质化倾向,商品社会所推崇的个性表现也只能是仅仅从狭义上去理解。 现代包装设计无疑会成为后人观察研究当代社会审美意识和价值取向的最直接的文化标本。 现代包装设计与大众文化审美的关系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美导向性 现代营销的整体性观念造就了如耐克、可口可乐、宜家等旗下产品的销售神话,这些品牌借助强大的现代媒介敏锐地把握消费文化的脉搏创造出自身的品牌文化,反过来又利用这种文化影响和引导大众审美意识,左右大众的价值取向。其产品形态已逐步从有形转向无形。他们宣称:“我们卖给消费者的不再是一件产品,而是一种生活方式”。这句口号正体现了文化消费时代最典型的特征。 现代包装设计是商家实现 “文化买卖”,引导消费审美的终端环节,是商家承诺的新的 “生活方式”的视觉载体,其形式、语言的时尚化,多变化和潮流化必须依附于品牌的整体文化之上 ,以利于品牌全方位的、多角度立体化和低成本的对消费大众进行持续信息轰炸,从而建立符合自身利益的大众审美取向。 (2)审美针对性 商业社会强大的侵略性已经使得大众审美口味变得相对同质化,纽约与上海的建筑形态如出一辙,肯德基在巴黎和北京出售的炸鸡 口味也无 多大的差别,但这并不等于商家放弃了对消费市场和消费大众的细分,充分利用社会阶层不同的文化取向、年龄、性别收入受教育程度,喜好 ,性格甚至属象星座等等带来的种种个体差异性,分别进行审美导向分析和细划,针对不同群体进行消费审美引导,通过包装设计传播有针对性的文化审美意识,培养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和文化忠诚度。 (3)审美信息的简洁性 在一个传播媒介多元化的时代,人们的信息摄取量每天都在成倍增长,快速和多变成为时 尚审美潮流的根本原则,体现在包装设计上,则是包装的设计周期和上市周期变短,包装设计载体化、媒介化,信息传播简洁化、准确化和有序化,视觉形态强烈化,包装结构人性化,加工生产集约化等等…… 所有这些现代包装的特征是由消费社会的特点和当下 的生产力水 平决定的,同商业品牌文化对大众审美意识产生的反影响一样,这些特点同时又反哺现代社会这一母体,现代包装设计和所有流行元素一起,与大众文化价值取向形成一个庞大的太极圈,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构建了当今社会的时代审美特性。 基于以上所阐述的现代包装设计与大众文化审美之间的关系,对于传统民族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的审美转换也可以依据这三点作为基础,即导向性、针对性和信息的简洁性。我们有理由意识到,这种转化必须是建立在对现代包装设计和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的基础之上的。现代包装设计在今天的社会中,无论从内涵到表象,都在扩充着原来固有的定义。传统元素在向具有当代大众文化审美特征的转换中,无疑不再仅仅是一般的符号性意义,而是针对其内涵精神的扩大与重构,是对其意蕴的尊重而绝不是简单的照搬和套用。简单的照搬和套用常常不分时空背景,以古典传统元素召唤消费者文化亲和的向往心理,仿佛回到了 “桃花源”的意境,就是回到了传统文化。种类繁多的传统元素被套用到设计中去,虽然花花绿绿煞是热闹,但实际上却成为了一种当代社会文化的矫饰现象。 传统元素的现代化进程是一种文化性质的转化,是对传统样式的形态进行重新分解组合,以获得革古鼎新的效果,这种转换体现了传统民族文化在时间性、空间性上对 “全球化”的某种延承 。 2.现代包装设计具有强烈的杜会文化功能 (现代汉语词典 对 “包装”一词的解释 为:泛指包装商品 的东西,如纸、盒子、瓶子等。其意直指包装原始的最最基本功能——保护性功能。而在文化 日益成为消费主体的今天,保护性功能已是现代包装设计最基础的平台。而现代包装日益凸显的是它在现代社会中所扮演的文化功能角色。 (1)传播功能 在现代广告推广概念中,任何构成现代社会的物质结构均可成为广告创意的推广媒介。于是在现代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无孔不入的负载着广告信息的非传统媒介,大到户外高楼观光电梯、小到卫生问拉手、电影票根甚至手机铃声。而包装最初的设计形态是缺乏信息载体这一文化功能的,它强调的是产品的保护、运输、贮藏等物理性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发现完全可以把包装看作产品的视觉载体和传播符号。可口可乐独特的瓶型和张扬的红色与流动的白色带状线已经成为普通碳酸水的激情披挂,处于销售终端的包装被赋予了塑造并传播产品文化的主导功能。产品包装强大的信息传播性被发掘出来。 如果把现代包装看作是一种传播符号,那么包装包含着信息编码和文化编码两个方面。前者为显性,明晰地传达产品所要传达的商业信息,而后者通常表现为隐性,是说明前者 的手段或体。受众在解析、接 受信息编码 的时,也在 自觉不自觉地解读着传播符中的文化编码。因此,可以说产品包的传播性是一种文化中介,包装和受不仅构成价值关系,而且构成一种文关系。虽然单一产品包装影响似乎很限,但在我们的生活时空中总量巨大传播速度快且范围广,其在反复的传播过程中行使文化功能,作用于人的精神,作用于社会意识形态。 因此,民族传统元素要进行“现代性”转换也要面临着包含信息编码和文化编码的现代传播符号的改造。 (2)推动文化变迁的功能 任何独立的,自成体系的文化在潜意识中都具有与生俱来的排他性和侵略性。在现代商品中这种排他性和侵略性体现在产品的异质化追求上,而这种追求是基于现代社会愈来愈激烈的商品竞争。产品迫于生存压力或打压对手而创造和积累的某种个性文化,它包含了技术个性和视觉审美个性两个部分。当技术个性的开发达到某种程度的饱和后商家必然转向对视觉审美个性要求的塑造,增加产品的文化附加值,以谋取市场利益的最大化,这也是大众消费转向文化消费的根本原因。 产品包装承载着这种文化个性的具体视觉化形态,成为商品文化个性推广和形成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在对社会文化的传承、整合的过程中显示极强的功能。文化具有运动特 质,既纵 向传播,又横向扩散,与不 同文化碰撞,始终处于流变状态。它的运动有其内在动力,也依赖外部力量的助推。商品的个性文化作为一种外部力量,虽然并没有自觉地站在文化和精神高度去认识这种传播作用及其所带来的文化意义,但是却客观上促动了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进入人们生活的深层,改变人们的精神文化,甚至影响整个社会文化的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形成的是一个高度封闭和保守的形象,几千年来它只有通过内部的机制运动,调整,变化和完善,当其存在的土壤根基消失后,它必须加强内在的运动特质,在与不同的文化不断的碰撞和交融中获取新生。而传统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有机运用创造 “本土化”的个性设计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变迁 与整合具有强烈的实验意义。 3.构建符合时代文化审美的现代包装信息传播体系 消费方式的革命决定了传统民族元素作为信息符号在包装设计中的全新构建原则,这种原则是与产品特性、媒介和受众的时代审美特性紧密相关的。 对于传统文化符号,中国历来较多从 “源”、“流”角度进行认识和分析,西方 符号 学理 论更 多关 注于 “术”“用”的探讨,这种研究方向的不同体现了东西方思想方式的差异性。中国传统图案的诞生和繁荣带有强烈的 “集体表象”色彩。 “这些表象在该集体中是世代相传的,它们在集体的每一个成员身上留下深刻的烙印,同时根据不同情况,弓{起该集体中每一个成员对客体产生尊敬,恐惧,崇拜等等感情。它们的存在不取决于每个人,其所以如此,非因集体表象要求以某种不同构成社会集体的各个体的集体为前提,而是因为它们所表现的特征不可能以研究个体本身的途径来得到理解”。(列维 ·布笛尔著(原始思维 )。而同时传统图案创作的思维方式又有着自己的特点,即以思维者本身的感悟为中心来对待对象世界作整体式的把握,其主体是思维者而非对象世界。这种思维方式缺乏对对象作出一种穷根究底的分析和思辨,是以一种笼统的描述方式将对象形象地展示 出来。因此,这种思维方式常常表现出整体性 ,形象性和腺胧性 ,不重科学分析,大而化之,笼而统之。 体现在具体的视觉元素上,则是以一种 “象法天地”的设计方式构建了物态化的感情体现和视觉表现,缺乏对实体世界的具体化和精确化的形式。 西方思维方式则是一种理性分析和归纳方式,具有源远流长的科学传统。其根本目的是求知,因此对所有问题要究根求源,都要经过形式上的逻辑思辨来把握,表现出严密的系统性,分科性及理论结构的庞大。 视觉传达的过程本质上是一种典型的信息传播过程,传统民族元素需要融于这种过程就必须要对其产生的思维方式和信息表达准确的可能性进行理性梳理与分析。因为现代包装设计的信息传播体系具有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其构架由信息源、媒介和信息受众三者构成。主体的设计过程实际是在第一个环节中完成的:设计师在了解发送者的信息要求后,再根据媒介的载体特点与信息受众的特性综合整理信息结构,设计出恰当的视觉形态。这是一种思维视觉化的过程,是一种视觉编码的过程,这个过程具有两种必要的要素,即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视觉审美性。 (1) 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不传递信息的设计是不存在的”,作为承载商品文化的外在视觉载体,包装首先要完成传递商品信息,营造品牌文化的首要功能,它必须要通过图形、色彩、版式、结构、材质等形象化的视觉元素来达到准确和简炼的信息传达。如果拿形象化的视觉元素与文字这种表述方式相比较的话,前者在信息传递上具有更多的多向性,模糊性和非精确性。但在引起视觉注重的强度上和造成阅读心理的愉悦感上以及快速和节奏上则远远高于文字。因此,设计的过程其实是基于一种约定俗成基础上的、对视觉元素信息精确化的过程。 传统民族元素要完成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转换必须经历有利于商品信息结构的过滤与加工,使其呈现商品信息所要表达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2)视觉审美性 每一个时代的审美都有其时代特征,每一个不同的群体都有自己的审美倾向。包装设计在现代社会中与大众审美的相互作用在前面已经作过表述。以欧美为核心的现代设计格局经历了 “装饰就是罪恶”的现代主义之后,后现代主义提出了人性情感的回归,但这种回归并不等于装饰主义的重新泛滥,而是在纷乱繁杂的现代社会中体现人文关怀。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视觉元素丝毫不缺少这一点。对于在设计表现中呈现的视觉审美性上,任何对传统民族元素的重复和挪用都会使得设计作品只是前时代审美的克隆,缺乏快节奏生活下的后现代大众审美的共性语言——简洁。 简洁是现代设计最最重要的语言,这是由消费时代的文化、信息快餐化所决定的。现代设计所崇尚的简约图形以及注重信息传意的功能性表面上与中国传统极具装饰性的图案格格不入,但是,通过对后者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其意象的重构、移置与形态的提炼和它所具有 的装饰性并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陈绍华先生设计的 2008年北京申奥标志利用传统的盘长造型为基础以流畅的现代性手法表现五环、五星和传统体育文化太极拳人形,挖掘了盘长中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特有的运动精神和意象,丰富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体育精神。其视觉语言精炼简洁,信息传递准确,符合现代的大众审美共性 ,具有强烈的国际性色彩,成为本土设计师将传统民族图案成功进行形式的简约性转换与内涵精神的意象性传达的里程碑似的案例。
软装设计论文:室内装饰设计的灵动之处――软装设计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家的环境要求不再仅仅只是满足于住。而软装此时在装饰中就显得尤为重要。设计作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连接桥梁,被用来改造我们生存的世界,改善我们生活的环境,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味。软装设计就如花儿有了绿叶一样相得益彰,使得家充满生气,充满美感。 【关键词】室内装饰设计 软装设计 引言 软装是近年来装修界诞生的一个新名词。随着人们生活物质财富的富足,人们在生活中开始更多地追求对精神层面的享受,追求更加舒适更加健康的生活。 家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栖息地,是私密而安全的港湾,近年来“重装饰,轻装修”这一设计理念的兴起,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室内的软装设计。软装设计作为近年来一个新兴的行业,需从多方面研究软装设计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1 什么是软装饰 软装饰是指除了室内装修中固定的、不能移动的装饰物(如地板、顶棚、墙面以及门窗等)以外,其他可以移动的、属纺织物料的室内装饰物(如窗帘、沙发、珠宝盒、欧式纸巾盒、床上用品、收纳盒、玻璃制品以及家具等多种摆设、陈设品之类)都可以称之为软装饰。 软装饰不应仅仅是针对家装来的,比如美容中心、服装店、品牌卖场等一些高档的消费场所,都需要用一些装饰品、工艺品(欧式纸巾盒、收纳盒、珠宝盒)来衬托他们的场所或者产品。室内软装饰意在将家打扮的更美更舒服,在于将我们生活所能接触到的室内场所装饰得更靓更时尚。 2 软装的种类 软装是对室内装修工程完成后,对室内装修场景进行装饰摆设、布景配搭等处理,使其装修效果更加美观化、使用功能更加合理化。软装大体可分为以下三类。 2.1 家具软装 对家庭装修而言,装修完工后,给其配上电视柜、沙发、床、餐桌椅等就是家具软装;对办公室来说,装修完成后,配置办公需要的桌椅就是办公家具软装;家具软装配饰重点在于除了满足使用功能的需求外,一定得注意所配家具与整体装修风格的协调;切记软装是让装修场景更加美观的一个装饰过程,如果不注重搭配效果,只是简单的进行普通家具的摆设,这样严格意义上讲不叫软装。 2.2 布艺软装 布艺软装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窗帘的配饰,二是指日用品布艺的配饰。但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布艺软装都得遵循色彩搭调、造型协调的要点,不注重要点的随意搭配不光难以使装修场景美观,有时反而会降低原有装修的效果。 2.3 花卉及装饰画软装 让装修场景与大自然相融合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花卉及盆栽的软装配饰,在合理的位置上摆放花卉或盆景,在美化了装修场景的同时又让室内充满生机。而墙面最好的装饰就是装饰画,合理的挂画对装修场景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 如何做好室内软装设计 3.1 层次运用 简单规则的层次会让人觉得大方得体,庄重优雅。错落有致的层次会让人感觉到丰富和有趣。但是层次必须要设计师去规划,否则杂乱的层次很容易让人看起来是走进了一家仓库或者杂货铺,杂乱带给人的情绪影响是绝对负面的。 3.2 色彩运用 色彩无处不在,我们就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颜色会通过视觉系统带给人不同的想象和感受,纯色的躁动、暖色的温暖、冷色的冷清,有时候甚至可以影响人的情绪。取悦人眼睛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把色彩用好。 3.3 光影运用 有光才有影,人才看得见物体。不同的光可以带给人不同的感受,通过一些形容词就可以看出人们对于光的反应,如温暖的、冷艳的、冷清的、刺眼的、昏暗的等等,这些都是光对于我们情绪的影响。影子有时候让人觉得神秘甚至恐惧,也有时候因为抽象变形可以让空间显得更加生动。另外光影也有突出重点和加强层次的作用。 3.4 造型运用 物的造型可以让人们区分物品的用途和种类。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造型会让我们在空间里觉得有趣,而规规矩矩的造型又会让我们感觉到轻松和舒服。经过产品设计师精心设计的各种物品造型或实用、或美观、或厚重、或纤细、或圆润、或刚硬。不同的造型给人带来的情绪影响是不一样的,不同的造型在各自合适的空间里出现,都会让氛围变得更加协调,让空间变得更美。 3.5 文化运用 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在人类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区,都产生了许许多多不同的历史文化,我们把不同地区历史文化的装饰风格加以分类,就产生了许多设计风格。经常提到的古典、新古典、中式、欧式等等风格,都是我们对于不同文化的装饰风格给出的名称。每一种文化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当我们把有某种文化特色的元素应用在软装设计当中,就会让空间氛围具备这种文化的韵味。但是由于每个人对于不同文化的偏好各不相同,所以每一种文化代表的装饰风格,都会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绪影响。 结语 生活中有许多选择可以让自己快乐,一把椅子、一盏台灯,提升了舒适,点亮了空间,也改变了生活的气氛。乐趣来自变化。多一份对设计生活的关注,也就多了一份选择的自由。 室内的软装设计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有时候一件精致的小饰品,一件适合室内风格的创意家居,都能很好地提升室内的整体效果。 软装设计论文:软装设计的教学步骤研究 【摘 要】将软装设计引入课堂之后,以怎样的步骤进行教学,这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应教授学生软装的设计流程,再辅以项目制校企合作选择真实的、实战性的项目进行模拟练习,培养出具有软装设计能力的室内设计人才。 【关键词】软装设计;教学;研究 如何在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中注入软装设计,让学生在完成硬装设计的同时提出相对完整的软装设计建议,以至于在学生阶段得到硬装与软装的完整练习。 软装设计属于室内设计的范畴,软装设计的概念可理解为:根据客户喜好和特定的装饰风格通过对家具、布艺、窗帘、绿植、铁艺、挂画、挂毯等产品进行设计与整合,最终对空间按照一定的设计风格和效果进行软装工程施工,最终使得整个空间风格统一、和谐温馨、漂亮实用。 现代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没有独立的软装设计方向,没有涉及到对软装配饰的阐释,作业要求中没有强调对空间进行软装设计;室内设计学习过程中缺乏对软装市场需求的分析。现代的市场对专业要求越来越细分,对软装设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满足市场需求,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堂教学中引入软装设计是必要的。 在基础课阶段引入软装设计概念,分析软装设计行业的背景和前景;在专业设计课阶段,从课程教学之初到在学生完成作业的整个过程,将软装设计的概念一以贯之,使学生真正掌握硬装与软装设计协调统一思考的方法;在课程中反复熟练理解软装设计风格,理解色彩搭配法则,学习、认识、考察材料;最重要是建立起项目制校企联合培养方案,培养出具有软装设计能力的室内设计人才。 一、学习软装设计流程 讲解目前行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如何成为一名软装设计师,在学生阶段应该有怎样的专业学习规划。专业设计课程中,在硬装设计完成或硬装设计之初,开始构思软装设计方案,步骤为:假想业主―确定风格―创意策划―方案设计―产品考察―价格预算―确定方案等。通过这个环节的教与学,让学生对软装设计建立一个系统的认识,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迅速了解行业,了解工作流程,从而为后面的学习和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学习软装设计风格 根据各种不同的客户需求,选择灵活多变的软装设计形式与风格,搭配不同产品,形成截然不同的室内设计风格。 软装设计形式与风格如何确定?软装对于生活方式的影响非常深远,我们在进行风格确定的同时,需要注重哪些软装元素、材料及产品。这些问题要求我们在设计教学中,必须先确定假想客户,必须思考如何将客户的生活方式融入在我们的设计元素里,必须在不同的软装设计风格里选配一种与硬装设计风格能相得益彰的风格。通过本阶段的学习,让学生懂得客户需求是第一位的,风格定位是一个反复考量的过程,能把客户需求和风格设计融为一体的方案才是最佳方案。 软装风格代表了业主对室内环境的物质与精神的需求,以及在此基础上建构起来的文化取向、审美标准、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学生应该掌握不同的软装设计风格,并为客户设计独特的最舒适的室内环境。软装设计风格包含美式风格、欧式古典风格、地中海风格、新古典风格、中西混搭风格、东南亚风格、新中式风格、现代风格等,每一种风格都蕴含各自的色彩要素、材质选型。我们应根据不同的客户的不同的爱好与需求,选配软装饰设计风格,确定软装设计方案,运用完美的色彩组合、材质搭配、器物形体、尺度大小共同打造完美的室内环境。 三、确定软装设计方案及产品的选定 软装设计的方案是建立在具备完善的产品信息基础上进行的,所以产品信息的采集非常重要。软装中的家具在室内设计行业分为固装家具和活动家具,固装家具可以通过现场制作和厂家定制两种方式完成。如果选择定制,那么怎样选择定制厂家,需要做怎样的准备工作,怎样与厂家沟通,如何确定定制流程,需要注意哪些环节都是需要学习和实践训练的。软装中的配饰在软装行业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确定所有配饰产品,如何选择产品品牌,主流的配饰品牌主推风格又是哪些,如何根据预算合理选择适合的档次产品,如何在有限的价格预算里搭配合适的配饰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作为软装设计师应该具备的,尤其是毕业以后准备从事软装设计或准备经营软装配饰店的学生,更要重点学习。 四、签订合同 软装配饰设计注重实用性,通过设计方案让客户真实了解到室内配饰设计中,家居的色彩比例、资金投入比例、产品的搭配方式、各种产品在室内中的具体位置。让学生懂得在方案设计完成,与客户确定方案之后,如何给客户提供确切的项目报价,如何商议成交价格,如何谈定并签订设计合同和产品采购合同。 五、软装设计案例分析 分析国内外设计公司、设计大师的软装配置案例,让学生们更好、更直观的了解室内软装配饰的操作流程,帮助学生们深入理解软装设计。 项目制校企联合培养 通过前面学习内容的讲解,学生对软装设计有了系统的认识,我们学到的东西怎样应用在实践中,如何让客户认可我们的设计方案,如何将前期硬装与后期软装进行有效的结合,样板间如何设计,酒店软装、卖场软装、住宅室内软装等等这些空间如何设计,如何让客户认同我们的设计方案,这些就需要运用企业的真实的、实战性的项目进行练习。 以一个住宅室内的软装设计方案为例: (一)首次空间测量 课程选择一套硬装设计完成,施工进入竣工阶段的住宅为实践基地。要求学生带上工具:尺子、相机、铅笔、钢笔。测量流程:(1)了解空间尺度,硬装完成的基础情况;(2)测量尺寸,包括平面图、立面图;(3)拍照:一点透视、成角透视、局部节点。要点:测量是硬装施工快完成时测量,我们在构思配饰产品时对空间尺寸必须把握准确。 (二)与客户沟通探讨 生活方式探讨:在设计之初,与客户进行生活方式的探讨是非常重要的,软装设计师在和客户进行生活方式的探讨后,提取出设计元素,清晰的表达客户的生活方式的需求。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客户沟通,努力捕捉客户深层的需求点。探讨流程:(1)从人体工程学和尺度的角度了解客户在室内空间的流线即生活动线;(2)了解客户一家人的生活习惯和文化喜好,特别是有没有什么禁忌。要点:空间流线是平面布局的关键,平面功能的布局又是家具摆放的关键。 色彩元素探讨:与客户进行色彩元素的探讨也是很重要的,客户虽然不能准确去定义自己喜欢的东西是什么风格,但描述出自己喜欢的颜色还是可以的,只是我们怎么样去搭配客户喜欢的诸多色彩关系。流程:(1)详细观察了解硬装施工现场的色彩关系及色调,把握和控制整体方案的色彩,浅暖、深暖、浅冷、深冷。(2)反复探讨,把握主题色、背景色、互补色以及这三大色彩关系之间的比例。要点:软装设计中的色彩搭配,应做到统一中有变化,平实中有细节,浪漫温馨符合生活要求。 风格元素探讨:根据此前的探讨,以及已完成的硬装风格,能明确客户所想要的软装设计风格,应该尊重硬装风格又为硬装作弥补,结合原有的硬装风格,尽量做到硬装与后期配饰的和谐统一性。注意与客户沟通时要尽量从基础装修时的风格开始涉及到家具、布艺、饰品等产品细节的元素探讨,捕捉客户喜好。 (三)初步构思方案 根据首次测量的尺寸,综合以上探讨所总结出的结论,进行平面草图的初步设计,包括饰品、装饰画、花品、玻璃器皿,布艺材料等。 (四)二次空间测量 经过筛选,初步构思方案确定好后,就进入了软装设计方案的实际操作的关键环节。我们需要带领学生带着基本的构思框架到现场,反复考量全局与细部的关系,反复核实产品的尺寸,尤其是家具,要从长宽高尺寸和材质色彩选型等方面反复论证感受现场的合理性。 (五)确定软装方案 按照配饰设计流程进行方案制作和产品的采买,注意产品的比重关系(家具60%,布艺20%,其他均分20%)。初步方案需提供饰品元素的信息和品牌选择以及价格区间等,经客户确认后签订软装设计合同。 六、结语 在当今室内设计市场对专业要求越来越细分的情况下,将软装设计引入课堂,进行有效的教学步骤,为市场培养具有软装设计能力的室内设计人才是必然的趋势。 作者简介:蒋波(1980-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美术系讲师,研究方向:景观及建筑艺术。 软装设计论文:室内软装设计课程对艺术素质要求的研究 摘要:室内软装设计课程是一门新兴的课程,是与社会的需求分不开的。同为艺术课程,对学生艺术素质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懂得相关的艺术常识,还要通过建立艺术课堂和实验室、进行个体差异培养研究、加强专业艺术教育与其它学科的联系、加强社团活动等措施提高艺术素质。 关键词:室内软装设计课程 艺术素质要求 理念 软装,也叫做软装修、软装饰。和传统“硬装修”的室内装饰不同。它指在完成地板、墙面、门窗等硬装后进行的材质上也比较‘柔软’的后期装修。如窗帘、沙发套、靠垫、花艺、布艺 、挂画及装饰工艺品、装饰铁艺等,对室内的陈设与布置。家居饰品,家具等,更能体现主人的品位,是营造家居氛围的点睛之笔,它打破了传统的装修行业界限,将工艺品、纺织品、收藏品、灯具、花艺、植物等进行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理念。 软装适用范围有家庭,专卖店、休闲场所等,一些高档场所,如高档会所等,都需要用一些软的装饰品、工艺品衬托他们的场所或产品。 软装是新兴的技术,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受重视,而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室内软装设计课程也成为一门必修的专业课,有的院校还开设了家具专业,由此可见,软装在社会上有很大的需求。 和其他艺术类专业和课程一样,室内软装设计课程对学生的艺术素养也有较高的要求。 因为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要从事软装设计师职业。家居软装对于设计师的要求比较高,其中有一点是要具备一定的艺术素质。对于市场的敏锐力,实际的动手能力是现在企业用人的的重要衡量标准,对于自己经营家居卖场的设计公司,那更是必不可缺的。 要成为一个软装设计师,首先,最基本得设计软件要用的熟练,其次,要有必须的艺术素养,对于艺术的文化和起源等要有一定的了解,另外,艺术虽然高于生活,但还是来源于生活,所以作为软装设计师,非常重要的还是要具有非常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只有整合了这些最基本的要求,才能成为一名较为出色的软装设计师。 软装设计一定要知道巴洛克美术,巴洛克美术是17世纪的美术样式,它的发源地是意大利,以热情奔放、剧烈、装饰的华丽富贵而形成一体。巴洛克美术在当时很受宫廷贵族的喜爱,因此在17世纪风靡整个欧洲,也影响到了其他艺术流派。18世纪以来,倾向于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文艺理论对巴洛克美术怀有偏见,因此对其进行讽刺。因此也就让巴洛克美术的时代停留在17世纪。 在软装家居的设计中,设计师们要更加真切的体验到家居陈设的流程和细节,让更多好的工作习惯在自己身上养成,从而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好的贴近生活,贴近主题的需要。 艺术素养是什么?先从艺术说起,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 但比现实更具有典型 性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和曲艺等等。艺术修养就是指人们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进行的努力锻炼, 以及经过长期实践所达到的一定艺术鉴赏水平。 一个富于艺术修养的人, 尽管他的外在表现,甚至生活状况不一定太好。 他的内在精神生活一定比别人丰富而有创意。于是大千世界变得那么富丽,他自己也变得富有。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不管他担任什么工作, 总会比其他人更能体谅人, 更仁慈, 更幽默, 更易展现个性, 更潇洒从容。许多军事家、政治家、企业家能以他们的辉煌业绩产生广泛的震慑力, 但他们身上最具魅力的地方, 却往往是那一份艺术素质。因此,艺术修养也可以定义为一种生命的独特存在状态, 是一种具有重大实质性意义的人格力量, 而不是人生的一个过客。 艺术修养是一种社会性的人格素质, 因此, 又不能因强调直觉而把它看成是一种纯个体的东西。艺术修养有一些起码公认标尺, 因此, 需要先把自己的个体人格首先经历一次陶冶。凡属全人类公认的世界艺术名作, 要强迫自己投以积极的审美态度, 学会欣赏, 以取得这种社会性修养的基石, 然后再来体会个体感受。 目前提高室内软装设计对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措施有: 1.打造一个富有艺术气息的课堂和实验室。即具有现代特点,气氛活跃,环境幽雅,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的和教学环境。让学生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得到美的享受。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还要有艺术展览室、演出厅等艺术功能的设施。使教学环境整体上充满美的氛围,让学生真正置身于艺术的殿堂。美育的基本特点是“ 寓教于美”“,寓教于乐”,所以凡是古今人类按照美的原则所创造的物体,都可以作为艺术素质教育的教材。艺术素质教育重在课堂,但也不能忽视许多辅助性的教育活动。如组织学员参观各种各样的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等,这些都是陶冶学生情操,进行审美教育的好方法。从艺术教育自身出发,还可以开展歌咏、舞蹈、绘画、书法、摄影等各种各样艺术表现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学校必须以审美为核心,精心地组织,在学生参与及欣赏中培养良好的审美习惯,及对艺术的感受力和审美力。各种活动应处处体现“出 意美以动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有利于艺术素质教育。 2.进行个体差异培养研究。审美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因人各异,受到自身文化程度、民族、地域,经济的条件所限制。美感具有个人直觉性,有时对于同一艺术作品,不同的欣赏者、历史传统积淀程度不同的审美主体、其审美能力、审美倾向也自然会有所不同,美感的个体差异性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对待这种审美个体差异在欣赏课程设置上就要遵循循序渐进、因人各异的科学教育观。欣赏课可以进行阶段性设置,普及、实践、提高三个阶段,艺术欣赏应遵循教育规律,注重在普及中提高,是培养大学生艺术素养能力的重要实施过程。 3.必须加强专业艺术教育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专业艺术教育与其它学科教育的功能是互补的,两者的联系,能够弥补各自的缺陷,在艺术欣赏中渗透科学的方法和精神,以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充分发挥艺术对其它学科积极的作用,实现融合的最终目标是要提高培养人才的整体素质,要把专业艺术教育学科与其它学科教育各自的单一目标整合到总目标中来,达到教育的完整性要求。 4、加强社团活动,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加强学生的社团活动,给大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接触艺术、亲近艺术、提升艺术素养、感受艺术魅力的平台,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人文艺术氛围。成立各种学生艺术团体和开展各种比赛,强调群众性及普及性,使活动制度化、多样化、经常化,使学生得到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使课堂内知识在实践中得以充分应用,艺术修养、审美能力在实际生活中得以进一步提高。丰富校园文化艺术生活是对艺术欣赏课堂之外有益的补充,同时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 总之,软装设计课程和学生的就业均离不开艺术素养的提高,通过加强学生的艺术素养,能提高学生的整体实力,创新能力,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软装设计论文:浅谈小户型家装设计的软装特点 摘 要:小户型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居住的主要户型,但是能够符合人们正常生理需求的设计策略,活动空间较小,“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能够满足现代人们的需要,设计功能齐全。小户型家装设计成为人文环境中特有的景观,家居陈设点缀着居室的风采。 关键词:小户型;家装设计;精密设计;陈设特点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追求正在提升,高品质的家装设计是人们对陈设艺术的追求。家装设计的品味、情趣和内涵体现了现代人的精神。陈设艺术设计不仅仅只是一种简单的摆设技术,而是融关系学、色彩学、人文学、心理学等学科为一体的“空间气场营造”的艺术,经“陈设艺术设计”的空间可起到规范人的行为,调整人的心情,提升人的思想等作用,从而让人上升到“品位与格调”。“贵贱之分,在于行之美恶”,千年前庄子便这样讲过。没有行为的优雅,心情的祥和愉悦,思想的博大精深,“品位与格调”将永远是一种迁强不可及的词语。小户型设计空间利用上要力争向上发展、尽量向下争取、弹性运用空间、活用室内死角。使室内的陈设品和环境的和谐统一,造型及色彩符合现代人的需求。随心所欲为自己的小户型爱窝打扮,享受其中的乐趣,那也是一种幸福。 一、通过艺术陈设打造品质小户型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设计者从现代人们生理、心理的需求出发,满足人们高质量的居住生活要求。现代居室空间装修“重装饰,轻装修”,人们正在有效地运用植物、织物和家具等装饰品,把小户型空间装饰的充满了魅力与活力、精美与生机。小户型设计师和使用者在追求审美与实用的同时,又在追求节俭。运用对比强烈的感官符号来刺激人的视觉,巧妙地柔和想象力和文化艺术贯穿在整个设计之中。室内陈设不是简单的摆设,针对不同的室内空间,采用不同的室内陈设品,根据使用功能和审美的需求,运用不同的室内陈设手法及审美的表现形式,创造出满足人的使用功能和符合人的审美观的艺术空间。室内陈设艺术设计就是室内装饰艺术设计,对小户型设计要做到功能定位要适宜、面积分配要合理、室内空间要良好、细部设计要精密,从时尚性、实用性和文化方面着手对室内进行装饰设计。如:大件家具柔和色的巧妙搭配,让室内温馨时尚。黑白相间的装饰墙,搭配上红色图案的点缀,让整个客厅充满了亮丽和幻想。纯洁的白色装饰空间,点缀绿色植物带来了春的活力。从人文角度进行创造性的设计,为住户营造个性突出、馨香宜人、设施齐全、变化多端的小户型居住空间。 二、中小户型的特点及家装设计上存在的问题 小户型的空间利用率比较高,再加上必须的家居设施,使得原本就已经非常狭小的空间,很容易就造成了拥挤的感觉。 1、中小户型住户特点 中小户型的精彩在于面积小、时尚而节约、紧凑而精致、玲珑而剔透,设计合理经济适用。中小户型的居住者一般以青年人单身贵族、新婚夫妇或自己单独生活的老年人。老年人和青年人单身贵族居住30-40m2的超小户型内,新婚夫妇多数居住在50-60m2以上的中小户型内。青年人单身贵族追求新奇、时尚、精美、享乐,推崇时髦。运用现代设计手法,遵循“结构紧凑、时尚华丽、灵活巧妙、南北通透、舒适安逸”的设计原则,打造出一套属于青年人自己的现代化生活空间。老年住户喜欢居住在比较稳定、安静的生活空间内,室内干净整洁、设施齐全耐用,居住功能程序化,对客厅空间需求量特别大。运用简约的手法设计功能齐全、设施使用、追求高雅的居住空间。 2、家装设计上的弊端 注重局部,却不注重整体 (1)一些设计人员把注意力放在家装局部上,却把握不住整体。这使得单看某一局部还可以,但整体性和实用性却不尽如人意。无论从设计“多样统一”的基本原理上讲,还是从实际效果讲,家装设计不应在家里处处做文章,“点睛之笔”需精心打造的同时,整体感觉完整才是最好的“文章”。“局部好做,整体难为”一直是艺术家及家居设计的难点,请设计人员注重整体设计。 (2)适合大众,却不适合“这一家” 一些家装设计人员以设计对象的阶层划分家装设计的水平高低,他们通常认为,为有钱人搞设计就是“顶尖”设计;定位在“白领”、“大户型”,设计人员的档次就高,反之就低。其实,这是个理解误区。家装设计如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不是内容决定水平,而是“表现”决定水平。 (3)注重色彩本身,却不注意色彩关系最近参观、分析了一些家装成品,发现有些设计人员在家居的色彩设计上,只注意色彩本身的属性,而不太注意色彩之间的对比关系,使家装的整体效果多了一些缺憾。例如:认定客厅用偏黄的色彩,属暖性有亲和力,又认为书房要静,用蓝色等等,而没注意客厅的暖与书房的冷之间的色彩关系,没考虑全套家装整体色调、色感。因此,家装设计师应该提高色彩把握能力。 三、中小户型家装陈设的方法 中小户型家装陈设品应特色突出,有文化性。书房要有文化气息,书房装饰文化最高的境界是和谐,是人和自然的和谐,是资源与环境的和谐,是文化与艺术的和谐。在主人书房的墙壁上悬挂一幅竹、梅、菊、兰等十字绣作品显示书房的高雅,可体现主人的志趣与修养。在书桌上摆设一盆君子兰、仙客来等,书架上方摆吊兰或根雕、宝鼎漆书桌书柜精美别致,整个书房安静而又文雅。窗台上放龟背竹、水仙、万年青等植物,能够净化空气,美化家居。装饰家居别具风情和文化韵味,使用的材料绿色环保,符合当代“低碳”装饰理念。让它在生活中更独特,营造更加轻松快乐的装修过程,为居住空间增添色彩,陶冶情操,激发生活的情趣。这样的室内陈设设计赋予中小户型家装空间以美的享受。 四、中小户型室内陈设艺术的重要性 室内陈设是把一种材质或多种材质,进行艺术加工精心提炼,产生一种新的有吸引力的室内装饰作品,包括家具、灯光、室内织物、装饰工艺品、字画、盆景、插花、挂物、地板、室内装潢以及颜色选择等内容。中小户型室内陈设艺术追求精美、使用。 1、美化环境,让家居环境更舒适 陈设艺术是指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根据环境特点、功能需求、审美要求、工艺特点等因素,精心设计出高舒适度、高艺术境界、高品位的理想环境的艺术。做到动静分开,绿植和织物选用时,以靓丽色彩、生动形态、无限趣味为主,有效地改善室内的装饰效果,对室内装饰空间起到美化作用。布、幔、皮革等给人创造的是很舒服的、很女性化的、很生活化的感觉。合理地选择室内陈设品,能够体现主人的生活风格,是生活空间富有“人情味”。多姿多彩的室内陈设品美化了空间,给中小户型室内陈设空间带来了浪漫、生活充满了生机。 2、利用室内色彩,改善空间效果 充分利用色彩的物理性能和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空间尺度、比例、分隔、渗透空间,改善空间效果。例如居室空间过高时,可用近感色,减弱空旷感,提高亲切感;墙面过大时,宜采用收缩色;柱子过细时,宜用浅色;柱子过粗时,宜用深色,减弱笨粗之感。 3、造型精湛,展现了装饰文化特色 软装饰在室内的装饰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现代装饰理念日益返璞归真的今天,软装饰以其特有的灵活性和自然性得到广泛的重视,特别是在提倡反映民族文化特色方面,带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软装饰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中华民族装饰文化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艺术设计风格,中小户型的室内装修设计要体现装饰文化特色,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小户型的陈设中融入民族特色的陈设品似的装饰更具有艺术特色。 综上所述,中小户型的装修设计要以时尚、节约、实用为设计目标,同时享受艺术创作的独特魅力。通过室内陈设设计来满足特定地方特色的生活,温馨的家才会更实用、更科学、更浪漫。(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软装设计论文:论室内软装设计 摘 要: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室内设计已经越来越完善,并且越来越脱离建筑领域成为了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室内设计作为一门学科也有越来越多的分支,其中包括硬装设计,软装设计,和灯光设计等……,软装设计便是其中很重要的部分。如今,软装设计已经成为了一门新兴行业,也是社会需求量巨大的行业,因此越来越的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探讨室内设计,着重围绕软装设计进行深刻论述。 关键词:室内设计;软装饰;文化艺术;风格 一、何为软装设计 “软装设计”就是在建筑空间进行必要的功能化的“硬装设计”之后,在进行有目的性的装饰,一个空间的软装部分大概就是此空间之中可移动的东西,它主要包括家具、墙纸、和一些比较容易更换的装饰品,如窗帘,床上用品、地毯等布艺,另外还包括装饰画、灯饰、植物花艺、陈设品等,软装和硬装没有明确的界限,因此也无法明确区分,如果把一个空间倒过来,能够往下掉的东西大概就属于软装部分了。 二、软装设计的意义 在当今室内设计中,软装设计的分量不容忽视,软装设计是体现空间主人品味的重点,是营造空间氛围的画龙点睛之笔,它打破了传统的室内设计,将家具、壁纸、床上用品、窗帘等归纳统一,将布艺、灯具、纺织品、装饰品、收藏品、铁艺等重新整合,充分结合主人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和各自的经济情况,是使不同空间“各显其貌”而不会“千家一面”的重要手段。 软装饰的重要性大家有目共睹不言而喻,在中国虽然有很多设计师意识到这一点,但软装设计并没有在室内设计上得到充分的体现,我国不缺乏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高档酒店,谁然看上去比较豪华,但总觉得不够亲切,干净敞亮的空间,却没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这正是因为我们的设计很注重硬装的设计部分,去缺乏软装设计,设计师在认真的打造人们的生活空间时还应该去考虑人们的精神需求,在无意中限制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最总会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没有归宿感,因此软装设计是“以人为本”式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三、软装饰的设计要素和风格 软装饰设计通常要考虑尺度、色彩、材质、质感、生活方式、意境。并且融入个人因素(兴趣爱好、职业、习性)和居室客观条件,围绕这些条件对装饰品和色彩搭配、材质搭配做出不同选择,风格因人而异,这样才有更合适个人,更人性化的设计。舒适使用,满足功能上的需求是设计的前提,软装的陈设也是满足人们的需求,其次布局完整统一,协调一致,装饰器物疏密得当,色调统一和谐。 软装设计是一种设计语言,是渲染空间气氛将空间艺术化重要方式,必然由很多元素组成,也必然会有很多中不同的风格。 1、中式风格:中式软装饰风格自然离不开中国文化,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形成了中国庄重、优雅、意境悠长的特点,各式各样的中国装饰元素都堪称经典。包括中国的书画、刺绣、对联和格式各样的窗户拼花。而且独特的木制装饰品,配饰中国传统图案的手工地毯和独特的中式桌椅,还有中传统的丝绸等布艺,表面刺绣印花图案,比如“梅兰竹菊”四“君子”。另外,陶瓷更是中国的独特艺术,也是最好的中式软装饰,传统式的木料书架放上一些陶瓷器更是彰显优雅与尊贵。 2、欧式风格:由于传统文化差异较大,欧式与中式设计也有很大很明显的差异,完全以另外一种形式没展现。欧式风格华丽、高贵、高雅、彰显豪华,给人一种奢华、金碧辉煌的感受。最典型的是17世纪文艺复兴到18世纪洛可可、巴洛克的欧洲设计样式。欧式的图案也有自己的独特性,是欧式装饰中重要的表现元素。 3、日式风格:日式风格也是和式风格,其风格简洁淡雅,比较合适应用于比较小的空间。一个矮桌子配上草席地毯席地而坐也是日本人的显著生活方式,另外日式空间多应用推拉式门窗,室内空间没有太多的装饰品,整体显得干净利索。 4、现代风格:此风格的室内设计主要注重使用功能,装饰也比较简洁,“少就是多”是现代风格的主导思想,强调室内空间的统一整体性、抽象性,多使用现代新型材料,常运用点、线、面、块等组合方式,让人感觉简洁明快,有时代感和抽象美感,建筑空间多玻璃,装饰画也多才有抽象画,比较少用比较浮夸的图案,窗帘和床上用品纹样也比较简洁并保持一致性,其他装饰品也多采用简洁抽象的造型以表现现代风格。 总结:软装是为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而存在的,它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是人们心中艺术的火种。随着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和人们的环境意识逐渐增强,过于“规范”的室内设计环境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人们开始渴望回归自身价值,人、空间、环境共存的设计就会成为设计师探究的内容。利用软装饰设计更文明化,更贴进人心的空间,去创造更加文明的生活方式。 软装设计论文:生态理念在室内软装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我们日常所见的住宅空间设计其实是一门综合的设计艺术,现代住宅发展趋势在于它在满足人们居住功能的同时,兼顾人文关怀、个性体现以及健康环保因素。本文通过举例说明,阐述了生态理念与软装设计基本特征相结合的可行性,探索设计的基本思路和原则,实现生态环保、绿色低碳的住宅营构目的。 关键词:软装设计;生态;低碳设计 0引言 软装设计也被称为室内陈设设计,包括家具、窗帘、布艺、摆设、绿植等元素。在现代的住宅设计中,后期软装设计是设计效果的重点之重,可是室内装修的点睛之笔。目前比较流行简单的基础装修搭配时尚的软装设计,也是适应住宅设计长时性的一种设计体现。当居住者发生变化或者因家装过时想更换时,不需要改变更多的硬装,而是有选择性地改变软装设计进行二次装饰,以便适应不同居住者的需求,也呈现出多种风格面貌,即经济实惠又节约资源,减少耗材。 1软装设计的原则 软装设计对于住宅空间最终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生态概念在其中的运用原则也不可忽略。具体如下: (1)在软装设计上要合理,力求简单,满足居住者实用功能。简单通透的设计如今也慢慢被越来越多的业主所接受,而这样的设计在保持通风和空气流通的同时,也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能源浪费。室内布置要合理,满足基本的居住与生活的要求,太复杂的软装不仅影响到设计的美观性,还可能对住宅空间的功能性起到阻碍作用。 (2)要求软装设计的各个元素符合国家绿色建材的标准。在选择软装材料时要尽量将无毒、无污染、可循环再利用、对环境不造成危害的元素作为设计首选。特别是在相同类型的物品中,我们要注意选择对生活环境造成污染较少的。比如在壁纸的选择上,可以选用新型防霉功能的壁纸,通过化学处理后不会出现发霉起泡现象,也更具耐久性。另外还可以多选择使用生态家具,如用竹、藤编制的家具,因为这类材料属于可再生资源,同时也是对森林资源的节约方面有所贡献。当前,家具的二次污染是市场上比较严重的一种现象。有些不合格家具材料有异味,本身含有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如甲醛、苯、TVOC的含量超标,如放置到住宅中,不仅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伤害,同时也对空气造成污染,再次也提醒设计师注意住宅设计的通风与采光。 (3)选择节能型的软装元素、减少浪费。比如在人工照明上,最好选择节能型灯具或太阳能灯具,达到环保节能的效果,在光能输出一致的条件下,节能灯的耗电量相比其他白炽灯,只有其五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非常有效地节约了电能。不过目前市场上出现大量假冒节能灯,在挑选的时候要注意是否有国家检验报告、使用时间长短以及灯具外包装等。另外在家装实例中要避免使用大量灯带、射灯的设计,不仅平常生活很少用到,也造成资源的浪费。 2软装设计中的低碳设计 (1)废旧材料再利用。如何通过设计,从旧的事物中寻找灵感创新,让我们身边的废旧的材料能够再次加工利用,成为生活的零碳家具,是设计师值得思考的问题。一方面节约了材料及装修成本,体现环保生态性,另一方面给生活增加了许多乐趣。 第一,从生活中寻找灵感,通过不同旧物的重新组合嫁接,实现新的功能。设计的趣味在于将毫无关联的事物,将它们嫁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事物,有了新的属性。如设计师贵滢为上海世博伦敦零碳馆设计的作品《变色笼屉椅》,就是将生活中常见的笼屉与色彩鲜艳的软垫拼接,通过笼屉层与层之间可以互相替换的特性,实现了多色可换凳面的“变色笼屉椅”。在老式缝纫机的架子上面放一块木板,则可以当成书桌或者花台,让平淡无奇的缝纫机变得妙趣横生,与众不同。设计就是在不断的任意联想中,感受到它的非凡魅力。 第二,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传统与现代结合,勇于创新。传统是我们追求新创新时不能忽视的要素。传统能唤起人们的亲切感、认同感,同时与新的元素结合,符合现代人审美的同时创造新的视觉感受,带给我们耳目一新的视觉体验。在我们生活中,随着流行的更新,人们的衣物往往会当成垃圾处理掉,但是将这些旧衣物收集起来,运用中国传统的编制方法,可以做成时尚的布墩、地垫等色彩丰富、质感多样的个性时尚产品。 第三,从事物特性中寻找灵感,提炼设计造型语言,实现变废为宝。只要我们细心发现,将废弃的物品看成一些有趣的东西,可能此刻灵感油然而生。 设计大师兰・亚烈德曾说过“无聊是创意之母”,其设计特点就是喜欢将十分有趣的外在形式与高新技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就拿罗孚手扶椅的设计为例,就是这位天才设计师把车的座椅安在脚手架上的创新之举。变废为宝的基本设计生产方式主要可以通过四种方式实现:一是废弃品的再回收再利用,即使用物体碎片、器物、工业零件、箱体等制作的产品;二是利用模型铸造,运用注射、铸造等方式制作实现;三是变形塑造,使用金属、塑料等材料,通过热熔吹塑、弯曲、真空积压、敲击、扭曲等方式塑造外形;四是组合配装,将看风马牛不相及的配件进行多种组合,通过胶粘、焊接或榫卯等方式将各元件组合成一个全新的艺术品。 当我们向大师学习,关注身边的废弃物品时可能随时会有意外惊喜,一口旧的普通铁锅架在用钢管焊接的“干柴”上,一把超个性化的椅子由此诞生了,此刻设计的幽默趣味感体现得淋漓尽致。 (2)让自然元素渗透设计空间。在设计室内住宅时要遵循一种自然的规律,不要因为设计而设计、人为地强制性去改变一些住宅户型,同时要结合当地自然元素,向自然学习,结合民族传统进行设计。特别表现在旧宅设计中,能继续使用的家具尽量不换,或者改造成新的形式或功能。英国一对建筑师夫妇将旧房改成玻璃房,利用自然采光节约人工照明成本,旧家具经过改造继续使用,将一个旧房屋融入全新生态概念。这样在冬季可以让室外阳光直接照入室内提高室温,减少暖气开放时间的同时也节约了能源。经过各方面的综合利用后,做到建筑物的“零”排放。重生态轻装修的理念必将影响着更多的人,也是未来住宅设计的主要方向。 3结语 值得我们思考的是,生态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态度,更是一份责任。生态不能仅停留在概念上,而是成为整个人类社会的共识,是人类共同期待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方式。 软装设计论文:装饰图案在室内软装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装饰图案具有特定的装饰性和实用性,它是与工艺制作相结合、相统一的一种艺术形式。室内设计是使房屋在具有基本的使用价值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增加房屋的审美情趣,表达业主所寄予的特定情怀,是提高人们生活品质的一种设计手段。装饰图案在室内设计中常有体现,最常见的就是在家居软装中的图案运用,本文着重讨论装饰图案在软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装饰性;软装;运用技巧 在八九十年代,大部分人对住房的要求还仅仅是“居者有其屋”,人们虽然有对美的追求,但是苦于材料和对设计认知水平的限制,并不能更大程度地美化、装饰空间。在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更加提倡高品质的生活质量,对居住的环境从原本的满足居住,到现在要求档次、品味,希望在合理利用空间的基础上能够充分地运用不同材料以及不同的装饰手法,更大程度地美化空间。因此室内设计应运而生,它所承载的是业主对生活境界的追求,满足了业主享受愉悦、舒畅情怀的心理需求。而在室内设计中软装是指在基础装修完成之后,利用那些易更换,易变动位置的饰物与家具,如窗帘、靠垫、台布、装饰工艺品、灯饰、沙发、座椅餐具等。因此在软装中想要体现室内空间的整体风格与美感,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装饰图案的使用,通过装饰图案在承载物上的不同运用,从而使室内产生不同的风格变化。 一、装饰图案的特点分析 本文通过对传统以及现代不同风格种类的装饰图案的分析,总结其特点如下: (一)装饰性强 装饰性是指从艺术中生发出来的带有普遍性的审美性质。前苏联的美学家奥夫相尼科夫主编的《简明美学辞典》中解释“装饰性”说:“装饰性指艺术作品的特殊性质,这类艺术作品是以形式的优雅修饰、人物形象和自然界的美化、细节的精美加工为特色的;又指对织物、日用品和建筑物的内部陈设(室内装饰)进行艺术加工和修饰,也就是说,专指装饰艺术。” (二)具有从属性 装饰图案与绘画不同,因为装饰图案的审美是建立在它所赋予的产品上的,这种产品作为一种承载物,这也正体现了图案对它的从属与依附性。一副完美的装饰图案作品只有与承载它的材料配合,才能达到完美的水平。同时不同的承载材料又为装饰图案的表现起到强化、丰富和更具个性的作用。 (三)蕴含历史文化内涵 从商周时期崇拜神明的人们制作的精美的夔龙纹、饕餮纹到富庶的尊崇佛教的唐代所喜欢的宝相花纹、卷草纹,从富有各种寓意或具有隐喻手法的中国吉祥图案到表象古拙充满神秘色彩的埃及图案再到继承东方色彩的日本装饰图案,图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艺术语言及风格。由此可见装饰图案能够强烈地反映着时代与地域的相关特点,并且紧跟着现代的设计思维。 二、装饰图案在软装中的运用技巧 (一)对传统图案的继承与发扬 中国传统装饰图案凝聚了中国各个时代的特点和审美智慧,并以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材质、文化内涵诠释了中国美。中国传统图案素材非常丰富,为我们继承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同时为我们设计中国风格的装饰图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从石器时代的彩陶纹,商周的青铜器上的纹样,战国瓦当的神兽形态、漆器上栩栩如生的场景,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上对墓主人生平的记录,魏晋南北朝的窟穴和石刻雕像,到唐代的三彩上隽永的花纹,宋元的瓷器,明清时期的景泰蓝,每个历史时期都会诞生新的图案语言来顺应新工艺的特殊要求。在中国民间,也有非常丰富的图案素材,民间图案并不是简单地对自然模仿,它通过夸张、变形等手法传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们继承传统装饰图案,可以对造型进行直接的运用,比如抽象含义的装饰图案,万字纹、云纹、回纹、如意纹、锁纹、花草纹、环纹、龙纹、鱼鳞纹等。这些纹样除了它们原本所具备的祈福内涵,同时具有非常强烈的装饰美感。在传统中式风格或者是新中式风格的室内设计软装中,可以直接运用这种纹样来达到风格的统一和美好含义的寄托。 同时这种对传统图案的继承也可以是形式意义上的一种继承,通过对中国传统图案内涵的了解,我们可以借鉴这种丰富的寓意,在软装上表现出来。比如传统的图案中有绘制四季花朵在同一个花瓶里寓意“四季平安”,通过谐音或者寓意的方式来创造出属于中国的东方美。我们在软装设计中,可以考虑将形式高于形象,将祝福赋予软装中。 所以,我们对于传统的继承并不是单纯地总结规律,而是举一反三,进行新的创造,并能产生积极的社会价值。 (二)对自然界事物的变化与发展 自然界中蕴藏着丰富的素材供我们借用,比如四季的变化、时间的推移,动植物的多样美,人物的美或者是建筑物的多种多样,都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多可以借鉴观摩的素材。花卉植物以其优美的形态以及亲和的姿态,为人们普遍接受,在软装中花卉、植物图案的装饰纹样可以运用在自然风格、现代风格或其他风格的室内设计中。动物在自然界中是非常有活力的,因此创作出的动物图案有着丰富的变化,甚至动物身上的斑点、条纹等等也是在软装设计中经常见到的图案,同时我们也可以借用动物的谐音,来为室内软装提供丰富的祝福寓意。 装饰图案通过各种不同的艺术门类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美化生活必不可少的法宝。从传统图案到现代装饰图案,那些装饰图案的构成形式、色彩等都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借鉴。我们应立足于传承,超越创新,丰富空间装饰语言,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孜孜不倦的追求。 作者简介: 窦文,湖南师范大学设计艺术学专业,现就职于湖南工贸技师学院,任艺术设计专业课教师,管理信息系团总支书记。擅长视觉传达相关教学,软件类教学。 软装设计论文:室内软装设计初探 摘 要:软装,即软装修、软装饰。相对于传统“硬装修”的室内装饰形式。即在商业空间与居住空间中所有可移动的元素统称软装。软装设计虽然是一个新兴的行业,但也是一个有巨大市场的行业,前景十分广阔。 关键词:软装设计;设计风格;室内设计 软装饰艺术发源于现代欧洲,又称为装饰派艺术,也称“现代艺术”。它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随着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在新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审美意识普遍觉醒,装饰意识也日益强化。经过近10年的发展,于20世纪30年代形成了软装饰艺术。软装饰艺术的装饰图案一般呈几何形,或是由具象形式演化而成,所用材料丰富且贵重,除天然原料(如玉、银、象牙和水晶石等)外,也采用一些人造物质(如塑料,特别是分权材料、玻璃以及钢筋混凝土之类)。其装饰的典型主题有裸女、动物(尤其是鹿、羊)、太阳等,借鉴了美洲印第安人、埃及人和早期的古典主义艺术,体现出自然的启迪。 “软装饰”是相对于建筑本身的硬结构空间提出来的,是建筑视觉空间的延伸和发展。“软装饰”之于室内环境,犹如公园里的花草树木、山、石、小溪、曲径、水榭,是赋予室内空间生机与精神价值的重要元素;它对现代室内空间设计起到了烘托室内气氛、创造环境意境、丰富空间层次、强化室内环境风格、调节环境色彩等作用,毋庸置疑地成为了室内设计过程中画龙点睛的部分。 软装设计所涉及到的软装产品包括家具、灯饰、窗帘、地毯、挂画、花艺、饰品、绿植等。根据居室空间的大小形状、主人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和各自的经济情况,从整体上综合策划装饰装修设计方案,体现出主人的个性品位,而不会千家”一面。 软装概念完全从术语的角度去诠释,很准确但人们费解,对于这种情况,中赫软装配饰机构设计团队举了生动的例子来更直白的告诉普通客户,“房子倒过来,掉下来的东西全都属于软装饰范畴”这容易理解很多。 软装设计的风格主要有六种:1.美式古典风格:也叫浅欧式,简单、抽象、明快是其明显特点。多采用现代感很强的组合家具,颜色选用白色或流行色,室内色彩不多,一般不超过三种颜色,且色彩以块状为主。窗帘、地毯和床罩的选择比较素雅,纹样多采用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且简单抽象,拒绝巴洛克式的繁复。其他的室内饰品要求造型简洁,色彩统一。灯光以暖色调为主。 2.欧式复古风格:亦欧式,这种风格的特点是华丽、高雅,给人一种金碧辉煌的感受。最典型的古典风格是指16、17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到17世纪后半叶至18世纪的巴洛克及洛可可时代的欧洲室内设计样式。以室内的纵向装饰线条为主,包括桌腿、椅背等处采用轻柔幽雅并带有古典风格的花式纹路、豪华的花卉古典图案、著名的波斯纹样、多重皱的罗马窗帘和格调高雅的烛台、油画等挂画及艺术造型水晶灯等装饰物都能完美呈现其风格。 3.日式素雅风格:也称和式风格,这种风格的特点是使用于面积较小的房间,其装饰简洁、淡雅。一个约高于地面的榻榻米平台是这种风格重要的组成要素,日式矮桌,配上草席地毯,布艺或皮艺的轻质坐垫、纸糊的日式移门等。日式风格中没有很多的装饰物去装点细节,所以使整个室内显得格外的干净利索。 4.中式风格:具庄重、优雅的双重品质。墙面的软装饰有手工织物(如刺绣的窗帘等)、中国山水挂画、书法作品、对联和窗檩等;靠垫用绸、缎、丝、麻等做材料,表面用刺绣或印花图案做装饰。红、黑或是宝蓝的色彩,既热烈又含蓄、既浓艳又典雅。比如绣上“福”、“禄”、“寿”、“喜”等字样,或者是龙凤呈祥之类的中国吉祥图案。房间顶面宜选带有木制的造型灯(灯光多以暖色调为主)。中国传统古典风格就是一种强调木制装饰的风格。 5.田园风格:具自然山野风味。比如使用一些白榆制成的保持其自然本色的橱柜和餐桌,滕柳编织成的沙发椅,草编的地毯,蓝印花布的窗帘和窗罩,白墙上可再挂几个风筝、挂盘、挂瓶、红辣椒、玉米棒等具乡土气息的装饰物。用有节木材、方格、直条和花草图案,以朴素的、自然的干燥花或干燥蔬菜等装饰物去装点细节,造成一种朴素、原始之感。 6.现代简洁都市风格:这种风格注重实用功能,以“少就是多”为指导思想,强调室内空间形态和构件的单一性、抽象性,追求材料、技术、空间的表现深度与精确。常运用几何要素(点、线、面、块)来对家具进行组合,从而让人感受到简洁明快的时代感和抽象的美。墙面多采用艺术玻璃、简洁抽象的挂画,窗帘的装饰纹样多以抽象的点、线、面为主。床罩、地毯、沙的纹样都应与此一致,其他装饰物(如瓷器、陶器或其他小装饰品)的造型也应简洁抽象。以求得更多共性,突显现代简洁主题。 软装设计论文:探析现代家居软装设计的色彩搭配 软装色彩的搭配与运用是室内空间氛围形成的核心内容,对于空间风格的塑造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室内软装色彩的组成划分,如何进行软装色彩搭配,如何用色彩表达风格,对营造舒适的家居软装环境进行了探讨。 软装设计在中国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是衍生在室内设计之后、室内设计分工细化的产物。软装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工作的物质要求和精神要求所进行的理想的内部环境设计,是空间环境设计系统中与人的关系最直接、最密切和最为重要的方面。 色彩搭配在软装设计中的重要性 软装设计的涵盖方面有很多,它包括:家居色彩设计、家具与家居陈设、灯光照明设计、窗帘布艺设计、创意花艺及绿植设计、挂画饰品搭配设计、国际家居风格与流行趋势等多方面内容,其中色彩的设计与搭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代科学研究资料表明,一个视觉功能正常的人从外界接受到的信息80%以上是由视觉器官输入脑部的。而我们生存的空间同时又是一个多色彩环境,是色彩环境包裹着我们。由于人的参与我们的色彩环境形成了一个“四维空间”。 色彩充满了我们作品的全部空间,上下左右前后,而这一系列的设计在随着人的介入与移动,因其视角和视野的不断变化而产生变化,这是一种奇妙的色彩动态,而软装色彩正是构成空间环境中视觉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软装色彩搭配的目的就是让空间的“四维”画面更加宜人,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察,都应看到一副色彩调和的画面。注重把握画面色彩形成的整体性,决定了软装色彩设计的搭配基础。 对于室内空间环境而言,各种复杂的色彩关系受到风格、功能等的因素限制,甚至会受到饰品造型尺度大小、以及材质肌理效果的不同影响,这就需要设计师对色彩进行综合的考量,使用恰当的色彩搭配,即能完美地体现陈设饰品魅力又能将其特点恰当的融合进整体空间的色彩搭配,形成舒适、美观又有不同风格代表的家居环境。 室内软装配色设计的组成及作用 室内空间是一个多色彩环境,这是每个人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空间的形成不应该是杂乱无章的,每个空间都有自己的基础色、支配色,每个色调都有自己的比重、面积、位置,每个色彩空间的形成都表现着不同的风格种类。首先,分析空间中固有的、客观存在的色彩,这其中就包括了建筑固有色、硬装固有色、灯光环境色。在此基础上,对软装色彩的主色调、辅助色调、背景色、点缀色进行逐一的搭配,当颜色的角色被正确的分配时,有利于设计师在配色活动中进行有效的色彩组织,分析相互之间的色彩搭配关系、分析色彩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同色彩给人不同的身心理感受;最后,通过分析得出色彩是构成风格表现的一个方面,色彩表达风格。如何运用更有效的手段将现代家居中软装设计的色彩进行划分、提取以及合理的色彩搭配。因此我们将空间的软装色彩划分成四个部分,分别是:背景色、主色调、辅助色调、点缀色。区分好它们是进行软装色彩搭配的基础,将它们逐一分解,从而得到合理、完美的居室软装色彩搭配。 1.背景色:在室内设计中常指室内的墙面、地面、天花、门窗等。就软装设计而言主要指墙纸、墙漆、地面色彩,有时可以是家具、布艺色彩等一些大面积色彩。背景色能衬托室内一切产品,是决定室内空间整体配色印象的重要角色。 不同的色彩在不同的空间背景下,因其位置、面积、比例的不同,对风格的特质,人的心理知觉与情感反应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在建筑界面基础上,墙纸、墙漆的色彩就是背景色,是画面的基底;而在产品界面基础上,家具就从主色调变成了背景色来衬托陈列在家具上的饰品,形成局部环境色。多数情况下,空间背景色多为柔和色调,形成易于协调的背景。在空间的背景色中,以墙面的颜色对效果的影响最大,因为在视线的水平方向上,墙面的面积最大。 2.主色调:是指室内空间中的主体物,软装设计中包括大件家具、装饰织物等构成视觉中心的物品。主要指大型家具色彩、装饰织物色彩等一些中等偏上面积的色块。主色调在室内空间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构成室内软装设计的主体色,通常是形成空间中的视觉中心;同时也是构成室内设计风格的主要体现。它们与背景色成为控制室内总体效果的主导色彩。在空间环境中主色调需要被恰当的突显,才能在视觉上形成焦点,能让人产生安心感。突显主色调常用的手法有:提高其纯度、增加其与周围色彩的明度差、增强色相型配色手法的运用、增加点缀色的衬托、削弱辅助色调、背景色等。 主色调选取的方式主要有两种,选择与背景色或者辅助色呈对比关系的色彩,产生鲜明、生动的效果;选择与背景色、辅助色相近的同相色或类似色,则形成整体协调统一、稳重的效果。 3.辅助色调:视觉重要性和体积仅次于主色调,常用于陪衬主色调,使主色调更加突出。主要是指主色调旁边或相关位置上体积较小的家具如短沙发、椅子、茶几、床头柜等,窗帘布艺、体量较大的灯具、陈设饰品色彩。辅助色调除了陪衬主色调之外还与主色调相互呼应产生对比色,丰富空间的色彩、加强空间的色彩风格属性。 以辅助色调陪衬主色调,可令空间产生动感,活力倍增。辅助色调通常与主色调保持一定的色彩差异,这样既能突显主色调,又能丰富空间的视觉效果。辅助色调与主色调通常被称为空间的“基础色” 4.点缀色:主要指室内环境中最易于变化的小面积色块,例如:小型陈设物、花艺绿植、灯具等小面积点缀的色彩。点缀色通常用来打破单调的整体效果,点缀色调在空间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常常成为空间中的视觉焦点。 在不同的空间位置中,对于点缀色而言,主色调、辅助色调、背景色都有可能成为它的背景色。因此点缀色的面积大小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面积越小、色彩倾向越强烈,点缀色的效果才会越突出。在少数情况下,为了营造低调柔和的整体氛围,点缀色则可以选择与背景色接近的色彩。 软装配色表达设计风格 1.色彩性格 一个室内空间的形成,是由各种不同的产品组合搭配而来的,由这些产品完成空间的主题思想、加强空间的风格特征、完成空间的意义、同时满足居住者的心里追求;而这些产品都具有自己的标识性,既不同的色彩、材质、形态。色彩:起到一种对空间的描述和刻画的作用。它用来定义被描述空间的性格 -- 是严肃的,还是活泼的;是具有海滨气息的,还是具有都市气息的;是恬静的,还是性格浓烈的。色彩,当空间出现了一个主线色彩,它的性格及后期风格就随之产生了, 这就是色彩本身的性格。 如果说“对比”手法在空间中所产生的是喜剧性和冲突;那么“比例”关系所引发的则是和谐性与结构性;那么色彩给空间带来的便是:生命力。色彩在修饰空间的同时带来感官与热情的综合。 2.色彩感知力 人们都有对色彩最内在的感知力。首先,在一个有着离散空间的大房子里,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主色调在每一个重点空间里;其次,在房子总体空间中采用一系列综合色调,让空间更加的整体统一。同时运用个别关键色彩,重复出现在个别空间中。最后,运用占主导地位的中立色,点缀少量鲜艳的色彩,例如:有时出现在挂画、书籍或小型配饰中。这样既能够让空间具有整体统一的色彩搭配,又能够形成一定的设计风格。 色彩在空间中的运用,还要考虑到白天或者是晚上;或是运用不同类型的灯光和照明,色彩值会随着环境色的不同而产生改变。同时还要考虑物体之间相互的色彩关系。怎样才能让色彩在不同的空间流动,一个独立空间的色彩要考虑,更要考虑临近穿插的空间色彩。即使是在一个非色彩的空间里,都要考虑到明暗效果以及色彩的冷暖运用。例如:金属的颜色、石头的颜色以及其他饰品材料的颜色的运用。我们都知道色彩能引导人的感官和情绪,当有时候使用一些看起来外形较粗旷的配件时,选择温暖的饰面色彩,都可以让空间显得更特殊、更和谐。 在不同的空间用不同的配色手法,形成不同风格的空间,用色彩表达风格。在大背景色确定的情况下,用色彩充分体现空间的文化、风格等;用产品的色彩形成空间的氛围,丰富空间;在此过程中形成软装设计的色彩搭配。 结语 综上所述室内空间的色彩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软装色彩更是由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产品所组成,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软装色彩的搭配,让居所环境因为合理的色彩搭配,形成更好、更舒适的氛围。色彩环境与其影响是一个客观存在,它关系着每个人的身心健康,也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情感。好的色彩环境可以让我们与环境相处的更为和谐。 (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软装设计论文:浅析软装设计中的民间艺术品 摘 要:随着民间艺术品价值的不断上升,在室内软装饰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不仅仅因为“物以稀为贵”和装饰意味,还因为其蕴藏的吉祥观念对人们心理安慰的意义,同时体现了手工文化的回归和一种高层次的生活趣味,在中式装修中,新中式风格盛行,对民间艺术品的现代改造也随之而来,这种改造过程中如何能够保留其本来的意义并继续升华,而非只留空壳沦为形式,还需辩证的去看待。 关键词:民间艺术品;软装饰;价值;再造 1 民间艺术品的价值渐升 首先民间艺术品具有收藏价值,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工业化生产的日用品以其快速大批量、方便购买等众多优势逐渐取代了制作周期长而且产量低的手工制品,这种快节奏的影响之下,众多新的艺术形式也逐渐更新了旧有的艺术形式,其中就包括很多跟民间生活息息相关的民间艺术品,民间艺术品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依托传统的农业经济模式,现代都市生活是之前没有经历过的,而现今的模式包括教育体系大多都是翻版西方国家,年轻人不再愿意从事农业劳动,进入现代都市或城镇,相应的摒弃了传统的生活习惯。众多原因导致了民间艺术品的需求和应用范围逐渐萎缩,而如今市场经济发达的同时,民间艺术也因“物以稀为贵”的原因逐渐提升了自身的价值。 中式软装设计中体现了中国普遍的审美需求,其中主要对物品历史感和天然材质的欣赏,民间艺术品大多都脱离了如今的用途,因而没有新造的物件,基本上都是老物件,这种老物件正迎合了人们对于历史感的追求,年代越久远收藏价值越高,另外师法古人也是中国对祖先崇拜的另一个反映,祖先的经验和智慧被刻意的放大和尊重,这种民族心理也是民间艺术品自身的价值被进一步凸显,这跟古玩一样,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念主导下,中式软装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对于自然物有着天然的感情,工艺方面也崇尚天工,技巧高超的工匠往往都是能够保留自然的原样,虽经过雕琢却像浑然天成一般,能够生活在这种物件构成的环境中心情才能得以安慰,这也是软装设计的宗旨。 同样跟历史感一起被人欣赏的是手工文化,手工制作的物件有浓重的人文气息,这在冰冷的机器制品面前显得弥足珍贵,审美也是周期性的,新生事物刚出现的时候是时尚,渐渐人们感觉审美疲劳时便开始掀起新的革命,我们对华丽的现代商品无可挑剔的外表感到审美疲劳,渐渐的又把目光转向朴素的稍显笨拙的手工制品,寻求不同于现代制品所不具备的趣味性,同时目前人工的费用逐年增加,相应的手工制品也水涨船高,无论从审美还是经济的角度,民间艺术品的价值都在提升。 2 民间艺术品在现代软装中的传承 自明清以来,尤其是清代,人们对吉祥的事物话语非常喜爱,语言要“讨口彩”做事要“图喜庆”,从皇室到平民自上而下的流行,并使得观念深入人心,直到今天很多吉祥的观念都一直在传承,尤其是逢年过节的礼仪寒暄,祭祀的仪式都透露出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憧憬,在室内软装饰中,会通过悬挂桃木剑辟邪,供财神像来纳财,供观音像祈求平安,吉祥含义的物件在安慰人的心理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装饰。而民间艺术品,绝大多数都具有吉祥含义,哪怕表面上看不出有什么不同的生活用具,其中必定有很多吉祥的寓意和讲究,所以在现代室内软装饰品中,民间艺术品承载了更多意义。 民间艺术品在现代软装中存在的另外一种原因是其体现的高层次的生活趣味,对一类物品的爱好和欣赏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层次上的,如同西方人对红酒和雪茄的喜爱是建立在一定的生活品味之上一样,很多民间艺术品在不懂得欣赏的人眼中会是一种很俗的物品,更不会将其置于室内做装饰,目前能够对民间艺术品欣赏和解读的大都是有旅行爱好,对于传统文化有研究并且热爱的人群,普遍接受过高层次的艺术和文化教育,并且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因为民间艺术品的收藏和研究价值增高,想收集质量较高的民间艺术品需要花费不菲的价钱,同时,现代人工作节奏快,压力也大,业余时间与同事朋友娱乐项目相对较少,能够安静与朋友分享对民间艺术品的鉴赏观点和收集时的趣闻经历也是一种高层次的娱乐放松活动。 3 辩证看待民间艺术品在新中式软装中的再造 新中式风格不能照搬或者完全复制民间艺术品,必然要有创新,因为其本身就是对中式风格的一种简化传承,去掉了繁缛的装饰,用简洁的现代风格对传统的中式风格进行再造,民间艺术品由于在中式风格中的应用普遍,所以也被列入再造的范围,但是其改造并非尽如人意,既要保留其历史感同时也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口味。 现代风格的装饰材料都是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拼装物品,可以拆卸组装,或者是过分完美的工艺技术,这些材料上的革新也早就了现代风格的流行,但是对于中式风格来说,材料是一大看点,中式的材料都是天然材料,中国人对天然材料有着本能的痴迷,观念中一切自然存在而非人工提取的物质都是对人体有益的,人本身就是自然中的一部分,人跟动物一样生活在自然的环境中,并没有将人的位置拔高,没有将人的定位于主宰自然,而是融入自然,只有自然生长的材料才是合理的,所以中国建筑取用的材料便是石头、土壤、木头,再进一步顶多模仿自然界的天火烧林,用火烧制砖石,而现代材料大多都不是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都是经过现代科学手段提炼的,进行的都是不可逆的过程,传统的中式装修对于不可逆手段活动的物质都是持反感态度的,材料的不同必然导致呈现的质感不同,很多材料的反光特性非常好,特别闪耀,这又与本土文化中含蓄温润的特性相抵触,所以说材料这一关在很多新中式装修中都没有过,材料与中国人的建筑理想相悖时就不必进一步讨论居住其内的人的满足感。所以,虽然新中式是对中式的变革,但是建筑装饰理念还是属于传承关系,这个关系不能断裂,作为软装饰的民间艺术品更是如此,虽然可以在外观形式上进行简化,但是材料,包括质感都应以自然为主,以传统为好,不能用现代的材料夸张的表现,这样就失去了中式软装所看重的其历史感和质感,失去了人文气息和自身的价值。天然材料满足之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表现时间留下的痕迹,也就是历史感,人对物件的感情是靠其经历的时间而来的,喜欢中式或新中式风格的人也相应有怀旧情结,新鲜的材料哪怕是天然材料必须经过“做旧”才能在视觉上传承传统,做旧是有讲究的,既要满足其视觉效果,同时又不能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这样的做旧才是合理的。 采用新的艺术形式和通过姊妹艺术对民间艺术的重新表现可以成为新的方向,如果不能用传统工艺和传统材料进行仿制,就用新的艺术形式对其进行改造,可以将某一类民间艺术品作为一种题材进行创作,将民间艺术的属性打散之后分散在艺术品中。以年画为例,如果改造的时候运用塑料膜作为材质用印刷的工艺织造出来,难免显得劣质,传统年画都是运用纸作为材质,对于年画的改造还是要按照传统工艺来,只不过并不是真正从民间收上来的老物件,只是做过旧看起来像是老物件。如果不是仿制的话,便可以尝试用油画的手法去表现年画题材,可以将年画打散,将造型或者色彩提取出来进行创作,形成一种新的装饰品,继续保留了年画的精神和视觉效果,同时又是以油画这种西方绘画材料来表现,这种改造可以说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改造趋势。当然,民间艺术品在现代风格软装中的运用范围相对于中式软装来说相对宽松,没有本土的传统意义在其中,有的更多的是一种风情的装点。 总的来说,民间艺术品是一种神秘的有质感的装饰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农业大国,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有过很多值得发掘的民间美术资源,为软装设计提供一个很广阔的天地。真正艺术性较高的民间艺术品的价值不断攀升,将其应用在软装饰中既能彰显软装设计的独特,同时也是一种艺术投资和艺术资源的传承保护,仿制和再造的民间艺术品也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一种发展,未来还会更多的艺术形式参与到民间艺术品的开发,软装的艺术品又会因此得到更多灵感。 软装设计论文:软装设计的回归 现代人的生活丰富多彩,家居空间需要涵盖和满足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舒适、幽雅的家居生活仍是很多人的真实追求。最近,中式风格的家居设计在国际原创设计界逐渐显露出旺盛的生命力,或许是受经济形式的影响,东西方的人们纷纷开始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智慧文脉中,寻找撬动危机杠杆的支点。表面上,选择中国传统风格的家居设计受到了流行文化的影响,而人们内心的真实状态是,希望在激进竞争状态后达到宁静的回归,找到一种依怙。 但今天的生活完全不同于传统阶段了,大多数成功人士都具有国际化的生活背景。传统风格能否与现代生活对话,能否表达现代人的个性,就成为设计师们不能回避的话题。 张婷,尚层装饰(北京)有限公司,第四设计中心首席配饰设计师,2006年北师大环艺设计系毕业,开始从事室内设计工作,目前专注于软装设计和配饰领域,对这些年人们的家居审美偏好颇有研究和心得。 《投资者报》:你从事室内设计工作7年,先谈谈这些年软装行业发展轨迹是怎样的? 张婷:在最初的时候,还没有软装设计的概念,我们为客户提供的是全套室内设计的方案,设计费只涵盖结构功能改造、室内非移动装饰的“硬装”部分。但客户已经对软装设计有需求了,比如:整体色彩系统的控制、陪同选购家具、窗帘等。但在很多人的概念中并不知道“软装”是一个单独的门类,都委托室内设计师来做。2007~2008年之间,经济开始下滑,很多公司寻找新的商机,借鉴国外的经验,尝试着把“软装”独立出来,成为一门新的生意。北京最早在居然之家和798都分别有几家小公司开始做软装,那时我跟客户提配饰软装,他们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就更别说会分配多少预算在这方面,但的确需要一个配饰专家,或是一个色彩顾问,同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生活建议,以满足通过一次装修来确实改进生活习惯,提高生活品质的需求。 《投资者报》:2007~2008年流行什么样的风格?又是怎样转化的? 张婷:那个阶段,追求豪华和舒适是最大的需求,成功人士喜欢尝试与过去生活完全不同的风格,所以欧式、美式比较有新鲜感的风格受到青睐。在欧洲古典风格流行之后,最流行的是美式乡村风格,只要是别墅项目,都喜欢弄拱门、木梁顶、仿古地砖、大花布艺……等。 慢慢地,随着各国文化的熏陶,人们还是觉得中国传统文化更接近内心的需求和感受,审美上也逐渐发生了改变。近两年,人们发现中式传统风格家具不只是一种设计,还代表了一种文化底蕴,并最先运用在家庭的书房空间。我们以软垫装饰后,罗汉床、禅椅等坐上去比以前舒适很多,弥补了中式传统设计舒适度较差的不足。从功能方面,新中式的家具补充了更多的使用功能,如:床头柜、电视柜等过去是没有的,现在开发了很多新的中式家具,满足了现代人对舒适生活的需求。 《投资者报》:这些年收藏、拍卖等艺术界的活动非常活跃,是否也带动了中式家居风格的流行? 张婷:是的。有不少客户都有收藏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品、文房古玩的爱好,那就需要一个相应的展示空间,尤其是书房或茶室,既要考虑到充分的展示功能,又要考虑到日常生活的实际需求,比如说:参禅、书道、品茶、焚香……等等。曾有个客户收藏张大千和启功的书画作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层的认识,他曾经对我说:这幅藏品比我整个家都有价值。有这样情怀的客户反而对装修的要求更为朴素,将水墨画的意境带入自己的家居,要求留白,简单而高级。尤其是大户型的住宅,比较讲究设计感的主人们通常喜欢以西式极简风格为背景,点缀具有中式传统设计元素的家具配饰。 《投资者报》:目前客户喜欢中式风格的家具处于哪种状态?是附庸风雅呢还是真正需要在现实生活中体验中式生活的宁静与雅致? 张婷:除了真正的收藏大家,目前有几种典型的客户,一种是文化底蕴很深,但经济实力不强,他们会选择一些经典的明式家具点缀在家中,如:条案、禅椅等,对款型和做工都非常讲究;一种是比较有经济实力的,他们喜欢收藏名贵的艺术品真迹,也超喜爱名贵木材制作的家具,一方面展示一下自己的实力,一方面期待未来更大的升值空间;还有一种是比较年轻的客户群体,他们不喜欢直接用传统式样的中式家具,觉得太老气,不符合自己的个性,而是喜欢那类带中式元素的新中式家具。不论以上哪种客户都希望自己的父母、子女能有一个宁静舒适的家居氛围,进而有机会在日常生活中实际体验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生活。 《投资者报》:你所说的新中式设计具有什么特点? 张婷:目前很多品牌在传承传统中式风格的同时,结合新的工艺尝试新的变化,一部分品牌在传统审美范畴之内还没有跳出来,而另一部分已经意识到,具备了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还要力求与现代生活相融,与国际流行的当代前沿设计对话。通过新一代的原创设计,他们一方面用国际化的设计语言,将中国经典的设计元素与世界各地的当代生活方式融合,不会有任何突兀,反而彰显出东方时尚韵味;另一方面,透过实实在在的家具功能外化出真实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体验,让使用者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文化的浸润。比如:坐在官帽椅或圈椅上,就必须“坐如钟”,一时让那些习惯窝在沙发里看电视的人很难适应,但坐习惯了能帮助养成健康挺拔的身姿,使人神清气爽,体验真正舒适的感受。 《投资者报》:一个非常成功的中式软装设计是什么样的? 张婷:一个成功的软装设计能够给人带来摄受力,通过光线、色彩、比例、质感等等的对比,给人带来身心的愉悦。所以,成功的中式家居设计并不是简单地做个花窗格,或摆几件家具、瓷瓶,挂几张传统的水墨字画那么简单,而是需要建立一个和谐的系统,该遵守的设计基础原理一个都不能少。 我们在为客户定制中式家居配色系统的时候,也要考虑到与现代生活的相融。这几年新材料新工艺的发明,为我们的选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性。很多客户由于缺乏经验,不敢尝试新的色彩组合或风格组合,我们通常会多提供几套方案,让客户在不同季节体验不同的色彩和质感。 总之,中式家居环境为客人带来更细腻更丰富的家庭生活体验,不单单用眼睛来欣赏,而是用身体来接触把玩,日日相亲,历久弥新。所以我们会更多地考虑怎样让客户真正体验到“恬淡、自然、幽雅”的中式生活之美。 《投资者报》:除了以上内容,中式风格的软装设计还应该注重哪些方面? 张婷:客户通常喜欢往空间中填充很多元素、很多家居用品,但更高的境界是减法,当你把不需要的都减掉,留下来的是真正需要的生活内容,也是中式传统生活的精髓:俭朴、宁静、追求内在的人生感悟。当功能性、设计感平衡到一个最佳的临界点,就可以体验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式软装设计在满足了现代生活所要求的舒适功能外,最重要的是追求传统文化所彰显的内涵与意境,这也是此类设计受到欢迎的根本原因。 软装设计论文:室内设计中的软装设计艺术论述 【摘要】:软装是屋内设计的最后一个阶段。由于“轻装修,重装饰”思想的盛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和“诗意栖居”的居住理念的盛行,让大家对软装的关注程度日益增高。现在“软装饰”逐渐变成现代家居设计的关键构成部分,并一步步变成室内设计区域最具有生机和活力的产业趋势。室内软装饰设计把工业文明和一般手工艺融为一体,经过软装饰设计掌控室内大致环境的创新,实现性能与环境的完美统一,构建出有特点、有内涵、有艺术色彩的室内环境。新的创新理念给室内软装饰一个了很大的展示空间,然而一直存在着一些列问题,我们一定要重视这些问题。 【关键词】:室内设计软装设计艺术 【正文】: 前言: 由于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大家对室内的设计的要求也逐渐增高。大家不再满足于室内的实用功能,而是向往室内空间设计的感觉和精神需求的渴望。由于“轻装修,重装饰”理念的盛行,大家越来越意识到一个很好的室内设计,只靠硬装是远远不够的,居住空间软环境设计在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大。 一、关于家居整体风格塑造的软装设计 软装饰通常是指室内装潢中能够挪动的、便于变换饰物,像窗帘、沙发、工艺品、家具等。软装设计是居住空间环境设计的关键构成成分,它是针对建筑的硬结构空间进行设计的,它是在硬装结束之后,对空间的再一次摆放和安置,是建筑视觉效应的拓展。如果没有软装设计,室内设计就仅剩一副空骨架,室内设计与软装设计就像骨与肉一样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软装饰当作能够挪动的装修,不但能够补充硬装的缺陷之处,还进一步展现主人生活的质量。根据功能差异,室内软装设计可分为“功能性装饰”和“陈设性装饰”两大类。 功能性装饰是基于建筑的硬结构空间提出来的,主要包含织物、家具、光照设施等方面。织物主要有窗帘、床单、地毯、沙发罩面等。织物具有使用和装饰双重价值,它不仅可以遮光吸声、分隔空间、柔和空间,还可以烘托室内气氛,点缀室内环境,增强室内空间的艺术感染力。例如织物的质感、色彩、图案、纹理等因素不仅可以使人感到舒适、惬意,使环境充满浪漫情调、艺术氛围及装饰韵味,还能够展现居室主人的文化深度、艺术说平和生活嗜好。对家具的造型、风格、尺度、摆放等要素的选择,影响到一个家居空间的品位、格调一级档次。因此大到沙发、茶几、箱柜,小到衣架的选择、搭配都要与家居整体的设计风格保持协调和统一。而光照设施也已不是单一的照明用具,而是美化室内环境,营造室内氛围的重要手段,其多样化的造型会给室内环境增色不少。运用光影的功效,不但构建一面墙的磅礴气势,还能创造温馨浪漫,经由点光源生成虚幻的视觉现象,再运用它对死角暗角进行相应的处理。对重点装饰的地方,更要用光将其烘托出来,形成光彩夺目的视觉形象,从而使其别有韵味。对光照设施的运用,同样也要考虑光、形、色、质等要素同室内环境的协调统一。 植物类的陈设性装饰,对现代室内设计而言也是不可或缺的。不同的是,陈设性装饰一般不考虑其实用性功能,而是更注重其精神功能,用其以陶冶主人情操,增加室内趣味,透漏一种环境氛围的陈设性装饰一般包括艺术品和观赏植物两种。艺术品被当作人类精神生活和物质劳动的结晶,突显主人个性,体现主人风格,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加有魅力,一般包含绘画、书法、摄影等等。软装设计过程中不不仅要注意艺术品的造型、色彩是否符合家装整体风格,而且要重视作品的内涵和风格是否符合主人的品味格调等要求。在日益喧嚣浮躁的城市里,人们越来越崇尚自然元素和绿色,这一诉求主要通过观赏植物体现出来。观赏植物不但具有消声、避免污染、协调温度湿度等作用,还具有陶冶情操、优化环境的功效。 二、软装设计对于室内空间的改造 软装饰设计能够构建出和谐的室内空间关系。软装饰在软化建筑空间,促使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和谐。怎样更好地应用软装饰来增强居住空间的质量是室内设计的关键。一般认为首先需科学地运用软装饰设计,让艺术灵感和理性思考合理地组合,让它们以全新模式展现在具有现代意境的气氛里;其次需运用不各种的软装饰,消减人们对建筑空间中因过于雷同的形态而引起的疲惫、厌烦感,力求创造出变化多样而别具一格的室内空间。 软装饰设计可以极大地丰富室内空间层次。它关键之处就在于它可以展现空间层次的多重性,展现空间的相互叠加和映衬,更改由墙面、地面、顶面组成的单一、呆板和线条过硬的缺点。一次空间蕴含着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因为关系到建筑安全、很多的经费等这些问题,改变和改造的难度极大,运用软装饰设计来分隔空间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策略之一。对一次空间的改造,像运用家具、地毯、水体等软装饰设计把它分成二次空间,不但可以尽可能地应用空间,增强空间利用的科学性,还能够实现空间层次的多样化。 三、软装设计对传统设计观念的影响 软装设计能够给居住空间以丰富的内涵。在大家的环境意识与审美意识结合到一块,还提高到对人文因素的要求时,构建温馨的居住空间环境就变成现在家居设计的关键目标。软性装饰品集使用功能与审美价值于一身,其丰富的材质和肌理变化所带给人们的温暖、安全和亲近感,可缓解现代人内心的压力,满足现代人的心理需求,而其再利用、可调整、可持续、环保的装修理念表现出特殊的文化心态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具有丰富的社会伦理学意义。 室内软装饰设计可以复合主人丰富的心理要求。软装饰经由不一样的艺术呈现形式表达大家内心的艺术向往和追求。从符合应用者的心理活动开始,让人、空间以及环境和谐共处,创造一点也不一样的个性化的家居生活。室内软装饰设计一直以人诗意栖居为表达的主体,以人的需求为服务的对象。而身为一名设计师,需善于将居住空间环境的大体风格一块构思,应用不一样装饰物所表现出的不一样风格特色和内涵,让单纯、枯燥、静态的室内空间转变为多样化的、充满趣味的动态空间。 现在,室内软装饰设计让“轻装修,重装饰”变成一种潮流。大家逐渐知道,室内装修不会一次性就到位,所以太多的硬装饰事实上是制约了室内装饰给人的想象空间,限制了装饰方法,还给今后居住空间维修带来一系列的难题。当现在我国人民物质生活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得到一定水平的提高,它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活品味的多样化,是我国中产阶级在家庭装饰中的渴望主题。在居住空间装饰中,大家不再满足于物质化的、普通化的环境,而是一步步追求个性化、有自己独特文化品味的室内空间。软装饰设计为追求个性化的家居设计风格,为倡导舒适度装修和审美观的修正提供了一种可能。 【结语】: 由于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并将在今后一定长时期一直向好,我国家装市场在优良土壤培育下也会获得很好的的发展。伴随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我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也将与世界平均水平日益接近。软装饰设计不仅可以装饰现代人的生活,表现人们的生活内涵和品味,而且还可以负载丰富的精神和情感内容。室内软装饰设计古老而又新潮,古典而又现代,浪漫而又沉稳,将工业文明与传统手工艺融为一体,经由软装饰设计掌控居住空间大体环境的创造,实现功能与环境的协调,构建出有特点、有内涵、有艺术色彩的居住空间环境。 软装设计论文:软装设计中的文化意境思考 【内容摘要】软装设计就是一种文化的载体,让人们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同时软装设计又是文化的传播者,它将不同的文化进行融合,又将各种文化意境释放与传播。在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无论是商业空间还是居住空间,软装设计为设计师打开了另一扇门,通向艺术世界的大门,将我们的生活艺术、文化艺术传递给每一位受众。文章对软装设计中文化意境的传达提出了一些思考与探讨。 【关键词】软装饰设计 文化意境 生活氛围 文化思想 营造 简单说在商业空间或者居住空间中可移动的元素统称软装。软装修也好,软装饰也罢,软装设计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不仅包括家庭居住空间,还涵盖商业空间、公共空间,如艺术馆、展览馆、商店、酒店、会所、餐厅、酒吧、办公空间等,只要有人类活动的室内空间都需要陈设。设计师将空间变为另一个艺术世界。他们用思维与想象打造出另类的天地,从而达到吸引更多的顾客、提升品牌形象、提高销售等商业目的,同时还为我们创造着美丽的精神世界。因而可以说软装设计是一个完整的呈开放性的传播过程,既是一种艺术感受的传播,又是对受众心理的关照,对文化意境的表达。软装是一种建立在共同意义空间中的文化韵味的体现。 一、软装中的装饰配饰选择与构成方式对文化意境的表达 室内软装饰的配置内容和方式可以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文化内涵,使简单、静态、枯燥乏味的空间变成丰富、充满情趣的空间,在设计过程中运用不同风格的配饰,配置不同造型、色彩、肌理、材质、尺寸的配件能得到不同的视觉感知度。从视觉形态上配置本身的艺术形式就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或是传达东方的禅意美学,或表达西方的奢华意境,或传递现代的个性情怀。无论是平面的陈设、布置在墙面字画、分割空间的隔断还是如壁挂、照片、立体的雕塑、绿植、顽石、古玩以及工艺品等都是一种媒介,是设计师与使用者之间传达情感与思想的一种元素。此外,软装设计还应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文化的人群来进行具体设计,让受众从视觉和触觉上感悟空间中的文化气息。 二、软装设计中风格设计对于文化意境的渗透 在软装设计中会经常感受到不同风格带给我们不同的空间格调享受。软装设计中的风格是文化意境的一种充分体现。以中式风格为例,以明、清为主导的中式风格中,多以宫廷古典建筑元素为基础,结合明、清传统家具、民族装饰以及红与黑的主色系,完美地打造出中式风格中庄重与优雅的双重气质。在空间布局中以多层次的分隔、移步换景的手法,加以纱帘、隔断、屏风的遮挡与半遮挡,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传统意境,阐述了中国文人推崇的含蓄美学精神。 三、软装设计中生活场景与生活氛围的营造体现文化生活的思想 (一)生活场景的设计对于文化意境的体现 在软装设计中常会通过各种装置的设计创造一些生活场景,体现或者引导使用者进入某一种生活场景,感受生活意境和文化氛围。如客厅内选用的是素雅色调的布艺与沉稳内敛的家具、几盆优雅的兰花,这样处理不仅体现了主人的品位,也展现了其渊博的内涵与心境。这就是中国传统人文美学的一种表达。书房内的茶具、古琴、围棋,貌似道具则是业主的另一爱好,琴瑟相伴,品茶对弈,幔纱轻抚,斜阳歪照,好不惬意的下午时光,这是软装,更是生活。在软装饰设计中,设计者要为使用者提供生活状态、文化修养与艺术情趣,所以说软装设计是艺术与功能的完美结合,是文化意境的传达者。 (二)生活氛围的营造对于文化意境的体现 生活氛围的营造主要是指我们在软装饰设计中的节日气氛的烘托。在软装设计元素中,节日用品是一个主要的设计元素,无论是设计师还是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逢年过节都会为自己的生活居室环境进行一番节日风俗的装点,让我们感受到节日愉悦的气氛。无论是中国节日中的对联、花灯、窗花、节日器皿等,还是西方节日中的圣诞树等,都是人类民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体现。在软装设计中,不论是在商业空间还是居家空间中的节日装点都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对美好生活的寄托。在商业空间中软装设计师们更是营造节日气氛的高手,为节日传递一份浓浓的温情,为大众的生活空间传播一种节日文化。 四、软装设计中地域性文化的表达 在软装设计中地域文化的体现也是设计师的主要手法,为了更好地传达视觉感受,创造完满的艺术空间,在软装设计中常常需要运用地域文化来打造文化氛围。如一家内蒙古风味烤肉店的软装饰设计中,就会运用内蒙古地域文化元素来打造这样一个环境空间,可以将蒙古的历史、烤肉的由来、蒙古族的生活习惯场景以及蒙古族的音乐、图案、色彩等引入到装饰设计中,让使用者真切地感受到蒙古族文化与氛围。在体验餐饮文化的同时感受到地域文化的魅力。这就是地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五、软装设计中主题设计对文化意境的解读 在商业空间设计中常会用到主题设计。设计师首先为室内空间设定一个设计主题,每个空间都是围绕着主题的场景进行布置。这种主题设计的空间更能够带给使用者完整的空间感受和文化共鸣。设计师可以随时通过主题设计来演绎不同的故事,陈设出人们对生活方式和个人梦想的诠释,对文化的追随。因而软装设计中的主题设计是对于文化意境的一种渲染与解读。 结语 设计以人为本,不仅是使用功能上的考量,更是人们生活内涵和思想品位的传达,因此软装设计就是一种思想文化的载体,让人们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同时软装设计又是文化的传播者,它将不同的文化进行融合,又将各种文化意境释放与传播。在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正因为软装设计是对于精神文化内涵和高尚品质生活的追求,这种思维方式与人们对“轻装修,软装饰”的观念日渐成熟,所以软装饰设计就必然会成为装修行业的主流和发展核心,成为我国室内设计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 软装设计论文:关于高职院校装潢设计专业开设软装设计课程的可行性研究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室内装修的要求也逐步的提高,软装饰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从而软装市场也迅速扩大,然而软装的专门人才还是比较欠缺,高职院校根据市场人才的需求,在装潢设计专业中开设软装设计的课程就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软装设计 现状 发展 教学 必要性 软装设计虽然是一个新兴的行业,但也是一个有巨大市场的行业,前景十分广阔。同时随着 “轻装修、重装饰”理念的慢慢渗透,人们开始逐渐地告别传统的改造墙体结构等复杂的装修方式。居室装修逐渐借助家具、装饰画、陶瓷、花艺绿植、窗帘布艺、灯饰等软装产品来诠释。随着家居软装在整体装修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家装公司对软装设计方面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对于装潢设计专业的课程开设应该加以思索和研究。 一、软装设计简介 软装,即软装修、软装饰。相对于传统“硬装修”的室内装饰形式。即在居室完成装修之后进行的利用可更换,可更新的布艺、窗帘、绿植、铁艺、挂画、挂毯等进行的二次装饰。软装设计所涉及到的软装产品包括家具、灯饰、窗帘、地毯、挂画、花艺、饰品、绿植等。根据客户喜好和特定的软装风格通过对这些软装产品进行设计与整合,最终对空间按照一定的设计风格和效果进行软装工程施工,最终使得整个空间和谐温馨、漂亮。 二、装潢设计专业开设软装设计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一)软装设计的发展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早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充分说明,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而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已大幅提高,吃饱穿暖不再是我们生活的首要需求,人们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追求,而软装这个行业正是为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而存在的。软装历来就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它是生活的艺术,在古代,人们已懂得用鲜花和墨画等来装饰房屋,用不同的装饰品来表现不同场合的氛围,现代人更加注重用不同风格的家具,饰品和布艺来表现自己独特的品味和生活情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物质的极大丰富带给人们琳琅满目的商品和更多的选择,怎么样的搭配更协调,更高雅,更能彰显居者的品味,成为一门艺术。然而,由于软装市场消费火热起来的时间比较短,通常都是由室内设计师带领业主选购软装配饰,因此专业的软装设计师人才非常缺乏,“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半路出家的现象”。同时,软装行业从业者从业水平却相应提升缓慢,很多纺织服装企业向外延发展家纺,把发展家纺作为一个新的增长点但是专业的软装市场还没有形成。中国西部除了居尚中国软装配饰机构之外,仅有一些家居市场,专门的软装单位非常少的。 (二)软装设计的发展必然 现在的很多设计师往往只看到硬装饰,而忽视了软装饰,但是他们不知道这样往往忽视了人们精神需求,最终会使人们住在家里。但却没有归属感。当人们发现现在的生活不适合他们的时候,他们会去寻找另外一种方式去改变自己的生活,利用软装饰去改变,把植物、阳光引进室内来创造自然和生态的精致.使人有回归自然的感受。对于软装饰是这个行业,我相信很多人还是觉得很陌生的,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它会带给生活许多的乐趣和美感,在室内设计和装修过程中,它的地位也在不断的提高,人们对它的前景是不容忽视的。虽然软装饰是一个新兴的行业,但是它花钱少.费时少,以后将会是许多人想要从事的行业,现在有关部门还出台了职业配饰设计师的标准与资格认证.并催生了一系列的配饰设计师培训班等等,说明市场在这方面的需求正在以狂澜之势席卷着今天的家装市场。相对于室内设计来说,软装设计要求更高,它对搭配的层次感和节奏要求更细腻,有时候可能要做得很极致。设计收费也将是软装市场的发展趋势,而且今后也将会像国外一样软硬装分离,尤其是对于普通客户。 三、软装设计课程的基本教学思路 软装设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掌握扎实的软装设计基础知识。能运用现有的软装设计手段对各类软装进行规划、分析、开发和设计的复合型设计人才。软装设计课程教学的基本思路如下: 软装设计教学要体现职业教育特色。软装设计教学要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从工作岗位实际需要出发。理清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三者的关系;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突出以能力目标为主,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大实践环节的比例。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完善教学内容,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软装设计教学必须有目的性。该课程的教学要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基础。要充分调研本地区市场行情和整个专业的发展现状,充分调研企业行业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再根据对软装行业和市场的调查,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来达到该课程的教学目的。 软装设计课程教学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高职院校的学生必须要有强的动手实践能力,所以要有相应的实训室。同时可以针对教学内容,来布置学生的课内实践作业,在课外完成所布置的作业,并且在课内进行实物成果的展示、交流。同时还可以举办不同的比赛活动,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同学们能够更好的理解软装设计方面的知识,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软装设计课程教学与相关课程教学相结合。软装设计课程知识装潢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它不能孤立的存在,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有关联性,并且要充分强调室内设计的整体性,“软装”要与“硬装”相互融合、相互协调,最终达到一个和谐的整体效果。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要求掌握的是知识整体性,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只有学好了传统室内设计知识,才能更好地学习软装设计课程。 四、结束语 总之,对于提升学生的装饰设计范畴以及提升学生的就业机会的角度考虑.开设软装设计这门课程对于高职院校的装潢设计专业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利于学生了解软装领域的发展现状.掌握软装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技巧的能力.学会在具体的软装工作中的规划、分析、布置、设计等工作,从而能够更好的就业和发展。 软装设计论文:引导生活方式的样板房软装设计 摘 要: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的改善和美化已成为现时大众的关注热点。本文通过论述样板房软装设计的商业性及其对于大众的生活方式所起的引导作用,向我们揭示了在样板房软装设计中设计师有责任向置业者展示出一种健康的、人性化的、适合特定群体的共性生活方式。 关键词:样板房;软装设计;商业性;生活方式 一、样板房软装设计的商业特点 样板房作为楼市发展的一个产物,其设计与市场营销是紧密相连的。地产发展商通过样板房设计展现物业开发的理念、定位,精心将其打造成目标客户的理想居家空间。因此,样板房设计不同于普通住宅装饰设计,不仅仅满足于某个个体家庭需求,它针对的是某一特定目标客户群体。 软装设计对于样板房而言,起到烘托气氛、画龙点睛的展示作用,是一种重要的商业手段。为了促进销售,俘虏客户的心,刺激买家购买欲,它往往会做得比较夸张,甚至以一种舞台布景的效果出现,使之具有极强的煽动性,并不断地翻新花样,推出新的时尚,引导着大众的居住潮流。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作为以展示促销为目的的样板房软装设计,应向大众展示出一种健康的、人性化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为我国住宅文化的良性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软装设计是人类生活方式演变的物化表现 软装设计又称陈设设计,室内的陈设设计是人类生活方式演变的物化表现。纵观历史,远古时期人们的生活是集社会性、巫术性、宗教性等为一体,因此在室内陈设上充分体现这些特性,其使用的器皿,无论在造型及器皿上的图腾的设计上都突出了宗教的特点;墙上的壁画多表达古人从事生产、战争和狩猎的场面。例如,埃及人时期,居室的陈设布置是经常更换的,因为埃及人相信,3000年后他们就会在极乐世界里复活,并得到永生,而现实生活中的住宅是他们临时寄居的旅馆,金字塔才是他们永久栖息之地。古希腊时期,崇尚一切神与人的互动都在敞亮的户外展开,因此成就这个时期别具特色的风格,开敞明朗,讲究艺术效果的经典建筑形式——敞廊,人们的活动大多在公共活动场所进行,相对应室内的陈设也带有浓重的户外特点,如在一些豪宅里,常常是原始粗矿的夯土地面,墙上却装饰着描绘户外风光优雅的壁画。 早期的室内陈设设计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但在人性化方面却考虑甚少。中世纪,那些有能力过良好生活的人经常过着游荡不定的巡游生活,在装饰房间时,舒适很少作为主要因素来考虑。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们越来越关注于设计,并为特别的房间挑选特别的物品做装饰,但整体说来,家具更多的是为了与建筑风格的需要相呼应,而不是为了满足人体的舒适需要,家庭中那些坚挺直立的木质靠背椅是很难让人真正长时间放松。17世纪巴洛克时期的室内通常是社会事件的有效场所,软装饰肩负的功能是“炫耀”财富,而从未与个人生活紧密相连。 三、引导生活方式的样板房软装设计 我国上世纪80年代已开始有室内装修的的概念,软装设计作为室内装修设计的深入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买房置业的人不再满足于“居者有其屋”,如何对居住环境的改善和美化已成为他们的关注热点。在重视装饰、崇尚人情味,逐步追求居住文化意境的今天,软装饰作为—种表达个性思想和生活情趣信息载体,已成为独特的文化风景,软装饰的运用可使静态、单纯、一览无余的空间变为动态、充满情趣、甚至高雅富有情感的空间。软装设计的兴起使人们美化装饰自己的家居从相对被动的阶段转化到主动介入的阶段。 软装设计源自于人类的生活方式,它既要适应我们现有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在创造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当今,作为反映和衡量居家主人品位主要判断标准的软装设计,在家居装修中得到业主的重视,但如何进行软装设计也大多数业主头疼的问题,样板房的出现适时解决了大众的困惑。样板房通过软装设计不仅为大众提供一种对生活梦想的体验和启发,同时影响并指导着大众的生活方式。 由于样板房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房子的销售,为了销售效果,地产发展商颇费了一番功夫。上世纪末,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国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为了满足某些新富裕起来的人群对体面的生活要求,房地产商喊出“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家”的口号,借鉴学习从香港传过来的设计案例,样板房被装修成富丽堂皇的五星级宾馆,由此在国内掀起了一股将家装修得像星级宾馆一样的热潮,人们都以住在宾馆式的家里为荣。然而星级宾馆的冰冷、缺乏人情味的装饰特点并不符合居家生活的要求,那些用壁画装饰的或镀了金的室内环境看起来很冷酷,给人以假面具的感觉,它们必须依赖五彩缤纷、夸张的装饰才能熠熠生辉。这段时期不但针对那些先富起来者的样板房令人膛目,连那些为普通人装饰的样板房居然也往豪华方向靠近。因为发展商们发现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是当前许多中国人都梦寐以求的东西,于是他们将原汁原味西方的生活,不加修饰地搬过来,诸如倾力打造了原版美国大社区,外加维多利亚花园、私家温泉泳池、家庭桑拿、个性化私人会所等,再用人文、清水、绿荫、双面大飘窗、观景阳台等煽情词语做注,加上尊容气派、顶级大气、中西合璧等形容词,所有关于房屋的美好观念都集于一身了,似乎这样西方最新的主流的生活方式就到中国来了。装修华丽的样板房把人们向往的生活方式夸张和放大,在豪华的幻景中,人们对居住的真正要求被忽视了,一个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生活习惯和居住文化被忽视了。 样板房设计的本质上是使居住者从观念上引导生活方式,其中陈设装饰则是使生活方式更加生动,因此应通过软装设计构筑一种生活的理念、一种打动某一特定客户群体的个性鲜明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说前辈们是怎样生活的,我们就照搬照套。如针对高学历品味人士的生活特点,为其打造儒雅气质的新中式样板间,明清式家具的简洁搭配现代元素,两种简洁的精神融汇相生,在冲突中凸显时空的交错,古今同味,演绎出当前时代背景下的中国传统风格文化。又如得到新一代高级白领们极力追捧的新古典装饰风是在传统美学的规范之下,运用现代的材质及工艺,化繁为简,演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它不仅拥有典雅、端庄的气质,并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随着我国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和接触的加深,以反映不同地域类型的生活方式和装饰特点的样板房也不断涌现。例如东南亚风格样板房,主要针对那些从事艺术类、文化类行业的人群,他们除了文化程度较高之外,大多都崇尚休闲、自然的生活,因此为他们构筑东南亚民族岛屿特色及精致文化品位相结合的东南亚风格再适合不过,大量使用具有自然质地的材料,如麻制品、藤制品,配上热带绿色植物的造成一种对自然的亲近;根据受众人群的喜好以清爽自然的色调为主,减少东南亚地域特色浓重色彩的面积,在每个散落的小空间里精心组织了的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品,使自然休闲的气氛中渗透着东方神秘文化意蕴,处处体现着居家主人的用心和品味;这样雅致的生活展现成功得到目标人群的青睐。再如地中海风格的样板间,其室内软装设计基于海边轻松、舒适的生活体验,少有浮华、刻板的装饰,生活空间处处使人感到柔风惬意、休闲渡假式的氛围,这种具亲和力的、极致浪漫风情的样板房很快被那些追求温馨浪漫、享受悠闲生活的年轻人群所接受,同时它也是新婚夫妇购买婚房的首选。 另外,软装设计的兴起带动了家居软装饰行业的发展,一些知名家居软装饰品牌公司并没有纯粹的销售产品,而在不为余力地打造其品牌的样板,为大众诠释别样的生活方式,这其中的佼佼者就是近几年风靡全国的宜家傢俬。宜家是全球家居行业最彰显时代个性与用户体验的企业,它以各种概念为标签的生活样板间向人们展现出瑞典特有的清新、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宜家迅速培养起众多忠实的拥趸。很多喜欢逛宜家的人们都有同样的感受,宜家的样板间不是在销售产品,而是在向人们销售梦想。例如为单身贵族设计的50平面左右的样板间,小小的空间里,沙发、茶几、写字桌一应俱全,简单又不失个性同时有非常实用。在这里填充了单身贵族们“宅”的特性,舒适的沙发,让疲惫的身躯得意放松;毛绒绒的地毯,让家感觉不冰冷;简单的电视柜,简单实用;规矩的书桌,既可以当成饭桌,亦可用来上网。而随手可拿且陈列很多物品的背景墙,则让宅男宅女们更清晰、方便地拿到自己的所需……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干净利落。宜家的样板间没有过多的硬装修,更多的是鲜活的家居软装饰元素的组合,最大限度地拓展了平面空间,搭配方式灵活多变,以最经济的方式变换着家的心情,不同类型的人群、不同的家庭结构都可以在宜家找到相应的居家生活体验并从中受到启发。 四、结论 经济全球化为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物质资源的同时也将国外先进的成熟的设计理念带进国内。在大量优秀的设计案例引领下,我们的设计师进步速度之快,装饰语言之丰富,设计手法之新颖,毫不逊色于国际;但遗憾的是很多国内设计师设计的样板房却总有一种拒人千里的感觉,缺乏人的气息,缺乏生活气息,使人不敢触摸。归根到底是因为设计师忽略了样板房设计不是展示设计师本身丰富的设计技巧;不是在展示时尚精美的材料;而是通过软装设计展示给置业者一种健康的、人性化的、适合特定群体的共性生活方式。
书籍设计论文:关于人文主义精神与书籍整体设计 论文关键词 :人文主义 以人为本 书籍设计 论文摘要:书是人所阅读的,人通过各种书籍得到不同的信息,书的设计必然要围绕人而进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科学技术的改进和提高,我们不要陷入某一方面的漩涡之中,迷失了方向。 《辞海》中对“人文主义”的解释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方面,即“人文科学”;另一方面,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同维护封建统治的宗教神学体系对立的资产阶级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古代中国作为礼仪文明之邦,对于“人文”有着独特的理解。《易·贲》云:“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化成”基本上是规范家庭、社会、国家各种人际等级关系的伦理概念。这时的人文精神是一种注重人的文化教养的精神,即按当时社会的标准塑造教养有素的、多才多艺的人。同样的概念在西方社会也存在。在古希腊,从公元前5世纪中叶起,就开始为培养自由的成年公民而实行全面的文科教育。在经历了封建教会势力的千年统治后,人们开始挣脱精神上的束缚与奴役,被禁锢多年的古典文化又引起人们的重视,并成为驱散中世纪黑暗,建立资产阶级文化的重要武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不仅动摇了封建社会的基础,也确立了个人的价值,肯定了现实生活的积极意义,促进了世俗文化的发展,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与宗教神权文化相对立的思想体系——人文主义。 上述历史语境下的人文精神之旨趣,在于强调人的尊严,注重人的感性生活追求以及自由运用其理性的权利。现在,人文主义已泛化成一种强调人的地位与作用的世界观或意识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人文主义在中国书籍形态演变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可以说中国书籍设计历史就是体现人文关怀的最好例证。 装潢工艺的产生、自右向左的阅读方式、简牍装被卷轴装取代、卷轴装被册页形式取代等,都表明了人文主义精神在书籍设计中的作用及意义。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其中得以充分体现。简牍始于周代,至秦汉最为流行,直到东晋末年才被纸取代。中国古代许多著作都是写在简策上的,如《诗经》、《礼记》、《春秋》等,但由于竹木的分量很重,长篇的文字翻阅和携带很不方便,并且时间长了编绳容易折断,易产生脱简和错简的现象,很难复原。为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开始寻找其它用于书写的材料,这样就出现了写在“缣帛”上的书,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我国历史上使用最久的书籍形式——卷轴装。为了方便人们查阅,卷轴装的结构更加明确,分为卷、轴、、带四部分,并且每个结构上都进行充分设计,以满足阅读的不同需求。但卷轴装同样存在不易查阅中间部分的缺点,由此又产生了龙鳞装、旋风装、梵夹装、经折装等,到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与现代书籍形态结构几乎没有太大区别的包背装、线装。 从以上可看出,书籍形态的更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的需求。此外,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样不可忽视,怎样将二者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既是创新的基础,也是设计之源泉所在。在现代书籍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人类发展的规律。人是社会的、自然的、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因此为人的设计不是一种片面的行为,而应充分总结前人经验,不能认为书籍设计是一个简单的包装过程,装个封面,美化了事,应充分考虑“为人的设计”,以人的需求为设计的出发点,在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前提下,去创造和满足人的更高需求,创造出消费生态和观念的有序化。人文主义精神在设计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应以此为基础进行思考、设计、创新,其创造性则更能够给人以启发,进而引导人们赋予生活以不断更新的内容。 成书的手段一般是通过印刷,而纸是印刷的载体之一,但不是惟一的载体。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印刷系统被桌面系统所取代,使以前种种不可能印刷出的效果成为可能,印刷方式的发展使得能够印刷的载体更加丰富,在书籍设计过程中,可根据内容选择纸、布、皮革、海绵、有机玻璃、塑料等。只要是能够运用于不同印刷手段,使读者更易于理解所讲授内容的材料都可应用。在现代印刷中,单是纸的种类便十分丰富,要考虑诸多要素选择纸张、确定开本,不同的主题,都有其适合的纸张。 一本书不单单是几十张或几百张印有文字的纸装订在一起,而是一个“活体”,并且是一个极富“表情”的“活体”。在这个活体中承载着写书人和做书人共同的情感,这种情感的“合体”,可如君子之交般的淡然,可如暴风骤雨般的猛烈,可如清泉流淌般的平稳,亦可如浪花拍打岩石般的碰撞。写书人已运用文字将内容、思想、情感表达出来,做书人则要充分运用书籍的要素,构成人们享受这些内容的特有空间。书籍是人们交流的平台,实现这种交流,就要使读者融入其中,而要做的第一步就是书籍的结构设计。可以通过一些独特的设计,使读者自然而然地走入这个“世界”。在设计过程中,通过一些行为、动作使阅读成为一种互动,使读者的阅读方式成为主动接受。 在书籍这个“舞台”上,文字、图形、色彩都是其中的角色,它们的不同组合、搭配能够达到各种效果。在文字、图形、色彩的编排过程中,则要符合人的一般视觉习惯,并设计出与同类书籍不同的视觉流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读者接受信息的程度,营造该书特有的阅读氛围,使阅读成为一种享受,并在享受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把握。不同种类的书籍,视觉流程的特点是不同的,如文学类的小说,其视觉流程应具有连贯性,在设计过程中应把握其“单线条”的整体性 ;而信息较多的杂志,其视觉流程可以是多条的,可并列而行、可主次有别、可正反相对。这其中的种种变化,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提高人的阅读效率。另外还需考虑版面的调性变化,通过调性的变化使人的视觉得到调节,达到松弛有度。 书是人所阅读的,书的设计必然要围绕人而进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科学技术的改进和提高,我们不要陷入某一方面的漩涡之中,迷失了方向。如今“超文本”的出现,提供了一种颇具发散性的技术。这种技术具有相互沟通和多声渠道的性质,从而有利于对确定词语的多元对话,并使读者从作者的禁锢中解放出来。超文本的读者和作者被称为是互相学习者、共同创作者。由此可看出它同样是以人为本位的人文主义精神在“书籍”设计中永存。 书籍设计论文:书籍装帧与书籍设计 内容摘要:书籍装帧一词作为专业用语,在我国已经使用很长时间。但过去,书籍装帧被理解为封面设计的代名词,这是由于各种客观原因造成的,并不是装帧本身一词在概念上存在局限。应该说,书籍装帧的含义已经包含了对书籍各部分的设计。书籍设计是指对书籍进行的整体策划与设计制作以及营销的过程,书籍装帧是其中设计与制作的部分。文章对书籍装帧与书籍设计两个概念作了较全面的诠释。 关 键 词:书籍装帧 设计 书籍整体设计 书籍设计 书籍装帧一词作为专业用语,在我国已经使用很长时间。上个世纪以来,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书籍装帧只是对书籍的封面进行美化设计,这种理解使得书籍装帧变成了封面设计的代名词。过去在中国,书籍装帧之所以只停留在封面设计上,是由于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和经济,以及环境的制约,同时也因认识上的局限,使得设计师无法参与书籍的整体设计。并不是装帧本身一词在概念上存在局限,应该说书籍装帧的含义已经包含了对书籍各部分的设计。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以及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书籍的设计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首先表现在制作书籍的材料发生了变化,新出现了许多新颖的纸张以及新型的特种材料;其次,书籍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传统的以文字为主的书籍逐渐被图文并茂的现代书籍替代,而且现代书籍的形式多了,有了电子书籍、游戏书籍、概念书籍等;再者,读者的观念变了,现在的读者更加讲究书籍的外在品质了。以上种种原因使得书籍装帧从内到外都要有创新和变化。装帧概念的内涵也随之有了新的需求。本文对书籍装帧概念的认识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一、通常意义上的装帧概念 装帧一词的使用在中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据记载,装帧是丰子恺先生在上世纪20—30年代从日本引进的。当时的“装帧”是指将纸张折叠制作成帧,由多帧装订起来,附上书皮的过程。而在更早的时期,中国的先辈们还没有将“装帧”一词合在一起使用。我们分别对“装”和“帧”进行认识:“装”在《大辞典》中有十四种解释,其中第十种是“书册装订的形式,如线装、精装”;“帧”在《大辞典》中有三种解释,其中第三种是指“量词。画一幅,相片一张,叫一帧”的意思。“今人以一幅为帧”。①这说明从明代就已将书籍的内页用帧来计算。通过以上的认识,可以感受到“装”“帧”与书籍的紧密关系。同时,古人常将装订作装帧使用。如清代《藏书纪要》中对装订这样陈述:“装订书籍,不在华美饰观,而要护帙有道。款式大雅,厚薄得宜,精致端庄,方为第一。”②这里的装订就是装帧。 近现代的一些书籍都对装帧一词做出不同的解释。《汉语大词典》中对装帧的解释:“指书刊的封面、插图等美术设计和版式、装订形式等技术设计。鲁迅《书信集·致增田涉》:‘《中国小说史》豪华的装帧,是我有生以来,著作第一次穿上漂亮服装。’巴金《沉落》:‘而且每一本书的装帧都是很考究的。’”从这里就能看出,通常意义上的装帧已经包括了封面设计、版面编排、印刷装订等。《中国百科大词典》中对装帧设计也有非常翔实的解释:“装帧是对图书的整体形态的规划,即图书在成型前为其装帧活动提出的设计方案和草图。图书装帧设计分美术设计和技术设计两部分。前者主要是围绕封面,对书脊、扉页、插图及题花、尾花等方面进行艺术形式的创作;后者是指版面的排印格式,用料及装饰方式等,两者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这是一个完整的书籍整体设计过程。 最近30多年中,有一种观念认为,装帧一词已经不能适应书籍的设计与制作,要用“书籍整体设计”“书籍设计”等说法替代,因为这些观念认为书籍装帧的概念过于狭窄,这是对装帧概念的误解。正如前面看到的,装帧本身在范畴上并不存在这样的局限,装帧已经包含了对书籍各部分的设计。而且,频繁的更新概念名称虽可能会体现一些新的见解,但随着时代的更替,这种新意也会很快过时。而历史却会因为频繁的更新而消失痕迹,这不仅造成概念的混乱,也使得概念缺乏自身的历史特征及民族特性。可以通过重新定义书籍装帧的含义,来适应新时代书籍的设计的需求。更重要的一点是不要拘泥以往的装帧概念,而应时时更新它的内涵,这是书籍装帧实现自身进化的一个途径。 二、现代的书籍装帧概念 “书籍装帧”一词从《梅里亚姆-韦伯斯特大词典》中翻译过来为“book binding”。“binding”有多层意思,有捆绑和粘合之意;也指(书的)装订、装帧的意思。另外在《梅里亚姆-韦伯斯特大词典》还能看到与“binding”相关的词语如:“平装 paper cover binding、 精装 hard cover binding、活页装 loose-leaf binding”。因此,在英国给书籍做具体的设计,通常都使用“ binding”这个词。“ binding”和“装帧”这两个词汇都是具有行业特征的专业词汇,都恰当地表达了书籍的构想与制作的概念。 对书籍的装帧是不能与书籍分离开来经营的,装帧即是书籍的一部分,是书籍的脸面,并内含着身体的各部分,是浓缩书籍的精华内容并直观表现于装帧之上的。“书的脸即书的内脏功能的表现,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在书本身的内容和结构中表现的东西,对于读者来说是从外部看不见的部分,将它提取出来,赋予‘造型’,让它动起来,充满生机。这是第一张脸的意思;第二张脸触及更大、更深的东西,即文明和文化的根。寻觅今天文化底层潜藏着的文化古层,文化的根。这是第二张脸的意思。”③杉浦康平先生将书籍的第二张脸喻作书籍文化的根,这给书籍装帧以很深的内涵。同时,也是对书籍装帧提出的很高的要求。 现代的书籍装帧概念的理解不再是单纯的书籍制作,更不是狭隘的封面设计,它是一种由内至外的书籍整体构想与制作行为,其范围既包括对未来书籍形态的探索,也包括对现代书籍工艺的创新。现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观念的更新等,都大大促进了书籍材料、书籍印刷、书籍装订工艺的发展,更触动了书籍装帧的文化底蕴的表现。 现代书籍装帧的范围在逐渐扩大,并且更加具体。它不仅涵盖了最初的书籍形态的策划,还包括开本的选择、封面和扉页的设计、正文内的版式编排和插图设计,以及后期的印刷和装订等。同时,现代书籍装帧还大胆地更新以往的表现形式、制作工艺和使用材料。面对现代的书籍,不仅要升华其外表形式,也要更新内在的气韵。在将书籍的信息内容文本转化为二维或三维(虚拟)视觉形象的时候,装帧不仅要赋予字体、图形、色彩等新的视觉元素,还要赋予书籍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现代的书籍装帧不仅在外在形式上不断发展更新,内在的气韵与文化底蕴也在逐渐延展与深化。 三、书籍设计的理解 设计(design)一词字面解释为设想和计划的意思。在《汉语大词典》中设计有两种解释:“①设下计谋。《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赂遗吾左右人,令因吾服药,密因?毒,重相设计。’②根据一定要求,对某项工作预先制定图样、方案。”从本质上看,设计是一种思维方式,是对人类生活各方面进行规划和计划,是一种创新的思维过程。设计是在各种条件和限制中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性行为。设计的大致内容包括计划、构思、传达、应用。所有的设计内容都基本如此,无论是复杂的宇宙航空器或飞机汽车等工业设计,还是简单的包装或广告设计。 自上个世纪以来,设计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充斥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对“设计”进行分类,可分为:建筑设计(包括室内外环境设计等);工业设计(包括产品设计、家具设计、礼品首饰设计等)、平面设计(包括包装设计、广告设计、书籍设计、插图设计等)、服装设计、纺织品设计、动画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等。书籍设计就是其中的一项,它和工业设计、建筑设计一样都属于造型艺术的范畴,都是根据需要做创新的造型构想,并运用于社会实际中。所以它们在设计程序上都有相似之处,都需要经历最初的策划到最终的应用。接下来,我们试着对书籍设计的概念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和分析,从中体会书籍设计与书籍装帧的区别。 最早提出“书籍设计”这一概念的是杉浦康平先生:“我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就已经着手于书籍整体设计,包括内文编排、文字、字体、字号、标题、目录、扉页、封面、函套、腰带到版权页的设计,并对所有用纸、材料进行选择,设定印刷装订工艺,进而连书籍的宣传品种也成为设计的对象。以上‘书籍设计’概念的提出、实现和确立的过程,曾发生各种各样的冲突,以及理论上、技术上的争执,不过最终还是被大家理解了。”现在的书籍设计已经不是设计者或插画家个人所能承担的,还需要参与从选题策划到成书为止的整个过程的所有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因此说,书籍设计是指包括书籍选题、书籍形态、书籍版面,以及材料工艺等的一系列设计,是一种创造书籍整体视觉形象的设计活动。 在书籍设计中,不仅要将平面的版面设计结合三维的立体形态设计、材质设计和印刷工艺,还要将与读者的互动注入到书籍设计之中。这种书籍设计概念强调书籍中各种元素的集成与合作。即书籍设计作为一个大的构造学系统,由各个子系统构成。它一般包括书籍形态、书籍视觉元素、书籍材料、装订形式以及书籍所要传达的视觉风格,等等。 书籍设计作为一门具有商业行为的造型艺术,它的概念中还包括了书籍的营销,这是从书籍作为特殊商品的角度去认识书籍设计的。书籍是人类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特殊商品,这种特殊商品既注重知识文化的传承,也注重现实生活中的物有所值。因此,在书籍设计中,必须要考虑读者对象。“书籍设计就是以书籍的销售方式和读者为基础而进行的书籍设计活动。它也称综合设计,是关于书籍的性质、印制、销售等图书设计相关因素的协调和技术性规划的实现。”④可见在书籍设计中,是不能避开销售不谈的。书籍的目的是为了供人们阅读,人们读书是为了从书籍中得到自己能力所不及的信息和自信。因此,书籍设计一定不能脱离书籍的这一主要功能而设计。书籍设计不仅要将“人们的精神文化市场”作为书籍选题规划的起点,而且还要运用现实的商品市场需求来辅助书籍设计的具体构想。 书籍的营销活动是出版行业为满足读者心理以及掌握市场需求而展开的一系列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市场的调查、分析、研究及预测,还包括书籍成型后的销售宣传。实际上,加入营销概念的书籍设计,更强调书籍设计的系统性。在这个系统中,除了对书籍的整体装帧,还有对书籍的选题定位和对书籍的宣传与销售,以及与读者的互动。对书籍选题的定位是指针对不同的读者群体,给书籍确定一个市场范围,并根据选题的需要确定书籍的装帧方向,寻找契合读者群体的书籍装帧风格,以此来带给读者细致入微的体贴与关怀。所以,在书籍设计的概念中,融入营销观念的模式之后,使书籍设计更具系统性,也更具功能性。在这种强调系统与功能的书籍设计中,随之而来地出现了更高形式的品牌化的书籍设计。 综上所述,书籍设计的概念是指对作为一种精神产品的书籍,进行的整体策划与设计制作,以及营销的过程,而书籍装帧是其中设计与制作的部分。因此,书籍设计具有显著的综合性。这种综合性表现在它的过程包括:第一,选题的定位,这是书籍的策划部分;第二,营造书籍外在的形态以及经营书籍内在的信息,这是书籍的装帧部分;第三,书籍的宣传与销售以及与这本书周遭环境的协调,尤其是与读者的互动,这是书籍的营销部分。因此说书籍设计作为设计的一个门类,不只是对一本书籍进行的创造性行为,它还包括了与这本书的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书籍设计在表现书籍所固有的精神性、人文性、创造性的时候,将书的精神与人的思想通过设计这座桥梁嫁接起来。 书籍设计与书籍装帧是两个并不矛盾的概念,梳理它们的关系有利于对书籍艺术理念的认识。书籍装帧是书籍设计中的一部分,书籍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造型艺术。随着时代的跨越,书籍设计与书籍装帧的概念都将不断地深化,并将不断超越它们原有的内涵。 书籍设计论文:书籍的节奏设计 【摘要】书籍是文明的载体,书籍的形式要符合内容的需求,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的设计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受到内容的影响,这是产生设计节奏的基础,内容影响可以贯穿整个书籍设计史,我们把这种形态整理出来,并应用到的设计中去。 【关键词】书籍设计 版式 节奏 一、节奏的要素 在我们的印象中,节奏应该是专属于音乐或舞蹈的范畴。那么,什么是节奏呢?节奏是由相近的或相同的元素在一定范围内反复出现而产生的一种连续或流动的状态,是运动中都带有某种规律性的韵律动感。在大自然中,昼夜交替,四季循环,海浪拍岸,心脏搏动等等,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节奏。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例如木匠锯木、船工划船、体育运动等等,就会发现他们是怎样有规律地一动一停,从而使他们的活动变得轻松自如。可以说,节奏能使从事活动的人和旁观者同样感到愉快。在书籍设计之中,对于节奏不同的把握,我们可以把每一本书都设计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让读者阅读不在枯燥乏味,而是从节奏表现中积极引导读者,让他们从阅读中感受愉悦,在视觉艺术中,节奏的表现性特征同样与其快慢的感觉有关,只是这种速度快慢的感觉主要是由各个元素之间的距离间隔来决定的。 书籍的节奏设计并不是单一运用哪一种元素,而是通过多种元素的组合共同发挥作用。插图、色彩、文字版式、艺术图形以及材料等这些要素的参与,那它们将会成这个乐章的重要音符!从而使节奏富有变换,对于形式的表现更有说服力。 二、书籍整体节奏的多元化表现形态 1.插图对书籍节奏设计的影响 历来对于一本好书的评价就是图文并茂,插图作为装帧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自古以来就得到相当的重视。《书林清话》中说道:“吾谓古人以图书并称,凡有书必有图。”应该说,插图和文字是“相依为命”的。合理使用插图,对插图如何配置,也是在整体设计中我们值得考虑的问题,过多使用插图或者过少的使用都会对整体的节奏产生影响,大量使用可以会使大调子失去变化,会增强作品的平稳感,节奏变化变弱;少量使用可以影响节奏的形成,让部分元素孤立又往往让节拍产生强对比。 2.色彩对书籍节奏设计的影响 色彩设计是一门学问,人对色彩是非常敏感的,当人们第一次看到一幅设计作品时,最先被吸引的就是作品的颜色。所以对一本设计成功的书籍来说,色彩的表达是很重要的。在书籍表现形态中色调的运用和把握是节奏设计的主旋律,它可以影响整个设计作品的方向和艺术风格。色调的对比、协调、平衡等语言都是节奏所形成的重要语言。 3.文字和版式对书籍节奏的影响 文字和版式设计是一种艺术创作过程,它也是有生命有灵魂的。文字版式设计中节奏感是由疏密、大小、多少、长短、高低、粗细等的变化产生。版式的疏密对比的美必须有聚有散,密不透风,疏可走马,形成虚实的节奏感。在排版中如何使它们有条有理,有主有次,有变化,有层次,主动活泼,富于节奏美感,这就需要疏密交叉处理得当,在书籍设计中每个页面所出现的疏密关系都不同,那么这种层次分明,互相之间关系明确后,在书籍的翻阅过程中也就产生了一种节奏感。 4.材料对书籍节奏设计的影响 材料是一种语言,设计师选用什么材料会让两本设计风格相同的书籍设计作品大相径庭。材料学对于设计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不同材料产生的肌理效果可以形成丰富的节奏韵律,这也是其他表现手段所无法达到的。所以要把握一本书的基调可能还是要从材料上做文章,这样对于整本书的设计语言表达就用更好的操控性,使节奏表达更趋于灵活。 5.辅助图形对书籍节奏的影响 辅助图形也在书籍设计中有广泛的应用,它们起到的是给主调作解释说明的一种补充作用,但其系列化、有组织的应用会形成一定旋律,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在声乐中“和声”。因此,辅助图形可以让节奏更富有韵味。它是书籍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元素。 6.翻阅设计 翻阅设计是由书籍的装订形式所决定引起的,装订形式的不同则可以衍生出不同的翻阅形态,翻阅形态又可以影响人的阅读心理,从而产生节奏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读者和书籍之间的这种翻阅状态所引起的交流所形成的。 7.书籍整体节奏的形成 书籍设计的整体节奏形成是不同元素共同发挥作用而形成的,每一单元的强弱变化和其他元素相互协调,而形成对比、平衡、律动、舒缓、紧张等不同感受,从而使整体产生一种连续性的变化,那么插画、色彩、辅助图形、材料、文字版式、翻阅形态等等这些构成主旋律的基本元素,所以设计师是不可以忽略这些基本设计形态的。 西方美学家克莱夫·贝尔在他著的《艺术》中指出:“一种艺术品的根本性质是有意味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就是一切视觉艺术的共同性质,是对某种特殊的现实之感情的表现”(贝尔:《艺术》,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什么是有意味的形式呢?克莱夫·贝尔认为:线条、色彩以及某种特殊方式组合成某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激起我们的审美感情。这种线、色的关系和组合,这些审美感情的形式,我们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包括意味和形式两个方面:“意味”就是审美情感,它不同于一般的感情,是一种特别的情感;“形式”就是作品各种构成因素的一种纯粹的关系,即纯形式。那么我们认为节奏设计会是这种有意味典型的艺术形态。我们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点、线、面、色彩的某种组成方式或组成方式之间的关系,是造就装帧设计“有意味的形式”的又一个重要手段。例如:对称与均衡、对比与和谐、有节奏的重复以及由强至弱、由粗至细、由大至小的渐变,都是构成“有意味的形式”的要素。另外,线的节奏、符号的节奏、黑白的节奏、形状的节奏,色彩的节奏也都是构成“有意味的形式”的要素。《伊索寓言》的封面设计之所以动人,就是因为封面的“有意味的形式”发挥了关键作用。强烈的色彩对比、鲜明的节奏、色块的张力、明快的曲线,这一切都成为该书封面“有意味的形式”的要素,这也是节奏表现的重要手段。 三、 谈吕敬人先生对书籍节奏的表现 吕敬人先生曾经说过:“最美的书是内容和形式统 一、审美和功能统一的书。书籍不是静止的装饰之物。读者在翻阅过程中,与书沟通并产生互动。能够读来有趣,同时能够益,让你赏心悦目的书才是美的书。”那么我们可以理解正是内容和形式与翻阅过程共同发挥作用所产生的节奏,才能真正和读者产生互动。吕敬人把这种境界看成是书籍形态设计的至高境界。那么这些都是节奏的表现方式。 《中国现代陶瓷艺术》可以看作吕敬人这方面追求的一个代表作。盒函书脊将陶艺家高振宇的青瓷器皿的归纳图形,形成本书各卷的识别记号。此记号也渗透于文内、扉页、文字页、隔页、版权页中。全书的设计疏密得当,繁简有致,表现出浓郁的和谐之美和整体性。在每次的设计构想中,吕敬人总是在原著信息的理解基础上,理性地把文字、图像、色彩、素材等元素纳入整体结构中加以配置运用。即使是一个装饰性图形、一个页码或小符号也不能例外。这样,各要素在整体结构中焕发出了比单体符号更强大的张力,并以此构成视觉节奏的连续性,引导读者以流畅连续的视觉流动性进入阅读状态。卷帙浩繁的《中国民间美术全集》是这种设计的典型例子。全书14卷均采用统一的书函底纹、封面格式、环衬纸材、分章隔页、板芯桓线和提示符号,而每个分卷则以分编色标、分卷图像、专色标记和内页彩底显示出共性中的个性,整体中的变化,从而使各卷既保持了横向的连续性,同时又具有纵向的连续性,造成了全书视线的有序流动。在借鉴传统和当代设计成果的基础上,并大胆地实验性创造各种新的视觉样式,采用各类材质,运用各种手法,从而显示出前所未有对节奏的实验,也是吕敬人设计的一个显著追求。可以说,几乎在所有的书籍形态设计中,吕敬人都会或多或少地进行这种节奏性的实验,这使他的书籍形态设计一直保持着创新特征。 四、 总结 近两年,书籍设计艺术发展很快,每次去书店,总能看到一些装帧精美的新书,让人眼睛为之一亮。人们的设计意识普遍增强,同时,对书籍装帧理论方面的探讨也空前活跃不少人提出新的理论与见解。然而,一些设计师对书籍设计的理解依然存在着一些误区,不能对书籍的节奏有较好的把握。 书籍设计发展到今天,书籍的结构和设计形态在不断演变、进化着……科技与文化的发展,多元化的书籍形式是书籍设计的发展前景。书籍设计具有桥梁作用,它应始终是优秀书籍的得力基石。书籍设计师将司空见惯的文字、图片融入新颖的形式、理性的秩序中去,从外观的开本到版心的内文,从天头到地脚、从听觉、视觉、味觉、嗅觉到触觉,全方位地纳入设计的想象和创意之中,用书籍特有的“身体”——封面、版面、图形、色彩、纸张、字体、油墨,来传达文稿内容的核心。只有掌握书籍设计一般规律特点与设计创作方法,并且结合印刷工艺、编排设计原理来进行书籍设计,这样才能产生更好的视觉音乐,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书籍设计论文:关于现代书籍设计与版式探讨 论文摘要:通过对书籍设计的要求:表达书稿,体现创意;合理引导阅读顺序;整体与局部的统一等,分别阐述了版式在其中可以起到的作用,最终使书籍的设计具有可读性,可视性便利性。 论文关键词:书籍设计;版式 “书”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它是我们用来获取知识的载体。这个我们称之为“书”的载体一直伴随着我们,并随着读者对书籍设计更高的审美需求、愉悦需求等更高层次和更为人性化的需求在悄悄发生着变化。 书籍的设计已从构成形式单一枯燥发展到现在的设计风格自由多变,细观书籍设计的变化,发现除了字体、图案、色彩这些必要元素外,将这些元素合理整合在一起的构图版式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对于一本书来说,版式设计的重要性仅次于文字,它影响着书的可读性、可视性甚至便利性,并存于书的每一篇每一页中,无处不在。 1 表达书稿,体现创意 装帧设计服务于书稿,在装帧设计中体现书稿的精髓、气质、文化感是装帧设计的第一使命。在此基础上能够运用独特的视觉表达方式区别于同类其他书籍就更是锦上添花了。 一本书稿包含的内容繁多,装帧设计前要从书稿中挖掘作者要表达的深刻涵义,整合繁琐的信息,从中提炼出书稿的精髓,再以与书稿同样的主体旋律节奏来表达,将其图像化、视觉化,使读者通过设计直接体会出书稿的内涵。而这绝不是简单的文字配图说明。 成功的书籍装帧设计作品又总是需要设计师具有创造力,突破传统设计思维的束缚,体现现代艺术美,反映时代风尚,更体现设计者作为个体对于书稿的理解、与自身的意识、情感。 书籍版式设计应把握适度原则,避免设计过度.设计者应懂得用版式语言传情达意,在处理版面时注意合理安排各级标题层次、图文编排、色彩运用、装饰线条图案以及由疏密、大小、色彩的对比带来的节奏感等的版式语言,为更好地表达书籍内容服务。 2 合理引导阅读顺序 书籍是立体的,所以书中的空白页,扉页等部分都具有一定的引导阅读的作用,在读者翻阅书籍的同时渐渐静下心来,层层进入到书的中心内容中去。而在对书的各部分做设计时,设计师需要解决的是在书籍的每一个平面中依据信息的重要性合理引导阅读顺序。 在确定了每页的图文信息后,需要设计师明确的排列出它们的信息等级,可根据信息的重要性来合理安排各信息占版面的大小,以求明确视觉顺序,使信息在同一个平明面内做到条理清晰。通常情况下占版面较大的图文会容易引起读者注意,最吸引读者注意的为视觉重点。当然,视觉顺序的产生与图文之间的颜色对比也有关联,通常以纯度较高在前,暖色调在前。 还应根据图文的内容进行分类,将有关联的图文安排在较近的位置使图文一一对应,做到信息整体、明晰。 明晰的视觉顺序引导,能使书中每一页的重点突出,内容顺序一目了然,便于读者阅读,以免含糊不清,无处着眼。 3 整体与局部的统一 书是立体的,而这种立体由许多平面所组成,同时每本书也都是一个整体,这种整体也是由许多小的独立的个体组成。仅看书的外封,我们整体的称它为书封,拿在手上时呈立体状,各个面都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当一本书排放在书架上时,我们看到的书封部分就只有书脊了,这时书脊就独当一面,作为一个整体传递信息。 书中的每个平面单独看是都应是一个整体,有着完整的信息和版式,而当作书籍整体看时,它们又应有统一的风格和紧密联系。设计者可以通过版式设计的统一达到整体与局部的视觉统一。我们或称它为“同一”,也就是将一种基本版式始终的运用在书籍的每一个单独的平面中,即使是左右页的整体效果,也至少可以达到基本对称。使整本书条理清晰,整齐统一。这种方法常用于理论书籍等较严肃的书籍。如果要在统一中又求变化,我们可以采用网格来完成,网格可以将各编排元素组织在一起,构成互相关联的整体。 4 点睛细节处理 版式的绝对统一常常会使设计显得呆板、没有生气,缺乏变化。设计者可以通过其他部分的设计和处理作为点睛,曾强视觉效果。 设计者可以在能力范围内对材料进行一些创新,如书封的用料,可以根据书籍的的内容和性质适当进行改变,使书封能够更好的表现书籍的内容和气质。书籍的装订形式也可以根据书籍的性质进行一些改变,许多体现我国文化的书籍都会选择线装的形式,更有设计师将线装进行再设计,在线装的部分用线组成文字,使书籍即显古朴又不乏现代气息。 书口处也可以有变化,可以在书口上上色,来呼应书籍其他部分的设计,更可以在书口处印上有关书中主角的照片等,如《梅兰芳》的设计。书口的形式也可以有少许改变,如将书口设计为阶梯状,而不是我们常看到的切齐的书口。 现代书籍的风格更为多变,版式的设计也相对自由化了,但不能改变的是版式在书籍设计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它影响着书的可读性、可视性甚至便利性,作为设计者,我们应通过设计,使书成为真正实用的艺术品。 书籍设计论文:现代书籍设计与视觉传递 世界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丰富多彩,数字信息、快餐、广告天天涌入人们的视野,时代大潮冲击着人们的思想,现代意识的观念逐渐加强,书籍装帧也赋予了新的概念,即图书的视觉传递。在现代意识观念的趋使下,审美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书籍装帧设计渐渐趋向于从情韵美、含蓄美、内在美、形式美和广告味到图书市场定位与读者心理分析等全方位的整体设计,并注意书籍传递的广告信息、陶治情操,以增强装帧设计的内涵。 一、市场意识与设计观念的转变 全球经济正走向一体化,整个社会思潮,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信息的高速传递扩大了人们的视野,世界各国科技的创新与展现,生物工程、计算机高速发展以及物质文明对现代人的审美情趣起了巨大的影响。书籍视觉传递是一门艺术,是通过特有的形式、图象、文字、色彩、向读者传递图书的科学知识信息,设计者必须根据社会审美意识和视觉心理,市场需求,具有现代设计意识,在设计手段上进行创新,并掌握市场经济运畴规律,赋于创新意味,与时俱进。图书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外国早有定义,在国内今天也逐步为大多数人认同,对市场经济而言,图书是“商品”,就有一个商品形象的竞争,尤其在当今时代竞争激烈,节奏飞快,人们往往只凭第一印象决定事物取舍优劣的环境中,书籍商品的视觉传递的作用就更加重要,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图书的生存。图书的视觉传递强化了商品的概念,研究了市场需求、市场空间、市场消费心理、社会时尚、审美情趣等市场运畴规律,在市场中优胜劣态,竞争日益激烈中脱颖而出。而不象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中的不考虑市场需求,不研究读者心理,孤立地单纯从图书出发,书籍装帧设计只限于“从属性”、“书卷性”。现代设计观念以融进了市场意识的概念。设计者运用高科技电脑设计手段,表达图书内容,展现最佳视觉广告艺术效果,将现代、后现代、超现实等各种手法用尽用好,用最能发现图书内容需求的装帧材料,传递视觉新感觉。以广告设计的手法介入书籍装帧设计领域,将更有效地传递图书商品特性,使图书具有“广告味”,赋有更好的视觉传递效果。也可谓“笔墨当随时代”。作为图书商品,必须对图书从内到外整体设计视觉传递体现,充分体现了图书“文化与商品”的关系,让图书要在市场销售中醒目,图书的视觉传递正是体现了现代意识趋使下书籍装帧设计的新观念,是符合时代追求创新的特性。 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是优胜劣态,以质量取胜。创新是每家出版社所关注的问题,书籍的视觉传递,必须是图书整体创新,以提高设计视觉的冲击力, 给读者强力传递着新信息、新感觉,又有一定的文化品位和艺术风格的现代设计,在浩如烟海的图书的市场中醒目。 二、书籍视觉传递的“商品”特性 书籍作为表达思想、传播知识、积累文化、陶冶人类心灵和精神产品,一旦进入市场,便具有了商品的性质。图书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书籍视觉传递设计比书的内文更具有商品的特性,既保护图书,有传递信息。在国外,图书可在超市里销售,在国内,图书也进入了不少超市。书籍设计本身的辉煌,是经过人类几次工业革命而实现的,图书市场的繁荣促进了制版印刷工业革命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书籍视觉传递设计不同于绘画艺术崇尚个性和艺术表现,它是现代设计的一枝,现代设计本身包含着商业性的功利、目的,存在市场促销的功能。如严格地把图书视觉传递设计与商品包装设计相比,图书的封面,护封、函套,腰封及环衬扉页,类似于商品的包装设计,职能是美化商品,促进销售,保护产品不受损伤。而版式、插图、开本、字体、纸张设计,类似于工业产品的造型设计。书籍的视觉传递设计正是从这两点架构来进行考虑,仔细地研究不同层次读者的消费动机和需求,不同的图书有着不同的视觉设计要求。日本装帧设计家原弘先生说“尽管说书是文化产品,但只要在书店里出售,就必须把它看成商品,因此,有必要把书的外观设计作为商品包装来考虑,将重点放在书籍外观的装潢上”。书籍视觉传递设计的本身也有二重性,第一是艺术设计,第二是工业设计,作为商品必须进行工业方面的考虑,对装帧材料、制版印刷工艺、先进科学技术的掌握(即工业性复制的工作人员,科研人员,设计师三者之间,在整体上进行统一的认识和实践),把艺术设计与工艺设计紧密结合起来。这正是国外书籍设计质量高的奥秘所在。 三、现代意识对书籍视觉传递的定位 市场经济把图书出版推向了市场,人们不断接受新信息、新思想、读者的物质文化需求出现了空前的多样化。美国史坦福研究所一份研究报告,把在社会活动中的人划为九种不同价值与生活型态的群体。即生存型、持续型、追随型、模仿型、自我中心型、试验型、成就型、社会意识型、完成型。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体系和生活型态(一个人的态度、信念、意见、期望、偏见和对时间、精力、金钱的支配方式)。因此,读者价值观不同,物质文化需的不同,所以产生文化市场需求选择的多样化,这就决定了图书视觉传递的多元化趋势。人类已进入了数字信息时代,世界经济也已全球化,各民族的文化加快了相互渗透、交叉、融合于本国文化之中。电子计算的广泛的应用,对书籍视觉传递设计与制版印刷带来了革命和繁荣,书籍视觉传递设计迈入了精细化和个性化、多元化轨道,设计师们利用计算机、光盘图库,运用不同制版印刷工艺、各种纸张材料,不同设计造型手法去表现新视觉空间,新的观念,以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加快信息表述的传递,对于设计手法本身赋予了强烈的商品竞争意味。在设计手段上充分利用具象、抽象、半抽象,现代、后现代形式互相渗透,注重视觉传递设计,运用置换构成,将无生命与有生命合成;变异构成,将物体不合理地变形,产生迷惑;视动构成,利用计算机制作数字图形;断置构成,将物体进行不规则地错位与排列,造成碰力感等手段。同时,要注重书籍视觉传递的“广告性”,兼容“文化性”。图书封面设计是将广告的符号,如点、圈、角、线等来解释,视觉传递时给人以间隙与节奏感。书籍视觉传递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广告艺术,它必须是以图书内容作为统一协调的中心,设计上着重烘托主体和美与传达,注重设计定位,及对读者的定位,强调隐含价值。一件好的图书视觉传递设计,应具有视觉传递的广告性(商品宣传),正如鲁迅所说,一切艺术是宣传,但一切宣传不等于艺术。图书的视觉传递设计要借鉴广告设计方法来加强自身的设计,首先,要做到作品欣赏性(艺术性),要调动读者的审美情绪,否则广告性也失去意义。因此,要调动一切营造美的手段、形式、风格、根据现代图书内容,读者对象、市场规律,从单一到多元,从古朴到现代,从国外现代设计到中国民族风格,散发时代气息。其次,作品的保护性(物质性),用各种物质材料去体现它于广告性和艺术性是统一的关系,同时,恰如其氛地表达思想内容和实用价值,并保护图书商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图书视觉传递的“广告性”与“书卷性”相互辨证统一,“广告味”具有一定的视觉传递诱导性,诱发人们去购买图书的欲望,它和图书视觉传递的“书卷性”(文化性)统一,能相辅构成,相得益彰。图书视觉传递的设计是对读者的诱导,是视线的流动和渗透,是图书内涵的再现。现代图书装帧设计注重视感、质感、手感三方面,它包含着造型设计、材料运用、印装质量。德国、美国、日本等,它们的设计风格各具有民族风格和艺术特点,它最终是将设计通过工业生产来体现代设计风格,设计师在设计时一定要懂得设计艺术如何过入工业技术先进设备去完善设计艺术思想,使艺术跨越工业性设计的障碍。 在市场经济中,对书籍视觉传递艺术我们必须要有现代意识,充分利用现代设计手段与科学技术精益求精进行设计和印刷,制作高质量,创名牌效应,形成自己的风格,去赢得图书市场的青睐。实践证明,现代图书视觉传递的价值观,又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在图书市场上,符合市场与艺术设计要求好作品的魅力决定了图书的销售量。图书视觉传递的价值,既可以推动图书经济价值的增值,时也可以提高图书装帧艺术家的社会地位。(作者:黄强博客斋) 书籍设计论文:书籍装帧设计中互动性的探讨 【摘 要】书籍装帧设计的互动性是指在书籍装帧设计中,通过特别的设计让读者参与到阅读过程中来,使读者与书籍实现相互影响和作用,从而享受到阅读的愉悦。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阐述。 【关键词】书籍 装帧设计 互动性 一、书籍装帧互动性设计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设计原则 (一)可视性 文字传递明快,视像画质精良。书籍中最重要的元素就是文字和图形,它们是书籍传递信息的载体。在设计中我们首先要保持的就是文字和图形的清晰传递,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表现,文字和图像都必须清晰和准确,模糊的文字和图像在书中不能传达任何信息的,更谈不上美感。 (二)可读性 翻阅轻松舒畅,排列节奏有序。书的目的是为了人们的阅读,设计应该是帮助阅读,方便阅读。对图像的随意分割,破坏图像的传达效果;把文字当成一种设计元素,为了视觉效果版式的完整好看,而一味的改变其正常的阅读大小和连贯性;过度的强调美感,给读者的阅读带来很大的障碍,使内容的正确理解面临巨大的困难,破坏了书本身所存在的一种时间和空间的变化。 (三)便利性 方便传递,利于存放。书籍装帧设计中我们不只是要考虑到书在阅读和展示的过程。我们还必须考虑到它的运输和存放。所有标准书籍尺寸的产生一方面是为了方便印刷节约成本,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方便运输和存放。大胆打破了规格的标准,使用了很多的特殊开本和造型,虽然可以宣扬书籍的个性或是突出主题。但也增加了书籍的成本,并给运输和存放带了很多的不便。 (四)愉悦性 视觉形式有趣,体现五感得当(即书的视、触、听、嗅、味五觉)。书籍装帧设计反对那种纯粹形式化的、无灵魂的、简单构成游戏,也忌讳废话连篇不到位的牵强堆砌。美观和内容同样的重要。单纯的美观并不符合书籍装帧设计的要求,书籍装帧设计是将每一个设计元素当作附着在于设计中的灵魂,无论是静止的点,还是流动的线,给作品带来的不应该是表象的美感,更多是要表达出一种力量,一种与书相符合的精神。这样的设计才能使读者在读书中真正进入书中,去感受书中的感情,享受阅读所带来的愉悦。 二、书籍装帧互动性设计中的要素 (一)开本 开本就是一本书的形态,幅面的大小。在开本的选择上要考虑到:(1)书籍的内容和性质;(2)书籍的容量;(3)书籍阅读的对象;(4)书籍的用途;(5)书籍的成本及价格定位;(6)阅读的方式。尽管我们可以用一些复杂的印刷技术来融合各种设计要素,从而做出独一无二富有创意的设计,但是对纸张和纸张尺寸的选择是任何一个设计的起点。 在互动性的设计中我们对于开本的设计要从封面和内页两个方面去进行。 1.封面设计中,对开本形式的处理上打破了平面而向三维立体 发展 。由于材料的不同可大致分为纸品类和非纸品类,对于纸品类多采用剪切、折、切折、模压、粘贴、插接等方式;而对于非纸品类结合材料本身的性质,进行适当的加工。例如对于金属材质可以使用切割、凿刻等。使之产生各种不同的效果,增加审美层次感。 2.内页设计中,以纸张的运用为主,混合少量其他材料的使用。对于各种三维效果营造也要考虑到书籍的整体效果,应该多用折页、粘贴和裁剪等简单的处理手法。内页设计要方便读者的阅读,字体和图像要清晰准确并以服务主题为主,美观的设计不能脱离主题而独立存在。内页设计可以打破原来内页开本一致的模式,为了表现主题适当使用多种尺寸,产生不同的层次效果。但是无论是封面还是内页在设计中风格一定要统一,不能单独进行思考和设计。书籍装帧设计是种整体性的设计,必须要内外统一,表达同一种声音。 (二)材料 材料可以算是书承载信息的容器,器物之美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材料之美。虽然材料的种类繁多,其性质也是多种多样,但任何材料的使用都必须在书籍的主题之下,为表达内容服务。精贵不一定是最佳,质朴也不是最差,只有适合内容,材料才可以发挥其最大的魅力。 互动性设计中材料以不局限于纸张,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材料,只要它适合主题就是我们最佳的选择。在对材料的选择上我们要注意:准确把握材料的视触觉感受;把握材料的个性,要把表达的内容用材料充分地体现出来;材料的多样化组合,要把文字潜在的表达力通过多种材料充分表现出来。 (三)版式 尽管设计师要依赖文字和图像元素进行版面设计,但是真正能打动读者的还要提供一个传达信息的气场,即使没有文字和图像元素,或者只有图像没有文字的场合,以精确的表达内容的设计视角来分解组合,并将原始元素解构和重构,重新合理配置各种元素与版面空间之中,其中包含着精心 计算 的数学式版面构成。在互动性的设计中对于版式的设计要有引导视觉动线,提高阅读兴趣,增强理解能力,表现说服能力以及引起认同感觉。在视觉传达上要表现出于内容相呼应的势态,使读者在阅读中如同在听 音乐 ,感受到书中独特的节奏和韵律。在对于连页、跨页、折叠页等的使用中,要和单页保持一定的整体和连贯。要在统一的形式构成上展开设计,以控制版面的结构状态及视觉次序。可从色彩、空间、空白等形式上构建连续的视觉印象。 (四)色彩 色彩是表达含意和传递感受的多棱镜,是书籍中重要的视觉元素之一。在互动性的设计中,对色彩的运用必须根据书籍的主题,把握好色彩的个性情感与主题内容一致,掌握好色彩使用上一个度的问题,充分运用色彩联想,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同时在使用上也要考虑它在版式上的位置,混合使用时对画面的影响以及有序的排列。 (五)文字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面符号。单纯的文字只是起到传达作用,在互动性设计中其目的则是赋予文字既传达内容又能启示意念的双重功能,通过多种手段的运用,使书籍产生出丰富的表情,增强书的内涵。在文字的编排一定要有清晰的条理,明确的阅读顺序。对于大段文字的要进行合理的隔离,为读者创造最佳的阅读条理。对于内文、标题、旁注、页码等要整体的秩序化运筹,文字的字体、字号、字距、行距的细微感觉的运用,横排、竖排的组合变化,文字组合的疏密节奏及导向性。 (六)图像 图像首要宗旨是对文字内容作清晰的视觉说明,同时对书籍起到装饰和美化作用,再则是对作品意思的读解,发现和挖掘。互动性的设计中适当的运用图像,可以丰富版面的层次,赋予书籍信息传达的节奏韵律、扩大读者更多想象的空间、给读者美好的阅读体验。对于与主题相关的照片等在表达上形式可以多样化,如摄影照片、手绘插图等可以综合使用,在处理手法上也可以对图像进行适当修饰处理。只要是和主题相符,无论是图像本身的切割分解,还是局部的夸张都是允许的。 总之,我们在互动性的设计中必须结合主题,有一个整体的思路,运用好书籍装帧设计中的每一个元素,使它们能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把书籍的内容和美感发挥到最好。书籍设计论文: 书籍设计论文:浅谈书籍装帧艺中的动态设计观 论文 关键词:书籍装帧 装帧 艺术 动态设计 论文摘要:把握书籍的当代形态,要求设计者把书籍看作是“一种紧凑连贯的活动或事件”的整体。因此,我们应该确立三维视觉概念的、立体的、动态的书籍装帧设计观,以使书籍装帧艺术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精美的书令人赏心悦目,甚至会吸弓l你把书拿在手中翻来覆去地玩赏。这是一种什么魅力在吸引你?是一种怎样的神秘内心体验?或是因色彩浓重,强烈绚烂;或是因风格隽永清丽、飘逸古雅;或是因构思巧妙,堪留百代之奇;或是因考究精致,有巧夺天工之妙。人们在为精美的书籍感叹不已时,往往更多的是注意书籍装帧的美给我们以直接感受的愉悦,并不深思这构成装帧美的一种潜在力量,而这种潜在力量实际上存在于缤纷满目、风格各异的精美的书籍之中.成为所有精品图书的一个共性,这就是书籍装帧的整体美。这种潜在力量——整体美,从审美主体来讲,来源于主体视觉活动的整体性特征;从客体来说,它又取决于书籍作为审美对象的客观整体性。 1美在整体的文化背景 我国先秦思想家苟子说“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苟子·劝学篇》)极为强调美的整体性。孔子说“《韶》尽美业,又尽善也。”(《论语·八佾》)孔子“尽善尽美”的审美理想,虽然包含了伦理内容,但“尽”字显然也表达了全部、整体的含义。 西方美学自古希腊始,各时期的美学家也都洞见了整体美在审美活动中的重要性,并力图以 科学 的方法给以解释。古希腊 哲学 家亚里士多德曾说:“美与不美,艺术作品与现实事物,分别就在于美的东西在艺术作品里,原来零散的因素结合成为统—体。”中世纪时,神学家托马斯·阿奎纳更明确指出:“美有三个要素:第一是一种完整或完美,凡是不完整的东西就是丑的。”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也断言:“美不在部分而在整体。” 现代 西方美学家对于整体美的研究更加深入。格式塔心 理学 的“完形说“认为“视觉思维不是对刺激物的被动复制,而是一种积极的理性活动。“因此,视觉中的整体并不等于构成它的所有成分简单相加之和,而是一个具有新质的、全新的整体。这种整体的美虽然通过各局部之和“突现”出来,但它的特征与性质却是在局部成分中找不到的。于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任何精美的书籍都有一个共性——整体美,而整体美这~要素却神秘地潜藏在“完形”之内,它似乎贯穿于各局部之问,游离于表里之外,却显现于人的主体视觉经验之中。 更使我们有兴趣的是,西方美学家深入研究了形的整体的三度视觉概念,认为“一个物体的视觉概念,是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之后得到的总印象。”[2]一件雕塑或一座建筑只有从各个方面被观察之后,它们的整体美才会被我们感知。因此,所谓整体视知觉,完全是人的一种经验中的组织与构建活动,是与活动、运动密不可分的。人的视觉整体概念绝不是在静态下产生的,而是人与物相对运动的视觉结果。 所以,整体美是多因素、多层次构成的动态系统.它绝不是一贴僵死的膏药。书籍装帧的整体的视知觉.既然来源于动态,那么,“整体美”与“动态”两者便如影随形,紧密结合在一起。 2动态的设计观 任何一本书都与任何一个立体物的视觉概念一样,只能以三度媒介加以再现,而且在动态中形成。因此,应该确立动态的书的设计新观念。 2、1动态的多侧面性 书籍的三度空间是形成书籍外部装帧视觉概念的重要依据。因此,在装帧设计中应对整体中的多侧面性有明确的认识。 雕塑家们往往对人与物在运动中的审美关系具有特别的敏感,他们的创作思维是立体的、连贯的和多侧面的。书籍装帧与雕塑艺术有共同点,书籍也是让人们从多方面、多侧面欣赏的艺术品;把书籍装帧艺术只理解为简单的、平面的封面设计,绝对是一个错误。书籍装帧设计者要确立动态的书的多层面设计观,并要具备把多层面的复杂的连续的相对独立的单位,转化为“完形”整体的能力。所以,设计者应该树立与雕塑家类似的多侧面连续的整体设计观。 2.2动态的多距离视点 人对书的注意是一个由远及近的过程。书籍的包封既要对几米以外的读者具有感召力,又要适应站在面前的读者欣赏,即便是读者把书拿在手中,也有任其抚摩品位的魅力。因此,人与书之间距离变化的运动性,产生了书籍审美合适视点的多元性。 合适视点距离的多元性,决定了装帧设计可视内容的多元性。如果我们把人与书的合适视点假设为远、中、近3种,分别为3m,1m和0.3m,设计者就应当为这3种距离都提供完美的视觉形象。当今的许多优秀的装帧设计,都特别注意大号、中号、小号文字在装帧设计中的运用,特别注意装帧的大效果与装帧中精致图案要素的视觉互补,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书籍装帧多距离视点的心理感受。 2.3动态的视觉相继性 17世纪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霍布斯在其所著的《巨鲸》中认为:人在审美活动中,“凡是在感觉中彼此直接衔接的运动在感觉后也还是联在一起的。”这就是“相继的视觉作用”1]]。视觉的相继知觉作用使我们形成对物体的整体把握。 人类的视觉总是不满足于只看到物体的一个局部,而要把握它的全貌。这就意味着,人类视觉上的不满足心理,总在引导人们去看暂时看不到的部分,去寻求整体的完整,甚至把看不到的那一部分也要用想象加以补充,来满足追求整体把握的心理需要。因此,在对书籍的审美活动中,书籍是在动态中使各个部分相继显现,以满足人们的视觉心理。反之,任何局部的中断或欠缺都会对整体美造成致命的破坏。 书籍是在动态中展示着三维空间。在动态中整体的各个部分相继显现,从而给人以经验中的“完形”。因此,设计者只有具备了把整体的书籍看成一个连续的整体的能力,才标志着他把握住了书籍在动态中三维空间的整体特征。 2.4动态的视觉时间性 书籍与雕塑一样,在人的审美活动中,通常被感知是只涉及空间而不涉及时间的。但是,书籍的动态审美特征恰恰表明,人对书籍装帧的审美,应该把它“看作是一种紧凑连贯的活动或事件”【4)。人的视觉特征还有这样一个特点,一开始往往只知觉到一个模糊的整体,随后便逐渐对其修正、润饰和细节加工。这时审美知觉选择的对象和重点也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随着对象特征的逐步展现,主体的目的、需要、能力、情绪等发生的变化而不断转移。这种感知选择重点的不断转移,构成了书籍视觉的时间性。 读者的阅读,是一个时间的动态过程,充分表现在对图书翻阅浏览的每一个瞬间。从封面、环衬、扉页的欣赏,直到篇、章、节的细读,时间随着空间展开。设计者在文字与图像设计中制造的繁与筒、详与略、前与后,诱导读者的视线循序渐进,是阅读的空间过程成为时间的审美过程。 2.5动态的多层性 书籍是一个多层的形态,它决定了装帧设计的多层性,这是书籍装帧 艺术 区别于其他造型艺术的一个显著特征。通俗地讲,书是供人一页~页翻看的,它在翻动中展示着动态的多层的美。而书籍的多层性,规定了书籍多层性的设计要求。这种多层性的设计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渐入佳境,要求设计者把精美的封面、勒口、内锋、环衬、扉页、每页正文直至封底,依次在动态中展现在人们眼前。 18世纪法国美学家狄德罗在《论美》一书中提出的“美在于关系”这一著名论点,揭示出形式美的一个内在 规律 。在书籍中,层与层之间疏密的对比与和谐关系,图像符号的变化呼应关系,封面、环衬、扉页之间的色彩节奏关系,甚至之间质感与肌理的变化关系,都转化为“符合目的性的形式”(康德语),使书籍层与层在动态中展现出无限的魅力。 书籍设计论文:试论书籍设计新趋势电子书设计 论文关键词:电子书 书籍设计 网络 论文摘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阅读方式都在发生着改变。电子书作为此一种新型的书籍形式,与传统书籍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本文通过对电子书的产生进行分析,并与传统书籍形式比较。对电子书的设计进行探索和思考。 现代所说的电子书一般有两种含义,一是指e-book,二是指专门阅读电子书的掌上阅读器。本文所说的电子书设计,是指区别于传统纸张为载体的静态书籍出版物。是通过将书的内容制作成电子版、并配以一定的图片、声音、影像等信息后,以数码方式记录在设备中,然后借助于特定设备来读取、复制、传输的新的书籍形式。 一、电子书产生背景及特点 电子书的产生,是人们步入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传统的阅读方式已经改变。互联网逐步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和人们获取信息的常用方式。 因此催生了电子书的产生。电子书的特点是其动态的多媒体信息和良好的交互性,能有效避免传统书籍只有静态的文字和图片的单一性,集多种感官刺激于一体,调动了读者的兴趣。并通过其可在电脑、手机、掌上阅读器上阅读的便利性;网络传播,方便与人分享的优势;储存容量大、便携、使用方便;兼容性好,可以下载到电脑或手持设备上阅读,并且适应现代生活,无纸化传播,符合绿色环保要求,被认为是书籍未来的发展趋势。甚至有人预言,电子书籍是纸介质书的终结者。 二、电子书与传统纸质图书的比较分析 电子书区别于传统纸质图书,有如下特点: 1.书籍形态与内容呈现方式不同 传统书籍以纸张作为主要介质来记录文字和图片等信息,而电子书籍则是以光磁等新型介质作为书籍信息的记载媒体。传统书籍的形态比较固定,其开本,装订方式,材质纸张,虽也有创新。但大体上变化不大。都是以印刷输出为主,纸张作为主要媒介。而电子书需要借助于计算机显示器,或手机、掌上阅读器等电子设备来显示其信息内容。和传统书籍相比,电子书籍的内容更加丰富。不仅提供文字,还提供活动的影像和声音信息,通过专门的阅读器,电子书籍丰富的声音,图形,文字等信息即可以从显示器和扬声器中表现出来。有的电子书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字,图形,图像,动画等生动的表现形式,还具有快速检索和查询的功能,使信息传播更快,电子书籍的诞生使传统的书籍概念被彻底地更新了。 2.人们阅读习惯与思维方式的改变 电子书作为一种新兴的阅读媒体,它的出现将逐渐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首先,传统书籍是由抽象的文字符号组成,读者阅读时,必须要通过对一定词语的理解、组织和选择,需要读者更多的逻辑和思考,难以从中获得直接的快感。而图像文本,非常直观。直接刺激着人的视觉系统,使其更易被理解接受。其次,随着消费社会的来临,人们越来越追求感官愉悦,追求新奇时尚和速食文化。而图像性内容更能满足这些需要。大量图文书的产生,引导了“读图时代”的到来,图书中配插图、照片的比例越来越大,绘画、摄影、插画越来越多。古典文学艺术、精英文化也不断地以图形、图片的形式,展现给人们。文字似乎成为图片的辅助和注释。 但这种阅读习惯的改变,最终会导致思维方式的改变。它将使我们面临阅读方式改变之后所带的阅读心理以及知识接受模式的转变。这一变化势必使人们,尤其是伴随视听信息成长的青年一代对于图像、视听类信息的依赖加大,而疏离文字类的逻辑表达。 三、电子书的新特点及其优势 1.电子书丰富多样的传达方式 电子书的出现,给书籍设计带来了风格和形式上的新变化。电视视频、网络动画、交互式设计等多种传达方式都能够综合应用于电子书的设计中,从而使电子书的有更强的可读性,趣味性。电子书的开本可以随意设定,设计不受纸张开本的限制,大小比例也可以根据,设计师的设计意图自由设定,版式灵活多样,能够充分体现书籍内容和风格。 2.电子书的信息量丰富、信息容量大、成本低 目前,电子书的储存媒介主要有:优盘、光盘、手机等移动储存设备,以及网络出版物等。电子书占用空间很小。但与此相对的是,电子书的信息容量却相当的大和丰富,集文本,视频,声频,图形,图像为一体,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同步接收,使读者更易于理解书籍内容和体会整体的氛围和感受。 在成本方面,电子书更具有优势。传统书籍经过了排版、编辑、校对、印刷、出版、发行等多个环节之后。人力、物力、财力成本增加;电子书籍的制作成本、使用成本都比较低。你可以在很多网站和共享空间里,找到供免费下载的电子书,即使有一些因为版税、知识产权等原因不提供免费下载的资料,它的收费情况相比印刷书籍也会便宜很多。这也使他与传统书籍相比更加具有优势。 3.阅读操作方便,用途广泛 电子书籍通过电脑屏幕阅读,可以随意放大或缩小,你仔细观看某一细部的画面,也可以全景观看一个整体的大画面,让人感受不同的视觉效果。同时,还设置了搜索或查询功能,能够让你快速检索需要查看的章节或你想要查询的地方,上次结束阅读的地方或随时调出注释,以方便你的阅读和理解,功能强大,便捷。 由于电子书的便捷性,它除了用于阅读之外,也可以用来作为引导和展示。比如,博物馆可以用它来作为整体介绍和内容引导,还可以用于商业,比如企业宣传画册、广告宣传和提案展示等需要,可谓是用途广泛,前景广阔。 四、信息时代电子书设计探索 可以预见,电子书籍的设计将是数字时代书籍设计的一个新方向。如何使用好这个电子书,这个新媒介对书籍设计者提了更高的要求。 1.信息传达是版面设计的重点 电子书虽然有不同于传统书籍的形态和信息传播媒介,虽然综合了文本,视频,声频,图形,图像等新的表达方式。但它呈现在屏幕,被人们阅读时,依然是以文字、图形、色彩这三大传统设计元素为主构成的,书籍设计者对电子书籍进行的文字编辑,图形、图像处理,动画的制作、版式的设计,都是属于视觉艺术设计。都应该遵循视觉设计一般的原则和方法。但特别要注意的是,电子书设计应以信息流程设计为主,视觉元素、色彩、图像都应该围绕信息传达来表现,视频、音频也是为信息传达服务,切不可干扰了信息的传达次序性和准确性。 2.通过交互式设计增加阅读的趣味性 在电子书籍设计上应充分利用交互体验的趣味性,给读者创造期待与好奇,使读者有机会感受到新颖的科技体验与特殊的情感体验,展现交互设计动态性与趣味性的特征。但交互式设计应当适量,突出人性化、实用性和趣味性。 3.适量设计,避免视觉混乱 有的电子书,为了博人眼球,采用个各种视频、音频,以及炫酷的视觉手段,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感官刺激。孰不知,过度的设计,反而会导致视觉流程混乱,造成视觉疲劳。有序设计,准确把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视觉手段的适度运用,才能达到好的传达效果。因此,优秀的电子书设计,应该是书籍内容表达准确,信息流程清晰,注重书籍文化内涵、艺术品位和设计的人性化。 书籍设计论文:色彩个性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 在书籍封面设计中如何运用个性色彩,将各类书籍的特点展现出来,凸显出不同的艺术风格,这就需要书籍装帧设计师对此进行深入思考,这也是受众对书籍封面设计提出的要求。 关键词: 色彩个性;书籍封面;设计风格 书籍封面设计属于一种创作,也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体,设计的关键在于学会创新,展现出别具特色的艺术风格。而封面设计风格的形成取决于个性色彩的运用,色彩也是人们表现生活美的一种重要元素。因此,设计师应深入研究个性色彩的运用,创造出符合时代特征的书籍封面设计。 一、色彩个性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应用 (一)个性色彩在文学书籍封面设计的应用 文学书籍的封面设计应以简洁明朗为主,颜色可以单调一些,而且搭配的色彩的纯度和色相都要相近,这样就可以凸显出书籍的品位。主用灰色和白色,再辅以一些绿色、蓝色和棕色进行搭配,就会让整个画面变得十分和谐[1]。比如说陆智昌在书籍封面设计方面就自成一派,他运用自己独到的语言表现出了书籍的简约雅致,比如《洛丽塔》这本书,他把主色定为鹅黄色,花和英文签名则是白色,吸管和可乐选用橙色,其余部分则是黑色。鹅黄色表现出了朝气和俏皮,橙色体现出了活力,白色象征了纯洁。我国古代的书籍大多是采用花青、胭脂红和宝蓝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色彩,近现代则是把现代元素和古代元素进行结合,比如《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它的主调是图腾纹样和淡宝蓝色,再结合现代的仿宋体文字,展现出这一过渡时期的特点。再比如鲁迅先生的《夜秋•两地书》,它的主色调是灰蓝色,并插入了一张鲁迅年幼的照片,文字选用白色显得非常突出,表达出作者反抗社会制度的迫切愿望。现代的文学书籍在多元化文化背景下,设计元素也更加丰富多彩,设计风格更加大气明快。比如中国画报出版的《四大名著珍藏精装版》,这四本书以灰白色为主,再以红、蓝、绿和黄为辅色代表《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这四本书,从经典书籍装帧设计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设计者独特的个人风格,色彩运用也十分和谐与灵活。 (二)个性色彩在历史书籍封面设计的应用 历史类书籍一般都是运用黑、白、灰这三种颜色,主要是因为这类书籍的内容都是真实可信的,使用这几种颜色会给人带来庄重严肃的感觉,让人心生崇敬之感。读者在阅读时进入深刻思考,思考着生命的脉搏和智慧,体验着作者流露出的情感,现代的图像文字给人们带来了更美好的阅读享受。书籍装帧则是设计师帮助作者完成传达内容的任务,对一整本书进行细致的设计,让上下文的联系更加密切。比如《马克思手稿影真》一书,吕敬人通过灵活运用木材、皮革和金属雕刻出一个完美的书籍装帧设计,木材的不同质地和雕刻形式的不同会给人带来不同感觉,让文字和图像显得愈发古朴雅拙。不论是书法字体,还是使用现代的设计字体,文字框架的文武线都是按照传统的格式设计的,只是注入了不同的文字符号,让文字和图像之间取得平衡,达到动静的和谐相处[2]。利用桐木面板进行反雕刻,字体也是采用印刷木刻的方式,全木材属于紧固带系列,最终形成了完整的书籍装帧形式,呈现出一种质朴独特的风格。另外,吕敬人先生的《梅兰芳》和《共产党宣言》也都是成功的代表作。 (三)个性色彩在艺术书籍封面设计的应用 艺术书籍的颜色需要更加丰富和富有个性,而且色彩是精神文化的体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艺术作品是否能够成功,而书籍的好坏是交由读者来评定的。所以,书籍封面的色彩要以人为本,需要考虑到广大受众的兴趣指向,不能只是抒发作者自己的情感。好的色彩不仅可以让画家和读者进行审美方面的沟通,还可以成为传达视觉艺术的媒介,在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的世界里,色彩与社会生活的快速融合将是未来的大趋势。这些都是人本思想对色彩创作提出的要求,色彩是无法与大众和市场脱离的,但是作者也不能过分依赖市场,而是要结合市场、社会和大众,然后把自己的感情完整地表达出来。作为书籍封面设计师,要学会通过视觉印象去发现本质,并利用视觉语言与受众形成共通印象,达成视觉传达的效果。另外,色彩设计对于培养大众审美和引导大众消费都具有一定的作用,通过欣赏色彩作品,就可以领略到色彩艺术的魅力,达到愉悦精神世界的效果。 二、色彩个性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发展趋势 色彩个性对于书籍封面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不同的色彩代表不同的含义,也是传达书籍内容的一种途径。比如说蓝色,西方国家认为它代表着忧郁和悲伤,而在我国是一种积极的情感色彩,代表着安详、沉稳和广阔。所以设计师要根据时代特征和消费者的偏好进行设计,对我国的传统色彩加强研究,把它带向全世界,这样可以扩大色彩领域,让色彩更具特色和个性,营造出不同的情绪和氛围。设计师因为专业经验的积累,在设计书籍封面的时候,总是会觉得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因此,设计师可以从颜色方面打开缺口,从惯性思维中跳脱出来,使用不同的颜色去装点书籍,因为色彩的变化会带来更多的可能性,色彩会让人产生不同的情绪,对书籍的感觉也会发生变化,同时也可以借助颜色来传达种族文化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内容。个性色彩的运用,不仅可以传达出书籍信息,还可以给读者带来心理上的满足,获得双重感受。随着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现代事物的审美品位也在提升,所以设计者应该根据书籍封面设计的发展历程,创造出彰显时代特征的特色书籍封面作品。不同类型的商品有着不同的个性色彩,要想创作出好的商品,就要制定最好的配色方案,除了要符合商品性能的特点,还要考虑社会认可度和商品信誉,然后根据商品的销售面积和消费者喜欢的颜色,利用个性色彩传达出有关书籍的信息。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色彩的内容决定了形式,色彩就要为设计内容服务。因此,当书籍内容限制个性色彩的时候,书籍封面设计的色彩也会受到形式因素的影响,设计师只能在固定空间选择色彩,而且要达到形式和颜色的统一。因此,书籍封面的颜色必须要与书籍的主题和等级相契合,在设计之前设计师要先知道推向市场的书籍封面的设计特点,并针对书籍内容进行市场调查,从而确定封面设计的定位,达到个性色彩和设计内容的统一,正确地传递出书籍信息。 三、结语 书籍装帧包含的文字元素和设计元素都是包容性文化,对书籍封面进行设计也是一种文化印记。当读者第一次接触书籍,最先吸引他们的就是书籍封面的颜色和图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品位也在提升,所以对书籍封面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设计师会通过颜色来传达自己的设计理念,并通过运用个性的色彩来凸显书籍的艺术风格。当然,书籍也有不同的分类,针对不同的书籍类型设计师也要学会运用不同的色彩,每种设计风格都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个性,其关键在于设计师如何运用。 作者:汪伟志 单位:邵阳学院 书籍设计论文:书籍艺术设计三维空间表现 书籍,作为人类文化的载体之一,是人类文明的产物,肩负着当代广大读者的审美修养和时代责任感,不同的时代气息引导书籍不同的设计动向,当代书籍装帧的形式开始从平面二维空间设计方式向立体空间设计方式演化,从单一印刷内容向视觉、触觉等一体化方式演化。因此,设计者需要开拓全新的设计思路,赋予书籍装帧艺术新的文化蕴含,带给读者更加舒适愉快的情感体验。书籍装帧设计是将零散的文字、必要的图形、恰当的色彩根据书的不同性质、用途和读者对象,把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运用流动的版式表现出书籍的丰富内涵,以传递信息,呈现美感。 一、文字、图形、色彩等二维设计元素在书籍装帧中的应用 书籍的视觉元素组成主要有文字、图形、色彩、版式等几部分内容,精美的书籍装帧设计离不开这些视觉要素之间相互协调,有机组合,发挥各自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1.文字在装帧中的二维表现 文字作为二维平面的视觉元素,是书籍内容的展现和表达,读者通过文字了解书籍的内涵和文化。文字设计的差异性体现不同的审美价值,带给读者不同的心理体验。例如,黑体粗犷厚实,形方字正,给人刚毅、稳重、坚强的心理感受;宋体严谨大方,体态端正;其他字体也独具特色,具有自己的风格。在二维平面的表现中,设计师应该对所用的字体进行反复推敲,不断挖掘不同字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字体的形态、大小、色彩层次、空间关系等与书籍风格特征保持一致。 2.图形在书籍装帧中的二维表现 书籍往往通过形象生动的图形产生新奇的视觉效果,以增加内容的说服力。图形可以作为国际化的视觉语言形象,传递丰富的信息,具有不可忽略的审美价值;图形也是构成书籍形态不可或缺的有机成分,它的表现力可以填补甚至超越文字表现力本身,带给读者情感上的审美愉悦,有利于竞争和促进销售。设计不讲究奇异怪和过分的张扬个性而让人费解,在设计时,需要符合书籍的内容和主旨,通俗易懂的图形语言,以便于读者对书籍认知和理解。所以,图形的选择和使用无疑是给书籍设计的艺术构思装上了想象、腾飞的翅膀。设计者在进行图形创意时,可以通过对书籍内容深层次的挖掘,设计出贴合内容,深化主题的图形,这也是书籍装帧设计中必须把握的要点。 3.色彩在书籍装帧中的二维表现 艺术美离不开恰如其分的色彩运用,在书籍中,色彩有其自身的语言魅力,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格列高里认为:“颜色知觉对于我们人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是视觉审美的核心,深刻地影响我们的情绪状态”。色彩可以联系书籍装帧的风格特点,让两者在视觉上协调统一,并对内容上进一步的强调补充,强化视觉表现力。在二维平面表现中,运用色彩自身的情感表现,从色相、纯度、明度和冷暖关系上来考虑调和与对比,在设计中,需要考虑色块的面积、形状、位置等因素,要恰当分析各色块的色彩关系,用色彩的性格、情趣来强调书籍内容的情感基调,或强烈、或柔和、或悲怆、或欢乐、或抑郁、或明朗。将书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倾注与色彩,用色彩的红、橙、黄、绿渲染书中的情感世界,使读者能从图书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以及心理上的满足感。 二、书籍三维空间的视触觉互动体验 现代高科技为书籍装帧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电子书籍的出现,对传统媒介形式来说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视觉体验,也对实体书籍的装帧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实体书籍以其独特的造型肌理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书籍装帧中的图形、文字、色彩等二维平面元素开始向三维立体的构造学的设计思路发展,它作为一种立体的形态结构,成为与人交流最为直接的信息载体,并叙述着书籍的情感。对于书籍的材料肌理、纹路、软硬程度、味道等的触觉感知,形成了对书籍多方位的认知把握、带给读者心理上的愉悦。 1.由书籍视觉设计中平面元素带来的三维表现 人们在观察物体时,对于相同的物体,由于远近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大小,我们可以将这种视觉效果运用在书籍装帧中,通过文字的大小、疏密;图片的位置、比例关系;色彩的虚实、肌理等使平面元素产生前进或隐退的三维视觉空间效果。传统美学讲究“计白守黑”,即黑白灰在版面中的层次关系,巧妙的运用黑白灰三色,可以使版面产生远、中、近的空间位置关系,从而产生三维空间层次。 2.由书籍版式设计中视觉流程带来的三维表现 设计者有意识地把图片、文字、色彩等视觉元素有机的联系起来,并适当配以渐变、大小、疏密等安排,为读者创造一种隐形的视觉流动线,诱导人们视线按照既定的规律进行阅读,从而形成一种脉络线,产生空间层次感,这条隐形的虚线即所谓的视觉流程线。当我们翻开一本书时,书的实体是静止的,随着视线不断的变化移动,距离的时近时远,连续性的视点留下运动性轨迹,在阅读中产生动静结合的视觉舒适度,从而产生视觉空间的节奏感。 3.由书籍触觉设计中造型质感带来的三维表现 书籍设计是立体的、全方位的设计行为,在造型中,选用不同的材料和造型表现书籍不同的情感特性,而不同的材料和造型给人不同的触觉感受,或平滑、或粗糙;或温暖、或寒冷;或奢华或朴素……通过触觉唤起人们心灵深处的某种共鸣、回忆或遐想,满足人们深层次的心理需求,这是时下流行的电子书所不能代替的。书籍设计大师吕敬人强调造型设计,他认为书是有情感有生命的,是人们接受知识的媒介;它既是观赏阅读触摸之物,也是心灵感受之物。书籍的造型设计可以提供生动的形象思维材料,人们通过视觉和触觉获取外界的反应,以产生非平面的立体空间。 作者:闫会恩 单位: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商贸分院 书籍设计论文:书籍封面设计影响 摘要: 本文探讨陶元庆的书籍封面设计思想对鲁迅的书籍封面设计的影响。笔者通过分析陶元庆的书籍装帧的设计风格,剖析其内在的封面设计的审美理想和文化主张,同时将其与鲁迅的书籍封面设计风格进行对比,找出二者的相似点,阐述陶元庆的书籍封面设计思想对鲁迅的书籍封面设计产生的重大影响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这些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图案与寓意的结合及民族性与时代精神的融合。 关键词: 陶元庆;鲁迅;书籍封面;设计;影响 陶元庆(1893~1929)是民国时期著名的美术家和美术教育家,同时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涌现出来的书籍装帧设计师。他因一个偶然的机会与鲁迅先生相识,之后在鲁迅先生的鼓励下大胆创新,与鲁迅先生合作设计多个书籍封面作品。从侧面来说陶元庆是鲁迅先生发掘的一位封面设计师,他的装帧设计开启了我国书籍装帧设计采用新图案作装饰的先河,在中国装帧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鲁迅对陶元庆的书籍封面设计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在民国时期以鲁迅为代表的“为人生”派艺术家创作的现代书籍封面设计风格因陶元庆逐渐发展壮大。因此,陶元庆的封面设计风格对鲁迅的书籍封面设计同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内容和设计形式的统一是陶元庆书籍封面设计的重要特征。“为了达到内容和设计形式的统一,设计者必须对原著的内涵有深刻的了解,知晓著作者的文化心态及审美主体的审美标准。通过提炼书籍中的精神内涵,用美的形式使书籍达到最佳的艺术表现力。”[1]陶元庆对日本的图案颇有研究,这使他在创作《苦闷的象征》封面设计的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支配各种设计元素,根据该书的内容运用多种艺术手法设计其封面:画中有一半裸女子,在红与黑及灰色线条交织的图形中展现出革命的思想性,设计师的目的是使物象与观者之间能够准确快速地沟。书的形式与书的内容完美契合,同时他也注意避免书籍内容的低级图解,在创造过程中运用形式美的法则发挥和组织各种设计因素,从而使形式与内容达到统一。陶元庆在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上潜移默化地影响了鲁迅的书籍装帧设计风格。陶元庆为《苦闷的象征》设计的封面与鲁迅的翻译充分展现了厨川白村对文艺问题的见解。鲁迅从小热爱美术,留学日本归来后更是对日本的艺术有独特的情感。因此鲁迅能够理解陶元庆的设计的立意和基调,陶元庆也可领悟鲁迅翻译日本厨川白村一书的内容及感情。二者的精神素养和审美需求非常契合,在书籍封面设计方面相互促进,成就了《苦闷的象征》的诞生。随之,鲁迅对陶元庆的极大肯定使鲁迅的封面设计风格受到陶元庆的设计风格的影响,在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方面有了进一步的突破。例如,1931年出版的《梅斐尔德木刻士敏土之图》一书,鲁迅第一次用中国传统装帧方法装帧西洋画册,十分精美。鲁迅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认知及受到陶元庆设计风格的影响,在书籍装帧方面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法则运用自如,与陶元庆共同将民国时期的书籍装帧设计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图案与寓意的结合 图案与寓意的完美结合是陶元庆书籍装帧设计的另一重要特征,更是陶元庆引领新民国时期书籍装帧设计的方向之一。《彷徨》的封面设计是陶元庆成功表现图案与寓意完美结合的著作之一。在《彷徨》中,他主观地调动各项设计元素,通过符号本身传达出一种在结构上与人的情感相似的信息,完成物质对象的形体结构与主体的心理情感结构相呼应的过程,与鲁迅想要表达的思想相得益彰。由此可见,陶元庆在鲁迅的鼓励下大胆革新,将书籍设计的图案抽象化并完美契合了寓意,这使他开始由美术家的身份向书籍封面装帧设计家转变,影响范围也普及文学领域。由于文学家与艺术家其自身具有自主性,陶元庆对鲁迅的影响并不是单一的,在两种不同思想的指导下书籍封面设计在图案与寓意结合方面存在冲突与平衡。因此,二者在文学与艺术之间的差异性使合作存在分歧。1926年10月29日,鲁迅在致陶元庆的信中还说到:“《坟》这是我的杂文集……可否给我作一个书面?我的意思是只要和‘坟’的意义绝无关系的装饰就好,文字这样写:鲁迅《坟》1907~1925(因为里面的都是这几年中所作),请你组织进去或另用铅字排印均可。”[2]但陶元庆在设计时没有遵循鲁迅的意见,而是主观地采用高度概括的几何化造型手法,运用线条和形状等视觉传达语汇向大众传递书的情感和思想。或许在当时,陶元庆几何抽象化的图案与寓意及夸张前卫的表现手法还不能被作为文学家的鲁迅完全理解,但陶元庆的这种设计风格却对之后鲁迅的书籍封面设计及文学创作产生了影响。陶元庆逝世后,二者在抽象几何化图案及寓意的契合方面慢慢由暗性的技法冲突转变为内部的思想平衡。在鲁迅的字体设计风格这一特点上我们可以找到陶元庆图案几何抽象化设计的影子。不得不说,陶元庆的书籍封面设计思想不仅对鲁迅的书籍装帧设计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对鲁迅的文学艺术创作也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3民族性与时代精神的融合 20世纪初,现代主义随着政治、经济和精神文化的变革而登上历史舞台,众多海外学子纷纷回国促进新艺术教育及西洋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陶元庆将西方现代主义艺术风格与中国民族气质相结合,其书籍装帧设计风格具有浓厚的时代精神。《故乡》中采用绍兴戏中的“女吊”形象,是陶元庆表现民族性方面的典型案例。《苦闷的象征》用简洁夸张的线条描绘的半裸女子以及《若有其事》中用线条和色彩表现重叠交错的形体和动作,充分展现了陶元庆在结合西方现代主义手法的基础之上赋予作品的新的时代特征。与之相似的是,鲁迅的书籍封面设计中民族性和时代特征结合得也较为巧妙。鲁迅的书籍封面设计善于使用红色,这种红色近似于国画中的胭脂红。醒目而稳重,使古朴的封面更加清新和典雅。这与陶元庆对国画等传统文化的热爱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陶元庆自小学习国画,对颜色颇有研究。因此,鲁迅在与陶元庆的密切交流中耳濡目染地提升了对颜色的视觉感受。1926年《呐喊》再版时,封面用枣红色书面纸,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可以说,陶元庆书籍封面设计中对民族性的批判继承也成为鲁迅书籍封面设计的一大特色。陶元庆的设计风格与鲁迅的中西结合思想不谋而合,二者对民族性与时代精神的融合问题达成共识,对当时的书籍设计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4结语 简而言之,陶元庆在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图案与寓意的结合及民族性与时代精神的融合等设计特点方面对鲁迅的书籍装帧设计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由于自主性,陶元庆对鲁迅的影响并不是单一的,二者的交流与融合是一个长期的互相影响的过程。合作中由于二者的文学思想与艺术追求不同,鲁迅与陶元庆之间必然存在着冲突和平衡,也正是因为冲突和平衡的复杂交错造就了当时鲁迅与陶元庆的书籍设计风格,在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的探讨时要时刻保持对立和相互的态度,这对当下的书籍装帧艺术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作者:唐也栋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书籍设计论文:书籍装帧美术设计分析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书籍的质量要求与审美要求也随之改变,传统单一的书籍装帧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在书籍的装帧设计中添加一些美术元素,在能凸显出书刊的艺术特点和独特风格的同时,使书籍更加美观耐看,内容更加充实。 [关键词] 书籍装帧;美术设计;应用分析 一、创新书籍装帧设计思路满足读者阅读需求 书籍装帧设计是指一本书从最初的文稿到成品书的出版的一系列的设计过程,也是书籍从平面化到立体化的转变过程,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凸显出该书刊的艺术特色、艺术风格、阅读优势,还要适合读者的阅读心理,考虑书刊的营销特点、适宜人群、媒体宣传等。书籍装帧其原则首先是保护书籍,使之不被一些外界的因素损坏;其次,将阅读功能与审美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不是人们想象中单纯地用美丽的图画点缀装饰而已。书籍的装帧设计包含了艺术思维、创新思维、技术手艺、构思创意等设计思维,还包括开本、装帧形式、封面、封底、字体、版面、填色、插图、选纸张材料、印刷及装订等工艺流程,是一个整体性的设计,人们所了解的版式版面插图等部分设计,只能称作封面设计或者版式设计,属于装帧设计的一部分。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及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书籍的形式也逐渐增多,比如电子书籍、游戏书籍、概念书籍等,所以读者对书籍的设计也开始有了新的要求,比如纸质材料,书籍形式等等。从传统的单纯文字叙述变成现在的图文并茂艺术形式,由单一的普通黑白印刷发展到现在的多色彩印,读者观念的改变推动着书籍装帧设计者的探索步伐,设计者在适应社会群体阅读的同时,也赋予了书籍装帧新的内涵。 二、将书籍装帧与美术设计完美结合 美术设计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对事物进行美化的整体构想,以及把这种思维方式和构想用某种形式或方法表现出来,使其视觉化、形象化、具体化,帮助事物消除其不适用因素的同时,发展其实用性的功能。由于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书籍的装帧工艺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书籍装帧并不仅仅是给书籍披上一层华丽的外衣而已,它需要设计者结合社会因素、读者心理、书籍内容、营销策略等因素,与美术设计完美结合。根据书籍装帧要素与美术设计的特点,在原稿的基础上,赋予书籍新的灵魂。书籍装帧的设计要素主要是文字、图形、色彩和构图。在书籍的封面上看到的或简练或繁琐的文字,主要是书籍的名称、作者姓名或笔名以及出版社的名称,有的还包括书籍的丛书名和副书名等,这些文字向人们传达了这本书的一些基本信息,在封面的设计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书籍中的图形包括照片、插图和图案,有属具象有属抽象,还有一部分有写意作用,相比于四四方方的文字,图像不会那么枯燥,对某些人物或事件的叙述也会更加直观,增加书籍的可读性。色彩可以刺激人的视觉神经,易与读者内心的情感发生共鸣,所以书籍的基本色调要与内容有一定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构图的形式也有多种,例如常见的水平、垂直、交叉、叠合等,根据不同类型的书籍,选择适合该书籍的构型可以使读者对书籍有一种源于细节的深刻认识。 三、应用美术设计,使书籍装帧艺术更加完美 图书是一种精神产品,所以读书获得的是精神财富。对于读者来说,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本书的封面,封面可以对读者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由此对该书留下最初的印象并对该书的“好”与“坏”产生一个基本的判断。精美恰当的封面可以令读者赏心悦目,甚至爱不释手,这样便起到了吸引读者的作用,在市场上的销售也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这就是美术设计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影响,也是美术设计的魅力。书脊,顾名思义,其重要性就如人的脊背之于人,书脊在书籍的封面和封底之间,起着一种桥梁的作用,所以,根据美术设计的应用,装帧设计者们就应该把书籍的色彩、图案、字体字形等与书籍的封面和封底协调统一起来,不仅要做到将封面和封底有效地区分,还要使二者能够自然地过渡,不至于产生明显的分界,影响书籍的整体性和美观性。封底的设计要简单明了,将封面的色彩、底纹等有效延伸、扩展,使之与封面相互呼应,同时又不可以相互重复,增加书籍的赘余感。在现代的社会,书籍装帧的美术设计已经不再是一成不变,需要设计者们发散思维大胆创新。一本值得阅读的书籍,不仅要内容充实,知识准确,还要让读者培养出自主阅读即能使读者主动拿起书籍主动去学习的兴趣,想要达到这种目的,就要将美术设计融入书籍的装帧艺术,根据书中的内容,运用适宜的颜色、图案、条纹、字体、排版形式等,使书籍看起来或是简单大方,或是可爱有趣,或是恢弘霸气,为书籍增添一种独特的魅力,充分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再将作者想要传递的信息准确无误地传达给读者。这就是美术设计对书籍装帧设计的重要性。 四、结束语 即使一本书的内容很充实,故事很精彩,知识很全面,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装帧设计也难以吸引读者的眼光,让读者驻足详读,也难以将书中的内容以最好、最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而一个好的书籍装帧设计就应该应用美术设计的思维,使之与美术设计相融合,展现出书籍的艺术风采,满足读者对书籍日渐增高的要求。 作者:和一星 单位: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书籍设计论文:书籍封面设计与符号学 1书籍封面的设计 1.1设计要求 一本书的整体设计包括封面、书脊、封底、勒口、环衬、扉页、护封、开本、插图等,而一本书最为主要的设计点就是书籍的封面设计,一本书的销量很大程度上受到封面的影响。首先,我们要注意书籍封面设计的科学性,必须要顺应时展的步伐。一方面我们要不断学习汲取新的设计技术与理念,提高自己的设计审美观点,充分利用先进的设计工具和最新的设计手段创造出与时代相符合的封面包装,另一方面也要有科学的构思,要充分理解这本书的内容、体裁、风格与所倾向的读者年龄阶段等,使所设计的封面能够切题、有感染力。其次,书籍的封面设计要有审美性。在所有的图像表达中,具象的图像能够表意明确,突出特征,准确表达书籍内涵,却缺乏感性与设计的元素,使画面枯燥无味。而与之相应的抽象设计却可以开阔读者的思维空间,增添美感。因此应当综合具象与抽象这两种设计理念,把具象简化至抽象的概念之中,用具象表达书籍的内涵,再用抽象引发读者的想象空间。最后,我们要考虑书籍的适应性。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民族文化传承,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我们要及时转换思维,与时俱进,考虑国外读者的欣赏习惯。 1.2设计要素 书籍封面上的文字是必不可少的,包括书名、作者名和出版社名。书名是封面主要的设计点之一,根据书籍里的内容不同,作者可以改变字体的大小、空间、颜色或者设计出别具一格的字体。对于说明性的文字(书号定价、责任编辑等)我们可以有机的把它们融入点线面的设计里面,使之更为出色。书籍封面的图像在封面设计里尤为重要,它在封面的比例中占有很大的面积,是封面设计的重要环节。图像设计的好,可以达到与读者共鸣的特点。就像摄影书籍封面会选择有艺术价值的摄影作品一样,科普类书籍会更贴近自然与科技,新闻类杂志封面会选择有关人物和场面,图像的选择也要和书籍的内容相呼应才行。书籍封面的色彩设计必须和书籍内容与读者的年龄层次、文化层次相协调。要体现书籍不同的内容和思想的颜色对比效果是不一样的,比如,儿童的书籍封面一般色彩艳丽醒目,色调高,符合儿童单纯、天真、可爱的特点;中老年人的读物封面颜色一般沉着、和谐、大方;专业学术杂志色彩端庄、权威;时装杂志色彩个性等。除了色彩的协调,作者还要注意色彩的色相、纯度、明度对比,来提高封面的质量。 2符号学的产生与发展 从人类进入原始社会开始,符号就产生于人们的生活之中,通过人们自觉或者无意识的肢体语言与话语来产生符号丰富促进人们的生活与发展。从甲骨文等的记载都能体现出符号对远古社会的秩序有着深刻的影响。“符号”这个词最早先出现于古希腊,而现代符号学的研究萌生在20世纪初,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符号学”最先是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来的,他和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皮尔斯是现代符号学理论的奠基人。索绪尔对符号的定义为“一种研究社会生活中符号生命的科学”。符号学是研究符号理论的学科,现如今,它的研究已经穿插和交融于很多学科里面,如语言学、哲学、逻辑学、文学、艺术、宗教学、认识论和翻译理论等。它具有“普遍性、稳定性、可认知性、继承性、可创造性”的特点。在书籍封面里的书名、标志、图案等都可以看做是有指示作用的图形符号,而这些图形符号通过人们的视觉感知传达书籍内容上的实质,从普遍的研究领域将它分成图像符号、指示符号、象征符号三种不同的类型。张锦华等于90年代翻译过“要研究是什么使得文字、图像或声音能变成讯息,就必须研究符号学,而研究符号和符号的运作的学问就是符号学”,符号学是让人类了解宇宙与自然世界和人类本身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也将会更广泛地运用于各个学科里面。符号学对人文社会科学影响巨大,为人们提供了对各种研究的多方面视角。 3书籍封面设计与符号学的关系 3.1书籍封面设计是将设计符号化的过程 书籍的封面设计是将符号视觉化、设计符号化的过程。符号就是一种信息的传递,在书籍封面的设计过程中,无论是字体设计、图像设计还是色彩的设计都可以说是一种符号的传递,每位设计者所设计出来的封面所包含的特色的符号,也都会以符号的形式传达到读者的脑海里。从另一方面来看,读者也是通过这些设计者所表达的符号来获知书籍的内容。比如一本书的书名字体设计是以水墨笔画来设计的,那么,对于这个图像就会以符号信息的方式传达到读者的脑海里,读者就会立刻联想到这本书的内容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联系的;而一本书的封面图像若是以可爱的卡通形象为主的,那么这个图像符号的传达也会使读者联想到这是属于儿童阅读类的书籍。符号可以说是承载与传递信息的中介,是简化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设计中的符号作为一种非语言符号,与语言符号有许多共性。书籍的封面设计就是这样的设计语言,设计者通过对书籍内涵的理解使用非语言的符号,让读者理解到书籍封面里所表达的符号语言。 3.2书籍封面设计可以说就是符号 书籍封面的展现给人们视觉感受的整体效果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图形符号,封面的图形符号是能指与所指的综合效果,而意指是两者结合的行为。书籍封面的图形符号可分为直接意指和蕴藉意指两个层面,所有的书籍所表现出来的意指系统都包含了一个直接表达平面和一个间接内容平面,意指的存在就相当于两个平面的相互关系。书籍封面的设计是以平面媒体传达信息为主要途径的,这也说明了它肯定是广义语言的一部分,因此书籍封面设计的本身就是符号的一种表达方式;同时,它也是用符号的方式与原理为根本依据的。由此可以看得出来,对于符号的如何运用,是否正确合理,对信息的传达最终效果是非常重要的。若设计者在运用图形符号的同时可以用一个符号A来正确地传达出符号B的信息,那么其准确程度决定了这个封面的成功与否。 4符号学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运用 符号在书籍封面设计里面是一种被运用的过程,能否合理准确地运用符号来转达信息,是一个设计者的设计作品成败的关键。书籍封面设计包涵在符号这个大体系之中,对于符号的直接或者间接运用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4.1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图像符号 图像符号是很具有形象性的,每本书籍的封面设计都会选择用具体清晰的图形符号来展现主题的内容,封面的图形设计包括封面整体图形、标志、字体等因素。图像符号的使用就是将图形视觉化和符号化的过程,我们对于图像具有很直接的感知能力,图像符号也是专递信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能够使读者更准确快速地了解书籍所表达的信息。回顾人类历史,最初的原始人类所创造的结绳记事和后来的图腾崇拜,都是图形符号的发展历史。在现在的很多杂志等读物里,标志设计在封面设计里的地位越来越受重视,成为现代封面设计里的新亮点。标志的设计图形是基础,达意为生命,注重小而精致,能够包含所有被浓缩的语言符号,具有很强的认知性。比如中国银行的标志设计就很有标志性的特色意味,从古至今,铜钱这一形象一直以来都象征着财富,中国银行的设计融合了中国的特色元素古钱的外形与“中”字的结构基本形,从而形成一个简洁、稳重、寓意深刻、很富有中国风格的标志设计。 4.2书籍封面设计的指示符号 指示符号具有传达、命令指示性的作用,“所指对象与符号之间有时空上的关联,人们通过指示符号辨识符号的指示,它简略的图式具有直观的特性”。符号具有一定的指代功能,而读者可以根据指示符号了解符号所表达的内容。在图像里面符号与对象的关系,也可以理解为能指和所指的关系,两者具有高度的共性,能指是指读者可以从书籍的封面设计里面了解到书籍的内容,而所指则体现了书籍的指向性。指示符号不仅只是个符号,它所显示出来的内容是可以被大众一致所承认的、有意义的,能达到认知的目的,赋予书籍更多的含义。就像门的指示是建筑物的出口;商品标志图案指示商品;蓝色指示海洋和天空;剪纸指示中国传统文化和春节一样,是从能指引出所指的过程。 4.3书籍封面设计的象征符号 象征符号是一门有规律可寻的学科,它与指示符号不同,它与所指的符号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是群体思维通化的结果,是经过时间的积累形成很多人的联想感受集合而成的,简称社会习俗。比如在书籍封面设计元素的色彩里面,红色会让人联想到吉祥、春节或者革命;金色会让人联想到财富、皇权。象征符号往往是长时间的感受积累,读者见到一本书的封面,根据它的排版、形象处理、色彩的运用、纸张、开本,便都可以在第一时间里对书籍的属性进行大致的分类。这种归类大都是凭借读者长时间的个人阅读经验积累的,如精装代表高贵;封面风格活泼,颜色鲜亮的大多是儿童读物等。“符号的三种类型相互独立并存而不可取代,但是它们之间却又是一个具体化的过程,从图像符号到象征符号,符号功能的表现逐步深化,整体信息传达的含量不断扩展,文化立场和行为态度持续得以延续。”图形符号、标志符号与象征符号这三者之间也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的,它们在符号这个大系统里面都有特定的功能,当所有功能相交一致时,才能发挥出来最强的符号效果。比如一种拉面的标志,从招牌看来它是一个商品标志图形,用来招揽顾客,也是一个商标,它又可以被看成一种象征性符号,象征拉面这一饮食名牌的传统符号。 5符号在封面设计中的发展 5.1挖掘符号在书籍封面设计里的能动性 符号负载着书籍封面设计的内涵,是封面设计的灵魂,符号的能动性取决于人所具有的能动性。一方面我们要提升符号在设计里面的指代作用,使符号的传达思想更加丰富完善,如果设计里面需要和平的意念,就可以运用人们对鸽子的感受来用鸽子的形象或者代表鸽子的符号进行设计;另一方面在封面设计里面运用符号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人群的划分,每个人的价值观念、文化修养、年龄层次、历史传统都是不同的,如何在众多不同的划分里面求同存异达到最好的符号表达效果最为重要。就像代表公共厕所的符号,无论何种人群都能够轻易识别。 5.2使符号在书籍封面设计中对象社会化 正确理解符号与封面设计之间的联系,是使符号合理运用于封面设计的关键所在。时代瞬息万变,符号所代表的含义越发丰富,书籍封面的设计更应该顺应时展的潮流,不断创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忘推陈出新,与世界同步。符号在封面设计中离不开人的能动性。探索符号的能动性,使符号在封面设计中的对象社会化。 6结语 书籍是一种载体,书籍封面是这个载体最直观的符号表现。日益完善的符号学原理运用在书籍封面设计里面,为书籍设计领域的创新不断提供新的元素。只有各书籍封面设计遵循符号学的理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达到双方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效果,最终使书籍的封面设计的艺术形式内涵更加丰富多样,五彩缤纷。 作者:向世前 单位:甘肃政法学院艺术学院
住宅建筑论文:我国钢结构住宅建筑业正在启动 摘要:随着我国钢结构住宅的技术和规范的日益完善,钢结构住宅凭借高性价比和工业化生产的优点,成为了建筑业的一匹“黑马”。在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和人居环境日益提升的今天,钢结构住宅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钢结构住宅 工业化 市场化 1. 钢结构住宅成长的外部环境 我国的钢结构住宅起步比较晚。上世纪90年代,国家建设部和国家经贸委一致通过,将"轻型钢结构住宅建筑通用体系的开发和应用"作为我国建筑业用钢的突破点,并正式列入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这一举措为我国的钢结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城市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也成为第一为消费。国家也把发展住宅建设作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环节。同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辅助政策。2000年5月建设部建筑用钢协调组在京召开了"全国建筑用钢技术发展研讨会",会上成立了钢结构专家组,讨论了国家建筑钢结构产业"十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及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政策。并确定"十五"期间应以住宅钢结构为发展重点。2002年11月5日建设部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钢结构委员会组织钢结构专家组召开"钢结构住宅产业研讨会",总结示范工程经验,带动全国住宅钢结构体系的发展和提供整体建设水平。2003年4月6日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钢结构委员会与北京国瑞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2003年上海钢结构住宅产业与住宅科技博览会",在会上,通过展示近年钢结构住宅的试点、示范工程和钢结构配套体系的科研成果,总结经验、加强信息交流,并加大了钢结构住宅的宣传力度。这些条件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钢结构住宅建筑产业的快速发展。 2. 钢结构住宅“钱景”诱人 90年代以来,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建设部积极推广钢结构住宅的发展和应用。国务院1999年指示:发展钢结构住宅,扩大钢结构住宅的市场占有率,加速住宅产业化过程;国家经贸委在《2000年建筑业技术发展方向和重点》中明确:要建立现代化住宅产业工业体系,重点进行轻钢结构体系、住宅节能体系和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国家建设部和冶金工业局已于1999年发出通知,要求各省市在建筑钢工程中推广应用国产H型钢,并出台了相关政策。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已蓄势待发。 从1999年北京埃姆思特钢结构住宅技术有限公司引进美国MST式轻钢结构住宅样房到现在,全国各地钢结构住宅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北京、上海、天津、山东、安徽、广东等地建了大量低层、多层、高层钢结构住宅试点示范工程.这些试点示范工程的成功,体现钢结构住宅发展的良好势头。 我国钢结构虽有十年的发展历史,但钢结构住宅目前还只是刚起步,而在美国、英国等国家发展和应用钢结构建筑已有上百年历史,如日本的钢结构建筑占建筑总面积的50%左右,韩国约占20%。美国等国家建筑业用钢材占国家钢材产量的比例高达50%,而我国建筑用钢仅占钢材产量比例的20%。钢结构建筑在整个建筑中所占比重,发达国家达到50%以上,但在我国却不到5%,建筑钢结构用钢量只占我国钢产量的1.5%~2%,差距十分巨大。因此中国钢结构市场的要求及产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 就浙江省而言,浙江房产是全国房产的领头羊。在全国房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休闲永远是浙江人生活的主题,住宅的个性化永远是我们不变的住居理念。钢结构住宅宽敞的空间恰好提供了一个DIY的平台。因此这样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主题,势必会成为浙江人的新贵。如今,由于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房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低迷。在这个时机推出钢结构住宅,利用钢结构住宅的优势来吸引市民目光,刺激消费,增加市场的购买力,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3. 钢结构住宅的优点 轻钢结构住宅是目前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环保节能型住宅,在欧美及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已被普及性推广,它不仅代替了传统的住宅模式,而且完全使用工业化生产的建材,集众多优点于一身,是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居住环境的最佳产品。 1) 替代传统的红砖及混凝土。钢结构住宅突破了中国“秦砖汉瓦”式的传统建造模式,被誉为“第四次住宅革命。它工业化程度高,便于形成标准的建筑体系,实现了构件的工厂化和施工的机械化生产。 2) 节能效果好,不仅高于木结构住宅,而且比砖混住宅节能60%以上。建筑服务期满拆除时,钢结构材料可全部回收。 3) 钢结构住宅强度大,抗风、抗震性能好。特别是在地震区,钢结构住宅同砖混结构住宅比较,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4) 外形设计自如,室内大空间无梁无柱,跨度可达12米。这也是钢结构住宅的最大的优点。钢结构宽敞的空间正好给了业主一个根据自己的爱好来布置自己的生活空间,再也不用因为承重墙、构造柱来影响房子个性化的设计。 5) 地基及基础的处理非常简单,且由于主体和基础中设有防潮层,防潮效果会更加突出。 6) 施工速度快、周期短、全天候施工,不受季节影响,施工周期短,钢结构的自重轻,干式施工无污染、无燥音。是环保型建筑的典范。 7) 户内的有效平面增大,比相应的砖混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提高了6%。增大了有效的生活空间。 8) 保温隔热隔音效果突出。 4. 工程实例 目前北京、天津、山东、安徽、上海、广东等地新建了大量的钢结构住宅试点示范工程。这些工程深受当地居民的欢迎,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如: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年公寓。建筑面积:12万 ?,由6栋单身公寓(10万?)和公共建筑(锅炉房食堂等)(2万?)组成。地点: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用途:开发区单身职工居住。结构型式:混凝土核心筒+钢框架。梁柱:热轧H型钢,楼板:组合混凝土压型钢板,外墙:粉煤灰砌块+加气混凝土板,内墙:防火石膏板+轻钢龙骨。防火措施:加气混凝土板+石膏板+薄型防火涂料。现场用工:2.52工日 / ?、而砖混结构为7~8工日 / ?。是砖混结构的1/3。工程造价(达到粗装饰):1150元/ ? 。和砖混结构造价持平。用钢量: 37 ? / ?(仅为200元/ ?,是总造价的17.4%)。 钢结构吊装:一栋住宅楼仅用20天(670吨)。施工工期:仅为砖混结构的一半。 我们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无论是从材料、造价还是工期,钢结构住宅都具有很明显的优势,因此,如何推广钢结构住宅,让广大的市民了解,接受,喜欢钢结构住宅就显得尤为重要。 5. 钢结构住宅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钢结构住宅建筑要以建筑设计为主导,其他专业紧密互动配合。钢结构住宅建筑除要遵循住宅建筑设计一般原则外、要注重解决: (1)如何发挥钢结构的优势?梁跨度可增大、开间更灵活、为住户创造更大的空间。但又如何避免钢结构带来的建筑平、立面单调呆板。 (2)要解决钢结构住宅建筑防火、防腐蚀问题。特别是在多雨的浙江,防腐、防锈工作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钢结构住宅的推广。 2、选择和开发外墙板,是钢结构住宅建筑推广中的关键问题之一。除满足外墙板的各项技术要求外,还要做到墙板原材料应地之宜、工厂化生产、运输、安装连接方便。 3、钢结构要做到安全合理、节点构造方便可靠、并为构件制作、运输、吊装创造条件。 4、建筑设备与钢结构住宅配合,是住户首先遇到的问题。因此如何采用先进的技术来开发适合于钢结构住宅的各项设备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5、钢结构住宅的造价是房地产开发商最关心的问题。钢结构住宅应定位于中、高挡住宅,钢结构住宅建筑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设计、制造、运输、安装、维修和管理等环节着手加强管理和协调,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的目的。 眼下,我国钢结构住宅的发展所需的技术和规范都基本得到了解决,目前的主要矛盾已不是也不是能不能做的问题,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要如何把它做好、做精的问题。萧山在国内享有“钢结构之乡”的美誉。因此我们要用可靠的质量和良好的服务来打响钢结构住宅起航的第一炮,带动浙江乃至全国钢结构住宅的发展,并逐步把钢结构住宅市场化和工业化。钢结构住宅建设的热潮已经来临,把握市场就要抓住机遇,在提倡环保和节能的今天,钢结构住宅必定会引领未来房市的发展。 住宅建筑论文:地板供冷置热通风复合系统在住宅建筑的应用 摘要:从城市气象参数入手,论述地板供冷与置换通风结合的必要性,并以实验方式验证了地板供冷置换通风复合系统可以在住宅内达到比较好的空调效果。 关键词: 地板供冷 置换通风 气象参数 露点 竖直温度梯度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在欧洲已有多年的应用和发展历史,至1994年为止,法国约有20%的住宅建筑中装设了该系统,在德国为41%,奥地利为25%,瑞士为48%.近年来在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使用量日益增加。北京、山东、黑龙江等还相继出台了相关的地方法规。与此同时政府有关部门、业主、厂家、设计单位等各方面对于同时使用地板供冷的兴趣也与日俱增,这意味着将减少供冷、暖的初投资和运行费,扩大使用地域,也将进一步推动地板供冷(暖)的发展。 一、地板供冷与置换通风结合的必要性 地板供冷系统只能承担室内显热负荷,当室内湿负荷较大,室内空气露点温度高于地板温度时,地板将会出现结露现象。 以地面温度与室温温差5℃计算,采用地板供冷时室内空气温度应低于30℃的保证率,北京为92%,济南为89%,南京为66%.应该说明,限于经费,北京、济南的气象参数取近3年的平均值,南京气象参数是201年的统计结果,而不是10年以上的统计值,但所获得的结果均具有参考价值。另外,要保证室温与地板温度之差为5℃左右,围护结构必须有较好的保温性能。采用地板供冷系统后,房间围护结构温度降低,人体辐射散热量增大,人体的实际感受温度会比室内实际空气温度降低2℃,所以室内空气温度30℃时相当于采用传统空调方案时房间温度为28℃。对于气候比较干燥的北方地区,地板供冷系统可以在不发生结露的情况下取得比较好的降温效果,如北京、济南;而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沿海地区城市,由于空气湿度较大,不发生结露的保证率则较低,如南京。所以在这些地区,要在房间内取得比较好的空调效果,必须增加一套除湿系统,以降低房间内空气的湿度。 置换通风系统是一种舒适、节能的空调系统。如果将其与地板供冷系统配套使用,将会较好地弥补地板供冷系统的不足。干燥新风的送入,可以改善室内卫生条件,提高空调降温效果,同时降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地板供冷的水温也可随之降低,满足负荷较大房间的需求;另一方面,置换通风系统可以在近地面处形成一层干燥的空气层,即空气湖,防止室外渗入的热湿空气直接与冷地板接触,从而防止出现结露现象。 单独的置换通风系统通常运用在高大建筑中,才能充分发挥其室内热力分层带来的节能效益,而在住宅建筑中,通常层高较低,排风与送风的温度差值不是很大,使得这一特点并不明显。而与地板供冷系统联合使用后,冷负荷的承担主要由后者实现,从而可减小置换通风系统送入的 风量,提高了排风与送风的温度差,继续发挥其室内热力分层带来的节能效益。 在地板供冷置换通风复合系统中,置换通风系统送入的新风量主要是根据湿负荷及人体所需新风量确定,仅承担很小的一部分室内冷负荷(一般不大于10%),设备体积和风管尺寸减小,所以在地板供冷系统的基础上,设备的初投资和运行费增加不大。地板供冷置换通风系统的优点还可体现以下在几个方面: 1.为冬季供暖、夏季供冷的居住建筑提供了又一种可能的末端系统形式,改变了住宅建筑内只能靠送风降温的情况。扩大了地板供冷(暖)系统的使用地域,使其可应用于长江中、下游等冬冷夏热地区,也使置换通风这一舒适、节能的系统可在住宅建筑中得到广泛推广; 2.不存在空调病的问题,地板供冷系统以辐射换热为主,更好地符合人体散热的特点;置换通风系统送风速度低于0.5m/s,送风量小,吹风风险值(draughtrisk)为零,避免了人在睡眠当中因吹风引起的种种不适; 3. 提供稳定的房间温度,冷却地板可根据室内负荷在一定的范围内调节供水温度,从而使提供的制冷量在一定范围内可随着室内负荷的变化而变化,当房间负荷减小时,其提供的冷量也小,当房间负荷大时,其提供的冷量也相应地增大,冷却地板的这一特点使得房间的温度比较稳定。另外,地板供冷系统首先冷却房间围护结构,蓄冷量较大,短时间的开门或开窗对室内温度基本无影响; 4.全新风的空调系统风管截面积大、占用建筑空间大,有时还与建筑的梁相碰,难于布置,为此采用地板供冷可避免这一问题,而置换通风系统传送最小新风量,设备尺寸较小,同时置换通风器的布置比较灵活,可以设计为1/4圆柱靠墙角布置,也可以设计为1/2圆柱贴墙布置等方式; 5.由于地板供冷使用的水温高于常规空调系统,为蒸发冷却、深井水、地热(冷)等节能冷源的使用提供了条件,同时热泵/制冷机蒸发温度的提高增大了其制冷系数,提高了效率,为家用热泵/制冷机等设备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潜在市场。 二、地板供冷置换通风复合系统的实验研究 1.实验室概况 实验室位于南京师范大学紫金校区内,共两层,一层层高2.75m,二层层高2.85m.每层由测试房间和补偿套间两部分组成。测试房间使用面积约为18m2,地埋管采用双回路布置方式以尽量均匀地面温度,冷源为国产的分体式风冷热泵冷水机组,额定制冷量5.8KW,机组配用进口全封闭涡旋式压缩机,功率为 2.34KW,轴流风机功率为0.1KW.新风经除湿机降温减湿后由置换通风器送入,除湿机在名义工况下(干球温度27.0℃,湿球温度21.2℃),除湿量为3.2kg/h,置换通风器可使得送风均匀,送风速度低于0.5m/s.补偿套间用于模拟外界大气环境,套间内装有暖风机、加湿器各一台。暖风机加热功率可12KW,加湿器加湿量6kg/h. 2.实验结果 以一楼房间为实验对象,补偿套间温度34℃,相对湿度69%,此时对应露点温度27.6℃。据去年气象参数显示,室外露点温度高于27℃发生时数的百分比7月为4%,8月为 0.8%.实验中,热泵自动运行、启停控制,出水温度高于17℃时压缩机启动,低于14时压缩机停转。除湿机也采用自动运行、启停控制,环境湿度大于 55%时自动启动,小于45%时自动停止。置换通风系统送风量为546m3/h,送风温度24.6℃,排风温度26.3℃。 3.实验分析 (1)地板供冷系统可以有效降低房间内温度,而置换通风系统可进一步降低房间内温度,复合系统在房间内能取得比较好的空调效果,此实验中,工作区内的空气温度为24.6℃-26.4℃; (2)实验中发现,房间内各处的露点温度并不是一致的,一般而言,房间下部的露点温度要低于房间上部的露点温度。而近地面处空气的冷却也不是等含湿量的过程,随着近地面处空气温度的降低,其相对湿度增加,随含湿量的降低,露点温度有所减小。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房间上部的含湿量将增大,实验过程中确实感觉无置换通风时房间内有点闷; (3)尽管置换通风系统送入的新风温度(24.6℃)高于地表面温度(22.0℃),但仍可以降低近地面处空气露点温度1.1℃,而此时地面温度仅降低0.3℃,排除上面所述原因,可解释为置换通风在近地面处形成空气湖的缘故; (4)地板供冷使得房间内产生竖直温度梯度,根据ISO7730标准,t1.1-t0.1≤3℃时,人体舒适性可以得到保证。该实验中t1.1-t0.1= 2.1℃,符合标准要求。相关研究认为,置换通风的特点之一是在房间内产生竖直温度梯度,但是本实验中,两个系统同时运行后,并不会使温度梯度加大。基于温度的简单加和平均考虑,复合系统的温度梯度值应介于两个系统单独运行产生的温度梯度值之间。 住宅建筑论文:浅谈现代生态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 摘 要:近年来,由于人们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度不断增加,生态住宅的理念得以提出,这必将成为我国现代住宅发展的趋势。文章从发展现代生态住宅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生态住宅设计的要点,并进一步对现代生态住宅的建设设计方案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生态住宅;建筑;节能;设计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得以快速的发展,由于在经济、环境和能源发展问题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了使各方面得以协调的发展,国家分布了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从而引导未来住宅应向生态住宅的方向发展。生态住宅设计中需要从多个角度对住宅室内外的环境进行有效的评估,所以需要各专业人员的协调配合,从而确保能够设计出优质、高效的生态住宅。 1 发展现代生态住宅的必要性 1.1 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基本战略,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可持续发展即是以保护环境为前提的,所以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是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与生态环境质量是息息相关的,只有确保生态环境的质量,才能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增加动力支持。现代生态住宅建筑的提出,是使人们生活在一个环境优美、舒适和和谐的环境中,从而推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1.2 节约能源和资源的需要 目前在我国社会的总能耗当中,住宅建设的能耗还是占据较大的比例,这不利于节能目标的实现,所以建设生态住宅,通过对项目用地进行合理规划,建筑体系的科学化,从而提高土的使用率,增加建筑的容积率和使用寿命,而对于建筑材料,生态住宅所需要的都是节能型材料和可再生资源,所以对于能耗大的建筑材料进行淘汰,实现能源和资源的节约。 1.3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生态住宅的建设,可以更好的满足当前人们对生活环境舒适、健康、美观的要求,由于生态住宅是建立在保护环境美好的前提下的,所以居民区的废弃物可以做到再生和循环利用,尽量做到零排放和零污染,充分减少了居住环境受污染的几率。生态住宅利用自然的原材料,避免了有害建筑材料对人们的伤害,可以使人们居住环境更为舒适和安全。 2 生态住宅设计要点 2.1 住宅区风环境设计 风环境是生态住宅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因为长期以来在进行住宅设计时,设计人员往往考虑更多的是住宅平面的功能、美观和空间利用设计,而对于风环境对人的影响考虑的较少,这就导致在风速较大时,人们要受到风的侵袭,而当夏天天气炎热时,室内通风不畅,不利于居住的舒适度要求。所以进行生态住宅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到高层及高密度建筑群中的风环境所对人带来的影响。确保室外具有良好的风环境,使人们居住的更为舒适。 2.2 绿化、水景设计和防止居住区热岛现象 住宅区周围建筑的热环境不仅和气流流动有关系,同时还和住宅区建筑周围的辐射系统有关。受到住宅设计中建筑密度、建筑材料、建筑布局、绿地率和水景设施等因素的影响,住宅区室外气温有可能出现“热岛”现象。“热岛”现象在夏季的出现,不仅会使人们高温中暑的机率变大,同时还促使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加重污染,并增加建筑的空调能耗。合理地建筑设计和布局选择高效美观的绿化形式及水景设置,可有效地降低热岛效应,获得清新宜人的室内外环境。特别值得指出的是,生态住宅不等于简单地提高绿化率,如果住宅区绿化仅仅使用大规模绿地而不考虑与林地、水景设施以及自然通风等手段有效地结合起来,不仅不能充分发挥林地在改善室外热环境方面的巨大作用,还会把大量的金钱浪费在绿地浇灌上,可谓得不偿失。 在绿化系统设计中除了避免以上误区外,还应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合理选择和搭配绿化植物和水景设置,要与整个小区的热环境设计协调起来。二是设计中要以人为本。 2.3 日照、遮阳与采光 建筑的自然采光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有较大的提高,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冬季,对自然采光更有严格的要求。这就需要在建筑设计时需要充分的考虑到遮挡问题,遮挡主要来自于建筑外型所导致的建筑围护结构实质接受的太阳辐射量减少,会对建筑物的热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需要在设计时对于建筑的凹凸变化进行注意。 3 现代生态住宅的建设设计方案 3.1 建筑山墙能处理 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小区地形特点,住宅西山墙较多,因此如何解决西晒问题是较突出的一个问题。比如某办公建筑的主入口为西向,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止西晒成为建筑生态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防止西晒,采用缓冲层的概念设计,即在西向主入口处建立一面大尺度的防晒墙,这是一面与建筑完全脱开的混凝土实墙。在炎热季节,可以最大限度地遮挡西晒的直射阳光。同时,防晒墙与建筑主体之间宽达4.5m的空隙具有较强的拔风作用,利于室内外空气的互动。 在住宅建筑设计中,建筑师仿照“双层表皮”原理,在西外墙上做构架处理,即从每层圈梁上挑梁与从地面升起的柱一起形成一道西外墙构架,在每层构架上设置连梁,沿梁柱构架种植爬藤类植物,可形成西山墙的一道绿色屏障。该绿色屏障与西墙之间又形成通风井,这加强了西外墙的散热性能,并且可以从立柱侧为构架上的爬藤植物浇水。这种应用在住宅中的“双层表皮”做法造价较低,既降低了夏季热辐射对西墙的影响,又改善了室内热环境,美化了建筑。 3.2 建筑外墙保温 建筑外墙需要做成节能墙体,即内保温墙体和外保温墙体。长期以来,内保温节能墙体应用的范围较广,但在应用过程中发现内保温墙体极易形成冷桥现象,影响了保温性能,同时由于内保温是在室内墙面进行的,不仅占有室内的空间面积,而且内墙面发生虚鼓时也不利于二次装修的进行。所以目前的建筑进行保温墙体选择时,通常都会利用外保温墙体,尽管外保温墙体在经济性方面不如内保温墙体,但其有效的规避了所有内保温墙体的不足之处,具有较好的热效率,而且无论是新建设房屋还是节能改造建筑都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性能上更为优越。 3.3 水资源循环 水环境建设是现代生态住宅小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水环境在住宅小区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住宅内要有室内给水排水系统,以供给合格的用水和及时通畅的排水,住宅小区内要有室外给水排水系统、雨水系统。大面积的绿地及区内道路也需要用水来养护与浇洒。这些系统和设施是保证住宅小区优美、清洁、舒适的重要物质条件。其中,雨水回收利用是水环境规划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节约水资源、补充地下水、改善小区环境的途径之一。 3.4 太阳能利用 目前各种清洁能源开始发展起来,而且也开始进行广泛的应用。这其中最为成熟的当属于太阳能技术,太阳能热水技术、太阳房、太阳能光辅发电等,目前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技术还不完善,处于起步阶段,而太阳能热水技术已最进入成熟阶段,所以在住宅设计时,可以在屋面统筹上对太阳能热水系统进行考虑,避免出现二次投入的问题。 4 结束语 现代生态住宅的建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也是人类住宅的发展趋势,所以在设计时要具备以健康环保、以人为本的生态理念思想,从而在设计上确保生态住宅更能满足人们宜居的需要,实现环境与人的和谐统一。 住宅建筑论文:建筑住宅中工程监理的重要作用分析 摘 要:建筑住宅中质量不仅关系建筑项目的投资成果和工程的适用性,而且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紧密相关。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如果出现工程质量问题的话,会直接影响公共的安全和利益,所以,相关部门要切实保障建筑工程中的质量监理问题,保证建筑安全。 关键词:建筑住宅;工程质量监理;特点 整体上,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在不断上升,但是必须承认的是,现在还存在大量在建或者己投入使用的住宅建筑还存在很多质量问题,严重危害着住宅建筑结构及安全使用功能,给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而随着住宅建筑工程管理的规范化和现代化,工程监理的作用也显得日益突出,如何发挥监理工作在不同时期的作用,对于提高住宅建筑施工工程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住宅建筑工程监理的特性 1.1 复杂性 住宅建筑工程监理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它在具体的监理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复杂性,而且诱发建筑质量以及安全的因素也是不确定的。就建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而言,机械设备、施工原材料以及施工人员等都会直接或者间接的诱发建筑工程安全质量问题,这些都从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建筑工程质量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有时,在同类性质的建筑施工项目中,工程监理工作也不能一概而论,要依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监理方案。由此可见,要提高住宅建筑工程的监理水平,必须将监理工作的复杂性放在首要位置。 1.2 不可逆性 住宅建筑工程要确保其安全质量,一旦发生意外或者质量问题,将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轻则延误施工周期,增加成本支出;重则留下工程隐患,给国家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1.3 常发性 住宅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问题频繁发生,例如房屋漏水、建筑材料裂缝等问题就属于一般常发性问题,同时,这一类问题会随着时间的变迁而经常变化。 2 住宅建筑施工工程的具体监理流程 要切实保障项目工程的有效建立,就必须从源头着手,加强安全质量监管。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住宅建筑工程项目的监理流程:(1)在施工前的准备阶段,监理人员要熟悉设计文件的各部分,认真核实施工图纸的各细节,并参与到技术交底环节中;同时,对于建筑施工工程的施工方案要落实到位,出示科学合理的审批文件;除此之外,要加强对开工准备的监督检查;(2)加强对土方工程的监督管理;(3)加强对条形基础和井桩基础等基础工程的监理;(4)加强对混凝土、横板工程,钢结构工程等主体工程的监理;(5)做好后期监理工作,保证装饰工程的美观实用,同时要着力保证门窗、涂料以及楼地面的质量安全。只有这样,才能从各环节加强建筑工程的监理监管,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方案、放样测量资料、施工工艺、关键程序以及质量处理等合乎规范,切实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3 建立的方法和过程 在住宅建筑工程施工监理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试验检测内容可以实习不同的监理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见证取样、平行检验、对施工检验进行旁站监督、委托第三方检测。 住宅建筑工程监理分为若干过程,主要包括施工图纸的审核、工程准备阶段对设计文件的熟悉、对施工方案的审批、参与技术交底以及开工前的准备工作等。在具体的建筑施工阶段,要加强对基础工程、土方工程、装饰工程以及主体工程的监督和管理,同时全面加强对分部的审查、施工方案的审批以及施工资料的核对和测量,保证设计方案和施工严格按标准执行,除此之外,对于重点部门、隐蔽工程或者关键工序要着重监管,切实加强对施工环节中质量问题的监管。 4 住宅建筑质量安全的重要性 质量安全是住宅建筑工程着重考虑的核心环节之一,它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工程建设的成效,而且对于稳定社会秩序、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要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就必须牢牢把握安全生产这一环节。在具体的施工环节中,监理人和施工者要严格执行相关的安全施工规范,从源头上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 住宅建筑工程不同于一般的施工工程,它具有施工周期长、管理难度大、工作范围广等基本特征。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要有步骤、有计划的开展工作。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满足 程施工质量,提高工程达标水平,需要监理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制定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 4.1 建立并完善组织机构 要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每个个体。监理人员为了保证正常施工,必须根据项目具体实施进度确定岗位责任制,使每一个员工各尽其职,以便全方位、多层次的加强对项目工程的监督和管理,保证监理工作的有序进行,避免摩擦和纠纷,提高工作效率。 4.2 要切实加强试验设备和仪器的投入 要保证监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必须以强有力的数据资料作为支撑,而要有效获取数据资料就必须依靠先进仪器设备检测。监理单位要加大资金投入,保证各种仪器设备的到位,以便工程监理人员利用这些检测仪器对各个阶段的工程质量进行检测分析,取得检测数据,对各项工程质量做好有效的控制。 4.3 切实做好质量控制工作,提高工程质量 监理单位要切实保证在建工程的施工质量,就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开工审批、原材料质量监督、工程测量以及最后的工序检验报告。原材料质量监督主要是指全面加强对原材料来源以及质量的监管,施工单位自行购置砂、生石灰以及水泥等材料时,必须派专人亲自验货,只有符合安全生产标准并复查合格后才能进场投入使用。对于抽检不合格的原材料,责令其立即出场,从源头上保证建筑施工材料的质量安全,进一步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开工审批即建筑施工的各施工部门要在开工前提供书面申请,在保证申请报告齐全、真实的基础上,严格审查建筑工程的技术方案、质量保障措施以及试验标准等,在现场监理和标段试验监理审批合格后,申报组长审查通过。工程试验质量关是指在具体的施工检验时,要保证自检资料的可靠、真实,严厉惩处弄虚作假行为。工序报检报验关就将施工全过程置于监理的监视下,每道工序施工时必须报检,完工时必须报验。排除了施工单位的弄虚作假、投机取巧。 4.4 督促施工单位安全作业和执行质量自检制度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有些施工人员受自身素质的局限,单纯注重工期以及成本控制,忽视了安全生产和管理。众所周知施工安全责任的主体是施工企业,有些施工企业在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忽视安全生产设施的投入,为了最大限度的增加经济收益,不愿意配备相关的安全保护装备,这时监理需要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的职责,督促施工单位在考虑企业发展的同时,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 5 结语 住宅建筑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人们的使用体验,还折射出项目工程的投资效果,除此之外,对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建筑规模不断的扩大,如果出现工程质量问题的话,会直接影响公共的安全和利益,因此,做好建筑中工程质量监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住宅建筑论文:住宅建筑常见结构设计误区分析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当前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一些常见却又常被人们忽视的错误进行了剖析,指出了错误的原因和后果,并给出了一些设计建议和构造的要求。 【关键词】安全;结构抗震;承载力 1. 地基与基础方面 1.1 多层房屋建筑无地质详勘报告,仅依据建设单位口头或笼统参照附近建筑物的基础设计资料就进行施工图设计。地基与基础设计要做到合理,安全适用,设计人员必须依据地质勘察资料,统一考察多方面因素进行基础类型和上部结构方宁设计,仅凭地耐力这一数据是不完全面的,也是不安全的,更不能盲目地把耐力容许值取得小一些就认为成无一失了。 1.2 采用换土垫层进行软弱地基处理,不进行换土垫层设计,只凭经验处置。有时设计者软弱地基的危害认识不足,只是简单地凭借经验采用砂垫层加强一下承载力,没有进行垫层宽度和厚度计算,既不安全,又不经济。 1.3 民用建筑中柱,梁及基础的负荷未按规范乘以折减系数。设计人员设计多层民用建筑时,在计算梁、柱和基础的负荷 时未按现行设计规范舸用荷载乘折减系数计算其荷 载值,因而荷载值准确。 2. 砖混结构房屋中构造柱兼作承重柱用 在砖混结构中,构造不但能够提高墙体的坑剪能力,而且构造柱与圄梁联结在一起,形成对砌体的约束,这对于限制墙体裂缝的开展,维持竖向承载力,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当前结构设计中,构造柱经常被作为承重柱使用,这种作法将引起以下几个问题。 2.1 构造柱作为承重柱使用后,使得构造柱提前受力,这不但会降低构造柱对彻底的拉结和约束作和,而且结构一旦遭遇地震作用时,在构造柱位置必然形成应力集中,首先破坏。这样构造柱不但起不到其应有的作用,反而成为房屋 结构中的一个薄弱的部位。 2.2 构造柱一般生根于地圈梁中,没有另设基础,构造柱兼作承重柱使用后,柱底基础的抗冲切、抗弯部及局部承压强度必然不能满足要求。柱底基础一旦发生冲切或局部承压被出现裂缝。本文建议承重大梁下的柱子应按承重柱设计。若梁 上荷载和跨度都比较小时,构造柱也可布置于梁下,但此时必须按不考虑构造柱作用来验算下墙体的局部承压和抗弯强度。经验算满足,方可在梁下布置构造柱。 3. 承重柱截面高度设计过小 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六度抗震设防区。一些结构设计得误认为六度设防就是不设防,不图受力分析方便,他们故意把柱子的截面高度设计得过小,使梁柱的线刚度比加大(因一些结构设计手册中规定:当梁柱的线刚度比大于4时,计算简图中梁柱节点可简化为铰支)。把梁简化为铰支梁,柱按轴心受压计算。这种做法虽然易于进行结构受力分析,但却给房屋结构埋下了隐患。因为这样做忽略了梁柱间的刚结作用,即忽略了柱对消化酶的约束弯矩,加之以柱截面的配筋都较小,结构一旦受力后,柱顶抗弯强度必然不足,从而柱子而梁底附近将会出现一条或多条水平裂缝,形成塑性饺。这样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柱子已开始带饺工作。这不但影响了房屋 的耐久性,而且也常常引起用户的恐惧心理。更为严重的是,这样的结构一理遭遇地震作用时,将会倒塌,这违背了现行抗震规范中“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 4. 在框架结构设计中,只注意了横向框架的设计而忽视了纵向框架 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水平地震作用应按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各方面的地震和用应由该方向的抗侧力构件来承担。说是说,在框架结构设计中,纵向框架与横向框架有同等的重要性。一些结构设计者对以于非抗震设计,而纵向地按普通的连续梁进行设计,梁柱的节点和框架中的纵筋、箍筋的配置无法不答合框架的构造要求。由于没有考虑地震的纵向作用,在实际设计中经常出现梁的 座负筋,跨中纵筋及箍筋的配筋置均不足的现象。 5. 悬挑梁的梁高选用过小 设计者往往只注意了对梁的强充和倾覆进行验算,而忽略了对梁手挠度的验算。梁高选用过小,引起梁截面的受压区应力过高,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梁截面受压区产生非线性徐变。梁挠度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加大。挑梁的变形引起梁板出现裂缝,裂缝宽度随着挑梁变形的回大而加宽,影响了房屋的正常使用。据笔者观察,这种挑梁的变形发展到后期,梁支座截面上部受拉区常常出现较宽的竖向裂缝。受支座附近上部受拉区常常出现较宽的竖向裂缝。受支座附近剪弯作用的影响,竖向裂缝向下延伸发展为斜裂缝,此时梁已接近破坏,当为托墙挑梁时,梁过大的挠度引起梁上境况体在梁支座附近出现裂缝。裂缝在梁支座处沿斜向延伸,缝愈靠上愈宽。挑梁的截面过小对结构的抗震也很不利。悬挑结构对竖向地震的作用最为敏感。梁高小时,截面的相对受压区高度较大,梁的延性减 小,在竖向地震作用下易发生脆性破坏,失去承载力。 6. 连续梁按单梁进行设计 这种情况多发在阳台边梁的设计中。由于边梁上的荷 重一般较小,没有引起设计得的重视,左图受力分析方便,设计得把实际应为连续梁的梁按单简支梁进行设计,致使梁在支座处上部负筋配置量过少。这样必然引起梁在支座附近上部受拉区出现竖向裂缝,进而引起梁上部拦板出现竖向裂缝。如果该边梁长度较长时,问题将会变得更加严重。因为该梁一般直接暴露在室外,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当环境温度变化时,梁的伸缩受到梁端柱或挑梁的约束,在梁内产生收缩应力,该收缩应力作用于原已产生的梁上裂缝处,引起梁的支座附近沿整个梁截面四周裂缝贯通,梁承载力降低,直接影响了使用安全。 7. 楼板设计常见问题 板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承重构件,是它将楼面,屋面的荷载传给其周围的墙或梁上,楼板的设计问题必将连带梁、墙、柱等构件安全。若对整个设计考虑不周,很容易出现设计质量问题,有的还可能存在严重的质量隐患。楼板设计中常见如下几个问题。 7.1 设计时为了计算方便或因对板的受力状态认识不足,简单地将双向板作用单向板进行计算。使计算假定与实际受力状态不符,导致一个方向配筋过大,而另一方向仅按构造配筋,造成配筋严重不足,致使板出现裂缝。 7.2 板承受线荷载时弯矩计算问题,在民用建筑中,常常在楼板上布置一些非承重隔墙故大楼板设计中常常将该部分的线荷载换算成等效的均布荷载后,进行板的配筋计算。但有些设计人员错误地将隔墙的总荷载附以板的总面积。另外,板上隔墙顶部处理常采用立砖斜砌砌顶紧上部分的楼、屋面板,这样会给上部的板增加了一个中间支承点,使其变为连续板,支承点上部出现了负弯矩,而在板的设计中又没考虑该部分的影响,致使板顶出现裂缝。 7.3 双向板有效高度取值偏大。双向板在两个方向均产生弯矩,由此双向板跨中正弯矩钢筋是纵横叠放,短跨方向的跨中钢筋应放在下面,长跨方向的跨中钢筋置于短跨钢筋的上面,计算时应用两个方向的各自的有效高度。一般长向的有效高度比短向的有效高度小d(d为短向钢筋的直径)。有的设计得为图省事或对板受力认识不足,而取两上方向的有效高度一致进行配筋计算,致使长跨有效高度偏大,配筋降低,使结构构件存在的质量隐患,甚至出现开明缝的现象。 总之,我们设计工作者应按规范相应的构造要求严格执行,才得以从根本上消除设计质量的隐患。 住宅建筑论文:高层住宅建筑施工质量监理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工程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各类建筑工程不断增多,随之也对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高层住宅建筑施工质量监理进行了探讨,结合某具体工程实例,从桩基、剪力墙、现浇混凝土楼面、砌体工程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建筑工程施工所采用的质量预控、监理方法和措施,旨在为此类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住宅建筑;监理;施工质量 高层住宅的质量是整个高层住宅行业的生命线,为了确保高层住宅建筑工程的质量,必须对其进行监理控制。工程质量监理控制是整个高层住宅工程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在促进、保证工程质量的作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高层住宅建筑的监理工作不仅仅要从监理制度和规范方面进行完善,更要加强对重点的控制,实施全过程的监理和质量管理,这样才能从本质上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 1工程概况 该工程地上18层,地下1层,层高2.9m;工程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a,结构安全等级为2级剪力墙结构;墙宽200mm,现浇楼面板厚度12mm,均为c30混凝土;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标准设防类别,建筑构件耐火等级为1级。地基基础为乙级,工程采用先张法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空心方桩hkfzab400(240)14,14(13、12)a,边长400mm,桩长有28m、27m和26m3种,共计840套桩。内外填充墙厚度200mm蒸压加气混凝土块,抗压强度a3.5,体积密度b05。 2桩基工程施工出现的问题及监理方法、措施 2.1加强图纸会审监理意见 监理组根据业主提供的高层住宅图纸,提出了监理对设计图纸存在问题的质疑。其一,接桩焊缝是2级,焊缝探伤是按gb50205—2002,抽检20%;或是按gb50202—2002执行,重要工程抽检10%。其二,工程桩静载检测是哪些桩?如何配桩?其三,设计试桩工艺锤击或者静压与工程桩应一致。静压的终压标准(标高,压桩力,稳压下沉量)是什么?停锤标准(标高,贯入度)是什么?设计未明确。其四,打桩顺序、沉桩速率有无设计要求?(软土层厚3m~7m深)桩身质量控制抗弯、抗裂检验是否按j10687—2006抽检?其五,桩身的极限承载力是多少?涉及到沉桩时桩身允许抱压力,以免超过极限值破坏工程桩。设计明确答复上述问题,有利于沉桩施工质量控制,明确了实施标准。 2.2强化施工测量放样监理独立复核 施工单位进场后,对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红线桩位、定位点和高程点进行复核,与建设单位对现场的坐标点和水准点进行交接验收,签字记录;发现误差过大时,应与建设单位、规划单位、设计共同协商处理,确认后方可正式实施桩位号放样。组成平面轴线控制网,设置控制桩,施工测量成果上报监理组。监理组在独立复核中发现施工单位的设置仅有两个高程控制点,不符合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一个测区范围不应少于3个点的规定;要求施工单位增加设置两个,形成闭合线路,使高程测量精度满足误差要求,后续高程控制达到较好的效果。 2.3重点进行静压沉桩质量监理旁站 沉桩施工前,首先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桩基工程施工方案编制,经总包单位审核合格后报监理组。监理组重点审核了施工方案中桩机的选择、压桩力型号、桩机质量及配重、压桩机的最小边桩距、最大压桩力;关注桩机施工行走路线,避免压坏、压偏已施工的桩;沉桩质量中间验收标准,沉桩异常情况处理,桩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措施。 在本工程静力压桩控制标准设计要求保证有效桩长桩尖进入持力层、以实际沉入桩尖高程为控制标准时,监理组明确要求施工单位用彩笔标识在桩身并用水准仪复查,确保进入桩尖进入持力层。 3剪力墙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及监理控制 3.1剪力墙钢筋原材料及安装施工问题及监理平行检查 剪力墙钢筋原材料按照业主要求需优选厂家,数量控制在5家之内,对高层住宅结构质量控制起到了关键作用。监理组人员对进场钢筋进行平行检查,做好钢筋进场纪录,由业主代表和监理见证人员进行取样送检。 剪力墙钢筋安装时,监理组平行检查发现施工单位对暗柱在基础内插筋至板底、梁底,弯钩长度为12d且不少于150mm,能够较好地做到;而在拐角暗柱施工时,剪力墙身外侧水平分布钢筋在转角处存在断开的问题。要求施工单位整改为剪力墙外侧水平分布筋应伸至对边弯折为墙宽+15d+lae以上,内侧钢筋伸至对边弯折15d 。 标准层剪力墙钢筋安装时,监理组明确要求施工单位做到:墙身水平筋在基础内根数间距不大于500mm且不少于两道水平分布筋与拉筋,上部墙底第一根水平筋距基础顶面为水平分布筋间距的1/2;剪力墙层高范围内最下一排水平分布筋距底部板顶50mm,最上一排水平分布筋距顶部板顶不大于100mm,并同时设置拉筋;特别是墙顶有暗梁部位,不得省去水平分布筋,剪力墙拉筋间距不得设置过大。 3.2剪力墙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及监理巡查、旁站 由于高层住宅工程防火需要,外窗间、楼梯间设置了剪力墙。巡查中发现一处剪力墙混凝土施工缝有夹层、胀模,预留洞口不顺直。为此监理组召开剪力墙混凝土质量专题会议,要求施工单位加强人员质量管理意识,进行剪力墙施工质量技术交底;召开模板工、瓦工一线人员会议,集思广益,采取措施,做到在剪力墙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已浇筑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施工缝处墙体模板牢固地固定在已浇筑混凝土100mm~200mm处,墙体下部1.5m部位模板对拉螺栓间距不大于450mm,强调设置垃圾清扫口,冲洗和清理垃圾杂物,全部清理干净后封闭;浇筑施工缝墙体混凝土前,施工缝先铺一层50mm厚1∶3水泥砂浆。当监理组检查发现剪力墙垂直度控制差时,要求施工管理人员加强施工缝接茬质量控制,加大模板垂直度的控制;模板刚度、强度不足时,要及时更换,保证剪力墙实体质量达到验收规范要求。4现浇混凝梁板施工质量问题及监理措施 4.1现浇板厚、层高施工质量问题及监理平行检查 施工单位施工钢筋混凝土现浇板时,能够按照厚度120mm,厨房、浴厕、阳台板厚度90mm的设计要求施工。但是,在楼面现浇板面有一处标高控制不理想,主要是板面高程标识数量不足。监理组要求施工中每层现浇板模板支撑完成后,施工员为木工班组提供每层不少于3个基准高程点,全面检查模板几何尺寸,测量、校正模板的标高和平整度;监理组人员平行检查每层标高、轴线,后续板面控制较好,为住宅分户验收合格奠定了基础。 4.2现浇板混凝土裂缝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措施及监理预控 按照苏dgj32j16—2005《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监理组编制了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监理细则,重点强调了现浇板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建筑物两端端开间及变形缝的现浇板设置双层双向钢筋φ10@100;其他开间设置双层双向钢筋,钢筋直径φ10mm,间距150mm;外墙阳角处设置放射形钢筋,钢筋数量为7×φ10,长度2m;在现浇板的板宽急剧变化、大开洞削弱等易引起应力集中处,钢筋直径φ8mm,间距100mm,并在板的上表面布置纵横两个方向的温度收缩钢筋;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布置在钢筋网片之上(双层双向配筋时,布置在下层钢筋之上),交叉布线处采用线盒,沿预埋管线方向应增设φ6@150、宽度450mm的钢筋网带。 按照业主要求,通知在建单位加强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监理组提醒施工单位重视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要求施工单位考察数家混凝土质量控制强的优选厂家,实地考察厂家是否选用级配良好的中粗砂和石子,尤其是抗渗、抗裂掺料是否通过试验确定掺量。政府质量监督站规定:现浇板粉煤灰掺量不应超过水泥用量的20%。监理组要求施工单位派专人监督商品混凝土的配比,现场加强坍落度抽检,同条件试块见证制作。试验表明,混凝土每增加20mm坍落度,混凝土用水量增加50kg/m3;混凝土用水量影响现浇板裂缝是最主要、也是最关键因素。 监理组旁站人员严格要求商品混凝土坍落度高层住宅不大于180mm,每50m3混凝土抽检坍落度一次;现场抽检坍落度过大时,坚决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混凝土退货处理。监理组要求施工单位进行质量通病防治技术交底,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二次振捣,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两次摸压。强调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保湿养护;不过早进行后续施工,不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48h后吊运、堆放重物时,采取保护措施,铺设模板,减轻对现浇板的冲击。 5填充墙蒸压加气混凝土块砌体裂缝质量控制及监理措施 (1)加强原材料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质量监理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为水泥胶凝增强的块材,以28d强度为标准设计强度。龄期达到28d之前,含水量较高,自身收缩较快;28d后收缩趋缓,龄期越长,其体积越趋于稳定。为了有效控制砌体收缩裂缝,监理组检查施工单位进场砌块, 要求龄期最小28d;检查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厂家生产合格证和产品性能检测报告,抗压强度是否达到a3.5,体积密度是否达到b06;砌块的规格尺寸允许偏差为:长±4mm,宽±2mm,高±2mm。 (2)砌体专用粘结剂和混合砂浆使用的监理控制 本工程高层住宅砌体采用混合砂浆m5,砌筑砂浆水泥和砂需见证取样送检。要求施工单位采用中粗砂,严禁使用山砂和混合粉。山砂和混合粉含泥量一般较大,不但会增加砌筑砂浆的水泥用量,还能使砂浆的收缩值增大、耐久性降低,影响砌体质量产生收缩裂缝。每天抽查现场拌制的各组份材料重量,杜绝使用石灰王、脱水石膏和消石灰粉;检查水泥混合砂浆是否在4h内用完。 结尾 综上所述,工程质量监理控制是整个高层住宅工程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在促进、保证工程质量的作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确保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必须对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做好施工监理,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和管理方法,确保建设工程质量。从而为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和我国建筑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住宅建筑论文:关于住宅建筑的抗震施工技术及应用的分析 摘 要:加强建筑物的抗震基础,考虑建设抗震施工来作为其安全规范的重要指标,本文根椐影响建筑抗震性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的技术应用,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不同的建筑结构楼盘需要根椐抗震标准进行建筑,建筑结构的工程师也会保证其抗震的相关性能,本文结合笔者进行工作的相关经验,然后论述与其抗震性能相关的建筑结构形式以及影响的相关因素。 关键词:抗震施工技术;住宅建筑;建筑结构;居住环境 如何使建筑工程的抗震施工的相关技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城市建设当中重要的课题,我国还处于两大地震带,是多地震的国家,做好建筑工程的抗震施工意义更大。 1、关于建筑工程当中抗震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经过历次证明,房屋的倒塌大部分是由于地震灾害所造成的,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的建筑缺乏相对规范管理,而且其房屋的质量比较差,不仅不能抵挡强烈地震,而且一般在6级左右的中强地震,会出现比较强的震感,引起房屋损失,人身伤害。目前在众多建筑工程中,会出现再生钢材现象,但是因为钢筋抗拉强度达不到工程技术相关要求。所以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能够避免一些地震灾害。以图1为例,在设计住宅时,需要在框架的节点上增加附加的钢筋,保证建筑架构的稳定性。 图1:住宅室内外针对抗震的设计 2、最常见的抗震结构性能的相关比较 就现在而言,我国的民用建筑最为常见的建筑结构包含了:钢结构、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和砖木的结构,这些结构的建筑在抗震性有着一些区别。 2.1关于钢结构建筑的抗震性能 钢毕露构建筑是21世纪绿色的建筑,其独特的可循环使用建筑结构比较符合现在发展节能省地建筑,同时满足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钢结构的建筑,首先是重量轻而且强度高,如果用钢结构构建住宅重量是钢筋混凝土住宅的二分之一,所以其使用面积比钢筋混凝土的住宅要提高大概4%,其次是抗震性比较好,如技术钢材料具有匀质性和强韧性,会发生较大的变形,而且有可能承受比较大的动力荷载,一般情况下具有非常好的抗震性。根椐国内外震后调查,钢结构的建筑倒塌数相对比较少,而且从理论上看,钢结构的建筑比框架和砖混结构要结实得多,而且使用的年限也会比较长。 2.2关于砖混结构的构建筑抗震性能 砖混结构一般是由砖墙进行支撑、现浇以及预制钢筋混凝土构成,由于建筑质量有所不同,其抗震性也会有较大差异,所以砖的抗压性较差,在遇到六七度的地震时,会造成局开裂和慢慢散落,其裂缝会扩大。有些建筑的施工质量比较好,砖的形状和砂浆强度比较高,这类房屋在10度地震情况下极易破坏。 一般情况下这种结构的房屋容易发生问题,比如跨度大的横梁和楼梯间的墙体和较大洞口的墙体,在地震发生时,住房需要避开类似结构的部位和构件,可以进入结构相对稳定的空间,如厕所或者是小厨房。 对比砖混结构的抗震性能,明显好于砖砌体的相关结构,砖混结构在唐山地震中经受住了考验,这种结构相对比较实惠,冬暖夏凉。 3.住宅建筑抗震技术的应用和建议 根椐近年来,住宅的建筑抗震技术及相关的应用在慢慢完善,但是根椐实施过程中,我国仍然面临着许多弊端,所以需要根椐实际的工作,加强住宅建筑的抗震性。 3.1加强宅建墙体的抗震性 一般情况下住宅的建筑墙体框架结构是住宅的建筑抗震施工技术的关键,它属于围护构件的相关承重的范围,其所产生的抗震性能,是取决于建筑材料的质量,同时也需要考虑建筑承重的结构的连接,以及建筑地基的状态。在实际的抗震施工技术和应用中,需要在抗震施工中采用高标号的水泥,严格控制砂浆的比例,同样的墙体通过砂浆粘结构成墙面整体。 3.2加强住宅建筑的构造柱的抗震能力 抗震施工技术中,关于构造柱和圈梁的施工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需要进行加强和改进其技术,所以在众多的砖混结构我们需要根椐住宅的要求,通过合理的设计构造柱和圈梁,从而保证其抗震的性能,可以实现住宅的最大的抗震的能力和相关的效果,需要特别注意构件之间的连接,注重强有力的施工的要求,这样两者就共同构成了其住宅的建筑的骨架,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有效约束的墙体的作用。以图二为例,需要根椐墙体构造柱的设置重点加强抗震的能力。 3.3加强住宅建筑的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 住宅建筑的框架的节点,需要充分发挥连接的框架和梁之间的重要作用,所以框架的节点需要符合抗震的相关标准,这样才能提高整体的抗震。如果框架的节点遭到破坏,那么就会导致住宅的建筑整体建筑的结构就会发生严重的移位,所以我们根椐框架的节点的抗震技术施工的现实和重要,所以全面加强框架的节点,在实际的抗震技术在施工的进程,需要将混凝土慢慢浇筑到梁底的标底,然后将框架节点连同梁板进行完美的浇筑,所以施工队伍需要不断地加强抗震施工技术应有识,坚决拒绝施工的隐患。 结束语 根椐大多数对于地震等自然灾害进行了解,所以我们和抗震有关的建筑设计的情况进行探寻和摸索,根椐现在的情况,其搞垮的相关设计还没有达到科学的程度,尤其是我国人口的分布相对比较广泛,所以单纯的依靠建筑来提高抗震性不是很科学,也不全面,这样不仅不能减少地震的损失。根椐我国发生地震的损伤来看,我们需要非常重视建筑结构的良好的抗震性能,同时还要加上强大的室内抗震设计,一起实现建筑的抗震,保证建筑物自身质量和功能的完整性。 住宅建筑论文:谈建筑防雷设计在民用住宅上的应用 作者:李军虎 扈英磊 张金萍 张文松 摘要介绍了平顶山民用普通住宅建筑防雷设计,包括安装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合理处理电缆进出线、低压架空线及架空金属管道等,分析了民用住宅的防雷措施,以为民用住宅的防雷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用住宅;防雷设计;河南平顶山 目前,平顶山市楼房越来越多,民用住宅建筑一般以一梯二户、二梯四户及三梯六户类型为主,其结构一般为人工挖孔桩基础、框架结构,层数为八九层,楼总高一般在35m以内。由于各设计单位对防雷规范的把握深度及理解程度不尽相同,因而设计图纸也五花八门,给施工单位的施工及当地防雷检测部门的监督管理造成很大困难,有的甚至让甲方重复建设,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设计出一个既符合国家规范,又便于施工、管理的规范化住宅的防雷模式,很有必要。笔者根据实际设计经验及在施工监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当地防雷检测部门的要求,就一般民用建筑住宅的防雷设计作如下探讨。 1民用住宅防雷设计 (1)住宅建筑防雷等级的确定。在着手建筑物防雷设计时,首先要确定建筑物的防雷等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7)指出,对建筑物防雷类别的划分,除了由建筑物的功能定性外,第2、3类防雷建筑,还取决于建筑物的预计年雷击次数。按照《规范》,以上3类民用住宅年预计雷击次数均大于0.06次/年且少于0.30次/年,均应划为第3类防雷建筑物[1]。 (2)接闪器的设计宜利用避雷带与避雷小针相结合组成接闪器系统。避雷带采用镀锌圆钢(φ12),由间距为15m、高为0.2m的支持卡(φ12)固定于屋面、墙壁及楼梯顶上,同时在屋面阳角处及梯屋顶四角上另加设高0.5m的避雷小针(φ16),并在屋面加设不小于20m×20m的避雷网格。这样的设置,既美观大方,又经济实惠,而且实践也证明防雷效果非常理想[2]。 (3)接地装置引下线设计利用建筑物柱内对角主筋作防雷引下线(φ≥12),利用建筑物基础作自然基础接地体,不仅可以节约钢材,而且比较安全。引下线主筋从上到下通长焊通,其上部(屋顶上)应与接闪器焊接,下部与基础焊接,并分别与各层板筋、梁筋及桩笼纵筋、螺旋箍筋、地梁面筋焊接通,构成完整的电气通路。 利用建筑物钢筋做为引下线施工时,应配合土建施工按设计要求找出全部钢位置,用油漆做好标记,保证每层钢筋上、下进行贯通性连接,随着钢筋逐层串联焊接至顶层。由于利用建筑物钢筋做引下线,是从上而下连接一体,因此不能设置断接卡子测试接地电阻,需在距室外护坡0.5m处的柱子外侧,另焊一根圆钢(φ≥10)引至柱外侧的墙体上,作为防雷测试点。每根引下线处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5ω。 (4)接地装置利用建筑物的基础作接地装置,具有经济、美观和有利于雷电流场流散,以及不必维护和寿命长等优点。由于平顶山市住宅大部分均是采用人工挖孔柱基础,条件符合《规范》3.3.5条中的第二款,混凝土内基础也能满足利用钢筋混凝土作为自然基础接地体的要求,因此建议推广使用[3]。 利用柱基础作接地体时,对建筑物地梁的处理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地梁内的主筋要和柱基础主筋连接起来,并要把各段地梁的钢筋连成一个环路,这样才能将各个基础连成一个联合接地体,而且地梁的钢筋形成一个很好的水平地环,综合成一个完整的接地系统,其接地电阻≤4ω。 (5)等电位连接及防雷电波侵入这部分过去往往很容易被忽视。新《规范》对等电位及防雷电波侵入有明确规定,因此应十分重视该部分内容。 总等电位联结的作用在于降低建筑物内间接接触电击的接触电压和不同金属部件间的电位差,并消除自建筑物外经电气线路和各种金属管道引入的危险故障电压的危害,它应通过进线配电箱近旁的总等电位联结端子板与进线配电箱的pe(pen)母排;进出入建筑物的金属水管及煤气管道等作等电位连接。 2防雷电波侵入措施 (1)对电缆进出线,应在进出端将电缆的金属外支、钢管等与电气设备接地相连。当电缆转换为架空线时,应在转换处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4]。 (2)对低压架空进出线,应在进出处设置避雷器与绝缘子铁脚、金具连在一起接到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当多回路架空进出线时,可仅在母线或总配电箱处装设一组避雷器或其他形式的过电压保护器,但绝缘子铁脚、金具仍应接到接地装置上。 (3)进出建筑物的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处应就近接到防雷或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其冲击接地阻不宜大于30ω。 住宅建筑论文:建筑节能技术在住宅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摘 要】建筑节能是住宅工程建设未来发展的新趋势,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介绍了建筑外墙节能施工技术方法和门窗节能措施,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建筑节能技术在住宅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供同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住宅工程;节能技术;节能措施;围护结构 1.前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较快,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住宅工程的品质和节能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城市建筑数量不断增加,由于许多住宅工程的建筑面积比较大,夏季受到的太阳辐射比较多,若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就会导致建筑能耗的增加。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建筑设计人员应充分考虑到建筑施工的差异性,重视住宅建筑节能设计工作。这不仅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而达到节约能源、减少能耗的目的,并且对缓解我国能源压力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围绕住宅工程内外墙、窗体和屋面等方面分析了建筑节能技术,使其能够更好地应用于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当中。 2.对外墙进行节能施工的技术方法 2.1 对建筑物外墙的防水保温效果产生制约的因素 1)建筑物室内的保温层位置若安放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防水的效果。在实际施工中,部分用户会选择价格比较低廉的设备,包括自保温、内保温和夹心保温等。 2)外保温措施的彻底使得建筑结构容易出现裂缝。 3)附近的两种材料发生变形的速度有差异会出现裂缝。如加气混凝土和水泥砂浆在同等温度下发生变形的速度存在着4到5倍的差距,加气混凝土和普通的混凝土在同等温度下发生变形的速度存在着8倍的差距。 4)外保温中透气防水系统的好坏会制约建筑物的防水效果。外墙中的保温层以及防护层统称为外保温系统。 2.2 对外墙进行保温应注意的事项 在节能建筑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外墙的保温,保温一般分为内侧和外侧。如果是在外侧进行保温,那么能够有效节约面积,保温的成效也不错,然而粘结性能差,成本比内侧的高;内侧保温应用的技术含量不高,然而保温成效相对较差。在现实的施工中,要结合工程的现实状况采用适当的措施。 1)外墙保温工作而准备阶段。只有当页岩烧结多孔砖保证有28天的养才能被允许进入施工场地,与此同时要对页岩烧结多孔砖实施外观检查,倘砖的高度没有达到-4毫米,长宽大于±3mm是不能直接进行使用的。另外,对于进入施工场地的砖要实施分类,在尚未使用的时候要在其上浇水,保持湿润。要高度熟悉图纸中的内容才能够进行砌筑,砌筑工一定要有充足的经验。 2)对外墙进行保温的现实办法。最初阶段要进行杂物的清理,依据图纸中的相关规定对门窗和中线的位置进行清理,同时将水准线标注在其上,砌筑要从转角处开展。在砌筑没有开始时应先用1∶3的水泥砂浆进行铺砌,梅花丁的砌筑更为合适。就构造柱以及圈梁窗台板而言,罗汉槎使用先三退然后再三进的措施更为合适,想要不出现浪费的现象,那么就应该在砌筑的时候使用满条满丁的方法。 3)选取合适的保温材料。在进行内置式的保温措施时,一定要在内墙的表面添加平薄板、粉刷钢丝网层、纤网面层等防护设备。在具体施工时,墙面粘贴一定要湿度适中、平整、清洁。另外,确保施工水不会出现下渗的情况。施工时要有顺序的进行,从角落进行施工。针对外侧保温而言,在墙体上一定要用粘结荆或者是锚固件把聚苯乙烯板、水泥聚苯板、玻璃棉板和岩棉板等稳定住。假设保温层使用的是聚苯板时,将玻纤网耐碱聚合物当成是面层是非常好的。 4)成品保护外墙保温层。在吊放脚手架或者是安装模板时,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一定要避免与砌筑完毕的墙体发生碰撞。还应该保证预埋件、暖卫和电气管线的安全,避免出现损坏。砂浆的稠度一定要恰到好处,避免迸溅到墙上。 3.门窗节能措施 3.1 提高住宅外窗的气密性 如设置泡沫塑料密封条,使用新型的、密封性能良好的门窗材料。门窗框与墙间的缝隙可用弹性松软型材料、弹性密闭型材料、密封膏以及边框设灰口密封;框与扇的密封可用橡胶、橡塑或泡沫密封条等;扇与扇之间的密封可用密封条、高低缝及缝外压条等;扇与玻璃之间的密封可用各种弹性压条等。 3.2 门窗工程节能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门窗固定在砌块上严禁用射钉枪固定; 2)框与墙体间缝填嵌的材料宜采用发泡聚苯乙烯(或聚苯板条)等弹性材料,并应嵌满压实,表面应光滑,平整无裂缝,缝隙表面用嵌缝油膏嵌实。 3)中空玻璃的安装时余隙,嵌入深度要符合最小安装要求。玻璃安装时的弹性止动片应安装在玻璃相对的两侧,间距不应大于300mm,压条连续镶入槽内时,第一个弹性片应距槽角50mm。 4.建筑节能工程实例 4.1 工程概况 试点工程为某职工住宅楼,该住宅楼为独单元7层,共14户,结构类型为小砌块结构,总建筑面积2200m2。 4.2 影响住宅用电能耗的主要因素及节能潜力分析 住宅楼用电主要有以下四部分组成: 1)楼梯公共照明:公共楼梯平台每层安装一盏40w的普通白炽灯,安装有感应自熄开关,耗电相对有限,建议改装节能型白炽灯。 2)家庭照明用电:家庭照明用电目前大多已采用节能灯具。 3)家庭电器用电:住户室内照明灯具及家庭电器类型较多,是住宅用电能耗的主要因素,但节能改造难度较大,建议由住户自行改装为节能型灯具及改用能耗较低的节能型电器。 4)家庭空调用电:室内房间一般安装分体式空调挂机,客厅安装分体式空调柜机。夏季空调用电是居住建筑主要能耗之一,同时也是研究节能改造技术的主要内容。外围护结构是影响空调用电负荷的主要因素,因此,建议对住宅楼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进行检测分析,并且建议住户安装能效比符合节能设计标准要求的空调机。 4.3 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分析 住宅楼原屋面采用南方地区常用的砖砌架空混凝土板做隔热层,外墙为190mm厚单排孔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东、西、南面外墙贴灰白色条形陶瓷墙砖,西墙采取了在外墙外挂架空钢筋混凝土遮阳格板的隔热措施。屋面及东、南、北向外墙传热系数采取现场实测方式取得,但其热惰性指标无法由现场检测得出,因而采取理论计算方式取得。西外墙由于采取遮阳隔热措施,其传热系数无法由现场实测得出正确的数值。因此,西外墙传热系数亦通过计算方式取得。经现场实测和理论计算,改造前住宅楼屋面及外墙、外窗热工性能参数如下。 1)屋面 由现场实测获得屋面的传热系数k=3.34w/(m2·k),架空隔热层当量附加热阻r附=0.3(m2·k)/w,则屋面总热阻值为:r0=1/k+r附=1/3.34+0.3=0.599m2·k/w,由此可经计算获得屋面实际传热系数k0=1/r0=1/0.599=1.67w/(m2·k)。 2)外墙 由现场实测获得东、南、北向外墙传热系数k=2.94w/(m2·k);西向外墙采取外挂架空混凝土板遮阳隔热措施后,经理论计算,其当量附加热阻为r附=0.3m2·k/w,则西向外墙总热阻值为:r西=1/k+r附=1/2.94+0.3=0.64m2·k,由此可经计算获得西外墙实际传热系数k=1/r西=1/0.64=1.56w/(m2·k)。 3)外窗 外窗为普通铝合金单片透明玻璃窗,外窗自身遮阳系数sc=0.8。考虑阳台等遮阳措施,通过节能软件计算,外窗综合遮阳系数sw=0.74。 5.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方案 5.1 屋面节能改造技术方案比较 屋面现状调查分析:原屋面防水层及架空混凝土隔热板均基本完好,屋面防水层无渗漏现象;经结构验算,屋面结构可满足节能改造所增加的荷载要求。针对原屋面的构造特点,提出两种节能改造技术方案,分别为增加屋面保温隔热层或增加种植屋面系统。通过比较,种植屋面系统构造及施工方案最简便,且符合绿色生态建筑的发展趋势,是屋顶节能改造的优选方案。但该构造系统的实际效果如何,仍有待今后的试验、检测和分析研究。 5.2 外墙节能改造技术方案比较 外墙现状调查分析:经实地查看发现,外墙砖黏结较牢实,经检查未发现空鼓或脱落现象;南北外墙面及外窗安装有大面积不锈钢防盗网,不易拆除;西墙外遮阳板构造牢固,未有松动现象。对外墙的节能改造,一般有内保温和外保温两种方案。 1)外保温方案 由于南面及北面外墙防盗网太多,外墙改造存在较大困难;西面外墙已有遮阳隔热措施,且k 2.0,符合地方节能设计标准要求;而东面外墙k 2.0,不符合地方节能设计标准要求,因此,可重点改造东面外墙。根据气候特点,外墙外保温材料可选择的范围有:泡沫玻璃保温隔热体系、evb干粉保温砂浆、 粉聚苯颗粒保温砂浆等。采用evb干粉保温砂浆和胶粉聚苯颗粒保温砂浆,均需清除原有外墙砖,工程量较大,且保温砂浆做外墙外保温层有易于开裂的风险;而采用泡沫玻璃保温隔热体系作为外保温层,可用特殊配比的膏状黏结剂直接粘贴在外墙砖上,施工比较简便。 2)内保温方案 由于住宅楼已建成多年,外墙做内保温将破坏住宅室内装饰,施工不便,对住户生活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内保温方案基本不可行。 综上分析,采取外墙外保温方案是比较可行的节能改造方案,而且根据住宅楼外墙面的现状,可以只对东面外墙进行节能改造,保温隔热材料选用施工简便的无机环保材料——泡沫玻璃保温隔热体系。 6.结语 建筑节能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能够大大节约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因此,在建筑节能设计过程中,应结合地质条件和气候资料进行综合设计,尽量选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的形式,同时施工人员还应严格按照有关的规范条文进行施工,加强施工单位各部门间的合作,做好工程各质量点的验收,以建造出环保的住宅建筑。 住宅建筑论文: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节能分析 1住宅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基本原则 质量永远是任何一项工程建设的核心,因此住宅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也必须是立足于确保设计质量的前提下,现代住宅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将节能和设计相互融合。在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过程中,首先对于必须损耗的能源部分应该满足,确保能够正常使用建筑物内各种机械设备。对于供电,还应该注重可靠、安全的基本原则,达到相应的电力要求后,应该进一步优化、改进配电设备设计,使能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2)充分利用各种先进技术。在住宅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中应该积极采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尽可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能源损耗,比如通过控制空调的风量以及空调的温度,在展厅减少工艺照明的用电量,减少线路上的电阻等等。(3)注意经济因素。在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将其实际的经济效应充分考虑进来,千万不可一味的强调节能,而使运营成本增加。 2新时期下住宅建筑电气设计的几种途径 2.1关于变压器节能设计 在变压器设计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两部分能源损耗,一是负载损失(和负载成平方比),二是空载损失(和负载无关)。如果变压器存在负载的情况下,不仅仅会有固定的铁损,同时还有因为电流穿过1次、2次线圈电阻时的损耗。为了减少电压器在短路情况下造成的损耗,应该充分考虑变压器短路电流及其损耗之间的内在平衡关系,进而选择一种合适的短路阻抗变压器。一般情况下,变压器的空载损耗主要是指铁芯的涡流损耗以及漏磁耗损,在变压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尽量选用油浸变压器、干式变压器等节能型变压器,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有功损耗。其次,随着功率因数以及最大负荷利用时间的改变,电压器的容量也会有所改变,在选择电压器的时候必须满足所有用电设备总用电量的实际要求,而且尽可能避免长时间使变压器处于一种超负荷运转状态,这样有利于延长变压器的使用时间。 2.2关于照明设备的节能设计 现在家家户户都使用照明设计,在住宅照明设计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节能措施:(1)提高灯具在单位面积内的有效安装功率。通常体育场、车间以及厂房等地方相对比较高,而且建筑面积也相对较大,这种情况下应该按照室外照明系统,可以应用一些高效气体作为放电光源(如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等)。如果是常规普通的室内照明设计,可以应用紧凑型荧光灯,或者也可以采用高效发光荧光灯。(2)可以采用光源用电附件,具有很好的使用性能,但能源消耗相对比较低。比如,电子变压器、电子触发器、节能型电感镇流器以及电子镇流器等。(3)尽可能利用自然光源。(4)进一步优化控制灯具的方式,可以采用节能型装置或者节能型开关,这样也有利于节约用电。 2.3关于电动机的节能设计 提高电动机工作效率,增加电动机功率因数是减少电动机电能损耗的主要方式。在电动机设计过程中,首先应该明确负荷属于连续性质还是断断续续的性质,最终选择一种最省电的电动机。若负荷属于间断的性质,而且在负荷较轻的情况下,电动机工作无法停止,可以安装一个调速装置,主要是为了在额定负荷下,可以确保设备应用的电源是最为常用的,确保电动机始终在额定转速下进行运行。但是处于运转低俗时,可以选择逆变器变频装置,也可以其他的调速方式进行调速。假如负荷连续的情况下,应该检查电动机实际输出功率是否满足各种负荷,如果随着风机、泵的平方减少,其负荷也减少的情况下,在轻载的过程中可将阀门以及风门打开,在低速运转时,选择调速电动机也有利于减少能耗。 3新时期下关于住宅建筑电气设计的几点节能措施 3.1选择高效低能耗设备,尽可能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 在设计建筑电力系统的过程中,最先应该考虑采用高效节能产品,最大限度的减少电力系统本身的能源损耗。(1)针对供配电系统,应该综合考虑用电设备的特点、供电分布、供电距离以及负荷容量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设计,使整个供配电系统便于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尽可能在负荷中心附近建立变配电所,这样可以大大减少配电半径,降低线路传输的损耗。(2)应该选择合理的变压器台数以及容量,确保负荷因为季节出现变化时,可以灵活自如的投切变压器,确保变压器的安全、经济运行,这样有利于减少消耗一些不必要的电能。(3)应该将系统功率因数尽可能提高,使线路上的无功传输减少,进而实现节能效果。 3.2应用智能化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可以借助现代先进的智能控制技术监控给排水、空调等专业建筑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以及照明设计监控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控制受控机组以及设备的开启和暂停操作,还有应该进行必要的连锁操作。(2)对于各种机电设备的工作运行状态以及故障报警信号进行实时监测并且储存,同时应该实时监测、搜集建筑设备系统的流量、压力、温湿度等主要参数,还可以对变配电系统的功率因数、电流、电源电压、主要的开关状态等进行监测。(3)根据事先预定的系统控制程序,自动的调节被控参数在最佳状态,确保系统能能够在相关设计要求的范围内正常运行。(4)采用各种综合措施使系统能够处于节能运行状态。(5)控制机组的台数,进一步优化机组的实际运行状态。(6)不仅具有自动控制的功能,同时也具有就地操作、提供远程操作的功能。 4结语 总而言之,节能设计已经成为新时期下住宅建筑电气设计的重要任务,住宅建筑电气设计采用节能措施,可以大大减少建筑工程的能源损耗,也可降低建筑工程建设资金,可以为我国节能建设事业做出很大的贡献。现代住宅建筑设计师应该树立节能设计理念,采用各种先进的节能措施实现电气节能设计,确保建筑用电设备以及供配电系统能够低耗、经济运行,尽可能节约电能。 作者:卢岚 单位:广西河池市金石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住宅建筑论文:绿色建筑住宅施工技术分析 1对于绿色建筑中需要用到的一些施工技术进行简单的介绍和说明 在这个层面之上,我们要注意到技术水平的提升,当然也要注意到绿色建筑施工之中的员工的环保概念的全面的提升,让员工的意识发生改变之后,对我们今后的建筑设计施工工作都是很有利的。现在要提到的第三点就是对于节约以及工程质量的考虑,绿色建筑的施工之中对于成本的控制以及节约都是很重视的,而且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到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做到这两方面的兼顾是工程施工中一个很重要的要求。最后一点就是我们在绿色建筑的施工中要关注到施工的管理,并采取更多的有效措施来加强对于施工的管理和建设,例如施工之中产生的一些垃圾我们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及时、定时的清理。 2简析绿色建筑施工之中所使用的一些比较关键的技术要点 2.1绿色建筑施工之中对于环保方面的相关技术要求 绿色建筑施工之中绿色当然是一个不能够被忽略的重点,对于建筑施工技术中的绿色以及环保方面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接下来我将对环保中的一些技术要点提出详细分析。施工过程之中不能忽略了光污染的问题,对于光污染的严格控制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光污染带来的危害越来越严重,是人们很关注的一个方面。在有必要进行电焊等施工时,如果环境条件允许,应该把施工地点选在人烟稀少的地方,切忌装备好防护措施,减少不必要的光污染,夜间施工时,若不必使用强力照明灯就尽量不使用,一定要使用的话要加较大的灯罩,严禁把灯光照向施工以外的地方。现在的情况之下,我们不仅要考虑到光污染、噪声污染也是我们施工之中需要注意到的问题,噪声污染往往会对附近具名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我们在施工的时候,对于设备、施工时间的选取都要做出很详细的思考才行。其次对于环境之中的粉尘污染我们也必须重视,施工现场导致的众多的灰尘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困扰,所以我们在施工的时候对于材料的选取,以及施工的方式都要重视,注意不要造成过多的灰尘的产生。在施工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到在安装结构以及一些装饰时,施工地段不能扬起较多灰尘,当然了施工中我们也可以考虑使用低音吸尘器进行相关粉尘的清理,在一些易产生尘土的设备运行时,一定要安排相关人员进行灰尘清理。接下来需要提到的是关于水污染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我国的很多地方都会出现水资源匮乏的问题,那么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之中注意到对水资源的保护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了,绿色建筑的施工不应该为环境带来很高的伤害。我们还需要注意到的就是对于土壤资源的保护,水土流失的问题在我国现在的很多地方都会经常发生,那么我们在施工的过程之中也要加以注意,我们要对生态系统的平衡有一个很好的保护,要注意制备的种植和保护。之后我们还需要注意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我们要保证施工的环境是干净清洁的,这对于施工施工来说是很重要的,定期的垃圾清理不仅能优化环境还能为施工人员带来更好的心情。最后需要注意到的一个方面就是对于施工现场的保护,施工现场的资源、设施等都是在我们施工中需要注意到的东西,必须进行保护,还有一些特殊的地区存在低下文物,那么我们就要格外重视对文物的保护,这是好的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2.2对于施工材料中需要使用到的技术要点进行的相关说明 第一,我们在绿色建筑施工中要注意使用的材料的损耗率,提高材料的利用率是绿色建筑施工中一项重要的观念和想法,低损耗不仅能够节约经济成本,对于环保来说也是很好的。第二,我们在对施工材料购买的过程之中,要使得材料更利于人们进行存储和管理,如果要达到这个要求严格按照事先的计划进行购买和存储就是很必要的了,这样做还能是我们在存储的时候减少材料无故消失的情况的产生。第三,我们在进行采选材料之前,应该对材料的实用性和耐用性进行详细的考虑,并且我们还可以对施工的工序进行合理的优化,高强度的建筑材料的使用也能更符合绿色建筑施工的要求。 2.3对于能源以及土地的利用中需要注意到的技术要求 在我们进行绿色建筑住宅施工的时候,相关施工单位以及施工人员应该做好节能环保概念的宣传,提倡绿色环保,有效的提高能源利用率,对资源进行和里的开发和利用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当然了,我们在对资源的合理利用的过程之中也需要充分的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考虑到自然条件例如气候、光照等因素对资源带来的影响对于绿色建筑中的资源利用是很重要的。对于施工中所使用的土地来说,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是我们在进行施工之前就应该详细考虑的一个问题,而且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在施工的过程之中对于施工土地的临时保护以及施工时的总体的布局。 2.4在绿色建筑开展施工管理工作是需要注意到的技术要点 无论是对于施工人员的管理,还是施工场地的管理。在绿色建筑的施工过程中都是需要加以重视的,我们要对施工场地加以保护防止意外的发生,我们也要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施工能力。除此之外,在绿色建筑的施工之中,我们还要加强组织和规划的能力,要建立更为完善的奖惩制度激励和员工的行为,加强对员工和施工现场的管理。 3结语 在科技发展的今天,人们的文明水平道德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进步,当高楼不断林立的时候,人们察觉到身边的环境也在变得越来越糟,渐渐地,绿色环保的意识深入人心,那么绿色建筑住宅的施工技术的研究就变得更加重要了,它可以提高生活和工程的质量和水平。 作者:赵玉坤 单位:北京城建北方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住宅建筑论文:BIM技术在住宅建筑设计的应用 一、BIM技术在当前国情下存在的背景和现状 (一)国家政策的扶持和BIM技术的研究 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是建筑信息化,我国相关领导人在“十二五”发展规划期间就提出了全面提高建筑行业信息化水平的要求,并倡导将BIM协同等技术应用在工程技术中。近年来,随着国家对BIM技术重视的提高及对该项目投资力度的加大,我国在对这项技术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如:清华大学张建平完成了对“基于IFC的建筑工程4D施工管理系统”的研究,并将其应用到国家体育场等多个大型复杂工程中;清华大学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立了完基于IFC的BIM的框架体系。BIM技术在市场研究方面也得到了关注与支持,2009年,Autodesk公司组织编制了“BIM建筑信息模型在中国市场的研究报告”,报告中详细说明了BIM在中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前景,并对BIM在建筑工程领域的使用和完善进行了帮助指导。 (二)BIM技术在应用方面的现状 通过对BIM技术研究的深入,我国在该项目上获得了许多令人欣慰的成果。尤其是在2005年,沈阳建筑设计院将Re-vitArchitecture软件运用到大型重大工程项目中,例如北京奥运会国家游泳中心、上海世博会等建筑物的施工规划方案都融入了BIM技术,这对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向着科学性、先进性的方向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①对BIM软件的开发利用方面。BIM相关软件是以BIM技术为理念制作的专业软件。在国外,AutodeskRevit系列、BenetlyBuilding系列ArchiCAD等专业软件已经普遍被运用到了建筑行业中,然而,目前在我国这些软件并没有得到普及,一切还处在初级阶段。②BIM技术支持方面。近几年国内出现如北京柏慕进业、鲁班咨询等一些提供BIM技术支持和管理方面的服务。③国内院校方面。在最早研究BIM的国家,他们的课堂积极的引进BIM技术,并不断地探索和完善这项技术。而在我国,对培养这些专业人才的重视程度和资金投入还远远不够,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如:2012年4月华中科技大学才开始招收首届BIM方向的工程硕士。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和高等院校要更加重视BIM技术的学习和推广,并增加资源投入。 二、BIM在住宅建筑设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建立BIM模型的方法 确立建模软件是建立BIM模型的必要前提。Revit和Tekla这2个系列软件是目前最常见和使用率最高的软件。RevitAr-chitecture和RevitMEP可以帮助建立住宅楼的建筑模型和水电模型,TeklaStructure可以用于建立住宅楼的结构模型。将相关构件做成具有参数意义的构件是在建模过程中的首要步骤,这样可以使构件库更加规范化,从而更方便、更效率的实现建模的目的。模型建好后,通过Revit软件将建筑模型和水电模型转换成IFC格式文件,再将其导入到TeklaStructure软件中,这样就形成了最终的BIM模型。 (二)Revit在单元式户型中的应用 每个住宅项目的设计都是基于固定几种形式的单元户型,不同楼栋的设计也是根据符合其特点的单体形式来完成的,或者是结合同样的户型,将其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形成具有不同风格特征的建筑样式。在住宅建筑的建造中,也可以使用Revit来建立三维户型组,实现标准单元模型或标准户型的创建,将部分组合成整体,构建出不同的楼栋单体,然后对局部进行修正和完善,形成各种建筑单体在立面上的具体表现形式。此种工作模式,可以有效地防止大量重复制图的情况出现,使工作不再存在冗余性,更加快捷,大幅度的提升了设计效率。长此以往,为后期的住宅设计积累更多完备的内部户型库,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三)开放式的3D节点视图 在施工绘图初期,呆板地以以往的样本为基础进行修改和临摹是大部分设计人员的绘图方式,之后听取有资历的设计师的意见和建议,再进行相关改正和创作。长此以往,设计人员就无法真正地理解相关建筑的构成,也不能深入地体会到建筑物存在的复杂性,更不会指导建筑物按照此种方式设计的必要性和意义,这样是很不利于设计人员整体水平的提高的。而使用Revit软件设计建筑图纸的方法不同于以往的设计方式,将二维节点转变为三维节点,使图形的复杂性降到最低,不仅直观反映其构造,更容易看懂,还能提高学习的效率,方便学习和应用。 (四)BIM目前存在的问题 ①Revit虽在制图上实现了需求,但在软件之间的互相融合应用方面存在着不足。实际的设计中,无论是模拟建筑环境、计算施工图过程中的结构荷载还是对规划好的方案进行斟酌和修改,都需要在设计和研究的过程中与相关软件结合起来,使流通接口更加开放有利于减少重复工作和信息丢失,也能保证数据信息在传递时的完整性。②目前Revit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剖面、立面图纸构建交接的不完善,构建之间接合关系对自动生成的剖面、立面中存在的问题显示的不够直观、明显,可能导致隐藏的问题不能得到解决。③尽管随着BIM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落后的绘图习惯得到改善,但但设计图纸的交付标准并没有得到优化。二维图纸的交付方式还是决定了BIM三维图设计的方式,这必然不能使三维图形的直观性得到完美展现,降低了设计师的工作效率,同时也阻碍了BIM技术的发展。因此,建立一个三维设计的标准并不断更新完善是势在必行的。 三、结束语 BIM技术的发展,在我国建筑行业引起重大的波动,对我国目前的建筑行业所存在的问题有重要的意义。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还需要不断地努力,加大人才的培养,技术的革新,对我国未来长效住宅领域做好坚实的基础,实现从业人员的不断探索和创新。 作者:王娇 单位: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住宅建筑论文:老龄社会住宅建筑设计论文 1老龄社会下我国养老模式的趋势 目前老年居住模式主要有居家养老和社会养老两种,其中居家养老是以家庭居住为核心的养老模式;社会养老则是指老年人居住在老年性服务机构安度晚年的模式。我国现行的主要养老模式是居家养老,而且多项调查显示,绝大多数老年人乐于接受的养老方式正是居家养老,这就证明,我国在进入老龄化社会后老年居住模式的主流趋势仍然是居家养老。由此可见,作为建筑设计人员,研究探讨新形势下老龄住宅建筑的合理性和人性化是必要而迫切的。 2老龄社会住宅建筑设计原则 2.1老年人在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特殊需求 步入老年以后,人的心理和生理发生了老化现象,主要表现有身体各项机能的变化(机能衰退、体力下降);感觉功能的变化(反应迟钝、行动迟缓);心理功能特征的变化(敏感、承受能力差,易产生孤独感和被抛弃的消极心理,有强烈参与正常社会生活的心理)、生活结构的变化(对亲人、环境和一些专门服务与设施的依赖性变强)等。 2.2老年社会住宅建筑的设计原则 建筑设计应当以人为本,当人不能适应环境的时候,就要让环境适应人,我们要把人的需要始终放在设计首位。老年住宅要以上述特殊需求为依据,在建筑的各个细节中体现安全、便利、舒适和健康的原则,让有自主行动能力的老人能够更长久地生活自理,让行动略有不便的老人能够减少对别人的依赖,让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便于接受照顾。 3老龄社会住宅建筑外部环境设施 3.1道路系统 1)车行道路: 主要考虑外部救援时无阻碍和延迟,如道路宽度应全程适合消防车和救护车通行;机动车道路应设置减速带和手控红绿灯等。 2)步行道路: 全程采用无障碍设计。如尽量不用台阶而用坡道解决地面高差问题,以满足需要以轮椅代步的老人的需求;坡道表面进行防滑处理;坡道上安装防跌落的保护设施等。 3)地面铺装: 应选用有弹性、防滑、不易脱落损坏并易于清扫的材料。保证一定的粗糙度,以使轮椅的轮子、拐杖、助行器等能贴牢地面而不易于滑动;地面还应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以免雨天打滑。 3.2绿地环境系统 1)休闲活动场: 老年活动场地宜分成动态活动区和静态活动区。动态活动区以健身活动为主,外围应有大树及休息设施,以利于老年人活动后休息。静态活动区主要供老人们晒太阳、下棋、聊天等,可利用大树荫、廊、花架等,保证夏季有足够的遮荫,冬季有足够的阳光。 2)景观小品计: 老年人各项生理机能下降,对安全要求高于年轻人,在设计时应特别注意安全防护要求。 3)植物配置: 植物选择应迎合老年人心理特点,多选择老茎生花的紫荆、深秋红叶和花开百日的紫薇以及青松等可以激发老人遐想的植物,焕发其生命活力。 4)环境可识别性: 由于视力和记忆力的衰退,老年人容易迷失方向,因此要加强环境的可识别性,在环境细部的处理上可设计醒目的标志牌。如路标、导游图、指示牌、雕塑等来加强老年人对环境的可识别性。 3.3公共服务设施居住区内的公共服务 设施既是家庭生活的延伸和补充,也是进一步满足物质和精神需要的重要渠道,种类包括医疗、教育、文化、体育、商业等,本文着重探讨老年人经常使用部分应注意的设计事项。 1)医疗门诊: 保障老年人的健康保健、紧急急救,医疗服务设施非常重要。为适应居家养老,社区门诊应建立辖区内60岁以上老人的健康档案,以配合日常生活服务、紧急医疗及事故救助的需要;并配设从事老年常见病患诊治的专业医护人员,为社区老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建筑物对外部分应能供担架和轮椅出入。 2)体育设施: 在社区中应设置一些适合老年人活动的体育设施,如单杠、压腿杠、乒乓球台等,以满足锻炼需求。 3)文化设施: 老年人对精神充实更加渴望,因此要有一些文化设施如宣传栏、展示栏,展放一些报纸、科普知识、老年人保健知识等。 4)公共厕所: 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如厕方便,在重点绿化区和室外活动较集中的地段及组团绿地中合理布局必要的公厕、洗手间。在具体作法上要注意无障碍设计,例如室内外高差不宜超过150mm;地面防滑不得积水;标志清晰不受遮挡;在专用厕位内设呼叫器、挂物钩和足够的轮椅回转空间等。 4老龄社会住宅细节设计 4.1楼层选择 为老龄住宅选择楼层位置要考虑几项因素,便于老年人独自或护理者协助外出和往返;遇有停电和电梯故障时减少麻烦;遇有急病求医时能乘担架外出;遇有紧急事故发生时利于紧急疏散。综合看老龄住宅的楼层还是以低为好,具体建议为:处于自主行动期的适合楼层最多不超过9层;处于介助期的适合楼层不超过4层;处于介护期的适合楼层首选1层,最多不超过4层。 4.2公用部分 弱势居民家门口的小环境要保持方便和低风险,这就要求相关设施环环相扣联成整体,形成保护系统。例如出入口实行人车分流;出入口平台的宽度、高度无障碍;出入口设声控照明设施;公共走廊、户门和电梯轿厢尺寸应能容急救担架进入;电梯厅净宽应大于1800mm,满足轮椅回转等等。 4.3套内空间 1)起居室和餐厅: 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家停留的时间也会增长,因此设计一个称心如意的休闲空间能使他们身心获益。起居室的规模最小应大于15平米;电视墙避免正对采光口,方便日间看电视;起居室与餐厅尽量靠近或集中,并在老人会客、进餐的位置留出轮椅席位。 2)卧室: 老人活动能力随年龄增加而减退,停留在卧室的时间也会增长,最终卧室将成为他们全天使用的生活空间,因此老龄住宅卧室设计至关重要。老人卧室应向阳;应有开阔视野和良好日照,窗外5m以内不应有树冠遮挡;卧室至户门的全程应使担架水平通过;在安放好主要家具后要留出不小于1500mmX1500mm的轮椅回转空间;卧室内灯开关及电源、电视、电话等插座位置应能适应床位变更;床头设置紧急呼救的固定按键等。 3)厨房: 厨房是正常和弱势居民使用差别最为明显的部位。高龄和残障者对狭小空间环境的利用和适应程度较低,因此在设计老龄住宅厨房时考虑以下几点:地面没有高差;通道应能通过助行器或轮椅;洗池、操作台高度在770mm—800mm范围内(常人操作高度在810mm—830mm范围);灶具应为电热方式,避免可燃气体等。 4)卫生间: 卫生间的使用频率会随着老人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并且是老年人意外事故的高发区,因此在卫生间中出现救助的问题应予以重视,布置厕位、浴位和洗漱位时要减少或消除引发意外事故的环境因素。卫生间门宽应大于800mm;地面采用高度防滑材料;厕位靠墙一侧设安全抓杆;抓杆上方设呼叫器;坐便器高度应比正常人坐便器高出200mm;浴位设置不应临近窗户;浴位旁应设安全抓杆和坐凳;洗漱盆的高度应在700mm-780mm范围内(常人洗漱盆高度在780mm-850mm范围)等 5)阳台: 直射阳光和良好视野对增进身心健康有积极作用,尤其对户外活动日趋减少的老年人帮助更大,因此阳台的作用十分特殊。为保证具备轮椅回转,阳台深度应在1200mm-1500mm之间;许多老年人有在躺椅或轮椅上晒太阳的习惯,而阳台的实体栏板太高会形成较大的阴影区,所以应以栏杆、扶手或安全玻璃来保障安全而将实体部分降低,而且最好使用竖向栏杆和扶手。 5结束语 对人整个生命期的尊重,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体现,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和道德准则,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 作者:张红梅 单位:山西省第二建筑设计院 住宅建筑论文:建筑师住宅建筑设计论文 1中小住宅建筑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对于居住环境及户内品质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开发商在这种新市场行情下,若想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就要将“低建筑密度、高绿化率”作为定位目标。即使在“90平方米,70%”的政策环境下,也要努力做到这一点。但是现阶段最常面对的问题就是:若单层建筑面积较小,在容积率不改变的情况下,楼栋数和楼层数就会增加,楼栋数的增加就意味着楼间距会有所缩小。同时还要综合考虑每个地方的日照标准,要保证各栋楼达到国家要求的最低日照时间,就要对楼栋数量以及楼层数进行严格的控制。所以楼栋数、楼栋间距和容积率之间务必要取得较好的平衡。但为了实现在一定容积率的前提下的“低建筑密度、高绿化率”的设计目标,那么就需要放弃一梯两户或一梯三户等不经济的设计。由原本一梯最多四户转变为一梯最少四户,增加单栋建筑面积,减少楼栋数量。就最简单的住宅项目来讲,将底层的建筑面积设置为S1,建筑用地总面积设置为S2,总建筑面积设置为S,容积率为2,建筑密度为20%,这样即为:S1=0.2,S2=252,S=10S1,能够建设10层;在项目容积率低于2的情况下,可以按照小高层项目进行设定开发,能够保证较低的建筑密度。相反,若项目设定为高层住宅,容积率就是主要的考虑因素。小高层的消防标准相对较低,楼内公共交通面积要求较小。高品质、大户型的住宅项目一般会选用一梯两户作为主要户型。楼栋间间距的大小,取决于楼房建筑的高低,楼房建筑高度和楼栋间距是呈正相关关系。在建造低容积率的开发项目时,就要求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达到“低建筑密度,高绿化率”的居住环境要求。低容积率的开发项目,在技术上的要求也没有那么严苛,所以也不存在一些根本性的技术问题。目前我国的基本国情就是人口众多,但是人均土地资源紧缺,在城市开发过程中,各地政府都在贯彻节约土地资源这一基本政策。在城市土地公开招标的文件中,很多都会要求中小户型占到一定的比例,以满足经济实力较弱的刚需群体的需求。当前建筑开发商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在既保证住宅品质的前提下又能够解决好高容积率这个问题。 2高容积率的中小户型住宅建筑设计 2.1总平面布置 总平面布置的基本要求就是在“低建筑密度,高绿化率”的开发理念下,为居民营造优越的居住环境。要想使此目标得以实现,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就是做到最大可能的减少楼栋数。在平面上就应该适度地考虑如何加大单层的建筑面积,争取做到每栋单元能够达到六户左右的同时,还能够做到可以多单元拼接,使楼栋间布置更加合理、组合更加灵活。这么做的优点不仅可以体现在增加单栋建筑面积上,还体现在居民用户公摊面积比例大大降低。其次就是充分利用建筑高度上限,增加建筑层数,同时合理设置建筑层高,若在每层原有的基础上再降低2cm左右,这样一栋建筑物就可以多出两层的建筑面积。向上增加层数和平面上加大单层建筑面积这两种方法相比较之后会发现,竖向上增加层数此种方法优于平面上加大单层建筑面积方法,究其原因是一旦使用加大单层建筑面积和降低层高这两种方法,就不可避免地以牺牲住宅品质为代价。户均建筑面积的降低是规划指标是否变动的基础和前提,通常情况下,户均建筑面积的降低,就会带动总户数的增加,总户数的增加必然也会导致规划指标的增加。随着各方面的增加,建筑商会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车位数的增加。停车位的增加,必然导致居民居住环境的下降,要想解决此类问题,小区建设者应该以地下停车位为主,地面停车位为辅,争取最大限度地降低车辆对小区居民生活的影响。 2.2建筑单位综合性设计分析 2.2.1建筑面积公摊比例研究分析 理性购房者对于建筑面积公摊比例是比较重视的。力争将其控制在15%以内,若高于20%,购房者就会很难接受。18层以上高层设计,一梯2户、4户中,每一层公共交通面积大约设计为40m2或者是70m2。根据每一户建筑面积90m2计算,建筑面积公摊比例分别为22.22%、19.44%。因此说,90m2以下中小型住宅单元若想控制公摊面积,最好是选用一梯5、6的户型。同时,建筑设计需要对电梯、楼梯、过道等公共交通空间进行综合优化,以使其面积低于上述标准。通过降低公共交通面积的方式降低建筑面积公摊比例是建筑设计首要思考的。 2.2.2精细化户型设计分析 现代住宅主要由客厅、书房、卫生间、卧室、餐厅、阳台等组成,通过适度的联系空间进行组合,这样才能保证动静分区。根据不同的产品定位以及客户所需,进行差异化和针对性的户型设计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在“90平方米,70%”的政策要求下,住宅的户型设计只是满足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求建筑师在限定的面积内设计出高品质的户内居住空间。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应重视对人的行为方式和人体工程学进行综合性思考。应将灶台、洗菜池、冰箱、洗衣机、洁具三大件等小元素纳入户型设计的综合考量之中。住宅内每一寸空间都需要进行精细化的设计,这样才能保证在户型设计过程中,做的面积可控、功能齐全、尺度适当、空间整齐。 2.2.3避免出现无效空间 随着相关条例的出现,以往房地产发展过程中备受关注的“大与豪”设计理念已经转变为舒适、自由的新理念。要去除户型设计中“大与豪”的弊病,就应该将其中的无效空间去除掉,所谓的无效空间就是:空间在压缩或是消除之后所具备的功能不会消除。 (1)客厅: 在降低无效空间的选择上,客厅是最有潜质的。客厅的主要功能就是视听。客厅内安装壁挂式彩电已是流行趋势,电视视距最佳为3.54m。U型沙发长边大约为3.8m。试听空间只有在3.5m~4m之间才是舒适的。所以适当地压缩客厅面宽可减少无效空间,同时也不会对客厅空间的功能完整性造成太大影响。 (2)卫生间: 卫生间内功能完善。很多情况下,业主很难接受马桶正对门的设计方式,但是要是马桶不正对门设计的情况下,布置方式就会增加无效空间。在设计上到底是迁就业主的喜好还是坚持科学合理性设计,这是一个很难的选择。 (3)厨房与餐厅: 厨房长边开门和餐厅并联,此种方式两者之间有着较短的距离,联系也是相对比较便捷的。U型灶台布置占用面积较小,有着较高的操作效率。方正的餐厅空间更加适合餐桌的放置,无效空间最小。 (4)阳台: 阳台所具备的功能,除去晾晒以及养鸟种花等功能之外,不同的家庭会根据自身爱好丰富阳台内容。在同样的面积上,大面宽小进深的阳台所具备的使用功能更加全面。 (5)卧室: 卧室除了摆放床、床头柜之外,还需要考虑衣柜的位置。若卧室空间过于局促,在设计上,应考虑尽量设计低窗台凸窗,因其不计入建筑面积,又能拓展室内空间,开阔视野。 3结语 相关文件出台之后,各地区政府对于“90平方米,70%”这一政策标准进行了深一层次的细化,现阶段内很多开发商会通过打擦边球的方式增加赠送面积,相关政府部门会加大控制力度。房地产行业现在已经进入了全品质时代,住宅商品房需要增加卖点才能保证销售量。在新的政策环境下,住宅户型设计的灵感以及创新需要有所提升。所以说,房地行业已经进入了全新的设计时代,建筑师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才能保证不被市场淘汰。 作者:杨儆 单位:厦门华旸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住宅建筑论文:我国高层住宅建筑设计论文 1高层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 1.1剪力墙的设计 据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定,在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具体的条件,必去剪力墙的受力特点和区别等等,合理的剪力墙及拥有分布均匀特点的墙体,其建筑的钢心和质心是在同一个地方的。目前来说,很多高层建筑剪力墙数量多分布广,为了确保工程的经济适用和安全性能,需要严格控制剪力墙的钢筋配置。 1.2地基的基础设计 工程造价的决定性条件是地基的基础设计。所以地基的基础设计必须保证万无一失,步步惊心。高层建筑的基础结构设计人员要想确保有这完善的基础设计,要实施因地制宜政策,根据当地的条件和相关建筑政策调整设计内容。 1.3荷载组合要求 采用点算程序化计算设计出地基承载力及各荷载组合的特点。当风荷载及地震效应导致高层住宅边角地方竖向作用力大时,如果短期荷载等同于永久荷载,边角的竖向结构就会偏大,而中间又是在原有的小值之上,地基墙体就会受力不均产生裂缝。组合地震作用及重力荷载时,应增大承载力,同时提高承载力的特征值在组合重力荷载和风荷载时。在设计时,设计人员要最大程度地降低地基变形和差异变形。 1.4消防设计情况及其对策 高层建筑的外部尺度的规划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来说,高层建筑消防相关的供水系统主要由消防水池和自动喷水装置构成。消防水池主要是用于存储一定量的水源以供火灾放生的紧急使用,具体的设置位置和设置数量应该依据实际的情况和相关规定执行。而在实际中,常常会发现水池设置位置不当或水池点设置过多或过少等问题,这些都会造成实际的安全隐患,或者对于水资源的浪费。因此,消防水池的布局与数量,必须依据实际的建筑情况,进行合理规划。而自动喷水装置只要是指各楼层设置的灭火器及烟雾探测喷水器。这样的消防系统应该加大设置力度,力求做到每一层都有足够的数量。同时,还需要格外注意在地下室,楼梯拐角等容易忽略的死角位置设置足够的探测喷水器以避免意外的发生。 2高层建筑基础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2.1主梁有次梁处附加筋问题 基础结构设计当中,在梁下部的作用力点附以钢筋,做到集中荷载由另加的横向钢筋结构来承重。梁截面高度范围不同,加不加筋对于主梁来说选择也不同,当主次截面相差很大时,主梁就不用加钢筋了,因为荷载较小,没有必要。反而如果相差不大,次梁荷载相对来说较重,就需要添加附加钢筋来分担次梁的承重,实现安全性。针对箱、筏基础底板跳板的阳角问题,如果说底板的钢筋是双排并且两个方向同时有的话,阳角不能够决不允许添加辐射筋。 2.2弹回再压缩设计 开挖基坑时,会有一部分基地反弹受到约束,那就是摩擦角范围内的坑边的基地。然而坑中心地基没有周围其他东西的影响,基土是可以实现反弹的,针对回弹部分,人工可以进行清除工作。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坑基中心都需要人工清理,针对小基础的坑底,坑底约束力较大,回弹可忽略不计。 2.3梁、板的计算跨度 梁板结构的意思是,用刚性支座梁,放在梁的中心线位置,这时候梁板就相当于截面板。如果梁是扁的的话,高度和厚度基本等同,长度和弯矩选择梁中心位置即可,同时加上两者的较大值配筋。 3高层建筑设计的提升方法 3.1环境因素 一个建筑是否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是很重要的,符合我国古代天时地利人才能和的思想。充分考虑当地的气象水文和地质因素,深入了解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环境因素,在做完调查研究工作之后再开展各项设计活动。水文地质是一个在设计中很容易忽视的部分,然而它的地位却不容撼动,地下水对岩层土层有着直接的重要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受到地下水文地质的影响比较大。尤其是高层住宅建筑,关乎到很多人的生命安全,更是要充分研究考察选址的地下水文和地质情况。 3.2优化建筑位置及朝向设计 建筑选址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考虑到城市其他设施的空间布局,把对城市的影响最大化。建筑物的位置选择和朝向设计是设计师要考虑的首要因素,人们的生存依赖于阳光,在明亮的环境中更有助于培养愉悦舒适的心情,在建筑设计时,依照当地的自然环境,让建筑物朝向光照时间长的方位,这样就可以减少用户在用光方面资源的消耗和浪费。提前设计好日影图,使建筑物最大程度上接受太阳的照射,以此来确定建筑物的位置和走向。由于我国大部分的地区都在北半球,因此建筑物坐北朝南的情况居多,建筑体南面的开窗要尽可能大,而其他防卫的窗户面积越小越好。减少热能的损耗,使得用户在不实用空调暖气等设施的情况下,也可享受怡人的温暖。 3.3优化围护结构墙体设计 现代的高层建筑需要有通风,透光,保温三个最基本的条件要求。为了实现室内室外环境的完美统一,最大程度上降低对能源的消耗,在围护结构墙体设计方面,也需要建筑师大下功夫。一般来说可选用的产品主要有玻璃幕墙,高分子吸湿除潮材料等。在科学的基础之上选择墙体设计材料,减少了建筑成本,同时延长了高层建筑物的使用年限。 3.4运用当代科学技术的新设计 当前,低碳式高层建筑设计主要运用的设计手法有以下几种,如利用物联网,数字化技术,仿生学特色来发展建筑行业的低碳式理念。这些新理论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高层建筑设计理念,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和效果。 4结语 高层建筑设计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质量,不管是针对造价来说还是建筑物最终的质量安全来讲,而选择结构选型具有复杂性,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最终做出合理选择。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一个体系,服务于高层建筑的选型。设计高层住宅时,充分考虑实用,美观,经济,安全四大要素,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作者:易红伟
电力工程质量管理论文: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研究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科技水平的提高,电力工程质量在电力工程行业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并且它与社会的稳定、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从电力工程质量控制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其特点着手进行较为详细地分析和讨论,然后总结出了一套关于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方法,并针对电力路灯照明实际电力工程中的质量控制管理措施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 电力工程质量;特点;管理方法 电力工程在其性质上来讲就相对特别,它不仅拥有一般产品共有的一些质量特性,例如寿命、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等一些满足其必须的使用价值之外,而且还拥有电力工程行业所独有的质量特性。由于电力工程质量本身就是为了使电力工程得以满足使用者的基本需要,还需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设计文件技术规范标准以及合同里所规定的特殊综合属性。就特定的电力工程质量控制管理而言,主要是要合理把握其在耐久性、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经济型以及与环境的协调性等各方面特性相结合,由于这几个特性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为此一定要确保电力工程质量的每一种特性都能够达到标准要求,然后更好的使整个工程质量问题得到保障。 1 电力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科技与人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电力工程铺设范畴也随之越来越广,因此很有必要更加的重视电力工程质量的控制以及其管理工作。当前,其重要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与人民工作、生活息息相关 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与社会经济水平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当前电力工程的依赖程度也渐渐提升。可以说广大人民的基本生活和工作直接取决于电力工程质量的好坏。因此要想保障人民基本的物质需求,就必须保证高质量的电力供应,从而才能更好的保证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1.2 与市场竞争息息相关 谈到市场竞争,电力工程就好比一个产品,一个产品质量好坏是企业的灵魂。何况是在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今天,一个产品质量必然服从的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为此,要想寻求跟好的发展,需要保障产品的质量。 1.3 与整个社会经济效益息息相关 因为电力工程行业在我国经济进步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国家每年都会投入大笔的资金用于电力工程施工建设。其目的在于建设一个相对完善的电力供应网络,从而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还可以维护国家持续稳定的发展。相反,如果在电力工程质量中经常出现问题的话,将会带来巨大的浪费以及损失。为此,很有必要采取管理措施或方法对电力工程质量进行管理和控制。 2 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特点分析 之所以将电力工程比作一件产品,是因为电力工程具有同商品一样的使用价值,然而要想保证其使用价值,就需要使该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得到保障,也就是产品的质量。由于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的周期较长、范围较广、复杂程度高等特点,给质量造控制管理工作产生了较大影响。 3 项目不同阶段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依据电力工程项目的不同特性,文章对其进行质量控制分析,并划分了以下几个环节。 3.1 决策阶段的质量控制 电力工程项目的决策阶段包含对电力市场的项目需求分析以及项目选址报告、实地考察与项目相关的详细计划书和可行性评估等内容。一个特殊、复杂的项目,在其决策阶段需要细化好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其次,在决策阶段应当把握好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从而保证项目选址地区的规划以及相关国家规定,明确电力工程项目的目标,且技术水平上具有合理性,从而保障整个项目与投资环境的协调关系。 3.2 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质量控制的设计阶段,由于工程性质、规模以及特点的灵活性,通常需要按照不同的工程要求和特性的进行不同分工设计。依据以往经验可分为初步设计、实地验证以及施工图设计这三个阶段,然后在每一设计阶段时期做好相关技术文件资料、设计说明文档等数据资料的完善工作。 3.3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可以说是电力工程整个项目质量控制环节的重点,直接决定着工程质量的好坏。因此,一般都将施工阶段分为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控制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控制。如何准确按照设计的规定要求进行施工作业,对其进行质量控制点的设置;然后针对质量控制点的控制对象进行分析;能够对工程中的一些质量隐患问题进行预判断并及时作出回应措施;确保施工技术的交底工作。通过把握好电力工程质量的每一个环节,从而跟有效的提高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 3.4 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的验收工作是电力工程质量建设质量控制的最后一道工序,旨在全面考核整个工程项目的成果,施工质量以及检查设计的检测合格是保障工程项目投入正常运行的前提。一般情况下,可将其分为单工程验收以及全部竣工验收。首先需要通过的是单项工程验收,在出示相关工程验收证明后,经由建设单位的监理工程师进行核对,最后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的共同参与下正式宣布全部工程竣工验收。 3.5 使用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工程投入使用运行的过程当中,应当定期对对用户进行回访工作,深入熟悉工程使用过程中的质量隐患问题,并且作出回访记录并分析,然后后存档。 4 电力工程质量管理措施实例分析 在建设电力质量工程管理中,针对某电力路灯照明的质量管理方法进行了相关探讨及分析,从而在实际控制过程中了解其管理方法及应用。按照该项目的工程实际特点,作出了一下一些控制措施: 1)充分考察地理环境,针对适合场地类型制定出有效合理的设计方案。 2)在施工现场成立一个项目管理部,以项目经理为首,明确相关项目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保证工程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3)由IS09001质量体系工程师以及相关技术负责人保证质量问题。 4)由项目副经理负责主持的生产作业系统,设立正轨的施工队、施工科;施工科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负责施工生产过程中的监督、调度、检查等工作,使得工程施工的准备阶段、施工过程中、竣工验收等整个过程都达到规定质量要求水平。 5)由主管部门调配的经理助理负责主持相关劳动管理系统,关于一些技术人员的培训、调配等工作,提高全体施工技术人员的施工技术与业务素质。 6)最后就是竣工验收阶段,项目在按照各项相关标准验收之后后,必须派出质量检测人员进行定期检查,记录并以质量报告的形式进行数据分析及存档。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力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环境,为此,鉴于电力工程项目的基本特性,应当选用有效合理的质量控制方案对该项目进行控制管理。在实际施工过程当中积累经验、不断对质量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从而为今后电力工程质量管理方案提供有效的途径。 电力工程质量管理论文:浅谈电力工程质量管理及其控制 摘要:电力工程作为一种国家经济的基础性产品,不仅具有一般产品的性质,同时还具备一些独特的内涵,例如唯一性、适用性、耐久性以及安全性等,因此,电力工程有着电力行业特有的质量要求。电力工程质量的优劣关系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影响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安定,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对电力工程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关键词:电力工程 质量管理 控制 电力工程作为一种性质较为特殊的产品,它具备一般产品普遍具有的质量特征,要能够较好地满足社会对它的使用所期望的价值,同时,电力工程还应当满足电力行业的特殊需求。电力工程的质量指的就是电力工程在符合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和电力行业技术标准等的前提下,符合发展规划、设计文件、合同规定的要求,并能够达到使用标准的一种综合的特征。电力工程的特有属性:投资大、范围广、技术交叉、产品的唯一性等,给电力工程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也对它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一、电力工程质量控制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电力工程的铺设面越来越广,在量的积累不断进行的过程中,我们更应当注重电力工程质的方面的管理和控制,究其重要意义而言,电力工程的质量控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必要性: 1、和群众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家用电器成为家家户户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同时,计算机的日益普及,使得人们在各个生产或服务领域都采取了高效、便捷的电脑操作或电脑办公,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离不开电力供应,人们对电力供应的质量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电力工程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电力供应的质量,关系着人民群众能否有个舒适、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因此,优质的电力工程是人们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也是国家不断进步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2、电力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竞争优势 在市场经济时代,电力产品作为参与社会竞争的一大产品,其竞争优势也依赖于产品的质量。因此,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中,电力企业和参与电力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建筑、安装、监理、以及设备、材料生产厂家、大件运输单位等相关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守护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或是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就必须做到提供给电力工程的产品是优质、安全的产品,它们是电力工程质量的总和,是创建优质电力工程的要素。因此,只有通过加强对电力工程建设中各个环节的的质量控制,电力企业和相关企业才能在广大消费者心中树立品牌形象,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3、电力工程的质量关系着社会的进步和稳定 电力供应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对于整个社会的进步和稳定都有着很大影响。电力产业是我国支柱性产业之一,国家每年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建设大量优质的电力工程项目,为社会提供充足、可靠的电力产品,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使得社会能够安定、祥和地发展。因此,可以想象,如果一个国家的电力工程质量问题频发,那必然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带来不便或损失,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影响国家和社会的安全和稳定。例如:今年7月30日,印度北部包括首都新德里在内的9个邦电网崩溃遭遇大面积停电,造成交通瘫痪、供水危机,约有3.7亿人口受到影响。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强对电力工程的质量管理和控制。 二、 加强电力工程质量管理及控制的措施 在现代化的年代,电力供应不但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更是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粮草,是国家的先行官。作为承载电力供应的主力军——电力工程,它的质量优劣会影响到电力供应质量的优劣,也就会影响到广大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和满意程度。电力工程所涉及的项目较多,范围广且较为复杂,因此对电力工程的质量管理和控制也需要有更为系统的方式和方法。具体来说,我们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做好决策阶段的质量控制 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由诸多环节组成,首先便是决策阶段的质量控制。决策阶段主要包括:电力市场的需求分析、负荷中心的计算、拟建地址的选择和实地考察、在此基础上的项目可行性分析和详细合理的计划书等。任何一个规模大,影响远的电力工程项目在进行之前都应当谨慎的决策,做好决策各环节的准备工作,使之不仅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更要综合考虑使用寿命、项目投资、社会影响等诸多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确定工程规模,以求所建项目适应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选址上,既要选择地质条件好、线路出线短、以求降低工程投资,又要尽量减少所建工程带给周边老百姓的生活影响;使得所建项目能够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把握好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电力工程的唯一性使得每个电力工程在工程规模、特点和具体的实施操作上存在着差异,特别是在地域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具体工程具体分析,千万不能简单地套用图纸。通常情况下,需要将工程设计的过程细分为实地勘察、初步设计、初设审查、施工图设计等诸多阶段,每个阶段的工作都是关键点,都是把握设计产品质量的重点,不可轻视。每个阶段形成的文献和资料也都非常重要,一定要完完整整地归档,做好保存工作,以期能更好地将设计完善。 3、 严格把关施工阶段的质量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可谓是整个电力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和控制的重中之重,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包括施工前的准备控制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工程项目施工之前,应当进行设计交底,预先了解工程概况、设计理念、建筑和设备的关联、土建施工和电气安装的交叉、材料的选择、施工工艺的要求等;另外,施工技术交底工作也很重要,要严格按照工程设计的要求,结合电力部门颁发的施工技术标准,确定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点,并将关键点的分析和把握层层落实到实处。总而言之,应当尽可能全面地分析工程中有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并采取事前防范措施,将隐患消除于未然。同时,施工过程中对设备和材料质量的把关、对施工工艺的监督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的优劣。对于任何一个电力工程来说,我们只有在认真把控好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问题后,才能确保完成一个优质的电力工程项目。 4、 做好工程项目的验收工作 电力工程项目验收所要考核的是工程项目整个的建设成果,其验收的结果直接影响着该工程项目能否投入到生产和使用环节中去。在进行工程项目的验收过程中,我们一般将其分为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单体工程验收、以及整体工程验收,每一项验收工作都很重要,要认真做好验收记录,尤其对分部分项工程中的隐蔽工程验收要重视有加。只有在每项验收工作合格后才能确定工程投运,交付使用。 5、 完善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反馈 电力工程经验收合格后交付使用,交付使用的电力工程即投入到企业的生产和人们的生活中,此时也是对工程项目质量考核和管理的一个延续。在电力工程正常使用的期限内,各参建单位应当对电力工程使用单位进行定期回访,掌握第一手的资料,把握自己的产品在该项电力工程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隐患,并及时做好记录、分析、处理,不断改进,而不是交付使用后就万事大吉,一定要注重后续的经验积累。 一、 结语 总之,电力工程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和企业的正常生产,对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要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来严格电力工程项目的管理和控制,我们只有通过不断总结实际工作中遇见的工程质量监管问题,不断丰富经验,完善相关制度,形成有效的质量监管方案,才能建设更加经济环保、安全高效、持久耐用的电力工程。 电力工程质量管理论文:电力工程质量管理 摘 要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相关问题成为了电力部门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严峻问题。本文分析了影响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主要因素,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提出了新形势下的电力工程质量管理改革措施。 关键词 电力工程;质量管理;对策 0引言 电力工程是指一切与电能相关的工程。而电力工程质量管理则是指在电力工程项目进行时所采取的一系列有关安全生产的组织、策划以及管理的活动,从而确保电力工程质量具有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适用性、长久性以及与环境相协调等优点。据了解,国家在电网建设和电网改造方面的投资将不断扩大, 估计到 2020 年全国电力装机容量9 亿 kW,用电 45000 亿 kW·h,复合增长率达到5.5%[1]。随着电力投资的不断加大,电力工程质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推动电力工程质量管理改革,进一步提高电力工程建设质量,成为了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影响电力工程的主要因素 从电力工程实施的过程来看,影响电力工程质量的因素主要有电力工程项目的相关人员、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施工技术、施工环境等[2]。 电力工程项目的相关人员是电力工程建设的核心,是影响电力工程质量的主观因素。它主要包括工程建设的策划者、管理者、施工人员。策划者对于工程项目的策划、规划是否合理、正确;管理者对于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监控、监督是否到位;施工人员的身体素质是否支持其工作、施工技术是否规范、是否达标等等,都对电力工程质量好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电力工程施工材料主要指施工时需要的原材料、构配件等,施工材料是电力工程的质量基础。所用的材料质量不达到国家相关的质量标准,那么,这将会直接影响到电力工程的安全性。施工设备是指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使用到的机械设备,如运输设备、操作工具、测量仪器、调试仪器等。施工设备的电力工程施工的手段,设备配备是否合理、质量优劣、操作是否安全,将会对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等产生影响。施工技术是指在电力工程实施过程中所采取的技术设计、流程、调试手段、测量误差等方面,施工技术的成熟、正确与否,会影响到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施工成本。施工环境主要包括工程技术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工程实施环境等,对于施工环境进行实时监测,有利于推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 所以,在进行电力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是提高电力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 2 电力工程质量管理对策 在充分考虑影响工程质量因素的同时,还应该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施工原则,以确保达到优质的电力工程质量。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提出了新形势下的电力工程质量管理改革措施,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电力工程建设质量。 2.1提高电力工程质量意识,建设优秀施工队伍 电力工程项目的相关人员是影响电力工程质量的主观因素。提高电力工程质量管理,首先就要努力提高全体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电力企业可以定期对电力工程上至决策者,下至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电力工程质量业务培训,使他们明确电力工程的特点、范围、技术要求等,并进一步增强各级人员的责任感,让每一位工程项目人员在思想上深刻地认识到质量是电力工程、电力企业的生命线。建立强有力的施工队伍,对于电力工程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加大对一线工人的岗前培训,如施工注意事项、工艺质量要求等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素质和安全生产意识,促进他们自觉地遵守各项电力工程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从源头上把好电力工程质量关。 2.2加强电力工程项目的领导,责任落实到个人 电力企业应该根据相关的技术质量法规、工程项目的要求,制定出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可以结合电力工程施工进度,对各级领导、各个环节的技术人员、操控人员等实行项目捆绑,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同时,制定明确的监理细则、监理目标,建立工作小组,对工程项目的各个工序、各个阶段的质量效果进行监管、督查,并定期进行考核验收,让相关人员明确目前工程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改进,并做好各项工作的协调和衔接。监督小组应该严格遵照电力的相关规范和技术要求,做好监督和管理,不断地加大安全监管的力度,凡是出现质量问题,一定要追求当事人责任,确保工程项目的责任制度的持续施行。 2.3加强工程施工的技术监管,确保工程质量 电力工程项目的技术问题主要涉及技术方案、工艺流程、调试手段、测量误差等,所以,电力企业应该加强电力工程的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验收阶段、使用阶段等五个阶段的技术监管。在投资决策,即形成技术方案的阶段,应该加强对电力市场需求、可行性报考等进行分析,确保形成合理正确的技术决策方案;在设计阶段,可以按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步骤来进行,在设计时还要结合项目的规模、性质、特点等来灵活地调整设计方案,加强设计阶段的监管。在施工阶段,加强对每一道工序的技术监督,设置质量预备空点,观察和分析工序质量波动,同时,对于施工时运用的材料,可以采取随机检查的手段来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达到要求,最终保证施工质量;在验收阶段,可以分为逐项验收、全面验收的方法来进行验收,促进电力项目的顺利投产;在使用阶段,可以进行定期的回访检查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存在问题,以便做出相应措施,改善工程质量。 3 结论 抓好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确保优质的电力工程质量,是电力企业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突破口。电力企业应该要对电力工程全面推行质量管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完善电力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不断地探求科学的电力工程质量管理对策,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崭露头角,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为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电力工程质量管理论文:电力工程质量管理及控制探究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因此,对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质量管理及控制是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相关企业单位更要注重电力工程的质量工作。笔者结合理论以及实践经验,对电力工程质量管理及控制内容以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现今电力工程管理以及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管理及控制的完善措施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电力工程;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V69 文献标识码:A电力工程作为一种国家经济的基础性的产品,不仅具有一般产品的性质,同时还具备一些其独有的特质内涵,例如耐久性、适用性以及安全性等。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深化改进,电力工程在国民经济中也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位置。为了科学合理地实现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就要明确其内容特点以及管理控制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找到实际有效可行的改善措施。 一、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内容以及特点分析 1.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内容 电力工程主要包含投资决策、项目设计、施工、验收和使用等五个阶段。做好各个阶段的质量管理严格的控制好是保证电力工程质量的关键。 首先,在项目的决策阶段的质量管理主要是详细地分析电力市场的需求,对工程项目的选址、可行性分析以及项目计划等进行审核,以确保其科学合理性。其次,在项目的设计阶段,可将其分为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以及施工图设计阶段,用过对不同的分阶段设计有效地进行管理和控制,来确保整个电力工程的质量。接着,是在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的管理,该阶段是工程项目质量建设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特征就是对施工的因素和过程的管理,并不是为了某一单纯的管理结果。再次,在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管理,主要可以分为工程施工质量的中间验收和工程的竣工验收,主要是对设计与施工质量进行综合检查,是确认项目能否投入使用的重要步骤。最后,即使用阶段的质量管理,电力工程项目在竣工验收合格后,即将投入交付使用的环节,其基本任务就是开展质量回访和检查。 2.电力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特点 首先,电力工程质量管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主要是由于影响其质量因素比较复杂,进而增加了对电力工程项目质量问题的分析、判断以及处理等工作的难度。其次是严重性。如果电力工程质量出现了问题,就会造成工期的拖延、投资成本也会相应增加,进而使得工程的施工受到影响,严重时会留下一定的质量隐患,威胁人民的财产安全。再次是突发性。电力工程是一项系统并且复杂的工程,因此,对于电力工程的施工或是运行过程中,随时都会出现一系列的突发性问题,这就需要管理控制人员不断总结实际经验,采取相应的有效的预防措施。最后,电力工程质量也具有一定的可变性。由于电力工程项目质量的问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相应的变化,进而引发其它的系统性因素的质量变化,所以在对电力工程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管理时,要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 二、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整个电力工程业务的管理即控制流程中,供电技术公司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企业中,如业务部、工程管理部以及财务部都与用户电力工程密切相关。 业务部以及工程管理部在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的各个阶段分别担当各自的职责;财务部负责各用户收取技术咨询费、工程款,向施工单位拨付工程款和向供应商拨付材料款和设备款,作用是十分明确的,但同时,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接会影响到电力工程施工的进展。由此可见,在整个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业务流程中尚有些欠缺和不完善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决策水平需要提高。 由于电力工程涉及到的专业较多,投资成本较高以及对社会的影响也很大,所以,对电力工程项目的决策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经济效益以及该地区的供电能力。但是,目前在一些临时筹建的项目管理部门的整体素质水平不高,工作人员以及多数的工程技术操作人员缺乏良好的投资效益观念以及对施工合同、控制造价等方面的认识,一些不科学合理的决策时有发生。 2.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职责不明确,缺乏完善的监管制度 现今,我国的电力企业的管理模式为国家电网公司、区域电网公司和省电力公司多级管理网局投资项目。但是由于主体缺位,采用属地化管理,使用权转移造成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失效,造成工程管理上的种种漏洞,难以保证经济效益和质量。 3.影响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质量较多 首先,由于电力工程项目的周期相对较长,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尽管在电力工程系统内有着很大的专业和经验上的优势,这就使得一些企业单位以及个人缺少竞争意识,不思进取。其次,对于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的隐患造成因素较多,当电力工程项目进入使用阶段后,不能够及时检查其内在的质量,如果只看表面,很难看出其中存在的质量隐患,所以,对于目前的管理机制和水平很难对工程质量做到实时控制以及及时处理。 4.电力工程的施工合同的执行不规范 电力工程一般都是在系统内运行,尤其是当合同的真正履行者是建设单位时。当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按合同条款执行时,合同的法律效力显得十分微弱,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领导意志的行政干预和拖欠工程款。 5.电力工程建设单位的承建制度问题 在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中,一些建设单位都将其交给其“三产”单位承建,然后由"三产"单位分包给施工队伍,那么,在此过程中就会有以下问题的出现,影响电力工程的质量。首先,"三产"单位工程管理制度和工作人员一般不能很好的适应目前大量的电力工程建设的要求。其次,由于在一些施工单位中,农民工占有其中的很大数量,所以,并不能满足整个电力工程质量管理所要求的综合素质。最后,一些"三产"单位为了获取高额的经济效益,盲目追求最低价中标,而不考虑工程项目质量的要求,进而使得施工单位以降低工程质量为代价,以次充好。 要在现今激烈的竞争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加速企业的发展,就必须切实了解企业在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工程的全过程质量管理,使工程的每个环节都可控,使各种影响因素都向着电力工程质量改进方向科学合理的发展。 三、提高电力工程质量管理及控制措施 1.加强管理,切实地落实责任制度 要尽快地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需求并且能够发挥企业自身优势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各项管理制度,切实地将责任制落实到位,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具体的工作人员的职责,同时加强监督和检查,严格按照电力工程的规范和技术要求,对出现的工程质量问题,追究其相关人员的责任,简而言之,就是实行工程质量的终身制,真正的落实责任制度,进而使工作人员负起责来。 2.组建优秀的建设团队 对于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与团体的生产力量密不可分,同时,在电力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因素中,人为的影响因素占有很大一部分,因此,组建优秀高素质水平的建设团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外,提高工作人员对电力工程质量的意识,加强对管理技术人员和施工操作人员的培训,以此来提高其素质和技术水平也是非常必要的。 3.制定监理细则,明确监理目标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深化,在给电力行业提供机遇的同时,更是对电力行业的一种挑战,因此,电力企业要在新形势下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确证电力工程质量的优质就是其最好的策略。根据工程要求对监理目标、进度计划、人员和料物计划进行规定时,要制定明确的监理细则,其中要包括详细规定出工程各部位、各工序、各阶段的工程质量标准、检查标准以及验收程序等等,以便于工作人员在质量控制工作中,相互协调好各工作的衔接。同时,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包括质检机构、质检制度、质检人员的素质,并明确各级质检人员的权限和职责等,进而加强对电力工程的质量管理,就要不断地总结经验,使电力工程质量管理及控制制度逐渐完善,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切实的增加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总结: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的任务十分繁重,要实现优质的电力工程质量,项目管理人员必须落实好项目质量管理及控制工作,把先进的管理思想和具体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对质量监督制度以及控制方式进行合理的完善,全面加强电力工程的质量管理,使得电力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 电力工程质量管理论文:电力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索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再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有效的促进了我国电力工程的发展。但在当前电力工程质量还存在着一定问题。本文就对电力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影响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提高电力工程管理工作的措施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电力工程;质量管理;问题与对策 引言 近年来,由于社会上各行各业对电能需求量的增加,有效的推动了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当前电网建设速度不断加快的前提下,电力工程企业在电网建设中的重要性得以突显出现。电力工程由于涉及的内容较多,对施工要求较高,而且在施工过程中还会受到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这都对电力工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电力工程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在电力工程实施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加快电力工程的顺利进行。 一、电力项目建设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伴随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工程建设也取得不小成绩,电网系统的覆盖面越来越广泛,地区较为偏远的地区的用电问题也都得到解决。电力行业作为国家最重要的能源行业,肩负着生产、生活的电力供应。电力工程的建设是电力行业的基石,不断完善和建设电力基础设施,才能为国家电力系统和电力行业的进步打下牢固基础。建设、制造电力设备必须以完善的管理和成熟的技术为依据,不仅是工程进度延误的问题,质量关不能守好,还会带来生命、经济损失。因此,控制电力工程质量刻不容缓,只有全过程地对电力工程施工进行严格监管,才能确保工程质量达标。 二、电力工程存在的问题 1、决策的不合理 决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电力工程的成败。电力工程由于涉及面广、投资金额大,对社会以及居民生活有较大的影响,同时因决策不合理导致工程停滞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因此施工前,决策者应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对施工环境进行充分的实地考查和调研,结合集体的智慧做出最佳的决定。 2、合同的未规范执行 在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中,由于施工合同的执行力不够规范,常常会妨碍合同的法律效力。众所周知,大部分的电力工程都在系统内进行,其涉及的部门、单位往往也都在系统内,这时,建设单位作为合同的履行者,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各种困难,很难按照合同条款一一执行,从而影响合同的执行力,对工程施工质量也产生更大的挑战。 3、工程施工部门之间的不协调 在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与电力工程相关的部门主要为工程管理部门、安全检验部门及施工单位。工程管理部门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核心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安全监察部门的岗位职责是在电力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安全的全面监督和管理,确保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施工单位主要是在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承担具体的施工任务,担当主要的职责。这样各部门就会从工程的施工开始到工程的结束,在各个环节中出现多次交接,导致部门之间的衔接不够顺利,有时甚至会影响整个施工过程的进度。 4、施工人员复杂 目前在电力工程施工企业往往在接到工程项目后,临时进行施工队伍的组建,而外雇人员也多为外来务工的农民,这部分人员由于文化素质较低,再加之缺乏相关的经验,在施工过程中安全意识缺乏,不能采取主动的安全措施进行防范,导致现场安全隐患增加,施工质量也无法保证。 5、工程监管的难度大 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工序繁杂往往存在一定的隐患。尤其是在工程材料的供应商较多时,施工过程中工序的交接、工程的材料质量、隐蔽的工程建设就变成更为复杂的问题。因此,相关人员要在工程的每一个阶段,严把每一道工序和产品质量,做好交接工作以及质量的检查和评定,确保施工过程安全有效的运行。 三、影响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1、电力工程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电力工程企业的管理人员在选拔过程中,并没有严格的条件和标准,这就导致管理人员素质较低,而且管理经验较为缺乏,质量管理和控制都不能很好的进行掌握,现场管理人员人为失误较多,极易导致重大工程事故发生。 2、电力工程的施工技术有待提高 近年来,随着电网建设速度的加快,电力工程项目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得以进一步的扩大,但电力工程施工水平还没有与之相匹配,这就导致工期及工程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同时很大一部分施工企业还存在着施工技术落后的问题,施工技术水平无法满足施工设计的要求,施工中存在着许多不规范的地方。 3、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流程不够完善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不仅包括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对资金的管理也极为重要。在实际施工管理中,经常在这方面出现问题,进行违规操作。整工程施工结束,要在验收合格后,对整个工程进行核算与审核,之后再向用户征收工程费用,随之支付施工单位以及材料和设备的供应商各类款项。 4、管理工作中的安全意识不足 保证电力工程施工的安全性是确保整个电力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管理人员缺乏应有的安全责任意识,这就导致施工现场常有安全事故发生,此外,电力企业也未指定好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工作较为混乱,工作流程中也常常出现各类问题,这也制约着电力企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四、提高电力工程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 1、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 电力工程管理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技术管理人员的思想和技术普遍落后,因此第一步对策就是应该加强对管理人员综合技能的培训,可以利用国内外的实践锻炼机会,鼓励管理人员多学习和借鉴,招纳各类人才,提高管理人员整体的专业素质。无论是文化道德还是业务技术,都应该是管理人员培训的内容,责任意识提高上来就能一定程度的避免因疏忽大意、敷衍了事而造成的工程事故。 2、完善责任制度 在电力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全面的提升电力工程的管理工作效果,就要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落实责任管理制度,将电力工程管理的各项工作全部落实到人,制定好完善的奖惩制度,保证工程管理的效率以及工程建设的质量。为此,电力企业可以从内部的分配机制、用人机制以及服务机制来落实责任制度,让每一位员工均能够意识到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保证整个电力工程能够得到安全有序的进行。与此同时,电力企业还要完善考核制度,对电力工程管理工作中的各项指标进行严格的考核,保证电力工程项目能够得到顺利的进行。 3、加强安全管理 安全作为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管理内容,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不仅需要做好监督和调度工作,而且还要强化施工现场的指挥工作,只有严格依据调度方的安排来进行开工和停工,才能确保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而且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工程,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安全,还需要在施工区域内悬挂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这样不仅能够严禁外来人员进入到施工区域,而且还能够对施工人员起到一定的指示作用,避免误操作的发生。 4、加强对电力工程施工进度的管理 在电力工程管理中,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即是施工进度的管理。为了确保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则需要在施工前缺乏完善的工程进度管理计划,在制定计划时需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充分的考虑,对一些重点影响因素进行管控。而且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指派专人来对施工进度的进行情况进行汇报,根据汇总分析来对工程进度计划进行及时的整改,确保工程进度的顺利实施。 5、严格技术管理 要求每个工程技术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限,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便于做好各自分工的技术工作;每道工序前进行技术交底,使参与施工任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全面的了解所负担工程任务的特点、技术要求、施工工艺等,做到心中有数;在施工全过程中,对每项技术工作的实施,要有各专人进行复核,防止偏差,纠正错误,避免人为工程质量事故;施工工地所用的类材料,都应抽样检查,以确保施工质量;在每一个工程的各部位单项,尤其是隐蔽工程,完成一项验收一项,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或部位的施工。 6、做好工程设备的管理工作 工程设备作为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加强对其进行管理,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监控,才能将设备的功效有效的发挥出来,加快工程进度的提升,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管理作为专业的一门科学,对电力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在电力工程管理中不断的进行探索和研究,借鉴先进的管理技术,对管理标准进行不断的完善,才能确保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的高效和优质。 电力工程质量管理论文:电力工程质量管理及控制探究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深化改进,电力工程在国民经济中也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位置。因此,对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质量管理及控制是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相关企业单位更要注重电力工程的质量工作。为了科学合理地实现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本文就其内容特点以及管理控制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找到实际有效可行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电力工程;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电力工程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工程,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就需要对工程的各个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手段,尤其是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加强现场的监督管理,要实实在在的应用到实际工作之中。工程质量管理对工程的影响最大,因此加强电力工程质量管理十分关键。质量控制是保证电力工程质量的基础。质量控制要从多方面考虑,在施工的各个进程中都应严格控制,一旦出现问题就应该及时协同技术人员进行解决,从根本上保证每个阶段的工程质量,从而确保整个电力项目的质量。 一、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特点分析 1.电力工程质量管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主要是由于影响其质量因素比较复杂,进而增加了对电力工程项目质量问题的分析、判断以及处理等工作的难度。2.严重性。如果电力工程质量出现了问题,就会造成工期的拖延、投资成本也会相应增加,进而使得工程的施工受到影响,严重时会留下一定的质量隐患,威胁人民的财产安全。3.突发性。电力工程是一项系统并且复杂的工程,因此,对于电力工程的施工或是运行过程中,随时都会出现一系列的突发性问题,这就需要管理控制人员不断总结实际经验,采取相应的有效的预防措施。最后,电力工程质量也具有一定的可变性。由于电力工程项目质量的问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相应的变化,进而引发其它的系统性因素的质量变化,所以在对电力工程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管理时,要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 二、影响电力工程质量的因素 1在整个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业务流程中尚有些欠缺和不完善之处。 1.1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决策水平需要提高。 由于电力工程涉及到的专业较多,投资成本较高以及对社会的影响也很大,所以,对电力工程项目的决策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经济效益以及该地区的供电能力。但是,目前在一些临时筹建的项目管理部门的整体素质水平不高,工作人员以及多数的工程技术操作人员缺乏良好的投资效益观念以及对施工合同、控制造价等方面的认识,一些不科学合理的决策时有发生。 1.2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职责不明确,缺乏完善的监管制度 现今,我国的电力企业的管理模式为国家电网公司、区域电网公司和省电力公司多级管理网局投资项目。但是由于主体缺位,采用属地化管理,使用权转移造成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失效,造成工程管理上的种种漏洞,难以保证经济效益和质量。 1.3影响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质量较多 首先,由于电力工程项目的周期相对较长,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尽管在电力工程系统内有着很大的专业和经验上的优势,这就使得一些企业单位以及个人缺少竞争意识,不思进取。其次,对于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的隐患造成因素较多,当电力工程项目进入使用阶段后,不能够及时检查其内在的质量,如果只看表面,很难看出其中存在的质量隐患,所以,对于目前的管理机制和水平很难对工程质量做到实时控制以及及时处理。 1.4电力工程的施工合同的执行不规范 电力工程一般都是在系统内运行,尤其是当合同的真正履行者是建设单位时。当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按合同条款执行时,合同的法律效力显得十分微弱,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领导意志的行政干预和拖欠工程款。 1.5电力工程建设单位的承建制度问题 在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过程中会有以下问题的出现,影响电力工程的质量。首先,"三产"单位工程管理制度和工作人员一般不能很好的适应目前大量的电力工程建设的要求。其次,由于在一些施工单位中,农民工占有其中的很大数量,所以,并不能满足整个电力工程质量管理所要求的综合素质。最后,一些"三产"单位为了获取高额的经济效益,盲目追求最低价中标,而不考虑工程项目质量的要求,进而使得施工单位以降低工程质量为代价,以次充好。 2由于电力工程施工涉及到很多方面,所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和质量的还包括人为因素、施工方法材料和设备因素以及施工环境等因素。 2.1人为因素 。人作为整个电力工程施工的主体,是施工的第一要素。每个施工者在施工过程中的行为都可能会对整个工程造成影响,其是所有决定因素的基础。因此,提高施工者的整体素质是保证整个工程质量的关键。 2.2.施工方法。作为实现电力工程质量的手段,施工方法的优劣对工程的整体进度、质量的影响比较明显,也是整个工程能否按期完成的关键。因此,施工单位在工程前期的方案制定时要充分考虑技术、工艺、管理、经济等多个要素,力求以最经济快捷的方式做出最优质的工程。 2.3施工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含技术、管理、劳动等多种要素,这些因素或多或少的对电力工程质量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施工时要根据工程特点,考虑影响施工的环境因素,结合施工方案和技术条件,对各种影响因素加以控制,将它们对工程的影响降到最低。 2.4施工设备和材料。材料是建造工程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决定了工程质量的好坏,只有好的材料才能建造出优质的工程。因此,要加强对材料的管理,这样才能提高电力工程的整体质量。另外,设备的可操作性、稳定性与电力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都密切相关。 三、提高电力工程质量管理及控制措施 1.加强管理,切实地落实责任制度 要尽快地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需求并且能够发挥企业自身优势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各项管理制度,切实地将责任制落实到位,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具体的工作人员的职责,同时加强监督和检查,严格按照电力工程的规范和技术要求,对出现的工程质量问题,追究其相关人员的责任,简而言之,就是实行工程质量的终身制,真正的落实责任制度,进而使工作人员负起责来。 2.组建优秀的建设团队 对于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与团体的生产力量密不可分,同时,在电力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因素中,人为的影响因素占有很大一部分,因此,组建优秀高素质水平的建设团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外,提高工作人员对电力工程质量的意识,加强对管理技术人员和施工操作人员的培训,以此来提高其素质和技术水平也是非常必要的。 3.制定监理细则,明确监理目标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深化,在给电力行业提供机遇的同时,更是对电力行业的一种挑战,因此,电力企业要在新形势下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确证电力工程质量的优质就是其最好的策略。根据工程要求对监理目标、进度计划、人员和料物计划进行规定时,要制定明确的监理细则,其中要包括详细规定出工程各部位、各工序、各阶段的工程质量标准、检查标准以及验收程序等等,以便于工作人员在质量控制工作中,相互协调好各工作的衔接。同时,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包括质检机构、质检制度、质检人员的素质,并明确各级质检人员的权限和职责等,进而加强对电力工程的质量管理,就要不断地总结经验,使电力工程质量管理及控制制度逐渐完善,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切实的增加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结语:综上所述,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的任务十分繁重,要实现优质的电力工程质量,项目管理人员必须落实好项目质量管理及控制工作,把先进的管理思想和具体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对质量监督制度以及控制方式进行合理的完善,全面加强电力工程的质量管理,使得电力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 电力工程质量管理论文: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内容、特点和影响因素及改进对策初探 【摘要】电力工程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扮演着相对重要的角色,受到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推动作用,我国现阶段的电力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仍然需要所有电力工作者的不断努力。本文就结合我国电力工程的实际管理工作,重点分析其内容、特点、影响因素以及相对策略,从而来保证电力事业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电力工程管理;影响因素;改进对策 为了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逐渐加大对电网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电力工程的管理工作要落实到位。电力工程的涉及范围比较广、投资比较大以及专业技术比较强,这些一系列的特点都深刻影响到整个管理工作的有效进步。 一、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内容 电力工程本身就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工程,其管理工作主要包括设计阶段的管理工作和施工阶段的管理工作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设计工作是所有工程顺利进行所必须开展的工作,在设计之前,要对相关的材料进行收集,并且要保证设计工作满足实际的施工环境,在设计相关图纸时,要和当地的电力部门进行沟通协调,保证线路路径的制定工作、选择主设备以及主接线的设计都能够满足实际施工需求,等到设计工作完成之后,还要让相关的施工单位、设备供应商、业主等部门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查,保证不存在任何问题时再进行施工。 前期的设计工作顺利完成之后,要对施工过程做好质量控制,在施工之前重点检查监理部门的相关设备是否满足实际的施工要求,所有工作人员还要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度,进行互相监督,加大对材料和设备的审查工作。 电力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主体就是对整个工程的施工步骤进行控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施工步骤和方案不能严格按照相关设计图纸的要求,在进行图纸变更工作时,要保证其合理性,监理工程师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自觉承担自己的相关责任,对施工步骤进行监督和控制,保证所有设备、仪器、电表和计算机等设备的顺利工作。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要结合实际施工条件进行电子化管理,从而进一步提高整个工程的监督和管理工作的科学力度。 二、电力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一)电力工程管理工作的特点 根据实际的电力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来看,其主要特点包括复杂性、突发性、严重性和可变性等。电力工程管理工作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这就在导致实际的管理工作步骤较多、难度较大。电力工程在实际施工和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无法预料的事情,这就让整个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突发性。电力工程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出现任何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个电力工程出现投资成本增加或者工期拖延的现象,稍不留意还可能给后期的使用过程埋下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电力工程的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严重性。我国电力工程的建设和改善工作受到科技水平的影响比较大,对于施工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工作还有待提升,所有影响因素都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种种变化,这就必然导致整个电力工程的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可变性。 (二)电力工程管理工作的影响因素 电力工程的管理工作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概括为保证体系的缺失、招标工作不严谨、质量管理措施不到位等。 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的保证体系在整个工程中占据着相对重要的作用,我国现阶段的电力工程管理工作还缺少全面系统的保证体系,这就让领导者对工作质量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相关职能无法正常发挥,也不能明确各种责任,导致施工人员的体系得不到进步,并且新入职的工作人员不能接受全面的培训工作,有的管理部分缺少设备和资金的支持,这些因素都影响了整个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电力工程的招标工作不按照正常的顺序进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电力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我国现阶段的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部分企业把整个工程项目承包给没有资质和相关技术水平的企业,这些企业的员工和施工技术都不能满足正常的建设工作,他们在经济利益的趋势下,往往会缩小工程投入成本,从而让整个管理工作缺乏控制。 质量管理措施不全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整个电力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若不能实施全面的质量管理措施,就不能相对严格、客观地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监督,这就可能引起施工企业出现任意缩短工期,盲目赶工的现象,电网企业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会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对这些影响因素加以控制。 三、对电力工程管理工作进行改进的相关措施 (一)提高工程决策的科学性 电力工程管理工作并不是单纯地对工程施工进行控制便能够完成的,它是由多个影响因素一起构成的,加大电力工程在决策阶段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是整个管理工作中相对重要的环节,要严格控制实地考察、市场需求分析、项目可行性分析、地址选择和拟建以及对负荷中心的计算等环节。还需要做好其他相关环节的决策准备,按照一定的法律和政策指导,综合考虑电力工程的使用寿命、项目投资以及影响范围等,保证电力工程的建设能够尽可能地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电力工程选址要尽可能的考虑地质条件优越且人口稀疏的地区,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整个工程的投入成本,减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二)完善电力工程的设计工作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特征、规模以及实际操作步骤受到整个设计工作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在实际的项目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工程的施工环境,进行实地勘察之后再进行初步设计,保证设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经过审查,这样才能尽可能地减少对实际工程的施工影响,保证每一个阶段设计工作所产生的资料和文献都实现归档,保证电力工程竣工验收过程中有所侧重点。 (三)控制管理施工阶段的工程质量 要想保证电力工程的管理工作能够起到一定实质性的作用,就要控制好整个施工阶段的工程质量,在实际施工之前,每一个部门都要进行设计交底工作,保证能够掌握整个工程的设计理念、工程概括以及建筑和设备之间的各种关系,从而满足施工项目的实际需求。在施工过程中,要对各个施工点进行分析和控制,把相关的控制和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尽可能地采取各种应对措施来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对于施工过程所使用的相关材料和设备要加大控制力度,减少各种安全隐患的出现和发展。 (四)做好工程验收工作 电力工程的工程验收是管理和控制工作最后的步骤,对于建设成果的审查和考核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使用和生成效果,要在工程验收过程中做好对单体和单位工程的验收、分项和分部工程的验收、整体工程的验收,还要在验收过程中做好记录工作,对于工程中所出现的不合格部位,让施工企业立即进行返工,保证质量合格后,方可通过验收。 四、结语 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为重要的能源基础,还深刻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整个电力工程的质量水平,就要加大控制力度来对电力工程的质量进行控制和管理,对于实际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采取合适的措施加以改进,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电力工程项目的使用质量。 作者简介:李念超(1972―),男,吉林公主岭人,大学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电气工程管理。 电力工程质量管理论文: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研究 摘要:电力工程质量是电力工程的最有效保障,鉴于电力工程项目的特性,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质量监督办法对项目进行管理。只有不断的在实际工作中总结质量监督办法、积累经验、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形成一套针对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方案,才能搞好电力工程质量管理。本文从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出发,到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总结出了电力工程质量管理方法的控制,并对某35KV变电站工程建设中实际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电力工程质量管理 电力工程质量管理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产品,它除了具备一般产品共有的质量特性,如性能、寿命、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等需要满足其社会的使用价值之外,还具备电力工程行业特有的质量内涵。电力工程质量就是指电力工程满足使用者的需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所规定的特有综合属性。对于特定的电力工程的质量控制,主要是把握其在适用性、耐久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型、与环境的协调性等方面的特性,这几个特性之间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必须保证每一种特性都达到要求才能促使整个工程的质量。 一、关于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电力工程铺设面越来越广,从而就必须越加重视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目前主要呈现出来的重要性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与人民工作、生活息息相关。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使得人们对电力工程的依赖程度也不断提高。电力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广大人民的基本工作和生活,关联着千千万万家庭的舒适和安宁以及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只有高质量的电力供应,才能保障人民的安居乐业,才能保证国家的持续发展和繁荣富强。二是与市场竞争息息相关。电力工程就犹如一个产品,产品的质量是企业的灵魂。在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今天,产品质量的优胜劣汰是必然趋势,只有保障产品的质量,才能够寻求更好的发展。三是与整个社会经济效益息息相关。由于电力工程行业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与一个社会的进步和稳定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国家每年将巨大的资金投入到电力工程的建设之中,预想建设一个完善的电力供应网络,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维护国家持续稳定的发展。如果在电力工程质量中频频出现问题,带来的将是巨大的损失和浪费。因此,必须采取极其有效的方法对电力工程质量进行管理。 二、关于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 1.人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 也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决策者、管理者、操作者, 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如项目的规划、决策、勘察、设计和施工, 都是通过人来完成的。人员的素质, 即人的文化水平、技术水平、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组织能力、作业能力、控制能力、身体素质及职业道德等, 都将直接和间接地对规划、决策、勘察、设计和施工的质量产生影响, 而规划是否合理、决策是否正确、设计是否符合所需要的质量功能、施工能否满足合同、规范、技术标准的需要等等, 都将对工程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所以人员素质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2.机械是指施工过程使用的各类机具设备, 包括大型运输设备、各类操作工具、各种施工安全设施、各类测量仪器和调试仪器等, 也称施工机具设备, 它们是施工生产的手段。机械设备对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机械设备其产品质量优劣程度、施工设备、仪器的类型是否符合电力工程施工特点, 性能是否先进稳定, 操作是否方便安全等, 都将会影响电力工程的质量。 3.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和构配件。对于电力工程, 材料种类多, 用量大, 一种材料出现问题, 就会对整个电力工程产生重大的影响。大家能想像得到用不合格的变压器、高压开关、电缆能保证设备以后安全运行吗?因此, 对工程材料的质量, 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 4.方法这里所说的方法, 一是指施工方法, 即电力工程项目整个建设周期内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调试手段和施工组织设计等。二是指对工程质量进行统计、计量和测量误差的方法。施工方法是实现工程建设的重要手段, 施工方案的正确与否, 是直接影响工程项目进度、质量、投资三大目标控制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往往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 影响质量, 增加投资。 5.环境,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 有工程技术环境, 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 有工程管理环境, 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等; 有劳动环境, 如劳动组合、劳动工具、工作面等。环境因素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 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 如气象条件变化万千, 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三、关于电力工程质量的控制 电力工程的主要形成过程是投资决策、设计阶段、施工阶段、验收阶段、使用阶段等五个阶段。严格控制建设项目过程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 是保证质量的重要环节。按照建设项目程序依次控制决策、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阶段质量。 1.决策阶段的质量控制,电力工程项目决策阶段包括电力市场的需求分析、项目实地考察、项目选址报告、项目的可行性评估和详细计划书等内容。一个复杂、特殊的项目,在决策阶段必须细化好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在决策阶段就要把握好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保证项目选址符合国家和地区的规划,使项目的目标和水平具有合理性,保证整个项目和投资环境的协调合理。 2.设计阶段质量控制,工程设计依据工作进程和深度不同, 一般按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进行; 技术上复杂的项目可按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进行。二阶段设计和三阶段设计, 是我国工程设计行业长期形成的基本工作模式, 各个阶段的设计成果包括设计说明、技术文件和经济文件。其目的在于通过不同阶段设计深度的控制来保证设计质量。设计单位的工作模式在实践中因工程规模、性质和特点的不同有较大的灵活性。要按设计准备与设计展开两个阶段进行质量控制。 3.项目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施工阶段是形成工程项目质量的重要环节,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就是要以工序质量控制为核心, 设置质量预控点, 严格质量检查, 加强成品保护。施工工序是工程施工过程的基本环节, 是构成生产的基本单位, 也是质量检验和管理的基本环节。从现场管理角度看, 工序就是人、材料、设备、施工方法和检测方法、环境等对工程质量起综合作用的过程。只有发现、分析和控制工序质量中的质量波动、将每道工序质量的制约因素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才能确保每道工序质量。工序控制目的就是要控制工序形成的质量特征值的波动范围,控制其分散程度以及特性值波动的中心位置。控制主导因素, 稳定工序, 保证工程质量。 4.竣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是工程建设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包括工程施工质量的中间验收和工程的竣工验收两个方面。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是项目建设程序的最后一个环节, 是全面考核项目建设成果, 检查设计与施工质量, 确认项目能否投入使用的重要步骤。竣工验收的顺利完成, 标志着项目建设阶段的结束和生产使用阶段的开始。尽快完成竣工验收工作, 对促进项目的早日投产使用, 发挥投资效益, 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竣工验收一般分为两个阶段进行:一是单项工程验收, 是指在一个总体建设项目中, 一个单项工程或一个阶段已按设计要求建设完成, 能满足生产要求或具备使用条件, 且施工单位已进行预验收, 监理工程师已初验通过, 在此条件下进行的正式验收。比如土建竣工验收、电气竣工验收、线路竣工验收。二是全部验收,是指整个建设项目已按设计要求全部建设完成, 并已符合竣工验收标准, 施工单位预验收通过, 监理工程师初验认可, 由监理工程师组织以建设单位为主, 有设计、施工等单位参加的正式竣工验收。在整个项目进行全部验收时, 对已验收过的单项工程, 可以不再进行正式验收和办理验收手续, 但应将单项工程验收单作为全部工程验收的附件而加以说明。 5.使用阶段质量管理,工程项目在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后, 按照合同和有关的规定, 在一定的期限, 即回访保修期内(一般为一年时间)由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组织原项目人员主动对交付使用的竣工工程进行回访, 听取用户对工程质量的意见, 填写质量回访表, 报有关技术与生产部门备案处理。工程交付以后, 使用过程也是考验工程实际质量的过程, 它是企业内部质量管理的继续, 也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一过程质量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开展质量回访和检查, 即一年后到现场检查和听取新建、改建变电站的运行情况和存在问题, 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并限期整改。同时要对输变电工程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为下一次类似工程提供帮助, 真正实现PDCA循环。在保修期内, 属于施工过程中造成的质量问题, 要负责维修, 不留隐患。当接到用户来访、来信的质量投诉后, 要立即组织力量维修, 发现影响安全的质量问题应要紧急处理。项目经理对于回访中发现的质量问题, 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分析, 制定措施, 作为进一步改进和提高质量的依据。对所有的回访和保修都必须予以记录, 并提交书面报告, 作为技术资料归档。项目经理部还要不定期听取用户对工程质量的意见。对于某些质量纠纷或问题要尽量协商解决, 若无法达成统一意见, 则由有关仲裁部门负责仲裁。 四、关于电力工程质量管理案例分析 某35KV变电工程建设中的质量管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根据该建设工程的实际特点,采取了几个方面的质量措施,一是考察环境,制定合理有效的设计方案。二是施工现场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管理部,制定明确的项目管理人员岗位职责,确保质量目标得以实施。三是由质检员依据《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及设计要求、建设单位要求,依照公司ISO9001 质量体系文件,对工程的任务承接、施工准备、材料采购、施工生产、试验与检验、功能试验、竣工交验、回访与保修整个施工环节进行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四是由技术负责人和ISO9001 质量体系工程师主持的质量保证系统。五是由项目副经理主持的生产作业系统,下设施工科、施工队;施工科全面负责施工生产的调度、监督、检查,确保本工程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竣工验收全过程达到质量要求。六是由项目副经理主持的物资供应系统,确保材料、机具、零部件、外协件等供应物资质量,根据材料供应计划,合理组织材料供应,加强材料验收,严把材料质量关。七是由主管劳动力调配的经理助理主持劳动管理系统,负责人员技术培训、调配等,提高所有工作人员及工人的技术技能和业务素质。八是项目根据各项标准竣工验收后,派出质检人员定期检查,并以质量报告的形式进行存档。 五、结束语 电力工程质量就是一种保证,要想搞好电力工程质量管理, 就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要不断地总结过去, 不断地完善质量管理制度, 就是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电力工程质量管理论文: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研究 摘要:当前,电力工程质量管理问题成为了电力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影响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主要因素,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提出了新形势下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电力工程;质量管理;对策研究 一、引言 电力工程是指一切与电能相关的工程。而电力工程质量管理则是指在电力工程项目进行时所采取的一系列的组织、策划以及管理的活动,从而确保电力工程质量具有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适用性、长久性以及与环境相协调等优点。据了解,国家在电网建设和电网改造方面的投资将不断扩大, 估计到 2020 年全国电力装机容量9亿kW,用电45000亿kW・h,复合增长率达到5.5%。随着电力投资的不断加大,电力工程质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推动电力工程质量管理改革,进一步提高电力工程建设质量,成为了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影响电力工程的主要因素 从电力工程实施的过程来看,影响电力工程质量的因素主要有电力工程项目的相关人员、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施工技术、施工环境等。 电力工程项目的相关人员是电力工程建设的核心,是影响电力工程质量的主观因素。它主要包括工程建设的策划者、管理者、施工人员。策划者对于工程项目的策划、规划是否合理、正确;管理者对于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监控、监督是否到位;施工人员的身体素质是否支持其工作、施工技术是否规范、是否达标等等,都对电力工程质量好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电力工程施工材料主要指施工时需要的原材料、构配件等,施工材料是电力工程的质量基础。所用的材料质量不达到国家相关的质量标准,那么,这将会直接影响到电力工程的安全性。 施工设备是指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使用到的机械设备,如运输设备、操作工具、测量仪器、调试仪器等。施工设备的电力工程施工的手段,设备配备是否合理、质量优劣、操作是否安全,将会对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等产生影响。 施工技术是指在电力工程实施过程中所采取的技术设计、流程、调试手段、测量误差等方面,施工技术的成熟、正确与否,会影响到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施工成本。 施工环境主要包括工程技术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工程实施环境等,对于施工环境进行实时监测,有利于推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 三、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研究 在充分考虑影响工程质量因素的同时,还应该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施工原则,以确保达到优质的电力工程质量。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提出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改革措施,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电力工程质量。 (一)提高质量意识,建设优秀施工队伍。 电力工程项目的相关人员是影响电力工程质量的主观因素。提高电力工程质量管理,首先就要努力提高全体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电力企业可以定期对电力工程上至决策者,下至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电力工程质量业务培训,使他们明确电力工程的特点、范围、技术要求等,并进一步增强各级人员的责任感,让每一位工程项目人员在思想上深刻地认识到质量是电力工程、电力企业的生命线。建立强有力的施工队伍,对于电力工程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加大对一线工人的岗前培训,如施工注意事项、工艺质量要求等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素质和安全生产意识,促进他们自觉地遵守各项电力工程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从源头上把好电力工程质量关。 (二)加强项目领导,责任落实到人。 电力企业应该根据相关的技术质量法规、工程项目的要求,制定出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可以结合电力工程施工进度,对各级领导、各个环节的技术人员、操控人员等实行项目捆绑,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同时,制定明确的监理细则、监理目标,建立工作小组,对工程项目的各个工序、各个阶段的质量效果进行监管、督查,并定期进行考核验收,让相关人员明确目前工程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改进,并做好各项工作的协调和衔接。监督小组应该严格遵照电力的相关规范和技术要求,做好监督和管理,不断地加大安全监管的力度,凡是出现质量问题,一定要追求当事人责任,确保工程项目的责任制度的持续施行。 (三)加强技术监管,确保工程质量。 电力工程项目的技术问题主要涉及技术方案、工艺流程、调试手段、测量误差等,所以,电力企业应该加强电力工程的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验收阶段、使用阶段等五个阶段的技术监管。在投资决策,即形成技术方案的阶段,应该加强对电力市场需求、可行性报考等进行分析,确保形成合理正确的技术决策方案;在设计阶段,可以按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步骤来进行,在设计时还要结合项目的规模、性质、特点等来灵活地调整设计方案,加强设计阶段的监管。在施工阶段,加强对每一道工序的技术监督,设置质量预备空点,观察和分析工序质量波动,同时,对于施工时运用的材料,可以采取随机检查的手段来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达到要求,最终保证施工质量;在验收阶段,可以分为逐项验收、全面验收的方法来进行验收,促进电力项目的顺利投产;在使用阶段,可以进行定期的回访检查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存在问题,以便做出相应措施,改善工程质量。 四、结论 抓好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确保优质的电力工程质量,是电力企业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突破口。只有不断提高质量意识,加强项目领导,加强技术监管,才能确保工程质量,使电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电力工程质量管理论文: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研究 【摘要】优质的电力工程质量就是一种有效的保障,鉴于电力工程项目的特性,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质量监督办法对项目进行管理。只有不断的在实际工作中总结质量监督办法、积累经验、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形成一套针对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方案,才能为今后搞好电力工程质量管理提供有效途径。电力工程质量不容忽视,它与社会的稳定、发展息息相关。文章从电力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其特点着手分析讨论,总结出了一套针对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方法,并对某电力路灯照明工程中实际质量控制的措施进行了分析。本文从电力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含义和原理出发,对电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系统的原则、机制、工程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通过理论和实际相合,研究电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有效可行途径。从干扰电力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出发,细化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将质量管理工作放在首位,以此做出精品工程。 【关键词】电力工程 质量管理 对策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也随之越来越大。电力工程作为一项特殊的产品,其不仅具有一般产品所共有的特性,还具有其特定的特征,例如,适用性、可靠性、经济性、耐久性、安全性、与环境的协调性等。作为国家经济基础性产业的电力行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位置也越来越重要,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严重受到电力产品供应的影响。因此,就需要一个完善的电网来保障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于特定的电力工程的质量控制,主要是把握其在适用性、耐久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型、与环境的协调性等方面的特性,这几个特性之间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必须保证每一种特性都达到要求才能促使整个工程质量过关。 电力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1、与人民工作、生活息息相关。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使得人们对电力工程的依赖程度也不断提高。电力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广大人民的基本工作和生活,关联着千千万万家庭的舒适和安宁以及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只有高质量的电力供应,才能保障人民的安居乐业,才能保证国家的持续发展和繁荣富强。 2、与市场竞争息息相关。电力工程就犹如一个产品,产品的质量是企业的灵魂。在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今天,产品质量的优胜劣汰是必然趋势,只有保障产品的质量,才能够寻求更好的发展。 3、与整个社会经济效益息息相关。由于电力工程行业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与一个社会的进步和稳定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国家每年将巨大的资金投入到电力工程的建设之中,预想建设一个完善的电力供应网络,旨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维护国家持续稳定的发展。如果在电力工程质量中频频出现问题,带来的将是巨大的损失和浪费。因此,必须采取极其有效的方法对电力工程质量进行控制和管理。 干扰电力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 1、质量中人的因素是不言而喻的。人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也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决策者、管理者、操作者,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如项目的规划、决策、勘察、设计和施工,都是通过人来完成的。人员的素质,即人的文化水平、技术水平、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组织能力、作业能力、控制能力、身体素质及职业道德等,都将直接和间接地对规划、决策、勘察、设计和施工的质量产生影响,而规划是否合理、决策是否正确、设计是否符合所需要的质量功能、施工能否满足合同、规范、技术标准的需要等等,都将对工程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人员素质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2、机械设备对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机械是指施工过程使用的各类机具设备,包括大型运输设备、各类操作工具、各种施工安全设施、各类测量仪器和调试仪器等,也称施工机具设备,它们是施工生产的手段。机械设备对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机械设备其产品质量优劣程度、施工设备、仪器的类型是否符合电力工程施工特点,性能是否先进稳定,操作是否方便安全等,都将会影响电力工程的质量。3、对于电力工程, 材料种类多, 用量大, 一种材料出现问题, 就会对整个电力工程产生重大的影响。大家能想象得到用不合格的变压器、高压开关、电缆能保证设备以后安全运行吗? 因此, 对工程材料的质量控制, 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 4、施工方法是否得当、施工方案是否正确,都将会对工程项目进度、质量、投资这三大目标控制造成严重影响,施工方法是工程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会对工程施工进度和投资造成影响。因此,电力施工单位必须结合工程实际来制定施工方案,全面分析技术、管理、工艺、操作等各方面进行,尽可能的做到科学、合理。必须以工程质量为首要目的,来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制定施工方案。 5、环境因素工程项目质量受环境影响的因素较多,这些环境因素不仅包括工程技术环境、工程管理环境,还包括劳动环境、人文环境,且环境因素还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例如,工程质量会直接受到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等气象条件的影响。因此,对于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要以电力工程特点和具体的施工条件为依据,并结合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控制。 三、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内容 1、项目决策阶段的质量管理:项目决策阶段就是要对电力市场需求的进行认真分析,对项目选址报告、可行性报告和计划任务书等进行严格审核。在选址上确保其科学合理,并与国家和地区规划相符合,与其投资环境相协调。以工程质量为出发点,不搞政绩工程,严把质量成本关,提高决策水平,既不因赶工期降低质量,也不盲目追求高质量,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2、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按照工作进程和深度工程设计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按照技术工程设计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通过不同阶段设计的有效管理,从而确保工程设计质量。此外,设计单位的工作模式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这主要取决于实践中工程规模、性质和特点都有所不同。 3、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施工阶段是形成工程项目质量的重要环节,工序管理就是要对工序形成的质量特征值进行管理,将其分散程度以及特性值波动的中心位置控制在一定的范围。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究其特征就是对因素和过程的管理,其并不是单纯的管理结果。 4、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管理:竣工验收阶段主要包括工程施工质量的中间验收和工程的竣工验收。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主要是对设计与施工质量进行综合检查,是确认项目能否投入使用的重要步骤。竣工验收的顺利完成是项目建设阶段的结束和生产使用阶段的开始的标志。 5、使用阶段的质量管理:工程项目在竣工验收合格后,即将投入交付使用环节。开展质量回访和检查是使用阶段质量管理的基本任务。即在保修期内,电力施工单位还需要负责对由于施工过程中造成的质量问题进行维修。对于用户的质量投诉,要立即组织对其进行维修和处理。根据合同相关规定,在一定的期限,即在回访保修期内,对交付使用的竣工工程进行回访的工作由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组织原项目人员进行,要主动听取用户对工程质量的意见,并进行质量回访表的填写,最后将其报有关技术与生产部门进行备案处理。 四、结束语 当前,电力投资出现热潮,同时电力体制正发生变革,机遇和挑战并存,要想在新形势下抢占市场份额,优质的电力工程质量就是一种保证。要想搞好电力工程质量管理,就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要不断地总结过去,不断地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就是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电力工程质量管理论文:对加强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探讨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经济发展与人们日常生活对电力的需求逐渐变大,这给电力工程企业的项目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影响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关键因素分析和加强电力系统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两个大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力工程;质量管理 一、影响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关键因素分析 1.1 项目质量管理中人的因素 电力工程的实际施工工程量,常常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实施。因此,在影响质量管理的因素中,人的因素占了很大的比重。也可以说,人的因素是影响项目建设最终质量性能的关键因素。管理及施工人员的自身素质、技术储备、执行力、自我约束力等因素,往往决定着工程进度的可靠性和进度。对人员的技术,安全、质量培训,应切实开展并落实。对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水平要求,也应提到一个更高的位置,为采用更好的质量管理流程和措施提供坚实基础。 1.2 材料因素 进入工程施工现场的材料的质量是否达标,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对于施工材料,应充分履行进场接收手续,对材料的生产许可证、安全合格证、检验合格证等进行认真检查,避免缺陷产品,不符合工程质量要求的产品进入施工工序,从源头上把好电力工程建设的质量关。 1.3 施工机械设备因素 对施工设备的选择,在考虑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应突出机械设备与施工工艺要求相结合的特点,选择安全性高、操作简单明确、适用工程环境的设备。另外,对设备的性能参数,应充分考虑工程质量的具体要求,通过设计及计算,确定所需参数要求及设备型号。对于施工机械设备,还要严格执行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制度,遵守各项操作规范,避免因人员的误操作或违规操作,造成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事故。 1.4 项目监理因素 项目监理,是建设方保证施工方工作的顺利实施,各种设计标准及规范得到严格执行的一种有效方式。将电力工程质量管理与项目建设监理相结合,使项目质量管理工作在施工的各个环节上得到深入和加强。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应注意不能对项目监理工作做过多的干涉,应充分发挥项目监理的监察独立性,避免因干涉而造成的职责和权力的交叉重叠,影响监理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使监理工作流于形式,对项目质量管理效果带来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项目质量管理,应该对监理工作实施宏观管理,以合同要求和正常管理组织流程支持监理的正常工作,实现项目质量管理和建设监理的相互促进和有机融合。 1.5 环境因素 电力工程由于其特殊性,施工过程会受到各种气候、季节因素的影响。例如气温、大风、暴雨、酷暑、严寒等气象条件,都会给电力工程施工过程带来不可预料的影响。因此,对于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要充分做好提前准备,从各方面加强预防和反应措施,对各种因素有可能造成的工程质量影响,制定相关规范和执行命令。 1.6 项目管理人员因素 管理人员是实施质量管理的关键点。从个人素质、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创新能力、领导与管理协调统一方面对项目经理进行综合考察任用。一个优秀的项目管理团队,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保证质量要求严格执行的可靠确保之一。良好的管理协调工作,不仅有利于当前项目建设,也有利于组织过程资产的积累和建立核心竞争力。此外,正确运用激励制度,使优秀的团队成员得到肯定。对项目管理人员,还应加强各种培训,使其能力得到广泛化提升,为工程建设提供多层次,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电力系统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2.1 树立正确的电力项目管理思想 思想决定行动,树立正确的电力项目管理思想。要不断强化电力管理思想,齐全配套的机械,组织协调电力人员,统筹调动电力力量,科学制定电力管理方法和模式,组织好各种形式的电力项目质量的活动。 2.2 提高装备标准,走“科技强军”之路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用高新科技产品装备队伍,加大对装备的投入,提高队伍作战能力。为电力管理部门机构、技术人员发挥作用的必要物质条件。现代科学技术逐步实现信息处理的网络化、信息存贮缩化、情报传递科技化。当前科学技术工作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情报手段日趋现代化来推动技术工作的发展,利用现代通讯技术的结合,加强提高监督和管理的能力,保障电力工作质量,高效实现电力安全。 2.3 实行部门领导负责制,落实绩效管理 在电力管理中,部门领导是实施的主体,起着桥梁的作用。分工明确,人人有责任,企业成立以法人为组长的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各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实行岗位责任制,按照监察责任、监管责任、主体责任、基础责任,组织建立企业建设单位负责人、日常安全单位责任人、使其人人有责,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企业、落实到部门、落实到每一个员工,提高企业安全文明生产水平。例如建立专业的保卫队,组织建设群众防卫队等等。 2.4 坚持不懈地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以文育人、以文兴企业”的思路,向着“文化发展型”建设目标迈进。将安全文化渗透到安全管理及安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根据企业管理经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实施安全管理措施,目的是为了长吹耳边风,互敲安全警钟,保障电力安全,排除安全隐患。 2.5 培养管理人才团队,打造一流的电力队伍 企业要发展,需要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同理,做好电力工作也需要一支强有力的战斗队伍。管理团队的意识、观念和能力是进行运作的基础,所以,要实现电力安全的质的飞跃,培训管理团队是非常必要的。 2.6加大电力安全资金投入,实现科技现代化水平 加大资金投入,用高新科技产品装备队伍,加大对装备的投入,提高队伍作战能力。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对机电、运输、排水及供风等各项系统进行重点完善及改造,通过抓重点项目,实现电力安全标准化水平。依靠科技手段提高电力工作的质量、监督控制高难度、高危险的电力工作,实现安全与发展的有机统一。 三、总结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壮大也给电力行业创造了更好的发展大环境,更是对电力企业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为此,电力企业要想在新形势下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同时加强软、硬环节的同时建设。确保电力管理团队工作的高素质、高效率,更要在电力设施建设上下达力气,狠抓工程质量管理,不断建设精品工程,才能切实保障产电、用电安全稳定。确保电力工程能够满足各种情况下的实际需求。通过不断加强和创新电力工程质量管理方式,把好电力工程质量建设关键,才能不断建设优质工程,切实保障用户的用电需求、用电安全、用电质量,从而推动社会经济更快、更强的发展。 电力工程质量管理论文:关于提高电力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的探究 【摘 要】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是一个多样、繁复、专业、庞大的系统工程,影响工程质量因素贯穿整个施工过程,文章简要分析了电力工程质量的内涵特点,探讨了影响电力工程质量的因素及其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遵从PDCA动态循环管理原理,运用质量控制的基本工具及实践方法,从“人、机、料、法、环”五个层面入手,对决定和影响工程质量各阶段的所有因素严加控制;加强建设、设计、承建和监理单位对质量的控制实施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保证电力工程项目质量达到建设目标。 【关键词】电力工程项目;工程质量;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0.绪论 “经济要发展,电力要先行”,电力行业作为国家经济的基础性产业,经济越发展,电力越重要,要确保社会经济发展就需要有一个坚强完善的电网。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大资金投资的现实性以及社会的稳定与进步对电力的依赖性,强烈展现了电力建设关系国家安全、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做好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控制,始终把质量管理工作放在首位,严守质量这一产品的生命线。 1.电力工程质量的内涵特点 工程质量是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中对工程安全、使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电力工程质量是指作为一种特殊的能源产品开发项目,必须具备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实用价值及其属性外,还具有特定的耐久适用性、安全可靠性、经济效益性以及环境的协调性等工程性能。具有以下特征: (1)电力工程质量的形成过程复杂,项目质量客观上受决策质量、设计质量、施工质量和其他质量影响和制约。 (2)电力工程质量水平的波动性大,受外界环境影响和技术特点约束性大,使其管控手段不能主观控制。 (3)影响电力工程质量的隐患因素多样,施工周期长,交接程序严,过程控制多,组织与技术条件,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等,都会形成电力工程质量隐患。 (4)电力工程质量评估难度大,由于电力工程的建设特点,不能针对工程内部进行有效的检测,只能依据过程监管、根据项目质量评定和检查来进行控制。 2.影响电力工程质量的因素体现 2.1人员客观因素 人为因素是贯穿于整个电力工程开发过程的主导性因素,是影响电力工程质量的首要因素。每个工程涉及人员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工程质量。它决定了其他几个相关因素的存在程度,提高电力工程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人为素质。 2.2材料质量因素 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是工程总质量的基础性保障,对于电力工程而言,应用材料种类繁多,材料质量不合格,会对整个电力工程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加强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总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工程建设管控的重要内容。 2.3机械设备因素 机械设备是工程施工过程使用的各类机具,是工程施工的必要设备,机械设备、仪器等自身的使用性能,操作灵敏度是否符合电力工程施工特点,都将会对电力工程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2.4施工方法因素 施工方法是实现工程建设的重要手段,施工方案的正确与否,是直接影响工程项目进度、质量、投资三大目标控制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往往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投资。施工单位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组织、管理、工艺、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做到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施工顺序的开展和操作要求、施工方案的制定、工艺的设计等,都必须以确保工程质量为目的,严加控制。 2.5施工环境因素 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技术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工作劳动环境,人文自然环境等。环境因素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 3.提高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措施 (1)加强行业管理,早日健全竞争有序的电力建设市场,全过程实行招投标制,促进公平竞争,技术进步,选取优秀的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并将其名单、资质、参与过的重大或主要工程名称在媒体及有关部门予以公示。同时,加大设计、监理、施工单位黑名单的曝光力度。 (2)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必须建立健全适应市场需求且能发挥企业优势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各项管理制度。全面落实责任制,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并加强监督和检查。按照电力规范和技术要求,出现质量问题,不管当事人发生什么变化,都要追究责任,即工程质量终身制,使工程人员真正负起责来。 (3)建设一支优秀的施工人员队伍。现代化的大生产必须依赖于群体的力量才能完成。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人员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对管理技术人员、施工操作人员培训,以提高他们素质。这既要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更要提高其技术素质。 4.提高电力工程质量的施工措施 4.1施工准备质量控制 作为施工单位,在承揽到电力工程任务后,要与业主一起做好对设计文件的会审、技术交底、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制定、施工图预算及技术资料的准备等工作。在这一阶段,一定要做到耐心细致,把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考虑周全,对设计图中不便于施工的地方尽早提出修改意见,制定出详尽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便于下阶段施工过程的进行。 4.2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施工阶段是使工程设计意图最终实现并形成工程实体的阶段,也是最终形成工程产品质量和工程项目使用价值的重要阶段。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也是一个经由对投入的资源和条件的质量控制(事前控制)进而对生产过程及各环节质量进行控制(事中控制)。直到对所完成的工程产出产品的质量检验与控制(事后控制)为止的全过程的系统控制过程。 施工过程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保证工程的质量,建立一个能够稳定地生产合格工程和优质工程的管理系统。质量控制工作量最大的阶段就是施工阶段。所有与建设活动有关的单位都要在此时参与质量形成的活动。所以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也是最重要的阶段。 根据施工阶段工程实体质量形成过程的时间阶段划分,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可以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上述三个阶段的系统过程中,前二个阶段对于最终产品质量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所投入的物质资源的质量控制对最终产品质量又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质量控制的系统过程中,无论是对投人物质资源的控制,还是对施工及安装生产过程的控制,都应当对影响工程实体质量的几个重要因素进行全面的控制。 4.3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是工程建设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包括工程施工质量的中间验收和工程的竣工验收两个方面。通过对工程建设中间产出品和最终产品的质量验收,从过程控制和终端把关两个方面进行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以确保达到设计所要求的功能和使用价值,实现建设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是项目建设程序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全面考核项目建设成果,检查设计与施工质量,确认项目能否投入使用的重要步骤。竣工验收一般分为单项工程验收和全部验收。 5.结束语 总之,电力工程质量是现代电力企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新形势下,确保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电力行业的正常运行与稳定发展,必须在电力工程项目开发过程中,针对电力工程质量进行科学管理,严格控制,保证电力工程开发项目的质量。 电力工程质量管理论文:电力工程质量管理探究 摘要:电力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电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因此电力技术和电力工程也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公共设施工程。电力工程施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工程质量在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工程质量的好坏。对电力工程质量管理进行了详细分析,阐述了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内容,并指出了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整改措施。 关键词:电力技术;电力工程;质量管理 电力在各行各业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保障国民经济的基础,用电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一个地方的经济水平。因此电力工程的质量管理就变得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人民基本生活水平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然而在目前的电力工程施工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工程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如何提高电力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对电力工程质量管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一、影响电力工程质量的因素 由于电力工程施工涉及到很多方面,所以也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和质量,但人为因素、材料和设备因素、施工方法以及施工环境等因素对整个施工的影响最大,控制好这几个方面就可以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水平。[1] 1.人为因素 人作为整个电力工程施工的主体,是施工的第一要素。每个施工者在施工过程中的行为都可能会对整个工程造成影响,其是所有决定因素的基础。因此,提高施工者的整体素质是保证整个工程质量的关键。 2.施工设备和材料 材料是建造工程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决定了工程质量的好坏,只有好的材料才能建造出优质的工程。因此,要加强对材料的管理,这样才能提高电力工程的整体质量。施工设备主要是指在施工过程中用到的机械器具,作为工程建设的工具,对工程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为设备只有符合工程特点,才能在施工中发挥重要作用。另外,设备的可操作性、稳定性与电力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都密切相关。根据自身条件投入先进的设备也会明显提升工程进度和质量。[1] 3.施工方法 作为实现电力工程质量的手段,施工方法的优劣对工程的整体进度、质量的影响比较明显,也是整个工程能否按期完成的关键。因此,施工单位在工程前期的方案制定时要充分考虑技术、工艺、管理、经济等多个要素,力求以最经济快捷的方式做出最优质的工程。 4.施工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含技术、管理、劳动等多种要素,这些因素或多或少的对电力工程质量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施工时要根据工程特点,考虑影响施工的环境因素,结合施工方案和技术条件,对各种影响因素加以控制,将它们对工程的影响降到最低。[2] 二、电力工程的工期和质量管理 1.影响工期的因素 电力工程主要由研究、设计、施工、投产几个阶段构成。只有对每个阶段进行分析研究才能有针对性的对影响工期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按期完成工程任务。总之,影响工期的因素很多,需要认真考虑对待每种因素。 2.制定工程进度计划 电力工程进度计划是一个综合性的安排和部署工作,需要统筹考虑各部门之间的工期和相互关系以及个体与整体的关系,还需要从整体的角度考虑资金的分配等原则,以保证电力工程项目能够从设计到投产的各个阶段都按照预先的计划进行,保证按期完成计划。因此,在制定计划书时要对各个部分都要有深刻、全面的了解,做到准确的估算,合理配置资金和资源,对计划留有一定的余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个体进行灵活调整,但是这都应该在计划进度的范围内。进度计划合理是工程按期完成的保证。[3] 3.工期的控制 有了进度计划就要有按计划执行的能力,这样才能保证工期。工期的控制要严格按照计划进度进行,要定期对工期进行检查和监督,保证工期正常,防止产生延误。对于实际工程进度和预期进度存在偏差时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纠正。 4.质量的控制 质量控制是保证电力工程质量的基础。质量控制要从多方面考虑,在施工的各个进程中都应严格控制,一旦出现问题就应该及时协同技术人员进行解决,从根本上保证每个阶段的工程质量,从而确保整个电力项目的质量。[3] 三、电力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很多施工单位都对外宣扬自己的安全生产制度和先进的管理手段,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很多制度只是摆设,没有发挥任何作用。施工单位在招标时所提供的方案在实际施工中并没有展现出来。任何事情都是以少积多,很多的安全事故起因就是小的事故,因此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安全问题是电力工程的首要问题。安全第一,已经倡导了很多年,但是安全事故还是经常发生。其主要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施工者的素质较低,安全意识薄弱;二是管理者的管理不到位。很多施工人员都是农民工,对安全的认识不够,施工比较随意,而且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另外,施工管理单位为了节省资金,招收大量的缺乏劳动技能的工人,还不愿在他们身上花费太多的成本去培训他们的技能,对他们的安全教育不到位。这些因素都是造成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当加强这方面的管理。[4] 现场管理问题是工程中另一个常见的问题。要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就应该多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但是在实际的施工现场中,监督不严的问题时有发生,因为在现场中,施工单位的工程师、项目管理者、工人、监理等缺乏相互合作。[4]监理往往不到位,很多都是走过场,或者在现场的时间有限,不能深入发现存在的问题,有些工程管理比较乱,缺乏有序的管理。 四、提高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电力工程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工程,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就需要对工程的各个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手段,尤其是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加强现场的监督管理,不要只是给上级做做样子,要实实在在的应用到实际工作之中。工程质量管理对工程的影响最大,因此加强电力工程质量管理十分关键。[4] 1.提高对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的认识 安全是生产的第一要素,加大安全投入和安全培训是为了职工的生命健康着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安全也是电力工程的基本要求和工程不断发展的保障,尤其是在电力工程这一特殊的高危领域,安全就更为重要。因此,应当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并积极落实,明确各个级别责任人的责任,加强安全监督审查,一旦出现问题就严格追究其责任,让安全意识深入每个员工的心中。[5] 2.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先进技术能够大大促进工程的进度和效率,但是作为施工的主体,人才是关键,因为他们是最直接的操作者,人的因素对电力工程质量的影响最大。因此,应当加强对人才队伍的建设,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另外,要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管理和技术指导水平,以便更好的做好现场管理和技术支持,保证工程质量。[5] 3.加强监督管理 现场监督管理能够及时发现现场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在第一时间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一环。因此,施工单位要制定详细的监督管理办法,制定相应的检验标准,对工程各个阶段的施工细节以及产生的问题都要涉及,保证不留死角。各部门要做好协调,质监部门加强监管,明确监管者的责任,保证工程的顺利完工。另外,在施工前期要合理设置工作进度,严格按照工作计划进行各项工作。[6] 五、总结 本文对电力工程质量管理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了影响工程质量的相关因素,阐述了电力工程质量控制管理的主要内容,并指出了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整改措施。电力工程质量管理是一门新兴学科,因此需要在工程中不断地学习和总结,加强监督管理,汲取国外先进的经验,并结合自身情况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电力工程质量的管理水平,创建优质的电力工程项目。 电力工程质量管理论文:EPC模式下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研究 摘 要:本文通过对电力工程EPC模式下质量管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从质量形成过程中的设计、采购、施工三个阶段,对质量控制要点进行阐述,提出了如何加强工程总承包工程的过程质量管理工作以及减少消除总承包工程中的质量风险的相关策略。 论文关键词: 电力工程EPC质量管理策略 工程EPC总承包(Engineering Procuremerit Construction),就是结合设计、采购、施工为一体的承包制度。电力工程的EPC总承包模式目前已成为行业内广泛采用的工程建设模式,在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工程总承包单位并对电厂的工程质量全面负责。 1 目前电力工程EPC总承包质量管理的现存问题 1.1 质量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总承包企业在质量管理工作中都建立了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了ISO9000质量标准管理体系的认证,对工程实施各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的程序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在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出现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程序流于形式,质量记录文件、表格缺失,施工方案或验收文件签字不完善,质保监察不能监督到位,程序文件升版滞后等等方面的问题。 1.2 对设计质量的控制力度差 设计部门往往受工程进度的影响,在设计输入条件不确定的情况下开展施工图纸设计,造成设计深度不够、专业间提资偏差、物资采购技术条件偏差、现场设计变更多等问题;同时,不良的制图习惯、专业间缺乏沟通、套图以及设计接口不清晰,往往对工程的质量造成潜在重大影响。 1.3 设备监造过程的质量控制不到位 总承包企业对重要设备的监造一般委托专业监造公司实施。但过程缺少对监造公司工作监督和管理,对制造厂家的质量信息了解不充分,对设备的制造过程和分包采购缺少检查、监督,对出厂验收监督不到位等等。 1.4 对施工质量的过程控制仍有很多问题 工程质量问题具有复杂性、可变性、多发性和严重性的特点,总承包单位虽然会采取各种质量控制措施,但仍然会因为监督和验收不到位、技术交底不明确、质量通病防御措施不到位、材料控制不严格、工序错误、隐蔽验收不规范等问题造成各种工程质量问题。 1.5 低价中标项目往往从开始就是“低质”项目 总承包企业在开拓市场的同时,往往采用低价或超低价报价策略,中标后为平衡工程的成本,采取所谓“优化”设计、控制采购成本、压缩施工费用等措施,造成项目的性能指标不达标,设备质量差,施工缺陷多等问题。 2 影响工程质量因素分析 简单来说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方面为:人、机、物、法、环等五个方面。 3 EPC工程的质量计划 对质量计划,许多国外较为大型的工程公司的做法是在合同正式开始生效的30天内,由项目的质量工程师分阶段对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制定出整体的项目质量计划,上报给项目经理和项目质量经理批准后准予以实施。项目质量计划不仅对项目的整体质量策划进行了明确,而且对项目的设计审查进行了详细说明,而且还包括了设备供应商的监检、相关施工的监督等工作。项目质量计划包括文件控制、计算审核、设计评审、现场施工、项目交流等内容,其目的是为了保障EPC总承包项目的相关工作满足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从而进一步降低项目的隐性质量风险。另外,设备的供应商和EPC工程的分包商也应该制定一个分包工程质量计划SQP,其形式、内容与总承包商的计划大致相同,只是供应商的质量计划更加具体。当然,项目的供应商和分包商的质量计划也必须满足EPC工程总承包商的质量计划。 4 设计、采购、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4.1 设计中的质量管理 电力EPC项目总承包是非常系统化的工程,它包括市场分析、市场销售、项目评估、项目投标、工程设计、设备采购、施工阶段等一系列环节。我们国家当前大部分的EPC总承包商都是由各地方的勘察设计企业转变而成的。针对这个特殊情况,在认识上一定要清楚:EPC总承包项目与先前的纯设计工作有着较大的差别。EPC总承包项目中的设计工作并不是项目的全部,它仅是整个项目链条中相对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需要准备好项目启动中的各项工作,而且还要为之后的设备采购和施工阶段提供具体要求和数据参数。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的重点如下:基础文件的管理、计算书的管理、设计变更的管理、供应商图纸评审、设计的审查、项目结束评审等内容。 对于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应该着重注意对于“设计假设”的处理。在设计过程中,由于各方面条件的约束,需要进行一些设计方面的假设。这些根据假设而得出的假设结果,在验证通过之前,很可能被应用到之后的设备采购阶段和施工建设阶段当中去。进行相关记录并保证记录随时可以拿到,从而使相关人员直观的看到设计假设的状态和存在风险,从而力争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这也是设计阶段质量管理的有效保证。另外,由于设备供应商的图纸众多,国外许多公司都是通过自己公司的图纸软件对供应商图纸及数据进行审核,进一步保证EPC总承包工程设计的整体质量水平。 EPC总承包商的设计工程师在进行质量审核时应注意:首先,对供应商图纸和数据进行核实,看其是否符合采购合同之中技术附件一栏里的相关要求。其次,对各个供应商的图纸和数据进行核实,保证各供应商的图纸和数据的接口是合适的。第三,确定供应商图纸和数据是否与电厂实际BOP设计存在矛盾。在审核结束之后,要安排专人汇总各审核意见,然后落实设备供应商图纸和数据的更改工作,保证最后符合EPC总承包商各项设计的要求。 4.2 采购中的质量管理 电力设备及材料的采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不但和工程造价、施工进度有关,而且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采购中的质量管理包括供应商资格评定、实施检验试验计划等工作。大多数电力设备都是非标产品,所以各方面俱佳的设备供应商是非常重要的。许多国外大型工程公司都已建立设备分包商数据库,原则上只有数据库中已有的厂商才具备供应资格。通过数据库,工作人员可以很快捷的获取曾经合作过的所有设备供应商的资料。 从质量角度来讲,对设备的供应商进行预审时应该注意:设备供应商是否具有相应质管程序;检验试验计划是否运转正常;设备制造工序是否规范;运输跟踪记录是否齐全;如何对分包商产品质量进行控制等等。另外,还应注意对设备供应商特殊工序(如焊接、油漆、无损检测、热处理)的控制。在制定质量计划时,还应该制定检验试验计划。检验试验计划对供应商制造过程中的监督审核、设备性能、出厂验证检验等进行了详细说明。根据设备供应商的综合实力、操作经验及合同中的特殊要求等,在检验试验计划的具体操作上主要包括:组织生产制作前会议、监检整个生产过程、见证设备试验过程、审查文件记录、监测特殊工序(焊接、热处理、无损检验以及油漆过程)、最终检验等。 4.3 施工中的质量管理 EPC总承包工程质量管理中最为重要环节即为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这个阶段将直接体现设计阶段和采购阶段的工作成功。有效的质量管理可以保证工程的质量,还可以控制工程的质量并达到预期目标,也有利于降低成本。施工质量计划管理包括检验试验计划(ITP)、培训阶段、相关监督工作以及项目竣工移交等众多内容。样板工程ITP内容中很特别的一部分,它为确保ITP中质量控制的方式,对重要项目的开工前先做一个样本工程,经验证之后,全部同类项目按该样板的质量标准执行,这种方法可以很有效的控制工程质量。 在施工阶段中,质量管理涉及到设计图纸、原材料、部分项施工等等,范围非常广。相关人员必须掌握施工中质量管理的范围和重点,这样有利于事前采取措施,使质量处于受控制的状态。质量管理的范围及重点为:会审设计的图纸;对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监控;抓分部、分项工程;对关键部位、薄弱环节的质量监控。质量管理对施工现场来说一般涉及到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的相关管理。对于施工中容易发生的质量隐患,应加强过程中的监控,做到随时发现随时纠正,真正把质量隐患消灭在起点。 5 结语 电力EPC总承包工程的质量控制是非常复杂的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全员,涉及的专业知识多、持续时间长、工作流程复杂,这些特点无疑增加了工程质量的控制风险。因此,国内的电力勘察设计企业和施工企业应该灌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加强自身建设,为参与国际竞争并占有更大市场份额创造条件。 电力工程质量管理论文:刍议电力技术及其电力工程质量管理 摘要:电力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电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因此电力技术和电力工程也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公共设施工程,电力技术相对复杂,所以电力工程的施工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工程质量在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工程质量的好坏。为此本文对电力工程的质量管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述了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内容,并指出了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关整改措施。 关键词:电力技术;电力工程;质量管理 引言 电力在现代化的经济发展的各行各业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也是保障国民经济的基础,用电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一个地方经济水平。因此电力工程的质量管理就变的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人民基本生活水平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然而在目前的电力工程的施工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工程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如何提高电力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对电力工程质量管理就行了分析和探讨。 影响电力工程质量的因素 由于电力工程的施工涉及到很多方面,所以也有很多的因素都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和质量,但有几个最主要的因素多整个施工的影响最大,主要包括人为因素、材料和设备因素、施工方法以及施工环境等,控制好这几点就可以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水平。 2.1 人为因素 人作为整个电力工程施工的主体,是施工的第一要素,每个施工者在施工过程中的行为都可能会对整个工程造成影响,它是其它决定因素的基础,因此,提高施工者的整体素质是保证整个工程质量的关键。 2.2 施工设备和材料 材料是建造工程的基础,它的质量直接就决定了工程质量的好坏,只有好的材料才能建造出优质的工程。所以要加强对材料的管理,这样才能提高电力工程的整体质量。施工设备主要是指在施工过程中用到的机械器具,作为工程建设的工具,对工程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为设备只有符合工程的特点,才能在施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另外设备的可操作性、稳定性对电力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都密切相关。根据自身条件投入先进的设备也会明显提升工程进度和质量。 2.3 施工方法 作为实现电力工程质量的手段,施工方法的优劣对工程的整体进度、质量的影响比较明显。也是整个工程能否按期完成的关键。所以,施工单位在在工程前期的方案制定时要充分考虑技术、工艺、管理、经济等多个要素,力求以最经济快捷的方式做出最优质的工程。 2.4 施工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含技术、管理、劳动等多种要素,这些因素或多或少的对电力工程质量都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施工时要根据工程的特点,考虑影响施工的环境因素,结合施工方案和技术条件,对各种影响因素加以控制,将它们对工程的影响降到最低。 电力工程的工期和质量管理 影响工期的因素 电力工程主要有研究、设计、施工、投产几个阶段构成。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任务和目标,因此,只有对各个阶段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才能有针对性的对影响工期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按期完成工程任务。总之,影响工期的因素很多,需要认真考虑对待每种因素。 制定工程进度计划 电力工程进度计划是一个综合性的安排和部署工作,需要统筹考虑各部门之间的工期和相互关系,还要考虑个体与整体的关系,需要从整体的角度考虑资金的分配等原则,以保证电力工程项目能够从设计到投产的各个阶段都按照预先的计划进行,保证按期完成计划。所以在制定计划书的时候要对各个部分都要有深刻全面的了解,做到准确的估算,合理配置资金和资源,对计划留有一定的余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个体进行灵活调整,但是这都应该在计划进度的范围内。做到合理的进度计划是保证工程按期完成的保证。 3.3 工期的控制 有了进度计划就要有按照计划的执行力,这样才能保证工期。工期的控制要严格按照计划的进度进行,要定期对工期进行检查和监督,保证工期的正常,防止产生延误。对于实际工程进度和预期的进度存在偏差时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纠正。 3.4 质量的控制 质量控制是保证电力工程质量的基础,质量的控制要从多方面考虑,在施工的各个进程中都应严格控制,一但出现问题就应该及时协同技术人员进行解决,从根本上保证每个阶段的工程质量,从而确保整个电力项目的质量。 电力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很多的施工单位都对外宣扬自己的安全生产制度和先进的管理手段,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很多的制度只是摆设,没有发挥任何作用。施工单位在招标时所提供的方案在实际的施工中并没有展现出来。虽然在施工过程中不会犯太大的错误,但是一些小的错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安全帽这一基本的安全常识很多情况下都没有强制实施。任何事情都是以少积多,很多的安全事故起因就是小的事故,所以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安全问题是电力工程的首要问题。安全第一,已经倡导了很多年,但是安全事故还是经常发生。主要的原因由两方面造成的,一是施工者的素质较低,安全意识薄弱,另一个因素是管理者的管理不到位。很多的施工人员都是农民工,对安全的认识不够,施工比较随意,而且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另一个方面是施工管理单位为了节省资金,招收大量的缺乏劳动技能的工人,还不愿在他们身上花费太多的成本去培训他们的技能,对他们的安全教育不到位。这些因素都是造成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当加强这方面的管理。 现场管理问题是工程的中另一个常见的问题。要保证好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就应该加强多施工现场的管理。但是在实际的施工现场中,监督不严的问题常常存在,因为在现场中,施工单位的工程师、项目管理者、工人、监理等缺乏相互合作。监理往往不到位,很多都是走过场,或者在现场的时间有限,不能深入的发现存在的问题,有些工程的管理比较乱,缺乏有序的管理。 提高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电力工程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工程,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就需要对工程的各个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手段,尤其对发现的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加强现场的监督管理,不要只是给上级做做样子,要实实在在的应用到实际工作之中。工程质量的管理对工程的影响最大,所以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十分关键。 首先,提高对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的认识。安全是生产的第一要素,加大安全投入和安全培训是为了职工的生命健康着想,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安全也是电力工程的基本要求和工程不断发展的保障。尤其是在电力工程这一特殊的高危领域,安全就更为重要。所以应当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并积极落实,明确各个级别责任人的责任,加强安全监督审查,一旦出现问题就严格追究其责任,让安全意识深入每个员工的心中。 其次,强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先进的技术能够大大促进工程的进度和效率,但是作为施工的主体,人才是最关键的,因为他们才是最直接的操作者,人的因素对电力工程质量的影响也最大。所以应当加强对人才队伍的建设,要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另外也要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不断的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管理和技术指导水平,以便更好的做好现场管理和技术支持,保证工程质量。 最后,加强监督管理。现场监督管理能够及时的发现现场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在第一时间内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一环。因此,施工单位要制定详细的监督管理办法,制定相应的检验标准,对工程的各个阶段的施工细节以及产生的问题都要涉及,保证不留死角。各个部门要做好协调相互协调,质监部门加强监管,明确监管者的责任,保证工程的顺利完工。另外,在施工前期要合理的设置工作进度,严格按照工作计划进行各项工作。 总结 本文对电力工程的质量管理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了影响工程质量的相关因素,阐述了电力工程质量控制管理的主要内容,并指出了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关整改措施。希望能够相关的电力工程管理人员起到理论指导的作用。电力工程质量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因此需要我们在工程中不段的学习和总结,加强监督管理,吸收国外先进的经验,并结合自身情况应用的实际工作中,不断的提高电力工程质量的管理水平,创建优质的电力工程项目。
土建论文:土建工程施工工程管理技术的分析 1 施工管理及其存在的问题 1.1 施工管理科学首先涉及的是常规安全管理,有时也称为传统安全管理。现代安全管理是现代社会和现代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的必由之路。一个具有现代技术的生产企业必然需要相适应的现代施工管理科学化。过去企业只顾生产经济效益的安全辅助管理为现代的效益、环境、安全与卫生的综合效果的管理;主动、本质、超前的安全管理程式;变传统的外迫型安全指标管理为内激型的安全目标管理。 1.2 安全管理 如何提高现场的安全施工管理水平,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建设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开展工作的首要问题。 安全工作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要有人在工作就存着安全问题。它不分地表还是坑下,不分大单位还是小单位。也就是说安全工作的普遍性要求领导心中要时刻装着安全。要把安全工作当成份内之事,给予高度重视。 1.3 做好预防工作,事前控制为主 安全和生产是一对与生俱来的矛盾,不可避免也不可回避,要正确对待。要在组织生产的同时抓安全。但在现实中,抓安全又存在着两种抓法:一种是事前抓,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抓;一种是事故发生后、手忙脚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地抓。两种抓法结果大相径庭。任何事故的发生,事前都有征兆,发现了苗头要及时整改。学会在事前抓安全,才能有效地避免事故发生。 1.4 安全认识不到位,普遍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没有做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缺乏法律观念和意识,逃避承担法律义务和责任;没有实施有效的安全教育,安全意识资薄。很多生产经营单位只顾生产经营不顾安全的现象还很严重。有的企业新进职工不经培训就安排上岗,不懂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意识淡薄而引发的事故率不断上升。 1.5 安全管理水平低下,安全管理手段落后;安全责任不明确,安全管理制度没有得到很好贯彻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对“三违”大多以罚代管,忽视设备和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忽视安全设施的建设。有些企业建立施工管理制度的目的不是用于管理而是应付检查,既不重视制度建设,也不重视制度的贯彻落实,没有管理和责任落实可言。 1.6 宏观安全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必须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健全和优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尽管政府已经建立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但是人员、手段和机制尚未完全到位,监督管理还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安全监管部门的主要工作还停留在“两查一证”,即事故调查、安全检查和发许可证。工作方法还停留在开会、发文件的层面上。 1.7 应对突发事故的预案和预案的实施明显不足,还需通过宏观和微观的施工管理提高社会安全意识,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自我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 2 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几个要点 2.1 施工现场管理问题 现场施工管理是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基本问题。一般来说,对于现场施工管理,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1)从技术上做好管理工作,一个工程项目往往施工工艺复杂,各施工工种班组多,因此在技术上做好管理工作非常重要,首先,应该熟悉施工图纸,甚至每一道工序进行优化,同时考虑自身的资源(施工队伍、材料供应、资金、设备等)各气候等自然条件,认真、合理地做好施工组织计划,除了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外,还必须在具体的施工工艺上作好技术准备,特别是高新技术要求的施工工艺,技术储备包括技术管理人员,技术工人,新技术新工艺培训,施工规范,技术交底等工作,确保施工过程的每一工序步骤尽在掌握之中各种情况的处理准备方案,保证能按时保质地完成。 (2)做好材料管理工作,材料的管理工作,应该从材料供应、材料采购、材料(3)做好人员管理工作,施工人员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起着关键的作用,施工队伍中的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密不可分,坚持以人为本,可以培养施工队伍的凝聚力,同时又必须明确施工队伍的管理体制,各岗位职责,权利明确,做到令出必行。 (4)做好施工安全工作,安全工作的重点要放在预防阶段,从建立安全教育制度,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制定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安全保护设施的设计与设置,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检查和安全监督,安全事故的处理和分析,建立安全值班制度等多方面对安全工作进行管理。 2.2 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问题 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和生产力发展。施工管理创新需要从观念、技术以及组织机构等几方面进行创新,所谓观念创新,就是要根据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项目施工管理的内在要求,不断寻求符合实际的模式并进行完善,探索符合市场规律的施工管理模式。观念创新是施工管理创新的关键所在,技术创新的实质是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工程项目的施工是由建筑企业承担的,因此,建筑企业的组织机构对于项目的施工管理具有重要影响。目前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的组织机构仍然沿袭了旧的做法,即在项目施工管理中,把项目定义为合同签订后,合同明确的范围作为项目,然后对此项目进行管理,项目经理部随着合同的签订而诞生,随着合同的终止而完结,项目部代表建筑施工企业,但它本身又并不是企业,无法承担这一明确的有界限的责任,项目部在工程施工中往往只考虑自身的局部利益,不能将项目部的运作与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给企业留下了潜在的隐患;建筑施工企业一般同时进行着数个项目的工程施工,企业与项目、项目与职工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很难协调,这些都是需要不断创新来加以解决的问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 新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项目施工管理方案的不断创新是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根本方法。 2.3 后期施工管理问题 建筑工程后期管理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具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后期施工管理面临着工期紧,工序多、工种多、投入劳动力多、机械多、材料的规格品种多,各工种交叉多,配套工作的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专业性强等问题。因此,做好后期施工管理,确保整个项目保质保量按期交工,是工程总承包单位经常遇到和需要不断解决的问题。为此,可以从组织、技术、管理、经济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建立一个有权威的、有组织能力、效率高的项目领导机构,组织机构根据项目的特点、规模、专业性质等要求设置,做到因岗设人、办事高效、结构科学合理,并层层分解目标,落实责任,订立规章制度保证目标的实现,都是实际中有力的组织措施。在管理措施方面,则是要求项目管理者统一思想,并且各参与方的管理目标应该保持统一,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应采取动态控制,如做好工作面的安排和控制,做好材料和机械设备的供应,及时检查工序质量,搞好工序交接检查,进行成品保护,处理好交叉施工的安全防护以及文明施工问题等等都须统筹安排。 3 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建筑施工企业认真分析自身的特点,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采取科学的方法提高施工管理素质,文中只是探讨了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管理创新和后期施工管理等问题的基本认识和做法,在实际工程项目中,需要结合各项目的特点,进一步细化管理中的各项工作,才能按时保质地完成施工任务。 土建论文:试论怎么做好土建工程施工监理 在我国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的土建工程业却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建筑物容易变形、地基不稳造成的建筑物倒塌、建筑物的渗水问题、建筑强度达不到要求、建筑物的倾斜错位等问题。造成这些建筑问题的原因很多,其中也包括很多可控的人为因素。因此,我国要想实现土建工程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就要把建筑物的质量和人民的人生安全放在土建工程业发展的首要位置。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建工程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土建工程涵盖了比较广泛的内容。近年来,我国土建工程管理部门为了解决土建工程中出现的像资源调配、成本核算方面的问题,不断地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土建工程业的发展。但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作为关乎民生的头等大事的土建工程质量问题备受人们关注。当今,我国土建工程业的发展存在着只追求发展速度而忽略建筑质量的现象。由于我国土建工程发展速度过于迅速,因此,工程存在质量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总之,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不仅要加快土建工程业的发展,而且要保证建筑的质量。要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保证我国土建工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就要不断地加强对土建工程施工过程的监理。 1、土建工程施工监理的概述 1.1施工监理的含义 施工监理是指有关执行者根据一定的行为准则对某些行为进行监督管理,使这些行为符合准则要,并协助行为主体实现行为目标的。建设工程监理,是指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监理企业,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承担其项目管理工作,并代表建设单位对承建单位的建设行为进行监控的专业化服务活动。建设工程监理的性质包括服务性、科学性、独立性和公正性。 1.2施工监理的意义 在土建工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确保该行业的顺利发展就要加强对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个监管,施工监理的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施工监理有利于规范工程建设单位的行为。在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工程监理单位可依据监理合同和有关的建设工程合同对施工单位的建设行为进行监理。由于这种约束机制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工程监理采用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相结合的方式,因此可以有效地规范各施工单位的建设行为,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不当建设行为的发生。但是,就算出现不当建设行为,也可以及时地进行有效的制止,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规范行为导致的不良后果。另一方面,建设单位可能因为不了解建设工程有关的法律法规、管理程序、市场行为准则等,因此发生不当建设行为。这个时候工程监理单位可以及时地向建设单位提出适当解决方案,从而避免发生不当的建设行为,这对规范施工单位的建设行为也可起到关键作用。 第二,施工监理有利于保障工程质量。土建 工程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的监管是至关重要的。工程监理单位中的监理人员都是既懂工程技术又懂经济管理的专业人士,他们有能力及时发现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包括发现工程中的材料、设备以及阶段性产品存在的问题,这样就很大程度上避免留下工程质量隐患。因此,实行土建工程监理制度之后,在加强承建单位自身对工程质量管理的基础上,由工程监理单位介入到建设工程生产过程管理中,对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和使用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土建工程施工监理的有效措施 2.1加强施工监理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态度 加强我国土建工程施工监理要从提高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和端正监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入手,确保监理人员抱着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他们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的质量。另外,要进行严格的管理人员选拔,而且要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确保管理人员管理素质过硬。尽可能的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管理人员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不如说可以建立奖励制度来激励管理人员;同时可以建立考核制度,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技术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处理,这样奖惩制度双管齐下,一定可以铸造出一些优秀的管理人员。 2.2健全土建工程监督机制 加强我国土建工程管理就要加强土建工程的监督机制,对土建工程的监督要在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就开始实施。通过对工程的监管把握好对工程成本的预算和工期的预算,还要做好原材料的采购和施工工艺等。对土建工程项目的监管要从头开始到工程结束为止,做到对工程的全程监管。 土建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非常普遍,每一个具体的施工环节都可能工程的质量出现问题。因此,做好工程质量的控制工作就要渗透到工程实施的每一个具体环节。首先,施工单位在设计和确定具体的施工方案时,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要从施工技术、施工管理、资金支持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进而确保施工方案的技术可行、资金分配合理。这些都有利于土建工程质量的提高。另外,施工单位要加快工程的进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程建设成本。同时,要加强土建工程的监督和管理,大力推行法制建设,要运用土建工程的相关法律约束施工方的行为,让工程质量管理有法可依。与此同时,要强化政府的监督,进一步保证土建工程的质量。 2.3对工程进行阶段性 ! 施工监理单位可以把一项工程的施工监理分为具体的三个阶段,即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工程验收阶段。并且对工程进行阶段性监理,这样有利于监理工作可以做的更细致、更全面。 首先,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在每项土建工程施工前,工程监理部门先对施工单位的技术管理、质量保证体系等进行严格地审查,确保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对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及时的监理。同时,对施工单位所使用的原材料进行严格地验收和把关。 其次,在工程施工阶段,监理单位的工作重点要放在事先指导、事中检查、事后验收三个方面。一切用数据说话,抓好监理工作。主动从每个角度发现问题,要控制重点部位的质量,保证施工的保质保量的进行。 最后,工程的验收阶段。工程监理单位要根据国家制定的工程质量评估标准对工程 进行严格地验收,这样才能最终的确保工程质量问题飞发生。 结 语 我国新时期下的发展主题是全面的建成小康社会,在这关键时期国家要高度重视影响国家利益和人民人身安全的土建工程业的发展。关注的重心要放在如何提高土建工程管理水平上,尽可能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改善现阶段的工程管理。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人身安全,同时也决定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而建筑工程本身就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行业,存在一些可控的、不可控的制约因素。要想提高土建工程的质量施工单位就要合理的调控那些不可控的自然因素和那些主观的可控因素,国家的宏观调控在土建工程质量管理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另外,施工过程中的任何一个小细节都可造成过程的质量问题,所以加强对土建工程施工过程的监理可以很好的减少过程质量问题的发生。最后,希望我国可以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宏愿。 土建论文:论变电站工程中土建施工与电气安装的技巧 当今社会不断飞速发展,先进的现代化设计以及施工技术,也随之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我国现代社会实践当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由此我们可以看在实践工作中,针对工程施工当中所体现出来的协调配合性,随之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在实践工程当中,对于土建施工和电气安装之间的配合,就需要全面合理的进一步加以优化,从而将整体实践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效的加以减少,这样能够全面有力的保障工程的竣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 一 变电站工程建设前的准备工作 在变电站工程建设前期的准备工作中,设计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随着目前电力系统对工程建设和物资采购的标准化、集约化管理的加强,对设计的标准化和准确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土建施工图设计前,必须由电气设计人员对土建设计提出技术要求,例如开关柜的基础型钢预埋;电气设备和线路的固定件预埋,这些要求应在土建结构施工图中得到反映。土建施工前,电力安装技术人员应会同土建施工技术人员共同审核土建和电气施工图纸,以防遗漏和发生差错,电气安装技术人员应学会看懂土建施工图纸,了解土建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法,尤其是梁、柱、地面、屋面的做法和相互间的连接方式,并仔细校核自己准备采用的电气安装方法能否和此项目的土建施工相适应。施工前,还必须加工制作和备齐土建施工阶段中的预埋件、预埋管道和零配件。 二 变电站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土建施工与电气安装的配合 (1)土建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首先,土建结构模板搭设完成阶段。在这阶段主要工作任务是需要将放线工程以及暖通和给排水、给照明动力等诸多工序的逐步的实施完成。其次,沉梁及底筋铺设完成阶段。在此阶段主要是针对管道的铺设以及预埋构件放置加固工序进行完成,这阶段的施工是按照第一步的放线做好管道的铺设,以及大型设备进行预埋构件的加工固定等作业。 最后,面层完成及封模前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目的是检查前两个阶段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工艺,如果发现前期的施工基础有所遗漏,那么在此阶段就需要进行重新施工弥补,与此同时还需要做好与土建施工中的交接手续。而且还需要和各个专业施工人员进行跟踪监测,以及以土建施工作业人员之间保持联系,确保预埋工程的完整性以及预留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进行。 (2)土建施工和电气安装交接阶段 在此阶段中,土建施工人员与电气安装技术人员,针对变电站的整体情况需要进行全面有效的检查,并且对于施工工艺以及材料方面,全都需要严格做好质量方面的把关。土建施工技术人员在进行作业的工程当中,需要在接地网四周布置的接地桩都需要做好辨认的标记,进行电气测试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中,若是发现接地网接地的电阻没有合格的时候,这样能够方便电气安装人员有效的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进行解决问题。两者之间的交接问题结束之后,针对完成的成品需要全面做好保护工作,应当加以重视保护的力度,相关人员以及部门需要进一步的将其有力的落实到位,这样能够有效的防止后期出现意外情况,对成品产生不必要的破坏,从而对工程建设的顺利施工造成影响,继而产生经济损失。 (3)电气安装施工阶段 在电气安装施工阶段,土建施工方面应主动配合电气安装技术人员的需要,做好道路平整工作,确保大型施工设备能顺利进入施工现场的各个工作点,为立杆和户外设备吊装工作提供保障。同时道路的畅通也尽可能地减少设备和安装材料的二次运输的发生,降低工程安装费用的开销。在电气安装前期,土建施工与电气安装相互交叉作业,双方应主动相互协调并了解对方的施工进度。电缆支架的制作和接地电阻符合有关电气安装规范,检查支架的标高、位置、尺寸、数量用材规格等方面是否与图纸一致,为下一步的二次设备安装做好准备。在人员充足情况下可以增加工作点,保证施工进度能按计划进行。在二次控制电缆和电力电缆敷设完毕后,土建方面应立即协助电气工作人员对关键电缆出口进行封堵并在电缆坑上加盖板,避免老鼠和其他小动物咬损电缆。在电气安装后期,电气施工人员应积极主动和土建人员联系,等待喷浆或涂料刷完后进行照明器具安装;安装时,电气施工人员一定要保护好土建成品,防止墙面弄脏碰坏。当电气器具已安装完后,土建修补喷浆或墙面时,一定要保护好电气器具,防止器具污染。另外一些必须在电气设备就位及安装结束后,土建施工才能完工的部位,例如护栏、控制室静电地板、室外道路面层浇注等,土建施工单位必须及时跟进,以确保工程进度。 (4)电气安装收尾阶段 通常在电气安装施工进入尾声阶段时,电气安装单位在做好电气设备自验工作的同时应联同土建施工人员对变电站进行全面的验收检查。针对因设备安装时造成土建成品的损坏和其他土建施工方面遗留下来的问题进行修整,包括做好整个变电站的亮化和清洁工作,为变电站的竣工验收做好准备工作。 三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整体施工作业中想要有效全面的保证工程项目顺利的开展进行,变电站工程施工过程中,各个技术作业人员都必须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对于整体工程必须要有完整深入的了解,而且针对施工技术人员本身,必须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确保变电站工程的质量,进一步高效率的完成施工任务。 土建论文:浅论水暖安装与土建工程中的质量通病及其预防措施 引言 建筑采暖、给排水、消防、空调、通风等安装工程的大部分工作是在土建主体结构、内外墙体砌筑等工作完工后才进行的后续分部工程。但有些工作是同土建工程一起进行的,例如:孔洞预留、预埋管道、标高设置、成品保护等。有些施工单位对这些工作不太重视,其实这是一个繁琐而又易出问题的薄弱环节。要想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专业之间的相互配合。 现就水暖安装工程与土建工程相互配合中的几个常见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简述如下: 1 预防措施要点 1.1 从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从设计、施工、监理等多方面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对图纸会审不但要熟悉本专业的图纸,还要进行跨专业的统一对照,对各专业出现的冲突问题,进行初步协调研究,并在技术交底中作明确交待,力争在施工前解决问题。 1.2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根据项目部安排,成立安装工程预留、预埋小组全面负责土建与安装工程的具体工作。人员由项目部主管安装工程的技术负责人负责,安装工程师、施工队技术员、各施工工长等人员组成。 1.3 严格按照规范、操作规程、施工工艺、技术交底的规定进行施工,适当采用新工艺来保证质量。 1.4 制定落实成品保护措施,防止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质量问题。 2 主要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2.1 套管、洞口、管道等预留预埋位置、标高不准确或忘记预留问题 建筑安装工程预留、预埋阶段是建筑工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及时、完整、有序地抓好质量管理,是创建优良工程的基础。 在!安装工程中,常常在浇注混凝土时无人看护,甚至将洞口遗忘,安装时用大锤砸孔造成大片钢筋暴露、变形,更有甚者将钢筋割断,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和结构安全。 2.1.1 原因分析 这是安装与土建转业相互配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预留不准确,忘记预留。在管道安装时随便凿剔,破坏结构钢筋、混凝土,影响了工程质量和结构安全。 ①项目部领导对这项工作不重视,为了微小的经济利益,投入的人员、资金过少,达不到正常施工的要求。②对具体操作人员未进行技术交底,操作人员对预留位置不清楚,操作人员专业素质不够。③安装与土建专业未进行协商,在专业图纸和土建图纸上具体位置、标高不同,但均未发现,各自施工,未及时发现造成返工及经济损失。 2.1.2 防治对策 ①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对具体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施工技术交底是控制前期质量的重要保证。施工技术交底的编制工作由项目部和施工班组分别从各自的角度编制,班组技术交底依据项目部技术交底细化编制。②在施工前项目部应组织土建、水暖、电气、空调、消防、通风等专业进行图纸对照,发现位置、标高有出入的。应通过建设单位联系设计单位确认,有设计单位发出设计变更,根据设计变更进行施工。③为施工方便也可由土建专业代留,在施工前应根据图纸将具体位置、标高、数量、规格制成简图提交土建专业,等模板施工完毕后,由安装专业进行验收在管道安装时严禁用大锤砸孔,宜用冲击钻或水钻成孔。 2.2 安装工程室内排水管道经常堵塞的问题 2.2.1 原因分析 室内排水管道堵塞是建筑安装工程施工中常见的一种质量通病,是管道安装与土建施工配合难以解决的老问题。 ①在土建与安装交叉施工中,管道被堵塞的事例很多,特别是卫生间排水管口与地漏更为严重。即使管道安装后,管口用水泥砂浆封闭,还往往被 人打开,作为打磨水磨石地面或清洗、水泥找平地面的污水排出口。②有的工人从屋面透气管口、雨水斗落入木条、碎石、垃圾、砂浆等,以至造成管道的堵塞。轻者耗工疏通,重者凿打砼地面,返工拆除管道重新安装,这样既耗工耗料,又影响工期。③有的排水管道管腔内已部分堵塞,在通水试水过程中未能及时发现,投入使用后,必然出现管道堵塞,影响用户使用。 2.2.2 防治对策 为了避免交叉施工中赞成管道堵塞现象,在管道安装前,除应认真疏通管腔,清除杂物,合理按规范规定正确使用排水配件;安装管道时,应保证坡度,符合设计要求与规范规定及排水管口采用水泥砂浆封口等措施外,还必须采取如下多种技术措施以防止管道堵塞: ①由于建筑结构需要原因,当立管上设有乙字管时,根据规范要求,应在乙字管的上部设检查口便于检修。②当设计无要求时,应按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在连接2个及2个以上大便器或3个及3个以上卫生器具的污水横管应设置清扫口,在转角小于135°的污水横管上,应设置检查口或清扫口。③排水管道安装时,埋地排出管与立管暂不连接,在立管检查口管插端用托板或其他方法支牢,并及时补好立管穿二层的楼板洞,待确认立管固定可靠后,拆除临时支撑物,此管口应尽量避免土建施工时作为临时污水排出口。在土建装修基本结束后,给水明设支管安装前,对底层及二层以上管道作灌水试验检查,证实各管段畅通,然后用直通套(管)筒将检查口管与底层排出管连接。④排水管道施工中,待分段进行排水管道充分胶襄灌水度验合格后,在放水过程中如发现排水流速缓慢时,说明该水平支管段内有堵塞,应及时查明水平支管被堵塞部位,并将垃圾、杂物等清理干净。⑤为了保证楼面地漏及屋面管口免受黄砂、石子、垃圾等掉落入排水管内。所有地漏及伸出屋面的透气管、雨水管口应及时用水泥砂浆封闭,并经常检查封闭的管口是否被土建工人拆开,一旦发现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管道堵塞。⑥卫生器具就位时,先拆除排水管口的临时封闭件,检查管内有无杂物,并把管口清理干净。如有条件可用自来水连续不断地冲洗每个排水管口,直至水流通畅为止。应认真检查卫生器具各排水孔确实无堵塞后,再进行卫生器具的就位。 总之,室内排水管道在施工过程中采用行之有效的防堵技术措施及进行通水和通球试验,对检查和治理管道堵塞,搞好管道安装与土建密切配合施工,提高工程质量起着极其重要的保证作用。 土建论文:对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近年来,土建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新型建材的出现,使过去传统施工技术不能突破的技术瓶颈得到很好的解决,新型施工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施工的效率。因为混凝土具有强度高和耐用性久的特点,而且混凝土拌制物可以和钢筋牢固地组成成耐久和抗震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工程已成为现代土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混凝土质量会直接 影响到结构物的安全和造价,因此在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制定的施工规则进行操作,提高混凝土整体的质量水平,避免因为混凝土质量波动的问题而导致结构物出现局部或整体外观缺陷。此外,混凝土的配料、搅拌、运输和浇筑等也会对混凝土施工质量有所影响,其中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和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水平,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两个重要因素。 1.混凝土的选用和配比搅拌 1.1混凝土的选用 选用混凝土时,选用的水泥、掺合料和外加剂应能降低混凝土的绝对温升,这样就可以减弱水泥水化热,推迟水化过程和降低减小放热的最大峰值,防止了出现温缩裂缝的问题。混凝土的制备是把水泥、砂、石、外加剂、矿物掺和料和水等原料按照混凝土的配合比,通过搅拌而成为均质的混凝土的过程。水泥进场时,应检查其品种、级别和出厂日期等情况,此外,还应针对水泥的强度、安定性及其他性能指标再重新检验以此,保证其质量在国家标准的规定之内。 1.2混凝土的配合比 混凝土应通过实验进行配合比设计,根据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等标准试验与调配,直到符合设计技术指标和施工强度、性能等方面的要求,绝对不能根据经验配合比。如果在施工配料中出现漏配或错配的情况,不得将混凝土进仓。注重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避免泌水和离析的情况,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砂石实际的含水率可能会比配合比设计高或者低一些,所以拌制混凝土之前要测定砂石含水率,提高混凝土的宏观均匀性,防止出现薄弱区域。 1.3混凝土的搅拌 拌制均匀优质的混凝土要求选择合理的搅拌机外和确定合适的投料量、搅拌时间和投料顺序等搅拌制度。施工配料是按照施工配合比和施工现场搅拌机的型号,来确定原材料现场搅拌时的一次投料量,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要符合规定的要求,不同类型的搅拌机都有其规定的进料容量,一般搅拌机的进料容量不能超过规定的容量范围,不然会破坏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匀性。搅拌时可掺入一些掺合料,通过使用性能比较好的外加剂,来改良水泥基体与集料的界面结构状态,提高界面粘结和混凝土抗拉极限的强度,从而提升混凝土构筑物整体 抗变形能力。 2.混凝土在浇筑前的运输 由于混凝土拌和物从搅拌机中出料至浇筑入模会有一段运送距离,使得混凝土有一段很短的运输时间。在运输过程中,要尽量维护混凝土的均质性和灌筑量,防止出现砂浆流失、分离和流动性减少等情况,因此混凝土在搅拌地点运输到浇筑地点时,尽可能减少转运次数以及缩短 运输的时间,争取混凝土在初凝前就能完成浇筑。在运用滑升模板施工工程和不允许存在施工缝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必须使混凝土的运输确保浇筑的连续进行。混凝土的运输方法包括地面运输、垂直运输和楼地面运输这三种。地面运输主要运输预拌混凝土,一般是用自卸汽车或者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混凝土垂直运输一般是用塔式起重机、混凝土泵和快速提升架等工具;而混凝土楼地面运输则是以双轮手推[,!]车为主。 3.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 (1)在混凝土浇灌之前要检查模板的相应参数,特别是对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的位置和垫块数量的检查,还要检查预埋件表面与模板贴的严密程度,观察这些参数有没有满足规定的要求,然后在工程记录表上登记检查结果。在地基上浇筑混凝土时,必须清除淤泥和杂物,并且采取积极的排水和防水措施,对于干燥的非粘性土,要用水湿润;而未风化的岩土,就应该用水清洗,但是其表面不能残留积水。除去模板内的杂物以及钢筋的油污,把模板的缝隙和孔洞都堵塞严密,用清水湿润木模板,注意不能有残留积水,等到认证合格后才可以浇灌混凝土。 (2)在浇筑混凝土中,要常常注意模板、支架、钢筋和预留孔洞,若出现变形或者移位的情况时,应立刻采取积极措施处理问题,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应保持其严密性。特别是在浇筑竖向混凝土结构物前,从低到高处分层浇筑,在底部先填入与混凝土砂浆成分比例相同的水泥砂浆,每层的厚度根据捣实方法和结构的配筋情况来具体确定,以此确保混凝土整体性质量。浇筑中不能出现离析的情况,当浇筑的高度高于3m时,可使用串筒或者振动溜管来使混凝土落下去。 (3)为了确保混凝土的整体性,混凝土 浇筑应该连续进行,但因为技术上、设备和人力方面原因的局限,导致了浇筑混凝土时不能连续进行。因此若一定要间歇时,应尽可能的缩短间歇时间,并且次上层混凝土必须在底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完成浇灌。运输和浇灌混凝土和间歇的时间不能比混凝土的初凝时间长,若中间的间歇时间比初凝时间长时,必须留置施工缝。在混凝土浇筑之前,施工缝位 置的确定应遵循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因为施工缝处新旧混凝土的结合力很小,属于结构中的薄弱部分,所以施工缝可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而且方便施工的部位。 (4)混凝土的捣实指是使入模的混凝土完成成型与密实的过程,是混凝土结构构件外形正确和表面平整的保证,使混凝土强度的性能满足设计的规定。混凝土的振捣包括人工振捣和机械振捣两种。人工振捣是人用捣棍或者插钎等工具对混凝土进行夯和插的操作,从而使混凝土成型。人工振捣一般只适用于塑性混凝土且没有机械或者工程量很小的情况;而机械振捣一般使用的比较多,机械振捣的混凝土早期强度高,减少模板周转的时间,提高了生产率,混凝土的质量也比较高。混凝土浇筑入模后,应该马上振捣充分,使得模板的整个空间充分填满混凝土,排出混凝土中的气泡,确保混凝土均匀密实的分布,使混凝土拌和物得到最大的密实度和很好均匀性。根据分层下料、分层振捣的要求,必须把每层的厚度都控制在规定数值范围以内,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上层混凝土就应进行振捣,这样保证了上下层混凝土能紧密的结合成整体,使混凝土的密实性得到提高。 4.加强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需注意的问题 (1)水泥水化热对工程结构物的影响。水泥水化热在释放热量过程中放热的速率以及放出的热量,直接影响着水泥在水化过程中进程的快慢。水化过程过快,会使得温差幅度大,直接影响到工程结构物的总体质量水平。时冷时热的温度变化,导致工程结构物非常容易发生裂缝的情况,从而降低了工程结构物耐用持久的性能。 (2)混凝土的配制受施工条件的影响。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可能会因原材料质量差、施工不规范以及混凝土配料比与实际设计方案不符等施工条件的影响,而致使混凝土质量强度低。(3)混凝土浇灌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影响混凝土浇灌的因素有很多种,主要体现在浇灌混凝土前选择混凝土的运输方式、安置的预埋件表面与模板紧密程度、预留孔洞和支架等构件上,这些因素能否符合工程质量要求对工程结构物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混凝土浇灌时必须加以重视,不然将会给整体工程进度带来不小的损失。 结束语 在当代的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和措施直接影响着土建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因此我们必须掌握混凝土施工采用的相应措施,加强对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在实际的施工操作中不断的发现与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提出适合自身情况的现代 混凝土施工方法,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保证施工质量。 土建论文:土建工程现场管理优化措施的探讨 土建工程又被称作基础建设工程,它涉及了国民经济中各行各业的存在、活动与发展,土建工程不仅包括房屋、道路工程,还包含水务、渠务、防洪等工程,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对土建工程越来越高的要求,土建工程的现场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一、土建工程现场管理的内容 土建工程的现场管理主要由场地管理、道路管理、材料管理、封闭管理、临时设施管理、卫生与防疫管理等内容构成。 1、场地管理 由于土建工程多数都是系统性工程,因此土建工程对场地有着十分严格的管理规范,不仅要求施工现场应当场地平整、无障碍物,还需要对现场进行适度的绿化。针对土建工程产生的废水,则要求要建设有排水设计和污水沉淀池等,现场存放危险品化学品还必须有专门的库房,另外还要做好防尘处理,并且对采取适当的防渗措施。 2、道路管理 无论土建工程是否处于交通繁华区,施工现场都应该保持道路畅通,以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另外对施工现场的道路还有强度的要求,不但要保证道路不沉陷、不扬尘,而且要防止泥土被带入市政道里,施工现场要尽可能能的利用永久性道路,以减少因铺设临时道路造成的资源浪费。 3、材料管理 施工现场建筑材料的堆放应该根据用量的大小,使用时间的长短合理安排物料进场次序,对于使用时间长用量大的物料应该分批入场,以减少施工现场堆放材料的仓储面积,另外材料的位置应该易于运输和装卸,尽量减少二次搬运造成的污染与损失。 4、封闭管理 土建工程的现场由于施工的特殊性,其不安全因素较多,而且对环境有较大的影响因素,所在土建工程的现场应该采用封闭式管理,即采取围栏等措施对施工现场和外界环境进行有效的隔离,减少施工过程中对外界环境和周边居民生活的干扰和安全威胁。 5、临时设施管理 土建工程的施工现场会有很多的临时设施,比如说临时办公室、临时实验室、临时工棚等,在铺设和使用临时设施之前要做好规划,尽量做到减少临时设施占地面积,并且要考虑到卫生、环保以及消防要求。 6、卫生于防疫管理 工程现场应该并且配备卫生室并设置专职人员对卫生和伤员进行处理,这样不仅能够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还能进一步对工程事故作出预警和预防。一旦工程现场发生疫情,通过专职人员的现场控制,不仅能够减少传染病和病原携带者给工程安全带来的威胁,还可以向当地的卫生防疫部门及时报告,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二、土建工程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土建工程现场管理是基于国家对建筑企业系列标准贯彻实施的具体体现,对土建工程现场进行管理,不仅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施工的质量,而且还能解决因人员素质产生的工期延误问题。另外由于土建工程有着高危作项目多,高空作业频繁的原因,因此对施工现场人员安全有着很高的要求,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能够在保障施工效率的同时进一步保障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另外一套科学的管理办法还能为企业节约成本,在保证施工质量、人员安全、工期的同时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三、土建工程现场管理容易出现的问题 1、缺乏严格的质量控制 由于土建工程施工是一项工作量大、技术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在施工现场管理的工程质量控制方面往往会有质量控制不到位的现象。由于我国施工现场质量控制主要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不排除相关人员为了经济利益漠视法规现象的发生,一旦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不过关,在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必然会发生重建返修的现象,不但工程不能够按期完工,还会给建筑方带来经济损失,即便有些劣质工程侥幸通过工程验收环节,当工程项目使用时也定然会对正常的使用和运营带来安全威胁。 2、土建工程现场管理人员职业素养和技能不过关 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土建工程的建设需求也在逐年加大,一些缺乏资质的单位已经混到工程现场管理的队伍当中。这些单位和个人由于缺乏系统的培训和职业意识,往往会对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这种不负责任的工作方式不但会对工程的顺利实施带来威胁,而且还会使工程在未来的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土建工程现场管理不但起着保证工程质量的作用,还肩负着指导工程进行过程中安全生产的任务,一旦由于这些职业素养不高技术水平不强的人员对施工现场疏于管理,极其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对工人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 3、土建工程现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沟通不到位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模式的展开,产生了许多小规模的建筑施工单位,这些施工单位由于资源和资金等原因,往往没有自己的施工队伍,这就导致了一线施工的施工人员和施工方缺乏有效的沟通。由于土建工程是在我国仍然是一个 人力资源密集型的工程,因此这些人员普遍存在着职业素质低下的问题,这些低素质的施工人员由于并不直接归属于建筑单位,因此会在施工过程中产生违规操作甚至蔑视操作规程的现象。这些现象不但会给施工工期带来影响,还隐藏着重大的安全问题和施工质量问题。 四、如何做好土建工程的现场管理 1、加大监管力度,保证工程质量 针对施工过程中对工程项目质量监控不到位的现象,我们的土建工程现场管理人员要凭借我们优秀的职业素养和技能,对土建工程的现场质量监控做出系统的规划和部署,争取做到施工过程、施工质量、施工程序“心中有数”,通过仔细钻研具体的施工流程,对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位置和环节进行重点的监管。另外我们的现场管理人员应该秉持严谨认真的态度,积极贯彻和坚持国家对于建筑方面的各项规范,把各种规范和操作标准落实到实际生产中,做好管理工作。我们的现场监管人员还要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土建工程现场管理技术和经验,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来加强自己的职业素养,做好土建工程的质量监控工作。 2、通过完善系统的业务培训增强职业素养 土建工程现场管理方面的培训是提高一线监理人员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的质量监管单位一定要经常性的对我们的现场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这个培训不但应该包括对新技术新理念的学习,还应该包括对原有管理体系的重温和复习。为了调动现场管理人员的学习热情,我们还可以将培训纳入日常的奖罚条例中,采用这种措施对善于学习的人员进行鼓励,并充分肯定其工作所起到的模范带头作用,另外还可以通过一些列的惩罚措施对工程现场管理人员进行警示,这样不但会调动现场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还能进一步确保工程现场管理工作的贯彻和落实。 3、加强对一线施工人员的思想教育和技能培训 对于难以监管的职业素质较差的工程一线工作人员,我们可以采取直接培训的方法对这些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技术进行指导。在培训中,不但要加强这些人的职业素养,还应该着重对这些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我们的工程现场管理人员还可以和一线的工人交朋友,以他们喜欢的方式对一线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监管。 综上所述,土建工程的现场管理不仅在保证工程质量,保证工程如期完工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保障安全生产和节约建设成本上也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土建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做好工程现场的管理工作,把土建工程现场管理工作真正贯彻落实到工程建设当中。 土建论文:论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 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建筑学部发起,并会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工业建筑诊断与改造工程技术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学部共同主办,清华大学结构工程与振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的“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科技论坛,于2001年11月17~18日在清华大学举行。论坛的宗旨是:分析我国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现状,交流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探讨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与应对途径,并积极提出建议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或修订相关的技术政策或技术标准提供参考依据,以期土建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能够更好地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求,适应我国经济转型后面向市场经济的需求。 会议收到论文报告58篇并印发了文集,有140人参加会议,在第一天的大会和第二天的分组会上分别有17位和26位专家作了报告,另外还安排了半天时间进行自由发言和讨论。会议气氛热烈,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不同观点之间也进行了较为充分的交流。 鉴于这一会议的论坛性质,以下仅就会上提出的一些问题及建议作一归纳,提交与会专家考虑并审议。 一、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 结构安全性是结构防止破坏倒塌的能力,是结构工程最重要的质量指标。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主要决定于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水准,也与结构的正确使用(维护、检测)有关,而这些又与土建工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规程、条例等)的合理设置及运用相关联。 1.我国结构设计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 对结构工程的设计来说,结构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性、结构的整体牢固性与结构的耐久性等几个方面。我国建筑物和桥梁等土建结构的设计规范在这些方面的安全设置水准,总体上要比国外同类规范低得多。 1.1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设置水准 与结构构件安全水准关系最大的二个因素是:1)规范规定结构需要承受多大的荷载(荷载标准值),比如同样是办公楼,我国规范自1959年以来均规定楼板承受的活荷载是每平方米150公斤(现已确定在新的规范里将改回到200公斤),而美、英则为240和250公斤;2) 规范规定的荷载分项系数与材料强度分项系数的大小,前者是计算确定荷载对结构构件的作用时,将荷载标准值加以放大的一个系数,后者是计算确定结构构件固有的承载能力时,将构件材料的强度标准值加以缩小的一个系数。这些用量值表示的系数体现了结构构件在给定标准荷载作用下的安全度,在安全系数设计方法(如我国的公路桥涵结构设计规范)中称为安全系数,体现了安全储备的需要;而在可靠度设计方法(如我国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中称为分项系数,体现了一定的名义失效概率或可靠指标。安全系数或分项系数越大,表明安全度越高。我国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活荷载与恒载(如结构自重)的分项系数分别为1.4和1.2,而美国则分别为1.7和1.4,英国1.6和 1.4 ;这样根据我国规范设计办公楼时,所依据的楼层设计荷载(荷载标准值与荷载分项系数的乘积)值大约只有英美的52%(考虑人员和设施等活载)和85%(对结构自重等恒载),而设计时? 菀匀范ü辜?芄怀惺芎稍氐哪芰Γㄓ氩牧锨慷确窒钕凳?泄兀┤匆?扔⒚拦娣陡叱龅?0~15%,二者都使构件承载力的安全水准下降。日本与德国的设计规范在某些方面比英美还要保守些。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结构设计多根据发达国家的规范,就如我国解放前和建国初期的结构设计方法参照美国规范一样。至于中国的香港和台湾,至今仍分别以英国和参考美国规范为依据。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建筑物的活荷载标准值上,与国外的差别 并没有象办公楼、公寓、宿舍中这样大。不同材料、不同类型的结构在安全设置水准上与国际间的差距并不相同,比如钢结构的差距可能相对小些。 公路桥梁结构的情况也与房屋建筑结构类似,除车载标准外,荷载分项安全系数(我国规范对车载取1.4,比国际着名的美国AASHTO规范的1.75约低25%)与材料强度分项安全系数均规定较低。 尽管我国设计规范所设定的安全贮备较低,但是某些工程的材料用量反而有高于国外同类工程的,这里的问题主要在于设计墨守陈规,在结构方案、材料选用、分析计算、结构构造上缺乏创新。 1.2 结构的整体牢固性 除了结构构件要有足够承载能力外,结构物还要有整体牢固性。结构的整体牢固性是结构出现某处的局部破坏不至于导致大范围连续破坏倒塌的能力,或者说是结构不应出现与其原因不相称的破坏后果。结构的整体牢固性主要依靠结构能有良好的延性和必要的冗余度,用来对付地震、爆炸等灾害荷载或因人为差错导致的灾难后果,可以减轻灾害损失。唐山地震造成的巨大伤亡与当地房屋结构缺乏整体牢固性有很大关系。2001年石家庄发生故意破坏的恶性爆炸事件,一栋住宅楼因土炸药爆炸造成的墙体局部破坏,竟导致整栋楼的连续倒塌,也是房屋设计牢固性不足的表现。 1.3 结构的耐久安全性 我国土建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规范,重点放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强度要求,而对环境因素作用(如干湿、冻融等大气侵蚀以及工程周围水、土中有害化学介质侵蚀)下的耐久性要求则相对考虑较少。混凝土结构因钢筋锈蚀或混凝土腐蚀导致的结构安全事故,其严重程度已远过于因结构构件承载力安全水准设置偏低所带来的危害,所以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格外重视。我国规范规定的与耐久性有关的一些要求,如保护钢筋免遭锈蚀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和混凝土的最低强度等级,都显着低于国外规范。损害结构承载力的安全性只是耐久性不足的后果之一;提高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设置水准,在一些情况下也有利于结构的耐久性与结构使用寿命。 2.调整结构安全设置水准的不同见解 我国结构设计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较低,与我国建国后长期处于短缺经济和 计划体制的历史条件有关。但是,能够对土建结构取用较低的安全水准并基本满足了当时的生产与生活需求,而且业已历经了较长时间的考验,这是国内土建科技人员经过巨大努力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但是,由于安全储备较低,抵御意外作用的能力相对不足。如果适当提高安全设置水准将有利于减少事故的发生频率和提高工程抗御灾害的能力。国内发生的大量工程安全事故,主要是由于管理上的腐败和不善以及严重的人为错误所致。现在提出要重新审视结构的安全设置水准,主要是基于客观形势的变化,是由于我们现在从事的基础设施建设要为今后的现代化奠定基础,要满足今后几十年、上百年内人们生产生活水平发展的需要,有些土建结构如商品房屋则更要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具备商品属性的需要。国内近几年来已对建筑结构安全度的设置水准组织过几次讨论,在如何调整的问题上存在较大的意见分歧,这次科技论坛上同样反映了这些不同的见解: 1)认为我国现行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是足够的,并已为长期实践所证明,而国外就没有这种经验。我国取得的这一成功经验决不能轻易丢掉,在安全度上不能跟着英美的高标准走;安全度高了是浪费,除个别需调整外,总体上不必变动。 认为我国规范的安全度设置水准尽管不高,但在全面遵守标准规范有关规定,即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的“三正常”条件下,据此建成的上百亿平米的建筑物绝大多数至今仍在安全使用,表明这些规范规定的水准仍然适用;但是理想的“三正常”很难做到,同时为了缩小与先进国际标准的差距以 及鉴于可持续发展和提高耐久性的需要,在物质供应条件业已改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结构的安全设置水准应适当提高。这种提高只能适度,因为我国目前尚属发展中国家。 3)认为我国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应该大体与国际水准接近,需要大幅度提高。这是由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土建工程特别是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出现事故所造成的风险损失后果将愈益严重,而为了提高工程安全程度所需要的经费投入在整个工程(特别是建筑工程)造价中所占的比重现在已愈来愈低,材料供应也十分充裕。过去的低安全水准只是适应了以往短缺型计划经济年代的需要,但决不是没有风险,如果规范的安全水准较高,曾经发生过的有些安全事故本来是可以避免的,而规范的这一缺陷在一定程度上为“三正常”的提法所掩盖。在建的工程要为将来的现代化社会服务,安全性上一定要有高标准。低的安全质量标准在参与将来的国际竞争中也难以被承认,即使结构设计的安全设置水准能够提高到与发达国家一样,由于我们的施工质量总体较差,结构的安全性依然会有差距。 3、结构设计规范的概率可靠度设计方法 自1984年国家建委和国家建设部颁布了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以来,我国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已从80年代末期起抛弃了传统的多安全系数设计方法,从而统一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可靠度设计方法;其它的工程部门如公路、铁路、港口、水利的结构设计规范也正在或计划作这样的转变。我国规范的可靠度设计方法是参考国际上的相应标准ISO2394并经过国内科技人员努力后得以实施的。将可靠度设计方法用于结构设计规范,在国际学术界内通常被看成是一种发展趋势,但在工程内界则存在不同看法。尽管有了ISO2394,国外却鲜有重要或着名的结构设计规范已直接采用了可靠度设计方法,至今仍采用多安全系数设计方法或称荷载抗力系数法。在我国,对于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中的可靠度设计方法以及企图将我国各个行业的各种结构设计规范都用可靠度方法统一起来的做法,虽然工程设计界颇有微词,但学术界持赞成和肯定者是主流,不过仍不时有人对可靠度方法用于设计规范的适用性提出质疑。这次科技论坛上则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对规范可靠度方法的意见分歧。 对我国规范的可靠度设计方法持肯定意见的专家认为这是重大的科技进步,可靠度方法对安全度的概率定义要比定值的安全系数更清晰、更科学、更合理,当然概率可靠度设计方法本身尚有不少缺陷,有待进一步修改完善。持相反意见的人则认为,结构设计规范所面向的是类型多样的复杂群体,在安全度上需要考虑的不确定性与不确知性非常复杂,并不是“从统计数学观点出发的概率定义”所能科学描述或处理;规范可靠度方法在我国十多年的实践表明,它并没有给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带来明显实效,反而造成了安全概念上的某些混乱;对工程技术人员来说,结构的安全度用可靠指标和虚假的失效概率表达后变得更加不可揣摩和模糊不清,不如安全系数那样从安全储备出发的度量方法更为直观和便于处理具体工程的安全问题;现行设计规范中的可靠度方法很不成熟,存在不少根本缺陷;他们认为半概率的多安全系数方法更适用于规范,也不排斥可靠度分析的结果可以作为一种参考,在综合判断安全系数的合理取值时予以考虑。 二、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 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与工程的使用寿命相联系,是使用期内结构保持正常功能的能力,这一正常功能包括结构的安全性和结构的适用性,而且更多地体现在适用性上。 1、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现状 大多数土建结构由混凝土建造。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当前困扰土建基础设施工程的世界性问题,并非我国所特有,但是至今尚未引起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和广大设计与施工部门的足够重视。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混凝土应是非常耐久的材料。直到70年代末期,发达国家才逐渐发现原先建成的基础设施工程在一些环境下出现过早损坏。美国许多城市的混凝土基础设施工程和港口工程建成后不到二、三十年甚至 在更短的时期内就出现劣化;据1998年美国土木工程学会的一份材料估计,他们需要有1.3万亿美元来处理美国国内基础设施工程存在的问题,仅修理与更换公路桥梁的混凝土桥面板一项就需800亿美无,而现在联邦政府每年为此的拨款只有50~60亿美元。另有资料指出,美国因除冰盐引起钢筋锈蚀需限载通行的公路桥梁已占这一环境下桥梁的1/4。发达国家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投入了大量科研经费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如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公路桥梁为对付除冰盐侵蚀及冻融损害,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从50年代的2.5cm逐渐增加到4cm、6cm直到80年代后的7cm,而混凝土强度的最低等级也从50年代的C25增到后来的C40,桥面板混凝土从不要求外加引气剂、不设防水层到必须引气以及需要设置高级防水胶膜并引入环氧涂膜钢筋。而我国遭受盐冻侵蚀地区的公路桥梁在耐久性设计方面至今仍无明确要求,对混凝土保护层和强度的要求仅为2.5cm与C25,与上面提到的加拿大50年代水准一致。国内按这种标准设计的一座? 笄牛?ǔ珊蠼?年,由于盐冻侵蚀,现已不得不部分拆除重建。 我国建设 部于80年代的一项调查表明,国内大多数工业建筑物在使用25~30年后即需大修,处于严酷环境下的建筑物使用寿命仅15~20年。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的使用环境相对较好,一般可维持50年以上,但室外的阳台、雨罩等露天构件的使用寿命通常仅有30~40年。桥梁、港工等基础设施工程的耐久性问题更为严重,由于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过薄且密实性差,许多工程建成后几年就出现钢筋锈蚀、混凝土开裂。海港码头一般使用十年左右就因混凝土顺筋开裂和剥落,需要大修。京津地区的城市立交桥由于冬天洒除冰盐及冰冻作用,使用十几年后就出现问题,有的不得不限载、大修或拆除。盐冻也对混凝土路面造成伤害,东北地区一条高等级公路只经过一个冬天就大面积剥蚀。我国铁路隧道用低强度的C15混凝土作衬砌材料,密实度和抗渗性差,不耐地下水与机车废气侵蚀,开裂与渗漏严重;对几个路局所辖的隧道进行抽样调查表明,漏水的占50.4%,其中1/3渗漏严重,并导致钢轨等配件锈蚀以及电力牵引地段漏电,影响正常运行,而1999年颁布的铁路隧道设计规范仍未能对隧道的耐久性问题采取适当的对策,如适当提高混凝土的最低强度等级和在混凝土中掺入化学纤维等。 耐久性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在于我们许多正在建设的工程仍未吸取国际和国内的大量惨痛教训,还沿着老路重蹈覆辙。一些北方城市新建成的立交桥和高速公路桥,仍没有在材料性能和结构构造等方面采取必要的防治冻融和盐害的综合措施。甚至大型工程如2000年投入运行的珠海莲花跨海大桥,其主体结构在浪溅区仍采用不耐海水干湿交替侵蚀的C30混凝土与3~4cm厚的保护层厚度。 有专家估计,我国“大干”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高潮还可延续20年,由于忽视耐久性,迎接我们的还会有“大修”20年的高潮,这个高潮可能不用很久就将到来,其耗费将倍增于当初这些工程施工建设时的投资。 使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进一步加剧的原因有: 1) 由于混凝土的质量检验习惯上以单一的强度指标作为衡量标准,导致水泥工业对水泥强度的不适当追求,使水泥细度增加,早强的矿物成份比例提高,这些都不利于混凝土的耐久性。我国对水泥质量的检验在强度上只要求不低于规定的最低许可值,而国外则同时还要求不高于规定的最高值,如果强度超过了也被认为不合格,这种要求还有利于水泥产品质量的均匀性。 2) 工程施工单位不适当地加快施工进度,尤其是政府行政领导对工程进度的不适当干预。混凝土的耐久性质量尤其需要有足够的施工养护期加以保证,早产有损生命健康的概念同样适用于混凝土。国内媒体上大加宣传的所谓几个月就修成一条大路、建成一座大桥、或盖成一幢高楼的工程以及抢工献礼工程,很可能就是今后注定要花掉更多资金进行大修的短命工程。提前完成合同规定施工期的在国外要被罚款,因为意味着工程质量有遭到损害的可能。 3) 环境的不断恶化,如废气、酸雨,我国的酸雨面积已超过国土的30% 。 当前迫切需要进行的工作是尽快编制桥梁、隧道、港工等基础设施工程耐久性设 计的技术条例,修订补充现行规范中对结构耐久性的要求。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各种基础设施工程的设计工作寿命,在重要工程的设计文件中必须有使用寿命的要求和论证。当前在建的众多工程在耐久性上之所以仍然沿着重蹈覆辙的道路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工程设计施工技术人员在耐久性上没有可资遵循的新依据。更为严重的是现行规范中的有些条文,本身就对耐久性有害。为了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在混凝土中合理使用粉煤灰、矿渣等矿物掺合料是重要的技术手段,国外有的规范甚至规定在桥梁等混凝土结构中必须加入粉煤灰等掺合料,而我国的铁路混凝土桥隧施工规范仍在明文禁止使用。此外,工程技术界还存在长期形成的一些过时的看法,对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能造成阻力。例如,顾虑会影响混凝土强度而不愿使用引气剂,而引气本应作为改善混凝土耐久性和工作性的常规手段;又如,希望加大水泥用量来保证混凝土强度,而尽可能低的水泥用量本应是提高混凝土抗裂和耐久性能的重要途径。 在修订规范的耐久性要求上,交通部于2001年颁布的港工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已为其它土建工程行业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我们一方面要参照国内外已有的资料和经验,尽快编写出相应的设计施工技术文件以应急需,另一方面则要安排系统的研究项目,加大耐久性研究工作的支持力度;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当前国际上结构工程学科最为重要的前沿研究领域之一,而我国在这一方面相当落后。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离不开原材料和环境等特定条件,需要考虑本国的特点,是不能完全依赖国外研究成果的。 重视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生产混凝土所需的水泥、砂、石等原材料均需大量消耗国土资源并破坏植被与河床,水泥生产排放的二氧化碳已占人类活动排放总量的1/5~1/6,而我国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已居世界第二。我国现在每年生产5亿多吨水泥,与之相伴的是年耗20多亿方的砂石,长此以往实难以为继。延长结构使用寿命意味着节约材料,而耐久的混凝土一般又应是水泥用量较低和矿物掺合料(工业废料)用量较高的混凝土,所以耐久的混凝土正适应环境保护的需要。国际上对桥梁、隧道等土木工程的设计工作寿命多为100年,有的如英国为120年。考虑到耐久性不足所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国际上近年来有要求将这些工程的最低工作寿命进一步延长的趋势,如提出城市环境中的桥梁至少应有150年。 2.土建结构工程使用阶段的正常检测与维护 结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的概念,与使用阶段的检测、维护和修理不能分割,对处于露天和恶劣环境下的基础设施工程来说尤其如此。为了保证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一些工程在建成后的使用过程中,应该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我国有结构工程的设计规范与施工规范,但没有如何使用的规范。有些工程倒塌事故,例如最近四川宜宾的南门大桥发生桥面坍落事故,就是因为桥面结构与主拱之间的吊杆在连接处发生锈蚀,如果有定期的检测要求,这样的事故很有可能避免。有些国家对于结构的损坏可能导致公众安全的建筑物与桥、隧等公共工程,强制规定必须定期检测;即使是建筑物的玻璃幕墙和外墙面砖等建筑部件,因其坠落后容易伤及公众,也有强制定期检测的要求。我国由于施工管理水平和事故操作人员的素质相对较差,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制度不够健全,规范对结构安全与耐久性的设置水准又相对较低,已建的工程中往往存在较多隐患,所以更有必要从法制上确定土建工程的正常使用和定期检测的要求。对于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质量,虽然政府已作出了设计与施工的责任单位和个人需对其“终身负责”的规定,但是这种要求执行起来缺乏可操作性。要将结构安全质量事故减少到最低程度,还应以预防为主,通过例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 现在国内有大量土建工程因步入老化期需要诊治,也有大量已建的违章工程需要评估,更有许多工程发生病害需要诊断和加固,各地已涌现了不少从事土建工程诊断、治理与加固的队伍,并有蓬勃发 展成为一种新兴行业的趋势。出现问题和病害以后再来治理固然重要,但是我们应该更加强调预防。对于在役土建工程的检测和评估,要建立相应的法规和标准,要有从业人员的注册和从业机构的资质认证制度,在管理体制上予以规范。 从国家对公共工程建设的投资和对工程设计的要求来看,需要有工程整个使用期限即全寿命费用支出的论证。只注意工程项目建设的一次投资支出,很少考虑工程建成后需要正常维护与修理的长期费用,不但可能损害工程使用寿命和正常使用功能,而且经济上算总账会很不合算。在发达国家,由于新建工程少,用于维 修的费用往往更为主要,英国1978年的土建维修费上升到1965年的3.7倍,1980年的维修费占当年土建费用总支出的2/3。我国虽是发展中国家,现在正大兴土木,可是过去建成的大量工程已经或过早老化。国内40%公路桥梁的桥龄已大于25年,加上进入90年代以后交通量猛增,超载严重,以往的设计标准又低,路、桥的维修问题十分突出。由于养护维修费用得不到保证,造成工程安全隐患并在以后需要支出更多的大修费用。在土建工程的投资上,希望有关部门能加大已建工程维修的费用。 为加速路桥等公共工程建设,国家现在鼓励投资公司出资并给以一定期限如30年的经营收入作为补偿。如果对重要土建工程有必须进行定期检测与评估的法规,就能保证这些工程在一定期限后归还国家管理和经营时的良好功能,对于设计工作寿命为100年的桥梁,至少还可正常使用70年,而不至于30年到期后国家接收的已是一个破旧的工程。 三、技术规范的作用与管理 这次科技论坛对于土建结构工程技术规范的定位、作用与管理也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一些看法。 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们往往视技术规范为法,将规范的具体规定和要求等同于法律条文来对待。技术规范或规程,与各种技术条例、技术要求、工法、指南等技术文件一样都是技术标准,本身不具有法律作用,只当工程各方(业主、设计、施工企业)认同作为设计与施工的依据并在契约的基础上,才能作为法律仲裁的依据。将技术问题法制化并强制执行,不利于技术进步和创造性的发挥,反而容易成为推卸责任的借口。当然,政府部门从国家和公众的整体利益出发,需要在安全、环保等重大原则上对土建工程的设计施工提出必须满足的最低要求并制定相应的法规,但法规一般并不需要提供如何达到这些要求的具体技术途径和方法,后者是技术标准的任务。政府也可以原则认可或批准某些重要的技术规范或其中某些内容使用。 土建工程有着强烈的个性,需要工程技术人员针对具体特点去解决设计与施工问题。所以规范作为技术标准宜强调其指导性而不是强制性。如果规范条文看作为一般意义上的法律条文,就有可能束缚设计施工人员的主动创造性并阻碍新技术的应用。。我国土建工程在结构设计上与国外相比的最大差距就在于方案与技术上的创新,这与以往过分强调规范的法律地位从而形成所谓“结构设计就是规范加计算”的倾向不无关联。我国的技术规范在编写风格上也有模仿法律的倾向,极少提及使用者需要注意规范可能存在的某些不足之处或允许并鼓励使用者在某些问题上可以另辟蹊径。如果在设计施工中要取代规范中已经落后过时甚至有害的技术规定,则无异于违法行为。相反,只要墨守规范,即使出了事故,就可不负法律责任。这样就在客观上降低了对工程技术人员的业务技能要求与职责要求,不利于提高我国建筑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素质以及参与今后的国际竞争。为了消除这些负面影响并杜绝钻规范条文的空子进行偷工减料,应有必要建立这样的共识并作出规定,即遵守了规范条文并不意味着就可免除法律责任。国外有些规范就是这样规定的。 企图不断加强技术规范的强制性来解决屡禁不止的工程事故,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现在,有关主管部门将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中的部分条文抽出来,明确列为强制性条文,同时规定各个设计单位完成的设计,须通过有关部门或其授权委任的其他企事业设计单位的审查,而审查的主要内容就在于对照规范强制性条文的要求,其任务已类似于执法;这种做法是否明智似可商榷。我国土建工程事故频繁的原因,主要在于管理不善,特别是管理环节上的腐败;其次是施工操作人员素质低,又难以短期解决;过分强调规范的地位与作用,未能建立与规范配套的完整标准体系,比如缺乏指南、工法等更为详尽具体的技术文件,可以用来指导和规范设计与施工的各个具体环节,也有一定的关系。从设计角度看,出现事故主要不是由于没有按照规范强制性条文的规定,而是方案性的错误或忽略主要的设计条件;也有一些工程则因过去的设计标准过低,耐久性不足,在使用过程中又缺乏应有的例行检测而导致失效。其实,要做到设计规范强制条文的要求最为容易,为此请专业人士审查似无必要。重要的工程设计应规定请专业单位全面审核,其要点也应在结构方案、构造方法与计算分析的原则上。从结构设计的国家规范中抽出的强制性条文不免支离破碎, 个别条文的规定也不一定适合某些地区和某些工程的具体特点,反而造成麻烦。 我国幅员广阔,各地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技术力量悬殊,环境条件各异,客观上要求规范能给设计人员更多灵活性,少一些强制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在规范的指导下,根据工程的特点和具体条件去解决问题。总之,在规范标准上,要摆脱计划经济年代遗留下来的过分强求统一、较少考虑个性和缺乏实事求是灵活性的倾向。要提倡和鼓励各省市编制地方性规范,在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标准上,可有不同的设置水准。比如上海、北京、广州这些大城市应该高些,在抗震防灾要求上,更应区别对待。 全国性的规范订得愈详细,其适用性可能变得愈差,造成的混乱也可能愈多;特别象岩土工程那样的规范更是如此。 技术标准中的强制性越多,也意味着政府有关部门在具体技术问题上需要承担的责任越重,而这些本来不该是政府部门的职责。规范中的要求是最低要求,在安全设置水准上,政府需要干预的也应是保证公众安全的最低要求。对于土建结构的抗震设计,政府有关部门至今仍规定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提高抗震的设防标准(建抗586号文件)。事实上,如将商品房的抗震设防烈度提高1度,抗震能力可提高约1倍,而增加的房屋造价相当有限,在众多城市中可能仅及居民用于室内装修费用的几分之一。政府的这一规定无异于限制居民只能购置抗震安全质量标准最低的房屋,如果发生地震造成损害,有关部门如何解释? 规范等技术标准的管理体制亟待改善。建国以来,由政府部门负责统管并指定有关企事业单位分别承担每本规范编写和修订工作的做法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有些在经费和人力上得不到保证,平时基本上没有专门人员去搜集了解规范使用中的问题并及时修改补充规范条文;面对新的结构型式、新的材料和新的工艺,规范的过时条文不但成为推广新技术的阻力,而且有被误用或盲目套用而造成工程质量安全事故。 发达国家有关土建结构工程的规范及与之配套的各类技术标准多由行业协会或专业学会编制及管理,规范的翻新周期短,不象我们要长达10年以上。我国的学会与协会重复设置,分工不明,并且至今还依附于某一政府部门,基本上只起到政府职能部门非官方代言人的作用,距离独立和富有活力的健全机构还差的很远,如何发挥这些机构在技术标准编写和管理中的作用也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建议随着改革的深入,整顿合并有关的学会、协会,加强其职能,并逐渐成为技术标准编制管理的主体。 四、准备提交政府有关部门考虑的建议 为了改善我国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这次论坛中提出了以下建议供政府有关部门考虑,: 1、桥梁、隧道、道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工程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已是当前亟待采取措施应对的重大问题。否则,一些工程的正常使用功能和安全性将得不 到有效保证,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会蒙受巨大损失,并将给生产和公众生活带来长期困扰。 建议国家建设部、交通部、铁道部主管土建工程设计标准的部门,能对工程的耐久性要求作重点审查,明确土建工程的设计应有最低使用寿命的要求,重要工程的设计文件中应有正常使用寿命和耐久性设计的独立章节与论证; 建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能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对混凝土工程耐久性的基础理论研究给予重点支持; 建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为在近期内编订有关法规标准给以立项资助; 建议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建筑学部在其咨询研究项目中,联络国内有关专家,促进土建结构耐久性设计指导性技术条例的编制。 2、土建工程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应有定期的检测和正常的维护修理加以保证。对于重要土建工程,我国尚无必须进行安全检测的法规。在基础设施工程的投资上有重新建、轻维修的倾向,不利于工程寿命和投资效益。 建议对桥、隧等重要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建筑物,在其使用期内实施强制性的定期安全检测。为此,需要制定法规,编制相应的技术标准;对于土建结构工程的检测与评估,需要建立从业人员的注册制度和从业机构的资质认证与监管体制。凡属已建工程的安全诊断也可一并归入这一行业。 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在桥、隧、道路等土建基础设施工程投资上,根据需要,加大工程维修费的比例。 3、完善技术标准体系与管理体制,发挥学会、协会在技术标准编制、修订和管理中的作用;逐步淡化技术规范条文的强制性质;鼓励编制地方性规范(标准)和企业标准,适应不同地区在环境地质和经济、技术水平上的差异,并鼓励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土建论文:银川地区地下井水说明土建水利学的论文 一、区域条件简述 (一)气象环境简述 银川地区属中温带干旱大陆性高原气候区,气候干旱,雨雪稀少,日照充分,蒸发强烈,风大沙多,夏季炎热而短促,冬季寒冷而漫长,冷热变化急剧,年温差,日温差大,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七——九月份为雨季,占全年降雨量的70—80%,一般年平均降雨量为218.6mm,年平均蒸发量为1574 mm,年最高气温36.5℃左右,七月份平均气温24℃左右,每年十一月开始冰冻,翌年三月解冻。 (二)区域地质条件简述 场区位于银川平原中部,喜玛拉雅山运动使贺兰山褶皱与鄂尔多斯地台相对上升,形成“银川地堑”。该地堑长约170km,宽50 km,呈北东向延伸。地堑在新构造运动期一直处于比较活跃状态,经历多次构造运动,导致断裂发育,历史上地震活动频繁。银川地堑从第三纪起就形成广阔的湖盆,湖盆内为白垩系一第三系的碎屑沉积物。银川平原就在此基础形成。在银川平原范围内,覆盖在第三系地层之上为第四系砂层与粘土层,厚度约1600余米。 (三)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简述 银川平原是一个分布广阔的水文地质单元体,赋存多层的承压水。基底岩层的地质构造带中,赋存矿化度较高的热水资源。 在深度200米以上的第四系土层中,在细砂、粉细砂层中赋存丰富的承压水,除表层为(60m以上)为潜水一微承压水,水质稍差外,其它各砂层中的承压水的水量丰富、水质好。 地下水的补给主要为盆地周围的山区的侧向补给,表层潜水也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但由于大气降水量小,如人为开采量大,其开采量将远大于补给量,势必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但因水文地质单元面积大,含水层较厚,故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速度较缓慢。 二、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一)潜水——微承压水:场地内赋存于深度9.0-11.0m下的细砂、粉细砂层中,水位埋深为3.0-6.0m,砂层厚度42.0-45.0m,其中夹有一层4.0-4.5m厚的粉质粘土,此层表层为填土和粉质粘土,在场地范围内厚度变化较大,其水质不详。 (二)承压水,埋藏于深度75.0-76.0m的粘土层以下的细砂层中,细砂为中密一密实,颗粒大小较均匀,静止水位的埋藏深度12.5-13.5m,透水性中等,渗透系数1-2m/d,含水层厚度25.0-28.0m。含水层厚度在场区内变化较小,水质较好,为低矿化度水。 三、水源热泵技术的井水使用情况 2005年以前,银川地区共有水源热泵项目19个,根据用户反映,这19个项目的井水都不能完全回灌或者完全不能回灌。所以,过去在银川的基本结论是银川地区不适用水源热泵技术。否则就会造成水资源浪费。根据我们在宁夏发电集团办公楼工程的实际经验,银川的地质情况是比较难回灌,但不是不能回灌。对于普通常用的回灌技术,在银川是不适用的,但如果采用合适的打井技术,以及减少系统的用水量,银川地下丰富的水资源定能为银川地区带来安全、高效、节能的空调冷暖能源。 我们在宁夏发电集团办公楼工程中,原计划打5口井,采用2抽3灌的方式。在采用了西亚特技术后,最后打了4口井,2用2备,1口回灌井实现100%井水回灌。抽水井每口井抽水量80吨/小时,回灌井回灌量80吨/小时。实际使用说明只要技术处理合理,银川的地下井水回灌是有保证的。 四、抽水试验与回灌试验结果 1、对抽水井进行抽水试验,2005年9月11日开始抽水,抽水前测得静止水位(从井管口起算)埋深73m,15时13分开泵至23时13分稳定,至9月12日7时13分停泵,稳定水位埋深29.40m,水位下降值为14.6m,此时涌水量为60.0 m3/h,单位涌水量5.62 m3/h.m。 抽水井为非完整井,含水层厚度20.0m埋深,过滤器长度18.0m,埋深53.0m-71.0 m。 2、抽水一回灌联合试验,共进行两次试验,第一次试验2005年9月12日12时至9月13日12时,历经24小时。第二次试验9月14日10时至9月17日10时,历以72小时。从3号井以抽水量59 m3/h,向1号井连续回灌。 第一次抽水回灌试验时,抽水井动水位25.10 m,水位下降值为14.6m,此时回灌井动水位5.8 m,上升8.2 m,抽水井的单位涌水量为5.73 m3/h·m,而回灌井的单位回灌量为5.20 m3/h.m。第二次抽水一回灌试验时,抽水井动水位为24.37m,水位下降值为10.11m,此时,回灌井动水位为3.64m,上升10.07m,抽水井的单位涌水量为5.86m3/h.m,而回灌井的单位回灌量为5.85m3/h.m,回灌井的回灌效率比抽水井的抽水效率只大0.4%。 五、结论与建议 1、通过1号井和3号井的抽水一回灌试验说明,3号井作为抽水井,抽水量在60m3/h时,单位涌水量为5.2m3/h.m。1号井(回灌井)在自然状态下(未加压)时,单井回灌量可满足60m3/h·m(受回灌有一定影响),单位回灌量为5.86-7.20m3/h,可以满足工程的要求。 2、第二次回灌试验的单位回灌量比第一次回灌试验的单位回灌量小约19%,说明今后空调长期用水中,对回灌井回扬的重要性。 3、长期运行时,回灌系统按有限压力回灌法进行装置,回灌压力限制在0.1MPa,只要排气得当和定期回扬,是能确保长期按量回灌100%。 土建论文:浅论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施工技术 1.工程实例 某高层建筑高26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176m,建筑总面积为98206平方米,工程平面图为长方形,长为86m,宽56m。地下2层主要是由钢筋混凝土做成,地上部分两侧为劲性钢筋混凝土简体,中央结构属钢结构,于6~10层、22~24层、26~屋面1层位置设置钢桁架,联合抗震墙。外墙材料采用金属玻璃。工程由上而下土层为:2m填土、0.6m粉质粘土、5.2m淤泥质粉质粘土、9.2m淤泥质粘土、6.7m粉质粘土、4.1m粉质粘土、3.5m细粉砂。 2.施工难点分析 第一,基坑开挖平均深10.9m,最深处大于16m,因为建筑四周有其他建筑,地下埋有管路,施工时不可对其造成破坏。 第二,施工时紧靠地界红线,且非常靠近地下1室,导致地下室外墙防水层施工难度较大。 第三,地下室顶板承受的两侧简体的压力较大,故在地下室设置了4榀桁架,均长5516m。 第四,建筑混凝土简体垂直度误差须控制在10mm以下。但因为建筑带有很多没有规则的外伸钢牛腿,造成模板及脚手架施工具有困难。 3.施工技术分析 3.1深基坑围护施工 3.1.1围护结构构成 通过计算,工程人员规划围护结构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地下连续挡土墙:考虑到工程基坑深度及周边建筑实例,采用c30混凝土做成地下连续挡土墙结构,长33m、厚1m。 (2)钢筋混凝土圈梁、围檩及支撑:c30混凝土,共三道。将第1道支撑标高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根据地下室及挖土机械特点,确定支撑标高,支撑设计要满足围护结构的稳定需要,南北向采用混凝土对撑,周围采用混凝土边桁架和角撑。 (3)立柱:材料选择工程钢管桩,为省时省工,尽量使用原工程桩进行支撑平面布置。 3.1.2施工技术措施分析 (1)土体加固:因土抗剪能力小,成槽前,用a700mm水泥土搅拌桩对槽壁两侧进行加固处理,以确保成槽的质量;采用劈裂注浆技术对坑内被动土进行加固处理,提高其抗剪能力。 (2)降水:利用轻型井点降水方法降水2周;采用20m长的喷射井点,对深层土体进行降水,使土体固结,从而使土体抗剪能力得到响应提高。开挖时,地下水降至基坑以下约1m时,施工效果最好。 (3)利用支撑作栈桥:该工程施工场地狭小,仅有一条宽约5m的公用施工道路位于建筑西侧。为此,利用第1道支撑南北向的对撑,设计2个施工栈桥,宽12m左右,和公用道路连通,使问题得到解决。未解决基坑出土困难问题,在栈桥完工后,2道栈桥靠近南侧各设置1台qtg260起重机,最后出土量达4000m3/d。 (4)分层开挖:先适量挖建筑四周土体,是土体应力得到一个缓慢的释放,避免因突然卸载使地下连续墙受力猛增而变形。挖土时,同时卸载立柱桩四周土体,以确保立柱桩周边土压力的平衡。 3.2地下室外墙防水层施工 3.2.1施工流程 按照设计要求,需要在地下室外墙迎水面和底板底部设置防水层,并要着重考虑防水层端部、节点及贯穿部位的防水工作。本工程围护结构与地下室外墙之间供施工人员进行外墙防水层施工地空间十分有限,为此,工程设计人员决定在地下室结构前进行防水层施工。 3.2.2防水层施工 (1)底板工程桩端防水层施工:先清理工程桩周围垃圾、杂物,使其表面洁净平整。涂防水涂膜于桩周围宽10cm左右的位置,并1层涤纶布环桩粘贴,然后重复均匀涂3~4层涂膜,贴网眼麻片于最后1层涂膜上。 (2)地下室墙体与垫层接缝处防水施工:底板下防水层施工完成后设置fc板保护层。墙体与垫层接缝处,先将涂膜刷在涤纶布上,涤纶布与墙体及垫层防水层搭接,考虑上部结构的沉降,在墙体及垫层阴角处预留一定长度。 3.3地下室预应力混凝土桁架施工 3.3.1预应力混凝土桁架施工 建筑地下1层两简体间c、d、e、f轴各有1榀预应力混凝土桁架,其中上弦杆采用后张法施加预应力,每根上弦杆配4束钢绞线,施加4000kn的有效应力,超张拉103%。采用4根大梁对称张拉,每根梁内4孔进行对称对角张拉。施工过程中,张拉时必须保证顶板受力均匀,避免先浇混凝土导致约束受力不均,故先不浇捣桁架竖腹杆和斜腹杆,等到上弦梁板中应力稳定后,再进行竖腹杆、斜腹杆的支模及混凝土浇筑施工,并且混凝土后浇桁架不会容易出现裂缝。在施工过程中,利用排架支撑地下室顶板。 土建论文:论土建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理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建筑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也越来越大,而工程建设的“遍地开花”,也给工程施工监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建筑项目管理与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工程的总体社会经济效益,尤其是在现场施工质量管理环节,其是建筑项目质量管理的第一把关口,对整体项目的经济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现场监督一般由工程监理方负责,作为第三方机构,工程监理的出现弥补了建筑工程行业监督难、控制难的问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建筑中的工程监理早已超出了其原有职责,在施工现场,工程监理的意义十分巨大,尤其是对施工质量的管理、施工周期的控制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程监理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土建工程施工质量监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作为项目质量管控的第一道关口,其对整个项目的成败有着重大的意义。现场工程监理是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而兴起的,其在施工现场中事关整体施工质量以及项目的进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存在的问题做一番探讨。 1.现场管理方与监理方责任划分不明确。建筑施工质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并非有监理单位决定,监理单位只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风险,保证施工正常进行。现阶段业主往往将施工质量问题推在监理单位身上,这个责任应该在于承建施工方,而并非第三方监督机构。 2.施工现场质管人员安全意识较为淡薄,监理能力不足。目前,许多建筑施工现场的工程监理者风险意识较差,其观念仍然停留在只“监”不“管”的层面,将自己完全置于第三方,而忽视了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与工程监理在整个工程中的互利地位。有些监理人员自身监理能力有限,但却经常存在违章指挥的情况,重效益轻安全。 3.工程监理授权问题较为突出。现代监理单位不仅对工程施工具有监督的权利,其根据业主的委托还具备一些其他的权利,如建议权、工程控制权、资金管理权、物料采购权等等,如何处理监理工作的权限问题也是监理管理者和业主都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4.监理人员素质低下,职业道德受到考验。工程监理单位人员必须具备国家的认证,要持证上岗,但是现阶段我国监理工作中,的确还存在不少的无证上岗人员,他们大多为临时聘用人员,流动性较大,并且对监理工作了解单一,对管理、控制和其他环节的认知程度较低。同时有些监理人员不遵守职业道德,私下与施工方达成交易,以权谋私,或者不作为,从而使得施工质量问题难以得到保障。 二.土建施工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理的措施 1.明确监理范围,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第三方监理机构在进驻工程现场是,需先对现场施工是否具备科学、合理、完善的质量监管制度以及技术标准,同时要对施工方在施工人员资质、管理体系、考核体系以及质量检测体系等进行全面的审核。其次,监理方要对施工的材料、设备、设计图纸的质量以及安全性、科学性进行完备的、全面的检查,对施工合同以及施工方的资质进行审查,查找工程隐患,并及时给解决。第三,严格审核施工组织方案是否适合工程特点。施工方案 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体工程的效益以及安全,在监理过程中,要集中精力考察施工方案是否充分考虑到工程周边地质环境与人文环境,反复比对其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关系,从而确定一种技术可行、经济最优的施工方案。最后,依照监理范围以及初步监理结果,监理一套完整的、符合工程类型特点的质量监理体系,确定监理目标与标准,制定日常工作制度与程序,使工程监理步入正轨。 2.实行动态监控,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严格、全面地监察。过程监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贯穿于整个工程施工周期之内,而许多监理人员以为质量监理就是对施工图纸、安全状况、工程进度等进行验收、查看,这是不全面的,工程监理不仅要做好动态的检查,还必须实行动态的控制。工程监理方要在施工现场常驻监理点,对施工现场要对材料采购、安全施工过程、设备安全使用、施工人员的操作以及工程是否按照图纸标准和规格严格施工等进行动态的监理, 3.做好验收监理,对监理结果需直接如实上报。验收时工程质量控制的最后一项工作,工程监理方在对工程进行监理验收时,可以采取阶段验收的模式来进行,以减少监理的难度。工程监理方要检查工程施工的质量是否合乎设计工艺,对有问题的地方要提出改进合理的意见。同时要复核施工现场的所有材料、检测报告,并制作成册,工程委托方直接、如实地上报。 建筑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机构一般与监理机构分开进行管控,管理方作为质量管理的第一负责人,受工程监理方的监督。从传统意义上来讲,工程监理一般不参与现场质量管理,但是,为适应现代化工程项目建设与安全管理的需要,工程监理也需要与管理方一起合作,对现场进行细节与整体的把控,监理方将全程参与现场施工的各个方面,例如材料采购、设备与建材的使用与储存、施工人员的施工培训、建筑项目的法律相关责任等等,都属于监理方的责任。在对施工现场进行质量管理时,我们必须建立现场管理与监理纳入到现场管控制中,建立一套综合的管理应对机制,以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 土建论文:关于土建项目成本管控对策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土建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多,这种情况导致了行业的不正当竞争的各种问题的日益凸显,也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成本控制和管理问题,所以,加强土建工程的成本的控制和管理是土建工程行业迫在眉睫的一项任务。 1.我国土建工程项目中成本控制的基本现状 1.1 设计环节中,成本控制力度不够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土建工程随着社会生产的其他行业的发展迅速的崛起,但是在取得了显着地发展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土建工程的一系列的管理上的问题。其中,就成本控制方面来说,我国的很多建筑企业对于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度要明显地高于对设计环节的成本重视的程度,并且还有很多的成本管理人员并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的观念,导致了采取一些不恰当的方法来降低工程的成本,以期优化工程的成本管理,殊不知这种做法对于土建工程的成本管理和控制是非常不利的,不仅这样,严重的还会影响土建工程的总体的工程质量。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对土建工程的施工特点的分析后,笔者得出土建工程项目的成本的决定因素是非常多的,施工阶段的控制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成本同时也受着设计阶段产生的费用控制以及管理的,所以,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对于土建工程的成本控制与管理。一般情况下,作为土建工程的项目设计人员,都希望工程的相关管理部门和单位给予更多的投入资金,这样可以增加其设计所选择的材料和设备的范围。但是这样会导致土建工程的成本的增加,也并不利于优化工程的结构,选择最合适的工程材料和设备。对于这种情况来说,相关的法律和法规的制约是可以起到一定的约束效果的,但是就无辜目前的土建工程的管理制度和规程来说,还没有一个这方面的有力措施。导致的直接的后果就是土建工程项目设计阶段中,相关的设计人员在不考虑工程的经济效益的情况下只负责技术设计,这无疑在工程的开展之初就增加了土建工程项目的诸多压力。 1.2 在土建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相关方式方法较为落后 在土建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相关项目成本控制的具体进行与实施是有迹可循、有法可依的,相关部门会对其进行严格的制度规范,相应的成本管理控制是由财务部门进行具体详细地有效负责的。但是,即使如此,土建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管理效果还是很差强人意,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相关建筑企业缺乏先进有用的土建工项目的控制管理办法,使得成本管理的具体实施方式落后而陈旧。在土建工程项目的施工中,相关成本的控制与管理是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的应用的,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及时地收集传递以及整理储存这些数据,为具体的成本控制管理的实施铺路。 2.土建工程项目中成本控制的相关原则 在土建工程项目中的成本控制策略的有效具体的实施应该遵循以下相关原则: 2.1 成本的最低化 建筑企业在承建土建工程项目时要注重成本最低化的合理控制,通过对降低成本能力的挖掘,使得成本最低化从有可能变为切实可行,然后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目的,通过自身主观上的努力来求得最合理化的低成本水准。 2.2 成本的全面控制 土建工程项目的成本全面控制存在着系统的实质性内容,其系统内容主要包括相关企业的班组经济的核算以及各个部门单位责任网络的创立。项目成本的全面控制要求在整个施工进展过程中,各个阶段要有很好地进行衔接,节奏以及进度要保持一致,同时要认真谨慎地进行,使得整个土建工程项目始终处在一个成本有效地进行全面控制的氛围下。 2.3 成本的动态控制 土建工程施工项目基本上都是一次性的,所以,在整个施工中,应该强调成本控制管理的动态控制的实施。这主要是因为在施工准备的初期阶段的成本控制是依据设计的相关内容来进行成本计划的编制与方案确定的,这也是为了给以后施工中成本控制工作做好提前准备的,竣工阶段的项目成本控制即使发生偏差也不能进行更正了,因为竣工阶段的资金盈亏早成定局了。 2.4 成本的责任与利益的结合控制 在土建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过程中,项目中的各部门在肩负责任的同时拥有着对项目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的权力,同时项目经理应该定时对相关部门以及人员进行绩效考核与评价,实施相应的奖惩制度。 3.土建工程项目中成本控制策略的具体有效地实施 3.1 土建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限额设计 土建工程项目的相关设计是十分系统和复杂的,因为设计涉及的专业范围是极为广泛的。在土建工程项目工程设计阶段实施限额设计是最行之有效的成本控制策略,在满足设计人员的设计出的方案必要的功能费用的同时,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多余费用的支出,让设计人员从不同角度进行项目设计,最终结合成本控制办法择出最优方案。同时,在相关合同中要采取必要的经济相关措施,增加奖惩力度,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工程经济人员以及项目设计人员的工作热情,让这些工作人员团结协作,严格按规程办事,将项目成本合理降到最低,从而使得成本控制有效地得到实施。 3.2 土建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动态管理 在土建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过程在要对成本控制进行有效地动态管理,成本控制的动态管理的核心是对目标成本与动态成本的差异进行的动态分析,动态分析的具体内容为待发生成本的预测以及全项目动态表的绘制等等。在项目的具体操作实施过程中,目标成本始终是随着项目施工进度进行动态调整的,相关方案也随之的不断深化在进行着成本变化控制,此时,应该做好工期与成本的关系的具体调整,使得土建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得到有效实施。 土建论文:对土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研究 【摘 要】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是土建工程的质量,土建工程施工阶段是整个工程项目的关键阶段之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建筑土建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工作在建筑领域中越来越重要,是建筑管理者和从业者的重要研究对象,因此,本文基于土建工程施工质量常见的问题及其原因,重点研究探讨了在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质量控制的要点。 【关键词】土建工程;施工质量;质量控制;要点研究 1、引言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工业建筑工程建设事业突飞猛进,土建工程在整个工程建设项目质量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可以说工程项目的根本问题就是土建工程施工的质量问题。在工业土建工程施工阶段,施工质量对于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投资效益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质量不过关的工程建设对后期安全生产甚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都会造成威胁。在土建工程施工阶段,施工单位要严把工程建设的质量关,积极有效的监督控制施工质量,维护国家和公众的安全。本文根据实际工程施工经验总结了常见的土建工程施工的质量问题,然后针对土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进行了探讨研究,以期对土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常见的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问题 土建工程施工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存在着很多的制约因素,如设计、材料、施工技术、工作环境以及从业人员素质等;另一方面是由于土建工程施工中有很多的交接交叉工序和隐蔽工程,因而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建筑变形、倒塌、倾斜、开裂、漏水、强度不够等等,这些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应以及时的查缺防范,通过总结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施工规范顺序进行;2)盲目套用设计图纸,实际受力情况和计算简图不符合;3)建材或预制品材料不符合设计要求;4)设计荷载较小,结构强度及稳定性等性能无法达到标准,沉降缝或伸缩缝位置留置不当也会造成质量问题,存在安全隐患;5)外在自然条件的影响,因为土建工程施工一般周期较长、露天作业较多,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等;6)施工前的地质勘察工作不到位,没有查明地下软土层、溶洞等地质构造或是否存在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地质资料不足或数据不够准确,地质勘察报告不够全面细致造成后期施工方案不够合理,最终导致建筑出现沉降不均匀等破坏现象;7)施工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够硬,出现施工管理混乱、违章作业或者倒置施工顺序,忽视质量的检查、验收工作等现象,从而给施工质量埋下了隐患。综上所述,对于土建施工要严把质量关,在施工的各个环节当中严格按照相关的工序以及规范,合理选材,保质保量的施工,同时在出现质量问题时,要仔细排查,深入细致的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3、土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研究 工业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贯穿于施工的整个过程中,主要分为施工前、施工中以及施工后三个阶段。 3.1土建工程施工前质量控制要点 首先建立完善各级质量责任制,明确第一责任人、质量技术责任人,要做到各负其责、层层把关,比如明确项目经理即为项目的第一责任人,总工为质量技术责任人,而相应的各个施工单位也要严格按照相应的质量责任制执行,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其次严格监督管理工程设计及勘察单位的质量成果,实施质量否决,对不符合要求的设计或者勘测文件要给予否决,重新执行。若出现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工程设计的行为应予以严肃的处理警告,并将其不良行为记录在案,约束企业及其责任人的诚信、信誉等,保证质量监督检查进一步到位,最终保障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 3.2土建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1)施工中所选建材的质量控制,施工中选用的砂石料、水泥、钢筋等原材料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送达具备检验资质、国家认可的实验室进行抽样检查,确保质量合格后投入施工使用,强令禁止抽检不合格的建材进入施工建设,如违规使用,应报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处理。钢筋材料应用监理工程师负责对其级别、直径及生产厂家进行核对,并负责抽样检查其出厂化验单上的力学指标和化学成分。砖石材料除此指标之外,还应对其韧性、强度等进行检查。 2)土建项目隐蔽工程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对地基工程和钢筋分项工程的隐蔽工程,以及基础、主体结构等进行质量控制。对于地基工程来说,施工单位在清理基槽之后,组织相关的设计单位、勘察单位、建设单位以及监理单位共同进行项目的验收工作,主要检查地基承载力是否符合设计标准、地基是否存在软弱层、实际工程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是否与勘察报告内容符合等,然后在明确地基符合相关设计要求之后,在进行后期工序的施工,并切记及时完成隐蔽工程的验收签证工作;对于钢筋分项工程来说,在开展验收工作之前,要提前向施工负责人进行技术交底,设置合理的质量控制点,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隐蔽验收,如钢筋分项无法到达合格的标准,则严禁下道工序的施工。钢筋分项工程的隐蔽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有梁受力钢筋的接头以及柱子的质量和位置是否达标,包括绑扎接头和焊接接头,箍筋加密区绑扎是否符合相关设计规范要求;对于基础、主体结构工程来说,在开展验收工作之前,施工单位应组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以及质监单位等有关的技术人员共同参与验收,需要重点验收的要点包括柱、板、梁的砼是否有缺陷,并采用砼回弹仪抽样检查柱、板、梁各部位的砼,并结合施工中留置的砼试块的试压强度进行对比分析、砖砌体的组砌方法是否恰当,灰浆饱满度是否达到80%、结 构砖砌体砂浆试块的抗压强度是否符合设计标准要求、砼有无缺陷、砼强度能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等等,这些均达到要求之后才可以实施隐蔽工作。 3.3土建工程施工后的质量控制要点 土建工程施工后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对工程成品进行后期的保护、善后工作,在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前所有工程的质量均符合设计规范和图纸的要求,并且任何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工程均不能交付,避免出现烂尾工程导致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甚至威胁生命安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要包括维护、维修以及必须装修的工程等的质量监督范畴内,在土建工程施工后阶段内的监督着重以下两点:第一,增强贯穿土建工程全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有效的实现工程质量指标,实现工程项目的效益的最大化;第二,确保竣工验收备案的监督、审查工作,保证备案资料的正确性、权威性。 4、结束语 土建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从业人员要结合实际工程项目的施工经验,从本质上寻找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充分探讨导致这些质量问题的根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针对具体施工质量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去补救,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按照施工顺序,在施工前、中、后各个阶段严格按照要求作业,层层把关,避免出现上述的各种质量问题,确保施工保质保量的完成。 土建论文: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 摘要:现阶段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混凝土依然是建设的主要材料。因此,混凝土的应用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创新。在土建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是决定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过程。本文就以土建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作为文章的研究对象,以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控制以及配料与搅拌等前期工作作为切入点,对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细致地分析。 关键词:混凝土;技术;土建工程 一、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1.浇筑 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前,首先应该对模板所具有的尺寸、高度、强度、刚度以及标高进行计算与检查,看其是否达到了施工标准;对于预埋件的数量、位置以及保护层的厚度进行细致地检查,并且将得到的结构记录到施工记录表中;将模板以及钢筋上的杂物与油污清理干净;对于模板的孔洞和孔隙要进行填堵;在地基或者是基土之上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一定要注意将淤泥以及其它杂物清理干净,并且设置相应的防水、排水的措施。对于还没风化的岩石土,应当用水进行清洗,并且要注意不能在他的表面上留下积水。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应当遵循由低到高的分层浇筑顺序,每一层的浇筑厚度应该根据结构配筋、捣实方法等情况进行相应的判定。 在对竖向结构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前,首先,应该在底部填入相应的水泥砂浆,该砂浆应与混凝土的内砂浆所含有的成分相同。在建筑的过程中注意不能发生离析的现象。当建筑的高度大于3 m 的时候,要利用振动溜管、溜管以及串筒等设施来预防混凝土的下落。在浇筑的过程中,对于支架、模板、预埋件、钢筋以及预留孔洞要进行时刻的关注,若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了变形或者移位,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及时地处理。在混凝土浇筑作业之后,对于混凝土的密实程度进行细致的检查,确保混凝土能够充满整个模板的空间。新、旧混凝土之间的结合应该平整良好,当拆模之后混凝土的表面应该光洁。为了确保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在浇筑的过程中应该具有连续性,若是必须进行间歇,应尽量缩短间歇的时间,并且要在浅层凝结之前就完成磁层的浇筑作业。 2.施工缝 由于人力的限制、环境因素以及技术上的不足等原因,导致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不能连续地进行施工,并且间歇的时间又超出了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应该留置施工缝。而施工缝的留置位置在进行浇筑之前按照施工技术的方案以及设计的要求进行确定。因为在留缝处的混凝土结合力要相对其它位置低,属于结构中较为薄弱的部分,所以,施工缝尽量选择承受剪力较小且方便施工的位置。 3.捣实 所谓的捣实就是入模混凝土成型及密实的重要过程,通过这一阶段的施工来确保混凝土的结构构件能够形成准确的外形,并且保证其强度以及其它的性能指标也能满足设计所需的要求。混凝土在进行入模之后必须及时进行振捣,进而使入模混凝土能够充满到模板的所有空间,将气泡排出,这样就能确保混凝土的搅拌物能够得到充分地密实,并且具有良好的均匀性。振捣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机械振捣,另一种是人工振捣。人工振捣就是运用插钎或是捣滚等工具进行夯、插等作业,进而达到使混凝土成型的目的。通常只在小范围施工或缺少设备的情况下使用。而机械振捣能够大大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提高作业效率,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使用机械振捣。 二、加强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相关建议 1 注意水泥水化热对工程结构物的影响。 水化热在放热过程中,其放热的速度和放热最高峰时放出的热量,对水泥在水化过程中的进度有着直接的影响。当水化过程过快时,造成温度变化大,对工程结构物的总体质量构成直接威胁。由于温度变化大,忽冷忽热,极易出现裂缝,对工程结构物的性能大大降低,导致工程结构物的经久耐用性不强。 2 注意混凝土的配制受施工条件的影响。 在混凝土制作过程中,因混凝土的配制受施工条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原材料质量差、施工不规范、缺乏相关制度保障,混凝土配料比与实际设计方案不同等方面,导致混凝土质量强度不高。 3 注意混凝土浇灌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混凝土浇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浇灌前选择混凝土的运输方式,安置的预埋件表面是否与模板紧密相贴,钢筋、预留孔洞、支架等构件是否达到工程质量要求。由于这 些影响看似对工程结构物影响不大,且比较繁琐,因此必须在混凝土浇灌时应多加注意,否则将会给整体工程进度带来不小的影响。 三、对混凝土材料方面实施的质量控制 1.质量的控制 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不能使用没有经过处理的污水、沼泽水以及工业废水,若是在预应力或钢筋混凝土工程中,禁止使用海水。 2.水泥质量的控制 按照性能以及用途,水泥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特种水泥、专用水泥、通用水泥。在土建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一般选择通用水泥作为使用材料,在进行配置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水泥的品种以及所具有的强度,并且要准确地掌握其所具有的特性与使用方法。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合理地选择、使用水泥,不仅能够提高工程建设质量,还能有效节约水泥。 3.对骨料进行质量控制 在混凝土的组成成分中,砂石骨料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通常情况下,1 m3 混凝土中要有1.5 m3左右松散的砂石骨料。所以在大型混凝土工程中,对于砂石骨料也是存在着非常大的需求量。骨料质量的优质与否对于混凝土的强度以及水泥的用量都具有直接的影响,进而给混凝土施工技术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在土建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应对其进行整体性地规划,对砂石骨料的质量、杂质含量以及性能指标等环节进行细致的研究。 四、结束语 混凝土施工是土建工程中非常重要的施工技术之一,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的土建工程的质量和进度,也影响着工程交付后的使用,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究,不断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以便更好地为国家基础建设服务。 土建论文:浅议土建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 摘要:土建工程造价的管理,能促进优化设计,准确地编制投资估算,保证估算起到控制造价的作用,把造价控制在建设单位同意的限额内。同时,土建工程造价的管理,能把建设项目的投资用在各工程项目、各单位以至各分部分项工程之间。在各投资项目之间进行均衡而合理的分配,能使建设单位的投资获得尽可能高的效益。 关键词:土建工程 造价 管理 控制 在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加的今天,土建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是施工企业保障经济利益、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通过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使土建工程施工企业能够以工程造价为指引开展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与管理,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 一、土建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基本形成了一整套土建工程的管理体系,并已经在工程造价管理中逐渐的发挥作用。随着改革近几年的各种土建承揽建设项目的飞速发展,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式的大发展下,加强工程造价控制,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土建工程的造价管理,能够促进优化设计,准确的编制投资估算,保证估算可以起到控制造价的过程。把造价保持在建设单位同意的限额内。同时,土建工程造价的控制,能把建设项目的投资费用在各工程项目、各单位以及各部分项目工程之间,在各个投资项目之间进行均衡而合理的分配。能使建设单位的投资获得尽可能高的效益。控制成本费用,有利于我国建筑业节省大量的建设资金,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二、土建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措施 1、实行项目目标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土建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具体的操作中,可以运用预测与决策方法、目标管理方法、量本利分析方法和价值工程方法等。首先,各个职能部门( 包括预算、测算、计划、财务等) 应严格按项目成本控制的要求履行自己的管理职责;其次,应着重分析和论证项目的投资目标,确定周密的成本计划和目标;再次,完善有关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各项责任制度,包括计量验收制度、考勤、考核制度、原始记录和统计制度、成本核算分析制度以及完善的目标责任制体系;最后,考虑制约项目目标的影响因素( 如工程合同条件、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条件、场地、图纸变更),深入分析工程的功能,根据情况确定科学合理的目标,确定哪些功能是必要的,哪些功能是过剩的或不必要的,以便把有限的资金用于保证必要的功能。并在执行过程中要及时对目标与实际情况进行对照、纠偏,确保目标的实现,实现对工程成本的有效控制。 2、 加强各部门的协作管理 当前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实行分阶段由政府有关部门管理,制定造价政策又涉及财务、税务、物价、统计等相关部门,因此,要加强各部门的协作管理。首先,造价管理部门在承包商内部应处于造价管理的核心地位,其他各部门应与其密切配合;其次,各有关部门应严格审查建设项目开工前和年度计划中的建设资金,加强和规范总概算的编制和管理,发挥总概算对工程投资的控制作用,从而才能从源头上控制投资,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完成;最后,建设施工管理单位应认真执行造价部门的规定,造价部门应对执行定额的单位进行抽查监督,形成相互制约机制。 3、 重视土建工程全过程的造价控制 全过程的造价控制是指建设项目从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程造价预测开始到工程竣工,实际造价的确定和评估整个建设期间的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一个建设工程项目需要经历不同的阶段,因此要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必须在各个阶段对各种造价因素进行正确计算,详细分析,然后进行严格的控制。 (1) 对拟建项目有关的社会、经济、技术等各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对拟采用的技术方案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对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进行科学的预测与评价,对拟建项目的技术含量和适用性建设的必要性,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多方案比较及综合评价,得出是否投资的结论性意见。 (2) 应以设计阶段为重点进行造价控制。大量的事实证明,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在于前期决策和设计阶段。因为设计方案一旦确定,施工单位只能按图施工,节约投资的途径就很有限了。一般设计费用占建设工程全寿命期费用的1%,但是这1% 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占到75%。我们应在 设计阶段进行主动控制,优化设计,详细交底,避免不必要的设计变更与索赔。 (3) 积极推行以工程量清单报价为主要模式的无标底合理低价中标方式。工程量清单报价是建立在充分完善市场和工程担保制度基础之上的国际通用计价方法,也是无标底合理低价中标的主要计价模式,是我国招投标制度改革的方向,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尽快推行。 (4) 加强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控制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控制设计变更。要严格控制来自施工方的工程子目内容变更、材料的变更、现场签证、额外用工及各种预算外费用,无特殊情况坚决不作设计变更。如确需变更,必须进行工程量及造价增减分析,并经设计单位同意;加强材料、设备的管理。 (5) 重视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审核。重点是对施工单位所完成且合格的工程进行量的计算、复核,套用相应的定额,并对取费基础、费用定额的正确使用、调价方法和手段进行审查,同时,对变更签证、索赔以及不可抗力所引起的造价的增减进行审核,做到严格、公平、合理,从而保证工程结算的真实性、可靠性、合理性。 4、 加强合同管理 随着加入wto,我国工程的管理正在逐步与国际接轨,建设单位首先应该完成的课题就是实行严格的合同管理。在国际上,业主通常会选择有经验的咨询公司来编制严密的招标文件和合同文本,对承包商的制约条款非常完备,以防止施工单位进场之后借用各种理由变相索赔。一旦签订了合同,就明确了工程承包方和发包方之间的关系,也就明确了工程造价。为了保证工程造价的合理性,要把招投标和合同签订中的主要环节有效的衔接起来,排除两者之间的矛盾。 5、加强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 以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需求为切入点,根据目前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系统可分为数据、估算、清单等五方面内容进行系统的协调开发: (1) 建立工程造价的数据库,对已经具备的数据库将相关的造价数据等存储备份加以利用;建立可供单方造价和工程量造价的指标库,指标库要求具备多项功能,例如查询、对比、分析等。 (2) 工程量清单系统,工程量清单系统具备招标清单、投标报价、标底文件、洽商变更、索赔管理以及竣工结算等功能,在利用手工方式录入和编辑相关的工程资料造价信息进入工程量清单系统之后,可作为工程招标编制、标底编制、投标编制、洽商编制、工程索赔以及竣工结算的依据资料。 三、小结 总之,土建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投资控制的实质,就是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经济及法律手段,解决工程建设活动中的技术与经济?经营与管理等实际问题,只有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采用科学的计价方法和切合实际的计价依据,合理确定投资估算,才能把握市场经济的脉搏,减少或避免建设资金的流失,最大限度地提高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 土建论文:浅议现代建筑土建工程的特点和新技术以及项目管理的实施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致使社会生活当中的每个领域都对能源有着极大的需求,特别是建筑行业,它直接体现出城市发展的深度,为了更好的满足工程建设节能减排以及绿色环保等特点,工程建设项目应采用较为先进的科学施工工艺,同时应将施工项目管理工作落实好。本文重点论述现代工程施工特点和新技术应用,提出高效管理措施,希望对建筑产业的发展有一定推动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 特点 新技术 项目管理 途径 绿色节能建筑已经成为建筑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绿色节能环保建筑工程的技术开发和管理创新成为所有施工单位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可以看到,近年来我国许多大型施工单位都在积极研究节能工程建设的新技术和新管理方式,并且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在具体操作环节仍有让人不甚满意之处。 一、土建工程新技术和特点 绿色节能环保理念是工程建设中最为突出的特征,利用科技水平将施工技术进行改良可以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效益,施工技术的发展和改良关系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同时也关系到社会发展。城市高度发展将城市空间进一步缩小,如果工程建设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的需求,就必然会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群感到不安和焦躁,对人类健康有着很大影响,因此在倡导生态节能绿色环保的今天,我国建筑施工技术必须要进行合理改进,工程项目从设计到竣工都应该遵守生态环保绿色节能理念,尽可能的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情况避免,这不单对建筑产业的发展有一定帮助,同时也是保证城市整体规划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环保材料使用与新型节能技术相结合必定会使现代化建设工程的管理现状有所改变。在现代化工程设计中,合理运用建筑本身和太阳能等节能特点已经成为建筑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该方式不但可以将室内昼夜的温差变化幅度控制好,使建筑物内部温度始终保持在恒定范围,同时也可以通过蓄能耗材将太阳能资源存储起来。回顾我国建筑节能施工技术,从原始的单一型维护结构到现在的太阳能与建筑结构本身的结合技术,从本质上实现了技能建筑的飞跃式发展。一体化建筑节能设计过程中,通过对储能材料的充分利用实现了降低建筑物自身运营成本的目标,从而使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统一整体。这里说的蓄能耗材通常指的是建筑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特殊蓄能耗材,这种耗材蓄能效果是由建筑物本身的材料比热决定的,很多经常使用的建筑耗材也具备很好的蓄能功效,较强的比热性是这种耗材的统一特性。比如像建筑耗材中的砖块、混凝土以及石材等,这些耗材的造价较低,使用也十分简便,如果将其蓄能效果充分发挥出来,同时使其进行能量间的转换和存储,不但能大幅减少能耗量,同时还能够拓展建筑物其他的使用能效,能够促进建筑和太阳能一体化技术的发展。 热惰性是建筑蓄能耗材的共同特点,利用该特点能够调节建筑物的昼夜温差变化情况,从而室内温度降低,使生活在建筑物内的人们处于恒定温度中,通过该方式还能够减少空调使用时间和使用次数,使空调能耗充分降低,为节能能源作出贡献。常见的蓄能方式有混凝土或岩石空腔蓄能以及水箱蓄能。这两种蓄能方式的可操作性较好,使用十分简便,同时其器具也较为简洁。 现代工程施工技术中,虽然新施工技术很多,其建设功能也不尽相同,但是不管选用何种方式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始终都是最为重要工作。 二、现代化工程项目的管理手段 首先要强化土建工程的项目变更管理工作,及时记录和了解工作中的问题。在工程建设时期,因为各种因素制约,致使工程变更不可避免,其变更主要包括工程的设计变更、施工变更、计划和进度变更以及工程的项目变更等。以上变更通常会使工程建设成本增加,同时使工程建设周期延长,在增加工程建设成本的同时,也不利于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所以应对变更进行有效、及时的控制和管理,将因此引发的成本上涨值降低到合理范围内。根据工程变更特性对工程施工量以及成本增减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准确掌握工程变更价款,及时作出调整和修改。 其次应强化现场签证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将工程造价质量控制力度提升上来,现场签证作用主要是处理施工合同条款中没有囊括但是在建设期间又出现的特殊的书面凭证。现场签证费用同样也是工程项目造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签证会以价款形式体 现在项目最终的竣工核算过程中,因此对于签证的管理和控制也会给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带来正面影响。假若不控制现场签证,就会使得工程结算工作无法按照制定的规定开展,强化管理力度,并且在控制工程造价过程中认真贯彻签证审核规定,严格按照审核程序对签证进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将工程经济效益保证好。 最后应强化工程建设周期管理和工程质量管理力度。合同纠纷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工程质量不满足合同要求,合同在签订时,明确指出工程质量必须达到怎样的质量标准,而且还规定出工程质量不达标时相关的处理措施以及赔偿方式。而建设周期的增加会直接影响建设费用,很容易使纠纷问题发生,同时其也会间接性的影响工程生产和销售等环节的运作,会给施工单位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于工程变更导致的工程建设周期增加等问题,必须要严格按照项目变更审核的标准和步骤进行,如果是由于承包商本身因素致使工程建设周期增加,则应由承包商承担所有经济损失,此外还应强化工程款项支付和管理工作的管理力度,保证工程款项的支付在控制范围内,避免资金失控现象的发生。 总结 根据上文叙述内容可知,现代化建筑土建工程的绿色节能特点要求对其工程施工技术进行新的改革,从而使工程建设符合节约资源和降低成本的基本目标,在该过程中应强化工程项目管理力度,提升土建工程效益,在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提高工程使用性能等。为此,我国相关从业人员应认真总结工程建设问题,提高施工技术和管理手段,为人类建设出更多的精品工程和优质工程,使人类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变得更加简洁轻松。 土建论文:建筑工程中土建监理施工的应用 摘要:本文结合工作经验,探讨了土建监理施工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并对施工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及对如何完善质量体系做出了一个简要的阐述,旨在加强土建监理中的质量管理。 关键词:监理工程;土建施工;控制; 引言 一直以来,在建筑工程中的监理质量管理工作中,建筑工程的监理质量管理工作,一直都不被人们关注和重视,监理工作总是被忽视,虽然在很多建筑工程中,都在实行和推广监理质量管理工作,但是,通常都只是一些表面的现象,监理质量管理工作的职能根本没有得到发挥,目前,在建筑工程监理质量管理工作中,只对于一些书面资料高度重视,对于监理质量管理工作的一些方式和手段根本没有落实到实质的监理工作中,正是这样的形式,在现阶段的建筑工程监理质量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质量管理工作和实际工作严重脱节,没有形成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监理质量管理方法,因此,基于这样的情况,我们一定要及时的规划和制定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和办法,为建筑工程质量提供基础性的保障。 一、监督管理 质量监督管理就是质量监督机构对施工建设工程质量主要形成过程的监督管理。也就是对施工影响建设工程实体质量形成的主要要素的监督管理。 1. 工程规划设计的质量的监督管理是建设实施的大纲,是实体质量目标的技术规划,是建设施工的依据标准。对其监督管理主要通过施工图的审查监督实现:①对审查内容的监督管理,包括对地质勘察报告的审查以及对施工图设计文件中涉及安全、公众利益的强制性标准、规范的内容进行审查。②对审查过程和审查结果的监督管理,包括审查机构、程序、审查人员活动及其结果的监督管理。③通过内容和审查结果的监督管理,反映和揭示勘察设计过程中各主体质量行为及活动结果、质量体系及运作情况,进而实现对其各主体在勘察设计阶段质量行为的监督管理,促进其质量行为规范化、质量体系健全完善和良性运转,保证勘察设计质量。 2. 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错、漏、碰是设计上的通病,有的甚至危及结构安全。这类问题只有专业技术人员才能发现。所以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从设计阶段就应开始实行监理,监理公司从方案设计到施工图设计进行全面检查。对一般的工程项目建设,监理工程师要特别重视施工图设计交底,在详细阅读图纸的基础上,针对涉及公众安全、防火、隔音、节能、环保等内容进行审查。必要时对工程结构的力学计算进行复核,对检查出的问题提交业主和设计单位,由他们研究解决。 3. 工程合同的监督管理,是建设过程中约束建设主体的法律依据,质量监督管理规范化、法制化,离不开有效、科学、完整的合同约束和合同管理,质量监督同样要通过有效的合同规范其主体的质量行为。以上施工前的质量监督管理的重点是对业主的质量行为的监督,业主是所有这些活动的组织者、决策者,这也是规范建设业主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的重要措施。通过对所有以上这三个方面的监督管理,进而保证建设工程实体质量形成中的主要投入要素,再通过对其实施中的转化行为,质量体系运作的监督管理,就可以有效地保证建设工程整体质量。 4. 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的监督管理,质量监督人员在检查中发现质量存在问题时,有权签发整改通知,责令限期改正,发现存在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严重质量缺陷,工程质量管理失控时,有权责令暂停施工或局部暂停施工等强制措施,以便立即改正;对发现结构质量隐患的工程有权责令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要求建设单位整改。需要行政处罚的,由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报委托的部门查处。 二、加强土建工程施工管理的一些建议 1. 土建监理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业务水平和较宽的知识面,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要合理安排机构职能分工和制定完善的审批流程。一般来说,现场土建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员要做好记录和收集施工中的有关资料数据,并向驻地土建监理工程师提供证明材料和意见;驻地土建监理工程师组织审查施工单位送交的各种工程量文件,提出审查意见并上报给总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核定和签发土建工程计量的最终审批意见,遇到特殊或重大的项目,可将意见呈报建设单位或主管部门批示后再签发。要求做好信息收集和资料管理。有可靠而又充分的信息作依据,正确的计量才有保证;如果资料管理混乱,那么,要即 时完成计量必然是很难做到的。收集质量信息。尤其是质量缺陷或事故的信息,定期做好质量评定的登记和统计工作;收集进度信息,做好合同内外各工程部位实际完成进度标注工作。即时整理好图纸和各种来往文件。加强人员管理,要求土建监理人员积极深入现场,掌握施工动态,力争取得第一手资料,以保证计量审核时有根有据;要求土建监理人员养成记录好监理日记和及时逐级汇报的习惯,日记是最好的备忘材料;及时汇报有利于各级监理人员都能熟悉某一项工程量的实际情况。 2. 参与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高低,是整个工程质量优劣的最关键因素。现在不少的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启用职业素养较低的工人和技术人员,有的技术人员连对钢筋混凝土工程中最基础的常识也不懂,就匆忙上岗,以至于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了一些正负钢筋搁反或者搭接长度不相同等现象,这给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想要施工质量能提高上去,首先要做的就是从严格限制准入资格和提高施工人员职业素质做起,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落到每一个上岗工作的工人和技术人员身上。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在施工材料控制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检测施工时所需要的原材料,建筑构件以及施工设备等的质量,因此相关部门必须严格把关,把紧材料的采购关检验关以及使用关 从而确保工程的质量。 3. 建立健全的施工质管制度规范。想做好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工作,首先我们要做的是建赢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机制,比如施工质量责任制以及事故报告处理等责任制度,同时也要让这些制度落到实处,实实在在的在真正工作中得到发挥,使其能发挥真正的监督施工质量的作用。在施工过程中,人是作为最基础最基本的要素存在,它不但是操作者,同时也是组织者。他不仅是被控制的对象,同时又是控制的对象。既是质量的保障,又是工程出产不合格或者工程事故的源头。因此,在整个质量控制工作中要以“人”这个最基本要素为核心,明确了参与施工的所有人员的各自权限和职责,把施工质量责任制落到实处。 三、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能否真正发挥实效发挥实际作用,是整个工程质量控制工作能否真正有效进行下去的关键环节。这要求施工单位在确保质量保证体系能有效运行下去的前提下,从任务承接,工程调研,乃至施工前期中期的准备,施工材料的采购,施工生产,施工操作以及回访客户,质量保修等方面对质量保证体系进行修改和完善。 四、结语 土建工程建设质量的监督管理是项目建设的把关,是建设过程中应遵循的制度,加强土建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必须要强化法制建设,不断完善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的法规体系,依法管理土建工程。质量在工程建设中,应把好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关,按照规程规定执行监督管理。强化政府监督与管理的职能,加强监督人员自身素质建设,不断提高其自身的业务技术素质,做到依法监督、秉公执法、合理管理才能使土建工程项目顺利地完成、放心地使用。 土建论文:土建工程施工进度的控制与管理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建筑业也迎来了发展的巅峰时期,一栋栋建筑物拔地而起,在基建工程的进程中,如何有效的控制工程的施工进度,并进行有效的管理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本文就土建工程中对于施工进度的控制和管理的策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土建工程 施工 进度 控制 管理 策略 从定义来说,工程施工的进度就是指在一个固定的工期内,制定出最优的施工计划。在执行这个施工计划的过程中,要勤于检查施工的进度,也就是工程的完成情况,并且与制定好的计划进行比较,如果发现存在偏差就需要及时对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其对工期的影响,然后采取合适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直到工程项目顺利竣工。土建工程现在我国的工程建设中承担者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对工程施工进度的控制和有效管理是保证土建工程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就从影响工程施工进度的因素和对施工进度进行管理的一些措施方面做了进一步的探析。 1、进行土建工程施工进度控制和管理的重要性 对于施工进度的控制在贯穿于整个的建筑过程中的。对于整个土建工程的工期和工作量以及消耗的资源的量等都是要受到施工进度的直接影响。而土建工程是否能够按期计划如期完工,对于整个工程来说就意味着是否能如期竣工以及交付使用,并且也对施工单位的经济利益起着直接的决定作用。所以对土建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的控制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如果无故的拖延了工期或者延长了施工的期限,对于工程质量的控制和成本控制来说也是非常不利的,不仅对工程的经济效益是一项损害,也会对社会效益带来一定影响。 2、影响土建工程施工进度的因素 对于土建工程项目的施工来说,影响其施工进度的因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有人为的因素,有材料和设备方面的因素,或者是天气、环境等自然因素。但是最为重要的还是人为因素的影响。因为工程项目的施工时间以及完工的时间,还有施工的质量等都是由人为可以有效控制的。而且也不止是施工单位可以影响到施工的进度,实际上只要是参与了工程的建设的相关单位,都可能对工程的施工进度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若是其拖延了工作的进度就可能直接造成施工进度的放慢。其次是物资供应方面的影响,因为人力资源的配置不尽合理,或者周边的材料供应和周转不够及时,在材料的供应造成一定困难,就会给施工进度造成严重的影响。 此外,如果现场的施工设备过多,不尽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可能使得现场发生堵塞的现象,而施工的设备过少,又可能致使施工的效率较低,使得施工的资源被闲置下来,从而拖延了施工的进度。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的就是资金的问题。若要工程可以如期完工并且交付使用,那么就需要充足的资金保障,而一旦发生资金的危机或者运转不周,对于施工进度来说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另外就是施工条件的影响。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是较高的,如果在气候和地质方面存在问题都可能拖延工程的施工进度。还有施工技术的问题,如果运用了不恰当的施工技术,而且补救的措施又不够及时或者到位,在施工计划方面不够周密等都会对问题解决造成阻碍,又或者对于工程施工的规范和相关技术标准等不太熟悉,导致工程设计方面变化较大,都会延误工期。上述的众多因素都会对工程的施工进度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因素有时甚至是同时发生作用的,给管理上带来较多的麻烦,不过除了一些客观的不可控的因素外,大部分通过有效地控制措施都是可以避免的。 3、对土建工程施工进度进行控制和管理的具体措施 对于土建工程的施工进度进行控制和管理,总的来说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必须在管理中针对各种可能会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的因素都考虑到,并且制定出对应的措施,以保证工程可以如期竣工。这就需要提前做好控制目标的体系建立工作,并且进行责任分工和综合协调。对于总目标还要进行具体的分解,对于各个分部还要确定相应的目标和负责人。对于项目工程的总的进度还要编制一个计划表,这个计划表根据工程的合同条款来制定的,也是对于施工进度计划的一个审核标准,在编制施工进度的计划时就要按照这个总的计划表来确定施工和设计以及材料设备等物资供应的进度计划,还要安排资金和各项资源的运转等。对于进度报告的制度化建设也要及时跟进,使得进度信息的沟通可以 通无阻。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进度计划的审核和检查的分析制度。在对进度协调的会议制度的建立方面还包括了对相关地点和时间等的确定。在施工图纸的审查和施工的变更管理方面也有必要建立相应的制度,来确保在设计的交底和会审方面能够得到及时的安排,并且在设计修改方面尽可能的减少,保证工程的施工可以连续进行。 4.1 按单位工程编制预算成本计划,制定成本控制措施,定期进行成本核算。 4.2 做好不同结构形式、不同单位工程、同类型单位工程的的成本比较,做出成本分析。 4.3 对成本偏差及时分析影响程度找出偏差原因,跟踪并采取纠偏措施。 4.4 及时进行设计变更,进度款的结算,做好合同专项管理,及时办理索赔事项。 4.5 随工程进度及时收集整理结算文件,施工技术文件档案做到与施工同步;单位工程或施工功能区段完工后,及时办理结算手续,分单位工程进行内部成本结算。 5、施工进度的控制 进度控制的目的是通过控制以实现工程的进度目标,如只重视进度计划的编制,而不重视进度计划必要的调整,则进度无法得到控制,为了实现进度目标,进度控制的过程就是随着施工的进展,进行计划不断调整的过程。 水泥厂项目施工中,土建工程施工的交付安装时间、交叉作业组织方式、土建工程施工工期是影响整个项目建设工期的重要因素之一,土建工程工期控制是生产线工程建设施工阶段的管理重点。对施工进度必须进行动态的管理和控制,土建工程施工计划要依据施工合同和水泥建设项目总体计划、安装工程计划编制。 5.1 编制单位工程进度计划要确定各单位工程的开工和竣工时间,明确施工方法和施工顺序,确定各分部作业的持续时间段,确定交付安装的工程条件,并就交叉施工作业方式和内容做好协调。 5.2 施工现场应形成进度管理与协调控制机制。 5.3 施工进度计划应分清轻重缓急,找出关键工序,重点施工区段、重点单位工程给予重点控制。 5.4 科学规划单位工程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优化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按计划组织施工。 5.5 重视基础施工,安排合理的时间进行地基处理。 6 施工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是永恒的主题,是我们各项工作的基础,如何围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保证安全生产,我们必须牢记自己肩负的责任,在处理和协调安全工作时,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的规章制度,紧密结合安全生产工作的现状,联系实际,抓住关键,把握重点,及时有针对性的解决施工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为企业的改革、稳定和发展做出贡献。 安全管理是减少或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材料的不安全状态,减少和避免生产过程中的事故发生。安全管理要求建立现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施工现场要针对不同施工阶段、不同作业场所和作业环境找出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对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进行分解。现场管理要对深基坑施工、特种工程施工、吊装作业、施工用电等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水泥生产线土建工程各类预留孔洞众多,所有洞口均需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水泥厂土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还存在着操作不规范,导致企业有法不依,监理单位监管不力,不按规范的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编制设计水平不高,成本控制不好等方面问题。作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人员只有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经验才能做好建设工程施工管理,以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和施工成本、安全、进度的以科学的控制。
摘要: 经济的迅速增长推动现代化的进程,交通公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而不断发展,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便捷之处,同时也拉近了不同城市之间的距离。然而,公路工程施工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文章基于对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特点的考察,提出操作主体缺乏专业素养、自然因素影响、安全管理制度缺失等影响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的因素。提出建立公路施工管理制度、提升操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改善施工现场作业环境等策略,为解决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提供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安全事故;成因;管理控制 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迅速提升,公路建设因此走上新的发展阶段。公路的发展承载着经济的发展,因此,公路建设应当具备高标准、高质量的特征,从而起到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然而,部分地区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频发,不断提醒施工单位需要提升对公路工程施工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采取多种举措完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为创造安全可靠的公路设施奠定良好基础。 1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特点 公路工程施工通常在野外环境展开,面临的自然环境较为复杂,通常伴随大量高危作业。公路工程施工出现严重安全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将难以估计。当前,部分施工单位对安全事故防范的相关工作不够重视,且公路工程具有一定复杂性[1],任何因素的变化都可能造成安全隐患,也对管理主体的管理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不同公路工程项目存在的安全问题有所差异,大部分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具有隐蔽性,不容易被施工主体发现。因此,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动态管理机制,提升公路工程项目抵御风险的能力,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1)严重性。在施工期间,由于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规模通常都比较大,往往会涉及到很多的施工人员、机械设备,投入的资金也比较多,假如工程施工发生安全事故,将会对人身财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同时,在社会层面上也会引发非常恶劣的影响。(2)多发性。公路工程施工环节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实际施工过程中无论是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均会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目前,在公路工程施工中,触电、土方坍塌等是最为常见的安全事故。(3)复杂性。我国疆域面积十分广阔,各个地区的水文、地质各不相同,而且差异也是十分之大的,如此会使公路工程的施工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假如施工人员在施工期间应用的工艺、技术与当地实际条件不相符,势必会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4)可变性。施工期间,施工人员如果没有与施工规范相结合来开展各项作业,很容易引发安全问题。而且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安全问题也会随之产生一系列的改变,在此情况下,如果未针对安全问题实行有效的管控,势必会使安全问题的影响程度加深,产生极为恶劣的影响。 2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成因 2.1操作主体缺乏专业素养 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主体的专业素养影响着工程施工的安全。当前,部分公路工程施工单位没有重视施工主体专业素养的培育,施工人员操作的随意性较强,导致公路工程施工的潜在风险上升。首先,施工单位出于对成本的考量,不愿意投入更多资金设计面向施工人员的培训课程,或是在设计相关课程时由于资金、人员投入数量不足,课程体系起不到培育施工主体专业素养的作用。施工人员参与培训,但培训的内容通常流于形式,和实践操作之间的联系不够密切,久而久之,施工人员会对培训课程产生排斥心理,提升个人专业素养的意识变得更加薄弱。其次,部分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并没有认识到提升施工人员专业素养的重要性。管理人员认为大部分施工人员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只要遵循传统工作模式进行操作便不会出现安全问题[2]。管理人员的固有思维导致他们忽视了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各种新风险元素,老员工还可能出现习惯性违章行为,风险因素会在无形中增加。 2.2自然因素影响 我国地理环境复杂且具有特殊性,就公路工程施工的现实状况而言,许多公路建设需要经过复杂路段,复杂路段的自然环境状况更加复杂,可能导致严重的事故的发生。极端气候也可能成为公路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如遇到特殊的地质和岩层条件,施工的难度会显著上升,施工主体为降低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必须对施工区域的自然状况进行充分的研究,防止由于自然因素影响发生严重安全事故,给施工单位造成损失。 2.3安全管理制度缺失 通过调查发生安全事故的施工单位不难发现,许多企业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度的缺失会导致施工主体在遇到安全事故时无法及时得出应急方案。安全管理体系出现的问题在于:一是缺乏有效的安全防范举措,制度规范不够完善,无法为建立起良好的安全事故防范机制提供可靠的依据,制约了相关工作的正常开展,也难以为监督安全事故防范工作提供帮助[3]。部分施工单位已经建立起良好的制度规范,但并没有将制度规范落实在安全事故防范的相关工作当中,也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二是部分管理主体在制定制度时没有充分考虑公路工程施工的实际状况,对安全事故的成因不够了解,制定出的制度缺乏可行性。部分安全防范制度主要用于应付上级检查,没有落实到规范公路工程施工的实际过程当中,制度规定和施工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导致施工安全事故防范体系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三是部分施工单位寻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在此前提下严格控制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压缩施工主体的公司。施工单位没有安排专员对施工现场可能出现安全事故的环节进行管理,出现施工安全事故的风险显著提升。 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控制对策 3.1建立公路施工管理制度 首先,要形成完善的评价体系,将对施工人员的评价与监督摆在首先,通过这种方式了解施工主体的专业素养状况,为建设科学的培训体系提供可靠的依据。其次,企业应当全面认识现有安全事故防范规章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考察这些问题,进而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解决方案,避免出现制度和施工安全管理实际需求脱离的问题。管理主体要针对制度本身建立起科学的评价模式,通过评价制度应用的实效性发现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对各项安全事故防范制度的动态调整。管理主体还要加强与施工主体的沟通交流,结合安全事故防范的现实状况提出更加可靠与实用的管理措施,使各项管理措施更具可操作性[4]。最后,管理主体需建立起预警制度,利用信息化工具统计出现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结合统计结果探究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做到及时预警与防范,降低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在技术条件与资金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施工单位还应当建立完善的危险源观测与研究制度,指导施工主体在找到危险源时,依据制度归档标记危险源的具体位置、管理单位等信息[5]。还要逐步建立起分级管理机制,根据危险源的不同等级明确不同管理部门的职责,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如对具有较低危险性,引发安全事故也不会导致人员伤亡的危险源,管理主体需要通过检查各个班组的施工状况,对危险源实时进行监督。而对可能威胁施工主体人身安全的危险源,则要建立专门的项目组监督、检查施工任务完成的状况,在固定时间进行记录下各个施工组的日常状况,通过这种方式提升管理的有效性。 3.2提升操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首先,施工主体应当考虑施工队伍的人员结构,不断优化人员结构,达到合理安排人员的效果。还要对施工主体进行专业化培训,明确培训的目的,培育施工主体的安全意识,使他们能够在施工过程中践行符合安全事故防范标准的行为。一般而言,面向施工主体的培训应当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强化施工主体的思想认知,要求他们具备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的要求进行操作,防止习惯性违规现象的发生。企业则要为施工主体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面向不同岗位提供差异化的培训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增强培训的有效性,推动施工人员专业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企业需注重对施工主体实践能力的培训,在施工主体正式进入岗位前,为他们提供多种参与实践学习的机会,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考虑到施工主体的平均文化水平,负责提供培训的单位应当遵循由简到难的规律对施工主体进行培训,兼顾理论和实践内容的教育。在信息化工具与公路工程施工相结合的背景下,施工主体必须具备较强的信息化素养[6]。因此,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培育施工主体应用信息工具的能力显得尤为必要。施工单位应当通过多种方式提升施工主体的信息化技能,要求他们在施工过程中利用信息化工具提升工作精确度,达到防范安全事故的目的。精确的施工信息能够为施工主体判断施工安全状况提供科学依据,在数据充足的前提下,施工主体甚至能够预判可能出现安全事故的环节,及时作出预案,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3.3改善施工现场作业环境 首先,施工主体应当重视正式开始施工前的调查工作,对公路工程项目周围的地质、水文等状况仔细进行勘查,尽量避开存在不稳定性的地质区域。还要聘请专业人员开展施工现场研究工作,选定具体的施工位置后,施工主体还需邀请专家参与施工方案设计、制定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性[7]。其次,噪音与粉尘是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因此,施工主体需严格管理施工现场,防止大量空气与粉尘接触引发爆炸事故。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的噪音可能造成严重的噪声污染,并对周围居民的生活产生消极影响。所以,施工主体需在施工过程中做好防尘降噪工作,防止由于防范措施没有做到位引发的安全事故[8]。最后,施工单位需结合公路工程施工的具体时间设计特殊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在夏季施工时,工人需要面对炎热天气的考验,施工单位要科学安排施工时间,在保证施工主体安全、工程能够如期完成的前提下优化工作时间安排,使施工主体在得到休息的同时保持正常的工作效率[9]。企业还要为施工主体提供各类降暑工具,营造相对舒适的施工环境,通过这种方式提升施工质量与效率。 3.4重视对工程质量验收的管理和控制 对公路工程验收环节进行重点管控,也是提高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一是要严格按照国家现有的质量评价标准,对施工项目进行全面的勘测和检验,这样做是为了更好地保障施工的质量效果。二是利用有关验收仪器,严格遵守验收规范和验收流程,对项目工程进行验收,并对验收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方便日后查询和整改。 3.5对工程机械设备的质量及其配置进行确保 (1)严格开展机械设备的保养工作。在公路工程施工现场中,为防止有故障问题的机械设备投入施工而引发安全问题,有关人员应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制定并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针对每台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检查与保养情况,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实时跟踪存在故障问题的机械设备,不断规范操作人员的行为,确保设备运行更加稳定、安全。 (2)配齐安全防护设施。安全防护设施可以分为两类,即个人防护用品与其他防护设施。在实际施工期间,为促使施工人员的安全得以确保,不但要建立与健全安全防护设施的管理制度,还需要确保质量合格的安全防护设备的数量能够达到标准要求,同时,要检查施工人员对于安全防护设施的实际使用情况,使其能够更加规范与合理地使用安全防护设施。 (3)确保材料设施堆放的安全性。公路施工期间,不但需要使用水泥、钢筋、混凝土等材料,还需要应用到一些具有危险性的材料或化学药品,比如炸药、雷管等。实际施工期间,为确保材料设施的堆放安全,需要对材料设施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制定与完善。在选购材料期间,需要考察供应商的信誉,同时,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章制度,开展对一些具有危险性材料的采购、运输、存储及使用。 4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频发会导致公路建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受到负面影响。施工主体应当不断强化对公路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监管工作,保证公路工程施工在安全的环境中开展,排除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随着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施工主体安全意识与施工技术的提升,公路工程施工风险将逐渐得到控制,公路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也将因此有所保障。 作者:杨萍 单位:渭源县交通运输局
文章探讨了工业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分析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正确认识全面预算管理,完善组织体系、内部管理制度,加强过程控制监督和执行结果考核评价等对策。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其通过业务资源、财务资源、信息资源、人才资源的整合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作业的高度协调、战略的有效贯彻、经营的持续改善及价值的不断提升。如何在工业企业中有效的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提升工业企业管理能力、优化资源配置,保障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实现战略目标,是当前我国工业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工业企业推进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工业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合理制定企业战略目标,可以保证企业内部各部门资源配置合理,保证资金流动更加准确,避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降低内部经营成本,通过资金的有效投入,提升产出效益;通过对业务全程监控分析,调整和改善经营活动,降低经营风险,赢得市场占有率;可以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方法,提高考评的公平、公正性,保证执行人主动积极执行,保证行为、决策的落实,更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积极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二、工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对全面预算管理认识欠缺 1.混淆财务预算与全面预算的概念。财务预算是指企业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战略规划,对预算年度内企业各类经济资源和经营合理预计、测算并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的活动。实务中,工业企业往往混淆财务预算与全面预算的概念,片面地认为预算是财务部门的工作,无法调动其他部门共同协作参与。2.全员参与意识缺失。工业企业员工没有参与预算的意识,全员协作环境缺失,信息的传递受到阻碍,基础数据收集困难,管理层、决策层得不到数据支撑,给预算编制及执行过程发现偏差都带来一定困难。3.工业企业预算观念陈旧。部分工业企业将全面预算管理简单地理解为制作预算表格编制预算,仅注重预算编制的全面性、完整性,却不重视预算的执行和落实,尤其是过程控制和分析不到位,无法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功能。 (二)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 全面预算管理自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的通用电气、杜邦、通用汽车公司产生之后,很快就成了大型工商企业的标准作业程序。但在我国工业企业中的实施时间较短,部分企业在编制预算时只注重销售预算、费用预算,过分考虑业务发展和成本节约,与实际经营脱节。执行过程中部分企业没有制定相配套的奖惩机制,或者存在奖惩不合理、重罚轻奖的状况,无法调动员工参与积极性,全面预算管理无法发挥其实际效用。 (三)全面预算管理控制不到位 预算管理的核心职能是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但由于预算体系的不完善,许多企业只是事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未在执行过程中设置控制环节,无法跟踪业务模块与预算模块的匹配程度,导致偏离预算的支出得不到提前预警,无法及时修正,以致经营目标无法如期完成。 (四)全面预算管理考评体系不完善 部分工业企业缺乏健全的预算管理考评体系,预算编制流于形式,不能根据自身企业的特点,仅简单地运用增量预算法编制预算指标,对预算指标的完成情况缺少考核,无奖惩制度或在奖惩制度上设计不科学,欠缺公平、公正,员工工作热情度差,工作效率低。 三、工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普遍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正确认识全面预算管理 1.区别全面预算与财务预算。全面预算是通过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在预测与决策基础上,合理配置企业各项财务与非财务资源,对企业未来一定期间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结果等做出一系列具体计划,体现了预算的全员、全部门、全过程的特征。全面预算按其涉及的业务活动领域分为投资预算(如资本预算)、营业预算(或称经营预算,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成本预算等)和财务预算(包括利润表预算、现金预算和资产负债表预算等)。财务预算只是全面预算涉及的财务活动领域进行的预算。企业应正确区别财务预算与全面预算,将预算全面覆盖各业务范围,全程跟踪各管理流程,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全面性特征。2.全员参与全面预算管理。企业领导应对全面预算予以高度重视,在实施中,应当开展预算的组织、指挥、指导工作。加强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宣传,树立长远的预算观念,将其渗透在企业文化中,为全员参与创建文化环境,引导员工认识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所有员工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中来,为管理层、决策层提供数据支撑,以实现企业全面预算管理。3.正确认识全面预算管理运行体系。全面预算管理运行体系包括预算编制,强化过程管控,对预算执行情况按月度、季度进行分析,因内、外部环境重大变化而进行的预算调整及对预算管理活动各环节工作质量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进行考核评价。工业企业应正确认识全面预算管理运行体系,编制一套完整的预算,重视预算执行和落实,对实施过程进行监控与分析,对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 (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内部管理制度 建立一套完善、切实可行的预算管理体系及内部管理制度是实现工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保障。工业企业可通过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公司预算管理制度,监控、考核本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协调预算编制、调整和执行中的有关问题等。设立预算管理委员办公室具体负责全面预算的编制、审核、控制、调整、分析、考评等工作。企业还应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和绩效考核激励制度等内部管理制度,夯实预算管理的制度基础。 (三)加强全面预算管理过程控制 企业预算经批准下达后,为了确保预算执行不偏离,最终实现企业经营目标,需要在执行过程中加强控制,定期不定期地监督预算的执行情况是否在可控范围内。广义预算控制包括编制、执行、监控、考核与评价,是涵盖事前、事中和事后的一个全过程控制系统。狭义预算控制主要指预算执行过程中的事中监控系统。企业应注重执行过程中的控制,以预算期内各项预算为基础,各部门按本部门预算严格执行。如销售预算,应当将年度预算分解到月度,再细分到区域或个人,密切跟踪预算完成情况,尽量使时间和预算进度相匹配,当出现偏离时,要注重分析原因,加大推广力度、动员力度、重点攻克薄弱区域或板块等,确保年度销售目标能如期完成。生产预算,可将月度计划细分到周计划,每周按计划完成,当发现月度实际生产能力偏离计划时,生产经理应当及时分析原因,排除人为怠工、机器故障、物料缺失等情况,处理好人、机、环境三大要素,平衡生产线,保证如期完成月计划,实现年度生产目标。直接材料预算,应根据生产预算,同时考虑材料存货水平,分月制订材料采购订单,根据各材料需求到货时间差异密切跟踪订单到货情况,避免因材料延期到货造成生产停线,保证业务上下环节运作顺畅,以保证实现年度经营目标。在实时控制和预警方面,企业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业务进行集成管理,如通过ERP系统对关键环节业务进行周期预警、超正常浮动范围异常报警,对关键指标设置信息提醒等,以便及时修正预算偏差。 (四)完善全面预算管理考评体系 全面预算考核的目的是更好地实现企业战略和预算目标。因此在企业预算考核体系的设计中,要避免各预算执行单位发生只顾局部利益、不顾全局利益甚至损害全局利益的行为,要有利于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和价值的最大化。各预算执行单应对其职责范围内的可控预算差异负责。考核必须公平、公正、公开,考核标准要在预算执行前公布,执行单位知情的情况下对其进行考核,可分月度考核、年度综合考核,考核小组对各执行单位就考核情况和结果做出分析报告。同时,预算管理委员会应及时对预算考核结果进行整理、归档和,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识别和评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并结合战略分析、行业分析和市场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四、结语 全面预算管理以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为导向,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工业企业应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细化企业发展规划和年度经营目标,将日常经营活动数字化、表格化、程序化、标准化、现代化。对全面预算管理形成一个系统的认识,发挥其内部控制作用,降低日常经营风险;促进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提高工作效率;通过预算与绩效管理相结合,提高工业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提升综合竞争力,更好地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沈远江.浅析工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难题及其对策[J].当代会计,2015(08). [2]魏璐.我国工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研究[J].北方经贸,2015(12). [3]黄丽娟.工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优化方案[J].财会学习,2017(02). [4]廖新荣.浅析工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经贸实践,2018(18). 作者:尹英姿 单位:浙江国雨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工程经济论文:对公路工程经济管理和审计控制的探讨 一、我国目前对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与审计控制的研究 在这个全新的21世纪,是一个以经济和科技的力量为主宰的时代,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成为了社会进步的动力,近年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建筑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使得这些建筑单位对公路建设的投资越来越少,投资的金额也越来越低,这些建筑企业为了减少对公路建设的运行风险和提高经济收益,开始大力开展对公路工程进行经济管理与审计控制。并且,对于一个建筑企业来说,经济管理与审计控制的实施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的企业管理中还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在我国的建筑企业在经济管理和审计控制思路研究过程中我们积极的研究讨论,这些建筑企业还在不断的对自身企业所建立的企业经济管理与审计控制制度的思想进行转变和改革。但是,我国一些建筑企业的经济管理人员和审计人员短缺,还有的建筑企业经理管理人员和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使得新时期建筑企业经理管理和审计控制思路研究在前进的道路依旧很困难,因此,我们要积极地面对时代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深入研究我国建筑企业内部经济管理和审计控制的实施思路,不断地进行思想的转变和改革,从而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二、目前我国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与审计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就目前来看,我国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与审计控制方面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困难,最重要的问题是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内部经济管理与审计控制方面运行的标准依据主要是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基本规范,但是,有很多企业并没有按照这个基本规范来对进行工作,但是,还有很多企业没有存在着注册的会计审计师和专业的经济管理人员,还有的企业内部并没有设立企业控制审计和经济管理这个部门,这种情况就更加严重,加强建筑企业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与审计控制还没有出台相应的准则,这种情况使得在新时期我国建筑企业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与审计控制方面思想改革的过程中加大了困难,因此解决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刻不容缓。 2.被审计的对象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 我国建筑企业在控制审计方面被审计对象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其中之一是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控制的需求不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种,就建筑企业的发展来说,我国的建筑企业发展相对于其他国家的建筑型企业来说发展较晚,很多的管理企业和对企业进行改革的观念比较落后,在审计控制方面的管理体制不完善,但是,在这个全新的时代,企业内部的审计控制管理所发挥的作用非常明显,并且,对企业内部审计控制管理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伴随着建筑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规模不断增大,经营管理工作也在日益复杂,市场的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断加大。这就使得我国的建筑型企业的执行效果也相对与发达国家来说差距很大,并且,还有很多企业,在我国对企业内部的审计控制建立的狂潮中并没有,根据时代的发展在企业内部建立审计控制的部门,由此可以看出,这些企业对内部审计控制的需求明显不够。 3.经济管理人员和审计人员的整体素养不够 我国的建筑型企业发展相对于其他国家的企业来说发展较晚,很多的管理企业和对企业进行改革的观念比较落后,并且,对经济管理人员和审计人员的培养也不太重视,使得企业内部出现经济管理人员和审计人员的整体素养不够的问题,这些工作人员的优秀素养非常重要,在对企业进行经济管理与审计控制的战略对策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提高企业经济管理人员和审计人员的整体素养,只有提高这些企业员工的整体素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这个企业的经济管理与审计控制的能力,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使得企业在新时期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 三、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与审计控制方面的改革措施 1.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管理与审计控制标准 在对企业经济管理与审计控制的战略对策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要讲求深入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管理与审计控制标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来完善企业的内部经济管理与审计控制机制,并且,应该积极地与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进行积极的交流和沟通,吸取国外优秀的管理制度,还要充分考虑我国企业发展的现状,在借鉴国外先进的理论与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对建筑型企业的经济管理与审计控制进行建设。来为我国的企业造福,使得企业在新时期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 2.完善企业经济管理的结构 在对企业经济建设战略对策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要讲求对企业制定完善的经济管理结构,在经济和科技发展越来越快的进程下,新时期的发展环境,给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国企业逐渐的进行改革,但是,在对企业经济管理的战略对策的改革过程中困难重重,企业内部经济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各个企业集团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迅速崛起,企业之间的竞争力越来越大,因此,我们要制定系统完善的经济管理结构,对企业进行改革,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3.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就目前来看,有很多企业并没有按照法律法规的基本规范来对企业进行经济管理和审计控制,还有很多企业没有存在着注册的会计审计师人员,企业内部并没有设立企业审计控制这个部门的这种情况,积极地进行改善,使得这些企业更加有规范性,能够促进企业审计控制水平的提高,促进企业的发展。 四、总结 在这个全新的时代,经济全球化和政治一体化的速度在不断加快,各个建筑型企业也在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的崛起,伴随着建筑型企业争先恐后崛起的是越来越激烈的企业之间的竞争,但是,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比较落后,面对目前企业内部外部环境,给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积极地面对挑战,积极地对建筑型企业的经济管理和审计控制思路进行研究,来对更好的对公路工程进行建设。 工程经济论文:建设工程经济管理问题及对策探微 1设计阶段 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往往是设计人员按照分工进行现场环境的勘查,之后选择方案进行设计,然后在不同的阶段提供给工程造价的管理人员相关的基础数据,帮助其进行估价和预算。所以会出现造价管理人员对工程的概况和现场情况了解很少,对一些隐性的影响因素考虑的不全面,进而使工程造价出现问题。而且在设计中,设计人员往往是比较注重设计的安全实用性与技术先进性,过多的强调设计产值,所以就忽视了设计的经济性,没有重视设计中经济指标与成本控制的工作。 2招标投标阶段 在招投标的监督管理日益完善的今天,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竞争,而这些都是工程造价管理面对的问题。比如说因为建设资金紧张,而去刻意的压低限价,使得工程造价不真实;一些投标企业互相串通,进行围标串标,采用低价中标;再比如说中标队伍是一级团队,但是却交给二级或者三级的团队进行现场施工,使得工程存在安全隐患,甚至出现返工的情况。 3实际施工阶段 在施工阶段,可能会因为以下问题对工程造价管理产生影响:①施工单位对工程造价的控制目标制定的不合理,缺乏先进性与科学性。在施工组织上,人力、材料与设备的配置和利用不是很合理,于是会造成浪费,而且有的工作人员技术水平不高,会造成返工的现象,这就导致了工程造价升高。②对施工材料的管理,选购与储存量的计算等不是很科学,不能把握好采购的时机。尤其是目前的建材市场很大,各种材料的购价不稳定,因而不容易控制材料的费用。而且有的施工单位为了追求较高的利润,想尽办法来增加现场签证与设计变更,从而增加工程量。③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会因为建设单位进行决策调整和行政干预等诸多因素,而使得工程的内容增加,或者因为拆迁而增加征迁费用,这些都会增加工程造价,对工程造价的管理产生影响。 4交工结算阶段 在交工结算时,有时会不组织交工验收便投入使用,或者附属工程尚未完结,主体工程完成后便投入使用,使得大量的扫尾工作滞后,工程不能及时的收结,导致建设期限模糊不定,工程贷款利息增加,使得工程造价上升。而且在编制工程结算书的时候,施工单位普遍都会冒算多算,高套定额单价与取费标准等现象,使得工程造价提高。 5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问题的相关对策 5.1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 ①需要造价管理的工作人员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为日后的工作提供一个数据基础。比如说工程施工地的水电情况,地质情况,主要设备与材料的采购价格和采购地点等。在准确记录这些资料的同时要能分辨其真伪,保证资料的真实性,以此保证工程造价的准确性。②要进行市场调查,确定工程项目的定位,要了解市场对拟建工程项目的要求和周边类似建筑的建设情况,以及国家与地区的相关政策等。③要和工程设计人员进行密切联系,对候选的设计方案,运用动态分析的方法,进行比对和筛选,在各个方面保证方案的实用性与经济性,进而控制工程造价。④要进行风险分析,结合市场类似建筑的收益情况,做出准确的评价,使投资者明确将来的经济效益,减少盲目投资。 5.2设计阶段 ①要加强工程图纸质量的控制,可以采取“双院制”的审查方式,在勘查设计中监理介入等外部监督与审查的措施,同时通过专家或者第三方机构评审,来保证图纸的质量,控制工程造价。②要规范设计的概算方法,需要经过造价管理部门审定,减少因为扩大工程规模与冒算的虚费。③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将组织技术与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经济分析技术比较及效果评价,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力求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进。 5.3招标投标阶段 要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进行招标,加大监理力度。并且对招标文件进行科学合理的编制,制定科学的工期与造价。而且对中标的施工单位进行专业的审查,保证其具有相当的能力来完成工程。而且尽量实现招标方与中标方的双赢,采用合理低价法,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进行造价控制。 5.4实际施工阶段 定期比较工程造价的目标值与实际值,如果出现偏差,需要分析原因,并及时修正。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前提下,选用价格较低的材料进行施工,以此减少工程造价。对临时制定的施工方案进行比较,选择较为经济的方案施工。同时要对施工队伍进行检查,保证施工队伍的“原班性”,避免出现因为施工队伍人员的更换而延误工程进展。 5.5交工结算阶段 及时的检测和鉴定工程质量,做好交工验收的准备工作,而且要保证在交工之后投入使用,并保证扫尾工作的按时进行,做到全面交工。在进行竣工结算时,要计算工程筹建到竣工的全部实际费用。并且根据施工承包合同与各方签字的变更协商记录,计算估价与实际发生额的偏差,比对有关定额的标准,计算漏项与缺项部分的工程费用,进而得到竣工结算。建设工程经济管理中常见问题的就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问题,明确了容易发生问题的阶段,才可以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进而保证建设工程经济管理的有效进行。 工程经济论文:关于加强路面工程成本控制的措施 摘要:通过多年的施工经验总结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有效节约项目成本的开支,为企业创造了很好的利润。 关键词:控制;路面工程; 成本管理;措施把控制成本的观念融入到施工技术、施工方法、施工管理的措施中去,通过技术、方法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把各项施工费用控制在成本控制预案的范围之内。 1、成本管理的相关要点 路面工程项目主要有沥青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级配碎石垫层。本项目成本控制的要点有以下几个方面:原材料、成品料、沥青混凝土的用油量、基层水泥用量、机械设备人工费用。 1.1原材料的成本控制材料成本在整个项目成本中所占的比重约60%~70%,是整个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 1)降低采购成本:对项目的主要材料实行多家采购,确保质量、数量与低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2)严把进货关:严格控制入场料的质量,如在沥青混凝土拌和过程中,石料矿粉质量不合格,必然导致用油量增加。 3)认真计量签收:尤其在雨天进石料时,必须测定含水量,及时扣除水分。 4)现场堆放合理:尽可能减少二次搬运,减少损耗。 5)工程所用材料要注意完善材料日常管理工作,应分部位、分项目详细列出用量计划,作为采购的依据。在与材料供应商订合同时,应对其产品质量、价格、服务、验收方法、交货时间、规格材料配合比等有明确的规定。 1.2成品料的控制 1)在材料规格型号符合要求的情况下,避免由于拌和机或人为因素造成过多废料,拌和机与相应配套设备的要及时保养与维护。 2)加强粉料的防护措施,避免由于粉料过湿、过粘、过脏而造成拌和无法正常进行及出现含水量不正常现象。 3)由专人对生产出的混合料每车进行记录并测量混合料温度,保证拌和出的成品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松散料、无粗细料,避免导致严重离析、结团结块现象。对于稳定碎石混合料拌和中含水量,应根据材料的干湿程度不同,结合当天不同时间段的气候、气温、风力等因素选择最佳含水量。 4)加大试验检测频率,对于沥青混合料应检测当天成品料的油石比及混合料的级配、稳定度、流值等,做到省油保质。对于水泥稳定基层应严格控制水泥用量,在满足强度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水泥用量。 1.3沥青混凝土的用油量 沥青混合料用油量主要来源于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做好沥青组成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控制沥青面层原材料的各项指标达标,如集料的粘附性达不到要求将会直接影响路面稳定性及抗车辙能力。针片状材料压碎后比表面积增大造成断面没有沥青包裹,会使路面因水损坏较严重。小于0.075mm颗粒含量,将直接影响了沥青用量。 2)0.3~0.6mm范围内不得出驼峰,宜适当减少公称粒径附近的粗集料用料和0.6mm细粉的用量,使中粒径集料较多形成s型曲线,以确保高温抗辙性能及低温抗裂性能。 3)控制好沥青混合的粉胶比,粉胶比一般控制在0.8~1.2之间。 4)控制好0.075mm、4.75mm、2.36mm这三个筛孔通过率在级配中值附近。 5)沥青配合比一般采用1~3组设计级配曲线,一般为中线、上线、下线分别进行组成设计。 6)选择一种保质保量又经济的组成设计以指导路面施工。 1.4基层水泥用量 做好水泥稳定碎石组成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合理的合成级配曲线。 2)制作好无侧限抗压试件。 3)做好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的养护。 4)在满足强度的前提下选用最低的水泥用量。 1.5人工及机械设备费 1)人工成本的有效管理主要是用工单价及数量的确定,通过对在建工程和已建工程积累的各工序结构形式下实际用工单价及数量的原始资料积累确定最佳用工。 2)机械成本的有效管理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管理规章制度,使机械成本与操作人员利益分配相挂钩,最大限度降低损耗。完善机械设备台帐,加强用油管理,杜绝跑、冒、滴、漏及人为的漏洞。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将工作段连成片,便于流水作业施工,避免由于单段施工而造成工序间的非正常调配,所导致的调运费的增加。在工程量大的情况下,采取工程量承包制。 2、结语 路面工程成本管理是一项全面、深入、细致的工作,不但需要企业管理层的重视和支持,而且需要广大员工的积极配合、协调,需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保证这些制度的贯彻执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工程经济论文: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研究 摘要: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是工程项目各施工管理环节与经济合同的审计,难点是施工管理环节开工前、建设中的审计介入和流动性资金的审计确认。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目的是对工程项目的经营现状进行评价,促使企业改善管理,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工程项目;重点难点;效益审计 1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必要性 工程项目能否取得好的经济效益,不仅涉及工程项目本身,而且影响着企业的资金、管理和信誉,甚至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前景。我企业前几年也曾先后启动过两个工程项目,投入资金约1200万元,因管理经营失误,投入资金无法收回,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制约企业的发展。这些事例也使我们深刻体会到,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必需加强工程项目管理,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认真开展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审计。而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又能帮助我们找漏洞、挖潜力,改进管理,提高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建立控制制度,减少经营管理失误,从而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因此,我们认为开展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是非常必要的。 2建立和完善指标评价和法规体系是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基础 (1)正确确定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指标评价体系。指标评价体系对于真实反映、合理评价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至关重要。我们在近三年初步开展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实践中,所使用的评价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指标大多数是沿袭财务分析指标,如投资回报率、资金利润率、资产周转率、材料利用率和资产报酬率等等。从实际使用的情况来看,单靠财务指标不能全面客观反映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而且往往容易形成一种财务分析报告而非工程项目经济效益指标评价。因此,我们迫切希望通过借鉴国内外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我们已有的实践成果,建立适合我行业的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科学的、规范的、权威的指标评价体系。 (2)规范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基本准则,建立和完善法规体系。为使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有条不紊,依法依规的进行,应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规体系。现在《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等早已颁布实施,但针对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方面的法律法规极少且不健全。如有关工程项目审计方面的法规、管理条例、工作程序、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特别是缺乏以工程项目各施工管理环节为核心的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具体法律法规实施细则。 (3)完善财务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各项费用开支标准。工程项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产生对应的材料、费用、效益,如果没有完善的财务制度及科学的开支标准和程序,经营者随心所欲,工程效益就无从谈起,经济效益审计也无从下手。针对初步开展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过程中遇到的情况与问题,我们先后制定和完善工程市场管理、内部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生产设备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规范了各项费用开支标准和程序,即规范了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费用开支,严格控制各项成本,又提高了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为开展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打下了基础。 3工程项目各施工管理环节和相应经济合同是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 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主要审查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性、管理的有效性及投资效益水平高低等。因此,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应是各施工管理环节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可分成三个阶段:项目开工前、建设中和决算投产后的经济效益审计,每个阶段的审计都应有相应的经济合同。前两个阶段工作的好坏,决定了项目投入使用后的经济效益的高低。因此,工程项目各施工环节的经济合同是工程施工管理和经济效益审计的重要合法依据,在经济效益审计的实质操作中,对每个阶段的审计不仅局限于各施工管理环节的审计,更重要的是对相应经济合同的审计。我们初步开展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过程中,对前几年遗留的工程项目进行审计,从审计的情况来看,都是在项目决算完工后,项目经营失败后才进行审计,而且更多的是从财务数据进行分析,而对各施工管理环节和经济合同没有进行审计与监督,这也是个别工程项目经营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我们认为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要特别注重把握好各施工管理环节及相应经济合同的审计,缺一不可。 (1)工程项目开工前的经济效益审计。主要包括:①工程项目的立项审计,主要审查投资项目决策程序的合法性,项目可行性论证的充分性和可靠性,投入资金是否已到位,预测的经济效益目标是否科学合理;②设计和施工的招标审计。通过招标审计,促使设计者和施工者在保证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项目的总体造价和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2)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经济效益审计。实质上是监督工程项目质量和核实工程项目的成本造价。工程项目质量关系到工程项目的寿命和投入使用后的效益,如果工程项目质量合格或者达到优良,就为工程项目投入使用后充分发挥效率奠定了基础。因此,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经济效益审计要注重:①工程量的真实性审计;②材料使用情况的审计;③结构层次、施工工艺等有可能牵涉到工程造价的情况;④审计分项工程预算定额选套是否合理,选用是否恰当;⑤审计工程质量;⑥审查建设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建设单位支付工程款的情况及有无挤占、挪用、转移资金的现象;⑦审查索赔的合理性,对索赔事件的起因责任归属进行划分,按索赔程序赔偿,拒绝不合理赔偿;⑧审查影响项目成本造价变动的事项,如设计变更和材料市场价格变化等;⑨审查现场签证及工期执行和工程质量控制情况等。 (3)工程项目决算投产后的经济效益审计。工程项目投产后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工程项目是否达到设计能力、投资回收期长短、投资利润率高低等方面。工程项目建成投产后,达到设计能力要求,迅速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投资回收期短,利润率高,说明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好。通过对工程项目决算投产后的经济效益审计,一方面可以评价企业领导的投资决策是否正确,并对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做出全面准确、客观公正的评价;另一方面,可以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提高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途径,促使被审计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企 业改善管理。 4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遇到的难点 我们初步开展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近三年,曾用大量精力对前几年遗留的工程项目进行审计,通过审计反映出许多问题,遇到一些难点,这些问题与难点主要集中反映在审计介入难;审计确认难;缺乏专业人才等。这些问题与难点阻碍了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开展。也是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过程中应予重点解决与研究的问题。 (1)项目开工前和建设中审计介入难。这即有认识问题,也存在法律空白。因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往往容易用财务审计的思维方式解决处理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问题,财务收支审计一般均在年底、期末或项目完工后进行,因此,由于存在这种认识和思维方式,影响着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导致目前我们对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几乎均在项目完工后或经营失败后进行,开工前与建设中两个重要施工管理环节的审计几乎没有介入。另外,工程项目开工前和建设中的经济效益审计还存在法律空白,针对这两个重要施工管理环节的审计,目前还缺乏具体的法规操作细则和有关政策规定。 (2)流动性资金审计确认难。①债权债务确认难。工程项目债权债务往来频繁,应收应付款等债权性资金在工程项目中所占比重较大,拖欠时间较长的现象较为严重,有的已影响到工程项目资金的周转,甚至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主要原因:一是开工前、建设中的审计均未介入;二是企业与行业特点,导致工程项目类型多、数量多且复杂,相应经济合同不配套不完善,审计工作深入难;三是应收应付款等债权性资金量大,回馈率低,审计确认难。②存货审计确认难。工程项目决算完工后,账面都会反映有较大存货,经过经济效益审计会发现存在许多账实不符的现象,其中盘亏较多。一是管理不善出现跑、冒、漏现象;二是通过存货这一会计科目人为调节成本和利润,造成存货与利润虚增。虽然账面反映有存货价值不少,但实际存货价值出入较大,甚至是年久存放的报废物品,因而形成审计确认难。影响着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结果与评价。③货币资金审计确认难。工程项目的货币资金是经济效益审计非常重要的内容,由于企业与行业特点,受工程项目类型多、数量多且复杂等因素影响,导致工程项目货币资金流动性强,收支业务频繁,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游离正常使用渠道,而被挤占,挪用的现象。这是目前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中值得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难以审计确认的问题。④材料成本审计确认难。目前材料市场及价格不规范。材料材质相同,价格不同;产地不同,价格不同;渠道不同,价格不同。市场价格差异较大。⑤工程项目经济合同签订不规范,工程结算计价审计确认难。我们在审计过程中发现,许多工程项目经济合同签订不规范。合同内容未逐一填写,存在少填或者不填的现象,给工程计价取费留下活口,为竣工结算计价埋下伏笔,使得原本十分严肃的工程项目经济合同失去约束作用,容易造成决算价格偏差,给工程项目结算计价审计带来难度和风险。 (3)专业人才寻找较难。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是一项专业性强、难度较大的全新工作。需要审计人员具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创新审计方法等。目前,我们内审队伍总体状况是对财务收支审计方面的专业知识比较丰富,具有较好的工作技能与基础,但对工程项目效益审计方面的专业知识相对来说还比较欠缺,特别是即懂财务收支审计又懂工程管理的专业审计人才较难寻找。再加上目前我们内审部门的审计人员与工程管理部门的预算审核人员全部分设在两个不同的管理部门,这即不利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开展,也给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人才的使用培养造成影响。因此,加强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人才的培训与选拔,是提高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工作技能和工作水平,更好发挥经济效益审计作用的重要保证。 5注重审计方法,提高审计效率 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方法运用的科学、合理,能够较为顺利的解决审计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能够处理好各专业审计关系;突出审计重点和难点;提高审计成效和质量。开展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应重视审计方法的研究和运用,不断创新技术方法、促进审计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1)把握财务收支审计与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关系。财务收支审计是目前内审工作中的主要类型,其主要内容是对财务的真实、合法进行审计,其目的是通过审计,确定被审计单位资源管理和利用是否节约、有效,抓住典型的财务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原因,提出意见建议,促进规范管理。而开展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是财务收支审计的深入和发展,必须与财务收支审计等其他审计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途径。财务收支审计主要从审查会计账簿,财务报表数据。分析财务指标着手;而我们认为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更注重施工环节及其经济合同的审核,审计的范围更广,难度更大,要求更高,更注重从决策、分析、评价等环节进行审查,对反映的问题要突出重点,有说服力,须经得起各方面的检验。 (2)突出重点难点,规范作业行为。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范围广,审计标准更严,审计难度更大。因此,必须突出重点和难点,规范审计作业行为,确保审计质量,减少审计风险。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是紧紧围绕经济效益而展开的,可能影响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问题,就应该成为审计关注的对象,成为审计工作重点。开展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难点,主要以货币性资金或流动性资金为主,抓住各阶段各环节及相应经济合同的审计,注重资源投入的经济性、效果性和效率性。 开展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还没有现成的操作指南及作业规范。对此,我们要以严谨细致的作风,大胆实践。要借鉴和学习国内外开展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经验和做法,做到边实践,边总结,边规范。切实提高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质量。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注意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立足于整改,堵塞漏洞,切实发挥审计的职能作用。 (3)选择审计方法,提高审计成效。开展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要灵活选择与被审计事项相适应的技术方法,掌握重要性、时效性、可行性原则。要重视运用审计调查方式,对一些共性问题和倾向性问题迅速地作出反映,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从而解决我们在审计工作中的滞后性和单一性问题,增强超前性和综合性,及时提供准确的信息,有助于企业领导做出重要决策。要加强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技术方法的利用,有选择地利用好审计实践中使用过的各种方法,提高工程项目审计效能。 总之,提高经济效益是一切经济工作的重心,开展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有助于补充和完善内审理论,促进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对加速企业经济发展,扩展工程市场,承揽工程项目起着重要促进作用。 工程经济论文:谈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 【摘要】工程项目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长远发展。经济效益审计是现代审计理论与实践新的发展取向,因而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经济效益审计有助于评价工程项目的现状,并促使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经济效益 建筑企业的主营业务是建筑施工,大大小小的工程项目是其施工的对象。近几年来,建筑市场竞争相当激烈,给建筑企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工程项目少、施工队伍多;资金到位少、带资垫资多;取费定额低、压价让利多;规范运作不能到位,便建筑企业陷入了困境。建立一个企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盈利,企业只有盈利才有存在的价值,而要使企业盈利就必须使其投资回报超过其原始投资额,也就是说要取得经济效益。提高经济效益,既是现代经济管理的最终目标和核心内容,也是企业管理当局的受托经济责任。正是由于企业管理当局的受托经济责任逐渐由财务责任向经营责任、管理责任扩展,从而使经济效益审计成为合乎逻辑的必然产物。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审计,它在审计的目的、职能、内容、方法等方面都突破了传统财务审计的范围,是用审计的特殊方法和技术对投资项目进行综合的、系统的审查、分析,根据一定标准评价项目经济效益的现状和潜力,提出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促使其改善管理的一种审计活动。本文将通过分析投资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必要性,探讨投资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及其实施对策。 一、实施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必要性 目前在工程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一是工程投资计划缺乏科学性,未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多头下达计划和无计划开工的现象仍然存在。工程项目种类多、涉及面广,往往一个项目牵扯几个甚至更多部门,各部门以赶工期、保进度为名分头下计划,或先施工后办理各种报批手续的项目屡见不鲜。审计过程中发现许多工程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土地的未批先用或先占后批的现象,甚至于有些项目已经竣工仍未办理土地报批手续。二是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存在损失浪费现象。实施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等工程管理方式还没有建立健全,有些地方仍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指挥部方式,管理水平落后。这种情况下,使项目管理层次过多、责任不清,造成各方的纠纷与冲突。这些工程质量、管理等方面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落后的管理手段和方式造成,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形成经济损失,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资金条块分割,不便于加强管理和调度。资金来源渠道多,东一块,西一块,不便于管理和审计监督。尤其是涉及银行贷款的项目,资金的使用成本与使用效益紧密挂钩。加强基本建设资金的管理,对于减少其财政风险,降低债务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五年来,全国共审计了超过2.3万个建设项目,审计资金总额10700多亿元,查出各类违纪违规金额1470多亿元,核减工程价款390多亿元,对国债投入较多且关系国计民生的水利、交通、农村电网和中央指直属储备粮库等行业审计中,查出各类违纪违规金额280多亿元,移送司法机关查处的案件260多件,这是我国开展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成果。为加强项目施工管理,提高投资效益,实行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是很有必要的。它是保证效益真实性的一个有效方法,同时,对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也能起到监控作用。 1、进行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有利于合理确定工程项目的成本造价,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从财务的角度,评价工程项目取得经济效益的依据是:工程项目的收益超过其工程成本,就为股东创造了价值;取得的收益低于其工程成本,则会摧毁股东的财富。可见成本的高低决定着工程的成败。但是对于工程项目,施工单位提供的成本造价脱离实际、虚增工程量、高套预算定额、虚列费用等问题比较普遍,这会加大工程项目的工程成本,损害建设单位的利益。例如,有些施工方为了提高建设工程造价,简单项目套用复杂项目定额、土方工程计算时将一、二类土方套用三、四类土方定额、虚报三大材(钢材、水泥、木材)和装饰材料价格、彩釉地板砖套用全瓷抛光地板砖的定额、将矩形混凝土构造柱套用矩形混凝土独立柱定额等等。采用“高套定额”的办法进行工程结算,可以避过业务水平较低或者工作不认真的审核人员的审核,为施工单位带来更多的货币收入,但却损害了建设单位的利益,也不利于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因此,通过对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可以核实工程造价,使建设项目的工程方对建设资金合理分配,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2、实施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是评价企业管理当局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需要。 现代企业的一个很重要特征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如何解决两权分离所产生的“委托-”问题,可归纳为两方面:一是监督;二是激励。而无论监督还是激励措施都要涉及到管理当局的受托经济责任,企业的投资决策是由企业管理当局做出的,既关系到投资项目当前的效益,又会影响到企业的持续发展。开展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就是要确定工程项目所占用和耗用的经济资源以及所带来的收益,评价管理当局做出的投资决策是否正确,能否增加企业的价值,继而考核其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3、开展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有助于提高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促进建筑市场的规范化。 近几年,由于工程项目质量低劣导致恶性事故时常发生,不仅扰乱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秩 序,更严重的是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如1998年长江发生大洪灾时,九江段决堤,国家花费几亿元建设的防洪大堤中竟没有钢筋。再如20__年11月衡阳特大火灾坍塌事故导致20名消防官兵牺牲,其中原因也是由于坍塌的衡州大厦建筑质量存在问题,在大厦的一些局部地方,钢筋数量比较少,用的钢筋没有按照标准配备那么粗,在浇注大厦西南部位的时候,用了20吨不合格的水泥。通过实施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一方面可以为工程项目提供所需要的人、财、物等方面的可靠数据,有利于工程方制定合理的技术经济指标,提高对工程项目的科学管理和监督,保证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另一方面通过核实工程项目的造价,为其招投标奠定基础,促进建筑市场的有序竞争。二、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 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主要审查工程项目工程决策的科学性、工程项目建设和管理的有效性以及项目建成后的工程效益水平高低等。因此,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应是贯穿整个项目周期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可分成四个阶段:工程项目前期、项目建设期、项目竣工时和项目运营期的经济效益审计,前两个阶段工作的好坏,决定了项目运营期的经济效益的高低。 1、项目前期经济效益审计。熟悉一个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等于看到了这个项目的全景,对于选择审计重点,抓住问题的关键,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无疑至关重要。项目前期审计工作主要包括:(1)工程项目的立项审计,主要审查工程决策程序的合法性,项目可行性论证的充分性和可靠性,是否有土地使用许可证和工程施工许可证,建设资金是否已到位。如果开工前准备不足,可行性论证不充分,就有可能拖延工期,甚至停工,无法实现预定的经济效益目标。(2)设计和施工的招标审计。《招标投标法》规定在我国境内进行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必须进行招标。对于实行招投标的工程项目主要审查招投标程序的合法性、标底编制的合规性和标书制作的完整性,要查明建设单位是否有规避招标或搞假招标的行为。通过招标审计,促使设计者和施工者在保证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项目的总体造价和提高工程效益。 2、建设期的经济效益审计,实质上是核实工程项目的成本造价和监督工程建设质量。工程质量关系到工程的寿命和投入使用后的效益,如果项目质量合格或者达到优良,就为工程项目投入使用后充分发挥效率奠定了基础。反之,如果偷工减料严重,粗制滥造,质量低劣,就会造成资金的浪费,直接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工程成本造价也制约着投产后经济效益的高低,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工程项目的建设成本越低,其投入产出比率会越高,项目的经济效益也就越好。因此,项目建设期经济效益审计时,要注重:(1)工程量的真实性审计,即包括长度、宽度、高度、坡度、土石方等工程量的大小,主要是验证其报送资料的真实程度和工程取费是否执行相应基数和费率标准;(2)材料使用情况的审计,即施工单位是否真实采用所列材料的规格和数量等情况,严格审查“三大材”的高估冒算;(3)结构层次、施工工艺等有可能牵涉到工程造价的情况;(4)审计分项工程预算定额选套是否合理,选用是否恰当;(5)审计工程质量,即其是否按照合同约定采取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必要时可以进行破坏性试验;(6)审查建设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建设单位支付工程款的情况及有无挤占、挪用、资金转移现象;(7)审查索赔的合理性,应根据同期监理日志,对索赔事件的起因和责任归属进行划分,按索赔程序赔偿,不合理的拒绝赔偿。另外在工程项目结算、决算经济效益审计时,还应重点检查影响项目成本造价的事项,如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对必须变更的项目,要按照承包合同中工程变更价格条款确定变更价格,根据工程变更内容核查工程量清单,避免成本造价虚增;材料市场价格的变化;补充合同;工程项目资金来源、支出及结余等财务情况;工期执行和工程质量控制情况等。 3、项目竣工时审计。建设项目通过招投标后,设计变更成为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工程造价的真实性直接影响项目投资的真实性。工程决算审计中,对设计变更的合理性、经济性进行审计,审查变更方案程序是否和规、手续是否齐全、理由是否充足,是否有利于节约资金和保证质量。 4、工程项目建成投产后经济效益审计。项目投产后的经济效益体现在项目达到设计能力、工程回收期、工程利润率等方面。项目建成投产后,达到设计要求,迅速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工程回收期短,利润率高,说明项目的经济效益好[3]。通过对项目投产后的经济效益审计,一方面可以评价管理当局的工程决策是否正确,并对项目的经济效益做出全面准确、客观公正的评价;另一方面,可以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促使被审计单位改善管理。 三、实施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对策 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审计是以提高项目经济效益为直接目的审计,它是从技术上、经济上寻求提高经济效益途径,是面向未来的建设性审计。 1、解决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技术问题和指标评价体系。经济效益审计是建立在许多统计分析、逻辑推理、数学模型等基础之上,因此理论创新是先导,要加强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理论研究,加快审计技术方法的开发和应用。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评价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指标大多数是财务分析指标,如资金利润率、资产周转率、材料利用率和资产报酬率等。从使用的情况来看,单靠财务指标并没有真正反映出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水平。因此,要通过借鉴国外的评价指标和我们已有的研究成果,建立适合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需要的科学的、规范的、权威的指标体系。 2、健全法规体系,规范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现在《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审计机关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等早已颁布实施,但针对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方面的法律法规极少且不健全。国家应抓紧建立有关工程项目审计方面的法规、管理条例、工作程序、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健全以施工图为核心的事前审计、事中审计、事后审计的全过程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体系。 3、优化审计队伍人员结构,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是审计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但是当前审计队伍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懂财务专业的人员多,懂工程专业的人员少,全面掌握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方面的专业人才更少。要广泛吸纳具有工程经济、工程经济方面高素质的人才加入到审计行业,培养工程工程方面的审计队伍,造就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方面的专业人才。同时由于工程项目往往通过招标形式进行建设,使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得到加强,并且审计人员熟悉本单位的情况,可以使内部审计在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当然如果原来没有内部审计部门,采用外部社会审计可能更有效。 4、必须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审计就是监督,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是对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监督,而且是更高深入、更有力的监督。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监督搞好了,就是最大的服务,监督没搞好,服务就无从谈起。所以,我们强调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目的是促进项目经济效益水平的提高,是以进行有效监督为前提的,监督职能应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服务或建设职能。 5、成立高层次的、有权威性的管理机构,搞好信息网络和材料价格的收集整理及对外工作。企业和政府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近几年才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这方面的工作可以说刚刚打开局面。但没有一个权威性的管理机构定期工程材料价格信息,审计资料方面相当缺乏,有的甚至是空白,造成施工单位随意套用材料价格,审计人员也很难找到评判材料价格的依据。在现代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应该抓紧建立起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信息网络,组织人员收集整理工程审计的有关资料,如材料的审计价格信息、工程项目审计业务工作指南等,这也是我们向国际接轨和搞好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需要 工程经济论文:水利工程经济风险控制途径 因为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领导作用,其找到的机构往往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不注重工程的质量,起到监督作用的金融机构往往也是做表面文章,没有切实履行监督工作。此外,我国的法制还不是非常健全,导致项目监管还不是非常的有效。虽然我国众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起步晚,各种研究成果的运用还不够成熟,风险管理并没有发挥预期作用,没有真正的起到对风险预测评估的作用,众多的管理者依然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分析项目,导致很多不必要的问题依然出现。其实,要想保证使项目的风险管理能够发挥作用,还是要扭转管理者的观念。 因为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难免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事情,要想保证项目的质量与施工进度不受影响,就必须全程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风险预测评估,提高相关单位的应急能力。 1.提高决策的有效性在项目风险管理环节应当坚持公平民主的原则。领导者不能利用自己的职权强压员工,统一意见。因为只有意见存在冲突,才能辩证地分析看清问题的本质,最大程度上降低项目实施的风险。在进行项目审定环节,应当自由充分地讨论项目的可行性,然后进行辩论,得出支持率较高的意见。当项目通过后,还要进一步的考虑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当发现项目有潜在的风险时,项目的负责人应当有全局的观念,立足于整体对项目进行分析控制。项目负责人应当改善投资的环境,招商引资,提高项目的质量缩短项目的施工工期。当然,加强项目的风险法律法规建设也是一种必要的措施。 2.引入水利工程保险机制在整个项目的实施环节,项目的风险管理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使用保险可以大大降低项目的损失,也是降低项目风险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目前,中国的水利建设公司大多都把项目保险作为一种常用的控制项目风险的措施。中国的法律法规还存在的严重缺陷,各种市场制度还不够规范,还处于完善阶段。一旦出现问题,所造成的一切恶果往往都是政府承担。其实,将项目保险加入到项目的实施过程,当水利工程建设出现意外时可以大大的降低财产损失。要想保证项目的风险的最低化,需要不断地深化与延伸工程的质量,加强项目的管理等。由于将保险机制引入到项目的建设过程大大降低项目的风险,所以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应当购买更多的保险。 3.水利项目的建设需要利用全面科学的方法来分析,结合水利工程本身的典型特征,以国家的相关指标为依据,构造成本与质量的关系从工程投资运行数据、国家规定有关参数和相关原则规范来看,分别体现为受益区内的社会经济效益和计算工程的各种经济指标,其中有关参数包括社会折现率计算期和计算基准年。综合利用水利工程为社会提供的多种产品服务,水利工程投入费用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占用和年运行费支出,可按所提供的服务分项计算,它包括供水效益计算、发电效益计算、灌溉效益计算、防洪收益计算。 4.要完善当前的法律法规,彻底改变当前的政企不分的制度,水利项目的建设应当是经过国家的许可,由具体的单位控制实施。当前,水利项目的实施可以通过以下的几种渠道。第一,将水利公司国有化,国家管理水利项目,控制水利公司的业务,这将对大大提高政府对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确保工程的质量。第二,应当深化改革,改变当前政府控制企业的局面。因为政府在水利项目方面专业知识不够,不能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第三,招商引资,改变政府在水利建设项目中的角色,给水利公司更大的自主与经营权。政府应当进行宏观调控,保证水利工程的建设不受影响。例如,可以像负责建设的企业提供资金援助与支持,为投资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创造更加优越的投资环境。利用招商引资的方式能够保证项目的质量,降低项目实施的风险。 5.应当贯彻落实项目工程责任到人。任何一个项目实施都应当确定项目法人,项目法人应当具有承担项目风险与赔偿责任的能力。然后,通过洽谈确定项目的投资人与法人之间的职权、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最好是形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此外,基于当前项目实施的研究,我们发现大多数的项目法人不知道自己与业主的关系。同时,我国的法律还没有或者很少涉及到项目法人的权利与义务,这就使得法人的相关权利与义务不能得到有效地保证。因此,我国必须建立健全法制,保障项目法人的权益,详细的规定其应尽的义务。 6.完善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分摊机制,建立灵活多样的投融资机制。应当夺取多种融资的方式,例如可以向社会集资等。多渠道的集资方式能够大大降低财政的压力。向社会集资还能够引起社会对此项目的关注,起到对项目的监督作用。同时,政府应当立法保证人民的利益不受损害。 7.对风险识别的充分审查与评价之所以要引进内部审计的就是为了最大程度上降低项目的实施风险,对项目实施进行控制。此外,利用内部审计还深入地分析了产生风险的原因,为明确风险,确认导致风险的因素并及时做出调整政策。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还需要进行模拟测试。此外,应当做好备份工作,对于已经修建的工程应当保证存在原始的数据记录,积极地吸收其优点,对于已经出现的问题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防止悲剧再次重演。当整个项目完成后,还需要对整个项目进行整体评估。在进行风险考察时,常用的方法有四个。其一,全面详查法。也就是根据确定的范围,对范围内的各个对象全部审核。其二,个别抽查法,这种方法通常由小组负责实施,小组的成员大多是百姓。百姓通过土放工程来按照分层抽样确定的数目随机的选取抽查对象。三是定型图核对法,水利工程大都采用的是标准图纸施工,先编制标准预算或决算造价,利用定型图进行对照审核,另外对设计变更部分作单独审查。四是对比审计法,是指对同一个工程的几个标段间的对比。先对比审核各标段的相似部分,悬殊较大的再作单独审核。 8.当工程建设完成后,要保证其能够惠民。水利工程建设后,在向百姓供水的同时应当制定合理的收费政策。此外,水不仅仅可以用于灌溉,还可以用于发电,所以应当根据实际的情况,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此外,各个地方政府也要加强法制建设,防止水利工程的运行机制受到干 扰威胁。 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惠民工程,能够方便生产生活。有些水利工程的建设还具有旅游价值。所以,在设计与建造水利工程时要保证项目的质量与美观性。当然,在项目的实施环节,还要将其建设市场化,招商引资,选择实力最强的建设单位,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同时降低风险。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越来越完善,所以水利工程的建设以及管理都走向了科学化,先进化。(= 工程经济论文:基于援外工程设备配置谈工程经济控制 摘要:在管理建设工程工程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对于工程经济成本的控制。这种控制包括了施工前期规划、制定成本方案、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成本、施工完成后的实际成本等等阶段。同时,随着中国对外援助的外交政策发展,以及近几年来国内工程建筑的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凸显出盈利能力降低、经营难度提升等问题,迫使一些大企业转向海外,寻求海外的工程。这时,对于援外工程的经济成本控制成为了新的问题。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经济控制的组成,其次基于援外工程的设备配置问题,在各施工阶段列举控制措施,对于要点问题进行详细解析。 关键词:援外工程 设备配置 工程施工 经济控制 成本 引言: 由于市场出现的激烈竞争,而欧美发达国家没有建设基础设施的需要,中国的工程企业想要进入海外市场,就必须选择基础建设相对薄弱,工业相对落后,以及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加上中国与非洲国家建立的外交友好政策,中国的援外工程一般选择在非洲国家中进行。比如由中国政府援助的肯尼亚地区基赛沙公路工程,就是由中国武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援外工程工程的成立,需要准备许多东西,其中就包括了机械设备的配置与管理,因为其对施工工期、工程效益的巨大影响,以及造成失误的超高成本,使得此项工作对于海外工程工程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基于对机械设备的配置和管理,对工程的经济成本进行控制。 一、浅谈援外工程的经济成本组成 援外工程的中标价应作为该工程造价的上限,通常情况下不得超出。此中标价同时也是在施工前对整个工程得成本预算,包括了施工人员经费、施工原材料费用、机械设备的经费、施工现场的管理经费、建筑工程管理成本和工程工程税金等等: (1)施工人员经费=实际的日施工单价×实际耗费; (2)原材料费用=原材料的实际市场价格×原材料的实际消耗量,并根据市场的实际供求情况而上下波动。所以调查时应该掌握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变动,及时更新原材料价格方案; (3)机械设备的经费根据其台数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除此以外还有油料消耗的费用、机械设备的日常管理、维修、保养等的费用; (4)施工现场管理经费与建筑施工的具体情况挂钩,当施工现场环境、气候环境、施工工艺、施工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与技术水平有所改变时,作出相应的调整。通常情况下,施工现场管理经费是前三项费用总和的7%。 (4)工程管理成本与工程工程的大小、工程管理组成人员等等情况来综合考虑。 (5)税金根据整个建筑工程的造价为基数来计算。由于其是建筑工程工程经济成本的重要考核指标,应该尽可能地保证其准确、合理。 二、控制援外工程经济成本的有效措施 援外工程在对整个工程的经济成本进行评估的时候,首先要对工程所在国家的政治情况、经济情况、文化情况、宗教情况、风俗情况、气候与地理情况等等做出全面的评估与深入了解。这是因为上述因素都有可能对工程造成一定的影响,更何况是对于工程设备的影响。一旦发生战争、武装冲突、气候突变、文化碰撞等等问题,都可能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展。有了全面的评估,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准备。 援外工程在其工程的准备环节,就要充分地考虑到设备的配置和管理问题。其对设备的调研、问题论证、配备方法、数量与型号、最终的采购等等环节的工作对以后的正式施工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具体的配置要求有很多: 设备的管理因素有:认真查看工程承包合同中关于设备的条款;调查当地的设备供应情况、设备的种类、租赁手续与资金需求等等,在资金和调查允许的情况下购买当地的设备,或者替换在运送途中出现突发问题的设备;增加质保金的延迟支付以保证设备质量过关;要求厂家/供应商/供应商提供工期内设备的易损件、常用件清单,以提早多多准备,以防不时之需。要求厂家/供应商/供应商配备技术人员常驻施工现场以解决突发问题;要求厂家/供应商/供应商开增值税发票,对设备表面进行防腐处理。 设备的自身因素包括:设备配置“宁多勿少”,以防止长时间租赁带来资金的压力,以及工程期限延长带来的经济损失;尽量选择同型号、同厂家/供应商的设备,或者同一型号、厂家/供应商的主要附件(发动机、变速箱等等),为今后的配件储备、修理及管理带来方便。采购的设备;关键设备 向于选择高可靠性、维修方便和配件供应有保障的品牌。 外部影响因素有: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因素都对设备有一定的影响,比如气温较高,使得橡胶件、轮胎老化速度较快,老化程度严重;工人素质也会对设备的使用有影响,比如操作技能不过关、动作粗暴等等使得离合器、变速箱、底盘的损坏比较严重。 在采购完成之后的运输阶段,首先要了解船代公司的实力及信誉,如其货场的所在地、规模的大小、货场内的服务等。船代的报关、通关能力,船代及海运的费用等等。设备的各项运费,包括了运输费、装卸费、报关费、海运费、清关费、路运费等等。 除此以外,必须提前做好货物的体积及重量预估,提供准确的货物量,最大限度利用空间;及时进行货物集港工作,进港前做好货物的唛头、装箱单及货品的防腐处理;报关时,与国外沟通货品名称,看进口国有无特殊规定或优惠政策,或者是避免清关时遇到麻烦。装船结束时,对物品品名、数量、单价等报关资料做好整理,以便为后续的报关及海外清关做好准备工作;只有经过熏蒸的木箱才能通过报关;机械的附件另装,到港后再重装;对于到港后的陆运阶段,要事先与交警部门做好协商。 进入到正式的施工阶段之后,要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监督、跟踪,避免疏忽造成了经济损失。在两个方面探讨对设备配置的控制要点。 一是人员的配备。要配备专职负责设备的管理人员,快速解决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突发问题;对于设备的技术操作人员制定翔实的培训计划;安排专人巡回检查设备;每个技术人员都需要对设备进行例行检查与保养;定期安排人员对设备进行强制保养。二是保存好设备的使用资料,以便不时之需。保存设备的产品说明书、使用手册、零部件目录,装箱单、商业发票、原产地证明、清关文件等等,由专人负责收集与保存。 除此以外,对于油品的管理也影响着设备的使用成本。油品不仅在当地面临紧缺的态势,还经常遭遇到当地劳工“偷油”的情况。此时需要仔细安排每日工作的油量,用标尺纪录油箱内的油面高度,于收工后校核。 工程全部结束后,对于设备的管理也依然不能忽视: 对设备进行集中清理、登记;有新工程需要继续使用的则再次运输;没有后续工程的设备可开展租赁业务,或封存至下次使用;还可以考虑所在地拍卖,转手给当地工程企业。 总结: 综上所述,只有做好对于设备的购置、运输、使用、维护等过程的管理,并充分考虑到设备配置上的影响因素对其的影响,提早作出准备,才能够为援外工程创造出最大的效益,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工程经济论文:海洋工程装备行业:未来中国海洋经济战略的助推器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海洋强国”的国家战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为我们指明了迈向强国之路的方向,重组后的国家海洋局为我们保驾护航……随着国家战略的稳步推进,中国的海洋工程装备行业脚踏实地,已经站在自身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上。 本刊编辑部在此编发了两篇相关的文章,既可作为本刊对于国家实施海洋战略的解读与回应,也可视为本刊作为行业媒体为国家海洋战略推波助澜。我们希望藉此抛砖引玉,引发更多的各级领导、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和有识之士的关注与重视,建言献策,推动海洋科技与装备行业持续发展。让我们继续发扬改革开放精神,把握机遇、敢为人先,上下一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勇立潮头;愿中国的海洋工程装备行业里,涌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壮观美景;愿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成为中国海洋经济战略的助推器,进而加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海洋工程服务装备作为海洋工程产业的核心支持装备,在海洋工程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为海洋工程平台提供持续的作业、环保、协作、供应等全方位服务保障,其市场需求与海洋工程产业市场息息相关。 今日的中国,将海洋经济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上,国家着力扶持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该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的黄金期。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随着自身的跨越发展,必将成为中国海洋经济战略的助推器。 海洋工程装备发展潜力日益凸显 随着陆地资源的日渐稀缺,海洋资源逐渐引人关注。全球海洋资源开采日益高涨起来,海洋工程日益扩张,其装备产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海洋工程是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而开展起来的全新工程领域,根据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开发难易程度的不同,海洋资源开发可分为海岸、近海、深海等系列海洋工程;具体而言,随着陆地资源的逐步枯竭及全球经济发展对资源的持续增长需求,以海上资源开采为核心的海洋工程,以开发、利用、保护、恢复海洋资源为目的,对海岸、近海、深海等整体海洋环境进行工程化的新建、改建、扩建等一系列资源开发。 据bp统计,1990年全球石油总产量中的25%即来源于近海。随着油气资源需求迅速扩大、石油价格维持高位运行,近海油气资源开发规模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带动近海海洋工程服务装备市场保持持续稳定。随着近海和深海石油开采不断深入,近海石油开采逐步从富油区向中贫油区过渡,海域范围不断扩大,开采深度不断增加,开采难度不断提高。与之相适应,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扩大趋势日益明显。 海洋工程装备主要指海洋资源(特别是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装备和辅助装备。从用途角度而言,国际上通常将海洋工程装备分为勘探装备、作业装备、生产装备及服务装备。海洋工程服务装备作为海洋工程装备的辅助型装备,主要是根据各种目的的海岸岸线工程、近海工程、深海工程和远海工程等海洋工程的需要,为海洋资源(特别是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提供支撑的大型工程装备和辅助装备。 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主要包括地缘政治因素、设备更新因素及市场需求因素。其中地缘政治因素在于随着世界陆上资源划分已基本结束,海洋资源竞争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从而刺激了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快速发展;海洋工程服务装备作为海洋工程产业的核心服务装备,在海洋工程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为海洋工程平台提供持续的作业、环保、协作、供应等全方位服务保障,其市场需求与海洋工程产业市场息息相关,随着现役海洋工程服务装备逐步达到其服役年限,设备更新需求将快速增长;市场需求因素则主要指油气资源市场需求增长及潜在海洋资源开发市场需求。 总体而言,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是为海洋开发提供装备的战略性产业,随着海洋开发步伐的加快,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正在迎来广阔的发展机遇。 国内外海洋工程装备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海洋工程服务装备制造行业主要集中于整体制造能力强、整体工程配套集成技术成熟、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目前,海洋工程服务装备制造行业随着海洋工程的快速发展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其特点为技术附加值较高,劳动力成本 影响相对并不显著。因此,目前海洋工程服务装备制造行业主要集中于新加坡、韩国、日本、中国等世界造船及工程配套集成技术发展较成熟,同时人力资源成本较欧美更低的国家。 放眼全球,海洋工程的扩张,带动了海洋工程装备行业的发展;而海洋工程装备行业的快速发展,又极大地刺激着海洋工程装备各子行业整体规模的扩大。作为核心服务装备,海洋工程服务装备在海洋工程产业规模扩大、技术快速进步、迅速向深海扩展的背景下,成为当前发展最为迅速的海洋工程装备子行业。随着未来近海油气资源开采的深入与深、远海油气资源开发的快速布局和老旧服务装备的更替,未来几年内,海洋工程服务装备市场将保持快速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海洋工程服务装备市场主要以出口为主。随着全球特别是我国海洋工程向远洋发展,我国海洋工程装备需求量将进一步扩张,占比将进一步提高。 但从装备制造现状来看,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国产化率一直较低,进口比例在70%以上。在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上,中国大多以制造低端海工装备产品、赚取加工费用为主,而随着我国众多企业通过海工装备产业,加上国家在政策方面的大力扶持,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规模年增长率将达到110亿美元,其中海洋油气开发年均增长将达到800亿美元。未来10年将是我国海工装备产业缩小与发达国家距离的绝佳机遇期。只要国家加大投入力度,瞄准核心技术以带动产业发展,并进一步细化优惠政策,做大做强海工产业,我们就能与发达国家一争高低。 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发展的潜力与机遇 有鉴于此,许多专家认为:我国应该加强发展力度,加快发展步伐,进入世界海洋工程产业第一阵营,为我国海洋开发和参与海洋国际竞争提供利器。 党和国家审时度势,在中共十八大上确立了建设“海洋强国”的国家战略,揭开了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序幕。随后在3月连出重拳,连推利好,为我国的海洋梦频出妙招。3月4日,中国政府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热捧海洋科学研究,更将“海底科学观测网”列为“十二五”时期建设重点的首位,并在“总体部署”提出要建成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建设海底科学观测网、启动深海探测与调查等研究设施建设。从上述规划中可以看出,未来海洋经济发展目标将实现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2015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等。在海洋新兴产业中,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被摆在首位,海工装备行业正迎来大发展的黄金期。国家着力扶持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工装备设产业的跨越发展,逐步提高国产化配套率,从而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 出席两会的海事界代表、委员对此热议,一致认为:发展海洋经济,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需要一大批新型海洋装备,这将给相关船舶企业带来机遇,同时也将对振兴船舶工业、推动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促进 “蓝色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3月11日,国家海洋局完成重组,随后一周班子调配到位。这一切,都对我国海洋工程装备行业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为中国的海洋工程装备行业奠定了后发猛进的态势。 以目前我国石油消费量及经济发展速度估计,至2015 年,我国的石油需求总量将增至5.0 亿~5.3 亿吨,对外依存度将有可能升至60%左右。在陆上石油增产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加大海洋石油的开发就显得迫在眉睫。我国拥有较为广阔的海域,海洋原油的发现率仅为12.3%。其中,我国深水域有150万平方米,目前仅勘探了16万平方米,有90%还没有勘探。因此我国在海上油气勘探还是空间广阔。作为我国海上油气主体的生产企业,中海油“十二五”规划中制定了极高的油气产量目标,规划中明确指出,至2015 年将实现油气产量1亿至1.2亿吨,而2010年中海油全部油气产量仅为6494万吨,在“十二五”规划完成后,中海油年产量将提高5000万吨,增幅超过80%。与之相适应,巨大的增产目标促使未来五年内,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投资将快速增长。 工程经济论文:加强施工成本管理 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近年来,国家为了加强工程建设市场管理,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施工招投标制度已广泛施行。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规范工程建设市场行为,建立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在严酷而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工程施工企业要想求生存谋发展,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靠过去那种粗放的经营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加强工程施工的成本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势在必行。 成本管理是在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进行管理,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措施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费用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活动。它主要通过技术(如施工方案的制订比选)、经济(如项目核算)和管理(如施工组织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等)活动达到预定目标,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一、实行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难点 1.企业轻视造价控制体系建设,缺乏科学的动态的施工项目成本计划,项目经济责任制不签订或不落实,导致项目部成本意识淡薄,只顾完成生产任务,即使有成本目标也往往放在事后核算,而没有做到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 2.工程施工周期较长,环境因素多变,监控点多等特点造成工程变更多,人工材料机械价格往往随市场波动,从而使实际成本经常发生变化,预期的成本目标难以实现。 3.受长期以来计划经济思维影响,造价工作者只是从事概预算工作,缺少全过程造价控制及综合性技术服务的经验和能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成本管理的实施。 二、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方法和程序 就成本管理的完整工作过程来说,其内容包括: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 一般地说,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应该遵循以下程序进行:企业对开工项目做出成本预测;下达成本责任目标;项目部编制成本计划;分解实施成本计划;项目部进行成本核算与分析;企业对项目部进行成本考核兑现;编制成本资料并存档。 三、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具体内容 1.人工费的控制。人工费在工程造价中所占比例较小,在严格遵守国家劳动法律,保障工人权益的前提下,主要通过加强施工组织,合理安排流水作业,优化劳动力配置,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办法加以控制,并辅以量化考核的手段对先进者进行奖励,提高工人的工作积极性。人工费控制的重点是定额定员的控制,项目部一方面要根据劳动定额、工时定额,认真进行定员配备和劳动力安排,这样既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又可以消除过多占用劳动力的现象。另一方面对生产工人的工时利用也应控制,使实际消耗的工时总数不超过规定工时数。 2.材料费的控制。据统计,材料费一般占工程造价的比重在65%以上,而且其波动较大,对成本控制造成一定的难度,所以降低工程施工成本必须得从降低材料采购保管单价和施工消耗量入手。 (1)根据计划目标的控制要求,做好市场调研和采购策划,准确把握市场脉搏,避免逢高吸纳(2008下半年的钢材价格波动就是典型的例子)。(2)加强施工定额管理和领料单管理,使施工材料消耗量得到有效控制。施工部门在签发工程任务书的同时,签发限额领料单一式二份,经计划部门签证后,一份随工程任务书下达到施工队(厂、车间),一份交发料仓库,作为领料和发料凭证。由于工程变更、设计变更等原因,必须补办相应手续,才能领发材料;发生材料代用,也必须按规定程序报请批准。(3)通过生产要素的动态管理,优化组合,合理使用,实现物尽其用,降低实际成本。对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要按规定建立实物账卡,加强实物管理,按“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进行摊销;对零星材料,采取按金额控制的办法;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残废材料,应回收入账。 3.机械费的控制。投标施组中的机械设备的型号,数量一般是采用定额中的施工方法套算出来的,与工地实际施工有一定差异,工作效率也有不同,因此要测算实际将要发生的机使费。同时,还得计算可能发生的机械租赁费及需新购置的机械设备费的摊销费,对主要机械重新核定台班产量定额。尽量减少施工中所消耗的机械台班量,通过全理施工组织、机械调度,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避免因计划不周造成机械窝工,利用率降低等显性和隐形损失。同时,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降低大修、经常性修理等各项费用的开支,避免不正当使用造成机械设备的闲置;加强租赁设备计划的管理,充分利用社会闲置机械资源,从不同角度降低机械台班价格。 4.措施费的控制。合理考虑自然地理条件及组织方案,认真地进行施工现场考察,全面地、仔细地调查了解工地及其周围的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等情况。将临时设施等工程范围内的费用降下来,制定一个比较先进、切合实际的施工计划,包括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进度安排、施工总平面布置和施工资源估算,认真分析施工水平,做出较合理、经济的技术和组织措施。临时设施费需根据工期的长短和拟投入的人员、设备的多少来确定临时设施的规模和标准,按实际发生并参考以往工程施工中包干控制的历史数据确定目标值。工地转移费应根据转移距离的远近和拟转移人员,设备的多少核定预测目标值。同时根据工程项目现场情况适当安排,尽量利用既有设施。 5.管理费的控制。(1)强化安全、质量管理。项目部要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大效益观念。积极预防和避免可能发生的安全、质量事故,对事故的多发区域时刻监控。要严格执行对事故责任人员的惩罚制度,使全体员工树立起清醒的安全意识。项目部一次性完成合格的建筑产品也是降低成本的重要环节。项目部应把工程质量管理当做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来抓,在施工生产中严把质量关,从施工前的测量,组织施工中材料投入以及施工后工程质量养护,必须严格按工程质量要求作业,努力减少不必要的返工损失。 (2)加强合同管理。合同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项目施工合同管理的时间范围应从合同谈判开始,至保修日结束止。所有的项目部,特别是以分包工程为主的项目部,必须指定专人负责合同管理,除能够及时结算或者处理的事项外,其他与外单位或个人的经济往来,技术、用工等事项,都必须签订正式的合同,不得以口头形式约定。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合同有关条款进行处理。 (3)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成本控制机制。项目部要结合实际,制定与控制成本有关的规章制定,如材料采购、保管、验收、出库、消耗制度,劳动报酬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办法,会计核算规定,安全、质量管理办法,验工计价办法等,并建立起项目部的成本控制和内部监督机制。 6.变更与索赔管理。施工索赔是利用经济杠杆进行项目管理的有效手段,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计划管理的动力,更是挽回成本损失的重要手段,它将成为项目管理中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1)索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合同文件引起的索赔。二是因意外风险和不可预见因素引起的索赔。三是设计图纸或工作量表中的错误引起索赔。(2)索赔的依据。索赔的准确计算要有完备的计算依据:①招标文件、施工合同文本及附件,其他各签约(如备忘录、修正案等),经业主批准的施组、工程实施计划、各种工程图纸、技术规范等。这些索赔的依据可在索赔报告中直接引用。②双方的往来信函及各种会谈纪要。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业主、监理工程师和承包商定期或不定期的会谈所作出的决议或决定,是合同的补充,应作为合同的组成部分,但会谈纪要只有经过各方签署后才可作为索赔的依据。③进度计划和具体的进度以及项目现场的有关文件。进度计划和具体的进度安排是和现场有关文件变更索赔的重要证据。④气象资料、工程检查验收报告和各种技术鉴定报告,工程中送停电、送停水、道路开通和封闭的记录和证明。⑤国家有关法律、法令、政策文件,有关部门公布的物价指数、工资指数,各种会计核算资料,材料的采购、订货、运输、进场、使用方面的凭据。 总之,要加强施工合同管理和索赔管理,平时做好变更签证,技术核定和施工会议纪要,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施工合同条款进行及时有效的索赔。 四、企业抓好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关键环节 1.事先进行施工项目成本预测。成本预测就是对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在采取相应降低成本措施做出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施工技术条件和发展目标,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对一定时期或一个成本项目的成本水平、成本目标进行测算、分析和预见。成本预测是一个完整的决策过程。通过预测可以为企业降低成本指明方向和途径,为此选择最优计划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项目部的成本预测的程度可以分为三步进行:一是掌握情报信息。主要收集、调查、了解、掌握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资料,为成本预测提供依据;二是拟定初始目标。根据掌握的情报信息分析、测算后建立初始目标,并发动员工讨论,选择最优的预测目标以及实施目标的方案提到领导层讨论审定。工程成本预测方法可以依据单项工程投资分割,测算出该项工程应收取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等,然后再根据公司或项目经理部编制的施工技术组织方案和降低成本措施,对该单项工程逐一测算出实际需要各项成本费用和成本降低额。 2.及时进行施工项目成本核算。项目部应根据企业成本管理制度及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建立施工项目核算制,及时核查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措施费和各项管理费用,根据偏差原因及时调整施工计划,为控制下一步的支出做出预测,这样不断调整,使成本变化趋势处于节约的区间。项目部根据承包成本和计划成本,绘制月度成本折线图。在成本计划实施过程中,按月在同一图上打点,形成实际成本折线,使用图表不但可以看出成本发展动态,还可以分析成本偏差。成本偏差有三种: 实际偏差=实际成本-承包成本 计划偏差=承包成本-计划成本 目标偏差=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应尽量减少目标偏差,目标偏差越小,说明控制效果越好。目标偏差为计划偏差与实际偏差之和。 根据成本偏差,用因果分析图分析产生的原因,然后设计纠偏措施,制定对策,协调成本计划。对策要列成对策表,落实执行责任,对责任执行者进行考核。 3.准确进行施工项目成本分析常用的方法有:(1)表格对比法。按照量价分离的原则,分析影响成本节超的主要因素。包括:实际工程量与预算工程量对比分析,实际消耗量与预算消耗量对比分析,材料预算价格与实际采购价对比分析。(2)因素分析法。即分析每一种因素发生变化对成本的影响,从而找出权重较大的主要因素,并进行重点监控。(3)因果图法。即利用树状图来寻找可能影响成本偏离的原因。 4.客观进行施工项目成本考核。根据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结果,对成本节约有贡献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奖励,对超支严重的部门和个人进行适当的处罚。 五、结束语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只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一个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把质量,安全,工期,进度和造价统筹起来考虑和规划,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工程经济论文:医院成本核算是一项经济管理的系统工程 1 医院成本核算现状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将医院定位于行政事业单位,对医院而言,面临当前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以全成本核算带动医院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是医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医院医疗服务体系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从医院的管理模式看,医院虽定位于行政事业单位,但医院的管理是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是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会计核算更加趋同于企业化,既要核算药品、器械、部门等成本,又要确定收益的产生以及盈利的实现,以保证经济活动的持续进行。因此,医院会计的成本核算按照管理的要求划分为院级、科级、单病种以及单项成本等成本核算模式,这种模式也是目前大多数医院开展成本核算的主要形式。目前,有相当多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成本会计核算管理模式单一,仅仅围绕院级和科级成本核算的某些项目而进行,而没有真正按照成本核算管理的要求进行。其中院级成本核算是以会计科目分类进行,反映全院各成本项目的总体情况和会计信息对外上报情况;而科级成本核算仅仅是作为业务科室奖金分配的一种措施。在科级成本核算中,因没有专门的成本核算人员,加之科室管理者对成本、费用认识不够,导致科室在确认费用归属方面不规范,成本费用分摊的随意性大,涉及的人为因素多。使科室成本、费用的管理缺乏科学性、系统性,从而造成科室成本核算不实、不准,使院、科两级在利益的界定和利益的分配中矛盾重重,也给医院的财务状况带来了一定的财务风险。 2 实行成本核算,严格成本控制的关键点 2.1 建立医院成本核算管理体系、完善成本控制制度 医院成本核算管理是全员参与的一项经济管理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医疗服务成本复杂,医院和科室之间联系密切,综合性强,需要各部门分工协作,共同配合。划分成本核算单位,是进行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关键。对此,医院应设立一系列相关配套的成本核算管理机构。如:建立经济成本核算中心、医疗收费价格管理小组、固定资产清产核资小组、固定资产报废审批小组,设立科室或部门成本核算员,从而为医院和科室成本核算管理的良好运行奠定基础。医院在建立成本核算管理体系的同时,还应该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核算管理制度,如:《采购与付款管理办法》、《成本核算管理实施细则》、《成本费用归集与分摊标准》、《院科成本测评考核办法》、《固定资产管理细则》、《资产清查核对制度》、《医院收费定价与管理规定》等。另外,科室或部门在医院制定的规范制度下,还要根据本科室或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具体细则,以便更好地开展科室或部门成本核算,从而完成各项成本目标,使科室或部门的工作质量和效益都有所提高。 2.2 做好成本核算原始数据的搜集、记录和归集。建立成本核算分析报告制度 原始数据是反映医疗服务活动的原始资料,是进行成本预测、编制成本计划、进行成本核算、分析消耗定额和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的依据。所以,医院要组织成本核算人员会同各相关部门,认真制定出既符合成本核算规定,又符合各方面管理需要,既科学又简便易行,讲求实效的原始数据登记、归类、传递、审核和保管制度;以便正确及时地为成本核算和其他有关方面提供翔实的资料和相关的信息。 建立医院成本绩效分析考核报告制度,是开展成本管理与核算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成本管理反馈的主要途径。成本绩效分析考核报告的内容,应该符合医院的实际状况,并且能反映和说明一定的同题。其成本绩效分析考核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管理目标实际完成了多少和应该完成多少,和上期比较是增还是减或者相一致;(2)实际和上期两者之间产生的差异,是谁的责任;(3)分析发生差异的原因;第四,奖励与惩罚所采取的措施以及如何杜绝偏差的产生等。 2.3 提高信息网络对成本管理和质量控制能力 由于医疗服务涉及面广,其专业分工精细,各学科和保障部门之间的联系密切复杂,加上医疗服务成本核算数据庞杂,若用手工统计核算,工作量大且不准确。因此,医院要适应知识经济、网络经济时展的需要,运用现代计算机网络实现成本核算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自动化、科学化。要在医院建立一套功能完善、包括成本核算管理功能的计算机模块系统,在模块系统中应包含在临床科室设立的“医生工作站”和“护士工作站”,还应包含各临床和医技科室的检查治疗发生地、各实物管理库房、行政后勤部门、各收费结账网点及账务核算管理处等,并实行联网,争取最大限度地实现成本核算数据的收集、存贮、传输、汇总,以便对取得的数据及时、准确的分析。从而使科室和部门之间便捷、共享成本核算数据,使全院成本核算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 2.4 降低采购价格。加强物资管理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各种设备、材料在医院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有效的物资管理在医院成本控制中变得至关重要。目前,医院应该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降低物资采购成本:(1)通过集中采购、联合采购等方式降低物资采购成本,尤其是在大型器械采购中联合多个单位或参与政府的批量采购可以降低采购成本,并能为医院节约大量的资金。(2)加强材料的库存管理,减少浪费与损失。通过引入计算机网络系统,提高物资管理的人出库制度以及盘点工作的效率。尝试直接将药品、物资供应实行托管。减少医院的管理成本。(3)加强诊疗过程中消耗材料的使用。通过设立药品、消耗器材的使用标准,给药剂量、途径、手术方式的改进达到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同时,合理使用药品及消耗材料,降低成本。 2.5 不断改进成本核算方法。强化成本管理职能 当前成本核算的有些指标已不能适应成本核算中科室或部门提出的要求,在实行成本核算中,除设立评价收益项目的经济指标外,如:成本收入率、百元成本医疗收入率、人均业务收入水平、每门诊人次成本收入率、床日收入成本率、成本收益率等等,还应设立配套的医院管理指标,如:门诊确诊符合率、初诊确诊符合率、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治愈率、死亡率、医疗差错发生率、无菌手术感染发生率等质量控制指标,从而可以防止科室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的做法。随着成本核算的进一步深入和细化,科室或部门要求在核算中增加一些更为精确、更能体现医务工作者劳动价值的指标,如劳动强度指标、社会效益指标、技术含量指标等。如何确定劳动强度系数,来量化医务人员的实际付出,真正体现他们的劳动价值。这些增加的指标,对于核算者来讲是个难题。同时,临床科室进行诊断要求技术含量高,部分医技科室通过使用设备来收费,相比之下技术含量低,外科系统风险大,发生医疗纠纷的几率高,而内科系统风险相对较小,发生医疗纠纷的几率低等。 工程经济论文:公路工程造价计价自身的技术经济特点进行分析 工程造价,一般是指进行某项工程建设所花费(指预期花费或实际花费)的全部费用,即该建设项目有计划地进行固定资产再生产和形成相应的无形资产和铺底流动资金的一次性费用的总和。建设工程的造价就是由建设安装工程费用、设备和工器具购置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三大部分组成。 1 单件计价 每一项建设工程都有指定的专门用途。所以也就有不同的结构、造型和装饰,不同的体积和面积,建设时要采用不同的工艺设备和建筑材料。即便是用途相同的建设工程,技术水平、建筑等级和建筑标准也有差别。建设工程还必须在结构、造型等方面适应工程所在地气候、地质、地震、水文等自然条件,适应当地的风俗习惯。这就使建设工程的实物形态千差万别。再加上不同地区构成投资费用的各种价值要素的差异,最终导致建设工程造价的千差万别。因此,对于建设工程就不能像对工业产品那样按品种、规格、质量成批地定价,只能通过特殊的程序(编制估算、概算、预算、合同价、结算价及最后确定竣工决算价等),就各个项目(建设项目或工程项目),计算建设工程造价,即单价计价。 2 多次计价 国内的建设工程规模都比较大,因而建设周期长。受建设工程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影响,工程技术复杂,投入的人、财、物力耗费巨大。从当时的财力状况考虑经济效益,为满足建设各阶段的不同需要,合理使用人力、财力和物力,尽可能地取得投资回报,就必须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进行多次计价以适应造价控制和管理的要求。 2.1 工程准备阶段 ①项目建议书投资初步估算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实际用途,在项目建议书阶段编制项目建议书投资估算,作为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进行经济评估的依据。经上级批准后可进入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②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作为可行性研究进行经济评价和依据。在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批准后,该投资估算作为控制建设项目投资的依据;③初步设计概算在初步设计阶段编制初步设计概算,按两阶段设计的建设项目,概算经批准后是确定该工程项目投资的最高限额,是签订建设项目总承包合同的依据;④技术设计修正概算按三阶段设计的建设工程项目,在技术设计阶段编制技术设计修正概算,经批准后是确定建设项目投资的最高限额,是签订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合同的依据。如建设项目只搞两阶段设计,则只须按第③条执行即可;⑤施工图设计施工图概算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编制施工图概算,该施工图预算经批准后,是签订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办理工程价款结算的依据。实行招标的工程项目,该项预算则是工程的标底;⑥招投标标底和投标报价建设工程中其建筑安装工程的设备、材料采购招标项目都应该编制标底,大部分项目都是以施工图预算为基础,也有相当一部分要另行编标底,编制标底的过程也是一次计价的过程。 2.2 在工程实施阶段 由于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许多实际情况,工程项目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工程量变更,计价又分为:①合同实施中间结算和设计变更结算施工单位根据施工合同所附的工程量清单合同单价进行工程的进度结算和竣工结算。如果工程有需要增减工程量,则由业主、设计单位进行变更设计同时对变更进行计价核算。也有的是由施工单位报上变更后由业主、设计单位批复;②竣工验收竣工结算和决算施工单位投标后的中标价附在施工合同工程量清单中,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竣工验收依照先工程量清单后变更增加(或减少)的次序进行竣工结算和决算。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变更和市场物价浮动情况确定结算价,结算价才是建设工程项目的实际造价。 3 按工程构成分部组合计价 由于建设工程项目庞大、繁杂,为准确地计算出整个工程的造价,必须化整为零,把项目分解到最小的结构部位,使计量和计价都相对准确。如厂房可分解为基坑、基础、墙结构、屋面、水电等分项。公路建设可分为路基、路面、桥梁、隧道、交通安全设施工程等分项工程,往下路基又可分为土方、石方;土方又可分为挖方、填方……,各建设工程都可以分项、分部的分解细化,将各部位的费用按设计确定的数量加以组合就可确定全部工程所需的总费用。根据工程造价计价的特点,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首先要从组织上采取措施也就是明确项目组织结构,明确造价控制方法和目标。各分项造价应有专人负责;其次从技术上要采取的措施是严格审查各阶段设计,邀请专家用技术经济的观点对施工方案进行评审;而从经济上采取的措施是动态地比较造价的计划值与实际值,审查工程各项费用的合法、合理性。 4 研究分析特点,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传统的公路工程造价定价是以定额为依据、施工图预算为基础、标底为中心的计价模式和招标方式,含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的印记,已不能适应公路工程建设的迅猛发展。而新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法,通过上面对其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三种计价方法的依据不再是依赖由政府(交通主管部门)颁布的定额和单价,凡涉及到工、料、机费用价格全部由市场行情来定,体现了市场竞争形成价格、企业自主报价的新局面。为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一是在项目建设前期就必须对工程设计加以完善,造价控制在限额范围内;二是对工程方案多加论证,达到实用、先进、而且造价合理。这就可以根据公路工程造价计价的特点来进行比较方案的优劣利弊。工程造价控制的核心内容是以市场为中心对造价计价进行动态控制和管理。公路建设工程的复杂性决定了其造价计价的复杂性。特别是在工程实施阶段,由于各种条件的改变,导致设计变更,造价也必然随之变化,这就需要工程建设单位、施工企业等各方运用造价计价的原理和特点,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控相应造价,使工程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5 结语 公路工程造价技术经济特点的研究,对公路建设和管理者来说,都是一项重要的课题。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公路施工企业的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和财务人员都需要认真学习相关法规和新知识,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拓工程造价计价工作的新局面。 工程经济论文: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特点 难点和重点 [摘要] 本文从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入手,根据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发展的现状,阐述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特点、难点和重点,以期提高工程审计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 工程项目;审计;特点;难点;重点 一、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特点 工程项目的特点与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特点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从工程项目的特点可以推论出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特点。 (1)项目之间经济效益的可比性较低。工程项目具有多样性、单件性和差异性,即每个工程项目都具有特定的实物形态和不同的功能,几乎没有任何两个项目是完全一样的。因此,项目之间的可比性是相对的,不可比则是绝对的。在对项目之间进行经济效益比较和评价的时候,必须注意将不可比的因素予以剔除。 (2)工程项目收入的确定比较困难。工程项目施工具有长期性的特点,施工工期少则数月多则数年。这期间由于设计变更,施工环境的变化,自然灾害的影响(露天作业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工资标准、材料价格和机械台班单价的变动以及利率、汇率的变化,诸多动态因素都会影响项目的造价,因此加大了确定项目收入的难度。 (3)对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工程项目计价方法具有多样性,计价依据具有复杂性的特点。不同时期、不同的项目、项目的不同部分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计价方法。而计价依据除设计文件外,还包括消耗量依据、单价依据、费率依据、价格调整依据等诸多方面。这一特点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和工程造价方面的必要知识,才能有效地开展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审计工作。 (4)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相对性。工程项目计价具有模糊性的特点。工程造价的确定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涉及政策、方法、依据等各个方面,不同的人计算出来的造价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同一人两次计算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工程造价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承认一定幅度差异的存在,是进行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前提。由于很多因素(如:变更设计、价差调整或索赔项目)长期难以确定、变数较大,因此,审计对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认定也只能做到相对准确。 二、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难点 由于上述特点的存在,使得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非常复杂,相对其他类型的审计项目具有较大的难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标准的确定 工程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选择必须遵循客观性、可比性、科学性、合理性的原则。评价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可供选择的标准众多,但在不同情况下选择最合理的评价指标,却是相当困难的。 可供选择的评价标准主要有: (1)行业标准:政府统计机构或行业主管部门以及行业协会公布的有关工程项目的经济技术指标(又可分为先进水平、平均水平)。 (2)企业标准:企业工程项目经济技术指标的平均水平(参与指标计算的工程项目分类越细,范围越大,数量越多,计算出来的指标就越具有代表性)。 (3)预期标准:按照企业现有技术、管理水平和中标当时相关资源的价格水平,项目应该达到的经济效益水平。 (4)调整后的预期标准:根据施工期间的客观情况变化对预期经济效益调整后的经济效益水平。 从上述标准的特点来看,由于行业标准无法及时公布,存在时差,因此,只能作为参考标准。企业标准可用于不同项目之间的比较。预期标准特别是调整后的预期标准作为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标准较为合适。 从考核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指标来看,由于企业可能根据项目的不同情况,向项目经理部下达不同水平的责任成本预算或收取不同比例的管理费用,如果使用项目的利润总额和利润率作为考核项目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则项目之间缺乏可比性。为了增加项目之间的可比性,经济效益指标最好采用毛利和毛利率指标(毛利=收入-成本-税金,毛利率=毛利÷收入×100%)。 2.收入的确定 由于工程项目具有计价方法多样性、计价依据复杂性和造价总额模糊性的特点,影响工程项目收入的因素复杂,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而收入确定的难度相当大。 工程项目收入大体可分为两个部分:合同内收入和合同外收入。由于合同的约束,承包商和业主不会有太大的分歧,合同内的收入一般比较容易确认。合同外收入主要包括变更、索赔、奖励等。由于工作量增减造成工程价款的变更,承包商和业主双方也可能存在一定的争议,虽然收入可能不能及时确认,但一般情况下都能计回;施工组织措施的变更增加的费用,业主一般不予支付,但如果承包商事先能够征得业主同意,也有可能得到部分补偿;合同中一般对奖励和惩罚都有明文规定,比较容易确定;施工过程中由于人工、机械台班和材料价格变动是通过价格调整来解决的,调与不调、调整的范围和调整的幅度一般情况下在合同中有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执行中承包商与业主双方往往存在较大争议,确定比较困难;索赔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对于并非自己的过错,而应由对方承担责任的情况造成的实际损失,向对方提出经济补偿和时间补偿的要求。但困难的是,业主与承包商之间因为事件的责任归属(即应不应该索赔),是工期索赔还是工期、费用索赔以及索赔费用的计算等许多问题存在争议,往往久拖不决。 3.影响效益因素的分析 影响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因素是复杂的,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项目经理部愿意将其掌握影响效益外部因素的资料和盘托出,但其全面性、准确性和客观性不易确认。影响项目经济效益的企业内部客观因素容易获得准确、全面的资料。由于对经济效益产生不利影响的内部主观因素事关项目经理部的经营管理业绩,因此,他们往往设法隐瞒,资料不易获得,应当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 三、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 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应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审计内容的重点,二是审计工作的重点。 1.审计内容重点 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内容应该根据审计的目的来确定。 在施工企业,一般都对项目经理部实行了不同形式的经济承包,审计部门通过对项目经济效益的认定,为项目的中期兑现(工期较长者)和最终兑现提供客观依据。因此,确定工程项目经济效益水平是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首要任务。 内部控制制度是项目经理部做好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的有效保证。对项目经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执行和效果情况的审计,既是作好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需要,也能对健全项目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管理工作,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促进作用。 经济效益的确认当然是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首要任务。但是,项目的经济效益水平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高或者低,为了能够回答这一问题,审计人员必须对影响经济效益的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只有通过分析影响项目经济效益的因素,发现项目经理部生产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和完善项目管理工作的审计建议,为提高项目后期经济效益指出努力的方向,才能达到提高项目整体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 因此,根据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目的,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内容有3个方面,即:确定经济效益、审查内部控制制度和分析影响经济效益的因素。 具体来说,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内容主要有: (1)项目经济效益的认定: 1)项目收入的确定:包括合同内收入、变更收入、索赔收入和奖励收入等; 2)项目成本的确定:成本是否与收入相匹配,有无多列、少列、重列、漏列,属于当期的费用是否在当期计入损益。 (2)项目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执行和效果。 (3)影响经济效益因素的分析(包括:主观、客观、内部、外部): 1)项目投标决策是否科学,投标报价有无漏项,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2)施工组织措施是否科学、可行,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3)为提高项目经济效益(增加收入、降低成本)采取的技术措施、组织措施、管理措施和经营措施与实际效果,或因措施不当造成的损失; 4)变更设计、价差调整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5)可索赔因素及实际索赔情况对效益的影响; 6)不可索赔外部因素的影响。 以上仅列出了分析的主要方向,实际情况却是千差万别、复杂多样的,要根据下述审计工作重点的确定方法和审计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确定分析的重点。 2.审计工作的重点 以上虽然明确了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内容,但是审计人员并不需要对所有方面平均用力,应该通过一定的方法确定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工作重点,以便最大限度地节约审计资源,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审计工作质量。 确定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工作重点的方法主要有: (1)通过内控制度的了解、测试和分析,对内部控制的弱点进行重点审计。 (2)通过成本项目的节超分析,对节超较多的成本项目进行重点审计。 (3)通过分部分项工程盈亏对比,对亏损较多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重点审计。 (4)通过对安全、质量、工期、协作队伍、材料、机械各项管理工作的初步了解和分析,对相对薄弱的管理工作进行重点审计。 综上可知,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情况复杂、难度较大,对内部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要求较高。了解、分析、掌握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特点、难点和重点,是做好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重要保证。只有充分了解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特点、难点和重点,才能抓住主要矛盾,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才能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才能有较好的审计效果。本文在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特点、难点和重点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仅对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策略作了简要的论述,并未涉及属于技术问题的具体审计方法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从而为提高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质量提供参考建议。 工程经济论文: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特点\难点和重点 [摘要] 本文从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入手,根据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发展的现状,阐述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特点、难点和重点,以期提高工程审计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 工程项目;审计;特点;难点;重点 一、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特点 工程项目的特点与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特点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从工程项目的特点可以推论出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特点。 (1)项目之间经济效益的可比性较低。工程项目具有多样性、单件性和差异性,即每个工程项目都具有特定的实物形态和不同的功能,几乎没有任何两个项目是完全一样的。因此,项目之间的可比性是相对的,不可比则是绝对的。在对项目之间进行经济效益比较和评价的时候,必须注意将不可比的因素予以剔除。 (2)工程项目收入的确定比较困难。工程项目施工具有长期性的特点,施工工期少则数月多则数年。这期间由于设计变更,施工环境的变化,自然灾害的影响(露天作业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工资标准、材料价格和机械台班单价的变动以及利率、汇率的变化,诸多动态因素都会影响项目的造价,因此加大了确定项目收入的难度。 (3)对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工程项目计价方法具有多样性,计价依据具有复杂性的特点。不同时期、不同的项目、项目的不同部分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计价方法。而计价依据除设计文件外,还包括消耗量依据、单价依据、费率依据、价格调整依据等诸多方面。这一特点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和工程造价方面的必要知识,才能有效地开展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审计工作。 (4)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相对性。工程项目计价具有模糊性的特点。工程造价的确定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涉及政策、方法、依据等各个方面,不同的人计算出来的造价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同一人两次计算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工程造价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承认一定幅度差异的存在,是进行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前提。由于很多因素(如:变更设计、价差调整或索赔项目)长期难以确定、变数较大,因此,审计对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认定也只能做到相对准确。 二、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难点 由于上述特点的存在,使得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非常复杂,相对其他类型的审计项目具有较大的难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标准的确定 工程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选择必须遵循客观性、可比性、科学性、合理性的原则。评价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可供选择的标准众多,但在不同情况下选择最合理的评价指标,却是相当困难的。 可供选择的评价标准主要有: (1)行业标准:政府统计机构或行业主管部门以及行业协会公布的有关工程项目的经济技术指标(又可分为先进水平、平均水平)。 (2)企业标准:企业工程项目经济技术指标的平均水平(参与指标计算的工程项目分类越细,范围越大,数量越多,计算出来的指标就越具有代表性)。 (3)预期标准:按照企业现有技术、管理水平和中标当时相关资源的价格水平,项目应该达到的经济效益水平。 (4)调整后的预期标准:根据施工期间的客观情况变化对预期经济效益调整后的经济效益水平。 从上述标准的特点来看,由于行业标准无法及时公布,存在时差,因此,只能作为参考标准。企业标准可用于不同项目之间的比较。预期标准特别是调整后的预期标准作为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标准较为合适。 从考核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指标来看,由于企业可能根据项目的不同情况,向项目经理部下达不同水平的责任成本预算或收取不同比例的管理费用,如果使用项目的利润总额和利润率作为考核项目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则项目之间缺乏可比性。为了增加项目之间的可比性,经济效益指标最好采用毛利和毛利率指标(毛利=收入-成本-税金,毛利率=毛利÷收入×100%)。 2.收入的确定 由于工程项目具有计价方法多样性、计价依据复杂性和造价总额模糊性的特点,影响工程项目收入的因素复杂,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而收入确定的难度相当大。 工程项目收入大体可分为两个部分:合同内收入和合同外收入。由于合同的约束,承包商和业主不会有太大的分歧,合同内的收入一般比较容易确认。合同外收入主要包括变更、索赔、奖励等。由于工作量增减造成工程价款的变更,承包商和业主双方也可能存在一定的争议,虽然收入可能不能及时确认,但一般情况下都能计回;施工组织措施的变更增加的费用,业主一般不予支付,但如果承包商事先能够征得业主同意,也有可能得到部分补偿;合同中一般对奖励和惩罚都有明文规定,比较容易确定;施工过程中由于人工、机械台班和材料价格变动是通过价格调整来解决的,调与不调、调整的范围和调整的幅度一般情况下在合同中有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执行中承包商与业主双方往往存在较大争议,确定比较困难;索赔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对于并非自己的过错,而应由对方承担责任的情况造成的实际损失,向对方提出经济补偿和时间补偿的要求。但困难的是,业主与承包商之间因为事件的责任归属(即应不应该索赔),是工期索赔还是工期、费用索赔以及索赔费用的计算等许多问题存在争议,往往久拖不决。 3.影响效益因素的分析 影响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因素是复杂的,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项目经理部愿意将其掌握影响效益外部因素的资料和盘托出,但其全面性、准确性和客观性不易确认。影响项目经济效益的企业内部客观因素容易获得准确、全面的资料。由于对经济效益产生不利影响的内部主观因素事关项目经理部的经营管理业绩,因此,他们往往设法隐瞒,资料不易获得,应当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 三、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 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应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审计内容的重点,二是审计工作的重点。 1.审计内容重点 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内容应该根据审计的目的来确定。 在施工企业,一般都对项目经理部实行了不同形式的经济承包,审计部门通过对项目经济效益的认定,为项目的中期兑现(工期较长者)和最终兑现提供客观依据。因此,确定工程项目经济效益水平是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首要任务。 内部控制制度是项目经理部做好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的有效保证。对项目经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执行和效果情况的审计,既是作好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需要,也能对健全项目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管理工作,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促进作用。 经济效益的确认当然是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首要任务。但是,项目的经济效益水平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高或者低,为了能够回答这一问题,审计人员必须对影响经济效益的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只有通过分析影响项目经济效益的因素,发现项目经理部生产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和完善项目管理工作的审计建议,为提高项目后期经济效益指出努力的方向,才能达到提高项目整体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 因此,根据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目的,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内容有3个方面,即:确定经济效益、审查内部控制制度和分析影响经济效益的因素。 具体来说,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内容主要有: (1)项目经济效益的认定: 1)项目收入的确定:包括合同内收入、变更收入、索赔收入和奖励收入等; 2)项目成本的确定:成本是否与收入相匹配,有无多列、少列、重列、漏列,属于当期的费用是否在当期计入损益。 (2)项目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执行和效果。 (3)影响经济效益因素的分析(包括:主观、客观、内部、外部): 1)项目投标决策是否科学,投标报价有无漏项,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2)施工组织措施是否科学、可行,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3)为提高项目经济效益(增加收入、降低成本)采取的技术措施、组织措施、管理措施和经营措施与实际效果,或因措施不当造成的损失; 4)变更设计、价差调整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5)可索赔因素及实际索赔情况对效益的影响; 6)不可索赔外部因素的影响。 以上仅列出了分析的主要方向,实际情况却是千差万别、复杂多样的,要根据下述审计工作重点的确定方法和审计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确定分析的重点。 2.审计工作的重点 以上虽然明确了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内容,但是审计人员并不需要对所有方面平均用力,应该通过一定的方法确定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工作重点,以便最大限度地节约审计资源,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审计工作质量。 确定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工作重点的方法主要有: (1)通过内控制度的了解、测试和分析,对内部控制的弱点进行重点审计。 (2)通过成本项目的节超分析,对节超较多的成本项目进行重点审计。 (3)通过分部分项工程盈亏对比,对亏损较多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重点审计。 (4)通过对安全、质量、工期、协作队伍、材料、机械各项管理工作的初步了解和分析,对相对薄弱的管理工作进行重点审计。 综上可知,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情况复杂、难度较大,对内部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要求较高。了解、分析、掌握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特点、难点和重点,是做好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重要保证。只有充分了解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特点、难点和重点,才能抓住主要矛盾,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才能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才能有较好的审计效果。本文在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特点、难点和重点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仅对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策略作了简要的论述,并未涉及属于技术问题的具体审计方法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从而为提高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质量提供参考建议。 工程经济论文:论公路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审计 摘要:公路工程项目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加强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提高公路投资效益十分重要。阐述了公路工程项目效益审计的意义和特点,并分别从公路建设和公路运行两个方面对经济效益审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公路建设;经济效益;审计 公路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公路建设是形成公路生产能力的生产活动。不仅可以极大地改善地方的交通条件,还能够带动区域相关产业和地方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的不断增大,公路建设规模迅速扩大,如何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实现公路工程项目的效益最大化,是当前交通内审工作的一项迫切任务。开展公路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对于交通内审部门来说,既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更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笔者结合公路建设工程的实际,就公路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审计进行了探讨。 1 公路工程项目效益审计的意义 公路新建、改建及扩建工程项目不同于其他资源开发项目,它作为对国计民生有着重要影响的公共工程,需要投入巨额建设资金,整个投资、建设及运行周期长,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行的公路资产为国家所有,为社会公众所共同享用。概括地讲,公路工程项目审计主要有三个作用。一是制约作用。通过对单位经济活动及其管理制度的监督检查,披露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错误和舞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真实、正确、及时,合理合法地反映事实。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查错防弊作用。二是防护作用。对内控系统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审计。揭示并建议改正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失控点,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同时有效地开展经济效益审计,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维护财经纪律。三是建设性作用。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的检查和评价,审查财务管理和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针对管理和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富有成效的意见和方案,解决存在的问题,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同时,开展公路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还可以提高建设和经营管理水平,控制决策失误及经营风险,保障交通其他设施建设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目标。 2 公路工程项目效益审计的特点 公路工程项目审计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审计范围广泛。公路工程项目审计是以会计资料和有关工程资料为基础,以工程建设活动力为对象的审查监督活动。审计的客体不仅有工程投资、建设成本等方面的问题;而且有工程设计、预决算编制、工程造价、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工程技术问题;同时还要客观公正地评价投资效益。因此,公路工程项目的审计是诸多因素相互影响,涵盖了财务收支和经济效益的综合审计。二是专业技术较强。公路工程项目审计内容复杂,涉及方方面面,实施审计时不仅要从财务方向进行审查,而且还要从许多工程技术方面进行审查,如工程设计是否合理。施工组织是否有效、公路经济、技术的合理可行程度等等。三是注重经济效益。公路工程项目审计除对项目建设的工程、财务方面进行审查外,还要从物资消耗、工期、工程质量、工程造价等方面对投资效益进行全面评价,对经济效益要更加关注一些。 3 公路建设期间的经济效益审计 (1)投资立项决策的审计。投资立项决策正确是最大的效益,失误是最大的损失。开展投资立项决策审计,应当注重审查投资立项决策内容是否按规定编制,并经过严格审批,决策程序是否科学;审查工程可行性报告是否接近实际、切实可行;审查投资估算是否从技术、经济上选用最佳方案;审查项目的投资规模是否脱离实际需要和筹集资金能力,以尽量避免投资决策失误特别是重大决策失误。 (2)设计概(预)算的审计。设计概算是确定投资额的主要依据,是有效控制投资。获取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此环节审计应当注重审查初步设计方案和概算是否符合报经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估算规定的范围,审查施工图设计是否按照批准的设计要求编制,施工图预算是否控制在批准的设计概算之内,有元高估冒算、超设计概算等问题。 (3)工程建设成本的审计。工程建设成本综合反映公路工程项目的实际建设成本支出,其高低对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具有直接影响。应特别注重审查工程造价是否按规定计算工程量、合理套用定额及取费标准,有无巧立名目向工程项目摊派各种费用、支出,挤占工程建设资金;造成工程成本虚增等问题;审查设备、材料采购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有无因列支不当或违规开支而超概算等问题。 (4)设计变更的审计。控制设计变更,对于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要注意审查有无因勘查、设计的精度不够、资金不足等因素而随意变更设计的问题。另外。还应注意建设期间间接经济效益审计。公路项目在建设期间除自身的直接效益外,其投资建设还可以产生间接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与公路建设项目有关的设计、施工、监理、建材等企业单位的就业人员增加、劳务报酬提高、企业实现盈利和交纳税费等方面。这些间接效益,一般都隐含在公路项目的投资建设总成本之中。 4 公路运行期间的经济效益审计 (1)运行收入的审计。注重审查车流量和通行费收入是否达到工程可行性论证所要求的设计通行能力,有无出现在正常情况下远未达到预期水平的情况;审查和分析车流量、通行费收入的增、减幅度,有无因对部分车辆实行减免通行费或其他优惠,或因管理、监控不力等而造成通行费收人大量流失的情况。 (2)运行成本费用的审计。注重审查公路养护费用是否合理、合规,有无列支其他一些与公路项目本身并无直接关系的基建等项支出;审查工资性费用是否符合规定标准;审查管理费用是否合规、合理,有无铺张浪费等问题。 (3)还贷能力的审计。大部分收费还贷公路项目应当把偿还贷款能力作为评价公路项目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指标。审查和分析已运行年度的收费、成本及还贷能力-审查和分析剩余运行期的收费、成本及还贷能力;在以上分析及比较的基础上。对项目的还贷能力作出总体预测,提出有关增收节支增效、提高还贷能力的审计建议。 (4)运行期间的间接经济效益审计。公路项目在运行期间除自身的直接效益以外,还通过投资建设对公路沿线地区及周边地区的相关产业和部门带来了巨大的间接经济效益。如促进当地农副产品产生增产、提价效益;促进当地建筑、维修、服务业和发展及增值效益;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及增值效益,运输车辆产生节能效益、降低维修成本效益以及临近地段土地增值效益等。 5 结语 经济效益审计还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需要不断总结每次效益审计的经验和不足,加强审计间的双向沟通,处理好短期效益与长远效益、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的关系;加强内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综合素质,适当引进财务、工程、机械、法律等各专业人才,使经济效益审计在公路建设中发挥出更充分、更全面的监督和服务职能。 工程经济论文:林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与工程发展趋势探讨 摘要:林业是在低碳经济发展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林业措施发展低碳经济,成本低,综合效益好,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趋势。 关键词:林业工程;植物;环境;经济 林产化学加工已发展成为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包括树木提取物、木材热解、植物纤维原料水解、木材制浆等专业研究领域。 1.从树木的根、枝、叶、果实、果壳中用提取法得到的产物称为树木提取物,主要包括:天然树脂、天然多酚类物质植物单宁、天然香精香料等。重视高产脂树种的选育,建立松脂工业的原料基地。我国采脂树种有马尾松、云南松、思茅松、南亚松、油松等,引种国外的有湿地松、火炬松、加勒比松等。要改进采脂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松香、松节油再加工产品的开发研究,开发一批材料工业、塑料工业、有机合成工业、香料工业需要的新产品,扩大松香、松节油的应用范围,使产品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能力。随着木材制浆工业的发展,浮油松香的发展是必然趋势,我国除脂松香外,要发展浮油松香的生产。在我国和许多国家,栲胶是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产品。栲胶的用途长期以来用于鞣革为主,今后栲胶生产的发展将取决于其新用途的开发。 2.木材热解是以农林副产物为原料,在隔绝空气或通入少量空气条件下,使天然多分子化合物通过分解及二次缩合的途径制取多种林产化工产品的方法。活性炭需要研究的课题很多,如化学药品活化法生产活性炭的工艺与设备的改进,目的是消除目前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气相与液相污染;廉价活性炭的生产与开发,适应废水、废气治理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此外,活性炭新用途、新品种的开发,在国内外都受到重视。 木材的气化、液化及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有大量的农副产物生成,将木屑、树皮、稻壳、棉籽壳及作物秸秆的粉碎产物用特制的机械挤压成棒状或颗粒状成型燃料,可以大大改善燃烧性能,提高它们的利用价值;还可以再进一步进行炭化处理,获得成型炭化燃料,是木质能源的一种新的利用形态,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3.植物纤维原料水解是将原料和催化剂一起加热,使其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加水分解生成单糖的过程。单糖经过化学或生物化学加工可制得酒精、饲料酵母、糖醛和木糖醇等产品,水解后剩下的残渣,可制成活性炭和木素衍生物,用作塑料工业和橡胶工业的填料,也可直接用作燃料和肥料采用多种原料,充分利用生物技术,大力开发单细胞蛋白生产技术,同时开发糖质饲料生产技术。 4.制浆造纸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双重职能。纸和纸板的消费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的制浆造纸原料将逐渐地由非木材纤维原料向木材纤维原料转变,培育速生优质树种,发展造纸丰产林基地;调整企业规模,提高大型企业的比重,改进制浆造纸企业的技术装备,提高劳动生产率,研究新的技术和方法解决制浆造纸工业的环境污染问题。 转根据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来看,通过林业措施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成本低、综合效益好,真实的吸收和减少了二氧化碳,而且不会像有些所谓低碳的工业项目,在设备生产过程中造成新的二氧化碳排放。因此林业是发展低碳经济不可缺或的重要领域。 一、森林是最大的储碳库和吸碳器 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并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所以,森林具有碳汇功能。森林以其巨大的生物量储存了大量的碳。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森林被公认为最有效的生物固碳方式,同时又是最经济的吸碳器。与工业减排相比,森林固碳投资少、代价低、综合效益大、更具经济可行性和现实操作性。森林的碳汇功能和其他许多重要的生态功能一样,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和气候安全一直起着重要的杠杆作用。 二、森林锐减造成大量温室气体排放 毁林和森林退化以及灾害导致森林遭 受破坏后,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碳被重新释放到大气中。联合国《2000年全球生态展望》指出,全球森林已从人类文明初期的约76亿hm2减少到38亿hm2,减少了50%,难以支撑人类文明的大厦,对全球气候变暖造成了严重影响。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数据,2000~2005年,全球年均毁林面积为730万hm2。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2004年,源自森林排放的温室气体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7.4%,仅次于能源和工业部门,位列第三。而且,目前全球森林减少的趋势仍在继续。围绕哥本哈根乃至今后的国际谈判,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在积极倡导通过恢复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以推动“减少毁林和退化林地造成的碳排放(redd+)”等政策的制定,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暖。 三、森林是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森林是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如大规模植树造林、治理荒漠化等,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作用;建设农田林网,起到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的作用;建设沿海防护林、恢复红树林生态系统,对抗御海洋灾害,保护沿海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价值。而采用抗旱抗涝作物品种、加固海岸提防、减少森林火灾和病虫灾害、加快优良林木品种选育等,有助于提高森林本身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森林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增强,反过来又会提高森林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 四、木制林产品与林业生物质能源具有固碳减排作用 增加木质林产品使用、提高木材利用率、延长木材使用寿命等都可增强木制林产品储碳能力。中国林科院专家研究得出:用1m3木材替代等量的水泥、砖材料,约可减排0.8 t二氧化碳。这既节约能源又减少污染。 此外,利用灌木和林业“三剩物”发电以及种植油料能源林发展生物柴油,可以替代部分化石能源,既增加碳汇,又减少排放,为减缓气候变暖做出积极贡献。
公路施工论文:公路施工机械日常保养的成本管理 摘 要:本人从事公路施工机械行业多年,对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成本的因素进行探讨,且提议出控制维修成本的措施,从而降低工程机械维修保养费用,进一步提高工程效益。 关键词:公路施工;机械设备;保养;成本管理 0前言 当前机械设备的总成本在整个公路施工工程成本中占据很大的比重,尤其是在公路路面施工当中,机械设备的使用成本占据全部的工程造价约30%,当中的维修保养费用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保养好了,故障率低了,维修的成本也就随之减少了。因此,强化工程机械设备在公路施工生产中的保障作用,加大机械设备的管理力度,有效控制施工工程机械的维修保养成本,降低工程机械维修保养费用,进一步提高工程机械的经济效益,是当今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共同关心、关注的话题。 1.影响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成本的因素 (1)认识不足,缺乏切实可行的操作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路工程施工也进入了市场竞争的行列,资金紧、任务重、工期短成为施工生产中的常见的难题,而机务管理的计划时代已逐步转变为按需进行,这就导致我们的管理者淡忘了机务管理的真正含义和重要性,出现管理松懈、制度不完善、执行力差的状况,对工程机械设备使用状况、性能不了解,盲目使用,不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去制定高效、合理的维修保养计划,致使出现工程机械性能下降,维修费用超额,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 (2)工程机械设备选型盲目追求价格最低化。机械设备选型是指购置机械设备时,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和市场供应情况,按照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适用的原则,以及可行性、维修性、操作性和能源供应等要求,进行调查和分析比较,以确定设备的优化方案。 由于前面所述现今工程施工资金紧、任务重、工期短是制约施工常见难题,导致我们的管理者在自有工程机械设备不足的情况下,采取购置或租赁方式以解决施工,而在进行工程机械购置时又不完全遵循工程机械选型原则,一味的追求只要满足施工要求,价格最低即为最好,忽略了其他要素,形成机械保修期已过,发生故障率高、维修率高、配件供应不及时、售后不及时等现象,造成工程机械性能下降,直接增加了工程机械维修保养成本,更严重的造成工程机械无法在下一个工程施工中满足施工要求,直接淘汰,增加工程成本。 (3)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力。现今我们诸多施工企业在设备管理中常常是“重使用轻保养”,虽然实行“定人、定机、定岗”制度,却忽视了机械设备保养制度对人的活动的制约性,没有明确落实到人。操作人员只是注重使用,对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另外,在工程机械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许多维修人员责任心不强,应付差事,从而造成设备故障的不断扩大和发展。当出现问题时,操作与维修人员往往互相推卸责任,不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不仅影响施工的质量和进度,也增加了维修、运转的费用,致使工程机械的使用寿命缩短,安全性降低。 (4)使用不规范,加速机械设备磨损老化。由于企业发展,大量的新鲜血液补充到了企业中,可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却存在断层,主要原因是新进入企业的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好高骛远,对机械设备操作管理从思想上存在无前途的概念,导致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趋于老龄化,特别是在人员不足时,为了工程施工临时聘用一些技术素质差的操作人员,这就造成由于对施工技术、机械设备的使用知识所知不足,不注重具体的施工条件和作业方法,在项目领导一味追求工期、进度的管理下使工程机械设备一直处于超负荷或带病作业状态(甚至违章操作),从而加速了工程机械设备的磨损老化。 工程项目结束后盲目退场,机械设备得不到按规定进行的认真保养、维护和修理,被调配到新的工程项目后,出现故障,又开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循环模式。这样直接导致恶性循环,在保证机械设备性能上既花费了较大的精力,又付出了高额的修理费用,严重的延误了正常的施工工期。 (5)资金短缺,工程机械设备更新换代慢。工程任务紧,资金短缺已是每个公路施工企业均面临的困扰,这就造成工程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慢,报废的工程机械设备和破旧的工程机械设备仍出现在我们的工程项目上继续使用,使得其故障率大大增加,维修成本不断上升,形成“弃之可惜,用之太贵”的尴尬局面。 2.控制维修成本的措施 (1)提高认识,强化制度建设,加强施工部门与机务管理部门的联系和沟通。首先要解决的是公路施工企业人员自上而下的思想观念,使其认识到工程机械设备在工程施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性能的完好与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公路工程施工的质量、进度、成本和效益,从而提高机务管理的力度,要求机务管理者要有较强的联系和监管作用,成为公路工程施工部门和机械部门的连接纽带,及时的掌握工程机械设备运转情况。其次要建立健全有效的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我公司安机部由专人负责,对每台设备建立档案,从机械设备的选型购置到维修保养直至报废,建立工程机械设备数据统计系统,对大小故障、以往的维修保养记录、换件记录、日常使用情况和工作量都登记备案,以便在工程机械设备发生故障时分析、判断,及时准确的消除故障。对工程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和机务管理人员做到奖罚分明,明确责任。再次要加强施工部门与机务管理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在我经历的S241扩建工程、镇江新区经十路工程、通港路改造工程,S340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等项目中,由项目副经理兼管机械,坚持谁用机械谁管机械的原则,在抓施工的同时抓机械调配使用,保证了机械的合理使用,提高了机械出勤率和完好率。 (2)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工程机械设备的日常检查和保养工作。操作人员的文化 素质低,对工程机械设备性能和原理不了解、不熟悉,是造成工程机械设备事故的原因之一。因此,降低维修保养成本首先要在操作人员的录用上考虑其文化水平,在企业补充新鲜血液的同时招收一些大中专筑机学生,从而提高操作人员整体素质;其次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我公司在冬季施工淡季,开展内部学习,由专业人员给施工一线的职工授课,使他们掌握机械设备的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我本人就多次参与,授课内容有:柴油机的工作原理和正确使用;如何延长蓄电池的寿命,工程机械日常养护项目等。职工通过学习,提高了对机械的认识,减少了不规范操作,使机械的故障率大为降低。 (3)加强工程机械设备的强保工作,防止误保,杜绝漏保。由于保养不当是造成工程机械设备故障的主要原因,工程机械设备保养工作必须强制执行。机务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工程机械设备保养使用说明书制订切实可行的保养计划,并与工程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随时抽查、督导保养工作的落实情况。同时建立奖惩机制,奖优罚劣,加强广大工程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责任心,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以保证工程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减少故障次数,缩小故障规模,降低燃油消耗,节约维修成本。 (4)加快工程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公路施工企业中一些已经报废的工程机械设备现今仍在超期服役,这就无形增加了设备的维修保养成本,昂贵的人力、物力、财力已远远超过了报废工程机械设备创造的价值,我们应当从经济角度来对待此类问题,该废就废,该处置就处置。利用多种渠道来加速工程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如采用社会融资租赁、职工集资入股购置等方式以解决工程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也是降低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成本的有效手段。 3.结语 在市场经济机制的不断推动下,降低工程机械设备维修成本已成为公路工程施工企业研究、讨论的热点话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程机械设备自动化、智能化逐步趋于完善,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工程机械设备维修成本应合理而有效的控制,因为在注重效益和效率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效益是企业快速发展的能量石。 公路施工论文:对公路路基施工的技术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交通事业也跟随在不断的进展当中,对此,在公路施工技术上也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现阶段,公路交通事业在快速的发展,对此,行车速度也有所提高,由于车辆荷载在逐渐地增加,同时也就促使对于公路的路基和路面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而路基是作为路面的基础工程,对其质量技术也就影响到了对路面的使用。由于出现的路基质量问题会直接导致路面出现沉陷和翻浆等问题,造成车辆不能正常通行,因此,在公路路基的施工过程中,就必须要严格控制质量,提高施工技术,从而促使路基达到稳定和坚实的目的。 关键词:公路 路基 施工技术 路基施工作为公路的主体同时也是路面的承载,作为主要的支承体。路基作为路面的基础工程,它是按照一定的路线位置以及技术要求建设的构造物,所承受是由路面传递的交通荷载。因此,在路基土的应变特征与应力对路面整体结构的刚度和强度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作用。在路基工程建设中具有几个特点:它涉及的范围比较广、需要的劳力比较多以及工程的数量比较大等,因此,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就必须要求其质量的控制,这也是作为公路建设中的重要因素,所以,对于路基施工质量的控制要求是在公路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此,路基施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造成影响路基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问题还是由施工技术问题引起的,这不仅影响到交通道路的安全畅通问题,甚至出现事故的情况,因此,必须要加强提高公路路基施工技术的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1 公路路基的重要意义 公路路基一般主要包括了路堑和路堤两个方面,它的基本的操作就是通过挖、运、填三个方面的工序,并且较简便,然而在施工中的条件却是相对比较复杂的。由于在进行公路建设施工中一般主要是在外面操作,所以条件较差,施工作业较为艰难,并且交通运输也不方便,对施工建设的供应条件比较困难。同时,在进行公路路基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工地都是较分散的,相对工作面也比较狭窄,很容易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所以,如果在遇到这种复杂的状况时,注重施工的质量,以高效、快速、安全施工为主,同时也要注重路基施工的管理与技术方面的问题。在现阶段的路基施工当中,必须要配备具有稳定性的施工专业队伍,而且要具有一定技术力量与机械设备,必须要建立完善的施工技术操作规范制度,从而确保完善公路路基施工的技术手段。 2 对于路基的处理 由于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取决在路基的填料性质以及路基压实的程度,所以,为了可以更好地改进填土的要求以及压实的条件,这也是确保路基质量的最佳方法和手段。 2.1 在公路路基的施工过程中,一般所应用的压路机都是大吨位的,因此对于碾压的效果也就很明显,对于提高路基土的压实度起了很好的作用。 2.2 对于特殊较潮湿的范围公路路基压实处理。通常在较潮湿的地区内,处理路基的压实作为是非常困难的,在规范上也做出了一定的调整:①在压实度的标准上可以依据试验的资料来确定数值。②天然稠度应小于1.1,而液限应大于40,并且塑性指数必须要大于18的粘质土。③需要改善填料的性质,所以需要在土中掺入生石灰,一般可以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 2.3 对于黄土路基的压实处理。在进行黄土路堤的施工时,必须要处理好填、挖界面的结合。如果当黄土的含水量较小时,则需要均匀的进行加水再碾压。如果在含水量较大时,需要翻松晾晒后再进行碾压。如果发现老黄土由于透水性较差,而干湿很难进行调节,又因大块的土料不容易粉碎,因此在进行应用时必须要通过试验再决定处理的方法。另一方面,需要根据设计要求来修筑边缘的拦水以及截水沟的构造物,需要把水引到坡脚外,而高度如果在大于20m的路堤,就必须要按照设计的要求来预留竣工后路堤自重压密固结产生的压缩下沉量。在黄土地区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路基的排水,针对地表水需要进行分散、拦截以及防冲和防渗的原则,同时也要做好对出水口的加固处理。 3 对路基的排水处理 在公路路基施工当中,必须要注重施工的排水处理,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出现由于各种原因所造成的不利因素,对路基施工造成直接的影响。 3.1 对于路面排水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快速的排除在路面范围之内的降水,从而降低水沿着路面进行渗入,不再冲刷路基边坡。促使雨水排出路面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就是利用集中排水的方法,需要在硬路肩的外侧来设置通过现浇的沥青混凝土拦水带,这样会与硬路肩路面形成一个三角形的集水槽,同时,在每隔20-50m的间距设立一个泄水口以及一个路堤边坡的急流槽的衔接这样把雨水可以直接排到坡脚的排水沟中。而第二种方法就是通过分散排水的方式,这种方法一般都是应用在西北地区地势较为平坦,而纵坡一般会小于0.3%的长路段。 3.2 一般所应用的进行地面排水的设施就是截水沟、边沟以及急流槽和地表排水管等。然而对于公路上的排水沟渠,通常都是要求铺砌防护。一般应用浆砌片石进行加固,而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块也开始广泛应用。 4 公路路基施工的技术要求 4.1 在进行路面垫层施工技术其中比较好的材料就是级配砂砾,但是由于砂砾材料其本身的质量好坏就会影响到垫层的使用以及对于整体路面的施工工程质量,因此,作为监理人员就必须要掌握好对于砂砾技术方面的要求标准,需要控制好级配砂砾垫层的工程质量保证。一般在级配砂砾垫层施工过程当中可以分成运输摊平、碾压路槽、整形洒水碾压以及初期养护等方面的工序,而级配砂砾它主要是一种比较松散的材料,在避免受到行车破坏的同时,作为监理人员必须要提醒在实施施工计划时,需要采取半幅通车与半幅施工的方式,从而可以避免出现因施工原因造成混乱行车的局面,而级配砂砾垫层在表面出现平整度较差并且较松散的情况。 4.2 在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技术分为两种。①在应用路拌法进行施工水泥稳定的砂砾基层,其主要工序是,需要初平砂砾料、进行摆放水泥、需要摊平水泥、进行机械的搅拌以及整型找平和碾压成型后洒水等工序。②应用厂拌法进行施工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施工,主要施工需要进行砂砾的备料、适当的水泥剂量、进行加水搅拌以及运料上路和摊铺碾压、进行洒水等工序。 5 结论 总之,在公路项目的施工过程当中,公路路基作为基础工程,并且在全部项目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对于以后的路基工作中必须要不断的加强努力提高施工技术,及早的发现问题,及时的解决问题,必须严格根据公路施工要求完成施工,按照公路设计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从而确保建设具有质量优良,社会效益显着的公路工程。 公路施工论文:简析公路施工设备管理现状的论文 多数施工企业的设备管理还仅停留在设备能源控制、设备维修层面。只要施工设备能够进行工作基本上不对其进行养护与管理。这也造成公路施工过程中设备经常出现故障,或隐性故障导致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另外,在实际的施工中,对设备操作管理也不严格。常会出现非操作人员进行设备操作的情况出现。从而导致质量隐患及安全隐患的发生。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公路施工企业必须重新认识施工设备管理的重要性,以现代施工设备管理理念指导企业施工设备的管理,促进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 针对公路施工设备管理的重要性,构建完善的施工设备管理体系 针对公路施工设备管理的重要性,现代公路施工企业因构建完善的施工设备管理体系,以此使企业施工设备管理工作能够得到科学的管理,以减少由于设备管理不当对施工过程的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公路施工企业的设备管理体系应涵盖设备的选型、存放、养护、操作以及针对临时租赁设备的管理。通过对涉及施工设备各个方面的科学管理有效保障设备的完好,促进其在公路施工中作用的发挥。以此为基础,现代公路施工企业设备管理体系的构建应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设备养护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并在工程开工前以科学的规划制定养护计划,有效保障公路施工设备的完善性,促进公路工程施工。 以科学的选型促进工程的施工 不同的公路工程对设备的需求也不相同,这也使得施工设备管理工作也存在差异。例如:城乡公路与高速公路施工宽度决定了其摊铺机设备的宽度与压路机碾压压力的不同。而不同的设备在进行管理时其养护周期、成本也存在差异。作为现代公路施工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设备的选型是公路施工企业设备管理的基础。公路施工企业必须针对公路工程的实际情况,科学选用设备型号,促进公路工程的科学开展。 公路施工设备的存放管理 公路施工设备的存放管理对设备的使用、养护有着重要的影响,其是现代 公路施工设备管理的重点。公路施工企业应在工程开工前以工程场地规划、工程规划为基础,对施工设备的存放进行规划。以此使施工过程中减少设备存放地点与施工地点的行使成本。另外,存放管理还应针对设备的不同进行不同的管理。 公路施工论文:公路施工质量管理中的问题与控制的技术措施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各项公路建设已成为现在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近几年来,得益于国家的大力投资和支持。公路建设事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质量佳、进度快且造价低的精品优良工程。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目前来说,面对公路建设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针对公路的设计标准、技术要求、工程质量、施工进度等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提高公路的施工质量。并且要保证资金的投入有效、正确,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公路施工现场的工程质量管理,这就要求必须具备过硬的施工技术水平和先进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现代化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高企业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提高公路工程施工质量,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1 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1.1在工程准备进入工地前,要结合该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组织参与施工建设的全体人员认真学习合同文件、技术规范,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制定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责任,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强化施工队伍的质量意识教育,加强施工队伍的岗前培训,并制定出适合本工程的详细的质量管理工作计划。将质量目标逐层分解,使其真正的落实到每一个施工人员的身上。落实到每一项单项工程和每一道施工工序上,确保施工质量控制落到实处,为质量工作顺利进行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 1.2为了加强质量管理,在工程中标后,中标单位要按照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原则,建立该项目的组织机构,将每个部门的人员责任都明确分工,质检科的所有成员负责开展具体的作业工作,并按要求组建试验室、质量检查组、资料整理组等。要求每个成员各尽所能、各负其责。将各自相应的岗位职责落到实处,从而使工程质量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1.3对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工程施工应知应会教育。并进行严格的考核,使全体施工人员都持证上岗、挂牌作业,从而做到工程施工严格按照设计与相关的技术规范来操作。与此同时,还要加强与职工间的情感交流和思想沟通,尽最大能力满足职工的心理需求,使员工从潜意识中自觉自愿的接受管理者的要求,并积极渗透到日常行动中,也可以通过开展技术比武、技能竞赛等活动来激励广大员工们的积极性,对胜出的员工进行物质和金钱上的奖励,使员工更大程度上的为之而服务, 2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2.1严格执行质量控制程序 工序质量是施工质量的基础,工序质量也是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为达到对工序质量控制的效果,在工序管理方面应做到: (1)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根据工程的合同要求,在工程施工中,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开工前,编制上报“开工报告”;施工中,首先施工企业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抽检,抽检合格方可继续施工。 (2)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项经理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详细的施工工艺方案,明确质量目标。通过认真细致的技术交底工作,使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明确设计意图,明确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及操作细则,明确工程的质量目标,使各项工程质量目标及质量控制落实到最基层的全体施工人员身上。 (3)认真做好试验路段的施工。遵照“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认真做好试验路段的施工,确定各项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及质量控制措施,指导全线工程的施工。 2.2对施工企业单位管理水平的促进 现代公路施工技术对策管理工作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施工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根本体现,其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技术参数的控制及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实施能够整合优化现代公路工程施工流程、促进成本控制的有效实施、及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 2.3对施工质量的促进作用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能够有效提高施工过程中技术的监督与管理,保障公路施工质量。在进行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通过技术方案的编制、日常技术管理、施工过程工程测量管理、变更管理等工作,能够有效的保障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提高公路工程施工质量,能够有效的保障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与经济性,为保障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提供重要保障。 3 施工过程中日常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工作是为了保障工程能按施工方案进行,解决施工中所出现的问题,指导施工人员按技术要求进行施工。其内容可分为基本工作和琏础工作两大部分。基本工作包括技术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工作和施工技术的开发与更新三大项,前两项工作保证生产过程中和技术秩序,立足为当前生产服务,第三项工作为企业的技术储备和为下一个项目的施工打基础。 3.1建立和健全集中统一的技术管理系统,从工区项目部到施工队各级组织都要有技术管理的职能机构和技术职能人员,明确各人职责,在总工程师领导下,全面负责工程的技术工作。做到有职有权。 3.2组织技术人员学习设计图纸、施工规范、施5一组织设计,明确图纸及规范要求、操作要领、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实验内容等,结合技术人员各自的工作内容,解决发现的问题 3.3在正式施工前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参与施工任务的全体职工明了所担负工程任务的特点、技术要求、施工工艺等,做到心中有救,以利于有计划、有组织、多快好省地完成任务。 3.4认真做好测 量管理和试验管理两项最基本、最关键的工作。 3.5认真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和指导、服务工作。 4 工程测量管理 在公路施工中,测量管理工作是一项最基本、最关键的工作。 4.1根据工程内容配备数量上、精度上符合要求的测量仪器及工具,认真做好测量仪器管理工作。测量仪器在运输、使用、存放过程中要有专人负责,要定期进行检验、校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建立仪器档案,对仪器的类型、编号、产地、主要性能状况、维修及校验情况进行详细登记。 4.2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教育,加强保护测量标志的意识。各级测量人员要经常巡视。发现控制点和标志、标志有毁坏或位移时应及时补设。永久性导线点、水准点在每年开春后和雨季后应进行两次全面检测,临时性的点位要经常进行检测。 4.3加强测量资料管理工作。测量资料应字迹工整,工程项目、地点、部位、使用仪器、日期、观测记录 者姓名应齐全,记录的数据和数字直准确无误,严禁涂改,记录不得转抄。外业观测必须用铅笔记录在测量专用本或表格上。各种放线定位、施工测量资料必须事先计算复核后才能在现场应用。测量资料要按工程项目、施丁顺序及部位进行整理。妥善保存,及时归档。 4.4中心测量组要认真组织好工程竣工测量的实施工作。 5 加强质量控制 5.1实施工程质量责任制 质量目标责任制是确保质量目标实施和实现的根本保证,当前公路工程中业主往往对建设方和监理方提出了质量目标,但在具体工程实施过程中应将该类目标进行具体细化,以将各具体目标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人员上,并应定力明确的责任制以确保各层各个管理人员在质量管理中均有明确的质量分工和职责范围从而保证在质量控制与管理中各方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可实现其依靠先进的质量管理技术和相关管理手段对质量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 5.2对原材料的质量控 (1)优化各种原材料的采购流程,降低采购成本。通过招投标的方式与各种原材料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减少供应与需求之间的中间环节,原材料的进场价格都必须遵循工程投标时的报价和市场价格信息,应尽量控制在工程报价以内。 (2)降低各种原材料的损耗。a.要对各种进场的原材料进行分类堆放并设有标识牌;b.对水泥、钢材等容易受潮、变质、锈蚀的材料,要及时检测,严禁不合格材料用到工程施工中,造成不应有的质量隐患。 6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整个公路建设质量管理中,公路建设和公路施工企业必须知道施工技术对质量管理的重要性,用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的技术解决方案,来加以促进道路工程项目的实施和建设优化的质量管理,提升企业综合管理能力,为企业的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公路施工论文: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几个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公路交通事业也随之快速发展,混凝土沥青路面因路面平整,驾驶舒适性高等优点,在公路工程中被广泛应用。但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极端天气经常出现的公路,或者在施工的过程中违反的操作规程都会给路面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尤其是对于超重车辆较多的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的早期质量破坏现象非常严重,大大的缩短了其预期的使用寿命。因此,在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过程中做好质量控制非常关键,实践证明,施工质量的高低对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1 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现状 在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施工的过程中,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对整个工程的质量保证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受到施工企业的高度重视。依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与《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目前我国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主要通过施工前的质量控制,施工中质量控制及施工后质量控制三个环节,其中施工前质量控制主要是针对公路施工所需要的原材料或制品进行仔细的验收,确保所进原材料符合本次施工的相关要求,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在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施工的过程中仍然要参照国家的相关规定,严格按照相应的操作规程进行施工,以保证施工质量。施工结束后进入验收阶段,在验收的过程中依据规范标准要求的标准指标,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从而提高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 2 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要想保证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工程的质量,首先要明确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有哪些,对以往同类工程中所产生的质量事故进行系统的分析,找出影响工程质量问题的直接原因,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对防止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在施工的各个环节中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不仅可以保证施工质量,还可以有效的防患于未然。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做好全面的质量控制管理工作,即对施工企业的所有工作人员和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首先要根据各种指标的控制图,对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检测数据的信息采集工作,并将其绘入控制图后进行异常分析。如果信息数据显示出现异常时,要及时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其次是在路面施工的过程中,无论是施工单位的质量检查,还是监理单位的工程质量监理,都是对正在施工的工程项目或者已完工的施工项目进行质量检查才能发现问题,在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施工的过程中,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质量控制工作。 2.1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指标与控制图的选择 首先在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指标的选择时,首先要考虑施工的稳定性,同时还要对其施工质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其次是要根据质量控制的要求及相应的技术指标与性能特点选择合适的控制图。在实际选择的过程中,只有根据国家制定的规范标准,按照控制图的指标性能特点与功能进行选择,采用设计文件规定的技术参数目标值作为依据,经过试验检测所得的数值在报警范围之内,通过有效的选择施工质量控制指标,选择合适的质量控制图,可以及时发现公路混凝土沥青施工过程中的异常情况,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为保证施工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2.2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过程的持续改进与应用 在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施工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质量控制图,再根据质量控制图对其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异常的判断,一旦有异常情况出现,必须对其施工过程进行持续有效的改进。因此在施工的程中,针对每一个控制指标所选定的控制图,随时对施工的每一个步骤进行具体的控制。再把每个步骤中所检测到的数据信息绘入控制图,通过与控制图的信息比对,如果数据信息一致表明施工情况一切正常,即可进行下一轮的担质量控制工作,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必须将其改进后,才可以进行下一轮的质量控制工作。 2.3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标准的建立 在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施工的过程中,人员素质、施工管理水平,施工机械等因素均会对施工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以上人为因素的影响,图控制的技术标准最好依据预备数据信息来确定,尽可能全面的收集混凝土沥青路面施工方面的质量数据,采用图控的方式将技术质量指标的均值与标准差进行处理,从而确定技术指标的参照值,当参照值的范围与预备数据的标准范围相交时,其相交的范围即为最终的标准,当参照值范围大于预备数据的标准范围低限值时,则以检测的标准范围为最终标准,如果参照值范围小于预备数据标准范围高限值时,必须调整施工技术参数,以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合理的配置相关的机械设备,合理分配技术人员、针对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施工要点,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质量控制,并做好信息的记录与反馈工作,经过系统的分析与加工后,将信息输入到相应的控制模型中,如与要求的标准不一致,则需要调整施工工艺,是保证施工质量的有效手段。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采用跟踪检查的方法,收集全面的施工信息,通过分析比较,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对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公路施工论文:分析公路工程施工要点 1公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 公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有:第一,软土路基在路堤填土施工完成之后和路堤填筑施工过程,公路的路基就会产生一定的路基沉降,以及剩余沉降。怎样才能有效的对路基沉降进行控制,并保证其沉降控制在预期的设定目标,同时还要保证公路路基不同结构结合处的平稳以及公路路基高度预留高度保障道路达到预期的设计标准,这些问题已经成为现代路基施工中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第二,软土路基在正常的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路堤滑坡的现象,这样就很容易的造成路基基础的失稳,而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软土路基中固结速度过慢,路基强度较低。怎样才能有效的对地基进行稳定性的保护,以及对施工工程的进度和质量进行保证,同时还能够有效的对提高填土速率,也已经成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2公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中的关键技术 2.1排水法 通常可分为三种:一是砂井排水固结法,二是挤密砂桩法,三是振冲碎石桩。这种直排水法在软土层较厚的软土地基比较适用。一般情况下,为增强软土的强度,常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清楚表层淤泥,二是砂井排水固结,砂井排水,即通过预压砂井法先使排水固结,地基提前沉降。此方法能取得较为良好的效果,需注意的是,软土地基要想完全固结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2.2换填管理法 换填管理法就是将基底下的软土挖出来,换一些材料进行填补,再加以夯实,不过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这些填补的材料必须满足低压缩性、无腐蚀性的要求;第二,挖出的软土必须在基底下一定的深度范围内。此方法有一定的限制,需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具体操作。换填的材料有相应的垫层,如砂和砂垫层,碎石与矿渣垫层。底层的材料不一样,相应的垫层也随之变化,垫层的功能很大程度上是不一样的,但也有共同点,最大的共同之处就是,代替软土来承载基础压力,填筑的材料要具备较高的抗剪度,其压缩性要小。在填充的同时,会有一些空隙出现,通过此刻发挥其透水性能,提高排水速度,使软土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固结,避免出现低温冻胀的情况。在水利施工中,利用此方法进行软基处理时,上部软土朝下施加的应力很小,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当然,在实际操作中,还是要考虑工程的规模和稳定性等问题。 2.3化学固结法 即通过一些化学手段对地基进行固结,以加强其强度,提升其稳定性。经常用的处理手段通常有三种:一是深层搅拌法。二是灌浆法,三是高压喷射注浆法。深层搅拌法,即在软土中掺加固化剂,经搅拌机搅拌,软土和固化剂会发生物理化学反应,从而提高地基强度和稳定性,将软土硬化,加强其整体性。固化剂的主要组成部分多是水泥石灰等,搅拌机为特质搅拌机,另外,软土和固化剂的黏合尽量在地基深处就开始进行。利用此方法,主要就是为了增强软土的强度,提升承载力,以达到减少沉降量的目的,从而为边坡的稳定性提供必要保证。此外,之所以要用搅拌机加固,主要是为了让软土和固化剂之间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它与混凝土的硬化有着很大区别,混凝土的凝固速度比较快,因为其进行的是水解水化作用。 2.4旋喷法 为加强地基的强度,常采用旋喷机制造旋喷桩,这就是旋喷法。将带有特制喷嘴的注浆管放在土层预定的深度,提升其高度,喷嘴会按照设定的速度开始旋转,同时喷射出水泥固化浆液,与软土合并并发生作用,进行凝固硬化,形成的桩就是旋喷桩,旋喷桩压缩性小,强度高,主要用于对粉细砂和软粘土地基的加固,但是对有机成分较高的地基加固效果较差。 2.5灰土挤密桩 当软土地层的含水量过大或过小时,应选择灰土挤密桩,含水量过小,需先将加固范围内的土层浸湿,接着按先外后内的间隔进行成孔的顺序;含水量过大,需利用干土粉或石灰粉吸收部分水分,或者快速成孔浇灌。在进行孔填料之前,先对孔底夯打大约三锤,夯锤形状以梨形和枣核形为佳,重量要在100公斤以上,然后以所测出的密实度为标准,对夯击次数和下料速度实行严格控制。对于已出现疏松、断裂或夹层的情况,应先将其取出,再依据设计要求填夯灰土,按照规范进行施工。此外,还有预压砂井法、加筋法、爆炸排淤法以及强夯法、井点降水发等许多方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的交通量和公路路面工程技术已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为顺应发展,某些级别较高的公路的路基面通常会采用科学化、规范化和定性化的施工技术。其中软路基施工技术对路基施工有严重的影响,要解决公路软路基施工的技术问题,就必须在准备阶段就给予重视,强化施工的关键施工技术,正确分析影响施工的原因,并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保证工程的质量和社会效益。 公路施工论文:公路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方式 处理公路工程软土地基表层的方法 1表层排水法 软土地基的形成有多种原因,通常一些土质很好的地基之所以成为软土地基多是含水量过多引起的。针对这样的软土地基,工程作业人员在开展填土工作前,要先在地的表层开挖出来一道沟槽,排掉地面和软土地基表面的水分,从而为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提供有力保障。为了使开挖沟槽的功效发挥到最大程度,工程作业人员常会选择透水性极佳的沙砾或者碎石来进行回填。 2砂垫层法 1)施工中进行砂垫层操作时要把机械设备自身的厚度、机械轮胎跟地面接触时产生的压力以及机械的偏心程度和地基表层的承载强度都纳入考虑范围之内,制定出准确的砂垫层厚度。针对极软地基的施工,施工单位常把表层排水法、敷垫材料和砂垫层法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使用,这样就能促使大型施工机械正常运行,还节省了成本,既经济又实用。2)在进行砂垫层施工时要预先安置样板。对路面进行摊铺时通常会将自卸汽车和推土机联合起来进行操作,并保持二者进度同步。另要妥善处理砂垫层的端部位置,以免侧面排水不便。 3敷垫材料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土层分布不均匀的地基,可以避免出现部分区域沉降不均匀或者出现侧向变位的情况。敷垫材料具有很好的抗剪和拉抗力,有利于施工机械通行的增强,促使地支承填土荷载量能够均匀分布,从而提升地基的承载力。 4添加剂法 在路基表层粘性土里加入适量的添加剂可以提升地基的强度、改善压缩性能,还可以稳定填土,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添加材料通常由生石灰、熟石灰以及水泥三种原料组合而成,这种石灰类添加材料一般都是现场进行搅拌或者厂拌,目的不单单是为了减少土壤里的含水量、产生团粒,更是从根本上固结粘性土壤使其发生质变,从而巩固整个土体。 实施粉喷桩加固措施 1)粉喷桩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报告、土工试验报告、室内配比试验报告、粉喷桩设计桩位图、原地面高程数据表、加固深度与停灰面高程以及测量资料等。2)开展平整场地、清理障碍物的工作。3)所有的机械在使用前要先组装,再试运转,确保无问题时方可正常投入使用。4)粉喷桩的施工方案主要是依据工程设计要求的配比以及实际测量所得的各种参数,试桩稳定之后再行确定的。 竖向排水固结法 施工过程中对于粘性土的地基常常会安置垂直的排水柱,从而减少排水的面积,固结住地基排水,进而提高地基的抗剪强度。垂直排水柱一般会采用沙井和纸板两种材料。砂井排水法因为施工方案不同,方式也就不同,常有打入式、水射式等,多与加载法和缓速填土法结合使用,用于层厚大的均质粘土的地质使用效果最为明显,但不太适用于泥炭质地基。在对排水砂井进行设计时要预先制定施工方案,再测量砂井直径和排水的距离,并预估改良的范围;最后计算地基的稳定和沉降率。 处理方案评价 1)处理公路工程软土地基一般采用排水固结措施,这种方法非常经济适用,效果也很好。2)在国内对轻质路堤施工时常用的材料是粉煤灰,这种路堤常见的三种类型是:①单一型;②粉煤灰;③粉煤灰和土互层形成土砂等混合。这种路堤成本低,效果好,很受欢迎。3)施工时采用土工布以及塑料加劲格栅等一些简单实用的材料,不仅有助于提高地基整体的稳固性能,也避免了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的现象,同时,还能减少滑移,促进工程早日竣工。 公路施工论文: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的探讨 近来,由于工作之便,找到三个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高速公路隧道建设工地考察,实地参观了施工现场,对于现行的施工技术和程序有些思考。今撰文提出新的技术方案,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现行的施工技术程序为三道工序: 1、爆破后,在裸体岩巷中采用锚喷技术进行支护,封住裸岩; 2、喷展表面铺贴一层有机板材; 3、在有机板上浇筑自防水混凝土。 这种工艺为刚柔结合的防水衬砌技术。 当参观现场作业后,第一层是喷射混凝土,效果仅是支护,喷层无抗渗性能。而对于隧道工程各种复杂的地质情况,尤其是含水层串通微细裂隙给工作面造成淋渗水时,这种支护的质量抵挡不住岩体渗漏水的浸入。当工程第一道工序结束时,仍有部分区段照旧淋水。仅是把原来在基岩的渗水,现位移到喷层表面,喷层根本没有封住淋渗水,因喷层无抗渗效果。 针对淋水问题询问施工人员,答复为;他们一旦铺设有机板材后,淋水即抵挡在有机板外顺板材流入盲沟排出,浇筑混凝土时不会受影响。 我认为:作为一道至关重要的防水屏障,在铺设了有机板材时必须与支护层贴实,而喷层表面是凹凸状不平整的工作面,在这样基础上铺设有机板材,留有许多小空间却无法贴实。 有机板材的应用位置,是两层混凝土间的夹层,喷层不平,混凝土浇筑时粗骨料石子锋芒容易刺破有机板材。那么,一旦有机板材被人为破损,何谈防水功效?是弊病之一。另外,喷层与浇筑混凝土的主要作用是承载,把一个实施30cm的混凝土工程人为分成两层,并且不能粘结为一体,降低了混凝土的[!]整体性,损失其承载功效是沿弊病之二。再说混凝土的使用寿命与有机板不能同步,混凝土服务年限大于70年,而有机板小于70年,也小于工程的服务年限。夹层有机板材客观存在自然老化,因此说,一旦有机板材老化即丧失了防水功效,是弊病之三。这种技术的关键是被动防水,因第一层支护不防水,仅依靠有机板材和衬砌混凝土的防水功能,这样,工艺多而没有达到主动防治水的效果,值得研究。 针对上述技术现状,现提供用二道工序完成隧道防水与承载的施工技术方案: 1、锚喷治水支护 2、内衬自防水泵送混凝土本项目的特点:锚喷治水支护、迎水封堵渗水点,达到主动治水的目的。第二道衬砌工序与前道喷射混凝土粘结密实。形成整体的自防水高强度构件。 1、粘结力作用,BR防水剂与水泥水化时,反应生成物——无机硅胶,在喷射作业时,喷射物在胶体粘结力的作用下,呈团状喷出,在岩体上粘结牢固,迎水喷射能有效地封住淋渗水点、微细裂隙等。形成的喷层达到治理淋水目的。 2、在速凝前提下,喷层抗压强度提高10——35%,改变了掺速凝型产品而损失喷层程度的通病。 3、降低回弹率,本技术回弹率低于15%,而其它产品回弹率为35%,对于提高工效、降低原料消耗是十分显着的。 4、喷层内在质量有所改变,因本技术喷射混凝土是团状,在岩体上因喷射物粘结力大于3MPa,利于粘结。作业时,后续喷射物呈嵌入式粘着成型,提高了喷层的密实性,抗压程度提高10——30%。喷层不仅是提高强度,抗渗指标大于S20,级配喷射混凝土最佳时抗渗可达S30以上。本发明的锚喷治水支护把原锚喷支护的技术改进为以治水为主,并达到自防水功能的双重效果。 5、喷层的耐久性,BR锚喷治水支护把常规的顶板淋水问题迎刃而解。广大用户对BR喷层治水与支护耐久性是非常关注的。因本技术有效的提高了喷射物粒子粘结力和粘结附着力,经检测粘结力大于3.4MPa,在常规的喷射混凝土工程中,这样的质量是极为少见的。所施工程无剥离,不起鼓,粘着牢固。喷层厚度8——12cm,抗渗大于S20的自防水质量,封闭了岩体渗漏水的通道,达到主动治水的目的。 另外,BR水化物——无机硅胶体对混凝土体内钠离子拆出有抑制作用,杜绝化学腐蚀。对于喷层提高耐久性。抗渗自防水的性能是非常有利的。 本项技术对支撑的钢拱架和钢筋无锈蚀危害。 本项技术是用BR速凝型增强防水剂喷射混凝土工艺,顶林水作业,在顶板每平方面积淋水量1m3/h的条件下,用本技术可治水封闭岩体,治理淋水,喷层抗渗大于S30的抗渗性能。 1、凝固时间:BR速凝型增强防水剂喷射混凝土凝固时间30s一7min; 2、喷层厚度10cm,喷射混凝土配制C20的级别,喷层抗渗大于S20; 3、提高抗压强度10——30%,粘结力大于3.4MPa; 4.适用地质条件:表土层渗淋水,砂层涌水封治,泥质角砾者普淋普渗,各种基岩淋水和冶金矿硫酸根离子含量448mg/L,均可预水治理。目前,己实施治水工程四万延米,均取得良好效果。 在锚喷治水支护层的表面,干燥无淋水的条件下,浇筑BR泵进自防水混凝土为第二道工艺,混凝土抗修大于S32,抗压提高10—20%以上,耐久性稳定。 在隧道工程技术要求中,一般抗渗约在S12左右,因本技术两层混凝土抗沙值大于S32,不仅满足工程需要,有S40的自防水保障的质量,这一点即是提高耐久性稳定的重要一环。本项目不受地质条件及渗淋水的制约,可全天候施工,极大地方便了施工单位。 一项技术创新关键是科技进步。因本厂长期在封治地下工程水害的工程中探索了20年,这项发明已经过大量的煤矿深层井巷淋水考验。特别是大秦线景钟山铁道隧道试用段,每平方米淋水点174个,淋水量大于2m3/h,治理取得成功。另外,在新疆库尔勒泥质角研岩普淋普惨的特殊地质条件下,完成了治理每平方米1.8m3/h淋水的封治任务。今给予高速公路隧道建设提出本项技术发明,目的是为广大地下工程施工者提效降耗提出技术方案,如有此类工程的单位愿意合作,本厂愿全力配合在实际工程中再攀新高峰,为加速我国基础工程建设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如有不同见解的专家学者,请来函磋商,以利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公路施工论文: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探究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对高速公路的设计标准和工程质量要求就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必须重视和加强高速公路现场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提高施工质量意识。本文从提高全员质量意识、重视工地试验室建设 、重视现场跟踪检查、采取有效的质量奖罚措施、提高设计质量等方面较详细地阐述了高速公路现场施工中的质量管理问题。 关键词:高速公路 施工 质量 管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的发展越来越迅速,高速公路的设计标准和工程质量要求高,必须重视和加强高速公路现场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提高高速公路的施工质量。过硬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两个因素中,技术力量是需要软硬件共同努力才能完善提高的。管理方面是确保工程有序可循的保证,这就需要有先进的管理经验,高素质、懂技术、富有责任心的管理人才。只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人才是不行的,必须有配套的施工设备作为实施的保障。 一、高速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概念 高速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广义的施工管理是指工程从施工准备、建筑安装到交工验收的全部施工过程的全面管理,其中包括计划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物资管理、设备管理、劳动管理,经济管理等等。狭义的施工管理是指施工过程中生产作业方面的管理,如施工准备、现场作业组织、平衡生产能力、指挥调度等项管理工作。 二、我国高速公路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公路工程项目施工难度大,建设工期短。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任务非常繁重,许多高速公路工程正在紧张的施工建设中,还有很多高速公路在等待审批和开工。然而,与这种繁重工作任务不相称的是,我国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测绘管理方式还很落后,属于粗放式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容易因为测量而耽搁工程进度、土石方费用难以精确控制、测量工程事故容易发生。 (2)公路工程项目设计变更多,为施工带来不稳定因素。以姜眉公路宝鸡段为例,该工程的施工地段在秦岭深山的古褒斜道上,路线沿红岩河、龟川河逆流而上,穿山跨河,地质结构复杂,桥、涵、隧工程项目多,姜眉公路宝鸡段原工程设计在很多地方存在不完善或不尽合理之处,随着工程建设的逐步深入,迫切需要变更原设计,使之符合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 三、提高高速公路施工管理质量的策略 1、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做好质量宣传工作,是搞好制质量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我们既不能把质量管理 看成简单的事情,也不能把它想象得十分深奥。由于参加施工的大部分工人的文化程度不是 很高,你跟他讲大道理,很有可能他今天听进去了,明天却忘记了。所以质量意识的灌输, 要分层次,一级一级地下去,使得往往是很复杂的理论,逐渐会变得浅显易懂,而且符合大 众的口味。对质量的认识,有一个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过程,这样经过多次循环,质量意 识才能深入人心。质量监理不也是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这样的循环过程吗?所以 ,要 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就要把宣传工作循环、循环、再循环,具体、具体、再具体。天下 没有木头脑袋和石头脑袋,只要我们有信心、有耐心、有诚心,相信质量这根弦会绷紧在每 个人的脑海中。 2、在现场施工中对工程质量管理所采取的措施 在经济社会,质量管理理所当然地要和经济挂钩,但这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真正的目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千万不能本末倒置。有一种现象值得重视,那就是好像敲掉 多少片梁、砸掉多少个结构物、路基路面返工多少次,就证明质量工作抓得严,质量工作做到家 了,这种风气好像还很流行。例如,连徐高速公路上有一座箱通,墙身处有一块面积20cm2 、厚1~2mm的涨模凸块,完全没有必要砸掉整段墙身,而可以通过磨光处理等办法来解决。 为了不留下遗憾工程,砸掉一部分质量达不到标准的结构物,这是完全合理的。但如果不分 青红皂白和轻重缓急,敲砸成风,那就应该好好深思了。所以,应看到问题的另一面,敲、砸和返工证明你质量管理没有做好或做过头了。为什么不在发生质量问题的前期,采取预 防 措施?为什么非要等既成事实之后,再来兴师问罪?因此,质量管理措施过左不好,过右也不 行,我们一定要把保证质量、提高质量、对质量精益求精做为大提前,措施一定要合理得当 、让人心服口服。 质量管理措施要强硬有力,不能讲人情,不能拖泥带水,该一票否决就一票否决,没有什么 通融的余地,质量管理搞不下去的原因,往往就是已形成的指令被浩瀚的人情海洋所溶解了,在连徐高速公路结构物的施工中就发生了类似的现象。质量管理不得力的人该换的要换,不得力的施工队该清退的要清退,决不能心慈手软,否则会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现在的质量管 理体制有一个弊病,就是管理质量的人没有真正的否决权,技术和行政相对来讲还是分家的。 质量管理措施要有可操作性,过高过低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现在指挥部对项目经理、项目经理部对施工队都有了质量管理目标责任状,光有这些大目标还不够,还要具体细化,并确定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质量管理小目标。 在实践中我们总结出这样的经验,即是工程质量管理按月进行考核评比,在每月的月底召开 质量会议,由各施工队的质保人员参加,评述当月工程在质量方面的优劣,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互相交流在质量管理方面的经验。质量考核按100分制:自检一次不合格,扣5分;监理组一次检查不合格,扣10分;市高指一次检查不合格,扣15分;省高指一次检查不合 格,扣20分;累计分为零或为负分时,则该施工队要清退出场。各施工队队长交质量保证金 5000元,各施工队的质保员交质量保证金1000元。每扣1分,施工队队长罚款50元,质保员 罚款10元。这些钱都由施工队长和质保员个人出 ,单位不予报销。如工程结束,施工队(没 有扣分)仍保持100分,则退还施工队长和质保员的保证金,并另外奖励施工队长5000元、质保员1000元。 3、工地试验室是现场施工中工程质量管理的前哨 施工单位往往对工地试验室不加重视,试验室的房屋简陋,试验仪器残缺不全, 完全不能适应高速公路建设的需要。工地试验室在工程质量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企业自检的一个重要部门。施工人 员住的条件可以简陋一点,但试验室一定要按标准建设;人员工资可以少开一点,但试验仪器一定要装备齐全。试验人员的素质一定要高,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实事求是的认真精神 。施工产品符不符合要求,要由试验室拿出第一手材料,一切应以数据说话。不合格的资料,千万不能擅自修改合格后往上报,千万不能存有侥幸心理。密实度该是达到90%的,89.9%就绝对不行。宁愿自己先返工处理,也比监理组、市高指抽查出来不合格后,再返工要好,这样才能真正确保工程的质量。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实践证明,只有合格的施工员和试验人员,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在试验室的各项试验中,最大干密度标准试验和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处在比较重要的位置,这些试验应在项目开工之前就做好,其试验结果将指导施工,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做这些试验时,要特别谨慎小心,有时要做多组试验,才能和实际相吻合。 试验室配备的仪器和使用的试验方法要先进。使用全站仪校验放样,一是精度较高,二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环刀法检查密度,高速公路一般都不再采用,因此就应用灌砂法来检查密实度,以提高其准确性。 4、现场跟踪检查是工程质量管理的最实用办法 工程质量的许多问题,都是通过现场跟踪检查而发现的。要做好现场检查,质量 管理人员就 一定要腿勤、眼勤、手勤。腿勤就是要勤跑工地,眼勤就是要勤观察,手勤就是要勤记录。 要在施工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减少经济损失。在连徐 高速公路E-4标段奎河桥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中,一根桩刚浇到2m时发生混凝土堵管现象, 而且经过努力堵管问题仍不能解决,此时正好质量检查人员到现场,果断采取拔出导管、移钻机重钻的处理办法,避免了一次重大的断桩事故。 质量管理人员要在施工现场督促施工人员按规范施工,并随时抽查一些项目,如混凝土的砂 石料、水的称量是否准确,钢筋的焊接和绑扎长度是否达到规范要求,模板的搭设是否牢固 紧 密等。质量管理人员还应在现场给工人做正确操作的示范,遇到质量难题,质量管理人员要 同施工人员一起研究解决;出现质量问题,不能把责任一齐推向施工人员。质量管理者只有 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才能做到工程质量管理奖罚分明,措施得当。 5、工程质量管理与进度、效益的辨证关系 施工单位往往有这样的错误认识,认为要搞好工程质量,就要影响工程进度和效 益。其实,搞好工程质量与工程进度、效益并不发生矛盾,他们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发展的矛盾结合体。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工程质量搞上去了,减少了返工,相对来讲就节省了时间、加快了进度,也就节省了人力、物力的消耗,提高了经济效益。 在锡澄高速公路江阴高架桥N4标的T梁施工中,虽然我们敲掉了一片外观不符合要求的T梁、报废了三套T梁模板,直接经济损失达十几万元,但通过这次教训,总结了经验,工作更加认真,在短短的8个月中,顺利完成了476片25m T梁的浇筑任务。无论是进度还是质量在全线都是名列前茅,并且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相反,在连徐高速公路的某些施工单位,没有正确处理好质量、进度、效益这三者的关系,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结果砸掉多道涵洞基础 ,进度上不去,还搞得声名狼藉。 6、现场施工要密切关注设计质量 目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都强烈要求提高设计质量。设计质量的优劣与施工质 量的好坏是息息相关的。例如,在连徐高速公路罗岗互通立交的施工中,由于设计地质资料与实际地质情况不相吻合,致使18根桩的桩长与设计桩长都不相同,原定一个月可施工完的项目,结果搞到四个月才最终结束。这不仅给施工带来许多麻烦,影响了施工进度,还浪费了 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连徐高速公路贾村分离式立交、毕庄分离式 立交和沟绘中沟中桥的桩基础施工中,至今沟绘中沟中桥的桩基础还没有施工完。 在连徐高速公路上,出问题的结构物大多都是盖板涵,这必然让人们产生疑问,如果施工没 有问题,那么设计是不是有不合理的地方?由于徐州铜山地区地质情况多变化,设计勘探中不可能对每座盖板涵都做地基承载力试验,而施工单位也不可能在施工前对每座盖板涵都做 地基试验,而是按图施工。所以,在设计时就应充分考虑地基承载力不足而造成的影响。目前盖板涵基础的设计,对基础的加固考虑不充分,未设计用碎石、砂砾垫层等补强处理方案,所以当地基承载力不足时,发生结构物局部不均匀沉降,致使沉降缝处产生裂缝。最后只 有返工,重新对基础进行加固处理,不但影响工期,而且还影响工程的质量,因此对基础设计要严密谨慎。返工处理后的质量,肯定不如一次浇筑完成的质量,E-2标段的K235+830盖板涵就是这么一个鲜明的事例。 设计质量高,施工单位省心,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也省心。然而,由于目前国内高速公路上 马较多,设计单位的工作量较大,因此很难做到精心勘探、精心设计,现在对设计单位相应 的监督管理体制一时又无法跟上,所以就造成在施工中发现大量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把设计的最后一道关交给施工单位,这是非常危险的现象。施工单位水平高还好,如果施工 单位水平低,预先发现不了设计问题,等到产品出来后才发现不对头,这就造成了许多麻烦 和损失。连徐高速公路上就发生梁与支座间距离偏差1m的严重质量问题,究其原因,还是设 计坐标产生错误。E-1标的罗岗互通立交在放桩基础样时,也发现桥台桩基础坐标与设计坐 标偏差25cm的现象,由于是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发现的,没有造成过大的经济损失。 施工中发现的设计问题很多,有些桥从基础、下部构造到上部 构造都发生了设计变更,变更图纸比原设计图纸还多,这让施工单位还怎么能做到按图施工。遇到变更问题,都是要施工 单位先拿出处理方案,然后再由设计部门审批,这不是硬要考验施工单位的设计水平吗?施 工单位为设计变更做了大量试验,花费了许多资金,而这些钱又无法计量,只能自认倒霉。 7、对工程质量管理的展望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工程质量将会逐步走上系统法、法制化的轨道,电脑技术将会普遍地运用到工程质量管理中,施工人员和质保人员的素质将会有很大 提高,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将得到广泛推广应用,我国的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将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公路施工论文:公路施工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摘 要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指导思想及具体操作的偏差,公路施工招投标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保证工程建设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必须加大管理力度和约束机制,规范工程招投标行为。 关键词 公路 施工 招标 投标 管理 我国公路工程建设模式自建国以来,几经变革,到八十年代至今,公路建设投资渠道呈现出多元化格局,公路工程建设模式也更加灵活多样,公路施工招投标制及监理制已成熟并稳步推开,公路工程项目走向了市场。1992年5月颁布的《公路工程监理实施办法》中明确规定:"建设二级以上公路工程项目,必须实行招标投标制度和监理制度。"实行招投标制度的意义在于通过招投标引入竞争机制,防止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减少建设市场的行政干预,规范业主行为。 1 存在的问题 根据本人近几年参加公路施工招投标项目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有些地区及部门对公路施工招投标制度理解不够,在指导思想、具体操作等方面的偏差,存在着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有些行政主管部门及建设单位对施工企业资格审查控制不严 有的地方不具备投标资格的无独立资质的二级法人也参加招标,导致一些虚报资质等级的挂靠企业中标(一些有资质的施工企业,只负责出资质,任人挂靠,收管理费了事),这种"高资质投标,低资质进场,无资质施工"违反基建程序的做法在很多地方都有,是当前工程建设模式的一大漏洞,直接影响工程施工的质量。 1.2 国内招标项目和民间集资(包括引进港资、外资)标段划分越来越小,越来越不合理 一般公路工程施工标段的划分应根据工程规模、建设条件、机械化程度及对工程施工有利的原则来进行。广东某地近20km长的二级公路,当地政府及建设单位,按长官意志行事,竟将标段划分为最小近200m,过多施工单位的进入,影响了工程的连贯性,不利于机械化施工的开展。 1.3 有些地方工程建设市场较为混乱 存在着"五无"(无规划、无报建、无证设计、无证施工、无质量监督)工程,工程仍监管不到位,制止不力,工程基建程序不能认真执行,招投标行为图于形式。有的施工企业在同一次招标中既以总公司名义,又以分公司名义参加投标,"一标两投",或者对同一份投标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报价;同时,有的建设单位不按招投标规定选择总承包施工单位,对分包管理不严,界限不清,在工程承发包中任意肢解工程及转包工程,层层转包现象相当严重,工程质量、工期、投资都得不到有效控制。 1.4 有些地区尚未完全打破地区和部门垄断,统一开放的建筑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 有些地方特别是在县一级,公路等专业工程项目没有完全进入建设工程交易中心进行招投标;或出于地方保护主义目的,对中标企业硬性供应原材料,这是与《招投标法》相悖的。如广东某地一国道建设项目,地方政府为支持本地水泥企业的发展,强制中标施工单位使用本地水泥。由于水泥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造成一批桥涵结构物强度不合格,必须进行返工处理的有7道涵洞和一座小桥的实心板,使索赔工程量大增。 1.5 投标定标过程控制不严,工程交易中心运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首先,有的建设单位没有法律、合同方面的专门人才,对涉及施工招投标制的工程经济及管理方面的业务不熟悉,制定评标细则时考虑不够全面,招标文件编制较粗糙,特别是工程量清单与实际出入较大,导致标底不准确,变更较多影响招投标文件的公正性。其次,由于监督机制不健全,泄露标底、串标等情况时有发生;评标办法不完善,有待进一步研究科学合理的评标办法;同时施工企业由于自身需要,为达到中标目的,有意压低报价,采用微利标、无利标甚至亏损标,致使投标书编制缺乏规范性。 1.6 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建设工程承发包过程中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时有发生 有些建设单位利用招标权收受"回扣",对按国家规定应实行公开招投标的项目,进行指定招标或议标,搞"暗箱"操作,选择与自己有关系的施工企业进行施工。这是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工作中失职、赎职行为。 2 改进措施及对策 施工招投标是工程建筑市场经济中的一种竞争方式,是双方当事人依法进行的经济活动,通过公平竞争择优确定中标人,是邀约和承诺的实现,能够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国家法规的健全,国家加大对公路工程施工招投标的管理力度,工程建筑市场将逐步走向有序化、规范化。为在工程招投标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有章可循,把人为因素消除到最小限度,消除不正当竞争方式和行为,真正体现竞争的公开、公平、公正。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 首先必须实行公路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 对于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为使管理机制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必须建立项目法人公司,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做到资本管理机构与营运机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招标投标制是在建筑市场中沟通与融合投资法人责任制和工程项目总承包负责制的桥梁和枢纽。 2.2 认真做好施工企业的资格预审和后审 承担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的单位,必须是经建设主管部门审批,取得公路工程施工资格证书,具有法人资格的施工企业。为加强工程招投标管理,施工单位的资格预审工作可委托政府招投标中心进行。为避免优秀施工队伍的落选,资格预审及后审可适当增加那些参加过同类工程项目并得到质量奖项的施工单位的预审及后审分数。建设单位应选择有资质且素质高、信誉好的施工企业来承担项目。 3.3 建设单位要严格按招投标程序办事 ①招标的组织者与具体操作者要行为公正,对其工作内容要严格保密。 ②要认真编制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要尽可能准确 ,以确定合理标底。 工程定价模式要尽可能采用国际通用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统一量,放开价,工程造价要随行就市。 国内工程施工招标中的定标原则一般是标价不得超出标底的指定范围(-20%~+10%),否则将作为不合理标价而不能中标。 ③编写合同应全面、详细、慎密,技术规范内容应详实、准确、可操作。 完善投标、评标、定标过程,制定严密的评标细则,做好投标文件的技术评审,并采用百分制的综合评分法、专家论证法或其它先进方法进行评标。FIDIC的评标原则是"最低价中标",这与国内一贯使用的"接近标底"和"最低价"中标是有所区别的。作为邀约和承诺的条件,施工招标文件中一定要注意将评标时采用的方法、规则写清楚。 ④要做好招标过程中关键时间的控制,这包括: a.编制招标及投标文件的时间; b.投标截止时间与开标时间; c.评标时限与签订合同的时间等。 2.4 施工单位为达到中标的目的,应下大力气提高投标书的编制质量 ①组建精干、高效的投标领导小组,对人员合理分工,作好标前准备工作。 ②通过现场勘察和调查,在了解材料单价基础上,做好价格分析。 ③编制科学合理的报价。施工招投标是在工程质量标准明确、工期基本确定的情况下进行的,标价也就理应成为投标竞争的重点。检查投标书和工程量清单的报价是否合理,有无不平衡报价,是合理报价的关键所在。 ④要熟练运用工程概预算定额及企业内部定额编制投标价,以增强招投标竞争力。 公路施工论文:浅谈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论文关键词:公路工程 沥青路面 施工技术 质量控制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我国公路也有了很大发展,并且人们对公路行车安全、舒适性及行车速度等要求越来越高,相应地对公路工程路面的施工技术及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公路工程就要不断加强施工技术提高及质量控制,以确保公路工程质量能够符合相关要求。 路面施工作为公路工程里的重要组成,路面施工好坏会直接影响行车安全、舒适、速度及运输成本,由于沥青路面具有强度高、噪音小、行车舒适及施工方便等优点,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受到广泛欢迎,可是随着车流量、车载不断增加及车速提高,沥青路面容易出现早期损坏现象,这与路面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是密切相关的,为确保路面质量,应加强沥青路面施工的技术及质量控制。 1沥青路面施工准备 1.1材料来源确定与进场控制 在公路工程施工之前,要做好相关材料检查工作,尤其是沥青、砂、矿粉、石屑及石料等有关材料检查及验证,要从源头上就加强质量控制,同时,还应该从质量及经济方面进行材料合理选择,通常应该选择正规及大型沥青厂商或石料场。当原材料进行施工现场时,要有专门监督人员进行原材料数量、质检报告、日期及厂商等方面检查及审核,特别是填料及粗细集料质量要格外注意,防止不合格材料混入施工现场,还应依据有关技术指标进行每批材料的抽样检查,当检验合格后才能够放入施工现场进行使用。 1.2机械检查 公路工程施工之前,要对相关机械设备给予全面检查,确保施工机械及设备能够稳定运行,尤其是路面施工过程所需要的运输设备、拌和设备、矿料撒布车、洒油车、压路机及摊铺机等有关设备进行全方面的性能检查,以确定设备配件齐全,并且在使用之前,要做好调试及养护工作,防止施工时候出现故障,耽误路面施工时间,减少了路面施工的效率。 2混合料配比控制及质量控制 2.1混合料配比控制 沥青混合料在生产之前,要试拌试铺,对拌和时间、拌和温度及矿料的加热温度进行确定,拌和机操作工艺也要进行确定,计算机的打印装置可信度进行考察,还应对配合比设计与混合料压实性进行验证,从而确定混合料配合比及沥青用量的最佳点进行确定。在混合料拌和过程里,有待料及溢料就表示冷料仓供料比是不相配的,应依据待料及溢料集料粒径对冷料仓转速作出相应调整,经过调整后让冷料仓的供料比达到平衡,拌和机在调整稳定后,应该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及抽屉试验,对生产配合比的试验结果及取样实验结果给予对比,其沥青含量及混合料配比与马歇尔的设计及特性是否一致,进行钻孔取芯,主要是通过压实度及压实的孔隙率来检验混合料压实的效果。 2.2混合料质量控制 在生产过程里,要对各进场材料依照相关规定进行项目检查或者抽样试验,保证材料质量与相关技术要求相符,在平常质量检验里,其检验频率应依据质量及材料波动情况进行确定,以确保质量稳定性。在混合料的温度控制里,沥青路面的施工温度主要包含沥青材料的出场、到场、摊铺及辗压等温度的具体参数,在这些温度参数里,起决定作用的是沥青混合料的出场温度,其温度高低直接影响着接下来的到场、摊铺与辗压温度,造成出场温度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有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稳定性、集料的干湿度及出场温度的设定值等具有很大关系。在沥青含量的控制方面,其含量变化对沥青混合料性质造成较大影响,特别是稳定度、孔隙率及流值指标等,沥青含量比较少的时候,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会变差,会对沥青路面耐久性产生影响,特别是沥青用量较少的情况下,路面的孔隙率增大,其沥青膜会变薄,当公路沥青路面在空气及阳光影响下,就会发生较快老化,降低沥青含量的变异性,要保证沥青拌和的楼计量系统能够稳定,混合料的取样均匀,设定温度也要保持恒定,另外还要对沥青含量的变化情况进行时刻掌握,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给予解决。 3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3.1摊铺及辗压的施工技术 摊铺机运行速度要依据搅拌机产量、摊铺宽度及厚度、相关施工设备情况等来确定,通常按照2-6m/min进行预先设定,路面施工过程要均匀、缓慢及一次摊铺,不能够随便改变摊铺速度,在摊铺过程一般不用人整修,当遇到交叉口及十字路口等特殊情况时,可在专业的人员指挥下,进行混合料更换或者人工找补,当摊铺缺陷较多时,要铲除重新摊铺;摊铺所应用钢丝是扭绕式,其直径要控制在6mm以下,每5m设置一钢丝支架,并且拉力要在800N以上,在摊铺机前面左侧可设立钢丝,安装横坡仪进行控制,摊铺机后面的右侧也设立钢丝,其左侧可在摊铺完层面之上走雪橇。辗压作为沥青路面施工中的最主要步骤及施工最后步骤,是非常重要的,要积极提高沥青路面压实度,这需要增加压路机压实功能,并且对压实机速度给予密切关注及控制,有效保证沥青路面压实质量。辗压过程里,辗压次数及速度是互相作用及制约的,当辗压速度快的时候,为确保质量,辗压次数会相应增加,这样压实效率就会降低,辗压速度合理性是非常重要的,通常速度控制在2-4km/h之内,如果是轮胎压路机的话,可以适当提高压路机速度,可也要控制在5km/h以下;压路机速度过慢的话,也会对压实度产生影响,尤其是会在压实及摊铺间产生孔隙,从而对施工质量产生了影响,为确保沥青辗压质量对压路机速度给予合理控制是很有必要的。通常在沥青路面的辗压过程里,会出现辗压不明、漏压及重复辗压的现象,还有辗压间隔时间较长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辗压方式进行改善,使用黄红绿对辗压区段进行初压、复压及终压等标明,防止重压及漏压现象发生,还可以运用排压方式进行作业,使其成为流水形式,环节紧密,在辗压的过程里,还应注意辗压车道变换问题,要在已辗压路段,及压路机停止振动情况下进行变道;变道的时候,方向变换要缓慢进行,防止沥青路面破坏。 3.2接缝施工及压实技术 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里,混合料配合比及压实是很重要的两步骤,当配合比比较合理科学时,沥青路面没充分压实,路面使用功能就会降低,进行路面压实主要是为了降低混合料缝隙,增加路面密实性,从而提高公路路面耐久性。在沥青路面施工中,经常会见到纵向及横向的施工缝,对于纵向施工缝可运用两台摊铺机共同作业,使用梯队联合的摊铺方式进行纵向接缝,先在已摊铺混合料中,留下1-2dm位置,这位置不进行压实,这样就会有5-10cm的摊铺层发生重叠,可以运用热接缝方法进行跨接辗压,从而消除缝隙;对于横向的施工缝,应该运用平接缝,在3m直尺的纵向延伸位置,其端部直尺要呈悬臂状,把直尺脱落及摊铺层地方当做裂缝处理位置,使用锯缝机进行切割铲除,在摊铺之前,要把接缝部位的粉尘进行清理,再添加一些沥青进行摊铺,进行辗压的时候,要用钢筒式的压路机进行横向压实,从跨缝向新铺的层面逐渐进行压实。 4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检测及评定 在公路工程里,对沥青路面进行质量检测的时候,主要针对的是沥青混合料温度、原材料及沥青面层给予检测的,原材料检测是为了防止不合格材料混入施工现场,为混合料拌和、辗压及压实提供基础保证,沥青路面检测,能够改善不合格路面施工质量,加强沥青路面施工过程里的动态管理,并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及检验,对于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处理。质量评定作为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重要依据,应该给予仔细认真检查,同时还应该制定合理科学路面质量评价标准,保证公路建设质量。 5结语 沥青路面施工作为公路工程重要组成,其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是个系统的工程,可由于各地施工手段、气候条件及原材料不同,使得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存在一定差异性,要加强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提 高及质量控制,需要对所需原材料、混合料及施工工艺等进行全面控制及管理,规范施工技术要求、方法及完善施工工艺,加强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有效提高公路工程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公路施工论文:浅谈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问题 摘 要:高速公路的设计标准和工程质量要求高,必须重视和 加强高速公路现场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问题。本文从提高全员质量意识、重视工地试验室 建设 、重视现场跟踪检查、采取有效的质量奖罚措施、提高设计质量等方面较详细地阐述了高速 公路现场施工中的质量管理问题。 关键词:高速公路 施工 质量 管理 “八五”以来,我省的高速公路得到迅 速发展 ,到1999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605km,居全国第3位。高速公路的设计标准和工 程质量要求高,必须重视和加强高速公路现场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提高高速公路的施工 质量。 1 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做好质量宣传工作,是搞好制质量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我们既不能把质量管理 看成简单的事情,也不能把它想象得十分深奥。由于参加施工的大部分工人的文化程度不是 很高,你跟他讲大道理,很有可能他今天听进去了,明天却忘记了。所以质量意识的灌输, 要分层次,一级一级地下去,使得往往是很复杂的理论,逐渐会变得浅显易懂,而且符合大 众的口味。对质量的认识,有一个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过程,这样经过多次循环,质量意 识才能深入人心。质量监理不也是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这样的循环过程吗?所以 ,要 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就要把宣传工作循环、循环、再循环,具体、具体、再具体。天下 没有木头脑袋和石头脑袋,只要我们有信心、有耐心、有诚心,相信质量这根弦会绷紧在每 个人的脑海中。 2 在现场施工中对工程质量管理所采取的措施 在经济社会,质量管理理所当然地要和经济挂钩,但这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真 正的目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千万不能本末倒置。有一种现象值得重视,那就是好像敲掉 多少片梁、砸掉多少个结构物、路基路面返工多少次,就证明质量工作抓得严,质量工作做 到家 了,这种风气好像还很流行 :请记住我站域名/ 。例如,连徐高速公路上有一座箱通,墙身处有一块面积20cm2 、厚1~2mm的涨模凸块,完全没有必要砸掉整段墙身,而可以通过磨光处理等办法来解决。 为了不留下遗憾工程,砸掉一部分质量达不到标准的结构物,这是完全合理的。但如果不分 青红皂白和轻重缓急,敲砸成风,那就应该好好深思了。所以,应看到问题的另一面,敲、砸和返工证明你质量管理没有做好或做过头了。为什么不在发生质量问题的前期,采取预 防 措施?为什么非要等既成事实之后,再来兴师问罪?因此,质量管理措施过左不好,过右也不 行,我们一定要把保证质量、提高质量、对质量精益求精做为大提前,措施一定要合理得当 、让人心服口服。 质量管理措施要强硬有力,不能讲人情,不能拖泥带水,该一票否决就一票否决,没有什么 通融的余地,质量管理搞不下去的原因,往往就是已形成的指令被浩瀚的人情海洋所溶解了,在连徐高速公路结构物的施工中就发生了类似的现象。质量管理不得力的人该换的要换,不得力的施工队该清退的要清退,决不能心慈手软,否则会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现在的质量管 理体制有一个弊病,就是管理质量的人没有真正的否决权,技术和行政相对来讲还是分家的。 质量管理措施要有可操作性,过高过低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现在指挥部对项目经理、项目经理部对施工队都有了质量管理目标责任状,光有这些大目标还不够,还要具体细化,并确定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质量管理小目标。 在实践中我们总结出这样的经验,即是工程质量管理按月进行考核评比,在每月的月底召开 质量会议,由各施工队的质保人员参加,评述当月工程在质量方面的优劣,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互相交流在质量管理方面的经验。质量考核按100分制:自检一次不合格,扣5分;监理组一次检查不合格,扣10分;市高指一次检查不合格,扣15分;省高指一次检查不合 格,扣20分;累计分为零或为负分时,则该施工队要清退出场。各施工队队长交质量保证金 5000元,各施工队的质保员交质量保证金1000元。每扣1分,施工队队长罚款50元,质保员 罚款10元。这些钱都由施工队长和质保员个人出,单位不予报销。如工程结束,施工队(没 有扣分)仍保持100分,则退还施工队长和质保员的保证金,并另外奖励施工队长5000元、质保员1000元。 3 工地试验室是现场施工中工程质量管理的前哨 施工单位往往对工地试验室不加重视,试验室的房屋简陋,试验仪器残缺不全, 完全不能适应高速公路建设的需要。 工地试验室在工程质量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企业自检的一个重要部门。施工人 员住的条件可以简陋一点,但试验室一定要按标准建设;人员工资可以少开一点,但试验仪 器 一定要装备齐全。试验人员的素质一定要高,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实事求是的认真精神 。施工产品符不符合要求,要由试验室拿出第一手材料,一切应以数据说话。不合格的资料, 千万不能擅自修改合格后往上报,千万不能存有侥幸心理。密实度该是达到90%的,89.9%就绝对不行。宁愿自己先返工处理,也比监理组、市高指抽查出来不合格后,再返工要好,这样才能真正确保工程的质量。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实践证明,只有合格的施工员和试验人员,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在试验室的各项试验中,最大干密度标准试验和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处在比较重要的位置,这些试验都应在项目开工之前就做好,其试验结果将指导施工,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做这些试验时,要特别谨慎小心,有时要做多组试验,才能和实际相吻合。 试验室配备的仪器和使用的试验方法要先进。使用全站仪校验放样,一是精度较高,二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环刀法检查密度,高速公路一般都不再采用,因此就应用灌砂法来检查密实度,以提高其准确性。 4 现场跟踪检查是工程质量管理的最实用办法 工程质量的许多问题,都是通过现场跟踪检查而发现的。要做好现场检查,质量 管理人员就 一定要腿勤、眼勤、手勤。腿勤就是要勤跑工地,眼勤就是要勤观察,手勤就是要勤记录。 要在施工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减少经济损失。在连徐 高速公路E-4标段奎河桥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中,一根桩刚浇到2m时发生混凝土堵管现象, 而且经过努力堵管问题仍不能解决,此时正好质量检查人员到现场,果断采取拔出导管、移钻机重钻的处理办法,避免了一次重大的断桩事故。 质量管理人员要在施工现场督促施工人员按规范施工,并随时抽查一些项目,如混凝土的砂 石料、水的称量是否准确,钢筋的焊接和绑扎长度是否达到规 范要求,模板的搭设是否牢固 紧 密等。质量管理人员还应在现场给工人做正确操作的示范,遇到质量难题,质量管理人员要 同施工人员一起研究解决;出现质量问题,不能把责任一齐推向施工人员。质量管理者只有 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才能做到工程质量管理奖罚分明,措施得当。5 工程质量管理与进度、效益的辨证关系 施工单位往往有这样的错误认识,认为要搞好工程质量,就要影响工程进度和效 益。其实,搞好工程质量与工程进度、效益并不发生矛盾,他们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发展的矛盾结合体。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工程质量搞上去了,减少了返工,相对来讲就节省了时间、加快了进度,也就节省了人力、物力的消耗,提高了经济效益。 在锡澄高速公路江阴高架桥N4标的T梁施工中,虽然我们敲掉了一片外观不符合要求的T梁、报废了三套T梁模板,直接经济损失达十几万元,但通过这次教训,总结了经验,工作更加 认真,在短短的8个月中,顺利完成了476片25m T梁的浇筑任务。无论是进度还是质量在全 线 都是名列前茅,并且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相反,在连徐高速公路的某些施工单位,没 有正确处理好质量、进度、效益这三者的关系,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结果砸掉多道涵洞基础 ,进度上不去,还搞得声名狼藉。 6 现场施工要密切关注设计质量 目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都强烈要求提高设计质量。设计质量的优劣与施工质 量的好坏是息息相关的。例如,在连徐高速公路罗岗互通立交的施工中,由于设计地质资料与实际地质情况不相吻合,致使18根桩的桩长与设计桩长都不相同,原定一个月可施工完的项目,结果搞到四个月才最终结束。这不仅给施工带来许多麻烦,影响了施工进度,还浪费了 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连徐高速公路贾村分离式立交、毕庄分离式 立交和沟绘中沟中桥的桩基础施工中,至今沟绘中沟中桥的桩基础还没有施工完。 在连徐高速公路上,出问题的结构物大多都是盖板涵,这必然让人们产生疑问,如果施工没 有问题,那么设计是不是有不合理的地方?由于徐州铜山地区地质情况多变化,设计勘探中不可能对每座盖板涵都做地基承载力试验,而施工单位也不可能在施工前对每座盖板涵都做 地基试验,而是按图施工。所以,在设计时就应充分考虑地基承载力不足而造成的影响。目前盖板涵基础的设计,对基础的加固考虑不充分,未设计用碎石、砂砾垫层等补强处理方案,所以当地基承载力不足时,发生结构物局部不均匀沉降,致使沉降缝处产生裂缝。最后只 有返工,重新对基础进行加固处理,不但影响工期,而且还影响工程的质量,因此对基础设计要严密谨慎。返工处理后的质量,肯定不如一次浇筑完成的质量,E-2标段的K235+830盖板涵就是这么一个鲜明的事例。 设计质量高,施工单位省心,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也省心。然而,由于目前国内高速公路上 马较多,设计单位的工作量较大,因此很难做到精心勘探、精心设计,现在对设计单位相应 的监督管理体制一时又无法跟上,所以就造成在施工中发现大量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把设计 的最后一道关交给施工单位,这是非常危险的现象。施工单位水平高还好,如果施工 单位水平低,预先发现不了设计问题,等到产品出来后才发现不对头,这就造成了许多麻烦 和损失。连徐高速公路上就发生梁与支座间距离偏差1m的严重质量问题,究其原因,还是设 计坐标产生错误。E-1标的罗岗互通立交在放桩基础样时,也发现桥台桩基础坐标与设计坐 标偏差25cm的现象,由于是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发现的,没有造成过大的经济损失。 施工中发现的设计问题很多,有些桥从基础、下部构造到上部 构造都发生了设计变更,变更图纸比原设计图纸还多,这让施工单位还怎么能做到按图施工。遇到变更问题,都是要施工 单位先拿出处理方案,然后再由设计部门审批,这不是硬要考验施工单位的设计水平吗?施 工单位为设计变更做了大量试验,花费了许多资金,而这些钱又无法计量,只能自认倒霉。 7 对工程质量管理的展望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工程质量将会逐步走上系统法、法制化的轨道,电脑技术将会普遍地运用到工程质量管理中,施工人员和质保人员的素质将会有很大 提高,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将得到广泛推广应用,我国的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将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公路施工论文:谈高速公路工程中膨胀土路基的施工工艺 1该土壤的独特点。 根据名字我们也可以大体的推算出它的特性,所谓的膨胀土,自然是当遇到水分之后会自动变大,而一旦水分供应不充足就会出现很大程度的收缩现象,它的亲水能力非常强大,而且还有很多独特的性能,总之在力学性能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是非常的不具有稳定性能的。 2施工过程中常会遇到的各种弊端。 在进行项目的时候,我们发现该土壤一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长期以来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严重的影响到我们的工程。因为它一旦碰到水源之后就会变大,而远离之后又会非常明显的出现收缩的现象,会给我们的各类工程项目以非常不利的作用。在这几年,我们国家相关的机构组织针对上述的这一问题展开了详细认真地研究,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发现了它易于出现的各种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3如何对其进行判定 我们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第一要做的是对土壤进行区分,要分清施工的突然是不是我们上述的这种土质,如果是再具体的对其性能特征的强弱进行总结,之后我们才能够根据问题合理的进行分析,然后寻找最有力的方法。通过过去的实践活动我们得出一个结论,这种土壤虽然性能对我们的施工不利,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方法来降低这种不利因素,不过最应该担心的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出现判断不合理的情况,常常会因为判断出现误差而导致出现很多不必要的问题,影响到我们的工程。针对上述的这个状况,我国的很多专家学者都展开了非常细致的研究调查,而且也获得了很多成就。目前国际上并没有对此土壤的判定给出严格的规定,不过目前,采用比较广泛的是现场定性和室内简易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即根据工程地质特征及土的自由膨胀率指标来综合判定: 第一,裂缝,我们在施工中最常遇到的裂缝有两大类,一类是表面比较光滑的情况下出现的裂缝,另一中国你是表面有痕迹的时候出现的,一些缝隙里存在粘土,而且一般多是灰色或者绿色等,当外在条件一定的情况喜爱是一种塑性形式呈现的。 第二,最常见的区域是丘陵地区以及盆地的四周地区,通常地势比较平躺,不会出现非常显着的坡度问题。 第三,项目的中的缝隙常常会随着外在环境的改变而出现一定的变化,比如当气温比较高的时候,缝隙就会自然扩张,而气候条件比较恶劣的情况下,又会自然的收缩等。 第四,自由膨胀率大于或等于40%。如果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一种难以辨别的土壤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上面的这些要素进行判断,如果该土完全的符合上面的各项标注,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其定位为上述的土壤,当初步断定之后,我们在具体的分析它的指标性能等特点。 4膨胀土路基的施工工艺 4.1路基断面。我们在确定路基的断面尺寸的时候,应该尽量的保证坡度问题,要对坡度进行合理的设置,如果工程需要最好对其进行防渗处理。而且在设置路肩的时候,要尽量的将其设置的较宽点,这样可以确保道路下的水分维持稳定,如果过于窄小,就会影响到这种性能,我们通常将这种宽度设置为两米到二点五米之间。 路肩横坡要尽可能大一些,以利于排水;路肩与路面结构层用相同的材料铺砌,以利于保持路幅内土基水分的均匀性,并铺较薄的不透水面层或做防渗处理,以防水分下渗;边沟适当加宽、加深,沟底应在土基顶面以下至少20—30cm,并尽可能离路面结构层远一些;路侧不应种树,特别是不应种生长快、吸水和蒸发量大的树种,如桉树等;若成排种树,其距离应在边沟外侧1.4—1.5倍成长后的树高以外,至少也得是成长后的树高以外,但不得小于5m。 4.2路基排水。路基排水设施对膨胀土路基的稳定尤为重要,所有排水设施均应精心设计,要做好路基地面排水工程,使排水通畅,防止地表水下渗,浸润土质。所有地面排水沟渠,尤其是近路沟渠均应铺砌和加固,防止冲刷渗漏。边沟应比一般地区适当加宽加深,路堑边沟外侧应设平台,保护坡脚免遭水浸,并防止剥落物堵塞边沟。堑顶设截水沟,以防水流冲蚀坡面和渗人坡体,截水沟纵坡应利于排水。对于台阶形高边坡应在每一级台阶内设截水沟以截排上部坡面水,且在截水沟与坡脚之间设一定宽度的平台以利坡脚稳定。另外还要注意防止基底蒸发失水引起膨胀土干裂收缩。 5施工注意事项 第一,使用膨胀土作为路基填料时,要求掺灰处理后的膨胀土其涨缩总率接近零为佳。 第二,路基两边边坡部分和路基顶部要用非膨胀土作为封层,必要时需铺一层土工布,从而形成包心填方。 第三,膨胀土的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3%以内。 第四,填挖交接处2米范围内挖方地基表面上的土应挖台阶,翻松并检查其含水量与填土含水量是否接近,同时选择适宜的压实机具,使压实度达到规定要求。 第五,开展工作的时候最好是躲避开阴雨天气,如果必须要在这种天气进行工作,要认真地做好排水工作。 结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明白该土壤是一种对我们的道路或者倍的项目有非常不利影响的一种物质,在以往的案例中,我们发现它给我们带来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要想合理的解决这种弊端,我们首先应该分析它的性能特征等,只有将它的不利性能进行更改之后我们才可以合理的使用到我们的工程之中,为经济建设服务更多更有效的力量。 公路施工论文: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措施分析 【论文关键词】公路工程 路基路面 压实施工 技术措施 【论文摘 要】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中好的压实效果,可以提高路面强度,减少塑性形变、渗透系数、饱水量及可能产生的形变并增加稳定性。本文介绍了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的关键因素,研究了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措施,并强调了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中压实度控制的有效措施。 公路压实是公路工程施工中重要一环,对公路的整体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达到好的压实效果,可以提高路面强度,减少塑性形变、渗透系数、饱水量及可能产生的形变并增加稳定性,对进一步改善公路建设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的关键因素 1.含水量 在压实过程中,路基土或路面结构层材料的含水量,对所能达到的密实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土的内摩阻力和粘结力是随密实度而增加的。土的含水量较小时,土颗粒间的内摩阻力大,压实到一定密度后,某一压实功不能再克服土的抗力,压实所得的干容重小。当土的含水量逐渐增加时,水在颗粒间起润滑作用,使土的内摩阻力减小,因此同样的压实功可以得到较大的干容重。在这个过程中,单位的土体中空气的体积逐渐减小,而固体体积和水的体积逐渐增加。当土的含水量继续增加到超过某一限度后,虽然土的内摩阻力还在减小,但单位土体中的空气体积已减到最小限度,而水的体积却在不断增加。由于水是不可压缩的,因此,在同样的压实功下,土的干容重反而逐渐减小,土的干容重和含水量的这种紧密关系,在全标纸上就形成了驼峰形式水实曲线。因此,细颗粒土、天然砂砾、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石灰和水泥稳定土等多种材料,都只有在一定的含水量下才能压实到最大干容重。此时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但是,某一种土或路面结构层材料的最大含水量和最大干容重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压实的功能而变化。在室内进行击实实验时,它随所用的击实功而变。在工作碾压时,它随所用压路机的重量或功能而变。 2.压实功能 如果我们保持压路机重量不变,而增加碾压变数,或增加压路机重量,不改变碾压通数,都可以得出与室内击实试验相同的含水量密度关系。因此,随着压路机重量的增加,土或路面材料的最佳含水量要降低,而最大干容重都要增大。但是,这种现象是有一定限度的,假如超过这个限度,即使继续增加压路机重量或增加碾压遍数也不会明显降低最佳含水量和增加最大干容重。保持土或路面结构层材料的含水量接近最佳值,以保证所要求的压实度。此外,压实机械的选择应用、碾压层的厚度和碾压遍数应与使用的碾压机械相适应。 2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措施 1.做好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中的压实作业 第一、进行压实作业时要保证摊铺速度与压路机碾压段长度之间的协调,并保持二者的大体稳定。其中在气温比较高,而且风速比较小的时候,碾压段的长度不宜过短,而在气温低,风速比较大时,碾压段的长度可以短一些。 第二、进行压实作业的过程中,如果在碾压过程中出现沥青混合料牯轮现象,可以通过向碾压轮上洒少量水。 第三、在尚未冷却的路面沥青混合料面层上,不允许放置任何重型的机械设备等其他较重的物体,并且不能向其上方撤落矿料以及油料等杂物。 第四、对于压路机无法压实的公路路基路面部分应采用振动夯板来完成压实作业。 第五、碾压段的长度要依据路面沥青的出场温度、混合料的性质以及当天的温度和风速等因素进行科学的设定。 2.做好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后的压实质量的检测 (1)核子密度仪法,该方法主要适用于沥青混合料路基路面压实质量的测定,该测量方法要求测定层的厚度在20cm的范围内,其中沥青表面层的压实密度利用散射法测定,而土基层材料的压实质量的测量采用直接透射的方法。该试验方法的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位置的确定和仪器的预热。首先按照随机取样的方法来确定测试位置,然后预热仪器,并将核子仪平稳的放置在测试位置上,准备测试。 第二、进行仪器测量和测量数据的读取。打开测量设备,按照测量方案进行测量,测量结束后读取测量结果,关闭测量仪器。 第三、测量结束后要将核子密度仪仪器放置在专用的且符合核辐射安全规定的仪器箱里,确保仪器和人员的安全。 (2)灌砂法,灌砂法是路基路面压实质量检测的标准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不适用于那些具有填石路堤的路基路面的压实质量的测量,这一方法的基本原理就是选用相应规格要求的均匀砂,并将其按一定高度以自由落体的形式下落到测试的洞里,结合单位重不变的原理以及集料的含水量等数据来进行路基路面压实质量的检测。 3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中压实度控制的有效措施 1.对路基填土或路面结构材料的基本要求用来填筑路基的土,应满足公路路基用土的要求,从土的颗粒组成特征,土的塑性指标(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土中有机质的含量出发,制定土的类别、性质,看是否适合填筑路基,应根据所修建公路的地理位置,选择既经济、性质又好的土来填筑路基。用于路面结构层的材料,碎石、砾石集料除本身要具有一定的强度外,还要有良好的级配,这样才能保证修筑的结构层有足够的密实度,保证其强度和稳定性。 2.对地基和下基层的要求 在填筑路堤之前,必须先碾压地基,使其达到足够的强度,如地基本身比较湿软,直接在其上填筑路堤,往往会发生困难,路堤的第一层(每层以压实厚度20cm考虑),甚至第二层上重型压路机也无法进行碾压,重型压路机进行碾压,土层就会发生“弹簧”现象,碾压遍数越多,这种现象越严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对湿软地基进行加固处理。通常,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下列方法:一是换填土层法;二是强夯法;三是振冲法;四是挤密桩法。 3.对含水量的要求 (1)含水量试验。在公路施工中,常用的方法有烘干法和酒精燃烧法。 烘干法。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粘性土、砂性土和有机质土类。 酒精燃烧法。本试验方法适用快速简易测定土(含有机质土除外)的含水量,工地施工中常采用此法。 (2)标准击实试验,本试验可分轻型和重型两种试验方法,采用哪种方法,应根据有关规范的规定或工程科学试验的实际需要选定。一般情况下,可采用干法,即加水法,土允许重复使用,但容易击碎的试料不宜重复使用。对于高含水量土,试料的干燥处理会影响试验结果,宜采用湿法,即减水法,让采集的至少5个试样分别风干至不同的含水量状态。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量为横坐标,绘制干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由线峰值点的纵横坐标分别为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若曲线不能绘出明显的峰值点,应进行计算或重做(应给出技术指标)。 4.合理选择压实机具和采用正确的压实方法 (1)采用的压实机具应先轻后重,以便能适应土体强度的增长。 (2)碾压速度应先慢后快,以免样土被机械推走。 (3)组织压实机具合理的工作路线,直线段一般先两侧后中间,以便保持路拱;在弯道部分没有超高时,由低的一侧开始逐渐向高的一侧碾压。相邻的两次轮迹应重叠轮宽的三分之一,保证压实均匀不得漏压,对于压不到的边角,应辅以人工或小型机械夯实。 (4)应注意检查土的含水量和密实度,并视需要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以达到规定压实度的要求。 总之,在公路施工中,必须采取充分必要的技术措施,对路基填土和路面结构层材料进行压实,使其达到规定的密实度,这样才能保证路基、路面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保证路面的使用品质。 公路施工论文:关于公路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监理 论文关键词:公路工程 质量控制 施工监理 论文摘要:文章主要结合自己多年监理的实践经验,谈谈公路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监理工作,供公路监理人员参考。 施工阶段过程中质量控制是监理工作的重点,质量是工程的生命,是工程的灵魂。监理工程师应熟悉公路工程技术规范和规程,以及合同文件,融会贯通,严格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从原材料、施工工艺、施工过程等各方面都要进行全面的监控和管理,加强自己工作的责任心和主动性,做好施工阶段监理工作。 一、质量控制的原则和方法 1.施工质量及工序的检查、认定,均以通过测量、试验的数据为依据,监理的试验、测量人员参加承包人的试验、测量工作的监督或旁站,进行有效的现场监督检查,同时按频率要求进行必要的抽检、抽测及复检、复测,以控制工程质量。通过验证试验、标准试验、工艺试验、抽样试验、验收试验等试验,以及对工程定线控制、施工放样、完工验收等测量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认可,进行质量控制。各种试验、测量的项目,方法、频率、标准等均按部颁规程、标准、合同文件的技术规范进行。对承包人的质量保证体系的功能、人员素质、仪器设备、操作方法、资料管理等进行经常的、有效的监督检查,以确保承包人的自检质量。各种抽样检测频率原则上控制在20%,根据不同的测试项目和实际情况可适当增减。对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项目和无现成标准可循的项目,承包人应提供相关的科技资料及鉴定报告,拟定符合工程实际的暂行标准和规程,报总监审查业主批准后使用。 2.对承包人的各项施工程序、施工方法各施工工艺以及材料、机械、配合比等进行全方位的巡视、重点部位及关键工序全过程的旁站,全环节的检查,以达到对施工质量有效的监督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工作内容: (1)驻地监理工程师及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应每天巡视施工现场,发现并处理施工质量问题。 (2)现场监理工程师对隐蔽工程、重要工程部位、重要工序及工艺,进行全过程旁站监理,及时消除影响工程质量的不利因素。 (3)现场监理工程师应在每道工序结束后及时进行检查和认可,并现场监督承包人的试验抽取及施工记录,及时签认施工原始记录。 二、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 (一)事前控制 1.首先要督促承包商自检体系的正常运行。承包商自检体系是三级质量保证体系,即政府监督、社会监督、企业自检的基础环节,同时也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点。 2.要严格审查分项工程的开工报告。分项工程开工以前,驻地监理工程师应审查承包商的开工报告,提出适用于所有工程项目进行质量控制的程序及说明,以供所有监理人员、承包人和施工人员共同遵循,对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方案、建筑材料、施工放样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和审批,提供放样测量、标准试验、施工项目等必要的基础资料。 3.要做好工程的“预控”。“预控”是指对工程施工质量的预先控制工作,也就是在工程确定方案以前,应能了解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予以事先控制。在单项工程开工前,应及时召开技术交底会和监理、承包商见面会,促进了解,剖析工序,细化要点,把一切可能发生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没有较高水平的监理,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就发现不了问题,同样也无法解决问题。因此,驻地监理首先应加强监理的技术考核和业务学习,对将要开工的分项工程做到胸有成竹。结合设计图纸和工作规范,对一些关键工序做出施工监理提示,以避免不必要的返工和浪费,提高一次性合格率。 4.加强试验检测、测量监督监理工作。在各项工程施工中,应对工程的位置、高程尺寸及线形的准确性进行检查,并对中间交验和竣工验收进行检查,是预防和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工程监理过程中,要加强工程测量检测的检查工作。试验检测的任务是对各个工程项目的材料、配合比和强度进行有效的控制,以保证各项工程的物理、化学性能达到规定的要求。试验监督检查工作应对进场材料按规定的批量和频率进行抽样试验,做好各种配合比试验、集料级配、标准击实试验、结构的强度试验等,认真做好施工过程中按照规定的频率进行施工抽样检测试验,并做好工程验收试验检测工作,试验数据应保证科学、准确、严谨,以指导工程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和监督。 (二)事中质量控制 1.要加强旁站监理。监理的工作实质是对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工作,旁站是监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旁站应能找出监理工序的关键所在,对隐蔽工程必须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地进行旁站,并做好施工记录,同时用照片的形式对这些隐蔽部位的施工过程加以留存。在旁站过程中要认真记录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进展情况。对施工中一些突发性问题,应做到处理果断、及时。对于非隐蔽工程应做到旁站与巡视相结合,驻地监理应做到发现问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不隐瞒问题。 2.土方施工质量控制。驻地监理应重视路基土方试验段的工作,通过试验段的施工,来确定机械设备的配套、碾压组合、松铺系数、压实遍数等专项指标,并用来指导施工。认真检验路基填方所用土质特性,抽检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液限、塑性指数等数值,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土场不得用于路基填方施工。执行三不抽检,即:有“弹簧”不抽检,含水量偏高不抽检,平整度不好不抽检。 3.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施工监理应认真阅读设计文件中有关工程地质资料,发现有流砂、暗渠等不良地质,应提示承包商采取措施,认真复核护筒位置,检测泥浆比重、泥浆稠度及循环情况,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必须全过程旁站。严格控制混凝土配比,检查外加剂使用情况,量测导管埋深、井孔水头等,并检查混凝土坍落度情况,灌注过程中应规范要求,留取相应试件。 4.涵洞砌筑工程质量控制。对于用作砌筑工程的石料,应保证无风化无杂质,厚度不应小于规范要求,颜色与纹理应一致,片石分层砌筑,严禁将片石摆满后灌浆,采用座浆法进行施工。砌筑时,砂浆应有较好的和易性,砂浆应饱满无空间。督促承包商做好勾缝和后期养生工作。 5.台背回填土质量控制。桥头跳车已成为公路工程建设中的一大通病,危害甚大,处理起来比较困难,解决桥头跳车问题要从基础抓起。首先要控制台背回填的材料,台背回填必须采用渗水较好的砂砾石或碎石填筑,施工过程采用大型压路机和小型打夯机配合施工。 6.重视结构物的外观质量。在目前,质量意识普遍提高,结构物外观已成为一个衡量混凝土体质量的关键要素,做到混凝土外观光滑、平整、密实、无漏筋、无蜂窝、无麻面、颜色一致。模板应要求做到接缝顺 直,不漏浆、不跑模。混凝土振捣应做到快放慢抽,保证振捣范围、振捣时间和振捣频率。 (三)事后质量控制 1.监理人员应认真做好内业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工作,工程质量的优劣,内业资料具有重要的位置,内业资料的整理应遵循“完整、及时、准确”的原则,设立专门的与承包商独立的资料档案室,依照档案法和工程档案条例,制订相应的资料管理方法,设专人负责,分类明确,卷内目录详尽,资料填报应及时归档。 2.隐蔽工程的监理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隐蔽工程是质量隐患的埋藏点,也是最不容易控制的,因其隐蔽性很强,控制起来就难,作为监理控制来讲最好的办法是进行过程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每道工序都要细致检查和全方位旁站,做到“眼快、嘴快、行动快”,及时发现施工中的缺陷,并迅速排除掉,避免工程隐患的出现。对独立的公路工程或构造物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检测和检查,一旦不合格马上进行返工处理,避免因此而引起巨大的浪费。 3.现场监督是监理监控的重要措施,现场监督主要通过巡视和旁站来完成,监理工程师对工程施工中的每一道工序都要巡视、旁站、抽样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醒承包商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使质量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以便充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而对于每一次巡视检查的情况都要详细记录在监理日志上,以便以后查找有关工程资料,及时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做出综合评定。 三、工程质量缺陷与事故处理程序 在各项工程施工过程中或在完工后,如发现超出技术规范、标准允许误差范围的质量缺陷或质量事故,专业监理工程师根据质量缺陷程度及时指令承包人进行返工或修补处理,达到质量要求。未经修复达到质量标准的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如果承包人继续施工造成更严重缺陷或不执行监理的指令,专业监理工程师可令暂停施工(先口头后书面)并按程序上报代表,经批准下达停工令,对不合格工程不予计量支付。如有必要,业主可雇用其他施工队伍修复,其费用从原承包人的款项中扣除。对工程质量事故,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承包人尽快提出事故报告,并抄送业主。总监代表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查、测试、分析,审查承包人提出的工程缺陷和事故的修复、处理方案,经总监代表同意后,批准承包人进行修复。如修复处理方案未经总监代表批准而自行处理的,不予计量、支付和验收。总之,监理工程师对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项目的质量控制,存在共同的特点,又有其特殊性。监理工程师要以设计图纸、技术规范、监理合同、质量标准为依据,对施工过程认真检查、监督和管理,才能实现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目标。 公路施工论文:谈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问题 [摘要]“九五”以来,我省的高速公路得到迅速发展,高速公路的设计标准和工程质量要求高,必须重视和加强高速公路现场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提高高速公路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高速公路施工 质量管理 问题 一、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做好质量宣传工作,是搞好质量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我们既不能把质量管理看成简单的事情,也不能把它想象得十分深奥。由于参加施工的大部分工人的文化程度不是很高,所以质量意识的灌输,要分层次,一级一级地下去,使得往往是很复杂的理论,逐渐会变得浅显易懂,而且符合大众的口味。对质量的认识,有一个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过程,这样经过多次循环,质量意识才能深入人心。质量监理不也是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这样的循环过程吗?所以要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就要把宣传工作循环、循环、再循环,具体、具体、再具体。 二、在现场施工中对工程质量管理所采取的措施 在经济社会,质量管理理所当然地要和经济挂钩,但这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真正的目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千万不能本末倒置。有一种现象值得重视,那就是好像敲掉多少片梁、砸掉多少个结构物、路基路面返工多少次,就证明质量工作抓得严,质量工作做到家了,这种风气好像还很流行。例如,安林高速公路上有一座箱通,墙身处有一块面积20cm2、厚1~2mm的涨模凸块,完全没有必要砸掉整段墙身,而可以通过磨光处理等办法来解决。为了不留下遗憾工程,砸掉一部分质量达不到标准的结构物,这是完全合理的。但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和轻重缓急,敲砸成风,那就应该好好深思了。所以,应看到问题的另一面,敲、砸和返工证明你质量管理没有做好或做过头了。因此,我们一定要把保证质量、提高质量、对质量精益求精做为大提前,措施一定要合理得当、让人心服口服。 质量管理措施要强硬有力,不能讲人情,质量管理搞不下去的原因,往往就是已形成的指令被浩瀚的人情海洋所溶解了,在安林高速公路结构物的施工中就发生了类似的现象。质量管理不得力的人该换的要换,不得力的施工队该清退的要清退,决不能心慈手软,否则会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现在的质量管理体制有一个弊病,就是管理质量的人没有真正的否决权,技术和行政相对来讲还是分家的。 质量管理措施要有可操作性,过高过低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现在指挥部对项目经理、项目经理部对施工队都有了质量管理目标责任状,光有这些大目标还不够,还要具体细化,并确定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质量管理小目标。 在实践中我们总结出这样的经验,即是工程质量管理按月进行考核评比,在每月的月底召开质量会议,由各施工队的质保人员参加,评述当月工程在质量方面的优劣,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互相交流在质量管理方面的经验。质量考核按100分制:白检一次不合格,扣5分;监理组一次检查不合格,扣10分;市质检站一次检查不合格,扣15分;省质检站一次检查不合格,扣20分;累计分为零或为负分时,则该施工队要清退出场。各施工队队长交质量保证金5000元,各施工队的质保员交质量保证金1000元。每扣1分,施工队队长罚款50元,质保员罚款10元。这些钱都由施工队长和质保员个人出,单位不予报销。如工程结束,施工队(没有扣分)仍保持100分,则退还施工队长和质保员的保证金,并另外奖励施工队长5000元、质保员1000元。 三、工地试验室是现场施工中工程质量管理的前哨 施工单位往往对工地试验室不加重视,试验室的房屋简陋,试验仪器残缺不全,完全不能适应高速公路建设的需要。 工地试验室在工程质量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企业自检的一个重要部门。施工人员住的条件可以简陋一点,但试验室一定要按标准建设;人员工资可以少开一点,但试验仪器一定要装备齐全。试验人员的素质一定要高,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实事求是的认真精神。施工产品符不符合要求,要由试验室拿出第一手材料,一切应以数据说话。密实度该是达到90%的,89.9%就绝对不行。宁愿自己先返工处理,也比监理组、市质检站抽查出来不合格后,再返工要好,这样才能真正确保工程的质量。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实践证明,只有合格的施工员和试验人员,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在试验室的各项试验中,最大干密度标准试验和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处在比较重要的位置,这些试验都应在项目开工之前就做好,其试验结果将指导施工,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做这些试验时,要特别谨慎小心,有时要做多组试验,才能和实际相吻合。 试验室配备的仪器和使用的试验方法要先进。使用全站仪校验放样,一是精度较高,二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环刀法检查密度,高速公路一般都不再采用,因此就应用灌砂法来检查密实度,以提高其准确性。 四、现场跟踪检查是工程质量管理的最实用办法 工程质量的许多问题,都是通过现场跟踪检查而发现的。要做好现场检查,质量管理人员就一定要腿勤、眼勤、手勤。要在施工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减少经济损失。在安林高速公路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中,一根桩刚浇到2m时发生混凝土堵管现象,而且经过努力堵管问题仍不能解决,此时正好质量检查人员到现场,果断采取拔出导管、移钻机重钻的处理办法,避免了一次重大的断桩事故。 质量管理人员要在施工现场督促施工人员按规范施工,并随时抽查一些项目,如混凝土的砂石料、水的称量是否准确,钢筋的焊接和绑扎长度是否达到规范要求,模板的搭设是否牢固紧密等。质量管理人员还应在现场给工人做正确操作的示范,遇到质量难题,质量管理人员要同施工人员一起研究解决;出现质量问题,不能把责任一齐推向施工人员。质量管理者只有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才能做到工程质量管理奖罚分明,措施得当。 五、工程质量管理与进度、效益的辨证关系 施工单位往往有这样的错误认识,认为要搞好工程质量,就要影响工程进度和效益。其实,搞好工程质量与工程进度、效益并不发生矛盾,他们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发展的矛盾结合体。工程质量搞上去了,减少了返工,相对来讲就节省了时间、加快了进度,也就节省了人力、物力的消耗,提高了经济效益。 六、现场施工要密切关注设计质量 目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都强烈要求提高设计质量。设计质量的优劣与施工质量的好坏是息息相关的。例如,在安林高速公路的施工中,由于设计地质资料与实际地质情况不相吻合,致使18根桩的桩长与设计桩长都 不相同,原定一个月可施工完的项目,结果搞到四个月才最终结束。这不仅给施工带来许多麻烦,影响了施工进度,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安林高速公路上,出问题的结构物大多都是盖板涵,这必然让人们产生疑问,如果施工没有问题,那么设计是不是有不合理的地方?由于地质情况多变,设计勘探中不可能对每座盖板涵都做地基承载力试验,而施工单位也不可能在施工前对每座盖板涵都做地基试验,而是按图施工。所以,在设计时就应充分考虑地基承载力不足而造成的影响。目前盖板涵基础的设计,对基础的加固考虑不充分,未设计用碎石、砂砾垫层等补强处理方案,所以当地基承载力不足时,发生结构物局部不均匀沉降,致使沉降缝处产生裂缝。最后只有返工,重新对基础进行加固处理,不但影响工期,而且还影响工程的质量,因此对基础设计要严密谨慎。返工处理后的质量,肯定不如一次浇筑完成的质量。 设计质量高,施工单位省心,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也省心。然而,由于目前国内高速公路上马较多,设计单位的工作量较大,因此很难做到精心勘探、精心设计,现在对设计单位相应的监督管理体制一时又无法跟上,所以就造成在施工中发现大量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把设计的最后一道关交给施工单位,这是非常危险的现象。施工单位水平高还好,如果施工单位水平低,预先发现不了设计问题,等到产品出来后才发现不对头,这就造成了许多麻烦和损失。施工中发现的设计问题很多,有些桥从基础、下部构造到上部构造都发生了设计变更,变更图纸比原设计图纸还多,这让施工单位还怎么能做到按图施工。遇到变更问题,都是要施工单位先拿出处理方案,然后再由设计部门审批,这不是硬要考验施工单位的设计水平吗?施工单位为设计变更做了大量试验,花费了许多资金,而这些钱又无法计量,只能自认倒霉。 七、对工程质量管理的展望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工程质量将会逐步走上系统化、法制化的轨道,电脑技术将会普遍地运用到工程质量管理中,施工人员和质保人员的素质将会有很大提高,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将得到广泛推广应用,我国的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将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建筑设计毕业论文:工业建筑设计美学节能要素 【摘要】 在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质量需求之下,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建筑在提供给人们居住和生产的空间的同时,还应该跟随时代的脚步增添一些美学与能源节约型元素,以便更为符合人们的需求。可是在工业建筑固有的严肃性的影响下,相应的时代要求在其身上体现的就不是那么明显。而本文主要分析了工业建筑设计层面的美学和节能要素,希望藉此带给工业建筑设计师以全新的理念指导,进而促进我国建筑事业的稳步发展与革新。 【关键词】 工业建筑设计;美学与节能 建筑领域在经济和科学技术日益完善的时代大背景之下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因此其内部相应的工程环节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建筑选择,但建筑业中的工业建筑领域因其固有的严肃性以及工艺性过于突出,其美学和节能要素的功能与作用就因此而被淡化,但这显然是不符合时展趋势的,时代所需的是更为人性化的集美学与可持续发展型节能为一体的建筑,因此工业建筑就应该在保持固有的工艺性的前提下,向美学化与节能化转型,这样其才能够符合社会的需要,而其具体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设计师与业主的交流 设计师与业主的交流往往在民用建筑领域较为常见,民用建筑设计师通常会主动与相应住户和业主进行一定的沟通,以便于使其作品更加迎合业主和住户的要求。而这也与建筑的实际使用目的有关,民用建筑顾名思义就是供人们居住和生活的建筑空间,此空间的服务主体是人民群众,或者更进一步说是居住在其中的人民群众,因此其只有迎合了人们的需要,才能为人们所接受,否则便会出现建筑滞销等不利于建筑业获取经济效益的现象。而工业建筑设计与其不同,其建筑是被用作工业生产,因此建筑设计上就只需要注意空间的容纳性,以及建筑的质量安全性,所以建筑师很少会和业主以及住户进行一定的交流,其会根据这一种建筑类型的总体要求以及自身在设计这类建筑的经验而设计相应的工业建筑作品,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简化设计流程,节省设计时间的作用,但是其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一定的雷同性,在个性上的表现形式并不是那么突出和富有张力。而实际上每一个工业型企业都具备一定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代表了企业的个性以及独特性,其独立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相应企业在企业形象上与众不同,进而以一种独特的企业文化魅力吸引一定的受众,从而创造自己的品牌,为自身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因此其负责人就也会希望让自己的公司建筑也带有一定的能够彰显自身企业文化色彩的美学元素,与此同时,企业的目的是盈利,所以其会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精打细算,以为自身的企业节省一定的经济成本,积少成多,渐渐从侧面为企业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因此这就要求其相应建筑应该具备一定的节约性,即设计师在对用料和建筑方案的设计上要尽量为企业节约一定的成本,所以工业建筑也应该到有一定的节能要素,以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要求。当前,设计出理想的生产环境和休息环境正是建筑师的职责,而首先需要建筑师与业主沟通获得一系列信息,有了这些信息,才有可能在工艺专业的条件基础上创造出更合理的功能和更舒适的空间。 二、工业建筑领域美学与节能要素的应用 1.在建筑色彩选择上的应用 色彩与形态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形态是色彩的承载根基,色彩是形态的彰显形式,并且色彩能够传递形态所表达不出的感情色彩,而这些特性放在建筑领域也极为适用。即色彩能够增加建筑的实际感观,进而对建筑在造型上的不尽如人意之处加以弥补,而工业建筑的工业属性以及公用属性会对建筑的实际美学设计思路以及节能设计思路造成一定的阻碍,因此在这里就需要借助一定的色彩成分来冲淡这种厚重的而工业感,为工业建筑增添一系列的美学观感,从而增添建筑的视觉魅力、彰显企业的文化内涵。与此同时,颜色的设计成本与实现成本要远远小于建筑的整体设计成本与构造成本,即颜色的处理要比建筑的体型更改更为经济同时也更为容易实现,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建筑的节能要求以及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因此其应该为广大建筑界呼吁使用。与此同时,色彩还能够开拓设计师的创作思路,因为设计师们对色彩有一种天生的敏感,其能够通过色彩的利用将抽象文化在视觉上的展示效果加注于具体的建筑之中,通过色彩分明的工业建筑表达出一定的工业化企业内涵以及自身对此建筑最为真实的颜色体会,从而更为增添建筑的美学魅力。 2.绿化方面的应用 不同的工矿企业总会有不同程度的粉尘、有害气体、余热、振动和噪声等向外扩散,通过绿化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气候,这样将会显著地减弱这些公害的影响并使其得到有效的改善。通过绿化把工作、休息的空间变成“绿色的空间”,不但对社会环境的美化和生态平衡有益,而且对生产、工作也会有很大的促进。 3.在节能设计环节的应用 业主及设计者应提高节能意识。高度的节能意识是使建筑节能工作顺利开展并能收到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在“能源危机”席卷世界的今天,能源消费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节约能源已成为当前的一项迫切任务。建筑节能一直是我国节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从规划设计到使用管理的许多方面,节能建筑投人少、产出多,因此,重视和研究建筑物的节能设计问题已成为建筑节能的当务之急。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艺建筑在设计环节更加需要美学的彰显以及节能的设计,因为其代表了一种独特的工业企业文化,而文化的彰显必须通过一定的美学元素作为承载物,同时工业企业以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作为自身的经营理念,而建筑的修建成本的节约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从其总成本的减少上得到反映,所以工业建筑的设计环节会更加需要美学与节能的设计元素,其有利于提升建筑的文化内涵,有利于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同时还有利于促进我国建筑事业的顺利发展与革新,因此,必须认真对待工业建筑设计的美学与节能要素在具体设计环节的诠释。 作者:李晶 单位:吉林省石油化工设计研究院 建筑设计毕业论文:建筑设计文学叙事诸要素应用 摘要 建筑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将每个文明进程中的烙印通过其自身表现出来。建筑由此成为转译故事因素的媒介,也就是叙事的载体。建筑的叙事性是除却功能、形式之外另一个不可或缺的建筑属性之一。从建筑师的角度出发,建筑叙事是否可以借鉴文学叙事作品的表达手法,其转译的工具有哪些?关于文学叙事中读者介入叙事过程的探讨,为寻找建筑叙事与文学叙事的关联以及建筑设计中文学叙事手法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建筑叙事;文学叙事;语境;序列 1.叙事的要素及其结构 叙事,可被视为一连串真实或虚拟的事件的呈现,呈现方式可以是口头或书面的语言表达,也可以是静止或动态的图像。讲故事是西方历史上最初的叙事形式,随着西方文明和科技的进步,逐渐发展起来的绘画、雕塑、戏剧、音乐、摄影、直至现代社会中随处可见的新闻、电影、电视、广播、游戏等都可视为叙事的各个门类。戏剧作为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最早出现的叙事类别之一,在罗曼•雅各布森看来,其文学性重要于其文体本身。同样地,茨维坦•托多罗夫在研究“叙事本质上是什么”的问题时,以《麦克白》为例,他认为其问题不在于是什么使得《麦克白》伟大,而在于是什么使得它成为悲剧。①这两则观点从侧面证明了在研究叙事作品的本质问题时不妨追问叙事是否可以被视为一个结构,其必要构成成分有哪些,作者又是如何将这些要素串联起来的。在文学叙事范畴内,文本是叙事的媒介,承担着表达故事的任务。在研究文本时,必然会牵涉到关于语言的讨论。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创立了语言和言语的二分法,并认为特定的言语行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而在这些持续变化的表象之下存在着不变的深层次语言结构,并由此开启了符号学的研究,包括了构成符号的成分以及统治符号的规则的探讨。就这样,秉承结构主义的逻辑,语言学、符号学和句法学在文本的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罗莱•巴特甚至将人们的日常生活看作一种符号系统。在他看来,每件事物都是一个符号,每个符号都是一个系统的一部分,他认为每件事物都同样值得成为这种一丝不苟的文本分析的对象。文学叙事作品中,词语构成了句子。句子构成了小句组(微序列),小句组构成大的事件,大的事件构成一个强大的并且受约束的代码。然而作者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重复性地陈述一系列事件,而是为了构筑一幅非常有吸引力的图景。叙事作品的功能不是传达所谓的真实性,而是呈现具有内部逻辑性的文本。而此种逻辑性需要读者的参与才得以完成。因为读者本身具有将所有独立事件连到一起处理的意识倾向,即使是偶然情况也不能阻止这一倾向。以“库勒肖夫实验”为例,电影的蒙太奇手法将前后彼此独立的事件并置,直接影响了观众对这些事件序列的理解。读者的理性敦促我们寻找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叙事作品的作者正是利用了读者的这一基础本能,将叙事中的事件按照已排好的序列表现出来。所以将事件序列连接起来的不是所谓的真实性,而是作者赋予的逻辑性。叙事的终极目的是叙事作品与社会之间的交往,因此,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作者的遣词造句以及对事件序列的铺设安排,需要结合读者细心解读的过程才能构成完整意义上的叙事。解读文本的人在叙事过程中扮演着二次创作的关键性角色。 2.建筑的叙事性 1960年代,西方的建筑学界面临着对意义问题的重新探讨,在现代主义建筑风靡全球的半个世纪中,对功能的过分强调,形式的极度简化使得建筑师开始陷入内心的彷徨,逐渐开始关心建筑中的使用者是如何理解和阐释建筑的,以及在这一阐释建筑的过程中历史所扮演的角色。文丘里的《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罗西的《城市建筑学》以及柯林•罗和科尔特的《拼贴城市》都不约而同地批判了现代主义的缺陷,并试图寻找当代建筑和城市缺失的历史深度,实现一种深层次的传承性转换。这种对于现代主义原则的重新评估为建筑师们敞开了语言学的大门。关于语言学和文学叙事手法的探讨提供了在当代语境下重新诠释建筑形式和意义之间关系的可能性。建筑叙事的构想与空间媒介相结合,使叙事作为一种基于人们日常经验的赋予建筑意义的构架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实现。文丘里和凡•艾克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从文丘里为母亲设计的住宅中可以看到文丘里精心策划的暧昧的冲突,建筑中一系列的传统符号就像是附加在主体结构上的独立元素,与同时存在的彰显着现代性的组织形式共同创造出了一幅暧昧的图景。凡•艾尔则针对建筑空间的品质,借助句法学,提出了他“双胎现象”的概念②,即利用一系列成对的、具有对比性的术语来定义空间。某种程度上,自现代主义后期开始,语言学延伸出的符号学和句法学理论为建筑阐发其自身的意义做出了不可小觑的贡献,成为了联系建筑和历史、环境的纽带。 3.文学叙事手法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3.1“互文性”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然而,就像文学叙事中文本自身无法完成叙事任务一样,建筑叙事的过程也需要人的参与得以完整。当读者欣赏文学作品时,对于文字意义的理解必须参照其他文字,因为没有任何作品是孤立存在的,而都是与它的存在之前的文化传统和它身处的文化背景相关联的。克里斯蒂娃将任何文本都比喻成由“形形色色的引用的镶嵌图”而形成的,她认为文本无非都是其他文本的吸收和变形。任何一种文本都不是单子式的存在,都是在与过去写成的文本、当代正在创作的文本、甚至未来将要写就的文本相互联系着的。“语境”一词是在1960年代被引入建筑学的,“context”,“contextual”,“contextualism”都是对现代建筑实践的批判中的一部分。建筑师或多或少将语境纳入设计过程中进行考量,甚至以戏剧性地方式将其用作设计概念。曾与屈米一同在伦敦ArchitectureAssociation执教的奈杰尔•科茨在《NarrativeArchitecture》中归纳出一种叙事性建筑类别——“群落生态”建筑。“Biotope”一词暗示着一种能够容纳多样性功能和故事情节的城市场域,共生于其中的事物互相支持且相对独立。这种建筑类别类似于一种城市语境的缩影,定义了一种包涵多种情境的有组织网络,能够呈现清晰的功能性并且同时激发出异元性和新颖、虚幻的形式。这类建筑也可被视为具有“互文性”的文本群。在OMA规划的乌特勒支大学校园中有一处由NLArchitects设计的篮球吧,混合了吧台、露天广场和运动场三种功能,是代表性的“群论生态”建筑。顶层是一片完整的篮球场,与被压在半地下的酒吧形成尺度上的对比。楼下的酒吧和室外的下沉广场休息空间连为一体。上半部分的篮球场在高度和宽度上都超过下半部分承载酒吧功能的玻璃盒子。当人们进入酒吧时会看到顶部的一个圆形天窗,这块圆形玻璃同样存在于楼上的篮球场地中。打篮球的人和喝啤酒的人可以通过圆形天窗互相窥视。篮球场一边的楼梯通向了海湾形状的露天下沉广场。三种活动有机共生,拥有各自客观的清晰性且彼此侵蚀。 3.2“错时序列”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文学叙事作品中的故事是按照已排好的序列表现出来的,其前提是故事序列需保持可识别性。这种编排手法在电影中屡见不鲜,其创作技巧一般是蒙太奇或剪接。罗兰•巴特在《叙事文本结构分析导论》对序列做出过定义:“由孤立联系结合而成的符合逻辑顺序的核心体系。”故事的序列发生在建筑中则成为空间的序列,是一种特定的建筑空间结构。空间序列的线性特征将事件、运动、空间组织为一个单一的进程,该进程组合或并置那些离散的关系。热奈特在文学叙事中将序列划分为正常序列与“错时序列”。其实,错时序列在电影中也存在,主要以蒙太奇手法实现“闪回”或“闪进”从而表现电影中人物内心不可言说的或无法描述的内心活动,是一种针对观者的强制性的场景转移。如果将错时序列的概念引入建筑,则需要参考人在建筑中的运动方式。因为人在建筑和城市中行走是一种主观的运动,其中的场景转移是通过对人的视线操纵实现的。在中国园林中路径和视线的关系显得多变而富有趣味,它更多是由视线的物理特性所决定的。首先,在一个空间里同时存在多个景面,视线的选择也较复杂。视觉具有暂留现象和先在现象。也就是说,当路径已发生转向时,视线仍可以延续;或者,路径还没有转向时,视线可以先期到达。路径先而视线后是豁然开朗,视线先而路径后则是先睹为快。这种通过控制视线实现的序列错时也可以在密斯的巴塞罗那馆中找到③。“错时序列”是园林和现代建筑中经常运用的设计手法,使一个空间得以突破它自身的界限与另一个空间发生联系,促使人们产生空间的联想,实现空间之间的流动。 4.总结 建筑是叙事的载体,也是建筑师与使用者之间对话的媒介。建筑师可以被视为一个配方师,凭借其专业知识和个人的记忆、情感组织,创造事物间的种种联系。就好比文学作品的作者通过自己的笔触传递故事情节,其中的话语总能渗透出不同的个性。建筑的个性具体体现在建筑语汇的运用和空间结构的组织,以及建筑师对人在建筑中运动方式的策划。任何学科取得的最高成果通常体现了它的存在状态,因此质疑其界限也成为一种判断学科本质的方法。当建筑需要与文本、语境、活动、事件产生联系时,必然需要突破建筑学自身的界限,在其他学科中寻求线索。不论是符号学、句法学的应用,还是从使用者、观察者的认知和动态参与的角度展开的建筑语境和时间性的讨论都是建筑师们对现代建筑所面临挑战的积极回应。因为建筑是基于多重性的理论和实践,所以建筑师回应问题的手法从来都是复合而多义的。在信息爆炸的数字时代,人们希望从建筑中得到更多功能以外的满足。叙事帮助建筑脱离了无趣的模仿和历史风格的再现,在真实的功能和虚构的想象之间寻找平衡,将丰富美妙的人性投射到建筑中去。 作者:戴天晨 单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注释: ①茨维坦•托多罗夫认为文学理论是关于文学本质的研究,而不是针对任何一部文学作品本身的评价或描述。他所指出的文学理论并不是文学批判,而是其批判的前提条件,文学对象和其组成部分的本质。 ②“双生现象”指的是一组对应物,在彼此的相互性关系中共存,凡•艾克认为应该重新使割裂的抽象现象互相建立连接,实现二者的协调。 ③在密斯绘制的巴塞罗那馆概念草图中,位于后方的隔墙是可以通过前方的隔墙看见的,缟玛瑙墙面作为空间中的物理分割,并没有在严格意义上起到视觉分割作用,反而强化了空间感知的统一性。外围界面和玻璃面上得到的反射映像打开了空间的物理界限,暗示着空间的延展。靠近庭院的玻璃面上得到的天空和水池的反射印象,将这些室外元素移置室内,使水池和地毯重合,天空重现于屋面,观者在一个空间点可以同时观察到室内和室外的重合图像。这些反射映像宣示了自然元素对空间体验构成的介入,实现了观者运动过程中出乎意料的场景闪现和错时体验。 建筑设计毕业论文:一体化园林建筑设计探索 摘要: 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继续与深化,也是室内空间与环境的再创新,不能仅仅理解为三维空间六个面的简单装饰,而是一个完形空间的具体表现。在现代室内设计的理论中强调的是:功能,结构与材料,美观,环保,节能,尤其重要的一点是室内与建筑的一体化设计。 关键词: 中式园林建筑;现代室内设计;设计一体化 室内设计的发展其实已经有了上百年的历史,它有自己的理论体系,以及各个时期的具体各种不同的设计手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室内设计的要求、功能、目标的追求有了不同的意义。有了许多新的不同的术语,比如说形式追随功能,建筑设计应该由内而外,建筑要室内设计一体化,等等。具体的室内设计思维方法也由原先的二维设计到三维设计。由最早期的设计所考虑的美观实用,过渡到今天的对色彩的、对光学的,对环保的、节能的,人机工程学在室内设计中的良好运用。由生理需求提升到心理需求,并且需要二者兼容考虑。今天的室内设计已经完全可以从建筑设计的领域内相对独立的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当然是室内设计还是建筑学范畴内的学科,所以说室内设计学科也是一个有着非常广泛定义的设计,有公共建筑的室内设计、有商业建筑的室内设计,有住宅建筑的室内设计,也有许多室内设计的原理和手法等等具体的运用,具体的设计内容可以分为室内的平面图设计与功能分区、交通组织线路、需要环境整体性思考、六个界面的设计、室内灯光照明的专业设计、各种配套设备的整体规划与设计、以及室内与之相协调的陈列家具或艺术品装饰,今天我所想讨论的仅仅是中式园林建筑内的室内设计。中国传统园林建筑它们是以文人墨客士大夫们修心养心或者说是策划与工作社交的场所。而园林建筑的室内设计总构成就是由:室外室内的环境构成,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从室外到市内其实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原始人只是从自然界的室外进入到洞穴,这一个自然界向洞穴口之间的有意识的过渡就是我们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大步,建筑的慢慢发展都是离不开室外和室内是一个转折点,这不仅仅是一个转折点,其实这是人们一个工作和休息、公开和私密的一个临界点。而中式园林恰恰良好的表现了它。室内设计首先要表现的就是平面设计,它不仅仅要表达联系内外的出入口,还要表达墙与窗的组合,还有与庭院的联系以及墙内的家具及艺术品布置等等,室内设计师首先应该有完形空间的思维才可以把平面布置表达清楚。所以说平面布局是基础,是评判室内设计优劣的重中之重,平面布置是以二维的图纸表现去完成三维的完型空间,它不是简单地墙的界定而是一个空间的再创造。要考虑使用功能,不同使用功能的要求有着不同的表现方法,在既定建筑中的空间再创造必须深入考虑平面内部的交通组织功能分区以及主要区域次要区域以及内外联系区域。功能与美学必须两方面同时考虑在平面布置中。同样的北方的中式园林也是在一个既定园林区域中按照自然的依山傍水布置楼台亭阁而交通路线就是他的连廊与小径,以园林为主、以建筑为辅。而岭南园林的规划布置中,就是一个满足用户使用功能的建筑群包围着中间的湖景石山与庭院,建筑物围绕着园的周边及围墙布置,建筑物连廊将形成一个环形间,景观功能服务于住宅与居住功能。从以上叙述可看出室内设计与中式园林的平面设计有着非常相似相同的共同点。 一、中式园林建筑内的各种设计表现都完全符合现代室内设计的本质要求 局部房间内的设计。虽然平面布置是室内设计的灵魂,但是真正让使用者长时间体会的,却是一个个小的房间所组成的一系列空间组合。房间空间的大小或者说拥挤的大小,对使用者的用户体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使用功能的房间,有着不同大小的要求,比如展览馆的大小,与办公室、学校教室、大会议室和用户洽谈室,而居住空间内的起居室、睡房更有着不同的具体符合人体要求的尺度,那是更有不同的尺度要求。正因为这样所以大部分的房间都是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的矩形或圆形、置身与这样的空间中人会感到比较舒服自在和有方向性,如果不是由九十度直角围合成的空间会让使用者迷失方向感。所以才有了人机工程学的专门学科。它从生理需求到心理需求以及用户的实际用途做了各个方面的调查与研究。具体的数据可以通过专门的手册去查询与使用。中式园林建筑中的连廊的尺度就是非常符合现代人机工程学要求的尺寸所以说,我们中式园林中的建筑已经很好的表现了符合我们亚洲人的尺寸或美学鉴赏力。房间也是由地面天花墙面所界定的。墙面的表达方法和处理方法有许多,不同的用户需求有着不同的要求,墙面的界定可以是透明的不透明的或者半透明的。由此可见建筑与室内设计是那么的密不可分,而天花又是一个我已和空间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是在建筑物界定了自然与人文空间的界限,它也是室内设计师在处理天花所必须要处理的、如符合使用功能所必须的一切设备管道。良好的无缝衔接班的焕然天成般的处理好天花是优秀室内设计师说的必修的功课。地面的处理也是连接边界及分界地与墙的必要部分,地面表达的普遍规律应该遵循水平、稳重、稳固的原则。而中式园林建筑内的地面墙面顶面完全符合现代室内设计的如上所述之本质要求。垂直交通的楼梯楼道与房间与房间之间的门及与联系屋内户外联系的门与窗,是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楼梯的设计是既有实际使用功能又有美观功能的一个部分,楼梯楼道的既又有导向性、也是室内设计的区域再分区,我们设计师会花重笔墨在这个部分。对比我们传统的中式园林建筑内的连廊建筑就是精美的表现了这个楼道的功能,它是联系着甲建筑乙建筑却不留痕迹的处理好园林建筑累的高低起伏,是地面高低变化的精美处理手法。再讲门,门在建筑中不仅仅是一个出入口,同时它也是一个隔离内外的关键口。门在建筑的作用从远古到现代有一个意义是不变的,那就是远古时代的人们在简单建筑中设置门只不过是为了御寒与防止野兽,现代也是为了保持舒适温度与控制出入口。在建筑群中有许许多多形式的门,不同的区域需要不同的门,房间的大小用途决定着门的大小及材质设置。窗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当然在许多情况下窗和门是很接近,但是窗还是不同于门,窗的主要功能当然是要由内向外的观赏和由外向内关上,其中还包括着空气流通、采光,景观。随着文明的进步,原始社会的洞穴建筑的无窗房间在现代是不可想象的。窗的存在对于建筑物来说,不仅仅有的生理需求,还有人们的心理需求,当然随着科学技术与材料、设备的不断进步,创的形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窗的设计和关注是我们室内设计师必须非常重视的一个关键点。中式建筑的门与窗,有着与现代建筑非常相似相同点的地方。比如中国建筑的结构有通俗的讲墙塌房不倒之称谓,因为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式梁柱机构,门与窗不是在承重墙面的安装的,中式建筑的门与窗是完全独立于建筑承重结构的。 二、结语 专注室内及建筑一体化的,把握完型空间在设计前期到装修完成时的一致性,推广模块化的中式建筑元素。 建筑设计毕业论文:建筑设计教学实验反思 摘要 近年来,厦门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建筑学院建筑学二年级建筑设计㈠课程实行以空间设计为发展线的教学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本文以此为重点研究对象,从调整学生的设计方法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创造能动性、想象的物化能力、强调建筑的整体性和空间设计的概念;并通过对最终的考核方式和教学成果反馈进行整理分析,对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进行提出体会和思考,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目标,探索设计启蒙教学与专业设计课教学衔接的新途径。 关键词 建筑设计㈠;空间设计;空间尺度;创造的能动性;模型教学法 引言: 建筑设计课是建筑学专业主干课程。对于建筑设计创造思维方法的研究,是建筑设计的重要课题之一,其中空间创造思维是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贯穿了五年的建筑学教学环节。 1.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设计课程中,是学习如何从初步构建空间创造思维训练转向建筑空间设计训练的重要环节。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主要出现以下的问题:(1)从一年级的基本功训练进入到二年级真正的建筑空间设计,学生起初无所适从,无从下手。如何引导学生们进行设计知识结构、思维方法与操作能力的过渡十分重要。(2)大多数二年级学生设计方案停留在口头表达的层面上,创造性思维物化能力差。(3)三年级教研组反映,许多学生在三年级阶段仍然将建筑平面布局与建筑形体塑造分离成两个独立的过程,空间设计的概念薄弱。(4)同时,三年级教研组也反映学生普遍人体尺度与活动空间尺度感较差。分析以往的二年级建筑设计㈠的课程教学,在完成了一年级下学期传统的三大构成内容之后,由二年级组教师选择适当的建筑类型,学生按照一草、二草、三草对建筑方案进行设计,学生很容易先从平面入手,然后再升起平面形成立面,这是一种单向、线性将平面立面造型分离的训练方式,这样的设计失去了设计的能动性、互动性和创造性。虽然教师们也努力改变学生的这种设计方式,但是收效甚微。因此在建筑设计㈠课程作业的设置上,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的能动性,强调学生的整体与空间设计的概念,并能引导学生们想象的物化能力,我们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做了积极的探索。 2.加入空间设计内容的课程体系 为了将空间设计理念与方法和建筑设计教学紧密结合,提高学生们的能动性和想象物化能力,我们在2013年学习了同济大学和东南大学的课程教学。一方面对教学过程进行了调整,另一方面在教学环节的一开始先从空间设计入手,并引导学生认识建筑室内外空间尺度,将空间设计的理念和方法渐进地带入到设计教学中,力图让学生们回归到建筑设计的原点来重新审视设计的最基本问题—空间。建筑设计㈠教学改革的着力点: (1)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块进行重组,以空间设计概念为先导,使教学内容构成更加有机。强化空间设计意识,突出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2)运用模型教学法提高对空间、环境的设计与表达能力,锻炼了想象物化能力。 (3)通过体验式教学法,让同学们体验到空间尺度、空间设计的真实感。 (4)将空间、尺度、人居三大教学模块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教学内容设置体现了较强的整体性。 (5)将基础能力的培养拓宽到建筑室内外整体环境的范围,探索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新途径。 (6)开放的任务书制订,在游戏中进入设计状态的教学过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以空间设计为发展线的建筑设计㈠为主干课教学系统的改革,特别是在运用了建筑模型教学法为辅助引导建筑设计启蒙教学,完成与高年级专业教学的衔接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成为我校建筑学二年级专业课教学的特色,为之后修专业课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建筑设计㈠的课题选择的优化 我们将教学分为三大模块,A模块为空间模块,B模块为尺度模块,C模块为人居模块。虽然是分成三个独立的模块,但这三个模块环环相扣,摒弃了传统教学一上来二年级就一草、二草、三草进行小建筑设计,而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强调了空间设计概念,从一开始就以空间设计和认知入手。但是光有空间设计概念和方法还不够,必须认知空间室内外尺度,才能真正做好设计,在B模块中通过测绘的形式,提高室内外空间尺度的认知。A模块和B模块为C模块的小型设计做好了准备。课程的每一个课题选择设置都贯穿了空间设计思维与方法,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整体性和针对性。 3.1强调空间设计概念 A组模块主要是以空间为研究对象,教学目的是为学生们在进入设计学习初期建立空间设计概念和空间设计意识。此模块分成“空间生成”和“空间组织”两个单元,“空间生成”是在给定画作中选择部分线条和色块,利用板块、杆件和体块三大模型材料生成空间。此单元的训练目的在于掌握研究空间生成的基本方法,学习建筑空间的画法系统。“空间组织”提取经典案例的空间组织模式,分析提炼其空间组织方法并将其抽象为图解和模型。课题通过解读案例图纸、制作建筑模型、绘制分析图纸三个步骤完成。此单元的目的在于掌握建筑空间分析的方法,深入学习理解优秀建筑的空间设计,并通过直接对大师们作品的描红,更加深入地理解大师们作品意义与价值,学习其创新精神。这两个单元除了让学生们学习空间设计的方法,认识空间设计的概念,让学生们感知空间,还要求同学们将模型放置于灯光下,观察不同灯光射入角度下模型内部空间的不同光影效果;并在空间中分两次添加大小不同的“尺度人”,选取角度,绘制铅笔速写记录下来,体验随之产生的空间尺度变化,并绘制成图。 3.2提高室内外空间尺度的认知 在以往的教学中,发现学生设计的功能空间经常过大或过小,如设计住宅的客厅比酒店客厅还大,设计的办公室空间狭长,椅子紧贴着桌子,人无法坐下办公等。这些不理解空间的使用功能的设计,归根结底在于没有认识人体尺度和家具尺寸的关系,以及特定活动所需要的空间尺寸,造成空间尺度感差。为了提高室内外空间尺度的认知,我们紧接在A模块之后设置了B模块——尺度认知模块。B模块分为室内测绘模块和室外测绘模块。室内测绘要求学生测绘建筑学办公室以及家具尺寸,并分析其人特定活动所需空间。室外测绘要求学生测绘微爱小木屋餐厅的室外场地布置,绘制成图并制作模型。此模块的目的在于研究场地设计的要素和人居环境的室外空间尺度。此模块试图培养学生在将来的设计中不会仅仅通过查询建筑设计资料集而进行设计,而是在遵守规范的前提下,本着人本主义精神,将自己想象成使用者,主动为使用者思考、为使用者设计,理解设计的本源。 3.3提高创造能动性 A模块与B模块为C模块(即人居模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了前两个模块,设计变得更容易入手,学生也更理解设计的意义。在接下来的C模块进入了设计主题,如何提高创造的能动性显得尤为关键。C模块也被分成两个部分,一个作业是“建筑师工作室”,一个是“院宅设计”,由小到大,由浅到深进行课程作业设置。“建筑师工作室”更多的是针对体量设计和建筑内部空间设计,学习如何运用活动空间尺度知识和空间设计手法进行小型建筑空间设计。而在“院宅设计”要求掌握整合使用、环境、技术和形式等问题的过程,将这些问题彼此协调、互动发展。 (1)在游戏中进入设计状态。“建筑师工作室”设计作业要求一个单层的建筑师工作室,供3-4位建筑师共同使用。在各个小组内为每位同学指定一个基地及其相应的原始建筑体量,限定其轮廓尺寸,可以根据需要添加一至两个限定尺寸的体量,且满足以下要求:建筑物轮廓不超出建筑红线,建筑总高度不高于4800mm,新添加的体量须符合格网,并对内部空间和家具进行了简单规定,使得学生有更大的空间对建筑师工作室的家具及其摆放进行设计,这些设置决定了内部空间的形态,以及建筑的体量变化。我们为学生们联系了厦门地区知名的建筑师工作室,学生纷纷深入到各个建筑师工作室中,了解建筑师们的生活工作习惯,从而提出自己对建筑师工作室这个设计课题的理解,积极性高涨。此外,在教学上利用一个星期的时间通过二十四块孔明锁、索玛魔方、伤脑筋十二块等类似立方体构成的成人智力木质玩具,让学生们从游戏中感受到一个立方体有无限设计的可能性。然后在接下来的设计中让同学们用泡沫、纸盒、竹子等模仿木质玩具的特征,采用旋转、贯穿、拼装等方法去构建推敲建筑的形体。这种在游戏中把同学们带入设计状态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还增强了学生学习设计的自信心。 (2)开放的任务书制订。此设计作业要求学生自拟任务书,设计一宅邸及其院落。我们没有详细规定各个房间的内容和面积,而是提出总面积和几个重要的功能分区,至于设定什么活动内容,面积如何确定,则由学生通过调研自行完善任务书。课程安排学生到厦门市海沧区新垵村科井社调研,学生们分组自行选地测绘制成基地图。并组织学生们与村民们进行座谈,了解村民的生活习惯以及对自建宅院的要求,由学生自行拟出内容丰富的任务书。比起在教室里的封闭式学习,学生们更容易真实地体会到设计的整体运作流程和设计具体细节,这种方式不仅推进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更重要是使学生创造的能动性在任务书制订过程的提高,而且让学生们认识到设计不是天马行空不切实际的创造,而是要本着人本主义精神进行创造设计。 4.教学方式的优化 教学环节和课程设置已经进行了很大的改进,我们对教学方式也应该进行相应的改革,让二年级建筑设计㈠课程教改得到最优化。我们在教学方式上也采取了以下改变: 4.1模型教学法 传统教学认为模型是最直观、有效的表达方式,但是模型却也是最有效的设计推敲手法。在二年级的整个教学设置中,我们增加了大量的模型制作环节,尤其是构思模型和分析模型环节,这在提高空间思维能力方面有很大的帮助。在A模块中我们就以模型作为设计辅助手段。学生们一个想法出现,就迅速制作简单的模型将其展示出来,模型形象通过眼睛反馈到大脑中,新的想法被激发,又重新制作模型或修改模型,让学生们从一开始就利用构思模型进行设计。在B模块的测绘作业中,通过要求学生制作分析模型,可以直观地感知真实空间的直观性。对比真实的空间,使设计者更了解客观对象的真实比例和空间组合以及与缩放模型的差别。习惯了构思模型的方式,带着这些能力进入到C模块中,学生们做设计更得心应手、“有从下手”。模型教学法很大程度上引导学生设计思维的拓展与深入。 4.2阶段考核法 以往的评定是以最终图纸和模型为考核的内容,这样往往形成学生更注重最后的表达方式,设计过程松懈,时间安排不合理的问题。但此次教改中强调重视设计过程,采取阶段评分法与成果评分相结合。要求学生每个作业都制作阶段性工作手册,将设计的阶段性成果和设计构思记录在工作手册上,教师给每个阶段的工作手册打分。阶段性成果在总评成绩中所占比例60%以上,以此促进学生对于设计过程的重视,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 4.3小组互动教学法 在建筑教学综合模块中,我们重点采用了带有建筑师工作室特点的设计小组的方式开展教学。学生在组内以分工协作的方式集体开展设计研究、模型制作、图示分析与表现的工作。大家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相互带动,取得了在等时效的前提下,方案设计与表达练习在量与质两方面都较传统教学方式更为突出的成效。 4.4展示教学法 展示与观摩是教学的延展环节。学生在各个教学模块结束后,在校内举行作品展,及时将自己的课题练习作业公开展出,形成了相互学习与交流的氛围,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增进了了解,教学过程也得到了拓展与延伸。特别是在“院宅设计”作业,我们将作品在当地村委会中设置展览,由“甲方”(当地村民)来点评作品,让学生们真正体会到形成一项建筑方案的全过程。 5.结语 当前二年级建筑设计㈠课程教改已经进行了3年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教改提高了二年级学生们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空间认知,学生们学会了如何进行空间设计,提高了设计的能动性。三年级教研组反映二年级与三年级达到了比以往更好的衔接。但是仍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学生的图示分析能力和图纸表达能力较弱,需要在继续探讨课程设置与教学环节的改革。 作者:何苗 王培辉 刘静 林榕 单位:厦门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建筑设计毕业论文:传统建筑样式建筑设计的体现 摘要: 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悠久历史,所展现出的文化魅力和艺术魅力令人神往。虽然中国传统建筑中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建筑风格和建筑元素有着较大差异,但建筑布局、结构、建筑材料等方面都有着共同特点,这使得中国传统建筑形成了一种有别于西方建筑的独特风格,毫无疑问传统建筑文化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文化的传承。传统建筑样式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不仅增强了现代建筑文化属性,同时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本文将针对传统建筑样式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体现展开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 传统建筑;现代建筑;建筑中设计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规模越来越大,现代建筑行业得到空前发展。建筑建设中建筑设计能起到外观美化,功能优化作用,能增强建筑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商业价值、观赏价值、使用价值。传统建筑样式在现代建筑中的融入,使得建筑既拥有传统文化深刻底蕴,也富有现代感的时尚元素,能给人们带来强烈视觉冲击,建筑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大大提升,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同时,又满足了精神需求,研究传统建筑样式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体现具有重要意义。 1传统建筑样式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建筑设计是建筑建设的重要环节,影响着建筑性能和功能,只有经过合理设计建筑才会富有美感和实用性,基本功能才能得以实现。不同建筑,使用要求不同,设计方面也会存在在较大差异,设计风格区分也比较明显[1]。如:办公室、酒店、咖啡店、图书馆、商城、住宅等建筑,设计风格和思路上就有很大不同。因此,建筑设计中应考到建筑用途、功能、环境、因地制宜结合建筑特性进行设计。中国传统建筑一直以独特的设计风格和优雅的外观著称,传统建筑样式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融入,能有效增强建筑的文化价值和艺术属性,使建筑空间形态美得到更好的展现。传统建筑样式具体可分为软元素与硬元素,在设计中对不同元素的运用,获得艺术效果不同。例如,对传统建筑木架结构、须弥座、建筑布局、建筑装饰的运用。传统建筑样式是文化的象征,将其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能直接反映出中华人民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内涵,增强建筑时代感和历史感,让人们能从建筑外观上就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目前国内已有很多成功案例,例如,敦煌石窟文化保护研究陈列中心,设计中就融入了大量传统建筑元素,塑造了一种“大漠孤城”的建筑感觉[2]。此外,流水别墅、清华坊别墅,设计中也融入了大量传统建筑样式。如,基台设计理念就是典型的古建筑设计思路。毫无疑问,传统建筑样式的运用,使现代建筑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都得到了升华,非常值得推广。 2传统建筑样式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通过前文分析,不难看出现代建筑设计中融入传统建筑样式的意义,这对于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传统建筑样式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2.1样式 建筑样式影响着建筑整体美观,是反映建筑物结构类型和构成方式的关键要素。不同理念下,建筑样式存在较大差异。中国传统建筑形态上最大特征是多形式的大屋顶,通过屋顶能非常容易的辨识建筑风格和样式。而这些屋顶样式就十分适合于现代建筑,这样的设计既具有实用性,也具有美观性,如:庆殿、歇山、悬山、硬山、卷棚及攒尖,不仅能使屋面呈现出优美的曲线状,更起到了保护架构作用[3]。并且,这种具有文化感的屋顶样式,易被唤起人们内心文化情节,使其联想到历史文化,能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较为成功的案例如:九间堂、第五园、苏州博物馆、陕西省博物馆等等。 2.2色彩 中国传统建筑样式中对色彩的运用非常重视,不同的特色运用能给人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一些现代建筑色彩运用不当,就会使人产生杂乱无章的感觉。色彩运用方面,既要照顾到自身建筑,还要考虑到周边建筑,从而保持周边环境的协调统一,从而给人一种典雅的感觉。例如,对牙白的运用,能给人一种干净的感觉,能使人心情更加舒畅,栏杆及地面都可沿用这种设计思路。而一些冷色的运用,能营造出内敛、沉稳的氛围,能整个建筑更富有文化内涵,避免色彩冲突。在整体上来看,应具有简洁、明快的感觉,富有层次感。这既能满足建筑的物质属性,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心理与审美需求。 2.3纹理 纹理运用非常重要,影响着建筑物整体风格和艺术表现力,传统建筑纹理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通常通过给建筑增添复古元素的方式实现。如:柱子、屋檐、门、窗都会有特定纹理。这些建筑元素都可呈现传统纹理,能有效增强建筑物视觉效果,烘托出文化气氛。在设计中,特定纹理材料选择要保持材料原有肌理。例如,木质纹理材料运用,能营造一种自然、简约、通透的空间感,彰显古典韵味的同时,更使空间形态美得到了展现。 3结束语 传统建筑样式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提升了建筑艺术美感,正确了建筑商品属性和文化属性,使建筑价值得到了提升,既满足了人们对建筑的物质需求和视觉需求,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精神需求,更促进了传统建筑文化传播。因此,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积极运用传统建筑样式,利用传统样式,增强现代建筑文化形态,以促进现代建筑的持续发展。 作者:乔宽宽 单位: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设计院 建筑设计毕业论文: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联系探究 摘要: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建筑实践渐趋频繁,城市规划建设中,建筑规划和建筑设计是其中的两个重要要素,把握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联性,一方面有助于全面合理调度城市建设资源,促进城市的智能化发展,另一方面能够确保建筑兼具实用性和美观性。本文从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概述入手,分析两者的内在关联性,总结梳理协调两者联系的措施途径。 关键词: 建筑规划;建筑设计;协调;途径 建筑规划及建筑设计是保障建筑物能够充分发挥其功能价值的基础和前提,要使建筑能够符合使用者的需求,就要寻求建筑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的协调均衡,在与建筑用户进行沟通交流的基础上,在建筑规划和建筑设计过程中融入建筑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以打造出实用、审美兼备的建筑物。 1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其两者间的关联 1.1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内涵 建筑规划,主要是围绕建筑功能的发挥,针对建筑物所处的区位、外形,在综合分析后,使建筑物各项基本功能能够得以保障,从而确保建筑物能够充分满足人们的基本使用需求。建筑规划侧重以布局及优化建筑物的实用功能为主要目的,在建筑规划的原则上要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突出强调建筑的各项功能[1]。建筑设计,指的是在建筑规划基础上,借助于建筑技术,调集各类建筑资源,通过在建筑布局及建筑空间营造上进行个性化创造及设计,使建筑物的功能得以扩展丰富,从而凸显出建筑物的美感,取得美观和实用的均衡。衡量建筑设计好坏的指标主要是建筑物用户及建筑行业的认知感受。 1.2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内在关联性 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可以一分为二看待,首先,建筑规划作为现代城市建设规划的重要因素,其本身是建筑设计能够正常开展的前提和基础,是贯通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的桥梁和纽带。建筑设计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和个性化色彩,而建筑规划的介入,可以起到限制及矫正建筑设计的作用,从而使建筑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建筑物用户及城市规划的客观需求。离开了建筑规划,建筑设计在准确性、规范性上就会大打折扣,由此导致的设计变更会对建筑设计成本造成极大损害。其次,建筑设计是建筑规划的有效补充,也是进一步满足建筑需求的重要途径。建筑规划是从整体上对建筑物的功能进行设定,涉及到更加具体细致的建筑需求时,则需要建筑设计的参与,例如,建筑规划侧重对建筑成本及建筑技术加以强调,此时在建筑设计中就应做好建筑成本与建筑技术的协调及管控;而如建筑规划中对建筑物的外观提出了要求,具有明确的规划主题,在跟进建筑设计时,就要在保障建筑物实用功能的基础上,调动及运用建筑设计者的设计思维,谋求建筑功能和建筑外观的协调。 2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协调上出现的相关问题及缺陷 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在取得协调的情况下,才能够对建筑物的使用需求进行完善丰富,最终使建筑物能够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做到资源与成本的节约。现阶段,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在协调上面临以下问题及不足:首先,建筑规划更多地交由建筑设计人员完成,建筑设计人员具备设计方面的专业性和优势,但在建筑规划的全局性考量较为欠缺,极易导致建筑规划科学性不强,反过来损害建筑设计的开展实施。其次,在建筑设计层面上,存在以下两个缺陷:第一,建筑设计在创新性上不强,建筑设计所采用的手段方法较为单一固定,无法充分彰显建筑物的外观美,满足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这也是我国城市规划趋同化严重,城市特色不明显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二,在建筑设计实施中,没有全面参考建筑用户的要求。建筑设计一方面需要建筑设计师发挥其设计特长,在建筑规划的统领下,展开相应的建筑设计实践,另一方面又要本着建筑物功能及使用需求得以充分施展的原则,做好建筑设计与建筑使用者的需求沟通交流。从这一环节上看,建筑设计与建筑需求不相匹配的现象时有发生。 3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协调的途径方法 3.1巩固建筑规划的基础指导地位,为建筑设计的实施提供参考 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协调化,要对建筑规划的基础指导地位加以强调及突出,在进行建筑规划时,既要立足眼前,又要长远考量,在做好建筑物功能需求的规划布局时,留存足够的设计空间,以便于后续的建筑设计实施及优化[2]。在进行建筑规划时,要对城市及区域的发展趋势及建筑物功能需求的拓展提升加以分析及预测,一方面给建筑设计的介入提供设计空间及设计方向上的便利,使建筑规划更趋科学合理,节约设计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对建筑设计中问题易发点进行分析预防,从而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及策略,提高建筑物的规划及设计质量。建筑规划的基础指导作用的保障及巩固,还要做好建筑规划理念及建筑规划水平的改善及提升,通过对建筑规划知识的掌握及补充,最大限度地使建筑规划能够与建筑设计达成匹配,最终使建筑物能够取得质量、功能及特色上的统一。例如,西班牙巴塞罗那城市在建筑风格及样式较为统一,从中可以窥见建筑规划基础指导作用的身影,而我国四川省成都市对下属五城区及安徽省巢湖市对市区所采取的统一规划建筑色彩的办法,也是建筑规划指导作用的集中体现,也给建筑设计提供了统一的思路,凸显出城市独居魅力的建筑风韵。 3.2建筑设计应在遵循建筑规划的基础上,增强建筑设计与建筑规划的互动 建筑的实用功能及建筑物的基本功能需求依赖于建筑物的区位选择,布局设计,而建筑物的功能扩展则需要建筑设计的参与及引导,从中体现出建筑设计与建筑规划的一种互通性和互动性。建筑设计在实施中,要在紧密依附建筑规划的基础上,对建筑物布局设计进行统筹优化,采用先进的设计方法,调度建筑设计资源,力求达到建筑物建筑美感和建筑功能的有机融合,在建筑设计和建筑规划的互动或交叉渗透中,不断丰富及拓展建筑物的功能表现。例如,现阶段被社会广泛推崇的环保绿色建筑,其可以视为建筑设计与建筑规划有效互动的典型,建筑规划中对环保绿色建筑的方位朝向布局进行了明确,而建筑设计则侧重结合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在建筑物的采光、能源系统、废弃物处理系统等多个环节进行细化设计,从而使建筑物在外观及功能上都达到最佳的居住效果。 3.3围绕建筑物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促进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协调 在建筑规划及建筑设计的协调上,另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建筑物周边自然环境的参与,为两者的协调创造条件。在建筑规划中,基于建筑物功能需求的发挥考虑,应注重保护及利用自然环境,在建筑物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中,达到建筑物功能实用性和建筑物社会审美性的融合。要充分利用建筑物周边自然环境,在建筑设计上就要力求以新颖独特的建筑材料及建筑技术,凸显出建筑物所处区域的自然及人文特色,给予居住者一种惬意舒适的居住环境。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与自然环境有机融汇的范例上,浙江省乌镇、江苏省昆山新区在规划设计建筑时,形成的水特色及生态绿地特色,体现出了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充分结合自然环境的特征,彰显出了独居风韵的地域魅力。 4结语 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存在相辅相成的一种内在关系,在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的联系及协调上存在的相关问题应通过建筑规划基础指导地位的明确、建筑设计与建筑规划的交叉渗透、建筑设计,建筑规划与建筑物自然环境的结合等措施来加以改善及化解,使建筑物可以兼具建筑功能及外观审美。 作者:游肖珍 单位:东莞市寮步镇规划管理所 建筑设计毕业论文:热力站集中供热建筑设计分析 摘要: 阐述了集中供热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分析了热力站在集中供热系统中的地位,按照建筑设计要求,探讨了集中供热热力站建筑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以改善环境质量,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高品质需求。 关键词: 热力站,建筑设计,集中供热,环境质量 0引言 随着太原市城市建设近年大踏步的向前发展,太原市集中供热的规模发展也是前所未有的。作为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当下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空气质量越来越差,为保障生产、环境治理和居民正常工作、生活,集中供热在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地位越发显得重要。热力站是集中供热系统中的一环,是城市一次管网与小区二次管网中的连接点。它是热量交换、热量分配以及系统监控、调节的枢纽。其中机房安装换热设备、仪表和控制设备。将热网输送的热媒通过设备的调节,转换,控制向热用户系统分配热量以满足用户需求,使供热、用热达到平衡,安全运行。目前太原市集中供热系统采用的是热源—一级网—热力站—二级网—热用户的形式,一级管网与用户的间接连接使得热力站的设计在整个热网系统中至关重要。本文就热力站建筑设计中的几个主要方面进行阐述。 1新建热力站的规模及选址 1)热力站的规模。一般是指新建热力站建筑面积规模和供热面积规模,它是由多个因素决定的。其中合理供热面积及合理供热半径,建设费用经济指标的合理性即投资成本是主要考虑因素。其次还要从供热可靠性和安全性等进行多目标的评价。热力站作为连接一级网和二级网的中间环节,是热量交换、热量分配及系统调节、监控的重要场所。它的建设规模直接影响城市集中供热工程的投资。例如,有这样的两个住宅小区,它们的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和热负荷密度相同。尽管有相同的供热量,但热力站建设规模不同,其投资和运行费用也不同。热力站规模越大,热力站和一级网的总投资越小,但二级网的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则大大增加;热力站规模小时,情况正好刚刚相反。因此,合理的热力站建设规模是集中供热规划和实施设计中应重视的问题。太原市集中供热在发展初期,热力站建筑规模较小,一般200m2~300m2,供热面积5万m2以上就可以建新站。目前许多新建住宅小区建筑规模很大,热力站的规模也随之增大,供暖面积一般在10万m2以上,最大的达到40万m2~50万m2,相应热力站的建筑面积也达到1000m2左右。这就需要各专业设计人员配合优化热力站规模。 2)热力站的选址。新建热力站无论是在年代较长的旧小区,还是新建的小区都存在合理选择站址的问题。合理选择站址目前主要有两个指标控制:第一是必须满足太原市规划局制定的《太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的涉及到的条款,如建筑物退红线,退地界,日照距离等规定[1]。第二是必须满足国标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强制性条款,例如,建筑防火距离,不能占用小区现有的消防道路和消防车回转场地。在当前土地价值越来越大的情况下,热力站能够合理安全的选址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这需要有关单位的努力配合才能解决。热力站的功能平面布置较简单,它属于丁、戊类厂房。一般按1层设计,长度、宽度根据工艺要求确定,柱距6m左右,进深10m左右,层高5m左右,应尽可能减少中间柱,平面按各专业要求尺寸设计,平面布置有配电室、控制室、机房、盐库等房间,热力站的立面设计在新建小区需要与民用设计院配合设计,做到建筑设计风格和色彩协调统一。同时热力站的设计如能充分体现和反映现代城市发展的文明形态,形成与环境艺术完美结合的建筑设计作品,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那是再好不过了。 2热力站建筑防火、防爆的设计 1)热力站防火设计按照现行国标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执行[2]。热力站按照第3.1.3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条文规定属于丁、戊类厂房,丁类厂房是因为站内设有天然气补燃型机组,戊类厂房没有设天然气补燃型机组。热力站耐火等级一般设计为二级。热力站的层数和建筑面积执行第3.3.1条:厂房的层数和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条文规定了单层丁、戊类厂房建筑面积不限执行。热力站疏散距离执行第3.7.4条:厂房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条文规定了单层丁、戊类厂房疏散距离不限。丁类热力站与工业建筑厂房(仓库)的防火间距按第3.4.1条执行。丁类热力站与民用建筑的防火距离按第3.4.1条执行,其中与裙房和单栋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为10m,与一类高层建筑的防火间距为15m,与二类高层建筑的防火间距为13m。戊类热力站与民用建筑的防火距离按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2.2条执行,其中与裙房和其他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为6m,与高层建筑的防火间距为9m。 2)热力站防爆设计是指站内设有天然气补燃型机组。应执行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第8.10.4条直燃吸收式机组机房的设计,应该符合下列规定:a.宜单独设置机房,如若不能单独设置机房时要靠建筑物的外墙,并采用耐火极限大于2h防爆墙和耐火极限大于1.5h现浇楼板与相邻部位隔开,当与相邻部位必须设门时,应设甲级防火门[3]。b.不应与人员密集场所和主要疏散口贴邻设置。c.应设置泄压口,泄压口面积不应小于机房占地面积的10%。泄压口应避开人员密集场所和主要安全出口。d.不应设置吊顶。 3)热力站一般作为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的配套设施,自身的安全性是很重要的。自身安全了才能保证热力站周围的公共建筑以及居住建筑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需要严格的按照上述规范条款执行。 3噪声控制,改善环境质量 热力站一般建在住宅小区内,如果不采取措施控制噪声的产生,将会极大的干扰居民的正常生活。噪声控制首先应搞清噪声来源,才能提出治理措施。 3.1噪声来源 通过分析现有机房噪声的产生和传递过程得到的结论是:水泵正常启动,运转所产生的噪声。在管道内流动的水流产生振动噪声。通过热力站建筑的墙体、楼板、结构预留洞、管道支吊架和套管来进行传递。 1)水泵在运转过程中,首先是驱动水泵的电机和泵壳都在向周围辐射噪声。泵壳辐射的声音是由水泵的叶轮和叶片产生,通常离心泵叶片的后边缘运转时经过导向器导向叶片的前边缘,压力发生变化,并传到排出管中和水泵的壁上面,辐射出了空气噪声而且空气噪声的衰减比较快。其次,水泵是运动旋转机器,因为叶轮等旋转部件质量的不均匀分布,它的质心与转动中心也有偏心距,产生的扰力就会振动水泵形成弹性波,通过水泵基础、连接管道、支架等传递到建筑结构并传递出去。结构噪声频率较低,是一种固体声,在钢性建筑结构中随着传播距离的衰减是很小的。水泵机组在安装的时侯通常只进行了初级的降噪和减振,效果不明显,这是由于安装质量、布置方式没有能进行有效核算造成的。 2)流体管道系统噪声主要由调节阀噪声和管道噪声组成。调节阀噪声包括了机械振动引起的噪声、空穴作用引起的噪声和气体动力性噪声。由于管道管径小,水流流速过高,在管道中产生噪声;管道内有空气时,在通过阀门部件时,高速水气混合物产生噪声。 3.2噪声控制原理 根据噪声的来源,一般可以采用隔声、隔振、吸声及消声等措施以降低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从建筑设计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隔声措施。热力站通常设计成密闭式建筑,采取隔声措施,避免噪声直接传播到热力站外污染环境。其一,结构形式选用砖混结构或框架结构房屋,机房墙体选用360mm砖墙或加气混凝土砌块等,其平均隔声量大于40dB(A)。其二,机房门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防火隔声门,隔声门内填塞优质超细玻璃棉或其他特性隔声材料。门扇四周安装特制弹性密封垫,彻底消除“孔洞”和“缝隙”产生的漏声。隔声结构还应承受温度变化和气动负荷强度的要求,门在关闭时能完全封闭,强度满足操作需求。其三,窗户可以采用塑钢双层消声窗。 2)吸声措施。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会碰到不同种类的材料,一部分声能被反射,一部分声能被吸收。如果采取措施通过对大部分声能的吸收,避免反射现象,降低机房空间内的混响声,就能达到机房整体降低噪声的效果。这就需要建筑设计在内装修上采用吸声工程做法。机房内墙面做吸声墙面,龙骨内填超细玻璃棉板,外饰面选用微穿孔板作为吸声体。顶棚做吸声吊顶,选用不同种类吸声材料制作的吊顶板材。这样就能吸收大部分声能,减少声波反射产生的混响声。 3)经过上述建筑设计措施,再加上工艺技术专业采取必要措施,热力站对外产生的噪声影响基本能够消除,能够符合环境噪声限值,人体听力感受不到热力站是否运行。减振降噪效果比较理想,保证了小区居民的正常生活。 4结语 热力站是集中供热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设计以及建设的合理性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也间接的涉及到社会的稳定。所以对于每一个热力站的设计都应该是慎重的和精心的。按照本文论述的建筑设计主要的三个方面,解决好新建热力站的规模以及选址问题,解决好热力站建筑防火,防爆的问题,解决好噪声控制,改善环境质量问题。同时积极的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紧跟时代步伐,就能够有效解决千家万户的采暖问题,就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居住环境的高质量要求。 作者:梁云凯 单位:太原市热力设计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毕业论文:被动式建筑设计手法分析 摘要: 结合工程实例,从理论剖析、规划设计、单体建筑设计三个方面,分析了被动式建筑的设计手法,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与传统建筑设计手法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低技节能手法在被动式节能建筑上的运用,旨在为低技节能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被动式节能,建筑设计,围护结构,气候条件 0引言 绿色和节能是建筑节能设计的核心内容,而由于主动节能等措施对于设备和技术的高要求,部分绿色建筑也被贴上了“高科技,设备材料昂贵”等一系列的标签,甚至由于造价昂贵出现“节能不节钱”的局面。而充分利用场地自然环境的被动式建筑设计手法,由于其低技和节省并且高效利用自然环境并与之共存的特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被动式节能设计是主要依托建筑设计,充分利用场地周围自然环境来形成自循环系统,通过建筑本身来收集和储蓄能量,以达到全年以最小的能量输入来维持舒适的室内条件的节能设计[1]。这一设计理念从源头上规避了机械电子设备的干预,以合理的建筑设计手法同自然环境的巧妙结合来降低建筑的能耗。 1项目简介 该项目位于湖北宜昌兴山县,西临香溪河,东依小山体,地势东高西低,规划用地面积20690m2,总建筑面积设计要求3300m2,主要功能包括办公实验、接待区域和职工住宅。本案设计方采用低技被动式设计手法和复杂的场地环境相结合来进行项目的创作和研究。 2场地规划阶段的被动式节能体现 建筑设计遵循场地的地理地势,特别是较为复杂的地势,是规划设计的先决条件。场地地势东高西低,西面临河,风景优美,视野开阔,在规划大方向决定了建筑主体南朝向或西朝向的山地建筑的规划布局。 2.1气候条件分析 宜昌作为典型的冬冷夏热地区,夏季炎热,太阳高度角大,夏至日角为59°宜做遮阳隔热处理,冬季寒冷,太阳高度角低,大寒日角度为36°,又需要保温集热,同时结合宜昌当地季风气候的风环境特征,在充分利用计算机对气候条件模拟仿真的基础上,决定了建筑主要功能房间南偏东20°左右的布局。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出现夏季得热过高而室内条件炎热,或者冬季热量流失而室内温度过低的局面,另一方面,在充分分析宜昌风环境的过程中,结合场地东面的山体,可以有效的屏蔽冬季寒冷季风对于建筑的侵蚀,同时有效利用夏季南向季风带给建筑的优越的通风条件,辅助建筑通风散热。 2.2场地小环境营造 项目在规划设计阶段,遵循自然气候和场地环境条件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场地小环境的营造。成功的小环境的营造可以局部改善场地的微气候环境,从而有利于建筑设计的被动式节能策略。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流—场地—山体这一系统的形成。在进行风环境分析的过程中,场地在夏季西南风频率较高而且风速能达到最大强度,而项目西面临河拥有大片的水域,在建筑主要房间南向布置的情况下,建筑主体向西南方向开口成U形布局,形成围廊是布局,一方面形成开阔良好的视野布局,另一方面能在炎热的夏季利用西南有利的风向和河面的蒸发效果,为建筑主体带来清凉的舒适的环境。2)场地有效辐射量的分析。通过对于场地光合有效情况分析得出,场地太阳辐射能平均值在3.23MJ/(m2•d)及辐射能量分布情况,根据辐射的大小及分布情况不同来合理配备植被,以满足场地植被对于微气候的影响,诸如合理的布置乔灌木遮阴挡风等。 3基于计算机精确仿真的单体被动式节能设计 建筑单体被动式设计重点始终离不开建筑的体形系数以及围护结构的隔热保温和集热处理。体型系数越小,建筑节能效果越好。设计方正规整,在构建较小体型系数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单体建筑的围护结构隔热保温和集热性能。 3.1立面围护结构窗墙处理 依据计算机的精确模拟仿真数据与设计手法的相结合,在窗墙处理方面权衡利弊关系,进行了协调的被动式设计处理。基于场地规划设计,建筑的主体朝向为西南向,故西南向立面设计西晒处理成为了重要问题。主要体现三个方面:1)在通过对于建筑西面两片主要的侧墙太阳辐射量模拟后,数据分析显示辐射量较高,故在西侧做防晒墙设计。2)西侧向采光房间均在满足日照条件下,采用大面积墙体和若干小窗并排处理,并配以浅色墙体表皮处理以保证其采光和隔热性能。3)建筑采用U形外廊的形式,较好的缓解了西晒影响。呼吸式幕墙的引用在本案的被动式设计策略上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建筑单体U形外廊全部设置呼吸式幕墙体系,并在内外玻璃之间的空间通道内局部增设百叶遮阳装置和配以低反射玻璃,在享受呼吸式幕墙带来的被动式节能优越条件的同时,可实现全年采光与遮阳隔热需求的全天候可控状态。遮阳装置和配以低反射玻璃,在享受呼吸式幕墙带来的被动式节能优越条件的同时,可实现全年采光与遮阳隔热需求的全天候可控状态。建筑南立面遮阳窗的设计颇具匠心,同时也是建筑被动式设计和自然环境结合的优秀的表现手法之一。在结合场地布局和自然气候的计算机模拟数据分析之下,南面主要房间遮阳窗上檐向下形成一个37°的倾角,出挑0.6m,并在上檐设置太阳能光电板,在太阳高度角较大的炎热夏季有效利用太阳能被动式集热的同时能确保太阳高度角较小的冬季室内有足够的直射阳光以保证冬天的室内温度。 3.2屋面被动式集热与隔热处理 屋顶被动式集热与隔热是被动式建筑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而对于在能源需求日益紧张的今天,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在普及推广和运用过程中有过很多卓越的应用表现。结合当地气候环境,采用太阳能光电系统和局部绿化措施,经过计算机精确的模拟仿真,来设计屋顶的集热隔热系统以达到被动式建筑节能设计的目的。项目地处湖北宜昌,属于夏热冬冷地区,夏季时间长,太阳年平均辐射总量可达4×109J/m2,太阳能资源丰富。通过对于U形主体建筑的屋面太阳能热辐射量的模拟数据的分析处理,建筑主体南北屋面每小时太阳辐射能在230W/m2~550W/m2之间,并且分布均匀。在进行屋面设计之初,在遵循建筑设计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最终确定30.7°的屋面倾角以保证获取最大的辐射效果[2]。架空的坡屋顶下层空间在安置相关设备的同时由于通风效果良好从而起到了很好的屋顶隔热效果。会议室屋顶由于层高较小,受到一定的遮挡,辐射相对较小,同时考虑到建筑设计美观和炫光等因素,采用集中式屋面绿化来处理隔热效果。 4结语 建筑的本质实质上是人们对于大自然的改造工程。其充分有效的利用大自然的环境,趋利避害以达到人们舒适性的需求。在使用各种高技术设备来武装建筑以达到节能和舒适的目的同时,应该理性回归建筑设计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呼吁被动式的建筑节能策略发展,发挥出其低技、低价、低碳的设计优势。被动式建筑设计应在整个方案规划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当前技术手段合理分析场地环境和自然气候条件,回归建筑结合自然的设计本质,真正的营造出契合当地环境条件、地域气候的节能建筑。 作者:严凯强 单位: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 建筑设计毕业论文:建筑设计材料透明性研究 摘要: 西方古典建筑以希腊、罗马建筑为代表,它们以石材、火山灰水泥为材料建造了如帕提农神庙和万神庙这样的不朽作品,“适用、坚固、美观”是它们的建造原则,从视觉上它们是密实、沉重的,从心理上是孤傲、离群索居的;西方现代建筑以现代建筑运动后涌现的“国际式”建筑为代表,它们以钢、玻璃为材料建造了如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范斯沃斯住宅这样以“形式追随功能”“装饰即罪恶”为指导原则的作品,从视觉上它们是通透、轻盈的,从心理上是平和、亲近自然的。 关键词: 建筑设计;材料;透明性研究 不同时代的建筑为何会在建筑造型、空间塑造上带给人截然不同的感受?原因之一便是建筑材料的改变。现代建筑发展的时期,也是玻璃作为一种重要建筑材料加入并发扬光彩的时期,自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玻璃就开始作为建筑材料使用,随着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等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创造性的设计,玻璃+钢+混凝土的组合在建筑界被广泛采用。密斯曾经问道:“假如没有玻璃,混凝土将会是什么样?钢铁又将是什么样?”他的回答简单而明确:“二者创造新空间的能力将受到极大的限制,甚至完全丧失,它们的承诺将永远止于虚境,不会成真。”长久以来,玻璃是透明和轻盈的代名词。玻璃的透明性对建筑而言代表着内外关系的彻底重塑,结构关系的清晰呈现,空间意向的本质阐述。例如在前文所述的范斯沃斯住宅中,在室内外的交融之处,透明玻璃形成的全透界面不仅消除了内外差异还提供了体察时间变化的绝妙机会,透明的玻璃去除了它与自然间视觉上的一切障碍,使之在建筑整体形式上像是完全悬浮于在自然之间而非立于大地之上。这不仅使它达到了“国际式”建筑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目的,更是获得了这一时代某种建筑原型的地位。在密斯的观念中,材料的透明性不仅仅具有形成室内外空间变化的功效,它还把作为现代建筑标志符号的———框架结构,加以凸显,“密斯选择钢与玻璃的目的是以玻璃的透明性来强调作为结构体系的钢”。因而,经由材料透明性的辅助,呈现出了结构在建筑学中的两层含义:物质性的抵抗重力的实体构件和非物质性的构件之间的关系和组合方式。透明深刻阐释了实体构件和形式建构之间的关系,前者是建筑与大地之间的联系,后者是建筑与天空之间的关系;前者与重力相关、体现的是“重”,后者与挣脱的意向相连、体现的是“轻”。在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中,流动和暧昧带来空间的丰富,馆中除了有竖向平面的片墙设计还加入了对材料透明性的研究。不透明的大理石贴面墙体、半透明的各色玻璃,营造了奇幻的空间氛围、创造了独特的空间关系。这一建筑成功向后世推广了“流动空间”的概念。而事实上,流动空间的本质是空间与空间关系的模糊性。这种模糊性不仅体现在多向、不连续墙体的不彻底限定上,更体现在由竖向介质透明性变化加剧的墙体空间位置模糊性上。透明性体现的是现代主义理论的追求,与之相反则暗合了现代主义之后的丰富、复杂、暧昧和多变,后现代建筑便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实践。在这种大趋势下,半透明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半透明性与透明性不同,前者暧昧、朦胧;后者纯净、透明;前者层次丰富、富于想象的空间,后者层次单一、暴露了全部的限度;前者保证和谐而不失空间个性,后者追求统一而失去空间的具体性。半透明性因可以赋予透明以某种质感,近年来在建筑设计中被广泛采用。常用的半透明材料有: 1玻璃类 常常带给我们透明纯净感的玻璃,通常是普通平板玻璃,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提高,喷砂玻璃、手绘玻璃、雕刻玻璃、镶嵌玻璃、视飘玻璃、玻璃砖、玻璃马赛克、压花玻璃等玻璃种类不断出现,它们都或多或少存在透光不透明的特点。例如玻璃砖,外部光线经由其进入室内再次弥散开,创造与透明玻不同的独特效果,形成特别的空间氛围。建筑大师斯蒂文•霍尔的美国堪萨斯城的纳尔逊Nelson-Atkins美术馆则采用了德国本德海姆公司为客户特制的LINIT复合型U玻幕墙系统。应用在这一定制化产品中的主要玻璃技术有太阳能玻璃、超透明低铁玻璃、喷砂玻璃、钢化玻璃。外表面是太阳能散射玻璃,内侧采用喷砂玻璃,有效柔化光线,而超白/超透明玻璃通过降低玻璃材料中的铁氧化物减弱玻璃中的淡绿色,从而有效防止从内部弥漫出的灯光变色。内外两层U型玻璃中间置热绝缘空腔,保证了较好的热工性能。这一客制化玻璃的采用创造了其独一无二梦幻效果。 2高分子材料类 亚克力或称有机玻璃,化学名称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一种开发较早的重要可塑性高分子材料,按透光度可分为透明板和半透明板。 3混凝土类 一提到“混凝土”首先想到的是沉重的质感、单调的色彩、暗沉的采光。半透明混凝土让光线可以直接从中间穿过,就像会发光一样。通常是在混凝土中加入导光材料,例如光纤,这样光线就可以通过导光材料的折射穿透砖块。这种技术由匈牙利建筑师阿隆?罗索尼奇发明,并通过展览迅速在业界传播。从某些角度或在远处观看,几乎看不出它们与普通混凝土有什么不同,但如果你在阳光灿烂的日子走进用透明水泥建成的房子中时,就会发现与众不同的效果———光线可以透过墙壁而穿进来,在你面前形成一面灯光墙。 4纱网类 这一种类包含的半透明材料内容很广,没有明确的称谓,称之为网纱类主要是取其“波佩的面纱”这一意向。波佩是古罗马美女,她戴上面纱,半掩住自己的美丽,来撩拨尼禄大帝的爱欲。“面纱”成为观者与被关注者之间的一道屏障,并在主观上形成一种有距离的关系。这里便是取这一意向。以玻璃使用为代表的现代建筑是一种完全客观的视觉穿透,与这种距离关系不同。这一类材料通常有:纤维材料如帷幔、纱窗等;丝网类如铁丝网;穿孔板材类如穿孔铝板等。菲利普•约翰逊的“鬼屋”就采用铁丝网做成围墙,形成鬼魅的气氛;库哈斯领导的大都会事务所(OMA)在旧金山普拉达建筑表皮中使用的圆形穿孔不锈钢板。远似烟霁近又空,非明非夜两朦胧。在现代建筑理论面临以后现代建筑为代表的其他建筑理论挑战的今天,复杂、多变、朦胧等多种空间品质的需求取代了国际式的一贯风格,完全透明丧失了视觉上的可感知性,丧失了质感的体现,而半透明材料带来的有质感的透明特性则兼具了完全透明与不透明两者的特质,改变了建筑的空间和形式,更改变了建筑与人的交流方式,在现阶段建筑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魏丽丽 孔祥源 单位:河北工程大学建筑学院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建筑设计毕业论文:节能建筑设计相关问题探讨 摘要: 在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家战略后,在建筑设计中融入节能建筑设计所能发挥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这就需要建筑设计人员本着与时俱进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掌握好节能建筑设计技术,将节能技术更好地应用于我国的建筑事业,进而促进我国经济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文章重点分析了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相关问题,希望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建筑设计;节能;问题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国家的综合实力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与此同时,由于各项事业建设力度的加强使任何自然环境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在建筑业表现得尤为明显,建筑能源的消耗过大,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力是巨大的,如果我们不及时地对自然环境加以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那么我们的生存环境将不堪设想。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节能减排的实施对我国的发展意义巨大。另外,将节能建筑的设计理念应用在建筑设计中,以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来代替现有的高耗能材料和技术能够极大地促进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文章将就节能建筑设计的相关问题加以探讨。 1节能建筑的基本概述 众所周知,建筑自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消耗工程。建筑建设中的能耗可分为产生能耗和使用能耗两种。产生能耗主要有材料、设备、生产运输和施工能耗。使用能耗则为采暖、通风、空调、照明、日常工作和生活能耗等方面。建筑能耗中又是比较复杂的,组成的部分和要素众多,产生的能耗也是多种多样。所以节能建筑设计要将以上这两种能耗囊括在内,在保证建筑工程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将建筑的利用率加以提升,加大节能技术的投入力度,广泛地应用在建筑、房屋和暖通设备、运输设备的设计中,使能源的利用率大幅度得以提升,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2在建筑设计中应用节能技术的必要性 2.1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国家的经济要想得到持续快速的增长,能源是关键要素,能源在一个国家的发展建设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并且是不可或缺和难以替代的,很多战争因争夺石油、煤炭等能源就是最好的佐证。我国能源产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相比有一定的滞后性,这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发展国民经济的动力来自于能源,但当代能源量不足的问题也同时在制约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故此,建筑设计中加入节能设计势在必行,从而免除高能耗的建筑大量消耗有限的能源,使我国经济得以快速、稳定、持续的发展。 2.2环境保护的需要 用于建筑建设中的钢筋、水泥等材料,不但在生产的过程中会消耗能源,伴随而生还会有很多的废气、废液、废渣,进而污染到水、空气等,给人民群众的健康带来极大的不利,频繁发生的雾霾就是一个典型。 2.3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随着经济建设对环境破坏的日益严重、能源的匮乏,人们对于环境和能源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为节约能源,促进能源的长效利用。对于建设设计来说,将节能设计真正落实到建筑设计中是工作的关键所在。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的发展所能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这就需要与建筑设计进行有机地结合,减少建筑能源的浪费,做好建筑节能设计工作,真正将节能设计落实,才能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3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应用 3.1选择合理的建筑地址 建筑工程与人的关系密切,这样就应该以人们的喜好选择合理的建筑地址,不能盲目地追求经济利益而将社会和环境效益抛诸脑后。一般情况下,应先对建筑地址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水文条件进行一个综合考察,在经过评估后,还要做到建筑在建设的过程中不破坏或是微破坏自然环境,利用当地资源,进行土地开发。 3.2设计合理的朝向 在日照及朝向选择上所要遵循的原则是冬季要有足够的日照并避开主导风向,夏季尽量利用自然通风并防止太阳辐射。但在建筑的朝向、方位以及建筑总平面的设计上所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社会历史文化、地形、城市规划、道路、环境都会影响着建筑的建设,整个建筑物的朝向完全符合夏季防热和冬季保温是难以做到的,所以就要将所有的因素做一个统筹,权衡利弊,找到一个平衡点,选择建筑的最佳朝向和较好朝向。 3.3建筑项目主体结构的设计 (1)建筑屋顶的节能设计。作为住宅第五立面,屋顶对于建筑造型所发挥的作用是极为关键的。住宅做斜坡顶屋面,可以利用屋面坡度与日照斜率相接近的特点,可再降低住宅顶层的层高。在保持了平屋面住宅日照间距的前提下,一方面获得了改变建筑轮廓、有效地解决屋面防水和扩大屋顶部位使用空间的效果,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住宅间的日照间距,节约了建设用地。 (2)建筑墙体和外立面的节能设计。墙体是建筑的主要外围设计,它的性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整个建筑物的节能减排效果,所以它是建筑节能设计的重点和关键。通常情况下,建筑墙体和外立面能够起到防潮、防水、隔热、保温的作用,建筑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它的基本作用。建筑墙体和外立面最为基本的作用就是保温,也会直接涉及到整个建筑节能减排的效果。大量实践证明,单一的墙体要想达到彻底的保温效果是很难的,所以就要在设计中多使用空心砖或复合墙体,这样能够对建筑物实行多重防护。 3.4建筑材料的节能设计 整个建筑中要想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建筑材料的节能环保是极为重要的方面。在材料的选择上,节能、环保、经济型材料是首选,尽量使用科技含量高的新型材料。另外,建筑中还要多注意节省材料,合理利用材料,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3.5积极利用新型能源 新型能源具有环保、低能耗的优势,风能、地热、太阳能是较为常见的。在科学技术的大力推动下,现阶段人们对于太阳能的利用水平越来越高。太阳能具有清洁、量大、对环境破坏力小的特点,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科学技术虽然有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人们利用得太阳能却也是很小的一部分。仅就现阶段的发展来看,建筑中所利用的太阳能主要是用来采暖和制冷。太阳能取暖主要是利用太阳能来加热水,利用热水的循环作用来为建筑物供暖。而太阳能制冷主要是利用太阳能制冷压缩机进行吸收或吸附制冷。太阳能经压缩机的转换变成电能,再用电能进行驱动,压缩制冷。风能也是利用率很高的新能源。自然风在建筑物内的流通进行制冷。自然风出现季节过度或黑白过度才会利用风能供冷,利用自然风进入压缩机实现驱动通风蓄冷,不但节约了电能,也不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而且还能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除此之外,地下水在环保上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利用地热水的热能或冷源达到对建筑物供暖或供冷的效果,这在现阶段的建筑供暖中应用得十分广泛。 4结束语 通过文章的分析使我们充分了解到节能设计在建筑设计中所能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节能设计的重要性必将得到更大的体现。环保节能也是一种历史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在建筑中,发展潜力巨大。 作者:徐盼 单位:梅县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毕业论文: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方法 摘要: 在建筑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整套教学知识进行教学设计,并对学习内容进行模型构建,这对于学习建筑学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研究建筑学的基本特点,对建筑设计进行针对性探究,进而帮助学生进行建筑学方案设计,提升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以及质量。基于此,探究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方式对于学习建筑设计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 建筑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建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建筑构造设计》,这门课程基本都是以建筑结构为基本研究点。在建筑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了解掌握建筑的基本组成以及构造特点和设计原则,来帮助学生学习建筑设计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操作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提出自己对建筑设计的观点,能设计出有自己思想观念的设计图。因此,对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方式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1结合建筑学教学体系理论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设计 1.1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绘图 因为建筑学的学生在刚入学或者学习过程中已经掌握一部分的公共见着基础知识,对于设计建筑方案也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这时候学生就可以按照自己的设想进行方案设计,对每一种新颖的想法进行创新设计,这样对于学生来讲也有效的防止了设计重复的现象,对于学习的理论知识也是很好的应用,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2根据教师的教学理论体系进行建筑方案设计 在学习楼房设计的时候,学生可以按照教师的知道要求,在基础的设计图上进行进一步加工完善,这套设计理论是严格按照教学体系进行的。例如在设计基础、墙面部分的时候,是在完成第一节教学体系来时,进行大框架你构图设计,学生跟课堂上学习的基础知识进行基础方案设计,并对墙面的立体结构进行设计,在设计楼梯的时候就按照第二节学习的制图计算来准确计算,不但满足楼梯的基本设计要求,还需要对整个设计相符合,在楼梯框架与墙面立体框架设计完成以后,再进一步对楼梯的扶手以及护栏等部分进行局部的设计。这样的一节建筑学设计课自始至终都与课堂教学的理论体系相一致,学生在这样的设计课上不但完成了设计,还有效的学习到建筑学结构设计的基本要素与设计重点。有效实现教学目的。 2收集不同类型房屋设计图,课堂上让学生相互交流 对于建筑系列专业的学生来说,设计房屋建筑学课程,是迈入建筑领域的第一步。作为一名新手,切不可盲目设计,要善于借鉴前人的设计成果。搜集各种相关资料是课程设计的第一步。老师要帮助指导学生搜集资料,然后统一拿到课堂上共同学习。作者觉得先自己搜集资料,然后与老师同学共同交流会更有感触。对于一名新手来说,对建筑很陌生,有些人空间利用不合理,白白浪费了地方,还有些人考虑不到房屋的朝向和各种管气的接入,导致房屋住了人之后出现许多不便,如果老师带学生实地考察、对成品进行详解就会解决许多问题。 3让学生了解国内外的名胜古迹设计思想 随着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建筑领域也与高科技接轨,近几年,一栋栋参天大楼出现在人们眼中。时代进步,科技进步,楼房建筑变得更加美观、更加独特。经过一项访问研究,学生们很喜欢新奇的建筑设计,例如“比萨斜塔”、“悉尼歌剧院”,只不过学生毕竟知识有限、经历有限,只能看到“名筑”的外观漂亮,却不知道斜塔为什么不会倾倒?歌剧院的外观为什么那么高雅?而这些疑惑老师就应该来讲解,让学生们知道设计细节、设计理念等等,学习自己喜欢的知识,效率就会很高。 4参加实践,感受真实建筑设计 现在学生的书本很多都是彩印的,也有很多老师会采用幻灯片来讲课,提前从网上下载与课程有关的媒体软件、视频演示、设计图稿等,这些媒介都能帮助学生更明了的学习知识,但是,相片图片只能展现建筑物的一面,不能让学生们看到所有的边边角角,也不能让学生知道是怎么用砖砖瓦瓦垒出了一座大楼的,为了解决这些缺陷,就可以让学生参加实践,走进施工现场,参观建筑物,学习如何打造边边角角。为了达到有效的实践效果,老师需要提前为学生讲解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再去做相对应的实践活动,就能让学生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要做到及时性,讲了新知识就带学生去实践,有着对新知识的好奇和疑惑,学习效果会比较好;在实践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思考,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不解和见解,并结合实地,进行分析和回答。实践活动结束以后,要求学生做一份实践报告,一来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记忆,二来,也能让老师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5将建筑设计抽象问题具体化 要想在建筑方面有所造诣,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打开思维,大胆想象。因为学生都是刚步入建筑领域的,上课的时候,如果只靠手脚来比划来形容,学生是学不会什么知识的。所以老师应该结合一些道具、模拟房屋样品给学生讲解,让学生观察,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才能让学生明白。 5.1鼓励学生边动脑边动手 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动手实现自己的设计,用简单的材料做一些道具,在组装的过程中可以清楚细节设计、衔接设计;当拿到自己的设计成果后,学生心里就会产生一些小小的自豪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 5.2在学校设立实验室 在实验室里陈列出建筑所需要的最基本的构型,确保学生能够随时观摩构型的操作方法。还要有模拟的建筑工地,要从最基础的开始展示,不放过任何细节,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要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实验室将自己的设计作品模拟演示出来,让老师和其他学生进行建议指导,这样就能对自己设计的不足进行补充。 6完善建筑设计方案 现在人们买房子优先考虑的就是房子的质量和户型设计,在现念中,大多数家庭的选房标准就是房屋牢靠坚固,设计实用美观。之前灌输给学生们最多的就是安全问题,在设计中将安全排到第一位。只不多房屋设计理念会随时段发生变化,所以全面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是很有必要的,在生活中,任何建筑的设计都有预算,在节省支出的同时还要设计出性能良好的房屋。在设计建筑材料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材料预算,不能照着书本的比例来做实际生活中的预算,在进行施工时要根据实地情况进行相应设计,不能照抄照搬书本上的理论,学透书本理论,结合实际情况,才能做出完美的设计。 7对建筑设计进行有效的评估总结 对于学生来讲任何一个成果得到教师的认可是非常重要的,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学生之间思维不同,也会有不同的设计方案,在完成设计之后,学生对设计结果进行展示,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设计进行有效的评级阿和知道,对于不足的地方及时进行更正,在过程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实现,让学生在电脑荧屏上将自己的成果展示给老师和自己的同学,这时候也能调动学生表现的积极性,虽然学生的设计不完美,但都是每一位学生智慧的结晶,在学生讲述完成以后,教师对学生的设计进行点评指正,对于优秀的地方进行表扬,不足之处尽心指正,一次来提升学生建筑设计的能力,也能给学生的建筑设计思维增加更多新颖的观点。通过对学生建筑设计的有效评价,能使学生的建筑设计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总之,新世纪的人才,要求的是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建筑学设计这么课程中显示的尤为明显,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呆板,不能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明显不足,采用有效的方式对建筑学设计课堂进行改善,能帮助学生提升创新能力,有效的完成各种类型的建筑设计。 作者:孙力杰 单位:延边大学 建筑设计毕业论文:高层绿色建筑设计应用 摘要: 绿色建筑设计充分地将绿色、环保的理念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其在我国的发展较晚,就现阶段的发展而言还只是初步阶段,但是却是实现人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是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所以应该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基于此,文章重点对高层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旨在为绿色建筑设计的更好应用献计献策。 关键词: 高层建筑;绿色建筑设计;应用 1高层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概述 1.1绿色建筑设计理论的内涵 在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运用生态学,进而达到建筑物与环境、人类活动和谐发展的目标就是绿色建筑设计的理论内涵。绿色建筑设计所建设出的建筑物更加符合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乃至精神需要,是应时展而生,还能有效地降低建筑物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绿色建筑设计采用的是科学的方式方法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倡导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充分地将施工条件和整体设计有机统一起来,从而降低了对环境的破坏。除此之外,其还会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新材料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1.2绿色建筑设计的特点 绿色建筑设计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融汇生态学、建筑学、材料学等多种学科,科学合理地对建筑物进行设计,最大限度地保障建筑环境的生态平衡,进而做到无污染、低消耗,使人们能够生活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因地制宜十分常见,主要是说建筑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协调一致。所以设计过程中就要以当地的地貌特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地制宜地可持续发展。 2高层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影响因素 2.1社会环境 高层建筑工程具有高消耗、高污染的特点。就世界目前的发展来看,建设高层建筑对人类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施工困难,难点在于社会问题。高层建筑存在热辐射、光污染、地面风流、空间压迫感、火灾危险性等客观存在的问题,这些是无法避免的。但人类之所以还会青睐于这种建筑,主要是其在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上所显现出的优势。同时,它们还美化了城市环境,使城市更为立体而具有层次感,逐渐成为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标志。而且住在高层的人们视野更加开阔、通风和采光也更好。以上种种就促进了高层建筑的发展。而在环境保护重要性的日益显现下,绿色建筑设计成为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要视社会发展的情况而定,因为社会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即使在高层建筑设计应用了绿色建筑设计的理念,也会由于经济社会环境的制约而无法实现绿色建筑。绿色建筑设计融合了多种学科的知识,所以只有把生态理论彻底应用在建筑的各个学科中,才算是为绿色建筑的实现提供了基础和前提。 2.2自然环境 绿色建筑设计的重点在节能减排,所应用的是可再生资源、可循环利用、无污染的资源。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是高层建筑的设计初衷,所以要科学合理地规划选址、节能、结构、能耗等问题。绿色建筑所要实现的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所以要实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良性发展。要想将绿色建筑设计与高层建筑设计的完美契合就要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高层建筑的设计、施工、选材、材料的加工处理、废弃物再生处理的流程中始终都要有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贯穿,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这就要求必须达到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实现绿色发展。绿色建筑主要从产生和使用两个基本方面来评估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能量资源的消耗、全球变暖、酸雨、有毒物质、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 2.3人文环境 绿色建筑设计所打造的是人、建筑、自然和谐发展的健康环境,这就不得不在设计中考虑到人文环境的影响。应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将当地的风土人情、习俗文化、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等充分地融入到建筑中,使当地的文化能够从建筑中得以体现,这也是绿色建筑设计一大特色。 2.4技术环境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绿色建筑设计得以实现的基础和前提。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早已深入人心,所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层出不穷,这也为绿色高层建筑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1)采用节能墙体材料或节能措施,使墙体的保温性能更加优良,降低建筑能耗。(2)采用节能材料或节能措施的门窗,降低室内能耗。(3)采用节水型器具和设备,以及回收用水系统和废水回收系统,最大限度地节约水资源。(4)加大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率。(5)利用风压降低建筑能耗。(6)利用屋顶、地下室、建筑立面等空间来增加绿化面积。(7)利用当地的建筑材料,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8)进行垃圾分类,防止污染。(9)利用优质能源,减少资源消耗,增加优势能源的利用率。总而言之,更多的低碳环保型材料在高层建筑中得以应用,促进了高层建筑绿色设计的更好发展。 3绿色建筑设计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3.1降低高层建筑能耗 如何降低能耗是绿色建筑设计的关键。通常情况下,设计者会应用因地制宜的方法来确定高层建筑物的布局、形状、走向以及体形系数、表面面积系数、室内设计等。高层建筑物的门窗、屋顶、墙体、室内外墙面的铺设都非常的消耗材料,这就需要在设计中进行选址、平面设计、材料选择等。绿色建筑所应用的理念就是最大限度地使用环保材料来实现建筑的低能耗。 3.2建筑和自然环境的融合 在传统的建筑设计中往往使用一种模式就可以,但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这种单一的固定模式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要与自然环境进行良好地融合,所以很多时候要选择多种模式同时进行,运用科学的技术和设计方法来达到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3.3满足市场的需求 在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下,我国的房地产行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建筑的力度也在不断扩大,对于资源的消耗也随之增加,这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背道而驰,这就需要在房地产行业中大力提倡和宣传绿色建筑理念,从而节约资源,实现良性发展。特别是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这也是在促进企业开拓绿色节能市场。纵观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前景和人们的生活要求,都需要绿色建筑设计以自身强大的优势来吸引人们的关注,使得房地产市场焕发勃勃生机。这一方面能够满足人们对于节能环保型建筑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也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3.4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在高层建筑设计中要当地地理特征、气候条件为依托,因地制宜、尽量使用当地建筑材料,实现建筑的地域化、生态化发展。这一点上其实在我国传统高层建筑物中就已经做得很好了,人们以当地的农作物废料作为房屋建设的原材料,这种房屋冬暖夏凉,而且还具有生态化。还有的地方科学地利用太阳能,使建筑物能够充分拥有日照。 4结束语 现如今绿色环保设计在高层建筑的发展中得以大力提倡,发展速度很快。大量实践证明,绿色环保设计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不仅大幅度地降低了能耗,还实现了环保,使社会向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大步。绿色建筑设计已然成为了高层建筑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相信人类社会会更好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将更加美好。 作者:侯珊珊 单位:梅县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毕业论文: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要点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建设水平逐渐提高,商业综合体的建筑设计要与城市规划设计相符,本文就对商业综合体的空间特征以及建筑设计要点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 商业综合体;空间特征;建筑设计要点 商业综合体是城市中发展各种活动的大型场所之一,具有较为丰富的活动种类,聚集的人流量比较高。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背景下,商业综合体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合理的应用商业空间特征,引入高效的空间功能有利于发挥出最大的空间价值,以下就对商业综合体的空间特征以及建筑设计的要点进行分析。 1商业综合体设计的相关概述 1.1商业综合体的发生背景分析 商业综合体是城市的主要建设构成之一,所谓商业综合体,实际上就是一个多样化、开放、公共的商业建筑,促进着城市的进步与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的商业活动增多,要求综合性、功能性、高效性的商业设施与商业建筑。因此,在此背景下,商业综合体应运而生,所谓商业综合体就是集娱乐、休闲、公寓、会所、办公、酒店、饮食、购物于一体的综合建筑。大规模的商业综合体包含着各项商业功能,每一个单独组成都发挥着各自的功能与作用,从而丰富了城市的环境色彩,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与需求。 1.2商业综合体的基本形式与特点分析 (1)单独建筑的商业综合体形式:这种单独建筑的商业综合体但从外观上来看,是一种封闭类型的建筑形式,建筑的出入口与城市街道相连,因此具有较高的识别效果。单独建筑的商业综合体实际上就是一个开放性质的内部购物空间,内部的空间结构大多都是节点型的建筑中庭空间,或者是线性的建筑空间。在单独建筑的商业综合体内,主要的交通方式大多都是扶梯,较少存在有电梯或者行走坡道。 (2)多种建筑的商业综合体形式:这种由多个建筑组成的商业综合体大多都位于老城区内,在特定空间内聚集着各种建筑的空间形态。一般这样的老城区本身就是一个商业的活动中心,因此在改造设计时,通常根据其中一个街道为主要轴线,根据原有的空间分布状况与空间大小进行改造与整合,将餐饮、休闲、娱乐、商业等功能合理分配。 (3)复合建筑的商业综合体形式:这种商业综合体就是将餐饮、休闲、娱乐、酒店、住宅、商业、文化等功能综合在一起,通过不同体量组合的建筑体来表现建筑的形态,每一个单独的功能区域要与其他功能区域建立互动的关系,从而建立一个统一而复杂、高效率、多功能的建筑复合群体。通常情况下,复合型建筑的商业综合体,下半部分承担着娱乐以及商业活动等,上半部分为酒店、企业办公以及住宅等。这种建筑类型的商业综合体大多位于城市商业比较密集的街区。 2商业综合体的空间特征分析 商业综合体是城市中各种商业活动聚集的场所,商业活动的综合性比较强,会吸引较多的人群,所以一般情况下,商业综合体的人流量会相当的大。各种不同种类的商业活动决定了商业综合体的主要性质。商业综合体对空间利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其具备的空间商业价值。商业综合体存在基本的公共行走空间,也就是专门供人们行走的公共空间,主要的特征表现为参与性、开放性、公共性、步行性。从商业综合体建筑内部的空间环境来看,是一个开放性质的空间,里面存在各种消费的公共行为,总体来说,商业综合体的建筑内部空间包括了休息区域、走到空间、交通空间、出入口、边庭、内庭与中庭。消费者在商业活动中心购买时,内部的公共步行空间与其他不同功能的业务活动相连接,这样就可以为人们提供基本的活动交往空间。建筑内部空间的质量会极大的影响着整个商业综合体的空间质量。但是现在仍然有较多城市商业综合体对空间的利用与整合能力较低,没有发挥出空间的最大使用价值。商业综合体的空间特征不仅为人们提供基本的步行空间,还要更具休闲性、可达性,从而提高商业综合体的综合空间利用效率。 3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的综合分析 3.1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的要点分析 (1)重视商业综合体建筑内外部的交通设计。商业综合体的建筑还要做好交通设计。为了缓解商业综合体建筑外部交通的状况,要在建筑设计时,与周围的街道设置一定的缓冲空间,从而供车辆、人流等正常交通,避免发生交通拥堵现象。商业建筑出入口的设置要靠近城市街道,这样可以有效的协调出入口较大客流量与交通的矛盾,避免影响到商业综合体的正常稳定运营,以及城市正常的交通出行。商业建筑对出入口进行设计时,还要注意流线与交通的协调性,出入口有人流行走道以及车辆行走道,流线设计时要合理布置。 (2)建筑设计要符合商业综合体的风格与功能。现代化的商业综合体包含有饮食、住房、娱乐与办公等多项功能,人流量比较密集,因此所需要的建筑面积比较大。另外不同城市区域的商业综合体还要满足当地的文化需求与气候特点,在满足现时期的商业功能的基础上合理的设置商业建筑空间,从而使其能够适应未来商业活动变化的需求。因此,从以上介绍来看,商业综合体的建筑设计复杂程度以及困难度要比其他单一功能商业建筑大。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商业活动不断更新细化,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首先要将商业综合体的业务活动功能准确定位在建设空间中,保证建筑与外部环境、街道、社区协调一致,与内部各种业务活动互补共生。对建筑外部与内部流线的设计与整合,可以表达出建筑的风格与个性,既满足消费者对多样化功能的需求,又可以使其成为城市建筑的标志代表物。 (3)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要重视功能空间的设计。建筑内部的功能空间设计要重视以人为本的思想,保证销售者工作空间能够密切渗透消费者的流动行走空间,比如商业综合体的中庭建筑结构,每一个楼层的作业区域都会围绕着中庭结构展开,提高了建筑空间内部的层次感,通过中庭结构,可以将工作区域、楼梯、电梯、扶梯、绿化、色彩、影子、光亮等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具有艺术风格的空间环境。在建筑的平面结构设计中,要灵活的应用底层与顶层的色彩差、材料差以及形式差等,这样可以起到引导消费者的作用。在建筑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商业综合体的空间分布,一些专门为消费者提供休闲与办公的区域要提高设计的艺术感,合理的应用建筑材料,从而反映出建筑的空间主体风格。 3.2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首先,城市比较大型的商业综合体都位于比较繁华的中心地带,承担着提高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环境问题、改善城市交通等重要任务。另外,商业综合体的功能类型比较复杂,且规模比较大,因此想要表现出所有类型的综合功能价值,就要在进行商业综合体建设设计时,协调好设计的各项原则,从而使建筑能够发挥出较大的潜力,提高城市的综合经济能力。 3.3商业综合体的空间布局设计注意事项 城市建筑设计的原则要与商业综合体的规划原则一致,一般在建筑的底部,首先要安排一些超市、百货、药店等商店,这样就可以吸引基础的人流量,其中要将饮食商店集中在建筑的单独楼层中,并且在设计楼层环境时,要提高环境的设计质量,比如布置一些景观要素等,提高消费者对商业综合体的建筑满意度。此外,在规划设计时,还要根据不同功能活动的特点合理的设置建筑空间,比如商业活动区域一般要与娱乐、休闲区域隔开,在建筑设计的时候,还要综合不同功能区域的特点,应用合理的方法与技术,解决商业综合体中的一些消防与噪音问题。一般企业办公楼层、公寓、酒店等建筑设计比较简单,这些都是比较安静的区域场所,在设计时首先布置好功能区域,并采取隔离地方法布置办公、公寓与酒店,酒店占用建筑的面积较大,因此为了避免出现浪费的情况,可以只在底层设置一个比较小的接待室,通过酒店专用电梯进入到顶部的酒店功能区域,这样设计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4结束语 总之,我国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发展迅速,我们要重视商业空间的组合,在掌握商业综合体的基本空间特征后,要控制好商业综合体建筑的设计要点,从而促进城市的发展。 作者:李艳 建筑设计毕业论文:办公建筑设计问题研讨 摘要: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特别是城市办公建筑等逐渐增多,随着我国的科技进步与发展,办公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现代办公建筑已经成为城市的主要象征。若再结合城市现代化的设施与技术,就能够给现代办公建筑设计带来优化,营造高效办公环境。本文就主要对现代办公建筑的设计进行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 现代办公;建筑;建筑设计 1现代办公建筑的综合概述 (1)现代办公建筑的基本特点分析。 所谓现代办公建筑实际上就是指与企业单位、机关单位、团体单位以及事业单位从事各种行政办理以及活动业务的建筑场所,现代办公建筑物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现代办公建筑要具备办公文化,这样有利于培养与展现企业的精神与理念,现代办公建筑追求的是舒适高效的办公场所,并且重视在精神上鼓励与引导着员工,从而凝聚企业的竞争力,通过办公建筑的外部形象与内部空间布置,可以有效的体现出企业的精神与文化内涵;第二,现代办公建筑已经从原来的单一化走向现在的综合化,通常办公建筑常与娱乐、购物以及餐饮等联系在一起,体现了现代办公的功能多样化。 (2)现代办公建筑的发展趋势特点分析。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办公建筑更加具备多元化以及综合化的功能特点有以下几点:现代办公建筑的空间设计方向逐渐向着开敞间的模式;现代办公建筑内部空间的布局是单元化模式,每一个单独的办公单元之间通过特殊的廊道连接;现代化办公建筑中的空间布局中,除了以往的办公室需求外,还增加了娱乐与休闲场地,突出了现代办公建筑的多样化与功能齐全化。 2现代办公建筑的设计要素分析 (1)现代办公建筑设计的统一原则。 现代办公建筑的设计要根据建筑的办公用途角度出发,在构思现代办公建筑设计时,要考虑到所有的影响因素,要将办公大楼的维护方法与建筑用途统一考虑,在办公建筑的设计与建设过程中,要达到各方面的协调统一。 (2)现代办公建筑设计的变化性原则。 现代办公的管理方经常面临着商业模式的改变、技术创新、人员调动等情况,因此办公室设计要满足办公功能复杂特点。此外现代办公的内部要具备完善的办公家具与设施,并且还要根据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将计算机、照明、电讯等新技术应用到办公建筑中,从而适应科技的发展。 (3)现代办公建筑设计要满足舒适、健康与安全原则。 现代办公建筑设计时要满足基本的舒适、健康与安全原则,因此高质量与高效率的现代办公室要根据员工自身的需求控制整体的办公环境,比如办公室空气流动率、温度以及风速等。想要打造高效率的办公环境,那就要以员工的舒适、安全以及健康为主要设计原则,提高办公空间的空气流通,并且办公材料选择无污染的材料制成,结合与时俱进的高科技办公系统,才能够给员工提供一个舒适的办公环境,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与满意度,从而提高公司业绩。 3现代办公建筑的外部风格与形象设计 现代办公建筑与一般建筑不同,由于自身的特殊性质,因此在进行办公建筑的外部形象设计时要根据功能使用的主体进行。不同的办公使用主体要求不同的办公外部形象。比如一些行政办公楼的外部建筑给人一种宏伟严肃的视觉感受。而一般性质的企业单位在设计办公建筑外形时,要根据行业的性质与特点进行,因此现代办公建筑的外部风格是多变的,而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办公建筑都要与整个城市的建筑艺术风格相匹配。所以在进行办公建筑外部风格与形象设计时,要对建筑周围的环境进行综合分析。现代办公建筑的外部风格与形象设计时常用的方法主要从以下进行分析。 (1)外部建筑构图采用主与从的方法。 在现代办公建筑的外形设计时,采用的主从构图方式。首先可以应用建筑轴线来进行外部的形象设计,例如办公建筑通过轴线可以合理的组织设计平面结构以及空间形态。此外,还可以应用体量组合的主从构图方法,不仅适用于建筑对称的外形布局设计,还可以适用建筑不对称的外形布局上,包括体量的各种质感、色彩、虚实、高低、大小以及粗细的材料处理,从而表达出建筑的综合主题。 (2)在设计时综合利用对比法。 在现代办公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为了凸显建筑的特点,在设计时通常利用综合对比的方法,从而使办公建筑的外形表现出强烈鲜明的特殊形象感,突出办公建筑的外貌个性。一般设计的对比方法主要包括建筑的冷暖色系对比、色彩浓淡对比、虚实对比、质量对比、体量对比、建筑线条形状对比等。 (3)设计要把握好建筑的韵律与节奏。 现代办公建筑设计要求较高的韵律感与节奏感,而设计中的韵律与节奏主要是通过建筑组织的变化以及重复的规律来体现,从而使人们产生一种视觉上的美观感。在设计现代办公建筑的风格与外部形象时,为了表现出整体办公建筑的外部形体的节奏感与韵律,在处理建筑体型时一般要用到规律的重复使用,在变换外部线条时还要遵循一定的节奏与规律。办公建筑的外部形象应该是富有张力以及简洁大方的几何形状,从而表现出现代办公建筑的时代感以及标志特点,办公建筑外形的设计还要应用一些新材料与新技术以体现现代化建筑的表现力。 4现代办公建筑的内部空间划分与设计 (1)对现代办公建筑内部的门厅空间设计分析。 一般城市的现代办公建筑大多都是高层建筑,而高层的办公建筑的门厅设计会给每一个到访的人员带来最强烈也是最直接的第一印象,因此办公建筑的门厅设计要根据建筑使用的基本特点以及业务的类型,从而为内部门厅的整体形象进行准确的定位于设计。企业办公建筑类型若是开放性,那么在设计内部空间的门厅时则较为灵活,在设计时要满足建筑的便捷使用特点,还要体现出企业经营的精神与文化内涵。而若是一些执法部门、政府行政机构办公建筑在设计内部空间的门厅时,就要设计成简洁、大方、庄重与严肃的形象,比如采用比较对称的布局结构,表现出整体的简洁与空间感。材料使用最好以石材为主,表现出这些机构质朴、稳定与严肃的特征。对那些综合商业类型的办公建筑来说,门厅的设计要尽可能的简洁并且紧凑,考虑到门厅设计的功能多样性,从而引导着人们的浏览方向。 (2)对现代办公建筑内部办公区的空间划分与设计。 传统的办公区空间大多都是方方正正的办公室,而现代办公建筑的内部空间采取了多样化的设计方法。通过对办公区的灵活设计,可以增加办公空间的开放性、标志性与舒适性,这样的办公环境有利于提高员工的满意度与积极性,激发工作的创新能力与创造性。在设计办公区域时,要考虑到整体的办公尺寸,灵活设置一些廊道,便于单独办公单元的交流。办公建筑内部空间设计的主要内容还有照明环境。室内的照明设备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光亮的基本需求,更多时候还可以起到美化空间的效果。通过照明光线的色彩强弱变化可以改善办公的整体氛围。在设计时,利用自然光线改善空间内部的湿度、温度与明度,通过办公旁边的窗户以及办公顶部的天窗可以获得自然光线。员工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打造一个办公、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办公场所。此外现代办公建筑还提倡绿化设计,不仅可以带来自然的活力,还可以提高办公建筑内部的空间环境。 (3)对现代办公建筑内部辅助空间的设计分析。 现代办公建筑的内部辅助设,就是为了更好的表达出办公建筑的空间,比如办公内部的廊道设计,要重视便捷性以及通畅性,廊道尽量明亮简洁,在设计时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必要的弯曲与转折,在廊道的局部还要做好采光的设计,必要时选择一些设计手法降低廊道的单调感。此外,办公建筑内部的卫生间在设计时要注意舒适度与合理性,卫生间空间的位置设计要尽量靠近廊道一侧,便于员工的使用,卫生间内蹲位的数量也要与员工的数量相适应,避免过多造成浪费,过少影响员工的正常使用。 5结束语 总之,现代办公建筑设计要综合现代化思想与技术,打造一个建筑外部形象个性,内部办公环境舒适的现代办公建筑,在设计时要注意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从促进现代办公建筑的发展。 作者:郝丽 建筑设计毕业论文:商业建筑设计商圈策略 摘要: 在城市化进程中,商业发展是重要的推动力之一。在城市的结构构成中,商圈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城市发展水平很大比例上是通过商圈水平来体现出的。当前的城市建筑设计工作逐渐开始融入商业化元素,进而使得在城市中出现了以商业功能为主的建筑集合体,这些建筑对于城市的发展可以提供很大的动力。本文通过对商圈相关内容的阐述,分析了在商圈理论下的建筑设计策略。 关键词: 商圈;城市发展;建筑设计 在城市的建筑结构和类型分布中,商业化建筑占有重要比例,对于它的设计就需要以城市的消费习惯、消费文化以及消费水平等相结合,保证不会和建筑的整体风格出现冲突。商圈是衡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商圈理论的指导下,商业建筑设计工作就会更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可以反映出城市的文化特色,具体的设计策略还必须坚持依靠实际,把握建筑内外部设计的基本要点和要求。 1商圈的概念 什么是商圈?所谓的商圈就是在城市中的某一特定范围内,企业的实际销售所涵盖的范围和达到的水平与消费者购买向心力之间相互交叉而形成的一个独特的商业场所,简单来讲,就是商家为了尽可能的吸引到更多的消费者前来消费的区域和场所,这一区域是企业的业务活动空间所在,同时也是消费者进行消费行为选择的一个空间[1]。我们从其结构构成来看,商圈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四个,即环境、主体、可以以及载体,也就是常说的点、线、面、流相互间的不同组合体现。 2商圈的饱和度 商圈的饱和度是商圈的重要一项指标,它所影响到的是商业网点的实际建设状况,通过对饱和度的分析,可以准确判定出城市中某一区域内的商业网点是否处于饱和状态,这样就可以为企业和商家的决策制定提供参考作用,使之最后做出的决策更具有科学性。一般来说,基于商圈理论的角度,对于其饱和度的判断可以由以下式子得出:IRS=C×RE/RF;IRS指的是城市特定区域内的饱和度;C指的是潜在的消费者数量;RE指的是消费者的平均购买额大小;而RF指的是商店的经营面积大小。 3商圈理论指导下的建筑设计分析 3.1外部设计 商圈理论下的建筑外部设计主要包含的内容有入口广场、步行街、庭院以及屋顶花园等,不同部分所发挥的作用也各不相同。 (1)设计理念。第一,实现和整体商圈的和谐,既然商圈结构中包含有商业建筑,那么就需要依据整个商圈的特色和建筑格局进行合理设计,保证最后设计的方案具有整体性;第二,具有很好的可达性,要保证建筑的外部条件良好,有十分便捷的交通条件,对人车进行合理的分流,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步行空间,确保步行、客行和货行不会交叉冲突,从而体现出人性化的特点;第三,要彰显出商业的活力。从现代市场发展的角度来讲,一个功能齐全、空间人性化和多样化的商业建筑可以大大提高商业的活力。 (2)外观的设计。商业建筑的主要功能是为商业提供便利,那么对于它的外观设计就需要有商业化的元素,要具备视觉冲击力,绝对不能脱离外部空间而存在。可以这么说,建筑的外观设计是商圈最为有力的文化广告,也是商圈最好的名片。商家在进入品牌策略的经营管理阶段后,商业建筑的外观也需要逐渐进入到品牌化设计包装的阶段。此外,外部设计也是一种最为有效的品牌形象,可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进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3.2内部设计 在对商业建筑进行内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动线设计,这里讲的动线就是人和车在室内室外进行移动的点,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就是动线,它在整个商业规划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商业核心价值的体现是有直接影响的。那么在内部设计中,它的主动线就要清晰明确,并且要回流,动线也要有一定的弧度,实现平面动线和垂直动线的有机结合[2]。 (1)内部功能的空间设计。首先,购物的空间设计。它是整个商圈中货流量最大、公共性最明显的部分,属于商业建筑空间的核心所在,那么对于其的设计就要,第一,尽可能满足商业市场的“双三角”规律,也就是建筑面积越大利润就越小,反之则利润越高。如果购物空间的营业面积十分有限,那么零售店的面积就要控制在12m2以下,形状以正方形或者是依走道方向的扁长型;第二,交通条件的设计,这方面的设计要以消费者的出行为基础,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明确的交通方向,减少货流的交叉阻塞;第三,购物环境的舒适化,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商业建筑内部环境决定的,在进行设计时就要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根据消费者的实际所需设置相应的基础设施,从而营造一个和谐安全的购物环境。其次,餐饮娱乐空间设计。这一部分最佳的设计是将其设计在购物空间的上层,这样可以使两者起到互补作用。第三,办公空间设计。由于办公空间的功能主要是为商业经营起到协调作用的,因此,就需要有一定的独立性,常见的是设计在和客服中心相近的位置,不能设计在商业价值较高的部位。第四,停车场设计,停车场一般是设计在商圈地下的,这与商圈的规模大小有一定关系,如果商圈属于大型的则可以设计在地下,反之则可以考虑设计在地上。 (2)公共区域的设计。一般来说,商业建筑的内部公共区域是和城市外部空间相衔接的,是商业建筑内部空间的骨架坐在。通过对大多数商业内部公共区域的设计调查可知,它的主要部分包括有门厅、过厅、中庭、水平通道、垂直通道等等,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始终围绕消费者便利为中心[3]。 3.3空间的组合设计 商业空间具有复杂性的特点,这就使得它的空间组合特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我们依据商圈的自身性质和规模对其空间进行组合设计。首先,线性式。顾名思义,这种方式就是通过一条路径把商业的各个功能区间进行串接在一起,它给消费者所提供的路线很简单,主要是适用在规模较小的商业建筑中[4]。其次,环绕式。这种形式的消费者路线是一个圆环形状,商圈的各个功能空间集中分布在圆环的内部。第三,聚合式。它是以一个功能空间为中心,其他的功能空间分布在其四周,起到辅助的作用。第四,网络式。这种设计方式可以并列很多的空间和功能,主要适用在规模较大的商业空间中,它在现代化的商业建筑内部空间组合设计中十分常见,这与现代商业建筑的特点有重要联系。第五,综合式。这种设计方式是把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融合在一起,消费者在购物时行走路径较多,变化很多,可以进一步强化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一般来说,它主要集中应用在面积较大或者是要求较为特殊的商业空间中,但是,对于设计人员来说,在进行设计时需要注意的一个要点就是确保消费者购物路线的合理有序,不能过于复杂和交叉。 4总结 城市化的发展离不开商业的支持,商业在整个城市的进步和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当前商业建筑的设计现状来看,按照商圈理论的要求,在对商业建筑进行设计时始终要以为消费者提供方便为中心,不能脱离消费者而设计,在外部设计和内部设计中,也要有所侧重点,注意把握不同部位设计的合理化,提高设计的针对性和人文性,进而使商圈和商业建筑之间的关系更为合理有序,从而提高商业建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杨成武 单位:安徽省金田建筑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国外建筑论文:我国房地产建筑与国外发达国家建筑的差别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的不断加快,房地产建筑业也获得了迅猛发展,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建筑业相比,我国的房地产建筑还显得比较落后。本文笔者对我国房地产建筑与国外发达国家建筑的存在的差别进行了分析,主要从建筑耗能以及建筑技术装备素质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对我国的房地产建筑业的发展状况能有一个很好的认识,以便正确对待我国的房地产建筑业。 关键词:我国房地产建筑;国外发达国家建筑;差别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步与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我国房地产建筑业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国外发达国家建筑业相比较而言,两者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别。本文笔者对我国房地产建筑与国外发达国家建筑的差别进行了论述和分析,提出了值得我们学习的国外发达国家的一些房地产建筑的经验。 一、我国房地产建筑与国外发达国家建筑的差别 1.1房地产建筑耗能方面 据国务院新闻办的调查统计,目前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至3倍以上。我国现有建筑430亿平方米,另外每年新增建筑16~20亿平方米左右,目前我国建筑相关能耗占全社会能耗46.7%,其中包括建筑的能耗(包括建造能耗、生活能耗、采暖空调等)约30%,以及建材生产过程中的能耗16.7%。现在我国每年新建建筑中,99%以上是高能耗建筑;而既有的约430亿平方米建筑中,只有4%采取了能源效率措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发达国家新建建筑的3倍以上,超过所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耗国。 1.2在房地产建筑技术装备素质方面 从建筑企业的技术装备素质来看,我国建筑企业同国外建筑企业相比则存在更大的差距。1996年来,我国最大的国际型建筑企业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技术装备率为627美元/人,远远高于同年度国内建筑企业的平均装备率4154元/人,但也仅为美国福陆丹尼尔公司的1/84,日本大成公司的1/64。从国内建筑企业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中,我国国有建筑企业技术装备率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低于港澳台独资企业,也仅为外商独资企业的55.30。近些年,虽然我国建筑业有了很大发展,但设备装备率提高并不大,而动力装备率还略有下降的趋势。 这说明了我国建筑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没有较大的差异,从总体上看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粗放式经营的行业。这种技术装备素质使得我国建筑企业不仅在国际建筑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就是在国内市场的竞争中,如果排除政策扶持,也往往处于劣势地位。 二、值得我们学习的国外发达国家房地产建筑的有益经验 2.1发达国家进行建筑节能的政策措施 发达国家从1973年能源危机时开始重视建筑节能,经过30多年的努力,新建建筑单位面积能耗已经减少到原来的1/3~1/5,其中节能政策的作用功不可没。尽管各国制定节能政策的出发点不同,但采取的节能政策措施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共同点。 第一, 建立完善的建筑节能管理体制 节约能源一直是德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联邦层面由环境部负责,为了深入推进建筑节能,由联邦交通建设和住房部、环境部以及KFW银行共同出资成立了德国能源署(DENA)。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推动下,技术、政策、法规等多管齐下,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格局。 第二,注重建筑节能立法 许多国家不仅制定了节能法,还专门制定了一系列建筑节能法规、标准等法律文件。美国1978年就制订了《能源政策法》,德国1976年实施生效了《关于新建筑物节能法》;而日本制定的建筑节能法则要求建筑业主能自主进行节能应用,规定以“热损失系数”作为判断建筑物节能性的标准。 第三,采取经济政策鼓励建筑节能 在西方发达国家建筑节能做得比较好的国家,政府都有相应经济激励政策。如美国对新建节能建筑减税,凡在国际节能规范(IECC)标准基础上节能30%~50%以上的新建建筑,每套可以分别减免税1000美元和2000美元;欧盟则提出了包括开征能源税、税收减免、补贴和建立投资银行贷款等规范性的财税政策。 第四,加强节能与开发并重的科学研究 这主要开展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建筑节能技术研究,主要是建筑节能综合研究,建立“节能型”建筑体系;注重太阳能、地热等建筑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建设节能试点工程和样板建筑,如美国政府为取得制定节能政策的定量数据资料,由政府出面组织办公楼建筑和住宅建筑的节能型样板工程。 2.2国外发达国家深化房地产建筑产业的分工体,不断提高技术装备素质 欧美等国家的大型跨国建筑企业都有自己的技术和专利,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上具有明显优势,资金实力、技术和管理水平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的房地产建筑企业,在技术和资本密集型项目上形成垄断。发达国家建筑承包商已经从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在劳动密集型项目上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项目渗透。分工体系深化的同时,建筑企业也在寻找着各自的定位。比如,瑞典的斯堪斯卡公司卖掉了在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的子公司,将业务主要集中在“能够长期占据优势地位”的美国市场。另外,建筑企业在技术研发领域开始走向合作,并逐步形成了全球技术资源共事的新局面。一些企业为了降低研发成本,寻找合作者共同分担,逐步将技术研发机构从母体脱离出来的同时,引入新的投资者,不断提高技术装备素质。另一方面,独立的研发机构为提高研发成果的效益,开始向更多的企业提供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讲,这是国外发达国家建筑业内部分工进一步深化的必然结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笔者的分析比较说明,我国的房地产建筑业与国外发达国家建筑业虽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我国房地产建筑只要结合我国房地产建筑的实际问题,注意学习国外先进的建筑技术、理念和政策措施,相信这些问题都能得以克服,不断促进我国房地产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梁万富(1991.04) 男;浙江台州 浙江工业大学。 国外建筑论文:国外居住建筑节能发展概况研究 摘要:本文在论述建筑节能意义的基础上,对英国、美国、日本居住建筑节能发展概况进行了阐述,同时指出国外一致认为在建筑节能的各项措施中,改善隔热、保温性能是最主要的措施。 关键词:国外;居住建筑节能;发展概况 1建筑节能的意义 在全世界日益增长的能源消耗中,无论是工业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建筑能耗均是国家总能耗中比较重大的一项。建筑能耗包括建材生产、建筑施工、建筑日常运转及建筑拆除等项目的能耗。其中比重最大(约占80%以上)的是建筑日常运转能耗(主要为采暖、空调、热水、照明、电器等用能)。随着各国工业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用建筑的发展,尤其是居住建筑的发展,建筑耗能的比重将越来越大。因此许多国家都把建筑节能尤其是降低建筑日常运转耗能作为节能工作的重点。 在能源危机出现之前,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由于对能源问题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在建筑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能源浪费。发达国家有雄厚的经济力量和高度发达的工业技术,常因之产生建筑用能标准偏高偏疏。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和管理上的落后使得能源利用率低下、建筑单位面积能耗指标高。长期以来建筑上浪费的能源数量巨大且惊人。建筑节能己经刻不容缓。 2国外居住建筑节能发展概况 .2.1英国 英国研究建筑节能是从1973年世界能源危机开始的,其目的是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财政开支。英国政府规定冬季起居室的设计温度为21℃,其它房间的温度为18℃。英国市政局和房管委掌握的房屋中95%的屋顶有保温措施,50%的外墙为保温墙体。新建房屋全部采用双玻窗、保温屋面、保温墙体和地面。 目前英国规定外墙传热系数U值(我国表示为K值)的标准为0.45w/平米,两年内将逐步达到0.3W/平米。供暖系统全部采用双管供热,每组暖气片都有调节阀,可以自由调节供热量。英国几乎一年四季供暖,建筑能耗约占全部能耗43%(不包括工业供暖),其中居住建筑占61%。 英国不但对新建房屋采取节能措施,对旧房也采取节能改造措施。英国在节能建筑中采取的技术措施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采用构造措施,提高墙体、屋面及门窗的保温性能;二是利用太阳能;三是改进供热系统。 目前英国推广的被动式太阳房,不需外界机械作用,以建筑吸热保温材料为媒介,利用冷热空气的自然交换,达到对太阳能的利用。被动式太阳能住宅,太阳能供给的能源占总耗能量的30%。 英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建筑节能的设计工作,除制定最低节能标准外,还采取了税收杠杆政策限制用能,对新建项目进行设计节能审查及施工抽查,保工程符合节能要求。与此同时,政府还提出统一的设备能耗分级标准,并拨款资助建筑节能咨询机构为设计、施工单位和业主提供咨询服务等一系列的政策和经济措施。 2.2美国 从节能建筑的内容看,美国推动建筑节能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建筑物本身的热工性能,即通过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门窗的密闭性能和充分利用通风、太阳能、自然采光等措施来降低采暖和空调的能耗;二是提高建筑物内的能耗系统及设备的能源效率,包括采暖、空调系统、照明灯具、热水器、家用电器及办公设备等。 美国政府还颁布了绿色建筑标准,成立了绿色建筑协会,来推动和鼓励绿色建筑的大规模应用。绿色建筑标准中,在强调建筑物节能的同时,综合考虑了生态、环境、资源循环利用等因素。 美国在1981年就制定了有关节能标准,规定1985年全国所有住宅的90%和原有住宅的60%,都必须采用保温隔热措施。之后又作了修订,出台了1986年新标准,把建筑按类型分开,一类是商业与高层建筑,另一类是居住建筑,标准各不相同,其主要措施是:普遍降低室内温湿度的标准,改善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提高设备效益并发展高效率供热系统。 美国在开发新能源、使用无污染能源的技术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目前,美国将光能转化成电能,给家庭、学校、公共建筑等部门提供有效的能源,应用较好,非常普及。收集的方法一种是采用蓄电池进行储存能源,另一种是直接将光电池板所收集的光能转化成电能,用来照明、供应热水、室内空调和给汽车充电等。美国国会先后通过了“太阳能供暖降温房屋的建筑条例”和“节约能源房屋建筑法规”等鼓励新能源利用的法律文件;在经济上也采取有效措施,不仅在太阳能利用研究方面投入大量经费,而且由国会通过一项对太阳能系统买主减税的优惠办法。因此,美国太阳能建筑的发展极为迅速,无论是对太阳能建筑的研究、设计优化,还是材料和房屋部件结构的产品应用,都已形成完整的建筑产业化体系。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国的太阳能利用己得到普遍重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美国太阳能协会正在研制新型的太阳能住宅,称为建筑一体化设计,即不再采用屋顶上安装一个笨重的装置来收集太阳能,而是用那些能把阳光转换成电能的半导体太阳能电池板直接嵌入到墙壁和屋顶内。这种建筑一体化的设计思想是该协会创始人史蒂文·斯特朗20年前所倡导的,由于当时太阳能电池过于昂贵,无法实施。而如今太阳能电池的价格只有1980年代的1/3,所以现在推广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2.3日本 日本早在1979年6月就通过了《能源法》。它是建立节能体制最为完善的国家,从中央政府到地方都建立了一套完备的能源管理机构和咨询机构,专门研究节能问题。此外,还普遍建立了民间组织节能中心,彼此交流经验。日本这种自上而下的全国性节能建筑上做体制,己收到很大的效果。 日本1990年的能源消费量已较1960年增加了395%。民用部门能源消费量增长速度最快,民用部门的能耗又多为建筑能耗。面对巨大的建筑能耗,能源完全依赖进口的日本早在1997年11月就提出了2010年的节能目标,其中要求民用部门节能31%,它们被细分为:建筑节能11%、家电效率的提高节能8%、生活习惯的改善节能6%、住宅节能5%、照明效率的提高和高效率化液晶显示的采用等节能2%。显然,其中以建筑节能的幅度最大。 在日本,最近提出了“建筑的节能与环境共存设计”的概念,所谓建筑的环境共存设计,是指建设计时必须把长寿命、与自然共存、节能、节省资源与能源的再循环等因素考虑进去,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构筑大家参与的“环境行动”的氛围;同时,对住宅也提出了类似的概念—“环境共生住宅”,并把这些因素和要求作为法规列入到地球环境建筑的法规中,即: 长寿命——应该将建筑看成是具有一代人乃至几代人可持续使用价值的社会资本,来进行计划、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管理。 与自然共存——建筑应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与多种生物共存,成为良好社会环境的构成要素。 节能——减少能源的使用量、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尽可能多地利用自然能源。 节省资源与能源的再循环——有效利用资源和能源,积极采用新建筑材料、新施工方法,避免浪费和损失。为了使所制定的法规得以执行,日本政府为此制定了许多具体可行的监督措施和必须执行的节能标准,并有明确的节能目标;而且其节能标准是将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分开制定的,公共建筑还按其使用功能不同而划分为宾馆、医院、百货商场、办公建筑、学校等5个类型,并分别给出了相应的节能标准。 3小结 国外一致认为在建筑节能的各项措施中,改善隔热、保温性能是最主要的措施。它主要是以隔热材料作为建筑外围护结构,从而起到一定的节能效果,因此各国都对隔热材料的生产与研制十分重视。国外资料表明,提高隔热性能所增加的投资,恰好可以由节约的能源费用来补偿。 国外建筑论文:浅谈建筑节能—国外建筑节能的启迪 摘要:能源问题将成为本世纪的热门话题,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出发,使建筑尽可能少的消耗不可再生资源,降低对外界环境的污染,并为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与自然和谐的工作及生活空间。 关键字:建筑节能 建筑能耗 节能途径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能源短缺已不容忽视,节约能源已受到世界性的普遍关注,在我国亦不例外。目前,全世界有近30%能源消耗在建筑物上,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能源问题将成为本世纪的热门话题,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出发,使建筑尽可能少的消耗不可再生资源,降低对外界环境的污染,并为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与自然和谐的工作及生活空间。 一、国外节能建筑已成模式 在欧洲高舒适度、低能耗建筑的外表朴实无华,但内部构造非常精致,尤其在墙体结构、门窗玻璃、采暖方式等方面运用了大量的新技术。如将外墙、房顶和地下都裹上10至15厘米厚的保温层;使用中间带惰性气体隔离层的高性能玻璃与密闭窗框,让窗户这一主要的进热与散热源尽可能保温;在窗外加装遮阳设施,夏天阻挡热能“侵入”;采用自然送新风系统,尽量减少开窗机会,节约室内能量,从而达到既保证采光明亮、宽敞舒适,又减少能耗、降低运营费用的效果。 在瑞典节能住宅首先是要保暖。因为瑞典地处北欧,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而凉爽,因此所有建筑物最主要的能源消耗就是取暖。瑞典全国总的能量消耗中,建筑供暖占了 1/4强;而在建筑能耗总量中,取暖一项就占了87%。因此,节能住宅第一就要保暖。从外观上看,小区的房子多采用深色涂料和建材。这可以在白天尽量多地吸收太阳能。从方位上看,这些房子多面南背北,门窗多朝南、西方向,以让阳光更多地进入室内。而且建筑结构上多把这些门窗设计为落地门窗。在墙体建材上,主要使用了空心砖墙及其复合墙体技术,以使建筑吸收的太阳能容易保存在墙内,不至于迅速流失。这样,房屋白天通过窗户由太阳来加热,夜间则通过隔热材料和砖墙来保暖。 日本1997年建成了一栋实验型“健康住宅”。除了整个住宅尽可能选对人体无害的建筑材料外,墙体还被设计成双重结构,每个房间建有通风口,整个房屋系统的空气采用全热交换器和除湿机进行循环。全热交换器能够有效地回收热量并加以再次利用,其过滤器可有效地收集空气中细小的尘埃,从而能够抑制霉菌等过敏生物繁殖。这种资源的回收利用,不仅变废为宝,而且减少了环境污源,节约了能源。 德国还有一个零能耗住宅,所需能量100%靠太阳能。零能量住房向南开放的平面被设计成扇形平面,可以获得很高的太阳能辐射能。墙面采用储热能力较好的灰沙砖、隔热材料和装饰材料,阳光透过保温材料,热量在灰沙砖墙中存储起来。房屋白天通过窗户由太阳来加热,夜间则通过隔热材料和灰沙砖墙来加热。 许多国家的经验证明,建筑节能方法很多,取得的效果也很显著。欧美各国一致认为,在实行建筑节能的各项措施中,保温隔热是最主要的节能措施。认为“保温隔热是最显而易见和最有效的途径”,“是防止建筑物热损失的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所以,有些国家以法律的形式颁布“建筑物节能的隔热令”,对各类建筑物作出保温隔热规定。 二、中国建筑能耗基本情况 我国的建筑能耗量约占全国总用能量的1/4。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建造和运行使用能源,尤其是建筑的采暖和空调耗能。而我国节能工作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又较晚,能源浪费十分严重,而导致此结果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如技术落后,供暖设计不科学,管理不当,采暖收费不合理,缺乏节能意识等。突出表现在过分强调降低建筑物的一次性投资和对某些建材制品的要求不严,结果节省了一次性投资,却造成了长久的能源浪费,得不偿失。如不赶紧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建筑能耗的浪费,那么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因而建筑节能势在必行。 面对下面的统计结果,使我们不得不关注环境和资源这个问题,全球建筑耗能占去全球资源中 5O%的能源、42%的水资源和50%的原材料而且导致了全球50%的空气污染、42%的温室效应、50%的水污染、48%的固体废物和50%的氟氯化物污染,这个统计数字是如此的惊人。在我国建筑规模巨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但是我国建筑用钢却比国外高 10%~25%、建筑用水泥每立方米比国外多耗 80kg、建筑采暖(单位面积)在同等气候条件下比国外能耗高2~3倍,既有建筑95%达不到节能标准,新建筑80%达不到节能标准。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建设系统行政领导干部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专题研修班上讲话时指出大规模建造房屋本来是为了人民的安居乐业,但大量建造高能耗建筑又会过多地消耗能源,同时严重污染环境致使国家能源消耗和生态的临界点提前到来。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个规划的建议》。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课题。这标志着我国将告别高消耗、高污染和资源环境约束的经济增长方式,走节约型发展之路。也标志着中国建筑设计指导思想在经历了几十年反复徘徊之后回归建筑创作的本质,为建筑设计指明了发展方向。 三、几种节能途径 1. 门窗的保温隔热。 在建筑围护结构中,与墙体、屋面相比,门窗的保温隔热能力较差。我们可以通过提高门窗的气密性,采用适当的窗墙面积比,采用中空玻璃,采用百叶窗帘、窗板等措施来提高门窗的保温隔热性能。 2.墙体的保温隔热: 墙体是外围护结构的主体,我们可以采用保温性能好、蓄热能力及强度较低的砌块墙体,如加气混凝土砌块。也可以采用复合墙体的形式,如内保温复合墙体、外保温复合墙体、夹芯复合墙体等。但内保温复合墙体由于热桥对保温的影响较大,国家已经开始限制使用内保温复合墙体使用。而且从长远来看,外墙外保温的效果明显高于内保温。由于复合墙体能满足围护结构各种功能的要求,因此这种采用高效保温材料与砖砌的复合墙体,有着更多的优越性。 3.屋面的保温隔热: 屋面作为外围护结构的一部分,它的保温隔热也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可以采用高效保温材料作为屋面的保温层,也可采用架空型保温屋面或倒置式屋面等方式来达到提高屋面保温 隔热性能的目的。 4.采暖系统的节能 城市供暖实行城市集中供暖和区域供暖,可以大大提高热效率。在管网系统中,安设平衡阀,可以使管网系统达到水力平衡,从而节约能源。 除以上几种途径外,我们更提倡发展高科技来改造传统系统能效的产品,例如: 1).利用可再生能源, 如太阳能、天然气、沼气等的利用。 2).运用高技术成果开发高效节能的建筑设备,如高效供冷供热装置,高效电光源,高效介质输送设备,确保高效运行的节能调控设备等。 四、建筑节能要求十分紧迫 首先,我国建筑能耗的总量逐年上升,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1/3。其次,高耗能建筑比例大,据分析,我国目前处于建设鼎盛期,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积高达16亿至20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而97%以上是高耗能建筑。因此,如果现在不开始注重建筑节能设计,将直接加剧能源危机。 与当前发达国家建筑能耗已经大大降低的情况相比,我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是发达国家标准的3倍以上,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建筑节能水平的提高与改善任务十分艰巨。 不过,随着市场的发展,社会各界和许多开发商已经意识到节能的重要性。而且,房地产市场也已逐步进入了“买方市场”,重新考虑市场需求问题已经摆在每个开发商面前。事实上,本人所参与的燕都·春江花月等项目的设计就已经进行了节能设计,并且获得了河北省十佳节能优秀楼盘奖,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像北京、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更是已经有多个节能建筑的成功范例,反响也都很好。顺应建筑节能大潮,实现节能建筑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双赢,不断创新,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才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之路。 国外建筑论文:国外公立学校的建筑特色 大多数人都相信,要让学生取得学业成功,3个基本要素是必不可少的:1)良好的师资队伍;2)和谐的家庭氛围;3)就读学校的布局构建。 长久以来,公立学校留给人们的印象基本就是单调的长廊、整齐划一的教室和过道两边的储物柜。现实中那些不满足现状的建筑设计师和当地政府已经着手改变沉闷、平淡又毫无生气的学校建筑格局,决心为我们未来的下一代重新建造学习场所。 1 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KEKEC 幼儿园 采用组合式构件作为建筑材料的这一设计理念来自于学校目前缺少游乐设备的问题。游乐室的外墙安装了可以转动的彩色木板条:一面是本色的木质长板,另一面涂上斑斓颜色。孩子们可以感受木质材料,并通过时常更换的外墙颜色识别不同颜色。 2 法国圣丹尼BAILLY综合学校 建筑群的外墙使用当下流行的玻璃幕墙,教学楼内部有幼儿园、小学和娱乐中心三家教育机构。一系列室内庭院环绕在教学楼周边,孩子们得以在此呼吸新鲜空气、嬉戏跑动。 3 荷兰海牙GALJOEN学校 这所红色砖墙砌成的小学仿佛一条俯卧地上的大鳄鱼,身形巨大,结构协调,从而改变了学校场地一贯四四方方的格局。10余平方米的玻璃窗镶嵌在教室的外墙上,从建筑物末端的一层沿着向上斜坡可以进入二层。 4 哥伦比亚北部港口城市圣玛 尔塔的TIMAYUI幼儿学校 为改善低收入人群社区的基础设施,让当地孩子免受暴力、侵扰,市政当局与Carulla基金会共同投资建设了这所学前儿童培训学校。灰色墙体镶嵌着马赛克,气窗为弧形,锥子型屋顶的金字塔状的房屋使庭院呈三角形架构。 5 葡萄牙历史名城波尔图的 ANTAS教育中心 外墙内室均粉刷成翠绿色,该中心造型设计简约,带给校园青春活力。不同尺寸的黑框玻璃窗分布在楼上楼下。 6 西班牙海边古镇拉奥罗塔瓦的RAFAEL AROZARENA中学 这里最吸引人们视线的就是整个建筑与周边地形地貌相融合。学校坐落在早期农业梯田的山坡上,利用原有地形走向,将梯田间隔出来,围成一个封闭空地用作操场。混凝土建筑上涂釉,使得楼面颜色渐变,色彩斑斓、活力四现。 7 法国索特维尔·莱·鲁昂 MARCEL SEMBAT汽修学校 学校位于市郊,靠近森林公园。汽修教学场地宽敞明亮,车间的屋顶以及连接新旧校址的桥梁通道用绿色植被覆盖,放眼望去,郁郁葱葱。 8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RES TAD 学院 这所现代派风格的学院正在推行新型教育理念,在专业、构建和教学体系方面,实现跨学科教育。4个回旋转体可以自由升降,组成整幢教学楼的整体框架。“开放学习环境”替代了传统的课堂,学院各科系形成纵向与横向之间的互联。 9 柬埔寨SRA POU技 能培训学校 这所职业学校坐落在Sra Pou乡村,也许它没有前面展示的那些科技场景,但是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值得一提。芬兰Rudanko+Kankkunen公司结合当地自然特色出具设计方案,村民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取田间地头里的红土浇筑砌墙,建设成了具有民族元素的学习聚会场所。 10 阿富汗北部城市赫拉特 Maria Grazia Cutuli小学 2011年,意大利记者Maria Grazia Cutuli在阿富汗遇害后,她的家人为完成这位著名记者的夙愿,成立以她名字命名的基金会,筹资建造了这所小学。生机勃勃的学校“是战后所有应急建设中的首选”。这座多围墙组成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牢固坚实,墙体涂刷成蓝色,窗框为红色。学校配有8间教室,最高的房屋是图书馆。 11 西班牙东部马略卡岛的CHRO MATIC PLAY小学 学校紧邻街道,为充分利用有限空间,教室的长宽比按照4:1设计,一层是室内教室,二层是室外活动场地。彩色玻璃装饰着墙面和天窗;吸音材料安装在地板和天花板上;屋顶的活动场配有移动遮阳装置。 国外建筑论文:国外超高层建筑玻璃幕墙工程施工方的风险管理探讨 摘要 以迪拜万豪伯爵酒店玻璃幕墙为案例背景对幕墙工程现场施工的风险管理进行研究。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措施以控制风险,使国外超高层建筑玻璃幕墙工程减少和避免风险带来的损失,保证项目在计划内安全合格的建成并投入使用。 关键词:国外,超高层,幕墙,风险管理 1 项目特点 玻璃幕墙工程作为现代城市建筑的重要表现形式越来越广泛。涉及多层、高层、超高建筑的普遍应用。尤其是大跨距无梁网架公共建筑工程更是如此。如机场、码头、车站、会展中心等就是其典型代表。作为现代化建筑标志和建筑外形表现形式,在未来的国内、国际城市建筑中占据重要位置。有关这方面的技术、材料、施工管理、设计理念都在不断发展创新。有关幕墙方面的探索与研究非常有实际意义。幕墙工程同时也是建筑施工行业中的高危行业,涉及高空作业、外悬挂作业、安全施工是其重中之重。施工质量,施工成果的安全性比其他建筑施工来得更加严格。稍有不慎会酿成大祸。笔者本人在玻璃幕墙业从业多年,在海外幕墙项目承包中也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现就海外幕墙承包项目中安全管理谈一谈工作体会和管理经验。 迪拜万豪伯爵酒店共有72层,高约355米,酒店主要由两座高塔构成。除去顶部避雷针外,顶部皇冠造型幕墙的高度约为300米。酒店的主要幕墙类型为单元式玻璃幕墙,标准板块尺寸为3600×1200,单元玻璃板块68,000㎡,单元铝塑板幕墙9,500㎡,两座塔楼总单元板块数约为20,000块。另外在客房阳台有部分构件式幕墙。 标准玻璃单元玻璃板块的重量约为148.86kg。 本工程具有投资大、任务重、质量要求高、技术新、难点多等一系列特点。 图1 迪拜万豪伯爵酒店效果图 项目各参与方见表1: 表1 项目参与方清单 风险管理,即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测定和分析评价,适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防范和控制,以经济、合理、可行的方法进行处理,以保障活动安全正常开展,保证其经济利益免受损失或者损失减到最少的管理过程。 迪拜万豪伯爵酒店幕墙工程所面临的客观环境和高要求的特点决定了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一系列的风险。由于幕墙施工,与总包,及其他施工方会存在紧密的关联,因此面临的风险种类繁多,而且各种风险之间的相互关系又错综复杂。这就要求幕墙施工方应对风险管理给予充分考虑,并且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同时施工现场参与单位多,且都将面临巨大经济与技术风险,要求所有参建单位具有很强的风险意识。 2 风险因素识别 我们运用德尔菲法和头脑风暴法,经过多次的调查、得出影响迪拜万豪伯爵酒店玻璃幕墙工程的风险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建设资金投入和使用中的控制;与外方总包和其他单位的配合;工期;质量;安全生产;环境保护。 针对风险源,考虑迪拜万豪伯爵酒店玻璃幕墙建设的目标,主要有如表2所示的风险类型。 表2 幕墙工程风险类型 3 风险分析及统计 可供迪拜万豪伯爵酒店玻璃幕墙建设的风险管理借鉴的成熟案例尚不是很多。需经过中外联合咨询以及吸取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成熟的管理经验,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专家调查法和主观评分法来确定风险并进行评价。在风险赋值前,专家们同意如表4所示的赋值说明。 经过几轮讨论,专家意见趋于一致。按照风险级别系数对风险进行排序的结果是:其他风险、进度风险、安全风险、财务风险、质量风险、环境保护风险,因为迪拜万豪伯爵酒店玻璃幕墙项目的咨询、监理均为外方,被调查人员充分认识到合作可能产生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所以调查赋分值都较高。除此以外,进度、安全风险需要高度重视。当然,各类风险内部关键风险源的管理和控制都是不容忽视的,对这些主要风险源(关键环节)需要进行重点关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此外当地的政策法规和宗教等方面因素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但不便进行展开分析,故未列项。 4 重点风险管理办法 4.1 建立风险控制管理体系 迪拜万豪伯爵酒店玻璃幕墙工程设立了相应的风险管理部门,明确风险责任主体;风险管理人员直接对幕墙施工方和业主负责,加强目标管理;建立了内部风险保护基金,以降低风险,提高总体收益。同时业主也要求承包商、分包商、供应商、监理人等在投标时承诺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在各自范围内实施风险管理并配合业主实施风险管理。 针对不同的管理对象,明确风险的应对策略。专人定期依托进度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等体系跟踪已识别风险;同时对其他风险源进行监控,一旦出现症状就应该立即修改风险应对计划,保证项目的正常进行。在风险发生时,启动事先制定的风险处置预案,并根据项目环境的变化情况,适度修改或重新采取新的风险处置策略。风险管理的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风险管理流程图 4.2 确立风险管理关键点,进行目标管理 针对超高层建筑玻璃幕墙工程的建设特点,迪拜万豪伯爵酒店玻璃幕墙项目将风险系数大于或等于12的危险源作为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具体存在的主要危险源见表4: 表4 主要危险源 针对已经识别出来的关键环节,依靠已经成熟运用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职业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GB/T28001)、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50430)以及幕墙承包方的施工生产管理体系,建立专业体系之间相互支持的机制,切实做好进度、安全、投资、质量、环境管理等方面的控制,有效地控制项目风险。 表5 主要危险源应对措施 注:供应商角色的响应为执行、配合 环境保护风险:作为幕墙承包方可借鉴总包方的完善机制、培训专员及项目环境管理的措施以共担和减轻风险,同时按照咨询方和监理方检查结果及意见调整执行措施。 其他风险(与英方总包和当地业主业务往来中可能产生的问题):作为幕墙承包方可采取确保翻译人员素质的措施以减轻风险,同时按照咨询方和总包方的要求严格执行措施。 6 结语 近年来我国在国外承接的建筑工程项目日益增多,随着建筑行业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更多的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市场项目也会越来越多。由中国企业施工的知名建筑、标志性建筑也会越来越多。幕墙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类别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但是由于法规和背景与总包方和其他专业承包商存在差异,在项目管理和协同作业方面都对国内幕墙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对项目风险管理的要求也更为严格。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体系将有助于项目的顺利进行。促进我国幕墙行业发展,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国外建筑论文:国外建筑工程投标报价方法与注意事项 摘要:结合参与国外建筑工程项目投标报价的工作经验,阐述国外建筑工程项目投标报价方法与注意事项。 关键词:国外建筑工程项目;投标报价;方法;注意事项 近年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蓬勃发展,很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非洲、南美洲等以前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的国家和地区,随着国力的增强,为了改善国民的生活环境,加大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建筑市场巨大,充满了机遇和挑战。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越来越多的中国建筑企业看到了这种机遇和挑战,纷纷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目前国外工程建筑市场日趋完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想要通过竞标取得国外工程项目,在投标报价过程中就要注意很多事项、方法,采取合理有效的报价策略。 做好投标前的准备工作 投标项目招标前的策划和跟踪。国外工程项目标的额一般都比较大,一个项目从可研到立项到进入招标程序,一般需要半年以上时间,快的也需要3个月以上。在这个阶段,作为一个经验的建筑企业,应该根据从各种渠道了解项目实施进展情况的各种有关信息,并据此制定项目前期策划和跟踪计划:计划内容包括该项目业主单位,单位负责人,项目执行人,资金来源,设计标准,项目在业主处的推进情况,潜在的竞争对手情况,项目推进到各个阶段时,企业相关部门人员细致的应对措施等等。 投标项目进入招投标阶段应该注意的事项。首先要熟悉和研究招标文件,认真阅读和理解招标文件中的全部内容,包括招投标范围,工期、技术要求,资质、商务条件,工程量清单,合同条件以及报价要求等等。从项目所在国的政治环境、自然环境、业主资金、工期、技术要求等方面分析工程存在的风险,并在报价中充分考虑这些风险因素和风险比例。根据投标书附录和合同条件中有关工程范围、工期、保函、保险、税金、报价货币等要求以及劳务国籍的限制等条款,可以明确中标后企业可以享受的权利和所要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以及报价要求中有关合同类型,材料、设备和工资在施工期限内涨价及当地货币贬值有无补偿以及合同有无调价条款和调价计算公式等。防止投出的标不符合业主的要求或使报价不合理或漏项。此外,还应整理出招标文件中含糊不清的问题,以便在标前会议时提请业主或咨询工程师予以澄清。 现场考察。国外工程投标必须对现场进行实地考察。闭门造车可能会对工程报价造成极大的风险,要么投标报价较低,中标后给企业带来较大损失,要么投标报价较高,失去竞争力。现场考察主要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现场自然条件,包括水文地质、地形地貌、气象资料、洪水及其他灾害情况等;②现场环境,包括交通、通讯、供电、水源及供水条件、住宿和房屋租赁条件、医疗条件、施工环境、外界对施工的干扰情况、当地流行病等;③现场条件对施工方案和施工总布置的影响;④工程所在国的资源及供应情况;⑤人力资源情况,包括当地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各类工人的资源情况,当地劳工法律,对外籍人员的限制等;⑥工程所在国各种税收、保险、外汇管理、当地物价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税收,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税法,对工程项目有很大影响,需要了解清楚;⑦项目所在国的政局稳定性、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与我国的关系、政策的开放性与连续性;⑧参加竞争的外国公司与项 目所在国公司的情况。 充分调查当地市场信息,做好投标前的询价工作。中国建筑公司投国外的工程标,习惯于绝大多数人员、物质、机械都从国内出口,而不注重利用当地或附近国家、地区资源。我们刚开始在非洲投标的时候,也存在这个问题,不注重当地的询价工作,劳务人员、建筑材料除了地材外,大部分考虑国内出口,施工机械全部国内出口,报出的价格偏差很大,业主疑虑很多。询价是项目报价前非常重要的一环。询价的主要内容包括设备、材料、劳务、机械租赁费、国内运输、国际运输、国际运输保险、项目所在国的运输、项目组人员出国的签证费、差旅费、国外生活费、用具费、项目及人员保险等。询价前要确定哪些设备和材料从国内购买,哪些设备和材料需要从项目所在国购买或是从第三国购买;对于需要在国外购买的设备材料,发出的询价单更要明确、详细,必须要详细说明所需货物的数量、质量、性能、规格。询价单不明确,对方发回的报价就会不真实。甚至,有些卖方会利用询价人的疏忽,在报价单上做手脚,从而给项目报价造成很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在接到卖方报价后,投标人要对其进行各项条件的全面审查,只有价格低,同时其他交易条件也优惠的报价才可接受。 结合投标前的准备工作情况,认真计算投标报价 人工工资的确定。国外建筑工程项目的人工工资,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中外用工比,按我国出国劳务人员和当地雇用工人分别确定。我国出国劳务人员工资单价一般包括国内包干工资、机票、国内外差旅费、国外零用费、人身保险费、奖金、加班工资等。当地雇佣工人工资单价根据项目所在国的劳动部门的有关规定,结合当地劳务市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应包括基本工资、加班工资、以及招募、解雇等费用。工期在一年以上时,则要考虑工资上涨的因素,适当确定上涨风险范围。确定当地工人工资时还要考虑到当地的宗教习俗和节假日情况,在国内,民工可以24小时轮班,节假日加班,按完成的工作量计算工资。在国外,节假日当地人基本不加班。让当地人下班后加班,很难,加班工资很高。如果项目工期较紧,当地人的加班工资是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建筑材料和设备价格的计算。材料、半成品和设备价格应按当地采购、国内供应和从第三国采购分别确定。在工程所在国就地采购的材料及设备,其价格应为施工现场交货价格。国内供应的材料及设备,其价格应为到岸价格及卸货口岸在施工现场仓库运杂费之和。具体包括设备及材料的出厂价、国内运杂费、海运及保险费、项目所在地的运输费用。从第三国采购的设备及材料价格包括到岸价格加上当地运输费及关税等。 施工机械使用费的计算。施工机械使用费要根据项目所在地点、工程性质、工程量大小来确定施工机械是从国内运去,还是在当地租赁,或是第三国采购直接运至现场,这些都是报价中计算施工机械使用费的主要依据。施工机械使用费一般根据工程量和定额首先计算出台班时,再根据工程所在国的材料价格、机械租赁市场价计算出台班费,最后计算出机械台班使用费。国外项目的大多数作法是把施工机械采购费列入开办费中,机械使用费计入单项报价中。机械使用台班时中的折旧费根据工程所在国的不同,以及后续工程情况考虑的一般比国内高一些。 以上三个方面即构成了工程的直接成本(工程直接费)。 工程直接费以外的其它费用报价时要注意的事项。国外建筑工程项目除了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等工程直接费外,还要考虑管理费、利润、开办费、税金等费用。管理费包括现场管理费和公司管理费两部分,我公司工程项目大多在非洲,现场管理费大约占管理费的60%,企业管理费大约占40%。国际市场上,施工企业的利润一般为成本的10%-15%,具体的利润率要根据具体情况,如工程难易、现场条件、工期长短、竞争对手的情况等随行就市确定。开办费一般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承包商的开办费,另一部分为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开办费。承包商开办费一般包括工程保险费用,工地安保措施费用,临时道路,场地临时占用费,施工用水、用电费用,通信费用,承包人驻地建设等费用。工程如果在城市,临时占地费用和承包人驻地建设费用会多一些,如果在偏远的地区,工地安保措施费用、通信费等费用会多一些。一般承包人的开办费用占工程总造价的5%-10%左右,承包商为了前期能够多拿一些工程款,开办费一般会列的高一些。业主开办费一般由业主列出明细,承包商根据当地市场行情进行报价,中标后按明细为业主提供服务。国外工程增值税,一般在15%-17%左右,一般业主会根据资金的来源情况在招标文件中规定工程税金的记取原则,投标人严格执行招标文件就可以了。 根据竞争对手情况,采取灵活的报价策略。 国外建筑工程投标时,投标单位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以及竞争对手的情况,常采用不平衡报价法,多方案报价法等报价方法。不平衡报价法是指一个工程项目在总价基本确定的情况下,合理的调整投标书中各个项目的单价,以便达到不提高总价,不影响中标,结算时能得到更理想的经济效益的报价方法。采用不平衡报价法必须建立在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非常清楚,工程量清单仔细核对的基础上,并且要注意对所报单价的调整在合理范围以内,不要出现奇高奇低脱离常规的报价,以免使评标专家认为报价不合理,造成废标。多方案报价法比较适合在交钥匙类型工程的招标中使用,在这种工程招标中,一般业主只给定使用要求,外观要求,场地情况的说明,要求投标单位根据业主要求,完成从设计、到施工、到调试、到培训交付工程的全过程服务。这种情况投标单位一般要考虑多个方案,看业主的侧重点在什么地方,在投标方案中注明,如果执行那个方案,报价是多少,这样让业主看到不同方案,投资减少,吸引业主,提高中标的可能。 总之,国外建筑工程投标报价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需要建筑企业组建强有力的项目报价管理班子,对项目所在地的自然条件、施工环境、物价水平、竞争对手情况有全面的了解,才能编制出科学合理的标书,在国际竞标中脱颖而出,一举中标。 国外建筑论文:国外古建筑的保护利用 国际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有关保护文物的国际公约中,把文物称为“文化财产(Cultural·Property)”或者“文化遗产(Cultural·Heritage)”,前者是指可以移动的文物,后者是指不可移动的文物。中国文物的定义: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明确,文物包括了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一切历史文化遗存,在年代上已不仅限于古代,而且包括了近、现代,直到当代。古建筑是文物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文物保护包括了古建筑的保护。我们看看国外对待历史遗留下来古建筑的一些路程和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能否对于我们,对现在中国的古建筑保护得到一些启示。 1、意大利博洛尼亚:活着的古迹 在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它的改造方式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它在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把人和房子一起保护”(也称“整体性保护”)。所谓的“整体性保护”就是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上既要保护有价值的古建筑,还要保护生活在那里的居民原有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这使得不仅保持建筑的原始面貌,而且里面的生活方式也没有在改造中消失。留下的不只是古建筑的躯壳,而是使古建筑“活着”,充满着生命的迹象。博洛尼亚古城历史中心保护规划,宣示了实践“老建筑物和居住其中的人同时保护”的新途径。不仅对文物的一种尊重,更是对社会的关注。在环境改善之后,90%的居民保留下来,低收入者住房的租金不应该超过其家庭收入的12%-18%。博洛尼亚保护规划所秉承的理念是:城市发展必须要由当局充分有效地保护和引导,在公共资源和社区居民之间必须寻求平衡,公共参与和民主管理的加强。多方面的考虑使得意大利博洛尼亚不仅保留了大量古老建筑,更为难得还保留下了宛如隔世的神韵气息。 (意大利博洛尼亚的古建筑走廊) 2、英国伦敦:古老与现代的融合之路 英国伦敦,数百年来形成的“杂乱”街道并没有给现代生活带来过多负面影响,反而为伦敦这座城市增加了更多历史性、真实性。伦敦街头多为四、五层的传统砖石建筑,许多建筑的外观十分老旧,但室内大多经过了改造,市中心质量较好的老建筑被成片保留了下来,其间穿插着富有伦敦特色的红色电话亭。远离市中心的许多老建筑仅保留古典式外墙,室内则经过了改造,钢网玻璃屋顶,外部加建玻璃拱廊。这些由砖石建成的带有柱式、檐口的古典式立面与钢架玻璃顶、玻璃拱廊的组合毫不生硬,即古老又现代。如大英博物馆,便是通过保留原有古典式建筑主体,在中间的庭院加盖钢架玻璃顶,玻璃顶的重量由老建筑的内侧墙体及圆形图书中心的外侧墙体承担。新苏格兰博物馆则以精湛的细节改造,人性化地保留建筑基本抽象线条,实现新建筑的形体、细部、色彩、质感等各方面都与老建筑相神似。 (英国伦敦的古老街区) 3、西班牙巴塞罗那:卓越的造城运动 西班牙著名的巴塞罗那曾经有过“造城运动”,在世界上,他们的“造城运动”被公认为最成功的案例之一。目前,拥有5000万人口的巴塞罗那大都市是欧洲第六大都市去、第五大工业密集区,也是西班牙经济的发动机之一。 在改造前,巴塞罗那的老城区随着城区的扩张和大量人口的增加,已经变得不能够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 1986年,巴塞罗那政府开始划定了城市全面改造区域。整个改造具有公司化运作的方式,针对每个住户的不同定制方案,每个案例都是针对每个住户的具体情况去研究。在任何情况下,它是一个合法设立的法定程序。在这里,几乎没有出现暴力拆迁和“钉子户”出现。历史建筑分类对待:工业遗址进行再利用。正是这样事无巨细的改造过程,使得巴塞罗那的改建十分成功。 (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古建筑) 在国外,在很多地方看到当地保存下来的的古建筑,过往的文明历史让我们叹为观止,啧啧称赞。国外这些古建筑保护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或许对现在的中国的古建筑保护有所帮助。一处处辉煌的古建筑,不仅仅是当地历史文化的实体表现,更是他们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和认真保护、切实行动的表现。 国外建筑论文:试论国外建筑大师作品对我国建筑设计的影响 【摘 要】随着中外文化交流,不同风格建筑作品也进入中国。国外建筑大师的作品,对中国本土设计师在经济理念、安全问题和合理性利用等方面都有所影响。如何把国外建筑大师的作品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创造适合中国国情的建筑作品,是本土设计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大师作品;影响;理念;经济性 前 言 全球化的风潮不可避免,建筑业也迎来了新一轮的挑战。如何在这竞争中把握好民族文化,更好的向高生活品质、节能,环保方向发展,需要新一代的建筑师及科研人员去除糟粕,不断吸取国外优秀作品、理念、材质的应用。因此客观的去分析、研究调查现存状况,有助于中国的建筑业及经济的发展。 1.建筑大师作品的理念 贝丁顿零能耗发展项目(简称BedZED)的设计师登斯特,通过小区新颖的设计达到采暖,新风的效果。引入外国建筑大师先进的设计理念,作为中国环保设计理念的补充,有助于中国建筑行业向环保,节能过渡。人居环境,最少的影响自然环境。如超低能耗示范楼展示了各种低能耗生态化人性化先进的技术产品,最少消耗自然资源。 2.建筑大师作品进入中国的影响 因为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前国门封闭,存在的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单一,鸦片战争之后,近代中国建筑发展受制于二元社会结构影响,呈现出新旧两大建筑体系并存的局面。中国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在新建筑体系明显地显现出了引借先行成果的“后发优势”。外国建筑大师作品进入中国为中国的建筑行业带来了新篇章。 (1)接收国外大师的作品,有助于丰富我国的建筑艺术,与国际接轨有助于提升国民对设计的热情。有助于国内设计师的发展,有助于把竞争的舞台拓展到国际,让设计师有更多的平台来来发现自身的不足,接受国际上的先进设计。国外设计师设计的东西就是比中国的好,这一负面的影响限制了新生代设计师的发挥,给新生代设计师很大的冲击力。国外的新鲜元素进入中国,忽视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中国元素在渐渐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不利于文化的传承。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十大艺术建筑,是积全国之力,比如:北京国家体育馆(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国家大剧院、武汉琴台文化艺术中心……它们的建成凸显出我国国力的雄厚,是国人的精神与追求所在。它们是中国的瑰宝,当建筑与艺术相结合后就切实成为一个地区的标志,继而将带动中国经济的继续发展。而建造大型艺术性建筑的弊端则是利用及保养费问题,由于设计不当造成的浪费。所以,中国需要建造艺术性建筑必须在能保证实用、经济、安全、美观等基本原则下去建造。建筑大师作品进入中国要合理性对待。我们有2000多年的都江堰,1000多年的赵州桥,百年的上海外白渡桥,北京居庸关的八达岭隧道……为后人服务的工程至今闪耀着光芒。“适用、经济、美观”本该是建筑的基本原则,但我们有大型建筑发生垮塌,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负面作用难以估量,有耗巨资建后因养护费运营成本巨大而用不起。如西湖第一高楼67米高的浙江大学湖滨校区教学主楼被炸掉,在建建筑垮塌。安全不能得以保障,使得“短命建筑”让人深思并忧虑。 (2)我们应该更加客观的来看待外国建筑大师的作品,他们作品中依然有很多实用性价值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如:纽约帝国大厦是使用当时材料最轻的建筑,381米高,由结构工程师法兹勒汗(FazlurKhan)所设计。约翰·汉考克大厦是现在芝加哥第3高和美国第4高的大楼,大厦商业用房占据了底层空间,向上逐渐为停车库,办公空间及住宅区。44楼设有一个全美国最高的室内游泳池。楔形造型既是功能需求又是结构要求。此造型有利于结构稳定性,还有利于有效使用空间。外檐柱与横梁构成一个钢筒,其结构体系非常简洁并十分有效。此项创造性的结构体系只需使用传统内柱系统用钢量的一半,十分经济。雄踞世界最高建筑的宝座达40年之久,成为美国经济复苏的象征,至今仍和自由女神一起成为纽约标志建筑。这些实例都体现了外国建筑的实用性,我们更该合理地去看待外国建筑大师作品的各方面性能,凡事都有两面性,但我们更应该在符合我们文化传统,建筑物的实用性的前提下进行选择,建造出更多更能体现我国特点的标志性建筑。 3.结 语 每件事物都有着双面性,建筑大师的作品进入中国一方面为中国的建筑注入了新鲜元素,但另一方面不加选择的引入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正因为这样,在选择作品时,我们应该抱有客观理性的态度,使得其进入中国后发挥出最好的作用。 国外建筑论文:试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与国外评价体系的比较与思考 摘 要: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绿色建筑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对“绿色建筑”概念的具体化,使绿色建筑脱离空中楼阁真正走人实践,一套清晰的绿色建筑评价系统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绿色建筑 评价体系 比较 思考 在建筑界,绿色建筑的提出历史并不长。 《设计结合自然》 、《寂静的春天》等建筑生态著作为绿色建筑的提出提供了理论基础, 进入 21 世纪,在能源危机和倡导绿色生活的背景下, 绿色建筑迅猛发展。上世纪90 年代, 国际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建立。至今大致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 早期: 绿色建筑产品及技术的一般评价、 介绍与展示; 中期:建筑方案环境物理性能的模拟与评价; 近期:建筑整体环境表现的综合审定与评价。 1、 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1.1 英国BREEAM 1990 年, 英国建筑研究所 (BRE)首次推出 “建筑环境评价方法” (BREEAM) 。它是国际上第一套实际应用于市场和管理之中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针对当时英国的市场需求和绿色建筑发展状况,其评价目标主要是英国的办公建筑。同时为建筑师和开发商提供相关技术咨询,在国际上受到广泛的关注。 “建筑环境评价方法” 的住宅版, 首次于 2000 年。它满足了近年来英国市场对住宅类建筑进行绿色生态评价的新需求。其评价内容包括交通、 污染、 材料、 水、 生态与土地利用以及健康等七个大的方面。 由于英国建筑协会的参与,该证书在英国具有相当的权威与有效性。 BREEAM 评价体系的推出, 为规范绿色生态建筑概念, 以及推动绿色生态建筑的健康有序发展, 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至今, 它不仅在英国以外发展了不同的地区版本, 而且成为各国建立新型绿色生态建筑评价体系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参考文献。 1.2 加拿大 GBC 绿色建筑挑战 (GBC) 是从 1998 年起由加拿大发起的一项国际合作行动。其核心内容是通过 “绿色建筑评价工具” (GBTool)的开发和应用研究,发展一套统一的性能参数指标,建立全球化的绿色建筑性能评价标准和认证系统, 使有用的建筑性能信息可以在国家之间交换, 最终使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绿色建筑实例具有可比性, 为各国各地区绿色生态建筑的评价提供一个较为统一的国际化平台,从而推动国际绿色生态建筑整体的全面发展。 1.3 美国LEED 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又被称作开发能源及环境设计先导计划, 起初是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为满足美国建筑市场对绿色建筑评估的要求而推出的一个绿色建筑评价体系,随着不断地更新和发展,逐渐通行于全球。LEED 为提高建筑环境和经济性能提供详细参考标准,从建筑全寿命视角对建筑整体环境性能提供评测。 以 LEED2.0 为例,LEED 的评估认证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登记阶段、 支持阶段和项目认证。 登记阶段, 申请评估的项目可通过邮寄或网上在线登记的方式申请评估, USGBC 鼓励项目在预设计阶段就进行申请; 支持阶段, USGBC 通过 LEED 官方网站或其他途径向申请者提供参考指导和评分细则, 帮助设计者解决在满足各种具体的前提和得分要求时所遇到的问题;项目认证, USGBC 根据申请者所提交的文件, 对项目进行认证。 LEED 从可持续场地选择、有效利用水资源、 能源与环境、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及保护环境、 材料和资源、 室内环境质量这几方面对建筑进行评估, 评判其对环境的影响。 其中, 可持续场地选择约占总评分的 20%,有效利用水资源占 7%,能源与环境占25%,材料和资源占 19%,室内环境质量占 22%,创新设计占7%。LEED 绿色建筑评估体系虽然体系庞大但系统分明,在每个评估项目中, LEED 都提出前提条件和可能的得分条款。项目首先必须满足每个评估项中规定的前提条件, 然后可根据每个得分点的相关规定对建筑进行评估打分。 同时为了方便使用者深入了解该体系, LEED 编制有详细的技术导则和手册。 如在每一个得分条款中又包含评估目的、要求、 提交文件和可能的技术和策略,详细阐明了绿色建筑各相关技术内容和实施措施及路线, 并给予了成熟案例以指导。最终, 将所有评估项所得分数相加就可得到建筑最终分数, 满分为 69 分, 52 分以上可获得铂金认证, 39分 -51 分为金质认证, 33 分~38 分为银质认证, 26 分~32 分为一般认证。 2、 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建设起步较晚, 2001 年始, 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制订了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 《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建设技术要点》 (试行稿),同时完成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价体系” 的制定, 并出版了 《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价手册》、《商品住宅性能评定方法和指标体系》。2005 年3 月, 我国完成了 《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技术要求—生态住宅 (住区)(征求意见稿) 》; 2005 年 10 月, 建设部科技部印发了 《绿色建筑技术导则》 。 现今,中国建筑领域通行的是 2006 年 6 月 1 日由建设部和科技部发起施行的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是我国第一部从住宅和公共建筑全寿命周期出发, 多目标、多层次,对绿色建筑进行综合性评价的推荐性国家标准。评价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 节能与资源利用、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6 类指标组成。每类指标由控制项、一般项目与优秀选项组成。 参与评定的绿色建筑应满足各类指标所有控制项的要求, 并按满足一般项目和优选项目的程度, 划分为 1 星~3 星 3个等级。 由于初次编撰的缘故且限于当前条件, 该体系只适用于评价那些总量大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消耗能源资源较多的公共建筑、 商场建筑和旅馆建筑, 且不带有强制性。对于其他建筑, 根据建筑用途、 运营能耗等实际情况调整, 且只能提供参考价值。 3、与国外评价体系的比较与思考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发展相对滞后,目前还仅限于住宅,对于其他大量的公共建筑和旧住宅改造项目尚未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走在绿色建筑研究前沿的发达国家, 已将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进行更为系统地分类。如日本的CASEBEE 陆续完成了用于既有建筑物的 《CASEBEE 既有评价工具》 、用于短期使用建筑的《CASEBEE 一临建。评价工具》和用于改修建筑物的 《CASEBEE一改建? 评价工具》以及用于评价热岛现象缓和对策的 《CASE-BEE—H 评价工具》 。制定更为系统和专项的评价体系, 将是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走向完善的必然趋势。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是根据绿色建筑 “四节一环保” (节能、节地、 节水、 节材和保护环境)这一要求制订的。对比 LEED, 都是关注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绿色评价,都采用评分制的标准, 但是美国 LEED 的一些评价项并不适用于中国国情。比如, LEED 在“可持续性场地” 中强调最大化空地,以维护场地及其周边生态环境。这在寸土如金的中国实际上很难做到。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则关注于人均居住用地、 绿化率的提高, 日照时间的延长, 这种做法无疑更符合中国实际情况。 4、 结语 总而言之,由于我国绿色建筑尚属起步阶段, 缺乏系统的技术政策法规体系支持。在评价系统的起步阶段, 评价系统的制定应以引导鼓励新技术及新材料的应用为主。 评价体系的制定应主要考察是否具有了绿色建筑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是否采取了适宜的生态技术措施等。随着相关技术政策法规的启动出台, 评价重点将由鼓励引导走向监督落实。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规范刚刚颁布, 绿色评价所需基础数据较为缺乏, 使得定量评价的标准难以科学地确定, 随着今后有关的基础性研究的开展, 再逐渐改进定量评价的内容。 国外建筑论文:浅谈国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摘 要: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在绿色建筑(包括工业与民用),特别是民用建筑方面,制定了系统、先进、操作性强的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就国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作个简单探讨。 关键词:绿色;建筑;体系;评价标准 1.全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概述 自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地球环境高峰会议)”第 一次提出“绿色建筑”的概念以来,绿色建筑的建设一直就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经过10多年的发展,绿色建筑研究由建筑个体、单纯技术上升到体系层面,由建筑设计扩展到环境评估、区域规划等多种领域,形成了整体性、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先后颁布了各自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如美国的 LEED 标准,英国的 BREEAM 标准,日本的CASBEEB 标准,澳大利亚的 NABERS 标准,法国的 ESCALE标准,香港地区的 HK-BEAM标准等。这些标准无一例外都体现了“四节”(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并将其贯穿到建筑的规划设计、建造和运行 管理的全寿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中。各国通过建立权威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制度,规范绿色建筑的管理和指导,强化市场导向。世界各国颁布的绿色评价标准情况见图1。 图1 世界各国绿色建筑评价标 虽然世界各国颁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时间不一,评价的方法也各不相同,但归纳起来,都具有如下相同点。 1) 共同的立足点和目标。各国的评价都是在明确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下进行的,基本都可以实现以下目标:为社会提供一套普遍的标准,指导绿色建筑的决策和选择;通过标准的建立,可以提高公众的环保产品和环保标准意识,提倡与鼓励好的绿色建筑设计; 而且刺激提高了绿色建筑的市场效益,推动其在市场范围的实践;另外由于评价体系提供 了可考核的方法和框架,使得政府制定有关绿色建筑的政策和规范更为方便。 2) 共同的关注点。各国的评价体系都有明确清晰的分类和组织体系,可以将指导目标(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和评价标准联系起来,而且都有一定数目的包括定性和定量的关键问题可供分析,这些问题体现了各国对绿色建筑实践的技术和文化层面的思考和研究。评价体系中都还包括一定数量的具体指导因素(如对可回收物的收集)或综合性指导因素(对绿色动力和能源的使用),为评价进程提供更清晰的指示。 3) 开放性和专业性。各国的评价体系评价的数据和方法都向公众公开,任何人都可以了解使用。但数据和方法的开放性并不意味着评估过程的简单,各国对评估的进程都有严格的专业要求。评估是由相关部门给与专业认证的评估人执行的,如BREEAM的评估是由持有BRE执照的专业人士进行,而 LEED 的评估则要求所评估的项目组中至少有一位主要参与人员通过 LEED 专业认证考试。 4) 持续更新和发展。绿色建筑系统是复杂并且不断发展的,因而评价应当是可重复的、可适应的,对变化和不确定性能作出及时反应。 5) 评价结果皆有分级。各国评价分级的方法见表1。 表1 各国评价体系分级表 在国际上众多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是英国的 BREEAM 标准和美国的 LEED 标准。下面分别概述这两部评价编制体系。 2.英国 BREEAM 标准体系 英国BREEAM标准的全称是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即“英国建筑环保评估体系”。是世界第一个绿色建筑综合评价体系, 也是国际上第一套实际应用于市场和管理之中的绿色建筑评价方法。其目的是为绿色建筑 实践提供指导,以减少建筑对全球和地区环境的负面影响。BREEAM 标准主要致力于以下目标的实现:提供被市场认可的环保建筑;将最好的环保措施整合在建筑中;通过制定标准激励大众提供最好的环保创新;提高建筑物业主、使用者、设计者、管理者的环保意识。 1) BREEAM评价体系的构成BREEAM 评价体系已经颁布了多个版本,其最新的版本是 2008 年版,主要覆盖了以下建筑类型: BREEAM Office——BREEAM办公建筑评价体系 BREEAM Ecohomes——BREEAM生态住宅评价体系 BREEAM EcohomesXB——BREEAM既有住宅评价体系 BREEAM Industrial——BREEAM工业建筑评价体系 BREEAM Prisons——BREEAM监狱建筑评价体系 BREEAM Muti-residential——BREEAM多层建筑评价体系 BREEAM Courts——BREEAM法庭建筑评价体系 BREEAM Retail——BREEAM 零售建筑评价体系 BREEAM Healthcare——BREEAM 疗养建筑评价体系 BREEAM Education——BREEAM 教育建筑评价体系 BREEAM 评价体系的内容都由管理(Management)、健康和舒适(Health Wellbeing)、 能源(Energy)、运输(Transport)、水资源(Water)、材料(Materials)、大气污染(Waste)、土地利用(Land Use Ecology)、其他污染(Pollution)、创新(Innovation)10 方面组成。各方面的分值比例如表2 所示。 表 2BREEAM分值比重表 2)BREEAM评价体系的评价方法。BREEAM 评价体系分为设计和运行管理 2 个阶段,根据每个阶段的特点对其评价的10个方面分别打分。最终将2个阶段的得分相加得到该建筑项目的总分,根据总分的高 低,建筑项目可分为通过(PASS)、良好(GOOD)、很好(VGOOD)、优秀(EXCELLENT)、 杰出(OUTSTANDING)由低到高 5 个等级,其中杰出等级的要求非常严格,除了得分需达 到规定的要求外,还需满足特殊的规定。 国外建筑论文:国外小型地下生态建筑分析 摘要:国外小型地下生态建筑是将地下建筑与生态建筑合二为一的尝试。文章结合国外较为出色的小型地下生态建筑进行研究,旨在为今后建筑设计师的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字:地下;结生态建筑;节能 1引言 地下生态建筑是近年新兴的热点。在自然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将生态建筑与地下建筑的优势结合起来,建造地下生态建筑,充分利用能源与土地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地下生态建筑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建筑师们的重视,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设计作品。本文针对部分国外经典小型地下生态建筑进行专项研究,旨在为今后建筑设计师的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2国外小型地下生态建筑的特点 建筑师们意识到地下生态建筑的优势,目前世界各地小体量的地下生态建筑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并被建筑师们赋予各种功能,新颖而有趣。地下生态建筑建成后一般都会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其设计建造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造型新颖,设计通常具有现代感,内部环境舒适。常采用开天窗或大面积玻璃幕墙等措施来保证地下建筑光线充足。 (2)能够充分发挥地下建筑节能、防灾优势。此类型建筑可以显著降低对温度调节能源的需求,并且在经常发生气象灾害的地区以大地代替建筑阻挡大风、严寒酷暑和雾雪等。此外,地下建筑的抗震性能也十分优异。 (3)整体设计结合地形地貌,能够与周边景色融为一体。这是地下生态建筑的一大特色,这种类型的建筑建造前后外观差别不明显,也不影响视野,并且可以在顶上覆盖花园或草坪。 (4)采用高科技节能材料和系统建造。从技术上保证了地下生态建筑的节能与持久。 3国外案例 3.1 英国威尔士Malator Malator 是英国威尔士橡树石地区绝对的现代意义上的房屋,被称为“未来威尔士住房的蓝图”。其基本设计很简单:房屋里面的核心房间在外面被多彩的预制构件包围,在最外层与周边的陡坡相融合。这样的设计使得Malator非常具有现代感,并一直延伸至海岸的庭院,与周边的环境完美结合。 3.2 比尔•李斯曼的地下屋群 比尔•李斯曼独一无二的地下群屋是他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漫长时间设计的结晶。其屋顶采用弯成圆形的钢杆焊接而成,地板采用混凝土垫层,在垫层里面设置了用于室内地板取暖的橡胶管材。屋子内部墙壁用混有大理石粉末的水泥进行粉刷,这种材料可以营造出光滑洁白的墙壁表面。房子的外部全部覆盖了防水沥青,并在防水沥青层上覆盖干砂层。在干砂层中纵横交错地埋入空气槽,空气槽把置于房子两侧的太阳能吸收装置所吸收的热量与干砂层进行交换,以保持室内热量。房子的最外层是橡胶膜防水层,如果在这层上面覆盖土体,土体中种植草子和花子,房顶就可以做成花园。每个房间都下设管道,管道与其它房间都连接在一起。所有线路都是从这些管道中通过,最后汇集于多功能用房中。在房屋两端原先使用的四季太阳能采集机器被节能墙和有着很大窗台的干作业墙所取代。 3.3 瑞士瓦尔斯的独特埋屋 这栋房屋坐落于瑞士阿尔卑斯山脉地区的瓦尔斯。这里有着世界闻名的温泉和美丽的景色,为了离温泉近一点,建筑师们把房子“埋”进了山里。 从表面上看,它似乎完全里外颠倒,其外部圆形庭院位于前部,房屋大部分则埋入地下,在陡峭的山坡上建一个庭院使得房屋开窗的尺度可以放得很大,所以内部光线极好。在山坡上的房屋视角要比在平地上的房屋开扩得多,还可以看到山谷内的美景。它的外部具有现代建筑特征,内部风格则较为传统,但无论从哪方面看都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3.4 美国加州大苏尔的掩土屋 曼宁先生是大苏尔地区第一个具有生态观念的建筑师,而草地作屋顶的构想在成为时尚之前30年就已经在他这里成为了现实。他设计的掩土屋是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设计之一, 这栋在库珀角的房子现在已经成了一处从大苏尔中缓缓升起的美景。房子建得像是覆盖着草地的堡垒,两边是混凝土,中间由全草屋顶连接。这里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屋顶,在种上本地的花和草种之后,更像是大苏尔美景的一种延续和补充。半埋入土的墙和6~8英寸厚的草地屋顶使得这栋房子相对来讲更加防火和节能。 4案例分析 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小型地下生态建筑相对于常规房屋具有明显优势。建筑空间和结构形式具有多功能适应性,设计具有灵活性及易于发展的可扩展性,最后形成开放型建筑空间。 小型地下生态建筑一般采用半地下结构形式,小部分采用全地下形式,这样既可以发挥地下建筑的防灾抗震方面的优势,又可以充分利用地上光线,达到最佳效果。建筑材料一般主体选用混凝土,耐久性好。 设计风格灵活多变,具有鲜明的建筑师个人色彩。内部装饰及设计也五花八门,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使用功能上一般为居住用房,满足人们对住房的多样性需求。 能源利用上充分发挥地下空间在节能方面的优势,显著减少温度调节等方面的能源需求。同时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将太阳能和风能等能源进行储存和再利用。 在生态友好方面,小型地下生态建筑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尽量减少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结合地形地貌,与周边景色融为一体。 就再开发利用方面来讲,在地下建造一种全新的生活环境对建筑师来说是一项很大的挑战。在最初的设计中必须考虑到一切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将其解决,因为一旦地下建筑完工并覆盖土层,设计所出现的问题便几乎不可能得到解决。所以小型地下生态建筑的再开发利用进行起来非常困难。 5结语 小型地下生态建筑的出现适应了“低碳经济”和“生态城市”两大发展理念,满足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社会向着“生态社会”和“低碳社会”的迈进做出了良好导向。借鉴国外的小型生态建筑的发展过程与经典案例,进一步推进其在我国的发展,研究其本土化的适宜性和方式方法,都将会是极有价值的工作。 国外建筑论文:从国外建设经验看我国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 摘要:本文从我国建筑市场诚信缺失的现象入手,深入探究我国建筑业诚信缺失的根源,并从国外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经验出发,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重点研究在现有基础上,如何从行业信用监督和评价机制、建设领域相关法制建设、几方面有效地建立和完善建筑市场信用体系。 关键词:建筑市场,信用体系,信用平台 引言: 建筑市场信用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在建筑市场的具体体现,其构建是基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依托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而进行规划和展开的。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一个子系统,建筑市场信用体系由于建筑市场自身的特点和运行规律的特殊性,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从参与主体来看,建筑市场信用体系涵盖了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筑市场上的各方主体、行业协会、还有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及其他提供社会信息第三方机构等等;从内容上来看,建筑市场信用体系主要包括了信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管理机制、信用等级评定等内容。通过市场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使建筑市场各责任主体行为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实现从失信、缺信向守信的转变,促进建筑市场整体信用水平的提高,为建筑市场的有序高效运行提供良好的信用支撑,实现建筑市场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概括来说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就是关于建筑市场的一套综合治理机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信用法规建设、完善信用制度和机制、统一评价标准等,有效约束和惩罚建筑市场主体的失信行为,并使各市场主体的价值取向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以信为本,自觉守信,诚信经营,从而提高建筑市场的整体信用水平保障建筑市场的有序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 一、我国建筑市场的信用缺失及其原因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建筑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建筑业目前诚信缺失现象还十分普遍,工程层层转包、大量资金在中间环节被“灰色蒸发”、建筑行业腐败惊人、高价低质的问题工程、在建项目隐患重重、长期拖欠工程款等。这些不诚信事件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建筑市场秩序,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引发了基础建设中的经济损失和严重浪费,还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建筑行业的信用状况和许多行业一样,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发育的一个薄弱环节,开始制约市场经济和本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究其原因, 许多政策和措施通常是针对某一具体问题而采取的治标之策, 收效于一时,而且由于建筑市场涉及面广,交易额大,可变因素多,又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造成我国建筑市场目前信用缺失现象还十分普遍。因此需要从系统的角度,多视角、全方位地分析和研究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问题,并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熟市场信用体系构建模式的国际经验,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建筑市场信用体系。 二、国外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经验 当代国际上各个国家信用体系构建模式类型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政府主导的社会信用体系模式,即征信机构由政府组织设立,主要由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机构和行业协会组成,征信机构和资信评价机构都是非营利性的,由政府统一实施监管,这一类型的代表是德国;另一种是市场主导的社会信用体系模式,在市场化模式下,不仅具备了较为完善的信用法律体系和政府监管体系,而且与之相伴形成了独立、客观、公正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方式建立,并依据市场化原则运作的征信服务机构,这一类型的代表是美国。 就这两个国家而言,二者在信用体系法律制度方面都较为完善,在德国,诚信原则体现在法律制度中的方方面面,无论从联邦一级的《联邦宪法》《联邦承发包法》《联邦招投标法》等法律,还是州、市一级的如《北莱茵―威斯特法仑州建筑法》中都有对诚信惩罚方面的明确规定。政府通过立法,有效引导和强化市场中各责任主体的诚信意识,优化市场环境。美国有比较完备的涉及信用管理各方面的法律体系,美国正在实施的与信用相关的立法就多达数十项,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规范社会信用体系的法律体系,构成了一个健康的社会信用环境。二者在政府监管的方式上有所不同,德国采用政府对社会信用体系直接管理的方式,而美国则采取间接管理的方式,由市场主导。德国征信机构是由政府组织设立,美国则是由市场化运作组建。在征信机构类型上也有所不同,在德国,是政府直接监管下的由国家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机构、审计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构建的非营利性的征信体系。由中央银行从各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采集数据,建立全国信贷数据库,直接向各行业有关部门和协会提供业内企业和人员的信用记录,建立诚信档案,并接受联邦内审计部门的监督。通过建立全国统一的诚信平台,使企业的必要信息公开化、透明化,有利于市场承、发包方在交易过程中的互相选择,有效改善了市场中交易各方信息不对称的现状。美国的征信机构则是按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营利性股份制企业。在信用评价方面,德国政府各部门间建立了科学的联动协调机制,以建筑监管为例,由政府建筑管理部门会同财政、税务、工商等各有关部门建立了针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工程招标预选企业名录,对于这些综合实力强、市场信誉好的企业,金融机构优先提供各类授信、贷款以及优质便捷的服务。美国的资信评价机构大多是按市场化原则运作的服务性机构。 三、我国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对策建议 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模式是政府主导型,与德国的较为相像,因此,德国的成功经验对于我们来说更具借鉴意义,而美国的市场主导型的社会信用体系模式对于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来说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必须要有法律保障, 立法先行。一方面国家有计划地制定颁发全社会信用体系的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 如现正在征求意见的《征信管理条例》等, 这些法律、法规对整个建筑市场信用体系的建立起着指导的作用; 另一方面, 建筑市场应出台与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相应的部门规章和管理办法等。建筑市场信用管理法规建设, 首先要修改或完善现行的建设法律和部门规章, 整合现有的管理制度, 使之适应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需要。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 并没有专门针对建筑市场而制定的信用管理法律。但有一些专门机构关注和研究建筑市场的信用问题, 如美国的发展建设实践委员会( ICPC) 。ICPC 是美国全国信用管理协会(NACM) 下面的常设委员会, 为国家信用管理协会成员提供建筑业相关信息, 有计划地提高建筑业的信用管理水平, 研究并改进建筑业的相关法律、信用以及财务行为。目前, 我国许多信用管理工作需要政府牵头和经办。随着信用管理行业发展和国际交流增多, 发挥信用管理行业协会的作用有其重要性和可能性, 建议在完善中国信用管理协会组织机构和章程的基础上, 设立一个建筑业信用管理分会。 2充分发挥政府、行业协会及评价机构三方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作用 作为建筑市场上的重要主体,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评价机构在推动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中起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建设部关于加快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意见》就三者的主要工作内容作出明确规定。当前针对我国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具体情况,不仅要更加注重发挥政府在信用体系构筑中的指导、服务、惩治和监管作用,同时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信用体系建设具体事务性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建筑行业的内部监督和协调机制的建立,完善行业的自律机制,促进信用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再者,积极引导信用征信和评价机构加强对建筑行业和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情况的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工作建议和意见,在市场化的信用征信和评价机制的构建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专业性优势。 四、加强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实施跟踪监管和工程担保,保证合同履行 1.加强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是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治本举措,也是建筑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保证。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建设部《关于加快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意见》(建市〔2005〕138号)、《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建市〔2007〕9号)和我厅《关于加快推进我省建筑市场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的通知》(建建发〔2006〕239号)的要求,加快招投标信息化建设,提高招投标监管和公共服务能力。及时公布招标公告、资格预审结果、中标候选人、中标结果、招标活动、违法违规招投标行为的处理结果、招投标当事人不良行为记录和其他各类不良行为等相关信息,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公开和信息化工作,实现招投标信息共享。 要认真贯彻落实我厅与省监察厅、省人民检察院联合印发的《浙江省建设市场不良行为记录和公示办法》(浙建监〔2006〕80号),加强对建设工程各方主体和从业人员的市场活动、信用情况的跟踪管理,将不良行为记录载入数据库,并上网公示,让社会监督。对有不良行为记录的单位和个人,要加大其违法违规的成本,限制其参加依法必须公开招标的建设工程的投标活动,以引导企业及从业人员诚信经营,以质取胜。 2.实行招标项目跟踪监管。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订立书面合同后7日内,中标人应当将合同送工程所在地建设主管部门备案。合同未办理备案手续的,建设主管部门不得颁发施工许可证。 要建立招标项目跟踪监管制度,对依法必须公开招标的建设工程实行全程跟踪监管。建设主管部门要通过回访招标人和中标人,落实投标承诺及合同履约情况,发现不良行为及时督促整改。实行中标项目经理锁定管理,中标人投标文件中确定的项目经理及其管理人员,未经招标人允许不得更换。招标人允许更换的,应在5日内报建设主管部门。 要严厉查处中标后随意更换项目经理(建造师)、转包、违法分包、任意进行合同变更、不合理地增加合同价款、拖延支付工程款、拖延竣工结算、拖欠农民工工资、行贿受贿等违法、违规和违约行为,促进合同的全面履行,营造诚信经营、忠实履约的市场环境。 3.积极推进工程担保,保证合同履行。推行工程担保制度是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一项重要举措,对规范工程招投标行为,防范和化解工程风险,保证合同履行,遏制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等具有重要作用。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要按照建设部《关于在建设工程项目中进一步推行工程担保制度的意见》要求,充分认识推行工程担保制度的意义,明确目标和要求,认真学习试点城市的经验做法,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开展工程担保运行机制的专题研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动工程担保工作的全面开展。 3建立健全诚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罚机制 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是建筑市场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我国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性环节。除了在法律法规、规章等给予明确规定,更要保障守信获益、失信惩罚基本原则的认真贯彻和有效落实。对于恶意拖欠工资、违法转包、发生安全事故等信用不良企业依据有关规定处以相应的处罚处理,如经济处罚、吊销证照、撤销或更改建筑资质等,加大失信的成本 。同时通过全国范围内的统一信用信息管理平台给予上网公示,通过信用信息的共享和广泛使用,切实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制的联动机制,让失信者难以在市场竞争中立足。对于诚信经营的市场主体,则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和支持,做到奖惩分明,进一步调动和激发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主体意识和理念的形成并不断地给予诚信行为以正面强化。同时相关负责部门或行业协会等第三方组织要做好典型优秀企业的宣传,既是对于守信经营者的鼓励,也起到宣传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积极效果,进一步促进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秩序的形成。只有双管其下,真正使守信者获益,失信者得到惩处,才能为我国建筑市场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供动力上的支持。 结语:缺信经营的现象是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最主要、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刚刚起步, 信用体系管理需要不断加强和完善。尤其是占国民经济GDP 比重较大的建筑产业, 信用体系管理还远远不能适应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此, 我们要引起高度的重视。牢固地树立起科学的发展观, 从信用体系建设入手,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用优良的企业信誉, 自觉维护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形成良好的经营环境, 推动建设领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这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工程管理专科论文:目前我国水利工程的现状及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策略 随着我国的发展,水利工程管理业也逐渐变得更加重要,国家也大力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控制工程的工期、质量、造价,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做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针对不同的工程提出不同的改革方针,水利工程已显示出了很高的优越性[1]。在当前社会,新农村建设也很重要,对水利工程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推动新农村建设更好的发展,管理好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是关键。我国水利发展迅速,成绩日益显著,管理好大型水利工程企业也十分重要。这些工程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对社会的环境和经济产生了巨大效益。所以国家有关部门对水利工程管理做了更高要求。 1. 当前形势下我国水利工程的现状及解决方针 水利工程管理中由于管理单位机制不活、管理体制不顺。目前很多水利工程为综合利用工程。有经营开发功能,又有公益性功能,经营性资产和公益性资产混合在一起,无条理性。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管理关系不顺,权利不明确,内部也缺少约束机制和激励,致使大多数管理单位亏损经营。明确权利和责任,正确把握原则,规范水利工程管理,充分发挥单位的创作性和积极性,建立经营规范、科学管理的水利管理单位的运行机制,遵循市场经济要求、保证社会效益,建立市场化、社会化和专业化的水利工程管理体系,按权限维护工程安全[2]。建立规范端正的资金管理、监制、投入和使用机制。另外水利工程管理和维修经费不到位,严重影响正常运行,在工程建设中,有些小型的水利工程缺乏维修,老化严重,还有的工程没有管理人员,个别工程没有建完就遭到破坏,管理机制不健全,执法不严,使工程效益锐减。工程的配套不全,严重影响发挥工程效益,近年来,只重视建设枢纽工程,配套工程被忽略,导致受益面积较小,影响灌溉面积的正常发挥。因此,认真管理水利工程责任十分严峻,这就要求各管理单位建立全面的管理机构,另外加强财务监督管理工作,他们有自己的自主权,独立管理,同时还要上级部门定期进行审核,违反纪律造成亏损的管理负责人作出处置。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实现很好的良性循环。 2. 水利工程造价管理 增强管理意识,对各个阶段加强管理。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包括整个项目的全过程,各个工程之间密切相连,主要包括设计阶段、投资决策阶段、施工以及竣工阶段,为了有效的控制各个阶段,保证工程项目实行总体目标,在进行造价的管理和控制时,我们把各工程阶段合理的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研究,建立全面的管理思路和体系,建设工程造价中加强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3]。在投资决策、设计、建设等项目阶段,把工程造价控制在批准使用的范围之内,出现偏差随时更正,力求在每个建设项目中正确合理使用物力、才力、人力,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投资效益。另外创造节省资金的条件,把握好材料认证关,注重合同的正确管理。在工程造价中,材料的费用所占比例较高已达60%以上,因此做好材料价格管理也是很重要的。 3. 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 为了全面的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保证水利工程能高效安全的运行,明确制定工程管理目标。其中具体做法包括:明确目标,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分步实施,落实责任,统筹安排;严格标准,抓住机遇。水利工程管理是一项疑点多、要求严、任务重、标准高系统长久的工作。这既是提高管理的平台,也是度量管理水平的标尺,因此都要把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4]。 加强考核学习,把争创一级水利管理单位作为目标,为创建一级管理单位奠定坚实的基础。创建工作更是一件系统的工作,它要求高标准、重任务、量大面广。因此既要找到自己的基础和优势,又要注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不足,按照国家要求,从安全管理、经济管理、组织管理、运行管理等方面落实落实有关职责,明确时间和责任人,根据考核标准,仔细认真的进行完善和自检,为了扎实的做好申报工作,成立督查、内业、外业三个小组,各小组认真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力求完善管理。多年来的建设管理,我们加强软件要求,注重硬件建设,从收集原始资料到新资料的归档,从精神文明到安全管理,开展落实全方位工作,让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由于《考核办法》的出台对加强水利工程管理有了很高的依据,工程效益充分得到发挥,,工程安全得到保障,是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要靠近的方向,大量运用多种形式多种手段加强管理,让全体员工理解对该办法的实施作用,而这种规范化的管理需要科学化来提高,制度化来保证,因此,坚持这种管理,是管理单位提高管理水平的必经之路。 强化对水利工程管理的认识。水利工程是我国农业的命脉,是社会发展和公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5],因此认真管好和抓好水利工程建设是水利工程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对于水利工程建设来说,建设是根本,管理是关键,要保证优质水利工程,做好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是重要依据。我们要采取措施解决解决水利工程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了强化对水利工程管理的认识必须做到建设、管理两手抓。重视领导干部的思想,对管理人员增强专业培训,认真学习水利工程管理知识,让水利工程管理制度规范化、科学化,使水利工程事业得到迅速的发展。 工程管理专科论文: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的创新策略分析 摘 要:从中国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出发,讲解水利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中国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创新策略方法:转变工程管理人员的观念,提升水利工程管理科技含量,强化工程管理的认识,扩大资金投入力度和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培养。 关键词:水利工程; 创新策略; 科技含量; 资金投入 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是贯穿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想保证水工程的顺利进行,必须加强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因此,如何搞好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确保工程质量是摆在工程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从中国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出发,讲解水利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中国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创新策略方法。 1 水利工程管理的内容 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水利工程的使用,水利工程的养护工作,水利工程的检测工作,水利工程的防汛抢险工作,水利工程扩建和改建工作。 1.1 水利工程的使用 水利工程与河川往流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河川往流一样其变化是随机的,具有多变性和复杂性,但往流在一定范围内有一定的变化规律,要根据其变化规律,对工程进行合理运用,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发挥最大效益。工程的合理运用主要是制定合理的工程防汛调度计划和工程管理运行方案等。 1.2 水利工程的养护工作 由于各种主观原因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水工建筑物在规划、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存有薄弱环节,使其在运用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和问题。特别是水利工程长期处在水下工作,自然条件的变化和管理运用不当,将会使工程发生意外的变化。所以,要对工程进行长期的监护,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消除隐患,保持工程的完好状态和安全运行,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1]。 1.3 水利工程的检测工作 水利工程的检测工作也是水利工程的重要工作内容。要做到定期对于水利工程进行检查,在检查中发现问题,要及时的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尽快进行整改,以此来提高工程的运用条件。从而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管理水平。 1.4 水利工程的防汛抢险工作 防汛抢险是水利工程的一项重点工作。特别是对于那些大中型的病险工程,要注意日常的维护,以避免危情的发生。同时,防汛抢险工作要立足于大洪水,提前做好防护工作,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 1.5 水利工程扩建和改建工作 对于原有水工建筑物不能满足新技术、新设备、新的管理水平的要求时,在运用过程中发现建筑物有重大缺陷需要消除时,应对原有建筑物进行改建和扩建,从而提高工程的基础能力,满足工程的运行管理的发展和需求[2]。 2 加强中国水利工程管理的创新策略方法 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并结合相关的资料,总结出如下强化中国水利工程管理的创新策略方法:转变工程管理人员的观念,提升水利工程管理科技含量,强化工程管理的认识,扩大资金投入力度和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培养。 2.1 转变工程管理人员的观念 转变工程管理人员的观念对于强化水利工程管理水平至关重要,为此,我们要从以下几点着手:1)转变水利是单纯的公益事业、福利事业的观念,树立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观念;2)转变无偿供水的观念,树立不是商品,征收水费是实现以水养水,自我维持的观念;3)转变水利事业只姓“农”的观念,树立水利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服务、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观念;4)转变等靠要、吃皇粮的观念,树立试闯冒,依靠自己的观念;5)转变安于现状、守摊子的观念,树立开拓进取,大胆创新的观念;6)转变安于贫困、讲义不言利的观念,树立义利并重、脱贫致富的观念[3]。 2.2 提升水利工程管理科技含量 我们必须科学对待水利工程管理,不断提升水利工程管理的科技含量。为此,我们要做到:第一,建成后的水利工程要及时交到相关部门进行管理,使得水利工程进入良性的运行轨道。第二,搞好水利工程的配套设施工作,以此来发挥最大功效。第三,根据具体的情况,对相应的水利工程采取更加具体的科学管理策略,增加管理的科技含量。 2.3 强化工程管理的认识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想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必须强化工程管理的认识。这是每位工程管理人员的责任。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建立健全管理机构,第二,加强财务的监管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升管理水平。 2.4 扩大资金投入力度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需大量的工程投资,应由中央明确各级 地方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财政投入责任,以此来增加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对现有工程进行维修改造,同时增加新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适应当今水利发展要求。努力增加地方财政投人的同时,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行政领导,积极组织群众参与水利工程建设中来,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4]。 2.5 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培养 人才培养对于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也非常重要。水利工程管理部门的人员素质高,那么其管理水平肯定会相应的提高。为了提升水利工程管理部门的人员素质,必须要做到:第一,定期进行培训,对于水利工程管理的相关人员要定期对其进行相关管理知识的培训,让其在不断学习中提高自身的素质。第二,定期和相关部门的人员进行交流,在交流中相互进步。第三,定期聘请工程管理方面的专家对于自己的员工进行培训,以此来提高员工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税率工程管理人员的水平,才能有利于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5]。 水资源是中国水利发展的经济命脉,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因此,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必须加强中国的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从根本上探讨中国水利工程中的问题,并提出更多切实可行的创新策略方法,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促进中国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迅速发展。 工程管理专科论文:基于当前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研究 我国经济及社会环境的发展推动我国各行业的发展,为顺应社会发展,水利行业应积极实行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以确保水利行业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环境中能够稳步前进、不断发展。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实现了水利工程管理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同时顺应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及实效性。但当前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进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制约了水利行业的发展。因此,只有对目前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进行剖析,才能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最终确保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得到完善及发展,从而推动我国水利行业的发展。 1 当前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信息资源匮乏 由于水利工程管理工作针对水污染、干旱及洪涝等水灾害进行水土保持、水资源调配及监控、检测等预警防范工作,因此要求给予支持的信息资源设计范围宽、层次深。但由于目前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信息资源匮乏,不能满足管理信息化对信息资源的要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进程。 1.2 信息资源共享难以实现 信息资源共享是实现信息资源综合利用及开发的必经之路,但由于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停留在初期阶段,管理信息化系统及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使得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的信息资源共享难以实现。 1.3 信息应用环节薄弱 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应用建立在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共享及业务信息数据处理工作之上。造成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应用环节薄弱的原因主要有信息资源开发限制及信息资源共享难以实现,同时也包括水利工程及水利行业中信息技术的限制。由于当前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软件及系统存在重复开发、实用性低、规范性差、功能过于简单以及开发成本高、利用率低、不易于维护等弊端,因此,水利工程信息应用环节异常薄弱。 2 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措施 社会的发展使管理信息化成为水利工程管理的必然趋势,是水利行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已成为水利行业的重要工作内容。 2.1 建立水利工程通信网 由于水利工程管理涉及面广、牵扯层次深,为适应现代化、科技化的社会环境,建立水利工程通信网及智能平台,将水利工程相关数据、文档、信息以电子传输的方式进行传输及通信,以确保水利工程管理中的相关数据及资料能够得到统一的保管及处理,同时实现有线网络、无线网络以及宽带网络的融合统一。 2.2 建立防灾预警系统 建立防灾预警系统,以便于系统对洪涝、干旱等灾害进行预测、监测及分析,同时通过卫星接收数据,对降雨、水情等进行科学分析及预测。防灾预警系统的建立有助于及时勘探、预测洪涝、干旱、降水等情况,以便于及时了解灾情动态,并对受灾程度及灾情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从而及时制定相关抗洪、防旱措施,最终避免灾情造成的损失,或将损失降到最低。 2.3 建立水质监控、检测系统 水质监测系统的建立,通过对水资源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存储、传输及应用,其输出形式采用了多媒体报警信号的方法,为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是实现科学监测水质的必要基础设施。 2.4 建立水资源调配系统 水资源调配系统的建立应确保其公平性、有效性、可持续发展性。也就是说,建立水资源调配系统要在确保海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可循环利用以及海河流域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利用水资源优化系统以及平衡水资源供需情况模型,对海河流域地区经济及社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通过对不同水资源工程布局对海河流域地区经济产生的不同影响,分析出最为符合该地区社会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调配办法,为相关主管部门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3 结束语 伴随当前社会的迅猛发展,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已成为水利行业的发展趋势。积极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为减少水灾害及水污染提供支持,同时也为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及水利行业整体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不断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进程、为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发展提供雄厚物质基础设施、完善改进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充实壮大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队伍,最终实现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是我国水利行业的首要任务。因此,积极建设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势在必行。 工程管理专科论文:环境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1 如何识别环境因素及分析环境工程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1.1 缺少对重要环境因素的科学、系统及全面的观测,使得重大环境因素的目标与指标的制定困难,并且在实施过程中,软指标比较多,而硬指标却比较少,使得在目标与指标的落实执行时,各个方面,包括机构、资金、职责、方法、监督检测手段及必需的程序文件等主观条件不能很好地与实施细则进行协调配合,落实配套,达成基本一致。 1.2 在这个棘手的问题上,缺少专业的优秀的技术人员,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又一个严峻的挑战。环境工程在我国还没有引起充分的认识和重视,并且它也还没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所深入去了解,所以从传统意义上讲,它并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在全国各大院校中,境工程专业化的培养还极少,所以环境专业化方面的人才更是鳞次栉比。并且由于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不完善,也没有很好的岗位培训的机会提供给环境工程方面的在职人员。与之相关的诸多问题都对环境工程专业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有所妨碍。 1.3 没有大力加强宣传力度,间接地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1.4 对环境管理意识的缺乏,以及站网和实验室管理的自动化程度低。人们没有形成这方面的相关意识,是我们面对的挑战和危机,但同时,政府与社会并不高的监督力度,也成为了我们这一问题的刽子手。很多制度只是虚有其表,例如一票否决制度;环境保护工作一般化管理多,而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不够;这些制度通常或是与我们的制度背道而驰,或是远远地脱离了我们生活的预定轨道,在实际的实施中,操作性也极差。 2 强化环境工程管理控制的措施 2.1 提高广泛的意识,充分调动资金储备。在现在这个与环境相关的工作还没有被我国人民深入地了解与认同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引导和促进改变观念,由小及大,以保证环境工程工作更好地、更高效地落实。与此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我们始终贯彻从实际出发,去了解、分析问题,于是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革建议,制定高标准、高质量的管理体制,让环境工程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更有效地保障人民的高层次的生活标准,以此得到相关管理层的高度认可和重视。 2.2 要注意充分地将管理体系与现行的环境综合治理中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模范企业结合,将这些城市或企业等的综合治理及其实施的定量考核的指标体系与考核办法作为模板和依据,为实现环境的综合治理寻求到方法和途径。 2.3 建立并完善环境工作相关法规和管理条例,通过如制定环境工程工作管理规定、试验工作管理规定和实验室(试验网站)管理规定等。实地考察,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各处的环境资源,使条例法规人文化、明确化和具体化,并且可操作性强。同时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通过工作人员指定的具体计划,结合合理的策划,高效地精确地完成工作。当项目被有关部门批准后,一定要按照计划实施,且应由有关部门和人员在任务执行过程中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考核和评审。计划的相关信息,包括任务完成的情况,任务执行过程中得到的各种有用信息以及任务目前的状况对今后工作的影响等都要记录并输入有关的决策文件中,供环境管理部门和人员做为决策用的重要依据。 2.4 充分地将管理体系与具体的建设、规划和改造目标相结合。作为进行环境管理的基础依据,环境的建设、规划和改造目标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着实被赋予了名副其实的不可忽视的力量。 2.5 从国情出发,加强学生队伍的团队建设,大力培养本科生、研究生,加强各专业、各学科的相互融合,有针对性地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储备专业技术力量,以满足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积极开展环境工程培训,提高人员环境保护认识。让大家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就是这个问题的主人,鼓励职工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和正规化,我们可以通过奖惩条例更加提高职工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和自身素质。 2.6 尽一切努力去大力宣传一切信息,例如开设专门的网站宣传试验站网和实验室的工作、能力,在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的同时,扩大环境工程工作的影响力,推广先进成熟的经验和成果。 3 加强与完善环境工程管理体系的措施 3.1 要达到管理的真正目的,就要求管理体系要和现行组织机构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管理职能,假使达不到这样的要求的环境,那我们就要想尽一切办法来完善工作环境。 3.2 管理体系要和现行的环境综合治理中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模范企业结合,参照这些城市或企业等的综合治理及其实施的定量考核的指标体系与考核办法,为环境的整体治理找到有效的政策与措施。 3.3 在对现行的环保制度进行评估的同时,扩充环保体系的内容,将合理的要求及制度都充分地收入其中,征求民意,筛选意见。对于尚未完善以及不符合标准的制度予以完善和修改,并废除阻碍环保工作开展的制度。尽一切力量将管理体系和现行的环境管理制相结合。 3.4 实施资源的优化配制,将管理体系和工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相结合,有效制止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严格管理高耗能及重污染的项目,将企业清洁生产的计划与对策纳入到环境管理体系中,并对其进行严格地督促与监督。 3.5 管理体系要和国家及地方环保的工作重点相结合,确保环境的治理能按计划进行。 3.6 管理体系的运行与控制要和政府的行政管理相结合,现在很多部门、行业、各级组织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以及管理水平都没达到要求和标准,因此很多法律、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还需要借助行政的手段来落实完成。 3.7 管理体系要和具体的建设规划和改造目标相结合。作为进行环境管理的基础依据的环境的建设规划和改造目标,在环境保护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控制与间接控制的相结合才能保证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政府要对其各部门的直属组织进行直接控制,但其具体部门应有所属具体的部门企业等完成,以此来达到政府的间接控制。环境工程管理在建立和运行一个管理系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通过这个系统的高效率、高质量的运转,环境工程管理的规范性和有序性以及它的有效实施才能得以保证。为此必须组建相应的组织机构和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去保证实现各项环境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环境工程管理工作对我国的未来发展举足轻重,但是目前在我国还并没有给与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这除了各有关部门不够重视外,对环境工程管理的技术、方法和程序的研究不够深入以至于没有形成一套适用的、而又被各方接受的可以在工程项目上应用的管理办法成为了另一个重要却被忽视的原因。因此,加强环境工程管理方法的研究是相当重要并且刻不容缓的。 工程管理专科论文:浅议建筑企业管理及建筑项目工程管理 论文关键词:建筑企业 建筑项目 工程管理 论文摘要:建筑工程是指各种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必须通过施工活动才能完成。一般建筑工程多涉及房屋及其附属设施等等,所以,建筑工程的质量好坏就严重影响到建筑项目的使用安全。本文就从建筑企业管理及项目工程管理等方面进行简单论述。 0前言 工程项目是建筑施工企业的效益源头。常规建筑施工过程一般是有顺序的,它反映了设计者、施工者及材料商的投入。整个建筑施工过程,是通过技术要求及合同精确地定义过程中下一个公司将做的工作,这种施工过程可以使建设者承担的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而业主的利益来自选择新的设计队伍、新的承包商及新的材料商。一般,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专业多、技术复杂、难度大,它涉及土建、金结、机电等数百个子专业,且要求多个专业并行交叉作业,技术协调十分复杂。这也导致项目管理系统庞大,包括组织指挥系统、技术信息系统、经营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等多个系统,进而组织指挥协调难度大。但是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也要求项目管理系统既精干、高效,又灵活、畅达。 1建筑施工管理及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1.1 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筑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其一,建筑市场管理制度不完善,建筑工程中有很多会存在重质量、轻安全、最低价、中标、包死价等问题。很多施工企业在中标后,可能会出现无法拿出多余的经费购置安全管理必要设备、器材、工具及宣传资料等,从而导致施工现场的混乱,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其二,工人自身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基层的建筑工人多为农民工,自我保护意识差,法律意识薄弱,违章作业严重。其三,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虽然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了企业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但常不能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现场或生产一线;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得不到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大力支持而使管理薄弱化。其四,对重大危险源认识不足。重大危险源是指容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且事故损失巨大的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 1.2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弊端其一,部分企业不是从技工、材料、机设资源上运筹组合,而是靠行政命令或领导好感等关系进行运作,使得项目部工程开工,专业队、技工缺乏储备。另外,施工人数方面只关注人多,而忽略工人素质,致使常发生安全事故。其二,常会有注重租赁,而本单位机械设备却闲置的现象,这就造成资源固化,得不偿失。其三,在管理上不能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的情况,而出现重速度轻质量、急功近利等现象。 2建筑施工及项目管理改革和创新 2.1 管理弊端的解决建议其一,对于建筑市场管理制度不完善问题,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按规定设置安全保障经费,未建立安全保障经费的施工企业;不予发包工程,做到专款专用,确保安全管理投入;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授权的安监机构要严格审查及监督对安全管理经费的拨付和管理,对安全管理投入不足的企业给予行政处罚或暂扣施工许可证,直至达到要求后才能进行生产作业。其二,针对工人自身缺乏自我防护意识问题,应该对于新录用的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准上岗,一般教育内容包括:劳动保护意识和任务的教育;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安全知识的教育、工程基本情况、现场环境、施工特点、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其三,关于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问题,主管部门应该依法加强监督,对不达标的企业采取停工、罚款、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行政处罚措施加以解决,并依法进行责任追究。其四,对重大危险源认识不足的问题的解决应该对多发性事故开展专项治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管,减少事故发生。 2.2 管理新技术创新——4d模型技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出现,4d模型技术的提出和研究为实现建筑施工动态模拟和跟踪管理提供了可能。4d模型是在3d模型基础上,附加时间因素,将模型的形成过程以动态的3d方式表现出来。4d模型技术应用于建筑施工领域,是以建筑物的3d模型为基础,以施工进度计划为时间因素,将工程的进展形象地展现出来,形成动态的建造过程模拟。4d模型不仅仅是一种可视的媒介,使用户可以看到建筑物施工过程的图形模拟,而且能对整个计划过程进行自动优化和控制。4d模型建立建筑物建造过程中各结构构件之间、施工工序与结构构件之间、结构与材料之间、施工工序与场地布置之间等诸多复杂的依存或继承关系,研究其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对施工效率或结构安全的影响,动态模拟相应的变化过程,最终实现优化控制和相应的资源管理。 3建筑施工及项目管理中的协调管理 无论是民用住宅、工业厂房,还是公共建筑,一栋高质量、高标准的建筑工程,从工程技术、施工管理的角度,各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是至关重要和不容忽视的,即使是一个普通的工程,施工中各专业协调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与品质。很多建筑物,就其各专业本身,如建筑的外形、使用功能、结构型式、安全合理性等,不论在设计,还是在施工方面的质量,都能得到很好地控制和保证。但各专业工程施工中的交叉配合与协调工作,经常处理得不尽人意。到了工程施工的后期,由于这些问题,往往出现返工,造成工程投资的极大消费,影响工期,有的还会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严重的甚至还会带来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4结束语 建筑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动手,综合治理,常抓不懈;设置生产管理机构,配备生产专职管理人员,完善各项生产管理制度,建立生产长效管理机制,增加施工安全系数,工程开工前要想到管理,工程施工中要注意管理,工程竣工后要检查管理。这样才能将整个建筑企业及建筑项目管理提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平台上。 工程管理专科论文:论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探讨 论文关键词 水利工程;管理;探讨 论文摘要 水利工程是工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是水利工作的重要内容。从工程管理、用水管理、组织管理、经营管理等四方面对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 对于水利工程而言,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使用是目的。“三分建,七分管”,工程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效益发挥以及工程的正常运行。因此,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确保已建工程安全并处在最佳工作状态,发挥、挖掘工程的潜力,更应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实践表明,一个工程即使有缺陷,如果针对具体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管好、用好,在运用过程中,不断加以改善,仍然可以发挥很大作用;反之,一个较好的水利工程,如果管理不善,不断损坏,也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1 工程管理 工程管理是整个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管理工作,水利工程管理的内容一般包括工程的合理应用、工程的养护维修、工程的观测、工程的防汛抢险等。 1.1 合理运用 水利工程与河川径流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河川径流一样其变化是随机的,具有多变性和复杂性,但径流在一定范围内有一定的变化规律。要根据其变化规律,对工程进行合理运用,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发挥最大效益。工程的合理运用主要是制定合理的工程防汛调度计划和工程管理运行方案等。 1.2养护和维修 由于各种主观原因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水工建筑物在规划、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存在有薄弱环节,使其在运用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和问题。特别是水利工程长期处在水下工作,自然条件的变化和管理运用不当,将会使工程发生意外的变化。所以,要对工程进行长期的监护,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消除隐患,保持工程的完好状态和安全运行,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3 检查和观测 水工建筑物的检查和观测工作,是工程管理工作中的耳目,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基本工作。建筑物在运用过程中,其状态和工作情况随时都在发生变化,有的是正常变化,对建筑物安全影响不大;但是,也有的属于异常现象,一旦处理不及时或不当会引起失事。为了及时掌握水工建筑物的变化状况、性质及其规律,应对建筑物进行经常的、系统的、全面的检查和观测,并及时分析处理,改善和提高工程运用条件,验证设计情况,从而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管理水平。 1.4防汛抢险 防汛抢险工作是全社会的公益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领导,采取措施,做好防汛抗洪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参加防汛抗洪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也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动员社会力量,做好防汛抗洪和洪涝灾害后的恢复与救济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防洪工程设施和依法防汛抗洪的义务”。 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对于存在隐患的建筑物,应及时作好防汛的准备工作,特别是大中型病险工程,更应注意日常的管理。因为水利工程一旦失事,将引起毁灭性的灾难,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防汛抢险工作中,应立足于大洪水,做好防汛抢险的各项准备,防患于未然,确保工程的安全运用。 1.5 扩建和改建 对于原有水工建筑物不能满足新技术、新设备、新的管理水平的要求时,在运用过程中发现建筑物有重大缺陷需要消除时,应对原有建筑物进行改建和扩建,从而提高工程的基础能力,满足工程的运行管理的发展和要求。 2 用水管理 用水管理是整个管理工作的一个中心环节,用水管理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工程效益和工农业的发展。一般情况下,用水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计划用水、量水管理、水量调度等内容。 2.1 计划用水 计划用水主要是有计划地进行蓄、引、提、调和分配水量。实行计划用水,必须在用水之前,根据水源情况、工程条件、工农业生产安排等方面编制用水计划。实际上,用水计划就是合理地安排引水、输水、配水和用水等工作的计划。编制的用水计划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工作方案、计划表、工作图等,应当通俗易懂,便于工作人员实际应用。 2.2渠系测水 渠系测水是灌区管理工作中实行计划用水、准确地掌握引水、输水、配水等情况的重要手段,也是节水、节能和提高水利用率的一项必要措施。通过测水工作,可以为保证正确执行用水计划和编制用水计划提供可靠的资料;可以按照用水计划的规定和水量调配组织的指导,调节、控制水量,准确地从水源引水、输水和按定额向用水单位供水;可以检查水质和水的利用率,并指导和改进用水工作;可以为设计和科研工作提供资料。 2.3 减少水量损失 对灌区灌溉而言,自水源引水到田间,其中一部分水灌到田间用于作物生长所需,而一部分水量则在各级渠道中损失掉了。因此,减少渠道水量损失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其主要措施包括轮灌、改善灌水技术、严格控制水量、增设渠道防渗措施等内容。 2.4 用水试验 为了正确地拟定和执行计划用水,为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管理运用提供科学依据,应根据灌区的特点进行灌、排和盐碱地改良等试验研究工作。通过试验探索水分与土壤、作物、气候及农业技术措施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找出合理的灌排方法和制度,以达到科学用水,实现农业增产的目的。一般灌区灌排试验主要内容包括作物需水量试验、田间排水标准、田间排水效果和用水管理试验等。 3 组织管理 为了正确处理用水单位之间在用水利益上的关系,合理使用水利设施,水利工程管理组织一般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采取专业管理机构和群众性管理组织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管理。国有管理的灌区,属哪一级行政单位领导,即由哪一级人民政府负责建立专管机构,根据灌区规模,分别设管理局、处或所。集体管理的灌区,由乡、镇设专管机构或专人管理。 工程专管机构的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有关方针、政策,上级有关部门的指示;建立健全灌区群众性民主管理组织;进行工程设施的维修养护,确保工程安全和正常运行;实行计划用水,开展有关试验工作;组织水费计收,健全财务制度;开展多种经营,加强经营管理等各项工作。 建立健全管理机构是落实管理工作的组织保证。机构建立后,还必须配备一支有技术、懂业务的管理队伍,这是搞好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和决定因素。 组织管理是做好工程管理、用水管理、经营管理等各项管理工作的关键,是贯彻各项方针政策和具体执行各种管理制度、措施的组织保证。因此,应该注重运用组织管理手段,做好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工作。 4 经营管理 经营管理是在保证工程安全,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的前提下,结合工程管理、用水管理开展的综合利用、多种经营以及水费征收等工作。它是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和水利工程设施以创造财富、增加收入,从而促进工程管理、用水管理的必要环节。 在以上四方面管理中,工程管理是基础,用水管理是中心,组织管理是开展这些工作的组织保证,经营管理则是促进、巩固与发展以上三方面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采用经济手段发挥工程最大效益的关键。根据新形势下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加强水利工程管理,把水利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管理工作上来,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和提高发挥工程的综合效益,是水利管理工作永恒的主题。 工程管理专科论文:矿业能源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分析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业、工农业、 交通 业、贸易业、文化 教育 业、 旅游 业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 发展 ,城市的规模、数量和面貌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一片兴旺发达的景象时期,园林城市也就油然而生了。 【关键词】城市园林 研究 分析 1 城市园林化的含义 园林城市是在 2 园林城市研究分析 2.1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首要任务能 园林城市是由各类形态各类功能的公园、绿地构成的总体,不管什么形态什么功能的公园、绿地都应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自己的一项首要功能。它应该拥有很高的园林绿地率,其标准应以能够保持城市生态平衡为准。要加快园林绿地的建设步伐,以适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需要。不仅要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发展公园、绿地,同时还要大力发展郊区的公园、绿地、风景区和生态林地。在建造各类公园、绿地时,都应坚持以使用植物材料为主,以种植高大乔木为主,以复层种植结构为主,少搞硬质铺装,少搞大面积的纯草坪,以利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还要特别注意保护生物多样性。在植保方面要严格限制使用有污染的药物,大力推广无污染的综合防治办法。 2.2把美化人居环境、美化市容作为一项重大功能 城市里高楼林立,车行如梭,烟尘弥漫,工作节奏很快,缺乏 自然 美,易使人产生压抑感、疲劳感、缺乏宁静感,因而城里人渴望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已是城里人的一项重要追求。把大量具有自然气息的花草树木引进城市,按照园林手法加以组合栽植,就能形成美好的自然景色,就能美化人居环境、美化市容。 3 创建园林城市的几项措施 3.1 科学 制定园林绿地规划 根据国家绿地规划要求,借鉴国外城市绿化成功经验,改变过去那种用绿化点缀城市,见缝插针、小打小闹的城市绿化模式,着重于整体城市大环境建设和整体规划,在结合大规模市政建设和旧城区改造的同时,同步进行高质量,高标准的园林城市。 3.2设计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大力搞好创新 工程管理专科论文:房建安装过程中加强机械工程管理必要性分析 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在不断得到提高,为了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和舒适的生活条件,那么,作为房建工程企业,加强对房建安装过程中的各种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对近几年来出现的机械工程管理问题不容忽视,这是关系到房建工程的施工工作能否顺利运转的重要因素,一旦忽视或粗心,就有可能给房建现场的安装带来很多的麻烦和困扰,进而耽搁或延误整个安装工作的进程,这也会给房屋使用者和房建安装企业带来一些损失,这将是大家不想看到的。 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避免和做好房建安装过程中的各项工作,房建安装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实现机械设备的合理配置和优化配置,实现机械设备的充分利用,不断完善相关机械设备管理机制,实现对房建安装过程中的机械设备的有效管理,促进安装施工的正常进行和实现安装工作的高效率。 一、关于房建安装过程中机械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没有健全的房建工程信息化管理机制 房建安装工程不是一个独立的、单一的项目,它不仅包括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生产管理,也包括技术、设备、质量、计划、安全等等各个方面,是一个涉及比较广泛的工程项目。因此,有一个比较合理的、完善的信息管理机制是必不可少的,这是保证整个房建安装工作正常进行的基本保障。“在实施房建安装工程的过程中,从基础的定位放线、复核、桩机就位到最后的水泥砂浆钢性防水层的施工”;[2]从基本的结构到最终的装修及安装过程,每一个步骤都是十分重要的。如果缺乏的健全完善的信息管理机制的话,信息的不通畅使整个项目的工作人员不能够进行很好地协作,这样各个环节的施工将会被影响,造成的工程的延误,增加投资消耗。 (二)机械设备的管理机构的不够完善 房建安装工程项目的形式多样化,结构也是纷繁复杂,这就增加了机械施工设备的形式多样化和结构的复杂多样,而这些复杂的、专业性强的机械设备就需要比较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这就要求操作人员掌握足够多的专业知识,因此需要一个完善的机械设备管理办法对机械设备和操作人员进行合理的管理。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重用轻管”[1]的现象,对一些大、中型机械设备缺乏保护意识,相关部门也没有制定相应的机械管理办法,因而机械设备没有合理地管理。 (三)机械设备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安全管理没落实 由于没有科学合理的机械设备管理办法使得机械设备没能够得到合理、充分地利用,使得大量的机械设备要么被闲置,要么被损害。对于房建安装项目来说,无论是机械设备的损害,还是施工人员的伤亡,都会给房建工程的施工进度造成很大的影响。有的时候,施工人员为了能够保证施工任务的完成,常常不注重对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使得设备被严重损伤,进而使用寿命大大缩减,这样也给房建工程的施工工作带来很多的麻烦,有时候由于设备出现故障而中断整个工作,严重影响到工作进度。 二、加强房建安装过程中的机械工程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一)建立房建安装工程的有效管理机制,实现房建安装信息化管理 在房建安装施工的过程中,各个项目的工作人员之间需要密切的配合,“一个健全的信息交流与分析平台对于设计人员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开展工作是非常重要的”。[3]在房建安装施工是一个需要进行大量信息流通与分享的过程,需要对各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及时解决,如果在某个环节没有对重要的信息进行及时地上报和反馈的话,可能会对整个安装施工工作进行的造成严重的阻碍和延误,进而影响整个工程的按时完工。房建施工项目管理工作既要与建筑工程的相关规范的规定相一致,又要保证各项操作的安排有序,共同协作,进而实现整个目标。所以,加强房建安装工程的有效管理,增强房建安装信息化管理,以提高项目管理工作的效率,尽可能避免因信息的不足或不畅通而造成的交流障碍和决策、管理失误。 (二)不断完善机械设备管理机构,实现专业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合理配备 为了能够顺利地解决房建安装工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就必须不断完善和健全机械设备管理机制,加强对机械设备的工程管理,对工程施工中的机械设备进行科学地管理,尤其对设备的使用者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从而实现对设备的合理管理,对经常投入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与保养,对有问题的机械设备要及时进行处理,不能够不理不顾,并继续投入到房建安装施工中,必须严格遵循机械设备管理办法和规定,实现对机械设备的定期维护。机械设备的管理人员是机械设备的最佳保护者,他们是机械设备的主人,应该履行作为主人的责任和义务,保证机械设备的各种安全管理,从而实现机械设备性能的优化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房建安装的投资成本”。[4] (三)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实现机械设备的优化利用 为了保证房建安装工程的顺利进行,制定合理的、科学的安全管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有了具体的安全管理办法就能够为具体的现场安装操作提供明确的规范和准则,是操作人员能够按照相应的办法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有效地管理,是整个操作过程能够有效地进行,能够更好地保证施工效果。有了具体的安全管理措施能够保证整个安装过程的规范操作,实现工作效率的大大提高。除此之外,合理的管理,规范地操作能够加快房建安装工程的进程,并保证施工质量,为广大的房屋使用者提供一个安全的、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制定一个规范的、合理的安全管理措施,能够更好地保障所有操作人员的安全,方便管理人员的现场管理,对任何违背安全管理条例的人员进行相关的惩罚,以减少类似的事情的发生。总之,房建工程安装过程中的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是每一个工作人员应该履行的职责。 结语: 通过本文对房建安装过程中的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问题和漏洞进行了合理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房建安装管理工作疏漏的普遍现象,没有合理的、完善的管理体制和机械设备使用机制,房建企业对安装过程中的机械管理工作未能充分的重视,以为不重要,那是非常错误的。如果对房建安装过程中的机械设备使用或配置等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科学管理,就能够避免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一系列问题,也就能够保障安装工作的顺利进行了,从而实现整个房建安装工作的高效率。机械设备是影响整个房建安装的重要因素,没有齐全的安装设备,整个安装工作就不能够进行;没有对机械设备的合理管理,就不能够保证安装过程中机械设备的及时供应,也就不能够实现安装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房建企业应该对安装过程中的机械管理工作引起充分的重视,进而实现整个安装工作的顺利进行。 工程管理专科论文: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与完善 【摘 要】工程量清单计价作为国际通用的工程造价计价方式,是一种先进、成熟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也是大多数国家所采用的工程计价方式。鉴于此,本文对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与完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定额;造价 一、工程量清单计价应用于工程管理中的意义 所谓工程量清单计价,是指在建筑工程招标投标活动中,招标人按照国家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按照招标文件提供的详细的、完整的、准确的工程量明细清单,依据市场行情和本企业实际情况进行的自主投标报价。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已经远远滞后于建筑市场的发展,建筑行业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势在必行。其意义主要有: 1、工程量清单计价采用综合单价。综合单价包含了工程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不象以往定额计价中先计算定额直接费,再计算价差,然后再计算各项费用,最后汇总。相比之下,工程量清单计价显得简单明了,更适合工程的造价管理。 2、采用统一工程量清单,施工企业可将经济、技术、质量和进度等因素经过科学测算,细化到综合单价的确定中,并对工程造价中波动较大的因素比如建筑材料价格及具体工程的施工措施费和管理费,实行自主报价,符合市场规律。 3、工程量清单模式下,要求施工企业强化竞争意识,敢于竞争,扬长避短这不仅是技术装备等方面的竞争,同时也是先进的施工工艺方面的竞争,进而充分体现施工企业的优势、特点和自主性科学管理对促进和提高施工企业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4、工程量清单由招标人负责统一提供,有效的保证了投标单位竞争基础的一致性,减少了由于投标单位编制投标文件时出现的偶然性技术误差而导致投标失败的可能,充分体现招投标公平竞争的原则。 5、实行工程量清单招标充分发挥招标人工程量清单的作用,避免了投标人重复计算工程量,节省大量的人、财、物,同时缩短招标时间、提高功效。 二、工程管理中完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措施 1、提高施工企业财务人员素质 合理工程项目造价是施工企业的生命线。为了保障工程量清单计价健康有序的实施,施工企业应严格按照招投标的有关规定,对预算编制人员加强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教育,进行技术设计规范和预算业务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和执业资格登记备案制度,严厉查处预算造价人员私自承接预算编制业务以及其他损害业主或国家利益的现象,定期进行预算工作检查,对高估冒算、预算编制质量低劣的预算造价人员予以处罚或取消预算编制资格,净化行业环境。 2、把握工程量清单编制的主动权 由于工程量清单编制质量直接影响到项目造价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到招投标单位或工程咨询中介组织编制标底的准确性及施工投标单位的投标报价,甚至影响到施工过程中的投资控制工作,所以,工程造价人员必须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能够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凡从事工程造价的业务人员,应具有编审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对项目进行经济评价的能力;具有编审投资估算、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的能力。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准确性应由编制单位负责,以保证编制质量。 3、明确风险责任认定 按工程量清单计价中标的工程项目,对合同双方应有一个风险合理分担的问题。如果在合同中未约定风险范围,当市场材料价格变化风险达到不合理程度时,仅施工企业一方是无力承受这种风险的。因此,合同双方应有一个风险合理分担的问题。否则,建设单位或投资方既不负责材料采购,又不对材料认质认价,将材料涨价风险全部让施工企业承担,不符合市场经济公平、公正和诚信双赢的原则。另外,建设主管部门还应当加强对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审核与中标合同的签约监督,审核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标准性,参与评标定标的过程监督,审查中标价的合理性和对中标合同的签约监督,以保证合同按规定签订,保证合同主体、合同内容的合法性,维护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经济效益。 4、建立清单报价体系 清单报价体系的建立应看成一个系统工程,要求企业建立一个有效的信息平台和价格信息库。有效的信息平台建立需要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使企业各部门、项目部内部及相互之间能进 及时有效的信息互动并对企业各部门、项目部产生的信息和知识进行集中式管理。为各相关方在互联网平台上提供一个获取个性化信息的单一入口,从而为各方提供一个高效的信息交流和协同工作的环境。信息平台内容应涵括各地区物质采购和消耗、施工工艺、施工机械、索赔、竣工决算、成本核算等。企业建立价格信息库要根据市场形势的要求,完成建筑材料设备价格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工作,特别是要强化市场价格变动的结构分析,使价格总水平走势预测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 5、完善企业定额 企业定额是施工企业合理安排人、财、物等资源的重要依据,是控制施工进度、施工成本、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是衡量职工贡献大小的主要标准和进行分配的尺度。企业定额必须在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统一的分项工程内容的指导下进行编制。 企业定额的水平必须随着我国的科学技术进步引起的规范变化和企业的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与企业本身实力相适应。企业定额必须在现行施工及验收规范、质量评定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的基础上,使企业定额的人工、机械和材料消耗量及其单价真实地反映企业的个别生产力水平。工程量消耗应包括实际消耗量和措施性消耗量两部分。实际消耗量是构成工程实体的人工、材料、机械的消耗量,其中材料消耗量应包括施工时的材料损耗率,机械消耗量应考虑机械摊销率。措施性消耗量就是指为保证工程正常施工所采用的措施的消耗。 6、完善法规建设 工程量清单计价体系是完全以市场为导向的计价标准,它必须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因此,加强监管和规范工程项目造价计价行为,完善工程量清单计价体系的法律法规,尽快出台《建设工程项目造价预算编制条例》,制定相关政策文件,依法查处违反工程量清单规范强制性标准的行为。同时,做好工程计价依据和工程消耗量定额及预算定额的人工机械台班单价的调整系数,定期公布工程造价指数,材料信息价格等配套工作。工程量清单计价推广实施以后,上述工作如不能得到重视,工程量清单计价体制的运行会受到严重影响。 7、建立清单报价澄清制度 一些大型工程项目和装饰装修工程,特别是施工方案优劣直接影响报价的工程,在评标定标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投标单位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或执行市场价格,出现各家投标单位报价相差悬殊较大的现象,很容易造成采用了先进技术工艺、节约了项目造价的投标单位失标或废标,使评标定标失去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合理。因此,应当参照国际惯例,建立工程量清单报价澄清制度,让投标单位在评标时有一个解释澄清的机会。解释澄清主要是解释澄清投标方案的科学性、施工工艺的先进性、项目报价的合理性。通过解释澄清,保证投标竞争公平、评标定标公开、合理。 三、结语 总之,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是国际招投标的惯例做法,推广该计价方式是顺应工程造价管理的国际化趋势。当然,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完善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可以完成的,还需要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和帮助,例如要有良好建筑市场环境、发达的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完善的工程造价信息服务系统、健全的工程保险制度以及成熟的建筑业信用体系等等,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工程量清单计价才能沿着标准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工程管理专科论文:试论项目管理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论文关键词:项目管理 工程管理 特征 应用 论文摘 要:通过项目管理方法实施有效的管理,能够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文中对项目启动,招投标,建设全过程和验收阶段应采取的管理措施给出了论述,介给了一些管理方法。 项目的一般概念对企业并不陌生,最常见的是工程项目,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无论是生产活动还是经营活动,若将各项活动的过程加以合理分解则可以看出,这些活动都具有项目的特征,如:都具有一定的时间限定,都需要由人来完成,都需要消耗一定资源,都具有开始、计划、执行、收尾等项目的基本属性等。 1 工程项目的启动 企业如何认定项目的启动是一个不明确的问题,有人认为在工程施工准备时即工程启动,有人认为立项获得批准后即为工程启动。应当认识到无论是工程类项目或是其它项目,都需要动用资源,界定启动的时间点应定位在组织授权动用资源的文件或批复生效之日起。 工程项目的启动过程是由职能管理层或市场调研部门根据市场情况产生项目概念,以项目建议的形式上报上级主管部门,经主管部门批准后进行市场调研,取得的调研成果交管理层审核,审核通过后正式批准进行初步可行性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通过后,再进行可行性研究,在这一阶段应能够估算出项目的成本,可行性研究通过后,进入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在可行性研究获得批准后,即可认定项目启动。 2 工程招投标管理 《招投标法》规定,评标不能由招标人或其机构承担,而是要依法成立评标委员会,评标委员会是负责评标的临时组织,负责依据评标标准和方法对所有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向招标人推荐或直接确定中标人。评标委员会由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5人以上单数组成,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2/3,一般从国家或省级评标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经评审的最低价投标价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通用技术、性能标准或招标人对其技术、性能无特殊要求的招标项目。评委会应根据招标文件规定的价格调整方法,对所有投标人的投标报价进行调整。以报价明显低于标底的,必须经过质询和答辩,以保证报价合理。 3 工程项目监控 工程项目监理的中心任务是对建设项目进行投资、质量、进度、安全和合同、信息管理,并协调参与项目建设各利害关系方的关系。监理公司也把所监理的工程作为一个独立的项目进行管理,同样产遵循项目管理的一般过程。 项目监理是依据法律规范、合同约定对相关主体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并采取组织、协调,以促进利害关系者间的合作,共同完成项目目标的过程。项目监理过程一般由监理公司承担责任和义务,主要监理人员有总监、总监代表、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员等,监理方式有:见证、旁站、巡视、平行检查、设备监造等,处理方式有:成本索赔、批准临时延期和批准延期等。 4 工程验收过程 (1)准备阶段:主要是对局部、分散、零星工程进行收尾,同时作好团队的思想工作,准备好验收材料并进行分类、归档、整理,形成完整的验收材料,同时为做好查询和检索工作做好准备。 (2)自检。项目经理应当组织项目团队按正式验收的程序进行预先检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时应当填写自检报告。 (3)提交验收申请。以书面形式申请、报送验收材料,提出验收申请。 (4)验收方组成验收委员会,对验收的材料进行预审。 (5)现场初验。验收委员会对项目进行初步检查,对不符合之处提出修改意见,限期整改。 (6)正式验收。由验收委员会、在初验合格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细致的正式验收,包括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对不合格的部门再次限期整改直至合格。 (7)签署项目验收合格文件。签署项目或阶段合格文件,对具有等级评定的项目同时评出优良等级,投资性项目应办理移交资产。 5 推进项目管理的方法 5.1 更新管理观念 企业的主导者是领导层,企业的发展在于管理层的远见卓识,高层管理者是管理层的实际操控者,因此企业的发展主要依存于高层管理的正确决策,企业存在于市场中,是社会财富的创造单元,也是竞争主体,先进的理念会给企业带来机会,守旧的思想将会导致灾难,因此企业必须时刻注重更新观念,与时代同步。企业的观念更新,关键是是领导层观念的更新,这不仅仅是因为领导者在企业中的地位,更主要的是领导者可以站在市场和企业的高度认识问题,将自己的认识与市场的作用结合起来,更有利于指导企业的运行和发展。 不同的管理层次对更新项目观念的要求是不同的,对于高层管理者,应当树立起项目管理的哲学思想,高瞻远瞩地审视企业的战略目标,评估战略目标的实现程度,项目的支持性以现代项目的思维理念看待和处理问题;对中层管理者,主要应注重管理流程和管理思维,注重从管理角度把握项目的组织、规划、协调和对组织目标的保障程度;对于操作层,应主要关注于技术、技能和操作技艺。 5.2 按照计划确保工期 所谓工期管理,指计划、执行及定期检验更新土木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各阶段的工期计划。工期管理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在既定资源条件下的工期计划,第二层次是探讨合理资源条件替代变更后的缩短工期计划。二个层次应循序渐进,都是工程管理追求的目标。工程管理最主要的目的为由全盘性的工期规划资料,探讨降低工期途径,以减少投资风险,灵活的资金调度,减轻借贷利息负担。控制并降低工期的另一个效益为建筑设施得以如期甚至提早使用,使资源充分利用,并可提供运营效益。良好的工期管理可以使人、机、料等资源得到合理、妥善的规划应用,避免盲目赶工,造成资源浪费。现行大多数工地工期管理方法,为工程负责人开工前,以人力制作简单的横道图或网状图,作业项目则以结构体施工为主,至于繁杂的装修工程都以一个作业项目,工期则为三个月或五个月等来涵盖。 5.3培养优秀的项目管理队伍 项目管理队伍是由项目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职能管理者、项目经理和操作层人员等组成,之所以应当重视项目管理队伍,是因为管理层不仅是相应的项目管理执行者,同时也是这一层次的决策者,决策者的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未来,更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成功与失败。企业造就一支优秀的项目管理队伍的前提是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技能的培养固然重要,项目的系统化思想更需要逐步建立并扎根于各级管理者的头脑中。企业应当建立培训规划,规划的重点是对高层管理人员项目管理理念的培养,培养一支优秀项目管理队伍的过程也是一个“项目”,管理层的支持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决定着该“项目”的成败。 本文对推进企业实现现代项目管理,促进管理层次升级,提高组织效率全面提升组织的管理水平具有现实导意义,从战略规划到战略目标,从项目目标到企业的日常运作,都能够用现代项目管理的思想作指导。 工程管理专科论文:葫芦岛市连山区水利工程管理探讨 作者:董立东 高硕学 边艳 戴明 王海方 张丽颖 摘要通过对连山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现状的调查,提出连山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措施,以为加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问题;措施;辽宁连山 葫芦岛市连山区地处辽西走廊,东邻锦州市,西邻建昌县,西南与兴城市相连。连山区土地总面积1 651 km2,其中耕地面积3.9万hm2,山、丘、平地各占1/3,辖16个乡镇,192个行政村,全区总人口65万,农村人口34万。自然概况是“六山一水三分田”,属于干旱缺水的山丘区。 1连山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现状 由于连山区为干旱缺水的山丘区,建国以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坚持不懈地引导农民群众开展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先后兴建中型水库1座,小ⅰ型水库1座,小ⅱ型水库2座,新建、改造塘、堰、坝小型水利工程300多座,打机电井、小管井、沉井2万多眼。总蓄水量逾2 000万m3。几十年来,这些小型水库工程在连山区防洪、灌溉、供水、环境等诸多方面产生了巨大效益,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特别是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连山区绝大部分水利工程管理还是延续计划经济时代模式,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运行已经不相适应,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效益的发挥。 2连山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机制不健全 由于历史遗留体制原因,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本应由乡镇或村一级负责,而目前连山区的小型水利工程大多处在无人管理的状态。部分效益好的工程由乡、村一级承包给个人经营,但承包者只注重个人收益,没有履行工程管理、维修的责任[1],镇、村一级的管理层也没有切实担负起管护责任,由此造成工程老化、失修,综合利用率低。管理体制已经成为制约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和良性发展的最大瓶颈。 2.2工程划界不清 长期以来,水利工程修建时大多是无偿占有土地,所以工程管理范围、保护范围界限很难划分,给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2]。 2.3专业管理人员缺乏 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权限在乡镇或村一级,没有专职的水利专业管理人员,村级管理人员文化水平较低,不了解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管理规范,造成工程超负荷或超标准运行,大大降低了工程的使用寿命[3]。 2.4管理设施落后 连山区共有3座小型水库,这3座水库都没有大坝观测及雨、水情测报设施,汛期只能依靠简易的水尺了解水库水位,特别是石门水库,无管理房、无通讯设备,若发生险情,运行调度和防汛抢险非常困难。 2.5管理经费缺乏 小型水利工程大多属于公益性工程,无偿为农村的农业生产提供灌溉用水服务,不收取水费。政府部门没有工程维修养护方面投资,大多数水利工程由于病险,不能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目前,连山小型水利工程大多处于有人建、无人管的状态,农民还是一等、二靠、三要政府投入建设和改造。即使对一些病险工程进行了除险加固及新建了一些水利工程,但由于没有专人管理和养护,不久又会出现新的病情和险情,造成反复投资、多次重修的恶性循环。因此,进行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和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工程效益长久发挥,势在必行。 3加强农村小型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措施 3.1埋设桩界,划定工程管理范围 根据管理工程的需要,水利工程主管部门可划定水利工程管理用地范围,埋设界桩,树立分界标志,为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打好基础。 3.2改革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 通过拍卖、承包、租赁和股份合作等形式有偿出让小型水利工程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使国家、集体所有经营转变为个人或法人所有和经营,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运行新机制。一是对现有水利工程设施要明晰产权,重新分配使用权。对小i、小ⅱ型水库要坚持乡镇、村统一管理,以承包租赁为主的方法;对其他小型水利工程设施要以拍卖、承包、租赁开发为主,逐级签订责任书。县级水利局为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担负起监督和检查的职能。二是对新建工程,要以明确产权,放开建设权,落实管理使用权为重点。只有建立这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长效机制,才能有效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才能充分筹集水利发展资金,促进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发展[4]。 3.3建立有偿灌溉制度 坚持谁受益谁出钱的原则,将原来的无偿灌溉变为有偿灌溉。制订合理的水费收取标准,建立水利工程维修基金。 3.4鼓励社会资金投入 要运用市场机制,探索完善农村水利投融资体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大力发展民营水利。鼓励单位和个人采取户办、联户办、股份合作的形式投资建设。 3.5健全管理机构,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为了加强管理,应该开展管理人员技术培训,逐步实施持证上岗制度,全面提高水库管理队伍素质。 4结语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是农业发展的最基础的条件,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面对恶劣的气候情况和自然条件,健全的农田水利建设体系和完善的管理措施,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的不便,减少农业生产的损失。因此,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工程管理专科论文: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成本控制 摘要:成本控制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管理过程中需要牢牢把握。本文首先支出成本控制中所需注重的关键点,并简单对建筑工程管理中成本控制进行概述。 关键词:成本控制 优化管理 建筑企业 所谓建筑工程中的成本控制,实质上就是建筑企业在一定期限内所确定的工程成本管理目标,其目的在于保证企业成本控制主体,在实现成本控制过程中以及生产耗费发生之前,就影响成本的各种条件以及因素进行分析,对工程成本所做出的调节和控制,从而实现对工程成本的优化管理。保证在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对工程中成本的超支或者预支问题可以得到及早的控制和解决,在实现成本控制的优化管理的同时,保证建筑企业所能经济效益上的最大值。 一、成本控制中所需要注重的关键点 (一)成本控制中权责相结合 实现成本控制中的优化管理,首先需要坚持项目经理部的组织形式,保证成本管理中权利责任相结合,实现工程成本中心中各员工以及部门之间工作范围、职责以及权利的清楚界定,并明确在这个职责以及权利的范围内醒目费用开支是否合理。同时需要对项目中每个阶段的成本控制进行检查和考核,将每个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与成本控制效果挂钩,从而保证成本控制可以落在实处。 (二)注重成本控制的全面性 成本控制不是某一个过程或者是某一个项目所需要注重的问题,而是一个全面的工程管理过程,成本控制中的全面性体现就是要保证在建设过程中的全过程,所有的工程参与人员所需进行的整体性成本控制。并且在控制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所有的工程费用进行控制,同时还要对固定费用以及变动费用进行控制;不但需要提高工程领导者、管理者、技术人员以及普通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同时还要保证这些意识和措施可以付诸实践。 (三)把握成本控制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就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成本控制而言,成本控制与工程质量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联系,并不意味着工程质量越高,其成本控制的效果就越好,成本控制同时也不意味着单纯的降低工程的成本而不需要考虑其他问题,关键就是需要把握成本控制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在实现最为有效的成本控制的同时,获取最大收益上的经济效益,简单来说就是用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收益。虽然成本控制与工程质量之间不存在直接的联系,并不意味着两者之间没有关系,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就会意味着在成本投入中增加故障成本,而故障成本的增加必然会导致成本的增加,因此需要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故障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二、建筑工程管理中成本控制的优化措施 (一)健全工程成本责任制度,确定成本控制目标 在确定成本控制目标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把握工程的实际情况,根据工程项目招投标中的实际情况而实现对成本控制目标上的确定,保证成本控制目标实现上的可操作性和现实性;而目标的落实以及目标得以有效控制的关键就是要确定承包责任人的权责,在签订承包和同时,必须要对目标成本进行确定,并实现承包责任人权责上的落实。 (二)注重成本控制中的各个环节 1.实现施工组织设计上的优化 建筑企业需要从工程承包的源头,也就是从投标报价、中标成交以及合同签订等阶段抓起,依据工程的规模、性质以及工艺特点,并充分结合建筑企业自身的施工能力、工艺装备以及技术水平,实现对动能最大程度上的调动,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修改和完善,选择其中最经济、最科学、最合理的施工方案,对施工中的每个阶段实现合理安排,在组织流水作业、强化管理、控制施工工期的同时,实现成本支出上的减少。 2.依靠先进的技术以及工艺实现对成本的降低 承包人在具体施工开始之前需要制定出科学、合理有效的节约措施,对将会使用在施工过程中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等做好的统一的规划和周密安排。在方案实现验证之后,对确定下来的技术方案以及施工工艺应该坚决贯彻落实,并保证其技术可以得到安全可靠的顺利实施。 3.加强材料费管理,做好材料成本的有效控制 材料在工程建设成本中占最大的比重,节约材料费用,对降低成本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材料管理要从原材料的采购、供应等源头抓起,严格把好质量、定价、选购、验收入库、出库使用、限额领用、余料回收、材料消耗、盘点核算等关键环节。对所要耗用的工、料、费按成本目标进行支出和有效监控,预防和纠正随时产生的偏差,避免材料超期储存积压,切实把实际发生的成本控制在目标规定的范围内。 4.加强质量安全管理,杜绝事故和损失严格地按照国家标准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组织施工,执行自检、互检、交检制度。做好已完工程的成品保护和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加强检查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事故隐患问题。为此,施工企业应不断提高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改进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严格执行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制度。同时,必须做到按设计图纸施工,防止出现因砼捣厚、基础挖深、垫层加厚等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浪费。 综上所述,在建设工程管理过程中,对工程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是建筑企业强化自身管理和经营,健全成本管理制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在当前,中国建筑业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使建筑企业成本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生存、发展的有力武器,实行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管理,有助于建筑企业和整个行业的发展。
大学建筑工程论文:双重语境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的U型玻璃 摘要:本文从技术和设计两条线索解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的U型玻璃:一是以C楼的U型玻璃为对象,分析其物理、构造性能;二是从设计意图出发,试图还原建筑师在技术之外的设计考虑。两种视角相互交织,探讨了同一效果在不同语境下的多义逻辑。 关键词:U型玻璃;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材料 1 关于U型玻璃和C楼 作为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主楼的扩建部分,用于办公和研究生教学的C楼安静地坐落在校园的西侧。(如图1)用地局促、紧邻校园围墙、没有直达道路等限制,让这座七层高的建筑似乎隐匿在校园一角。但从远处望去,使用淡绿色u型玻璃的外立面和周围环境交相辉映,又似乎暗示着这座建筑的不平凡。 U型玻璃在设计建造C楼的2004年,确实一种名副其实的新型建筑材料。这种通过先压延后成型的方法连续生产出来的,因其横截面呈“U”型而得名的槽型玻璃,有着理想的透光性、隔热性、保温性和较高的机械强度,不但用途广泛、施工简便,而且有着独特的建筑与装饰效果。和传统建材相比,有着显著的特色。 而04年C楼的建设,也正是一种对立于“旧”的宣言式表达。在被人遗忘的场地、混乱的周边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这个由全院教师民主投票选出的“新”设计,似乎有一种跟“新”材料之间的耦合。 从建筑师的个人情感来看,选择U玻和清玻这样的新式组合来表达对立面组织逻辑的理解,对于作为新生事物的加建系馆来说,并不那么令人意外。 2 在材料运用中实现建筑自身形式的“消解” 从D楼顶层的走廊望去,C楼的南立面在视线中简洁地渐次展开。U型玻璃、透明玻璃、素混凝土和镜面不锈钢板的组合让建筑统一在一种安静的青灰色调之中。整个立面之上省略了遮阳构件,省略了一切产生阴影的装置。抛却了建筑体量虚实、构图均衡比例束缚的立面,反倒让人的活动在清晰和模糊之间忽远忽近,消解在环境之中。 2.1 C楼南立面U型玻璃的构造方式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C楼所使用的是双层U型玻璃构造,(如图2)u型玻璃分别由W型、U型的PVC缓冲垫固定于室内结构层,从而有效防止玻璃这种脆性材料和连接件磕碰造成损坏。PVC件由塑料膨胀螺栓固定在水泥墙面,每隔400-600放置一个但不得少于三个固定件。垂直放置的U型玻璃固定好上下两端即可让自重通过自身材料传递至地面,有效避免了水平放置时需要借助角钢传力的麻烦。 为了强化U型玻璃在光线下的平面效果,建筑师通过将玻璃外表面和混凝土外表面齐平的构造方式未消除光影,建筑立面除了凹凸的阳台之外,仿佛平面的一个整体。那些暗示着体量感的三维光影因此被消除,对当时施工条件的冒险换未的是建筑在视觉表现中的轻质感和消隐感。 2.2 C楼南立面U型玻璃的立面秩序 而在建筑立面上,U型玻璃竖向线条的横向重复所营造的秩序感(如图3),则得益于其自身的型材特质。它不像普通平板玻璃那样便于按照形状切割,也不像钢板那样可以弯曲,U型玻璃的材料逻辑就是排列和组合。而其特殊的透明度和颜色特点,使其不仅仅是多种立面材质的过渡,更起着联系室内外的作用。具体到房间单元来看,U型玻璃组合成片状外墙,上下两两对齐形成联系,水平凹凸相间构成对比,在自然光线的作用下,建筑的南立面的材料逻辑便自动生成。 对于C楼来说,建筑师肯定没有忽视光线要素在建筑氛围中的重要存在,只不过明暗不是单纯依靠建筑形体的变化直白反映,而是经由材料的质感侵入人的视觉。以U型玻璃为代表的多种材料如何在作为环境媒介的界面上表达出内部空间的组织逻辑,是建筑师必须面对的棘手问题。三楼及三楼以上朝南部分为大空间的研究生教室,这片南立面基本是一个不能被远距离整体看见的面,于是设计师用U玻和清玻的组合回应了斜向视角早晚阴晴的微妙变化。而北面小工作室、大的公共空间以及楼梯间也对应着相应的玻璃形式。 2.3 没有外遮阳的建筑南立面 对比周围建筑醒目的遮阳构件,C楼南立面上的一大显著不同就是没有外遮阳构件。(如图4)虽然隐约可以看到室内加设的双层遮阳卷帘,但夏季南侧研究生教室的室内热环境还是令人堪忧。尽管U型玻璃漫反射的光学属性削弱了阳光直射的不舒适感,但从技术角度来看,通过织物或者金属材料对南立面进行遮阳改造还是显得十分必要。织物遮阳卷帘能够根据天气状况灵活调节,而金属遮阳构件清洁方便,风格易于协调,都是理想的遮阳改造方式。 但为何在历次教学楼的改建中,外遮阳构件总是没有出现在建筑立面之上?笔者推测是出于整体构造策略的考虑,希望以各种材料的最本质和最直接的连接为原则,以简洁理性的构造方法达到物质形式的差异化和轻盈化,从而实现对于建筑形式的消解。于是,任何立面上的多余装饰,甚至是虽有着遮阳功能但会破坏立面材料感觉的构件也全都被果断舍弃。 U型玻璃构造的非理性从某种程度上也印证了C楼是一座“形态”退后于“材料感觉”的建筑。建筑师在这里尝试通过U型玻璃等材料组合未消解建筑的形式感,从而实现了材料冲击力大于造型冲击力的初衷。在这样的逻辑下,无论是南立面的比例秩序还是坚决不用外遮阳的固执,都能得到很好的解答。 3 材料和设计之间的矛盾和解决 走入建筑室内,南侧研究生教室的双层U型玻璃在不同光线下折射出变化的色彩,将室外景色朦胧成一片,使室内空间的纵深感在视觉中消失殆尽。但不可否认,作为经常使用的房间,使用U型玻璃、没有外遮阳的南向教室的空间舒适度、建筑安全性和节能性一直都是大家争议的焦点,如何平衡建筑设计中的效果和使用的矛盾一直是一条建筑师不断挑战自我的漫长道路。 3.1 材料和热环境性能 3.1.1 气候条件对窗的影响 从气候分区来看,位于夏热冬冷地区的上海有着①夏季极端气温高②夏季静风率高③冬季寒冷④冬、夏季节湿度均高等特点。夏热冬冷地区冬夏气候的极端性对建筑的窗户提出了特殊的要求,除了夏季防热之外,在冬季白天希望能引入更多的太阳辐射以降低采暖能耗,而在冬季夜晚又希望增加窗的保温能力以减少室内热损失。因此,研究U型玻璃对于相应房间的热环境影响,是极具现实意义的。而U型玻璃除了在大片使用时可能出现眩光之外,具有构造简洁、造价便宜的特点,且双层U型玻璃的光影效果和保温性能丝毫不亚于幕墙,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优势。 3.1.2 冬季热环境实测 3.1.2.1 测试时间和现场条件 具体测试地点选择使用U型玻璃的C楼312房间和使用普通透明玻璃的B楼205房间,测试时间选择冬季日照最短的代表性天气:2013年12月24日,该日为多云天气,最高气温为7℃,最低气温为0℃。 3.1.2.2 现场实测结果分析(见表1) 12月24日为多云天气,在8:00~20:00时段室外平均气温达到5.4℃,当日测得室外最高气温为7.5℃。装有u型玻璃的房间(31 2)平均室温达到9.2℃,高于室外3.8℃。时段最高室温12.0℃,最低8.1℃;使用普通玻璃的房间(317)平均室温为8.4℃,高于室外3.0℃。时段最高室温12.6℃,最低7.8℃。(但考虑到两房间面积和人员数目不同,可能造成实验结果误差)两个房间的室温波动都相对较小,属于舒适温度范围,最高室温和最低室温的出现时间与室外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时间一致。使用u型玻璃的房间比使用普通透明玻璃的房间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 3.1.2.3 使用者感受分析 调研测试的日期为12月25日,教室里有不少正在赶图的同学,于是笔者对其进行了访谈并对当时的热感觉进行了记录。10:00~15:30两个房间从事画图和做模型的同学感觉比较舒适,不需要开空调也可以进行正常活动,但其他时间段感觉稍冷。但从16:00之后安装普通玻璃的房间靠窗一侧感觉较晒,装有U型玻璃的房间因为漫射作用西晒感觉有所缓解,但还是将遮阳窗帘放下,来防止造成的电脑屏幕眩光等问题。 3.1.2.4 调研总结 实验证明,C楼建筑外墙采用的对排U型玻璃幕墙构造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根据国家工程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06年的检测数据,其传热系数可以达到2.3w/m2・K),在冬季能够有效利用太阳辐射,提高了房间冬季的室内温度。但大面积的玻璃幕墙也造成了太阳透射率过高,容易造成对室内的电脑使用者造成眩光或屏幕反光现象。 但与其把大面积U型玻璃幕墙的弊端看成是一种设计的失误,还不如将其看作是一种为了空间效果的牺牲。U型玻璃在室内将室外光线和模糊的外部景色压平展开在玻璃表面的特质,让房间的使用者在大部分时刻可以感受到光线的细微变化,而不是作为具象的外部呈现。用光线和材质取代空间透视,正如从外部观察建筑一样,才是技术之外的设计初衷。 3.2 材料和安全性 U型玻璃在C楼中的使用不仅仅局限于立面围护结构,同样也大量运用于室内分隔之中。贯穿建筑的直跑楼梯一旁,半透明U型玻璃的柔性界面和混凝土的刚性界面相得益彰,借着从屋顶采光井射下的天光,很好地控制着教育建筑的整体氛围。 从构造角度来看,普通U型玻璃作为独立单元组成构件用于建筑,在受到;中击破坏时,呈现单元破坏的特征,即仅冲击点所在的U型玻璃破坏,周边的玻璃单元保持完好。但作为教育建筑用材,其仍然达不到安全玻璃的规范要求,这一度给建筑师和使用单位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出于整体氛围的统一和内外组织逻辑一体化的考虑,在不更换材料的情况满足规范要求似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为了让普通U型玻璃满足安全玻璃的规范要求,使用单位花了百万元的代价将其做了贴膜处理,提高了构件抗穿透性能,使其内片玻璃破坏荷载远高于同厚度的钢化玻璃,才解决了规范和效果之间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 4 结语 当技术和设计不再孤立地停留在各自的语境范畴,而是统一在建筑师从最初想法到最终效果的不断尝试之中,那其中各方面的困难、局限、妥协,都会通过自己的方式,在建筑上留下独特的痕迹,等待使用者的阅读和发现。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选择使用u型玻璃,就是这样的一次通过材料建构未表达和深化设计的成功冒险,基于设计出发,充分利用技术并最终实现设计理想。在双重语境之下,即使只是顺着细节的蛛丝马迹,我们也能发现设计过程的精彩和有趣。 大学建筑工程论文:中国地质大学建筑色彩规划研究 摘 要 运用建筑色彩学原理,对中国地质大学建筑色彩进行分析,通过对色彩的感知认识,分别从色彩学和建筑学的角度讨论色彩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 建筑色彩学 感知 主体色 辅助色 点缀色 1校园建筑色彩设计 校园建筑色彩设计应抓住校园的主体色调,并通过辅助色与之搭配。教学楼、办公楼的色彩设计主要以宁静色调为主,以营造安静、和谐的色彩心理环境。图书馆作为高校校园的主要性建筑,其整体色彩应以鲜明大气为主,兼有娴静文雅的气质,体现出图书馆特有的地位及特征。宿舍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而作为其主要居住者的学生而言,色彩对其建筑物的色彩的感受及各种心理、生理的影响起着决定性的因素,如采用一些浅绿、淡蓝、米黄等素雅而不失色彩的颜色,同时要与整个校园环境色彩相协调。 2以中国地质大学建筑现状色彩分析为例 中国地质大学色彩根据建筑使用性质及功能可分为教学科研楼建筑色彩、宿舍楼建筑色彩、服务用房(弘毅堂、食堂、浴室、体育馆、大学生活动中心)色彩。通过对中国地质大学建筑色彩调研数据的综合分析、整理归纳,依据以上类别重新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2.1教学科研楼建筑色彩分析 主体色:色相以冷灰色调为主,主要为浅灰色、奶白色、淡粉色;明度集中在中、高明度;彩度以低彩度为主。 辅助色:色相以暖色调为主,主要为米黄色、桔红色;明度集中在中、高明度;彩度以低彩度为主。 点缀色:色相以暖色调为主,主要为大红色;明度集中在中明度;彩度以高彩度为主。 建筑材质分析:教学科研楼建筑主体色与辅助色的材质进行分析,建筑主体色材质为涂料;部分教学楼采用贴面砖、玻璃幕墙,教学楼门头局部采用大理石贴面、金属板。 2.2宿舍楼建筑色彩分析 主体色:色相以暖色调为主,主要为米黄色;明度集中在中、高明度;彩度以低彩度为主。 辅助色:色相以暖色调为主,主要为豆沙色、奶白色,明度集中在中、高明度;彩度以低彩度为主。 点缀色:色相以暖色调为主,主要为墨绿色、中黄色;明度集中在中明度;彩度以高彩度为主。 建筑材质分析:宿舍楼建筑主体色与辅助色的材质进行分析,建筑主体色材质为涂料。 2. 3服务用房建筑色彩分析 主体色:色相以暖色调为主,主要为米黄色、淡粉色、奶白色、浅灰色;明度集中在中、高明度;彩度以低彩度为主。 辅助色:色相以暖色调为主,主要为豆沙色;明度集中在中、高明度;彩度以低彩度为主。 点缀色:色相以暖色调为主,主要为天蓝色、蓝绿色、深红色;明度集中在中明度;彩度以高彩度为主。 建筑材质分析:服务用房建筑主体色与辅助色的材质进行分析,建筑主体色材质为贴面砖、涂料,金属板。 3中国地质大学建筑色彩规划存在的问题 3.1新旧建筑色彩不协调 新久建筑之间缺乏呼应,不够协调,每个建筑本身各自追求某种形式,表现某种个性,独善其身,使整个群体建筑色彩杂乱无章。 3.2颜色过多或配色不当 色彩明度过高,加上大部分建筑采用涂料的缘故,表面成褪色状;一些地方色彩选用不当,缺少内涵,甚至产生了色污染。 3.3区域划分不够明确 没有建立统一的校园色彩基调,可根据学校各部门的功能性质划分区域,制定各自的主色、辅色和点缀色系,形成点一线一面相结合的色彩管理控制体系。 3.4 缺少历史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 由于盲目地跟从现代化,缺少了因社会和自然等条件形成本校独特的传统用色。一座有悠久历史的高校校园的色彩凝缩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反映了校园的文明特征和文化内涵。 4中国地质大学建筑色彩规划意向 4.1特征分析 4.1.1整体适应性特征 遵循高校校园景观及建筑色彩的整体适应性,西区新建操场采用高纯度、低明度的砖红色与草绿色相间的颜色,在视觉感知中被称为“前进色”,而操场作为西校区视觉的中心,周围建筑应与之形成呼应,在色彩上应趋向于明度较高、色彩纯度较低的“后退色”为主,这样可使空间感觉明快,减少封闭感和压抑感。 4.1.2文脉性特征 校园建筑色彩应浓缩学校的校园文化及发展历程,中国地质大学自搬迁到武汉起,建筑主要以简洁、大方、明快冷灰、暖灰颜色为主,从历史文脉这个主线考虑,在颜色的选择上也应遵循之前的特征,形成一种历史和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4.1.3个性化特征 作为有地质学科特色的文化性教育场地,学校建筑除逸夫博物馆抽象表现了地质板块碰撞及地壳运动的动态,其它建筑过于呆板,缺少校园文化特色,从颜色及材质考虑,在遵循整体暖灰主色调的基础上,打配以冷灰色,以体现地质学特色。 4.2功能分区设计 (1)教学科研楼建筑选用色彩中、高明度,低纯度的暖灰色系(米黄色、浅褐色)陶瓷面砖为主;辅助色以奶白色面砖、咖色玻璃幕墙进行搭配。 (2)宿舍楼选用中、高明度,低纯度的暖灰色系(砖红色、奶白色)陶瓷面砖为主;辅助色以深咖色进行搭配。 (3)服务性用房选用中、高明度,低纯度的暖灰色(淡粉色、豆沙色)面砖为主;辅助色以奶白色面砖进行搭配。 5结语 校园建筑色彩景观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但色彩在保护和发扬地域文化、建设优良的校园环境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如何在发展中求得地方人文环境的保护、在建设中保证具有和谐美观的校园环境,解决好历史――现代、传统――科技、保护――发展之间的矛盾,日渐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 大学建筑工程论文:大学建筑的教学空间和交流空间探究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新建或扩建大学内建筑的教学空间和交流空间的特点,通过理论分析和设计实践,提出大学建筑应注重教学主体关系和教学技术手段变化的观点,阐述了大学建筑中教学空间和交流空间转换的可能性。以适应现代教学模式的教学空间,为提高大学建筑空间设计的质量,使大学建筑空间不再是单纯满足基本功能要求,同时也满足现代教学活动对教学场地的要求。 关键词:高校,教育建筑,教学空间,交流空间,设计与利用 1、理论与分析 1.1、教学空间的定义 教学空间是教学活动发生的场所。脱离了教学活动,教学空间也没有存在的意义。在定义上,教学空间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学空间是指一切教学行为活动所发生的地方,比如师父带徒弟作业的工厂、大人带子女去动植园认知自然等。 1.2 教学空间常用的布置方式 教学空间布置方式基本上可以分为5 种,它们分别是:围绕核心筒布置、围绕走廊 布置、走廊单面布置、围绕中庭布置与混合式布置。 (1)围绕核心筒布置 围绕核心筒布置主要是指教室围绕交通核排布。这种布局方式的优点是空间得到了充分利用,功能流线较为清晰。缺点是走廊光照不足,无法形成展示空间。但可以通过灯光设计来弥补这个缺点,使走廊空间得以充分利用。 (2)围绕走廊布置 这种布置方式是将教室围绕走廊排布。 这种布局方式的优点是人流通畅, 功能简单,十分实用。缺点是若走廊过长,层高较低的话同样会产生光照问题;并且人流疏散也是一个需要重点考虑的方面,不容忽视。 (3)走廊单面布置 这种布置方式是第二种布置方式的简化,即一般是一排教室排布在一条走廊上,优点是采光十分充足。但若是教室排布数量较多时占地面积会变得十分庞大,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空间浪费。 (4)围绕中庭布置 围绕中庭布置主要是指在教学楼内部设计一个中庭,所有教室围绕中庭排布。优点是方便学生下课时可以在教学楼内部活动,但一般只适用于层数不高的教学楼,若中庭面积不是很大的话使用率也会有所下降。 (5)混合式布置 混合式布置顾名思义,是指将以上一种或几种布置方式通过设计组织到一栋教学楼中,优点是流线清晰,不易产生人流交汇,但需要增加楼梯确保人流疏散,建筑造价会有所提高。 1.2、交流空间的分析 从诸多建成的高校教学建筑中,我们不难发现:相比常规的教学楼而言,交流空间的比重明显加强。笔者认为这是大多数建筑师在项目设计中,重视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外交流活动的结果。 在新建成的高校教学建筑中,建筑师采用多种空间相结合的设计手法来增加交流活动场所:有的结合交通空间(见图1),采取扩大门厅、局部放大走道、加宽辅助楼梯等处理手法来增加;有的结合共享空间,采取立体化中庭、设置边庭、放大端厅等处理手法来增加;也有的直接整体架空底层作为全开放的公共活动平台,加强建筑内外部的相互交流 2、空间设计内因:高等教育变革所带来的教学环境的变化 2.1、教育手段的变革要求 现代高等教学体系中,知识、信息不再是仅靠教师在黑板上用粉笔书写、学生在课本上记录的形式来传递,主要靠多媒体、投影仪、远程视频等现代教育手段,更为直观的、生动的传播。教育手段的变革,要求新的教学楼为现代高等教学提供相应的设备和场所。 2.2、上课形式的变化 传统课堂上,讲究以老师为中心、学生为辅的教学关系,采用老师讲授、学生听讲的上课形式。然而在现代高等教学体系中,上课形式也由传统的听讲式向相互讨论式、导师辅导型转变,强调以学生自学为主、老师辅导为辅(见图2)。 2.3、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 教育学家阿什比认为人类社会的每一次生产力变革,教育也发生了变革;他认为人类教育史上发生了四次大的教育变革:第一次发生在原始生产方式解体之时,生产技术的进步使得剩余劳动力的出现,从而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专职教师。第二次是书写工具和文字的出现为前提,教学手段从口口相传变成了文字传播的方式。第三次变革在于印刷技术和造纸技术的发展,普遍采用教科书作为教学的基本工具。第四次始于二十世纪初,现代新型电子科学技术普遍用于教学活动,至今仍方兴未艾。 不难看出,四次教育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特别是第四次教育变革,光电磁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影响尤为显著。 3、新教学、交流空间的建设 3.1、科教兴国战略科 教兴国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方针。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确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就是全面落实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在科教兴国战略的大背景下,加速了全国各地高校校园硬件的建设力度,促进了各大城市大学城、城市高教园区的规模化建设。 3.2、新教学楼设计实践 在充满历史感和人文气息的湖南大学中,研究生院楼作为一幢实验、科研、办公的综合性教学建筑,其内部空间设计引入了复合界面的理念。 方案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为了让其使用者的内在特性能充分地在建筑空间及布局中得到体现,尽可能摒弃传统的中间走廊两边用房的做法,故在设计中引入“复合界面”的概念。即在各类用房之间引入一些不确定的、随意的场所,在这里,学生可以驻足休息、交流,观赏风景。尽管用地极其局促,可供发挥的余地不大,但在设计中还是尽可能地安排了这样的空间,如底层宽敞的门厅,其南北向的落地大玻璃连廊可以将外面景色充分引入,同时在边角一侧留有安静的休息空间。再如各层走道并不全是同一宽度,而是结合用房在多处局部放大,形成“厅”的概念,创造出学生交流、停留的空间等等。(如图3、图4) 4、教学空间的功能布局及使用 教学空间的功能布局具体是指教室与教师准备室之间的功能组织方式。教室准备室,是教师准备上课所需器具,课间休息的场所,其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20㎡。有时也可作为办公室来使用,因此也称之为教师办公室,这种情况下面积一般按照使用人数来确定。 教学空间的功能布局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方式:联排式、附着式与嵌入式。 (1)联排式 联排式主要是指教室与教室准备室平行排列,空间组合方式多种多样,若教师人数不多,不需要过多的教室准备室,可以两间、三间或多间教室共用一间教师准备室:若教师人数很多的话,也可以每间教室旁都设置一间教师准备室。这种布局方式是现如今使用较多的一种方式。 (2)附着式 附着式主要是指教室准备室附着在教室空间上,这种布局方式下教室准备室面积一般都较小,或者干脆设计成为柜子摆放在走廊并紧贴教室空间。这种布局方式优点是占用面积较小,但容易阻碍走廊交通,并缺乏私密性。这种布局方式在实际中应用不多,若做成柜子一般也是给学生使用。 (3)嵌入式 嵌入式主要是将教师准备室设置在教室空间内部,这样设计占用面积小,使用起来也十分方便,但从另一方面说,挤占了教室内部空间,减少了教室空间的使用面积,不利于教室的使用。 5、结论 本文以国外新学校建筑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某大学研究院楼的内部空间设计感受,分析了教育变革对教学空间设计的影响,并阐述了新大学建筑中教学空间和交流空间转换的可能性。校园建筑的设计不应是简单的满足任务书功能要求,而是通过研究空间场所中活动的主体关系,以及满足教学设备环境要求,来进行综合考虑设计。 大学建筑工程论文:从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ABCD楼看中国建筑材料的变迁 摘 要:随着中国建筑材料的丰富与发展,中国建筑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从中国建筑最具代表性的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ABCD四幢教学楼的立面材料设计及选用,来分析建筑材料的发展。 关键词:设计风格;建筑材料;建筑细节 1 前言 位于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内的建筑城规学院ABCD楼建筑群,以其富有时代特征的建筑立面设计影响着一代又一代设计师,而承载其立面设计的建筑材料的运用,更是建筑材料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在现代建筑发展之初,由于经济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受材料加工及施工水平的限制,建筑材料的选择是非常有限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材料得到不断的丰富,进一步推进了建筑设计的繁荣。而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ABCD楼及后续的立面改造所选用的立面设计材料正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折射出新中国以来建筑材料的发展过程。 2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ABCD楼规划设计 2.1众所周知,同济大学建筑及规划设计的思想精髓是基于“包豪斯”的现代主义设计思想,而同济大学文远楼(A楼)则正是这一思想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 文远楼建成于1954年,为三层框架结构,采用自由式布局;非对称形体组合;合理的平面流线;简洁的立面风格是对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深刻演绎,这种风格的建筑在现在看来比比皆是,但在上世纪50年代,却是全中国极为少数的现代主义建筑,文远楼的出现是中国建筑师对现代主义风格在中国的延续。 从现代主义风格出发,建筑师将立面风格与平面功能有机联系,在阶梯教室位置,将立面条窗沿地坪升高趋势依次升高,以反映室内空间的真实变化。 建筑的墙面选用了涂料以突出建筑原有的体块关系,配合大面积钢窗以体现建筑现代性的一面。选用涂料固然有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影响,也有当时情况下社会经济状况的现实原因,当时涂料作为使用最为广泛的建筑外墙材料,由于涂料可以创造出最大面积的整体无缝效果、又能为建筑提供任何想表达的色彩要求,而且涂料的成本及施工技术要求相对较低,因此在我国经济发展初期,运用涂料得当能达到低成本高产出的效果,在设计中结合建筑的体块变化、虚实对比、色彩映衬、阴影效果、 分缝形式及比例推敲等手法创造出形式的美感。可以说文远楼的外立面用材正是涂料这种材料于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发展初期的典型应用。 2.2 1987年建成的明成楼(B楼),形体简洁、富有雕塑感,特别是建筑局部采用倒角,让建筑拥有了显著的现代主义特征。建筑在平面布置上采用了自由式布局,进门大厅正对采光中庭,中庭左侧为教师行政办公用房,三面围合与一侧采光中庭围合一个公共空间,可用于展览、演讲及学术交流,右侧也设置一个中庭,利用南北教学楼及一侧报告厅形成围合空间,大台阶将二三层联系在一起,在一二层之间加建了钢制大楼梯,将人流从入口大厅引入教学区域,既实现了建筑竖向的交通联系,又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明成楼的外立面利用废铁屑与陶土烧制出的暗赭红色面砖,因此也得名“红楼”。在南立面后期的立面改造中,加建了银色遮阳百叶,为古老的红楼增添了新的活力。 陶土面砖的饰面是自涂料饰面后,在七八十年代流行于中国大地的一种建筑材料,出于对传统砖墙的追求,同时为适应现代饰面材料所追求的轻、薄的要求,酷似砖面效果但厚度较薄的面砖出现了。 2.3 2004年建成的建筑城规学院C楼,是一个实验性的校园建筑,它不同于同济其他充满文化气息的校园建筑,是一个新材料、新工艺的集中展示,无论是建筑外立面裸露的清水混凝土、U型玻璃、镜面不锈钢片,还是内部的树脂地面,都是新世纪以来开始风靡建筑界的新材料,也正是由于这一点,C楼一直是业界争议的一个焦点。虽然如此,这样的一个实验性建筑,作为教授未来建筑师的一个场所,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单从建筑材料这方面来说,就为学生们提供了与建筑材料亲密接触的机会,激发学生们对材料及构造产生浓厚的兴趣,可以说C楼本身就是一本很好的教材。 C楼在建筑的墙体部分采用了清水混凝土,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以其作品中精致、柔美的质感完全打破了人们对混凝土简陋、粗犷的印象,使人们认识到了清水混凝土的无穷魅力。C楼立面材料另一个主要材质是U型玻璃,具有施工简便、自重轻、耐候性、耐久性好、透光不透视、无需二次装修等诸多优点,故在建筑的内外均可以使用。另一个使用在C楼北立面的特殊材料是镜面不锈钢板,由于不锈钢具有硬度高、耐磨性好,自洁性好便于清洁等诸多优点,被广泛用于室内外装饰,C楼的尝试可以说是在国内开创了大面积使用镜面不锈钢折板的先河。C楼地面采用环氧树脂地面,将原本用于工业建筑及低成本建筑的地坪漆带入设计师的视野,它能创造出大面积无缝地面的效果,又有耐磨、耐水、耐冲击、耐腐蚀及易于施工等显著特点,它的配色也可以满足任何设计师对色彩的要求。 C楼对材料的选择、应用和顺利实施,反应了建筑材料在中国建筑市场的长足发展,也体现了设计师对建筑材料及其性状的熟悉和运用,这种大胆的尝试,在一个以建筑设计见长的校园里伫立,是具有实验性和先锋意义的。 2.4 D楼始建于1978年,作为建筑城规学院的基础教学楼,于2010年进行节能改造,对外立面进行了改造设计,运用了最新的立面设计手法,在保留建筑主体结构及围护结构的前提下,将建筑包裹于一层可活动的金属板表皮之下,使建筑有了崭新的面貌, 在建筑北部加建了钢结构楼梯及平台将建筑与环境取得关系。立面表皮的构造材质主要采用穿孔金属板,并通过特殊的构造系统,将金属板实现可以移动、转动,以便调节遮阳的效果。金属板外立面装饰系统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墙体材料,它是以各种金属板为原料,通过冲孔机械将板材局部呈规律性地打出各种孔洞,形成特殊的质感肌理。穿孔金属板具有透光不透视、可以通风等特点,在国内应用最多的是穿孔铝板。通过对特殊构造的处理,将墙面设计为双系统墙面,就能有效的调节建筑物的遮阳系统,提高建筑的热工性能。 3 结束语 纵论同济校园内ABCD楼的立面设计选材,我们可以看到建筑材料在中国建筑市场的发展历程,随着中国建筑设计师水平的不断提供,我相信有越来越多设计师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建筑材料,正如路易斯.康所言:“……如果你忠实于材料,并知道它究竟怎么样,你所创造的东西就会是美的,千万别把材料用到次要的用途上,不然它就会让别人来忠实地使用它”。材料科学、建筑技术是一门迅速发展的学科,不断创新的设计思想不停歇的催促着他们前进的步伐,作为一名有追求的职业建筑师必须对新知识保持应有的热情、在工程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为自己的创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学建筑工程论文:德国柏林艺术大学建筑学教学研究 摘要:文章研究柏林艺术大学建筑专业开放式教学方法及其对中国建筑教学改革的启示,分析柏林艺术大学建筑教学方法和普通工科大学的不同,从教学组织和教学内容方面介绍了柏林艺术大学建筑教育的特点,对教学过程中要开设的课程和要完成的项目设计作了简要的罗列。 关键词:柏林艺术大学;建筑学教学;教学组织;教学内容 德国柏林艺术大学(Universitt der Künste Berlin)有着300年的发展历史,是一所艺术门类综合的高等学府,目前拥有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音乐学院和表演艺术学院,也是柏林两个有建筑设计专业的大学之一(另一所是柏林工业大学)。柏林艺术大学建筑专业教育制度上采用德国高校典型的Dipiom体系,也招收和培养博士生。德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和英、美以及中国的有所不同,没有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之分,只是分为低年级阶段(Grundstudium)和高年级阶段(Hauptstudium),这是两个很明显的分界,毕业以后称为Dipiom。美国和中国的学生本科毕业后到德国留学,德国的高校只认定这些学生相当于完成了德国的低年级阶段,可以从高年级阶段开始就读,目前中国把在德国取得Dipiom学位认定为硕士学位。 作为一所艺术大学中的建筑学专业教学,柏林艺术大学建筑教育和普通的工科大学中的建筑专业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前者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设计感性认识,重视学生创造、创意能力的培养,如重视工作模型的表现手法,新的设计思想和理念的运用。同时,规定学生要有一个学期的工作实践训练,完成真实的设计任务,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将设计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结合起来,真正体会建筑设计的内涵,促使学生真正融入社会实践。柏林艺术大学在建筑设计领域被公认为是培养建筑设计大师的地方,在建筑界有着很高的声誉。学校的教学气氛相当活跃,充满了开放、轻松、自由、有活力的学习氛围。 一、中国一般工科大学建筑专业教学方法 中国工科大学中的建筑学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分为5个方面:美术基础类课程,建筑史和建筑设计原理课程,建筑力学和结构课程,建筑技术、材料和构造课程,建筑设计训练课程。其中,建筑史和建筑设计原理,建筑力学和结构,建筑技术、材料和构造等课程的教学主要用讲课的方式,辅以部分练习,让学生学习这方面的专业知识。这种教学方法会产生几个方面的问题:建筑史论课程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积极思维,不会去寻找新的建筑哲学思想来开发自己的创新思路;建筑力学和建筑结构课程太多地注重力学和结构的计算公式,而忽视了建筑师所需要的结构创新方式和能力的培养;建筑技术和材料课程缺乏综合训练的内容,忽视建筑师执业过程中对技术综合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一般工科大学中建筑学专业的教学特点是:建筑力学和结构以及建筑技术和材料方面的课程基础总课时较多,学生基础扎实,但是对建筑结构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足。 二、柏林艺术大学建筑专业教学设计的理论和实践 (一)教学组织 柏林艺术大学的建筑专业的学习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为低年级阶段Grundstudium(按德语直译为基础阶段),一般要求跟班上课,两年内修完。后一阶段为高年级阶段Hauptstudium(德文意思是主要学业阶段),这一阶段不要求跟班学习。德国的学生在大学阶段也常常会去设计公司工作一段时间,或者去国外别的学校学习1~2个学期,然后再回来继续学业,所以高年级阶段往往会修3~5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学生可以根据所需要的学分自主选择。德国建筑教育是开放的教学组织结构,不同年级的学生经常一起上课、共同学习。低年级和高年级的课程体系均由4个专业板块(prüfungsbereich)和1个项目设计板块(projekt)组成(表1),这四个专业板块为:造型表现(gestaltung),建造和设计方法(bauund planungsmethoden),建筑历史及社会学(geschichte und gesellschaft),构造与技术(konstruktion und technologie)。各个专业板块在每一个学期均会提供多门课程供学生选择,项目设计板块也会在每个学期提供3~5个项目设计课程让学生选择。学生的选课由这样的板块体系引导,修完学校规定的课程和学分后才能进行毕业设计。 德国的大学里教师比例很高。柏林艺术大学建筑专业要求必修课必须是教授职称才能开课;讲师则只能独立开设选修课。1个教授通常会再带1~2个讲师,和1个学生助理一起上课,学生助理一般在该学期选课的学生中挑选。柏林艺术大学建筑专业每个学期开设的课程很多,必修课每学期几乎都开,每个版块的选修课也都会在2~3门以上。开设的选修课多了,学生也会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学生也可以自由选择选修的课程,甚至可以在在一年内就把高年级阶段所有的课程都修完。如在2009/2010学年冬季学期的选课列表(表2和表3)中可以看到,高年级阶段“版块2:建造和设计方法(Bauund Planungsmethoden)”提供课程: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2、集体研讨模式转换、建筑设计2、园林文化和环境艺术3(现代景观设计:艺术和建筑之间)、政府的危机和柏林亚历山大广场。该学期就开了3门必修课和3门选修课,提供了高年级阶段板块2中规定要修的所有课程,如果学生有能力的话,一个学期就可以修完这个板块中所有的课程。 (二)教学内容 对比中国的建筑教育,在德国的高校课程中很少设有Vorlesung(讲课为主的理论课),建筑专业的课程都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上课也没有中国常用的通用教材,课程开始后,教师会开出一系列书单,或者指导学生自己去阅读和课程相关的书籍。柏林艺术大学建筑专业的课程主要为3种类型。 其一,Vorlesung/übung——讲述理论课和设计练习结合,大量的“建造和设计方法板块”和“构造与技术板块”中的课程均采用这种形式授课,教师在一个学期中布置几个设计题目,1~2个星期完成,每个设计题目集体点评,当中有几次集中的讲课,讲授一些理论性的概念。Peter Bayerer先生主讲的板块2中的Baukonstruktion 2(建筑构造2)课程,延续几个学期,每学期布置4个题目,每一个题目内容都是做一个快速设计,要考虑到特殊的构造问题,2周完成。学生看到作业布置的内容后,就可以拿回去做设计,以工作模型和图纸的形式表现,2周后集中到一起,由Bayerer先生和2位讲师一起来评图,然后记下每位参加的学生的分数。学生在一个学期或数个学期完成这门课程的作业,做完4个设计后就可以拿到这门课程的学分。Bayere先生出的每个题目都会是一个特殊的场地,要求学生用一种特殊的建筑结构来设计完成。有一个题目是让学生用一张A0的普通卡纸,来设计和搭造一座高塔,卡纸的搭建只能用胶水,不能用金属制品加固,学生用卡纸所做的模型不能超过原有卡纸的质量。有的学生的模型可以搭到二层楼那么高,塔得越高给的分数也就越高。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可以去感受结构支撑的极限,和一些连接方式,对培养建筑设计中创意思维方式很有帮助。另有一个题目是要求在一个高高的山崖上设计一座钢结构的学生工作室,要从山崖上悬挂下来。学生练习如何在一种极端特殊的场地中,用特殊的钢结构体系来建造一个建筑物。Grazioli先生主讲的板块2中的Stdtebau und Stadtplanung 2(城市规划设计2)课程,一个学期讲完,要做4个设计题目,每2周1个,期间他分别和2位讲师给学生讲几次规划设计方面的知识。例如一个题目是在一个10 m×50 m,高10 m的室内空间中设计一个办公场所,另一个题目是在柏林的一块场地,需要将城市中感兴趣的景点引申到该基地中,完成自己的设计。Grazioli先生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体会城市设计需要考虑的各个要素,从室内到室外,从一块基地扩展到整个城市。 其二,Seminar——教师和学生座谈型的研讨课。“建筑历史和社会学板块”中理论课基本上会用这种形式上课,这些课程中师生互动是教学的重点。师生围坐在一起,对一个主题进行讨论。在德国高校中上课是师生都很兴奋的事,课堂气氛也很随意,学生经常带着咖啡,或者一边吃三文治,一边讨论。教师只是每一次讨论会的主持者,在讨论过程中,大家都积极参与,每个人都在关注和思考,学生有很强的学习能动性和自信自强的生活态度。 其三,Projekt——项目设计课。在每学期初,教师都会公布课程的题目、内容、时间及选课条件,供学生选择。比较受学生欢迎的教授也会规定选课的人数,一般不会超过20名学生。由于柏林艺术大学建筑专业每学期开设的项目设计课比较多,所以一般每门课不会超过10个学生选课。教授在上课的开始,会把教学大纲、具体的时间,以及设计基地安排发给学生,学生要自己去当地的规划部门购买设计基地资料和图纸。在德国规划部门里,设计基地资料都是公开的,只要花不多的钱,都可以买到设计基地地形图。学生要对设计项目进行大量的实地调研,以及查阅设计规范和资料,然后绘成图纸和介绍材料,制作设计基地模型,并要反映周围的建设环境。开课2~3个星期后,就有一次集中评图,学生要逐个介绍他们的方案构思,由任课教授、讲师和学生助教一起评图。这样的评图一个学期会举行2~3次,学期末进行最后的设计成果评图。如果学生当中需要教授改图,可以和教授预约,会在每周的答疑时间进行,柏林艺术大学建筑专业的教授都有自己的办公室,所以改图也往往在教授的办公室进行。项目设计课会有几次讲课,教授讲授和项目选题有关的设计内容,通常是一些设计方法和设计作品介绍。针对设计课的题目,会有相应的建筑周游参观。笔者在学习Eilfried Huth先生主讲的项目设计课 Wohnen und Stadt(居住和城市)时,就和学生、教师一起去瑞士、奥地利、德国的几个城市参观居住建筑。出发前大家将要参观的建筑资料整理成一本小册子,参观的时候可以对照了解。这样的周游对以后的设计有相当大的帮助。建筑是一种三维空间艺术,好的设计往往要亲临其境才会有体会,并且在今后构思设计的时候有助于激发想象力。 三、对中国建筑学专业教学的启示 中国的建筑学专业教学要重点放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在掌握一定的“艺术性”和“技术性”知识的前提下,着重培养建筑学思维能力、建筑技术和结构创新能力、建筑学造型创意能力。参考柏林艺术大学建筑学专业教学方式方法,针对中国新形势下的建筑教育,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和建议。 其一,建筑史论课由教师将建筑历史发展列一个提纲,推荐一些书目让学生先去阅读,上课的时候用座谈型的研讨课(seminar)形式,大家一起来讨论建筑历史的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欲望。每一堂课都成为一次小型的“学术性”研究会,成为一次建筑历史“头脑风暴”,这样的授课的方式,不但可以让学生记住建筑历史知识,而且最重要的是学到了利用建筑历史知识来思考和帮助自己建立建筑哲学思想。这种训练对学生成长成为大师级的建筑师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二,在建筑设计实践中,建筑师并不需要做精确的结构计算工作,这部分任务由土木工程师来完成,建筑师更需要一种对结构形式与美感结合的想象力。建筑力学和结构等课程中,在讲述基本的力学原理以外,可以让学生更多地研究结构的各种支撑方法,动手做模型来体会结构的内在关系,通过模型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并且验证合理的结构体系。 其三,建筑师在对一个项目进行建筑设计时,必定会对当地的社会、人文、环境、时代背景做深入了解,才能进行方案设计。建筑设计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由教师提出一个理论主题,或让学生自己拟定主题,针对主题开展研究,并形成研究报告,在此基础上再开始方案设计。这样的设计课程,可以让学生了解设计中对人文和环境的关注,使设计内容更有深度,并且形成一套独特的设计方法。 四、结语 柏林艺术大学建筑专业的课程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重视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制作工作模型来辅助设计思考的习惯。教学内容十分贴近真实的建筑设计实践活动,注重和鼓励学生探索和培养自己独特的建筑美学修养。 大学建筑工程论文: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特色探究 摘要:文章对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教育资源、学位制度及课程设置等作了介绍,并从专业教师的角度,对建筑设计课程的题目、教学目的、考核方式作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教育;学位制度;课程设置;教学特色 同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在中国建筑学科的发展中,以其自身的学术影响力,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有机会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度过了一年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现将所了解的建筑系教学情况向同行作一简要介绍。在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今天,希望对建筑教育的发展有所帮助。 一、教育资源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设有建筑系、城市规划系、景观学系和设计创意学院,6个本科专业,6个硕士点,5个博士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本科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上海市精品课程5门,形成了完整的学科建制和学科整体发展优势。 (一)教学团队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教师以学科团队方式组织整个日常管理和教学。2001年开始,学院逐步撤掉教研室,组建以研究方向为纽带的团队, 其目的就是可以把研究内容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每个团队由3~10 人组成,在这个基本组织中,教师有决策的自由和自我组织、自我发展的可能性,能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潜力,以形成学科建设多方位的联系,包括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间的联系,教师与学生间的联系,学科间的联系,国内与国外的联系,等等 [1]。目前,全院已有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科团队30多个。 建筑系师资大都来自国内外著名建筑院系,现有在编教师125名,其中教授、副教授80名,具有 博士学位的教师67名,国家级高校教学名师1名,上海市高校教学名师2名。拥有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各1名,法国建筑科学院外籍院士1名,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院士(Hon. FAIA)3名。外聘博士生导师中,有国内建筑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聘有贝聿铭、查尔斯·科里亚、安藤忠雄、理查德·罗杰斯等国际建筑大师为名誉教授。 全系每年招收建筑学专业本科生(含室内设计专门化方向)约120名,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本科生约25名,其中外国留学生比例约10%。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20~130名左右,博士研究生25~30名左右[2]。师生比例在1:7左右。 (二)教学设施 同济大学建筑学院拥有A—E五栋教学楼,教学空间非常宽裕。A、B两栋楼是以日常教学为主,包括理论课和设计专业教室以及大小报告厅;C楼以教师团队工作室为主,研究生课程有时就在教授的工作室讲授;D楼有设计基础形态训练基地、艺术教学创新基地、中国传统家具教学实践基地等10个分基地,高密度人居环境研究和城市规划与设计现代技术实验室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E楼原为设计院,现为学生专题设计和毕业设计场所,以充分实施“预备建筑师”计划。 (三)图书资料 B楼的一层为学院专用图书馆,截至2009年,拥有各学科藏书343万册,其中中文藏书277万册,外文藏书65万册。中文建筑类图书共11 986种,85 773册;外文建筑类图书共5 922种,10 396册;中文建筑类期刊共572种,980册;外文建筑类期刊共810种,14 415册[2]。图书馆开放时间为9:00-22:00,教师和学生可以在这里自由阅读、查阅资料、自习、构思方案。 (四)学术平台 《时代建筑》和《城市规划学刊》编辑部设在C楼,这2本杂志都是业界权威期刊。《城市规划学刊》创刊于1957年,是国内最早的城市规划学期刊。《时代建筑》是一本以中国建筑为特征具有国际水平的杂志,关注国际思维中的本土特征,用世界的眼光探索中国命题,强调本土特征中的国际化品质,具有超大即时的信息容量。 (五)实践平台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是同济大学规划建筑服务的产业平台,同时也是建筑教育和实现“预备建筑师”计划可依托的实践平台。 两个设计院凭借雄厚的设计实力、丰富的人力资源、先进的设计手段,跻身全国前五名之列 。借助其在国内外的地位和影响,充分发挥“产学研”相结合的综合实力,给教学提供了社会实践机会。 二、 培养方案 (一)学位制度 一直以来,高校建筑系都是五年制。从2010级新生开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率先改革学制,推广“4+m”学制,即本科阶段4年,研究生阶段2年到3年。这意味着,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师,可以压缩到6年的时间。据悉,这一改革在同济大学开展之后,有望在全国建筑专业中推广。 按照新的学制要求,本科阶段,建筑学专业学生按培养计划要求修读各类课程,达到相应总学分即可毕业,可获得建筑学专业工学学士学位。建筑学专业硕士按培养计划要求修读各类课程,攻读的年限为2年、2年半、3年不等,只要修满总学分,即可授予学位。而与国际知名高校联合培养的建筑学双学位硕士则需要3年的时间 [3] 。 在这次改革中,硕士研究生期间强化了在设计企业(设计院)的实习时间和要求,全面加强实践课程。实践课学分比重由20.3%增加到36%,并强调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学生,要求企业按教学要求指导学生实习,同时对教师的企业背景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课程设置 本科生的培养方案设定了建筑学派的68个知识点,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这68个知识点才能离开学校。所有课程也都围绕这68个知识点设置,以保证教学的延续性。 1.基础入门课 基础入门课程主要有设计概论、设计基础、建筑概论、建筑设计基础、中外建筑史、建筑理论与历史、计算机应用、美术等。这类课程的讲授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建筑的定义、属性、思维方法和职业特点,以及当代建筑概况。通过图像的记录与转译、环境认知与设计思维的徒手表达、图像的采集、工程字体训练、摄影创作技法与平面构成(色彩)练习、建筑抄绘与测绘等,培养学生完整的建筑设计理论素质、技术能力和价值观,从而达到能力训练目的。 2.设计主干课 设计是建筑学本科学习的核心课程,占总学时数的比例较大,作为主要的教学科目贯穿于本科学习全过程。包括公共建筑设计与原理、住宅建筑设计与社区发展、建筑群体设计、高层建筑设计、大跨度建筑设计、建筑改扩建、城市设计与更新、室内设计、细部设计与建筑构造、建筑环境控制技术、环境艺术设计等。设计题目由简到繁、由浅入深,保持着建筑专业三维空间设计的优点,同时训练学生的各种专业能力:方案创造能力,解决空间问题能力,方案的比较、评价和修改能力,组织和管理设计过程的能力,对人和场所、活动和设施之间关系的洞察能力。设计课程及周学时安排如表1所示。 3.实例研究和实习课程 所有的建筑教育学校大都利用所在城市的有利条件,对城市和建筑进行不同范畴的实例研究,如麻省理工学院以波士顿地区建筑为研究对象,宾夕法尼亚大学以费城为研究对象。同济大学则以上海及周边城市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建筑评论、传统建筑与历史地段保护、上海近代建筑研究、建筑经济与建筑法规等实例研究课程的教学,训练学生分析环境以及把分析结果转换成设计目标的能力、协调复杂关系的能力、建筑设计成果的实施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在实践中表达和学习的能力[4]。其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 4.校企培养新理念 结合教育部倡导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同济大学自2010年起开始实施学生就业实习与毕业设计一体化的校企培养新理念——“预备建筑师计划”,以解决在校学生实习与学业安排的冲突,缩短学生就业后的适应期,满足企业人力资源竞争需要。通过学校培养向企业后延、企业人力资源向学校前伸,适应职业建筑师所需的工程实践、工程创新、工程研究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需要,实现学校、学生、企业、社会多方共赢。 参与“预备建筑师计划”的学生为五年制本科生,时间为第8和11学期,培养环节主要有生产实习、参观企业、聆听讲座、参与工程项目实践。毕业设计题目选题来源于企业(设计院),依托与企业共建的校外工程创新实践基地,指导教师采用双师制,由校内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担任,使学生熟悉行业政策法规、具备良好职业道德、了解相关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拥有解决建筑设计技术问题的操作技能,具备解决工程问题的实际能力和沟通交流、团队协作能力,成为名副其实的“预备建筑师”。 为落实培养目标,学院规定参与“预备建筑师计划”的教师应具备在企业工作的工程经历,每一届学生有6门专业课是由具备5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主讲。参与“预备建筑师计划”的学生在升入四年级时,与企业签订就业意向协议,以使他们能专心于学业。 目前,上海市规划研究院、现代设计集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多家综合甲级设计企业已与建筑学院开展了“预备建筑师计划”的校企合作。 三、教学特色 (一)建造与建构 同济大学建筑教育延续德国“包豪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并在其基础上发展为自主创造、博采众长的学术风格和教学特色,特别强调学生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从入学开始,新生被灌输的第一个观念就是创新,第二必须动手实践。学生在学校不仅是学一些理论性的概念,还有很多动手直接操作的技术和经验。学习过程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建造的过程。 自2008年起,每年的5月底,建筑学院都会举行一届建造节,每组参赛学生经过8小时辛苦、紧张、快乐地建造,用纸板搭建风格各异的房子,并在里面居住一晚,真实体验了自己建造的空间,领会、把握了建筑最基本的要素——适用、经济、美观。这样的教学活动在激发学生创新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空间架构的认识,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 同济大学“以建构启动设计教学”,把建筑教育由美术型引导到与技术相结合的理工型教育体系中,并致力于空间建构和建造教学的实践研究,采用将空间分析和空间建构分解为设计步骤的教学方式。在设计课的教学中,采用较大比例的工作模型作为主要的表现与研究手段,引导学生形成建构和结构的观念(图1)。如在设计基础课程中,安排学生摆砌砖墙,学生在通过砌筑分割空间的过程中,理解了建造的理念。 (二)设计课程教学 同济大学建筑教学中,设计题目的选定,以专题性、连续性为主要特征,教学重视对空间的认知体验和对材料结构的真实建构,循序渐进地使学生认识到建构在空间设计中的主动作用,从而使空间设计问题明晰化。 一年级的设计课程,结合设计概论和建筑概论教学,向学生介绍一些建筑学的基本知识和工作方法。设计任务围绕建筑表现技法、建筑空间认知和建筑材料的建构设计,如里弄住宅建筑中色彩的采集、面积的对比、城市环境认知等,目的是向学生综合介绍场地、道路、纪念物、外观等基本要素。学生通过设计、模型制作及研究过程,对这些问题逐步加以熟悉(图2)。 二年级的设计课程,则注重建筑形态哲学的形象表达方面,强调在建筑形态的理解和把握基础上进行视觉表现。通过生成技术和空间句法,理解建筑功能及空间特征,强化空间组织能力,提高建筑综合造型能力,建立环境观念。具体任务有小品建筑方案设计、建构模型制作、小住宅建筑方案设计、大学生活动中心建筑方案设计、幼儿园建筑方案设计。 三年级设计课程的一系列题目设置,体现了对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的学习与应用,建筑类型不同,教学目的也不同。如区县图书馆、展览馆建筑方案设计,其训练目的是掌握公共建筑的功能布局、流线组织、建筑形式、屋面和楼梯构造;民俗博物馆、山地建筑和滨水建筑、商业中心等题目的设计过程则是鼓励学生对文化、地域、建筑、历史等与人类居住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入思考,从而使他们意识到建筑与人文环境紧密联系。 四年级的设计课程集中在第7学期,是一项复杂性、协调性、实践性、社会性都很强的专业设计工作,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相关学科专业知识的能力,了解和掌握高层建筑设计的特殊问题和一般规律。题目主要是旅馆类建筑、商办类建筑、商住类建筑和专题设计,如搜狐大厦建筑方案设计、时尚青年城建筑方案设计、旅游区四星级酒店建筑方案设计、城市综合体建筑方案设计,等等。这些题目多是教师的实际工作项目,学生通过现场参观、基地勘察、模型制作、方案推敲,掌握现代高层建筑的设计规律,包括结构、设备、垂直交通、安全疏散及消防等特殊问题,熟悉高层建筑的造型处理方法,认识高层建筑与城市环境及景观的关系。 专题设计是建筑设计教学的分化阶段。通过多题目的设置,学生选择喜欢的题目或需要加强学习的方向,为发展学生各自志向潜力与选择专业方向及日后的研究方向创造条件 [6] 。在注重设计概念与设计方法的同时,更强调建筑的特性与共性设计、训练方法及学生的个性发展。 为发挥各位教师研究方向的优势和经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由学生自选教师所设定的多个题目进行教学。专题设计由多个分课题组成,他们包括大跨度建筑(技术性较强的题目)、城市设计、室内设计、建筑构造与设计、住宅设计、建筑历史理论与当代设计、校园建筑设计、建筑数字化生成、历史建筑保护设计等。学习方式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情况,采用独立的或几人一组集体的方式进行,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每个学生都要递交自己的设计成果,即集各学科于一体的最终完整的设计。 (三)专题讲座 同济建筑城规学院在各个学科方向都有完整的学术梯队,校内及校际的学术交流非常活跃。常进行团队学术活动,每个研究小组的成员都定期作研究进展报告,针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展开充分讨论。要求每个团队每学期必须轮流作学术报告,同时定期或不定期邀请国外及国内其他研究单位的学者作报告,了解国际、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前沿动态、开拓思路。可以说,除了节假日之外,平均一天一场专题讲座。 仅笔者在同济的一年时间里,就先后有安藤忠雄、妹岛和世、矶崎新、安托内·普利多克、米歇尔·舒马赫、弗兰克·盖里这些世界级的建筑大师在同济大学举办讲座。学生在这么频繁的“学术声音”里,拓展视野,增长见识,对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必将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四)教材选用 同济建筑系的教师既是高校教师,又是注册建筑师;既在学校担任教学工作,又在设计企业从事建筑创作。许多教师还成立了自己的事务所,他们既从事教学,又从事创作,同时致力于此领域的学术研究。灵活、宽松的工作环境,教师能够及时将经验带入课堂,也能把最新的研究成果传授给学生。 在教材的选用上,教师大部分都不用固定的教课书,也不指定教材。他们认为,一本教材,从编著到印刷、出版至少要2年时间,这种滞后性会限制学生思维、不利于跟踪学科前沿。有的教师会把准备出版的书作教案,有的教师则用自己的分析内容和研究成果作教案。课堂上会发给学生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推荐大量的参考书籍,还有大量的笔记,这些便是学生最终的考试依据。所以,虽然上课不考勤,但是学生听课积极性反而很高。 (五)考核方式 在同济建筑教学中,考试不是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唯一形式,而调研报告、课程论文、课程设计和课堂讨论才是考核重头戏。与传统的考试相比,新型的考核方式不仅可以考察学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还可以从个性化发展的角度考察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对问题的理解能力。 在设计课程中,最客观的考核方式就是“评图”课。每一次设计交图,班里所有学生的成图将被粘贴在教室的评图板上,所有的工作模型也摆放在相应的图纸下面。指导教师不担任评审,评审团主要由建筑设计、技术方向的教师、校外专家、外校教师组成。每个学生通过讲述过程、解读模型、播放动画,尽可能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教师将逐一询问每个细节,捕捉每一思路,领会设计者的创作动机。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增加学生之间的纵向影响。 四、结语 同济大学以实施卓越计划为突破口,促进建筑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建筑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已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高等建筑教育体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建筑工程技术人才。不论是教学体系还是教学方法都值得学习和借鉴,但是,在学习同时应结合自身院校特点,取长补短,把实践育人放在首位,不断提升建筑教育的质量,为社会建设培养更多的建筑人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系馆扩建项目研究 摘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公认的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土木建筑类院校之一。其建筑系馆(以下简称系馆)位于校园西南角,始建于1956年,因教学体质改革及使用人数增加的需求,在其北侧进行扩建。本文以此项目为研究对象,从系馆扩建场所与环境、功能与空间、材质与建构三方面方面,梳理出系馆改扩建项目设计特点及建构过程。 关键词:改扩建 建筑系馆改扩建 钢木张悬梁结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西安,是公认的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土木建筑类院校之一。其建筑学院具有悠久的历史,建筑系馆(如图1)始建于1956年,为四层混合结构(三层以下为砖混结构,四层为钢结构),南北长40m,东西长18m,现有总建筑面积7650㎡。是一栋以建筑学院的教学、办公、科研和开放空间为主的综合性功能复合的建筑系馆,系馆内除专业教室外,还包括建筑实验室、报告厅、图书馆、建筑博物馆、科研所、教师办公室、以及开放空间。(如图2) 近年来,由于院系发展,使用人数的增加,原建筑面积已不能满足需求,特别是“建筑教育全方位开放式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的实施对教育思路、模式和技术手段提出新的要求,更加强调建立和营造开放性教育空间、教育资源优化及激发创造力的学习氛围。从2010年开始,对建筑系馆的改造、扩建、以及新建提出了多种方案,最终确定最为实际和可行的南侧加建的方式。加建部分增加建筑模型制作及展示功能。 场所与环境 建筑系馆位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园东南角,与主楼、西楼共同构成建筑学院办公、教学、科研区域。三栋教学楼均建于建校之初,形成以校园南门——喷泉——教学主楼——图书馆(因位于地震带之上现已拆除为绿地)为中轴线,东西附楼对称的布局形态。 建设用地总面积为427平方米,其中南北宽8米,东西向长60米,非常狭长。此外用地内杂草丛生,需要保留原有建筑系馆排水及供暖设施。其东侧为校园停车场,面积2280平方米,主要供学校大巴车及教职工车辆的停放。西侧直接对外,面向校园道路。南侧紧挨西安城市遗产保护研究所。北侧为需要扩 建的建筑系馆。 功能与空间 当代随着多元化建筑文化与思潮的影响,建筑学的教学模式也有原小班单独教学模式向多元化、注重实践的教学模式转变。因此,当代建筑系馆的功能除了需满足教学、办公、科研之外,还需有展览评图空间、多年级交流空间、自由讨论空间、中型报告空间、模型制作空间。此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系馆扩建部分功能定位为建筑模型制作及展示空间。因此需要安置大型模型制作设备,如模型雕花机、木材切割机等。 建筑系馆南立面由外立面转变为扩建部分的内立面,系馆内部采光成为重大问题。扩建部分位于两栋建筑的中部,其北侧紧挨系馆,南侧与研究所仅1.2米之隔,扩建部分亦无法侧向采光。因此,扩建部分采用玻璃屋顶,顶部采光既可以满足扩建部分充足的阳光,又可以是建筑系馆间接采光。建筑空间顶部开阔的视野柔和了水平方向的局促感。但随之而来的是玻璃屋顶的夏季通风问题。为了最大节能效益,系馆扩建部分采用下开低窗,上开百叶的做法,通过自身高度产生的烟筒效应达到自然通风效果。 在与原有建筑空间联系方面(如图3-5),扩建部分作为建筑系馆的附属部分,主要通过系馆出入,将系馆内部与楼梯间相对的办公室打通,改造为通道与扩建部分相联系,方便学生进出。出于疏散的考虑,在基地内唯一对外的西侧设出入口,但为加强扩建部分与系馆的联系,需隐蔽设置。入口西花园在设计中考虑到内外环境的参透,将花园延伸至室内,形成:“自然花园(外环境)——入口平台(过渡空间)——室内”的空间序列。 屋顶考虑到排水,北侧与系馆连接处高8.1米,南侧新建部分高6.2米,顶部的设计,是此次改扩建的重点之一。其最大特点在于钢木张悬梁结构在屋顶上的应用,通过钢木结构自身的美感来塑造空间魅力,使逻辑性建构与空间艺术表现达到完美统一。 与传统的直线型钢木结构相比,张悬梁结构在受力方面,上部木梁受压力,下部钢索受拉力,受力更为均衡的同时,钢索与钢节点的加入缩小了直线型钢木结构的截面宽度,空间感受更为轻盈。这种形式还缩短了单个木材的长度,也更为经济。连接方式与传统钢木“外钢内木”不同,系馆扩建的钢木连接方式采用“外木内钢” 铰接点——铆接的连接形式,木材中心契合预制钢构件。这种连接方式的优点在于,单榀屋架视觉上以木材为主,具有整体感。同时屋架不断重复也形成了韵律。 材料与建构 主体结构施工分为三个阶段:整理场地设备管线、墙体砌筑、屋架组装安装。 整理场地与设备管线中,去除基地内杂草树木,保留原有暖管,排水管重新翻新,并留有四个1.5米×1.5米检修井,便于检修。 墙体砌筑中,新建墙体采用370砖墙,间隔3.6米配合顶部屋架位置设一道240×240的构造柱。 屋架组装安装中,结构暴露在空间中,形成多种材料由密集结点单元集聚而成的立体构成。钢木结构屋顶的构件由空间中自由灵活的点、线构成,其组合趋势是追求发挥多种材料特性的复合构件:轻巧瘦薄、节点纤细、质感光亮坚硬、色彩含蓄沉着。这也是系馆钢木张悬梁结构和构造从单纯的“追求结构支撑和构造强度”转变为“结构和构造的艺术化表现”,建筑的所有元素都被最大限度地视觉化。 大学建筑工程论文:浅析大学建筑设计中的本土及人文因素 摘要:本文以大学建筑设计为研究对象,在对大学建筑设计形成历史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之上,对现阶段大学建筑设计中本土因素以及人文因素的发展进行了详细分析,最终针对新时期大学建筑设计中应当如何体现本土及人文因素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并据此论证了做好这一工作在进一步提高大学建筑设计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的过程中所起到的直观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大学建筑设计,本土因素,人文因素,发展,完善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剧与城市化建设进程持续推进的背景作用之下,高等教育建筑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发展中所占据的地位日益关键。自改革开放以来,大学校园建设迎来了其蓬勃发展的崭新阶段。在这一时期,高等教育教学事业受到的关注与重视度越高,大学校园建设工作的发展速度也越快。我们在认可大学校园建设工作发展为高等教育教学事业提供必要场地支持的同时,也需要明确的认识到现阶段大学校园建设工作存在的几方面问题,这些问题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整个大学校园建筑空间的单一性问题比较严重,硬质建筑线条勾勒出的大学校园建筑环境呈现出了较为冷漠的环境,在此基础之上营造出的整个大学校园文化无法与高等教育所传播的人文思想向配合,人性空间在整个大学校园文化以及校园建设中的体现有所缺失;②.大学校园在建设过程当中由于设计工作不够充分,建设动作对大学校园建设区域附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较为不利的影响,大学建筑周边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指标比较高,这直接导致了大学校园建筑在使用过程当中极易与周边环境发生一定程度的冲突与制约,大学校园建筑的使用性未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与体现;③.从整体角度上来说,各个不同地区所构建并设计的大学校园建筑在设计风格、设计思路以及设计方式上存在较为严重的同一化趋势,大学校园建筑中有关地区特色、地方特色及民族特色的体现较为薄弱,大学校园建筑设计的特色无法通过建筑本体充分的表现出来。笔者认为现阶段大学校园建筑设计之所以会出现以上诸多原因,其关键仍然在于大学建筑设计主体在设计过程中显著的形式主义以及功利心态,整个大学建筑在设计的过程当中以功利化、利益化的设计心态所主导,这最终会使得属性文化的大学建筑无法冲破世俗文化的传统禁锢,再加上单一化的设计思想与设计理念,大学建筑设计中有关建筑与地区(本土因素)、建筑与人(人文因素)之间关系的体现还不够充分,这也正为当前大学建筑设计相关工作人员最亟待思考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那么,何谓大学建筑设计中的本土因素与人文因素呢?现阶段大学建筑设计中有关本土因素以及人文因素的体现存在何种缺失呢?大学建筑设计应当采取何种措施更深层次体现其本土因素与人文因素呢?笔者现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一、大学建筑设计发展概述 (一)大学建筑设计的启蒙阶段发展概述。相关研究学者经研究表明:古希腊可谓是高等教育教学事业的起源。这一时期的大学建筑设计形式较为简单与质朴,仅在井边搭建简答的封闭式棚子,教师的前身(古希腊智者)在井边发表有关自身思想与思维意识的讲授演说,听众在搭建的封闭式棚子当中学习智者的思想文化,并与智者就各种文化问题展开系统且深入的沟通与交流,这也可谓是整个世界范围内大学建筑设计的最初萌芽,其也为西方发达国家大学建筑设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大学建筑设计的起步阶段发展概述。西方发达国家有关大学建筑设计工作研究隶属于整个大学建筑设计研究系统的初期起步阶段,于12世纪左右蓬勃兴起的神思想学习是推动欧洲大学有关建筑设计研究工作蓬勃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此时所谓的大学建筑实际上就是修道院,其受神、修到思想的影响,在建筑设计中对于建筑封建性的考虑多,我们仍能从当前所遗留的文化古迹中窥探到这一时期大学建筑设计的最基本风格:四周封闭的方形院落;与周围建筑之间的有效沟通弱。造成这一时期大学建筑设计呈现出以上风格的最关键原因在于:在神权主义思想主导整个社会思想的背景作用之下,其对于方正以及隔离原则的强调直接导致这一时期的大学建筑毫无个性化与创新化所言,更多的隶属于一种僵死化的学究性设计。在神权主义思想之后逐渐占据整个社会主导地位的歌特文化以及巴洛克文化更是将这种封建性的大学建筑设计思想推向了高潮。直至文艺复兴的序幕拉开,欧洲古典社会对于人性的关怀才逐步影响到大学建筑设计领域,此时的大学建筑设计在设计风格上与整个时代所强调的古典建筑文化趋向相同。 (三)大学建筑设计的兴起阶段发展概述。到18世纪末期,受以巴黎美术学院为代表的“美艺”主流学派影响,该时期的大学建筑设计风格开始呈现出两个方面的发展趋势,即规模化以及分区化。简单来说,这一时期的大学建筑从设计角度体现了整个设计规区域的外延性拓展,整个大学建筑设计的规整化特点体现突出。与此同时,整个大学建筑从设计阶段就开始将功能分区的思想融入到了主流设计思路当中,强调各种差异性应用功能建筑在区域分化上的独立性以及在整个大学建筑中的统一性,美国早期大学受此种思想影响也体现了功能分区性大学建筑设计的基本风格及一般形式。 (四)大学建筑设计的成熟阶段发展概述。20世纪全世界范围内经济科学的蓬勃发展深刻的影响着各行各业,这对于大学建筑设计工作的发展而言同样如此,在信息技术以及信息产业革命持续推进的作用之下,新时期的大学建筑设计正逐步向着规模化、复杂化、系统化以及多元化方向发展。这一时期大学建筑设计最显著的设计特点在于其从大学建筑的设计形式以及大学建筑空间特征的构造这两个方面将整个大学校园所传播的教育教学精神深刻的体现了出来。大学建筑欣赏受众能够以大学建筑为载体,深刻的探求到整个大学所传递的积极向上的教育教学精神。从这一角度上来说,新时期的大学建筑设计无论是在设计风格的体现还是设计形式的选取上都应当充分体现出整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将多元化、风格化以及个性化作为新时期大学建筑设计的基本特征。 二、现阶段大学建筑设计中的本土及人文因素分析 (一)现阶段大学建筑设计中的本土因素分析。何谓大学建筑设计中的本土因素呢?从理论上来说,大学建筑设计中的本土因素是大学作为一个整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事业当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经过长时期历史沉积而成的一种特殊文化形式,这也正是以大学为整体的文化共同体的集中表现以及整个大学建筑中系统载体各方价值观逐步构成与细化的一个过程。那么,我们应当在何种方式作用之下去探求整个大学建筑设计中的本土因素呢?首先,整个地区的环境保护意识能够以物化的形式体现在大学建筑设计当中,整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生活习惯以及行为方式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建筑设计中所选取的建筑材料以及建筑形式产生决定性的作用与影响。有着浓厚本土因素的大学校园建筑无论从建筑方式还是从建筑风格方面来说都与现代社会当中千人一面的建筑整体形象严格的区分开来,这与短时间之内以人工机械为主的集中性建筑建设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可以说,大学建筑设计中的本土因素同整个城市空间的发展一样,均是在长时间的历史沉淀与积累的过程当中有所深化与升华的。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大学建筑设计工作人员在针对大学建筑展开规划与设计的过程当中,应当将本土因素所体现出的个性化设计风格深入体现在大学建筑设计的方方面面,进而为整个大学校园的本土化发展奠定有利的物质基础;其次,大学建筑设计当中的本土因素还应当是整个大学校园办学特点以及所开设学科教学特色的集中表现。现阶段整个大学校园从办学情况及其发展状态上来看,同质化问题尤为严重。有关这一问题国内大学建筑设计者们应当充分借鉴国外高等学府优秀的建筑设计理念,大学各个办学分区之间的独立性应当以建筑的空间性为载体得以体现,在建筑空间形式与校园文化充分融合的基础之上更深层次的体现整个高校本土化的发展趋势。 (二)现阶段大学建筑设计中的人文因素分析。新阶段建筑设计工作从技术型的发展角度来说有着极为迅猛的研究进展,新时期蓬勃发展的网络数字技术在建筑设计领域得到了深入的发展与应用。简单来说,现代科学技术在为大学建筑设计提供新鲜活力的同时,也使得现代经济社会当中的工具价值过多的凌驾在人文因素的体现之上。这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校园对于整个建筑区域的规划设计强调整体布局的规范与整齐,善于将对称的思想融于整个大学建筑设计当中,新时期的大学建筑设计同样遵循于这一法则,但大学建筑应用过程当中的结构性功能分区始终存在,学生区与教学区之间关系未能够得到妥善处理,大学建筑设计中以上两区的规划距离过大,步行时间大多超过了10分钟以上,这远远超出了人3~5分钟的步行时间心理承受极限。大学校园建筑区域的单一性延伸与扩大使得学生在由住宿区向教学区行进的过程当中无法完全选择传统意义上的步行方式,借助交通工具的出行方式在无形之中淹没了大量极有价值的交谈,整个大学校园在建筑设计的作用之下难寻人性化交谈空间的踪迹;②.现阶段大学校园的建筑设计工作给予学生人文环境的关注度比较低,单一性的建筑设计功能使得现阶段大多数大学校园与现代经济社会城市交通出行系统当中广泛存在的“钟摆运动”沦为一体。大学建筑设计从外形表征上的规整化在无形之中制约着簇群式室外空间的构建与发展,无法兼顾大学建筑设计的实用性以及大学文化行为的承载性。 三、大学建筑设计中本土及人文因素的完善措施分析 (一)大学建筑设计中本土因素的完善措施分析。大量的实践研究结果向我们证实了一点:在不同地理环境、人文环境背景作用下为不同应用人群所服务的大学建筑设计在设计规划阶段应当结合差异性的本土因素,明确相应的建筑设计理念以及文化思维。作为大学建筑设计工作人员的我们应当在设计阶段对整个大学建筑区域所处地区的本土文化有所了解,建立在对建筑区域场地因素充分认识的基础之上展开将个性化建筑设计理念融于共性化教学设施中的思考与研究。简单来说,从本土因素角度来说,大学建筑设计应当着重考虑以下几点问题:①.大学建筑设计本土因素对于自然环境的尊崇。在整个大学建筑的设计过程当中,一切建筑设施的设计及规划都应当与建筑区域当中既有的自然地形及地貌特征相吻合,避免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发展相冲突;②.大学建筑设计本土因素对于天气气候的响应。大学建筑设计工作人员应当对大学建筑设施规划区域所处地区的基本天气气候有所认知,综合使用现代化的遮阳装置,并在功能分区建筑设施间隔位置合理组织庭院设施,发挥其通风功能;③.大学建筑设计本土因素对于地方特色的延伸。大学建筑设计在设计规划阶段所选用的材料及细部处理均应当与整个地区的风土人情相吻合,体现大学校园建筑的多元性以及特色性。 (二)大学建筑设计中人文因素的完善措施分析。笔者认为,要想将人文因素在大学建筑设计中得到充分体现,其关键在于以下几点:①.大学建筑设计人文因素需要从建筑功能的角度入手,试从单一建筑体多种功能的融合入手,将层次关系错综复杂的功能分区性建筑物变得简单有条;②.大学建筑设计人文因素需要从建筑空间的角度入手。简单来说,大学建筑空间当中的道路交通需要与城市设计中的道路交通设计理念相吻合,将学生在教学生活中所经常使用到的建筑场所通过交通道路连接在一起,以最大限度的空间应用来承载个体化的人文活动,将人文因素融于大学建筑设计中的方方面面。 四、结束语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与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持续推进,社会大众持续增长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对新时期的建筑设计事业提出了更为全面与系统的发展要求。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对于综合性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这无疑推动着整个教育教学事业的全面发展,高等教育作为人自身创造力与思维能力全面提升的一大关键教学阶段,其发展速度及发展质量对于整个教育教学事业的完善而言可谓是尤为关键的。高校建设过程中的成功及失败经验也是尤为丰富的。有关研究学者曾经明确指出:对于现阶段的大学建设工作而言,最根本性的制约因素还是在于建筑设计阶段,其本土因素与人文因素的局限性使其无法在大学建筑设计中发挥基础型职能,高校教育教学职能的发挥也因此受到一定的阻滞。 大学建筑工程论文:清华设计,清华风范:纪念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50周年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清华院)的正式成立,是1958年7月24日的事。那一年,我国最早期的一批高教系统设计院差不多同时成立。但是严格地讲,清华院机构的前身始创于1952年。从最早的雏形到现在已50多年,风风雨雨,经历了很多个历史阶段。 在今天国人的眼中,清华院是一支高素质的、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设计团队,大到国家重点项目的建设以及全新科研领域的开创,小到具体技术规范数据的订制,你总能感受到清华院设计的力量。虽然清华院很少宣传自己,但是凭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人的风范,无论在市场竞争或是在建筑设计业界中,它都是一支擅于打硬仗的威武之师、闻名之师和智慧之师。 历史回顾 清华院的前身是“三校建筑委员会”,1952年3月成立。1951年底,教育部准备进行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燕京大学调整为多科性的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和综合性的“北京大学”,成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三校调整建筑计划委员会”,每校各推三人为委员,梁思成任主任委员,张龙翔任秘书长。 “三校建筑委员会”承担了研究学校建设的任务,既有研究,又有设计,工作一开始就有科研的使命。当时正值全国“三反五反”高潮,所有国营建筑公司都在“三反”,私营公司都在“五反”。经教育部批准,“三校建筑委员会”经历了设计、备料、招工、施工全部自己动手的阶段。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该委员会拥有清华、北大建筑系全体师生200人。 就这样,第一批约6万平米的校园设计任务于1952年3月正式展开。由于是“白手起家”,师生们极端缺乏经验。这就是最初清华北大师生们参加建筑工程设计的开端。 1953年5月,清华大学成立本校基本建设委员会,蒋南翔为主任,刘仙洲、梁思成,何礼为副主任,钱伟长、陈士骅、史国衡、张做、何东昌、张维、吴良镛、解沛基、李德耀为委员。 1954年1月,成立工程委员会,相当于现在的基建处,张维任委员会主任。是年,建校任务基本完成。 1955年~1958年,基本建设委员会设计科承担了学校基建工程的全部设计工作,主要有:新水利馆、土建基地、焊接实验室、汽车实验室、给排水实验室、3~8号公寓、学生宿舍5~12号楼、员工食堂和学生食堂等。 作为教师应该怎样参与实践?当时建筑和土木两系的教师采取了轮换制:在设计科完成设计任务之后回到系里再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这种轮换制一直延续至今,清华院现在仍保持着院系有30%的专业教师作为设计院定聘设计师的传统,保证了学校的教师们既能参与教学,又能投身实践,达到了让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1958年7月24日,设计院正式成立,当时的名称为“清华大学土建设计院”,隶属于土木系和建筑系,设有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城市规划、给排水、暖气通风、供电等6个专业设计室。 此后,设计院不断发展进步,至今经历了8个发展阶段。 1、1958年~1960年 这个阶段经历了“”时期,我国提出了“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学生们的实习必须在这里完成。帮助学生们完成实习工作,变成了高校设计院最重要的两个任务之一,迄今为止,仍然没有改变。 这个时期,设计院承担的建校工程有 燃料综合利用发电厂、综合性机械制造厂、中央主楼、核能研究院主厂房(806)、精密仪器系系馆(9003)等。此外,设计院还承担了大量的校外设计项目,包括人民大会堂、中国人民历史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国家大剧院、中央科学技术馆、中国人民解放军剧院和学习馆、北京垂杨柳小区、河北“徐水”新农村规划设计等。 这是清华院的初创阶段,虽然缺乏经验,但在工程经验积累、员工精神素质的培养方面,为今后奠定了基础。 2、1961年~1966年 这一阶段经历了经济困难时期,设计院进行了相应调整。 由于学校院系调整,土木、建筑两系合并为土建系,“清华大学土建设计院”也随之改为隶属于土建系,并于1961年更名为“清华大学土建综合设计院”。它对外是独立的机构,可以直接承接工程设计任务。从那时起,设计院有了专职设计人员,固定编制40人。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任命汪坦(图1)为院长、施士升为总工程师、殷一和为设计室主任,庄崖屏、潘国强和郑金床为设计室副主任,制定了院章程和生产技术管理办法。 这个时期完成的主要设计任务有:航天部二院的图书馆和档案馆、清华大学中央主楼(图2)和精密仪器系系馆改造、清华大学核能研究院的配套工程、清华大学四川绵阳分校(图3)以及北京左家庄小区规划设计。(图4) 3、1966年~1976年 这个阶段处于时期,清华大学正常的教学、科研和生产工作处于停顿状态。设计院的工作也不能正常开展。1969年下半年至1976年10月,设计院被撤销了。但值得一提的是,结合“开门办学”,当时建工系各连队的师生仍然承接设计任务,如石家庄火车站、泰安火车站、清华大学机械厂,以及为数众多的地下人防工程等。 此外,建筑学连队的教师参加了新北京饭店的方案设计,工民建连队的教师参加了北京市“前三门”工程的部分高层建筑的设计研究工作。设计院的组织机构虽然没有了,但设计工作仍然进行,为之后设计院机构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4、1977年~1989年 这是设计院组织机构恢复以及变动较大的时期,为1989年以后设计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77年,清华大学决定恢复设计院,成立了设计研究室,任命高亦兰为研究室主任,薛恩伦、郑金床为副主任。当时固定编制37人,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采暖通风和电气5个专业。 1980年,建工系分为建筑系和土木系,清华大学研究将设计研究室更名为“清华大学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直属学校领导。同时,学校任命汪坦为院长、王鲁生为副院长,下设两个设计室,第一设计室主任高亦兰、副主任薛恩伦和郑金床,第二设计室主任谢照唐、副主任叶茂煦和包裕昆,固定编制70人。 1981年,根据建委规定,对设计院进行了审查,认定其可以承担大中型项目的设计任务。同年9月20日,设计院获得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印制的《勘察设计证书》,同时获得该证书的高等学校设计院还有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华南工学院和浙江大学。从此,设计院正式明确为清华大学和教育部的双重领导关系,并成为中央在京单位的甲级设计机构。 1984年,设计院内部调整,分化为三个设计室。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任命常务副校长解沛基任院长,汤纪敏、郑金床和殷一和任副院长,汤纪敏为常务副院长。 1987年,经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审批,设计院成为建 筑设计综合甲级单位和城市规划设计乙级单位。此后,为适应沿海地区改革开放的需要设计院先后在海口、福州、上海、深圳、珠海设立分院,并扩大了承接的项目,进一步提高了设计水平。 在这个时期所设计的工程项目,后来陆续获建设部、国家教委、北京市,以及其他省市、全国城市住宅设计研究网等部门的优秀设计奖共46项,主要有: 东方歌舞团业务用房、北京燕翔饭店、清华大学专家招待所、清华大学社科楼、框架轻板板柱――剪力墙体系多层住宅建筑、北京菊儿胡同类四合院住宅(图5)、亚运工程之一的北京体育学院体育馆(图7)、清华大学图书馆新馆(图6)、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教育楼、颐和园后湖“苏州街”、北京中国儿童剧场(图8)、山东财经学院总体规划设计等。 此外,设计院自编的结构设计程序TDDI获1991年建设部工程设计计算机优秀软件铜制奖。 这个时期,设计院的固定编制已达100多人。 5、1989年~1993年 这是设计院组织机构再次进行较大调整的阶段,是组织机构日臻完善、设计院迅速发展的时期。 1989年,清华大学领导研究决定,调整设计院体制,将其改为一个由学校直属领导管理的设计机构,更名为“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学校任命胡绍学为院长,赵军、徐莹光、刘竹青为副院长。此后,根据国家教委的批复,胡绍学任清华设计院独立法人。这使得设计院开始有了可以独立运作的公司模式。 1990年,清华大学向教委提出申请,将设计院的人员编制暂定为120人。这个时期设计院坚持设计、教学、科研三结合,取得了较大成绩,并多次获得国家教委和建设部的优秀设计奖,在居住区规划和住宅设计、高等学校校园规划、科教建筑、剧场影院、饭店宾馆、综合办公楼、体育建筑、古建筑复原等方面成为专长。此时,设计院共有100多名工程设计和研究人员、10多名行政后勤人员、30多名兼职设计人员,除本部两个综合设计室、一个CAD室和一个室内设计室外,还在上海浦东、广西北海等地设立了分院。 6、1993年~1996年 1993年3月,胡绍学院长去美国,设计院工作由袁镔,郝亚民负责筹办清华大学土建承包总公司。此时,上海浦东、广西北海的分院都已开始工作,还在福州开设了办事处。 在这个时期的设计工程主要有:1994年设计的上海不夜城天日广场,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杯”中青年建筑师优秀设计奖;设计院与建筑学院历史教研组合作完成了珠海圆明新园的设计任务。 7、1997年~2000年 这个时期,在胡绍学院长的领导下,设计院体制重大改变,撤销两个综合设计室,改编成建筑室,结构室和设备室三个专业室,对提高专业水平和业务交流起了积极的作用。但面对复杂多变的建筑市场,如何集中承接任务,专业所之间如何配合等新问题也摆在了清华人面前。体制的进一步调整和改进势在必行。 8、2000年至今 2000年4月,经全院推荐和学校任命,庄惟敏为院长,戴德慈、侯建群和季元振为副院长。设计院体制再次调整,撤销专业室,设立四个综合设计所,每个综合所都配有建、结、水、暖、电专业。此后,设计院又先后成立了两个创作室、钢结构所、古建所、房屋建筑所、绿色建筑所、审图所、咨询室等。 2007年底,院领导换届调整,经清华大学批准,庄惟敏继续任院长,侯建群、刘建华和刘玉龙为副院长。 八年以来,设计院承接和完成了大量的设计任务,设计水平更高了,获得国家级优秀设计奖5项、建设部优秀设计奖16项、教育部优秀设计奖32项。代表作品有:杭州雷峰塔(新塔)(图9)、中国戏曲学院迁建工程教学排演场、上海锦绣江南家园(一期)、中国美术馆改造装修工程(图10)、北京海淀区社区中心(图11)、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图12)、清华大学游泳跳水馆,天桥剧场翻建工程(图13)、清华大学综合体育中心、北京电影学院逸夫影视艺术中心及留学生公寓、中央美术学院迁建工程(图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综合办公楼、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大楼、扬州中学科技信息图书资料中心、清华大学第六教学楼、北京美林香槟小镇(图15)、徐州汉文化景区规划设计、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工程(图16)、奥运射击馆(图17)、奥运柔道跆拳道馆(图18)、洛阳体育中心(图19)、清华专家公寓(图20)、清华科技大厦(图21)等。 院长访谈(图22) 一声“对不起,久等了”,庄惟敏手握着资料走过来,开始了我们的访谈。 他身穿灰色毛衣、灰色洋装外套、灰色西裤,低调、沉着却充满自信。他细致地介绍了过去的20世纪中清华院发展的历史;他强调在积累经验、体力储备上,清华院目前已经进入了它的壮年时期,有能力为社会做贡献了。他说,前辈们为今天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强有力的清华大学学校背景支持下,有良好的市场,有兄弟单位的协作,近几年清华院成绩巨大。 然后,他在谈起清华院的今天和自己的感受时说 “今年是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50周年。在50年的历史中,能够成为几任院长中的一位,我深感有几点幸运: 1、我毕业于清华大学,又在清华院当院长,清华给我的滋养,清华给我的依托,清华大学给我的一双坚实的臂膀,使我感到幸运。从1992年毕业来到设计院,我从一名普通的设计师成长为清华院的院长,我无时无刻不感到清华的力量。 2、作为这一任院长,我适逢一个好的时代:国家建设大发展、奥运工程建设等等,使我们院得到了更多走向市场、施展才能的机会。 3、前几任院长的学者风范,他们敏锐、逻辑的思考和管理模式,给今天的清华院奠定了一个继续发展的基础。这个基础是在清华院50年的经历中,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所以,我实际上是踩在前人的肩膀上做事情。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4、清华院拥有一支高素质员工的团队,作为领头人,给了我很强的信心。对清华院的员工们,我也充满感激。 正是得益于以上四个方面的幸运,使我在担当清华院院长期间,受益良多。” 谈到清华院面对的竞争和困难,庄惟敏也毫不掩饰。他态度诚恳地表示: “我认为清华院要继续发展,必须面对四个挑战”: 挑战一:超越自我 1、怎样让清华院继续发扬光大7在前人的基础上超越自我,可能是每一届院长的希望,但又相当有难度。针对以往建立综合性设计院的概念,我们院目前也许更该向专门化发展,比如我们在生态、绿色,体育、医疗、观演类建筑设计方面的重点发展。我院的生态、绿色建筑设计,相当于一个带动全院发展的发动机,结合了众多清华大学‘十一・五’规划重点学科,使我们拥有清华大学全学科合作为后盾的良好平台。 2、尽量扩大与国外的合作交流。这几年,我们院从给 外国建筑师打下手,发展到并肩作战,再到提原创、出理念,让他们给我们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例如,在奥运会投标中曾与我们密切合作的日本佐藤综合计画在我院的‘丹东医院’项目中就为我们负责设计监理;在我们曾经参与投标的‘成都体育中心’的总体规划和设计中,我们就把其中的生态技术设计部分分包给德国的一家设计公司。用国外设计公司的优势弥补我们的不足,使我们渐入佳境。 3、对于人才的使用方面,我院正在建立多级配、多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库。改革开放以后,清华进人的标准越来越高,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进院的新人在学历要求上逐年提高。曾经有一段时间进来的人都是高端,但是像我们这样以‘产、学、研’结合的设计机构,实际上更需要混凝土级配型的人才架构,我们需要人才‘骨料’,更需要大量的设计辅助型人才。随着学校的机构改革,我院最近做了调整,建立技术助理制度,使人员组合更加合理。 4、加强科研。以科研为先导来拿项目,投标中以科研为切入点,使我们尝到了巨大的甜头。我院与建设部有关部门合作,研究新农村、小户型、观演建筑、节约型校园等问题,不仅带来了巨大的收益,而且通过科研使我们厚积薄发,在拿到后续项目的同时积累了自己的数据库;参与编规范、编导则,使我院能够登上国内多个领域技术层面的至高点。 挑战二:面对市场 清华并不擅长面对市场,市场意识不够,又疏于宣传。这些年,我们在这方面也是有惨痛教训的。我们意识到,无论什么产品,都要让市场了解自己。 同时,我们的市场服务意识不够。例如在感情投入的问题上,要让我们的设计人员站在业主的角度考虑问题,当好业主的顾问;都说我们清华院大,究竟是规模大,还是脾气大?在清华人服务的态度上,要做到‘切身服务’,还要继续努力。 挑战三:员工执业素质 清华院员工的智商、基本素质都不错,但我们的知识结构有问题,当然这与我国的职业教育有关,是一个全行业面临的挑战。当前各国家建筑师基本职业素质差距很大。 能否全面替业主考虑?是否有法律、社会,经济等方面全面的知识结构?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把眼光盯在施工图上,认为做施工图设计就可以挣大钱:而人家国外事务所很大一块业务范围在前期。事实上,前期咨询对项目、城市、国家的影响巨大,如果前期做不好,社会,环境、经济效益都不会高。 挑战四:现代企业管理 这方面,我觉得压力很大。现代企业要依靠科学、逻辑、系统的管理方式,同时要依靠网络化、系统的思维方式。例如,我们院用的《统一技术措施》很长时间来都是参照北京市院、建研院等其他大院所编写的。像北京院这样的大院有科研处,它们的管理和配置模式是系统化的,有自己的院标、院规和科技平台。类似这些东西,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此外,我院在人才资源方面要引进来、走出去,建立一支技术骨干的梯队,把我们的骨干派往世界各国的大学和事务所深造。 四个挑战实际上都是庄惟敏给自己出的题。他说,这四道题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在任期内完成,但他会努力去做。他还说,要把清华院建设成为一个有特色的高校设计院,与社会上的设计院形成优势互补。只有把清华院的特色竞争力发挥出来,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才能有所贡献。 回顾清华院50年的发展,倾听新一代院领导深刻务实地自我剖析,看到清华院激进为里、渐进为表的改革作为,我想,清华院的未来充满希望! 大学建筑工程论文:近代长沙大学建筑的发展 摘要:本文系统地介绍了长沙近代大学建筑的发展过程,并重点分析了由外国建筑师倡导的中国传统形式的雅礼大学近代建筑和湖南大学近代西式风格建筑,并对其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而获得对长沙近代教育和高校建筑历史进程的全面认识,借以肯定长沙近代建筑的历史地位。 关键词:长沙近代建筑;雅礼大学;湖南大学 1近代长沙教育的发展 学堂和书院是长沙近代并存的两种教育机构的名称,自宋代以来随着教育在湖南的发展,书院开始纷纷建立并长期作为传统教育的主要方式,为湖湘理学在湖南的繁荣起了重要的作用。及至清末,新式学堂开始在长沙出现并逐渐取代传统书院。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长沙士绅王先谦等人创办了湖南近代第一个大型机器制造企业宝善成制造公司,此时洋务运动已经在湖南民间广泛展开。出于兴办洋务所需,王先谦等人开始策划创办时务学堂。光绪二十三年时务学堂建立并向全省招生。 时务学堂(图1)公开提出了“学生所学,中西并重”的教育方针,并规定了“学生考核办法”。其中西学包括公法学,掌故学,格算学等。时务学堂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大力倡导民权学说,指斥君统,其锋芒直指清朝专制政府。 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六(1898年9月21日),失败,时务学堂即遭停办,改名称为求实书院。时务学堂前后开办仅一年,虽然遭关闭,但它在湖南教育领域的改革已经深入人心。 为缓和矛盾,延续清政府的统治,从1901年起清政府开始策划“新政”改革,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王寅学制,湖南巡抚余廉三将已改名为求是书院的实务学堂改为湖南大学堂,揭开了长沙创办近代高等教育的序幕(湖南省志 第一卷 湖南近百年大事记述,第194页)。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仿日本学制的《奏定学堂章程》,将各级各类学堂纳入了新学制的轨道。次年湖南大学堂和岳麓书院合并,以岳麓书院为校址成立湖南高等学堂,即为湖南大学的前身。 经湘绅王先谦等人上书要求,湘抚俞廉三于1902年又设立了工艺学堂,1903年湘抚赵尔巽接受由日本留学归来的梁焕奎的建议创办了湖南高等实业学堂,并先后开设了矿业、土木、机械、化学、窑业等实业学科,服务当时的社会生产发展需要。此后,湖南的近代教育事业蓬勃展开。 1904年长沙开埠以后长沙的教育事业又多了外国传教士的参与。1906年,由美国耶鲁大学毕业生组织的雅礼协会(Yale-China Association)在长沙西牌楼购得民房数间,开办了雅礼医院和雅礼学堂,开始以大学为目标的预科教育。 2旧时书院建筑的过渡 自宋代以来湖南的教育事业就一直很发达,作为“理学之邦”,遍布的书院成为传播理学,光大湖湘学派的主要教育场所。直到清末,随着西方科学技术和新思潮的引进,新式学堂纷纷建立,取代了一千多年的书院的教育职能。新式学堂虽然讲授内容和讲授方式都与传统书院大不相同,但大多还是借助书院的基础,在原书院建筑中诞生并发展起来的。 讲学,藏书和供奉先贤一般为书院的三大职能,与这三大职能对应的讲堂,祠堂,藏书楼也构成了书院的主要建筑。除此以外书院还配备有供学子休闲,生活的园林等。书院的整体布局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在建筑群和院落组织上的精华,在明显的中轴线的统领下尺度不一的院落和连廊井井有条地组织在一起,极具变换性的空间很好地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群步移景异的特征。 1901年清政府“新政”之后长沙的近代学校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903年岳麓书院改为湖南高等学堂,1906年美国雅礼会在长沙开办雅礼学堂,至1912年民国建立,长沙先后还创办了官办,私立,教会实业学堂共十所,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近代教育体系。 这一时期的学校建筑一部分仍然沿用旧时的书院建筑,如湖南高等学堂使用岳麓书院办学,但是书院建筑也有受外来影响,局部建筑细部也有按西式样式改造的。另外的私立和教会学校多租用民房,雅礼学堂最初通过高姓长沙人购得了西牌楼民房数间,“这是一种半中式的,不十分规整也不十分清洁的结构” 3由外国建筑师设计的雅礼大学的中国传统形式 民国建立以后,特别是三十年代以后,湖南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复苏,教育蓬勃发展,也直接带动了学校建筑的发展。1914年在湘督谭延的大力协助之下,“湖南育群学会”代表湖南省政府,与雅礼会兑现在1913年就签订的草约,共同创办医院、学校。双方共同征购土地70余亩,新建校舍于北门外麻园岭。 筹建新的学校建筑和医院建筑的工作在1913年签订合作草约之后就开始了。亨利・墨菲与丹纳事务所由于与耶鲁大学已有的合作关系,被雅礼会选中为新的雅礼大学进行校园规划和设计。同年,墨菲亲自赴长沙,在仔细地考察了场地之后,调整了前期的大学校园规划,确定了方案。(Jeffrey W.Cody Building In China:Henry K.Murphy’s‘Adaptive Architecture’1914-1935.Hongko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雅礼之后墨菲在中国规划设计了一系列“中国传统复兴式”风格的大学校园和建筑,对近代“中国古典复兴”运动起了重大影响作用,而雅礼大学和湘雅医学院的设计正是他在中国实践的开端。为了获得当地人的认可,雅礼协会希望在他们的建筑物上能尽可能地体现出对中国古老的建筑遗产的继承,同时采用现代的结构形式和技术。雅礼协会希望使自己的建筑物不那么“外国”而将耶鲁的美国根植入中国。尽管没有资料可以显示雅礼会给了墨菲什么特定的指示,但是仍然可以相信这些理念提供了墨菲和丹纳在1913年所设计的方案框架。 墨菲尝试了以弗吉尼亚校园开敞的三合院组织的形式规划了雅礼大学的校园。墨菲认为图书馆是整个校园建筑群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图书馆的位置不仅仅只是放置在中央,而应当置于一个当人们走进校园并继续深入时能感受到的一个高潮,为了表现这样一个高潮,墨菲借用了北京城巨大城门的形式。他压缩了大屋顶覆盖的下层,并在主体量两侧加上了同样屋顶形式的两翼,以符合图书馆的功能。 另外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还有雅礼大学的小教堂,显示了墨菲如何平衡现代功能和传统形式之间的关系。小教堂上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屋顶形式和瓦片覆盖,周遭有柱廊,并且在檐下的柱头加上了模仿斗拱的托架过渡,这些都使得建筑的比例和墙体部分更加地贴近中国传统式样。但是在构图上依然是传统基督教堂的十字形式,和位于山墙尽端的钟楼并使用了玫瑰花窗。墨菲在雅礼大学的教堂和教学楼的一些设计手法在他之后的建筑实践中被保留了下来,比如奇数的开间,建筑周遭的廊道和突出墙面的圆柱等。 4本土建筑师的西式实践 当西方建筑师为了获得本土认可而采用中国传统形式设计建筑的同时,留学归来的第一代中国建筑师的作品却多呈现出西式的古典折衷主义风格。长沙开埠以后传入的西式建筑基本上都是殖民地常见的外廊样式或欧洲古典折衷主义风格,这两种样式也分别被长沙新增的学校建筑所采用。几位对长沙影响比较大的建筑师,都是在国外接受了西方建筑教育回国,他们的作品表现出了西方的建筑形式和新的结构技术。 湖南大学成立之初,岳麓书院原址称为第一院,为理、工两科的校舍,为了增扩湖南大学的教学设施,湖南省政府拨款兴建第二院,图书馆和科学馆,这是省立湖南大学时期的三大建筑。第二院作为法、商两科的校舍,由湖南大学教授刘敦桢设计。刘敦桢毕业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建筑科,日本的近代建筑教育直接移植于欧洲,尤其是受英国影响。刘敦桢设计的第二院为两层砖木结构,清水砖墙。立面三段式和入口的处理带有比较典型的古典主义手法。窗间墙以壁柱分割,立面造型上细节丰富,基座为抛光花岗岩与毛面花岗岩并饰以线脚,屋顶却是采用青筒瓦曲线型,整幢建筑的细部甚为考究。 土木系教授蔡泽奉于1927设计了湖南大学图书馆。蔡泽奉亦毕业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设计手法和风格和刘敦桢同为西式古典折衷样式。图书馆1930年春动工,1933年9月建成,平面成“工”字形,为古典集中式构图。底层为阅览室,入口位于两侧,大讲堂通过走廊与阅览室联系。第二层大阅览室紧靠藏书室,方便阅览,书库为上下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有楼梯联通,在每个书架之间开有狭窄的小窗。第三层特别阅览室为八角形,上建八方塔一层做观像台用,覆以穹项。整个建筑立面严格对称,台基、墙身和檐口三段式立面为典型的古典主义风格构图。四根两层高爱奥尼柱支撑上部檐口作为入口门廊。檐口处用层层水平线脚加以强调,中央八角形阅览室每个角附以壁柱,中央穹顶统率整幢建筑,体现出壮丽、坚实的古典主义风格。可惜这座建筑在1938年4月被侵华日军炸毁。 湖南大学科学馆于1933年6月胡庶华校长任内兴建,亦由蔡泽奉设计,原为两层,于1944年由柳士英教授设计改建,加建了一层,由平屋顶改建为了青筒瓦坡屋顶。北、东两个主要立面临街,都采用了对称形式,设计之初为两层,立面为三段式构图,花岗岩基座之上为清水红砖墙,檐口以水平线脚划分,原作为女儿墙的屋顶栏杆现已成加建的第三层贴面装饰。入口处作了重点处理,北,东两个入口略有不同,均为花岗石贴面并做有券洞,并有详细精良的细部装饰。 此外还有柳士英1947年设计的工程馆,造型与结构与科学馆相似;还有“外廊样式”的湖南第一师范,由周凤九设计的明德中学乐诚堂等西式样式建筑。 大学建筑工程论文: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毕业作品展暨学院组建庆典文艺晚会 2011年6月22日,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毕业作品展暨学院组建庆典文艺晚会在中南大学艺术楼隆重举行。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肖雅瑜、中南大学党委书记高文兵出席。湖南省设计艺术家协会、土木建筑学会、美术家协会、音乐家协会、建筑师学会、书法家协会、中国室内设计学会以及省内高等学校建筑与艺术专业相关专家学者150余人参观了展览并出席晚会。 毕业设计展中,各位嘉宾与专家学者饶有兴致的参观了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视觉传达与数字媒体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和美术等六个专业的展板与实物模型,并亲手体验了部分展品的使用功能。各位嘉宾对设计作品表达出的创造性和学科交融所进发的活力高度赞赏。 晚会前,中南大学党委书记高文兵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肯定了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在学科融合、学科交叉、科研创新等方面所作出的新尝试。晚会以音乐舞蹈系为主体,各系参加,专业与非专业同台表演,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庆典晚会,受到一致好评!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于2011年4月由原土木建筑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系和艺术学院合并组建成立。学院涵盖7个一级学科,下设有建筑学系、城乡规划系、工业设计系、视觉传达与数字媒体设计系、环境艺术设计系、音乐舞蹈系、美术系等七个系。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的组建是站在国际视野对国际国内先进办学理念的成熟借鉴,是对“包豪斯”大艺术大设计伟大教育实践的借鉴。作为国内大学同类学院中,涵盖一级学科最多的学院之一,在当代跨学科发展的教育背景下,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以大艺术为背景、大设计为路径、大创意为范畴,正在努力探索学科交融的教育新模式。 大学建筑工程论文: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影响下的近代教会大学建筑 关键词:英敛之 马祖伯 辅仁 涛贝勒府 北平三大建筑 跟北京的很多古建筑类似,且又有自己的特色,它是一种容易被人熟悉的气息,充斥着怀旧味道,让奔波的人在一瞬间就沉静下来,然后心波荡漾,思接千载。这里所说的就是辅仁大学的校园建筑――宫殿式建筑。辅仁大学不仅延续了始于明末清初利玛窦与耶稣会教士的“学术传教”传统,在校园部分建筑上也采用了西方传教士当时的先进工程技术和新型建筑材料,创造出中西合璧建筑新式样,拉开了了中国古典建筑文化艺术复兴的序幕。 创立 发展 合并 辅仁大学前身是北京公教大学附属辅仁社,坐落于定阜街东面路北。它的创立延续了始于明末清初利玛窦与耶稣会会士的“学术传教”传统,迄辅大酝酿创校之时,天主教在华已有两所耶稣会经营的高等教育中心(上海的震旦学院,天津的津沽大学)。其实大部分的中国天主教知识分子一如其他的知识分子,全心倾力于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其中,以满清皇族后裔英敛之与复旦大学创办人马相伯为著名代表。1912年,英敛之和马相伯二人以中国天主教领袖人物的身份,给罗马教廷上书“请派才高德硕之士,来华增设公教大学,发扬中国文化,介绍世界知识”,共同撰写了《上教宗求为中国兴学书》,提倡在北京建立一座天主教大学,但是当时适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建议并未被及时采纳。1913年英敛之随后于香山静宜园建立“辅仁社”,其与马相伯手创震旦学院的理念十分类似,受到马氏的大力支持,收有学员20余人,课程主要是学习国学。“辅仁”一词取自《论语・颜渊》篇中“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之意。1917年冬天,辅仁社停办。直到1925年,在罗马教廷与美国公教本笃会的共同支持下,在北京设立公教大学的事宜才被正式提上日程并着手实施,取名为北京公教大学附属辅仁社,聘请英敛之为社长,并邀请前教育部次长陈垣,地理学家张蔚西,前清进士、诗人郭琴石,史学家、北师大教授李泰芬、应千里等文化名人来社任教,同年首次招生23人。学校于1927年更名为私立北京辅仁大学,1927年北洋政府准予试办,为“私立北京辅仁大学”。经过英、马二氏的不懈争取后,“北京公教大学”终于得以顺利开办。1929年呈请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立案,因应北京改名北平而改称为“私立北平辅仁大学”。与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比肩,并称“北平四大名校”。美籍教士奥图尔任第一任校长,后由著名教育家、广东省新会人陈垣出任校长,陈垣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和历史学家,而且对世界三大宗教都研究颇深,可谓学贯中西,启功先生便是其亲传弟子。有政界、文化教育界名流张继、胡适、傅增湘、翁文灏、沈兼士等任董事,执教者多为卓有成就的学者,如王光美、王光英、启功、美国高能物理学家邓昌黎博士,著名指挥家李德伦等均师出辅仁,胡适、季羡林、范文澜等都曾经在辅仁任教。辅仁大学先后设文、理、教育3学院,规模最大时有4个学院、13个系、6个研究所。辅仁27年办学史就贡献了中科院11名院士,以及各行各业一大批人才。1931年在南京中央政府教育部正式立案。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攻占北平,华北各大院校一时风声鹤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校早先南迁云南另组西南联合大学,未及迁校者只能坐待日军接管,名存实亡。辅大由于罗马教廷与国际关系因素,是年夏季仍在炮声隆隆中正常招生。校方同时联络平津其它国际性教育团体,达成了在日占区内共同遵守三项原则的决定:一、行政独立;二、学术自由;三、不悬伪旗,以示不屈。1942年,辅仁大学英千里教授与多名学生因秘密组织抗日活动被捕入狱。抗战期间辅大师生在日本压迫威胁之下,仍继续依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之学制、校历与假期规定。同时积极扩充学系,以招收沦陷区失学青年入学,由于辅大乃唯一不受日本控制之大学,因此沦陷区青年均以考入辅大为荣。此时,钱思亮、王普均等名教授均曾于辅大任教,日后享有世界性声誉的原子能科学家邓昌黎、冯彦雄均为此时辅仁大学物理学系与化学系的毕业生。 新中国成立后,辅仁大学于1950年10月由中央人民政府接办。1952年辅仁大学各系科分别并人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学校共有27年历史,在这段历史时期,历年在北京辅仁大学注册入学的学生共12355人,历届毕业本科学生4812人,研究生76人。现存教学楼为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及“辅仁大学校友会”使用。 理念 风格 特征 辅仁大学创校伊始,就选址在晚清贝勒载涛府邸,涛贝勒是光绪皇帝的弟弟、末代皇帝溥仪的叔叔。在清朝时,其府邸算占地约60亩。辅仁大学建校时以16万美元的价钱永久租用了这座府邸。 学校同时招收女生并采用男女分校的教学方式,当时女子学院就设在恭王府内,以王府后排的瞻霁楼和宝约楼作为女生宿舍,在恭王府正厅多福轩设女院图书馆。整个女院由圣神女修会管理。恭王府环境优美之至,学校的女学生在此生活学习,为外人称羡,还被称为“格格”,能够进入这里读书的女生们也以此为荣。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后,辅仁的女生部从恭王府中退出。 涛贝勒府则用作男生部。随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原本的校舍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于是1929年学校开始在涛贝勒府花园南面兴建新的校舍,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教学楼主楼。1928年,本笃会委托比利时籍传教士格里森设计教学楼。1929年教学楼始建,翌年竣工。该楼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于1930年竣工。这是一座具有中西合璧风格的宫殿式建筑,砖混结构的楼身呈封闭式的口字形,东西南北4个角楼及南面中间大门为3层,其余部分是两层。楼顶铺有绿色琉璃瓦,每扇玻璃窗都是雕花木框,墙砖采用浅灰色水磨砖。在当时它与城东的协和医院、城西郊的燕京大学(今天的北京大学)共称为北平三大建筑。这三大建筑在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都被列为上个世纪早期我国大型建筑中具有中西合璧风格的代表性作品。 1929年,辅仁大学在北京购得兴建校舍的用地,1930年在贝勒府花园南侧空地和马圈旧址建造而成。刚恒毅(中国天主教历史上著名的人物,第一任罗马天主教宗座驻华代表)特意聘请了格里森担任辅仁大学新校舍的建筑师。辅仁大学校方按照刚恒毅的思想提出了对未来新校舍的设想:“建筑方案应体现天主教的‘大公精神’,做到新旧融合,宜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并使其适应现代学校的功能要求。”在施工奠基仪式上,刚恒毅应邀发表了有关辅仁大学建设方针的演说词:“辅仁大学整个 建筑采用中国古典艺术式,象征着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和信仰,我们很悲痛地看到中国举世无双的古老艺术倒塌、拆毁或弃而不修,我们要在新文化运动中保留着中国古老的文化艺术,但此建 筑的形式不是一座无生气的复制品,而是象征着中国文化复兴与时代之需要。” 在这种指导方针之下格里森开始对辅仁大学的教学楼进行设计。但辅仁大学的基地在北京市区内,且靠近故宫作为一个大学的校址实在显得过于局促,若采用中式大屋顶的单体形式就比较困难。格里森来到北京之后,花了数月时间查寻中国北方古典建筑的原始资料,并将其与他从中国各地搜集来的古建筑照片进行对比研究,与此同时,格里森还对北京及周围地区的古典建筑做了实地考察,加强自己对中国北方官式建筑的感性认识。经过反复研究和思考后,格里森认为:辅仁大学“以经济的观点和基地环境及交通条件来说,都需要在中国古典建筑传统中寻找另外一种结构方式,可以从中国皇宫的城墙、城门和城楼造型中得到某种启发,这些造型显示出中国皇宫的那种与众不同的某些特征。” 这样格里森将教学楼设计成为一座有四面围楼和中间楼房围成两个天井,中西合璧式的“日”字形的建筑,砖混结构,外墙磨砖对砖砌造,墙身厚重,收分明显。建筑面积约4600平方米,楼四角是四方形塔楼,和正面中心皆为三层,其余均为二层。正入口三层,作汉白玉大拱门,券面浮雕精致,红漆大门金色门钉。上加三个中国传统歇山式屋顶,屋脊正中竖十字架装饰,四角亦加歇山式角楼。建筑立面混杂使用了较多的中国传统建筑手法,如作绿琉璃瓦清官式屋顶、汉白玉须弥座、南方封火山墙、封檐板和小泥仿木斗拱等,建筑整体造型重点突出,轮廓线主次分明,具有一定的艺术效果。新楼内部有房间500余间,南北向作为教学用房,单面走廊设计;东西向作为办公用房,走廊居中。新楼中间下层为图书馆,上层为礼堂。 格里森更偏爱高低起伏的体量组合和丰富多变的阴影效果,他将辅仁大学设计成了一座全封闭的中国皇宫式城堡,建筑中轴线是以故宫的北海为依据来确定的,内部空间布局是仿西方修道院型制,四面围合并以中间楼房分隔成两个小庭院,东西南北四角各矗立起角楼的造型墙身厚重,窗洞深凹,收分明显,上覆重檐歇山屋顶,四周围楼的檐口也均做成城墙箭垛形状,真有种皇宫那般戒备森严的气势。先期竣工的南部楼房,是用二尺厚、四尺长的浅灰色水磨砖砌成,施工质量较高。中间人口是仿皇宫城楼式的汉白玉大拱门,在轴线上连续向前凸出两次,形成了一种组合复杂的歇山顶,正中拱门挑出阳台,模仿中国古典建筑的台基和栏杆式样,与歇山顶配合造成宫殿的缩形,又隐喻佛龛的意思。檐下的斗拱装饰采用的是中国石窟的雕塑手法,别有一番趣味。格里森还在正面混杂使用了一些其他的中国古典建筑细部,譬如绿色的琉璃瓦,雕花的木制窗框,汉白玉的须弥座,木制红漆大门镶着金黄色的铜钉,最有意思的是将南方封火山墙造型搬用于正立面的人口拱门和角楼之间,整幢建筑还用装饰有中国石狮的栏杆围了起来。1940年,辅仁大学北部的司铎书院建成,四合院围合完毕。司铎书院的宫殿韵味少了许多,是中国古典式城楼和牌坊造型的混合体,隔着长长甬道的是被称之为大观园原型的恭王府旧址,供传教士休闲和女学生帘舍之用,仍然保留了古色古香,地地道道的中国式园林布局。在轴线上还修了中国式的园亭,这一切似乎与故宫有着某种潜在的呼应关系。格里森在辅仁大学的建筑造型上极尽能力来捕捉中国古典建筑的外部形象,但内部处理却显得有点力不从心,整个平面几乎全是封闭的单走廊组成,教室的进深太浅,室内楼梯数量较少,门厅采光显然不足。 辅仁大学内还保留有原涛贝勒府花园的部分建筑,包括格阁楼、雨香亭等。其中格阁楼为二层楼阁式建筑,坐东朝西,面阔五间,歇山顶过垄脊灰简瓦屋面,一二层均有回廊环绕,两侧设木质楼梯以便上下。建筑首层廊柱间装饰倒挂楣子及坐凳楣子,东、西立面明间均设桶扇门四扇,盘长如意棂心,次、梢间槛墙支摘窗,亦为盘长如意棂心,各装修均内嵌玻璃。二层廊柱间装饰倒挂楣子及荷叶净瓶寻杖栏杆,层间还装饰“万不断”雕刻木挂檐板,明、次、梢间装修同首层。建筑西侧设有卷棚游廊与其相连,形成“口”字形院落,游廊廊柱间均装饰倒挂楣子与坐凳楣子。雨香亭为单檐八角攒尖形式,筒瓦屋面,攒尖处作宝顶,各戗脊为花瓦脊式,檐柱间装饰倒挂楣子与坐凳楣子,绘箍头彩画。 创造 保护 继承 1987年被公布为划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为东至柳阴街规划红线,南至定阜街规划红线,西、北至现状围墙。建筑是中西合璧式,外墙磨砖对缝砌造,墙身厚重,收分明显。立面上混杂使用中国古建筑手法,有绿琉璃屋顶、汉白玉须弥座,杂有南方封火墙、封檐板和小泥仿木斗拱,格局基本完整。 辅仁大学本部旧址主楼是外国人所设计的建筑质量较高的仿中国传统建筑之一。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的经济发生了迅速变化,近代建筑的发展也日趋成熟。这一时期在仿西方古典建筑的同时,也开始流行仿中国传统建筑风格,辅仁大学本部旧址主楼建筑便是这一时期代表作品之一。外国设计师在满足建筑新功能、新结构和新材料的条件下,创造了中国传统风格,且建筑整体权衡与细部装饰做法熟练,构图比例合乎则例,是我国20世纪30年代仿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实物遗存,亦是当时北平著名的三大中西合璧式建筑之一。辅仁大学本部旧址内除教学楼外,还保留了原涛贝勒府花园的部分建筑。 据说教学楼是建在贝勒府邸的马圈之上,同时还占了府邸花园南边的一部分,所以在外界的口碑相传里,它是一座具有奔腾气势的花园建筑,更有甚者,把它视为古城北京美丽的后花园。但就建筑旧址来说,它是跟整个什刹海融合在一起的,充盈着神秘。在一波一波的学生从这里走进走出之后,它依然是安静的,仿佛整座建筑都沉寂在同样的氛围里。 结束语 北京辅仁大学旧址现为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和“辅仁大学北京校友会”所在地。仍做教学用途,很好地延续了保护单位原始诞生时期的使用功能和文化气氛,辅仁大学所经历的27年,是20世纪中国最波澜壮阔的时代,也是清末废除科举制度后中国大学教育的一个缩影。为此,以北京辅仁大学为代表的中国建筑,是自此开始被国人在思想观念纳入了文化的大范畴之内。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之后,由于中国民族意识逐渐觉醒,这种建筑新式样不仅被视为了弘扬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象参照物,更是作为一种成熟的中西合璧式样的建筑风格,承载着过多的政治与文化意涵。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发展速度比较快,其专业性强,施工过程复杂,对混凝土的使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主要内容,水利水电施工直接关系到国家整体发展,因而注重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能够助力工程发展,对我国整体社会经济建设也极为有利。 1混凝土施工技术概况及必要性 1.1混凝土施工技术概况 混凝土施工技术稳定性强,而且施工过程简单,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极具适用性,也有助于保障整体工程质量。混凝土是该技术使用过程中的主体,其稳定结构框架的同时,也有助于后续施工的推进。这一过程中应结合材料性能,科学配置混凝土比例,最大程度确保混凝土结构框架的稳定性。依据实际工程背景,确定混凝土主要成分,再进行科学配比,以完成混凝土制备工作。 1.2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必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复杂,涉及到的技术种类繁多。任一工序的施工都会对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和使用产生影响。其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尤甚。无论是施工单位,还是一线施工技术人员都要立足于项目工程实际,对混凝土施工过程进行严格把控,确保水利水电工程时刻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 2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 2.1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应用流程 一是搅拌混凝土。该工序的实现多依托大型混凝土搅拌设备,因该设备较为先进,故而具体工程实施中很少出现因混凝土搅拌不均匀干扰施工的情况;二是混凝土运输。通常情况下,水利水电工程多被建在偏远地区,路况复杂。混凝土运输过程中需要考量当地交通状况,尽可能缩短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和运输距离。同时,注重承载量,以免承载过多混凝土或运输工具过于密集;三是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初期,要及时清理岩石。具体操作方法是清理岩石上的杂物,用碎石或湿砂铺垫底部,并浇筑混凝土。倘若浇筑混凝土时发现表面出现凝固现象,要立刻清理凝固层;四是混凝土养护。开展该阶段工作时,使混凝土和钢筋模块紧密结合,规避裂缝或空洞情况。 2.2水利水电大坝施工中混凝土具体应用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水利水电大坝修筑过程中常会采用混凝土技术,大坝建设施工质量直接受混凝土技术影响。大坝修理过程中要严格落实混凝土的分缝施工,通过对纵缝分块、错缝分块、通仓分块三种模式进行对比,开展施工。一是纵缝分块技术施工过程简单,不太容易受外部及周边环境影响,也易于实现温度控制,但施工过程复杂,浇筑模块用量大,还需考量大坝的完整性和整体性;二是错缝分块技术。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主要考量因素是竖缝错开方向和浇筑高度。技术优越性体现在浇筑块很小,对温度控制要求很低,不需要进行接缝灌浆操作。但是,浇筑块之间相互影响,使用时常会出现裂缝,对工程质量无益;三是通仓分块技术。施工过程简便,既不需要铺设冷却水管,也不需要预留纵缝。混凝土的分层浇筑主要视坝段情况而定。该工艺对温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工程实施中会用到特殊浇筑设备,施工速度快,机械化水平高。 3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除了探讨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技术的应用之外,也要认识到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从多个方面予以把控,最大程度规避各类工程故障和问题。首先,参照相关建筑标准,科学选购混凝土施工材料,对骨料大小进行合理控制,注重骨料和水泥结合性。严格控制施工材料使用,杜绝违规购买行为,确保混凝土骨料的级配和水泥品质与工程设计要求吻合;其次,混凝土施工应以标准施工规范为参照,考量图纸因素,确保施工性能满足标准。兼顾混凝土运输,采用专业运输工具,做好搅拌车的防水工作,注重运输过程中的搅拌工作,以免混凝土发生离析问题。 4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利益。施工单位和工程领导要结合具体工程背景,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过程,全面了解混凝土施工技术,认识到将该技术应用到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的必要性,确保水利水电工程整体质量及效益。
1化工设备安装施工的技术特点 1.1连续性强,安装风险高 为了有效保障化工原料以及化工设备的压力、温度以及各方面的指标,通常情况下,化工企业将会使用24h连续的生产作业方式来进行化工产品的制作。面对这种现状,这就需要在进行化工设备安装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把控各个环节的质量,同时,还要求设备达到对应的精度要求,避免存在遗漏的部分而对化工设备的安装质量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以免对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1.2技术含量高 化工生产过程中对于施工工艺的要求逐渐提升,逐渐向着低温低压以及耐高温高压的工艺要求发展,对工艺的特定性以及专业性要求比较高,对于化工设备的安装也有着较高的要求。比如,在大型的化工企业中,超高、超重以及超大的化工设备比较多,在进行这些设备的安装作业过程中,细小的问题都可能导致设备产生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 2化工设备安装施工技术分析 2.1设备吊装施工技术 如今,我国化工设备的安装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主要安装工作以吊装作业的方式开展,使用的吊装工具是桅杆,但和一般工程所使用的起重机相比,高架门座式的起重机具有工作幅度大、高度大以及自重大的特点。门机的自加节顶升使用的是下加节的方法,并且需要在门座上安装一套自升机构。标准节则需要借助既能够进行垂直提升又能够进行水平移动的装置,需要先将标准节移动到门座里边,然后再将其提升到3m,将其穿过门座方孔后,再将其与上一节标准节进行连接。该项工作的基本原理是借助双桅杆滑移提升法实现对吊装设备的提升。因在吊装作业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辅助工具以及非常多的步骤。吊装作业具有较大的劳动强度,同时危险系数也比较高,面对这种现状,在进行化工设备吊装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很多细节方面的问题,以此来保障吊装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点:①必须确保化工设备的吊装施工作业不会出现损坏的部分,还应该确保吊装设备的部件满足对应的质量要求,比如钢丝绳的强度以长度等,在调试吊装设备的过程中,应该确保设备保持平衡,同时及时消除存在于设备中的潜在隐患。②在开展化工设备吊装施工作业的过程中,必须由专业的安装人员来完成吊装设备的安装,此过程中,还应该做好监督检查工作,确保吊装设备能够正常的运转,以免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发生故障,一旦发现问题,应该及时进行维修。 2.2化工设备安装过程的脱脂、酸洗、预膜技术 ①设备脱脂。在进行石油化工设备安装的过程中,储存的物料以及设备的传输在遇到有机化合物以及油脂的情况下,都很有可能发生爆炸或者燃烧。有机物以及油脂的特点是在储存以及运输的物料发生混合之后,能够对材料的使用性质改变,如此一来,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产品的纯度,因此,面对这种情况,必须要做好原材料的脱脂处理工作。(2)酸洗。在对化工设备的管道进行安装时,一旦没有对设备的内壁进行高度的清洁,需要及时予以酸洗操作。通常情况下,酸洗的操作方法有如下两种:系统循环法以及槽侵入法。在该项操作中,由表面活性剂以及一定量的盐酸混合而成酸洗液。③预膜。该过程属于一种化学转化膜,能够对金属表面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尤其是经过钝化以及酸洗之后,对于检测符合标准的设备能够借助这一保护方法进行保护。 2.3化工工艺管道施工技术 在进行化工产品生产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都会出现高压、高温以及高腐蚀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需要化工设备能够抵抗不同特质的材料的要求。因此,要想确保化工管道的质量,就需要注意如下方面的问题:①做好管道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管道施工作业人员在进行化工设备管道安装之前,应该明确施工图纸的内容,并且掌握施工过程的所有内容,同时还应该严格监督重点的施工内容以及施工步骤,以免由于监管不利而出现施工事故。②在进行管道施工作业过程中,离不开焊接施工作业,焊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后期工程项目的开展以及整个工程的安全,因此,应该做好焊接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以保障整个焊接工程的顺利开展。 3结束语 总而言之,由于化工设备自身的特质问题,在进行化工设备安装作业过程中,需要严格掌控安装施工技术,以此来保障化工设备的安装质量,同时,也为后期化工设备的使用提供可靠的保障,从而促进社会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研究:有关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要点的探讨 [摘 要]钢结构建筑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好、节能环保及工业化程度高等特点, 是我国十五期间重点推广项目之一。随着城市建筑业的迅速发展,高层钢结构工程应用越来越多,合理确定钢结构安装的施工顺序、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安装质量是保证整个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关键。 [关键词]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层出不穷,这也是人们征服自然的表现,也是人们不断进步的重要标志,超高层建筑也是一个国家的综合水平的体现。由于超高层建筑的特殊性,一般的超高层建筑主体都采用了钢结构。超高层建筑不仅能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体现。由此,为了保证超高层建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都采用钢结构体系。钢结构的施工是一项技术型非常强的工作,要求从施工的设计、材料的采购、现场的安装、施工管理方面都要做到细心,这也是建筑施工单位技术水平的体现。 一、钢材料的选用 钢结构有很多优点。但其缺点是导热系数大,耐火性差。随着冶金技术的提高,耐火钢的研究成功并投人生产,为钢结构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目前投生产的B400RNQ和B490RNQ种型号的耐火钢,在达到600C时其屈服强度依旧有150―220MPa一般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当采用框一剪、框一筒结构体系时的经济性统计为:钢结构造价等于钢材费用和制作安装费用及防火涂料费用。关于抗震问题,设计者应设计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建筑中应具备有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体系丧失抗震能力的多道设防:并且要求有必要的刚度和承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和均匀的刚度和承载力分布,避免因局部削弱或突变形成薄弱部位,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或塑性变形集中: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加强措施。宜积极采用轻质高强材料。 二、建筑楼盖的设计 高层、超高层建筑的楼板和屋盖具有很大的平面刚度,这样的设计使钢柱与各竖向构件起到变形协调作用。一般情况下采用钢结构建成的建筑物楼盖采用轧制的托型钢板加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和屋盖,要求其宽度大于150mm。在设计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时没有考虑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与钢梁共同作用,大多是表现在设计者对板底旱波形的计算原理不甚了解或认为计算繁琐,而且不需对钢梁进行稳定验算。构筑物框架结构的楼盖应符合的规定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并与钢梁以抗剪件结合为整体的组合楼盖,可采用以压型钢板为板底模的构造。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铺板,端部板角与钢梁焊接,板面上再设细石钢筋混凝土现浇层,厚度不宜小于40mm:预制板缝中应按抗震构造要求配筋并灌缝。 三、有关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要点的分析 3.1 有关逆向施工技术的阐述 逆向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中的应用,涵盖了很多方面的建设,比如:对中间支承柱的浇筑的环节、对修筑地下的连续墙与向上逐层建设的地上结构等。而逆向施工技术同顺向施工技术相比较,能够发现高层建筑采用逆向施工技术具有三点优势。 (1)在构筑物和管线进行合理布置之后,能够借助于对地下连续墙的规划方式实现建筑面积扩大的目的。(2)依托于逆向施工技术,对高层建筑进行逐层浇筑,促使地下室的结构能够得以内部的支撑,这样一来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小基坑形变的可能。(3)逆向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将高层建筑中的地上结构同地下结构进行同步的施工,并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缩短对高层建筑中多次地下室的施工时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施工效率。 3.2 有关预制模板技术的阐述 一般来说,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的工期是建筑施工质量与施工成效的重要影响因素,尤其是对于高层建筑的施工而言。由于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其具备复杂的结构特征和重复性高的施工技术应用的特性,致使在施工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施工技术是否到位,还需要对施工的工期予以合理化的考量。通常情况下,高层建筑的施工,可以采用滑模法和爬模法进行施工工期的有效控制和安排,促使整个建筑施工工程能够在各个环节的衔接上井然有序,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保证施工工期的合理化完成。预制模板技术,具有良好的结构整体性和高度机械化的特性,能够对施工的工期和施工的质量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可以帮助施工工期的缩短与施工成本的相应减少和优化,推动整个工程的建设达到最优的利润收益。 3.3 有关钢结构施工技术的阐述 随着科技水平的深入发展,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将钢结构广泛应用其中,并且为了能够适应社会多样化的发展要求,对钢结构施工技术予以科学化的改良,使之可以为高层建筑的施工提供质量与安全上的双重保障。通常情况下,对高层建筑的施工作业过程中,会将钢结构的施工速度快和工业化程度高的特性充分融入其中,并推动高层建筑能够在重型钢结构和大跨度空间的钢结构与混凝土组合的建设中得到广泛与有效的应用。由于钢本身具有热传递的特性,是一种具有良好热导功能的材料,这就促使在高层建筑中应用的钢结构也同样地具有热传导的特性。在安全性问题上,需要我们注意的是钢结构虽然具有坚固的特性,但是在发生火灾等情况时,受到高层建筑钢结构的特点,可能会为整个高层建筑带去毁灭性地破坏,这就要求专业人员能够在高层建筑钢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对防火设施予以高度的重视。由于在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中,对钢结构的施工需要借助于大型塔吊来进行,而塔吊自身的起重功能可以直接决定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在安装方面效率的高低情况。这就需要专业的施工管理人员对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予以全方位地检测和试验,使之能够在技术的衔接方面得到质量和安全的保障,促使二者共同推动施工效率的提升。 3.4 有关泵送混凝土技术的阐述 通常情况下,泵送混凝土技术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比较重要的技术之一。由于混凝土本身具有强度高和数量大的特点,而目前我国在施工的过程中都会将混凝土作为整个施工中的关键部分,需要借助于泵送技术满足施工对混凝土的需要,通过泵送混凝土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高层建筑的施工效率。通过泵送混凝土技术在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中的应用,能够对钢结构的稳定与安全予以科学化保证的同时,还可以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加以保障。 四、结语 传统高层建筑的施工测量技术已不能够适应当前的社会需要,而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逐渐在生活中普及,而且这种结构在建筑中取得的良好效果也越来越明显,得到了越来越多高层购买者及建筑工作人员的认可。但由于它的程序复杂,精度准确,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不能粗心大意,一定要注意保证每个措施的环节都不能出问题。同时,我国在此方面的技术方面虽然越来越成熟,但也不是完全的成熟,我们应该虚心前行,让我国在此方面的技术趋于完美。 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研究: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与管理 [摘 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在我国非常普遍,其中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钢结构施工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本分针对钢结构施工技术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索,供相关的技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管理 一、前言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而言,优良的施工技术管理能够保证建筑工程在规定的实践内完成,另外一方面能够有效的保证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本文针对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目的是提高钢结构在高层建筑中的质量。 二、高层建筑施工特点 1、工期跨度大季节性施工不可避免因考虑项目的综合效益,施工周期一般定为2年左右,特别是在北方,冬夏季节性交替明显,给工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2、高层建筑对材料设备人员的运输安全要求高高层建筑现场施工的运输方式主要为垂直运输,吊运设备高度高运输数量大,属于重要危险源,高层建筑要把高空安全防护放在首位,严防人员物体坠落,另外,临时用水临时用电消防设施等要定期进行排查,避免各类安全隐患的产生特别要强调的是,由于高层建筑上下不方便,再加上施工工人以农民居多,文化素质偏低,随地大小便的问题发生的较多,为了文明施工,施工单位应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和设置临时厕所,防止这种不文明的行为发生; 3、深基坑开挖高层建筑均会考虑高效率的利用空间,地下一般设有停车场超市各种设备储藏间等,因此基坑开挖深度大,地基处理复杂,基坑支护难度大,材料耗用多,对成本和工期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制定优秀的基坑支护方案成为了节约成本控制工期的主要措施; 4、大部分高层建筑的施工均在市区进行,施工用地紧张,场地有限,需要根据现场材料机械的需求量合理组织安排,减少库存量和机械占地,尽量采用商品混凝土,确保整体施工场面的顺畅; 5、高层建筑一般为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混凝土用量大,模板型号多,钢筋连接密集,因此控制好混凝土及钢筋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6、材料品种多安装工期长垂直吊运设备各种材料均需提前预定或者订做,以便供应商能及时供应,并且在结构施工阶段,合理安排插入其他工序,穿插施工流水作业,确保施工工期7、高层建筑中的标准层占整个主体工程的绝大部分,设计结构基本相同,首层标准层施工完毕后,便可有效的组织逐层流水作业楼层多工作面广,可充分结合时间及空间开展平行流水及立体交叉施工作业; 8、涉及政府及地方单位较多,现场施工工种多,施工环境多变,必须精心组织,加强集中管理。 三、高层钢结构体系 当前,我国高层钢结构体系主要包括钢框架结构体系、刚框架原支撑结构体系、钢框架原剪力墙结构体系、刚框架原混凝土核心筒体系以及交错桁架结构体系。 1、钢框架结构体系 钢框架结构体系是较为常见的,钢框架结构体系所指的是沿着纵、横方向的框架来作为承重的主要结构,该体系具有传力路线清晰、建筑平面布置灵活性大、可以做成大开间、满足建筑布局需求以及制作安装施工便捷等特点。 2、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 钢框架原支撑结构体系主要是利用框架结构作为基础,并布置相关数量的竖向结构来支撑,这就使得钢框架原支撑结构体系能够承受水平力和侧向力。如果房屋楼层较高,这种体系与纯钢框架体系相比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和实用性,其通常运用在7层以上、15层以下的建筑物结构施工。 3、钢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在高层钢结构中合理地运用剪力墙能够使其更加稳固,从而承受更大的负荷。该体系依据实际使用性能可以划分为以下类型:淤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体系:于钢框架-带缝混凝土剪力墙体系;盂钢框架-钢板剪力墙体系:榆钢框架-带缝钢板剪力墙体系。 4、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体系 钢框架原混凝土核心筒体系主要是钢筋混凝土的芯筒和钢框架共同组成的混合结构体系,该体系与钢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均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该结构体系施工中能够有效节省材料,降低工程造价。但是,由于钢框架与核心筒的关联性不够紧密,一旦在较大的地震作用下核心筒遭到破坏,钢框架也就无法抵御地震的冲击。 5、交错桁架结构体系 交错桁架结构体系主要是由柱子、桁架以及楼面板所构成的,通常柱子是固定在建筑的外围,而桁架则是固定在柱子上,楼面板则是固定在桁架的上弦与下弦中。交错桁接体系通常用于15层以上、20层以下的建筑物施工中,该体系不仅可以满足建筑物上大开间需求,还能综合使用小柱距离和短跨楼板减轻建筑物自身的承重;桁架每隔一层设置一个可以合理控制框架柱断面的大小;该体系还具有用钢量低和经济实惠等特点。 四、高层钢结构施工技术管理 钢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较混凝土施工及其他施工过程不同,造成其施工质量问题具有严重性、复杂性、频发性以及可变性等特点。其中,钢结构工程质量问题的严重性主要表现在轻则返修或返工,造成工程工期延长和工程施工成本增加,重则导致钢结构建筑坍塌等 事故发生,给社会和人们造成人身财产损失;钢结构工程质量问题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影响钢结构施工质量的因素较多。质量控制方法在钢结构工程中的具体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事前质量控制:首先,施工单位组建项目部,其中包含工程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以及其他相关部门,明确各部门在工程项目施工中的责任;其次,钢结构工程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工艺技术培训,提高其施工水平,同时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以及相应校正工作;最后,制定相应的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目标和建立健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计划,即检验批质量控制计划、分项工程质量控制计划以及分部工程质量控制计划。 2、事中质量控制:钢结构工程施工主要包括钢结构焊接施工和钢结构组装两个工序,因此钢结构事中质量控制主要针对这两个工序。其中,对于焊接施工质量控制方面,首先提高施工人员工作责任意识,其次充分的对焊接工艺技术指标进行技术交底,明确焊接质量标准,最后是加强焊接点质量检查管理,对存在问题部门进行返工处理;对于安装施工质量控制方面,关键在于控制螺栓连接施工质量,首先是对高强度螺栓在使用前进行除锈、润滑等处理,确保螺栓质量,其次是确保底脚螺栓位置精确且安装稳定,保证高强度螺栓在通入螺栓孔时能够穿梭自由。此外,在钢结构事中质量控制中,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钢结构工程质量缺陷管理办法,以保障工程质量。 3、事后质量控制:钢结构事后质量控制主要是对钢结构焊接质量、钢结构安装连接质量、钢结构除锈防腐质量的检测和管理。各工程检测方法应根据国家制定的相应钢结构检测标准执行。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分析了我国高层建筑在建设过程中的主要特点,以及钢结构体系,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针对技术管理措施进行了介绍,目的是提高高层钢结构施工质量。 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研究:论高层建筑钢结构吊装施工技术要点 摘要:施工技术人员在进行施工时应该将高层建筑的安全性、经济性以及使用性等各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逐渐提高钢结构吊装的施工技术水平,确保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钢结构;钢管桁架;施工工艺 1.现代钢结构的建筑特点 1.1钢结构建筑总重轻 钢结构建筑体系自重轻,约为混凝土结构的一半,可以大大减少基础造价。钢材的塑性和韧性好。钢结构的延性好、塑性变形能力强,使钢结构一般不会因为偶然超载或局部超载而突然断裂破坏。钢材在潮湿环境中,特别是处于有腐蚀介质的环境中容易蚀,必须刷涂料或镀锌,而且在使用期间还应定期维护。 1.2原材料可以循环使用 钢材是一种高强度高效能的材料,循环使用价值很高,边角料不需要制模施工,也有很高的价值。目前我国已引入国际上引人瞩目的新型产品,与砖混结构比较,节约所需能源,减小维护费用,具有环保节能的特点。 1.3满足超高度和超跨度的要求 钢材组织均匀,其密度与强度的比值远小于砖石、混凝土、木材,并且强度高,弹性模量亦高。在受力相同情况下钢结构自重小,从而可以做成跨度较大和高度较高的结构以及灵活的结构形体。 2.工程概况及施工重难点 2.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主楼为230米的超高层建筑,是苏州吴中区第一高楼。本工程主楼结构已基本施工完毕,主楼主要施工机械为一台TC7035塔吊。主楼屋顶是由钢管桁架柱、H型钢梁和钢管桁架梁组成的框架结构体系。屋顶钢架起始标高为188.6m,顶部标高为228.228m,总高度约40m。主楼核心筒顶标高为201.8m,屋顶钢架从188.6m到200.45m有3层钢结构,屋顶钢架从200.45m到228.2m为倾斜的钢管桁架造型结构。钢结构工程量约810t。 2.2 施工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2.2.1高空安装和高空焊接 本工程施工是在230m高的主楼屋顶施工,存在大量的高空安装和焊接,如何解决高空安装安全、焊接的防风防雨以及防止高空坠物是本工程的难点。解决措施: (1)钢柱分吊装单元加工,钢梁分块加工,整体安装的方法,减少高空安装和焊接。 (2)钢结构安装时搭设操作平台和安全通道,在焊接位置搭设防风防雨棚,并设置接火盘,防止焊接火星飘落,确保安全。 (3)在结构外围搭设外围脚手架防护措施。 2.2.2钢结构安装定位难度大 本工程钢结构为倾斜造型结构,钢柱多为格构式,安装对接口多,制作精度要求高,测量定位难度大,如何保证钢结构的最终外形是本工程的难点。解决措施: (1)格构式钢柱在加工厂制作时,要求两个分段在工厂预拼装后,再拆开运往现场。 (2)利用软件做出本工程钢结构安装的三维坐标,在结构上做出特征点,利用全站仪精确控制安装精度。 (3)利用软件得出每个分段变形情况,在安装时采用临时支撑等反变形措施来解决钢柱的定位问题。 2.2.3施工机械的安装、拆除 本工程构件最高安装高度约230m,主楼原有塔吊TC7035安装位置影响钢结构201.8m以上钢结构就位,需要重新安装一部塔吊,用于201.8m以上钢结构安装,塔吊的安装、拆除是本工程一个难点。解决措施: (1)合理选择塔吊安装位置和型号,并通过计算和增加临时加固措施确保塔吊影响到的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满足设计要求。 (2)编制详尽的塔吊安拆方案,将塔吊安装、拆除危险降到最低。 3. 高层建筑钢结构吊装施工技术 3.1施工技术路线 3.1.1根据本工程结构特点和作业环境,利用原主楼机械TC7035塔吊安装201.8米标高以下屋面钢架并安装塔吊TCT7032。 3.1.2利用塔吊TCT7032拆除TC7035塔吊,并安装201.8米以上屋面钢结构。 3.1.3屋面钢结构钢柱分段制作,相邻两段在工厂预拼装,钢梁分层、分块安装。 3.1.4为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钢结构安装时需要安装和焊接操作平台,在焊接时需要注意防风和防雨。在结构外围搭设脚手架防护措施,防止高空坠物。 3.2钢结构安装 3.2.1本工程钢结构安装以一节柱所包含的结构作为一个流水单元,一个流水单元主要包括一节柱内的梁、柱的安装调整、最终就位等。 一个流水单元钢结构安装的施工工艺流程: 前一单元轴线、标高复测柱顶标高处理钢柱安装安装主梁二次校正钢柱安装次梁柱、梁节点焊接焊接节点无损检测钢结构分层验收下一节流水单元施工 3.2.2钢梁单元 单根钢梁重量较轻,不分段。格构式钢柱和桁架式钢柱之间的钢梁要求在加工厂加工成吊装单元运往现场安装。 3.3钢柱吊装 3.3.1钢柱吊装前的准备工作 吊装前,应对钢柱的长度、断面、侧弯以及牛腿面的标高进行预检,发现问题即向技术部门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3.3.2钢柱吊点设置在钢柱顶部,直接利用临时连接板,工厂制作时在临时连接板上已经预留吊装孔。其中单根圆管和单片桁架式钢柱采用两点吊装,格构式钢柱采用四点吊装。 吊装前将爬梯安装在钢柱的一侧,钢爬梯与钢柱点焊固定。钢爬梯与安全绳,自锁器配合使用。格构柱爬梯绑在柱子内部。单片桁架式钢柱和格构式钢柱在钢柱吊装就位后,使用挑板搭设操作平台,其余钢柱应与钢平台一起吊装。为防止吊耳起吊时的变形,采用单机回转法起吊。 3.4钢梁吊装 3.4.1钢梁安装前必须对柱子牛腿以及钢梁进行预检。预检内容:梁长度、螺栓孔、摩擦面、剖口要求、梁的挠曲等。 3.4.2 H型钢梁安装到位后,先用与螺孔同直径的冲钉作定位,然后用与永久螺栓同直径的普通螺栓作临时固定,普通螺栓的数量不少于节点总螺栓数的三分之一,且不少于二只。 3.4.3钢梁安装 加工时,建议在钢柱上做牛腿与圆管梁连接,在牛腿和钢梁应安装连接耳板。为减少高空安装和焊接,可以将钢柱之间的主次梁在加工厂加工成整体运往现场,然后使用塔吊吊装,吊装就位使用牛腿和钢梁上的连接板临时固定。 3.4.4楼层钢梁与核心筒预埋件节点的构造处理:楼层钢梁一端连接在钢柱上,一端连接在核心筒预埋件上,由于预埋件埋设后,受混凝土浇筑影响,偏差较大,会影响钢梁的安装。 3.4.5为节省塔吊吊装提升和下落所需的时间,采用一次吊装多根方法,吊装小型的次梁等构件,为确保安全,防止钢梁锐边割断钢丝绳,要对钢丝绳在翼板绑扎处进行防护。 4.结语 综上所述,以上针对高层建筑钢结构吊装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在工程实践中,钢结构吊装施工中由于现场情况复杂,如何安排钢结构吊装与混凝土结构施工在空间和时间上避免相互立体交叉,加强统筹安排和施工的整体协调性,解决工程中的难题并按工期完成吊装任务是在实践中需要不断探讨研究的问题。 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研究:超高层建筑钢结构伸臂桁架施工技术分析与施工质量控制 摘 要:现如今,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较快,其中钢结构是比较常见的结构类型。这种建筑结构不仅在空间结构上体现出一定的优越性,而且其结构性能也比较突出。对于超高层建筑来说主要是以钢混外框架筒、核心筒以及伸臂桁架等体系相结合的形式,其中伸臂桁架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加强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在具体的应用中,建筑物的水平荷载力可以直接传递给混凝土核心筒,这种受力情况可以在建筑结构的不同层次中体现。本文中,笔者主要对伸臂桁架结构的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方式进行全面地分析和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钢结构;伸臂桁架;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现如今,建筑工程中多数都是以钢结构为主,其中伸臂桁架结构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伸臂桁架结构在应用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主要的功能就是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固性。接下来,笔者主要以具体的工程为例,对钢结构中的伸臂桁架施工技术进行全面地介绍和分析,仅供参考。 1 工程概况 此工程位于某市的国际广场,属于超高层建筑。起重地上为50层,地下为3层。总体高度为220米,其核心筒主要是以混凝土剪力墙的形式为主,其外筒则是钢管混凝土柱,无论是内筒还是外筒都是借助钢梁桁架承板来进行支撑和连接。然后将其接在不同的楼层上,在伸臂桁架结层之间设置带状的桁架结构。 2 施工技术分析 在实际的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对伸臂桁架结构形式进行全面地优化,同时对施工经验以及应用的技术进行全面地分析,使得伸臂桁架结构在安装的过程中更加简化和合理。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在原设计中,伸臂桁架主要采用的是高强螺栓连接的形式。核心筒剪力墙的施工主要是以钢结构的施工形式为主,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科学地预埋。另外,在考虑剪力墙本身刚度的过程中,预埋的混凝土达到了标准的强度,就可以进行节点的连接。一般情况下,预埋段伸臂桁架节点的连接方式从栓接变为焊接。主要是由于焊接的精准度比较高,而且对质量也可以进行全面地控制。 2.2 混凝土核心筒内部的伸臂桁架上弦和下弦都需要进行预埋。在对钢骨柱进行预埋时,剪力墙内部的钢筋结构需要进行牢固地绑扎和支模。因此,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的过程中安装结构会出现一定的偏差。这就会使得伸臂桁架结构出现严重地错位问题。通过对这种情况进行全面地技术分析之后,技术人员将接头取消,预埋的钢骨柱被重新设置了标高。进行通高通长的设置,然后将伸臂桁架下弦落入到钢骨柱的焊接处。经过优化处理之后,可以减少钢骨柱的错位现象。 2.3 通常情况下,原设计中的螺栓的等级都比较高,其直径可以达到30,通过对这一等级螺栓进行全面地分析可以看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所示:如果是单个节点,螺栓的数量需要在已有钢筋结构的截面上进行布置,否则就需要提升螺栓的直径和强度等级。一般来说,伸臂桁架节点栓接作用主要是呈现的是连接作用。这种方式并不是十分可行,因此,需要规定设计的上限。另外,在施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还需要按照施工的特点来调整预拉力,需要注意的是,在解决技术问题的同时,必须要减少现场螺栓的数量。一般来说,螺栓的强度需要达到12.9S,预应力拉力为410KN,扭矩系数的平均值需要被控制在0.11-0.15的范围内。这些参考数据都需要符合技术论证会的标准,同时还要经得起扭矩系数试验,做好螺栓拉力试验,尽量满足施工的要求。 3 伸臂桁架加工预拼装质量控制 对于超高层建筑钢结构中伸臂桁架的设计来说,高强螺栓直径需要被控制在30mm以内,螺栓孔径可以超出1.5mm。超出的部分就是最大的误差值。经过加工、制作和安装之后,构件会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误差。要将偏差形式控制在标准的误差范围内具有一定的难度。严重的话还会导致螺栓无法正常穿入到孔位当中。基于以上的分析,施工人员对构件进行预拼装具有一定的的现实意义。在预拼装工程符合标准之后,工作人员要对构件进行全面地检查,将安装方向和安装顺序进行明确,提升构件加工的精准度。 3.1 预拼装目的预拼装的目的在于检验构件加工能否保证现场拼装、安装的质量要求,确保下道工序的正常运转和安装质量达到规范、设计要求,能满足现场一次吊装成功率,减少现场安装误差,所以预拼装在本工程加工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3.2 预拼装内容预拼装主要内容为桁架所有的弦杆、腹杆和节点的接口拼装以及钢柱连接接口的预拼,切割弦杆余量、钻孔,标记。 3.3 预拼装细则。预拼装胎架底线必须严格按要求画线,并提交检查员验收后方可使用;先定位弦杆的中间段,定位纵横向中心线及节点角度线,切割端面余量,切割余量时必须注意焊缝间隙尺寸;吊上所有节点和腹杆、用安装螺栓与连接板紧固,检查所有的眼孔是否正确,否则进行补孔,或重新钻孔;把两侧钢柱吊上胎架定位,注意定对钢柱的母线方向和楼层标高线及侧面母线的左右水平度,然后与胎架定位,检查与桁架弦杆、腹杆的连接接口,焊缝隙间隙尺寸;用钻模配钻弦杆、腹板的高强度螺栓孔;为配合现场的安装方便,必须做好各连接接口处的对合标识、中心线、对合线、标高线、水平线标记,并用洋冲标识,提交监理验收,同时做好各种数据的测量记录表,提供现场安装用。 4 伸臂桁架现场安装质量控制 4.1 桁架构件进入施工现场,检查工程出厂合格证,探伤检测报告。 4.2 工程师会同施工单位质检人员,核对构件尺寸,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4.3 现场采用动臂塔吊吊装伸臂桁架下弦杆,下弦杆就位校正后,安装连接板,校核、校正后安装高强螺栓,用扭矩扳手初拧。 4.4 吊装伸臂桁架上弦杆,安装就位后,安装连接板,校核、校正后安装高强螺栓,用扭矩扳手初拧。 4.5 吊装伸臂桁架腹杆,安装就位后,安装连接板,校核、校正后安高强螺栓,用扭矩扳手初拧。 4.6 检查校正伸臂桁架,检查高强螺栓初拧情况。 4.7 伸臂桁架连接高强螺栓待主体结构封顶后终拧,用扭矩扳检查。 结束语 为了加强结构的侧向刚度,提高其抗震性能,超高层建筑都会沿竖向高度设置几道水平加强层,钢桁架加强层便是代表。为了使提高施工水平,使钢桁架加强层达到设计要求,需要对其施工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其施工期进行结构分析,从而保证施工质量。在建筑的建造过程中,如果施工控制不当,就会容易引起安全问题,因此深入研究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受力性能,模拟结构的施工过程,对结构设计和指导施工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