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市场管理的机制和对策:公路客运市场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公路运输是国家重点运输产业,而公路客运则是公路运输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本文深入分析了公路客运的管理问题,以及对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公路客运市场提高客运水平,保障客运安全。 【关键词】公路客运市场;管理问题;对策 在研究公路客运市场的管理问题时,首先要了解公路客运市场的发展状况,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服务业,公路客运的管理状况不同程度的牵制了公路客运市场的发展,本文针对管理问题出现的原因,探讨对公路客运市场管理的解决对策。 一、我国公路客运市场的发展状况 1、公路客运市场的发展。公路客运因舒适安全和方便快捷的优势,成为了我国客运的重要形式,大大提高了公路运输的地位。 2、公路客运的特点。公路客运的特点主要有三点:一是快速、省时又安全。因旅客乘车手续并不繁杂,候车时间较短,所以节省了很多运输时间。因为高速公路是全封闭的,所以行车环境也较为安全。二是投入大、产出高。因高速公路的设计时速高,所以一般行驶的车辆都是技术性能较高的豪华车辆,高运价给高速公路带来了高效益和高收入。三是旅客对服务的要求较高。公路客运的客流大部分是从机场、铁路等换乘转车的出行人员,所以对客运的全方面服务都有较高的要求。 二、公路客运市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1、运力结构不合理。随着客运车辆的不断投入,公路客运市场长期存在运力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运力与运量难以平衡,运力配置不当。主要表现为运力结构与实际需求存在偏差。运力与运量出现供远大于求的情况,说明运力投放不合理。 2、客运站建设落后。现阶段存在的客运站大多数是建设于90年代以前,这些客运站大部分处于城市的中心,很容易导致交通不畅,客运站的位置难以满足公路客运的需求,严重阻碍了客运的发展进程。也有客运站建设在城郊,给乘客换乘车辆带来很大的不便。另外还有一些客运站盲目求大,建设位置不合理,造成客运站能力浪费。 3、客运线路布局不合理。很多运营线路交叉重叠会加剧运力与运量之间的不合理性。很多部门对线路和运力投放不能严格把关,造成城市公交与短途客运之间线路重复,浪费客运资源,这就会造成很多不稳定的矛盾。例如出租车出城经营的问题和城市公交客运与道路班线客运之间的矛盾冲突。几种运输形式的经营相互冲突,都在为各自的利益争抢市场,从而为客运市场的管理带了很大的挑战。 4、客运价格体系混乱。客运行业中,部分车主在站外违规搭载乘客,降低客运价格,使得在站外乘车成为一种潜规则。因为不同的运输方式费用不同,所以不同车辆承担的税费也不同,这就导致运输成本和价格存在差异,使得客流也随之改变,这种情况极容易造成群体之间的矛盾激化。客运价格的法制还不健全,也缺乏客运价格的监测和信息系统。客运票价也不能体现优质优价的定价原则。 5、非法营运现象严重。总有部分经营者并未拿到政务部门的许可证书却进入客运行业非法经营。这一矛盾至今得不到解决。据调查,2011年安徽省明光市从事非法营运的私家车、面包车等有2100多台,占道路班线车辆的83%以上,此外还有摩托车等非法从事城市客运。非法营运的存在大大危害了社会的治安,这些非法运营车辆未经过严格检测,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极容易引发严重交通事故,严重扰乱了客运市场的秩序,危害道路交通安全。 三、形成公路客运市场管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1、历史原因和法制原因。过去的公路通行能力和运输效率都不高,公路网建设也不健全,只能增加总供给量来满足社会的需求。在发展过程中过度重视总供给量的发展反而忽视了对市场需求。随着公路交通运输能力的不断提高,对经营方式进行调整,民航与铁路等运输方式与公路客运矛盾逐渐增加,运力与运量之间从原来的供不应求变成供远大于求,而公路客运的管理法规还不健全,导致客运市场盲目发展。 2、规划和管理原因。客运行业的发展一定要有规划。但目前的公路客运行业对今后的发展和线路布局等都没有相应的规划,这就使得在运力调控方面较为盲目,跟不上市场的变化,在指导工作上缺乏前瞻性。工作陷入被动,使得客运市场的秩序越来越差。专项的客运市场管理法律缺位间接纵容了公路客运市场的非法营运。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客运市场逐步开放,由于政策不一和体制碰撞使客运行业出现严重的漏洞,造成运输资源极大的浪费,在经营上盲目竞争,严重影响了客运市场的正常运营。多头的管理体制导致这些部门在遇到问题时相互推脱责任,不能明确各自的职责,在职能和利益上互相争夺,从而造成整个客运市场运输供给混乱。 四、完善公路客运市场管理的对策 1、解决好客运线路布局、优化运力结构。首先要严格执行客运车辆在达到经营有效期限后,不允许更新运力。其次,要建立长效机制,编写客运发展规划和详细计划,对客运行业严肃把关。要建立健全的客运线路,科学合理的进行客运线路的布局。要避免线路之间的重复。针对公路客运无配客点或配客点少的问题,为避免造成运力资源的浪费,提高经济效益,就要做好公路客运规划,交通主管部门要在已开通的线路基础上,结合客源情况,对客运线路和运力的发展制定详细的线路规划。做好公路客运与其他交通运输工具之间的衔接工作。以公路客运始发站为中心,通过短途客运专线车,与干线公路客运车之间建立好链接。这样可以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的乘车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形成较为完整的公路客运体系。 2、加强客运站建设。客运站是公路客运发展的最基础设施。要通过建立公用型客运站来规范客运市场的经营管理,要对所有的客运站统一管理规划。客运行业的管理部门要与经营者签订合同,让所有经营车辆能够进站经营。而资金是搞好客运站建设的关键,客运站应放开投资渠道,争取省里补助,引进外来资金,鼓励民营个体加入投资,让投资和经营更加多元化。在建设城区客运站之前,必须对其进行合理布局,这将直接影响人们的出行环境。合理布局城市公路客运站,可以给旅客乘车提供便利,有利于管理运输市场、维护交通秩序和整顿社会治安。 3、构建新的公路客运价格结构。客运价格与人民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要采取指导性的价格模式,实行政府允许客运经营者以基准价为基础上,合理的上下浮动运价,这样做有几点好处:首先可以遏制一部分垄断客运经营的经营者获取高额利润;其次合理的上下浮动运价可以缓解运力与运量之间的供求矛盾;三是可以作为客运经营者的价格竞争手段,对客运市场优胜劣汰;四是可以对照客运线路的资源配置,通过客运价格的浮动变化,直观了解运力与运量之间的供求情况,合理增加或减少客车和班次。 结束语 道路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对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至关重要。通过分析公路客运市场的发展状况,及时发现公路客运中存在的问题与产生问题的原因,用科学的视角做出合理的政策调整,给出详细可行的解决方法,对道路运输业的稳定发展提供更好的科学依据,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更好地服务大众。 客运市场管理的机制和对策:对出租车客运市场管理应采取的主要机制和对策 摘 要:出租车客运市场是涉及千家万户的主要服务部门,当前对出租车客运市场存在着体制不顺、法制不健全、模式不规范、执法渠道不畅等许多弊端,对出租车市场存在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治理机制与对策。 关键词:出租车;客运;机制;对策 客运出租汽车是指依法取得经营许可,按照乘客意愿提供服务,以行驶里程和时间收费的客运车辆。隶属于城市公共交通范畴,是城市公共交通的补充。整齐划一的外观,来来往往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已成为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其管理水平、发展过程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和服务水平,出租车解决了群众出行难、乘车难的问题。为城市投资、旅游及外来人员提供了便利,在扩大就业,树立城市流动窗口形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尴尬的是,直至目前,全国还没有统一的出租车客运管理法规,立法的空白,致使对出租车市场管理存在着诸多不完善。 一、出租车客运市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出租车管理体制不顺 职能交叉,有的城市归城建,有的城市归交通管理。各地对出租车管理各自为政,管理主体不统一,导致行业管理效率不高。迄今为止,尚无统一国家级管理办法出台,职责不清。 (二)出租车管理法制建设相对滞后,行业管理不规范 虽然有的地区制定了出租车管理办法,在实际管理中往往与国家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发生冲突,国家与地方管理脱节。地方立法法规层次低,管理中常常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 (三)出租车营运模式不规范,弊端大 目前中国出租车运营模式以公司化模式为主(实体型公司化模式、份钱型公司化模式、挂靠公司化模式)。在各类公司中,份钱型公司化模式最多,存在的问题也最多。公司与司机只是一种经济合同关系,所有权、经营权归公司,出租车由公司购买。出租车司机租车运营,在运营前要先交数万元的抵押金给公司。个别公司甚至用抵押金去购买车辆,等同司机自己买车给公司,再从公司手中租回来,很多情况下抵押金会被公司以各种理由扣净,不退还给司机。这种模式差不多是一种空手套“白狼”。公司只注重收费,忽视管理与服务。 (四)出租车经营行为不规范,扰乱汽车客运市场秩序 比如客运站周围不同程度还存在出租车喊客、争抢客源现象。严重扰乱了客运站周围秩序,影响了城市形象。出租车司机停车待租,固定线路经营,拼客、宰客、超范围经营长途客运等。 (五)交通运政管理部门执法渠道不畅 国家省市立法建规滞后,行业法规与地方政策相左,打黑扫非活动中各部门配合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加之黑车隐蔽性强,执法“三难”现象依然存在,社会干扰多,阻扰、围攻、威胁执法人员的现象时有发生,对黑车反复打击效果不明显,不能根治。 二、加强出租车行业管理的主要对策 (一)尽快出台国家省、市、级统一的出租车管理法规 地方省市出台的文件在法律效力上不尽相同,在具体内容上也存在着差距,对建立统一开发竞争有序的出租车市场带来了不利影响。加强出租车行业统一管理势在必行,必须抓紧组织深入调研,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力争早日出台出租车管理法规及实施细则。 (二)严把市场准入关,实行出租车总量控制 随着重要交通干线的建立,连接干线地区的人流和物流迅速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生活工作的快节奏。出租车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掌握好出租车数量的供求平衡。既解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要又能减少道路拥堵符合国家能源的低碳环保发展战略。这就要求出租车行业管理部门做好调查研究,了解掌握出租车市场供求状况,为政府提供理论依据。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许可法的程序和条件进行许可,严把市场准入关,实行出租车市场总量控制。 (三)提高出租车行业管理水平 强化组织领导,建立长效机制,积极组织运政执法人员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岗位业务知识。熟练掌握行业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善于思考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修养和行政执法水平。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为出租车行业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同时要不断提升管理的科技含量,依靠科技进步强化出租车行业管理之路,加快推进网上受理、投诉,网上申请、网上审批,推进办公自动化提高办事效率。推广使用GPS管理系统。 (四)全面实施出租车客运服务质量信誉考核 出台《出租汽车客运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办法》实现出租车汽车管理由定性考核向定量考核的转变,充分依靠科学管理技术,开发程序量化考核记分标准全面推行IC卡出租车记分管理,实现出租车运营管理的科学化、自动化、程序化、人本化,注重日常违章记分考核。从根本上提高出租车管理和服务水平。出租车客运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实行记分制。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级。出租汽车客运企业实行百分制。驾驶员考核实行实分制。一年为一个考核周期,企业质量信誉年度考核结果,作为经营业绩的主要内容,信誉考核绩优公司可获得累进增批出租车数量的奖励,对绩劣公司进行消减出租车数量规模和经营期满取消竞标经营权资格等处罚。对驾驶员年度信誉考核为一般等级的,其驾驶的车辆停运两周,并参加脱产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重新上岗。经营期内质量信誉年度考核有一次为较差等级或连续考核等级为一般的出租车驾驶员,取消出租客运从业资格,收回服务监督卡,二年不得从事客运出租经营。 (五)开展联合整治活动,严厉打击非法营运 一是在加强日常管理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出租车市场秩序集中整治活动,整合运管机构交通执法力量,采取定时与不定时、固定检查和流动检查相结合,异地换防检查等形式,严厉打击黑出租非法经营行为和出租车停车待租,固定线路经营,拼客、宰客、超范围经营长途客运等。二是针对客运出租市场存在的问题,立即制定联合整治方案,应急预案,上报政府,形成了政府主管,交通牵头部门联动的良好机制,组建高素质的联合执法队伍,加大对黑出租的力度,净化客运出租汽车市场。 (六)发挥出租车行业协会的纽带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租车行业协会在经营者与管理部门之间起到纽带、桥梁作用。各地应积极促进出租车行业协会的成立,通过协会贯彻行业的规章,制定经营和服务规范,了解出租车经营动态,防止集体上访事件的发生,维护社会稳定,经营者也可以通过协会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七)加强宣传,创造良好客运环境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深入宣传客运市场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引导企业和驾驶员守法经营,教育群众自觉抵制黑车和超员车辆,鼓励群众举报非法营运车辆和损害乘客利益的人和事,营造全社会共同维护客运市场秩序的良好氛围。 客运市场管理的机制和对策:出租车客运市场管理建议 [提要] 为了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提高乘客乘车安全性,降低交通拥堵程度,需要对出租车客运市场加大管理力度。本文针对当前出租车市场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管理提升的相应措施,希望为相关行业工作人员提供思路。 关键词:出租车客运市场;问题;管理措施 过去,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而车辆的人均拥有量无法满足人们的正常出行需要,因此促成了出租车市场的兴起和发展。然而,如今私家车的数量猛增,而出租车数量不见减少,在城市道路交通规模一定的情况下,导致各种相关问题的出现。本文对这些问题的发生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一、出租车客运市场的特点 (一)市场容量大。截至2014年末,我国出租车总数量已经突破100万辆,全国共有10个省会级城市,出租车数量超过4万辆。相比2013年同期,增长率达到1.63%。故而,市场容量大是我国出租车市场的重要特点。 (二)统一化管理。在我国,出租车市场虽然由多家出租车公司分别经营,然而其却受到统一化管理。其经营模式,通常采取承包、联营等方式。到如今,已经形成出租车租赁、挂靠、公车直营以及个体经营这四种主要的经营模式,然而无论是那种经营模式,也不论投资者是个人还是公司,其管理权都由公司所掌握。只有个体经营模式,由个人管理。 (三)规模过剩。出租车的功用和市场定位都极其明确,按照正常情况发展下去,会逐步适应城市私家车数量以及轨道交通建设情况,使出租车市场的规模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然而,我国轨道交通建设集中在一段历史时期,此后便已大体定型,因此导致事先对出租车市场的规划受到私家车数量激增以及道路交通建设的限制而出现规模过大现象。同时,出租车客运,还具有市场容量大的特点,所以即使出现出租车发展规模过剩的征兆,依然无法及时地对其发展进行遏制。 二、出租车客运市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管理松散。虽然出租车客运市场,受到政府的统一管理。可是,在多种原因的限制下,当前我国的出租车市场普遍存在管理松散的情况。这是由于多方经营模式所导致,一些小型的出租车公司,其自身资质与管理水平较低,从而为规模化经营造成了阻碍,也为上级部门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不稳定因素多。出租车司机,相比其他行业的工作,其工作时间长,劳动量大,而工资较低。同时,公路交通属于高风险行业,司机所负担的社会责任较高,其自身安全风险也较大。然而,这些工作难度、工作量以及工作风险和责任的承担,都没有在薪资上得到体现。因此,容易为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埋下隐患。 (三)无法形成良好的市场机制。当前,国内的出租车客运市场无法达到良性竞争的标准,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受到各种阻碍。使用企业的租金上缴制度,如将其所应当担负的牌照经营,转变成为一种变相的收租方式。在出租车市场发展初期,政府将其定性为有偿经营,因此上缴其所应当承担的部分资金,符合法律要求。然而,随着出租车市场的不断发展,一些二级市场的出现,导致转让和抵押出去的部分经营权,成为部分人和企业的垄断方式,从而剥夺了一部分原本应该属于出租车司机的利益,并且影响了出租车市场的良性发展。 三、提高出租车客运市场管理的措施 (一)合理规划出租车市场。通过政策的调控,对出租车市场的发展方向进行引导。可以吸取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注重出租车市场的整体质量,而对其数量上的发展规模采取控制措施。首先,应通过政策实施,加强对车辆排放、性能以及安全性方面的管理,并同时严格把控出租车从业人员的资格。随着政策进一步实施,逐渐提高出租车行业从业人员的驾驶技术要求与个人素质;其次,对城市交通的未来发展规模,采取科学方法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对城市内出租车的数量进行控制;最后,加大出租车市场政策的公开力度,通过广泛宣传,使外界企业对政府的相关决策有着更为深入及时的了解,及时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向,并对各种相关的社会资源,进行合理调控。 (二)改革出租车经营权问题。根据近年来出租车客运市场的发展情况,以及其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不难看出,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源,都在于出租车经营权的使用时间上。“永久使用”的形式,为出租车客运市场的发展形成限制。因此,有关部门可以采用赎买的方式,对经营权进行管制。实际操作中,因为所涉及到的资金数量较多,因此需联合金融机构和财政部门一同制订解决方案。可以对出租车经营企业进行综合评定。对其中经营不利的企业,由政府以适当的赔偿,将企业的出租车经营权赎回,而后,将其给予经营情况较好的企业,从而打破出租车市场僵化现状,提升市场经营活力。 (三)改革运营机制。出租车客运市场中,由于垄断情况,造成司机需要承担高额的车辆承包费用。面对这种情况,需要由政府机构出面,将司机和出租车企业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从而将原有的承包“收租”制,转化为公司员工制。即出租车公司和司机之间,不再是出租方与承包方之间的关系,而是同一公司体制下,领导与员工的关系。市场风险由出租车公司担负,客运工作责任由司机负责。同时,提升司机作为单位职工的各项福利待遇与合理的薪资水平,并且在保证出租车经营效益的前提下,为员工制定合理的休假制度。出租车公司为员工缴纳各项保险以及公积金。公司薪资需在有底薪的前提下实行绩效考核。 (四)结合“互联网+”。自2014年开始,各类打车软件盛行,以及各类不具有出租车性质的私家车,也参与到出租车客运市场。这种情况,在方便乘客出行的同时,也为政府部门的管控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为了保证市民乘车的安全性,政府机构不得不及时叫停。然而,这一事件也成为出租车市场拥抱“互联网+”的催化剂。时代在发展和进步,任何潮流和趋势都有其所形成的社会基础,都是不可逆的。与其保守,不如探索。随着针对网络约车的征求意见稿以及暂行办法相应出台,也代表了政府对这种新兴的出租车形式的一种认同。暂行办法中,对私家车参与到出租车客运市场的准入标准,极为严格。同时,通过严格的车辆和驾驶员监管,确保乘客乘车的安全。 (五)建立出租车司机维权组织。出租车司机从属于各个出租车企业,具有分散性特点。同时,出租车司机的社会地位决定其无法真正参与到正当权益的维护中。在各大企业的拉锯中,难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且出租车司机的工作形式,决定了其无法成立工会之类的维权组织,因此需要由政府出面,帮助其成立维权组织,为今后面对纠纷、抗拒不合理制度等维权事宜提供坚强后盾。 (六)打击非法营运。对出租车客运市场,采取周期性的整治。在整治过程中,还应交替采用各种异地检查以及不定期抽查等方式,开通群众举报电话,并在交通部门网站上设置举报窗口,由群众对各地的出租车市场乱相进行举报,一经核实即严肃处理。由交通部门牵头,政府机关联动,针对各种乱相,制定治理计划和预案。从而对出租车客运市场,进行彻底的净化。同时,实施服务信誉考核机制,对合法经营的出租车司机,考核其服务质量与信誉。并根据考核结果,对相关出租车企业进行出租车经营数量提升等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出租车司机,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重新培训,待培训合格后上岗。考核周期为一年。 四、总结 出租车客运市场具有统一化管理、市场容量大以及规模过剩的特点。在当前主要存在管理松散、不稳定因素较多等问题,从而无法建立良性的市场运营机制。而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合理规划出租车市场、改革出租车经营权使用期限与出租车运营机制,帮助出租车司机,建立维权组织保护其合法权益,并打破市场垄断。同时,结合各种新技术,实现出租车客运市场的网络化。
交通土建论文:试析交通土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要点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应的取得一定的成绩。在现代的交通中,作为交通运输中最为强大的运输载体,我国交通建设方面也取得了相应的成就。为了可以有效的保证我国交通土建工程的质量、提高资金投入的有效性,我们要对交通土建工程的质量进行全面的管理,确保施工前的准备,及时的发现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一步的提高交通土建工程的施工效率。 【关键词】交通土建;质量控制;具体措施 前言 交通土建工程建筑结构部分的质量也直接影响着人们出行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交通领域先要考虑的问题是要保证土建的质量。纵观近几年的交通建设,人们越来越追求交通建设效率,出现导致很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工程,极大的影响人们出行的安全保障。 1交通土建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交通土建施工技术意义重大,它能大大提高交通工程的质量,增加施工方的效益,保障施工安全。从施工企业的角度来分析,对交通土建施工项目进行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之上,按照合同要求的工程期限以及质量标准等有关要求把交通土建施工项目提供给业主,在对交通土建进行施工时需要结合内外部生产要素采取综合管理的方式,这样才可以保证目标的实现。交通土建施工技术管理需要涉及工程实施的具体过程,施工技术管理是根据保障技术的具体工作对工程成本实现有效的控制,因此在施工过程以及施工环节中不可能没有技术标准。特别是在施工环境非常恶劣、结构非常复杂、技术十分困难的条件下组织的交通土建施工。选择的适合实际交通土建施工情况的施工技术可以对经济分析、桥梁结构优化起到关键性的控制作用。 2交通土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2.1交通土建工程管理人员素质比较低 目前,现场管理人员存在着职责不明确、工作不到位、管理不够严格以及责任心不足的现象。随着交通土建施工规模的扩大,管理人员出现严重不足的现象。经过培训之后持证上岗的项目经理不能够达到交通土建施工的要求。从工人岗位中抽调参与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由于文化素质偏低,不能够胜任交通土建工程的管理工作。招聘而来的大中专毕业生由于没有实际的管理经验,对整个交通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的控制和管理力度不能达到要求。 2.2没有可操作的工程成本控制依据 在交通土建工程项目成本进行控制时,一定要按照有关的标准。交通土建工程是施工企业的产品,因为工程的结构、规模以及施工环境都不一样,各个交通土建工程的成本之间没有可比性。一些交通土建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和其他施工工程成本控制的根本不同。许多施工企业对交通土建项目工程目标成本的控制太简单,仅作表面工作,部分施工企业仅仅是简单地依据经验工程成本减少率确定目标成本,对交通土建工程的施工条件、现场环境、工期以及项目工程成本的利润空间的要求都没有考虑,由于不同交通土建工程之间没有任何的可比性,结果就导致到下一个项目工程还是这样,这样目标成本就会永远的停留在目标上。 2.3交通土建工程方案以及施工图纸不够完善 建设方在项目选项、功能选定及方案论证阶段考虑不周,把握不准,施工已经完成却又要对交通土建工程功能和外观造型进行修改,造成工程停工或是边施工边设计,图纸按建设方意见反复修改,工地跟着不断返工处理,浪费大量人力物力,使得施工管理无法按既定方案进行,造成管理人员思想烦躁工作厌烦。这些都给现场管理工作造成极大麻烦,增加了施工现场管理的难度,对项目管理产生了消极影响。若在施工的整体过程出现对成本的控制管理、管理施工配合方面的问题,都将会对工程成本、施工进度甚至工程的质量等造成影响,最终出现效益降低的不良局面。 2.4 施工组织以及技术手段设备落后 施工组织不合理、不科学,技术手段及所用设备落后。交通土建工程施工管理差,施工组织无序。项目施工设备陈旧老化,存在无法正常运转现象。有的交通土建工程小,设备投入不足,工人作业处于手工原始状态。由于材料供应不及时,施工组织措施不合理,以及设备不能正常使用,造成工期拖延、信誉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投入,降低了经济效益。 3控制交通土建施工技术质量的具体措施 3.1注意对施工人员素质的控制 在对交通土建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施工人员要遵守工作纪律以及施工要求,这样就为交通土建工程提供有利的施工条件,而且在进行交通土建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有强大的技术支持。人是工程的主导,人在整个交通土建工程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在交通土建施工之前,总工程师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编写交通土建工程质量意识教育计划;监督单位和施工方要通过思想教育的方式来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的质量意识,通过开展各种类型的思想教育活动,使施工人员把严格的工程质量意识认真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 3.2建立严格规范的工程标准体系 在交通土建施工中监督部门应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建立统一的标准体系。在交通土建施工中运用三级施工质量评定的标准,并绘制交通土建施工中的三级质量检查评估表、全公路工程的质量评估划分表。工程检验及试验、过程记录用表均有交通土建施工监管单位统一制定。监督部门必须要对交通土建工程质量进行的鉴定。监理单位对公路的质量检测应该保证科学公正的进行,监督部门应努力使对交通土建施工中质量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科学、可信度高,这样就能方便交通土建施工监理单位对整个工程质量进行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 3.3严把原材料的质量关 在交通土建施工的过程中,工程的好坏与否取决于原材料。因此复测交通土建施工监管的部门必须严把质量关,将假冒伪劣的原材料在源头上加以遏制。原材料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高速公路结构的质量及寿命,因此选择好的原材料是工程质量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因此监管单位应该严把质量关,统筹建立规范科学准确的三级监测体系。外部的源材料必须要经过监管部门严格检验后才能投入工程使用,在配置高等级混凝土的时候一定要用高等级水泥,并且要尽最大的可能降低水泥在混凝土中所占的比重,配置混凝土的过程中所用的黄砂也必须是优质的天然河砂,并且要经过公路桥梁施工单位的检测后,各项指标都达到相关规范要求时,才能投入使用。 3.4科学的配制混凝土 在交通土建施工的过程中,科学的配合比是决定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关键因素,如果在配置混凝土的过程中使用各个组分所用的量不同,则所配置出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要配制出满足强度大、耐久性好、尽可能经济的混凝土,就要掌握科学的配制方法以及不同的施工条件合适的配合比。 4交通土建工程施工的注意事项 为了确保本工程安全、顺利、圆满地完成,一定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要充分做好施工前的准备、组织工作,加强施工管理。施工中应做到分工明确、人员到位、责任到人。施工前,项目部要对施工队进行技术培训、安全教育和技术交底工作,提高施工队伍素质,对施工做到心中有数。所有施工人员要做到持证上岗。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设置防护,防护人员应经考试合格人员担任,防护备品必须齐全。防护的设施应该包括限制车高以及宽的门洞框、双黄振动带、车辆减速振动带、警示牌以及防撞水箱等等。 5结语 因此其质量问题才是关键性问题,各相关单位、建设企业以及设计单位需要充分落实保证交通土建的质量,监控整个施工过程,从而提高道路的质量,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交通土建论文:交通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交通土建工程在工程的质量上, 取得了明显的成就,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及社会的效益。但是, 我国交通土建工程在行业中的竞争也相对的激烈,对于交通土建工程的设计要求及施工要求等方面也逐渐的增高, 为了保证交通土建工程的质量提高资金投入的有效性, 就要对交通土建工程的质量进行全面的管理。 【关键词】交通土建;施工现场;管理 1 交通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施工人员安全生产与责任意识淡薄 由于交通土建工程规模比较大,所以投入的资金、劳动力物力就较多。在施工中,工程量大,工序多,但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数量有限,不能对每个施工人员进行一对一的监督与管理,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就会出现有些工作人员不按照施工要求操作,不正确使用施工机器,忽视材料存放与管理等现象,从而埋下了安全隐患,大大地降低了工程质量。与此同时,安全与责任意识淡薄也是导致交通土建工程质量与安全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要做好施工现场的施工监督与管理工作,就要对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进行培养,加强安全教育宣传工作等,让施工人员真正意识到违规操作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加强施工人员的自律性和对监督管理工作的配合,从而帮助施工管理人员对施工人员的管理,让交通土建工程更顺利地进行。 1.2物料品质得不到保证 物料是影响交通土建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保证物料的质量和做好物料的存放工作,才能保证交通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交通土建工程中的物料使用量非常大,这很大程度地加大了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工作难度,致使管理人员不能对物料的品质进行全面的管理。还有,很多管理人员判断物料品质时仅仅是依据自身的经验进行判断,只对一部分物料进行检验,这样的检测结果显然不是确切的,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 1.3交通土建工程施工人员素质不高 在交通土建施工中,现场施工管理工作被人们所忽视,这种现象长期都有存在,导致现场管理人才严重缺乏。由于很多施工管理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不高,专业素质低,缺乏经验,因此,导致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现场管理混乱无序,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缺乏高素质的现场施工管理人才,会大大增加交通土建工程的返工率,增加管理成本,同时降低施工质量和施工水平。 2 加强交通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措施 2.1 培养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与责任心 交通土建施工难度和强度较大,对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整体水平要求很高,所以施工单位要按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注重对安全生产的宣传,开展一系列安全生产意识的培训学习活动,使每一个施工人员都了解国家和地方相关的安全法律法规、现场安全生产制度、工程施工特点以及相关工种技术操作规程等,使每一个操作人员都能够严格遵守规范的操作守则,为现场施工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施工环境,并且使安全生产与责任意识深刻根植到施工人员的心中,使每个施工人员都能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充分保障现场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只有将技术培训与素质培训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才能在现场施工监管人员有限情况下,施工还要实现管理制度的革新,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度,对工程建设的管理人员、作业人员、监理人员的具体责任明确划分,要求各级人员、各部门都要签署并且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书》。还有,交通土建施工的现场管路人员要重视并加强对机械设备的保养,到达使用年限的设备要及时更换,设备在使用前要进行调试,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2.2加强对施工现场材料的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在我国很多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所以交通土建施工现场 的材料管理也应实现信息化管理,施工单位的采购部门人员要密切关注建设工程管理协会以及交通土建施工的需要,以招标的方式购买材料,这样可以实现材料采购的公开化和透明化,避免暗箱操作,保证材料的质量。采购完成后,施工单位还要严把进场审查关。现场监督管理人员要对材料进行严格审查,包括对装饰材料设备的报验技术参数及有关资料进行核对,要求大宗材料和特殊材料生产厂商出具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出厂检验报告等,按照货物清单当场点收,对于一般的材料还要按比例进行抽查,根据不同材料的特点可以计件、计数,计体积等方法进行验收,以保证验收手段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交通土建施工的物料采购与审查等总是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在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就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对施工计划,流程、物料质量控制方法等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不确定因素的产生。 2.3提高交通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是决定交通土建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也直接影响着管理成本和工程造价。因此,施工单位要十分重视对现场管理人员进行培养,不断提高现场管理人员队伍的专业素质,从人才招聘开始,就要严把质量关,并通过对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既能深造等,促进从业人员理论知识的更新换代,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实际能力,使现场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术都能够达到标准要求。现场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土建施工单位的素质,因此,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队伍,有助于提高施工单位的施工现场水平,也有助于确保工程的顺利开展。为了解决施工现场管理长期存在的随意性、无序性,施工单位要充分认识与理解我国相关部门颁布的系列行业规范和质量标准,不断完善施工现场管理体系,以实现科学、系统的现场管理,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保证施工质量。 3 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 交通土建工程中路基路面施工包括了一般的路基路面施工、特殊路基路面施工、路基路面围护工程施工及沥青路基路面的施工。 3.1 路基路面的施工主要过程 第一,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 这一环节主要是进行技术方面的准备及组织准备的基础准备工作; 第二,修建小型的人工构筑物, 这一环节主要是修建挡土墙和小桥涵等。第三,路基路面土方石修建工程, 这一环节主要包括了开挖路及填路基和平整压实机建排水沟和加固的工程工作。这一环节是整个路基路面施工工程的重心。第四,路基路面施工工作的验收和检查, 是整个路基路面施工工程的最后一步, 主要是用于技术的把关, 保证了道路的质量及安全。 3.2 路基路面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路基路面施工的准备工作, 主要有技术的准备, 物质的准备及组织的准备。在对整个修建工程开始施工之前, 要对道路进行前期的施工测量工作。首先要对道路的中线进行标定及恢复工作, 要严格的按照测设后的标准路线平面图和曲线、直线几转点一览表及之前测试的护桩记录等来核对道路中线的问题。其次还要进行横断面的测量及检查, 进行水准点的加设及复查。在施工的过程中测量工作主要是检查道路修建过程中的填、挖等状况是否符合初始的设计要求, 检查工作是所有工作的中心及必要的条件。 4 结束语 提高交通土建工程现场的管理水平有助于保证交通土建工程质量和施工水平,有助于保证交通土建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也有助于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交通土建论文: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 摘要:土建施工是整个交通工程施工中最为重要的内容,而混凝土施工技术又是土建施工中的核心技术,所以必须切实掌握其技术要点,认真分析和总结影响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并切实加强混凝土质量的管控,从而更好地强化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因而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就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交通工程、土建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整个交通工程土建施工质量。所以为了确保交通工程土建施工质量得到提升,就必须不断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而混凝土自身的质量又是确保整个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的关键,所以必须强化对其质量的控制,并切实掌握其技术要点,才能更好地确保整个交通工程质量。 一、分析影响交通工程土建施工所需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由于混凝土质量决定了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而强度又是决定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所以必须加强对混凝土强度的控制。就多次工程实践来看,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主要是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和水灰比的控制。因而为了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就必须切实加强水泥等原材料质量的控制,对其水灰比进行科学的设计。一般而言,由于水泥强度、标号和水灰比的设计不当,往往会对混凝土的强度带来影响。而粗细骨料也是组成混凝土的主要材料,所以粗细骨料的粒径也会对其强度带来影响。由此可见,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主要有材料、水灰比设计和混凝土的拌合工艺等,均会给整个混凝土的强度带来影响,因而必须在实际施工中切实加强对这些影响因素的控制,才能更好地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得到有效的提升[1]。 二、强化混凝土强度和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 上述分析我们主要对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强化混凝土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就应切实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 一是加强水泥质量的控制。由于水泥是整个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所以在选择水泥时,为了降低路面出现裂缝的情况,就应切实加强对水泥的强度和质量的控制,并在土建施工中结合结构与部位的不同,针对性的对水泥的品种进行确定,一般应选取水泥水化热较低的水泥,所以必须紧密结合设计要求,针对性的进行水泥品种的选择,才能从根本上确保交通工程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是加强混凝土拌合用水质量的控制,由于水也是拌合混凝土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因而施工所需的拌合用水必须具有较高的清洁度,一般选用自来水即可,但是没有经过处理的污水严禁投入使用,否则就会由于水的酸碱度过高导致拌合质量低下。 三是加强骨料质量的控制。由于混凝土拌合过程中对骨料的需求量较大,所以必须对骨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尤其是粗细骨料的粒径。一般而言,粗骨料的粒径最大不超过3.2厘米,且所选的骨料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各标号在砂石质量标准方面的需要。 四是加强对砼配比的控制。只有确保混凝土配比与施工设计要求相符,才能确保所拌合的混凝土的质量。这就需要在拌合过程中对砂石的含水量进行测定,并结合确定的设计比例针对性的进行优化和完善,并在拌合之前及时地整个混凝土拌合所需的袁爱玲的质量进行检验,再严格按照配比加强对其的拌合。 五是在混凝土拌合过程中,为了确保所搅拌的混凝土质量与工程施工要求相符,不仅要针对性的进行搅拌机的选择,同时还应对投料的顺序和一次性的投料量和搅拌的时间等进行科学合理的确定。尤其是一次性的投料量,应紧密结合搅拌机进料的容量对其投料量进行严格的控制。而在施工配料过程中,则应结合搅拌机的实际和配比要求,对搅拌的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针对性的对投料的顺序进行确定,从而确保所拌合的混凝土质量达标。 六是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拌合之后,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施工进度,就应及时的对混凝土进行运输,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为了预防其具有较强的均质性,尤其是严防出现泌水和离析的问题。同时还应将混凝土搅拌到使用的时间间隔降到最低,并将其转运的次数减少,并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就应进行浇筑,且浇筑量达标,而且在运输时能确保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连续性[2]。 三、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在做好上述准备工作的基础上,由于混凝土已经运输到施工现场,所以施工企业就必须在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切实掌握混凝土浇筑、施工缝预留以及混凝土振捣等技术要点。 一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交通工程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所以必须在施工中加强与各方面的配合,尽可能地确保混凝土浇筑过程及时高效的进行。一般而言,应在基底处理好之后及时的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在浇筑过程中应采取分层的方式进行,运输到施工现场的混凝土应及时的进行摊铺施工,并确保混凝土浇筑过程连续高效的进行,在上一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就应完成下一层混凝土的浇筑,并确保其浇筑具有较强的均匀性和密实度,同时结合混凝土的出料量对混凝土浇筑的进度进行合理的优化和控制,确保整个交通工程的混凝土浇筑质量符合工程质量的需要。 二是在混凝土浇筑的基础上,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提高路基路面的压实度,就应及时的对其进行振捣和碾压,在振捣过程中,应确保振捣密实,并严防出现过振和漏振的情况,在振捣的基础上,就应及时的对其进行碾压,确保其压实度得到有效的提升,而且在碾压过程中应针对性的确定碾压的机械,从而确保所浇筑的混凝土路面具有较高的强度。 三是切实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在混凝土浇筑之后,就应及时的进行养护,一般应养护一周左右才能拆模,同时此时的混凝土强度基本已经达标,就应及时的切割伸缩缝,从而确保整个混凝土路面的伸缩性进一步得到提升,同时预防出现混凝土裂缝。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整个养护过程必须严防外力导致路面强度被降低[3]。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工程质量,这就需要我们切实掌握其技术要点,切实加强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等环节的质量控制,并在上一道工序质量达标之后强化工程质量的控制,才能确保整个交通工程的土建施工质量。 交通土建论文: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分析 摘要:目前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造成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关键技术方面的原因。为研究和解决这一问题,在分析了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分析路面施工关键技术和路基施工关键技术的要点,对于我国道路交通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交通土建;路基路面;关键技术 在当前的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存在不少的问题,其中路径缺陷、路面不平整以及路面承受力不够等问题变现的尤为突出,严重的影响着交通安全的保障。本文从工艺、施工方法等方面分析了路面不平整和路基缺陷、承受力低这两类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针对原材料试验检验、施工阶段的监测、路面排水的设置以及基底处理等方面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提供一些技术上的参考。 1 交通土建工程中路基路面施工常见的问题分析 1.1 路面不够平整 路面不平整产生是最常见的交通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其主要问题体现是路面的不均匀沉降。现在有很多施工单位在交通路基工程施工中不进行密实度方面的实验,这种情况下如果遇到软土地基,由于在交通工程在交付以后需要承载大量的动荷载,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发生路面不均匀沉降而至的路面不平整问题就会表现的非常突出。此外,路基在施工过程中不均匀的路基填料、排水设计不合理以及路基压实不够等也会造成路面不平整的情况出现,这些都是工程技术原因所造成的问题。从人为因素方面来看,多事施工人员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去施工,从而导致路面的平整度达不到要求,还有就是工程验收人员在验收过程中没有尽到责任。工程材料配比也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路面不平整的问题出现,混凝土配比达不到相关规定的标准要求,会导致路面的开裂,进而影响路面的平整度。 1.2 路基存在缺陷 路基缺陷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和后期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时候是不一样的,但是都会导致交通工程在使用过程出现各种安全隐患。在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路基填料的含水量和压实度经常出现达不到规范要求的情况,许多施工单位为了加快工程的进度,在材料的配比和混凝土的养护时间没有达到规定要求的时候就开始使用,结果就会造成路面和路基寿命大大缩短,此外,碾压机等设备选用不当也会造成路基缺陷。交通工程在后期使用过程中也会发生缺陷,特殊的路基路段沉降过大、施工排水不通畅、黄土水蚀崩解等技术因素和自然因素都是其至因,这样的情况出现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安全隐患,并且在后期修复的难度也大,所以需要相关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初做到防患于未然。 2 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探究 2.1 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分析 2.1.1 原材料方面 施工原材料是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源头,这个问题不仅仅是要求采购人员尽心尽责就够的,其也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所以需要相关采购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采购沥青的过程中需要按照施工技术标准的要求去测试沥青混合料,并且对沥青料中不同成分的含量进行定量测量。矿料是工程施工中用量很大的原材料,要求采购人员在购买时重点检测各类矿石的稳定性,要求采购人员必须掌握好度量方法去进行试验,严格遵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去测量各个参数的精确值。此外,在矿粉和消石灰的筛选过程中要根据矿粉在沥青中所占的比重来衡量,其关键技术是采用EDTA二钠和盐酸去共同测试其具体含量。 2.1.2 施工阶段 在路基路面工程全面施工之前,需要选取一段路面去进行施工的试验,因为每一个施工路段的土质和自然条件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特性,施工单位所设计的施工方案不能保证一定就会与之相适应,所以需要提前去试验用来验证施工方案的可行性。用施工方案中所预设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和原材料去铺筑试验路段,而后结合相关的检测指标对试验路段做冻融劈裂和动稳定度试验,在验证方案可行性的同时及时找出当中存在的问题,而后有针对性的修复施工方案,这样就能避免工程施工中各种技术问题的出现。在正式施工阶段中,要对路基厚度、路面宽度以及原材料配比等技术参数进行周期性的监测,确保整个工程中不会出现因为这些技术而造成的问题。此外,在原材料的运输过程中,最好使用转运车去进行运输,这样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车辆碰撞事故的出现。 2.2 路基施工的关键技术分析 2.2.1 施工的准备工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古语的意思就是说做事情要在开始之前做好准备工作,对于交通土建工程中的路基路面施工来说也是如此,要全面开展施工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在选择路基填料的时候要注意其化学性质的稳定和颗粒的均匀度,需要对所选择的路基填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然后还要进行诸如含水量、渗透速度、液性指数和塑性指数等等各种的相关力学实验;第二:针对不稳定的路基边坡一定要进行实时监测并且采取加固防护措施,使用开挖减载的手段处理可能会发生问题的斜坡,此外,在处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去进行,不能不负责任而至工序颠倒,否则就不能起到该有的效果。 2.2.2 基底处理关键技术 基底处理技术的关键点包括填充压实法、强夯法、裂缝灌浆法和冲击碾压法四种主要施工工艺技术。填充压实法中,需要对填充部位的土层性质做详细分析和试验,土层液性指数和塑性指数是分析和实验中的关键;强夯法是通过重型机械对土质松软场地进行夯实平整处理,需要时刻关注强夯土层的抗压强度和含水率等物理力学性质;裂缝灌浆法是指岩质路基下部存在溶洞溶沟等缺陷情形下,采用水泥砂浆对裂缝或空洞处进行灌浆填充处理,使其强度能够达到要求;冲积碾压法是指按照工程图纸对冲积地点进行放样检查,确定合理的冲击力和冲击压实边界,还需要对冲积过程中每次冲积压实做详细记录,以便之后的观测和测试分析。 结论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存在的路基路面施工问题大都由于不合理的施工技术所导致,如果能够在施工过程中总结经验,强调工程质量,严格把关试验过程和验收程序,合理分配施工工序和流程,并且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和管理,一定能够确保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保证路基路面施工质量和安全。 交通土建论文:交通土建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摘 要]本文从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交通土建工程施工中进行软土地基处理的必要性、处理方式的创新三个方面概述了交通土建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重点探讨了交通土建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包括换填法、强夯法、降水预压法、振冲碎石桩法以及深层搅拌桩法,以期为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具体的实践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交通土建工程施工 软土地基 处理方法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交通土建工程项目也逐渐增多。因此,为了保障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对于此项工程的建设质量也被逐渐重视起来。而软土地基问题是影响整个交通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的重要因素。在这个背景下,研究交通土建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的诸多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概述交通土建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 1.1 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 软土是淤泥与淤泥质土的总称,组成成分主要包含淤泥沉积物以及少量的腐殖质,这些组成成分的特点就是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能力低。对于大部分的软土来说,具有的特点包括渗透性弱、抗剪强度低以及压缩性高。正是因为软土具备这些性质,导致其不能直接成为开展土建工程的路基。软土的天然含水量大部分在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七十左右,含水量较大,再加上软土渗透系数较高,土体的固结过程会较为缓慢,而且较高的孔隙水压力现象也会经常出现,变形大而且不甚均匀,影响标准地基强度的形成。排水固结条件会对各种土质的抗剪强度和加荷速度产生重要的影响,较高的软土含水量会导致抗剪程度的降低。 1.2 交通土建工程施工中进行软土地基处理的必要性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普通的道路建设已经不能满足生产生活需求,高速化已经成为主要的交通道路发展趋势。因此,在这个背景下,交通工程的建设质量必须得到全面的质量保障。为了保障建设质量,解决软土地基的问题,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从软土的性质以及特点、分布情况上来说,需要对路基的建设情况进行充分、有效的分析。因为软土地基是在我国特殊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一种地理本质,缓慢的流水以及静水环境促成了其稳定性低、粘性低以及可塑性弱等特点的形成。随着经济生产生活的发展,用地紧张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软土问题亟待解决。连接土地资源以及交通建设情况,实现土地资源的节约和高效、高质配置,能够实现质量可靠的交通工程的建设。 1.3 交通土建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式的创新 在交通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地基作为最为基础的部分,会对路桥等结构的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只有坚固、稳定、耐用的路基才能够保证施工建设的顺利进行。因为软土路基的情况各不相同,施工设计人员要做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具体的实地施工情况,进行不同施工处理方式的选择和创新运用。比如,在进行路面侵蚀问题以及沉降问题的处理时,不能只采用一成不变的施工方式,针对性的进行地基的填材工作。对于软弱程度较高的路基,要选用较为均匀的碎石颗粒开展填埋工作,有效保证工程施工建设质量,不断创新运用施工方式。 2.交通土建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 2.1 换填法 换填法主要是指挖出基层下面的深度软土,换填碎石、粗砂等材料并进行分层夯实的一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因为此地基将作为基础的持力层,所以这种方法大多应用于地坪、道路和轻型的建筑物的施工中。有时还要是情况而定,将这种方式应用到多层的建筑物换填工作中。在进行换填的时候,对于不同材料的垫层来说,在实际的操作中都需要运用抗剪程度较小、压缩性较小的填筑材料来进行软土的替代,以实现地基承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因为垫砂层中会存在一些应力扩散作用,如果减少垫层材料下软土的附加应力,那么软土地基的沉降量也会随之减少。而且,垫层材料的透水性较强,空隙也较大,低温冻胀的情况可以实现有效避免,提升软土的固结速度。 2.2 强夯法 如果遇到软土地基空隙大、含水量能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情况时,强夯法是不错的选择。强夯法就是利用较大的力量对地基进行冲击,在土地基中形成较大的冲击波。这样的做法能够压缩土体中的空隙,实现良好的排水通道的形成。软土地基中的空气液化之后,会随着通道流出,提升土体的固结速度,加强软土地基的承载力。 2.3 降水预压 降水预压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井点抽水,实现降低地下水位的效果,提升土体固结的有效增强。这种方式比起其他的软土地基处理方式来说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比如,这种方式能够降低土体中的孔隙水含水量,保护土体,也不需要对荷速率进行控制,一次性实现预定要求的达成。在对软土地基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砂质土是降水预压操作方法较为适用的操作环境,因为这种方式能够降低水位、改善土质性能,提升地基的稳定性。 2.4 振冲碎石桩法 这种方法主要运用软土地基周围的土,聚合起来共同组成复合地基。在施工过程中避免将地基挤密,而是要在软土地基中运用振冲器,在高压水流的作用下进行边振边冲工作,使软土地基中形成小孔,并且在小孔中填充入一定的碎石,振压密实填充的碎石,促使碎石完全嵌入土体中。因为碎石料成桩的过程中,四周的土体起到积压的作用,因此,碎石之间要具备一定的咬合力。碎石桩是组成地基的一个重要部分,能够发挥一定的支撑作用。碎石桩中具备良好的排水通道,能够实现软土地基排水功能的高效发挥,尤其是在过渡路段,碎石桩法的运用能够尽可能减少地基变形,增强地基抗滑能力,提升地基的承载力。 2.5 深层搅拌桩法 在这种方式的运用过程中,常用的固结剂为水泥浆。深层搅拌机能够以软土地基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于地基的深部强制性搅拌软土,将加固土体的抗压强度提升至水泥渗入量适应的程度,以保证地基整体性以及稳定性的提升。除此之外,在加固土体以及天然地基之间形成复合地基能够达成共同承载的效果。这种方式因为操作简单、成本较低,所以受到了广泛的青睐。 3.总结 交通土建工程施工人员要深入探讨软土地基的处理问题,结合实际施工环境,做出正确的施工设计决策,提升交通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交通土建论文:交通土建专业安全素质教育探讨 摘要:本文在分析高校工科专业安全素质教育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交通土建领域对工程技术人员安全素质要求与日俱增,而交通土建类专业学生的安全素质教育相对滞后的问题,阐述了交通土建专业安全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结合安全科学与交通土建专业的联系性,提出了交通土建专业安全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具体培养思路及创新之处,可为交通土建专业安全素质教育的建设、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交通土建;安全;教育 一、高校工科专业安全素质教育研究现状 高校工科学生的社会职业定位是工程师,工程师的主要工作是从事工程的规划、设计、实施、运行和管理,其工程行为对工程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1]。而目前工科学生的在校教育太过偏重于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培养,很少涉及安全教育方面,除了有关专业(如安全工程等)会进行这方面教育外,其他工科专业的教学课程极少涉及这个领域[2]。随着现代工程向综合化、集成化和系统化方向发展,工科学生专业安全素质教育不足的问题,可能会成为未来工程新的安全隐患之一。 针对这一问题,赵文武等指出解决工程安全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是加强和改进高等工程教育,提高工科学生的工程安全素质培养,并指出各高校可根据自己的专业优势和服务需求面而独具特色,以适应社会对工程安全人才多样性要求[1]。蒋军成等阐述了当前工科类大学开展安全素质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怎样开展安全素质教育进行了初步的探讨[3]。汪良珠等指出加强工科大学生安全教育符合生产建设单位的需求,也有利于促使工科大学生更加完备地运用理论知识、专业知识服务生产建设实践[4]。谢振华等指出工科非安全专业学生掌握安全工程的基本概念、安全基本原理、系统安全分析、系统安全评价方面的基本知识的必要性[5]。在国外,美国工程技术鉴定委员会(ABET)对250所美国工程院校开展的一项旨在确定工程课程中安全和健康内容的调查显示,大多数工程项目和大多数工程领域的教师对自然科学很重视,而对安全科学认识不够,这将导致学生对工作场所的健康(即工业卫生)关注不够[3]。 综上所述,以上研究主要集中在论证和阐明工科类专业学生安全素质教育的必要性,而较少涉及如何开展安全素质教育、安全素质教育具体培养思路等问题,而对面向交通土建类专业的安全素质教育的研究更为缺乏。 二、交通土建专业安全素质教育的意义 我国交通土建领域处于大建设与养护管理并存的时期,对工程技术人员研究安全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但对于交通土建类专业学生的安全素质教育相对滞后。为适应交通及土木工程建设与运营的安全生产需要,构建面向交通领域的道路、桥梁、隧道等各类工程设施,集合系统安全分析、安全评价与预控、安全人机工程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交通行业特色鲜明的安全素质教育培养模式是十分必要的,主要体现以下四个方面。 1.适应国家和交通土建行业安全生产的新形势。安全生产事关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核心工作。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深入,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的安全问题日益显现出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中的安全问题是其中之一。近年来,发生在交通土建行业的一系列安全生产事故,损失之重,影响之大,频率之高,令人触目惊心。交通土建专业安全素质教育的提高,符合国家安全生产相关要求,有利于通过人才培养助推交通土建行业的安全建设。 2.交通土建专业人才的安全使命和责任。交通土建专业学生将成为未来行业内各个工程项目技术主导力量,肩负着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营运和管理工作。面对日益复杂的交通土建生产建设,对安全的要求也已上升到新的高度,为此,交通土建专业学生不仅应具备扎实的基础科学理论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应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这样才能保障现代交通土建行业顺利运行。交通土建专业安全素质的提高,是交通土建专业人才安全责任和使命的体现。 3.体现交通土建行业“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交通土建项目庞大、复杂,事故多发。将安全生产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应用于交通土建专业的教学中,提高交通土建专业学生的安全素质,有助于将来他们把“安全第一”的观念融入所参与的工程建设中,把生产技术和安全技术统一起来,把人、物、环境及管理等因素对安全施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做到本质安全,体现交通土建行业“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 4.交通土建专业毕业生就业需求。国家、行业及企业层面都十分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施工及运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工作,随着各项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出台,从近几年的就业形势看,用人单位除了在安全工程专业方面有特殊需求外,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维护相关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其专业技术扎实,而且要具有相关安全管理、控制等方面的安全知识和能力。 三、交通土建专业安全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1.构建面向交通土建专业的安全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探索安全科学基本知识与交通土建专业知识的联系点,将安全技能和安全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到交通土建具体专业知识点讲授中,构建面向交通土建专业的安全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2.研究面向交通土建专业的安全素质教育教学方法。以具体、典型的交通土建工程项目(如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等)为载体,研究在具体学习情景中提高学生安全素质的教学方法。 3.建立面向交通土建专业的安全素质培养评估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对安全科学基本知识点进行权重分析,建立定量的安全素质指标评估体系,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安全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安全素质的全面达标。交通土建专业安全素质教育具体培养思路,如图1所示: 四、交通土建专业安全素质教育创新点 1.面向交通土建专业的安全素质培养模式。传统的安全素质教育是面向“大工科”背景的,而不同专业有其自身差异和服务需求,安全素质培养需要区分化、特色化,需要构建以交通土建工程学科为背景,服务于交通土建安全生产需求的安全素质教育培养模式。 2.系统融合安全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以往的工科安全素质教育,仅仅是通过开设一、两门安全技术方面的课程来提高学生的安全素质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将安全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技术系统融合、渗透到交通土建专业学习之中,使安全素质教育常态化、系统化。 3.“安全技能与安全人文教育”双驱动培养模式。传统的安全素质培养只注重安全技能的培养,而要从根本上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素质,需要通过安全文化、安全伦理等方面的培养,才能真正地将“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观念融入到工程项目建设中,需要构建基于安全技能与安全人文教育的双驱动安全素质培养模式。 四、结语 本文针对交通土建类专业学生的安全素质教育不能满足我国交通土建领域对安全素质需求这一问题,从交通土建行业安全生产新形势、安全使命、安全理念、就业需求四个方面阐述了交通土建专业安全素质教育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并基于安全科学与交通土建专业的联系性,提出了包涵构建教育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方法、培养评估体系等的交通土建专业安全素质教育研究内容,最后指出了交通土建专业安全素质教育具体培养思路与主要创新之处。 交通土建论文:刍议如何控制交通土建施工技术质量 【摘要】近年来,我国交通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施工技术、施工质量都有了很大发展。在交通土建施工中对于质量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路基路面的质量问题。对此本文将重点分析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以供同行业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交通;土建;路基路面;质量 交通土建工程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交通建设中的土木施工和建筑施工。随着社会的发展,车辆不断增多,交通土建工程的质量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路基路面的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到了交通建设的发展。因此,需要做好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研究,对交通土建施工质量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保障人们的出行安全。 1.交通土建工程中的常见质量问题 1.1公路边坡的塌陷问题 边坡塌陷是路基路面病害中常见的问题,其根据公路路基下土质的不同和建设规模不同可以分为塌方和滑坡两种情况。塌方主要是由于路基下的土质比较疏松导致公路的边坡向下滑动,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还是由于施工不当和水对土质结构的损坏。滑坡通常是指由于地质条件的破坏,使土层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滑。通常这两种情况比较容易出现在多雨地区,雨水形成的巨大冲击力会使土质逐渐变得疏松,最终导致土层难以承受路基,导致公路路基和路面被破坏。 1.2路基变形问题 一些公路在通车后不久就出现路面变形和下沉的情况。造成这样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施工不当,混凝土配合比例不合理,导致路基的坚实程度不够,除此之外,在对公路建设材料的选择时出现漏洞,导致材料的压缩系数过大,如果采用的路基土质是高塑性的粘土也会导致路基下沉变形,在重力的作用下,公路路段会出现严重的断裂,阻碍公路正常的通车运行。 1.3公路路面不够平整 公路路面的平整度关系到行车车速和安全,这类问题也是公路路面病害中的常见情况,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在公路施工过程中没有很好落实对路面平整度的控制工作。除此之外,没有对路面施工进行严格监管,负责压路机和摊铺机的操作人员专业水平低,最终导致路面不够平整,甚至出现小的起伏,这些不仅会给车辆行驶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而且减慢行车速度,相同时间内降低车辆通过数量,会造成道路拥挤或堵塞[1]。 1.4路基下沉问题 当公路的路基修建在较软土质上时,就容易出现路基下沉的问题。原因是软土质的含水量大,对压力的承受能力较弱,并且,路基容易受到土层内水分的侵蚀,在路基的底部形成空间,在重力作用下,就会出现路基下沉。导致路基下沉的原因除了自然因素之外还有一定的人为因素,施工工作人员在公路施工中没有联系土质实际,对图纸的抗压能力检测不到位,最终导致路基下沉问题的出现。这会导致公路整体下陷,整体性被破坏,运营能力也随之下降。 2.交通土建工程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 2.1原材料方面 在交通土建工程中,良好的原材料是有效保证路面质量的重要条件,因此,在原材料方面,需要保证三点:首先,在对沥青材料进行购买时,需要试验沥青的混合料,对沥青的不同材质进行相关符合材质的测试。其次,在检测矿料时,重点检测石料的稳定性,并且根据程序进行正确的操作,对于相关的指标需要严格控制,要求精准无误。最后,严格选择矿粉和消石灰。 2.1施工阶段 在正式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转运车进行沥青混合料的运作,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在运料时,出现卡车和摊铺机相互碰撞的现象。在对路面进行铺筑时,需要对路面的相关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比如对路面的宽度、路面的厚度、路面需要的改性沥青以及混合料的类型等进行严格考察,之后再确定施工,使得在铺筑中的施工有序地进行,在成本降低的同时,也提高了路面施工的质量,进而保证了路面的寿命和效果。 2.1路面排水 在交通土建的工程中,一直不可避免的就是路面的质量问题,由于排水所出现的问题经常发生,因此,合理进行排水施工,对于路面的施工来说非常重要。在对路面进行排水处理时,需要进行铺砌防护的施工,对路面的周围进行边沟、截水沟和急流槽等设置,有效解决排水的问题,一般的工程中,都是采用集中排水的方法和分散排水的方法[2]。 3.路基施工的关键技术 3.1 施工的准备工作 在对路基进行填土和压实之前,需要做好路基施工的准备工作。第一,对路基填料的原材料要进行合理选择,选择优质的原材料,同时根据相关的技术对材料进行试验,比如击实试验和土的液塑限试验,这样可以使得在路基施工中安全运用材料。第二,对于不同的坡度基底,需要按照实际的路况进行合理的处理,严格按照程序执行,不能颠倒施工的相关顺序。 3.2 基底处理关键技术 在路基的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施工就是基底处理,对基底处理进行严格控制,就可以处理路基施工中的一些问题,从而使得路基的施工达到要求。 ①填充压实技术。 在路基路面中,进行填充压实技术时,需要进行横向挖掘或者纵向挖掘,一般施工时,也可以将这两种挖掘同时进行,也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进行单层或双层的挖掘。对路基进行填充之前,相关工作的施工人员需要对路床进行清理,根据工程的实际状况,对分层填充的工作以及检验的工作进行认真处理,有效保证路基的稳定性达到要求,并且要求路基的强度符合相关规定。 ②强夯工艺。 在路基施工中,对场地进行清理平整之后,需要根据相关的规范标准对场地进行强夯,比如场地的范围、场地的位置以及场地的高度等综合考虑,同时在对路基进行强夯过程中,需要对准夯锤的中心,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误差出现,有效保证施工的准确性。除此之外,路基的基底承载力还会出现不均匀分布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保证路基的稳定性,需要在强夯前,严格对土质进行测试,采取相应的措施手段对软土地基进行合理的处理,在夯击中,根据相关试验段来有效确定夯击的遍数。 ③对裂缝的控制。 在交通土建工程中,对路基路面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看到裂缝的出现,为了防止裂缝,通常都是使用收缩性比较小、稳定程度比较强的结构进行基层的施工。在选择材料时,需要先对材料进行相关的检查和试验,将达到相关标准的材料运用于施工中,其次,为了在施工过程中保证材料的质量,可以添加一些具有缓凝和减水性能的外加剂等其他材料,使得在施工中运用的材料能够有很好的含水性,进而加强施工,这样就可以有效控制裂缝的出现,从而减少裂缝的发生[3]。 ④冲击辗压技术。 清理好施工场地的卫生情况,并且对含水量进行合理测试,将每一项的记录详细记载,方便之后的观察和相关测试的分析。除此之外,在施工中,每一个区域都需要进行冲击辗压,可以使用冲击压路展开工作,同时还要观察辗压的相关数据和相关指标,尽量减少误差的出现,甚至有效避免误差,做到合理无误的操作,以此来有效保证交通土建中路基冲击辗压的安全质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在我国的交通土建中,路基路面的施工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一些问题是由于不合理的技术而导致路基路面施工的质量完全达不到要求。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总结经验,在施工中将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理论知识作为指导工作,合理分析交通土建中路基路面的施工关键技术,并且将这些技术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有效加强路基路面的施工,保证交通土建的工程质量,从而减少路基路面施工中的安全问题。 交通土建论文:简析交通土建工程中的路基施工及其防护措施 【摘要】作为路面基础,路基工程不仅只需要能够承受汽车等交通工具的载重,还需要能够经得起自然因素的侵蚀考验。因此路基施工应该根据施工区域的地形、地质状况等地理条件以及自然条件加以分析后,通过合理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才能够保证施工质量。本文阐述了交通土建工程中路基施工的质量要求以及交通土建工程中路基施工的准备工作,探讨分析了交通土建工程中路基的施工及其防护措施。 【关键词】交通土建工程;路基施工技术;防护措施; 公路路基作为公路的基础和基石,建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路的使用寿命,以及后期的修补程度。因此在公路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路基施工的质量。公路路基施工是整个交通土建工程施工的关键所在,一旦有所偏差,便会对整个工程留下质量安全隐患。 一、交通土建工程中路基施工的质量要求 交通土建工程中只有路基的结构足够稳定,才能在荷载作用力下不会发生整体失稳、变形等现象,其次路基必须具备一定的强度,以保证路基不会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形变,再者,由于路基处于地下,因此在外界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路基很容易出现冻融等现象,从而使路基强度急剧下降。因此目前我国对交通土建工程路基施工的质量要求主要可以体现在三点: 1、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为防止路基结构在行车荷载及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发生整体失稳,必须因地制宜地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路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2、具有足够的强度,为保证路基在外力作用下,不会产生超过容许范围的变形,要求路基应具有足够的强度。 3、具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路基在地面水和地下水的作用下,其强度会发生明显的降低,特别是在季节性非常明显的地区,由于水温的变化,路基将会发生周期性的冻融作用,形成冻胀和翻浆,使路基强度急剧下降。提高水温稳定性,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外界环境对路基强度的影响。 二、交通土建工程中路基施工的准备工作 路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路基工程施工总体部署、调查作业范围、水文地质及工程量、制定施工方案、编排施工进度计划以及开工前的人员、机械、材料等方面准备的阶段,该阶段准备充分与否是直接关系到路基工程施工能否正常进行的关键环节,因此我们要认真对待并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详细调查,制定方案。对施工区域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进行科学的勘察研究,包括对该区域的土质、含水量、水文地质情况等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再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盲目性的施工操作。根据设计后的工程量以及工期要求,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编排划分,确定日进度计划。根据日进度计划的落实,合理配置人力以及机械的资源利用。 2、 建立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良好的质量保证体系是施工正常进行的保证,也是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以及企业经济效益的必要条件。质量保证体系不能仅仅停留于纸面上,更要在实际施工中一步步的去落实,让它发挥真正的作用,要建立层层负责,奖罚兑现的制度,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 3、 技术交底。在工程施工开始前要把施工部署、整体安排、施工规范、设计要求、合同要求、作业流程和规程、施工要点向施工管理人员、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全面交底,使全体人员全面了解工程施工的要求和施工重点,也便于施工方案和工期计划的落实。 三、交通土建工程中路基的施工 1、路基的填料。现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明确对路基的填料有所要求,一般路基土的强度都用CBR值来表示。对路基填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给了量化的标准,采用承载比实验(CBR)值表征路基土的强度,引入了路床的概念。对上路床的填料提出了限制条件,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以下0cm-30cm的路床填料,其CBR值应大于8,对下路床及下面的填土也给出相应的规定值。用于公路路基的填料要求挖取方便,压实容易,强度高,水稳定性好。通常会采用土石材料,石质土、砂土以及工业废渣等作为路基的填充材料。如果路基所用的填料达不到规定的最小强度,应采取换填、混合粗粒料、用稳定性材料处理等方法。 2、路基的压实。我国的路基压实通常是采用吨位比较大的压路机来进行路基的碾压,因此路基的压实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国对高速公路的压实度明确规定,在80至150cm的部分,其路基的压实度不得少于95%。当其他各个等级的公路需要铺筑高级的路面时,其压实度也要与高速公路的标准相同。 3、路基排水。水是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路基必须做好排水系统。公路排水一般包括地下排水和路表排水。地下排水设计可以采用适当提高路基最小填土高度或在路基底部设置隔水垫层等方法。在施工前开挖排水边沟,降低地下水。同时在路基底部掺加低剂量的石灰处理。设置40cm厚的稳定层等,可起到较好的效果。路表排水设计,一是可以通过路面横坡、边沟、边沟急流槽等将路表水迅速排出路基以外。二是设计中央分隔带纵向碎石盲沟、软式透水管及横向排水管将施工期进入中央分隔带的雨水及运营期中央分隔带的下渗水迅速排出路基之外。三是设计泄水孔以迅速排除桥面水。四是采用沥青封层、土路肩纵横向碎石盲沟或排水管将渗入路面面层的水引出路基之外。 四、交通土建工程中路基施工的防护措施 1、 支档防护。当前的主流是用挡土墙进行支档防护。其中用石头堆砌而成的重力挡土墙常常用在低墙、石料非常丰富、地基比较好的地方;而悬臂挡土墙、扶壁挡土墙由于受力比较均匀,墙身的体积较小,目前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冲刷防护。传统的方法是用砌石、抛石、铁丝石笼和挡土墙防护,改进后可以用高强土工格栅代替铁丝做石笼,用聚脂或聚胺脂类土工织物混凝土护坡模袋做成的护面板防护受水冲击的边坡,很能适应土体不均匀沉降。 3、坡面防护。坡面防护可以有效的防止路基受到地表水的冲刷,防止路基坡面被风化,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协调公路周边的环境。通常情况下,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多用在路堤边坡,连片的及带窗孔的护面墙;用于路堑边坡。破裂的或易于风化破碎的岩石路堑边坡采用锚杆挂铁丝网或高强塑料网格喷浆或喷射混凝土以及喷射纤维混凝土防护也有较好的效果。但由于石砌圬工及混凝土防护造价高、易破损等诸多问题,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建议大力推广既能改善生态环境,美化景观,又一劳永逸的种草防护。 4、结束语 当前我国交通建设在施工设计方面虽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实际经验,施工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路基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软土路基、黄土路基等不良路基,如果不加以处理,便会引起整个填方路堤出现沉降或不均匀沉陷,严重影响到公路的正常使用,并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这就需要我国交通建设施工人员对其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并且努力提高防护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施工工程质量,促进我国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 交通土建论文: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关键技术综述 摘 要:我国的交通事业有着迅猛的发展,铁路、公路和桥梁等基础建设工程也在稳步的展开着,现代化的交通设施逐渐取代了老旧的、速度较慢的交通设施,这为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然而,这样快速的发展,必然会导致相应问题和缺点的存在,尤其是最近几年重大道路桥梁事故的发生,更使我们深刻的认识到道路施工质量的重要性,本文从交通土建工程中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出发,给合专业知识给出一定的改进策略和方法,希望可为同行业的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公路运输在整个的交通运输中占有着相当大的份额,在电子商务高度发达的今天,快递行业也在迅速的崛起,货物运输高度频繁,同时,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私家车保有量也在快速的增长,这诸多的社会变化要求着我国的公路建设必须得上脚步,才不会阻碍社会的发展。而在公路的使用过程当中,路基路面是承载整个交通系统的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路基路面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道路施工的工程质量,以及所修公路的使用寿命,因此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当中,要加大对路基路面建设的关注度,避免建设事故的发生,使得在未来公路的使用中无隐患存在。 1 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简述 土建工程是土木工程与建筑工程的总称,它是指通过使用各种施工设备和建筑材料来完成所有和水土基础建设的计划和施工工作。一般土木建设工程包括交通道路建设、房屋建设等。其中交通土建工程包括交通路桥施工工程和交通路桥质量测试和交通路桥监理方面。交通土建工程中路基路面施工包括一般路基路面施工、特殊路基路面施工、路基路面维护工程施工、水泥混凝土路基路面施工以及沥青路基路面施工。 2 路基路面施工的常见问题 2.1 路基的填土与压实问题 路基的填土与压实工作受到气候条件及地理条件的影响很大,在气候不佳的季节里,如雨季等天气,路基中所填石料可能含水量较高,当进行压实时可能会导致压实高度过大,影响整个路基厚度及质量,对此种情况可酌量添加吸水材料来改善。此外,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土地情况多样,因此在进行路基的填土与压实工作时,要结合在建项目当地的实际情况,建设前做好前期考察工作,建设中根据实际情况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开展建设工作。 2.2 路基路面的排水工作 水的含量的多少是影响路基路面强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许多道路出现问题、路基遭到侵蚀都是因为水的侵蚀造成的。此外从道路周边的农田及水利设施及保护环境的方面考虑也应该注重路基路面的排水工作,形成良好的排水系统且最好与当地的排水规划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所以在整个路基建设工作中一定要注意施工的排水工作,避免在后期因为各种原因而造成的水患问题,给路基和路面乃至整个道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3 公路路面不平整问题 路面平整度是道路建设的重要评定指标,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道路是否平整直接影响到驾驶人员的舒适度及安全性、行车速度等等。所建路面不平整主要是在道路建设过程中操作人员操作不当或操作程序不当造成的,因此要加强对铺路技术的改进,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增强技术人员的责任感,加大测量和监管力度,努力将问题解决在萌芽期,给予所修路面最佳的平整度。 3 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 3.1 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 3.1.1 原材料方面 优质路面的建设基础便是要有优秀的原材料,它在路面施工中起到几乎决定性的作用。在选材过程中,要做好原材料的试验工作,确保所选石料满足相应施工要求,同时要确保原材料可以足够的供应,最好可以就近取材。 3.1.2 施工阶段 施工前铺筑一段试验路面,以此来检验原材料方面是否达标,设计方案是否可行,并遵照指标,进行动稳定度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合格后才能正式施工。在路面施工阶段应该使用沥青混合料转运车避免运料卡车对摊铺机的碰撞。在铺筑路面的过程中要根据路面宽度、厚度、改性沥青与混合料类型等各种条件进行综合考察和分析,使施工作业有序进行,降低成本的 同时提高质量保证路面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 3.1.3 路面排水 在路面质量的问题中,路面排水系统的问题频繁出现,做好路面排水工作是路面施工的关键性技术。在路面排水中辅砌防护投置边沟、截水沟和急流槽等都是有效的手段,一般采用集中排水和分散排水的方法及时排水。 3.2 路基施工的关键技术 3.2.1 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 在路基的填土与压实阶段开始以前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首先,必须要选取符合条件的原材料做路基填料,并且从技术上进行试验,使材料能够安全用于路基施工。其次,不同坡度基底要根据实际路况按照程序进行不同的处理。 3.2.2基底处理关键技术 基底处理是路基施工的关键,把握住基底处理的关键技术能够有效地遏止路基施工的不良因素,使路基施工达到规范标准。(1)填充压实技术。该技术包括横向挖掘和纵向挖掘,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选择同时进行横向和纵向挖掘,也可以选择将纵向挖掘与单层或者双层挖掘结合起来。(2)强夯工艺。在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后要按照规范指标进行强夯,要注意夯锤的中心要对准,提高准确率。为了避免基底承载力分布不均匀,路基稳定性差,在强夯之前应该做好土质的测试工作。(3)对裂缝的控制。在交通土建路基路面的施工中常常会出现裂缝控制,一般采用收缩性小、稳定性能强的结构作为土建工程的基层。(4)冲击辗压技术。冲击辗压的施工必须要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对冲击压力进行测试放样。对施工场地也要做好清洁工作及含水量的测试工作,并且对每一项工作都详细记录在案,便于观察和测试。 结束语 综上所述,路基路面施工关键技术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必要条件,也是确保整所建公路质量以及正常运行使用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要提高对路基路面关键施工技术的重视程度,并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对该技术进行不断的完善与提高,排除施工技术中的不合理部分,加强质量的管理和管控,做好监督和验收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持保量的完成交通公路建设工作,消除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促进交通运输业发展,从而带动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使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可以快速的腾飞。 交通土建论文:FRP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在交通土建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土建工程行业成为了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支撑。加强交通土建工程中FRP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复合材料的应用,对我国交通土建工程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综合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综述了FRP复合材料在新建桥梁、旧桥加固与改造、建筑领域等其他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并对FRP在交通土建工程的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关键词】FRP;交通土建工程;研究现状;应用研究;加固;桥梁 1、FRP材料 1.1 FRP材料概述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FRP) 是由纤维材料与基体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并经过特别的模具挤压、拉拔而形成的一种性能优越的高性能新型材料。近年来,FRP以其抗拉强度高、轻质、耐腐蚀、抗疲劳性能较好、非磁性等优点,开始在土木工程领域得到应用。目前土木工程领域通常应用的FRP复合材料按材料分类主要有:碳纤复合材料(CFRP)、玻璃纤维复合材料(GFRP)、芳纶纤维复合材料(AFRP)和混杂纤维复合材料(HFRP)[1];按生产工艺和产品形式来分,主要有片材(包括FRP布和FRP板)、棒材(包括筋材和索材)、网格材和格栅等。 1.2 FRP材料研究现状[2] 20世纪60年代,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在FRP材料用于工程结构加固方面投入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重大成果。国外对FRP在现代土木工程中应用研究有着以下发展趋势。(1)在对单一品种高性能FRP材料研究与应用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由不同种类高性能FRP复合材料混杂与复合后的改性问题。(2)将高强度的FRP材料应用于预应力筋中。(3)投入了大量资金对FRP材料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展开研究,以期在今后的海洋工程建设中占据技术统治地位。(4)土木工程中应用的高性能FRP复合材料的品种已越来越多元化。国内对FRP材料应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1997年开始引进CFRP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并开始进行相关研究。由于其巨大的技术优势,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形成研究及其工程应用的热点。目前已有国家工业建筑诊断与改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等国内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对FRP应用与材料技术展开研究。在FRP加固技术和设计计算理论等方面,已取得重大研究成果。 2、FRP材料在土建中的应用 2.1 FRP复合材料在新建桥梁中应用 近年来,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具有的高强、轻质、耐腐蚀、抗疲劳等显著优越性能逐渐为工程界所认可,国内外许多工程利用FRP建成FRP桥梁、FRP拉索、FRP筋,并将它应用于连续刚构桥的0#块和合龙段混凝土。 2.1 .1 FRP桥梁结构 FRP桥梁是在已有的结构形式上利用FRP材料所建成的一种新型桥梁。其上部结构是利用FRP材料制成的,由于FRP材料密度小,可以有效的减轻上部结构的重量,因此可以适当增大桥梁跨径。其下部结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承受上部结构的自重。所以,在地基基础条件差的地方,可以优先选择FRP桥梁。 图1为1986年,在重庆交通学院(现为重庆交通大学)旁建成了重庆第一座FRP人行天桥(斜拉桥)[3]。 2.1.2 FRP拉索 常规高强钢质拉索由于自重大,垂度效应导致的弹性模量的降低在长索中非常明显,而且面临腐蚀、振动疲劳等耐久性问题,而采用FRP材料作为拉索,可以充分发挥出FRP材料抗拉强度高、蠕变小而且耐腐蚀等优势。 2.2 FRP在旧桥加固与改造中的应用 2.2.1 FRP加固桥梁结构 碳纤维布或板加固机理:碳纤维是一种新型建材,因其质轻、耐腐蚀、片材很薄、抗拉 强度高而被广泛应用。碳纤维布(片)加固法亦被视为梁式桥加固补强、提高承载能力,尤其是当高度受限制时的首选加固方法,其施工工艺也很简单。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受压柱,以提高延性、耐久性的加固;亦可用于梁、板的加固[4]。 2.2.2预应力CFRP加固桥梁 CFRP材料的优点受到国内外工程师们的广泛关注,随之大量关于CFRP加固的研究不断展开,对CFRP材料的认识不断增加,CFRP筋在体外预应力加固工程中得以成功应用。例如王鹏等在实际工程中设计了体外预应力加固桥梁,并运用有限元辅助分析,研究了体外预应力加固梁的受力特性等[5]。 2.3 FRP在建筑领域应用的内容[6] 据粗略统计,FRP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①各种异形建筑结构物:雷达天线罩、岗亭、广告牌(物)、球形娱乐场、球幕影剧院、大跨度机库、车库、仓库、旋转餐厅屋盖、卡拉OK娱乐厅柱形屋盖、运动场大跨度看台屋盖、室内运动场屋盖和高层建筑锥形顶等;②各种功能性建筑物:电视塔透波墙、透波机房、屏蔽房、隔声墙、化工厂防腐车间、码头FRP与金属复合墙、医院防辐射复合墙、大型冷却塔、污水处理厂防腐板、大耐腐蚀槽、罐等;③各种建筑物内外装饰件:屋檐、沿口、门嵋、骑马廊、灯槽、灯饰、罗马柱、吊顶、艺术花瓶、假山瀑布、吉祥动物(狮子、牛、象等)等; ④小康居室、办公室建筑构件:门、隔墙、隔段、家具、厨房用具、花园栏杆、围墙、小车库、游泳池、各种窗框、盆景等;⑤各种卫生洁具:整体卫生盒子间、整体淋浴间、水箱、移动厕所、净化池、洗面盆具、抽水马桶、浴缸、太阳能热水器等。 3、FRP应用展望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技术飞速进步,世界各国对土木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有些条件下,传统建筑材料很难满足这种发展要求。FRP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抗疲劳、耐久性好、多功能、适用面广、可设计和易加工等多种优点。在重要的土木工程中,如超大跨、超高层、地下结构、海洋工程、高耐久性的应用,以及特殊环境工程、永久性工程、结构加固修复、大型工程结构的在役监侧等的应用,都具着巨大的优越性。它可以满足现代土木工程对新型建筑材料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FRP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有发展潜力的建筑材料与技术,并不是要取代传统的建筑材料-钢材与混凝上,而是做为传统建材的一个重要补充。FRP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技术与材料研究开发,在当今世界上已成为复合材料界与土木工程界共同研究开发的一个热点。该技术研究开发成功后,将会极大地推动现代土木工程的技术进步,它还将为现代复合材料产业开辟出巨大的应用市场,因而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应用前景。 交通土建论文:探讨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风险管理 【摘要】随着经济的稳健、快速发展,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大城市交通堵塞问题日益严重,大城市的交通堵塞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基于大运量、高效率、低污染等优势,城市轨道交通被公认为是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首要选择,也是引领城市可持续发展、迈向国际先进大都市行列的主要途径。本文主要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的特点、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的施工中的安全风险以及我国工程保险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于工程保险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模式。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风险管理 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是一项巨大的市政工程,根据建设特点可以划分为土建工程和设备安装工程两部分,其中土建工程具有以下特点:1)地理位置特殊;2)质量和安全要求高;3)涉及工程专业多;4)工程量巨大;5)地下和露天作业多;6)工程与周边环境关系密切;7)生产的流动性;8)生产的单件性;9)生产周期长等。这些特点决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可能发生的事故种类多、损失重。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是高风险项目,在建设之初对工程进行彻底的安全风险分析,对重点风险采取预防措施,施工中加强措施落实和动态风险管理特别重要。 一.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的特点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是一项巨大的市政工程,其土建工程施工与一般的工业生产过程相比,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这些不同之处主要是由于城市轨道交通构筑物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具有许多特点,其中对施工过程具有较大影响的主要有:产品的体形庞大、复杂多变、整体难分、不能移动。这些特点又使得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产品的生产(即施工过程)具有与一般工业生产不同的特点,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生产的流动性、生产的单件性、生产周期长、地下和露天作业多、地理位置特殊、质量与安全方面的要求高以及与地质环境关系密切等。 (1)生产的流动性 生产的流动性是由于土建产品固着于地上不能移动和整体难分所造成的。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施工单位(包括施工人员和机具设备等)随着建筑物或构筑物坐落位置的变化而整个地转移生产地点;二足在一个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施工人员和机具等要随着施工部位的改变而沿着施工对象上下左右流动,不断地转移操作场所。 (2)生产周期长 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周期长这个特点的形成是与产品体形庞大、复杂多样、各不相同并且整体难分的特点分不开的。一条线的土建工程施工期限一般可长达数年。建工程不仅生产时间长,而且由于其所需要的人员和工种众多,所用物资和设备种类繁杂,为了进行准备也需要税费许多时间。为了克服这种缺点,争取生产对时间,人们在组织施工的过程中,充分地利用了轨道交通工程产品体形庞大这个特点所提供的广阔作业面,在同一施工对象的上下、左右、前后不同空间位置实行立体交叉作业和平行施工,同时进行同工种或不同工种的多种工作,同时完成不同部位的建筑构造部分,以加快工程施工进度,这种组织施工的方法在一般工业生产中是很少有的。 (3)质量与安全方面的要求高 城市轨道交通是公益性事业,与城市全体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设计寿命周期内的质量和安全方面较一般建设工程有更高的要求。从而给土建工程施工以更大的压力和要求。 二、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的施工中的安全风险 由于上述的特点,或者说是不利之处,使得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施工与其他生产工业相比,成为一个高风险的产业。此外,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构筑物结构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还处于最软弱的状态,荷载承受能力最低,任何不利的作用和预料之外的荷载都将给构筑物造成不利的影响、不同程度的损坏或破坏,或者引起该构筑物周围其他财产的损失、人员伤亡等。 如前所述,风险的产生和存在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些原因可统称为风险源,而风险源又可以分为自然的原因和人为的原因。自然能原因有地震及地震引起的海啸,滑坡、山崩、泥石流、洪水等水文地质灾窖,台风、龙卷风和飓风、暴风雪、严寒、醚热等气象灾害。人为的原因有设计的错误,施工管理上的问题和错误,施工操作的错误等。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建设工程的保险就显得十分重要。 三、我国工程保险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日益扩大,技术复杂程度逐步提高,土建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和损失程度也相应增加。另外,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深入和涉外工程的广泛开展,国际惯例逐渐融入到我国的工程建设中,工程保险逐渐被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所重视,其作用也日益明显。2003年7月份平安保险、太平洋保险和中国人保等4家保险公司为上海轨道交通四号线透水事故理赔56亿元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西方发达国家工程保险在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中已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工程保险业务只是转移了风险,并没有从源头上削弱风险。引进工程保险业务的过程中,如何发挥其在土建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把整个土建工程施工过程,根据其技术特点分解为若干个小过程并进行分析判断,找出施工过程的薄弱环节(即典型风险),这样,可以事先采取预防措施,将意外事故出现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这就是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思想。 四、基于工程保险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模式 4.1基本思想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的特点,基于工程保险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模式的基本思想是充分利用土建工程施工企业和保险公司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险公司为主体进行工程旖工安全风险管理,工程保险业务中,施工企业在保险公司投保,保险公司则利用科学先进的安全风险管理方法和专业的风险管理机构向施工企业提供优质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服务。 4.2管理流程及实施 首先,施工企业向保险公司提交保险请求、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等工程资料,然后,保险公司工程技术人员根据施工企业提交的资料和工程现场考察结论对投保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得到项目的总风险度和所有施工项目中安全风险较大的薄弱环节(即典型风险),根据项目总风险度,保险公司决定是否投保和厘定保费。在施工企业和保险公司双方认可的条件下进行签单承保,同时保险公司组织专家对所有的典型风险进行逐个分析,找出防范控制措施,向施工企业递交风险分析和防范措施报告,根据报告保险公司可以把对施工企业安全风险管理方面的要求写进保险合同。 4.3实施建议 在我国如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等大型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过程中,成功实施这一模式,还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l.按照国际惯例,建议把建筑工程一切险及第三方责任险和人身事故险作为强制性保险纳入到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中; 2.规范强制性保险的投保主体,因为保险标底与施工过程直接相关,为便于风险管理服务工作的开展,建议由施工企业直接投保,而非建设单位投保,保费应纳入工程预算当中 交通土建论文:探讨交通枢纽工程土建施工中的问题与解决方略 摘要:在城市建设中,交通枢纽工程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城市的交通枢纽工程建设主要是土建施工。我国的土建施工理论主要是学习西方的土建工程,施工技术也主要是学习西方。近几年来,我国在土建施工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各方面都有所创新。然而在土建施工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果不及时采取合理的方法解决,土建施工的质量也就难以保证。本文主要探讨了交通枢纽工程的土建施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土建施工;管理;问题;解决策略 引言 土建工程主要包括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两部分。土建施工主要是通过有效应用施工设备和建筑材料等来顺利完成施工计划。如今随着我国工程建设水平的提高,土建施工水平也在逐步完善。但是我们还应看到,我国在土建施工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需要施工队员对存在的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对科学技术的应用来有效监督和管理土建施工的各个阶段,是施工过程更加规范化和技术化,从而提高整个土建工程的质量。 一、加强土建施工管理的作用和意义 (一)土建施工管理是工程管理的核心 土建施工管理是整个土建工程管理的核心。对土建施工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也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成本和效益,所以必须重视对土建的施工管理,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督工作,这对整个工程有重大作用。 (二)土建施工管理是施工质量的保证 依据管理制度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土建的施工过程进行管理,能够使施工现场各种建筑材料有序堆放,施工道路也畅通无阻,使施工过程更加安全,从而提高施工质量。 (三)土建施工管理也是土建部门形象的外在表现 土建施工现场涉及到很多的管理部门,如消防部门、环保部和城市规划相关部门等,而不单单只有施工单位,所以现场施工必须要按照相关政策来执行,与各个部门搞好关系,以保证施工能够按时并且高质量地完成。土建施工一般都是在城市中,来往人员较多,因此对土建施工的管理能够体现出施工部门的面貌,同时也是向社会展示其行业形象的机会。因此土建施工管理可以为施工单位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二、土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土建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多种问题,但主要的问题表现为施工进度延误不能按时完工、施工质量低以及施工给环境带来的破坏等等。 (一)施工进度延误不能按时完工 在土建施工过程中只有保证施工的进度才能确保按时完工,并且保证施工进度也能为后期检查施工质量的提供充足的时间,然而在实际施工时,许多建筑单位由于施工方法存在问题或施工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导致工期延误无法按时完工。有的工程是几家施工单位共同负责的,这就容易导致施工标准不统一进而导致无法按时完工。工期延误会使施工单位的成本增加。 (二)施工质量低 施工质量是土建工程的核心,它关系着工程的使用以及使用寿命,然而在我国很多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原因主要是施工人员技术水平有限、管理团队的管理水平不足以及监管力度不够。另外许多施工单位没有建立完整的员工培训机制,导致部分施工人员在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方面存在欠缺,这也给土建施工的质量带来了隐患。还有一些施工单位由于不能进行良好的管理不仅导致工期延误而且还影响施工质量。同时一些施工监督按部门由于对施工过程的监管力度不够也影响了后期的施工质量。上述这些问题都造成了土建施工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从而损害了土建工程的效益。 (三)施工过程导致环境污染 土建施工的位置一般靠近城市的商业区和居住区,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以及尽量不给附近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但是实际情况是许多施工单位在施工时会导致会污染,还会出现噪音污染和分成污染等现象。这些污染现象不利于施工的实施,周围的居民也会对施工怨声载道。有时严重的施工环境污染还会致使出现各种事故,如居民饮水中毒等。这些情况会严重阻碍施工的进程,还会影响施工单位的信誉。 三、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对策 随着土建施工过程中各种问题的出现,相关人员要作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 土建工程要想顺利施工,必须要保证必须要保证施工人员的基本素质和施工技术。因此施工单位必须重要对施工人员基本素质和施工技术的提高,在招募施工人员要有相应的考核制度。此外施工人员还要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施工单位也要提高施工管理和监督水平,这些对减少施工造成的污染极有帮助。 (二)完善施工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 施工单位必须要建立相应的管理了制度和监督制度以提高和改善施工质量。在对工程进行管理时要保证科学化和规范化,还要注重总结管理经验。同时施工单位要建立奖惩制度,严厉惩罚违背施工准则的行为,对那些表现优秀的施工队员进行奖励。此外还要提高对施工人员的待遇使他们工作时更有积极性。 (三)减少环境污染 为了建立良好的的企业形象,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要减少对施工区附近的环境污染,如可以通过消音技术减少噪音污染,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要用运用先进技术来排解,同时要尽量减少废水和废弃物的排放,通过这些措施来改善施工中出现的脏乱差现象,提高施工效率同时也可以树立企业形象。(作者单位:河北龙翔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交通土建论文: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研究 [摘 要]目前道路建设过程中经常发生路基或路面破损情况。为研究和解决这一问题,在分析了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路面施工关键技术和路基施工关键技术的要点,并结合相关的施工工艺、管理方法及试验手段探讨了如何提高路基路面工程的施工质量,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原材料试验、施工阶段、路面排水和基底处理等方面,对于我国道路交通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道路交通;土建;路基;路面 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发展,基础工程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尤其是交通土建公路工程得到了全面发展。但是由于在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单位只求进度,不求质量,导致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隐患和问题。在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存在路面不够平整,路径缺陷,承受力低等突出问题,亟待解决。本文结合实例分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如何做好排水设计。从工艺、施工方法等方面分析了路面不平整和路基缺陷、承受力低这两类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探究了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改进的方面,包括原材料试验检验,施工阶段的监测,路面排水的设置以及基底处理等方面,为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方法和过程提供一定的参考指导作用。 1 交通土建工程中路基路面施工常见的问题分析 交通工程路基路面问题产生的原因非常多,总结起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工程技术方法方面,主要是施工工艺选择不正确,施工机械精度不够,施工水平达不到要求等;第二,人为因素。管理人员松懈,施工人员疏忽大意,不按照规范要求施工等等;第三,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包括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比暴雨、洪水泥石流等等,这些因素所导致的破坏力度非常大,常常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1.1 路面不够平整 路面不平整产生的的最主要原因是路基不均匀沉降,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公路路基如果不进行密实度方面的试验,一旦碰到软土地基等工程地质条件,在公路建成后随着大量动荷载作用过程中,公路发生不均沉降的可能性非常大。除此之外,路基的不均匀沉降还关系到施工路基填料不均匀,路基压实力不够,排水问题等等,进而导致路面不平整的产生。 施工路面不平整多是人为因素,只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来做,路面平整程度完全可以达到要求。另外,工程验收人员在验收过程中,可能存在失职的问题;还有工程材料配比问题,在混凝土配比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来,导致路面出现开裂沉降等问题。 1.2 路基存在缺损,承受力低 路基缺陷的因素比较复杂,主要分为施工过程中的路基缺陷和后期使用过程中发生的缺陷。 施工过程中发生路基缺陷的可能原因是:路基填料的含水量和压实度不满足要求,或者碾压机具选用不当。例如,施工过程中为了缩短工程进度和速度,对材料的正确配比和混凝土的养护时间没有达到规定要求,其结果是使得路面和路基寿命大大缩短。公路后期使用过程中发生缺陷,除了施工工艺上的问题之外,特殊的路基路段沉降过大,施工排水不通畅,黄土水蚀崩解等等自然因素都有可能。 2 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探究 2.1 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分析 2.1.1 原材料方面 原材料要从源头把关,购买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沥青材料购买过程中需要测试沥青混合料,对沥青不同成分的含量进行定量测量,必须符合标准;矿料检测过程中,矿石的稳定性是重点检测项目,务必在试验过程中把握好度量方法,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监测标准及其程序,检测得到精确的结果值;在矿粉和消石灰的筛选过程中要根据矿粉在沥青中所占的比重来衡量,采用EDTA二钠和盐酸共同测定其含量。 2.1.2施工阶段 路基路面施工之前,可以进行一小段的路面提前施工试验,将试验路面用拟定了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原材料进行铺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前获取在施工设计阶段的可行性问题是否达标,并且还能够结合相关检测指标,对试验路段做动稳定度和冻融劈裂试验,如果结果出现问题需要找出存在问题的源头并提出改正措施,只有当所有检测标准达标后才能够进行下一步的正式施工。在正式施工阶段,建议使用转运车对沥青混合料进行运作,以免发生工程车辆碰撞事故。施工过程中时刻对路面宽度、路基厚度、原材料配比进行监测,确定无误后再施工,这样既能保证施工有条不紊地进行,又能保证工程质量,进而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2.1.3 路面排水 路基工程中排水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保证施工质量。采用的方法主要是集中排水法和分散排水法,在设置集中排水法的过程中,需要对施工路段的路基周围做好防水隔水措施,具体的措施为在明沟、积水处设置衬砌护坡。 2.2 路基施工的关键技术分析 2.2.1 施工的准备工作 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合理选择路基填料,尽量选择颗粒均匀,性质稳定的路基填料,材料选择好后对路基填料进行材料化学成分分析和相关力学实验,比如压实实验和土的密度、含水量、渗透速度、液性指数和塑性指数试验等。其次,存在不稳定路基边坡,需要做好加固防护措施和监测,对于可能发生失稳破坏的斜坡可以使用开挖减载等手段进行处理,处理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工序进行,不能偷工减料,颠倒施工工序。 2.2.2 基底处理关键技术 基底处理是防止路基路面沉降的有效手段,处理技术包括填充压实法、强夯法、裂缝灌浆法和冲击碾压法四种主要施工工艺。 填充压实法中,需要对路基进行横向或纵向挖掘,填充施工人员需要对填充部位的土层性质做详细分析和试验,尤其是土层液性指数和塑性指数,保证填充后不会出现不均匀沉降。 强夯法主要是通过重型机械对土质松软场地进行夯实平整,已达到路基基底的承受力要求,在强夯之前需要对场地的范围、位置以及高度进行综合评价,尽量减少误差,保证施工过程的准确性。同样地,在强夯过程中时刻需要关注强夯土层的各向物理力学性质,如抗压强度,含水率等等。 裂缝灌浆法中,主要对应的是岩质路基下部存在溶洞溶沟等缺陷,利用水泥砂浆对于裂缝或空洞处灌浆填充,达到强度条件后再施工。 冲积碾压法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对冲积地点进行放样检查,确定合理的冲击力和冲击压实边界。冲积过程中需要将每次冲积压实做详细记录,以便之后的观测和测试分析。此外,尽量减少误差,避免重复冲积碾压工作,以保证土建基底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3 结论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从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得出如下结论: (1)交通工程路基路面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三个面:首先是工程技术方法方面,主要是施工工艺选择不正确造成的;其次是人为因素,如管理人员松懈,施工人员疏忽大意,不按照规范要求来施工等等;最后是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包括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比暴雨、洪水泥石流等等,这些因素所导致的破坏力度非常大,常常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交通土建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路面不够平整和路基缺陷两大问题。前者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路基沉降以及施工工艺不当所造成;后者产生问题有多方面因素,最为主要的是施工过程中为了缩短工程进度和速度,对材料的正确配比和养护时间没有达到规定要求,其结果是使得路基寿命大大缩短。 (3)路面施工关键技术需要注意三个因素:原材料因素、施工阶段以及路面排水。 (4)路基施工过程中的需要注意的两个关键因素为:施工前的准备和基底处理两方面。 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存在的路基路面施工问题大都由于不合理的施工技术所导致,如果能够在施工过程中总结经验,强调工程质量,严格把关试验过程和验收程序,合理分配施工工序和流程,并且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和管理,一定能够确保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保证路基路面施工质量和安全。 交通土建论文:浅议交通土建工程监理要点探讨 【摘要】:我国工程监理是以工程承包合同以及监理合同为主要工作依据的,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职责就是确保合同双方的义务得以执行,权利得以维护,保证合同双方履行合同签订的内容,但这些合同内容必须是在不违反我国法纪法规的条件下进行的。我国工程监理的工作职能讲究"三控、两管、一协调",也就是说,工程监理在实施监管职能时必须要对工程的资金投入、工程的历时长度以及工程的建设质量等问题进行严格的控制。同时,对于我国工程安全问题以及合同签署问题进行有效管理,并且要懂得使与建设工程相关的单位部门协调发展,共同受益。根据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基本国情来看,我国交通土建工程监理的发展与完善必须走向国际化的道路,对监理工作不断细分不断完善,并根据划分的结构更有针对性地展开监理工作。在此,本文作者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工作阅历,结合我国现阶段交通土建工程监理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讨论,并必出了应对和解决措施,以期提高我国工程监理工作质量,完善工程监理制度,为保证我国交通土建工程质量做贡献。 【关键词】:交通土建 工程监理 要点 【前言】:交通土建工程监理能够宏观的把握工程建设全程动态,对工程施工质量与进度进行把关,其在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减少质量安全事故等方面起着积极而有效的作用,因此,做好交通土建工程监理工作非常重要,是项目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一、工程监理的概念和意义 所谓的工程建设监理,指的是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通过监控和督查等手段,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质量和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保证其各项运行标准都在我国的法律法规允许范围之内。在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合理科学地开展工程监理工作,可以有效降低工程投资避免资源浪费。交通土建工程的监理工作是和工程成本息息相关的而且对于工程安全管理有着不可替代的监督作用。 二、交通土建工程监理的基本原则 (1)独立、公正、自主的原则:监理工程师在建设工程监理中必须尊重事实、尊重科学,维护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组织各方协同配合。因此,必须坚持独立、公正、自主的原则。监理工程师应在按合同约定的权、责、利关系的基础上,协调双方的一致性。 (2)综合效益的原则:监理工程师应该严格遵守国家的建设管理法律、法规等,不但要对业主负责,谋求经济效益,还要对国家和社会负责,取得最大程度的综合效益。 (3)监理工程师承担的职责应与业主授予的权限相一致:监理工程师在明晰业主提出的监理工作内容要求以及监理目标后,应与业主协商,明确相应的授权,在达成共识后,编入在委托监理合同中及建设工程合同中。在委托监理合同实施中,监理单位应该给总监理工程师充分授权,体现权责一致的原则。 三、交通土建工程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 (1)控制建设工程资金 在控制资金投入方面需要有专业的监理人员在进行工程建设施工前做好合理准确的投资风险分析,并制定出应急防范方案,明确投资细则,对合同上的内容反复推敲,公平公正,确保没有漏洞。同时要按照签署的合同做好每一笔建设物资使用和费用花销的记录,保证有据可循,有据可查。 (2)控制建设工程工期 能够切实有效地控制建设工程施工工期的措施和方法有很多,需要工程监理人员对这些手段和方法有个熟练的掌握和控制。因此,积极合理地调配工作人员以及科学有效地采用先进技术手段都是可以有效控制我国建设工程工期的好办法。 (2)控制建设工程质量 质量控制在工程建设中,质量是工程建设的关键。工程监理员必须对工程建设中每一环节的质量严格把关,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如原材料、施工工艺到成品等必须进行全面监理,这样我国的建设工程质量才能得到保障。 四、交通土建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 (1)监理工作的执行和落实停留在表面层次,缺乏深入性。 在交通土建工程监理工作中,其根本目的是保证道路施工达到相关质量与技术标准。最近几年,相关单位加深了对监理制度的研究,虽然基本实现了监理制度的应用,但是在执行和落实方面仍停不够深入,与道路施工监理的客观要求还是有一定差距。 (2)监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目前我国监理部门的职工中专业的监理工程师还是很缺乏的,比较多的都是一般的监理员,大多都是从别的部门转移过来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监理部门为了降低成本,很多监理员也都是临时雇用这样不规范的条款本身就不稳定,对于监理工作的开展只有害处没有好处。 (3)对交通土建工程监理工作的认识不够 很多工作人员认为监理工作就是对工程质量的监督这样的认识其实是错误的,三控、二管、一协调、是监理工作的要点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三控这一点已经被弱化了很多,很多监理部门的工作要点只是质量监督很多监理人员和普通的质量检查人员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不能完全对整个交通土建工程的全程工序进行监督。 五、交通土建工程监理要点 (1)严格控制工程质量 工程建设监理是建设监理单位接受业主的委托和授权,根据国家批准的工程项目建设文件、有关工程建设法规和工程建设监理合同以及工程建设合同所进行的旨在实现项目投资目的的监督管理活动。首先,在交通土建工程施工之前,应该结合该工程项目的具体实际情况,施工方领导应该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地学习施工合同、施工标准以及施工技术上的要求。其次,为了加强对交通土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在工程中标后,中标施工方应该对整个交通土建工程进行从上到下进行层层的分级管理,把整个工程的质量职责分层落实到每个施工单位,落实到每个施工员工身上。对施工单位、组织在职责分工明确,除了把自己的工作认认真真落实到实处,还应该和其他单位一起协调作战、相互监督。最后,对于交通土建工程的施工各单位组织和员工,应该进行全面的质量、安全教育,并对他们的施工工作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对个施工单位、全体施工员工必须要求持证上岗、挂牌施工作业,保证交通土建工程的施工在每个环节上都符合施工的标准和施工上的技术要求。 (2)投资控制 投资控制是影响监理业绩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监理工作的三大控制目标之一,也是监理工程师做好监理工作的工作内容和主要手段。在实际建设中,应该依据工程各个阶段的不同工作内容和特点,采取相应的手段与措施,实施项目全过程投资控制。在工程实施阶段监理工程师控制投资的主要工作是处理工程变更和索赔,审批工程进度款,审核竣工结算等,监理单位从设计阶段应严格以批准的设计概算为控制目标,编制施工招标文件,做出工程量清单和工料说明,协助建设单位进行工程进度控制,协助业主通过招投标选择承包商。监理工作必须符合合同要求,必须在国家法规政策的范围内,保证每笔工程支付都符合合同的要求。 【结语】:总而言之,要重视交通土建工程监理的工作,分析工程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监理人员必须要加强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提高业务素质。同时,相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监理工作规范化的措施,使我国的交通土建工程监理工作规范化、有序化的进行。 交通土建论文: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风险管理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的特点、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的施工中的安全风险以及我国工程保险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于工程保险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模式。 【关键词】: 城市 轨道交通 土建工程 风险管理 【前言】:当前,我国的轨道交通建设正处于大发展的初期阶段,其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复杂多变的安全风险。工程保险是国际工程界应用最广泛、最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之一,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工程保险只是转移了风险,并没有在源头上控制风险。本文主要围绕如何发挥工程保险在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从管理模式和风险评估方法两个方面展开研究。本文在充分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施工特点、工程保险业务特点及国内外现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工程保险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模式”,并论述了该模式实施的可行性、管理工作流程及实施条件。 一、工程风险管理概述 风险管理是指项目管理人员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对策及通过多种管理方法、技术和手段对项目活动涉及的风险实行有效的控制,采取主动,创造条件,尽量把风险减小到最低水平,以最少的成本保证安全、可靠的实现项目的总目标。风险管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可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损失,从而降低成本,增加企业利润。通过风险转移,可将潜在的重大损失转移给他人,例如保险公司等。通过对风险进行恰当的分析,做出正确的预测,可采取断然措施以获取意外收益。现代工程风险管理理论认为,任何工程项目都有风险,工程风险管理是决定工程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是提高对造价、工期控制精度和质量控制水平的主动措施,也是建设市场运行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工程风险程度愈来愈大,工程风险管理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因素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基本上刚刚起步,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尤其在风险的控制上更是问题多多。比如对工程前期的设计不完善,导致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返工现象,有些虽没有在施工的工程中暴露出问题,但在日后的运营中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一定的问题,然而,这些问题是后期很难处理和应付的。还有就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工序的划分不是很明显,导致施工时给人们的出行造成了诸多的不便,豆腐渣工程更是层出不穷,给国家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让人民的生命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还有就施工时对施工的环境调查不是很清楚,不明确当地的地质的具体情况,以及周围环境中的施工情况,比如高层建筑的地基、下水管道等,这样一来,施工的时候造成了很的麻烦和问题。以致给工程整体的进展和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三、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的特点 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具有许多特点,其中对施工过程具有较大影响的主要有:产品的体形庞大、复杂多变、整体难分、不能移动。这些特点又使得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产品的生产具有与一般工业生产不同的特点,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生产的流动性、地理位置特殊、质量与安全方面的要求高以及与地质环境关系密切等。 (1)生产的流动性 生产的流动性是由于土建产品固着于地上不能移动和整体难分所造成的。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施工单位(包括施工人员和机具设备等)随着建筑物或构筑物坐落位置的变化而整个地转移生产地点;二足在一个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施工人员和机具等要随着施工部位的改变而沿着施工对象上下左右流动,不断地转移操作场所。 (2)质量与安全方面的要求高 城市轨道交通是公益性事业,与城市全体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设计寿命周期内的质量和安全方面较一般建设工程有更高的要求。从而给土建工程施工以更大的压力和要求。 (3)地理位置特殊 大部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处于大城市市区,周边环境特殊,区间和车站经常在大型建筑物基础中通过或与他们靠近,施工过程中小小的失误,可能造成大的灾难,所以施工难度有时特别大。 四、基于工程保险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模式 (1)基本思想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的特点,基于工程保险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模式的基本思想是充分利用土建工程施工企业和保险公司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险公司为主体进行工程旖工安全风险管理,工程保险业务中,施工企业在保险公司投保,保险公司则利用科学先进的安全风险管理方法和专业的风险管理机构向施工企业提供优质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服务。 (2)管理流程及实施 首先,施工企业向保险公司提交保险请求、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等工程资料,然后,保险公司工程技术人员根据施工企业提交的资料和工程现场考察结论对投保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得到项目的总风险度和所有施工项目中安全风险较大的薄弱环节(即典型风险),根据项目总风险度,保险公司决定是否投保和厘定保费。在施工企业和保险公司双方认可的条件下进行签单承保,同时保险公司组织专家对所有的典型风险进行逐个分析,找出防范控制措施,向施工企业递交风险分析和防范措施报告,根据报告保险公司可以把对施工企业安全风险管理方面的要求写进保险合同。 (3)实施建议 在我国如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等大型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过程中,成功实施这一模式,还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l.按照国际惯例,建议把建筑工程一切险及第三方责任险和人身事故险作为强制性保险纳入到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中; 2.规范强制性保险的投保主体,因为保险标底与施工过程直接相关,为便于风险管理服务工作的开展,建议由施工企业直接投保,而非建设单位投保,保费应纳入工程预算当中; 3.建立工程保险业务中的保费返还制度,规定一定比例的保费在施工安全管理较好的情况下应返还给施工企业,以加强施工过程的安全意识。 【结语】:综上可述,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在交通工具的利用上就增加了数量,那么对于交通就产生了压力,随着地铁工程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对于地铁工程的建设安全是关键。在地铁工程中,车站的施工质量是重中之重,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素,主要是基坑工程的建设和结构工程建设方面有一定的风险性,那么施工企业在这方面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因为这不仅关系着地铁本身的运行问题,还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国家的稳定,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操作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得到有力的质量保障,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基础,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产品营销策略论文:新产品市场开拓营销策略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我国进入世贸组织以后,有效地刺激了我国的市场,促使其朝着利好的局面不断发展。市场经营的主体由企业的产品构成,在物品经营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为市场营销活动,产品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全面的展现。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要想将新的产品在市场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并收获较高的经济利益,就要对新的产品进行相应的营销技巧使用,才能让企业和消费者获得最大的满意度。 关键词:新产品;市场开拓;营销策略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否能与市场的需求紧密联系,并且将自身生产的产品较好地满足消费者,是企业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生存之道。产品的优劣不仅与企业的存活性联系较为紧密,同时与市场以及消费者的关联也较强。在企业将刚刚研制好的产品需要投放市场的期间,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在市场中的占有比值,同时在营销策略方面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新产品是否能收获较高的经济利益的重点放在营销的环节。 一、市场营销的概念 美国电器公司的麦克金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对市场营销的概念进行了较为清晰的阐述,其认为对于市场营销来说,早期的营销模式往往是以产品的售卖为立足点,通过相应的销售手段来提升企业的利润,但现阶段对于市场营销的理念发生了一定的改变,逐步的变为将消费者的需求为基础,以营销的模式为手段来收获利益的方式。因此在新产品投入市场以后,必须对市场和消费者进行较为深入的了解,同时使用符合现实实际的营销手段和策略,才能将相应的产品进行售卖,以此来不断地提升获得的利润。 二、市场营销的现状 (一)企业的品牌意识不强 对于进行产品生产的企业来说,其品牌对其自身的发展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在顾客的心中对于产品质量的好坏常常由品牌来决定。消费者对于品牌好坏的区分常常在以下几个方面,产品的质量和售后、顾客的满意度和企业的服务水准等。因此对于现阶段国内的企业来说,在品牌意识方面存在忽略的一面,是导致产品不能较好的适应市场的主要因素。 (二)产品销售之间的恶性价格战 在新产品投入市场以后,对消费者以较低的价格来出售,以此来提升自身产品与其他同类型产品的竞争力,能够对其产品的市场占有额进行扩大,并带动企业自身的发展。但是在使用价格战的期间,要充分地把控好力度,如果使用不恰当的价格战将会直接的将企业带到危机的边缘。 三、新产品市场开拓营销策略 (一)巡回展览 在新产品投入市场的前期,使用巡展的方式来提升产品的知名度为营销较好的手段之一。其主要通过将产品实施全面的展示和示范表演,并在使用形象和直观的营销手段上相配合,让企业和消费者之间构建直接的交互平台。在产品的巡展期间,企业不仅可以对其自身的文化和产品的质量进行全面的介绍,而且对于产品的性能和功能方面也能够直接的冲击消费者的触觉和听觉以及视觉,以此来不断提升其客户的数量。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在巡展的平台中对其自身的视野进行相应的提升,最直观地将新产品的进行体验。 (二)技术交流 在新产品实施市场投入的期间,实施销售的业务人员往往会发现自身的产品在与其他同类型产品进行比较之后,呈现出在性能和价格方面劣于其他的同类型产品。针对此问题的解决,就要实施相应的技术交流来完成。在进行技术交流的期间,实施销售的业务员要对消费者的兴趣点进行充分的关注,对其自身产品的特点进行潜移默化的灌输,同时将自身较为特别的特点添加进消费者的购买方案中。除此以外,实施销售的业务员要依照现实的情况,对自身的产品进行突出性的宣传,将新产品的优势全面地展现给消费者,从而达到对消费者的购买标准进行相应影响的效果。 (三)电话销售 使用电话进行产品的推广也不失为好的营销策略,对于现阶段的人们来说,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在时间观念方面越来越注重,使用电话推销的模式不仅能有效地节省消费者的时间,还能对产品进行全面的销售。对于国内的部分企业来说,在新产品推出以后往往对于电话营销过于轻视,认为其在产品销售的过程中占有的重要度较低,忽视了其发挥的作用。比如现阶段电子产品生产商戴尔集团来说,其具有一定规模的电话营销团队,在戴尔产品营销的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四、总结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新产品是否能收获较高的经济利益的重点放在营销的环节。在我国也有较多的专家和学者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探析,并对其营销的策略有了一定的阐述,但是要想将新产品逐步的扩大其市场的占有度,在开拓市场的营销方面还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因此本文针对新产品的营销策略,进行分析探究,为企业的不断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只有这样,新的产品才可以成功地开拓出新的市场,以此来保证企业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不断地发展。 作者:冯逢 单位:池州职业技术学院 产品营销策略论文:谈房地产产品差异化营销策略 摘要:2012年开始,我国房地产市场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面对房地产市场这一新的发展态势,房地产企业需要就自身房地产产品进行差异化营销,以提升市场竞争力,这是新常态下,我国房地产企业的生存之道。基于此,文章首先对差异化营销战略进行了简单介绍,继而对新常态下房地产产品实施差异化营销策略的必要性展开了深入的分析,然后基于新常态下房地产市场的特点,提出了具体的差异化房地产产品设计方式,最后则是提出了新常态下房地产产品差异化营销策略的三条具体实施途径,希望可给我国众多房地产企业一定参考,提升自身产品营销水平。 关键词:房地产;新常态;差异化营销 从我国房地产行业的整体发展历程上观察,在近十年来我国房地产行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的简单筒子楼一步一步地发展处当前SOHO建筑、花园洋房、薄板建筑等诸多形式的房地产建筑,同时在房屋的建筑中绿色、环保的理念也植入其中,在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巨大的创新。但从2012年开始,随着我国楼市供给过多,需求不足问题的发生,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传统卖方市场逐渐逐渐转变为买方市场,需要在其营销模式上进行差异化的调整,以提升自身房地产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保障生存与发展。以下,文章以新常态下的房地产产品实施差异化营销策略为研究中心,分四个方面展开了细致的分析探讨,以下是具体内容。 一、差异化营销战略简介 差异化营销战略诞生于美国,由美国的一位教授提出,在差异化营销理论中,其核心在于论述企业如何在市场中更好的采取适合自身的营销模式,继而获得更高的市场竞争力,占据更大的市场占比。在差异化营销的制定上,则是可从从企业自身所具备的优势部分出发,包括服务、产品、品牌以及渠道等方面。总而言之,即企业需要在所处行业内具备专属于自身的核心优势,其不仅仅能够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同行竞争对手还不能在短期内进行取代。对于房地产产品的差异化营销而言,则是指房地产企业通过差异化的产品、差异化的服务、差异化的品牌形象等,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获取核心市场竞争力的一种营销模式。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虽然已经进入了新常态,但是市场活跃程度依然很高,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因此,对于任何一家企业而言,需要通过自身差异化的营销策略以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获得长远的生存与发展。 二、新常态下房地产产品实施差异化营销策略的必要性 (一)市场环境转变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减缓,房地产市场的整体降温,整个房市进入了一个新的市场环境下。从2000年开始我国房地产市场随着我国整体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开始得到显著的进步,到2008年随着国家4万亿救市资金投入市场,其中很多一部分都进入了房地产市场,加之80后结婚潮,在2008年至2012年五年内,我国房地产市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自2012年后,随着需求市场的萎缩以及国家层面的调控政策不断执行,整个房地产市场逐渐降温,进入一个买方市场的新常态。在此新常态下,对于我国房地产企业而言,所面对是行业供给过多而消费不足的窘境。因此,必须通过差异化的营销模式以实现自身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此乃面对整体市场环境转变的生存之道。 (二)行业内同质问题严重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新常态,除了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之外,对于房地产行业本身而言,也在近20年的迅速发展中日趋成熟,继而行业内产品同质化问题的不断凸显。因为,在2012年前很多房地产企业为了追求更短的房地产产品建设和营销周期,因此对于产品本身的卖点和细节在挖掘上严重不足,更多的是重视对目标市场的定位。随着房地产企业越来越多,购房者越来越少,市场中很多房地产企业所提供的房地产产品无论是格局还是面积、景观都大同小异,在消费群里的定位上则是多集中于“成功男性”为主的投资方和居住房,继而便难以避免的出现滞销情况。面对此环境,更需要房地产企业在自身产品的营销策略上进行差异化制定,突显自身的独特之处,以实现自身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三、差异化房地产产品策略设计 (一)产品功能差异化 功能是一个在市场中销售产品的基本性质,在制定房地产产品差异化验营销策略时,第一步便是在产品的功能上进行差异化设计。首先在基本功能上,“安居乐业”是我国房地产产品消费者的基本需求,但随着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更为重视其他辅助功能。因此,在产品功能的差异化设定上,则可设计为将“安居”这一基本功能作为重点;其次为辅助功能,国民收入的提升,对居住的环境自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纯的基本功能有时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继而辅助功能也成了房地产产品功能中十分重要的部分。为体现出自身房地产产品的差异之处,在营销中应该避免对教育、社交等传统辅助功能的宣导,而是突显其他辅助功能。例如“绿色”“生态”功能,房屋建筑使用多少绿色建材,小区绿化面积增加多少等等。 (二)产品形式差异化 房地产产品作为我国居民消费品中的消费金额最大的一类产品,在对美的要求上也自然较之其他产品要高出很多。房地产产品所呈现的形式,也是当前消费者在消费考虑因素中的一类。在对房地产产品形式差异化设计时,需要严格基于产品的功能进行设计,其核心在于突出房地产企业本身的理念,从户型、建筑形状以及立面色彩等多个方面出发,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房地产产品形式,在众多的房地产产品存在自身的特色所在,继而以差异来吸引消费者,在消费者的第一感官上获得一个良好的映像以实现产品的成功销售。 (三)产品服务差异化 对于房地产产品而言,其属于一个长期消费的产品,因此在所涉及的产品服务周期上很长。从当前我国房地产企业在房地产产品服务的设计上观察,则是将重点放在了销售服务上,在销售的过程中服务无微不至,但是在售后服务上则是存在诸多不足。因此,在房地产产品服务的差异化营销策略的制定上,则可以将重点从销售过程服务转变到售后服务中。以优异的售后服务去获得消费者的口碑,继而通过口碑获得良好的市场平品牌映象,将品牌作为自身在市场竞争力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这也是在我国房地产市场新常态下,房地产企业进行自身产品差异化营销策略的制定上需要注重的方面。总之,在买家市场的房地产行业新常态下,产品差异化营销策略是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的必要措施,而在产品差异化营销策略的制定上,则是需要在对自身产品定位的过程中和市场中的同类产品区别开来,尽可能凸显出自身的特色,通过差异化来获得市场的关注,从而得到消费者的青睐。 四、新常态下房地产产品差异化营销策略实施途径 房地产是我国支柱行业,较之股市,楼市的波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更为明显,而房地产行业本身又面临着政策、市场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因此本身则是处一个不断变化的态势下。目前,房地产市场所面临的新常态,也处于一个变化的趋势中,因此在房地产产品差异化营销策略的实施中,也需要房地产企业本身基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进行适应性的调整,真正地将差异化营销植入其中,制定出符合市场实情的营销策略。以下具体提出三条新常态下我国房地产产品差异化营销策略实施途径: (一)充分进行市场调研 在我国新常态背景下,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掌握市场的动态,制定出切合市场实际的营销策略是保障产品良好销售的基础。而在当前信息时代,在市场中信息往往主导一切。因此,对于我国房地产企业而言,在制定房地产产品的差异化营销策略时,也需要基于对市场情况充分了解,市场信息深度剖析的基础上。对同城市、区域甚至是全国的竞争对手进行跟踪式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就竞争对手的销售、成本、产品的定位以及设计信息进行获取,然后进行分析和归纳,从而对竞争对手的产品特点以及价格定位有一个清晰的掌握,然后再进行自身产品营销策略的差异化制定。同时,也对本地区内消费者的需求信息进行收集,对目标消费群体进行定位和细分,继而在制定产品的差异化营销策略的同时提升产品的适应性,符合市场的需求,在保障独特性的同时也保障适用性,取得良好的市场营销效果。 (二)基于实情制定营销策略 对于任何一个行业的营销策略而言,其都是种类繁多且各具优劣的。就房地产产品的营销策略而言也是多种多样,选择不同的营销策略就会取得不同的营销效果。在新常态下,房地产产品差异化营销策略的制定时,在营销策略上也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很多种,在某一种营销策略中可以内涵众多房地产产品差异化特点于其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房地产产品本身真的就内涵这些差异化特点。因此,对于房地产而言,在选择一种营销策略制定本身房地产产品差异化营销策略时,还要避免选择最好营销策略的思想意识误区,而要基于自身房地产产品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为合适的差异化营销策略,尽可能地将自身房地产产品切实所拥有的差异之处尽可能地向消费者呈现出来。例如,在房地产产品营销策略的功能上,可以在我国居民环保意识不断觉醒的环境下,将节能、低碳作为自身房地产产品的差一点进行营销宣传,从而获得目前90后消费者青睐;在异地开发的房地产产品营销中,则可以就异地竞争者没有的服务功能作为重点进行营销宣传,通过自身的差异化营销去获取当地消费者的青睐。 (三)营销策略动态化调整 虽然当前房地产市场处于新常态下,但是此常态本身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会随着市场供需之间的变化和国家政策的变化,自身也发生一定变化,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因此,房地产企业在制定和实施自身房地产产品的差异化营销策略时,也需要基于市场的变化,而进行适应性、动态化的调整,依据差异化营销策略的具体实施情况以及实施阶段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营销策略,真正地将差异化营销的效力发挥到极致。例如,在房地产产品功能的差异化上集中于产品的设计和建设两个阶段。因此,在房地产产品的设计和建设阶段,宣传的重点因自身产品的功能差异化,在产品正式投入使用之前给予消费者一定的心理攻势,让消费者对新功能有一定的期待,继而提升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在房地产产品进入市场销售后,则需要重点对产品的服务差异化进行宣传。通过前期对产品功能差异化的宣传,此阶段消费者已有一定的消费倾向,此时对售后服务的差异化进行宣导,则是进一步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展开攻势,在消费者犹豫不决时打下一剂强心针,促使消费者购房,从而达到房地产产品售出的目的,真正发挥出房地产产品差异化营销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地产产品的差异化营销策略是指房地产企业通过差异化的产品、差异化的服务、差异化的品牌形象等,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获取核心的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营销策略。在我国房地产市场买家市场的新常态下,对于任何一家房地产企业而言,面对市场环境的转变与自己行业内同质化问题严重的现状,制定并实施产品差异化营销策略是新常态下的生存之道。文章基于我国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现状以及房地产产品差异化营销的特点,从产品功能、产品服务以及产品形式三个方面制定了相应的差异化营销策略,并提出了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基于实情制定营销策略、营销策略动态化调整,新常态下房地产产品差异化营销策略实施途径,希望可给我国广大的房地产企业以参考,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保障自身在新常态下的生存与发展。 作者:茆荣军 单位:大连万达商业地产集团 产品营销策略论文: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网络营销策略 摘要:在当代中国,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所以,实行农产品的深加工且运用网络的模式销售也随之诞生。这种营销模式在市场中可以提升其竞争力度,且事半功倍。各个企业也只有通过这种有效方式来让自己在竞争中站稳脚根。 关键词: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网络营销;研究策略 中国地域辽阔,农产品类别相当丰富;又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所以有着很大的消费潜力。以前的销售模式很落后,造成消费者对其越来越不认可。所以企业要生存,要适应市场的竞争,就必须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模式。所以,农产品的深加工就悄然诞生。下文就怎样进行农产品的深加工和怎样实施网络营销进行解析。 1实行农产品深加工及企业网络营销的意义 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实施网络营销,就是借助网络技术,进行信息的收集与,在网络平台基础上,收发和配送农产品。这种方式可以扩大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并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农产品的销量。其中,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实行网络营销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快速而高效地获取市场信息;有助于农产品的品牌打造,为应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企业必须要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发挥品牌优势;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在新时期,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不仅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上获取所需信息,同时还能利用互联网进行新产品的宣传推广,不仅成本较低,而且效果显著[1];可以和客户建立良好的网络营销方式,使产品营销一体化,也使消费者更好地享受服务,达到双赢的目的。 2实施农产品深加工的网络营销产生的问题 2.1企业自身的问题 在进行网络营销时,没有很清楚的认识。最初,大家都会觉得网络具有虚拟性,与传统营销模式不同,投资就会有一定的回报。所以,即便国家力推网络营销,其产品的网销模式在本质上也没能得到改变,使其效果不理想。 2.2网站的管理还不完善 在初始阶段,对网站的管理还不完善。尽管企业利用网站了自身产品的信息,还作出了宣传,但网站不具特色,所以在体现产品价值方面不全面,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再就是网站应用不全,未能达成和消费者的良好沟通,解决不了实质问题,所以降低了消费者的积极性。还有就是做推广时策略的不健全。 2.3外部的环境问题 对于我国的网络营销,在发展技术上的问题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近几年来中国才开始以网络的销售方式运营,所以大多数企业都在观望。又由于较多的农产品及深加工的位置都较偏远,这虽有利于产品的加工,但偏远问题的确会造成交通运输的极大不便,而多数农产品的加工者不熟悉网络营销,从而在利用网络销售的模式上没有积极性,因此要达到网络营销目的有很大的难度。 3新时期加强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网络营销的策略 3.1提高网络意识,更新营销观念 企业需要加强对企业网络的舆论宣传,提高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的公信度,这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同时还拉近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提高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度;充分利用企业的官方网站,改变消费者传统的购物观念,让其接受网络消费这一购物模式,以此来确保企业网络销售渠道的畅通;企业领导层或决策者应该正视网络营销对企业未来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加大对企业网站运营及网站广告的重视,以发挥企业网站的应有功效。可以说,只要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实现了对网站的高效利用,那么它就可以将网络营销真正地变成推动企业发展的一大利器。 3.2构建良好的网络营销环境 为了建立完善地网络营销环境,促进相关企业更新现代化营销模式,就需要改善网络营销的环境,其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增强网络基础建设。想要良好的网络运营必须有较好运营环境,所以这方面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责令相关管理部门进行配合,与此同时,企业自身也要和管理部门维持良好关系,确保推动网销的顺利发展。建立安全的网络营销类法律体系。进行网络营销也需要法律的保护,这样才能确保消费者和企业的利益不受侵害,因此,法律类的监管部门就应出台相关的保护策略进行配合维护,以促进农业产品深加工及企业的发展[2]。 4结语 通过对我国目前网销模式的分析得出,传统销售会被网销取代,它能够很好地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让深加工企业的营销有良好的循环模式。所以企业应该从不足中吸取经验,更新销售模式,为其深加工行业做出一定的贡献,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作者:张秋松 管香玲 单位:河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承德市分校 产品营销策略论文:博物馆旅游产品开发及市场营销策略 摘要: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同时博物馆还是一种独具特色、无可替代的旅游资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经济挖掘价值。为了满足旅游个性化的需求,相关学者对新时期的博物馆旅游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旨在进一步提升博物馆文化品位,确保博物馆作为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进而推动我国博物馆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博物馆;旅游产品开发;市场营销 一、引言 博物馆是现代城市的名片,是一个城市或地域发展的缩影,同时也是展现地域文化和历史的重要平台。随着我国博物馆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博物馆逐渐认识到了开发产品、丰富馆内资源的重要性。并逐渐将发展的重点指向了旅游产品开发与营销上,最大限度的吸引广大人民群众,拓展博物馆发展渠道,使博物馆发展能够紧跟时展的脚步。然而现如今博物馆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通过有形的旅游产品来承载博物馆的文化传承与服务能力,又采取何种营销策略来优化旅游产品管理和运营模式。 二、博物馆旅游产品开发及市场营销现状分析 我国博物馆长期以来坚持非营利性的原则,对于馆内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运营仍然处于探索发展阶段,缺乏一定的运营基础,使得博物馆旅游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整体水平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旅游文化产品单一且缺乏新意,与其他文化产品相比起竞争优势不够,没有深度挖掘馆内文化藏物的深层内涵,使得所开发和运用的旅游产品无法切实满足现代消费的需求。其次是旅游产品之间联系不够紧密,难以形成联动效应,无法吸引消费者进行二次消费。同时大多数旅游产品设计和制作粗糙,与博物馆严谨、精致典雅的风格格格不入,容易使消费者产生低性价比的印象。此外,旅游产品开发与运营模式相对落后,过度的依赖传统的开发与营销手段,而忽略了对网络开发运营与口碑开发等新型开发与运用模式的应用,使得我国博物馆旅游产品开发与营销效果差强人意。 三、博物馆旅游产品开发及市场营销策略 1.加大馆内文物典藏品的宣传力度,打造独具一格的旅游产品品牌形象。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博物馆以其各种独特文物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旅游参观。因此,只有加强博物馆和馆内文物藏品的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博物馆的文化底蕴。同时深度剖析馆内收藏品的文化价值,选择最具代表性的藏品来吸引爱好者和参观者的眼球,才能提升博物馆的知名度。此外,还应立足博物馆自身发展的实际,加大哪些具有独特性、故事性、名人性以及较高观赏性的收藏品的开发力度,打造独具一格的旅游产品品牌形象。比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开发的“中国秦始皇兵马俑精装纪念品”以及湖北博物馆开发的“曾侯乙编制仿制品”等均体现了博物馆的文化特色,且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2.旅游产品开发应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现代社会更倡导发展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切实满足大多数人的心理需求。因此,博物馆在开发和运营旅游产品时,应深刻的分析和广泛的调查大众的心理需求,注重游客的兴趣,并坚持“独特、新奇”的原则,努力开发出不同的旅游产品,树立鲜明的品牌形象,通过多元化的形式扩大参观者的事业,给参观者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和文化上的熏陶,充分调动游客的所有感官,给其留下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进而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3.科学融入博物馆具有内涵的文化资源,陶冶消费者文化情操。博物馆在进行旅游产品开发的过程中要紧跟时展的潮流,与时俱进,将现代休闲文化引入到博物馆建设中。并坚持以文化传播为导向,以游客为中心,不断改进传播手段,充分的挖掘和融入馆内具有内涵的文化资源,为博物馆旅游产品镀上一层文化底色,让游客切实的感受到历史文化的精髓和力量,陶冶他们的文化情操。此外,还用充分的利用博物馆的历史、文化等资源优势,将其加工成“故事”,并融入到旅游产品中,让游客将美好的记忆和故事带回家,同时传播给更多的人,提升博物馆的市场竞争力。4.不断拓展营销渠道,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市场需求的不一而足,为博物馆旅游产品开发和营销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因此,博物馆应依托自身得天独厚的条件,开发出具有地域和林组特色的高档次、高文化艺术品位的产品,赋予旅游产品以更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不断拓展高端消费市场。同时,随着旅游业和博物馆免费开放趋势的不断推进,使得游客的数量和组成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消费侧重点也随着变化,逐渐由礼品和专业研究用转向几年和生活日用,这就为博物馆营销渠道的拓展带来了良好的机会。因此,博物馆应紧紧抓住机会,开发成本低、价格低的旅游产品,但是仍然不可忽略旅游产品的文化价值,采取多种手段和形式提升产品的文化品位,以在情感和心理上获得消费者的共鸣,让消费者获得性价比高的旅游产品。由此可见,只有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变化,掌握市场消费规律,从不同的角度传播博物馆文化,才能不断的拓展博物馆旅游产品的营销渠道,开拓更宽、更广领域的消费市场。此外,博物馆的旅游产品应满足不同消费层次游客的多元化需要,旅游产品的价格要有一定的差异化。比如在开发一些名贵高档的仿制品和丝网印刷品的同时,也应注重包装和规格大小不一的中低档产品的开发与运营,以最大限度的激发游客的购买欲望。 四、结语 总而言之,面对旅游业高速发展的背景,博物馆旅游日益成为人们喜爱和追捧的对象。为了进一步提升博物馆的竞争力,应加大对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不断丰富和创新旅游产品项目,优化旅游产品开发形式和营销模式,为博物馆旅游注入新鲜的活力,进而推动博物馆旅游事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作者:陆文静 单位: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产品营销策略论文:文创产品营销策略初探 [摘要]文章以台湾文创产品的营销策略为研究对象,通过笔者在台湾交换学习时对台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特色的一些了解进行分析,并对台湾文创产品营销策略进行了尝试性的归纳,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适于台湾文创产品行业的具有实操性的营销策略。 [关键词]台湾文创产品;文创产业;营销策略 1创意表现策略 1.1以传统文化为基础设计文创产品 台湾的文创产品注重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和再开发,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其精神内核和文化内涵,将传统文化通过运用设计的手段巧妙地赋予新生并实现价值的提升。例如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的“故宫”藏品衍生品,有以康熙批阅为蓝本的“朕知道了”纸胶带、以皇帝“钦定一甲第一名”为概念的第一名笔记本、景泰蓝小闹钟等。传统新造不是新鲜话题,台北“故宫博物院”将馆藏衍生品开发得充满文创话题和经济效益,使文创商品具有历史感,同时也让消费者觉得购买这件文创商品是物有所值的。另外,台湾善用地域特色和民族印记的传统文化发展文创事业,在地域特色、民俗风情、地区工艺的文化要素中寻找灵感和设计原型。地域特色文化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台湾非常重视对地域文化的传承,深入挖掘地方创意和特色产业,让地方特色文化与现代产业有机结合,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再一次让消费者聚焦。台湾原住民目前有泰雅、排湾、鲁凯、卑南、阿美等14个主要族群和其他次族群。这些原住民族群在台湾当局对文化的鼓励和发展支持下,原著民艺术家纷纷成立部落工艺或者创作工坊,利用原住民历史故事赋予文创产品生命,极大地丰富了商品的品牌内涵。 1.2发展动漫、影视作品周边文创产品 由于台湾深受过日本文化影响,因此对动漫这类文化也是台湾文创产业里最有特色的组成部分,各个商业角落里流淌着动漫的基因。在台湾经常有各种动漫主题展,例如2016年宫崎骏动漫展,台北国际动漫节,除了观看展会外,关于动漫的周边产品也随之热卖。同时台湾许多文创纪念品利用动漫元素进行原创设计,成为故事化的产品,使这些纪念品内涵更为丰富,系列产品也会激发消费者收集和多次购买的欲望。台湾偶像剧、电影拍摄地是许多大陆游客旅游热门之地,因此在这些地方,利用影视剧拍摄地的优势发展其周边文创产品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促进产品营销。例如台湾垦丁恒春镇电影《海角七号》拍摄地阿嘉的家,二楼保留电影中场景布置和陈设,供游客参观,一楼是关于《海角七号》电影周边文创商品如明信片、印章、漂流瓶、文具等,所有的产品均运用电影中元素展开设计。与此类似,在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拍摄地平溪,以天灯为创意元素的文创产品种类丰富,《恶作剧之吻》拍摄地台中静宜大学,剧中男女主卡通形象文创商品成为许多游客争相购买的纪念品。 2营销推广策略 2.1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通路融合 台湾文创商品注重利用传统媒体,同时适应数位化时代,积极开拓新媒体,促使两个通路融合发展。例如Facebook上有许多文创事集“粉丝”页和设计师社区,贩售限量文创设计商品。利用新媒体营销打破了传统店铺的时间和地域限制,同时也有利于打开海外市场。台北“故宫博物院”文创纪念品店大火后也紧跟时代步伐,将范围拓展至网络,设立“故宫”精品店网站,且有不同语言,跨越地区的限制,让各国观光客都有机会“故宫”创意纪念品。 2.2参加设计竞赛提升知名度 文创商品与一般商品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有设计感,台湾文创商品通过参与国内外设计大赛,国内外相关之展会,展示品牌内涵与产品系列,借以让观展之通路商认识品牌并了解商品内容,另外也可以获得媒体的大量报道提升知名度,若在赛事中获奖,可进一步利用设计赛事为文创产品加值,促进产品销售。例如有象征台湾文化创意产业最高荣誉的台湾文创精品奖,是很多文创产品走进大众视野的开端,还有许多文创产品会参加国际认可度较高的设计赛事,从而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大的关注。例如台湾著名的掌生穀粒,采用原住民纺织的特色花布作为包装材质,充满了浓浓的在地文化气息;用古朴的牛皮纸制成传统口袋状外形,搭配上纸藤封口手柄,再配上白色棉纸以及传统书法文字撰写,十分古朴自然。富有创意的设计使得掌生穀粒荣获2010年台湾文创精品金奖、2011年德国红点设计大奖,与2011年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 2.3以互动为基础强化体验营销 台北松烟诚品有一种新型态的商业化模式,另类的技艺手作工艺师们则是运用体验营销,以让顾客实做来贩卖自制个性化商品,这类结合了工艺手制商品、门市橱窗、免费课程与商品贩卖于一体的另类体验模式,贩卖的是无价的课程与服务,顾客还能拿到自己实做的手工文创商品,而顾客则是橱窗与体验最重要的一部分,所以这类由工作室转型而成的文创商店在松烟诚品的文创商店卖场里最吸眼,像是银饰、皮件、吹玻璃、捏陶,总能吸引许多顾客探头光顾。 2.4情感营销提升品牌价值 品牌故事的诉求往往会给产品本身带去更多更具有特殊韵味的特质,当下营销的关键,是要会讲打动人心的好故事。理性消费需要快速、便捷、实惠,而情感消费则需要打动人们的内心。例如台湾日月老茶厂出品的阿萨姆红茶,除了对产品包装进行创意设计外,还注重对品牌赋予特殊的故事,使消费者感受红茶背后一个百年老茶厂的重生,赋予文创农产品充分的情感,从而让消费者对产品和品牌产生认同感。 3分销渠道策略 3.1整合集体效应—文创园区场域化运营 近年来台湾积极发展文创园区,目前已建成台北华山文创园区、松山文创园区、台中文创园区、台南文创园区、高雄驳二艺术特区、嘉义文创园区、花莲文创园区、桃园中正艺文特区、台湾美术馆文创园区、高雄打狗领事馆文创园区、九份升平文创园区等多个文创园区。除上述文创园区外,台湾一些地方自发形成一些颇具特色的“文化创意街区”,成为一种聚集许多创意工作室、个性商店及其他文化活动场所。众多文创园区和街区根据所在城市地区不同差异化定位,使各类文创园承载不同风格的文创产品。例如高雄市,因为其历史有钢铁产业聚集的优势,因此在高雄的驳二艺术特区在定位的创意设计产业时多了几分“硬朗”的风格,举办“国际钢雕艺术节”也就有了成长的环境和土壤。 3.2密集分布的创意零售店铺 在台湾随处可见创意零售店铺,分布在商场、夜市、文创市集和各个街道。这些零售店铺除了销售所在区域特色文创产品外,也有贩售其他区域产品,例如在台北的文创店不仅有许多台北景点和历史文化的文创产品,还有台湾其他区域阿里山、花莲、垦丁的纪念品,方便许多外来游客在时间紧急的情况下也可以购买到心仪的商品。 作者:康晶 单位: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 产品营销策略论文:灯具产品市场营销策略 摘要:市场经营主体一般是企业产品组成,在市场经营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的是市场营销活动,通过科学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在新时期下,灯具产品要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就应当深入分析灯具产品市场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求有效的营销策略,从而让产品销量和客户满意度不断提升,确保灯具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灯具产品;市场营销;对策建议 一、引言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是否可以和市场需求紧密联系,同时把产品更多的销售给客户,这是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灯具产品投放市场的过程中,其产品质量、品牌口碑以及市场需求都会决定其最终的销量,而对于市场营销策略的选择即是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条件。现阶段很多灯具企业都逐渐将重点放在市场营销策略的选择上来,基于此,本文对这一课题展开了探讨。 二、灯具产品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市场营销理念滞后 一方面是没有进行长远的市场营销规划,盲目追求眼前利益。市场营销战略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灯具企业未来的发展,目前一些灯具企业管理者没有树立现代化营销理念,不能正确处理好眼前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是灯具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仅仅局限在市场营销部门,没有充分的与其他部门进行沟通合作,市场营销工作应当融入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流程,营销目标的最终实现要求企业内部各部门的配合,但是一些灯具企业中的各职能部门之间没有有效沟通,影响到产品经营目标的完成。 (二)产品市场定位不准 第一产品市场定位过度。部分灯具企业在产品定位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求大求全”的问题,一心将产品的功能与优势呈现出来,其实让客户接受我们的灯具产品,不需要将其塑造为全能型产品,而应当坚持独特定位的理念。第二产品市场定位混乱。部分灯具企业在广告宣传时会不断的转换产品定位,让很多客户都不了解产品,更不能够从中选择适合的产品。若企业对灯具产品给出了很多不同的定义,反而会弱化企业品牌形象。 (三)渠道争夺竞争较大 企业市场营销渠道竞争是全方位的战略方案,若不能够在日益激烈的渠道竞争中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渠道,企业就难以顺应市场的发展,营销渠道若无法尽快地调整和拓展,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企业必然会面临非常大的发展压力。营销渠道包括传统营销渠道、垂直营销渠道、水平营销渠道以及多渠道营销等,很多灯具企业往往都是沿用传统营销渠道,但这样太过于单一化,这一营销模式中的各个成员都属于独立的个体,成员之间相互没有建立有效的信任,无法达成长期合作关系。 (四)产品品牌意识薄弱 进入新世纪以来,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灯具企业逐渐从过去的产品竞争开始转变为品牌之争,部分灯具企业也开始重视品牌建设,然而从整体上而言,还有很多企业并未认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企业管理者没有树立品牌意识,对品牌建设认识不足,依旧是将增加销售额和积累资本当成是企业的战略目标,不注重产品品牌创立和品牌经营。同时,因为产品品牌建设属于一个长期性的过程,部分灯具企业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其中,因此就只能够满足于目前产品有销路即可的短期性营销理念,没有充分考虑到企业未来的持续发展。 三、灯具产品市场营销策略建议 (一)树立现代营销理念 首先树立以客户为主的营销理念,借助于和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对话,掌握客户的具体需求,针对其需求为他们提供更适合的灯具产品。目前很多灯具企业都推出了一些定制产品,定制化服务即是基于以客户为主的理念,针对客户的具体需要,灯具企业可进行个性化的订单设计以及有针对性的物流配送以及更加完善的售后服务来实现与客户的有效营销。其次树立低碳绿色的营销理念,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现代企业也必须要主动树立低碳绿色的营销理念。即是我们在产品的设计生产过程中,尽可能的不添加对环境、人体有害的材料,确保灯具产品达到国家环保标准。最后灯具企业应当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体作用。企业是市场营销的主体,不能够仅仅满足于市场层面的变化,而需要借助于科学有效的措施来对市场进行准确的预测与掌控,积极研发新的灯具产品,为客户提供更多的新服务,逐渐将自己打造成为行业的引领者。面对日益激烈和变化莫测的市场竞争环境,灯具企业应当不仅仅局限于国内发展,而应当让自己的产品冲出国门,依靠自身的核心技术和优质产品打开国外市场,从而寻求新的发展。 (二)市场定位方法选择 一是清楚地找准灯具企业自身市场定位。找准市场定位即是确定符合灯具企业产品需求的客户,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产品要求。这就需要灯具企业能够展开更加全方位的市场调查研究,明确自身产品的优势和主要投放点,在前期时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财力,选择科学的手段进行市场调研,同时对客户的实际需求展开有效分析,结合客户的具体需求制定出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二是竞争市场定位方法选择。竞争市场定位即是灯具企业如何应对市场营销中的竞争者,对于产品质量和产品价格两个因素应当科学搭配,重点是应当找准市场竞争者之间的市场空隙,合理处置质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从而最终保证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三是潜在市场定位。指的是灯具企业在市场营销中具有较多的竞争者且竞争相对激烈,但潜在客户数量相对较多,市场发展前景相对广阔。所以灯具企业必须要掌控好产品产品的具体特质和客户的实际需求,在这一过程中灯具企业应当做好市场调查,对竞争者以及潜在客户有充分的了解,从而准确的确定潜在市场前景,制定出科学的产品营销策略。 (三)积极拓展营销渠道 首先坚持用产品质量和产品口碑来战略更多的市场份额,这是灯具企业做好市场营销的必然要求。实践说明,低价竞争仅仅是在企业发展初期所选择的临时性策略,长期竞争应当着重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口碑,质量是产品的生命,只有促进质量提升才能够保证企业未来的持续发展。要促进产品品牌价值就应当更多地在生产技术等方面进行投入,建立研发中心,主动招聘更多的科技型人才,促进灯具产品技术含量的提升,让灯具产品自身具备更大的营销价值。其次主动树立共享理念,构建企业和渠道商之间的利益共同体。营销渠道商属于企业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重要纽带,灯具产品借助于扩大营销渠道将产品转化为价值,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优势条件。因此企业和渠道商属于利益共同体,二者之间构成共同作为、共享成果的关系。营销渠道不单单是销售产品,增加利润,还可以促进营销模式创新,有效促进企业营销成绩。最后强化沟通,第一时间解决好产品营销中的问题,保证产销一条心。面对日益变化的市场,产品营销过程中的产销双方都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关键在于产销双方应当第一时间做好沟通交流,贯彻落实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基本原则,对实际情况进行客观分析,防止存在营销渠道冲突的问题。 (四)不断加强品牌建设 第一,树立品牌意识,真正意识到产品品牌是引起客户共鸣与促进企业发展的良好催化剂。优秀品牌的建立不单单要求充足的资源基础、良好的产品形象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务,同时还需要借助科学的营销策略在市场中谋求一席之地。因此灯具企业应当借助于电视广告、互联网媒体、报纸杂志等各种途径来强化灯具产品品牌宣传工作,不断提升灯具产品的知名度。第二,做好品牌维护,维护和巩固品牌一般来说要求大量资金支持,唯有积极争取更多的资金流才能够为品牌建设维护工作打下坚持的资金保障。换句话说,灯具产品品牌建设的最终成效,很大程度取决于资金条件。一个优秀的品牌可以借助于各种不同的渠道来获取资金支持。第三,灯具产品本身的创新与发展,可以说产品是品牌的核心和根本,属于品牌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品牌建设过程中必须要保证产品质量,若连最基本的产品质量都难以提供保障,则无法成功地塑造品牌形象。同时还应当加快产品技术创新,真正从客户的需求出发,让灯具产品被更多的客户所认可,从而保证产品在市场中的销售,以技术创新来巩固品牌,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结语 总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灯具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必然会逐渐加快,灯具产品市场营销策略选择也开始成了企业经营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怎样为灯具产品寻找到适合的客户同时选择科学的市场营销策略,这是我们必须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同时也是推进灯具产品品牌建设的必然要求。面临市场的发展、产品更新速度的加快,灯具企业应当准确认清形势,加快自身发展步伐,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与发展。 作者:章志明 单位:上海琪瑜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营销策略论文:化工产品市场营销策略 摘要:石油化工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石油产业链中的相关产业中更是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我国的各大行业中,不管是在农业领域还是纺织行业中都会含有化工产品的影子,特别是日常生活中更是随处可见,随着化工产品种类的不断增多,产业链的加长,更是让以化工产品为主的石油化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当前我国的石油能源正处于日益紧张阶段,倘若对化工产品经营得当的话,势必会取得优异的成绩。文中主要针对化工产品、市场以及营销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合化工产品市场营销近况提出几点市场营销的策略,以便为今后的化工产品市场营销提供借鉴。 关键词:化工产品;市场营销;策略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经济革新已经逐渐进入深入阶段,在此背景下的市场经济竞争也日益激烈化,而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中的主要部分,要想获得更多的市场以及客户就必须要有效的市场营销活动。市场营销活动是企业与消费者以及客户之间进行交流与沟通的重要纽带,而石油化工行业又与我国经济之间有着直接的关联,所以,就更加要注重化工产品的市场营销活动,并有效的开展化工产品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以此来促进石油化工企业的蓬勃发展。 一、化工产品、市场与营销的关系分析 化工产品、市场以及营销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当前的石油化工产品的种类以及数目都是比较多的,但是也存在有产品的时候缺少市场或者是市场需求强烈的时候没有充足的产品等问题,尤其是一些新市场以及新产品更是深有体会。尽管有些无法下手的产品或者是领域仍然有经营者在运行着,并取得显著的成绩,而有些经营者却惨败,主要是因为没有对市场进行深入的了解以及掌握,缺少对产品与市场的参与度以及掌控度。产品与市场的培育过程是比较缓慢的,因此一定要对石油化工产品以及市场进行分析与了解,除此之外,还可以对信息以及人力等的有效运用来达到市场营销的目的。第二,要对石油化工行业中的化工产品进行全面的了解,把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化工产品进行整合,并划分出哪些是可以进行大力采购的,哪些是可以进行择优选择的,在此过程中一定要与市场相互结合,针对市场的实际需求来确定出需要开发的化工产品,在进入到市场培育阶段之后,通过多次筛选的方式使其逐渐成为石油化工企业中的主营项目,并加以巩固和维护,使其创效能力不断提升。第三,通过对市场营销中各要素之间的关联进行了解,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市场营销工作的水平,也就是说,选择最佳的方式或者是方案来完成从选购到销售的一个过程,在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可以达到客户的满意,更是关乎到短期利益以及长期利益的问题。当前我国的市场不管是经营者还是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一定要建立在公平平等、互惠互利以及诚信友善等的基础之上,不管是哪一方想要谋取利益,必定会打破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合作关系不能够长期稳定的开展。不管是经营者与供货商之间的合作关系,还是经营者与客户之间的合作关系,都是具有各自优势的,所以,他们之间的合作自然也就成为彼此优势的合作,也可以说是彼此的信誉合作。第四,化工产品市场营销处理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人能力的高低,不同能力的人在进行同一件事物的处理上,其结果也是不同的,就好比诸葛亮不能够提刀斩严良,关云长没有能力借东风。因此,在对化工产品进行市场营销的前期阶段一定要不断的提升业务人员的整体能力,这也是做好市场营销的重要基础。 二、化工产品市场营销近况 1、化工产品市场竞争逐渐趋于激烈化随着生产技术以及工艺的不断革新,石油化工产品市场也逐渐趋于激烈化。第一,与前期化工生产工艺相比较的话,当前的生产技术更加的成熟化,比如,采用传统生产工艺进行聚酯生产的时候,除了工艺复杂以及技术标准高之外,所花费的成本也是比较多的,而能够进行聚酯生产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化工产品主要是以卖方为主的方式来进行产品的销售。但是伴随生产技术的不断提升,传统工艺也逐渐达不到当前生产的需求,而新的工艺不管是其生产成本得到有效降低之外,工艺的流程也更加的便捷,在化工产品质量方面更是得到了有效的保障。由于当前我国的技术革命正逐渐进入到深入期,这也使越来越多的生产工艺运用到石油化工产品的生产当中,同时随着市场格局的不断转变,大部分的化工企业在市场营销方面更是面临着重大的调整以及革新。第二,石油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化工产品需求量的日益增大,产品的产量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从而致使有些产品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化工企业不得不采用降低价格的方式来取得市场中的一席之地,最终导致企业整体经济利益的下降,并逐渐进入到生产经营困境中。2、缺少先进的化工产品市场销售理念第一,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经济正逐渐向着市场经济方向不断发展,而石油化工企业不管是在产品生产上还是市场营销方面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导致市场销售理念不能够达到当前的需求,致使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的过程中举步艰难。第二,有些石油化工企业在产品市场营销方面的观念比较浅薄,在营销投入方面也不是很理想。化工产品市场营销没有统一的标准,再加上没有对市场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及了解,导致化工产品市场营销水平的低下。第三,石油化工企业分布不均匀,市场营销水平差距较大。化工产品市场营销水平较高的石油化工企业大多数位于沿海区域,而一些内地的石油化工企业不管是在管理上还是市场营销上都一直处于滞后阶段。 三、化工产品市场营销策略 1、化工产品市场营销体系的设立石油化工产品中的市场营销体系主要四个方面,分别是产品、价格、渠道以及促销。以化工产品市场营销策略方面来看的话,产品组合的策略将会直接影响到产品市场的营销状况。所以,必须要先对每个化工产品的优缺点进行了解,尤其是产品的利润率与市场占有率等一定要进行深入的了解,并以此为基础来对化工产品进行适当组合,同时要加强对化工新产品以及旧产品的研制与革新。以营销价格策略方面来说的话,关于化工产品的定价一定要与营销的最终目标、生产成本以及竞争等多方面进行考量,可以通过设立折扣价、促销价以及区域价等的方式来对化工产品的价格进行统一管理。从营销渠道策略方面来说的话,要在注重客户需求为基础的前期下,对营销渠道模式进行不断创新。从何产品促销策略方面来说的话,由于促销的方式以及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石油化工企业一定要加以重视,据相关数据显示,采用化工产品组合的方式来进行促销,取得的效果是非常不错的。2、对相关信息进行全面的掌控石油化工产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也就决定产品的营销主体并不是平通客户,而是以化工产品为主的化工企业,因此,一定要对客户的基本信息等进行深入的分析了解,主要就是针对客户在自身区域内的发展状况,企业特性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等内容进行全面的掌握。除此之外,石油化工产品在试产营销中会受到我国经济政策等的影响,所以在对化工产品进行营销的时候必须要对国家的有关政策、石油化工行业相关的信息以及发展动态等进行深入的了解。3、采用网络营销方式当前我国的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速的,使越来越多的线下交易逐渐转变为网络交易。在石油化工产品市场营销的过程中采用网络营销的方式,不仅能够节省物力,在成本上也会有所减少。由于网络营销是一种开放式的交易平台,具备多方面的优点,不仅不会受到空间上的限制,同时也不会受到地点约束,同时还可以快速的把需要的产品信息进行传送,使客户与经营者之间的交易更加的便捷,而网络营销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石油化工企业的快速发展。除此之外,网络营销所投入的资金比较少,只占传统市场营销资金的10%左右。4、对化工产品进行合理的定价在对石油化工产品进行市场营销定价的时候,必须要对外部因素以及内部因素进行全面的考量,主要是结合营销的最终目标、成本价、市场需求量以及营销策略等方面,来对化工产品进行合理的定价。在对化工产品的价格进行确定之后,要按照实际营销状况,对营销价格进行实时调整,以此来实现营销的最终的目标。对于化工产品价格的调整可以通过促销价、折扣价以及降价等的方式来进行。 四、总结 总而言之,石油化工企业要想获得长久的发展就必须要加强对市场营销的注重,所以业一定要不断的对化工产品市场营销进行深入的分析,这也是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的前提条件,此外,针对化工产品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发现与处理,从而制定出既科学有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 作者:戴金来 单位:中石化化工销售华东分公司 产品营销策略论文:石油化工产品营销策略分析 摘要:在中国石油化工产品营销过程中,还存在缺乏人才、渠道单一、知识结构匮乏等问题,难以保证中国石油化工产品的营销质量,无法保证工作质量,影响着产品营销效益。基于此,本文针对石油化工产品营销问题的分析,提出几点营销建议。 关键词:中国石油化工产品;营销问题;营销策略 在中国石油化工产品营销期间,需要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拓宽产品的营销渠道,完善营销知识结构体系,保证在实际营销管理期间,可以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提高中国石油化工产品的销售价值,打造独立的品牌。 一、石油化工产品营销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在石油化工产品营销方面,还存在较多难以解决的问题,难以保证营销工作质量与效果。具体问题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缺乏高素质人才队伍。在市场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竞争情况较为激烈,在长期经营与发展的情况下,忽视销售人员的专业素质,没有制定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且用人机制较为滞后,无法保证产品营销工作成效。同时,营销工作人员不能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工作方案,还在应用自身经营开展工作,无法创新工作形式,甚至会影响其长远发展与进步。第二,营销渠道单一。中国石油化工产品经营管理单位在制定营销计划期间,无法按照当前局势变动情况开展相关工作,且营销渠道存在较大局限性问题,例如:受到时间与空间方面的约束,无法按照规定的时间与客户之间形成交易,且缺乏良好的沟通、协调,难以针对产品进行评价处理。在传统营销渠道的影响之下,由于前期资金投入较高,一些小型企业无法承受巨额的经济压力,导致营销渠道难以拓展。第三,缺乏完善的营销知识结构。中国石油化工产品营销单位自身还没有建设完善的营销体系,无法针对产品营销特点与要求等,制定完善的保障机制,一些企业不能利用现代化宣传方式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难以发挥网络信息技术、广播平台的宣传作用,导致受到严重的影响。且一些营销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没有形成独立的知识结构,石油化工产品营销企业不能利用科学化的改革方式建设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 二、石油化工产品营销措施 在石油化工产品实际营销的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制定完善的营销方案,创建专门的工作机制,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拓宽营销渠道,打造文化品牌,保证可以提高石油化工产品营销经济效益。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一)关联营销措施 石油化工产品关联营销方式,需要打破传统的销售模式,在产品销售之前、销售过程中与销售之后,做好全面的营销服务工作。营销工作者需要与消费者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在相互了解的情况下,保证互相之间的平等关系,在对消费者进行分析之后,全面了解市场的发展动态与特点,以此对自身营销方案进行调整。同时,企业需要在与消费者之间互动的同时,提高自身知名度,促进产品市场化营销的改革与发展,引导消费者更好地参与到企业营销决策中,在建立良好关系的情况下,采纳客户的建议与意见,培养固定客户,达到预期的管理目的。 (二)文化营销措施 在石油化工产品实际营销的过程中,需要利用文化营销方式开展相关工作,从长远发展角度建设企业的文化品牌,做好文化产品设计与生产工作,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目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文化融入产品中,保证可以丰富产品类型,提高营销工作成效。同时,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制定完善的品牌战略方案,为社会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在保证产品知识与服务质量的情况下,增强企业的信誉度,拓宽其营销渠道。 (三)网络营销措施 在石油化工产品营销过程中,可以采取网络营销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拓宽营销渠道,发挥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作用。首先,由于网络营销成本较低,资金汇报效率较高,因此,可以将其应用在产品营销工作中。其次,网络营销方式对于时间与空间不限制,消费者可以随时购买相关产品,企业营销者只需要促成交易就可以。最后,网络营销方式的应用,可以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数据信息,在获取消费信息之后,及时发现营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对营销战略进行全面的调整,在优化营销模式的情况下,加强工作人员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力度,建立良好的关系。 (四)服务营销措施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于产品营销服务质量的要求较高,一味追求自我满足感,这就需要石油化工产品营销人员可以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对营销服务进行合理的调整,保证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提高自身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满足其实际发展需求。 (五)知识营销措施 在石油化工产品实际营销的过程中,需要做好知识营销规划工作,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制定科学的营销方案,针对相关工作要求,对营销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与先进技能的培训,使其可以掌握各类营销方式,树立正确的观念,端正自身工作态度,以便于开展石油化工产品营销工作,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结语 在中国石油化工产品营销的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创新工作方案,制定完善的营销机制,科学应用知识、服务、文化、网络营销方式,保证可以拓宽营销渠道,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其实际发展需求。 作者:高莹 单位:中国石油辽阳石化产品销售部 产品营销策略论文:循环经济生态农产品营销策略 摘要: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的生态农产品营销目前遇到了观念滞后、信息不对称、消费水平较低、专业人才不足、公共支持力度较小等问题。为了促进生态农产品营销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当积极吸纳循环经济的先进理念,完善生态农产品营销策略,不仅要在全社会倡导生态农产品消费观念,培育健康有序的生态农产品营销环境,而且要在构建多元化信息渠道的基础上,采用立体化的生态农产品营销组合手段。 关键词:循环经济;生态农产品;营销策略 一、引言 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随着机械化的逐步推广,全球农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类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但是这种成绩主要基于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环境的过度破坏。在生态文明理念日趋深入的当下,这种基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无法满足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战略需求,[1]而且无法满足民众“绿色健康”的微观生活需求。在此背景下,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于20世纪60年代率先提出了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循环经济(CyclicEconomy)理论模式。[2]从内容看,循环经济是静脉经济与动脉经济两种类型经济活动发生耦合与互动所形成的具有自我循环机制的经济复合体。[3]作为一种顺应时代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实践明显落后于理论,直到20世纪80年代德国、日本、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才开始真正推行循环经济,而我国只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引入循环经济理论。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尚开始在实践层面对循环经济进行局部范围的应用推广,其中生态农业是其实践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在生态农业领域,我国生态农产品营销虽然已经开启征程,但营销过程中出现的“宣传重于质量、口号重于实际”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生态农业的良性发展,因此我国生态农产品营销应当以循环经济为理论导向,在各个环节深入贯彻循环经济的指导原则,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循环经济的核心原则 自从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KennethE.Boulding)1966年在《即将到来的地球宇宙飞船经济学》(TheEconomicsoftheComingSpaceshipEarth)一文中提出以来,“循环经济”得到了世界各国众多学者的肯定与推崇,至今已基本形成了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主导思想的理论体系。循环经济的核心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在经济运行过程中,这三大原则不是分割孤立的个体,而是一个相互影响、和谐共生的整体。首先,作为循环经济的第一法则,减量化既要求从输入端减少资源投入量,也要从输出端减少污染排放量,即以预防而非末端治理的方式来避免废弃物的产生,只有在源头和终端采取减量化措施,才能从根本上减轻生态危害。其次,再利用是对于源头无法消减的污染物和消费者使用过的旧物旧货等,借助技术手段,通过再处理使其回到经济循环中。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进而减少资源消耗。最后,作为循环经济在输出端的表现,资源化原则是指基于各种技术手段对完成使用功能的物品进行无害化和循环利用,以减少最终处理量。资源化既包括把一类物品转化为不同形式同类物品的原级资源化,也包括把一类物品转化为不同类型新物品的次级资源化。[4] 三、我国生态农产品营销发展存在的问题 生态农产品是旨在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循环和生态、经济与社会三大效益相统一的新型农业生产体系下的农产品,即在洁净的土地上,用洁净的生产方式生产洁净的农产品。我国营销市场目前涉及的生态农产品主要有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生态农产品营销是在生态经济和绿色营销观念的指导下,以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经济发展和个人消费需求和谐统一为目标而展开的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等活动。[5]开展生态农产品营销不仅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而且是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和缓解“三农”矛盾的重要举措。在内外双重需求的驱使下,虽然我国生态农产品营销初步形成了品牌营销、订单农业、产品直销、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物联网等多种营销模式,并在国内外市场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整体而言我国生态农产品营销在农产品营销中所占的比重明显偏低,特别是与美国、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态农产品营销在处于落后状态,还存在诸多问题。第一,生态农产品营销观念落后。由于生态营销观念在我国形成相对较晚,再加上我国大多数涉农企业的创建者都是文化知识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民个体户,他们往往为了追求产量采用粗放落后的生产方式,即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生长素、动植物激素、保鲜剂等有害化学物质。虽然农产品产量有了显著提升,但是产品的品质却大大下降,关键是对人类生命安全和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除了生产环节的非生态化之外,其它环节也有不少问题,比如很多农业企业在运输环节不严格按照规程进行包装运输,甚至故意“以次充好”,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品质和生态农产品的品牌信誉。第二,生态农产品营销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现象较多。虽然在国家对生态农产品营销日益重视的背景下,相关部门对生态农产品市场监管信息进行了较为及时的,但在实际层面并没有有效遏制信息不对称现象的频频出现。一方面,由于宽阔高效信息平台的缺失或者信息渠道的不畅,生产者不能及时获取生态农产品的准确市场信息,使得其生产与市场需求产生脱节,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由于现代信息技术能力和现代农业知识的贫乏,农业生产者对于鱼龙混杂的信息难以辨别真伪,总是以一种侥幸随意的“冒险”心理进行生产经营,这在注重市场细分和准确定位的当下社会自然容易出现生态农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不利于生态农产品的营销和消费潮流的形成。第三,专业化生态农产品营销人才短缺。作为一种高层次消费,生态农产品营销需要具有大批量既懂生态农业技术又懂市场营销知识的专业人才支撑,在社会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的发展中国家这种专业化人才显得更为重要。我国当前的生态农产品营销人员基本都是农民出身,他们往往集生产销售于一身,很少严格按照现代营销理念对生态农产品经营进行系统化运作。尽管也有部分生态农产品营销企业对人才进行了细化区分,使早期的农产品销售商贩转变为生态农产品营销的经纪人或经理人,但他们依然缺乏专业系统的现代营销知识基础,而这会影响生态农产品营销的长远发展。第四,生态农产品营销的公共支持力度不足。生态农产品营销发展的一个前提是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维护,尤其是需要高度洁净的空气、水分、土壤等,而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政府等公共机构的干预性支持。虽然国家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是目前法制体系依然不完善,特别是缺乏一整套专门的生态农产品监管法律法规体系,从而使得生态农产品营销缺乏有效监管。 四、循环经济视角下我国生态农产品营销的策略思考 在提倡绿色消费的社会环境中,生态农产品营销是消费的主流趋势,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尽管当前生态农产品营销中出现的若干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阻挡这一趋势,但是我们应当积极融入循环经济的绿色理念,通过策略的规范完善使生态农产品营销成为经济常态化现象。第一,政府等公共机构要在全社会层面发挥引领宣传作用,倡导生态农产品消费观念。观念是行动的向导,只有在全社会范围形成了绿色生态消费理念,才能保障生态农产品营销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国家要积极利用各种公共媒介平台通过多元化手段进行生态农产品消费知识宣传,既要让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了解接受生态农产品知识,进而从源头提供健康的生态农产品,也要对普通消费者进行健康生态知识教育,使其明白生态农产品与个人健康与环境生态的统一关系,从而乐于接纳生态农产品。第二,国家要完善制度建设,培育健康有序的生态农产品营销环境。生态农产品是一种成本较高的绿色食品,其价格高也经常成为不法商贩投机钻营的“诱饵”,因此国家一定要完善法制建设,尽快出台专门的生态农产品营销法律法规,一方面要通过立法执法杜绝生产者使用有害化学物质,保证生态农产品源头的“绿色化”;另一方面,要通过质量检查制度杜绝或严惩通过乱贴“生态”标签“以次充好”的不法现象。第三,构建多元化的信息渠道,降低生态农产品营销信息的不对称程度。首先,政府部门要利用公共媒体的诸多优势,加强与生态农产品企业合作,及时生态农产品信息,特别是要向公众及时公布生态农产品的绿色标准。其次,生态农产品企业要借助店内展示、店内品尝、销售展示、网络宣传等手段积极开展生态农产品营销活动,增强生态农产品在民众中的影响力。第四,采用立体化的生态农产品营销组合手段。首先,要根据我国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生态农产品价格,比如对资源紧缺的生态农产品制定较高价格,实施适销厚利策略,而对于需要尽快占领市场的生态农产品可以制定相对较低的价格,走薄利多销策略。其次,选择适当的农产品分销渠道。农业企业可以通过创建生态农产品销售中心,建立生态农产品连锁商店,设立一批生态农产品专柜、专营店或直销。另外,生态农产品企业要加大品牌广告投资,塑造绿色品牌形象,通过对品牌的打造,提升绿色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 作者:李静 产品营销策略论文:国产品牌内容营销策略分析 摘要:大数据所具备的数据丰富、多样、便捷、高速、真实等特征,赋予了大数据独特的价值内涵。在当前环境下,大多数国产品牌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营销困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企业将目光转向内容营销。尤其是大数据环境下的内容营销,为企业维护和拓展更多的消费者群体提供了全新的数据和理论支撑。国产品牌通过大数据的相关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目标客户群体,并对此进行有针对性的内容营销,实现品牌影响力的提升。 关键词:大数据;国产品牌;内容营销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日新月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概念层出不穷,并渗透到各行各业,成为新一轮推动产业革命的巨大生产力。在这样的环境下,充分借助大数据技术来研究目标客户群体的需求,进而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内容营销,是当前品牌营销的一个重要思路。国产品牌借助大数据加工后的内容营销可以制定更好地营销策略,这对国产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长期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概念界定 1.大数据 大数据指的是通过全新处理模式后可以发挥超强研判能力和决策能力的海量信息资产,这些信息资产具备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特征。大数据的优势就是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专业化的处理。对巨量的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分析,可以实现信息的增值,企业不断地对客户和市场大数据进行挖掘,能较好地实现品牌的精准营销,促进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2.内容营销 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对内容营销的明确定义。普遍认为,内容营销就是通过各类内容媒介(包括印刷品、文字、音视频等),向消费群体传播品牌相关信息,并借助这种方式成功吸引目标客户群体,以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品牌美誉度,让消费群体产生品牌认同,进而刺激他们做出购买和重复购买的消费行为。 二、大数据环境对国产品牌内容营销的影响 1.拓宽了市场信息的获取途径 很多时候,多数国产品牌无法跟国外品牌的综合实力相提并论,而且也难以获得国外品牌那样高的关注度。此外,以往多数国产品牌信息获取途径落后,多是依靠传统的调研方式,得出并不一定真实的市场调查结果,或者干脆就是想当然的以为客户需要什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必然陷入无法满足消费者实际需求的内容营销困境。而借助大数据,则可以帮助国产品牌迅速发现新机遇、新市场、新客户。更好的规避想当然的错误判断,设计出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实现品牌营销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在这个过程中,内容营销是支撑点,大数据是关键驱动力,内容营销和大数据的深度结合可以帮助国产品牌获得更多市场信息,促使品牌焕发强大的生命力。 2.内容营销的深化发展 内容营销的理念一直存在,不过在大数据之前,很多国产品牌都是自主性的粗放式内容营销,一般是以品牌方为主导,按照自己的思路开展的所谓内容营销,很多时候,并不能引起消费者的共鸣。消费者期待的是有价值的内容推送,只有对消费者有吸引力的内容,才是有价值的营销。消费者通过关注内容,才能更好的了解品牌背后发生的故事,进而对品牌产生喜好。而消费群体本身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消费层次,决定了他们关注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故以往那种简单的广告内容推送,很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反感,而通过大数据加工后的信息,能更好地确定自身的品牌客户属于哪一类市场群体,了解这些人群关注的热点是什么,进而开展针对性的内容营销。所以,大数据能够促使内容营销更好地发挥作用,能够更为科学、直观地研究出消费者的喜好和兴趣,针对他们的关注点,开展精准的内容推送,进而更好地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获得更好地品牌体验。 3.形成新的品牌发展机遇 对于内容营销来说,优秀的内容才是传播的关键点,而各种营销媒介和渠道仅仅是推广手段。在大数据环境下,国产品牌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和加工,实现大数据+内容的品牌营销模式,真正实现了对消费者各项需求的量身定制,真正使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和潜在需求有迹可循,整个内容营销过程凭借大数据实现了无缝衔接,为国产品牌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三、大数据环境下国产品牌的内容营销策略 1.将品牌理念高度嵌入内容营销 每个国产品牌都有自己独特的定位和理念,这就决定了企业会面向一定的消费群体,比如格力、美的,相对来说定位会高一些,它的营销内容就无法面向追求低价的客户,而是要面向追求更高生活品质的市场细分群体;而科龙,奥克斯这样的品牌相对来说定位低一些,那么超高性价比或者物美价廉是其内容营销需要凸显的地方。在大数据时代,借助大数据来充分挖掘客户标签和需求,很好的定位出自己客户群体的特征,处于什么年龄阶段,主要从事什么工作,分布在几线城市,进而开展针对性的内容营销,与目标客户构建最直接有效的联系,真正把品牌理念和相关内容进行高度契合,这样才能更好的向客户传达有效信息,实现品牌影响力的跨越式提升。 2.进行精品内容营销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手中几乎都有一部甚至多部智能手机,消费者能接触的内容非常丰富,甚至可以用信息过剩来形容。在这海量的内容信息中,真正能够触动消费者心弦的其实非常少。而国产品牌开展内容营销,提供精品内容,可以帮助国产品牌获得更多的展示机会,赢得目标客户群的关注。要想做精品内容就必须强调以消费者为主体,重视内容营销体验。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必须首先搞清楚客户需要什么,喜爱什么,期待的是什么样的体验,最终才能制定出有效的内容营销策略。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充分借助大数据分析,研究客户喜好,针对他们的兴趣点精准投放内容,实现消费者和国产品牌之间的互动与沟通。这不仅可以增强消费者的品牌认知度,还能提升购买欲望。 3.通过内容营销实现国产品牌的跨越式发展 在传统的营销模式下,很多国产品牌无奈于多种媒体渠道的巨额费用。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自媒体平台也在蓬勃发展,微信和微博等社交媒体成为品牌与消费者直接互动的重要领域。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做好足够的内容营销,不仅是一种低成本的营销模式,而且也是一种高效的营销渠道,可以说,内容营销为国产品牌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总体来说,分享性是内容营销的本质,内容营销追求的不仅是有多少浏览量,而且对转发量、分享量也有一定的要求。而这对内容本身有着很高的要求,借助大数据技术可以很好的实现预测分析,做到内容营销效果的心中有数,进而逐渐成为一种拉动式营销,推动国产品牌的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大数据环境背景下,信息技术会进一步高速发展,国产品牌间的竞争也会愈加激烈,逐渐从最早期的价格竞争逐步转向为获取数据、研究数据再到利用数据之间的竞争。当前,内容营销已经被国内外品牌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品牌纷纷开通自媒体平台来内容信息,并与客户展开深层次互动。当然,内容营销的战场是非常广泛的,不仅仅局限在微博或微信上,目前的直播平台、网络圈子、论坛、官网,甚至网店等都是内容营销发挥作用的重要渠道。在这样的背景下,只有充分借助大数据,不断提高内容营销的精度和准度,才能在激烈的内容营销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进而不断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 作者:张江乐 单位:深圳大学管理学院 产品营销策略论文:传统百货店产品营销策略 摘要:随着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快速推进,国内百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进而带动了零售行业的繁荣。现阶段,百货行业在国内市场中迅猛发展,市场需求快速扩大,中国已逐步发展成为世界百货产品的第二大市场。巨大的市场需求带动了企业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张,产品类别呈多样化发展走势,企业的发展速度加快,但随之而来的是企业之间不断抢夺市场地位以及瓜分市场份额。传统百货公司是百货行业中的佼佼者,传统百货产品凭借着自身雄厚的背景以及先进的技术支撑,经过短时间的发展,在零售行业中已经占有一席之地,位居行业发展前列。那么,在这类行业的市场环境中,采取何种发展战略以及在该发展战略引领下采取怎样的营销方案,是本研究探讨的主要核心与问题所在。 关键词:传统百货;产品营销;营销策略 一、引言 当前,中国百货市场日渐成熟,市场环境愈加激烈、竞争条件和竞争规则逐渐严格,面对国外百货巨头大举挺进国内市场,以及国内主要市场竞争者快速调整运营战略,需要采取强劲有力的营销战略,并逐步拓展市场。传统百货亟需快速提升在市场中的地位,拓宽百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制定出既能顺应市场竞争需求,又要适合企业自身资源状况的营销策略,最大范围内的运用好现有资源,真正做到有的放矢的开拓市场,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为企业稳健的发展创设条件,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通过对传统百货营销策略的研究,不仅对传统百货公司具体运营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同时还对同类型的其他企业营销策略研究及同行业其他企业的营销策略改进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传统百货店产品营销现状 (一)产品特点单一 对传统百货企业来讲,规模经济不但显现在材料采购、产品研发、产品生产、产品制造、市场销售、服务等环节维度,还涉及到整个市场的需求。对市场的新进入者来讲,企业的盈亏平衡点通常会比较高,再加上百货产品隶属高零售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市场需求量的影响,通常很难实现其规模经济。 (二)营销模式落后 现阶段,传统百货在营销管理方面还处在不断探索的阶段,各项业务也不断完善,但在百货产品营销服务的政策上还没有稳定的模式,从近几年百货市场发展情况来看,传统百货在调动营销积极性、拓宽营销方式、加大营销管理方面,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 (三)人才流失严重 当前,传统百货人才素质不高,人员结构不合理以及企业对人才的不重视导致人才流失严重,其人力资源在管理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直接关乎到百货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生产环节上可以凭借企业的固有技术来弥补,但是百货产品的销售方面需要一定的人力资源来支持。由于传统百货内部现有的薪资管理及职位晋升机制不完善,还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得员工的流失现象严重,致使人力管理成本持续上升,严重影响到企业的整体绩效。 (四)组织结构扁平化 当前传统百货的营销组织结构趋向扁平化。此类传统扁平型的组织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企业有效管控营销过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此外还可以强化对各级别组织的管理,各层级管理者的管控压力不大。但是此种组织结构很容易放慢信息过滤与信息传播的速度,这就会延长信息的审批流程,进而加大了信息失真造成决策有误和丢失机遇的概率,最终会对企业整个营销过程造成影响。 三、传统百货店产品营销策略 (一)产品策略 1.完善产品构成。据分析显示,传统百货本土化顾客在购买产品之前会结合自身的购买需求对产品进行比较、选择,接着决定选购的产品,在此过程中顾客受制于生活习性、年龄、收入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顾客在选择的进程中需要选取可以让自己觉得获得最大感知价值的产品。故而,传统百货作为零售企业,需要尽最大努力给顾客提供多元化产品以供顾客选择,只有当产品类别多、价格多层次,才可以更好地顺应不同顾客群体的需求。2.提升产品档次。传统百货业态中拥有一定的知名产品,尽管众多一线品牌已经入驻传统百货,然而此类品牌仅局限在国内一线品牌,古驰、香奈儿、爱马仕、普拉达等国际奢侈品牌均没有入驻传统百货,故而,传统百货在发展进程中需适当开拓高端奢侈品区,引进国际顶级奢侈品牌,这样有益于提升传统百货的销售形象,进而吸引部分高端产品的目标群体。同时可以革新一线品牌,对于连续一段时间内的销量都维持在较低水平的品牌可以给予更换,挑选新的一线品牌加入;对于销售量比较多的品牌,可以合理地添加产品的种类;发展一些特色性品牌入驻,比如说现在比较火热的欧韩品牌和一些受到热捧的潮流前沿品牌。3.彰显产品差异特色。当下,从国内百货业的发展走势上来看,具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端倪,这也是造成国内零售业之间经常展开无序性竞争的源泉,便是不同百货业态销售的产品同质性偏高。对于身处竞争中心的百货业态来讲,运营的诸多产品均能在市场中找寻到替代产品,自我竞争中具有的品牌优势也随之快速消失。故而,传统百货在制定产品营销策略过程中,需要尽量避免产品同质性高所招致的弊端,推行差异化管理模式,发挥传统百货的品牌优势,注重开发具有特色的品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留住顾客。 (二)价格策略 价格策略也是传统百货在销售过程中经常用到的策略之一。因为不同顾客具备的购买能力不同,故而,要依据不同顾客的购买能力,结合利润最大化原则来确定最终的定价方案。价格策略最早起始于上上世纪末,此阶段零售行业有了一定的发展,故而,理论界诸多学者开始对顾客以及成本进行分析,研究在推行利润最大化原则的过程中怎样才可以吸引较多的客户的措施和途径。传统百货顾客在购买产品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是价格因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更为激烈,非价格因子对顾客的影响也快速提高,但是价格仍依旧是对企业市场份额占有率产生重大影响的诸多因子中最突出的一个。所以,在制定营策略进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产品价格因素。 (三)渠道策略 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时间与空间上存在着多方面的不协调性和矛盾。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需要借助于一定的分销路径,才能够在合适的时间、地点,以合理的方式为消费者或用户提供产品,进而克服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时空矛盾,实现企业的市场营销目标。4Ps营销组合策略将分销界定为提升营销成效的一个重要元素,产品的销售离不开分销策略的支撑,是合理规划产品流通途径与扩大产品市场影响力的主要方法,有益于产品的最终销售。所以,需结合相关客户群体价值理念以及产品自身凸显的观念来制定分销策略。在销售过程中传统百货与供应商之间存在有一种比较微妙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两者之间是利益共同体的关系效用。传统百货是最终的零售终端,不管在哪一点出现问题,都会产生客户流失的风险。就供货商来讲,传统百货很少与厂家发生接触,倘若削减了中间环节,产品在销售进程中可以拥有更大的价格优势。现阶段,随着互联信息技术及移动终端设备的快速普及,线上消费模式已经逐步深入人心,借助互联网购买产品更为方便与快捷,这将给传统百货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威胁。故而,百货业在发展进程中需要注重电子商务渠道。线上购物主要针对中青年,此部分目标客户群体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对网络技术接受比较快,也很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现阶段人们经常选择的购物网站有淘宝网、天猫网、京东商城、苏宁易购、唯品会等。这些电商企业都是当下开展电子商务比较成功的典范,其购物途径吸引了诸多的顾客及商家,凭借互联网信息平台与相隔万里的买卖对方进行交易,但是由于电商交易达成过程中购买方难以看到货物,收到的货物与预期相差较大的现象也经常发生,这也是互联网购物中具有的一个重要的不良因子之一。作为实体店的传统百货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借助电子商务展示来进行业务推行。 (四)促销策略 促销也就是促进产品销售。从营销的维度上来讲,促销是企业借助于人员和非人员的方式,帮助企业与消费者互动交流信息,提升产品品牌形象价值,刺激顾客的购买欲望,并促使其产生购买行为的活动。促销策略隶属于四大营销策略,正确制定并合理运用促销策略可以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竞争优势。传统百货在日常经营过程中经常运用的促销途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价格促销,另一类是销售促进,需要借助广告及营业推广等销售路径。广告促销针对的群体主要是潜在的顾客,好处是宣传范围宽泛,弊端是针对性差;营业推广针对的群体主要是有效客户,好处是具有针对性,弊端是宣传范围比较狭窄。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传统百货需要充分利用多种促销方式的优点,合理组合,才能收到理想的促销效用。 作者:褚旭 产品营销策略论文:乡村旅游农产品营销策略分析 摘要:因为旅游行业的融合效应非常强,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就成为了解决“三农”相关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我国乡村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之中,农产品营销工作也成了无法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当前有研究者从乡村旅游角度对农产品营销行为作出研究。实际上,以乡村旅游为基本平台来实施农产品的营销工作,能够切切实实地降低农产品所具有的销售成本,提升农产品具备的相应附加值,能够切实推动农村地区有关产业实现新的发展,对于深入调整我国农村地区的整体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群众的实际收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乡村旅游背景下的农产品营销鲜明特征,分析了在乡村旅游中推进农产品营销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基于乡村旅游的农产品营销实施策略。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产品;营销 随着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农产品的营销也随之而具备了更加宽广的销售途径。虽然如今对发展乡村旅游行业的研究成果正在变得愈来愈多,但是涉及利用乡村旅游来提高农产品营销质量的研究却十分少见。就农产品销售的意义而言,运用乡村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能够为我国的农产品营销打开更为宽广的销售途径,这对于切实实现我国农村地区经济产业的全面调整,促进农业产业的全面集约化发展等都具备了极为重大的作用,而且也有利于运用农民群众的增收以促进“三农”问题更好地解决。但是,基于乡村旅游视野的农产品销售还是一种全新的营销模式,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能够加以借鉴的内容都很少。在此,笔者试图从乡村旅游加以切入,从而探讨农产品营销的具体策略。 一、乡村旅游背景下的农产品营销鲜明特征 乡村旅游具备了不同于别的旅游方式的重要特点,突出表现为对生态所进行的执著追求。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人对健康的关注度政治变得愈来愈高,而农村地区是脱离城市而单独存在着的一种自然景观地点,具备了城市无法具有的丰富自然资源,所以,这就决定了乡村旅游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在乡村旅游背景下,农产品营销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上:一是具备了即时性的特征。农产品从生产至销售往往会存在相应的时间差,乡村旅游角度下的农产品销售却能很好地消除这一时间差,能通过消费者们的亲身乡村游而为各类农产品所实施的营销提供更加多的便利性。通过乡村旅游,农产品销售的主要卖点就是能够确保自身具有原汁原味的品质,所以能够推动乡村旅游者们实现就地性的消费。二是具备了地域性的特征。饮食文化游可以说是我国乡村旅游的重要亮点之一。饮食文化与地域文化之间具备了最为直接的联系。就我国的具体情况来说,这一特点充分表现为我国的地大物博以及民族特色鲜明。所以说,我国的饮食文化自然也就具备了十分显著的地域性差别。有鉴于此,我国不同地区推出的乡村游自然也就具备了农产品类别上的差别。所以,我国乡村旅游视野下的农产品销售也就具备了十分显著的地域性特征,对大量外来游客而言,具备当地特色的农产品会具备更加高的吸引力。三是具备了体验性的特征。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始终在持续提高,对农产品等产品所具有的新鲜感已不复以往那么强烈。对广大游客而言,乡村游之重点是运用参与而得到相应的体验感。在这一新形势之下,我国的乡村旅游必须紧紧跟上市场发展的导向,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强化对乡村旅游过程之中体验性活动的策划工作,例如,可通过农家乐中的垂钓和采摘等具有农趣的活动,就能够很好地推动农产品的销售工作,而且还能切实满足广大游客在体验上的需求。四是具备了营销成本较低的特征。农产品销售如果能够结合乡村旅游来实施,就能够在广大农民群众和消费者间直接创建相互联系之途径,自然也就能够减少大量中间性环节,所以自然也就有助于提高农产品所具有的附加值,而且还可保障农产品处于新鲜的状态下,有助于吸引消费者们予以购买。 二、在乡村旅游中推进农产品营销的必要性 鉴于当前我国乡村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乡村旅游行业之中的农产品销售也在持续发展,能够进行体验的乡村农产品变得愈来愈多,例如,采摘、垂钓以及制作小手艺等均已经成为了新兴的乡村旅游农产品体验形式。我国的旅游类农产品通常均具有相当强的地域性特征,位于不同的地区就会拥有不一样的民俗,自然也会出现不一样的饮食文化以及生活习惯,所以,乡村旅游视野下的农产品自然也会产生各不相同的特点。和普通产品的营销方式有所不同的是,我国的乡村旅游农产品销售之中的产品购置以及消费同步实施的,所以乡村旅游农产品的销售相当地直接,能够切实减少流通当中的各类成本。农民群众把自身农产品直接地卖给游客,比如,农家乐即是由农民群众直接给游客们提供餐饮以及住宿等服务,而浓郁的乡村风土人情以及民俗文化正好能够吸引游客们驻足与停留。乡村旅游视野下的农产品营销能为农村地区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行业一样均为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乡村旅游迫切需要吸收大批量劳动力,吃、住、行、购等均需提供相应的服务,而乡村旅游则能够吸收非常多的本地劳动力资源。乡村旅游和农业产业化之间的联系极为密切,大量农业类项目均可利用乡村旅游资源来加快发展,并且积极改进农村地区的生产以及生活环境,进而建立起规模化的产业与特色化农业,提升农业产业所具有的综合效益,最终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基于乡村旅游的农产品营销实施策略 (一)实施农产品绿色营销策略 如今,我国农产品绿色营销已经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农产品销售形式。对初加工类农产品,比如农家所自产与消费的农产品来说,传统意义上农户家往往均设置了独立化的庭院,建有专门开辟起来的果园或者菜园,所种植之蔬菜或者水果等往往都是使用饲养小动物的粪便来进行施肥,对果蔬所进行的病虫防治等也会运用人工方法来实施,这样一来,生产出的蔬菜以及水果通常都是新鲜和健康的。能够把果蔬农药残留降至最低限度上,从而能够达到国家绿色以及无公害之标准,不仅能够切实降低农产品养殖的成本,而且还能确保农产品的过硬品质。对深加工类农产品来说,在达到了产地环境质量的标准之后,还需对其实施绿色化包装,农产品包装是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起到传播绿色健康信息的重要作用。农产品包装的绿色化通常是指包装材料实现绿色化,也就是要利用环保型包装材料,制定出绿色的价格,并实施绿色促销方式,从而形成农产品企业的绿色形象。 (二)实施农产品服务营销策略 为了能够实施好农产品营销工作,必须强化服务,改进乡村旅游中的餐饮和购物等环节就是服务策略的重要体现。一是要加强乡村旅游中的餐饮服务。乡村地区的烹饪水平有限,那些不够规范的餐饮服务方式必然会损害到广大消费者们的体验行为。对厨师、服务员等餐饮行业相关工作人员加强管理显得极为必要。同时,还有一些消费着们觉得体验型自助式烹饪需要加以推广应用,一旦能够实施,必然能够提高游客们的体验性,从而更好地刺激消费者们消费与购买当地农产品的欲望。农产品可以说是乡村旅游过程之中餐饮业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乡村旅游的发展,肯定能够推动本地餐饮行业实现新发展,这样一来自然也就能够更好地推动农产品销售工作。为进一步挖掘特色化的农产品,把其打造成为当地乡村旅游过程之中餐饮业的重要招牌,就应当切实规范餐饮业的操作行为,不仅应当确保饮食上的安全,而且还要通过培训等方式来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从而为广大游客创设出更好的餐饮消费环境。二是要加强乡村旅游中的购物服务。乡村旅游经营者们应当致力于改进当地的住宿条件,从而更好地延长消费者们在此停留的时间。这是因为游客们的旅行时间会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消费数量,故应不断改进当地旅游住宿的环境,切实保障广大消费者们的安全,力求延长其购物消费的时间以推动农产品的销售。比如,河南省新郑市是一个产枣大市,该市就采取了带来游客到枣园之中赏枣和亲自打枣等方式来吸引消费者。游客们在免费现场品尝枣子,往往会选择购买一部分产品,或带回送予他人,或供自身食用,从而很好地推动了当地乡村旅游行业的发展,并促进了当地特色农产品的营销工作。 (三)实施农产品加工策略 不管是什么样的农产品,都具备鲜活、易腐等特征。正是出于这一考虑,造成诸多农产品经营类单位只会把营销定位在产、销的层面上,却没有考虑到对农产品的种类实施全面创新。笔者觉得,为更好地提高农产品对于广大消费者们所具有的吸引力,应当切实引入农产品加工创新策略。要依据各个不同地区的具体状况,分别决定是采取初加工的方式,还是采用深加工的方式。例如,对于水果可实施清洗、整理和包装等初加工手段,这样一来,就能很好地保持水果所具有的外在美观性,而且十分有利于拉长保存的时间;对于茶叶等类型的农产品则需要实施深加工,比如,可以研发出浓缩茶或者速溶茶等,从而能够更好地体现农产品所具备之当地特色,也更加便于消费者们加以食用。同时,乡村地区的旅游景点在其开发是可由有关部门持续提升对于当地特色化农产品企业的营销工作支持力度,帮助其引入更加先进的加工设备或者加工技术来实施好加工创新工作,这样一来,不但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能由此而推动当地乡村旅游实现新的发展。 (四)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策略 一旦农产品缺少了品牌化效应,其营销成果必然会变得事倍功半。所以说,只要形成了乡村旅游下的农产品销售品牌,那其所产生的品牌效应必然能为农产品的市场营销带来非常巨大的经济效益回报。比如,我国的山西省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有鲜明特色的农产品种类非常多,比如,晋南苹果、平遥牛肉、山西陈醋以及太行小米等。如果能够在以上知名农产品的基础之上来实施农产品品牌建设,其后再运用标准化生产手段,切实整合成比较大的农产品生产规模,自然就能够很好地提升当地乡村旅游农产品所具有的美誉度,让消费着们在消费当地乡村旅游农产品的基础上,还能领略到当地独特的乡村农耕文化,进而带来数量更多的游客。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如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现代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为符合广大消费们对于农产品的实际需要,加强乡村旅游业发展就成为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重要内容,运用乡村旅游来推动农产品销售工作就有了更好的发展机遇。推动乡村旅游与农产品销售之间的相互融合,就应当全力发掘乡村旅游业中的丰富资源,切实打破传统意义上的界限,实现农产品营销行业的更好发展。 作者:闫晓静 单位:河北北方学院 产品营销策略论文:生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研究 内容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大军不断发展壮大,生鲜产品也开始实施网络营销模式,呈现井喷式发展态势。但也面临着物流成本高、消费习惯难以改变等挑战,大多数商家仍处于聚拢用户、培养用户购买习惯的阶段。为此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生鲜产品自身优势特点,创新网络营销模式,深入研究科学合理的网络营销策略,加强线上、线下企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打造自身品牌,努力推动“互联网+”背景下我国生鲜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生鲜产品;网络营销;物流 引言 通俗地讲,“互联网+”就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加在一起,但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要实现深度融合,利用网络来优化传统产业资源配置、创新营销模式,提升全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力与生产力。生鲜产品由于具有易腐烂变质特点,曾被认为是“互联网+”领域最具挑战的产品。随着其他行业迅速开始“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发展,生鲜产品也开始尝试网络营销。与此同时,传统的生鲜产品营销策略已经无法满足新的市场需求,普通商品的网络营销策略也不适合生鲜产品,研究“互联网+”背景下生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成为生鲜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和研究热点。生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现状生鲜实际是一个外来词汇,来源于英文单词“fresh”,最早由家乐福、沃尔玛等国外零售企业引入我国,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国内消费者所熟知的词汇,蔬菜、水果、水产品、肉类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生鲜产品属于只需要简单分拣就可以出售的初级产品,不需要制作、包装、烹调等深加工。随着互联网、物流运输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生鲜产品也逐渐开始实施网络营销模式。尤其是2012年以后,越来越多的生鲜产业链条企业开展了网络营销模式,“互联网+”背景下,生鲜产品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态势。顺丰速运开发了线上食品商场顺丰优选,亚马逊中国也推出了专门的生鲜频道,淘宝、京东、1号店等大型电商也纷纷涉足这个领域,多利农场、本来生活、我买粮等一大批优秀垂直类生鲜电商也不断涌现。2010年以来我国生鲜产品网络销售情况如图1所示, 2012年是生鲜产品网络销售元年,逐渐进入井喷式发展阶段,2015年以前的增长率都在80%以上,2016年销售量和增长率预计将分别达到913.9亿人民币和68.6%,行业发展前景较大。“互联网+”背景下生鲜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并不是偶然的。首先,随着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和保健意识的逐步提高,消费者开始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同时由于生鲜产品传统销售渠道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许多中高端消费者甚至处于有钱买不到放心产品的困境。其次,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互联网+”背景下生鲜等农副产业发展,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流通方式,努力发展网络营销。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在政策、经费等各方面给予支持。资本市场也十分看好“互联网”背景下的生鲜产业,根据中投集团批露的数据,私募机构在该领域的投资额从2006年的0.56亿美元到2010年的14.89亿美元,2012年以后更是呈现井喷式发展。从互联网交易规模来看,2010年生鲜产业网络交易额占网络交易总额的比例还不到1%,还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业内人士普遍预计“互联网+”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生鲜产业的发展,逐渐成为网上最重要的热销品种之一。 “互联网+”时代生鲜产品网络营销制约因素 (一)当前生鲜产品网络营销的主要特点 2012年以后网络上越来越多的生鲜产业出现在消费者视线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网上购买各类生鲜产品,种类也逐渐齐全。与此同时,生鲜产品销售模式也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传统销售模式和“互联网+”模式对比如图2所示。图2上半部分为传统模式,也是许多消费者日常使用的模式,需要经过生产者、多级批发者、零售终端等环节。下半部分为“互联网+”模式,消费者直接向“互联网+”商户下单,后续过程对消费者完全透明,坐等收货就可以了。我国当前的生鲜产品网络销售主要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一是同城购买比例较大。大多数消费者都倾向于在本地网站购买生鲜产品,这是因为本地网络销售商通常可以保证快速送达,消费者对于当前生鲜产品的保鲜、冷藏技术和物流运输能力仍保持怀疑态度,故而“舍远求近”来保证生鲜产品的质量。二是白领阶层成为主要消费人群。日常生活中购买生鲜产品的主要是中老年人、家庭主妇,这些人已经习惯于在生活区周边的菜市场、超市购物,短期内难以改变其购物习惯和“互联网+”生鲜产品的认同感。部分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可以实地挑选的产品,认为这样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根据我买网批露的数据,都市白领阶层占“互联网+”生鲜产品消费人群的43%。这个群体拥有较高的经济收入,对生活的品质的要求同样比较高,希望能够通过网络获得优质的生鲜产品。三是销售很少涉及广大的农村地区。“互联网+”生鲜产品的网络销售主要集中于城镇地区,农村居民很少选择这种模式。部分农村消费者甚至认为农村地区实施“互联网+”属于简单问题复杂化了。四是中高档生鲜产品占据主流。这种品类分布现状是由于大多数“互联网+”生鲜产品销售商定位的是中高档消费人群,主要目的是与传统的菜市场、超市销售形成错位竞争,以扩大销售量。同时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许多消费者也更倾向于购买一些进口、有机食品以及周边实体门店较少的品种,也能满足消费者求新的心理。五是注重品牌,对价格不太敏感。随着淘宝、天猫、京东、1号店、唯品会等大型电商的快速发展,网络购物者通常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和买家的评价,而对于商家本身各种渠道的广告宣传则持怀疑态度,包括生鲜产品在内的食品行业更是如此。不同于数码产品、服饰、书籍等产品,消费者在选择“互联网+”生鲜产品时,更加重视亲朋好友或者其他买家的评价,以最终决定是否购买产品。许多消费者都会选择销量高、评价高的生鲜产品,传统营销模式中的价格优势在“互联网+”营销模式中的功能大大弱化了,消费者宁愿以比传统门店更高的价格,来换取优质生鲜产品。 (二)制约生鲜产品网络营销的主要因素 尽管“互联网+”生鲜产品网络营销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仍然存在着物流成本较高、保鲜较为困难、消费人群较少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互联网+”生鲜产品进一步发展壮大的重要瓶颈。根据《2014-2015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当前的生鲜产品电商只有1%左右能够真正实现盈利,95%的经营者处于亏损的阶段。首先,生鲜产品物流成本较高。物流配送是“互联网+”生鲜产品网络营销的关键环节,其成本也是经营者需要承担的主要成本。生鲜产品的消费人群以个体、家庭为主,有着订购数量少、客户分散的特点,必然导致物流成本的上升。过高的物流成本必然体现在最终的售价上,由消费者来承担。当同一种生鲜产品网上报价高于消费者周边的菜市场、超市时,必然导致消费者的流失,甚至一种产品高价会影响消费者对整个“互联网+”生鲜产品价格的不认同,高昂的物流成本带来的售价偏高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互联网+”生鲜产品网络营销的关键因素之一。其次,生鲜产品保鲜较为困难。生鲜产品容易出现腐烂变质而导致严重损失,这是制约“互联网+”生鲜产品网络营销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生鲜产业的保鲜、存储、加工技术较为落后,直接导致我国生鲜产品损耗率极大。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生鲜产业平均损耗率为20%-30%,主要发生在生鲜产品的流通环节。而国外生鲜产品行业的损耗率则为3%-5%,这种高损耗率不仅增加了产品安全隐患,也提高了产品价格。同时生鲜产品不同于其他网络销售品种,一旦出现客户投诉、退货等情况,意味着商品完全失去价值,这也进一步推高了生鲜产品网络售价。此外,生鲜产品的保鲜问题还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网络购物体验。如果最终收到新鲜度不高甚至变质腐烂的产品,在投诉退货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必然导致消费者的不满和差评,进而影响到其他消费者对“互联网+”生鲜产品的感观。比如许多新鲜蔬菜有着较高的含水量,在配送过程中很容易导致水分流失,这会给消费者不新鲜、缺斤短两的感觉,进而对网络销售商所有生鲜产品质量产生怀疑。最后,大多数消费者还不习惯通过网络购买生鲜产品。数码产品、书籍等网络热销产品有着较高的标准化程度,而生鲜产品往往难以实现标准化。比如同样是猪肉,不同品种、不同部位、不同肥瘦有着完全不同的价格和品相,因此许多消费者更倾向于能够亲自挑选生鲜产品。而且生鲜产品作为一种重要的食材,许多美食爱好者更喜欢亲自感受后再考虑购买。而“互联网+”生鲜产品无法让网络消费者看到实物,因此无法实现体验购买。尽管近些年电子商务迅猛发展,但是诸如衣服、生鲜产品等特殊商品,消费者仍然注重感官体验。比如很多消费者在购买衣服之前,都会到实体店亲自了解材质、进行试穿,然后才会在网上下单。再加上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对于需要进食的生鲜产品就更是如此,许多消费者已经形成这样的购物习惯,因此在短期“互联网+”生鲜产品营销难以迅速发展。 “互联网+”背景下生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 (一)加强网络推广,打造优质品牌 好的品牌能够给予消费者信任感并减少决策时间,为此打造“互联网+”生鲜产品优质网络营销品牌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做好品牌定位。一方面要定位销售的目标消费者群体,要明确产品销售和服务的对象是那些群体,这个群体对生鲜产品有哪些特定需求。比如,番茄网定位于上班族,该群体平时忙于工作更加看重高效率的网购。另一方面要定位好品牌价值体系,比如针对上班族在时间和精力上的局限性,推出当天送货、无条件退货等服务,就可以向消费者传达自身品牌的价值定位,消费者能够更放心地购买生鲜产品。其次,要做好品牌文化建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着激烈的商业竞争,文化品牌优势已经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必要基础条件。“互联网+”生鲜产品商户的对外网络接口不仅是商品陈列和消费者下单界面,更是企业文化宗旨的集中展示,每一个细节都是企业文化的体现,是对消费者和企业自身的庄严承诺,是创造归属感的重要工具。再次,要加大品牌推广力度。搭建网站或网络店铺但浏览量少就失去了意义,要做好企业优质生鲜产品和配套服务的宣传工作,努力提高企业自身品牌知名度。要广泛利用各种现代媒体扩大品牌影响力,充分利用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将有限的广告经费投入到适当的目标人群。第四,要确保品牌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是任何品牌的生命线,尤其是社会高度关注的食品领域,生鲜产品的质量是打造“互联网+”品牌的关键。一些有条件的商家已经开始通过自建基地、签约农户等方式,从源头控制产品质量。 (二)完善标准体系,改进物流策略 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有着较为严格的农副产品管理体系,基本实现了行业标准化。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农副业生产的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进程远未结束,还没有形成能够适应大规模网络交易的标准体系,且随着国内频繁发生的各种食品安全危机,社会各界普遍对食品安全缺乏信心,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互联网+”生鲜产品营销的主要瓶颈之一。构建科学合理的统一标准体系,能够有效降低消费者的风险感知,提振消费者购买信心。一是开展农业部门认证,从源头把好认证关、质量关。加快建立我国生鲜产品标准体系,促进我国生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和流通,改善“互联网+”生鲜产品网络营销环境。二是开展电商平台认证,把好销售关。比如淘宝网就实行有机认证机制,消费者在淘宝网搜索商品时优先展示通过有机认证的生鲜产品,同时消费者通过成熟的评价体系可以充分了解其他消费者对该产品的满意度。物流是“互联网+”生鲜产品网络营销的基础,也是区别于传统实体门店销售的主要特点,更是影响产品质量、客户满意度的关键和制约“互联网+”生鲜产品未来发展的重要瓶颈。生鲜产品要经过采收、预冷、加工、存储、运输、装卸、查验、销售、配送等环节才能送达消费者手中,整个环节需要全程低温储藏,对物流配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鲜产品物流设备及基础设施的研发和投资,在许多重要生鲜产品产地建立了低温存储加工设施,在需求集中地区建设低温配送中心,但仍然无法满足高速发展的“互联网+”生鲜产品网络营销的需求。为此,在进一步加强生鲜产品物流配套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要引导物流公司开展跨区域合作,实现现有物流配送资源的高效利用,有效改善我国生鲜产品物流条件。 (三)创新发展思路,丰富营销模式 一是O2O模式,主要是指消费者通过互联网选购生鲜产品,然后就近选择店铺取货,如图3所示。O2O模式可以有效降低“互联网+”生鲜产品的物流成本,确保产品质量。电商可以选择消费者聚集地区的超市、便利店、餐馆等进行战略合作,到店取货模式也可以自由变更为就近集中配送模式(赵振,2015)。O2O模式在国外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比如英国的奥凯多公司顾客就可以通过网络下单,然后到社区超市取货,不仅了提高了配送效率,还能够提高产品透明度,有利于获取消费者的信任、拉动消费。二是微信营销。微信已经发展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推广产品的重要途径,刷朋友圈已经成为许多人每天必做的事情。有效利用各种网络资源、网络营销途径是“互联网+”生鲜产品营销的必然选择,要充分利用电商微信公众平台和自身品牌公众平台展示和推广产品,要通过微信来增强顾客粘性。要根据不同目标群体的不同生鲜产品需求,合理推送产品信息,做到差异化营销。三是体验营销。如前文所述,不习惯网络购买生鲜产品是制约“互联网+”生鲜产品销售的重要因素,主要是担心线上与线下差别大、质量得不到保证等。体验式营销就是通过加强线下交互,提高消费者的网络消费信心,逐渐改变其消费习惯。比如可以免费组织消费者参观生鲜产品产地、加工和运输流程,组织消费者体验生鲜产品养殖过程等,还可以通过组织品鉴会、健康讲座等活动来扩大口碑效应。 (四)开展定制营销,提升产品溢价 生鲜产品市场需求是多样化的,而相对单一的供货渠道使得大多数商家难以提供丰富的生鲜产品。同时“互联网+”背景下价格高度透明,很容易形成恶性价格竞争,严重侵蚀利润空间。为此要积极开展定制营销,在充分利用现有品牌的基础上,根据特定消费群体的特定消费需求,对产品包装、口味、配送方式等进行重新定制,使之成为消费者的“特供品”,实现生鲜产品的“个性化”和高溢价,有效回避“互联网+”生鲜产品价格透明带来的恶性竞争,并能够进一步扩大品牌知名度和扩大销售量、提高销售利润。实际上,生鲜产品高昂的物流成本和“互联网+”背景下价格高度透明,已经决定了其高溢价性,中高端路线是其营销的必然选择(费威,2014)。要用优质生鲜产品的高单价、毛利来平衡高昂的物流成本和定制营销成本。目前国内“互联网+”生鲜产品网络销售商都积极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其比例均在40%以上,不断推出各种新奇特产品,在吸引消费者的同时其价格也较高,比如上海“田头批”的“拇指西瓜”售价80元/斤,受到许多年轻消费群体的追捧,取得了很好了营销效果。从理论上说,所有生鲜产品都可以采用“互联网+”战略,但实际上高溢价生鲜产品才能给商家带来真正的利润,低溢价产品只能起到补充作用。比如在天猫、淘宝、唯品会等网络平台上,经营普通大米生意很难维持,泰国大米等高溢价商品则完全可以支撑起网络销售平台。 结论 生鲜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互联网+”背景下,生鲜产品网络营销迎来了发展契机,前景十分广阔。但是,高昂的物流成本、产品保鲜和人们的购物习惯等不利因素,严重制约生鲜产品的网络销售,大多数商家还处于亏损阶段。当前的现状要求企业要紧密结合“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和生鲜产品自身特点,深入研究科学合理的网络营销策略,加强线上、线下企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打造自身品牌,努力推动我国“互联网+”生鲜产品的销售。 作者:陈宏刚 单位: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 产品营销策略论文:寿险公司产品营销策略研究 【摘要】个人营销作为寿险公司主要的营销渠道,为寿险公司创造了主要的保费来源。本文在保险市场营销理论的指导下,运用SWOT分析法就A寿险贵州分公司在贵州寿险市场上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对劣势与威胁方面的分析表明了个险产品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优化其个险产品营销策略的建议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A寿险贵州分公司个险产品营销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及参考。 【关键词】保险营销;SWOT;分析法;优化产品营销策略 一、引言 贵州省地处中国西部,经济比较落后,就目前贵州省保险市场来看,贵州省保险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潜力。A寿险贵州分公司自2007年开设以来,经过近10年的奋斗,已由年保费不到千万,发展为现在年达成保费超过2.1亿的寿险分公司[2]。本论文通过对其产品营销调研得出的优化建议,制定出一套适合A寿险贵州分公司个险业务发展的产品营销策略,为实现公司业务发展、客户有效开拓提供一些思路及参考。 二、A寿险贵州分公司个险营销现状分析 (一)A寿险贵州分公司个险销售产品营销现状 1.A寿险贵州分公司个险销售产品分类。目前A寿险的产品结构总体是较完善的,涵盖了理财险(低风险、高收益、分红型)、意外险(综合意外、交通意外、旅行意外)、健康险(大病、防癌、住院急诊)、人寿及养老险(返本型、定期寿险、年金险)等产品,除了传统寿险产品外还有新型的万能、投资连接等产品。2.A寿险贵州分公司各地主险种销售状况分析。本部分通过对主力险种的实动率、件均保费两项指标,来衡量A寿险贵州分公司的产品销售状况。第一,主力险种实动率。某险种实动率高,说明销售某险种的业务员多,通过对不同地区实动率的分析,可以了解不同区域产品销售是否具有合理性。如下图2-1:图2-1为贵州分公司不同区域的主力险种实动率,该险种实动率最高的是贵阳本部,达到43%,铜仁37%,由于该产品属于中高端产品,其实动率高,保费贡献就大,而黔西南的实动率为22%,黔南29%,黔东南26%,目前贵州分公司对于中高端品的险种实动率三级机构均普遍低于贵阳本部,从市场环境看,这不仅取决于市场状况,与产品营销策略也有很大的关系。第二,件均保费。件均保费是指首年标准保费与承保件数的比值,它反映了销售人员的展业技能,件均保费高,说明中高端产品销售较好。图2-2是2015年A寿险贵州分公司各地市件均保费情况,由上图可以看出安顺地区的件均保费最高,三级机构中六盘水与贵阳本部相差不多,但其他6家支公司件均保费均低于4000元,这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营销策略组合有直接关系。 三、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完善的产品体系。目前A寿险的产品结构总体是较完善的,涵盖了理财险(低风险、高收益、分红型)、意外险(综合意外、交通意外、旅行意外)、健康险(大病、防癌、住院急诊)、人寿及养老险(返本型、定期寿险、年金险)等产品,除了传统寿险产品外还有新型的万能、投资连接等产品。 (二)劣势分析 三级机构弱小,发展不均衡。A寿险贵州分公司共有9个三级机构,但各机构发展步调差异较大,黔南、黔西南等弱体机构贡献乏力,贡献度低的背后是其发展速度落后于本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现行保险机制下,人行业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吸引了社会上大量闲散人员到保险公司再就业。由于人员来自社会各阶层,素质参差不齐,其收入完全依赖业务提成,导致一部分人为了提高收入,急功近利,诱导、误导客户的事件屡有报端,社会影响极坏。 (三)机会分析 外部宏观经济政策利好。2014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3],贵州省出台了“省十条”保险政策促进了贵州保险业的高速发展。2015年贵州省GDP总值达到了1.05万亿元人民币,较2014年增长了10.7%。A寿险贵州分公司作为在贵州寿险市场上征战多年的老公司,目前市场份额稳居前四,相信凭优秀的经营理念、积极地营销策略,一定会抓住这前所未有的机遇,努力提升市场份额,实现成为贵州市场上规模最大、品质最优的寿险公司的愿景。 (四)威胁分析 同业竞争。贵州经济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实施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贵州保险市场将会有更多的潜在进入者,寿险市场也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截止2015年底共有12家寿险公司加入贵州寿险市场。而A寿险贵州分公司在这些机构中累积保费市场份额仅为第四,与同业当中的主要竞争对手平安贵州分公司对比,无论是从销售队伍规模还是在人均产能还有保费规模上与其都有很大的差距。 四、A寿险贵州分公司个险营销策略优化建议 (一)目标市场的细分 A寿险贵州分公司市场细分应主要集中在地域、年龄、收入、教育程度等变量。按这些变量考虑,依据不同的市场细分类,各营销机构可以根据自己的销售目标有的放矢选择消费群体,使各机构更好更均衡的发展。 (二)实现多样化的产品推广方式 体验式营销。从保险公司角度来看,A寿险贵州分公司应该从“准确的产品定位,创新的销售模式,百分百的售后服务”上下功夫。由于保险产品是无法做到“售前体验”的,所以在总结了传统销售模式的优缺点的基础上,公司可以采取保险“产说会”的模式,让客户了解保险产品的真正的意义与功用,加深客户的保险意识,同时有效促成保单的签订。 (三)建立高素质营销队伍 严把人员入口关。营销员队伍的高素质不是简单的学历高,而是从是否有良好的学习能力。选择这样的人才进行培养,有利于他们在营销队伍中的快速成长,也有利于队伍的整体稳定。因此A寿险贵州分公司从招募选拔开始就要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选择合适的人,同时也有利于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 作者:吴超利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产品营销策略论文:建筑电气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大陆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建筑、能源、材料等两百多个大行业发展,对于建筑电气产品行业而言同样如此。建筑电气产品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无疑给建筑电气产品生产厂家和销售商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必然,哪里有市场存在,竞争也相应的出现。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从事建筑电气产品销售经验,根据市场营销相关理论,对湖南大壹集团建筑电气产品的营销情况进行分析,并通过产品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和渠道策略四个方面,制定了湖南大壹集团的市场营销策略。 关键词:建筑电气;营销策略;竞争;市场细分 随着我国大陆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建筑、能源、材料等两百多个大行业发展,对于建筑电气行业同样如此。湖南大壹集团成立于1998年底,经过17年的发展,湖南大壹集团专注于湖南建筑电气产品的营销,销售商品的类型涉及家装配电、水管线管、强弱电线、开关插座、室内照明等。近两年以来,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和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加上,行业之间的激烈竞争,湖南大壹集团的建筑电气产品的销售额和利润都在递减,销售费用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基于此,本研究以湖南大壹集团建筑电气产品市场营销为研究对象,结合湖南大壹集团建筑电气产品在湖南的销售情况和市场规模,找出湖南大壹集团在市场营销策略方面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营销改进策略。 1研究的理论基础 1.14P理论 4P理论是基于以产品为核心的营销理念,主要由Product(产品)、Price(价格)、Place(渠道)、和Promotion(促销),四个部分组成。实践证明,4P理论自从上个世纪诞生以来,一方面,契合了全球化和市场化的热潮,另一方面,对市场营销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市场营销中的经典理论。 1.2SWOT理论 SWOT分析法,亦是态势分析法,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旧金山大学韦里克教授所提出。SWOT分别代表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会)、Threat(威胁)四个方面。 2湖南大壹集团建筑电气产品市场营销的SWOT分析 1)优势:的品牌比较多;优良的产品品质;比较成熟的薪酬体系;开始着手建立电商平台;比较成熟的企业文化。2)劣势:产品价格偏高;交货周期较长;销渠道不健全;专业销售人员匮乏;销售政策不够灵活。3)机遇:区域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关于节能环保、淘汰落后产能政策的出台;先进自动化行业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客户购买实力的逐步增强;消费者对高端品牌认知度的逐步提高。4)威胁:行业增长率下降;产品同质化程度明显;商缺乏议价的话语权;竞争对手实力强劲;客户的议价能力越来越强。 3湖南大壹集团建筑电气产品营销存在的问题分析 事物总是相对的,对湖南大壹集团而言同样如此。湖南大壹集团并不是完美的企业,在公司的每个部门以及每个销售环节上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1)产品问题:湖南大壹集团建筑电气产品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产品种类太多。面对如此多的不同品牌的产品,销售人员很难将每种产品的性能和特点熟记于心。此外,由于湖南大壹集团的建筑电气产品种类和品种数目多,也容易导致产品在格规与定位上造成重叠,进而导致库存积压以及品牌之间协调困难等问题。2)价格问题:湖南大壹集团作为型企业,缺乏定价和议价的话语权。另外,网购和跨区域销售,价格越来越透明,原有的价格体系逐步瓦解,所以,企业的利润出现大幅下滑。3)渠道问题:湖南大壹集团主要的营销渠道是集中发展经销商,在实际的合作过程中,经销商都趋于保护自己利益,经销商各自经营的客户是不会让湖南大壹集团直接接触,在这种情况下,经销商如果改旗易帜的话,湖南大壹集团将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其次,湖南大壹集团对渠道的管理比较松散,管理制度和执行力方面都需要完善;然后,公司财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公司产品种类和数量太多,原资金就显得捉襟见肘,也就无法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建设营销渠道。网购的兴起和物流体系的建立,原有的销售行业的批发模式完全被打破。4)促销问题:第一,湖南大壹集团市场宣传人员的时间和人手的局限性;其二,湖南大壹集团产品未能保持定期和长期的宣传;其三,湖南大壹集团促销宣传范围覆盖面太窄;其四,网络购物和物流体系的成熟,使得消费者购买渠道越来越多,产品的价格也愈来愈透明。因此,分销商也不敢大量囤货和大胆促销;最后,湖南大壹集团的产品众多,对销售人员的素质和知识都要求非常高,而实际上,湖南大壹集团急缺擅于开展促销的优秀员工。 4湖南大壹集团建筑电气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的优化 1)产品策略:湖南大壹集团主要核心产品,需要以市场为先导,要把客户的需求放在首位。同时,在核心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上,要根据市场严格控制,避免产品格规与定位重叠,导致库存积压,以及产品品牌之间协调困难的问题。同时,湖南大壹集团可以对客户在建筑电气产品质保、指导客户如何正确使用产品、免费安装调试和24小时在线售后服务等方面。2)价格策略:湖南大壹集团根据每种产品的销售成本、成本以及合同规定的最高的市场价格,采用成本导向定价法的方式计算出每种产品的价格区间。另外,湖南大壹集团可以在客户购买建筑电气产品和配件的数量上给予折扣,即客户购买的数量越大,打的折扣越多。同时,对于长期合作的老客户,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内,根据购买数量总额给予相应比例的折扣。上述这些都是刺激客户的购买并发展和稳定客户长期合作的措施。3)促销策略:湖南大壹集团作为建筑电气产品销售的企业,其促销策略主要从人员推销、广告、营业推广和公共关系维护等方面进行展开。湖南大壹集团需要根据自身建筑电气产品的特性和销售目标,把人员促销、公共关系维护和广告推广等不同的促销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的结合起来,同时,可以根据公司产品品种多的优势,把产品组合起来进行销售,比如“开关插座”类商品与“室内照明类商品”相结合,来挖掘出客户更多的需求,从而拉动公司产品的销售。4)渠道策略:目前湖南大壹集团建筑电气产品销售以经销商营销渠道为主,直销和网络营销模式在慢慢建立。渠道建设主要围绕低成本原则、有效性原则和灵活性原则。因此,研究先对直销、经销商和网络营销的特点进行梳理,充分利用直销、经销商和网络营销三种营销渠道的组合形式来提高公司产品的销售。比如直销+互联网销售的营销方式,使得营销的效率大大提升,也节省了营销的成本。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国经济将迎来新的一轮加速发展时期,加上,现状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和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我国建筑电气产品市场将迎来强劲的发展势头,尤其,我国政府全面放开二胎的政策后,为我国建筑电气产品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湖南大壹集团只有在分析调研市场和把握机遇的基础上,调整营销策略,方能赢得市场先机。 作者:刘亚夫 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财经本科毕业论文:地方财经类高校会计本科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 摘 要:科研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使命和主要的功能之一,是高等院校教师的责任。为实现科研对地方财经类高校会计本科教学团队建设的支撑与促进,从基层学术组织视角提出以科研成果进教材、入课堂;科研成果促教改;科研骨干上讲台等为切入点带动会计本科教学团队水平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会计科研 会计教学团队 教学水平 地方财经类高校由于其区域性、地方性特征,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而师资的建设是一个学校能否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最重要的主观条件。师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批人在某方面形成特色。因此,创建和打造卓越的教学团队,建立和完善优秀的教学队伍,成为地方高校应对大众化背景下教学使命危机的重要举措。 一、科研对地方财经类高校会计本科教学团队建设的促进作用 (一)会计科研是提高会计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 高校所有的教学都应该是有研究的教学。有了科研不一定有高质量的教学,但没有科研必定没有高质量的教学。没有科研依托的教学,可以把课讲得很漂亮、很花哨,但却因不了解会计学科的学术前沿而缺少内涵。这样的教师只能是“教书匠”,而不能成为“教育家”。由于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会计制度、准则及处理方法也在不断更新,教师通过科研在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的同时,不但可以摆脱单纯进行基础教学的拘泥,了解学科发展的现状,了解学科发展的方向, 始终站在会计学科发展的前沿,推动会计专业的发展;而且通过不断接触新事物,研究新问题的科学研究,将最新的思想、方法、成果引入到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本专业内运用一些基本科学原则解决实际问题,真正教出高水平的学生。 (二)会计科研是形成会计教学团队合力的重要保障 长期以来,高校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基本上是独自面对特定的教育情境单兵作战,依照自己的思维能力和知识水平自行完成教学任务,同事之间缺乏合作交流的气息与氛围。这种孤立的、相对封闭的、缺乏团队协作意识的工作方式使地方性财经类院校的会计教育在缺乏领域内有重大影响力的学者的情况下,更难以产生重大标志性教学成果。随着会计教育的快速发展,学生需求多样化和教学平台日益增多,对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科研纽带组成的会计教学团队不仅可以在协作的氛围中相互沟通,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和研究,促进教学经验交流,在教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互动中整合教学资源、形成教学合力和凝聚力,成为综合解决“教什么”和“如何教”问题的高起点的教学组织,而且以教学的学术性作为团队融合的切入点、将研究性教学引入会计课堂教学可以提高会计教学团队的教学质量,并保障教学的发展。而在课程教学中产生的教学改革反馈信息则可以进一步促进会计科研和学科的探索。 (三)会计科研是促进会计教学团队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学术是大学的本质属性,也是高校教师的生命。因此,教学团队存在的价值是教学,但发展的源泉却在于研究。一个有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力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必须有高水平的科研作支撑。在教学团队中,由于团队成员组成的异质性、互补性以及团队成员之间的平等关系,成员之间不仅可以在及时交流会计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前沿的互相学习中取长补短,促进自己的教学提高,而且在让科学研究为提高教学水平服务的同时,又会进一步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各种问题,这会产生更高水平的理论成果,进而在本领域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因此,依托学科优势平台和科研实力,积极实施科研教学互动,扶持教师的成长,促进学科发展,是会计学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举措和途径。 二、基于基层学术组织视角加强地方财经类高校会计本科教学团队建设 (一)科研成果进教材、入课堂——推进团队教师校外实践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并扩大科研成果影响力 地方财经类高校的教师所从事科研课题多来自地方经济并服务于地方经济,会计研究工作也不例外。为把科研成果转化成有效的教学资源,除了教师带领一部分学生参与研究过程外,在科研资源整合的基础上把成果入课堂是一种涉及面更广的实现科研资源的开发与本科会计人才培养融合的有效途径。团队教师可以将横向课题的研究成果作为实践案例等引入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等课程,甚至可以汇总整理为自编案例教材,作为课堂教学内容,使科研成果作为知识形态,在教学中得到进一步传播和证实,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实践性。 为进一步扩大科研成果的影响力,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之余,可聘请校外专家学者或在职高级会计师就一些热点问题和新出台会计政策作会计专题报告和讲座,如在会计准则发生重大变化,而教材不能及时反映时,通过校内外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座可弥补这一缺陷。此外,打造“硕导论坛”、“创新群体论坛”、“博士论坛”等系列会计论坛;在学生中定期开展“学生学术沙龙”等学术活动。通过课堂内外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的培育,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和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沟通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二)科研成果促教改——集中团队优势开展教学改革项目,及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环节 应用型会计人才是一个具有立体感的时间性概念,社会对会计教育的需求直接影响到会计教育的发展。随着会计工作的客观经济活动发生变化,会计教育也将与之相适应。因此对会计教育而言,教改也是一个永恒的、常讲常新的话题。作为教师,要真正能够在教学改革中做出一些成绩,除了要有改革的意识,更重要的是要有改革的头脑和能力,要有正确的思路、要有可行的方案。而教师科学研究为教学改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例如在培养学生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来解决会计实务问题的能力方面,会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探索在管理会计、财务报表分析、财务管理等课程的教学中中引入项目教学法,即以会计实务研究成果作为一个项目,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实施该完整的项目工作完成整个教学活动。使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在财务会计实验中引入模块组合法,将财务会计实验内容按企业一般工作岗位分工分解成不同模块,以模块为实验单位来组织实验过程等等。在此基础上团队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理论研究,打破传统的规则式教学模式,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进。此外,团队成员可集中智慧,将多年关注的会计问题的研究心得,进行整理和提炼,集中优势力量开展会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进行科研攻关,并进一步把会计教学改革成果应用于教学,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会计职业素养和会计职业水平。 (三)科研骨干上讲台——培育团队成员,并引领学生成长 育人以教学为先,教学以质量为重。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因素,其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作为实务性很强的会计教育,通过科研骨上讲台,在教学中将与地方经济密切结合的研究成果以案例教学、演示教学等形式展示,使学生在了解自己身边企业情况的同时,直接从实践中掌握会计的精髓,必定会极大地激发学习兴趣。此外,通过科研骨干上讲台,把科研方法转化为教学方法,融入到教学内容的组织中,拓展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水平,如采取教师的精讲与学生的自学、共同探讨与学生总结、学生提问与教师解惑,学生限时发言与大家评论等的有机结合,在“教学相长”中让学生不仅动脑,而且动心、动手和动嘴,全身心的投入学习的过程,在关注现实问题的同时,不仅学到一些具体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更主要的是学会如何将这些理论及方法应用到实践中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刺激科研灵感与科研能力,实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动因,以问题为基础,进行发现式、探索性的学习的教学模式的转变。 讲台泛指课堂内外的一切教育途径。因此科研骨干上讲台,还可采取在各年级中结合班主任制度,推行科研年级导师制。具体由高职称、高学历、出国留学人员等具有良好科研素质的优秀教师组成科研导师队伍,采取定期的年级导师讲座、不定期的主题班会、师生面对面交流等方式,从人生规划、个性塑造、科研素质、会计职业资格证书考取等多方面引导学生,并对有科研潜能及科研兴趣的学生给予个性化指点和帮助,引领学生成长。 财经本科毕业论文: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探讨 摘要: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多学科融合性的专业,随着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国内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快速增长。以财经类院校为例,分析了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科属性、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设置,提出了逐步完善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工程管理;房地产;培养方案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发展。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建筑业的规模和从业人员数量也在不断扩大,工程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也越来越紧缺,从而对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财经类院校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的分析,探讨现阶段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建议,提高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 一、国内工程管理专业概况 根据2004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管理科学与工程”设为管理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并下设八个二级学科:工程管理、工业管理、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房地产经营管理、项目管理、产品质量工程和工程造价(八个本科专业)。将工程管理专业设在管理学门类下面,即强调了其管理类学科属性,这与国际上多数国家将其归属在土木工程类专业的做法有所不同。因此,中国的工程管理专业偏重于管理类。目前,国内共有三百多所所高校开设了工程管理本科专业,主要分布在各综合性大学、建工类、矿业类、电力水利类、财经类等高校。中国工程管理专业目前还处于研究、探索和发展阶段。从全国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来看,基本上都是以管理学、土木工程等为主干学科,下设有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投资与造价管理、国际工程管理和物业管理等五个专业方向。不同高校培养的侧重点不一样,但都是培养具备工程技术、管理学、经济学及法律知识,能运用现代管理理论方法,在国内国际工程建设领域中,从事投资决策、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工程项目咨询、工程项目监理、政府部门宏观调控管理等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二、安徽财经大学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内容 安徽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管法为主的多科性财经类院校,工程管理专业设置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方向为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 1.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接受房地产经营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基本训练,具备从事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技能与工程项目管理能力,适宜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从事房地产和工程项目管理相关业务,以及在相关教学科研单位从事该领域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从培养目标可以看出,由于学校的财经类属性,专业的设置偏向经济管理类。 2.专业特色与培养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和品德、健康的身心和创新精神;系统掌握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土木工程技术知识、相关的经济理论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2)具有综合运用本专业知识从事工程管理的基本能力;(3)初步具有进行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工程项目的投资、进度、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的技能;(4)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5)熟悉中国房地产经营管理、工程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以及国际工程管理的惯例和规则;(6)了解本专业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教学、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 3.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等。学科基础课包括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会计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与财务报告分析、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经济法、工程制图等。专业必修课包括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金融学、房地产政策与法规、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工程概预算、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估价、物业管理等。专业选修课包括工程技术监理、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工程招投标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等。学制四年,学生学完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修满学分,经考核成绩全部合格,发给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安徽财经大学普通学科学生学位授予办法(学分制)》规定的,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三、工程管理专业主要课程教学内容 工程制图: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正投影原理:点、线、面、平面立体、曲面立体的投影;常用建筑曲面体的形成及画法;投影制图:三视图、六面基本视图、辅助视图;组合体视图的阅读、绘制及尺寸标注;各种剖视图;土木建筑工程专业图:房屋建筑及房屋结构施工图;钢筋混凝土及钢结构构件图;室内给水排水工程图;计算机绘图软件的应用。 房屋建筑学:房屋建筑学课程分为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两部分,每一部分又包括建筑构造和建筑设计原理。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房屋构造的基本理论;初步掌握建筑的一般构造做法和构造详图的绘制方法,能识读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图;了解一般房屋建筑设计原理,具有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正确理解设计意图。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本课程以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全过程为主线,以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活动的全面理解为目的,结合中国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实际,对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要求加以介绍。主要内容包括: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基本概念、房地产的基本法律制度、房地产市场调查与预测、房地产项目的开发管理、市场营销策划、房地产交易的类型以及特点等。 工程项目管理:本课程是一门紧密联系工程建设管理实践的重要课程,它以工程项目为对象提出工程项目管理的概念和系统,从施工项目管理者或承包商的角度讲授项目组织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强调管理的应用。其研究范围涵盖着工程项目投资前期,投资建设期直至项目投产的整个过程;研究内容包括决策、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及协调的理论,方法与手段;研究目的是使工程项目管理在投资、工期、质量三大目标及其他方面均取得最佳效果,尽快发挥效益,最终收回投资并达到投资增值的目的。 房地产政策与法规:本课程以中国土地管理法和房地产法律制度以及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为主要内容。具体涉及房地产法律的基本范畴、特点和制度演进;城市规划、房地产交易、转让、抵押、租赁等相关的法律规定;房屋拆迁的安置与补偿、市场管理、物业管理等相关的法律规定。 城市规划与管理:本课程主要包括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城市规划的基本程序,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的影响和作用,城市规划与工程建设项目之间的关系,具备城市、城镇和居住小区规划的基本知识,以及分析与解决城市、城镇和居住小区规划相关问题的解决思路和规划方法等。 房地产估价:本课程以房地产估价工作所必备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知识为主线,结合中外房地产评估行业发展的现状,主要介绍了房地产估价的程序以及在熟练掌握房地产估价基本理沦知识的基础上,对不同房地产类型、在不同评估目的条件下进行房地产估价时能够选择运用房地产估价中的成本法、市场比较法、收益法等合适的估价技术来求取估价对象客观合理的价格或价值。 四、完善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的建议 工程管理专业是管理类门类中重要的专业科目之一,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房地产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中国必须逐步建立起满足市场需要的、与国外高校基本一致的房地产人才培养模式。为此应进一步完善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 1.由于财经类高校的特点,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偏向经、管、法,而工程管理学科的研究方法是工程技术与管理理论的结合,必须具备一定的建筑行业背景知识。对于工程管理专业教育来说,在保留经济、管理以及法律平台现有课程的基础上,加强工程技术类课程的设置力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推动教学实践环节的开展。在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实践环节的开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学生经验不足、动手能力不强等问题,从而影响了工程管理专业生产实践环节、毕业实践环节活动的开展。因此,要逐步加强学校和相关企业的联系与合作,推动产学研的发展,完善教学实践环节。 财经本科毕业论文:中外本科财经类教材比较研究 一、文献综述 一般认为,我国的教育制度,尤其是大学本科教育制度与西方国家相比较,差别很大。实际上,在教材方面,中外之间也是有很大差别的。国内已经有若干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在教材内容方面,冯婉玲和孙宏斌分析了国外若干著名出版社出版的会计学、企业管理、技术管理的三个工商管理类二级学科下设的20多门核心课程共80种教材,归纳出国外工商管理教材在内容上有五大鲜明特点,在教材形式和视觉效果上有较为明显的十大特色。进而,对国内工商管理教材编者与出版社提出了八个方向性建议,即编写理念特色化,并围绕教学理念选择和组织知识点;对象定位明确化,即教材的知识面、深度、侧重点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明确;注重内容更新,即跟踪实践和理论研究发展,不断更新内容并推出新版本;提高案例质量,即从学校自建的案例库、MBA报告中,以及上市公司资料中获取素材;紧密联系实际;提供形式多样的教学辅助资料;充分利用“前言”表述教材特色;以及改进教材编排设计。徐丽萍对国外优秀大学教材特点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提出了某些建议。在教材内容编排和设计方面,张恰和马云鹏对国外教材内容设计进行了探讨,从中找到可以借鉴的经验。在教材具体选用的权限方面,朱云仙和真虹对中美高校教材选用的决定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也指出借鉴意见。还有学者分析了国外教材电子化的发展趋势。与纸质教材比较,电子教材有自己的优势。在价格上,电子教材一般比纸质教材便宜50%甚至更多,甚至许多图书馆免费提供电子图书。随着教育费用年年增加,这个价格上的优势越显突出。在编写方面,电子版教材更容易编写和及时修改、更新。上述文献开阔了国人的眼界,也激发人们进一步思考关于中外财经类教材之间的差别。 二、中外财经类教材的差别 (一)“教材”概念上的差别 中外高校对“教材”一词,各自有自己的理解。我们大陆所指的教材主要相当于美国的textbook(教材、课本教科书),而美国大学教材的真正涵义是teachingmaterial(教学资料),比textbook要宽泛得多。teachingmaterial包括textbook,也包括其他资料,以及有关资料的目录等。国内高校教学中所指的“教材”,一般指的是某门课程的教师和学生共同使用的教科书,是课堂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师讲课的蓝本和考试的范围。课堂教学有教学大纲或基本要求,教学大纲或基本要求与教材相吻合,甚至是高度吻合,基础课程更是如此。通常情况下,每门课程必须有一本教材,并且只能是一本教材,不可有两本、三本等。美国高校中只有基础性课程才有比较严格意义上的textbook,而且,与我国同类课程教材相比,其系列配套、各种媒体相当齐全。在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基础层次和专业层次,一般大学与名牌大学,一般教授和知名教授之间,使用教材的情况并不完全相同,上面只是对一般情况的归纳。另外,电子版教材已成趋势。例如,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的《经济学》(Economics),到2005年,已经在全世界被翻译成41种文字,在无数国家的无数大学里用作教材。在2010年出版的第19版,也就是萨缪尔森修订的最后一个版本,也有了电子版(Economics19e)。 (二)教材内容方面的差别 首先,由于国外“教材”概念远比中国宽泛,所以国外教材的内容也是十分宽泛。一门课,可能有多种教材,甚至可能把与本专业有关的著名杂志和报纸也列为教材,如美国的《华尔街日报》、《财富》、《商业周刊》,英国的《经济学家》。而在中国大陆大学里,一门课只指定一本教材,其他只能是参考书目、阅读资料等。其次,在教材具体内容方面,包括选用的案例等,中外教材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别。国外教材在政策研究与评价、案例等方面,一般是讲本国的事情,而不是讲他国的事情,很少涉及到他国。例如,美国学者乔治·E·雷吉达(GeorgeE.Rejda)编写的教材《社会保险和经济保障》(SocialInsuranceandEconomicSecurity)(1999年第6版),通篇只有一处提到其他国家(加拿大),其余所有内容都是关于美国的,这本教材应该叫作《美国社会保险和经济保障》。而在中国大陆大学教材内容,不仅主要概念、原理、模式等是从国外搬来的,而且大部分内容,甚至大部分政策分析、案例等也是关于外国的。也有的大陆教材内容,基本上都是国外的,只是单独列出某一、二章,专讲国内方面。出于某些方面考虑,这里就不一一列出国内这方面的教材的书名了。 (三)教材编写方面的差别 国外教材编写基本上是按照专著格式编写的,十分严肃。这主要表现为:第一,引用文献,严格加注。第二,有带有页码的关键词索引,甚至包括人名、地名、国名。第三,有词汇表。词汇表基本是带有解释内容的。而国内教材,基本上看不到这些东西,许多教材只是在内容的最后,笼统的列出一些参考文献,看出在正文哪里引用的、引用的什么内容、引用了多少内容。(四)教材形式方面的差别国外大学教材在形式方面,有两个特点:一是形式灵活。如文图并茂,图表彩色印刷。以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的2010年出版的英文版第19版电子版《经济学》为例:正文627页,本人粗略统计一下,其中与正文内容有关的图表有408个(一个图形中,包括A、B、C等多个图形的,按照多个计算),与正文内容无直接关系的图形有156个(这些图形仅是为了吸引读者眼球)合计564个,几乎每页都有图表;前言和附录中,还有5个较大的图表;在色彩方面,目录的章、节的标题都是用红色的;正文中的章节标题(即一、二级标题)则是黑色的,正文中的三、四级标题则是用红色的;重要词组用斜体表示,重要内容用红色表示;所有图表都是彩色的。二是纸张质量高,几乎是用相当于国内正规画报纸张印刷的(国内翻印的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经济学》英文版,仍然是普通纸张、黑白图表)。国内财经类本科教材的图表较少,彩色印刷的教材就更少了。 三、改进国内财经类教材的建议 (一)更新“教材”观念和讲课及考试模式 首先,必须更新我国财经类本科“教材”的观念。教材可以是一本教科书,也可以是基本教科书。教材可以是纸质的,但是在现代互联网时代,还应该有多种形式的电子版教材、资料等与之相匹配。其次,要更新教学与考试模式。应该看到,我国教材之所以单调、单一,是与满堂灌讲课模式相关的,也是与死记硬背的死板考试模式相关的。再次,按照课程属性区分考试方式。基础课必须实行严格的课堂教学,课时不得随意压缩,并且实行闭卷考试,如西方经济学、基础会计学、基础管理学等。选修课,可以不考试。操作性课程,必须提供操作条件和设备,实行严格的操作和训练,否则,这样的课程还不如不要。但是,操作性课程不应该有闭卷考试。 (二)改革教材内容 人们经常讲我国的教材和讲课内容与实际脱节,误人子弟。这个判断基本是对的,但是其原因还是较为复杂的,人们很少探讨为什么脱节。其原因可以分为两大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教材和课堂讲课方面的原因:如上所述,教材中大量充斥着国外的理论、模型、政策、案例等,却较少有国内的这些方面的内容,似乎“言必称希腊”。这必然造成与中国的实际脱节。教师讲得再好,也命中注定是脱节的。所以,我们的教材应该主要讲国内的内容,尤其是讲国内正在实行的政策、制度等方面的内容。第二方面是高校围墙之外的社会原因。我们的社会几乎是一个畸形社会:到处充满着潜规则,我们的教材和教师只能教育学生去遵守规则,而不会教唆学生去破坏规则,但是真正到了社会上,遵守规则就难以存活,这怎能不脱节! (三)改进教材编写和选用的官僚化制度 第一,改进教材的内容,少写国外、多写国内。第二,提升教材的内涵,多分析政策、少罗列概念性的内容。有些教材为了讲一个概念,花费大量的篇幅,像是一篇研究论文。第三,教材也应该按照专著的写作要求来写,如参考文献应该是实注,应该有词汇表、关键词索引等。这一方面是尊重知识产权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严谨对待学习和学术的需要。第四,取消“国家规划教材”之类的官僚化教材制度。这也算是一种“另类”的中国特色了。实质上,教材编写得好不好,主要不在于是否是领导、名人主编的,而在于编写者是否真正了解社会需求。许多发达国家的财经类教材的编写,往往是由学校、政府和企业等多方共同参与下完成的。 (四)改善教材的外在形式 在文图并茂、彩色印刷等方面,我国的中小学教材早已进步,大学教材反而这些方面进步不大,似乎应该向中小学教材学习。 作者:王洪春 王东亚 单位: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财经本科毕业论文:财经大学本科教学建设与创新 一、课程体系设置 学校在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指导下,重视课程体系建设,本着“加强通识教育、夯实学科基础、凝练专业主干、灵活专业方向、提升实践创新”的原则,设置了通识教育与专业培养相贯通、科学教育与人文素养相融合、理论传授与实践能力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在“平台+模块”培养模式的总体要求下,构建了四大课程平台:公共课程、大类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实践教学课程等平台;两大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和素质教育选修课程模块,具体学分分配见表1。学校目前蒙汉双语授课专业有经济、管理、法学三大类,具体学分分配见表2。科学的课程体系设置有助于学生优良思想品质、人文素养、生态文明与健康人格的培育,有利于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本科教学建设实践 (一)专业建设学校切实加强专业建设,提升改造传统专业,扶持做强优势专业,保护巩固基础专业,稳步发展新兴专业,经过持续努力,我校的学科和专业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截至2011年底,我校有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政治经济学、企业管理学5个学科被评为自治区重点学科,金融学、旅游管理2个学科被评为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获准建设会计学、财政学、金融学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经济学、财政学、统计学、会计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等16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 (二)课程建设为适应社会需求与教学要求,我校在课程建设中,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进一步优化整合课程结构,突出主干,删除重复,加强综合和学科交叉,引入学科发展新成果,使课程体系更为科学。2011年,开课总量2500门左右,其中双语(英汉双语、蒙汉双语)授课课程100门左右,课程资源上网达到100门左右,实践教学课程68门。2011年,资产评估、经济数学基础(微积分)、民族政策与民族理论、财务会计(高职课程)等4门课程被评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截至2011年底,学校有27门课程入选自治区级精品课程,72门入选校级精品课程,200门课程入选院(系)级重点建设课程,形成了院级、校级、自治区级三个层次精品(重点)课程建设格局。目前《会计学》、《金融学》、《政治经济学》正在积极准备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在课程改革方面我校也做了积极探索,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采取“3+X”的模式,公共英语教学采用了分级教学,在素质教育选修课中增设了个性发展模块。 (三)教材建设学校一贯重视以专业发展带动教材内容更新,以教学改革促进教材体系优化。在“十一五”期间,学校共支持出版教材265部,其中蒙汉双语教材10余部。引进了一批高水平外文原版教材,进一步丰富了网络教学资源(包含系列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仪器手册、设计应用资料、设计应用方案、工具软件、电子书在内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全校2000多门课程中选用国家、部省、校级规划教材约70%以上,选用近五年出版的新教材90%以上。对内容更新速度快的课程,自编教材讲义200多部,确保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还特别重视民族财经教材的编写工作,如2011年,金融学院有5部教材获得教育部蒙文统编教材计划资助。 (四)实践教学学校重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教学融会贯通,通过加强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的训练,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断改革完善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由专业基础实验、专业综合实验、跨专业综合实验、创业创新实验为一体的实验教学体系,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专业基本技能、业务处理能力、专业综合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形成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使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素养和个性化能力通过实验教学得到培养。学校还重点建设了46门实验课程,并进一步加强了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的管理,建立毕业论文的奖励制度和“防抄袭系统”。为进一步推进民族班外语教学改革,提高民族班学生外语水平,初步建成了少数民族多语种资源库、少数民族汉语、英语语言训练中心。 (五)创新创业教育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在课程体系中开设有创新创业的课程,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创新创业的有关系统知识。通过入学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和相关专业课授课中的有关案例向学生传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另一方面多次聘请学校毕业成功人士进行讲座,以他们工作和创业的亲身经历展示了工作和创业的艰辛和快乐,使学生受益匪浅。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科研训练和各类创新创业活动,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具体事例如表3所示。 (六)师资队伍建设学校近年来坚持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改革和发展的突出位置来抓。一方面出台了诸如奖励考研、高薪聘用等一系列培养、引进和稳定教师队伍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按照“相对稳定、合理流动、专兼结合、资源共享”的原则与“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路,柔性引进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并积极探索更加科学的教师队伍管理模式和机制,使师资队伍的整体实力不断加强。2011年,会计学、市场营销学2个教学团队被评为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2位教师被评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位教师被评为自治区级教坛新秀。2011年,学校还积极开展校内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的评选活动,组织第七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大赛,加强蒙汉双语民族财经师资队伍的培训力度。 (七)国际合作教育学校不断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美国、加拿大、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蒙古等国多所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和校际协作关系。为进一步加强与合作院校的交流,积极引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拓宽办学途径,学校自2008年开始与澳大利亚阳光海岸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招收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电子商务及会计学等五个专业的本科中外合作办学学生(见图1)。 (八)校园文化建设在悠久办学历史和丰厚的校园文化积淀基础上,学校紧密结合当前形势,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文化艺术及学术修养。1.大学生读书活动积极贯彻执行《内蒙古财经学院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实施方案》以及相关配套文件精神,推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程,开展素质教育工程和大学生读书活动,实行素质拓展认证制度,提升我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整体水平。学校制定了《大学生素质教育实施方案》,将读书活动列入学生必修学分,并设立专项资金。按照方案要求,从2008级学生起,向学生推荐100部经典著作,开展大学生读书活动,并将读书活动纳入学分制管理,且为必修学分。学生必须完成规定数量的精选书目,精读书目要撰写读书报告,由指定教师进行批阅,成绩全部合格者,取得2个学分。2.民族文化教育开展热爱内蒙古的宣传教育活动,做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举办了内蒙古财经学院第四届“呼思乐”杯蒙语授课班学生基础知识竞赛,举办了内蒙古财经学院第二届“草原雄鹰”搏克大赛,举办了第三届“奥奇杯”蒙古族民歌大赛,举办了“天骄之声,唱响校园”蒙古族长调走进大学系列音乐文化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大大激发了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广大学生倍加珍惜并自觉维护民族团结。3.学生社团活动本着“学术类社团、体育类社团、文艺类社团、公益类社团”的思路,调整了学生社团布局结构和规模。目前学校共有学生社团42个,各社团能根据自身特点,开展符合自身特色的亮点活动。社团联合会先后举办了“回忆四季放飞梦想”为主题的2011年毕业生歌会、社团联合会第二届体育节、内蒙古财经学院第六届电影节、社团联谊晚会等大型活动。萱原文学社举办的“学满萱原文扬财院”文学知识竞赛活动、星探天文社举办的“天宫一号”学术讲座活动、飓风话剧团举办的“放飞青春梦想,展现话剧魅力”主题汇报演出、爱心社的“爱心之旅”、马头琴协会的专场报告演出等活动都取得了成功。 三、本科教学改革实践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学分制改革会议精神以及《内蒙古财经学院教育教学“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认真做好深化学分制管理改革工作。通过到区内、外兄弟院校调研,广泛汲取学分制改革经验,已形成《内蒙古财经学院深化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草稿)》,成立学分制改革领导小组,明确各阶段工作任务。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原有的本科生专业分流办法,在2010级本科学生中实施“2+6”人才培养模式;采取了“2+2”的国际合作培养模式;针对本科三批学生招生范围仅限管理学学科门类现状,制定《内蒙古财经学院全日制本科三批学生专业分流实施方案(暂行)》;在财政税务学院推行“双证”、“双专业”培养模式试点工作。重新修订双学士学位管理条例,把双学士学位教育与副修专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实验室:经济管理实验实训中心;4个自治区级实验室:计算机实验中心、计算机硬件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会计实验室;1个联合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财经学院3S联合实验室;3个校级实验室:语言训练中心、民族语言训练中心、职业学院教学实验中心;1个资源库:多语种经济管理资源库。此外,还有各学院实验室如测量工程实验室、规划与地理信息系统、旅游管理实验室、网络模拟审判实训室等等,还建设了大量实习基地、创新基地。学校特别重视“经济管理实验实训中心”在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作用,2006年中心被评为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7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2011年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财经教育分会实验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中心围绕学校人才的培养目标,细致地分析了民族地区、地方性院校的生源特征和区域社会经济生活对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特点,深入研究我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教育模式。树立了以学生为本,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实验教学理念,明确了实验教学建设和改革的思路,即搭建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实验教学平台,运用信息资源和软件资源,进行开放式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经济现象分析、业务过程仿真模拟的虚拟实验环境。构建起了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的教学体系。初步完成了与实验教学目标协调一致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并通过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实验课程建设、实验师资队伍建设、实验教学资源建设、实验教学管理等保证实验教学正常运行和实验教学效果,达到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为推动教学管理改革的研究,积极采取课题立项、成果评奖、经费资助等措施,鼓励教学管理人员结合实际,更新观念,主动探索、研究教育教学以及管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2011年,共立项校级教育教学项目58项,其中重点项目13项;一般项目45项。在研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重点课题———《以教育技术促进学校教育创新研究》子课题。从多学科视角,结合实践,逐步开展民族财经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目前,我校已有多项民族财经教育立项课题,有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西部地区民族财经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少数民族财经类人才培养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2011年学校又有10项校级民族教育课题立项。组织相关教师继续申请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从预科生培养、管理与教育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民族班教育教学改革的难点、民族班和预科班基础课程教学等方面进行相关研究。并加强与西部地区财经类兄弟院校的合作与交流,努力学习其民族财经人才培养的优秀经验;加强对这些院校的实地调查,搜集整理相关资料,了解和掌握少数民族财经教育领域的前沿信息,针对民族财经教育教学的更多问题进行认真研究,使我校民族教育教学工作,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健康推进。 (四)促进跨学科专业融合学校按照学科间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理念,促进跨学科的专业之间相互协调与融合,架构跨学科的边缘专业,集中力量办学。把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土地资源管理、资源环境与发展经济学这3个与资源学科、环境学科、技术学科、经济学科、管理学科交叉关联的专业统一起来,成立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院,有益于学生多维的、综合的和跨部门思维的培养。 作者:吕君 窦建华 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院 财经本科毕业论文:财经类专业本科经济法课程教学研究 目前高校财经类专业基本都开设经济法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涵盖合同法、公司法、证券法、破产法、保险法等多部门法。财经类专业学生由于缺乏系统的法学理论基础,对于比较抽象的法律规范和高度概括的法律原则往往不易理解和掌握。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将抽象的经济法理论和多变的社会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经济法理论的同时,能够很好地和实际结合起来,科学解释和全面理解生活中的经济法问题,实现学以致用,提升学生经济法理论知识,灌输学生遵法守法的观念,是每个法学教师面临的共同问题。 一、财经类经济法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误区:将法学类经济法与财经类经济法混淆 经济法学是法学专业十四门核心课程之一,经济法作为部门法是独立的法律部门,是被法律界普遍认可和接受的,经济法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七个法律部门:宪法相关法部门、民商法部门、行政法部门、经济法部门、社会法部门、刑法部门、程序类法律。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经济法也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部门,其主要包括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国家对土地、货币、税收等进行管理的法律,也归于经济法体系。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财经类专业都开设了与经济法体系相关的经济法课程。与财经类经济法课程不同,经济法学主要是研究经济法及其发展规律的法学学科,主要包括经济法总论、经济主体法、市场监管法、宏观调控法等相关内容。[1]这一点与财经类经济法课程以“经济法与商法的一些部门法为主”有着本质的区别,财经类经济法主要包括总则与分则,总则内容主要讲述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分则主要讲述经济法与商法的一些部门法。该课程涵盖合同法、公司法、证券法、保险法、破产法等多部门法[2],是一门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双重属性的经济法课程。所以不能把二者混同。实践中,多数高校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在经济法课程的开设和讲授方面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二)教学误区:经济法课程内容的讲授侧重实践,忽视理论 法学类经济法一般都是在大二或大三开设经济法学,而财经类专业由于把经济法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通常是在大一或大二开设,由于低年级财经类专业的本科生缺乏法学基础课程的学习,不具备或鲜少具备一般性的法学基础知识,例如民法的基本理论,关于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内容的理论,以及对民事行为的认识等,或商法的基本理论,这些基础的法学理论的积累是非常必要和关键的,没有这些知识的积累,会使原先就属法律门外汉的财经类专业本科生更加迷惘。在有些学校,财经类专业本科的经济法教学甚至由非法学背景的授课者来担当,由于教师本身欠缺法学训练,则把经济法教成经济学或把保险法教成保险学也就不足为奇了。有些教师认为,既然不是法学专业学生,在有限的学时里,是不可能使其在经济法理论上有过多的探讨和获得较深造诣的。通过一些案例介绍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就可以了,只重视实践运用环节,而不就一些法学理论做过多的讲解。法学的教学方法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存在差异,大家一致的观点是法学的教学方法,逻辑推理、案例教学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三)开课误区:经济法课程不分专业,内容雷同 法学类经济法学包括的内容,国内不同的版本的教科书与学者的认识是大同小异,基本包括经济法总论、经济主体法、市场监管法、宏观调控法。面对法学类学生,授课教师主要根据课时的多少合理安排讲授内容即可。而财经类经济法由于不同的版本的教科书与学者的认识存在差异大,各个高校安排课时多少不一,内容的取舍不容易确定。不过无论何种版本基本都是侧重于经济法与商法的一些部门法介绍。对于财经类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区分不同的授课对象因材施教,即使使用的教材相同,也应把握好不同的侧重点。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相同的教案轮流适用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当然这种现象的出现也有客观原因,由于学校在课程考查、考试方式有一定的要求,特别是考试课,会出现不同专业用一张试卷的现象,这就不可避免地忽视了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而造成授课内容的雷同,如果这样教师就没有做到将学生最需要的知识传授给他们,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四)考核误区:重视试卷成绩,轻视平时评价 对财经类经济法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大多数做法是以闭卷考试作为主要的测评手段,考核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考试形式单一,考试题型简单。经济法课程考试一般以闭卷方式进行,考试题目多为对知识的再现,客观题型较多,主观题型较少,由于考试题型以客观题为主,考试中容易出现作弊现象。二是注重学生的卷面成绩。这种考核方式就可能导致学生在考试前几天集中时间进行机械背题,达不到该课程设置的目的和意义。 二、财经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一)合理取舍教学内容 对于一个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而人才培养包括各层次人才的培养,但本科院校的教育核心是本科生的培养,本科生的培养质量是大学的重中之重。因此,提高大学办学质量对于本科生的培养质量非常关键。财经类专业本科生培养不同于高职高专学生的培养,二者有一定的区别,前者应侧重一定的理论知识,是一种宽口径的培养教育;后者是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瞄准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以职业能力训练为基础的教育。因此,财经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确定是经济法学的学习,还是经济法或商法介绍。如果是经济法学的学习不可避免地造成与法学类经济法学内容的一致,对于授课老师来说,在有限的课时里根本完不成任务;而对于财经类专业学生来说,由于缺少法学专业素养,接受起来的确有一定难度。如果是经济法或商法介绍则会造成与高职高专学生教学内容的一致,达不到教学效果。通常财经类经济法课程包括以下内容:经济法概述、企业法、公司法、破产法、担保法、票据法、证券法、保险法、金融法、知识产权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竞争法、劳动法。[3] 综观以上内容,主要包括经济法或商法介绍,笔者认为经济法课程的设置与取舍应做到以下两点:第一,总体设置上必须坚持基础理论与实用性相结合,特别是理论内容的设置,而不是仅仅注重实用性。要构建一个结构清晰的经济法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不仅包括经济法内容,而且包括商法内容。然后按照这一体系,在部门法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有理论内容,而不仅是法律、法规的介绍。例如关于公司法,一般的财经类高校经济法课程里都是作为重点内容介绍的,但事实上法学类专业经济法学是很少介绍该部分内容的,这部分内容是在商法里学习的。因此该部分就要求教师要介绍商法的基本理论。由此引申介绍公司的产生、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观点的异同,从而引导学生按照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逻辑思考问题,对经济立法的现实意义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而仅从法律、法规的角度介绍,达不到该目的。第二,教学内容上针对不同专业要有所不同,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根据专业教学计划需求和其他课程内容适当增减,形成相互呼应的统一体。例如人力资源专业,经济法课程里关于劳动法的内容可以不讲或少讲。金融保险专业,由于学习货币银行学、保险学以及专门学习金融法律、法规,经济法课程里证券法、保险法等内容都可以删减,从而减少教学内容的重复。而市场营销专业就要以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合同法、担保法的内容为重点。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专业需求适当增减教学内容,做到因人施教,而不是因教材施教,一本教材到处讲。[4] (二)强调理论传授与案例教学并重 在经济法课程的概述里以及部门法内容介绍中,笔者认为对于财经类本科生不能忽视理论的内容,例如在总则里关于经济法的历史发展、经济与法的关系,经济法的各种学术观点等要给学生讲清楚。在分则里以产品质量法为例,要介绍产品质量法律制度、产品质量法的理论基础、国内外有关产品质量立方概况等内容,不能仅用几个案例介绍我国产品质量法的内容,而忽视理论的介绍,否则与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不符。课堂理论讲授虽然重要,但案例教学、实践教学是法学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在法学教育上是水乳交融的关系,没有案例的经济法课程是很难引起学生共鸣的。例如在讲授产品质量法时,可以结合当前食品安全问题,举三鹿奶粉事件的案例,分析该事件中所包括的各种法律关系以及各法律主体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在各种教学体系中,课堂理论讲授主要以口头的形式向学生宣讲经济法的有关内容,教学效果取决于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讲授水平、讲授技巧以及教师对经济法理论的把握程度。而案例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有效补充,是解决课堂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之一,是现代法学教育的必然要求。案例教学客观上要求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一定的情景、设疑、引趣、启思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分析、研究。一般选择的案例要本着生动逼真、故事性和可读性较强,能给学生造成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感性认识,从而形成对现实问题,或某一种特定事实进行交互式探索的过程。进而能诱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案例教学已成为目前多数高校法学教学的主要手段,也是巩固所学知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不可少的环节,法学教育是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只有通过理论讲授、课堂案例教学,才能使学生对案例分析得精、深、透。例如在讲授产品质量法律制度时,举三鹿奶粉事件的案例,要讲清楚以下几点:一是“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事故是一起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二是三鹿奶粉事件涉及什么法律问题?三是三鹿奶粉事件应由什么法律来管?弄清以上三个问题,基本上对经济法的重要作用就会深刻理解。另外,经济法课程属于法学教育,理应安排学生到律师事务所、公司参与实践或到法院旁听案件审理,才能达到身临其境、学以致用。 (三)侧重考核方式上的理论与实践性结合 高校财经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考核,不能完全照抄照搬法学专业的考核方式,法学类经济法学考核,基本上都是以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传统的试题内容主要是名词解释、选择、判断、填空、简答等主观题和客观题。笔者认为,闭卷考试不一定是财经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唯一选项。因为财经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涉及十几部基本法律,而且领域广泛,条款繁多,要想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靠死记硬背掌握理解所学知识是难以想象的。一般应通过理论加实践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为主,闭卷考试的内容为辅。只对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采取闭卷考试,其他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形式对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考查,以便达到应有的效果。 财经本科毕业论文:新兴财经类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的探索 摘要:实验室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课堂, 更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富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实验教学,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应用能力,达到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实验室对高校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结合了合并组建后的广西财经学院为适应本科教学的需要,学院大胆对实验室进行了整合建设的情况。 关键词:财经院校;实验室整合;实验室建设 广西财经学院是一所新兴财经类本科院校,由原来的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和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而成。在成立之初,学校的实验室也存在着和其他文科学院的实验室一样,存在着几个共性的问题。 1 合并存在情况 1.1 合并的几个校区有多个实验室,实验室设置重复雷同 在学院东区有16个计算机实验室,在西区有15个实验室,在各个系部分别有多个实验室。在各个实验室中,模式雷同现象十分突出。通常在计算机上安装相应的软件如用友财务软件、金算盘企业管理软件、股票行情观看软件、金算盘财务软件、金碟财务软件等,在系部的实验室中,由于管理隶属于教研室的传统做法,无法摆脱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从而忽视同类型实验室建设的整合,造成重复投资和严重浪费的现象。 1.2 实验室利用率过低 在实验室建设规划时各系部都是从本系部的课程实际出发, 提出各自的建设和设备配置方案。在建设时较少考虑设备的利用率与共享性,在硬件方面往往追求高档配置,并重复添置在学院其他实验室已有的各种设备。在软件方面往往由于购置时信息的不畅通而导致不同的实验室购买相同的实验软件,或者用户数仅能满足该实验室的现象。有的专业实验室计算机使用量很低,而有的专业实验室则很高。计算机是时效性很强的产品,不用就意味淘汰。同时,各实验室负担不平衡也将导致利用率高的实验室计算机过度使用而降低使用寿命。 1.3 实验技术人员缺乏,激励困难 在财经类院校中实验人员隶属于教辅系列。实验人员的地位和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实验人员的考核难以激发积极性。实验员经常从早干到晚,加班加点,有参与实验指导也就没有课酬津贴。财经类院校的实验室大都是刚新建的, 实验员也大都是刚毕业的大学本科生,缺少高职称、高学历的实验学科带头人,教师与实验人员关系的不密切性,所学专业与所在二系部不对应,实验人员的科研开展困难重重,实验人员得不到有效的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创新性不强,积极性不高。 1.4 实验评估资料难以收集齐全 按照《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要求》和《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标准》的要求,实验室必须做好六大项实验相关资料和表格的收集工作,即体制与管理,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实验队伍,环境安全和管理规章制度的全部资料的收集工作。但由于实验室过于分散,而且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致使很多资料收集不齐全或找不到。 2 规划建设 在这两年,学院高度重视实验室工作,相继召开了几次大的实验室工作会议,部署实验室工作,使学院向专业类财经学院进军。 2.1 学院首先提出类双平台,多体系的工作策略 “双体系”即是指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验教学体系。建立校一级管理的实验室。学院设立三个实验教学中心:基础教学实验中心、ERP实验中心和财经科学实验中心,把所有的实验室资源进行整合。所有的实验室全部整合在东区的实验大楼,实验室分布在大楼的7层里面,共有23个计算机实验室,所有的实验室有一个特点:通用功能。即实验室可以供全院所有系部的学生进行上课实验,突破了系部的限制,节约了大量资金,集中进行管理,使专业实验室也具备了上所有文科实验的要求。基础教学实验中心管辖全院所有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财经科学实验中心由以下7个专业综合实验室组成:经济仿真实验室、贸易与营销实验室、财政与税收实验室、银行与证券实验室、保险实训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会计与审计实验室。ERP实验中心管辖ERP实验室。所有实验室都在一栋实验大楼进行统一管理,提高了计算机实验室的利用率。 2.2 实验教学的管理 学院设立实验室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对学院实验室建设与改革进行总体规划,对实验教学的重大改革作出决策,并制定相应的措施,研究讨论和协调解决实验教学改革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开展实验室评估等工作。其日常管理实行归口管理责任制。教务处负责制定学院的实验教学管理规定,审定实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指导书,规范实验教学的各项要求,下达实验教学任务,核算实验教学工作量(或经费),对实验教学进行检查、评估等工作。现代教育技术部负责实验教学所需场地、设备的基础建设和规划、实验室安排,制定实验室规章制度,实验教学相关数据、材料收集以及建档等工作。学院各实验中心负责制定实验室建设规划、实验教学课程开发、实验课题研究以及日常的实验教学管理。在各实验中心的总体规划和总体规范要求下,各有关系(部)负责本专业实验室的规划建设和日常管理,负责实验教学计划、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实习方案等教学文件的制定并组织开展实验教学,对实验教学进行检查、监督,对实验教学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归档等。为了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各系(部)实验室的使用必须在安排每学期课程教学时提出计划报教务处,教务处对全院的实验室进行统筹安排使用。 2.3 在实验人员技术人员上 学院成立“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委员会”和“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实行院、系(部)二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在人员配备上给予优先地位;队伍建设。“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制定优惠政策,引进硕士研究生以上高素质人才,每年补充一定数量的高职称高学历、科研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人员充实实验室队伍,不断完善实验室人员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实验教学队伍主要由专职实验人员和兼职教师组成,专职实验人员负责实验室规划与建设、日常维护和基本实验教学;兼职教师主要由各专业课程的主讲教师组成,实行流动编制,负责课程教学和实验大纲的制订,并同实验室专职人员共同完成实验项目设计、实验指导和实验考评等工作。目前,中心实验教学队伍结构合理,与理论教学队伍互通,骨干教师相对稳定,通过兼职实验人员的流动形成了动态平衡。 2.4 制度保障 学院批准并印发了《财经科学实验室2006-2010年建设规划》,制定了《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如实验室工作规范、物资设备管理制度、日常运行管理制度、岗位工作职责等。2006-2010年期间,学院计划每年投入财经科学实验室的建设经费预算为300万元,改建、新增实验室用房面积30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增至2500万元。发挥实验室在促进学科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利用重点实验室的学科背景。资源人才优势,促进优势学科间的联合和学科间的交叉发展。除了使原有优势学科得到交叉发展外,还对其他学科进行开放,辐射到其它学科,促进这些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学校把重点实验室当作推动学科发展。提高综合办学能力的大事来抓,以实验室的建设,发展带动学科建设与发展,形成实验室建设与学科建设间的良性循环。 2.5 设立网上实验教学与评估平台 实验室建立了专门网站,网站设有实验教学中心相关信息的,提供实验教学及实验室相关信息的查询,建立了实验室日常管理的网络平台,部分实验项目还实现了网上共享实验,比如:证券投资模拟实验、税收模拟实习、会计模拟实验、电子商务等实验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进行自主选择做实验。采用CAI、网络教学、课外实验和演示、仿真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形成多元化的、全面开放的教学环境,通过网络及实验室的对外开放,实现资源共享,为校内外师生提供实验教学服务,激发校内外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实验学习的主动性。学校的教务管理、实验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全面实现了网络信息化管理。 3 今后的发展目标 实验室建设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今后的几年中,我院将抓住本科评估的契机,以评促建,坚持“边建设、边研究、边开放”的原则。建设总体目标是:建设成为广西财经科学研究重要基地之一,成为财经科学研究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服务社会及信息中心。 财经研究中心――依托实验室的人才优势和良好的硬件设施,重点开展财政基础理论与政策研究、广西及东盟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东盟各国会计政策研究;开展财政和金融理论与实现手段研究,会计与审计信息集成与分析实验,为各级政府提供决策依据。重点建设经济与社会系统仿真平台,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仿真经济与社会的运行与制度的演变,为各级政府和企业进行政策效果评估,为开展财经科学研究提供技术平台。培养一批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教师骨干队伍,积极引进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的高层次人才;积极申报承担区级和国家级财经类和实践性教学重点研究课题。发表具有高水平和具有一定影响的学术论文,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提升学术水平,增强创新能力并扩大在国内外的影响。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2到3年的努力将原来相对独立的各实验分室建设成为一个集会计、审计、金融、财政和税务等多个专业融合一体的实验平台。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形成一个多专业互相交叉融和、互相依托的全新格局,使得不同专业的学生能在同一个实验平台上进行探究性、实战性地实验,形成四个层次的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1)面向课程的验证性、单一性实验项目;(2)面向专业涉及多门课程和多种技能的综合性实验项目;(3)面向学科涉及几个专业的设计性、拓展性实验项目;(4)面向经济管理类涉及几个学科的探究性、实战性综合实验项目。 服务社会及信息中心――成立培训与服务中心,针对企业、社会及学校的需求,进行人才培训和技术服务。开展对企业进行管理咨询服务,进一步与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加大基础研究,完善项目实施。建设“企业家才能开发培育与管理团队培训中心”,为进行管理团队和企业家才能开发培育提供一个基于网络技术的综合性研究与模拟平台,为培育高端管理人才提供社会服务。利用基础研究收集到的资料和信息,为社会提供服务。开放实验室,为企业、机关和其他院校的会计、审计、金融、保险、财税的科研和培训提供实验服务。建立实验室研究人员的流动机制,鼓励院内和院外的科技人员到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为社会和企业提供一个财经科学研究和财经人才培养基地。 4 结束语 财经类实验室的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富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关键环节。我院坚持 “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和谐建校”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具有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持续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课程体系与结构、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技术与手段以及教学管理和实训教学模式的改革,按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要求,加强教学基础建设,不断推进教学改革,更好地推动实验室的建设工作。 财经本科毕业论文:基于专业文化建设视角探析供给侧结构改革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财经类特色专业建设 (山东管理学院经贸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0) 【摘要】特色专业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走内涵式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而专业文化建设则是特色专业建设的灵魂、核心和主要推动力量。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培养有一定理论素养的应用型人才,专业的建设要凸显行业性、职业性和多样性,建设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专业教学环境和体现专业、行业灵魂的专业文化环境。本文以山东管理学院经贸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文化建设为例,研究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文化建设的内容、方法及措施,阐释了专业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校园文化,紧密融合行业企业文化,通过一系列专业活动宣扬专业文化、培育专业理念、专业意识、专业精神。最后对该类院校财经类特色专业的建设从专业文化建设的角度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专业文化 建设 应用型本科院校 财经类 特色专业 作为全面深化经济改革的重要举措,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目的就是通过化解对有效供给的约束与抑制,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从而助推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投资、消费和出口”构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侧,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近年来供给与需求之间的错配导致了国内经济增速的下滑,而这种错配的矛盾反映在人力市场上就是高校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高校毕业生看似“供过于求”,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但很多用人单位也经常找不到合适的人才,甚至“一才难求”,人才供求的“结构性矛盾”相当突出。这就要求必须进行人才供给侧的改革。作为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重点培养适应行业、企业需求人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其财经类特色专业的建设必须适应这种改革的需要。 一、专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和意义 (一)特色专业建设的内涵 特色专业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实现内涵式发展、提升社会认知、打造品牌和形象的必然选择。特色专业的界定,主要有三个层面的内涵,一是从哲学视角分析特色专业的价值取向,二是从管理视角分析特色专业的建设,三则是从比较角度分析特色专业的优势。总体而言,特色专业的建设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以系统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为宗旨,人才培养目标必须符合行业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通过特色专业建设,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提高就业竞争力。 (二)专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和意义 R滴幕是指在专业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提炼出的符合教育规律、具有专业特征和时代精神的一切精神、物质财富的总和,其核心是本专业师生同化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共同的作风,具有明确的导向性、约束性、规范性和陶冶性。专业文化不仅体现在该专业组织有关教育教学活动安排和人际交往的规约中,同时也体现于该专业组织成员思维方式、情感态度和自觉行为中和该专业组织的教学场所、教育环境中。浓厚的专业文化氛围有助于陶冶学生的职业情操,树立学生的职业理想,端正其职业观念,养成其良好职业习惯。 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专业的打造离不开专业文化建设,后者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色专业建设的灵魂、核心和主要推动力量,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专业教育氛围,能驱使师生为自己的专业成长提供原动力和支持力。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要实现“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目标,必须依赖于专业文化的建设,以培养学生的专业价值观、专业意识和专业气质,奠定学生未来的从业素质,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使学生最终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二、专业文化建设的实践 专业文化不仅体现在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教学环境,而且更加注重建设体现专业和职业灵魂的专业文化环境。财经类专业文化具有鲜明的行业性、职业性和多样性,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立足于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紧密融合。笔者以山东管理学院经贸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过程中的专业文化建设为例,研究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财经类特色专业的建设的内容、方法及措施。 (一)立足于校园文化建设,铸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文化 学校重视专业文化的建设,根据ISO9000质量标准,制定了完善的教学规章制度,包括教师管理制度、教学过程管理制度、课程质量标准、教师考核制度等方面的一系列制度,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教学管理组织系统,从制度和体制上保证了专业文化建设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经贸学院在这种文化建设的背景下,经过专业文化培育,专业特色凝练、专业文化积淀,逐渐形成了“汇通国际经贸、重在经世致用”的学院文化。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文化的建设立足于校园文化,凝炼本专业的特色,培养的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娴熟的国际贸易从业技能和突出的专业能力,同时也强调对学生的专业素质、专业观念和专业精神的培养和塑造。本着“以就业为导向、素质为本位、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理念,从专业教学环境和专业文化环境两方面打造专业文化,以实现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的目标。 (二)聚力校企合作,共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文化 (1)结合行业企业特点,校企合作共同凝炼专业文化精神。专业文化秉承大学文化的精髓,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帮助学生树立专业思想,坚定其专业信念,养成其专业气质。根据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和我院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山东省经济发展对外贸人才需求的特点和外贸行业企业的特点,在专业建设平台的基础上,与多家外贸企业合作,共同打造专业文化,凝炼出本专业全体师生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专业特色的价值观念、团队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国贸专业文化精神:诚实守信、合作共赢、开拓进取、“乐贸”精神(LEMO:Love、Easy、Money、Open),通过专业文化建设,打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素质体系。 为进一步加强专业文化建设,国贸专业教学团队在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设计中融入专业文化精神,如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引入外贸企业专家座谈和为外贸企业制作报价单等环节,使学生加深专业认知,了解外贸行业的团队合作和契约精神的重要性;在国际市场营销课程中加入“外贸B2B平台实战”、“速卖通”创业实践等项目,帮助学生发扬“乐贸”精神,拚搏进取,培养创业意识;课程教学中采用小组共同完成任务的形式,帮助学生养成团结协作、合作共赢的职业素养。课程的改进使学生不仅能掌握外贸业务操作技能,更培养其养成优秀外贸职业人的素质,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对外贸技能和外贸职业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外贸职业文化的渗透性教育,潜移默化地养成内心强大、全面发展的优秀外贸人。 (2)加大校企合作力度,融优秀的行业企业文化于专业文化建设之中。我院国贸专业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在与行业企业专家进行共同调研分析专业、论证专业的基础上,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协同培养的教学模式,共同编写教材、共同授课、共同考核。通过了解和学习行业、企业文化促进专业文化建设。与阿里学院、济南世纪天邦汽车进出口贸易公司等企业共同设立“阿里学院订单班”和“汽车贸易订单班”,对学生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在原有专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从企业选派有经验的外贸经理,给学生讲授与企业需求紧密对接的外贸实战知识,使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技能进一步得到提升,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平台。目前我专业已与多家外贸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学生通过在企业实习接触企业文化之后,对外贸行业结构特征、外贸行业员工的价值取向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加深了对专业文化精神的理解,从而认真思考自己未来的专业发展方向并准确定位,为以后的就业做好铺垫。同时,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和成就感,往往会激发创业激情,走上自主创业之路。 (3)与企业共建“大学生就业创业人才孵化基地”,实施“课岗融替”教学模式,加深专业文化认知,养成外贸职业素养。学校于2011年与阿里学院共同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人才孵化基地”,采取学校提供场地,阿里学院提供业务培训,行业企业导师进行一对一指导,推动学生就业创业的具体运作方式,成功实现了“校中企、企中校”。基地内的“外语外贸人才就业创业孵化区”设置了200个学生工位,引进了13家外贸企业将外贸部设在学校,建设了外贸网络客户开发区、校企联合授课区、国际商务接洽区、外贸产品认知区、外贸单证实战区、礼仪形体训练区六大功能模块。通过入驻基地的企业实施“课岗融替”的教学模式,即学校、阿里学院、企业三方根据外贸岗位的实际需求,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依托“大学生就业创业人才孵化基地 ”,结合三方优势资源进行合理分工,根据外贸人才成长周期及外贸业务流程重新进行课程设计,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上午课堂授课,下午企业顶岗” 。通过实践加深对外贸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外贸实战水平,养成外贸职业素养,实现校企共同培养“能够熟练操作外贸业务,具备一定外贸职业能力的外贸应用人才”的目标,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专业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入驻孵化基地的企业办公区域均张贴企业简介、企业标准、工作流程、行为规范等,每个工位张贴有学生照片和个人简介,学生顶岗上班时间要求穿西服套装,打卡上岗;加强对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教育,严格考勤,不允许迟到早退,一律按照工作规范上岗,为学生营造一个完整的职业文化氛围,塑造其专业品格,培育其专业精神,从而促进学生产生职业认同感。 (三)丰富多彩的专业活动,进一步深化专业文化建设 (1)组织参加专业竞赛,培养学生专业兴趣。为创设良好的专业氛围,我们积极举办国贸专业文化建设系列活动,丰富学生第二课堂。如举办专业辩论赛、外贸知识竞赛、外贸单证制作竞赛等,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外贸技能竞赛、 POCIB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国际贸易专业竞赛、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等。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宣扬专业文化,向学生渗透专业精神,不仅激发了国贸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专业意识和专业精神,也使得专业文化在全校范围内得以推广。 (2)建设专业团体组织,宣扬专业文化。将专业文化建设与学生团体组织建设相结合,融专业文化理念于扶持学生团体组织建设过程中。通过团体组织开展各类国贸相关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精神,使优秀的学生得到进一步锻炼,传播专业文化。本专业先后扶持成立了“外贸SOHO俱乐部”、“乐贸”创业工作室和“模拟商务谈判兴趣小组”,并与阿里学院及阿里巴巴会员企业共建“国际商务礼仪培训基地”、“英语电影发烧友俱乐部”等专业社团组织,通过这些学生团体组织的建设,带动一大批同学积极投入到专业活动中,进一步深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文化的建设。 (3)多渠道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培养学生外Q职业素养。新生入学之初,组织他们听取专业教研室主任为其做的专业介绍专题报告,使他们能够对专业和专业文化有所了解,从而产生专业兴趣;定期举办专业讲座,使其进一步了解专业,深化专业认知,培养其专业价值认同;不定期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和在校学生座谈,听取他们汇报自己的就业或创业的经历,激励学生见贤思齐,树立专业精神。 在校园内设立“专业-职业文化长廊”,图文并茂地介绍国贸专业精神文化、专业理念、行业发展现状、优秀毕业生快报等内容,张贴企业最新招聘信息、国际经贸专题讲座海报、专业活动海报,进一步营造浓厚的专业文化氛围,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强化学生的专业意识和专业精神。 除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认真负责的态度、团结协作的意识也是企业选拔人才时主要考量的因素。为了培养国贸专业学生的“职业性”, 专业辅导员定期组织主题班会,围绕“和谐发展”、“诚信意识”、“协作互助”、“职业发展”等主题展开讨论,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培养。组织举办以“学习、友情、理想”为主题的宿舍文化节,倡导和谐、文明的宿舍文化,营造团结互助、和谐发展、积极向上、尊重他人、善待自己的文化氛围,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在建设良好学风、校风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操,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 (四)多措并举,为专业文化建设保驾护航 (1)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加深职业认知,树立职业理念。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的“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的要求,国贸专业成立了就业指导小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科学合理地规划大学学习与生活,指导学生撰写职业生涯规划书,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和实践技能;同时举办职业生涯设计大赛,逐步提高学生对职业的认识,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利用假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社会,体会个人价值的存在,培养学生终于职守、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职业道德观,强化诚信、守纪、敬业等基本的道德要求。同时为学生积极创造条件服务社会,如组织学生参与全运会志愿服务,组织学生参加乳山中非论坛,负责外事接待工作,参加社区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价值认知,使学生能主动融入社会、全面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3)成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改革委员会,促进专业文化建设渗透于教学过程。为了将专业文化建设渗透于教学过程中,保证专业文化及专业建设的质量,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成立由校内外专家学者、外贸企业专家、专业教师组成的专业教学改革委员会,对专业的人才培养进行准确定位,为专业文化建设把脉,并实施全方位评价和监督;定期邀请国际贸易方面的专家学者和外贸企业业务经理举行国际经贸文化专题讲座,为师生汲取新的学术思想、积累实践经验搭建平台。这些举措不仅保证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文化精神渗透于教学过程,也为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财经类专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应用型本科院校财经类特色专业的建设要突出行业性、职业性和多样性,必须提高专业文化建设水平,为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长成全面发展的职业人营造良好的专业文化氛围,实现专业文化建设引领专业发展。而专业文化建设必须提炼专业理念,注入企业先进文化元素,走校企合作之路,打造专业文化与行业企业文化深度融合的平台。 (1)强化职业道德观,培养职业情感。职业道德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职业道德的培养依赖于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的校规校纪,依赖于良好的校风、学风的树立。人文课程的开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帮助学生理性认识未来从事的职业,萌生职业情感,培养和形成良好的从事将来职业所需要的职业道德观。同时,为避免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教学相脱离,应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融入职业道德培养内容,帮助学生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理念和团队合作意识。 (2)进一步营造职业氛围, 融合专业文化与行业、企业文化,提升职业认同感。专业文化建设要引入先进的行业、企业文化,并融入专业的土壤中。学生快速理解并接受企业文化,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从业观,对其工作情绪、业绩和效率有深远影响,最终决定其社会竞争力。对于财经类专业建设来说,在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需进一步细致思想教育,注重加强责任意识的培养,教育学生“欲做事,先做人”;组织、安排专业教师到优秀企业学习感受企业文化,进行相关行业及相关职业岗位的文化研究,向学生传递有关企业文化的内容,并进行与此相关的职业素质训练;结合学校的专业特点并根据行业、企业具体情况,共同制定“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文化建设工作整体规划,不断拓展内容和视野,使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紧密融合。 (3)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校企共建专业实训室。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共建专业实训室。实训室的硬件和环境尽可能贴近行业、企业工作实际,营造真实的工作情境,使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会相关职业岗位的标准和要求,以进一步缩短就业时的适应期。实训室内墙悬挂本实训室功能介绍、各业务窗口的角色标牌、各岗位工作职责及工作规程、设备管理制度、实践操作要求、优秀企业和优秀师生的图片简介、学生实践成果的展示,以此传递企业的理念、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规范、企业管理制度和企业形象,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稳固其专业思想,激发其专业学习热情,进而使其产生专业学习的动力。 财经类特色专业的建设依赖于专业文化的建设,后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端正其职业态度,塑造相关岗位迁移能力,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最终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育人目标。 财经本科毕业论文: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与写作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文章在对财经类本科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指出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与写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将科研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本科四年的教学、改进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加大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力度和监督审查力度等措施。 关键词:财经类 本科毕业论文 指导 写作 毕业论文写作是本科教学大纲规定的一项内容,是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环节。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要求本科生综合运用大学四年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发现、分析、解决企事业单位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培养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撰写本科毕业论文是对本科生从事科研活动和撰写论文的一个初步训练,使其掌握基本方法,为以后升学深造、参加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然而,在现实的本科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毕业论文质量不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本文对财经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与写作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探求改进方案。 一、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与写作的现状 课题组对保定某高校2016届财经类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达96%。通过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大致了解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与写作的现状。 (一)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 1.选题与专业的一致性。调查结果显示,83.3%的毕业论文选题与专业相符,16.7%的毕业论文选题与专业不相符。 2.选题的来源与内容。课题组统计调查问卷时,将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来源分为几个方面:(1)对社会某个经济现象或热点进行调查分析,例如《大学生网购市场营销对策研究》《康师傅方便面大学生市场营销对策研究》等。(2)对实习单位的经营管理问题进行研究,例如《丰宁富兴大酒店内部控制问题研究》《L公司应收账款风险及防范》《XH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研究》《北京新姿服装服饰有限公司财务风险分析及建议》等。(3)对区域经济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例如《涉县花椒产业发展与对策研究》《顺平县桃林产业发展现状及应对措施》《满城县草莓产业化经营研究》《宽城满族自治县板栗产业发展问题研究》等。(4)根据统计年鉴数据或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进行研究,例如《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及提升对策研究》《华谊兄弟融资问题研究》《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结构问题研究》等。(5)泛泛地对某一经济问题进行研究,例如《我国中小型企业无形资产评估的探讨》《人力资源政策对内部控制环境的影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等。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目前绝大多数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与专业目标相一致,而且绝大多数毕业论文是对社会经济热点问题、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或者实习单位经营管理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而撰写的,这与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对本科毕业论文的定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是相符的。 (二)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1)实际数据资料的获得途径。调查结果显示,85.4%为互联网,44.8%为统计年鉴,39.2%为实习单位,16%通过问卷调查获得,11.5%通过政府部门获得,13.9%通过亲戚或朋友提供。(2)实际数据资料的获得难度。调查结果显示,23.3%的毕业生认为难度较大,74%认为难度不大,2.7%认为比较容易。(3)论文撰写时间的充裕情况。调查结果显示,49.7%的毕业生时间充裕,47.9%时间够用,2.4%时间不充裕。(4)撰写论文期间哪些事情耗用了毕业生的大量时间。调查结果显示,54.5%的毕业生认为是找工作,各种考试如考研、考公务员、考银行分别为24%、25%和11.8%,20.8%的毕业生选择其他。(5)对待毕业论文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79.5%的毕业生态度认真,17%态度一般,0.3%态度不认真,3.1%心有余而力不足。(6)论文的写作难度。调查结果显示,11.8%的毕业生认为论文写作难度很大,55.9%认为写作难度较大,31.9%认为写作难度不大,0.3%认为论文容易写。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获取实际数据资料的难度不大,实际数据资料的获取过多地依赖互联网,撰写论文的时间充裕或比较充裕,对待论文的态度认真,感觉撰写论文有一定难度,找工作、参加各种考试等牵扯了毕业生的精力。 (三)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收获。 1.撰写论文的收获。调查结果显示,28.8%的毕业生收获很大,66%收获较大,5.2%收获较小,没有收获的毕业生为0。 2.撰写论文获得了哪些方面的收获。(1)论文编辑方面的收获。调查结果显示,90%的毕业生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学会了排版,65%学会了制作图表,2%的毕业生回答没有收获,原因是自己早就会排版和制作图表。(2)论文写作方面的收获。调查结果显示,82%的毕业生学会了查阅文献资料,76%学会了拟定提纲,62%学会了写选题背景,64%学会了研究方法,15%学会了设计调查问卷,0.7%没有写作方面的收获。上述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有一定的收获,掌握了编辑文档的技能,掌握了查阅文献资料、构思论文提纲、收集实际数据资料、撰写开题报告、撰写论文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为以后升学深造或者参加工作奠定了基础。 (四)财经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为了解指导教师对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情况,课题组设置了几个问题。 1.指导教师对论文写作方法和要求的讲解。(1)撰写毕业论文前,指导教师是否讲了论文的写作方法和写作要求等内容?59%的毕业生回答详细讲解,40%回答进行了简单讲解,1%回答没有讲解。(2)指导教师讲的论文写作方法和写作要求对撰写论文是否有帮助?40%的毕业生回答帮助大,43%回答帮助较大,16%回答帮助不大,1%回答没有帮助。 2.教师指导论文的方式。(1)毕业论文的指导方式,74%的毕业生回答教师进行了当面指导,64%回答教师采取E-mail方式指导,48%回答教师采取电话方式指导,39%回答教师采取QQ方式指导,21%回答教师采取短信方式指导。(2)哪些指导方式效果好?85%的毕业生认为当面指导效果好,48%认为E-mail方式效果好,32%认为电话方式效果好,24%认为QQ方式效果好,10%认为短信方式效果好。 3.论文开题阶段的指导。(1)关于论文题目的确定情况,5.2%的毕业生回答论文选题是教师确定的,14.9%回答论文题目是自己确定的,79.9%回答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的。(2)论文提纲的拟定情况,87%的毕业生回答论文提纲自己拟定后教师进行了修改,10%回答自己拟定,2%回答是教师拟定的,1%回答是亲戚或朋友帮助拟定的。 4.论文写作阶段的指导。(1)指导教师对论文修改的要求,67%的毕业生回答教师不仅要求学生逐字逐句修改论文,而且教师亲自动手逐字逐句修改论文,71%回答在修改论文过程中教师要求重写某些段落,38%回答教师要求修改论文标点,2%回答教师没有提出任何修改要求。(2)论文修改了几稿?6%的毕业生修改了一至两稿,81%修改了三至五稿,13%修改了六稿以上。 5.希望教师怎样指导下届同学。71%的毕业生希望教师多跟学生见面沟通,55%希望指导教师多付出精力指导论文,46%希望在拟定论文提纲时教师给予指导,46%希望教师严格要求学生,44%希望教师带领同学到农村或企业调查获取论文第一手资料,15%希望教师给毕业生指定论文题目。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工作是认真的,在讲解论文写作方法和要求、指导开题、修改论文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教师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指导方式,当面指导和E-mail方式的指导效果较好。极个别教师付出的精力不够,体现在不讲解论文写作方法和要求、对论文不提任何修改要求、只要求学生对论文进行了一两次修改等方面。 二、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与写作存在的问题 (一)毕业论文选题不当。调查中发现,少数毕业论文存在选题不当的问题。有的题目太大,例如《中国化妆品行业现状与发展研究》《中国邮政物流发展战略研究》《我国餐饮企业成本控制分析》等;有的题目没有针对性,泛泛而谈,例如《中小型零售企业物流模式的管理与策略》《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的成因及其治理对策》等;有的题目是纯理论研究,例如《电子商务会计研究》《公允价值在会计实务中的计量问题》《小额贷款公司风险及防范》等。选择这些题目的毕业生一般从年鉴、互联网、知网中查找资料,拼凑资料完成论文,论文的质量不高,毕业生的能力也得不到提升。究其原因,有的毕业生由于考研等原因没有去实习,无法收集资料,有的毕业生由于能力有限,收集不到资料。 调查中发现有16.7%的毕业论文选题与专业不相符,这影响了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笔者通过访谈得知,一是毕业生实习工作不是所学专业时,选题与实习工作相结合,因而论文选题与专业方向不一致;二是本科生论文选题没有像硕士论文那样强调论文题目必须与专业方向相一致;三是财经类的某些热门专业学生人数过多,在专业教师指导不了的情况下,将学生分配给其他课程的教师指导,因而学生选择了指导教师所在专业的题目。 (二)过多地借助网络影响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调查发现毕业生过多地借助互联网收集实际数据,只有半数的学生通过实习或问卷调查获得实际数据。虽然通过互联网获得论文所需数据省时省力,但是毕业生不接触社会、不深入生产实践、不与人沟通,无法实现通过毕业论文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沟通能力的目的。 (三)就业压力大影响了毕业论文质量。毕业论文一般安排在大学的第8学期,这个时候毕业生往往为就业参加各种考试和面试。尽管绝大多数毕业生回答撰写论文的时间充裕或比较充裕,但这些事情牵扯了毕业生的很多精力,势必对毕业论文质量产生影响。调查中3.1%的毕业生持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态度,就是就业压力大造成的。 (四)毕业论文的写作与指导难度大。调查中发现,超过半数的毕业生认为毕业论文难度较大。毕业生乍一接触毕业论文,对查阅文献资料、分析整理资料、选题、写开题报告等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写选题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方法、摘要等,感觉把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很困难。对教师而言,在指导毕业论文的过程中要教会毕业生做这些工作,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教师普遍感觉压力很大。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目前本科日常教学中没有对科研能力和撰写论文能力的培养,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师讲学生听,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缺乏收集整理资料、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训练,学生很少有社会实践的机会,学生缺乏思辨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等。而国外许多一流大学非常重视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设立科研学分,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1969年就有“本科研究机会计划”、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在20世纪80年代设立了“本科生研究中心”、伯克利分校于1997年成立了“本科生研究办公室”、耶鲁大学为一年级的本科新生设立了“指导研究”项目等。对我国的本科教育现状而言,在大学三年多的时间里没有培养学生做科研写论文的能力,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难度大、压力大是可想而知的。 (五)少笛生不重视毕业论文。调查结果显示,有0.3%的毕业生对毕业论文持不认真的态度。教师普遍反映,每年指导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总有一两个同学写论文拖拖拉拉,不积极想办法收集实际数据资料,不下功夫写论文,不认真修改论文,论文质量不高,教师三番五次督促也没有效果。而在论文评定成绩时,指导教师往往心软,不忍心由于毕业论文的缘故影响学生的毕业和就业,只要学生提交了论文,尽管论文质量不高也往往给予通过。 (六)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时间不宽裕、个别教师不认真。 1.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时间不宽裕。调查结果显示,74%的毕业生曾接受指导教师的当面指导,85%的毕业生认为教师当面指导论文效果好,71%的毕业生希望教师多跟学生见面沟通。调查结果说明指导教师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不充足。主要原因是,由于高校扩招,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数量多,教师在指导毕业论文的同时还承担着繁重的课程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平均指导每个学生的时间和精力较少,教师跟学生见面的时间少。 2.个别教师不认真指导毕业论文。调查中发现,1%的毕业生回答指导教师没有讲解毕业论文的写作方法及要求,2%的毕业生回答教师没有提出任何修改要求,1%的毕业生回答修改了一稿。调查结果说明个别教师没有认真指导毕业论文。 三、加强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与写作的对策 笔者认为,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加强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本科生撰写论文的能力,二是改进本科毕业论文的管理,加大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力度和监督审查力度。 (一)将科研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本科四年的教学。 1.课程教学要注重能力的培养。改革“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引进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增加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沟通协作能力。 2.制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计划。高校要制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计划,为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做一系列工作。一是给本科生设立科研导师,本科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与科研导师接触,协助科研导师做科研方面的工作,跟随科研导师感受课题申报、调研、撰写研究报告、课题结题的整个科研过程。二是开设论文写作必修课,系统讲解选题、写开题报告、查找资料、制作调查问卷、研究方法等。三是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至少参加三次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自己选题、制定调查问卷、撰写调研报告。 (二)改进本科毕业论文的管理。 1.加强指导教师的管理。应制定指导教师管理制度,包括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条件与职责、本科毕业生分配办法、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价办法、奖惩办法等。通过这些制度,明确哪些教师有资格指导本科毕业论文,每位教师分配多少学生,对教师的指导质量进行评价并予以奖惩,以此促使教师提高指导质量。 2.建立本科毕业论文各个工作环节的操作规程并实行全程监控。本科毕业论文包括选题、开题、指导与写作、提交与评阅、答辩与成绩评定、论文资料装订与归档等多个环节。首先,学校要对每个工作环节制定具体的操作规程,使教师和毕业生明确如何去做。其次,建立本科毕业论文全程监控制度,学校或学院对各个工作环节定期进行检查,督促教师切实负起指导责任。 3.改变论文写作和答辩时间。由于毕业生大四阶段尤其是第八学期事情很多,影响了毕业论文的写作,建议把毕业论文工作提前到大三放暑假前即第六学期期末,进行学生与指导教师的双向选择,将毕业生分配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开始毕业论文的指导;大三暑假里,要求学生进行论文选题,与指导教师沟通后确定论文的题目;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确定调查提纲或调查问卷,要求学生利用大三暑假的时间进行调研,为撰写毕业论文收集实际资料;大四开学后的一两周内,组织学生完成开题报告工作;安排毕业生撰写论文初稿,年末前提交;元旦后以及放寒假的两个月时间,毕业生和指导教师闲暇时间较多,指导教师可以利用这段时间集中精力指导毕业生完成论文的修改;第八学期开学的一两周内,完成毕业论文的答辩工作。 4.加大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指导与审核力度。选题是本科毕业论文的基础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毕业论文的质量。首先,指导教师要加大对毕业生选题的指导,强调毕业论文选题要与所学专业挂钩,选题要针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实习单位面临的突出问题,选题要理论联系实际,不要选择纯理论研究的题目,选题的难易程度要适中,选题宜小不宜大、宜具体不宜抽象、宜限制不宜宽泛、等等。其次,学院要加大毕业论文选题的审核力度。学生选定题目后,提交给学院,学院要组织专家对毕业论文选题的新颖性、实用性、可行性、深度等方面进行评审,要求选题不当的学生重新选题。 5.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实行首位参选制。每位教师指导的成绩最高的论文,应该是该教师指导的质量最优的论文。因此,各位教师指导的成绩最高的毕业论文拿出来参选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学校或学院组织教师进行盲审,这样可以确保每位教师指导的论文都有机会评优,盲审可以杜绝评优中的教师面子问题,使本科毕业论文的评优工作做到公开公正,使评选出来的优秀毕业论文真正优秀。 6.对毕业论文实行末位审核制。毕业论文末位审核制,就是每位教师指导的成绩最低的毕业论文,提交给学校或学院进行审核,学校或学院组织教师进行盲审,审核不合格的,要求学生进行修改,修改后再次审核,毕业论文审核合格后,才给学生颁发学位证和毕业证。毕业论文的末位审核制对督促毕业生认真写论文、督促指导教师认真指导、杜绝教师给“同情分”、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7.建立本科毕业论文观摩学习制度。由于教师对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能力和宽严程度的把握参差不齐,因此建议在本科毕业论文资料装订归档后,学院组织教师相互观摩学习,使教师对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宽严程度如何把握达成共识。 财经本科毕业论文:财经类院校本科生博弈论课程教学研究 摘要:博弈论是财经类院校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本文基于《博弈论》课程教学的特点,探讨了《博弈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博弈论》课程教学的建议,包括采用案例教学法;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等。 关键词:博弈论;财经类院校;教学改革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决策主体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的,也就是说,博弈论的研究对象是当一个主体,比如说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选择受到其他人或其他企业选择的影响,而且反过来影响到其他人或其他企业的选择时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1] 在经济学文献中对博弈论最早的研究是古诺(1838)、伯川德(1883)和埃奇沃斯(1925)关于垄断定价和生产的论文,但是这些都被视为特例而没有改变经济学家思考大多数问题的方法。约翰・冯・诺依曼和奥斯卡・摩根斯坦在他们1944年著名的《博弈论和经济行为》一书中引进了博弈理论的思想,书中提出大部分经济问题都应该被当作是博弈进行分析。[2]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博弈论发展和研究的重要阶段。纳什在1950年明确提出了“纳什均衡”这一基本概念,解释了博弈论和经济均衡之间的内在联系。到20世纪50年代,合作博弈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包括纳什和夏普利分别提出的“讨价还价”模型以及吉利斯和夏普利提出的合作博弈中的“核”的概念。泽尔腾于1965年将纳什均衡的概念引入到动态博弈,提出了“精炼纳什均衡”的概念;海萨尼于1967年把不完全信息引入博弈论,并提出了“贝叶斯纳什均衡”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以来,博弈论逐渐成为主流经济学的一部分。博弈论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包括经济学、政治学、军事、外交、国际关系、公共选择等。 由于博弈论在经济和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博弈论》已经成为许多高校的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本科生的必修课。我校也开设了《博弈论》课程。然而,由于博弈论课程开设时间较短,而且作为运筹学的一个分支,它对数学基础的要求较高,因此有必要对《博弈论》课程的教学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博弈论课程的教学特点 1.数学描述比较抽象。博弈论的标准表达是函数形式和集合形式的表达。博弈论作为运筹学的一个分支,它和数学的结合非常紧密,需要比较严谨的数学表达和数学证明。例如,20世纪50年代纳什在证明纳什均衡的存在性定理时就使用了泛函分析中的不动点定理。学习博弈论,通常需要具备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泛函分析等数学基础。[3] 2.教学过程通常浅入深出。由于博弈论的概念和定理均采用严谨的数学表达形式,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从简单直观的例子出发,引出博弈的抽象数学模型。简单直观的案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博弈的思想,但随着讲授内容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到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再到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最后到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均衡的概念得越来越复杂,数学定理的证明过程也越来越困难。 3.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现实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这使得博弈论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如商业、政治、外交等。在微观研究领域,交易机制的设计涉及博弈论;在中观研究领域,劳动力经济学和金融理论中都有关于企业要素投入品市场的博弈论模型。最后,从宏观的角度看,国际经济学中有关于国家间的相互竞争(或互相串谋)选择关税或其他贸易政策的模型;宏观经济学中也有货币当局和工资、价格制定者(厂商等微观单位)间的战略相互影响,最终决定了货币政策效果的模型。[4] 二、博弈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足够的案例支撑。在案例的选取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案例的趣味性、贴近现实生活的程度、学生参与案例的程度、与知识点的结合程度等。虽然博弈论的教材中提供了一定量的案例,但仍显得不够丰富。特别是对于财经类学校的本科生而言,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需要将其与自己对经济社会活动的观察和认识相融合,以提高分析经济社会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丰富的案例是非常有必要的。 2.偏重于理论教学。以往的博弈论教学,偏重于理论教学。采取的教学方式仍然是传统的灌输式的方法,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台下听课,而且老师的讲课内容也只是教材上的理论知识,较为枯燥乏味,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因此,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怎样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并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3.考核形式单一。目前的考核形式仅限于笔试的方式,比较单一。由于博弈论是一门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传统的笔试并不能很好地考察学生们对博弈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程度。有的老师采取让学生做报告的形式进行考核。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论文,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报告情况进行打分。这其中存在的问题是学生选取的论文的难易程度很难掌控。因此,教师需要思考如何丰富考核形式并且让考核更加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能力。 三、完善博弈论课程教学的建议 1.采用案例教学法。由于博弈论的数学描述通常比较抽象,老师通过分析案例来说明博弈论在经济和社会领域中的各种应用,既可以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又可以帮助学生较深入地理解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在案例的选取过程中,首先,要尽量选择简单的案例,使学生更加容易明白博弈的规则;其次,要注意选择契合现实生活的案例,有的案例不是学生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学生理解起来可能较为困难;再次,要注意案例选择要尽量的多源化,由于博弈论在各个领域包括商业、政治、外交等均有应用,因此在选择案例的时候不要局限于某一个领域,应尽量选择不同领域的案例,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博弈论的应用。 2.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传统的理论教学会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我们可以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设计丰富多彩的博弈实验,将学生分成小组,然后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小组内不同的学生扮演不同的博弈参与者,他们之间进行竞争、讨价还价或者合作。博弈实验可以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和应用性,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这种互动式的教学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6]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由于博弈论是一门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仅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并不能很好地掌握博弈论的思想。因此,教师可以在笔试的基础上丰富考核形式。让学生针对现实生活中的博弈问题进行建模分析,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并整理成小论文的形式上交。为了提高所有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对于课堂汇报过程中提问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分数奖励,提出的问题质量越高,分数的奖励越大,被提问的学生回答地越好,课堂汇报这部分的分数也将越高。这一方面可以激励学生认真地进行建模分析,认真地准备课堂汇报,也将鼓励所有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汇报中。[5] 四、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问题将借助于博弈论进行分析。因此,财经类院校的本科生学习博弈论,掌握其思维方式和思想及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首先分析了博弈论课程的特点,然后指出了目前博弈论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给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本文将为财经类院校本科生博弈论课程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 财经本科毕业论文: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应用于财经类本科专业课程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是解决我国财经类大学生实践能力弱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应用于财经类专业课程的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了推广建议。 关键词:项目驱动式教学法;财经类本科专业课程;影响因素 目前财经类大学生普遍理论分析能力不强、实践动手能力弱,成为我国财经类高等教育面临的关键问题,这在就业形势严峻(2013年被称为大学生“最难就业季”,2014年就业难题并未明显缓解)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需要我们对财经类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及教学方法进行深刻反思。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是围绕教学任务,基于教学内容设计并实施教学项目(项目可以简单理解为需要完成的任务),将理论知识融入动手完成项目的实践过程中的教学活动。其价值在于,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式教学为“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式教学,培养专业能力、岗位能力等实践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社会能力等全面的综合能力。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国外的多种教育,包括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且在我国职业教育、理工科类本科教育也获得了显著的成效。财经类课程有其特殊性,但在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综合能力方面与理工类课程的要求是相同的。鉴于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所具有的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能力的显著特征,在财经类本科专业课程中推行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对于克服财经类本科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性弱的弊端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 项目驱动式教学法萌芽于18世纪的欧洲,较为经典的理论主要有:Piaget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ewey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Lave、Wenger等人的情境学习理论[1-3]。这些理论主张由学生参与实践,自己建构知识,夯实专业能力,全面提升各种综合能力,从而为立足于通过项目设计、实施等实践活动展开教学的项目教学法奠定了理论基础。美国教育家Katz与加拿大教育家Chard正式提出项目驱动式教学法[4],并引入欧洲、日本、韩国等地,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广泛应用,成功培养了大量人才。 项目驱动式教学法于2001年引入我国后,国内研究表明[5-6],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我国的职业教育、理工类高等教育取得了较大成功,逐步推广开来,但在财经类本科教育领域还未得到有效应用。 在我国大力提倡“创新创业”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日益迫切,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愈发凸显其价值。财经类本科专业课程承担着为社会培养投资、管理、营销等财经类人才的任务,每一个知识点均可组织为项目来传授,有着应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天然土壤,但我国财经类本科专业课程推行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应用不足,流于形式,效果不高,缺乏系统性研究的支撑。辨析这些影响因素,探索将项目驱动式教学推广应用于法财经类本科专业课程的科学模式,是财经类本科教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 二、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应用于财经类本科专业课程的影响因素 一是课程性质(理论性/实践性、基础性/应用性、一般性/专门技术性、定性/定量等属性)。一般而言,与现实应用接近的课程,“项目化”相对容易,而理论性越强的课程,将抽象内容“具体化”为项目的难度越大,增加教师在项目设计、组织等方面的成本。 二是教师因素(教师的教学方法、学历、策划课程项目的能力等)、学生因素(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对课程的偏好程度、职业取向等)、用人单位因素(用人单位提供就业职位与课程内容的契合程度、对学生专业能力/综合能力的重视程度等)等。教师因素决定了项目驱动式教学实施水平的高低,对课程内容熟悉、具有理工科教育背景、参加过社会实践的教师,组织实施项目驱动式教学的能力相对更强。学生因素则决定了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接受方(参与方)的能力基础、主观偏好,学生理论基础越好、参与兴趣越高,则项目驱动式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越明显。用人单位因素对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具有直接的导向性效应,与用人单位工作性质吻合程度越高的教学项目,培养学生面向用人单位的专业实践能力就越有针对性。 三、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应用于财经类本科专业课程的影响因素统计分析 (一)数据来源 对讲授财经类本科专业课程的大学教师、学习过相关课程的本科大学生、用人单位调研,分别回收问卷156、1342、393份,共1891份。 (二)统计分析 1.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财经类本科专业课程中的应用程度和应用效果 (1)应用程度。教师问卷所涉及的213门财经类本科专业课程中(不同问卷的课程名称可能相同,此处只是把问卷列举的课程数目相加,学生问卷也是类似),授课过程中采用过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课程有44门,占20.66%,约为1/5。学生问卷所涉及的6514门财经类本科专业课程中,包括产业经济学、公共部门经济学、企业投资学、公共投资学等,教师采用过这种教学方法的有1581门课程,占24.27%。可见,在财经类本科专业课程中,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比例偏低,仅为1/5~1/4之间,有较大的推广空间。 (2)应用效果。将教学效果的评价分为“优(90~100分)”、“良(80~89分)”、“中(60~79分)”、“差(60分以下)”四个等级。156份教师问卷中,选择“优”有43份,占27.56%;“良”有97份,占62.18%。1342份学生问卷中,选择“优”有585份,占43.59%;“良”有646份,占48.14%。这意味着,有89.74%的教师、91.73%的学生认为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效果在“良”以上,认可度较高,值得在更多的课程中推广。 2.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财经类本科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效果影响因素。 (1)课程属性。适合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财经类本科专业课程,具有相对明显的属性特征。①理论性/实践性。74.36%的教师、66.13%的学生选择“实践性”(16.25%的学生认为两种属性兼有),76.08%的用人单位认为“实践性”更重要。②基础性/应用性。76.92%的教师、54.84%的学生选择“应用性”(13.65%的学生认为两种属性兼有),65.39%的用人单位认为“应用性”更重要。③一般性/专门技术性。69.23%的教师、52.09%的学生选择“专门技术性”(4.62%的学生认为两种属性兼有),64.12%的用人单位认为“专门技术性”更重要。④定性/定量。66.67%的教师、65%的学生选择“定量”(11.75%的学生认为两种属性兼有),而用人单位选择“定量”∶“定性”的比例是52.42%∶47.58%,几乎相等,意味着用人单位并没有明显的偏好。 这说明,一方面,多数教师、学生认为应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课程应是“实践性”、“应用性”、“专门技术性”的,与用人单位看重的专业课程属性相一致。从而,推广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具有直接的现实针对性。另一方面,多数的教师、学生认为应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应侧重于“定量”的课程,但用人单位对“定量”、“定性”并无特别的要求,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即可应用于“定量”,亦可应用于“定性”课程。 (2)影响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效果的教师因素。按重要程度排序,156份教师问卷中,认为教师的“策划课程项目的能力”排第一位(最重要)的占56.41%(为反映多数人的看法,给出的是排第一位占比最大的因素,以下类似),认为“教学方法”排第二位的占51.28%,认为“学历”排第三位(最不重要)的占92.31%。1342份学生问卷中,认为“教学方法”排第一的占61.55%,认为“策划课程项目的能力”排第二的占55.59%,认为“学历”最不重要的占85.17%。这表明,教师的“策划课程项目的能力”及“教学方法”被认为高度相关,“学历”则关系不大。 (3)影响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效果的学生因素。156份教师问卷、1342份学生问卷中,53.85%的教师、50.07%的学生认为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排第一位(最为重要),56.41%的教师、43.14%的学生认为“对课程的偏好程度”排第二位,71.79%的教师、61.33%的学生认为“职业取向”排第三位。这说明,由于学生对职业取向等未来的不确定因素可能缺乏清晰的定位,还是基础知识、偏好等当前的确定性因素主要影响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效果。 (4)影响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效果的用人单位因素。结合已毕业的学生、媒体、用人单位等途径获得的信息,156份教师问卷中,48.72%认为“用人单位对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视程度”排第一位(最为重要),43.59%认为“用人单位提供就业职位与课程内容的契合程度”居第二位。1342份学生问卷中,49.03%认为“用人单位提供就业职位与课程内容的契合程度”排第一,41.43%学生认为“用人单位对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视程度”排第二。此外,41.03%的教师、39.27%的学生认为“用人单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视程度”排第三位。这说明,如果课程与用人单位需求的相关度越高,培养实践专业能力的针对性越强,学生越重视,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效果越好;而综合能力涵盖面宽泛,难以在一门课程中体现,“用人单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视程度”相关度最低。 四、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应用于财经类本科专业课程面临的问题 (一)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应用不够普及 依据调研资料,不超过1/4的财经类本科专业课程采用了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表示未接触过,甚至未曾听说过。 (二)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未能形成适应于财经类课程由理论基础到应用的完备体系 与理工类课程不同,财经类课程具有显著的发散性,外延宽泛,项目的选择、设计、实施等流程随课程门类和课程内容不同而不同。目前项目驱动式教学法还仅限于按教材来构建教学思路,对案例、习题、现实问题等做一般性的分析,而非将完整章节的内容融合起来构建教学项目,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 (三)教师的教学项目策划能力有待提升 项目驱动教学法具有显著的跨学科特点,项目设计、实施、分析、评价等都带有典型的理工科教学的属性,逻辑性和流程性强,要求将理工科的教学模式与财经类的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所需的能力是财经类本科专业课程教师的软肋所在。 五、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财经类本科专业课程中推广应用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理论基础及应用流程 基于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特点,结合财经类本科专业课程的属性,构筑项目提出、设计、实施、控制等支撑理论。以此为基础,借鉴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成功经验,建立适用于财经类本科专业课程的成熟流程。 (二)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一是熟悉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掌握相关交叉学科的背景知识,强化项目专业化能力;二是依据课程设计教学项目的流程链,完善实施环节,提升教学内容的项目化能力;三是立足学生的学科基础和专业特点,修正、补充项目方案,提升学生的项目融入度和参与积极性,增强面向不同授课对象的项目技巧化能力。 (三)完善教学方法 1.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提炼教学项目。 2.组织教学内容,科学安排理论/实践的知识量,优化二者的匹配与衔接,防止当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理论/实践两张皮、知识点脱节等现象。依据笔者的经验,理论知识点尽可能做到条理化和简单化,围绕理论以项目来引导学生的注意力。过多的理论会引起学生的厌倦,而过多的偏重实践则不能让学生领会到在本科层面应领会的理论知识点。 3.发现教学项目实施环节中学生的学习难点,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好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 4.丰富教学方式,探索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三个课堂”的联动教学模式,推进课程实验、专业实训和综合实践“三类实践”的综合运用,提升教学效果。根据实验对比,采取以大作业完成项目、案例PPT制作、项目团队讨论及展示、学生课题申报、实地调研等方式,效果远胜传统的教师“满堂灌”授课。 5.科学安排学生的参与方式及参与节点,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成为教学的“主角”,将学生的专业能力、综合能力培养蕴含于项目的参与过程中,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操作,达到教学目的。 6.本着项目选择与用人单位的实践运行越接近越好的原则,引导学生完成项目,培养其胜任实际工作的能力。笔者在讲授《企业投资学》时,将项目选择与企业现实运行结合起来,学生认为收益良多,参与热情高涨。 六、结语 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是提升财经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综合能力的关键所在,但鉴于财经类本科专业课程的特点,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范围还很有限,面临系统的基础理论缺乏、规范的项目流程未建立、教师的项目化能力不高等问题,建立行之有效的应用模式还有较长的路要走。我们在遵循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特点的基础上,应分析财经类本科专业课程的属性,针对教师、学生、用人单位的影响因素,科学设计项目教学法的目标、流程、环节,引导学生实践参与,达到预期的提升财经类本科教育质量的目标。 财经本科毕业论文:新建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现路径研究 摘 要:新建财经类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适应并促进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新建本科院校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需要。因此,以哈尔滨金融学院的实践探索为例,探讨了如何建立和完善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并对新建财经类本科院校对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现路径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新建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实现路径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建财经类本科院校异军突起,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与选择,不仅直接影响着这些院校的办学质量和长远发展,而且还从根本上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质量。新建财经类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适应并促进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新建本科院校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需要。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哈尔滨金融学院,成为一所新建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万余人,其设有10个教学系部,拥有涵盖经、管、文、法、工5个学科门类的22个本科专业和16个专科专业。学院升本以来,在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建立以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培养目标 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既需要不同层次的理论人才,也需要不同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人才的层次和类型要有一个合理的梯度和维度,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如今,高等教育发展到大众化、普及化阶段,培养应用型、多样性人才也就成为了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新建财经类本科院校应顺应时展规律,把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和战略选择。 哈尔滨金融学院作为刚刚升为本科层次的普通高校,立足服务地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一方面,注重推进教育思想观念转变,引导广大教职工强化质量意识、特色意识、发展意识;另一方面,编制了《哈尔滨金融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上上下下全员参与、分项落实,明确了学院的发展定位与方向。 二、建立和完善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体系 (一)理论教学体系 建立和完善财经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理论教学体系,需要系统研究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针对财经类行业、专业的人才所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来组织、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共同构成了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两大要素。在理论课程体系设计方面,要覆盖一定的“面”,使学生接受的专业知识体系相对完整,保证所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从而具有良好的发展后劲。一方面,构建基础教学平台,“公共基础+专业基础+素质基础”;另一方面,构建专业教学平台,“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职业拓展课”。在强化学生专业基础教育,提高综合素养的同时,不忘训练学生职业能力、实践应用能力。 (二)实践教学体系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中,需要对学生分层施教,设计选修与必修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内容。按照“基本技能-综合技能-创新技能”的梯度模式进行设计,采取课内实训、实验设计、毕业设计和课外专业实习、开放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基本技能教学内容,可采用与理论教学相捆绑的课内实训或实验的形式,综合技能和创新技能的教学内容;可依托实验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开放实践等形式,独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及未来职业导向自主选择不同的实践主题,甚至学校可以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在开放实践中利用所学的技术实施创业项目。 (三)素质教育体系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素质教育非常重要。其培养训练的模式相对灵活,包含的内容也十分丰富。例如,可以结合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学科研究方面技能的训练,辅导学生进行科研项目研究,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也可以组织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增加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经历;还可以通过党课、团课等方式培养大学生文明修身,还可以通过高雅艺术走进校园、各类文艺团体活动来培养学生文化艺术修养。 三、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保障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方案设置时,应体现行业的特殊性、专业设置的应用性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要针对行业特点、学校师资和教学设备的实际情况,培养能够适应岗位需要、能够有效应对社会竞争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毕业生。 哈尔滨金融学院自2010年升本以来,各系部围绕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目标定位,根据市场需求及适应情况,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调整课程设置,全面修订了各级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和完善了全部课程教学大纲,对部分专业课程开设学期、学时、学分、实验课学时等进行了调整,使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科学合理、更适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以校企联合为平台,创新培养模式 新建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加强与银行等金融企业的联系,积极利用企业资源建立教学基地、实习实训基地、科研基地、毕业生就业基地服务;同时,也可以利用高校本身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条件,建立互惠互利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搭建校企共育平台,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哈尔滨金融学院多年来一直坚持以产学研用结合为突破口,积极引导广大师生参与科研项目,共建产学研用联合体,寻求政府支持、拓宽服务领域等途径。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将“征信知识教育基地”等各类教学科研实践基地落地该院。该院与黑龙江省银行业协会签署培训合作框架协议,与银行业协会在前期培训、咨询业务等方面开展合作;与龙江保险经纪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分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课程设置、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科研合作等方面达成共识,为学校与政府、学校与行业、学校与企业建立了更广阔的服务平台。与广发银行信用卡中心共同创办金融人才培养基地,与龙江保险经纪有限责任公司、中投惠民(北京)金融服务外包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分公司、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金水木教育投资(北京)有限公司、北京中软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甲骨文(哈尔滨)实训基地等单位签署了3+1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协议,为毕业生顺利择业就业打下了坚实基础。学院与招商银行深圳分行、深圳农村商业银行、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广发银行信用卡中心、北京中信金融服务中心、黑龙江省农村信用联社等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这些单位来我院选聘毕业生在500人左右。这一系列校企合作,实现了用人单位与学院的双赢。 (三)以实训改革为契机,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培养应用型人才既要有理论教学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也要强化实践教学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使学生能够完成从知识理论向实践的跨跃。 为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推进实践内容和实践模式改革和创新,哈尔滨金融学院一直继承优势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坚持在本科教育中实行“五能三好”即打字、点钞、识别假钞、书写、口才、服务礼仪职业能力等金融行业基本功训练。把银行等业界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入职条件及新行员技能培训标准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来。同时,金融系的模拟银行已建成投入使用;管理系自主研发的跨系跨专业实习实训平台已连续两年投入运行,还推广到了金融、商务英语等四个系部进行认知实习的使用,取得了良好效果。模拟金融综合实训中心、会计审计综合业务能力实训平台也已经开始筹建。学院还采取校内外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本科生的专业认知实习;出台相关管理办法进行实习指导,将学生分组安排到金融机构、企业进行认知实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行业的发展前景及对从业者的基本要求,培养锻炼了实际工作能力和实用技能。 (四)以质量为生命线,改革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保证培养人才质量的重要保障,教学管理方式的改革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哈尔滨金融学院制定《二级教学管理实施方案》并进行试点,充分发挥系(部)在教学管理、学术活动、师资队伍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陆续出台并实施了20多项全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如《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校外实习基地管理规定》、《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学分和课程认定办法》、《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实施细则》、《辅修第二学士学位管理办法》、《教学经费核定与使用管理办法》和《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评选办法》等规章制度,按照依法治校的原则,不断推进学风、教风的转变,真正意义上达到了现代大学的建设要求。为提升青年教师的授课水平,学院陆续举办了“教学公开课”观摩、教学能手及教学新秀奖评选、多媒体课件大赛和微课大赛等活动,实现了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常态化、制度化,极大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这些方式对于修正教育教学工作,促进与社会需要的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学院从2011年开始陆续对全体本科生实行了英语、高等数学以及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分级教学改革。经过试点和推广,发现分级教学在学生成绩提高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够全面推动本科教学水平的提升。逐步推进小班授课,实行学业导师制,构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的新型师生关系和教与学的关系。 结语 加快新建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有利于满足社会对财经类人才的旺盛需求。新建财经类本科高校能否乘势而上,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至关重要。因此,新建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当合理规划学校发展目标,注重办学质量的提升,创新和发展人才培养模式,走“约束性发展”、有内涵的特色强校之路。 财经本科毕业论文:财经翻译本科专业生涯规划教育路径探析 摘 要:2006年,教育部批准设立翻译本科专业以来,在学科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翻译学逐渐从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中独立出来,开始自身的专业建设。本文以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职前课堂”为例,开发翻译本科专业生涯规划及职业素养训练的项目,探索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路径,为财经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导。 关键词:翻译本科;生涯规划;职前课堂;职业素养 2006年,教育部批准复旦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三所高校试办翻译本科专业(Bachelo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简称BTI,专业代码:050255S)。截至2015年,已有近百所院校开始招收翻译专业本科学生,在校人数万余人。根据《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的规定,高校翻译专业“旨在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宽阔国际视野的通用性翻译专业人才。毕业生应熟练掌握相关工作语言,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宽广的知识面、较高的跨文化交际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了解中外社会文化,熟悉翻译基础理论,较好地掌握口笔译专业技能,熟练运用翻译工具,了解翻译和相关行业的运作流程,并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工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毕业生能够胜任外事、贸易、教育、文化、科技、军事等领域中的一般难度的笔译、口译或其他跨文化交流工作”。因此,财经翻译本科专业是要培养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口笔译人才。 季羡林先生说,“我国是翻译大国,但不是翻译强国”。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以及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社会对财经类翻译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从“金字塔型”转变成“枣核型”,需求量激增,同时也在职业胜任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财经翻译专业如何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在培养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是外语类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职前课堂”项目就是针对这一需求,结合当前翻译本科专业学生特点而开展的实践研究项目。 项目概述 “职前课堂”项目是与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以及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相结合的生涯规划教育训练项目。在高等教育体系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而翻译专业的特殊性要求该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但要早,更要规划得合理。这既需要理论作为指南,也需要实践的指导和经验的借鉴。 该项目是学院依托学校财经优势学科背景,结合学院人才培养特色开发的教育工作模式。它以第二课堂的“全球课堂”德育示范基地为主阵地,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创新平台等方式,分层次、分类别、分年级培养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专业综合素养和职业实践技能等,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翻译专业本科生能力培养体系,进一步挖掘学生的综合潜能、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努力打造有创新能力、有文化素养、有财经内涵的复合型、应用型的翻译人才。 内容方案 该项目根据翻译专业“重基础、宽口径”的特点,从大学本科阶段学生能力培养的需求出发,依托第二课堂,协同校内外实践实训基地,对翻译专业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专业综合素养、职业实践技能等进行开发与训练。其中,生涯规划能力包括认识自我、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等;专业综合能力分为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两部分,专业能力包括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等;通用能力包括创新能力、研究能力等。职业实践技能包括求职材料设计技术、求职渠道选择、招聘面试策略与技巧等。 1.生涯规划能力分析 这部分训练的目标主要是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职业价值观等内在条件以及区域经济发展、行业发展动向、岗位素质要求等外部条件进行分析,使学生逐渐形成客观的自我意识和职业认知;引导学生掌握生涯规划的基本思路与技能,具备制定适合自身实际情况且能切实指导自我职业发展生涯规划的能力。 2.专业综合素养分析 素质是对个人发展、企业未来成功以及获取持续竞争优势所要求的人的核心能力的描述。对于翻译专业学生而言,语言基础的学习关系到今后学习的深度。因此,包括听、说、读、写、译五方面在内的“基本功”是一切外语学习的基础。“翻译+财经”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则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商务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而大学素质教育的重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翻译专业高端人才而言,良好的调研能力、宏观思维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 3.职业实践技能分析 顺利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是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大学毕业生求职成功不仅取决于自身的实力和水平,还需要有好的求职策略与技巧。求职的应聘策略涉及到应聘材料设计、求职渠道选择以及面试策略与技巧等。 训练路径 该项目的训练要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成长特点按学期开展,从大学一年级贯穿至大学四年级。大学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着重培养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第四学期、第五学期、第六学期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第七学期、第八学期注重提升学生的职业实践技能。通过调查,最受学生欢迎的生涯规划教育方法有情境角色模拟、特定主题工作坊、职业体验实践活动,如考察实习、行业现状调查、职业人物专访、素质拓展训练、个体和团队咨询等,这也是该项目所运用的主要方法。 1.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的训练 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的训练主要通过组织训练营的系列活动来完成,需要借助专业的测评工具及量表,如生涯兴趣量表、价值观问卷等。通过自我剖析法、成就事件分享会及测评工作坊来了解自我;通过邀请行业专家讲座、校友及人物访谈分享等途径来认识职业社会;通过SWOT分析表、撰写规划书等活动对学习生涯进行规划设计。 2.学生专业综合素养的训练 学生专业能力主要由语言学习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和国际商务知识运用能力等组成。主要通过组织开展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训练活动,如英语角、语言基础类竞赛等来加强;通过举办“请进来、走出去”的学术讲座、选拔赛及交流活动等途径来开发跨文化交际等能力;同时,学院还建有外语学习网络资源库来辅助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学院建有实验教学中心和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平台,并通过开展创新创业系列讲座、“挑战杯”系列比赛、学生科研立项等活动锻炼学生的通用能力。 3.学生职业实践技能的训练 学生职业实践技能主要通过模拟训练的途径来开发,如组织模拟面试比赛、模拟商务礼仪比赛、简历及网申工作坊等,通过反复的模拟练习,强化学生对求职技能的掌握程度;通过组织毕业生经验分享会,总结求职招聘经验,加深学生对求职招聘的体验;通过组织参加校友论坛、企业和事业单位开放日等活动,了解职场从业经验,帮助学生完成从“校园人”到“职业人”的过渡。 除此之外,翻译人才的培养必须和翻译市场联系起来。该项目通过加强与社会上各翻译机构、行业协会的合作关系,并与中国日报社、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汤森路透公司等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打通教育渠道,共同培养符合经济发展需求、满足行业要求的翻译人才。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财经本科毕业论文:非财经类高校会计专业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不断调整,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会计学专业,一些非财经类高校看到社会对会计专业的巨大需求,也纷纷开设此专业,目前已形成了“校校办会计”的局面。但是随着经济结构不断转型和深化及整个社会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也不容乐观,社会实际需求和学校人才培养不一致的矛盾日益凸显,尤其是非财经类高校本身缺乏学科优势在人才培养中的问题更是层出不穷。非财经类高校如何依托本校特色提高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的就业能力,能够形成对财经类院校的有力竞争已是非财经类高校会计学科能够健康持续发展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非财经类高校;会计专业;本科教育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会计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规模不断增大。会计专业毕业生曾经是非常抢手的,就业是非常轻松的。很多高校看到了会计专业的良好前景,纷纷开设了会计专业,甚至一些非财经类高校也开始尝试开设此专业,据统计,截至2012年已有将近1000所高校开设了会计学本科专业,又恰逢国家的扩招政策,全国高校会计专业的招生规模日益庞大。但是会计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并没有得到提升,而且目前,我国经济处于改革瓶颈期,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深化,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实际就业需求不一致的矛盾日益凸显,尤其是非财经类高校本身缺乏学科优势,其问题更加凸显。本文首先梳理非财经类高校会计专业本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就这些问题分析深层次的原因;最后为非财经类高校会计本科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提供建议。 1非财经类高校会计专业本科教育现存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很多非财经类高校也开始尝试开设会计专业,自开设以来非财经类高校的会计教育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培养了大量高水平、高层次的会计人才。但是在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过程中,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非财经类高校在会计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培养目标不明晰 2001年以前,我们国家实行的是分行业会计制度,高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是分行业进行的,培养出来的是服务于不同行业的“专才”。2001年财政部颁布了统一会计制度,取消了会计制度的行业划分,会计制度不再分行业制定,在统一会计制度指引下,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从“专才”转向“通才”,开设的专业课程不再考虑行业背景和特点。但是毕业生就业去向是分布在各行各业的,仍然要面对所处行业的特征和背景。会计制度的行业划分虽然取消了,但是各行各业的不同背景和特点还是存在的,不同行业的会计核算方法仍是有其特殊性的。然而在“通才”教育模式下,各个高校的培养模式大同小异,都未给学生讲授具有行业特色的通识知识,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的模式化和同质化削弱了会计的行业特色教育,培养出来的会计毕业生就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相脱节。尤其是非财经类高校,本身缺乏学科优势,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又没有结合学校或所在地区的特色和优势,显然其培养出的毕业生很难与财经类高校的学生相抗衡。 1.2与市场需求不吻合 会计学是强调实践性的一门学科,跟理工类学科及其他经济、管理类学科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很多非财经类高校,并没有专门为会计专业老师制定考核标准,也是注重对科研的考核,这就导致会计专业教师仅把科研作为工作重点,轻视教学。另外,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对高校的考核过分重视教师的学历、科研成果、留学背景等,导致高校在引进人才时并没有考虑教师的实务经验,培养出来的学生也缺乏实践知识。再加上,非财经类院校没有学科优势能够给学生提供的实习实践机会也较少,使得培养的学生与市场的需求不吻合。 1.3自身特色不明显 非财经类院校一般都会根据自己的学校背景制定自己的办学特色,课程设置一般也遵从学校背景。例如,海运类高校可以倾向于船舶、航运行业等人才的培养,在会计人才培养上,可以开设水运会计、航运会计等特色课程形成自己的人才特色。但是很多非财经类高校并没有立足自己的办学特色培养具有针对性、专门化的会计人才。有些理工类高校给会计专业学生多开设了几门理工科课程,人文类高校也给学生开设了文科课程,但是都没有结合会计学科,培养的学生并不能满足行业的会计人才需求。 1.4课程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非财经类高校会计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学”“成本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会计软件应用”等,但是对专业课程体系以外的拓展学生知识视野的课程体系重视不够,例如“财政学”“税法”“金融学”“数据库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管理”等课程,而这些课程在以后的工作中也是非常有用的。另外,基于学校硬件和师资力量的限制,非财经类高校普遍忽视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专业课程大纲仅是围绕课本理论知识,只是就题论题,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非财经类高校会计专业本科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非财经类高校会计专业教育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 2.1基础课程缺乏重视 非财经类高校会计学科由于缺乏学科优势,往往不能得到学校的重视,限于资金、师资力量投入不够,非财经类高校的专业基础课程基本都是100多名学生的大班授课。在此教学环境下,教师只能是单方向的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进行罗列和解释,很难尝试使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互动式的双向教学模式,学生只是在下面做笔记,缺乏创造性、主动性,学习热情很难被激发,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效果也不容乐观。 2.2实务经验丰富的教师资源匮乏 基于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对高校的评估机制,使得学校在招聘人才时过分重视学历、留学背景、科研成果等,引进的很多博士、博士后教师虽科研成果很丰硕,但多是从“校园”来到“校园”,完全没有任何实务经验。另外,高校每年的绩效考核与教师科研工作量有很大关系,一些讲授会计核心专业课程的老师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科研工作上,忙于、课题研究,不重视专业实践经验的积累。会计学又是重视实践经验的学科,缺乏实务经验的会计专业教师很难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才。 2.3学校投入不够 从硬件设施看,由于非财经类高校的会计专业没有学科优势,得不到学校领导重视,虽然大多数院校都配备了实验室,但从调查结果看,实验室资源还是比较匮乏,不能满足逐年扩招的需要,而且有些设备也都形同虚设,计算机设备配置过于老化,相关财务、审计教学软件与新的现行的会计制度不匹配。从师资投入来看,非财经类高校会计专业的专职教师数量过少,有些教师甚至一个学期身兼4~6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任课教师的“术业无专攻”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3非财经类高校会计专业本科教育的改进建议 3.1找准自身特色 目前非财经类院校的培养目标相差无几,均是培养出能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实务工作、教学、科研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因此,各个院校的课程设置也没有较大差别,完全没有体现出学校的自身特色和行业背景。而这些特色、背景正是有些财经类院校所没有的,所以非财经类院校一定要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学校的行业特色紧密联系起来,将普遍性的培养目标具体化。例如,如果学校不仅招收本科生,还具有硕士、博士的招生资格的话,在本科生的人才培养上,可偏重于对会计基础理论的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进一步的深造打下基础;如果学校的行业背景比较突出,由于大多数学生毕业后会在相关行业工作,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多开设一些相关行业背景知识、业务流程和其特有的会计知识的介绍。例如,航空类高校可以开设航空概论、航空企业会计等。 3.2改革课程体系 一是强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是高质量会计人才必备的条件,非财经类高校对于基础课程的教学应增加任课老师的数量,尽量做到30~50人的小班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二是适量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开设的专业课程不能仅局限于会计领域,与会计相关领域的课程也可适当开设,如“金融学”“货币银行学”“数量分析法”等。三是加强实践教学。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校应加大对实验室的投入,及时更新相关的财务软件,积极引进具有实务经验的师资。将课程重点从理论教学向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转移:通过开设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置身其中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学校应充分利用所处的行业背景,加强校企合作,尽力多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的机会。 3.3加强师资建设 一是在引进师资时,不能仅看重人才的学历学位、科研成果等,应加大引入虽不具有博士学位但实务经验丰富的人才。二是由于会计学科较强的实践性和实务性,对于会计专业教师的业绩考核不能“唯科研论”。学校可以制定一些奖励政策引导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同时可以提供一些资金资助鼓励教师“走出校园、走入企业”,丰富教师的实务经验,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三是有条件的院校还可以定期邀请会计实务界的专家来校与师生做交流,使师生及时了解会计实务工作的情况及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情况。 财经本科毕业论文: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方式研究 摘 要:文中介绍了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方式研究,主要从核心能力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及理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教学方式和方法改革、素质拓展体系构建和质量保障体系几个方面加以阐述,该培养模式为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核心能力;计算机 0 引 言 我国本科生完成学业的标准是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及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这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标准,忽视了专业核心能力的构建与培养,因而导致各层次的本科大学都是一个标准。但现实并非如此,社会的行业与企事业单位各自有相应的衡量专业人才的标准。因而,对于高校来说,结合学科与专业的特点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厘定专业的核心能力来提升大学生的竞争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应用型大学区别于传统学术型大学的最主要特点是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办学定位明确,办学特色鲜明。应用型大学无论是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还是师资选择,都将实践性和应用性贯穿始终。此外,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应特别重视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的训练和实践经验的积累,通过开设大量突出实践应用的课程,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理论和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一类学科,该专业学生不仅要具有广泛、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有比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想。作为金融特色鲜明的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里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明确培养目标,进一步细化专业核心能力,突出专业特色,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强有力支撑,突出专业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强有力保障。 1 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能力的提炼 大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也具备类似特性:第一,大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具有内在性。每个专业的学生必定要掌握不同于其它专业的专业能力,这种能力将伴随其从事专业工作的全过程,这种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其专业工作的成败;第二,大学生专业核心能力要具有延展性。在校期间学生可能掌握了某种或某几种现阶段比较专而实用的技术,但对应的面不广,这就不能算专业核心能力。也就是说专业核心能力可以确保学生能在专业的不同层次和方向找到其合适的位置;第三,专业核心能力还应具有独特性。专业核心能力的独特性主要从三个方面来体现,分别为培养目标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和学校办学特色。从这三方面考虑确定的专业核心能力使得竞争者无法模仿或模仿代价高昂,从而确保大学生能在某一专业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本校作为一所金融特色鲜明的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为目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核心能力构建的过程中,以京津冀地区为调研中心,通过走访多家金融机构,深入了解金融机构对IT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通过走访多家互联网金融企业,参加中国计算机大会,全国互联网金融高峰论坛等各种会议,了解计算机服务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计算机技术需求;走访软件开发及软件测试等IT企业和金融服务提供商,确定在软件服务行业所需的计算机技术;通过跟踪走访毕业生,分析毕业生的就业领域及就业岗位,了解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的行业就业优势,凝练本专业特色为“IT+金融”,明确本专业的专业能力为计算机编程能力、算法分析与应用能力、硬件系统分析能力、金融信息安全技能、金融软件应用能力、软件开发与实施能力、软件测试能力;专业拓展能力为金融行业软件开发与实施能力及金融行业软件测试能力。 2 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模式 2.1 构建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本专业依托学校行业优势,结合学校办学特色,紧密围绕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系统学习计算机理论和专业技术,熟悉金融、会计的基本知识及业务流程,受到良好的实践训练,具有基本的金融信息安全技能,具有较强的金融软件开发与实施、金融软件测试能力,能够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解决金融领域信息应用问题,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良好发展潜质的应用型人才。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1)知识要求:具备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备金融、会计基础知识及金融业务流程规范知识;掌握计算机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计算机软件及硬件的应用技术;掌握金融软件开发与测试的基础知识。 (2)能力要求:包括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其中专业能力又包括专业基础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基本能力为具有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思想境界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较高的情商;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具有职业适应能力;具有正确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计算机系统维护和办公软件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为具有计算机编程能力;具有算法分析与应用能力;具有硬件系统分析能力;具有金融信息安全技能;具有金融软件应用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为具有软件开发与实施能力及软件测试能力。专业拓展能力为具有金融软件开发与实施能力及金融软件测试能力。 (3)素质要求: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法律意识,遵纪守法;热爱本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具有紧跟国际先进技术发展的国际视野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2.2 构建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 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经过广泛的人才需求调研和专家论证,在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细分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路线图,并构建以“基本能力+专业能力+拓展能力”为核心的递进式能力培养体系,以期能真正达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为实现基本能力培养构建课程群,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教育、大学体育、大学计算机基础、专业导论、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大学英语、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课外拓展教育。 为实现专业能力培养构建课程群,包括计算机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面向对象高级编程、离散结构、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网络规划与配置、网络操作系统应用、金融信息安全技术、金融市场与机构、会计学、银行业务综合实训、网络数据库应用、企业级项目开发、C/S项目实训、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移动应用综合实训、B/S项目实训、软件工程、项目综合实训。 为实现专业拓展能力培养构建课程群,包括金融业务软件设计、云计算与应用、移动金融应用开发、网络操作系统应用、金融软件测试。 人才培养过程构建了课内实验、实践课、专业实训课的实践课程体系,并结合校外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以及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和学科竞赛的形式,形成课上课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三大实训平台为支撑的实践教学体系。 2.3 开展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相适应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改革 按照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依托行业优势,紧密围绕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探索与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 (1)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始终秉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第一主角,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过程采用小组协作学习的形式,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主动学习意识的培养,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运用“任务驱动、结果导向”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教学过程中,一改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将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研讨法、启发式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学方法引入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主动探索未知的内在动力,针对不同教学环境,灵活应用这几种方法,达到互相取长补短的目的。 (3)依托金融特色案例,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利用专业实验室教学软硬件资源,以验证型、综合型和设计型金融教学案例为依托,以“带+练”的方式带领学生分析案例、练习案例,培养学生“认真听、仔细看、积极练、勤思考”的学习方式。将所涉及的知识点分散到多个验证型案例中,并在综合型案例中体现整门课程知识点的综合应用,最后在设计型案例中引导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点的同时自学并扩充前沿技术。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边听边看边练边思,既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以贴近学生生活的金融案例应用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在教学案例的设计过程中,注重以贴近学生生活的金融案例为切入点,使用学生感兴趣的支付宝、微信红包、P2P网贷平台、学生众筹、滴滴打车、美团等特色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由被动式学习转向主动式学习。 (5)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实现学生与企业、行业零对接。依托学校金融特色,充分挖掘行业资源,发挥行业优势,为学生打造实战平台。聘请行业专家为专业指导教师,并参与授课、开展讲座、指导学生参赛以及指导毕业设计等人才培养过程,此外,还安排学生到相应的行业、企业参加校外专业综合实训和专业实习,实现与行业、企业对接。 (6)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将课程资源全部放到网络教学平台,学生通过学生账号登录后,能够查看课程的大纲、计划、授课说明书、课件、视频及教学案例外,还可以查看教师布置的实验,并能够按要求提交实验报告和实验结果,查看教师的评定成绩及反馈。教师可以通过登录网络教学平台,完成课程的大纲、计划、授课说明书、课件、视频及教学案例的基本资源的上传,同时可以完成对学生的实验下发、实验报告收集以及实验成绩评定的功能,此外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在线答疑。 (7)积极推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任课教师将学习资料提前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并为学生布置课前学习任务,教学过程以小组协作的形式,采用学生课前学习,课上学生讲,或老师提问题学生讨论,或学生问问题教师解答,或设置游戏环节及对抗赛等多种形式开展,课下学生复习、交流、总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8)课程考核加强学生过程评价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同时,对于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通过以团队合作的形式,设计开发具有一定实用性项目,最终以提交设计作品和设计报告并参加答辩的形式完成考核。这种考核形式既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又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档撰写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4 构建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相适应的素质拓展体系 专业核心能力不是狭窄的“技术能力”,与专业核心能力相适应的良好的综合素质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素质拓展的内涵不仅包括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技术创新的专业素养的拓展,还应包括社会综合能力的扩充训练以及身心品质的全面提升。 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素质拓展体系将第一课堂和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素养。比如课程设计大赛、宿舍文化微视频大赛、指法大赛以及蓝桥杯软件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挑战杯大赛等;组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此外,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的研究或者横向课题研发,并对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给予相应的学分认定,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2.5 构建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相适应的质量保障体系 应用型人才培养离不开掌握了本专业核心能力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因此,通过选派教师在企业一线挂职、鼓励教师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等不同形式,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将对老师们教学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学生通过到企业实习、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能够将课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有助于使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真正落地,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3 结 语 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方式突出“IT+金融”的培养特色,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线下与线上相补充,校内与校外相对接的形式开展,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后序将继续研究如何有效的利用校外实践基地进一步开展深入合作。
市场经济体制论文:关于市场经济体制下行政法的地位与作用 行政法与市场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国在实行计划经济的年代,行政法很不发达,很不完善,甚至可以说,那时实质上没有行政法。诚然,在计划经济时代,民法、刑法等其他部门法也很不发达,很不完善。但不管怎样,那时的法院还是设置着民事审判庭、刑事审判庭,依据着某些很不完善的法(主要是政策)审理着民、刑事案件;公民违法,要被追究相应的民、刑事责任。而行政法的情况就不是这样,不仅法院未设置行政审判庭,不受理公民控告政府机关违法、侵权行为的案件,就是在行政系统内部,也没有专门受理公民不服行政行为的复议机构和制度;政府机关行为违法,没有正式的法律途径追究责任。在那时,既没有法(或几乎没有法)规范政府的行为,也没有追究政府违法责任的机构和制度,因此可以认为在计划经济时代不存在行政法。 自八十年代起,中国开始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行政法才真正生长、发展起来。首先,国家开始制定法律、法规规范各行政领域行政相对人的行为。其次,或与此同时,国家也开始制定法律、法规规范政府机关的行为,包括以行政组织法规规范政府机关的组织、职权;以行政行为法规范政府机关的活动原则和活动程序;以行政监督和责任法规范政府机关违法、侵权行为责任的追究。进入九十年代,中国更是通过人大正式制定了《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由国务院了《行政复议条例》、《行政监察条例》、《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相应地建立起了行政监督、行政责任、行政救济等行政法制度,特别是“民告官”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中国行政法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内,走过了外国一些行政法发达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路程。 以上事实说明了什么问题呢?为什么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法那样不发达,甚至不存在,而一旦步入市场经济,行政法就以如此决的速度生长和发展起来?这说明行政法与市场经济存在某种特殊的联系。 行政法就其实质而言,是规范和控制政府权力,调整政府与公民(公民个人与公民组织)之间关系的法律。在封建时代,君权至上,统治者的权力不受控制,从而不可能有行政法。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政府权力有限,其所介入的领域和所干预的事项有限,公民与政府打交道的场合不多,故社会对行政法的需要程度不大,因此,那时虽有行政法,但行政法很不发展。人类进入二十世纪以后,社会、经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进步有了迅猛的发展。科技进步和经济高速发展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了大量的财富,另一方面也给社会带来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不正当竞争与垄断、通货膨胀、失业、吸毒等。解决这些社会问题提出了加强政府权力的需要。行政权从而开始广泛介入人们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以至到后来人们从摇篮到坟墓都离不开政府,离不开行政权。政府对社会、经济的管理、监督、指导、协调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或缓解了社会矛盾,为社会各群体共同相处和经济活动的进行及发展提供了秩序,但行政权的加强又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社会间题: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滥用权力,贪污腐败、以权谋私、侵犯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人们为解决社会问题、消除社会弊害,保护自己生存、发展而创立起来的控制机制(政府及其行政权)在消除社会弊害的同时却制造出新的社会弊害,给人们带来新的灾难。为此,人们不得不改造旧的机制,在旧的机制中增加新的控制系统,以使原控制机制既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对社会实施有效的调控,保障社会秩序,又使之不致或尽可能少地产生负作用,给公民个人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侵害。这个新的控制系统就是行政法及其制度。 可见,社会经济发展所引发的各种.矛盾、问题导致了加强行政权的需要,行政权加强所引发的各种新矛盾、新问题则导致了加强行政法的需要。行政法所确立的一系列原则、制度,保障行政权依授权者的目的、授权者规定的方式、程序行使;使行政权行使者难于滥用权力,一旦滥用即要受到责任追究。 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法为什么发展不起来呢?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权不可谓不强大,滥用行政权的情况不能说不存在,甚至不能说不严重,然而行政法却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可见行政法的发展还需要其他条件,其中之一就是行政权的相对一方一一公民和公民组织(包括企业组织、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等)—要在法律一l具有完全独立的人格,在经济上有独立的财产利益,真正在法律权利义务上成为与行政机关相对应的一方主体。法律对于一方依附于另一方的关系是没有多少用武之地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公民个人几乎均从属于一定的组织、单位,各组织、单位又均从属于一定的行政机关。那时不要说国营企、事业单位不具有真正独立的法人地位,就是当时的集体组织,也不享有完全独立的经营自主权。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不是独立享有法律权利义务的双方主体,而是一方从属于或依附于另一方。 对于从属、依附关系来说,其维系所依靠的是命令、服从,而不是法律。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当时作为被管理者的企业和其他组织绝大多数是国营或国有的,它们没有属于本身自己所有的财产,至于公民个人,其财产仅限于有限的生活资料和微薄的工资收入,这种经济状况自然不可能使行政相对人成为与行政机关平等争论法律是非(是否违法,是否侵权等)的一方法律主体,从而管理者也就不需要,被管理者也不会要求制定行政法来规范双方的关系。 市场经济体制则不同,在这种体制下,企业获得了独立的经营自主权,它们在市场竞争中自担风险,自负盈亏,它们的生存和发展要求有法律保护它们免受行政权的任意支配和干预,它们不愿意听命于政府机关及其行政长官反复无常不断变化的命令、指令、指示,然而市场经济又需要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对相对人的行为进行一定的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以法律规定政府和被管理者各自的权利、义务,以法律规范它们的相互关系。不仅政府可以依法制裁违法的相对人,相对人也可以依法对政府的违法行为提起诉讼,要求政府承担违法责任。政府和被管理者均成为了独立的法律关系主体。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和其他组织有了自己的财产,公民个人也不仅拥有生产资料,甚至还举办私人企业和其他经济实体,强大的经济实力使它们有信心作为与政府相对应的法律主体;同时,其所拥有的属于它们自己的大笔财富也深感到需要法律保护,以避免被政府以各种非法手段(如滥罚款、滥摊派、违法征收、没收等)拿走。这样,行政法就成了全社会的个人、组织,特别是拥有财产权、经营权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的迫切需要。中国行政法正是在这种需要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由此可见,社会经济发展所引发的矛盾而导致的加强行政监控的需要以及行政权加强,行政权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广泛干预所引发的新的矛盾(权力滥用和对被管理者权益的侵犯)而导致的对行政权控制的需要是行政法产生的社会基础。而行使行政权的政府与作为行政管理相对方的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均成为独立的法律权利义务主体(这就是首先要求政企分开,政府与其他行政相对人分开,使企业和其他行政相对人脱离与政府的依附关系)是行政法存在和运作的前提条件。此前提条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不可能具备而只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才能成就,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市场经济是行政法生长和发展的土壤,行政法植根于市场经济体制之中。 行政法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如此:行政法离不开市场经济,没有市场经济,行政法就不可能或者难以生长和发展。同样地,市场经济也离不开行政法,没有行政法对行政权的规范和控制,没有行政法对政府与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关系的适当调整,市场经济不可能正常运行和发展。 市场经济体制下行政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赋予政府权力,确定政府权力的界限 市场经济一方面需要政府权力的一定介入,以保障秩序;另一方面需要排除政府权力的过度干预,以保障市场主体的自由和活力。为此,就必须健全、完善行政组织法,明确规定各行政机关的职权、职责。行政组织法确定行政机关的职权、职责的意义在于:第一,明确各行政机关有权干什么,它能够对行政管理相对人作出什么行为,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机关哪些行为有服从的义务;第二,明确各行政机关应该干什么,它应该对社会实施哪些管理行为和为相对人提供哪些管理服务,行政机关不实施相应行为和提供相应服务,行政相对人可以以其“不作为”为由提起申诉、控告或向法院起诉相应行政机关;第三,明确各行政机关只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根据依法行政的原则,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必须有法律依据,首先必须有法定职权、职责的依据,行政机关超越职权、职责对相对人实施的行为,相对人没有服从的义务,行政机关要求相对人服从,相对人可以以其“越权”为由提起申诉、控告或向法院起诉相应行政机关。由此可见,法定职权、职责既是行政机关对社会实施管理,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依据,也是行政相对人防止行政机关行为不确定而任意所为,保护其合法权益不受行政越权或行政不作为侵犯的武器。 二、规范政府权力的行使,确定政府行为的方式 市场经济的正常运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政府权力的限制、制约。政府权力过大,什么都管,什么都干预,就会使市场失去生机,使经济失去活力,就可能走计划经济的回头路。但是要保障市场经济的运行,防止政府对市场主体权益的侵犯,光靠限制政府权力是不够的,甚至是很不够的。政府权力即使以法律明确界定了并且界定得较为合理、适当,但是政府如果在行使这些权力时随心所欲,以权谋私,贪污腐败,同样会使市场失去秩序,使市场主体失去对平等竞争的信心,从而把经济搞乱、搞垮。因此,还必须制定完善行政程序法,以法规范政府行为的方式,确定政府行使行政权的基本原则(如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行政程序法的意义在于:第一,保障民主,防止专断。行政虽然不同于立法和司法,实行首长负责制,但现代行政同样要求一定的民主程序,如制定法规、规章、政策,必须保证行政相对人的一定参与,行政机关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益的行为,事前要通知相对人,让相对人获得必要的情报,并听取相对人的意见,等等。第二,保障廉政,防止腐败。行政程序中最重要的程序有公开程序、听证程序、职能分离程序、不单方接触程序、说明理由程序等。“公开”包括法规、规章、政策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公开,有关涉及相对人权益的信息、情报公开,有关影响相对人权益的决定、行为公开。凡对于公众保密,不能让公众了解、查阅、复制的文件、信息、材料,应该有法律、法规的根据。“听证”指行政机关作出与行政相对人权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听取相对人的意见、申述、建议,接受其提供的证据和有关材料,并根据需要组织当事人辩论、质证,行政机关在充分考虑到各种相关因素和权衡各种意见后再作相应决定。“职能分离”是为了加强权力制约,防止某些机构、个人专权,滥用权力而将行政机关内某些相互联系的职能(如调查职能与裁决职能,执行职能与监督职能等)加以分离使之分属不同的机构和人员掌管。“不单方接触”是指行政机关就某一行政事项同时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人作出行政决定或裁决,不能在一方当事人不在场的情况下单独与另一方当事人接触(包括接受一方当事人的宴请,在家接待一方当事人求见等)。“说明理由”指行政机关作出涉及相对人权益的决定、裁决,特别是作出对相对人权益有不利影响的决定、裁决,必须在决定书、裁决书中说明法律、事实根据及相关理由。所有这些程序显然有利于促进廉政,防止腐败。三,保障相对人权益,防止侵权。行政程序包括事前程序,事中程序,事后程序。 所有这些程序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防止行政相对人权益被行政机关任意专断的行为侵犯。例如事前的告示、通知程序,事中的调查、听证程序,事后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程序,无疑都有助于制约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滥用权力,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第四,保障行政效率,防止推诱拖拉的官僚主义。行政程序中的一个重要制度是行政行为的步骤、顺序、时限法定制度,任何行政行为都必须遵循法定步骤、顺序、时限,违反则要承担法律责任。而法定步骤、顺序、时限都应是经过认真的科学研究而选择的最合理,适当的路线、速度,因而行政机关依此步骤、顺序、时限行事无疑能提高行政效率和防止其相互推楼,相互扯皮,拖拉耽搁等而影响行政效率。 三、规定政府侵权行为的贵任,为行政相对人提供法律救济 市场经济的生机活力源于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经济的组织和个人—的积极竞争精神,而市场主体的积极竞争精神则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律对其合法权益(包括他们的人身权、财产权、经营权等)和自由的保护,使之免受各种不法行为的侵害,包括免受行政侵权行为的侵害。因此,要使市场经济体制正常运作,除了要有行政组织法和行政程序法以外,还必须健全和完善行政救济法,通过行政救济法规定行政相对人在受到或即将受到行政侵权行为侵害时请求排除侵害和恢复被侵害的权益,以及追究行政侵权机关和相应公务员违法责任的途径、制度。目前,我国行政救济的主要制度有行政申诉制度,行政复议制度,行政诉讼制度,行政赔偿制度。法律确定这些行政救济制度的意义在于:第一,增强公民个人、组织对政府的信任和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安全感,营造市场经济的良好软环境。市场经济与责任政府是紧密联系的。政府如对侵权行为不承担法律责任,公民个人、组织受到行政侵权如不能获得救济,人们就会失去创造财富,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市场经济就会难以正常运转,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第二,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法治观念,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法治与尊重人权,尊重被管理者的合法权益是紧密联系的。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因行政侵权行为受到法律追究后,就会使他们逐步懂得权力是不可滥用的,被管理者的权益是不可以随意侵犯的,从而使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逐步养成依法行政的习惯。逐步以法治代替人治。第三,增强外商投资的信心,促进对外开放。外商进入一国投资,其目的是很明显的,那就是要赚钱。赚钱不能不考虑赚钱行为的安全和赚到的钱的安全。如果投资国的政府不能保证他们的此种安全,他们的权益受到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犯后不能获得适当的救济,他们就不会有投资的积极性。因为一个国家没有行政救济制度,就等于在该国没有可靠的人身、财产的安全保障,大多数国外投资者可能不愿冒此种风险。第四,维护社会公正,保障社会稳定。一个国家.无论法律如何严密,制度如何健全,不公正和冤屈的事情总是难以避免的,一个国家的政府,无论如何廉政、勤政,个别的腐败行为,个别的官僚主义总是难以避免的,个别的政府机关或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法人、其他组织权益的事情也总是难以避免的。社会的不公正现象和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腐败、官僚主义、侵权行为等自然是导致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此种因素必须限制在一定的限度内,以不致于造成大的社会动荡,这种限制机制的重要环节就是行政救济制度:公民个人或组织受到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为的侵害,有了气,法律为之提供一个途径给他出气消气,气出了消了,事情也就平息下来了。但是如果没有这种途径,怨气越积越大,有怨气的人越来越多,社会稳定性就要发生动摇了,没有稳定,发展市场经济,强国富民的希望就都只能是一句空话。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搞市场经济不能没有行政法。这种如同搞市场经济不能没有民商法一样。因此,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象重视民商法一样重视行政法,象健全完善民商法一样健全完善行政法。 市场经济体制论文:论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运行机制的重构 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会计运行机制得以形成和建立的基础和前提;同时也对企业会计运行机制的完善提出了要求,要求作为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组成部分之一的会计运行机制,为其提供会计信息及会计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因此,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以及其他经济体制改革配套措施的实施,加速现行会计体制和会计运行机制的改造,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运行机制的重构,已经成为当前会计改革重要内容和目标之一。 会计体制即我国通常所说的会计管理体制,是指一国组织和管理会计事务的各种方式、形成以及各种制度的总和。从整体上来说,会计体制属于经济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根据经济体制的整体要求,对一定范围内的会计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方式、方法所作出的具体制度安排。本文使用会计体制代替会计管理体制这一概念,主要是考虑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虽然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但政府首先必须是一个经济主体,政府的会计行为是在一定的会计体制下进行的,其会计行为方式、方法是一定会计体制的产物。会计管理体制往往是从政府角度来表述会计体制的内容的,从政府角度出发来对其他经济主体在宏观会计运行过程中的行为方式、方法作出制度安排。我国会计理论工作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这一概念的局限性,提出会计领导体制的概念,来概括我国目前不同层次的政府在会计运行过程中的行为方式、方法,明确其在会计运行过程中的职责权限。会计体制是会计运行机制得以形成和存在的基础,也是会计运行机制借以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具体形式。会计运行机制是会计运行过程中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配合及其联系,是会计运行的目标和动力机制、调节与约束机制的耦合,是会计体制外在的作用形式。有什么样的会计体制,就必然形成什么样的会计运行机制;要形成什么样的会计运行机制,也就需要建立相应的会计体制。因此,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会计运行机制,首先就需要改革现行的会计体制,实现现行会计运行机制的重构。 一、确立以企业会计运行为立足点的会计体制 会计体制最根本性的问题,就是明确不同经济主体在会计运行过程中的权利、责任关系,对各经济主体在会计运行过程中职责权限进行划分,使各经济主体在社会会计运行过程之中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以实现社会会计运行的协调有序进行。从三大经济主体理论来说,会计体制的关键是明确政府、企业和会计人员在会计运行过程中的权责关系,使政府、企业和企业人员在宏观会计运行和微观会计运行过程中各尽其责、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实现我国会计运行高效率与高效益,在会计职能发挥作用、会计运行目标实现的同时,促进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健康有序运行。 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宏观经济运行的个体,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如何,直接制约着国民经济宏观运行状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最重要的市场主体,其运行状况和运行效率直接影响着市场经济整体的运行状况和运行效率。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就是要着力于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运行主体,成为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市场主体。在会计运行方面,企业会计运行状况和运行效率如何,同样对企业经济运行状况和运行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甚至决定着企业经济运行状况和运行效率。同时,企业微观会计运行状况和运行效率。也是宏观会计运行的基础,制约着宏观会计运行状况和运行效率。可以说,没有企业微观会计运行的高效率与高效益,没有企业会计运行的合理有序,就不可能有宏观会计运行的高效率与高效益,宏观会计运行也难于达到甚至不可能达到有序运行的最佳状态。 企业经济主体作为联结个人经济主体与政府经济主体的中介,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情况下,个人经济主体一般都是借助于企业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表现其经济行为的,借助企业经济运行过程参与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也就是说,个人经济主体处于企业经济主体的直接管理和管制下进行经济行为,个人经济主体的经济运行决定于其所处的企业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由此个人经济主体在企业管理与控制下所进行的经济行为直接表现为企业经济行为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企业经济运行过程是由众多个人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所构成的,但个人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总是依附于企业的经济运行,服务于企业经济运行目标的实现。在会计运行过程中,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会计运行的微观性和企业会计人员的企业化,决定着会计人员经济行为和会计行为对企业经济运行和会计运行的依附,决定着企业会计人员总是借助于企业这一组织形式,参与宏观会计运行过程。也就是说,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内化于企业会计行为之中,它是通过企业的会计运行和会计行为表现出来的,而会计人员在会计运行过程中与政府的联系则是通过企业会计行为表现出来的;反过来说,政府与会计人员在会计运行过程中的联系也是通过企业这一中介进行的。作为企业的会计人员,政府对企业会计运行的要求,最终要形成对会计人员会计行为的要求;对企业会计运行的过程的约束,最终也将形成对会计人员会计行为的约束。但是,政府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和对会计人员会计行为的约束,最基本的目的是对企业会计运行的要求以及对企业会计运行的约束,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和对会计人员会计行为的约束只表现为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的一员,总是处于企业的直接管理和控制下进行会计行为。在其他条件既定的情况下,企业对会计人员能够实施有效的管理与控制,能够有效地组织其会计运行过程,一般情况下包含着会计人员会计行为的高效率与高效益。可以说,企业会计人员会计行为的高效率与高效益,企业会计人员会计行为的优化,是企业对其会计运行及其会计人员会计行为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结果。因此,没有企业会计行为和会计运行的合理化,很难实现会计人员会计行为的优化、高效率与高效益。当然,企业会计人员会计行为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其会计行为可能起因于对自身的其他目标的追求,有时可能表现为与企业会计运行优化的非同一性,甚至与企业会计运行目标相偏离,但一般情况下,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总是服从和服务于企业会计运行目标,以实现企业会计运行目标,促进企业会计运行高效率与高效益而进行的。因此,会计体制明确会计运行过程中政府、企业和会计人员权责关系的中心环节,在于明确政府与企业的权责关系。 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承担着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调的职能,在宏观会计运行过程中也同样承担着对会计运行过程的调控管理的职能,以促进宏观会计运行协调、有序。为了实现对会计运行的调控管理职能,政府作为一特殊的会计行为主体,通过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将宏观会计运行方向和目标,以及宏观经济运行对微观会计运行的要求体现于其中,一方面为企业微观经济主体的会计运行和会计行为提供基本规范、基本要求及其会计运行的基本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对企业会计运行进行约束,对其在会计运行过程中的不当会计行为进行调节,使各微观经济主体的会计运行符合宏观会计运行的要求。 政府作为宏观会计主体,其会计运行目标的实现是以企业会计运行目标的实现为基础和前提的。没有企业微观会计运行过程的顺利进行及其会计运行目标的实现,就不可能有政府宏观会计运行目标的实现。政府会计行为的第一个方面,实质上是为企业微观会计主体的会计运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二个方面则是对企业会计运行实施监督,对其会计行为进行调控,目的在于促使企业按照宏观会计运行的要求组织其会计运行,保证实现其自身的会计运行目标。政府会计行为两个方面的内容的具体实现,都依赖于企业会计运行和会计行为。政府制定的有关会计法规,如果没有企业会计运行和会计行为的合理化,则无法发挥正常的约束作用,再好的法规也形同虚设;政府对企业会计运行实施监督和调控,如果企业不对其监督调控信号作出反应,不发生相应的会计行为,也就不可能达到其预期的监督调控目的。 要实现宏观会计运行目标,关键在于企业会计运行;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会计体制和会计运行机制,关键也在于建立良好的和健全的企业会计运行机制。因此,造就良好的企业会计运行机制,实现企业会计运行机制的重塑,就成为构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会计体制的基础。 二、重塑企业会计运行机制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会计运行机制的关键,在于企业会计运行机制。要建立和完善会计运行机制,首先就需要对现行企业会计运行机制进行重新塑造。 从整个会计体制来说,首先就要扩大企业在会计运行方面的自主权,保证企业会计运行过程的独立性。从现行会计体制来看,企业虽然在会计运行方面较传统经济体制下有较大的自主权,企业会计运行过程有一定的独立性,但企业会计运行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对政府会计行为的依附状况。因此,当前应当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不断扩大企业在会计运行方面的自主权,使企业成为一个真正的独立的会计主体。扩大企业会计运行方面的自主权,不仅是重塑企业会计运行机制的需要,更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应有的内容。扩大企业会计运行的自主权,一方面为企业会计运行 的独立性创造了条件,有利于逐步形成其独立的会计运行过程;另一方面,企业会计运行自主权作为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利于促进企业制度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企业会计运行自主权的扩大,是宏观会计运行乃至于宏观经济运行实现高效率与高效益的基础。没有企业会计运行的自主权,就没有企业独立的会计运行过程,企业则缺乏自主地组织会计运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会计运行就不可能实现高效率与高效益,从而宏观会计运行的高效率与高效益也缺乏存在基础。企业会计运行自主权的扩大也是企业会计运行机制形成的前提和基础。从运行机制理论来说,企业会计运行自主权的扩大是企业会计运行目标确立的条件,是实现企业运行自我约束,以及接收政府会计运行调控信号并对其作出灵活反应的基础。因为企业只有在追求自身会计运行目标实现的导向下,才能能动地组织会计运行和进行会计行为,灵敏而自动地接收政府通过市场传导的信息,并按照宏观会计运行的要求对自身会计运行进行调节与约束,从而形成其会计运行的目标机制、动力机制、调节与约束机制。 企业会计运行方面的自主权包括会计核算、会计人员管理、内部会计管理、会计运行组织管理形式等方面的自主权。由此,在新会计体制中企业应当在会计核算、会计人员管理、内部会计管理等方面被赋予较现行会计体制以更大的自主权,赋予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所应具有会计运行方面的权力,以保障其能够独立自主地组织自身的会计运行,实现自身的会计运行目标。企业会计运行自主权作为经营自主权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自主权的有效行使需要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给予提供条件和支持,因此企业会计运行自主权的扩大,应当与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的扩大相结合、相配合。 其次,创造企业会计运行机制的形成与发挥作用的外部经济环境。企业会计运行自主权的扩大,只是企业会计运行机制重建的必要条件,并不是其充分条件。要实现企业会计运行机制的重建,还必须提供其形成与发挥作用的外部社会经济环境。创造企业会计运行所必需的外部经济环境,一是要保障企业会计运行自主权的扩大落到实处,使企业在行使会计运行自主权的过程中不受侵害。为此,需要规范政府的会计行为,并对其会计行为进行约束,使其会计行为有利于企业会计运行自主权的落实,而不是对企业会计运行自主权的否定。政府对企业会计运行的调控,也必须建立在企业独立地进行会计运行的基础上,而不应是对企业会计运行自主权的剥夺。 最后,建立对企业会计运行的约束机制。在扩大企业会计运行自主权的同时,还必须对企业会计运行施加一定的约束,引导企业的会计运行和会计行为按照宏观会计运行的要求进行。约束机制的形成,首先要有较硬的预算约束,从财务和经济利益上对其会计行为进行引导和约束。其次是会计法规约束。健全企业会计运行所应遵循的会计法规体系,对企业会计行为和会计运行过程提供基本的规范、发展方向和目标,使企业会计运行在会计法规约束和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三、合理界定政府在宏观会计运行中的职能 将企业会计运行确立为新会计体制的立足点和基础,只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体制的一方面的内容,为了保证和促进企业会计运行的合理有序,在社会会计运行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这一特殊的会计主体的职能作用,也是新会计体制建立和有效运行的重要的内容之一。 政府在会计运行过程中的职能作用,是由于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者身份所决定的,是由于政府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在宏观会计运行过程中自然也应当担负起管理者的责任;同时,政府为了实现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职能,也需要其在会计运行过程中发挥相应的职能作用。市场经济体制不仅需要政府在会计运行过程中发挥职能作用,而且要求其强化在宏观会计运行过程中的职能作用。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传统经济体制变革的产物,也要求政府改革其在会计运行过程中发挥职能作用的方式和方法,调整政府会计行为的方式和方法。但是强化政府在会计运行过程中的作用,并不是说政府可以直接干预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会计运行和会计行为。从当前的情况来说,政府由于其在经济运行中的特殊地位,在会计运行过程中也往往表现出超越其职责范围内应该发生的会计行为。因此,对政府会计职能进行明确界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政府与企业在会计运行过程中的权责关系来看,政府在会计运行过程中的职能主要应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宏观会计发展规划,明确宏观会计运行发展方向。制定宏观会计发展规划,是指政府根据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规划,提出宏观会计运行的发展方向,明确社会经济发展对微观会计运行的基本要求。宏观会计发展规划主要应当是长期性、指导性的,主要是为企业等微观主体的会计运行和会计行为明确方向。 2.建立和完善会计法规体系。会计法规建设包括会计核算法规、会计人员行为规范和会计管理法规制度等方面的建设。会计法规是政府会计行为法制化的载体,是政府对微观会计运行和会计行为管理的基本手段,也是宏观会计运行要求的具体化和条文化。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会计法规,将宏观会计运行的发展方向、宏观会计管理的要求具体体现于其中,一方面为企业等微观会计运行提出具体要求,明确具体方向;另一方面也对企业等微观会计运行和会计行为提出基本约束。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的会计法规,将企业等微观会计运行或会计行为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使企业等微观会计运行和会计行为均处于统一会计法规体系的约束下进行,从而保证建立宏观会计运行所需要的正常的合理的会计运行秩序。 会计法规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应当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以适应和促进市场经济发展为目标。目前的会计法规不仅存在着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的问题,而且由于历史的继承性,现行会计法规中残留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内容,存在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问题。为此,当前应当对现行的会计法规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和规律对其进行清理,对不适应的内容进行修订,以期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会计法规体系。 3.实施对微观会计运行过程的监督管理。会计法规的制定与完善。只是为会计运行秩序的建立提供了基本要求,要将这种要求变成现实,还必须强化对会计法规实施的监督检查,从而保证企业等微观会计运行的健康发展。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而存在,在对其自身经济利益的追求,实现其经济运行目标的过程中,有可能发生与宏观会计运行乃至于宏观经济运行要求不相协调的行为,进行与会计法规相违背的行为。为此,政府必须按照会计法规的要求,加强对企业等微观会计运行过程的监督和管理,一方面促使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严格按照会计法规的要求组织会计运行;另一方面通过监督检查会计法规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企业会计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保证企业会计运行的健康发展。 相对于建立和完善会计法规体系来说,当前强化对微观会计运行过程监督和控制更为重要。因为只能通过强化对企业等的微观会计运行过程的监督,才能使会计法规落到实处。否则,再好的会计法规也形同虚设。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政府应当建立经常性的监督机制,一方面应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扩大注册会计师社会会计监督面;另一方面应强化税收监督,使税收监督与会计监督结合起来。从理论和现实来说,税收监督和会计监督虽然在目标和方法上存在一定差异,监督的依据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两者监督的对象是共同的,只是其侧重点不同则已。应当寓会计监督于税收监督之中。在实施税收监督的过程中实现对企业的会计监督,在实施会计监督中发挥税收监督的优势。我国自八十年代初期以来,开展了财务税收大检查,从原来设想的临时性监督演变成常规性的监督,但它并不能代替会计监督机制的重建。因为,财务税收大检查在开展之初带有明显的目的性,在其实施过程中难免影响其公正性。其次,要加大会计监督力度,加大执法力度,使会计法规真正落到实处,使会计法规真正发挥规范会计行为的作用。 4.建立和完善会计服务体系。会计服务体系包括会计人才的培养,会计咨询服务业的发展。高素质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水平提高的基础,也是会计运行过程合理有序的保证。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会计人才,有赖于会计人员的培养和会计人员教育。政府一方面应当大力发展会计专业教育,从会计人员源头保证会计人员质量;另一方面要建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机制,实现会计人员知识更新,形成一种会计人员自我提高的氛围;同时加大培训力度,使会计法规等内容为会计人员所掌握和了解,内化于其会计行为之中。 会计咨询服务业的发展是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提高会计工作水平的外部条件,提供良好的会计咨询服务有助于引导企业和会计人员会计行为的合理化,在一定的程度上保证会计法规贯彻实施,并引导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的会计行为在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使企业会计运行中的违规行为防患于未然。 市场经济体制论文:构建计划市场经济体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这样的成果在某种程度上归功于现行的不完全市场经济体制,但我们更应该认真地思考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下,运行市场经济体制是否能够带领中国经济发展走向一条持续快速稳定的道路。基于对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带来的诸多问题的探讨与分析,比较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模式,并结合我国实际,最终得出结论:构建计划市场经济体制才是符合中国特色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市场经济体制;计划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 一、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市场经济体制 (一)市场经济体制 以市场机制作为配置社会资源基本手段,是高度发达的、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大商品经济,其最基本的特征是经济资源商品化、经济关系货币化、市场价格自由化和经济系统开放化。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只能作为经济运行的调节者,对经济运行所起的作用只是宏观调控。 (二)计划市场经济体制 是在完善民主法治改造公有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体制。它的内容,就是展开以改革了的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权利体系,在民主法治的保证下,体现并作用于总体经济生活。 (三)比较分析 1.制度层面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以私有资本制度即资本雇佣劳动制为基础,是私有制发展的阶段性经济体制。计划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是公有制改革的阶段性经济体制。 2.主客体层面 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人与物的关系上。前者虽强化国家对经济生活的总体干预和调控,但并未改变制度的性质,资本仍是经济的主体,人仍从属于资本,是资本增值的手段。后者强化并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使货币成为人的劳动的价值表现,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以劳动者素质技能的提高与发挥为根本。 3.法制层面 市场经济体制虽然也强调法制建设,但其法制是资本为主的,是资本经济的一种方式,力求保证资本增值与发展秩序的法制化。计划市场经济体制实行民主法制,其目的是保证劳动者的权利与利益,并促使经济社会活动在良好的秩序中运行。 二、市场经济所付出的代价 (一)通货膨胀与贫富差距拉大 1.通货膨胀 2010年初以来,居民消费指数价格连创新高,生活必需品价格足月攀升,相关调控措施密集出台。当欧美国家还在为通货紧缩,消费低迷而苦恼时,中国已蒙上了通货膨胀的阴影,内有多年货币超发压力的滔天巨浪,外有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和游资热钱的推波助澜,多种力量叠加共振之下,通胀问题已渐渐显露。但是,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政府却不断地放权,参与经济的活动逐渐减少,控制经济的能力也逐渐减弱。这种情况遭到了不少专家学者的质疑:在我国现行的市场经济中,是否能有效地预见到通货膨胀的来临,并在一个短时期内就能实际控制住物价的上涨。 一般来说,在市场经济未爆发经济危机之前,商品的供应是不会过度积压的,因为卖方在不断刺激商品的消费,开拓消费的广度与深度。如果当消费刺激也不起效,商品严重积压之时,已经意味着经济危机来临了。那么在大量商品积压的同时,人们收入减少,只有削减消费,甚至是削减生活必需品的范围,转而维持最低的生存需要。但是,毕竟经过长时间财富的积累,社会的货币供应仍然是过量,而社会需求更集中在基本生存用品,由此导致基本生存用品的价格暴涨,进而引发通货膨胀。 2.贫富差距拉大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有一个根本的区别,实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结果应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实行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结果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根据2010年1月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已由改革开放前的0.16上升到目前的0.47,不仅超过了国际上0.4的警戒线,也超过了发达国家的水平。由于部分群体隐性福利的存在,有专家认为,实际上这种收入差距还要更大。对于收入分配差距而言,人们抱怨的是由于政策和制度的缺失所导致的起点和过程的不公平,即每一个人进入市场的机会不平等、竞争环境不平等,尤其是受教育的机会和参加就业的机会不平等。消除收入分配两极分化涉及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切身利益,也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社会管理机构无法有效控制社会积累与社会分配的平衡,是以社会财富无节制地转化为社会投资,从而导致社会投资的产出缺少内部消费市场的支撑,只得拼命去争夺越来越有限的海外市场,继而使整体经济置于日益危险的境地。 (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1.国有企业改革遭遇市场化瓶颈 国有企业改革三十多年来,企业运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商业化。但是,国有企业能否真正与市场经济相容,不但取决于企业运营的商业化,更取决于企业治理机制的商业化。如果不能实现国有企业治理机制的商业化,它们终究不能与市场经济相容,也就是说,即使物质资源实现了市场化配置,但人力资源特别是受托层和管理层仍然不能依照商业法律、商业规则和完备市场实现市场化配置,它们终究不能真正成为市场化的企业,它们在效率导向的市场体制中劣汰优胜和存活发展就会遇到困难。 2.民营企业利益优先 大部分施行市场经济的民营企业都追求个人利益和企业利润,获得利益最大化,对社会责任和国家责任意识逐渐淡化。这使得民营企业主使用各种方式减少职工人数,加大现有职工的工作量,并压低他们的工资,对社会稳定形成巨大压力。 3.社会逐步失去主动调整地区部门行业平衡的能力 市场经济体制使得社会公有经济占比日益降低,进而使得社会逐步失去调整地区部门行业平衡的能力。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的投资行为又在不停地破坏这种平衡,公有经济的这种主动调整演变成低效投资。大型民营与外资资本享有足够的话语权,使公有经济部门没有能力对它作宏观调整,而中小民营资本的分散化与浩如云烟,也使政府没有精力对它进行严厉管制并调整。 三、计划市场经济体制才是符合中国特色的最佳选择 (一)“计划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 “计划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的关键就在于对初级公有制的改革,在于中国的经济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现在公有制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依然是国有企业,它的权利体系与经营管理,是不能脱离计划的,计划因公有制为主体而成为经济体制的主要性质。但改革后的公有制不再保留统治体制,而且越来越开放的对外经济交往,又要求在经济体制上表现出市场性。因此,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应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计划市场经济体制。 (二)基本市场与非基本市场 具体来说,一般可以把计划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分成两个市场:基本市场和非基本市场。基本市场由基本生活用品构成,其他商品构成非基本市场。 在基本市场中,有老百姓吃穿住行所需要的商品,如粮食、布匹等商品,还可以包括经济适用房、基本医疗、公共教育等等。对于基本市场,政府是有计划的,对其中商品的价格是有控制的。无论经济如何波动,基本市场都是相对稳定的,老百姓的生活不会出现严重的问题。对于基本市场中的许多商品,政府都会在好年景中储备一些,这样即使在经济出现波动时,由于基本市场是相对稳定的,整个经济就不会出现大的起伏。 对于非基本市场,则在很大程度上依照市场规律运作。基本市场和非基本市场的商品是可以同时销售的,例如:市场上可以出售不同价格的食用油,其中至少有一种是低价的,属于基本市场的商品。石油价格上涨了,政府要号召节能和发展新技术,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控制能源消耗,同时采取灵活的宏观调控政策等。当然,政府也要有长期储备石油的计划,并投资建立石油或新能源的开发和生产基地。同时,要保证基本市场不受影响,必要时由政府补贴。可见,计划市场经济体制中有自由竞争、宏观调控、计划等成分,比国家干预市场经济体制更加丰富和完善,更加有利于民生,更加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几点建议 在计划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对基本市场实行计划和调控,对于非基本市场实行自由竞争和调控,形成了既有计划又有市场的计划市场经济体制。但应注意以下三点:第一,政府是通过市场手段达到计划的。对于不能达到计划指标的商品,政府可以提高收购价格。必要时,政府可投资,建设紧缺商品的生产基地。可以考虑用社会招聘和推荐方法,成立董事会,指导紧缺商品的生产。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可以是计划生产的组成部分。第二,在基本市场中,商品价格也不是不变的,但上涨幅度受到控制,比如,规定每年上涨幅度不超过2%。小幅价格上涨也会对市场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要防止价格大幅度快速上涨。第三,要有辩证的想法,既要市场化,公平竞争,也要有计划性,合理布局。在市场中,有计划,在计划中,有市场。计划导引市场,市场制约计划,关键是为人民服务,利用市场规律达到社会主义的目的。 市场经济体制论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不断的理论探索 经济学的理论创新有力地推动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已经成为最富影响力的一门学科,成为时代的显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这一崭新理论的确立使改革的目标模式得以明确,各项重大措施得以有序和顺理成章地推出。基于我国现阶段的新情况和发展新要求,在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中应该总结当代的实践经验,深化对市场经济的理论认识,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理论探索 一、理论领域的新气象:经济学的繁荣 新中国60年来,中国经济学,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取得了巨大发展,大体说来:构建起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基础的新体系结构;拓宽了研究范围,更紧密联系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以及文化精神等等方面的状况和影响来揭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规律;特别是把对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揭示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在方法上除了坚持马克思分析经济现象的科学抽象法,还适当引进了现代数量分析工具与方法。上述一系列的创新大大增强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与实践功能。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增强了经济学家服务社会的能力,人们不只是从事于抽象的学理研究,而且积极参与改革开放的重大实践和政策问题的研讨,不少理论成果获得采纳,转化为方针政策。 理论是实践的指南针。以科学理论来推动科学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要求。在30年来的改革开放历程中,人们可以看到:经济学的理论创新有力地推动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已经成为最富有影响力的一门学科,成为时代的显学。 二、找到并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新中国60年最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是找到并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研究取得的最重大的成果。正是在这一理论指引下,中国成功实施了改革开放这一伟大的战略决策,带来了举世瞩目的中国经济起飞。我国50年代中期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提出过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主张,但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主要是师承前苏联的。 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苏联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可以称之为社会主义产品经济论,其理论支柱是:(1)发展论上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速成论;(2)所有制上是单一公有制论;(3)交换上是主要产品调拨论。以上述理论为核心的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为我国上世纪50年代中叶以来发展、构建中央计划体制的理论依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传统经济体制的决策后,为启动和推进改革向前发展,大力破除传统经济理论对人们思维的束缚,进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就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 中国经济学家是积极响应时代呼唤的一支学术力量。1978年以来,在老一辈改革理论家孙冶方、薛暮桥等的引领和启发下,经济学界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的学术讨论,包括按劳分配,商品生产与价值规律,社会主义所有制,物质利益,物价体制,国有企业股份制改组与明晰产权,金融体制改革等等。经济学领域的活跃的学术争鸣成为上世纪80年代中国理论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人们可以看到,几乎在每一个讨论问题上,都存在不同观点的对立和争论,特别是在一些重大论题上还存在激烈的争论。由于党鼓励百花争鸣,倡导学术自由讨论,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更由于走在前面的改革实践对人们理论思维的启示,经济学人在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上形成了共识。例如:1.突破了社会主义实行产品经济论,形成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商品经济的理论;2.突破了社会主义实行单一公有制理论,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样所有制结构论;3.突破了国有国营、政企不分的企业论,形成了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理论;4.突破了支配权、收益权、处置权合一的国家财产权理论,形成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现代企业财产权理论;5.突破了以指令指挥经济活动的政府统制理论,形成了依靠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政府职能理论等等。上述经济理论的变革和创新可以归结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取代了传统的社会主义产品经济论。特别要指出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理论的形成,既是我国众多经济学家的集体智慧,更有赖于改革设计师邓小平的睿智与政治魄力,他最早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命题,科学地阐述了它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这一崭新理论的确立,使我国改革的目标模式得以明确,各项重大改革措施得以有序和顺理成章地推出。这一有关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理论阐明和创新,也为众多经济学家参与和正在从事的富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编著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新时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我国30年的改革实现了所有制多样化,放活了市场微观主体,形成了要素市场体系,产生了市场价格调节的经济机制,出现了立足于市场力量和主体积极性和创意的活跃的竞争经济。在体制活力焕发的基础上,我国实现了生产力的飞跃和财富的迅猛增长。但另一方面,经济生活中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矛盾,如:1.在经济运行中经济增长的不稳和时起时伏,2002年以后经济不断过热,2008年以来在世界金融危机发生后又经历了外生性经济下挫;2.在发展方式上,传统的数量扩张型发展趋势,依靠对环境、生态、资源等自然物质过度耗用的工业增长,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经济滞后等等;3.在分配上,收入差别不断扩大,基尼系数畸高,财富分配不公的矛盾凸出,等等。上述矛盾,从本质上看是转型期体制、机制缺损所造成的。针对新时期的新情况,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要求人们通过坚持改革和发展,来解决经济生活中的矛盾,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基于我国现阶段的新情况和党中央提出的发展新要求,我认为,在当前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中,应该总结当代实践经验,深化对市场经济的理论认识,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全面认识市场的功能和更加自觉地利用市场的作用。市场体制拥有发展生产力的积极功能,也有其固有的缺陷。一方面应该认识:市场经济是一种富有活力的组织财富生产的形式和体制,它能有效调动主体的积极性;能依靠价格形成机制使产品适销对路;能依靠竞争推动技术创新和提高劳动生产率;能依靠自我积累,实现自行发展。较之历史上出现过的自给自足经济、政府统治经济,传统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是一个更好的经济组织形式。实行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为了有效地利用市场调节的功能,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但我们也应看到:1.市场机制在分配中存在收入差距拉大效应,在体制转型期,甚至会导致严重分配不公;2.市场导向的经济运行中,各种经济失衡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甚至会出现剧烈的运行波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表现为周期性经济危机;3.市场经济的消极外部性和成本的向外转嫁,会引起环境、生态、资源等的过度耗用甚至破坏;4.盈利最大化的生产机制不能提供充分的公共产品(包括公用品、福利品与公益品),从而不能满足困难群体与低收入者的需要和社会公共需要;5.面向市场的竞争性生产与营销,总是激励过度消费,甚至导致浪费资源畸化的生活方式和非理性的物质文明。 完美无缺的体制从来不曾存在过,在认识和对待市场时,人们应该持有全面的观点,而在利用市场时,更要持兴利除弊的态度,关键是做好市场功能与政府作用相结合这篇大文章,自主地驾驭市场力量,充分发挥其积极功能。 第二,发展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与非公经济共同发展。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能防止财富占有中的私人垄断,从根本上保障分配公正;能有效利用公共资源,加快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的发展;富有竞争力的公有大企业是实现科技进步的带动力量;公有制经济具有启动快速和对国民经济实施强拉动的功能,特别是公有金融体系本身具有宏观调控手段的性质,而一个保有恰当的公有制的经济结构,则能成为强化宏观调控能力的体制保证。 发展和壮大公有制经济,不能单纯依靠政府“帮扶”,必须深化改革,着眼于搞好公有制具体形式的创新。公有企业要实行股份多元化的现代公司制度,还要搞好资本经营管理母公司的构建。在农村,要大力支持和发展多样新集体经济。总之,发展公有制经济,要使企业组织形式和运作方式充分适应于市场,要通过具有产权主体性质的公有企业的构建,确保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增强企业的活力,实现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增强,由此把公有企业做大做强。 第三,构建拥有强有力宏观调控能力的市场经济。市场自发调节的经济运行中,盲目扩张,结构失衡,发展过热或是沉滞不起等等现象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依靠市场调节不可能实现经济自我调适和实现宏观均衡。这就要求把发挥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和政府的有效宏观调控相结合。 上世纪30年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实行将“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相结合的有调节的市场经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奉行新自由主义政策,削弱“国家干预”,听任大资本特别是金融垄断资本自由活动。此后,美国经济中更呈现出过度的经济金融化,虚拟经济快速膨胀而实体经济则出现萎缩。过度膨胀的金融信贷存在深刻的内在矛盾,而金融监管薄弱更使金融运行的风险大大增强。美国式金融主导的市场经济模式,在生产能力与内生需求不足的矛盾和过度膨胀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矛盾的相交织中,特别是金融、信贷矛盾的激化,导致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进而演化为当前的世界性金融危机。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采取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下,经受住了世界金融、经济危机严重冲击的考验。但3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也出现了三次(1988-1989,1993-1996,2008-2009)经济大波动,呈现出经济增长不稳。 仍在发展中的国际金融危机和我国经济运行的势态给我们的启示是:经济体制越是市场化,越要求对宏观经济运行实行调控,而我国新时期经济进一步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的形势,要求我们切实建设好宏观调控体系,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增强科学调控能力,也就是要着眼于建设拥有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能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四,发展拥有发达的公共产品生产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立足于和依靠盈利趋动的竞争性商品生产,也就是:产品生产与人们的需要的满足主要依靠受市场力量调节的“私人物品”的生产以及市场性的分配机制。但是市场存在失灵或缺陷。其一,一些物品在物质技术上具有消费和占有非排它性,依靠市场性生产会发生供给不足。其二,一些产品的生产具有自然垄断性质,需要有生产中的政府干预。其三,市场只承认有购买力的需求,而众多穷人,特别是困难群体的基本需要不可能依靠市场机制获得满足。亚当·斯密因其对“看不见的手”的功能的过度推崇和“市场乐观主义”,使他忽视市场的诸多失灵和缺陷。他向世人推荐一个只会使财富与贫困相并行的主要依靠私人物品生产的市场经济模式。在20世纪30年代世界大萧条发展条件下,西方发达国家不再遵循斯密的市场经济模式,出现了向劳工和低收入者提供社会保障品的当代福利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环保运动的推动下,有关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以及节能减排等也被纳入公共物品生产的范围。因而当代世界发达的市场经济,超出了斯密模式,成为私人物品生产与公共物品生产共存的体制。当然,西方的公共物品生产被桎梏于资本主义的制度框架内,存在着许多局限性,特别是公共物品生产并未能根治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固有的贫富对立。 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生活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实行依靠市场决策性的竞争性生产和非市场决策性的公共产品生产并举,来实现财富的最大创造,特别是要重视和加强福利品的生产和提供,来充分有效地满足低收入者,以及遭遇困难者的需要。在我国当前正在大力从事的包括教育、医卫、文化在内的社会福利和保障体系建设,不仅是为了解决现阶段迫切的民生问题和提高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而且这一大规模福利公共品生产与提供计划的深层内涵是: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低收入者进行劳动报酬的补偿,由此弥补市场机制作用下按照要素市值贡献分配的缺陷,从而体现了社会主义分配关系的完善。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公共产品生产还包括用来改善社会生产、生活条件,特别是用来改善落后地区、领域的生产、生活条件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用来进行当代尖端性、战略性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促进生产力跨越发展的公共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用来维护人类的自然生存条件的环境、生态公共设施建设,等等。可见,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公共产品生产范围进一步扩大了,它意味着:人们通过市场决策性生产和公共产品生产两种机制,实现财富生产最大化;又通过市场性的产品分配和福利性产品分配来实现财富的人民共享和共同富裕。我国实践中的公共产品生产范围扩大的实践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拥有发达的公共产品生产的市场经济。 综上所述,基于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建设新理念、新要求,以及基于我国当前改革的现实状况及其趋势,我们可以说,在新的历史时期,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拥有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能力的、具有发达公共产品生产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出现在我国大地上。而对这一崭新的经济体制结构及其运行机制,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理论阐明,则是当前中国经济学的重大课题。 市场经济体制论文:试谈我国体育产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作者:刘玉海 蔡继云 王晓蕊 随着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体育消费呈现出广阔的市场需求和良好的增长势头,体育产业因此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消费增长点和投资热点。体育产业在我国发展虽方兴未艾,但在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体育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体育产业布局和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地域发展不平衡,呈现出城乡之间和东西部之间的差距。由于受经济、文化、思想观念和资源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我国的东部特别是沿海的大中城市如上海、广州等,体育消费水平较高,体育产业已成为本地区的投资热点。而西部地区如宁夏等,体育消费投入微乎其微。第二,运动项目产业开发不平衡,由于运动项目的竞技水平、观赏性、普及程度和在国际上取得成绩的含金量有较大差别等方面的原因,致使其产业资源价值、市场容量和效益有很大差别,如足球、篮球、乒乓球、网球和田径的个别项目等市场开发已有一定规模且带来一定效益,但除此之外的其他项目难以进入市场。 (二)相关产业潜能没有充分发挥,产业质量不高 目前的体育产业较注意有形资产的利用,如体育场馆的租借和经营,但对无形资产如对各赛事活动的会徽、会标、冠名权及指定产品,各协会、俱乐部自身标志、队名价值等重视开发不够。从体育用品市场上看,高档产品市场的大部分仍被国外著名的体育用品公司直接生产或合资生产,而国内体育用品行业中的一些明星企业高档产品在整体上仍有很大差距,许多体育用品企业没能开发新的名牌产品,普遍存在着款式品种陈旧、质量低劣的现象。产业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各类体育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管理水平较低、经营管理观念落后和市场竞争力较弱。大部分体育企业缺乏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经营方式落后,缺乏品牌意识。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体育用品企业能否创造出国际知名品牌将是我国体育产业所面临的严峻问题。 (三)法律法规不完善,缺乏优惠政策的扶持 目前我国尚未出台高层次的体育产业法规,没有一支有力的体育执法、监督队伍对我国的《体育法》实施状况进行监督检查。至今中国彩票市场仍未有一部统一的法律来规范彩票的发行销售体制,更别说引进竞争,建立起一个独立有效的公众监督体系。 政策倾斜往往是一个新兴产业必要的助推剂,体育产业迫切需要政策扶持以尽快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在体育经济发达的国家已有成功的经验,比如对体育场馆的投资可以享受土地征用的优惠政策和低息贷款、对体育比赛收入和体育组织接受的捐赠可减免税收等。而我国由于体育市场发育的不完善,缺少扶持体育产业发展的明确政策,尤其在融资、赞助和建立产业发展基金方面没有明确的、可操作的产业扶持政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育产业的发展。 (四)体育产业的管理人才匮乏,结构不合理 我国的体育产业长时间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暴露出了体育产业人才严重不足的问题。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现有的体育管理人员多是退役的运动员、教练员,且具有高学历的体育管理人员很少。这些人中有的只熟悉运动过程,而对经营知识知之甚少,很难想象一批没有高学历、没有经营管理知识的非专业人员能经营出高效率、高产出的体育产业实体组织。 二、发展我国体育产业的对策 (一)调整体育产业结构,逐步实现平衡发展 为解决地域不平衡的问题,可建立体育产业发展基金,启动和扶持地方龙头企业和培育骨干产业,多渠道筹措资金。通过国家财政增投资金、体育部门自筹资金和利用社会资金建设一批既能举办比赛又能向社会开放的多功能场馆,作为体育产业的阵地。同时乘西部开发之风,发展西部体育产业,提高各运动项目的竞技水平,加大比赛和表演的观赏性,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体育产品,促进体育产业结构的平衡。 (二)加快体育产业化改革步伐,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业质量 国内体育用品企业必须不断开发研制新产品,并通过相应的营销手段提高市场占有率,通过技术、管理和市场营销,使国内体育用品满足国内消费者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的同时扩大出口量、占领国际市场。 应着力把健身娱乐和竞赛表演等作为重点,并带动体育技术培训市场、体育无形资产市场、体育用品市场和体育中介市场的良性发展。从企业投资来看,由于竞技体育项目具有娱乐性和观赏性,因此高水平的竞技体育可以创造市场,有了市场就会有投资者和生产者,而投资的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所投资项目的市场能力和经营效益,因此,那些具有市场潜力的竞技项目应当受到关注。 作为体育产业承担主体的体育企业应把重点放在无形资产的变现上,即品牌化经营。通过整合现存的体育企业,形成一批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规模化的企业集团,打造出自己的品牌企业,尽而提高产业质量。 (三)建立健全体育产业法规体系,借助政策手段适度扶持 当今至关重要的是加快和完善体育产业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从战略的高度制定一个长远的产业发展规划,加强体育市场的立法管理,建立结构合理、层次衔接有序的体育法律法规体系,把体育产业的发展纳入法治的轨道。法制建设主要应从体育产业的主体组织、行为规范以及市场环境秩序的维护等几个方面进行。 国家在规划布点、发展项目和发展产品上应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如简化管理程序、税收优惠、利率优惠和对投资者利益特殊保护等,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体育,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 (四)培养体育产业人才,提高体育产业管理水平 必须彻底改革由体育工作者或行政干部管理的模式,采取多种方式、通过多种渠道加快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培养、培训、选拔既懂体育管理又懂市场营销的体育产业管理人员,是增强体育产业组织竞争力,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实现体育产业高校发展的强有力的保证。 体育产业被誉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我国的“朝阳产业”已显示出了巨大的市场潜力。我国的体育产业尽管已有长足的发展,但其效应并没达到预想的目标。因此我们应从我国的具体情况入手,分析问题的关键所在,并借鉴体育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的经验,为我国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市场经济体制论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职能的定位 我国财政当前面临的问题:一是财政支出用于消费的比例过大;二是财政用于投资的部分少,而投资领域又过于分散。财政配置资源的领域过于宽泛,就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发挥财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配置资源的作用,关键是要解决我国财政职能定位问题。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是公共财政 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是公共财政,这是由市场经济体制本身所决定的。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市场经济的共性决定,财政职能必然定位于公共财政。 公共财政是指财政资金重点流入公共产品投资领域,也就是财政配置资源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公共产品领域的投资。这里我们需要说明的是,财政在国民经济活动中主要承担三种职能:资源配置职能、调节分配职能和宏观调控职能,对于后两种职能,在任何经济体制下都是一样的,就是说,它们没有因经济体制的不同,其职能作用的范围受到限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起调节分配和调控总量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相同,而且都是对全社会经济运行的调节。对于资源配置职能,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其作用的范围不同。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起着对全社会资源配置的作用,而纯粹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起着对全社会资源的配置作用。纯粹的市场经济体制只是理论上的假设,在现实经济中,现代市场经济是政府调控的市场经济。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起着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同时,政府也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而政府配置资源的职能也就是财政配置资源的职能。所以关于我国财政职能定位其重点是财政配置资源的职能。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履行资源配置的职能,主要是由于公共产品或劳务的存在。公共产品相对于私人产品而言。在经济学文献中,公共产品的特征归纳起来可以有两点:一是非排他性或共同受益;二是非竞争性。由于公共产品的特点,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价格调节作用难以发挥作用,导致市场失灵,在这个领域资源配置缺乏效率,需要政府介入。就是说,公共产品需要财政支持是资源配置效率决定的。经济学中,关于资源配置效率含义最严谨的解释,也是最通常所使用的解释是“帕累托效率”准则,即如果社会资源的配置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重新调整都不可能在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更好,那么,这种资源配置的状况就是最佳的,也就是具有效率的。如果达不到这种状态,即可以通过资源配置的重新调整而使得某人的境况变好,而同时又不使任何一个的境况变坏,那就说明资源的配置状况不是最佳的,也是缺乏效率的。当然,“帕累托效率”准则,只是一个理想的状态,现实中难以实现。那么,我们如何衡量效率实现,效率的实现条件是配置在每一种物品或劳务上的资源的社会边际效益均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即msb=msc. 用此来分析公共产品必需政府介入的原因。依据公共产品的两个特征:一是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使得增加一个人的消费所引起的边际成本为零,但是,新增加的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并不说明提供这一产品不需要成本,需要成本就需要费用来弥补成本,而收费就会阻止人们消费这种产品,由此,公共产品由市场提供时,就会导致公共产品闲置;二是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使得人们完全有可能在不付任何代价的情况下,享受通过其他人的捐献而提供的公共产品或劳务的效益,即免费搭车。由于免费搭车现象大量存在,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会大大增加,而导致公共产品供给量不足。由于公共产品特征所决定的,上述两个方面的效率损失意味着在公共产品领域资源配置的市场失灵,必须由政府直接提供,即通过财政投资来解决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 在现实中,公共产品或劳务满足其两个特征的情况又是不同的。不是所有的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物品和劳务,都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例如,公路所提供的服务,无疑具有非竞争性,但是它却不一定满足非排他性的条件,因为在实践中,完全可以通过收取养路费的方式将不愿为修路付款的人排除在公路使用范围之外。那么,公共产品根据其“公共”性质因表现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强弱不同,可分为,第一,纯粹的公共产品或劳务。只有同时满足公共产品两个特征的产品,即消费上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物品和劳务,就是纯粹的公共产品。纯粹公共产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国防。在任何国家要想排斥任何本国居民从中受益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合理的。第二,半公共产品或劳务。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纯粹的公共产品或劳务与纯粹的私人产品或劳务并不十分普遍,而更多的居于两个极端中的物品或劳务,即具有私人产品或劳务的特性。半公共产品或劳务又可分为,一是拥挤性的公共产品,是指随着消费者人数的增加而产生拥挤。它的特点是,具有非排他性或消费者共同受益,但消费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竞争性。例如,公路,当行驶的车辆达到一定数量之后,追加的车辆便会阻碍交通,造成公路拥挤。二是,价格排他性的公共产品,是指具有非排他性的产品。但它的排他性的特点,一方面是具有共同受益的特点,即谁都可以享用;另一方面,它在受益上是不完全的,可以排他,即谁花钱谁受益。如,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兴建的公园,名义上全社会的成员都可以到公园游览,享受公园提供的消费,而实际上由于公园收费,只有为此花钱的人才能进入公园。这就是价格排他的公共产品。 对于不同的公共产品,财政采取的支持方式是不同的。纯粹的公共产品由财政直接投资进行建设,而半公共产品即可以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也可以由政府部门直接提供,或是由政府部门给予补助的办法通过市场提供。在半公共产品中,对于第一种拥挤性的公共产品,它只有在消费者达到一定数量之前,其消费才具有非竞争性。这可以通过对消费者收取一定费用去实现排他性。由此,既可以选择市场供给,也可以选择政府供给。世界各国情况不同,一般讲,公路、桥梁和类似的公共设施建设,通常是以政府投资,政府经营,而消费者向政府交纳一定的使用费。而电影院、剧院、体育设施等,则一般由私人部门出面提供,其投资,一方面来源于向使用者收取的费用,另一方面也有部分政府补贴。在这里,市场和政府共同发挥作用。对于第二种价格排他性的公共产品。这些部门,市场和政府相互作用,即或是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由政府进行补贴;或是由政府直接出资经营,通过市场渠道销售,利用市场价格机制。如学校、医院、大型交通设施等。 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财政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是由于公共产品的存在,以及资源配置效率在公共产品领域失灵,而要求政府干预所决定的,所以说,公共财政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我国财政职能定位于公共财政,除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本身的需要外,还是我国财政现实的选择。自1978年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占gdp 的比重逐年下降。1978年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31.2%,到1980 年降到25.7%,1990年降到15.8%,1996年国家财政收入占gdp 的比重只有10.8%。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前提。随着财政收入在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的减少,财政如何发挥财政资金效益就是目前财政运行的关键。由此,财政再像传统计划体制下,全方位、多领域地投资,已经不现实,也不可能,而且也难以使有限的财政资金起到合理、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 应该说,我国建设性财政的现状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相关,我国原有的统收统支和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决定国家是唯一的投资主体。计委制定基本建设计划,财政出钱投资建厂,形成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利润全部上交财政,再由财政进行再分配。在这种体制下,从基础设施到针头线脑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产品,都属于财政投资的领域。可以说,我国国有企业囊括范围有多广,财政投资范围就有多大,但是规模不经济。 据统计,1996年我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有506445个,其中,国有经济为86982个,占17.2%。而在国有经济中,小型企业有71219个,占国有经济企业个数的81.9%。下表通过资本金、固定资产原值和固定资产净值三个指标来分析我国现在国有工业企业规模状况。 我国国有工业企业中,小型企业在资本金和固定资产总值方面所占的比例并不高,可企业数量大,由此,规模不经济。平均每个企业的资本金是287.4万元;固定资产原值685.9万元;固定资产净值483.9万元。这些小型国有企业遍布我国工业每个行业。当然, 我们不能说,这些小型企业现在的资本金全部都来自于财政拨款,但起码是通过财政投资形式建造的。因资料的原因,我们现在很难将财政资金剥离出来,得出量化的概念。即使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因为经济体制的变更,非国有经济的生长和财政本身财源的有限,财政在国民经济总投资的比重在缩小。199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国家预算内资金投资占2.7%,但投资的范围并没有相应地缩小。 近几年国有工业企业的数量仍在增长。国有工业企业个数1995年比1994年增长15.5%, 1996 年比1995年下降3.6%,但比1994年增长11.4%。所以, 在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再像撒胡椒面一样投资,已难以为继。财政收缩投资领域,由目前的吃饭财政和建设性财政转向公共财政,是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也是我们财政现实的必然选择。 二、我国财政如何向公共财政过渡 我国财政从目前的吃饭财政和建设财政转到公共财政,必须进行两方面的改革:整个经济体制改革;财政自身的改革。 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讲,首先解决财政负担吃饭人口过多的问题。一是改革政府机构。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政府机构改革,就是从减少政府办事机构入手,从根本上实现减员的目的。二是改革事业单位。财政负担的吃饭人口,还有一部分属于事业单位,改革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也是机构改革的一部分。这就要将除基础研究和国家必需拨款的研究机构外的应用研究单位推向市场,使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提高经济效率,使它们适应市场需求,面向市场进行实用性研究,并将成熟科研成果逐步转化为生产力。三是提高政府机构成本意识。目前,我国政府机构运行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不讲成本。应该说,一个廉洁的政府同样是廉价的政府。所以树立成本意识,少花钱,高效率是建立廉价政府的关键。 从财政自身来讲,第一,确定财政配置资源的范围。公共财政与传统建设财政的不同在于,公共财政要求财政配置资源的范围是公共产品领域。我国财政由目前建设性财政转到公共财政,主要问题是解决财政投资范围。1996年我国财政收入是7408亿元,财政占gdp的比重为10. 8%。财政建设性支出1923亿元,占财政支出的24.2%,其中生产建设性基本建设支出619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8%。在我国财政收入有限,又不可能在短期内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用好现有的财政资金则是当务之急。好钢用在刀刃上。收缩财政投资范围,一是将有限的财政投资资金用在急需国家投资和国家应该投资的领域,即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高新技术产业。二是财政投资于水、电、路、气、交通、通讯等行业。这些行业具有规模效益递增的特点,即经营规模越大,经济效益越好,独家经营效益优于多家竞争。由此,天然存在竞争失灵的可能性,需要政府介入。三是环境保护等领域。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与环境的不断恶化成正比,所以,如何在经济发展中保护环境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环境保护同时又是外部效应影响所致,它必须通过政府的非市场方式进行矫正或解决带有外部效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供给。这里财政不是以直接投资方式,而是以补贴方式来实现其职能。 第二,采取多种财政配置资源的方式,也就是说,改革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财政投资于公共产品的供给领域,不等于要财政投资,政府直接生产。财政投资于公共产品生产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就是说,公共产品政府供给和公共产品政府生产是两个概念。公共产品政府供给是指,公共产品所需资金是通过政府预算获得的,并且无偿使用,而公共产品政府生产是指公共产品所需的资金不仅来自于政府预算,而且其生产还在政府的直接管理下进行的。前者是资源利用的概念,后者是生产组织的概念,由此可见,公共产品的政府供给和公共产品的政府生产是两个概念。公共产品政府供给不是必须要求政府生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产品的生产可以采取公营和民营的两种生产形式。1981年美国公共产品中公营生产的比重约占49.6%,民营生产的比重约占50.4%,大约是一半对一半。所以,改革我国公共产品供给方式十分必要。 1、改革政府包揽全部公共产品生产的状况, 实现公共产品生产的民营化。政府干预公共产品(或半公共产品)是公共产品的特征所决定的,但是政府供给和政府生产又是两个不同概念,政府供给的条件下,公共产品可以采取公营生产,也可以采取民营生产,这是由其效率决定。所以,政府转变职能收缩投资范围,改变直接经营私人产品生产状况,同时,也应该改革包揽全部公共产品生产的状况,逐步实行公共产品生产的民营化。从市场国家的经验看,一般民营生产比公营生产具有更高的效率,而且可以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所以,我们可以借鉴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已有的成熟做法,推进公共产品生产的民营化。 2、政府减少对公共产品的直接经营, 而转向对公共产品供给的管理方面。政府通过财政收支规模控制和影响资源在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之间的配置;政府通过对公营企业进行监督和管理,使其提高效率,改进服务,同时,在允许民营企业进入公共产品生产领域时,进行规划,制订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民营企业进入和公平竞争。改革我国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减少政府对公共产品的直接经营,目前,政府应采取逐步退出的方式。一是财政将原来拨改贷资金、财政基本建设投资转为资本金,以企业股东身份参与企业管理,退出直接生产经营。二是通过产权转让,将国有企业的资产转让出去,并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民营企业参股国有企业。三是对进入公共产品生产领域的民营企业,在加强管理的同时,采取优惠政策,以便引进竞争机制,搞活国有企业。 3、允许民营企业进入公共产品供给领域。目前, 我国某些公共产品领域的民营化已经开始起步。比如,城市交通方面的民营承包小公共汽车和个人出租汽车等等的运营;通讯方面的bp机无线寻呼系统等等,这些公共产品生产领域的民营进入改变了原有公营企业一家垄断的局面,在适应社会需求、方便人们生活方面已经显示出一定的活力。 4、采取多种不同的公共产品供给方式。 政府投资于公共产品生产只是为了保证公共产品的供给数量,所以,只要达到目的,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可以是多样的。一是政府招标,与民营企业签订供给合同。这一般适用于具有规模经济效益的城市基础设施和部分公共服务行业。政府提供招标项目,企业投标,在多方竞争后,政府选择最有利的企业,与其签订供给合同。二是政府授权经营。这一般适用于城市公共服务行业,如自来水公司、电话、供电等行业。在国外,影视、广播报纸出版行业也采取这种方式。当然,必须建立严格的申请审批制度。我国目前也出现民营的影视公司,为繁荣文化,活跃人民生活起到积极作用。三是政府采取补助津贴、优惠贷款、无偿赠款、减免税收、直接投资等形式,资助提供公共产品生产的民营企业。这一般适用于科技开发、教育、卫生保健、图书馆、博物馆、城市住宅建设等领域。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国在改革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应该更加灵活地采取多种形式,以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由此,通过改革,最终使我国财政由现在的吃饭财政、建设财政转变为真正适应市场经济的公共财政。 市场经济体制论文: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两大经济手段,二者都是从 价值上来影响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以实现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下如何正确认识和协调这两大经济手段,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我国的经济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这些变化突出表现在:(一)社会财力结构和社会积累职能日趋复杂化。具体 表现为国家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的下降,以企业资金为主体的预算外资金 的急剧增长;(二)在社会财力的运用上,出现了控资来源的多渠化,投资决 策的多极化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三)社会财力的日趋流动化和社会资金融 通关系的广泛化、市场化。这些新变化,客观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财政政策与 货币政策的协调要求。 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特征,要求财政和银行更多地使用经济手段调节经济的 运行。但财政杠杆较之金融杠杆作用的发挥,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为条件, 相互补充的。财政杠杆较之金融杠杆具有更强的控制性和时滞性,而金融杠杆 则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时效性,财政杠杆对调整产业结构更为有利,而金融杠 杆对调节企业行为更为有效;财政杠杆偏重于解决分配的公平问题,而金融杠 杆侧重于解决分配的效率问题。两种经济杠杆不能单打一,要综合运用,扬长 避短,以发挥交叉效应。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是由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所决定的 一方面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两者都要求达到货币币值 的稳定,经济稳定增长,劳动者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以推动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实现手段具有交叉性,财政 政策能否顺利实施并取得效果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 也是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客观基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需从以下几方面 入手: 1、坚持“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和均衡性的货币政策,做到财政分配总规模 的大体平衡。 2、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加强宏观经济调控,包括:税收杠杆、补贴杠杆 、预算杠杆、公开市场业务和利率杠杆等。 3、加速包括金融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等在内的市场建设,使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建立在市场行为之上。 现阶段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套模式 现阶段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套模式的最佳选择应是适度从紧的财政与货 币政策,即紧中略有松的财政政策和松中略紧的货币政策的组合。 (一)实行紧缩财政政策的依据是财政面临困难。当前财政所面临的困难主要 体现:(1)财政收支不平衡。1979—1995年,财政几乎年年出现赤 字2540亿元。据估计,这种收不抵支的财政状况今后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2)财力分散。由于在国家与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上处理不当,财政收入 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1994年约11.8%,是历史上的最低点。特 别应当指出的是,虽然实行了分税制,但中央和地方分配关系仍未理顺,中央 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依然很低,1994年,这一比例仅为33% ,而同期市场工业化国家这一比重多在70%—90%之间,相对而言,我国 属于“弱中央”的国家行列。(3)财政补贴过大。1993年财政的价格补 贴、亏损补贴分别为300亿元和400亿元,如此巨额的财政补贴已成为财 政的沉重负担。(4)债务规模大,依存度高。1995年,中央发行债务达 1350亿元,债务依存度为53%,1996年,中央已发行1950亿国 债,沉重的债务负担有可能导致中央财政陷入借新债还旧债的危机之中。(5 )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现在全国有三分之一以上国有企业亏损,这说明,财政 收入的来源基础受到动摇。上述五个方面均表明财政陷入困境,如果不实行较 紧的财政政策,巨额赤字和巨额债务将使人民丧失对将来经济增长的信心,从 而导致财政危机和信用危机,进而对经济造成破坏性影响。 总需求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供给方面,而供给方面则是由产业结构的不 合理造成的。紧中有松的财政政策可以对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进行灵活调节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财政政策对产业结构的调查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搞活是 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两大工具实现的。对于国家要优先发展的部门、行业或地 区,一方面,国家可以采取低税率、税收减免等措施来提高这些部门、行业或 地区的盈利水平或经济效益,引导人力、物力和财力流向这些部门、行业或地 区,从而增加相应产品的供给;反之,对于国家想要限制的部门、行业或不优 先发展的地区,可以采取高税率等措施来降低这些部门、行业或不优先发展的 地区,可以采取高税率等措施来降低这些部门、行业或地区的盈利水平或经济 效益,从而减少相应产品的供给,最终实现总供需平衡。另一方面,财政支出 本身就是社会总需求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财政资金在各部门、行政或地区的 倾斜投资或优化支出结构本身就体现国家的产业政策。可见,财政支出在确保 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需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与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上都具有 很强的调节作用。 (二)实行松中略紧的货币政策的主要依据包括如下几点: 一是促进经济高速发展和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需要。我国经济仍存在着资金 不足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即要靠社会内部积累,也要积极吸收利用外资。 据调查,当前企业资金短缺,产品积压情况严重,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在这种 情况下,必须适当放松货币政策,通过降低存款准备率、利率、增加再贷款等 措施来增加整个社会的货币供给量,从而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尽管财政政策 也是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的有效手段,但由于财政政策调节的力度太大且直接 ,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也力不从心。货币政策的应用则可以发挥较好作用,避 免经济出现急剧波动的运行情况。 二是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需要。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的主导。国有企业的状 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的速度和改革的步伐。因此,增强国有企业 的活力,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而货币政 策是搞活大中型企业外部配套措施的一个内容。这些年来,资金紧张,周转困 难,债务负担沉重,长期高负债经营一直是国有企业亏损的重要原因。在这种 情况下,如果实行紧的货币政策,企业占用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所需的流动资 金和固定资金就得不到满足,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就难以维持,搞活国有企 业就无从谈起。总之,搞活国有企业需要松的货币政策。由于银行资金不同于 财政资金,是有偿的,可以周转使用,那些管理不善、经济效益差的企业,将 因此而得不到贷款,并将被淘汰。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促进搞活国有企业上, 较松的货币政策是可取的。 三是发挥宏观调控和抑制通货膨胀的客观需要。目前,我国正进入高速度发展经济的新时期,银行只有实行较松而又略紧的货币政策,才能提供一个稳定的 金融环境,以期达到既高速度,又宏观协调(即防止比例失调与通货膨胀)的 预期目标。银行在实行松的货币政策,扩大货币发行与信贷规模时,必须同时 实行略紧的货币政策,适当控制过大的货币发行与信贷投放规模,尽量优化贷 款结构,做到松中有紧,并与财政政策密切配合,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 协调发展。 市场经济体制论文:对于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平与效率关系分析 论文摘要:公平与效率是经济发展中永恒的话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差距也越来越大,由此所反映出的公平让位于效率的不平等现象日益引发起人们的关注。人民群众对于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要求也日益强烈。党的十七大上中央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主要分析市场经济微观机制下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 论文关键词:市场经济体制;公平;效率 1 公平与效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表现,从一个管理学定律谈起 管理学范畴有一个著名的80/20定律,即通常一个企业80%的利润来自它20%的项目。将这个概念延伸到企业的经营上,也可以解释为一个企业80%的利润来自它20%的客户。因此企业都会把更多的资源放在为这20%的客户服务上面,例如现在银行每年都要征收小额账户管理费。这些小额度账户的持有者大都是中、低阶层收入者。在按照市场经济体制运行,追求最大利润的企业本身就有一种摆脱掉自己所应负有的社会职责的冲动。由此可见,如果拥有资本数量不同的企业和个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可能会享受到不同的待遇,富人会享受到更多、更好的待遇,而穷人则有可能被排除在这些服务以外。因此加强政府提供社会公共物品的力度,如加大对教育、医疗、居民养老保险的财政支持力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这种差距。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的范围和种类也应该逐渐加大,特别是为穷人子女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如职业教育,创业贷款等,尽量缩短富人和穷人子女在竞争起点上的差距。 在这里私人机构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采取各种措施为富人提供各种个性化的服务就是追求效率的体现;而政府机构加大公共服务力度,就是注重社会公平的体现。 2 公平和效率之间的矛盾在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最易激化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消费者处于买方市场,可以根据自身需要作出抉择,可以选择的余地是最大的,而且此时整个社会的福利是最高的。当这个市场是垄断市场时,市场上的需求大于供给,消费者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厂商则可以凭借垄断地位获得更多的利润,此时即是典型的效率优先。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厂商自身的理性行为肯定是逐利的,其原则也是以效率为先。下面以我国房地产市场为例进行说明,由于我国人多地少,且正处于快速的城市化进程阶段,有大量的农村人口需要转移到城市中来,房地产市场刚性需求旺盛,房价居高不下。因此如果从社会公平争议的角度出发,政府不应该允许发展大型豪华别墅和豪华墓地。虽然开发豪华别墅和豪华公墓可以帮助开发商更快更多的创造利润,却以变相的减少了市场供给,推高了房价为代价,将大量的中低阶层收入者挡在了房地产市场大门外。当房价不断高涨时,商品房已经成为最有价值的投资产品,因此先富起来的人完全可以通过囤房、炒房来实现保值、增值。在此过程中,房价上涨的成本主要转嫁给了拥有刚性需求的中低阶层收入者。在房价不断高涨期间,资本获得了太多的利益。在这个过程中,先富不仅没有带动后富,反而是在剥削后富,而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过程。现在房价的歧高已经对我国经济的运行产生了严重的危害,持续攀高的房价很容易积累起大量的泡沫,给我国实体经济带来极大的危害。 房地产商对利润的追逐对应着效率,而提供符合中低收入者支付能力的房源则对应着公平。很显然,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中突出的显示了效率的含义,而忽略了公平。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房地产市场都是由保障房或者廉租房市场和商品房市场共同构成的。只有在商品房市场,才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遵循价高者得的市场经济规律。在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中,保障房和廉租房处于极度短缺的状态,使得大多数中低收入者也不得不进入房地产市场,进一步推高了房价。因此从公平角度出发,我们就应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重新作出一个更加全面的规划,大力发展保障房和廉租房,使房地产市场成为一个多层次的市场。 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不论是计划经济体制还是市场经济体制,这都是最根本的出发点。但是仅仅依靠市场经济本身的机制并不能到达这样的效果,在不加以制度规范的前提下市场经济是“一切向钱看”的,一切以利润为导向的,一切以实现利润的多少为评价标准的。 3 现阶段如何处理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 我们在前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就是过于重视效率而忽略了公平,从而导致了社会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而且已经达到了社会所能容忍的极限。经济总量的急剧膨胀往往带来收入差距拉大和贫富分化,类似的情景在几乎所有经历过快速增长的国家的历史上都发生过,人们处置的方法不同,结果也不同。有一些国家成了当今世界上的“成功国家”,另一些要么坠入了动荡不宁的泥淖,要么重新回到了贫困的深渊。 我国在公平与效率问题上,根据当前的社会形势与客观国情,作出了新的调整。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表明我国政府已将宏观管理与调控的操作重心从效率转向公平,为我国今后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中,如何正确认识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指明了方向。 注重效率是我国经济社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关键所在。公平起着稳定社会情绪,为经济社会的后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地后续力量的作用。因此我们不应只看到效率和公平之间的矛盾关系还应该看到公平和效率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我们不能只追求公平而牺牲了效率,这是我们早就丢弃了的“平均主义”;我们也不能只追求效率而不顾公平,这样只会引起社会贫富严重分化,整个社会动荡不安,一旦失去和谐安定的发展环境,更无效率可言。因此我们应该追求的是公平和效率的和谐共存。 效率将整个社会的发展引领到更高的层面上去,公平使得整个社会的发展更加健康,为社会的后续良性发展奠定一个稳固的基础。 4 如何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和谐共存 (1)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和指导,促进公平竞争和充分竞争,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促进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以中国药品市场为例进行说明。中国目前药品市场上部分药品在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后,部分药企会因为利润微薄而逐渐停止生产这些药物。在市场经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机制下,药企做出上述决定是很正常的反应,但是对整个社会而言则是一种损失。利润微薄并不等于没有利润,仅就制药企业出现的这种情况,主要还是由于药品市场竞争的不充分所造成的。公平被迫让位于效率。为此国家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降低医药企业进入门槛,力促市场竞争,或者出台相应的强制性政策,对参与竞标的药企要求其必须信守承诺,并给予一定的优惠。但是从长远来看,最有效的仍然是成立以非盈利或微利为目的的国有大型药企,完善社会公共药品的供给体系。 (2)政府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政府是提供各种社会公共服务的最主要机构。提供像教育、医疗、养老等对社会稳定和进步意义重大的社会公共服务是政府最基本的职责,特别是社会保障制度本身就是社会稳定和公平的保障。在这些最基本的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应该最彻底的贯彻公平优先的原则,提倡无利和微利经营。虽然我们现在的一些公共服务领域,如教育和卫生领域鼓励私人投资,但是这些私人投资只能算作是有益的和有限的补充。像现在出现的入学难和看病贵的问题都应该属于政府公共服务不足的问题,我们只有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和管理质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本身所应承担的社会职能将是越来越多的,并且对其社会管理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总之,在新的阶段我们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的同时,还要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的建设,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稳定的后勤保障。 市场经济体制论文:加强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几点启示 【摘 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尽快解决“三农”问题,仍必须通过深化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要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经营体制改革,培育农村市场主体,加强市场环境建设,多方面促进社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关键词】农村 市场经济 改革 党中央坚持把搞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不断加以强化和深化,这充分说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解决好三农问题,必须把农村的经济搞上去。推进市场化改革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我国农村的改革实践证明:没有农村市场化改革的推动,就不会有中国农村经济的巨大发展和变化。同样,在新的发展阶段,仍必须通过深化农村市场化改革,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如何深化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值得我们探讨和实践的问题。 进一步深化我国农村市场经济体制,要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努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 全面提高农村市场主体的素质,使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运行机制,应从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市”两个方面:在深化改革方面,通过深化农产品价格体制改革和大力推进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尽快建立健全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农产品成本控制机制、市场供求机制、市场竞争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在依法治“市”方面,进一步完善市场交易规则,建立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健全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创造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市场环境。调整财政信贷分配格局,加大农村经济发展扶持力度程传兴强调,农业是弱质产业,客观上需要支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形势下,农业发展迫切需要国家加大财政投资力度。 二、加强经营体制改革,培育农村市场主体 1.引导农户适应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市场经济调节范围的扩大,农户参与市场的程度也在提高,但总体上还是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主要是由于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生活,习惯了国家的行政管理,缺乏自主决策的经验和能力。而且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在掌握市场信息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运用农业科技也受到限制对外招商引主体。农业投入问题是长期困扰农业发展的“瓶颈”。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来培育农村市场主体,启动境外资本、工商资本、民间资本进入农业领域是招商引资的主要任务。 2.组建公司兴主体 主要是发展公司制农业,按照现代公司制度的要求,配置农业生产要素,培植一批加工型、流通型、生产型和复合型的农业企业。 3.鼓励干部转化为主体 根据上级有关政策,鼓励机关干部、科技人员离岗创业,兴办和领办农业经济实体。 三、加强市场环境建设,健全农村市场体系 1.发展成熟的生产要素市场 劳动力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我们应改革过去那种不合理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允许劳动力自由流动,鼓励富余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同时,还要加强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提高他们的素质,以增强他们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能力。资金是市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缓慢很大一部分在于资金不足。因此,我们应着力解决农村的资金问题。我们的政府应转变职能,加快农村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 2.政府应加强对各种政策法规的调控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立法空白区制定相应的促进农村市场经济改革的政策法规,按照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要求去贯彻执行,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我国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所承载的权益是不一致的,这种城乡不统一的户籍制度不符合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原则。因此,必须按照国际惯例,建立城乡统一的以身份证管理为核心的人口流动制度,使户籍登记能够准确反映公民的居住和职业状况。由于“二元结构”的限制,我国的“流动人口”已经达到2亿,流动人口已经从城市体系中占较少比例的群体成为具有举足轻重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的经济联系、社会联系日益密切化。同时,由于流动人口成为城市体系的边缘人,他们在城市中遭到的一系列社会排斥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社会公平和建设和谐社会,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因此,随着城乡迁移和人口流动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户籍制度引起越来越多的争议,迫切需要推进城乡户籍体制和相应的公共福利体制改革。 3.福利保障和教育制度 我国医疗、养老、住房、劳动保护等福利保障待遇基本上只施惠于市民。城乡不统一的福利保障和教育制度阻碍了城市对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吸收。因此,要通过建立城乡统一的教育和医疗卫生制度,消除在城乡分割制度下农村劳动力在获得教育、技能培训、健康与营养等人力资本投资方面与城市劳动力存在的巨大差别。 四、兴办村办企业是实现农村发展的有效方式 农村的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经济问题。而如何搞好农村经济?最有效、最快速的方法是兴办村办企业,通过集资或引资等渠道在每个村庄内搞一个或两个这样的集体企业。这样的企业有很多好处,如,吸纳本村的劳动力。本来,在农村地区有许多农民到城市里打工,而现在不用出本村就可解决就业问题。由于企业有一部分赚的是城市的钱,这样资金因素便可以流通到农村来,进而加快实现村办企业的原始积累,加快了资本的流通速率。资本的生命在于流通,农民挣了钱而后又以各种方式用于消费,这实际上是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支配能力。 因此,加强和深化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基本途径。要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经营体制改革,培育农村市场主体,加强市场环境建设,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完善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加快建设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规范农村市场秩序,加强农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在上述方面进行改革,促进经济的发展。 市场经济体制论文:市场经济体制下降低成本的途径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降低成本的基本途径 市场经济体制下可以通过理念更新、生产经营管理创新、财务管理创新等方式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并且一般都要综合运用这些途径以取得最佳降低成本效果。 1、通过理念更新推动成本降低 从实践来看,几乎所有的成本发生都与人有关,因此,只有人树立了降低成本理念才能推动成本节约。这一过程中,首先,领导者要带头更新成本降低理念,要树立降低成本就是增加利润或者提高效益举措的基本理念,带头参与到各种有利于成本节约的行为当中去,通过领导的示范带动促进成本降低。其次,广大职工要树立积极参与降低成本理念,职工要树立主人翁意识,以帮助所在单位节约成本就是为单位服务,就是立足岗位多做奉献的一种意识,利用这种理念指导自身行动,规范自身行为。 2、通过生产经营管理创新推动成本节约 生产经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成本包括材料、人工等成本,还包括管理费用等,因此,必须强化生产经营管理降低成本。首先,生产经营准备阶段成本管理,这一过程中要加强对市场原材料供应商等的调研,通过谈判有效降低燃料、原材料等的成本。其次,生产经营过程中成本管理,要通过改进生产工艺、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边角废料利用水平等促进成本降低。再次,通过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控制成本,要完善物流配送、降低产品损耗,促进成本降低。此外,还可以利用技术创新、标准化等推动成本节约,特别是标准化工作既可以保障质量,又可以降低谈判等成本,对于成本节约意义重大。 3、通过财务管理创新推动成本节约 财务管理创新是成本节约的重要途径,首先,可以充分利用全面预算管理等推动成本节约,通过编制预算方案,推动预算执行与考核,可以有效的促进成本节约。其次,通过信息化财务管理软件促进成本节约,可以利用信息软件对单位内部所发生的各种费用进行监督,一旦成本超标则进行预警,以此推动成本节约。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推动成本降低的现实保障 降低成本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参与竞争、追求效益的重要举措,也是强化管理的必然要求,特别是在厉行节约的背景下推行降低成本方案更为易行。实践中,单位可以从完善降低成本方案、强化组织考核、强化监督等方面推动成本节约。 1、制定降低成本的细化方案 首先,要制定成本控制标准,单位要根据各部门、岗位的职责定位,年度业务工作量,明确部门经费支出或者说控制标准,以此作为成本控制目标。其次,要细化各部门成本支出细节,对于可预见的支出,要通过预算等方式在支出金额、时间节点上予以明确,特别是对于与往年比较成本节约达到一定比例的,要积极进行沟通和协调,明确成本降低的原因。再次,要明确成本控制的责任主体,一般而言,单位内部要形成以部门负责人为主体、全单位以主管财务的领导甚至一把手作为成本降低的责任主体推进成本节约。 2、强化降低成本的组织考核工作 首先,要强化对成本发生过程的管理,单位通过分析成本构成及发生的环节,科学的预测成本变化情况,以此为基础制定全过程成本管理体系,并动员相应岗位人员参与到成本降低活动中来,形成降低成本的良好氛围。其次,要充分调动审计、财务等部门的积极性,形成降低成本的组织力量。实践中要整合各部门力量,避免各自为战等导致成本控制不力。再次,要强化成本发生的考核工作,对于明确的成本控制目标,在年中和期末要组织目标考核,对于考核结果为成本降低未达标的,要给予相应的处罚,同时,对于成本控制较好的,要总结经验并进行推广。 3、强化降低成本的监督工作 首先,要积极推行事前监督,要真正达到降低成本的目标,必须在经济活动发生之前就跟进,全面了解即将发生经济活动的基本情况,并对事先编制的成本方案进行审查,将降低成本监督重心前移。其次,要进一步强化事中和事后监督,在重大经济活动发生过程中,要指派专门人员负责全过程跟进,在经济活动结束后积极组织相关审计活动,以此保障监督的时效性。 作者:张明 单位:山东矿业管理技术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市场经济体制论文:市场经济体制下医院财务管理方法 一、医院财务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首先,是顺应时展的产物。市场经济的发展,取代了计划经济的主体地位,对于企业和单位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为了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必须对自身进行改进。而对于医院来说,财务管理是其运行的前提和基础保证,加强对于财务管理的创新,可以有效节约医院的运营成本,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进而提高医院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保证医院的稳定发展。 其次,是提高医院知名度的有效方法。人们对于医院的认识,一是看医院的医疗水平,一是看医院的规模和管理。医疗水平的提高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因此,必须从医院的规模和管理出发,提高医院的知名度。而无论是提高医院的规模,对医院的基础设施进行更新或扩建,还是提高医院管理水平,财务管理都是不可忽视的。加强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创新,可以提高医院获得的利润,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也可以带动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说是医院发展的重点和关键。 二、医院财务管理创新的方法 (一)加强预算管理 医院预算管理指根据医院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一段时间内医院的财务收支、结构以及资金主要来源渠道所进行的预测,将医院事业发展和工作任务以财务收支的方式表现出来,包含了医院的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涉及人、财、物等各个方面,以责任和目标为表现形式,体现在预算管理体系中。 加强预算管理,首先必须强化意识,引导医院全员参与。医院预算管理关系医院全年的收支计划,是医院正常运营和发展的根本,管理人员和领导阶层必须充分重视,科学合理的进行管理。同时,医院预算管理关系着医院员工的切身利益员工应该理解其深刻含义,高度重视,并且积极参与进来,维护医院利益的同时维护自身利益。 其次,要采用科学的方法,提高管理质量。定制预算管理计划时,必须结合实际,不切实际的预算将直接导致医院预算系统效率的下降,对于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加高,必须由经验丰富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结合前年度的实际收支情况,使预算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立足医院的长期发展,为医院提供一个较为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最后,要完善管理制度,落实监督。预算管理并非制定计划,而是实施计划。科学的计划制定后,要针对其审核和修改,组成预算管理小组,做到专人负责;以财务处为中心,各个部门齐心协力,建立起相关制度,并按照制度严格去落实执行,在执行中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确保预算管理计划不会成为一纸空文。要将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保证资金的合理运用。 (二)完善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医院通过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执行能力,进而实现医院相应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可以说它是决定着医院发展的关键因素。绩效管理可以反映出医院的管理和文化理念,是医院立足社会的一大基础,对提高医疗水平,改善就医环境,提高财政收入等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完善绩效管理,可以使员工感到压力,提高其工作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进而全面提高医院的整体素质和形象,提高医院的财务收入,促进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医院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三、结束语 在当今的社会形式下,医院的竞争日渐激烈,要想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之中脱颖而出,必须顺应时展潮流,对医院的财务管理进行创新,提高医院对于财政收支的管理水平,进而促进医院的长远稳定发展。 作者:单位:邵连平 四平市第一人民医院 市场经济体制论文:企业会计管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创新 一、企业会计管理创新的作用 (一)有利于保持市场竞争优势 会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会计管理要对企业资金进行有效控制,然而如何从企业发展实际出发,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让资本在筹集、投放于使用、回收与分配的过程中最大化发挥资金的作用,找出企业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依据,只有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才能让企业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然而这对一些企业来说,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的意义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二)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企业开始依靠企业自身的经营实力,在市场中争取一席之地,但是有些企业的服务水平差,缺乏创新性,使企业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因此,增强企业发展的创新能力,加强企业会计管理创新,不仅仅能够提升企业良好形象,而且还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三)有利于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企业通过加强会计管理,使得企业能更好的处理企业的资金链,并且做出合理的安排,更好的运用资金,同时加大科技创新,尽快实现企业的优化升级,使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四)有利于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 企业所有的经营活动都需要会计进行核算,之后在进行分类和计量,而且还要将财务状况在帐薄上反映出来。实际上企业会计工作的本质就是为企业经营活动提供信息来源。企业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准确,对企业的经营决策会带来直接影响。如果会计在工作中提供的信息是错误的,那么就会使企业的经营决策出现错误,这样企业就会面临很大的风险。因此,为了做好企业会计工作,那么就要求会计在工作中要认真收集和分析信息,这样在能增强对风险预见能力,才能及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为决策者提供准确的信息。 (五)有利于消除风险 由于有些企业性质比较特殊,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难免会产生一些风险。当企业存在风险时,应该及时运用会计分析手段分析产生风险的原因,同时根据先关的政策和法规加强企业会计管理,处理非法事件,从而解决风险问题。 二、我国企业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管理意识薄弱 可能诱发风险虽然在近几年来企业在加快会计工作的基础建设,其中包括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但是随着企业以及会计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很多新的问题、新情况给会计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由此体现出来的企业会计管理意识薄弱,其中主要是因为企业内部管理不严格,财务支出工作不规范,会计监督的力度不够,会计人员素质低等方面,这些环节对会计职能的发挥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还会诱发企业风险。 1.会计管理风险。由于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够严格,人员自身职责不能与岗位工作相对应,这样就会出现会计管理风险。企业会计管理风险主要体现在:一是,没有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从而诱发风险;二是制定了相对应的会计管理制度,但是却没有将制度真正的落实到位。例如,有些会计违反了财务管理制度,不能按照会计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进行,有的会计违反了财务管理监督制度,有的会计泄露了企业财务状况,违反了会计保密制度,有的会计向他人泄露企业会计电脑操作指令。另外,有些会计只重视财务的核算工作,而忽略了财务核对工作等等,这些都能诱发企业会计风险的发生。 2.会计核算风险。会计核算工作是企业会计管理的基础,也是会计部门的关键工作。目前,一些企业中出现的经济案件多数都与会计核算环节有关,由于企业出现违规经营状况,例如,会计篡改帐表、在账目方面弄虚作假以及滥用贷款业务等等。所以,如果会计核算质量差,不能按照程序进行规范操作,这样就很容易出现风险。 3.结算风险。结算风险也就是指票据风险。在近几年来,在票据方面引发的诈骗事件,一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和不法分子通过使用高科技进行作案,作案手段较高,二是企业内部防范风险的意识过于薄弱。主要体现在会计人员没有责任意识,在工作中常常疏忽大意给不法分子创造了机会,有些人员借业务之便,不顾相关的法律法规,盗用资金等等。 (二)会计管理机制弱化 1.领导重视程度不够。会计基础工作做得好与坏直接影响企业会计的管理水平,由于企业基层领导为了完成上级交待的业务指标,常常忽略了会计内部管理,致使会计基础工作弱化。其中主要体现在账户设置不规范,乱用会计科目,不及时对账,会计报表虚假等问题。 2.管理权力涣散,很难发挥管理优势。由于会计管理体制、组织结构都是运用以往比较传统的管理模式,致使会计管理出现以下问题:一是管理的层次较多,一份业务文件要在每个层次中进行转发,基层经办人员却很难看到,一项业务的确立需要经过层层审核和把关,这样就很难找到新的商机,最后却无法追究责任;二是会计部门不能与业务部门协调,由于企业在业务变化发展中,不能对会计进行集中管理,业务管理部门都有自己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再加上制度无法统一,常常出现会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抵触现象;三是会计人员的工作繁忙,没有时间顾及管理工作,有些会计缺乏工作经验,只能对日常的工作事物进行处理,无力进行会计管理。 3.财务管理手段落后。在会计工作中,会计必须具备的就是财务管理职能,会计工作应该及时对财务管理进行事前、事中控制,但是目前我国一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仍然停留在以往会计管理模式中,虽然有些企业已经在会计管理方面进行了创新,但是却没有形成规范的会计管理体系,这就使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工作处于被动的工作状态,只是在事后进行算账,缺少会计监督制度,一方面是因为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另一方面是因为企业的会计考核指标不合理,有些企业受到利益的诱惑,在调整收支方面,其随意性过大,往往造成财务信息虚假。 4.缺少监督功能。会计的监督职能很难发挥作用,目前我国有些企业中还没有建立完善的会计监督体系。在一些企业中常常聘用兼职会计,这样就使得临时会计不能履行会计工作的全部责任,即使在工作中发现了问题,但是也没有处理问题的权力,这样就使得会计监督工作处于被动状态。同时,企业内部审核人员工作任务量大,不能对所有工作都能顾及到,加上他们的工作能力有限,只能运用一些简单的方式来进行检查,导致了会计自身只能不能充分发挥出来。此外,在企业内部有专业的审核人员,但是他们在工作中却缺乏独立性,在检查会计业务时,其检查的深度不够,这样就很难将会计的监督工作真正的落实下去。 5.会计人员自身素质低。会计人员是企业会计工作的主体,因此,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自身素质对会计管理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在我国很多企业中普遍存在着会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的现象,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对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带来影响。目前,我国一些企业中建立了会计学习培训制度,当会计人员掌握了基本的业务以后,就被调到其他部门中,虽然在培训过程中他们的业务水平有所提高,但是会计人员对某项业务的学习却不透彻,这样就给会计工作带来了风险,也增加了会计管理工作难度。随着企业会计工作量逐渐增多,会计业务工作开始变得极其复杂,对于业务素质较低的会计人员来说是很难满足会计工作需求,这些因素让企业会计管理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三)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 在企业内部,有制度但未执行,由于会计管理工作过于放松,加上内部管理制度尚未完善,使得一些会计为了一些利益,做出了有违职业道德的事情,致使企业不能正常的运转,造成会计工作秩序混乱。 (四)企业发展中存在着不确定因素 从客观上来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随着知识经济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企业的发展会面临着挑战,因此,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可能会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此时,会计应该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会计管理创新策略 (一)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必须对以往的会计管理工作作出科学的评价,并且总结经验教训,结合企业经营发展实际,采取适当的方法来指导新时期的会计管理工作。企业会计管理创新,需要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方向,才能为企业更好的服务。同时,建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会计管理体系,将现代的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管理工作中,以加强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形成高效的管理体系。 (二)增强企业会计管理创新意识 在当今经济迅速发展的社会,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创新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同时,创新是企业经营发展的灵魂,也是在市场中参与竞争的前提条件。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如果企业还停留在以往传统的管理模式中,那么在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只能被淘汰。一个没有创新理念的企业会计,是不能帮助企业进行创新的。因此,企业会计只有树立创新理念,才能使企业做到可持续发展。 (三)加大监督的力度 加大会计工作的监督力度,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会计工作职能,首先应该让会计人员不仅仅拥有提意见的权力,而且还要有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权力;其次,要做好企业会计核查和监督工作,并且在核查过程中体现核查人员所具有的权威性,将会计监督与会计核查工作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样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会计监督力度。同时还要确定全面检查和专项检查内容,做到二者有机结合,如果在检查与监督过程中发现风险问题,应该及时上报;最后,落实责任,并且要求会计人员积极主动地与企业各个部门沟通,以形成一个完善的综合管理体系。 (四)利用制度约束会计人员工作行为 制度约束是在会计工作环节中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内部约束制度,它主要是对企业会计人员的职责、业务处理方式进行约束,同时也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核心。要做好企业会计管理工作,要求会计与时俱进,在工作中要建立工作责任制度,并确立考核内容,在企业内部可以建立一支会计考核小组,负责对会计各个工作环节的内容进行考核,同时对于平时工作表现优秀的人员给予适当的鼓励,对违反制度规定的应该给予批评和教训,如果出现大量资金损失的情况,那么就应该追究其法律责任。 总结: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为了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只是依靠企业决策者的决策以及企业所有员工的自觉是不够的,还需要会计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发挥自身的职能和作用,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加强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虽然企业会计管理工作任务是非常艰巨的,但是只要会计管理人员加强创新,做到与时俱进,在工作中增强责任感,就会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因此,做好新时期的企业会计管理创新工作,才能保障企业更长远发展。 作者:李婧 钱莹 单位: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 达尔凯(中国)能源管理有限公司 市场经济体制论文:略谈地区垄断市场经济体制及改革思路 1地区垄断的原因及危害 1.1政府调控经济的尺度———市场经济下行政行为的边界 通过建立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以组织经济建设是政府的职责,然而行政主体究竟应介入经济生活的那些领域、参与市场管理的哪些范畴、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哪些作用,是随着社会现实不断变化的。经济转型的深化越来越要求政企分开。政府角色的转变一方面赋予企业更多的经营自主权,另一方面要求政府收束行政权力,以解除政府主管部门与所办经济实体和直属企业的行政隶属管理。然而,政企关系一直处于矛盾状态,处于国有资产与地方资产增值保值的考虑,政府依然以行政长官身份对企业实施正面或负面的干预,使得企业不能在独立自主状态下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由发展。 1.2地区垄断的危害———类比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行为 地方政府过多介入经济领域,以强制性行政指令的方式导致地区垄断,从表面上看是对本地企业的保护和对外地经济的压制,在短期时间内一定程度上对本地企业和经济的有效保护却不利于其长远发展,是饮鸩止渴的行为,原因如下: 1.2.1地区经济与国家经济之间的关系,可类比加入WTO组织后中国经济与世界贸易之间的关系。地方政府以行政行为,例如:提高税费、不合理地加大检测力度、设置贸易壁垒等手段人为地将开放流通的市场分割成彼此相对孤立的部分,大大阻碍了外来商品和企业的进入,必然导致其他地区经济正常流通渠道受阻而蒙受利益受损。这种情况下,其他地区政府往往会采取报复性的手段,致使该地区的商品、企业或其他经济体难以进入外来地区,进而导致本可以拥有的市场减少、发展空间减小、可获得利润减低,对于他方与自身而言都是有害无益的。 1.2.2地区垄断使得本地区商品或企业在本地市场内占绝对优势。然而这种优势并非在正当的市场竞争中胜出从而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而是通过地方政府家长性的保护采取一系列倾斜性的行政政策所致,自然也并不意味着该经济体的运行是健康的、良好的。短暂的胜利往往会致使该行业意识不到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在“良好保护”的环境下成长的经济体远离激烈的市场竞争、工艺的淘汰与更新,久而久之在“坐井观天”的心态下丧失了发展进步的动力。地区垄断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在政府无力承担保护的重任,抑或法律、法规、政策实行调整使得垄断的条件不复存在之时,必然加速地方经济的衰败甚至消亡。 1.3地区垄断的根本原因———绩效机制、社会现实与民族性格: 1.3.1我国现行对执政者业绩的评价机制是否与现实相适应。绩效考核评价标准中将经济增长作为重要指标,且过度追求经济增长,标准定量化,例如人均纯收入、GDP等评价机制体现为数字上的增加,却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实质发展,也忽视了经济建设与民生问题、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自然环境的协调适应。这样的评价体制固然有很大合理性,且为利益平衡协调的结果,但这样的政策导向容易导致行政主体采取地区垄断的方式,为本地经济主体给予“家长式”的保护,屏蔽了正常市场竞争中本该面临的风险甚至不利益。虽然地区垄断的行为对于发展地方经济是相对便捷有效的方式,然而从长远角度却是饮鸩止渴式的危害。同时,我国作为发展起步较晚的国家,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存在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现状,即经济发展的动力并非源于社会、市场内部的需要———至少这种需求不够强烈,而是更多地来自本地区政府的行政行为、上级政府的要求、其他发达地区经济往来的带动。这样的现状导致地区经济走向与本应呈现的正常样态相比受人为主观因素支配较多,受客观因素决定作用较小,无论是在建国初的计划经济时期还是在当今,政府的角色始终是管理者、作用始终是决定性的。经济主体因实力不同,对政府抱有或是依赖保护、或是摆脱控制的心理。因此,经济体很大程度上脱离政府管理、完全独立自主发展,在现阶段的可能性较小。 1.3.2从民族性格及社会心理角度分析,我国千百年来的小农经济形成的封闭性、自私性特点,表现为每个个体、每个家庭、每个地区专注于自身产业,很大程度上割裂了与外界的交通联系。这种以自身发展为核心任务的思想观念,导致个体对外界社会的无知与冷漠,且忽略了自身与外界本存在着的联系。尽管当今社会时代已发生变化,开放、沟通、交流、分享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然而狭隘自利的心理仍然长时间存在,且导向着不同人群的行为。从行政主体角度而言,只关注本地区经济发展而采取不公平竞争手段、甚至不惜损害外界利益的心态,对自身和外界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现实视而不见的弊病,导致地区垄断现象的存在。 2地区垄断的解决思路 笔者认为,在对地方政府业绩尤其是经济层面考察时,不宜将地方经济割裂开来、独立对待,而是将市场经济作为一个整体,将地方经济在整个经济体中发挥的作用纳入考量范围,以此促进地区间经济的相互流通,从而产生积极作用。例如,将本地区经济要素为其他地区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与本地区引进其他地区经济要素,对本地区与外地共同产生的积极作用纳入考察范围,以促使地区经济在分享中互利共赢,各取所需。任何对现有体制改革的举措,即使产生再多的积极效应,也会对社会造成难以预期的负担,甚至是无法弥补伤害;绝大多数变革都会引发利益的再分配,以“被牺牲的一代”的惨痛付出作为时代前进和发展的代价。社会制度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即使是细微的变动,都有可能对整体造成难以想象的影响。因此,面对现有体制的不完善之处,缺少深思熟虑、不经过考证而提出大刀阔斧的改革、颠覆性革命的建议,未免是成熟理性的做法。尝试转变观念,疏通、引导,巧妙解决问题或许会带来更多的成效与更少的伤害。 作者:张琪悦 单位:厦门大学法学院 市场经济体制论文:市场经济体制的电力企业经济管理创新 摘要:电力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冲突集中出现,电力企业经济发展正面临着新的形势。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电力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对策,以期为电力企业成功转型,不断提升经济效益提供借鉴。 关键词:电力企业;经济管理;创新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国家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当下,受内外因素影响,电力企业在组织运营中,正面临着许多风险,其中,尤以经济管理模式最为突出。电力企业传统经济管理模式以计划经济为主导,在以往这种经济管理模式促进了电力企业经济发展,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传统经济管理模式的弊端愈发显现,电力企业经济发展遇到瓶颈,电力企业创新经济管理模式刻不容缓。 一、市场经济体制概述 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现代化经济体制,它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之下,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有本质区别。经济关系货币化、市场价格自由化、经济系统开放化、经济资源商品化是市场经济的重大特征[1]。在市场经济中,政府是经济发展的调节者,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生产和销售是以消费需求和市场需求为根据的,因此,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在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上,具有显著的社会主义特色,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市场经济体制是一把双刃剑,其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电力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企业,亦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形势。电力企业应积极创新经济管理模式,不断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水平和能力,把握发展契机,努力发展壮大。 二、当前电力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营管理理念滞后 长期以来,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导,计划经济管理理念深入人心。在当前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计划经济管理理念仍占有很大的影响,在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计划经济色彩还很显著,经营管理理念较为滞后。目前,许多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仍以粗放型为主,不能有效做到经济效益、环保效益、社会效益三者的统一。没有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形势的严峻性,缺乏对企业长远发展的规划,这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二)经营管理制度缺失 经营管理制度缺失是电力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在当前电力企业管理中,管理部门众多,如财务、设备等部门对企业均具有管理权。另外,还存在管理职能交叉的现象,“各管一段”局面屡见不鲜。 (三)管理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一些管理者管理意识不强,导致其不重视管理工作。部分存在观念陈旧、管理知识层次和结构不合理、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特别是专业管理队伍的匮乏,导致电力企业财务、设备、后勤等部门的人员纷纷插足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管理人员素质水平参差不齐,管理工作混乱,这就造成资管理效率低下,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电力企业的发展壮大。 三、电力企业创新经济管理的建议 (一)经济管理理念的创新 创新经济管理理念是做好电力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前提。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使电力企业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事实上,许多电力企业都制定了经营管理细则,但是由于经营管理意识的滞后,这些细则大多流于形式,不能有效贯彻实施。创新经营管理理念,从思想上重视企业经营管理工作,要求电力企业管理人员必须积极转变思想,充分认识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理论知识,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二)健全经营管理制度 电力企业的正常运作需要根据其自身情况不断健全经营管理制度。实践中,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普遍存在“分段管理”的现象,这使得企业管理混乱不堪,管理效率低下。健全电力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机制,使各管理部门之间有序、协调行使管理职权,显然有助于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这就要求电力企业必须重视经营管理体系建设,准确界定各部门职权,对整个管理流程进行精细化管理,不断整合管理制度,实现各管理部门权责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三)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电力企业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直接决定经营管理工作的成效[2]。因此,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对提高电力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效率至关重要。电力企业应努力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积极引进管理人才。市场经济下,电力企业面临着复杂的发展形势,电力企业经济管理对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加强管理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和管理水平,才能真正实现电力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质量化、精细化、科学化。 四、结语 面对当下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我们应不断进行探索与发现,努力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实事求是的科学客观的态度,来探寻未来的发展之路。提高电力企业经济管理效率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创新电力企业经济管理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必须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措施,为电力企业顺利健康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市场经济体制论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 1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市场竞争平等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制度的形成 许多国有企业在我国处于垄断地位,致使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因此,这些企业将成为以后改革的重点.可以预见此项改革将面临很大的阻力和困难,只有在垄断行业中引入竞争机制,并加强管理和监督,才能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减小众怒和民怨.另外,如今我们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需建立健全的国有资产预算制度,祛除滋生腐败的土壤.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验表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能够使市场经济制度的优势得到发挥,是国有企业的效率不断提升,使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得到广泛认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私营中小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是增加就业岗位并提供人们需要的生产生活资料的生力军,因此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应当坚定不移的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未他们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据有关部门统计,到2013年年底,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数量已经超过l000万户,个体工商户已经超过4000万户,对GDP的贡献率超过60%,税收贡献率超过50%,就业贡献率超过80%,新增就业贡献率达90%.但是,非公有制在我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其受到我国体制的阻碍,许多行业个体工商户很难进入,有些看似入口畅通的行业,实际上根本不能进去,甚至不准进去,再一个就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仍然存在,税负仍然沉重,对此党和政府虽然已经出台了关于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但是落实情况不太如人意,需要加大落实力度冲破体制的阻挠,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向前发展.根据十八大报告的指示,今后应努力促进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的局面,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种种经验已经表明,在竞争性不太强的领域,个体私营企业的适应能力很强,灵活性很高,具有明显的优势,而在规模庞大,建设周期长,建设成本巨大,规模报酬递增的行业和领域,国有企业处于优势地位,因此以私企和国企为代表的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协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政府部门的职责就是,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使各种经济成分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 2加快现代市场体系的形成 发展要素市场必须要与发展资本市场相结合,要规范创业板市场,规范场外交易市场,加速建设公司债券市场,不断完善资本市场的运行结构,降低融资的难度,增加直接融资在公司筹资中所占的比重,积极推进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同时加强衍生品市场的风险监控.另外,外汇市场与保险市场的发展也应当受到重视.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能够极大得优化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是城镇和农村劳动者就业不平等的问题在我国依然严重存在,应该大力改善人力资源市场,使其进一步规范化,以保证来自各地的劳动者的就业机会平等,促使我国第一产业大量剩余的农村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减少劳动力资源的浪费,提高劳动生产率.我国国土面积虽然广阔,但人均耕地面积仅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耕地面积严重不足,因此,必须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规范土地市场,减持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严厉打击非法的土地挪用,决不能轻易的把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要提倡节约土地资源,要减少行政划拨出让土地的比例,提高土地挂牌交易的比例,严厉打击土地使用权转让过程中的腐败行为,禁止开发商以“白菜”价拿地.其次,要大力推进价格改革,要把要素市场的价格改革作为重中之重,改变我国高投入、高排放、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而经济发展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政府要放开生产要素价格的管制,政府认为的压低了许多资源的价格,使价格不能反映供求关系,不能反映稀缺程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生产者的铺张浪费.要努力建设发展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塑造节约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推进生产要素价格改革,使价格能够反映资源在市场上的稀缺程度,限制高污染、高排放企业的发展,鼓励他们尽快转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对于那些不计环境与生态成本的企业要严厉管制,避免环境和生态遭受严重破坏,有效的利用价格杠杆,合理的引导生产者和消费者,走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今后,要结合我国的国情,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步使生产要素和资源的价格上升到合理的位置,尤其是煤、天然气、石油、电力等能源的价格,可以采用征收燃油税的办法提高汽油的价格,生产与生活用水的价格也适当提高,使其价格能够补偿污水处理的成本,提高矿产资源的开发费用,土地所有权的转让一定要经过公开的拍卖,杜绝腐败行为的出现,打击暗箱操作.另外,要逐步实现利率市场化,利率反映资金的价格,艺改变利率的偏低状态,对于低收入的群体可以适当加大对其补助力度,发放临时性补贴等等.加快现代商品市场的形成,还要促进商品市场的发展,转变营销方式,降低商品流通中的交易成本,增强竞争力,鼓励农民之间进行技术合作,太高他们的增收能力.另外,要整顿市场秩序,使其规范化,严格保证食品、药品的安全打击各种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促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健全完善的企业和个人信用系统,强化全体公民的守信意识营造文明健康的社会市场环境. 3推进金融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至关重要.2013年我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5414美元,我们正处于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公共产品的供应严重不足,这与过去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人们思想保守有关,如今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理应加大公共产品的供应量,优化公共产品的配置结构.目前,我国在公共产品与服务上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公共资源分配不合理,城乡差距较大,流动人口很难享受到类似于固定户籍人口的公共服务,东西部公共服务发展水平不平衡,在医疗卫生方面,80%的资源被城市人群所享有,农村人口仅能享受剩余的20%,农村的医疗保障体系进展缓慢,于是诞生了“看病贵,看病难”的问是题.同样,在教育领域也是如此,大量的教育资源被城市所占有,在西部,仍有很多地区的孩子不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对于公共服务与产品分配不平等的问题,政府应当适当调整财政支出,向欠发达地区更多的输入公共产品和服务,减轻西部贫困地区农民的负担,大力突进农村合作医疗的建设,提高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于在贫困地区广泛出现的饮水安全交通不便、电力供应不足等问题,政府应当着力解决,提升政府财税收入向贫困地区的转移力度,在转移支付上提高具有扶贫性质的支出的比例.另外,要加强对贫困地区人口素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率,保障贫困家庭的收入来源.公共财政体系的建设要与主体功能区的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各地区要结合自身的资源分布状况、经济发展潜力和生态承载能力对国土空间进行统筹规划,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大类主体功能区,明确各主体功能区的职能,发挥各功能区的优势,制定合理的评价指标对相应的政策进行评估,长期坚持下去,将会形成各功能区特色鲜明的发展格局.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对于提升资源使用效率,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与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今后要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体系,大力推进金融市场发展,推进各功能金融机构的建设,加快形成功能健全、运营高效、结构合理、安全有保障的现代金融体系.近些年,我国的国有银行的发展面临严峻的竞争与挑战,国有银行的改革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政府应当鼓励有实力的银行上市,增强抗风险的能力,积极促进政策性银行的发展.推进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使其能够为促进民生做出一定的贡献,服务于广大劳动人民,加强对地方银行、网上银行的监督和监管,通过全方位的改革,提高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力.继续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减少政府对利率浮动的过度干预,争取早日实现金融机构服务收费的市场化,为实现各类金融产品的市场化打下坚实基础.改进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放宽对外汇持有的限制.加强对金融体系的监管,严厉打击金融系统运营中的腐败行为,全面评估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制定相应的预案化解风险,始终维持政府对大型商业银行的控股地位,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对外开放极大的促进了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同时也为我国金融体系带来了更多的风险,我们必须确保国家金融安全,具有抵御外来风险的能力,要密切银行、证券、保险这三大金融产业之间的联系,紧跟国际金融业务发展的趋势,对办理不同业务的金融机构实施功能监管,规范各金融公司的市场业务,建立有效的能够维护金融系统平稳运行的应急机制,严厉打击洗钱等违法犯罪行为.最后,完善国家的宏观调控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国家规划,同时要兼顾地方发展规划,二者不能脱离,要能够平稳衔接.长期以来我国总是地方发展规划出台以后,国家发展规划才出台,这种现状极不合理,政府部门必须统筹全局,改变这种不正常状况.优化我国的投资结构,改善投资体制,中央部门应将部分审批权下放,简化审批程序,规范审批过程,要依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依据资源分配状况和环境承载能力,严格限制高污染、高排放企业的进入,充分发挥国家的各项规划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指导作用和调节作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结合,不断提高宏观调控水平,宏观调控应当具体化,防止政府过度干预行为打着宏观调控的名号,诏令天下.在宏观调控的方法上,要减少行政手段的运用,逐步过渡到以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要把握总量调控,努力维持供求均衡. 4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这两个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能够更加促进民生事业建设,能够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能够保证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我们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各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按各种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要改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现状,就必须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拓宽低收入者获取收入来源的渠道,提高扶贫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增长机制,保障企业职工的日常生活水平,适当调整财政支出和转移支付,要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早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已经提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无论是城市还是在农村都要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设.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国家财政要加大对困难户的医疗补助,保障他们有病可医,把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作为公共服务向居民提供,并完善失业保障制度.建立失业保障体系工作的推进也能够减轻人民的生活压力,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并有利于改变消费在我国GDP中所占比重过低的状况. 5深化政府改革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政府改革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必须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使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更具有效率.要加快行政体制改革的速度,争分夺秒的制定行政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着力转变政府职能,遵循市场规律,行政管理体制要着力促进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其优势,同时要理顺各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优化政府部门结构布置,努力形成政府公务人员各尽其责,各守其职、决策果断、分工明确的行政管理体制.要充分发挥各政府监督机构的作用,确保监督有力.毋庸置疑,政府改革的关键是转换政府职能,政府应当适当放权,事实证明:全能型政府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潮流,政府职能应当朝公共服务型转变.政府与企业不能保持过于亲密的关系,严厉打击官商勾结行为,保持政府独立性,规范政府行为.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速已经放缓,政府部门应当在经济复苏的过程中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但要坚决避免过度干预,不能不惜代价的追求GDP高速增长,在这紧要关头,深化政府体制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在我国政府换届5年进行一次,而GDP的增长速度一直是考核政绩的最重要的标准,这种盲目追求GDP最大化的政策已经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比如环境加速恶化、贫富差距扩大、资源过度消耗等.在有些地方,政府部门仅仅追求短期GDP的增长,违背经济增长规律,牺牲经济发展潜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经济粗放型扩张,其后果则需要下一代人来承担.应当看到,我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6000美元,我国的人均生活水平已经接近于中等发达国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我国居民对于公共服务的需求也必然不断增加,因此政府部门应当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作出更大的努力,努力创造更加优美的生活环境,努力改善广大人民的生活质量,努力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此外还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继续推进农村改革,继续改善对外贸易等,对于这些专门的大问题本文不再详细叙述. 作者:朱赛君 单位:新疆财经大学 市场经济体制论文:市场经济体制下成本管理建筑经济论文 1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理念落后 许多建筑企业在进行内部建筑经济成本的管理工作当中,缺乏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使得管理意识落后而导致成本观念出现了一定的问题。首先,企业缺乏对风险的防御意识和前瞻性的成本管理理念,往往是在问题出现时才进行解决与处理,而不是具有前瞻性质的预防。滞后性使得企业不能够很好地控制问题的发生,陷入了成本管理的被动局面。此外,在进行经济成本的管理过程当中,企业管理者缺乏动态性变化性的管理意识,只是对建筑施工的具体阶段进行成本控制与管理,而对于全程性的成本管理却缺乏应当具有的意识,没有在建筑项目的整个过程当中进行成本管理理念的贯彻。同时,在进行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工作中,往往只是局限于目前的现象进行具体的分析,缺乏对工程进度以及全局动态性变化因素的考虑,进而使得成本管理控制与工程发展状态不相适应。此外,建筑企业往往还会由于缺乏全面客观的经济成本管理意识而导致问题的出现,有些建筑企业对表面上的成本管理工作具有足够的意识,例如人员以及材料成本管理,而隐性存在的建筑成本问题却得不到有效的关注,例如设计的变更所导致的成本增加问题等。忽略建筑工程的全面管理却仅仅注重眼前的经济效益会导致企业由于缺乏全面规划而导致成本管理存在问题,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理念的落后性将限制其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1.2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体系与制度不完善 首先,部分企业存在着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组织得不到有效保障的问题。其并不进行专门成本管理部门的建立和建设,往往由财务部门进行兼职。而有些建筑施工企业进行成本管理控制的工作部门过多,导致分工不明以及职责划分不明确的问题出现,职能交叉与工作重叠都会使得其工作人员在进行成本管理时互相推诿,不能够进行责任的有效追究和落实。其次,部分建筑施工部门缺乏完善的奖惩制度,缺乏对奖励和处罚制度的重视和落实,不能够对工作人员进行监督以及激励,使其在工作时缺乏热情和动力,无法增强其责任心,进而导致成本管理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此外,还存在着经济成本核算监督机制并不健全和完善的问题,许多建筑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存在着例如核算方法错误、核算结果缺乏审查的问题。企业还缺乏对于成本管理的监督执行者,现有的监督机制缺乏主动性和有效性,不能够有超前性的对问题进行监督和管理,影响了建筑企业的建筑经济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开展。 1.3工作人员素质建设有待加强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的工作人员不仅仅包括建筑管理人员,还包括具体的施工人员,这些工作人员对于企业的项目建设和成本管理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需要企业进行关注和对其的素质建设培养。首先,素质不足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会导致对建筑的管理不到位。在建筑管理工作人员中,企业往往会缺乏既掌握建筑管理知识、又熟知成本管理内容的复合型人才,缺乏专业的建筑管理人员不仅会影响企业的成本管理,还有可能对建筑效果产生负面影响,不能与市场经济下的建筑行业发展现状相适应。同时,企业还存在着具体施工人员素质有待加强的现状和问题,在对建筑工程进行经济成本的控制与管理时,企业往往将这一项重要工作交由财务人员进行,没有将其与具体的施工人员利益进行有效的联系,使施工人员缺乏足够的责任意识。此外,施工水平参差不齐的工作人员可能会出现偷工减料等重大问题,使企业的成本管理遭受巨大的挑战,影响企业的良好发展。 2加强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有效策略 2.1及时更新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理念 首先需要企业管理者树立起具有前瞻性的成本管理理念,意识到建筑企业加强经济成本管理控制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尽早地进行问题的预防,并且对于成本的预算进行严格的监督与控制。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进行建筑经济成本的管理,使成本管理工作能够有完善的体制和制度作为依据。同时,还要树立起动态化全程化的经济成本管理理念,关注建筑工程的每一个具体的细节,从项目的投资与决策、设计一直到工程竣工以及复核审查,使经济成本管理工作能够渗透到每一个建筑施工的细节当中。建立动态化的成本管理意识需要企业监督部门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审查,进而有利于问题的及时发现和解决。此外,企业不仅要关注存在于表面的建筑经济成本管理项目,对于隐性的经济问题内容也要进行严格的监督,综合进行长远经济利益发展的策略制定,在树立统筹兼顾的管理意识同时,加强各个部门的工作配合,使成本管理能够科学有效,责任清楚明确。 2.2完善健全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体系与制度 企业首先要确保经济成本管理部门能够得到有效的组织保障,设置和建设专门进行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职能部门,合理地进行责任的明确与具体工作的分工,避免出现工作重叠的现象,使各个工作部门都能够进行有效的配合与协调,完善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工作。其次,建筑企业务必要加强对成本管理的奖惩制度建设,激发和鼓励工作人员进行成本管理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增强责任意识与工作水平。此外还要进行成本核算制度的建设和完善,采取准确的成本核算方法,避免误差和问题的出现,强化经济成本的管理与控制。 2.3强化工作人员素质与队伍建设 企业务必要进行专业性人才的引进,采取招聘以及高校引进等方式不断的吸纳专业性建筑管理人才,提高企业的建筑经济管理水平,降低问题出现的可能性,确保企业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和保障。同时,还要加强对企业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技能的培训,综合多种专业培训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与工作技能,确保培训能够为企业的人才建设提供动力。建筑企业还应当以进行成本管理为主要任务进行人才的择优选拔,提高有能力者的待遇,促进其工作技能的发挥,推动建筑企业的建设和经济成本的管理。 3结论 总之,在我国建筑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建筑施工企业如何能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有效地加强自身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是关系着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问题,企业想要快速地提升自身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就必须要建立健全完善科学有效的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机制和体系,确保经济成本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对经济成本管理的相关观念,推动企业内部的经济成本管理发展速度,并且及时的发现和解决新经济体制下企业内部存在的建筑经济成本管理问题,以有效的策略和方法进行问题的完善和补充。确保企业能够顺利进行工程项目的施工,增强自身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而更加顺利快速地发展。 作者:高冠才 单位:临沂市建设工程监理公司 市场经济体制论文:诠释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以人为本 1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深刻总结我党长期执政和领导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吸收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成果和人类现代文明进步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思想,形成了具有“以人为本”鲜明特征的崭新的“民本位”思想。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市场经济体制下以人为本的必要性和理论根源 由唯物主义理论可知,任何一种思想的贯彻落实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支撑。这是由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决定。因此,以人为本思想的落实必然是建立在我们国家当前经济制度之上的,而我国现行的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由经典市场经济理论可知,在市场经济中,家庭或个人以自身的满足为动机,以市场价格为信息,自主决定每种产品的购买量;生产者以利润为动机,根据市场价格决定生产的方式以及购买投入的数量;家庭和生产者的相互作用决定商品的价格和生产数量。在大多数时候,市场能够使得资源最有效配置,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建立的分配制度必须能够促使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然而,这种分配制度并不一定符合以人为本的民本位原则,而且市场有时候并不能使得社会资源有效配置。 由于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存在,造成市场机制失灵。这种市场失灵会产生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后果。比如说,汽车运输必然会产生废气污染环境,而植树造林发展林业就会达到改善环境的效果。这就是经济的外部性。如果说前者是“负外部性”的话,后者就应该被称作是“正外部性”。外部性扭曲了市场主体成本与收益的关系,会导致市场无效率甚至失灵,而负外部性如果不能够得到遏制,经济发展所赖以存在的环境将持续恶化,最终将使经济失去发展的条件。而这恰恰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所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我们生产了世界上最多的钢铁,消耗了世界上最多份额的原材料,被污染了的环境持续多年难以得到根本的改善,换来的却是仅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4%的份额。长此以往,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将难以为继。 市场经济也会产生垄断,垄断会损害社会的全体效应。在垄断市场上垄断企业完全可以把价格定到最有利自己的位置上,因而垄断企业在长期一般存在超额利润,垄断被认为是经济效率最低的一种市场结构,从资源配置的效率来看,垄断使产量不足,市场价格偏高,因而缺乏效率。 要解决以上我们提到的市场失灵造成的市场配置机制失效,垄断的低效率和市场经济唯生产力原则造成的危害,对市场配置机制进行调控和采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效率准则,就必须采用以人为本的思想。我们在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过程当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发挥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兼顾社会公平。充分肯定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既要强调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又要强调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必须坚持尊重人、解放人和塑造人。 3如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做到以人为本 市场机制的引入,对我国经济和社会造成很大的冲击,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行业垄断,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全社会效应的损失,教育、医疗和养老保险资源配置失当,贫富差距加大,以及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凸显。我们拟在坚持市场经济前提下,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人为本的解决对策。 3.1加强对垄断行业进行管制,使其达到全社会效应的最大化 目前在某些行业存在一定程度的垄断,如电信、电力、能源等部门,这种垄断造成了全社会效应的损失。针对不同的垄断,政府可以分别或同时采取行业的重新组合和处罚等手段,而这些手段往往是根据反垄断法制订的。对行业进行重新组合。如果一个垄断的行业被重新组合成包含许多厂商的行业,那么,厂商之间的竞争就可以把市场价格降下来。被重新组合的行业竞争程度越高,市场价格就越接近于竞争性价格,政府采取的手段是分解原有的垄断厂商或扫除进入垄断行业的障碍并为进入厂商提供优惠条件。对垄断行为的制止重点在于清除进入障碍,鼓励更多的厂商进行竞争。对不执行反垄断规定的厂商或个人,政府可以对其实行经济制裁,包括对垄断行为受害者支付赔偿金和罚金。 行业的管制对垄断的采取的另一种可供选择的矫正手段是对垄断厂商实行管制,管制的措施主要包括价格控制或者价格和产量的双重控制,税收或补贴以及国家直接经营。 3.2矫正外部性,确保市场配置的有效性 外部性的存在使得私人部门用于决策的成本与社会实际付出的成本之间出现偏差,造成了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问题,使得市场无法反映真实的社会成本。因此矫正外部性影响的指导思想是:外部经济影响内在化,为决策者提供衡量其决策的外部性的动机。主要措施有税收、补贴、企业合并以及明确产权。 税收和补贴是迫使厂商考虑外部成本或外部利益的手段之一,是政府采取税收和补贴政策,即向施加外部经济的厂商征收恰好等于外部边际成本的税收,而给予提供外部经济的厂商等于外部边际来收益的补贴,以便使得厂商的私人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相等,诱使厂商提供最优的产量。 企业合并将施加和接受外部成本或利益的经济单位合并是解决外部性的第二种手段,如果外部性的影响是小范围的,如一家小餐馆对一家洗衣店造成了污染,则由政府出面,则适合的价格把洗衣机卖给这家餐馆,通过合并,外部成本内部化。 明确产权流行于西方的产权理论提出了解决外部性的影响的市场化思路。科思定理认为,只要产权定是明确的,则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条件下,无论最初的产权赋于谁,最终效果都是有效率的。科思定理在解决外部经济影响问题上的政策含义是:政府无须对外部经济影响进行直接的调节,只要明确施加和接受外部成本或利益的当事人双方的产权,市场谈判可以解决问题。 3.3完善公共财政政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针对教育、医疗和养老保险资源配置失当,贫富差距加大,以及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凸显等问题,可以通过均等化的公共财政政策进行有效解决: 一、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公共财政的核心是满足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的需要。加快财政支出体系的改革步伐,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财政资金从生产性和盈利性领域退出来,加大对公共事业的财政投入,尽快完成从投资型财政向公共服务型财政体制转变。有效整合资源,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把公共财力更多地向市场机制无法调节或不便调节的公共服务领域倾斜,更多地用于扶持社会发展领域中的薄弱环节。 二、加快改革和完善现行转移支付制度。 (1)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使一般性转移支付成为转移支付的主要形式。 (2)规范与清理专项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是由中央各部委转移到下级政府、带有指定用途、地方政府无权挪作他用的转移支付资金。按照建立公共服务体制的要求,应当逐步减少中央各部委提供公共服务的支出责任,强化政策规划、指导和监督职能。 (3)调整转移支付的类型结构,增加均等化补助比重。现行转移支付制度结构复杂、缺乏规范性和透明度。应逐步缩小直至取消激励地方政府追求经济总量的税收返还和原体制补助。税收返还和原体制补助的比重过大直接扩大了地方政府间财力上的差距,加剧了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和公共服务的差距。通过这样的结构调整,可以大大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例,使整个转移支付制度适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总体要求。 3.4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消除城乡各种体制性政策性障碍,为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营造良好的体制环境。第一,深化就业与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就业体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把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各种不合理的制度规定全部剥离出去,城乡都按照常住人口与暂住人口进行户籍登记。同时,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让农村劳动力平等的参与就业竞争。第二,加速财政与税收体制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财政体制。加快财政与税收制度改革,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财政体制为目标。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财政,扩大公共财政在农村的覆盖面,增加对农村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要根据需要,确定征税规模。适当降低中西部地区的税率以进一步吸引东部地区的企业到中西部地区投资开发。第三,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让农民和农村企业也能顺利地贷到款。 二、协调优化城乡空间,推进城乡空间一体化。要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空间一体化,一方面要加强城乡空间布局的总体规划,另一方面,要建立快捷畅通的联系渠道和联建共享的基础设施。在城市空间布局的总体规划上,我们要把城市、乡镇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一编制城乡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专项规划,最终建立一个城乡相互配套、衔接,管理有序、落实到位的规划体系。在联系渠道和基础设施方面,我们要对城乡交通、通讯等区域性基础设施进行规划和建设,尽快形成城乡互通、方便快捷的交通通讯体系,以保证城乡生产生活联系的密切性和便利性。 三、加快城乡产业结构的调整,推进城乡产业结构的一体化城乡产业的错位发展与相互融合,是城乡一体化格局的经济基础。我们应根据城乡不同的特点和发展优势,合理分工,互相促进。从分工角度解决城乡之间产业同构和过度竞争的问题,注重城乡产业的互补,使城乡之间形成一种相互支撑的经济技术联系。 3.5加大对弱势人群扶持力度,改善他们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其一,优化制度安排、从源头上减少不和谐因素形成机会。从根本上说,解决弱势群体的困难必须依赖一系列的公平、公正合理的制度安排,使得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能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得到改善。通过一系列成熟有效的公平公正制度安排,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解决农民工、城镇下岗再就业工人、贫困农民、贫困高校学生及灾害中需要救助人群等弱势群体的困难,从而减少不和谐因素的形成。 其二,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各阶层利益整合与矛盾疏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在不断强化“社会公平正义”核心价值信心的基础上,整合各阶层利益关系和疏导矛盾,尤其要通过切实解决弱势群体的最直接的、最现实的、可以办得到的困难,逐步消弭社会阶层之间的“利差”,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厚实的社会基础。 其三,加强济世道德建设,努力倡导和发扬扶贫济困美德和传统。解决弱势群体的困难,除了依靠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各项社会机制、体制协调运转外,还要特别注意在全社会培育和谐文化。我国传统文化中富有许多尊老爱幼、扶贫济困、以和为贵、爱己及人、天下为公等优秀思想。新形势下,应该通过各种舆论传媒,积极倡导和发扬这些济世和人思想;同时还要充分汲取和借鉴西方文化中“团队精神”“公共精神”等优秀成果,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思想道德基础。 市场经济体制论文: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工商管理 摘要: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经济体制在不断的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也被治理的井井有条,这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有效的工商管理,工商管理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手段,其合理地运用可以极大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政府部门要认清工商管理的积极作用,将其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整手段,促进形成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使我国的经济发展跟上世界的步伐。 关键词: 市场经济;工商管理,促进作用 一、引言 经济的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国家的相关法律、政府的经济政策、国际经济发展环境、国际政治形势,等等。在当今时代,我国充分利用良好的国际国内局势全力发展经济,并且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成就,但是国际市场所带来的挑战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我国若想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中再上新的台阶,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而这个提高的过程与工商管理有着很大的关系。从现实情况来看,工商管理作为现代化管理手段之一,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推动经济良性发展的作用。下面笔者就工商管理及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与探讨。 二、工商管理概述 工商管理的产生与经济行为的出现有关。无论是我国还是其他国家,出于维护政权的目的,统治阶层都会以一定的形式对经济行为加以管控,而这种管控行为就是工商管理最初的表现形式。我国封建社会有重农抑商的传统,而这种对商业发展的限制促使国家政权制定相关的政策并成立相应的管理部门。而到了现代社会,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对商业发展表现出极高的重视,同时对商业的管理也逐渐向科学化和现代化靠拢。在这种形势下,工商管理就作为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而被加以利用。在这个过程中,工商管理体现出以下几种职能:第一,工商管理规范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因而需要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对其加以改进与完善。工商管理就充当了这样一个角色,它为市场经济的规范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监督各行各业的经济行为,并对将要进入市场的主体进行严格的审核。第二,工商管理作为桥梁而积极沟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国家基础性建设。我国工商管理部门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个部分,其下属的部门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各个部门通力合作沟通其他领域的建设。第三,工商管理为企业提供正确的发展方向。工商管理的职能发挥对象主要是企业,所以其职能也主要体现在企业管理中。当前形势下,各大小企业所面临着变幻莫测的经济环境,随时都会遭遇淘汰,而工商管理则给这些企业指出正确的发展方向,使企业不至于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迷失。 三、市场经济体制下工商管理发挥的作用 1.工商管理能够引导经济发展方向 我国的社会制度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相比,经济制度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中,国家的宏观调控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工商管理就是一种很重要的宏观调节手段。国家和市场的共同调控,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近些年来,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市场对经济的调控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宏观调控最为必不可少的手段是不会因此消失。国家总的经济性质以及经济的发展方向等等都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来予以保证,而工商管理的主要作用就是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向进行引导。从过去我们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文化、思想等以及政府给与企业自主权的增多,导致我国的很多企业都将经济效益放在企业发展的第一位,很少考虑人民的真正需求,从而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国家作为经济宏观调控的基本力量,这时候必须发挥作用,通过工商管理的手段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使经济的发展迈入正确的轨道。当世界经济危机到来时,政府也要履行好其职能,通过工商管理的措施,将拉动内需为努力的方向,使经济危机的危害降到最低。工商管理的作用固然很重要,但是相关的监管部分需要注意到工商管理作为一种宏观调控的手段,其作用仅限于起到监管作用,企业的发展方向并不是工商管理能够解决的问题,因此,监管部门对于企业经济的实际运作并不需要进行控制。在引导企业发展时还要注意使用恰当的方法,不能采取一些强制性的措施,而应该在规则允许的条件下,鼓励企业开发出符合其自身特点的方案,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2.工商管理能够维护经济的发展秩序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其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市场的调节,这也是世界经济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市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无序性,这个特点也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无序和混乱,如果没有相应的调节机制进行调节,就会导致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体系的混乱,进而引发经济危机。纵观过去的发展来看,在每一次的经济危机中我国仍然能够比较好的发展,其重要原因就是国家合理的宏观调控,特别是工商管理的合理使用。把握市场主体的入门关卡是工商管理的主要职能,这也直接促进了我国经济的有序性,一方面,它提高了企业入市的门槛,保障所有入市的企业都是合法的,也是合理诚信的,另外一方面,入市的企业都受到良好的约束和监管。一旦市场中出现不和谐的因素,工商管理还可以采取强制性的手段来进行整治,以确保我国经济在一个公平、合理的环境中不断发展。除此之外,工商管理部门还是企业和消费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它始终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积极的维护消费者的合法利益,为广大的消费者提供强有力的保证,积极的解决市场上出现的违法行为,坚决的打击伪劣、假冒产品。因此,工商管理部门在维护经济发展大环境的同时,还能保障消费者能有一个诚信、有序的消费环境。近些年来,相关的监管部门经常性的进行“打假”活动,这是工商管理部门不断加强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有力措施。 3.工商管理能够促进经济体制改革 我国的经济体制是任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分配方式等方面也有着一定的改变,工商管理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经济体制的流通体制改革方面一直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企业主要是由国家掌握,从20世纪80年代之后,市场经济在我国逐渐的发展起来,我国的企业也从之前的主要由国家控制逐步发展为民营、私营以及跨国企业并存的形式,使我国的经济类型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同时也促使着我国经济体制变革的发生。工商管理的主要职能不是一层不变的,而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的进行革新,不断的促进我国分配制度和流通制度的多元化改革。从一方面来看,我国的经济主体仍然是社会主义,这就决定了工商管理在保障多种经济并存和发展的同时还要起到监管作用,各种经济形式的发展必须在法律框架下才能进行。另外一方面,国家体制外企业的优秀发展经验和成果也需要工商管理部门进行学习研究,并将其运用到我国的其他企业中去,保障我国企业的整体发展。但是需要工商管理部门注意的是,无论如何改革现有的经济体制,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是不能够被动摇的,面对多元化的经济形势,不能够全都吸收,也不能全盘否定,要始终保持研究和学习的心态。对于企业的发展,要尽量的减少干预,让其自主经营和发展,减少他们的依赖性,增强它们的自主性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4.工商管理能够控制经济发展的风险 竞争是市场经济中不可避免的因素,而竞争的出现必然会带来风险。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的企业结构发生着重大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进驻我国,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我国的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的就业率,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外资企业的增加也带来了更加剧烈的市场竞争和更大的市场风险性。所以,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深化,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机会,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工商管理部门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采取措施加强控制经济社会中的风险。在2008年的经济危机中,政府采取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来减少经济危机对我国的伤害,使我国企业的风险降到最低,而其中工商管理职能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帮助我国在这场经济危机中受到的伤害降到最低,对国内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 四、结语 从以上分析与探讨我们可以看到,工商管理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各种作用,对经济行为的主客体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我们应该对工商管理的监管给予支持,配合工商行为对企业的监督和管理,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作者:白兴儒 单位:额济纳旗审计局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论文:探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 【摘 要】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电力行业进入实时信息提供管理服务、管理信息(包括地理信息)支持实时应用的新阶段,发展CADC/GIS信息系统。电力和自动化的研究方向和发展方向对我国电力行业的进步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重要性,并探究了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电力系统 自动化 发展方向 电力资源是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资源,电力系统的发展也逐渐向着安全、可靠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升。随着社会生产需求的多样化发展,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要实现单元个体向区域系统的发展,同时也要满足电力系统智能化、区域化的发展需求,由单一的功能向着一体化功能发展,这些问题的提出,都要求电力系统具有较高的自动化发展水平, 才能够有效的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持续发展。 1简述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支撑着社会生产和生活正常运转,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为了提高我国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以及电力系统的安全,经过我国科研界的不断研究,电力系统逐渐应用我国最为领先的人工智能、自适应理论、综合自动控制理论理论等。因为电力系统构成复杂,在为用户输电时要经过升压、变电、降压的过程,极其复杂,所以对系统在运行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有着较高的要求。电能的输送是通过分布在不同区域内的网络节点有效的传输实现的。电力系统向着自动化方向发展实现了将自然界的能源转化为电能,不仅满足了系统的规划、建设、运行和管理的需要,也满足了用户的需求。由于电力系统整体的控制和运行时安全性、稳定性的需要,各子系统之间能够畅通的传达信息和传输指令,所以不同的配置和通信系统之间必须要建立起子系统。 能够及时、准确的收集和处理来自电力系统运行过程的参数,是电力系统极其自动化的应用技术。所以为了电力系统人工智能化获得快速发展,我国研究院利用仿真系统和房展模式这一便利条件,针对专家系统、报警处理、模糊逻辑以及进化理论应用到电力系统极其原件的运行分析等方面进行研究。电力系统极其自动化的合理配置,为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以及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内部协调发展做出保证。在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虽然电力系统不断的更新与发展,但是这两个基本的组成仍然不可或缺。 电力系统信息与控制子系统的进步,促进了电能质量的不断提升,也使得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不断的提高,对现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应用技术主要希望实现能够在保证电力系统能够安全、稳定、可靠的运行,延长使用电力系统的应用设备,及时有效的检查系统发生的故障,调整好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前提下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2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 2.1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应用技术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太网技术满足了电力系统需要对传输的大量数据进行及时处理的要求,电力系统的整个运作过程就是运用以太网技术的过程。电力系统自动化能够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所以电力系统实现自动化发展是我国电力系统一直在追求的目标。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以以太网技术为基础,结合电力工业的实际应用。 2.2电力系统设备的检测与诊断技术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精准的检测电力系统中电器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有效的诊断故障,要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不断的分析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诊断电力系统是否出现故障,并且实时对电力系统应用设备进行有效的监控。 2.3监控电力应用设备,控制故障发生 有效的监控电力应用设备,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时,能够快速有效的排除故障,防止由于停电时间过长带来巨大损失。管理人员定期接受新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电力系统在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有效的提出应对措施,为实现电力系统的平衡不断做出努力。 2.4通信方案以及设备 在电力系统的通信设备中一般需要实现主站与子站、主站与单元、子站之间的几个通信方案,为了保证通信方案能够有效的实现,需要实现设备的持续运转,这也是电网运行过程中的一个基本要求。 在不同的供电区域中,通信方案的实现有着不同的要求,而通信方案的构成也有着多种形式,常用的有光纤、电力载波、有线电缆等几个方式 2.5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和智能保护 科学家认真研究了电力系统电保护的新理论,并在新型继电保护装置中应用现在世界上最新、最先进的网络通信、自适应理论、微机新技术、综合自动控制理论、模糊理论和人工智能等理论,使新型继电保护装置拥有智能控制等特点,极大的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有利于保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节约企业的运行成本。 在长期研究变电站自动化的基础上,我国研制出了分层分布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装置。 所以,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继续保持自己的优势领域,提高创新意识,并带动其他领域共同发展。 3结语 电力系统指的是包括发电、输电、变电、配电以及用电等几个环节组成的电能的生产与消费的系统。电力系统是维持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本能源,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光纤技术、信息技术等先进科学技术。相关人员需要结合科学技术的同时掌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要求,不断提高电力系统应用技术的水平,逐步完善电力系统,促使发展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水平。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论文:解析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 【摘 要】本文主要说明了电力体系的一些现代化技术,其中包含:实际工作的总线控制配置、光传输并运用两种以上的处理的计算方式技术、不同于传统对象数据库的被动形式而产生的主动式技术,在这里都做了一一的说明;之后对于电力体系现代化的一些相关技术的运用进行了深刻的叙述,以此希望能给相关人士一些有利的参照。 【关键词】电力体系;自动化;电力系统 目前电力在现实中的运用可以说越来越现代化、条理化,对于我们日常生活来说,对电力的依赖越来越多,而电力技术的使用可以说同社会的进步是紧紧相连的。所以,要为电力体系和一些现代化技术提一个定义的话。可以将电力体系定义为:由对电的引发、变化、传输、配置、使用等等的一些有关模式构成,并运用产生电力的设备,将大自然中的天然资源变成电力资源,然后运用变化和配置电力的系统将电能运送到负荷中心,再将其投入到一些相关的设施上,转变成生活能源,并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供应方便。 1 电力体系和现代化技术说明 1.1 实际工作中的总线掌控系统 对于工作中的总线的掌控系统指的就是在装配的时候,将一些自动化配置,如:自动仪表,将其同相关的控制设施进行相连,并产生一种非单向的网络数据化。一般来说实际工作中的总线技术会拥有运算及通讯功用,且采用掌控仪表相互之间产生的脉络体系,并对工作中的相关数据内容进行控制,其通过工作本身的需求对于讯息和相关内容实施现代化掌控。工作中的总线控制技术可以说是一种敞开且分散的控制体系,它使用了网络化的控制体系,且完成了对于系数、控制、预警、实际呈现的全方位现代化功用。就现在来看,在国内使用的最多的就是分散式的控制体系。 1.2 主动的对象数据库技术 主动的对象数据库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监视与控制过程中,对于系统的开发与设计也有着直接的影响。,目前就电力体系在监控的时候应用得最为广泛,并对相关的体系的研究创新及新理念的产生也有着一定作用。这种技术方式同传统技术比较可以说更具有主动性及相关的技术性,该技术能够将系统内部相关数据进行评判以及思考,并对其存储库中的对应数值进行掌控,并让数据本身的统一平稳有所增强。 1.3 运用光同时进行处理的技术 对于电力体系现代化保护有一种举措那就是使用光来同时进行处理的技术,可以说光的传输拥有十分大的灵巧特质,并且电容负荷并不会对其产生作用。 2 电力体系创立模型之后的共享实力 电力体系现代化发展十分迅速,而在其发展中,其体系通常都表现在对于地舆空间特性的叙述上面,并且以空间结构为主要特点进行模仿地舆体系的想法已经差不多是一种规范,可是在现实里,对于它的掌控对象会有着十分繁复的电力规律体系构成。因此创立电力体系独有的空间思考研究模型是很有用的。对于这样的针对语义层次的资源共有,最本质的需求就是供给和所求的两者要对相同的资源数据看法相同,因为相同的认识才能确保这一点的顺利进行,所以在资源分享的时候要有一个电力体系的最初的雏形,并以此来作为部门之间资源分享的基本点。其中它包含:(1)地舆实际的几何特性的准确意义及表述,包括电力体系对于服务应用所包含的空间方位结构特性;(2)对于物体的规律特性的基础意义和表示,在电力体系上看,它有着物理构架,每一个组成部分和大体的物理特性、运行方面的一些讯息分享、全面多方位、动态的一些运用和思考。 3 电力体系集中度增高 对于电力体系的产生和进展过程要从市场经济的需求动力来看,不管是该体系的产生是创立在相关共通的还是专门电力体系现代化平面上,对于多范围多层次的适用判断及高效率的经营需求,都需要更合乎标准的资源共有、全面多元化的使用研究思考。所以,要将一些从前的信息方式推翻,并采用数据资源和运用的整体结合,并且将多面化多方位的空间讯息同多样的有关讯息进行整合相连,并将空间的运算同主流运算相结合,全方位的展现资源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今后电力体系现代化进展的必然方向。 3.1 电力体系现代化、讯息化 因为使用者所面临的数据操作性非常的强,因此,为了能让使用者更好的进行掌握及运用,加强数据本身的易掌握性是很重要的。除了这点以外,还要给予相应的图形标志,并让其标志可以很形象的同相关对象对应,允许地理及非地理两类图形的相结合整体管制功效。对于电力体系的现代化应用的实施性需求也十分的高,运用多种对象的后期捆绑技术,一个对象所归属的分类可以在工作的时候进行限定,而不是已经成为目标码以后再进行肯定。所以,使用者能在目前所拥有的笼统数据及空间运作包上面,任何时候对本身所要的数据的分类及工作方式进行定位,以此来加强系统本身的开创性及扩展性。进行电力体系现代化的目标就是完成企业规范化、讯息化。像这样的集很多技术和讯息为一个整体的企业级讯息体系,从经济和可实施的视角上来说极需要一个集思考策划并一步步的进行实施的总体计划。 3.2 完善数据库 使用不同的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存放和管制,而对于它的数据复制及安全性能是别的文件管制方式所比不了的。就现在看,新创立的系统拥有许多优点,因为其体系以关系数据库管制体系为主要应用,并运用它较强的监管能力及能进行多集检索的方法,能十分有利的让网络负荷下降,并快速的将要查的方向进行实指性定位,当出现几位使用者同一时间进行探访时,时效就会大大的加强了。虽然这个系统存在着许多优点,但其缺点也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在电力体系中,对于空间的相关数值的长度是可以变化的,所以对于其繁复的空间就要添加一些所对应的相应功能;对于这点,它将很难达成对于空间相应数值的一些图形功用及基础工作;而且对于空间对应该的相应顺序很难进行叙述。随着科技的进步,对于相应的数值管制体系及相应关系数值管制体系进入了一种商业化走向,因为它们属于一种可以进行扩充的数据库管制体系,在里面可统一定义空间数据的工作及对应形式;不论是空间还是非空间的数据资源都可以进行相应治理,这使得为制作研究统一空间数据库系统制造了一个十分有利的环境。 4 电力体系的安全及平稳性能 在我国电力体系对于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实施工作体系,是否平稳安全是它一定要思考的。而对于它的安全和平稳性我们要从电力设施的工作、相关数值、网络运行等这些来进行着手。前提是系统本身的稳固,也就是体系要具有多种形式规格的相应数据和针对对象运行平稳的优点,迅速且强大的复原体系;对于多用户同时访问运行系统是否稳定、快速、正常,能不能双机热备份,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思考。 5 结束语 综上所说,对于电力体系的现代化就是使用电脑网络的相关技术来完成对电力体系的全方位控制,这其中包含:实际工作的总线控制配置、光传输并运用两种以上的处理计算方式技术、不同于传统对象数据库的被动形式而产生的主动式技术。而其技术含义就是为了能让电力的界限可以变得越来越大,进而提高对电的供应实力,以及电力的稳定安全性能,从而让电力体系可能适用、安全的进行,进而让我国电力事业可以长久发展下去。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论文:浅谈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摘 要:现阶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自动化技术为电力系统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了技术支持。随着人们对电力系统可靠性的要求提升,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分析了电力系统中自动化技术应用的要求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 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整体管理和运行监控,其可以确保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和稳定性,对电力系统可靠性的提高意义重大。现阶段,电力系统中应用的设备状态检测技术、光电式电力互感器、智能电力设备等都是自动化技术应用的良好体现,为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 一、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具体要求 电力系统中的自动化技术要对整个系统的运行实施实时监控,快速对系统运行的故障做出反应,准确采集系统运行的信息,及时处理出现问题的因素。自动化技术是电力局部系统和整体系统运行安全的保障,其运行参数是体现电力系统运行稳定的关键。自动化系统要对电力系统的部件和运行状态做出分析和评估,为系统的调控工作提供帮助。自动化设备同时要有自我调控的功能,可以进行自我修复。其可以完成一定的工作,简化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量。自动化系统要调节分系统和整个系统之间的关系,避免系统间的相互感染,确保电力系统供电的稳定和安全,为电力系统运行提高良好的环境。 二、电力系统中自动化技术的具体应用 (一)面对对象技术的应用 面对对象技术使软件的承接性和开明性更加先进,其使软件的分析能力和编程能力更加出众。主动对象数据库为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提供帮助,其数据库内的触发子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监测。通过对数据库内的数据分析可以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进行控制。面对对象技术的应用节省了电力系统数据录入以及输出时间,其结合数据的分析和管理,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数据的可靠程度,进一步实现了资源的共享,确保数据的准确和统一。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应用可以快速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提高电力企业的生产效率。 (二)现场总线自动技术的应用 现场总线技术与控制仪器连接起来,就会形成数字化的双向通信网络。在电力系统的控制仪器中置入微处理器,形成单个仪表的独立计算和通信的系统,利用连接线将每个仪表的控制器连接,就可以形成一个整体的总线网络系统,将这个系统连接到自动化的控制中心计算机,所有的仪表就可以通过计算机控制,仪表数据也就可以通过计算机录入和输出,就可以建立一个实时的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技术是智能化电力系统建立的纽带,其可以实现全网络控制和单独区域独立工作系统,对电力系统实施分布式控制,避免了故障对整个系统的影响。总线技术优化了电力系统的功能,将电力系统的运行分散控制,为每一个仪表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提供单独的控制中心,可以对系统的故障快速做出反应。现场总线技术可以清晰的反应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实现了工作人员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控,避免系统出现严重的故障和影响正常供电。 (三)光互连并行处理器的应用 光互连并行处理器是电力系统控制以及继电保护的关键,其不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数据的录入和输出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光互连可以解除临界线长度对电力系统的限制和电线沿线输出集中等问题,实现计算机系统之间的信息相互传递,提高了信息的传递速度,缩短了系统故障的处理时间。光互连可以在空间中自由穿梭,不受面和长度的控制,相互之间也不会产生干扰。同时,光互连可以确保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不受任何干扰,为建立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实现了电力系统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三、结束语 电力系统中的自动化技术是确保电力企业生产效率提高和运行稳定的关键。其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确保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减少了资源的重复利用和浪费。我国电能需求量巨大,如何寻找适合我国电力企业的自动化技术是未来电力工作的重点。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是实现电力系统智能化的基础,其可以推动我国电力企业与世界接轨,形成健康、稳定、安全的电力系统,促进电力企业向更高的层次迈进。(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论文:探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运用 摘要: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是当今人类社会实现现代化生产与生活的重要能源供应渠道。虽然目前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已经取得了部分令人满意的结果,但是这一技术的应用截止到今天仍然有许多可待改进的地方。文章首先介绍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的基本内容,阐述了电力系统自动化基本流程、工作要求和相关应用,提出了今后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方向,旨在为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 引言 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今天我们跨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经济体制也在不断的适应发展的需求,我国的经济体制处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处处面对着竞争,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来说是非常严峻的考验,面对于这样的挑战我们应该明确思想,要把这种挑战转化为动力。企业只有不断的改革创新我们才会更加适合市场的需求,也就是说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更好的促进行业的发展。我国在电力行业这方面起步比较晚,在我国全面普及开始于20 世纪90 年代,在设计之初没有想到发展的会这么的迅速,正是因为这样,现阶段在设备以及技术方面出现了很多的滞后的方面。对于老的设备以及技术方面一定要进行更进一步的改革与变更,使其适合现阶段的需求,发展在继续,我们电力方面在不断的方面发展,下文就这些方面展开了探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概述 1.1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基本概念 简单地说,电力系统装置即是能够通过发电装置将自然界中的各种可用能源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然后通过变压器以及其他所需的设备将电输送到千家万户,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许许多多的数据的传输、控制与检测,进而对电能进行一系列的调节。显而易见,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与电力系统装置的基本概念不一样,它是指在无人参与的条件下对电力系统进行常见的基本操作。具体的操作包括采集和传输实时、精确的关于各种元件、子系统甚至整个电力系统的各种可获得数据。 1.2电力系统自动化基本工作流程 电力系统自动化网络以处于中心地区的调控中心为管理节点,系统的其他设施设备围绕这些调控中心放射状分布。性能先进的电子计算机构成了调控中心的主体,负责为周边发电厂和变电站提供信息服务和监视装置的控制管理等。以上内容就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网络的基本构造。在这个系统中,中心计算机起着关键性的主导作用,负责对整个系统的协调与控制。而细节的动作,比如操作设备和记录事故内容、记录并处理报表、自动恢复系统异常状况和常规操作自动化等内容由对应的监控设备解决。电力系统自动化以分层控制为主要操作方式,调度、控制、发电、变电各个单元根据各自负责的功能和范围协调运转,分解任务压力,提高控制能力水平,从而使系统运行状况更加合理、可靠,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 1.3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特征与优点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能够实现对数据的分类。它能将数据自动归类为日常运行数据、举出数据、现场实时数据以及系统数据。并且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还可以精确的控制系统实时运行的数据,因此能够为整个电力系统提供安全可靠的支持服务。众所周知,网络通讯技术存在瞬间传输的特性,因而利用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日常工作效率,可以让人们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最大程度的降低因为人工操作可能带来的失误操作导致的故障。另外,要想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多个控件进行协调调度,就必须对整个需要调配的系统进行综合调节。也就是说,在给定的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将系统负荷按需分配到哥哥可以被直接控制的发电机组中去。当然,除了上述的一些优点或者特征之外,作为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必须能够对电量进行实时计量。作为电量采集装置除了能够实时处理各关口数据之外,还要确保断电后一段时间仍能继续正常工作,也就是说能够保证数据采集不会发证缺失的情况,因此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当还具有与远动通道和电话通道挂接的基本能力以及保证全系统数据采集的同时性。 2.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 2.1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可以说,变电站的自动化的实现又是依托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实现的,要实现电力生产的现代化,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环节就是实现变电站的自动化。变电站依赖计算机技术实现自动化,在实现的过程中计算机也得到了充分利用,二次设备也随之实现集成化、网络化、数字化,完全是采用计算机电缆或光纤代替电力信号电缆。变电站实现自动化,实现计算机屏幕化以及运行管理和记录统计实现自动化,另外两个组成部分是操纵以及监视,变电站的整体自动化才得以实现,正是如此多的组成部分实现了计算机的自动化管理。为了联系发电厂与电力用户,变电站以及与之相关的输配电线路必不可少。变电站自动化的实现,不仅组成电网调度自动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为了满足变电站的运行操作任务。 2.2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的应用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成为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技术,它包括配电网的分析自动化、自动馈线化、自动制图、设备管理和信息分析,与原有的手工操作不同,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实现了对配电网的分析、制图、设备管理等环节的自动化,通过智能软件从数据库中获得资料,并进行实时的自动分析处理工作,进而就能够实现配电网的自动化功能。长久以来,配电网肩负着重要的作用,其控制基本上是靠手工方法实现的,既存在耗力耗时效率不高的缺点,还存在各种潜在的隐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人们逐渐懂得使用孤岛自动化的技术来代替以前的手工操作的方法,但也有缺陷,即对设备的使用设计以及在电能的分配使用上还是有所欠缺。因此,为了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转,对配电网自动化的改进以及电能的监控和分配相应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3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一方面要做好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智能电网是电力系统发展的方向,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电气自动化,发展电力系统的代表性技术,职能电网在供变电和输配电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实现智能化配电的关键部分。另一方面要做好电网调动技术的应用,调动技术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能够完整地对国家电力系统进行信息收集工作, 并实现对国家、区域、省、地、县不同级别的电网的自主调动,这样就能很好的将在这些联系到一起,对于控制来说更好的做到中央集合,其监控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加强。这些方面最为主要的就是通过数据的集合,这些数据能够很好地反映实际的情况,实现整个系统地运转,这样才是真正意义的系统自动化,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2.4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综合自动化是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当前,我国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的目标就是要建立全方位的配电管理系统(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 简称DMS)。全面建立配电管理系统,可以大幅提高电气综合管理水平,是电力系统适应市场需要、满足现代化高负荷电力供应的必然选择。DMS 系统的建立,有助于电气设备保护控制机能优化,减少大规模停电事故发生,提升电力供应稳定性;有助于快速建立电气事故快速处理机制,减少故障停电时间,弱化事故对生产设备的负面影响;有助于管理人员及时掌握电流、电压、电量以及功率等系统运行参数的变化,进而增强对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状况的控制力度;还有助于实现平衡电力、监控负荷、精确计量及节约用电的功能。同时,DMS 系统对于现行电力系统工作模式的改变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使无人值守的变电站管理模式成为现实,极大地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益。 3.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自动化是门技术含量高,覆盖范围广的综合性学科。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起步较晚,和当前电力市场以及电网建设高速发展的实际要求有着较大差距。电力工作者必须认清这个事实,加快推进电力系统自动化改革,为我国电力系统的顺畅运转和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做出基础保障。从而促进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论文:探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 摘要:电力系统自动化是一个集传统技术改造与现代技术进步于一体的技术总体推进过程。 自动化系统的先进性和稳定性对变电站以及电网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重要性,并探究了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重要性;发展方向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性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如下: 1.1保证优质电能的供应 电能质量问题包括很多内容,例如:电压工作不正常、电流偏差、用电设备被损坏等,如果缺少了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将很难发现这些问题,在寻故障时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既耗时又费力,电力系统自动化装置可以很快发现问题并且及时处理问题,从根本上提高供电效率和质量,保证优质电能输送给各个用电户。 1.2电力系统的设备稳定、安全运行 有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装置,才能保证输变电设备正常运行,迅速找到故障,及时加以恢复,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稳定、安全的运行。 1.3保证经济运行 经济优化,降低网损,必须要在电力系统中加入自动化装置。随着经济和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力系统主要应用计算机技术、控制、通信和电子设备。电力系统不仅需要处理的信息量较大,而且影响因素也越来越多,直接观察的范围比较广泛,闭环控制内容也较丰富。所以,电力系统自动化保证经济的运行,而且还减少了电网损坏费用的支出。 二、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发展方向 2.1供电方式及一次设备。 由于经济发展和地域因素的共同影响,我国配电网的管理可以划分为城市电网和农村电网,城市电网主要是电缆网方式,而农村电网主要采用架空线方式。配电网的供电方式由线路开关设备、电源点、网架三个部分决定,电源点、网架的组合方式不同,架构了很多不同方式的供电方式,例如单电源辐射状供电、双电源环网供电、网格状供电等等,而线路开关设备如环网柜、分段器、断路器、重合器、负荷开关等提供了功能各不相同的供电配合方案。我国城市电缆网主要采用环网柜(配负荷开关、SF6断路器、真空断路器等)当做配电线路主设备,而在农村电架空线网中重合器、断路器、分段器、负荷开关等作为配电线路主设备应用较为广泛。区分线路开关设备的供电方案有:电缆环网柜方案、分段器方案、架空重合器方案、负荷开关方案等等。 2.2远动系统及二次设备。 变电自动化系统的远动实现主要使FTU和TTU对配电台区、线路开关的监控。远动系统和设备的可靠性功能主要有环网控制、保护动作、远方控制、就地手动四方面。配电自动化远动系统的主要问题有线路电源和传输规约,如何设计出可靠的、适用于户外环境的不间断电源是实现配电自动化的主要难题。因为配电线路设备的地理分布性,当前变电所采用的CDT,POLLING规约,都不适合配电自动化系统,在新的101规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它是否能够作为配电自动化远动传输标准,还很难评定,当前 IEC新的传输协议标准正在制定中。 2.3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中应用以太技术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迅速发展,综合自动化对通讯的实时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力系统需要传输的数据也越来越多。以太网具有传输速度快、传输数据量大的特点,完全能够满足现代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要求。Ethemet+TCP/IP是以太最典型的应用形式。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结合电力工业应用实际,以太网技术为基础,研究出新一代以太网为核心的现场总线技术。 2.4主站网络与软件功能。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的主站功能有GIS在线管理、电网经济运行分析、SGADA实时监控等等,主站框架需要突破以往单一调度自动化系统C/S模式,以P-P-C/S-B/S一体化架构,可以很好地体现分布式网络的管控一体的综合集成系统特点。 2.5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和智能保护 科学家认真研究了电力系统电保护的新理论,并在新型继电保护装置中应用现在世界上最新、最先进的网络通信、自适应理论、微机新技术、综合自动控制理论、模糊理论和人工智能等理论,使新型继电保护装置拥有智能控制等特点,极大的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有利于保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节约企业的运行成本。在长期研究变电站自动化的基础上,我国研制出了分层分布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装置,这种装置使用范围十分广泛, 35KV―500KV之间各个电压等级的变电站都可以使用分层分布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装置。我国在微机保护领域的研究已经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领域,我国掌握的技术也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所以,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继续保持自己的优势领域,提高创新意识,并带动其他领域共同发展。 结束语: 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电力行业进入实时信息提供管理服务、管理信息(包括地理信息)支持实时应用的新阶段,发展CADA/GIS信息系统。电力和自动化的研究方向和发展方向对我国电力行业的进步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 ,我国的科学工作者们还需不懈的努力!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论文:关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探究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电网建设和电力系统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大力提高了电能的智能化和便民化。本文通过了解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概念,了解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领域,从而对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方向提出一些建议。把握好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方向,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让电力企业获得长远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才能满足人们对电力需求,建立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 [关键词]电力系统 应用 自动化 发展方向 一.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简述 电力系统是指电能生产与电能消费的整个循环系统,其中涵盖了发电、变电、配电、输电等环节。电力系统的运作模式是将自然界中的天然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潮汐能、水能等通过发电装置将其转变成电能,再经过电压线路输送和电压调配成为用户可以使用的安全电能。电力系统的主体结构主要是由电源、负荷中心和电力网络来构成的。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是指在电能生产、电能传输、电能配送以及电能管理等方面实现自动调度、自动控制以及自动化管理。电力系统的地域分布广泛、工程量巨大,其中牵涉到的的发电厂、输配电网络、变电站以及电力用户等环节复杂而多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也包括了对电力生产过程的自动检测、自动调节和自动控制,对系统和设施的自动安全保护,对电力信息的自动传输和对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自动化管理。 二.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的发展过程。 (1)20世纪50年代之前,我国的电力系统容量大概仅有几百万千瓦,单机容量甚至不超过10万千瓦。那时,我国的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较低,一些电力装置和过程调节控制都依靠工作人员来进行。例如一些大型的发电厂甚至是采用人工添加煤块来发电,发电的方式途径也单一。主要是以煤为主,对天然能源的开发率和使用率都比较低。 (2)20世纪50~60年代,我国的电力系统发电规模达到千万千瓦以上,单机容量也已经超过20万瓦。电力系统形成了区域联网,在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方面取得一定的进步。发电厂内部开始采用机、电、炉这种新的单元集中控制方法。电力系统自身也开始模拟自动调配装置和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经济管理方式,采用了远方通信技术。最主要的是采用了很多新型自动装置,如可控硅励磁调节器和电气液压式调速器等。同时,也开始大量利用天然能源来进行发电。发电技术得到提高。 (3)20世纪70~80年代,我国电力系统开始引进计算机电网实时监控系统,配备了功能强大齐全的整套计算机硬软件。对大型火力发电机实施安全监控以及自动闭环起停过程的控制。各种自动调节装置和自动保护装置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电力系统中去。很多微型计算机也开始参与到发、配电、输电、变电的各个环节当中,使得电力系统的自动化一度达到高水平高水准。 (4)20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也得到飞速发展。如今电力系统已经成为一个由计算机、网络通讯、电力电子等装备的统一体。电力系统自动化能够进行闭环控制的对象越来越多,自动化处理能力和信息量越来越大,直接可控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三.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领域 (1)电网调度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发电、配电、变电都是一系列复杂的过程,涉及了一些电量的调配、电压的变换控制等方面的操作。电力系统的自动化主要就是为了从电能生产到电能消费的各个环节实现电力网络系统调度自动化。结合计算机网络操作,让这些过程由难到易,由人工操作到电网掌控,提升其工作的执行率和精确率。让电力系统更好更快捷的为客户服务。 (2)火力发电厂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一个应用领域就是让火力发电厂实现自动化。火力发电自动化主要包括了发电设备方面的数据采集、故障检测、状态监视自动化,还有总线电压控制和无功率自动增减自动化,以及设备常规模拟调控。这些复杂的控制过程由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合理适宜的控制。让火力发电厂的机、炉、电三者形成单位集体式,让火力发电工作更加有效的进行。也能在发生意外情况的时候,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3)水力发电综合自动化。水力发电自动化主要包括三大方面的自动化。首先是,大坝监护自动化,即在大坝的数据采集、水位变化记录和大坝维护方案等方面实现自动化分析和数据采集。其次,能对水库水文信息的自动监控,能记录雨量和水文变化情况,自动制定出水库调度计划和方案。最后,在水电厂内能实现全场机电设备的自动化安全检测、以及发电机组的自动化控制。 (4)电力系统保护装置自动化。电力系统保护装置只要是为了防止电力系统发生意外事故危及系统本身和电气设备、人员等。在电力系统的保护装置中主要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为防止系统自身故障产生损害的继电保护装置。继电装置主要是为了保护发电源、母线、变压器、电动机等设备。另一种是为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作的系统安全保护装置。系统安全保护装置主要是为了防止电压崩溃、电力系统振荡、解列等情况的发生。 (5)电力工业管理系统自动化。电力工业管理系统的自动化主要是依靠计算机来进行自动化管理。这种自动化管理可以为电力企业节约成本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电力工业管理系统自动化主要包括电力工业的财务管理、生产管理、设计和施工管理等方面的自动化。 四.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1)服务的人性化与便捷性相结合。现阶段,我国用电力需求越来越大,人们对电力系统的服务要求也就越来越趋向个性化。为了向客户提供优质便捷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服务,就必须使自身的系统设计更加人性化,更加能为客户带来便捷。 (2)以智能一体化为发展目标。如今随着经济和网络的发展,人们对智能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必须符合时展的潮流。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必须以实现自身的智能化为目标,加快自身的系统设计和系统更新,为满足客户更多的需求而不断努力尝试。 (3)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我国电力企业在追求自身的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兼顾生态效益,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将天然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作为今后电能的主要来源,积极进行可持续发电策略。在减少火力、煤电的同时,合理调控市场的电价,积极利用天然能源发电,提高发电质量,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争取长远有利的发展。 (4)系统主站网络与软件供功能相适应。电力系统在实现计算机自动化后,对与自身想匹配的软件功能也要投入一定的重视。必须将自身的软件功能与系统主站网络同时投入重视和开发,才能让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技术发展方向相一致。 (5)完善远动系统和二次设备。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中,对远动系统的控制和二次设备的合理利用要相互协调。因为电力运输系统都处于室外,要实现及时监控远程线路的输送,必须不断完善电力自动化的远动系统功能。 总结 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和环境能源人均不足的情况,让我国电力企业在未来的发展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压力。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关系着我国未来电力事业发展。只有把握好了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方向,兼顾经济与环境,统筹智能化和自动化,我们才能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局面。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论文:浅谈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摘 要 电力系统具有结构复杂、分布广泛的特点,在信息时代,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自动化系统的稳定、先进,有利于提高电力公司的经济效率,也有利于保证广大用户的利益。电力系统自动化是将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一项综合性技术,本文主要介绍电力系统及其各种自动化技术,来探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电力系统 自动化发展方向 当今社会,人们对电能供应的各项指标要求越来越高,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经济的电能是电力公司的服务标准,这就要求电力系统极其自动化技术都要不断提高。当前,电力系统自动化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其起步比较晚,以及我国对电力需求大的实际情况,必须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同时加强改进传统技术和设备,保证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全面实现。 1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电力系统力求的发展方向,主要指在电力系统中,使用具有调理信号或远程监测、控制的自动装置,来自动监测或远程控制、监测电力系统的各个元件、系统,目的是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电能质量的合格达标。电力系统自动化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主要有发电控制的自动化、电力调度的自动化和配电自动化。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流程是,通过在相对中心地带的调控中心安置计算机,来向周围辐射网络系统,在发电厂、变电站设置远方监控装置,用来提供信息服务和反馈信息,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全面、立体化的信息传达和指令传输的系统。在整个流程中,中心计算机的职责是总体调控,其他相关的监控设备则主要负责记录事故内容、编制报表的记录处理、设备操作、系统异常导致的自动恢复操作、以及一些常规操作的自动化。在整个自动化系统中,控制部件是中心,通过计算机之间的结合,运用各种软件扩大控制范围和深化自动化程度。电力系统自动化在调度所、变电站、控制所及变电站采用分层控制的操作方式,按其所管辖的范围进行分担调控,使整个控制系统达到合理、可靠、经济的效果。其中中央控制负责总体性的控制,是整个系统的中枢神经,其主要功能是使整个系统有效运行,保证设备的完整性。地方控制的主要功能是监控发电厂、变电所,并执行中央控制下达的任务。中央和地方控制是调度自动化的主要内容,它的主要功能是监控电网的安全运行、对电网做有效的经济调度和安全分析、事故处理等,这些功能的实现要依赖于数据的采集和监控,这需要以计算机系统和数据信息传输网络为基础,再加上自动发电控制、经济调度控制、安全分析等软件的辅佐。 有一个可靠的调度通信网来保证数据信息的传输,是电力系统自动化实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这样,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安全检测数据、生产调度数据、以及其他管理数据都能得到有效的传输。 2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2.1 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向 当今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技术有了其新的发展方向,比如在设计分析上,处理问题时面对多机系统的模式,被耍求的越来越多:计算机、远程通信、电力电子器件成为主要的控制手段:控制策略朝着最优化、智能化、协调化、区域化的方向发展;现代控制理论成为其主要的理论工具:对工作人员的技能及其之间的配合要求越来越高。 2.2 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趋向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过程中,变电站也有了新的发展趋向,数据共享就是其自动化的主要特点,这一目标的实现是通过将监控和保护功能集成在一个装置中,根据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两者对继电保护处理的数据以及其他的一些数据是一样的这一特点,将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集成到相关的计算机保护中,使监控和保护共用一个硬件平台,体现了供电系统的经济性追求。 2.3 供电方式朝多方案方向发展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将配电网分为城市电网和农村电网两种管理模式,电源点、线路开关设备和网架决定着配电网的供电方式,这三者的不同组合就使得供电方式变得多样化,目前,以线路开关设备不同而形成的供电方案有自动配电开关方案、断路器方案、电缆环网柜方案、架空重合器方案、负荷开关方案等。 2.4 通信方案多样化 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通信方案是丰富多样的,比如光纤、有线电缆、微波、电力载波、扩频等,自动化的通信方案主要有主站对子站、主站和子站各对现场单元、子站之间以及现场单元之间的通信。目前,主站对子站、主站对现场单元的通信方式是自动化试点工程系统的配套方案。 2.5 整个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总体发展趋向 自动化就是用机器代替人的体力劳动,同时代替或辅助脑力劳动,使整个系统得到协调、管理和优化。在整个电力系统自动化过程中,闭环控制最终取代开环检测;电压的等级开始向低电压扩展,比如建立和发展配电管理(DMS)系统是我国当前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一个目标;整个电力系统开始向一体化、多功能的方向发展:装置性能也开始向快速化、数字化、灵活化的方向发展i追求目标也更高,向着最优化、智能化、协调化的方向发展。 3 结语 电能在社会资源总消耗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尤其在当今信息社会,对电能的需求和依赖程度更大,因此,必须加大对电力系统建设和发展的投资,电力系统自动化是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当电能的供应不可靠时,会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经济损失,必须对电力系统做全面规划,将各种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中,并科学判断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方向,确保用户和企业等获得安全、优质的电能,推动各行业生产建设的快速发展。 作者单位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210061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论文:关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探析 摘 要: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力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对电力的需求与日俱增,同时也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影响电力系统运行的因素非常复杂,涵盖发变电、输配电等多个环节,且电力输送范围十分广泛,单纯依靠人工监测很难实现各个环节的实时监控。引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自动化技术,是实现电力系统自动监控的重要手段。通过实施自动监控,可以实现对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掌控,对实时发现故障并及时排除,保障整个电网平稳安全运行,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 引言 电力系统承担着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稳定可靠电能的重要职责。由于电网规模总量逐渐扩张,电网结构深邃复杂和电网建设运行环境严苛多变,电网故障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也越来越高,严重者会直接导致整个电力系统不能正常运行。以往采用人工方式进行巡查,以保证电网安全。由于人工巡查受巡查人员个人业务水平、工作素质、精神状态、行为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不能取得理想的结果。随着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的高度发展,建立自动化监控系统已经逐步成为现实。通过对系统进行实时监测,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发出报警,自动分析原因,并采取应急措施,从而将损失降到最低。下面分别对变电系统、配电系统及调度系统的自动化技术进行简单介绍,以供大家参考。 1 变电系统自动化 变压器是变电站的核心组件,在变压输电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但随着用电量的逐步扩大,影响因素逐渐增多,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的概率日渐增大。最常见的故障是过电压。它严重干扰着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限制。通过建立自动监测系统对变电站过电压情况进行实施监控,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是解决变电站过电压的好办法。该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1 电压传感器 它的敏感度直接影响到监测系统的测量精确度,是整个系统的关键环节。在线监测系统中的电压传感器由高压分压器和光纤传感器组成。前者分为电容分压器、电阻分压器几种类型,具有结构简单,暂态响应和测量精度好的特点,专门用来获取电压信号。由于运行状态下的分压器长期保持并联状态,所以电网的等级较高时,要做好相关人员安全防护工作;后者具有频带宽,绝缘性和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适用于雷电过电压的测量。光纤传感器分为有源光纤和无源光纤两种。有缘光纤需配置高压分压器,无源光纤受环境温度影响大,都具有很大的使用局限性。 1.2 信号传输 该环节采用光纤或同轴电缆为媒质进行监测系统的数据传输。同轴电缆造价低廉,安装简单,信号保真度高,但对安全防护有要求。光纤绝缘性好,安全可靠,传输速率快,抗电磁干扰能力强,但需配备专门的接收机和光发射,成本较同轴电缆高,而且安装不便。 1.3 数据采集 模拟信号的转换处理在这个环节完成。该环节由以下几个单元组成:一是多路转换单元,主要负责传感器的选择或监测,一般借助程控模拟开关完成选通信号;二是预处理单元,主要用来调整输入信号,为模数转换器提供必要条件,并提供一定的抗干扰功能;三是数据采集单元,采样保持负责模数转换周期内各输入量的存储工作,并进行筛选,将数值未发生变化的信号送入模数转换器。模数转换器ADC是数据采集环节的核心部分,主要指标是转换速度和精确度。 1.4 数据处理 它是整个监测系统的核心环节,一般采用两种方法来完成。一是在线监测,由相关软件提供硬件的驱动,实时完成过电压的采集监测工作;二是离线分析,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对电压信号采样的数据分析,从而完成对过电压的判断。 2 配网系统自动化 配网系统自动化以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为基础,实现在线智能监控或离线监控,从而达到提高配电效率和供电质量的目的。实施配网系统自动化,能够有效减少人力消耗,缩短事故持续时间,为配网管理系统规划提供实时信息。该项技术具有工作效率高,维护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等特点。配网自动化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配电主站,多位于城市调度中心,负责与各子站进行通信。配电网具有系统复杂、内部设备繁多、监控对象规模大,分布广等特点,如果都连在主站上,系统难以正常运行。因此设立子系统,减少主站压力。(2)配电子站,多建于变电站内,负责和电力终端设备通信。(3)配电远方终端。该单元主要对配网辖区内的变压器、环网柜、开闭所以及柱上开关等进行实时监控,识别各种故障并加以控制等,通过这些功能和主站系统、子站系统相互配合,实现整个配网的监控和优化。(4)通信网络。负责将主站的控制命令发送给终端,并将终端的各项参数信息反馈给主站,实现主站和终端之间的通讯联系。鉴于系统复杂,工作环境恶劣,相关通信设备数量多且分布范围广等原因,在选择通信方式时,应对其安全性、实用性、可管理性及成本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并结合当地实际,采取最优方案,保证配电系统自动化的正常工作。 现阶段有三种主要通信方式:(1)光纤,广泛应用于配电自动化系统,具有性能优、成本高的特点;(2)无线通信,在配网信息系统中比较常见,初期投资较少,但后期维护费用较高,目前部分地区正在研究将其应用到配电自动化中;(3)中压载波,正处于试验阶段,尚未投入正常使用。 3 调度系统自动化 倒闸操作和处理配网故障是配网调度的主要工作。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调度系统故障发生概率较高。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实现调度系统自动化,保障配电网供电正常的要求日渐突显,由此导致了远动技术的诞生与发展。远动控制系统主要由调度主站端的计算机系统、执行端的自动化系统以及连接两系统的通信信道系统组成,藉由数据采集技术、信道编码技术以及通信传输技术来实现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操作。调度系统自动化通过对数据的自动采集监控、自动发电控制、经济调度控制和能量管理等手段来实现信息收集、状态分析、层次协调的目的,进而为调度人员提供相应的决策参考。该系统还有专门的抗干扰功能,以满足调度系统安全稳定的需要。 从电力系统整体的角度出发,可以建立一个总的监控系统,经由对以上子系统的控制,来实现对整个电力系统的监控。 4 结束语 电力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建立健全高效可靠的自动监控系统,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是保障电力安全的必要措施。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必将迎来一轮新的研究热潮。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论文: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应用 摘要:电能在社会资源总消耗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尤其在当今信息社会,对电能的需求和依赖程度更大,文章分析其系统,探讨其自动化技术应用及发展。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 引言 在新形势下,要保证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管理,相关企业应该针对当前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现状及时制定有效的对策,从而保证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沿着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一、电力系统的特点 (一)电能安稳供应的紧要性。电力的供应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以及人们正常生活。经济运营和人们正常的生活都和电能有着精密的联系。电能如果不能安稳的供应,肯定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带来重大损失,对人们正常生活带来不良影响。 (二)电能的非存储特性电能具有特殊性,电能的生产和配送以及消费都是在同一时间内进行的,电能不能大量的存储。在任意一个时刻电力系统中的发电厂所生产的电能量都取决于这一时刻用电设备所消费的能量以及输送和分配过程中所损失的电能综合。电能的这些特点都要求在运行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电源的功力平衡。在同一时刻发出的总电能要等于消费的总电能,而且中间传输环节也要保证畅通无阻。中间的任何一个环节或者元器件发生故障,都将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工作。 二、主要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一)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主要功能是,将电能进行调节和分配,以为电力系统中配电和中转提供功能服务。随着社会经济生产活动以及日常生活对电能需求的增加,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对电力系统的作用至关重要。现代化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主要通过计算机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而实现电力生产的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实现了计算机的屏幕化以及运行管理和记录统计的自动化,使变电站内的智能设备进行相互连接以及资源共享的实现。与此同时,变电站自动化技术还对变电站设备进行监视与操控,优化了现代化高负荷变电站的设计,更提高了输电的稳定性。 (二)配电网等智能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智能电网是对电网的智能化创新,通过对智能通信网络技术及决策支持系统的的应用,对配电、输电、变电、发电等环节进行智能自动化控制,文中主要讲述智能电网中的最关键的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配电网是电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复杂的电缆、架空线路及配电变压器等组成,在此基础上,配电网自动化技术成为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技术。与原有的手工操作不同,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实现了对配电网的分析、制图、设备管理等环节的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依靠智能软件从后代软件数据库中获取信息资源,并实时的进行自动分析处理与自动传递。 (三)远动控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用电量的需求增加以及对电力系统实时监控与数据采集的重要性渐强,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成为不可抵挡的趋势。远动控制自动化技术作为一项调度自动化技术在加快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远动控制自动化技术主要包含遥测、遥信、遥控、遥调等方面的技术,主要从数据采集、信道编码、通信传输技术等实现系统的远动控制自动化,有效减少了故障的发生,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一定程序上,也是节约资源的体现。在数据采集、信道编码、通信传输技术方面,其工作原理是不同的。远动系统的数据采集主要利用变送器技术和A/D技术来实现远动控制自动化;远动系统的信道编译码技术主要通过将信道的编码和译码、信息传输协议等信息通信信道传输到调度控制中心来加以自动化应用;远动系统的通信传输技术则主要依靠调制技术和解调技术来实现远动控制自动化。 (四)PLC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PLC技术是将计算机技术与继电接触控制技术结合的产物,这一技术利用可编程序实现电力系统内部储存的控制、运算、记录等操作指令,从而解决了传统电力控制系统内可靠性低、接线复杂、耗能高的问题。PLC在数据处理的工作中,能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制表等,然后利用通信功能传送到其他智能装置,达到控制系统操作的目的。在PLC技术的应用中,主要实现了PLC的闭环过程控制、PLC的开关量控制以及PLC的顺序控制。表现在闭环过程控制中,通过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对模拟量进行闭环控制,实现数字量与模拟量的转换;在开关量控制中,电力系统自动化中主要运用PLC的开关量逻辑控制辅助发电系统运行;PLC的顺序控制则主要通过信息模块控制工艺流程,并与通信总线连接实现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并降低电力系统运行的资源损耗,提高了效益。 三、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前景 (一)以科学技术为主导的发展前景 自动化系统依靠的是计算机、通讯、数控措施。伴随着时展持续发展,已经完全证明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生产程序因科技简单化,提升了生产效率。现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整体上都需要科技实现,在电力装置的控制上,整体的自动化措施使电力系统信息处置数量成倍增加,对系统整体的处置要求日益增高,数据在精准性以及时间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电力系统自动化转变了以往的管理方式,从人工改变到无人样式的管理,从单一改变到多方面样式的管理,从落后改变到先进样式的管理。电力系统实施自动化带领电力市场出现新的市场挑战,自动化措施使用转变了电力市场的挑战形式,调节了电力市场资源构造。国内的变电站假如整体实施自动化控制,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生产速度,完成人力资源的节省。将科学思想引入到自动化发展程序中,整个的电力系统就会出现一个新的改变。自动化控制思想推动人们对资源的使用能力日益增大,电力系统使用科学技术会使电力单位能够有整体的发展。 (二)以电力设施自动化为基础的发展前景 怎样使电力系统能够完成自动化,怎样提升电力根本装置的自动化水准是自动化发展的关键探究目标。对电力调度系统的监测会施展关键的价值,静态以及动态监测联合,完成全面实时数控。国内电力系统自动化健全是在加强硬件根本装置的基础上,发展不一样产品的特征。现在电力市场挑战致使新式产品适应时机而产出,不过产品种类、产品技能以及产品保障都缺少一致的规范,因此,在电力根本装置的改革中,要按照需求选取产品,选取改革方法。在根本装置的改革程序中,要注重自动化名目要按照市场发展的需求,硬件装置要有一致的规范,规范运营。自动化系统在事故检查、自动合闸等部分拥有智能化特征。自动化配电装置的发展会推动电力系统自动化整体快速发展。 (三)以人民群众认同为辅助的发展前景 电力系统自动化在未来的实践中会逐步受到社会化大生产的影响,社会化大生产需要社会各个组成部分通力协作,它的生产效率取决于政策,取决于人。要逐渐加大人们对自动化技术的了解,通过多方面的宣传,让自动化技术深入人心,被人们真诚接受。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对自动化技术的扶持,在为电力企业培养人才的前提下,注重技术创新,把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更新作为政府工作的主要内容,领导亲自部署,主动开展主题活动。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的过程中,人的因素是根本因素,电力企业只有把培养自动化技术的人才当成工作重心,才能使电力企业真正符合自动化企业的要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提高技术人员的生活标准,投入专业手段开展促进提高技术的活动,让这些技术人员成为自动化系统的保护者和开拓者。 (四)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趋向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过程中,变电站也有了新的发展趋向,数据共享就是其自动化的主要特点,这一目标的实现是通过将监控和保护功能集成在一个装置中,根据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两者对继电保护处理的数据以及其他的一些数据是一样的这一特点,将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集成到相关的计算机保护中,使监控和保护共用一个硬件平台,体现了供电系统的经济性追求。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电力系统的安全可以得到有效保障,同时提高电网供电服务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这样更有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好的供电服务。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论文: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研究分析 [摘 要]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被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提高不仅可以保证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最重要的是可以保证广大的用户利益。本篇文章就针对我国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进行浅要的分析。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 发展方向 重要性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每家每户每个人都要用电,可以说电力系统是和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天二十四小时为每家每户的需要提供电力的支持。因此说,能够保障电力系统正常工作的新技术都应该得到大力的支持与推广。当今社会,随着更像技术不断的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如图1所示。 电力系统自动技术这样至关重要,对其也要有最基本的要求:首先,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要能够迅速准确的处理来自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具体运行参数。其次,自动化技术要充分发挥其在系统中的有效作用,是电力系统各部分、各层次之间可以协调运作。再次,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有效运行,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还能够提高电力系统运作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设备使用寿命变长,进而提高了系统设备的运行能力。尤其是在局部发生故障时,它可以及时有效的反馈信息,调整系统的工作状态,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转正常。 二、简要分析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 (一)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对综合自动化技术有越来越多的要求,同时电力系统需要负责传输的数据也是急剧增加。那么就需要寻找一个信息传输量大的媒介,它就是以网。以太网具有传输速度快、传输的数据量大等特点,是其他媒介无法比拟的。当代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要求是可以被满足的。那么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未来的发展空间是很大的,以以太技术为基础,结合电力工业应用实际,研究新一代以以太网为核心的电力系统现场总线技术。 (二)供电方式以及一次设备。我国的配电网由于受到地域与经济两大因素的共同影响,在管理上划分为城市电网和农村电网。城市电网主要是以电缆网的方式,而农村电网主要是以架空线的方式。电源线、线路开关设备、网架三部分决定配电网以如何的方式提供电。供电方式可以多种多样,那要看怎样对电源点和网架进行排列组合,那么功能各异的供电配合方案是由线路开关设备提供的。城市电网主要是采用了环网柜作为配电线路的主要设备,而农村电网则是采用分段器、重合器、断路器以及负荷开关等作为配电线路的主要设备。那么供电方案有:分段器方案、断路器方案、负荷开关方案等等。 (三)远动系统以及二次设备。远动系统及其设备的主要功能包括环网控制、保护动作、就地手动和远方控制四大方面,它们是具有可靠性的。配电自动化远动系统存在两大制约难题一是线路电源,二是传输规则。那么由于配电线路设备的地理分布,目前采用的规约是不适合的,IEC正在制定新的传输标准。 (四)电力系统的仿真系统。要想使电力系统自动化更好的发展,我国电力科研人员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我国建立了仿真模拟实验室,在实验室里拥有研究所需要的仿真系统,这种仿真系统可以提供给研究人员多种电力系统的稳态试验。与此同时,电力系统的数字模拟系统可以与多种控制装置构成严密的闭环系统,为实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要想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得到提高和发展,那么与之相配合的实验设备、实验理念和实验技能都得相应得到提高。那么上面提到的电力系统的仿真系统就是一个不错的平台,是比较有发展潜力的,值得应用和推广。 (五)电力系统中的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系统中应用人工智能,这样的方式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和很有潜力的发展方向。正是由于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的要求,在电力系统运作中,对故障的诊断能力、警报的处理能力以及运营分析的能力都是需要提高的。在电力系统中应用人工智能的进行控制,可以提高电力系统运作过程的问题的处理能力以及控制能力。 以上的论断充分说明了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性: (一)可以保证优质电能的供应 。例如:电压不稳、电流偏差、设备损坏等等都是电能出现的质量问题。那么如果缺少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这些问题是很难被发现和解决的,应用这样的技术,可以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缩短时间,也节省了很多人力物力,供电的效率和质量从根本上得到了提高。保证了用户用电的优质性。 (二)可以促使电力系统的设备稳定安全的运行。变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是需要电力系统自动化装置的保证才能完成的。在系统发生故障时,可以迅速有准确的找到故障源并进行修复,这样才能够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稳定安全的运行。 (三)可以保证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在电力系统中加入自动化装置才能是经济优化、降低网损。在高新科技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电力系统主要是应用计算机技术等一系列电子设备的控制。在电子设备运行中,需要处理的信息量很大,范围比较广泛,影响因素也是越来越多,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所以,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能够优化经济,减少电网损坏费用的支出。 综上所论,我们都知道电力资源适合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的,所以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作就成为了当今现实我们要考虑的问题。对电力以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的研究对我国的电力行业的发展进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因此,对电力系统以及其自动化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需要电力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论文: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 摘要: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是现电厂、变电站的核心系统,其应用能够有效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鉴于此,本文主要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工作流程 对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来说,其基本工作流程是在中心地带的调控中心安装现代化计算机,然后通过计算机向周边进行网络系统的辐射,同时围绕该中心的变电站、发电厂之间的控制装置进行设置,并对其进行实时监控,以形成一个立体化的网络覆盖面,从而保证指令传输与信息传达的畅通性。其次,调控中心的计算机要负责总体的调控,相关的监控设备主要负责事故内容记录、设备操作、编制报表以及常规操作的相关自动化等操作。并在该基础上形成以对部件控制为中心,通过与计算机、控制计算机以及终端硬件装置等进行结合,并运用各种类型的软件以不断扩大电力系统的控制范围及自动化的程度。最后,电力系统自动化要加强对分层控制相关操作的应用,即在变电站、控制所、调度站及发电厂的分层间根据功能范围对控制功能进行协调于分担,以达到运行可靠、合理经济的控制系统。 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存在问题 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加上对于众多参考文献的搜集与整理,认为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大方面:第一,技术设计不合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电力系统上还是比较落后的,尤其是伴随着近几年的城乡电网规划,我国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方面越来越成熟,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电网技术标准,加上电网技术设计不合理,很容易在实际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运用中出现事故,影响到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第二,电力设备质量问题。电力设备质量是电力系统自动化顺利进行的关键,毕竟电力系统自动化是以电力设备为基础的,如果电力设备质量出现问题,那么电力系统自动化指标也就无法达成,从而导致电网和电力系统出现故障。第三,技术管理不科学。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离不开电力系统技术管理,技术管理离不开技术人员。由于缺乏技术性管理人员,在实际的电力系统自动化过程中,由于管理以及维护方面不彻底,为电力企业电力系统维护与管理埋下了隐患。因此,忽略人才的重要性,缺乏对于人才的培养,一旦电力系统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整个电网安全,甚至会引起事故扩大。 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1、电力系统实现自动化的数据处理 1.1数据整合 每时每刻,人们的用电量都是会发生变化的,也就是电网负荷会连续波动,这就需要调度中心根据电网的各个参数,例如:实际用电负荷、电网频率、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参数更改调度计划,以满足客户用电量。当用电量较低时就应降低电压,当用电量到高峰期时,就应增加电压,这样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用电量需求,还能提高经济效益,减少不必要的浪费[3]。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就是根据人们的用电信息进行综合的分析与整理,改变了传统的信息孤立的状态。加强电力系统数据的整合能力,有利于各个数据之间的联系,减少发、输、配电时的浪费,对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 1.2数据共享 要想真正的实现数据共享,在一定程度上将系统内的数据实现共享,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供求双方的数据要保持一致性,同一层面、同一协议,否则是很难实现数据共享。在实现数据共享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要有的就是电力系统的基本模型并成立不同的部门。在这个基础上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地理实体的几何属性要有标准的定义与表达,其中包括了电力系统服务的覆盖的空间区域的几何属性。二是关于物理属性数据方面的标准定义和表达。 2、电力系统实现自动化的控制安全系统 2.1安全监视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监视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工作人员的精力有限,24小时不可能每时每刻地都不停的工作,而在传统的电力系统中,如果监视工作不到位往往就会发生事故。运用自动化监视系统就可以避免这样的现象发生。它不仅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反应事实,还能发现危险隐患,在第一时间将危险化解,能够有效的预防事故的发生。这点也是它和其他只具反映和记录功能的系统的最大区别[4]。安全监视系统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的时候会发出人声警告,上位机会显示具体的故障地点,保护动作情况、负荷等各参数变化情况。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它的提示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这大幅度的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保证了安全生产、防止事故扩大等措施实施。 2.2安全保障 对于不同类型及规模的数据和对象,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可以根据其特点进行不同的处理,能够灵活进行自动化的处理,它对于电力安全生产、系统稳定运行的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自动化技术能够对系统进行逐项设置,对电力生产进行调节和控制,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例如,采用PMU装置,用于监控各个电厂、调度中心的负荷变化;AVC电压自动调节装置,调整无功功率,维持整个电网电压值在正常范围;一次调频技术将更有效、更及时的反应电网负荷波动,快速响应电网频率的变化,进而自动加、减发电厂负荷,来满足电网的负荷需求。第二,自动化技术对保存和恢复电力系统的数据有一定的作用,能够进行成本的预算与控制。第三,对于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有一定的保障,根据自动化技术的监视功能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危险,所以在危险即将发生时,工作人员可以以最快的速度离开,并且自动化技术有一系列的应对危险的措施,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工作的危险性。如:在出现火灾时,自动化的设备就会自动启动消防喷淋装置,及时将火扑灭。在一些重要的数据保护间、电气、热控等重要设备间采用气体灭火系统,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及防止重要设备的损坏,避免事态扩大,影响电网非故障系统的运行。 3、电力系统实现自动化的配电系统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使电力的配网系统的相关技术也得到了重大的发展,尤其是采用了DSP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中低压网络数字电子载波技术,不仅提高了接受信息的速度,还解决了一系列的技术难题。它将输电网与配电网结合在一起,电量与非电量的信号通过转换输送到计算机上,计算机通过计算后在发出指令,这有效地加强了电力系统配电的可靠性,保障了人们用电的需求,也降低了电耗能。 四、电力系统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实例 本文主要以电力数据无线系统中应用的GPR S技术为例进行说明,该系统的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该系统的通信信道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GPRS无线网络,另一部分则为Internet 网络。该数据传递系统的主要构成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GPR S网络端、厂站数据端以及客户端。 第一,GPR S网络端的主要功能是为客户端提供通信接口,通过接入GPR S数据与Internet服务器进行连接。厂站端能够在GPR S模块的基础上及时发送数据,然后GPR S网络把数据接入到Internet互联网上已经设置好的通信服务器里,以此来实现对数据的统一处理,然后由通信服务器提供一个固定的IP地址,以便于客户端及时进行访问。除此之外,由于服务器端没有设置防火墙,不具有通道检测的功能,因此对于保护数据的安全性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第二,厂站数据端的主要任务是及时采集并发送相关的电力数据。主要的硬件构成包括扩展储容器、GPR S模块、型号为W 77E58的单片机、SIM卡座以及RS-232接口等。其中GPRS模块主要选择了工业级双频GR47模块,在控制GPR S和Internet互联网之间的连接与发送时,则主要采用AT指令。软件构成部分则采用C语言进行编写,以此来有效控制单片机的运行。 第三,客户端可以通过相关的软件查询到G PR S数据并进行有效地分析和处理。在开发客户端软件时主要采用了VC技术,因此其不仅包括管理模块功能,还包括网络通信以及侦听模块。其中,网络通信模块主要采用了服务器模式,能够对客户端提出的各种请求进行及时接受。而网络侦听模块则采用了Socket控件,可以对发送过来的请求进行有效判断和验证。 结束语 总之:随着工业现代化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力系统也在不断的向着自动化方向发展。电力系统的自动化主要包括发电厂测控系统的自动化、变电站的自动化以及电网调度的自动化,应用到自动化系统中的主要技术就是主动的对象数据库技术、现场总线控制技术以及光互联并行处理技术。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主要就是为了不断的扩大供电范围,有效的增强供电的能力,提高供电服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达到电力系统经济、可靠的运行,推动我国电力系统健康、稳定的向前发展。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论文: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可靠性研究 摘要:电力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推动了我国现代化社会的发展。现阶段,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对电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所以对配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能有了新的要求。本文主要对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可靠性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可靠性 引言 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电力系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电力系统中,其继电保护设备和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会直接影响到电力产品的质量和供电的稳定性。通过研究及实践对继电保护设备及自动化设备进行及时的检查、维修、维护,成为了保证电力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的重要途径。 一、继电保护的特点 继电保护的装置实质上属于机电设备,继电保护装置都是由测量、逻辑、执行、定值调整等部分组成的。继电保护较之于一般性质的机电、电子设备以至于电力系统的一次设备来说,它具有自身的特点,究其自身特点的可靠性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在继电保护中的静态保护装置中有很多复杂的原件,并且工艺相对较复杂,这样就会直接地影响产品的寿命和质量,这些故障发生多为随机性的,在算法上多用概率测算方式和可靠性理论进行分析。 2、继电保护是安全防范最为关键的环节,处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不当的设置和操作会给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往往,继电保护所处的工作状态并非是长久持续工作的设备,而是时刻处于准备工作的状态,如果一旦出现系统故障,就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继电保护动作。 3、在电力系统出现问题的时候继电保护必须能够起到作用,但是可靠与否不能够完全取决于装置本身,还与电力系统故障的性质、运行的方式以及统计规律有直接的联系。 二、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设备的可靠性研究 1、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的相关内容 继电保护是保证电气机械设备安全运行、提高电力系统可靠性能的有效技术措施。在电力系统发生异常情况下,继电保护能够准确并及时检查到故障发生的具体部位并发出警报信号,快速切断电路,有效防止设备故障的扩散,进而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通常情况下,继电保护系统主要由一套或多套互为独立的继电保护设备连接而成。整个电力系统中的所有电力设备必须要在继电保护下运行。继电保护设备应该满足:可靠性、安全性、灵活性等要求。 2、影响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设备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继电保护设备的可靠性指的是配置一个高质量、高技术的优良系统、元件或设备,并让它们在特定条件下与规定时间内实现规定的运行功能,以此切除线路故障与设备故障,这属于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继电保护可靠性能主要包括了运行功能与电力设备的可靠性能。通常情况下,利用故障树研究法、马尔科夫模型分析法、概率研究法,对继电保护设备可靠性能进行研究。继电保护设备工作特征决定了不能采取单一的可靠性能特征量来衡量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根据我国的基本情况与继电保护的工作特征,采取以下三个可靠性特征量对继电保护设备的可靠性能进行研究。 (1)平均零故障工作时间与平均寿命。其中平均零故障工作时间指的是恢复产品两次故障的平均工作时间;平均寿命指的是不可修复的平均工作时间。 (2)成功率。成功率指的是在规定情况下,成功完成限定运行功能的概率。 (3)有效度。有效度体现了能够修复的自动化装置与继电保护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指标。 3、提高继电保护设备可靠性能的有效措施 (1)提高从业人员技术水平 提高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可靠性就应该将供电的可靠性作为工作中的重点,加强供电可靠性的制度建设,完善相关的网络管理,同时要建立健全并完善相关的管理体系。加强对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维护人员的专业培训,有效地提高工作人员的故障处理能力和处理效率。继电保护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技术水平过低,是造成继电保护运行不顺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于这些状况要加强员工的技能培训和素质教育,促使员工养成工作记录和工作检查的习惯,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故障的出现,同时这些工作记录就相当于一份运行档案,在设备出现故障时可以根据记录以此加快故障处理时间。同时工作人员还必须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在进行数据计算时,应该不断进行计算以保证其准确性和精确性,严格按照运行程序进行设备操作。 (2)提高继电运行的微机化和信息化水平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和创新,极大地提升了微机保护的科技水平和能力。从当前最新技术来看,工控机在速度、功能和存储容量等诸多领域都超过了传统的小型机。此外,如今所运用的工控机体积并不大,只相当于微机保护装置的体积,因此,成套工控机可以确保继电保护的高技术与良好技术操作性。在此基础上,将会极大地降低在继电运行保护中的危机和不可靠性。从网络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来看,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继电保护运行的传统方式以及状态。考虑到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比较单一,它重点切除出现故障的元件,然而它在确保电力系统运行方面还有许多不足。为了确保各个保护单元均能够共享运行过程中的故障信息以及数据,大幅度提升继电保护的准确性以及及时性,这样就必须依靠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来构建机电一体化的电力系统,从而进一步提升微机保护装置的网络化以及信息共享化水平。 (3)加强继电保护运行的智能化程度 智能化可以更好地提升继电保护运行的可靠性,与此同时,它也是非常关键的技术创新。如今,人工智能化的运用范围日益扩大,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得到了应用,大量发达的理念和技术出现在电力系统中且不断成熟。例如,模糊逻辑、神经网络、遗传算法以及进化规划等先进技术都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非常好的运用,而且相关单位还在继续深化继电保护领域的应用研究。 另外,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的优势非常明显,它们可以极大地提升继电保护装置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还可以有效控制继电保护装置的不可靠因素,如工作隐蔽性和连续性等方面。它们可以较快地处理这些不可靠因素,而且它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也非常强大。从在线评估实践来看,人工智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有着明显的优势,逐步占据着主导地位。 (4)广泛的使用性能,极其优良的数字控制器件 数字控制器件有着良好的性能,在继电保护系统中使用数字控制器件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继电保护水平。在继电保护运行中,广泛使用了CPLD和FPGA等器件。CPLD的结构非常复杂,这种逻辑器件可以编辑相关程序,FPGA是现场可编程序门阵列。在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这两种器件的优势非常明显。它们属于非常先进的可编程序专用集成电路,而且它的功能是高度集成的,可以将诸多微机系统的许多功能都聚集在相同的芯片上。这些数字控制器件的性能十分强大,它们将极大地改变电力系统的结构设计,显示了良好的适应性。 从继电保护系统来看,必须要借助此类控制器件来实现系统的高度集成、强大的可靠性和快速响应能力。与此同时,运用此类控制器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保护装置的研发周期,极大地提升了继电保护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能。 结束语 电力系统的运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同时也能更好的保证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受到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是和继电保护技术有很大的关系的,因此,要对继电保护技术进行不断的发展,同时也能更好的对电力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论文: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摘要:本文将主要针对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构成、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的特点以及电力系统中的自动化智能技术进行简要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 一、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构成 在计算机技术的推动下,电力系统自动化主要由变电站自动化技术、配电网系统、电网调度系统共同构成。 1、变电站自动化技术 变电站是由多个设备共同构成的,切断或者接通电压的系统装置,在电力系统中,配电站是配电与输电的集中点,可以满足监控电力运输的需求,提升电力系统的效率与经济性,因此,变电站自动化技术不可替代。具体来说,该技术主要运用的现代通信技术、电子技术与信息处理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实现变电站的二次设备重新组合与优化配置,实现设备的全面监控,可以有效的提高自动化监测系统,改善其稳定性,降低维护的成本,促进高质量的输电,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 2、配电网中的自动化技术 架空线路、电缆、配电变压器共同构成了配电网,在电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配电网多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随着现代化技术的提高,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在逐渐扩大,但对电能分配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对电能分配与监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电网系统调度的自动化技术 该技术近年来发展十分迅猛,最主要的功能是提升电力系统在运行中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及经济性。电力系统的数据采集与监控功能是调度自动化的基础,同时,要加强对电力系统的市场运营与决策管理,增强电网调度的自动化水平。 二、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的特点 1、引入了信息化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为了从枯燥的工作中脱离出来,在信息化的基础上研制了电气自动化来完成机器的操作工作以及复杂大量的数据分析与处理工作。在电气自动化中引入信息化技术,必须要提供与信息化技术相匹配的设备和软、硬件、操作技术和方法,以此来提高电气自动化的效率和水平,实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为电力需求者提供优质充足的电力资源,以此来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在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自动化中引入信息化技术是人们必然的选择。 2、电气自动化的维护和控制工作简单易行 在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同时,电气自动化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另外,随着研究人员对信息技术进行大量的深入研究,信息化技术的可操作性越来越强,并且为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提供充足的信息,因而在应用电气自动化的时候,操作人员可以快速地完成机器设备的预设工作,从而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与传统的计算机系统处理程序相比,自动化技术的引入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操作性,给电气自动化的应用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三、电力系统中的自动化智能技术 社会的进步使人们的物质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对电力系统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是一种必然趋势,一些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也被广泛的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大大提升了电力系统中的智能化水平。 1、神经网络控制技术 神经网络是由大量简单的神经元以一定的方式连接而成的,将大量的信息隐含在其连接权值上,根据一定的学习算法调节权值,该技术具有非线性的性质,同时具有并行处理能力与自学能力,实现了网络从m维空间向n维空间的复杂非线性映射,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与可操作性。 2、专家系统控制技术 该技术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技术,实现了对电力系统警告或紧急状态的辨认,在紧急状况下可以迅速处理,同时实现了故障的处理能力和实现配电系统自动化运行,但是由于无法模仿专家的思维使得该技术仍然存在诸多弊端。 3、线性最优控制技术 这是将线性最优理论运用在实践中的重要表现,该技术的应用与最优励磁控制手段降低了远距离电力运输的损耗,提高了电力的利用效率。 4、Dfacts技术 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新技术的不断进步,用户对供电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迫在眉睫。Dfacts技术即配电系统中的灵活交流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供电质量的稳定性,供电质量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配电网和大量的电力用户的供电端使用新型的电子监控设备,实现质量全过程的监督,确保用户用电的品质,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电源。 5、facts技术 电力系统的发展历程中,facts技术即柔性交流输电系统在不断的发展,这一技术主要被运用在输电系统的关键部位运用具有单独或综合功能的电子装置,对电压、电抗等输电参数进行控制,保证输电的可靠性与高效性,提升系统否认可靠性与安全性,与当前的可持续发展相适应,达到电能环保的目标。 6、高效动态监测系统 从当前的监控系统中,主要可以分为监控电磁暂态过程的故障录波仪,记录数据较为复杂,但记录仪间缺乏通信,忽略了对系统的整体动态分析;另一种侧重于系统稳态运行状况的监视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但是,该系统刷新时间长,仅能分析稳态特征。这两种系统的局限性推动了新型动态监测系统出现。 7、其他新技术的应用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两种技术外,很多新技术不断涌现,包括电力一次设备智能化技术、光电互感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都为电力系统的顺利运行有重要意义,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1、电力系统内部电子开关会更加智能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为了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要对电力系统中的电子开关器件进行更新。到目前为止,电力系统的运行器件已经实现了晶闸管阶段到第四代电子元件的过渡,在过渡期间,电力系统的电气自动化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目前我们所使用的电力电子开关存在着难以控制的问题,因而无法为负载提供所需的电流,无法对电力系统进行及时的控制。为了给人们提供优质的电力服务,未来电力系统内部的电力电子开关将会更加智能,以大大提高控制的效率。 2、电力系统中的变换器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技术的不断更新使得电力系统中的一些物件也随之更新,这些物件就包括变换器。目前,大多数电力系统中的变换器处于低频化的状态,无法快速地完成电力的转换工作,而且还会耗费大量的电力资源来完成开关的工作,另外,低频变换器会对逆变器的工作频率产生干扰,因而使得电力需求者接受到的电力资源的质量较差,损坏了负载的软、硬件,增加了用电风险。为了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电力系统中的变换器将向高频化的方向发展,进而减少电力资源的损耗,减少对外界的干扰。 3、电力系统中控制电流的技术更加完善 在电力系统中会产生电流磁场,为了将定子电流分离出来,电力系统维修人员要在系统内部应用电流控制技术来形成电流磁场,从而实现定子电流的分离工作。随着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电力系统中控制电流的技术将会更加完善。 4、电力系统将会引用通用变电器 目前,电力系统中缺乏相应的变电器件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效率,因而使得电力系统的可控性较弱,阻碍了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发展。但是随着人们对智能化电力系统研究的深入,电力系统中将会引入通用变电器,从而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的效率,减轻电力系统维护人员的工作负担,降低工作难度。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电力的安全与使用期望更高,传统的电力系统无论从使用安全还是输送配电方面已不能满足发展需求,自动化控制技术不但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而且还增强了配电输送功能,完善了电力保障能力,提高了用电质量,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论文:关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探析 摘要: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是现代变电站的核心系统,其应用能够有效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在电力系统中应用自动化技术的目的就是提高电网供电服务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有利于增强供电能力,实现电力系统的经济、安全及可靠运行。本文主要就是针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 1、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构成 在计算机技术的推动下,电力系统自动化主要由变电站自动化技术、配电网系统、电网调度系统共同构成。 1.1、变电站自动化技术 变电站是由多个设备共同构成的,切断或者接通电压的系统装置,在电力系统中,配电站是配电与输电的集中点,可以满足监控电力运输的需求,提升电力系统的效率与经济性,因此,变电站自动化技术不可替代。具体来说,该技术主要运用的现代通信技术、电子技术与信息处理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实现变电站的二次设备重新组合与优化配置,实现设备的全面监控,可以有效的提高自动化监测系统,改善其稳定性,降低维护的成本,促进高质量的输电,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 1.2、配电网中的自动化技术 架空线路、电缆、配电变压器共同构成了配电网,在电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配电网多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随着现代化技术的提高,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在逐渐扩大,但对电能分配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对电能分配与监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电网系统调度的自动化技术 该技术近年来发展十分迅猛,最主要的功能是提升电力系统在运行中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及经济性。电力系统的数据采集与监控功能是调度自动化的基础,同时,要加强对电力系统的市场运营与决策管理,增强电网调度的自动化水平。 2、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主要工作流程 2.1、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过程中,其基本流程是要求在指定中心位置处的调控中心,安装具有先进现代化功能的计算机,通过计算机向四周的网络系统进行辐射,并且以该中心的变电站、发电厂为核心,对信息服务和控制装置等进行合理设置,同时起到了一定的监控作用,使得整个立体化网络能够快速被覆盖,确保了指令以及信息的传输保持全面畅通。 2.2、中心计算机的主要功能就是完成总体调控,其他相关监控设备的主要功能则是记录事故内容、编制相应的报表、系统异常事故的自动恢复操作、对设备进行操作以及常规操作下的自动化等。此外,在这一基础上最终要将控制部件作为核心,通过两个方面的结合,即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以及控制计算机和终端硬件装置之间的相互结合,在各个软件的运行处理中进一步扩大控制范围,深化自动化程度。 2.3、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能够采用分层控制过程中的一些操作方式,也就是说自动化技术能够在变电站、发电厂以及控制所和调度所等不同的组织分层间,根据其具体的管辖功能和范围来实现综合协调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分担相应的控制功能,确保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3、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 3.1、数据的自动化处理 (1)数据整合 电力系统的形成与发展是当前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产生的驱动结果。如在城市用电高峰期,必须要提高变电站的电压,以加大输出功率;而在用电低谷时,则降低变电站的输出功率,不仅能满足电力用户的需求,还能有效减少能耗。不管系统的实现是建立在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上,还是基于相关技术上,其作为多层次、高效运营及跨领域的科学决策等方面的要求,必须要对其相关信息共享、动态及多维的应用进行全面分析。只有对系统数据进行整合,提高数据整合的能力,才能实现无缝连接,以将空间计算引入到主流计算中,并对数据间潜在的关系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与展示,这也是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未来的发展方向。在电力系统中,对数据整体的主要途径包括:①强化电力系统的自动化。通过强化数据的可操作性,以使用户对拥有图标的用户界面进行支持,使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能够对应电力系统中的客观对象,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可读性与可操作性。因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是一个对实时性要求非常高的过程,可利用系统代码实现调整,以增强对系统的可扩充性;②强化电力企业的功能性。要求电力系统要对分布的应用提供供给,每一处可由自己对管辖内的数据进行维护与管理,对于不同级别的数据库也能够构建成分布式数据库,并通过网络对其他地方等数据进行调用与共享,并在所赋予的权限内,以分散数据的管理与储存为前提,从而保证数据的实时性与安全性;③数据库的完善。利用各种数据库实现对数据的存储与管理,以保证数据的备份机制与安全机制。 (2)数据共享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相关空间属性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实现系统内数据的分享,必须要保证供求双方数据及对数据的认识的一致性,才能实现对数据的共享。在该过程中应先建立电力系统基本模型与成立相关部门,以更好得实现数据共享。首先,要求要有标准化定义与表达地理实体的几何属性,其主要包括服务系统覆盖区域与电力系统服务覆盖空间区域等几何属性;其次,要有标准性表达与物理属性数据。对于电力系统来说,其既包括物理结构,还涵盖了电力系统的设备、部件及整体等方面的物理性能、信息运行、信息共享及多维动态分析等。 3.2、自动化控制安全系统 (1)安全监视能力 由于人无法实现对电力系统24小时不间断的监视,因此采用自动化监视能力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监控无比重要。相对于其他监视系统,电力系统自动化监视系统既要反映出客观事实,也要对潜在的风险提出安全警报。如发电机组在用电低谷的温度异常升高,发电功率也出现明显增大,这就需要监控系统及时发出安全警报,以便及时处理。 (2)自动化安全保证能力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必须要具备灵活恢复机制,以确保各种数据的安全性。这就要求做到以下几点:①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在电力系统中,自动化技术能起到对整个系统生产状况进行调节的作用,有利于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与风险;②对电力系统数据的及时存储与异常修复。在电力系统中,自动化技术能实现对数据的记录、存储及更新,能通过对电费进行预算与修订各项指标,还易于系统更新;③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由于自动化技术具有实时监控能力,当电力系统出现异常工作时,自动化系统就可以立即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有利于降低风险。如当工作车间室内的温度在35℃以上,系统就会自动开启通风设备,以降低室内温度;若室内产生明火时,系统就会自动开启雨淋系统,以预防火灾的发生或减缓火灾的蔓延,以为工作人员营救的时间。 (3)自动化配电系统 随着中低压网络数字电子载波等配网系统的相关技术得到广泛的发展,尤其是中低压网络数字电子载波技术,其通过采用DSP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能有效提高信息接收的灵敏性,能有效解决配电网系统应用中存在的干扰等技术问题。另外,通过采用高级软件实现对输电网与配网的相结合,并采用递归虚拟流算法对数据进行计算,通过采用公共信息模型与应用智能化灰色神经元算法准确预测出电力负荷。 总之,随着人们对电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电网的应用规模不断扩大。一般情况下,电力系统是24h不间断工作的,和人们的生活、工作等密切相关,因此必须要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在电力系统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监督与完善。通过将数据信息与记录发送到计算机上,从而实现连续操作。自动化技术已成为我国电力系统当前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自动化技术能实现电力调度、配电网及发电控制等的自动化,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论文:浅谈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电力已经成为了一种必不可缺的重要能源,它是整个社会正常运转和发展的基础保障。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介绍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及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趋势 前言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就是指电工二次系统,它主要应用各种自动控制、检测和决策功能装置,利用数据传送系统、信号系统、电力系统中的各个局部系统和系统元件等来实现就地控制或远程控制与调节,最终实现对电力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控制。 目前,电力系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过程中,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地位越来越高,为电力建设的整体性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这项技术主要是以现代化新型科技作为支撑,它的应用需要综合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生产技术等多项高科技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的更新步伐越来越快,现代经济和科技的优势、水平满足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对这些新兴技术的应用使其自身也在不断壮大,全面提高了电力生产的质量和效率,使电力企业的整体效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基本原则 (1)逐步健全原则 自动化技术是一种多学科、多技术领域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产物,它不仅具有非常强的技术性,而且技术范围非常广泛,所以其复杂程度可想而知。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建设应用过程当中,不能想“一口吃个胖子”,而需要对其逐步进行健全与完善。 (2)适应性原则 除了需要对自动化技术进行逐步的健全、完善外,还需要注重其适应性,其原因有两点:1、我国的电力系统改造、升级是一个不间断的持续性过程,在一代一代的升级改造中,信息化技术必须要能够主动适应环境变化,否则就会对电力系统的后期改造升级造成阻碍。2、我国的地域环境相当广阔,供电覆盖面积非常大,各地的供电、用电情况不一,例如城市和农村地区的供电情况就有非常大的差别。在当前进行自动化建设的过程当中,由于实际的供电需求以及经济能力等方面影响,不可能完全进行技术复制,一些地方的自动化水平肯定会较低,但是为了保证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整体建设水平同步发展,后期肯定会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所以它既需要再当前保证供电的稳定性、安全性,又需要能够具备进一步建设的适应能力。 (3)市场化原则 市场化原则主要指的是自动化技术功能的设计与实现,既要符合电力系统运转控制的技术性需求,又要能够进一步满足市场环境下电力用户对用电的功能需求,这样才能对电力系统以及电力事业的发展,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 二、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控制要点 (1)自动化操作的实现方式 计算机技术对变电站操作系统的可靠性影响,除了包括上述软件的影响之外,还有自动化控制的防误操作设计。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由于计算机对变电站进行了监控,因此一般不利用电气连锁,这样有利于多级连锁的实现。 (2)对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控制 在计算机技术与电力系统相结合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过程中,软件的应用是其中的重要项目,而在对软件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多次返回校正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操作人员需要对其权限进行设密,避免非法操作现象的出现。监控软件要具备较好的容错能力,这样,在操作人员出现了一般的操作错误时,就不会对系统造成任何的功能性影响,而当系统出现了意外的故障时,还可以自动恢复。另外,对操作站所的命令要严格按照“选择校核执行”的顺序进行,其中,返校通过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3)防控机械误操作 在对变电站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设置时,应该相应地改造高压开关柜,控制柜与柜之间的距离,防止机械误操作。防止机械误操作的措施有:①开关柜中隔离物的阻燃性和绝缘性要好;②在变电站35kV以下的中性点中安装具有自动调谐、自动跟踪的消弧线圈;③配置开关柜中的电流互感器时,必须保证其能够满足开关柜的峰值、绝缘水平和短时间内的耐受电流等一系列要求;④采取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以有效减少维护变电站的工作量,有效降低残压;⑤对具有载调压分接的开关实行远程遥调和当地控制。 三、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方向及趋势 (1)分布式自动化发展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消耗日益增多,能源问题已经成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因此在能源严重消耗的问题上,人们在面对有限的资源是,不断地在寻找新的能源和开发新技术来减少对能源的损耗,所以对于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将会朝着分布式自动化技术运用发展,分布式发电系统是一种集约式的电力运作方式,能够与环境兼容并且释放功率的独立电源系统,具有十分灵活性和可靠性,因此它的出现将会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2)远程自动化发展 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RTU在之前的设计中,都是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的方式进行的,之后再由扩展测控硬件接口电路,从而能够实现“四遥”。这样的做法好是好,它也具有可举性的优点,例如扩展性好,开发方便,开发周期短,但是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它不仅仅结构缺少灵活性,功耗十分大,体积也庞大,开发和维护的成本高。因此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趋势将会出现新的技术来代替它,它会朝着远程化自动化方面发展,使得电力系统自动化实现远程控制和智能化,小型化,网络化。这将是十分有意义的,能够改善其的远动终端的整体性能。 (3)技术图形化发展 当前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方面的连网工程的开展和实施,EMS高级分析引用软件的完善和市场电力运行的启动等等原因,使得电力系统的调度,分析管理和计算所需的程序和信息都不断的增多,同时在传输路径和信息刷新速度方面的要求更加多了,例如信息的刷新要快。因此在互联网和科技的发展再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的同时,也对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带来了挑战,怎么样才能够实现海量信息的分析,选择以及在各个电力系统中更快的发展和解决问题,因此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图形化发展将会是一个新的趋势,技术图形化发展,让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形象更加直观,各个数据链之间的相互关系也能通俗易懂,省时省力。 (4)智能化电网的发展 “智能化”是当前十分流行的一个词语,它是依靠计算机系统发展建立起来的。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也在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日渐广泛,其信息管理系统和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完美结合也构成了智能化发展的条件。由此发展而成的智能化电网可以实现对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控制,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简化电力企业的工作复杂度,减少工作量。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中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电力电子技术日渐成熟,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需要加强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控制、管理,重视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实施要点,极大地促进了电力系统的发展,电力系统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下也必将实现更好的运行。
通常情况下,财务预算管理是促进医院内部质量效率提升的主要基础。可有效协调医院运行期间的各种事宜,确保医院内部环境的稳定性。现阶段,医院在新经济市场环境下不断拓展其运营规模,使得以往的预算管理方法不可满足医院发展需求,因此需强化全面预算,促进医院财务管理水平认识的提升,进而为医院的发展创建良好的条件。 1医院财务预算管理现状 1.1以部门预算为核心 现阶段,医院通常对财政预算背景下的部门预算体系进行使用,也就是对收支方面标准与参数较为重视与关注,进而符合其他主管部门财务部以及卫生部等资金支出预算与统计等工作需求,并以此为基础创建针对医院运营管理需求的全面收入、成本以及资金费用预算。从这一角度出发可以发现,医院预算体系的基础与编制思维主要不是围绕全面预算,只是医院从人员与理念方面分析,预算的实施拥有相应的基础条件。 1.2管理思路缺乏完善性 首先,当前医院在各种因素影响下缺少良好的筹资预算,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资金流动性风险的提升;其次,来往款预算的缺失。通常情况下医院经济活动复杂性不断提升,医保费用结算、采购与结算、医疗设备升级与更新以及住院预交款等内容,都属于来往款管理的主要内容,而一些医院的应付款项则高达上亿元;再次,良好采购预算体系的缺失。在医院实际运行期间,药品成本为总成本的30%~40%。而医院由于缺少良好的采购预算以及库存预算管理等,使得医院资金管理中存在较为明显的不足;最后,责任预算的缺失。一些医院在各种因素影响下,使得其预算在各个部门与科室的落实存在不足,进而缺少了对各部门与科室的约束力,导致了预算收支项目的落实缺少良好的数据信息支持。同时医院也不可结合实际业务状况对所有医护人员与科室等责任进行明确与审核。 2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措施 促进预算管理力度的全面提升,确保其为医院经济运行形成较为良好的支持性与约束性。其中全面预算管理主要是将系统理念与经济责任体系进行融合,在以此实施良好的预算编制、落实、审核以及控制等工作,其也是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更是确保卫生资源科学配置与各种经济活动全面控制的主要途径。其在利用科学的预算实现医院对风险进行规避的同时,也可通过全流程控制促进所有工作人员责任观,并确保财务控制逐渐向着人性化体系不断发展。 (1)收支预算需要以上一年的预算落实程度以及预算年度预测编制为抓手参考依据。支出预算需要实现量入为出,科学协调与控制可能与需要之间的关联,掌握主要内容与基础,以勤俭节约为主要标准,通过开源节流以及提高节支等措施,激发自身的内容潜能,进而促进资金利用率的提升,其中还需要实现预算编制的细化处理,使其拥有较为完善的可操作性与控制性。 (2)不断提高预算落实分析力度,并强化监督与评价标准。例如:医院管理人员根据实际需求与财政部门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员召开良好的预算编制会议活动,确保相关部门根据财政部门需求,上交预算编制需求的各种原始数据信息,并定期为各可使责任人呈报书面形式的预算落实状况,进而存预算透明度的提升。医院领导人员也应在干部会议上定期对医院经济状况进行通报与研究,利用探讨明确医院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实现部门预算落实状况与相关责任人绩效考核相挂钩,对于完成预算目标的进行相应的经济奖励,而没有完成相应指标时,就需要进行一定的惩处,进而促进工作人员积极性与责任意识的提升。 (3)强化现金流预算,促进资金利用率的提升。在我国社会性质等因素影响下,医院公益性质相对较强,同时在政府的资金支持、补助以及患者费用的收取等,使得资金支出预算与资金成本预算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与意义,而通过现金流的科学控制,可有效确保资金实现及时回笼,进而提高各种开支的科学性,这样需要全面良好地发挥出医院财务部门所有功能,使得资金使用权力极具集中性,为药品、资金以及存款等流动自检的科学配置提供良好的基础与保障,使其充分符合医院后勤、业务以及科研等对于资金运用的需求,进而提高医院资金利用率。 (4)创建科学的配套管理体系。在医院预算管理中,配套管理体系较为重要也是其实现的主要基础,可较好实现医院通过相应的统一标准实施各种工作,进而有效遏制由于标准缺乏统一性而形成的各种财务管理问题。另外,医院还需要根据实际运行需求与政府有关部门规定,创建出符合自身运行特征的预算管理体系,确保自身各种活动的运行都以这一规定为参考依据。 (5)根据预算实施管理。在医院进行各种活动期间都需要结合预算进行实施,也就是以预算为核心进行相应的经济活动,并在科学的时间中落实实施相位合理的制约措施,在执行预算期间,将医院自身的管理措施与方法全部进行使用。医院内部也需求实施具有较强统一性的标准,并在较为科学与严格的标准下对实施各种医院内部预算活动。 3绩效考核体系的落实 医院若想要避免预算形式化问题的快速出现,就需要在落实期间创建良好预算落实考核体系与相应的奖惩制度,再根据公平、公正以及公开等标准,在各个季度定期检测与监督预算实际落实状况。医院需要真正促进医院执行监督力度的强化与完善,特别是对各种经济业务在财务层面上进行严格的管理。创建综合评价标准,在对医疗设备采购考核为起源经济发展实现的推进作用进行定量的同时,还需要对设备采购为医院实现的社会效益等进行定性评价,例如:符合保健任务需求以及符合病患就医需求等。从财务角度分析,在对各科室实际费用支出是否存在超标现象进行审核的同时,也需要对费用使用的合理性进行科学的管理。另外,对于自有资金采购的各种医疗设备创建极为科学的综合性评估标准。在医院实际运行期间,不管预算编制为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模式,其主要决策权都需要完全掌握在领导层手中,并利用这一权力进行层次化的指挥、调整以及决策等。在预算明确后,需要有相关预算部门以及各科室等进行良好的落实,并对相对的权利、利益以及责任等进行科学的辅助处理。而这也需求确保预算的实际落实状况与工作人员经济收入实现挂钩处理,确保奖罚的科学分明,对于完成相应指标的进行物质奖励,而没有完成指标的就需要承担一定的惩处。而这些措施的良好落实可有效促进管理人员、工作人员等与医院的运行形成利益、权利以及责任相对统一的责任共同体,进而促进管理人员以及工作人员的创新性与积极性,使得医院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具有良好的基础与保障。 4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市场环境的不断改变,医院运营规模也逐渐提升,而以往的财务管理模式与预算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医院的发展需求。因此在这一环境下,医院需要结合自身运行特征与需求,根据工作的方法实现全面预算的良好落实,同通过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等措施,为医院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引言 当前电力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电力工程是推动电力事业发展的基础,我国电力工程施工与管理逐渐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但电力工程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由于电力工程施工具有承包单位多、工程量多、施工工种多样化等特点,尤其要做好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进度控制和安全管理问题,在安全生产的基础上按时完成施工进度,避免施工事故产生,保证工程施工周期与施工成本,提高电力工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电力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电力工程施工中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制度是一突出问题,从施工管理层来说对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问题不重视,没有将电力工程施工安全问题摆在重要位置。在施工过程中如果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方案,会导致人员不注重安全问题、不规范操作行为,从而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威胁施工人员生命安全,也不利于电力工程后续施工。 1.2缺乏进度控制和安全管理经验 随着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朝着专业化与科学化方向发展,其涉及到的知识范围越来越广,施工管理成为一项复杂性、系统性的工程。当前电力工程与人们生活和国家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但在电力工程管理过程中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现有的管理人员缺乏管理经验,整体水平较为落后,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解决,后续也不能总结经验教训,导致整个电力工程施工在进度控制与安全管理方面缺乏经验总结,不利于电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2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进度控制 2.1做好项目组织工作 电力工程想要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工,就必须做好工程项目计划工作,尤其是设计好工作安排,做好人员规划,切实保障电力工程施工进度。首先,施工单位应充分考虑电力工程的特殊性,分析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以此来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以变电站为例,在对其进行项目组织工作时要对主控楼的施工进度进行仔细的时间分配。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墙面的粉刷、线路配置、装修等工作进行安排,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并做好预防措施,将各个施工环节进行有效衔接、进行交叉施工,从而确保施工效率较高,严格控制施工进度。另外,还需要设置明确的施工组织计划,当前企业中选择较多的为项目责任制,通过设置项目经理、下设各部门对施工材料、项目质量等各方面进行综合管理。 2.2严格遵循工程施工规划 施工单位应采取合理的措施确保施工进度计划的实现,严格执行相关施工方案,保证每一环节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应定期到现场进行施工进度跟踪,做好监理日志,对关键工序的施工时间进行严格把控。如果实际施工进度明显快或落后于批准的进度计划时,监理单位应及时调查原因并要求施工单位进行调整,采取合理措施满足合同工期要求。另外,电力工程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充分协调与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在出现影响施工进度的问题时可以与其他部门协调解决。除此之外,还需做好施工材料供应时间把控,施工材料是施工的基础,应做好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艺、专业技术保证,避免由于施工材料或技术原因导致施工进程减慢。 3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3.1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 人为因素是导致电力施工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这主要体现在施工单位人员安全管理意识十分淡薄上,安全生产管理最根本的目的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也是电力施工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只有加强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才能够进一步做好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首先,领导阶层要提高安全管理意识,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在全企业树立“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并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好相关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施工时严格按照该制度行事。施工企业要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增强其安全施工意识,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违规操作给予惩罚。 3.2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度 建立健全电力工程安全管理制度是保证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措施,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方法。通过责任制可以更加明确施工过程中各部门、各岗位和人员的职责,建立岗位落实制度,对各级各类人员及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权、利进行明确区分,并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确保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够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在此过程中还需引入安全管理奖惩机制,针对那些安全意识较强并且认真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的人员给予奖励,对于那些存在违规操作、对待安全生产不认真的工作人员给予严厉惩罚,以此来调动施工人员在安全施工与管理方面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到实处。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其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所涉及到的范围甚广,一旦出现问题会影响电力能源的正常供应,给电力用户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必须对工程进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通过加强施工进度控制和安全管理来提高项目质量,不断完善相应的管理机制,将质量管理与进度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从而促进我国电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会计成本控制论文:建筑业中会计成本控制问题的探讨 【摘要】工程施工项目是一种特殊而又复杂的一次性活动,涉及人员、材料、机械设备、环境、技术、资金等诸多因素。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是指建筑施工企业以施工项目作为成本核算的对象,在施工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劳动者的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形式。简单地说,就是工程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的总和。建筑业中会计成本的控制是以施工项目为管理对象,以项目经理责任制为中心,以合同为依据,实现生产资料及人员的最优配置,努力降低施工项目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利润,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建筑业企业搞好会计成本控制非常重要。现结合工作实践和项目成本管理的现状,提出加强会计成本控制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建筑业;会计;成本控制;项目管理;内部管理 一、建筑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漏洞 (一)行业竞争激烈,市场管理不规范 目前建筑业市场竞争激烈,有的企业为了顺利中标,搞暗箱操作找其他单位串标、陪标;有的企业甚至压低报价,低价中标,这些企业中标后,通常在材料上以次充好,在程序上偷工减料,造成工程质量的安全隐患;而有的单位中标后,却转包、分包给不具有施工资质的施工队,从中收取管理费,施工队提供发票,自己代扣代缴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各种税费,造成施工项目成本不实,会计成本难以控制。 (二)项目经理的成本管理意识淡薄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规定:“施工企业在进行施工项目管理时,应执行项目经理负责制”,这就说明项目经理是项目实施的组织者和责任者,但项目经理往往关心的是项目的施工进度及工程质量,而忽视了成本的管理,而项目部其他成员都是各司其职,缺乏统一的全局的成本意识管理,造成了材料、人工、机械设备等成本的浪费。所以,应从项目部着手,统一成本管理的思想,加强成本控制的意识。 (三)成本管理工作流于表面形式 施工企业通常是一接到工程项目,就忙于落实资金做开工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如购材料、选队伍、添资产,却没有考虑成本管理的事前控制,更没有把项目成本管理责任落实到人。由于建筑施工生产的工程具有一次性,所以成本管理工作不要流于表面形式,一定要落到实处,使项目成本得到很好的控制。 (四)工程材料成本疏于控制 工程施工过程中所用的物料费用占整个项目成本中的比重最大,可达60-70%。而多数企业在施工准备阶段的用料计划计算的不准确,反复进料,加大了运输成本,有的材料员进料时把关不严,质量和数量的误差较大;物料采购价格不透明,物料采购成本损失严重。在堆放料物的地方,往往大的材料是分门别类的存放,而一些零星材料则分类不明,随意堆放管理混乱,造成浪费;还经常发生施工现场的车辆碾压物料入土造成浪费;经常发生物料被盗事件;有的工程竣工后,物料剩余现象严重;有的物料运输距离长,使物料运输成本增加,最终导致物料成本加大,工程利润降低。 (五)成本控制方法不完善 传统的项目成本控制中,成本、进度和质量分别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但工程施工项目的施工周期却往往不确定,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及内外条件千变万化,项目核算的预算成本与实际费用不能相互对比,成本控制手段落后,控制方法不完善,不能给项目管理人员提供准确的信息资料,给项目成本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上述情况表明,建筑企业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还有努力挖潜和改进的地方,使其发挥更好的作用。 二、严格管理,提高会计成本管理水平和企业效益 (一)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 国家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建筑业的法律、法规。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建筑业的监督,对建筑业不定期进行摸底调查,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大企业的违法成本,以保证建筑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能使建筑业行业竞争健康、有序的进行,为城市的建设添砖加瓦。 (二)加强项目内部管理 1.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 为推行成本管理,在总经理的领导下,各部门要成立包括预算、工程技术、施工管理、财会、合同、办公室、人力资源等各相关部门领导成立的成本管理小组,负责项目部的成本管理、指导和考核。各部门要分工明确、职责明确、工作内容合理分配。各业务部门之间要紧密配合,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精简项目机构、合理配置项目部成员、降低间接成本。按照组织设计原则,因事设职,因职选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选配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组建项目部。 2.建立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及人员岗位职责 制定规章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是规范指引企业部门工作与职工行为的需要,它可以使员工行为合矩,提高管理与工作效率。围绕责任成本管理,要大力加强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固定资产、存货、货币资金、担保等会计内部控制规范的制定,完善预算管理、资金账户管理、绩效考核、项目部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方法,使项目成本管理成为可能。 (三)加强项目造价及工程合同管理 建筑工程预算是以货币形式来反映建筑工程的价值,仔细研究工程图纸,做到不漏项、不缺项,提高工程预算编制质量,对搞好基本建设计划和投资管理、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有重大意义。建筑施工中的合同在建筑施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缔约双方明确法律关系和一切权利与责任关系的基础,是业主和承包商在施工合同中的一切活动的主要依据,有效的合同管理是促进参与工程建设各方面全面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确保建设目标(质量、投资、工期)完成的重要手段。 (四)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科学合理的施工现场管理,对保证施工质量、促进施工进度,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成本有着重要意义,必须要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1.材料成本控制 材料是建筑施工中消耗资金最多的资源,也是降低工程造价的主要组成部分,材料的采购应依据工程预算及合同的要求,由项目部生产、施工等部门根据当月的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材料采购计划表》严格控制材料的采购数量,科学合理的安排采购时间。材料的采购要严把质量关、验收关,保证所采购的材料质优价廉,并积极推广使用一些环保的低料耗的新型材料。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材料领料制度并坚持余料回收,避免使用不当引起的材料浪费。当一个小的工程项目结束后,应由材料员清点、汇总材料的具体使用情况,并报会计处清查核对,以控制好各个环节的材料消耗情况,从而达到控制材料、降低成本的目的。同时,合理堆放现场物料,避免和减少多次搬运;严格物料进场验收和限额领料控制制度,按理论用量加合理损耗的办法分配给施工作业队,节约时给予奖励,浪费时给予惩罚,促使施工作业队合理的使用物料,减少材料成本损失。 2.施工机械成本控制 控制机械使用费,要根据工程的需要,科学合理地选用机械,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合理调配,避免出现不合理的机械停、窝工,力求提高机械的利用率;定期检查、保养设备,对发现有故障的设备及时修理,减少不合理使用对机械设备的非正常损耗,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进度、工程质量产生不必要的影响,从而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减少机械的使用成本。 3.施工人员的管理及人工费的控制 人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中心,对施工现场活动的管理就是对人的活动的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个人素质,营造出我是主人翁的意识,让所有的员工都感受到自己是这个项目大家庭中的一员,利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在施工现场做到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不拖延工期,尽量避免因非正常原因造成的窝工、停工。尽职尽责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保质保量地完成工程项目的前提下,从而达到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4.质量、安全成本控制 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严格控制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降低安全成本。要实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提高工程质量。质量好的工程可以减少工程施工返工,减少施工单位成本投入,减少建设单位的经常维修,延长工程的使用年限,从而提高投资效益,降低了维护成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要确保安全设施资金到位,加强安全培训教育,抓好关键人员、关键部位、关键设备的安全,特殊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做好安全检查工作,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从而降低安全事故成本。 (五) 加强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 竣工扫尾阶段,要精心安排人员和设备的转移,力争把竣工扫尾时间缩短到最低限度,以降低竣工阶段成本支出。在验收以前,要准备好验收所需要的各种竣工资料确保工程顺利交付。项目完工后,应对项目责任成本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 (六)加强科技攻关,增长经济效益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施工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投入,降低成本。 俗话说得好:“管理出效益”,说出了会计成本控制的精髓。总之,会计成本控制贯穿整个施工项目中,在实际的操作中应根据不同的工程规模、不同的管理体制、不同的建筑企业灵活运用,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和提高会计成本控制的方式和方法,以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公司发展。 会计成本控制论文:提升街道办事处社会效益的会计成本控制问题探讨 摘要:从现阶段诸多办事处的工作反馈可知,其在应对程式化的社会事务时较为得力,但在拓展自身的社会效益目标上则显得滞后了。通过对社会效益内涵的解析和问题提炼,当前需要解决项目资金的预算制订、资金监管、审计等问题。为此,优化会计成本控制的对策可从:深化对办事处所面临新问题的认识、增强对资金预算的科学性和程序性、构建信息平台解决信息不对称现象等三个方面来展开。 关键词:街道办事处 社会效益 会计成本 控制 在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街道办事处(下文简称:办事处)已成为管理社区的重要职能部门,办事处的工作绩效将直接关系到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然而,从现阶段诸多办事处的工作反馈可知,其在应对程式化的社会事务时较为得力,但在拓展自身的社会效益目标上则显得滞后了。 那么如何来理解社会效益目标呢。笔者认为,办事处应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无论是社区的常规管理还是解决当地切实的民生问题,都应从获取最大化外部性上做文章。当然,这里也面临着一个问题,即在提升办事处社会效益的同时如何来控制自身的会计成本呢。之所以提出这一问题在于,在有限的办公经费约束下,也必须重视起“产出/投入”问题了。 基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对街道办事处社会效益内涵的解析 结合笔者的工作体会,以下从两个方面对办事处的社会效益内涵进行解析。 (一)整体层面上的内涵解析 整体层面上的内涵解析可以理解为,从对办事处所管辖的社区范围内来看待其所产生的社会效益。那么这时的社会效益反映在:一是所管辖社区的社会稳定性;二是所管辖社区的内在秩序性;三是所管辖社区的发展性等。从这三个主要内容可知,办事处在履行职能时所形成的社会效益,在整体层面主要以良性的社区生态形式而存在着。那么在建立这种良性社会生态时,便需要依托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引导,也需要依靠社区居民自发所形成的规制力量。 (二)个体层面上的内涵解析 在社区的发展上需要注重个体的福祉,通过提升个体的福祉来为良性社会生态的实现建立起微观基础。但因办事处所面临的具体社区不同,也就在个体福祉的增进上存在着差异。笔者所在的办事处主要面对乡镇居民,他们作为大量以农业人口为主的民居,在个人福祉上不仅体现为增收,还体现在了适应城镇化生活模式的需要。 二、解析基础上的会计成本控制问题 从以上解析中可以看出,办事处在履行职能时所形成的社会效益,需要借助公权力和民间力量来实现。为此,这些都将消耗一定的资金费用,而产生一定的会计成本。从而,如何提升“产出/投入”比值便成为办事处工作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 具体而言,以下从三个方面来提出会计成本的控制问题: (一)项目资金预算问题 办事处在管理社区以及为社区民居提供劳动技能培训时,都需要进行项目资金预算,项目资金预算可以被看作是事前控制。然而,现阶段在预算环节存在着:一是缺乏预算明细;二是预算制订时以经验性为主导等问题。从中不难知晓,这种项目资金预算方式将可能出现专项资金浪费的局面,而无助于会计成本的控制。 (二)项目资金监管问题 办事处的项目资金监管主要存在于资金使用过程中,由于属于社会职能范畴下的工作安排,从而在资金使用上可能出现因“委托”问题,而导致的资金监管缺位现象。该现象的发生从另一视角来看,也受到信息不对称因素的决定。 (三)项目资金审计问题 作为基层行政部门,办事处在资金使用上也需要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审计。但审计过程中若只是对形式要件进行审查,将可能忽略其背后经济事件的真实和有效性元素。为此,这一事后控制事宜将无法规避会计成本虚高的现实。 三、针对问题的现状反思 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在履行行政职能上都提出了从简节约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办事处没有理由不控制自身的会计成本。那么是否随着会计成本的控制必然就弱化了社会效益目标的实现呢。对此疑问,还需要辩证的看待。 由此,这里需要针对问题展开现状反思: (一)针对主观因素所导致问题的现状反思 项目资金预算上的主观随意性,成为了影响会计成本控制的前置性因素。笔者感知到,办事处对面对的工作内容存在着有序和无序两个方面:有序体现在常规管理方面,而无序则存在于适应城镇化发展的新情况、新事物的解决方面。可见,办事处工作人员若缺少对新情况、新问题的预先研判,必将导致经验性错误。 (二)针对客观因素所导致问题的现状反思 客观因素主要指向“信息不对称”现象,而这一现象直接影响到资金使用监管和审计环节。然而,在现实中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从而我们只能通过某种方式来降低这一现象的干扰程度。根据笔者的工作体验,在办事处会计成本控制上似乎忽略这一现象。 四、反思基础上的对策构建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反思基础上,对策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构建。 (一)深化对办事处所面临新问题的认识 无论是处于城区的办事处还是处于乡镇的办事处,在提升工作的社会效益问题上都需要与时俱进。当前与时俱进的实践载体便是城镇化建设,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中央所指出的重点来看,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精神面貌成为了推进城镇化的重点。为此,办事处应着力在这一领域做好研究工作,并在资金配置上给予倾斜。另外,在会计成本控制上还应通过发挥民间力量,来节约项目资金的使用量。 (二)增强对资金预算的科学性和程序性 办事处因人员结构问题,在项目资金预算上存在着经验性为导向的情况。在解决这一主观因素所导致的问题时,应通过增强资金预算的科学性和程序性来给予纠正。对于增强科学性而言,则可以借助财务岗位培训来强化部门职工的业务能力,并通过形势政策教育来提升他们的整体视野。对于程序性来说,则可以强化党委领导下的预算制订机制,从而在政治上确保预算工作的严肃性。 (三)构建信息平台解决信息不对称现象 在控制办事处的会计成本上,应着力解决资金使用过程和审计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为此,应提升办事处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功能,并在审计环节中增强社会舆论监督力度,以及执行跟踪审计制度。另外,通过对社区居民的访问所获信息,也可以对资金的“产出/投入”比进行评估。 以上从三个方面对会计成本控制进行了阐述,这里还需要强调,办事处作为基层行政部门其公权力在于造福于基层民众,因此在进行会计成本控制时不应以牺牲社会效益为代价。 五、实证讨论 某街道办事处从以下三个方面具体完成了会计成本控制事项: 一是党建管理智慧化。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工作需要,提高基层党建管理效率,街道使用党员管理信息系统,打造“智慧党建”,实现了组织关系接转、党组织换届、党费收缴、流动党员和发展党员管理等功能的电子化,实现了网上组织关系接转和网上党务信息动态更新,为街道党工委开展日常党务管理和党内统计提供有力支持。 二是OA办公智慧化。为了提高办公效率,提升办公质量,街道使用电子政务办公OA平台,打造“智慧政务”,实现了文件审批、签发、接收、办理的电子化,实现了文件、信息等网上流转,有效提高了街道办的信息化程度;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实现了对社区信息的监测,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行政成本。 三是宣传引导智慧化。为了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提高宣传效率,拓展宣途径,街道使用微信、微博、博客、QQ群、飞信群等新媒体,打造“智慧宣传”,实现了对街道党务、政务、就业、计生、民政、综治等信息的宣传电子化,即时社区工作动态、宣传健康知识等。 四是民生服务智慧化。为了更加广泛深入、方便快捷的为居民服务,街道多措并举,打造“智慧民生”。街道为辖区有需求的老人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安装“一键通”呼叫器,一键直播、一拨就灵,实现了生活服务智慧化。 六、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社会效益内涵的解析和问题提炼,当前需要解决项目资金的预算制订、资金监管、审计等问题。为此,优化会计成本控制的对策可从:深化对办事处所面临新问题的认识、增强对资金预算的科学性和程序性、构建信息平台解决信息不对称现象等三个方面来展开。 会计成本控制论文:国有企业会计成本控制问题探究 摘要:众所周知,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它多年来一直延续着计划经济的模式,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变化的潮流中,其落后的观念、有缺陷的自身管理等问题日益显露出来。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显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些问题俨然已经成为严重阻碍我国国有企业飞速发展的巨大障碍。因此,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加强企业对会计成本的控制已经迫不及待。本文分析了加强国有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着力探讨了国有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相应薄弱环节探究了相对对策,以期在国有企业的发展和管理中起到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会计成本;控制管理;存在问题;相应对策 当代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得国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前所未有机遇。然而,国有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管理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它们已在一定的程度和某些方面限制了国有企业的进步。所以,找出并分析相应问题已经显得尤为重要。采取科学有效的经济手段和方法来实现对国有企业会计成本的控制是不二选择,也只有这样,国有企业才能更好的适应于当代经济体制的变动和发展中,才能在世界经济、当代经济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更好的繁荣发展。不可否认,会计成本的管理问题,是国有企业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一、加强国有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管理的必要性 会计成本的控制管理是企业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上的地位。此外,一个企业管理水平高低也同样需要依附于成本的管理。所以,加强其成本控制管理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和效益的取得极有其必要性。首先,加强国有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管理,有助于国有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同样也是企业有序生产的重要保障。另外,国有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的加强,对于企业在激烈的竞争取得优势地位有很大的帮助作用。通过对企业的产业结构以及总体格局进行相应调控,来有效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十足进步,帮助企业在惨烈竞争竞争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和实践,以期找到一套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的战略方式。再次,加强国有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管理,也是当前的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的要求。要知道,国有企业现在更多的是向以自我为中心的发展方向转变,早已不再是传统经济体制下的政府的附庸,其地位作用也已不可同日而语。这是由于国有企业的发展环境已变得复杂多变,因此,加强其成本管理是国有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制胜法宝。 二、国有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国有企业内部环境控制的缺乏 国有企业内部环境的控制是有效降低企业成本的关键步骤。企业的管理者想决策者行贿、不正当使用和经营企业资金或用于私人的方面、错误的采取经济方法和手段致使资金严重亏缺等问题都会使得企业的财务危机,使得企业的成本增加。 2.企业会计成本管理系统性不强 成本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已逐渐凸显出来,越来越被企业重视并逐渐加大对其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投入,但不尽人如意的是成效甚微。这主要是成本管理体系的不完善、执行不到位或欠缺执行力度使得信息的传递和反馈不及时造成的,另外还可导致成本管理的效果因某个环节的问题而大大削弱。因此加强成本管理的系统性十分必要。 3.国有企业成本的监督管理体制不完善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对成本管理的体制和成本考核制度上就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经常会出现对成本的控制难以落实,不能很好地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相适应等不良现象。其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计划成本控制的不合理、控制定额成本的方法不合理、标准成本控制方法不合理,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对成本控制的要求几个方面。 4.国有企业缺乏对会计成本的控制管理意识 在诸多企业不乏管理者对成本管理的意识缺乏普遍的现象。企业管理者对成本管理意识的薄弱和缺乏,都会造成其成本控制基础工作的薄弱,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企业的效益的追求和扩大生产规模起到消极作用。另外,企业管理者缺乏成本管理意识也会使得预算的不准确,也就无法从根本上降低企业成本。 三、国有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的相应对策 1.树立国有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管理理念 树立正确的成本控制理念是企业加强成本的控制管理的县区条件。只有企业的管理者与员工都梳理并具备成本管理意识以后,才能保障员工在参与成本控制的过程中,时刻保持降低成本的良好意识,才能真正有效地实现成本的节约。因此,国有企业欲增强成本观念,就必须灌输全体员工的成本管理理念。 2.构建完善的国有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管理体系 国有企业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需使成本管理基础工作实现科学性和全面性,保证其信息的及时性、完整性和真实性,这样才能保障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另外,完善的成本预算体制的制定有助于企业的成本计划的及时有效的反馈,帮助企业管理者及时针对问题作出决策和调整。 3.注重对财务人员的培养 在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企业管理人员,尤其是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的高低是企业能否胜出的关键因素。因此,企业应加强财务人员的队伍建设,不断注入新力量,不断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 4.实行现代化的成本管理 21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成本管理与现代化信息管理街融合已是时代经济的大要求。实现现代化的成本管理,需要兼顾降低成本和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和生产结构两个大方面,以实现和保证企业在竞争中获得最大效益,产品在经济市场取得最大的利益。 会计成本控制论文:农垦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的目标定位及实践 【摘要】受农垦企业生产对象的制约,决定了其在成本控制上还将面临着自然条件的挑战。会计成本具有事后性的特点,这就导致了借助成本核算所计算出的成本数量,却无法为该阶段的生产建立起成本过程控制。为此,可在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相契合的态势下,构建具体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会计成本 财务管理 成本控制 目标定位 实践 在企业资本有机构成相对稳定、员工劳动技能水平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唯有通过控制会计成本才能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关于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农垦企业。然而,受到该企业生产对象的制约,决定了其在成本控制上还将面临自然条件的挑战。由此,考虑到自然因素后将增大本文的讨论难度,为了使本文的探讨更为实际,以下只针对生产活动中的会计成本控制来展开。 一、会计成本控制的目标定位 考察会计成本控制的目标定位,在于为实践提供明确的路径指向。目前,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出台,已为生产成本控制引入了价值取向,即应关注员工切身的福利。具体而言,这种福利不仅体现在物质方面,也体现在工作环境领域。 于是,目标定位可定位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经济目标 经济目标属于传统视角下的目标定位,它只关注成本控制的数量水平,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实现的利润总量。由于会计成本核算具有事后性特征,在财务管理的辅助下目标应界定为,在增强生产资金使用效率的同时,将成本控制职责细化,并在规避信息不对称劣势的情况下,提高对团队成员成本控制努力的考核力度。可见,上述目标充分考虑到了农垦企业生产模式的团队化,以及个体成员努力程度难以监督的现实。 (二)社会目标 根据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出台,关注团队成员福利和工作环境已成为必须履行的工作。那么,这在会计成本控制上又意味着什么呢。首先,对于人工成本的控制不应构成全面成本控制的主要方面;其次,通过增大成本的结果来改善员工工作环境,应是企业必须要做的工作。可见,这里的目标可定位于弹性控制和整体控制等两个元素。对于整体控制而言,实则就是从生产流程上进行整体把握,而不是针对每个要件分别展开控制。 二、目标定位下的实践 在上述目标定位下,实践措施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分别进行。 (一)资金预算方面 对于生产资金的预算应考虑到员工的福利和工作环境改善方面。另外,对于资金使用的监管也应建立起合理有效的层级负责制度。对于前者而言,可以根据生产季节和劳动强度,在员工津贴上给予重点关注(当然符合企业薪酬管理办法)。为此,在资金预算上应加入这部分经费。对于后者,在一把手负责制下,应建立起“下对上”的负责制,以及“上对下”的监管制。 (二)成本分解方面 将资金具体用于团队生产之中,就涉及到增强资金使用效益的要求了。要实现这一要求,则是通过成本控制下的“产出/投入”最优化来满足。因此,根据生产特点应建立起成本逆向分解机制,从而将成本控制数量分解到成员头上,并把对其控制效果作为发放津贴的考核指标之一。这样一来,就完成了会计成本控制的核心部分。 (三)监管激励方面 这里还存在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即由谁来履行绩效考核任务呢。笔者认为,在规避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因素下,应由生产部门负责人来履行,这也从单一层级间的信息传递漏损最小化能够得出。但是,为了确保团队成员的合法权益不被侵害,还应建立基层员工的利益诉求渠道,这可以通过工会与员工的直接联系来完成。 三、案例 (一)不断完善财务运营体系。以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有例,北大荒股份推进和完善了以资金为核心的财务、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对公司资金流、盈亏预算进行了一体化管理,建立完善了资金管理体系、核算管理体系和内控管理体系。2008年公司集中管理资金达30亿元,节约财务费用3000余万元。另外,积极开展筹融资产品创新,先后通过银行成功发行5亿元“利得盈”、2亿元“利多多”信托理财产品,借款利率在银行同期利率的基础上分别下浮15%和14%,并成为2008年省内第一家利用银行中间产品进行融资的企业。 (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北大荒股份作为上市公司在关注自身经济效益、保护股东利益的同时,有效利用企业会计成本控制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公司在为股东、员工、客户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践行了社会责任,在职工卫生、安全环保和节能减排方面加大了投入,促进了公司与社会、环境、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和谐发展。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经董事会研究同意,公司仅用3天时间就完成为四川灾区捐助2,400吨大米的紧急加工调运,履行了作为公众公司的社会责任,在资本市场和社会各界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综上所述,以上便成为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不难看出,本文从独特的视角下对文章主题进行了探讨。 四、小结 本文认为,会计成本具有事后性的特点,这就导致了借助成本核算所计算出的成本数量,却无法为该阶段的生产建立起成本过程控制。为此,可在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相契合的态势下,来构建具体的实施策略。 会计成本控制论文:企业会计成本控制下的财务管理模式探讨 摘要:从2013年年末的统计数据可知,国有企业普遍出现了盈利能力下降的态势,这一态势与会计成本控制绩效不高相关联。在提升国企盈利能力的目标导向下,借助财务管理手段来提升成本控制绩效便成为了本文立论的出发点。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之间的契合机制表现在,成本控制构成了财务管理的目的、财务管理构成了成本控制的手段、二者的契合满足了多元目标函数等三个方面。为此,财务管理模式的构建也应围绕着:深化对二者契合机制的认识、完善财务管理目标导向机制、健全财务管理手段应用机制、综合全面评价财务管理绩效等环节来展开。 关键词:国有企业;成本控制;财务管理;模式 本文以生产性企业作为考察载体,并聚焦于国有企业的会计成本控制为考察对象。从2013年年末的统计数据可知,国有企业普遍出现了盈利能力下降的态势,这一态势不仅与当前我国实体经济整体环境有关,也与会计成本控制绩效不高相关联。前者主要涉及宏观经济层面,从而无法在短时间内来克服;而后者则主要涉及企业的微观操作层面,进而能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来给予应对。正因如此,在提升国企盈利能力的目标导向下,借助财务管理手段来提升成本控制绩效便成为了本文立论的出发点。 梳理现阶段的有关文献可知,许多作者在建立会计成本控制手段时都习惯于从强化会计核算入手,似乎认为这就可以提高成本的控制绩效。实则不然,会计核算是针对已经发生经济事件的一种事后行为,这一行为或许能为下一阶段的成本控制提供方向,但对正在进行中的费用发生活动并没有实质的约束力。这就意味着,会计核算这种事后行为无法从费用发生的过程中建立起成本控制活动,因此借助财务管理模式也就成为了应有之义。 基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对企业会计成本控制内容的解析 需要指出,国企因特有的经济职能和组织架构,在成本控制中应建立起植根性的方法和手段。在这一逻辑下,对企业会计成本控制内容的解析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 (一)经济效益目标导向下的成本控制 从“利润=收益-成本”的公式中可以知晓,因经济效益突出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从而在收益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追求成本最小化。在目前宏观经济环境下,又因收益水平处于下降态势,进而就对压低成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国企当前需要直面的问题。 国企在体制机制转变过程中,以股份制产权形态建构起了庞大的组织架构。在这一架构形式下,必然存在着莱宾斯坦所提出的“X―非效率”。具体来说,这种非效率的产生不仅来源于多层级和宽幅度下所造成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也直接根源于国企特有的组织生态环境。这就要求,在经济效益目标导向下需要双管齐下的来完成成本控制任务:第一,需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现象对成本控制所带来的缺位问题;第二,需要解决组织生态中缺乏竞争元素而出现的单位工效不高的问题。 (二)社会效益目标导向下的成本控制 社会效益目标不但可以从国企的社会性身份来解构,也可以从国企内在的所有权形式来认识。为了更好切入主题,笔者打算着重讨论后者。国企的产权形式尽管转换成为了股份有限公司,但这只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表现形式而已,而在本质上它仍然属于公有制企业类型。但在实践创新的方面却未能很好的解决“委托关系”下的激励问题,或者说对于管理层的激励力度已达到了广大职工很难容忍的地步,进而出现了国企内部事实上的不公现象。 似乎这与会计成本控制问题无关,实则不然,缺乏约束的激励不仅将抬高企业的经营成本,还将因不公的氛围影响到职工的工作绩效。事实证明,后者已成为国企盈利能力削弱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生态效益目标导向下的成本控制 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了党章,这对于国企的生产经营起到了价值引导作用。特别对于许多资源型国企来说,在垄断资源获得高额利润回报的同时,却时常造成企业周边生态环境的恶化。如山西省的部分地区因采煤而出现的地面塌陷现象;有如资源型企业所在地出现的雾霾现象等,这些都不断的侵蚀着当地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因此,生态效益目标导向的成本控制,便要求国企不断释放出经济发展中的正外部性。 以上三个方面的成本控制内容表明,传统单向度的成本控制模式已无法满足新时期解决新问题的需要;同时也告诉我们,借助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活动也需要在以上三种目标下来进行。 二、解析基础上的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契合机制设计 那么如何来解读财务管理在提升会计成本控制绩效上的所用呢。对此,需要从建立二者的契合机制上来给予考察。不难理解,财务管理的对象是“资金”,而资金是价值层面的企业资本;会计成本控制的对象是“生产资料”,而这又是实物层面的企业资本。这就说明,借助“资本”这一中介便能使二者形成契合态势。 具体而言,二者间的契合机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设计: (一)成本控制构成了财务管理的目的 根据国企资本循环公式:G-W-G`可知,财务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能在于监管资金在时间维度的流通和空间维度的分布状况。或许认为,管控这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似乎构成了财务管理的目的,实则不然,在目标管理原则下财务部门的目标仍隶属于企业的总目标,而当前国企的总目标则主要在于提升盈利能力方面,这也是中央对国企未来发展的要求。这就意味着,通过“总目标――提升盈利能力的目标――财务管理目标”的分解路径,明确了当下财务部门的工作方向。又如上文所述,成本控制构成了实现盈利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之一,进而财务管理的目的也就需要配合成本控制而开展了。 (二)财务管理构成了成本控制的手段 无论是通过会计核算的方法,还是通过强化职工成本控制意识的方式,都无法全面解决成本控制绩效不高的问题。究其原因便在于,前者以事后反馈为手段必然无法建立起过程控制职能;后者则强调职工的岗位意识,却时常面临监管缺位的尴尬。这里还须指出,国企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组织生态,主要表现在非正式组织众多,以及非正式制度经常干扰正式制度的执行。这就意味着,在针对职工成本控制行为的监管中还因存在着“关系型影响力”,使其监管绩效大打折扣。为此,财务管理便在自身职能上能够起到弥补作用。 建立在资本循环逻辑下的财务管理内容,则抽象掉了成本控制中因人的存在而形成的生产关系元素,进而也就较好的规避了生产关系中诸多不适应于当前生产的因素。其通过强化预算管理、资金监管与个人利益相融合,以及绩效考核等方法从外部和内部建构起国企成本控制的有效形态。 (三)二者的契合满足了多元目标函数 综合以上两个方面的阐述,成本控制成为了当前国企深化产能调整的重心,而财务管理不仅围绕着成本控制目标而展开工作,也以提升成本控制绩效作为工作开展的出发点。因此,二者的契合能够满足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那么对于社会效益目标和生态效益目标而言又会怎样呢。笔者认为,在现有的国企经营模式下一把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在发展形态上深刻印有一把手的痕迹。这就要求,需要建立起“管理层――财务管理部门――多元目标”的逻辑路径,来达成另外两项目标。在中央政策导向和国企新时期发展要求这两个方面来看,这一路径模式是行得通的。 三、契合机制引导下的财务管理模式定位 在上述契合机制引导下,财务管理模式的定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 (一)关于财务管理目的的定位 在上述部分已经就财务管理的目的性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它应促进成本控制为目的导向。但此时又存在着多元目标函数,所以在二者契合下的多元目标函数下又提到,企业管理层应兼顾其它两类目标。这就意味着,财务管理的目的所内在的价值取向,也应涵盖这三类目标。 1.针对经济效益目标的定位。对此已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这里主要强调它在解决成本控制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的作用。 2.针对社会效益目标的定位。在工资预算方面,管理层应本着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原则,缩小内部收入差距。从这一点来看,其通过集约化资金的使用而实现了成本控制。 3.针对生态效益目标的定位。实现生态效益目标需要国企增强生产经营的正外部性,因此需要通过技术改造、废物处理等方式来实现。因此,此时财务管理在资金预算上应从实际出发来展开,但仍需要遵循会计成本的控制目标。 (二)关于财务管理手段的定位 在资本循环公式:G-W-G`的逻辑路径上,财务管理在提升成本控制绩效上应分别从物资采购、生产、产成品销售等环节上来建构手段。具体如下: 1.物资采购方面。国企往往采取的是订制化生产模式,从而其物资采购活动也围绕着生产任务来进行。但存在着专业技术限制等因素,采购预算一般会由生产部门做出,并交由财务管理部门进行审批。为此,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克服这里的信息不对称情形。 2.产品生产方面。生产环节是国企成本控制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在生产资料有效利用上已经做得不错,但在项目制条件下的成本整体控制绩效仍有待提高。随着技术创新活动成为国企的重点,期间的成本控制也将面临着新的挑战。 3.产品销售方面。在订制化生产模式下的产品销售,所面对的难题是存在着资金回笼风险。资金作为企业的稀缺资源和它本身的多用途性,使得资金延迟回笼的机会成本很高,这实则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企业的会计成本(融资成本)。因此,财务管理需要在这一方面有所作为。 (三)关于财务管理结果的定位 财务管理结果指在评价上述手段与目的的吻合度,因此需要从多元目标函数下来考察财务管理的最终绩效。尽管在手段方面没有将社会效益目标和生态效益目标明确提出来,但其内含有绩效奖金的发放和通过技术创新在减少负的外部性思想。可见,财务管理模式在提升成本控制绩效的过程中,应以经济效益目标为主导,在此基础上不断增强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目标的达成效果。 四、定位驱动的财务管理模式构建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定位驱动下,财务管理模式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构建。 (一)深化对二者契合机制的认识 从管理学的一般原理可知,企业管理的本质在于对人的管理。作为提升成本控制绩效而进行的财务管理活动,仍需要借助财务人员的努力方能实现。因此,需要打破当前职能型结构所带来的信息闭塞状况,深化财务人员对二者契合机制的认识。对此需要通过两种主要途径来完成:(1)利用岗位培训来建立起财务人员的大局意识;(2)建立财务人员参与到项目生产中的制度。特别对于后者而言,应采取全程参与的制度来促使财务人员在实践中,获得资金管控对成本控制的意识。 (二)完善财务管理目标导向机制 在使财务人员具有大局意识的同时,还应完善财务管理的目标导向。在前面已经指出,国企当前存在着人为干扰财务管理的情况,当然本文不打算对此进行深入探讨,但仍需要指出财务管理活动的路径指向应严格在企业的目标管理之中。目标管理由两部分构成:目标分解、目标协同。因此,完善财务管理目标的导向机制,就需要使其在国企动态的目标函数下完成自我职能的目标分解,这样才能为计划职能的执行提供方向。可见,财务部门的管理者应在大局意识的支撑下,敏锐把握企业管理层的战略决策。 (三)健全财务管理手段应用机制 之所以强调“健全”二字在于,传统财务管理主要归属于会计活动范畴,从而只是从技术层面进行资金管理而已。这就意味着,它只是依附于物资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上。本文所强调的财务管理模式,应是能主动完成对采购预算的审核、生产资金的监管,以及提升销售资金的回笼效率工作。那么应用机制包括哪些方面呢。首先,应通过引入专业技术人员来共同审核采购预算;第二,建立项目资金下放制度,并在财务制度规范下实现资金节约与项目成员利益正相关的机制;第三,销售资金的回笼依赖于双方合同的保障,也依赖于客户方的资金状况。因此,应通过绩效考核指标的优化,来激发起企业市场人员的主动意识来增强资金回笼效率。 (四)综合全面评价财务管理绩效 在会计成本控制环节,并不是一味的压低费用支出,而是尽可能的压缩不合理、不必要的经费支出。因此,在实现社会效益目标、生态效益目标方面应综合考虑资金结构的划拨。从现有文献中,对于另外两个目标导向下的财务管理评价似乎并没有谈及,这里笔者也只是提出。关于具体的评价指标,还需要通过研究来进行构建。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了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五、实证分析 财政部近日数据显示,1~11月,央企累计实现利润15335.2亿元,同比增长11.2%;地方国有企业6148.9亿元,同比增长1.5%。这意味着,地方经历了一年多的利润负增长后,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全年利润最终能获得正增长。数据显示,1~11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419258.1亿元,同比增长11%;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1484.1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实现利润同比增幅较大的行业为电力行业、电子行业、施工房地产行业、汽车行业、交通行业等。 但经过一年多的调整后,国有企业仍面临较大的成本管控压力。数据显示,1~11月,国有企业累计发生营业总成本404093.7亿元,同比增长11.3%,超过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增幅。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分别同比增长12%、6.5%和7.9%。此前,市场曾经希望,新一届政府上台之后,能如以往一样有一波投资政策。但今年以来,中央政府坚持“稳中求进”的步调,保持温和政策,又紧抓结构调整。虽然企业所希望的政策刺激没有到来,但却保证了经济在结构优化下平稳增长。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院研究员胡迟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本届政府履职以来的调控理念表明,在内需正渐进复苏的情况下,政府不会为了实现所制定的目标,而盲目刺激经济增长。保持现状是目前的最佳对策。与此同时,调节产能过剩、解决地方债务与化解房地产泡沫的风险应当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这也意味着,企业仍需要在阶段性产能调整的基础上做好明年更大幅度调整产能的准备。如果企业自身不加快调整,大多数行业利润平缓增长的局面不会被改变。 可见,在微观层面国企需要从深化资金管理入手,来提升成本管理绩效。关于多元目标的实现问题,也应与会计成本的控制相联系。 六、总结 本文认为,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之间的契合机制表现在,成本控制构成了财务管理的目的、财务管理构成了成本控制的手段、二者的契合满足了多元目标函数等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财务管理模式的构建也应围绕着:深化对二者契合机制的认识、完善财务管理目标导向机制、健全财务管理手段应用机制、综合全面评价财务管理绩效等环节来展开。(作者单位:通辽职业学院) 会计成本控制论文:财务管理与会计成本控制融合下的模式探究 摘要:从传统角度分析,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的实施往往要依赖于工程技术领域的一些方法和手段,但是这些和手段的更新有着明显的周期性。由于会计控制关系着企业的生产与发展,要求不断提高会计成本控制水平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在工程技术革新的周期中应采用何种方式来实现这一目的呢?本文为了做到这一点,基于大量的文献资料扼要分析了财务管理和会计控制之间的融合性及两者之间的融合机制,以优化成本控制与管理效果。 关键词:成本 会计控制 财务管理 融合性 融合机制 优化 价值链 成本控制既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基本手段之一,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企业的使命是创造价值,经营者和员工必须为这一目标来服务。正常来讲,企业财务管理的最终绩效都将落实并反映到具体的财务指标上来,而财务管理要定位于实现价值的增长从新整而各种价值驱动因素和管理技术,创新一种财务管理和会计控制高度融合的管理模式。 一、财务管理和会计控制之间融合的可能性 从价值链角度分析,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控制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财务管理和会计控制的研究对象都是价值运动,研究目的也都是通过价值创造来实现企业价值增量的最大化。具体而言,财务管理研究的对象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包括投资、筹资、资金的日常管理及股份分配等内容。按照货币学理论,资金代表着价值,资金运动的过程是价值运动的表现形式,所以说财务管理的研究对象是价值运动。财务管理和会计控制的研究对象都是价值运动,不同的就在于财务管理的对象是价值运动的实体,而会计控制的对象的资金流本身,是价值运动的最终反应和表现,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价值增值。 从功能的角度分析,财务管理和会计成本之间亦有着密切关系。下面将以制造业企业为例,具体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对制造企业来说,资金循环主要分为三大环节,即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和销售。在原材料采购这一环节,由于制造企业大多情况都是根据客户订单对产品进行具体的设计和加工,这就要求原材料采购也要满足这一要求,那么建立科学可行的预算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产品生产环节,制造企业一般都是团队作业,个人在工作上的努力程度不易被监督。面对这样一种情况,通过加强每一班组生产资金的监管权利,利于提升资金的监管效果;在销售环节,由于制造企业采用的是订单化的生产模式,不存在“销售难”问题,却面临着市场推广这一问题。为了提高市场推广实效和影响力,需要企业在这一块加大投资力度。为此,财务管理对营销费用的支出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其实,会计控制有着一定程度的事后性,这就导致了单纯的事后控制根本无法帮助企业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和效果,惟有借助于财务管理才能优化价值运动过程的控制效果。 二、财务管理和会计控制融合下的管理模式 (一)目标定位 第一,关系定位。资金最具特点的两大特点就是流动性、交易性,所以成本控制的最主要手段就是财务管理,而财务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成本控制目标。就“G―W―G”资本循环公式来看,企业在生产活动中要使用到大量的资金,而成本控制则是企业提高资本配置质量和监管力度最有效手段。 第二,手段定位。就制造企业而言,由于其一般采用团队化的生产机制,有的人认为在这一生产方式下很难在务管理和会计控制之间建立一种融合关系。其实,我们可以通过良好的激励机制来提升团员的成本控制意识,进而提高成本控制效果。 第三,效果定位。无论是财务管理所面对的实体还是会计控制的资金,都具有“资本”这一共同属性,为财务管理和会计控制之间的融合提供了基础性的东西。因此,成本控制在财务管理这一约束条件下,必然能为企业成本控制建立一种刚性机制。 (二)融合下的模式设计 第一,建立跨岗协同能力。在财务人员能力这一方面上,主要在于让他们建立跨岗协同的能力。之所以需要这样一种能力,主要在于成本控制对人有着很强的依赖性,是否能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完全在于人的努力程度,而这种努力只有在很好的约束和激励条件下才能形成。因此,在财务管理和会计控制融合的情况下必须对财务人员建立一种“一对一”的监管机制,让其建立跨岗协同的能力。为了做到这一点,财务人员应全面了解成本控制下人力和物力的配置特征。 第二,建立跨部门的成本控制协同机制。从组织层面来讲,需要为财务管理和会计控制融合提供一种运行机制,就是所谓的跨部门的财务管理协同机制。这一机制的建立依赖于各部门的主要管理者和专业人员。专业人员的主要任务是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及其相关信息,为资金监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为此,从技术角度分析,必须在这一融合机制中引入ERP系统。 第三,建立跨岗、跨部门的协同机制。跟踪审计是成本控制的有效手段之一。要想实现成本控制目标,只有企业通过管理者、财务人员和各部门之间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这就需要建立各部门、各人员协同的工作机制,才能更好地完善跟踪审计制度。具体而言,由相关人员提出跟踪审计目标,然后财务部门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对自身进一步细化,与此同时加强与其它部门之间的沟通,使其配合配合本部门的各项工作。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提高各部门、各人员之间的整体协同能力,提高成本控制效果。 三、结束语 从以上内容可知,财务管理和会计控制的研究对象都是价值运动,最主要的目标就是为了实现价值增量最大化。为了使财务管理和会计控制有机融合在一起,就必须对各人员、各部门建立协同能力、协同机制及制度,为该种融合模式提供建立的基础和依据。诚然本,文所述内容需要其他方面的完善,但是仍然进行有价值的探讨,需要更多人为此付出更多的努力。 会计成本控制论文:公路工程会计成本控制探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公路事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目前,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经稳居全球第二位,对于公路施工企业来说,会计成本的控制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与会计人员都要对此有正确的认识,在保证工程质量的条件下对人工费用、材料费用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制定好完善的成本控制计划,把握好材料的采购关,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提升他们的施工技术水平,降低施工的成本。本文主要分析公路工程会计成本控制步骤与内容。 关键词:公路工程 会计成本 控制 1 概述 近年来,在国民经济水平的发展之下,我国公路工程事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对于公路工程的施工而言,会计成本的控制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公路工程的成本控制工作不仅可以有效的提升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也能够帮助管理人员对整个施工进度进行科学有效的规划,下面就针对公路工程会计成本的控制工作进行深入的分析。 2 公路工程会计成本控制步骤分析 2.1 控制好投标报价中的成本 目前,我国的公路施工主要采取投标招标制度,因此,报价也是施工企业投标的重要环节,在进行报价时,施工企业必须要以自己的能力为出发点,深入的分析工程建设的各个细节,并根据竞争对手的情况确定好最佳的报价,这样就可以有效防止违约情况的出现。此外,也能够保障施工企业可以以合理的价格来承包到工程,有效的提升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施工开始前,需要进行全方位的会审,选择好最佳的设计方案,好的设计方案能够让工程施工变得更加简单,也可以有效提升工程建设速度,也能够提升工程质量,降低施工成本。 2.2 控制好公路工程施工前的成本 在公路工程施工之前,施工企业必须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深入的分析施工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成本,合理的计算好每一个阶段需要的施工人员数量,提前准备好机械设备、预定好材料,防止这些客观因素对公路工程施工的进度产生不良的影响,此外,在核算成本时,应该详细的计算好设备价格、材料价格、施工人员数量、工资水平等等,对于不符合预算规定的要及时的向上级部门汇报,及时的调整好成本的预算金额。从某种曾经面而言,施工开始前的成本预算工作是整个成本预算工作中的基础,只有做好了这个环节的工作,才能够真正的做到防患于未然,才能够保证工程造价的合理性。 2.3 做好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工作 在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对影响工程成本的各个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管控,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成本超支的情况,只有将成本控制工作渗透到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做到勤俭节约,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才能够达到真正的成本控制目的,因此,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工作也是公路工程会计成本控制的核心环节。 2.4 做好项目完工后的成本控制工作 在工程项目的施工结束之后,也需要对成本进行统一的核算,将实际发生的成本与预算成本进行对比,若预算超支,就需要对超支部分进行总结,找出每个环节中的改进方法,防止在后续的施工工作中出现类似的问题。 3 做好公路工程会计成本控制工作的措施分析 3.1 加强对人工费用的控制 一般情况下,人工费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约占10%-15%的比例,虽然比例不高,但是却是费用控制的重点环节,而施工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于工程的进度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施工企业需要制定好相应的奖惩制度,充分的调动起施工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减少人力浪费。此外,还要做好培训与教育工作,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与责任意识,将“安全施工”贯穿到整个施工流程之中,防止由于人员受伤为施工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3.2 加强对材料费用的控制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材料成本的比例最高的,约占整个施工成本的70%左右,因此,对于材料成本的控制工作就十分的重要,若材料预算费用不足,就会影响工作进度,若材料预算费用过多,就会导致施工企业在施工完成后还有大量的结余,这就会增加施工企业的运营成本。 此外,材料的购买成本也会对施工企业的利润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管理人员必须要严格的把好材料的采购关,采购人员在采购时应该多方对比,把握好材料的质量与价格,保证施工的质量,降低施工的成本。 3.3 加强成本费用会计凭证的控制 施工企业的经济活动都必须有相应的会计凭证,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要把握好成本费用会计凭证的控制关,会计人员则要对凭证来认真审核,对于不完整、不真实的凭证坚决禁止报销,维护好施工企业利益。 4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公路工程的施工而言,会计成本的控制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的会计成本控制工作可以有效的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与会计人员都要对此有正确的认识,在保证工程质量的条件下对人工费用、材料费用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制定好完善的成本控制计划,把握好材料的采购关,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提升他们的施工技术水平,只有将会计成本工作与其他的控制工作进行有机结合,才能够促进施工企业的良性循环,才能够提升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会计成本控制论文:分析新形势下会计成本控制的有效手段 摘 要:会计成本控制的效果与会计成本控制的手段之间的必然联系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通过会计成本控制的有效手段来提升会计成本控制水平,促进新时期、新形势下会计成本控制得到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会计成本 控制 手段 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不断转变,会计成本控制也在发生一定的转变,那么,如何更好的保证在新形势下更好的提升会计成本控制效率,成为了大多数企事业单位所关注的重点,以强化成本控制手段为基础,在确保完成会计成本控制任务的基础上更好的带动会计成本控制手段的完善和发展,保证成本控制工作能够更为全面的完成,体现出成本控制的科学性和现代性,从目前来看,会计成本控制工作无论是对于企业单位来说还是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其都发挥和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形势下,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成本控制工作,保证成本控制工作得到合理的发展,以成本控制手段的优化带动成本控制本身的优化,以促进成本控制工作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 1、会计成本控制选择选择需要考虑因素分析 从目前我国会计成本控制手段来看,如何选择正确的会计成本控制手段,使会计成本控制手段最好的发挥作用,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选择,综合的进行考量,以便于更好的带动我国会计成本控制公正的发展。 首先,会计成本控制工作需要考虑到成本控制本身的属性,即成本是间接还是直接成本,是固定成本还是流动成本。这种成本控制属性的不同,需要不同的成本控制手段与之相配合,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成本控制需要结合现代化的发展模式着手,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对象的成本控制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发展,以便于更好的提升成本控制工作的进步。 其次,要结合时代背景环境和现有的经济环境来进行成本控制工作的选择。随着我国成本控制工作的发展,成本控制本身所具有的属性是不容忽视的,而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成本控制的方法和手段的选择要结合时代背景和经济环境,以便于更好的进行全面的协调和发展。 2、会计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分析 从目前我国会计成本控制工作出发,会计成本控制能够为企业事业单位制定决策提供数据上的支持,同时,通过会计成本控制工作的发展,成本控制需要结合现代化的因素进行,以成本控制为基础,促进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提升企事业单位核心竞争力。从面来看,会计成本控制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性: 第一,从成本控制本身来说,会计成本控制能够为企事业单位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通过科学的会计成本控制工作能够帮助企事业单位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当企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的发现,并能够及时的进行调整,同时,当某一个企事业单位需要进行相应的企事业单位决策或者是经营模式的转变的时候,会计成本控制工作也能够为其转变和改革提供科学的依据,有利于企事业单位顺利的发展。可见,从企事业单位本身来说,可以依托于会计成本控制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二,有利于节约成本。任何一个企事业单位的发展都需要以节约成本为基础,肆意的的浪费必然会导致成本控制的不得当。因此,从目前来看,我国的会计成本控制能够降低成本、节约成本。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事业单位的财力是企事业单位获得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任何企事业单位来说,会计成本控制不到位都会影响到企事业单位的正常发展,不利于企事业单位的完善。因此,通过科学的会计成本控制工作能够帮企事业单位节约物资,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成本,从而为企事业单位获得更大的利益做好准备工作。 3、新形势下会计成本控制的有效手段分析 3.1、相对全面的成本控制 所谓相对的会计成本控制手段就是根据企事业单位自身的所获的利润多小,产量的多少等不同的方面实行的一种会计成本控制手段,其需要在以企事业单位的产销情况为基础的前提下进行,这会计成本控制手段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服务性。同时,与相对会计成本控制手段相对应的是全面会计成本控制手段,其是从企事业单位的宏观角度出发,将企事业单位的成本控制管理手段、管理的侧重点、管理模式和管理结构乃至是企事业的单位本身的发展方面进行综合考量,而制定出来的成本控制手段,其叫做全面的会计成本控制手段。在进行会计成本控制手段选择的时候要将这两个方面进行综合。 3.2、及时性的会计成本控制手段 以现场为基础,通过对现场情况的详细了解,无论是针对施工现场、生产现场、销售现场,还是针对企业的发展现有阶段进行及时性的成本控制,这种及时性的会计成本控制手段具有一定的直接性的意义,有助于会计成本控制工作效果的及时性取得。 3.3、批量化的会计成本控制手段 在一定时期内,以某一个现象或者是以某一种状态作为一个固有的参照物,从哲学角度来说,这种批量化的成本控制手段是相对静止的会计成本控制手段,其能够在某一个阶段进行成本的控制。 3.4、价值性质的会计成本控制手段 以会计成本控制手段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层次来进行会计成本控制手段的选择,通过一系列的组织活动和成本控制行为来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事业单位的成本。 总之,从会计成本控制本身角度来说,以时展为背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来保证成本控制的发展,同时,确保成本会计工作得到合理的发展,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会计成本控制手段也在不断的优化,采取多元化的成本控制手段,在不同的方面采取不同的成本控制策略,对于企事业单位的成本控制工作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以不同的角度为切入点,以不同的成本控制情况为基础,不断的针对我国的会计成本控制工作进行改革和优化,拓展出更好的、更多的、更优的会计成本控制手段,促进我国成本控制手段的升级和优化。 会计成本控制论文:有关国有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的分析 摘 要: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有企业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企业的成本管理很多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总结当前国有企业在会计成本控制方面出现的问题,探讨并分析解决策略。 关键词:国有企业 会计成本控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国有企业在管理会计成本的控制工作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和企业本身管理体系的完善和健全有很大的关系,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环境,国有企业必须及时发现并重视这些问题,从自身角度出发加以解决,才能保证企业在市场运行中逐渐发展和强大。 一、国有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的现状和问题 1.企业内部原因导致 一些经营者为了不断扩大企业的规模,从中获得更高的利润,于是采用不正当的手段通过银行贷款来为企业增加成本进行投资,而企业本身又存在了很多管理不善等问题,企业运行情况逐渐恶化,资金严重流失,在理论上无法偿还贷款,导致最终出现了故意欠债、赖债的情况,这些以利益为起点的内部原因使得如今企业会计的成本控制工作存在了比较突出的问题。 2.政企不分后果影响 自从经过了经济的体制改革后,我国在政企的管理工作上更加强调了政企分开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运行和操作中仍旧有一些错位的现状存在。例如一些地方政府有意对企业的生产活动和经营活动实行干预政策,致使市场经济发展规划成了一纸空文,而且增强了企业对政府的依赖性,有些地方政府干预当地企业的金融放贷等权利,减少了银行本身具有的监督力度,还有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地方的区域经济发展成效,出现了很多盲目投资的行为。 3.利益驱动信息失真 在市场经济相对宽松的经营环境下,一些企业的管理者由于自身无法与时俱进,不能根据市场经济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经营策略,于是出现了企业内部以权谋私,试图谋取国家财产的情况,也有一些企业经营较差,企业管理氛围不佳,企业员工人心涣散,缺乏对企业成本的科学管理。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并没有把企业的管理重心放在未来的规划上,只重视企业当前的业绩和利益,无法根据市场形势对企业的盘亏损失进行准确计算,在企业的成本调整等工作中做出了不合理的规划,这就为成本的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导致信息失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会计成本控制问题的解决措施 1.适应社会经济环境,调整战略目标 随着各种高新管理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成本的控制和管理范围实现了扩展,在传统的成本管理中,企业的成本工作重心主要是放在生产经营的工作上,忽视了外部环境息息相关的价值链,这使得企业很难得到全面发展。而当今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决定了企业必须将自身的成本管理规划与社会环境有机联系起来,才能有助于实现战略化的发展目标。 2.有效降低成本控制,明确部门任务 企业在成本目标制定的过程中,必须设定费用的最高限额,并将其作为指标任务分配给每一个部门,具体落实到相关的负责人员身上。此外,还要建立健全成本管理体系,使企业的成本实现最大化的降低,得到有效利用,让部门人员明确任务和目标,逐渐提高工作积极性和有效性。 3.增强成本管理观念,建立约束机制 成本管理工作无论在观念的树立还是具体到实际的操作中,都对企业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专业性要求,要从设计的规划、工艺的设定、计划的制定以及措施的选择上全面实行对成本管理的作用,加强对管理工作的监控,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专业性和前瞻性。增强成本管理观念,首先就要企业所有的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成本观,提高对成本管理的正确认识[2]。所以企业必须执行技术与经济、生产与管理兼顾的运行原则,加强措施管理,此外还要成立多种管理培训机构,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的能力和素质,提高专业性。 4.强化成本管理基础,优化管理手段 企业要想真正做到对成本管理的全面化和科学化,就必须确保成本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保证信息的具有时效性。因此在处理企业内部的消息记录时,就要从原始资料、统计凭证等多方面的基础数据开始完善,要收集所有能够反映企业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所体现的各个环节和全部过程的有效数据和资料,逐渐完善成本的管理基础。基础资料的收集和完善,又能够准确反映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的全过程,这对企业在盈利和亏损等方面的运营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企业将来的决策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还要逐渐优化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提高资本产出的效率,并将其充分发挥在市场上,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效统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实现成本控制的最终目标和宗旨,就是要使自身长期保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从而能够得到长久的发展,而具有现代化和时代特征的企业会计成本控制才能符合当今复杂的社会竞争市场的需要。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必须收集并统计企业运行和发展过程中所有的市场资料,逐渐建立并形成企业评价战略,并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和竞争市场的形势设定具有长期性和前瞻性的成本控制目标,通过有效的改善和控制,逐渐形成一种适合企业发展的全新的成本控制系统,从而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会计成本控制论文:基于定额管理的企业会计成本控制探究 【摘要】企业利润等于企业产值和企业成本的差值,因此企业为了增加自身的利润总额,就需要对企业成本实施控制,而实施定额管理是合理控制企业会计成本的重要环节,作为企业会计成本的一部分,是企业持续获取利润的必选方法。本文从定额管理的概述入手,并对定额管理在企业会计成本控制中的作用进行了简要阐述,最后针对企业会计成本控制中定额管理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定额管理 成本控制 企业会计 企业利润等于企业产值和企业成本的差值,从中我们可以得知在企业总产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想要获得企业利润最大,就需要对企业成本进行控制,即企业成本越低,企业利润越大。因此,企业想要获得最大化的效益,就需要对企业会计成本进行有效控制,选择定额管理理念下的成本控制之路。 一、定额管理概述 定额管理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应用定额思想对企业人力资源、物资资源和财务资源的配置和消耗进行科学合理安排的一种方法,使得企业达到定额管理标准。企业会计成本定额管理是指企业财务部门在限定的财务资源条件约束下,对企业财务资源的消耗施加的定量化的限定。定额管理作为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环节,是指在对企业会计成本各环节进行数据采集工作的基础上,选取构建既能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又能降低企业会计成本的定额标准。 二、定额管理在企业会计成本控制中的内容 定额管理在企业会计成本控制中的内容主要包括物资资源定额管理、人力资源定额管理、工作时间定额管理、成本费用定额管理四方面。其中,物资资源定额管理是指企业需要结合企业日常办公和生产过程中所需的物资资源进行定额消耗的管理,如企业日常办公所需的办公物品的定额消耗确定、企业生产中所需的生产物料和生产配件的定额消耗确定等;人力资源定额管理随着企业人工成本比重的不断上升,逐渐被列入重点管理的项目中,企业非常重视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定额管理,即依据企业生产计划技术的人员匹配要求、企业机构设置以及企业内部的人员编制状况,分析企业各工作岗位的劳动强度和工作量,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定额消耗管理;工作时间定额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运行过程中所涉及所有环节的工作时间定额,反映了企业生产环节工作效率。企业通过对生产运行各环节的生产流程设计,可以事先预测各工作环节消耗的工作时间,企业通过对工作时间定额管理,可以有效监控企业生产运行过程,并发现其中的问题进而改善运行效率;成本费用定额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运行过程中所消耗的办公费、采购费、仓储费、制造费以及修理费等,企业在会计成本控制中尤其要注意对企业可变成本的控制,以便更好地实现控制成本的目的。 三、企业会计成本控制中定额管理的途径 (一)把握会计成本控制中定额管理的方向 为了最大化地控制企业会计成本,实施成本定额管理,需要重点把握成本定额管理环节,既要实现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的目标,又要实现企业利润增加的目标,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把握定额管理方向:第一,通过对企业会计成本中涉及到的对象项目进行核算,实施企业会计成本基础台账数据采集控制;第二,对以会计期间为单位实施的企业会计成本费用摊销,实施企业摊销费用期限和比例的定额管理;第三,通过对企业开展的各经济业务数据的采集,对企业发生的会计成本实施定额管理控制。 (二)确定企业会计成本控制中定额管理的界限 企业在生产运行过程中主要包括生产投资和生产运营两方面,在对企业会计成本控制过程中需要结合企业生产的具体环节进行定额管理对象的确定。在运用定额管理思想实施企业会计成本控制中,需要对以会计期间为周期的企业生产运行过程所消耗的会计成本进行确定,如企业生产投资成本,包括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成本、企业建设成本、企业材料成本等,企业生产运营成本,包括企业人工成本、企业销售成本、企业维修成本、企业财务费用以及企业管理费用等。企业为了更好地对会计成本实施定额管理,在对企业会计成本进行预算编制时,要以企业历史数据作为定额标准,结合企业当期的生产能力,考核企业实际会计成本,并进行企业会计目标成本和企业会计实际成本的比较,对存在的差异分析后针对原因提出失衡控制对策。 (三)优化企业会计成本控制中定额管理的流程 企业在进行会计成本控制过程中,应整合企业财务资源,优化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的工作流程,尽可能地降低资源消耗,利用各项资源对工作流程进行梳理,确定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的定额管理点,减少冗余的管理环节,最大化降低企业会计成本消耗,笔者建议从下面三方面对定额管理的流程进行优化,第一,以企业会计直接成本和企业会计间接成本作为依据,制定预算当期的会计成本定额标准,作为考核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的标准;第二,以企业会计基础数据为基础,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构建企业会计成本控制定额标准,对企业会计目标成本和企业会计实际成本进行比较,针对二者存在的差异寻找会计成本控制的关键点;第三,构建定额成本控制的业绩考核指标,从定额管理的成本和定额管理的收入两方面对企业效益进行评价。 (四)评审企业会计成本控制中定额管理的水平 企业在会计成本控制中需要结合企业开展的项目,对其进行标准成本核算,为项目的各类要素设定标准消耗量,为项目间接成本设定分配率,结合分配率计算项目的各项费用以及费用总和,测算企业项目的预算目标成本。但是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的定额管理不仅仅是对企业会计成本的预算,还为企业会计成本的控制指明了方向。企业应该通过评审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的工作,对定额管理的水平进行评价,找出定额管理会计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以不断地对问题进行改进完善,提高企业会计成本控制定额管理的水平。另外,还可以结合企业会计成本控制定额管理的实际情况,对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的效果进行考核,对企业进行成本核算分析,实现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的精细管理。 会计成本控制论文:高新技术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的问题与解决 摘要:在国民经济的构成中,具有前瞻性、创新性与技术性的高新技术企业所占比例逐渐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很多。高新技术企业只有从源头上对每个生产要素进行控制与分析,才能有效提高企业成本控制效率。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会计;成本控制 1、问题现状 1.1缺乏健全的会计核算体系 发展较为复杂、成本对象多元的高新技术产业很难归类,这就造成如何区分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成为令人头疼的问题。在高新技术企业的所有成本中,研发占很大比重,研发活动势必带来产品的更新换代,而废品和停工的损失则因界定不清晰而很难划分,所以对产品的分析还是囿于单一动因分析而不能往多向动因分析拓展,再加上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层对企业成本控制熟视无睹、不够重视,预算数字也只是主观臆断随便填写,根本不能实现节约企业成本的目的。 1.2资本变现的流通性较差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周期较长,有时历经千辛万苦研发出来的产品还未上市便因各种原因早夭,前期大量的资金投入在短时间内很难看到收益,不能很快变现转化为生产力的资本便很难应用于价值再造与增值的活动中去,这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言也是一种威胁。资本是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经营与发展盈利的前提和保证,与其他生产要素不同,资本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与无法超越的,因此高新技术企业的生产经营者大多以提高资本变现的流通性为锲而不舍攻克的难关。 1.3缺乏战略成本管理和价值链分析理念 战略成本管理是指基于现代企业成本管理思想,结合高新技术企业的自身现状、资金流向、经营利润和成本变化等情况,将该企业的成本控制目标与长期发展战略有机结合在一起,用发展、动态、全面的眼光进行全局定位。现阶段,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仍满足于“饱腹”之态而不主动寻求长期发展;在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只重视成本核算的单一成本控制,忽视价值链的整合作用及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营销、售后五要素间的联系。 2、问题解决 2.1事前控制 事前控制是指产品在正式投入生产前就控制资源的投入与最终的产出,这主要是为了避免资源在组织使用的过程中出现质和量的偏差,对保证活动绩效目标明确、资源要素投放合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价值链模型中,事前控制主要针对研发与设计两个环节。因为生产实践和技术发明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源泉,较高的研发设计支出包括了研发费用的花销、固定资产的摊销、高端设备的引进以及技术人员的工资等多个方面,所以对研发与设计两个环节进行事前控制很有必要。 第一,在产品正式投入生产前,设计部门要进行必要的前期调研与可行性论证。对前期调研结果进行分析研究,预估产品上市后面对的消费群体、市场需求、竞争潜力及经济利润等等,这有利于明确下一个阶段的方向和工作重心。第二,重视资金的重复利用,保证资金的使用效果,能实现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产品性能、提升科技含量的目的;坚持重点产品重点控制的原则,按照高新技术企业的成考控制目标,严格编制预算报告,仔细规划未来经营。基于高新技术企业的长期发展与经济利润考虑,合理分配研发环节对精简费用成本与减少资金占用很有效。至于成本消耗较高的生产项目,给予特别关注,实施特殊管理,明确高耗成因,认真思考哪些花销是必要的、哪些花销是可控的、哪些花销能提高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收益,力争以成本的最低化实现产品的最佳化。 2.2事中控制 事中控制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控制,该环节中成本控制的好坏对产品的成本决策及市场定价具有直接影响、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营利润具有间接影响。在价值链模型中,事中控制主要针对采购、生产、营销和配送四个环节。高新技术企业对生产成本较为重视,一般采用主动控制方法。 生产经营活动中,采购环节重中之重,这一环节中要格外重视原材料的价格差异和质量差异。采购时期不同,原材料的价格也不同;运输工具不同,临时下单的紧急采购价格也不同;订货次数多的话,每次的运输费用势必增加;订货次数少的话,每次的订存货量势必增加,上述情况都会对仓储及保管费用有所影响,加上存放过程中原材料会发生损耗,所以合理确定经济的订货量与储备量至关重要。订货量确定合理利于减少采购成本,储备量确定合理利于降低物资损失。 生产经营活动中,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是灵魂所在。生产计划体现了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生产流程,因此对生产计划进行管理可以对产品生产流程做到了如指掌。生产计划管理是指主要以产品的生产过程为重点而实施成本控制,其中包括组织、分配与调度等方面的工作内容,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能够促进组织生产、提高生产效益、避免过度浪费。控制生产进度主要针对投入、工序及产出三个方面,对生产进度进行控制在跟进产品生产、调整生产节奏、按时保质完成、减少停工损失、降低企业风险、完善经营管理、减少运营成本、明确经济责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生产经营活动中,完善的营销和配送体系是高新技术企业的运营关键。这个环节中,高新技术企业凭借商品能够有效转化为运营资本的优势形成了“生产到销售再到生产”这一循环往复的生产系统,确保高新技术企业的再生产活动顺利完成。在营销方面,投入费用的多寡对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的销售情况有直接影响,如果营销费用投入得越多,那么心理预期的产品销售量就越多。因此基于经济利润最大化的考虑,将营销费用的投入控制在最低限度,即将成本控制在经济有效点的位置一举两得,能够达到以成本最低化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生产阶段所产生的费用不仅多且种类繁杂,其中主要包括管理费用、制造费用、销售费用、工资费用、待摊费用和固定资产维护保养费用等等。这就要求在应用主动控制方法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层及普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保证他们的关注点始终放在实现成本控制目标上,同时要进行适度的权利下放,因为成本控制是高新技术企业所有人员的共同职责,分解目标成本,落实责任成本,布置控制任务,明确责、权、利三者关系,不仅包括实施成本控制的相应权利,而且还包括承担成本控制的自身义务。 2.3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是指结束生产经营活动后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控制。在价值链模型中,事后控制主要针对售后服务这一环节。售后服务的主要目的是改正高新技术企业在价值链分析中出现的问题而使产品附加性能有所提升,故而该阶段的成本控制要全面到位。产品质量的好坏决定了服务成本的高低,产品质量高,服务成本就低;反之,服务成本就高。此外,高新技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加强精细化程度也可降低售后服务成本。所以,控制售后服务成本不能仅把目光放在售后服务结构的优化上,还要重视事前和事中的成本控制。 按成本性态,售后服务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类。固定成本只依赖事先制定的计划,不会随产量有变而变;变动成本则随商品销量有变而变,其中又分为有益和无益两种。有益的变动成本是指为吸引和方面消费群体而提供的费用,必须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无益的变动成本则要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废品发生,避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作者单位:大连必捷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会计成本控制论文:会计成本控制中的定额管理分析 作者简介:李继兰(1976.8-),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河北省阳原县, 单位:张家口供电公司,学历:大学本科,职称:会计师,研究方向:预算及成本管理。 摘要: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经营目标,企业的利润是总产值和成本的差,要使企业的利润最大,不仅需要增加企业的营收,还需要控制企业的成本。企业的会计成本控制是企业重要的内控内容,定额管理是进行成本控制的主要手段,和现代企业成本控制的发展方向相符。本文分析了定理管理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定额管理的组成,并具体说明了定额管理对企业发展的意义,以期加深人们对会计成本控制中定额管理的理解,更好地加强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的发展。 关键词:会计成本控制;定额管理;内涵;组成;意义 定额管理是为了增加成本的可控水平,充分调动成本支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开源节流,使企业的成本控制目标能够更好地达成。以往的会计成本控制大多是根据预算来进行,成本超支的部分再进行补足,这样实际上就存在制度、人员上的妥协,难以进行有效地控制。定额管理采取定额的方式,确定一定的成本标准来完成相应的任务、工作,这样就使得成本控制的目标更加明确,对于企业的会计成本控制效果更佳显著。 1.定额管理的内涵分析 定额,是指企业依据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在自身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规定人力、财力、物力等来完成目标产品的生产的标准额度。其客观地反映了产品生产所需要的材料的数量,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盈利,从节流的角度来对企业的会计成本进行控制,减少企业在生产经营上各个方面的消耗,以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定额管理就是利用定额指标来合理配置企业的人力、物力等资源,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在当前的企业成本控制管理中,定额管理是其重要的基础。 2.定额管理的组成 通过对定额管理内涵的分析,我们对其有了进一步了解,具体来说,定理管理主要由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组成: 2.1考察经济活动 企业的经济活动周期往往很难进行把握,为此,预算的执行状况是管理者需要定期考察的内容,只有了解具体的执行情况,才能更好地了解预算和实际执行之间的差距,进而找到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修复,使其按照既定的定额标准来执行,从而提升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定期的经济考察活动,能够使企业的定额体系更加完善,使企业会计成本中的定额标准更加科学。 2.2明确定额标准 定额标准是进行定额管理的基础,企业的定额管理包括诸多的对象,不但包括企业的预算定额、资金费用定额,还包括企业的劳动定额、物资消耗定额等,要确保定额管理的效果,就需要科学地执行定额标准。企业的成本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企业的发展、项目的推进,定额标准往往也会发生变化,为此,定额标准需要满足时效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对企业的成本支出进行控制。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到,企业的类型差异导致企业的定额标准制定的差异,不同类型的企业要在把握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其自身的定额标准予以确定,以保证其定额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统计分析、经验评估等方法是企业进行定额标准确定时常使用的方法。 2.3管理企业预算 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资金预算,其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本本身就是资源预算,要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有效地控制,就需要对企业的资金预算进行良好地控制。为此,项目立项阶段的严格审查是必不可少的,这可以有效地规避那些可行性小的项目,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和损失。为了更好地运行资金预算,就需要充分利用定额管理,以求将目标成本落实,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力度。 3.定额管理对会计成本控制的意义 3.1成本经营透明度增加 在企业的成本控制中,定额管理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定额管理的各项业务与工作往往需要专门的人员来处理。规模比较大的企业,涉及的行业比较多,组织管理复杂程度高,需要设置专门的定额管理部门对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其不但负责定额管理制度的制定、具体工作的开展,还负责实施环节的协调和组织、事后经验的整理和总结,通过定额管理机构的设立,使企业的定额管理更加科学。当相应的定额标准制定之后,在企业成本控制实际工作中,各个具体部门就会按照标准工作。定额标准的制定是建立在企业实际、行业发展、市场走势等大量数据基础之上的,制定过程公开,各个部门的业绩情况都能从中得到很好地体现,这就使得部门之间的竞争加剧,竞争更加公平,管理更加透明。 3.2事前成本控制得以完善 事后核算是财会部门工作的重要特点,当相应的支出确定之后,再对其进行分析、总结、评价,这样往往很难达到事前监督的目的,很难避免损失的发生。而定额标准的制定能够很好地改善这一状况,使财务部门成为一个具有事前、事中参与的综合管理部门,这样就能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从企业的管理角度来看,事后管理和事前控制存在很大的差别,其发挥的职能也有所差异,事前控制是通过相应定额指标的设计,系统地对成本支出进行监控,对具体工作的开展有效地指导,增强成本控制效果。 3.3工作协同配合水平提升 确定各个部门的职责范围是定额管理工作的核心工作,只有使各个部门对自己的职责范围进行明确,才能使其进行更加专业化、高效地管理。物资供应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财务部门、运输部门等部门的作用不同,但是却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员工的工作看似不相干,实则是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这些具体的工作落实到具体的个人,建立工作人员定额管理网络,能够使企业的员工更好地达到定额标准。企业定额管理水平的提升将使企业的经营目标更好地达到,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不同部门往往存在不同的定额标准,各个部门需要将定额管理分级执行,并在考核中反映执行的情况,每个部门需要对不同的下级管理机构分配差异化的定额标准,这样才能从整体上完善成本控制体系,确保每个标准的执行人员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加强成本控制水平。当每个人都有任务,完成任务就成为员工的共同目的,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能得到更好地发挥,进而提升管理工作的质量,使企业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控制了企业的成本,焕发了企业的生机。 4.总结 定额管理是为了增加成本的可控水平,充分调动成本支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开源节流,使企业的成本控制目标能够更好地达成。本文分析了定理管理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定额管理的组成,并具体说明了定额管理对企业发展的意义,以期加深人们对会计成本控制中定额管理的理解,更好地加强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的发展。(作者单位:张家口供电公司) 会计成本控制论文:初探企业会计成本控制中的定额管理 【摘要】企业的利润是其总产值减去总成本的差值,为尽可能的增加企业利润,应加强对企业的成本控制。定额管理作为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合理进行成本控制的一大关键,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主要针对定额成本的基本含义、主要内容和应当注意的事项等方面做出一定探讨,以期能够对企业的会计成本控制工作做出一定贡献。 【关键词】成本控制 定额管理 企业 一、概述 定额,即在相关生产部门的生产经营的活动过程中,根据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为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目标产品的生产而规定的人力、财力、物力消耗的标准额度。它反映了产品生产和生产资料消耗之间的数量关系。作为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企业,其会计成本控制即是从节流的角度出发,为企业节约资源,在尽可能减少各方面消耗的基础上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定额管理是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的基础,其管理的中心思想是利用定额指标的设定来合理安排和使用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力求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效益。 二、企业会计成本控制中的定额管理工作内容 (一)制定定额标准 要想进行定额管理,必须先进行定额标准的制定。定额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企业项目的预算定额、劳动定额、资金费用定额、物资能源消耗定额,制定或修订相关的定额标准是施行定额管理的首要措施。在企业的成本控制中,其计算数据往往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工作项目的开展进程而改变,因此定额管理中定额标准的制定往往具有时效性,要根据具体情况随即对定额标准进行修订[1]。另外,不同类型的企业对定额标准的制定要求不一样,即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各部门的定额标准,保障成本控制中的定额管理工作顺利实施。值得关注的是企业在制定定额标准时,一般采用统计分析、技术测定、经验估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设定。 (二)控制资金预算 资金预算是企业会计成本控制中最为关键的步骤,贯彻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而成本则是企业项目投入的源头,属于资金预算,因此只有根据定额管理控制好成本这个源头,才能很好地控制企业的资金预算。为此,企业在项目的立项阶段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查,避免接手某些可行性不大的项目,以免由于无法完成而造成资源上的浪费。因此,企业要利用定额管理对项目进行资金预算,力求将目标成本落到实处。 (三)定期对经济活动进行考察 企业经济活动周期不定,企业领导人应定期的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考察,考察执行的情况,分析出实际与预算之间的差异,找出存在的问题,检查既定的定额标准执行情况,进一步加强成本管理,通过不断地分析考察形成符合企业自身情况的定额体系,为以后的定额标准制定提供依据。 三、定额管理在加强企业会计成本控制方面的作用 企业会计成本控制中的定额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进行科学资金预算的重要依据,资金预算又是企业成本控制的关键因素。因此,定额管理作为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的管理运营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2]。合理的定额管理在降低成本控制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控制企业资源消耗、降低成本、增加效益,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工作人员的生产积极性,更好的促使企业科学地组织生产活动,最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另外,由于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各企业为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对定额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工作内容向全方位、全过程发展,实施系统性的定额管理工作已势在必行。定额管理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企业事前成本控制 企业财务会计部门最主要的工作特点就是事后核算,对企业的各项支出做出总结性回顾与评估。这样的事后核算不能达到事前监督的目的,对于企业的发展作用有限。定额管理中对于定额标准的制定能够改变这一状况,使一向处于事后管理部门的财务部转变成为一个具有事前参与、过程控制、事后分析综合性能的管理部门,做到事前成本控制,对企业的成本控制做出更大的贡献。对于企业的管理而言,事前监督和事后评估的职能是完全不同的,事前对企业各项支出设定好定额标准既可以做到控制的全面性,也可以提高事前监控的整体性,对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具有指导作用。 (二)提高企业成本经营透明度 由于定额管理在企业成本控制中处于较为重要的地位,需要专门的人员处理有关定额管理的各项业务与工作。一些企业由于规模较大,所跨行业较多,组织管理机构较为复杂,尤其需要设立专门的定额管理机构作为企业的定额管理综合部门,其主要职责范围包括:制定定额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负责定额管理工作各环节的计划、组织、协调与监督;开展一般的定额管理工作,如编制、执行、考核、修订等;总结整理定额管理经验并予以推广,使定额管理的编制更加科学合理。在企业成本控制的具体工作中,定额标准制定之后会被定额管理人员逐步下达到各个具体部门并要求按照该标准开展工作[3]。定额标准的制定依据是实际具体的数据,其制定过程是公开的。在一定时间后,根据目标的完成情况考核各个部门的业绩情况。由于定额标准是按照各部门特点制定的,其标准整体而言相对一致,各部门处于同一起跑线,各个部门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公平,达到管理上的透明。 (三)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企业会计成本控制中的定额管理工作的核心在于确定各个部门的具体职责范围,促使各职能部门接手涉及到自己业务职责范围内的定额管理工作,例如物资供应部门负责管理储备定额、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管理劳动定额等,将各部门的具体职能切实落实到每个员工,施行个人负责制,形成有专门的管理部门管事,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办事的定额管理网络,定额标准制定之后就会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人。通过加强定额管理来达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追求目标利润的最大化。因此针对不同部门所分配到的定额标准,作为成本控制执行载体的企业的各个费用部门要将定额管理分级执行,并将其执行情况纳入考核范围之内,各个部门再将相应的定额标准分配到不同的下级管理机构,全方位地进行成本控制,保证每项标准的执行都有专门的人员。这样最后的结果就是人人都有一个任务,员工的共同目的是完成上级的任务,完成自身的工作责任,从而使得每个人都是事件的主人公,每个员工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与创造力促进定额管理工作的执行,提高管理工作的实施质量,从而提升员工的责任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创造性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也是企业持续发展下去的不竭动力,通过定额控制不仅达到了成本的有效控制,也为企业创造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四)建立规范的管理考核制度 定额管理考核制度实际包括考核制度与审核制度两类,这两项制度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少了一个,定额管理的作用就会大大削弱,很难在经营管理中对企业的成本预算和成本控制起到应有的作用。其中,定额管理的考核制度主要包括定额执行和修订情况、台账统计的完善程度、定额标准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定额管理人员的反馈情况以及定额管理覆盖率与执行率[4]。另外,为了使定额标准能够得到切实的贯彻执行,为了把定额管理有效地纳入到企业的整体经营管理模式之中,定额考核结果一般会与企业的经营绩效对接起来,并采取一定的奖惩措施和效绩考核原则,促进定额管理的实施与监控,更好的控制企业成本。例如,企业员工在工作中通过挖掘自身潜力并最终以较少的资源消耗完成生产任务的,管理部门应当给予相关的奖励;同时,对于工作积极性较差,而且由于个人的原因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或工期延误的工作人员,管理部门应当要对其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通过这种奖勤罚懒的方式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的热情,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创造新的价值,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定额管理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一)定额管理的时效性 时效性是企业会计成本控制中定额管理的基本特点。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作为劳动结果的产品成分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这些产品的变化往往是因为产品自身内部因素而形成,且不同的时期一般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其中,产品的具体变化可以归纳为材料品种、质量变化以及产品生产环境的变化等。另外,由于主观原因导致的数量核算也会造成标准的不统一。为此,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定额标准,保证成本投入的稳定。 (二)定额方法的可选择性 产品的生产方式并不是固定的,不同的产品可根据其具体构成状况选择适当的生产方法。由于企业各自生产产品不同、面对的消费群体不同,其选择的材料、方法都会有所不同[5]。因此,根据产品自身具体情况计算出来的成本就更加符合实际,也就有不同的定额方法。总之,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有固定的定额方法计算方式,只要是科学的、合理的定额方法均可以适当进行运用。 (三)重视定额管理人员与员工的沟通 严格的定额标准可能会使企业员工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导致其在工作中出现懈怠情绪,在定额管理的执行过程中行为比较随意。这就要求企业在制订好定额管理考核制度的同时,要求定额管理人员在下达定额标准及执行任务时与具体部门的执行人员做好沟通工作,以便于下达的定额任务能够顺利完成。实际上,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沟通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定额管理是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的基础,不论是在企业的会计成本控制还是企业的整体管理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定额管理能够让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减少企业各种资源的消耗与浪费,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固本强基,企业对成本的控制越来越重视,定额管理又是成本控制的关键,因此,企业应在平时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不断加强对定额标准的管理,将其作为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的重点,纳入企业日常的管理活动之中,不断加强与推广。 作者简介:叶雪梅(1968-),女,现供职于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 会计成本控制论文:基于施工成本控制的施工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探究 【摘要】现代建筑工程建设的步伐加快,使得工程施工单位在经营管理、资金应用、资产结构、施工方式、施工组织、任务取得等方面都比较重视,尤其在工程施工中实施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尤为重要,是施工企业发展和生存的前提和重心。在施工阶段企业会计要做好成本核算及控制,以施工单位的效益增收为目的,施工成本控制是施工企业经营项目活动中比较重要的环节。 【关键词】核算 会计成本 施工企业 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基本方式是用计划成本作为项目控制的预算值,在工程进展过程中的一段时间内的实际支出额与预算值进行比较,查看实际支出与投资控制预算值之间的差额,并分析差额产生的原因,要及时采用措施并加以控制,以保证预算目标的实施。 一、施工会计成本的实施计划与控制 要将施工工程的成本预算或成本计划进行分解,预算出施工方案、采购、设计等各项工程费用的限额,并要求施工过程中要按此预算进行执行。同时施工成本控制包括对各项工程费用进行成本控制及对各项工程支出费用的审核,确定工程款的支付,监督已支付的工程项目是否完工,保证每个月的资金可按实际施工工程情况定量定时的支付,以便得出实际施工成本的报告,并进行施工成本审计的工作。在审计结束后要作详细的成本核算分析报告,对每个项目的成本提供详细的不同要求及不同程度的报告。包括:工程成本趋势分析和剩余工作所需成本预算、超支量及原因分析。 二、施工项目的成本预测及成本控制措施 首先,一般施工工程项目的中标价是施工工程造价的上限,如果没特殊情况是不可以突破此上限。施工企业会计在施工成本预算中要对中标价进行分析及研究以降低工程成本,对各施工单位、项目工程师列出成本预算值,以成本预算值控制工程成本的支出。一般根据工程的报价或工程量的清单计算该工程完工所需要消耗的现场管理费、机械数量、材料和人工。一是临时设施费:如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临时用水、临时生产设施及临时办公室、仓库、宿舍等。二是其他费用:如检验试验费、仪器使用费、二次搬运费、夜间施工增加费、冬季雨季施工增加费等。三是现场管理费:后勤及办公费用、职工生活保障费及差旅交通费等按规定不可以超出工程总价的1.5‰。四是确定机械费:根据施工作业计划及方案确定机械种类及使用天数,按当地市场价格计算出机械费。项目施工用电、燃油、机械工工资等应计入机械费中。五是确定材料费:材料费根据预算工程量及现场施工配比计算出粉煤灰、石子、砂子、水泥用量,按照当地市场价格计算出材料费。六是确定人工费:(1)执行实物量直观单价结算时,按项目部提供的“实物量×直观单价”计算出该项目的人工费总额。(2)执行定额工日结算时,按确定的“实际工日单价×实际消耗定额”计算出人工费总额。 其次,实施项目成本控制措施首先要提高工作人员对成本控制的意识,施工企业会计要对施工整个工程过程进行成本分析,达到控制施工成本的目的。在施工项目的全部过程中,根据会计核算、业务核算、实际成本核算、计划成本编制、成本预测、统计核算提供的材料,对施工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及影响成本升降的原因进行细致分析。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收集原始资料的基本工作,各部门及工程项目部要准确的提供相关数据及材料,这样会计在成本核算时才能做好成本分析,做到有据可依,对象有比较,用数据说话,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第三,建立健全的责任权利互相结合的考核制度,从工序、工艺等环节上控制成本支出,从进度、质量上控制成本费用。在施工中,应该注重工期和质量的管理。其中没一个目标的改变,都势必给另外两个目标带来的改变,并受到它们的制约和影响。所以,在确立项目建设的目标时,应该先对整体建设项目存在的各种客观因素及执行人能采取的可能行为等这些可能带来的后果进行细致的综合性研究,经过对每一个环节的具体情况研究分析,制定科学、地项目建设的最终目标。 第四,对机械、材料费用的成本控制。主要有构件、主要材料、低值易耗品、其他材料、机械、周转材料等一些必须的材料,这些材料在施工生产的经营当中的消耗费用占总成本的比例很大,是施工企业费用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除了材料费用涨价因素之外,工作人员还要严格管理材料的质量、采购、验收、运输、领用和结算等六大关。强化物质保管、收发、领退等环节的管理,限额领取材料,防止不必要的损耗、浪费和超耗。 第五,对其它费用开支的控制。其它费用从其习惯上看可以分为半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从费用的使用上看大多数属于期间费用。想控制好费用管理的开支,就要实施好财务审核制度和项目经理审批制度。 三、结语 综上所述,探讨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和管理的意义在于合理利用人力、财力、物力这三方面的因素,以取得最大限度的经营利润。只要遵循客观价值原理,进行动态控制、科学决策、采用严格到位而确之有效地成本控制管理制度,就能够将项目施工管理成本控制在科学的目标范围。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会计资料中提供的成本计算数据,查出成本控制的结果是否脱离目标成本范围,能够对最终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得出减少成本投入的最佳途径。财会部门、项目部门和其他多个部门之间要交换成本控制信息,沟通成本控制方面的经验,企业内部上下级之间也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纵横交错的成本控制网络,才能达到成本控制的预期效果。 会计成本控制论文:建筑企业会计成本控制 摘要: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建筑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产业规模逐步扩大。然而,近些年国内外金融环境日趋严峻,我国建筑企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项目投标后获利空间越来越小,材料成本、人力资源成本、科技设备成本成几何倍数增长,建筑施工企业发展面临着巨大难题。目前看来,建筑企业求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加强成本控制,采取先进的降本措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本文重点对建筑企业成本控制观念落后、成本定位失误、科技创新力度不够等问题展开深入探究,力求从根本研究其对策措施降低企业成本,切实促推进筑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 成本控制;成本管理;对策措施 一、引言 基于2007年10月,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方针,建筑工程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需切实从材料、机械设备成本管理、期间费用会计控制、健全会计准则、完善会计核算制度等方面,全面推进企业高速发展,提升建筑企业在同行业内的核心竞争力。 笔者通过对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会计核算进行深入探究,明确加强财务、会计信息管理、建立健全成本控制制度,是企业蓬勃向上发展的关键。督促建筑工程企业重新审核成本控制内容,财务管理思想、会计核算制度。从建筑企业人力、物力、设备、施工环节入手,分析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必然性、重要性。结合当前国内外金融环境、市场经济形势,针对建筑工程企业实际发展需要,提出一定可行性建议。 一、我国建筑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管理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观念落后,管理方法陈旧 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以后,我国建筑行业不断经历改革、重组,合并。分散经营后,使建筑企业各部门,施工、工程管理、材料购买、技术研发等各环节成本控制理念不统一、甚至存在成本控制观念落后、管理方法陈旧的现象。 其次部分企业领导盲目的成本发展眼光,局限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方面。企业发展离不开其他相关企业共同运作,无论是图纸设计、项目开发、物资器材调度等都要进行深入探究。目前而言,建筑企业成本管理方法老套成就,没有建立事故应急预案,无法根据突变的金融环境、市场经济条件,转换思路采取适合企业发展的方法,致使成本管理存在诸多漏洞。 (二)、建筑企业职工成本意识淡薄、成本管理主体定位失误 长期以来,我国建筑企业成本管理都被划分为一个专门的部门。从企业领导层——基层大部分职工都认为企业成本管理是财务人员、领导层管理人员的任务,与自身发展并不相关。致使企业在建筑施工、生产经营、成本控制方面分为三级分化。成本管理财务人员不了解实际建筑施工、土木工程、线路管道、装修工程、扩建、拆除等各阶段成本管理。致使职工成本意识淡薄、财务人员不清楚对哪部分进行成本控制,成本管理主体定位严重失误。引起企业各项支出严重超标,成本浪费严重。 (三)、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基础薄弱,管理信息存在失真现象 1、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相关财务人员、会计人员不深入了解企业发展各阶段、各环节实际成本支出,对成本原始记录中材料物资计量、验收管理制度控制管理不到位,为建筑企业在成本预算、出台实施成本控制措施时带来诸多困难。 2、部分建筑企业财务人员、管理人员存在偷税漏税、谋取私利等行为,丰厚不法利益的背后,使企业成本信息缺失、资料任意编写、调整,使企业成本管理信息发生失真现象。 (四)、建筑企业过分细化分工,新技术研发不到位致使企业成本过高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建筑企业受到国际企业竞争压力日益增加,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我国建筑企业技术发展、成本控制管理仍十分落后,落后的科技和设备设施使企业在建筑安全设计、操作、维护、检查过程中成本高昂,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同时我国建筑企业内部对分工过于细化,使企业成本管理更加复杂、管理效率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浪费了人力资源、设备设施资源,直接造成企业经济损失。 新形势下科学合理控制建筑企业成本的对策措施 (一)、建筑企业应更新成本控制观念,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形成 建筑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首先要建立完善管理制度。根据企业本期内各阶段各环节对成本进行预算、详细记录成本流向、各环节各部门成本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外国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与建筑企业自身发展特点,完善成本管理体系。采取目标成本法、成本否决法、档次成本法,对各部门各关节成本进行精细化管理。其次在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对目标成本管理的运行效果、特点、问题、解决措施进行详细分析,将经验上升到理论层次上,提高企业成本发展的理论基础,从企业管理层——基层不断强化企业成本控制概念,并对严峻的市场条件、突变的金融环境设置预案,以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促进企业发展。 (二)、将成本控制管理目标、细则落实到建筑企业各部门发挥激励约束机制 1、建筑企业应建立一标准体系,细化各施工、材料运用、技术开发等各环节成本控制,树立“全员成本意识”。根据不同阶段、不同环节、不同成本类型,采取不同的管理机制、控制方法。树立科学的发展观采取分类实施控制,合理对企业成本进行调控。施工、后勤、财务等部门应根据《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分管下属作业点、作业岗位。“树立工作配合意识”,整个成本资金流分等级进行操作管理、对每个工程财务、会计核查、成本控制采取“单独核算制”。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环节的管理,切实有效提高建筑企业成本控制效率。 在建筑企业成本控制过程中积极发挥激励、约束机制的作用。企业发展需秉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成本控制管理方面要约束上下级领导行为,实行风险抵押制度。定期对企业财务人员、领导人员进行相关审核,加大法制宣传力度,避免管理人员偷税漏税、谋取私利等重大违法乱纪行为。对于编写、调整企业成本信息的行为,要严惩不贷,有效降低管理信息失真现象。定期对会计人员、财务人员组织培训,切实提高业务水平,增强企业成本管理效率。 (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依靠科技进步降低企业成本 建筑企业成本控制重点在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等一系列活动,重点整合资源,优化结构。科技是企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先进的科学技术、良好的设备设施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工成本。建筑企业应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高技术水平和劳动条件的同时,加大对企业新项目的研发,切实增加产品附加值,降低成本费用,使利润空间成倍扩大。另一方面,企业应鼓励职工对设备设施进行改进,利用有限成本,创造无限价值,提高企业利益,促进企业走向高精尖的发展道路。 三、结语本文通过对建筑企业成本控制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仔细分析了建筑企业有效降低成本、加强成本管理应建立完整的成本管理体系,更新成本管理观念、加强科技创新,并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不断研究企业成本控制方法,以科学、合理的管理方针,促进企业走向平稳、健康、向上的发展道路。展望“十二五规划”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应建立相应的发展目标,不断总结经验,才能在严峻的金融环境下,切实提高成本管理效率。
农村土地流转论文:对农村土地流转后种植苗木探讨 1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后种植现状分析 1.1 土地流转后主要为种植产业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后的主导用途为种植,用于其他方面的甚少,这一点相对于国外有很大差别,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一些县镇土地流转后用于种植业的比重甚至达到90%以上。 1.2 流转后种植日趋多样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2002年后农民劳务日渐减少,这助推了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而流转形式及土地流转后种植的作物都日趋多样。我国土地流转有转包、转让、租赁和入股等形式,而随着流转的形式不同,规模的不同,种植的作物种类也不一样,主要有小麦、水稻、大豆、蔬菜、苗木和水果等,还有一些流转土地更有用于鱼类、山羊养殖等等。 2 农村土地流转后种植苗木存在的问题 2.1 流转后苗木种植规模化经营仍需扩大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后种植苗木的规模仍然很小,流转后的土地主导种植为水稻,小麦和大豆,达到70%以上,而种植苗木从全国来看规模甚小,有些乡镇甚至只有5%左右,而有些乡镇能够达到80%左右,根据相关文献挖掘及数据统计我们发现,667m2水稻的年纯利润大约为300元,而种植花木的年纯利润达到5000元左右。因此,农村土地流转后种植苗木规模的扩大有其必要性。 2.2 苗木种植质量亟待提高 苗木不同于一般的粮食作物,首先表现为其种植投入成本较高;其次,苗木的成功种植所需的技术较高。而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年龄日趋偏大,技术较为落后,这导致农村土地流转后种植苗木存在两大问题:一是质量较低,由于农村劳动力技术上的缺陷,导致一些苗木成活率较低;二是长势缓慢,由于农村劳动力的技术不到位,很多苗木在该出苗的时间不能正常出苗,导致苗木培育时间较长,这样使得农村劳动力的成本提高、收益下降。 2.3 土地流转后苗木种植种类单一 由于农村劳动力技术、年龄等方面的缺陷导致其不敢尝试新的品种,偏向于种植一些常见的生命力较为顽强的苗木,这就导致了农村土地流转后的苗木种植种类品种较为单一,从而形成循环,种的多有经验了加之风险厌恶的心理便不愿意尝试新的品种。 3 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后种植苗木的建议 3.1 适度规模经营,做好统筹规划 虽说提倡规模化的种植苗木,但也应该注重适度,否则会出现规模不经济现象。对于农村土地流转后的苗木种植更应注重适当的规模化。要做到适度规模化就要实施统筹规划,这不仅要求农村苗木种植劳动力的努力,更需要相关部门做好统筹引导,对其进行适当的培训。 3.2 提高苗木种植劳动力的综合素质 针对苗木种植劳动力技术与规划方面的欠缺,相关部门应该倡导科学种植,积极引导其进行技术的培训与提高,适当情况下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引进高端技术咨询人才,以配合土地流转后苗木种植问题的解决。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农村苗木种植劳动力技术的提高与应用,进而提高苗木种植的质量;二是有利于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 3.3 政府全局规划,提倡“入股型”土地流转与种植苗木相结合 3.3.1 政府全局规划。政府的职能是“引导、协调、服务、监管”,但是在农村土地流转后苗木种植问题上,相关部门并未能够做出较好的决策以从整体上统筹全局,同时乡镇街道等对农村土地流转后苗木种植的问题探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之农村苗木种植劳动力缺乏对苗木宏观市场需求的分析,也缺乏相应的销售渠道及培植能力,从而导致了土地流转后种植苗木的品种单一。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应从全局上为农村土地流转后的苗木种植考虑,统筹规划,在提高其相关技术的同时为种植者提供有效的建议与意见,从而使得他们“敢种植能种植”。 3.3.2 提倡“入股型”农村土地流转与苗木种植相结合。笔者认为对于农村土地流转后苗木种植问题,“入股型”土地流转与苗木种植相结合是比较好的一种形式,这是指农民将土地以股份的形式参与苗木公司经营,按照风险共担的原则,与已经成熟的苗木公司结成共同体,一方面是因为相对成熟的苗木公司具有相关的技术指导员,另一方面是农民可以提供土地及劳动力,最终二者可以达到双赢的局面。但这一创新形式的实施也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引导,过程也需要适当的协调和监督以保护双方的权利。 总的看,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后种植规模虽在扩大,种植种类也日趋多样化,但对于流转后种植苗木当前还存在未规模化、苗木种植质量不高和品种单一等问题,针对本文剖析的三个问题,笔者建议首先乡镇部门应当做好统筹规划,以达到适度规模种植;提高苗木种植劳动力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苗木种植质量;最后创新性的提出“入股型”土地流转与苗木种植相结合的建议,以期对相关部门提供理论上的引导。 农村土地流转论文:农村土地流转的障碍与政府行为探析 主题词:农村土地流转障碍政府行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土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但同时也造成了农村土地产权不明晰和土地细碎化经营的后果,而这正是导致目前农业生产规模化程度低、农产品生产成本高、科技含量低、农业比较效益差,农民增收困难的关键因素。 农村土地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对于它的高效开发利用只有两个途径:引入科技、资金、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提高单产和农产品品质;或通过土地流转把土地集中到更有效率的人手中进行规模化集中开发,以降低成本,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对于引入科技、资金、信息、技术等新要素,政府已经连续多年来将其作为农业工作的重点来抓,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目前的问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对于农业新要素的有效需求相对不足。由于土地经营规模小,比较效益差,许多农户放弃经营农田出外打工或经商,宁愿让土地荒芜也不愿在上面投资更多的资金和精力。在许多地方,农地的浪费和低效化经营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必须通过土地流转来提高土地的经营效率并促进农民增收。 一、农地流转的现实障碍 1、农地产权残缺。一种明晰并富有效率的产权制度应该是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的统一。但《民法通则》、《土地管理法》以及《农业法》等法律法规对农村土地产权的界定是"土地国有或集体所有,农户经营"。即意味着农户不是土地的所有者,只有使用经营权。而乡村集体代表国家掌握土地的终极所有权,有权对土地进行处分。这种所有权、处分权与占有权、经营权分离的产权已成为农地流转的体制性障碍,也成为一些乡村组织借地发财,损害农民利益的政策依据。目前,在非农建设用地上,一些地方政府和乡村组织借建开发区、开发房地产,建设小城镇的机会,垄断土地一级市场,获取大量土地出让资金,而失地农民仅得到为数很少的土地征用补偿金,利益分配比达到7:1甚至更高,严重损害了失地农民的合法利益。一些地方乡村组织采用行政强制手段,利用"反租倒包"方式,低价从农户手中取得土地,高价租让给农业产业化企业,从中赚取差额利润。同时由于土地家庭承包制导致的土地细碎化经营状况,一些需要土地的农业产业化企业需要和分散经营的农户分头谈判,增加了交易成本。而分散的农户由于缺乏组织难以联合起来维护自身利益,结果往往是在谈判中处于劣势,地价被过份压低;或是被乡村组织低租高包,使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2、流转农地供给不足。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的缺位,使农地的流转风险和机会成本加大。而土地对农民来说,具有特殊的生存保障功能。从满足农民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到承担子女教育和养老医疗费用,土地几乎承担了本应由国家和社会对农民承担的所有保障职能,所以除非找到能获取更高收益并较为稳定的非农岗位就业,否则农民不会轻易出让自己最后的保障权利。根据沈阳市的抽查统计,大约有64的农户愿意继续承包土地,而其中有79.4的农户认为土地是生活的基本保障,不愿转让。尽管外出务工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例在逐年上升,但出外打工可以缓解一时经济困境,解决不了长期收入来源问题,随着非农职业周期性、季节性、结构性的调整,或当处于阶段性失业时,种地会成为农民的首选谋生之计。所以,有的地方农民尽管出外打工顾不上经营耕地,宁愿让土地荒芜,也不愿租赁给别人经营。这在客观上造成了流转农地要素的供给不足。如榆林市子洲县三川口镇八塌湾村,全村共150多人,现在家人口不足50人,外出务工人口高达67,由于缺乏青壮年劳动力,全村耕地大面积撂荒,但大多数农户不愿将其流转给外来户。 3、农地需求相对不足。由于农业生产需要投资量大,农作物生长周期长,面对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较大,投资收益率低。同样的土地,投资工业要比农业项目的比较收益高,所以即便是体制障碍消除了,农民自愿出让土地了,也未必立即就有许多企业和种养大户前来接包土地从事农业生产,尤其是地处偏远山区,土壤肥力差的土地,更是少有人问津。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流转农地需求不足。如榆林市清涧县,在风调雨顺的情况下,种植市场看好的黄豆,一亩最高亩产80公斤,扣除籽种、化肥、农药等费用,亩收入200元左右,一个劳动力经营20亩,年收入也只有4000元左右。而外出打工每天收入在20元左右,半年就能达到全年收入。过低的收益导致这些地区耕地大面积撂荒,但是却无人承包开发。 4、非农产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能力不足。一是乡镇企业发展减速,吸纳农民就业能力不足。从陕西省的统计情况看,乡镇企业发展速度明显放慢,1995-20__年期间,总共增加了6.3万家企业,年均增长速度为1.1%,其中20__年为0.6%,20__年为-2.67%。乡镇企业吸纳就业能力不足。1995-20__年,乡镇企业的从业人员年均增长仅为1.5。其中,20__年转移向乡镇企业的农村劳动力为29.65万人,与20__年同期的45.8万人相比下降35.3。由于吸纳就业能力下降,靠乡镇企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空间有限。目前国有企业大量减员分流,下岗失业职工增多;一些城市采取某些对农村劳动力流动限制的措施,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机会骤减;加上受自身文化素质及技能因素的制约,农民进城增收的门路越来越窄。目前全省76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达600万人,占79。由于知识和技能储备不足,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大多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肩挑背扛型的体力活,很难适应目前非农职业技能化的要求。 5、农地要素市场不规范。一是流转行为不规范。一些乡村组织利用手中的土地所有权,违背农民意愿,强行反租倒包,集中土地搞开发。有的借流转名义随意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侵害了农民经营 自主权,损害了农民经济利益。二是缺乏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由于缺乏土地流转中介服务机构,农地流转信息得不到沟通,导致有的地方大面积的撂荒地无人承包开发,有的地方涉农企业和承包商需要农地却找不到可用资源,流转地资源紧缺与相对过剩并存,影响了土地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三是缺乏流转监督机制。对于违规流转农地缺乏相应的惩罚措施,对于农村流转地价的评定缺乏科学合理的标准。四是流转程序不规范。目前农地流转大多以口头约定为主,即便签订合同也只是简单协议,对双方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没有明确规定,一旦出现纠纷无法追究责任。且大多数流转地没有登记并进行公证。 二、农地流转中的政府行为 针对以上问题,农地流转中的政府行为应该把着力点放在: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流转程序、创新流转机制、培育流转市场、保护农民权益、减少农地依赖、强化服务体系建设上面,综合应用经济、行政和法制手段,推动农村土地的合理有序流转,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促进农民收入快速稳定增长。 1、转变政府职能,准确定位政府角色。在农地流转中,政府既要克服利用土地所有权属强制农民进行土地流转,从中获取超额利润的"越位"行为,又要克服对违规流转放任自流,缺乏服务规范机制的"缺位"行为。要坚决从土地流转市场上退出来,变强制为引导,变干预为服务,抓好土地流转的宏观调控、监督监测和中介服务。一是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好土地流转总量、结构和动态平衡,引导农地流向优质高效农业项目。二是建立流转服务机构,为农地流转提供信息、中介、登记、公证等服务。三是监督农地流转的程序、流转合同是否规范合法。四是强化耕地保护,依法查处巧立名目改变农地用途或违背农民意愿强制流转的坑农行为。加强基本农田建设,确保耕地占补平衡。五是制定优惠政策,积极扶持吸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对流转农地进行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开发。 2、加强法制建设,规范农地流转程序。一是抓紧研究制定农地流转方面的法律法规,科学界定农地产权归属、交易方式与流转程序,保护农民权益,促进农地流转。二是建立健全农地流转合同制度、交易登记制度、公证制度、纠纷仲裁制度,明确流转双方权利义务,协调化解农地流转纠纷,规范流转程序。三是完善农地价格评估制度和土地流转补偿制度。在兼顾集体、农户和承包者利益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确定土地流转补偿标准和利益分配比例。四是积极落实《土地承包法》,坚持土地承包三十年不变的政策,促使农村耕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长期化,为顺利实现农民土地使用权转让奠定法理基础。 3、创新流转机制,优化农地资源配置。要在充分尊重农民和投资者意愿的基础上,在现有的土地制度框架内,大胆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借鉴成都"股田制",鼓励农民以土地入股,直接参与投资企业的利润分红,变土地资源为土地资本;借鉴海口"五统一分"制,将农民手中不能流转的分散土地资源进行互换整合,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对当地种植业结构做出整体规划,"统一规划、统一耕作、统一技术、统一种苗、统一销售、分户管理",形成优势产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局面,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益;借鉴山东"田保姆"做法,对因出外打工缺乏劳力而荒芜的农田实行代耕、转包、转让、出租等多种灵活有效的方式,收益分配由双方商定,优化人地资源配置;借鉴大连模式,对于大片农村集体闲置土地可"上市招标"实现高效流转。总之,要鼓励农民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增加农民收入。 4、建立健全中介服务组织,培育农地要素市场。以县乡土地服务部门为依托,以农村专业协会为主体,构建农地流转中介服务网络。普查流转地资源,收集供求信息,进行供求登记建档;开展政策咨询,提供合同范本,调解流转纠纷;邀请土地评估机构进行土地等级评估定价,进行大面积流转农地的租赁招标;代办土地流转手续,组织供需双方谈判,为供需双方搭建流转桥梁。培育农地市场,引导农地要素合理流动,优化农地资源配置。 5、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农地流转要以农民自愿为前提,坚持以农用为主,以保护农民权益、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坚决反对乡村以各种名目违背农民意愿进行的圈地开发和反租倒包行为。积极鼓励农户之间进行农地转包、出租、互换、转让、代耕等流转行为,引导流转农地向农村种养能手集中;对农业产业化企业用地要尽量采用租赁或入股经营的方式,尽可能为农民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民利益。对公共建设用地,要坚持将土地征用补偿金的大部分交给农民,并要为失地农民办理失业和养老保险。 6、积极引导农民到非农岗位就业,减少农民对土地的依赖。要促进土地流转就必须减少农民对土地的依赖,降低土地对农民的重要性,从而就必须降低种植业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大规模转移农村劳动力到非农岗位就业,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一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积极引进和培育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的中小民营企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强就业容量较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地创造就业机会,争取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消化"。二要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从而提高劳务价值,为农民"走出去"务工创造条件。加强对农民出外务工的信息引导和组织管理,确保农民工有序流动,顺利增收。三要取消对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各种不合理收费,取消户口限制、降低农民工子女上学门槛,为农民进城务工提供便利条件。四要积极为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搭好创业平台,鼓励具有一定资金、技术和经营能力的打工者"走回来",在本地投资经商搞开发,带动地域经济发展。文秘站版权所有 7、强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地流转。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必然会阻碍农地的集中和流转。因此,必须抓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帮助流转地经营者克服自然与市场风险,提高投资经营效率。一要做好筹资服务。由于农业投资项目具有成本高、周期长、风险大、收益低的特点,银行和投资者对涉农项目望而却步。建议政府通过减税贴息的办法,激励银行和各种融投资机构简化贷款手续,积极为农村种养大户、农业产业化企业发放贷款,确保租赁经营流转农地所需资金。二要做好信息服务。在电视、网络、广播、报刊等各种媒体上开辟信息专栏,农村流转地租赁信息,提供流转地投资方向与市场分析,引导涉农企业、种养大户顺利接包土地。三要抓好技 术服务。大力推广粮食及经济作物科学作务技术、畜禽养殖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先进实用技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帮助流转地经营者解决技术难题,提高流转地经营效益。四要强化农村社会保障服务。继续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农家子女接受大学以上教育的学费减免和财政补贴办法,逐步建立个人与社会相结合的"低收入农民生活保障"、"农民失业保险""农民养老保障"等保障机制,解决农民对农地流转的后顾之忧。 农村土地流转论文:牡丹江市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研究 1.1 立题依据 1978年11月24日晚,安徽省凤阳县的18名农民制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这算得上是一个惊人的壮举,这也可以算作是我国农村的开篇。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确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后,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弊端逐步显现出来,农村土地问题日益突显。大多数农民通过农业生产所获得的收益不再增加,探索出适合现代社会的土地经营模式已经箭在弦上了。而进行农村土地流转可将农户个人土地集中为大面积连片土地,化点为面。在种植与收割阶段,不但便于统一管理还有利于发挥农业科技优势,真正做到与时俱进,达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提高农户收益的双赢目标。自 1984 年中央 1 号文件首次提出允许农户经集体同意可以转包承包地给种田能手,到 2002 年颁布的《农村土地承包法》把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上升为法律规定。再到十七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土地流转做出了更加具体地指示,文件指出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抓紧研究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具体实现形式,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结合农田基本建设,鼓励农民采取互利互换方式,解决承包地块细碎化问题。土地流转不得搞强迫命令,确保不损害农民权益、不改变土地用途、不破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可见党中央对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重视程度。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并不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学者们对一些焦点问题所持的观点也不尽相同。国内学者更多的关注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把握和制约因素分析。主要研究方向可以归纳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即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现状的研究、关于农村土地流转动因的研究、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缓慢原因的研究,以及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绩效的研究。王春超(2011)从农民家庭经济资源结构的方向系统研究了影响中国农户收入增长的关键因素,试图解决我国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低于城市居民,以及农民收入增长后劲乏力的问题。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要想提高农民对土地的利用率,以及农民在土地市场中参与的程度,必须通过政府出台相关的鼓励政策,这样才会提高农民的收入。刘莉君、岳意定(2010)在构建农村土地流转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转包、反租倒包、股份合作制等我国目前主要采用的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经济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股份合作制这种土地流转模式给农民带来的收益最多。游和远(2010)选取了我国 30 个省份的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分析得到了如下结论:现阶段还没有证据证明农村流转与外部条件是否存在关联。农村土地流转并不会让农村劳动力发生转移,失去土地在家留守也是农民流转农村土地流转后可能的劳动力走向。促进农村土地流转还需要寻找并完善辅助农地流转制度安排目标实现的工具。 第 2 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2.1 农村土地流转概念界定 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村家庭所承包的土地通过合法的形式,保留承包权,将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行为。农村土地流转从根本上说是当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农民为获得更多的收益所产生的一种自发行为。目前我国施行的农村土地流转方式是以农户自愿为基础。通过转包、转换、入股、联营、租赁等多种方式出让其使用权,在乡级土地相关管理部门备案后,签订农村土地流转合同。简单的来说就是在承包期的农业用地以不改变土地的用途为原则,倡导农民将拥有承包权的土地向农业大户,农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流转,建立起以农村土地为核心的合作机制。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农业大户,合作社和农业企业通过引进先进的经营模式和管理制度,将土地集中起来,开展大规模集约化、机械化、现代化的农业种植及经营。而另一部分将土地使用权承包出去的农民,在获得土地流转收益后,可以没有后顾之忧的投身到二、三产业中,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2.2 相关基础理论 地租是劳动者因为使用土地而向土地拥有者支付的实物形态和货币形态的租金或者土地拥有者出租土地的报酬。也可以说地租是直接参与生产的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那部分超额价值被土地所有者无条件拥有的部分,它是占有土地权利和经营土地方式分离产生的必然结果。地租的本质就是土地拥有者凭借土地拥有权获得的收益,即土地所有者从土地上获取收益的权利。马克思认为:“不论地租有什么独特的形式,它的一切类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地租的占有是土地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农户利用土地的方式对地租没有影响,只要存在追求利益的组织或个人,产生了土地的垄断,就有地租的存在。在数量上的对比说明,农户利用土地的方式与土地拥有者出租的土地数量息息相关,农户从土地不同的用途获得的收益是不同的。效益好的话,他们按自己的意愿扩大租用土地,反之就会减少土地的耕种和使用面积。这一系列的变化都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地租按照条件的形成原因不同,可以分为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级差地租理论认为,地租存在有两个必要的条件:一是土地的有限性,二是土地在肥沃程度和位置上的差异。等量投资的劳动生产率在不同肥力和位置的土地上就不一样,因而人们尽可能选择产出高品质的土地优先进行播种,随着人口大量的增加,使得在劣等土地上产出的农产品也能售出。在优等土地耕作获得的平均利润超出劣等土地所得平均利润的部分就是超额利润,即级差地租。17 世纪的重商主义学家威廉?配第的《赋税与捐赠论》中的观点为后来马克思提出的级差地租理论奠定基础。马克思把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级差地租分为两类: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Ⅰ类是指相同的资本量和劳动力,在大小相同位置不同且养分不等的土地上,所产生的超额利润是有很大不同的,因而支付的地租也产生差异。Ⅱ类是在任何条件都相同的土地上,投入不等的资本量,产生不同的超额利润引起地租的不等。绝对地租是建立在土地所有者对土地的垄断地位所取得的地租,它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其实体是农产品的价值超过社会生产价格以上的那部分超额利润。 绝对地租的本质就在于土地所有权的垄断。而垄断地租是由土地生产产品的价格垄断等因素带来的那部分超额利润而转化成的地租。 农村土地流转论文:农村土地流转后种植苗木探讨 1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后种植现状分析 1.1 土地流转后主要为种植产业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后的主导用途为种植,用于其他方面的甚少,这一点相对于国外有很大差别,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一些县镇土地流转后用于种植业的比重甚至达到90%以上。 1.2 流转后种植日趋多样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2002年后农民劳务日渐减少,这助推了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而流转形式及土地流转后种植的作物都日趋多样。我国土地流转有转包、转让、租赁和入股等形式,而随着流转的形式不同,规模的不同,种植的作物种类也不一样,主要有小麦、水稻、大豆、蔬菜、苗木和水果等,还有一些流转土地更有用于鱼类、山羊养殖等等。 2 农村土地流转后种植苗木存在的问题 2.1 流转后苗木种植规模化经营仍需扩大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后种植苗木的规模仍然很小,流转后的土地主导种植为水稻,小麦和大豆,达到70%以上,而种植苗木从全国来看规模甚小,有些乡镇甚至只有5%左右,而有些乡镇能够达到80%左右,根据相关文献挖掘及数据统计我们发现,667m2水稻的年纯利润大约为300元,而种植花木的年纯利润达到5000元左右。因此,农村土地流转后种植苗木规模的扩大有其必要性。 2.2 苗木种植质量亟待提高 苗木不同于一般的粮食作物,首先表现为其种植投入成本较高;其次,苗木的成功种植所需的技术较高。而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年龄日趋偏大,技术较为落后,这导致农村土地流转后种植苗木存在两大问题:一是质量较低,由于农村劳动力技术上的缺陷,导致一些苗木成活率较低;二是长势缓慢,由于农村劳动力的技术不到位,很多苗木在该出苗的时间不能正常出苗,导致苗木培育时间较长,这样使得农村劳动力的成本提高、收益下降。 2.3 土地流转后苗木种植种类单一 由于农村劳动力技术、年龄等方面的缺陷导致其不敢尝试新的品种,偏向于种植一些常见的生命力较为顽强的苗木,这就导致了农村土地流转后的苗木种植种类品种较为单一,从而形成循环,种的多有经验了加之风险厌恶的心理便不愿意尝试新的品种。 3 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后种植苗木的建议 3.1 适度规模经营,做好统筹规划 虽说提倡规模化的种植苗木,但也应该注重适度,否则会出现规模不经济现象。对于农村土地流转后的苗木种植更应注重适当的规模化。要做到适度规模化就要实施统筹规划,这不仅要求农村苗木种植劳动力的努力,更需要相关部门做好统筹引导,对其进行适当的培训。 3.2 提高苗木种植劳动力的综合素质 针对苗木种植劳动力技术与规划方面的欠缺,相关部门应该倡导科学种植,积极引导其进行技术的培训与提高,适当情况下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引进高端技术咨询人才,以配合土地流转后苗木种植问题的解决。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农村苗木种植劳动力技术的提高与应用,进而提高苗木种植的质量;二是有利于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 3.3 政府全局规划,提倡“入股型”土地流转与种植苗木相结合 3.3.1 政府全局规划。政府的职能是“引导、协调、服务、监管”,但是在农村土地流转后苗木种植问题上,相关部门并未能够做出较好的决策以从整体上统筹全局,同时乡镇街道等对农村土地流转后苗木种植的问题探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之农村苗木种植劳动力缺乏对苗木宏观市场需求的分析,也缺乏相应的销售渠道及培植能力,从而导致了土地流转后种植苗木的品种单一。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应从全局上为农村土地流转后的苗木种植考虑,统筹规划,在提高其相关技术的同时为种植者提供有效的建议与意见,从而使得他们“敢种植能种植”。 3.3.2 提倡“入股型”农村土地流转与苗木种植相结合。笔者认为对于农村土地流转后苗木种植问题,“入股型”土地流转与苗木种植相结合是比较好的一种形式,这是指农民将土地以股份的形式参与苗木公司经营,按照风险共担的原则,与已经成熟的苗木公司结成共同体,一方面是因为相对成熟的苗木公司具有相关的技术指导员,另一方面是农民可以提供土地及劳动力,最终二者可以达到双赢的局面。但这一创新形式的实施也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引导,过程也需要适当的协调和监督以保护双方的权利。 总的看,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后种植规模虽在扩大,种植种类也日趋多样化,但对于流转后种植苗木当前还存在未规模化、苗木种植质量不高和品种单一等问题,针对本文剖析的三个问题,笔者建议首先乡镇部门应当做好统筹规划,以达到适度规模种植;提高苗木种植劳动力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苗木种植质量;最后创新性的提出“入股型”土地流转与苗木种植相结合的建议,以期对相关部门提供理论上的引导。 农村土地流转论文:关于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的三个问题 在我国农村,随着资源流转的不断加快,权利的冲突问题日益增多。具体到土地承包经营权而言,由于农民在行使承包经营权时,可能会影响到发包人的权利,所以,农业部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制定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并将于2005年3月1日起实施。 根据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当在坚持农户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和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遵循平等协商、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办法明确规定,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不得改变承包土地的农业用途,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不得损害利害关系人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 可以说,农业部的规定解决了农民行使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土地流转时可能面临的诸多问题。譬如,当农民转包或者互换土地时,如果发包人为不同的集体经济组织,必然面临着转包或者互换合同的效力问题。一般来说,未征得合同当事人一方同意,另一方当事人不得转让、转包、互换。农业部将农民行使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范围限定在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解决了因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而产生的法律障碍。为农民行使土地承包经营权解决了现实问题。 然而必须指出,这种通过限制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范围来化解矛盾的做法,可能会最终损害农民的利益。首先,将土地的流转限定在农业用途,固然可以有效地保护农业用地,但是,在农业作为弱势产业,投入产出比与其他产业相比缺乏优势的情况下,可能不利于大规模提高农民的收入。 其次,农村土地承包法中所规定“入股”的权利,农业部严格限定为,“实行家庭承包方式的承包方之间为发展农业经济,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股权,自愿联合从事农业合作生产经营”的权利,或者“其他承包方式的承包方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量化为股权,入股组成股份公司或者合作社等,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权利。换句话说,不论是公司化经营,还是合作化经营,土地承包权作价入股,只能从农业生产经营中受益。这和许多经济学家所倡导的农村股份制有很大的出入。坦率地说,由于只能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所以,无论农民采取何种组织形式,其最终收益都不会很高。曾经有一些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企业为了提高边际收益,在农业生产用地上从事房地产开发,或者以所谓的观光农业为幌子,建立大量的娱乐设施,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收益。农业部显然是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所以,将入股经营严格限制在农业生产经营方面。这样一来,除了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提高农业的机械化作业水平之外,对农民增收并没有太大的帮助。 第三,按照新制度经济学派的观点,交易成本决定着交易的方式和交易的目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同样存在着交易成本的问题。根据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需要签订合同,而且以转让方式流转的,还要事先向发包方提出转让申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签订以后,还要向发包方和乡镇 人民政府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备案。在农村交通不便、信息传递不畅的现实大背景下。农业部的规定虽然有利于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关系,但在客观上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多数农民很可能会在法律规范之外,寻求通过成本更低的交易方式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上述这些问题在短期内可能无法解决。承包土地只能用于农业生产经营是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由于我国实行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所以,为了避免土地所有权的转让,在设计土地承包经营权时,不得不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限定在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而这样一来,使得跨地区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成为泡影。这说明我国农业管理部门在制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时,充分考虑到了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从实际出发,试图逐步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必须看到,这样的解决方案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民收入增加缓慢的问题,不可能建立科学的农村土地流转法律体系。 笔者认为,解决中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必须分三步走:第一,应当改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将现在分属于不同集体组织的土地收归国有,由国家制定统一的流转法。第二,在承认并且保护现存的农村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同时,逐步调整土地承包关系的当事人,让农民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与统一的政府部门签订土地承包合同。第三,建立非营利性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介组织,为农民在自愿基础上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提供服务。也就是说,在明确土地发包方为国家之后,允许人们跨地区从事土地承包经营活动。 从严格意义上说,土地的承包经营和土地的合作化经营、股份制经营只不过是经营方式的不同。在不能够享有土地流转增值收益的情况下,无论采取何种经营方式,都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当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状况。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国家决策部门应当在充分考虑到农民切身利益的情况下,从根本上改革农村的土地所有制,改变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限制性规定,最大程度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简单地说,作为土地的发包方,今后政府可以通过改变农村土地的用途,设立长期的农村发展基金,改善农民与土地之间的关系,建立长期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乔新生 农村土地流转论文: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 土地流转制度在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保护农村土地资源,提高农业规模效益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来,在基层的深入调查中发现,由于制度、管理、操作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不容忽视、亟待解决。 一、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认识不统一 一方面,农民具有很强的恋地情结。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对土地的依附性,一些农民想将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流转而又心存疑虑,害怕彻底失去土地,因此选择协商代耕、临时性转包等简单流转方式,仍把土地作为在非农行业混不下去的退路。另一方面,一些干部对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必要性认识不足,不支持、不引导,顺其自然。认识问题成为制约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首要问题。 二是机制不健全 虽然土地使用权流转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但土地流转无论有形还是无形的市场都未形成,转出、转入之间缺乏足够的信息联系,阻碍着土地流转在更多方式、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进行。转包费、租赁费缺乏科学依据,没有与之相关联的评估、咨询、公证、仲裁等中介机构。 三是流转不规范 在调查中了解到,事实上农户在流转土地使用权时90%以上只有口头协议,没有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合同。即使签了合同,也比较简单、不规范,流转双方在责、权、利关系上没有明确规定,也无违约责任,更没考虑到今后市场变化因素,特别是对保持地力没有足够重视,给合同纠纷留下了许多隐患。 四是政策不完善 一是有关土地方面的法律法规因制定年限不同,权益保障的侧重点不同,致使《农村土地承包法》与《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农业法》等法律法规之间存有互相矛盾的条款。二是大法出台后,法律解释、地方实施细则、基层实施办法相对滞后,比如《农村土地承包法》是国家针对全国普遍问题出台的,不可能涵盖所有问题,需要“本土化”,细化成具体、可操作的实施办法,可是截至现在,我省的实施细则还没有出台,造成基层法院对土地承包纠纷难于处理。三是有些政策落实还不到位,各级政府为大户提供的服务比较少。随着规模经营的发展,大户要求服务的呼声很高,要求服务的内容很多,从服务项目分,有种植的,有养殖的;从经营过程分,有产前的、产中的、产后的;从服务内容看,有要求资金支持的,有要求技术指导的,有要求销售服务的,但由于多种原因,政府和有关部门还不能满足大户的服务要求。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流转,制约了规模经营的发展。 二、对土地流转的对策建议: 一是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引导。 土地流转,已在事实上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切实加强引导,统一认识,是农村土地使用权合理健康流转的必要前提。因此,各级党和政府要把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统一到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发展和完善,改造传统农业,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小康社会进程上来,摆上农村工作的重要日程。一方面加强培训,使干部认识到土地流转工作的重大意义,掌握土地流转的政策理论。另一方面加宣传引导,进一步明确“土地承包三十年不变”、“三十年之后也没必要变”的政策导向,使农户统一思想、打消顾虑,促进土地合理流动。 二是制定法律,创造政策环境。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有针对性、有层次地修订、制定出土地使用权流转相适应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以及实施细则,对依托农业企业和合作组织、符合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扶持政策进行的土地流转,国家给予政策、资金支持,从体制和国家政策导向上促进土地的合理、健康、有序流转。 三是突破限制,扩大流转范围。 在平等协商、自愿有序,保护农民的承包权和流转利益,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和农地用途的前提下,通过完善农民利益保护相关配套措施,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任何组织、单位和个人到农村获得土地使用权,逐步扩大土地流转面。 四是建立市场、培育中介组织 针对我县目前土地流转的实际,迫切需要建立流转机制和市场中介组织,使土地资源按照规范程序合理流动,这样既有利于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又有利于推动土地流转进入市场。一是要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土地进入市场,通过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土地向生产能手集中,促进规模经营。二是要建立土地流转市场中介组织,强化中介服务功能。要以乡(镇)农村经济管理中心为依托,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介组织,建立流转交易信息网络。同时,稳步发展民间中介组织,为土地流转提供土地政策、流转方式、信息传递、法律咨询等项目服务。三是开展分等定级和价格评估工作。合理确定各类农地的质量、等级,客观、公正地评估其市场价格,为公平交易提供参考,为政府加强对农地市场的价格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经营者合理选择经营项目奠定基础。 五是积极探索、创新流转途径。 各级各部门要在坚持农户自愿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农村专业协会篷勃发展的有利时机,积极探索实践股田制(以土地入股参与公司经营)、中长期转包土地银行储蓄制、在农业信息网上搭建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平台等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在充分保障农民长期利益和农村稳定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使土地使用权逐步向具有较高生产种植技术的专业化公司、协会、经纪人集中,实现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不断提升土地产值和经济效益,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六是树立典型、搞好示范带动。 在土地使用权流转中,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创造性,创新多种流转形式、流转机制。对于土地流转的成功范例,要及时总结经验,注意抓典型,树立榜样,搞好示范引路工作,让更多农户认识到土地流转给自身带来的好处,从而主动、自觉、自愿地加入到土地流转中来。 农村土地流转论文: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体会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对农村的推进,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成为热门话题,各方目光都投向了农村,嗅到了“三农”带来的新机遇。而对广大农民来说,土地政策的调整变化,不亚于第三次,关乎每个人的切实利益和长远发展。如何在新形势下规范推进土地流转,有序发展规模经营,提升土地经营效益,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同时,预防和处理好土地流转中的各类矛盾和问题,保持农村和谐、快速、健康发展,是我们乡镇基层干部要认真念好的一本经。 由于农村家庭的人口、年龄、就业结构等发生较大变化,延续30多年的传统分散经营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农村土地经营特别是涉及流转中的各类矛盾逐步显现。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加快农村的关注较多,相信制约土地流转的制度障碍也将很快得到彻底破除。当前,无论从中央政策还是未来农业发展方向,将土地流转给有实力、有能力的企业或专合组织进行规模化经营、机械化操作,提升农业集体约、现代化水平,都是发展大势和必然趋势。 就目前来看,加快土地流转至少有五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解放劳动力,让20-60岁没有负担的青壮年劳动力安心外出务工。二是有利于提高土地效益,通过改传统种养模式为规模化经营,实行机械化耕种,降低种植成本,提高农田产出。三是有利于农业品牌建设。新的经营业主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建设标准化基地,调优种植品种,采取无污染、环保式有机化种植,种出的优质产品可以打有机牌,做成精品销售,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含金量。四是有利于田园化建设。土地成片流转后,新的经营业主舍得大投入进行田间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建设、标准化控制,既有利于提高地利,也有利于争取相关扶持政策、项目资金。五是有利于农产品价格和质量安全。企业、农场主大量流入土地后,为自己提供了原材料基地,可以有效避免企业因市场波动而影响收购成本,既为自己找到一条生路,也为农民找一条出路。同时,实于规模化经营,也有利于统一成片土地的种植过程,安全施肥用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事实上,在上级政策的指引下,各地农村都在持续不断的探索,并涌现出了一批土地流转较为成功的典型。目前,我县比较有代表性的土地流转模式就有完全交付型、合作经营型、农企互动型三种: 第一种:完全交付型。即__镇“荆蕾”家庭农场模式。“荆蕾果业”是该镇规模较大的家庭农场,公司依托村组织从农户手中以每亩每年5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150亩,流转期到2028年结束,农户在此期间基本与农田脱钩,可以获得租金后放心外出务工,土地完全交由公司统一配种管理。 第二种:合作经营型。即毛家港镇军堤村“土地银行”模式。该村“两委”在2013年5月注册成立了军堤农业资源经营合作社,社员158人,存贷土地1073亩。合作社采取“银行”方式运作,农户将愿意流转的土地存入合作社,合作社按每亩年产740斤稻谷,折合现金1000元本息付给农户。合作社再将1073亩田地划块分片,以每亩每年1100元的价格,分别将旱田承租给华烨水产种植蔬菜,水田承租给四通米业发展有机稻,除去农户存地本金,年可创土地流转效益10.73万元。同时,华烨水产和四通米业又将流转的土地以每亩40元的价格委托合作社管理,可实现管理创收4万余元。通过盘活土地,该村每年增收近15万元,不仅壮大了集体经济,还为农户提供了家门前就业的机会,拓宽了增收渠道。该村“土地银行”运作至今,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3年底又流转土地350多亩,从事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种植。 第三种:农企互动型。即鄂南春米业“民企互动”模式。农民把土地交给企业,得到一定的租金,然后由企业进行标准化改造,并划分成若干工作区域,农民再根据自身实际,若没能力耕种就得租金放弃农田,若有能力有意愿继续耕种,就按劳力大小承包种植面积,企业制定标准化种植要求,根据种植效果发放劳务报酬。鄂南春米业集团通过采取“粮食企业+基地+农户”的组织形式,构筑生产、收购、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模式,形成了企业与农民之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流转农田每亩可获租金800元,留守农户还可根据企业需求从事田间生产或加工车间作业,日薪可达80-180元,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 当前,土地流转的政策逐步明朗,各地加快土地流转的力度也非常大,但仍有不少制约土地流转的实际障碍,加之土地流转本是市场行为,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解决好这些问题,是进一步推进和加快土地流转的关键。主要问题包括: (一)土地二轮延包的遗留问题。一是二轮延包不彻底,部分农户因债务或外出务工而放弃分田,随着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税,弃田者反悔要求重新分田。二是按二轮延包政策,不允许经常调整或全村统一调整,实行承包期内“增人不增田,减员不减田”的土地分配制度近20年来,造成了约40%的新生代农民无田可种,约40%的进城户口却依然享受土地红利。调查发现,目前80%左右的种地农户都不是纯粹种自己的地,都流转有别人的地,与家庭实际承包权证的土地面积不符合,政策极端滞后。 (二)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保护问题。土地二轮延包前,农民负担不规范、基层执行农民负担政策乱象丛生,各地负担不平衡,有的高达400元一年,很多农民一年种下来还亏本。弃田抛荒者众,当时基层党委政府为完成上缴税赋,通过各种形式不让荒地,要让每亩地有产出有税收,用行政手段或做工作要求种养能手、村组干部、党员带头捡田,甚至作为政治任务分到党员干部户上,他们多年来一直种着高税赋的地,直到取消农业税,才逐渐享受到土地带来的效益。而这些人在取消税赋后,在村级一事一议及水利 交通设施捐资修建中仍然负担了很多,他们的利益如何保障,是在推进土地流转、规模经营进程中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三)历史遗留的债权债务问题。一是村级债权债务。2005年以前,绝大多数村集体为了上缴税赋而贷款,虽然国家在综合改革时给予锁定,但并没有拿出具体的解冻办法,目前仅有少数经济基础好、区位优势好的村因为拆迁征地或其它途径化解了债务,绝大多数村仍然在债务中挣扎。二是村集体与农户间的债权债务。因为农户的欠缴,村集体被迫贷款,导致了农户、村集体、被贷款人的三角债务债权关系。有的农户虽恶意欠债多年,但该发放到农户卡上的惠农资金一分不能少,可该还村集体的账一分不还。在推进土地流转中,处理好债权债务关乎农村的公平公正。 (四)两种特殊对象的保障问题。一是有劳动能力者的耕种权利。虽然如今很多农民不愿种田,不会种田,但是也还有一部分年龄在50-70岁之间的劳动力不愿意离开熟悉的农田,这些人的权利必须给予保障。二是有劳动能力但不愿意种田者的养老就业保障问题。对这类对象一方面要给合适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要给基本的合作医疗或养老保险。 (五)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潜在风险问题。既然农村土地已经成为一块“香馍馍”,存在风险是必然的。结合前几年各地土地流转经验,以下几类隐患值得重视。一是资本炒作产生泡沫。大量非农工商资本利用各方面资源和信息,通过各种渠道到农村用低成本收购流转土地,投入基本的基础设施建设,然后抬高价格,向社会公开转让、转租,进行二次流转,倒卖土地经营权。如某镇张某,2011年至2012年,先后从农民手中流转土地200百亩,签订流转合同13年,通过各种方式把分散的田调成片,总共花了45万元,2013年以130万转让出去。二是黑恶势力介入谋利。有的地方曾经出现由在当地有宗族势力或影响力的先富之人将土地从农户手中低价拢络,成立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切断农户与专合组织或企业的直接对话渠道,从中收取费用,形成新的地霸。三是套取项目资金和抵押融资。有的专合组织将土地拿到后,注册名目繁多的公司、专合组织、家庭农场,然后申报套取相关项目资金,或者作为抵押到银行或担保公司贷款。甚至有的地方明知有政府投资的项目立项或准备实施,趁农民不知情,提前在农户手里私下流转土地,然后在征迁或建设中恶意要价。四是借流转之名违规建设。打着建设农庄的名义打政策擦边球,在一般农田上搞永久建设,建成私人住房或消费场所。五是恶意竞争抬高地价。有的企业或个人为了更多的掌握土地,不计后果的提高土地租金,导致地价虚高。同一个乡镇有的每亩每年仅300元,有的则将价格抬高到800甚至1100元左右不等。 让农民、企业、政府分享增值收益,这是农村土地流转的最终目的。必须严格按照中央要求,正确发挥市场机制功能和政府宏观调控、政策调节等方面的作用,因地制宜、有序推进,探索符合农村发展的土地流转使用道路。 (一)要坚持规范有序引导。土地是特殊商品,是农业命脉,是农民生存之本,加强土地管理是基层政府的基本职责。一是积极宣传引导,提高政策普及率,让农户知晓国家政策、认知土地价值。二是建立流转平台,引导农民有序流转。三是完善流转程序,制定格式化合同,并强制司法公证,做到依法依规流转。如流转承包期内遇到国家建设项目,必须无条件服从,让征迁利益分配清晰明了。四是健全风险预估机制,凡大宗土地流转都要进行风险评估。一方面要对流转地的规划进行审验,看与政府投资项目有无冲突;另一方面要对流转业主进行审核,看其实力、动机和背景,有无资本运作、套取资金融资意图。五是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坚决防止黑恶势力、不良资本进入农村廉价屯地、二次流转或恶意炒作等,维护农民切身利益。六是要大力扶持本地大户,真正能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长远和广泛作用的,还是本地成长的大户和龙头企业,政府应该真心实意加以培植,特别是对土地流转前期投入较大的实体可以给予适当奖励。 (二)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这是推进土地流转的最基本前提。要按照“权属清晰,权责明确,权益保护,流转有序”、“依法、自愿、有偿”双重原则,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利益需求,不能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来推进规模经营,更不能偏离增加农民收入的主题来搞土地流转,凡是违背农民意志的变革都有可能失败。要对农民实行分类引导、分类帮扶,有田想种的、有田不种的、掌握他人土地的、私下流转的等等,根据不同诉求区别对待。特别是对特殊群体的反悔权必须预留一定的保障空间,如低保户、五保户、残疾家庭、离异家庭、服刑人员、留守家庭,这些人的情况特殊、情绪不稳定,应该允许其反悔,并留下调整空间,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 (三)要积极引进优质产业。没有高效优质的产业做支撑,实行的只是土地的业主转换而没有实现产业的转换,体现不了土地价值,实现不了效益提升。如某米业公司流转土地1000亩,流转前农民种传统稻谷,流转后仍然种传统稻谷,而米业加工利润微薄、风险很大,维持了几年便无以为继,对农民承诺的高租金无法继续兑现,土地重新还给农民也不现实,当初轰轰烈烈流转来的土地宝贝成为了烫手山芋。为此,基层乡镇一定要坚持用工业理念抓好农业,加强农业招商引资,加大对发展特色产业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走“企业+基地+农户”的路子,引导农民土地流转,让农民更多地享受到土地流转带来的红利。 (四)要合理确定流转价格。土地流转的实质就是农民与新型经营主体之间利益的平衡,说到底还是如何让土地利益最大化,所以流转价格是土地流转的核心问题所在。如果价格过低,不宜保障农民权益;如果价格过高,新型主体难以维持,不利于形成长效稳定的流转关系,对产业发展不利、对流转双方投入积极性不利,容易发性土地流转纠纷,处理难度大。基层乡镇应结合本地实际,完善土地价格评估机制,确立合理的指导价格并及时动态调整,比如设置土地流转的最低起码价和最高限价,让农村土地流转在框架内运行,让地土流转保持活跃的生命力。 (五)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面对土地流转中要解决的权属问题、债务问题等焦点难点问题,必须要慎重思考、创新方法、谨慎实施。一是科学分田。第一种是确权确地。对二轮延包很彻底、预留机动地足够、绝对增加人口不多的村可以采取这种方式。按照村规民约,确定一个时间节点,按这个时间进行户口清理,凡是符合条件的人平均分配,并确权 确地(即划分到明确地块)。第二种是确股不确地。对二轮延包不彻底、预留机动地不够或绝对增加人口多的村可以采取这种方式。按照村规民约,确定一个时间节点,按这个时间进行户口清理,凡是符合条件的人平均分配土地股权,但是不确定到地块,将土地划分为两大块,一大块按股权安排给一部分不想外出固守农田的人自己种(但是不确权到地块);另一大块流转给新型主体,给不愿意种地的人按股权发放租金。这样每个人都能享受土地分红,但并不确定你分红的是哪块土地。二是科学化债。在确权确股确地的过程中,村级可以抓住有利时机,用活村规民约这个工具,有效化解农村债权债务。一方面,对条件好、思想开明的人实行现金一遍清,农户与集体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理清结零再享受分田确股的待遇;另一方面,对家庭贫困、思想固执的人实行协议抵债制度,即先将账目核实,双方认可并协商,同意将个人应得股权收益先行还账,抵完债务再由自己享受。三是科学调整。对已经承担多年农民负担流转他人土地的既得利益者,要尽力保障其利益。一方面对愿意流转的大户要对其前期投入进行合理评估,协商流转;另一方面对不愿意流转有续种意愿的大户可以协商入股,与新型主体合股经营,或是加入合作联社,不改变业主,只改变管理经营模式。 农村土地流转论文:试论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探析——基于SWOT分析法 论文关键词:土地流转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论文摘要:土地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要发展农村经济,必须要建立与我国生产力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土地一直是农民赖以生存的资源,充当着保障农民的角色。随着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不断深人,土地的保障功能受到了挑战。在一些地方,土地流转工作受到农民的质疑甚至是抵触。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好被征地农民就业、住房、社会保障”,将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推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1从SWOT上分析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农民社会保障 SWOT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从整体上看,SWOT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SW,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第二部分为OT,主要用来分析外部条件。利用这种方法可从中发现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的优劣势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出解决的办法。 1. 1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农民社会保障内部务件的分析 1.1.1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农民社会保障的优势(Strength) 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机制的建立对推进我国农村改革,逐步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社会保障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彰显农村土地价值。原有的以户为单位的小规模、粗放型的农业经营模式弊端突出表现在效益低、难以适应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现代农业要求。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有利于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由粗放型的农业经营模式发展成集约型规模型现代农业。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有偿流转,会增加农民收人,实现土地的增值,使农村土地承包权和使用权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 (2)实现农民收入的多元化。农村土地的流转使农民能够更加放心地从事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带来新的增长点,从而提高农村整体经济效益。农民通过土地流转有偿转换,会促使农民不断的从农业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降低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实现了农民收人的多元化,提高了农民的整体收人。 1. 1. 2劣势( Weakness) 随着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不断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但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土地流转市场还并未形成,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社会保障问题也日益凸显。 (1)土地产权不明导致农民保障受挫。我国《宪法》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但是集体这个概念过于模糊。 《民法通则》七十四条规定:“集体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由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等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己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可以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 《土地管理法》第十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己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 从以上两部法律来看,《民法通则》规定的集体所有者是村农民集体所有,而《土地管理法》所规定的集体所有者是村农民集体所有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农村土地在所有权主体上存在着法律之间的冲突,这必然会引起实际操作的混乱,给寻租者造成可乘之机,导致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的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2)操作不规范损害了农民利益。目前农村土地流转的操作还很不规范。在我国农村村委会集经济和行政职能于一身,一方面,它是行政组织,是乡镇行政组织在农村的延伸,具有行政权力;另一方面,它又是土地所有者的代表,代表农民行使集体土地的所有权。这种双重身份使得村委会在土地的权利关系中处于强势地位。在土地流转交易中,有的地区由乡、村组织代替农户越权对外签订土地流转协议。村干部私下与承租者达成交易,甚至与承租者串通搞假招标蒙骗群众,发生土地纠纷时农民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 1. 2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外部条件的分析 1. 2. 1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农民社会保障的机会(Opportunity) 农村土地流转的核心问题是农民利益保障问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议指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十七届三中全会给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会,给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带来巨大机遇。 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必须毫不动摇的坚持。该体制有利于土地流转双方对土地的狄期投资,保证了土地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收益的可持续性,农民的生活因而更有保障性。 1.2.2威胁( Threat) (1)土地流转导致部分农民失业。土地的流转将会使部分农民从土地上分离出来,出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些将土地流转后的农民,虽然仍拥有土地承包者的所有权,但失去了对土地的生产经营权。对于土地收人仍占很大比重的家庭,流转后如果不能及时就业,家庭收人将受较大影响。在目前社会缺乏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培训的情况下,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偏低的失地农民一旦将土地流转费花完,又找不到工作,就会变成没有土地、没有收人、没有生活保障的“社会游民”。 (2)土地流转中农民收益分配不合理。目前,土地流转收益补偿只是以种植农作物的收益为基数,适当兼顾农民的利益。普遍没有考虑流转后的土地增值问题,没有经过对土地价值的科学评估。在土地流转的租金和租期问题上,一些地方将租金与农民现在的种粮效益比较,认为能高于现在的粮价就是划算的,而对农民收人增长的预期空间及企业可能出现的支付危机估计不足,支付给农民的租金很少。在租期方面,很多地方都长达30年以上,实际上等于收走了农民的承包地。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其生活及子女的发展就没有了保障。 2对策 根据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通过以上SWOT的内、外部条件分析,笔者认为必须要建立与我国生产力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来保证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利益。具体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 2. 1在法律上明确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土地所有权主体的不明确,必然导致土地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在土地所有权的界定问题上,单纯的“集体”界定并不完整。在我国大多数地区,乡级政府并不完善,不存在集体经济组织。这往往会造成土地所有权变相的归地方政府,甚至是某些干部所有,给农村土地流转的进行造成制度上的障碍。 从农村土地使用权上来分析,要实现农村土地的顺利流转和保障农民的利益,必须实现农村土地产权的法律化。最重要的是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决策权给农民,强化农村土地承包权,减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交易成本,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和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保障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利益。 2. 2减少地方政府行政干预,保障农民利益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地方政府的干预还是过多。要促进农村土地合法合理流转必须进行相应的规范。首先,土地流转要根据客观条件因地因时制宜,要充分考虑地方的实际情况。不能因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和建设所谓的“政绩工程”而损害农民的切身利益;其次,农民的自由流转权利要得到正当的保护。农民有权选择流转的对象,地方政府不得指定流转的对象、数量、租金等。同时,农村土地流转必须按照相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公开化、透明化操作,禁绝“暗箱”操作。 2. 3开展就业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政府应该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服务。开展免费教育培训,使其成为社会所需的合格劳动者,实现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就业,从而为农村土地流转创造条件。只有这样,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才能够顺利实施,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农民利益才能得到保障。 农村土地流转论文:关于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创新研究 论文关键词:农地产权制度 模式 土地流转 问题 思考途径 论文内容摘要:现行农地产权制度存在着缺陷,农村土地流转具有必然性,但存在多种模式,并且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农村土地流转创新机制。 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是中国特色的农地经营制度,但分散的、狭小的农户经营和大市场发生了矛盾,笔者认为,只有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才利于土地的规模经营,提高土地生产率。 现行农地产权制度的缺陷 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而农村的改革又发端于土地承包。土地承包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和整个经济的繁荣。承包地不仅是农民重要的生产资料,而且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我国现行的农地产权制度存在一定缺陷,其主要表现为:所有权主体不清,权限不明;土地经营细碎化,不利于规模经营;农民经营土地短期行为严重等;外出务工农民的承包地弃耕、撂荒现象严重;土地流转困难等。 土地权属关系混乱,所有权主体界定不清,内容界定不完整。目前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呈现多样性。就我国的现行法律来说,尽管规定农村土地的所用权归集体所有,但各级管理处置权却由国家掌握,集体所有名不副实,再加上农村双层经营体制中,家庭经营层次日益强化扩大,农村集体机构对土地使用方面的监督、管理和调控能力也就非常有限了。 土地资源零碎化。为了充分体现社区成员平等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权利,采取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的办法。按人口均分土地的制度安排,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的特殊国情,使得农地经营规模特别小,加之实行好坏搭配以及定期调整等,又造成了地块的数量增加和分布零散。这种多地块、小面积、分散狭小的经营规模,不利于合理利用农业机械和水利设施,不利于实行合理耕作和采用先进技术,不利于调整作物结构和防止病虫害,不利于保持优良品种的纯度和品质,不利于增加农户对土地的投入,必然造成农业的粗放经营和低效益,并且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大规模、集约化经营相违背。 土地流转困难。在我国,农地流转主要是指农地使用者的农地权利全部或部分地从一个主体转移给其他主体的行为,即农地使用权的流转。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的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从事非农产业将不可逆转,这样就产生了土地流转的客观需要。农村土地产权关系归属不明确以及周期性的土地调整,土地转让在具体的期限和合同方面不规范,土地流转期限比较短且不稳定,大多数转让都可以随时终止,这使土地流转没有稳定的预期。所以土地的流转一般都是在亲戚好朋友之间无偿进行的,土地很少能流转到最能有效使用土地的人手中,造成土地的使用效率低下和严重浪费。 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模式 租赁模式。土地承包者将自己承包的土地在剩余承包期内将土地租赁给其他农户或公司法人使用,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租金。我国法律允许农村土地使用权拥有者出租其权利。这种出租的形式对于出租人来说,他不必放弃土地所有权,即可得到土地租金,对承租人而言,他可以较小的代价,在租期内得到土地使用权。出租是债权行为,不改变土地承包关系。该模式的受让人既有个人,也有企事业单位;既有农民,也有干部和科技人员。 土地信托模式。在“坚持确保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坚持依法、自愿、有偿,不搞强迫流转,不搞行政定价;坚持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确保耕地复耕能力”的原则下,以收取一定信托服务费(可由受让者支付)和签订信托服务合同的方式,接受农户或土地所有者的土地信托,并按信托约定将其在一定期限内转让给其它单位或个人。 土地抵押模式。土地使用者将自己所拥有的土地使用权向银行担保取得贷款。若抵押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时,将丧失土地使用权,银行取得土地使用权。该模式主要是发挥土地的融资作用。尤其在某些地区农民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受新型产业相对较高利润的驱动,很多农民群众采取融资的办法解决资金问题。当前,以抵押土地解决贷款问题,日益成为农民群众创办新兴产业和开发新产品的重要融资渠道。这种方式不仅开辟了农村融资渠道,解决了农民资金问题,而且由于土地使用权仍掌握在承包者手中,也不妨碍土地保护利用,对农村新兴产业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股份合作模式。土地使用权入股是指土地承包者或拥有农地永久性支配权的合作经济组织将其拥有的土地使用权以折股形式与其他生产要素综合的经济行为。土地由村集体统一经营或发包给其他公司经营,按土地股份,村集体将土地经营及发包所得在年终进行分配。 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土地流转不规范。目前的土地流转大多处于自发和无序状态,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小规模流转占着主导地位,多为亲戚朋友和农户之间的流转,这就导致了承包经营权在流转时,大都采取口头协议的形式,很少通过合同或契约规范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口头合同稳定性差,双方利益缺乏法律保护,协议的随意性造成接包方缺乏长期经营的打算,舍不得增加投入,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掠夺式经营。 土地流转缺乏必要的信息中介。目前我国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对象大多局限于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村民,且多为转让人的亲戚和朋友,影响了土地流转的规模和效益。虽然有的地方成立了土地流转中介组织,但总体上缺少由上而下的网络状、多功能的服务体系,使得供求双方信息辐射面窄,流动不畅,这不仅使土地流转受到局限,影响了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也使土地流转的交易成本提高。 建立真正适合土地流转市场需求的中介组织后,不仅可以让本村、本乡范围内出包转让而且可以让外乡、外县甚至外省、外国的投资人都能来投资,从而打破地域限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这样也有利于农业的市场化转变。 畸形行政干预阻碍土地流转。土地流转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必要的行政干预和监督指导,但有些地区无端干预,或在某种利益驱使下不顾农民利益强行干预,甚至有预谋地干预,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一些基层干部迟迟不将第二轮承包合同或土地经营权证书发放到农户,借招商引资发展经济之名,随意改变土地用途;有的不顾实际,强行搞所谓股份制或集中经营,引发很多后遗症;有的对土地租金的收益分配,缺乏公开性、合理性,对农民的补偿不到位的现象比较严重等。这些都对土地流转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也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引发消极因素。 土地承包权的福利性弱化土地流转积极性。由于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很不完善的情况下,土地承担着农民就业保障和伤病养老保险功能,又由于承包者承包成本低,不转让也关系不大,受让者也在低成本的环境中不肯出高价,因此,虽然农民就业范围越来越广,农民收入中农业所占比例逐年下降,但大多数农民仍把土地看成“活命田”,宁可粗放经营,甚至荒芜弃耕,也不愿轻易转包。 土地流转市场的配套服务欠缺。目前我国的土地流转市场不完善,缺乏土地流转的政策空间。同时,流转的服务也不到位,流转程序复杂,信息不畅通,也阻碍了流转的积极性。特别是产权界限不清导致土地流转的责权利关系不明。土地流转中,虽然存在土地所有权、使用权、承包经营权等,但各项权利的界限没有具体规定。 金融信贷支持缺乏而制约了土地流转。农村金融信贷管理制度与农村土地流转资金借贷需求不匹配,无法满足土地流转的需要。再者,由于农业的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都比较大,所以相当一部分农业企业在争取资金和立项过程中,由于在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或其他商业银行的监管体系中,还没有建立农户直接信贷担保机制,金融机构对农户不肯或不愿给予资金投放,使一些较好的项目在萌芽状态就被扼杀,这对于提高土地效益,促进土地健康流转都起到了制约作用。 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创新 (一)培育各种类型的土地流转服务中介组织 建立土地使用权的市场化流动制度是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必然趋势,而完善中介服务组织是农地市场化的关键。该机构负责受理需转让土地农户的申请,需承包土地投资人的申请,采用多种形式为双方牵线搭桥,保护流转双方的利益。基层农经合作经济管理部门要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好工作,确保土地“自愿、有偿、合法、有序”流转。进一步发挥中介机构的搭桥引线作用,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和产业化经营。 (二)有效发挥政府和村集体的职能 市场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的特点,尤其是我国农村的土地市场还很落后。因此,一是政府要对土地流转有宏观上的调控。建立调节机制,防止土地使用权过于集中,以调节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垄断和不公平现象。农村土地市场的发育,可加强土地转让的公平性和竞争性,实现有序管理。二要建立约束政府行为过度干预的机制。准确定位政府在推进土地流转中的角色,监控土地供需总量的动态平衡,而不是运用行政手段去调整土地资源,与民争利。三要加强宣传力度,增加农民对有关法规和政策的了解,使土地流转由自发逐步转向自觉。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群众是土地流转的主体。因此,要抓好土地流转,必须“以人为本”,千方百计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三)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目前,我国广大农民仍然把土地作为安身立命的基本生活保障,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增强农民离开土地的安全感和适应市场风险的能力,农村土地市场发育的进程也将严重受阻。因而,必须建立多层次的农村保障体系,包括农村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以及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逐步弱化土地的福利和社会保险功能,建议研究“用土地流转出让金作为农村居民社会保障金”制度,为农民解除放弃土地承包的后顾之忧,使“完全不依赖土地为生计” 的农民真正离开土地,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城镇化建设。 (四)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促进农村信贷,发展农村经济。农业结构调整和规模经营、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展等问题,都与农民的经济状况密切相关,农民缺少资金及可靠的融资渠道已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也必将制约农村土地流转。因此,建议在稳定承包权30年不变的基础上,以土地使用权抵押融资的方式,使农民较为方便地获得急需的启动资金,发展农业或农村二三产业,以此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在农业发展基金中,列出一定比例的专项基金用于扶持适度规模经营,主要用于农业基础建设、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等。要简化种养大户的贷款手续,通过信用社审定,发给“支农信用卡”或“贷款信誉证”。 (五)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和乡镇城市化进程,为土地流转创造条件。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使农村隐性失业劳动者从土地中分离出来,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加大劳务输出;切实加快乡镇城市化进程,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主动地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竞争力,使更多农业剩余劳动力得以合理转移。 农村土地流转论文:谈“鱼鳞册”制度对农村土地产权的完善及促进土地流转的借鉴 [论文关键词]借鉴;鱼鳞册;土地产权;土地流转 [论文内容提要]“鱼鳞册”是明清时期的土地登记制度,具有地籍性质,其历史功能主要有土地核查功能、促进土地流转速度的功能、土地所有权质证功能和遏制规避赋税的功能。目前我国农户承包地户均五块左右,承包书只写农户承包的亩数,每块状况不清,不利于农地流转。历史上“鱼鳞册”的功能具有明晰土地产权的功能,因此,借鉴“鱼鳞册”,有利于固化、细化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明晰土地分配状况,以利于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动土地流转。 一、“鱼鳞册”性质和历史功能 (一)“鱼鳞册”及其性质。“鱼鳞册”是我国历史上起始于宋,完备于明,延续至清的一种土地管理办法,作为征收土地税的依据。这种图册,绘出辖区内地形全图,包括所有田块,以及水陆山川道路桥梁,鳞次栉比,看似鱼鳞,故称“鱼鳞册”。每一田块注明编号,以下则是按编号顺序的具体田块的形状图及有关资料,包括:坐落位置、科则(等级)土质、业户、佃户、积步(田块面积)、四至等。 “鱼鳞册”的性质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地籍”,明清时期的文献叫“从田”,是明清时期政府对人民实行的两套登记制度之一(“从田”和“从户”)。“从田”有两类,一类即“鱼鳞册”,登记境内各田块的静态状况;另一类称“推收册”,登记境内各田块的动态状况,即田块产权的转移——田块买卖的记录,出卖田块称为“推”,买进则谓之“收”。“鱼鳞册”目的在于确定境内各类田土的总面积,并且确定每块田地的产权,所以也是产权登记。一旦发生田地买卖交易,产权转移,便登录在推收册上。中国历史上主要以土地税为主,故以地籍上登记之产权加总,调整其推收移转,以定税额。 据赵冈(2001)研究认为,鱼鳞图册上的数字可信度相当高,远比西方同时期的土地登记制度高明得多。鱼鳞图册的误差主要是两类:一类是技术上的误差;另一类是人为误差,如漏报或瞒报。就前者来说,技术上的偏差不会太大。就后者而言,误差程度也不大。一是因为在鱼鳞图册上登记是取得合法产权的唯一途径,为保障产权、避免争论或为便于日后出售,业主无强烈瞒报的动机;二是因为每次丈量工作,政府都有严厉的惩罚逃避者的规定;三是因为政府主管署还有审查复验制度;四是因为瞒报存在技术上的困难。即使业主贿赂丈量人员隐漏某号田产不报,鱼鳞册总图就要露出一个空白洞。同时任何一丘田地都有四至,如果把其中某丘田剔出隐瞒不录,则其四周的田地四至无法互相吻合。据对鱼鳞册各丘田地四至的考察,没有发现与邻丘四至参差之例。 国内外有关鱼鳞图册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图册的本题研究,如鱼鳞图册的缘起与延续、鱼鳞图册制度在明代的普遍实施;图册编造过程、成册年代、图实相符与否等问题的考实;围绕田土存在形式、土地所有状况、户籍变迁情况等的初步研究。鱼鳞图册史料价值的真正体现,就是要利用它从根本上展开诸如土地制度等问题的研究、以及如何利用鱼鳞册制度为现代农地制度改革提供借鉴,但这方面的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 (二)“鱼鳞册”历史功能 1、土地核查功能。历史上,发动土地大调查的次数很多,历朝历代都有,但真正称得上土地大调查的却没有几次。最早一次是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五年的度田,最近一次是改革开放后1984年的土地资源调查,也就是土地详查。这期间,宋朝有北宋太祖建隆二年谴吏度田、北宋神宗年间王安石“方田法”清丈、南宋高宗李椿年的“经界法”清丈;明朝洪武年间武淳的“鱼鳞图册”核实田亩、神宗万历年间张居正服务于“一条鞭法”的土地清丈;1934年~1937年民国南京政府的土地测量;建国初期1951年的查田定产。这样算来,我国历史上一共有9次取得过一定实际成果的土地大调查。但若比较严格地评价,只有3次真正称得上土地大调查,分别是明朝朱元璋调查、张居正调查和改革开放后的土地详查。 从土地大调查的基本性质看,明太祖朱元璋时期的土地调查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最详尽的土地大调查。这次土地大调查在总结前朝土地调查、整理地籍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技术方法上创立了推行全国的鱼鳞图册制度,土地调查和人口调查同步安排,土地调查结果是鱼鳞图册,人口调查结果形成黄册,两册相互补充、互为母子。同时为了保证调查工作进行,洪武二十四年采取了严厉的行政手段,即在调查完善成果阶段,对编辑鱼鳞册、黄册隐漏者“家长处死,人口迁发化外”。技术方法和行政手段的运用对保证大调查顺利进行和成果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2、促进土地流转速度的功能。明清时期实施以“鱼鳞册”为主的土地制度,土地私有权属进一步明晰化,国家开始出台相关律令保护私有产权,并为私有产权的合理流动提供保障。这种土地产权的变化大大刺激了土地产权市场的发展,促使土地产权开始进一步细分化、分离化,土地买卖异常活跃,土地流转速度也大大加快。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土地市场化程度提高,土地流转加速所导致的集中和分散两种趋势有了新的表现。特别是这种土地分散化,部分抵消了土地兼并的趋势。 3、土地所有权质证功能。在鱼鳞册上登记,是取得合法产权的唯一途径。据《明史•食货志》载:“鱼鳞册为经,土地之讼质焉;黄册为纬,赋役之法定焉。”鱼鳞册是产权登记簿册,如有涉及土地产权纠纷的案件,当事人及主管官署都是据鱼鳞册及推收册来断案判决的,故土地之讼质焉。我国土地所有权实行登记制度起源甚早,《隋唐•食货志》记载的“晋自渡江,凡货卖奴婢、马牛、田宅,存文券。率钱一万输估四百入官,卖者三百,买者一百”,即为政府发给财产过户文契并征收契税之先例。唐代因实行均田法,对土地私相买卖有严格限制,故行文谍制度,以证明合法买卖私产。迨至南宋,推行鱼鳞册制度,所有财产田地均须登记,土地买卖均须先核对与鱼鳞册上之登记,是否相符,并登记新业主之姓名,所有权移转方属完成法定程序。 虽然上述登记制度之主旨均在于征收税赋,然而亦有供作“质证”,以杜纷争的作用。 4、遏制规避赋税的功能。鱼鳞图册制度的推行,使征收赋税有了依据,对地主富豪隐瞒土地,规避赋税也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明朝政府通过这次土地丈量,清查出不少隐瞒土地。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核天下田,总八百五十万七千六百二十三顷” 。同时赋税收入也有所增加,仅米麦一项计算,由洪武一十四年(1381年)的26105251石,增加到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的32278983余石。 二、我国农村土地经营规模现状 据《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1》资料表明,我国农户的农地经营规模无论是总规模还是耕地经营规模均呈下降趋势。1985年我国农户人均经营的耕地、山地和水面总规模为2.61亩/人,其中耕地2.07亩/人、山地0.52亩/人、水面0.02亩/人,2001年农户人均经营总规模为2.30亩,其中耕地l.99亩/人、山地0.28亩/人、水面0.03亩/人,2001年较1985年总规模下降0.31亩/人,其中耕地规模下降0.08亩/人、山地规模下降0.24亩/人。期间,1996年人均经营土地规模最大,为2.78亩,其中耕地经营规模2.30亩/人。 不仅农户承包土地的经营规模仍然趋于减少,拥有地块数量也较多,农户土地经营呈现分散化、细碎化的特点,这种土地细碎化状况较其他一些国家更为明显。 许多学者的调查研究表明,适度土地规模经营有利于土地效率的提高。非常小的农田尤其是面积小于0.5公顷的农田的生产率是很低的,而且不会高于套筒农田的生产率,当种植面积超过4公顷之后,农业生产率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而下降。因此,梅建明(2002)认为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农地制度建设的重要目标。 三、影响我国农地流转的产权因素 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是解决人地矛盾,实现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经营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但在我国农村存在着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土地产权缺乏保护、没有合理的土地产权流转机制等方面的缺陷。 (一)土地产权模糊。法律规定我国农村的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但是“集体”的定义却极为模糊。究竟谁是集体的真正代表?有多种提法,并且概念也极不明确,准确认定权利主体有很大困难。陷入谁都有权利谁都无法有效行使权利的漩涡,往往行政上的组织如村委会等运用其行政权力来干预和行使所有权。 (二)土地产权缺乏保护。土地产权的模糊使得国家所有权的“天然”代表——政府处于强势地位,政治权利在很大程度上束缚和影响了产权。国家所有权并不是和其它分离开的权利职能处在平等的位置上,国有权实际上衍化为政治权的行使。国家通过征收农业税获取地租,通过农产品“合同定购”的形式索取剩余产品,除了国家之外,集体无权向农民征收赋税,尽管集体也是土地的所有权主体之一。另外,国家可以随时向集体征地,集体只有被征的义务,而没有拒绝被征的权利,征地的补偿条件也完全由国家决定。因此,无论从使用权、收益权还是处分权来看,都存在国家对集体这一所有者的干预。农民缺乏对土地独立、稳定和受保障的产权,经营行为的短期化现象仍然十分严重。 (三)缺乏合理的土地产权流转机制。在有效率的制度安排下,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是通过土地产权自由转让的市场化行为来实现的。但我国土地流转是通过自上而下的动员部署,对村、组(甚至县、乡)范围的土地按统一原则、统一方法进行的计划调节,这种调节方式往往造成“一户(几户)有病,全村吃药”的现象,调节周期的过长或过短都与市场经济下农民对土地的需要量相脱节。而且计划性统一调配土地的做法也为一些乡村干部以权谋私提供了可乘之机。 在这种产权制度下,事实上,农民不是土地的所有者,只是经营者,而乡村集体代表国家掌握土地的终极所有权,有权对土地进行处分。这种所有权、处分权与占有权、经营权分离的产权已成为农地流转的体制性障碍,也成为一些乡村组织借地发财,损害农民利益的政策依据。同时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导致的土地细碎化经营状况,一些需要土地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就需要和分散经营的农户分头谈判,增加了交易成本。而分散的农户由于缺乏组织难以联合起来维护自身利益,结果往往是在谈判中处于劣势,地价被过分压低;或是被乡村组织低租高包,使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四、借鉴“鱼鳞册”,完善农地产权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目前我国农户承包地户均五块左右,承包书只写农户承包的亩数,每块状况不清,不利于农地流转。历史上“鱼鳞册”的功能具有明晰土地产权的功能,因此,借鉴“鱼鳞册”,有利于固化、细化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明晰土地分配状况,以利于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动土地流转。 (一)借鉴“鱼鳞册”,继续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具体说,就是要实行农村耕地承包权的稳定化、长期化、商品化。稳定化是指所有耕地按照一定标准承包给农户,取消“双田制”等一切村干部可以在短期内任意发包耕地的权力,制止向“集体化”的回归。长期化是指耕地永久承包,承包权可以继承。商品化是指承包权可以买卖。在这个原则下,实行土地承包权的重新调整,除乡村道路等公用设施占地外,其他一切农地根据承包权划分给农户。农民吃了这颗“定心丸”后,就会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并使其长期化,对农地进行科学的投资、规划和集中。“鱼鳞册”的实施有利于继续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二)借鉴“鱼鳞册”,明晰土地产权的主体与法人。土地产权是由权利人直接行使的,因此必须明确土地产权的主体与法人代表,具体界定各项权力主体对土地的义务、权力、利益和责任的限度,以便产权主体能行使相应的权力,担负应尽的责任,并履行法律手续。 (三)借鉴“鱼鳞册”,进一步完善土地产权关系。要突破目前“政社合一,三级所有”的产权模糊状况,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并用立法的形式明确加以规定,严格界定财产利益主体的权力、责任和利益,形成各利益主体之间经济的、法律的以及利益的约束关系。与此同时,要把处理土地纠纷纳入一般的司法诉讼渠道,彻底剥夺农村干部对土地的控制权力。 农村土地流转论文:浅析完善西畴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策略 [论文关键词]农村 土地经营权 流转 [论文摘要]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推进农业生产要素的合理流转与有效配置,是我国当前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我国目前工业化、城镇化的需要。因此,希望通过创建科学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理论,以西畴县农村承包地流转实践提供理论依据,真正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维护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当事人双方合法权益的目的,发挥农村土地的效益,更有利于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一、西畴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概况 西畴县土地的流向都是流入农户之间,全县有承包耕地面积172546.5亩,其中:田46044.8亩,地126501.7亩,从二轮土地承包以来,土地流转涉及1782个村,占全县总村数的100%,流转农户有4554户,占总承包户的8.4%,流转面积14839亩,占承包总面积的8.6%。以上调查仅仅只是对西畴县地区,所涉及的面还是比较窄的,但是凸现的问题却并不少,这其中固然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在实践层面由于执行者本身的原因带来的问题,也有我国长期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习惯带来的问题,然而更根本的一个方面还是我国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制度中不完善、不健全而带来的问题。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全面分析考察西畴县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基本状况,包括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只有从制度层面入手,才能从根本上真正解决西畴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二、西畴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从全国的情况来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发生率一直是很低的。“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农户承包土地流转面积占承包地面积的比例(以下简称流转比例)基本保持在1%~8%之间,发达地区一般保持较高的水平,有的甚至达30%以上,内地则较低。”80年代后期以来,农户自发进行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基本保持在l%-3%之间,沿海一些发达地区和城郊地区的比例稍高一些”。从西畴县二轮土地承包以来看,土地流转涉及1782个村,占全县总村数的100%,流转农户有4554户,占总承包户的8.4%,流转面积14839亩,占承包总面积的8.6%。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地区性的不平衡。在离县城近的地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非常活跃,而在离县城远的地区,流转程度却非常低,流转具有封闭性,土地经营规模相对较小,流转相对困难。二是事先须经发包方同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流转。三是流转还不规范,农户间的流转大多采取口头协议的形式,很少采用书面形式,有些地方依靠行政手段强行推进流转。土地流转的操作程序不够规范。目前,规范的土地流转机制还没有建立,在完备流转手续、规范流转程序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不少农户采用“口头协议”,私下进行自发性的流转,不遵循一定的程序和履行必要的手续,未通过流转合同来规范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纠纷隐患较多。四是土地流转方式还存在问题,对是否应允许抵押、继承等实践中存在争议。五是土地流转的中介组织不够健全。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流转中介组织较少,流转信息传播渠道不畅。流转市场发育不良,中介组织匮乏,信息不灵,往往出现农户有转出土地意向却找不到合适的受让方,而需要土地的人又找不到中意的出让者,影响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三、完善西畴县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的策略 (一)规范西畴县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运作程序 为了避免在西畴县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中出现土地纠纷,建议必须规范运作程序: 第一,民主议定。凡是由集体统一组织流转的,无论采取哪种形式、其流转期限、租金的确定,必须经当事人的同意方可进行,决不准少数人说了算。第二,逐级审批。凡向本村以外流转承包经营权的,须向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土地流转申请,经审议同意后方可实施。如涉及利益关系复杂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向乡(镇)政府请示,由乡(镇)政府把关。第三,签定合同。西畴县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双方一定要有较清楚的流转意愿表达、有效的实现方式,转包、互换、出租的期限,土地名称、坐落、面积、用途、价款及支付方式、双方应履行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第四,采用登记生效主义的立法模式。所谓登记生效主义,是指登记是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生效的要件,如不经登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生效、不受法律保护。 (二)完善西畴县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市场体系 第一,培育西畴县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要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确立土地流转上的经济利益关系。加快培育西畴县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培育市场决定西畴县农村土地经营权价格机制。政府应在市场准入、交易程序、权利义务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 第二,完善市场中介组织。“积极培育农村土地市场,缔造中介服务组织,特别是发展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的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是推进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相关配套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建议建立诸如资产评估机构、委托机构、法律咨询机构、土地投资机构、土地融资机构和土地保险机构等。流转中介组织要调查、收集农村土地流转的供求、价格等信息资料,并通过一定的渠道甚至媒体公开,使供需双方能够获得可靠的市场信息,沟通供需双方的联系,为西畴县农村土地经营权双方提供信息引导、政策咨询、法律服务,为实现西畴县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创造条件。 (三)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要加快土地的流转,就必须弱化农村土地社会保障功能,要积极而稳定地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根据我国国情,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基本保障农村居民“生有所靠、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即办好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等三种保障项目。 四、结论 本文是建立在对西畴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围绕西畴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践现状的分析,农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的签订以及土地流转过程中的一些做法,我们仍无法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所在,是物权性质的权利却为何又在很多方面打上了债权的烙印?法律规定有欠完善,实际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各级政府以行政手段强制土地流转;再收回土地承包经营权后又指给予过低的补偿甚至不予补偿。“土地承包经营权属用益物权范畴,用益物权的权能主要表现为使用和收益,包括权利人自己使用土地并收益和权利人将土地让与他人使用而从中获得利益。”针对当前西畴县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在现实中,本文并基于此提出了相关的完善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本制度的些许建议。希望此研究能够对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产生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农村土地流转论文:安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情况调查分析 近年来,农村承包地的抛荒、闲置和流转已成为一个日益引起关注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土地的第二轮承包所导致的。本文以同时进行农村土地流转试点(安徽省芜湖县)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安徽省为案例,可以为研究其它地区农村的类似问题提供一个观察窗口。据笔者在安徽省的调查,至2002年上半年,全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已经超过280万亩(不包括“四荒”地的招标、拍卖流转),占全省耕地面积的4.5%以上。流转的主要形式有这样5种: 第一,代耕。这是指暂时无力或不愿经营承包地的农户,经自行协商临时把承包地交由别人(大多是亲友)代耕代种,原承包合同关系不变,时间、条件一般由双方口头约定(在许多地方,转包者都要求代耕方负担税费)。这种形式因为简单明了、手续简便,成为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形式。据统计,安徽省以此种方式流转的土地约120万亩,占全省土地流转总面积的42%。 第二,换耕。指单个或部份承包户主动或在村委会指导下与本村其它承包户自愿调整地块,使承包地连片集中的行为。据初步调查,安徽全省约20万亩,其中,六安市4.2万亩,巢湖市1.4万亩。个别地方换耕的面积甚至占到土地流转总面积的20%至30%。 互换本身是一种流转形式,又对其它形式的流转起推动作用,且有利于土地的连片集中和规模经营。最近颁布的《农村土地承包法》也肯定这种土地流转方式。 第三,转包、转让。早在1996年底,安徽省政府农村经济办公室就制定了“安徽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方法(试行)”,承认转包、转让、出租、入股等4种形式。 其中转包、转让这两种流转形式操作比较规范,以此种方式流转土地的主体一方是农户或村委会,农户和集体的权利能得到尊重和保障。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安徽省的有关规定,以转包、转让方式流转土地的应签订书面合同,但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地方土地的转包、转让签约率不高,以后引起纠纷可能比较难处理。 第四,出租、反租倒包。出租是指农民或集体组织将土地的使用权有偿让与他人的行为。反租倒包是指乡镇政府或村级组织先从农户或集体组织那里租赁土地,然后转租并从中谋利的行为。这本来是两种不同的形式,但在实践中往往把两者混为一谈。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以此种方式流转的土地,大多数是在乡镇政府的推动或直接干预下进行的,有不少地方成立了以乡镇长为主任的“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直接参与土地流转工作,有的还以各种名义参与租赁费的分配或获得“倒包”中的差价。 第五,公司+农户。指大的涉农企业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体,在乡镇政府或村级组织的支持下,与农户直接签订合同,租赁大量连片土地从事农业开发,出租土地的农民可以在企业上班。这实际上也是第三种流转方式中的一个特例,农民在获得租金收入的同时,还可实现不离乡就业。这种现象大多发生在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龙头企业实力较强的地方。 尽管中央政府三令五申,要求农村土地流转必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规范进行,但在利益的驱使下,许多基层组织越俎代庖,操纵控制土地流转活动,有的地方甚至动用警力,威逼农民就范。在一些地方,土地纠纷已取代农民负担问题成为农村社会群体抗争事件的主要原因。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逼民流转。按现行法规,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土地发包方是村民委员会,一些基层干部就以土地所有者代表的身份,运用行政权力硬性强迫农民参加土地流转。例如,2003年6月,苏州市光福镇黄渠村村民正准备栽秧,村委会突然通告大家不要干了,因为稻田已被镇里租给了“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每亩地年租金为560元(含代交农业税60元),租期为25年。在村民的反对下,租金有所提高,但村民仍不答应。镇政府为了达到目的,2003年12月初派人到村小学,声称如果家长不在租地合同上签字,将不许其小孩到校上学。过了几天,镇村两级又出动100多人、6辆警车,带着电棍、手铐等,强行把煤渣填在稻田里。为此,村民不断到省市集体上访。 其次是基层政府及官员与民争利。许多村民反映,我们并不反对土地流转,只是土地流转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利益,但不管土地拿去干什幺,补偿费给多少,干部和政府都不和我们商量,而且补偿金的一大半都到了一些单位和个人手里,实在让人无法接受。在笔者调查过的某市,1999年以前乡村两级对流出土地的农户每亩仅补贴20至30元;2000年以后,从乡村行政组织手中发包土地的售价已高达350元至500元,但给农民的补偿仍按原标准执行;2001年,该市范围内村集体通过流转土地获得的发包收入中只有30%左右实际补偿到农户手中,有不少农民甚至未得到一分钱的补偿。 再次是不规范操作。中央文件明确指出:“不提倡工商企业长时期大面积租赁和经营农户承包地”。 但是一些工商企业动辄圈地数千亩、数万亩,一租就是50年、70年,远远超过农民土地承包期30年的期限。一旦企业垮掉,许多失地农民就没有了生活来源。 最后是圈占土地而不开发。许多基层政府为了追求政绩,在招商引资毫无结果的情况下,自己先把地围起来,搞“空架子”工程,致使大量土地长期抛荒,劳民伤财,农民对此反映强烈。 以家庭承包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虽然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但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新矛盾。其一是农户小规模经营与现代农业集约化生产的矛盾;其二是土地承包30年不变造成部份农户对自己承包地偏颇的认知模式和狭隘的占有观念与土地规模经营的矛盾;其三是“小而全”的家庭经营结构与专业化生产的矛盾;其四是耕地资源稀缺与土地闲置浪费的矛盾;其五是平均分包土地的福利保障特性与按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的效率性的矛盾。强调加快土地流转的探索,应不断适应形势的发展,改革和完善农村各项制度,推进土地流转工作的规范、深入进行,为下一步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农村土地流转论文: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研究——试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改革为背景 论文摘要: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在确保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这一政策改革有利于我国农业分散的经营模式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增加对农业的资本与技术投入,释放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帕累托改进实现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在改革过程中,政府应该从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高度来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借助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改革促进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并逐步完善。 论文关键词:帕累托改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社会保障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在保证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政策允许农民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其目的在于引导农业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高农业效率,推动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1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帕累托改进效应及经营权流转的前提条件 帕累托改进是建立在帕累托最优的基础上的概念,帕累托最优是指在一个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的市场体系中,资源配置的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别人的境况变坏,即在不损害一方福利的情况下,就不能增进其任何他人的福利。帕累托最优是现代福利经济学判断一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是否达到最优状态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标准之一。 过多的劳动投入与过少的资本和技术投入的均衡是传统农业资源配置的特点,这显然是农业发展的低阶均衡,农业的高阶均衡应该是资本、技术的投入与农业产出的均衡。传统的农业要发展起来必须打破低阶均衡,使剩余劳动力流出农业部门,而资本与技术等要素流人农业部门。要想逐步改进我国农业的低阶均衡的状况,进行土地规模化经营是一个可行之路,规模化经营必然要求资本与技术的大力投人。 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涉及到完善土地流转制度问题。美国和日本分别采取租用别人土地、出台促进流转土地的法律和政策及采取措施扩大农场规模。我国可以模仿美国和日本通过土地租赁实现规模经营扩大的经营模式,这对于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规模要求是适用的,这就需要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进行流转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土地的产权是清晰的,在保证土地所有权归农村集体所有外,土地的使用权、经营权是归农民个人自由支配的(但不能改变土地的农用耕地用途)。 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本形式,任何有限经济资源的利用,如果不通过市场机制进行配置将缺乏效率,土地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更不能例外。而清晰的产权是市场发挥作用的前提,产权的清晰界定和自由转让,以及制度的完善,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Coase,1937,1960;North,1990;张五常,2002),可见,制度约束对于农地市场的作用和经济的效率具有显著影响。只要产权是排他性的和可转让的,不同的合约安排就意味着不同的资源配置效率(张五常,1996)。我国目前的产权具有不完全的排他性,所以不同的合约安排(包括形式和时间)都影响着资源的配置效率。 2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改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了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农村逐步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是对农村土地制度的重大创新,极大的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说是我国农业改革发展的第一次飞跃。 2.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性也逐渐暴露出来,影响和制约着农民增收和农业、农村的进一步发展。农村土地制度需要进行新的改革,实现我国农业改革与发展的第二次飞跃,客观上要求农村土地必须走规模经营、集约发展的道路。政策允许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无疑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土地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和建立,加快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的进程,为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即在保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不变、不改变土地用途和不损害农民承包权益的前提下,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和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在不同市场主体之间的转移和流动。现阶段土地流转的主要方式是转包式流转,指土地承包方自愿将一定期限内的承包权转包给他人,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转包的期限和转包金额及其支付方式由双方自行约定。 这项制度尚处于初期的探索发展阶段,存在一些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重要的是要正确的认识问题之所在,积极探索其解决之道。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过程中,比较普遍的问题是流转中的“五多”和“五少”。所谓“五多”,即农民自发流转的多,零星流转的多,口头协议的多,债权不清的多,隐性问题的多;所谓“五少”,即有流转服务的少,有秩序流转的少,有操作规程的少,有规范合同的少,有档案管理的少。 另外,流转机制的不健全导致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混乱。多数地方没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租赁的市场,有些地方客观存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但市场往往具有隐蔽性、无序性、地域性强、市场狭小的特点。各地虽然均存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象,但是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影响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公平。因此,中国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仍然只是具有雏形,尚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且发育缓慢,需要政府的引导和相应的政策措施的支持。在我国农村非政府组织或者说是民间组织不是很发达的情况下,政府的官方认证、支持和引导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2.2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机制 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应在这几方面着手:一是清理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手续,保证土地产权的界定清晰。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二是完善法制体系,制定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细化原则性的条款规定。《农村土地承包法》有许多是原则性的条款,应将其进一步的细化,以便在实际的操作中有可依的具体规定,减少在执行过程中自由裁量过大而带来的不良影响。三是提高农民素质,加大对农民教育和培训的投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是农民,农民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土地流转市场的形成和完善,同时,也对资本技术投入增加后所实施的规模经营提供人力资源的支持。 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土地是传统农业社会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当前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和健全,土地依然是大部分农民就业、生存保障和社会福利的唯一依靠,是农民的基本的社会保障,对于大多数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民来说,失去土地,投身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将面临很大的风险。所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要建立在积极而稳定地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基础上,逐步将农村的社会保障由依靠土地转为依靠社会和制度,包括养老、医疗、生育等保障。解决好农民自身的保障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降低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土地的流转自然就会加快。地方政府在开展土地流转工作的过程中,应积极推进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可以采取地方政府、失地农民和土地受让方各拿一点的方式,为失地农民建立起最基本的社会保障,既可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也可为我国社会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3.1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完善 3.1.1建立和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农民提供最低生活保障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农村低保制度研究”课题组(2007)认为,在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背景下,构建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应该是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农村低保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石”,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应该是也必须是从这里起步。而且,建立农村低保制度,也是对传统的社会救济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的农村低保制度来丰富和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是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迫切需要。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对公民生存权的保障。是“最后的安全网”。作为一种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它不是以前那种随意性的临时救济,不是一种施舍性的行为,是人们保证自己生存权的一种应有的权利。基层政府应当重视农村低保工作,为农民的生存提供基本的保障,具体的低保政策由各地政府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情况来制定,要保证其有可行性。目前,在我国农村,因病致贫、因教育致贫等现象是比较严重的,如果没有低保来兜底农民的基本生存,后果不堪设想。贫困是动荡的主要诱因,贫困特别是大面积人群的贫困具有明显的负的外部效应,纠正这种负的外部效应,避免动荡,维护社会稳定是政府的应尽职责。 3.1.2健全农民合作医疗体系,保证其病有所医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自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试点推广以来,全国各地已经取得了较多制度建设和基金扩面成效。截至2007年9月底,全国已开展新农合的县(市、区)有2448个,占全国总县(市、区)的85.53%;参加新农合人口达到7‘26亿,参合率达到了85.96%,已有9.2亿人次享受到新农合补偿,共补偿资金591亿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应进一步的完善,政府财政尤其是中央财政对这部分的投入支出要加大,保证这项制度的健康运行有稳定持续的资金支持。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61316.9亿元,比2008年增加9995.12亿元,增长19.5%,这说明,我国现在的财政收入是完全可以支撑新农合所需资金的。 3.1.3养老保障可借鉴日本的农民年金制度 在农民达到一定年龄后,规定他们必须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进行转让,政府给予这部分农民足以保障其生活的补贴,这种做法相当于给了农民退休金,采用农民年金制度会促进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的提高。这样就使农民的晚年生活有了保障,同时也极大减轻土地的社会保障负担,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在农民养老方面,也要发挥原有的家庭养老的作用,多给老人们精神上的慰藉,让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能很好的结合起来,让农民也能安享幸福的晚年。 3.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建设 从另外的一个角度来看,不仅仅是农村社会保障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促进农业的集约化和适度规模经营,同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也为我国向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迈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 我国现阶段的城乡二元体制是由我国的二元经济模式导致的,从西方发达国家来看,二元经济模式并不是经济发展中必须要经历的阶段。但是,现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基本上都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与其所处的经济大环境及采取的经济政策是密切相关的。在和平发展的世界环境中,发展中国家要推动本国的经济发展就要积极地进行工业化,而工业化所需的原始资本积累已显然不能像西方发达围家那样通过殖民掠夺来实现,由此,发展中国家只能在本国范围内进行,硬性的、人为的划分农村和城市,通过政府的政治强制权力来保障城市工业发展所需的资源、资本等,在这其中最典型的应属前苏联的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的根本特征就是大规模的全国公有制与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全国公有制的本质,是国家掌控资源;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本质,是国家配置资源。其目标指向,是加速苏联的工业化进程,并倾斜于重工业化与军工化。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掌控经济的发展,为了给社会主义工业化进行原始积累,政府利用行政手段切断农民与市场的自然、自发联系,剥夺其自由进出市场并依据市场价格信号决定自己经济行为的权利,人为压低农产品的价格,以低价收购或强制征收的方式,通过“剪刀差”来获取工业发展所需的资金。政府以自己规定的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强制收购农副产品的途径,来为国家进行工业化积累巨额资金。 我国的“三农”问题的形成,就是因为国家为了加快实现工业化而将农村作为其原始积累的来源,对农村、农民和农业进行的超经济强制所致。因此,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国家和政府应该多关注农村的发展,政策和公共财政应多向“三农”倾斜,增加对农村的财政投入,支持农村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也是国家对之前农村只贡献没发展的补偿,也是我国目前实行以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的国家行政伦理之所在。 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当前的中国还没有能够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客观上要求建立和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以此来更好的巩固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改革和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我国现阶段还是二元的经济社会体制,城乡一体化是最终的发展趋势,因此,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不能还是停留在二元结构的观念上,要站在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从未来城乡一体化的趋势上来进行设计。鉴于当前,我国城乡差距过大,城乡居民收入悬殊的现状,社会保障的水平不可能做到一步到位、城乡一致,但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要实施同城市一样的筹资、运营、支付等机制,首先要在运行机制上实现统一,社会保障的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由差别统筹逐步过渡到真正的一体化。 农村土地流转论文:以制度安排推进阜新地区农村土地流转 论文关键词:农地流转 流转意愿 联动机制 城保+土保 论文摘要:针对中国土地流转尤其是落后地区土地流转不畅,存在一些障碍问题,政府应结合目前的城市化进程,主要从创建土地流转与户籍改革、社保完善联动机制的角度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在对农民土地流转意愿进行统计分析基础上,建议政府做出制度安排,加快建立土地流转中介,完善合同,允许永久迁城农民定期保留并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农保+土保换取城保+土保,逐步淡化并最终去土地社保功能化,促进土地流转。 0 引 言 适应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需要,从市场的角度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从发达地 区到落后 地区各地政府都不同程度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进行了探索,并采取了有效措施 ,这些做法促进了土地的资本化 。以制度安排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是 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1 土地流转的必要性 1.1 农业规模经营需要土地流转 现代农业是农业的总体发展方 向,规模经营则是这一发展方向的前提条件。因为机械化、自动化是现代农业的标志,而一国的机械化率及机械的使用效率与规模农业是有直接关系的。 从表 1看,日本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按单位面积计算世界第一 ,中国的农机使用数量在亚洲几国中是最落后的,尤其是与 日本和韩国相 比,更是落后许多。由于中国户均耕地面积小于日本,达到日本 目前的机械化水平 ,要求单位耕地面积的拖拉机数量必须超过 日本 ,农机总量还要增加 6倍 ,这会大大增加农机的作业成本 。亟需扩大 中国农业经营规模。而且即使达到最低合理耕作面积,租用耕地也要占9O 以上。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唯一的途径是通过长期的大规模流转确保提高土地经营规模。 1.2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需要土地流转 兼业农在世界上是普遍现象,兼业分为以经营农业为主的兼业户 (简称“一兼户”)和以经营非农产业为主体,非农业收入大于农业收入的兼业户(简称“二兼户”)。目前 中国农 户的兼业情况 已经相当普遍 ,而纯“二兼户”不利于农业的发展。据统计 ,纯农户 、“一兼户”、“二兼户”的亩均收益 比是 l:0.910.35,纯农户每亩地创造的收益是“二兼户”的 3倍可见,“二兼户”是对耕地资源的浪费。应鼓励其转出土地 ,向纯农户手 中流转和集中,形成适度规模经营,提高效率。 1.3 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土地流转 农村的发展有赖于提高土地经营规模、增加农民收入。目前 ,中国农村常驻从业人 口中 30岁以下的年轻人 占 24.3 ,但由于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妇女、老人 、儿童留守农村务农 ,农业劳动生产率无法提高。同时 由于农 户规模太小 ,收入无法达到与城市居民同样 的水平 ,制约农村发展。日本在六十年代即提出培育 自立经营农户 ,其标准包括经营规模和收入水平 ,自立经营农户收入有 了很大提高。中国农村的发展也需要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吸引高素质农民成为纯农户,提高其收入 。 1.4 加快城市化进程需要土地流转 城市化与工业化相适应是发展规律,但 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 明显滞后。因此 ,加快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势在必行。而农地流转不畅制约着城市化的发展。从 2007年阜新农村地区农地流转的调查情况来看 ,66.67 的不愿迁城者把不愿迁城的原 因归于承包地流转 困难或被收回L4]。据 2009年 8月对于阜彰两县 4个乡镇的调查结果显示,每亩土地流转价格每高出 100、200和 300元 ,愿意进城并长期流转土地的农民比例分别会高出 8、1O、15个百分点。土地流转价格越高,农民迁城积极性就越高。因此,必须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和其他配套措施 ,以此促进城市化。 2 阜新地区土地流转状况调查结果及分析 发展现代农业是阜新经济转型的一个方向,重点要做好土地流转工作。阜新市下辖五区两县,笔者调研 了彰武县哈尔套镇的梨树沟村、柳树村 、许家村和阜蒙县 大固本 乡的关家村 ,调查采取了入户 访谈和发放调查问卷 的形式 ,人户 8户 ,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 6O份。各村地理位置及经济基础不同,土地流转状况各有特点。其 中,梨树沟村里镇 中心较远 ,搞大田种植 ,土地流转价格价格较低,为 200元/亩左右。柳树村靠近 哈尔套镇,流转土地的数量明显高于远离镇 中心的村,主要种植蔬菜和水果 ,收入较高。这个村种植户为了种植经营方便 ,以 700元/亩价格租赁本村从事大田作物经营的村 民的土地 ,出租方则租种 临近镇 中心所在 的哈尔套村 居 民的土地,地价较低 ,230元/亩左右,从 中赚 取差价 ,因为种植大田作物 ,无需离家太 近。而哈尔套村本村居民之所以转 出土地 ,是 因为利用镇 中心的地理优势经商 ,无暇从事农 业生产。许家村虽然距离镇中心远 ,但 由于招商引资 ,搞大量的反季节蔬菜水果大棚种植 ,流转 土地价格也很高,为 500元/亩左右 。阜蒙县大固本乡关家村每亩土地流转价格 2009年为200元 ,低于前两年 ,因为返 乡滞 留农民工增多 ,回乡务农收回转 出的土地。从总体看 ,四个村土地流转率和转出户 比例都不高 ,为 5 左右。流转合 同其越长 ,价格越低 。流转中,粮食直补款归转出户 。 调查统计结果显示,阜新地区农地流转率平均 为 5.2%,流转对规模 经济的促进存在欠缺。大规模流转较少,转入规模 100亩以上的,哈尔套全镇 只有3户 。总体来讲 ,阜新地区农地流转水平与全 国相差很大。截至 2008年 8月底 ,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面积已达到 1.O6亿亩,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 8.7 ,(陈晓华 ,2008)租人或租 出耕地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 14.8 。(张路雄 ,2008全国平均 土地 流转价 格是 293元/亩(刘淑 春2008)。实际上,全 国的土地流转也存在滞缓问题非农产业就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比例是土地流转率的 8倍 。这 说 明政 府对 土地 流转推 动 不利。(张路雄 2008)症结在于种地收入低,社会保障制度不合理 ,土地流转制度不健全。 一是,农业经营收人低,影响土地流转。从 以上的调查情况看 ,发展大田种植的地方 ,土地流转价格就低,转出方没有积极性。转入方种 田的纯收入也不高,流转双方缺乏流转的积极性 。 二是 ,土地仍是农民的基本社会保 障。中国现有土地制度一直使土地成 为农民工养老、失业 的基本保障。目前,绝大部分进城农 民工都没有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的社会保 障,作为命根子,土地被他们无偿甚至补贴部分钱让别人种,也没有被放弃。 三是,中介组织缺失。阜新地区各乡镇政府尽管建立经管站,但据调查 ,除了大规模土地流转外多数农户之间流转并不通过经管站。中介组织缺失,转入户完全靠 自己协调转入土地来实施规模经营,交易成本很高。而且没有比较权威的土地流转价格评估机构难以制定合理的长期流转价格,因为粮价和成本是年年变动的,国家的补贴政策也在不断调整 ,多数流转合同没有考虑土地升值和物价上涨因素 ,容易产生纠纷,影响土地规模经营和长期投入。 四是,土地流转合同不规范,短期合 同较多。除了由乡村组织的对企业出租土地一般会签订 比较长期的合同外 ,其他 出租、转包多不签合同,即使签订合同,期限也很短。对阜彰两县的四个村新订 的承包合同统计,期 限在 3年 以下 的占了,合同一年一订的占了 78 9/6。土地流转合 同不规范所导致的土地流转纠纷时有发生。 3 推进土地流转的具体建议 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推进土地流转。除激励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出台土地流转政策 、规范土地 流转合同并完善土地 流转 中介等措施,政府还应采取适宜的城市化策略 ,创设三项制度联动机制的总体思路,适当发挥市场的作用,一定期限内继续保 留户籍分治,但 同时降低获得城市户籍的门槛 ,允许永久迁城农户定期保 留并流转土地 ,实现土地流转 、户籍和社保三项制度的互动,培育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健全土地流转机制 ,降低取 得城市社保过高的机会成本。具体地说,政府应该 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制度安排推进土地流转。 3.1 坚持“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原则,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 在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中应充分发挥信息收集对接、规范流转手续、调处流转纠纷、助推农业招商的工作职能,为有意向的农业企业、经营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户、村集体之间搭建土地流转信息共享平台,指导流转合同的签订,监督土地流转程序。借鉴南方土地流转的经验,一是在我市各个乡镇的农经站增设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包括土地流转价格评估机构,各村也建立 以村书记或主任为站长的土地流转服务站,提供信息及各种服务,安装电子屏幕,及时将土地流转信息 、工作落实情况到屏幕上 。千方百计推动流转工作,确保土地“流得 出”二是强化措施 ,确保土地“转得动”。以阜新经济转型和调整产业结构为契机,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千方百计引进种养殖大户。三是完善制度,确保土地“稳得住”。由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负责有关土地流转纠纷调处和信访工作;做好土地流转政策处理合同签订、归档等管理工作。 3.2 以规模经营为目标,完善有关流转合同的政策 在制定土地流转政策时应出台既有利于耕作者,也有利于耕地流转和集中的措施,才能真正促进土地的有效流转。一是对出租给农户的土地,国家应制定标准合同,合同中对地租的数量、租期、承租者的利益保护要给予明确规定,对出租者收 回土地要有严格限定。二是要对流转数目较大者给予一定奖励,如对当前转入土地连片面积达到 5O亩或 100亩以上的大户分别予以奖励。三是鼓励农户间的长期租赁,给予合同期比较长,如 l0年以上转出者奖励。四是要规定本村内的转包应到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登记,对非本村村民的出租必须到乡政府办理相关手续。同时建议修改《物权法》,允许耕地可以抵押贷款,消除转人大户扩大经营规模的资金瓶颈。 3.3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以最终取消城乡分治的二元户籍制度为取向的户籍制度改革,是彻底清除土地流转障碍的必要条件。但户籍制度改革宜逐步实施,局部地区先试点,成功后在各地积极推进。在此过程中,政府应充分考虑农民工市民化的能力,必要的进城门槛仍需暂时保留,以防永久迁城成本降低后农民迅速大量涌入城市,给城市基础设施和管理造成太大压力。因此,中小城市可考虑以家庭月收入1500元、并在该城市居住 2年以上为永久迁城条件,并允许获得城市户籍的农民工定期保留承包地,以此确保他们能够承担较高的城市生活成本而不致陷于贫困。 3.4 完善城乡社保制度 (1)以完善农村社保制度促进土地流转 针对城乡社保制度的掣肘,化解中国的土地流转滞缓难题,促进人口城市化过程与农业劳动力非农化过程同步发展的关键环节,在于实现城乡社保制度的有机衔接,处理好农地保障与城市社保 的关系。在农村社保体系中最重要的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也是推动流转的主要力量,应着手建立新型农 村养老保险制度,弱化“土保”。考虑到农民的缴费能力都很低,完全靠他们自己缴费形成社保是不现实的,而土地承包制的实行又使得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削弱,农民不同于城镇职工由工作单位缴纳部分费用,借鉴“新农合”和农村低保制度建立的经验,政府在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要有所投入。 (2)以完善农民工社保制度促进土地流转 设置农民工进城的另一个接口,即在农民工市民化之前,为之构建相对独立的社保体系,并出台社保关系异地转移接续办法。在城市为农民工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子女就学和廉租房制度,构成一个福利包。当然,福利包所包含的内容需要考虑财政承受能力来确定 。养老、医疗和失业等险种无需政府直接补贴,可以覆盖全部农民工,这与2020年覆盖城乡的社保目标一致,建立起来无大 的障碍。尤其要把农民工普遍纳入城市失业保险应保人群,这非常重要,它直接影 响土地租赁市场的发育(陶然,2006)。此三项保是农民工市民化的急需,而且从数据上看,财政压力不大,因此可随时根据需要组织实施,但为农民工建立住房保障则需太多的投入,可以定期保留“土保”过渡,通过流转土地获得收益来解决职工住房问题是最优的选择,而且可以减少行政管理的漏出。农民工有了较为全面的社保,会选择留在城市里务工而不返乡,其承包的土地仍可继续转出,直到最终符合加入城市户籍的条件。 (3)以完善城市社保制度促进土地流转农民工永久迁城,获得城市户籍及市民的社保待遇 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方向,但按照原有政策 由其所在的集体经济组织 收回承包地,无疑会阻碍土地流转。要促进土地流转,应改变原有 的以“农保”和“土保换取“城保”作为接纳农民工永久迁城前提条件的做法,把允许迁入小城镇的农民保留原承包地的法律规定适用范围扩大,定期保留(如 20年)永久迁入设区市农民的土地,由原来的“农保+土保”换取“城保”的政策改进为以“农保+土保”换取“城保土保”。此时,永久迁城农民势必选择长期流转土地以此项收入获取迁城 资源 ,然后适 时过渡到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别以“城保”和“农保”为主体享有基本社会保障,逐步弱化“土保”,最终剥离土地的社保功能,促进土地流转。 4 结 语 政府以制度安排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在于完善土地流转中介,规范土地流转合同,更重要的是通过采取适宜的城市化策略,实现土地流转、户籍改革和社保完善三项制度的统筹和互动,推动农民工市民化。允许永久迁城农民定期保留并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农保+土保换取城保+土保,逐步淡化并最终去土地社保功能化,按市场规则推进 土地流转,不失为一种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 农村土地流转论文:安徽省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近年来,农村承包地的抛荒、闲置和流转已成为一个日益引起关注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土地的第二轮承包所导致的。本文以同时进行农村土地流转试点(安徽省芜湖县)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安徽省为案例,可以为研究其他地区农村的类似问题提供一个观察窗口。据笔者在安徽省的调查,至2002年上半年,全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已经超过280万亩(不包括“四荒”地的招标、拍卖流转),占全省耕地面积的4.5%以上。流转的主要形式有这样5种: 第一,代耕。这是指暂时无力或不愿经营承包地的农户,经自行协商临时把承包地交由别人(大多是亲友)代耕代种,原承包合同关系不变,时间、条件一般由双方口头约定(在许多地方,转包者都要求代耕方负担税费)。这种形式因为简单明了、手续简便,成为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形式。据统计,安徽省以此种方式流转的土地约120万亩,占全省土地流转总面积的42%。 第二,换耕。指单个或部份承包户主动或在村委会指导下与本村其他承包户自愿调整地块,使承包地连片集中的行为。据初步调查,安徽全省约20万亩,其中,六安市4.2万亩,巢湖市1.4万亩。个别地方换耕的面积甚至占到土地流转总面积的20%至30%。 互换本身是一种流转形式,又对其他形式的流转起推动作用,且有利于土地的连片集中和规模经营。最近颁布的《农村土地承包法》也肯定这种土地流转方式。 第三,转包、转让。早在1996年底,安徽省政府农村经济办公室就制定了“安徽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方法(试行)”,承认转包、转让、出租、入股等4种形式。 其中转包、转让这两种流转形式操作比较规范,以此种方式流转土地的主体一方是农户或村委会,农户和集体的权利能得到尊重和保障。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安徽省的有关规定,以转包、转让方式流转土地的应签订书面合同,但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地方土地的转包、转让签约率不高,以后引起纠纷可能比较难处理。 第四,出租、反租倒包。出租是指农民或集体组织将土地的使用权有偿让与他人的行为。反租倒包是指乡镇政府或村级组织先从农户或集体组织那里租赁土地,然后转租并从中谋利的行为。这本来是两种不同的形式,但在实践中往往把两者混为一谈。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以此种方式流转的土地,大多数是在乡镇政府的推动或直接干预下进行的,有不少地方成立了以乡镇长为主任的“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直接参与土地流转工作,有的还以各种名义参与租赁费的分配或获得“倒包”中的差价。 第五,公司+农户。指大的涉农企业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体,在乡镇政府或村级组织的支持下,与农户直接签订合同,租赁大量连片土地从事农业开发,出租土地的农民可以在企业上班。这实际上也是第三种流转方式中的一个特例,农民在获得租金收入的同时,还可实现不离乡就业。这种现象大多发生在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龙头企业实力较强的地方。 尽管中央政府三令五申,要求农村土地流转必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规范进行,但在利益的驱使下,许多基层组织越俎代庖,操纵控制土地流转活动,有的地方甚至动用警力,威逼农民就范。在一些地方,土地纠纷已取代农民负担问题成为农村社会群体抗争事件的主要原因。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逼民流转。按现行法规,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土地发包方是村民委员会,一些基层干部就以土地所有者代表的身份,运用行政权力硬性强迫农民参加土地流转。例如,2003年6月,苏州市光福镇黄渠村村民正准备栽秧,村委会突然通告大家不要干了,因为稻田已被镇里租给了“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每亩地年租金为560元(含代交农业税60元),租期为25年。在村民的反对下,租金有所提高,但村民仍不答应。镇政府为了达到目的,2003年12月初派人到村小学,声称如果家长不在租地合同上签字,将不许其小孩到校上学。过了几天,镇村两级又出动100多人、6辆警车,带着电棍、手铐等,强行把煤渣填在稻田里。为此,村民不断到省市集体上访。 其次是基层政府及官员与民争利。许多村民反映,我们并不反对土地流转,只是土地流转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利益,但不管土地拿去干什么,补偿费给多少,干部和政府都不和我们商量,而且补偿金的一大半都到了一些单位和个人手里,实在让人无法接受。在笔者调查过的某市,1999年以前乡村两级对流出土地的农户每亩仅补贴20至30元;2000年以后,从乡村行政组织手中发包土地的售价已高达350元至500元,但给农民的补偿仍按原标准执行;2001年,该市范围内村集体通过流转土地获得的发包收入中只有30%左右实际补偿到农户手中,有不少农民甚至未得到一分钱的补偿。 再次是不规范操作。中央文件明确指出:“不提倡工商企业长时期大面积租赁和经营农户承包地”。 但是一些工商企业动辄圈地数千亩、数万亩,一租就是50年、70年,远远超过农民土地承包期30年的期限。一旦企业垮掉,许多失地农民就没有了生活来源。 最后是圈占土地而不开发。许多基层政府为了追求政绩,在招商引资毫无结果的情况下,自己先把地围起来,搞“空架子”工程,致使大量土地长期抛荒,劳民伤财,农民对此反映强烈。 以家庭承包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虽然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但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新矛盾。其一是农户小规模经营与现代农业集约化生产的矛盾;其二是土地承包30年不变造成部份农户对自己承包地偏颇的认知模式和狭隘的占有观念与土地规模经营的矛盾;其三是“小而全”的家庭经营结构与专业化生产的矛盾;其四是耕地资源稀缺与土地闲置浪费的矛盾;其五是平均分包土地的福利保障特性与按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的效率性的矛盾。强调加快土地流转的探索,应不断适应形势的发展,改革和完善农村各项制度,推进土地流转工作的规范、深入进行,为下一步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农村土地流转论文:浅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农地结构性矛盾与对策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论文关键词:农地关系 结构性矛盾 土地经营权市场流转 农村社会保障 论文摘要:针对80年代初期以来土地承包关系衍生出各种农地关系的结构性矛盾如人地利益矛盾、农田基本建设中的公益和私利矛盾、分散经营与发展现代农业的矛盾等,本文认为,集体经营不是现阶段农民自主自愿的选择,土地私有化则有“农村贫困空间转移”的风险后果,唯有实行土地经营权的市场流转及发展完善相关农村社会保障才是契合现阶段农业、农村发展的战略选择。 我国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应划分为两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自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开始至2004年,是农民对家庭承包地的有偿使用阶段,农业继续为工业化发展提供积累;第二阶段2005年以后至今,是农民对家庭承包地的无偿使用阶段。国家全部免除了农业税,并逐年增加农民种地补贴。家庭承包地演变为农民就业和生活的保障。农村土地家庭承包,适应上世纪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在广大农民摆脱贫困过程中发挥了积极效应。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入,农地关系中出现一系列的结构性矛盾,并成为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一、土地承包衍生的农地关系的结构性矛质 (一)人地利益矛盾 1、承包地刚性不变和家庭人口不断变动导致的人地利益矛盾。以河北为例,1983年至今,农村家庭承包地基本没变,农村新生人约口1600万,死亡人口约850万。家庭承包地刚性不变和人口弹性变动的结果,在农村形成了两类家庭:一类家庭人多承包地少,一类家庭人少承包地多。家庭承包地演变为农民的劳动、生活及社会保障功能后,人地背离衍生的人地利益矛盾更加突出。 2、土地承包法本身的矛盾导致的人地利益矛盾解决空间狭窄。一方面土地承包法规定土地承包权30年不变,反对“增人增地、减人减地”;另一方面它又规定农户是承包权主体,有依法平等地行使承包土地的权利,也可以自愿放弃承包土地的权利,这又赋予了农户“增人增地、减人减地”的权利诉求,这二者是相互矛盾的。 (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矛盾 土地家庭承包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原有坑塘渠坝、管道、扬水站无人管护,设施毁坏严重;二是冲毁的农田、河道、田间道路无人修护;三是农田水利建设无规划、无统筹及无管理。 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占用土地,土地承包时没有预留该项建设用地,修塘建渠打井筑坝只能纸上谈兵。其次水利设施管护劳动用工无法统筹,多数农村缺乏集体资产,村委会无法筹措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造工作因资金短缺而无法进行。第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需兼顾国家、集体、农户三方面的利益,要宏观统筹,但是在土地家庭分散经营的基础上,不可能形成统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科学决策。 (三)分散经营与发展现代农业的矛盾 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形成了农户多田、土地细碎、经营分散的普遍现象。土地分散经营,从劳动力的使用方面看,增加了农业劳动力的投入量;从农业机械化的方面看,不利于农业机械的使用。上述两个原因,致使部分农村已有的机械化农机具利用率不足30%,人工劳动排挤机械化使用。 家庭分散经营必然限制农业规模化经营,制约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不利于在农村贯彻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相统一的整体综合效益原则。使农村只能在传统农业生产范围内打转。事实上,我国农村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经历了农业短期突发性发展后,从80年代末期至今中国农业一直是处于整体缓慢发展状态。 农地关系结构性矛盾衍生出两个问题:农村难以摆脱传统农业生产的侄桔;农民对土地的粗放、掠夺性经营,严重威胁土地安全。 二、解决中国农地关系结构性矛质的厉史探索 (一)集体经营不是现阶段农民自主自愿的选择 土地家庭承包分散经营衍生的中国农地关系结构性矛盾,能否通过农业集体化的路子解决,我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实际调查,涉及河北十一个地市近百个农村的调查发现,农民以家庭为本,家庭承包经营符合现阶段广大农民的意愿和价值观念,改变这一经营的方式,影响农民心里安定、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各地农村集体经济普遍缺位,从物质基础、组织结构到经营人才普遍缺乏,集体承担不起统一经营的担子;集体经营的分配问题难以合理解决,吃大锅饭、平均主义的问题有可能再度发生,公社化时期生产发展缓慢的历史亦可能重演。 但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农民对集体化经营深感忧虑,对规模化经营却很有认同感。他们都普遍意识到规模化经营可以节约劳动力,增加劳动效率,可以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非农就业中去。对相当多的农民而言,农业似乎已经不是主业,而仅仅是生活和就业的保障。 (二)土地私有化更不适合我国农村发展实际 国家和集体如果失去土地的所有权,就将永远丧失对土地使用权的控制。其一,土地私有必然实现土地买卖自由,买卖双方无法保证“农耕地性质不变”。其二,农民是否愿意种地,取决于种地收益,当种地收益低又可以自由休耕的情祝下,休耕一荒地一非农耕地一转为商用地,这一套运转过程更难以控制。其三,当农民拥有了对土地的财产权、所有权,意味着农民拥有了土地的完全支配权,农民同时拥有了在自己的地盘上建住宅、建厂房、建商店的自由。土地私有化、土地买卖合法化、土地使用自由化。是同一链条中同生共长的三个环节,由此必然导致土地向少数人手里集中,结果是形成土地大户和失地家庭对立的两极。一个农民家庭,只要在农村有地,种地收入再低,农村也可以养活他们;一个农民家庭,一旦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养活他们的基本条件。失地农民由于农村缺乏了生存条件,只得向外寻找生存空间。在存在城乡差异较大的今天,向城市转移成为必然,结果是“空间贫困平移”。贫困人口向城镇转移不同于劳动力转移,劳动力转移是向城镇转移生产力和劳动要素,向城镇输入建设力量。贫困转移则不同,这些在农村缺少生存条件的贫困人口,缺乏在城镇的发展空间和就业技能,为了谋生,这个群体中会衍生出种种不安定的社会因素,影响社会和谐。 以上历史探索表明,我们解决中国目前农地关系结构性矛盾的决策空间不可能是无限的,它既受到“路径依赖,,发展原理的制约,要求我们尊重现有的七地家庭承包关系,实现农村的社会稳定,又要克服士地分散经营的弊端,在具体举措上有新的突破,在稳定的基础上实现农村、农业的新发展。 三、解决中闯农地关系结构性矛质的战略选择 中共央央2009年一号文件中提出了三项工作: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权属证书落实到农户;设立统一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标志,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标注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证书上。这是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法律保证。是解决现阶段农地关系结构性矛盾的立足点。 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及我们多年农村调研的实际,我们认为现阶段解决中国农地关系矛盾的战略选择应包括如下几点考虑: (一)化解农地关系结构性矛盾的前提和基础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农业要安天下,农村要稳定,首先是土地要稳定。从实践来看,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关系发展到今天,受现实条件的制约,重新变动导致的问题可能比要解决的问题还要多。如果不考虑现实制约因素,盲目调整现有上地承包关系,势必造成满足了小部分人的利益,伤害了大多数农户的利益,激发出一系列新的农村矛盾,导致现有农村稳定局面失衡。针对这一现实,在相关决策上要严禁随意调整土地承包关系,坚决禁止和纠正违法收回农民承包土地的行为。无偿占用他人的家庭承包地要依法退还;对自愿放弃土地承包的农户,原则上在同一承包期内不得再重新进行承包,但对生活无着的返乡农民要提供临时救助或纳入农村低保,要做到统筹兼顾切实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关系,是解决农地关系结构性矛盾的前提和基础。 (二)化解农地关系结构性矛盾的战术手段 1.逐步完善相关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农地矛盾看似是一个矛盾,但实质上是矛盾群,它既是农村诸多矛盾的累积结果,也是进一步解决诸多矛盾的关节点。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某种意义上是解决农地关系矛盾的外围工程,伴随农业劳动力转移以及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农民必将面临更多的社会风险,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教育保险等等,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欠账,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严重落后于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客观上需要社会保障体系的支持,以免后顾之忧。考虑到农村承包地占有不等,享有国家补贴不均的问题,就要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体系方面下功夫,在统筹建立农村社会保障机制过程中予以解决,实施无承包地农民补偿或补贴。补偿无承包地人口不伤害他人利益,有利于农村和谐稳定。这是土地延包后续完善工作中需要统筹兼顾的内容。 2.解决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公益和私利的矛盾。公益和私利的矛盾是经济学中一个典型悖论。著名经济学家诺斯曾经提到“公用地悲剧”,由于人的利益算计本性,公共物品的使用总是存在搭便车的现象,而公共物品的提供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又是必须的。就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而言,只有国家和政府才能够通过农业的转移支付政策,大量投资并加大监管力度,完善相关立法,实现国家、集体、农户利益兼顾,在土地经营权市场流转过程中,逐步解决农田基本建设、维护等问题。比如就投资、维护费用等问题通过政府出资、集体管理、农户出劳力等协议解决实际问题。 (三)化解农地关系结构性矛盾的战略途径 只有进行土地经营权流转,才能与家庭人口变动相适应;才能化解农村普遍存在的“人多地少”和“人少地多”矛盾;才能使分散经营向集中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才能改善农田基本建设长期投入薄弱的局面;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中国农地关系的结构性矛盾。土地经营权流转是化解农地关系结构性矛盾的战略途径。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引导农户履行必要的流转手续、程序。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根据河北省经济的发展条件,建立扶持机制,划拨一定资金,鼓励土地流转发展。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要对龙头企业、个人投资、专业合作社和基地建设提供积极的信贷支持。对规模经营业主给予适当补助。对于土地流转工作力度大、成效好的要给以表彰和物质奖励。
工程技术论文:对工程技术与测量方法研究 1新疆坎儿井简介 坎儿井是维吾尔语“Karez”的音译。根据历史资料,新疆吐鲁番坎儿井出现在唐代,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12]。吐鲁番坎儿井是新疆特有的文化景观,是新疆勤劳智慧的各族劳动人民,根据本地自然条件、水文地质特点创造出来的一种结构巧妙的特殊的地下水利工程设施,是在第四纪地层中自流引取地下水进行灌溉的水利工程设施,人们形象地喻之为“地下长城”。坎儿井在新疆主要分布在吐鲁番、哈密等地区,还曾在木垒、乌鲁木齐、奇台、库车、和田、阿图什等地区有过不同程度的分布,尤以吐鲁番地区最多[13],总长度超过5000km,它是与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齐名的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坎儿井集中分布在吐鲁番盆地的原因是和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可分割的。吐鲁番是一个典型的环绕型盆地,其北面的博格达山的主峰海拔高达5445m,而盆地中的艾丁湖面海拔154m,该盆地的地形高差悬殊[14]。盆地山前倾斜平原地下水补给充沛,含水层透水性强、地形坡度为1/30~1/50,地面坡度自北向南逐渐变缓,恰好能使坎儿井水通畅流过[11]。吐鲁番是我国气候极端干旱、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地区之一,年降水量只有16mm,而年蒸发量可达到3000mm,夏季酷热少雨,可称之为是中国的“干极”[15,16]。但坎儿井水由地下暗渠输送,蒸发量较少,流量稳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聪明智慧的各族人民利用当地自身的这种地理位置优势,发明了地下河道———坎儿井。许多坎儿井至今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吐鲁番地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吐鲁番盆地共有坎儿井1108条,但有水坎儿井的数量已从1957年的1237条下降到2009年的200余条。 2坎儿井工程结构 吐鲁番坎儿井是利用北高南低的地势,不需动力而将出山口或山前冲洪积扇区域水源地的地下水自流引出地表的一项古老人工水利工程设施。坎儿井由竖井、暗渠、明渠、涝坝四部分组成,参见图1。竖井的功能是在开挖暗渠时,通风出土、定位以及供施工与维修人员上下起作用。竖井分布疏密不等,上游比下游间距长,一般上游段间距约60~100m,中游段间距约30~60m,下游段间距约为10~30m。竖井的深度,一般越是靠近水源地,竖井越深,从上游至下游由深变浅,上游深度约40~70m,中游深度约20~40m,下游段深度约3~15m。其断面,一般长1~1.2m,宽0.8~1m[17]。暗渠是坎儿井的主要组成部分,根据功能的不同分为集水段和输水段。集水段的功能是当其周围的潜水位高出暗渠时,截取和汇集地下水,具备集水功能;输水段是暗渠输水通道,把集水段汇集的地下水引出地面。暗渠高度一般为1.7m左右,宽度为1.2m左右,长度一般为3~5km,最短也有数百米,最长的超过10km[18]。明渠是暗渠出水口至农田之间的水渠。明渠的功能是把从暗渠出来的地下水引入储水涝坝。涝坝是绿洲的心脏,又称蓄水池,其主要功能是调配坎儿井水,使坎儿井水得到充分利用。 3坎儿井工程勘探测量技术探讨 在坎儿井工程勘探测量技术研究当中,几何学和测量学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长距离坎儿井的勘探和施工中,如果高差测量不准,母井、地下水位与出水口的位置就很难确定,同时竖井的深度也会出现误差,最终暗渠的贯通也会偏离,影响井下通水。所以,坎儿井的勘探工程技术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坎儿井工程勘探测量方法的确定。而坎儿井工程勘探测量主要包括测量母井位置和竖井深度。3.1母井位置的测量确定方法坎儿井工程勘探施工中,坎儿井位置的选定是很重要的。选择位置,首先要考虑在什么地方能挖出水来,其次要考虑坎儿井下游有没有可垦荒地。坎儿井的水源由当地坎匠们选定。这些坎匠们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他们所选的坎儿井源头一般出水量较大、水流通畅、源 :请记住我站域名/h1,表明地下水位高于出水口,若母井的位置基本确定为A点,则出水口B点能提供用水。如果h2h1为止。3.2竖井深度的测量确定方法图3是竖井深度确定方法示意图,为了保证坎儿井水流畅通,竖井深度要从上游至下游由深变浅。要知道各竖井的深度,坎匠根据确定的母井位置和母井深度,从母井位置开始向出水口方向进行竖井深度的测量工作。4.2.1第一口竖井深度确定方法母井深度确定以后,根据几何学矩形原理可以得出式(1)、式(2)(参考图3):h=h1+a(1)h1=h-a(2)式中,h是母井深度,a是母井与第一口竖井之间的地面高差,h1是第一口竖井的深度。3.2.2第二口竖井深度确定方法第一口竖井的挖深确定了以后,根据几何学矩形原理可以得出式(3)、式(4)(参考图3);h1=h2+b(3)h2=h1-b(4)式中,h1是第一口竖井的深度,b是第一口竖井与第二口竖井之间的地面高差,h2是第二口竖井的深度。3.2.3第三口竖井深度确定方法第二口竖井的挖深确定了以后,用同样的几何学矩形原理可以得出式(5)、式(6)(参考图3);h2=h3+c(5)h3=h2-c(6)式中,h2是第二口井的深度,c是第二口竖井与第三口竖井之间的地面高差,h3是第三口竖井的深度。余下的竖井深度的测量按以上方法以此类推。总之,无论是母井位置的确定方法还是竖井深度的确定方法都离不开高差测量。一条坎儿井的总长度一般在3~15多公里左右,竖井之间的距离也大概几十米左右,那么在古代没有现代测量仪器和测量工具的情况下,是用什么样的测量方法和测量工具完成3~15km之间的高差测量?下面本文将着重探讨古代坎儿井的高差测量原理和方法。 4古代坎儿井高差测量原理和测量方法 4.1高差测量原理及测量工具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我们获取了一些涉及到坎儿井工程勘探测量中的高差测量方法、测量工具、测量术语等方面的资料。当时测量坎儿井母井与出水口之间的高差时,选用的方法是用容器盛水,利用水在静止时的水平面进行高差测量(如图4所示)。基本原理和现代水准测量原理相同,即利用水面提供的一条水平视线,并借助一定长度的木杆,来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首先将盛满水的容器(敞口盆)安置于两点之间,在容器内放置可以漂浮的玉米秸秆芯,玉米秸秆芯的长约10cm、宽2cm、厚1cm,在中间下部钉一个铁钉可起到在水面固定玉米秸秆芯的作用。测量时在前后测点分别放置两根木杆,木杆约长 3~4m,通过水面提供的水平视线,在木杆水平线高度所对应的位置上做标记,画黑线或者系红色带子,测出两木杆标记处的高度,取差值,即是两点的高差。高差=后视读数—前视读数4.2古代坎儿井高差测量方法因为坎儿井母井与出水口之间的距离较远或高差过大,不能安置一次仪器即可测得母井与出水口之间的高差,这时需要在直线方向上将两点(母井口、出水口)之间分成若干段,根据古代高差测量原理逐渐连续多次安置仪器,依次测得各段高差,而后将各段高差相加得出母井与出水口之间的高差。如图5所示,在地面上按一定要求选定一系列的地面点以相邻次序由出水口向母井方向进行测量。假设出水口位置为1,母井位置为n,我们要在母井和出水口之间逐次增加2、3、4、……n-1个辅助点,在辅助点间安置仪器,每安置一次仪器,测读前视、后视读数,测读后得到各段高差。现以三个辅助点为例,母井位置为5。 5结论 吐鲁番人的祖先正是用这种古代的高差测量方法,对坎儿井从母井到出水口间的高差进行了一步一步的测算,从而确定了母井的位置,并确定了竖井的挖深。他们将自己的丰富经验和这种古代测量方法相结合,用自己非凡的智慧在古代没有任何测量工具和仪器的情况下对坎儿井的整个施工过程进行了勘探和测量,最大限度地节约了重复开挖的人力物力,确保了坎儿井的施工开挖工作并保证了坎儿井的水流通畅。本文对吐鲁番坎儿井工程进行了工程测量技术方面的研究,并从测量学的角度探讨研究了古代人们构造坎儿井时用的坎儿井工程高差测量原理和测量方法。这不仅使坎儿井研究工作得以丰富和完善,更对探讨我国水利工程科技发展史、研究坎儿井的起源与传播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 工程技术论文:对微化学工程技术发展浅谈 1 微化工技术的概述 微化工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反应时间的大幅度缩短,从几小时甚至几十小时缩短至几十秒,乃至几秒,而且反应容器的体积也得以缩小成为以升或毫升为单位的容器。微化工技术自形成以来,到如今仅仅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阶段,已经凭借其特有的魅力让我们对化工生产的前景充满了希望。如利用可直接放大而且具有较高安全性,能够比较容易控制反应过程的技术,改变化学工业污染重、能耗高的传统发展模式,实现绿色化工生产,提高化工生产的资源与能源利用的效率。化工过程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往往会受到来自于传递速率或本征反应动力学的控制或者处于两者的共同控制下。 2 微化工系统的特点及优越性 2.1 有利于化学反应的精确控制 微反应技术的实现原理是对微管道中的连续流动反应的运用,从而准确控制物料在反应条件下的停留时间,而且这一方法的运用,明显减少了反应物的所需用量,因此反应时间大幅度缩短,而且显着提高了精度,从而能够将因在过程的反应时间内所产生的副产品清除掉。检测时间因微组合化学合成与分析系统的应用,将原来的2-3个小时缩短至不足一分钟,而精度却提高到仄摩尔(10-21mol)。 2.2 安全可靠 特征尺寸与火焰传播临界直径相比,相对要小一些,而且微通道具有很强的传热能力,从而为链式反应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条件。同时,也有效地抑制自由基爆炸反应。由于微化工系统的换热效率极高,再加上系统内存有能够滞留的物料,即使发生了自由基爆炸的情况,所造成的后果也属于可控范围内,从而促使在过去于常规设备内完成的具有较大危险的化学反应而不敢或不能进行的试验,得以实现。 2.3 小试工艺不需中试可以直接放大 将微反应技术应用于生产时,工艺放大的实现可以运用增加微通道数量的方式,而不能选择增加微通道特征尺寸。这样就有效减少了中间的试验放大阶段,提高了效率。由此可以看出小试工艺的突出优势在于最佳反应条件可以直接进入生产而不需要提前对其作出任何改变,有效解决了过去需要将常规反应器放大的难题。 3 微反应器的研究与应用 3.1 微反应器的设计 微反应器作为一个微系统,其复杂性可见一斑,而且设计当中覆盖了多个领域的知识,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微反应器的各部件与微通道的制作都必须以精密的设计与研究作为基础和前提。微通道对于热交换和传递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微通道的直径数量级单位为微米,所以流体所在的容器为微米量级宽度的管道,一般情况下雷诺准数在几十到几百之间,粘滞力比惯性力大,流体为层流状态。 3.2 微反应器适合的类型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微反应器只能运用于30%的精细化领域的有机反应当中,实现收率、选择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的提高。由此可以判断出,微反应并不是能够应用于所有类型的化学反应,其所具有的优势可以在以下化学反应中得以体现。 3.2.1 放热剧烈的反应。对于这类反应,运用常规反应器时,进料方式会选择逐渐滴加。而即使采用逐渐滴加,也仍然会出现局部瞬间过热的现象,产生一定量的副产物。而微反应器的应用,则能够及时将热量导出,从而精确控制反应温度。 3.2.2 反应物或产物不稳定的反应。某些反应物或生成物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即使在反应器中做短暂的停留,也会分解而降低收率。而微反应器的原理是连续流动,从而对反应物的停留时间加以精确控制,从而防止出现类似于常规反应器中的由于反应物或生成物不稳定而分解的情况。 3.3 微反应器技术的应用 微反应器技术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主要的应用范围是小试研究,应用的目的有改善工艺条件,实现催化剂筛选和反应动力学测定等。由于微反应器技术具有许多突出的优势,而被越来越多的化工生产作为第一选择对象。大量的欧洲公司和研究机构,特别是发展规模较大的化工和医药公司都在微反应器新生产工艺的开发与应用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在我国该项技术还处于理论阶段,还没有关于工业应用的报道。 4 结束语 微化工技术发展至今,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化工厂家或实验室的广泛关注,各国政府都先后制定了研究计划。然而,在实际的化工生产过程中,其应用案例还为数不多,业界还处于观望阶段。因此,对微化工技术相关基础的研究还需要不断深化,以提高其利用率。 工程技术论文:化学工程技术研究生培养对策 1传统培养方式的不足 传统培养研究生主要由学校根据教学计划进行培养,论文主要由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科研项目在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由于研究生培养规模扩大和现有工程实践性教学资源不足,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研究生培养任务中面临三个问题[3]。 1.1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不足 部分研究生只注重理论知识和考试成绩,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及应用性研究工作很少,工程实践能力不足。本项目通过与企业合作,产学研一体培养,项目从生产实践中来,到生产实际中应用,既解决了研究生的实践问题,又锻炼了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1.2多数教师研究课题脱离了工程实践 由于大学指导教师理论研究项目多,工程项目少,而且在研究经费紧张和实验设备不足的情况下,为了完成承担的研究生培养任务,不得不为研究生制定研究课题。虽然这些研究课题可以让学生通过毕业论文答辩,但研究生在三年中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很少,工程实践能力弱,偏离社会,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课题组通过与企业联合申报项目或由企业直接支持项目的形式开展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既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结合,也培养了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1.3生源多样性与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的矛盾 近几年,招生数量增加较快,生源来自不同层次高校和专业,呈现出多样性,其基础和实践能力参差不齐。生源多样性与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的矛盾,特别是没有中试车间和工程方面的实践条件不足制约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本项目研究和实践发现,开展产学研一体化培养研究生,进行分类指导,充分利用了企业的资源,加快了培养合格研究生的速度。 2建立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从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出发,以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为中心,有机整合和充分利用了产学研各自具有的教育资源、工程资源,较好地协调了产业、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在培养高素质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人才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研究生培养实行1+2和2+1培养模式。专业基础课主要在学校完成,实践课程主要在企业完成。培养过程上主要体现为:校企“两个培养主体”、培养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实行“双导师”制度。培养模式打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培养主体学校单一化格局,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来,在课程安排、培养计划、论文设计、学生就业等各个方面,企业与高校作为两个人才培养主体共同发挥作用。有效整合资源,发挥产学研多方优势,真正实现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机制和模式是关键。根据学院和专业的实际,结合企业的性质和特点,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做法主要有以下方面。 2.1聘请企业人才兼任研究生导师,实行“双导师”制 聘请一些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关心教育工作,愿意为高校人才培养做出贡献的企业科技人员充实到导师队伍中来,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弥补自身师资的不足,而且能够加强高校和企业界的联系,也能够极大开拓学生视野。每位研究生都安排两位导师指导,一个来自东华理工大学化学生物与材料科学学院,一个来自企业。研究生从事的课题和论文是经过导师组选择认定、企业急需解决、企业导师能够指导的关键技术问题。近三年,东华理工大学化学生物与材料科学学院正式聘请10位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或专家担任研究生导师。他们把行业研究的前沿问题、影响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以及国民经济发展迫切需求的科研项目直接交给研究生完成或带进学校,使研究生能近距离地接触技术前沿,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企业自主创新工程,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眼界。近三年,学院已经联合培养了研究生22名,目前还有12名硕士生在企业的研究生基地进行联合培养。 2.2以合作项目为依托联合培养人才 以项目为载体是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重要途径之一。过去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大多以“点对点”的方式进行,合作项目较小,难以发挥群体优势和产生重大成果,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十分有限。当前,我们注重将高校学科集群和企业产业集群对接。通过这种对接,将能有效承担企业的科技攻关项目,或者联合申请科研任务,并以此作为相关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平台和载体,创造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机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例如,我们打破院系行政壁垒,组织精兵强将,整合师资和研究生资源,集中对接产业,已经分别和抚州三和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江西广虹化工有限公司,江西思派思香料化工有限公司、中核新疆天山铀业有限公司和连云港宏业化工有限公司等共同申请承担了科技部、江西省重大高新技术、教育厅产学研等项目。 2.3联合建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从2007年开始,以学校为主体,依 托研发能力较强的大中型企业、高新企业等有关单位,建设了一批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基地”以高校名义招收研究生,课程设置和学位授予在高校进行,而学位论文主要是企业的科研攻关任务,研究生论文主要由企业导师指导并在“基地”完成。高校在企业高级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中遴选导师,企业导师享受高校导师同等学术待遇。研究生不仅增强了对企业的了解,而且提升了自身创新能力,研究生每人都参加校企合作项目,大大提高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人均2篇以上,被SCI或EI收录论文1篇以上,就业率100%。 2.4评价方式 产学研一体化研究生培养模式中,评价的重心也由学校转移到学校、企业和社会共同评价,课程设置、人才素质、论文质量、工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要看是否适应企业技术应用和科研开发的需要,是否有利于企业的人力资本积累和开发。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比重将有所调整,对人才的考评方式将出现多样化。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除笔试之外,还可以有面试、实验、项目开发、模型(程序)设计、案例操作等各种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企业对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实行书面鉴定的方式,参与研究生的评价体系。 3实行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效益 3.1与企业合作共建,吸纳了社会资源,弥补教学资源的不足 截止目前,学院已与抚州三和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江西广虹化工有限公司,江西思派思香料化工有限公司、中核新疆天山铀业有限公司和连云港宏业化工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建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就业实训基地,充分利用了企业的大量仪器设备、车间、实验场所等开展教学实训、科技开发和研究工作,大大改善了教学和科研的资源不足的状况。同时企业又为学生提供生活补贴,例如抚州三和医药化工有限公司免费提供吃住,还给每人每月500元的生活补贴,减轻了学校、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压力,促进研究生安心学业和研究工作。 3.2根据产业需求,开展科学研究与开发,提高了教师业务能力 科研工作以产业或企业需求为导向,指导教师面向化学、化工、制药产业发展申报各类科研项目,促进了面向企业积极开展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活动。教师业务能力在科研活动过程中得到了较大提高。例如课题组与抚州三和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江西广虹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申请到科技部科技人员科技入园项目2项,申请到江西省教育厅产学研项目1项,企业合作项目5项等,先后有5项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工业产值6000多万元。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基础研究能力,目前教师主持和参加国家级基础研究项目10多项,省级项目10多项。 3.3针对企业生产实际,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教学改革 通过产学研结合,改变了以往任课教师重理论、轻实践、单一教学的局面,更新了教学观念,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促进教学水平提高。根据企业生产实际,不断调整实习实验内容,学院和企业实验室全部为研究生开放。例如为提高研究生动手能力,利用学校和企业实验条件,新开了《合成设计与实验》、《高等有机实验》等选修课。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为学院实习课指导老师,具体指导研究生在企业的课程实习。 3.4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显着的提高 通过产学研联合培养,不仅培养了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加快学习与生产的结合,巩固了学生的基本技能,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使其在毕业后能较快地转换角色,适应工作,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用于实际生产,而且研究生通过参加教师科研项目,激发学习积极性,思维受到系统训练,知识面得到扩大,科研创新能力得到增强,为从事科研工作和进一步深造奠定坚实基础。企业为研究生提供大量课题和训练计划,让研究生参与解决生产实践、产品研发中的实际问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3.5产学研联动,推动学生就业工作 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为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必要条件,巩固了学生的基本技能,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更快适应工作,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用于实际生产。通过产学研联合培养,服务企业,获得了企业的认同与支持,拓展了研究生就业基地建设,连续3年每年平均有5名以上的研究生到相关企业工作,而且很快就成为企业的骨干,如2009年毕业的刘某现在已担任抚州三和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技术科副科长。产学研联合培养的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即达100%。 3.6企业得到了智力支持,促进了企业的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产学研合作,一方面企业不仅可以获取知识和技术,并且还可以获得与其它企业交流的平台,挑选优秀毕业生等。另一方面在合作过程中,企业内部员工也获得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企业利用产学研合作开展技术创新,增加了自身的价值,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经济越发展,技术开发机会越多,产学研合作实体就会吸引更多的研究项目和投资,如此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大学、企业、当地经济共同发展。 4结论 发挥产学研各方优势联合培养研究生,是迅速提升研究生创新水平和实践能力有效途径,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4]。但是如何充分发挥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的作用?一定要根据企业需求和研究生培养自身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企业和高校各自的优势,建立科学有效的质量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才能保证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可持续发展。 工程技术论文:工程技术专业培养模式探究 一、建筑工程技术专业“3+2”中高职衔接项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1.项目必要性分析(1)社会需求要求建筑工程技术人才素质不断提高。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1世纪是中国建筑业产业成长和体制变革的关键时期,建筑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无锡作为长三角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近年来建筑业也一直保持稳定发展的趋势。无锡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企业242个、建筑安装业74个、建筑装饰业85个、其它建筑业46个,占比分别为54.1%、16.6%、19.0%和10.3%,可见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在市场有很大的需求空间。在对企业的人才需求调查中,无锡市场的调查统计分析,对各种层次学历的需求选择:研究生10%、本科生42%、大专生34%、高职生39%、中专技校生3%,除了本科生以外,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达到第二位。由此可见,市场需求人才素质不断提高,中专生在市场上已经基本没有一席之地,中专学校要寻求发展,中专生要适应市场,就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及专业技能。(2)满足学生自身发展需求。调查表明:近70%的中职生希望升学,这是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现实要求;不希望升学的只有14%,还有16%的中职生对升学的态度不明确。随着年龄的升高,希望获得继续学习机会的学生数量呈现上升趋势。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主要分为3种学制:中专、五年制高职、本科及以上教育。中专教学模式具有周期短、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较为熟练的优点;但学历层次偏低、专业知识局限等弊端,学生通过建造师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低,在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前景堪忧。五年制高职,具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必须的文化基础与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建筑工程施工与管理等技术,具有本专业岗位综合职业能力,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作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的职业学校,让中专毕业生有条件进入高职,进一步接受职业技能学习,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3)拉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江苏作为“经济大省”“职教大省”“人口大省”,无锡作为江苏省的经济发达重要城市,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中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已经满足不了建筑行业的需求。开展中高职分段培养,可以充分发挥中高职院校的各自优势,深化中等专业学校教育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和教材建设和管理水平,进而拉动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增强中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2.项目可行性分析(1)人才培养的良好声誉为项目提供了良好背景。江苏省无锡汽车工程中等专业学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有40年的办学历史,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配备教师19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双师型教师68.5%,具有国家一级建造师、造价工程师等职业资格5人,技师1人,高级考评员1人,测量放线高级工5人,砌筑高级工1人,以及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建筑工程实践场所,为无锡及周边城市输送了大量的建筑工程技术人才。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配备教师25人,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2人,双师型教师84%,具有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师、一级建造师、造价工程师、设备工程师等职业资格12人,每年建筑工程专业的招生人数都在2000人以上,培养出来的学生,均在无锡及周边城市有良好的就业环境。(2)长期合作关系为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江苏省无锡汽车工程中等专业学校与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在合作方面是有一定基础的。首先,两校在地理位置上同处无锡藕塘职教园,两校仅仅是一路之隔,在平时的学术交流中,经常有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技能大赛、高级工考试等方面,相互配合,提供便利;在教学设备方面,也存在着共享。长期的合作,奠定了两校“3+2”中高职衔接教学项目的坚实基础。 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3+2”中高职衔接教学项目实施过程中有效衔接 从“衔接”的概念层面上,“衔”有连接的涵义,“接”有靠近、相迎、连续等意。为更好的实现“3+2”中高职衔接教学项目目标,完成对中职学生的培养以及进入高职阶段专业技能的提升,进行了如下有效衔接措施。1.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衔接培养目标衔接是构建课程衔接体系的起点。中、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上主要从行业的 职业岗位不同要求及相应规范中去确定,两者有许多共性,例如,两者都具有职业性、实用性、技能性等特点。在侧重点上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1)“中职学段”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工程建设生产一线从事建筑施工、工程造价、工程监理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级技能型专门人才。学生完成本学段学习时取得本专业中专学历证书。(2)“高职学段”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建筑行业,具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必须的文化基础与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建筑工程施工与管理等技术,具有本专业岗位综合职业能力,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学生毕业时取得本专业大专学历证书。2.人才培养规格的有效衔接人才培养的规格是培养目标的具体细化,中职校的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技术人才全程参与中、高职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共同探讨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就业岗位在中、高职两个阶段应具备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构建课程体系,以此确定人才培养规格,确定教学内容(见表1)。3.课程设置及课程标准制定的有效衔接中高职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关键。课程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的,课程衔接不只是两个教育层次教育内容的衔接,同时还是两个教育层次的教育进度及总体安排与设计的衔接。课程衔接还要考虑课程的动态性,即影响课程的内因和外因发生变化时,课程衔接能够很好地保持跟进,从而是课程衔接即体现出合理的层次性,又体现出良好个过渡性和连贯性。中职与高职合作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线,既要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又要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文化基础课程注意中、高职层次知识点的有机融合,以适应其渐进性学习和终身教育的需要。中职阶段注重基础素质教育,高职阶段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全面培养,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专业课程根据学生的实际接收能力及学生的就业走向,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并在最大限度的完成两校多门不同专业课程标准的共同制定(见表2)。4.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有效衔接职业资格证书是对学生就业能力的直接反映,也是职业毕业生最吸引企业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中高职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衔接,是有强的现实意义。分段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中职阶段。取得全国计算机一级B级证书(或NIT考试证书);至少一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相关技术工种(测量放线工、砌筑工、钢筋工、建筑CAD)的中级工技能证书。(2)高职阶段。江苏省普通高校英语应用能力证书;至少一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相关技术工种(测量放线工、建筑CAD等)的高级工技能证书;至少一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相关技术岗位资格证书(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造价员、资料员等)。5.教学模式的有效衔接中职和高职,在培养模式上都突出操作性、实践性的职业教育特色。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双证书”毕业要求、与行业企业的密切联系、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的建设等等,都是共性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两校教师在教学模式方面的交流。以项目式教学为主,在教学中,注重引用真实的工程案例,教学过程注重行动导向,工作工程,为企业服务,方法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内容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能力。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形式多样、灵活开放、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因此,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是要在现行体系和制度的基础上,找准切入点,建立有效制度,解决各级各类教育的衔接与沟通这一关键问题。随着全民教育的发展,全民文化水平的提高,中职毕业生的继续深造也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中职与高职的衔接就成为必然。只有重视并针对中高职不衔接问题采取有效对策,才能使整个职业教育系统充分发挥整合功能,促进社会公平和人的全面发展,也能真正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实现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 工程技术论文:工业和化学工程技术的发展特征探究 1、化学工程技术与化工工业的联系 化学工程技术支持着化工工业的前进与发展,化学工程技术从理论到实验,再到实践,最后投入生产成品,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然而,从实验室到工业生产,特别是大规模的生产,需要解决装置的放大问题,其直接影响企业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及经济利益的增加,装置放大可以节省资金,减少不必要的消耗,节省劳动力。但是要考虑到,装置放大过程中,物流的一系列物理过程的相关条件很可能改变,达到的某些指标通常低于实验室的小型技术设备产生的结果。这种起源于放大过程的效应被笼统称为“放大效应”,包含很多已知及未知物理因素的影响。现代化工对于一套装置一年的产量,一般情况下按照目前的工业生产规模可以达到大于或者等于数十万吨,大规模的生产使其面临工程方面的问题,且在指标方面也有所降低,这对于工业而言会造成较大的资金损失。化学工程技术的进步,主要体现在新产品及工艺的不断创造,而这些都需要借助化工工业,除此之外,还需合理的经济和技术。就上述情况而言,凡是关于工业化的东西,一般情况下都归属于化学工程的研究范畴。在日常生活中,化学工程无处不在。如[文秘站:]:烟筒排放物中的硫、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需要经过严格的处理,才能对外排放,以防污染生态环境。在实验室达到要求后,要在工业规模中实现大量烟气的净化,就必须考虑大规模净化的经济性和可行性,要考虑的问题与实验室研究不同。又如,化工工业生产中, 要求以十分纯净的产品为原料,对实验室操作来说,这比较容易达到。对大型生产装置的要求是,消耗低而且经济方面可行,这表明课题存在很大的不同之处。 2、化学工程的研究对象及复杂性 化学工程是以物理学、化学和数学为基础,并结合工业经济基本法则,研究化学工业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及其有关机理和设备的共性规律,并将之应用于化工装置的开发、设计、操作、控制、管理、强化以及自动化等过程中,在化工工艺与化工设备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一般情况下,化学工程的对象的情况较为复杂,具体如下:首先,该过程自身具有一定的复杂特点,包括化学与物理,而且两者经常发生,彼此影响。其次,物系方面较为复杂,流体与固体,或者兼而有之。流体特质变化较大,如有低粘度和高粘度、牛顿型和非牛顿型等。最后,物系流动时边界复杂,由于设备的形状较为多样,而且其在填充物方面的形状也不正常,如催化剂、填料等,使得设备在流动边界方面的设置较为复杂而且在确定方面不准确。 3、化工工业的现状及发展 目前从形式上看,现代的化学工业经历了单元操作和传递原理与化学反应这两个发展阶段,正准备走向一个新的阶段。但种类多样、制造过程复杂以及生产产品款式较多,造成排放物复杂、量多及危害大,因此,目前化工工业应重点关注污染问题。与此同时,在加工、贮存、运用或者处理化工产品时应防止操作对环境生态以及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在化工生产中应遵循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正确的方案。随着我们国家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进行生产都要接触化学工艺,涉及制药、石油、材料、能源等行业的发展和污染问题,这都是现代化学工业需要面对的问题。目前,我国的化学工业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品种大体配套并基本可以满足国内需要的化学工业体系。2001 年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的石油加工工业和化学工业总产值达到10990.6 亿元人民币,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9.8%,实现利税747.8 亿元,石油和化学工业企业13765 个,资产总额13344.2 亿元。我国化学工业获得长足进步的同时,环境保护工作也不断得到加强。但是化学工业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和障碍,严重制约着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 4、机遇与挑战中的未来 首先,在耗能上要不断的提高能源的综合开发和综合利用,降低能源损耗,最大化的开发能源的利用价值,提高其产品的附加值.同时注重能源供应区和消耗区的联系,结合能源产品的消费市场,规划最佳的化工工业园区的建设基地,其次,化工工业要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增强化工行业的技术水平,提高化工工业产品层次,促进化学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为能源的高效利用提供更可靠、更有利的支持,再次,大力培养化工工业方面的高层人才,提高化学工程技术的科技成果,使我国的化工工业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确保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5、化学工程技术的发展 5.1 化学合成等技术的发展 化学合成技术的发展有利的促进了化工工业的发展,首先,新的合成方法和催化方法加强了物质改变的的速度和效果,使通过化学方式转变的物质更符合人们的要求,同时,利用太阳能等合成手段,节约了能源,促进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其次,一锅合成法简化了原有有机合成的复杂程序,使物质的合成更加高效,同时又避免了许多中间物质的产生,减少了化工生产中的污物排放,促进了合成技术的清洁、环保、再次,生物化工合成法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化工产品的技术含量,并为我国化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鉴定了基础。此外,绿色化学技术的发展引领了绿色合成技术的发展,这种合成法极大的降低了化工合成过程的污染,对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此外,化学分离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化工产品的纯度,增加了产品的层次和技术含量,增强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随着这些化工工艺的发展,我国的化工工业的强大指日可待。 5.2 环保 化学工程技术的发展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化工工业环保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追求产品利润的同时,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和变废为宝的实施。首先,新型能源技术的发展为环保化工拓宽了道路,如燃料电池的使用提高了能源使用的洁净、方便、高效,又如废物回收技术的发展使很多废弃的、有污染的物质变为有利用价值的商品,比如垃圾油的深加工技术,可以使废弃的油脂变为燃料、洗涤用品等,其次,本着绿色、环保的理念,化学工程的技术进入了绿色时代,在化工行业不断的完善技术、创新开发的过程中,坚持了以人类的健康为基础的开发、发展理念,实现了化学污染的源头堵截,确保了化工生产过程的清洁、环保。 5.3 化学工程技术设备方面的发展 曾经,技术、化工设备的相对落后,不但阻碍了我国化工工业的发展,还使我国的化工行业在全球经济危机中遭受重创。因此,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到高端技术和先进的化工设备是化工工业发展和强大的保证,在化工设备的发展中,其技术发展方向以综合利用提高能源开发率为目标,目前我国新型的化工设备已经可以实现一台设备的不同功能使用,而且使用可选率高,产品质量有保障,且达到了节能、环保的要求。 6、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现有化学工程技术的分析, 研究其技术热点,从而经过理论分析,判断未来化学工程技术的发展态势。化学工程技术与化工工业的结合,是化学工艺造福人类的前提,只有两者很好地结合,才可以推动社会进步。由于化学工程往往涉及污染问题,因此应从化学工程技术角度分析,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化工技术对环境的影响。 工程技术论文:应用安全人机工程技术提高中小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摘要】本文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进行了界定,简单回顾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历史,阐述了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地位,对中小企业的安全生产现状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应用安全人机工程技术促进我国安全生产,提高中小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水平进行了阐述。 1.中小企业简介 我国中小企业为数众多,占全部企业数量的99以上,据统计,1997年我国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中,大型企业数量占1.5,产值占39.6,工业增加值占43.9,资本金合计占51.2,产品销售收入占42.9,利税总额占60.8;与此相对应,中小企业上述各项指标分别为数量占98.5,产值占60.4,工业增加值占56.1,资本金合计占53.1,产品销售收入占57.1,利税总额占39.2。中小企业越来越受到关注,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使之成为拉动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的另一部引擎越来越成为共识。 1.1.我国中小企业概念的界定标准 我国企业规模的界定标准,建国以来历经四次调整。五十年代,企业规模的界定主要以企业拥有的职工人数来划分。1962年,我国企业规模的界定指标调整为按企业的固定资产价值划分。1978年和1988年两度的《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规定,凡产品单一的行业,能以产品生产能力划分的按设计生产能力或核定生产能力划分;凡产品品种繁多,难以按产品生产能力划分的则以固定资产原值作为划分标准,有特殊规定的除外。我们现在实施的仍然是1988年的界定标准,该标准规定:(1)凡生产产品比较单一的企业,一般以生产能力的大小作为界定参照系,例如钢铁联合企业,年产钢在100万吨以上的为大型企业,10万——100万吨的为中型企业,10万吨以下的为小型企业;煤炭开采企业,年产原煤500万吨以上的为大型企业,200——500万吨的为中型企业,200万吨以下的为小型企业:汽车制造厂,年产汽车5万辆以上的为大型企业,0.5——5万辆的为中型企业,0.5万辆以下的为小型企业;此外,炼油厂、手表厂、水泥厂等也都是以产品的年产量为标准进行规模界定:(2)对有些习惯以生产设备数量的多少来界定企业规模的仍按生产设备数量为参照系,例如发电厂的装机容量在25万千瓦以上的为大型企业,2.5——25万千瓦的为中型企业,2.5万千瓦以下的为小型企业:棉纺织厂的纱锭在10万锭以上的为大型企业,5——10万锭的为中型企业,5万锭以下的为小企业;(3)对产品、设备比较复杂的企业,以固定资产原值数量为参照系进行界定,例如通用设备制造厂,固定资产在3000万元以上的为大型企业,800——3000万元的为中型企业,800万元以下的为小型企业。目前对企业的规模的划分中还习惯用“大中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即将中型企业中的中上部分与大型企业组成“大中型企业”,将中型企业中的中下部分与小型企业组成“中小型企业”。 1.2.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由于可以获得的统计资料的限制,无法直接把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数量化。但可以以迂回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成分可以划分为国有和非国有两大部分,而从非国有经济的规模构成看,按我们现在的企业规模分类标准,只有1731家大企业,其余都属中小企业。同时,非国有中小企业又是整个中小企业群体中最具活力、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部分,以它为代表更可以反映中小企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可以用关于非国有经济的统计数据来推断验证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贡献。 从1978——1995年,我国GDP平均增长率为10.83,其中国有经济贡献率为9.54,集体经济为13.5,其他经济成分为55.89,1996年全国GDP增长了9.7,国有企业仅增长6.1,其他非国有经济增长14.2;1996年我国全部社会零售总额中,国有经济只增长2.8,集体经济增长17.7,其他经济增长33.9;从工业产值的创造看,1996年国有经济产值减少2859亿,非国有经济增加10560亿,不仅弥补了国有经济的下降部分,也使工业总产值维持了7700亿的上升,成为新增产值的唯一贡献者。 中小企业数量多,主要聚集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每个企业雇佣的人员有限,但作为总体,其就业容纳能力相当突出,尤其是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中小企业对解决就业的贡献更为明显。非国有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新增劳动力和国有企业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提供了重要渠道。1983年国有经济提供的就业机会还占将近六成的比重,到1997年,国有和非国有经济对就业的贡献正好对调了位置,国有占四成,非国有占六成。 以中小企业为主要存在形式的非国有经济通过多种要素组合方式,利用国内外各种资源,特别是引进外来资金、技术和管理方式发展我国经济。国家不再是唯一的投资者,投资力量的加强是带动改革以来高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从总投资额的变化看,国有经济的比重由1980年的81.89下降到1997年的52.49,虽然仍维持半数以上,但 非国有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增长,经过十几年的追赶,投资力量已经基本与国有经济持平。由于单一所有制形式被突破,在国有经济身旁逐步发展壮大的非国有经济使国有经济的弊端凸显,推进了国有经济改革的进程。 非国有经济在实力不断壮大的过程中对中央和地方财政的贡献也越来越大。1978年,非国有经济对国家财政收入的贡献度仅为13.02,到1995年己达到28.85。在部分地区,特别是在改革开放较早、非国有经济发展较快的东南沿海地区,非国有经济对地方财政的贡献更大,以福建省为例,1994年工商税收的50.5由非国有经济提供。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是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它们在依靠科技创新获取高额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成为重要的利税贡献者。“中关村”是我国高科技产业的聚集地之一,中小企业是中关村实验区的主角,如果将中关村的企业按规模大小分为三个世界,联想、四通和方正组成第一世界,1996年创利税3.42亿元,46家中型企业组成第二世界,1996年创利税15.96亿元,其余的4000多家小企业构成第三世界,1996年创利税4.47亿元,可见中小企业作为整体对国家和地方财政带来的贡献远大于大型企业。 2.我国中小企业安全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是发展最迅猛的经济力量,为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中小企业由于工业基础薄弱和安全技术落后,事故隐患多,作业环境差,工伤事故和职业危害相对也最为严重。这些问题如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不但会限制中小企业向高层次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都会带来重大影响。 众所周知,煤矿是我国伤亡事故最为严重的行业,据国家煤炭工业局初步测算,全国煤矿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每年约在70起左右,平均5天发生一起。1996年,我国当年产煤13.74亿吨,死亡10,015人。而美国每年生产标准煤9.6亿吨,死亡38人;俄罗斯产煤2.6亿吨,死亡172人;印度产煤2.9亿吨,死亡137人。与其相比,我国百万吨死亡率高出十几倍。此外,死亡事故损失每年也约在15亿元左右;全国煤矿尘肺病患者达12.1万人,医疗费用每年约为12亿元。而中小煤矿(主要是乡镇办或私人办)则更为严重,重(特)大事故频率高,死伤人数多,职业危害也十分严重。在1998年10月1日至12月17日仅两个多月的时间内,我国连续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20起,死亡504人,这其中几乎都发生在中小煤矿,当时严峻的形势引起了国内外的震动和广泛关注。在全国7.3万个乡镇煤矿中,无证煤矿有2.2万个(约占30),未实现“五消灭”(即消灭独眼井、自然通风、井下明火照明、明火放炮和明刀闸开关)的矿井有4.7万个(约占64.5)。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导致乡镇小煤矿恶性事故频频发生。乡镇小煤矿的原煤产量已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近50左右,而事故死亡人数则占到全国煤炭行业总死亡人数的3/4以上,其百万吨原煤死亡率为地方国营煤矿的2~3倍,是统配煤矿的10倍以上,尤其是3人以上的重大事故和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的发生频率和死亡人数更是远远高于地方国营和统配煤矿。仅以1995年为例,乡镇小煤矿全年共发生3人以上的重大伤亡事故418起,死亡2,493人,分别占全国煤炭重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79和74。 乡镇小煤矿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方式落后,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从业人数多,且大部分职工长时间在含有高浓度的有害物质的作业场所工作,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是粉尘(煤尘和岩尘)和噪声,加之缺乏基本的防护措施,因此乡镇小煤矿的职业危害十分严重,尤其是尘肺,表现在发病工龄短,发病年龄小,病程发展快,发病率高。 对乡镇煤矿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全国30个县选择代表性的乡镇煤矿,测定不同采煤和煤层掘进面的煤尘浓度以及岩层掘进面的岩尘浓度,在93个测定点中,仅有23个测定点达到国家卫生标准要求,占测定点总数的25,可见乡镇煤矿作业环境中的粉尘危害十分严重。对北京等15个省(市)30个县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所调查的127个乡镇小煤矿作业点中,岩尘、煤尘、噪声三种作业环境的不合格率平均为82。我国现有乡镇煤矿职工200万人以上,按有害环境作业从业人数占现有从业人员总数的86.6计算,有约173万以上的工人暴露在煤尘、岩尘和噪声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危害环境之中工作。 中小型非煤矿的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与煤矿一样严重,岩石落顶、井下水患、高温热害、职业中毒、尘肺病等的发生率都明显高于同类大型矿山企业。近年来,非煤矿的一次死亡3人的重大事故中几乎都发生在中小型矿山,在江西某地的小金矿中,尘肺病的患病率高达50;在另一个仅开采十几年的小金矿中矽肺患病率竟高达90以上,除矿主外几乎无一人幸免于难! 在国内外建筑业都是事故多发的行业,我国建筑行业工伤事故发生频率很高,居非矿山企业首位,占35左右,但事故主要还是发生在中小企业,估计每年在建筑业死亡3,000人的事故中,70以上是发生在乡镇建筑企业。目前我国中小型建筑企业大约有80万个左右,从业人数近1,600万,其中还不包括大量的流动工。有的中小型建筑企业从业人员缺乏专业知识技能,施工机械设备陈旧、简陋,大多为手工作业,未经过最基本的安全培训,违章操作、冒险施工屡见不鲜,事故隐患十分突出,工伤亡率很高。这种状况不但威胁建筑工人的生命与健康,而且由于工艺水平低下,施工质量不良,还经常造成建筑质量事故,导致人员伤亡,震惊中外的重庆彩虹桥事件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小化工在中小企业中占有很大比重,也是职业危害最严重的行业之一。江苏省对1,700户生产有毒有害化学品,如苯及其衍生物和氯等的乡镇企业进行的调查表明,28的调查企业不能满足基本的安全生产条件。乡镇化工也涉及到易燃、易爆物品,它们经常导致重大事故和大量人员伤亡,例如1996年6月26日,天津市郊某乡镇企业发生一起化学品爆炸事故,造成19人死亡、14人受重伤的恶性事故。 有些小化工企业人员由于缺乏基本的安全卫生知识,竟然在不加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大量使用剧毒、强烈致癌的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例如有一化工加工企业竟把氯甲醚这种强致肺癌化学品作为有机溶剂的一项新技术来利用。 在其它各类中小企业,如机械、建材、钢铁和运输等行业的情况也大体相近。例如石棉制品的生产,尤其是青石棉不但可以导致石棉肺 frac34;尘肺的一种类型,还可以引起肺癌与间皮癌这两种恶性肿瘤,是世界公认的强致癌物,在许多工业化国家已明令严禁使用,但在我国东部的江浙地区和西南的滇川等地竟把它作为致富门路来发展,使小石棉纺织作坊遍地开花,危害极其严重。 由于我国在工伤事故统计方面尚未建立完善的报告与统计分析系统,并且在事实上还存在着多头统计的弊病,而官方对统计数字未按企业规模进行过分析,也未对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的乡镇企业按行业分类进行过事故统计,所以要了解我国中小型工业企业的工伤事故现状极为困难。根据劳动部所公布的全国职 业事故的统计,每年乡镇企业总死亡人数近万人,占职业事故总死亡人数的一半。据劳动部的另一项研究表明,乡镇企业的死亡率约为千分之一,比国有企业高出4到5倍,情况十分严重。 从另一方面看,在已经统计上来的伤亡数据中,往往出现死亡人数多于重伤人数的不符合实际的现象,而从各个行业主管部门方面得到的信息是,我国对中小企业,尤其是乡镇小企业的事故统计,由于管理队伍弱,管理手段不利,在部分地区由于地方保护主义,一些地方政府为保政绩,对事故统计进行行政干预,所以存在事故不报、隐瞒、私下处理的情况。因此,我国现有的职业伤亡事故统计并不全面,事故统计资料还不能客观地反映我国的职业安全现状。 3.在中小企业积极推广人机工程学技术 工业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改善中小型工业企业的安全现状,必须首先从观念上改变以往的只以安全为核心的做法。作为一个生产企业,首要任务是生产,一切改革和进步必须围绕着这个核心进行。安全工作同样也是这样。经验还告诉我们,并不是所有有效的改进措施都需要高额的经济投入。实际上,在中小企业进行的非常有效的改革措施中,大多数都是低成本的,这些措施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给企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同时能够改善劳动条件,减少职业危害,减少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这又进一步地减少了生产成本(因事故造成停工损耗工时,设备损害,职工伤害和疾病的治疗和赔偿),职工因企业效益提高而自身收入增加,因工作更加安全、舒适而对工作更加满意,使企业更有吸引力,进而形成一个健康的企业氛围,推进社会进步。 我国中小企业事故多发,安全状况差的原因很多,从存在的问题和技术需求上分析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安全管理水平低和安全技术装备落后,急需加强技术创新、技术改造,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中小企业安全卫生形势严峻的状况。 工业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在中小企业中进行以人机工程学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是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最有效的措施。人机工程学被人们称为90年代和新世纪的科学。在新世纪到来之际,人们注意到了一个明显的趋势,人机工程学在推动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以安全、高产、高质量为目的的先导性研究领域中,人机工程学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人机工程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以工作中的人为研究重点,通过设计使工作与人相适应,在保护人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它也是一门应用科学。 人机工程学的技术方法是在不需要企业做很大成本投入的前提下,通过改进劳动管理、作业状态、生产工具和提供劳动保护技术来提高安全卫生技术水平。由于人机工程学所具有的投资低、见效快、易推广和技术创新前景广阔等优势,十分适合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小企业。对我国大多数工业企业来说,人机工程学是新的技术领域,而在中小企业几乎是一个空白。为使人机工程学的先进技术在我国中小企业逐步得以引进、推广、普及和应用,首先应制定周密的规划,在此基础上做好各类人机工程学技术需求调查分析,提出适合我国经济技术现状的技术指南和逐渐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服务体系,这是我国安全生产领域里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技术工作。 根据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和安全技术水平现状,在安全生产中主要技术需求表现在三个方面。 (1)针对我国中小企业安全技术落后的现状,急需对具有共性与综合性的安全生产技术问题给予技术指导。其产出形式是:中小企业安全生产技术指南。该指南可分为综合指南和各类中小企业的分类指南。指南中给出在现阶段生产发展水平条件下如何采用科学、简便、有效的安全技术预防伤亡事故,控制职业危害,该指南也可以作为小企业安全生产技术培训的大纲。 (2)在中小企业中广泛推广人机工程学的技术方法,减轻工人负荷,改善人机环境,使工人从劳累、危险的工作状态中解脱出来。设计出不同行业、不同工作方式的人机工程学方案及相应的工具与设备,以最低廉的投入,最科学的方法,争取获得最佳的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要改变因设备条件差,经费投入不足就难以解决安全生产问题这样一个过时的观念,使人机工效学这项最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和最适合于中小企业的先进技术在中国的中小企业得到发展。 工业发达国家在人机工程学的研究与应用方面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并正逐步扩大与完善,在工作场所、机器和工具以及工作的设计方面已经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实践证明,人机工程学对解决职业安全卫生问题方面已经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国在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和应用方面也已经开展过一些研究,但发展不平衡,尤其在改善中小型工业企业方面的应用研究几乎还是个空白。在1997年出版的《工业安全卫生基本数据手册》中,可以查到的唯一的关于安全手用辅助工具的介绍只有5种,使用在机械行业。可以说,在我国,人机工程学应用在发展生产、促进社会进步方面的潜力非常巨大,但是还远远未被发掘出来,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我国,研究与应用人机工程学必须注重以下原则:以发展国家社会经济、促进社会进步为方针,以国家基础条件为出发点,以发展生产、提高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减少工伤事故和职业病为目的,以投资少、涉及面广、见效快的项目为重点,以实用、简单、灵活的方法为主要手段,以培养各层次的技术人才为长远之计,以标准化为努力方向。 具体讲,人机工程学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应以作业现场人机工程改进方案为基础,包括从人机工程角度设计的手动工具、推车、材料装卸技巧、工作台布置、工作场所的福利设施和小组工作方式,此外,还有由胜任的专家和受过良好培训的技术人员开发的人机工程方面在生产的实际应用,并把在基层进行的成功的现场改进措施在同行业中推广。可以预见,这些措施的实施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建立适合于中小企业的安全生产科学管理系统,如在中小煤矿集中地区,采用高瓦斯矿井区域治理计划,从科学管理入手,提高事故多发地区、多发行业的规划、监测、治理、信息交流和紧急救援的能力。为使中小企业的安全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可建设若干类型的中小企业安全生产模范实验小区,对实验区内的中小企业实施区域性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在工作中注意以提高生产效率为目的,在中小型工业企业开展的低成本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开展以人机工程学应用为重要技术手段的低成本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应用研究试点,主要针对企业中造成生产效率低下,劳动条件恶劣的工艺过程、生产设备以及生产方法,应用人机工程学原理,通过设计和改造,使之达到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增强生产的本质安全性和预防事 故发生的目的。 值得提出的是,由于中小企业地域分散,类型各异,技术水平低,而且财力、物力也较弱,很难单独进行较综合的科技创新活动,也很难对安全生产新技术预研和试用投入很大力量,这就需国家科技部门和地方政府能给予较大的指导与支持。只有保证了一定的科技投入强度之后,才可能促动中小企业的安全科技真正的有一个大的飞跃。(中国国际安全生产论坛论文集20__,10) 工程技术论文:环境工程技术水利预警模型的构建 一、环境工程技术和专利 “环境工程”这一术语早已出现,但是人们长期以来理解的“环境工程”实际上指的是环境保护工程,其保护对象为地球上的人类、各种植物和动物等,其内容主要是环境污染的测量和控制、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而这与国外环境工程的本意是有所差别的。所谓环境工程技术,根据我国2009年颁布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规定应当为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修复生态环境、改善生活环境和城镇环境质量的工程技术和工艺单元。通常可以分为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技术、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物理污染控制工程技术和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等。 二、环境工程技术专利预警的意义 所谓专利预警是指通过收集与分析相同技术领域及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利信息和国内外市场信息,了解竞争对手在做什么,把可能发生专利纠纷的前兆及可能产生的危害、建议采取的对策措施及时告知相关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及业内企业;同时专利权被侵害的信息,建议行业组织和行内企业采取应对措施。建立环境工程专利预警机制是适应我国环境工程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弥补该领域在技术管理指导方面的不足,在推广先进、成熟的环境工程技术广泛应用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家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投资在快速增加。在“十二五”期间,预计环保投资将超过3.1万亿元,其中用于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技术攻关的投资预计会超过1万亿元。随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环境工程已经成为一个相对独立、初具规模、快速发展的工程领域。同时,一大批先进、成熟的环境工程技术已成为相关领域普遍采用的主导技术,特别是在污染源的成套污染防治技术和污染治理单元技术方面。但是,要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环境工程技术规范体系、提高环保投资效率、加强环境工程设计施工的标准化建设并推广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的应用,就要加强对国内外相同或相关领域专利技术的管理和规范工作,通过环境工程技术专利预警机制的构建,可以对及时掌握可能发生专利纠纷和可能产生的危害情况,并避免了我国在相关技术上进行重复性的研究,用节省下来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更高端的环境工程技术攻关创新中,通过一套整合了各方资源而形成的集国内外环境工程技术专利信息收集、分析、和反馈与一体的环境工程专利预警机制,必将对我国的环境工程技术朝循环发展、良性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重要影响。 三、环境工程技术专利预警模型的构建 环境工程技术专利预警系统的构建是对我国在环境工程技术发展过程中的行为失误、管理波动的状态进行识别、分析与评价,并由此作出警示的管理活动,对国家在环境工程建设中的重大失误与波动现象的早期征兆进行矫正和控制的管理活动。因此,本文从专利预警系统运行的一般规律出发,试图构建起一个包含信息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判断、预警判别、对策提供以及危机管理于一体的环境工程技术专利预警模型,通过该模型的构建来为我国的环境工程技术专利预警机制的构建提供一个初步的理论上的思路。 (一)模型的构成。 在该模型中,最主要的构成系统包括: 1、环境工程技术信息收集系统和整理系统。 信息的收集与管理工作可以是整个模型运行的基础,其主要是通过各种渠道对与环境工程技术相关的各种专利文献信息、非专利文献信息、国内外的市场信息以及其他可能会与专利侵权纠纷征兆相关的其他信息进行收集和管理,所有的信息都应当与环境工程技术具有相关性。信息收集人员要具备熟练驾驭、使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力求避免有效信息量不足、信息不全、信息深度不够以及资源分散等缺陷,及时有效地将收集到的各种信息传递到信息整理系统中以便进行有效的整理。 通过信息收集系统的收集、汇总,在信息整理系统中就可以按照环境工程技术的分类方式建立各类环境工程技术专题数据库,例如水污染控制技术数据库、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数据库等,通过不同数据库的建立能够有效的实现信息有序归类保存以供查询和分析专利信息时使用。相关人员在进行环境工程技术研发和使用时都可有效的通过数据库检索浏览到各类技术的详细信息。 2、环境工程技术信息分析判断系统。 环境工程技术信息的分析和判断工作是在前两个系统运行的基础上开展的,通过对技术信息整理系统中各专题数据库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后,利用环境工程技术专利预警的警情评价指标体系,就可以有效的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环境工程技术专利侵权危机的类型和危害的程度进行准确的判断。这部分工作可以通过两个步骤进行: 第一,进行环境工程技术信息的初步分析。初步分析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检测是否存在相关技术领域相同或近似的其他专利;二是检测是否存在与相关技术领域相同或近似的其他非专利技术。如果有,就要把这些信息挑选出来,建立新的数据库进行保存。 第二,进行环境工程技术信息的精细分析。将通过初步分析挑选出来的相关信息与需检测的技术机型特征对比,建立各单元的技术特征比较表,并确认每一单元所比较得出的相同技术特征、等同技术特征和不同技术特征的数量。 3、环境工程技术预警判断与报警系统。 专利信息的预警判断工作是通过分析和判断以后对当前情况下是否应当发出警报以及发出何种状态警报进行判断。并非所有处于警戒状态下地技术都要发出警报,警报是否发出以及应当发出何种状态的警报,不仅取决于风险因素对相关技术研发的影响程度,也取决于该技术本身对这种风险和多种风险因素共同作用的应对能力,只有那些有较大专利侵权风险的技术信息才应当立即发出预警警报。 4、环境工程技术对策系统。 /!/当预警判断系统发出预警警报后,对策库可以为还未处于危机状态的环境工程技术提供可供参考的对策、方案和思路。对策系统作用的发挥主要是完成两项任务:一是对已经实施的对策进行归纳总结,总结初成功、失败的对策,以供未来工作的 借鉴和参考;二是进行预控对策模拟工作,对可能发生的专利侵权纠纷的未来运行趋势进行预测,并作出相应的对策模拟。在整个对策系统中,中心任务是包括处于警界状态时的对策研究和选择处于危机状态时的对策研究和选择。 四、结语 在全球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专利纠纷始终国际交往中始终存在的问题,在环境工程技术中也一样无法避免。我国目前在环境工程技术上的投入在逐年的增大,已经形成国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国家重点新产品火炬计划、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央环???专项资金等不同资金渠道共同推广环境工程技术应用和推广的局面。构建环境工程技术专利预警机制有效地防止了我国在环境工程建设工作中陷入误区的危险,在避免侵权和被侵权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我国在环境工程建设中资源的利用效率,对我国环境工程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工程技术论文:油田工程技术部供应链管理 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以及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等经济发展战略初显成效等因素将影响油气行业的未来发展环境,特别是××在石油工业战略接替地位的确立,以及提出的“1521”发展目标,对工程技术部的生存和发展必将产生深远影响,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面临的良好机遇主要有:一是国家能源需求为工程技术部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二是西部特别是××盆地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的加大为工程技术部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市场条件;三是油田的支持为工程技术部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四是公司实力的提升为加快发展奠定了基础。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一是生产保障压力越来越大;二是技术和质量需求越来越高;三是经营管理压力越来越大;四是公司自身在经营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核心技术不成规模,市场竞争优势不强,还有自身的思想观念等因素。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通过调和总成本最低化,客户服务最优化,总库存最少化,总周期时间最短化以及物流质量最优化等目标之间的冲突,实现供应链绩效最大化。在企业持续重组的情况下,工程技术部如何能得到持续优质高效的发展是面临的一个课题。文秘站版权所有 2供应链管理基本理论 2.1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基本概念 所谓供应链,是指在向最终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由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顾客等相关实体的活动及相互关系的网络。供应链管理是指在满足顾客需要的同时,为了使供应链整体成本最小、效益最大而对相关实体之间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方法。供应链管理以顾客需求为出发点,通过优化所有与供应链相关的作业,实现顾客满意度最大,供应链各成员效率和效益最优的目标。 据有关资料统计,供应链管理的实施可以使企业总成本下降10,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按时交货率提高15以上,订货到生产的周期时间缩短25-35,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生产率增值提高10以上。 2.2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区别 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区别可以从存货管理的方式、货物流、信息流、风险、计划及组织方向的关系方面来讨论。 从存货管理与物流角度来看,在供应链管理中,存货水平在供应链成员中协调,以使存化投资与成本最小。传统的管理方法是把存货向前推或向后延,其结果是造成某个或某些节点企业存货投资增大和成本增加,影响节点企业竞争力,从而影响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 从对成本管理的概念来看,在供应链管理中,是通过注重产品最终成本来优化供应链。传统管理中节点企业一般只注重本公司发生的成本和竞争对手的生产成本,不太意识到它们与供应商的关系如何影响到最终产品的成本。 从风险的角度来看,供应链管理的思想需要风险共担才能实现;从计划的角度来看,供应链管理的计划表现为上、下游节点企业在计划中的参与性和协调性要明显于传统管理;从组织形式角度来看,供应链组织形式出现了战略联盟与合作。 2.3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内容 (1)目标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通过调和总成本最低化,客户服务最优化,总库存最少化,总周期时间最短化以及物流质量最优化等目标之间的冲突,实现供应链绩效最大化。供应链成本包括采购成本、运输成本、库存成本、制造成本、以及供应链物流的其它成本费用,各成本都是相互联系的。因此,为了实现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必须将供应链各成员企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考虑,并使实体供应物流、制造装配物流与实体分销物流之间达到高度均衡。总成本最低化目标就是整个供应链运作与管理的所有成本的总和最低化。 总成本最小化目标不是企业与其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库存的转移,而是使整个社会库存总量减少。这就需要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库存水平与库存变化的最优控制。运用集成化管理思想,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改进服务、缩短时间、提高品质与减少库存、降低成本是可以兼得的。 (2)作用 一是可实现供求的良好结合。供应链把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紧密联结在一起,并对之进行协调、优化管理,使企业之间形成良好的相关关系,使产品、信息的流通渠道达到最短,从而可以使消费者需求信息沿供应链逆向准确地迅速地反馈到生产厂商。生产商据此对产品的增加、减少、改进、质量提高、原料的选择等做出正确的决策,保证供求良好地结合。二是可促使企业采用现代化手段。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和动因要求供应链上的企业都应采用先进技术与设备、科学的管理方法。生产、流通、销售规模越大,则物流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手段越需要现代化。三是可降低节点企业库存成本和供应链的流通费用。产品和信息在网链间迅速流动,减少库存量,减少了资金占用,从而降低库存成本。供应链通过各企业的优化组合,成为最快速、最简便的流通渠道,大大缩短流通路线,有效降低流通费用。 (3)基本要求 一是信息资源共享。现在是信息化的时代,企业拥有的信息资源是其在市场竞争的重要后盾。供应链管理大量采用现代科技方法,以最优流通渠道使信息迅速、准确地传递,在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充分实现资源共享。二是提高服务质量,扩大客户的需求。在供应链管理中,一切均是围绕着“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运作。供应链管理通过生产企业内部、外部及流通企业的整体协作,缩短产品的流通周期,加快物流配送速度,从而将客户个性化的需求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满足。快速高质量的服务,将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提高企业的信誉,提高消费者的满意程度,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扩大客户需求。三是实现多赢。供应链管理条件下,企业走出了自身的范围来看待供应链网链上本是竞争对手的其他企业。供应链上的名企业形成了融会贯通的网络整体,在这个网络中,各企业仍保持着个体特性,但他们为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共同合作,实现多赢的结果。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程序一般应包括供应商管理、采购管理、库存与配送管理、信息管理、分销渠道管理、客户服务管理,或归结为商流、物流、信息流的管理与整合。 3工程技术部供应链管理现状 在采购管理方面。工程技术部目前基本定位为油田生产保障型 后勤生产服务单位,主要表现为投资审批周期长,采购运行环节多,供应厂商战略联盟体系未形成,造成同一时期内相同业务都要按相同程序完全运行一次,造成内部运行成本增加、外部厂商不确定性增加,不容易满足供应链管理要求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高效运行。 在组织机构方面。工程技术部业务流程基本上处于工厂调度、科室管理的模式下运作,还未真正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各用户来工程技术部办理业务单据,要到多个部门办理一个项目的业务,客户在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受制于资源状况。在生产计划与组织中,由于本部与前线服务点的生产能力未认真进行优化调配和设计,服务效率有待提高。当服务和产品在现场使用时,也没有完整的技术标准和职能界定,易造成利益冲突。信息流在工程技术部与客户之间不完整、不对称,未形成融合的供应链利益共同体关系。 在标准化方面。对于产品的订货技术条件已初步形成了系列技术规范或标准,但在该系列标准是否完全适应××深井、超深井钻井工艺的要求,以及该系列标准是否做到了先进性与经济性匹配等两个方面未深入科学的进行研究。在推行环节中,基本实行了标准化管理,但对新工艺、新技术吸收消化方面还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现场使用环节中,钻具业务、井控业务有一部分标准,但工具业务、泥浆技术服务业务未上升到标准层次;同时,已有的标准适用性不强,钻具业务的相关标准就未得到有效执行。 在人才与观念方面。供应链管理要获得长足的发展,人才是一个关键的问题。首先,供应链管理理念在我国刚刚引入,缺乏对供应链管理人才的教育和培训。再次,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对人员观念的影响,对开放式的供应链管理的观念转变还需要时间。其次,供应链管理是一种跨行业、跨部门的管理理念,它涉及诸多领域的高新技术,需要许多综合型人才,这些都需要准备。 在与供应厂商的合作方面。由于受投资管理和采购管理体制的影响,虽然公司主要产品有相对稳定的供应厂商,但在供应厂商的选择、评估及合作的紧密度和合作的方式两方面来看,都是在临时性与纯粹的商务层面进行,还未深入到合作联盟等供应链体系要求的紧密关系。 4工程技术部供应链管理设想 4.1与供应厂商的合作研究 主要有三种合作模式,一是,建立供应商战略联盟体系,甲方承诺市场,乙方承诺服务,信息共亨,风险共担,双赢双利。二是,以参股或控股某生产厂家,或购买某厂家的某产品生产线经营权等方式进行资本合作。三是,以期货方式购买某产品进行贸易合作,该形式主要是基于油田内普遍存在投资决策同期长而市场变化快的情况,先以期货拥有市场可能紧俏的某项或几项产品,当其它油田有需求时便可出手,实现既可租赁也可销售。工程技术部在该项目合作中拥有的优势主要是对产品在现场应用的适宜性有第一手资料,只要加强与科研究所的合作深入研究,就可以上升到指导产品研发及生产的技术标准。“三类企业卖产品,二类企业卖专利,一类企业卖标准”。拥有标准在当今国际社会市场竞争中越来越重要。通过对市场需求的把握和对标准的掌握,运用紧密的合作方式,以长期分批的订单确保要供应厂商及时生产,及时供应。 4.2区域内竞争对手合作方面研究 在××区域市场内,工程技术部可作为管材工具租赁业务板块的领先者或领跑者的地位,应不断强化这种地位,并要发挥这种优势的经济价值。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形成具有独特优势的深井超深井管材工具标准、维修检测标准、服务标准等标准系列,不仅引导并满足用户的要求,而且提高进入者门槛值和已进入的成本消耗,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选择或淘汰竞争者中小规模竞争对手;另一方面,以“双赢”思想为理念,以共同利益为础,通过兼并、股份制、合作等形式,组建区域性的服务公司或联合体,快速做大做强管材工具租赁业务板块。 4.3与油田用户的新服务项目合作研究 在项目选择上,要跟踪世界前沿钻井技术,结合××深井超深井钻井工艺的技术难点进行筛选和推广,并以解决钻井工艺的难度、降低钻井成本、给油田创造价值为原则,重点项目包括欠平衡及空气钻井工艺及技术、打捞工艺及技术、泥浆技术等。在项目推广时机上,要按照超前储备的原则,准备油田未想到或正在想的而又需要的项目,要实现这种时机上策略,仅靠工程技术部现有队伍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这个矛盾,出路在于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研发机制,具体办法是:聘请或聘用国内甚至国际的专家,组建专家队伍体系;与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大学、西安管材研究所、华北钻井研究院文秘站版权所有等签订年度合作或项目合作协议,组建技术研发支持体系;整合油田工程技术力量,组建技术研发的宏观管理和组织体系。在项目运行策略上,以掌握核心技术占有市场为主要策略,以国际有实力的公司进行技术合作为主要手段,以雇佣、租赁、合作的形式掌握工程技术队伍为主要办法,解决我们工程技术服务中施工队伍、技术支持、日常运作、争夺市场等环节的问题。 4.4实施隔合型服务提升供应链服务水平 1)改善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管理和物资配送系统。第一,生产管理系统以市场需求为依据,制定工程技术部内部生产计划。生产计划以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的形式分别下达,监督各部门计划是否正在得到有效的执行。通过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在不断调整完好物资的库存结构,使库存能准时满足用户的需求。第二,完善物资配送系统。一方面,完善物资配送系统的选址调配工作,在本部基地和前线三个支撑点之间确定各自的配送能力。库尔勒基地以高技术含量、全面的生产服务能力为重点建设,轮南基地以小钻杆修理、现场技术服务支撑为重点建设,库车基地可以大钻具修理、现场技术服务支撑为重点建设,塔中基地以应急保障和现场技术服务为重点建设。另一方面,建立起以计算机网络为技术手段物资配送系统,把各点的配送计划和需求有效地联系起来,把各自配送的物资状态处于有效监控之下。第三,建立以单井服务档案为主要手段的配送跟踪系统。以现场技术服务、物资配送为主要内容进行记录,加强对配送在用物资的跟踪,加强现场技术服务工作的计划性、科学性、有效性。 2)创新管理方法。一方面,改变传统的事后管理方法,利用畅通的信息渠道,及时掌握用户的意见,了解业务发展,采取预防性措施,加强质量过程控制,做到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通过服务质量回访、服务质量座谈会、问题调查、与用户技术座谈、技术交流会等多种形式,不断收集各方信息,采取预防性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在管理方式上,推行租赁业务计算机管理、无损检测数据网络化管理、井控装备和井下工具技术数据电子化统计等方式,变粗放型管理模式为集约型管理模式,逐步推行智能化和 网络化管理。 3)创新服务方式。首先,推行靠前服务,现场解决客户需求。一方面,制定《钻具现场管理规定》、《井控现场服务工作细则》、《钻具现场探伤周期》等现场服务办法和规范。另一方面,增加前线点服务功能,补充现场服务人员,实现租赁物资现场交接,开展巡回检查服务和跟踪技术服务。其次,推行精细的人性化服务。对井控装备、工具在送井前都进行清洗、喷漆、做标记的工作,并随设备配送使用说明书、试压合格证、跟踪卡,对送井钻具配送资料包,便于用户了解相关数据和历史资料,以便更好地使用和维护。于细微处见真诚,人性化服务赢得顾客的信任和支持。再次,发挥技术优势,为顾客提供超值服务。主动跟踪油田生产进度,及时收集用户生产需求,主动联络、主动上门提供技术咨询等相关服务,帮助用户解决生产难题。 5结论 一、在运行机制、人员、组织机构、管理体系等4个方面做好准备和完善,以利于深入推广供应链管理。 二、在供应链采购管理中,以筛选、评估优秀供应厂商为主要方法,建立起具有战略合作意义的供应商团队。 三、在供应链库存管理中,对流动资产以加强生产计划和控制为主要手段,提高物资的周转率和利用率;对零配件以代储代销、确定库存临界点为主要手段,降低库存,提高资金周转和使用效率;对固定资产,以合理分配生产能力为手段,调配好基地与前线站点的布局。 四、在供应链物资配送管理中,对现有的生产布局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配送效率。 五、要以差异化战略为思路,以虚拟经营为主要组织形式,不断形成新项目、新技术,提供新服务。 六、在供应链管理中,应重点研究4个要素,即价格、质量、技术和配送时间。 七、要把客户作为最重要资源进行管理,不断创新管理方法和服务方式,以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和满意率。 八、要建立和完善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和机制,以减少与客户的利益冲突,提高服务效率。要以客户信息系统建立为技术支持,提高服务效率和效益。以实现供应链上下游的联盟和隔合关系。 工程技术论文:关于发展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探析 论文摘 要 21世纪网络信息技术取得飞速的进展,这使得电子信息工程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热门话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工程在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对于电子信息工程的需求也快速提升,目前我国的电子信息工程面临着巨大的发展需求。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也发展的越来越快,面临人们如何合理、有效使用电子信息工程的相关问题,本文着重分析电子信息工程的利用及发展现状。 目前,电子信息工程是信息化的现代产物,它将电子技术和通讯信息技术完美的结合起来,并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是我们不能满足于它的发展和应用的现状,应该对其不断的完善和更新,以更好更快的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一、电子信息工程的概念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与一体的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的基本含义就是利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对电子信息进行控制和处理的学科,其研究的信息内容主要是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及集成。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信息工程的内容更加广泛,电话信号处理、手机声音、图像传递、网络数据传递、信息数据传递等都需要与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相关联。现代的电子技术达到对信息的有效控制和各种相关处理的一种工程形式。电子信息工程控制的信息包括应用于各种设备中的信息技术。另外,电子信息工程在经过我国的这些年的发展和进步后,其涵盖的内容也更加广泛,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同其他的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开始出现交叉和融台的趋势。所以,我们要想更好的研究电子信息工程与其技术,可以从其产品入手。并且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电子信息工程与其技术参与到的产品研发和应用的部分越来越多。 二、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作用 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21世纪的前20年是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关键时期,信息技术作为科学技术领域发展最快的门类之一,其重要作用已受到国内外的广泛重视,并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增强综合国力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进步背景下,加快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电子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虽然目前来看我国的电子信息工程与其技术发展的还算比较迅速,但是仔细研究就会发现,我国虽然对此技术的应用范围比较广,但是真正掌握的核心技术和手段还是不够的。并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电子信息工程和技术的发展体系,大部分的先进技术还是直接引进先进国家的成果。这种情况必须予以改变,因为这样会严重的阻碍我国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长期发展,没有自主研发的技术和产品是不会在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中立足的。随着信息技术迅速的发展,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成为时代的推动者,对社会电子商务的应用越来越重要。 三、促进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的途径 (一)加大投入力度,促进信息化建设 要想使现代化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更好的发展,就应该加大支持力度,以促进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发展。应该加大投资力度,不断的拓宽投资和融资渠道,并建立电子信息工程基金,以保证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国家应引导移动通信产业跨越式发展、数字电视、电影推广、互联网的应用及软件信息服务等工程的开发,以促进产业自主创新及技术改造项目的顺利进行。 (二)优化发展环境,培养创新型技术人才 要想使现代化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更好的发展,人才是必不可少的,而人才要想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就应该创造一个有利于电子信息工程人才发展的环境。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电子信息企业应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环境并建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三)不断扩大网络平台交流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多姿多彩的网络世界,有利于人们网络交流。网上交友,工作、学习、生活越来越方便,加强了人们之间的沟通、充分发挥了科技工程信息作用。让世人进入网络世界。 (四)促进产品服务创新,培育电子信息经济增长点 增强自主创新认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培育企业新经济增长点。 要想使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更好的发展,就应促进产品服务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环境下,特别是经济危机的环境下,推陈出新才是电子信息企业的生存之计。在这种情况下,电子信息企业就应该加强和设备制造企业的合作,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增强国内发电子信息工程的核心技术研发及制造能力,以实现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增强电子信息产品在国际的竞争力。 (五)着力培育人们自我维护 电子信息工程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空间,特别是在因特网上,除了要做到本人不攻击他人之外,还要学会预防来自外界的攻击。诸如教会人们应用防火墙和反黄软件来防毒和防黄。在网上聊天时留意激进身份机密,不要随意将电话告知对方等,更不能随意和网友见面。保管好本人上网时运用的各种密码,不要随便泄露给其别人等等。 (六)合理、适时指导学生应用资源 在当今网络时期,作为一个信息技术工程不应局限于本人的喜好,应该组织人们应用网络带来的便利。通过网络联系增强团结、推进网络道德素养的建立,寓教于学、应用。这样既能让他们更多更深地去理解应用网络,更能使他们逐步认识到本人才是网络的真正主人。孙中山先生早在上个世纪初就说过:“世界潮流汹涌澎湃,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网络化是当今世界推进社会进步的潮流,上网是二十一世纪公民的“必修课”,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来引导人们学习使用网络,同时也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使人们学会正确运用网络,享受科技成果,真正成为新世纪网络世界的主人。 总之,随着信息化产业不断的发展,电子信息工程也在不断的发展中,为人们工作、生活带来了方便。电子信息工程作为现代化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必不可少的应用技术。 工程技术论文:需求工程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 按照软件工程学理论,需求工程是包括创建和维护系统需求文档所必需的一切活动的过程,可以分为需求开发和需求管理两大工作。①需求开发:包括需求获取、需求分析、编写需求规格书(需求矩阵)和需求验证4个阶段;②需求管理:通常包括定义需求基线、处理需求变更及需求跟踪等方面的工作。 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需求开发是主线,是目标;需求管理是支持,是保障。换句话说:需求开发应清晰、明确地掌握客户对系统的需求;而需求管理则是对需求变化进行管理的过程。 按照组织的成熟度等级,需要对需求进行不同级别的管理。在cmmi中,需求工程的要求与成熟度等级的对应关系见表1。 表1需求工程的要求与成熟度等级的对应关系过程域缩写类别成熟度等级需求开发rd工程管理3需求管理reqm项目管理22需求工程作用 本处以v生命周期为例,如图1,需求工程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工程生命周期中的作用,贯穿在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整个项目起到指导作用。 图1v生命周期 一方面需求对系统设计进行指引,使系统实现在需求的范围内;另一方面需求对实现的系统在交付运营前进一步验证,保证系统实现和需求的一致性。 3需求开发 在工程应用中,需求获取过程主要集中在招标、合同谈判、签订的合同中,这些统称为合同需求。 为了便于对需求进行追踪管理,首先需要对合同需求进行分析并编号(分配标签)。按照需求分析结果,并考虑实现形式的方便性,使用合适的需求管理工具建立需求技术规格书或者需求矩阵。 需求分析需要特别考虑需求特征。需求特征主要有:必要性、简要性、可行性、完整性、唯一性、一致性、明确性、可验证性,这些特征是需要能否成为一条独立的需求存在的基本特征,也是需求验证的指导原则。 鉴于需求特征的重要性,以下详细阐述需求特征:①必要性:即说明的需求必须为产品或过程的基本功能、物理特性或质量因素。如果该需求被删除将会造成缺陷,且此缺陷不能被该产品或过程的其它功能所弥补;②简要性:该需求说明只包括一个需求,即简单和清晰地说明必须做的事情,应易于阅读和理解。为简要起见,需求的表述不应包含任何解释、原理、定义或系统描述。需求用于描述需要什么,而不是如何满足;③可行性:通过一个或多个已开发系统计划,以预定的成本,描述需求能否实现;④完整性:所表述的需求是完整的,不需进一步扩展,并且能够提供足够的性能;⑤唯一性:同一个需求出现次数不应多于一次。重复本身不是错误,但很容易导致错误。重复有时会使一篇文档易于阅读,但是当对一篇包含重复需求的文档进行更新时就会出现问题。当必须出现重复需求时,文档应该包含明确的互相参照,以保证它的可修改性;⑥一致性:所表述的需求不能与其它需求相矛盾;⑦明确性:每项需求都必须有且只有一种解释。用于描述的文字在表述和数值上不能给读者留下疑惑,不能用“最少”和“最多”来表述限制,要用“不少于”或“不多于”。这样的标准表述,这是为了避免出现与限定值相关的不确定性。比如:需求“高度校正误差应不大于1.5毫弧度”的表述是清楚的,因为它明确了1.5毫弧度误差是允许的。另一方面,如果这个需求表述为“高度校正误差最大为1.5毫弧度”,那么对于1.5毫弧度这个限制值是否允许就很含糊。这条规则并不是说“最多”和“最少”这两个词完全不可以用,而只是在表述限制值时不要用。应避免使用的词语:一些特别的词语应该避免,因为它们的意思是含糊的,主要有“灵活的”、“故障容忍”、“高保真”、“能适应的”、“快速的”、“适当的”、“使用友好的”、“支持”、“最大”和“最小”、“和/或”、“等等”;⑧可验证性:所表述的需求是清晰具体的,是在某种意义上可量化的,并可通过检查、分析和测试来验证。 4需求管理 需求 管理包括的活动及任务见表2。 表2需求管理活动及任务 需求管理活动活动的任务需求跟踪定义对于其它需求及系统规格、架构、实现的联系,并跟踪需求的状态处理需求变更关注需求变更并分析其影响定义需求基线确定每个需求以及功能规格说明的版本需求跟踪至少要满足以下要求:①审核、跟踪信息,可以帮助审核,确保所有需求被覆盖;②在增加、删除、修改需求时可以确保不忽略每个受到影响的系统元素;③维护时能正确、完整地实施变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④获得当前实现状态的记录;⑤再工程,可以列出旧系统中将要替换的功能,记录它们在新系统的需求和软件组件中的位置;⑥重新利用跟踪信息,帮助开发人员在新系统中对相同的功能利用旧系统相关资源开发;⑦减少由于关键成员离开给项目组带来的风险;⑧可以在测试出错时指出最有可能出问题的数据或代码段。 为了实现以上要求,需求跟踪需要编制每个需求与系统元素之间的联系文档。这些元素包括已识别的需求、约束、其它设计部件、源代码模块、测试、帮助文件和文档等。 需求跟踪分为正向跟踪和逆向跟踪,一般合称为“双向跟踪”。正向追踪主要解决从需求到实现的过程,逆向追踪反之;同时,按照追踪的层次,有纵向追踪和横向追踪。纵向追踪用于实现分配到下级的需求都被标识、追踪、实现和验证,横向追踪用于确定同级需求的一致性。 不论采用何种跟踪方式,为了实现需求追踪的要求,都要建立与维护需求跟踪矩阵。需求跟踪矩阵的建立和维护方法很多,可以采用离线或在线工具,比如reqtify和doors等,也可以采用半自动化的形式化语言。因为reqtify工具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在笔者公司的项目实践中被作为需求管理主流工具使用。 需求跟踪矩阵保存了需求与后续工作成果的对应关系,通过需求跟踪矩阵可以跟踪一个需求使用期限的全过程,即从需求源到实现乃至维护的全部生命周期。它跟踪的是已明确的需求实现过程,不涉及需求开发人员的职责,也无法用于防止变更矩阵单元之间可能存在的“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多”的关系。由于对应关系比较复杂,最好在表格中加入必要的文字解释,或者在需求管理工具中加入图片、表格等进一步明确需求。要关注需求文档或后续工作成果,当其发生变更时,要及时更新需求跟踪矩阵。 需求管理的需求状态跟踪功能至少要满足以下要求:①能够查询出于某种状态的需求;②能够对需求状态进行统计,并支持图标显示和报表功能;③能够跟踪某一特定需求的状态改变。另外的一些附加功能,比如:能够查询到某一个特定需求的状态改变时间和执行状态、改变人员及其批注信息等。 每条需求有多个属性,如状态、优先级、创建时间、类型等。 需求状态按照预定义的工作流程进行定义和转变。需求的状态可能有:①capture:这条需求是新近获取并添加入需求文档中的;②verified:该条需求已被验证;③covered:该需求已经被覆盖;④tested:测试需求时能和最初需求定义一致;⑤na:该条需求因为不适用,已经被移除;⑥validated:需求已经实现并且被证明有效。 需求类型按照涉及的子系统进行定义,比如ats(自动监控子系统)、atc(自动列车控制子系统)、mms(微机监测子系统)、cbi(计算机联锁子系统)。 工程技术论文:园林工程技术专业顶岗实习长效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摘 要:文章通过探讨顶岗实习在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环节的作用,并就园林技术专业的学生顶岗实习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及应对进行介绍及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园林专业;顶岗实习;实践能力;问题;对策 顶岗实习是园林技术专业是利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方式对高等职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措施,也是当前职业教育界共同认可的主要形式,顶岗实习是是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进行提高学生能力的一项重要方法,有着较为科学的理论为基础,在当前广大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可以在工作实践中增强自已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同时可以在实践过程中接受到企业文化熏陶,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技能,切实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1 进行园林专业顶岗实习的重要作用 1.1 通过顶岗实习可以满足学生毕业后较强的就业要求,增强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和适应社会的能力,适应当前园林管理中工程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园林植被管理等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适应园林业对高素质应用人才的需求。 1.2 在园林专业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工作实践可能将学习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实践过程中提高技能的运用,技能的培养,提升学生的从业技能,为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增加经验,增加工作信心,从而促使学生在实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 1.3 通过顶岗实习,有助于学生强化知识实践,强化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学生个性发展最大程度地提供空间。而且通过顶岗实习,还有助于最大限度的提升调动学生对园林专业学习的热情,从而通过学生学习热情的增强,为高职教育办学增加活力和吸引力。 2 园林技术专业顶岗实习中常见问题 2.1 学生吃苦意识差。园林技术专业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的工作环境基本上都是处在野外,由于现在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吃苦意识较差,面对风吹日晒雨淋,并且要在这种环境下,承担种树挖坑、浇水、施肥、打药等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作,一般学生都会经爱不起大强度的工作,在实践过程中很快就会放弃顶岗实习活动。 2.2 对实习认识地不稳定性。很多学生对顶岗实习的性质不能理解,在实习作用的认识上存在明显偏差,顶岗实习兴趣不高,他们片面认为专业顶岗实习其实就是找个单位走走形式,实习也就是为了便于获取学分,换取毕业文凭,甚至一些学生还会认为顶岗其实就是学校为企业变相的提供生产劳动和补充企业的廉价劳动力,这些因素导致了顶岗实习的不稳定性。 2.3 个别学生在顶岗实习学习过程中有放任自流现象。受诸多社会因素的制约,目前,许多学校在安排学生到校外实习时,会把学生安排到不同单位实习,而且这样单位比较分散,与学生的专业不相符,学生在实习中不能得到真正实习的效果,容易让学生对实习产生反感,出现放任自流现象。 2.4 因企业技术保密思想,对学生知识增强效果不大。目前规模大的企业因为考虑到安全生产、运行和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愿接爱业务不熟,或者害怕企业技术外泄,能够接纳学生实习的大多数是中小企业,由于中小企业能够接纳实习学生人数有限,在实习中大多数学生都被分散安排到了不同的企业。就是一些中小企业在接纳学生实习中,也不会把学生安排到重要的技术部门,一些技术性较强的企业,在实习中会对学生实习设置壁垒性因素,甚至不接收实习生。在企业实习时,企业更多的是安排学生干一些技术含量低或体力劳动,结果致使学生的顶岗实习活动成为一个形式,失去了真正的实习意义。 2.5 顶岗实习指导老师数量少,指导力度不够。很多学校在安排实习指导老师时,因为学校师源不足,往往一名老师要联系十几名学生,甚至更多,对学生的实习不能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引导,也不能及时掌握实习单位的需求及学生表现情况,在顶岗实习中应发挥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6 校企责权不明,协调合作机制不健全。因为诸多原因很多学校与学校建立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关系并不是特别融洽,一些企业接纳学生来企业实习的热情并不太高,而且对于在企业实习的学生的权益没提供较好的保障措施。 3 强化顶岗实习机制的思考与对策 3.1 加强项岗位实习重要性的宣传。顶岗实习的性质和意义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对进 行宣传,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充满激情的态度去参加顶岗实习。实习中,指导老师和学生家长要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发挥教育引导作用,使学生更好认知实习的重要性,从而更好的适应实习。 3.2 完善顶岗实习保障机制。学校对学生的顶岗实习要重视,创建和完善顶岗实习领导工作机构,制定相关的顶岗实习的制度及奖惩制度。当前我国用人单位一直坚持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用人机制,特别是园林业单位在用人上更是有着“双证制”和“多证制”的要求,这就要求学生在毕业前至少拥有园艺工中级资格或技能鉴定证书,建立科学、完整的顶岗实习实践能力考核评价体系,以及实践训练项目、评价标准、评价方式与评价结果组成实践能力评价体系,从而为顶岗实习效果提供重要保障,实现学生实践能力与考取的职业资格标准相适应的效果,并增强就业优势和就业竞争力。 3.3 建立学校和企业良好的合作模式。为了提高学生的顶岗实习效果,规范实习单位对实习学生的技术指导,学校要加大与企业的沟通,增进学校与企业技术上交流,要让企业在学生实习过程中拓展实习范围,提高学生技术应用范围。在实习中学校可以通过邀请园林类企业或专业技术人员结合高职园林专业特点、企业需求和学校现状,共同参与顶岗实习培养计划的设置,创新顶岗实习模式。为了保障学生的权益,学校和实习企业双方最好要签订实习协议,以规范协调学校、学生、企业三方的权利与义务。 3.4 选择顶岗实习单位要科学。因为顶岗实习关系着学生的技术应用掌握,为确保实习效果,保障学生各方面得到实践,学校要本着尽职尽责的态度,为实习学生选择恰当的实习单位。所选单位最好经济效益要好,该企业最好在本地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能保证有充足的岗位保证学生得到实践,且还要能提供一定的实习报酬;所选单位要有一定的生产规模,能提供充足的实习岗位;生产技术较先进,使学生能接触行业的先进技术,提升技能水平。 4 结语 目前虽然我国园林专业顶岗实习机制取得了一定效果,也切实起到了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作用,也得到了社会各界也对顶岗实习认可,并真正认识到了顶岗实习对学生提高工作能力的重要意义。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我们切实去解决应对,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对实习重要性的认识,指导老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社会各界要多方共同参与,健全完善顶岗实习制度,并监督实施真正确保学校、学生、实习单位的权益得到保障,从而切实提高顶岗实习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工程技术论文:关于工程技术中混凝土耐久性的探究 摘 要:混凝土是土木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近年来,混凝土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所以对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这种情况下出现了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比一般混凝土最大的改善就是提高了耐久性。本文就尝试着先从混凝土耐久性不足的后果来分析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再从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因素中分析到如何才能提高混凝土耐久性。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 (一)高性能混凝土是针对于一般混凝土,基于提高混凝土地耐久性提出来的概念,已经成为以后混凝土技术的发展作用。高性能混凝土一般拥有100年以上的使用寿命,具有高耐久性、高工作性、高强度和高体积稳定性等优良特征。所以提高混凝土地耐久性,是混凝土行业发展中是重要首先考虑的一个课题。 1 混凝土工程耐久性不足的后果 混凝土工程因其工程量浩大,将会因耐久性不足对未来社会造成极为沉重的负担。据美国一项调查显示,美国的混凝土基础设施工程总价值约为6万亿美元,每年所需维修费或重建费约为3千亿美元。美国50万座公路桥梁中20万座已有损坏,平均每年有150-200座桥梁部分或完全坍塌,寿命不足20年;美国共建有混凝土水坝3,000座,平均寿命30年,其中32%的水坝年久失修。 美国对二战前后兴建的混凝土工程,在使用30-50年后进行加固维修所投入的费用,约占建设总投资的40%-50%以上。中国50-60年代所建设的混凝土工程已使用40余年,如果我国混凝土工程的平均寿命按30-50年计,在今后的10-30年内,为了维修建国以来所建基础设施的费用,将是极其巨大的。 目前,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规模宏大,每年高达2万亿元人民币以上,约30-50年后,这些工程也将进入维修期,所需的维修费或重建费将更为巨大。作为21世纪的高性能混凝土,更要从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入手,以降低巨额的维修和重建费用。 2 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因素 一般混凝土工程的使用年限约为50-100年,不少工程在使用10-20年后,有的甚至使用9年以后,即需要维修。用普通水泥混凝土所完成的工程不能满足耐久性(超耐久)要求的根本原因,在于混凝土本身的内部结构。 首先,为满足混凝土施工工作性要求,即用水量大、水灰比高,因而导致混凝土的孔隙率很高,约占水泥石总体积的25%-40%,特别是其中毛细孔占相当大部分,毛细孔是水分、各种侵蚀介质、氧气、二氧化碳及其它有害物质进入混凝土内部的通道,引起混凝土耐久性的不足。 其次,水泥石中的水化物稳定性不足。水泥水化后的主要化合物是碱度较高的高碱性水化矽酸钙、水化铝酸钙、水化硫铝酸钙。此外,在水化物中还有数量很大的游离石灰,它的强度极低,稳定性极差,在侵蚀条件下,是首先遭到侵蚀的部分。要大幅度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就必须减少或消除这些稳定性低的组分,特别是游离石灰。 3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技术途径 如前分析,要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必须降低混凝土的孔隙率,特别是毛细管孔隙率,最主要的方法是降低混凝土的拌和用水量。但是如果纯粹的降低用水量,混凝土的工作性将随之降低,又会导致捣实成型工作困难,同样造成混凝土结构不致密,甚至出现蜂窝 等宏观缺陷,不但混凝土强度降低,而且混凝土的耐久性也同时降低。目前减少孔隙率的途径往往是掺入高效减水剂。 3.1 掺入高效减水剂 在保证混凝土拌和物所需流动性的同时,尽可能降低用水量,减小水灰比,使混凝土的总孔隙,特别是毛细管孔隙率大幅度降低。 水泥在加水搅拌后,会产生一种絮凝状结构。在这些絮凝状结构中,包裹着许多拌和水,从而降低了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施工中为了保持混凝土拌和物所需的工作性,就必须在拌和时相应地增加用水量,这样就会促使水泥石结构中形成过多的孔隙。当加入减水剂后,减水剂的定向排列,使水泥质点表面均带有相同电荷。在电性斥力的作用下,不但使水泥体系处于相对稳定的悬浮状态,还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一层溶剂化水膜,同时使水泥絮凝状的絮凝体内的游离水释放出来,因而达到减水的目的。 3.2 掺入高效活性矿物掺料 普通水泥混凝土的水泥石中水化物稳定性的不足,是混凝土不能超耐久的另一主要因素。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入活性矿物的目的,在于改善混凝土中水泥石的胶凝物质的组成。活性矿物掺料(矽灰、矿渣、粉煤灰等)中含有大量活性sio?2及活性al?2o?3,它们能和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的游离石灰及高碱性水化矽酸钙产生二次反应,生成强度更高,稳定性更优的低碱性水化矽酸钙,从而达到改善水化胶凝物质的组成,消除游离石灰的目的。有些超细矿物掺料,其平均粒径小于水泥粒子的平均粒径,能填充于水泥粒子之间的空隙中,使水泥石结构更为致密,并阻断可能形成的渗透路。 3.3 消除混凝土自身的结构破坏因素 除了环境因素引起的混凝土结构破坏以外,混凝土本身的一些物理化学因素,也可能引起混凝土结构的严重破坏,致使混凝土失效。例如,混凝土的化学收缩和干缩过大引起的开裂,水化热过性过高引起的温度裂缝,硫酸铝的延迟生成,以及混凝土的碱集料反应等。因此,要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就必须减小或消除这些结构破坏因素。限制或消除从原材料引入的碱、so?3、c?1-等可以引起结构破坏和钢筋蚀物质的含量,加强施工控制环节,避免收缩及温度裂缝产生,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工程技术论文: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人文价值原则及导引途径探析 摘 要: 基因工程技术与人文价值有着复杂的关联性。基因工程技术社会功能的显现过 程,也是人文价值的生成和发展过程。用人文价值导引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既是必要的,又 是可能的。在遵循人本原则、技术与伦理观念协同原则和非功利性原则的基础上,通过确立 开放的技术伦理评估框架、推广人文主义的科学教育观、强化生命科学家的道德责任、营造 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等途径,协同好基因工程技术发展与人文价值提升的关系,实现用人文 价值原则导引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目的,通过发展基因工程技术去收获一个美好的未来。 关 键 词:基因工程技术;人文价值;技术伦理 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技术和人文价值互为根据、相互支持。现代技术就是由技术器物、技 术制度与体制以及技术意识形态这三个层次的因素组成的文化[1]。作为一个多目 标、多类型的技术体系,基因工程技术负荷多方面的价值,有着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基 因工程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人文困惑实际上是人类自身在人格标准、社会伦理观、生态价值观 上的诸多疑难的反映。重新审视当代社会的人文价值观,为基因工程技术的健康发展提供一 个可供参照的人本坐标和社会文化尺度,是当下一件重要的事情。 一、 人文价值导引基因工程技术 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1. 人文价值导引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必要性 基因工程技术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基因工程技术将有力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实现人的自由,满足人类多方面的需要。由于基因工程技术的作用对象包括人在内,其发 展和应用就必然更多地涉及到人文价值,在个体层面、群体层面和社会层面影响到人与人、 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基因工程技术为人类摆脱生物本性上的局限从而实现更大的 目标创造着条件,给人类带来无限的梦想和希望。同时,基因工程技术又对人类的文明和智 力,甚至对人类的肉体生存和心理健康都带来了新的、更大的挑战。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并 不总是合乎人的本质诉求,其背离人类本性的一面已经表现出来,已经产生和将要产生更为 复杂的伦理、法律、社会和生态等问题,亟须人文价值的密切关注与导引。 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人文困惑就是这项技术在其发展过程中对现代人文价值观念的冲击,表 现为基因工程技术对人类社会价值观念的重构和社会价值对基因工程技术的审视。这种困惑 折射出社会发展中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不协调。对于技术与人文价值之间的这种激荡, 我们必须承认和审慎对待。其实,基因工程技术的内在价值维度与社会人文价值之间有着互 惠的影响,基因工程技术与人文价值的协同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用人文价值导引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是必需的。陈昌曙教授曾指出:现代技术从根本上说都 是人造的,人在多种情况和相当程度上可以干预和选择技术。在技术创新的方向,对在何种 场合、何种程度上应用技术,对技术发展的战略和技术政策都有选择的自由和余地;国家、 部门和企业都有技术选择的任务,工程师、企业家都有进行技术选择的能力[2]。具 体说 来,人是基因工程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主体,居于核心地位。没有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就不可能有 基因工程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更谈不上产业化、市场化;发展基因工程技术的宗旨是为人类 造福,为解决人的现实问题服务。在这里,基因工程技术是手段,人是目的。因此,基因工 程技术的发展路径和结果必须符合人的基本价值诉求。 2. 人文价值导引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可能性 现代技术的实体因素决定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精神状况,影响着“人—社会—自然”大系 统的演化,表征着现阶段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同时,人文价值规定了技术发展的方向和目 的,通过影响技术制度、体制及其意识形态实现着对现代技术的选择、扩散和社会整合。人 文价值作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理想,完全可以规定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在实 践中,通过不断发展的人文价值可以实现对基因工程技术的导向作用。 人文价值对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有着理性的制约作用。m.谢勒认为,每次理性认识活动之前 ,都有一个评价的情感活动。因为只有注意到对象的价值,对象才表现为值得研究和有意义 的东西[3]。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说,要受到人们的情感、态度以及社会伦 理规范 的影响。基因工程技术活动必然要受到当今时代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价值科学精神和人 文精神的双重影响。现代基因工程技术体现着科学与人文之间的互补关系:一方面,在 探讨 现代基因工程技术活动的意义和技术决策的标准时,离不开对其人文精神的思考;另一方面, 要确定解决特定问题的技术方案和预测现代基因工程技术的物质后果,只有运用理性的科学 精神才能作出回答。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和合统一为主导的当今社会文化价值以其解释 作用、论证作用和导向作用,创设出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社会心理氛围、可行条件并影响着 其可能的发展规模、速度和方向。 总之,基因工程技术与人文价值的逻辑关联提供了人文价值导引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可能性 ,现代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潜在人文困惑又日益彰显了人文价值导引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必 要性。人文价值可以也必须通过作用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器物层面和制度层面对此项技术的发 展方向加以导引。 二、 人文价值导引基因工程技术 发展的主要原则 为了能够在发展基因工程技术以促进社会福利的同时,又能前瞻性地关注并预警其多方面的 负面影响,在两者之间形成“必要的张力”,我们必须努力探求正确导引基因工程技术健康 发展的人文价值原则。 1. 人本原则 人本原则要求人们在研制、发展基因工程技术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实现人、社会、自然的 整体和谐,关注人类本身的持续生存和健康发展。基因工程技术只有在“人—社会—自然” 大系统的协调发展中才能得以发展并最终实现人的价值追求。 首先,人类与其他生物、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和谐是人类社会持存的原初条件和人类文明得以 延续的基本保障。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的承载力和可持续性。人们应当 充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供的主动性和选择性,通过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促进基因工 程技术发展的同时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和有序发展,建立一种符合自然生态系统发展 规律的社会实践和组织形式。 其次,社会层面中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环境等之间的和谐是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现实社 会条件。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既取决于社会的需要,受到特定社会主导文化价值的制约,同 时也广泛地影响到社会生活。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充分考虑其发 展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影响,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社会的进步。 再次,实现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价值是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归宿。研制基因工程技术的原初 目的是适宜人性的,其发展就是为了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食品、健康与安全等现实问 题服务的。坚持以人为本,关心人的价值、尊严、平等、自由和全面发展,应该始终成为基 因工程技术发展的首要目标。 2. 技术与伦理观念协同原则 基因工程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因,其迅猛发展必然会影响到人类社会固 有的观念。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欧洲许多公众就开始强烈反对转基因食品,他们认为转基 因食品有损人类健康,认为他们有足够的可供选择的食物。一些政治家为了自身利益,也充 分利用这场舆论纷争,试图将它演变成一场公众的政治运动。1999年,奥地利、比利时、丹 麦、法国、希腊、意大利和卢森堡等7个国家明令禁止销售转基因食品,在4年内不得发展转 基因食品。但是,随着转基因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到了2002年10月,欧盟又通过了一项关于 最终种植转基因农作物的新的指导方针[4]。 伴随着包括基因工程技术在内的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类社会无论从制度方面还是 物质方面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革。由人类社会历史实践孵化产生出来的伦理观念同样要适 应新情况和新变化,以崭新的姿态解决新问题。我们并不主张人类的伦理观念无条件地完全 适应或简单地迎合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现实,但至少应该作出相应的调整,改变一些具体的 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伦理学家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式不要只被动地适应基因工程技术所带 来的挑战,而要能够预见基因工程技术发展中所要产生的问题和矛盾,起到针对防范基因工 程技术负效应发生的预见和警戒作用[5]。 我们在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物质世界的同时,也要分析和改造我们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 实现两个世界的和谐统一。在现代生物技术的辉煌与其人文忧患并存的时代,基因工程技术 视野与人文价值视野需要很好地对接,技术的发展与伦理观念所展现的高度应该是一致的, 技术与伦理观念应该是协同发展的。 3. 非功利性原则 现代生命科学和基因工程技术已经分别成为目前重要的前沿科学和关键技术,它们相互促进 、相互影响,将同时迎来一个迅猛发展的新时代。现代科学、技术、产业整体化的发展趋势 ,要求我们重视生命科学研究与基因工程技术的协调发展,把基因工程技术建立在牢固的生 命科学基础之上。 相对于人们对基因工程技术产业化、市场化的经济功利诉求,生命科学基础研究要求更多的 则是勤奋踏实、不懈努力和淡泊名利的心态与行为。如果片面追求基因工程技术的所谓快速 发展而忽视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就会使基因工程技术逐渐失去自身存在的根基并最终导致自 身发展的乏力。这要求人们对待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要适当地超越功利心态并坚决反对任 何不切合实际的急功近利。 这项原则还要求人们谨慎地对待基因工程技术,采取与传统技术不同的运作方式,在确保安 全性的基础上,有选择、有限度地加以利用。例如,由于一般药物的安全性或毒性试验对基 因药物不一定适用,加上种属差异性,基因工程药物对人的药理学活性在动物身上就不大可 能得到完全、正确的反应。这样在进行安全性试验和临床应用时,就要求有不同于传统的毒 性试验项目、方法、判断标准以及防范措施。另外,由于转基因农作物相对于生态系统来讲 属于“外来物种”,必须对其从实验室走向大田试验的各个环节中间试验阶段、环境释 放阶段、生产性试验阶段进行严格的实时监控,并且在其大田种植后也要继续依照新的标准 采取分阶段的安全性评价。反之,对基因工程技术过分的功利心态则可能无视这项技术的特 殊性、不确定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导致这项技术的误用和滥用。 三、 人文价值导引基因工程技术 发展的途径探析 1. 确立开放的技术伦理评估框架 在当今文化多元的世界,我们很难在关于人文价值的合理理念方面达成共识,乃至不可能只 有一种普适的技术伦理观。然而,人类社会面临着共同的技术应用问题,社会生活有其相通 性,对“善”的追求也是人性的重要向度,这一切都使得人们可以在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问 题上,将价值存在的抽象性转化为具体规范的可能性并达成一些基础性的共识。然后,人们 在此基础上愿意提出和遵守公平合作的条件,愿意承担判断的任务并接受其后果。例如,在 已经过去的三十多年中,美国学术界针对生物技术的应用发展提出了包括“行善原则”、“ 自主原则”、“不伤害原则”和“公正原则”在内的四条生物医学伦理原则,在世界产生了 很大的影响,得到了广泛认同和实际应用。 为了评估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一种技术伦理评估的新框架在今天是必需的。我们要以生物 伦理学理论多元的宽广襟怀,融合多样性的、具有共同基础的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指导原则 ,谋求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共识。开放的技术伦理评估框架的目的只能是为了使人类生活得更 好,使人类免受可能的技术伤害。关涉人类前途的基因工程技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倾听 来自各方面的声音,允许各种话语的自由表达,宽容地对待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和立场,这 样才可能真正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 2. 推广人文主义的科学教育观 科学素养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素质水平及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科学教育日 益占据了教育的主导地位。科学教育肩负着提高国民素质尤其是全体国民的科学素质,引导 社会成员勇于在未知领域中探求并走进科学殿堂的重任。面对新世纪科学技术高度综合化、 整体化以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互渗透和融合的发展趋势,科学教育必须以培养大量 基础扎实、知识宽厚、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既有科学素养又有人文理想的复合型人才 为目标。完整的科学教育既包括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养成,更包括人文精神的熏陶 。 然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长期分离,人为地制造了科学与人文两大阵营,且相互对立和 互不理解,形成了所谓的“两种文化”现象[6]。在这种氛围下,基因工程技术也很 难实现 健康发展。如果基因工程技术只是被人们从功利主义的工具角度来看待,那么它在文化上的 价值就不能得到完整而准确的表达,就可能在其社会应用过程中给人类带来危害。我们必须 找到基因工程技术与人文价值相结合的途径,使基因工程技术发展人性化,让基因工程技术 的发展得到理性的规范,而不是让其成为一种与我们的文化无关的纯粹工具来任意发展。为 了使基因工程技术始终服务于人类文明的目标,我们在实践中就必须推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 神、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融合的新人文主义科学教育观。 加强科学教育过程中人文素养的融入,促进基因工程技术人才养成高尚的人文精神,完善其 知识架构,能够极大地夯实人才基础,使他们在内心深处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追求进步、 向往和谐的人生理想。在科学实践上自觉地应用人文价值观念主导和支配基因工程技术的决 策和选择,从而对基因工程技术的健康发展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3. 强化生命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塑造基因工程师的行为范式 科技工作者对人类进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责任感是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早在1974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在《关于科学研究工作者地位的建议》中讲到科学家的道德责任。 在当今大科学时代,发展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国家行为,科技工作者必须考虑科学技术的社会 后果以及自身的社会责任。运用科技成果为全人类造福是科学家和技术工程师追求的美德。 要实现“科学为全人类造福”的价值目标,迫切需要科学家和工程师自觉树立起新的责任意 识。基因工程技术的新发展赋予生命科学家和基因工程师们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同时加重了他们 的社会责任。基因工程技术在给人类带来福利的同时,还带来可以预见的和难以预见的危害 甚至灾难,或者在给一部分人带来利益的同时而给另一些人带来了伤害。面对基因工程技术 带来的诸多现实问题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生命科学家和基因工程师作为生命科学知识 最主要的载体和基因工程技术活动的主体,有责任、有义务树立科学良心和职业伦理道德, 使基因工程技术为人类创造繁荣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 在2002年4月召开的香山科学会议上,许智宏院士指出:“科学家自身的道德意识和伦理觉 醒至关重要。面对生命科学研究可能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科学家要自觉地依据理性和符合 人类利益的原则作出选择。任何科学技术的应用都有双重性,科学家有责任向社会说明技术 的价值和可能带来的风险及危害”[7]。可见,科学良心是科技工作者内在的思想道 德,是 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意志的具体体现,是科技工作者支配自己的科研工作为人类造福 的道德支柱。因此,生命科学家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科学道德修养,将自己培养成为有社会良 心的责任主体。基因工程技术的健康发展有赖于基因工程师在实践中自觉处理好基因工程技 术积极社会功能的正常发挥与其价值负荷、政治法律约束的关系,逐步形成一个既有利于基 因工程技术发展又充分考虑其社会效应的、可操作的行为范式[8]。 4. 重视技术评论,营造公众参与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社会公众的态度和心理承受程度是基因工程 技术发展与应用的重要参量。在现代信息发达的社会中,一种新技术概念在社会的扩散,一 种新技术成果在社会的推广,一种新技术产品在社会的应用,均离不开众多媒体强大的中介 传播作用。一种技术在媒体宣传中的形象,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公众对此项技术的接受态度。 分析公众因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产生的社会心理问题,通过各种媒体开展富有成效 的技术评论,及时引导并调适公众心理,对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社会,没有公众科技素养的提高,在生命科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研究中实现公众参与和 顾及社会伦理道德将只是空谈。生命科学家和基因工程技术工程师在技术评论和公众心理调 适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有预测和评估基因工程技术社会应用的正负效应,对公众进 行科学知识普及和技术风险教育的责任,并结合自身的研究进程负责任地与公众进行多方面 的对话和交流,通过开展技术评论有效地缓解社会公众期待与紧张的心理状态,从而创造一个 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为争取公众参与搭建一个互动的平台,最终实现基因工程技术的人性 化发展。 大众传媒在塑造基因工程技术的社会形象,促进公众理解基因工程技术的过程中有着广泛而 深远的影响。媒体通过自己的宣传,既可以起到为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争取社会投资、社会 支持的作用,也可能招来社会公众对该项技术的强烈抵制。媒体对基因工程技术的理解程度 和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公众的心理走向。因此,较为理想的技术评论应以正确理解科学技 术为基础,以科学精神为灵魂,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原则和进步的方向性原则,使社会公众及 时了解到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状况,切实维护公众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通过公众参与和民主 监督,促使基因工程技术以尽可能符合社会秩序和人道的方式发展,最终实现生命科学研究 和基因工程技术创新的人文关怀。 5. 通过立法和制定科技政策进行必要的社会调控 在宏观层面,要处理好个人、社会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注意从社会整体效应和长期利益 的角度对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作出调控;在微观层面,要着力营建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全面 进步和谐一体的理念,使基因工程技术研发人员切实认识到自身的社会价值诉求。通过各方 面的共同努力,使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实现更多的人文关怀,尽量减少其对社会利益的损害 。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通过立法使基因工程技术在发展中趋利避害。制定有关法律和法规并不是阻挠基因工 程技术的发展,而是对其进行积极引导和适当限制,由此争得充分的准备时间,以便人们能 够充分估计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负面作用,建立一套可操作的制度和规则。为防止现代生物 技术对人类生命个体的有意或无意的伤害和危及人类社会的发展,在发展生物技术方面一定 要谨慎,要在严格的法律规范条件下有序进行。近几年,我国制定出台的《基因工程安全管 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等,都是对 基因工程技术发展进行规范所作出的积极努力。 其二,制定出合理的基因工程技术发展政策是其发展的重要条件。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关系 到国家、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前途。在进行基因工程技术立法和制定政策时应十分慎重,不要 使基因工程技术工作者和生命科学家们在从事研究时感受到过多的社会压力。只有在一个宽 松、民主、自由的社会环境中,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才会真正有利于生命科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健康发展。在制定基因工程技术发展政策时要 充分考虑到基因工程技术的社会价值、社会心理影响等,最终实现基因工程技术与经济社会 的协调发展。 若要从根本上解决政府、科技界、企业界和公众之间在基因工程技术发展方面的观念冲突, 除了像技术哲学家m.邦格所设想的力争技术的民主控制,即公众参与所有大规模的技术规划 之外还需要有整个社会的变革[9]。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离不开社会的整体 变革,需 要通过适当的社会变革争得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但是,这种有利于协调基因工程技术与其 他社会领域冲突的社会文化环境,仅仅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本身的发展是无法营造的,这需要 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总之,我们希望在人文价值的积极导引下,寻求一种有利于基因工程技术健康发展的道路, 让本性为善的技术发展得更为完善,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煤矿企业管理论文:煤矿企业管理与提高经济效益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煤矿企业在我国发展迅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煤矿企业的竞争实力要求越来越高。想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得以长久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加强和优化煤矿企业的经营管理,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针对企业管理与提高经济效益的关系,分析加强企业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煤矿企业加强管理经济效益 管理是每个企业永恒不变的主题,提高企业活力,增加企业效益,是提高企业竞争实力的有效途径。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是大势所趋。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一、加强企业管理与提高经济效益的关系 1.优化企业管理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劳动效率 煤矿企业在生产环节当中,经常会出现人员不足,缺少劳动力的情况。这时如果再出现生产和操作过程的人员过多,大于岗位需求的情况,企业的生产效率将会大大降低。强化企业的管理系统,对生产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优化企业的利益分配机制,这样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岗位将会对每道生产工序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1]。 2.优化企业管理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费用 企业的发展都需要一定的成本费用,当成本预算固定时,企业消耗的成本费用越低,企业将获得的经济利益就越大。优化煤矿企业的管理系统,可以使企业的各个部门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安排成本费用的使用情况,有效管理生产成本,节约成本费用,企业经济效益将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3.优化企业管理有利于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强化煤矿企业的管理系统可以使企业管理者在宏观上对于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有更准确的把握。全面管理预算,协调各个部门与环节的工作,使各个部门之间可以更好的相互配合,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可以顺利有效的进行,提高企业生产活力,从而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如何加强企业管理 1.优化企业预算管理 在煤矿企业的管理过程中,首先应该让企业管理者树立科学的管理意识,从根本上认识到科学管理的重要性。对于预算的管理工作要全面细致,所谓全面的预算管理,是通过预算对企业的各个部门的财务或者非财务的资源进行非常合理的分配、考核及控制,有效的协调和控制企业各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完成企业既定的生产经营目标[2]。 2.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很繁琐细致的工作,煤矿企业在人员管理调配上,可以实行人员的定编、定员、定岗制度,合理分配和利用员工,精化、细化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对员工工资有效合理的分配,制定合理的企业管理和人员作息制度,对员工实行绩效考核制度,维护员工的合法利益,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3.强化企业设备的管理 煤矿企业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应时刻注意设备的检修情况,树立预防维修的意识,做好设备的保养工作。职员可以根据原有的故障数据进行分析,对于存在故障隐患的设备,及时做好保养和维修工作,不要等到严重故障或设备瘫痪时才想到维修[3]。企业要严格执行设备普修计划,做好设备的日常检测和维护工作,对设备的性能和状态进行及时的保养和优化,避免和减少由于设备瘫痪造成停工和更换设备,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生产成本的投入。 4.强化企业成本管理 在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应该不断的强化管理者和员工的控制成本意识,将节约成本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理念贯穿在整个生产经营的过程之中。同时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适时转变煤矿企业管理者的成本管理旧思想,将传统的短期成本管理逐步转变成长远成本的管理。时刻强调节约意识,将成本支出控制在最低水平,使企业经营效益获得最大值,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5.加强企业物资消耗的管理 为了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就要强化企业的日常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和物资消耗。根据实际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合理安排企业的用水用电、办公用品及其他物资的消耗。严格控制企业的用水用电,进行相应的计量和考核制度,科学管理水电成本输出,避免浪费加大生产成本。 6.加强企业绩效考核制度的管理 企业应该制定合理高效的绩效考核方法,精细的考量预算和实际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才能准确的分析和判断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考核标准要系统化,精细化,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同时在员工薪酬方面也要建立合理公平的考核制度,使员工有一个科学、合理、明确的奖惩制度,将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紧密结合,将企业的发展变成每个员工的共同责任。 三、总结 煤矿企业要想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强对企业的综合管理,优化企业资源配置,降低成本,节约资源,减少消耗。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要相互配合,紧密联系,保证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健康有序的进行。通过企业管理的优化,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使煤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 煤矿企业管理论文:基于Ajax的煤矿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随着计算机技和网络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系统慢慢进入了煤矿企业,在煤矿生产中通过采用计算机技术能够实现安全系统和矿井生产的控制、监视与监测,从而改善了企业的安全状况、大大提高了煤矿的生产效率。本文首先介绍了Ajax技术的应用,然后讲述了煤矿企业管理系统的设计,最后详细介绍了基于Ajax技术的煤矿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过程。 【关键词】Ajax 煤矿企业 管理信息系统 设计 实现 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是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煤矿企业的地域比较分散、工程环节繁琐、信息源多样等特点,我国的煤矿企业管理手段和技术都比较落后。在现代煤矿企业生产中,带式输送机的控制系统对煤炭产量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所介绍的采用计算机Ajax通信技术实现了煤矿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这样一来能够达到提高煤矿企业生产效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1 煤矿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Ajax的应用 1.1 煤矿企业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应用模式 对于实现煤矿的各种信息管理数据集成和专用监控系统,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保证。煤矿企业计算机技术应用发重点和方向主要是综合的运用集成技术、软件工程技术、数据库技术、Web技术、网络技术,其中需要重点解决的是各种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与规范、生产信息的可视化与集成、安全监测信息的处理以及。在以上基础上,企业通过对信息化的集成,从而实现了煤矿集团企业在财务、销售、生产、物流等多个环节上的全面的信息管理,使得煤矿企业在商务流、信息流、物资流、资金流和数据流等方面得到共享与集成。 1.2 Ajax技术在煤矿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Ajax是“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的缩写,即异步JavaScript和XML,是一种基于web网页的开发技术。Ajax的核心是JavaScript对象XmlHttpRequest,通过 Ajax,计算机系统中的JavaScript 可直接运用XMLHttpRequest对象与服务器的数据进行快速交换,而且可以跳过重载页面的环节。将Ajax运用至网络技术时,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多余命令,即减少了用户的刷新和重载时间,也大大减轻了服务器的负担。尤其当服务器有大量的数据要进行交换时,运用Ajax技术可以将服务器部分的工作内容通过P2P协议转移到用户的客户端上,然后调用客户端的闲置处理能力对数据进行处理,客户端不需要下载任何的插件,在不增加数据传输量上进一步促进了页面处理速度。 Ajax技术可以运用在管理系统中的注册,审核数据,统计数据,数据填报等功能。在用户名注册的环节中,Ajax技术可以高效地检验用户名是否重复。另外,数据的填报,数据的审核和上传,客户端数据与服务器的传输都大大减少了处理时间,而这些功能节省的时间可以很容易地反馈给客户端用户,增强了用户体验。 1.3 新型的Ajax引擎 传统的Ajax引擎其实是一套复杂的Javascript应用程序,主要用于处理用户的命令,服务器数据的读写和远程客户端数据的更改。新型的Ajax系统基于传统的Ajax引擎,采用全新的 Javascript库,实现不同的模块来完成服务器数据的交换。全新的模块的主要功能有:页面显示控制、数据通信功能、数据类型转换、数据异常处理等。 2 煤矿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2.1 系统建立的初步构想 煤矿企业的生产运行依赖于煤矿的生产系统,为了迎合企业的生产需要,一个科学的煤矿生产系统应该注意如下几个地方:(1)系统工具和平台,一般来说,煤矿的生产系统是各种工具和平台的集成体,企业有必要结合自己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工具,以及合理地利用平台资源,发挥出生产系统的作用。(2)和旧系统的兼容性,普通的煤矿企业都已经有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统,所以重新构建新的系统就十分有必要考虑与旧系统的兼容性,使得信息转移或者信息的转化都能顺利进行。(3)生产系统的安全性,凡是涉及到网络信息的管理系统,都会面临很多安全性的问题,如何保护生产系统中的重要信息是企业面临的大问题。基于上述各个方面的综合考虑,以构建安全的煤矿生产系统为目的,我们选择XML浏览器技术作为客户端系统,以Web技术作为开发技术,用C语言执行简单的基本操作。 2.2 煤矿生产系统分析 煤矿生产中的计算机智能监控网络系统的硬件环境主要有web浏览器、工作站、监控系统、服务器和信息网络等。其具体的硬件环境模型如图1所示。 由图1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个只能的监控网络系统,其主要由主服务器和工作站前端组成。主服务器是所有数据管理的枢纽,可以说是整个监控系统的心脏,关于涉及到整个工作站前端的任务可以由主服务器发出命令,然后通过网络路线传递给各个前端。工作站前端的任务是采用面对对象的软件,直观地与主系统进行信息的共享和交互任务。其主要内容有报表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图像地传输、结果计算等。该监控系统功能如图2所示。 2.3 系统主要功能分析 此计算机智能监控网络系统中一些对煤矿生产至关重要的功能,以下是对这些功能的具体分析:(1)传输数据图形功能,该功能主要是用于实时上传各矿井通风口的图像信息以及相关的巷道数据。(2)企业信息化的共享,构建该生产系统之后,主系统服务器的资源可以随时下载到任一前端客户端上,并且进行修改或者转化成其他的资源格式,除此之外,前端客户端上的文件可以通过住服务器连接系统的打印机进行打印,做到资源利用最大化。(3)生产中监测数据的实时显示,系统中的专业分析软件可以根据上传的数据与图像,能够计算出矿井巷道的温度和湿度、通风口的风速、井下的一氧化碳、瓦斯等有毒气体的浓度变化。通过系统的显示系统将实时监控的数据显示出来。(4)系统对用户的集成管理,此功能主要用于管理企业用户的登录,用户名及密码管理。 3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过程 3.1 系统硬件的组成 整个煤矿生产系统的硬件系统主要由大量的下位机组成,其在现场的主要任务是收集实时数据煤矿生产系统中的下位机系统的主要任务是采集实时数据,下位机硬件的主要由语音电路、数字转化电路、传感器、报警器电路、工业级单片微机等等组成。传感器可以作为整个煤矿生产监控系统中的基石,所有的原始数据都是由传感器获得:比如张力传感器可以接收到输送带的实时拉力值,然后通过数字转化电路转化为电信号,通过数据传输电路及时反馈给监控系统,监控系统受到数据后即可以给出相应的命令。系统的各个硬件组成缺一不可,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3.2 系统通讯方式的选定 煤矿生产系统的网络监控系统一般采用一对多的通行模式,系统中先分配一定量的上位机,然后每一台上位机控制多台传送机的运行。任一台下位机和上位机的通讯都必要安全顺畅、可靠有序,这种一对多的控制模式容易引起紊乱,这就有必要设计出一种优化的通信方式。新的煤矿生产检查系统采用了两级通讯模式,与传统通讯方式的差别是,上位机并不是直接连接下位机,而是连接到现场的控制中心。控制中心作为中转枢纽,可以连接八个下位机中断。而一台上位机可以连接四个现场控制中心,所以每一天上位机最多可以连接三十二个下位中断。采用这种模式,减少了上位机与下位中断的连接数量,大大提高了煤矿生产监控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性。该系统中的上位机是直接与现场控制中心进行通讯,而现场的控制中心则直接与下位中断进行通讯,这种通讯方式的劣势在于上位机的信息在通过现场控制中心后容易造成信息不精确。 3.3 基于Ajax的煤矿管理系统的实现过程 在煤矿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中,有大量有关项目记录的数据需要管理,在数据管理的过程中对数据进行保存和修改的时候,避免不了数据字段冗繁等特点。例如用户在进行操作的时候如果要一边输入一边保存,这时会出现频繁刷新导致页面刷新速度变慢,而且数据传输出现重复的情况;如果在输入全部数据之后再保存,则在断电或者死机的情况下会出现数据丢失的情况。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引入Ajax新引擎技术,就能实现自动增量保存的功能,从而改善用户体验,提高工作效率。自动增量保存客户端的实现算法具体如下: (1)对Ajax引擎进行初始化,并设置好UserDats缓存空间的大小; (2)修改数据或者输入数据,并触发OnUserData方法; (3)采用OnUserData对UserData的缓存状态进行判断,在缓存满的条件下执行(4),否则返回到(2); (4)将闭缓存的数据装配之后形成XML,使用XMLHttpRequest异步发送数据,请求服务器进行处理; (5)修改标志并设置序号,将缓存清空; (6)如果用户没有数据输入则转到(7),否则执行(2); (7)将页面提交,保存现有缓存内容。 根据上述算法,我们可知只有发生修改变化的数据和新输入的数据才会被缓存并发送至服务器。而服务器在对客户端数据进行处理时并不会对数据的编辑和录入产生影响。很多系统的页面中,会有数据关系复杂和记录项目过多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加入提示的功能则能减少出错率。在此解决方案可以采用在自动输入提示页面加入Ajax实现功能,用ashx文件在服务器段处理页面段的提示请求。 4 结语 总而言之,该系统主要是为煤矿企业的管理提供了一个合理的网络化的信息管理平台,为用户和各个部门都提供了一个数据信息共享的平台。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要站在用户的角度充分考虑到人性化、易用性、科学性和人性化的原则,以给使用者提供最大方便为目的进行设计。用Ajax技术对系统客户端进行相应的改进可以达到提高系统易用性,并且减少服务器负载、访问次数、和网络流量的效果。 煤矿企业管理论文:煤矿企业管理中降低材料消耗的重要性及策略研究 摘 要:提高市场竞争力是困扰当今煤炭企业多年的问题,实现这一目的通常是利用降低煤炭企业成本来实现。煤炭企业可以通过科学的管理来降低耗材,从而实现低成本运营,最终实现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战略目的,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煤矿企业 降低耗材 科学管理 1、通过制度奖惩控制原材料的消耗和鼓励回收 从管理上降低耗材,首先要确立责任人制,从材料的发放开始,经过使用和信息反馈,将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材料验收入库登记制度可以增加员工对材料的节俭意识,并且配合合理的奖惩制度,杜绝了人为浪费的现象。 通过将软底和软顶的支护控制方式应用到回采工作面,想要减少材料投入,就应该在掘进巷道除锚喷巷道之外,在两帮原则下使用塑料网,锚喷巷道使用金属网。采用旧皮带、钢管、钢丝绳等等锚带护帮,可以减少一定材料投入费用。对旧材料应该提倡回收再利用,对新材料加强维修保养。支护材料的利用率应该在五分之一以上,对于回收利用的旧材料,可以算作新材料费用的若千分之一,如果旧材料没有合理复用,那么没有达到再利用的部分应该按照原值处罚。井下回收物料应该严格验收入库,通过按照对材料品种和规格进行记录,实时掌握井上和井下材料情况,如果旧料足够使用则不应该继续添加新料。确立回收计划,根据每个月的工作进度和支护形式进行科学统计,主要统计对象为采区上下巷物料回撤情况,最后给予考核结算和制定当年回收和复用价值的具体指标。井下维修站应该充分发挥作用,道轨和铁管以及工字钢等等类似物品应该就近在井下修复,这样就减少了升井运输的资金消耗。公司应该积极组织回收再利用活动,并且确保回收物品尽快修复和投入使用。另外应该注意自助开发加工新品种,尽量减少外购和外委的资金消耗。 2、设计成本的控制 不同的工艺设计对煤矿企业的成本影响差别是巨大的,比如:综采顶煤一次采高新工艺就比综采分层开采工艺的掘进所消耗的材料、人工以及电力成本低了一倍以上。如果想要有效的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制造成本,就应该强化设计成本的控制。因为煤炭企业的产品是天然形成,由于产品不存在设计阶段,所以制造成本的高低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与工艺水平有关。煤炭的生产制造成本来源于方方面面,从矿区的设计到企业的开拓布局这些宏观部分,到采区巷道设计和工作面的合理布置等等,都会从不同程度影响煤炭的生产成本。当今煤矿企业对制造成本也比较重视,但是对于设计成本控制却往往容易忽视。对于安全性的过量考虑和对经济性的不够重视的现象普遍存在于企业开拓和布局方案技术作业规程之中。工程技术人员没有对其所设计的方案承担经济责任,而只负责对设计方案和技术措施的技术责任。这样技术和经济责任就被人为的分割开来,导致企业在成本核算中往往容易忽视对设计成本的核算而只是对生产和销售成本作常规的统计。所以,应该鼓励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和了解成本管理。同理,企业管理人员也应该适当了解生产技术的一些基本常识,并且最好参与到技术人员的技术讨论和决策中去。通过充分结合技术和经济,就会产生巨大的潜在效益。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应该充分考量经济效益,从单纯的技术设计过渡到适应市场经济,从而达到在合理的成本下,最大限度的提高质量和设计精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应该把单项工程的设计成本同该设计所达到的经济效益与技术人员的工资紧密联系起来。让设计单位和项目单位共同承担风险与利益。这样做的目的是促使企业管理人员重视设计成本的控制。同时,企业管理部门应该改进工作方式,加强事前调查研究的力度,从过去被动的出现问题后调查总结到通过主动的调查研究发现潜在的问题,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中。企业管理部门工作可以分成几个模块,分别为核算、调研、成本分析和业务学习。成本管理人员最主要的职责就是为决策者提供正确可靠的决策依据。 3、管理中降低材料消耗的策略 降低原煤成本的一个主要部分就是降低材料消耗,降低材料消耗的方法有两方面: 首先,应该完善材料消耗的管理制度,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材料的浪费,节约材料,降低材料损耗,从而降低施工成本。具体做法是把工资和材料消耗共同捆绑交付施工单位,这样施工单位在施工时就会对材料消耗非常重视,并且会对回采的设备和材料进行验收和清点,统计丢失率。 第二,是开展回收再利用活动,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指定专人负责材料的回收工作,对于可以重复利用的材料应该清点数量,合理保存,并登记在册,如果材料回收后使用率达到了90%,那么就比完全使用新材料的成本下降了一半以上。 第三,应该奖励节约,惩罚浪费。在管理中,企业应该建立良好的惩罚和奖励制度,对于在工作中节约使用材料的人员应该给予相应的奖励,并鼓励大家要本着节约不浪费的工作思想来施工,同时对一些故意浪费原材料给企业造成损失的人员要给予一定的惩罚措施,做到赏罚分明,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同时,降低施工材料的损耗。 4、结束语 总之,要想从管理中降低企业耗材的成本,就应该注意制定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并且注意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的相互了解和配合,积极开展回收再利用的活动,认真做好基层员工工作,使其爱惜材料和工具。通过确立科学有效的制度让成本概念存在于所有工作人员头脑中,而不仅仅是领导所考虑的事情。这样,从方方面面都有考虑到运行的经济效益,认真把纸面数据变成决策者的依据,把制度落到实处。 煤矿企业管理论文:浅析劳动定额在煤矿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摘 要:劳动定额综合了企业管理学、劳动心理学及数学等多个学科,是合理利用劳动规律,提高劳动效率的有效途径,本文笔者就煤矿企业中劳动定额起得作用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劳动定额 煤矿 劳动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和技术条件下,生产合格的单位产品或工作量应该消耗的劳动量(一般用劳动或工作时间来表示)标准或在单位时间内生产产品或完成工作量的标准。在煤矿企业中劳动定额同样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煤矿企业劳动定额的特点 1.煤炭企业具有广泛性,工种多、生产关节多。因此,必须按照劳动定额配备设备以及人员,使之协调配合,协调生产。 2.在煤炭采掘生产过程中,劳动强度的大小决定着工人的劳动成果。因此,煤矿企业的劳动定额必须科学合理。 3.煤炭企业在进行井下作业的时候,场地经常变动而且比较分散,管理非常复杂。因此,劳动定额是煤矿采掘生产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4.煤炭企业职工人员多、文化程度低、技术水平也不高。因此,劳动定额可以促使职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及技术水平。 二、劳动定额在煤矿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1.可以规范职工的劳动时间 法律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个小时,用人单位不得强迫劳动者加班。根据法律规定的劳动定额标准,合理规定劳动者的工时消耗,包括作业时间、结束时间、休息时间以及个人特殊情况休息时间,保证职工在工作地点的工作时间内,规范合理地进行准备、生产、检查以及工作的交接。根据工时消耗,合理制定劳动定额,在遵守安全生产、技术要求的条件下,将作业时问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规范具体的工作量,包括移支架、清浮煤等施工工序,不仅可以规范劳动者的劳动行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保护了职工的职业健康。 2.可以使企业合理编制定员 劳动定额的制定,是根据一定的条件制定的,条件不同,劳动定额水平则不同。这些条件包括生产条件、技术条件以及企业的组织条件,还包括管理人员与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劳动者对工作的态度以及劳动者的技术水平。根据具体的条件制定劳动定额,可以对定员人数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确保安全生产。 3.可以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煤矿企业通过增加职工报酬,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必须重视劳动定额对企业生产的推进作用。劳动定额为衡量职工的劳动提供了尺度,管理部门应该按劳分配,按工序工作量进行分配,使定额工作促进生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基层单位也要重视劳动定额,根据不同的生产工序,配置不同的熟练工人,加强劳动纪律,提高操作技术,提高劳动者的工时利用率,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4.可以衡量职工的贡献程度,改善薪资制度 对于煤矿企业来说,计件工资等于计件单价乘以产量,通过劳动定额,可以杜绝工资分配只与产量有关,而忽视了劳动消耗量以及生产工序的难易程度,可以提高职工的劳动积极性。通过劳动定额,可以根据生产条件的变化,改善劳动组织,合理分配人员。劳动定额为衡量劳动者的劳动量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科学地将生产责任以及经济责任落实到每一位职工。根据这个尺度,企业可以检查哪些员工尽到了责任,哪些员工没有尽到责任。而且,劳动定额也贯彻了“按劳分配”,按劳分配的特点就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5.可以促进职工全面素质的提高 劳动定额可以促使工人为了完成和超额完成劳动定额,努力学习先进生产技术,改进操作方法,提高生产率,提高熟练程度,节约工时,提高工效。劳动定额还有利于加强和巩固劳动纪律,改善工人的技术素质,促使工人自觉遵守劳动纪律,增强工作责任心。 三、加强煤矿劳动定额管理至关重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劳动定额管理,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管理水平以及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1.强化劳动定额管理意识 劳动定额管理是企业其他管理的基础,可以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劳动消耗,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作为劳动定额标准的实施者,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定额管理的重要性,并转化全体员工的观念,确保定额管理下作的正常实施。 2.制定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管理制度 聘请专职定额管理机构以及专职人员,根据市场实际情况以及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定额管理制度。在生产过程中,根据各个工序的特点以及职工的技术水平以及职业素质,全面把握劳动用工与资源配置的关系,确保定额管理制度科学严谨,符合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 3.加强日常劳动定额管理,使定额管理规范化 将劳动定额管理工作落实到实际工作巾去,让工人掌握劳动定额并完成和突破劳动定额,最大限度地调度职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充分发挥劳动定额管理的作用,促进生产的发展。举办劳动比赛或者技术培训,提高工人的生产技术水平。通过考核,鼓励职完成并突破劳动定额。逐步完善劳动定额管理体系,保证劳动定额管理的规范性与权威性。 总之,煤矿企业的劳动定额与企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劳动定额工作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企业的经营成果。所以,煤矿企业应该加强劳动定额管理,完善劳动定额管理工作体系,只有这样,才有利于降低劳动消耗,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煤矿企业管理论文:现代煤矿企业管理浅析 【文章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既要面对来自外部的挑战,又要探寻符合本土国情特质、企业现状的经营之路。当前国有煤矿企业在内部管理上存在着许多不同程度的问题,外部市场行业竞争也日益加剧。因此,如何在竞争中取胜,是煤矿企业面临的最为突出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做好煤矿企业管理工作,如何提高煤矿企业竞争力进行阐述。 【关键词】 煤矿;经营;管理;效益 近年来,就煤矿整体行业而言,虽然全行业的形势大有好转,但市场不确定性因素的特性,决定了任何产品都不可能永远是抢手货。煤矿企业应该也必须须紧紧抓住当前较为有利的时机,居安思危,把企业做实、做强。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通过这几年的实践证明,强化管理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1 注重制度建设,增加企业效益 按照党的十八大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企业要为职工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让所有同志都能够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在这种环境中工作,人的心情是愉悦的、舒畅的,人的潜能也能得到尽情发挥。这是人性化管理的一部分,能够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工作全面展开,中心业务也能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靠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制度不完善要修改制度,程序不科学要改进程序、流程,这些都是企业管理的基础。煤矿企业要建立健全以责任制为基础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基本制度、工作制度、责任制度,它是根据社会化大生产进行分工和协作的要求制定的,规定了企业每个成员在自己的岗位上所应承担的任务、责任以及相应的权利。建立岗位责任制是基础,通过这一制度的实行,可以把企业的每一项工作落实到人,从领导到基层,专人专岗,专人专责,有了良好的生产秩序,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实现也就有了保证。 2 加强成本管理,努力实现降本增效 煤矿企业应当在企业内部建立一整套降低成本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办法,要健全完善成本费用管理制度,科学制订企业生产计划与作业计划,对工艺流程、生产进度、过程质量、物质消耗、生产成本等进行全面控制,提高工作效率和优质产品率,降低成本。各区队在强化成本控制方面要坚持“总额控制、单项限额、当月考核、不准突破、上下对口”的原则,对全矿生产成本进行封闭式管理,注重降低成本效果。形成全方位的控制体系,做到全矿成本始终受控。把成本控制纳入到全矿生产经营过程的管理中去,在全矿范围内形成全方位、封闭式的成本控制体系,确保全矿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成本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3 加强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 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是企业调整产品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开拓市场、提高经济效益、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的必要手段。煤矿企业应该优化生产布局,科学开采煤矿资源。从煤炭分布储量情况出发,积极组织科技人员进行技术攻关,合理配采开采,扩大生产能力,保证煤炭质量。还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生产设备的生产效能,提高单产单进水平。还可以运用采掘新工艺,提高煤炭落地质量。 4 坚持以人为本,抓好安全生产管理 在煤矿企业处于改革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安全与效益,安全与进度,安全与其他工作的关系,突出安全生产的基础地位,认真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特别是安全第一责任人。多年实践证明,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得好,安全状况就好。为了能够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首先必须对各级各类人员及各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权、利进行明确界定,责、权、利不清,责任制也很难落实。通过与各级各类人员、各单位层层落实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的形式,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并按责任和要求追究责任。完善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察体系,使之充分发挥作用。加强安全技术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人员素质。提高人员素质不仅仅是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也是企业整体发展的需要。要重点把握好培训对象、内容、形式、效果等4个环节,切实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培训对象的层次性和培训形式的多样性,把职工安全知识、安全技术水平、业务能力与职工个人业绩考核相结合,与激励机制相结合,使企业管理人员及职工达到较高的业务水平、较强的分析判断和紧急情况处理能力,使广大职工把安全作为工作、生活中的“第一需求”,实现安全工作“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 5 打造企业文化,创建诚信企业 煤矿企业应该强化全员质量意识,现场管理保煤质。从现场抓起,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逐环节、逐工序规范操作,严格把关。还要注重煤产品的深加工。一方面满足了不少行业用户对煤炭品种的需求,另一方面合理配备了煤炭,极大地提高了煤炭的综合售价。煤矿企业要诚信服务用户,抓住机遇促进增收。随着煤炭行业形式的好转,我们要紧紧抓住各种机遇扩大市场,扩大销售,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6 拓宽项目开发,发展非煤经济 非煤产业经济虽然是以煤矿企业为根基,但要实现健康持续发展,最终还是要走出矿区、走向市场,积极面对广阔的外部市场,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参与市场积极的激烈竞争。发展非煤产业,一是要充分利用好国家和矿业集团的扶持资金。充分利用好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招商引资政策、鼓励发展非煤产业的优惠政策,发展优势项目,围绕主导产业拉长产业链,开发非煤产业新产品;二是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非煤产业。要依靠先进的技术和技术进步,不断更新设备,提高员工业务技术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并有效地消化人力和原材料涨价因素,节约成本,促进企业达到高产、高效;三是要进一步整合资源,轻装上阵。剥离不良资产,减轻社会的负担,是煤矿企业非煤产业从安置型、社会型转变为经营型、企业型,对现有厂点进行升级改造,消灭小规模、低效益的小厂点和潜亏网点,扶持发展市场潜力大、经济效益好的厂点;四是要加大资金投入,对非煤产业现有的一些市场销售好、发展前景广阔、有市场潜力和有一定声誉的厂点产品,大力进行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改造,努力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五是要顺应环保对非煤产业的要求,满足各类客户的需求。要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方针,改变煤炭主业强、非煤产业偏弱的现状,大力扶持煤电一体化、煤化工和建材等非煤产业的发展,筹建一批技术含量高、环保节能强、经济效益好的新项目,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环保经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 总之,当前煤矿企业只有逐步推进精细化管理向更高层次发展,通过转变观念、强化责任、严格考核,建立健全人本管理机制,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才能真正实现煤矿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 煤矿企业管理论文:煤矿企业管理精细化探析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我国企业,面临着更为激烈火的市场竞争,也使企业的利润率不断降低。在这个大背景下,煤矿企业要想取得竞争优势,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精细化管理是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必然选择,是确保企业基业长表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煤矿企业;精细化管理;加强措施 传统的粗放管理模式效率相对低下,生产过程中也难免存在各种跑、冒、滴、漏等浪费现象。那什么样的管理才能从根本上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呢?作为现代化企业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细化管理模式无疑更为科学有效,也对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的提升,以及企业管理效率和经营效益的改善都是大有裨益的。下面就对煤矿企业如何开展精细化管理展开深入探讨。 1.精细化管理是煤矿企业以管理促发展的必由之路 煤炭资源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作用是举足轻重的,这是由我国支持当前经济发展的能源结构所决定的。作为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煤炭在我国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据着70%左右的比例,而且预计至2050年,支持经济发展的能源中,煤炭仍将占据50%以上的比例。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期内是难以改变的,而且在今后可以预见的相当长时期内煤炭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煤矿工业仍将是最为主要的能源支柱产业。 虽然煤炭资源的地位如此重要,但我国煤矿企业面临的外部条件却越来越严峻了,来自环保、资源、安全、节能、劳务等方面的政策和税赋压力不断增大,尤其是在因美国次贷而引发的世界经济危机背景下,随着世界金融风暴愈演愈烈,全球经济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煤矿企业也不例外。前一时期在国内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煤炭资源的价格不断攀升,如今却掉头向下,价格一路下滑。同时,在国内煤矿市场日益国际化的背景下,煤矿企业面临着全球化的竞争格局,加之我国资源税赋征收方式改革的推进,以煤矿为产业的资源性企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只有不断通过加强管理内部挖潜,走精细化产业发展模式,才能全面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才能为企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2.精细化管理推行过程中常见的误区 精细化管理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有效的精细化管理,不仅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最为有的途径,更能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和间接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但在实践运用中,由于理解上的差异,以及不合理运用,难免会使之陷入误区。 2.1不顾企业实际状况盲目推行 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与企业的发展阶段有着必然的关系。并不是所有企业在任何时期均需采用取精细化管理的。一个企业的经营决策层应该以企业自身发展实际为依据,对企业的管理方向做出正确而合理的选择,寻找最适合本企业当前最重要的管理需求,才是真正管理之道。企业的经营决策层,首先应该了解国际和我国企业发展的方向,然后针对所在企业的发展阶段和企业管理精细化所处水平,采取切合实际的管理决策和方向,而不是盲目推行。 2.2过分追求数据化 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更多是以数字依据,但一味沉溺于数字,往往就会被数字假象所迷惑,而导致战略决策的失误。企业决策并不是一个透明的过程,往往面临的问题是数字太多,但数字的真实性、有效性问题突出,往往是一些相互矛盾的数字同时出现,如何取舍、如何平衡,就是一门艺术。推行精细化管理一定要避免唯数据论,而应将所得数据与企业经营实际和相结合,才能使精细化管理的推进更加科学,也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2.3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不足 许多人认为精细化管理会导致管理内容越来越繁杂,过程越来越复杂,手续越来越繁琐,会降低效率。有时为了追求精细化,的确使一些可以跳跃的步骤变得不可缺少,但不断改进的精细化管理,正是管理流程和过程不断简化的过程,简洁是精细化管理的基本趋势。 3.提升煤矿企业精细化管理效果的有效措施 3.1提高对精细管理的认识 煤矿企业精细管理的实践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煤矿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推行,涉及每一位员工和岗位,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就必须统大家的思想,使每位员工都能认识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到精细化管理的推行与员工的利益密切相关。只有认识提高上去了,在精细化管理的推行过程中,才能形成合力,使精细化管理发挥最佳效果,为实现企业的发展愿景提供有为支持。 由于煤矿企业的生产环境相对复杂,危险系数相对大,吸引人、留住人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关注员工的实际需求,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困难是调动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前提。因此,管理者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自觉地、科学地利用各种管理要素,利用精细化管理为企业搭建发展平台,激发他们的潜能,提升煤矿管理工作质量的不断提升。 3.2实施精细化管理关键在制度的健全 制度是管理的基础,是企业经营管理运转正常的保证。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制度的健全是关键。 首先,应做好重点业务流程的梳理和不断完善。一是抓住经营管理的主要矛盾,通过取长补短来解决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二是要对风险予以有效控制,即针对可能造成重大风险的主要因素,通过合理授权与强化监督,有效控制和化解风险,提高综合管控能力;三是应按照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的事情流程化、流程的事情定量化、定量的事情信息化的原则,不断提高管理效率。 其次,对管理制度进行持续而有效的改进。制度是精细化管理的外在表现和保障条件。制度建设一促而就是不可能的,企业必须建立制度完善机制。一是企业应明确管理制度制修订的责任部门,由该部门负责管理制度制修订情况的监督、检查和改进。二是企业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或方法,以保证制度修订、改进的质量,使改进后制度能更好地为企业经营发展服务。 3.3精细化管理想要取得预期效果,执行力的强化是重要保证 在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虽有好的制度,但因执行力不足而使制度流于形式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些问题经常性地反复发生,这无疑会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严重不良影响。要保证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效果,解决好制度执行力问题是重中之重。首先,要强化执行力意识的培养,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让员工牢记执行力就是企业制度发挥作用的保证;其次,企业决策层要以身作责,才能使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深入人心;再次,培养企业执行文化,用文化努力营造执行光荣的良好氛围;最后,还要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工作。检查是保证执行的重要环节。加强执行情况检查,对执行不力的部门和员工要严格处罚,以切实达到教育本人、警示他人的目的。 4.结语 把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煤矿企业,通过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提升煤矿企业精细化管理效果,才能使企业获得更强的竞争力和更优的经济效益,才能从根本上保障煤矿企业持续稳定经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煤矿企业管理论文:浅析“三标一体”在煤矿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摘要] 国内很多煤矿企业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重视并积极推行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随后,部分企业又相继通过了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但是在实际推行中,这些企业普遍感到组织实施的工作量很大,不同认证体系的要求各不相同,甚至有相互矛盾的地方,因此,在煤矿企业通过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单独认证的基础上,进行“三标一体”的整合,具有客观需求,能够帮助煤矿企业增强综合管理水平,提高管理质量。 [关键词] 三标一体; 煤矿; 管理 1 煤矿企业整合模式的确定 质量管理体系是以过程管理为基础设置的,煤炭的不可再生性必定带来其稀缺性,而这一特点也使能源成为各个国家奋力力争的财富,因为它能扼住国民经济发展命脉,在发现占有现有资源的情况下能有效地开发利用也是能源处理问题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欧美发达国家,煤炭企业的能源回收率高达70%~80%,我国目前的资源回收率约为40%,而小煤矿更是只有15%。乱开滥采,无计划开发,对煤炭资源造成极大浪费,其造成的社会消耗也是触目惊心的。把能源开采集中到有实力、有技术、安全有保障的规模性煤炭企业手中,对提高能源回收率和使用率无疑是有效的、可行的。 1.1 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 一体化管理体系应做到协调统一、简捷高效、优化实用。应用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中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及基于事实决策的方法,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强调预防为主,从管理结果向管理因素转变,因素受控,从末端治理、关口前移、从源头做起,超前管理。强调体系同时满足顾客、社会、员工及组织内相关方要求。强调质量、环境、安全与效益的统一,优质高效、污染预防、减少风险、提高效益、提高效率。 1.2 对环境(安全亦同)管理体系标准要素的分析调整 从3种管理标准的结构上分析,3种标准并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尤其是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与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有较大差异。所以有必要在不影响标准整体性的前提下对GB/T 2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素的顺序做出调整;GB/T 24001环境管理体系中4.2/4.3.1/4.3.2/4.3.3/4.3.4要素为“方针及策划”,4.4.1/4.4.3是“职责和权限”,4.4.1/4.4.2是“资源管理”,4.4.6/4.4.7运行控制与应急则属于“产品实现”,环境绩效检查与评价与GB/T 19001第八章“测量分析改进”整合,这样就使得GB/T 2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素的结构与GB/T 1900l标准一致起来。 2 煤企“三标一体”管理体系建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2.1 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需要 全球经济一体化,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企业需要通过认证的体系越来越多,各种体系之间的接口,各要素之间的协调,随着时间的动态变化,会越来越复杂,矛盾会越来越多,解决会越来越困难。一个企业的管理功能和效率发挥的好坏,不能只靠某一个或某几个体系的有效性,而是靠企业管理体系的整体有效性的发挥。这是系统论的整体性原则。 2.2 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是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途径 用一套体系文件进行统一控制,使所有的活动和过程都达到规范化、制度化,将大大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通过一体化审核,一次审核,获得多张认证证书,企业可以用较少的投入,较少的时间,达到多个目标,从而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 2.3 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是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全球经济一体化,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企业面临严酷的国际市场竞争,国际市场的竞争是多方面的,需要多种认证,只有涵盖多种认证的一体化管理体系,才能满足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符合各种市场需求,才能取得参与多元化市场竞争的通行证。 3 “三标一体”管理体系在煤企的实践 3.1 制定满足标准要求且适宜的体系方针和目标 我煤矿的一体化体系方针体现了满足标准和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关注顾客满意度、承诺科学防治、全员监管、减少直至消除安全与环保风险、保障员工健康,确保持续改进企业整体绩效。在建立“三标一体化”过程中,我煤矿将原有分散的、阶段性的方针、目标,重新策划制定出经过全员奋斗能够实现的更高目标,提高了员工士气,激发了工作热情,持续推进了各项工作的阶段性、跨越式发展。 3.2 有效识别、评价控制环境因素和危险源 ① 立足煤矿行业特点,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控制侧重于老矿遗留问题的治理、改扩建项目环境管理和水、气、声、渣控制等,危险源识别、评价控制侧重于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自然灾害防治、以往发生安全事故和应急事件隐患风险、新改扩建项目预先危险源识别等; ② 充分发动全员参与,按照员工—岗位—班组—区队—管理部门—专业的识别程序,采用座谈、现场观察、查阅记录、编制调查表等方法全面、分类识别,按照标准正确评价,分别制订有效控制措施。 4 结 语 在煤矿企业整合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既是实际工作的客观要求,又具有可行性。实践证明,企业通过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及运行。对自身管理水平、管理过程有了更为深刻、更为系统的认识和识别,内部职能部门的设置更加合理。职责分工更加科学,部门接口更加严密。管理制度和办法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均会得到提高。从而能帮助企业的管理逐步走向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法制化和程序化的轨道。 煤矿企业管理论文:浅谈煤矿企业管理与提高经济效益 【摘要】煤矿企业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面临着转向集约型的转变,总结实践经验发现,加强煤矿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煤矿企业 管理 经济效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如果把企业的经济效益比作是“九层之台”,那么有效的企业管理就是这九层之台的最关键的“累土”。没有正确企业管理观和经济效益观,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失去了根基,企业的健康发展就会受阻。我国煤矿企业市场竞争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而加剧,因此通过采取有效的企业管理措施来减少不必要的资金、资源消耗,增加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十分重要。以下将通过几个构成企业管理的方面简单阐述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一、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与经济效益 2009年山西焦煤集团,“2·22”屯兰矿难使我们78名井下作业者失去了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给自己的家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担,矿难同时还造成经济损失高达9500多万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3776.3万元,间接经济损失5780万元。这样一组数据告诉我们只有安全生产、安全管理才能确保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 安全管理与经济效益是相辅相成,又互为条件互为目的一个整体。安全就是效益,有效的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是获得经济效益的前提和保障,良好的经济效益却又离不开严密有效的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只有严密有效的安全管理,才能保证正常的生产秩序;只有严密有效的安全管理,才能吸引和留下大批人才;只有大批人才的成长与发展,才能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增强;只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了,才可能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安全防范和教育。 二、煤矿企业成本管理与经济效益 煤炭产量的增加以及价格的增长使得煤炭经济形势的好转,但是从煤炭产量结果以及经济运行的质量上看,并没有相应的提高,煤炭企业发展的道路十分严峻。所以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为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十分必要。成本控制管理是煤矿获取利润的关键所在,但在我国企业的管理中,成本管理还有众多问题,诸如:领导的管理意识很薄弱,成本管理良莠不齐。但是市场形势好转的现象使得人们看不到管理的漏洞。 煤矿企业生产成本分为显性成本和隐形成本。而隐性成本一般比较难以发现且不在财务账簿中彰显出来,给煤矿带来的损失却难以估计。煤矿生产的复杂和特殊性使得隐性成本的管理和控制难度更大,能否成功地降低隐性成本关系到煤矿企业的盈利水平。 回收榜样、金牌矿工—平煤集团一矿矿工吴如,自1984年至2006年,22年来吴如升井从不空手,回收物资折价110万元。可回收利用物资作为隐性成本可见数字之大,煤矿企业在注重显性成本的控制的同时,也要重视隐性成本的控制,对可回收利用的物资及周转品要更加重视,重视成本消耗的有用性,可以尽量避免无效成本的发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隐性成本对于煤矿企业成本管理的可呈现方面还有很多,比如说管理者对煤炭采掘方案的决策、对生产工艺的决策、对产品筛分的决策、对矿井工程的决策、对管理方面的决策等产生失误时,隐性成本就会巨额增加。又比如说煤矿工人工作的环境差,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行为反常,不顾企业形象的现象。最终导致他们不讲究生活卫生,破坏财产设备,故意设置障碍,小事故影响大生产,小事故积累大事故,增加了隐性成本的产生。 三、煤矿企业设备管理与经济效益 煤矿企业的机械设备的先进程度决定了企业的成产成本。所以有效的设备管理对企业成本管理是有利的。对于煤矿设备管理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生产率应该与企业经营方针、工作规划、生产计划及运输能力等相匹配,片面的追求生产率,可能导致设备投资大、耗能高、维护复杂等,增加企业的负担,提高了生产成本。同时如果相应的技术水平达不到,还可能导致生产率不能提高,发挥不了设备的效率。第二、经济性迫使煤矿企业要求设备的投资低、生产效率高、使用年限长,同时维修与管理费低、并且在使用中节约能源和人力。第三、合理利用设备,合理安排工作流程,避免出现设备闲置的现象,保证生产效率。 总之,保证生产设备具有统一性与互换性,同时具有适应性与灵活性。在煤矿企业中,除了购买的设备还有一些设备需要租赁的,对于这部分设备,应该合理选择,保证对对设备投入及运行成本的控制是行之有效的。 四、加强煤矿物资管理 煤矿企业的物资管理应该实行精细化管理,合理的配置材料,达到合理利用资源的目的,不浪费材料。对于煤矿物资管理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建立考核、结算、奖惩制度,责任到人,避免出现问题时相互推脱。第二,单耗及材料目标管理实行双向管理的方式。第三,资源利用要合理,避免生产浪费现象,使得企业的整体成本降低。第四,建立整体清查对账制度,确保合理使用材料,合理调剂材料,实现材料的最优配置。第五,对现场管理应该加强,及时进行材料以及设备的回收利用,避免因浪费和丢失追加成本,避免企业利益损失。第六,对于煤矿企业的水、电的使用,以及工资的标准均应该和生产经营计划结合,建立考核制度,实现定额管理,改善计量装置,在生产生活中合理用电用水,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 综上所述,煤矿企业通过有效的安全管理,同时配合成本、人力、设备以及物资等多种管理,降低不必要的消耗,节约资源,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煤矿企业效益最优化,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煤矿企业管理论文:浅谈煤矿企业管理的科学决策 摘要:煤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加强煤矿企业的管理非常重要,除了要制定相关的制度来进行相应的规范化管理和人性化的管理之外,煤矿企业的决策的科学性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就从这一问题出发,浅析科学决策在煤矿企业管理和发展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煤矿企业管理 科学决策 分析 煤矿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相关政策政策法规的支持,同时也需要相关的领导进行战略性的规划,对于煤矿企业的未来和当前所出现的问题也要进行科学化的决策。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把握煤矿企业的发展动向,以及如何进行科学而合理的决策,直接地关系到煤矿企业未来是否能够健康长足地发展。因此在煤矿企业的管理中,依据科学的方式和方法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实现科学化的决策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煤矿企业发展和市场发展的内在需求。下面笔者就将针对这一问题展开分析和探讨。 1.企业管理的产生 煤矿企业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产物,是由人们在从事交换过程中的共同劳动所引起的。在社会生产发展的一定阶段,一切规模较大的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进行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通过对整个劳动过程的监督和调节,使单个劳动服从生产总体的要求,以保证整个劳动过程按人们预定的目的正常进行。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产品日新月异、市场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煤矿企业管理就显得愈益重要。 2.科学决策的概念 科学决策是指决策者凭借科学思维,利用科学手段和科学技术所进行的决策。 科学决策是指决策者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标,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做出正确决策的过程。科学决策的根本是实事求是,决策的依据要实在,决策的方案要实际,决策的结果要实惠。 3.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 煤矿企业管理的决策是一项科学性的工作,所以在制定相关的决策过程中,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并且按照一定的方式方法进行,只有这样的决策才更加严谨,也才符合当前煤矿企业管理和经营的需求。 3.1发现问题,确定目标[1] 所有决策工作的步骤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所谓问题,就是现实的情形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应该看到,问题常常不是一目了然的,发现问题并不容易。为了能及时地发现问题从而保证有效的决策,决策者应当培养自己从资料的海洋中采集重要的信息的技能和对于围绕着的各种有关事物的警觉,并学会寻找问题的方法,如例外原则、偏差记录、组织诊断等方法。问题一旦被觉察到之后,管理者需要进一步做的就是界定问题、确认问题。所谓的界定问题就是要把问题的性质,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对本组织的影响和需要解决的迫切性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等方面摸清楚,以求全面地把握问题。 3.2集思广益,拟定方案。 目标确定之后,就是要从多方面寻求实现目标的有效途径,这就是拟定方案的过程,这一步做好了,目标的实现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所以这一不是目标实现的重要步骤。因此在拟定方案的阶段,领导一定要发扬民主作风,和研究人员、有多方面知识的人、有实践经验的人,平等地、民主地讨论问题,广开思路、广开言路,充分发挥各方面人员(特别是参谋人员)的作用,鼓励他们施展自己的才能,从各方面寻求通往目标的正确途径,拟定出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只有拟定出多种可选择的方案,才能比较鉴别,一选择最佳方案。 3.3分析评估,方案选优 方案的分析评估和方案选优是决策全过程的关键,二者是密切联系的。方案评估是方案选优的前提,方案选优是方案评估的结果。 所谓方案评估,即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对已经拟定的、可行的方案进行效益、危害、敏感度及风险等方面的分析评估,以进一步认识方案的利弊及其可行性。 3.4经验判断和科学的数量分析相结合[2] 煤矿企业的管理要进行系统化的决策评估,这就需要我们在可行性以及有效性的基础上对相关决策方案进行分析和比较,进行有效的筛选,从而进一步的缩小选择的范围,充分的利弊进行选择。与此同时还要进行科学的数量分析。煤矿企业的选择面临着众多的不确定因素,所以进行科学的数量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在经验判断的基础上,还要通过科学的数量分析来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使得决策更加精确和科学。 4.结论 对于煤矿企业管理的科学决策来说,必须进行全面的权衡和分析,在实际的调查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开展进行,在决策的过程中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按照科学的方式和方法进行,避免决策的盲目性和片面性,科学的决策关系到整个煤矿企业的发展以及实际工作的开展,所以一定要严格审慎地进行,要在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进行决策的分析和讨论,最重要的是要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同时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 煤矿企业管理论文:论煤矿企业管理与提高经济效益 【摘 要】煤矿企业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面临着转向集约型的转变,总结实践经验发现,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煤矿企业;管理;经济效益 煤矿企业属于管理密集型企业,煤矿的生产工艺流程连接紧密,工序间无空隙,每道工序之间的衔接十分紧密,因此称之为“密”;煤矿企业集地质勘探、施工安装、洗选加工及运输等各专业之大成,属综合性较强的企业,称之为“集”。我国煤矿企业市场竞争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而加剧,因此通过采取有效的企业管理措施,减少不必要的资金、资源消耗,增加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十分必要的。 一、煤矿企业的成本管理 (1)煤矿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意义。通过切实可行的措施,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对成本进行管理是有重大意义的。第一,煤矿行业的经济形势的需要。煤炭产量的增加以及价格的增长使得煤炭经济形势的好转,但是从煤炭产量结果以及经济运行的质量上看,并没有相应的提高,可以说,煤炭企业发展的道路十分严峻。所以,加强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为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十分必要的。第二,煤矿企业的内部管理的需求。强而有力的管理手段和基础是企业规模扩大的根基。成本的高低是企业竞争力强弱的关键所在,但是在我国企业的管理中,成本管理还有众多问题,诸如:领导的管理意识很薄弱,成本管理良莠不齐。但是市场形势好转的现象使得人们看不到管理的漏洞。企业内部管理急需加强成本管理。(2)煤矿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对策。企业的成本管理贯穿于整个生产活动中,实践表明,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企业的生产管理。第一,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系统。在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实现预算管理的全面控制,具体包括:生产预算、材料预算、工资预算、费用预算、成本预算等。对预算管理实现系统化管理的主要环节是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预算以及考核和分析预算等四个环节。通过预算管理,形成财务工作重点为事前预算管理机制,事中为监督控制,事后为全面考核的新型管理模式。第二,加强地质勘测工作。企业管理层进行决策的依据之一是有效的地质勘测的结果,有效的地质勘测结果可以避免因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地质勘测工作应该分步展开、按时间保证勘测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三,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先进的生产工艺可以提高工作的技术水平,降低其生产成本,从而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以提高。第四,实现企业管理整体精细化。成本精细化是实现企业资源配置,协调统一战略的重要环节之一。根据全面的成本管理与精细化管理的有机结合制定的生产经营计划,逐层细化成本,全方位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第五,全面管理企业生产阶段。通过成产阶段的全面管理,保证企业成本合理化得以实现。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当时的经济政治状况,同时结合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实行成本控制,并且落实到实际生产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煤矿企业的设备管理 在煤矿企业的机械设备的先进程度决定了企业的成产成本。所以有效的设备管理对企业成本管理是有利的。加强煤矿企业的设备管理,应该考虑以下几点:(1)生产率。生产率应该与企业经营方针、工作规划、生产计划及运输能力等相匹配,片面的追求生产率,可能导致设备投资大、耗能高、维护复杂等,增加企业的负担,提高了生产成本。同时如果相应的技术水平达不到,还可能导致生产率不能提高,发挥不了设备的效率。(2)工艺性。企业的设备应该满足生产工艺的需求。不仅设备在操作上应该轻便、灵活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即要求设备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在选择设备时,应该保证设备出现故障的间隔期长。(3)经济性。这就要求设备的投资低、生产效率高、使用年限长,同时维修与管理费低、并且在使用中节约能源和人力。(4)成套性。即要求生产设备和辅助生产设备、动力设备相匹配。(5)定期维护设备,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应该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维护和检修。(6)提高设备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要求安装、操作以及维护人员应该具有相应的证书,持证上岗。(7)合理利用设备,合理安排工作流程,避免出现设备闲置的现象,保证生产效率。总之,保证生产设备具有统一性与互换性,同时具有适应性与灵活性。在煤矿企业中,除了购买的设备还有一些设备需要租赁的,对于这部分设备,应该合理选择,保证对对设备投入及运行成本的控制是行之有效的。 三、加强工作人员的管理 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国煤矿企业的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在其生产过程中,常出现违规违章现象。某些煤矿企业的机械化程度低,采掘作业中人力劳作的比例较高,但是这些工人多数文化程度低,技术水平良莠不齐,同时流动性较大,不易管理。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稳定煤矿企业的工作人员的队伍,制定管理措施,具体包括:提高协议工人的养老保险与工伤保险提取的比例,签订长期用功合同等。(2)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制定并选择与实际相关的培训材料,将培训落到实处,不仅仅是形式,配合相关部门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采取多种措施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3)宣传安全意识,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保证员工是安全生产,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降低人为失误发生的概率,预防突发事故的发生。(4)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根据岗位的需求,安排工作人员,保证人人有工作,工作有人做,避免人员过剩以及某些工作没人做的现象。 四、加强煤矿物资管理 煤矿企业的物资管理应该实行精细化管理,合理的配置材料,达到合理利用资源的目的,不浪费材料。对于煤矿物资管理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建立考核、结算、奖惩制度,责任到人,避免出现问题时相互推脱。第二,单耗及材料目标管理实行双向管理的方式。第三,资源利用要合理,避免生产浪费现象,使得企业的整体成本降低。第四,建立整体清查对账制度,确保合理使用材料,合理调剂材料,实现材料的最优配置。第五,对现场管理应该加强,及时进行材料以及设备的回收利用,避免因浪费和丢失追加成本,避免企业利益损失。第六,对于煤矿企业的水、电的使用,以及工资的标准均应该和生产经营计划结合,建立考核制度,实现定额管理,改善计量装置,在生产生活中合理用电用水,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 五、加强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 科学管理的核心是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是贯彻执行标准以及督查标准的执行情况。实施原则为:首先,管理层首先执行,起表率作用。企业领导加强标准化的学习,加强标准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带动员工实行标准化。其次,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参加标准化工作,由于成产设备和工作人员流动性较大,因此每一个环节都应该进行标准化工作。再次,加强宣传工作,强制执行。通过大力的宣传工作,使得标准化工作深入人心,保证其顺利执行。 综上所述,煤矿企业通过有效的成本管理,同时配合人力、物力、以及设备等多种管理,降低不必要的消耗,节约资源,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煤矿企业效益最优化,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煤矿企业管理论文:统计知识与煤矿企业管理 [摘 要]如何改进煤矿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是企管科需要不断进行认真研究的问题。本文就统计在煤矿企业管理中所进行的工作,以及运用统计这一工具,取得的成绩,并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方面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煤矿 管理 统计 应用 “管理就是决策”。要在较复杂的环境下制定适合于企业的决策,首要的第一步就是必须制定决策目标,确定决策目标过程即决策机会的寻找过程。为此,就要进行情报资料的搜集和分析, 完善基础,不断提高统计在煤矿企业管理中的分析能力即运用统计工具以适应企业决策者做出重要决策的需要。 参加工作一来,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我在日常工作学习中日益上升自己的统计业务能力,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在工作中用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实践、科学研究,思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不断加强业务理论知识的学习,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统计专业知识结合到实际工作当中,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2009年实行内部市场化管理以来,运用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和统计知识,独立编制完成了内部市场化制度汇编;参与完成三大标准的修订和区队工资的结算核算;并参与信息化系统的录制工作。 2011年参与完成内部市场化的集团级验收工作。主编的《“五位一体”绩效考核促进内部市场全面升级》被企管部作为优秀管理创新送中煤协会。此后,为保证员工队伍稳定,对各地面及机关单位进行定员定编,运用统计知识,采用2011年1—5月份平均工资水平做为基数,节假日工资采用传统的整体控制方式,单项工程单独计算收入,鼓励各单位主动找活干以增加收入。单位内部依据员工贡献大小,进行二次分配,使有能力的员工在工资收入上得到实惠。严格执行“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充分利用收入杠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重新对地面单位工资重新进行结算汇总,为2012年应用的地面单位和机关工资结算方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2年,企管科运用统计知识,结合鹤煤五矿生产实际情况,对井下部分材料进行分色管理。新掘巷道失修率高,修掘巷道复修率高,支护巷道使用寿命短,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重复投入,加重了五矿成本负担等,。 进行分色管理后,经过统计,矿井支护用品消耗明显下降,2011年,我矿塑料网消耗132万,塑料绳13万,合计145万元,较2010年183万元(其中塑料网166万,塑料绳17万)降低38万元,降幅21%。 经过对支撑钢、塑料网等支护材料分色管理后,避免了工程质量低劣、大量巷道前掘后修、修了又修等情况的发生,自支撑钢分色和署名工程实施以来,巷道返修率经过测算降低了50%以上,巷道寿命明显延长。由于巷道的服务年限增加,带给矿井的收益和成本的长期下降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并且撰写的《井下部分材料分色管理的探索与实践》获公司管理创新二等奖,这其中统计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 统计分析,既是统计工作参与管理实践的成果,也是统计工作的总结与提高过程。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每月对矿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并报鹤煤企管部审核。 我矿开启了瓦斯区域治理专业市场,对抽放队全员工资实施市场化结算,在2011年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打钻进尺、瓦斯抽采在结算单价中的比例,将区队的工作重心建立,为各项收入项目制定了结算单价标准,进一步提高我矿瓦斯抽放区队和班组层面对瓦斯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瓦斯发电站及相关人员工资与发电量挂钩结算,将瓦斯发电站、地面瓦斯泵站员工、机二队和抽放队管理人员工资,纳入与发电量挂钩考核结算,按定岗定员,运用统计知识,结合历史数据,测算结算单价及相关单位、人员的挂钩比例等,进一步扩大了内部市场化管理覆盖面,增加了瓦斯发电站人员和地面瓦斯泵站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提高了瓦斯发电站的发电量和经济效益。 统计在定额、供车、全面预算等企管科负责的方方面面的工作的作用也突显。 2012年,运用统计知识,我矿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煤化集团、鹤煤公司内部市场化工作部署,从“三项买卖制”入手,以十一个专业市场为载体,强化“三级核算、四级主体”的基础建设,在企管科的带领下,建立健全了五矿内部市场化组织体系、运行机制、结算流程等,充分运用统计知识,大大调动了区队、科室、地面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踊跃投入内部市场化管理,构建了许多亮点和闪光点,为全矿安全管理、稳产高产、质量达标、降本提效提供了有力保证。 结语:做好统计工作重心的转移。 企业统计人员要与时俱进,既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了解宏观经济的形势,更要研究企业微观经济状况,分析研究自己接触的、熟悉的工作,提供具有价值的统计分析和可实施的改进措施。特别是这几年,我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接触,既要看到企业不断发展的喜悦,也要透过数字了解问题存在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使自己更好的做统计工作。 作者简介:王妤若,女,汉,漯河人,毕业于信阳师范学院,本科,现在河南煤化集团鹤煤五矿企管科负责内部市场化管理工作。 煤矿企业管理论文:发挥劳动定额在煤矿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摘要:本文以煤矿企业管理为研究对象,围绕劳动定额在煤矿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这一中心展开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并据此论证了顺利开展劳动定额在进一步提升整个煤矿企业管理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的过程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劳动定额,煤矿企业 , 管理 , 作用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建设进程不断发展与城市化建设持续扩大的推动作用下,煤矿建设生产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发展中所占据的地位日益关键。煤矿企业管理在确保煤矿企业各项生产运营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开展过程当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需要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广泛关注与重视。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清醒的认识到一点:在经济建设持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种矛盾与需求突出的背景之下,企业所开展的劳动定额管理基于了多方面的因素:①.整个国家政治形式及经济结构的客观性制约;②.国家政治安定团结以及经济稳定发展的迫切需求,这对于新时期的煤矿企业而言同样如此。据此,如何充分发挥劳动定额在煤矿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升整个煤矿企业的管理质量与管理效率,已成为当前相关工作人员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那么,新时期煤矿企业管理应如何将劳动定额的企业管理优势发挥到最大限度呢?笔者现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一、发挥劳动定额的定员作用,杜绝煤矿企业的超定员生产 相关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对于煤矿企业而言,各个采区独立式回采作业面以及掘进面的工作定员应当严格控制在100人以下。这一规范当中涉及到了各个回采工作面应当如何确定工作人员限额的问题,这一问题从本质上来说也正是劳动定额所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何为劳动定额呢?从理论上来说,劳动定额就是指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或完成一定工作任务的活劳动消耗量所预先规定的限额。从这一层面上来看,劳动定额所发挥的定员作用对于煤矿企业在当前生产建设过程当中频频发生的超定员生产问题是有着极为显著的遏制作用的。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煤矿企业劳作人员的劳动态度及劳动积极性能够在劳动定额的推进背景之下得到二次激发;②.劳动定额作用之下相应的劳动定额标准能够将煤矿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当中所涉及到的包括支架、运煤、巷道超前支护、防尘以及落煤等多个工序所需的定额基础有效落实,每个循环工序的定额用工也能够得到合理确定,各个班组的计划定员人数也因此能够得到合理且科学的配置。 二、确定合理的劳动定额标准,以此规范煤矿企业职工劳动行为 我国劳动法相关规章标准中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个小时,平均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个小时的工时制度。这正是劳动定额在职工劳动行为中的明确体现。劳动者在从事企业各项生产经营行为的过程当中不能处于非个人主观意愿的加班。对于煤矿企业而言,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在劳动定额时间之内制定科学且合理的工时消耗设计。这里所提到的工时消耗设计可以理解为企业劳动人员在工作班内以生产任务的圆满完成为主要目的,包括直接与间接两种方式在内工时消耗的统称。具体到煤矿企业而言,其所涉及到的工时消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工作准备及结束时间(主要共包括煤矿企业生产职工在从事生产活动之前围绕工作地点所进行的一系列质量检验、安全检查、交接及准备工作);②.作业放宽时间(所谓作业放宽时间,主要是指职工在从事工作中不可避免的短时间延误性消耗,主要包括煤矿采掘过程当中各个工序之间的必要等待时间、各部门职工进行工作问题的交流时间、业务部室人员必要的业务检查时间等);③.个人需要放款时间(这一类型的工时消耗主要是指职工的个人性生理需要工时消耗,例如喝水、洗手等);④.休息放宽时间(这一部分的工时消耗主要是指以确保煤矿生产保质保量完成,消除职工在作业过程当中的紧张及劳累情绪为目的而设计的必要性短暂休息时间)。对于煤矿企业相关工作人员而言,将以上四个方面的工时消耗在企业生产管理当中进行合理的安排与划分,将作业时间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不仅能够规范煤矿企业相关工作人员的劳动行为,同时对于提升煤矿企业职工职业健康而言也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与意义。 三、以定额标准设计薪酬制度,加速煤矿企业与工会之间的工资协商 劳动法当中同样明确规定:对于计件工资作业模式之下的劳动者而言,相关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所确定的工时制度对职工在作业过程当中的劳动定额以及计件报酬标准予以明确确定。大量的实践研究结果向我们证实了一点: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标准一直以来都是企业推行科学化建设生产的基础与核心。对于煤矿企业而言,职工所执行的计件工资标准乘以综合定额的所得值既为计件工资单价参数,该单价参数乘以职工在一定工作时间内完成的产量即为计件工资额。受企业对于职工工资分配的权力性影响,职工的收入与企业经营发展成果之间的关联性不大,单薄的职工协商能力无法在企业与职工之间达成平衡。工会与企业之间对于工资的协商问题显得尤为关键。在劳动定额协商作用之下,职工能够按照科学的劳动标准进行工作,职业健康得到了可靠保障,传统意义上工资分配只与生产数量相关的局面得以打破,这无疑极大的促进了职工主动性创新能力以及自觉性工作能力的全面提升,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与职工收入增加的兼赢。 四、结束语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与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进程日益完善,社会大众持续增长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对新时期的煤矿建设事业提出了更为全面与系统的发展要求。煤矿企业作为煤矿建设事业的核心支柱,应当在经济社会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加大自身的建设与发展力度。劳动定额在这一过程当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不容小觑。本文针对劳动定额在煤矿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这一中心展开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煤矿企业管理论文:探究标准工序在煤矿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 煤炭采掘生产工序是煤炭产品形成的基本环节,工序质量对煤炭产品质量、劳动安全、生产成本、生产效率有着重要影响,企业要寻求质量、安全、成本、效率的改善,提高工序质量是关键,而工序标准化作业对工序质量起着关键保证作用。 关键词: 煤炭工序;标准化;应用 赵固一矿从采掘工艺项目着手,对采煤、掘进、机电等各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分解细化,制定标准工序,在各工序推行“标准流程+工具+单价+责任人”操作法,全面提升了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使煤矿真正发展成为安全高效、科学发展,具有现代化管理水平的企业。 1推行标准工序的背景 煤炭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经过国家对国有煤炭企业进行改制后,规模化、多样化、国际化已成为现代国有煤炭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这也对赵固一矿各项工作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新的战略目标下,面对领导更换频繁,新进员工增多,青年员工工作经验少,各项工作标准、管理标准不规范的现状,矿井管理模式急需完善,各项工作亟待规范。针对此问题,赵固一矿从建立一套完整的、统一的、规范的操作标准入手,创新管控模式,推行了标准工序管理,为进一步推进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提供强大的支撑。 2标准工序管理的内涵 标准工序管理是在市场化管理基础上实行的精细管理,具体内容包括:①提高每个工人、每个岗位的劳动效率。把以往的经验、知识收集起来加以分析探讨并归类成规律和条例,并成为指导工人实际工作的指导方案,在确保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挖掘劳动生产率的潜力。②把内部市场化工作真正落实到班组。让每个班组长明确每道工序的成本,包括工具、材料、人工等,让一线管理人员按照成本安排生产,提高工效,避免浪费。③让每名员工明白自己每班的工作量和成本与标准的差距,做到算着干、干着算,真正成为经营者。④通过细化作业工序,制定合理工序结算单价,给“交接分制”提供指导。一方面实现了隐患排查治理有偿化,提高了员工排查隐患的积极性;一方面由于工序价格的执行,未完成的工作根据工序价格进行买卖交接,提高了工人作业的质量和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工人井下无谓的作业时间,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避免了某一作业地点人员密集的情况,实现了正规作业循环,实现了安全生产。⑤让区队管理人员站在全局的高度,明白自己的工作在整体中的位置,不仅安排好本区队的事,也要为下道工序(其他区队)打好基础,提高矿井的整体效率。 3标准工序实施的过程 在实施的过程中,赵固一矿首先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生产矿长、安全矿长、机电矿长为副组长,各生产科室和区队负责人为成员的标准工序管理小组,提出目标,细化责任,明确各个时间节点的工作内容,保证标准工序的制定和顺利实施。 3.1 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阶段在这个编制过程中,小组人员根据自己的任务分工深入井下一线,组织有经验、有技术的熟练工人现场模拟工序,现场测定时间,现场测定最佳施工方案,现场测定备品备件和材料消耗,现场提出工序的安全和质量要求。通过现场测算和总结历史经验,将标准工序的基础数据收集结束。 3.2 初稿的成型阶段编制小组将基础数据收集、整理结束后,经管理小组讨论、研究后,形成标准工序的基本模板:要求横向覆盖到采煤、掘进、机电管理三大专业口;纵向包括了每个工序的具体内容、施工准备、施工顺序、安全要求、质量要求和工序成本。共细分为160多道工序。对于基础数据不完整或不准确的由编制小组重新现场测算。 3.3 试行定稿定型阶段为了确保标准工序的科学合理性,企业可以专门邀请相关专业的专家组来企业指导工作。经过专家组与企业管理人员一起探讨,把理论和矿井生产经营实际结合起来,编制出符合矿井生产实际的标准工序。 3.4 推行阶段推行阶段采取以点带面来推行标准工序管理方法。首先在赵固一矿综采区队、掘进区队推行标准工序管理,进而在全矿区队进行标准工序推广,然后,接着在兄弟煤矿单位进行标准工序推广。 4实施标准工序的效果分析 煤炭企业标准工序管理的出台和推广,可以使每位员工有统一的工作标准,即使是新员工,也可以通过学习标准工序直接上手工作,使得职工能很快了解设备的运行和使用,缩短培训周期,让每个人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熟练工,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为生产运营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也给矿井的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潜力。下面举例赵固一矿在区队实施标准工序后的效果做简要分析。 2011年,矿区综掘一队通过确立使用综掘标准工序,使操作工序更加科学化、人性化。当年3月份,在11111工作面轨道顺槽(16.92m2断面、锚网支护)掘进时,实现了单头月进尺716m,刷新了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单头月进尺的最高记录。 2011年,矿区综采二队通过推行标准工序管理,使大采高综采工艺流程更加优化,工人操作更加熟练,新进工人能更快地融入到区队工作中,产量、质量逐月提高,在3月份完成单面煤炭产量28万吨。 2011年6月份,在11071工作面安装过程中,矿区机电队和准备队通过严格按标准工序进行操作,合理安排劳动组织,精确配备和使用工具材料,实施了多项岗位创新,安装效率与上期工作面安装相比提高了15%以上。 5结语 标准工序的推行,有力地推进了市场化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把标准工序融入市场化管理中,使区队、班组和员工在工作中干着算、算着干,不自觉地对照标准找差距,想尽办法超标准,岗位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涌现,不断促使标准工序的改进与提高。每一项工作结束后,我们都认真总结,分析实际工作与标准工序的差距,找出亮点和不足,完善和修改标准工序,促使赵固一矿安全高效的发展。 煤矿企业管理论文:煤矿企业管理与提高经济效益的研究 摘要: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企业在日常经营、长期发展中,越发重视了对其成本消耗的管控,以最大限度的提高经济效益、市场竞争力。本文就煤矿企业管理与提高经济效益作简要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煤矿生产;企业管理;经济效益;成本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进一步加剧了国内煤矿行业的市场竞争,而现代企业若要从中求得生存、发展,就必须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在不断提高各项业务活动效率的同时,尽可能的减少、降低不必要的资金、资源消耗,最大限度的提高人力、物力、财力的使用效率。 以下,本文针对煤矿企业经营、生产全过程的成本管理进行分析、探讨,同时简要阐述其他几种有利于提高效益的管控措施。 一、煤矿企业的经营、生产全过程的成本管理 首先,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全面预算体系贯彻于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有效实现对生产预算、材料预算、工资预算、费用预算、成本预算的全面管理,通过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预算考核与分析四个环节整体实现体系化管理。其中财务管理是预算管理体系中较为重要的环节,应进行重点管理,将财务工作重点转移到支出前管理,从事后核算转变为事前管理,形成事前预算管理机制,对事中进行监督控制,事后实行全面考核的管理方式,整体实现企业成本的有效控制。其次,加强前期生产设计阶段的地质勘测工作,引进先进生产技术。生产设计阶段应有效的加强地质勘测工作,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避免出现决策失误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整体勘测工作要分步开展,保证月度、年度及远期勘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重视先进技术的引进,将其运用到生产当中去,实现采矿工艺及技术水平的提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第三,实现企业整体精细化管理。为更好的实现企业资源配置,战略协调统一,在制定生产规模及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实现成本要素的细化。将全面成本管理及精细化管理有效结合,制定企业生产经营计划,将成本逐层细化,全面加强企业成本控制。最后,在企业生产阶段,要进行全面管理,实现企业成本合理化。通过全面预算及计划管理制度,整体实现资金事前控制,将企业成本进行细分,根据企业及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经济、政治形式,科学合理的实行成本控制,将其根本落实到生产过程中,逐步实现企业管理细化,并逐步形成良性发展,从根本上提升煤矿企业的竞争力。 二、有效提高经济效益的其他管理事项 1.组织优化人力资源管理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将工资总额控制在合理范围。合理制定井上与井下,直接生产环节与辅助生产环节比例,并根据各个环节职能及技能的要求,合理进行岗位分配,避免人员缺失及过剩造成成本增加,将工资总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结合煤矿生产进度、组织工作面,实行循环作业,以保证开采工作顺利进行。同时提升开采效率,制定劳动规范,合理压缩人工成本。企业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加强流程管理,明确工程单价,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支出。鼓励员工积极性,提升生产效率,保证企业合理的成本支出。 2.加大煤矿物资管理力度 整体加强企业材料管理,实现资源合理利用。加强材料及配件的合理配置,细化管理内容,通过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实现材料的精细化管理。针对单耗及材料目标管理实行双向管理,全面控制。通过考核、结算,制定奖惩制度。合理利用资源,避免浪费产生,整体降低企业成本。整体实行清查对账,保证材料合理使用,也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对材料实行合理调剂。同时加强现场管理,对材料及设备进行回收,降低浪费及丢失造成的成本增加,确保企业利益不受损失。 3.对资源消耗的管控 全面加强企业日常管理工作。对企业用水、用电、工资标准与生产经营计划相结合,实行考核制度,并实行定额管理,完善计量装置,整体控制企业水、电成本,避免浪费。在生产过程中,科学用电,实行合理调度,整体遵循躲峰填谷的原则,避开使用高峰期,缓解高峰期负荷。加强车辆管理并合理利用,避免“大马拉小车”的现象产生,整体提升使用率,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 4.加强重视机械设备管理 合理租赁生产设备,实现对设备投入及运行成本有效控制。煤炭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大量机械设备使用,设备的先进程度决定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因此,整体进行设备管理有利于企业成本合理化。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保证设备正常使用,并进行日常维护。将设备故障问题降到最低,做到及时解决,避免设备大修造成成本增加。设备使用过程中,合理选择设备型号,并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安装,操作及维护人员要具备上岗证书,进而提升设备使用率,实现产量增加,成本得到控制。加强生产现场管理,及时检修设备,并保证设备合理利用,避免出现设备闲置的情况,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5.认真做好预算的分析、考核 提升预算分析能力,实行预算考核制度。针对每月预算进行合理分析并建立分析制度,全面贯彻预算执行,合理制定修改方案,全面保证月度、年度预算顺利执行。加强企业内部考核,并保证贯彻实施。整体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合理控制成本,实现企业利润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矿企业若要进一步提高其经济效益,就必须以成本管理为核心基础,加强对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各种资源消耗的协调管理、监督控制,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支出,扩大利润空间。 煤矿企业管理论文:浅谈煤矿企业管理中的成本管理问题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企业管理也朝着现代化发展。尤其在当今的煤矿企业中,对其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是提升其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本文主要论述煤矿企业在成本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提出的问题,阐述几点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煤矿企业;管理;成本管理 一、引言 随着我国的经济市场逐渐的开放,企业的在管理,在理念上发生了本质性的转变。尤其是在成本管理上,管理的模式越来越多元化。在煤矿企业中,成本管理的有效实施,是提升煤矿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但从实际情况看,其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制约着我国煤矿的现代化进程。因此,在经济现代化的进程中,合理的规范成本管理是加快我国煤矿企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 二、煤矿企业在成本管理中的问题 随着煤矿企业的现代化建设,其在成本管理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制约着我国煤矿企业的现代化发展。 (一)成本管理的理念陈旧。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不断开放,企业的经济发展不断与国际接轨。然而,我国在企业的管理中,缺乏有效的管理理念。这严重阻碍了我国企业的现代化进程。尤其在煤矿企业领域,其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严重缺乏现代化的管理理念。进而其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还是片面的对成本进行管理,对部分的项目,存在人为臆断的控制管理。虽然,在成本上降低了成本输出,但却疏于对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有效管理,从而使得煤矿企业的事故频发。这种重“表面”,而忽视“实质”的管理理念,严重制约着煤矿企业现代化管理的进程,同时陈旧的管理理念反而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输出。 (二)缺乏有效的成本管理机制。我国煤矿企业,在实际的成本管理中,缺乏合理的成本管理机制,进而使得煤矿成本管理领域的混乱局面。在管理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管理项目不全面或漏算的情况出现。而且在管理的过程中,对成本的管理缺乏有效的审核、复查等机制,这就更加使得管理秩序的混乱。在管理报表的形成中,过于的追求低成本的输出,而忽视了管理中的实际约束。使得成本管理的数据价值不高,也就是说,当今的煤矿企业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含有太多的“水分”。企业基于这种管理数据,是很难以得到本质性的发展。反而,会造成企业在重大决策上存上出现严重的方向性问题。 (三)缺乏合理的成本预算。煤矿企业在成本预算的环节中,缺乏合理的成本预算。煤矿企业在成本的预算阶段,对于预算的项目费用不够明确和具体。而且在预算的过程中,缺乏全面性。进而使得预算的结果与实际的预算存在较大的差距,同时在预算的过程中,对于关键领域的预算,缺乏有效的市场调查。 (四)我国煤矿企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成本运营形式,严重制约着成本管理的创新性发展,也就是说,当今的煤矿企业的管理目标过于的短浅,缺乏有效的管理眼光。因此,现在的煤矿企业过于的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发展。同时由于注重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了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所以,这种成本利益化的管理模式,严重的制约着我国煤矿企业的现代化建设,使得我国的煤矿安全事故过于的频发。 (五)煤矿企业的管理方式过于呆板。我国的煤矿企业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在成本管理的方式上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基于计算机网络平台的管理方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数据平台的单一化就是其关键性的问题。并且管理的过程中,数据的处理平台也比较的落后,在对于复杂的成本预算时,平台的运行效率不高。而且,在一些小型的煤矿中,甚至缺乏真正意义上成本管理,进而在生产的过程中,出现诸多的问题。由此可见,我国煤矿企业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基于计算机网络平台的成本管理模式就存在较大的缺陷。 (六)管理人才的缺乏。我国煤矿的成本管理,在管理层就缺乏合理的管理人才,而且现在很多的煤矿成本的管理者,往往是凭经验对成本进行管理。这就使得我国煤矿企业的成本管理缺乏有力的基础支撑,也就是出现形式大于本质的问题出现。因此,我国的煤矿企业在成本管理上,管理的形式就存在很大的问题,尤其是缺乏合理的管理人才。 三、加强煤矿企业成本管理的措施 (一)优化管理机制。煤矿企业的成本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这就要求企业要有一套完善的成本管理的机制,进而更加规范煤矿企业的成本管理。避免在管理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管理误差。通过有效的管理机制,合理化管理的流程,尤其是过于冗长、陈旧的管理模式要逐渐的运用新的管理机制来代替,进而可以加速煤矿企业的现代化建设。 (二)优化管理的方式。传统的人工的成本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合煤矿企业的现代化进程。因此,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优化自己的管理方式。尤其是基于计算机网络平台的管理模式,可以很好的便于煤矿企业的现代化管理。而且基于有效的计算机网络平台呀,可以很好的实现管理数据的资源共享,进而使得管理的流程更加的科学化。这种现代化管理平台的建立,对于企业的成本管理带来了实质性的便捷。 (三)加强成本预算。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加强成本的预算,可以优化企业的成本管理。然而,实际的成本预算过于的粗糙,没有实质性的参考价值。因此,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成本的预算,同时可以预算的结果进行合理的审核。因此,在煤矿企业的成本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忽视成本预算这个环节。而且要规范好成本预算这个环节。 (四)加速管理人才队伍的建立。我国煤矿行业的管理人才比较的缺乏,有爱是对于成本管理的人才。因此,在实际的成本管理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加速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这样可以为成本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我国的煤矿企业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成本管理的有效性是其发展的关键。然而,我国煤矿企业在实际的成本管理中,存在诸多的问题,进而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煤矿企业的现代化进程,而且基于计算机网络平台的建立,是加速煤矿企业成本管理信息化的关键。
1农业经济管理的意义 农业经济的管理的意义在于对农业经济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使用农业中宏观调控的方法来对现有的农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依靠实际的农业经济情况,在人员分配上进行管理,并制定合理的方案计划。此外,通过对农业的经济管理,国家也可以制定相应的计划和方案,有关农业人员可以在国家规定的方案内来做合理的交易,在此过程中要尽量的避免由于市场原因或者是自然原因使得农业经济产生不必要的损失,另外结合农业经济管理来对各国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制定详细的计划[1]。 2农业经济管理的作用 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全面强调农业经济管理作用,对农业经济的建设起到积极作用。加强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前,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很多因素的出现都会影响到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所以,在对农业经济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农业经济管理作以适当的改革,这样的改革可以对农村的经济水平进行很好的提高。与此同时还可以促使农村往工业化的方向发展,目前市场经济正在不断的更新,促使着农业经济也朝着新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状况下,更要深化农村经济改革,加大市场经济和农村经济之间存在的联系,让农业农村经济逐渐趋向于产业化[2]。在对农业农村经济进行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加大人才使用效率。当然,要想农业经济管理的水平得到快速的提升,必须要做好对土地的利用和改革。 3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的现状 3.1受传统管理理念影响大 部分地区在农业经济管理中还是使用比较传统的管理模式,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在管理上的效率,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经济在其中扮演着比较重要的角色,加强对于新时期管理理念的关注度,以此来对农业经济管理中的管理水平进行有效的提高[3]。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农业经济有着较快的发展速度,就此使得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但是部分管理人员在农业经济管理的观念还是比较传统,没有与时俱进,对提高农业的经济管理效率有很大影响。 3.2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以新时代为发展背景,农业经济管理需要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水平。在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对于目前发展比较迅速的信息技术进行使用时很具有优势的,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基于此,信息化的管理和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可是,根据现状来看,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还不成熟。 4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对策 4.1提高管理水平 管理者水平直接决定农村经济管理质量,应加大对管理者的培训力度。需要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所掌握的技术进行有效的提高,增强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和工作中的责任感。根据实际情况引进一些创新型的人才,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筛查,以防有人浑水摸鱼[4]。完善管理人员的审查制度,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4.2健全管理体制 农业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和改善管理体制,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建立统一的经济管理体系,促进市场经济和地方农业经济的连接。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上的完善,加强农业经济上的管理水平,节约成本,根据实际经验不断优化管理体系,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5]。 4.3加强信息化建设 为了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这是符合中国目前的社会发展的背景,对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工作,也要不断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水平,信息技术和服务管理平台的实现,传统的农业发展技术进一步得到更新,为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巨大转换动能。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十分重要的。但是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中还存在较多问题,只有不断的研究这些问题,并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不断创新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建立农业经济管理信息服务体系,建立专业化管理组织,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慧卿.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17(20):25-26. [2]桑玉丽.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4(3):189-190. [3]姜秀慧.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6(23):126. [4]贾淑帅.关于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科学发展的分析[J].北京农业,2014(15):314-315. [5]杨习群.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南方农机,2018,49(13):119. 作者:解丽娟 单位:湖南省微生物研究院
会计行业论文:注册管理会计师行业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摘 要] 本文主要透视和比较美国和加拿大注册管理会计师行业监管体制、职责划分,并分析了两国间的注册管理会计师(CMA)在资格要求、知识结构以及注册管理会计师在职业界的作用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而为注册管理会计师行业在中国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注册管理会计师;比较;行业监管;监管效率 一、引言 管理和成本会计是一个相对年轻的领域。 据记载,关于成本会计信息的需求,最早是由一位英国企业管理人士于19世纪70年代在商务报告中提出来的。在北美洲,早期的成本会计系统是在19世纪下半叶从纺织行业和铁路系统发展起来的。后来,钢铁制造业、洗涤剂行业、电影业、汽车业、烟草业以及面粉业都采用了铁路系统的成本会计系统,以适应他们自己组织的需要。直到20世纪20年代,今天的成本会计系统中的绝大部分才得以形成。 在一个组织内部,负责设计和运作成本会计系统的人员就是成本会计人员。在美国和加拿大,成本会计人员有一个职业化项目,那就是获得注册成本会计师(Certified Manage-ment Accountants, CMA)资格。为了成为一名CMA,应试者必须通过专门考试,以后为了保持资格还需要接受继续教育和道德守则的约束。有些组织招聘会计人员要求有CMA资格,而大多数组织认为,CMA资格是一个人具备成本会计原则和技术方面知识的一项有用标志。CMA由注册管理会计师协会管理,该协会隶属于成本会计的职业组织——管理会计师协会(Institute Management Accountants in the USA; IMA; Society of Management Accountants in Canada; SMA)。 美国和加拿大的管理会计师协会是主要致力于倡导并推进管理会计在其国内及全球发展的组织,并且两国的注册管理会计师行业的监管体制为其行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重点比较分析美国和加拿大在注册管理会计师(CMA)监管中存在的差异,进而为注册管理会计师行业在中国快速健康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两国间在注册管理会计师行业监管中存在的差异 美国和加拿大在注册管理会计师行业监管中存在的差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注册管理会计师的资格要求。美国CMA项目旨在培养专业从事管理会计及财务管理人才。对获得CMA的资格要求包括两个条件,一是教育要求:(1)获得学院或大学认可的学士学位;(2)管理学研究生其入学测试 (GMAT)或研究生入学考试 (GRE)得分在50%以上的毕业生。二是工作经验的要求:候选人必需有连续几年在管理、财务会计管理的工作经验,并在7年内通过考试,方能获得注册管理会计师的称号。 加拿大CMA项目旨在培养企业高层管理人才(CFO和CEO)。对获得CMA的资格要求包括四个条件,一是教育要求:获得学院或大学认可的学士学位,并修完CMA教学大纲要求的11门主要课程。对完成大学认可的学士学位但没修完CMA教学大纲要求的11门主要课程的候选人必需参加高级管理会计培训班,并通过各门主要课程的考试。二是工作经验的要求:候选人必需有连续两年在管理或财务会计管理的工作经验。三是必须通过全国的统考。候选人在满足了上述两个条件后,方能报名参加全国的CMA统考。四是通过CMA统考后,候选人必须参加为时2年的企业战略管理领袖人才培训班,方能获得注册管理会计师的称号。 2.注册管理会计师知识结构。CMA证书是一个财务管理综合能力考核的证书,考试涉及经济、金融、管理、会计等多方面内容,考试主要以基础知识、实用知识为主,知识覆盖面很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 美国对CMA的从业人员知识结构要求包括财务分析、预算编制、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政府监管、金融、产业、管理咨询、科研、教学等方面。全国统一考试的内容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企业行业分析(PART-1 Business Analysis);第二部分:管理会计与报告(PART-2 Managemen t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第三部分:企业战略管理(PART-3 Strategic Management);第四部分:管理标准与实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PART-4 Business Application)。 加拿大对CMA的从业人员知识结构要求包括管理会计、公司财务、经营管理、信息技术、企业战略管理、国际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战略管理、财务会计、税收与税制以及内部控制等。全国统一考试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客观题(Multiple-choice),涵盖以上11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是综合案例分析题(comprehensive case),运用管理会计、经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等知识,就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并撰写分析报告。 3. 注册管理会计师职业界的作用。美国的注册管理会计师协会是全球最重要的组织,致力于提高管理和财务会计专业理论与实务,以发展的眼光为企业提供管理和财务会计专业人才,促进注册管理会计师行业的发展,通过验证、研究和实践发展,教育、倡导最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以提高注册管理会计师的业绩。美国的注册管理会计师们是企业内部的建设者,他们的主要作用包括设计、实施内部管理制度,有效地支持决策;支持企业计划、控制及企业创造价值的行动;并直接支持企业的战略目标和财务管理及管理会计专业的发展。 美国的注册管理会计师负责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管理,需要强有力的专业成就、追求卓越的决心,体现了很高的道德标准。随着管理会计标准和发展趋势的变化,企业的注册管理会计师将会以其全面掌握的丰富知识和业务直接相关的战略管理、技能素质及业务能力来实施知识决策,并成为支持、规划、控制企业增值业务的经营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加拿大注册管理会计师协会是以不断发展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优化企业的业绩、塑造注册管理会计师的战略领导能力为己任。加拿大注册管理会计师们在北美企业中的主要作用是从企业创新的战略角度出发,将企业的战略管理与全球市场进行整合,以培养企业财务战略及战略管理的卓越领导者。 三、注册管理会计师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加入WTO后,中国与国际金融体系全面接轨,急需大批熟悉国际竞争规则和高层企业管理的人才(CFO CEO)。各类金融机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部门,以及教研、咨询、统计、信息系统等不但对该类人才需求强烈,而且数量与日俱增。这类人才将长期处于短缺状态。 目前,我国缺少真正的CFO。在西方发达国家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中,CFO是CEO的助手,接受CEO的委托,全盘管理企业的财务、会计事务,是企业与投资人的沟通者,负责财务、会计、投资、融资、法律等相关事务,其主要职责是将企业经营情况的财务报告传达给投资人,让投资人了解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 从以上对比分析得知,北美的注册管理会计师是企业高层管理人才的后备人力资源。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大批量的CFO和CEO,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培养注册管理会计师CMA的专门模式。美国和加拿大的注册管理会计师行业监管模式是采用行业自律,即在变革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变革,以不断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为适应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我们应加速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培养注册管理会计师CMA的专门模式。注册管理会计师行业监管模式包括:(1)注册管理会计师的资格要求;(2)注册管理会计师知识结构以及考试方法;(3)注册管理会计师职业界的作用等方面应做好中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MA发展的长远规划,实施国际发展战略、人才战略,加强职业道德,实现多角度经营和规模经营,积极应对电子化潮流。这一切都是入世后中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MA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会计行业论文:刍议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实行的是以政府管制为主,兼有行业自律的管理模式。这种制度是政府推动经济转轨的一种长期行为,现在行业还相当脆弱,执业规范尚未完全形成,众多影响注册会计师行业诚信执业的因素需要治理。我国证券市场中的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件中,涉及有关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存在虚假或严重失实,使得社会各界对我们的注册会计师监管心存质疑。本文通过简单分析当前注册会计师监管模式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的对策。 一、我国当前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注册会计师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伴随着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化,我国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管模式也在不断探索和研究。在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仍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1、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职能错位,体制有待改进 对于我国当前注册会计师的监管虽然已经形成了政府监管为主,行业监管为辅的模式。但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发展的今天,各种物质和金钱的诱惑,使得我们很多注册会计师在工作过程中难免会违反一些规定。那么势必需要有较为明确的监管体系,而我国当前对于注册会计师的监管主要是国家实施相应的注册会计师准入制度,通过考试考核,然后经过注册后方能从事相关工作。行业自律管理与政府监管之间,以及政府各个监管部门之间的责权利都存在着管理职能的错位和重叠现象,甚至可以说对于某一个问题各个部门都可以管,也都能管,但是一旦出现问题时都会推脱责任。 2、法律法规需要不断健全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为了有效规范注册会计师以及会计相关行为,我国陆续颁布了《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审计法》《证券法》等一系列的法规。通过法规的逐步颁布并实施,对注册会计师及行业管理形成了强制的约束力,也建立起了基本的法律框架,对规范会计行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效促进了会计行业的发展。但对于注册会计师的监管方面,还需要结合当前注册会计师从业实际,对于注册会计师行业内新的违法违规行为,不断地健全法律法规。 3、国家监管职能不明确,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当前,政府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管部门众多,主要包括财政、审计、工商、税务以及证券监管等。这些部门之间虽然说对各自的监管内容进行了规定,但这些部门之间的职责存在着相互交叉,职责不明确的现状。也正是由于职责不明确,致使某些部门过分使用行政权力对注册会计师进行监管,而有的部门却不闻不问,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无序、混乱,直接或间接地侵犯了投资者及公众的利益,并导致了一定程度的行政腐败。 4、会计行业内部自律机制有待健全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中国经济与世界的接轨,会计行业人员数量剧增,使得会计行业的政府监管已经难以全面发挥其作用,势必要求我们必须与世界接轨,应成立相应的会计行业协会,并由行业协会对注册会计师进行监督管理。虽然我国能够建立相应的会计行业协会,并实施对会计行业的监管,但各级协会未能形成规范化的行业自律机制,大多都是集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职能于一身,难以快速发现和及时惩处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执业中造假问题。 二、改善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的对策 1、明确行业监管基本思路,理顺行业监管体制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类企业的诞生,注册会计师行业队伍变得越来越庞大,各类会计行业违法、违规行为也普遍存在。要对这些人和行为实施有效的监管,必须形成高度的认识,重视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在重视的基础之上,要理顺行业监管体制,应根据“法律规范、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的思路,全面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责权范围,以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管理,实施政府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宏观监管,充分发挥政府监管的主导作用。另外,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成立相应的行业协会,并明确行业协会的职能及监管权限,重视行业协会的组织体系建设,建立全面的行业监管机制。要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对于政府职能部门未能涉及的管理内容,应由行业内部形成自律管理机制,以补充政府职能部门监管。 2、加强法制建设,不断完善行业监管法律制度体系 法制属于上层建筑,决定于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法的颁布和实施主要在于维护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面对我国会计行业的逐步壮大和经济的全面发展,我们必须认识到法制在注册会计师监管中的核心作用。无论是政府监管还是行业自律,其监管的依据和准则都是法律法规。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法制建设,针对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注册会计师的一些钻法律漏洞的情况。应结合实际对适用的法律法规进行不断完善和修订。比如,应修订、补充并完善现行的审计准则及规范体系;修订并补充行业规章制度及配套措施,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行业监管法律制度体系。也只有通过健全的法制,完善的法律体系,才能在监管中有据可依,才能切实做好行业监管。 3、加强和改进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政策监管 (1)明确政府各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和权限,并密切配合。对于会计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的相关监管部门,诸如:财政、审计、工商、税务以及证券监管等,应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及权限,要求各个部门在相应的职责范围内实施监管。比如,作为承担着注册会计师行业准入、资格认定、市场秩序维护、监管标准制定、违规处罚等职责的财政部门,应严格按照法规及政策,公平公正的实施监管,另外还需要与其他各个部门之间做好配合工作。作为对会计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报告、成果进行监督的审计部门,应严格按照程序和职责范围对注册会计师行业进行审计工作。作为最高证券监管机构的证监会,应依法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独立审计的质量等内容进行监管检查。 (2)强化政府监管的透明化,规范政府监管行为。按照政府各个职能部门的职责实施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但是在监管的过程中应坚持高效、廉洁的原则,打击一些 歪风邪气。对于监管的相关信息应进行公开披露,增强政府监管的公平、公正性,防止腐败现象的滋生。 (3)全面提高政府监管实效,坚持采取联手监管方式。应加强政府各个部门之间的联手监管,形成由财政、审计、证券监管等各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联手监管方式,包括会同年检、联合抽查质量、联合调查、办案等,并运用有效检查方法,共同开展对上市公司的披露、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及执业质量、违法造假案件等的监督检查及处理处罚,并建立诚信档案等,形成一个务实、协调、有效的监管网络。 (4)加大对违法造假行为的检查和惩处力度。首先,要提高监管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监管人员应逐步掌握相应的业务知识,还需要掌握相应的法律法规。其次,要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检查力度,善于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再次,对于查出并证实的违法违规行为,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大惩处力度。 4、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完善行业自律管理机制 (1)对协会的组织结构进行改革,进一步强化决策机构对协会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进一步扩大执业人员在理事会中的比重。如协会会员代表大会和理事会换届选举可以改为每年举行一次,这便于协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及时作出重大决策,强化其对行业的监管力度,并对违法违规者及时作出惩处决定。扩大理事会中会计执业人员的比重,全面代表执业人员的意愿,其中应有政府所委派的若干名理事,以便协调政府部门与行业协会的关系。 (2)建立相关委员会、研究会和特别委员会,积极发挥相关专家和成员的重要作用。作为协会,应该建立涉及纪律(惩戒)、调查、执业责任鉴定、注册、考试、审计准则、职业道德、职业教育等在内的各类专业委员会,根据需要聘请有声望和热心协会工作的专家和注册会计师作为委员会成员,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各项调研、咨询,从而为协会决策机构的重大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3)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各项业务的监管制度,并加大业务的监管力度。作为协会,要积极发挥其专职业务监管部门的作用,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各项业务监管制度,如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评价制度和业务报备制度、证券期货审计业务监管制度、上市公司年报审计质量检查制度等等。 (4)注重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应形成以政府职能部门为主导、行业为辅的管理模式,全面宣传和提倡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职业道德建设。特别是行业协会,在对注册会计师进行业务知识教育培训的同时,应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职业道德教育,注重注册会计师的诚信教育,保证他们在具备相应业务能力的同时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另外,加快推行合伙制、有限责任制事务所,通过事务所的体制改革,促使将诚信的职业道德变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5)通过法律制裁、违规行为惩处来警戒违规行为。通过法律法规来规范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违法违规行为,对于一些没有违法违规行为起到一定的警戒作用,对于违法违规行为,要加大惩处力度,适当的时候适用刑事法律。通过法律制裁来震慑违法行为,预防败德行为的发生,防止不法行为的发生。 总之,我国注册会计师在推动经济发展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但对其实施有效的监管也是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措施,更是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因此,必须对其实施有效的监管,在实施有效监管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政府充分发挥其监管的主导作用,还需要行业内部建立切实可行的自律机制,更需要全社会来重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 会计行业论文:浅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竞争 一、形成竞争态势的因素 1、对CPA执业经济意义的认知 不论是职业界本身,还是公众,都对CPA在信息时代的角色定位有了空前的一致认识:CPA无愧为信息专家。人们认识到:CPA的服务的确能够高效地为社会提供信息,在物流、资本流、信息流的循环中,会计师事务所业务的展开,能够合理有效地保证信息需求者获得较高质量的相关信息。与投资者自己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精力去成为信息拥有者相比,CPA行业的存在极大地节约了资源,CPA的经济效益体现在低成本、高效率地为资本市场服务;从社会总体资源的配置来看,节约了交易费用,大大减少了资源的浪费,提高了效率,创造了更大社会福利;同时形成的有效市场监督机制,也促使企业本身资源的合理配置。这就是CPA执业的经济意义。 当CPA执业的经济意义逐渐为人们所认知后,CPA的地位不断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注册会计师行业。当越来越多的会计师事务所出现的时候,竞争也日益激烈。 2、供求市场 近年来,随着CPA职业队伍的不断扩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急剧增加,在会计服务市场上,CPA提供服务的能力有了级数的增长。脱钩改制以后,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有4800多家,业务规模远远大于国内事务所的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五大”)的供应市场容量同样空前扩张。但是从需求市场来看,虽然对CPA各项服务包括审计、咨询、税务及其他认证服务的需求都有所增长,但相对于供给能力,还存在着差距。尤其是合并重组高潮的到来,许多公司横向、纵向联合,大大减少了会计实体的数量,使得审计业务明显萎缩,也限制了非审计业务的开展。同时,企业外购行为刺激了非鉴证服务需求的上升,种种因素导致了CPA业务的竞争空前激/!/烈。 二、竞争焦点 1、价格 价格竞争的成因:客户对于同质服务,关心的更多的是价格。近年来,一些公司由于财务资源的外购或者对本公司的会计相当满意,那些理性的股东就会要求减少审计费用。实际上,客户期望通过改善财务资源,节约部分审计成本。那么对于事务所来说,如果不降价,就会面临被更换的风险。而且在CPA不断拓展业务的今天,其扩大收入的手段集中在非审计业务上,如果能够通过适当地减少审计收入,来促进咨询或其他服务的增长,这显然是会计师事务所乐意接受的。因为审计收入存在比较统一的收费标准,相反,咨询作为一种增值服务,CPA能够把握较强的议价能力。 一旦价格竞争或明或暗地出现在审计服务市场,许多事务所在低价保住原有客户的同时,瞄准那些期望降低审计成本的企业,以低价来招揽这些客户,这样的价格竞争,即使不会损坏执业的质量,但对CPA行业来说,其职业福利也大大减少。 2、客户 国际“五大”之一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位CEO-J.Michael Cook在1985年就作出精彩的描述:假如五年前,某个事务所的客户来向我抱怨其所接受服务质量的低劣,我会毫不犹豫地在第一时间通知那个事务所的主管;但是在今天,如果同样的事发生,我会努力将这个客户争取过来。这段话包含了两层含义:首先事务所对客户的竞争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但是,CPA业务发展到今天,没有客户竞争意识的事务所是无法立足的。事务所的客户需求远没有CPA预想的那么多。CPA已经意识到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在客户的数量与质量上下功夫。不论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要获得、发展更多的客户,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对“关系”的重视。这种关系包括与原有客户、潜在客户、政府、主管部门等的关系。与客户关系的保持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迁就与依赖,和其他服务业一样,全新服务的理念也冲击着CPA行冲。 对于客户的竞争,促使着业内不断的探索与创新。除了改变传统的客户关系观念,国外事务所还有一种新的作法:“双所共审制”,即对上市公司和有合并报表的大型公司的会计报表,要有两家事务所联合审计,共同写出审计报告,如果意见有分歧,也可分别写出审计报告。这种做法的优势在于,可以互相牵制、优势互补、达到执业质量的控制与监督,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客户竞争。但是无可避免,这种做法违背了市场经济对效率的要求,而且在两所意见出现分岐的时候,公众面临着如何进行选择的问题。 3、人才 “CPA服务的收费是按专业人才不同的层次区分,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内部人员的能力直接影响到公司获取收入的能力,所以在人事招聘中同样存在激烈的竞争。同时,CPA业务范围的扩展,对人才的要求已经从专业人才扩展到多样化人才,包括法律、网络、税收、商业战略、心理学等各方面的人才。在技术上,由于CPA在执业时所处的环境越来越复杂,纯粹的技术判断已经无法适应CPA业务的要求,无论是传统的审计业务,还是新兴的咨询项目,对CPA执业经验、专业判断的要求越来越高,拥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才更能体现其潜在创造价值的能力,因此在人才竞争上,谁拥有这些人才,就等于在竞争中占有优势。 三、竞争带来的影响 1、规模 有学者提出,CPA服务市场最有效的形式是寡占市场(寡头垄断)。基于会计师事务所法定业务“审计”这种产品的特殊价值(直接影响众多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和社会经济秩序)和无差别性(均为按审计准则执行的法定审计),寡占市场的优势可以冲淡审计活动的地域性色彩,减少来自当地政府的 行政干预;而且形成的若干家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增强其保持独立性的实力,并实现规模经营的经济性;还有利于保持审计业务的连续性,通过以前年度的工作积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事务所的生存能力,不会因为一件诉讼案子的赔偿而关门大吉。 事实上,成熟业界所组织的形式也证明了这一点。而竞争在这一市场结构的形成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激烈的竞争机制实现了优胜劣汰,一些小规模的、业务能力不强、没有足够抵抗风险能力的公司或者被吞并,或者解散。国际从“八大”变成了“五大”,我国也掀起了会计师事务所合并、联合的热潮。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给了很大的支持,鼓励在国内组建一批网络性的大型事务所。 2、组织形式与结构 会计公司在竞争中的优势将取决于内部机制的发展,竞争充当的角色就是对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机制、结构的合理性进行检验。CPA业内、业外的竞争导致事务所内部结构不断调整和改进。最典型的就是安达信咨询与安达信集团的彻底分离,只有彻底分离,才会减少利益冲突与争议。 职业界在外部环境和业内外竞争的压力下,正在努力解决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比如,什么样的组织形式最适合所提供的服务,什么样的服务项目可以并存,哪些业务应该交由其他主体来做,什么样的组织结构能提高整体效率等等。现阶段职业界已经形成共识,合伙制是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的最佳组织形式,成为西方国家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的绝对主流。内部组织结构也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金字塔型结构,从最高级别的首席合伙人到最低级别的助理人员,随着级别的不断降低,每级人数相应成一定比例增大。而在我国,脱钩改制后,90%的事务所经过联合、改制成为有限责任制,内部结构或为菱形(项目经理人数较多,助理人员相对较少),或为凸形(项目经理人数过少,助理人员过多),无论是何种形式,都不是事务所的最佳结构,造成责任不明确,效率不高,成本较大等影响其竞争力的不良后果。对于这种现状,有一部分应归因于我国CPA业务竞争不力、无序。 会计行业论文:法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管理情况 法国是一个以市场为基础、以私人经济为核心、自由 竞争与国家计划相结合、私人经济与国有经济并存的混合型经济国家。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法律制度和有效的运行机制。由于历史原因,法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有着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殊性。在法国,审计业务和会计服务业务却分属两个不同的会计行业,即注册会计师行业和注册审计师行业。执业注册会计师只能从事记帐、会计咨询等会计服务业务,而不能从事审计业务,只有执业注册审计师才能从事审计业务。法国法律规定,注册审计师的注册条件与注册会计师相同,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人员可以同时在注册审计师协会登记注册,取得注册审计师资格。因此,实际上法国85%的注册审计师同时也是注册会计师,具有双重资格,具有双重资格的人不能在同一个企业既做审计又做会计。 一、法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组织 目前,法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存在两个全国性组织,即注册会计师协会和注册审计师协会。注册会计师协会是依据1945年9月政府法令成立的由法国注册会计师组成的自律性职业团体,在业务方面接受财政部的监督、指导,其主要任务和职责:一是负责制定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会计标准;二是负责注册会计师的岗位培训;三是对执业注册会计师进行执业检查;四是代表注册会计师群体对财政部全国会计委员会草拟的会计法规、准则、办法提出意见和建议。注册审计师协会是依据1969年8月政府法令成立的由法国注册审计师组成的自律性职业团体,在业务方面接受司法部的监督、指导,其主要任务和职责:一是制定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准则等;二是对注册审计师进行培训;三是对注册审计师进行执业检查。 1978年两个协会之间建立了一个质量把关的协调机构。在国际化方面两个协会达成了一个协议,促进行业向国际方面发展,把业务扩展到法国以外的国家。两个协会共同推举代表参加国际会计标准委员会的活动,分别推举代表到国际会计联合会和欧洲会计联合会进行工作。 法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审计师协会的组织机构均分为两级,即各有一个全国协会和若干个地方协会,但两个协会具体的机构设置和运作方式却不尽相同。 (一)注册会计师协会 注册会计师协会是按照行政区划设立地方协会。法国有22个行政省,注册会计师协会按此设立了22个地方协会。每个地方协会均设有理事会,由当地注册会计师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每个地方协会理事会的理事数量多少,根据该地区的注册会计师数量决定。注册会计师在200名以下(不合本数,下同)的地区,一般只能有6名理事;200名以上300名以下的地区,可有12名理事;300名以上500名以下的地区,可有18名理事;500名以上2000名以下的地区,可有24名理事;2000名以上的地区,可有30名理事。理事任期6年。每3年各地方协会选举一次,以无记名投票方式改选其中的1/2理事。 全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常务理事会,在各地方协会理事会的基础上产生,共有23名常务理事(包括全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主席1名和22个地方协会选举产生的代表各1名)。在常务理事会下设置高等委员会,共有66名委员,其中22名为地方协会主席,44名为各地方协会选举产生的注册会计师。在高等委员会下设置全国注册委员会、全国纪律检查委员会两个专门委员会和会计标准委员会、法律事务委员会、税务委员会等10个专业委员会,其中注册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地方协会也设置。 法国法律规定,地方注册委员会负责申请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注册,并定期公告获准从事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职业的人员及公司的名册,地方注册委员会的主席由法官担任。全国注册委员会组成人员中除政府专员以外,其他成员一律由高等委员会成员按其所属的职业范畴分别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从名单中选出,每届三年。该名单由以下人员组成:一名主席和一名候补主席,由司法部长在上诉法院法官中指定;四名注册会计师:两名正式,两名候补,四名会计师:两名正式,两名候补,由高等委员会在其成员中选出。全国注册委员会的决议采取多数票通过的原则。出现相同票时,以委员会主席的票为准。 纪律检查委员会负责对违纪注册会计师进行纪律处分。全国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人员组成为:一名主席,由司法部长在巴黎上诉法院的厅长中任命;一名国家审计法院的法官和一名公务员,由财政部长指定;两名协会高等委员会成员、一名注册会计师、一名会计师,由该委员会按届选举。 全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每年召开一次全国大会,全国大会听取高等委员会关于过去年度执业情况和财政情况的报告。 (二)注册审计师协会 注册审计师协会是按照 司法范畴设立地方协会。法国司法部在全国设立了34个上诉法院,注册审计师协会按各上诉法院的司法管辖区域设立了34个地方协会。每个地方协会均设有理事会,由当地注册审计师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理事会的理事数量按当地注册审计师数量决定:注册审计师在100名以下(不合本数,下同)的地区,可以有6名理事;100名以上250名以下的地区,可以有10到12名理事;250名以上1000名以下的地区,可以有14名理事;1000名以上2000名以下的地区,可以有20名理事;2000名以上的地区,可以有26名理事。理事任期4年,每两年改选其中的1/2。理事只能直接连任一届。 会计行业论文:管理会计在我国汽车行业应用的探析 一、管理会计在我国汽车行业应用的意义 “从制造强国看,汽车产业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对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被列为国家的战略性竞争产业”。然而,目前国内汽车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技术水平普遍不高、自主研发能力相对薄弱等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投资和出口增速明显放缓,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汽车业“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刻不容缓。” 2014年10月,财政部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管理会计在企业规划、决策、控制评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世界各大汽车公司都在大力应用、发展改进管理会计,并取得了重要成果。如美国所有汽车公司均已在战略与日常运营管理中实施应用作业成本管理和平衡计分卡系统。日本汽车制造业创造性地结合质量和成本改善活动,积极应用改进成本管理方法,大大降低了各种生产成本等。与之相比,目前我国汽车制造企业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如资源利用率低,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此外,技术局限,进口钢材、KD件以及技术提成费、品牌使用费、专项设备定点采购费等制约,国内平均单台汽车生产成本比国际平均水平高出两三成。若汽车平行进口等政策进一步放宽,则国内汽车制造企业的形势更为严峻。 因此,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治理,加强管理会计的应用推广,对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促进汽车行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管理会计在我国汽车行业的应用现状与问题 (一)革新不足,实务应用方法相对滞后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变化发展迅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和治理科学不断创新,现阶段管理会计的技术方法体系与企业内部经营治理需要的不相适应日益突出。先进的治理方法如弹性制造系统、适时生产系统、计算机一体化等在生产中广泛应用,促进了企业经营治理方式的变革,对管理会计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我国现阶段管理会计实务应用革新不足,很多技术方法仍停留在传统应用阶段,不能完全适应时展的需求。 如对于制造费用成本分配,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现今汽车制造企业中,人工成本在产品成本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已大大下降,若间接费用分配仍以工时作为分配标准,必然降低产品成本的精确性,据之进行经营决策和业绩评价时,也将面临较大的决策风险。 (二)推广不足,应用新兴的先进的方法程度较低 经过多年发展,传统管理会计方法,如本量利分析法、标准成本法、全面预算等,在国内也有了较大的改进和完善,但由于认识不足,推广不够,我国企业应用新兴的先进的方法程度仍相对低下。如目前国外行之有效的平衡计分卡、寿命周期成本法等先进方法,在我国企业尚未被普遍采用。又如20世纪末在经济发达国家所兴起的战略管理会计方法,如今已作为提高治理效率的重要方法而被各国企业普遍效仿。战略管理会计虽在国内多年提倡,但真正应用的企业却是凤毛麟角。实务界对新兴的先进的管理会计方法和理念尚欠缺及时、充分的清楚认识,更谈不上应用这些新理念、新方法去参与企业经营治理,又加上企业管理者的不重视,新兴的先进的管理会计方法在我国的运用程度低,就我国汽车业而言,必将影响汽车企业的治理效率和国际竞争力。 (三)适应不足,引进国外先进方法技术的效果不太理想 目前我国大多数汽车制造企业为中外合资的经营管理模式,引进国外先进的产品、技术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引入并实施应用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方法,然而,尽管我国经济发展与国外接轨越来越密切,但国外先进的管理会计方法并不全都适用于我国企业,直接“照搬”国外先进做法,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如观致汽车,拥有以色列集团的先进管理,但目前业绩还是差强人意。 三、加强管理会计在我国汽车行业有效应用的相关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方法创新合作 加强创新与推广。明确管理会计的目标,密切结合实际应用需要,充分吸收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如理论、行为科学、信息经济学等,全面、系统地把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引入管理会计中,抛弃过时的技术方法,深入企业实地调查管理会计的各种技术方法的应用情况,并分析其影响,以修正、完善现有的技术和方法,适应企业经营环境变化以及管理会计实际应用的各种需要。同时,大力推广成功经验,将实践中应用的成功经验加以科学、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并从中找出管理会计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管理会计的有效应用发展。 加强与相关机构交流合作。汽车制造企业应进一步紧密与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教研及管理咨询公司等的交流与合作,快速有效地创新和推广先进的管理会计实践,在加强有效应用传统管理会计理念、方法的同时,大力推进新的方法技术由理论研究向实务应用的转变,以及时应对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各种新情况、有效解决各种新问题。 (二)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在专业胜任方面,加强业务培训,企业会计人员除了具备应有的管理会计专业知识之外,还需要了解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企业内部各个环节及有关管理学、经济学方面和本行业技术经济方面的知识,特别是要适时学习了解当今先进的管理会计理念和方法。 在意识观念方面,及时更新各种管理观念,如树立战略观念,紧密围绕企业战略目标有层次有步骤地开展业务工作,并注重职能部门间沟通协调,最大程度上发挥整体绩效;树立市场观念,加强 研究市场动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动及时调整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获取、维持竞争优势;树立动态治理观念,根据企业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对企业的经营政策、管理方法等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不断地进行分析、比较和选择,在动态中寻找最佳的治理平衡点。 (三)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体制 管理会计的有效应用能大大改善企业内部治理,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企业内部治理的健全完善能促进管理会计的有效应用,为管理会计的有效运用营造一个良好环境。 在激励创新方面,应更加关注管理会计发展动态,吸取先进经验做法,积极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结合企业实际,推动管理会计在本企业的创新应用以及先进技术方法的应用推广。如本田汽车公司早在1953年率先制定了“合理化建议制度”,“对于优秀的合理化建议,不仅在精神上给予表彰鼓励,还给予免费出国旅游的物质奖励。”①此外,为鼓励员工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本田公司还专门设有“新设想工作室”,配有各种设备,员工在不违背公司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开发、创新。 在沟通协调方面,应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机构职能设置,保证信息沟通顺畅,最大程度上促进管理会计在企业内部整体作用效果发挥。如丰田汽车公司创立并为全球企业所推崇的“丰田生产方式”,除了帮助公司确定目标成本、降低消耗、提升利润、提高企业绩效,该方式还在组织管理方面为丰田公司的有效运作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丰田生产方式不只是一个生产系统,最主要的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赖关系,在人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充分理解上下了很大的功夫。”②企业内部良好的沟通协作机制,能大大促进管理会计的推广应用,有效发挥管理会计的功能。 此外,应当深化高层管理者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和重视。如东风日产汽车公司十分重视管理会计的应用问题,除了积极参与管理会计应用研讨会、加强与有关管理会计组织机构的交流合作,“对成本管理与控制、作业成本、目标成本等战略成本管理的应用非常积极,始终紧紧抓住不放”③,特别是十分关注目标成本在汽车产品的研发、设计中的应用实施过程,以及作业成本在汽车生产制造上控制成本、汽车产品定价、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等应用。 会计行业论文:安然事件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启示 摘 要 本文由安然破产,安达信审计失败引发的关于非审计服务是否有损于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问题入手,讨论了什么是非审计服务,它的产生,并着重讨论了在注册会计师提供审计服务时,其对独立性的影响。文章得出在必要的监管机制保证审计独立性的基本前提下,非审计服务可以提高审计质量,有利于事务所吸收优秀人才,节约经济资源;是有利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是符合财务报告使用人利益的结论。给我们的启示是既要鼓励和引导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管理咨询等非审计服务,迎接WTO的挑战与机遇;也要加强对非审计服务的监管。 关键词 安然 安达信 非审计服务 独立性 一、问题的提出 近日,美国《财富》500强排名第七的安然公司破产一案,不仅严重动摇了美国证券市场的信心,在美国政坛也引起轩然大波,甚至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作为安然公司的审计师,美国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也被指控丧失诚信,审计失败,其由盛至衰,一如冰山消融,实在值得我们深思。 安然公司自1985年成立以来,一直在能源领域从事相关工作,到1999年已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能源交易商,并吸引了大量的投资,1997年到2000年之间在纽约上市的安然公司股价翻了两番。但在2001年10月,安然震动了整个华尔街,它突然宣布第三季度的亏损达到了6亿美元,三个星期以后,安然重新公布了1997年到2000年的财务报表,结果显示累积利润比原来减少了5.91亿美元,债务却增加了6.38亿美元。其审计师安达信解释称:这是因为安然在股权交易过程中将公司发行的股权换取了应收票据,这些应收票据在公司的账本上记录为资产,发行的股票则被记录为股东权益。并承认自己确实判断失误,以致纵容了安然在会计方面进行的一些违规操作。 由此,在安达信受到的指控中,独立性问题成为焦点之一。有不少媒体和组织声称:安达信的审计失败,“失职”是因其在为安然公司提供审计服务的同时,还提供了大量的非审计服务。并特别指出:2001年,安达信对安然公司的审计收费是2500万美元,非审计服务收费则是2700万美元。由于非审计服务与审计服务之间不可避免的利益冲突,尤其当非审计服务收费超过审计收费时,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受到严重损害,致使审计失败。 在国会听证会上,安达信首席执行官贝拉迪诺针对上述指责进行了说明和反击。他说,安然公司资产总额高达650亿美元,年销售额超过1000亿美元,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系统,对于这样一个非常复杂的跨国公司,收费标准总体上是与其规模和复杂性相称的。同时,安达信提供的非审计服务是非常必要的,有的传统上就是注册会计师提供的,甚至只能由注册会计师提供,因此不会损害审计独立性。在安然公司支付的2700万美元非审计服务费中,有350万美元是税务服务,这是会计师事务所普遍提供的服务,不可能存在利益冲突;320万美元是对一套新的会计系统进行的必要审核(该系统由另外一家“五大”设计安装);另400万美元实际上是支付安盛咨询公司的咨询费,而安达信已于2000年8月与安盛咨询正式拆分;还有几百万美元的服务也是应由注册会计师完成的工作。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审计与审计相关收费占70%以上,而真正的非审计服务不到1330万美元,且每一单项的服务收费均不超过300万美元。贝拉迪诺坚信,安达信的注册会计师不会也不应被利益驱使而放弃原则,不会因非审计服务的高收入而不遵守审计独立性要求。 这样,安然事件的爆发使美国证交会又在重新考虑全面禁止这种非审计服务,又一次引发了人们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客户提供非审计服务是否有损其独立性问题的极大关注。那么也引出了本文对非审计服务的讨论。 二、非审计服务 由于目前对非审计服务尚无明确定义,笔者根据其具体业务范围试定义如下:非审计服务是相对于审计服务而言的,是会计师事 务所向客户提供并收取一定费用的,如税务咨询,管理咨询,法律咨询甚至技术咨询等的多种服务。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的崛起,以及企业经济活动国际化和多元化发展趋势的增强,会计师事务所向客户提供非审计服务的迅速发展已成为一种世界趋势。据《国际简报》统计,1993年,整个会计界有31%的收入来自非审计的咨询服务,而到2000年非审计服务收入已占到总收入50%以上,超过了会计审计业务。 笔者认为非审计服务的产生和发展是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全面发展的重大因素,它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是会计服务市场激烈竞争的结果,是市场本身需求推动的结果,更是市场机制对资源合理配置的结果。经济的全球化促进了世界的全球化,网络的发展使国界淡化,信息技术彻底改变了企业的组织结构,生产模式和交易模式。 首先,非审计服务的产生来自于企业的需求: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信息系统中财务信息更加复杂,并不再孤立存在,而是与经营、管理信息交织在一起的。企业就可以向专业的注册会计师寻求意见,比如如何使会计电算化系统更适合企业的业务,如何使财务信息的披露更符合会计准则等的规定,甚至是财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而且对企业而言,也更欢迎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非审计服务。因为作为可信的审计服务提供者,与其它服务提供者相比,会计师事务所更可能为企业保守商业秘密,而且熟知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够带来更好地服务效果; 其次,来自于注册会计师:他们通过审计服务,对企业的内部结构、经营管理模式、经营风险、财务状况等进行相当的了解;同时也具备了提供管理咨询等服务的专业能力。如果再接受企业咨询服务的委托,那么提供恰当的、有见地的咨询服务不仅成为可能,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经济资源; 再次,来自于会计师事务所的需要:随着会计师事务所的增加,对业务的争夺变得愈加激烈。如果一个事务所拥有广泛的服务范围和领域,就有了更坚实和更广阔的财务基础:如果业务更加多元化,财务上就更加安全,就更有能力承受失去某个客户造成的损失,不必因害怕失去某个客户而向其不合理的会计政策妥协,有助于保持事务所的独立性。 那么,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倒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2000年7月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会计系就注册会计师提供非审计服务是否损害审计独立性这一问题进行了独立的专门调查。此项调查研究比较了两种不同情况下的审计报告使用人对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的看法。一种是注册会计师单纯提供审计服务,另一种是同时提供审计和非审计服务。结果显示,非审计服务对报告使用人的看法,不仅未发现负面影响,反而有正面影响。也就是说,注册会计师提供非审计服务能够加强报告使用人对报告的信赖。这些发现支持了非审计服务加强审计独立性的观点,也增强了注册会计师抵制客户管理层压力的能力。 当然,笔者也同意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确实有可能出现不能自觉地保持超然独立的情况,尤其当会计师事务所与客户关系过于密切时。因此,必须加强必要的监管机制,有力的监管将是保证审计独立性的基本条件。在每个会计师事务所都有内部监管机制,包括职业道德准则,质量控制准则约束,以及后续教育,尤其是诚信教育;整个行业有注册会计师协会等自律组织;还有政府的监管机构;以及通过法律责任形式实现的外部监管比如民事赔偿制度和刑事处罚都可增强审计的独立性。 尽管安达信销毁了大量审计原始凭证资料,审计安然时独立性丧失是事实,但如果简单地把它归咎于非审计服务,就会因表面现象忽略了实质。我们应该注意到:安然公司的雇员中有100多位来自安达信,包括首席会计师和财务总监等高级职员。很明显,这种高层的密切关系才是问题的真正症结所在。据报道,曾是安达信员工的安然公司财务总监Fastow在安然事件中是个非常关键的人物,很多的违规操作都是由他直接控制和操办的。所以审计的独立性的丧失并不能简单的归因与会计师事务所的非审计服务。另一方面,非审计服务收费高于审计服务收费的现象确实比较普遍:除了安达信向安然收取的非审计服务费超过审计费外,2001年毕马威向摩托罗拉收取的咨询费是6230万美元,审计费是390万美元;安永向Sprint长话公司收取的咨询费是6390万美元,审计费是250万美元;普华永道收取 AT T的咨询费是4840万美元,审计费是390万美元。这种收费标准的差异,并不能证明非审计服务对审计构成竞争威胁。如果真的构成威胁,爆发丑闻的应该不是非审计服务与审计收费仅相差200万美元的安然公司,应该是咨询费与审计费悬殊更大的Sprint公司。事实上,收费是否合理关键不是价格本身,而是内在服务成本。由于咨询服务通常针对的是一些新技术、新问题,技术含量比较高,而且咨询服务一般不是客户每年都有需求,往往是一次性的,因此收费比较高。而对于一个长期客户,会计师事务所一般比较熟悉情况,审计成本低于咨询服务应该是可以理解的。 最后,笔者认为非审计服务的提供是有利于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而且是符合财务报告使用人的利益的。`1、可以提高审计质量。首先,提供信息技术咨询,有助于注册会计师更深入地了解客户,在审计时提高对内部控制的评价能力;其次,现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系统在某种程度上将包含着整个企业,几乎有关企业的所有信息都会体现出一定的财务方面的重要性。财务信息就不可避免地与各种经营、管理信息交织一起。具有广泛业务经验及经营、管理经验的注册会计师才能更好地理解客户以各种形式体现的财务信息,对客户的经营运作和交易情况进行更深了解,能够更有效地确认风险,选择更为有效的审计程序,最终有助于提高审计质量;再次,有效的审计有赖于多方面专家的集体工作。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多元化服务,能够使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上很方便地得到本所的各方面专家的专业技术支持。这种支持不仅比外请专家及时,而且更有利于质量控制,降低由于不能评价外部专家工作而产生的审计风险。由于公司经营和财务结构的复杂性,审计工作也越来越复杂。在这种环境下,非审计服务专家在提高审计质量上常常能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反,如果全面禁止注册会计师的非审计服务,那么一方面会提高审计风险,因为新经济对财务报告模式和会计核算方式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传统的报告模式和核算方法不能适应新的变化,投资决策者不仅需要更多实时财务信息,而且也将需要更多的非财务信息。禁止提供非审计服务,将使会计师事务所失去直接面对新经济、获取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正常渠道,从而很难适应21世纪新经济发展的需要。面对企业日益纷繁复杂的信息系统,识别财务信息中隐藏的潜在风险将变得更为困难。而另一方面则增加了企业另寻咨询机构的成本。 2、可以吸收优秀人才,促进行业发展。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传统会计审计理论有着深刻的影响,若会计师事务所仍只有单一的知识结构,将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现今,审计、会计、税务、财务管理的很多知识是相通的,他们的很多工作也是互补的,高质量的审计服务需要高水平、高素质的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如信息技术、企业流程、风险管理、评估、金融工具和公司融资等。审计业务与非审计业务的融合,不仅能增强会计师事务所的竞争力,且能改变相关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境界,拓展他们的视野,加强他们的执业能力,从而达到为客户提供更高质量服务的目的,事务所也能发挥其整体效能。在"以人为本"的时代,会计师事务所和 注册会计师行业在人员素质提高的过程中得到了发展和壮大,更多的优秀人才将参与注册会计师行业。如果会计师事务所被禁止提供非审计服务,仅凭单一的审计服务将很难吸引和留住这些优秀人才,行业发展也将因此失去后劲,审计质量最终也不可能得到保证。 3,可能降低审计费用。发展事务所的非审计服务,扩大事务所的业务领域,从而来增加事务所的业务收入,而事务所的规模在此过程中会相应地逐步扩大。每个事务所都有自己的人事、财务、后勤部门,规模大一点的事务所需要有自己的研究开发机构、人员培训、数据处理等机构。事务所规模的扩大,一方面会使事务所的确风险承担能力、经营效率、竞争力、吸收优秀人才的能力增强;另一方面规模经济效应使分摊到每个审计客户的成本费用降低,从而节约了社会资源。 三、安然事件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启示 1、鼓励和引导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发展咨询等非审计服务。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服务结构基本上是单一的审计服务,此种服务结构不仅没有带来审计的高独立性,而且也不利于事务所的稳定和长远发展。中国加入WTO后国内会计市场的竞争必然会日益激烈,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带来的竞争压力日渐增强。另外,补充审计全面铺开以后,国际所对国内所的最大冲击将不是审计服务市场,而应是咨询等非审计服务市场。与国际“五大”相比,国内事务所在咨询等方面的非审计服务与审计服务相比差距更为巨大。毫无疑问,“五大”或“四大”在提供补充审计的过程中,将轻易进入国内上市公司咨询服务这块巨大市场。因此,国内所必须扩宽业务范围,以进一步壮大实力,增强竞争能力,应对未来市场的变化,迎接WTO的挑战与机遇。 2、同时还要加强对非审计服务的监管。(1)有效发挥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作用。最近中国证监会和国家经贸委联合出台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规定上市公司应设立审计委员会,但其五项主要职责中没有规定审查外部审计师独立性的内容,因此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此方面的规定。(2)加强行业自律监管作用,完善注册会计师独立性行业自律制度,研究细化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加强对独立性的行业监管。随着近年来会计审计行业丑闻的不断发生,人们越来越呼唤诚信。注册会计师作为市场主体诚信的受托人,与企业签订的审计业务约定书,实质上是一份向全社会承诺的诚信契约书,不仅要对市场的主体----企业负责,更重要的是要对最终收益者----社会公众负责。注册会计师的产品就是诚信,应加强市场经济是一种诚信经济的教育。(3)充分发挥联合监管和社会监督的作用。例如,有关部门在要求会计师事务所披露上市公司审计服务收费标准外,还可适当考虑增加披露非审计服务收费以及审计师轮换的要求,如果定时轮换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审计小组,可防止审计师与客户的关系过于熟稔。安达信为安然提供了16年的审计服务,他们之间建立了过于亲密的关系:对于安达信的雇员来说,想升迁,就要取悦它的大客户。所以,事务所通常夸耀的自己为某一客户提供了多么久的服务,其实这正是监管者和投资者应该加以警惕的。 会计行业论文: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一把双刃剑 自1980年恢复重建注册会计师制度以来,我国一直非常重视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建设,并取得了显着的成就。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制定了42项独立审计准则及相关项目,基本上建立起中国独立审计准则体系。近期爆发出的银广夏事件使独立审计准则备受关注,极少数人在媒体上称签字注册会计师履行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却没有发现银广夏管理层舞弊行为,并对独立审计准则提出质疑。就此,本文希望深入探讨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的制定与实施问题。 一、独立审计准则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积极作用 独立审计准则是一把双刃剑,既规范注册会计师,又保护注册会计师。我国独立审计准则体系的基本建立,标志着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迈上了新的台阶,初步实现了独立审计准则的制定目标:第一,建立执行独立审计业务的权威性标准,规范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为,促使注册会计师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基本原则,有效发挥注册会计师的鉴证和服务作用;第二,促使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按照统一执业准则执行审计业务,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提供业务素质和执业水平,保护投资者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第三,明确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责任,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护投资者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独立审计准则的制定与施行,对我国证券市场产生了两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维护了证券市场秩序。注册会计师通过为投资者提供相关、可靠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证券市场的欺诈行为,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感和安全感。从1996年第一批独立审计准则施行起,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比率越来越高:1996年为9.06%,1997年为13.29%,1998年为17.51%,1999年为19.7%,2000年为16.3%。二是促进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注册会计师利用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两把尺子,对一些上市公司错误和虚假的会计信息提出了审计调整,进行了艰难说服工作,顶住了各方面的压力,过滤了大量的信息风险。 二、独立审计准则与审计责任 我国独立审计准则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以下简称《注册会计师法》)为依据,由财政部颁布,具有很强的权威性,注册会计师只有遵守独立审计准则才能保护自己以免于承担审计失败的责任。《注册会计师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必须按照执业准则、规则确定的工作程序出具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第一百六十一条规定:“为证券的发行、上市或者证券交易活动出具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或者法律意见书的专业机构和人员,必须按照执业规则规定的工作程序出具报告,对其出具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核查和验证,并就其负有责任部分承担连带责任。”由此可见,如果注册会计师不按照独立审计准则执业,一旦出现审计失败就难辞其咎。如果按照独立审计准则执业,并且尽到了应有的执业谨慎,不应承担审计失败责任。我国有关部门起草的《关于审理涉及中介机构民事责任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一稿)第四条规定:“中介机构所指派的执业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存在下列行为,给委托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应当退还委托人交纳的委托费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四)违反执业准则,未尽高度注意义务或者忠实义务的;……。”第十二条规定:“……,如果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中介机构不承担民事责任。(一)中介机构所指派的执业人员已经严格遵守执业准则勤勉尽责也无法发现虚假成分的;……。”虽然这个文件尚未正式颁布,但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具有非常重要意义,说明我国法律界已经重视独立审计准则的作用。而美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了近一百年,直到1995年美国国会才通过了《1995年个人证券诉讼改革法案》,规定了注册会计师免责的“安全港”条款。根据此条款,对那些以诚实、公正态度出具报告的注册会计师给予豁免权。 三、中国独立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的关系 独立审计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世界上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都很重视独立审计准则的作用,并把其作为规范注册会计师执业行为、保证执业质量的手段。西方发达国家制定独立审计准则有很长时间,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准则体系,许多审计技术和方法成为国际惯例。1994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下属的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完成并颁布了一套核心国际审计准则。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已经或正在将国际审计准则作为制定独立审计准则的基础。在制定独立审计准则过程中,我国主要借鉴了国际审计准则,同时借鉴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审计准则,但强调国际审计准则优先,国际审计准则的基本原则和必要程序构成了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的基础。因为随着全球化和资本的跨国流动,客观上要求各国的独立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接轨。近年来,世界银行及其他国际组织力促国际会计师联合会更加关注公共利益问题,以代表国际职业界扮演监管角色,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对此给予积极的回应。1999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决定取消会员委员会(Membership Committee),成立遵守委员会(Compliance Committee)。遵守委员会的职责是确保所有会员组织履行其会员义务,使得国际会计师联合会能实现“以协调一致的准则,在世界范围内更快地发展会计职业,为公共利益提供最高质量的服务目标。”我国是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会员国,制定的独立审计准则理应与国际审计准则相协调。 四、制定独立审计准则时对中国国情的考虑 虽然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在政治、法律、社会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和地区有一定的差别,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独立审计准则时既要借鉴国际惯例,又要从我国实际出发,不能照抄照搬。为此,财政部专门成立了独立审计准则中方专家咨询组、外国及港澳台专家咨询组。这两个专家咨询组负责对独立审计准则的制定与提供咨询服务,以使独立审计准则既借鉴国际惯例又结合我国国情。此外,我们在制定独立审计准则时注意加强与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沟通,听取他们对独立审计准则的意见。例如,我们修订《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1号——验资》和《执业规范指南第3号——验资》时,邀请国家工商 行政管理总局专家参加修订工作;在起草《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7号——商业银行会计报表审计》时,邀请中国人民银行和有关商业银行的专家参与起草工作;在准备起草《执业规范指南第Х号——保险公司审计》时,我们取得中国保监会和有关保险公司的支持。只有这样,起草的独立审计准则才能符合我国实际,在我国行得通。顺便提一下,结合我国国情并不是迁就落后的审计实务。东亚金融危机后,联合国贸发会议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当地的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尽管代表国际会计公司,但其审计质量却远低于国际审计准则的要求,没有对危机的发生及时提供预警,这值得我们深思。 五、银广夏案件中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 从2001年8月18日至9月3日,我们对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银广夏)1999年度和2000年度会计报表进行专项调查。调查表明,银广夏2000年虚增利润56704万元,1999年虚增利润17782万元,1998年虚增利润1776万元,共计76262万元。签字注册会计师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和《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的规定,存在重大过失,未发现银广夏会计报表中的重大虚假问题,出具了不实的审计报告。签字注册会计师根本没有履行必要的审计程序,不按照独立审计准则执业,而非履行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却没有发现银广夏管理层舞弊行为。例如,签字注册会计师对天津广夏应收账款进行函证时,将所有询证函交由公司发出,未要求公司的债务人将回函直接寄达会计师事务所,而是由公司交给签字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函证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对被函证者的选择、询证函的编制和寄发以及回函保持控制。这是作为注册会计师应当熟知的常识,而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的签字注册会计师却未能做到。如果签字注册会计师按照独立审计准则去实施函证程序,银广夏管理层的舞弊行为是不难发现的。是独立审计准则没有规定吗?当然不是。《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5号——审计证据》第二十一条规定:“函证是注册会计师为印证被审计单位会计记录所载事项而向第三者发函询证。”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做好企业的银行存款、借款及往来款项函证工作的通知》在询证函格式中明确要求被函证者将回函直接寄至会计师事务所。我在此只举其中一个例子,其他问题也是不遵守独立审计准则造成的。 六、独立审计准则与风险导向审计 银广夏案件爆发后,有部分人士责问我国独立审计准则是否引入了风险导向审计?风险导向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对被审计单位进行风险分析、评价被审计单位风险控制、确定剩余审计风险,执行追加审计程序将剩余审计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风险导向审计优点是注册会计师既可以把审计资源集中于高风险的审计领域,又可以提高审计效率,节约审计成本。从注册会计师审计角度看,无论是制度基础审计,还是风险导向审计,都离不开被审计单位建立健全内部控制这个前提。目前,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和实务尚不成熟,但已经引起了国际会计职业界的注意,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专门成立了审计风险委员会,负责考虑是否对现有的国际审计准则作相应修订。今年6月11日至15日,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第70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的议题之一就是绘制出的新的审计风险模型,并计划制定1项汇总性准则以函盖审计过程中的重要概念,以及3项支持性准则。这4项准则分别为:(1)审计过程;(2)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所处环境并获取支持材料;(3)识别风险和评价被审计单位对风险的反应;(4)确定进一步的程序。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作为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成员国,一直关注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并参与了有关风险导向审计准则的起草和讨论工作。从我国颁布的独立审计准则项目看,几乎每个准则项目都引入了风险导向审计思想,决非用制度基础审计所能概括的。有些人不注重审计理论和实务的学习,用道听途说的概念全盘否定独立审计准则,混淆是非,引起很大混乱。可以设想,如果没有独立审计准则,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仍将在无序中徘徊。 七、独立审计准则与账项基础审计 银广夏事件爆发后,还有人说:“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规定,注册会计师审计会计报表是否真实、合法,主要是看其与总账、明细账、记账凭证以及原始凭证是否相符,……如果公司采取伪造原始凭证(如伪造销售合同、销售发票等)的方法进行舞弊或恶意欺诈,那么这种以会计账目为基础的审计方法必定遭到失败。”我们认为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稍微有点审计发展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1920年以前,注册会计师普遍采用账项基础审计,主要目标就是发现错误和舞弊。我国独立审计准则虽然不是建立在账项基础审计基础上,但明确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充分考虑审计风险,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以合理确信能够发现可能导致会计报表严重失实的错误与舞弊。虽然目前审计理论和实务由制度基础审计向风险导向审计发展,但不能抹杀账项基础审计的作用。如果被审计单位没有内部控制或内部控制形同虚设,注册会计师就只能依赖账项基础审计。换言之,利用账项基础审计也能发现公司管理层的舞弊行为,我国政府查处的一些大案要案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会计行业论文:管理会计看风险控制的行业协作 风险控制一直是管理会计关心的问题,其对于公司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它使企业在向前冲刺的时候也能注意到脚下的陷阱,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风险管理往往一个巴掌拍不响,行业间的协作和共同标准的制定渐渐占领一席之地,成为不可忽视的重点。 行业协作于风险控制势在必行 风险控制的初衷很大程度是为了防范合规风险,需要内部会计人员尽早的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避免此“伤疤”被外部审计人员来揭开,对公司的发展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那么,既然要合规,企业内部就要制定一套标准,而这套标准必须是整个行业都要遵守的,不然厚此薄彼,颇多非议,对于真个行业的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合规和风险控制,有的时候已经超出了一个公司自己的范围,我们是跟着行业的,行业的协作非常重要,一个企业想做的事业,整个行业都能这么做,这样工作才能推得下去”,日前,在高顿财务培训举行的一次管理会计实践活动上,华润制药CFO庄康就风险控制的行业协作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阻挡行业协作的“拦路虎” 风险控制需要整个行业的共同协作来完成,但由于行业之间更多的是竞争关系,有的时候甚至是恶性的竞争,“踩着别人向上走”的案例屡见不鲜,这就给行业协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由于资源是有限的,行业之间对于市场的抢夺变得异常激烈,“同行如敌国”的现状一时半会儿难以改变。 除此之外,快速变化的市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一直存在,企业单凭自身内部的资源已经难以把控,纷纷把触角伸向企业外部,从而试图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虽然这个愿望是美好的,却遭遇了现实的“滑铁卢”,由于行业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企业在利用外部资源的时候风险较大,因为谁也不知道对方的底细。信息体系的不完备往往使得合作伙伴间相互猜忌,在风险与投入的分担、收益分配等方面存在分歧。 那么,既然有“拦路虎”,如何实现风险控制的行业协作呢? 行业协作——无规则不成方圆 风险控制是针对整个行业的,就应该有一套标准限制企业的行为,“无规则不成方圆”,只有标准和规范制定出来了,企业之间才会理清“内部”关系,都按照标准来,行业才能实现“有序”,不然杂乱无章,恶性竞争就难以避免了。 那么,标准和规则的制定靠谁来完成呢?行业协会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 “行业协会里面应该要有人来倡导,找一些规则,大家都要遵守的规则,必须要有人来做这个事”,庄康提到。 通过行业协会制作标准,并实行监督,使得行业之间规范运行,良性竞争,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也使得企业在合作的时候有了相互信任的根基。 行业协作——竞争之外,信息互享 风险控制需要行业协作并不是说行业之间就不要再竞争了,毕竟只有相互竞争才能相互促进,从而推动真个行业的发展,关键在于一个度的把握。 “行业协会做风控的目标,不忽视竞争的存在,但是要在该竞争的地方竞争,在不该竞争的地方,先把利益撇开,按照规范来看谁是谁非”,庄康提到。 行业之间的竞争在良性运行的基础上,还应联合起来,共同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以此来应对整个行业共同面临的风险。比如,行业之间可以建立一个信息共享系统,企业在外部审计所面临的问题可以反馈到系统中去,这样就可以避免同行其他企业再次出现这样的问题,这看似有违竞争,实则是共赢效应,大家都这样做,整个行业的风险防控能力就会得到提升。 要想风险控制做得好,不仅需要企业内部实行一整套完整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也需要行业之间进行协作,制定共同的标准和规范,实现风险控制的信息共享,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如何实现风险控制的行业协作也是管理会计一直关注的问题,其未来的发展依然有很大的空间值得探讨。 会计行业论文: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之我见 要迎接加入WTO的挑战,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批优秀的中国执业注册会计师。 (一)认真办好注册会计师专业的高等教育 我国政府应增加对注册会计师专业人才教育的投资,并支持会计师事务所与高等院校合作培养注册会计师专门人才。目前大约有22所大学已实施了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教育计划,设立了CPA专业,其核心课程包括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和管理会计、审计、管理咨询、税法、经济法、会计电算化和审计等。应进一步加强注册会计师专门化高等教育,使高等院校会计人才的培养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为中国注册会计师事业的长远发展储备后续人才,并培养造就一批硕士生、博士生加入注册会计师队伍,提高我国注册会计师的整体素质。 (二)改进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 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报考资格要求较低,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均可报考。而在美国,注册会计师的报考人员要求具备硕士水平。此外,我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内容理论不够深,实务不够强,有相当一部分非执业者对会计审计业务知之甚少,某些基础性、实务性工作几乎不得要领,但仅凭精通几本考试用书也能获得注册会计师资格。因此,应提高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门槛”,建议要求报考者具有会计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允许非会计专业本科学历者经过强制性培训后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另外,还应加大考试的广度和深度,尽可能接近实务,并逐步向国际水准靠拢。 (三)加强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进一步发挥国家会计学院的作用 在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加强注册会计师的后续教育更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关于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的内容,除了专业和相关学科知识、技能的培训外,还应对其进行计算机知识和外语培训。我国已于1998年在北京建立了国家会计学院,于2001年在上海建立了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这两个国家会计学院是进行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培训的重要基地,应遵循朱总理“聘用世界最好的师资来教学,努力办成国际一流的会计学院”的指示,重视与世界著名学府和国际机构的交流,加强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作,努力为中国注册会计师提供高层次、高附加值的职业后续教育,为提高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整体素质发挥重要作用。 (四)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目前在中国培养会计人员的高等教育中,还未单独开设“职业道德”课程,其他课程中涉及职业道德的内容也是一笔带过,很少有案例研究和相关讨论。在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会计及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中也难见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这是形成我国会计界职业道德水平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我国的高等学校教育及其有关后续教育中设置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已是当务之急,它将对提高我国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准起到积极而有效的作用。 (五)开展人才培训的国际合作 我国的会计人才培训应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方针,与国际会计公司广泛合作。一方面选派年轻、英语基础好的注册会计师到国际会计公司学习和锻炼;另一方面也邀请国际上的知名学者和国际会计公司的职业经理到国内传授经验和技术,引进原版培训教材,使我国注册会计师直接学习国际先进的会计服务业技术和经验,加速实现执业和管理水平国际化进程。 实现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经营 我国已基本上完成了会计师事务所的脱钩改制工作,现在又加入了WTO,要抓住机遇,有步骤地推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兼并与联合,争取在未来几年内形成一批实力较强、能与国际会计公司相抗衡的中国自己的”一大”、”二大”会计公司。笔者认为,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实现规模经营的具体途径,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 (一)组建国内集团事务所 所谓集团会计师事务所是由众多的具有内部联系的事务所,按专业化、协作化、联合化、集中化的原则,以一个或几个大所为核心,在自愿、平等、互利、互补的基础上,打破部门、地区、所有制、规模大小的差异,联合若干个分所、成员所组成的多形式、多层次的具有法人地位的大型联合体。这种会计师事务所要求各个事务所有统一的专业技术标准、统一的业务质量控制、统一的人事管理制度、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统一的企业文化,意味着人才、客户、信息 等方面的资源共享,作到优势互补,分工更细。 1.培育核心所。核心所的成长方式主要有三种:(1)自身繁衍。事务所积极开发业务资源,广为招贤纳士,通过自身的积累来提高实力,以达到一定的规模。其优点为稳妥扎实,无须法律程序,但上规模缓慢,易受地域限制;(2)吸收合并。接纳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事务所加入本事务所,加入方解散并取消法人资格,仅有接纳方存续,即“A+B=A”。事务所的吸收合并是善意的、出于市场自主需求的主动行为,这种需求可能包括:大所看中了小所的人力资源、经营特色、地理位置,而小所因经营不善、债务沉重或客户变迁、经营多角化等原因,产生了加入大所以扩大发展的动机;(3)新设合并。事务所与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事务所合并成立一个新的事务所,原合并双方解散,取消原法人资格。新设合并一般适用于强强联合,采用这种合并方式前合并的各方都具备了在行业内较高的声望和品牌,丢掉哪一家牌子都是不小的损失,因此合并后名称合二为一,即“A+B=AB”。 在我国,以强强联合为特点的新设合并是效率最高的一种合并方式。其一,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壮大规模;其二,在我国的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发达城市不乏一些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事务所,强强联合具有一定的基础;其三,同吸收合并相比,减少了”传、帮、带”的投入,合并双方已具有了较强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客户资源优势,更易形成优势互补,发挥规模效应。 2.建立分所和发展成员所。这属于核心所的扩张方式。(1)建立分所。新设立分所的目的是出于满足客户资源分布、节省交易费用的市场需求,而不必受行政区域的限制。分所只是总所的一个分支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其人、财、物、执业质量受总所的统一管理,其民事责任也由设立分所的总所承担;(2)发展成员所。成员所方式是国际会计公司扩大规模的通行做法,它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更大规模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核心所通过发展成员所,享有较高规模布局自由度,通过发挥品牌优势、技术优势和地区优势,可以满足企业集团对事务所的地区性要求、技术要求。发展成员所要本着“宁缺毋滥、循序渐进、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逐步向外扩张。成员所不宜过多、战线不宜过长,松散型的成员尽可能不予考虑。在管理上,核心所应以资本控制为纽带,对成员所实施统一的人员控制、制度控制以及质量控制。 (二)成为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成员所 部分事务所,可以考虑加入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并成为其成员所,借助国际所来扩张规模和实力。成为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成员所,减少国内事务所上档次的漫长的探索道路,是一条迅速学习和进步的捷径。从目前的行业形势来看,证券市场的舞弊层出不穷,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的期望值日益增高,审计的难度和风险日益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单靠事务所自身的积累,难以上规模、上档次。而成为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成员所,不仅可以引进境外资本,增强我国事务所的资金实力,还能引进国际先进的注册会计师理论和执业经验,更好地和国际会计师进行沟通和交流,有利于提高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拓宽我国会计服务的业务边界 拓宽我国会计服务的业务边界,会计师事务所走多元化经营道路,是会计市场开放和发展的客观需要。一个机构从事多项业务服务,可以共享各种专业人士的知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还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加入WTO后,国内事务所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成功,必须积极开展市场营销,不能只开展单纯的审计业务,而应拓宽业务范围,培养新的业务收入增长点,实行多样化经营战略。抢滩咨询市场已成为世界注册会计师行业新一轮竞争的焦点,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应当顺势而为。 (一)传统的管理咨询服务 贸易自由化将加速经济全球化,并加剧市场竞争。传统管理咨询主要回答这样一些问题:如何采用科学的经营管理战略使股东的投资价值最大化?如何缩小中国证券市场与国际证券市场的差距?如何为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提供适时的理财咨询?如何为商业银行建立风险管理系统?等等。这些问题说明了管理咨询服务对于中国经济和世界接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传统的管理咨询服务市场上,我国的国内会计师事务所涉足却不多,因此必须抓紧时机,积极开展相关业务。 (二)新兴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服务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将是掌握知识和信息的人才。对信息的有效利用和创新要求未来企业必须重视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主要包括:职工教育与培训项目设计、提供职工利益管理、职工工资及利益分析与规划、利润分享计划、货币购买养老金计划、职工股票所有权计划、养老金退休金及福利计划、保险金管理、企业生产、推销、会计及人力资源工资的整套系统重建、系统整合、数据库管理、网络设计、客户价值管理、人力资源咨询专门化服务等。 (三)新兴的网络咨询服务 加入WTO后,电子信息与通讯技术在我国会计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与普及将为注册会计师行业开拓新的服务业务。据专家估计,美国与电子商务有关的咨询收入占全美咨询业务收入的比率,将从1998年的29%升到2003年的57%。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也必须正视这种事实,改良自身的经营理念与技术方法。网络技术的运用,大大降低了外地业务的成本,节省下来的人力与财力可用于新业务的开展与客户资源的开发。而信息的光速传输和全天候的在线提供了全新的业务时空,甚至可以发挥数量庞大的非执业会员和其他专业人士的潜能,加上原有的客户资源,完全可以凭借咨询的业务平台,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四)国际化业务 持续性的对外开放政策将吸引更多的国际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更多的中国跨国公司将参与国际竞争。国际化客户日益增加,国际会计、国际审计、国际税务、国际营销管理等跨国公司经营和贸易活动密切相关的服务需求迅速增加。与此同时,将有更多的外资会计师事务所进入中国,会计服务市场的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中国会计师事务所应将国际化业务作为未来的优先战略,引进新的国际服务项目以及国际和技术,拓展国际业务 ,“出口”会计服务,帮助中国企业寻找国外市场,为外资企业提供会计、税务、法律法规咨询服务,满足国际客户的服务需求,积极参与国际服务贸易竞争,提高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国际认可度。 严格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管理和质量控制 会计师事务所应树立品牌意识,“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良好的品牌是靠自身卓越的执业质量和职业道德与良好的信誉来维持的。 (一)健全内部人事管理制度 面对入世的冲击,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要增强竞争力,必须健全内部管理制度,首当其冲应改变的管理制度是人事管理制度。会计师事务所是知识密集型企业,事务所内部如果没有合理的人事管理制度,是无法留住优秀人才的。应当建立健全严格、合理、透明的各种制度,如人员聘用、考核与晋升制度、工资福利与保险制度、合伙财产的管理与处置制度、合伙人与员工争议制度等。 (二)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执业质量对事务所的生存和发展来说生死攸关,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后更是如此。我国的各个会计师事务所应树立风险意识,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预警、监测和防范机制;对于具体的审计项目要确立项目负责人负责制;强化对业务质量的三级复核制度的执行;设置专门的质量控制部门(如技术标准部),依据统一标准,对所内各业务部门及下属分所、成员所进行定期质量检查,做到防检结合,以防为主。要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划分事故等级,通过教育、解聘甚至机构调整等办法,予以纠正,把执业过程中的风险点消灭在形成过程之中。 (三)购买注册会计师职业保险 注册会计师行业是高风险行业。除加强自身的质量控制外,会计师事务所还应购买职业保险,将事务所的风险部分地转嫁给保险公司。这既是加强自身风险防范能力的一种表现,也是对社会公众负责,可以提高事务所的声誉。我国目前基本上未规定实行注册会计师职业保险制度,仅在事务所的会计制度中规定按收入的10%提取职业风险准备金。这很难抵御日益增加的执业风险。如今,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等几家保险公司的条款已经出台,责任保险制度已由理论探索转化为实践运作。会计师事务所应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保险意识,主动购买保险。 改善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执业环境 (一)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会计审计准则体系 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对其各成员国之间的国际会计协调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国际会计准则、审计准则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制定会计准则时,在考虑中国国情的同时,应大胆引进国际通用的会计惯例,加快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使会计信息的确认、计量与披露等方面更符合国际惯例,以提高会计信息在国际范围内的可信性、有用性及可比性,更好地满足各利益主体的决策需要,为国际会计界所认可。审计准则方面,应在现有的独立审计准则体系的基础上,修订完善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实务公告、执业规范指南。笔者建议,审计准则制定主体中增加企业方代表,使各方利益得到更好的均衡;审计准则的内容方面,还应补充咨询等业务的具体准则和实务公告。 (二)打破市场壁垒,减少政府对会计服务市场的不当干预 应继续大力推进体制改革,为注册会计师执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减少不当的政府干预,打破市场壁垒,促进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用正常竞争手段达到扩大市场占有率的目的。减少政府对会计服务市场的行政干预必须在经济环境综合治理的前提下进行。第一,加强廉政建设,严厉打击腐败行为。一旦查出政府部门通过行政干预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而产生行政腐败和权力寻租行为,就应当查明原因,从严惩处,以形成注册会计师良好的执业环境。第二,进一步清理整顿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真正切断政府部门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利益联系。清理整顿和脱钩改制工作必须严格把关,确保人事、财务、业务与名称等方面真正脱钩,防止出现“明脱暗挂”、“权力加盟”现象。第三,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摆正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三)改进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 1.理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体制。建议尽快修订《注册会计师法》,并及时颁布其实施条例,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权限做出明确的规定。明确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对于触犯刑律应承担刑事责任、违反民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应由行业协会移交司法机关,并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通过层层理顺关系,真正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 2.严格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自律和监管。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实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同业复核制度,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的力量。同时,必须加大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力度,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工作纳入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轨道。对于出具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会计师事务所及其责任人员,应当不折不扣地依法严惩不贷,将责任人员移送司法机关按照司法程序进行审查,追究其刑事责任,起到强有力的警示作用。 会计行业论文:证券市场和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论文 中国证券市场是在我国经济改革初次高潮到来之际诞生的,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为了减轻国家的负担,而将企业推向市场,让企业自行解决其融资问题而产生的。可以说,它是在计划体制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而在西方,则是在纯市场经济的发展下,融资渠道的拓宽而产生的。证券市场产生后就有了向广大投资者公布公司信息的需求,于是产生了对公司信息进行鉴证的注册会计师。由于证券市场的起源不同也就导致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是非市场选择的结果,而只是国家的强制性规定而已。它与国外同行相比存在很多不同。 一、证券市场的起源所导致CPA行业起源的不同 企业最早起源于英国的探险活动。当时企业是非持续经营的,它的资金来源一般是一些贵族投入,在探险活动开始时,就约定好其收益和风险。在探险结束后,就会将所获得的盈利按当初约定的比例瓜分。1720年,"南海公司"事件产生了第一位民间审计职业者。在此之后,英国政府颁布法令抑制了股份公司的发展。在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从手工业向大工业发展,产业的规模扩大,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也相应增加,这促使了股份公司的重新兴起①。 在初期,主要通过银行这种中介机构。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仅有银行就难以承担这种中介任务。于是,产生了可以直接融资的证券市场。在证券市场里,筹资者在市场上直接发行股票或债券等有价证券,许以较高的回报,获取自己需要的资金;出资者购买这种有价证券来获得更高的报酬。证券市场的产生,提高了资金的流通速度,相应的提高了经济发展的效率,更利于社会财富的创造。它是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自然演进而来的。股份公司导致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股东和债权人不可能接触经营的各个方面,因此产生对外部力量来了解经营情况的需求,于是针对上市公司信息鉴证的外部审计应运而生。当时,尽管股东拥有获取准确的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的权利,但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着名公司并没有全部发行年度报告书,只说明了企业的概况,而没有揭示财务信息,只公布了资产负债表,而没有发行利润表。 1929年纽约证券市场的价格暴跌,揭开了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的序幕。在经济大危机的冲击下,美国政府意识到了正确可靠的财务报表的重要性。于是产生了一系列法律来要求任何一家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必须正常、准确和及时地向公众披露融资信息,其中有两个尤其重要的法律。其一为1933年颁布的《证券法》,它控制所有新证券的发行,另一为1934年颁布的《证券交易法》,由这一法律产生了联邦证券与交易委员会SEC,SEC得到授权修改1933年的条例,并将之延伸到规范那些已经发行并已交易的证券。法律要求发行公司必须由一家独立的会计师事务所为他们进行年度审计等方面。法律使会计职业成为了独立的裁判员。 而在中国为了配合改革开放,财政部1979年10月在上海进行建立会计师事务所的试点,并于1980年12月颁布《关于设立会计顾问处的暂行规定》。以此,我国正式恢复了注册会计师行业。在这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注册会计师行业服务的范围仅限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以及少量的内资企业。90年代初,为了解决国有企业融资的问题,成立了上交所和深交所,证券市场蓬勃发展,国家也规定了申请上市的公司和已经上市的公司要提供由注册会计师审核过的会计报表。到了1998年底,财政部又明文规定国有企业的年度会计报表必须由注册会计师审计之后,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范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恢复以及20多年的发展,可以看出,推动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恢复以及初期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市场中各类会计报表的使用者,而是政府;不是出于因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而产生的委托关系,而是出自政府部门监督管理的需要。 二、中外CPA行业所表现出的一些不同 证券市场的不完善导致了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恢复、发展表现出一些与西方发达国家 (在这里,我们主要指美国) 很大的不同: (一) 政府部门是注册会计师职业服务的最大需求者,而在美国则为广大的股民、机构投资者以及管理当局 1、业务与服务对象的不同 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主要从事的还是法定业务,如验资、年检等,其中验资、年检服务于工商部门,外汇年检服务于外汇管理部门,而1999年开始实行的国有企业会计报表的审计等服务则直接服务于企业的主管部门,我国最大的服务对象是政府部门。尽管目前作为大股东的政府也需要信息,但是国有股和法人股都是不流通的,因此他们就不会向普通股民一样关注会计信息。 同时,在中国,一方面,国有企业的管理层的任命更多的是一种政府行为而非市场行为,管理者只需要花精力应付好上级领导,而无需接受市场评价和对企业经营好坏负责;另一方面,大部分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持股比例非常低。据统计,我国1997年底在上海和深圳上市并了1997年度报告的所有A股上市公司,其高层管理人员平均持股比例仅为0.0448%,其中14家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平均持股为0,706家公司中持股为0的高层管理人员占所有高层管理人员总数的34.27%。持股比例过低不能形成对管理者的有效激励,也无法显示出 与经营业绩之间的相关关系②。因此,他们也不会关注公司的会计信息,信息对他们的工薪不产生影响。 在美国等私有制经济占绝对主导地位的西方发达国家,事务所的收入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非法定业务,如管理咨询等。会计师主要是为各个利益相关者服务,如债权人,股民,机构投资者,银行等等。 对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公司里,对经理人员的报酬激励也是多种多样的,除薪金、奖金之外,还有股权、股票期权等形式。工资与薪金是经理人员的基本报酬,与企业经营绩效无关,是一种稳定、有保障的收入。奖金则一般与企业经营绩效直接挂钩,有较强的刺激作用。股权是对公司制企业经营者的一种报酬激励,与奖金一样,将经理人员的报酬与经营绩效挂钩。那么,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就会比较关注公司的会计信息。他们对准则制订机构的游说就反映了会计信息对他们是有影响的。 2、服务质量的不同 会计师事务所的服务作为一种产品,究竟谁是用户,与市场需求有很大的关系,若市场需要高档次优质产品,生产者就会向优秀方向发展;若用户需要处理品,生产者就会向假冒伪劣方向发展。由于市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服务需求者是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者,他们为了自己的私利,可能需要事务所的服务就是欺骗股东,即他们需要假冒伪劣产品。 对于国有企业的股东-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而言,它们不可能向私人企业的股东那样关心每一特定企业的会计报表及其鉴证质量。评价国有企业的标准,除了其经营业绩外,还有其他非经营因素,如社会责任的完成甚至人际关系等。对于国有企业最大的债权人的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改制之前,由于承接了过多的政策性业务,对企业的会计报表不甚关注,它的贷款业务不是主要考虑到经营情况和偿还能力而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经济政治目标和官员的主观意愿。商业化之后的四大银行可能会因此而关注会计信息的质量,但是在我国大部分的贷款都属于抵押、担保借款,对于信用贷款开展的较少的情况下,银行对会计报表以及报表质量的关注程度是否有较大程度的提高,还值得怀疑③。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在其上市之初,由于上市资格的有限,各地政府部门、主管机关都会想尽办法对公司进行"包装"使其达到上市要求。既然是包装,他们肯定不愿意事务所出具真实的报表而是经过一些修饰的报表。在上市后,由于我国的上市公司大部分股票为非流通的国家股和法人股,他们都不希望股价的下跌,而企业真实的经营业绩一旦公布,就会出现他们不想看到的结果,故他们也不想要真实的报表。上市几年后,为了继续从股市上获得资金,又为了达到国家的要求,在自身经营业绩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唯一的办法就是对会计信息进行造假。这样的话,他们不希望因为真实的会计信息而导致公司股价下跌,故他们会对事务所施加一定压力(如更换事务所、压低审计费用等)以此获得他们所想要的会计信息。 综上所述,我们会发现,在国内,对不真实会计信息的需求更强烈。既然如此,事务所肯定会按此需求而提供相应的服务。而在国外,则不一样。 在国外,证券市场相对而言更完善一些,而且各种法规也规定了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出具经过认真审计过的报表。在美国,20世纪50年代左右在金融市场上出现了投资机构。基金会、保险公司、抚恤基金会、投资公司和类似机构都成了拥有巨额投资基金的大型企业。这些投机机构都拥有精明能干的管理者和巨额投资资金。企业的存在,就是为了获利。这些机构投资者都需要会计信息来了解、分析他们所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他们有要得到真实信息的要求,同时作为证券市场的重要资金供应者,公司也必须对他们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另一方面,同时存在的财务分析师会对报表进行分析,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会计师起到了一个制衡的作用。 3、收费的不同 在我国,审计收费还是采取政府指导价,由国家物价管理部门授权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指定行业的审计收费标准,以指导事务所的收费行为。在1999年12月22号的2255号文件《中介服务收费管理办法》中第六条(三)规定:对检验、鉴定、公证、仲裁收费等少数具有行业和技术垄断的中介服务收费实行政府定价。而美国采取的则是市场调节价,发挥了市场在会计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 (二)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会计信息不影响他们的投资决策,而在美国,会计信息直接影响着股票价格的升跌 在我国,由于股市发展时间较短,很不完善,如今的股票市场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到政府的干预。从证券市场作为重要的资源配置场所对国民经济运行有直接影响的意义上讲,政府的干预有一定道理,有时甚至是必须的。但敢于应该是有限度的,不能违背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和扭曲证券市场的内在机制。中国的股票市场现今基本上还属于"政策市"和"消息市"。同时,市场主体,即市场双方--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行为不规范。上市公司只把股票市场当作筹集长期资金的场所,股票市场并未达到其制约上市公司,实现"两权分离"、优化资本和人才配置的功能。 对于投资者而言,一方面中小投资者并不关心公司的真实价值,而更热衷于去相信庄家的举动、更相信小道消息,以此进行跟风炒作,获取股票买卖差价(如ST股票的一个又一个涨停版)。另一方面,某些机构投资大户在炒作股票的同时,还利用自己的信息有时和资金实力操纵股票市场,进行内幕交易,破坏股票市场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基本原则,严重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同时,在中国还不存在真正的机构投资者,有的只是和上市公司勾结起来炒作股票的庄家。 而在美国,大众投资者一般都是在机构投资者行动后开始买卖,以此影响股价的高低。机构投资者则非常重视会计信息的质量,Zeff论证讲"会计信息是有经济后果"的,原因就在于此。会计信息在股市上能起到一种信号作用,人们根据公司的情况来作出相应的买入或卖出的决策,以此带动股票价格的变动。 从以上可以看出对于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而言,既然需求者不要求高质量的报表,事务所何必费老大力气去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还得不到大家的满意呢? 因此,我认为我国要从源头上改变这种情况,如果大家都要求真实的会计报表,我相信中国的注册会计师有能力来提供真实的报表。高质量的需求必定会带来高质量的服务。 三、几点思考 (一)推进企业的改革,形成真正的委托关系 如果企业的主管部门真正将会计报表中反映的信息作为评价、任免企业管理者的重要依据之一,就不会轻易选择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来审计,而不考虑其服务质量。同时,对于监管机构而言,一旦发现有上市公司提供虚假财务数据的情况,要追究公司主要经营管理者的责任, 其次要追究公司监事会和董事会的责任,加大处罚力度,使中国证监会颁布的有关规定落到实处。 (二)银行真正以报表的信息来作为是否贷款的依据 随着四大国有银行商业化进程的加速,我们认为银行为了减少呆帐、坏帐,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对会计信息的依赖。在今年的2月5-7日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以及其后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2002年工作会议上作出了一些重大的决策。在几天的会议中,最重要的是,首次明确承认了银行是企业。这就意味着国有银行为"国有企业脱困"服务、为"拉动内需"服务的政策性贷款将会大大减少,也意味着银行今后产生政策性不良贷款的可能性会大大减少④。作为真正的现代金融企业,银行将会认真对待它的贷款业务,提高对要求贷款公司的会计报表信息的需求。一旦对高质量会计信息的需求建立起来,会计师事务所就必然要提高自己的执业质量,否则就有可能失去市场最后导致停业。 (三)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要改革 国有与法人股票不上市所造成的股市功能性缺陷,产生多重负面效应。从股民来说,只关心自己的"权利"(分红配股等等)或者投机收益,而不关心甚至干脆放弃自己作为股东的监督权力;从国家来说,代表国家行使监督权的政府部门,只关注国有资产是否流失,而不太重视和关注上市公司的资产的增值。因此,减少国有非流通股的数量,让在市场中流通的股票来决定其价格是很重要的。同时,对于国有股的减持,确定减持的适当的价格以及适当的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培养真正的机构投资者,形成对高质量信息的需求。 在我国的投资主体中,个人投资者一直占绝对多数,机构投资者比重很小,致使流通股的持有显得非常分散。而在股份制度成熟的证券市场上,都是机构投资者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如美国机构投资者已经持有50%以上的上市股票,日本的机构投资者也占据主导的地位。机构投资者由于其在股市的控股比例的提高,他们不可能用传统的抛售股票的办法来保护起资本的价值,因为他们所持有的大量股份不可能在不引起股价大跌的情况下顺利抛出。这样,机构投资者就转而采取一种积极干预的方法,向董事会施加压力,迫使董事会对经营不善公司的经营战略和关键人事做出新的安排,以确保公司的健康发展⑤。这些说明,机构投资者能比中小投资者更关心公司的经营绩效,也更关注公司的信息质量。 在国际证券市场上,社保基金、保险公司和互助投资基金是最重要的三大机构投资者。对于中国而言,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社保基金的规模将越来越大,允许进入证券市场的比例也将越来越高。目前,太平洋保险公司已经获准将入市资金比例由5%提升至15%,扩大投资证券市场比例,加快保险基金入市步伐⑥。这无疑是保险基金寻求投资出路、实现保值增值的有效途径,同时也能促进股市的发育和成熟,促进其有效运行。 (五)国家加大对证券市场的监管,提倡真实的会计报表 对于中国的投资者而言,投资渠道相对于国外而言窄很多。既然提供不了更多的渠道,国家有义务保护在证券市场上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会计行业论文:关于做个称职农信社会计主管的体会 会计主管作为信用社“内当家”,其职责履行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一个社内控制度执行、成本核算和管理水平,关系到效益最大化的实现。笔者就如何做一个称职的农村信用社会计主管谈点看法。 加强学习,提升业务素质。首先要加强业务学习。随着省联社综合业务系统的平稳运行,陆续开办了农信银通存通兑、银行汇票、非税系统等业务,同时印发了很多相关的管理制度,都需要我们会计人员认真学习掌握。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会计主管,加强自身学习,管好业务,是会计的必修课,否则无法带好内勤人员做好基础工作。其次要加强法律法规学习,要懂得会计制度、财务制度、税收法规,依法合规经营。会计人员如果在思想领域存在一些不良苗头,业务就要出问题。三是要增强责任意识。增强“发展是第一要务,控险是第一责任”的意识,否则出现案件将是一票否决。 落实规章制度,加强内部管理。新综合业务系统中,会计业务已覆盖到各个领域。但现有的会计制度能否真正发挥作用,防范会计风险,还是一个问号。从制度上看的确能够防范风险,但有些地方在执行过程中,不按章办事,制度形同虚设,是引发风险的客观原因。举个简单的例子,营业人员经常使用的密码,是操作员的身份证明,本文//也是操作人员权力的象征。但在实际操作中,个别人由于密码不密,在某一时点或在某些特殊的条件下,让个别人员钻了空子,风险就有可能形成,就可能引发一些案件。 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会计主管不但要承担着管理的职能,同时肩负着服务的职责。基层信用社的会计主管在新的形式下全部兼大堂经理一职,如何让客户满意,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前提。面对形形色色的客户群,行业、职业、阶层千差万别,会计人员如何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作为会计主管,不能让客户感到信用社“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这就要依靠我们会计人员平时加强柜面人员引导和管理,避免柜面人员服务态度的冷淡和生硬。要遵循“客户无过错”原则,进了信用社的门,顾客应是永远没有过错的,顾客的满意与否是服务质量高低的最好标尺。如果顾客不满意,责任则完全在自己,作为服务人员,决不能在柜面上与顾客发生任何争执或争吵。要推行“首问负责制”,作为第一个接待的,就要负责到底,直到办完全部业务,不能把客户当球来踢,自己不能办理的要引领顾客到能办理的柜台。为此,农村信用社要建立会计人员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实行“能进能退、能出能入”的管理方法,在优胜劣汰法则下提高会计队伍整体素质,增强会计人员的战斗力。 全面发挥核算职能,加强成本管理。会计有两个最基本职能: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首先要发挥好核算职能。什么是核算职能,就是算好账。核算的原则就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在实际工作中,会计核算职能发挥上还有欠缺。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每年国税局进行的汇算清缴中,都存在不少问题和纳税调整。主要原因就是由于会计处理不当,没有按制度执行,结果造成成本的人为增加。这就要求我们会计人员在会计处理时要讲究技巧,要善于研究、总结,不能想怎么干就怎么干,造成人为地增加会计成本。加强财务管理,规范会计工作。对营业费用实行指标管理和财务公开制度,严格执行审批、审查制度,严肃查处财务管理中的违规违纪行为;要大力压缩管理性费用支出,管好用好有限的费用;要开展经常性的检查辅导,规范会计工作,提高会计核算质量,防范会计风险。 其次发挥好会计监督职能。该职能作用发挥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资金、财产安全。会计人员对违规违法行为,要敢于揭露、制止、汇报。怎样发挥监督职能?要求每项业务都要置于监督之下,作为主管人员有监督检查权,要经常对近期会计业务实施监督检查,及时查缺补漏,发现违规违纪现象,及时处理、汇报。要明白会计主管不仅是组织者,而且是实施者、监督者,这对防范会计风险至关重要。要继续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违章现象。加强安全管理,强化防范风险能力。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制度的科学性、严密性、完整性和针对性,把会计核算的各个环节、各个步骤都建立在严格的制度保障之上,做到有工作就有制度。 当好助手,处理好三个关系。作为会计主管,是信用社内当家,必须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与信用社主任关系;二是处理好与员工关系;三是处理好主任与员工关系。所谓处理好这三个关系,并不是让你们大家都一团和气,是在执行制度的前提下的团结,不能相互挑拨,制造紧张空气,不利于工作的事情不做,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讲,同事之间要相互帮助,工作中相互补台不拆台;要积极献计献策,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协助主任搞好信用社的经营管理,把整体工作推向前进。 会计行业论文:论银行业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加强内部管理的需要,银行对会计的要求已从简单的事后算账、报账转变为辅助管理者制定决策、强化内部管理、合理利用经济资源、提高经济效益上来,相应地会计信息系统也应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 关键词: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会计职能;管理决策 一、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加强内部管理的需要,银行业对会计的要求已从简单的事后算账、报账转变到参与经营管理、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实施控制和考核上来。会计职能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反映和监督已不能完全概括会计的全部职能,参与决策、实施控制和考核正成为会计新的职能。这种内部管理的需要和会计职能的转变成为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的内在动力,但目前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在实践中的应用大多还停留在探索阶段,尚未构成一个完整的应用系统体系。其存在的问题:一是系统功能较单一,大多只是简单地报表查询、汇总以及财务比率分析。二是系统提供的信息大多是货币性信息,而一些重要的非货币性信息(如:资产质量、风险控制、客户关系等)不能及时披露。三是系统缺乏丰富的数据分析工具,不能有效地支持管理决策的制定。四是系统需求的提出、实际开发和应用不统一,基本上是各部门各自为政,均从本部门的管理需要和角度出发来进行系统的开发和设计,存在着数据来源多头、数据格式不一、功能单一重复且各部门的系统数据不能充分共享、造成资源浪费的情况。 而核算型会计信息系统却发展迅速,从20世纪70年代的单机处理到80年代各类柜面业务处理系统和会计报表处理系统的应用,从90年代各行全国联网系统和多元化自助服务系统的广泛应用到目前以数据大集中为标志的各业务处理系统操作平台的统一集成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相关数据库的建设。截至目前,核算型会计信息系统已发展成具备事前审批、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功能的一个比较完整的应用系统。但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却一直进展缓慢,没有重大突破,学术界对何谓“管理型”也一直争议颇多。下面笔者将具体说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并从管理的本质出发对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 二、构建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理论基础 笔者以为,核算型会计信息系统之所以发展迅速并能很快地被推广应用,主要是因为它有明确的理论依据——复式记账理论,系统采用的核算方法(即对数据的分类依据)与传统手工会计记账基本一致,而且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对披露会计信息的财务会计报告格式也都有比较明确的规定。因此以复式记账为理论基础,以对外披露会计信息为目标,核算型会计信息系统开发起来得心应手,相比之下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首先,理论上人们对于“管理”这一概念含糊不清,对于以何种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为开发依据,无论是学术界还是软件开发行业一直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而这关系到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思路问题。 其次,在实践中不同规模、不同经营范围的银行(包括同一银行内部不同部门)管理风格不同,要求系统提供的管理信息内容也不同,要求辅助决策的程序不同,这种需求的多样性也给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增加了难度。 因此要想构建一个有效的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首先要有一个科学的理论作指导,要寻找一个科学的理论必须要先弄清楚管理的本质。自泰罗和法约尔开创管理学以来,学术界对“管理”的定义一直是众说纷纭,如:“管理就是研究系统运行的规律,据此组织系统的活动,使系统不断呈现出新的状态”:“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过程”:“管理的本质是决策,或者说是围绕着决策的制定和组织实施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上述观点从不同角度描述了管理的特征,笔者以为最后一种观点最能体现管理的本质——即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赫伯特。西蒙提出的“管理就是决策”。西蒙的主要观点如下: (一)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于企业整个管理过程。决策是组织及其活动的基础。组织是作为决策者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组织的全部活动就是决策活动,对这种活动的管理实质上就是制定一系列决策,如制定计划的过程是决策;组织设计、机构选择、权力的分配属于组织决策;实际同计划标准的比较、检测和评价标准的选择属于控制决策等。总之,决策贯穿于企业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全部过程。 (二)决策过程。决策并非是一些不同的、间断的瞬间行动,而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工作构成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四个阶段:第一,情报活动——探查环境,寻求制定决策的条件。第二,设计活动——创造、制定和分析可能采取的行动方案。第三,抉择活动——从可资利用的方案中选出一个适宜的特别行动方案。第四,审查活动——对过去的抉择进行评价。一般来说,上述四个阶段是顺序进行的,而实际执行过程中则要更复杂,在制定某一特定决策的每个阶段,其本身就是一个小范围的决策制定过程。 (三)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西蒙把企业的管理活动分为两类:一类是例行活动,即一些重复出现的工作。有关这类活动的决策是经常反复的,而且有一定的结构,因此可以建立一定的决策程序。每当出现这类工作或问题时,就可以利用既定的程序来解决,这类决策活动叫程序化决策。另一类活动是非例行活动,不重复出现的,如新产品的开发、产品结构的调整等。这类问题在过去尚未发生过,或因为其确切的性质和结构极其复杂,或因为其确切的性质和结构捉摸不定,但因为其十分重要而需要用现裁现做的方式加以处理。解决这类问题的决策叫非程序化决策。 根据西蒙的决策理论,银行的日常管理活动(主要包括经营战略的制定、财务计划的制定、决策的执行、业绩的评价、风险的控制和管理、盈利能力分析等等)可划分为程序化决策活动和非程序化决策活动两大类。其中经营战略的制定通常关系到银行未来生存与发展的经营方向问题,且将会随着经济环境、竞争态势、技术、组织等因素的变动而变动,而这些因素很多又是事先无法精确预测的,没有一个固有的程序来遵循,更多地需要决策者的判断、直觉和创造。因此经营战略的制定通常属于决策理论中的非例行活动,一般由高层管理者(主要指总、省行的行长)制定,实行的是非程序化决策。而财务计划的制定、业绩的评价、风险的控制和管理、盈利能力分析等管理活动通常是常规性的、反复性的、且结构比较清晰明确,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数学分析模型来解决,这些管理活动则属于决策理论中的例行活动,一般由中层管理者(各业务部门的经理)制定,实行的是程序化决策。至于前台营业网点及其主管部门的业务活动则属于决策的执行活动,决策执行的结果将通过会计核算系统进行反映。从经营战略、战术计划的制定到决策的执行,到事后盈利能力分析和业绩的评价,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决策过程。 三、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体系构建 根据西蒙的决策理论,一个企业组织的全部活动就是决策活动,一个完整的决策活动包括情报、设计、抉择和审查活动。因此构建一个完整的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应站在企业全局的高度,不仅要满足中层管理者们日常程序化决策活动的需要,也要满足高层管理者们非程序化决策活动的需要;不仅要满足事后的财务分析、业绩评价,更要满足事前的市场预测、风险预警及战略、战术计划的制定。一个完整的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要保证每个主要管理人员都能收到有用的数据信息和主要业绩指标,通过这些信息和指标能够帮助他们提高工作效率,对其负责的工作管理得更好,且随着机构管理层次的逐级下降能够提供越来越详细的管理信息。 (一)系统目标:辅助管理者决策、强化内部管理、合理利用经济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二)服务对象:银行内部中高层管理者 (三)数据源:包括内部和外部。内部数据源主要为会计核算系统反馈的经营数据和其他业务处理系统(如: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信贷管理系统等)中的相关数据。外部数据源为同行业竞争对手的主要经营数据、竞争战略、市场份额、重要客户的分布、贡献及经营状况等。 (四)系统功能结构。如下图所示: 1.知识库:该模块主要是为中高层管理者制定决策时提供丰富的相关知识的支持。知识库主要包含政府、监管部门等的重要文件、本行的重要规章制度、同行业竞争对手的发展战略、主要经营数据、主要产品和市场份额、重要客户的分布以及需求等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库将不断更新,以便更有效地支持决策。 2.模型库:该模块主要是为中高层管理者制定决策,进行盈利预测、风险控制等管理活动时提供丰富的数学模型支持,如:投资决策模型、趋势分析模型、线性(曲线)回归分析模型、风险评价模型等。为便于用户操作,模型库在系统中可设计成模型字典,用户通过浏览模型字典选择不同的数学模型,系统再调用该模型相应的子程序进行运算分析。 3.经营计划模块: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帮助银行中高层管理者制定本企业未来发展目标的战略计划和战术计划。战略计划的制定如前所述属于决策活动的非例行活动,通常关系到企业未来3到5年的发展目标,制定过程中考虑因素较多,更多地需要决策者的判断、直觉和创造,这是一个参与人员最多、需要反复讨论、反复修改的复杂过程,因此就要求系统能够提供一个良好的人机对话环境,如可采用问答式、图表式或菜单式来引导管理者制定出未来发展目标(即市场计划、产品计划、经营计划和危机处理计划)。战术计划是战略计划的具体实施和补充,属于决策活动中的例行活动,一般由计划制定小组中的各部门根据总体战略计划制定本部门一个年度内需要实现的市场、产品和经营计划(经营计划又包括资产负债计划、收入计划、费用计划和资本支出预算)。战略计划和战术计划的制定很大程度上依赖业绩评价、盈利预测以及知识库等模块的支持程度,在具体系统设计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两个因素: 一是要注意吸收新的管理思想。例如:在竞争战略管理方面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克利斯。斯泰尔斯(Chris Styles)提出的“战略车轮”方法,该方法通过8个步骤(即1.目前的绩效;2.本行的产品优势;3.竞争对手状况;4.进行目前的行业典范分析;5.预测未来5年内本行业发展趋势;6.分析未来5年内客户的需求;7.确定发展战略目标;8.进行新业务、新产品的设计,确定盈利目标)来综合分析本企业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最终确定发展目标,该方法对于开发创新竞争战略就很富有启发性。 二是要注意吸收新的信息技术。该模块的设计应充分借鉴决策支持系统的部分设计思路,特别是要注意借鉴、吸收近年来人类对人工智能、计算机神经网络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 4.盈利能力分析模块:该模块是众多管理决策中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成本计算、盈利分析以及盈利预测三大子模块。其中成本计算是盈利能力分析的基础,该模块负责收集各项支出、费用和数量数据,并向特定的成本对象(如各项产品)进行分配,如:活期存款产品的成本就包括账户维持成本、每笔交易成本等内容。盈利分析则使用成本计算模块产生的数据,与收入相对比形成盈利能力报告,该报告可以按机构、按产品、按客户进行分类统计,盈利分析结果也将为业绩评价提供重要的评价数据。盈利预测模块主要是在考虑历史盈利状况、战略计划目标、市场变化等因素对未来的盈利情况进行预测,预测时可使用模型库中的趋势分析模型、线性回归分析模型等数学工具来进行,预测结果可作为制定下年度战术计划和未来战略计划的依据。 5.业绩评价模块:该模块定期对各责任中心(可按机构、按产品、按客户)的经营计划执行情况、经营成果进行分析与评价,找出完成或未完成计划目标的主客观原因,为对责任中心的奖惩考核提供依据,其主要包括评价方案、财务业绩和营销业绩三大子模块。评价方案为管理者提供了各责任中心主要考核指标的评价标准,如:给出每一考核指标的权重系数、根据计划完成情况进行打分、综合打分的算法等等。财务业绩主要是对本企业盈利能力、流动性、资本充足性等货币性信息指标的评价。营销业绩主要是对新增贷款、新增存款及所占市场份额、贷款质量等非货币性信息指标的评价。无论是财务业绩评价还是营销业绩评价,评价时除了同计划目标相比,还要同历史经营成果、同竞争对手经营成果相比,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本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 6.风险控制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是对银行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衡量、监控并提供预警信息。银行是高风险的经营行业,在追求盈利最大化的同时如何降低、控制风险也是银行日常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资本充足性风险、信用风险、外汇买卖风险和营业风险等六种风险,对不同的风险可通过不同的比率指标来衡量。其中控制目标子模块负责定义管理者对各种风险管理的预期比率指标,风险监控子模块负责对各项比率指标进行计算并与预期比率指标对比分析,如发现风险向不利方向波动,系统将提示预警信息报告。此外对于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资本充足性风险等涉及资产负债管理的风险控制,系统还提供一些专用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控制,例如:利差管理模型、缺口管理模型、持续期分析模型和资产配置模型等。 四、结束语 本文仅对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体系构建提出了一些粗略的设想,真正开发起来还有很多具体问题需要考虑,如需要统筹考虑不同部门的信息需求、不同管理级次的用户权限设置、与其他系统的数据转换和加工、输出管理信息报告的格式等等。但笔者以为,核算型会计信息系统以复式记账理论为基础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应用,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设计如以决策理论为依托,抓住管理的本质规律,也将会走人一个新天地。 会计行业论文:注册会计师行业法律责任的成因与对策探讨 摘要: 法律责任是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直接影响着社会公众对该职业的信赖水平,且在目前环境下显得尤为突出。本文对导致注册会计师行业法律责任的因素从市场竞争、监管环境、利益冲突、主观心理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防范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 监管体系;数据库 据中国财经报报道:今年初,由于违反职业纪律,破坏行业诚信形象,广东、四川、河南、湖北、浙江等省共14家会计师事务所受到公开谴责。此外,中注协还对存在审计程序执行不到位、审计报告意见类型不恰当以及审计工作底稿不规范等问题的89家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行业通报批评,并把不符合设立条件的73家会计师事务所,移交有关部门,建议予以撤销。作为社会公众利益的维护者,会计师事务所本应当把职业诚信和执业质量作为行业发展的基石。然而,这些会计师事务所却屡屡违背基本的职业道德、无视国家明令禁止的规定,我行我素,在公众中造成恶劣的影响。这再次给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敲响了警钟。本文就导致注册会计师行业法律责任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粗浅的分析,并就如何进行防范提出了一些对策,供大家探讨。 一、注册会计师行业法律责任的成因 (一)行业市场竞争加剧,会计师事务所生存困难。任何违法活动都产生于一定的客观环境中。从一定意义上说,环境是发生违法活动的前提,对行为主体从事违法活动起着总括的导向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册会计师行业在面临更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对着巨大的挑战。挑战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激励的市场竞争。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市场竞争与违法活动有密切的联系,尤其在我国这样一个法制不完善的社会更是如此。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发展的成就自然吸引不少跨国公司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眼球。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进入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服务于跨国公司的需要;二是开拓中国市场的需要。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进入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注册会计师行业执业质量,但另一方面却抢走了一部分原先属于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的市场份额,加剧了会计师事务所间的竞争,使许多资质和服务质量一般的会计师事务所尤其是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陷入接不到业务,被市场淘汰的局面。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会计师事务所容易受到公司董事会、高级管理人员的操纵,不得不以低价、执行不恰当的审计程序以及出具有问题的审计报告等违法手段拉拢客户以寻求生存。 (二)监管体系尚未完善、有效。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体系是否完善与有效直接关系到社会公众对该职业的信赖水平。现行的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有规定的主要有《注册会计师法》、《公司法》、《刑法》、《证券法》。事实上,法律规定有滞后性的特点。究其原因,主要是经济活动始终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法律无法囊括所有可能出现的经济活动。因此,在实践中就存在注册会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本质上已经违法但基于法律上无规定而免于被追究法律责任的可能。目前,虽然有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对上述法律无规定的情形予以补充,但是,道德准则作为一种公认的行为规范,缺乏法律效力,从目前我国社会诚信状况看,得到严格的遵守的可能性低。至于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多数会计师事务所成为应付检查的形式,或者说只是一个程序问题,特别是对一些集体舞弊的会计师事务所更是如此。至于媒体监督,不可否认,媒体监督在揭露注册会计师行业违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的几起大的注册会计师职业犯罪案都与媒体的揭露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媒体监督只是外在的监督,无法直接掌握注册会计师违法线索和违法证据,而且侧重于事后监督,对事前防范的作用有限。 (三)利益和侥幸心理的驱动。人的行为是在人的思想指导下,亦即在其头脑中进行的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支配下发生的。恩格斯曾经指出:“决不能避免这种情况:推动人去从事活动的一切,都要经过人的大脑,甚至吃喝也是通过脑部感觉到饱足而停止。”这段话精辟阐明了人的心理与人的行为的关系:心理是行为的内在动因和支配力量,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马克昌,《犯罪通论》,2000)。导致注册会计师行业法律责任的心理因素主要是利益驱动心理和侥幸心理。其中,利益驱动是的直接原因,会计师事务所往往在留住客户和财务收入上有着强大的利益驱动。造成利益驱动的根源在于注册会计师违背一贯的独立性原则,与被审计单位存在表面上和实际上的利害关系。现实经济活动中,基于创收的需要,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业务不仅仅是外部审计业务,还包括内部审计、会计咨询、会计服务等业务。对同一客户提供交叉业务,行使内部审计师与外部审计师的双重职责在更了解客户的管理程序的同时必然与之存在利益冲突,独立性很难保证。近年来,国内、国际许多违法案件都与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交叉业务、行使“双重职责”有关。同样,会计师事务所的侥幸心理对注册会计师行业法律责任也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存在侥幸心理是法制监管环境和法制监管体系不健全造成的,虽然常有注册会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违法被查处,但是,被查处的只是经济活动中的少数,多数违法乱纪的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仍然逍遥法外。这无疑助长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违法乱纪而不被查处的侥幸心理。 (四)其他因素。注册会计师行业法律责任的成因除了客观环境和心理因素外,还与注册会计师自身的过失有关。过失因素强调非故意,只是由于注册会计师自身能力的有限或者没有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对被审计单位执行不到位的审计程序、出具意见类型不恰当的审计报告等承担的法律责任。过失因素与经济活动复杂性、注册会计师职业态度以及职业能力密切相关。 二、对策 从上述因素可以看出,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注册会计师行业法律责任的防范的应从提高注册会计师素质、健全监管体系、提高会计师设立门槛、规范业务范围、建立会计师事务所考评数据库等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注册会计师素质。注册会计师素质主要包括业务素质、道德修养两个方面的内容,提高注册会计师素质主要是提高其业务素质和道德修养水平。注册会计师的业务素质与其知识背景、实践经验有着密切的联系,提高注册会计师业务素质有利于减少“过失因素”给行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从整体上提高我国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质量。提高注册会计师业务素质的一条直接途径就是提高选拔考试门槛,扩大考试范围,在目前考试科目基础上可考虑增加相关科目如运筹、数理统计、英语等的考核,同时应适当延长取得注册会计师执业证书的实际工作年限。提高选拔门槛有利于选拔更加优秀的人员加入注册会计师队伍,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整体业务素质。提高注册会计师素质的另一个方面就是提高其道德修养水平。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每一个中国公民的必备条件,作为公众利益维护者的注册会计师更应当如此。因为,良好道德修养有利于注册会计师防止产生不良动机,维护审计的独立性。然而,在举国上下都在讲八荣八耻的今天,注册会计师行业由于其道德危机给公众、投资者、国家以及社会造成损失的现象比比皆是,社会对其职业信赖水平正在降低。提高道德修养一靠自律二靠他律,自律就必须加强对注册会计师队伍的教育,他律的有效手段就是要加强对注册会计师注册和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加大对道德危机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惩罚和曝光力度。 (二)构建健全有效的监管体系。一个健全有效的监管体系至少应当包括明确的监管主体、灵活有效的监管手段、充分的监管能力、高效的监管效率等四个方面的内容。监管主体是整个监管体系的领导者,监管主体是否明确直接影响着监管的成败。监管主体明确包括谁组织监管以及监管范围、监管权限的划分。我国目前对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的主体是财政部,中注协的作用是辅助性的。从实践来看,财政部领导的监管体制是由目前我国社会的诚信状况决定的,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监管手段是否灵活、有效制约着监管能力、监管效率的提高,影响着监管的实际效果。我国目前的监管手段主要是以法制监管为主,道德准则监管、媒体监督相结合的监管模式。这一监管模式适合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现状。但是,对具体的监管手段应继续完善。应当建立严格的连带责任制度,加大对违法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惩罚力度;要把公认的道德准则上升到法律层面,提高道德准则的约束效力;要加大对违法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通报力度,加大违法乱纪者的失信成本,对持侥幸心理者予以威慑。监管能力和监管效率受监管人员素质和数量、技术水平以及监管规模的影响,监管能力和监管效率制约着监管目标的实现程度。要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等方式努力培养年轻化、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监管队伍,要提高监管技术水平,开发安全、先进的监管技术设备。 (三)要提高会计师事务所设立门槛,严格规范其业务范围。现行的会计师事务所审批和监督暂行办法是2005年颁布的。该办法的颁布综合考虑了国内的经济发展水平、注册会计师队伍等的实际状况。但是,该办法与发达地区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活动的复杂程度以及注册会计师队伍不相适应。设立门槛过低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不断增加,市场竞争激烈,注册会计师行业秩序混乱,业务质量不能保证,注册会计师行业违法增加的恶性循环。因此,要有区别地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设立门槛,严格规范会计师的事务所的业务范围,防止会计师事务所对同一客户履行“双重职责”或提供超出自身业务能力的业务,损害社会公众的利益。 (四)建立健全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行业考评数据库和考评技术指标体系,在定期组织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考评的基础上加大抽查力度,对违法乱纪或其他考评不合格者要坚决予以取缔。建立健全会计师事务所考评数据库便于定期、不定期地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考评,有利于及时掌握各会计师事务所的相关资料,及时了解会计师事务所对客户提供服务是否存在利益冲突、是否超出了规定的范围、是否有能力提供、服务质量是能否保证等信息,有利于提高监管技术水平、监管效率和实现监管目标。行业考评数据库应包括各个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些基本资料,比如人员构成、资质量、业务范围、规模、业务记录、违法记录、服务重大客户的详细资料以及其他的一些相关资料。要在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建立细化的技术指标体系,增强对考核结果的说服力。要在定期组织考评的基础上加大抽查力度,并把考评结果记入考评数据库,对考评中指出的问题屡教不改者、考评不合格并达到取缔条件的要坚决取缔,以净化注册会计师行业市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会计行业论文:完善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律的对策研究 一、完善行业自律管理体制,提高自律效力 (一)健全行业自律组织1.转变行业协会的定位。彻底切断注册会计师协会与政府主管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注册会计师法》中明确规定,财政部门对协会进行监督、指导。财政部门与注册会计师协会之间并没有行政隶属关系,不能将协会作为其下属单位进行管理。因此,必须在相关法规制度中予以明确,以彻底切断注册会计师协会和财政部门的隶属关系,使注册会计师协会真正成为行业自律性组织。2.健全协会内部治理结构。建立会员大会、理事会、秘书处三者相互制衡的内部治理结构。会员大会是行业的最高权力机构,理事会是会员大会的执行机构,秘书处是协会工作的管理机构,三者的职权应该划分清楚,在实际履行其职能时,不能有错位、越位的行为。 会员大会作为行业的最高权力机构,应能代表全体会员的利益,由会员自己解决行业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决定行业的重大发展方向。 理事会是会员大会的执行机构,对会员大会负责,并接受会员大会的监督。现在理事会的大多理事基本上是由政府官员担任,只有一两个行业代表,很多事情做不了决定,甚至连开个会都难,根本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秘书处对理事会负责,并接受理事会的监督。加强秘书处的建设,是保障行业自律组织有效运转的关键。笔者认为,秘书处的组成人员,特别是领导层,应采用公平、公开的办法在行业内进行选举,选出真正对行业熟悉,有热情、有专业水准的注册会计师来担任。 (二)完善行业自律机制 1.重视维护行业权益。注册会计师协会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处罚机构,其更重要的职能是维护会员和行业的合法权益。在市场经济中,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都是普通的民事主体,并没有司法豁免权。他们在执业过程中,其合法权益会受到其他行业不正当竞争、政府不合理处罚、司法不公正裁决等方面的侵害。如果仅靠单个会员以一己之力孤军作战是很难改变这些状况,这时,协会就应担当起维护会员合法权益的重任。具体可成立申诉和维权委员会进行指导,现中注协刚制定申诉和维权委员会暂行规则,可据此逐步实施、完善。 对政府部门的不合理处罚,协会应从行业切身利益出发据理力争,而不应只是一味唯上;对司法部门的不公正判决,协会应当采取更为积极的态度,向司法界宣传职业精神,缩小职业判断与司法判断的距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行业的声誉,增强协会的向心力,增强会员的凝聚力,最终使公平竞争成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主旋律。 2.完善职业道德准则。 (1)构建职业道德准则体系。职业道德准则是CPA在执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职业道德行为准绳。目前我国只制定有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尚未制定具体准则和行为指南,尚未形成一个逻辑严密、结构完整的职业道德准则体系。而职业道德缺失已引致大量的审计失败,为便于增加职业道德规范可操作性,当前应尽快完善职业道德准则体系,可借鉴美国与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先进经验,构建我国的职业道德准则体系,具体可包括: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及行为指南等三层次。其中,基本准则是指为了达到职业目标,CPA职业行为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如客观、公正、独立等。具体准则是基本准则的具体化,是职业道德准则体系的主要内容。行为指南是具体准则的进一步详细说明。 (2)设立职业道德委员会。职业道德委员会是职业道德准则制定和实施机构。目前可在中注协设立职业道德委员会,专司职业道德准则制定、解释、修订和实施之责。人员构成上,可借鉴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的经验,由若干专职人员负责日常事务,同时聘请来自职业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作为兼职人员。各省级注协亦应相应设立职业道德委员会负责。各辖区内涉及职业道德案件由省级职业道德委员会处理,全国性、跨省的重大诉讼中的案件或省级职业道德委员会无力处理的,可交由中注协。对省级职业道德委员会处理存有异议,可向中注协申请复议。 二、加强事务所自我管理,提高审计质量 (一)谨慎选择客户谨慎选择客户,是会计师事务所防范法律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在接受客户之前,要对客户进行风险分析,可以从客户所处的经营环境、财务管理活动、管理层的诚信度、法律责任风险等方面加以考虑。 (二)完善质量控制体系良好的质量控制体系,是执业质量的保证。当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主要是通过建立三级复核制度来实现的。但是,由于二级、三级复核人远离现场,当一级复核人不对现场中所发现问题加以记录和汇报,二级复核人就只能进行形式的审核,而对其中所涉及的实质性内容可能就无能为力。而三级复核则只关注审计报告的内容,更无法发现现场中的问题,结果风险就能潜伏下来。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强调树立全员风险意识,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预警、监测和防范机制。 (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师事务所是知识密集型企业,人力资源是会计师事务所的重要资产和生产力。其专业技能的高低、道德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水平和诉讼风险。会计师事务所内部应当建立健全严格、合理、透明的人事管理制度。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招收合格的人才。会计师事务所在招聘人才时,不能只看其是否拥有注册会计师证书以及业务技能高低,手头有多少客户,还要看其道德水平的高低,是否诚信、守法、尽职等。 2.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为了加强注册会计师个人的法律责任意识,会计师事务所应该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约定注册会计师出现执业事故、导致事务所损失时个人应承担的责任,明确规定各级复核人、注册会计师和助理人员的权利与义务,与此作为约束注册会计师的保障。同时,合同年限不宜过短,避免个人为追求短期利益而损害会计师事务所的长期发展;也可以考虑在个人离职后,会计师事务所保留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3.设计责任权利相结合的激励制度。改变单纯与收入挂钩的激励机制,对人力资源的激励应当加入质量和风险的标准。例如,降低奖金中与业务收入挂钩部分的比例,增加与业务质量水平挂钩的比例。如果在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的质量检查或者同业检查中未发现问题,或者严格执行了质量控制程序,则给予奖励。也可以考虑从员工奖励中提留一部分风险抵押金,经过一定时间(如五年后)未出现诉讼损失则给予返还。此外,要根据对员工业务能力、业务质量、职业道德等方面综合考核的结果来决定对其晋升。同时,对于执业质量低下或未履行劳动合同中的义务而给会计师事务所带来诉讼损失的注册会计师,则要根据其责任的大小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甚至停止其从事业务的资格。 三、加强事务所风险管理,增强风险防范能力 (一)建立职业责任保险制度建立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制度,由保险公司分担被保险人因疏忽、过失造成他人损失而依法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以提高应对诉讼风险能力。投保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区分保险人负责赔偿的责任(保险责任)和不负责赔偿的责任(责任免除)。职业责任保险的责任范围一般包括两个方面:(1)被保险人因疏忽、过失造成他人损失而依法承担经济赔偿责任;(2)法律诉讼费用。对于因被保险人的隐瞒或欺诈行为引起的索赔,因被保险人故意损害他人行为引起的索赔,会计师事务所只有通过提取风险基金或其他风险自留的方式来解决。 2.注意保险条款中有关赔偿限额和免赔额的约定。保险条款中对赔偿限额一般有双重约定:每次赔偿限额和累计赔偿限额。无论是每次赔偿限额还是累计赔偿限额,只要超过约定的赔偿限额,保险人概不承担责任。除规定赔偿限额外,责任保险还有免赔额的规定,即保险人负责的赔偿条件之一是赔偿超过免赔额。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即使购买了保险,仍会有一些自留风险存在。 (二)完善职业风险基金制度 1.规范职业风险基金计提基础。目前会计师事务所的职业风险基金是按照业务收入为基数提取。这种计提方法没有区分各个审计项目和事务所不同业务风险的大小,不利于事务所风险管理。因为每个审计项目面临的审计风险各不相同,审计业务和管理咨询、资产评估、会计服务等业务面临的责任风险也不相同。会计师事务所应该按照单个审计项目(或不同的业务)计提风险基金。对于具有类似风险的项目则可以合并计提。 2.合理确定职业风险基金计提比例。传统的职业风险基金是按会计师事务所业务收入10%的比例提取且不封顶。这种计提比例有欠科学,既没有区分各业务风险大小,也会导致其账面滚存金额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事务所的资金运作和股东分红。可规定一个计提范围,例如5%~1%,然后会计师事务所根据各业务风险的大小确定具体的计提比例。另外可规定职业风险基金计提上限,参照《公司法》规定,公司要按照税后利润的10%提取法定公积金;当法定公积金累计额达到公司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则事务所职业风险基金的计提也可采取这种方法封顶,以免职业风险基金过度累积。 3.改进职业风险基金管理方式。目前对事务所计提的职业风险基金,并未规定具体的资产形式和管理方式,往往被挪作他用。随着民事赔偿机制的完善,事务所面临的诉讼风险将日益增加,为保障足够的诉讼赔偿能力,可以借鉴住房公积金管理方法,对所提职业风险基金实行专户管理,具体可由地方注协统一存储、管理。事务所在每年结账后,所计提的风险基金在限期内存入注协风险基金专户。事务所在存续期内,若发生诉讼赔偿,可先从风险基金专户中拨付;不足赔偿,再从事务所其他权益中支付。对于超过诉讼时效的业务收入的风险基金部分可转为事务所权益,用于购置非流动资产或按出资比例分配等。事务所终止时,仍由注协专户存储, 但每年可将超过诉讼时效的业务收入的风险基金部分,按出资比例分配,当全部业务超过诉讼时效,注销该账户。 四、大力推行合伙制,增强风险意识 (一)大力推行合伙制合伙制是指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利益、共担风险,并对事务所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一种组织形式。 1.优点:有利于提高风险意识。由于各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一旦出现执业问题,应以其投资乃至个人财产偿还债务。这促使每个合伙人都要勤勉尽责从业, 自觉防范风险。而且,合伙人之间的连带责任也促使合伙人在加强自我约束的同时,对其他的合伙人进行制约,从而在合伙人之间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有利于提高会计师与事务所的风险意识。 2.缺点:不利于扩大事务所规模。当会计师事务所规模逐渐扩大时,合伙人人数增加,合伙事务所中没有从事审计业务的众多合伙人,可能要为自己不认识的某个合伙人的审计过失承担个人财产责任,不利于更多人加入,以扩大事务所规模。 针对当前注册会计师行业中职业道德缺失普遍的严峻现实,为提高风险意识,我国应大力推行合伙制事务所。 (二)严格限制有限责任制有限责任制是指事务所以其全部资产为限对其债务承担责任,出资人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的一种组织形式。其有利于扩大事务所规模,但不利于提高执业风险意识,不能体现事务所的性质。 在我国,应通过提高对注册资本及股东人数等的要求,严格限制其数量。但目前大规模取消有限责任事务所,可能会带来行业震荡,影响行业发展。关键是要有配套制约机制,以加强其风险意识。第一,强制实行注册会计师行业保险制度,包括行业自保和互保等具体内容,可以在《注册会计师法》细则中规定。第二,提高设立条件且区别不同情况,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可以高一些,不具有这一资格的可适当降低。 (三)试行有限责任合伙制有限责任合伙制集中了有限责任制和合伙制的优点:(1)有利于培养风险意识。各合伙人虽对其他合伙人的执业过失不承担法律责任,但仍对自己的执业过失承担无限责任,为此合伙人仍必须勤勉尽职,以降低执业风险。(2)有利于扩大事务所规模。合伙人之间不相互承担连带责任,合伙人可以不再为其他合伙人的错误或舞弊行为付出代价,可吸引更多人加入。同时,有限责任合伙制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既要扩大事务所规模,又要提高抗风险能力的客观要求,是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但目前我国由于《合伙企业法》不允许设立有限责任合伙,大规模推广无立法依据。 (四)适当发展个人独资个人独资是指事务所由个人出资设立,财产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事务所承担无限责任的一种组织形式。可见其风险约束力强,这种组织形式被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师事务所普遍采用。但由于个人所规模小,承担责任能力有限,其业务范围应有所限制,可主要从事会计、税务及其他咨询服务。所以,在我国应适当发展个人独资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行业论文: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模式探讨 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历史看,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使得公司管理者与其股东和债权人之间产生了信息不对称现象,股东和债权人要了解公司经营的详细情况,必须借助于会计数字和财务报告书。而注册会计师作为一个“理性人”,由于受到利益的驱使,也可能与管理者一起来欺骗股东和债权人,为了保持注册会计师作为“第三者”的服务质量,就产生了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 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寻求一个有效的监管模式一直是各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研究的热点问题。讨论的焦点主要围绕在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之间的选择上。在经历了一系列财务丑闻之后,2002年美国的《萨班斯——奥克斯法案》针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予以了积极的回应,提出设立独立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机构——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拟以独立监管模式取代自律监管(市场监管)模式。监管模式的选择问题再一次引发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讨论。特定的经济环境需要特定的监管制度,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电无法脱离其现实环境和需要。 一、关于市场监管与政府监管的争论 提起市场和政府之争,不可不说亚当。斯密和凯恩斯。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理论为否定政府的过度干预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然而市场也并非万能,也有失灵的时候。在大萧条等一系列经济危机之后凯恩斯主义适时地提出了政府干预理论,认为政府不应该仅仅扮演一个消极的社会保护者的角色,而应该积极干预经济生活。然而,政府机关森严的等级制度、烦琐的办事程序以及传统的官本位意识严重制约了政府行为的有效性,信息的不对称使得政府无法预测可能发生的各种偶发事件;而且政府也有其自利的一面,资源的稀缺性使得寻租行业也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是政府失灵。当政府或者市场失灵或失败时,政府管理者总是不合逻辑地选择另一方来弥补该缺陷,在市场和政府之间摇摆试探。 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也有市场监管模式和政府监管模式的选择问题。 1.自我监管模式 自我监管模式是指行业的参与者通过组织职业团体等对本行业的微观层面进行管理的一种监管模式。这种监管模式的特点是:①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的微观层面的事务均由注册会计师行业通过其职业组织来实施控制。这些微观层面包括对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职业资格认定、执业技术规范与执业道德准则的制定,以及对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的监督与惩戒等。②职业组织与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之间不是简单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它更突出的是职业组织对行业的服务功能及监督职能。③注册会计师职业组织章程无需政府部门的批准,职业组织往往有着比较健全的自我管制机构。④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职业定价由市场进行。 自我监管模式的优点在于其灵活性和适应性较大,能较好地发挥注册会计师职业组织的专业知识优势,迅速解决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由于职业组织制定的规则体现的是本行业的共同意志,易为注册会计师们所理解和贯彻,因此易达到监管的执行效果。但是,由于自我监管模式是由注册会计师们自发组织起来的,往往会导致行业利益高于公众利益,从而会损害公众的利益,缺乏实质上的监督,这也是这种监管模式的最大缺陷。 2.政府监管模式 政府监管模式是指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实施微观层面的控制主体由政府执行的一种监管模式。这种监管模式的特点是:①政府管理注册会计师行业微观层面的事务。②政府与注册会计师行业职业组织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注册会计师行业职业组织章程需由政府批准。③某些职业服务(如法定审计)的定价由政府管理或制定。 政府监管模式的优点是权威性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独立性比自我监管模式强,而且公众利益和国家利益往往高于行业利益。但是,政府监管模式的弊端首先在于灵活性和适应性较差,不能迅速发现和解决职业服务市场中存在的问题,有明显的滞后性;其次,政府监管往往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实施,难以涵盖注册会计师职业服务市场的方方面面;再次,不当的政府监管会损害注册会计师职业服务市场的健康发展,从而使行业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因此,实施这种模式的国家往往注册会计师职业的规模都较小。 二、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模式现实选择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享有全面、直接干预社会经济活动的权力,包括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干预。与此相对应的必然是社会自我组织和自我约束能力的萎缩,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对政府的依赖。但指望政府完全以公共利益为导向来管理社会事务早已被公共选择学派证明是不现实的。我国也已借鉴世界各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模式,朝着政府与协会力量相结合的方向变革,希望注册会计师协会既能作为“公”的代表,协助政府对其成员进行管理,实现公共管理的目的,维护公共秩序,又能作为“私”的代表对政府进行制约监督,参与政府决策、维护社会成员利益,并逐步实现行业自律。2004年7月施行的《行政许可法》更是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分设的明显体现。正如《行政许可法》第13条规定,凡是通过市场机制能够解决的问题,可以由市场机制去解决;通过市场机制难以解决,但通过规范、公正的中介机构自律能够解决的问题,应通过中介机构自律去解决;即使是市场机制、中介机构自律解决不了需要政府加以管理的问题,也要首先考虑通过事后监督去解决。显然,未来我国将会努力建设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律的监管模式。结合我国目前的情况,当前,应建立以制度安排为手段,政府为指导,行业自律为基础的监管体系。而这种体系的建立可以通过三个层面来完成: 1.法规层。首先应加紧修订《注册会计师法》,明确监管的主体,尤其是设立唯一的行政监管组织,避免多重领导的管理体制。为此,修订《注册会计师法》时,既应明确注册会计师行业及行业协会的行政管理部门是国务院财政部门,也应明确并理顺管理体制,即行政管理部门负责间接管理,不直接承办具体事务。在立法方面,还应突出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制裁性,加大追究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处罚力度,并增加“因会计信息欺诈造成投资者损失”的民事赔偿具体条款,加大对违规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惩戒力度。此外,应尽快出台《违反不正当竞争的处罚细则》、《违反注册会计师法处罚细则》等具体法律规范,做到有法可依,将行业不良现象的惩罚落到实处。 2.行业自律层。注册会计师协会要充分运用政府赋予的职能逐步建立行业自律体系。通过行业检查和政府委托、联手检查等手段,通过设立各个专门委员会等方式,制定严格的执业行为违规处罚措施,提高和树立自律管理的形象,逐步完成向行业自律性管理的过渡。需要说明的是,这种自律不仅是行业协会的自律,还是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的自律和注册会计师的自我约束。为此,会计师事务所应建立自律性的运作机制,加强内部的日常控制,引入风险导向审计;在业务的承接上应严格把关,对业务执行过程中的不良行为应建立所内的惩戒细则,建立注册会计师的日常工作报告制度,对注册会计师的日常工作应有迹可查,同时也起到一定的监控作用;有意识地培养注册会计师的诚信道德、树立诚信是会计师事务所立所之本,是注册会计师“生命”所在的理念。 3.行业他律层。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自律不可能是完全意义上的“自律”。完全自律的结果往往会形成行业利益的最大化,这种不均衡必将损害广大社会公众的利益,损害行业存在的基础。可见,问题的关键是谁来监管注册会计师协会以及会员。协会的收入来源是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交的会费,这使注册会计师协会处在一个“维护与监督”的角色冲突中,因此必要的行政监管以及社会公众舆论的监督还是有助于对自律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行为进行及时的纠正的。 三、注册会计师执业的社会制度环境 注册会计师业监管最终要服务于这个行业,当一个监管制度阻碍了这个行业发展的时候,这个制度是失败的。加强行业监管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为这个行业提供一个好的制度环境,在合适的制度环境下才能有出色的行业表现,监管方需要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制度环境: 1.社会道德意识。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实际上也是向社会提出了提高道德觉悟、重视道德修养、净化环境的基本要求,各行业都应提高职业道德意识,从而营造出建设会计职业道德的和谐环境。 2.会计制度。我国的会计制度正处于过渡中,一些制度已落后于时代;另一方面,会计制度改革的目标就是要与国际惯例接轨,而所谓的国际惯例则是以在安然事件发生后,连美国人都抱怨过于复杂的美国会计准则为主的,这种制度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在企业管理者、股东和债权入之间产生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为造假提供了可能。所以,改革时应注意使会计制度适应我国国情,不要过于精细、复杂和专业化。 3.公司治理结构。依据《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规定,引导公司优化股权结构,明确“新三会”、“老三会”的职责和权限,完善独立董事和职工董事制度,健全对经理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从而在制度上保证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层经理之间内部监控和制衡功能的充分发挥,防止造假和随意变更事务所以购买会计原则。 4.社会信用制度。应建立健全企业及其主要负责人、注册会计师及事务所的信用评级制度,实行信用等级管理和动态管理,以立法的形式对信用档案的记录与移交、管理与评级、披露与使用及评级机构与被评级单位的责任与权益作出明确的规定。 5.审计收费制度。在设定最低收费标准的前提下,用市场机制引导按质论价,限制低价无序竞争,并要求较详细地披露审计收费情况。 6.司法制度。司法独立,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使得造假者得到法律的严惩,才能促使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和企业诚实守信,不做假账。
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机制探析:自主创新能力与民营企业发展 [摘要] 自主创新是民营企业生存的根本保证,也是民营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民营企业若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必须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 自主创新民营企业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各类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根据全国工商联最新的《2006年度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分析报告》,2006年全国有2576万家个体工商户及494.7万家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创造的GDP已占国内GDP总量的65%以上。但是,民营企业多数规模不大,综合素质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民营企业若要持续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必须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一、牢固树立创新意识 一是要有主体意识。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一些民营企业对此认识不足,总以为只有科研机构、国有企业才能掌握最前沿的科学技术,而民营企业主要应靠机制和营销灵活而取胜,缺乏自我创新的实力。实际上,不论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自主创新都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不仅在于产生科技成果,更重要的是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运用和市场开拓。而正是企业,才具有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先天优势,有直面市场并了解市场需求的灵敏机制,有持续进行技术创新的基本条件。 二是要有危机意识。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企业生产经迅速网络化、信息化,信息传播交流不断加快,新技术的扩散更加便捷。随着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涌现,新产品的生命周期也在不断缩短。据专家估算,现在新技术每年平均淘汰率达20%左右。一种新产品只要面市,立刻就有追随者仿效和赶超,任何新技术和新产品,都很难经久不衰和永保畅销。面对现代社会经济、技术,市场的迅速变化,民营企业如果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就无法应对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 三是要有竞争意识。我国加入WTO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达国家利用其科技、经济方面的优势,占据了国际市场竞争的有力地位,使我国的传统产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这就要求我国企业不断消化、吸收、创造先进性的工艺技术和产品服务,努力在国际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民营企业如果一成不变地保持产品的功能、质量、包装和服务,就无法适应不断扩大和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的竞争。 总之,民营企业一定要树立为生存、为发展而创新的意识。“创新即兴、守旧则亡”,“适者生存,优胜劣汰”,乃是市场经济的定律。创新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保证,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民营企业只有不断增强创新能力,才能持续发展,越做越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不断推进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的关键。长虹和海尔发展壮大的根本经验就是依靠技术创新战略。他们始终把消费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根据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既追求高水平的技术开发,又追求实用性的技术价值,紧紧把技术与市场、技术与成本、技术与产量、技术与服务、技术与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生产一代、研究一代、试制一代、设想一代,因而得到了丰富的回报。 企业技术创新实际上是运用新知识,采用新设备,形成新工艺,开发新产品的过程,主要体现在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方面。工艺创新最大的特点是改进操作流程,简化生产工序,减少原材料损耗等。实践表明,凡是能够用先进设备代替落后设备,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艺的,企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就高,否则,企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就低。因此,民营企业要积极引进先进设备,逐步淘汰落后的生产设备,努力推广自动化控制、节能降耗和工业智能化等新技术、新工艺,争取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专利技术。 产品创新是指企业以某种方式改变那些基本相同的产品,使消费者相信这些产品存在差异而产生不同偏好。产品创新不仅可以使产品的生命周期延长,而且可以使产品生命出现再循环。企业只有瞄准随时变化的市场,依靠技术和工艺创新,使产品快速更新换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才能使产品在市场上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海尔正是这样,他们始终瞄准市场,推进产品创新,不断缩短产品升级换代的时间,因而能够不断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当然,产品创新不单是样式的变化,关键在于质量的提升,因此产品创新还要与产品质量认证、标准制定和品牌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利用品牌可以区别或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为企业赢得良好的信誉,是现代营销策略的突出表现之一。而企业的技术标准一旦成为所在行业的通用标准时,这一标准更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 技术创新主要有模仿创新策略、合作策略和自主创新策略。通常做法是先选择模仿创新策略和合作创新策略,再选择自主创新策略。不过在实际运用中,这三种策略往往是彼此穿插和交替进行的。模仿性创新是指企业对国内外市场上已经出现的成功技术产品进行引进和模仿,研制出在性能、质量和价格方面富有竞争力的产品, 投入少,见效快。合作创新是指企业间或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利用各自主在资金、技术、设备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合作进行技术创新,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选择这种创新策略的最大好处是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风险分担,并可降低成本、快出成果。自主创新是指企业通过自己的研发力量来完成产品的构思、设计和生产工作。它所需要的核心技术来源于企业内部的技术突破,是企业依靠自身力量,通过独立的研发活动而获得的。这种创新策略只有实力雄厚的企业才有可能采取,一旦取得成功,将极大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技术壁垒,获得高额利润。但是自主创新的投资大,风险高,成功率低。 三、积极实施制度创新 现代企业间的竞争既表现为技术的竞争,又表现为制度的竞争。制度能够成就企业,也可以毁灭企业,制度创新在企业创新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分析企业创新的原因时,人们一般认为是技术创新的推动,但问题是,为什么发达国家的企业尤其是那些著名企业能长时间地进行技术创新?为什么不少靠技术发明起家的企业只是“各领风骚三五年”,甚至“昙花一现”,陷入困境而一蹶不振?研究表明,在技术创新的背后还有一个关键因素,这就是制度。制度决定或主宰着技术创新方向、速度和深度。没有制度保证,企业自主创新就很难取得实效。 民营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多为家庭式、家族式企业,在原始积累的过程中,靠的是家庭、家族凝聚力的优势,许多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没有分离,企业主集董事长、经理、财务主管等权利于身,而且公司内部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多是家族成员,这种传统的家长式的管理模式显然不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因此,民营企业应积极在产权制度、经营制度和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 1.产权制度创新。产权制度主要是指企业生产资料所有制。它是决定企业其他制度的根本性制度,规定着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对企业权力、利益和责任。因此,民营企业切实转变观念,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尽快明晰产权所有,形成法人治理机构。已经成立股份责任公司的企业,则应以优势企业为龙头、以优质资产为纽带,以名牌产品为旗帜,通过资产重组,资源整合,组成一批拥有自主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集团、大公司,迅速壮大企业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实力。 2.经营制度创新。经营制度是有关经营权的归属及其行使条件、范围、限制等方面的原则规定。经营制度创新就是不断寻求企业生产资料最有效利用形式。民营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革后,要严格按照《公司法》和《董事会工作暂行规定》、《监事会工作暂行规定》、《经理工作暂行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职责明确、相互制约、有效运作的内部决策运行机制。要发展产业集群化经营,促使产业专业化聚集,并发展一批专门为生产性企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辅助行业,形成产业配套体系。要加大企业资本运作力度,更积极、更大胆地争取企业上市,在境内外发行股票,努力实现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 3.管理制度创新。管理制度是行使企业经营权、组织日常经营的各种具体规则的总称。包括对材料、设备、人员及资金等各种要素的取得和使用的规定。管理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是强化激励机制和健全约束机制。 (1)强化激励机制。现代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活动,组织的效益取决于全体成员的努力程度。构建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关键在于设计一套体现企业人力资本产权性质的制度安排,以充分体现企业经营者和员工的人力资本价值。通过创设和综合运用多种管理手段和方法,激发企业成员的工作热情,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激励机制的核心的薪酬制度。好的薪酬制度对企业员工尤其是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才有吸引力。薪酬制度应由企业董事会管理,一般由基本工资、奖金、股票期权等部分组成。基本工资根据经营者所承担的经济责任和管理难度来设计,预先以合同的形式来确定,奖金主要是年终奖。股票期权是给经营者分配股份,上市公司给期股,非上市公司给期权。同时,企业应按国家规定,给员工办理医保、社保和劳保待遇,以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此外,有的企业还给已婚员工安排夫妻房,组织员工出外旅游,专车接送员工回家等,都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对企业员工来说,他们不仅希望自己优良的行为可以获得薪水、福利、津贴、奖金和股票期权等物质利益,同时也希望得到内在报酬,如对工作的胜任感、成就感、责任感、受重视和提供发展的机会等精神激励。为此,要重视企业文化的培育和创新,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外塑形象、内增合力,对全体员工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2)健全约束机制。在强化激励机制的同时,还应健全相应的约束机制。规范的约束机制应包括由法人治理结构和规章制度等形成的内部约束和由市场社会形成的企业外部约束。在约束机制中尤为重要的是对企业经营者的约束,要明确作为人的经营者必须对作为委托人的所有者承担的风险责任,以加强经营者的风险责任意识。 对企业经营者的约束机制首先是法人治理结构的约束。要明确规定股东、董事会、监事会和总经理之间的权利、责任和利益,形成相互制衡的关系,尤其是公司董事会对总经理要有明确的授权和严格的制衡,使决策权得以合理分配,而不能形成所谓的决策垄断。实践证明,即使经营者是企业的大股东,搞好企业是其根本利益所在,如果约束机制缺失也会出问题。 其次是监事会和独立董事的约束。监事会受股东大会的委托负责监督董事会和总经理的活动,根据《公司法》规定,监事会有行使检查公司财务,对董事会、总经理执行职务时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行为进行监督,当董事或总经理的行为损害公司利益时进行纠正,提议召开股东大会的权力。由于许多民营企业公司制改造不彻底,运作欠规范,监事会未能发挥强有力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是由外部进入企业内部监督者,他们独立行使其在治理结构中居于重要地位,可在监督企业经营管理、制衡控股东和总经理权力,保护股东利益等方面发挥特殊的作用。相对于内部董事而言,独立董事更能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促进经营者遵守良好的治理法则。 再次是经济责任的约束。为强化经营者的风险意识和经济责任,可让经营者按个人总资产的一定比例高以内一定数额的现金作为风险基金。当经营者管理不善,造成企业亏损或损害了所有者利益时,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抵扣风险基金,而不仅仅是扣发年薪。当经营者对所有者造成严重损害时,要用其个人资产来抵偿。这样就把经营者的利益和所有者的利益完全捆绑在一起。 对企业其他成员,包括那些贡献较大的技术管理和营销骨干,也应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进行约束和制约。要建立严格的工作标准和制度规范,明确全体员工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并要求大家严格遵守。要使每个员工懂得违约是有成本的,这种成本是不能向公司和他人转移的。民营企业一定要克服那种忽视制度、倚重经验的“人治”管理,那必然导致效率低下。当然规范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二者并不相悖,而是相辅相成的。 四、大力培育创新人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现代企业竞争的实质是各类人才的竞争。企业发展,人才为本。企业发展后劲取决于企业科技创新水平和科技能力,而企业科技创新水平和科技转化能力取决于企业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 目前民营企业的复合型人才、营销人才、高级技工、熟练工人普遍短缺,高层次管理人才、特别是具有一定产品开发能力、能独立开展重大科研活动的科技人才少之又少。至于懂得国际惯例、熟悉世贸组织规则的高级经营管理、金融、保险人才,取得国际化职业资格的注册会计师、注册设计师等人才,熟练应用英语直接工作、计算机能力强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因此,必须把技术人才的引进、选拔、培养和合理使用作为一件根本性的任务来抓。 一是在人才的引进、选拔和使用上要转变陈旧的思维观念,不能重原始学历、轻后续学历;也不能只认文凭,不看能力;更不能唯文凭是用,把自学成才者束之高阁。文凭是一个人拥有学历的一纸凭证,并不能说明一个人的真才实学,更代表不了一个人的创造能力。企业所需要的不是文凭,而是人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这种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可以被好的机制所激活,也可以被坏的机制所扼杀。另外要走出重引进、轻培养和“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认识误区,不能眼睛总是盯着大专院校或企业外部的专业人才,忽视企业内部大量的可用人才。 二是要完善人才的激励机制,使人才价值的实现真正体现按劳分配,按“智”分配的原则。要给人才知识、技能的发挥创造比较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如为企业高级人才建立专门的设计室、实验室或研发中心,提供设备、器材、经费保障,解决住房、户口、保险等问题;给取得创新成果的人员以精神和物质奖励等。总之,要努力做到以感情留人,以环境留人,以待遇留人,使每一个人才的存在都不被忽视,让一切知识、技术、管理和劳动的活力都竞相迸发。 三是要注重人才的培训和进修,采取各种方式、利用各种渠道给人才“充电”。有的企业不把人才视为蓄电池,不断为其“充电”以使他们更好地“放电”,而是当作“蜡烛”,不停地让其燃烧,直至耗尽所有能量,这种只使用,不“充电”的用人行为是不可取的。因为任何知识都具有阶段性,都需要不断地补充和更新,单纯的人才引进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创新力老化问题的,只有通过培训和发展计划才能使企业保持强劲的创新力。 五、尽量加大创新投入 无论是设备的更新、工艺的改造、技术的研发,还是人才的引时、员工的培训、管理的完善,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首要目的是获取利益,动力是创新权益大于创新投入。如果企业现在买技术比自主创新合算,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企业还会去买技术,这里有个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关系问题。不少民营企业认为创新研发需要人、财、物的投入,不如买技术、买设备见效快,这种只管眼前、不顾长远的做法是缺乏战略眼光的,因为它将无法走出“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最终结果必然是企业核心竞争的丧失。因此,民营企业要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尽可能加大自主创新的资金投入,尤其要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科研经费的投入,努力促进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另一方面,政府也要采取多种对策措施,尽量增加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投入。一是要增加财政投入,以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为基础,设立企业自主创新基金,专门用于鼓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二是要加大金融支持,由商业银行划出专门的信用额度,支持企业用于自主创新的贷款融资。三是要为自主创新企业融资开辟“绿色通道”,对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企业,要优先在主板上市;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要优先在中小企业板上市。四是实施税收优惠,如对生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商品的企业,减免的所得税实行即征即退;对自主创新企业进行自有知识产权的技术转让收减免营业税等。 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机制探析:浙江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特征、问题与对策 [摘 要] 本文对浙江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特点进行了归纳,剖析了目前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加强浙江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民营企业 自主创新 对策 一、主要特点 1.民营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力军。据统计,浙江民营企业创造的税收收入和解决就业等方面已经占到全省的三分之二,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在科技创新方面,近年来浙江企业在科技投入、承担科技攻关项目、成果转化项目、申请专利以及授权专利这5项指标上,分别占据全省总数的百分之八九十,其中,量大面广的民营企业则扮演着主力军的角色。 2.自主创新多以消化吸收创新为主。浙江民营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规模比较小,技术力量和人才基础比较薄弱,导致企业自身研发能力的先天不足。同时,浙江省又是科技资源小省,大院大所和著名高校都相对较少,使得民营企业创新的外部环境条件也相对较差。因此,浙江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动方式多以消化吸收创新为主,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则相对较少。 3.自主创新呈现集群式创新特征。区域特色块状经济发达是浙江民营企业的重要特点。大量民营企业的集聚,一方面使市场竞争表现为同类产品之间的质量竞争和价格竞争,迫使企业不断推动技术创新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又给每个企业构筑了创新的平台,一旦某个企业进行了技术创新,就会引起企业集群内的许多“同质”和关联度很高的企业群体的关注,并很快在集群内传播、溢出和渗透,从而将一个创新活动发展成一群创新活动。 二、问题和困难 1.R D投入不足。2005年,浙江民营企业R D经费196.5万元,占总收入的1.83%,在全国位居第9位,与其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极不相称。从数量上看,R D活动经费占总收入比例超过3%的企业仅占企业总数的23%,无R D投入的企业则多达46.4%,有相当多的民营企业并未参与到技术创新活动中来。 2.创新人才缺乏。由于民营企业在科研条件、工作环境、个人发展前景等方面的先天劣势,使得民营企业难以真正吸纳优秀的创新人才。据统计,2005年,浙江民营科技企业平均科技活动人员25.7人,仅占职工总数的11.6%,列全国15位;平均R D活动人员12.2人,占职工总数的5.5%,列全国13位。 3.内部创新体系不够完善。目前,浙江大多数民营企业还处于起步和成长阶段,企业内部创新体系建设和创新机制仍然存在严重缺陷。一是浙江民营企业多数是中小型企业,较少设置专职研发部门或技术中心,难以形成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的企业内部创新体系。二是目前浙江省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企业的激励手段和方法单一化,激励呈现短期化,对人力资源的评价标准不科学等。 4.创新的外部环境欠佳。一是中介机构发展滞后,创新服务体系亟待完善。浙江省目前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主要是提供场地、建筑、政策环境等方面的服务,而在资金、创新战略、创新实施等方面的服务还比较薄弱,难以满足企业创新的需求。二是浙江省除了风险投资之外的其他资本市场,包括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等发育滞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三、对策和建议 1.加大创新经费投入。一是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有关财政科技投入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增加财政研究与开发经费,并进一步向民营企业研发倾斜,从而降低民营企业的研发风险,提高其研发的积极性。二是要引导民营企业自身进一步加大科研开发投入,严格执行“高新技术企业R D经费不低于年销售的6%,大中型骨干企业不低于5%,科技型中小企业不低于4%”规定,确保企业科研开发投入率达到规定要求。 2.加强研发机构和研发平台建设。一是鼓励民营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对建立国家级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博士后工作站、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和产学研合作机构的民营企业给予一定额度的奖励,鼓励民营企业构建官、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体制。二是由政府向优势产业提供科技经费支持,建立集科技开发、技术支持、信息咨询、人才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中心,推动民营企业整体技术升级。 3.加强知识产权体系建设。加大知识产权的宣传工作,帮助民营企业尽快更新观念,引导民营企业制定并实施知识产权经营战略,提高民营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和回避意识;引导和帮助民营企业制定内部知识产权管理、专利情报制度,推进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水平及运用和保护能力;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通过联合等方式参与知识产权标准化的建设,提高民营企业的竞争力。 4.落实和完善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根据国家出台的自主创新配套政策,结合本地实际,浙江研究制定和出台了许多相应的实施细则和操作办法,尤其是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的政策,对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与督促检查。 5.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首先,民营企业自身要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创业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用良好的机制、政策、环境吸引人才、集聚人才。其次,要鼓励高校和社会培训机构为民营企业进行人才培训;政府相关部门可定期组织各类民营企业技术人才培训,财政安排一定的资金予以支持。对在民营企业工作的高层次人才,政府相关部门可在职称评定、福利待遇等方面给予支持等。 6.加强科技中介机构能力建设,健全技术和资本市场。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努力提高科技中介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完善网上技术市场及开展浙江科技信箱建设,构建网上技术服务平台及官――产――学――研合作网络;加强民营企业与风险投资机构的联系,吸引风险投资基金和投资机构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进行风险投资,为民营企业提供创新资金和风险补偿。 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机制探析:优化税收环境 提高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摘要】 民营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和关键。利用税收政策对企业自主创新进行激励是促进河南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基本条件和必然因素。借鉴发达国家税收激励政策的经验,优化完善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税收政策,进一步激励企业自主创新,增强河南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和能力,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河南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从而加速河南民营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税收激励; 自主创新; 民营企业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源泉。我国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取主动,最终发达,就必须把自主创新作为持续发展的支点。企业是创新体系的主体,而民营企业居各类市场主体首位。“十一五”时期,河南省委、省政府一直把民营经济作为推动河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积极为民营经济发展搭建平台,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促使民营经济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据相关资料统计,2005年河南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2010年已经达到60%以上;2005年河南省个体工商户为128.8万户,从业人员274.2万人,资金数额为178亿元,到2010年上半年则分别达到了169万户、366万人、408亿元。分别增长了31%、33.6%和129%。2005年河南省私营企业户数为13.3万户,雇工人数为130万人,注册资本1 699亿元,到2010年上半年则分别达到了28万户、223万人和5 068亿元,分别增长了110%、72%和198%。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民营企业总数首次超过国有企业,2009年外商投资企业总数首次超过10 000家,2010年第一季度,全省民营企业注册资本首次超过公有制企业,比重达到51.8%。由此可见,河南民营经济发展进入了以规模扩大、实力增强、效益提升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支撑河南经济发展和中原崛起的重要力量。 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过程中,自主创新的主体和关键是民营企业,而政府为提高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环境尤为重要。采用税收优惠政策是政府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诸多政策中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手段。利用税收政策对企业自主创新进行激励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也是促进河南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基本条件和必然因素。目前河南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在扶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力度和方法上还存在诸多问题,阻碍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成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税收激励政策的经验,优化完善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税收政策,进一步激励企业自主创新,增强河南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和能力,提高河南民营企业竞争力,实现河南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加速河南民营经济发展,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民营企业税收激励政策的中外比较启示 (一)各国促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比较 美国、法国、韩国等不同国家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各不相同,其具体内容见表1。 从美国、法国、韩国各国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的方式来看,间接税收鼓励政策多于直接税收优惠政策。发达国家普遍重视间接税收鼓励政策的运用,实行税收优惠和税收鼓励相结合,以税收鼓励为主的政策。税收鼓励的方式灵活多样而且目的性强,这种鼓励方式侧重于税前优惠,具有超前性。 (二)中外自主创新税收优惠政策比较启示 中外自主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在税收优惠种类、优惠方式、优惠效果等方面,差异都比较大。我国现行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遍及营业税、增值税、所得税及进出口税收等方面,其中以所得税为主。优惠方式包括直接减免、先征后返、加速折旧、研究开发费的加计扣除、投资抵免等,以直接优惠为主,主要对一定时期的税收进行减征或免征,侧重于事后优惠,注重对企业创新结果的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予以激励,税收减免的方式简单,激励效果不明显。发达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又称税基式优惠或间接优惠),注重对企业创新过程的优惠激励,更加注重区别对待影响税基的不同要素,以间接优惠为主,通过加速折旧、投资抵扣、提取风险准备金等多种方式,侧重税前优惠,目的性强,激励效果明显。 二、河南激励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激励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导向存在偏差 我国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在对企业创新的支持方面,偏重于对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够,而民营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偏颇阻碍了创新型民营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而科技型民营企业更是创新的重要力量。相关资料统计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发明专利的65%、新产品研发的80%,都是由民营企业创造的,民营企业平均创新能力是大企业的两倍以上。而河南对种子期企业的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例低于5%,大量的公共投资投向了大企业。政府对民营科技企业投资过低,是导致河南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重要因素之一。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侧重于激励企业创新的产业链下游,影响研发企业发挥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税收政策法律体系不健全 1.税收优惠政策立法层次低,执法不力 目前我国开征的税种中,绝大多数都是依据行政法规开征的,大多停留在由国务院暂行条例和规定,实施细则和解释通知由财政部,几乎所有税种都是小条例、大细则。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规定大多采用实施细则、补充规定或临时通知的形式,立法层次低,变动快,没有形成稳定完整的法律体系,透明度不高,人为因素多,随意性大,法律效力低,执行力度不强,致使税收优惠措施缺乏规范性,导致税收优惠政策被滥用,达不到应有的政策效果,无法满足市场经济法制化的迫切要求。 2.税收立法体制单一,制约企业自主创新的发展 我国实行单一的税收立法体制,立法权高度集中在中央,地方政府没有立法权。单一的税收立法体制,影响地方税体系的构建以及分税制的实施和完善,制约企业自主创新的发展,不利于因地制宜地调控配置区域性税收资源。 3.缺乏单独针对民营企业的税收法规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专门促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缺乏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企业促进法》相配套的民营企业税收法规体系。促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只是零散地分布在各税种之中,影响政策整体功能的发挥,难以形成政策合力,不足以运用税收优惠激励引导和扶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不能有效鼓励培育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现行税法以应纳税所得额为标准选择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的处理方法,不利于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不利于小企业的创新发展。此外,小企业作为小规模纳税人,其购进货物的增值税不能抵扣,实际上承担了较高的税负,构成了税收优惠另一种形式的不平等。 三、优化税收环境的举措 (一)选择合理有效的间接优惠方式 目前,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是通过直接减免企业税收的直接优惠方式,激励企业和个人从事科研活动,激励企业自主创新,优惠方式简单,激励效果不明显。间接优惠方式是通过加速折旧、费用扣除、亏损结转、投资抵扣、提取风险准备金等方式,将部分或全部税款让渡给创新企业,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有利于形成“政策引导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良好机制。这种间接税收优惠的实质相当于政府以税收优惠的收入投资于企业的创新活动,有利于国家分担企业创新活动的风险,从而激励企业自主创新。 (二)制定区域性自主创新税收优惠政策 我国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由东向西,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政府在制定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时,应对中西部地区制定特别的税收优惠政策,以鼓励中西部地区走自主创新之路。河南作为中部第一大省,在我国中西部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制定适合促进河南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对激励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具有历史性意义。 (三)因地制宜,制定具有本土特色的科技税收法律体系 现有税收优惠政策实用性差,各种法规之间存在重复或者相互抵触的问题,企业从中得到的利益很少。合理设计税收激励体系,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立法权,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税收法律体系。地方政府在保证优化产业结构同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可选择适合地区产业发展特点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民营企业的税收优惠扶持力度,实现地方经济发展战略与企业自主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的有机结合。 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机制探析: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因素影响与创新路径分析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发展迅速,不管是高新技术企业还是传统型企业,在企业效益和综合竞争力上均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与此同时,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也面临诸多问题,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便是较为突出的一个。要实现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战略,就必须了解当前影响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因素,归纳总结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南通 一、南通市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因素影响分析 近年来,南通市民营企业发展迅速,不管是高新技术企业还是传统型企业,在企业效益和综合竞争力上均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与此同时,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也面临诸多问题,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便是较为突出的一个。为了深入了解南通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现状和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笔者对南通市民营企业深入开展调研活动,接触的民营企业涉及多个行业和领域,对南通市民营企业创新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南通地区民营企业的创新影响及制约因素等有了深入了解。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受到来自企业内外部的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对南通民营企业的抽样调查,在南通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行为中,对其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如表1所示,分别是来自市场的创新驱动,研究机构的合作程度和企业自身的研发投入。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对于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通过统计模型分析如下 表1中解释变量M指来自市场的创新驱动,包括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创新能力,来自客户的创新压力都会对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产生影响,其分值由企业内部自评。解释变量E指自主创新活动中得到的研究机构的支持。包括高校和其它公共研究机构。解释变量Y指研发投入,数值范围为1~10,包括企业自有资金在研发上的投入,政府和金融机构对于企业在创新活动的资金支持。这里令被解释变量Y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这里我们使用企业自主创新产品占企业整体销售的比重,这个指标从一定程度可以反映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根据南通民营企业的样本调查(表1),利用SPSS进行多元线性回归:Y=c+aM+bE+cR。样本回归模型的有效性检验如下:表2给出了回归方程拟合总结,复确定系数0.864,说明在总平方和中,回归平方和比例很大,模型与数据拟合非常好,模型拟合效果越好。 给出了全模型回归方程的方差分解及F检验结果,回归方程的统计量F=18.903.,意义检验结果P=0.000<0.05(α=0.05为显著性水平,P值小于或等于α,说明多元回归方程的线性关系显著),因而总体上看,用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推测总体预测值是有效的。 表4可得回归方程Y=-7.38+0.929M+1.28E+0.328R。从回归方程中看出,三个自变量对因变量都有正相关的作用,具体到南通的企业,其作用效果E M R,即相较于与企业研发资金的投入,产学研和市场驱动对于创新能力的提升要更加明显,这也为选择有效的创新战略和路径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二、南通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路径演变的实证分析 1.南通市民营企业创新路径的阶段演变。南通民营经济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相对活跃的,其发展和壮大是在特定时期,特定的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南通民营企业带有比较浓厚的地方乡镇企业创业创新的特色。为分析南通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路径演变,笔者在全市范围调查了数十家民营企业,通过对多家典型民营企业的成立时间和不同创新范式的创新时间具体分析,说明南通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自主创新的不断演进。实证结果表明,它们都走过了一条从模仿到自主的创新转变之路(见图1)。说明南通民营企业正在追求自主创新,以保证其竞争活力。 从图1中可以发现南通民营企业的创新周期呈现从短到长,再缩短的这样动态变化过程,即企业在模拟创新阶段,创新周期较短,采用模仿战略和引进技术能够尽可能的降低风险,创造效益。当企业在合作创新阶段,企业完成初期的资本原始积累后,逐步走出单一模仿创新,开始购买适用技术、寻找技术合作单位等方式进行创新。在此阶段创新周期变长,随着市场经济的加剧,具备一定实力的企业开始走上自主创新之路,伴随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企业的创新周期也将逐步缩短。 基于南通民营企业的典型创新案例分析,本文认为南通民营企业的创新演变历程经历了以下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5年):以改革开放为起点,民营企业发展初期以技术模仿为主,民营企业的主体以乡镇企业为主,主要涉及传统制造也,采用技术模仿创新的原因在于其投入少,周期短,技术依赖程度低,风险小。第二阶段(1985~2000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一些民营企业掘得第一桶金,完成初期的资本原始积累后。企业为了进一步发展,开始意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开始引进适用技术、寻找技术合作单位等方式进行技术创新。南通地方政府也意识到产业集聚的积极效应,开始建立起以专业市场为中心的空间集聚型企业集群,大力发展特色块状经济。虽然这时南通地区多数民营企业规模并不大,有很多甚至是家庭作坊式企业。但由于大量小企业的空间集聚,使地区内形成的行业规模。第三阶段(2000年以后):民营企业的技术发展出现新的变化,进入到技术创新主要是以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为主,企业自建研究所,产学研合作等到企业的重视,企业的自主创新初见成效。从图1中还可以看出企业的创新模式与企业成立的时间有一定的联系,2000年以前成立的南通民营企业倾向于模拟创新与合作创新,而2000年以后的企业,特别是最近今几年成立的企业多采用自主创新。 2.南通市民营企业创新路径的规模演变。从南通市民营企业样本来看,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民营企业都初步具备了规模化发展的基本特征,而规模较小的中小民营企业,其创新能力较弱。同时,从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中可以发现,创新路径转变是伴随企业规模发展而产生的。多数样本企业在成立初期,都是只有几十人甚至十几人的小企业,而且产品单一,很少有正式的公司制度。而随着企业的发展,许多公司的产品都走向多元化,并根据产品类别或市场来分工,企业实现规模化发展,伴随着企业的规模化发展,其创新路径的也会发生转变。 三、总结与启示 由于市场经济日趋激烈,民营企业多数意识到只有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但是,自主创新要受到企业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何突破这些约束条件是实现自主创新的主要问题。通过对南通市民营企业的样本研究发现,来自市场的创新驱动、企业产学研合作和企业研发投入的资源多寡是企业自主创新活动能否有效开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民营企业要敏锐地捕捉市场的变化,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积极应对来自竞争对手的挑战,这些来自市场的创新驱动会对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产生积极影响。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路径的阶段和规模演变表明其自主创新战略的实现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企业往往通过模仿和技术研究在市场站稳脚跟,积累一定资源后企业必然迈入合作研发和自主创新阶段。因此,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活动也契合其发展实际,如果对于新产品和新技术无法实现快速的市场化合商品化无疑会对民营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商务旅游论文:武汉发展商务旅游的SWOT分析 【摘 要】商务旅游作为旅游产业的分支在空间上是与城市的经济体高度相关的,它正以其庞大的经济规模和迅猛的发展吸引来自学界、产业界乃至城市运营商的高度关注。武汉作为中国中部最大的都市应抓住机遇,结合自身优势发展商务旅游。本文基于武汉商务旅游的现状,运用SWOT分析法,对武汉发展商务旅游的环境进行了分析, 指出武汉发展商务旅游既充满机遇又充满挑战。建议武汉应抓住国家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成为全国区域发展新增长极的机遇,理念上重视发展商务旅游,落实建立专业机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夯实发展商务旅游的基础;寻求并创造发展机会;制定营销策略,积极开拓市场。 【关键词】武汉;商务旅游;SWOT分析;对策 近年来,商务旅游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全球商务旅游者在国际旅游业中所占的比重已接近旅游者总数的1/3,商务旅游将成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业之一① 。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在未来的五年时间里,要进一步加快构建沿京广、沿京九和沿长江中游经济带,促进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加强与周边城市群的对接和联系;武汉作为“中四角”的中心城市,其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和意义。武汉正在尝试抓住机遇,再其旅游业“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将旅游业发展成为武汉国民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打造武汉成为中部地区最大的商务会展型和都市休闲型城市,中部地区旅游中心城市,成为具有滨江滨湖特色的旅游目的地、中部地区旅游集散地和文明出游的旅游客源地。 1 武汉发展商务旅游的意义 “商务旅游是指所有因职业原因进行的旅行。”也有观点认为商务旅游是“商人以及凡是基于专业动机异地旅行和在某地停留的活动。”[2]中国旅游研究院杨彦锋指出:商务旅游除了政府部门及企业的差旅活动之外,还包括会议、展览、节事、奖励旅游等板块,从具体形式上来说,包括各种类型的会议、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奖励旅行、文化体育、科技交流活动。③从商务旅游的发展趋势来看,全球商务旅游活动较为频繁,商务旅游市场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因此发展商务旅游,既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发展现代旅游的必然要求。武汉发展商务旅游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带动武汉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现代商务旅游者所具有的消费档次较高、服务质量要求高、购物能力强等特征,武汉发展商务旅游必然给武汉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不仅仅能够促进本区域的商务旅游发展,同时也会带动区域综合收入包括旅游收入的大幅提高。 1.2 推动武汉的旅游产品的升级 一般来说,一个地区旅游产品都会经历一个由观光旅游的低端产品向休闲、度假、商务旅游的高端产品过渡和发展的过程,这也是区域旅游产品结构升级的体现。② 对于武汉来说,武汉缺乏拳头旅游产品,景点的吸引力不够。因此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武汉旅游将很难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成为旅游目的地、旅游中心城的战略目标。商务旅游的发展将丰富武汉旅游产品,调整旅游产品结构,使武汉旅游业发展向战略目标迈进。 1.3 促进武汉的旅游经济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 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会议、会展和大型商业性活动只有非常强的联动效应,如果考虑旅游乘数作用的话,对城市经济的贡献将是巨大的。发展商务旅游将带动武汉旅游业和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实现武汉经济的腾飞。 1.4 优化武汉的区域形象扩大知名度 发展商务旅游要求武汉市进一步对市容环境、基础配套、市民素质和城市功能等进一步改善,要承办会议、会展、奖励和大型商业性和体育活动等旅游活动必然要求武汉的城市建设水平不断地提高,如:城市内外交通的改善等。优良的城市建设和城市环境有利于旅游的发展,彼此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提高城市地位,增强城市吸引力提升城市旅游形象。 1.5 平衡武汉旅游业的发展时机 商务旅游受气候和季节因素的影响较小。商务旅游跟其他性质的旅游不太一样,它更多的是带有工作性质的,商务出游者为了完成公司交给的业务,不会受到气候季节的因素,在特定的时间内必须出发到事先确定的目的地进行商务活动,因此商务旅游的发展能够在淡旺季时平衡旅游业的发展,平衡武汉的经济发展,在淡季时能够弥补其他旅游性质的旅游活动不频繁而带来的经济缺陷。 1.6 可带动武汉周边地区的旅游业的发展 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会间接的影响到周边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在武汉“8+1”城市圈,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四角”的联动发展背景下,以武汉为依托城市,带动整个湖北省和甚至华中区的旅游业和经济,从而实现中部崛起,达到“建设国家旅游中心城市,打造最佳旅游目的地”的目标。 2 武汉发展商务旅游的SWOT分析 在全球经济迅速发展的这个大环境下,旅游业的发展也日益加快,商务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分支,也得到了发展。武汉作为湖北省的省会,华中地区的核心发展基地,引来了很多先进单位和企业,各企业单位之间频繁的贸易往来,必然带动了商务旅游在武汉的发展。商务旅游者来到武汉,一方面为了完成公司交给的工作任务,另一方面则是享受商务旅游,他们在这期间,不仅进行商务上的洽谈,还会在业余时间进行购物消费,这将会促进武汉商务旅游经济的发展。 武汉作为华中地区一个占有重要地理位置的城市,在发展商务旅游业中既存在着一定的优势,同时也有一些不利的因素来制约着武汉商务旅游的发展,下面就武汉发展商务旅游的优势和劣势简单的谈一下武汉商务旅游的发展。 1)优势(Strength) (1)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 武汉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资源类型多种多样,这些旅游资源都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共同构成了武汉独特得天独厚的商务旅游发展优势。 (2)稳定的经济政治科技环境 武汉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它的地理位置都是十分重要的,集中了大量可被利用的资源,发展速度迅猛,经济实力逐渐增强,成为中国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之一。武汉拥有众多的高等院校,科教文化实力雄厚,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方面都是遥遥领先的。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进步,旅游电子商务的兴起,旅游网络推广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这就为旅游销售的途径增添了机遇,人们更多的选择在网上浏览旅游线路,选择自己心仪的产品,这就为武汉旅游以及商务旅游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3)便利快捷的外部交通系统 武汉是中国高铁客运专线网主枢纽,中国四大铁路枢纽、六大铁路客运中心、四大机车检修基地之一。武汉是华中地区航空中心,现有定期通航点76个,可直飞巴黎、东京、大阪、首尔、新加坡、曼谷、胡志明市等20个国际城市。武汉将投资建成天河机场第三期,此外,武汉第二机场也将在江夏开建。武汉是中国内河的重要港口,是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交通部定点的水铁联运主枢纽港。武汉还是我国内河通往沿海、近洋最大的启运港和到达港,武汉至上海洋山港“江海直达”航线是长江中上游地区首条通江达海的优质航线,阳逻港是国内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试行启运港退税政策的长江沿线港口。同时,截止2011年年末,武汉拥有公路通车里程13103.29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2775.49公里,高速公路617.40公里。公路路网密度163.20公里/百平方公里;316、318、106、107国道以及16条省道在此交汇。 由此可见武汉已经构建了相对便捷的国内外交通系统,为武汉接待大型商务会展旅游提供了交通条件。 (4)较先进的会议中心和展览设施 武汉国际会展中心集展览、会议、车场、信息交流、商贸洽谈、室内外广场、购物中心和外商服务中心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可为客户提供商务、通讯、装饰、餐饮、休闲、娱乐、旅游、停车、运输、仓储、办公等配套服务,是武汉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商贸活动及信息交流中心,更是举办国际国内各类展览、会议、活动及接待外宾的理想场所。 (5)现代化的通讯设施 信息的传递畅通及时对于信息时代的城市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武汉现已拥有相对先进的通讯网络设施,并且以后还将建成更加先进的现代化电子信息系统,这无疑为商务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2)劣势(Weakness) (1)硬件设施仍需提高 商务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产生的往返交通费用和酒店住宿餐饮费用都不是由个人支出,同时商务旅游者是代表企业来进行商业活动的,为了能够提升企业形象,他们大都会选择档次比较高的酒店。然而武汉的高档星级酒店虽然有一些,但是远远不能满足旅游者所需要的服务标准,缺乏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服务质量和信息化管理水平都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提高。 (2)缺乏商务旅游的服务管理人才 商务旅游的服务管理人才缺乏必要的管理技术和服务技巧。和国外一些商务旅游以及会展业相对发达的城市相对比,武汉还缺乏一些专门的组织来培养商务旅游的服务管理人才,在旅游商务者进行旅游活动时,相关的商务旅游服务者不能提供较高质量的服务,管理层不能及时对服务人员进行技能培训,这些都会导致商务旅游者对服务质量的怀疑,影响商务旅游的发展。 (3)需要建立专门的组织协调机构 世界各国都已建立起了与旅游相关的专门组织机构,比如旅游会议局,商务人才培训机构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发展旅游以及商务旅游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促进商务旅游的发展营销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加强作用,是促进商务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但到目前为止,武汉尚未建立相关的组织机构,还没有专门宣传商务旅游的机构,这些必定对武汉商务旅游的发展有一定的阻碍力。 (4)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和相应的法规政策 武汉商务旅游的发展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必须为以后武汉商务旅游的发展做出一个长远有计划的战略,但是武汉目前还没有一个专门的组织机构来对这个长远规划进行监督和实施。这些对于商务旅游在武汉的发展都是会有很大的影响,照目前情况来看,只有对商务旅游在武汉的发展进行合理的规划,才能对发展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一个预判并且及时的做好相应的政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5)商务旅游的旅游产品研究开发相对滞后 武汉拥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在长期的开发利用之中,旅游产品的开发大都集中于观光旅游产品上,商务旅游产品的开发则相对滞后。即使商务旅游者可以选择购买观光旅游产品,但是对于多次来武汉的商务旅游者来说,他们自身可能更需要商务旅游产品,更需要有购买代表性的,形式多样的,能够体现武汉人文精神和商务发展水平的旅游产品。 3)机遇与挑战(Opportunity Threats) 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是支撑商务会展旅游的源动力。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中部崛起和其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必将带来源源不断的商务客流。建设中部金融中心和源源不断的人才输送必定为武汉商务旅游的带来稳定的发展。 同时,武汉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其中有生态旅游资源:九峰山森林公园,东湖风景区,黄陂木兰景区,武汉野生动物园等。著名的红色革命旅游资源:武昌起义革命纪念馆旧址红楼,民国时期红色革命遗址等。还有闻名中外的宗教旅游景点:汉阳的归元寺,宝通寺,长春道观等。武汉还具有独特的人文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如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湖北省博物馆,首义广场等,这些都为武汉发展商务旅游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同时武汉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地铁的开通,以及武广高铁的开通,都为武汉市的旅游创造了各方面的条件,方便外来人员来武汉旅游观光,这些国际国内大的优势背景,都是武汉发展商务旅游一个有利的形势条件,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充分的发挥和利用优势,加强武汉发展商务旅游的力度,整改相关部门的内部组织机构,培养优秀的服务管理人才,为发展武汉商务旅游奠定良好的基础。 国内各大城市的竞争,都会给武汉的商务旅游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发展“8+1”旅游圈也是对武汉商务旅游的一个巨大挑战。品牌意识不够明显,旅游的服务质量有待提高,还要考虑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打造旅游品牌,同时旅游行业任然存在欺骗的行为,交通方面也要进一步的改善,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需求多样化,对于商务旅游形式要有一定的创新。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武汉发展商务旅游是具有非常好的先天条件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便利的交通,经济日益增长的发展环境,这些都为商务旅游在武汉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我们也要考虑到在发展武汉商务旅游中存在的一些阻力,硬件设施需要更加的完善,服务管理人才的培养,专业机构对于长期发展商务旅游的一个规划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这商务旅游在武汉的发展,我们既要看到商务旅游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同时也要做好相应的对策来迎接发展过程中所要面临的挑战。 3 武汉市发展商务旅游的策略 针对于武汉发展商务旅游存在的优劣势,我们首先要很好的利用武汉发展商务旅游的优势,为商务旅游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同时更应该看清武汉发展商务旅游的劣势,认真的分析并且做好相应的措施对策,来促进武汉商务旅游的发展。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总结归纳了武汉市发展商务旅游的策略: 3.1 完善机构职能提供政策支持 武汉商务旅游专门组织,对武汉商务旅游的发展进行统一的部署,从而达到资源上的优化配置。但是可能还存在分工不明确,各部门职能不够完善等问题,我们要完善专门机构的职能,为武汉商务旅游的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保障。而另一方面则是要制定鼓励武汉商务旅游发展的政策,以促进商务旅游更快更好的发展。 3.2 加强商务商务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 首先为了更好的发展商务旅游,要通过改造和新建的方式,增加商务型酒店或者商务客房的数量来满足商务旅游者的需求,让他们更好的享受到商务旅游服务。同时一定规模的修建高质量的现代化会展中心也是武汉发展商务旅游的必要选择,它象征着商务旅游的发展水平,能够体现一个城市商务发展的程度。 3.3 培养专门商务旅游人才 与其他城市相比,武汉发展商务旅游并不缺乏消费市场,而是缺乏了具有足够经验以及有高超服务技巧的商务旅游服务人才。因此,武汉除了要加强对商务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还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一方面把有潜力的商务旅游人才送出去进行专业的指导培训,另一方面,有必要还可以聘请海外专门的管理人才来让国内的员工进行交流学习。 3.4 实现旅游产品的多样化 为了更好的适应商务旅游发展趋势,应该设计类型多样的旅游产品和物美价廉的价格组合来适应不同层次商务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商务旅游市场需求的复杂性,尤其是对个性化服务有较高要求。我们不能只提供单一的商务旅游产品,而是要在市场细分基础上,提供具有个性化多样化的产品组合,以适应不同商务旅游者的要求。 同时,可尝试将文娱观光、购物旅游、红色旅游等各类休闲项目加以综合,形成和商务旅游相结合的旅游休闲产品,从而创造出现代武汉新产品。着重突出休闲娱乐功能,打造精品城区,营造优质环境,提高人文品味,不仅为外地到来的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也为本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创造更好的条件。同时也要突出商务功能,整合各类可利用的资源,大力的发展商务交流和现代化服务业,不断的创新利用,加强区域经济的实力。 3.5 加强商务旅游产品营销 1)开展个性化营销 首先针对商务旅游者消费能力水平较高这一显著特点,在为他们提供服务时应该选择档次较高,能够代表地区特色的产品和具有本土文化气息的服务,以充分满足商务旅游者的需求。另外国在经营商务旅游的过程中,往往会参与到客户商务活动的整个过程中,针对客户需求为客户进行的商务活动提出计划建议,解答商务旅游者的咨询,甚至提供一些其他的服务。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能够为企业节省商务活动成本,另一方面又能拓展商务旅游企业服务范围,扩大业务范围,从而能够确定与企业间的长期合作关系。我们也可以借鉴这种经营销售模式,促进商务旅游的发展。 2)打造武汉商务旅游品牌 在日益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品牌是一个旅游企业甚至一个城市旅游业赖以生存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同时也是一个旅游企业服务质量,旅游产品品质的象征。照目前武汉发展商务旅游市场形势来看,还未能形成有代表性的旅游产品,而国际商务旅游的品牌形象正在不断扩大并发挥影响。我们应该学习借鉴国际商务旅游的发展模式,从省会城市的定义要求出发,突出特色,明确分工,以日益增多的出境旅游为支撑,大力发展扩大武汉商务旅游市场。争取树立武汉商务旅游品牌。 3)积极开展旅游产品促销 在一个城市发展商务旅游的过程中,旅游产品促销对于一个城市商务旅游市场的开发具有非常大的带动作用,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广。要积极灵活的运用销售中的各种途径技能,例如广告、网络推广等销售方式,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要推广的旅游产品,从而提升旅游产品的营销额度,并且制定针对主要的客源国和长期合作客户进行营销与宣传推广,积极组织商务旅游活动。 总之,武汉在发展商务旅游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并且有巨大的市场开发潜力。因此,必须抓住“8+1”旅游圈的重大机遇,提高武汉商务旅游的知名度,打造武汉商务旅游品牌形象,加强对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开拓创造新的市场发展机会,及时运用各种相应策略来开拓武汉的商务旅游市场,加快武汉商务旅游发展进程。 商务旅游论文:浅议苏州工业园区商务旅游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 要 本文介绍了苏州工业园区在我国率先成为“国家商务旅游示范区”后商务旅游在本区域的发展现状,探讨了未来可能面对的机遇及挑战以及本区域商务旅游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商务旅游 苏州工业园区 机遇 挑战 商务旅游是以包含政务、商务、文化等在内的广义商贸活动为主要目的,在主要活动行程基础上与会务、展览、考察、观光、购物、饮食、娱乐、养生、度假等活动相结合的一种商务增值旅游形式,是商务旅游者购买旅游、服务和商品的综合消费过程。2010年4月28日,苏州工业园区率先获得全国首个“国家商务旅游示范区”称号并举行授牌仪式,示范区域覆盖苏州工业园区内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范围。 一、商务旅游的特点 商务旅游较于其他旅游有其自身特点,首先,商务旅游的消费水平高于一般观光休闲旅游。其次,商务旅游对经济有广泛的拉动作用。目前,我国旅游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超过4%,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此外,根据旅游经济理论,旅游业能够增加国民收入、赚取外汇、扩大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多元化贡献。第三,商务旅游与区域经济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成正相关。旅游业相较于其他行业,对相关配套设施如交通、住宿、娱乐、人文环境等如交通、住宿、娱乐、人文环境等有很高要求。第四,商务旅游较少受季节气候制约,较其他旅游更具稳定性。第五,商务旅游具有较高重复性。 二、苏州工业园区商务旅游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主要有三个方面:1.园区商务旅游宏观环境良好。苏州工业园区地处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宏观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为活跃的商务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共有79家落户苏州工业园区,投资项目125个、投资额过亿美元项目101个、10亿美元以上项目6个。工业科技的强势发展,带动了各类商务活动的蓬勃展开。园区内综合保税区、国际科技园、中新生态科技城、创意产业园、创意泵站、沙湖动漫园等不仅是先进的工业科技载体平台,也同时是丰富的商务旅游产品。近年来,园区举办了第26界金鸡百花奖颁奖典礼、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环金鸡湖马拉松赛、沃尔沃高尔夫公开赛等众多颇具影响力的活动。并随着园区经济的不断发展,进一步加强了对商务旅游发展的要求。 2.政府大力支持打造。目前苏州工业园区主要旅游景点包括金鸡湖景区、李公堤国际风情水街、圆融广场、音乐喷泉、水幕电影、摩天轮主题公园、白塘生态公园等,大部分为免费景点。成为“国家商务旅游示范区”后,苏州工业园区正通过打造金鸡湖5A级景区、构建完善商务旅游一站式平台,并将“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作为下一阶段目标。 3.客源市场前景广阔。该区域地处我国商贸往来最频繁的沪宁线上,吸引着众多商务旅游者;全国性和地区性的会议、展览与日俱增。据万方数据统计,每年仅全国性学术会议就在一千个以上,区域性学术会议更是不计其数,会议市场发展十分迅速。 同时也存在两个挑战:1.商务旅游经验缺乏。我国大多数旅行社提供的是其在自身资源约束下独自设计的一系列旅游产品,具有非定制化特点。而商务旅游则须对客户提供商务旅游咨询服务,在客户的要求下提供量身定做的旅游产品,定制化是其主要特点,而传统旅行社提供的产品从理念和经验上都有所欠缺。 2.企事业单位对商务旅游开支控管趋严。随着企业商务旅游开支急增,企业越来越需要寻求能够提供专业服务和范围广泛的旅游咨询服务机构,使商务旅游达到较高的成本效益。目前许较多企业均设有差旅制度,精细化管理已从民企扩大到政府部门,通过企业差旅管理控管财务已是大势所趋。 三、苏州工业园区商务旅游市场的战略选择 1.重视“个性化”需求。随着市场的进步,个性化旅游产品越来越受欢迎。商务旅游市场以团队客户居多,针对商务旅游者消费能力较强,对价格不敏感,及消费结构较集中的特点,旅行社可提供一些档次相对偏高,但服务上极具特色和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同时须注意文化差异,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商务游客提供差异化、具有本土文化气息的商务旅游产品和服务,以充分满足游客的需求,从深度上提升区域商务旅游开发和接待的水准。 2.前期介入企业的差旅方案。商务旅游市场的市场营销有别于一般旅游产品。商务旅游的购买者是企业,而消费者是员工,购消分离的属性决定了商务旅游市场开发的深层次目标并不在于代订机票、预订客房等初级服务,而要进入企业管理层面,通过研究企业的差旅管理政策来提出建议,制定合理的计划和管理流程,协助企业进行集团化采购并有效地控制成本,充当企业的战略伙伴和差旅顾问,其中营销关键在于拿出适合企业的差旅方案。 3.培育定位准确的特色产品。要重视自身定位和产品定位,做到:围绕本地旅游资源优势,找准当地特色,形成自己的特色产品;挖掘客户,逐步形成自己的客户群;完善优化产品,巩固自己的市场份额;重点提供高质量产品,逐步形成品牌。国内商务旅游还是发展中的市场,空间很大,在纵向上应避免与其它区域的直接竞争,对于国内一般商务市场、政务市场、学术市场和其它市场的特点,应结合自身优势,进行准确层次定位,有针对性的设计出适销对路的商务旅游产品。 4.培育区域龙头企业。及时培育区域商务旅游市场的领袖型企业,通过这些企业整合商务旅游的上下游资源;也可采用合资方式,引进国际知名品牌,形成合作双方的优势互补。国外大型旅行社具有自己成熟的商务旅游运作模式,以及国内旅游企业最为缺乏的资源――专业人才,两者相互结合有利于在短时间内建立起适合国内发展的业务框架。 商务旅游论文:国际商务旅游活动中对中国式餐饮的需求解读 【摘要】食品安全是国际商务旅游人士最基本的需求,由于目前中国式餐饮的食品安全问题还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国外旅游商务人士在中国就餐时对食品卫生安全的心理需求非常强烈。中国餐饮业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注意食材产地、餐厅环境、餐具及食品加工卫生以及从业人员的素质;在接待服务中要努力满足国外游客的国际社交需要,尊重其国际礼仪和风俗;提供舒适的用餐环境,树立良好食品形象,满足其审美需求以及相对更高层次的需求,使之感受到在中国用餐是一种享受,以吸引和留住客源,增加餐饮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国际商务;旅游活动;中国式餐饮;需求解读 一、重中之重――国际商务旅游人士的食品安全需要 首先,国外旅游商务人士一般会对中国式餐饮或餐厅中国风俗环境布置感到新奇、喜欢。但是,“食品安全”乃国外旅游商务人士最基本需求。目前,国外旅游商务人士在中国式餐饮中希望卫生干净心理需求特别强烈的,包括餐厅环境卫生、食材产地可靠、食品加工卫生、餐具卫生等方面,进人中国式餐厅时他们就会紧张地观察和判断各方面状况。无论身份地位都逃脱不了“病从口入”厄运,都不希望在中国用餐发生食物中毒,带来极大伤害和痛苦。中国式餐饮的卫生食品安全主要体现在:一是环境:中国式餐饮良好环境卫生会给人安全愉快舒适的感觉,提供给国外旅游商务人士就餐应幽静高雅,整洁雅静、灯光柔和、陈设讲究、空气清新,国外旅游商务人士才能放心品尝特色风味美食。二是餐具:中国式餐饮一般是公共用餐场所,国外旅游商务人士来自世界各地,中国式餐饮须配备消毒设备、可供周转餐具、桌布等提供用餐安全。三是食品:食品卫生是防止病从口入重要环节,不论中国式餐饮档次高低、就餐国外旅游商务人士共同心态就是希望能吃到新鲜卫生食品。中国式餐饮食材选购要新鲜,不允许使用添加剂、农药残留和劣质假冒食品,中式拌凉要严格消毒处理制作,谨防生、熟、荤、素菜交叉污染。食品和饮料要禁止供应过期食品、严控产地。四是从业人员:中国式餐厅员工要严格遵守中式餐饮制定卫生条例,服装整洁,接触食品前定要洗手,定期体检等等。 二、国际旅游商务人士中国式餐饮活动中社交与尊重需要 本人在万达索菲特的经历:中式餐厅几位国外旅游商务人士落座后开始点菜,并不时向服务员征询意见,用好长时间,服务员应国外旅游商务人士要求所推荐的中国式餐饮拿手菜和时令菜国外旅游商务人士们却一个都没点,依旧再问这问那。服务员说:“几位第一次来我们中式餐厅可能对菜肴品种特色不太了解,不急慢慢挑。”几位国外旅游商务人士选好久终于点好菜,却没等服务员转身离去又改变注意,要求换几个菜,等服务员再次转身离去,国外旅游商务人士们又改变了注意,要求换几个菜。最后那些国外旅游商务人士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服务员依然微笑道:“没关系,您们得到满意服务是我的责任和义务”。笑脸、语言,使国外旅游商务人士深受感动。国际社交也是归属与爱的需求,包括社会交往、从属于某一个组织、得到承认、友爱等需要。来中国式餐饮都是希望受到欢迎尊重,中国俗语:“宁喝顺心汤,不吃受气饭”。国外旅游商务人士在中式餐厅不能得到尊重,再好的美食美器美景也会淡然无味。引领国外旅游商务人士入座时要观察顾客特征,因人而异。国外遵从“女士优先”的理念,对女性宾客更要倍加尊重。当国外旅游商务人士自尊心得到满足会感激我们的悉心照顾和尊重,愿意宣传并再次品尝中国式餐饮。外宾希望结识知心中国朋友共享他乡乐趣,希望“他乡遇故知”见到本国朋友,遇到有趣的人交流。介绍菜品、上菜和配菜注重技巧外,也要尊重国外旅游商务人士风俗和生活习惯、生活方式,要求外事人员熟悉相关知识。商务宴会国外商务人士非常愿意去领袖人物和知名人士下榻酒店举办,中国式餐厅需要有“故事”“历史”和显示特色专用中国式餐厅和宴会厅,配以高标准、高消费美味佳肴、餐具及细致周到策划。 三、国外旅游商务人士中国式餐饮异国情调的审美需求 用餐环境是为国外旅游商务人士提供优质中国式餐饮基础,满足国外旅游商务人士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重要条件。中国式餐饮从环境布局和家具摆设及中国式色彩选择等方面入手,酒楼通常通过自然与人工装饰艺术手法,使餐厅内外环境舒适美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中国式餐厅的环境和布局设计考虑功能特点,根据中国式餐饮空间分布,合理功能区域划分。餐桌、餐椅款式尺寸和选择须充分考虑中国式餐饮主题风格,须保持与中国式餐饮整体格调统一。中国式餐饮灯光色彩设计须考虑色彩与国外旅游商务人士食文化关系,中国式餐饮一般以红黄暖色调为主,营造温暖热情的欢乐喜庆的中国式氛围,满足国外旅游商务人士热情、兴奋心理需求,据中国式餐饮情调配中国字画、壁画、地毯装饰,衬托中国式餐饮花开富贵。现代感进餐氛围配备异域风情人物油画以突出民族和地域风格,摆放绿植花卉。整个中国式餐厅不仅装饰陈设融为一体,而且具有现代感。背景音乐对国外旅游商务人士对消费购买行为有直接影响。合适音乐可以帮助制造良好的进餐氛围。当然背景音乐应该根据酒店中国式餐饮的主题风格来选择,如:中国式餐饮可采用《春江花月夜》等背景音乐,茶室选择慢节奏音乐延长停留时间促其发生更多消费,如盲目播放音乐会让中国式用餐环境无法让人忍受,甚至会对人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了解客人喜好和风格选择为他们安排符合其音乐品味背景音乐。中国式餐饮特殊原因会存各种烹饪气味,味道混一起会让外宾非常不舒服,影响进餐情绪。做好通风和温度调节工作,中国式餐饮适宜温度在18~22摄氏度,温度太高会让人觉得闷热,温度过低会让人觉得寒冷,嗅觉感受降低影响食欲。菜肴味道对国外旅游商务人士食欲有着直接影响,湿度要控制50%~60%,保证保持嗅觉灵敏度和对菜肴正确评价。不同中国式餐饮经营菜式是不同的,烹制法也不相同。为减少气味混合,将不同中国式餐饮放在不同的楼层利于国外旅游商务人士寻找,不会因所有中国式餐饮都在一起而弄混乱,影响就餐情绪。此外,在树立食品形象方面要突出中国式餐饮的艺术性,强烈趣味性和游戏性。中国式餐饮以色、香、味、形、器、名俱佳、烹饪法有焖、烧、溜、汆、蒸、炸、酥、烩、扒、炖、爆、炒、煸、砂锅、拔丝等,菜肴名称雾里看花、浮想联翩,许多国外旅游商务人士慕名“一饱口福”,以满足其心理期望。树立形象还主要包括:一是美好色泽和优美造型:中国菜常以名寓意,注重造型,利用烹饪中精湛切、雕、摆、制、烹等技艺,餐桌展现造型优美菜品艺术,宛如一盘立体画无声诗优美乐曲,中国菜讲究色泽且注意色彩的对比和协调而形成强烈“色彩美效应”。中国式餐饮除传承或者创建特色菜品,还要考虑目标顾客对菜肴的口味进行适当的改良。二是合理收费:中国式餐饮在保证菜肴质量,收费也要合理。价格是否适当直接关系与国外旅游商务人士切身利益,影响到国外旅游商务人士心理承受能力。哄高价格会让外宾对中国式餐饮的经营和声誉有恶劣影响,如果过低也会觉得菜品质量会有问题。定价上重要让国外旅游商务人士觉得“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三是服务技巧:应从接待服务的开始就显示出主动热情,使其处于较愉快状态之中,并利用情绪对国外旅游商务人士行为的影响作用,协调国外旅游商务人士与各方面的人际交往,创造良好的心理气氛。服务人员还要切实体会国外旅游商务人士心理需求。国外旅游商务人士消费时服务人员介绍食品的名称及相关知识与典故,如每道菜名寓意、来历、典故或传说,营养价值、用料与烹制方法等,国外旅游商务人士既获生理满足,又得到精神上轻松恬静的情趣。如:饮“文君酒”时会联想到卓文君与司马相如故事;喝“杜康酒”会吟诵曹孟德的《短歌行》;自然别有一番情趣,强化食者文化享受。国际国外旅游商务人士就餐总是想要更多的了解中国的文化历史。四是提供个性化服务:在中国式餐饮的经营和发展中,除了为国外旅游商务人士提供必要的常规性服务,也要有针对性的推荐一些适合国外旅游商务人士心理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即个性化服务。它要根据个体以及特殊中国式餐饮消费者群体的特点、要求,提供相应的优质服务,使其在接受服务时产生舒适的精神心理效应。个性化服务要求更为细致的主动服务、灵活服务以及超常服务。个性化服务是中国式餐饮经营管理关键,以人为本把工作重点放在满足国外旅游商务人士的需求上,让他们感受到在中国式餐饮用餐是一种享受,也是吸引客源,留住国外旅游商务人士,增加竞争力的保证。 四、国外旅游商务人士更高层次的需求的展望 国外旅游商务人士可以通过旅游行为充分展现个人的风采、魅力、能力、智慧、身份、地位等等,来中国经商或者到曾住成功人士酒店房间是取得成功与成就象征,追求个人价值和潜力的体现,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国外旅游商务人士在中国想了解中国历史习俗,来调整自我体验,满足自我实现需求。尊重国外旅游商务人士国际礼仪和习俗,国外旅游商务人士的自尊心很容易得到满足,国外旅游商务人士感到中国的活力和热情是因为自己受到尊重而体验。 商务旅游论文: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我国商务旅游发展研究 摘要:商务旅游市场是旅游市场中发展最快的一部分,有着巨大的利润发展空间。虽然商务旅游市场是一个新兴市场,但其发展规模、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却不容忽视,在我国旅游市场上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伴随着世界范围内商务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经营者高强度地开发旅游资源,对旅游资源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从而导致了环境污染和旅游资源的不可持续利用。如何解决旅游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项世界性课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商务旅游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结合我国商务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循环经济理论引入到商务旅游领域,试图探索出一种循环型商务旅游新模式,以期提高旅游资源的效率,减轻旅游资源负荷,促进商务旅游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商务旅游 循环经济 协调发展 生态旅游产品 绿色营销 商务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形式,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发展,至今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目前已经成为现代旅游业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其近年来发展规模、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来分析,商务旅游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越来越成为全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发展商务旅游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稳定,经济迅速发展,促使我国的商务旅游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融入到世界商务旅游发展的潮流当中,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中赖以生存的一个主要市场,商务旅游在我国旅游市场和旅游发展中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能源和城市生态危机也随之而来,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能源的无节制滥用,导致一些能源、资源的枯竭或者正濒临枯竭,给我国商务旅游的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如何使商务旅游在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快速发展是我国旅游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学者们必须进一步研究的课题。与我国商务旅游迅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比较,国内有关商务旅游理论的研究却显得相对滞后,几乎没有学者从生态学和循环经济的角度对商务旅游进行探讨。目前对于商务旅游概念的界定、内涵、外延等还存在较大分歧,相关研究文章不但数量有限,而且很分散、重复程度较高、理论研究不深人。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选择商务旅游作为研究重点,以循环经济理论为出发点,试图运用市场营销学、旅游服务营销学、城市学、生态学等理论对商务旅游的理论模式和实践类型进行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对我国商务旅游的研究起到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以促使国内学者更加深入的研究,把握市场变化趋势,统筹规划,构建我国商务旅游发展的优化模式。 一、商务旅游的概念及特点: (一)商务旅游的概念 商务旅游是新兴的旅游项目,发展非常迅速,但是目前学者们对商务旅游的研究主要采取定性描述的方法,较多地关注于应用方面的探讨,因此,关于商务旅游的定义说法众多,至今未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英国的名誉教授伊恩・麦克尼科尔(Iain・McNicoll)从旅游经济学角度在其综合报告《英国旅游卫星账户中有关“商务旅游”的处理意见》中将商务旅游定义为“商务旅游是一种与访问有关的个体消费,这种参观访问符合商务旅行出差的标准”。勃・戴维森(Rob Davidson)从旅游动机角度进行定义:“商务旅游涉及的是那些因为工作关系而旅行的人们,因此是最古老的旅游类型之一。人类从早期就开始了出于商务目的的旅行”。 通过对上述概念的研究,笔者试图将商务旅游定义如下:商务旅游是指商务人士在商务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旅游消费行为。既包括传统的个人或者公司的公务、商贸旅游,也包括新兴的行业会展、奖励旅游以及大型商业性活动。 (二)商务旅游的特点 1.逗留时间长、人均消费高 据统计,来中国的海外商务游客的人均消费比观光客多31美元,高出23%。来中国的海外商务旅游者在华停留超过15天的达10%;而观光客停留15天以上的仅有5.8%,国内游客也呈现同样的特征。商务游客一般不受余暇时间和可自由支配收入的限制,旅游时间即工作时间,其各项费用基本上是由组织或公司支出,标准较高,所以商务客人在住宿、通讯、宴请、饮食、交通等方面都较为讲究。行则头等仓、公务仓,住则五、四星酒店,出入高档餐馆、宴请客户联络感情等,其人均花费、人均日花费均高于其他目的旅游者,并且其消费范围多集中在大、中城市。 2.目的地选择非自主性 与休闲旅游者相比,大部分商务旅游者不是自己选择旅游目的地,而是工作需要或由他人决定,商务旅游者不是自己花钱而是由公司买单。因此,商务旅游者一般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商务旅游目的地,而是根据公务需要和公司的业务需要来选定目的地。 3.受季节变化影响小、重游率高 由于自然气候的周期性变化和人类的社会经济生活具有周期性规律,一般旅游活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例如,每年的“五一”、“十一”为休闲旅游黄金周,而商务旅游一般是为了工作需要,而公司的工作一般不受季节变化的影响,因此,商务旅游受季节、天气变化的影响较小。商务旅游且重游率高,以海外商务旅游为例,4次以上来华者高达72,1%,首次访华的观光客中,商务游客只占9.8%。从实际中看,商务旅游者是出于特定的业务目的外出旅行,他们多属于重游客、再访客,这是由其工作的性质及来访的目的所决定的。 二、循环经济的含义: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一词是物质闭环流动性(closing materials)经济、物资循环(resources circulate)经济的简称,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循环经济是一种善待地球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由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一线性流程,转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流程,使物质和能源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在物质循环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在这个意义上,循环经济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六、我国商务旅游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建立以人为本的循环经济观念 在以往的商务旅游开发战略与规划中,一般强调的是物质设施的规划,而对旅游开发涉及的人的因素,尤其是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协调重视不够,导致在开发中出现利益冲突,尤其是社区居民与开发商之间的利益冲突,限制了商务旅游的开展,从商务旅游开发的长远的综合目的来看,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对人本身的关注列入实现商务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范畴。在商务旅游中要实现各利益相关者关系的和谐,除了社区参与规划过程外,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也至关重要,国际知名的旅游社会影响分析学家墨菲(Murphy)认为,如果社区得到有关旅游更充分的信息,这个产业将会更受欢迎。在商务旅游规划中,要建立一个能够充分交流沟通各方信息的公共平台,从而提高沟通效率,减少因信息不通或者不对称而引起的冲突。 (二)政府与企业高效结合的组织形式 1.政府主导,构建商务旅游发展的良好环境 第一,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商务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加强政府服务和产业配套两项服务,加强基础设施和现代化场馆建设,改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强化国际商务旅游产业“国际化、系统化、高端化”三大特色。 第二,建立健全完善领导管理机构。通过对优秀商务旅游城市的发展经验的总结,我国国家旅游局早在1993年就成立了国际会议展览奖励旅游部,开始进行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自己的会议、展览、奖励旅游数据库。二是同各个专业组织建立联系,签署合作协议。为了大力发展商务旅游,政府部门应该尽快成立相应的专门机构,或帮助专门的官民合办的协会来协调解决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障碍。 2.发展商务旅游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第一,大力发展专业的商务旅游经营企业。商务旅游的供给是一个复杂的现象,涉及不同类型的旅游,如会议旅游、展览旅游、奖励旅游等,每一类型的旅游所需要的服务都不同,因此需要大量专业的商务旅游企业为不同类型的商务旅游提供专业化的服务。第二,提高现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商务旅游是一块大蛋糕,许多企业都盯住这一块市场,企业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人世后,旅游企业同时又面临着国外品牌的冲击,如酒店业,国外的酒店集团在高端市场竞争中优势明显。外资旅行社现在刚进入,竞争力显现不出来,但是它们实力雄厚、经验丰厚,有着广大的国外客源。就现状来看,商务旅游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谋得生存之地,就必须在管理上下功夫,提高现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3.建立评估机制 商务旅游大力开展是否遵循循环经济的要求,是否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发展和资源的节约,是否能保障预期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评估机制。第一,建立监督评估机制。完善行政执法监督评估机制。实行资源、环境稽查制度,依法强化控制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违法开发利用的手段,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提高监督效果。第二,建立环境评估机制。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评估,是对人类任何经济活动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与预测,并提出减少影响,是改善生态环境的策略和措施。 商务旅游论文:出境商务旅游行为理论研究 摘要:商务旅游行为广义上是说商务人士在一次旅游的过程中,以商务为目的,在商务的过程中,在商务的目的地周边的一个空间移动、游玩活动及与之相关的生活行为,包括从商务活动的地点到居住的目的地以及周边的活动区域,以及在目的地旅游内容和在此段时间内的食、住、行、游、购、娱的旅游行为。 关键词:出境;商务旅游行为;理论 1.引言 改革开放给中国经济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我国旅游业也繁荣发展,让世界为之侧目,这让我国在旅游行业的国际地位迈上了很高的台阶,成为国际旅游行业中拥有着无可替代的位置,成为世界旅游业重要组成部分。加上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越来越不容小觑,国内旅游业因此上升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位置,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阅读了相关国家旅游经济发展政策、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以及我国出境旅游商务团的析等文献资料,随着我国的不断深入的经济体制改革,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逐渐成为旅游出境的大国。2012年出境人数达到8000多万人次,且出游的商务旅游者的人数也是逐年递增,中国已经成为亚洲旅游市场增长最快的旅游客源和目的国。但是我们对境外商务活动中的旅游的行为方面的研究很少。 因为出境商务旅客的较强的消费能力,也就存在着巨大的出境商务旅游市场,那么对于研究这些特殊的商务旅游者的行为就显得尤为的重要,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商务旅游者。 2.国外文献综述 一些国外的学者从心理学、行为学、决策学等角度对旅游者的消费行为进行一些研究。 Chris Ryan 对造成不同的地区的旅游者行为的推拉因素进行利润分析研究。 而Juergen 运用期待价值理论研究分析了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揭示了旅游者的动机和期望的关系。 Cees Goossens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旅游动机理论的驱动行为以及驱动力,Kristen 在其模型中运用了结构方程,并且证实旅游动机影响了旅游者消费的属性。 3.国内文献 中国学者屠如骥是最早期对旅游行为方面的研究,其调查研究了外国的旅游者对以中国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感知行为。经过多年的的发展,学科背景多样化的专家对旅游行为研究的层次也逐渐深化。从旅游者的旅游决策、旅游心理、旅游空间行为、旅游消费行为、细分市场行为等方面来进行探讨。 刘纯、张宏梅在对长江流域居住的城市居民的旅游动机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运用人口统计特征作为参照,调查分析的方法得出长江流域城市居民的旅游动机的一些显著的差异。尹郑刚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实证研究旅游态度,并把其划分价值判断、认同程度、自身参与旅游活动的态度以及对旅游花费的态度 4 个大的方面。邱扶东将旅游动机划分为观光动机、文化交流动机等6类动机。陆林以黄山为例,对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行为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发展的意见。 马耀峰等以对外国游客所作的问卷调查为基础,提出了服务感知的框架的模式和量化表等。黄艺农等从两个维度角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程圩运用多元统计技术手段分析游客对旅游地的形象的感知能力,研究了外国的旅游者的性格特点、期望值等旅游者态度的诸多影响因素, 并且通过调查数据的分析找到外国旅游者态度形成的原因和心理规律。 总结分析 商务旅游者出国的目的是商务考察,在考察中学习放松以及开拓视野。商务旅游中的行为是在考察过程中的产生的,商务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偏好会直接影响商务旅游者旅游决策过程的意向。 大量研究表明旅游者在决定是否出游时产生的旅游的决策分析以及心理因素,以及旅游者的旅游心理和旅游决策风险的产生缘由,得到影响旅游心理和决策的因子,从大量的研究中得到了旅游者决策行为模型。 在现在飞速发展的时代,商务旅游行为的发展使我们必须将互联网与旅游行为结合,以促进中国旅游行为的网络现代化的发展,现在很多专家对中国商务出境旅游的消费行运用了多元分析的方法,运用因子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并使用模糊分析对出境商务旅游者进行满意度的调查分析,从而得到影响满意度的关键的指标因素。针对商务旅游市场的发,大多数主要从专业化的分工在商务旅行服务的发展中的体现这一角度着手,分析了商务旅行市场上扮演了不同角色的服务商的专业化问题:比如企业在细分市场中的角色选择、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专业化发展的趋势表现在:商务旅行市场的服务不断细化和深化,从城市如何发展商务旅游这一角度开始研究,更深入的进行了一些对比分析,比如金融危机等会给出境商旅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做了一些分析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公民出境旅游需求将会更加的旺盛,其主要动力是需求因素、供给因素不断增加,资源条件日益成熟,从而学界对出境商务旅游中的行为研究会更加的深入。(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商学院) 商务旅游论文: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电子商务旅游线路推荐系统 摘要:近年来,电子商务推荐系统趋于成熟,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子商务旅游线路推荐系统,能够在信息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实现个性化的旅游线路设计。在具体的推荐系统设计中需要处理好实时性与精度这对矛盾,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电子商务旅游线路推荐系统,运用关联规则算法,获得各个景点之间的关联关系,能够实现较为理想的旅游线路推荐效果。 关键词:数据挖掘;电子商务推荐系统;旅游线路;关联规则 0 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市场也日益火爆。面对众多的旅游景点,怎样进行选择,不断困扰着计划出行的游者。目前,一些旅游企业在规划旅游线路时,主要是采用主题旅游线路设计、超市型旅游线路设计、运筹学方法旅游线路设计以及市场导向的旅游线路设计。这些旅游线路设计,并没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在具体实施中会暴露出一些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数据挖掘等技术在电子商务推荐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这为旅游线路设计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1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电子商务旅游线路推荐系统的整体构架 在电子商务旅游线路推荐系统中应用数据挖掘技术,能够有效地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在具体应用中主要涉及三种关键性的技术:数据挖掘算法应用技术、原始数据处理技术、模式库建立与表示技术。在电子商务旅游线路推荐系统中,推荐的实时性与精度是一对矛盾。目前的一些推荐技术为了确保实时性,往往会牺牲推荐的精度。鉴于此,本研究设计了一个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关联规则的电子商务旅游线路推荐系统。此系统的设计基于B/S结构,其具体结构图见图1。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电子商务旅游线路推荐系统的整体结构由两部分组成:离线部分与在线部分。离线部分主要是由WEB挖掘与数据预处理组成,是模型获取阶段,具体包括总体使用特征获取与数据预处理。总体使用特征指的是数据挖掘算法产生的规则或知识,并以某种形式在媒质中存储,能够为在线部分提供必要的支撑,因此离线部分是在线部分的支撑部分。系统中的在线部分是动态的实时过程,是推荐引擎的实现。离线部分与在线部分有着基本一致的处理过程,两个部分相互作用,推荐系统能够确保给用户呈现的推荐具有合理性与实时性。因为离线部分与在线部分实现了分离,所以可以极大的增加了数据量,提高了电子商务旅游线路推荐的实时响应速度和推荐服务的伸缩能力。 2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电子商务旅游线路推荐系统的模块分析 2.1 离线模块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电子商务旅游线路推荐系统的离线模块,能够为推荐引擎工作提供支持,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预处理和模式分解,此模块的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在电子商务旅游线路推荐系统中,每个环节均要从相应数据库中检索所需的数据,例如模式数据库、用户登记数据库以及景点信息数据库等。离线模块中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负责操作、维护与管理数据库中的数据。实际上,数据库管理系统处于数据库和在线推荐应用的中间层,一般情况下可以直接采用市场上通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在数据挖掘的过程中,数据预处理是不可或缺的阶段,由于初始数据多半是含有噪声的、不完整的,数据有着多种多样的格式,在实际的系统应用中就需要抽取有用的数据,将初始数据转化为推荐系统中数据挖掘算法可以识别的格式。因此,就需要进行数据预处理,WEB进行的数据预处理具体包括数据清洗、会话识别等,对结构数据预内容数据进行必要的处理,为后续的数据挖掘提供有效的数据源。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电子商务旅游线路推荐系统的关键环节是模式分解,模式分解是通过数据挖掘技术生成推荐系统所需的模式。WEB服务器日志与相应的数据库是模式分解的基础,模式分析器通过分析WEB服务器日志数据,获取相关信息,分析相关数据库,找到选择景点时,景点之间存在的关联相似模式。因为模式分析器需要耗费大量资源和时间,所以将此部分放入离线模块中,让系统定期地自动运行,更新模式数据库。 2.2 在线模块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电子商务旅游线路推荐系统的在线模块,能够为用户提供在线浏览推荐服务,此部分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整个旅游线路推荐系统的水平与推广应用效果。在线模块的具体结构如图3所示。 电子商务旅游线路推荐系统在线模块的关联规则挖掘模块通过利用清理、转换和加载工具,从数据库中抽取数据,并生产标准数据,以进行深入挖掘。关联规则挖掘的实现,需要应用到Apriori算法,将挖掘的关联规则写入到规则库当中。电子商务旅游线路推荐系统在线模块的推荐模块能够利用WEB为访问系统的用户直接提供服务,其能够记录用户访问过的旅游站点,生成相关的数据,体现了ARTRMS智能化的优点。关联规则模块处理访问记录,并将结果反馈至推荐模块,最后系统以一定的形式将数据处理结果推荐给用户,从而实现旅游线路推荐的目的。 3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电子商务旅游线路推荐系统的工作流程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电子商务旅游线路推荐系统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四个环节:数据收集和预处理,建立用户行为模式和用户档案,分析客户档案形成规则库,线路推荐。 首先,数据收集和预处理。用户登录系统后进行注册,系统生成注册信息表。推荐系统采用两种方式收集用户的数据:一是,用户的旅游站点浏览记录;二是,用户的反馈信息与相关意见。在进行数据清洗、转换与集成后,将数据录入到挖掘库中,为数据挖掘关联规则提供所需的数据。通常情况下,关联规则的挖掘数据是以景点项编码、交易编码为特点的数据。在数据预处理时,需要进行数据转换,完成项目集与交易集之间的转换。其次,建立用户行为模式和用户档案。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电子商务旅游线路推荐系统可以按照既定的景点范围生成景点线路数据库,具体包括景点信息表(包括名称、编号、价格等信息)和线路类别表(包括名称、编号、类别等信息);还可以根据用户的特点生成用户信息表、用户交易表以及用户选择趋向表等(包括用户的姓名、性别、年龄、收入、职业、景点喜好等信息)。第三,分析客户档案形成规则库。最后,线路推荐。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电子商务旅游线路推荐系统中,设计合理的推荐算法,根据已经生成的规则库列出以用户为导向的旅游线路推荐。 4 结语 综上所诉,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电子商务旅游线路推荐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多样化、多景点的旅游线路参考,设计出一条合理的、满足用户需求的旅游线路。数据挖掘算法应用技术、原始数据处理技术、模式库建立与表示技术,是电子商务旅游线路推荐系统的关键技术。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电子商务旅游线路推荐系统主要包括了离线模块和在线模块,着两个部分相互协作,通过一定的运行规则和流程,为用户生成有针对性的旅游线路推荐。 商务旅游论文:入境商务旅游者对酒店提供金融服务的满意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摘 要: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不仅依靠城市的国际化程度、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更重要的是为金融人士提供完善且高效的金融服务并塑造良好的金融环境。通过对入境商务旅游者的问卷调查,研究其对上海各大酒店提供的金融服务的满意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为上海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金融中心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入境商务旅游者;金融服务;满意程度;影响因素 引言 上海一直都致力于将自身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要将上海打造成国际金融中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如国家政策的支持、畅通的交通网络、城市的国际化程度等,更重要的是上海能否为入境商务人士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塑造良好的金融环境。本文通过建立入境商务人士满意程度影响因素模型,以上海四星级以上酒店商务住客为研究对象,在多元因子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金融信息、金融环境、金融参与等影响因素与商务游客满意程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并计算了其影响程度,得出了有关结论。 一、研究问卷设计及数据处理方法 本文的数据主要是以酒店为端口,通过对入境商务旅游者的问卷调查获得的,反映了整个上海金融服务的情况。本研究采用现场深入访谈和结构性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原始资料,运用SPSS12.0对所得数据进行各项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问卷的语言为英文。笔者于2010年年初进行了预调查,发放问卷20份,并与部分被访者进行深入交谈,在此基础上对问卷中开放式问题的比例进行了调整,对语义表达不清的地方和有关指标进行了修正和填补。在预调查结束后选取了上海六家较有代表性的四星及五星级酒店,通过在酒店房间内放置问卷的方式进行实地调研。在此过程中,我们也通过宾馆相关人员的反馈,不断对问卷题目的设计进行修改,以提高准确率和回收率。在2010年2月至12月期间,共回收问卷320份,其中有效问卷210份,有效数据问卷180份,有效问卷率为56.25%。 (一)问卷设计 本文将问卷的内容分为三部分: (1)样本的人口统计学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学历、职位、目的等;(2)满意度的评定;(3)与金融服务相关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 在统计分析中,某些变量所代表的指标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独立地发生作用的,而是相互影响的。本文先通过降维技术求出少量几个公共因子,使它们尽可能多地保留原始变量的信息,且彼此不相关。然后根据因子的方差贡献率确定每个因子的影响力,即重要程度。最后在检定商务旅游者满意程度的影响因子与整体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时,使用了多重回归分析的方法。 二、模型设定及实证分析过程 (一)调查对象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及旅游特征说明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人口统计学特征及旅游特征见表1。通过问卷收集得到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商务旅游特别是涉金融的商务旅游人数在样本总数中占比例较高。这一点与我们的预期设计相符。在被调查者中,男性的比例高于女性,这也符合大多数国家的金融人士男士居多的现状。在上海平均滞留时间约为3—5天,主要由中层经理及高层经理构成。 (二)影响商务旅游者满意程度的因子分析及问卷的信度 通过对问卷的梳理,本文共形成有效变量11个。首先对11个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检验的P值都小于0.05,说明原始变量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需要进行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萃取方法提取公因子,并使用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法对提取的公因子进行旋转,以使公因子有较满意的解释。按照常用的特征大于1的标准,共萃取出 3个公因子,分别是“信息充裕性”(获取金融信息渠道的畅通性及金融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参与方便性”(金融活动参与度)、“环境舒适性”(上海金融生活环境指数)。 表1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为了检验因子分析效果,对提取的公因子进行了内在信度分析,各个因子的内部信赖度克朗巴赫系数分别为0.753、0.845和0.702,皆在0.7以上,本研究结果应属可信。 (三)商务旅游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与酒店提供金融服务评价因子的差异性检定 本研究以入境商务旅游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与酒店提供金融服务评价因子进行t检验与单因子变异数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性别、职业、职位高低、旅游目的等变量下,金融服务评价因子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在性别方面,入境女性商务旅游者对金融服务的评价均高于男性商务旅游者。特别是在信息充裕因子(p=0.021)和环境舒适因子(p=0.016)上,男女存在显著的差异。究其原因是,女性比较容易适应新的环境,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融入到新的环境中去,而男性相对理性化、模式化,因此,评价较低。其中,也包括女性本身的期望值比男性要低。 在年龄变量中,参与便捷因子(p=0.007)存在着显著性差异。45岁以下青壮年人群对参与便捷因子的评价低于老年人群。其主要原因是,青壮年人群更多地讲究时效、追求信息的及时更新,对各类业务及各类系统的操作也十分熟悉,目的性强。而老年人群普遍职位较高,处事比较稳妥,讲究大局观,同时也有各类助手帮其在需要的时候处理业务。 在是否来过的变量中,参与便捷因子和环境舒适因子存在显著性的差异。来过几次的商务旅游者的认同度普遍高于第一次来的旅游者。主要原因在于来过的旅游者熟悉了整个环境,在第一次拜访的过程中熟悉了各类信息渠道及操作流程,并根据现实情况改变了自身的期望值。 (四)商务旅游者对酒店提供金融服务总体评价影响因子的回归分析 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酒店金融服务对商务旅游者满意度的影响程度,根据以上所进行的问卷调查收集到的数据,利用SPSS12.0中的多元回归分析构建回归模型,以问卷中商务旅游者对酒店金融服务总体评价为因变量,以3个因子为自变量,采用多元回归中的一般线性多重回归,建立回归模型。 商务旅游论文: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商务旅游人才培养对策 摘要:目前,商务旅游高等教育成为旅游学科建设中的重点内容。如何培养胜任职业要求的商务旅游人才成为一个亟待破解的课题。为此,在构建商务旅游人才胜任力模型基础上,提出了构造胜任型教学体系、突出隐性特质培养和拓展国际化视野的商务旅游人才培养策略。 关键词:胜任力 商务旅游 人才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商务旅游,是指旅行者基于公务或商务目的,以参加会议、展览会、文体活动、处理机构事务以及享受旅游奖励等为依托而引发的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活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商务旅游开始进入我国。目前,国内商务旅游市场规模迅速扩张,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递增。据亚洲商务旅游市场预测,到2020年,中国很可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务旅游目的地。 伴随商务旅游活动的增多,我国的商务旅游高等教育也逐渐发展,并成为旅游学科建设中的重点内容。然而,我国商务旅游人才供给与行业需求错位,毕业生就业难与业界求贤若渴并存、供需两高但成交不高的矛盾突出。为此,从胜任力角度来探索商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既有利于创新商务旅游教学理论和方法,促进旅游学科建设;又有利于培养切合商务旅游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促进商务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商务旅游人才胜任力模型构建 胜任力最早是由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的,他将胜任力表述为“与工作或工作绩效或生活中其他重要成果直接相似或相联系的知识、技能、能力、特质或动机”。此后,国内外学者纷纷提出了自己对胜任力的理解。Spencer,Mc Clelland Spencer对胜任力的表述更为完整,即胜任力是指动机、特质、自我概念、态度或价值观、知识或技能等能够可靠测量并能把高绩效员工与一般绩效员工区分出来的任何个体特征。 商务旅游人才主要包括三类:第一类,商务活动策划和运营管理人才;第二类,外语和旅游人才。由于商务活动越来越多地跨越国界和文化界限,需要翻译和旅游接待人才;第三类,辅助性人才,包括广告、法律咨询、物流、宣传、设计和搭建等方面的人才。 借鉴胜任力相关理论及模型,基于对部分商务旅游企业的调查和各层次商务旅游人才的访谈,结合商务旅游企业实际需求和商务旅游高等教育特点,梳理出专业知识族、职业技能族、元能力族和个性特质族等四个方面的商务旅游人才胜任力要素(表1)。 (一)专业知识族 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商务旅游方面的知识,如会议旅游、展览旅游、商务差旅、特殊活动旅游、奖励旅游、培训和教育旅游策划与运营管理的理论、要素和基本流程等;二是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如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商法学等;三是文化艺术方面的知识,如旅游文化学、跨文化交际学、展台设计等。 (二)职业技能族 职业技能族主要包括商务旅游市场调研、策划各类商务旅游活动、制定商务旅游计划、商务旅游的组织和营销、商务旅游现场服务与管理、商务旅游客户关系管理、商务旅游文案写作、商务谈判技能、信息技术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元能力族 主要包括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应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商务旅游项目的运营管理牵涉面广,需要通过精心的组织和团队密切合作来完成。商务旅游是服务性产业,常常要与客户打交道,需要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此外,商务旅游活动策划和设计强调创意,要求相关专业人员具有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个性特质族 主要包括诚实守信、责任心、成就欲、主动性、自信心、毅力等。上述潜在的个体特质和动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商务旅游人才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工作绩效。 三、商务旅游人才胜任力培养策略 (一)构造“胜任型”教学体系 面对商务旅游高等教育人才供给与业界需求“错位”的现实,应倡导宽口径、模块化、实践性教学。第一,宽口径教学。商务旅游的综合性非常强。学生需要掌握并能运用商务、旅游、经济、管理、心理学、法律、外语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具有较高分析和解决商务旅游管理与政策的实际技能。因此必须搭建好商务旅游的基础平台,课程设置必须兼顾专业性和复合性特点,既突出重点、强化专业基础,又统筹谋划、拓展专业领域。第二,模块化教学。即在平台课程的基础上突出特色和方向的模块课程,立足本校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点,侧重培养学生在相关产业中某一环节的核心竞争力。第三,实践性教学。即要求学校教学必须跳出传统思维的束缚,培养基于商务旅游人才需求的“学校—学生—企业”一体化教学理念,组建一支结构合理、专兼比例适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实验室、教学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空间。 (二)突出“隐性特质”培养 不易观察和评价的一些深层次的隐形特质,即鉴别性胜任力,能够将优秀员工和普通员工区别开来。所以应通过重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隐性特质。第一,坚持以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为教学核心。课程教学应以学生为本,使知识传授与技能示范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团队学习相结合、体验式学习与传授式学习相结合,着重健全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第二,实行项目启动、任务驱动型教学。积极引导学生申报、参与相关项目,单门课程采用任务引领型考核办法,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如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2011年希望工程激励行动项目、部分学校专门设立的“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项目”。第三,丰富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是指课堂教学以外的一切传授知识、培养能力、锻造人格的活动,是对第一课堂学习的延伸、补充和发展。通过学术讲座、社团活动、各类竞赛等第二课堂的训练,可以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拓展“国际化”视野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商务旅游越来越呈现跨国、跨文化发展的趋势。因此,商务旅游人才的培养方法和模式也应顺势而动,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一是开展国际合作办学。与国外商务旅游办得较好的院校进行合作,争取与境外学校开展本科生的“2+2”项目或者是“3+1”项目的合作。二是开展优秀教师互访。国内教师可到国外知名大学进修、短期实训以及参与国际商务旅游项目运作,国外教师或企业管理人员亦可担任我方兼职教师。三是开展相关合作研究。国内外双方可以就商务旅游人才培养和商务旅游发展中的诸多重大课题进行共同研究,举办相关国际学术会议,共同促进商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商务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商务旅游论文:浅谈我国商务旅游 [摘 要] 商务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近几年来是发展最快的旅游项目之一。通过分析商务旅游的特点、市场前景以及所面临的问题,使国内旅游企业能充分认识到商务旅游的发展空间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进而提高我国商务旅游整体服务能力,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商务旅游 ;旅游业 ;旅游项目 近年来,商务旅游成为发展最快的旅游项目之一,据统计,全球每年商务旅游收入占到全部旅游收入的12%。从其规模和发展看,已成为世界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一、商务旅游的特点 商务旅游较于其他旅游,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商务旅游的消费水平高于一般的观光休闲旅游,这主要是出资方的原因。其次,商务旅游对经济有广泛的拉动作用。旅游业对地方经济的发展的贡献是多元化的,按照旅游经济理论,旅游业能够增加国民收入、赚取外汇、扩大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目前,我国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了4%,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据有关数据显示,旅游消费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的贡献率超过80%,对文化娱乐业的贡献率超过50%,对餐饮业和商品的贡献率超过40%。第三,商务旅游与区域经济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成正相关。旅游业相较于其他行业,对相关配套设施等有很高要求。如交通、住宿、娱乐、人文环境等。第四,商务旅游较少受季节气候的制约,商务旅游较其他旅游更具稳定性。第五,商务旅游很多具有重复性。 二、我国商务旅游的发展状况 商务旅游的这几大特点,促使各国大力发展商务旅游。在我国,宏观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为商务活动的活跃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我国的旅游业正在日新月异地变化,而商务旅游作为旅游高端市场日趋显现出优势和潜力,正成为一块利润丰厚的蛋糕,且极具成长性。据专家预测,如果全国4000万商务人士按每人每年平均出行三次计算,全年商务旅游总量可达1.2亿人次左右。国家旅游局2003年的一份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国际商务旅游支出超过357亿元,占亚洲商务旅游市场的17%,目前我国因公出境包括公务和商务考察的人数已占出国人数的53.3%;我国国内商务旅游支出则高达1700亿美元,约占国内整个旅游市场的30.5%,并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据国家旅游局公布,从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的结构分析,商务及会议旅游共占39.9%,已接近或超过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我国的商务旅游发展潜力及速度极为惊人。据目前的发展态势看,有望在5年后翻一番,成为世界第三大商务旅游市场。 三、我国商务旅游存在的问题 商务旅游发展空间是广阔的,前景是美好的。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商务旅游实现又好又快的良性发展。首先,我国的商务旅游还处在市场形成期,专业性匮乏。从市场周期的角度对国内商务旅游市场分析,可以发现这一市场正处于市场发育期。在这个时期市场被分割成为无数个小的区域市场,已进入者和潜在的进入者数量很多,并且没有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企业,该市场暂时处于完全竞争的状态。并且,作为旅游市场中的独立细分市场,商务旅游市场发展速度很快,还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状态的市场规模。这一市场的相应规则还没有成型,还远没有达到成熟的阶段。其次,企业的商务旅游意识淡薄。我国旅游企业还不能真正区分商务旅游和常规旅游的服务项目,商务旅行往往最后都会演变成常规旅游。企业与旅行社协作意识单薄。 四、我国商务旅游发展的建议 首先,应制定扶持政策,引导商务旅游发展。商务旅游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不仅需要成熟、专业的旅游公司来运作,还需要相关政策及基础设施和一些相匹配的旅游资源等来支撑,这需要政府给予大力支持。其次,完善相应的服务体系,使商务旅游形成一个完整的服务链。旅行社要有为顾客提供专业化差旅服务的配套设施,面对迅速发展的商旅市场,以及国外旅行社强有力的竞争威胁,旅行社要采取有效的营销策略。在产品策略上,尽量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在价格策略上。旅行社为商旅客户提供专业的差旅管理方案,合理安排资金使用计划。在渠道策略上,旅行社要尽量采取直接销售渠道,减少分销层次,降低销售费用和成本,才能更正确地把握顾客需求。在促销策略上,旅行社可以网络促销为主,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网络广告和旅游网站,向顾客传递和展示符合其个性化需求的信息,并且更准确地了解顾客需求,实现 (三)独立经营 除上述两种形式外,还存在部分旅行社独立经营自驾游的形式,如对于实力较强的旅行社,除了设计线路、提供旅游单品等服务外,还增加新的针对于汽车旅行、汽车消费乃至汽车文化的服务内容。对于规模较小的旅行社则从短线入手,结合周边游设计较为可行的短线旅游产品。如2009年国庆期间,海南各旅行社纷纷推出以乡村生态游为特色的岛内短线旅游产品,供岛内居民自驾出游。 五、结论与启示 虽然目前我国自驾游开发中存在许多现实问题,如自驾游爱好者的“自由需求”和旅行社的“统筹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矛盾;自驾游产品的经营需要耗费旅行社较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自驾游旅游者对旅行社经营自驾游的认同感不强等导致了旅行社对自驾游的介入作用不是很大,但是由于旅行社在对于各地旅游资源的控制和对大型活动的掌控能力,包括宾馆的预定、行程的安排、景点的合理设计和时间控制等方面具有非常独到的优势,因此旅行社在自驾游市场上还存在很大的潜力。未来旅行社的工作应该是因地制宜,探索更为合理的模式来介入自驾游旅游产品的开发。
中小企业管理论文: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会计模式探讨 【摘要】本文概括了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会计模式的研究现状,并提出基于中小企业特点的战略成本目标价值链分析的模式和保证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会计模式顺利实施的措施。 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统计,目前,我国注册的中小企业所实现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60%、利税占全国的40%.但是我国中小企业具有总体规模较小、经营方式灵活多变、公司上层稳定、普通工作人员流动大、公司人员总体素质不高、经营成本和利润相对较低、实行的企业会计制度相对复杂且灵活性大等特点,其管理会计模式是基于传统的管理会计模式,即人治、决策信息单一、控制制度不连贯、灵活多变、管理会计方法运用较单一等。其成因比较复杂,有中小企业自身特点所致,有研究者理论联系实际不足所致,还有我国法律制度方面的原因。因此,有必要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探索构建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会计模式。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会计模式及研究现状 管理会计模式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环境下,一个国家某种经济型企业类型普遍适用的上升到理论高度的用以实施管理会计的方法论。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会计模式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在共建美好社会主义国家的基础上,为中小企业获取最大收益,实现自身发展所构建的模式体系。 我国中小企业多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使用管理会计方法,如平衡计分卡、作业成本法等,尚未形成有效的模式体系。现有的中小企业管理会计模式就是在传统管理会计模式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管理会计方法为企业自身利润最大化服务的。传统管理会计模式是立足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而建立起来的,基本未考虑企业外部经营条件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制约,而是站在企业财务会计部门的立场向企业管理当局提供信息支持。其主要围绕企业现有物质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较少涉及人力资源配置与运用问题,以成本分析、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控制等为主要内容。当今学者普遍认识到这些问题,也做出了一些尝试:有的学者建议采用典型案例研究方法,指出要走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的道路;有的学者提出建立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和制定管理会计准则;还有的学者建议成立管理会计师协会等。但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盲目跟随国际潮流、洋为中用不一定会达到预期的效果。目前对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会计模式(大、中型企业也如此)的研究,总体来说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abc管理会计模式 “作业成本法与作业成本管理”是当今国内研究最广泛、成果最突出的管理会计内容。2006年6月在上海财经大学顺利召开的“管理会计在中国发展及实务运用”国际研讨会上,来自英国、日本、台湾、香港等50多所高校的10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共同探讨了中国管理会计发展研究方向和运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中外学者对作业成本法在中国的应用进行了分析、阐述。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协会——cima研究与发展集团主席罗宾先生所作的《通过abc创造透明度:了解纷繁芜杂现实世界的真谛》主题报告指出,企业必须通过分析自身劣势来应对行业周期性低迷可能带来的毁灭性打击,而正确找到劣势的关键在于作业成本动态分析,其核心为联合思考。同时,在对dhl公司进行的案例研究中,罗宾教授将公司部门业务分为三类:核心业务、辅助业务和转移业务。尽管从传统视角来看,三类业务都会导致制造费用的发生,但是根据abc动态分析,核心业务和辅助业务是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因此发生制造费用的业务不一定都是必须削减的。日本大阪私立大学冈野浩教授作了题为《管理会计的引进和创造——成本企画和abc结合的理想模式》的报告,探讨了日本式abc成本管理模式的引进模式。上海财经大学潘飞教授的《作业成本法在中国实施的案例研究》报告详细介绍了abc在许继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实施的过程,包括开始阶段、采用阶段、适应阶段和接受阶段。潘飞教授通过因素阶段模型的研究框架,从技术、行为、组织、环境等不同角度分析了许继电器对abc的实施过程。金蝶国际软件集团高级副总裁金卓君女士发表《erp环境下成本管理方法》报告,分析、总结了erp环境下成本管理模式和基于成本驱动的erp管理模式,并以许继集团有限公司为例分析了erp作业成本管理的实践。南京大学杨雄胜教授根据国内企业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内部控制问题,提出要从企业高级控制、中级控制、初级控制各方面分别进行探讨,同时提出加强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模式的管理监督。清华大学于增彪教授和赵晓东提出了中国集团公司管理控制系统的两个模式,财务控制模式和财务主导型控制模式。针对我国理论与实务相脱节问题,中国人民大学于富生和张敏认为,要将价值链会计由一种会计思想上升为会计理论并将其应用于实践,必须构建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 (二)关于管理会计模式的其他思想 何建国提出了我国现代三大管理会计模式的构想: 1.精益生产(lp)管理会计模式,提出减少管理层,强调企业各部门密切合作的综合集成,在组织的各个层次建立功能交叉、人物交叉的小组,实行协力工作,保证不同职能的员工能够迅速沟通。这种方法注重加强功能部门的一体化,保证以最大限度的灵活性,灵敏地反映环境变化,以最快的速度和适当的价格提供质量优良的适销新产品去占领市场,并向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2.敏捷型管理会计模式。敏捷制造(am)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产品周期的不断缩短、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不断变化和不可预测市场的变化而产生的,由对产品的大批量低成本需求向着满足用户的最大需求转变,要求产品个性化、多样化、完善化,并要求能及时满足供货需求。它强调人力、组织和技术的有机结合,是企业能实现其最终目标即企业在不断发展变化、无法预测的环境下增强竞争能力的管理会计模式。 3.构建scm供应链管理会计模式。供应链(scm)是指在生产及流通过程中,为将货物或服务提供给最终消费者,连接上游和下游创造价值而形成的组织网络,由供应、运输和需求三要素组成。 供应链和敏捷制造管理都是建立在虚拟的企业供应及协作组织的网络构架上,敏捷制造模式的成功运作必须基于有效的供应链管理。而借助敏捷制造的事实,供应链管理也得到了许多关注,成为当今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一种企业运作模式。 何建国的三大管理会计模式为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会计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创新性理论基础。 蔡文兰提出了知识经济下变换主题,树立多重目标的管理会计模式。她指出,管理会计不应将企业利润最大化或企业价值增值作为唯一主题,而要以企业核心能力培养作为企业未来管理会计主题,以综合业绩评价制度为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制度。综合业绩评价制度具体分为财务经营业绩评价、为顾客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业绩评价、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业绩评价和企业学习、创新与成长的业绩评价四大类。这应该成为中小企业管理会计模式变革的思想基础。所谓多重目标,可以概括和引申为当代企业战略发展目标。中小企业价值增值应该建立在战略成本和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 邵建军等提出了引入约束理论(toc)构建适应速度经济的管理会计模式。这种模式将所有系统看成一个有机整体(价值链),通过分析和控制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制约,以不断提高制约环节的效率,同时以制约环节为基准设定生产计划,从而使企业达到持续改善目标的管理思想。这种模式注重关键资源的管理,强调实践管理的重要性并体现整体观。其实,对于中小企业控制制约环节的明显效果不仅仅体现在生产中,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企业资金周转和信息决策控制方面,及时收回的应收账款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生机。 王军在分析传统管理会计体系存在局限性的基础上,结合20世纪80年代呈现的两大管理会计发展趋势——战略管理会计和作业基础管理会计,提出了构建战略导向作业基础管理会计模式的观点。所谓战略导向作业基础管理会计,就是将传统管理会计、战略管理会计和作业基础管理会计整合而成,以战略目标为导向,以作业基础管理为基本实践,全方位地服务于企业战略管理的新型管理会计模式体系。这种模式综合了当今国内外管理会计模式研究和应用的最新理论成果,将两大管理会计模式整合在一起,既制定目标,又保证落实,是当今中小企业管理会计引用、借鉴的有效模式。但是在作业基础的选择划分上,该模式没有对中小企业薄弱之处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对企业管理会计模式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多局限于理论研究,实践性差,没有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构建相应的管理会计模式。侯齐敏曾对我国中小企业做过一项是否应用过管理会计和管理会计应用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由表1、表2可知,管理会计在我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但运用的内容还不十分广泛,并且责任会计职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很多中小企业的责任会计职能形同虚设。管理会计的方法亟待推广,管理会计模式的构建需要如制度建设、目的分析、方法研究、实践开展等多方面做出管理会计模式构建的努力,包括国家法律制度,中小企业自身内控建设和员工素质提高等等。 二、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会计模式 (一)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会计模式的影响因素 1.经济体制和法律环境的影响 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会计模式就是在传统管理会计模式基础上,运用现代管理会计,为企业自身利润最大化服务的方法论。我国的经济体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变,第一次是从旧体制转向计划经济体制;第二次是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前一转变,我国全盘照搬苏联的管理会计模式;后一转变,则大量吸收西方(主要是美国)的管理会计模式。但由于西方国家并不重视体系研究,从而使我国会计界无所适从。 我国的法律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需要完善和补充,并加强监督和管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会计法律制度得到了补充和完善,如《公司法》、《税法》等。但是非合法会计行为在企业中屡禁不止,严重影响着管理会计的有用性和相关性。 2.中小企业的特点因素 我国中小企业的主要特点有:总体规模较小;经营方式灵活多变;管理方式比较自由;投资主体和所有制结构多元化;地区和行业发展不平衡等。这些特点决定了中小企业管理会计模式的构建既要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管理会计模式的先进方法,如战略成本管理模式、价值链分析法、作业成本法等,又要区别于我国普遍引进的管理会计模式,因其理论脱离现实,理想化程度较高。 3.企业人员素质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制约 在众多中小企业当中,企业管理人员不够重视管理会计的使用,并认为除了企业财务人员,其他人员不必要懂得管理会计知识甚至是一般会计知识,这就导致了管理会计使用时人员传递的脱节。企业管理者只知道抓生产、抓销售,却不懂得如何利用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进行决策。而且,中小企业的特点往往导致其内部控制制度薄弱,企业信息失真,导致了管理会计信息的不相关性。 4.管理会计模式实施成本因素 我国管理会计的现状可以总结为:管理会计模式的理论研究远远超过其在企业的实际应用程度。中小企业管理会计模式没有定式,但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构建管理会计模式的同时,尽可能使管理会计模式操作起来成本更低。中小企业经济实力较弱,而且经营规模小,方式灵活,公司短期利润效应比较严重,不利于构建复杂的管理会计模式,甚至难以配备专门的管理会计人才,这也是管理会计模式难以在中小企业中普及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这方面的问题,理论界有必要在研究管理会计模式的同时,注意开发实施的成本。 (二)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会计模式:战略成本目标价值链分析模式 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会计模式要基于各种因素,建立以实现战略成本为目标、综合运用作业成本法和价值链分析法来改善管理会计实施环境、优化企业战略管理、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的模式体系。 首先,区别传统管理会计模式,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制定战略成本模型。所谓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企业除物质方面以外的企业无形价值及社会价值。传统管理会计以企业价值增值为目标,进行各种经营活动。它往往指“实物”的价值,通过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来实现。而现代作业成本法启示我们,企业的价值增值不仅局限于“实物流”和“工作流”,还有与作业相关的工作,都可能引起作业成本的变动。所谓战略成本目标模型,是指综合把握企业内、外部环境,以作业为单位,制定最优战略成本目标实现流程,如图1所示。 图1中小企业管理会计模式适用于我国一般中小企业。企业以实现目标的管理会计流程的基本相关信息为起点,构造战略联盟价值链,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编制成本预算,制定生产、销售、定价决策;然后进行价值链业务流程再造与质量管理;最后按部门、小组进行业绩评价分析。这里的成本不仅仅是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实物成本费用耗费,而且应该扩展到经营和生产的流程过程中,以创造价值的作业为基本单位,结合作业成本计算方法,进行整体和局部的分析、决策和评价。 三、保证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会计模式应用的措施 由于中小企业传统管理会计模式的应用和自身特点因素,导致其在运用中会发生很多问题,产生很多矛盾。如,管理会计信息的准确度与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之间的矛盾;管理会计科学的严谨性与中小企业落后的会计核算方法之间的矛盾;管理会计高效性与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薄弱之间的矛盾等。为了克服这些矛盾,使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会计模式顺利地得到应用,中小企业应该改进自身条件。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引入信息化管理,建立信息化企业管理平台,提高工作效率;二是企业领导加强管理会计意识,培养企业管理会计人才,提高企业人员素质;三是加强内部控制,认真克服管理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增强管理会计的相关性;四是扬弃传统财务核算指标,变数量指标为质量指标,增强管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五是树立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环境在不断影响着中小企业管理者,不少中小企业在努力克服自身劣势,运用、发展管理会计模式来为企业自身创造条件,提高竞争力。会计理论的成熟必须与实务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为中小企业管理会计模式的构建做出贡献。 中小企业管理论文:浅析管理会计在现代中小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从分析建立管理会计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以及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和应注意的问题,简要阐述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参谋决策职能。 关键词:管理会计 企业管理 市场经济 一、管理会计提升了现代企业的管理水平 (一)管理会计是实现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 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依法规范的企业制度,它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这样,国家不再承担包袱,责权分明,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企业首先要以盈利为目的,只有通过自身的发展去做大做强,才能最终实现社会效益。财务管理为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就要加强自身建设,扩大管理职能的外延,把管理与会计有机地结合起来,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这就客观上要求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要学习和掌握管理会计的理论知识,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二)管理会计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管理会计的一整套新的理论、方法体系,有力地推动了会计学科的发展。它的基本职能已不再局限于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事后的反映和监督,而发展成为对企业的未来进行科学的预测和决策,更重要的是对企业未来的经营管理提出多种方案,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事前的规划和事中的控制。管理会计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为改进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做好当前经营和长期规划的经济前景预测 现代企业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科学的生产管理、质量管理、销售管理、研究与开发管理、财务管理等一系列管理体系的建立。使企业各种经济资源得到有序的最优配置,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因此,决策规划体现了现代企业管理的精髓。管理会计要在各部门的配合下,运用会计、统计和数学模型等多种核算方法,对企业经济规模、投入产出、现金流量、市场调研等经济指标做出较为客观的预测,供企业决策参考。 (二)建立经济指标体系落实经济责任制 在实际工作中,成本控制和责任成本控制最容易跟企业内控制度联系起来,集中体现了管理会计的控制、考核评价的职能。管理会计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采用比价采购、倒推目标成本等方法,把分解后的经济责任指标落实到各个具体部门。建立一整套系统的指标体系,使企业内部各个利润中心职责明确,并对完成的情况,事前、事中和事后及时进行分析、反馈,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偏差,同时,通过必要的调整,优化各个环节的工作,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 (三)做好筹资工作,加强现金流量管理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资金。企业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与发展,重要的因素是资金的筹集是否适当和资金的运用是否有效。管理会计通过对资金成本分析比较、筹资效益不确定性的分析和企业发展实际需要的分析。选择低风险、低成本的最优筹资方案、确定合理筹资的数量标准,保证企业最低必要资金的需求。一个缺乏资金筹划,缺乏资金管理,不能保证资金的良性循环,造成企业不能正常运转,就会给企业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所以在做好资金筹集工作的同时。必须切实加强现金流量的管理。 (四)建立严谨的核算评价体系,加大奖惩力度 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管理会计通过建立责任会计制度,做到人人肩上有指标,责权利相结合,以经济手段奖惩企业各个环节的行为,使每一个职工都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五)参与企业生产经营决策 管理会计对成本的分析是通过量本利的分析确定成本、业务量与利润的关系,找出成本最低、利润最高、销售量最佳的信息,同时还把机会成本运用到决策之中,使其更合理、更接近实际。因此。预测、决策表现了管理会计系统中侧重发挥预测经济前景和实施经营决策职能的最具能动作用性的一面,是企业经营决策的可靠依据。 三、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管理会计应注意的问题 (一)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要紧密结合 要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解决主要矛盾,扎实工作稳步前进,不能求大、求全,特别是不能求虚。究其原因:一是,由于传统会计体制的影响,一些会计人员习惯于流水作业,缺乏创新。二是,不少企业经过产权转换,资产委托人与经营者受各自利益的驱使,经营者注重外界对企业的业绩评价。其重心转移到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三是。理论界对管理会计也停留在借鉴意义层面上的讨论,使不少实务界从业人员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概念模糊,彼此难分。 (二)管理会计缺乏信息支持和创新 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虽然有一定的基础,但与实际需要还有较大的差距。推广应用先进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管理会计方法任重而道远。管理会计方法的应用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管理水平有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各企业应根据本企业的特点,针对企业管理中面临的问题,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方法,从而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可见,管理会计工作可以渗透企业的各个方面,它既服从于企业管理的总体要求,为其提供服务,本身又属于整体企业管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处在价值管理的核心地位,因而发挥着其他会计手段无法替代的巨大作用。 中小企业管理论文:对中小企业管理会计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小企业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会计转变职能,及时反映管理所需要的事前、事中的财务信息。 关键字:中小企业;管理;会计 现代管理会计已从传统单一的会计系统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综合多种学科的边缘学科。它作为现代会计的一个分支,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管理会计包括决策分析、预算编制、成本分析以及责任会计的推行等。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中小企业应用管理会计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一、中小企业的重要经济地位 据中国企业联合会统计,截至2004年上半年,中国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中等规模以下企业已超过320万家,个体工商户也已达到23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中企联常务副理事长孙延祜指出,中国以民营、私营和个体工商户为主的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已占到中国国内生产总值55.6%的份额。 二、中小企业管理会计应用的现状 目前,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其效果还不能令人乐观。主要问题在于: 1、理论研究不够 管理会计是一门新兴科学,我国会计界对它的研究尚未形成一套完整严密的基本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仍停留在简单方法的介绍方面,忽视理论系统研究,缺乏对实用性、功能性和可操作性的追求; 2、实际应用效果不太明显 由于理论体系尚未形成,实际运用起来也是有选择性的。比如有些企业只知道简单粗略运用量本利分析或是进行责任中心核算活动等; 3、管理水平及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中小企业领导人普遍没有经过科学化管理的熏陶,管理水平不高。首先,管理观念陈旧,人员选用上任人唯亲,相信血缘关系,强调忠诚老实,不注重才能;其次,管理方式上过度集权,不够民主。家族式管理现象普遍存在,强调家族利益,从业人员觉得为一个家庭服务,个人晋升发展的机会很少,积极性与创造性未能充分发挥。而且管理随意性强,缺乏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对于管理会计更是模棱两可;第三,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报酬低,发展潜力不大,致使高水平、高素质的会计人员不肯下嫁,所以,目前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一般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学生,没有实践经验,又无资格,或者是一些原乡镇企业的会计,业务素质较低,知识比较陈旧。而中小企业所要求的会计人员其实最好能面面俱到,有一定的综合素质,这方面存在一定差距。 4、会计信息主要应对外部需求 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较有限,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不高。主要为税务部门的纳税管理外部需求、工商部门的年检时要求提供的会计报表为第二位的外部需求、银行贷款管理的需求为第三位的外部需求,其重点单纯为资产负债情况及损益情况等方面。其次,投资者的决策需求和管理者的管理需求,成为最主要的内部需求,由于中小企业的自身特点,投资者往往同时就是管理者,所以内部需求也不高。 三、推行管理会计制度,完善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怎样才能走出困境,使现代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管理中广泛应用,并发挥其作用,应认真加以思考。 1、改变会计职能 现代管理会计是会计职能的变化引起的。其主要职能已由信息支持向管理决策转移,财务部门被赋予决策权,而且对工作结果负有不可推托的责任。相应地,财会人员由管理系统中的专业信息支持人员转变为决策者与合作伙伴,新的职责与角色要求财会人员更多地了解企业各个方面,如制造过程、核心技术、研究开发、市场营销、竞争对手以及供应链等,以制定正确的战略计划,为内部顾客提供有关他们应该作什么及将会怎样的服务,而不能只反映是什么或过去怎样。他们的工作精力将更少地用于信息报告,更多地用于计划与分析,并且将更加广泛地参与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在管理决策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2、以“目标成本”为起点和核心,深入挖潜增效 管理会计区别于传统会计,在于管理会计既注重对成本的“数量管理”,也注重对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追踪分析,能够从源头上寻找到产生差异的数额及原因,从而达到持续降低成本的目标。因此,在对企业成本进行目标管理时,首先要把成本管理的每一项目深入明晰地落实到每一个具体作业环节上;其次,对每一生产环节的标准成本制订,应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3、全方位进行成本控制 (1)充分运用量本利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等现代管理会计所用的方法,从动态上来掌握企业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现金流动,及时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 (2)认真推行责任会计制度,将企业成本控制与责任部门有效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目的。责任会计制度的最大优点,就是将企业日常工作分权管理,使高层管理人员集中精力抓长远,各层管理人员在权限内,放开手脚搞管理,并通过绩效考核,发挥激励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其一,科学地制订责任目标成本,分解成本指标。产品成本目标的确定,可以根据同行业先进水平确定,也可采取市场法来计算,即“售价—目标利润—税金费用”,并将产品质量、生产费用及数量、结构指标按照一般独立生产经营企业的常用方法逐级分解。 其二,建立责任中心。责任中心(利润中心、费用中心、结算中心、投资中心)建立后,还应对内部转移计价方法、折旧提取方法、费用摊销期限、存货计价方法、资金成本计算、责任中心绩效会计报表等作出规定。 其三,建立责任会计账薄,确定责任主体。为了及时准确反映各责任单位或个别工作效率,在会计账薄及记账凭证上增设责任单位一栏。根据管理会计的要求,企业可以对“原辅材料”按实际采购量的目标成本记账。而对“生产成本”、“产品成本”则按计划(或标准)数量的目标成本进行记账。对于制造费用和企业管理费用,由于它们也存在差异,相应还应增设“费用数量差异”和“费用效率差异”明细科目。 其四,定期报告,兑现奖罚。管理会计报告可以设计产品成本会计、责任单位成果计算报表、责任单位收支报表、责任中心绩效考评报告等专用表格,上面应记载目标数、实际数和差异数,这些报表既要与对外报表保持有机联系和对应关系,也要满足反映各责任单位经营管理的要求财务部门集中核算或平行汇总这些报表,以形成完整的管理会计报表体系。会计人员应根据这些报表所反映的差异数,计算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及程度,做出奖罚评价意见报送单位高层主管人。 中小企业管理论文:中小企业管理创新探讨 摘要:本文阐述战略管理基本内涵基础上,指出了中小企业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最后重点围绕战略管理视域下的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策略进行了具体的探讨。 关键词:战略管理;中小企业;管理;创新 战略管理是指某一组织或企业在特定时期内的总体发展目标与方向,并通过合理选择政策、优化配置资源等方式来完成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所进行的决策和管理艺术。战略管理的核心内涵就是制定完善战略,企业迈向成功提供有力保障,也是对各方面管理的有效测试。在发展过程中,完善的战略可以促进企业的成功,反之亦然,如果不能制订出科学战略,企业难以获得成功。 一、中小企业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第一,管理思维受到局限。从目前情况看,许多中小企业管理者将时间与精力倾斜于追求经济效益、扩大生产规模上,并没有意识到制订长期战略规划的重要意义,这种做法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主要是由三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管理者思想过于保守,缺乏创新意识;二是受到管理制度的约束;三是管理者自身素质不高。第二,缺乏战略管理条件。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面临着以下几个难题:一是管理方式不科学,二是财务管理成为薄弱环节,三是不能为培养人才提供有利环境。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战略管理的落地。第三,没有构建起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许多中小企业意识到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却并没有构建起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这使得战略管理成了表面文章。一是缺少必要的制度平台对战略管理提供支持,战略管理不具备较强的执行力;二是企业薪酬与激励机制不完善,无法增强员工的工作热情,无法实现战略目标。 二、战略管理视域下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具体路径 战略管理视域下,中小企业应着力提升管理水平,促进管理创新。本部分重点围绕战略管理视域下的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策略进行了具体的探讨。具体如下: 1.重视管理思维的创新 管理思维创新是实现管理突破的重要路径。为实现管理思维的创新,要求企业管理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要充分解读国家方针政策,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准确把脉市场需求,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升。一方面,要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价值观;另一方面,要及时转变经营理念。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要努力冲出传统小生产意识与单一管理模式的牢笼,不能只将目光停留在增加经济效益的层面,而要努力践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形象。同时,也要及时转变经营理念,将产品或服务质量置于首位,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实力,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 2.注重促进制度的创新 企业制度创新是以先进的制度来实现管理思想、组织形式与技术的创新,从制度上提供保障并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对中小企业来说,制度创新是管理创新的先决条件,可以使管理创新变成现实。尤其是近年来,企业发展如果墨守成规,必将会被淘汰出局。通常情况下,中小企业数量多,在遭遇到风险的时候,尽管抗御能力较差,但由于规模较小,可以快速做出调整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因此,企业要根据自身生产、服务、经营的特点,另辟蹊径,努力进行改革与创新,逐渐扩大市场占有率,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企业制度的创新就成为最关键的环节,可以将企业推至可持续发展之路。 3.注重扎实管理基础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如生产成本低、管理效率高、经营战略灵活等,但要想稳定地发挥出这些优势,需要以稳定的管理为前提,离开了战略管理基础,优势也会变成劣势,甚至会将企业推至尴尬境地。鉴于此,笔者认为不仅要加强生产经营,还要强调财务人事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努力寻求突破,为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成功实施打下坚实基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采取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立足于企业自身特点进行人才培养与储备,努力为各岗位员工搭建成长平台,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岗前培训,使他们尽快融入工作当中。二是构建起标准化、科学化的生产管理体系。要意识到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大力推行信息化建设,以此为生产管理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企业要准确把脉市场,根据自己发展优势,开发出功能强大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以信息化来改变管理模式滞后的现状,为企业赢得更多的竞争优势。三是不断加强财务管理。将财务管理视作企业管理的核心,科学计划、调度、分配资金,不断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以此来降低成本、增强资金运营管理能力。 4.建构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 为实现战略目标,中小企业应建立起战略目标配套的且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充分整合企业内部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企业内部资源的重要作用。具体而言,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应充分结合中小企业的具体实际,构建起完整的战略管理制度平台,从制度层面给予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以保障。第二,组建科学的战略管理决策体系。具体而言,要通过组建决策团队来提升决策团队的整体素质,为企业储备智囊人才,为战略决策的实现提供人才支持;第三,提升管理实施的执行力。具体而言,既要制定明确的战略目标,确保企业的执行力具有基本的前提,也要我注重提升员工的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确保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执行力均得到明显地提升,最终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施。 三、结语 知识与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企业管理者准确掌舵市场航向,以发展性、前瞻性的目光进行全局规划,对生产经营中可能会遇到的阻力产生清醒认识,才能使企业管理水平上升到新层次,在优胜劣汰的市场大潮中站稳脚跟。企业要准确定位创新点,勇于开拓进取,革除不合时宜的管理体制与办法,为创新管理提供宽松环境,使企业发展焕发出蓬勃生机。 作者:肖霖岳 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中小企业管理论文:中小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现状及对策 摘要:现代我国的中小企业对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越来越高,很多公司也都开始进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现在很多大型企业都有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方便了自身的经营和发展,但是中小企业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其没有适应自身的管理信息系统,本文就当前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和解决现在的管理信息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现状;对策 一、我国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现状 管理信息系统是由人、计算机等设备组成的,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存储和使用等。管理信息系统仍是一种以人为主导的一种高效率的系统,这种系统可以实现企业收益的提高,对高层的决策也有很大帮助。管理信息体系是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信息进行管理,企业的运行中有很多的信息,所以企业在实际的经营中,有很多的信息,靠人工进行管理,其工作量比较大,需要的人员多,投入的成本也会增大,而管理信息体系比较方便,管理的效果也比较好。资源策划就是对企业经营中的销售部分负责,主要就是负责企业的销售活动,提高企业的销售额,对内部销售行为进行管理。我国对管理信息系统的运用在1970年开始,但是当时只是单机操作。在90年代以后,我国才引进制造资源根据企业的需要制作属于企业自身的管理信息系统,我国的管理信息系统也呈现出更高的聚合度,但是我国的小型企业并没有建立自身的管理信息体系[1]。 二、我国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常见问题 (一)组织结构混乱。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的发展中,管理中有很多的问题,管理人员的职能和管理范围并不十分明确,其中往往存在交叉管理的问题。同时在管理事务上,企业的产品繁多,生产时间没有规律,管理信息系统并不能有效的发挥作用。而且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低,相关的管理人员也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2]。如,某环境机械制造企业中的人员管理工作是由经理进行,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多的占据重要岗位或是与董事长有关系的人员都会对员工进行管理,这就导致企业的管理很混乱,而且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和内容也都不同。(二)发展策略不完善。现在从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中小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策略还存在漏洞,其发展策略缺乏整体性、灵活性和持续性等,其成长的速度与其陨落的速度相同,也就是说企业的存活时间不长,很容易被市场淘汰。企业在刚刚建立时往往重视对发展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很多领导人都很有野心,但是在实际的发展中往往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 三、我国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对策 (一)组织结构的优化。企业组织管理要有新的想法,不能一直使用一种方式,要根据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变化,来进行组织结构的管理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领导能力的协调。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很快,要想使中小企业跟上时代的步伐,就要保证企业的各部门之间协调发展。在企业的发展中各个部门的职能要更加的清晰,管理力度要加大,而且还要将各个部门联系起来,使其联系更加紧密,增强其合作协调的能力。第二,管理机制的合理。企业的管理要实现各个部门分开,每个部门都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管理人员之间可以相互监督,但是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职能,不能互相干涉,影响各部门的管理工作。同时对管理人员也要有一定的限制,这样才能保证各个人员的利益。第三,信息共享。现在是信息化时代,信息的开拓使得信息在不同的人员之间流动,企业要根据信息保密程度向工作人员分享一定的信息,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二)管理战略的创新。管理信息系统是通过对计算机的利用,由人操作实现运转,其对企业经营和发展中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分析,实现保护企业的目的。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对企业的各个层次的运营和决策的掌握,其管理策略的创新也已先预测,充分了解市场情况,根据这些情况制定完善的策略,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再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充分的发挥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取得更明显的效果。现今,企业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很弱,一旦市场发生变化企业就会受到影响,并很快的反映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 四、结论 综上所述,管理信息系统是现代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重要系统,在企业的发展,应该更加重视企业的发展,根据实际的情况调整企业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其作用。在企业的展中,不仅要重视组织结构的优化,还要实现管理战略的创新,促进中小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作者:潘家骏 单位:陕西液化天然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中小企业管理论文:中小企业管理会计问题及原则 摘要: 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事物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企业如果不能适时调整自己适应互联网+浪潮,最终将会被迫退出历史舞台。管理会计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工具,在互联网+时代,对促进中小企业加强精细化管理及产业转型升级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管理会计运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小企业管理运用应当遵循顶层设计、高层推动、全员参与、全面覆盖、成本效益五项原则,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工具,在欧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运用由来以久,对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繁荣发挥了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互联网+时代,企业精细管理越来越重要,管理会计运用对中小企业管理、产业转型升级有着新的重要作用。笔者拟借鉴实务界、理论界的科研成果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谈在互联网+时代中小企业管理会计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一、中小企业管理会计运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时代,管理会计运用的前提条件是要有一个良好的数据平台。管理会计运用是基于精准、及时的数据,离开了数据,管理会计就成了无源之水。笔者通过总结发现,当前中小企业管理会计的运用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管理会计运用内部环境问题。 企业管理层现代化管理意识不足,缺乏科学管理意识,缺乏运用数据进行决策的管理会计思维,管理会计运用内需不足。企业管理层对管理会计的需求是管理会计运用和推广的源泉动力,管理会计说到底是为内部管理层决策服务的。 (二)管理会计运用人力资源问题。 在我国,管理会计人才相当匮乏。虽然,我国会计人才队伍总量已经超过1400万人,但是真正能担负起管理会计职责的人员却极为稀有。相对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在我国的认知度和影响力相对较弱,企业会计大都是记录与核算,充当着“账房先生”的角色,管理会计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少之又少。企业会计人员缺乏对管理会计的理论认识和实践认识,应用管理会计自然成为一句空话。 (三)管理会计运用数据平台问题。 中小企业缺乏扎实的会计核算基础和信息化建设。企业的数据平台是建立在良好的数据加工基础和数据载体之上。会计核算解决的是数据加工基础问题,信息化建设解决的是数据载体。会计核算是将企业散乱的数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加工成有一定条理、标准的数据,为管理会计数据精加工提供了基础数据。传统的数据载体是纸质等物理介质,存储的数据量有限,很不方便,远远无法满足现代化信息需求。信息化建设改变了以往数据载体和加工手段,让数据的管理更加便捷和准确。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基础不扎实和信息程度不高,影响了数据的质量、数量和时效。 (四)数据获取与保证平台问题。 管理会计所需数据源于企业的市场、营销、生产、人力、研发等各业务部门之中,这些数据信息,应当通过一定的渠道、程序集中到数据加工部门———财务部。内部控制体系和流程是数据获取与保证的平台和通道,中小企业没有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和流程,就无法保证数据获取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 (五)管理会计运用方向性问题。 中小企业缺乏明确的战略和绩效考核体系。战略是企业资源分配的导向,绩效考核体系是围绕完成战略目标的保障工具。企业资源分配由战略指明方向,而绩效考核通过核心KPI的设计、考评、分析、奖惩,引导企业资源围绕完成战略目标自觉配置。中小企业战略不明,管理会计决策、规划、绩效与控制就失去了目标和方向。 二、中小企业管理会计实践应当遵守的原则 原则是不断对实践经验中探索获取的规律进行提炼、总结、升华,形成对实践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行为准则。管理会计实践中遵守原则,可以让企业在推动管理会计时更加有效、更加节约成本。 (一)顶层设计原则。 管理会计运用是一个体系的运用,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管理会计服务的对象是内部管理决策,并且涉及到企业内部的生产、营销、成本等方方面面。只有从顶层设计,站在顶层高度,才能解决管理会计运用中涉及的框架性、全局性问题。 (二)高层推动原则。 管理会计的运用和推广,需要调动整个企业的资源。只有高管推动,才能打破部门间的障碍,有效整合全企业的资源,推动管理会计的运用。 (三)全员参与原则。 管理会计的运用和推广,不是财务部门一个部门的事。管理会计的数据等来源于企业各个业务部门,管理对象也是整个企业,服务对象也是服务整个企业,需要全员参与。 (四)全面覆盖原则。 管理会计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它的数据信息和服务网络应当全面覆盖整个企业,不留空白点。这样,企业的经营行为才能受管理层有效指挥和控制。 (五)成本效益原则。 管理会计的运用与推广,要考虑所费与所得,对经济行为的得失进行衡量,以达到管理成本与管理收益的最优结合,最大限度提升企业的价值。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使价值最大化,是由企业存在和发展的目标决定的。 三、中小企业管理会计运用的主要路径 (一)管理会计运用,首先要有明确的企业战略与绩效考核体系。 管理会计运用的目的,是服务于企业的战略。企业战略是企业资源配置的核心,企业的经营活动都是围绕完成战略目标开展,战略是企业所有行动的方向。绩效考核是引导资源按照战略要求配置的激励手段和保证。企业战略归根到底是要求企业全体员工来完成的,绩效考核是引导和控制全体员工行为统一到为完成企业战略目的上来,并自觉地为完成企业战略而配置资源。企业战略是管理会计建设的向导,是管理会计运用的首要条件,企业必须制定适合自己的战略,并制定科学的绩效管理与规划。企业在制定战略和绩效考核体系时应注意:(1)战略应当清晰可行,注重调查,应分析内外部环境,要具有可行性。(2)绩效考核设计以战略完成为目标,要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及促进人才成长。(3)应当注重以战略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创新。 (二)管理会计运用,必须先营造一个重视管理会计氛围的内部环境。 管理会计作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工具,它的运用和推广成功与否,离不开企业内部环境。企业管理会计的服务功能是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服务,服务的对象涉及企业各级管理层,包括企业董事会、总经理等管理层以及各职能部门。企业管理会计建设是应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科学决策需求而生,如果企业内部不重视管理会计,没有利用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进行决策、规划绩效与控制的思维,管理会计建设就会失去意义,也失去了管理会计生存的内部土壤。因此,管理会计的运用,企业管理层首先必须转变观念,以管理会计思维来武装头脑,让管理会计意识根植于企业决策、规划与绩效控制的全流程。 (三)管理会计运用,离不开人才支撑。 人永远是最活跃的生产要素,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推动中起决定性的因素。管理会计作为一种先进科学的管理工具,是生产要素的一种,离开了人对它的运用,将发挥不了任何作用,创造不了任何价值。劳动资料增值多寡,劳动工具发挥作用大小,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相同的劳动资料在不同的劳动者手里,产生的价值不同。管理会计运用,需要有一个精通管理会计专业技能的团队。企业组建管理会计团队,可以通过如下途径:(1)引进外部管理会计人才。(2)着力内部培养,鼓励在职财务或相关业务人员参加CMA或CIMA专业资格考试,或者参与其他形式的学习培训,改善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并注重学用结合,提升财务人员管理会计知识的运用能力。(3)注重人才培养层次化、梯队化、常态化。(4)管理会计的培训与宣导应渗透到企业所有业务部门,全面覆盖。(5)引入和内部培养并重。 (四)企业管理会计运用,离不开扎实的基础数据平台。 企业的基础数据平台,就是会计核算体系和信息化系统。这里有两个层面的工作要做:第一层面是会计核算工作。会计核算是管理会计最基础性的工作,因为管理会计是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提纯,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会计核算是数据来源的基础,因此管理会计运用的前提是应当加强会计核算:(1)企业会计核算,应当树立为管而算,管算结合,管中有算,算中有管的核心理念。(2)企业会计核算应能体现管理会计对数据需求,应当围绕战略与绩效控制体系展开,科目的设置应当体现现代化多层次、多维度的立体化信息特征。(3)会计核算应当注重时效性,核算制度的创设应能保证会计核算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4)会计核算触角应当延伸到各业务端的末稍,财务人员应当走进车间、仓库、市场等,不能坐在办公室搞核算。应当全面与相关并重,重点突出。第二层面是信息化建设。现代化信息需求呈现多样性及复杂化,传统的数据载体方式和加工手段无法满足多层次多维度的立体化信息。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管理会计运用离不开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程度应当视企业的规模、行业特征等实际情况而定。信息化建设途径有:(1)外购商业化信息系统,例如金蝶、用友等信息化系统。(2)可以根据需求自行开发。(3)将内部控制及流程植入信息化系统。 (五)管理会计运用,应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以价值创造为主线的流程再造。 管理会计是以价值管理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价值管理和创造是管理会计的生命线,是决策、规划、绩效与控制的终极目的,是以战略为核心的共同指向。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目的也是以战略为核心展开,是战略得以完成的合理保证。管理会计利用的数据获取的质量和时效,同样也要依赖内部控制制度。为此,(1)企业必须建设和完善基于战略为出发点的预算体系,为管理会计的分析、决策、规划与绩效控制提供基点。(2)管理会计活动面向销售、采购、生产等价值链,企业必须建设销售、采购、生产等价值链内部控制制度。(3)研发、资金、融资、投资在现代化企业价值创造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风险管理也在企业管理中越来越重要,企业应当强化这方面的控制。(4)现代企业管理是流程化的管理,企业应全面梳理所涉及的业务和事项,识别和分析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关键点、重要风险点、价值创造环节,全面优化和再造包括决策、规划、绩效与控制,并涵盖资金、研发、投融资、销售、生产、采购、仓储、物流等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全流程。管理会计是以企业的资金活动作为管理对象,以提高企业价值为目的,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科学的经营管理决策而开展的一项企业管理项目。中小企业运用管理会计,可以很好地助力其转型升级:通过数据管理、分析,提升信息质量,提高决策质量;运用管理会计的价值管理和业绩评价、平衡计分卡等工具,有利于企业树立价值创造导向,提升企业价值,为股东和社会、消费者、政府等利益相关者提供丰厚的回报;运用管理会计的资本投资风险分析等管理工具,有利于企业风险识别和预测;运用管理会计计划、预算、控制职能,能有效管理风险;运用管理会计工具的前提条件是要有一个良好的数据平台,从而倒逼会计核算规范、内部控制健全,有利于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吸纳人才,推动企业健康良性发展。资金和人才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国家一直非常重视搭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新三板扩容,为中小企业带来甘霖。据统计,到2015年9月10日,已有3434家企业新三板挂牌成功,总股本1804.3亿股,平均市盈率41.72倍,2015完成融资630.01亿元。上市后为中小企业解决了资金问题,同时又吸引了人才,增强企业的研发等发展后劲,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作者:罗联布 张华锋 单位:福建省三鲸消防器材有限公司 福建龙峰纺织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中小企业管理论文: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研究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的规模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并成为了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在现代社会中,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小企业要想得到更加稳定的发展,就一定要重视起企业的管理制度建设。本文主要对现代中小企业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希望为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 现代;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 前言 中小企业在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其特殊的体制环境中成长,很多的中小企业在制度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的限制者企业的发展。面对当前激励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小企业一定要重视起管理制度的创新,积极的更新制度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下面将对现代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 一、管理制度创新的重要性 首先,在现代社会中中小企业的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社会已经步入到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成为了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推动力。对企业发展来说,知识的创新对技术技术革命和产品更新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局面。同时在知识创新下企业有必要积极的进行制度改革优化,以便于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企业在市场中健康的发展。其次,面对当前的世界经济一体化局势,中小企业要想站稳脚跟,在国际市场中进行竞争,一定要重视起管理制度的创新和改革。只有企业不断的研发新的产品技术,提高企业的产品市场竞争力,才能真正得到发展。对此企业的制度创新是基础条件,同时也是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条件。企业的经营目的主要是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尤其是中小企业,由于受到规模和成本上的限制,更加要重视制度建设,而不是单纯的只追求利益。同时,很多企业中存在人才缺失或者管理职责不清的问题。只有积极更新管理制度,才能均衡各个方面的发展,推动企业健康发展。此外,为了提升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应重视起管理制度的创新。传统的企业集权管理模式在当前社会中已经严重地阻碍了企业的经济健康发展,只有根据市场的需求,积极的调整企业组织管理模式才能更好的适应市场发展,提高企业的活力,保证各项经营指标得到提升。 二、现代中小企业的制度特点 从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历程来看,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受到限制的。我国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都是私营的或者合伙制的企业。这些企业首先在类型上来看,中小企业是自然人企业,不具有法人地位,但在这当中的合伙人却也承担这一部分的责任,使得企业经营风险比较大。同时,在产权上存在着高度集中的现象。中小企业中无论是个人业主制企业还是合伙制企业,企业的经营者与持有者通常都是一个人。这个人在企业中有着绝对的权利,导致企业权利过度的集中。其次,中小企业中很大一部分以家族制度为主要的企业制度。我国的中小企业中很多是由个体经商户演变起来的,这些又通常都是以家庭为基础单位的经营模式。这种家庭模式的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会存在很多的问题,人情上的来往导致很多制度并不能付诸于实践,这个企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麻烦。此外,管理者和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大多存在着亲属关系,管理层次不够明确,使得企业管理的稳定性有所丧失。 三、现代中小企业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认识不足 当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在管理制度中存在着两点明显的错误。首先,当前不少中小企业仍然采取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企业内部管理,在管理中存在着认识不足的问题,甚至始终不愿意接受新的管理制度,只想维持企业的原有管理模式。其次,有一部分企业领导者虽然也知道管理的重要性,但在进行管理制度创新的过程中,无法将制度上的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导致管理制度的创新难以付诸于实践。 (二)制度制定不够完善 我国的中小企业中有很大一部分企业并没有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企业管理混乱。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企业的管理制度制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偏差,比较重视以人为本工作理念,导致管理制度的权威性有所丧失。同时在管理制度执行的过程中明显的存在执行力度不足的问题,同时也缺少相应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在企业的安全生产中,对产品的质量管理不够重视,这样的情况十分容易将企业陷入到经营危机当中,给企业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 (三)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足 管理制度的制定最终只有落实到执行中才能真正的展现出制度的作用。当前一部分中小企业已经认识到了管理制度创新的重要性,同时也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操作流程,但在实际制度的执行过程中,无法真正的展现出管理制度的优越性。这种问题的产生主要原因是因为企业内部仍然存在着严重的人情关系。在进行执行的过程中,管理者会因为私人的关系而网开一面,最终导致执行力度严重的不足。这样的现象将严重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给企业的创新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四、现代中小企业管理制度缺陷主要表现 (一)产权制度的缺失 中小企业产权制度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小企业中很大一部分是民营企业,这些企业的产权与领导者的个人财产之间是没有明确区分的,并没有形成现代化的完善产权制度。其次,这些企业在产权结构上是比较单一化的,权利通常集中在一人身上,或者由自家亲属等作为企业其他的工作人员,导致产权结构与家庭关系之间难以脱离。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小企业的产权制度存在着明显的缺失,严重影响着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组织制度缺失 我国的中小企业的组织制度,通常以传统企业制度而存在。这种形式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我国在相关法律中规定了合伙制的企业经营模式中合伙人同样要承担相应的经营风险。中小企业虽然很多采取了合伙制,但所投入的又不多,导致企业很难依靠组织制度来促进企业发展。同时,中小企业中财产通常集中于一人身上,权利的集中和资金的集中给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三)管理制度缺失 中小企业管理制度的缺失是企业规模难以扩大,企业难以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当前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中都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在管理中常常会呈现出管理随意性强国或者缺少规范化的特点。同时,多数的中小企业都是靠领导者白手起家而发展起来的,这部分领导者并不善于指挥他人,在员工沟通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导致企业能招到优秀的人才,但始终难以留住高素质的人才。 五、现代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 从世界大范围来看,西方的企业中几乎都形成了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并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能起到良好的效果,能有效的推动企业在市场中前行。而当前我国的中小企业中仍然在管理制度上存在着问题,导致企业发展受到了阻碍。因此,中小企业要想发展就需要积极的借鉴国外的优秀经验,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改造,探索一条科学的发展道路,推动企业发展。 (一)管理思维的创新 我国很多中小企业领导者缺少制度创新的认识,难以摆脱传统的思维方式,导致思想出现了严重的落后现象。思想上的落后将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效果,同时也会给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不良的影响。对此,作为企业领导者应积极的强化自身思维意识,通过市场调查等范式来完善企业管理的制度,认识到管理制度创新的重要性。同时应加强对企业内部员工的专业培训和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创新,从整体上提升企业的经营效果。 (二)产权制度上的创新 首先,企业产权制度的完善是推动企业稳定前行的重要基础。因此,企业应重视起建立完善的产权制度。同时我国原有的中小企业产权制度不利于企业的合理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出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对此,中小企业应积极的联合起来,将原本松散的资金结合在一起实现资本的联合,然后再将资本以借贷等方式来投向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去。这样的方式一方面能使企业的产权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能有效的解决资金上的缺失问题。此外,应将企业的人力资本与产权多元化之间结合起来,通过参股的方式来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提升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结构,强化企业的软实力。 (三)管理制度上的创新 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逐渐扩大,很多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已经显然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在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面对当前如此激烈的社会竞争,作为中小企业一定要先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积极的在原有制度基础上进行制度的创新,才能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其次,企业应将充分的发挥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我国中小企业中的核心竞争力。此外,应建立起完善的激励制度和经营管理制度,控制企业内部风险问题的发生,推动中小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四)管理人员的能力创新 在当今社会中人才是第一发展力,对中小企业来说更是如此。企业要想得到更加稳定的发展一定要重视起人才的建设和创新。在这当中企业领导者的素质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对此,作为中小企业的领导者应重视起个人素质的提升和能力的提升,多与其他发展较好的企业进行沟通,达到强化个人的目的,同时要吸收一些外来的好的管理制度,从思想上得到全面提升。同时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对企业管理制度执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这方面企业应重视对管理人员的培养,对原有的管理人员应采取二次教育的方式或者专家讲座等方式来进行培养,提高他们在工作中的责任心和管理意识,保证管理制度能得到落实。此外,也可以聘请一些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员到企业中从事工作,在物质上和企业文化上尽量的满足于人才的需求。并建立起一定的激励制度,使表现好的员工能得到适当的奖励和鼓励,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达到全面推进企业发展的目的。 (五)内部监测的创新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是要通过纳入管理过程而实现的。因此,要想保证企业的内部管理和控制有效性,那么就一定要做好内部的监测,随时控制企业发生的新情况。企业内部监测主要是通过内部建立起的相互制约的机制,能够对企业中的一些事情进行监测,并保证内部的资源合理利用,使企业制度得到完善。 结语 我国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相关资料调查显示,我国的中小企业占所有企业的90%,对此更加要重视起中小企业的管理制度建设。面对当前的市场状况,中小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一定要积极的创新企业管理制度,与市场需要相结合,同时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企业前进。对此,企业应将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积极创新,完善内部的管理制度,使自身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推动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作者:苏莉旭 单位:洛阳师范学院商学院 中小企业管理论文:中小企业管理会计应用 一、运用管理会计拓宽全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基础内容,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经济效益问题。对于成本管理方面来说,最需要做的是成本控制,也可以说,企业的正常运营是围绕着成本控制开展的。而成本的控制是管理会计在我国中小企业应用中首要接触的内容。如:对于我国的中小企业来说,成本控制如何是其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一些实力较强的中小企业都是以成本为核心来设计的营销策略,诸如:材料的选取、加工的成本和损耗等等,都是围绕成本控制进行的,进而来进行制定企业规划目标等等。与此同时,对于费用也进行管理。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费用的使用也是重中之重,实力强的企业对于费用的使用有着严格的制度和要求,诸如:对所使用费用的项目要进行预算、完成后的统计分析等等,防止费用的浪费。不少企业运用管理会计的成本习性进行分类,即:将费用分成固定费用、可控费用以及其他费用,然后,每个月对这些费用进行逐步的分析,如:固定费用中的人员福利、企业的水电费、租金等;可控费用的如:招待费、办公费、差旅费等;其他费用的如:市场费用、汇兑损益等机动费用。这样详细的对企业成本和费用使用情况进行分类,进而有计划和针对性的进行企业发展预算管理,从而使得企业的费用呈现胡可视化管理,能够有效的控制企业费用使用的增长,拓宽全成本管理,最终实现成本控制企业发展战略目标。 二、运用管理会计进行企业决策分析 决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且决策的依据是会计的相关信息。运用管理会计报表分析系统,能够以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较为准确的对企业的相关产品项目以及其他情况进行全面化的分析,进而便于企业进行决策。一般来说,我国中小企业规模发展有限,专业性的管理会计报表能够较为全面、综合的反应整个公司的经营情况,诸如:管理用资产负债表、管理用利润表、管理用现金流量表、财务月度收支分析、管理比例分析、改善后的杜邦分析、销售毛利分析、应收应付分析、存货分析、费用分析、融资分析、资金预警分析等等。进而运用管理会计进行分析指标以及分析模型,为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提供便于决策的信息,间接的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再如:管理会计中的OPENBOM管理决策分析工具,能够从根本来分析企业的销售和利润率的既定结构目标,进而缓解企业的资金管理压力,强化企业的库存增长。如:一些研发设计类中小企业,在对于一些职能机器方面的项目选择上,很容易受市场环境变化快的影响,而这个项目的投资业很大,在这样波动大的情况下,运用管理会计的收益与风险分析,能够较为有效的对企业的库存进行控制,进而降低企业产品贬值的风险,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 三、运用管理会计进行合理的、科学的预算管理 预算属于企业经营中的重要部分,它是管理会计的起始性工作。合理的、科学的预算是企业正常运转且盈利的重要保障措施。我国的中小企业从成立开始便都注重预算管理和考核。过去中小企业进行的预算管理首先是与各个部门主要领导进行沟通,让人员了解预算的重要性,进而开始实施预算管理。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一般都是由财务进行预算,进而由主要领导进行审核。很大程度上存在着片面性。管理会计则是以企业的整体规划为总体安排,以工具性的形式来帮助主要负责人进行项目或者企业的计划、协调、控制等等,强调的是全面性、全过程、全员性。诸如:以项目预算为例,项目在投入之前都需要事前做预算,请专家和管理的主要负责人进行审核、勘察等进而与项目的管理人员进行融合再确定执行。具体来说即是:管理会计实施人性化管理,让涉及企业的每个部门、每个员工都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将他们的业绩考评与项目预算做挂钩,借以来确保绩效考评的公正性,也能够有效的确保预算的合理、科学。这样,在确保预算合理的情况下才能够进一步的促使企业项目的盈亏平衡,才能够期望企业利润的产生。 四、总结 总的来说,近些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崛起迅猛,且竞争力日益强烈,中小企业想要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从根本的管理理念来进行创新。管理会计作为现代化科学管理手段应用广泛且效果较为明显,能够从基础性改善企业现象,全面、综合性的分析企业经营状况,进而能够科学的进行改进管理、控制企业的成本,降低企业的风险等等,最终提升了企业的整体效益,增强企业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作者:肖力 单位:中石油京唐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 中小企业管理论文:网络时代中小企业管理创新论文 一、网络时代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网络时代也对中小企业发展带来了挑战。一般来说,中小企业规模小,对网络信息技术重视不够,疲于应付日常管理工作,而没有将足够的精力投入到信息技术应用中。很多公司没有专门的网络技术人才,甚至可能还会有部分管理人员认为请这些网络人才就是浪费钱财、养闲人,有的公司是请人帮忙设计网站,后续却没有维护,网站成为摆设,甚至还有的小企业根本就没有网站。我国多数中小企业尚未认识到网络经济给他们带来比大企业更为有利的机遇,还把竞争焦点定位在实体市场。于是,这些中小企业在网络时代,面对网络信息技术,表现得很被动。他们既没有招兵买马,为公司发展配备网络技术人才,以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也没有抓住网络这一载体,去获取更多信息,也让更多的潜在客户了解自己。 二、网络时代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趋势 (一)管理理念的创新。管理理念是指导和影响一切管理活动的最深层次的因素,有什么样的管理理念,就会有与之相适应的管理行为、管理架构等。比如,以客户为上的管理理念之下,企业的所有活动都会围绕着客户的需求展开,无论是在产品的设计、生产、配送等各个环节,都会做到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便利。反之,不注重客户的需求,认为消费者爱买不买,总会有人来买我的产品。如果有这样的理念,企业日常管理的各个方面都会表现出来。因此,中小企业为了更好地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管理理念方面的创新是不可避免地。而且,越是能抓住这一机遇,主动进行管理理念创新的企业,越有可能在网络时代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 (二)管理手段的创新。网络时代的基本特征就是信息技术独霸天下,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网络信息技术,比如,现在的企业讲求精细化管理,但是如果没有信息技术做支撑,精细化管理的实施难度就会很大。再比如,现在的企业讲求人力资源管理的现代化、财务管理的现代化,所有这些现代化实际上都要以一定的软件为支撑,而这些软件无论是开发还是使用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现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信息技术,企业需要了解产品投放市场后消费者的反应,需要了解同行的反应,还需要与供应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保持沟通,这些都需要信息技术的帮助。因此,中小企业的管理手段也要进行更新。 (三)组织结构的创新。管理结构的创新也是网络时代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趋势之一。组织结构是组织各项职能得以展开的载体,不同的职位分布在组织结构上面,不同的人又分布在不同的职位上,一个职位上下左右的人共同协作,最终完成了整个组织的目标。企业的组织结构是不断调整的,在企业发展之初,应用直线制的较多,简单明了,命令传达快,效率高。很快,出现了职能制,又出现了直线职能制,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组织结构。目前,直线职能制应用的比较多。中小企业情况比较特殊,规模小、员工少、产品可能是单一且多变的,这些特点都决定了其组织结构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那么,在网络时代,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如果要进行管理创新,选择从组织结构入手也是不错的决定。 (四)管理模式的创新。管理模式是指企业未实现其经营目标组织资源、经营生产活动的基本框架和方式,如亲情化管理模式、友情化管理模式、温情化管理模式、随机化管理模式、制度化管理模式、系统化管理模式等。每种管理模式都有其优缺点,没有完美无缺的管理模式。应用哪一种管理模式要依据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能盲目效仿别的企业,也不能固守某一种模式。在具体的企业运营过程中,衍生出了企业资源计划、制造资源计划、准时生产、精益生产、按类个别生产、优化生产技术、供应链管理、企业流程重组、敏捷虚拟企业等。在网络信息时代,中小企业在竞争压力之下,也要保持管理创新,管理模式的创新可以具有较大的带动作用。 三、网络时代中小企业管理创新路径 (一)要以实际情况为根本,循序渐进。管理创新的目的是使公司运营的效率和效益提高,每个中小企业都在特定的市场环境、文化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公司拥有者与公司职员之间都有紧密的情感联系,具备强大的信任和凝聚力。多年形成的管理习惯和思维在实际运营中影响大,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能够提高信息交往的效率,提高管理绩效,降低运营成本,人员的稳定性也有保证,进行管理创新时,必须要保证公司的相关人员理解并接受,先选择部分部门或市场小范围沟通调整,在执行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循序渐进的调整,保证公司运营的稳定,为后续调整打下基础。 (二)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坚持客户至上。网络时代中小企业管理创新,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客户至上。中小企业本身消费者群体不是很大,在网络时代又面临来自方方面面的竞争。那么,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首先企业就要以人为本、客户至上。不管什么样的企业,生产什么样的产品,如果最后产品卖不出去,那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没有意义了。因此,对于员工来说,中小企业要以人为本,关心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以更好地吸引和保留人才。对于客户来说,中小企业要坚持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从产品设计、产品销售渠道的安排等方面都尽量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内部有了员工的支持,外部有了消费者的支持,那么,中小企业就会获得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效率。网络时代为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各种类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多的便利,比如仅发达的信息技术一项就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拉近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增进企业和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在信息技术不发达的时代,很多管理工作都要靠人工方式来完成。现在商场那么多,市场那么广,再靠人工的方式不太可行。有的企业就在企业和商场的销售终端之间建立了联系,那边产品一卖出去,企业这边就会显示出来,就可以及时地补货。中小企业也要逐步地运用这些技术。再比如,在日常管理中,要运用电子邮件、工作群等来通知事情,也会提高效率,降低中小企业的管理成本。 (四)优化组织结构创新组织发展环境。组织创新是管理创新的组织保证。中小企业在不断发展中,充分运用网络时代的便利,不断地进行组织结构的优化。企业创立之初设立的组织结构可能并不适应企业现在的情况,特别是网络时代的情况。那么,企业就要进行组织结构优化。在网络时代,一些中小企业可以考虑采用虚拟的组织结构。虚拟的组织结构已经产生了很长的时间,企业只做自己最擅长的方面,比如产品研发和销售,而将其他的方面,比如产品生产交给其他的企业来完成。这实际上是充分地利用了比较优势,选择的合作伙伴都是业界内能够提供相对比较好的服务的企业。企业只拥有一些部门,和其他企业之间保持着联系,形成一个虚拟的结构。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种结构类型特别合适,中小企业的特点就是员工少、规模小,如果能充分运用这一组织结构就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五)创新管理模式实现精细化管理。网络时代,中小企业要进行管理创新,还要创新管理模式,实现精细化管理。由于激烈竞争、新的创新浪潮及高技术产品和服务不断推出、缩短了产品生命周期。那么,中小企业如果想跟上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就要进行管理模式创新。比如,中小企业要重视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如果做得好,就能够与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保持密切联系,也能够与下游的分销商保持密切联系。与供应商保持密切联系可以减少原材料库存,压缩成本,与分销商保持密切联系可以及时把握产品销售情况,为后续的工作做好准备。这里也要关注精细化管理,把握好产品质量精品的特性,处理好质量与零缺陷之间的关系,确保企业能够形成核心竞争力。管理模式的创新需要一个周期,需要不断地磨合,不断地适应,并在运用的过程中不断地调适。 四、总结 在网络时代,中小企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能否抓住这一机遇却取决于中小企业自身能否适应这个变革的时代,能否及时地进行管理创新。创新是企业在瞬息万变的时代能够生存的唯一出路,创新不一定能够成功,但不创新就根本不会有出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别无选择,主动地进行管理创新,反而能够在竞争中占有优势。管理创新要在很多层面展开,管理理念的创新要求以人为本,以顾客至上;管理手段的创新要求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中小企业的运作效率;组织结构创新要求不断优化组织结构,采用虚拟组织等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创新要求企业加强供应链管理,实现精细化,为消费者提供零缺陷的产品,提供零距离的服务。这样,中小企业才能够在网络时代游刃有余。 作者:邹作帆 黄建男 单位:南昌师范学院 上饶师范学院 中小企业管理论文: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思考与分析 摘要: 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地方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是最具活力的经济“细胞”,更是社会稳定的“减震器”,尤其在政府政策的大力鼓励与支持下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取得了快速发展。长沙市拥有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其发展关乎长沙经济的张力,但由于多方面原因,长沙市中小企业难以紧跟发达地区的管理水平。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崛起与发展,为长沙市中小企业的管理创新带来启示与思考。本文将以互联网发展作为背景,对长沙市中小企业管理创新进行思考分析,提出对策建议,从而促进长沙市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长沙市;中小企业;管理创新 随着国家鼓励创新创业及大力支持中小企业贷款的多重利好政策,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数量猛增。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30日,国内企业经营主体突破8000万,其中中小企业占比90%以上,而长沙市的中小企业数量也是比较庞杂,中小企业虽为长沙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较大贡献,但长沙市中小企业在管理方面难以发挥先进的创新作用,较难在新常态经济下得到有效提升,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较为突出。本文将首先分析互联网背景下中小企业管理创新所存在的问题,然后探讨长沙市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对策,进而促进其健康稳定发展。 一、中小企业管理创新主要因素分析 据亚洲生产力组织(APO)调查显示,中小企业的创新已经迫在眉睫,包括产品、流程、服务等方面,从企业层面看中小企业创新的主要瓶颈在于财力不足和资源有限,以及管理不善。但在互联网背景下,财力和资源变得相对好解决,而管理创新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主要因素包括发展战略因素、组织架构因素和资源整合因素。 1.发展战略因素。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与管理创新存在着重要的决定性关系,发展战略的制定体现在企业高层领导及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和战略布局,对企业管理模式的制定与执行具有话语权和决定权。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中小企业在科技变革的浪潮中发展战略制定不合理,会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长沙市中小企业受区域环境影响,发展战略理念较沿海及发达地区较为落后,加之长沙市中小企业数量较多,类型不一,其发展战略因素也存在较大差别。因此,长沙市中小企业的管理创新在互联网背景下表现也有所不同。 2.组织架构因素。组织架构决定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决定中小企业的人才团队规模,在长沙市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团队的管理属于管理创新的重点范畴。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只有不断优化完善学习型团队组织,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促使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促使长沙市中小企业在管理方面再上新台阶,进而朝着目标方向快速发展。 3.资源整合因素。资源整合能力是决定中小企业运营能力的关键因素,在互联网时代,强大的资源整合是中小企业获得稳定快速发展的法宝,尤其对于成长性依托互联网发展的中小企业,更是考验企业对资源整合的能力。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对于资源的整合要求比较高,一方面管理创新需要实现物质、能量与信息之间的高效转换,另一方面还需要充分考虑客户的诉求,实施精准的市场细分定位,从而开发出新的盈利渠道,实现在管理中具有一定的创新。因此,长沙市中小企业在发展中要实现管理创新,一定要重视资源整合,促进管理创新效率的提升。 二、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 1.缺少专业的人才。专业人才对于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在互联网背景下,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有效增加中小企业管理的源动力。然而,长沙市中小企业往往受费用的制约,对于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并不十分重视,错误的认为直接购买信息资源要比自己培养更加方便。当前长沙中小企业比较缺乏专业的企业管理人才,而又懂得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企业管理人才更少,导致企业的互联网信息化管理创新较难实现,最终导致企业生产效率跟不上。 2.管理方法不科学。中小企业管理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信息化和标准化,通常管理创新分为在原有管理模式上优化创新和完全创新。两种创新思路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完全以创新为目标而直接丢弃原有管理模式,常常适得其反。中小企业受自身的特殊性,其管理创新应逐步借鉴或试行优秀企业的管理模式,当具备一定的管理变革条件,再根据自身特点,打造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创新模式。 3.互联网信息建设的创新意识不强。在互联网背景下,中小企业若要获得长足发展,必须要树立好信息化建设的创新意识,不断增大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力度。根据相关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多中小企业存在对信息化建设投资力度偏弱,多数处于仅进行了设备购买,却少有经费投入维护。长沙市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由于在互联网技术行业区域相对比较落后,大多中小企业直接采购信息化建设系统。但是后期经常出现故障,由于缺少这方面的人才,只能费时费力费物的请专业人员解决。 三、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对策建议 1.创新管理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在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当中,企业需树立创新管理的意识。特别是在互联网背景下,长沙市中小企业要想获得管理创新,就需要先从意识上有此动机。思想意识是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密切相结合。此外,在企业内部要进行全员动员,人人拥有创新管理意识,让员工意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从而实现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整体提高。此外,充分借鉴先进地区和大企业同行企业的成功之处,找到可以效仿的蓝本,从而实现自我的突破,促使长沙中小企业在互联网背景下管理创新。 2.不断组织架构优化,创新人才培养管理。组织架构和人才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互联网背景下越发显得重要。因此,长沙中小企业必须不断对组织架构进行优化,创造符合企业发展的团队,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一方面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上不断优化,包括部门设置、岗位匹配等。另一方面不断创新激励制度,包括薪酬管理、绩效考核等,实现长沙市对管理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 3.不断增强资源整合能力。在互联网背景下,中小企业应摆脱传统的状态,学会用开放和互联的资源整合模式,不断扩大规模信息和传递资讯,打破地域限制,开始与全球客户或企业进行互通互联,拓展自身的品牌影响力。长沙市中小企业完全可以利用这种互联网共享平台,不断寻找和建立新的合作关系,并对所开发的产品、服务和客户进行全面了解与分析,第一时间占据更多的有利资源。 四、结语 企业管理创新关乎中小企业的生死存亡,对于企业的总体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在互联网背景下,长沙市中小企业应深刻意识到当前所存在的问题,从思想意识上转变为企业管理的理念创新。当前长沙市中小企业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一方面受制于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在于管理者缺少技术。因此,长沙市中小企业在互联网背景下只有不断创新管理意识、创新人才培养管理、增强资源整合能力、创新组织架构等,才能借势互联网的发展机遇实现企业自身的换血更新,从而促进长沙市中小企业管理创新不断进步和优化,进而为实现长沙市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刘敏 单位: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中小企业管理论文: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研究 1知识经济对中小企业管理的新要求 1.1知识经济要求中小企业树立合作 竞争的管理理念和经营理念在工业经济时代的大部分时间,商品常处于短缺的状态。市场由卖方控制,企业的经营战略只需考虑如何提高生产率即可。随着生产力的大跨步发展、市场的成熟完善以及消费者的文化素质提高,市场的重心开始逐渐转移到消费者身上。加之市场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商品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最大满足市场个性化需求成为企业经营战略的核心,个性化越强、生产周期越短的商品便越容易抢占市场。市场个性化需求决定了没有哪见商品或服务能够永远确立企业的领先地位,因此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建立同盟关系成为大势所趋。例如,摩托罗拉公司最早发明了模拟数字技术,帮助摩托罗拉在第一代移动通信市场中取得领先。后来诺基亚公司最早确立了TDMA标准,帮助他们抢占第二代移动通信市场。可是到了知识经济的今天,这两家公司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合作抢占第三代移动通信市场。企业只有合作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共同制定标准,以获得更大利益。同样,如果中小企业在某个方面与其他企业建立合作联盟,其竞争力显然要比独立时更大,获得的也更多。 1.2知识经济要求中小企业强化知识管理 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活动主要以物质资源的投入为主,例如土地、设备、资金、原料、劳动力等。可是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除了物质资源的投入外,更依赖于对知识资源的管理和运用。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诸如信息资源、技术资源、客户资源、人力资源、企业文化和品牌价值等都属于知识资源的范畴。对于这些知识资源的运用,对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过去,企业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人或物,只要对其进行统筹安排,恰当奖励,就能实现对资源的利用。知识管理则没有那么简单,企业不仅要建立一个利于知识资源发挥作用的环境,而且还要实现知识的不断交流和共享,促进新知识的不断产生。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所拥有的知识资源不断得到积累和扩张,最终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1.3知识经济要求中小企业强化人力资源管理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企业组织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使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重新调整和改变。例如出现了不需要固定于某一办公地点的虚拟组织,出现了不需要每天见面,只需网络联络沟通的远程员工,等等。总体而言,这种人力资源的变化可以概括为“以人为本”。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中,总是将人视作企业的物化资源,将如何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作为企业管理的重点。但是知识经济时代下,对于人的理解已经拓展到社会学的角度,企业需从人性的角度来考虑人本身的需求和作用。企业只有尊重人自身的需求,建立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组织氛围,才能满足人对于自身价值的肯定和追求。概而言之就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不能仅仅限于“打造一支高素质和高度团结的队伍”,而是要将重点放在创造机制上,从而使员工发挥一种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功能。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仰仗于企业文化的建设。 2知识经济时代下我国中小企业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2.1管理观念落后 观念创新是中小企业实现管理创新和经营创新的前提。目前我国多数中小企业仍然带有严重的小生产意识以及“以改代管”、“以包代管”的思想。在组织管理方面,有的企业仍然存在依附于行政部门的思想,遇事“找当官”“、找市长”,而不是“找市场”;在管理决策方面“,一言堂”、“家长制”的决策作风依然盛行。因此,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中小企业必须改变这种管理观念,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德为魂、“顾客就是上帝”的现代文明经商观念。 2.2缺少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 一些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因为只看中短期利益,所以培训工作只求使员工现学现懂现卖,缺乏具有长期规划的培训体系。这就造成员工在工作中,一遇到更深的问题就无所适从。同时,很多中小企业为了缩减管理成本,没有聘请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导致很多优秀员工的流失。另外,由于一些中小企业没有建立明确的激励机制和职位晋升机制,使得一些企业优秀人才即便努力工作了也得不到相应的奖励,从而缺乏归属感而跳槽。 2.3企业文化建设力度不够 企业文化建设是展现企业风采和企业管理风格的重要基础,中小企业只有建设具备特色的企业文化,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但在现实情况中,很多中小企业的文化建设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或墙壁上的“表面功夫”,根本没有加深员工融入企业文化的意识。另外有些企业即便建立了所谓的企业文化,但是他们的企业文化明显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例如,某公司的管理模式完全照搬军事管理,员工每天上下班都得列队喊口号,做夸张的表态动作,这种将员工当作机器的企业文化,对人的思想是种控制,限制了员工创新能力的开发,有悖于以人为本。 3知识经济时代下我国中小企业管理的创新之路 3.1实现管理理念创新 管理观念的创新在整个中小企业创新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总的来说,中小企业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什么叫管理的以人为本?就是管理活动要尊重人性的基本规律和人的发展客观规律,以求得个人与企业都能和谐可持续发展。同时,中小企业还可以应用学习型管理观念、服务型管理观念和团队型管理观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企业管理创新,如此一来便能更好地定位员工在企业内部的发展前程,有效协调更个部门和员工之间的工作,使企业实现高效运转。 3.2建立管理创新的激励机制 对于优秀员工的奖励方面,过去中小企业多只注重物质奖励。但是基于管理创新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对于从事管理创新员工的奖励不能只限于单纯的物质奖励。管理创新行为是以强烈的成就感和事业心作为动力的,有关机构调查显示,有相当一部分非常优秀的管理人员管好企业的巨大动力,并不只是为了金钱,实现自我的价值,获取巨大的成就感也是重要动力之一。因此,中小企业应当将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科技人员同等重视,提高他们的工作待遇和工作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激发管理人员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自觉积极地投身于管理创新活动中。 3.3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以人为本是一种企业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会影响企业的行为方式、道德规范和规章制度等方方面面。中小企业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时,需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不能将员工看作“平均人”,要尊重每个员工的个体差异。美国管理学家罗德就提出:一般人是不存在的,将所有人都假设成是相似的,试图对人进行算术平均,注定是要失败的。其次,要建立信任机制,信任是实施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根基,如果管理者之间、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缺乏足够的信任,企业文化也就无从谈起了。最后,企业文化要能满足员工不断学习的需求。知识经济时代的最大特征就是变化的加速,英特尔公司总裁也曾预言未来最成功的企业一定是“学习型组织”。因此,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重点之一就是将企业打造成一个学习型组织。 3.4加强人才管理 加强人才管理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创新招聘员工的目标和方法,着重考察应聘人员的创造性和适应性。其次,加强对员工的职业生涯的开发,引导员工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再次,加大对信息资源的搜集、整理、淘汰,这样可以促使员工具有更高的适应性。最后,建立明确的激励机制和晋升机制,使优秀人才在工作中有盼头、有积极性。 作者:耿君成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小企业管理论文:中小企业管理会计论文 一、中小企业管理会计的现况分析 (一)重财务核算,轻管理会计中小企业企业只注重原材料采购、生产、销售、融资等情况核算,即关注如何做账、做报表,如何进行相关税费申报。缺乏一种管理思维和商业思维,缺乏站在企业战略角度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统计等信息的综合加工分析,未将财务与业务部门有着紧密的联系,探究企业发展与宏观经济相联系。 (二)没有对企业的投入产出进行精准的核算目前中小企业用制造成本法核算产品成本,企业各种制造成本,按产量、机器工时分摊到相应的产品,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从当期损益中直接扣除。制造成本核算法中,直接材料、人工成本等几乎占产品成本的大部分甚至是全部。传统的基于产量、机器工时等标准所分摊、归集产品成本正在失支相关性,它造成了成本信息的扭曲,也难以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信息基础。 (三)绩效考核指标设置不完善大部分的业绩考核都是以相关的财务指标的完成情况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严重缺乏其他相关指标的综合考核。据统计,产值、与利润指标在中小企业业绩考核中所占比重约为80%,相比与其他指标的考核而言所占比重要多多的,而其它指标的考核所占比重少之又少。 二、有效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的重要措施 针对中小管理会计实施过程中变现较为突出的问题,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有效的应对,以确保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会计工作在推动企业管理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提升管理层的内部会计理念大量的企业经营实践证明,一个对管理会计缺乏充分认识的决策和领导者,将会失去利用管理会计信息支撑单位发展规划的动力和信心,从而给单位的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因而,作为单位的领导者和决策者,一定要充分的做好决策及管理人员的管理会计理念的树立,大力推动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总之,管理者只有熟悉了解并掌握管理会计的意义和作用以及操作规程,才能为结果分析在推动企业经营能力提升方面做出有益的贡献。 (二)加强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首先,成本管理观念的转变:从注重成本核算向成本控制的转变;从成本的经营性控制向成本的规划性控制转变;从产品制造成本向产品全成本管理转变;从静态成本管理向动态成本管理改变;树立战略成本理念。第二,根据企业目前管理模式,适时引入作业成本法核算,即通过对成本对象所涉及的所有作业活动进行动态追踪和反映,以计量作业成本和成本对象。第三,企业对其现有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必要的升级和改进,充分利用ERP等现代信息技术。第四,构建中小企业科学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推动中小企业经营业绩提升的价值。以更科学的方法提高成本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见性,从而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整合资源、提高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创新。 (三)完善绩效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业绩评价体系即指标体系有以顾客为导向,通过学习和成长,内部运营有有效动作,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以财务业绩为评价落脚点,财务指标与百财务指标的有机结合,并突出知识创新对企业长期分展的影响,强化企业内部间合作关系。而且,要从理论上综合考虑外部风险和内部问题,把外部有形、无形的资源和企业有形、无形的资源更好地结合起来,实现增值。 (四)加强管理会计人员的培养通过对企业内部会计人员从专业、战略、创新等方面筛选,围绕专业、相关、创新、勤勉、道德等方面实施分层次培训,打造具有初级、中级、高级相互融合的管理会计队伍。使初级人员掌握一定数据分析能力,做好事后分析;中级人员具有了解企业的业务和商业模式,做好事前的控制;高级人员具有参与内部流程控制设计、规划设计、商业模式设计。 三、结语 管理会计是企业有效改善企业运营能力的重要手段,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管理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应用管理会计提升单位的运营绩效必将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中小企业应当积极的引入管理会计制度,并为该制度在单位日常业务中的应用配备完善的配套设施和高质量的人才队伍。相信随着管理会计在中小企业的应用不断成熟,我国中小企业必将获得全方位的管理水平提升。 作者:林琴单位:衢州通盛投资开发有限公司c 中小企业管理论文:科技型中小企业管理会计论文 一、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用的现状与问题 (一)还没有形成管理会计应用的环境管理会计具有提供管理信息、参与管理决策,实行绩效考核的作用。然而,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受外界环境影响大的特点,大多数企业在持续经营中忽视了管理会计的应用,出现重财务会计轻管理会计的现象。主管部门基本上也是从财务会计报表的角度来评价企业,核定规模,确定纳税额度等;企业财务会计的职责有《会计法》等法律法规依据,而管理会计的实施则缺少法律法规依据的支持。 (二)研究领域和内容狭隘,管理会计应用操作性不强目前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还多局限于对国外方法的翻译介绍,片面追求数学模型研究,缺少符合我国国情的方法和案例,在实践中有局限性,其针对性和操作性差。另外,管理会计研究的领域和内容也具有狭隘性,注重对大批生产、工艺技术相对稳定产品的分析核算,缺少对新产品成本费用的研究。偏重财务系统的局部优化,忽视了产品上市速度、服务、质量、成本等多个指标的整体最优研究,缺乏对中小企业的具体指导作用。 (三)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会计应用手段不足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多处于发展阶段,存在规模小、资金短缺或技术不足的现象。这些因素导致了企业制度建设滞后,加之企业初创期基础薄弱,缺乏信息化平台建设,海量数据利用效率不高。管理者不了解管理会计相关的理论方法,将重心放在财务会计上,较多关注企业做账、算账、报账,较少关注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地位与作用。信息数据挖掘分析利用的手段和工具有限,导致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被忽略,造成科研及经营决策的被动。 (四)政府引导力度不够,管理会计应用缺乏指导监督完善的经济制度和法规体系是推动管理会计发展应用的必要条件。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传统的管理思维方式仍在发挥作用,仍有很多企业尚未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凭经验管理,对市场的适应性差。管理会计人才、理念和方法无法得到重视和使用,需要政府财政、税务、工商等职能部门加强宏观引导,指导企业提高认识,并监督其学习运用管理会计知识,加大管理会计整体应用的进程。 二、推动管理会计实施应用的措施及建议 (一)加强宏观引导,创建良好的管理会计应用环境和条件 1.以《会计法》修订为契机,增加与完善管理会计相关内容。充分体现管理会计发展的需要,在《会计法》中明确管理会计的地位、职能、作用,并与财务会计区分,对二者分类管理。在对管理会计相关内容予以规范的同时,从法律法规上明确企业实施管理会计的职责义务,从而保证管理会计实施的刚性约束。 2.加快财政部门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会计应用的步伐。加强会计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发挥财政推动管理会计应用的主体作用。当前,在会计法规及制度都基本未提及管理会计概念的情况下,财政部门应结合实际,联合审计、税务、工商等部门,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特点,抓紧研究管理会计应用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制定管理会计的实施意见,分类指导,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政策支持和法规服务。 3.推进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研究。我国管理会计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提炼总结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基本理论、工具和方法。注重理论和实务研究,面对中小企业,应当增加管理会计应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成果便于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学习运用。管理会计的重心在管理,管理会计理论必须与业务接轨,增加案例研究,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在推动企业组织生产,防范风险、科学决策方面的基础作用,指导企业学会并能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情况,为贯彻落实中央“走出去”战略创造条件,为中小企业做大做强打好基础。 4.开发管理会计软件,搭建管理会计信息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改变以往手工记账、核算、分析、预测的方法,实现会计与业务的融合集成。大数据时代,企业管理的自动化,数字化已成为发展的必然,经济的信息化与全球化必将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有关部门应当指导企业开发管理会计软件,加强中小企业内外信息交流,为经济一体化创造条件。在注重大数据会计信息系统安全的条件下,应当加大会计电子档案管理和网络财务监督,使管理会计复杂公式和模型简单化,以保证管理会计工作合法有序地进行。 5.开展管理会计宣传培训活动,形成推动管理会计的环境氛围。结合会计法规宣传和管理会计的专门培训,结合案例教学,开展经验交流和咨询活动,提高中小企业管理层和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增强业务素质和能力,注重管理会计在预测、决策、规划、控制中的作用,在企业营造管理会计的文化氛围,不断提高企业管理会计应用的意识和水平。 (二)统筹规划,推进实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在信息技术时代,管理会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目前,理论界和企业界研讨热烈,提出了推进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课题。无可置疑,全面推进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是适应经济转型,促进企业管理提升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会计改革的重要方向。然而,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多方积极参与,更需要体系的顶层设计和配套措施的有力支持。 1.尽快建立统一权威的管理会计专业机构,加大管理会计应用的推动协调力度。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建立专业高效自律的管理会计团体或组织机构,进行管理会计应用坏境政策、管理会计理论发展和管理会计实务应用研究,组织理论界和企业界专家学者协调、指导管理会计应用中的具体工作,及时解决应用中的难题,加快管理会计推广应用的步伐。 2.鼓励教育部门参与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加快人才培养进程。制定管理会计人才评价和考核标准,按照学术性和应用型的要求开展教学培养活动,设置管理会计专业学位,推行会计师进修管理会计课程,取得管理会计上岗证,不断优化管理会计人才培训机制,在全国培养一批管理会计师。职业教育应当承担基地实训任务,加快应用型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积极试点会计、管理、工程课程的有机结合,培训适应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3.试点管理会计师资格认证制度,推进管理会计职业化。管理会计的运用需要专业人员来实施,以资格制度为引导,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员队伍,有利于发挥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应当借鉴我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认定制度的实施经验,适时出台注册管理会计师认证办法,壮大管理会计师队伍,提高整体执业水平。推进管理会计职业化,有助于规范和提高管理会计师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增强管理会计的运用价值,更有助于职业经理人的成长,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实施提供支持。 4.企业应积极应用管理会计,尽快走上创造价值的正途。在全球经济非常脆弱的背景下,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管理会计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实力。一是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提高科学决策能力,适应管理会计要求,适时调整组织结构和经营策略。二是保证财务会计信息质量,为管理会计提高可靠的数据来源。合理运用管理会计,确保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三是注重战略管理会计应用,有条件的企业应当主动运用战略管理会计,使企业从战略角度出发,把握各种潜在机会,回避可能出现的风险,最大限度地增加盈利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 作者:乌婷权凯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管委会经济发展局 中小企业管理论文:商业银行中小企业管理信贷风险论文 一、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中小企业方面的问题 (1)规模小,资金问题比较突出。大多数中小企业生产规模都比较小,资金问题比较突出。在宏观经济形势较好的情况下,中小企业活力较强,对整个市场经济贡献明显。一旦经济不景气,中小企业也将面临资金、生产经营等方面的问题,甚至有的就有破产倒闭的危险。这种经营的波动性给融资和信贷带来困难。 (2)门槛低,创新能力不足。很多中小企业准入门槛低,生产能力不强,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较弱。很多企业都是简单的手工劳动,产品档次低,同质性高。 (3)管理水平不高。中小企业管理理念落后,管理人才短缺,不愿意在经营管理上投入过多资金,缺少企业长远发展规划。此外,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比较乱,没有完善的财务制度,很多财务管理只是初级的基本核算,对资金使用不科学。很多企业经营效益差,影响了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 (4)企业信用级别低,融资难。大部分中小企业市场信息都不公开,银行对其盈利状况、资金来源等都不清楚,难以准确掌握企业的实力和还款能力。同时,企业法人和管理人员法律意识和诚信观念淡薄,信用水平较低。这些因素导致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信心不足,信贷积极性不高,很多中小企业很难从商业银行获取资金支持。 2.商业银行方面的问题 (1)对中小企业信贷的重视不够。中小企业信用水平不高,信贷资金规模小,风险大,商业银行对其信贷积极性不高,重视不够。在实际信贷操作过程中,很多商业银行针对中小企业贷款并没有制定系统的贷款体系,没有按照企业的规模进行区分,贷款的流程缺乏针对性。 (2)对中小企业风险衡量不科学。商业银行在衡量企业信用风险分析主要使用流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资金利润率、成本利润率等财务指标。由于中小企业信息不透明,各项管理数据不完善,缺乏基础数据,用这样的指标衡量中小企业针对性不强,也不科学。 (3)风险管理意识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在目前金融市场激烈竞争的条件下,各商业银行过多强调贷款数量,重视银行的经营效益,对风险的管理不够重视。此外,在信贷管理中,由于中小企业的还款能力不足,且很难获得企业真实完整的信息,一般银行都会要求有更高的收益来弥补风险,这种情况下导致企业贷款与收益不对称。同时,中小企业管理水平低,还款难等现状直接影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这既影响企业发展,也影响银行的经营。 二、提高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水平的对策 1.转变经营理念,重视中小企业信贷工作在如今各银行激烈竞争大型企业等优质客户的同时,商业银行应转变经营理念,看到中小企业未来的发展,积极开拓新市场。当前,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因素,导致商业银行对其信贷工作不够积极主动,但中小企业也有自身的优势。比如,与优质大企业相比,虽然在信用、风险等方面还有一些问题,但中小企业市场大,资源广,发展潜力巨大,如果能积极探索一条特色的中小企业信贷服务机制,将会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利润源。因此,作为商业银行除了要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外,也应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看到中小企业未来发展的潜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做好中小企业信贷工作,为企业解决发展中的资金问题,努力实现企业和银行的双赢。 2.完善中小企业信贷服务体制机制建设商业银行能否构建一套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管理体制,关系到中小企业信贷市场扩展的成败。因此,新形势下要做好中小企业信贷工作,首先要建立健全信贷服务组织机构,成立专门的信贷服务部门。这样不仅可以完善商业银行内部信贷市场,拓展信贷业务,而且也有利于对中小企业信贷的营销、审查、风险控制等进行专门负责控制,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其次,要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信贷贷前审查、贷中监控、贷后管理等各项制度,优化中小企业服务流程。要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根据贷款额度和风险情况进行分类处理。比如对一定金额以下的小额授信走简化流程,缩短决策链,对一定金额以上的授信业务走审批流程,提高贷款审批效率,满足中小企业客户的特殊资金需求。要建立中小企业信贷管理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开拓中小企业市场,加强中小企业风险监测,减小中小企业的风险。 3.多措并举,防范中小企业信贷各类风险要根据中小企业经营特点,认真研究防范风险的各项措施。比如,要把好入口。要重点在经营良好、发展潜力大、信誉高的企业中拓展市场。另外,根据规定,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不动产抵押、动产抵押、应收款质押等多种形式担保,可以采取组合担保的方式来降低风险。 三、总结 总之,中小企业信贷是商业银行信贷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中小企业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但长远来看,中小企业将成为我国经济的主力军,发展潜力巨大,商业银行应理性看待中小企业信贷的效益和风险,主动出击,为银行信贷业务的拓展和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孙勇单位:中国农业银行商丘睢阳支行 中小企业管理论文: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困难及办法 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企业自身认识把握不足。中小企业在实行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多存在企业差异化与信息化产品同质化不相适应,企业灵活性与信息产品固化型不相适应等问题,而由于中小企业业务系统间多互不相连,影响信息高效传输共享,形成“信息孤岛”现象,导致企业信息建设缺乏统一的有效规划,系统协同程度较低,管理信息化未成实效。 (二)观念落后,组织内部压力大。中小企业决策多由最高领导者做出,CIO仅承担执行功能,部分领导缺乏对管理信息化的足够重视以及专业的信息素质,不能全面考虑信息化牵涉的各部门需求与协作关系。同时由于该进程涉及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引起管理方法的改变,利益的再分配,受到中层管理人员的排斥。随着一种崭新的管理理念的载入,原有的工作模式和业务手段都将被破坏重建,基层员工也易产生消极抵触心理。 (三)资金投入不足,分配存在失衡。由于IT产品存在消费成本高,更新速度快,维护费用较大等特点,更加大了中小企业资金投入压力。而大多企业对硬件设施的投资比例占到90%以上,但在人员培训,软件购入上投资不足,反而阻碍了硬件设施的有效利用。 (四)人才短缺。中小企业,行业分布广泛,工资水平相对较低,很难招揽保留既具有管理能力又具有一定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难以保持信息管理人才队伍的稳定。 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对策及建议 (一)政府加大对企业信息化扶持力度,建立健全法制法规。一个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国家《关于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若干政策》中指出,鼓励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信息技术在中小企业的应用。另一方面应健全完善相关信息法制法规,以尽量保证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安全,使其后顾无忧。 (二)改善资金投入机制。资金的投入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信息化的实施效果。企业应一方面做到资金的及时到位,另一方面要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可以设立专项基金,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确保资金的“行之有效”,如软硬件的投资比例,各阶段的资金投放力度,以详尽周密的计划来达到最佳效果。 (三)业务流程优化重组,确定最佳方案。首先建立CIO完善信息管理部门,做到统筹规划。另外,要明确对系统的优化重组是为了达到整个企业效益最优,通过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用扁平化替代金字塔结构,达到企业组织结构和观念的重构。最后,选取最合适的软件产品。不盲目追求大而全,从实用性,适用性和功能技术服务等方面考虑,确定最佳实施方案。 (四)加强员工培训。首先,对中小企业高管层加强理论层次的培训,使其对管理信息化有整体的认识。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使企业各层员工从思想上认识到,管理信息化是一项对企业的发展有良性推动作用,也利于个人发展的项目。 (五)加强人才培养引进。中小企业应该建立全面的人才观,要采用“唯才而用”策略吸引人才,可以从内部培养,也可以外聘。要最大限度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并采取灵活的薪酬政策、职位划分以及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来吸引保留人才。管理信息化对于企业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是市场经济结合网络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这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多方位提高自身实力,增加核心竞争力。虽然在实际应用中,会遇见各种问题,但管理信息化能带来更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更大的发展可能,对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讲是具有战略眼光的选择。 作者:张亚莉单位:河南省郑州大学信息管理系
经济会计论文: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与政治成本 一、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本质 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会计政策是指“企业编报财务报表时所采用具体原则、基础、惯例、规则和实务”。会计政策有宏观会计政策和微观(企业)会计政策之分(黄菊波等,1995),宏观会计政策是指一国政府或政府授权的机构为了规范企业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目标而制订和的会计准则规范的总和,其核心是会计准则;企业会计政策则是企业在宏观会计政策的范围内,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所选择的最能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会计准则、程序和方法的总称。至于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即指企业利害集团(包括股东、债权人、注册会计师和企业管理当局等)选择会计目标和会计准则的行为。会计准则的制订过程实质上是会计报告的编制者与会计报告相关利益集团合作博弈达到均衡的过程,已出台的会计准则大都是各方利益均衡与妥协的产物。财务会计的目标在于向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但在现有的以会计准则为企业会计政策规范主体的模式下,对某一经济事项的会计处理往往有多种备选的会计处理方法,为企业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留下了较大的空间。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贯穿于企业从会计确认到计量、记录、报告诸环节构成的整个会计过程,会计的过程其实就是会计政策选择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会计其实是一门貌似精确但事实上并不精确的科学,会计理论和实务中的许多问题并没有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取会标准,因此会计过程的最终产品——会计信息多半是主观判断的产物,是各个利害关系集团如股东、债权人、政府、企业管理当局等各方利益博弈均衡的结果(张为国等,1997)。企业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导致企业利害关系集团不同的利益分配结果和投资决策行为,进而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结果。所以企业各相关利益集团都很重视和关注会计政策的制订和选择问题。从上述企业会计政策及企业务计政策选择的定义可以看出,企业会计政策在形式上表现为企业会计过程的一种技术规范,但其本质上却是一种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博弈规则和制度安排。 二、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来自中国的实证检验 所谓经济后果(Economic Consequence),是指企业会计报告将影响企业、政府、投资者、债权人、工会等的决策行为,受影响的决策行为反过来又会损害其他相关者的利益。换言之,会计准则不是一种纯粹的技术规范,不同的会计准则及会计政策选择将会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从而影响到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包括一部分人受益,另一部分人受损失。利用会计政策选择作弊是一种不通过实实在在劳动就可以改变业绩的捷径。因此,从本质上讲,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往往是借助于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来实现的,形式多样的会计政策选择为不同利益集团争取于已有利的“经济后果”和政治利益提供了可能动 西方实证会计研究的结果证明,企业往往通过借助于形式多样的会计政策选择与博弃实现对于自己有利的经济后果:(1)若其他条件不变,对管理者实施红利方案的企业,其管理者更有可能把会计报告利润由未来期间提前至本期确认;如果企业发生亏损,管理者就会试图把未来所有可能的亏损提前至本期确认,以减轻未来扭亏的压力,尽可能地提高企业未来的获利水平,从而提高管理者未来的报酬;(2)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企业的负债权益比率越高,管理者便越有可能选择可将会计利润从未来期间提前至本期的会计政策;企业越是与特定的、基于会计报告数据的限制性契约条款紧密相关,管理者便越有可能选择可增加本期会计利润的会计政策,以降低违反债务契约的成本并增大从债权人手中转移财富的可能性;(3)如果其他条件不变,规模越大的公司,其管理者就越有可能选择那些能将本期会计利润递延到未来期间的会计政策,以降低或递延税负等;(4)为避免政府和市场管制机构的关注,规模较大的公司更倾向于采用平滑收益的会计政策,以使各期收益保持相对均衡;(5)对于自来水公司等公用事业部门来说,其收费是受政府管制的,而政府在制订收费标准时常常会借助于资产收益率、投资报酬率等会计数据,这些部门可能会选择最有利于提高其收费标准的会计政策。由于存在可以产生不同结果的代用方法,所以,人们不断尝试不通过实实在在地改善业绩就能获得盈利和增长的办法。 对我国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现状的实证研究也部分地验证了上述结论。譬如,有研究表明(孙锋等,1999),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包括利用会计政策选择等手段操纵会计利润的现象:(1)配股现象。上市公司为了达到最近3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这一“圈钱”配股的资格线,不惜代价采取各种合法或非法手段力保,出现了耐人寻味的“10%现象”。(2)微利现象。前1年或2年亏损的上市公司,为了免受特别处理或摘牌的处罚,采取种种手段使本年净资产收益率保持哪怕0.0001%的微利水平,只要不亏损就行。(3)重亏现象。对于无法做成盈利或是首次加入亏损之列的上市公司,为给下年扭亏留一手,有意做成重亏,以免第二年连续亏损而被特别处理;对于无法摆脱被特别处理命运的公司,则做大亏损清洗以前年度累积的包袱。为下年扭亏逃脱摘牌厄运埋万伏笔。以上种种行为,无一不是上市公司为了逃避市场监管实现于已有利的经济后果,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与政府监管部门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博弈斗争的表现。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执行政府制订的统一会计制度,会计处理方法几乎没有可选择的余地,随着企业自主权的扩大和企业会计准则及具体会计准则的实施,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有了较大的空间,允许企业拥有会计政策选择权的本意是让其选择最能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会计处理方法,但事实上却成了一些企业管理者谋取不当利益的手段,并进一步加剧了会计信息失真和国有资产的流失程度,产生了不良的经济后果。可喜的是,我国新出台的会计法规和会计准则已开始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做出了严格的限制,我们期待着这些法规的实施对规范企业的会计选择行为能起到良好的预期效果。如已于2000年7月1日实施的新《会计法》第26条对公司、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明确作出了5项禁止规定。《具体 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第4条和第5条也对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三、政治成本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 如上所述,会计政策的制订过程实质上是一种由多方利益集团参与的政治活动,需要以“充分程序”来体现其政策制订过程的决策民主性,政治活动就要产生政治成本,主要包括寻租成本、税费管制成本和社会契约成本等。政治活动对企业管理当局选择会计政策的影响也是实证会计研究的内容之一,因为政治活动是一种为转移财富而进行的竞争,政治家和政府官员作为一个利益集团,自利性决定了其参与政治活动的动机是为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他们会通过制订包括会计准则在内的各种管制性的规章,将社会资源的控制权转移到政府手中(曼瑟尔.奥尔森,1995;张为国,1995)。政治成本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寻租成本。公共选择理论认为,现代社会中的寻租行为主要是寻租者从政府手中寻求某种特权如对现有政策的干预或变通,以此来获得较高的利润。寻租者对会计政策的影响主要是谋求会计准则的制订权和具体会计准则的选择权。例如,在美国制订会计准则的历史上,在有了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授权民间会计团体制订会计准则后,政府和非盈利组织自己也成立了会计准则制订机构,制订和颁布自己的准则;铁路业也制订了自己的准则,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组织曾宣布,行业内的非上市公司可以不遵守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和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某些准则,由此对寻租者谋求会计准则制订权的行为可见一斑。一旦会计准则制订的权利分配完毕,寻租者只有在现有的会计准则格局内,通过某项具体会计准则的实施,选择有利于自己的规定。例如在美国历史上,关于石油、天然气行业废井勘探成本和补偿性认股权问题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的辩论即是如此。综上所述,不论是宏观会计政策还是企业会计政策的制订和选择,都可以视为寻租者的寻租过程,各方寻租的结果要么是一方取得绝对租金利润的控制权,要么就是各方瓜分租金利润,在这一过程中,寻租者获得了租金利润,但对整个社会来说则产生了寻租成本。(2)规模效应与政治敏感性。根据实证会计研究中的企业规模假设,大企业的政治敏感性和所承受的财富转移额(即政治成本,如税收支出等)均大于小企业,可得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规模越大,其管理当局就越有可能选择那些能够将当期会计收益递延到下期的会计政策,亦即政治成本的存在会使大企业选择降低收益的会计政策。(3)税负和收费管制。企业会计政策对税收的影响,一是表现为对资产计价的选择上,二是表现在对损益的期间确定及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对损益的调整上,在这两方面企业都会选择税负最小化的会计政策。所以,税费和收费管制成本与规模效应一样,也会促使企业选择降低收益的会计政策。(4)社会契约成本。会计准则作为规范企业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活动的制度安排,是社会相关利益集团就会计处理程序与方法达成的一组公共契约,是参与者各方反复博弈后达成“一致意见”的结果,是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刘峰,1996)。作为一种社会公共契约,会计准则如果交由市场主体自己去讨价还价协商制订,其交易成本会很高且不一定能达成共识,那样将会是一种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制度选择,因此,会计准则的制订和实施最好由具有“暴力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效应的国家或政府来完成(诺思,1995)。但市场主体面临的复杂社会经济环境是任何一个具有有限理性的政府所不能完全认知的,若事无巨细地由政府包罗企业会计处理的全部规则的制订和实施,交易成本就会过高,效率太低。因而,政府只能就一般性的会计规范即通用会计准则做出规范,而将剩余的特殊具体会计政策留给市场主体自己选择和解决也许更有效率。所以,我们认为,由政府享有作为一般通用会计处理规则即宏观会计政策的制订权,而由各市场主体——企业享有剩余、特殊的具体会计准则即企业会计政策制订权是一种比较有效率的社会公共选择和制度安排(谢德仁,1998)。企业会计政策作为一组社会公共契约,其制订和实施必定要产生交易成本即存在社会契约成本,如何节约契约成本,增进全社会的福利是与会计准则有关的一个政治成本问题。 四、研究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启示 1、由于企业会计政策制订者的有限理性,决定了其制订与实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逐步完善。企业会计政策制订和选择中的有限理性,在现实中表现为政府颁布的会计准则若有了破绽或漏洞,市场主体就会伺机钻营牟利,政府一旦发现便会完善旧准则或制订新准则加以规范,政府和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主体随即便展开新一轮的社会博弈。一轮博弈结束后,会计准则便达到了暂时的纳什均衡状态,但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当旧有的准则规范又不能涵盖新的会计业务或出现疏漏时,会再次引发政府和会计政策选择主体之间的博弈,其结果是达到新的“纳什均衡”。这样,经过多次博弈之后,会计准则就会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社会公认程度日益提高,纳什均衡点逐步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递进,最终趋向于“帕累托”最优状态。因此可以说,会计政策选择过程是一个社会博弈过程,是一个会计政策的帕累托代化过程,也是一个会计政策得到日益公认的过程,更是一个会计政策日益体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 2、无论是宏观会计政策还是企业会计政策的制订和选择,都是一个相关利益者为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利益而进行的博弈斗争过程。从会计准则的制订到实施,自始至终贯穿着会计选择,各相关利益集团均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来参与会计选择过程,会计选择过程实质上是利益分配过程。在每一会计政策选择中,各个利益集团都企图利用诸如促使或阻碍某项会计政策的通过或实施,利用会计政策的变通机会为自己谋利,力争选择对自己更有利的会计政策等手段进行博弈斗争,也正是在这一不断的动态博弈竞争中会计理论得到了不断发展,会计实务日臻完善。 3、我国企业会计政策的核心即会计准则的制订尚未经过“充分程序”,没有能体现出企业会计政策各相关利益集团参与制订过程的决策民主性。譬如,目前我国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普遍较高,从整体上看银行是企业最大的债权人,但目前我国已出台的一系列具体会计准则似乎没有体现出银行的参与,对银行作为债权人的利益保障也不够,以至于出现了企业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来逃避技术上违反贷款合同约束,从而侵害债权人利益的现象。笔者认为,政府在会计准则的制订环节应体现出政策决策的民主性,在执行实施过程中应对企业会计政策的可选择范围加以适度限制,这应是我国会计准则制订者进一步努力改进的方向。 4、一部人类会计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会计政策选择的历史。会计政策选择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它受社会经济环境的制约,取决于诸如簿记成本、管制成本和社会契约成本等因素。现代会计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和现实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科学,发挥着“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调节社会经济利益分配的杠杆和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职能,在现有的会计理论规范体系中,会计政策又起着连接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它受会计理论的指导和影响,又直接规范和制约会计实务,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会计信息的功能和会计政策选择的实质决定了会计政策选择必将伴随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存在,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主体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政治博弈也将继续下去。“天下求乱计先乱,天下欲治计乃治”。会计是事关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计,企业会计政策又是会计发挥其功能作用的重要实现形式,因此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层面上,我们都必须对该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中南财经政法 大学会计学院 戴奉祥 经济会计论文:经济环境演变下的商誉会计理论重构 随着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步伐急剧加快,全球并购浪潮风起云涌。在并购浪潮中,不能不关注这样一个事实—商誉问题。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商誉问题进行过大量研究,如20世纪20年代初期,杨汝梅先生在《无形资产论》中指出:“凡足以使一个企业产生一种较寻常收益为高之收益者,均得称之为商誉”(又称“超额收益观”);70年代着名美国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在《会计理论》中提出了商誉“三元理论”,即好感价值论、超额收益论和总计价账户论;80年代,美国D. E. Kieso和J.J.Weygrandt教授在《中级会计》一书中,将商誉的性质概括为两方面:一方面代表获取净资产的代价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另一方面代表企业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盈利能力,等等。 由于商誉会计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商誉至今仍深刻困扰着会计界,商誉及商誉会计仍是迄今为止会计领域中最富争议的论题之一。本文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商誉的内涵商誉是指可以在未来期间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的一种潜在能力,或者一家企业预期的获利能力超过了可辨认的正常获利能力之资本化价值。商誉的产生有很多因素,如顾客形成的良好声誉、企业卓着的管理、较好的经营效率、生产技术垄断以及地理位置天然优势等。商誉具有附着性特征,无法独立存在,它既不能单独转让、出售,也不能以独立的一项资产作为投资,它只能依附于企业整体。良好的商誉可以使企业获得客户信赖,扩大影响,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然而,对于商誉的定义,会计界一直没能达成共识,至今未能形成权威性定义。国际会计准则(IAS22《企业合并》)规定:商誉是指交易发生时,购买成本超过企业在所购买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中的股权份额的部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SFASI41《企业合并》)规定:“购买企业支付的购买成本超过获得的资产与承担的负债的净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的金额包括不符合SFAS141规定的应确认为其他资产的无形资产。”英国会计准则(FRS10《商誉和无形资产》)规定:“企业通过监管或法定权利所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但可以辨认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包括特许权、专利权、着作权、商标等。”我国新《会计准则》(财政部,2007)规定: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综合来看,IASC、美国和英国都是从剩余价值观角度来定义商誉,而我国是从超额盈利观角度来定义的,同时,IASC和英国定义的商誉不属于无形资产,而美国和中国定义的商誉属于无形资产,这一点直接影响到商誉的确认和计量。 商誉的来源。综观以往的研究,商誉可分为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亦称合并商誉)。自创商誉指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积累形成的能够带来超额利益的资源。外购商誉是指通过产权交易行为(兼并购买)从企业外部的其他企业获取的不可辨认的无形资源。实际上,外购商誉仅是商誉在产权交易时点呈现的一个短暂状态,商誉更多是以自创商誉的状态而存在的,且外购商誉根源于自创商誉,不存在独立于自创商誉之外的外购商誉。 实际上,商誉形成于企业的管理协同差异中。现代经济环境下,管理的实质在于协调,只有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激活组织中的各种细胞,整合组织掌握的所有资源,充分挖掘各种生产要素的潜力,产生“1+1 2”的超额收益效应,形成商誉。事实上,商誉形成的各种因素中,不论是良好的社会关系,或是人员素质,还是企业的市场优势、地理位置优势,均可以通过管理协同差异体现出来,使得在相同的投入基础上,一部分企业能够获得超额收益,存在商誉(或正商誉),一部分企业却只能获得微小甚至没有回报,存在负商誉。商誉的确认 传统财务会计承认外购商誉而不承认自创商誉,从而确认外购商誉而不确认自创商誉。这是有悖于当代经济发展趋势的。事实上,商誉不仅存在于企业并购过程中,同样存在于企业内部,而且企业内部产生的商誉即自创商誉是商誉存在的常态,外购商誉仅是商誉的短暂状态。 (一)自创商誉的确认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部分传统会计理论和会计准则已不适应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在知识经济环境下,自创商誉的确认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从理论上看,首先,会计上只确认外购商誉,不确认自创商誉,实质上是遵守了收付实现制原则,从而违背了权责发生制原则;其次,会计上确认外购商誉,不确认自创商誉,过分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原则,从而抛弃了相关性原则;最后,会计上只确认外购商誉,不确认自创商誉,虽然遵循了谨慎性原则,但是却有悖于重要性原则和充分披露惯例。所以理应对自创商誉进行确认。 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企业的自创商誉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而是列入企业合并的相关准则中,这与国际会计准则相一致。在新会计准则中,无形资产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其中无形资产的范围仅局限于可辨认无形资产部分,而商誉属于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归于企业合并准则中,这与其会计确认的前提趋于一致,奠定了自创商誉确认的基础。 (二)外购商誉的确认 外购商誉是指由于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进行核算而形成的商誉,是收购企业的购买成本与被收购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包括正商誉和负商誉。早期的研究中着重于对正商誉的研究,对负商誉的研究则偏少。实际上,正商誉和负商誉是一组相对的概念,处于对等地位。我们可以把正商誉看做是一种特殊的无形资产,把负商誉看做是一种特殊的负债。 外购商誉的确认有不同的国际惯例。一是把商誉看成一项权益抵销项目,在合并时立即注销,直接冲减合并企业的当期收益。这是欧洲大陆国家流行的会计惯例,与这些国家采取的极度审慎的会计原则有关;二是将商誉单独确认为一项资产,并在其预计的有效年限内以摊销列作费用,这曾是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的要求;三是将商誉作为一项永久性资产,不予摊销,即认为商誉将使购并后的集团永久受益,这曾是早期流行的惯例,后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作为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商誉属于一个模糊的概念。这里认为,这三种方法可归纳为两种模式,一是可摊销的资产模式,一是灵活处理模式。 经济会计论文:论知识经济的社会文化观与现代管理会计 一、知识、知识经济问题的社会文化观 关于知识经济问题,是我国学术界当前正在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总的说来,讨论的重点主要集中于它的技术层面,很少涉及到它的社会文化层面。 什么是知识经济?现有相关文献的阐述大同小异,多是引用“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所下的定义。 我个人的认识是:“知识经济是工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其基本特点表现为它是以人的创造性知识(广义理解的知识)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从而使经济的发展不再属于资源依赖型,而转化为知识依赖型(依赖于人的知识的发展程度)。由于地球上的资源总是有限的,而人的头脑中的知识却可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来,因而知以经济作为知识依赖型的经济,自然就可保待长期持续发展。” 现在的问题是:上述关于知识经济的界定中,广义理解的创造性知识怎样才能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来呢?这就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胄先是一个社会文化问题。即涉及到“非人性化”(dehumanized)与“人性化”humanized)的问题,如果知识经济只涉及到非人性化的技术问题,那就只能称之为技术经济,而不是知识经济;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创造性知识是人的创造性思维的结晶,是人的大脑的产物。但任何人都不是一个孤立的人,而是作为“社会人”以至“文化人”而存在,总是生活在定的社会关系中。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人的大脑能个能独立自主、精神焕发地进行创造性思维,从而相应地产生创造性知识,是有条件的。也就是说,它首先同人们所处的大环境、人们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条件有着直接的联系。这是因为,“创造性思维不同于一般思维,往往表现为具有超常性(不墨守成规)、它有个性(独出心裁)、富有开拓精神、独创性与灵活性。”而要使真正具有上述特征的创造性思维得以自由驰骋,从加使异彩纷呈的创造性知识得以源源不断地大量涌现,又有赖于与此相适应的催人奋进的社会大环境的激发和孕育才有可能实现。这也正是至今仍有许多人总是带着极其美好和仰慕的心情,追思我国公元前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和西欧14世纪到16世纪文艺复兴时代的根本原因所在。因为这是中、西文化史上的两个黄金时代,都是真正的“思想大解放,科学、艺术处于大变革、大发展、大创造的时代,也是科学、艺术上英才辈出、群星灿烂的时代。”这两个中、西文化史上黄金时代所产生的订多出类拔萃的大师们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闪耀的思想光辉,可以看作是他们所处的伟大时代精神的生动反映,至今仍熠熠生辉,令人无限敬仰。 关于创造性人才(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辈出与社会大环境的关系,我国晚清大学者龚自珍对此也有极为深切的感受。从他所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九州生气情风雷,万马齐暗诚可哀。我愿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可以看到,其中的前两句充分反映了他对封建社会末期的思想禁锢压抑了创造性人才成长的无限惋惜和哀叹。而后两句则充分表达了”他强烈要求进行社会变革,为创造性人才茁壮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的热切追求和无限向往,因而他的这一寓意极为深刻的诗篇,就是今天读来,也足以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发展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由于知识是人的头脑的产物,是同每个人的精神状态紧密联系的,因而它就决不可能是单纯的自然科学技术问题,而应首先看作是社会文化问题。发展知识经济,使它真正为人民造福,首先要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格的独立和人的尊严,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做到以人为本、技术为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每个人的创造性思维,为促进知识经济迅速而健康的发展,提供无穷尽的精神和智慧的源泉。 二、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同宏观与微观经济管理体制之间的关系 (一)从宏观上看 首先要明确,在我国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要形成和发展知识经济,是完全不可能的。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没有二十年来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如果没有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推动,以加速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扑面而来的以创造性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将无法在我国生根、发芽和结果,从而使我国又将失去一次重大的历史机遇,即导致我国经济的发展将无法融入世界性知识经济发展的大潮流,而陷入步履维艰的困境。 那么,知识经济为什么必然会同我国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水火不容呢? 从社会文化观看,须从经济与文化的关系谈起。 关于经济与文化的关系,正如“在其所著《新民主主义论》中说:‘一定的文化(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文秘站版权所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当时,根据提出的‘一边倒’的国策,在经济上照搬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其主要特点是:采用国家所有制,所有企业除极少数属于集体所有外,都属于以国家为代表的‘全民’所有,国家通过下达指令性计划进行‘大统一’的直接管理;在财务上实行‘统收统支,统负盈亏’,企业没有独立自主的经营权。经济体制上的‘大统一’,要求文化上的‘大统一’与之相适应。‘大统一’的文化,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表现出一元性、依附性和驯服性的显著特点。 一元性是指强调‘社会本位论’,个人作为社会整体的一分子,不应有独具‘个性’的自我追求,个人的人格独立和正当利益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要求每个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否则,就会被诬为‘个人主义’严重而受到批判。 依附性与一元性相联系,强调任何人不能游离于一定的社会组织之外,其工作和生活必须依附于一定的组织,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无所不包的层层依附于上级的金字塔式的依附网络。 驯服性是指强调个人对组织必须绝对服从,不容任何人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有任何‘越轨’之处。要求人们以做组织的‘驯服工具’为荣。 这种‘大统一’的文化,一方面将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社会成员中极少数先进英雄模范人物‘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范相等同,严重脱离社会客观实际,势必导致‘假、大、空’风气的滋生和蔓延;另一方面,它对人的‘个性’的扼杀,也对社会成员主动性和聪明才智的发挥起到严重的窒息作用。”由此而形成的知识界“万马齐暗”的局面,怎么有可能为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无限生机的精神动力与智慧源泉呢? 市场经济体制则与此不同。它是建立在自由而普遍的商品等价交换的基础上的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其基础是确认交换双方地位的平等,并不因金钱或权力、地位的 不同而有所差别。而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又有利于调动人类可贵的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即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第一》)和“止于至善”(《大学·孔经》)的精神,这两个方面的结合,就表现为力求达到永无止境的更加完美境界的精神。经济生活中这种精神的发扬,有助于促进人的人本立场、主体意识和人性智慧的回归。从而可以为知识经济在我国的形成和发展奠定牢固的人文基础。 从以上关于知识经济形成与发展宏观基础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它所涉及到的首先是社会文化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对有关问题如果不从社会文化的大视野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就有可能使人们的认识陷入机械论或工具论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二)从微观上看 再从微观上看,在企业内部建立合理的权力结构,实行真正民主的、人性化的管理,借以为知识经济在企业内部奠定微观基础,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也走了一段很长的弯路。本来西欧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TheRenaiance)和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TheEnlightenment)所倡导的“人本主义”和“天赋人权”的思想,已经促成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使广大公民(citice)至少从理论上看,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如可参与议员和总统的直接选举等等。可是,在企业内部,长期以来,所实行的仍然是纵向的专制独裁式的集权化管理,广大员工仍处于无权的状态,他们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为等级森严的官僚体制所控制。从而使广大员工在企业内部的主人翁地位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智慧和创造力,因受到种种压制而无法充分发挥。 如不彻底改变这种情况,知识经济在企业内部的落实自然无从谈起。 本世纪中叶以来,在西方企业内部兴起的“产业民主运动”(IndustrialDemocracyMovement)正是以彻底改变上述违反历史进步潮流的情况,作为其基本出发点。“‘产业民主运动’认为,企业内部传统的专制独裁式的管理等级制度所形成的管理权力结构,必须作重大的、带根本性的变革,使之与反映历史进步潮流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相适应。即认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所提出的‘人本主义’和‘天赋人权’的思想,不仅要体现在整个国家的政治、社会生活中,同时也应体现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中。广大员工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处于无权的状况必须根本改变,要在企业内部实行‘产业民主’,将原来纵向的专制独裁式的管理转变为横向(扁平式)的分权化的民主管理,借以使员工和经理人员处于平等地位,享有同样的参与权力,把人本主义、民主管理的思想贯穿于企业管理过程的始终。从而使企业真正成为一个民主的、人性化的组织(HumanizedOrganization)。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充分发挥出来。”为知识经济在企业内部生根、发芽、结果形成广泛的人文基础。企业经营目标是企业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管理会计,作为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信息和智力支持的“决策支持系统”,其一切活动,也应以企业的经营目标为中心,力求能卓有成效地促进和服务于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应怎样界定企业的经营目标?国内外各相关学科的学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和发展的过程。我认为,其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又同人们对人性(personality)怎样认识有着直接的联系。 大家知道,美国学者AbrahamH.Maslow是研究行为科学的先驱者之一,他在本世纪4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论”(HierarchyofeedTheory),该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5个等级,依次是:①生理的需要:是指衣、食、住等人的基本生活的需要。②安全的需要:是指人的生活及其生命、财产能得到安全保障的需要。③友好与归属的需要:是指人进入组织后,组织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友好相处,成员对所在组织形成归属感的需要。④尊重的需要:是指人应受到尊重,在组织中形成自重、互敬的良好气氛,进而激发人们对所从事的工作产生自豪感的需要。⑤自我实现(Self-actuality)的需要:是指人对完成自己矢志献身的创造性事业,可从中得到最大自我满足的需要。这种自我实现是一种最高的精神境界。以上5个层次的需要,形成一种金字塔式的结构。 我感到,对AH.Maslow的理论.也可从另一角度来领会,据以把人依次分成三种类型,即经济人(Economicman)、社会人(Socialman)和文化人(Culturalman)。意思是可粗略地认为:侧重于第1、2层次的人属于“经济人”;侧重于第3层次的人属于“社会人”;而侧重于第5层次的人属于“文化人”;而第4层次则介乎第3层次与第5层次之间,既同“社会人”有关,也同“文化人”有关。 对人的类型作这样一种分类,有什么重要意义呢?我认为可以作为确定企业员工的个人目标和作为由员工组合而成的企业整体经营目标的客观依据。 具体地说,在工业经济发展的前期,本世纪初以泰罗为代表的管理学家认为,企业的组成人员,都是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进行活动的“经济人”。企业整体的生产经营,也遵循“经济人”的行为准则。因而企业整体的经营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对员工的激励也主要运用经济激励机制。 当工业经济发展到较高级的阶段,行为科学家则认为,不能把企业的“组成人员看作是只寻求经济利益的‘经济人’,而应把他们看作是具有感情、思想、需求。爱好和主动性、能动性的‘社会人’。因而认为,企业作为一个社会单位,是一种社会的有机联合体。在这种社会有机联合体中,不存在像‘利润最大化’这样一个单一的可以普遍适用的经营目标。从长远的观点看,应把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看作是它的总体目标。……必须努力消除以‘利润最大化’为单一目标可能导致企业侧重短期行为的种种消极因素。除利润之外,还必须同时在科技开发、产品开发、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人才开发、生产安全、技术装备水平、生活福利设施等各个方面同时下功夫,才有可能为企业长期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奠定牢固的基础。与此相联系,企业的员工作为‘社会人’,不是单纯‘经济人’,他们的个人目标也是多样化的,应包括心理、社会和经济需要等各个方面,并不会以单纯追求经济利益作为其唯一目标。因而,对人们的激励因素也不能局限于经济因素,而应同时包括心理、社会和经济等各个方面。” 当工业经济进一步向知识经济转变,企业的组成是以高智力的员工为主体,他们已经达到‘文化人’的崇高精神境界,企业作为由文化人组成的集体,它们的生产经营当然不会以工业经济后期“企业本位”的多元化因素作为经营目标,更不会以工业经济前期所采用的“单一的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而会适应“文化人”的特点和要求,采用以服务于“社会本位”的更高层次的多元化因素作为经营目标。这种更高层次的多元化因素,从根本动力上看,必然是以非功利性因素作为主导。这是因为以“文化人”为主体组成的知识经济社会,是高度文明的社会,根植于这种大环境的企业,自然会以更广阔的视野,更恢宏的气度,力求应用它所拥有的巨大优势,不断为其赖以生存的社会创造尽可能多的新价值,借以为解决社会面临的诸如资源、环境、教育等众多问题,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作出尽时能大的贡献。总括地说,企业的经营目标,从“单一的利润最大化”,到“企业本位的经营目标的多样化”,到“社 会本位的经营目标的多元化”,反映了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其中,财务会计能最直接有效地为实现较低层次的 企业经营目标--“利润最大化”服务,而管理会计则有更广的活动空间,即可为实现较高层次的企业经营目标--“企业本位的多样化的经营目标”和“社会本位的多元化企业经营目标”服务。特别是能更有效地为较高层次的根植于知识经济社会的“社会本位的多元化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服务。 (二)“决策支持系统”从为“金字塔式”的“决策系统”服务转变为同时为“倒金字塔式”和“金字塔式”的“决策系统”服务 我们曾较早地撰文论述管理会计是“决策支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首要职能是从事决策的研究工作。问题在于:我们原来在这一方面所作的论述,是以纵向的金字塔式的集权化管理模式为基点的。因而对“决策支持系统”如何进行决策研究,是把重点放在如何为企业最高领导人进行最终决策的金字塔式的“决策系统”提供信息与智力支持。这种认识显然是很不全面的。因为它既不符合“产业民主运动”的要求,也同知识经济形成与发展的总趋势不相适应。因为知识经济既然是以人的创造性知识作为最重要的核心生产要素,而知识又是深藏于广大员工大脑中的精神财富,是不可能依靠外力的强制(如通过上级的发号施令)把它挖掘出来的。唯一的办法,是形成一种新的有效的机制,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员工自身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动力,使他们每个人头脑中的知识宝库都能转化为企业取之不尽的创造源泉。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改变企业管理原来的权力结构,即从纵向的集权化、控制性的管理转变为横向的、分权化的民主管理,以基层作为管理权力的基点,真正确立广大员工的主体地位,赋予他们充分的自主权、知情权和参与权,即坚持员工本位的原则,使每个员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有权依据他们直接了解的情况,善于审时度势,适应情况的变化自行进行决策,形成“倒金字塔式”的决策体系,并在其运作中形成一种以”自主管理”为基础的“自行调节”、“自行控制”、“自行适应”的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极大地提高企业对客观环境、条件变化的灵活反应能力,从根本上消除在集权化管理模式下凡事要层层请示汇报才能采取行动、势必贻误稍纵即逝的时机而造成损失的严重缺陷。 在建立了“倒金字塔”决策体制以后,企业的高层领导应怎样实现其领导职能呢?我认为,宜实行较为超脱的、富有感情色彩的“鼓舞性领导方式”(Iirationalleadership)或称“支持性的领导方式”(Suortingleadership),进而收到“官闲民乐”的效果。这里所说的“官闲”,并不是指采用“倒金字塔式的决策体制”,企业的高层领导可以无所事事,而是指他们应尽量避免去直接干预其所属各层次、各单位广大员工所从事的日常具体事务,而应集中主要精力去研究企业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战略性的大问题,从宏观上对企业整体性的发展进行高屋建瓴式的谋划;而“民乐”,则指广大员工在遵循企业总的经营规范的前提下,可以独立自主。心情舒畅地开展工作,而不致于经常受到外来的种种无谓的干扰。这样,就可以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一种充满无限生机与活力的条件,有助于促进广大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各尽所能,才思泉涌,从而创造出尽可能优良的业绩,为企业整体的健康发展作出尽可能大的贡献。 管理会计,作为决策支持系统,应怎样做才能同上述新的决策体制的要求相适应呢?我认为,上述新的决策体制对“决策支持系统”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高了。因为前者要求后者: 既眼睛向下——为企业生产经营第一线的广大员工提供动态追踪式的瞬时信息沟通网络,为他们进行日常经营决策提供信息、智力支持。 又眼睛向上——为企业高阶层领导进行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决策提供信息、智力支持。 这样上下结合,使全局与局部、长远与当前、战略与战术互相贯通,就可收到最优的整体效果。 (三)管理会计将从“财务会计”的“二维结构”向“三维结构”转变,走上自己独立发展的道路 会计的发展变化同它所依存的社会经济环境条件的发展、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会计发展史作一简单的回顾,可以看到,从它的基本结构上看,已经完成了从“一维结构”向“二维结构”的发展,即从“单式簿记”向“复式簿记”的发展,这一发展历程,是同从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向以生产社会化为基础的工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现在我们面临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新时代的转变。由于知识经济是以创造性知识为其核心的生产要素,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原有的工业经济,于是出现了许多新问题,这些问题,从会计上看,依靠财务会计原有的“二维结构”模式是无法解决的。因而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管理会计要突破财务会计“二维结构”的既定框框,转变为在“三维结构”模式的基础上,走独立发展的道路,这已成为历史的必然。文秘站版权所有较具体地说,从历史上看,以自给自足为基本特征的农业经济,生产出来的东西消费以后,如果还有剩余,是以“资产”的形式存在,不管是农民,还是地主,只会把所占有的资产积存起来,甚至把它埋在地下也就是他们只会存钱,不会用钱,更不会把所占有的资产拿去投资,使资产转化为资本,因为当时还没有出现像“资本”或“投资”这样的经济概念。在这种情况下,占有资产的人要利用会计记账,只要用“一维结构”的单式簿记就够了,因为要掌握资产占有量的增减变化,只需要了解期初原来存多少,本期新收到了多少,本期用掉了多少,最后得出期末还存多少、用公式表示,就是:旧管+新收-件除=实在,十分简单明了。 经济会计论文: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律责任的性质研究(下)——独立审计的经济法责任 一、独立审计经济法责任的概念 经济法责任是指经济法主体违反经济法的规定或由于某种事实状态符合经济法的特别规定而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1] 关于它的名称,学界主要有:经济责任、经济法责任和经济法律责任等不同的称谓,但绝大多数赞成使用“经济法责任”,[2] 本文亦认为采用“经济法责任”的表述比较恰当。经济责任是一个泛化了的概念,其内涵与外延非常模糊,不适合作为法学术语用于经济法学理论和法律术语用于经济法实践;经济法律责任则容易造成“经济法律”和“经济法”的混同,使人误认为是所有经济法律规定的责任,而且,由于约定俗成的原因,法学中通常将“民事法律责任”简称为“民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简称为“行政责任”、“刑事法律责任”简称为“刑事责任”,容易引起人们将“经济法律责任”简称为“经济责任”的误会。因此,本文采用“经济法责任”作为经济法上之法律责任的专用术语。 独立审计经济法责任从广义来说,应该是所有独立审计社会化契约的主体违反社会化契约的约定而对其他社会化契约的当事人承担的责任。在第二章中,我们分析了独立审计法律关系的结构,认为它是一个多层主体构成的社会化契约关系。第一层主体是政府,政府接受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委托,作为公众的人,有义务对企业经营管理当局作审计监督;第二层主体是注册会计师协会,有限政府的审计监督行为并不是由自己亲自实施,而是通过制定系统的独立审计制度,培育行业协会这样的社会中间力量,由社会团体行使政府职能;第三层主体是注册会计师及事务所,行业协会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吸纳合格的会员来具体从事审计业务,并向公众提供审计信息;第四层主体是企业的其他利益相关者,他们根据各自不同的需要采用审计成果,同时通过企业给注册会计师支付审计公费,通过国家税收的形式支付政府费。[3] 独立审计社会化契约中,不同的主体负有不同的义务,相应的应当承担不同的责任。政府的契约责任根据本国采取的审计管理体制不同而不同,采行业自律型管理体制的,政府(国家)只承担立法等抽象行为的义务,而不负具体的契约责任。采政府干预管理体制的,政府应当负有监管的责任,这种责任本质上说是一种委托责任,如果政府监管不力,利益相关者可以有两个途径补救:一是通过司法程序要求政府履行监管义务;一是利益相关者自行监督,付出的监督成本由政府赔偿。当然上述途径仅是理论探讨,世界上还没有这方面的实例。不过,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政府自知能力有限,一般都不主动承担具体监管义务,而是将此义务给予民间组织,如美国在2002年前由注册会计师协会自律管理。但是,行业协会从资金、人员、技术等诸方面都与会员有密切联系,不可能纯粹地代表社会公众的利益,因此行业自律有天然的缺陷。于是,Sarbanes-Oxley Act of 2002(SOX)规定了一个新模式,即成立一个新的民间非营利机构-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代表公众利益对审计进行监督。PCAOB由五人组成,其中三人是代表公众利益的非会计专业人士。SOX的出台,使独立审计社会化契约趋于完善,在PCAOB成立以前,行业协会既代表会员利益,又代表社会公众的利益监督会员,往往会产生利益冲突;PCAOB成立之后,使代表社会公众的利益的组织独立,独立审计社会化契约关系得到理顺,能更好的保障各方利益。 在市场经济不健全的国家,由于缺乏完善的独立审计社会化契约的制度安排,政府往往把自己享有的行政权力与应当履行的经济义务混而不分,过度崇尚国家强制力管理,而对缺位或失误不承担任何责任,当然谈不上什么政府责任的问题。 “第三部门”(含行业协会和独立监督组织)的独立审计社会化契约义务在于制定职业标准、选择合格执业人员及对审计人员进行监督,其责任在于它监督缺位后应承担的后果。如果第三部门没有适当履行监督职责,利益相关者应当有权通过司法程序要求强制履行。因为“第三部门”是非营利的民间组织,其经费来自于会员的会费,不可能有财产赔偿的能力,因此不能也不可能追究它的财产责任。 对于注册会计师违反独立审计社会化契约,应当承担多重责任。首先是财产责任,注册会计师应当对自己的行为造成利益相关者的经济损失进行赔偿,具体赔偿的范围我们将在以后章节详细论述;其次应当承担伦理责任,注册会计师的违法行为不但损害了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而且损害了行业的声誉,应当受到行业协会的警告、公开谴责和降低信用等级等制裁;第三是行为责任,根据需要,行业协会或者其他监督机构可以要求注册会计师公开声明更正错误、暂停执业、进行业务和职业道德学习等;最后,如果注册会计师已经丧失了起码的职业道德水平,行业组织可以撤销其注册,使之丧失从事审计业务的能力,承担能力责任。 虽然独立审计社会化契约的主体结构十分复杂,但是该社会化契约是以提供独立审计服务的注册会计师为中心建立的,人们最关心的而且最复杂的是注册会计师违反契约的责任,本文研究的主题也仅限于此。因此,我们将独立审计经济法责任作狭义理解,仅指注册会计师的经济法责任。本文所称的“独立审计经济法责任”除本节外,均指“注册会计师经济法责任”。 二、注册会计师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基础 我们要探讨独立审计经济法责任是否有独特的具体形态,首先要确定独立审计经济法责任的范围,因为责任范围决定了责任形态的表现形式,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总体来说,法律责任是通过国家强制力来保护既有的法律关系的制度,证券市场独立审计的法律关系是一种社会化的契约关系,注册会计师审计是为全社会提供客观公正的会计信息,其成果的受众广泛。在证券市场上,注册会计师提供的是法定的公共信息,这种信息是对公众公司披露的财务 信息进行鉴证的信息。通过独立审计的鉴证,既提高了公众公司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又可以帮助投资者对投资对象进行判断和离析,从而维护了证券市场的稳定、健康和持续发展。形式上,注册会计师审计是由委托人委托来启动的,实质上注册会计师审计是被审计人的法定义务,审计的成果并不是仅仅为委托人提供服务,更重要的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权威的公共信息。因此,我们说注册会计师经济法责任是社会责任。这种社会责任在于责任的基础关系是应社会整体利益需要缔结的,在于缔结社会化契约的利益相关者是对独立审计制度的信赖,在于注册会计师提供的审计信息属于公众信息,还在于注册会计师经济法责任的目的是保障社会整体利益。那么,独立审计经济法责任应当限定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失败使社会成本增加的范围内。怎样具体判断增加了多少社会成本呢?我们需要对社会审计成本与社会审计收益进行比较分析。 常识告诉我们,对于利益相关者来说,如果审计的收益与审计的成本之间的差额达不到他们预期的水平,他们就不会产生审计的需求,独立审计制度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对于注册会计师来说,如果他们收取的审计公费与可能承担的审计责任的差额达不到他们预期的水平,他们也没有提供审计服务的动力,独立审计制度也不可能存在。由于独立审计是社会化契约,契约当事人听命于利益相关者整体,具体的个人对既定的社会化契约往往只能接受,所以,以上的利益对比应当从宏观上来分析。先分析审计需求,假设在没有审计监督的情况下,利益相关者的投入为I1,损失率为P,损失为L1=I1·P;在有审计监督的情况下,利益相关者的投入为I2,预期收益为(B+I2),如果审计失败,利益相关者的损失为L2=I2·P,假设利益相关者信赖审计,I2>I1.如果按照传统民法的契约责任赔偿原则,审计失败后,利益相关者获取的赔偿应当为(B+I2)。再分析审计供给,假定注册会计师获取的审计公费是A,预期的审计失败率为Pa,注册会计师可能承担的最大赔偿额是C=A/Pa.就民事法律关系而言,其民事责任只考虑具体案件的损害,以及对案件当事人的影响,即是否给予了受害人法律规定范围内的补偿。而对于社会化契约而言,它不仅要考虑案件的具体当事人,而且要考虑具体案件的责任后果对整个社会和整个制度的影响。如果注册会计师对于审计失败的赔偿大于C的话,势必损害独立审计职业,造成行业萎缩;如果赔偿小于(L2-L1)的话,势必造成独立审计没有任何经济价值,利益相关者没有需求的积极性,社会将失去一项有力的监督制度。因此,基于社会整体利益考虑,审计失败的财产责任L只能在这样的范围内:(L2-L1)<L<C.如果C<(B+I2)的话,那么利益相关者只能得到部分经济补偿,至于这部分经济补偿怎么在利益相关者之间分配,则属于独立审计经济法责任构成要件要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对权利主体的选择和注册会计师过错的认定来确定对具体受偿人的赔偿范围。 三、注册会计师经济法责任的具体形式 利益相关者缔结独立审计社会化契约的主要目的是取得经济收益的最大化,独立审计的经济法责任首先应当保护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保护经济利益的直接方式就是对利益相关者的经济损失进行适当的补偿,因此,独立审计经济法责任的一个主要形式就是财产责任形式。财产责任就是注册会计师因审计失败应当给予利益相关者经济赔偿的责任。财产责任一方面可以使利益相关者的损失得到弥补,维持利益相关者要素投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不勤勉尽职的注册会计师受到应有的经济惩罚。虽然独立审计经济法责任的财产责任形式与民事责任的财产责任形式表面上是一致的,但实际上有质的不同,上面我们对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基础作推理的时候已经强调过,经济法的财产责任是对社会整体利益的损失进行补偿,是关注利益相关者整体受损的情况,而民事责任关注的是具体的个人受损的情况;经济法责任确定经济补偿的范围是基于社会利益与社会成本平衡的考虑,而民事责任是基于对具体受害人是否能给予充分补偿的考虑。 对审计失败负有过错的注册会计师除了应当承担财产责任外,还应当承担财产以外的其他责任。这种责任的直接诱因是,注册会计师行业为了保证职业的生存,必须采取措施提高自己可以承受的赔偿能力。上面我们提到,注册会计师可能承担的最大赔偿额是C=A/Pa,为了提高C,一方面可以增加A,另一方面减小Pa.增加审计公费并不是注册会计师行业一方可以决定的,而是需要在社会化契约谈判中得到利益相关者的认可,归根到底由社会审计成本的承受力来决定。因此,从注册会计师行业自身来说,只有一个途径提高赔偿能力,那就是采取措施减小审计失败率。为了减小审计失败率,行业协会必须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前面我们说过,行业协会引导注册会计师提供独立审计服务,其本质是代政府履行利益相关者权益的经济职能,那么政府也有动力将行业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的措施法律化,使之成为独立审计制度的组成部分,这些由注册会计师协会施加给注册会计师的措施就成为注册会计师因审计失败必须承担的经济法责任。 这些非财产性的经济法责任根据采取的措施不同可以分为伦理责任、行为责任和能力责任。伦理责任是道德与法律的融合,指注册会计师违反了职业道德规范应当承担的责任。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不是我们平常认为的大公无私,他人至上,而是从事该职业起码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强调伦理责任并不是经济法的首创,其实民法的契约责任、诚实信用原则等都含有伦理因素。[4] 注册会计师伦理责任的具体形式主要包括:对注册会计师,协会给予警告、公开谴责;对会计师事务所,协会给予公开谴责、降低信用等级等。行为责任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要求注册会计师及事务所对自己的过失行为采取补救措施,具体形式是要求注册会计师及事务所在指定的范围、以指定的方式公告更正审计报告;二是限制或者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行为能力,注册会计师审计是专业性强,知识更新快的行业,如果注册会计师不重视继续教育,一段时间后,可能自己的知识结构不能满足独立审计的基本要求,业务能力达不到专业要求的水平本身就是注册会计师最不可接受的主观过失。对于不能胜任业务的注册会计师,协会应当采取措施暂停其执业,并给予其业务培训,提高他的业务能力。所谓限制行为能力,是指在一段时间内暂停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资格。能力责任则是剥夺注册会计师从事独立审计的权利能力,对于严重违反独立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规则的当事人和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协会应当给予最严厉的制裁,将之清除出注册会计师的队伍。具体措施是注销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登记,撤销会计师事务所的执照。 四、证券市场独立审计经济法责任的特征 前两节我们通过分析独立审计经济法责任的形态,揭示独立审计民事责任理论的缺陷,行政责任代替经济法责任的弊端,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独立审计经济法责任的客观存在,下面我们总结一下证券市场独立审计经济法责任的特征,使这一新兴的法律责任在理论上有更完整的形象。 (一)证券市场独立审计经济法责任是注册会计师对社会承担的责任 我们认为,注册会计师与公司的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社会化契约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注册会计师是独立审计的受托人,社会公众(包括公司管理当局的广泛的利益相关者)是实质上的委托人。这样,注册会计师受到社会化契约的约束,必须全面履行契约规定的义务,否则就要承担法律责任。但是,我们不能明确指出 具体的责任相对个体,只能认为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是相对社会公众。至于社会公众中,具体到哪些人有权接受损害赔偿,是根据独立审计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基础和构成要件,从社会成本上作判断。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只有有权请求损害赔偿的人才是社会化契约的当事人,无权请求损害赔偿的人仍然是社会化契约的主体,只是他们仅享有相对不完整的权利,如享有利用或者不利用社会化契约成果的权利。因此,在社会化契约中,原权利和救济权利是相对分离的。 而民事责任完全不同,民事责任是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一方当事人对于另一方当事人的责任,是原子化个体对原子化个体的责任,即特定私权主体对特定私权主体的责任。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义务或侵犯对方的权利时,使对方的合法利益受到损害,法律便迫使加害人对受害人承担同样的不利后果,以使受害人被破坏的平等地位和被损害的权益得到恢复或弥补。民事关系的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都是具体明确的,民事责任的范围也是确定可知的,权利主体的原权利和救济权利是统一的,这种确定的、具体的权利只需要形式正义就可能得到实现。 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相对人的行政责任是一方当事人对于国家的责任。行政相对人不履行行政法规定的义务,会使国家受到损害,法律便迫使加害人承担不利的后果,修复被破坏的社会秩序。这是个体对国家的责任。追究一个行政违法者的行政责任是国家权力的一种表现,不同于经济法和民法,追究经济法责任和民事责任是权利人救济权利的实现。权力的实现和权利的救济是有本质区别的。在责任的形式方面,三种责任都有财产责任的形式,经济法和行政法还存在非财产责任的形式,如注册会计师因过错审计失败,可能要承受暂停执业的经济法责任和罚款的行政责任;如果三种责任都以财产的形式承担的话,行政责任的受益者是国家,如罚款的款项要归于国库,不属于任何个人,经济法责任和民事责任的受益者都是具体的个人。 (二)证券市场独立审计经济法责任是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并重的责任 在证券市场独立审计经济法责任中,注册会计师既要对公众公司的利益相关者承担损害赔偿的财产责任,又要对社会承担一系列的非财产责任,我们把这些非财产责任概括称为伦理责任、行为责任和能力责任。所谓伦理责任是指以注册会计师因违反职业道德规范,应受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开谴责、警告,对会计师事务所降低信用等级等为内容的责任;所谓行为责任是指以注册会计师协会暂停注册会计师及事务所的执业,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指定的范围、以指定的方式公告更正审计报告为内容的责任,或者要求注册会计师停业学习,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能力责任是指以注册会计师协会撤销注册会计师的注册,终止注册会计师及事务所的执业资格为内容的责任。[5] 与经济法责任不同,民事责任主要是财产责任;行政责任主要是人身责任,虽然行政责任也采用行政罚款等方式,但主要是对行政违法行为人给予拘禁、警告、记过、开除公职等行政处分方式;而经济法责任既有财产责任,又有非财产责任,且二者并重,难分主次。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自从注册会计师行业恢复以来,一直是以追究注册会计师的行政责任为主,辅之以刑事责任。这些行政责任主要包括《注册会计师法》规定的政府主管部门对会计师事务所给予警告、没收非法所得、罚款、暂停营业、撤销注册,对注册会计师给予警告、暂停执业和吊销执照;《证券法》规定的没收非法所得、罚款,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会计师停业、吊销直接责任人的资格证书;以及证监会的有关法规规定的罚款、没收非法所得、撤销注册会计师及事务所的证券从业资格等。在经济法理论中,有学者把类似注册会计师的这些现在称为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的制度统统拉入经济法责任之中,认为《证券法》、《注册会计师法》等本身就属于经济法部门,其责任当然是经济法责任。这种“胡子眉毛一把抓”的“抢地盘”似的观点我不敢苟同。一方面,它混淆了经济法责任与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它对经济法责任简单化,既不利于经济法学的完善,也不利于整个法学的发展。我们认为,学科的划分,是以研究的方便为导向的,立法是以法的适用方便为导向的,从立法技术上考虑,一项具体的法律,必然是不同的法律规范综合,为什么非要硬拉一个什么法属于经济法呢?为什么把分明属于其他法律部门的规范,生硬的认为是经济法的规范呢?如果真要这样的话,自然就会产生真正的经济法研究受到忽视,经济法学的研究成果无法转化为立法、司法实践,经济法学得不到其他法学的认同的不良后果。 我们应该正视,在我国现行的《注册会计师法》和《证券法》中,还没有真正意义的经济法责任的规定,这些法律把一些本属经济法责任的内容视为行政责任,把追究的权力赋予给有关国家机关,这是我国立法的缺陷,而这种缺陷很大程度上在于我国经济法理论的落后。当然,明确提出经济法概念的国家并不多,但是这并不会妨碍这些国家对实质的经济法理论的研究,也并不影响在这些国家对我们所称的“经济法”的立法,如美国就有世界上竞相借鉴的证券立法和注册会计师立法。在我国的经济法学研究中,长期以来把国家的经济职能与政治职能混同,强调国家强制力在经济法中的作用,走向了偏误,这种偏误表现在责任理论上就陷入行政责任之中不能自拔。再者,我国的经济法研究忽视了“第三部门”在经济法责任中的作用,[6] 现有的立法往往把会计师协会这样有权追究责任的行业组织视为行政法的授权主体,它们追究的责任归类于行政责任,这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第三部门”制度的一种不完整的引进,使得我国的社会组织立法呈现出“四不象”的混乱。 本文主张我国应当给予被称为“第三部门”的社会组织完整的法律地位,承担起代表社会公众追究有关责任人的经济法非财产责任的重任,[7] 以区别于通过政府部门追究的行政责任。 (三)证券市场独立审计经济法责任是补偿性与惩诫性相结合的责任 经济法责任中有关财产的任是要求注册会计师承担财产损失的不利后果,客观上具有惩罚的意义,同时,与民事责任一样,还具有赔偿受害者经济损失的补偿意义。至于民事责任是否具有惩罚性,观点并非一致。有人认为,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和人身关系的,依据平等原则,民事责任只能具有补偿性,不能具有惩罚性,因为地位平等的当事人之间谈不上谁惩罚谁的问题。但也有人认为,法律责任是国家法律对行为人的一种否定性评价而应当承担的不利后果,法律责任是以国家法律的强制力作后盾的,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的秩序强制分配给行为人的负担,具有一定的惩罚性。两者的观点都有合理的方面,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民事责任的首要功能在于给予受损人以补偿,使受损人恢复到损害前的状况,民法是通过这种对旧有权利的维护来维护现有的社会秩序,而不是通过对行为人的处罚来维持社会秩序。认识这一点对区别民事责任与经济法责任是有意义的,民事责任的补偿性体现了“可预见性”和“充分性”特征,民事责任的行为人在实施行为之前,对自己行为的后果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如在违约责任中,当事人只对相对人承担责任,责任的范围限于约定的范围,侵权责任虽然具有对世性,但只有受侵害者才具有请求赔偿的资格,受到侵害的人毕竟是可确定特定人,对于受害者,行为人必须给予充分的补偿,使受害人恢复到受侵害前的状态。在证券市场独立审计经济法的财产责任中,受害主体众多,往往是不确定的,但是注册会计师不可能对不确定的每一个受损人都给予经济补偿,只能通过归责基础作出适当的判断,确定有权请求赔偿的主体,对他们的损害,注册会计师也只能给予适当的赔偿,而不一定是充分的赔偿。因此,经济法的财产责任一方面表现为补偿性,另一方面也表现为惩罚性,其责任功能不是以维护受侵害时的原状,而是为了维护现实的社会秩序。 经济法责任除了财产责任具有补偿性和惩罚性双重功能外,其非财产责任具有惩诫性。经济法的惩诫性是与行政法的国家惩罚性不同的一种特性,“惩罚”表现为一 种国家的权力,包括财产责任的惩罚性也是国家强制力的体现。而“惩诫”包括“惩罚”和“教育”,主要是体现一种权利(不是权力),社会组织的惩诫权利形式上来源于国家法律的授权,但本质上是通过社会化契约获得的社会公众的授权,它不是一种国家授予的政治性权力,而是社会公众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而得到的委托授权。 (四)证券市场独立审计经济法责任的认定高度复杂和技术化 证券市场是高度复杂和技术化的资本市场,与商品市场相比,证券市场的供需主体及决定供需变化的因素与机制更加复杂。从市场主体来看,从政府到企业、从机构到个人,形形色色,非常广泛,他们在市场中的地位、对市场的熟悉程度、对市场的要求千差万别。从市场构成来看,不同主体代表不同的利益群体,内部运作机制各不相同。从交易工具来看,有债券、股票、基金及金融衍生商品等,各类工具在性质、交易方式、价格形成机制等方面既自成体系又彼此联系。从价格形成机制来看,证券实质上是市场对资本未来预期收益的货币折现,其预期收益受利率、汇率、通货膨胀率、所属行业前景、经营者能力、个人及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影响,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从投资人的动机来看,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与投机行为相互伴生,难以预测和控制的投机行为往往造成市场的剧烈波动。由于证券市场的复杂性,投资者投资受损之后,往往很难认定究竟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即使是可以大致确定引发损失的因素,也很难把损失在复杂因素中定量分配。 独立审计是高度专业化和技术化的专家服务活动,审计人员需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战经验,会计信息的鉴证过程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技术过程,没有专业背景的受害人和并非从事审计专业的法官很难判断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是否有审计虚假、未尽职业谨慎,也很难认定受害人的损失与注册会计师的损害行为中存在的因果关系。 以上两种高度复杂和技术化的事物加和在一起,更增加了证券市场独立审计经济法责任的复杂性和追究责任的难度,使证券市场独立审计经济法责任具有其他法律责任所不能比拟的特殊属性。 经济会计论文:经济会计学理念改革思路 一、经济学关于销售收入实现和确认的理论 (一)经济学关于销售收入实现的层次 销售收入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经营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企业会计准则一收入》,将“收入”定义为: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企业的销售过程是企业货币资本循环过程的一个部分,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将企业货币资本的循环过程描述为:/———生产资料货币资本—商品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货币资本\———劳动力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销售收入的获得过程是商品价值形成、增值和实现过程的统一。“销售收入的实现过程”与“销售收入的实现”在经济学上是有差别的。实现过程是指企业投入货币资金购买原材料,通过生产过程将其转变为产品;企业为产品寻找市场和用户,进行营销;发送产品完成销售并取得债权,直到最终收到货款的全过程。只要销售收入尚未到达终点,销售收入就仍然处于实现过程之中。只有当销售收入实现过程到达终点(即收回全部货款),才是真正的销售收入的实现。由于销售收入的获得是一个过程,因此,销售收入在获取过程中可以分为三种形态:(1)处于产品形态的销售收入。指产品尚未发出,市场交换行为没有发生之前的销售收入。(2)处于债权形态的销售收入。指市场交换行为已经发生,并己获得了索取货款权利的销售收入。(3)处于货币形态的销售收入。指真正获得了货币资金的销售收入。经济活动完成程度的不同,体现了销售收入成熟程度的不同,也就是销售收入质量的高低。将货币资本的循环过程与销售收入的实现过程结合起来,我们不难发现并体会到企业销售收入的实现过程贯穿于企业资本循环过程之中。其中,处于最终的货币形态的销售收入成熟程度最高,它是经济活动完成的最终表现;处于债权形态的销售收入还需要完成收帐活动才能转化为货币形态的销售收入;处于产品形态的销售收入还需要完成必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才能被转化为债权形态的销售收入。销售收入的质量就是指某种存在形态的销售收入与它在经济上得以最终实现之间的联系程度。 (二)经济学关于收入的确认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当销售收入在其刚刚形成(产品完成)时,由于其质量层次低,存在着较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与它在经济上的最终实现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在这时我们没有必要对其进行确认与计量,而使其仍然以成本的形态存在着。当销售收入质量提高到一定的层次,伴随于产品价值的不断增值,以及各种后续费用的明晰化和风险的弱化,这时我们就有必要对销售收入进行确认和计量。销售收入形态的变化及其成熟程度由低到高的过程为:产品形态销售收入一债权形态销售收入一货币形态销售收入。销售收入所体现的经营成果不仅表现在数量的大小,同样也体现在质量的高低上。因此,销售收入的确认不仅要确认数量,同时也需要确认其质量,其质和量必须同时并重。销售收入的确认,是指将处于某种存在形态和某种质量层次的销售收入在账簿中加以记录及在财务报告加以反映和披露的财务行为。人们常用“实现原则”来决定应确认的销售收入。经济学意义上的“实现”,就是指经济上的“真正实现”,即只有当货币资金真正完成了它的整个循环过程,才被确认为销售收入的实现;在商品变为货币资金时被确认的销售收入叫做“已实现的销售收入”,也就是货币形态的销售收入。 二、会计学中关于收入的实现和确认的理论,以及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的启示 (一)会计学的收入确认原则 收入确认在会计信息系统特别是在收益信息系统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企业目标和会计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报表批评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报表提供者利用收入确认进行利润操纵和报表粉饰。传统会计的收入确认标准在会计理论上称为收入实现原则或收入确认原则,它是基于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经济环境,它与经济学关于收入确认的理论是一致的。在当时的环境下,经济活动极为单一,绝大部分市场交易是钱货两清的一次性买卖行为。或者说,交易要么不发生,要么就一次性发生完成,与交易对象(商品)有关的风险和报酬的转移,也是一次性完成的,这样收入实现的时点比较容易甄别、确定。因此,传统收入实现原则强调,只有在收入的赚取过程已经完成、且收入是己实现(收到现金)或可实现(有收取现金的法定权利)时,才在账面上确认收入。当时,国际上对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规定,对收入的确认除了必须符合确认的一般标准———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外,还应满足:已实现或可实现;己取得;收益过程基本完成。20世纪50年代起,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步伐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就不断创新各种为顾客降低风险的交易活动,如分期收款销售、售后回购、售后回租、期权期货等。在交易创新下,各项活动很少是一次性行为,大部分交易活动都持续一个较长的时间段,甚至商品的交付、货款的清收也是逐期的,不再像传统交易下者的风险提高。这样,传统的收入实现原则难以合理地反映现实经济活动,会计界开始提出新收入和交易活动之间存在明显的联系而易于辨认。同时,购买者承担的风险降低,而商品销售的收入确认标准。1982年颁布和1993年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8号———收入》认为会计学意义上的“实现”,也就是会计准则中规定的销售收入实现的标志。即销售已经形成,并满足了一定的确认条件:(1)如产品已经交付,劳务已经提供,销售方己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买者;(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售出商品实施控制;(3)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4)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时,就可以而且应该被确认为销售收入,而不论它在经济上是否己得到了真正的实现。用这种观点确认的销售收入,我们可以把它称作“已确认的销售收入”。由此可见,会计学上“已确认的销售收入”分为两种类型收入:一种是“可实现的销售收入”,包括债权形态和产品形态的销售收入;另一种是“已实现的收入”,指货币形态的销售收入。从销售收入质量的角度来讲,“可实现的销售收入”是一种在会计上予以确认,但在经济学上还未真正实现的收入。它的质量层次低于“已实现的销售收入”。会计学关于收入的确认,其优点在于:可以全面、及时、公正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缺点是企业的销售收入成为具有不同质量 层次销售收入的混合体;重视了销售收入的数量,忽视了其质量,从而影响了对企业业绩的正确评价。就已确认的销售收入来计算本期损益,必然要超前交纳税金,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还有可能会虚增销售收入。如果公司销售的产品质量、规格有问题,发生销售退货,这时该笔已确认的销售收入就构成了虚增的销售收入,依据它去计算公司损益,就会虚增利润;即使没有退货,上述收入不是虚增的销售收入,在未到达“已实现的销售收入”的层次时,依据它计算本期损益也会导致公司利润超前体现。 (二)经济学相关理论对会计收入确认的启示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依据收入准则确认的收入,对于销售收入的数量给予了较多的关注,而对于质量的把握则更多是依靠会计人员对经济事项的职业判断,而准则中对收入的确认标准又只做了原则性的规定,在实务操作中难免会带有较强的主观性。笔者认为,通过经济学关于收入确认的原则较为谨慎,对会计学中关于收入的确定也有一定的启发性:会计人员有必要对销售收入的质量层次进行区分,以求更为客观、贴切地刻画和表现企业经营的原貌。具体的改进操作方法为:在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总账账户下增设两个二级账户,即“己实现的销售收入”和“可实现的销售收入”,用以分别核算上述两个质基层次的销售收入,并同时在会计报表中列示。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真实、全面、及时地提供销售收入的信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科学性。 三、会计学中关于收入确认的方法以及方法的改进 (一)会计学中关于收入确认的方法 收入确认的核心问题是收入何时确认的问题,解决收入何时确认的一个前提是要选择适当的时间基础,对此通常有两种选择: 1.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足以现金收到为标准来确认收入,以现金付出为标准确认费用。在收付实现制下,所有收到的现金都作为本期收入,所有现金支出都作为本期费用。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纯粹的收付实现制是不存在的,实际应用的是一种修正的收付实现制,即在遵循按现金收入来确认收入,现金支出来确认费用的总体原则之下,对其它一些事项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加以确认。 2.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又称应计制,是以权利和责任的发生与否作为标准来确认收入和费用。权责发生制是现代财务会计的三大支柱之一,正因为有了权责发生制,收入和费用确认中大量的应收、应付、预提、待摊项目才会存在,大量的估计判断程序才能得到应用。权责发生制还是收入实现原则、配比原则的基础,这三者共同构成了现代财务会计确认的基本原则。 (二)会计学中关于收入确认方法的改进 权责发生制取代收付实现制成为收入确认的重要基础后,仍然受到一些会计学者的批评:其一,权责发生制的最大缺点是面向过去,其所确认的收入和费用都是已实现的收入和己发生的费用,这样确认的结果必然导致会计信息不具有相关性;其二,权责发生制不能直接取得有关企业过去和未来现金流量的信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净收益的计算并不考虑现金收付的时间;其三,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确认收入和费用,将不可避免地运用应收、应付、预提、待摊等会计程序,这就难免使会计确认和损益计量具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作为决策的依据不太可靠。因此,一些会计学家提出了现金流动制,现金流动制是基于可能的现金流量来确认收入和费用并确定净收益的。在现金流动制下,净收益的确定采用盘存法,即净收益是前后两期净资产的变动额,期未持有的净资产被视为虚拟的现金流入,期初的净资产被视为虚拟的现金流出,二者比较相当于当期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的对比,其差额(虚拟的现金净流量)就是当期所取得的净收益。可见,现金流动制体现了“资产负债表重心说”。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现金流动制是与不同的经济环境相对应的,收付实现制适应于早期商品买卖为主、商业信用不发达的经济环境,权责发生制则适应于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而现金流动制则更适合金融活动充分发展的金融社会和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社会。因此,我们在确定收入确认的基础时,必须联系具体的经济环境。从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来看,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建立,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商业信用仍普遍存在,金融活动和知识经济将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作用,但工业仍是最主要的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因此,权责发生制仍将是收入确认的主要基础。同时,为了适应日渐增多的交易创新,还应该结合采用现金流动制,对知识资源、衍生金融工具等加以确认。 经济会计论文:会计的功能定位与会计的经济含义 一、争论的回归及观念的提出 新的经济环境给会计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会计信息过量,另一方面企业和市场所需要的真正有效的信息却存在很大的缺口,企业的工作中心由财务管理变为营销,会计信息被包括在管理系统之中,企业经营从追求利润变为追求价值增值,会计的地位因此出现了与企业和市场要求不相称的下降局面。为了会计的生存发展,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会计的功能定位。笔者认为,会计的角色偏差主要在于脱离了经济对它的需求,会计的功能定位也应以市场和企业的经济需求为标准。 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它能否获取和有效使用要素资源并把它转化为企业的价值。因此,企业的生存要面对两头要素市场和消费者,它要把要素资源转换为消费需要的产品以满足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这也正是企业存在的价值所在。企业要实现高效资源转换的功能,必须能够有效获取资源和使用资源。会计就是为了满足企业获取和使用资源需要而存在的。第一,它能充当企业在市场上进行资源配置的信号灯,减少企业的交易成本;第二,它的作用也是提高企业内部资源使用效率。科斯说过,企业和市场互相替代,如果企业不能有效进行资源的内部配置,那么它将被外部市场所代替。也就是企业内部必须存在一个“模拟市场”,通过激励来提高其内部资源使用的有效性。会计通过划分责任主体的责、权、利激励他们有效的使用资源,充当内部“模拟市场”价格信号灯。因此,会计的信号灯功能(在外部市场和内部模拟市场)使它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充当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角色,这一功能应该是会计的本质功能。而会计在管理领域的作用应该是其辅助功能,会计管理功能的大小最终应该以企业的需要为标准。如今经济环境的变化已经促使财务中心论向营销中心论转变,我们不宜过分强调会计的管理功能。建立在财务数据之上决策的价值贬值就是因为过分夸大和依赖会计信息的作用,而忽视了更有用的非财务信息。 从整个经济体系看,会计主要是充当资源配置信号灯的角色,这是会计的本质功能,具有不可替代性。同时会计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也参与企业资源管理活动,这是会计的拓展作用,它应该服从经济的需求。具体而言,会计应以市场和企业的经济需求为标准,进行准确的功能定位,并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进行有效的调整,特别是对于会计的交叉性学科——管理会计更要把握其辅助性而不是喧宾夺主。对会计学科发展而言,经济需求这一标准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下面我们将依据经济需求原则,从企业和市场两个方面对会计的定位作进一步讨论。 二、经济需求原则与会计定位 (一)会计的回归。会计职能和会计信息的膨胀使会计不堪重负,会计系统相对市场毫无效率而言,这都是由于会计的职能被人为夸大,超过了市场和企业对它的经济需要。会计应该回归于提供原始信息和核心的会计程序的角色,而将剩余的功能交由更有效的市场。当前存在的会计信息扭曲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会计的角色错位。众多会计人在发展会计的同时没有把握会计定位应以经济需求为原则的标准。 1、市场对会计的经济需求是由它的理性目标公度化所决定的。会计通过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度量把经营活动的手段(成本费用支出)和目的(利润最大化)充分联系起来,使得从数字上考量经济理性目标实现程度成为可能。会计同时把这一度量信息披露给市场,使高效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而实现这种理性目标最大化,最终使得整个经济达到理性化的目标。 2、企业对会计的经济需求有两个方面:第一个需求从本质上与市场对会计的需求相同。根据科斯理论,企业和市场是相互替代者,企业要获得与市场同样有效的资源使用能力,也必须使得内部责任主体的理性行为公度化,这同样也需要通过会计的计量完成。上述需求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完善企业内部行为理性化的思路:像市场需要界定清楚产权一样,内部责任主体也应转变为产权主体,企业产权主体可拓展为所有者、经营者(MB0管理持有股票)、员工(人力资本的权益化)、企业本身(法人产权),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各方主体积极性,达到高效使用资源的效果。第二个是管理的需求。企业没有被市场完全替代是因为企业有其自身的特点,那就是协调管理功能。管理是一个综合的动态行为,也需要会计的参与。会计以披露的信息在管理这一动态活动中起开头计划和结尾反馈作用,但会计只是一个参与者。 (二)会计在企业的定位。企业是一个吸纳资源和转换资源的组合体,它要解决两个问题:有效获取资源和高效利用资源。从经营者角度来看,企业管理行为涉及两个方面:一是面向外部市场进行决策;二是对内形成一个激励和约束机制。通过界定所有者、经营者、员工以及企业本身(企业是法人产权)的产权权利,解决委托关系的责、权、利问题,实现面向市场的决策目标。根据经济学观点,界定产权的最好办法是内部行为外部化,也就是说把面向外部市场形成的有效决策在企业内部执行,使得资源在企业每次流动都是一次价值增值,每次业务活动都围绕价值增值进行。因此,从企业管理对象和目标来讲企业管理行为涉及的两个方面可以归纳为一点:即把有效的市场决策运用在内部的价值管理活动中。那么,会计在这一活动中应该扮演一个什么角色呢? 第一,企业必须拥有像市场那样能够进行资源交换的内部价格机制,否则就会被市场所代替。因此企业应该形成一个内部“模拟市场”,在这一“模拟市场”中会计应具有传递内部价格信号的功能。具体而言,就是制定内部各责任单位的预算以及度量每一部门对企业的经济贡献,界定出有效的业务活动和无效的业务活动。我国理论界一般把会计在企业中这一功能叫做控制功能,笔者认为不妥。从本质上讲会计在企业中只是充当内部价格信号的传递者,这和在市场充当资源配置信号灯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会计不应该在充当标准提供者的同时充当标准的评判者(如赋予会计监督功能),否则,就会引起会计功能的错位。就像在市场上会计只是披露信息,信息的评判由审计确认和市场最终决定,会计在企业内部“模拟市场”也只应该披露内部价格信号,其评判由内部控制确认和企业的“模拟市场”最终决定。 第二,具有管理功能是企业不同于市场 的一个特点,市场不可能完全替代企业。会计也应该依据自己信息优势参与企业管理活动,但只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因为管理活动是总体协调的行为,我们很难撇开一个管理的整体活动单独讲会计的管理活动,会计应该是具有管理作用而不是定位于管理职能这一层次,管理的职能应该还给企业。过于强调会计的管理职能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因为计划经济体制从根本上否定了作为市场微观基础的企业利润制度,取消了企业利润目标,会计被定义为加强经济活动提高经济效益的管理活动。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能够依据成本效益原理追求利润最大化,实现把市场化决策在企业内部实施的价值管理活动中,所以经济管理职能应该还给企业,会计不可能也没必要完成这一任务。 概括地说,会计在企业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根据企业的经济需求进行定位。第一,强化其在企业内部“模拟市场”的价格信号灯功能。邯钢的成本倒推法就是强化会计的价格指示功能,把市场的价格信号传递到企业内部,从而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高效使用。第二,不宜过于强调会计的管理功能。会计提供的财务信息在决策中的作用是有限的,它是管理信息的一个子集,而非财务信息由于不受可计量性限制而具有容量大、快速、及时等优势,具有更高的决策相关性。第三,会计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本质上是由其提供的信息特点决定的。其可计量性在发挥价格信号灯功能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与此同时,它的劣势也在于此,为了可计量性,更具有决策相关性的非财务信息被排除在外。仅仅依据财务信息作出的决策不免偏颇,会计信息系统应该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国内的会计软件公司正是意识到这一点,正积极向管理软件公司转变。 (三)会计在市场上的定位。我们从环境会计问题的会计功能与市场功能的区别,引入这个话题进行分析。 当大家热火朝天为讨论环境会计如何解决计量问题而伤脑筋的时候,有人对环境会计提出了质疑。加拿大学者桑顿在《环境会计和绿色眼罩》一文指出,别再难为会计人员了,为什么环境问题专家们不能改革产权和义务制度以便于会计师们核算呢?会计应该等到市场交易事项发生之后才加以确认和计量,交易定价问题应该由市场解决。环境问题是由于追求短期利益而导致的外部性问题,其对策不是集中在我们如何改革会计上,而是更多地依赖价格体制自身,通过政府力量强行要求企业“把外部性内部化”(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外部性问题还是个市场问题,而不是市场失效,还是应该通过完善市场来解决定价问题,政府不应该插手),因此,环境会计存在的问题不是会计的问题,而是市场的问题。我们把市场功能错当为会计功能,把会计在市场上进行了错误的定位。根据经济需求原则,会计是传递配置信号的,是市场进行资源配置过程中直接面对投资者的信息公告栏,因而是市场进行信号传递功能中较为可见的一部分功能。我们不能因为资源配置信号是从会计显示出来就咬定会计是环境问题的关键所在,会计只能解决“不良”信息但不能解决“不确定”信息。不确定信息更多依赖于一个有效市场下的运行机制,科斯定理为环境保护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制,我们只有通过财产和义务的清晰界定,才能有效运用价格机制。现在的问题是有没有这样的有效机制,这并不是会计的责任。 以上分析的意义是:只有根据经济需求原则才能对会计进行精确的定位,才能界定好会计在市场上的功能作用,才不会把一个市场问题误以为是一个会计问题。我们并不否认会计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作用,它应该是一个积极参与者,但问题的有效解决并不决定于它。 三、经济需求原则与会计的学科体系建设 (一)对外部市场而言其对应的学科应该是财务会计,会计的角色定位应该以市场体系的健全为需要。要区分好市场功能和会计功能,不要把一个市场问题误以为是一个会计问题。因此,会计在拓展作用、进行学科发展时应该有经济需求的全局观,会计可以推动一个市场问题解决,但一个市场问题解决的关键并不在于会计的本身,因此,不要把精力浪费在错误的研究方向上。 (二)对企业内部资源配置而言,其对应的学科应该为产权会计:内部主体理性行为如何进行公度化,如何通过划分好各个责任体的责、权、利以解决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会计往往专注于把企业当作一个整体来进行计量,现在是重视企业内部主体经济利益划分的时候了。一种思路就是把责任会计发展为产权会计,解决企业内部资源使用效率问题,服务于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治理的需要。其实,人力资源会计和对经营主体产权研究都可以归结为企业内部责任主体如何产权化的研究。我们可以把财务报表分解为企业各个产权主体的内部责任或产权报表,发挥会计在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信号指示功能。 (三)对于参与管理而言,管理会计应该满足企业管理的整体需要,管理会计应从管理来研究会计,而不是硬要强调会计的管理功能。我们可以利用现成的会计信息参与管理,在不能实现管理信息化的限制下,会计提供的管理信息不失为有用的。但随着企业的发展,我们会觉察到会计在企业价值管理中的作用是有限的。我们不必为会计作用有限而感到不安,这是学科功能不同的效果。 四、讨论会计的经济含义 经济体系主要由市场和企业组成,另外还有一个规则的制定者政府。经济的发展主要解决两个问题,资源配置和资源有效使用。前者由市场完成,后者是由企业完成。科斯认为企业和市场是相互替代的,因为从广义上讲企业资源有效使用问题也是一个资源配置问题,不过是在企业内部进行而已。如果外部市场能够比企业内部更有效地配置资源,那么企业就会被市场代替,而会计内部在资源配置中(无论是市场的还是企业内部的)起着信号灯的作用。借助科斯定理,我们发现会计在企业的控制功能其实是一种等同外部市场的信号灯功能。会计的反映和控制功能体现等同的经济的含义:会计的经济本质是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通过提供资源配置(市场和企业内部的)信号,解决经济运转中如何最有效地配置和使用资源问题。 对于管理领域,会计也应发挥其作用,只是参与性的成份较大,这是管理自身强调综合协调的特性决定的。会计在管理方面应该建立服务观念而不是中心观念,现在管理的中心更多表现为市场营销。波特(1997)说过:企业的价值表现为外在价值(投资者确认的股市价值)和内在价值(客户的价值),但最终表现为客户的价值,以营销为中心正是抓住了实现价值方法的纲。管理会计应该服务于这个价值实现中心,实现从利润管理会计到价值管理会计转变 经济会计论文:信息经济对传统会计基本假设的影响 会计基本假设是会计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具有不确定性,没有确切的知识,是不能对经济事务和会计现象做出积极的反应。在正常情况下,对目标或发展趋势作逻辑推断。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假设是对客观环境逻辑的理性抽象,毕竟与客观世界的现实存在差距。当这种差距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它被认为是有效的。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得它自己的会计假设理解出现了偏差,那么,建立台帐为基础的会计信息系统的规则的质量会迅速下降。 1 会计基本假设变化的可能性 基本会计假设的形成不仅取决于的社会经济环境,但也对信息处理的技术水平,传统会计的基本假设的基础上的算盘,纸和一支笔和墨水的基础上,信息处理技术信息经济的高度发展,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信息处理技术,数字化,网络化,高容量和强大的处理能力,使传统的会计信息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发生。 2 会计主体的挑战 会计主体,是用来限制的会计活动的空间范围,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时空界限的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然而,随着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面临着许多方面的困惑: 2.1 更难以作出一个准确的定义 首先,企业的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很多公司都有自己的多个子公司,其各附属公司也有自己的多个合资企业,附属公司或联营公司;其次,合资企业与供应一体化的公司在供应商之间的松散联盟的形式,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复制,也可以解除这个联盟在很短的一段时间,三是虚拟企业的组织形式,如果企业需要,这虚拟企业可以加入成千上万的个人(企业或个人)通过网络工作,完成后挂起的业务可能会立即解散。 2.2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需要突破的主要假设 信息经济时代决策的难度和风险增加,从而使信息用户迫切希望使用会计信息系统,它的主要竞争对手,如对企业的长期供应商,主要客户波动的宏观经济环境,为企业的影响。信息的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心的贡献,这样的企业环境治理,企业经营的社会成本和社会绩效信息。 2.3 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的合并会计信息不能够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信息的需求 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有不同的需求。如果投资者主要关注保护企业资产的价值和增值信息,以便分析他们的投资所固有的风险和回报,债权人主要关注的未来现金流量的企业信息,以确定其恢复能力贷款的本金和利息时间表。 3 持续经营业务的挑战 工业经济是相对稳定的经济环境,持续经营假设是一致的会计制度,处理企业资产的估值和成本分配方法和原则奠定了基础。然而,随着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持续经营假设正在日益显示出其局限性: 3.1这种假设是基于一系列的会计处理方法和原则不能被用来纠正测量和记录的虚拟企业的经营活动。同时,临时性质,虚拟企业,如传统的会计成本的跨期分配的原则(如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方法和原则变得毫无意义,并因此失去了存在的持续经营假设的需要。 3.2在信息经济时代,持续经营假设失去了它的外部经济和环境条件,可以建立。企业风险增加和提高水平的不确定性,面临的持续经营假设的困惑。工业经济要有相对稳定的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平缓,风险较小),是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是持续经营的假设可以成立。 3.3单个企业传统的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假设。是不利于充分反映在信息经济中企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信息用户评价投资项目通常是没有根据业务的实际情况,但其未来的业务,很少受到外来企业的影响,根据传统的会计持续经营业务的企业承担在过去和现状,预测其未来应该是合理的,并在信息经济时代,大多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紧密联系的。 4 会计期间的挑战 会计分期假设依赖于持续经营的假设,这仅仅是因为持续经营业务的企业会计分期,持续经营活动分为几个连续的会计期间等额的核算企业,安排反映了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信息经济,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会计分期虚拟假设。虚拟企业是一个临时性的组织,根据需求的业务组合,可能会溶解后立即完成挂起的业务,所以整个生命周期是虚拟的,企业可能会从事电子商务交易。虚拟企业,最好的做法是将整个生存的会计期间,为了避免使用的会计估计和判断的跨期配置,更清晰,合理的成本,费用和收入分配。 4.2信息经济高度发达的信息处理和传输技术的会计期间的假设提出了挑战。通过建立在企业内部网络(Intranet)和国际互联网(Internet)连接,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时采集和处理,以及结果存储在一个共享的数据库,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数据,信息用户访问共享数据库,您可以及时了解业务状况及其他相关情况。 4.3信息经济时代的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传统的会计分期假设提出了挑战。高度的不确定性,由于市场变化的迅速,信息经济和日益激烈的竞争,用户对信息的渴望,会计信息系统可以提供一个会计信息的及时性。 5 货币计量的挑战 货币计量,会计处理应根据货币的计量单位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实体的经营活动。随着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采用传统会计假设的货币混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5.1难以完全满足用户的非货币性信息的信息 是伴随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种类和持续的资金流动,如综合性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准确把握,不仅要了解资金流动的情况是不够的,他们还必须样的运动的整个过程全面的了解。究其原因,与传统的会计核算,建立的信息处理技术水平有很大的关系。由于水平低,信息处理,会计信息系统,它是非常困难的,有系统,全面地反映了大量的非货币性信息。 5.2货币计量假设 近年来,新兴的会计学科的不断涌现,如:与注重环境治理和环境会计的崛起,人力资源与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会计的重大意义,社会责任会计的核算,行为会计等,反映了这些新兴会计学科和控制已经远远超过了货币的测量范围。环境因素,人为因素,社会责任,产品质量,以及许多其他方面。改革“均采用假设的货币”,即非货币计量假设的信息经济用户对信息的强烈希望,同时提供货币化的会计信息系统可以帮助其更全面,更深入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非货币性的信息。然而,采用传统的会计确认和计量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假设的 货币是很难申请的确认和计量的非货币性信息,信息的非货币是难以全面反映传统会计信息系统。 基本会计假设的包括四个基本假设,随着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传统的会计基本假设受到越来越严峻的考验,一些假设已经很难适应信息经济社会经济环境的时代。从信息使用者定义的主要会计主体,会计目标是为信息使用者决策提供所需的信息(如投资者,债权人,政府主管部门等)。经济时代外延的定义,不同的信息需求,用户信息和企业外部信息的膨胀造成的困难,所定义的传统的会计主体,即使你可以定义它的信息是很难满足需要的信息使用的信息需求。为了提高未来可以预期的假设,与过去相比,该信息的用户需要有一个显着的变化是,未来的信息需求,因此,我认为应增加对未来的预期假设,并根据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以规范的用户信息,提供的会计信息系统的信息和指导未来。 经济会计论文:会计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会计对经济数据的有效分析促进经济发展 会计的职责不仅仅是记账、算账、报账等数据的综合及处理,各种经济数据能够反映企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势。[1]会计将复杂的数据分析后,能够为企业做出重要决策提供依据。企业要面临市场竞争,就必须有着敏锐的数据分析能力,从而适应市场环境。会计要从细小的经济数据波动中,找到经济发展的潜力,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二、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的重要部分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一部分,也是企业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企业要想发展,必须构建良好的会计制度,更好的发挥会计的作用。首先,会计人员担负着企业收入与支出环节,这需要会计人员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担负着企业经济重要的使命,会计专员要具备健全的法律意识,充分发挥这种优势,为企业经济建设服务。如企业的债务问题,税务状况,员工工资状况等,都需要会计用精确的数据分析,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责,从而保证企业和国家的利益;其次,会计的数据能充分反应企业财政的使用状况,优化财政管理,从而为企业带来可观的效益。由于会计具有预测数据、分析财务的作用,会计可以充分发挥数据分析的作用,从而改进企业经营管理;最后,企业经济管理的数据大多来源于会计对数据的分析,这些数据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决策,构建完善的会计监督体制能够保证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及合法性,促进企业经济建设。 三、会计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 会计对企业物资采买有着直接的作用,同时它也协调着企业的经济运作,是企业的经济命脉。当前很多会计的职能得不到有效发挥,且工作中容易出现差错,细小的失误都将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从而阻碍企业的发展。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一个企业能否立足于不败之地,能否在竞争中不断的发展壮大,能否在新的挑战中把握机会取决于企业的是否具备先进的管理理念。其中,会计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显得格外重要。例如,根据企业成本指标对会计进行监督,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将企业经济流动状况考察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状况,能够有效实现监督。在经济建设中,建立会计监督机制,从而能更好的发挥会计职能,企业能够准确知道资金流向及支出状况,从而合理利用资金,采取有效策略。有计划的投入生产,减少不必要的损伤,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四、会计的数据分析为企业经济战略提供思路 企业会计分析将核算出来的企业资金使用情况对照成本和利润做出详细的分析,同时将企业进一步的财政计划进行核对,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思路。通过合理的会计分析能够反映企业某一时间段的收支状况,为企业在市场中做出进一步的策略和科学依据。企业会计也可以分析与本企业发展类似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从而发现本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吸取精华、改善不足、加强措施,为企业经济发炸提供良好的决策。[2] 五、会计参与管理可以避免企业决策失误 随着经济改革体制不断完善,企业的发展模式也发生了变化,生产与经营发挥着重要联系,企业对市场的依赖越来越强,企业要不断改革以适应经济建设,需要从生产着手,掌握市场前景,进行有效决策。会计工作在生产经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企业大大小小的经济都与其相关,因此会计具有信息广泛、全面、能够纵观整个生产过程的特点。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主要涉及到会计管理、信息管理、财务管理等现代企业管理的内容,因此会计的从业人员必须熟悉管理流程、具备专业素养和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这样才会充分开发会计资源,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做出贡献。企业可通过会计数据,综合分析企业经济发展中的环境及正确认识企业的综合实力,从而做出正确的对策,减少盲目经营带来的失误。[3]例如,某企业准备收购另一家公司,预计投入较多资金,在企业会计预算后,发现将要收购的公司面临很大的问题,如果收购后对企业发展很不利,企业则放弃了这项计划,从而避免了一场经济损失。 六、结语 在企业的发展中,会计职能贯穿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会计职能有效发挥也能够避免企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失误,因此会计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经济会计论文:网络经济下会计发展趋势 【摘要】网络经济是没有时空、地域限制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见面的经济。站在国民经济构成和主导产业的角度来看,它是一种“信息经济”;而从知识资本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看,它又是一种“知识经济”。在这种新型的经济模式下,会计的发展呈现出八大趋势,即会计观念日益更新;会计目标重新定位;会计对象范围拓宽;会计管理职能强化;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相应改变;会计操作手段更加先进;会计教育立体式发展;会计监督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网络经济 会计变革 发展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通信等技术的日益发展和融合,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和发展,信息处理和传递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这种“即时联系”正在使整个世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革,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模式,而且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作为经济发展反光镜的会计将发生重大变化,会计观念、会计目标、会计对象、会计职能、会计核算程序与方法、会计操作手段、会计教育和会计监督都在朝着适应新型网络经济的方向变革和发展。 一、网络经济概述 关于网络经济的概念,理论界有不同的解释。从国民经济构成和主导产业的意义上说,网络经济是“信息经济”;从经济活动的技术含量和知识资本的作用来说,网络经济是“知识经济”;从信息网络作为第四代传播媒介,并且被广泛应用于经济活动的角度来看,网络经济也可以说是“媒介经济”。但不管怎样,其基础都是计算机网络,特别是互联网络。CISCO公司主席谈到,目前互联网已不再单纯是一种技术,更主要的是它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力量,成为国家经济和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国家经济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因此,我们认为: 从狭义的角度分析,网络经济应是与计算机网络,特别是与互联网有关的经济。网络经济的主导产业是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服务业,而信息技术产业又可分为计算机硬件产业、软件产业和信息媒介三大产业;信息服务业则包括新闻、咨询、、电信和网络等。网络时代的所有企业都将依靠网络生存,并推动各种产业的信息化和网络化。 从广义的角度分析,网络经济是从经济的角度对未来社会的描述,从当代社会的工业经济向未来社会的网络经济的转化是一种经济的变迁。我们知道,传统商业把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割开来,这大大促进了工业企业的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但同时由于层层的中间环节,交易成本也随之增加,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了一定的隔阂。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对话,不仅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而且可以使交易双方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更大的选择范围。可见,网络经济应是没有时空、地域限制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见面的经济,即社会化了的直接经济,是一种区别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新型经济。 二、网络经济下会计发展的八大趋势 (一)会计观念日益更新。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发展,总是以思想的进步和观念的更新为先导的。当人类迈入网络经济社会后,会计的思想意识将随之而改变。因此必须运用全新的思维,创建和树立一系列适应网络时代的全新会计观念。 1 树立增值观念。我们知道,在传统会计中,利润是企业会计核算的中心,会计工作大都围绕利润展开。然而在网络经济时代中,企业除了追求营业利润外,更多的要关注自身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人力资源开发和使用情况以及保持良好的社会形象。因此,会计主体必须树立增值观念,将增值作为企业经营的主要目的,定期编制增值表,反映企业增值的形成及其在企业内外各受益主体之间的分配情况。 2 树立风险观念。在网络经济时代,由于信息等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传播、处理和反馈的速度大大加快,产品寿命周期不断缩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经营风险明显加大。特别是高科技项目,面临的风险更大,这无形中也给会计带来了风险。因此,网络经济下的会计必须树立和强化风险意识,承认不能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是会计的最大风险,承认传统的会计方法下提供的会计数据有存在会计风险的可能。在此基础上,深化对风险本质的认识,将各种重要的资源以适当的方法列入会计系统,并尽可能地反映会计事项中的内在风险,提高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降低会计风险。 3 树立全新资产观念。网络经济拓展了企业经济资源的范围,使企业资源趋于多元化,人力资源、智力资源将成为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效益。网络经济是以知识、智力为资本来发展的经济,对知识型企业来说,最重要的资源不再是物力资源而是知识资源(智力资源、人力资源)。这些新型资源予以资本化作为会计学上的资产,在理论上是必要的,在实践中是可行的。同时,与之相适应的是企业剩余收益的索取权也将由出资者独享转变为包括企业出资者、经营者、管理者、劳动者等共同分享的权益。因此,在网络经济时代下,资产应当是包括人力资产和物力资产在内的全新资产。 4 树立创新观念。创新一词最早是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的。技术创新在学术界使用多年以后,“创新”一词具有了特定含义,即指对某些领域、行业的改进、拓展和革新。在网络经济时代,创新成为整个时代灵魂,没有创新就不会有社会的发展,它渗透于社会的各行各业和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因此,会计界必须树立创新观念,这既有利于解决当前会计学存在的难题,又有利于适应和推动网络经济的发展。 (二) 会计目标重新定位。会计目标是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主要说明为什么提供会计信息,向谁提供会计信息,提供哪些会计信息等问题。关于会计目标,当前理论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受托责任观,认为反映经营者的受托经济责任,是会计的基本目标;二是决策有用观,认为向投资人等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决策的会计信息,是会计的主要目标。在网络经济下,网络这一工具的应用和普及将使会计目标发生变化:1 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看,传统会计目标注重的是现有投资者,主要为现有的投资者提供企业相关的会计信息。在网络经济时代,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企业的股东结构日趋多元化,这就要求企业不仅要考虑现有投资者的信息要求,更要将企业推向潜在的投资者,吸引潜在投资者的注意,以此增强其发展潜力。信息传递的快速和便捷的网络时代的特点,潜在投资者从企业获得信息将成为轻而易举的事情,他们只需直接登录公司网页或进行相关搜索,即可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尤其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这种信息的获取将更加便利,不象在传统媒介下,投资者必须找到公司财务报告和某些重要的申明等书面资料才能获取信息。这就是说潜在投资者成为网络时代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不仅必要,而且完全可能。 2 从提供的会计信息看,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在会计导向及信息质量特征的侧重点上是大相径庭的:在会计导向上,前者是面向过去,后者是面向未来;在信息质量特征侧重点上,前者强调可靠性,后者着重相关性。网络时代下,由于潜在投资者的增多,会计信息使用者更需要的是能为其提供决策依据的信息,进而决定是否采取某一行动或决策,因此,会计目标更倾向于决策有用,而且要求提供的会计信息具备以下特征:(1)面向未来,即要求企业通过网络及新型的财务分析软件全面分析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经营发展情况和趋势,向使用者充分披露有关未来发展前景、盈利预测、现金流量的信息;(2)实时披露,即要求企业成为一个信息系统,利用网络随时向外提供信息,来满足投资者等利害关系人进入企业网页或在有关搜索引擎上搜索当日、当时企业情况的需要。 (三)会计对象范围拓宽。会计对象是会计工作在特定主体范围内指向的客体,只有明确了会计的对象,会计实务工作者才能准确界定自己的工作范围,分清会计管理与其他管理的界限。当前,我国会计学界有关会计对象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资金运动论”,认为会计对象是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在这种观点下对财富的认识主要局限于有形财富,对获利驱动力的认识主要局限于有形资产。然而,当社会进入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逐渐演变为具备先进知识和良好创意的人才竞争,人的因素或者说是智力的因素在企业中逐渐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因此,会计反映和监督的范围明显扩大,作为会计对象的资金运动不仅包括已经发生的,而且要包括可能发生的;会计事项不仅包括企业的货币性运动而且不排斥其他重要的经济活动和经济事物。另外,对会计对象的细分———会计要素的内容也应根据形势的发展予以扩充、更改和重新界定,更好地服务于会计目标。例如,网络经济条件下,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成为公司最重要的资源,企业的无形资产在整个资产总额中的份额将大大超过有形资产。因此,将人力资源纳入资产要素范畴势在必行。相应地,其他会计要素的内容也要作出变动,否则将无法适应时展的要求。 (四)会计管理职能加强。按照目前我国会计学界的流行解释,会计职能是会计所固有的,客观存在的功能,它是随着会计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化而不断完善的。我国对会计职能的研究曾在20世纪80年代达到高潮,但至今尚未达成统一认识。笔者认为,要想完整地把握会计的职能,就必须认识到会计职能的基本内核在不同的时期是没有变化的,惟有其实现的深度、广度、精度会因经济活动的特点和管理要求不同而逐渐提高。在网络经济时代,网络的快捷便利,使得财会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线访问,既能及时得到相关企业的会计信息,又能及时满足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企业经营者以及投资者、债权人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横向比较、准确强调和正确决策。因此,在网络经济时代,会计的职能应表述为反映和管理两大职能。其中反映职能就是指将会计工作的结果向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充分的揭示,这和传统经济下会计的反映职能几乎是一致的,但有了网络的帮助,企业反映的信息将会更加详细、实时、全面。管理职能是指为满足国家宏观调控、企业所有者及经营者的需要,会计工作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功能。它又可分为预测、决策、控制、分析等具体内容。随着网络经济和管理科学的发展,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将会日渐提高,对会计与管理结合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进而使得会计的管理职能将日益明显。因此,如果说反映和监督概括了传统会计下基本职能的话,那么从会计的本质和发展趋势来看,反映和管理无疑是网络经济下会计客观存在的功能。 (五)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相应改变。一般来讲,会计核算程序是指会计帐务处理的具体步骤,会计核算方法则是指某一会计主体在记录和反映会计业务时所采用的业务技术方法,如对长期投资收益所采用的成本法和权益法,对固定资产折旧所采用的直线法和加速折旧法等。在网络经济时代,由于会计观念的转变,从而使得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发生相应改变。例如: 1 利润形成与分配的核算程序和方法随全新资产观念而发生变化。传统工业经济下,会计是建立在“资本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生产要素”这一基础上的,因此利润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资本形成的,相应地利润也要按投资者的出资比例进行分配。但在网络经济下,人力资源逐渐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这一基础必将发生变化,致使利润的形成和分配也会发生变化。事实上,利润的形成到底是归结于资本还是人才,在工业经济中常常难以确定,拥有同样资本的企业由不同人来经营,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或是盈利得到良好发展,或是亏损陷入重组的境地。因而,“利润来源于资产的使用而非占有”这句话,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力资源在利润形成中的作用。特别是在网络经济下,拥有丰富知识的人的劳动更是利润形成的主要来源。因此,利润分配必将在出资者和经营劳动者之间进行。二者共同承担企业的风险,共同分享利润,从而使得企业对利润形成和分配的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也随之发生改变。 2 经营成果计算重心受增值观念决定由利润转向增值。传统会计中,利润是企业核算的中心,它着重反映投资者在生产经营中的获利情况,相应地,损益表成为核心会计报表。在网络经济下,企业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其经营目的是谋求参与社会活动各个方面的利益。所以受益者不限于政府、股东、职工和债权人,社会的其他群体也将成为企业的受益者。因而企业要定期编制增值表以反映企业增值的形成及其在企业内外各个贡献主体之间的分配情况。从这个意义上讲,增值表有望成为会计报表体系的中心,对增值表及其相关要素的核算将成为网络经济下会计核算的一大重要内容,其核算程序和方法必然需要创新。 (六)会计操作手段更加先进。在网络经济下,信息量是以“爆炸”的方式进行增长的。会计作为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必须对经济事项的处理及时、准确。传统工业经济模式下的手工操作及简单的电算化操作已经难以适应网络经济的需要,因而只有采用网络化操作,才可以满足网络经济下信息量大、数据处理成本低的要求。具体地讲,会计操作呈现出以下特点:(1)从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输入看,随着数据库和网络的出现,数据的输入不仅更加便捷,而且 还可以实现历史数据、分析数据和未来预期数据的结合,实现会计数据与其他任何必要数据的结合。原来那种依赖会计自成体系获取原始数据的手工输入方式,必将被网络各终端自动输入数据所替代。对会计人员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如何把数据取到手,而是怎样对输入数据进行组织以及确保其真实可靠,会计网络化的出现有助于我们解决这一难题;(2)从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加工、储存看,一旦各种数据通过网络输入,则可以建立数据库,加工、储存各种数据。这就意味着只要库中确定了数据的结构方式,以及相应的运行程序,数据将按需要自动生成。而且数据库中的数据不再是单纯的会计数据,数据的结构方式不再仅仅以会计数据为要素进行组织,而是尽可能对各种数据,按各种可能的、并对决策有用的关系进行组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手工操作下数据加工、存储的不便利和繁琐;(3)从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输出看,由于网络的存在,数据的输出可以通过网上进行,数据的共享会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会计数据的传播媒介也将发生根本变化,网络或网上传播将改变过去单向由企业决定传播的特点,数据用户可以提出特定的数据传播要求,以此实现传播者与被传播者的双方主动式要约。而且信息用户不再是单纯的被加工数据的使用者,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重组数据结构。总之,会计操作手段的网络化可能使会计的基本功能由记帐、算帐、报帐转化为数据组织;可能使单纯由企业完成数据的加工、传输转向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共同加工、传输,从而形成一个交互式的过程。 (七)会计教育立体发展。我们知道,经济愈发展,会计愈重要。随着网络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日益进步,从事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要特征之一的新型经济的人员越来越多,可供拥有更多知识的人获得高报酬的服务性工作岗位和业务种类也会越来越多。这不仅为会计工作的作用发挥与功效显现提供必要与可能,而且为会计教育赢得了纵深发展的空间和良好的氛围,并为之创造和提供充分的物质保证和经济支撑。 目前,我国财会人员在思维方式、知识结构等方面存在的缺陷直接反映了我国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1)从思维方式来看,我国会计人员普遍认为只要按法规、制度、管理者的要求,把一套帐做好,把会计报表编制出来,就算完成任务,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因而在绝大多数企业中,财会人员的基本工作仍然停留在传统会计的记帐、算帐、报帐上。这就要求我们的会计人员必须转变观念,把自己从一个被动的核算工具,转变为具有创新意识的能动的企业管理者。(2)从知识结构来看,我国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会计以外的如经济、法律、企业组织与管理、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不足,从而制约了会计人员综合能力的发挥。加之知识老化、滞后,理论同实践脱节现象严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会计人员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 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国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层次结构、教育内容及教学方法上存在缺陷。我们知道,高素质的人才是网络经济社会的中坚力量,这种人才需要具有创新意识,拥有丰富的知识与经验,富有变革和管理的能力与胆识。为此,会计教育必须适应网络经济社会的总体要求,体现时代特征,同时要重视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使会计人才不仅具备会计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知识,而且具有融通并应用各种专业知识的能力。当然会计人才的形成也有待于会计人才市场的建立并接受市场的检验,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得到洗礼并显现出其才能与比较优势。 从发展的观点来看,会计教育的目标应当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有职业道德感、具备独立学习能力、综合素质强、具有风险与创新意识、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的管理型复合会计人才。这就要求必须在会计教育体制与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以此适应网络经济的需要。市场机制的作用和政府力量的加强应同时兼顾,并协调融洽,由此形成“市场———教育———政府”三位一体的立体式运作机制和包括大学、企业、政府在内的多元化会计教育主体。(1)就政府而言,其管理品质的高低将成为国家未来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网络经济与会计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政府对会计教育的态度、重视程度、管理方式及采取的政策举措,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会计教育的发展水平。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政府应成为会计教育的主体之一,而不只是扮演着一个管理者的角色;(2)就企业而言,在全球化经济中开展竞争,需要知识支撑其未来成长和强化市场竞争力,因此,企业在发展知识经济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即一方面企业有可能将知识应用于生产经营,从而实现知识资本产业化,并推动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促进新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企业与政府、大学等部门的联合,加强对会计教育的投资和督促,有利于会计教育的发展和符合社会需求的会计人才的成长;(3)就大学而言,其主要任务是立足未来培养高素质人才,因此,必须适应网络经济的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完善和变革现有的会计专业知识结构,调整专业设置,充实和更新课程与教材内容,改进和发展教育媒体及传播知识的方式,并明确划分会计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不同层次的培养方向,使走出学校的不同层次的会计人员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八)会计监督进一步加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事业单位经济活动日趋多元化;企业获取资金的渠道不断拓宽,部分资金活动呈现出无序状态。加之经济领域法制建设的滞后和经济监督的弱化,从而引发一系列复杂经济现象和很不规范的经济行为,违纪企业逐年增多,经济犯罪方式多种多样,偷税漏税现象屡见不鲜。这些现象的大量存在,与会计监督乏力直接相关。而造成会计监督乏力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一是会计人员受利益驱动,自己不愿意或受单位领导意志所左右而不能够履行监督职能:二是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或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三是社会会计监督机制不科学、不完善,不能真正担负起“经济警察”的职责。 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得企业经济活动日趋复杂,从而赋予了会计监督更为重要的使命。在这种新形势下,会计监督的内涵正在发生变革,较之原来意义上的会计监督变得更有广度和深度。因而,网络经济下,必须对会计人员重新定位,使其能以公正的态度来均衡的处理各种经济利益关系。同时要采取有力措施,有效解决企业内部控制不完善,内审机构不健全,内部监督力量弱的问题。此外,面对网络经济中出现的纷繁复杂真正成为依法经营、自主管理,独立承担社会和法律责任的社会中介组织,使注册会计师真正成为具有适应网络经济发展需要的知识结构、职业道德和执业能力的“经济警察”。 经济会计论文: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会计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知识劳动者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主体,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人力资源成为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有关政府部门等迫切需要人力资源方面的会计信息,以服务于其科学决策。 [关键词]知识;知识经济;人力资源会计;会计信息 知识经济已在世界范围内初见端倪,它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与经济的结合促进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知识将成为所有创造财富的要素中最基本、最有效的生产要素,从事知识创新、传播和运用的知识劳动者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人力资源成为企业乃至整个社会最宝贵的稀缺资源。对人力资源进行会计核算,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 知识经济是建筑在知识和信息基础上的经济,它直接依赖于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知识成为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驱动器。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传统的农业经济社会是以耕地和劳动力为基础的;工业经济是以大量自然资源和矿藏原料的冶炼、加工和制造为基础的,衡量经济发展的生产函数,注重的是劳动力、资本、原材料和能源等生产要素,把知识、技术常常似为生产的外在因素;而知识经济则是一种全新的基于最新科技和人类知识精华的经济形态,它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基础,是一种知识密集型、智慧型的新经济形态,知识和技术自然而然地被纳入到生产函数之中,从而使经济效益可以持续递增,因此,农业经济时代,人们梦想占有土地;工业经济时代,人们希望拥有资本;知识经济时代,掌握知识将成为人们的追求,知识成为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创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与效率将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竟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同以往经济形态相比,知识经济的增长不再完全依赖于资本、劳动力、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已转而依赖于知识的积累和运用,依赖于对知识的获得,足以弥补传统生产要素不足而对经济发展带来的障碍。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力和实力,将会由其掌握有形资产的数量转移到拥有知识的能力和服务能力等无形资产的数量上去。例如,美国著名的微软公司总资产在很短的时间就达到143亿美元,其无形资产价值市价已高达1623亿美元,该公司的市场价值已超过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总和。 2、知识劳动者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农业经济时代,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是农民,知识分子游离于社会财富创造活动之外;工业经济时代,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是工人,知识分子是社会生产的指导者或组织者;而知识经济时代,智力劳动者已成为庞大的知识阶层,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知识经济时代的农民已成为掌握农业高新技术的知识劳动者,新时代的工人也是用现代最新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高技术工人。拥有足够知识的脑力劳动者创造出数倍于体力劳动者所创造的社会财富。知识劳动者在知识经济时代占据主体地位,是社会的主流。1981年至1991年,美国就业中的蓝领份额平均降低了3个百分点,而白领份额增加了6个百分点。在日本,专业和技术职业的就业预期于本世纪末增长超过40%,几乎比次快增长的群体——办事员及其相关职业快四倍。在美国,到2005年前预计专业和技术职业的就业增长将是36%,几乎比工艺和熟练的手工职业快三倍。[1] 作为一个经济范畴,人力资源具有质和量的规定性。从人力资源内部的替代性来看,人力资源的质对量具有较强的替代作用,而人力资源的量对质的替代作用却较差,甚至不能替代。例如,一个高级工程师可以完成几个低等级工人的工作量,而几个低等级技术工人共同工作却难于完成高级工程师所从事的复杂工作。知识经济仍是市场经济,市场竞争的背后是人才的竞争,只有人才才是企业最主要的战略资源。企业竟争的胜负,取决于其是否拥有更多的优秀人才。 3、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标志性产业,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1981年至1992年,主要发达国家的高科技产业的产值增长了1倍多,而同期其它制造业的产值增长了29%。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1996年年度报告中指出,其主要成员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0%以上已经是以知识为基础的。1997年,美国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知识密集服务出口总值已接近商品出口总值的40%。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55%以上,而汽车工业只有4%。[2] 知识经济将引起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和产品结构的全方位变化。知识经济条件下,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体现着产业发展的新途径;以高新技术为杠杆, 推动着传统产业的知识化;以高新技术为武器,促进服务业大发展。就微观经济组织——企业而言,知识密集型企业居于主体地位。人力资源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主要因素。 可见,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会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二 人力资源会计产生于本世纪60年代,在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更具有重要的作用。知识经济时代,最需要的资源,不是物质资源,而是智力资源,知识经济的主体是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具有创新潜能的高素质人才。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将成为企业内部长期投资的主要项目,甚至要超过对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投资。企业对人力资源投资所形成的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及所起的作用已不容忽视。例如,1995年美国很多企业无形资产的比例已高达50~60%。这些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日益成为决定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与市场价值的主要力量。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会计要满足企业管理当局及其他相关机构对人力资源信息的需要。 1、人力资源会计为企业管理者提供评价人力资源决策方案所需要的信息。企业管理者十分关心人力资源投资的效能和效益,并加以追踪评估。在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为实施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企业是从外界招聘还是在内部培训专业人才?在经济萧条时期,企业应当裁减还是保持其人力资源?裁减职工可以立即降低人工成本,并相应增加本期效益,可是到了经济复苏时,社会对人力资源需求增加,企业有可能为重新雇用新职工花费巨额费用,即被裁减职工的重置成本。如何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显然,传统会计是无法解决的,必须依靠人力资源会计。 2、人力资源会计向投资者、债权人提供制定正确的投资和信贷决策所需的信息。传统会计报表并不向投资人和债权人提供企业人力资源的变化情况,以及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在损益表中,传统会计将人力资源的投资成本列为本期费用,而未予以资本化列为资产,未在预期使用年限内按期摊销,从而歪曲和低估了本期收益。在资产负债表中,传统会计在企业资产总额中并未包括人力资产,从而歪曲和低估了企业实际拥有的人力和物力资产总额,以及企业的未来盈利能力。知识经济时代,投资者和债权人更关注企业员工素质、构成,特别是企业的技术队伍和管理队伍、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能力等人力资源方面的信息。人力资源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够更确切地分析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投资比例和投资效果,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出企业总资产中人力资产、物质资产的比例,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 3、人力资源会计向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反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会计信息。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细胞,政府主管机构和社会公众不仅要求企业披露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还要求企业披露其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为了创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以争取社会公众和企业职工对企业经营的有力支持,企业也必须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即企业在谋求投资者权益最大化的同时,必须兼顾企业职工、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人力资源安排方面的贡献。人力资源具有特殊性。企业要为人力资源的载体——劳动者提供就业岗位。有关政府主管部门也需要劳动就业方面的信息。人力资源会计是提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主要信息来源。 我国人力资源存在人口众多、素质低下的问题,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又存在人才浪费和人才短缺并存的局面,存在教育收益率和教育投资比重十分低下,知识分子收入水平偏低,人才流动困难等问题,因此,我国建立和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较西方国家有过之而无不及。 三 以人力资源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组织中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问题的人力资源会计,尽管自诞生已有30余年,目前这门学科仍处在不很成熟、不断探索的阶段,仍难满足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还处于介绍和引进人力资源会计的阶段,理论界对此研究尚处于起步状态,实务中也没有得到应用。但会计界对它研究的兴趣也日渐浓厚,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在我国建立人力资源会计要有一个过程,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深入理论研究,澄清模糊认识,更新传统观念。人力资源能否被视为一项资产,是人力资源会计能否成立的关键。人力资源作为会计资产,必须用货币进行计量。对人力资源的计价,人们会误以为对人明码标价,似乎是对人格的贬低,所以难以接受。明确人力资源、人力资本、人力资产各概念的范畴、特点及其相互间的联系是人力资源会计的基础,人力资源成本项目及资本化、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式是人力资源会计的核心。现有会计模式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已发展为一套较为完整的科学体系,对其每改进一步,都是传统与新生的较量,尤其是将人力资源纳入会计要素中,涉及人力资源的收益权问题,这将影响到政府、企业投资者及其他利害关系集团的切身利益。会计界必须对这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形成共识,才有利于统一思想认识,转变管理人员传统计会计模式下形成的旧观念。 其次,吸收借鉴西方人力资源会计理论和方法研究的新成果,洋为中用。一方面,我国会计界应投入更多的精力深入考察和研究国外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和方法,而不是作一般性介绍,为最终建立适合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会计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又不能照搬照抄。不同的国家,政治制度和历史文化各不相同,进而有不同的人事管理制度,不同的企业和组织,劳动用工制度也有很大区别。因此,人力资源会计在吸收借鉴西方国家有关理论和方法时,必须与国情及本单位实际情况相结合。 最后,开展人力资源会计试点工作。试点单位一般应是人力资源密集、人力资源投资较大,既要有完善的人事档案资料,又要有完善的会计组织和较好的会计工作基础。例如,可选择高科技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会计师事务所、 律师事务所等单位进行试点。这些企事业单位是人力资源密集的场所,它们往往为招募、选拔和培训人才投入巨额资本,人事部门一般有较为完整的档案材料,可为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的计量提供重要依据。也可有目的选择少数条件较好的中外合资企业作为试点单位,这些单位更易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对人力资源会计易于接受,同时也有利于借助国外的管理人员,为我国培养人力资源会计方面的专业人才。试点的业务应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推广和普及,从而建立起各行各业的人力资源会计核算体系。 知识经济时代,更需要人力资源会计,并会推动人力资源会计趋于完善和成熟。 经济会计论文:试析会计信息与经济预测 会计是一种公认的“商业语言”,会计语言的基本要素——会计信息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影响着有关经济主体和主管部门进行经济预测和制定决策。理论界对会计信息与经济决策的关系研究较多,而对会计信息在经济预测方面的作用与应用研究较少,本文试就此谈些看法。 一、会计信息为什么可以用于经济预测 按照经济预测的原理,从一般意义上讲,事物的发展变化具有以下三大特征:一是事物的发展变化常常表现出延续性;二是类似的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是相似的;三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常常表现为因果关系。因此,深入研究影响预测对象的有关因素,并揭示它们的变化特征和规律,就能把握预测对象的未来状态。会计信息之所以可以用来进行经济预测,就其本身而言,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1.从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看,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决定了会计信息是经济预测的天然材料。相关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一,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第2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指出相关性系是“信息导致差别的能力”。这就是说,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与决策的关系,会计信息能够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能够导致信息使用者决策的差别。国际会计准则中列示相关性的判别标准为:“当信息能够通过帮助使用者评价过去、现在和未来事项或确认、更改他们过去的评价,从而影响到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时,信息就具有相关性。”由此可以看出,相关性有两个基本质量标志,即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所谓预测价值,就是指会计信息能够帮助信息使用者评价过去、现在和未来事项并预测其发展趋势,从而影响信息使用者基于这种评价和预测所做出的决策。所谓反馈价值,是指会计信息能对信息使用者以前的评价和预测结果予以证实或纠正,从而促使信息使用者维持或改变以前的决策。由此可见,相关性是会计信息质量中的一个最重要、最基本的特征。正是因为相关性的特征,才使会计信息成了经济预测的天然材料。 2.从会计目标的实现看,经济预测是会计信息的作用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信息应该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实现会计目标需要经过三个环节,即获取会计信息、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评价、做出合理的经济决策。其中对会计信息的分析评价,就是对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进行数量分析和加工处理,并对处理结果进行筛选,形成初步的备选方案,这实质上就是经济预测分析的过程。对企业的历史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目的不在于评价企业的历史财务状况,而在于通过历史考察来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因此,经济预测是实现会计目标——即会计信息使用者依据会计信息做出合理经济决策的一个重要环节。会计信息是经济预测的依据,经济预测则是对会计信息和会计目标的综合反映。 二、利用会计信息进行经济预测的方法 1.比率趋势外推方法。这种方法是在可比财务报表基础上或在计算财务报表有关比率的基础上,来推断企业现在或未来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现金流转情况以及财务弹性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合理结构,为有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该方法对会计信息的计算处理比较简单,预测时主要依靠对比判断和经验,具有简单直观、应用广泛的特点。在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时常常用到这种方法。 2.因果预测方法。这种方法一般有成熟、完整的理论依据,严密科学的逻辑推理。其特点是找出影响预测对象的若干主要因素,分析它们之间的依存关系,建立数量模型,根据模型计算出数据,结合定性分析来推断预测对象未来的财务状况。常常用这种方法来预测成本、费用、利润、销售额等等。具体方法包括回归预测方法、时间序列预测方法、线性规划等。 3.其他定量预测方法。一方面,由于经济业务的复杂性,使得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受很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经济数量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其他一些定量预测方法逐渐应用于经济预测上。例如:抽样估计方法、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马尔柯夫预测方法和灰色理论预测方法等。目前这类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主要缺点是假设条件太多、比较抽象,多偏重于介绍方法,缺少分析预测结果有效性的报告。很多研究仅仅停留在这些定量分析方法的介绍上,未能在实践中认真跟踪分析、观察和验证这类方法的效果。 三、如何更好地利用会计信息进行经济预测 1.切实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夯实经济预测的基础。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完善会计信息的形成机制、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理顺各方利益关系、加强会计规范建设等多方面下功夫。目前,要尽快健全和完善我国的会计规范体系,尽早实现会计准则与国际惯例的衔接,并积极维护准则的权威性。 2.加强利用会计信息进行经济预测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利用会计信息进行预测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环节,会计界和统计界要加强交流和协作,加强在这一交叉学科方面的理论研究。要根据会计信息的不同使用者及其不同的使用目的,研究会计信息的相关程度,为预测时使用信息奠定基础。对于专门的预测对象,要确立相对成熟、稳定的预测模式。要大力倡导电算化研究。由于会计信息的海量特征和预测模型的复杂性,必须借助电子计算机技术,研究开发相应的预测软件,把会计人员从繁杂的数据计算中解脱出来 ,实现预测技术的电算化、网络化。 3.改善利用会计信息进行经济预测的社会经济环境。当前,改善利用会计信息进行经济预测的社会经济环境,最重要的是实现决策系统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防止脱离实际的瞎指挥和想当然,形成一种良好的理性决策机制。只有在这种社会氛围下,利用会计信息进行经济预测才会有效,才能提高经济预测的科学水平。 4.提高财会人员预测分析的能力。广大财会工作者处于实际工作的第一线,一些新问题、新情况首先出现在他们面前。广大财会人员要积极学习、勇于探索,特别要善于学习相关学科的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工作中自觉运用有关预测方法,不断改进和完善现有的预测方法,发现和探索新的预测方法。 经济会计论文:浅议新《会计法》对我国经济建设的作用 1999年10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重新修改的《中国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从20__年7月1日起实行,这是我国会计体制上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它对规范农业科研单位的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更有效地发挥会计工作的管理职能,保障农业科研工作的深入进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新《会计法》产生的必要性 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1985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这部《会计法》的制定和实施,对于规范和加强我国会计工作,促进会计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部《会计法》在诸多方面难以适应国家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的需求,某些方面出现了空白点。主要体现在:(1)由于我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与之配套的法制尚不健全,一些单位存在着“人治”大于“法治”的现象,会计工作中人为地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致使会计信息资料难以客观、真实地反映本单位、本地区的经济活动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制定。(2)有些单位和个人受经济利益驱动,过分地追求自身利益,想方设法在会计数据上做文章,转移国有资产、账外设账、偷税逃税,扰乱了正常的内部管理秩序,使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扩大。近年来因会计管理工作薄弱,挪用公款、贪污腐化等犯罪行为有所增长。(3)现行的《会计法》虽经1993年修改,但某些内容仍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如对建账程序和会计质量要求的规定过于原则,对会计内部控制等内容未作出规范,法律责任的确定也不够明确、收稿日期:20__-05-20作者简介:张 艺(1960—),女,会计师,主要从事财务管理工作。全面。因此,及时地修订和完善现行的《会计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工作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 2 新《会计法》的科学性与法律规范新 《会计法》本着“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立法宗旨,针对前述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秩序混乱和难于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形势等问题,加大了会计工作的法律责任。其主要特点是: 21 补充和完善了会计核算内容,以法律形式规范了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 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核心和重点。加强对会计核算行为的规范,历来是《会计法》的重点,也是这次修订的重要内容。修订后的《会计法》用了两章的篇幅,即第二章会计核算和第三章公司、企业会计核算的特别规定,对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作出了规定。《会计法》所规范的会计核算,主要限于事后核算方面的内容,即对基本的核算方法和程序作出规定,而没有过多涉及事前预测、事中控制等会计管理的内容,目的是增强法律规定的适应性。近些年来有些单位因内部管理松弛,削弱了会计基础工作。如:不按规定要求建账,不按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接受或受理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随意更改会计凭证,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工作秩序的混乱也给违法违纪人员带来了可乘之机。新《会计法》对此作出规定:“各单位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在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上统一登记、核算,不得违反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私设会计账簿登记、核算”,“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其编制依据应当一致”,“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受理”。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新《会计法》增加了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制裁的法律条款。对于触犯法律的行为,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新《会计法》通过法律形式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这对促进会计基础工作的改进和提高、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和抑制会计工作中的弄虚作假现象,将起重要的保障作用。 2.2 明确了单位负责人的法律责任,确定了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是各单位做好会计工作、充分发挥会计职能作用的重要保证 单位负责人是指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对本单位的一切事务、也包括会计事务负责。新《会计法》明确和强化了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责任,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在“法律责任”一章中,还规定单位负责人如对依法履行职责的会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尚未构成犯罪的,要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新《会计法》从法律的角度明确了单位负责人在保障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保证会计人员合法权益方面的主体地位,从而为规范单位的会计行为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为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管理,保证会计工作质量,新《会计法》明确了会计主管人员的任职资格和从事会计工作人员的从业资格,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的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 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经历”。这既促使会计人员自觉地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时也从某种程度上抑制了会计岗位上的“人情”现象。为了纯洁会计队伍,新《会计法》还加重了对违法会计人员的处罚,规定:“因有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假账,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与会计职务有关的违法行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员,不得取得或者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因违法违纪行为被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自被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之日起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这说明每一位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都应对自己的会计行为负责。将会计行为与其生存挂钩,更有利于激励会计人员自觉地履行职责,充分地行使权利。 2.3 强化和完善了会计监督机制,这是我国实行的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行的《会计法》中,实施会计监督的主体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但多年的实践证明,这种监督机制的作用十分有限,必须依靠由会计信息系统以外的力量来共同实施监督,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新《会计法》把实施这种会计监督的立足点落在了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这个多层次的会计监督体系上。对于内部监督,重点是健全财务收支的内部约束机制;社会监督主要依托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这一中介机构,履行社会监督职能;财政部门是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部门,即《会计法》的执法主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监督单位的会计资料、会计行为实施监督检查。新《会计法》对“会计监督”的完善和补充,就是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单位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的职能作用,形成强有力的监督机制,保证会计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使其在法制的轨道上健康发展。3 履行新《会计法》赋予的职责,提高单位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新《会计法》是一部规范会计工作的法律文件。 要使新《会计法》在农业科研单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必须在科研、开发、后勤管理等方面的经济运作中全面贯彻执行。 3.1 领导干部是确保新《会计法》贯彻执行的关键__*同志曾经说过:“领导干部学习法律知识具有两重意义,既是适应领导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需要,也是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学法、用法和自觉遵守法律的需要。”因此,加强对单位领导人的培训不容忽视。要使单位领导人通过学习,认识到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是《会计法》赋予的重要职责,目的在于发挥会计工作在提高单位经济效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中的职能作用。 经济会计论文:论知识经济对人力资源会计的影响 [摘要]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作为一种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人力资源会计的重要性也突兀而出。然而,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会计又显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本文立足于这些特点提出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方向,并结合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体现于人力资本和技术蝇的知识是经济发展的核心。[1]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也为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内涵。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进一步研究知识经济下人力资源会计的一些具体问题。 一、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会计的新特点 1、人力资源价值会计重要性增强 首先,传统会计核算体系之所以排斥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很重要一点是其中很多方法的人为主观估计因素过大,取得的数据缺乏可信度。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信息传递的迅速,许多在工业化社会视为不确定的因素,通过高速的信息传递,都变为确定因素。即使有些因素当时仍不能确定,通过网络统计出的即时的行业数据、平均数据亦可作为估算的重要依据,因此不确定性大大降低。其次,按传统的核算方法,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的许多方法工作量巨大,而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知识经济时代,几乎所有的计算、统计工作都由计算机来完成。以往被视为不可能完成的有巨大工作量的工作可在瞬间完成。这样,就为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的实行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三,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生产的个性化管理的柔性,[2]传统方法不能概括人的价值的全部。一柴油涉及人的性格、喜好、情绪等人性化因素,传统会计方法无法表达,必须引进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甚至非数学化方法予以表达。因此,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的一些方法有了用武之地。第四,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信息的多元化要求,单纯的成本信息、数学信息已满足不了决策的需要,多元化的人力资源信息已成为必需。这样,给人力资源价值会计提供了环境上的可行性。第五,知识经济时代,评价价值的相关理论日益完善,为人力资源价值会计提供了理论上的借鉴依据。因此,我们认为,鉴于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价值信息的重要性和人力资源价值信息提供了可能性,人力资源会计的重点将偏向人力资源价值会计。 2、人力资源会计的空间范围有了拓展 一般来讲,我们所讲的人力资源会计是针对企业而言,侧重于企业内人力资源的核算和监督,重点是如何把人罗资源信息纳入会计核算体系。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成为企业和社会的主要资源,人力资源信息不再是会计核算体系的补充内容,不再是旁枝末节,这就决定了人力资源会计的空间范围有了极大的拓展。首先,由于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加大,依会计的重要性原则,它应成为企业予以核算和监督的重点。这样,必须决定其核算的复杂程度、采用的核算方法较以前有较大改变。在核算意义上,其范围有了层次上的拓宽;其次,同样依上述原因,人力资源相关信息必然被纳入管理会计领域,其预测、决策、投资效益分析、考核评价体系将被大大完善,人力资源会计范围将向横向拓宽;最后,由于人的社会性、群体性,其许多特征要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衡量,社会人力资源会计的内容将逐步融合进目前的人力资源会计中,人力资源会计范围的涵盖面将有所拓宽。 3、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的内容将偏重于其所掌握的知识的价值的计量。 目前的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方法一般可分为货币计量方法和非货币计量方法。由于传统会计货币计量基本假设的限制,人力资源的货币计量方法一直占主流。主要通过未来工资报酬折现、企业未来收益折现以及非购入商誉的计算和弗兰霍尔茨的随机报偿价值的计算等方法来反映人力资源单个或整体的价值。而非货币计量方法则不十分重视。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任何经济行为的主线,人力资源价值也极大地相关于其所掌握的知识多少、程度及利用效率。因此,我们认为,人力资源价值的最佳计量模式应相关于其所掌握的知识,围绕人力资源所掌握的知识计量其货币性价值,并辅灾害以非货币性的说明,力求全面反映人力资源价值。 需指出的是:第一,以知识为基础的人力资源价值计量也存在着单个价值计量和整体价值计量的情况。其中,单个价值的计量是以个体掌握知识的内容和应用为基础的,而整体价值的计量还需考虑到整体内个掌握知识的相互作用、知识的结构等方面的因素;第二,由于人力资源本身就是受多种因素共同制约的变量,加之知识经济时代,其主要价值基础——知识同样会由于环境的变动而产生价值浮动。因此,我们应正视人力资源价值的可变性,把它作为人力资源的特征之一加以研究,而避免机械、简单地予以定性、定量;第三,以知识为基础的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式,应以知识为出发点,综合考虑环境因素予以货币化计量。同时,应考虑到人力资源的诸如性情、喜好、健康程度等无法货币化计量的特质因素,在货币化计量的同时辅之以非货币化的说明力求其价值反映的完善性。 二、不同社会环境下的人力资源价值的评估 人力资源的价值并非一成不变,它要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制约,其中最重要的因素莫过于社会文化环境和内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人的价值的形成与实现、价值的大小同其所处社会环境有减极其重要的联系。而文化因素是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价值评估研究的重点。 文化有差异决定人们工作与生活的价值观、生产方式、满足需要和欲望的顺序、对商品的偏好有着许多不同之处,甚至是本质上的区别。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相同的条件下,其价值很可能有着极大的差异。具体反映到人力资源会计上,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人员流动性的差异对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会计的影响。在崇尚“能力主义”、“个人至上”的美国,人们工作的目的是取得与自身能力和实际成绩相适应的工资。如得不到满足更换工作成为必然。而推崇集体主义的亚洲国家及欧陆国家则正好相反,如在日本,员工的首要道德是“忠”背叛是最令人不齿的行径,人们很少另谋高就,因此,日本的人力资源取得成本相对较为稳定,核算工作量较低。而美国相对来讲人力资源流动频繁,人力资源取得成本的核算工作不得不经常进行。另一方面,对 公司拥有的人力资源价值的评估方面,美国不得不考虑人员的离职因素,其相对于公司的价值估计应较为保守;而日本由于人员稳定,基本上可以以人的可工作生理寿命为服务年限,因此人力资源价值评估的风险较小,可适当放开。 2、人员对管理方式差异的不同反应对人力资源价值的影响。亚洲国家人力恩情意识强烈,易于接受柔性管理,即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在这种环境下,人员可发挥最大的潜力,达到价值最大。相反,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对刚性管理较为适应,而面对柔性管理其价值实现程度要明显低于亚洲国家。因此,在人力资源价值的认定上需考虑管理方式对人力资源价值的影响。 3、不同文化价值观对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各项目的影响。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网络至关重要,如要取得其他公司中的优秀人才,其征募成本在不同文化环境下差别很大。仅以美国和日本为例。在以“忠”为主要信条的日本,如果要所需之人背叛原公司绝非仅高于其原工资就可解决问题,还要综合考虑其心理、情绪上的变化导致价值下降的综合成本。即使取得了该员工,由于其行为不容于该环境,必为他人所排斥,其协调与安置成本必然高于一般值。而美国由于人们观念中对此问题习以为常,这方面的成本要明显小于日本。同理,选任成本、正式训练及诱导成本也存在这个问题。 此外不同文化环境下职位分工差异、晋升制度差异、企业与职工关系上的差异、激励机制的差异等都对人力资源会计有不同影响。 至于内部环境对人力资源价值的影响,主要指人员所处的特定内部环境对单个人所具备知识的包容度、互补度,以及该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工作氛围等相关因素的影响,每一变量的变化都有可能导致人力资源价值的变动。而且,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及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各变量的作用程度会随着个人需求层次的变动而变动。另一方面,人一旦脱离原来的内部环境,其价值亦应重新评估,原来的价值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简单地进行移植。这是人力资源区别于其他经济资源的又一特征,在进行人力资源会计研究时应特别注意。 三、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价值的确认计量 1、人力资源为更新知识的追加投资超过旧知识损耗部分应作为人力资产的一部分予以资产化。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中关于人力资源追加投资的价值累积,当前的人力资源会计一般的处理方法是将更新知识的投资额象固定资产更新发行投资一样全部资产化。这种处理方法是将人力资产全部支出看作企业对人力资产的投资。但仔细分析,该处理方法针对更新知识投资这一特定项目而言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我们认为,应作以如下改造: 人力资源更新知识的资产化数额=追加投资额-(1-旧知识可利用率)×人力资产开发成本(或相应取得成本)的帐面价值 以上公式理论依据及解释如下: (1)人力资源更新知识的投资不同于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投资。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投资是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进行改善该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延长使用寿命的改造,是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的简单增值,不存在原固定资产的直接损耗。因此,将更新改造投资直接予以资产化,在以后的受益期内摊销无可厚非。而人力资源更新知识的投资与这种投资有所有同:人力资源更新知识的投资并不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简单改造,大多数情况是对原有知识的直接替换。这种更新意味着旧知识的完全或大部分“报废”,是旧知识价值的直接损耗。两种不同的投资采用相同的处理方法本身就值得商榷。 (2)从资产的定义角度来看,这种处理方法有失偏颇。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1989年公布的《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列示框架》中对资产的定义是:“资产是由于过去事项的结果而由企业控制的并且通过该事项预期能流入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一种资源”。该定义强调的内容之一是这种事项是“预期”能合企业获得“未来经济利益”。而对于人力资源更新知识的追加投资而言,其追加部分符合资产定义,应予以资产化。但其造成的旧知识贬值或失效不能不加以考虑。这些旧知识虽仍可视为一种资源,但对企业而言它已不能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如仍作为资产,首先与资产定义不符,其价值在以后期间内摊销又与权责发生制原则相悖。因此,应将其损耗部分在更新知识使用当期直接费用化或在新旧知识更替期内逐步费用化。 (3)从知识的特性来看,它又有一定的延续性。并不是所有更新知识的投资行为结束后,旧知识就全部“报废”。其中许多旧知识还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作用,只是作用的力度大不如前。这种情况应将其帐面余额部分费用化。还有一种可能是,旧知识是新知识得以掌握和运用的基础,虽然在更新后旧知识不直接发挥作用,但通过新知识的运用,旧知识还在间接地发挥作用。这只是旧知识一定程度的失效,同样应将其价值部分地费用化。另外,有些知识的更替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旧知识渐渐地失效。其价值不宜在新知识使用当期完全费用化,而应在此期间内摊配。 (4)人力资源更新知识资产化数额计算的基础之一应是人力资源开发成本或取得成本。这是因为企业所拥有人力资源掌握的知识有两种取得途径:一是通过培训取得;二是引进该人员时直接取得。通过培训取得的其旧知识价值应为当时的开发成本。而直接取得的,其旧知识价值应为相应的取得成本。 (5)值得说明的是,本部分所指的更新知识追加投资只是指企业的投资。因为从产权角度考虑,人力资源所掌握的知识中,只有企业投资的部分企业才拥有使用权,而且在工作时间内,依劳动法规或一些常规,企业有权排斥其他单位和个人甚至劳动者本人使用其知识(超常规情况除外)。①因此,这部分投资才是我们讨论的范畴,至于人员自身为更新知识的投资,由于其不可控性,且与企业未来收益相关性差,一般不予以处理。 2、技术工作人力资源价值的确定要求会计人员正确分析该技术人员掌握技术知识所处的阶段 按知识经济的相关理论[3],可以把技术知识Y定义为输入变量X的未知函数,并把技术知识从完全不了解到完全掌握分为八个阶段,根据每个阶段X的不同输入描述对Y的不同影响。各阶段列示如下: 阶段1:完全不了解。人们不知道某种现象的存在,或者知道要出现某种现象,但并不了解该现象可能与过程有关。此阶段基本不具备知识。 阶段2、意识(察觉)。知道某些现象的存在并可能与过程相关。它处于一种纯技艺的阶段,此种知识是不可言传的,属于低级知识。 阶段3:测度。可以精确地测度变量,并可能得到一些结论。但必须开发装备特殊的测量设备。知识处于这个阶段可以用书面表达。 阶段4:适度控制。在一定层次范围内,知道怎样精确地控制变量。尽管控制,没有必要非常精确。也就是说,可以控制到适度水准,围绕该水准可以出现一些误差。 阶段5、误差控制。在一定数值范围内可以精确地控制变量。不过产品质量仍达不到标准要求,因而必须做最后的检查。 阶段6、过程特征化 (Know how)。变量出现细微变化时,知道变量对结果的影响。此阶段可以开始对过程精确调整,以降低成本,改变产品特征。 阶段7:了解原理(Know why)。掌握了过程的理论模型,并了解它在宽广区域内的运作方式,包括变量间的非线关系和相互影响。技术知识到了这个阶段已上升为科学的公式和算法高度。 阶段8:完整知识。掌握了完整的函数形式和决定全部输入的函数结果(Y)的参数值。在透彻理解了过程和环境之后,可以事先利用正向控制,防止任何故障的发生。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变量之间相互作用的不可知性,这个阶段不可能达到。 据此理论,在衡量技术人员价值时可按其所掌握知识所处的阶段,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方法②恰当主体其价值,此方法可作为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的实用方法之一。同时,在管理中还可根据技术人员所掌握知识的阶段恰当地分配人力及采用相应策略,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并可通过工作的协调提高整体人力资源价值。此处需说明的是,以上所描述的只是某一种技术的各个阶段。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多种技术相互交织,或各个部分处于某一技术的不同阶段。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要利用多种学科的知识综合分析。我们认为,可依不同环境分设不同指标及其数量界限,根据其所处阶段和各个阶段的不同特点评估其价值,恰当地予以管理。 3、人力资源价值纳入财务会计核算体系的构想。传统的关于将人力资源信息纳入财务会计核算体系的讨论大多是以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为基础,人力资源价值信息少之又少。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信息使用者的迫切需要,并且人力资源价值信息有了提供的基础和物质保障,人力资源价值信息进入财务会计核算体系有了可能性。首先,从财务会计的发展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不确定信息(如重置成本、重置价值等)进入财务会计核算体系,且这种做法已被人们从观念上接受。历史成本住处原则已不是必须恪守的真理。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信息的迅速提供和信息的完全提供,历史成本核算原则有被打破的趋势。这样,以估计为基础的人力资源价值信息与其他不确定性信息一样,可望进入财务会计核算体系。其次,以知识为基础的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式使人力资源价值信息可信度大大增加。由于避免了价值估计的盲目性,此类信息有可有为财务会计核算体系所接受。最后,由于人力资源价值的可变性特点,按以往的核算体系核算,其工作量十分巨大。而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一切计算工作由计算机完成,使人力资源价值信息的进入有了物质保障。 可以认为,人力资源成本信息所提供的累计数据将随着人力资源使用期间的延长而逐渐接近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对其的预期估计价值。加上上述三点原因,我们提出一种人力资源信息进入财务会计核算体系的简单构想: (1)保持原有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帐户和内容不变。增设人力资源成本和人力资源价值的差额科目。由于其性质类似递延所得税,可适当借鉴递延所得税的核算方法。 (2)在人力资源初始取得时,计量取得成本、确认人力资产的同时,借记该科目。待以后人力资源追加投资时,确认人力资源的同时,根据投资额予以摊销。 (3)在人力资源价值改变时,调整该科目,使该科目余额与人力资产科目余额之和等于人力资源价值。 这样,该科目余额与人产资产科目余额之和始终等于人力资源价值,据此思路可将人力资源价值引入财务会计核算体系,充分提示人力资源信息,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的客观需要。 经济会计论文:新经济对财务会计的挑战 提 要:与传统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截然不同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必然会对传统的财务会计产生挑战,本文对新经济如何影响传统会计理论、会计实务及会计人员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新经济 财务会计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经济开始呈现出不同以往的发展趋势,被称作为“新经济”时代。 所谓新经济,就是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革命为背景、以互联网的应用和电子商务为特征、以知识和人才为依托、以进一步提高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为目标、以不断创新为保证的经济形态。这种区别于传统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新经济的到来,必将对传统财务会计的理论与实务提出挑战,并可能诱发新的会计革命。 一、对会计理论的挑战 (一)对会计目标。首先,会计目标主要明确为什么要提供会计信息,向谁提供会计信息,提供哪些会计信息等问题,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的基础,现在财务会计把会计信息使用者作为一个整体,提供一种通用的会计报表。在新经济时代,会计信息需求者与作为会计信息提供者的企业之间可以利用互联网及时双向交流;企业在了解会计信息需求者的决策模型后,可以针对其需要,向其提供专门的财务报告。因此在新经济时代,可能发展成提供适用于不同决策模型的专用财务报告。其次,在新经济时代,企业的生存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越来越依赖于知识与创新,信息使用者关注的重点不再是“现金流转”,而是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 (二)对会计基本前提。现行财务会计是建立在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四项基本前提上,新经济的出现对这四项基本前提提出了挑战。 1.关于会计主体。在新经济时代,由于经济的日益全球化,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急速发展,企业可以借助互联网进行不分国界的联合或分组,从而导致会计主体具有可变性,这就使得对会计主体认定产生困难,使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处于一种模糊状态。 2.关于持续经营。在新经济时代,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借助互联网相互联合起来来完成一个项目,当项目完成之后,企业就会立即分散。这种临时性的网络企业在新经济时代将十分普遍,使企业持续经营的前提对它们不再适用。 3.关于会计分期。会计分期的目的是为了及时提供会计信息,满足企业内部和外部决策的需要。在新经济时代,即时的通讯手段带来了即时的操作和调控,企业内外部会计信息需求者可以在互联网上动态地得到企业实时的财务及非财务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会计分期已无存在的必要。 4.关于货币计量。在新经济时代,连接各国的信息网络使全球形成统一的大市场,经济活动的国内与国外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同时,国际贸易剧增,市值变动大。这些都对货币计量前提提出了挑战。在新经济时代,完全可能出现全球一致的电子货币计量单位,用以准确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 (三)对会计要素。现行财务会计把会计要素划分成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在新经济时代,无形资产是企业生存的资产,创新是新经济的核心,人是保证创新的的决定性因素,知识作为一种动态的生产要素和经济资源显得日益重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信息加工的速度会越来越快,会计要素划分会更加细密,更有层次,以更加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资金运动状况。 (四)对会计权益理论。传统会计的平衡公式“资产=负债+业主(股东)权益”中,等式右边所体现的只是企业财务资本所有者的权益,而未体现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权益。在新经济时代,知识、信息与创新能力对企业起着最重要的作用,企业应是“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面对新经济时代,必须建立一种新的会计权益理论。 二、对会计实务的挑战 (一)对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主要从时间选择上确定会计确认的基础.其核心是根据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和影响期间来确认企业的收入和费用。它存在的前提是会计分期假设。在新经济时代出现的虚拟化了的网络公司这类新型企业组织,在可预见的将来可能是很短暂的期间,进行着不定期的经营活动,会计分期假设在此类企业的核算中已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由此,建立在会计分期假设之上的权责发生制也相应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二)对会计组织。在互联网上,可以建立网络化会计信息处理系统,对经济业务的处理实现了高度自动化。会计处理系统能自动采集相关的电子原始凭证和数据,并按设定的会计处理方法和流程,自动进行业务处理,生成电子记帐凭证,然后自动登帐,随时可以根据需要,生成会计报表,还通过预测决策系统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此外,会计信息处理系统通过企业与外界的互联实现实时沟通,企业与外界发生的经济业务,可通过一种互联网交易结算卡或是信用结算卡等,自动地将有关的交易内容即时输入到本企业的会计处理系统互联网内了。这将对传统的会计组织产生影响。 (三)对会计计量。传统会计以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对于新经济时代的企业,知识和信息这一首要的经济资源价值就不能充分表现。对于一个时分时合的临时性的虚拟网络公司,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在会计上可将它作为一个相对会计主体。同时,网络企业也否定了持续经营假设,变持续经营假设为即时经营假设,因此建立在持续经营假设前提下的历史成本计价原则也就没有意义了。 (四)对会计职能。会计具有核算、监督和参与决策的职能。在新经济时代,财务人员通过互联网在线访问,可以及时得到相关企业的会计信息,财务人员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可以作出正确的决策。所以说,在以互联网的应用和电子商务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会计参与决策的职能将会大大拓展其范围。 (五)对会计流程和会计方法。现在企业中使用的会计软件,其会计处理流程基本上还是按照手工会计处理流程进行设计的,即根据原始凭证的业务内容编成记帐凭证输入系统中,凭证经审核后,据以自动记帐、结帐、生成会计报表等,会计流程基本上是模拟手工核算的流程。这种流程不能适应新的会计信息系统。 (六)对财务报告。当前的财务报告具有许多局限性,如无法反映非货币化会计信息,无法反映企业发生的特殊经济业务(如衍生金融工具)等。这些局限性在新经济时代更加明显。在新经济时代,通过互联网企业可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实时双向交流,企业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根据不同的决策模型提供专用的财务报告,财务报告也会发生变革。财务报告要将现金流量的变化、财务状况的预期变化趋势 等加以充分揭示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会计信息要适用于会计使用者的决策模型,传统的财务会计按年度对外报送财务报告,已难以满足现有的和潜在的股东、债权人、投资者和客户的需要,也不适应知识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七)对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基于互联网的集成财务管理系统使会计信息在企业公共信息平台上成为开放的信息系统。不同职能部门、不同职别的内部使用者将根据授权调阅会计信息,外部使用者也可能被授权进入系统内部直接调阅会计信息。传统手工操作和电算化会计条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已失效。如何建立严密的内部控制体系,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和完整,将是新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面临的最为艰难的事情。 三、对会计人员的挑战 企业会计人员不仅是会计数据的加工者、会计信息的输出者,而且是对接收到的会计信息进行分析的参与决策者。新经济同时也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挑战。首先,会计人员不仅要有深厚的业务知识,而且要懂得如何使用计算机。如何利用互联网;会计人员不仅要对从互联网上得到的会计信息进行“过滤”,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而且要注意对本企业财务机密的保管,防止黑客和竞争对手的非法获取。其次,在新经济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频繁,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仅必须懂得国际上通行的财务会计、审计等知识,而且要具备相关的经济法律知识。 总之,新经济会给财务会计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和挑战。有挑战,才有创新;有创新,才有发展。我们相信,随着对新经济时代会计领域出现的新问题的研究,我国财务会计理论将会得到较大的发展。 经济会计论文:加强会计的宏观管理,维护经济秩序 会计工作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为了规范会计工作,保证会计工作在经济管理中发挥作用,政府部门应在宏观上对会计工作进行必要的指导、监督和管理。政府部门如何指导、监督和管理会计工作,世界各国有不同的做法。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公有制占主导地位,会计工作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中有其特殊的作用,要求基层单位的会计工作在为本单位的经营管理和业务活动服务的同时,要为国家宏观调控服务。要做到这一点,政府部门必须加强对会计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包括会计政策、标准的制定,政策标准贯彻执行情况的检查,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确认和会计从业资格的管理,督促基层单位加强会计工作和提高会计工作水平等,这些内容,都是我国会计工作宏观管理的重要方面,也构成了我国的会计工作管理体制。为规范会计工作的宏观管理,逐步实现依法行政,新《会计法》对我国会计工作宏观管理的主管部门、管理原则、管理内容等作出了规定。 一、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 新《会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这一条规定了会计工作由财政部门主管并明确在管理体制上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一)为什么规定由财政部门主管会计工作 从国家机构的设置和权责归属的划分看,新中国一成立就在财政部设立专门管理会计工作的机构。几十年来,会计工作一直由财政部门管理,财政部门在管理会计工作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从会计工作与经济管理职能相关的密切程度看,财务会计工作同国家财税工作的关系十分密切,它是确定税基、规范财政收支的重要基础。财政部门主管会计工作,有利于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更好地为财税工作和其他经济工作服务。而审计、税务、金融等主管部门虽然在履行职责中也涉及会计工作,但由于受行业、业务范围的限制,这些部门所涉及的会计单位没有财政部门广泛。只有财政部门才能担负起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责任。因此,新《会计法》充分肯定了财政部门主管会计工作的作用和经验,并以法律形式予以明确。 (二)财政部门主管会计工作应当权利与义务相结合 财政部门主管会计工作,不仅是一种权利,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财政部门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财政收入,安排财政支出,实行宏观经济调控。应该说,无论从目前还是从今后一个时期来看,财政部门的这一任务非常艰巨。但财政部门不能因为主要任务是抓财政收支而放松对会计工作的管理。必须看到,财政部门把会计这项基础工作抓好,是维护财经纪律,抓好增收节支,强化财政管理职能的重要措施。会计秩序混乱,财政制度得不到贯彻执行,必然会造成财政收入流失、支出失控,最终给财政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因此,绝不能把抓好会计工作视做与财政收支无关或关系不大的额外任务,而应当自觉地把抓好会计工作的管理放在重要位置。还必须看到,新《会计法》规定财政部门主管会计工作,这是国家法律赋予财政部门的重要责任,如果财政部门放松对会计工作的管理,造成会计秩序混乱,则不仅是一种工作上的失误,而且是一种违法行为并应承担法律责任。 (三)财政部门主管会计工作应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是划分会计工作管理权责的重要原则,也体现了管理的效率原则。财政部门主管会计工作,主要是在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实行分级负责、分级管理,充分调动地区、部门、单位管理会计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无论是国家财政部门与地方财政部门的关系上,还是财政部门与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关系上,都要适当分工并搞好协调配合,上级对下级、财政部门对各业务主管部门都不能事无巨细一概包揽。具体做法是:国务院财政部门在统一规划、统一领导会计工作的前提下,发挥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和中央各部门管理会计工作的积极性,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和中央各业务主管部门应积极配合国务院财政部门管理好本地区、本部门的会计工作;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根据上级财政部门的规划和要求,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管理本地区的会计工作,并取得同级其他管理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四)发挥业务主管部门和其他政府管理部门在监管会计工作中的作用 对会计工作的监管,除了发挥财政部门的作用外,还要发挥业务主管部门、政府其他管理部门的作用。会计工作是一项社会经济管理活动,会计资料是一种社会性资源。政府管理部门在履行管理职能时,都会涉及有关单位的会计事务和会计资料,有关法律赋予了政府有关管理部门监督检查相关会计事务、会计资料的职责。因此,新《会计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规定: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这一规定,体现了财政部门与其他政府管理部门在管理会计事务中的相互协作、配合的关系。 二、对会计制度的管理 会计制度是指政府管理部门对处理会计事务所制定的规章、准则、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包括对会计工作、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人员、会计档案等方面所作出的规范性文件。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在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的同时,必须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国家在进行宏观调控中,不仅需要各基层单位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资料,也需要各单位的会计工作在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中维护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会计制度既是各单位组织会计管理工作和产生相互可比、口径一致的会计资料的依据,也是国家财政经济政策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会计制度作为法制化经济管理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纳入政府部门的管理范围。因此,新《会计法》第八条对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制定权限问题作出了规定。 (一)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构成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新《会计法》中的一个特定概念,是指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会计制度所规定的基本原则是统一的,即应当符合新《会计法》的规定。第二,会计制度的制定主体是法定的,即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第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凡是设在中国境内的各单位,都必须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香港、澳门、台湾除外。根据规定,我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1.会计核算制度。目前,属于会计核算制度的主要有:企业会计准则、行业会计制度、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等。建国以来,国务院财政部门及有关主管部门分别制定了若干会计核算制度。1992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旧的会计核算制度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为此,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以两则、两制为主要内容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改革,从而结束了我国40多年来的计划经济会计核算模式,建立和实施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会计核算模式。之后,财政部又陆续了《关联方及其交易的披露》等9项具体会计准则和《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初步建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的会计准则体系和会计核算制度体系,为规范会计信息标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透明度,起到了重要作用。 2.会计监督制度。由于会计监督与会计核算等工作有着密切联系,因此,现行的会计监督制度主要分布在有关会计制度中,如财政部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修订后的新《会计法》实施后,财政部将制定专门规范政府部门实施会计监督的相关制度,以切实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监管。 3.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管理制度。这方面的制度主要包括:会计专业职务评聘制度,主要规范高级会计师、会计师、助理会计师、会计员的任职条件和评聘程序等问题;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制度,主要规范取得会计师、助理会计师、会计员任职资格的考试内容、报考程序等问题;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制度,主要规范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的从业资格条件、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程序、对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监管等问题;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主要规范在职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内容、程序等问题。 此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记帐管理制度、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等,也是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是规范会计行为的重要保证 如前所述,会计制度既是规范各单位会计行为的标准,是各单位组织会计管理工作和产生相互可比、口径一致的会计资料的依据,也是国家财政经济政策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更是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重要保证。正因为如此,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党的文件形式充分肯定实行会计制度统一、规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修订后的新《会计法》增加了关于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突出了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法律地位,有利于强化会计制度的统一性和权威性,有利于保障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贯彻实施。 (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制定权限实行集中统一 新《会计法》规定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法制定并公布.这一规定,既肯定了会计制度应当进行必要的统一的原则,又是一个授权性的条款。国务院财政部门有权根据管理会计工作的需要,按照新《会计法》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制定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并予以公布。而国务院其他部门没有权力制定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但并不排除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其他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中的有关制度。 修订后的新《会计法》,增加了对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予以公布的内容,其主要考虑是: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规范各单位会计行为、生成会计资料的重要依据,具有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涉及面广等特点,各单位办理会计事务必须及时了解和认真掌握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内容。多年来,对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管理主要采用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并印发文件、由中央各业务主管部门和各级财政部门层层转发至基层单位的做法,即依靠行政系统条条块块关系和印发红头文件来传达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内容。随着政府机构改革、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和经济组织形式的发展,原来的条块关系逐步被打破,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逐步与政府行政部门脱钩,政府部门与基层单位的行政隶属关系已不复存在,没有主管部门的新兴经济组织如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外资企业等大量出现,使沿用多年的会计制度的运行系统难以继续有效发挥作用,造成许多单位不能及时了解、掌握新的会计制度情况,给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带来了不利影响。所以,新《会计法》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应当予以公布.这一规定,体现了两层含义:一是国务院财政部门有责任和义务及时公布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公布的方式可以是在专门的或者指定的报刊上登载,广为宣传,便于各单位知晓;二是会计工作相关人员应当注意从有关报刊上了解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方面的情况、信息,不能再沿用传统的看红头文件做法,不能认为没有见到红头文件就不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会计工作相关人员应知而未知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如果因此造成会计行为违法,同样要承担法律责任。 另外,对有特殊要求的行业、系统,新《会计法》允许其制定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或者补充规定,但应按规定报批或备案。有特殊要求的行业体现了三层含义:一是,该行业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特殊要求是其他行业所没有的;二是,该行业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特殊要求的内容,在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中只有原则规定而没有具体规定的;三是,并不是所有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都可以制定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或者补充规定。 三、对会计人员的管理 会计人员是直接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配备数量和素质都相当的、具备从业资格的会计人员,是各单位做好会计工作,充分发挥会计职能作用的重要保证。由于会计人员是市场经济活动的特殊从业人员,他们肩负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维护会计秩序的重要任务,因此,政府部门对会计人员进行适度管理。 管理的对象包括:一般会计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总会计师。 管理的内容包括: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确认,会计专业职务评聘,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确认,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任职资格,总会计师的配备等。 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建立健全科学的会计人员培养、选拔、评价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调动会计人员做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保障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为了规范政府部门对会计人员宏观管理,新《会计法》在第五章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中,对总会计师的设置、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会计机构负责人的任职资格管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等问题作出了规定。 (一)总会计师的设置 总会计师是在单位负责人领导下,主管经济核算和财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早在建国之初,我国就借鉴苏联的经验,在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实行总会计师制度,目的是加强经济核算和会计管理。为了进一步推动这一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1963年10月,国务院批转了国家经委、财政部《关于国营工业、交通企业设置总会计师的几项规定(草案)》,规定国营工业、交通企业设置总会计师,并对总会计师的地位、任职条件、任免办法及总会计师的职责和权限等问题作了具体规定。1978年9月,国务院颁发的《会计人员职权条例》中,专设一章规定总会计师制度问题,并把设置总会计师扩大到所有企业。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再次肯定了总会计师制度,提出一厂三总师(厂长和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会计师)和党委书记是单位领导班子成员。1985年颁布实施的新《会计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设置总会计师的要求,充分肯定了总会计师制度,从而大大推动了我国总会计师制度的发展。为了贯彻实施新《会计法》和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决定、规定,1990年12月,国务院了《总会计师条例》,对总会计师的地位、职责、权限、任免与奖惩作了完整、全面、系统、具体的规定,使我国总会计师制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1993年修订的《会计法》再次明确规定: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和业务主管部门可以设置总会计师。总会计师由具有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人员担任。这次修订的《会计法》对设置总会计师的范围又有了新的规定,即国有的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须设置总会计师,强调了必须设置,而不是可设不可设。 1.总会计师的设置范围。新《会计法》对总会计师的设置范围有了新的界定,即:国有的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必须设置总会计师。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组织形式不断发展变化,在发挥国有经济活力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前提下,通过改组、改制和改造,有的成了国有独资公司,有的成了国有控股公司,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日趋完善,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控制力、影响力日益增强。国家作为国有企业的投资者,为了有效行使所有者的权利,必须依法加强对国有企业资产管理、财务管理和主要负责人员的监管。总会计师是主管企业经济核算和财会计工作的单位领导成员,在资产管理和财务会计管理等方面起重要作用。从已经设置总会计师的国有企业情况看,建立健全总会计师制度,对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发挥会计职能作用,保护所有者权益,都有明显效果。因此,新《会计法》适应国有企业改革的要求并吸收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经验,将可以设置总会计师改为必须设置总会计师,将设置范围界定在国有的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同时规定总会计师的任职资格、任免程序、职责权限由国务院规定,为适时修订《总会计师条例》提供法律依据。 当然,新《会计法》不限制其他单位根据需要设置总会计师。 2.总会计师的地位和任职条件。根据《总会计师条例》的规定:总会计师是单位领导成员,协助单位负责人工作,直接对单位负责人负责。总会计师作为单位财务会计的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和经济核算,参与本单位的重大经营决策活动,是单位负责人的参谋和助手。为了保障总会计师的职权,《总会计师条例》还规定,凡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不能再设置与总会计师职责重叠的副职。 按照《总会计师条例》的规定,担任总会计师,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积极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二是坚持原则、廉洁奉公;三是取得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后,主管一个单位或者单位内部一个重要方面的财务会计工作的时间不少于3年;四是要有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熟悉国家财经纪律、法规、方针和政策,掌握现代化管理的有关知识;五是具备本行业的基本业务知识,熟悉行业情况,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六是身体健康、胜任本职工作。 3.总会计师的职责和权限。根据《总会计师条例》的规定,总会计师的职责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总会计师负责组织的工作。包括组织编制和执行预算、财务收支计划、信贷计划,拟订资金筹措和使用方案,开辟财源,有效地使用资金;建立、健全经济核算制度,强化成本管理,进行经济活动分析,精打细算,提高经济效益;负责对本单位财务会计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配备,组织对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考核;支持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等。二是由总会计师协助、参与的工作。主要有:协助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等问题作出决策;参与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科学研究、商品(劳务)价格和工资、奖金方案的制定;参与重大经济合同和经济协议的研究、审查。 总会计师的权限主要包括:一是对违法违纪问题的制止和纠正权。即对违反国家财经纪律、法规、方针、政策、制度和有可能在经济上造成损失、浪费的行为,有权制止和纠正;制止或者纠正无效时,提请单位负责人处理。二是建立健全单位经济核算的组织指挥权。三是对单位财务收支具有审批签署权。四是有对本单位会计人员的管理权,包括对本单位会计机构设置、会计人员配备、继续教育、考核、奖惩等。 (二)会计人员从业资格 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制度是在会计证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会计证,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准入证或通行证.从事会计工作必须持证(会计证)上岗,这是我国会计管理工作的一项创新。如今,这项创新已被全社会和广大会计人员所熟知和接受。这一制度最早是由河北省财政部门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1984年,河北省财政厅经省政府批准,首次在全省全民所有制和县以上集体所有制单位的会计人员中试行会计证制度。会计证的功能主要是:把会计证作为鉴定会计人员业务技术的证明,会计人员必须按规定条件经考核或考试后取证;取得会计证才能从事会计工作;在会计证中记载会计人员履行职责情况,作为考核会计人员业绩的依据。河北省实行会计证管理制度的试点,经过几年的实践,对促进会计人员努力钻研业务和依法做好本职工作等,都取得了较好效果。其他一些地区也相继进行了会计证管理制度的试点。在总结各地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财政部于1990年3月制定了《会计证管理办法(试行)》,在全国范围内试行会计证管理制度。1996年,财政部对《会计证管理办法(试行)》作了修改,形成了《会计证管理办法》,会计证管理制度在全国广泛推广。 新《会计法》吸收和借鉴了会计证管理制度的做法和经验,将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制度以法律形式规定下来,明确会计人员必须取得从业资格证书,才能从事会计工作,并对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消极资格作出了规定。根据新《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 第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证明能够从事会计工作的合法凭证。凡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会计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才能从事会计工作。这是进入会计岗位的准入证,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必经之路。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证明能够从事会计工作的唯一凭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将记载本人的各种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管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一经取得,全国范围内有效。 第二,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管理体制,主要实行属地原则。由县级以上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按照属地原则进行所辖范围内的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同时考虑到我国国情和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个别中央业务主管部门,经财政部授权,负责所辖部门或系统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包括发证、年检、继续教育等。 第三,取得会计从业资格的条件,也就是从事会计工作应具备的资格。新《会计法》没有对取得从业资格证书的积极资格作出规定,仅是对取得会计从业资格的消极资格作出了规定,即因有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假帐,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与会计职务有关的违法行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员,不得取得或者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除前款规定的人员外,因违法违纪行为被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自被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之日起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对于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积极资格,将在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中规定。 第四,对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实行注册登记和年检制度。 第五,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结合。财政部于1998年1月印发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规定会计人员每年必须参加必要学时的继续教育,包括培训和自学。同时规定,对于无故不参加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将给予警告、吊销证书等处分,以此保证会计人员自觉执行继续教育暂行规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经济体制和会计深化改革的需要。会计人员应当遵守和执行继续教育的有关规定,完成每年度规定的继续教育学时。 第六,对会计从业资格的监管。为了督促会计人员持证上岗和依法履行职责,要求必须加强对会计从业资格情况的监管。监管工作由会计从业资格部门组织实施。检查和监督的形式,实行全面检查和重点抽查相结合,政府检查与社会监督相结合,发现违法违纪行为,严肃查处。 (三)对会计机构负责人任职资格的管理 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是在一个单位内具体负责会计工作的中层领导人员。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负有组织、管理本单位所有会计工作的责任,其工作水平的高低,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单位会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如果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具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不仅对于领导和组织好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十分有利,而且对于加强经营管理等也十分有益。因此,新《会计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规定: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经历。规定担任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除了要求其具备一般会计人员应具备的条件(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还应具备专业技术资格、工作经历等条件。 (四)对会计专业职务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管理 会计专业职务是区分会计人员从事业务工作的技术等级。根据《会计专业职务试行条例》(1986年4月中央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转发财政部制定)的规定:会计专业职务分为高级会计师、会计师、助理会计师、会计员。高级会计师为高级职务,会计师为中级职务,助理会计师和会计员为初级职务。担任不同级别会计专业职务应当具备相应的任职条件,如专业技能、工作能力、学历、工作经历等。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是一种通过考试确认担任会计专业职务任职资格的制度。1992年以前,我国对会计专业技术职务一直采用评审制度。1992年3月,财政部、人事部制定了《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和《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 实施办法》,开始实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制度。自1992年财政部、人事部联合举办首次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以来,截至1999年,已成功地举办了7次全国性的大规模考试(1995年因考试政策调整,停考一年)。全国累计报考人数达1144.9万人次,考试合格人数达193.2万人。实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制度,对于建立科学、合理、公正的会计人才评价和选拔机制,调动广大会计人员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强会计工作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管理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是会计工作从业人员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职业纪律。会计人员作为特殊从业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还要有较强的原则性、政策观念和职业道德水平,特别是在法制观念不强、会计工作容易成为少数不法分子谋取私利手段的情况下,会计人员的原则性、责任感等,对搞好一个单位的会计工作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新《会计法》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提出了总体要求,对当前会计队伍建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会计人员应当具备哪些职业道德?财政部在1996年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对会计人员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提出了原则要求,这实际上是国家对会计人员所提出的职业道德要求。主要是: 1.敬业爱岗。即会计人员应当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所从事工作的要求。 2.熟悉法规。即会计人员应当熟悉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并结合会计工作进行广泛宣传。 3.依法办事。即会计人员应当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会计工作,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4.客观公正。即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中,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5.搞好服务。即会计人员应当熟悉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情况,运用所掌握的会计信息和会计方法,为改善单位的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6.保守秘密。即会计人员应当保守本单位的商业秘密,除法律规定和单位领导人同意外,不能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单位的会计信息。 此外,政府部门对会计工作的宏观管理还包括对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对会计电算化的管理等,这些工作也应当认真抓好。
动画发展策略篇1 1中国动画发展现状 中国动画的发展和世界是同步的,1941年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问世,比轰动全球的美国第一部动画长片《白雪公主》晚4年时间。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是1935年万氏兄弟推出的《骆驼献舞》,在美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问世8年后上映。上海美术制片厂是中国动画创作的摇篮,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直到80年代处于辉煌期,被很多人认为是中国动画的“梦工厂”。[1]每个阶段都有影响深远的动画片出现。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动画并没有跟得上时代的潮流,中国动画市场长期被日本动画和美国动画所占领,造成了国家的经济损失的同时,更影响了青少年的思维趋向。为何中国动画发展会如此?值得所有人深思。 2中国动画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动画产业未形成品牌,缺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认知 当前,在中国动画市场上,《喜羊羊和灰太郎》《熊出没》深受儿童的喜爱,但经通过市场调研,很多中国家长并不倡导自己的孩子观看,儿童在观看的过程中,大脑潜意识中学习动画片中的片段。以看《喜羊羊和灰太郎》为例,很多孩子学会用玩具打头,嘴里说着动画片中的台词“我会回来的”,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思考。新海诚的作品《你的名字》在前期的剧本创作和人物设定时,已将传统文化融入到了创作中且并不局限于本国的传统文化。这种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正是中国当代青年所欠缺的,也正是当前国内动画存在的症结,很多中国元素被世界人民所共享,拍出精美的动画,比如日本的经典动画《中华美食》直接选用中国各地的美食为题材,还有《功夫》《星宿与四圣兽》等皆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选择题材;美国的经典动画《功夫熊猫》《花木兰》等也是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选择题材;还有法国的经典动画《高卢夺宝》等等。 2.2动画创作融合传统文化元素表面化,原创力不足 1981年中国大陆上映的动画片《三个和尚》,曾风靡全球。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民间故事家喻户晓、无人不知,动画片《三个和尚》在原本故事上有一些新编,在角色设计上采用中国工笔、中国人物形象,画面简洁但能说明问题,形式上寓教于乐、个性鲜明。当代的动画编剧忽略了动画角色设计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和扎根于受众心理的重要性,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墓碑的由来”家喻户晓,以这样的题材拍摄成动画片,既告诉孩子祖先的伟大又可以有保证成片的收视率,仅凭借自身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喜好写剧本定角色,不仅不会受到观众的喜爱,更无法真正做到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形象,中国表达。 2.3动画创作人才不了解受众市场、不明确内容定位 目前中国动画大人不屑、小孩不爱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国动画创作人才不了解受众市场,缺乏对市场的深入调查。日本动画在受众人群年龄上做了分类,每个年龄段有与之相对应的动画,既保证了受众市场,又明确了动画的内容定位。 2.4动画创作融合传统文化未与时俱进化,没有鲜明的自我风格 中国动画角色设计一直受中国工笔画笔法的影响,比如《黑猫警长》《成语故事》等,所以中国的动画角色设计里有水墨画的影子,在过去有着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中国动画角色设计直接运用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缺乏与现代人的审美观和习惯脱节,导致当代动画角色设计单一,没有鲜明的自我风格。 3中国动画发展存在问题的整改策略 3.1动画创作上映审查化 早在2013年为了确保国产动画片传播正确价值观念、提供健康精神食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就通知加强国产动画片内容审查工作:坚持正确导向、避免暴力恐怖、把握健康格调、避免崇洋西化、加强审查把关、组织全面排查等一系列内容。[2] 3.2动画创作地域化、民族化 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时代课题——文化自信,但中国的动画却越来越商业化,优秀的剧本少之又少,面对这样的现状,我国的动画应从民族文化中探索发展之路。我国传统文化主要优势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3]中国传统文化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比如《阿凡提的故事》提倡中国动画的本土化、地域化,剧中阿凡提的角色设计将地域本土文化巧妙融入角色设计中,塑造出本土动画形象。 3.3动画创作前期剧本连载漫画化 中国动画制作流程不同于日本,日本的动漫产业链从漫画连载开始,漫画连载阶段可以测试一部作品是否受欢迎,比如《海贼王》《火影忍者》《名侦探柯南》等都是特别受欢迎的漫画,随后才改编成动画,不受欢迎的漫画将会早早收场。笔者认为中国动画可以借鉴日本动画的这种方式动画制作前期剧本连载漫画化,一方面为拍摄动画提供了剧本来源,一方面同时确保了剧本的质量保证了受众。动画剧本的好坏、质量问题交给受众去评定,从而改变中国动画剧本无创意、拍摄的动画化不受大众喜爱的问题。 3.4中国动画创作,西方科技化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华夏文明、中华文化神圣而威严,很多中国传统文化被世界所推崇。在传统文化中寻找动画角色设计创作灵感,就能创作出具有本土特色的品牌性动画角色,例如前文提到《阿凡提的故事》,维吾尔族的代表。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世界各国动画不断涌现,美国的动画剧本和角色设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题材,结合自己的高新技术,获得很高的票房,比如《花木兰》《功夫熊猫》都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的创作题材,但在角色设计上花木兰一个中国历史上代父从军的女英雄延续美国动画“说唱”的人物角色语言风格,未能把人物角色的性格表达得淋漓尽致,所以在动画角色设计上只有外形,缺少灵魂精髓的注入。中国动画角色设计可以采用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角色创作,体现中国形象,由西方科技来帮助完成,从而增添动画角色设计的生动性。 4结语 动画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人心中崇高信念的体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社会的稳定,人们对精神食粮的追求催促着当代动画爱好者更加努力地摸索前进,找出当前动画发展的不足,寻求整改方案,从而推动中国动画的发展。这是动画爱好者应做的贡献,更是当代人的责任。 作者:杨楠楠 刘东明 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动画发展策略篇2 动画产业是典型的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中非常重要的组织部分,创意也就成了决定动画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要素之一。因此,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以及教育发展对策的制定,都必须遵循动画产业这一创意产业的独特属性,采用产品的非标准化策略,即差别化策略来丰富动画市场、优化产品结构,在动画人才的培养上,更是要重视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盲目的照搬照抄或模仿西方国家、日韩国家的优秀作品,要保持中国动画作品的原创性、创新性,这一才能不断增强中国动画作品的国际竞争力,为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赢得更广泛的发展空间。 一、中国动画产业的市场现状与问题 (一)质量不高,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对于中国当前的动画产业而言。最缺乏的是创意和营销策划能力。在动画制作过程中,一个好的创意可能会价值连城。但是动画制作的创新并不是可以直接学来或是模仿他人的,这需要自己亲手实践才能获得。创意,是目前中国动画业最薄弱的一个环节,中国动画市场上有太多的作品或多或少的带着别人作品的模样,所以中国动画产业的产出虽然相对较高,但是动画作品的质量却相对较差,与日、韩、美等国家的动画制作水平还存在的很大的差距,加上中国动画的管理体制不健全,没有为动画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政府一味抵制外国动画作品,以及政策性保护反而不利于中国动画产业的长远发展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迫切需要对中国的动画产业结构和管理体制进行完善。 (二)审核过严,很多作品缺乏深度 动画产业发展的诱人前景极大地刺激了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但是由于传统文化管理体制中的种种弊端,中国对动画作品的审核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如没有指定和推卸动画分级审核机制,对动画片的审核通常是“一刀切”,导致很多中国人对动画产业的认知严重不足,很多人还认为动画片就是给少年儿童拍的,这就导致了我国动画作品审核过严,很多作品缺乏深度。针对成年人的动画市场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所以造成了中国动画作品的“幼稚”形象。可以说,中国动画产业分级制度的缺失,限制了很多动画投资人的投资热情,也让很多动画创作人员畏手畏脚,更是把很多的成人观众排斥在了中国动画产业之外,他们只能在网上看一些国外的优秀动画片,这其实也是中国动画产业发展的一大失误。 (三)竞争激烈,创意不足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观众很容易就能通过网络渠道收看国外动画片,电视也不再是国人观看动画片的唯一渠道。我们在欣赏国外动画片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现国产动画片的不足,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看国外动画片,反而对国产动画的观赏越来越少,这无疑为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敲响了警钟。同时,随着中国动画行业内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动画制作企业盲目求“快”、求“量”,所以经常是模仿他人的作品,导致中国动画作品的创意性严重不足,严重脱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审美需求,这对中国动画产业的长远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迫切需要尽快完善动画运营模式,制定更加科学的产业发展对策。 二、中国动画产业的市场发展前景 自上世界60年代开始,我国的动画产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停滞不前,尤其是在文革期间,甚至出现了倒退现象。但随着近年来国家对文化产业的重视,中国的动画产业迎来了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一)行业前景 由于我国动画市场的需求在急剧扩大,所以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都已经建立了生产基地,国家对动画产业的发展也制定了很多政策性的扶持条件,国外动画片的放映在国内还存在一定的限制,这就为国产动画片的崛起创造了相对有利的条件和足够的发展空间。尤其是随着近年来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我国动画教育专业的陆续开始,为中国的动画市场注入了越来越多的新鲜元素,增强了中国动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商业前景 艺术和商业是动画产业的两个主要特征,动画产业在发达国家的文化体系和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日本、韩国、美国等动画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动画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趋势在不断加强,动画产业的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大,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动画产业与体育产业、旅游产业、休闲产业、教育产业的融合,都为动画产业创造出了更广阔的商业前景。随着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休闲时代的到来,中国动画产业发展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其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和市场效应毋庸置疑。因此,随着政府对动画产业支持力度的加强,高素质动画人才的越来越多,社会大众动画审美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的动画产业链将会更加完整,商业发展空间也将会越来越大。 (三)教育前景 从整体上看,世界各国的动画教育发展主要都会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技术融入性推动动画教育的普及,二是受国际和国内动画产业的特点影响,只能制定适合本国的动画产业发展战略。这对于中国的动画教育而言,同样也不例外。近年来,计算机动画制作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很对程度上降低了对动画制作人员绘画技能的要求,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动画制作活动中来,入门门槛变得更低,教育培训费用也有所下降,这就为更多的人接受动画专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便利条件。同时,中国动画产业市场需求的越来越大,现今动画制作业有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动画专业人才在我国的人力资源市场上还存在着较大的缺口,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动画教育产业的发展。 三、中国动画教育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动画产业巨大的市场潜力极大地刺激了教育界,我国动画教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增长、在扩张,但是动画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一方面,我国动画企业大声疾呼“人才缺乏”,难以找到能满足其发展所需的动画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很多动画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经济收入偏低,这就需要我们需求更加科学、更有针对性的动画教育发展策略。 (一)人才培养应要与市场需求充分结合 “动画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商品”,动画人才的培养同样需要我们站在市场的角度进行人才培养的规划,这样才能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充分适应,培养出更多“适销对路”的动画人才。但是,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或者有的教育结构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容易脱离市场需求,导致学生的创新思维相对缺失,知识应用能力相对弱化,无法阻止当前动画市场需求不断变换的实际,形成了对动画教育资源的很大浪费。对此,高校等教育部门要加强校企合作力度,加快实习基地的建设,增加动画制作实践教学的比重,增强动画专业课程教学的实用性,这样才能确保动画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有效结合,为学生的顺利就业和良好的职业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条件。 (二)改善教育环境,加强国际交流 针对我国动画产业发展和动画教育相对落后的现状,高校等教育部门应当有意识的“走出去”和“引进来”,通过自身教育环境的改善,以及优秀教育人才和教育理念的引进,提高中国动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对此,教育部门为了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能够为在校学生动画专业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学习条件,一方面要加大硬件投资的力度,加快学生动画制作实践平台的建设,另一方面要尽力搭建能代表动画产业技术前沿的教学平,配备能完整支撑二维动画、三维动画、无纸动画﹑定格动画、数字音频、影视后期制作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先进设备。 (三)严格动画教育专业的审批程序,加强教育实力的评估力度 我国的动画教育起步相对较晚,与美国、日本等动画大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虽然近年来我国的动画教育得以快速发展,但是人才培养质量却不容乐观,如很多高校对动画专业的开设是非常盲目的,可能自身还不具备较高水平的教育实力。因此,无论是学校增设动画专业,还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审批部门,对中国动画专业的设置都要进行科学论证,加强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只有那些符合条件的院校或教育机构才能准予开设,对不具备能力设置本专业的院校应待时机成熟后再作考虑。同时,对于目前已经开设动画专业的教育机构,也应当加强对其教育实力的评估力度,包括对学科构架的评估、合格教师的评估、教材的评估、教学效果的评估和毕业生就业后的追踪评价等,对于存在较大问题的应停止其教育资格或责令他们限期改正,这样才能有效改善我国当前动画教育的各种乱象。结语总之,基于我国动画产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必须首先从动画管理体制和教育体制上寻求突破,只有打破体制障碍,提高动画人才的培养质量,给动画产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中国的动画产业才能获得强有力的发展动力,创造出更多优秀的动画作品,提高中国动画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作者:冯宾 王兴起 单位:河北美术学院动画学院 动画发展策略篇3 一、动画产业概述 动画产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其发展前景相当广泛。“创意”作为动画产业的核心主旨,将动画、动漫作为其主要表现方式,传播方式多样性。而如今,与动画产业衍生而来的产业产品多达数十种,如服装、网友、玩具等,其发展与经营方式与动画产业相结合而衍生生出的产品备受关注。与此同时,动画产业相关主题乐园、游乐场等一经开放便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与欢迎,动画产业的发展带动了部分经济的发展。中国动画产业起步于20世纪50~60年代,当年的水墨动画一经推出便引起巨大的反响,后面又推出了布塑动画,都是极具中国特色的。虽然中国的动画产业起步较早,但由于当时国内对于这一新兴产的重视度不够,而使得动画产业无法一直保持优势并不断创新,最终使得其发展停止不前,在发展与技术上都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2012年动画产业的规模高达320亿元,其衍生市场220亿元。动画产业带来的而经济发展持续并稳定的增长,属于极具发展前景的新兴朝阳产业。这些年来,中央与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针对动画产业发展的宏观政策与专项政策,鼓励动画产业的发展。动画产业快速发展,经历了由大到小、由少到多、由代工到原创等一系列的转变,产业结构不断的进行升级完善,越来越多优秀的动画、动漫作品得以展现,其发展前景不言而喻。一些优秀的动画生产企业拔地而起,不但对这个行业的市场研究透彻,也推动着企业文化与动画产业文化的发展。因此,一批制作精良的动漫产品品牌也逐渐展现出来,引导着中国动画产业不断的发展。即便如此,中国动画行业的发展增长迅速,但相对于日本与美国而言,中国动画产业的规模与影响力仍显得不足。 二、中国动画产业中存在的问题 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动画行业的核心宗旨便是创意,因此在对于与技术人才的要求上,不仅仅是要求专业,创造也同样重要。对于原创动画作品而言,制作、加工、经营每一步都是非常重要的,动画制作的每一步相对于一般的影视作品而言,更有难度。因而导致动画产业方面的专业人才供需不平衡。人员配置失衡:重设计,轻创意;重角色,轻故事;重形象,轻技术;重制作,轻营销;重形象,轻品牌;重产品,轻服务;重数量,轻品质等。在对于动画产业经营方面的人才也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既能充满艺术的专业制作人员又能实现专业制作与推广的动画产业人才,几乎是微乎其微的,专业的人员与运营团队对于动画行业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自主品牌缺乏;目前国内动画产业生产商大多数都是让日本、美国的动画产业进行代工,缺乏对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大部分的生产商追求的是批量生产来降低生产成本,以便获得更高的利益。代工产的动画产品远远多于自主品牌产品的生产。而一些企业盲目追求市场拓展,所开发研究的产品与市场的连接度不够,导致自主品牌的质量不达标。一方面,国内的动画作品大部分是由国外的动画企业加工而来,原创动画的生产能力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国内动画产业的市场极为广阔,而因为自身的不足,而导致其消费市场被日美动画所占领,一些国外动画企业为了占领中国市场,迎合中国人的喜好,推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相关的动画作品,例如《花木兰》《功夫熊猫》等。产业链条缺失;从创意产业的角度去看,动画产业的产业链应该是清晰的,是制作、出版和推广、销售、运营等。动画产业受内部因素影响,使得动画产业的投资与收入不成正比,其主要经济来源于动画产业衍生出的周边产品,例如玩具、游戏、服装、主题公园等。动漫作为动画产业的基础,投资成本高,利润回报低;推广周期长,市场周期短;铺货范围广,版权收益低;产品类型多,消费体验少。因此中国的动画产业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许多的动画企业还在对外实行外包、外加、代做。企业规模小,生产效益低。国外的动画产业的资金大多是来自基金或者大企业的支持;国内动画企业的资金一般都是由自己投资,前期缺少有关市场的积极配合,制作出的动画产品没有专业的运营团队对其进行宣传,靠政府的帮助扶持补贴根本无法支撑一个产业的长久发展。许多动画企业也因亏损而无法继续运营,国产动画的发展也因此受阻。 三、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对策 (一)发展完整产业链 在动画产业完整的产业链中,每一个环节对于动画产业的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日本与美国的动画发展早已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而中国却因为投入产出不成正比而无法形成一套有效的可以循环的产业链。传统营销模式下,动画制作公司担当的是原材料供应商的角色,处于整个价值链当中的最低位置,想要获取在整体利润的提升通过营销推广开发竟可能多的新的价值链是必然的。我们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完善的动画产业链,由动画企业制作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动画作品,让媒体对动画作品进行宣传、播放,提高动画作品的知名度,相关企业对动画产品的衍生品进行生产销售,每个环节相辅相成,协调发展,才能构建起一个有效的经济产业链。 (二)加大扶持力度 国家加大对中国动画产业的扶持力度,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市场意识、国内外知名的动画艺术家与企业家,致力于打造属于中国的动画品牌与骨干动画企业。设立相关的奖项来支持原创动画作品的制作,加强动画企业与其它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推动动画作品形象衍生产品的发展。积极推动传统动画产品的传播方式,选择更具影响力的媒体进行传播。积极推动动画产业的发展,鼓励动画企业在国外进行投资、设立相关的分部,充分利用国外资源与技术优势,让中国动画作品最初国界,向国际化迈向一大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出台相关的政策,保护原创动画企业的利益不受任何人侵犯。 (三)畅通播出平台 动画作品是动漫的延伸,它让动漫的载体从书籍拓展到了媒体。在对于网络发展迅速的今天,更加应该使得动画作品的播放畅通,因为,电视台与影院对于动画产业的发展都应该是积极的、支持的。 (四)加强原创力度 国外动画的流入对国内的一些动画企业影响极大,跟风热潮,追求批量产品的短期变现能力,动画企业缺乏系统的品牌经营。中国的历史文化悠久,有着许多的可以创作的题材。“原创”是抓住国内动画市场的一个制胜法宝,结合观众的心理需求,制作出富有内涵且极具创意的故事情节,打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动画品牌。 (五)加强人才的培养 高校应当建立起相关的专业,来培育一批的动画专业人才,所学习的科目不应该局限于设计,对于产业链的管理与经营都应当有所涉及,全能的动画专业人才的缺失是国内动画产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注重于对专业人才的培养。 (六)加大衍生产品的开发力度 注重于对动画作品形象的宣传,深入人心的动画作品形象更容易得到人们的青睐。其衍生产品才能够得到更受欢迎,为动画企业经济带来收入。因此,在对于动画作品形象进行设计时,要使其富有特点,才能发掘出更多的衍生产品。最终走向市场,创造收益。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仍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支持国内原创动画作品。构建起一套适合国内动画产业发展的完整产业链,加强人才的培养,建立起属于国人自己的动画品牌,形成中国自己的动画文化艺术内涵。 【参考文献】 [1]肖珉,张世浩.国产动画片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失衡[J].今传媒,2006(3):27-28. [2]张露.论中国动画中的文化失语[J].电影评介,2007(3):7-9. [3]陈岳虹.我国动画产业如何走出“有产无业”的困境[J].经济师,2006(8):67-69. [4]马欣.对中国动画片民族化的反思[J].美术,2003.[5]李玉龙.中国影视动画发展现状分析[J].社科纵横,2005(3):144-145+148. 作者:崔怡 单位: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中小企业发展论文:国际并购浪潮中的中小企业发展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企业的发展趋势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背离倾向:一方面,大型化的趋势明显,特别是随着国际购并浪潮的迅猛扩展,大型、甚至超大型的跨国公司不断涌现。目前已有的约6.5万家跨国公司,已至少能控制全球生产的40、国际贸易的60和国际直接投资的90,并且,大型跨国公司的影响力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也在蓬勃发展。这两种倾向看起来似乎是矛盾的,即企业的发展取向似乎存在着规模悖论。但深人考察可以发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具有特定的理念和物质基础,而且也与以规模为导向的企业大型化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即中小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内生于大企业发展的),同时,以专业细化为导向的企业小型化,也是企业以培育核心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战略选择。 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独特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独特条件,表现在公众理念和企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两个方面。 首先,社会公众对中小企业的认识有了本质改变,即中小企业不仅对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在发展速度方面相对于大企业更具有优势,而且,社会公众对中小企业与规模经济概念关系的认识也有了进一步的深入和细化。 在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导致的经济衰退中,中小企业已经表现出明显区别于大企业的生机和活力。人们开始认识到,中小企业固有的自身优势对于一国(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这些优势主要表现在:经营的灵活性大,技术创新的动力强,能适应性地创造出就业机会,对海外市场的依赖相对较小(从而有利于阻滞全球经济危机、特别是金融危机的传递),同时具有参与国际化的相对主动性等方面。进入90年代,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更使传统的大型企业望尘莫及。如1994年创立的网景公司,仅用一年的时间,营业额就达8070万美元,成为历史上成长最快的企业。 其次,将中小企业与规模经济相对立的观点也开始受到挑战。传统理论认为,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大规模生产(大企业组织形式)比小规模生产(中小企业组织形式)更具有成本效率。但研究表明,每一个企业或一种产品的最佳生产规模,既能扩大,又能缩小。特别是在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经济条件下,市场需求具有低稳定性的特征,这意味着规模经济也难以有一个确定、统一的标准。因此,在分析规模经济时,除了要看传统的企业规模经济效益外,还要承认“地区规模经济”和“零件规模经济”等效益的存在,即规模经济也是一个需要细化和深化的概念。这意味着,人们对中小企业的认识,已开始从片面的“集中论”和“规模经济论”中解放出来。 更为重要的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的快速发展,奠定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小企业迅速成长的物质基础。 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在生产方式上与传统工业经济相比,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以分散化生产为典型方式;二是由于非标准化,其技术基础以创新为核心。分散化的生产方式,意味着对产业组织形式的要求,必定是以小型、自主和创新的经营单元构成以横向一体化为特征的网络制组织形式,通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系统技术等确保对系统的控制,从而既保证单个企业生产的灵活性,又保证整个网络的经营有序。同时,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小企业比大企业也具有更大的相对优势。据资料统计,中小企业从事研发(R amD)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占全部雇员的比例约为6.41,而在大企业中,这一比例仅为4.05。在美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技术创新成果和新技术数量,占全国总数的55以上。这表明,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具有更充分的活力。上述知识经济生产方式上的特点,也对经营管理提出了相应的特殊要求,即管理的重心由常规的流程管理转向技术创新,经营目标由成本最小化转向利润最大化,这也在客观上要求必须以中小企业作为产业组织的核心单位。因为中小企业所具备的灵活的经营机制,与高科技产业所要求的企业管理体制的柔性化、虚拟化相匹配,并且相互之间容易形成网络状的互补关系。 二、企业购并重组中的分拆出售已成为中小企业产生的重要途径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企业界又掀起了新一轮以规模为导向的购并浪潮,加速了大型企业的形成和发展。如从单个案例的交易规模上来看,购并的资产规模日益巨大,已有数十项购并交易额超过100亿美元。在实践中,由于以规模扩张为主要目标的公司购并有近70没有成效(甚至赔本),只有1/3的购并交易达到预期效果,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以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为首要目标进行购并重组。这一战略调整,客观上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自1990年美国学者C.K.Prahalad和GaryHamel提出“公司核心能力”这一概念之后,提升核心能力,发展核心业务,创建核心优势,已越来越成为企业经营战略的重点。在企业所能支配的资源总是有限的条件下,为达到提升企业核心能力的目标,退出与核心业务无关或背离的领域以避免资源的分散和浪费,就成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优势的最为重要的策略。 上述理论在实践中的反映,就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购并浪潮中,以强化主体业务、突出优势项目、构建核心能力为目标的横向购并与纵向购并的比例大大增加。具体来看,一是购并主要是在同一领域或相关领域展开。如在制药业,法国的罗纳菲公司以2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英国的法伊森制药公司;英国沃达丰集团以560亿美元购并美国空中通讯公司等。二是与此相伴随的,必然是企业同时大举出售那些与核心业务关联性不强的多元化产业。即通过分拆、出售等手段,剥离附属业务,以明确企业的核心业务。如联合利华公司为实现其产业的优化组合,出售了其产业中的化工部分。 分拆、出售与公司主营或发展方向不一致的其他业务和资产,可以产生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集中企业有限的资源于自身的优势领域,进一步确保和强化优势地位;二是可以有效规避自身非强势领域风险对主体企业的不利影响,或将这种影响减小到符合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程度。实际上,这也是企业协同效应实现的过程(减小负协同效应)。分拆与出售手段在企业购并中的策略运用,必定会导致大量中小企业的产生,并促进其独立发展。同时,中小企业和大企业之间,也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协作和相互依赖的关系。即大企业对本属企业内部的分工实行外部化,从而实现社会范围内分工的细密和相关企业之间相互依赖的加深。这在客观上使中小 企业有了合理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也极大地推动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因此,可以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小企业的大量产生与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内生于企业大型化的规模扩张的。 另外,与新创方式(中小企业产生的另一途径)相比,通过分拆出售方式形成的中小企业,不仅在市场运作经验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而且由于这种分拆与出售大多是大企业基于自身发展战略进行策略性选择的结果,这一策略在客观上还可能产生对宏观经济结构的改进作用。即分拆出售后形成的具有产业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可以更自主地展开市场竞争,通过效率原则获得资源,从而促进经济的存量结构改进、进而优化经济整体结构。 三、小型化也是培育企业核心能力的途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企业的主营业务和核心竞争力对企业发展潜力的决定性作用日渐突出。理论上,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的基础,是将技能、资产和运作机制有机融合的企业自组织能力,是企业推行内部管理性战略和外部交易性战略的结果。企业的经营战略能否成功,关键就在于能否培养和发展使企业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居于有利地位的核心能力。在战略管理过程中,企业应先考察现有的资源和核心能力,以及在适当的市场机会中,这些资源和竞争能力的价值;然后,确定与未来可能存在的商业机会所要求的资源和竞争能力相比的差距;最后进行如何弥补差距的战略决策。一般来说,弥补差距的基本途径有三个:(1)自我发展,建立内在的核心能力;(2)与拥有互补优势的企业形成战略联盟;(3)兼并收购拥有某种企业所需专长的企业。 上述三种企业核心能力形成和发展的方式,都可与中小企业的组织形式相适应。如自我发展作为企业生存必备的要素,也是企业在规模扩张条件下保持自维持能力、形成良性循环的基础。即只有具备自我发展能力的中小企业,才可能最终成为大规模企业。而与他企业形成战略联盟的必要条件,则是本企业与他企业的互补性。在客观上,这就要求与非一体化相联系的中小企业必须具备区别于他企业的核心能力,并通过战略联盟进一步增强这一能力。但自我发展要求企业具备相当的知识和资源,特别是以此方式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建立战略联盟也存在出现机会主义行为的潜在可能性,并且不同企业主体必然存在的目标差异,也容易引起信任危机,使得战略联盟的管理难度加大,协调成本提高。因此,由于具有时效快、成本低和可行性等特点,在现代经济条件下,购并方式往往是企业提升自身核心竞争能力最重要的选择。另外,如果构建企业核心能力需要的某种知识和资源专属于某一企业的话,购并这一企业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采用购并方式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与中小企业的组织形式具有内在一致性。依照上述的核心能力理论,一些大型的从事多产业经营的企业,在通过购并增强自己主营业务能力的过程中,其购并对象往往是专营于自己主营业务相关领域并且有很强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如1999年,为加强自己在图表软件业务方面的开发能力,微软公司宣布以13亿美元收购专门从事一般图表和技术图表绘制软件开发的高技术公司——维西奥公司。另一方面,在此过程中,大企业也要将与主营业务不相干的其他业务剥离出去,从而形成独立的中小企业。这样不仅使原有的大企业能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企业核心能力的构建中,而且也使剥离出去的小企业能专营于某一方面的业务,这有利于建立中小企业自己的核心能力。从这个意义上看,专业细化的中小企业产业组织模式,也可以成为企业核心能力形成的重要来源。而通过互利的兼并、分拆、重组,可以使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利益同时得到最大化。具体来看,中小企业在建立了自己的专营业务的同时,可以与其他企业建立虚拟公司模式与网络制组织模式,这种由独立的企业组织起来的临时性公司,易于抓住转瞬即逝的市场机会,具有灵活的经营优势。同时,虚拟公司能够动员众多的成员企业加盟,迅速融通巨额资金,综合成员企业各具优势的设计技术和制造技术,组成阵容强大的技术和产品开发力量,从而又具有整体经营的优势,可以取得单个企业无法实现的规模经济效益,并达到能与大企业分庭抗礼的效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之间兼并重组导致的规模扩大与小企业的日益增多不仅不是矛盾的,而且是企业为适应外来竞争,以形成自身核心能力为目标的互补性战略选择。 中小企业发展论文:中小企业发展的现实阻隔和进路选择 【论文关键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信息化 【论文摘要】随着企业管理实践操作的不断完善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信息化日趋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现实趋势,本文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并阐述和探求了此形势下的中小企业发展困境以及 中小企业发展的进路选择。 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计算机产品、电子技术应用到企业管理中来。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正是基于这一技术,它以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为基础,以计算机系统为平台,通过对人力资源数据的收集、处理、集成,最终输出能满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求的有效信息。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能积极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被认为是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之一。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城乡就业、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诸多条件和现实形势的制约和影响。需要指出的是,广大的中小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深刻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探索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他们逐步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这一发展趋势。 一、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一)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员。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最明显的优势就是把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从繁杂的行政事务中解放出来。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大都被简单繁杂的数据统计、整理、计算工作占据,很少能进行优化人事管理、改进工作流程的工作,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能整合数据库中的信息,生成所需要的各类统计分析报表,而且只要基础数据正确,系统的报表绝对高效准确,不会出现人工统计时的人为误差。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除了能简化工作量外,还能辅助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进行人事管理,如系统定期进行岗位梳理,若内部人才库没有可匹配人员时,它能自动提醒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进行外部招聘;进行员工细分,发现高价值的员工;满意度的分析,发现激励员工的关键因素;人事预警,人员退休、员工合同到期能提前报警等等。 (二)对中小企业普通员工。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能够实现员工自我管理,满足个性化需求。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自助终端能够查询员工的个人信息、工资绩效、组织构架、以及最新的企业动态;员工可以根据权限及时修改个人信息;递交个人报告申请;根据职业发展模块,结合自身兴趣,提出 培训需求,或者利用内部在线资源自我培训;员工还可以与公司任何一名员工包括最高管理者直接沟通交流。 (三)对中小企业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为管理者在更高层面上的决策提供条件。企业人力资源资料随时可以调阅,各类综合分析报表随时可供领导者决策参考;相关人事信息的递交和审批,管理者能够在线处理 ,意见批示可以第一时间下达。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能帮助管理者随时掌握员工动态,提高工作效率,将更多的精力投入企业的战略管理。 (四)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有助于改变管理理念 ,形成良性、互动、高效的企业文化。信息化的 自助管理不但降低了管理成本,而且还改变了员工被动接受命令的状况;计算机系统将信息和资料共享,不但提高了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还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提高了员工的满意度。 二、中小企业面对人力资源信息化趋势的现实阻隔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优势日趋明显,而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主要由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和三资企业等组成,组织结构较低 ,管理水平不高,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一些中小企业希望能充分利用现代先进技术的成果,提高 自身的管理水平、提升企业形象、增强核心竞争力,但在运作时,中小企业却面临着很多困境。 (一)资金缺乏。毫无疑问,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无疑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开发初期要有大量的硬件、软件、培训的投入,开发成功后,后续的维护也要有相当的资金支持。另外,无论外部购买还是自主开发都需要资金,而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都面临着资金不足的困难,这也是困扰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 (二)管理不规范。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是基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目标、企业 自身人力资源管理特点而设计的,是以企业管理流程为基础,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服务的,没有哪一款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能适应各个企业。在目前我们的很多中小企业,缺乏一套稳定的人力资源基础管理体系。考勤管理、培训管理、绩效管理等基础管理模块不完善,或是各个模块自身一体,不兼容甚至 自相矛盾。一些中小企业的各部门各自为政 ,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流程与其他部门的工作不能很好的接口,工作不能闭环。另外,中小企业往往由于管理粗放,人员的流动性大,工作的连续性差,一些原始记录、基础数据缺失或者不规范,而基础数据的准确性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过程的最基本要求。由于中小企业的基础管理不到位,使得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缺乏基础的平台。 (三)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中小企业往往由于自身机制和发展的局限性,很难培养和留住优秀人才,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过程中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的支撑,而 目前 中小企业尤其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缺少既精通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具有专业化的工作态度和人际沟通能力,又精通信息技术,具有运用信息技术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人才,更谈不上具有结合企业自身人力资源管理特点 自主开发软件的复合型人才了。另外,一些中小企业人员对信息化认识模糊,他们把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单纯地理解为计算机操作,没有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除了计算机网络的建立和软件的开发还包括新型管理制度的建立以及业务流程的重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完善。大多数中小企业员工并没有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能给他们的工作及企业带来深刻的变化。 (四)外部服务支持 不成熟。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工作大都要依靠外部支持,或从开发商处直接购买或通过外部咨询自主开发,而目前市场上针对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软件开发商尚处于不成熟的阶段 ,一些软件开发商并不了解中小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及特点,一些适合大型企业的软件并不一定适应中小型企业,所以开发出来的产品或是提供的咨询服务并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要求。 三、中小企业面对人力资源信息化趋势的进路选择 面对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种种不利因素,我国中小企业该如何应对才能趋利避害,在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本文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明确目标,统筹安排。中小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要明确目标,明确企业是否需要、为何需要、何时需要、需要怎样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中小企业要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当前的人力资源发展水平,进行详细全面的需求分析。一是中小企业要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发展的整体规划。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企业以及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也不相同,中小企业要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一个符合本企业发展实际的规划,并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确定阶段性目标,分步实施。中小企业要树立循序渐进的思想,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个边建设、边完善的过程,即使已经建立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在运行的过程中仍要不断维护,持续改进。二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要统筹安排。其一,中小企业要有统一的机构领导信息化建设,因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不仅仅是人力资源管理部 门的事,它涉及到企业的各部门、各阶层人员,业务的接口、信息的采集、处理、共享要求全员参与、各部门协调合作。其二,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正因为员工的相关行为尤其是系统操作人员的操作会直接影响着系统数据的及时准确性,所以要建立起问责机制、监督机制,全力推进信息化建设进程。第三,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要强调经济适用原则。要选择符合中小企业自身实际的开发方法和策略,事前要做好收益一成本分析、资金预算,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要讲究实效,不能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二)全员参与,重点培养。一是要纠正思想误区,提高员工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首先,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要求全员参与,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企业内刊、宣传栏、板报、专题讲座、组织讨论、知识竞赛等形式普及基本理论;可以在企业中引入“变革管理”、“创新管理”等思想,使员工在感情上接受变化,为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奠定一个 良好的理论基础。其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对员工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中小企业在着手策划信息化工作时就应有意识地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重视细节,强调工作的时效性和操作的规范性等,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有一个良好的实践基础。二是要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复合型信息化人才的选拔任用、激励约束机制。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外训、轮岗、自学等方式重点培养一批既有一定人事管理经验且具有一定计算机知识的人才,并且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中小企业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以适应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三)理顺流程,加强管理。一是理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各模块及相关业务的管理流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归根结底是建立在企业管理体系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信息化只是个空架子,没有实际作用。中小企业要根据行业特点、管理方式、战略目标等重新设计和规范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管理模块、业务流程,要有完善的招聘、绩效、考勤、职业生涯发展管理等职能相对应的管理模块,要明确每个业务模块的范围、流程、各个相关模块的接口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内部和其他业务部 门的接口,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二是建立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规章制度、明确责任。要建立一套相对规范、稳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如果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经常变动,信息化的调整跟不上制度的变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反而会成为发展的累赘,阻碍企业的进步。另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要求每个操作系统的人员有高度的责任感,一个数据出错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准确性,甚至会导致决策性失误,而为一个错误数据付出的检查成本更加巨大,因此在建设初期就要有明确的管理权责分工,保证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 (四)结合实际,渐进发展。一是结合实际分批分阶段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中小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优先实施开发成本低、效益明显、效用大的模块,可以从关键点开始,以点带面,根据不同的企业性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有侧重点地进行信息化建设 ,比如学习型企业可能更关注培训模块 ,人员流动性大的企业可能更关注招聘模块,各企业可以分批分步骤地实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工作。二是可以逐步优化,渐进发展。在实际的运作中,一些中小企业可能暂时还不具备购买大批硬件设施,从系统的角度规划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这些企业可以根据实际,利用现有的资源,从简单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做起 ,如利用 Excel、F0x_base等办公软件先部分优化工作 ,从基础管理、员工素养等着手,逐步规范中小企业内部发展,待时机成熟再综合系统地开发。三是开发中注重兼容性。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开发过程中,除了模块设计要符合企业实际流程运作外,还要有一定的前瞻性,要为企业将来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留有空间,要注意协调各模块间的兼容以及模块和外部门的兼容,使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有良好的适应性,能满足企业不断变革的需求。 中小企业发展论文: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问题研究 [摘要] 本文就陕西省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入手,对中小企业的单位数量、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就业人数进行分析,得出中小企业对陕西省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中小企业发展中出现的融资瓶颈阻碍了整体经济的发展,必须通过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来解决。 [关键词] 中小企业金融支持陕西省 一、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1.中小企业单位数量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陕西省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的执行,陕西省各种所有制形式的规模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中小企业单位数量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所上升。据统计,2006年陕西省公有制经济单位共67542个,占总数的41.9%,中小企业单位共93772个,占总数的58.1%,比2004年末上升了1.97个百分点;私营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分别为33438个和12347个,分别占全省单位总数的20.7%和7.7%,与2004年相比,在全部单位中的比重分别上升了1.21个和1.45个百分点。这说明中小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促进陕西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中小企业的生产总量规模 地区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总量指标。陕西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且呈上升的趋势。在此增速过程中,中小企业的贡献率较高:“十五”期间,陕西省中小企业年均增长13.5%,高出全省同期生产总值平均增速的1.9个百分点;2003年以来,由于受能源、钢材、运输等价格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的增长速度与最高年份的2002年相比,增速有所减缓,但比重一直保持在43%左右,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个百分点;2006年中小企业占全省生产总值的44.4%。 3.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近年来,陕西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不断增加,2006年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2415.2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8%;2007年1月~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达1369.1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90%。从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所有制类型分析,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从2001年的31.78%上升到2005年的43.23%,这说明陕西省中小企业投资所占比重增速较高。 4.中小企业就业人口 从近3年的就业情况来看,陕西省中小企业创造的就业机会要高于公有制经济。2006年末,全省非公有制企业从业人员约712.9万人,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的36.7%。从产业结构来看,陕西省中小企业在第一、第二产业中所占的比重较低,大部分集中于第三产业,这种产业结构的形成,能够解决陕西省城镇失业群体和农村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有利于全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融资困境 1.中小企业融资的现有路径依赖 从现实的角度来讲,中小企业的现有融资通过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两个渠道进行,具体包括:银行贷款、发行股票或债券、外部企业或自然人入股、政府拨款、向亲友借款、向其他企业借款和其他。 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由于其资金需要量小、规模小等特点,其资金大多来源于民间融资,如向亲友借款、吸纳非正式的股权投资,只有某些国家扶持类中小企业可以得到正规金融中的部分政府资金。但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直接性的借款无法满足发展的需要,中小企业开始拓展其融资渠道,通过商业银行、地下钱庄等获取资金。陕西省中小企业目前主要的融资渠道仍然是民间金融,通过地下钱庄等特殊的融资方式获取资金,正规金融中的商业银行信贷和资本市场融资所占比重较小。 2.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及原因分析 如上所析,中小企业的现有融资路径依赖民间融资,而民间融资的局限性(资金规模小、贷款利率高等)无法完全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因此,陕西省中小企业出现了融资困境,阻碍了中小企业乃至全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这种融资困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的信贷资金少。在政府实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之后,各家银行机构的贷款结构有所调整,但中小企业从银行机构获取的贷款总额和比重仍远远低于公有制经济。 (2)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单一,缺乏完善的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体系。陕西省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较少;地方性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的资金规模小;全国性的股份制银行如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等在陕西省设置的分支机构和网点数量较少,均难以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陕西省仅有汇丰银行和东亚银行两家外资银行,其对中小企业的资金供给有限。 就资本市场融资情况来看,陕西省目前仅有27家上市公司,中小企业所占比重和融资份额都较小;自2005年国家重新启动企业短期融资券工具以来,陕西省仅有三家企业发行了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尚未涉足这一市场。因此,陕西省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目前仅限于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和非正规金融的资金供给,融资渠道单一,金融支持体系不完善。 导致陕西省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体制因素;二是微观主体行为因素,包括银行行为、金融市场行为和非公有制企业行为三个方面。 (1)体制因素。影响陕西省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不力的体制因素主要表现为制度约束,包括银行机构信贷制度约束、资本市场制度约束等。国有商业银行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不良贷款,国家通过财政注资、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商业银行利润核销等方式降低不良资产率。为了控制不良资产率,国有商业银行,以及其他股份制银行开始关注风险管理,仅对大型企业集团发放信用贷款,而对于其他企业,则以抵押、担保贷款为主。中小企业具有成立时间短、资本金少、规模小、无信用记录等特点,不可能满足商业银行信用贷款的条件,但同时又无法提供抵押担保品,因此难以从商业银行获得大额贷款。商业银行的这种信贷制度的约束无法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 资本市场的制度约束主要体现为对中小企业上市门槛的设置,目前我国股票市场无论是主板市场还是中小企业创业板市场,其上市条件都较 严格,中小企业通过股票融资的数量有限。目前陕西省中小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的企业数量和融资金额,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有很大的差距。2006年下半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新股发行重新启动,截至2007年2月,全国共有73家企业发行上市,融资约1200亿元。但同期陕西省只有两家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了直接融资。 同时,陕西省涉足债券市场的非公有制企业过少,2006年全国企业债券发行规模突破1000亿元,短期融资券发行超过100只,融资总额超过1200亿元,陕西省仅陕煤集团发行了企业债券、西电集团、陕西延长石油集团、西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发行了短期融资券。资本市场对陕西省中小企业的支持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 (2)微观主体行为因素。首先,中小企业单位行为缺陷。为了缓解中小企业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各地纷纷成立中小担保机构,为贷款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加大中小企业的信贷资金量。但梁冰(2005)在调查中发现,截止2003年9月末,陕西省非公有制企业81.4%从未申请过信用担保,15.5%向1家担保机构申请信用担保,2.5%向2家担保机构申请信用担保,这说明陕西省中小企业在融资行为中对于创新性的融资工具缺乏认识,未能利用金融创新工具扩大融资。其次,商业银行行为缺陷。陕西省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手段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如商业银行对企业经营进行指导的信贷杠杆作用发挥不力。由于银行对风险经营进行了重新认识,但风险管理手段没有进行适时的改进,“关系贷款”“人情贷款”仍然存在,造成银行对企业经营活动被动介入,未能发挥银行利用金融信息指导企业运营的作用。 三、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 从以上两个部分的分析可以得出:陕西省中小企业在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由于体制因素和微观主体行为因素,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较弱,应该从各个方面完善并强化陕西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 1.正规金融 (1)完善银行体系,发挥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作用。完善的银行体系包括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和中小商业银行,从发展的观点来看,中小企业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需要通过正规金融进行直接融资或间接融资以获取发展所需资金。从以上几个部分的分析可以看出,国有商业银行无法成为中小企业的信贷主体,而在短期内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大量信贷资金的,应该是政策性银行和中小商业银行(包括股份制商业银行、城乡信用合作社)。政策性银行应在支持陕西省经济发展的战略中,对中小企业有所倾斜。同时,应鼓励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在陕西省成立分支机构和增加网点,扩大中小商业银行在陕西省的资金规模,从而满足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需要。 (2)规避资本市场制度约束,鼓励三板市场和海外上市融资。陕西省目前已经改制为股份公司的企业超过500家,这些企业可以在三板市场进行挂牌交易,据估算,到2010年陕西省挂牌企业可达到200家,募集资金60亿元。同时,国外某些资本市场的上市门槛较低,陕西省中小企业可以通过海外上市进行融资。因此,应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利用股票市场进行融资。 (3)重视债券市场融资,大力推进企业短期融资券的发行。相对于企业长期债而言,短期融资券对发债主体的要求较低,实质上是为中小企业和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从2005年5月国家重启企业短期融资券开始,仅半年时间融资规模达到了1353亿元,成为企业融资的重要工具。但就陕西省的情况来看,陕西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短期融资券的运用乏力,到目前为止,仅有3家企业发行了短期融资券,具备发行条件的大部分企业尚未涉足这一市场。因此,应该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进行融资。 (4)发挥政府作用,加大政策性金融力度。由于陕西省处于西部地区,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陕西省中小企业的发展缺乏优惠金融政策体系的支持,应争取政策性金融,包括财政预算内拨款、增加陕西省商业银行的信贷额度等。同时,应加强政府在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中的作用,引导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政策决策层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 2.非正规金融 (1)发挥担保机构信用担保融资的作用,拓宽陕西省中小企业金融支持路径。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和银行风险经营的理念决定了银行信贷模式,即向大企业集团和国有企业提供信用贷款,向中小企业提供抵押担保贷款。商业银行的信贷经营模式是为了控制风险,但中小企业无法提供商业银行要求的抵押担保,因此,通过担保机构的信用担保进行融资是中小企业最佳的选择。但梁冰(2005)的调查发现,陕西省中小企业很少通过担保机构的信用担保进行融资,其主要原因在于陕西省中小企业对金融创新工具认识不足。为了发挥担保机构的信用担保功能,应从制度上和操作规程方面对担保机构的信用担保加以支持,沥清担保机构与银行合作的矛盾隐患,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陕西省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作用。 (2)创建风险投资基金,为陕西省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多层次的融资途径。陕西省中小企业的主体是第三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创建风险投资基金能够为非公经济提供多渠道的融资途径,强化对陕西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 中小企业发展论文:经济管理论文-中小企业发展与声誉管理 一、中小企业的界定 一般而言各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有定量界定和定性界定两种方法。定量界定主要包括从企业雇员人数、资产额以及营业额三方面进行界定,定性界定一般从企业质量和地位两方面进行界定。 1.定量界定标准 (l)雇员人数标准。该标准是从企业雇用人数多少这一人的要素角度反映企业规模的大小,也是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的标准。 (2)资产额标准。该标准是以价值或实物形态从企业资产――物的要素之角度反映企业规模的大小。与雇员人数标准相比,该标准在计量上存在一些困难:①中小企业尤其是家庭中小企业,企业资产与家庭资产难以区分;②无形资产进入总资产或存在技术入股情况下,评估的技术可操作性差;③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一些企业主为加入中小企业行列获得优惠条件可能隐瞒自己资产量,而事实上这些企业按标准不在中小企业之例。 (3)营业额标准。该标准是从企业经营水平角度反映一个企业规模的大小,该标准也有两个缺点:①企业的营业额是个极易波动的量,受通货膨胀、销售淡旺季,甚至国际汇率等诸多因素影响;②与资产额相比,营业额更难以计量,可比性更低,也更缺乏可信性。 定量界定标准具有很大的相对性。首先是空间相对性。表现在三个方面,①不同国家和地区偏爱的定量标准可能不同,如巴西采用雇用人员标准,斯里兰卡则采用设备投资标准;②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同一标准,具体取值区间可能不同,如同为雇用人员数标准,澳大利亚取值区间为[0,500]、巴西为〔5,520〕,挪威则为[0,100];③不同行业,标准或取值区间可能不同,如英国的制造业,建筑和采矿业采用雇员人数标准,而零售业则采用营业额标准;同为雇员人数标准,就取值区间而言,制造业为[0,200],建筑和采矿业为[l,25]。这是因为不同行业技术特征不同,要素构成各异;其次是时间相对性。即使是同一国家(地区)同一行业,采用的同一标准,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取值区间也可能变化,如美国对世纪50年代将制造业中的250人以下企业界定为中小企业,现在则将上限提高到500人,这是因为随着时间的不同,行业整体规模结构也会发展变化;第三是中小企业本身的相对性。所谓中小企业就是指相对于同行业中大型企业而言,规模较小的企业,但中小企业会成长为大企业,大企业也同样可能衰退甚至故意分解为小企业。 2.定性界定标准 定性界定标准一般包括三个特征:独立所有、自主经营、较小市场份额。“独立所有”是多数定性界定的必要条件,但各国间亦有细微差别,如美德都强调独立所有,美国认为,只要业主持有50%以上的股权,就可“看作”独立所有而不管企业是否上市。德国则认为上市企业不是独立所有,不属于中小企业。‘怕主经营”是指业主本人控制自己的企业,但各国把握此标准的方法不一,如英国强调所有者(经营者)必须不受外部支配,以色列则强调业主自承担全部或大部分管理职能。“较小市场份额”的表达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如加拿大直接规定为“在其经营领域不占垄断地位”,意在防止垄断、鼓励竞争;德国则通过“不能以资本市场融资”和“对企业进行个人或家族管理”两个条件作了间接表达。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即使是定性标准,亦存在一定的相对性。 与定量标准相比,定性标准的优点是明显的。首先,该标准反映了企业内部具有生命力的特征,更具稳定性,有助于从长远角度把握中小企业这一范畴。其次,就本质而言,中小企业备受关注,主要是由于其在竞争中先天的弱势地位,政府扶持中小企业正是为了弥补市场缺陷、保护公平竞争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定性标准以是否在行业中占垄断地位作为一条分界线,为政府政策提供了决策证据。 3.中国中小企业的界定 我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先后经过几次调整。建国初期曾按固定资产价值划分企业规模。1962年改为按人员标准对企业规模进行划分,3000人以上的为大企业,300-500人之间为中型企业,300人以下为小企业。1978年,国家计委《关于基本建设项目的大中型企业划分标准的规定》,把划分企业规模的标准改为“综合生产能力”。1984年,国务院《国营企业第二步利改税试行办法》对中国非工业企业的规模按照企业的固定资产原值和生产经营能力创立了划分标准,主要涉及的行业有公交、零售、物资回收等国营小企业。1988年对1978年标准进行修改和补充,按不同行业的不同特点作了分别划分,将企业规模分为特大型、大型(分为大一、大二两类)、中型(分为中一、中二两类)和小型四类六档,当时中小企业一般指中二类和小型企业。1992年又对1988年划分标准作了补充,增加了对市政公用工业、轻工业、电子工业、医药工业和机械工业中的轿车制造企业的规模划分。1999年再次修改,将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作为主要考察指标: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四类,其中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亿元以下,5000万元以上的为中型企业,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000万元以下的为小型企业,参与划型的企业范围原则上包括所有行业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工业企业。 二、中小企业的特点与不定 从以上国内外对中小企业的界定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人力资本弱。从定量界定标准看,中小企业人员数量少,美国不超过500人,巴西不超过250人,我国解放初规定为不超过3000人,人员的整体素质也较差。认定性标准看,中小企业大都是业主自主经营,业主相对于从市场上聘用的职业经理人来说毕竟专业知识有限,管理手段、管理体制相对较差。第二,财力、物力有限。无论哪一国家采用哪种类型的划分标准,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较,其中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资产额,经营额较小,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各国政府才要制订标准把中小企业划分出来,给其以扶持。 中小企业相对于大型企业不仅表现为各种类型的人才的缺乏,财力、物力资源的不足,更重要的是中小企业几乎都缺少形象力,中小企业不像大型企业一样财大气粗,可以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不计成本地从事市场份额的扩张以及品牌形象的铸造。而在市场竞争已由产品竞争经资本竞争过渡到品牌竞争的今天,若没有品牌形象,中小企业哪怕想从事传统的为市场拾遗补缺这一角色也是难上加难。在我国,更是由于许多中小企业本身财务制度的不健全,尽管有许多企业生产经营业绩较好,预期前景也相当不错,但银行由于难以了解它们的财务状况及其经营发展前景故不敢轻易提供信贷支持。眼睁睁地看着这些企业不能发展以至最终倒闭。如何克服中小企业的不足,促使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是各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 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也是本文要着重探讨的问题。我们认为可以从内外两方面考虑。从外部条件来说,政府针对中小企业竞争能力较弱的现实,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扶持中小企业。 首先,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制订相关政策鼓励各类人才到中小企业就业,在社会保障、户籍管理等方面给予政策性倾斜。 其次,在银行信用评级上,要克服人为低估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的情况,把企业经营规模的权重降低。 第三,积极帮助中小企业完善会计制度,在纳税人自愿的情况下,税务机关应帮助其从税务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聘请会计人员建账核算。 第四,降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率。小规模纳税人由于经济实力有限,在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并且由于要负无限责任,故承担的风险很大,税收负担过重,会抑制它的发展。 但中小企业的发展最根本的还是应从怎样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着手,中小企业从总体上看比大企业是要弱,但由于中小企业经营的业务较单一,尽管从总体上讲相对于大企业处于劣势,但在具体某一项业务上,其人力、财力、物力相对干大企业却可以占绝对的优势。这有如战争中的强弱双方的较量,总体上处于绝对弱势的一方,在具体的某一战役上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占绝对优势,各个击破。作为中小企业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从事汽车生产,但可以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生产出世界一流的汽车配件投放于市场,不能生产大的配件,可以生产小的配件。 因此,在企业内重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形象力等“四力”中,中小企业处于弱势的人力、物力、财力可以通过有效的集中而成为相对强势。但企业的形象力凭集中有限的资源却无法办到。因为他是一个企业各种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综合反映,是企业综合实力的象征,有如弱国可以发展一两项世界先进的装备,但一国军力的最终体现是它的综合国力。因此;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最最关键的是如何提高中小企业的形象力。 三、建立中小企业联盟,提高申小企业形象力 企业的形象力是企业综合实力的象征,无法通过集中有限的资源从事某一项目的生产达到。鉴于此,中小企业惟有一条道可走,结成中小企业联盟。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硬如钢。通过中小企业的联盟达到可同大企业媲美的形象力。 (-)如何建立中小企业联盟的形象力 单个中小企业的形象力不可能很高,但是不是很多小企业联合起来,它们联合体的形象力就高了呢?。小舢板的拼结还是小舢板,只有不同特点的舰船的有机组合才能成为一个强有力的舰队。中小企业联盟,是多家独立的中小企业,为了抓住和利用迅速变化的市场机遇,通过信息交互方式,将先进制造技术的供需各方联合起来,进行过程重组、产品开发、生产制造、利益分配的一种新型生产制造组织系统。对于每个成员企业来讲,实质上就是一种借势的策略,以各种方式借助外力,对企业外部的资源优势进行整合,实现聚变,创造出超常的竞争优势。如何构建一个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中小企业联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它应包括:联盟组织结构的形式和联盟运行规则的组织设计。 1.联盟组织结构 横向联盟:合作伙伴之间由于相互间资源的互补而建立起来的利益共同体,每一个中小企业都拥有一定的资源,但不可能拥有它所需的所有资源,为了使各企业的资源都能有效充分地利用,使得企业之间形成以某种产品的生产为主线而进行横向联合的关系。成功的横向联合能使企业间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达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纵向联盟:合作伙伴由于产品的供求关系而建立起的一种联盟。每一企业都面临供需矛盾,企业之间实际是一种“链状关系”,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种链状关系更加明显。因此每个企业都必将作出其纵向伙伴的选择,纵向伙伴选择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合作伙伴之间的相互配合如同一部机器,各个部门必须始终有效地运行 经营联盟:实质上是一种市场营销战略上的伙伴关系,是一种相对独立而松散的联合体,它是由于企业间在市场分配方面建立的某种默契,经营联盟的确立,可以有效地避免不正当竞争给企业造成的损失,避免不合理的定价,以及由此产生的企业间的相互残杀。 2.联盟运行规则的组织设计 无论哪一种联盟方式:其组合都有一个严密的组织规则,一般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宏观的法规性文件,它确定联盟的加盟办法,加盟企业的资质要求;二是规定各联盟企业应符合的标准规范;三是与具体业务项目相关的协议和合同文本的签定规则;四是有关仲裁办法以及对违反联盟规则的企业的惩罚、清退的措施。 四、中小企业联盟的声誉管理 中小企业联盟建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中小企业的形象力,但中小企业联盟建立容易,提高和维持其形象力却非常难。由于联盟毕竟是一个较松散的组织,其中某一企业的短期行为容易为本企业带来利益而损害联盟的声誉,因此选择信誉好的企业,严格执行联盟的标准规范是联盟成功的必要条件。而如何创建和维护联盟良好的声誉是中小企业联盟能否具有形象力的关键所在。那种聚也匆匆,散也匆匆的联盟不仅会损坏其中中小企业的声誉,也会严重损伤中小企业联盟这样一种形式的声誉,这将使得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由于缺乏最核心的形象力而大打折扣。 中小企业联盟该如何加强联盟的声誉管理呢? 首先,在选择中小企业时,应该选择那些信用高的中小企业。信用是声誉的重要基础,中小企业由于势单力薄,声誉一般都不是很高,但其在业务经营过程中是否守信对联盟至关重要。联盟的声誉是靠各中小企业来创造、维护的,若有一个企业不守信用,对整个联盟可能就是灾难性的,联盟后形成的声誉是一把双刃剑,好的声誉能为盟内各中小企业共享,同样坏的声誉也会对盟内各企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选择入盟企业时要严格把关,把那些具有良好的信誉的企业结合在一起,对那种没有好的信誉的企业,不管它的资源多么为盟内所必需,在盟内生产环节上多么重要也不接纳其入盟。其次,严格执行联盟订立的标准规范,对违反规定的企业要严肃处理,直至清除出联盟。 第三,加强声誉投资。中小企业由于资金有限,大多无法进行声势浩大的广告宣传,但良好的声誉不同于广告,通过大量的金钱的投入可以一夜之间策划出一个好的广告来。但好的声誉必须通过长期的一点一滴,日复一日的努力来创造,这一点各个有良好信誉的中小企业一般都比较注重,也都做的比较好,但作为联盟要有组织地进行这方面的投资。企业联盟可以通过从事一些与公益事业相关联的经营项目。由于中小企业与居民的联系紧密,容易找准切入点,联 盟可以花少量的钱达到既赚取利润同时又获得好名声的目的。再就是尽可能的向慈善机构、灾区捐款,免费为社区解决一些困难,当各中小企业单独从事这些工作时,由于势单力薄,效果肯定不好,当联盟集中各中小企业的这方面的支出,以联盟的名义集中起来做时,效果就会好得多,对联盟声誉的提高非常有益。第四,激励联盟内各中小企业及其员工参与声誉管理,对那些积极参与创建企业的良好声誉的企业要给予奖励。员工是声誉的灵魂,针对中小企业员工归属感弱,素质相对较低的特点,要积极培训员工,使其行为符合职业道德,并学会礼貌、热情、得体的服务方式,因为那些有悻于职业道德的过失,倘若得不到妥善处理,就可能导致潜在的声誉危机。中小企业的员工,由于他们中许多人与企业主一般都《一些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的主人翁意识一般不太弱,关键是要与他们沟通,使他们明白企业现在在做什么,做的如何,使他们明确目标,树立信心。 第五,要加强与外界相关群体的交往。同企业联盟有利害关系的群体,包括客户、投资人、政府、新闻媒介等构成企业联盟的外部环境,他们对企业联盟的看法决定了企业声誉的好坏,为了创造和维护企业的良好声誉,联盟应加强与这些群体的交流,同时在与他们交往时,要考虑到他们的需要和期望。 建立和维护企业的良好声誉是现代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必要条件。对于人力、物力、财力相对较弱,但可以将它们集中于某一项目上的中小企业,通过结盟获取较高的声誉,并加强对声誉的管理,是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中小企业发展论文:关于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探索 一、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不断完善,中国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壮大,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特别是在当前国民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面临金融海啸所带来的经济危机,资源的紧缺,能源的紧缺,成本的巨额上升等等非常严峻的生存挑战下,大部分中小企业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中小企业如何求生存、求发展,这已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经营范围广泛,在竞争性行业领域无所不在,几乎涉及社会经济和生活的各方面。中小企业经营方式灵活多样,能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首先,由于进入中小企业的门槛较低,生产规模小,行业之间产品同质性明显,缺少特色,则造成企业运作体制落后,管理制度不规范,缺乏市场竞争力。其次,中小企业存在融资困难,技术创新低下等诸多问题,缺乏对企业发展战略的思考。同时人才储备方面匮乏,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中小企业对这方面的劣势比较明显,留不住人才又缺乏人才。最后,中小企业获取信息不及时、途径少也影响着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中小企业创新与发展 第一,为什么要创新。发展的本质是创新,而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创新概念自1912年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被首次提出之后,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他认为,“创新”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即“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其目的是为了获取潜在的利润。后来,创新被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使创新的说法几乎无处不在。创新是经济增长、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中小企业是创新发展主体中最富有活力的组成部分。 “创新则兴,不创新则亡”是市场经济竞争的定律。企业必须能向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适销对路的商品和劳务,企业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如何强化企业创新,建立企业创新体系,成为企业界关注的一个热点,企业要长盛不衰,就需要在发展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 第二,创新促进发展。吉列公司的董事长兼ceo詹姆斯·基尔茨指出:“应当鼓励冒险精神。我们认为成功的反面不是失败,而是懒惰”。企业要赶上社会发展的步伐,靠的是不断的技术与应用创新,创新是当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企业发展的实质是一个不断进行创新的过程。企业创新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发展是创新的基础,为新的创新提供了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支撑;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而发展又有利于创新,二者共同推动着企业不断创新发展。 但目前在中小企业创新方面技术人才的缺乏和流失影响到了企业的自主创新,再者中小企业自身科技实力和资金实力的薄弱,难以应对技术创新的风险,创新的应用技术开发很少,引进的多,这些都成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拌脚石。 三、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之路 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增强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我国企业的总体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只有具有健全的市场体系才能发挥市场机制,使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建立自主创新管理平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自主创新的制度环境,支持中小企业开展发明创造和产品外观、实用新型等技术创新。中小企业只有依靠自己的优质产品才能在市场中立稳脚根、求得发展,因此要大力开发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重视产品的升级和更新,努力开拓市场,鼓励有条件的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合作,寻求技术依托,使中小企业自身的能力得到提升。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人才是企业创新和发展的基础,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与否,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人才,创新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是创新型企业的核心。要确立人才引进政策及措施,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引进各类创新型人才,为技术创新提供人才智力支持。造就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搭建创新人才充分发挥潜能的平台,依靠优秀的人才不断在产品的设计和研发上推陈出新,使得企业稳定发展,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企业员工的业务知识要不断更新,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学习能力。 中小企业创新活动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循环过程,只有在有效的企业创新机制的推动下,中小企业创新活动才能真正得以持续发展。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中最为活跃的生力军,显现出的极强的创新欲望和创新精神,既需要大力培育,又需要大量涌现,广大中小企业只有在创新精神指导下,让创新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才能加快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 中小企业发展论文: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现状及对策研究 电子商务是指采用数字化电子方式进行商务数据交换和开展商务业务的活动,主要指使用Web提供的通讯手段在网上进行交易,包括通过Internet买卖产品和提供服务等。电子商务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从广义上讲,电子商务是指一切借助电子手段的商务活动,包括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医务、电子教务等。从狭义上讲,电子商务可以理解为在互联网上做生意。根据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制订的《中小企业标准》规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当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超过了4000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因此,其能否顺利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可以说,中小企业能否快速提升核心竞争力并持续发展壮大,对中国经济发展以及发展方式转变大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探索中小企业如何尽快地引进电子商务,既是中小企业自身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也是理论界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之一。 一、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现状 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以其自身的高效性、全球性、互动性等优势成为了时代的潮流和新兴的经营模式,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为了迎合和适应时代的需要,也应积极引进电子商务,为自身的快速发展拓宽途径。然而目前中小企业在IT应用方面水平相对较低。绝大部分的信息化停留在部门级的手工模拟应用上,国家中小企业网站资料显示:目前,全国中小企业中能上网的不到70%,只有40%左右的企业能用计算机管理部分业务,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企业管理以及电子商务的甚至不到10%。 二、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1.对电子商务认识不足 很多中小企业领导对电子商务的相关知识不甚了解,认为开展电子商务是赶时髦,实际意义并不大。有的领导甚至对开展电子商务持消极态度,仍然把竞争焦点定位于实体市场,没有充分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抢占网络信息虚拟市场的必要。部分了解一些电子商务的企业领导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也存在片面性问题,认为电子商务就是上上网,建立一个企业网站,借以宣传企业形象,并未认识到电子商务给企业发展带来的机遇。由于此种现象大量存在,导致中小企业中上网企业数量少,而且主要分布在大城市。中小企业上网少,浏览客户就少,网络给企业创造的效益趋于减缓,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2.缺乏相关人才 除认识不足外,缺乏专业人才也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一个现实问题。开展电子商务首先需要既掌握电脑和网络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即我们通常说的信息主管。同时又需要全体员工能够运用计算机和网络。而我国很多中小企业为家族式企业,家族成员广泛参与企业的管理与运作,但其信息化程度往往不能适应现代化企业的要求。因此,人才的匮乏是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直接原因。 3.缺乏必要的资金 电子商务是指利用网络提供的通信手段在网上进行的商业活动,如市场分析、客户联系、物资调配等等,亦称作电子商业(e-business)。因此,电子商务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所以电子商务的前提是企业需要拥有足够的计算机和完善的网络系统,而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是需要大量的资金的。我国中小企业大多面临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的处境,因此。短时间内完善电子商务所需的物质设施,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存在资金上的压力。 4.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 如前所述,发展电子商务必须依赖网络技术和网络系统,而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主要分布在县、乡镇甚至村级行政区域,这些地方网络基础设施往往不够完善,有的地方甚至根本就没有网络,这也在客观上阻碍了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 5.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电子商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实现完整的电子商务会涉及到很多方面,除了买家、卖家外,还要有银行或金融机构、政府机构、认证机构、配送中心等机构的加人才行。由于参与电子商务中的各方是互不谋面的,因此整个电子商务过程并不是物质世界商务活动的翻版,网上银行、在线电子支付等条件和数据加密、电子签名等技术在电子商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此众多的部门参与和复杂的环节,必然需要一定的法律法规来保障这一活动的顺利进行。虽然我国出台了一些保障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但是还很不健全,尤其是在跨国家,跨地区、跨部门协调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另外有关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缺乏保障。以上这些因素,严重影响电子商务的发展。 三、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探讨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当今,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网络遍及全球的背景下,中小企业管理者首先要确立信息化、知识化管理观念和营销观念,充分认识到信息管理的有效性和便捷性,认识到网络在企业管理和营销中的作用。其次要确立知识是重要生产要素的观念。充分认识到知识是生产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知识是重要的生产力。此外,中小企业管理者还要改变传统的资产观念。确认企业的无形资产及其在企业中的资产主体地位。 2.创造软硬件条件,为实施电子商务提供物质基础 实施最简单的电子商务所需的基础硬件和软件条件其实并不复杂,从广泛意义的角度讲,只要企业拥有一台电子计算机并上了网,就可以说已经具备了电子商务的基本条件了。许多企业管理者对电子商务有一种误解,认为电子商务门槛很高,认为电子商务一定要做网上商场。有完备的配送体系和网上支付系统,需要大量的投入。其实,最简单的电子商务起步价至多也不过万元左右,包括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及另外要注册一个域名。所以,中小企业能否发展电子商务关键是观念,而不是物质限制。 3.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电子商务是一项复杂的商务活动,在开展电子商务的过程中,企业需要一些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人才来统筹运作企业的电子商务活动,其中包括策划、网络、程序、美工、贸易、营销、翻译等,因此。企业要有计划地培养和引进所需的电子商务人才。培训的方式可以多种:可以对企业员工通过开设各种形式的短期学习班进行电子商务知识及应用技术的培训学习;也可以鼓励企业员工到有关院校学习进修电子商务专业知识;通过各种政策鼓励留住人才或引进人才等 等。人员培训不仅是指员工的培训,更重要的是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培训。大力推进电子商务的首要问题是解决企业—把手的观念问题。政府部门和有关行业协会应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企业经营者信息化知识和电子商务知识方面的培训,并重视舆论宣传,推广典型经验。为推动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建设营造舆论氛围。广大中小企业领导也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4.利用第三方平台开展电子商务 第三方平台电子商务是指以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为基础,通过计算机和通信网络实现的中小企业之间或中小企业与顾客之间的普通商务活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实质是依赖第三方提供的公共平台开展电子商务,因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具有专业性、公用性,公平性和服务性等特点,中小企业利用第三方平台的电子商务服务实现网上交易,会给企业带来很多好处:首先是节省了自己建设电子商务所需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其次是市场范围得以拓宽,商业机会得以增加。中小企业在选择第三方平台服务时要慎重,一是要选择提供的服务与自己行业比较相近的第三方平台服务;二是要选择有一定品牌形象和知名度的第三方平台型网站,企业可以选择几个第三方平台网站提供服务。但不宜过多,如果选择过多可能影响到企业收集到商业机会信息的质量,有的网站提供的服务信息缺乏有效控制,导致虚假商业信息过多,反而给企业带来负面的影响。在国内,比较成熟悉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有阿里巴巴、慧聪和环球资源网等。 5.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 企业管理要向信息化靠拢,搭建信息化的基础平台,并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无纸化办公,转变观念,增加对企业信息化的投入。搞好企业资讯化的基本建设,整合与业务相关的企业所有系统。在满足客户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成本,实现了从传统的推销自己产品为中心的模式。转变到现代营销理论所强调的客户、成本、便利、沟通,即以客户为中心的模式上来。同时还要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电子商务的运用方式,切实发挥电子商务的作用。以信息技术改造我国传统产业,提高我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四、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的中小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商务机会和挑战。一些发达国家已率先实现了无纸化电子贸易,发展中国家也正向这一目标迈进,这就意味着,如果我国中小企业不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届时就有可能被剔除出“贸易链条”。因此,如何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已成为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内容。总之,我国的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才刚刚起步,路还很漫长,作为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应该根据自身状况有机地发展电子商务,这不仅对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具有深远影响。 中小企业发展论文:对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和思考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目前中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5,其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国总数的60和40,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全国出口总额约60来源于中小企业。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我市的情况和全国的形势基本一致,在我市工业体系中,中小工业企业的比重达到99以上,工业增加值和销售收入所占比重达(文秘站:)到50左右。20__年,随着市委、市政府把“主攻工业,大力推进工业化”作为第一发展战略,主攻工业正成为全市人民的共识,全市思工业、谋工业、议工业、促工业的氛围日渐浓厚。中小工业企业在我市占有重要地位,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对于助推工业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作了一次典型调查,并走访了部分企业,从中剖析中小工业企业发展中的难点、问题,探讨今后发展思路,以期能对促进我市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有益的启迪。 一、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我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级市。近年来,全市实施“兴工强市”战略,取得明显成效,工业经济实力逐年增强。在此背景下,全市中小企业得到迅速发展,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1、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20__年底(按市中小企业局统计口径),全市中小工业企业单位有4388个,完成工业总产值215788万元,同比增长18.1。据测算,20__年中小企业对当地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5以上,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2、安置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全市中小企业在安置劳动力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据中小企业局提供资料显示,20__年,全市中小工业企业年末从业人员47600人,占全市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总数的比重约20左右。 3、园区工业的主体。 20__年工业园共有中小企业58户。园区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34亿元,占全市工业的44.7,同比增长75.72;完成销售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163.6;实现利润7376.4万元,同比增长121.3;实现税金4916.3万元,同比增长3.28倍。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工业园已发展成为全市工业的第一增长极。 4、助推工业经济实力迈入全省十强。中小企业的发展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助推器。20__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分别较20__年增长100.96、106.1和115.89,全面实现了省委、省政府“三年翻一番”的要求,在全省11个全面实现翻番的县市区中排名第二,并连续两年荣获全省工业崛起年度贡献奖。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8.3亿元,同比增长33.11;实现销售收入24.65亿元,同比增长35.3,实现利润8043万元,同比增长122.9;工业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42.12。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在全省80个县(市)中排名第四,实现利润排名第八,利润总额排名第十。 二、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如前所述,近年来我市中小企业有了较快发展,但存在的问题亦不容忽视。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制约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1、融资渠道狭窄。据调查,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融资渠道狭窄,缺乏资金支持。在这次调查中市企调队深入为民机械厂和桃酥王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实地走访。从走访情况来看,企业生产经营不容乐观,形势严峻。企业启动资金到位不足,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生产。如为民机械厂是始建于1966年的军工小三线企业,20__年,企业资产总计3221.1万元,年末从业人员300人,其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人员10人,大专学历的30人,具有技师技术职称的20人,全年工业产值1846.3万元,1999年11月企业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__年通过qs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主要产品有发动机摇臂、摩托车发动机及其零配件和舷外机等。特别是55马力舷外机是该厂通过自筹资金1000多万元开发研制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新技术产品,市场前景广阔,然而企业面对如此极具市场潜力的产品却因资金不足无法扩大再生产,形成大量的市场份额被国外同类产品挤占。同样,桃酥王有限责任公司也存在资金不足影响企业进一步扩大再生产的情况。安牌桃酥王是省名优产品,市场销路很好,由于资金不能及时到位,企业只能在现有水平上维持生产,不同程度地制约了产品再上档次。 2、管理水平低。由于我市中小企业从事的行业产品科技含量低,在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企业家的知识结构和企业的管理水平难以适应现代化生产和国际竞争的需要。在调查中,有近半数的企业家已经认识到本企业的“管理水平低”也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私营企业管理模式仍以“家族式”、“亲友式”为核心,企业的所有权与管理权紧密结合,决策权高度集中在企业主手中,这些问题制约了企业向高层次提升。 3、生产设备落后。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企业设备落后,部分设备服务年限超长,造成企业对设备的维修次数多,维修费用大;同时,对加工制造行业来说,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快,企业因无力进行更新换代,加大了企业产品成本,使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弱化。 如:为民机械厂目前仅有数控机床2台,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要更新现有的设备,又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企业面对设备更新和资金捉襟见肘的矛盾却无能为力。 4、队伍素质偏低。由于企业小,无论是规模还是在知名度上,都无法与大企业相提并论,人们择业观念的转变仍需要一个过程,导致一些优秀科技人才都向大企业靠拢,造成小型企业科技人才严重匮乏,职工素质低下,影响了企业发展。尤其在小型企业中,企业大部分管理粗放,相当一部分厂长( 经理)从农民队伍中产生,缺乏相应的文化知识和管理水平,企业职工素质较低,相应的技术培训滞后,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冲击。 5、企业改制滞后。全市的中小企业有很大部分是国有老企业,这些企业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负担沉重,尤其是一些企业的改制方案长期得不到批准和实施,使得企业不能及时甩掉包袱,轻装上阵,部分企业由此举步维艰。另外多数中小企业产品结构单一,发展方向趋同,市场承受能力差,也对中小企业发展带来制约。 三、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思考。 如何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是我们要思考的重点。企业要发展,就必须要进行改革,而深化企业改革、优化资产结构、走“强强联合”的路子是搞活中小企业的必经之路,这对于实现企业经营由粗放向集约的转变意义重大。在经济不发达地区,通过“优势企业+名牌产品+资本授权经营”,把一些相对好的企业和濒临倒闭企业中的好产品结合在一起,对于搞好企业经营,盘活存量资产,实现优势企业的低成本扩张行之有效。走“强强联合”的路子,并不是要把每个企业都做大,而是要根据不同产业和产品对经济规模的要求,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中小企业的社会化分工、专业化协作水平,走小而专、小而精、小而高的发展路子,培育一大批高市场占有率、高效益的企业。要扶优扶强,鼓励和支持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促进一批大企业集团迅速成长。在扶持和发展大企业集团做大做强的同时,重点鼓励大企业、优势企业集团实现低成本扩张和重视制定优惠的政策和措施,把大企业集团主导产品的品牌做大做强,扩大其技术总成能力,然后让其吸收和接纳中小企业为其提供加工服务,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使资本存量由低效率企业向高效率企业集中,充分发挥重点企业和名牌产品的优势和作用,打破区域封锁,通过收购、兼并、控股等多种形式,联结和带动一大批中小企业,促进存量资产的优化组合。从企业而言,强化企业内部计划性,形成科学、严谨的管理系统,建立相应的决策、经营、激励、约束、调控机制,使企业实现由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跨越,才能加速企业发展。优化资产结构应注意四个问题:一是在企业改革中通过资本运营,把死钱变成活钱,实现资产重组;二是要善于以自己手中的小资本运筹社会大资本,通过股份制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可以通过企业内部职工持股的办法进行股份制改造,吸收职工的闲散资金,也可以通过向其他企业发行记名股票的办法,鼓励企业之间相互持股,从而增强企业资本实力;三是善于联优化劣,把优势企业资本盘大,把劣势企业盘活,使企业形成新的优势;四是善于运用无形资产,搞好优势互补,鼓励依附大企业的中小企业发展。 近年来,全市从县域经济的实际出发,将中小企业与知名大企业攀亲,依托优势企业,实现企业的快速升级,借来“牌子”,扩大企业产品市场,“攀高亲、借名牌、促发展”,取得了很多成功经验。如我市电化有限责任公司以产权改革为重点,精干主体,引大联强,以资产重组、盘活存量为突破口,实现了企业产权的多元化。20__年5月28日,电化公司将优质主导产业从母体分离,由深圳中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出资5000万元,电化公司出资1700万元,共同组建电化高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通过改制、引资、引智、引人才,全面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使得电化公司提升了竞争平台,求得了高位发展,经受住了市场风浪,获得了发展的强劲动力。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分工越来越细,企业间协作空间也越来越宽广,中小企业一定要在整个产业组织链中选准自己的位置。由于中小企业资源相对贫乏,无论是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都不能与大型企业相提并论,应学会运用借势策略,在重视发挥自身特长和优势的同时,主动与相关企业构建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通过虚拟经营的模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资源,并把它经营好,达到双赢目的。 发展中小企业应是我市“主攻工业,大力推进工业化”这一第一发展战略的应有内容。从我市当前实际来看,加快发展中小企业刻不容缓。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 1、探索指导中小企业的新路子。中小企业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其投资、经营拥有完全的自主权。因此,政府不能通过行政手段干预其投资和经营行为。但政府完全可以利用经济手段诸如税收、信贷等政策来鼓励、引导中小企业的投资和经营行为。当前有关方面应抓紧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引民间游资投向各类产业,使游资变成资本。 2、出台相应政策,解决中小企业改革成本过高的问题。目前,在中小企业改制过程中,有关部门收费还未降下来,有的甚至违章超标收费,致使改革成本过高。有的企业虽然进行了改制转民,但因没有办理土地证、房产证,造成企业贷款难、注册登记难,从而留下了后患。改制成本过高的问题,仅靠乡镇和企业是难以解决的,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操作性较强的指导意见,把过高的成本降下来。 3、以市场为向导,不段提升企业竞争力。中小企业的发展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主要行业和重点企业为依托,增加适销对路的产品品种,争创名牌产品,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目前,中小企业涵盖面较广,但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少,特色产品少,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少。因此,除了要逐步改变这种局面以外,在指导思想上必须摒弃“小而全”的自我封闭观念,甘当配角,积极开展与大企业的配套和协作,通过以小补大,以特补缺,以专配套和以精取胜来获得发展空间。要有计划地引导已形成行业和产品优势的民营工业企业,依托工业园区,集中连片发展,形成规模效应。 4、逐步实现现代化管理,淘汰落后的管理方式。目前,一些中小企业虽然已分别建成了民营合伙企业、民营有限责任公司和民营股份有限公司,但均存在运行不够规范的问题,绝大部分还是沿袭陈旧的管理模式,企业内部还没有建立健全各种规范的管理制度。这也是造成政府部门难以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企业资信度差,融资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要谋求更大的发展,就必须打破原有的家族管理制度,逐步采取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尤其是产权多样化的私营工业企业,应在企业内部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由资产所有者组成董事会,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而生产经营应大胆引进人才,聘请高水平的经营管理者管理企业,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5、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中心和永恒主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创新就等于淘汰。当前,我市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而且装备也较落后,这就需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品和落后的装备。要大力引进技术和人才,把招才引资和招商引资结合起来。 广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通过与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的科技对接,推进中小企业的科技进步,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要在科研单位的指导下,逐步建立自己的科研开发机构,使中小企业由一般加工型逐步向科技开发型转变。 6、大力推进服务创新,创造有利于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环境。一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下大力减少行政审批和办事程序,使各项工作制度公开化、透明化,坚决制止“三乱”行为。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所需的公平竞争环境和人文环境。二是加强对现有中小企业业主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活力。三是建立和完善企业的融资体系,如建立中介信息机构,对企业的投资项目提供辅导、咨询和帮助;建立新的有效的中小企业投融资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拓展融资渠道。四是通过开展企业产品推介会,以及各种展销活动,积极为中小企业的产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五是建立信息网站等现代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市场行情和商品供求信息,提供法律咨询,通告政府有关规定,促进地区间信息交流。 中小企业发展论文:香港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行为分析 毫无疑问,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因素,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香港,中小企业是指“任何从事制造业而雇用少于100人的企业,或任何从事非制造业而雇用少于50人的企业”[1]。截至2000年12月,香港共有约29万家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8%。香港特区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内地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一、香港特区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理念 政府对自身与市场的角色定位无疑是处理政企关系的思想前提。在这一问题上,特区政府秉承了港英一贯坚持的“市场主导,政府辅助”的经济哲学。在1999施政报告中,行政长官董建华比较详细地阐述了特区政府对政府经济职能的认识。他说:“政府在符合经济规律的原则下,积极为市场健康发展打好基础,只有在市场机制失效时,才作出必要而有限度的干预……所有策略都必须是以市场为主导、配合私营经济发展为原则”[2]。 特区政府的这一理念首先是建立在对市场机制强大力量的认识上。特区政府相信,“企业家远比政府官员了解市场,相信企业家的集体智慧,也远比任何官定的经济蓝图更能够带领香港走上繁荣之路”。正如现任政务司司长曾荫权指出的,“每一天,本港市民和各行各业作出了数以百万计的经济决定。本港的经济,正是由这千百万个决定所合成的力量而推动。要增强这股经济力量,我们必须鼓励多元发展,让自由市场茁壮成长,以及让个人选择发挥功能。因此,政府在处理经济问题时,虽然敢于创新,但绝不会强行制定有违市场自然发展的经济策略”。其次,这一理念也是对香港经济发展历史经验的总结。香港经济在过去半个世纪内数度转型,几番似乎面临困境,结果总是柳暗花明,重要原因“是政府紧守本位,专注于缔造有利于个人和企业发展的环境,而没有试图越俎代庖,代商界决定未来的发展路向……每一次香港成功走上经济新台阶,都与政府的直接指导和经济规划无关。这是我认为处理香港经济时必须紧记的第一条”[3]。 在处理政府与(中小)企业的关系上,特区政府的基本理念是“最小的干预,最大的支持”。1999年12月2日,政府署理工商局局长蔡莹璧在立法会会议上的发言中强调,“我们必须明白商业决定应让商人作出,而非由政府提供导向……事实上,中小型企业的竞争优势正在于其灵活性,政府过分的干预,只会扼杀它们的企业精神,后果只会适得其反……我们相信,市场的问题最终应通过市场解决”[4]。所以,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政府所担当的是支持和辅助的角色”,政企关系的基本方针就是“最小的干预,最大的支持”。 所谓“最大的支持”,首先是提供有利营商的环境,包括稳定的宏观经济、简明的税制及低税率、充足的人力资源、完善的基础设施、鼓励应用科技的风气,以及通过健全法制保障个人及知识产权等软件和硬件,让中小企业可以在优良的营商环境和最少的规管下,自由发展业务,发挥它们最大的潜能;并在秉承自由市场的经济原则下,协助中小企业发挥既有的优势,补充它们在规模、资源、技术、人力及市场上的局限;务求在尽量提供支持以及尽少作出干预两者间取得平衡。其次,就是尽量消除限制,鼓励公平竞争。其三,作为香港中小企业利益的代表,在海内外捍卫和促进香港的利益。 所谓“最小的干预”,其意思就是唯有在市场失效,或者未能对一些明显符合香港整体经济利益的项目作出投资时,政府才会介入。但这种干预必须十分谨慎。曾荫权曾多次进行过阐述。他说,“一般而言,政府会根据当时和未来的情况,仔细权衡在任何经济领域,或供与求任何一方面作出干预的利弊,然后以经济的态度决定:到底干预的利益大,还是不干预的利益大”[3]。 正是基于这个理念,特区政府对中小企业扶持的着力点除协助中小企业增强实力外,更鼓励中小企业自强不息,以增强本身的营运条件和能耐,注重企业治理,强化企业在控制成本、洞悉市场、维持竞争、掌握风险、灵活转型、进攻退守等各方面的实力,以应付不断转变的经济环境。署理工商局局长蔡莹璧指出:“政府在支持中小企业方面的施政方针,便是致力在自由市场的经济架构下,营造一个有利营商的环境,提供切合中小型企业多元化需要的支持服务,使这些企业能有效地营运,并提高其竞争力”[4]。可见,特区政府对中小企业扶持的目标是提高竞争能力,而不是给予直接的经济资助。 二、香港特区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是特区政府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制定和执行符合香港实际的中小企业支持政策,香港政府成立了中小型企业咨询委员会,成员包括中小型企业的经营者、工商团体代表、工业支持组织及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就影响中小型企业发展的事宜向行政长官提出意见,并建议所需采取的措施。为了加强对香港中小型企业支持服务的协调及发展,工业署在2000年4月1日成立了中小型企业办公室,其目的是确保政府制定有关增强中小型企业竞争力的新政策既全面又有连贯性。 1、创造营商环境。 首先,特区政府致力于中小企业创造有利营商的环境,尽量减少市场的阻碍。政府充分认识到,对市场的过分规管和官僚作风,是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对于以较低成本经营和以灵活取胜的中小型企业尤为不利。因此,特区政府致力维持简单而明确的低税制,尽量让企业保留资金作发展及提升竞争力之用。正如周德熙局长在立法会指出,政府把很多影响企业经营成本的公共收费尽量维持在低水平,这对于资金比较匮乏的中小型企业来说,是莫大的帮助。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工商服务业推广署与私营机构紧密合作,力求减少繁琐的政府程序,减轻规管措施造成的成本负担,以向工商界提供更优良的服务[5]。政府工商服务业推广处专责统筹和支持各政府机构全力推展“方便营商计划”及“推广服务业计划”,目标就是维持香港作为全球最佳营商地方和区内卓 越服务中心的地位。政府已通过上述计划实施了300多项措施,其中不少有利于中小企业的营运和发展。此外,职业训练局的“创业发展中心”,为创业阶段的中小企业提供一个设备完善的工作环境,以便筹备及发展新业务,并协助他们发掘新的商业意念、孕育企业精神及推行业务计划。 2、提供信息支援。 对中小型企业而言,由于本身人力上的局限,在获取信息上可能比较困难。有鉴于此,特区政府非常重视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一系列服务、活动和设施,以“一站式”的概念提供有关资料。例如,工业贸易署作为政府服务中小企业的前线部门,设立了“中小型企业信息中心”、“中小型企业网上信息中心”等,中小企业及创业人士可以从这些信息中心获取经营不同行业所须申领的牌照资料及申请表格,各支持机构提供的中小企业支持服务和设施的资料,以及贸易伙伴关税税率等资料。香港生产力促进局设立的“中小型企业中心”,则是中小企业的业务智囊网,提供免费顾问服务、专家热线咨询、业务成长方案、管理人员培训、信息科技应用及企业联系等服务,并进行中小企业调查,每三个月公布一次中小企业经营环境指数,协助中小企业主了解业界的整体经营状况,从而制订更佳的业务发展计划。香港贸易发展局设有“客户服务中心”、“商贸信息中心”及“中小企业服务站”,为中小企业提供全面而切合其需要的服务,包括“商贸咨询、市场信息、业务联系、市场研讨会及工作坊等。该局的“商贸信息中心”藏有齐备的商贸资料,包括全球各地的市场及贸易信息,内里更设有电子信息中心、多媒体中心、中国贸易信息中心自助商务设施等,为香港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服务。 3、协助企业融资。 在自由经济的大前提下,政府从不干预银行的商业借贷活动。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许多中小企业因银行及财务机构收紧借贷因而出现资金紧绌,特区政府在1998年8月拨款25亿元,推出了“中小型企业特别信贷计划”,由政府作为中小企业的信贷担保人,为成功获得银行及财务机构批出贷款的每家公司提供高达200万元或批出的贷款额的7%的保证额。计划自设立至2000年4月,共有9912家中小企业参与了计划,获得银行及财务机构贷款累计91.6亿元,所涉及的政府保证额为58.1亿元。工贸署及各支持机构也通过举办专题研讨会及讲座,加强中小企业对财务管理的认知及技巧,以协助中小企业达到金融机构的放款要求,从而获取贷款。为了更好地协助香港小型企业筹集资金,特区行政长官在1997年发表的施政报告中已表示,支持联交所研究设立第二板市场。1999年11月,被称为“创业板市场”的第二板市场已经成立,在协助小型科技公司进行集资、发展和扩充业务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 4、促进人力资源发展。 在人才培训方面,政府通过各教育机构、大专院校及支持机构为中小企业培训人才,并协助他们开发、培育和发展新的人力资源。例如,在2000-2001年度,政府投入经常开支约287亿元于基础教育及142亿元于大专教育,占政府经常开支的23%。职业训练局在同年度获政府拨款21.1亿元,为各行各业培训各级人才。雇员再培训局先后获政府注资16亿元,该局目前通过50多间培训机构,在超过100间培训中心提供多项再培训课程。生产力促进局的“中小型企业中心”每年举办超过100个为中小企业而设的信息科技、商业管理、生产管理及品质管理课程、工作坊及研讨会。在2000-2001年度,生产力促进局举办了超过1500个训练课程,共有超过30000人参加,其中大部分学员均来自中小企业。贸发局的“中小型企业培训计划”每年筹办140多项为中小企业而设的训练课程,内容以出口推广实务及国际市场营销为主,目的是增强他们的出口能力及商业知识和专业技巧。政府除了培训香港人才外,还要致力吸纳世界各地方的最优秀人才,包括内地的人才。政府已成立专责小组,检讨现行的入境政策,目的是让香港可以从世界各地,包括内地,引进香港缺乏的优秀人才,从而提供其作为制造业及服务业中心的竞争力。 5、推动科技应用。 特区政府积极推动企业应用科技及向富增值产业转型。政府推行了多项措施,推广科技的应用及高增值的工商业活动,主要的受惠者都是中小型企业。这些措施包括:(1)设立7亿5千万元的应用研究基金,向科技为主的公司直接提供股本资金。(2)1999年推出了50亿元的“创新及科技基金”,资助有助产业创新或提升技术水平的项目。基金下设有“小型企业研究资助计划”,以等额出资的方式,提供每个项目高达200万元的财政支持,协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一些还未有创业基金投资但具商业潜质的研究发展项目。(3)通过香港工业科技中心公司举办“企业培育计划”,为新成立的科技公司提供低成本的办公场所,以及在管理、市场推广、财政、基本设施和技术方面提供协助,帮助这些公司度过最初几年的创业期。(4)在创新科技署设立专利申请资助计划,鼓励拥有新发明的公司及个人为其产品的知识产权作专利注册申请。每家公司或申请人的最高获资助额为10万元或专利申请费用总额的90%。 政府很重视电子贸易为中小型企业带来的商业机会。为加强各行业认识电子贸易的好处,信息科技及广播局、信息科技署与支持机构合作,向各中小企业推广电子商务。推广工作包括:举办研讨会及以探访及电话形式向企业推广数码证书的知识及应用,确保他们掌握电子商务和信息保安的最新信息;举办大型展览、印发宣传小册子及制作宣传短片及声带,在电视台及电台播放,以推动各企业广泛应用电子商务;以及印制并免费派发有关信息科技及电子商贸的资料锦囊及光盘,并在有关的政府网站提供服务的信息等。生产力促进局的数码21广场还为企业提供最新的信息科技应用方案,包括“香港网上产品”及“香港网上工业”系统,协助生产商、供货商及零售商获取最新信息,掌握网上香港与送货技术、电子数据联通的培训课程与顾问服务。为了协助中小企业应用信息科技,政府致力为工商企业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通过“电子交易条例”为电子交易建立明确的法律架构;建立香港 的公共电子核证机关为电子交易提供安全稳妥的环境;推出“公共服务电子化计划”,为商业及市民提供商业登记、缴交政府费用等的电子公共服务,从而提高工商界的营运效率和减低运作成本,并提高其竞争力。 6、协调拓展市场。 香港是开放型的经济体系,香港市场狭小而竞争激烈;再加上全球的经济及贸易逐渐一体化,更迫切需要政府协助企业积极开拓外地市场。就此,香港贸易发展局不断增拨资源,加强贸易拓展活动,为港商争取更多市场机会。在这些活动当中,有不少是特别针对中小企业的需要而设的。这些措施包括:(1)出版名为《中小企业通讯》的月刊,向中小企业提供市场信息;(2)在互联网上设立“贸发局”系统,专门为中小企业介绍海外买家,搜寻政府采购合约及招商信息等;(3)推出《中国商情快讯》,简介内地最新的商务法规,各类经营手法及行业发展,并就个别专题邀请内地官员及专家来港介绍情况,协助中小企业了解内地商贸形势;(4)由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提供个别咨询服务,邀请专家为中小企业解答有关融资、出口风险、内地市场法规等具体问题。 政府为加快中小型企业争取内地市场,财政司已经成立了一个工作小组,专门研究中国加入世贸可能会为港商,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带来的影响和商机。特区政府在与中央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探讨中,也强调香港中小型企业对香港经济的重要性及它们的长处。其目的是为港商,包括中小型企业,提供最新有关中国加入世贸的情况,以协助它们考虑如何尽快进入内地市场。 总之,特区政府在自由市场和自由企业的经济架构下,按中小型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面对的问题,沿着“便利创业”、“协助立足”和“促进发展”这三个方向,在以上几个方面不断加强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扶持措施,通过在筹集资金、市场拓展、人力资源等方面弥补中小企业不足,致力于提高它们的竞争力。 中小企业发展论文: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以及应对策略 【摘要】2007年由美国房地产和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使很多中小企业陷入了经营的困境。虽然已经过去了两年,全球的经济衰退得以部分恢复,然而金融危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仍使国内的很多中小企业举步维艰。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是什么?如何使之尽快摆脱金融危机的阴影,实现经济复苏和快速发展呢?本文作者对此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金融危机 中小企业 困难 对策 企业的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资金、政策、投资环境、产品质量等。2007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使很多中小企业陷入了经营的困境。虽然如今全球的经济衰退得以部分恢复,然而金融危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仍然存在,并且影响着中小企业的发展。那么,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的发展还面临什么样的困难,如何摆脱危机的阴影,实现“危”中求“机”,抢抓机遇,谋求快速发展呢? 一、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环境影响下的所面临的困难 1.亟需大量资金注入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加之由于全球金融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的大量企业面临倒闭或发展困难,尤其是沿海中小出口型出口企业。而出口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当前,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首要“瓶颈”,而且突出表现为企业规模越小,融资越难,新创办的企业融资更难。在调查中,企业反映最强烈、最普遍的就是融资难。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普遍性、长期性的老问题。融资难主要表现为贷款难。今年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进一步收紧信贷闸门,金融部门把有限的信贷资源重点转向了大企业、大项目,从而使中小企业的融资难更加突出。 2.中小企业倒闭趋势不断加剧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部门去年8月的统计结果显示,全国2008年上半年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18.3%,同比扩大2个百分点,电力、纺织、有色行业亏损情况严重。倒闭的中小企业大都是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外向型中小企业。实际上,从2007年开始就有大量中小企业停产,仅珠三角地区就有一两万家中小企业停产或者迁往内地。目前状况更加严峻。中小企业倒闭风潮似乎还有蔓延之势。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代表的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倒闭超过1万家,有2/3的纺织企业面临重整,超过2000万工人解聘。 3.资金紧缺,融资更难,部分中小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 最近据浙江省企业联合会等部门深入台州、温州、杭州等地,走访10多个主要行业和数十家重点企业的调查显示,由于中小企业资金缺口严重,现金流紧张,缺少抵押物的中小企业贷款首当其冲被压缩掉,许多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同时,中小企业大多互相担保,资金链断裂的连锁效应将使更多企业受影响;此外,小企业处境艰难,使以往依附大企业、配套协作的产业链正在断裂。 二、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环境影响下的应对措施 1.加大力度,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 国家要积极协调财政、发改委等部门,认真落实有关措施。继续抓好小企业孵化、最具成长性中小企业扶持、骨干企业培育三大工程。以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为重点,继续抓好提升民营经济、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的各项工作。 对于中小企业的用地问题,要积极协调土地部门,利用国有企业的闲置厂房、土地和各类园区,在大中城市和有条件的县规划建设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并比照享受工业园区和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形成大型工业企业进工业园区、高新科技企业进开发区,中小企业进创业基地的新格局。 2.加快发展服务业,培育新的增长点。 要以服务业为主,把第三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作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搞好规划,分行业选择一批带动性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帮助其尽快做大做强。积极引导支持被关停的煤、焦、铁企业转向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帮助其“二次创业”。推广先进典型和经验,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引导帮助企业在节能减排中发展新产业。 3.多途径努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是担保难。借鉴国外的经验做法,创新中小企业担保运作机制,探索将政府资金直接抵押在银行,作为担保资金和风险补偿金,银行也可采取灵活利率,超出固定利率的收入部分也作为风险补偿金,然后由中小企业局和银行共同审核放贷,直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这样既可以调动银行的积极性,又可降低担保门槛和成本。引导担保机构健康发展,鼓励各级财政出资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以现有的财政资金为引导资金,吸引民间资金和企业资金参与,扩大资本金,放大担保效益,做大做强担保机构。 4.引导企业加强管理,提高企业素质。 开展强化企业活动,在企业中组织开展以基础管理、现场管理、财务管理和质量管理为主要内容的达标升级活动,评选一批管理先进中小企业和管理达标中小企业,以推动企业管理的规范和上档升级。继续加强企业家队伍的建设,提高企业家素质。开展树立企业家形象活动,加强企业家的教育引导,提高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继续引导企业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推行股份制改革,推进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5.加快服务体系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充分利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资金,推进在每个县建设一个中小企业综合服务中心的工作,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素质高的服务队伍,使基层企业能够在最短的时间、最近的距离得到最优质的服务。 三、总结 中小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视企业发展中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政府、社会、企业自身的多方努力。只有通过政策扶持,社会融资,企业创新,人才培养等途径把企业做大做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外塑形象,内强素质,突破企业发展“瓶颈”实现“危”中求“机”才能实现企业扭亏为盈,造福一方百姓,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中小企业发展论文: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在这个具体的发展进程中,我国中小企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数的99%以上,其产值占工业产值的60%,实现利税约占工业利税的40%。实践证明,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就业率与社会稳定,还关系到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但由于我国的国情及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尤其是去年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更多压力与挑战。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融资问题、内部的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的不足日趋凸现,成为了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中国;中小企业;财政分析 1 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 1、1 市场竞争相对薄弱 事实证明,由于生产规模和资本积累方面的劣势,中小企业在经济浪潮的中还是举步维艰。回顾改革开放初期的20世纪80年代,由于我国社会处于短缺经济阶段,所以,不管企业生产的产品样式、性能如何都能卖一个较好的市场。但随着市场经营的不断完善,在全国上下,已经形成买方市场,商品大多供过于求,市场竞争达到了空前激烈的程度。面对这样的形势,不少中小企业很难适应,处境十分困难。 1、2 融资问题日趋突出 中小企业要发展,必须考虑自身所具备的所有内部因素,考虑与行业环境的协调性问题,更多的要考虑企业发展必需的资本问题。如果只靠先前的原始积累,则几十年也未必可行,更何况机遇是瞬间而来的。怎样处理发展与资本的关系是我国中小企业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有99%以上的企业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提供了75%以上的就业岗位。然而,中小企业融资难却是一道世界性难题。人民银行近期一项调查研究显示,65.7%的中小企业在规模扩张中出现过资金紧张的状况。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特点,在市场竞争中总是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和困难,其中融资成本过高是令中小企业感到痛苦的问题。据调查,目前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一般上浮20%-30%,加上登记费、评估费、公证费、担保费等,中小企业的融资总成本高达12%。如果从正式金融系统之外的民间市场融资,则成本在20%左右,比优势大企业的贷款成本高出一倍至数倍。 2 国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方法 2、1 财政资金方面 中小企业融资是一个特殊问题,用传统方法既很难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也很难防范银行的风险。国外解决这一问题的通行做法是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创立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公司,通过二板市场为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渠道。美国国会向小企业管理局提供资本金,并授权小企业管理局向小企业提供贷款资助;国家还设立中小企业基金,包括赈灾贷款基金、商业贷款基金和投资基金。 2、2 金融支持方面 金融支持成为所有企业生存的强大后盾,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致公认。而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壮大,更需要强有力的金融保证。世界各国,在维护中小企业从孵化到出壳到羽翼丰满的过程中,都有一系列的政策出台,甚至是倾斜:意大利规定融资信用机构和创新发展金融机构可为小企业实现创新发展计划提供期限不少于4年的参与式贷款,利息不超过同期分期贷款的官方贴现率,参与式贷款可由个人或集体担保。还设立技术创新特别滚动基金,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特许贷款,年利率为基准利率的60%,贷款期限不低于15年,前5年不计息,5年后开始还贷。 3 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分析 3、1 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财政补贴和投融资支持 (1)要为中小企业的稳定和快速发展提供便捷的融资渠道,那就是开设中小企业的发展基金,并进入财政预算。这个发展基金的资金来源可由以下三部分组成:政府财政拨款;出售国有中小企业收入;从中小企业营业收入中提取的一部分收入。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应由政府管理,在中小企业技术升级换代、高新技术孵化等方面有偿使用、滚动发展。具体形式可以包括资助、贴息、奖励、救济、坏账冲抵等。 (2)要为中小企业的稳定和快速发展扩大其融资渠道,那就是提供贴息贷款或低息贷款。对于那些有良好业绩的中小企业,我国应有政策倾斜,使其发展壮大,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发展作贡献。国家应争取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为这些企业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并且向金融机构推荐市场前景良好的中小企业。同时,国家应重点扶持科技型、外向型、吸纳下岗职工就业型和农副产品加工型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对从事节约能源、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环境保护等行业的中小企业给与更多优惠。 3、2 加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 技术是企业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关键之一,国内的中小企业大多数在这方面上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方面是由于资金的问题,因为技术开发需要大笔的资金投入,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讲,这正是所欠缺的。另一方面虽然能勉强进行开发技术,但是缺少创新。针对这些问题中小企业可以与大企业合作,大企业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必然要摆脱大而全”的生产体制的桎梏,求助于分工与协作,这在客观上增加了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依赖性,为中小企业长期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和生存空间,所以称这种相互信赖关系为生存互补战略。从政府角度考虑,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和各种媒体为企业提供国家政策法规、行为发展趋势、投融资渠道、科技成果、技术需求、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等信息服务,帮助企业提高市场预测和快速反应能力,提高管理水平。 3、3 加强与国外的联系 沟通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对方的需求,传达自己的意思,二者缺一不可。在国际交往中,由于语言的差异。使双方沟通不尽人意,但可以讲究一些沟通的方法与技巧。如果不了解对方的心思。可以通过询问的方式来回复他,这样会对这些信息有一些把握,从侧面看到他的想法,然后在反馈他所需要的信息。 3、4 规范和清理有关中小企业的税费制度 (1)我国应规范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制订应体现企业公平税负、平等竞争的原则,取消按所有制性质和经济性质制定的税收政策优惠,对一部分具有特殊功能确需特殊优惠的中小企业(如福利企业),也应实行先征后退或定向补贴的做法,以维护税收政策的同一性和完整性。其次,对新开办的中小企业也应实施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其创办企业。如日本对于新开业的中小企业所购人或租借的机器设备(须经认定)和既存企业为提高技术能力而购入或租借的机器设备,在第一个年度里或是作30%的特别折旧,或是免交7%的税金。我国各地区目前虽然有一些以中小企业为主要受惠对象的税收减免政策,但还不够规范化、系统化,今后应逐步清理、规范和完善并上升到法律形式。 (2)税收政策的改革思路。逐步剥离目前由企业承担的一些公共事务与社会职责,企业只承担生产与经营职能。进一步规范政府的行政行为和收人机制,明确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费用都应主要由税收来承担,不应再向使用者或受益者收取额外费用。要通过规范税收制度,在清理不合理收费项目的基础上变费为税,使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的企业的负担稳定在合理的水平上,甚至可以向中小企业倾斜。制止公共部门利用自己的地位侵害其它企业的利益。加强对公共部门经营行为的监督和检查,逐步建立公共部门产品与服务的定价听证制度,降低登记和最低注册资金的标准,从根本上解决减轻中小企业负担问题。 中小企业发展论文: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摘 要:多数中小企业难以维持健康的发展态势,在市场竞争中生存艰难,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了在中国建立一个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以此来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关键词:资本市场;中小企业;发展 我国有近3 000万户的中小企业,绝大多数都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由于得不到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多数中小企业难以维持健康的发展态势,在市场竞争中生存艰难。解决好这一问题,是促进我国经济稳定与市场繁荣的重要保证。 企业获得资金的正常渠道包括两类:债权性融资与权益性融资。前者在中国主要借助于银行贷款;后者则主要来源于证券市场。而对中小企业而言,银行对中小企业放贷要求非常严格,绝大多数都无法达到银行要求;而中国的证券市场又主要面对大型企业开放,上市门槛非常之高。中小企业基本无法搭上这一便车。 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在中国建立一个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以此来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所谓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就是根据我国国情,建设为不同规模的企业分别提供融资机会的不同层次的资本市场,它既包括各类大型企业融资的股票交易市场,也包括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的初级产权交易市场。 1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政策依据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是我国政府近年来高度重视并力主实施的一项重要国策: (1)十六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文件中,就专门强调要“扩大直接融资,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完善资本市场结构”。 (2)《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指出,要“逐步建立满足不同类型企业融资需求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分步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完善风险投资机制,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3)2006年2月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指出要“建立加速科技产业化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逐步建立技术产权交易市场。” (4)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参加2006《财经》年会时表示,“要逐步形成由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场外柜台交易网络和产权市场在内的结构健全、适应多种投融资需求和风险管理要求的资本市场体系,理顺各种市场的制度安排和制度定位”。 (5)2009年3月1日,为鼓励国内风险投资发展,专门由十部委联合颁布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开始生效。 2 企业发展的阶段与相应的权益性资席 2.1 技术转化的阶段 一个企业的发展过程,通常也是一项技术转化与产业化过程,其发展过程通常包括4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种子期,是技术发明与申请专利阶段;第二阶段是导入期,这一阶段开始成立企业,进行技术立项和孵化;接着是成长期,企业起步成长,开始产品生产和市后是成熟期,企业发展壮大,产品形成市场规模。 2.2 相应的资本类型 在这个过程中,每一阶段的完成和向后一阶段的过渡都需要资金的配合,而每个阶段所需资金的性质和规模都是不同的。第一阶段所需的资金可称为种子资本,此阶段投入较少;第二阶段所需的资金称为创业资本,投入增多;第三阶段称为成长资本,需要更大投入;到第四阶段,则到了前期投入资本的收获阶段,是风险资本退出的时候,企业一般采取上市的方式实现股权转让。 种子期的资金来源,一般来自个人收入或项目基金的扶持,而导人期与成长期的资金则需要借助风险资本,进入成熟期后,风险资本一般会在证券市场完成退出。 3 资本市场的体系层次 一个完整的资本市场链条,应该是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可以有相应的资本进入与其配合,直到最终功成身退。所以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应该是分多层架构的。 3.1 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体系 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体系一般包括4个层次,由高到低依次为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场外交易市场、区域性市场。 主板市场:例如美国的纽约股票交易市场、英国的伦敦证券交易市场、香港的主板市场等。主板市场是全国性的集中市场,主要是为大型企业融资服务。 创业板市场(二板市场):例如美国的nasdaq交易市场、英国的aim市场、香港的创业板市场等。二板市场是全国性的小型资本市场,上市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上市标准要比主板市场低。 场外交易市场(三板市场):如美国的otobb市场,英国的ofex市场等。三板市场是全国性的场外交易市场(未上市证券市场),主要为未上市的公司提供一个股权交易,募集资金的市场。它取消了对企业规模、盈利等条件的要求。 区域性市场(四板市场):如美国的波士顿交易所、费城交易所等地方性市场,英国的伯明翰、曼彻斯特等地方性交易市场,它们主要为区域性的小型企业进行融资与股权交易,这一市场位于资本市场体系中初级层次。 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一般都比较完备,市场的体系庞大、条块结合、功能完备、层次多样。既有统一、集中的全国性市场,又有区域性的、小型地方交易市场,同时,市场还具有不同的层次性,便利不同规模、不同需求的企业都可以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股权融资,获得发展的机会。 发达国家的这种资本市场体系,对促进本国中小企业融资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由于针对不同规模企业的各级资本市场都很发达,无论是跨国公司还是区域企业都有一条完善融资渠道。 3.2 我国资本市场的构成 我国的资本市场从理论上讲包括4个层次:沪深市场、深圳中小企业板市场(拟议中的创业板市场)、正在试点的代办股份转让市场、区域性的产权交易市场。 沪深市场(主板市场):我国大中型企业上市融资的主要市场,总量规模在我国多层次市场体系占主导地位。 中小企业板市场(拟议中的创业板市场):中小企业板目前实际上只是主板的一个附属。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深圳创业板市场至今尚未推出。 代办股份转让系统(otc市场):这一市场的主体目前由3种类型企业组成,包括从主板退市的公司;具有历史遗留问题的股份公司;未上市的试点股份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特点是设置一定的挂牌交易标准,股份连续性交易、具有融资的功能等。中关村作为国务院特批的全国唯一试点园区,目前已有8家企业进入试点实现挂牌交易。 产权交易市场:由原财政、国资系统组建的产权交易所和由科委系统组建的技术产权交易所两大部分组成。主要从事进行国有产权和技术产权的转让、对风险资本的投融资服务及其他各类创新业务。产权市场位于我国资本市场体系中的初级层次。 4 我国资本市场体系的状况分析 一个完整的资本市场体系,各种资本不但要能够自由进入,还要能够自由退出,如果资本进入后缺乏退出通道,市场就会陷入困境。 4.1 风险投资退出困难 国内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方式包括股份转让、ipo和清算三大类,其中,股份转让是风险投资退出的最主要方式。 国内资本市场由于创业板市场尚未设立,使得上市退出渠道受阻,投资机构只能以股权转让来退出投资项目,外资vc也只能依靠红筹上市模式实现退出。从近期我国风险投资项目统计情况来看,有70%以上的项目退出方式为股权转让;只有20%的项目实现了ipo退出,其中,境外上市的退出项目又占ipo退出项目数的90%。 4.2 我国资本市场的机制缺陷 风险投资退出困难是由于国内资本市场机制不完善造成的,国内目前除投资主板市场上市公司的资本可以自由进出外,投资其他层级资本市场的各类风险资本,都存在退出困难的问题。 我国主板市场虽然发展非常迅速,但是其市场容量小,进入门槛高,深沪两市的上市公司加起来只占全国企业总量的万分之一,融资能力有限;二板市场到现在未能建立,曾被寄予厚望的创业板现在已经演变为“四不像”的中小企业板,成为主板的附属,投入此板块的风险资本只能寻求海外上市来实现退出;三板市场目前刚刚试点,政府步步小心,未来很难定论,也很难将其视为一条可靠的风险资本退出途径。 此外,即使未来二板与三板市场能够发展壮大,对国内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而言,这两个市场的门槛依旧太高。 5 利用产权市场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发展 5.1 产权市场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的优势 在当前中国资本市场体系中,由于前三层级市场都存在着固有的缺陷,产权市场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初级市场,由于约束少、创新多、贴近市场、机制灵活、进入与退出的门槛相对较低等特点,便成为风险资本青睐的场所。从而最终由产权市场肩负起了促进中小企业与资本对接,使得中小企业快速全面融入资本市场的使命。 5.2 发挥产权市场的优势作用 产权市场既具有初始的私募功能,也兼有最终退出渠道的功能,可以与三板、二板等更高一级的资本市场对接,因而产权市场具有聚拢风险资本的功能。发挥产权市场这一功能,大力发展面向中小企业投资的风险资本,使其成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资金途径。 产权市场场内交易的项目门槛较低,海外资本无需像投资证券市场一样需具备qfii资格,故产权市场集聚了众多的海外资本资源。发挥这一优势,可吸引境外投资机构对中小企业的关注。产权市场中的交易机构一般都具有广泛的业务信息渠道和功能强大的业务交易系统平台,有助于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信息与技术支持。 总的来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利用产权市场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是今后我国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一项必然举措。 中小企业发展论文: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思考 作者:毛锡平 许圣良 马慧民 [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现状、意义以及面临的困难,再从开展电子商务的措施方面进行研究,试为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找到一条出路。 [关键词] 中小企业 电子商务 发展策略 一、引言 当前,我国各种类型中小企业近四千万家,占我国企业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九以上。中小企业创造的价值占gdp近六成,进出口总值约占七成,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电子商务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利用信息技术把商务活动的各主体如企业、合作者、消费者及政府连接起来,进行各种商务活动的一种商业模式。电子商务给企业带来了有效、便捷的管理,为其创造了更多的商业机会,在降低成本方面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很缓慢,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对电子商务的管理模式还没有概念。所以,电子商务在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值得研究。 二、中国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意义和面临的困难 中小企业实施电子商务有着明确的意义,它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使中小企业能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通过电子商务打破现有格局,加速了整个社会的商品流通,通过互联网构造一个虚拟的大市场,扩展企业市场机会,降低企业成本,降低库存,缩短企业生产周期,减轻对实物基础设施的依赖,提高企业服务顾客的水平,显然实施电子商务对中小企业是急需的、必要的。但针对我国现状,发展电子商务还存在许多困难,总体概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从电子商务的硬件设施来看,中国发展电子商务的各项基础设施都落后于西方,电信通道瓶颈现象严重,网上支付体系不完善,宽带网入户在中国广大地区很长一段时期不能解决,互联网上适用的语言主要是英文,中国的英文普及率没有其他地区高,这将会使在黑暗中探索的中国企业丧失很多商机。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着电子商务的发展。 2.从电子商务的软件建设来看,我国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发展主要面临观念、人才等方面的问题。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既懂商务管理又懂电子商务的复合型人才。大多数中小企业因资金、制度、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对人才缺乏吸引力,员工素质普遍较差。没有真正懂得电子商务的人才来操作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运营,许多中小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结果只是建设了电子商务相关的硬件环境,没有电子商务运营的管理体系和理念。 3.从中小企业自身而言,组织内部的权责划分更趋于集中化,企业的电子商务转型往往要求企业将决策权下放到基层。而电子商务发展的本质要求是需要规范化、条文化的管理,中小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首要目的就是加速企业的信息流通,也就是说,对大部分中国企业来说,要搞电子商务就必须先搞企业改革,转变企业的管理模式,对企业进行业务流程再造。 另外,安全认证、电子物流配送、信息共享等诸多问题也制约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三、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策略建议 1.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电子商务发展观。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应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不能随波逐流。电子商务的本质是信息和网络技术在商务活动中的应用,只是一种工具,不能为技术而技术,也不能把电子商务视为使企业走出困境的万能之策。发展电子商务的时机也并非越早越好,它取决于企业的业务需求、人员素质、投资能力以及技术市场状况等诸多因素。既不能观望等待,坐失良机,也不能急于求成,盲目投入。 2.加强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电子商务这种全新的商务模式虽然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对人的素质要求也相应提高。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发展电子商务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人员方面的培训和教育。 3.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企业管理要向信息化靠拢,搭建信息化的基础平台,并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无纸化办公,转变观念,增加对企业信息化的投入。还要建立符合国际信息交互的规范,适合中国国情的电子商务平台,建立中国电子商务规范,并学习国际先进技术,推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商务技术和产品开发应用,促进我国民族产业的发展,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电子商务的运用方式,切实发挥电子商务的作用,以信息技术改造我国传统产业,提高我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4.系统规划。虽然中小企业管理相对简单,但任何企业电子商务的实施都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对实施的整个过程进行系统的规划,要有全局的概念,对企业和市场要进行广泛的调研和论证。商务活动的电子化、网络化、自动化及智能化,要求中小企业分阶段、分层次推进,实现不同水平的商务与电子的融合,因地制宜开展电子商务。在对各种电子商务运作模式有比较深透的了解基础上,中小企业应清楚各种模式的特性和差异,尽可能多地了解其他企业成功运作电子商务活动的经验,并能从多种模式中正确地选择适合于企业自身特点的运作模式,根据企业的自身特点制定出科学的、周密的、可操作性强的电子商务总体规划。 5.搞好企业管理体系的转型。电子商务的发展首先需要企业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信息,针对传统中小企业管理集中化和不规范的特点,企业的组织管理结构也要由“金字塔”向“扁平化”转型,以适应电子商务快速的变化环境。 四、结束语 总之,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从简易作起,根据企业自身水平与需要,特别是商务的需要,选择实施电子商务的模式,从电子采购、网上营销开始起步做电子商务是一条可行的道路,随着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介入电子商务领域,电子商务在中国将迅速腾飞。 中小企业发展论文:循环经济下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解决环境问题、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中小企业作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循环经济的实现,是决定我国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关键。由于自身原因,中小企业向循环经济的转型面临很多困难,通过联合中小企业可以跨越这些障碍,逐步实现循环经济。 关键词:循环经济;中小企业集群;技术创新联盟 1 引言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具体模式,即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运行,且运用生态学的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一产品一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资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则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运行模式是“资源一产品一污染物”。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低排放,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我们的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 2 中小企业实现循环经济所面临的困难 2.1 中小企业缺乏循环技术创新意识 中小企业缺乏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危机感,对循环经济的理解不够。其对循环经济的模式知之甚少,对适应循环经济要求的生态技术创新更少。利益化的趋势使得一些中小企业的领导只考虑到短期的经济效益,没有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循环经济下的新技术对企业带来的新的经济效益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生态效益的关系。使企业的循环技术创新遇到障碍,长远看也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2 中小企业难以形成循环经济的规模优势,循环技术创新能力弱 规模经济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大多数是依靠原始资本积累发展起来的,资金和规模小,无法建立本企业独立的研发中心,多依赖外部技术,所以在经济技术创新上难以与大企业相比。由于存在技术垄断,也使得中小企业难以获得现成的循环技术,致使长期处于单位产值资源消耗大、能耗高、资源无法充分利用的状态。 2.3 人才缺乏是中小企业进行循环技术创新的瓶颈 大多数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长期坚持家族式管理,任人唯亲,而且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的经营者自身素质不高。技术创新人才、科技人才的分布不合理,约有2/3以上的技术研发力量在企业之外,其余部分也主要分布在少数大型企业集团。再加上中小企业的条件差,使得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人员严重短缺。具有专业特长、科研能力强和科研水平高的技术带头人以及高素质、高学历人员更难在中小企业扎根。 2.4 中小企业进行循环技术创新资金不足 中小企业缺乏循环技术改造所需资金,不能及时引进先进循环技术和工艺来改造落后工艺。循环技术创新所需资金得不到满足,导致技术创新停滞或失败,或者创断过程中出现的非预见性资金供给不及时,难以进行循环技术升级和设备更新造成项目的失败和机会的丧失。造成中小企业资金紧张因素较多,如:因规模小自身资信不足,银行出于资金安全考虑,对中小企业惜贷。另外,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支持不足,中小企业也很难能从政府部门得到研究开发经费,很难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直接融资,这些都使得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技术改造的资金缺乏。 3 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策略 3.1 提升面向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意识 中小企业可以进行技术创新联盟获得循环技术,从而转向循环经济。联盟内企业循环经济的实现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企业品牌形象。这将促使联盟内的企业加强循环技术创新意识,进而对循环技术有更多的投人。同时,也将会在技术创新联盟所在的区域产生影响,迫使更多的周边企业重视循环技术的重要性。 3.2 建立集中地循环经济利用项目 对中小企业来说一方面由于污染治理的边际成本较高另一方面由于量大面广政府很难进行有效的监管“谁污染谁治理”这样的经济政策对中小企业并不可行。在实践中较为可行的倒是“谁污染谁付费”。在这中间我们的政府可能要充当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是引导排放相同污染物的企业相对集中建设;二是引导由具有环保设施运营资质的专业公司负责污染的集中治理解决中小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技术落后、达不到经济规模要求的难题。实践证明这种运作不仅降低了企业治理污染的成本,也可以使排污企业能够集中精力关心市场发展主业。鉴于中小企业的特点及其对市场的依赖,只要政府加以正确引导,完全有可能使相关中小企业相对集中于一定的专业区域或工业园区从而使巾小企业污染的集中治理成为可能。集中治理应是解决中小企业污染的有效途径。 3.3 通过合作联盟解决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问题和人才瓶颈 中小企业实施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策略首先要解决的是人才问题。中小企业通过联盟可以使人才技术共享,是一种有效的外部学习方式。通过联盟建立专家网络和循环技术专家队伍,促进循环技术的研发工作,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待和保障。另外,中小企业从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上积极引进和培养循环经济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保护和尊重人才,使其在职业安全、稳定和社会保障方面,对企业有充分信任,企业要创造条件、建立好的激励机制,使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建立联盟有利于降低单个中小企业循环技术研发费用。通过建立联盟,企业转向循环技术合作和相互依赖,降低单个企业在研究开发中的风险,从而降低研发费用和成本,一定程度也解决了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短缺问题。 3.4 选择适合的循环技术的新路径 在循环技术尚未完善开发的情形下,中小企业靠灵活运营,与消费者保持紧密联系取得优势。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大企业的挤压下,由于创断资金不足使得中小企业市场地位不稳固。因此,选择恰当的循坏技术创断策略以整合创新优势是决定中小企业向循环技术转型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中小企业在进行循环技术创新时,可以不在意技术领先地位的建立,技术创新主要考虑在产品满足绿色消费理念,资源循环利用以降低成本,创新策略上可采取模仿创新和技术跟随策略。 4 结语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走新兴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企业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载体,进行技术创新实现循环经济有重要意义。企业成分里中小企业占量最多,因此中小企业实现循环经济是我国循环经济实现的基础,中小企业必须进行技术创新联盟实现循环经济。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循环技术创新是巾小企业向循环经济转型的关键,但中小企业面向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联盟能否稳定地发展,能否协调好联盟各成员的利益,以及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联盟所选择的联盟模型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研究。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要发挥自身优势克服障碍,选择正确的循环技术创新策略,实现向循环经济的转型。 中小企业发展论文:电子商务,助中小企业发展国际贸易 摘要: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进出口贸易形势严峻,在严冬中,电子商务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希望。电子商务将传统的商务流程电子化、数字化,大量减少人力、物力,降低成本,同时还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交易活动更为方便快捷,大大提高效率。我国中小企业应该充分利用电子商务这个有效工具,主动出击国际市场,寻找更多的贸易机会,谋求更大的生存空间,顺利渡过金融危机这个“寒冷的冬天”。 关键词:电子商务,中小企业,国际贸易,金融危机 1 引言 忽如一夜寒风来,企业倒闭、银行破产,各种悲观的经济数据被各路媒体纷纷报道出来,人们已经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今年经济的一丝寒意,象冬天里凛冽的寒风吹在每个人的心里。而最难过的,莫过于进出口企业,台塑裁员,it企业裁员,鸿海裁员,各种对外的o e m 企业纷纷裁员,华尔街的员工都挤往中国来谋生。现实是残酷的,风暴席卷的力度是疯狂的。 2 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进出口贸易形势严峻 据国家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重点商品进出口额中,有将近90%出现下滑;主要进出口地区的进出口总额全部出现下滑,进出口总值相对上年同期下降了2 4 . 9 % ,其中,出口金额降低了1 9 . 7 % ,进口金额下降了30.9%。 2009年1-3月,中国重点商品出口总额2,803.2亿美元,同比降低20.27%。机电产品一季度出口额最高,达到1,436.9亿美元,相对上年同期下降20.8%。其次,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为711.9亿美元,同比降低23.2%。食品类产品的出口下滑幅度较大,活猪、大米、玉米、食糖的总出口额约为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 2 . 9 5 %;其中,玉米出口降幅最大,同比下降了88%。 第一季度重点出口商品中,只有原油、煤和鞋类产品出口额出现增长,其中,原油出口增速最高,出口量为152万吨,同比增长134.1%,出口金额为5.35亿美元,同比增长48.3%,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原油出口价格的下滑幅度之大;煤和鞋类产品出口额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4%和0.8%。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重点商品进口总额2,074.8亿美元,同比降低30.63%。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最高,分别为920.4亿美元和570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26.3%和28.8%。食品类产品进口额也有大幅下滑,鲜、干水果及坚果、谷物及谷物粉、大豆、食用植物油进口总额为54.8亿美元,同比降低了20.4%。 第一季度重点进口商品中,只有钢坯及粗锻件、肥料、农药及鲜、干水果及坚果四类商品进口金额出现增长,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92.6%、43.1%、22.1%和16.1%。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对主要国家(地区)的贸易总额均出现下滑。第一季度中国贸易总值为4,287.4亿美元,同比降低了2 4 . 9 %;其中,出口总值为2 , 4 5 5 . 4 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 9 . 7 % ,进口总值为1 , 8 3 2 . 0 亿美元,同比降低3 0 . 9 % ,对外贸易仍然处于顺差状态。其中,进出口额最高的是欧洲联盟,为751.9亿美元,同比降低19.8%;其次是美国,贸易总额达到620.7亿美元,同比降低了15.7%。 在出口方面,中国向欧盟地区出口产品金额最高,为498.7亿美元,同比降低了22.1%;向美国出口商品的金额也较高,达到455.2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4.9%。中国从欧盟地区进口商品的金额最高,为253.3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 5 . 1 %;从日本进口商品的金额也较高,为242亿美元,同比下降了29.6%。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2009年第一季度,不论中国还是世界经济都仍然处在经济萧条之中,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相对上年同期有所下滑,购买能力明显下降。 3 电子商务可助中小企业发展国际贸易,应对危机 在全球金融风暴来袭之际,我们不能只露出绝望的眼神,电子商务的逆势发展无疑能令人眼前一亮。近期,国内最大的网上交易平台阿里巴巴公布了该公司2008年四季度和全年业绩。2 0 0 8 年比2 0 0 7 年在四季度涨了7 1 % ,全年涨了95%,可以说逆市上扬近一倍。阿里巴巴的海外买家在去年第三和第四季度都增长了100万以上,中国供应商数量也在高速成长,光第四季度就增加了12000多家。 “全球电子商务作为网络化的新型经济活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并成为各国增强经济竞争实力,赢全球资源配置优势的有效手段。”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在“第二届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应用博览会”新闻会上说。他指出,电子商务将传统的商务流程电子化、数字化,大量减少人力、物力,降低了成本。同时,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交易活动更为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效率,电子商务成为帮助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困境最为可靠的手段之一。 一、电子商务可帮助中小企业减少实物基础设施的投资。传统企业开展国际贸易业务都必须拥有相应的基础设施,如办公用房、仓储设施、产品展示厅、销售店铺等。与国内贸易相比,国际贸易对实物基础设施的依赖程度要高得多。若利用电子商务开展国际贸易业务,则在这方面的投入显然要小很多,如美国亚马逊网上书店与传统的实物书店相比,几乎找不到豪华的办公楼、宽敞的营业大厅,甚至除了少量的畅销书有部分库存外,其他绝大多数的图书品种都是在接到顾客的订单后再向各出版社订购的,几乎不占库存,但是亚马逊网上书店提供近300万种多种语言版本的图书,并且销往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用户达 1000 多万,1999年的营业额达15亿美元。因此,利用电子商务开展国际贸易可以显著减少在实物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对于信息产品而言,如报刊杂志的电子版、视听娱乐和电脑软件及信息咨询提供等,若产品本身可以在线成交和在线交付的话,则销售柜台、仓储设施等完全是多余的。整个销售环节,从研制开发、订货、付款到产品的交付都可以在网上实现。由于减轻或消除了对实物基础设施的依赖,企业可以将节省的开支大部分地让渡给消费者。 二、电子商务可帮助中小企业突破贸易壁垒,扩大贸易机会。因特网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网络,彻底消除了地域的界限,对减少国际贸易中的有形和无形壁垒有着积极的意义。在网上做生意,没有了宗教信仰的限制,也没有了种族的歧视,甚至公司的规模和经济实力的差别都显得不再重要。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极力主张电子商务达成的国际贸易免征关税,这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国际贸易业务量的迅速提高;另一方面,也有力地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更快地向前推进。 三、电子商务可帮助中小企业全天候业务运作,提高客户满意度。由于世界各地存在时差,进行国际商务的谈判就相当不便,对企业来讲,在传统条件下,提供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的客户服务往往感到力不从心。而利用电子商务可以做到7×24的全天候服务,任何客户都可在全球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从网上得到相关企业的各种商务信息。如果得不到理想的答案,还可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进行询问,只要企业及时回复,即可使访问者得到满意的答复。电子商务全天候、不间断运作可使全球范围内的客户随时得到所需的信息,为出口企业带来更多的订单,并且可大大提高交易的成功率。 四、电子商务可帮助中小企业降低国际贸易成本。与国内贸易相比,国际贸易的单证数量繁多,处理费用高昂。如1996年全球跨国贸易中以纸面单据为主的各种杂项开支达3500亿美元,占当年世贸总值的7%。通过电子商务进行国际贸易,既可节省大约90%左右的文件处理费用,又可缩短交单结汇的时间,加快资金周转,还可节省利息开支,成本优势十分明显。另外,由于减少了大量的中间环节,买卖双方可以通过网络直接进行商务活动,交易费用显著下降。在传统的国际贸易业务中,因为大量的中间商的参与,国外进口商的买价往往是国内生产企业交货价的5-10倍。现在有不少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平台直接把中国生产企业和国外进口商的供求信息整合在网上,让他们在网上直接交易,由于减少了中间环节,双方都得到了实惠。 五、电子商务可帮助中小企业提高交易效率。利用电子商务开展国际贸易,买卖双方可采用标准化、电子化的格式合同、提单、保险凭证、发票和汇票、信用证等,使各种相关单证在网上即可实现瞬间传递,大大节省了单证的传输时间,而且还能有效地减少因纸面单证中数据重复录入导致的各种错误,对提高交易效率的作用十分明显。在传统的国际贸易中,每一程序包括签约、洽谈、报关、租船订仓保险以及支付结算等都必须由人工参与,交易效率低,错误发生率高,受时间的局限性大。而通过网上办理相关业务,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工参与,并且不受时间限制,提高了业务处理的灵活性,为客户带来更多的便利。 六、电子商务可帮助中小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外贸企业可以通过建立相关站点主动供求信息,及时与客户进行双向沟通与交流,借助网络宣传自己的企业形象,扩大企业知名度,逐渐利用电子商务这一先进的工具为增强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服务。 4 结束语 据统计,截止到2 0 0 8 年底,我国有1 0 0 0 多万家企业成为或正在成为电子商务的用户,中小企业网络接入率已接近90%。我国中小企业应该充分利用电子商务这个有效工具,主动出击国际市场,寻找更多的贸易机会,谋求更大的生存空间,顺利渡过金融危机这个“寒冷的冬天”。
中小企业会计论文:中小企业会计内控实践中常见问题及对策思考 摘要:本文通过分折中小企业在会计内控实践中的常见问题及其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了对这些问题的对策思考以及改进措施,为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企业 会计内控 问题 对策 0 引言 近几年来,在国内外成功经验和惨痛教训刺激下,愈来愈多的大型企业意识到加强会计内控的重要性,把会计内控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当作治本手段,但对于众多的中小型企业来说,管理工作粗放随意,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认识还相当模糊,内控基础工作还相当薄弱。能否让中小企业这颗颗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在实践中加强和改进会计内控显得十分迫切。 1 常见问题 1.1 观念陈旧,不愿内控 不少中小企业负责人坚持传统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观念,认为只有大型企业才搞会计内控,加强内控就是对下级的不信任,会挫伤管理人员的积积性;有些领导认为内控制度是形式主义,甚至认为会计内控制度会束缚领导手脚,自找麻烦;还有些领导认为内控就是增人增部门,不仅于事无补,而且影响效率。会计人员认为自己人微言轻,一切由领导说了算,对一些难点问题,对一些敏感的人和事放弃监督。 1.2 家族管理,无法内控 不少中小企业大部分管理人员为家族成员,往往是老公做老板,老婆任会计,亲弟搞供应,内弟跑销售。自认为都是自家人,不须内控,实际上,这种类型的企业人情大于制度,无法进行内控,这只能作为创业初期的特殊管理方式,长期以往,必然会导致企业经营不善。 1.3 制度不全,无章可循 有些单位领导从一些触目惊心的案例中也意识到会计内控的重要性,但没有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更谈不上系统的企业会计内控制度。其所谓管理制度,往往有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东一榔头西一棒,朝令夕改,草率从事;有的主观随意,自相矛盾,甚至与法律法规相违背,员工难以操作,最终不了了之。 1.4 自以为是,不学内控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等内控制度已数年,但不少单位领导无暇顾及,对之知之甚少,有些甚至全然不知,满足于已有的做法,甚至以老大自居,对创业初期的一些不完善、落后、甚至错误的做法沾沾自喜,不愿完善和放弃,对别的单位的一些成功做法不愿学习,更谈不上借鉴国际惯例。自认为企业现有的管理制度适应企业现状,殊不知企业发展离不开管理创新,甚至可以说发展的过程就是管理创新的过程,等到大错铸成,才后悔莫及。 1.5 部门制约,不愿配合 不少企业中层管理人员认为,会计内控是会计部门的事情,当涉及本部门既得利益时往往不予支持,甚至认为会计部门故意刁难,使有些内控制度形同虚设,流于形式。有些单位内部管理重钱轻物,车间、仓库等部门报账不及时,月底报账一次,各种票据及购、领、耗、存报表内部无复核、牵制手续,财会人员月底工作千头万绪,难以审核,无法监督,跑冒滴漏现象严重,贪污舞弊时有发生。 1.6 人数不足,素质不高 中小企业普遍管理人才匮乏,素质参差不齐,但嫉贤妒能、埋没人才、任人惟亲、求全责备现象也比较严重。不少企业一人多职、缺少制约,每次减员增效,往往先从财会人员开始,不少管理人员不自学,不培训,工作岗位长期不动,开展工作凭经验,领导考核凭印象,导致内控制度制定难、落实难、效果差。 1.7 过分灵活,因小失大 中小企业船小好调头,经营管理机制灵活,这本来是中小企业的明显优势,但不少企业出于非法避税,银行借贷,调节盈亏的目的,绕开内控制度,随意简化流程,其结果是企业内控失效,会计信息失真,费用支出失控,上行下效,漏洞百出,因小失大,自食苦果。 2 对策思考 2.1 企业领导人员带头学习《会计法》和《基本规范》,对本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要把企业做大做强,必须向大型企业学习,借鉴国际惯例。同时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经常剖析一些企业失败的深层次原因,从中汲取教训,在企业搏击风浪的过程中有所警示或启迪。要聚集管理精英,组建管理团队,将个人的魅力与资源组织化,不搞“一言堂”,不搞短期行为和家族化管理,要学会超脱,变事必躬亲为制度控制,依靠团队的智慧,实行现代管理,增强内控意识,确保可持续发展。 2.2 全员学习会计内控知识,完善会计内控制度。注意培养全员内控意识,绝不能仅仅依靠财会人员孤军奋战。只有全员内控才能做大做强企业,没有完善的内控只能是昙花一现,难成大器,短期内未出问题唯一的答案就是侥幸,可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在不相容岗位绝对不能兼职的前提下,结合企业实际,本着成本效益原则,不搞繁锁哲学,按程序科学制定会计内控制度,增强效益性和可操作性,力求部门及岗位设置科学合理,流程简洁严密。有些内控制度可以在不违反基本前提的情况下循序渐进,不搞一步到位,防止得不偿失,但一旦条件成熟,立即加以完善。 2.3 提高会计部门人员综合素质,加强会计内控规范学习。不能满足于记账、算账、报账,要在深刻理解会计内控原理的基础上,和相关部门一起研究制定并不断完善企业会计内控制度。会计监督不仅是事后监督,要发挥会计的职业敏感性,注重事前监督,如参与招标、议价、盘点、定额制定、领料控制、预算编制等业务过程监督。会计人员要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当好领导参谋,确保会计信息准确及时,要注意寻找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要坚持职业道德,操守为重,诚信于企业,诚信于社会,绝不能监守自盗,沽名钓誉。 2.4 加强内部审计,既要审计会计报表,更要审核会计内控制度,做好会计监督的再监督。会计内控作为一项基础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奖惩到位,及时推广。同时自觉接受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减轻内审监督和会计监督的压力,借力提高企业的会计内控水平。 2.5 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职责制度,员工培训、录用、提升制度,员工工作标准和道德标准,员工职务晋升和工资晋级制度。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对贯彻执行内部会计制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要建立员工定期休假和轮岗制度,让日常工作中的差错和不轨行为及时暴露。 2.6 部门配合,同心协力。内部会计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约束到单位内部涉及会计控制工作的所有部门和人员,任何个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会计控制的权力。单位负责人应当对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经常协调和检查各部门会计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 2.7 小胜以智,大胜以德,中小企业要想取得跨越式发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也十分重要。健康的企业文化和职业道德使企业绝大多数员工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自觉执行法律法规和企业会计内控制度,进而热爱企业、关心企业。在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不断打造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用非控制方法弥补控制方法的不足,企业将成为一艘能够抵抗住风浪的航船,在经营和发展的航线上稳健前行。 中小企业会计论文:谈中小企业会计记账问题的分析 摘要:记账业务作为一种新的会计解决方案和社会性会计服务项目,正被越来越多创业者所接受,充当着众多中小企业的会计角色。所以,应充分认识记账行业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认真应对记账中存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途径,使记账公司走上品牌化道路。 关键词:企业 记账 发展 问题 对策 1 记账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行业问题 1.1.1 专业记账自身的弊端。第一,记账过程中存在大量不规范、不真实的情况。经调查,很多较小的记账公司记账并不规范,会计科目的设立不准确,对于业务的纪录不准确,凭证不真实;很多记账公司的会计人员并不清楚被企业的日常经营状况,只是根据企业提供的一些资料入账,有时还故意作假使账实不符。第二,在报税方面的不利因素。税务系统报税时间集中,要求记账公司账务处理也要集中,使得记账的业务难以扩大。第三,被的企业一般比较分散,而当前实行的是地域纳税制,并且各区局在许多具体纳税项目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记账机构的会计人员在报税期间每天要跑几个分局申报,浪费了时间,加大了成本。另外被企业账务汇总集中,有的企业经常到报税最后一天才把相关资料给记账公司,这给记账公司带来了难度,常会造成来不及时报税而被处罚的情况。 1.1.2 行业内低价竞争。现在记账公司数量很多,良莠不齐,加上受社会非专业记账的影响,在市场竞争中有些公司不免要以降低价格来吸引客户,引起恶性竞争。专业记账是以公司形式出现的,要发生相关费用,还要缴纳营业税等。低价竞争使专业公司很难产生企业利润,也势必会影响服务的质量。另一方面记账行业收入并不高,这也会导致人员流动过于频繁,这些都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专业公司的进一步推广,不利于记账公司的长远稳定发展。 1.2 从业人员自身问题 1.2.1 从业人员所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目前我国记账业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差异比较大,不同学历的人员从事同样的工作,一些学历较高的可能会有不平衡心理,导致不认真工作或者流动频繁。而有些会计人员由于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不过关,对会计改革和新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难以全面正确理解,所制造的会计信息不符合制度的要求。 1.2.2 从业人员敬业精神差,原则性不强。有些记账公司为了拉拢客户,不拒绝委托人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要求,并且帮助作假。在这种环境下,记账的从业人员置原则于不顾,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帮助委托企业作假账。有的从业人员对于记账工作并不认真,只是对单位的账务进行简单处理,致使企业会计核算不细致、不具体,遗留许多难以消除的隐患。另外,有的从业人员在记账工作一段时间后,专业能力和社会关系都得到加强,而面对收入相对较低的工作,他们就会选择离开,有些离开的从业人员会把公司原有的客户带走,对记账公司的业务造成了影响。更有些原则性差,道德水平低下的从业人员甚至会利用为委托公司记账时掌握的商业秘密谋取私利。 1.3 外部环境问题 1.3.1 政府重视不够。政府部门对记账业重视不够,缺乏立法监督和政策引导。专门针对记账的法律法规很少,虽然新办法更加合理,并且有更多对记账有利的规定,但还有不尽完善的地方。对于记账业的管理,相关部门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合力,检查不到位,使记账的发展缺乏合理的监督。 1.3.2 社会认识不足。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及推行力度不一,我国的记账行业发展极不平衡,加上宣传不够,一些小规模企业,个体工商户和普通社会大众对记账了解不多,记账业的服务对象有限。 2 如何规范记账行业 2.1 加强记账行业自身建设,提高质量 首先,记账机构应制定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具体的操作规范,并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严把质量关,执行严格的四级复核检查制度,明确经济责任,以减少会计的差错,保证对委托单位的及时服务。其次,记账机构应努力扩大服务范围,提高工作质量。比如:对客户投资方向提出中肯的参考意见,利用税收知识,帮助企业有效利用好税收政策;对客户经营业务进行财务分析并找出客户在经营过程中的问题,提供合理意见,帮助企业步入良性循环;收集整理客户在经营中所需要的信息,及时将对企业经营产生影响的财务、税收等相关政策的变化通知企业,更好的服务企业等等。最后,提高员工待遇、稳定职工队伍。 2.2 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素质 2.2.1 树立正确价值观,强化职业道德意识。正直、客观、独立、保密、技术标准、业务能力、道德自律是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品质能力,要把诚信放在首位,以诚信为做人标准,一名优秀的会计人员不仅要有一流的专业知识,更要有一流的职业道德水平,严格规范会计行为,严格履行法定的职责,忠于职守、坚持原则,保证会计工作质量。 2.2.2 加强后续教育,不断增加新知识。后续教育与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有着必然的联系,通过后续教育可以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使之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要求。通过大规模的培训,提高会计队伍的道德、业务和整体素质,以定期的继续教育学习更新知识,才能扭转会计队伍的不利局面。 2.2.3 加强高层次学历教育和多元化教育。记账行业的会计从业人员学历参差不齐,学历较低的会计人员会影响到记账的工作质量,因此应该重视从业人员的学历教育。高等会计教育的水平决定着会计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质量,并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教育既要重视加强高层次学历教育,同时也应该开展多元化教育,使会计人员的学历水平及知识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 2.3 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3.1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一是要继续大力宣传记账。新的《记账管理办法》已经实施两年了,记账行业也不断在发展。在新的企业会计制度施行的背景下,大力宣传记账能进一步突出记账的法律地位,增强小规模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其他小型经济组织对记账的认识。二是要加强政府部门的扶持力度。财税部门应该积极研究扶持记账行业发展的措施和方法,适时出台一些财税优惠政策。采取针对性措施,积极推动记账的实施。尤其税务部门,要利用同小规模经营组织联系紧密的优势,帮助推广记账。三是要完善法律法规。相关部门应积极制定有关法规及其实施细则,明确委托双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帮助双方以合同形式明确各自的法律责任。并进一步规范记账机构的设立、审批、年检、业务管理等工作。四是要强化监督。财政部门要加强对记账机构的监督管理,对所有从事记账的个人和机构进行全面清理,建立记账机构档案库;建立定期检查和年检制度,对未通过检查或年检的记账机构进行整顿;规范记账机构和人员的执业行为。 2.3.2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记账行业的对象主要是中小企业,要加强记账行业的发展,必须支持中小企业,引导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委托中介机构记账。可以采取相关措施,减轻中小企业负担,维护其合法权益。积极引导广大的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行记账,使其税款征收方式从核定征收改变为查账征收,从而在源头上推进建账工作,促进记账行业的发展。另外,建立健全人市场,健全完善中介机构和会计机制、建立会计职业联盟,形成会计整体力量、建立会计人才市场,优化会计队伍,加强社会监督等措施。 中小企业会计论文:财务ASP与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 [摘要] 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是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介绍了财务asp的特点,分析了中小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存在的问题,提出asp是中小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财务asp 中小企业 会计电算化 一、财务asp及其特点 asp是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的缩写,可直接翻译为应用服务提供商,具体是指: 在共同签署的外包协议或合同基础上,客户将其部分或全部与业务流程相关的应用委托给服务商,服务商将保证这些业务流程的平滑运作。因此,服务商不仅要负责应用程序的建立、维护与升级,还要对应用系统进行管理。所有这些服务的交付则是基于网络的,客户将通过网络远程获取这些服务。asp的运营模式有三个要素,第一是客户群,第二是asp的运营,第三是用于服务的软件和产品。他们之间的关系是:asp向客户提供服务,客户向asp支付租金;asp根据市场需求购买软件或支付开发费用,软件供应商根据asp的要求开发软件并收取软件开发费用。asp的应用模式将从软件产品提供模式转变为在线应用服务提供模式,对客户的服务支持从现场服务方式转变为在线支持方式,即“软件变服务,服务走网络”。 财务asp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网上理财。网上理财通过互联网上的专营网站为企业提供专业的理财服务,企业甚至无须购买网络财务软件,也能通过互联网获得专业化的会计和理财服务。 二、中小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合笔者了解到的情况,中小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 1.资金问题 中小企业规模普遍不大,实现erp意义上的会计电算化,需要厂房、设备、技术、人才的长期支撑,而系统化建立一套会计信息系统,费用全部由企业自己承担的话,将是一笔很大的支出。因此,有的中小企业更愿意把资金投资到见效快,投入少的项目中去,而不愿意投资到会计电算化上去。 2.技术问题 会计电算化不仅需要资金,更需要技术。软件的使用和维护,硬件的配置和故障排除、电子线路的布置等等,只要在哪一个方面出了问题,会计电算化系统就无法运转,这个也是始终困扰中小企业发展会计电算化的障碍。没有技术的支撑,我们配置的电算化系统只是一堆废铁。而人工系统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因此,技术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会计电算化的主要因素。 (1)人才问题 企业建设会计电算化需要人才,特别是既懂计算机又懂会计电算化的复合型人才。而要把这两个专业都学好却是很难的一件事。因此在人才配置上,就需要配置计算机专业和会计专业两个专业的人才,给企业增加了不少额外的费用。因此,人才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会计电算化的瓶颈。 (2)管理问题 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就需要按照会计电算化的要求来重新设置工作岗位,重新进行权限分配,以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能正常进行。因此,在原有的模式上,增加了管理上的要求,也就是要求企业的管理模式和会计电算化的管理要求相一致。如果会计软件很先进,而企业的管理理念相对落后的话,会计软件不仅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反而会给企业增添不少麻烦,阻碍企业事务的正常开展。因此要求企业在管理上相应要满足会计电算化的要求。 (3)效益问题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对企业的影响主要是在管理方面,特别是信息上的,它具有手工系统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如信息的及时性、多元性、开放性、集成性等。但是管理效益在短期内是很难直接表现出来的,因此,很多中小企业更愿意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见效快限制少的项目,而不愿意建设会计电算化。而且管理上的效益很难量化,这也是打击中小企业发展会计电算化热情的一个因素。 当然,影响中小企业发展会计电算化的因素还有很多,我们在这里也不可能都列举出来,我们认为,制约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资金、技术、人才、管理和效益。 三、财务asp对中小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 我国中小企业在会计电算化上经历了自行开发软件、购买商品软件两种离线应用方式。 在应用中,企业要想建设会计电算化,必须从软件的选择、人才的培养、硬件的配置等多项工作做起,建设周期长,甚至好不容易建立好系统后,在运行时却发现不能很好的满足本企业的需要。而且,在计算机应用中,系统维护是一件很令人头痛的事情。磁盘损坏、病毒感染、软件升级等等让系统人员疲于应付。 但是如果选择财务asp方式,企业就可以从大量的前期工作中解放出来,又不需要专业的系统维护人员。因为财务asp公司里既有计算机工程师,又有财务专家;既有精通数据库的人才,又有网络管理员。用户只需要支付租金或使用费,就可以获得他们的服务,可以专心地查看自己的帐目、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这对于缺乏资金、人才、技术的中小企业来说,尤其方便实用,轻而易举的解决了企业在建设会计电算化过程中的种种难题,能够有效的解决众多中小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的问题。 当然,财务asp在推广应用过程中,要注意解决客户的数据安全问题,保证网络安全,同时注意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以完美的服务来获取客户的信赖。 四、结语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认为,财务asp是中小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有效途径。它可以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在实现会计电算化过程中的资金、人才、技术、管理、效率等各方面的问题,而且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财务asp方式是切实可行的。 中小企业会计论文: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分析 论文关键词:中小企业 会计信息披露 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报告形式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小企业的概念和会计信息质量的特点;对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改进中小企业会计报告形式的必要性和建议。 1 中小企业的概念 由于各国以及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文化背景存在差异,以及划分企业规模的侧重目标有别,因此国际上对中小企业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归纳起来,有定量界定和定性界定两种方法,主要是从规模形态上来进行划分。定量界定一般是三个因素:实收资本、企业职工人数和一定时期的经营额。定性界定的标准是:独立所有、自主经营和在同业中不处于垄断地位。 2 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 我国关于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在财政部颁布的《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总说明中以基本原则的形式进行了说明,包括:可靠性、相关性、一贯性、可比性、及时性、明晰性、谨慎性、重要性和实质重于形式。 对于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首先也应该在收益大于成本和重要性的约束条件之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提供满足信息需求者要求的会计信息;其次,中小企业由于受到规模成本的限制,对其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像要求大公司那样的严格,可以相对的简明实用;再次,因为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主要是提供给政府部门,所以真实可靠、合乎国家的相关规定就显得特别的重要,而相对来说,中小企业的灵活性较大,风险较大,相关信息主要是提供给公司的经营管理者;最后,可比性和明晰性作为次级质量特征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理解、比较。 3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和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大都没有完善的会计核算系统,缺乏规范的财务报告制度和财务信息披露通道。这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关键因素。中小企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组织形式上两权重合。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是世界大多数国家界定中小企业或小企业的重要指标之一。(2)会计机构的设置不合规范。有些小企业不设置会计机构,委托外部专业机构记账。有的即使设置了会计机构,一般也层次少、分工不太明确、兼职多。(3)会计人员的素质较低。同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缺乏同时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会计人才。(4)没有健全的内部会计制度,会计核算不规范。(5)资源相对短缺。相对于大企业而言,生产要素短缺是中小企业的又一重要特征。(6)缺乏有效的会计监管。国家监管的重点是那些关系国计民生的企业。对于大部分属于非公有制的中小企业,国家的投入力量、关注程度和监管力度还是远远不够的。 4 改进中小企业会计报告形式的研究依据 有差别的财务报告揭示是由政府有关部门通过法规或准则、制度的规定,对不同类型或规模的企业在编制与提供报表的种类以及要求其披露的会计信息的格式、内容、数量、详尽程度等方面实行有差别待遇的一种安排。(1)相关性原则的要求。不同的企业由于规模和组织形式的不同,在理财的方式与渠道、企业内部管理的水平与管理的复杂程度等方面都会存在差别,其内部和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也存在差异。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获得比较简洁、单一、总括的会计信息就足以满足他们的决策需要。(2)重要性原则的要求。有必要从中小企业信息使用者出发,研究哪些会计信息对他们来说是真正重要的,将它们从众多的会计信息中分离出来,提高信息的有效利用程度。(3)成本效益原则的要求。从会计信息需求方来看,在这样的情形下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编制的财务报告却并不适合中小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反而增加了他们阅读和分析财务报告的难度。(4)可比性原则的要求。不应该以片面的、僵化的观点来看待可比性原则,实际上将一家跨国公司或上市公司与一家仅有几十人的小企业的会计信息放在一起没有实际意义。 5 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设计应该体现以下特征:(1)权威性。对于信息使用者来说,不但增强了信息的透明度,改变企业未来经营业绩的预期,从而影响公司的价值;而且增强了信息的可靠性,改变其关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从而影响会计信息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作用。(2)简便有效性。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多数是政府有关部门、贷款金融机构和相关协作组织。简便有效的、披露范围较小和审计要求较低的会计信息,可以大大降低中小企业的信息费用开支。(3)保密性。对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产业的中小企业所处的行业市场进入门槛低,市场竞争程度高;同时,他们又处于资源短缺的受限环境之中。因此,在会计信息充分披露的程度上要体现保密性,保护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利益不受到损失。(4)灵活性。中小企业利用“小而专”“小而优”“小而精”“小而特”成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成部分,提供优质的零配件和各种社会服务,由此而形成与其他企业之间密切的分工协作关系,因而需要提供满足不同分工协作方式的特殊会计信息需要。 基于以上分析,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实现机制的探索如下:(1)中小企业信息适当公开。中小型企业一般股东数少,债权人也相对集中,一般没有强制对外公开的要求。(2)会计信息的实现机制是外部使用者要求通过信息披露及公正的审计等第三者监督的方式来提高企业经营状况的透明度和可靠性,而中小企业只能靠信誉机制来实现。第三方监督所形成的高昂费用,中小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决定了它难于承受。(3)强化政府、投资人及相关公众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能力,改进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与效率,是健全约束信息披露行为机制的重要条件。(4)公司治理结构作为一个制度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中小企业又处于完全的产品市场竞争等外部控制条件下,通过内外部控制系统的相互结合,为有效的公司治理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有效实施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中小企业会计论文: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刍议 摘要: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其经营管理需要设计必要的会计制度对于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内容及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制度、会计管理和监督制度。同时分别对微型企业(雇员l~5人)、小型企业(雇员6~50人)和中型企业(雇员51~250人)的会计机构设置进行了重点阐述。最后讨论了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指出中小企业的会计制度应符合它们自身的实际情况,不宜过分繁琐复杂,要以满足管理需要和税收征管为主,具有一定的包容性,能适应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内容注意问题 中小企业一般指资产规模不大、从业人员较少的企业,包括规模在规定标准以下的法人企业和自然人企业。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统计,在我国近900万户注册的企业中,中小企业占99%以上;在工业总产值中,中小企业占60%左右,利税占40%,就业人数占75%;在新增就业机会中小企业占90%以上。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中小企业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为推动中小企业业务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根据企业经营管理需要设计规范、灵活、有效的会计制度十分必要。 但目前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不健全,财务管理混乱的现象十分严重,影响了会计管理职能的发挥。如许多中小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不健全,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致使企业账目混乱,财产账实不符,会计信息失真。从中小企业在经济中的重要性及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建设的现状可以看出,加强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就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内容及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内容 会计制度设计是指对会计的规范和准则所涉及的会计核算组织体系、会计监督体系及其他涉及会计工作的有关方面进行设计。它应当包括如下内容:会计核算制度、会计监督制度、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制度、会计工作管理制度。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也应包括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具体阐述如下。 1.企业会计核算制度设计 企业会计核算制度设计是指规范会计事项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程序和方法。具体包括核算形式的选择、会计科目、凭证和账簿设计、财务会计报告设计及成本核算制度设计等。会计工作可以手工操作,也可以实行电算化,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应根据本单位使用的不同核算工具作出设计。 2.会计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 制度必须研究的重要问题。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企业的会计机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安排有3种形式:独立的机构,独立的人员;没有独立的机构,但有独立的人员;既无独立的机构,又无独立的人员,委托有关中介机构记账。到底采用何种形式,有关人员在其中应当承担何种责任,企业应当在会计制度中予以明确。对中小企业来讲,应在充分考虑企业的规模、业务量大小的基础上,明确会计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职责安排。 3.会计管理和监督制度的设计 会计质量和监督制度包括货币资金管理会计制度、材料物资管理会计制度、固定资产管理会计制度、会计档案和会计工作交接制度、内部稽核和内部牵制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财务会计分析制度等。依照《会计法》的规定,企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要对本单位实行会计监督,企业会计制度设计要规划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在上述会计制度的内容中,会计机构设置和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是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中的两个重要问题,下面就这两个问题作重点阐述。 首先,会计机构的设置。 根据企业的管理要求和管理组织形式设置会计机构,配置有关会计人员,是企业进行会计工作的前提条件。设置会计机构,既要符合《会计法》的要求,又要与企业的管理要求和管理组织形式相适应。就中小企业来讲,原则上应简化会计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由于中小企业规模、财力和人力都十分有限,应允许一些单位不设会计机构,其会计工作由社会中介机构。对于经济业务数量少且交易简单的单位,可不单独设置会计机构,而在有关部门设会计组织,并配备有关人员。设置单独会计机构的企业,其机构设置应小些,宜多采用集中设置方式,即仅在企业一级设置会计机构,并允许一人多岗。具体如何设置会计机构,则根据各单位的规模大小、经营特征及管理组织形式等情况予以决定。 (1)微型企业(雇员1~5人):这样的企业经营规模很小,业务量少,且不大可能有大额信用交易。会计的任务只是记录营业额、控制费用、计算盈亏及纳税所得。因此,可不设置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直接委托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记账。 (2)小型企业(雇员6~50人):这样的企业经营业务数量少,交易简单而且交易类型有限,可能进行贷款融资,存在一定数量的信用交易。会计系统需要向贷款人提供财务报告,并要提供管理所需的简单信息,一般只需要简单的数据,不必对数据进行深层次分析。在企业组织结构方面,管理人员较少,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也不会太多,可不单独设置会计机构,但要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 (如有些企业将会计人员放在总务部门,有的放在办公室等),并且要指定会计主管人员。可不设专职的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管理的职能由会计人员代管。会计核算只能采用集中核算方式,即由会计机构统一办理。 由于会计人员较少(一般2~4人为宜),为达到会计控制的目的,会计岗位可设置以下4个岗位: ①会计主管兼稽核岗位。职责是在厂长(经理)领导下,组织、管理企业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工作,负责资金的筹集、使用和调度,进行账目的定期核对,协助有关人员进行财产清查。 ②总账报表岗位。负责成本核算,登记总分类账,编制会计报表,保管和管理会计档案。 ③出纳岗位。负责货币资金的收支、保管,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按规定保管和使用签发支票所用印章。 ④明细账会计岗位。负责明细账的登记工作,申报、缴纳税金,进行工资核算等。若小型企业的规模、业务量接近微型企业,可采用微型企业的做法,或将4个岗位进行调整合并,即会计主管与总账报表岗位合而为一,明细账会计与稽核岗位合而为一。 在会计工作岗位设置中,要注意不相容职责的分离,凡涉及到企业款项和财物收付、结算及登记的任何一项工作,必须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分工处理,如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即遵循钱、账、物分管制度。 (3)中型企业(雇员51~250人):这类企业可能有大量的信用交易,还可能有进出口业务,业务量比前两类企业增多,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也会提高,如要求会计系统提供稍微复杂的管理信息。此情况下,原则上应设置独立的会计机构,配备一定数量的会计人员。会计机构可设置为科、室或部。同时,中小企业应配备必要的财务管理人员。对经济业务简单的中型企业,会计和财务机构以合并为宜。其他的中型企业,一般应将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分开,即分别平行设置独立的管理机构。但就当前组织机构的特点来看,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实行财会合一(随着企业规模的逐渐扩大,财会分离将成为必然)。 会计核算一般应采用集中核算形式,对于经济业务较多的中型企业可根据业务需要,视企业的具体情况采用非集中核算形式。但无论采用哪种形式,企业对外的现金往来、物资购销、债权债务的结算都应由企业会计机构集中办理。会计机构一般应设置如下会计工作岗位:会计机构负责人、总账报表岗位、出纳岗位、往来结算岗位、工资核算岗位、固定资产核算岗位、材料核算岗位、成本核算岗位、销售和利润核算岗位、资金岗位、稽核岗位、会计档案保管岗位。在上述岗位中,一般来说,总账报表、固定资产、成本核算、资金、销售和利润等岗位应当集中设置在会计部门,材料核算、工资核算、往来结算等岗位可根据企业核算体制的具体情况或者集中设置在会计部门,或者分别设置在其他有关部门,如材料核算岗位可设在供应部门,工资核算岗位可设在劳动工资部门,结算岗位中的购料结算岗位设在供应部门,而销售结算岗位则设在销售部门。至于出纳岗位,则应当统一设在会计部门。会计工作岗位可一人多岗,具体设置几名会计人员,视单位情况而定,一般以4~5人为宜,但要遵循钱、账、物分管制度。此外,在上述岗位设定以后,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应当有计划地进行轮换。 其次,财务收支的审批制度。 中小企业应建立财务审批权限和签字组合制度,加强企业各项支出的管理。在审批程序中规定财务上的每一笔支出应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在签字组合中规定每一笔支出的单据应根据审批程序和审批权限完成必要的签名,同时还应规定出纳只执行完成签字组合的业务,对于没完成签字组合的业务支出,出纳员应拒绝执行。对于微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由于其规模小,经济业务数量少且交易简单,可由企业负责人对每笔开支进行审批,严格控制不合理支出。对于中型企业,要考虑对于金额超过一定限额的支出,实行集中审批制度,强化负责人一枝笔审批。如规定对金额超过一定限额的付款事宜,各部门办好各种手续后,将付款单送交会计部门,并说明付款理由和依据,由会计部门汇总后定期向企业负责人汇报,根据支付能力和轻重缓急,决定各个款项的付款时间和额度,并依此办理有关支出。 二、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企业会计制度设计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性强的复杂工作,必须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统一会计制度,在满足企业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需要的基础上进行。由于中小企业在规模、经营管理水平和会计信息的需求等方面与大企业不同,因此,在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中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应符合它们自身的实际情况,不宜过分繁琐复杂。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是会计制度设计的前提和基础。中 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来说一般规模较小,其内部的经济活动以及与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内部运作方式也会与大企业有很大不同。另外,不同的企业由于规模和组织形式的不同,理财方式与渠道、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和复杂程度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为使设计的会计制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中小企业在进行会计制度设计时,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设计。考虑到中小企业规模较小、经营管理水平较低、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等情况,中小企业设计的会计制度应简便易行,不宜过分繁琐、复杂。“ (2)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应以满足管理需要和税收征管为主。这是由中小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有限性及其会计需求的有限性决定的。从会计信息使用者方面看,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是企业的单一业主或有限的股东以及国家税务部门等。对于单一业主或企业股东来说,由于他们的个人利益与中小企业的利益高度相关,他们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十分关心。同时,由于中小企业许多都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合而为一,业主和股东可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他们需要获得相关会计信息,以不断改善经营管理。因此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要符合企业管理工作的需要,考虑企业的内部信息需求。比如,帮助企业经营者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费用结构等。对于国家税务部门来说,他们需要了解企业的纳税情况,由于中小企业逃避纳税的愿望比大型企业更强烈,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设计应充分考虑企业申报纳税和国家税收征管的需要,有助于政府部门进行税收征管。 (3)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要具有一定的包容性,适应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中小企业进行会计制度设计还应意识到,尽管目前的会计需求很简单,但随着企业的成长,中小企业有可能转化为大企业,企业的会计需求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企业将需要更加详细的内部管理信息,外部使用者也要求将会计信息揭示得更加充分。因此,设计会计制度时应允分考虑目前会计制度与未来会计制度的衔接,增强制度的灵活性和相对稳定性。将来可对简单体系稍作修改就上升为复杂体系,而不必重新设计一套全新的企业会计制度,避免制度的频繁波动。如在会计账务体系的设置和会计科目的确定上,如果能够灵活选择、前瞻考虑,就能够减少因规模扩大和业务发展而带来的对企业会计制度的大幅度修改。 (4)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要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会计制度设计的目的是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但不能因规范会计行为就不讲运行质量和工作效率。在进行会计制度设计时,要考虑制度收益和制度成本的关系,选择制度效益最大的方案。这里的制度成本是指设计成本和运行成本之和,制度收益指该制度实施、运行后产生的收益。制度效益是指制度收益补偿制度成本后形成的差额。设计制度时应特别注意,并非制度越完善、越严密就越好,应权衡制度成本及其产生的收益,力求做到不仅会计制度设计科学化,而且制度效益最大化。 中小企业会计论文: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特征、结构与实现机制 「摘要中小企业是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需要有规范的财务报告制度和财务信息披露通道,这是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本文通过对具有特定含义的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特征的分析,构架了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结构,并提出了会计信息披露传导机制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中小企业 会计信息披露 制度特征 传导机制 企业对资源的占有与使用能力是其有效信息释放能力的增函数,这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信息的有效性及其披露路径成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直接体现,也是企业进入现代经济运行体系的“通行证”。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缺乏规范的财务报告制度和财务信息披露通道,这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关键因素。因为财务报告制度以及正常的信息披露通道,是企业与其他相关经济主体建立利益“共同体”的前提条件,也是企业建立可靠信誉体制的基本保障。因此,我们认为将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探讨规范会计信息披露行为和完善其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特征 会计信息的有用性首先取决于会计系统本身的有效性,一套完善的会计制度或政策体系不仅在于规范会计信息披露行为,而且,还在于使这一体制具有高效率,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小企业也同样需要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化。然而,中小企业具有与大企业不同的特征: (1)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统一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是世界大多数国家界定中小企业或小企业的重要指标之一。“两权统一”是由中小企业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决定的。组织化程度低必然使得非程序化决策占据重要地位,这意味着企业家的作用突出,具有灵活多变的经营特点。 (2)市场机制的充分体现者。市场机制本质上是竞争机制,竞争机制的完善程度与企业的市场份额直接相关。中小企业一般在进入壁垒低、竞争激烈的行业;而按照“马歇尔冲突”的解释,大企业通常因其规模庞大而在市场中占据垄断地位,对竞争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在行业中不占支配地位的市场份额是中小企业不同于大企业的共同特征。 (3)资源短缺。相对于大企业而言,生产要素短缺是中小企业的又一重要特征。这里所说的资源包括资金、技术、人才及信息等生产要素。要素短缺虽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但也决定了中小企业通常只能进入大企业不能或不愿进入的小规模市场,所以一般不与大企业形成正面竞争。同时,形成了中小企业独特的经营扩张方式,即只有广泛利用外部资源才能获得稳定发展,包括与大企业形成密切的分工协作关系。 与此相适应,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设计应该体现以下特征:(1)权威性。对于信息使用者来说,这种信息披露的制度约束可能产生如下两方面的后果:一是增强了信息的透明度,改变企业未来经营业绩的预期,从而影响公司的价值;二是增强了信息的可靠性,改变其关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从而影响会计信息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因此,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出台与实施,有利于激励企业变革创新、指导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的中小企业会计实务,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实现市场风险的公开化,提高经济运行的市场化程度。(2)简便有效性。会计信息的生成、披露与验证的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时间和资源投入,大量的、详细的会计信息披露与严格的审计,随之而来的是信息披露成本的增加。然而,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多数是政府有关部门、贷款金融机构和相关协作组织。简便有效的、披露范围较小和审计要求较低的会计信息,可以大大降低中小企业的信息费用开支。(3)保密性。对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产业的中小企业所处的行业市场进入门槛低,市场竞争程度高;同时,他们又处于资源短缺的受限环境之中。因此,在会计信息充分披露的程度上要体现保密性,保护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利益不受到损失。(4)灵活性。中小企业利用“小而专”“小而优”“小而精”“小而特”成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成部分,提供优质的零配件和各种社会服务,由此而形成与其他企业之间密切的分工协作关系,因而需要提供满足不同分工协作方式的特殊会计信息需要。 二、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结构 不同的会计制度会形成不同的会计信息结构,企业特定信息结构又取决于其内部治理结构。信息经济学将企业内部治理机制概括为委托一关系,而其治理结构就是人对决策规则的选择方式。与此相对应,人信号的分配方式即为企业的信息结构,它决定着信息资源配置的模式和效率。依据信息与决策权匹配的原理,企业的信息结构应与其治理结构相对称。 从企业制度的演进过程以及各市场经济国家的现行中小企业制度形式来看,中小企业产权结构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主体合二为一,通过所有权对经营控制权的直接约束,在产权上有效地解决了所有者对经营控制者的激励约束问题。与这种产权结构相对应,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简单化,管理权力统一集中于所有者手中,管理者与一般从业人员之间的距离较短,其相应的信息传递层次也少。这样,出于最经济利用信息的原则,企业所有者倾向于由自己汇总分散信息并进行集中决策,以保证信息利用的灵活度和对经营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做出快速反应。但是,由于基层分散信息在传递给最高管理层的过程中,没有经过任何分解或只是经过有限分解,因此它不具有规范化的表达形式,而只是包含多侧面信息的一组数据,具有强烈的人格化特征。对于企业的内部管理者而言,它可以依据在这种特定生产关系下长期形成的经验,准确理解并快速获得该信息形式下自己所需的最小“信息集”。但对于信息的外部使用者而言,他所面对的只是一组庞杂而混乱的数据,难以理解。因此,中小企业的这种信息结构在减少内部信息利用成本的同时,却增加了信息对外披露的模糊度,增大了外部投资者获取和利用信息的成本。 然而,按照可持续成长型企业的思路,中小企业由创业期的资本所有者单方面垄断性地独享企业所有权和组织结果(租金)的最优的制度安排,随着企业生命周期阶段性的变迁,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法人治理结构,这将成为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中小企业的信息披露结构必须规范化并易于传递,具有完善的财务会计制度和规范的财务报表体系,发挥会计信息在优化社会经济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在这一制度背景下,企业组织与相关利益者信息需求是决定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结构的两大基本因素。建立在这种企业组织与相关利益者①信息需求双向调节基础上的会计信息包括:(1)总结性、预测性和指导性会计信息三位一体的会计信息体系。总结性会计信息是对已有生产过程投入产出关系的反映;预测性会计信息是对企业未来发展的机会与风险的估计;指导性会计信息则是在从经济和非经济双层涵义上反映生产的社会效果,为资源的宏观配置提供决策参考并引导消费结构的优化。(2)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核心是通过引入信息需求方的约束因子,增强信息使用者在信息形成过程中的控制作用,缓和与消解会计信息披露的道德风险,使信息供给更逼近于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求,以保障会计信息披露的有效性,提高会计信息在市场运作过程中的有用性及其效率。(3)会计信息披露范式的微观基础在于作为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终端站的财务报告与披露的创新,使信息需求者能从信息披露中获得更为完整的会计信息。这就要求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既要遵守由信息制造者、投资人及公共监督部门(机构)三方的博弈过程所形成的会计规范(陈信元等,2003),满足会计信息利益相关各方对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信度的要求,同时,还要有选择性的披露和报告对信息需求者有重要性的内容,以便他们能够获得足够的信息来分析评价企业的业绩和前景。 因此,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结构,既要体现信息披露规则的被强制执行,又要反应出在实务中的自愿披露。前者一般由法律规范和准则制度两个层次构成,由专业性规范和相关性规范组成(吴联生,2001)。相对而言,专业性规范对会计的规定更详细、具体,富有操作性,这些通常是借助于准则制度来完成的。而具体的会计信息披露的主体应该强调的是较上市公司和大企业简化的资产负债表、收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以及简要的报表附注说明。后者针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特殊影响,披露有关公司发展前景、社会责任、公司治理以及公司管理部门对会计信息的分析等,提高会计信息对公司经营风险的揭示能力。 三、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实现机制 有效的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是一种能有效维持市场稳定、安全和可预见性的基础条件,也是降低社会经济产出边际成本,使资源配置逼近帕累托最优的重要保障。因此,会计信息披露的效率,既来自于披露行为的规范化,也来自于披露传导机制的完善。 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内外部经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企业内部制度创新、治理结构的调整以及生产经营管理方式和技术的升级,是中小企业成长发育的内在动因。而社会经济环境、市场竞争机制以及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则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外部环境。因此,在实践中,完善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传导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信息的实现机制是外部使用者要求通过信息披露及公正的审计等第三者监督的方式来提高企业经营状况的透明度和可靠性,而中小企业只能靠信誉机制来实现。第三方监督所形成的高昂费用,中小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决定了它难于承受。因为,一方面,中小企业不仅资产规模有限,更重要的是,其资产结构以及由此决定的资产质量缺乏竞争力。如不仅金融资产结构扭曲、供给不足,而且知识资本等无形资产严重匮乏。另一方面,中小企业面临的是一个充满竞争和变数的市场环境。价格竞争、新企业进入、组织内部变动、通货紧缩、以及消费者偏好转变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但是,信息制造者的信誉机制建设可以发挥其重要作用。这种信誉机制并不是建立在道德框架下的行为约束规范,而是一种基于理性预期的市场化行为机制。对这种市场化行为机制的解构,可以通过反信息欺诈的两大基本变量来进行,即虚假信息成本与诚信收益。从提高信息欺诈成本的“逆向定价原理”出发,建立以管理惩罚成本、市场惩罚成本以及违约惩罚成本的企业信息披露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罗正英2002)。对于长期处于进入壁垒低、竞争激烈行业的中小企业来说,利用市场竞争和交易制度的完善,培育起“讲信誉者生存,不讲信誉者淘汰”的良好信誉机制和信用环境,是一种有效的会计信息披露诚信约束方式。 (2)强化政府、投资人及相关公众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能力,改进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与效率,是健全约束信息披露行为机制的重要条件。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重要的是政府对会计信息披露的适度监管,即监管的目标是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可比性和可信性,而不是干预企业管理者的经营行为;监管方式的选择在于畅通会计信息供给渠道,确保企业及时、完整的披露准则制度所要求公开的会计信息;监管的内容只能围绕信息披露内容真实性的核实。同时,也需要从法律上强化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义务和说明责任,赋予政府有关部门对企业进行监督和追究责任的权力。这是因为:①从社会发展来看,生产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分工由部门的专业化延伸到零部件生产的专业化和工艺过程的专业化,中小企业充分利用规模小、自主性大这一优势,适应市场需求呈现多变性、个性化和多样化,不断扩大自己的实力和影响,而不必过多的考虑广大的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对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的要求。②从企业效益来看,中小企业以其很低的创立成本、组织协调成本,对市场变化反映的高灵活性,经营方向调整的高度灵活性,对大企业的强大的市场力量形成制约作用,在市场竞争中也获得了很大的生存空间。因此,在那些情况多变,充满不确定性和创新的环境中,相对而言,政府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适度监管,是保证市场公平和有效的重要条件。 (3)公司治理结构作为一个制度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徐晓东、陈晓悦(2003)的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为国有股的公司治理效率较低,孙永祥(2001)的研究发现,民营企业的治理要优于国有企业。较高的公司治理效率,意味着基于公司治理对公司行为约束的增强。在以业主制度为主要形式的中小企业中,资本所有者掌握着企业的控制权利,高管人员要真正承担经营决策失误、信息披露操纵的后果,他们所承担的后果与他们决策时拥有的权力是对称的。这种自我约束机制的培育是生成企业诚信机制的重要基础,为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效率提供了保障。这是因为,在中小企业的治理过程中,公司文化必须反映“真实、言行一致、透明度和责任感”的追求,对于有着悠久历史的家族式中小企业来说,传统文化的培育还是其自身的一项优势。同时,中小企业又处于完全的产品市场竞争等外部控制条件下,因而,通过内外部控制系统的相互结合,使更为有效的公司治理为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有效实施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4)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高效率的、权威性的中小企业经济信息中心,以最快的速度向外统一标准的全面的信息,给决策者、市场参与者提供科学的判断依据。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机制,畅通市场信息的供给渠道与传递机制,提倡诚实守信,制订从业人员的道德规范,通过信用规范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形成从立法、信用和道德规范等各方面约束的立体的会计信息披露管理结构。 中小企业会计论文: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研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的舞台上不再为配角角色,而是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促进市场竞争,增加就业机会,发展国民经济和保持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统计,在我国近900万户注册的企业中,中小企业占99%以上,在工业总产值上,中小企业占60%左右,利税占40% ,就业人数占75% ,在新增就业机会中,中小企业占90%以上。然而随着我国企业逐渐走出国门,面对外来企业以及国内大型企业,生产规模属于中小企业将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必须规范中小企业会计制度,使中小企业能够在这样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生存并且能够得到发展。 一、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1.1 会计核算主体界限不清。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其作用在于界定不同会计主体会计核算的范围。而中小企业产权和个人财产界限不清楚,经营者将所有权掌握其中,特别是小企业中的民营企业,投资者就是经营者,企业财产与个人家庭财产经常发生相互占用的情况,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难度。 1.2 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缺失。中小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基本制度,虽然部分企业制定了一些制度,但是没有很好的实践执行,同时由于中小企业的局限性,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也无法建立健全这些制度。另外,很多中小企业都没有设立相应的管理决策机构,监督检查机构,管理制度、工作规范、技术规范等都很少,已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也仅仅是粗线条,远远达不到《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财政部的示范性文件提出的系列化、规范化和操作性的要求。很容易造成目标不明确。 1.3 会计建帐不规范,核算违规操作。一些中小企业不建帐,以票代帐,或者设帐,但账目混乱,还有的企业为了达到种种目的,甚至设两套帐。为了控制利润,人为地采用倒轧帐的方法;这表明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给企业的利益带来了严重的损害。 1.4 会计机构设置不合规范,分工不明确,人员素质较差。由于中小企业特点所致,会计机构的设置比较简单。层次少,分工不明确,有的中小企业干脆就不设置会计机构。即使设置了会计机构,也是人员较少,分工不细,往往出纳和会计一人担任。在会计人员的任用上,小企业最常见的做法是任用自己的亲属当出纳,外聘“高手”作兼职会计。这样的后果只会导致优秀人才大量流失,企业人员素质大为降低。 二、加强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规范化的几点策略 2.1 建立健全与我国中小企业相适应的会计制度。随着《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正式及实施,使得我国企业会计标准体系趋于完善,标志着我国企业会计改革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规范我国小企业会计核算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同时还需加强会计监督才能更好地规范会计工作。同时企业所建立的会计制度要符合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中小企业经营活动简单,交易活动有限,一般不需要对数据做较为深层次的分析,加之机构简单,人员较少,只要满足管理需要,具有一定的包容性,以适应未来发展壮大的需要。另外还要突出重要性、成本效益型原则,使能够提供的信息对使用者具有很大用处并且带来的效益大于提供信息耗费的成本时,才是必要的。 2.2 加强外部监督检查力度。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来看,靠企业自身约束来规范会计工作是不现实的,我们应该更多的借助于外部监管。在外部,主要是国家监督,首先财政部应指导督促中小企业相关的会计工作;其次,税务部门应加强税务检查。在内部,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设置独立于企业财务机构之外的内部审计机构,对于不设置内审机构的企业,由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对本企业的经济活动监督。对没有认真履行职责的会计人员,要取消其任职资格,吊销有关资格证书,不得再从事会计工作。 2.3 政府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建设和执行,促进中小企业的全面发展。要解决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问题,光靠一两家企业自我完善和会计人员个人努力是很难达到的。从中小企业的特点及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知,会计规范化的问题不能孤立的看,要知道只有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解决企业融资困难,帮助中小企业实现科学化管理,才能使中小企业从根本上解决会计规范化的问题。目前国家已出台了《中小企业促进法》,这部法律力图从资金、政策等方面为中小企业的创立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还从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社会服务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鼓励政策,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小企业资金的困难及创新能力不足、管理水平不高的现状,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全面发展。 2.4 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一是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二是对企业领导者素质的提高。这两方面素质的提高,将大大促进我国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普遍实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企业会计制度》虽然主要适用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会计制度从来没有出台过,但是只要继续对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深入研究,中小企业会计制度最终会完善地规范中小企业的会计工作,促进中小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中小企业会计论文:浅析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 为了获得及时准确的财务信息,提高管理效率,企业基本上都接受并采用了电算化形式进行财务管理,然而许多中小企业在电算化应用的过程中出现种种问题。本文在分析中小企业特点的基础上,剖析了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成因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会计电算化 对策 1引言 中小企业之所以称之为小,在于其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都不及大型企业。因为企业规模小,中小企业的经营决策权往往高度集中,资本追求利润的动力完全体现在经营者的积极性上。在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多,比重大,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基础力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会计电算化应用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是一个应用电子计算机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具体地说是用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算账、报账、用账以及代替部分人脑辅助管理的过程。它实现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使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发展演变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要求操作人员不但要熟悉财务知识,还要具备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不但要懂得如何将企业的经济业务录入系统,生成账簿和报表,还要懂得如何管理这些电子档案并根据这些电子档案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2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者不重视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功能。中小企业一般资本总量不够大,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生产设备和技术的更新都比较困难,企业无法形成一套规范的、系统化的、高效的管理。大部分企业是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自己的财务目标,重视利润,忽略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这主要表现在许多中小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一般使用电算化系统中的总账、应收应付、固定资产、薪资管理和报表模块进行经济业务的核算以及账簿、报表的生产,而不涉及到成本核算、财务报表分析以及资金预测等具有财务管理功能的模块,电算化管理系统的作用没有被充分利用。这就相当于只是将传统的手工记账转换为电算化记账,并未因此提高财务管理能力和效率,忽略了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真正意义。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使得中小企业的管理者产生错觉,认为电算化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2)会计人员素质无法驾驭电算化软件。中小企业受到规模和资金的限制,一方面,会计机构设置比较简单,职责分工不明确,会计人员身兼数职,有些企业甚至没有设置会计部门。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往往很难吸引高素质人才,会计人员往往是由亲戚担任,即使不是亲戚,招聘到得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也比较低,对新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差,财务管理能力更是无从谈起。所以,会计人员在电算化软件使用过程中,一方面,一般只是使用一些简单的核算模块,复杂的模块不会涉及到,软件的功能运用不完全;另一方面,电算化系统随着会计要求的提高需要不断升级和更新改造,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大量数据的输出、储存和衔接,一不小心就可能造成会计档案的流失,而这些工作是一般会计人员无法完成的。此外,在电算化操作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错误,使得会计人员无所适从,应为电算化软件的纠错与传统手工账务处理的纠错是不一样的。 (3)会计资料存在风险。财务数据属于企业的机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由于受到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约束,中小企业会计人员在会计软件的运用过程中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重视不够,操作过程中也缺乏加密防范的技术,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许多安全隐患,会计数据容易丧失。此外,为了节约开支,一些单位财务部门电脑也用作其他办公,极其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蚀感染,导致系统瘫痪造成会计数据丢失。 3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造成我国中小型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存在的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促进并完善中小型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必须针对影响因素,多方入手,多种措施配合,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1)提高管理者对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会计电算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它有效地提高了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更为高效的进行着财务管理工作,是现代企业财务资源管理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如果只是把它当成代替手工做账的工具,那就大材小用了。核算和管理是会计的两大职能,核算是为了更好的管理,管理是会计的终极目标,所以,管理者要懂得如何有效地利用会计信息系统以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企业主管部门可以同相关部门如财政部,软件公司等针对以上问题开设专门的宣讲会或者学习班,结合成功企业的实际经历,让中小企业管理者从心里了解并且信任电算化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能力,认识到该系统全面、及时、准确、高校进行财务管理的优越性。 (2)重视会计岗位和会计人员 开展会计电算化需要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和实施平台,企业应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操作管理制度、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以及计算机硬软件和数据管理制度,保证电算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明确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范围,完善会计主管、出纳、会计内部稽核。在会计人员的聘用上,要舍得以高薪留住人才,用人文关怀去温暖人才,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利用他们的聪明才智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同时,注意帮助会计人员更新认识,掌握新的工作方法,加强网络技术、决策支持、管理信息系统等新技术的学习,同时更应注意培养“会计、计算机、管理”型的复合型人才,加强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的掌握与应用。将人才的培养与会计信息系统的利用相结合,最大限度的发挥会计信息系统管理的功能,有效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3)加强风险管理意识 为了确保财务数据的安全,中小企业应该加强软件的管理与升级,做到会计人员配备专门的办公室和电脑,会计人员的电脑加装ups并设置密码。实行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建立进入网络环境的权限制度,加强对计算机病毒的安全防范措施,建立会计信息资料的备份制度等。加强相关人员的网络风险防范能力。及时进行会计信息系统的更新和维护。 中小企业会计论文: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成本核算技巧 【摘 要】 中小 企业 的成本核算,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 发展 。中小企业实现 会计 电算化后,成本核算并没有突破手工核算的束缚。而本文以用友通10.0软件为蓝本,应用自定义转账模块,对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成本核算技巧与方法进行研究,以使中小企业成本核算在没有专门的成本软件的情况下,轻松实现核算产品成本的目的,为企业管理提供准确可靠的成本信息。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会计电算化; 成本核算; 技巧 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基本普及,不少中小企业已在总账处理上实现了电算化,为促进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起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针对中小企业开发的财务软件没有成本模块或会计人员素质问题,在成本核算技术处理时仍然采用手工技术手段,数据质量仍然难以保证。利用已有财务软件的自动转账模块处理成本业务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一、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电算化的意义 (一)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现状 中小型企业一般指资产规模不大、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的、管理(含财务人员)较少的企业,组织体系通常采用垂直式管理体系,管理跨度较小。 笔者有针对性地对珠江三角洲某市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做了调查。发现: 1.由于中小企业的管理特点,一般企业管理人员对成本核算的意义重视不够,会计对成本的 计算 凭估计,往往不知道何种产品赚钱何种产品亏损,使企业的经营管理限于盲目。即使使用财务软件的企业,也仅仅是实现了记账的电算化。 2.中小企业使用的财务软件一般是针对中小企业开发的软件,这样的软件没有提供成本核算的模块。会计人员仅对与手工处理方法一致的模块感兴趣,忽略了财务软件技巧性模块的使用,尽管有些中小企业经营者很重视产品成本核算,但由于财务软件功能限制及会计人员的素质问题,使成本核算仍处在手工核算状态,而手工核算成本由于其时效性差、准确率低等特点已严重制约着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对经营者的决策很难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信息。电算化的开展也不能使企业经营者满意。 (二)中小企业成本电算化的现实意义 1.可使企业从容面对市场。调查发现,对本企业成本清楚明了的中小企业经营者,能从容面对恶劣经营环境。他们对自己产品的质量在同行中的地位清楚明了,产品价格定位准确,存货管理 科学 ,对企业的发展思路清晰。尽管有的中小企业经营者限于能力不愿发展成大企业,但其企业一般能处于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顺德不少小企业面对 金融 危机的坦然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2.促使企业规范运作。顺德有一灯具生产企业曾申请产品进沃尔玛超市,在沃尔玛对其进行审查时,发现其成本核算不清,没有批准其产品的进入。之后,该企业转变观念,加强成本核算的电算化,对存货核算进行规范管理,带动了产、供、销的有条不紊运行,虽然其产品没有进入沃尔玛超市,但却使企业规范运作,走上了健康轨道。 3.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成本核算电算化后,系统可以生成库存商品和生产成本明细账,数据准确度高,免去了繁琐的记账、制表工作,减少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力,使会计人员腾出时间进行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 因此,成本核算的电算化关系到企业的长远生存和发展,应引起中小企业经营者和财务会计人员的高度重视。 二、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下如何进行成本核算 (一)成本核算方法选择 中小企业管理的特点决定了中小企业应对成本核算方法进行简化,使成本核算方法能适应其管理现实的需要;同时决定了多数企业应使用实际成本法,而做不到使用标准成本法或作业成本法。 所以,建议中小企业在实施会计电算化进行产品成本核算时,选择实际成本法,并按品种法核算产品成本。 (二)成本相关科目设置 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会计电算化实施过程中,对涉及成本计算的主要科目设置按以下思路进行: 1.生产成本下不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将生产成本通过项目核算模块按产品设明细账,对各产品设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二级明细科目,对大项费用进行归集。 2.制造费用科目不按车间设明细账,按企业实际直接设水电费、折旧、机物料、修理费等几个二级明细科目对车间费用进行归集。制造费用月底按产品工时进行分配。 3.库存商品做项目核算,按产品名称设项目目录。 4.原材料按原材料大类做项目核算,按原材料名称做项目目录。 (三)利用自定义转账模块核算成本 针对中小企业开发的财务软件,虽然没有专门的成本核算功能,但都设有自定义转账功能。这个功能模块,通过定义借、贷方科目,在金额、数量等处编辑公式,通过转账模块生成相应凭证。通常对于每期都要发生的业务,例如增值税的凭证处理、预提费用、待摊费用、制造费用的分配等,可以通过该模块处理,该模块生成的凭证称为机内凭证。 中小企业的产品成本计算可以通过自定义转账功能模块进行。具体思路: 1.通过填制凭证模块录入日常发生的制造费用和可以直接记入产品的费用。 2.通过自定义转账模块自动分配结转制造费用。 3.通过自定义转账模块自动分配结转生产成本。 通过自定义转账模块生成的凭证,需要先编辑公式。而公式的准确与否关系到成本计算是否正确,这也是会计软件使用中的难点。通过该模块取得的凭证是从账上取数,会使会计信息准确,并容易发现问题。 三、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下成本核算方法实践 现利用用友通10.0版软件为蓝本,说明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产品成本核算方法与技巧。 (一)基础资料 某公司是生产小家电的小型企业,生产产品有豆浆机、绞肉机、电水壶等,2008年12月生产豆浆机、电水壶各200台,绞肉机100台,发生以下生产产品的费用(见表1),生产产品消耗工时(见表2)。 根据以上资料计算各产品的成本。 (二)与产品成本有关的科目设置 1.1243库存商品(不设置二级科目,但按产品名称进行项目核算,相当于二级科目),库存商品按产品名称设置项目目录进行明细核算,并在一级科目做数量金额核算(见表3)。 2.4101生产成本: 一级科目:生产成本 二级科目:直接材料(进行项目核算,项目目录相当于三级科目) 直接人工(进行项目核算,项目目录相当于三级科目) 制造费用(进行项目核算,项目目录相当于三级科目) 3.4105制造费用: 一级:制造费用 二级:水电费 资产折旧 其他费用 生产成本按产品名称做项目目录如下(见表4): 为清楚核算,这里项目大类生产成本与会计科目生产成本一致。以上项目目录可以在初始化时设置,也可在每月根据发生的产品不同适时设置调整。 (三)业务处理过程 1.发生制造费用时 借:制造费用 贷:有关科目 2.领用材料与发放工资 领用材料时,应让仓库管理人员写明是什么产品的领用材料,便于归集材料费用。 领用材料凭证,可以直接录入凭证: 借:生产成本——直接材料——豆浆机10 000 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电水壶6 000 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绞肉机8 000 贷:原材料 24 000 发放工资: 借:生产成本——直接人工——豆浆机6 000 生产成本——直接人工——电水壶3 500 生产成本——直接人工——绞肉机3 000 贷:原材料 12 500 原材料、工资等可以直接归入产品的费用及制造费用均已通过凭证记入相应科目,通过审核记账,调用各科目明细账可以得到相应数据,不必再用手工归集制造费用,难度在于制造费用的分配,如果没有相应的成本模块,就得采用手工方式进行,这里利用自定义转账模块处理,可避免手工操作时容易产生的错误。 3.以转账定义模块分配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合计:1 300+1 800 +1 000=4 100 可以用生产工时比例分配结转制造费用: 根据例题,12月生产工时总计:80+40+60=180小时 进入转账定义模块,设置自定义转账转账公式: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410103)——项目(豆浆机)[金额公式:fs(4105,月,借)*(80/180)](意为:制造费用借方总发生额乘以生产豆浆机工时占全月工时的比例)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410103)——项目(电水壶)[金额公式:fs(4105,月,借)*(40/180)] (意为:制造费用借方总发生额乘以生产电水壶工时占全月工时的比例)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410103)——项目(绞肉机)[金额公式:fs(4105,月,借)*(60/180)] (意为:制造费用借方总发生额乘以生产绞肉机工时占全月工时的比例) 贷:制造费用(410501)[金额公式fs(410501,月,借)](意为:制造费用水电费借方发生额) 制造费用(410502) [金额公式fs(410502,月,借)] (意为:制造费用折旧费借方发生额) 制造费用(410503)[金额公式fs(410503,月,借)] (意为:制造费用其他费用借方发生额) 制造费用转出时,必须录入明细科目。见图1。 4.以转账定义模块结转生产成本,自定义转账公式如下 借:库存商品——豆浆机(项目)[自定义转账公式: fs(410101,月,借,101)+fs(410102,月,借,101)+fs(410103,月,借,101)](意为:生产成本下的豆浆机费用之和) 库存商品——电水壶(项目)[自定义转账公式:fs(410101,月,借,201)+fs(410102,月,借,201)+fs(410103,月,借,201)] (意为:生产成本下的电水壶费用之和) 库存商品——绞肉机(项目)[自定义转账公式:fs(410101,月,借,301)+fs(410102,月,借,301)+fs(410103,月,借,301)] (意为:生产成本下的绞肉机费用之和) 贷:生产成本——直接材料[自定义转账公式:fs(410101,月,借)](意为:生产成本下的直接材料费用) 生产成本——直接人工[自定义转账公式:fs(410102,月,借)] (意为:生产成本下的直接人工费用)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自定义转账公式:fs(410103,月,借)] (意为:生产成本下的制造费用) 公式设置见图2。 在自定义转账设置模块设置好公式后,再进入转账生成模块,可生成凭证。 生产成本全部转出做自定义转账公式时,不需要做项目转出。但生成的凭证贷方均会写出各项目的发生额转出数。查询库存商品的项目账可以清晰地看到各产品的成本。 通过以上流程的操作,每月只需要根据当月生产产品的名称调整公式,就可以达到核算成本的目的。 运用自定义转账 计算 成本,是中小 企业 解决 会计 成本问题的一个简便而实用的方法,值得企业借鉴使用。 中小企业会计论文:浅议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中小企业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在促进市场竞争、增加就业机会、方便群众生活、推进技术创新、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统计,我国目前有中小企业已超过800万家,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其工业产值、实现利税和出口总额分别占全国的60%、40%和60%左右,并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1976年至1999年,从农村转移出的2.3亿劳动力大多数在中小企业就业。但中小企业也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它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中小企业必须在同等条件下与外来企业竞争。中小企业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企业该如何应对?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对当前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和中小企业中暴露出来的会计核算问题进行分析。分析之前需说明一点,本文所讨论的中小企业是指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由于民营企业在中小企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所以更侧重于民营企业问题的讨论。 一、中小企业的特点: 1、灵活,有创新能力,工作效率高 与大企业相比,中小型企业组织灵活,经营富有弹性,生命力旺盛,使它比大型企业有更强的市场应变能力。中小企业在激烈的竞争条件下谋求生存和发展的一个现实抉择,就是依靠其灵活的机制和创新能力并选择合适的战略,它们大多采用集中一点战略,寻找空白战略,特色经营战略,竞争战略联盟,突破战略等。中小企业创造和开发了大量的科技成果,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与大企业一起共同组成发达的社会经济。但是中小企业的规模、资金、政府的支持程度等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形了了巨大的生存压力下的工作高效率。融资困难,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市场开拓能力不强困扰着中小企业的发展。 2、企业规模小,行业涉及面广,业务单一 中小企业的规模小主要体现在年营业额较少,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小规模纳税人。资金投入量不大,这与企业融资渠道有关,主要靠内部积累和亲朋好友借款,银行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相当有限。中小企业涉及行业门类齐全,有从事产品的批销,简单的服装加工、食品加工,还有机械、化工甚至于高科技等。但是它们往往只侧重于某一项产品或业务,很少多元化经营,其业务流程相对简单。 3、组织结构简单,组织制度缺失,人员十分有限 中小企业的组织形式有独资、合伙和有限责任公司。独资、合伙的组织形式无法人资格,却要负无限连带责任;有限责任公司具有法人资格,以其出资额负有限责任。无论采用哪种组织形式,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多采用集权制,经营机构和内部组织机构较简单,没有太多的管理层次,可以发挥信息传递快,不易失真的优点。但容易形成"一言堂"的现象。很多企业都没有设立相应的管理决策机构,即使有限责任公司有董事会,也只是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说了算。管理制度、工作规范、技术规范等都很少,有也不全面。人员十分有限,往往是一个人身兼数职。 4、管理水平不高。 中小企业普遍没有经过科学化管理的熏陶,管理水平不高。,首先表现在管理观念陈旧,人员选用上任人唯亲,相信血缘关系,强调忠诚老实,不注重才能;其次,管理方式上过度集权,不够民主,往往易伤害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家族式管理现象普遍存在,强调家族利益,从业人员觉得为一个家庭服务,个人晋升发展的机会很少。而且管理随意性强,缺乏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奖惩没有制度,财务不透明,习惯于业务管理,不重视精神激励,只注重物质激励等。 5、逃避纳税,逃废债务的愿望比大型企业要强烈 中小企业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为了企业自身利益,往往有通过逃避纳税的方式增加财富的想法,经营状况不好时,逃废债务的愿望就强烈。当外部监管力度不够时,这种现象会普遍存在。 正因为有这些特点,我国中小企业在会计核算上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 二、中小企业会计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主体界限不清 企业产权与个人财产界限不清,中小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远不如大企业那么明显,尤其中小企业中的民营企业,投资者就是经营者,企业财产与个人家庭财产经常发生相互占用的情况,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困难。 (二)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1、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不符合会计规范 在企业会计机构设置上,有的独资小企业干脆不设置会计机构,有的企业即使设置会计机构,一般也是层次不清、分工不太明确。 在会计人员任用上,小企业最常见的做法是任用自己的亲属当出纳,外聘"高手"作兼职会计,这些人员有在税务部门工作的,有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员等,一般定期来做帐。有些企业管理者也愿意聘请能力强的会计人员,但是中小企业由于其发展前景及社会上得到人们认程度较低以及较差的工作保障,使得其对优秀会计人员的吸引力远不如大企业。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认定及规范考核的问题也很多,会计无证上岗现象严重,会计主管不具备专业技术资格的 现象不胜枚举。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培养工作几乎没有进行。 2、建账不规范或不依法建账,会计核算常有违规操作。 中小企业有些根本不设账,以票代帐,或者设账,但账目混乱。还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设两套账或多套账。据有关人士在一次问卷调查研究中得出,中小企业存在两套帐的比率高达78.36%,这表明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在会计核算方面,待摊费用预提费用不按规定摊提,人为操纵利润,采用倒轧账的方式记账等等,有些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老化与专业知识较低,使得许多理论上完善的会计方法与复杂的会计技术无法实施,或在实施时大打折扣。 3、内部会计监督职能没有发挥出来。 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实行会计监督,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保证会计行为的合理合规。内部会计监督要求会计人员对本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去进行会计监督,但是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常干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受制于管理者或受利益驱使,往往按管理者的意图行事。使用会计的监督职能几乎无法进行。 (三)用以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原始凭证付出成本大,或者难以获得 原始凭证的获取要付出成本,是因为企业在购买商品物资时要不要发票存在着不同的价格,若要发票,要加价,价格较高;不要发票价格较低,两者的差价是税款。中小企业往往希望以较低的价格成交,但是又无法取得记账所需的合法凭证。还有的企业发生费用后无法取得发票,只能取得不合规的收据。多发生在上级主管部门摊派的费用支出。企业只好不作此账,或相互之间调剂票据。 (四)制度缺失 中小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基本制度,总的来说残缺不全;或者虽有其中几项制度,实际工作中从未认真执行过。部分中小企业管理者也认识到这些问题,但是依靠现有的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无法建立健全这些制度,尤其是内控制度的不健全给企业带了很多负面影响,这种状况既损害了企业自身的根本利益,如造成企业资产流失、浪费严重、经营管理混乱,也导致外部监督困难重重。 三、对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的几点建议 (一) 政府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建设和执行,促进中小企业的全面发展 要解决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问题,光靠一两家企业自我完善和会计人员个人努力是很难达到的。从中小企业的特点及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知,会计规范化的问题不能孤立的看,要知道只有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解决企业融资困难,帮助中小企业实现科学化管理,克服自身的弱点才能使中小企业从根本上解决会计规范化的问题。近两年来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全国人大已于今年六月份出台了《中小企业促进法》,它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法律举措,反映了国家发展中小企业的战略决策。这部法律力图从资金、政策等方面为中小企业的创立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还从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社会服务等方面规定了一系列鼓励措施。该法的执行将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发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的困难,创新能力不足,管理水平不高的现状。各级政府部门、银行金融机构及社会服务部门要按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落到实处。 (二)建立与我国中小企业相适应的会计制度。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国家在制定会计规范体系的过程中很少考虑到中小企业会计需求与大企业和上市公司的差别,随着中小企业在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会计理论界对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问题日趋关注。2001年9月在日内瓦中外专家重点讨论了中小企业会计指南的问题,我国专家积极参与,现已着手进行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设计制定,预计明年出台,这将使中小企业从制度上规范会计工作。 我认为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制订应遵循以下原则: (1)适应中小企业的特点 在会计制度设计中要考虑企业经营管理组织体系的设置,并与此保持一致。由于中小型企业业务量较少,会计核算只能采用集中核算方式,即由会计机构统一办理。部分中小企业交易类型有限,经营活动比较简单,一般只需要简单的数据,没有对数据产生深层次分析的需要,因此应充许一些企业不设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一般以2-3人为宜,并指派一人担任财务主管,在职责划分上要注意不相容职责的分离,如出纳、总账与稽核,出纳与总账、明细账的分离等。没有能力做会计工作的企业也可由社会中介机构;中小企业行业涉及面广,会计科目设置上应考虑通用性;针对采用独资和合伙形式的中小企业所要承担的无限责任,应考虑对会计制度的影响;对于企业财产和与个人家庭支出相互占用的情况,应设置往来账户加以核算;.适当放宽凭证的认定,而非单认定统一发票为唯一合法的凭证,以解决中小企业难以获得合法凭据的问题等。总之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一定要充分考虑中小企业的特点。 (2)重要性原则 要求提供信息重点突出。 这主要是看其是否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是否有利于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与大型企业相比,会计信息需求者在中小企业中发生了变化。首先,税务部门的纳税管理需求成为最主要的外部需求;其次,投资者的决策需求和管理者的管理需求相统一。最后是银行贷款管理需求,但是此需求因银行提供的贷款很少而相对薄弱。会计信息需求上的变化,决定了中小企业的会计应着眼于这些企业税务上的需要和内部信息的需求。我们设计中小企业会计准则,主要问题是会计核算如何满足纳税需求、如何满足业主对企业现金流控制和管理的需求,如何适应小型企业的银行融资薄弱的现状。能满足这些需求就足够了。 (3)成本效益原则 会计信息的提供是有耗费的,企业在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应讲求成本效益原则。企业只有在其提供特定数量与质量的会计信息所带来的效益大于其提供会计信息的耗费的情况下,才是有必要的。一些对信息使用者没有多大用处的信息可以不提供,信息提供的成本大于资产效益的信息也可以不提供。 (4)简便易行 由于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会计制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操作上的简便易行。在会计报表的体系设计中,应只要求编制简化型的财务报告,而且只要求较为简略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就可以了,免除编制现金流量表。为了满足使用者日益增加的信息需要,我国现有的会计财务报告所披露的信息内容越来越丰富,报告的复杂性及难以理解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对于大多数未受训练的中小企业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来说,复杂的结构己超出他们的能力,过量的信息,也使得他们没有能力去运用。针对这种情况,简化型财务报告无疑是很必要的,它提供更容易理解的财务信息。与现有的财务报告不同的是,它只反映企业扼要的经营成本与财务状况,并且附注内容很少。目前世界很多国家的中小企业都只要求提供简化型的财务报告,我们也应该吸取国外的经验。 (5)与我国现有的《企业会计准则》相协调,与国际惯例接轨 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制定制度时要考虑中小企业的成长性,中小企业会逐渐发展成为大企业,这就要求中小企业的会计制度仍然要与会计法和现行的企业会计制相一致。同时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只是对现有的会计制度进行精简和修订。 (三)加强外部监管力度 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来看,靠企业自身约束来规范会计工作是不现实的,我们应该更多的借助于外部监管,帮助中小企业实现会计规范化。我国的会计监督是由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和企业内部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其中前两种属于外部监督。国家监督是由财政、税务、银行、工商、证券监管等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实施监督;社会监督则以会计中介机构为主体,由其接受他人委托,对有关单位的会计工作进行审计、验资等工作。 国家监督中财政部门首先应指导督促中小企业依《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建立健全账簿体系。根据有关法规规定,要求中小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建立起较为完整的账簿体系。发现不符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的,应及时严肃处理。同时,财政部门应加强工作指导,帮助中小企业依法建帐。其次应加强对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监督。财政部门应依据有关法规作好以下工作:(1)对中小企业会计人员实行资格证书管理制度。企业聘用会计人员必须达到一定学历、持有国家财政部门认可的资格证书,否则予以惩罚。(2)定期对中小企业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并充分发挥其作用。(3)对没有认真履行职责的会计人员,要取消其任职资格,吊销有关资格证书,不得再从事会计工作。.最后,财政部门应督促中小企业建立、健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核算制度。 税务部门也应改进查核方式,侧重于进行实质性查核,确实扫除逃漏税企业,以建立公平的纳税环境,改进税务人员对于中小企业的态度,并建立税务人制度,以增加税务申报速度,减轻税务人员的工作负担,以便全心进行查核工作。 我们还应该看到,政府部门直接进行企业会计工作的监管,其监督成本相对较高,监督的有效性也比较差,易引发腐败等社会问题。内部监督职能难以起作用,因此政府应转变监督方式,在抓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基础上,重点去监管那些监督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等,不断加强社会监督,使会计师事务所成为中小企业外部监督的主导力量。当然,外部监督是促进中小企业的会计规范化工作是重要的方法和途径,但也不能忽视企业自身的努力,会计规范化工作只有在内外共同努力下才能得以实现。 中小企业会计论文:论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的审计内容与方法 摘 要:文章结合浙江省温州地区中小企业开发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实际情况,详细阐述了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开发过程三个阶段(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的审计内容和方法。 关键词:会计信息管理系统 审计 系统分析 系统设计 系统实施 近年来,会计电算化迅速发展。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已由单项处理向较完整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发展,由单机应用向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发展,由单纯的会计核算向管理会计应用方向发展。不少地区和行业,已把会计电算化定为会计工作升级的条件之一。此外,会计软件市场的出现,促进了会计核算软件的商品化、通用化,有效地推动了我国会计电算化的进程。总体上,会计商品化软件在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经济效率。而众多的中小企业,如浙江省温州地区中小企业达到16.7万家,占全部企业总数的90%以上,占整个gdp的83%.但在使用商品化会计软件上却不如人意(除了财政部门规定的发票管理系统以外),发展速度远远低于全国的水平。其原因除了人为的主观因素外,最主要的是商品软件虽然功能较多,但不能适应企业的具体环境(如企业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经营的外部环境、企业生产规模、产品类型等因素),整体应用效果不很理想。笔者认为,中小企业根据自身特点,从企业的实际出发,自我开发或委托有实力的专业软件公司开发自己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软件也是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结合笔者在温州地区开发几个会计信息管理系统过程中的情况,仅就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审计内容和方法作一介绍。 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周期长、技术复杂、投资较大,如果开发的系统在技术、经济和管理上不可行,或新系统不符合系统目标,或在系统开发阶段没有建立必要的内部控制,待系统运行后再进行修改,这不仅增加成本,而且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有时甚至无法实现。因此在系统开发前和在开发过程中,都必须严格遵循一定的阶段和步骤,且每一阶段和步骤均有明确的成果,这些成果作为下一步工作的依据,使整个开发工作有规律、有步骤的完成。系统开发审计就是对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的整个过程进行的审计。按照系统开发的周期,系统开发分为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三个阶段,因此需分别对每一阶段进行审计。 一、系统分析阶段的审计 系统分析阶段包括提出新系统目标、成立开发小组、可行性分析、现状调查、需求分析和逻辑模型建立。其审计内容和方法如下: 1.与系统分析人员一起确定系统的长期目标(2~4年)和近期目标(1~2年),以确保系统目标满足单位内外的管理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能完成所要承担的会计工作,要符合单位财会人员的习惯,同时必须保证数据信息的可靠性并具有一定的效率;确定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信息联系和接口;确定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结构;确定系统与企业其他系统(如cad、cam)的界面和信息联系。 2.确保各有关部门派代表参加开发小组并确定其熟悉所属部门的岗位责任和工作范围;检查项目负责人召开的重要会议,看是否均有各部门人员参加。 3.审核企业可以投入的资金、物力、人力及其来源。 4.与系统分析人员共同研究新系统在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可行性。 5.复核系统分析人员取得的现系统的信息关联状况、会计工作流程和会计业务流程、信息载体和信息量等全部详细资料;审核所建立的新系统的目标能否满足其处理和控制上的要求。 6.向会计部门查询,确定该部门就会计处理的立场,审核有关的成本与效益的计算。 7.与系统分析人员一起分析新系统的逻辑模型(重点是数据流程图)是否满足会计和财务制度流程的要求,是否充分体现了用户的需求。 8.全面检查系统分析阶段的现状分析报告、可行性报告、会计业务作业流程图、输入输出和代码调查表、系统分析说明书等文档是否完整、正确。 二、系统设计阶段的审计 系统设计是根据系统分析中提出的逻辑模型,考虑实际的设备、技术条件、经济条件及社会条件,确定新系统的实施方案即系统的物理模型。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活动有系统总体设计和系统详细设计。系统总体设计包括功能模块设计、文件与数据库设计、计算机及网络系统配置方案设计。系统详细设计包括代码设计、输入和输出设计、用户界面设计和处理过程设计。其审计内容和方法如下: 1.查阅系统设计是否采用了模块化、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各模块之间联系最少的结构化设计方法,以确保系统“波动效应”尽量小,可修改性和扩展性尽量好;以确保模块的划分满足会计核算和内部管理的需要,符合会计人员的习惯;以确保系统结构控制图符合系统的处理要求。 2.审核数据库文件是否符合控制要求、用户输入数据和输出信息要求。特别要注意文件和数据的安全保密控制和权限控制,以保证未授权人员不准接触文件和数据。审核字段和记录的设计,并进行一致性、准确性、合理性的综合分析,尽量消除冗余和节约存贮空间。 3.审核计算机和网络系统配置方案。以确保系统环境的合理配置,以较小的投资获得较好的系统性能;硬件的配置要符合目的性、先进性、配套性、经济性;软件配置要选择合理的操作系统、语言编译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系统的配置要符合标准化、主流化、实用性和技术性能指标好的原则,实现数据、程序与硬件等资源的共享。 4.抽查部分代码,看其是否符合国际、国家、行业颁发的标准代码设计。检查代码在逻辑上能否满足用户的需要,在结构上能否与处理的方法相一致。检查代码是否符合惟一性、直观性、可扩展性和合法性。确保一级会计科目的代码应符合财政部颁发的会计制度规定的科目编码。 5.审核系统的输入输出设计是否符合《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的要求,以保证输入和输出数据的合法性和正确性。特别要保证输入数据的质量和纠错能力,竭力避免“垃圾进,垃圾出”的情况;并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确保“正确的输入,正确的操作,正确的输出”的原则。检查输出报表的设计是否满足对外报送和对内管理的要求。复核系统的输入输出设计是否包含一定的审计线索,以便能由系统的输入顺查到输出,或者由输出逆查到输入。 6.审阅处理过程设计是否符合《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的要求。以确保具有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的自动编制会计报表的功能和允许使用的多种核算方法;以确保有适当的控制措施,使所有经过审核的业务,均能完整的被处理;确保结账功能的设计能自动检查本期输入的会计凭证是否全部入账,并保证账证、账账相符;以确保机内银行存款日记账与输入的银行对账单及适当的手工辅助自动进行银行对账,自动生成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7.审核新系统的实施方案,以确定整个系统设计的文档(系统总体设计书、详细设计报告、系统设计报告)是否齐全、正确。 三、系统实施阶段的审计 系统实施阶段是将新系统付诸实施的过程。它的主要活动是根据系统设计所提供的控制结构图、文件与数据库设计、系统配置方案及详细设计资料,编制和调试程序,进行系统试运行、系统转换等工作,将技术设计转化为物理实际系统。其审计内容和方法如下: 1.与程序设计人员一起选择合适的程序开发工具、合适的数据结构和合理的算法;检查是否采用了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查阅程序中采用何种控制措施,确定各种必须的内部控制是否都以纳入所设计的程序中;检查程序流程图是否正确,检查源程序的正确性、可读性、可测试性和可维护性是否达到要求;检查程序文档是否完整和规范。 2.参与和监督程序的分调试和总调试。调试时需精心组织测试数据模型,即有正常的、有效的各类业务数据,又有不完整的、无效的、不合理的、不合逻辑的数据。分调试时以查明该模块是否按预定的要求接收并处理正常的业务,并发现是否拒绝不正常的业务且按预定的要求给出错误的信息并给予记录,以确保每一模块内部控制关系的正确和数据处理内容正确;总调试时要测试各模块接口之间的各种可能的使用形态及其组合情况,查出系统中属于相互关系方面的错误和缺陷,以保证各控制信息关系的正确。 3.与有关人员一起参加系统的试运行,试运行应采用并行运行方式,试运行的期限不低于三个月。检查试运行记录和试运行报告,核对新旧系统处理结果,看其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有无发现系统存在的问题;查明实际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管理系统与原来设计考虑的差异是否合理,系统能否正式投入运行;审核所选的系统转换方式是否合理。 4.审核被审单位电算化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操作管理制度,查明系统的操作员、管理员、程序员的工作职责是否明确,有无相互兼任的情况。查明未经授权批准、不掌握密码的人能否接触程序和数据并对其修改;实地观察系统操作人员的操作情况,查明输入数据是否经审批,正确的数据能否被完整准确地输入系统,错误的数据能否被发现并经过适当的程序更正后重新向系统提交;查明是否制定了严格的硬件、软件管理制度,制定的制度是否符合内部控制的原则并有效执行;检查系统修改的文档资料,查明每次修改是否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已修改过的程序是否妥善保管;实地观察系统的运行状态,检查系统的运行是否正常;参与系统运行后的审核和评价。 5.详细检查系统实施阶段的程序设计规格书、源程序清单、程序测试报告、系统测试报告、操作手册等文档是否完整准确。 四、结束语 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的审计,是一种事前审计,它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审计人员、特别是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对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进行审计,这对于开发活动的恰当控制,系统开发方法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合理性,系统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系统资料和凭证的规范性,系统运行以后数据处理的合法性、正确性、完整性和效率性,以及事后审计的可审性,都具有很大的作用。 中小企业会计论文:于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无差别的会计信息揭示制度,即企业不论规模大小,不论组织形式如何,不论其经营的复杂程度的差别有多大,要求其提供的会计报表的格式与内容都是一致的。这种“一刀切”的做法使我国会计规范制定部门在制定会计制度(准则)时面临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对于上市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来说,由于它们基本上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现代企业制度,拥有众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从而要求制定的会计制度(准则)尽可能地与国际惯例接轨,尽可能地全面、详细;另一方面,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他们无论在规模。经营管理水平,还是在会计信息的需求上,都无法与大企业相比,它们要求制定的会计制度(准则)只要能够满足有限的信息使用者的基本需要就可以了,不必象大企业那样需要满足资本市场上众多股东、各政府部门和其他利益相关群体的需要。因此,中小企业的会计制度应当符合他们自身的实际情况。不宜过分繁琐复杂。 如果采取折中的办法,制定的统一会计制度既要满足国有大型企业的要求,同时又要照顾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这种做法一方面使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无法充分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另一方面使小企业会计人员疲于应付相对于自己来说十分复杂的统一制度而付出过高的成本。针对这种情况,财政部在2001年1月1日实施《企业会计制度》之后,将制定和适用于中小企业的会计制度。本文试从理论上分析制定和实施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必要性作一探讨。 一、制定与实施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理论支持 从理论上看,不同规模的企业分别适用不同繁简程度的会计制度,符合基本的会计原则。 1.从成本与效益原则来看。会计信息的提供是有成本的,这种成本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会计制度的制定成本;二是会计制度的运行成本。 从会计制度的制定成本来看,由于我国目前《企业会计制度》已经制定并,而中小企业会计制度与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在会计基本假设、基本原则以及主要会计科目的设置和会计报表的列示上大多数只是繁简程度的差异,并无实质上的差异。所以,在财政部已经制定并《企业会计制度》之后,再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制度所引起的增量成本相对于全国几百万家中小企业所获得的收益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从会计制度的运行成本看,它又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成本是企业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提供会计信息的成本,另一部分是相关利益群体获取和使用会计信息的成本。从企业角度讲,中小企业相对于公司制的大企业来说一般规模较小,中小企业的会计机构设置一般比较简单;许多中小企业没有专职的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管理的职能一般由会计机构代管。如果强制性地要求他们按照以大型企业为目标定位制定的《企业会计制度》提供会计信息,将使中小企业付出过多的编报成本,使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疲于应付填报各种对使用者来说没有多大意义的报表,其最终结果非但不能保证中小企业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还会对我国目前会计信息失真的严重现状“雪上加霜”,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讲,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是企业的单一的业主或有限的股东,以及国家税务部门等。对于单一的业主或企业股东来说,他们对于财务会计不一定都熟悉,要完全看懂按照复杂的会计制度提供的会计信息是有一定难度的。同时,由于中小企业许多都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合而为一的,因此业主或股东可以通过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来获得相关的信息,而不必完全通过会计信息来获得。对于国家税务部门来说,他们所需要了解的仅仅是企业的纳税情况,而对于其他的会计信息并不关心。由此看来,中小企业按照复杂会计制度提供的会计信息实际上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会计制度的制定成本还是运行成本来看,中小企业按照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提供财务信息都是不符合成本与效益原则的。 2从相关性原则来看。会计作为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信息系统,其基本任务是为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关和有用的会计信息。然而,如前所述,不同的企业由于其规模和组织形式的不同,其理财方式与渠道、企业内部管理的水平和复杂程度等方面都存在差异。相比较而言,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获得单一、简单、总括的会计信息就足以满足其决策需要、而大规模企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则需要更多、更复杂、更为详尽和全面的会计信息才能满足各个有关方面的需要。会计制度的设计应当客观地反映这种在实际工作中对会计的不同要求以及对会计信息的不同需求,也就是制定有差别的会计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与其使用者的决策过程紧密相关,才能更好地符合会计的相关性原则。 3.从可靠性原则来看。所谓可靠性,是指确保会计信息能免于错误以及偏差,并能忠实反映意欲反映的现象或状况的质量。信息如果不可靠,不仅无益于决策,而且还可能造成错误的决策。 众所周知,我国目前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我国目前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执行难,会计人员素质比 较低、缺少应有的职业道德,企业管理人员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而指使会计人员做假等原因外,会计制度的设计是否合理、有效也是我们应当考虑的一个重要原因。应该说,我国过去和现在实行的不同规模的企业毫无差别地按照同一个会计制度提供会计信息,也是造成和加剧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我们针对不同规模的企业;分别制定执行不同繁简程度的会计制度,会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从而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 4.从可比性原则来看。会计信息的可比应当以反映真实为依据,缺少可靠性的会计信息之间的比较是毫无意义的。由前述可知,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有利于我国目前会计信息可靠性的提高,从而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对比的质量与效果。 另一方面,事物之间的可比只能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可比,事物之间的可比应当建立在有意义的基础上。我们很难想象将一个仅有几十人的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同一家跨国公司或上市公司相比较有什么意义和必要性。如果我们强求大企业与小企业采用同样内容的会计科目表,编报同样内容与格式的会计报表,提供详尽程度相同的会计信息,这实际上是对可比性会计原则的片面的、僵化的理解。其结果只能是“以小拖大、以大累小”,造成对大企业的会计信息揭示质量的要求因顾及小企业而无法提高;小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因片面地追求与大企业可比,而付出过多的编报成本。因此,实行有差别的会计信息揭示制度,使会计信息的比较在特定的范围获得更有意义的结果,是符合会计的可比性原则的。 5.从重要性原则来看。一项信息是否重要。是否应当单独提供或揭示,应视其本身的性质及相关情况而定。一些对大企业来说非常重要的会计信息,对小企业来说有可能没有任何实际用处;而某些对小企业来说非常重要的会计信息,对大企业来说并不重要。因此。实行有差别的会计信息揭示制度,使不同规模的企业分别提供适应其特点的有差别的会计信息,从而满足不同层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可以促进企业的会计工作更加有效。 可见,针对不同规模的企业适当地制定不同繁简程度的会计制度符合会计的基本原则,同时也符合目前我国在国企改革中“抓大放小”和加快发展中小企业的总体思路。它一方面适应了广大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力量较弱。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相对较低的特点,同时又可使人们对于上市公司和大型企业的会计信息的揭示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不必顾虑小企业是否能接受的问题,这样可以更有利于我国会计理论与实务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二、国际上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情况 有差别的会计信息揭示制度作为一项会计惯例早已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采用。国际上有差别的会计信息揭示制度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专门为中小企业量体裁衣的简化的会计制度,采用这种类型的国家主要代表是法国;另一类是会计准则(制度)的制定仍然以大型企业为标准,而对于一些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给予某些准则(制度)的豁免,采用这种类型的国家主要是美国、英国、日本等一些国家。在法国,为了满足不同规模企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不同需求,法国的“全国会计方案”将统一的会计科目表和会计报表划分为详略程度有明显差别的三个系列:简略系列、基本系列和发展系列。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选择其中的一个系列。 此外,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第17次会议于200年7月3-5日在日内瓦召开,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秘书处向大会提交了题税中小企业会计》(accounting by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zes)的讨论稿。讨论稿中指出:由于中小企业在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小企业的会计需求与大企业和上市公司存在很大差别,要求中小企业都按照国际会计准则这样的标准来进行报告,显然没有意义。因此应当根据中小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特征专门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准则。 在美国,其公认会计准则对公司财务报告以及对公司有关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只对在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的公司有法定的约束力。而对其他企业是没有约束力的。除此以外,美国在要求企业提供现金流量表方面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公司给予编报现金流量表的豁免。英国在其会计实务中更多地实行了有差别的会计信息揭示制度,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可以提供简化了的会计报告资料。中等规模的公司可提供简略的损益表和正式的资产负债表和正式的董事会报告,小规模企业享有编制与提供现金流量表的豁免权。 鉴于目前我国企业会号权人员的素质状况和企业内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和数量需求的不同情况,我们国家应当积极借鉴世界上其他各个国家的经验,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中小企业会计制度,从而促进我国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水平的提高,使会计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中小企业会计论文:中小企业会计准则 国际现状与经验启示 编者按:中小企业作为企业中的基础性群体,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小企业会计准则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也正在制定过程中。了解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发展现状,从中总结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得出相关启示,这些工作有助于我国非上市公司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完善。《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国际现状与经验启示》一文对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联合国会计专家工作组(isar)、美国等国家和国际会计组织的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发展和现状进行了回顾、分析和评价,可为我国非上市公司会计准则的制订提供丰富的国际参考经验。 【摘 要】 文章对主要国家和国际会计组织中小企业会计准则①的发展过程、准则走向进行了总结、分析和评价,力图为我国非上市公司会计准则的制订与完善提供国际经验。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会计准则; 国际现状; 经验启示 会计准则作为一种降低交易费用、优化资源配置、保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的制度安排,对企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已有的会计准则主要产生于资本市场,其完善、发展以及制定程序主要针对上市公司,而对非上市企业缺乏整体性考虑,从而导致非上市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执行会计准则时面临执行成本与效益的矛盾。于是,一些国家和国际会计组织纷纷着手研究中小企业会计准则。随着2006年我国新版《企业会计准则》的全面执行,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如何纳入会计准则体系成为了我国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2010年11月财政部颁布了《小企业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呼之欲出,国际经验的总结与分析对制订与完善我国非上市公司会计准则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发展与现状 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在各国的发展步调并不一致,称谓也不尽相同,较早着手研究的国家有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等,iasb作为主要的国际会计组织,对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英国:小企业财务报告准则(frsse) 英国是研究中小企业会计准则问题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实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国家。英国认为,信息加工成本负担主要是体现在小企业主体上,长期以来,英国的小企业一直承担着不必要的、高额的会计信息编制成本②。因此,英国将“中小企业(sme)”会计准则问题转化为“小企业(se/smaller entities)”会计准则问题进行研究。1993年7月,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成立了会计机构咨询委员会(ccab:consultative committee of accounting bodies),该委员会设立了一个专门工作小组(working party),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提供一些准则的豁免条款来减轻小企业的财务负担。1994年,该工作组公布了一份名为《准则豁免:基于规模还是基于公众利益》(exemptions from standards on the grounds of size or public interest)的咨询文件,对于这份文件,大多数的反馈意见表明:(当时的)会计准则对于小企业来说帮助不大,而且较为麻烦③。随着对小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研究的不断深入,ccab逐渐从小企业“会计准则条款豁免”转向“独立准则制定”的研究,着手制定独立的小企业会计准则。1995年12月,ccab了一份题为《量体裁衣:小企业财务报告准则》(designed to fit:a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 for smaller entities)的文件,ccab不仅在这份文件中明确表示应该为小企业制定特定的会计准则,而且还同时公布了《小企业财务报告准则(草案)》(frsse draft)。1997年12月,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正式公布《小企业财务报告准则》(frsse),并于1999年3月、2000年3月、2002年6月、2005年1月、2007年1月和2008年4月对该准则进行了数次修订。 随着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中小企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 for smes)的颁布④,英国asb着手考虑其“小企业会计准则”(frsse)与iasb的“中小企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关系问题。早在2007年iasb公布“中小企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征求意见稿时,英国就公布了一份咨询文件,呼吁就国际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准则和本国小企业会计准则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其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是:英国将用ifrs for smes代替frsse建立两个层次的会计准则体系,还是将ifrs for smes作为中间层(middle tier)并保留frsse,从而建立三个层次的会计准则体系。2009年8月,英国asb公布了一份名为《政策建议:英国gaap的未来》的咨询文件,基于讨论和测试的结果,英国倾向于采用ifrs-sme替代frsse⑤。 (二)加拿大:私人企业会计准则(gaap for pe) 加拿大在80年代初开始关注是否为小企业(sbe:small business enterprises)单独制定会计准则问题。1980年6月,ca magazine杂志发表了一篇名为《加拿大需要两套会计准则吗?》的文章⑥,指出编制财务报表的成本和会计准则的复杂性成为一些小企业主要担忧的问题。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管理委员会(cica board of governors)针对该问题于1982年成立了一个行动小组(task force),主要探讨在大企业与小企业以及非公众企业之间是否存在着不同的财务报告要求。1982年8月,该行动小组提出建议:应当对加拿大会计准则手册(handbook)进行审查,减少准则的细则,鼓励简化,尤其要简化适用于小企业和非公众企业的一些准则。但在此后的十多年里,这一问题在加拿大并没有成为热点问题。 1998年,加拿大会计准则委员会(acsb)开始再次关注中小企业会计准则问题。一些学者和会计机构指出:越来越复杂的会计准则使得小企业财务报告的负担不断增加,这一问题亟待解决⑦。1999年,acsb完成了一份名为《关于小企业财务报告的研究报告》(financial reporting by small business enterprises-research report),该报告认为:应当按照标准化的会计规则来编制小企业(sbe)财务报告,会计准则应用于小企业的问题不会影响所有的准则,而只影响到准则的某些方面;将现行适用于小企业的准则保留在一个统一的准则体系(即gaap)内是合理的,使用一套准则可以维护gaap的信誉、避免了使用两套准则可能引起的混淆;一些特定准则引起的问题可以通过在gaap内部制定差别会计规则来实现,例如可以免除小企业使用某些不合他们需要的会计规则。在该研究报告的基础上,acsb决定在加拿大gaap内引入差别报告原则(differential reporting principle):当准则不适用于小企业财务报告需要时或当使用准则的成本超过潜在利益时,可以允许小企业采用偏离适用于公众责任企业的会计准则(gaap)⑧。2002年,acsb了会计准则1300节(section 1300)——差别报告(differential reporting)。差别报告允许非公众责任企业(non-publicly accountable enterprise)在企业所有者一致同意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不同于gaap的差别报告选择。值得注意的是,acsb原先关注的是小企业(sbe)的财务报告负担问题,而在颁布差别报告时,将适用主体改成了非公众责任企业,这一改动表明加拿大准则制定者逐渐从重视企业规模对成本效益原则的影响转向重视企业公众利益、公众责任对成本效益原则的影响。此外,acsb还设立了一个常设机构——差别报告顾问委员会(drac),负责向非公众责任企业会计准则制定过程提供建议(input),委员会成员主要来自服务于中小企业(smes)的中小会计师事务所中的公共会计师(public accountant)。 2004年5月,acsb了一份“评论邀请(itc)——加拿大会计准则:未来的方向”,要求会计信息使用者、报表编制者、审计人员、立法机构、以及其他相关机构,就acsb今后工作的重点从战略角度发表意见。2005年3月,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acsb了指导加拿大未来会计准则发展方向的战略计划草案(accounting standards in canada:future directions-draft strategic plan)。acsb承认“一个标准未必适用于全部企业”,指出它将继续对主要报告主体,比如公众公司(public companies)、私人企业(private companies)、非营利机构(not-for-profit organizations)实行准则单列战略。在这份文件中首次使用“私人企业”一词代替了“非公众责任企业”,其原因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与非营利机构作出区分。 2006年8月,acsb发表了第2号公告(bulletin #2):加拿大私人企业会计准则——新方向。该公告认为:对于公众公司而言,战略方向已经明确,即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但对于私人公司,acsb的立场不明确,徘徊在制订独立准则与修订原有差别报告之间,因为acsb收到的针对私人企业主要使用者的调查反馈信息比较模糊。2007年,acsb了关于私人企业会计准则的讨论稿,该文件对单独制定私人公司会计准则涉及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讨论。比如:要不要单独制定私人公司会计准则、谁是私人公司的主要会计信息使用者、这些使用者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信息、私人公司会计准则基于的概念框架与公众公司基于的概念框架究竟有什么区别、制定私人公司会计准则有哪些可能方法等。讨论结果表明:私人公司是需要单独会计准则的;其主要使用者是银行和其他债权人(股东已不是外部信息使用者);概念框架上与公众公司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基于成本效益原则,在具体应用概念框架时仍会产生准则层面的差别。 加拿大会计准则委员会(acsb)于2009年4月了《私营企业的通用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 for private enterprises:exposure draft),并打算从2011年1月开始在私营企业范围内正式实施这套准则。 (三)澳大利亚、新西兰:差别报告框架(framework for differential reporting)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会计方面有着非常紧密的合作。2004年,两国之间成立了“跨塔斯曼会计审计准则咨询组(ttaasag)”,其目的在于推动两国会计准则、审计准则的一体化,并在国际准则制订中相互合作,争取对iasb产生最大的影响力。所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会计规范有着很大的相似性。目前,澳、新两国在中小企业会计准则领域均采用“差别报告”方式。 澳大利亚自1992年就实行差别报告。1990年,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审查委员会(asrb)了“会计概念公告第1号”(sac1/statement of accounting concepts 1),其目的之一在于降低小企业财务报告的负担。sac1中定义了“报告主体”(reporting entity)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差别报告制度。澳大利亚关于“报告主体”的定义是:有理由期望该主体拥有依赖一般目的财务信息的使用者,并且该使用者使用这些信息进行资源分配等决策与评价。报告主体应当遵守全部的会计准则,而不符合报告主体定义的企业则可以采用简化的差别报告形式。在iasb公布ifrs for smes以后,澳大利亚重新检查了原有的差别报告制度,并于2007年公布了差别报告制度修订稿(revised differential reporting regime)以供利益相关者评论⑨。aasb在修订稿中拟放弃以“报告主体”界定中小企业准则适用范围的做法,认为国际流行的是以“一般目的财务报告(gpfr)”概念为界定基础。同时,修订稿采取了双层次的制度结构(two-tier approach),即编制一般目的会计报告的主体,要么选择与澳大利亚准则等价的ifrss,要么选择与澳大利亚准则等价的ifrs for smes,其区分的标准主要是公众责任(publicly accountable)和企业规模(size threshold)。可见,总体上澳大利亚差别报告制度吸取了iasb关于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准则的思想。但是,澳大利亚的差别报告制度与国际中小企业会计准则仍存在较大区别。澳大利亚差别报告制度不仅适用于营利性企业,还适用于非营利目的的组织和政府部门。澳大利亚于2009年12月了差别报告框架修订稿(revised differential reporting framework),该文件规定:对于私营部门(private sector)中具有公众责任的营利性组织、公营部门(public sector)中的各级政府和高校,要求执行完全的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等价的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对于私营部门中不具有公共责任的主体、非营利性主体、以及公营部门主体(除各级政府、大学以外)均可执行简化性制度(rdr / reduced disclosed regime)。澳大利亚的差别报告制度计划于2010年7月执行。 新西兰是国际上较早实行小企业财务报告要求的国家。1993年,新西兰制订了《财务报告法案1993》,该法案采用“双层制”的财务报告规则(two-tier system):最高层次由“报告主体”组成,要求执行全部的新西兰会计准则;最低层次由“豁免公司(exempt company)”组成,这部分企业可以按照简化要求编制财务报告。1994年,新西兰制定并采用了差别报告制度,该制度在最高层与最低层之间增加了一个中间层次(intermediate tier)。新西兰的差别报告框架(differential reporting framework)将无公众责任、所有者与经管者合一、规模不属于大企业的报告主体纳入差别报告主体,可以按照差别报告原则简化会计准则的执行,从而降低编报财务报告的成本。新西兰的差别报告框架既界定了差别报告适用主体、基本原则,又规定了具体的财务报告准则简化规则。此后,新西兰分别于1997年、2002年、2005年、2007年对该差别报告框架进行了修订。随着ifrs for smes征求意见稿的颁布,如何协调与国际准则的关系也成为了新西兰会计准则委员会必须考虑的问题。2007年3月,新西兰注册会计师协会针对iasb的ifrs for smes了“评论邀请(request for comment)”,要求利益相关者就新西兰差别报告适用范围的标准、是否采用ifrs for smes、是否与澳大利亚在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准则方面趋同、对国际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准则是否要增加一些解释或指南等发表建议。同年11月,新西兰会计准则审查委员会(asrb)公告称,鉴于在1993财务报告法案下中小企业适用财务报告准则问题审查将于2008年中期进行,决定对小企业推迟实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等价的新西兰会计准则。2009年10月,澳新会计准则机构之间举行了一次协调会,比较了两国之间差别报告框架的异同,并认为双方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制定一个适合于中小企业的有别于ifrs的会计准则。 (四)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中小企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 for smes)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开始研究中小企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问题开始于本世纪初。2000年12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iasb的前身)在一份向iasb过渡的报告中指出:“存在为小企业制定特定国际会计准则的需求”⑩。 2001年,刚刚成立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启动了制定适用于中小企业(smes: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ities)会计准则的项目,iasb成立了一个专家工作小组(a working group of experts),该小组的主要职责在于对中小企业会计准则问题提供建议、提出备选方案和可能的解决方案。至2004年初,iasb形成了一些关于制定中小企业准则基本方法的初步观点和尝试性意见,但对于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准则问题并非信心十足,他们尤其对是否确实需要单独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准则、是否应该由iasb作为制定者心存疑虑。2004年6月,iasb了一份名为《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初步观点的讨论文件》(后文简称“2004讨论文件”)的文稿,其目的是要探索由iasb制定全球统一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可能性。国际上对《2004讨论文件》中的有关观点反应热烈,许多国家倾向于采纳一套国际通用的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准则,这给了iasb以极大的鼓舞。 2006年1月,iasb了《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的初稿》,并于2007年2月了《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征求意见稿》(简称“2007征求意见稿”)。2007征求意见稿,基于信息使用者需求和成本效益原则,继承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框架,从多个方面对ifrs进行了简化:省略了中小企业中不太会遇到的议题、采用了ifrs中较为简化的会计政策选择、简化了确认与计量原则、实质性地减少了信息披露要求、运用平实易懂的语言等。iasb在了《2007征求意见稿》之后,又于2007年6月在其官方网站上开展了一项实地测试(field test),其目的主要是:了解征求意见稿的可理解性;评价准则草稿议题(topics)范围的适当性;评估实施ifrs for smes可能给中小企业带来的负担;评估准则可能给测试者目前使用的通用会计准则(gaap)带来的冲击和变化程度;评估各国对中小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评估微型企业在使用iasb的中小企业会计准则(ifrs for smes)时可能面临的问题;评估现有中小企业准则实施指南(implementation guidance)的充分性等。{11}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收到了来自20个国家的116家小企业测试报告和162封评论信件,这些信件集中反映了八个方面的问题:准则独立性问题、会计政策选择问题、准则的动态修正问题、信息披露问题、适用范围问题、公允价值问题、准则执行指南问题、以及对特定准则内容的评论等。准则征求意见稿实地测试结束后,自2008年3月始,针对测试中反馈的问题,iasb召开了14次公开委员会会议,对准则征求意见稿又进行了大约34处主要修改。iasb于2009年7月公布了《中小企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正式稿。 (五)联合国会计专家工作组(isar)——支持iasb作为中小企业国际会计准则制定者 isar是推动制定国际会计与报告准则的另一国际组织,不过,与iasb相比,isar的影响力较小。isar明确表示:iasr支持iasb作为一个关于会计与报告的国际准则制定者,isar制定的中小企业会计指南(smega)是基于国际会计准则(ias)制定的,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执行会计准则问题,尤其是为了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isar将中小企业根据公众性划分为三个层次:证券公开交易的上市企业或具有重大公共利益的企业;不发行公众证券且又没有重大公共利益的重要工商企业;以及通常由业主管理而雇员极少的微型企业实体。从isar制定的中小企业会计指南(smega)(即level 2)看,与iasb相类似,isar也采取了“分体式”形式,并且作为“独立准则”的中小企业会计指南(smega)并没有与ias(或ifrs)之间建立“交互参考”,是一个自成一体的较为完整的独立体系。 (六)美国:改进程序还是分立准则,在艰难中前进 美国对非上市公司会计准则的关注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非上市公司倍感压力的准则超载问题作为研究的发端。质疑的声音主要来自于以非上市公司为主要客户的会计师事务所。1974年,aicpa启动了一项关于“小型/集中持股企业(smaller and/or closely held businesses)”的gaap应用情况的研究项目,目的是回应一些为小型/集中持股企业提供审计服务的cpa对会计信息是否满足使用者要求的关注,提供改变会计和审计准则的建议。项目研究的结果形成了1976年的华纳委员会报告{12},其基本结论是:应对所有会计主体的一般目的财务报表使用相同的计量原则,但是在财务报表的披露部分应当允许某些主体仅仅提供摘要数据或分析性数据。1977年,属于美国国会众议院的“公司披露咨询委员会”(the advisory committee on corporate disclosure)全面审核了sec的整个信息披露政策,认为小型上市公司的合规成本比大型上市公司的合规成本高、投资者对小型公司的兴趣比对大型公司的兴趣小得多。该委员会支持减少小型上市公司的报告要求。当时,sec关注到了小型上市公司在证券注册和持续报告要求等方面的规制负担,也实施了一些减轻负担措施。对于规模较小的会计师事务所而言,小企业和非上市公司是他们的主要客户,gaap对小企业和非上市公司的要求显著地影响了这些事务所的竞争能力,aicpa对中小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生存和发展能力非常关注。1978年10月,aicpa成立了一个关于中小规模会计师事务所的特别委员会(the derieux committee),它的目标是:研究中小规模会计师事务所的未来生存能力和发展前景,开展项目以确保他们有能力保留大客户,在与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的竞争中确保自己的地位。derieux委员会考察了中小规模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广泛问题,其中包括gaap的计量和披露要求。1980年10月derieux委员会了一份报告,即“derieux委员会报告”(the derieux committee’s report)。该报告认为,即使fasb可以使一些公司免除补充披露的责任,许多cpa仍认为固守某些gaap的计量准则,对于小型的以业主为经理人的公司而言,既没有用、在经济上也不合算。derieux委员会报告建议:对gaap的简单修订或实行豁免无法实现相关目标,可以考虑为小型和非公众公司制定独立的准则。这是美国会计职业界首次提出单独制定非上市公司会计准则问题。 aicpa除了从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发展角度研究会计准则超载问题外,它还从中小企业自身角度研究会计准则超载问题。1981年,aicpa成立了“会计准则超载特别委员会(special committee on accounting standards overload)”,该特别委员会的目的是:为减轻那些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会计准则对小型和集中持股企业的负担提供解决思路。同年12月,aicpa就了关于准则超载问题研究的暂定结论和建议——“会计准则超载特别委员会的暂定结论和建议”(tentative 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of the special committee on accounting standards overload){13}。会计准则超载特别委员会认为,准则超载表现为多个方面:准则太多;准则太细;不能选择适用的准则;不能体现编制人、使用者和cpa需求的差别;不能区分公众和非公众主体、年度财务报表和中期财务报表、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审计和非审计财务报表;过度披露、复杂的计量,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会计准则超载特别委员会敦促fasb对那些被普遍视为(尤其是对小型、非公众公司)不必要负担的、成本高昂的特定会计准则再行斟酌并采取行动。 面对aicpa的压力,1981年11月,fasb了征求意见稿“非公众和小型上市公司财务报告”(financial reporting by private and small public companies),其目的在于收集会计职业界和信息使用者对fasb对准则超载问题的分析和建议的反馈信息。fasb主要向非公众和小型公众公司(private and small public companies)的经理人、财务报表使用者、注册会计师征询了意见。1983年2月,fasb公布了一份特别报告——“非公众公司财务报告:对fasb征求意见稿的反馈总结(financial reporting by privately owned companies:summary of responses to fasb invitation to comment)”{14}。该报告公布了fasb的调查结果:cpa认识到借款人的信息需求与其行为有区别{15};对于公众与非公众公司而言,债权人信息需求和决策过程基本是一致的;使用者需要经过审计或检查的完整财务报表;不同企业规模其成本与效益平衡有区别;60%的从业者(practitioners)支持在一定情况下应该采用不同的计量,企业财务经理对这一问题是平分秋色,只有9%的信息使用者支持采用不同的计量;gaap报表是银行决策的一个主要信息来源,尽管银行还能够从企业直接获得其他信息{16}。从这个调查意见看,会计准则过载问题并非像cpa从业者们所宣传的那么严重,但fasb还是设立了一个“小企业顾问小组(small business advisory group)”,以便在准则制定中反映小企业的声音。其后,aicpa分别于1995年6月和1996年8月发表了二个报告:“准则超载——问题与解决方案(standards overload:problems and solutions)”和“非公众公司实务部门准则超载特别行动组报告(report of the private companies practice section special task force standards overload)”,但这些报告并没有在中小企业会计准则问题上产生重大影响。 2004年5月,fasb了“非公众公司财务报告讨论稿”(private company financial reporting discussion paper){17},该讨论稿认为:企业的性质和企业交易比以往更为复杂,公众公司和非公众公司实施复杂的商务战略,形成复杂的所有权结构,使用复杂的风险管理战略,准则制定者被要求对环境变化做出反应,准则体系持续扩张。讨论稿还认为,gaap当前不会因会计主体是公众或非公众而提供有差别的会计基础(即确认和计量原则),但允许在列报、披露、过渡方法和实施生效日上有所差别。 2005年,aicpa认识到,全美占99.7%的公司是非公众公司{18},考虑到非公众公司庞大的数量和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也考虑到cpa在非公众公司财务报告中的职业地位以及日益增长的关于非公众公司财务报告的相关性和成本—效益问题,aicpa董事会成立了“非公众公司财务报告行动组(pcfr task force)”,并了“非公众公司财务报告行动组报告”(private company financial reporting task force report){19}。报告指出:gaap报告的特征在于对委托人的高价值;太多的gaap要求缺乏相关性和有用性;委托人团体中的大多数都相信公众公司和非公众公司采用不同的准则是有用的。行动小组的结论是:应当在有区别的概念和会计基础之上制定非公众公司gaap;现行的准则制定程序应该做出根本性的改变。接着,2005年5月,aicpa理事会(aicpa council)做出决议:aicpa支持发展高质量的非公众公司准则(gaap for privately-held);aicpa管理层应该与faf、fasb进行合作,确定并执行一个旨在发展“非公众公司会计准则”的程序,“非公众公司会计准则”在确认、计量、披露方面与公众公司准则应有区别。在改进准则制定程序方面,行动小组提出:“应改变fasb和faf的组成,使之有更多的人员代表非公众公司有关方面的利益”;“增加非公众公司有关方面在faf的代表,在faf下建立一个新的非公众公司gaap准则制定委员会,只涉及非公众公司有关方面的需求”等。2006年,fasb与aicpa联合了“提高非公众公司财务会计及报告准则制定程序(enhancing the financial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 standards-setting process for private companies)”建议书(a joint proposal)。在建议书中,双方明确:公众公司与非公众公司会计准则是有区别的;应该在fasb制定准则过程中增加非公众公司信息的输入(input);双方同意共同发起并资助一个新的委员会{20},其使命是在fasb制定准则时提供建议,有助于fasb在观念、准则方面区别公众与非公众公司。但是,建议书中也明确指出:“本次改进的目标并非是要创立一套独立的、新的非公众公司会计准则(a separate,new set of gaap requirement for private companies)”{21}。2007年1月,fasb成立了“非公众公司财务报告委员会(pcfrc,private company financial reporting committee)”,该委员会由fasb资助,aicpa行政支持(administrative support),其主要任务是促进fasb在制定会计准则程序中充分考虑非公众公司的因素,以推荐意见的方式提供更多的非公众公司参考信息。可见,直到2007年,fasb尚没有在单独制定非公众公司会计准则问题上作出根本性改变。 pcfrc成立后即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主要是围绕fasb所修订准则或财务解释公告(fin)的推荐意见。2008年,pcfrc首任主席judith o’dell发表了一篇名为“迈向非公众公司会计的路线图——未来可能的模式”的文章。在该文中o’dell指出,非公众公司财务报告委员会(pcfrc)一直关注着ifrs在美国的采纳情况,如果美国采纳ifrs,则非公众公司委员会就要考虑迈向非公众公司会计准则路线图的问题。o’dell 还设想了未来制定非公众公司会计准则的五种模式。这是fasb下属机构首次提出比较明确的非公众公司会计准则的解决方案。 2009年12月,在faf、aicpa以及nasba(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tate boards of accountancy)的共同发起下,一个跨机构的委员会——“蓝带委员会”(blue-ribbon panel)成立。该委员会的任务,根据nasba主席的理解,是对非公众公司会计准则的设定程序进行全面的评估。但aicpa的主席barry melancon认为,关于非公众公司会计准则的各种解决方案均在考虑之中,并不排除任何结果{22}。 中小企业会计论文:对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的几点建议 摘要: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会计核算主体界限不清,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用以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正规原始凭证取得难度大,制度缺失,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以上问题应该结合中小企业形式灵活、规模小等特点,从以下两方面解决:首先是企业自身的不断完善,通过企业管理者自身素质的提高、会计机构高素质从业人员的引进,逐渐与国际先进的制度接轨。其次国家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建立等,从法律上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另外,还要加强国家机关如税务、工商等部门对企业经济业务的监督,引导社会监督等。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尽快规范我国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从而促进中小企业高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 会计规范化的问题不能孤立地看,要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会计规范化的问题。 一、企业自身不断完善 要解决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问题,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企业自身的问题。企业要通过提高企业全员素质、建立健全财务机构和制度、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等措施,苦练内功,不断完善自身。 (一)提高企业管理者素质 我国中小企业目前存在整体管理水平不高、对会计核算机构的重视不够等问题,这与企业管理者的素质有很大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定期举办高级人才业务培训班,广泛宣传新出台的会计法规、会计政策等方面的内容,使企业的领导者了解会计知识,能够看懂会计资料,进行财务分析并做出科学的财务决策;同时,让他们深刻认识到自己在会计工作中的职责,判断自己和会计人员的行为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非法的,真正担当起会计责任主体的重任。中小企业管理者应该认识到,在新的市场形势下,我们要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就必须抛弃陈旧的管理观念,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这其中就包括建立完善的财务机构,完善的财务机构将会改变目前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各种不规范现象。管理者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也应该注意企业全员素质的提高。 (二)加强企业内部监督我们可以参考一些已经经历类似情况并成功克服这些问题企业的宝贵经验,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目前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自身的监督机制。例如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设置独立于企业财务机构之外的内部审计机构,由专门的内审人员履行内部监督职能;不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的企业,可由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企业的经济活动通过互查进行监督检查,也可以通过选举出本企业职工代表组成财会督导组进行不定期联查的形式,实现内部监督检查。通过这些方式逐步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监督模式,促进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 (三)建立健全企业会计机构和制度 中小企业应尽快健全已有的会计机构,并且尽力完善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切实推行会计持证上岗,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按我国会计法律法规规定,单位会计岗位的会计必须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对中小企业必须严格要求,所有会计人员必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方可上岗,这样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把不符合要求的人员排除在企业会计岗位之外。还要针对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现状,加大现行会计制度特别是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培训力度,强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这是全面推进中小会计核算规范的重要环节。培训可以多种形式,如各级地方会计主管部门定期组织会计人员后续教育等等。通过各种渠道的培训和教育,以达到全面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操作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准,切实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守准则,不做假账”,确保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的顺利进行。 (四)全面推进企业会计电算化 很多企业的会计核算还停留在对现金等数据的简单统计上,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会计电算化取代手工记账是时展的必然,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只不过是早晚的事情。会计电算化可以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实现某些信息的资源共享,提高会计工作的规范化程度。因此,中小企业应加快会计电算化进程,为会计规范化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加快中小企业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二是加强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电算化培训,提高操作技能。 (五)全面贯彻落实各项会计准则 全面、快速贯彻企业新会计准则体系。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顺应中国经济快速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需要,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核心,强化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理念,首次构建了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准则趋同、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有益借鉴,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历史性的突破。企业要抓紧时间,组织相关人员学习、了解、掌握新会计准则的实质,更新观念,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新会计准则。 二、优化企业外部环境 在企业自我完善的同时,国家也要加强立法,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近两年来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全国人大出台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反映了国家发展中小企业的战略决策。这部法律从资金、政策等方面为中小企业的创立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还从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社会服务等方面规定了一系列鼓励措施。该法的执行将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发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的困难,创新能力不足,管理水平不高的现状。各级政府部门、银行金融机构及社会服务部门要按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落到实处。同时《小企业会计制度》已于2005年1月开始执行,对于中小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起到一定作用。但是仅通过这一两部法律来规范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从多方面制定法律法规,完善外部环境,加强监督引导。 (一)制定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特点的会计准则 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小企业会计制度》,从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小企业的会计核算,但是还未将中型企业纳入其中。我国还应该制定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的会计准则。在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中小企业的特点。由于中小企业业务量比较少,会计核算一般采用集中核算方式,即由会计机构统一办理,交易类型有限,经营活动比较简单,一般只需要简单的数据,没有对数据产生深层次分析的需要,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对这样企业的会计工作采用不同的规定,在需要设立独立会计机构的企业中,要注意不相容职责的分离,如出纳、总账与稽核,出纳与总账、明细账的分离等,对于会计核算可以适当简化。另外,中小企业行业涉及面广,会计科目设置上应考虑通用性;对于企业财产和与个人家庭支出相互占用的情况,应设置往来账户加以核算;.适当放宽凭证的认定,而非单认定统一发票为唯一合法的凭证,以解决中小企业难以获得合法凭据的问题等。 (二)通过政策引导改善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 我国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不规范的问题是由多方面原因早成的。企业的生存环境良好也有利于企业会计核算的健康发展。例如:我国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政府支持等反与大企业或国有企业相比明显处于弱势地位。这就可能造成企业在资金不足是融资困难,没有足够的担保也得不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有效支持。对于这些问题我认为可以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等措施改善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我国政府已经出台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另外,还可以通过由政府引导建立中小企业基金。包括特定用途基金、担保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互助基金等,其资金来源可以是各级政府金融机构及中小企业的入会费,管理上实行基金封闭运行,集中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三)加强国家机关对企业的监督与管理 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来看,靠企业自身约束来规范会计工作是不现实的,我们应该更多地借助于外部监管,帮助中小企业实现会计规范化。我国的会计监督是由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和企业内部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其中前两种属于外部监督。国家监督是由财政、税务、银行、工商、证券监管等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实施监督。 财政部门首先应指导督促中小企业依《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建立健全账簿体系。根据有关法规规定:中小企业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建立起较为完整的账簿体系,发现不符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的,要及时严肃处理。财政部门应加强工作指导,帮助中小企业依法建账。其次,应加强对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监督。财政部门应依据有关法规做好以下工作:(1)对中小企业会计人员实行资格证书管理制度。企业聘用会计人员必须达到一定学历、持有国家财政部门认可的资格证书,否则予以惩罚。(2)定期对中小企业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并充分发挥其作用。(3)对没有认真履行职责的会计人员,要取消其任职资格,吊销有关资格证书,不得再从事会计工作。最后,财政部门应督促中小企业建立、健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核算制度。 税务部门也应改进查核方式,侧重于进行实质性查核,确实扫除逃漏税企业,以建立公平的纳税环境,改进税务人员对于中小企业的态度,并建立税务人制度,以增加税务申报速度,减轻税务人员的工作负担,以便全心进行查核工作。 (四)加强社会监督 社会监督是以会计中介机构为主体,由其接受他人委托,对有关单位的会计工作进行审计、验资等工作。从 我国目前的会计监督体系来看,社会监督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创业板快在我国股市的整体上市,民间会计机构的重要作用也更加明显。同时我们也看到政府部门直接进行企业会计工作的监管,其监督成本相对较高,监督的有效性也比较差,易引发腐败等社会问题。内部监督职短期内难以起作用,因此政府应转变监督方式,在抓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基础上,重点去监管那些监督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中介机构,不断加强社会监督。使会计师事务所成为中小企业外部监督的主导力量。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中小企业目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各种不规范现象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我们就应该通过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在较长时间内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渐改变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的现象,引导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中小企业会计论文:论如何完善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间,我国中小企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上升,在促进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维护社会稳定,增加就业,推动科技进步等发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生产成本持续上升,企业经营难度增大,加上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的制度的不健全,这些问题不解决,很容易让企业陷入困境。笔者做了大量相关的研究,结合从事的职业,对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提出几点对策。 2003年,国家四部委联合下发《中小型企业标准暂行规定》,提出以年末从业人员数量和资产总额为核心指标的评定标准,2011年6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四部委又对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进行调整,将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我国的中小企业的特征为:一是所有制结构灵活多样,投资主体多元化,船小好调头,发展迅速;二是我国中小企业近几十年的发展都是依赖密集型的生产方式获得成功,但是随着买方市场的逐步形成,工人工资的大幅度增长,中小企业的劳动密集型逐渐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所以提高科技装备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成为企业摆脱低附加值、重复性投资生产的重要出路;三是中小企业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发达,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发达,内部地区相对落后;四是中小企业涵盖范围广,分布地区分散,主要是各地方的乡镇企业;五是中小企业存在着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窘境,一些小企业处于竞争的劣势地位,很难与大企业相抗衡,且短时期内,很难转变这种态势。以上五种特征决定了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着会计核算等方面的问题。 1.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成长了很多,经历了改革开放几十年的洗礼,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各项制度逐步完善,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然而,各中小企业在会计核算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会计人员配备不齐全,机构设置不尽合理 我国大部分企业基础较差,对管理不够重视,造成会计机构设置层次不清晰、分工不具体等问题,有的微小企业为了解决成本,甚至不安排会计人员或者安排自己的亲戚担任会计,有的甚至是一点儿会计知识都不具备,更不用提持证上岗了;还有一部分采用的会计外包的方式,兼职会计问题严重,流动性强,管理性差。同时,还存在着会计人员学历层次低、会计人员老龄化、会计培训不到位等问题。中小企业会计人才缺乏一方面与经营者的个人素质和重视程度有关,另一方面也由于企业规模小,激励方式有限,对优秀会计人员的吸引力不够,造成会计人员招不来,留不住,发展不好,人员不稳定,跳槽现象严重,这些都对企业会计核算水平造成了直接影响。 1.2核算主体不清晰,违规问题严重 中小企业具有“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同时也有产权不明晰,管理不规范的劣势。我国的很多中小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高度集中,投资方和管理方混为一谈,产权不明晰,都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了困难,由于有些企业对会计工作不够重视,不按照规定记账,造成会计核算中很多不规范的地方,比如不设立账面,以票代帐,或者账面管理混乱。在会计核算方面,有些企业用记账的方式操纵利润,或者用收入不计入账面、虚增成本等手段逃税,给国家带来损失。有些中小企业不按照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折旧进行分类,而是根据自己需要尽快处理等等,这些操作都没有认真执行相关规定,而是按照经营者的意图随意更改账面,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另外,还存在着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在交易时愿意和合作方执行较低的价格,会计记账时采用不合规的收据入账或者根本不入账,不仅仅违反会计制度,也有悖于法律的要求。 1.3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监督 通过走访,我们发现很多中小企业没有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或不完善或根本没有,有的企业虽然各项规章制度齐全、财务制度健全,但在执行中形同虚设,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一些企业经营者虽然看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但是因为企业小,觉得时机还不是很好,有的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现有的管理人员素质无法到达建立完善制度的程度,制度不健全对企业的损害是显而易见的,给企业带来了一些负面的作用,不仅造成内部管理混乱,造成企业资产流失,人员流失,会计失真,无法为经营者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损害了企业的根本利益;而且也对外部管理和监督带来了很多困难。由于一些中小企业的管理者经常干预会计工作,会计很难独立的处理会计问题,而是受制于老板,按照经营者的意图调整会计,无法真正发挥会计的监督作用。 1.4对会计档案重视不够,会计资料保存不善 一些中小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没有按照要求将会计档案保存好,既没有专人负责资料的管理,也没有固定的地方存放,造成大量的会计报表和会计凭证随意堆放,到账会计资料损毁、丢失的事情经常出现,这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比如上市对会计信息的披露要求等等,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应加强管理,切实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2.解决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问题的对策 当前,由于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很多问题,会计核算执行不严格,会计信息不完善的问题比较突出,因为应加强以下几点工作。 2.1建立相关会计机构,提高从业人员工作水平 中小企业管理者要高度重视会计核算工作,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建立相关会计机构,同时,根据业务开展情况,安排和企业规模相匹配的会计人员,招聘会计人员第一需要人数要充足,不能仅仅配备一名人员应付会计工作,第二综合素质要高,一般应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规模较大的企业甚至需要中级职称以上的会计。会计人员绝不仅仅是记账这么简单,还有对日常经营状况进行监督,为经营者和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为了招得来、留得住这些会计人员,要制定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制定培训计划,对留下来的会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尤其是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确保他们按照会计法和会计准则进行账簿设置,照章纳税,加强对日常账面的处理的练习,掌握基本技能,提高业务能力和道德素质。 2.2规范会计日常工作,提高工作能力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会计核算主体的管理,使之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成为我们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我们要密切关注会计核算范围的新变化和新特点,会计部门提供的会计信息要提供给管理者、经营者和有关国家经济管理部门。会计工作关系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处理的好坏不仅仅影响到企业和国家间的利益分配,也涉及到工人工资的发放乃至社会的稳定。所以,企业经营者要高度重视会计核算工作,做好风险防范,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度,使会计信息公允的反应企业的经营情况,为经营者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准确的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预测企业发展前景。 2.3加强外部监督管理,完善企业各项制度 如果随着中小企业的发展,经营者的水平不能同步提高,企业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弊端就会逐渐显现,比如岗位设置不合理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就会妨碍内部控制指标的实现。如果企业会计核算做不好,会计监管不力就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甚至会造成企业的财务风险。所以,企业要随着规模的扩大,加强对财务会计的重视程度,加强企业外部监管,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会计核算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我国目前的中小企业发展特点决定了不能依靠企业自身的自律来加强对企业会计核算的监管,更多的还是依靠来自政府部门的外部监管,对中小企业进行会计规范,所以按照有关要求,企业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建立完整的会计制度,对于没有按时按规定建立账簿体系的要严肃处理。同时,财政部门和税务部门也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工作指导,帮助中小企业建立完善的账目和会计核算制度。
房地产管理论文:谈房地产销售队伍管理问题与措施 论文摘要:本文基于工作实践,分析了目前房地产销售队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着重介绍了房地产企业应该加强销售队伍的专业知识培训,积极树立良好的房地产销售服务态度,提高房产销售的营销策略和技巧等具体的解决措施。希望有关人员加以借鉴和参考,从而探讨出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案去完善房地产销售队伍的管理工作,提高房地产行业的效益。 近些年来,房地产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关注的主要热点之一。由于房地产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当中,房地产的销售管理问题因而也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房产销售队伍的管理问题直接关系到房产企业的利润和信誉,针对目前房地产销售队伍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不足之处,房产企业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而能够促进房地产销售额的提高,增大企业效益。 1 房地产销售队伍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销售人员专业知识不强 很多房产公司的销售人员都是直接源自于一些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对具体的房地产知识没有一个深入的研究和了解,这样就造成了销售人员专业知识不够全面的现状。这种情况下,销售人员在销售过程中面对客户很难对房地产产品有一个系统的介绍和展示,没法让客户掌握产品的信息。销售人员专业知识不强可能会直接导致整个房产企业的形象下降,对于房产企业的声誉也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消极影响。 1.2 销售过程中服务态度不好 房产销售过程中,很多企业的销售人员服务态度不好,缺乏足够的耐心和亲和力,这样让很多的看房和买房者极度反感,对销售额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很多房产企业在销售人员的培训过程中,缺乏相关的心理素质培训。由于销售人员没有意识到房地产销售的特殊性,因此他们在销售过程中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销售理念和销售态度,使得销售过程中他们的心理状态表现的不够成熟,进而会出现一些服务耐心度不够甚至与客户产生矛盾之类的现象。 1.3 营销方面技巧单薄 营销技巧是任何销售队伍都必须掌握和研究的。然而,很多的房地产销售人员对于相应的房地产营销技巧都略显单薄。在销售过程中,很多销售人员没有针对在营销方面遇到的失败案例或者受到的挫折等进行具体的分析,去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以及了解他们在买房时所具体看中的信息,这样对他们营销技巧的提升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此外,房产企业没有在销售培训中针对营销技巧进行专业的培训和考核工作,无法引起销售人员对营销技巧的重视。 1.4 销售管理制度混乱 第一,资料管理混乱。有些知名项目的样板间,堆着认购书和客户签署的购房合同,杂乱无章,根本无法准时查阅客户的履约情况。实际上这种常规的资料管理很容易做到。 第二,员工管理混乱。在有些房地产公司,不同的销售小组由于和总监的关系有远有近,折扣也有大有小,容易造成压低折扣抢客户的现象,这严重损害了公司的利益。当公司面对员工投诉时,没有任何相应管理措施,导致销售工作混乱无序,销售人员乱给折扣,让客户对项目失去信心不敢下订单。 第三,销售部和其他部门沟通无序。许多项目的销售部门与工程、财务等其他部门的沟通不足,某公司因此出现过严重违约事件。国内某知名房地产公司在其深圳某着名楼盘第七期开盘的当天,发现9套房屋与楼书说明不一致。负责销售的副总经理当时惊出一身冷汗。事后经查明,原来工程部因设计变更直接取消了原有阳台,而销售部竟然没有接到任何变更的通知,依然给客户签署了有阳台的平面图的预售契约,几乎造成公司无法履约的严重后果。 2 加强房地产销售队伍管理的具体措施 2.1 加强销售队伍的专业知识培训 针对目前很多房地产企业的销售队伍专业知识不强的现状,为了提升房产企业的销售份额,加强销售队伍的专业知识培训显得尤为必要。首先,应该加强销售人员对具体的房地产产品的知识的了解。比如说,销售人员对商品房的户型特点、房产合同的具体注意事项、银行的按揭程序以及一些住房公积金方面的知识。这样销售人员在销售过程中才能针对消费者的具体情况作出一系列的房产介绍,提升销售环节的效率,使消费者在选购过程中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买房的信息。其次,销售人员还应该掌握一些楼盘的大致销售规律。数据显示,新盘开市后,许多的消费者因为地理位置、升值空间和投资效益等问题,会购买40%到60%的商品房,这段时期也是房地产销售的高速增长阶段,此后房产企业会进入一个较为平稳的销售阶段。房产销售人员掌握了大致的销售规律,就能在销售过程中,针对不同的销售时期做好相应的销售安排,避免销售进程显得盲目的情况,最大程度的保障商品房的销售份额。最后,房产企业还应该提高销售人员的具体的内部装修知识,这样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消费者在选房购房中提供一些更加人性化的意见和建议。总而言之,在房产销售过程中,房 产企业应该加强相关的房产专业知识培训,才能形成一个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的销售队伍。 2.2 积极树立良好的房地产销售服务态度 一个良好的销售服务态度是房产企业高信誉高水平的体现,但是很多房产企业的销售队伍对于销售人员的工作服务态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为了让消费者在选房和买房过程中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服务环境,房产企业应该积极树立良好的房地产销售服务态度。培养销售人员的耐心和亲和力,是为消费者提供贴心服务的一个重要途径。销售人员在销售过程中应该保持良好的工作形象,微笑待人,这样就能让消费者在选房买房过程中感觉亲切。同时,销售人员对于一些房产的细节应该进行耐心的讲解,不能够因为一些消费者的繁琐问题而不耐烦,进而出现反感等问题。此外,对于一些在销售环节中销售人员与消费者产生的矛盾,销售管理部门应该要找出来进行相关的心理指导,对于情节恶劣的人员,企业应该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在销售过程中,销售人员应该时刻谨记消费者就是上帝的原则,通过成熟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服务态度为销售工作作出更多的努力和贡献,提升房产企业的销售水平和实力。 2.3 提高房产销售的营销策略和技巧 提高房产销售的营销策略和技巧是保障销售效益的另一个重要手段。目前,很多房产销售人员的营销技巧都略显单薄,这样对房产企业的销售竞争力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针对房地产客户的一些购买心理,销售人员应该作出具体的营销策略,采用一定的营销技巧来成功推销自己的商品。比如说,一些消费者会专门打电话来询问相关的房产信息,这个时候销售人员要关注消费者具体重视的房产信息,扬长避短,作出自己的房产商品相关优点的具体介绍, 巧妙地引导消费者去关注商品房的巨大投资优势等问题。当然最好的推销途径就是能够邀请客户来亲自看房,这样就能在具体的看房过程中进行相关的介绍了。在销售过程中,销售人员一方面要引导消费者去积极了解房产信息,另一方面要配合消费者去发现相关的房产细节问题,并作出具体的解说,这样既能体现了销售人员的真诚态度,又能不断满足消费者的购房需求。只有销售人员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通过销售过程中的不断摸索,逐渐提高房产销售的营销策略和技巧,才能够提升整个销售队伍的水平。 3 总结 总之,目前房地产的销售队伍管理中还是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房产企业应该努力提高销售人员的相关专业知识,树立一个良好的服务态度,不断提升销售人员的营销技巧,才能形成一个高水平的房地产销售管理队伍,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 房地产管理论文:房地产房地产企业管理模式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行业的高速发展、环境的剧烈波动和竞争的加剧,房地产企业开始进行大规模跨区域扩张和并购整合,规模化、集团化成为房地产企业的发展趋向和重要特征。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房地产企业的竞争日渐加剧。当前,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已成为房地产企业的重要特征,而这种发展趋势对房地产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价值链理论为视角,在分析房地产企业的价值链构成的基础上,对房地产企业价值链运营管理模式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房地产,价值链,房地产企业,管控模式 1房地产企业的发展趋势 规模化经营是“指企业采用生产要素凝聚和重组的经营方式以及由此所决定的经济效益”。规模化发展要求房地产企业从以往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向集约式、精细化转变,它特别强调企业管理的专业化能力,同时要求企业的组织结构清晰、各组织模块职能明确,业务单元划分适当,并且相互之间的联系通道顺畅,业务流程管理高效。 集团化发展对房地产企业的管控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以及专业化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它要求集团总部能够从整体上保证各职能模块和业务单元的有机运转,且高效地掌控不同区域的多项目运作;同时,不同区域的项目在开发时还要保持协调运转、规范运行,以保证高效顺利地完成。另一方面,必须更好地配置企业资源,做到优势互补,互相推动,有效降低管理成本。 规模化、集团化已成为当前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趋势,在其促动之下,母公司的管理幅度迅速加大,母公司不能身兼项目操作者和管理者双重角色,企业从“母公司―项目公司/项目部”的架构向“总部―区域联动”的集团模式转型成为必然。相应地,现有的房地产企业的组织管控模式也应做出必要的调整与创新,否则难以适应发展的要求。 2价值链理论 1985年,迈克尔?波特首次提出“价值链(Value chain)”管理理论,其认为,企业的价值产生于包括生产(投资)、经营、销售、服务和内部管理的各个环节以及各环节协调运作产生的整体价值增值,而这一相互联系、彼此促进的价值产生的动态过程就是价值链。 价值链具有如下特性:(1)企业的价值活动只要包括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个方面,其中基本活动主要是直接创造价值的业务环节,而辅助活动主要是企业的内外部管理活动;(2)企业的价值活动其各环节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环节完成自身的工作内容后,传递到下一环节。价值链上的参与者通过纵向上和横向上的分工协作,实现价值增值。(3)企业竞争优势来自于成本领先和差异化,而从价值链角度来看,企业竞争能力和效率的提高主要来自于价值活动本身和最优化、协调的价值链活动。 3房地产企业价值链构成 按照价值链理论,房地产企业的开发作业流程,同样也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个方面。 3.1房地产企业价值链中的基本活动 (1)前期研究决策阶段:通过缜密细致的市场调研,结合企业自身综合实力,对目标地块的购买与否进行可行性分析。对于已购买地块进行前期研究,确定项目业态和开发模式,进行价值研判与决策。 (2)规划阶段:根据前期决策,委托设计单位对已获得地块进行策划设计,形成良好的功能规划和市场识别,将土地最大限度实现增值。确定设计方案后,依法对拟建地块进行规划保健,获得许可。 (3)工程建设阶段:通过招标比选,选择最优施工企业,使其有能力完成设计方案,实现低成本、高质量施工,并对工程施工进度、质量、安全进行有效控制。工程建设是对土地、建筑材料等原料通过作业投入成本,使之转化为产品价值。 (4)销售阶段:在取得房屋销售许可证的基础上,对产品进行推广与销售,并根据客户需求反馈,对在建和后期拟建产品设计和建造进行修正,实现销售价值最大化。 (5)物业管理阶段:产品开发、销售完成后,对产品进行物业管理、保修和后期维护。 3.2房地产企业价值链中的辅助活动 房地产企业价值链中的辅助活动都是围绕具备房地产特有产业价值链特性的基本活动的开展而开展的,它穿插、融合于房地产价值链运作的整个过程。 (1)战略定位管理: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宏观战略,作为具体经营方针制定的依据,保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发展。 (2)财务和人力资源管理:人力和资本是企业发展重要支撑要素。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要利用合理的薪酬、培训、晋升等机制,促进知识资源的积累和应用;财务管理是就做好企业的投资管理、营运资金和筹资管理以及 税务筹划。 (3)企业文化: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企业文化是企业重要的价值附加值来源,在凝心聚力、品牌推广、市场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4)企业创新:在激烈竞争的房地产市场中,技术、产品、销售和管理等方面的创新,是企业不断获取竞争优势和获得价值增值的重要手段。 4价值链运营管理模式 价值链运营管理模式是以房地产价值链为核心,按项目开发流程实现一体化协同。公司所有职能模块和业务单元均基于价值链定位,从业务线、职能线及战略、管理、审计线三个层次各自承担相应职责,整个价值链上横向的各个协同单元成为利益共同体,互为依存,互为客户,各自形成可以量化的对整体价值链的贡献,通过协同提高效率,从而实现整个价值链的价值创造最大化,形成横向一体化。相互协同又相对独立的各个业务单元和模块作为“小价值链”,通过积累形成各自的专业化优势,提高专业化能力,形成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的相互作用提升集团整体优势,从而形成集团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根据上述价值链理论,将房地产企业的价值链条整合为横向一体化协同和纵向一体化协同。横向一体化协同注重提高运作效率、降低成本;纵向一体化协同注重知识积累、专业能力的提升。 4.1横向一体化协同 首先由四大中心――战略研发中心、产品设计中心、制造中心和营销中心串成项目开发业务链条,这是地产企业价值链的核心和主干;由财务、人力资源、企管等职能部门搭成资源提供、职能管理和专业化服务的支持平台;业务链条以支持平台为依托开展经营活动,相互作用,形成立体协同的价值链。这条链延伸到企业外部与战略合作伙伴和利益相关方(如:供应商、建筑商、设计公司、装饰公司、销售等)对接串联起来,就构成了房地产企业的整条价值链。 基于价值链,四大中心作为业务单元分工明确、准确定位。战略研发中心侧重于集团战略研究,目标计划及项目的高、精研发和经营环境分析;产品设计中心侧重于项目规划与设计,致力于环保、节能、舒适、温馨、有品味的品牌诉求和产品设计;制造中心侧重于产品制造过程的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以及产品制造的高效率、低成本;营销中心侧重于营销和服务,基于消费者心理,研究需求趋势和营销方式,建立营销管理和服务特色;与客户、合作伙伴相互尊重、关注共赢;实现价值链创造价值的做大化。 基于价值链,业务单元与资源提供和职能支持模块互为依存,互为客户。创造是所有业务单元和模块的共同取向。这样,就会产生协同效应,并打破部门和业务单元之间的界限,实现价值链的价值最优。具体工作中,各业务单元和模块在各自分工负责的重点工作和领域内首先努力做得最专业、最有效率,然后主动地参与价值链其他环节的工作,从不同的视野贡献智慧,避免漏洞,防止风险。 4.2纵向一体化协同 纵向一体化协同就是在价值链分工明确的前提下,各业务单元和模块工作范围相对固定,业务聚焦,打造专业化团队,提升专业化能力。纵向一体化使专业技术人员或其他专业人员有参与更多项目、更多业务的机会,有利于员工个体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成为专业化人材,并通过专业化发展的通道成长,实现自身价值。同时,各业务单元和模块作为专业化团队,有了人才培养的途径和良好机制,团队内更容易培养知识分享的气氛,从而更有利于知识的积累,进而形成专业化优势,提高价值创造的能力,能为价值链的价值贡献更大。 价值链运营管理模式一种以价值为核心的管控模式,它将整个项目运作过程都纳入到集团的管控范围之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集团的管控能力;并且通过业务单元和职能模块的设置,一方面使得房地产企业组织的架构更为清晰,业务流程更为顺畅,另一方面这种调整弱化了职能部门的权力,强化了职能部门对项目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意识。因为在一体化趋势下,各部门只有通过不断的沟通与协调才能实现价值,进而也避免了各职能部门高高在上,缺乏服务意识的现象,使项目运作过程中公司的各种资源可以达到最大化利用。此外,重要的是将各职能部门对应于相应的业务单元使各部门的专业化优势能够更好地发挥,而且这种围绕业务流程的专业化优势整合促进了公司整体竞争力的提高,使其更加能够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竞争与压力。 房地产管理论文:房地产企业在房地产开发全过程中的工程造价管理 投资大、周期长,成本构成比较复杂以及控制的难度比较大是房地产企业的几个显着的特点,在当今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各行各业的竞争越来越为激烈,房地产虽然在我国的起步比较晚,但是随着这些年的不断发展,它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竞争的激烈程度也愈演愈烈。要想使得房地产企业的投资收益得到明显的提高,那么对于房地产工程项目能够有效地控制其工程造价,使其在一定的预期范围内上下波动,并且通过控制工程成本来降低房地产工程的成本,这是工程造价管理的一个关键因素所在。对于每一个房地产企业而言,加强房地产项目的全过程成本管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其最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利润目标,为了达到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每个房地产企业都必须将重点放在如何在房地产开发的全过程中有效实施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防止投资的突破限额不仅仅是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促进并加强建设管理体现了控制工程造价更为积极的意义,这样就能够使我们有限的使用资源在一些造价管理措施的作用下得到最为充分以及合理的利用,使其充分发挥体现它们的价值,最终使得房地产项目的建设达到最佳的效益,促进社会的不断的发展。 1 我国房地产企业的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现状 我国在当前的房地产市场中进行了国家的宏观政策调控,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的竞争随着国际金融风暴的扑面而来,变得愈加激烈,房地产激烈的竞争形势导致了房地产企业经营越来越困难,销量下降以及售价下跌这一直接的后果,由此可以见得对于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进行进一步的管理显得非常的必要的。我们可以看到在实际工作中房地产企业当前的状况并不是太乐观,在成本管理方面明显的还比较滞后,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一下是问题的具体的体现。 我国的房地产企业的成本是一种典型的会计成本,目前我国的成本控制基本还处于事后控制,事后往往只是注意后期项目结算的成本管理,施工前施工图纸的设计及其优化才是成本控制的重点却总是被忽略。导致房地产开发企业缺乏投入成本竞争意识的原因主要是房地产开发者受传统观念以及房产开发企业高回报的利润率的影响较大,房地产企业的管理人员往往忽视了成本的控制和管理,造成了很大的浪费,财务人员对开发产品形成全过程的成本控制却显得力不从心,他们仅仅只是根据合同来控制项目的开发成本。除此之外,我国的很多房地企业并没有将成本控制、人人有责落实到位,似乎认为房地产产企业的成本控制只与老板和造价工程师有关,只需要他们操心和管理。但是这种观念是非常不利于房地产企业的更快更好的发展的,我们必须认识到,如果想要做到科学的成本管理工作,那么就需要公司的全部人员共同参与其中的;如果要想使得使公司的成本管理工作开展顺利并且可以有效运行,那么只有公司中各个部门员工都发挥自己的长处,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参与,各尽所职,才能不断地为公司创造更多的利润。 2 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前提 只有努力的坚持把重点转到前期阶段上来, 才能够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在房地产企业中的工程造价控制方面,未雨绸缪,及时的对于一些关键的控制要点和主要因素进行更好的捕捉,进而做到更好的控制和管理,这样往往可以使得前期阶段的工程造价的控制更好的被掌控,起到的将是事半功倍的结果。很多时候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前期的策划管理阶段的重要性是完全不容的小觑的,只有做好了前期的准备阶段,才可以对房地产项目的全过程有一个全局的了解。在前期的阶段中,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与信息管理等多方面采取不同的措施做到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一直以来,控制工程造价最为有效的手段就是技术与经济的相互结合,但是在我国因为工程造价的发展时间和状态的各种因素,所产生的技术和经济相互分离的现状是一种不太好的现状,这种状态亟待改变,使得工程造价能够不如技术和经济相互结合的正常轨道中一直发展下去。则应该在经济合理的基础上同时做到了技术的先进,只有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按照原先就已经拟定好的计划和一系列的标准,采用有效方法,并且把对于工程造价进行有效以及合理地控制之一观念积极地渗透到建设项目所运行的各项设计和施工的措施中去,才能真正做好房地产企业的工程造价的控制和合理的管理。 3 工程造价控制的原理 对于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而言,主要是指行为主体按照事先所做好的策划能够实现预期的目标,它在建设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使房地产企业能够在各个建设项目中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并且进行合理的分配,就必须在投资的各个阶段做到随时纠正产生的偏差,实现工程造价控制的目的。 4 房地产企业如何有效实施工程造价的管理 4.1 房地产项目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对投资机会选择和进行可行性研究就是工程项目的决策阶段,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的使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这两项,决策阶段并没有包括在其中,但是它的各项技术决策对该项目的工程造价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其影响程度根据有关的研究和调查以及相关的数据,能够达到百分之八十到百分之九十。 4.2 房地产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对建设项目进行全面的规划并且具体描述实施意图的这一具体的过程,百分之九十房地产项目对房地产项目投资的影响房地产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这一阶段。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了更好的保证设计的先进性,合理性以及正确性,应通过设计招投标来选择优秀的设计单位,这样才可以很好的避免因为设计质量问题而出现的 工程洽商这一环节,在建立完整的限额设计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实现对投资限额的控制和管理。 4.3房地产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房地产的施工阶段的工作是招标阶段的一项往外扩展的过程,在房地产的建设全过程中,各个阶段所投入的金钱是不一样的,这是以项目的建设个阶段为依据的,同时各阶段的重要性和难易程度也活多或少的起到了一切投资的数量大小的决定作用。建设单位应该严格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对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方案进行优化,选择出一个合理实用的方案,我国房地产的工程造价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水平将会不断的提高。 5 结语 在房地产开工程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应该致力于对那些影响到了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突破传统的管理模式,继而采用更为先进更为系统的的科学管理方法对其进行严格的投资和造价控制,从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入手,找出控制要点,突出重点管理,才能达到有效地进行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的预期目的,同时为了使使各种资源得到充分而合理的利用,则应该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以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房地产管理论文:浅谈关于加强房地产行业税收管理的思考 论文关键词:房地产行业 税收征管 一体化管理 论文摘要:房地产行业的税收是地方税收收入的重要来源,本文对房地产行业在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预防措施和管理方法。 随着城市建设及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税收收入大幅增长,己成为地方税收收入的重要来源。但由于建筑房地产业涉及的税种多、征管的难度大.税源管理仍存在较大漏洞。为了提高该行业税收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进一步发挥税收的调控职能.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在现行管理体制下落实各项管理要求的同时.通过整合现有征管资源.加强部门协调配合,搞好各征管环节的衔接。进一步做到应收尽收。现结合房地产业税收管理的实际。就加强房地产业税收管理谈几点意见。 一、房地产行业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 (一)房地产行业企业纳税意识不强。目前,大多数房地产行业企业是地方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开办的.这些企业曲解地方的优惠政策.甚至有的认为自己是招商引资企业.在税收方面享有优惠、得到“照顾理所应当: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对自己的纳税义务和有关税收政策不清楚.特别是对预收房款、以房抵顶工程款、代收款项等特殊税收政策更是知之甚少。 (二)房地产行业企业财务核算不健全。一是财务制度混乱。账务不全.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建账。二是收入不实。有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采用预收售房款的形式.因未开具正式发票.预收款长期挂在账上.不作收入.有的甚至无账可查。三是虚列成本。多数房地产企业由于工期长,与建安施工结算不及时.成本核算未严格执行权贲发生制、遵循配比原则.有的仍然按收付实现制即对成本采取支付多少.就列支多少:对末售房面积。收入未转但成本已提前列支.造成收入、成本不配比。因而无法核实其真实成本,也就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盈亏情况。有的按预计数开具收款收据入账。造成成本虚增.同时存在大置的不合法凭证或没有取得凭证。 (三)政策宣传力度不够.政策执行不能到位。目前。在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和房地产开发、转让诸环节分别征收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印花税、契税等税种。由于涉及的税种较多,房地产方面的税收政策又不能及时、全面地送到纳税人手中,使一些纳税人无法对房地产相关税收政策有所认识。同时由于房地产开发商税收法律意识淡薄,又不积极配合也增加了征收难度.导致房地产企业相关税收政策执行不到位。 (四)税收征管力度不够,漏洞较为明显。由于房地产行业的会计核算复杂,涉及税种相对较多.使得征管难度加大,再加上税务部门征管手段的落后。房地产行业税收基础管理工作不扎实.使得房地产行业的税收征管存在较多的缺失。主要原因:一是税务人员管理的不衔接。如房地产企业在开发前期主要涉及施工企业的建安营业税,开发中期主要涉及到销售不动产的营业税.而在开发中后期涉及企业所得税。在通常的税收日常管理中,税务人员偏重于营业税的征管.而忽视了对企业所得税的管理。二是行业税收管理措施不到位。如目前对企业所得税的征管.有核定征收、查账征收,还有以工程为单位.待工程完工后进行结算征收等.而土地增值税则由于提供税款不多.计算程序复杂,以及预征政策落实问题.使得征管上存在较大的漏洞。三是发票控管力度不强。主要表现在:其一.施工企业结算不开具建安发票,无法确定工程成本。其二,房地产公司不开具销售不动产发票.在企业隐瞒有关情况时.难以确认收入,从而影响税款征收。其三.房地产公司与施工企业大量使用白条结算.混淆纳税义务时间.少申报收入。四是房地产行业流动性强。流云力JIl生强是房地产行业的共同特点,目前,全市外来房地产开发公司都是外地的固定业户.往往以回总公司汇总纳税为由.不愿接受经营地税务机关管理.但按照国家政策的规定.他们中无一符合回总公司汇总纳税的条件.并且在我市累计经营期限大都超过了180天.应该接受经营地税务机关管理。流动性强的特点给税收管理带来一定困难.稍有疏松.极易形成漏征漏管。 (五)税收违法打击不够.检查工作力度不到位。 目前,地税机关检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性管理较弱,给那些少缴、不缴、甚至偷逃税款的人有机可乘。造成税源的白白流失。另外,对偷逃税的处罚不严.虽然刑法、税收征管法又寸偷逃税行为有明文处罚的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税务部门往往以补代罚,以罚代刑,使偷逃税的人总存有侥军的心理。如契税是一次性的行为税,涉及的纳税人面宽且复杂.事后监督检查.追缴税款相当困难。目前.产权交易双方或者中介机构采取瞒报成交价,t丁立假合同等手段降低计税依据以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由于税法对这类偷逃税行为没有相应的处罚条款.加上查处不严,致使开发商、中介机构以及产权承受人肆无忌惮地弄虚作假,偷逃国家税款。 (六)部门配合缺乏合力,税收管理外部环境有待改善。虽然新的税收征管法对有关部门协税护税职能作用作出了明确的法律规定,但现实中由于部门利益驱使.造成部门配合不力,协税护税组织不够完善.更增加了管理难度。税务部门在具体进行房地产税收征管过程中.一些基础信息来源于房管、土地等部门。但由于彼此不属于同一领导部门.以及没有一个具体的法律或规蕈来约束相关部门对房地产业的协税护税行为。致使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乏力。税务部门对房地产业税收的征管工作.普遍需要依靠相关部门的协助配合。才能掌握房地产企业的税源资料.但在买际工作中。出于种种原因很难形成部门合力.由于涉及的部门较多,其各自又有各自的管理程序,目前相互之间的合作只处于相互约定和协商的状态。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必须召开部门间的协调会议才可解决.缺乏相应的激励制约手段,未能实现信息共享.难以实现房地产行业税源的源泉控制。 二、对房地产行业税收管理的建议 针对房地产行业税收征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房地产税收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进一步发挥税收的调控职能,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在现行管理体制下落实各项管理要求的同时.通过整合现有征管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加强部门协调配合.搞好各征管环节连接.实施一体化管理。 (一)优化服务,加强有关税收政策的宣传和财务核算的辅导。一是通过印发宣传材料、宣传手册.在新闻媒体、税务网站上开辟宣传专栏,举办专门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将国家房地产政策特别是相关税收政策传达给每一个企业负责人、财务人员和办税人员:二是主动深入企业宣讲有关政策,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帮助健全财务制度.规范财务核算.减少房地产行业企业的纳税风险。还可通过设立招商引资绿色通道,优先为外来房地产企业办理相关手续。三是经常向地方政府汇报工作,将房地产税收管理情况进行专题汇报,向有关领导宣讲房地产税收政策,帮助分析规范房地产行业税收管理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大限度地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通过依法开展热情、规范的税收服务,提高企业自觉纳税的意识.使之熟练掌握税收知识和办税技能.用诚心、诚信营造良好经济税收环境,赢得地方政府、社会各界特别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理解和配合,留住外来商家。 (二)革新税收征管措施,推进税收精细化管理。一是全面推广分户全程管理模式。对房产开发项目实行“栋号管理".按施工栋号或商品房销售的栋号登记台账.一栋一档.全面掌握每一栋号的成本、核算和销售情况,实施税源监控:同时对房屋土地权属进行普查并建立征管台账:实现房管、土地部门的产权档案信息与税务部门共享.由档案建台账。通过三套台账完善管理模式。二是加强发票管理工作.把房地产企业向用户收取订金、预售房款的票据全部纳入地税发票管理。定期检查房地产企业发票使用情况.核对发票的金额是否与房屋实际销售的价格一致,对违规操作填开的发票.严格进行处罚。三是加大税收检查力度。打击房地产业涉税违法行为。重点对无证户、挂靠户、承包户以及以房易地、以地易房或私下交易方式从事经营开发的业户进行重点监控。同时抓好房地产行业专项稽查.堵塞漏洞。可以采取一条街一幢房产逐个清理的拉网式清查办法:对不依法接受税务管理或偷逃税行为情节严重.造成不良影响的,予以严厉打击并公开曝光。起到打击一个、震慑一片的作用.确保房地产业税收不流失。 (三)有针对性地采取核定征收的办法。对那些财务核算不健全.税基不真实,收入总额及成本费用支出均不能正确核算.不能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纳税资料的纳税户.可以采取核定征收管理方法.包括定额征收和核定征收。对挂靠户、承包户应按照同行业同规模水平从高核定征收.在具体操作方面可以按照核定应纳税所得率确定应纳税所得额.按商品建筑面积乘以市场价格核定计税营业额等方法。 (四)加强联合控管力度.建立健全协税护税网络。房地产行业的税收管理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因此税务机关要建立健全协税护税的控管网络.严密监控房地产行业税收的税源动态。首先.加强与土地管理、房产管理等部门的联系.建立信息共享传递制度。把握土地使用权的取得、项目审批、预售及销售、产权登记、二手房交易五个关键环节.全面掌握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涉税资料。建立房地产税收电子档案,实行全程动态跟踪管理.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其次.以契税征管为契机.全面掌握税源信息。实施一体化管理。主要是以契税征管为把手.严格执行“先税后证"的有关规定。以证控税.堵塞漏洞.把住税源控管的关键环节。再通过征收机关闻的配合。准确、快捷传递信息。实现信息的互通共享。凡不持税务部门监制发票和税票.房产、土地部门不予办理产权证照。从制度上堵塞税收流失的漏洞。税务机关要充分利用契税征管中获取的信息.明确责任人。跟踪掌握有关房地产税收的税源情况.对有关税收实施有效管理.提高税收的管理质量和效率。 (五)建立健全房地产信息库。按照房地产企业的开发流程。在房管、规划、国土等部门的配合与支持下。健全部门联动的税收监控网络。多方采集房地产企业的涉税信息.对房地产权属转移双方的名称、识别号码.房地产的位置、面积、转移时间、转移价格等相关信息.按照“五统一”的要求.在登录入账的基础上全部输入微机进行管理.并及时传递、比对、整理、归集.按日录入.按周核对.按月订册,初步建成一个“集中管理、相互依托、数据规范、信息共享”的综合信息库.使之成为涉税信息处理中心和税源监控中心。同时,综合利用房地产转让信息.与纳税人的纳税申报资料进行比对。随时掌握税源变化情况.让各种房地产信息归入税源管理档案.逐步实现各管理部门之间、各税种之间最大程度的信息互通共享。利用土地使用权交易信息,及时掌握承受土地使用权的单位或个人名称、土地坐落位置、价格、用途、面积等信息.了解或控制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税源,加强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收管理,对占用耕地进行开发建设的,及时征收耕地占用税。利用契税征管中获取的房地产交易信息,掌握单位、个人在房地产二级市场转让房地产的有关税源信息.将转让方名称、识别号码,转让房地产的坐落地点、面积、价格与有关纳税申报资料进行比对分析,发现漏缴税款的.及时进行追缴.切实加强在房地产二级交易市场转让房地产的有关税收的管理。利用契税征管中获取的有关信息,建立健全房地产行业税源台账和征收台账,跟踪掌握有关房地产税收的税源变化和征收情况,严格实行以票控税.促使购房者主动向房地产开发商索取不动产销售发票。从而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 (六)进一步细化房地产一体化管理流程。以契税为把手.从房地产有关信息的获取及处理.到房地产业有关税种纳税人的纳税申报、税款征收、台账登录及相关资料的传递反馈。对每个税种的征管环节和办理程序进行细化.绘制《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流程图》。进一步明确了征管岗位贯任.形成一条有序操作的传递链条。为搞好征收管理.实行“三个跟踪”: 一是通过建立管理台账.分户跟踪了解土地利用规划、计划投资、施工单位、出包合同或协议以及建设施工进度等情况,及时登记掌握从事建设施工的单位或个人应缴纳的营业税及附加、所得税、印花税等各税种税源情况,房地产开发建设过程中有关税收征管的信息从立项到用地建设以及税收征纳入库等情况一目了然。二是跟踪了解并掌握房地产开发商发生的房地产开发成本、费用、商品房预售和实际销售进度、收款方式、收款时间等情况。监控商品房的存量变化,跟踪监控商品房的销售进度.并利用契税征管中获取的房地产开发商销售商品房的信息.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缴税情况进行纳税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三是跟踪了解涉税执法程序.按照税收管理员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的要求,严格落实执法目标责任制。规范执法文书。严格税收征管.对税收征管过程环节、税务部门岗位衔接环节、征纳事项告知受理环节实行全程监控.做到环环相连.程序公开透明,充分发挥了一体化管理的效能。 房地产管理论文:房地产业税收管理面临的问题与思考 摘 要 近几年来,由于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拉动投资需求,启动房地产市场,我国房地产开发和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但透视房地产业税收本质,繁荣背后仍有隐忧,其存在的偷逃税活动,扰乱了税收秩序,影响了公平竞争。重点对房地产税收面临的问题作一点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税收秩序 公平竞争 1 房地产业税收征管面临的问题 1.1 倒挂往来不入“收入账”,随意调剂收入 这是房地产企业最常用的偷逃税手法。主要表现为:一是将预收购房款或当期售房款长期挂在往来账上,作为调节利润多少的工具,不及时结转收入,不及时申报纳税;二是收到银行按揭款时,长期挂在“预收账款”等往来账上,不入“销售收入” 账,推迟纳税;三是对外投资分回的收益,账务处理上挂在“其他应付款”等往来账上,不入“投资收益”账,逃缴企业所得税。 1.2 税前扣除项目不真实,虚列或高估成本 主要表现为:一是利用发票监管的漏洞,抬高建筑成本,减少应税所得;二是不按项目设立成本明细,将完工与未完工的项目成本混在一起,造成完工项目成本虚增,导致企业账面亏损或隐瞒巨额利润;三是在进行道路铺设、小区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时,设法高估配套工程成本及其相关费用;四是人为地将开发项目中的自用部分成本缩水,扩大用于销售部分的成本,以减少销售部分的营业利润,逃避相关税收;五是多列利息支出和预提费用,隐瞒实际利润额。 1.3 以房抵债、抵费用或弄虚作假不计销售收入,偷逃相关税收 主要表现为:一是以商品房抵顶银行借款本息;抵顶应分配给投资方的利润;抵顶应支付的建筑安装工程款;抵顶获取土地使用权的价款等相关债务,直接计入往来科目。二是以商品房抵顶应支付的广告费用、电力费用等支出,不计销售收入。三是不按规定开具发票或开具假发票,少计收入或减少应税所得额。 1.4 以代收账款或其他名义为由不按规定申报纳税,偷逃税款 主要表现为:一是代政府有关部门及其他企业收取的费用,如煤气管网费、市政建设费、邮电通讯配套费、房屋交易费、水电增容费、有线电视初装费、电话电缆安装费、绿化费等。企业往往以代收款项全部付给了委托单位为由,在财务处理上不计收入或直接冲减开发成本,导致营业额减少,偷逃相关税收;二是利用关联关系,非法转移利润;三是自建房屋销售或出租,取得收入不入收入账;四是以工程尚未决算,收入、成本无法准确反映为由,不申报纳税;五是伪造审批手续,假借“委托开发”、“合作建房”和“外商投资企业”等名义,骗取税收优惠等,也都是房地产业偷逃税常用的主要手法。 2 房地产业税收征管现状透视 2.1 从房地产业税收收入来看 虽然房地产业实现的各项税收不管是分税种,还是收入总量以及收入结构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这都是由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税收管理得到强化,成为房地产业税收增长的强大动力得来的,但进一步深层次地分析必将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一是涉税信息失真,计税依据可信度小,导致房地产税收大量流失;二是纳税人申报意识和申报质量不高。销售收入不实、成本虚列、费用列支不合理,隐瞒、虚报成交价的现象突出;三是房地产市场不规范,投资结构单一,后劲不足;四是税制改革不彻底,制约了房地产业税收可持续增长的规模。 2.2 从房地产业纳税人来看 企业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必然铤而走险。利益是柄双刃剑,具有腐蚀性,过度地追求往往产生非理性的偷逃税行为。如果偷逃税不被发现,必然大赚一笔,即使被发现了、查处了,也只是补足税款,缴纳少量的罚款和滞纳金而已。收益与成本的巨大反差,助长了部分房地产企业偷逃税的主观故意,并且房地产业所特有的周期长、投入大、环节多的特点又给偷逃税留下了可以操作的空间。一些房地产企业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不惜以违法犯罪为代价,在申报纳税、拖欠税款、延迟纳税、偷逃税上大做文章。 2.3 从政府及相关部门行为来看 政府及部门处于转型时期,为了谋求“地方和部门利益”而损害公共利益的现象仍然存在,一是为了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减轻财政支出压力,当地政府在招标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中附加一些配套开发建设项目,并在税费上做出允诺或让步。一方面任意减免地方性收费项目或降低收费标准,另一方面要求税务部门提供税收“优惠”,支持地方房地产业的发展;二是由于房地产业在地方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企业与政府之间“关系密切”。在纳税上企业总想寻求政府“庇护”,而地方政府的个别领导也认为企业与税务部门都是自己的两个“钱口袋”,企业发展与税收增长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种想法影响了税务部门的公正执法;三是在土地管理上呈现两个相反趋势,一方面为了招商引资,各类开发区纷纷以低价甚至免费出让土地,另一方面,为获取资金,政府设法高价出售经营性用地。有人认为房地产是城市的小金库一点也不为过,地方政府受利益驱动,大肆开通相关收费,据有关资料统计,一般情况下仅土地出让金就占地方财政收入的20%以上。相反的趋势形成相同的结果,即牺牲国家利益,政府从中得到更多的收益,地方政府在看重并依靠房地产业发展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房地产企业的偷逃税行为淡然视之,造成房地产业税收大量流失。 2.4 从地税部门自身来看 开发一个房地产项目,需要经过多个行政部门的审批、许可与监督,这些部门都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房地产开发信息。一是由于税务部门与这些行政部门没有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换和沟通制度,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难以有效地参与管理和监控,给房地产企业提供了偷逃税的机会。二是房地产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税务部门限于人力、物力,建筑安装购进的各种材料来源、数量和价格难以查实;房地产企业开发项目的数量、价格和销售进度难以摸清;银行对个人购房按揭贷款的支付时间和数额难以掌握的现象十分突出,增加了遏制房地产业偷逃税行为的难度。三是受各种因素的干扰,税务部门对房地产企业偷逃税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不够,往往以补代罚,以罚代刑,没有形成强大的威慑力量,助长了偷逃税现象的产生和蔓延。 3 强化房地产业税收征管的对策 3.1 加强部门配合,实现税收管理的社会化 密切与计委、建委、土地、规划、房产、银行等相关部门的联系配合,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多方采集房地产企业涉税资料。从计委、建委收集经济适用房、旧房改造等新开工项目、续建项目投资计划、项目开发许可等情况;从规划局收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规划调整等情况;从房管局收集项目开发建设投资进度、商品房预售方案、预售许可证发放、房地产产权出租、转让、变更等情况;从房改办、房地产交易(招标)中心等部门收集各种形式的联建、集资、合作开发的房地产项目资料,搭建信息交流整合平台,形成齐抓共管、部门联动的协税护税网络和社会监控网络。 3.2 强化管理措施,实现税收征管规范化 具体规范包括:①规范加强“可售商品房面积”的审核,通过落实已竣工验收的开发项目实际“可售商品房面积”的真实情况,掌握能够给企业带来效益的商品房数量;②规范和加强主营业务收入的审核,核实审核对象的收入情况、销售单价、结算方式;③规范和加强主营业务成本的审核,审核主要成本项目的真实情况,落实已结转经营成本的正确性;④规范加强成本和收入的配比性审核,验证成本和收入的配比程度,核实成本或收入的真实性;⑤规范和加强期间费用的审核,确认期间费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⑥规范和加强投资收益的审核,确认投资属股权投资还是债权投资;收益属于投资收益还是转让收益;转让收益的计算是否正确等,通过审核,根据税法规定做出补税处理,构成偷税的,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3.3 加大稽查力度,实现税收治理法制化 一般情况下可采用如下方法:①销售成本率及利润率配比法。以已售房合同定价收入的成本率或利润率为依据,配比当期销售成本或利润,即当期实际销售成本=(已售房总成本÷已售房合同定价收入)×100%×当期实际销售收入;②当期销售收入比重配比法。以当期实际销售收入占已售房合同定价收入的比重为依据,配比当期销售成本,即当期实际销售成本=(当期实际销售收入÷已售房合同定价收入)×100%×已售房总成本;③单位成本配比法。以可售房单位成本为依据,得出已售房总成本占已售房合同定价收入的比重,配比当期销售成本。即当期实际销售成本=[(可售房总成本÷可售房完工面积)×已售房合同总面积÷已售房合同定价收入]×100%×当期实际销售收入。④分项目单位数量配比法。以已售房总面积占可售房完工面积的比重为依据,得出已售房总成本,再按当期实际销售收入占已售房合同定价收入的比重,配比当期销售成本,即当期实际销售成本=[(已售房总面积÷可售房完工面积)×100%×可售房总成本]×(当期实际销售收入÷已售房合同定价收入)×100%。(注:前两种方法适用于商品房全部完工并全部订立销售合同,款未全部收回时的计算。后两种方法适用于商品房全部完工而部份未销售;已售商品房全部订立销售合同,但款未全部收回时的计算)。二是要对稽查案件的检查质量实行跟踪抽查。严格落实执法目标责任制,将所有的偷税案件办成“铁案”。三是要严格依照《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对税款拖欠不缴的房地产企业,依法采取强制措施,确保税款及时足额入库。如房地产企业采取预售方式销售产品的,其当期取得的预售收入先按规定的利润率(预计收入的利润率不低于15%)计算出营业利润额,再并入当期应税所得额,统一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待开发产品完工时进行结算调整。按此规定,房地产企业想延迟纳税,利用申报亏损躲避税收这条路已经行不通了,这就给税务稽查提供了法律保障。四是要对大案、要案严格按法律程序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五是要完善投诉举报网络,鼓励广大群众举报偷逃税者,形成综合治理局面。 3.4 建立监控体系,实现税收管理信息化 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等先进手段,提高税务管理的效能和水平,已成为摆在税务部门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点工作。加强房地产税收管理,同样需要以信息化为导向和支撑,要把房地产业税收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放到中国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大背景下考虑,坚持“内引外联”的基本方向,既要加快网络建设和软件开发、用信息手段整合资源、再造流程、简化环节,提高管理和稽查工作的现代化、智能化、高效化、程序化水平,又要加快与计划、土地、城建、房管、工商等部门以及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联网步伐。要做到网络互联、信息共享,保证税务部门能够及时收集到房地产企业的各类信息,只有税网严密,偷逃税者才无可乘之机。 房地产管理论文:浅谈房地产项目的风险管理 摘要:房地产项目的实施过程存在着很多风险,正确地对待、评价、处理过程风险,必须站在项目管理的战略高度,从项目启动组织到实施过程管理,全过程、全方位地的控制,加强对风险的管理,是保证项目目的、项目目标实现的关键。 关键词:房地产 项目管理 一、 引言 以2004年8月31日为分水岭,我国的房地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随着国家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围绕着行业是否有“泡沫”,业内、业外争论的此起彼伏、沸沸扬扬,结果还是迎来了以“土地施行招、拍、挂”和非常严厉控制措施的“协议转让”,迎来了中国人民银行 121号文件对房地产更为严格地贷款规定和银行利率的增调,迎来了一系列规范建设行为,提高行业自律水平要求的政策。业内的“一个前提、两条链”都出现了与以往区别很大的变化,风险因素不断增多,风险存在于整个项目开发过程,使中小房地产企业更是处于极为艰难的处境。因此,加强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保证项目目的、目标的实现,是实现企业突出包围、稳步发展的关键过程。 二、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风险分析 风险是在特定的客观条件下,在特定的期间内,那些可能发生的结果之间的差异程度,实际上就是实际结果与计划结果的变动程度,这种变化程度越大,所谓的风险就越大。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风险,实际上是开发商实施开发过程中固有的风险,在现在的经济大环境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项目的定位风险。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市场定位包括项目的产品定位、建筑产品的质量定位、建设环境的品质定位,都是根据市场调查、项目的经济技术分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做出的,是指导项目决策、项目设计、项目营销策划方案等前期工作的依据。可以说,项目的市场定位确定以后,基本上就敲定了项目的建设风格、建设成本、营销推广方案,就决定了项目的销售前景,一旦市场定位不准确,项目的指导思想出现失误,是后期无法或者是非常困难弥补的风险,也是项目开发过程中,最大的风险,属项目建设的决策性失误风险,按照风险影响范围划分属于总体风险(决策风险),从某种程度上讲,其结果也是不可管理风险。 2、 项目的投资支持能力风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出台前后,由于对市场定位的认识模糊或者自相矛盾;或者是没有真正做到“量体裁衣”、“量力而行”;或者是对企业资金筹措(自有资金)和融资能力过高地估计,或者项目成本分析存在着严重的失误;或者没有吃透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行业政策,对大的经济环境把握的不准;或者是成本过程控制严重失控(突发性事件)、意外因素过多等等原因,导致的项目资金支付能力达不到计划要求,给项目建设造成的风险(可控制风险和决策风险)。 3、 项目的质量风险。包括:在项目决策阶段由于经济技术分析失误,出现品质与价格矛盾导致的质量问题;在设计阶段,向设计提出违反设计规范、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又通过“关系”关照通过造成的“投机性”质量问题;施工阶段,从业人员对设计知识认识有重大错误,擅自改变设计造成的质量风险;施工管理过程中,不重视关键部位和关键过程的跟踪检查处理,对一些容易出现影响结构安全,特别是一些虽不影响结构安全,但对正常使用功能有严重影响的问题,处理不及时,没有做到“事前”控制的“永久性缺陷”或者给售出交房后造成的质量“隐患”(实际上就是“质量通病”造成的纠纷);交房实物与销售承诺、广告宣传承诺不相符造成的“实物质量”问题等,因“质量”问题造成的纠纷冲突形成的风险(可控制风险)。 4、 项目的合约履行能力风险。在项目运作和建设过程中,涉及土地转让、融资、设计、监理、工程地质勘察、设计与勘察设计成果审核、招标、施工、材料设备供应、质量检测、销售委托、购房等合同或协议签约、履约过程,由于项目的一次性(不可重复性)特点,建设周期又比较长,涉及的方方面面又比较多,如果在关键的过程出现控制失误,那将给项目造成相当大的麻烦。比如,在目前土地供应体制和贷款政策条件下,寻找土地、找寻资金是企业试图突出“瓶颈”制约的普遍方法,有时候在“饥不择食”的景况下,可能会因“省略过程”不慎跌入“陷阱”。 5、 项目建设的 “创新”风险。当前的经济大环境,使项目建设的土地、资金条件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在有限资源的条件下,要使企业能够持续稳步发展,追求计划利润,获得既定利益是非常有必要的。这种情形下,为了服务目的,追求项目与周边项目的“差异性”,选择自己企业不熟悉或者认识尚不足以完成追求的“创新”,也是极具风险的,更何况正常地创新本身就是有风险的。 6、 项目的“政府”风险。“政府”风险多发生在政策的不连续性、突变性和漏洞的存在,对于企业来说,主要发生在违规操作的投机性过程、对政策不理解的盲目性过程失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企业必须掌握相关地法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等;必须掌握地法规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理》等。必须掌握对于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补充、操作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和强制性标准。 三、 开发商项目风险管理的内容 风险管理是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风险导致后果,期望达到以最少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证的目标。风险管理的主体是企业决策层,其核心是选择最佳风险技术管理的组合,目的是实现最大安全保障效能。因此,开发商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为: 1、 合理界定项目覆盖的范围,加强对项目范围变动的控制,将项目的任务细分的更具体、更明确、更严密、更便于控制,以免遗漏而产生风险。 2、 合理确定项目管理目标,在企业发展规划和战略的总体要求下,按照项目《经济技术分析报告》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的依据,用科学的方法和态度进行项目决策,确定项目目标,避免出现决策失误风险。 3、 编制《项目管理规划》,对项目工作进行结构分解,对项目的目标、实现目标可能存在的风险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细致的识别、分析和评价,按照一般规律拿出解决问题、规避风险的方法、措施,用《项目管理规划》指导项目建设,指导项目的计划管理。 4、 根据实现目标的外部环境情况,坚持“事前控制”、“事中控制”的原则,对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因素,比照《项目管理规划》给定的方法、措施进行适应性、符合性识别、分析(评估或测算)、评价,实事求是地给予适当地、合理的调整、优化组合各种风险技术,拟订应对措施,设法消除、缓和、转化、转移风险,避免过程控制风险。 5、 强化风险管理的计划手段,把可以管理的风险分解到各个不同的过程,对计划要求的基本目标、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必须给予满足,搞好风险的监控。过程中,利用动态管理,合理配备资源,按照目标管理、节点考核、专业监督的方法,减少项目执行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导致的风险,规避潜在风险转化成显性风险的可能。 6、 合理组织结构,明确岗位职责,理顺管理关系、反馈关系,建立项目的沟通职能,在项目管理内部以及与建设相关的各方接口,特别是在经常出现误解和矛盾的职能和组织间接口,为风险管理提供信息保障。 7、 加强合同契约的管理。及时沟通信息,消除履约过程的不稳定、不信任影响,围绕项目的最大利益(计划利润),按照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按照合同约定内容开展工作,避免冲突造成的履约风险,控制建设成本;利用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对已知风险通过合同分解、索赔和反索赔等手段,进行回避或风险转移。 8、 在项目内部加强实施行为的监督管理(制度管理),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的风险。强化财务监督和计划实施的专业监督,强化企业规章制度、工作标准、工作流程的执行情况监督,对计划执行情况及时跟踪检查,及时向决策层提供修改计划的依据,向计划实施层提示计划执行的偏离情况,对预料中的风险或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四、开发商规避项目风险的对策建议 1、 建立或附设企业经常性信息收集和处理机构,研究国家和区域经济政策、行业政策,对本地区各个区(段)域的规划、土地、项目(包括在建和意向)、适宜项目情况,做及时、准确的分析,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准确依据。经常性从容分析,比较临时“抱佛脚”分析的依据和理由会更丰富;合理安排资源,把“功夫”下在事前,在时间管理象限里,开展“重要而不紧急”的工作,肯定比做“重要又紧急”的工作会从容、更周密,提供的决策依据会更科学,规避决策依据错误造成风险的能力会更强。 2、 合理配备具备基本岗位技能和知识的营销、开发、技术工作人员,加强岗位技能培训,提高综合知识能力,提高风险的分析、识别、评价能力,培养知识面宽、具有科学态度又有主动工作热情的“研发”队伍,结合企业文化建设,结合企业规章制度制定,用支持、鼓励、监督、检查、改进等方法,把企业产品的研发作为“龙头”对待。 3、 由于决策失误所造成“决策风险后果”的严重性,企业决策层必须有合理知识结构的高级经营、技术管理人员组成,必须具备一定的本行业专业、综合知识和风险识别、判断、处理能力,有计划、组织、沟通、协调能力,熟悉行业工作的基本规律,了解国家及地方政府相关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规定。简单地说就是会经营、懂管理、知法规,唯如此才可能避免投机、政策、担保等风险,才可能妥当地处理风险造成的后果。 4、 积极推进企业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建设,逐步实现企业的体系化、制度化、程序化管理,制定适应于ISO9000:2000族质量管理标准的企业标准、工作程序、和工作流程,建立现代的企业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用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①以顾客为关注焦点;②领导作用;③全员参与;④过程方法;⑤管理的系统方法;⑥持续改进;⑦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⑧与供方互利的关系。)规范企业管理行为,真正地实现工作质量的提高。用管理体系管理,用工作标准、程序、制度规范职业行为,使工作有依据,效果有证明,追究有线索,也就减少了不确定性和盲目性带来的风险。 5、 加强企业从业人员的现行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的学习,及时掌握国家及地方政府在本行业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强制性标准,了解政策规定,提高“违法、违规”行为的识别能力,规避“政策风险”,避免出现投机风险、政府风险(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处罚)。 6、 加强项目的招标管理、合同管理,提高成本控制和合同管理能力。在招标过程中,准确核定标的,利用竞争、价格、供求机制,合理制定工期、质量、造价、安全投标的条件,为项目合同管理营造工作质量环境;在合同契约签订的过程中,善于利用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可管理风险进行合法的消除、缓和、转移;在合同契约的履行过程中,合理应用《合同法》、《建筑法》和其他法规规定,利用风险管理技术、财务手段,将“承包商风险”、“业主风险”、“供应商风险”、“担保方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决不允许在过程中因出现“违规”或“违约”现象而导致“意外”风险失控。 7、 利用计划管理、目标管理、过程监督、节点考核等技术手段,对风险管理过程实施“事前”“事中”的有效控制。在编制计划时,就对风险存在的种类、影响的范围、时间、效果进行识别、分析、评价,按照一般规律制定规避风险、分解风险、控制风险的措施、办法;在实施过程中,就风险的客观性、不确定性、可变性、相对性、同利益的对称性影响,加强计划的监督,按照目标管理、节点考核的原则,及时组织实施效果的评价考核,用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地调整计划和应对措施,及时总结、关闭阶段性管理目标,是保证风险管理达到既定目标的有效途径。 8、 重视“过程控制”,加强关键部位和关键环节的管理,消除“质量风险”、“协议、契约履行风险”的影响。在策划、决策阶段,正确把握行业发展的规律,客观地进行项目可行性评估、建设环境评价和经济技术分析,准确进行市场调查和企业投资支持能力分析,正确决定项目的产品定位、品质定位,合理确定投资额度,避免出现品质与投入矛盾的风险;在设计阶段,坚持按照产品的市场定位要求、规范标准要求监督设计,进行设计评审,把投资控制(一般占项目产品投资的90%--95%)的最关键一步控制好; 在招标、签订合同阶段,准确编制标的,合理把握投标优惠条件,签订一个有效且有利的协议(合同),作好投资控制的关键的第二步(一般占项目产品投资的5%--!0%);在项目实施阶段,加强“投资、质量、工期、安全”控制,加强“合同、信息”管理,强化建设过程与项目相关单位的关系协调,对关键部位和容易产生“质量通病”、对结构和使用功能有影响、对投资、小区环境质量有重要影响的过程加强监督,把实施过程的风险作有效的控制。 9、 重视项目完成过程中阶段性工作(过程、活动)、实施结果的评价考核,及时总结经验、关闭阶段性计划,为企业正确认识自身的管理水平和下步工作持续改进创造基础。阶段性工作的考核评定有项目管理层组织进行,也可以由职能主管领导组织分阶段或者按照计划的节点控制目标进行,考核的内容是计划的节点控制目标完成管理情况和阶段性目标完成情况,考核的结果是决定是否调整计划、调整目标,是否决定关闭阶段性管理任务。项目管理考核评价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层或者是组织结构中的部分,考核评价的对象是项目管理层(主要是项目经理),考核的内容是按照《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规定的目标和指标,对项目实施情况(包括节点关闭情况)、项目管理水平、管理绩效进行终结评价,确认阶段性考核的结果,确认最终结果,确认项目管理组织(项目部)的职能是否具备“解体”。 五、结束语 房地产项目的建设是一个有较长周期的过程,项目的一次性、不可重复性特点和过程中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构成了项目过程的各种风险,风险充斥在每个过程(活动)。从某种程度上讲,项目建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风险管理、规避风险的过程,而风险管理(识别、分析、评价、处理)是靠企业的“团队”的力量,靠管理水平、管理经验、职业道德和知识水平进行的,每个风险的规避、缓和、转移都是综合管理的结果。因此,建立现代管理制度和适应于市场环境发展需要的组织结构,按照ISO9000:2000族和ISO10006:1997标准(《质量管理 项目管理质量指南》),重视过程中每个环节的管理,重视企业的体系化、制度化、程序化管理建设,客观看待风险,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就会减少或规避风险对企业经营目的和效果的不利影响。 房地产管理论文:房地产业税收管理面临的问题与思考 摘 要 近几年来,由于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拉动投资需求,启动房地产市场,我国房地产开发和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但透视房地产业税收本质,繁荣背后仍有隐忧,其存在的偷逃税活动,扰乱了税收秩序,影响了公平竞争。重点对房地产税收面临的问题作一点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税收秩序 公平竞争 1 房地产业税收征管面临的问题 1.1 倒挂往来不入“收入账”,随意调剂收入 这是房地产企业最常用的偷逃税手法。主要表现为:一是将预收购房款或当期售房款长期挂在往来账上,作为调节利润多少的工具,不及时结转收入,不及时申报纳税;二是收到银行按揭款时,长期挂在“预收账款”等往来账上,不入“销售收入” 账,推迟纳税;三是对外投资分回的收益,账务处理上挂在“其他应付款”等往来账上,不入“投资收益”账,逃缴企业所得税。 1.2 税前扣除项目不真实,虚列或高估成本 主要表现为:一是利用发票监管的漏洞,抬高建筑成本,减少应税所得;二是不按项目设立成本明细,将完工与未完工的项目成本混在一起,造成完工项目成本虚增,导致企业账面亏损或隐瞒巨额利润;三是在进行道路铺设、小区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时,设法高估配套工程成本及其相关费用;四是人为地将开发项目中的自用部分成本缩水,扩大用于销售部分的成本,以减少销售部分的营业利润,逃避相关税收;五是多列利息支出和预提费用,隐瞒实际利润额。 1.3 以房抵债、抵费用或弄虚作假不计销售收入,偷逃相关税收 主要表现为:一是以商品房抵顶银行借款本息;抵顶应分配给投资方的利润;抵顶应支付的建筑安装工程款;抵顶获取土地使用权的价款等相关债务,直接计入往来科目。二是以商品房抵顶应支付的广告费用、电力费用等支出,不计销售收入。三是不按规定开具发票或开具假发票,少计收入或减少应税所得额。 1.4 以代收账款或其他名义为由不按规定申报纳税,偷逃税款 主要表现为:一是代政府有关部门及其他企业收取的费用,如煤气管网费、市政建设费、邮电通讯配套费、房屋交易费、水电增容费、有线电视初装费、电话电缆安装费、绿化费等。企业往往以代收款项全部付给了委托单位为由,在财务处理上不计收入或直接冲减开发成本,导致营业额减少,偷逃相关税收;二是利用关联关系,非法转移利润;三是自建房屋销售或出租,取得收入不入收入账;四是以工程尚未决算,收入、成本无法准确反映为由,不申报纳税;五是伪造审批手续,假借“委托开发”、“合作建房”和“外商投资企业”等名义,骗取税收优惠等,也都是房地产业偷逃税常用的主要手法。 2 房地产业税收征管现状透视 2.1 从房地产业税收收入来看 虽然房地产业实现的各项税收不管是分税种,还是收入总量以及收入结构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这都是由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税收管理得到强化,成为房地产业税收增长的强大动力得来的,但进一步深层次地分析必将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一是涉税信息失真,计税依据可信度小,导致房地产税收大量流失;二是纳税人申报意识和申报质量不高。销售收入不实、成本虚列、费用列支不合理,隐瞒、虚报成交价的现象突出;三是房地产市场不规范,投资结构单一,后劲不足;四是税制改革不彻底,制约了房地产业税收可持续增长的规模。 2.2 从房地产业纳税人来看 企业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必然铤而走险。利益是柄双刃剑,具有腐蚀性,过度地追求往往产生非理性的偷逃税行为。如果偷逃税不被发现,必然大赚一笔,即使被发现了、查处了,也只是补足税款,缴纳少量的罚款和滞纳金而已。收益与成本的巨大反差,助长了部分房地产企业偷逃税的主观故意,并且房地产业所特有的周期长、投入大、环节多的特点又给偷逃税留下了可以操作的空间。一些房地产企业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不惜以违法犯罪为代价,在申报纳税、拖欠税款、延迟纳税、偷逃税上大做文章。 2.3 从政府及相关部门行为来看 政府及部门处于转型时期,为了谋求“地方和部门利益”而损害公共利益的现象仍然存在,一是为了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减轻财政支出压力,当地政府在招标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中附加一些配套开发建设项目,并在税费上做出允诺或让步。一方面任意减免地方性收费项目或降低收费标准,另一方面要求税务部门提供税收“优惠”,支持地方房地产业的发展;二是由于房地产业在地方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企业与政府之间“关系密切”。在纳税上企业总想寻求政府“庇护”,而地方政府的个别领导也认为企业与税务部门都是自己的两个“钱口袋”,企业发展与税收增长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种想法影响了税务部门的公正执法;三是在土地管理上呈现两个相反趋势,一方面为了招商引资,各类开发区纷纷以低价甚至免费出让土地,另一方面,为获取资金,政府设法高价出售经营性用地。有人认为房地产是城市的小金库一点也不为过,地方政府受利益驱动,大肆开通相关收费,据有关资料统计,一般情况下仅土地出让金就占地方财政收入的20%以上。相反的趋势形成相同的结果,即牺牲国家利益,政府从中得到更多的收益,地方政府在看重并依靠房地产业发展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房地产企业的偷逃税行为淡然视之,造成房地产业税收大量流失。 2.4 从地税部门自身来看 开发一个房地产项目,需要经过多个行政部门的审批、许可与监督,这些部门都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房地产开发信息。一是由于税务部门与这些行政部门没有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换和沟通制度,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难以有效地参与管理和监控,给房地产企业提供了偷逃税的机会。二是房地产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税务部门限于人力、物力,建筑安装购进的各种材料来源、数量和价格难以查实;房地产企业开发项目的数量、价格和销售进度难以摸清;银行对个人购房按揭贷款的支付时间和数额难以掌握的现象十分突出,增加了遏制房地产业偷逃税行为的难度。三是受各种因素的干扰,税务部门对房地产企业偷逃税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不够,往往以补代罚,以罚代刑,没有形成强大的威慑力量,助长了偷逃税现象的产生和蔓延。 3 强化房地产业税收征管的对策 3.1 加强部门配合,实现税收管理的社会化 密切与计委、建委、土地、规划、房产、银行等相关部门的联系配合,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多方采集房地产企业涉税资料。从计委、建委收集经济适用房、旧房改造等新开工项目、续建项目投资计划、项目开发许可等情况;从规划局收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规划调整等情况;从房管局收集项目开发建设投资进度、商品房预售方案、预售许可证发放、房地产产权出租、转让、变更等情况;从房改办、房地产交易(招标)中心等部门收集各种形式的联建、集资、合作开发的房地产项目资料,搭建信息交流整合平台,形成齐抓共管、部门联动的协税护税网络和社会监控网络。 3.2 强化管理措施,实现税收征管规范化 具体规范包括:①规范加强“可售商品房面积”的审核,通过落实已竣工验收的开发项目实际“可售商品房面积”的真实情况,掌握能够给企业带来效益的商品房数量;②规范和加强主营业务收入的审核,核实审核对象的收入情况、销售单价、结算方式;③规范和加强主营业务成本的审核,审核主要成本项目的真实情况,落实已结转经营成本的正确性;④规范加强成本和收入的配比性审核,验证成本和收入的配比程度,核实成本或收入的真实性;⑤规范和加强期间费用的审核,确认期间费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⑥规范和加强投资收益的审核,确认投资属股权投资还是债权投资;收益属于投资收益还是转让收益;转让收益的计算是否正确等,通过审核,根据税法规定做出补税处理,构成偷税的,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3.3 加大稽查力度,实现税收治理法制化 一般情况下可采用如下方法:①销售成本率及利润率配比法。以已售房合同定价收入的成本率或利润率为依据,配比当期销售成本或利润,即当期实际销售成本=(已售房总成本÷已售房合同定价收入)×100%×当期实际销售收入;②当期销售收入比重配比法。以当期实际销售收入占已售房合同定价收入的比重为依据,配比当期销售成本,即当期实际销售成本=(当期实际销售收入÷已售房合同定价收入)×100%×已售房总成本;③单位成本配比法。以可售房单位成本为依据,得出已售房总成本占已售房合同定价收入的比重,配比当期销售成本。即当期实际销售成本=[(可售房总成本÷可售房完工面积)×已售房合同总面积÷已售房合同定价收入]×100%×当期实际销售收入。④分项目单位数量配比法。以已售房总面积占可售房完工面积的比重为依据,得出已售房总成本,再按当期实际销售收入占已售房合同定价收入的比重,配比当期销售成本,即当期实际销售成本=[(已售房总面积÷可售房完工面积)×100%×可售房总成本]×(当期实际销售收入÷已售房合同定价收入)×100%。(注:前两种方法适用于商品房全部完工并全部订立销售合同,款未全部收回时的计算。后两种方法适用于商品房全部完工而部份未销售;已售商品房全部订立销售合同,但款未全部收回时的计算)。二是要对稽查案件的检查质量实行跟踪抽查。严格落实执法目标责任制,将所有的偷税案件办成“铁案”。三是要严格依照《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对税款拖欠不缴的房地产企业,依法采取强制措施,确保税款及时足额入库。如房地产企业采取预售方式销售产品的,其当期取得的预售收入先按规定的利润率(预计收入的利润率不低于15%)计算出营业利润额,再并入当期应税所得额,统一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待开发产品完工时进行结算调整。按此规定,房地产企业想延迟纳税,利用申报亏损躲避税收这条路已经行不通了,这就给税务稽查提供了法律保障。四是要对大案、要案严格按法律程序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五是要完善投诉举报网络,鼓励广大群众举报偷逃税者,形成综合治理局面。 3.4 建立监控体系,实现税收管理信息化 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等先进手段,提高税务管理的效能和水平,已成为摆在税务部门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点工作。加强房地产税收管理,同样需要以信息化为导向和支撑,要把房地产业税收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放到中国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大背景下考虑,坚持“内引外联”的基本方向,既要加快网络建设和软件开发、用信息手段整合资源、再造流程、简化环节,提高管理和稽查工作的现代化、智能化、高效化、程序化水平,又要加快与计划、土地、城建、房管、工商等部门以及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联网步伐。要做到网络互联、信息共享,保证税务部门能够及时收集到房地产企业的各类信息,只有税网严密,偷逃税者才无可乘之机。 房地产管理论文:工程管理专业中房地产类课程的教学与实践 内容提要: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全球化的影响,中国房地产业对房地产专业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本文在回顾中国房地产专业教育发展历史、介绍工程管理专业中房地产类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清华大学工程管理专业房地产课程教学的实践,指出了影响中国房地产专业教育发展的问题,尤其是在学科设置上存在的矛盾。本文还从完善房地产专业教育,建设和发展房地产学料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妥善处理好与工程管理专业的关系、用发展的眼光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发展房地产专业教育、加强研究生层次的高级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发展和规范房地产专业继续教育等建议。对房地产专业执业资格与国际互认问题,指出互认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房地产教育已经与国际接轨,真正的接轨在于我们培养出的人才具有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房地产,高等教育,工程管理 一、房地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房地产业是从事房地产开发、投资、经营、管理与服务的行业。具体包括: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各类房地产开发、土地开发、房地产投资经营等活动)、房地产管理业(住宅物业管理、土地批租经营管理和其它房屋的管理活动)、房地产经纪与业(房地产与经纪人服务、居间买卖、租赁服务、房地产交易保证服务、房地产估价等)。日益发展壮大的房地产金融保险业虽然不包括在房地产业中,但其在人才需求上也与房地产人才需求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房地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兴起,经过近20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000年末已经达到20,5平方米(户均住宅建筑面积64平方米),农村达到27平方米。据有关部门预测,201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45%左右,城镇人口达到6.3亿人,比2000年净增1.7亿人。如果到2010年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按25平方米计算,将需要新建城镇住宅建筑面积56.1亿平方米,平均每年约5.6亿平方米。如果再计入非居住建筑的建筑面积,未来10年中国胸地产市场发展潜力巨大。2000年,城镇住宅与房地产业增加值约5400亿元,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了6%左右,在国民经济、尤其是国民经济增长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到2001年末,中国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2.7万个,从业人员100多万人,房地产估价和土地估价机构8000余家,从业人员约15万人(其中取得房地产估价师、土地估价师执业资格的人数30000人),房地产经纪机构约2.7万个,从业人员30多万人:物业管理企业2.5万个,从业人员260多万人。此外,如果加上在政府从事房地产行政管理工作、房地产教育研究机构、房地产信息服务与咨询机构、房地产投资顾问与策划机构的就业人数,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就业总人数预计超过550万人。 房地产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其从业人员基本上都是来自城市规划、建筑学、土木工程、建设管理、投资与金融等相关专业,真正受过系统的房地产专业教育的人才只占很小的比例。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提供的消息表明,目前上海包括信息产业、金融保险和房地产在内的一类专业,最受考生青睐;《深圳晚报》在未来人才市场上最走俏的将是金融、保险,高级管理、物业管理等13类经济专业人才。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对北京市有关高校房地产专业毕业生的调查显示,30.77%的同学认为就业前景非常乐观、毕业生供不应求,69.23%的同学认为就业前景一般、但是可以找到合理的工作,没有同学认为就业形势不好。 二、中国高校房地产专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1、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教育的变革 1989年,经过国家教委批准,中国高等学校开始设置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到1998年教育部颁布新的专业目录为止,全国设置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的高等学校达到了114所。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对原有专业讲行了调整,专业种数由504种减少至249种,将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调整到工商管理类的工商管理专业。各高校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于1999年开始对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的归属进行了调整,部分高校将该专业并入工程管理专业,也有部分高校并人了工商管理专业。 建设部作为中国建筑业与房地产业的行政主管部门,于1994年成立了“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房地产管理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在1998年过渡到“全国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过程中,继承了原对房地产专业教育指导的职责,并将“房地产经营管理”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一个方向延续至今。将“房地产经营管理”并人工商管理专业的院校,目前尚没有纳入“全国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的范围。另外,目前中国专科教育的专业目录中,目前仍然保留有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和物业管理专业。 2、中国高校与房地产相关的本科教育 到2000年底,全国共有77所高校开设有管理学学科门类下的工程管理专业。此外,还有一些本科生专业与房地产教育相关。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共有以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在内的32所高校开设了地理学学科门类下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该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地质学、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国土规划、地图学、遥感应用、管理科学、环境科学、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水资源计算与管理、生态环境规划、环境化学、地理信息系统、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等。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科研、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等工作。 城市规划:共有以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等为代表的43所高校开设了属于建筑学门类的城市规划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规划理论与城市发展史、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区域规划、城市规划行政法规与城市规划管理。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在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管理、决策咨询、房地产开发等部门从事规划设计与管理,开展城市遏路交通规划、城市市政工程规划、园林游憩系统规划,并能参与城市社会与经济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城市开发、房地产筹划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研究等方面工作。 土地资源管理:以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为行表的34所高校(以农业类院校为主)开设了公共管理学科门类下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土地资源学、土地规划学、土地管理学、土地经济学、地籍管理学、测量学、土地信息系统。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政策法规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工程管理专业房地产类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内容 1、课程设置 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方向之一,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与工程项目管理等其他专业方向一起,共同使用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平台。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方向的专业方向课程包括: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估价、房地产开发和房地产市场营销。在培养目标上,要求该专业方向的毕业生初步具有分析和解决房地产经济理论问题的能力,具备从事房地产开发与评估、房地产市场营销、房地产投资与融资、房地产估价、物业管理和房地产行政管理的基本技能。 2、各专业方向课程的教学内容 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经济学概述、房地产经济学基本理论、房地产制度(土地制度、住房制度)、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与价格、市场特性与功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因素、市场运行规律)、房地产市场的依存基础(区域和社区分析、城市发展模式、土地利用分区、土地价值)、分类房地产市场(住宅市场、商业房地产市场、工业房地产市场、其他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市场中的空置问题、房地产市场与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中的政府干预(宏观调控、城市土地利用规划、耕地保护、房地产税收)。 房地产估价:房地产估价概述(概念、作用、估价制度、估价标准、房地产估价与资产评估)、房地产估价基本理论(市场价值与价格、影响房地产价值的因素、房地产估价原则)、房地产估价程序(程序、估价目的与价值类型、房地产类型及其特点、房地产价值时点)、市场区域和邻里分析(市场区域与邻里的含义、市场环境分析的主要内容)、估价对象的确认与描述(估价对象的范围、政府法例限制与权益性质、场地描述、场地使用经济性分析、建筑物及其它地上改良投资描述)、市场法、成本法、收益法、土地估价、房地产部分权益估价、估价结果与估价报告、信息技术在房地产估价中的应用。 房地产开发:房地产开发及房地产开发程序、政府对房地产开发过程的管理(投资计划管理,项目规划与设计管理、土地管理、项目开工及建设期间的管理、项目销售与产权管理、项目竣工及入住管理、市政及配套设施管理)、房地产开发企业与组织(房地产开发企业、组织形式、价值链,发展战略)、房地产开发项目策划(宏观因素分析、市场研究与投资机会、场地选择、产品功能定位)、房地产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房地产开发中的项目管理、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资金融通、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市场营销、房地产开发经营税费、物业与资产管理(房地产开发与房地产资产管理、物业管理、设施与设备管理、资产管理、组合投资管理)。 房地产市场销售:市场概述、市场营销、市场调查、市场分析、市场营销战略、房地产项目前期策划、房地产定价策略、房地产分销与促销策略、市场营销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四、清华大学工程管理专业房地产课程教学的实践 1、与学校、学院教学平台的关系 清华大学的工程管理专业设置在土木工程学院。为了体现通才教育、拓宽学生知识面的总体要求,在培养计划要求的总共140个学分中,有70个学分为校级教学平台提供(包括数理基础、外语、计算机等,本专业要求的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法律基础等课程也由该平台提供),有35个学分由院级教学平台提供(包括建筑材料、工程测量、工程力学、工程结构等土木工程技术课程,也包括本专业要求的工程经济学、施工技术与组织等),与工程管理专业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占35个学分。为了体现贯通教育的宗旨,清华大学工程管理专业没有再进一步细分专业方向。 2、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中房地产课程设置 由于历史的原因,横跨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的清华大学房地产 研究所挂靠在土木工程学院,该研究所的教师与工程管理研究所教师一起,组成了目前隶属于土木工程学院的建设管理系。因此,清华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中,虽然没有细分专业方向,但也纳入了一定数量的房地产相关课程。目前面向工程管理专业本科生设置的房地产相关的课程包括:城市与房地产经济学(经济类专业基础课,2学分)、房地产概论(专业主干课,2学分)、房地产评估理论与实务(专业选修课,3学分)、物业管理(专业选修课,2学分)。 近10年的实践表明,面向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开设房地产课程,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在保证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较强的专业技术基础的同时,强化了其经济、管理类的知识和技能,为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性。 3、房地产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 城市与房地产经济学:宏观与微观经济学分析;区域增长;城市发展与土地利用;房地产市场的宏观经济学分析(讨论课题目:中国主要城市房地产市场的预期变化及比较);土地市场与土地价格;住宅市场(讨论课题目:住宅市场需求预测);商业房地产市场(讨论课题目:写字楼市场的租金与空置);工业房地产市场;国际房地产市场;(讨论课题目:中外房地产市场发展特征的比较分析);住房政策(讨论课题目:政府住房补贴与住房支付能力);城市增长与房地产开发;城市发展与房地产市场中的政府干预。 房地产概论:土地制度与土地政策、住房制度与住宅产业、房地产及房地产投资、房地产市场及市场研究、房地产开发及项目评估、房地产市场营销、房地产金融(开发项目融资、抵押贷款、证券化)、中国房地产主要税制、中国房地产法律制度(法规体系及其分类、土地管理制度、开发管理制度、市场管理制度、使用管理制度、金融管理制度)。 房地产评估理论与实务 物业管理:物业管理概述、物业管理与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委员会、房屋修缮管理、房屋设各管理、物业管理综合服各、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收益性物业管理的主要内容、收益性物业管理中的财各与成本管理、写宇楼物业管理、零售商业物业管理、工业物业管理。 五、发展中国房地产专业教育的建议 房地产专业是重要的专业科目之一,这是由社会经济生活中对房地产专业人才的广泛需求和学生的良好就业前景所决定的。政府和半政府机构、金融机构(含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债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投资管理公司、房地产投资信托公司和财产保险公司等)、房地产投资和开发企业、物业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以及房地产咨询机构(含房地产评估机构、机构、投资咨询公司、信息公司、产权保险公司、建筑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等)均对房地产专门人才有着巨大的需求。 从中国房地产业对人才需求前发展趋势及中国越来越融入全球化经济体系的角度看,中国必须逐步建立起满足市场需要的、与国外高校基本一致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建设管理与房地产的学科设置 工程管理(建设管理,下同)与房地产分别属于不同的学科领域。在国外,建设管理专业通常设置在工学院与土木工程相关的学系内(如得克萨斯奥斯订大学土木工程系、斯坦福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也有些学校在工学院中独立设系(如佛罗里达大学建设管理学院、英国里丁大学建设管理与工程系)。房地产专业通常设在商学院,有时独立设系(如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房地产系、麦迪逊威斯康辛大学商学院房地产与土地经济系),有时与金融、保险等为同一个系(如纽约大学商学院金融系、佛罗里达大学商学院金融保险与房地产系)。 从学科领域覆盖的内容看,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在建筑技术与管理技术方面有所交叉,只是前者强调技术与管理,后者强调金融与投资。因此,英国多数大学及受英国学科设置影响较大的大学,通常将房地产和建设管理设在同一个学院或同一个学系中。例如,但英国里丁大学城市与区域学院(Faculty)分别设立有建设管理与工程学院(shool),由建设管理与工程系与工程系合并)和土地管理与开发系,香港大学在建筑学院设立有房地产与建设系,新加坡人学在设计与环境学院分设建筑管理系和房地产系。 目前中国与房地产专业学科设置的模式,英国模式相似,但随着中国房地产业从开发建设阶段逐渐过渡到资产运营与管理阶段,对开发、建设方面人才的需求会减少,而对投资、金融方面的人才会逐步增加。因此各高校从房地产专业学科设置上,应该关注这种市场环境的变化,适时做出调整。 2、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是房地产专业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 房地产专业是一个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如果要求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广泛涉及经济、管理、法律、金融、环境和技术等方面的课程,很难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也很难使学生具备某一方面的专业能力。当前房地产业最紧缺的,是那些在某一领域有较坚实的基础,又在更多的领域有广泛知识和素养的人才。以房地产开发投资企业为例,在其所管理的整个开发过程中,需要市场分析、投资分析、规划设计、工程管理、市场营销、物业与资产管理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如果企业的工作人员对各专业领域的内容都是一知半解,则这个团队是没有竞争力的。企业所需要的员工肯定是对某一两个专业领域比较精通,对其他相关领域有基本的解,能够形成优势互补的团队共同工作,这样组成的开发队伍,才有竟争力。 为了适应这种需要,高等学校应该面向房地产相关专业背景的学生,开设房地产专业方向硕士研究生(含MBA)课程。为其提供“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金融”、“房地产投资”、“房地产创业学”、“房地产资产管理”、“房地产案例分析”、“城市公共政策”、“房地产法”等比较深入的房地产专业课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家虽然没有设立房地产专业,但该专业方向的研究生教育,完全可以借助经济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城市规划、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等多个专业平台来完成。当然,由于专业方向所在的学科分散,也为房地产学科建设带来了比较大的难度。 3、妥善处理好与工程管理专业的关系 虽然目前我国工程管理专业内包含房地产经营管理方向,但并不表明工程管理学科就是房地产的上级学科,也不表明我们的工程管理专业房地产方向就等同于国外的房地产专业。从目前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建议的培养方案看,与建造技术、土木工程相关的课程占据了50%以上的比例,房地产经营管理方向的学生得到的实际上也是一个营造师应该获得的专业基础,不是房地产专业所需要的社会、经济、金融、投资和工商管理专业基础。 从国外房地产学科发展经验来看,房地产学科更多地属于工商管理学科。例如,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房地产系房地产专业,是美国排名第一的房地产专业,其本科生课程计划中的37门课程中,有33门课程与沃顿商学院其他18个专业的要求一致(含9门工商管理基础课程),房地产专业的4门专业课中(“房地产法律、金财与开发”、“房地产金融:投资与分析”为必修,在“城市房地产经济学”、“住房金融与住房政策”、“高级房地产投资与分析”、“国际住房比较”、“房地产开发”、“国际房地产比较”等课程中选修2门),没有涉及任何工程技术类课程。英国里丁大学土地管理与开发系的土地管理、房地产投资与金融专业本科生课程,也是以社会、经济、管理、法律和房地产类课程为主,对城市规划和建筑技术相关课程只是少量涉及。 国内财经、师范类院校的工程管理专业多是由原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转化而来,在遇参照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建议的《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制订培养方案时,就到了很大的矛盾:遵循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性意见,这些学校不具备开设土木工程技术类课程的条件;不遵循这个指导性意见,又找不到一个有效的专业出口。在未来的工程管理专业评估过程中,这个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出来。例如,天津商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培养计划中,将土木工程概论、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建筑测量、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列为主干课程,但实际上该校并无土木工程专业,任课教师要从天津理工大学聘请。 4、关于房地产专业执业资格与国际互认问题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事管理制度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革。国家对专业人员的管理逐渐从专业技术职称、职各的管理,转向对专业技术资格的管理。这就为社会评价学校、制约学校专业设置的方向和规模成为可能。房地产专业本来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出现的新兴专业,如果以改革和向前看的姿态对诗这个专业,让市场对房地产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来制约学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充分发挥行业学会、协会在评估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将对房地产专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房地产专业的执业资格,目前有房地产估价师,正在筹备中的资格包括房地产经纪人和物业管理经理。目前美国的CCIM(Cetified Commercial Investment Member)在中国与有关单位合作,颁发“商业房地产投资分析师”资格。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RICS)也有一个庞大的中国会员发展计划。当然,CIOB也将在工程管理专业评估结果方面,中国NBCMA的评估结果互认。然而,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不具备在国际建筑与房地产市场上工作的能力(主要是语言问题),互认的结果很可能是国外的“洋资格”,伴随着中国国内服务市场的开放,逐渐占领国内的市场。但中国的相关专业资格,几乎不可能凭借互认的机会走向世界,而且还有可能失去国内的市场份额(因为中国的客户大多具有“求洋”心态)。因此,如何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人才,是专业资格互认过程中,能否从“名”到“实”的关键。 5、继续教育工作不容忽视 继续教育是国外房地产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的继续教育显然还很不规范。从事与房地产相关工作的人并非都是科班出身,许多学习其它专业的人士也可能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加入到房地产专业队伍中来,他们需要补充房地产专业知识。另外,即使房地产专业科班出身的人士由于房地产市场、法律、政策环境的变化和新的分析手段、技术与方法的出现,也有着迫切的更新知识的需求。在继续教育领域,除了相关学会、协会和各类公司举办的各种短期陪训课程外,高等学校也应发挥中坚作用。 房地产管理论文:浅谈房地产项目的风险管理 摘要:房地产项目的实施过程存在着很多风险,正确地对待、评价、处理过程风险,必须站在项目管理的战略高度,从项目启动组织到实施过程管理,全过程、全方位地的控制,加强对风险的管理,是保证项目目的、项目目标实现的关键。 关键词:房地产 项目管理 一、 引言 以2004年8月31日为分水岭,我国的房地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随着国家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围绕着行业是否有“泡沫”,业内、业外争论的此起彼伏、沸沸扬扬,结果还是迎来了以“土地施行招、拍、挂”和非常严厉控制措施的“协议转让”,迎来了中国人民银行 121号文件对房地产更为严格地贷款规定和银行利率的增调,迎来了一系列规范建设行为,提高行业自律水平要求的政策。业内的“一个前提、两条链”都出现了与以往区别很大的变化,风险因素不断增多,风险存在于整个项目开发过程,使中小房地产企业更是处于极为艰难的处境。因此,加强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保证项目目的、目标的实现,是实现企业突出包围、稳步发展的关键过程。 二、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风险分析 风险是在特定的客观条件下,在特定的期间内,那些可能发生的结果之间的差异程度,实际上就是实际结果与计划结果的变动程度,这种变化程度越大,所谓的风险就越大。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风险,实际上是开发商实施开发过程中固有的风险,在现在的经济大环境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项目的定位风险。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市场定位包括项目的产品定位、建筑产品的质量定位、建设环境的品质定位,都是根据市场调查、项目的经济技术分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做出的,是指导项目决策、项目设计、项目营销策划方案等前期工作的依据。可以说,项目的市场定位确定以后,基本上就敲定了项目的建设风格、建设成本、营销推广方案,就决定了项目的销售前景,一旦市场定位不准确,项目的指导思想出现失误,是后期无法或者是非常困难弥补的风险,也是项目开发过程中,最大的风险,属项目建设的决策性失误风险,按照风险影响范围划分属于总体风险(决策风险),从某种程度上讲,其结果也是不可管理风险。 2、 项目的投资支持能力风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出台前后,由于对市场定位的认识模糊或者自相矛盾;或者是没有真正做到“量体裁衣”、“量力而行”;或者是对企业资金筹措(自有资金)和融资能力过高地估计,或者项目成本分析存在着严重的失误;或者没有吃透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行业政策,对大的经济环境把握的不准;或者是成本过程控制严重失控(突发性事件)、意外因素过多等等原因,导致的项目资金支付能力达不到计划要求,给项目建设造成的风险(可控制风险和决策风险)。 3、 项目的质量风险。包括:在项目决策阶段由于经济技术分析失误,出现品质与价格矛盾导致的质量问题;在设计阶段,向设计提出违反设计规范、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又通过“关系”关照通过造成的“投机性”质量问题;施工阶段,从业人员对设计知识认识有重大错误,擅自改变设计造成的质量风险;施工管理过程中,不重视关键部位和关键过程的跟踪检查处理,对一些容易出现影响结构安全,特别是一些虽不影响结构安全,但对正常使用功能有严重影响的问题,处理不及时,没有做到“事前”控制的“永久性缺陷”或者给售出交房后造成的质量“隐患”(实际上就是“质量通病”造成的纠纷);交房实物与销售承诺、广告宣传承诺不相符造成的“实物质量”问题等,因“质量”问题造成的纠纷冲突形成的风险(可控制风险)。 4、 项目的合约履行能力风险。在项目运作和建设过程中,涉及土地转让、融资、设计、监理、工程地质勘察、设计与勘察设计成果审核、招标、施工、材料设备供应、质量检测、销售委托、购房等合同或协议签约、履约过程,由于项目的一次性(不可重复性)特点,建设周期又比较长,涉及的方方面面又比较多,如果在关键的过程出现控制失误,那将给项目造成相当大的麻烦。比如,在目前土地供应体制和贷款政策条件下,寻找土地、找寻资金是企业试图突出“瓶颈”制约的普遍方法,有时候在“饥不择食”的景况下,可能会因“省略过程”不慎跌入“陷阱”。 5、 项目建设的 “创新”风险。当前的经济大环境,使项目建设的土地、资金条件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在有限资源的条件下,要使企业能够持续稳步发展,追求计划利润,获得既定利益是非常有必要的。这种情形下,为了服务目的,追求项目与周边项目的“差异性”,选择自己企业不熟悉或者认识尚不足以完成追求的“创新”,也是极具风险的,更何况正常地创新本身就是有风险的。 6、 项目的“政府”风险。“政府”风险多发生在政策的不连续性、突变性和漏洞的存在,对于企业来说,主要发生在违规操作的投机性过程、对政策不理解的盲目性过程失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企业必须掌握相关地法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等;必须掌握地法规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理》等。必须掌握对于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补充、操作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和强制性标准。 三、 开发商项目风险管理的内容 风险管理是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风险导致后果,期望达到以最少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证的目标。风险管理的主体是企业决策层,其核心是选择最佳风险技术管理的组合,目的是实现最大安全保障效能。因此,开发商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为: 1、 合理界定项目覆盖的范围,加强对项目范围变动的控制,将项目的任务细分的更具体、更明确、更严密、更便于控制,以免遗漏而产生风险。 2、 合理确定项目管理目标,在企业发展规划和战略的总体要求下,按照项目《经济技术分析报告》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的依据,用科学的方法和态度进行项目决策,确定项目目标,避免出现决策失误风险。 3、 编制《项目管理规划》,对项目工作进行结构分解,对项目的目标、实现目标可能存在的风险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细致的识别、分析和评价,按照一般规律拿出解决问题、规避风险的方法、措施,用《项目管理规划》指导项目建设,指导项目的计划管理。 4、 根据实现目标的外部环境情况,坚持“事前控制”、“事中控制”的原则,对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因素,比照《项目管理规划》给定的方法、措施进行适应性、符合性识别、分析(评估或测算)、评价,实事求是地给予适当地、合理的调整、优化组合各种风险技术,拟订应对措施,设法消除、缓和、转化、转移风险,避免过程控制风险。 5、 强化风险管理的计划手段,把可以管理的风险分解到各个不同的过程,对计划要求的基本目标、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必须给予满足,搞好风险的监控。过程中,利用动态管理,合理配备资源,按照目标管理、节点考核、专业监督的方法,减少项目执行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导致的风险,规避潜在风险转化成显性风险的可能。 6、 合理组织结构,明确岗位职责,理顺管理关系、反馈关系,建立项目的沟通职能,在项目管理内部以及与建设相关的各方接口,特别是在经常出现误解和矛盾的职能和组织间接口,为风险管理提供信息保障。 7、 加强合同契约的管理。及时沟通信息,消除履约过程的不稳定、不信任影响,围绕项目的最大利益(计划利润),按照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按照合同约定内容开展工作,避免冲突造成的履约风险,控制建设成本;利用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对已知风险通过合同分解、索赔和反索赔等手段,进行回避或风险转移。 8、 在项目内部加强实施行为的监督管理(制度管理),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的风险。强化财务监督和计划实施的专业监督,强化企业规章制度、工作标准、工作流程的执行情况监督,对计划执行情况及时跟踪检查,及时向决策层提供修改计划的依据,向计划实施层提示计划执行的偏离情况,对预料中的风险或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四、开发商规避项目风险的对策建议 1、 建立或附设企业经常性信息收集和处理机构,研究国家和区域经济政策、行业政策,对本地区各个区(段)域的规划、土地、项目(包括在建和意向)、适宜项目情况,做及时、准确的分析,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准确依据。经常性从容分析,比较临时“抱佛脚”分析的依据和理由会更丰富;合理安排资源,把“功夫”下在事前,在时间管理象限里,开展“重要而不紧急”的工作,肯定比做“重要又紧急”的工作会从容、更周密,提供的决策依据会更科学,规避决策依据错误造成风险的能力会更强。 2、 合理配备具备基本岗位技能和知识的营销、开发、技术工作人员,加强岗位技能培训,提高综合知识能力,提高风险的分析、识别、评价能力,培养知识面宽、具有科学态度又有主动工作热情的“研发”队伍,结合企业文化建设,结合企业规章制度制定,用支持、鼓励、监督、检查、改进等方法,把企业产品的研发作为“龙头”对待。 3、 由于决策失误所造成“决策风险后果”的严重性,企业决策层必须有合理知识结构的高级经营、技术管理人员组成,必须具备一定的本行业专业、综合知识和风险识别、判断、处理能力,有计划、组织、沟通、协调能力,熟悉行业工作的基本规律,了解国家及地方政府相关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规定。简单地说就是会经营、懂管理、知法规,唯如此才可能避免投机、政策、担保等风险,才可能妥当地处理风险造成的后果。 4、 积极推进企业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建设,逐步实现企业的体系化、制度化、程序化管理,制定适应于ISO9000:2000族质量管理标准的企业标准、工作程序、和工作流程,建立现代的企业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用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①以顾客为关注焦点;②领导作用;③全员参与;④过程方法;⑤管理的系统方法;⑥持续改进;⑦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⑧与供方互利的关系。)规范企业管理行为,真正地实现工作质量的提高。用管理体系管理,用工作标准、程序、制度规范职业行为,使工作有依据,效果有证明,追究有线索,也就减少了不确定性和盲目性带来的风险。 5、 加强企业从业人员的现行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的学习,及时掌握国家及地方政府在本行业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强制性标准,了解政策规定,提高“违法、违规”行为的识别能力,规避“政策风险”,避免出现投机风险、政府风险(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处罚)。 6、 加强项目的招标管理、合同管理,提高成本控制和合同管理能力。在招标过程中,准确核定标的,利用竞争、价格、供求机制,合理制定工期、质量、造价、安全投标的条件,为项目合同管理营造工作质量环境;在合同契约签订的过程中,善于利用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可管理风险进行合法的消除、缓和、转移;在合同契约的履行过程中,合理应用《合同法》、《建筑法》和其他法规规定,利用风险管理技术、财务手段,将“承包商风险”、“业主风险”、“供应商风险”、“担保方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决不允许在过程中因出现“违规”或“违约”现象而导致“意外”风险失控。 7、 利用计划管理、目标管理、过程监督、节点考核等技术手段,对风险管理过程实施“事前”“事中”的有效控制。在编制计划时,就对风险存在的种类、影响的范围、时间、效果进行识别、分析、评价,按照一般规律制定规避风险、分解风险、控制风险的措施、办法;在实施过程中,就风险的客观性、不确定性、可变性、相对性、同利益的对称性影响,加强计划的监督,按照目标管理、节点考核的原则,及时组织实施效果的评价考核,用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地调整计划和应对措施,及时总结、关闭阶段性管理目标,是保证风险管理达到既定目标的有效途径。 8、 重视“过程控制”,加强关键部位和关键环节的管理,消除“质量风险”、“协议、契约履行风险”的影响。在策划、决策阶段,正确把握行业发展的规律,客观地进行项目可行性评估、建设环境评价和经济技术分析,准确进行市场调查和企业投资支持能力分析,正确决定项目的产品定位、品质定位,合理确定投资额度,避免出现品质与投入矛盾的风险;在设计阶段,坚持按照产品的市场定位要求、规范标准要求监督设计,进行设计评审,把投资控制(一般占项目产品投资的90%--95%)的最关键一步控制好; 在招标、签订合同阶段,准确编制标的,合理把握投标优惠条件,签订一个有效且有利的协议(合同),作好投资控制的关键的第二步(一般占项目产品投资的5%--!0%);在项目实施阶段,加强“投资、质量、工期、安全”控制,加强“合同、信息”管理,强化建设过程与项目相关单位的关系协调,对关键部位和容易产生“质量通病”、对结构和使用功能有影响、对投资、小区环境质量有重要影响的过程加强监督,把实施过程的风险作有效的控制。 9、 重视项目完成过程中阶段性工作(过程、活动)、实施结果的评价考核,及时总结经验、关闭阶段性计划,为企业正确认识自身的管理水平和下步工作持续改进创造基础。阶段性工作的考核评定有项目管理层组织进行,也可以由职能主管领导组织分阶段或者按照计划的节点控制目标进行,考核的内容是计划的节点控制目标完成管理情况和阶段性目标完成情况,考核的结果是决定是否调整计划、调整目标,是否决定关闭阶段性管理任务。项目管理考核评价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层或者是组织结构中的部分,考核评价的对象是项目管理层(主要是项目经理),考核的内容是按照《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规定的目标和指标,对项目实施情况(包括节点关闭情况)、项目管理水平、管理绩效进行终结评价,确认阶段性考核的结果,确认最终结果,确认项目管理组织(项目部)的职能是否具备“解体”。 五、结束语 房地产项目的建设是一个有较长周期的过程,项目的一次性、不可重复性特点和过程中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构成了项目过程的各种风险,风险充斥在每个过程(活动)。从某种程度上讲,项目建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风险管理、规避风险的过程,而风险管理(识别、分析、评价、处理)是靠企业的“团队”的力量,靠管理水平、管理经验、职业道德和知识水平进行的,每个风险的规避、缓和、转移都是综合管理的结果。因此,建立现代管理制度和适应于市场环境发展需要的组织结构,按照ISO9000:2000族和ISO10006:1997标准(《质量管理 项目管理质量指南》),重视过程中每个环节的管理,重视企业的体系化、制度化、程序化管理建设,客观看待风险,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就会减少或规避风险对企业经营目的和效果的不利影响。 房地产管理论文:房地产开发项目工程管理难点剖析 【摘要】通过对在房地产开发企业从事项目管理工作的总结, 结合项目管理实际感受,参考国内项目管理研究成果,从房地产开发项目工程管理角度、运作流程方面,来分析影响工程建设项目进展的主要因素,探讨解决开发项目管理的关键难点。 【关键词】项目决策;项目设计;施工合同;供方资源;甲方供料 近几年来,本人在经历约60万平方米三个房地产项目的管理实践,经历工程建设准备、建设实施、工程验收、项目交付等过程,也通过对其他开发项目建设管理的考察和调研,发现有一定开发规模、多个项目同时实施的开发企业,其项目建设经常是慌慌张张开工、忙忙碌碌施工、紧紧张张交工,项目管理目标总不能如期实现。结合当前房地产开发流程及组织管理状况, 针对开发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难点问题,提出改进开发商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质量的思路,降低项目管理难度,充分用好工程合同,规划好项目开发组织,促使项目进行得稳健有序。 1 项目决策阶段要重视加强市场调研工作和提高决策效率。 项目决策阶段开发商担心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负面影响,以及公司人力资源的缺乏和管理机制不健全,项目市场定位及决策机制不完善,项目前期市场可行性研究工作不深入,是影响项目管理有效实施的根本。 1.1 项目前期对市场研究和决策 由于没有详细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使得项目规划设计不能如期进行,即使进行了多方案的概念规划设计,也会因为市场研究工作不充分细致、评判标准不明确、犹豫不决致使项目决策慢、效率低。开发商有些领导以“市场是变化的,项目定位不能太死”为借口不重视前期的项目详细可行性研究,决策迟缓浪费了项目时机。决策高层犹豫一段时间后匆忙决策,这样决策确定的项目产品导致不科学、不系统、不全面,也不完全可行。 1.2 决策机制的完善 决策阶段的犹豫和匆忙,引起的问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会造成管理诸多困难,一定会在项目建设、销售、交付及使用过程中反映出来。当工程匆忙上马、待定内容久拖不决时,因产品研究方面资源匮乏,所谓决策就成个别领导临时仓促“拍脑袋”,领导成为具体工作的操作者和矛盾的焦点,也成工程建设等待的关注点,前期的市场调研和产品研究问题此时就演变成工程技术问题。例如某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经常出现原则性、功能性的“伤筋动骨”大变动,在销售阶段才意识到户型单一、户型偏大等市场定位偏差问题,重新进行产品定位,重新设计而修改户型,在建商住楼改成公寓楼等功能的修改,详规设计经常调整建筑面积、建筑楼层、楼体布局、景观布置、道路系统等。 1.3 提高决策水平和效率 决策阶段工作效率低导致项目实施丧失机遇,效率就是效益,只有纵观全局综合性地算大帐,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前期可行性研究是项目的灵魂,据此进行的项目设计是龙头,龙头有魂才能使工程建设管理有章可循。重视项目的前期调研工作,就要重视前期研究决策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科学投入;要建立完善的决策支持机构,收集、整合决策支持性资源,必要时要“借脑”、“借力”;完善决策程序,提高决策水平和效率,使得项目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科学化、市场化、系统化。 2 项目实施阶段要重视加强设计管理和计划工作。 市场研究阶段进行得不细致不规范,项目决策阶段的问题拖到实施阶段来解决。本属设计师的工作,却受到开发商的过多干预和限制,做出的规划和建筑效果的确是完全体现了开发商意图,但项目整体设计不系统、产品功能不配套、效果上不协调等方面设计失误的责任也由开发商承担。 2.1 设计阶段的盲从 开发商认识到一定要在设计阶段严格把关,某几个领导的“感觉”就成为了规划、建筑设计的评判依据。项目规划和建筑方案是开发商“包办”的,设计师成了开发商的工具,使得设计师无法创意。建设内容经常变化,施工图提供慢,工程变更多,造成工程质量、进度、投资控制等项目管理目标无法如期实现。如某小区的变配电房、水泵房、停车位是临时加上,分期建设的小区供电问题经常临时性解决,经常调整建筑立面材料、颜色及窗型,景观设计不系统、无主题等。设计师成了“改图师”,工程人员成了“改图员”,无论是工程管理部门,还是项目的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各方面都不满意。 2.2 设计资源的简单拼凑 细微创造差异,细节决定成败,项目设计资源整合不足,影响项目设计质量、供应时间、工程内容对接等工作,从而影响项目管理。当今住区开发建设,景观园林工程已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景观设计资源整合不足,设计工作滞后造成整个小区景观不协调,景观设计意图粗略,无层次地繁杂添加,设计图纸内容做法不具体,景观工程实施滞后,失去了景观促销的作用。住宅公共部分精装,装修设计在施工图中得不到体现,建筑装修设计滞后,往往后期装修仓促上阵。 2.3 有效整合设计资源 招标或委托有相应资质、有类似业绩、与项目匹配的专业设计资源进行整合,要求设计单位按照已批准的项目可研报告进行方案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景观设计,并以可研报告的预设要求评价、审核各阶段设计文件;此阶段要依据项目可研和设计文件编制详细的项目管理计划,对关键性的设计文件要进行相关部门的预审和讨论。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凡涉及建筑功能性等的原则性工程变更,一定要慎重,并经过必要的程序才能进行。 3 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力求严密,重视项目收尾阶段的管理工作。 工程施工承包合同不严密,从建设方手中直接分包的单位过多。项目收尾阶段交叉施工作业时,发包工程内容及交接口界定不清,没有采取措施重视工程收尾阶段的工作,造成项目管理难度大大增加。 3.1 工程总分包管理难协调 工程建设前期主要是总承包单位进行的土建施工,管理工作比较单一,容易进行;对于施工合同有约定的纳入施工单位管理的专业分包,管理工作也正常。到建设后期,专业配套分包单位与总承包单位,以及分包单位之间的配合和交接问题上,矛盾越来越突出,成为项目管理的难点。因大型小区的参建施工单位众多、交叉作业多,进场、退场的时间也各不相同。甲方签订工程施工合同中无工程配合、交接内容等要求或约定不详细、不严密,总承包单位对甲方分包的项目不承担“总承包”责任,对甲方分包工程配合问题“斤斤计较”,使工程管理困难重重,总是在交接环节的工序细节、脚手架、垂直运输、临时水电、垃圾清运、成品保护、使用费和配合费、安全管理、交接验收、工程资料衔接等方面纠缠不清,造成工期拖延。甲方分包单位有了需协调的问题也往往直接找甲方,甲方成了真正的“总承包”,出现工程质量和拖延工期问题后相互扯皮、推诿,责任不好界定。在项目收尾阶段甲方很多精力花费在“协调”工作上,即将竣工交付客户入住之前,售房签订的交付日期日益临近,出现乙方不急甲方着急的尴尬局面,甲方现场代表总要“求”完这个乙方,再“请”另一个乙方,还要准备组织进行项目整体验收和交付等工作,现场管理的工作压力、工作难度可想而知。收尾阶段现场大打乱仗,焦头烂额,使得项目建设虎头蛇尾,留下诸多问题。 3.2 甲方的分包项目要尽量少,施工承包合同要严密。 对于甲方分包各工程合同内容要系统化,细化各自之间配合条件,全面系统地进行建设合同管理。尽量让总承包单位完成组织施工,需要分包的由开发商主持分包工程招标工作和确认分包单位,分包单位与总承包单位签订工程分包合同。这样有利于甲方及监理的协调管理,规避质量、工期、安全、保修责任等风险。对于必须由开发商组织发包的工程,要细化发包工程的内容,事先研究各分包工程的建设时段、交接、场地、协作、安全、验收、保修、资料、费用等配合条件,以及各工程之间可能产生的管理难点。事先制订对策和要求,在工程建设承包合同中明确,减少甲方协调工作量,使得工程合同更具操作性,充分体现业主的主导性。 3.3从整体运作上真正重视项目收尾阶段的项目管理工作。 在项目收尾阶段可建立一个由开发商主管工程的领导牵头、整合工程管理、销售、技术、开发、材供、物业管理等内部人员组成的工程项目收尾巡查复查的临时机构,与工程项目管理现场人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工程收尾阶段的项目管理及项目交付、移交工作。 4 开发商应重视对供方资源的整合和管理。 对于房地产项目工程管理者来说,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是由勘察设计单位完成,工程实物由施工单位承建,现场“四管控”工作委托监理单位实施,工程所用材料设备由材料设备供应商提供,开发商是社会资源的组织者、整合者和调动者。在项目实施阶段,开发商与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材料设备供应商之间是需方和供方的合同关系,供方资源的整合和组织就成为甲方项目管理的关键所在,是房地产项目管理预控主要内容。开发商工程计划不完善,工程招投标工作组织流于形式,平时资源积累不足,参与的单位与工程建设不匹配,使得工程管理难度加大。 开发商是工程项目建设的主导者,是工程建设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在建设中应发挥主导性作用。有时开发商自身工作没做好,影响工程项目规范化管理。其实,平时注意收集整合各种与项目建设相关的社会资源,建立严密的工程及主材、设备招投标制度,通过考察、鉴别、比较、评估、洽商等方法,建立适合自身需要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承包商和材料设备供应商资源库,然后再通过规范的招投标工作,选择中意的供方,与供方建立责、权、利分明的合同关系。 有时开发商片面认为是买方就要高人一等,与供方合作诚信意识差,过度使用“主动权”,对供方提出超出其承受能力的不合理要求,过度挤压承包方的赢利空间,拖延支付工程款,向承包商转嫁现金流压力,“主动”违约,忽略了供方的价值和伙伴作用,影响项目正常进展。开发商应当把承包方看成是通过项目实施,实现双赢的、平等的、诚信的合作伙伴。 5甲方供料的范围、交接方式要事先周密确定,不影响项目管理。 开发商为了集中整合利用社会资源,集中采购节约成本,保证设备质量和进场时间,经常在工程施工合同中约定有甲方供料的内容。甲方供料主要是电缆、电梯、水泵、变配电、空调等主要机电设备,而有的开发商甲供料越来越细,还存在供料交接、验收、保存、结帐等方面的环节,加大开发商工作量,造成承包方的依赖性,而且承包方很容易将工程质量、工期问题责任归结于甲方,产生承包商索赔,加大工程项目成本。甲方供料的范围、方式选择和实施效果不当,也会加大开发商工程项目管理的难度。 甲方供料的范围、交接方式要计入工程招投标合同条件,并严格按合同履约。工程主要设备可由甲方组织招投标,由甲方与材料设备供应商签订供货合同,也可增加部分采保费交由施工方与材料设备供应商签订供货合同。 总之,归纳影响工程建设进展的主要因素来看,开发商项目管理的主要难点有:首先,开发商决策阶段的市场可行性研究不到位,导致施工图设计文件供应慢且变更多;其次,事先整合的项目建设供方资源少,甲方发包工程内容及接口界定不清,不重视工程收尾阶段,导致工程收尾阶段项目管理困难;最后,甲方供料不当。开发商只要制定成熟的房地产开发工作流程,编制其实可行的项目开发组织设计,建立与之配套严密的组织和制度,进行规范运作,并围绕项目管理工作任务,加强各流程阶段工作的计划性,注重预控,就一定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减少项目管理的难度,提高项目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房地产管理论文:浅议房地产开发风险管理 房地产行业一向被认为是高利润、高回报的行业。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房地产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一个行业是稳赚不赔的,在房地产业高速发展的背后,其所带来的开发风险也在日益增加。本文以房地产开发各个阶段为脉络,对各阶段的风险因素进行了识别,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希望能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风险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房地产开发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房地产开发是一种通过预测未来需求而进行的产品开发过程,不确定性贯穿整个开发过程。房地产开发具有空间上的固定性、投资规模大、开发周期长、开发过程环节多、涉及面广等特点,决定了其进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减少可能发生的损失给企业造成的不良后果。 (一)房地产开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风险因素众多。加强风险管理有助于开发商识别风险,认清风险本质,适应现时房地产开发市场充满变化和不确定性的环境,以保证项目开发的成功。 (二)风险管理的整体目标在于以最少的成本实现最大的安全保障。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在风险发生前采取规避措施,可以避免因风险突发事件造成的巨大损失,并在损失发生后尽可能多的获得各种必要的资金补偿,以保证企业的生存和经济效益。 (三)房地产开发风险管理的本质是对不确定性的管理。不确定性会给房地产开发带来威胁,但同时也意味着机会,因此加强风险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发现新的机会。 房地产开发风险管理应贯穿于各项业务的整个业务过程,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越早发现风险、越早采取措施,则风险管理的成本就越低,给企业带来的效益也就越大。 二、房地产开发各阶段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风险识别就是确定何种风险事件可能影响项目,并将这些风险的特性整理成文档。通过风险识别,才能把风险管理的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项目上来。房地产开发过程通常分为投资立项决策、土地获得、项目建设和销售管理四个阶段,由于各个阶段的主要任务不同,其风险表现也不同。 (一)投资立项阶段的风险识别。投资决策阶段是房地产开发过程中一个最重要的环节。本阶段的任务是通过对国家、地方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的研究,综合考虑市场的供应、需求等经济环境,制定自己的开发策略,以确定开发的区域、类型和时机,即决定在何地、何时,开发何种房地产。 1、宏观经济政策风险。政策环境风险是指由于政策的变化可能给开发企业带来的各种形式的经济损失。房地产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很大,国家产业政策、土地管理政策、住房政策、金融税收政策、城市规划等从不同方面影响着房地产开发的各个层面。 2、项目定位风险。当开发企业被迫告别拿地就等于赚钱这个简单的盈利模式之后,准确的房地产项目定位便成为保证项目开发成功的关键因素。我国城镇住房制度从国家无偿分配和使用到住房商品化和社会化,仅仅经历了十几年的时间,许多开发企业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还存在对市场供需分析不足、项目定位不明确等问题,导致了商品房的大量积压和空置。不但投入开发的资金不能及时回收,而且会造成项目运作的艰难,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 (二)土地获得阶段的风险识别。在土地获得阶段,房地产开发企业主要面临的风险是土地状况风险、征地安置风险和融资风险。 1、土地状况风险。土地风险主要来自土地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及规划部门对土地使用性质和规划设计指标认可的不确定性。土地的自然属性风险来源于地块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埋藏物等的不确定性;土地的社会属性风险是指地块的区位条件及配套设施状况对项目投资额的影响程度;规划部门对土地使用性质和规划设计指标认可的不确定性来源于城市规划设计的滞后性和规划管理的透明度低。 2、征地安置风险。征地拆迁补偿涉及许多法律和社会问题。一方面我国现行拆迁安置法规规定太笼统,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法规可操作性比较差;另一方面地块上原房地产所有者基于各种原因不愿出售,千方百计阻挠提出大大高于原房屋实际价值的卖价。此时,开发商将面临艰难的选择,要么接受高昂的卖价或苛刻的不公平条件;要么无限期拖延时间,丧失宝贵的开发时机;要么放弃开发项目,前功尽弃。 3、融资风险。房地产开发所需巨额资金的筹集是开发商最为关切的问题。筹资手段合理,可以减少筹资成本,降低筹资风险;筹资措施不当,可能造成筹资成本大幅上升,资金周转困难,企业面临破产。 (三)项目建设阶段的风险识别。项目建设阶段是指开发项目从正式开工到竣工验收形成建筑物实体的工程施工建设阶段。这个阶段的风险主要在设计及施工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措施不当引起的规划设计风险、工期拖延风险、项目质量风险等。 1、规划设计风险。规划设计风险类似于项目定位风险,包括小区整体规划、户型比例、建筑面积等风险;设计风险是指由于各专业设计(建筑、结构、装饰、给排水、电气和通风空调等)方案的设计依据、设计参数、方案选择不当,结构和设备器材选型不合理等,导致建筑工程不能满足适用、经济、美观、安全和可靠性要求,以及设计进度不能满足工程要求。 2、工期拖延风险。房地产开发建设阶段每个环节的时间损失,都会使工期拖延。而工期延长,一方面房地产市场状况可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错过最佳销售时机;另一方面工期延长会增加投入资金利息支出,增加管理费用。 3、项目质量风险。房地产开发良好的投资效果要通过优良的房地产质量来实现,地段只是诱人的手段,而地产质量才是吸引客户的法宝。影响质量的不确定因素主要来自施工环节,施工时承包商的技术水平、施工方案的选择、建筑材料的质量以及监理的控制水平等都能影响项目的质量。 (四)销售阶段的风险识别。房地产开发销售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房屋出租或出售,尽快实现投资的回收,并获得利润。这个阶段的风险主要包括销售时机风险、销售合同风险、销售税收风险。 1、销售时机风险。房地产租售时机一般有三种情况:预售、即时销售和滞后销售。采用预售可以提前回收款,节省利息,降低开发成本。但一旦房价上升,开发商也失去了房价上升可能增加的收益。房地产即时销售指房地产建成后即推入市场进行销售的做法,其受销售价格随机波动的影响很大,这取决于投资决策阶段房地产开发时机的选择。房地产滞后销售指在房地产需求呈上升趋势时,开发商拖延一段时间,等到继续上涨至峰值时抛出销售的做法。但滞后销售存在不能及时收回资金,承担较大资金成本的风险。 2、销售合同风险。房地产租售交易的合同务必条文详尽、清楚,对交易双方的行为要有明确的规范,切勿模棱两可,因为房地产这种特殊商品价值量巨大,一旦遇到被侵占或被骗取,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合同纠纷风险是一种概率较高的风险,并且一旦出现后,风险结果也较大。 3、销售税收风险。房地产销售税收风险是指纳税人在销售房屋时纳税方面承担的各种风险,即纳税人在计算和缴纳税款时,因各种原因导致企业利益受损的可能性。主要的税收风险包括税款负担风险、故意性违法风险和过失性违法风险。 三、房地产开发各阶段风险应对措施 房地产开发风险应对的主要措施有风险回避、风险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承受等。 (一)投资立项阶段风险的应对 1、规避国家政策环境风险,抓住开发时机。国家政策的变更是任何房地产企业公司都不可回避的,只能采取风险承受。因此,房地产开发要尽可能地及早开发,及早销售,争取早日收回投资,避免进一步紧缩的政策环境给房地产企业公司带来更大的压力。 2、进行认真细致的可行性分析,找准项目定位。房地产公司要通过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查,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了解消费者对住房的需求和意见,以此确定项目开发的定位、房屋品种的选择,做好项目的规划设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二)土地获得阶段风险的应对 1、重视前期土地勘察工作。聘请专业地质勘探公司对项目地域进行全方位地质勘探,了解该地域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地基承载力、软弱土层、地质断裂带、地下水深浅、水质污染等的不确定性。注意收集原有地下条件资料,包括防空洞、通信、供电、给水、排水、燃气等地下管线和文物古迹、坟墓、废弃矿井等的不确定性。然后,要认真对待勘察结果,做出下一步的规划设计方案。 2、最好取得净地,规避安置风险。大量的征地、拆迁、安置和补偿工作涉及许多法律和社会问题,为规避土地拆迁及安置风险,要尽可能取得净地。在无法取得净地的前提下,首先要掌握当地拆迁安置法规;其次要对地块上的居民、企业和建筑物状况了解清楚,委托相关部门进行拆迁安置摸底工作,估算出拆补安置成本。当预计的安置成本大于可承受风险范围时,果断放弃该地块的投资。 3、合理选择资金来源、筹资手段。开发商获得土地时最大的难题是资金问题,在自有资金较为充裕的情况下再依靠部分银行贷款,会使企业资金压力较小,摘牌的可能性大;若拿地资金绝大部分依靠银行贷款,一旦银行政策收紧,会使开发商拿地计划泡汤。 (三)项目建设阶段风险的应对 1、开展项目规划设计方案优选,满足消费者需求。在房地产开发项目实践中,设计阶段决定了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成本大格局,设计质量是规划设计阶段的首要控制要素,设计质量不仅是投资项目达到国家规定,功能达到某些要求,更重要的是决定项目建成交付后能产生多少经济效益。因此,在项目设计方案的选择上,一定要做到优中选优,满足客户的需求。 2、重视合同管理,规避工程延期风险。房地产企业可利用工程承包合同与工程监理合同将该部分风险转移到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在工程承包合同中,严格制定相关工程工期条款,在该项条款中,明确指明工期拖延所造成的后果及相应承担的责任,将该部分风险转移到主体承包单位。 3、充分发挥监理职能,加强施工质量控制。房地产企业应聘请专业监理公司来进行施工过程控制,做好投资控制、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对设计变更建立健全设计交底与施工图会审制度,一是使施工单位和各参加单位熟悉设计图纸,了解工程特点和设计意图,找出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并制定解决方案;二是为了解决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减少图纸的差错,将图纸中的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中。 (四)销售阶段风险的应对 1、通过营销,转移销售时机风险。为了规避销售时机风险,房地产企业可以通过营销方式将风险转移给商,规避预售风险。采取营销方式,不仅可以规避因滞销带来的资金回笼风险,还可以通过设置不同费率的手段,鼓励商随着市场行情适时调高房价,规避房价上升时的低收益风险。 2、充分利用法律顾问,规避销售合同风险。房屋作为家庭价值最大的一笔财富,对消费者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旦消费者认为合同中存在对自身有利的条款,就会奋起利用法律武器来捍卫。根据以往诉讼案件经验,因销售合同文本一般由房地产企业自己提供和起草,当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时,法院通常按不利于房地产企业的解释来执行。因而,房地产企业的销售合同应由房地产专业人士起草,并经律师或法律工作者审查,做到合同条款明确、详尽、合法。 3、通过税负转嫁与纳税筹划,减轻税收风险。税收筹划就是指纳税人通过预先的筹划和安排,特别是对多种纳税方案进行分析比对,然后选择一种既不违反税收法律政策,又能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增加企业税收经济利益的最佳方案。房地产企业可以通过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选择有利的经营方式、选择合理的会计处理方法、投资筹划等办法来缩小税基、降低税率或增加抵扣税额,从而达到税收筹划的目的。 房地产管理论文:房地产项目优化技术管理 [摘 要] 房地产项目优化管理就是紧紧围绕工程成本控制这一主题,在“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大原则下,结合理论、技术、经验、科技等,对工程设计、施工技术方案的可行性、经济性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以求得工程成本经济合理,对社会技术资源进行沟通、整合、利用。 [关键词] 成本优化; 设计优化; 现场工程技术管理 为适应房地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国家房地产政策变化的形势,国内房地产企业内部管理逐步呈现出从粗放型向技术型、专业化、精细化管理模式转变的发展趋势。近几年来,各地产公司在重视完善规划、建筑等专业设计管理的同时,加强了对结构等专业工程技术工作的管理,提高了设计管理工作的系统性,使设计技术管理更加全面、专业、精细,从整体上增强了房地产企业的竞争力。 1指导思想 工程技术管理的指导思想,就是紧紧围绕工程成本控制这一主题,在“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大原则下,结合理论、技术、经验、科技等,对工程设计、施工技术方案的可行性、经济性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以求得工程成本经济合理,对社会技术资源进行沟通、整合、利用。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大力提倡和推广结构工作性能设计新理念,加深对现行国家及地方规范条文理解和消化,用活规范条款。做好与建筑专业配合工作,积极参与项目设计各阶段控制工作,把设计各阶段的事前、事中、事后技术管理与工程成本控制落实到实处。规划方案阶段积极主动参与规划方案设计阶段的技术管理,在为营销、规划、建筑服务的同时,对工程成本加以控制,从结构专业角度对方案提出建议。 [例1] 某项目十几栋高层建筑方案,在高宽比、错层等方面超过国家结构规范相关规定,必须首先做结构整体模型振动的试验,分析试验结果后才能确定结构设计上的非常技术措施,最后还要通过专家委员会的评审。这样必然会增加项目开发时间及工程成本。结构专业提出上述意见后,营销和设计经过综合考虑,最后对规划、建筑方案进行修改,项目开发时间和工程设计成本得到控制。 [例2] 某项目5万平方米地下室设计,由于规划设计方案中没有考虑消防通道在地下室顶板上位置,设计院结构工程师为了建筑师日后随意布置消防通道而将消防车荷载满铺地下室顶板来进行地下室结构和基础设计(每平方米2吨消防车荷载),此做法使地下室及基础工程设计成本大为增加。公司审图时发现了此问题,建议建筑专业首先布置消防车通道,结构专业再重新进行地下室和基础结构设计,避免了多花冤枉钱。另外一个项目正好相反,也是5万平方米地下室,规划方案将消防车通道完全布置在社区地下室上,结构专业看图后,提出完全可以结合社区外市政道路而不必在社区地下室顶板上设置消防车通道,建筑专业接受此建议,减少了地下室结构和基础设计工程成本。 2桩基础与地下室设计研究与优化 2.1桩基础承载力取值 目前,国内设计单位对桩基础承载力取值是参考地勘单位提出的建议值,再根据土壤物理指标进行理论计算而确定。多数情况下,设计单位确定桩承载力设计值比较保守,取值偏低,普遍存在桩基承载力强度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桩基础工程设计成本偏高现象。近两年来,在地产公司项目的桩基设计中,推广以试桩的方法来确定单桩承载力设计值,从结果来看,这种设计值普遍比以理论计算确定的设计值高出20%以上,相应减少桩基础工程成本支出20%以上。如苏州某地产公司湖滨一号项目二期14栋高层建筑桩基础设计中,以试桩方法确定桩承载力设计值为250吨,比一期以理论计算确定设计值170吨提高了47%,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长春某公司水岸春城项目,2003、2004年桩基设计取值以理论计算来确定为45吨,2005、2006年采用以试桩来确定桩基设计值方法,设计取值提高到55吨,桩基承载力设计值提高了22%;宁波某公司东湖观邸一期桩基原设计值为40吨,后经过试桩将设计提高到55吨,提高了37%;西安某公司项目通过试桩修改原设计,使桩基工程成本降低200多万元。 2.2地下室 由于地下室面积较大、工程成本较高,对地下室设计进行了重点技术管理跟踪。在柱距布置、层高、半地下室或全地下室比较、消防车荷载取值等方面实现了有效控制。如广州某地产公司地下室采用扁柱形式,合理利用空间;佛山某公司5.2万平方米地下室,公司对设计院设计成果进行优化调整,工程设计成本每平方米减少59元,工程成本少支出300多万元;南京某公司2.5万平方米人防地下室,从结构设计角度优化设计,取得170千克/平方米用钢量的好成效。 社区地下室顶板上普遍放置1~1.5米厚覆土以便绿化。对处于覆土上的消防通道的消防车荷载取值,经过受力分析,建议在进行地下室结构设计时考虑消防车荷载在覆土竖向扩散作用,消防车荷载取值比“规范”值小于覆土厚度的倍数,一般在1~1.5倍,从而减少地下室和基础工程设计成本,此建议已在许多项目的地下室结构设计得以应用。由于消防车荷载比较大,对此折减后可取得比较好经济效益,以上项目地下室均采用了此建议。 2.3抗浮(拔)基础设计研究与优化 抗浮(拔)基础作用是抵抗水浮力,目前国内抗浮(拔)基础根据具体情况,常用抗浮桩基础和锚杆(minipile)抗浮基础。广州某公司4个项目均有较大地下室,其中d7-6项目地下3层地板水浮力达12吨/平方米,均采用锚杆抗浮基础。由于锚杆抗浮基础工程量极大,工程成本较高,公司对4个项目的锚杆抗浮基础设计方案进行了重点技术管理和研究,主要从锚杆入岩长度、锚杆平面布置、锚杆中钢材选取设计3个方面入手,打破常规设计方法,使锚杆抗浮基础设计方案更加经济合理,取得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 锚杆入岩长度常规设计方法是以理论计算来确定,以试验方法来确定锚杆入岩长度的创新得到设计单位认可,应用于上述4个项目。如k2项目原设计为入岩8米长,公司通过试验确定为6米,比原设计降低2米(180元/米)。 锚杆中钢材设计常规做法是将理论计算结果乘以2倍安全系数。公司认为钢材本身性能稳定、离散性较小,锚杆中钢材安全系数不应取2,而应取结构设计中1.25倍安全系数,这样,锚杆中钢材可以节省37%。此项建议在上述4个项目中得到应用。 锚杆平面布置常规设计方法是将锚杆布置在柱子下部,作用于地下室底板上的水浮力通过底板传递给梁,再由梁传递给柱下承台与锚杆相平衡。经研究,常规锚杆布置设计方法存在两个传力路线,需要在底板和梁中配置大量钢筋去承受和传递水浮力荷载,设计成本较大。由此,产生了对常规设计方法进行改良的想法,即通过减少传力路线来降低工程设计成本思路。结合地下室锚杆抗浮基础设计,对锚杆3种布置方案进行设计和分析:方案一,锚杆均匀布置于底板;方案二,锚杆均匀布置于梁下;方案三,锚杆集中布置于柱下。对上述3个设计方案进行了定量经济比较,可以看出不同锚杆布置技术方案对工程成本有较大影响,方案一比常规设计方法方案三工程成本支出少54%。鉴于此,项目地下室锚杆布置均采用方案一,即锚杆均匀布置在底板下;k2一期锚杆布置采用梁下布置,即方案二。 3上部建筑结构设计技术管理 上部建筑面积大,对整体工程成本影响较大,因此,对此结构设计技术管理与工程成本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结构设计是否经济合理很大程度依赖于设计单位结构工程师的技术专业水准、责任心和心态,从理论上讲他们有义务为业主负责,但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只对《规范》负责而没有对设计的经济合理性负责,甚至有意无意加大钢筋用量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因此,如何使设计单位结构工程师既要保证结构安全、品质,又要保证工程设计成本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是房地产企业设计技术管理人员职责所在。 近几年来,地产公司加强上部建筑结构设计技术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下面举几个案例。 [例3] 广州某公司项目在国内开发的第一个超高层住宅项目(近150米高),原预计上部结构标准层土建工程成本为1 000元/平方米。公司加强该项目结构设计管理工作,在结构设计中密切与设计单位沟通交流,通过调整结构体系、减低荷载、设计技术等,最后达到结构工程土建设计成本仅为900元/平方米,与普通高层建筑上部结构标准层工程成本基本一样。 [例4] 苏州某公司湖滨一号项目二期开发14栋高层建筑方案,均为适合市场需要的南北通透的板楼结构,建筑高度与宽度比最大达9.6,远远超过结构设计《规范》所规定的6的限值,通过努力,苏州市政府审图中心领导同意将建筑高宽比只能放宽到8。若按高宽比8来设计,项目二期将有8 000平方米面积无处放置,必须对二期重新进行规划和建筑设计,而二期地块和时间限制又给重新规划设计带来了极大难度,最好还是在结构设计方案上加以解决。首先,公司要求和指导设计单位以结构工作性能设计理念进行结构方案设计,通过加多剪力墙、调整计算荷载、加宽基础宽度等技术措施使结构方案达到可行。之后,该公司对苏州市政府审图中心领导进行技术上的说服工作,经过一段技术交流后审图中心领导终于同意上会。由于方案准备充分,专家在评审会议上没有提出原则意见,结构设计方案获得顺利通过,由此保证了该项目营销定位、原规划方案得以实施,保证了项目开发进度。 上海某大厦项目为超高层写字楼项目(近150米高,总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设计单位结构施工图设计中,标准层用钢量为85千克/平方米,在技术管理参与下,设计单位对原结构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后使标准层用钢量降至70千克/平方米以下,取得比较满意结果(4.5元/千克工程造价)。 4现场工程技术管理 长春某公司两栋楼位于10米深回填土上,每栋建筑面积为4 000平方米。桩基承载力设计值为45吨,扣除10米深回填土作用在单桩上负摩擦力的理论计算值36吨后,单桩承载力仅剩下9吨,必须对回填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经过对几个回填土地基处理方案可行性、经济性进行比较,确定采用碎石桩处理方案。设计公司进行施工图设计,施工图中的碎石桩数目为2 052根,公司独自对此方案进行优化,碎石桩数目减至332根,仅为设计公司的16%,工程成本减少84%,同时保证了工程进度。 南京某公司为配合销售先建会所,环绕会所三面地下室工程是在会所竣工后才开工的。会所三面离地下室距离在2米左右,地下室开挖前对会所支护就显得极为重要。施工单位设计支护方案为直径800毫米联排灌注桩,入土坎固6米,悬挑6米,共计12米,灌注桩作为悬臂梁工作。公司考虑由于土质较差,对桩的堪固作用不会太大,对该方案提出在联排灌注桩上部加设压顶梁以保证联排灌注桩共同工作,同时在会所3个侧面压顶梁之间设置水平钢筋混凝土桁架为悬臂桩提供支点,如此,支护方案由灌注桩平面悬臂结构转变成受力性能更好的空间刚架结构。施工单位采纳公司意见,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优化,确保会所在地下室整个施工过程中安全可靠,万无一失。 佛山某公司项目含有4栋高层、12栋小高层,建筑地仅5 000平方米。在这5 000平方米地块上的地质情况极其复杂:上部土层液化严重、地下砂岩层深度变化急剧、地下有岩洞和土洞、砂岩层深度在8~35米间变化无规律。目前,16栋建筑分别采用了预制管桩、冲孔灌注桩、夯扩桩以及由伐板、夯扩桩、搅拌处理的复合地基3种基础组合,共计4种基础形式。如此复杂的地质情况和采用多达4种的基础类型,在开发中史无前例,技术管理难度可想而知。 某项目一期有8栋100米高层建筑,基础采用桩基础。1 700多根桩施工完成后,在工程桩检测中发现桩基承载力仅为设计特征值的一半,经复压桩基承载力可达设计特征值80%。设计公司采用补桩方案进行处理,第一轮补桩设计方案每栋楼需补近90根桩,公司对此提出不同意见,经过技术交流沟通,设计公司对补桩方案进行重新设计,最后确定补桩方案为每栋楼45根左右,8栋楼补桩总数减少320根。 总体来说,节能降耗是我国的一项国策,而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大量的能源消耗了。正因为如此,企业加强了对结构等专业工程技术管理工作,提高了设计管理工作的系统性,使技术管理更加全面、专业、精细,从整体上增强了竞争力,减少了浪费。 房地产管理论文:房地产造价可视化管理及造价工程师职能管理 摘要:房地产造价管理区别于建筑企业造价管理的最大不同是在施工过程中,主要针对进度款、签证、材料认价进行管理。采用节点支付进度款,使得造价人员将更多精力用于成本的预测及造价控制方面;通过限额签证,使得签证可控;将材料认价管理放到招投标环节中,进行事前控制,避免施工单位故意拖延或不签认,从新的角度阐述了施工过程中的造价管理及造价工程师职能管理,并实现成本预测及进度款(现金流)管理的可视化。 关键词:房地产;造价管理;可视化管理;造价工程师 1前言 如何让房地产造价管理更加直观,实现可视化管理,如何让决策层更方便管理造价,造价管理人员该如何做,造价工程师该如何做?这些问题常困扰房地产业决策层及管理人员,而这些正是笔者要在本文所要回答的问题。本文阐述的可视化管理主要是关于成本预测及进度款(现金流)管理。 房地产造价管理及造价工程师职能管理等方面已有许多文章进行过讨论,但大多数文章都没有关于具体操作的描述,本文内容更侧重对房地产造价可视化管理及工程师职能管理做一个系统的可操作性论述。 2房地产造价管理及造价工程师的现状 纳帕地产是一家主要从事精装别墅项目开发的房地产公司,项目涉及北京、昆山、武汉等地。现以纳帕地产昆山项目为例简要描述一下房地产造价工程师的现状:纳帕地产昆山项目设一合同预算部,经理一名、副经理一名,下设土建造价员3名,安装造价员2名。造价管理的主要内容为工程的成本预测、招标、合同、进度款支付、材料认价、签证核实、工程结算等。造价工程师的职能主要为编制工程概算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细化,对施工单位提出的近期使用材料配合物资部进行询价及编制价格确认单、按工程部签认的月形象进度编制工程进度预算书提供月进度款支付依据,对施工现场发生的变更进行签认,编制工程结算书。 3存在的问题 经过半年多的参与,由于进度款的支付、材料认价、工程签证贯穿了整个工程。这三方面历时长,涉及人员广,工作复杂繁琐不易管理,所以,本文从这三方面进行叙述,分析常见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进而实现房地产造价可视化管理及造价工程师职能管理。 3.1进度款,计算繁琐,疲于应付,无暇其他 月进度款公司流程为:施工单位提出形象月进度表,工程部按照实际发生的内容审核,然后交与相关人员进行相关预算书的编制,完成月进度款审批表。但由于施工方的完成节点不是完整的段,预算人员无法利用以前编制的预算书,只能重新进行工程量计算,房地产涉及的施工单位很多,施工内容也非常多,这部分工作占用了预算员的大量工作时间与精力。另外,由于每月发生的工作量,财务部也不能事先有个预判,对资金的准备不能做到合理到位,不利于公司总部对现金流进行合理分配。 3.2 签证,归档简单,总量失控,无法预判 一般来讲,房地产项目的变更签证会比较多,原因多种多样。设计图纸不完善、市场的变更、客户群意见的反馈、现场施工情况的改变等等,其流程一般为施工单位提出签证表单,工程部与预算部现场认可,各部门签字归档,结算时计算汇总。这样的流程往往会造成施工现场不合理签证非常多,公司高层只有在结算时才知道签证到底花去了多少钱,常会出现严重超预算的情况,总部更无法对工程造价有个提前的预判,往往也就无法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的控制了。 3.3 材料认价,重复认价,工作繁杂,效果甚微 材料认价流程一般为施工单位提出材料认价单,工程部确认品牌规格型号、物资部进行市场询价,预算部确认价格,相关部门审核签认。看上去很完善的流程为什么有麻烦?房地产项目一般有多家施工单位在现场进行相似项目施工,为尽可能少地承担了价格波动风险,施工单位并不是将合同中所有可能用到的材料价格一次性进行认价,而是随着施工过程逐步提出。当进行到该项工序,才对将要发生的材料提出材料认价单。而每家施工单位进场的时间不同,使用材料的时间也不同,市场价格又不断变化,所以每家提出材料单的单价不同,认价也不同。这对物资部的询价,预算部的核价都带来了大量重复劳动。2008年钢材等材料价格变动很大,房地产商更多地承担了价格波动的风险。 4解决方法浅探 造价管理的最根本目的是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所以造价管理人员应将最主要精力放在成本预测、成本控制上而不应在一些细枝末节上下功夫。 4.1 成本预测 成本预测应包括项目成本测算及现金流预测,重点在现金流预测,所以不应简单地按图纸算出工程预算就算是成本预测了,那样的预测只能给决策人员提供一个项目投资比采用指标概算更准确的决策支持,不能让管理人员对成本控制有实际指导意义。现金流预测结果准确与否,决定企业决策层能否制定出更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 可如何做出准确的现金流计划?我个人认为还得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做好施工图预算,即项目成本测算,翔实的预测成本数据能对现金流计划提供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是制度的变革,当然还需要各部门配合。制度变革体现在进度款支付方式的改变,传统的进度款支付方式一般是如上文所描述的按月形象进度进行支付,现要改成按工程节点进行进度款支付。按节点支付工程款,我们要求预算人员的成本测算按节点进行计算,只要施工单位完成到该节点,由工程部验收签认后,真接按节点的工程预算额约定比例支付,工程完工后再结算。 这样做及设置节点有几个好处,既不必担心施工单位故意拖延工程进度,他只有完成节点才能拿到工程款,他比我们更关心进度;同时造价工程师也不必再做这些繁琐而无意义的劳动,可以节省更多精力做造价管理工作;而对公司管理层而言,对工程款支付也会心中有数。设定节点原则,一是时间要求:原则是不能太长,施工单位太久拿不到工程款,会影响实施效果;也不能太短,这样工程款支付过于频繁,对房地产公司也不利,一般应设置成接近于月进度款支付时间点,这样开发商及施工方都能接受;二是内容要求:节点设置要求应清晰明了,便于确认。节点犹如里程碑,如采用基础结构完工,结构封顶等等,无论是谁,都能很直观地知道进度款将要支付的大致时间及进度款数量,很方便领导层进行现金流分配。 在设置好工程节点,并按节点完善施工图预算,改变进度款的支付方式这些工作做好后,还不能开形成可视化的图表。对管理层而言也不能对现金流进行很好的预测,因为不知道每个节点大概什么时候完成,以及在某一时间点上有多少工程完成节点,这需要配合。主要是要求工程部提供按节点制作的时标网络计划图,这样就可以很好地与预算部做的节点施工图预算衔接上。只有将资金支付计划置于时标网络图上,决策层一目了然就能看到现金流的使用情况,这样才能算是可视化的造价管理。 4.2成本控制 这里讲的成本控制主要是关于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因为这一部分的持续时间比较长,管理也比较复杂,管理不善对工程的影响也很大,如何对施工过程中的成本进行控制?还应从两方面进行描述:一方面是讲对变更签证的管理,一方面是对材料认价的管理。 在上文中提到在纳帕地产预算部没能很完善地处理好这些问题,显得有些被动。谈到对变更签证的管理,好多公司的预算部门都是对现场发生的情况只是做一个记录,因为变更不变更,需不需要签证都是工程部的事情,好像与预算部没太大关系,只要确认其确实存在并将发生的金额在竣工结算时汇总到结算书中就行了。预算部如想最终控制好施工成本,必须做好变更签证这一块。因此,当每份签证单发生后,由相关预算员做好签证金额计算并对同一项目进行累计。如累计额超过一数额,则预算部上报公司管理层,由管理层招集工程部,设计部、预算部等相关部门进行讨论。看是否是设计上出了问题,是否要重新设计,还是工程部管理上出了问题,或是现场情况特殊。通过更改设计或改善现场管理使得签证费用可控,而不是让签证管理流于形式。 另一部分是关于材料认价的管理,事前控制要比事中及事后控制容易得多,所以对材料认价的管理应放到招投标环节中去。如何在招投标环节对合同中所涉及的主要材料进行管理,涉及到多部门配合及合同文本的重新设计,如它要求设计部门在图纸出来后同时列出工程主要材料规格、型号等技术要求,工程部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品牌,并将之附入招标文件中让施工单位在同一技术要求及品牌下对各材料分别认价。同时,材料部进行询价,其结果用于与最终中标单位各种主要材料价格签认,这样主动权在业主方,如在施工过程中认价,价格如对施工单位不太有利他就会拖延或不签认,这样会造成认价难度有时还会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主动权在施工单位。 5造价工程师职能管理 从造价管理的角度来看,造价工程师最重要职能是配合管理人员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还是从进度款、材料认价、工程变更签证三方面进行描述。 5.1进度款 进度款支付如要达到造价控制的目的,这就要造价人员能按与工程部协调的各个施工节点并做好节点概算,不必要求精确。因在施工前的时间会很短,既要确定施工节点,又要将各结点的工程造价计算出来,工作量不小。为给造价人员合理的时间分配,不必将整个工程的施工节点预算造价计算出来。此间,工作重点是在节点的合理设定,并完成时标网络图,匹配好节点概算后,决策人员对现金流就有了感性的认识。随着招投标进行,在每项目合同签定后,造价人员只须根据中标单位投标文件中确认的进度计划重新规划节点时间点,并将合同中商定的每个节点的合同金额标注在时标网络图上,替换掉以前的节点概算内容,这样工程款的实际支付就显得更加明晰。如果施工单位的进度提前或推后,这时要求工程部在施工单位每完成一节点时就调整一次时标网络计划,使得后续的节点进度相对准确,决策层就能一目了然下一期的现金流计划。造价人员结合合同,按工程部节点核定单,直接填写进度款报审表就完成进度款审核的内容了,简单、易操作。 5.2签证 为保证与签证管理步调一致,这就要求造价人员做好基础工作,不单单是现场确认签字就完事了。要求每一份变更签证下来后,即刻完成工程变理费用单,对同一工程项目进行累计,达到一限额时(由造价管理人员定,如假定为5 000元),做好分析表,上报上层管理人员。由管理人员根据具体情况召开各相关部门碰头会,决定修改设计或重新组织现场管理等。 5.3材料认价 如要达到上文中描述的材料管理要求的话,造价人员要多做部门间联系纽带作用。材料认价的工作涉及多部门,如公司管理层将材料核价权交给造价部门,由造价人员敦促设计部门在图纸出来时,相应提出工程所需主要材料的技术要求,规格型号,由工程部根据现场及公司相关要求提出材料的品质要求、品牌并放入到招标文件中,同时由物资部进行市场询价。造价人员要在这三部门间多穿插沟通,取得物资部门询价资料后,交由招投标负责人与投标单位进行主要材料价格谈判核定。 6结论与总结 近几年房地产业的篷勃发展,全国涌现了大量的房地产商及造价管理从业人员,造价管理涉及的范围很大。我参照施工过程中影响造价最大的三个方面对房地产可视化管理及造价工程师职能管理进行论述,希望能给同行们起到些启发,将文中有益的部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让房地产造价变得更易于管理。 在多年运营过程中,各地产商都已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造价管理体系,尽管会有相对不完善的地方,但大家都已习惯并认可了这种制度。如要完成房地产造价管理体系方面的改变,则需从管理层面及制度上进行改进,这会增加一些部门额外工作量。变革涉及的相关方如不积级配合,就会对整个造价管理效果造成非常大的影响,甚至会使造价管理变革流于形式。所以要实现目标,需要公司决策层的挺力支持,进行一系列从上而下的变革,并形成一套造价管理制度,约束项目相关方之间能形成密切的配合,这样才能实现房地产造价可视化管理及造价工程师职能有效管理。 房地产管理论文:浅谈标杆房地产公司成本管理 【关键词】:成本、策划 【文章简述】:本文分析、对比了万科、金地、中海在规划设计环节、施工环节、结算环节的成本管理制度,并提出了可以供我们借鉴的成本管理思路。 做为一家上市房地产开发公司,有着专业的品质,且产品拒绝复制。随着房地产各项新政的不断出台,国家对房地产的不断打压。在当前情况下,如何做到在有限的成本下控制项目的建造成本呢。笔者就目前房地产行业中排名前列的几家单位,及借鉴万科、龙湖和中海几家房产开发公司的成本管理制度,并依据项目的不同实施阶段对三个标杆公司的成本管理制度进行了对比,总结出了可以供我们借鉴的成本管理制度。 一、规划设计环节的成本控制 1、万科规划设计环节的成本控制 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必须包括建造成本控制总体目标),应首先上报集团领导牵头组织的“规划设计方案听证会”审查,获通过后方可进入下一设计阶段。每一阶段都必须要求设计单位出具《设计概(预)算》,并在与上一阶段的概(预)算进行认真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编制我方的《建造成本概(预)算》,确定各成本单项的控制目标,并以此控制下一阶段的设计。 施工图设计合同应具备有关钢筋、混凝土等建材用量要求的条款,并载明:设计单位的《施工图预算》原则上不得突破我方编制的《建造成本预算》。 设计、工程、预算人员应会同监理人员组成联合小组,对施工图的技术性、安全性、周密性、经济性(包括建成后的物业管理成本)等进行会审,提出明确的书面审查意见,并督促设计单位进行修正,避免或减少设计不合理甚至失误所造成的投资损失浪费。 2、龙湖规划设计环节的成本控制 方案设计完成后20个工作日内,项目负责人组织,项目研发经理负责完成《项目技术经济指标(方案)》和《项目产品配置标准(方案)》,项目成本经理据其完成《项目目标成本(方案版)》。 方案设计完成后应作好造价咨询单位的委托,以便进行相关指标的测算及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方案设计完成后应委托造价咨询单位、面积测绘单位对规划建筑面积、销售建筑面积、造价建筑面积进行计算; 根据审核通过的《项目目标成本(方案版)》,由项目研发经理负责完成《初步设计任务书成本控制附件》,并报项目成本经理、项目负责人、公司造价采购部经理、公司研发部经理审核,作为《初步设计任务书》的附件。 初步设计完成后20个工作日内,项目负责人组织,项目研发经理负责完成《项目技术经济指标(初设)》和《项目配置标准(初设)》。如无初步设计,可省略此项工作。 初步设计完成后30个工作日内,依据《项目技术经济指标(初设)》、《项目配置标准(初设)》,项目成本经理组织项目团队参加,共同开会充分讨论,完成《项目目标成本(执行版)》。如无初步设计,需在招标图纸完成后30个工作日内完成《项目目标成本(执行版)》。 初步设计图纸应委托造价咨询单位进行工程量、价计算 ,并提出技术经济优化措施建议; 根据审核通过的《项目目标成本(执行版)》,由项目研发经理负责完成《施工图设计任务书成本控制附件》,并报项目成本经理、项目负责人、公司造价采购部经理、公司研发部经理审核,作为《施工图设计任务书》的附件。 3、中海规划设计环节的成本控制 前期费用成本控制的重点为设计费,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控制:1)无论是规划设计还是一般的装修设计均采取多单位、多轮次招标,以争取最佳的性价比;2)严格控制设计质量,在项目前期即尽可能确定有关技术经济指标参数,防止因设计自身失误原因导致成本增加,设计费用的审核、支付亦与之挂钩;3)在满足设计质量的前提下,限制钢筋含量、砼含量、节点设计等对工程造价影响大的内容;4)在满足建筑效果的前提下,控制装饰用料和建筑材料封样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二、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 1、万科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 垄断性质的工程项目(如水、电、气等)应尽力进行公关协调,最大程度降低造价。 施工合同谈判人员至少应包括工程、预算两方面的专业人员,合同条件必须符合招标条件,合同条款及内容概念应清晰,不得因工程紧而不签合同就开工。 应建立健全施工队伍档案,跟踪评估其资信、技术力量等。 现场签证必须按当时发生当时签证的原则,在事后五日内办理完毕,严禁事后补签。签证内容、原因、工程量必须清楚明了,涂改后的签证及复印件不得作为结算依据; 凡实行造价大包干的工程和取费系数中已计取预算包干费或不可预见费的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不得办理任何签证。 原则上不向施工单位支付备料款。确需支付者,应不超过工程造价的15%,并在工程进度款支付到工程造价50%时开始抵扣预付备料款;应要求施工单位在我方开户银行开具结算帐户,以便为我方融洽银企关系和监督工程款项的使用提供便利。 2、龙湖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 《项目目标成本(执行版)》编制完成后15个工作日内,由项目成本经理负责,组织项目团队成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参照集团合约规划体系对目标成本进行分解,形成《项目目标成本分解及合约规划》。 项目成本经理负责将审批通过的《项目目标成本分解及合约规划》录入到成本系统。 在施工图完成后45天内,项目成本经理应负责组织完成施工图预算,并对目标成本进行预算调整。预算调整由项目成本经理负责录入成本系统。 每月25日前由造价采购部指定人员将库存材料费用进行结转,转入项目成本。项目成本经理负责审查。 合同变更( 包括:经济签证、设计变更、技术洽商)所产生的合同金额变化,按照相关制度要求进行确认及审核后7天内,由项目成本经理负责录入成本系统。 每月28日前,由合同责任人负责对未发生合同进行清理、预估,对已发生合同金额调整(如合同预算调整、合同变更调整)进行确认,并汇总提交给项目成本经理审核,最后由项目成本经理在月最后一个工作日前负责形成《项目成本回顾报告(月度)》。 每季度最后一个月25日前,由合同责任人负责对未发生合同进行清理、预估,对已发生合同金额调整(如合同预算调整、合同变更调整)进行确认,并汇总提交给项目成本经理审核,最后由项目成本经理在每季度最后一个工作日前负责形成《项目成本回顾报告(季度)》。 3、中海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 中海推行的控制措施主要是:严格变更前的成本评审,明确相关人员的签字权限,由设计院签发的设计修改图纸必须经过公司设计管理部门的书面确认,如涉及变更金额较大(20万元以上),则提交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讨论确定后再予以实施。建立成本分析预警制度,预测成本变动趋势,并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如成本控制小组会议制度)及时进行调整、消除造成成本异常波动的不合理因素。另外,在项目完工前,由财务部、合约管理部共同牵头,对项目开发成本的组成、分布、变化过程进行深入分析,并做出合理的评估。 三、工程结算阶段成本管理制度 1、万科工程结算管理 工程结算要以我方掌握的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为准,施工单位提供的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一般只能作为参考;审算部门应详细核对工程量,审定价格、取费标准,计算工程总造价,做到资料完整,有根有据,数据准确,也可聘请建行或国家有关部门进行复审;审算部门应对主体工程成本进行跟踪分析管理,进行“三算”对比,找出工程成本超、降的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在审算部门提供的结算资料基础上,财务部门应当结合预付备料款、代垫款项费用等债权、债务,对照合同详细审核并编制工程财务决算书。 2、龙湖工程结算管理 项目竣工成本,是指在项目竣工验收时点上,项目的全部成本,包括确认的已发生成本和估算的未发生成本。已取得结算书的,按结算书反映,没有取得结算书的,由合同责任人进行专业判断、估算。其费项包括开发成本、营销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项目成本经理负责提供开发成本、营销费用的数据,计财部负责提供分摊到该项目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公司层面发生的营销费用。最后由项目成本经理汇总形成《项目竣工成本》。 项目成本经理应将《项目竣工成本》与上一版《项目目标成本(执行版)》比较,分析、说明差异原因,并同《项目竣工成本》报表一起书面确认。 每年1-6月竣工项目,须在6月30日前完成《项目竣工成本》,并通过审批;每年7-12月竣工项目,须在12月31日前,完成《项目竣工成本》,并通过审批。 项目竣工结算完成后30个工作日内,由项目成本经理负责,按规定格式形成《项目成本总结和分析》,并输入成本系统。 四、我们可以借鉴到什么? 1、规划设计阶段可借鉴的成本管理制度 方案设计完成后20个工作日内,规划设计部完成《项目技术经济指标(方案)》和《项目产品配置标准(方案)》,成本管理部完成《项目目标成本(方案版)》。 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必须包括建造成本控制总体目标,每一阶段都必须要求设计单位出具《设计概(预)算》,据此编制《建造成本概(预)算》。 施工图设计合同应具备有关钢筋、混凝土等建材用量要求的条款,并载明:设计单位的《施工图预算》原则上不得突破我方编制的《建造成本预算》。且公司有严格的考核标准,务必指导限额设计。 设计、工程、预算人员应会同监理人员组成联合小组,对施工图的技术性、安全性、周密性、经济性(包括建成后的物业管理成本)等进行会审,提出明确的书面审查意见,并督促设计单位进行修正,避免或减少设计不合理甚至失误所造成的投资损失浪费。 在满足建筑效果的前提下,控制装饰用料和建筑材料封样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2、工程施工阶段可借鉴的成本管理制度 垄断性质的工程项目(如水、电、气等)应尽力进行公关协调,最大程度降低造价。 现场签证必须按当时发生当时签证的原则,在事后五日内办理完毕,严禁事后补签。签证内容、原因、工程量必须清楚明了,涂改后的签证及复印件不得作为结算依据; 凡实行造价大包干的工程和取费系数中已计取预算包干费或不可预见费的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不得办理任何签证。 原则上不向施工单位支付备料款。确需支付者,应不超过工程造价的15%,并在工程进度款支付到工程造价50%时开始抵扣预付备料款; 应要求施工单位在我方开户银行开具结算帐户,以便为我方融洽银企关系和监督工程款项的使用提供便利。 合同变更( 包括:经济签证、设计变更、技术洽商)所产生的合同金额变化,按照相关制度要求进行确认及审核后7天内,由项目成本经理负责录入成本系统。 项目成本经理在月最后一个工作日前负责形成《项目成本回顾报告(月度)》,在每季度最后一个工作日前负责形成《项目成本回顾报告(季度)》。 3、工程结算阶段可借鉴的成本管理制度 工程结算要以我方掌握的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为准,施工单位提供的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一般只能作为参考。 审算部门应详细核对工程量,审定价格、取费标准,计算工程总造价,做到资料完整,有根有据,数据准确。 项目成本经理负责提供开发成本、营销费用的数据,项目财务经理负责提供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销费用,最后由项目成本经理汇总形成《项目竣工成本》。 项目成本经理应将《项目竣工成本》与上一版《项目目标成本(执行版)》比较,分析、说明差异原因,并同《项目竣工成本》报表一起书面确认。 每年1-6月竣工项目,须在6月30日前完成《项目竣工成本》,并通过审批;每年7-12月竣工项目,须在12月31日前,完成《项目竣工成本》,并通过审批。 项目竣工结算完成后30个工作日内,由项目成本经理负责,按规定格式形成《项目成本总结和分析》。 4、三公司成本管理制度给我成本管理部工作思路的启示 通过对比、研究三公司的成本管理制度可以发现,三公司在成本管理方面的精度、时效性、制度全面型、规范性都领先于我们公司。受其启示,成本管理部认为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1)、与规划设计部协同,加强对设计单位的管理,要求设计单位给出设计概算,对钢筋含量和砼含量进行限制,并严重执行相应的奖罚措施。 2)、与项目公司协同,加强对设计变更、签证、技术核定单的管理,明确不可签证的事项和签证的办理完毕时间限制。 3)、要求项目公司加强对项目成本的梳理,按时编写《项目成本回顾报告(月度)》和《项目成本回顾报告(季度)》,项目竣工结算完成后编写《项目成本总结和分析》。 4)、成本管理部加强不同项目成本对比分析、与周边项目成本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成本指标偏高的事项,并采取措施降低成本。 5)、成本管理部工作不能只是成本核算,要实现对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并努力向价值创造性成本管理模式迈进。
高中经济论文:高中数学学习中经济管理意识的萌芽与培养 摘要: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学校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新时代的高中生已经不能再做“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痴,而是要把知识学习的过程激活,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因此高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就要有运用数学的意识,要学会科学运用数学来提升我们的经济管理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经济管理;培养 高中阶段的数学科目知识体系复杂,由单一数据的计算,到方程以及逻辑思维的拓展,有点到线及面,由单一纬度到二维空间、三维空间,绚丽的数学世界常常令我们目不暇接。如果我们仅仅从解题出发来学习数学,那无疑是非常枯燥无味的。数学应用意识的养成也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淡化考试带给我们的消极影响,尝试着把数学学习的过程与解决实际问题联系起来,那样学习的过程和体验将会达到一个新高度。结合经济管理问题培养我们的数学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这有助于我们深刻感受数学的独特魅力,增加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1数学与经济管理结合的时代必然性 商品经济观念是市场经济的需要。当前市场经济已将成为我国人们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主旋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承包制、股份制、租赁制的进一步推广,每一个生产者同时也将成为经营者。产品质量,市场销售与个人利益直接挂钩,投入、产出、贷款、效益、股份、市场预测、风险评估等一系列经济词汇,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使用最为频繁的词汇。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经济活动也将更为丰富多彩,买与卖,存款与保险,股票与债券……几乎每天碰到。这一系列经济活动无一不与数学密切相关。如利息与利率、统计与概率、运筹与优化及分析与决策等。因此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经济问题已成为必然。近年来高考题型的编排也越来越具有时代气息,很多题目的考察方式都呈现出了数学强大的功用性特征,残次品出现的概率分析,银行利率的调整,基金债权的收益与理财分析,企业生产的最优解决方案,打折销售与捆绑营销背后的数据统计……如清新之风,数学考试跳出了枯燥抛物线与圆相切,改为自谋策略解决实际应用问题,虽然最后的解决方案还是离不开方程,但是将数学的逻辑思维架在“精明”的经济利益面前,每个人都需要慎重三分。 2数学使我们更加理智的看待经济问题 当前社会依然有许多人抱着“一夜暴富”的发财梦,有的试图通过赌博来以小博大,有的渴望通过彩票来改变命运,学习了概率和统计我们可以更加理智,小概率事件发生的频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还有股市问题对中学数学来说,股市分析可以联系函数、数列等许多知识。学习中可以把股市行情作为例子,许多统计概念可得到很好的说明。例如,平均值、期望值、方差、相关系数等都可与股票的期望报酬、风险等相关联系起来。有的同学要说,发财那些跟我没有关系。那么如何省钱跟我们总有关系吧,现在互联网已经普遍进入了大家的生活,杭州峰会之后,大数据更是成了生活中的热词。那么大数据的妙处何在?学习“概率和统计”这节课时,通常情况下老师都会从抛硬币开始说起,以至于很多同学听到硬币就开始头大,其实统计学就在我们身边,由于课业压力比较大,现在我们没有时间出去购物,甚至过年买件新衣服都没有时间,这时候大家会想到淘宝、京东、唯品会等渠道,利用互联网筛选满意的衣服,你的参考标准是什么呢?看价格还是看销量,是不是综合评价是比较靠谱的参考标准,是不是我们都会钟爱淘宝上销量前几名的商品。其实这些数据的得出就是已经购买的用户给予商品评分之后,淘宝后台统计测算出来的,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购买到性价比高的商品。 3数学使我们的理财更加理智合理 学习数列的知识环节有这样一道题目:为了支付将来上大学的费用大约8万元,小A妈妈从一岁起在他生日那天到银行等额储蓄一笔钱,假如18岁时正好凑足,按月息2.56‰算的话,每月应该存多少?小B的妈妈采取的是保险理财的方式,每月存入300元,约定年化收益率8%,累积复利,那么他18岁的时候可以拿出多少钱?多年来,我们碰到的问题,往往是精心组织的,条件不多也不少,结论几乎都可以整除,计算也很简便,都是唯一的或是确定的。而我们面对的这些实实在在的问题时,没有了标准的答案,可能条件是不完备的必须人为创造,可能多余也可能不足。解决问题过程中,往往需要丰富的联想,大胆地创造,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时,我们往往手足无措。月息,年息各是什么概念,零存整取怎么操作,当保险销售人员天花乱坠的在那里给你介绍理财产品的时候,对照合同我们要怎么合理选择适合我们的保险产品,所以运用数学,养成科学的经济管理意识,可以有效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小结:数学的本质并不是简单固定的抽象物,它是一门智慧的科学应用性很强。数学学科的发展不仅包括了数学自身的理论创建,而且包括了数学在其他学科和社会各方面应用的扩展和延伸。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通,社会对数学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高中生要树立起经济管理的科学意识,用以指导我们当前的学习和未来更好的发展。 作者:李柃均 单位: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 高中经济论文:小议高中政治教学中经济教学的提升 在政治经济生活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更是大力推行探究式学习方法,推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实施,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有效转变。但是,现行的教育体制又在不断制约探究学习的开展,我们不少教师缺乏引导学生探究的素养,同时,学生也缺乏探究的意识、能力与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探究学习的有效开展。因此,本文就如何提升政治教学中经济教学的质量进行以下探讨: 一、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一切的教学手段、课程资源最终都将落实到学生身上,因此,以学生为导向进行课程资源的整合开发并合理利用,对于提高高中政治课程中的经济教学效率和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1.掌握学生的各方面素质 不同学生情况也各有不同,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效果也不同。对于《经济生活》模块来说,其主要内容为货币、经济、市场、生产、分配、消费等,这些内容源自生活却相对抽象,对一些学生来说接受起来很困难。因此,教师应充分掌握学生的不同情况,根据实际来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 2.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导向开发课程资源 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探究,根据学生的兴趣来整合课程资源,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经济生活》模块中,教师要了解什么事是学生感兴趣的。这一部分内容不能离开学生的实际生活而空谈理论,要结合实际生活来讲授。例如,在“消费”这一部分讲解影响消费的因素时,可以由学生自行探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消费经验等来总结因素,除根本原因即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外,自己在平时购物时,会考虑家庭的收入、消费水平,以及商品价格、包装、质量等因素。通过学生自己结合经验,探索经济理论,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二、提升经济教学中的计算教学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的学习过程中,由相关经济理论所引申出来的计算题是学生们普遍反映难度较大的一类题。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很多学生对于计算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掌握得十分不理想,面对计算题束手无策。不仅学生在这方面问题颇多,而且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觉得这类题的教学很困难,大多有有劲儿使不出的感觉。 事实上,经济学计算题的解答并不需要过多的定理及推论过程,只需要具备初中的代数基础知识和一部分生活常识即可。解答经济学的计算题,其实无需用高中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否则会走入简单问题复杂化的认识误区。在实践中,很多学生包括一部分教师,就是在解题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才将原本很容易解答的问题演化成了神秘而不可琢磨的思维难点。因此,在对待计算题时,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必须首先树立一个观点:只要读懂题意,理清思路,运用一些初中基本的代数常识,计算题是非常容易解决的! 三、让学生在参与经济生活中强化道德实践 生活德育论认为:“真实有效的德育必须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到生活。”经济生活不能没有道德,参与经济生活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道德学习的过程。在《经济生活》教与学的过程中,坚持正确的道德价值导向,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德性,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将德性自觉转化为德行,从而过上更美好、更有意义的生活。经济生活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学生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道德行为方式提出要求并作必要指导,启发他们自觉接受考验,逐步养成知行合一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如体谅父母劳动的艰辛,不乱用零花钱;生活消费不攀比,不刻意追求名牌;自觉使用环保购物袋,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诚实守信,保持自己和家庭良好的信用记录;保护知识产权,不购买使用盗版书籍、影碟;关注社会公平,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树立开放包容的心态,理智对待外国产品,等等。在生活中强化道德实践,可促使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不断进入更高的发展层次。 四、加强体验实践 在经济生活的教学中,加强体验实践是有效的策略之一,它通常是在一课教学完后,学生对本课知识点的巩固与加强。例如,在教学“银行与储蓄”时,教师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股票、债券、储蓄、商业保险等知识,结合家庭经济收入或个人零用钱制订一个理财方案。学生积极响应,其中一位学生设计了一个颇有创意的理财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基本情况是这样,父亲:刘××,45岁,在电力局工作,月收入5000元左右;母亲:王××,40岁,在卫生院工作,月收入3000元。家庭储蓄主要为一年期定期储蓄6万元,已经有了五个月,购买了五年期凭证式国债3万元、活期储蓄5万元。正当他们准备买房时,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1月1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7个百分点。因此,需制订一个合理的理财方案。(1)五个月前存入的6万元存款是否办理提前支取?(2)3万元的国债又该怎样处理?(3)是否该为自己在校期间购买一份保险?买何种保险较好?(4)加息后房价走势如何?现在该不该买房?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比较研究,终于选择了一个可行的办法。 总之,要提升政治教学中经济生活教学的质量,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使学生充分发挥活动的自主性,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为了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教师必须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精心组织各类活动,使接受式教学与活动式教学相互补充,促进自主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青华中学) 高中经济论文:高中经济常识课堂学习之我见 摘 要 高中经济常识教学不仅是教师的教学难点,同时也是高中生的学习难点。本文通过高中生的角度,来阐述经济课堂目前存在的不足以及一些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 高中教学 经济常识 学生 生活化 一、引言 在经济常识的教学课堂上我们的学生对于老师的教学总是抱有微词,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经济学原理和理论都让我们感到负担。站在我们高中生的立场上现在的经济常识课堂上到底缺少了什么,而我们又期望怎样的课堂教学呢? 二、高中生在经济常识课堂中的学习困境 《经济常识》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下发的课程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学科性质是“力求贯彻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教育性与知识性相结合、整体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等原则,帮助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培养为社会主义事业献身的精神,奠定学生的无产阶级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和人生观的初步基础。”但是对于我们学生来说,这些解释内容太具有官方性而并不能理解,那么我们在经济常识课堂上究竟在学些什么? 翻开经济常识教材的目录我们可以看到,教材不仅包括了商品、货币、价值规律、生产、分配、消费等基本理论常识,还讲了企业、公司、股票、证券、保险等具体的经济活动载体;不仅介绍了国家经济制度、国家财政、三大产业、对外贸易等国家层面上的基本经济概念,而且介绍了作为公民个人从事经济活动,包括经营、投资、就业等具体程序和操作技能方面的常识。这些经济常识对于我们高中生来说有些是可以在生活中进行实践的生活经验,而有一些却因为其专业而抽象的经济语言而显得扑朔迷离,特别是受到生活阅历及年龄的限制。对于我们来说,有些国家政治层面的经济内容是根本无法凭借书本上的描述来深入了解的。 然而在现在的经济常识课堂上这一点经常被忽略,老师经常会在如何讲解书本知识上花费大部分的课堂时间,却没有考虑到这些知识的源头离我们学生非常遥远。这就好像是拿了一团绳结中的一段来让我们解,却不能让我们看到整团绳结的构造,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解开这些缠绕在一起的困难,就十分不容易了。 教师是课堂上的主导者这是正确的,但学生不仅仅只是扮演一种完全的接收者的角色,特别是在这样的政治经济教学中我们需要的不仅仅只是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详细的教学内容,更是一种角色互换般的理解感。老师需要考虑到的不仅有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素质和课堂品质,还需要考虑到我们可能会感到疑惑的问题。如果一味地在课堂上注重国家意志、党的政策这些抽象观点和宏观经济问题的分析忽略我们会怎么想、在想什么,那么对于我们来说这样的课堂完全缺少吸引力,让人提不起精神来进行思考。 按照课堂中所教授的知识点来给出标准答案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十分困难的事,但是我们得到的只是卷面上的分数。为什么这么答?其中包含的内涵是什么,这些知识点在实际生活是怎么流通的?这些问题才是真正帮助我们学习、能够影响我们未来的东西。因此,在经济常识的课堂上教师应该分出一部分注意力在提升我们高中生的主体意识上,以我们的困惑出发改进现有的教学方式,使整个课堂活起来。 三、改进课堂学习的几点建议 在如何改进经济常识课堂进程的这个问题上,作为一个正在接受教育的学生,笔者有以下一些粗浅的建议: (一)与其他科目融合,多利用数学模型 高中学习是一个整体,实际上经济常识课只是高中课程的一小部分,我们在其他科目上所花费的时间可能远大于在经济常识课上花费的时间。因此,在进行经济常识这样需要利用到数学思维和理性分析能力的课堂上,数学模型会是一个比较适合的工具。 比如在商品、劳动产品、物品的区分上,在我们的一般印象里这三种并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差别,即使在进行了举例分析之后我们也会在之后很长阶段的学习过程中丧失分辨的能力,但是运用数学中的集合概念来描述这三者的关系就显得十分清晰:劳动产品只是物品的一部分,而商品是劳动产品的一个部分,而只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将这三者用数学符号来解释的话,我们会自动联系学过的数学知识,从而达到深刻记忆的目的。 像这些数学模型的运用,可以把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理论直观化、简单化,同时在数学课堂或其他课堂的进行中,也可以引起我们对经济常识的回忆,这对于理解经济学概念、熟记经济学规律有着事半功倍的功效。同时,像这样不同科目的知识融会很大程度上会吸引学生的兴趣,我们会自己去探讨、归纳其中的问题,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得到高涨。 (二)更加注重生活化教学 经济常识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一些宏观的原理知识和经济机制,教师为了让我们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已经试图去利用贴近生活的讲解方式来缓解经济知识教学中产生的机械、沉闷感,但是经济方面的内容本来就比较拘泥于教材以说理和灌输为主,缺少生成性、情境性和灵活性,这种使用生活例子的讲解有时并不能得到有效的结果。譬如在讲解商品的基本属性这一课时,永远都是一把斧子等于十五千克大米的例子,对我们来说听了和没听是一样的效果,有失新鲜和创造的生活化教学反而会产生一种不伦不类的效果。 对于我们来说,真正吸引兴趣的生活化教学要在一个恰当的时机用一种恰当的方式展现,火候要正好。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用生活化的例子来表现就是通俗易懂的,提到“消费”就一定要去商场购物这样的做法也是不能完全引起我们的共鸣的。一味地强调教学内容生活化反而会给我们带来不少的困惑,作为高中生我们已经拥有一定的生活基础,对某些知识也会有相应的属于自己的理解,我们需要的不是单纯的例子解惑,而是把生活中的知识和课堂上的教学接轨,使得我们能够把教材上的原理概念投影到生活中去并产生发自内心的领悟。 这样高水平的生活化教学对于教师来说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需要老师与我们学生多多交流。在交流中了解我们现在的生活状态和经历,这样的互相了解对于在课堂上进行恰当的生活化教学也会有一定帮助。 四、结束语 有关经济常识的学习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课堂中的知识多半是以社会经济为背景的与我们现阶段的学习环境差距较大,但是相信在我们与老师之间共同沟通、共同努力下,这一稍显枯燥、理论化的课堂也会变得充满经济逻辑和生活情趣。 (作者单位为北京市海淀区育英中学高中部) 高中经济论文:高中政治学科中经济教学的提升策略 摘 要:经济生活的内容在整个高中政治当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哲学生活相比,经济生活的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经济生活的理论虽然初学起来感觉比较具体,但是要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对此,本文将进行详细探究,以找到突破高中政治教学中经济教学难点的方法,从而提升经济学习质量。 关键词: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提升 在政治经济生活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更是大力推行探究式学习方法,推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实施,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有效转变。但是,现行的教育体制又在不断制约探究学习的开展,我们不少教师缺乏引导学生探究的素养,同时,学生也缺乏探究的意识、能力与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探究学习的有效开展。因此本文就如何提升政治教学中经济教学的质量进行了以下探讨。 一、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一切的教学手段、课程资源最终都将落实到学生身上,因此,以学生为导向进行课程资源的整合开发并合理利用,对于提高高中政治课程中的经济教学效率和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1、掌握学生的各方面素质 不同学生的情况不同,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效果也不同,对于《经济生活》模块来说,其主要内容为货币、经济、市场、生产、分配、消费等,这些内容源自生活却相对抽象,对一些学生来说接受起来很困难。因此,教师应充分掌握学生的不同情况,根据实际来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 2、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导向开发课程资源 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探究,根据学生的兴趣来整合课程资源,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经济生活》模块中,教师要了解什么事学生感兴趣的。这一部分内容不能离开学生的实际生活空谈理论,要结合实际生活来讲授。例如,在“消费”这一部分讲解影响消费的因素时,可以由学生自行探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消费经验等来总结因素,除根本原因即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外,自己在平时购物时,会考虑家庭的收入、消费水平,以及商品价格、包装、质量等因素。通过学生自己结合经验,探索经济理论,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二、提升经济教学中的计算教学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的学习过程中,由相关经济理论所引申出来的计算题是学生们普遍反映难度较大的一类题。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很多学生对于计算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掌握得十分不理想,面对计算题束手无策。不仅学生在这方面问题颇多,而且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觉得这类题的教学很困难,大多有有劲儿使不出的感觉。 事实上,经济学计算题的解答并不需要过多的定理及推论过程,只需要具备初中的代数基础知识和一部分生活常识即可。解答经济学的计算题,其实无需用高中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否则会走入简单问题复杂化的认识误区。在实践中,很多学生包括一部分教师,就是在解题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才将原本很容易解答的问题演化成了神秘而不可琢磨的思维难点。因此,在对待计算题时,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必须首先树立一个观点:只要读懂题意,理清思路,运用一些初中基本的代数常识,计算题是非常容易解决的! 三、让学生在参与经济生活中强化道德实践 生活德育论认为:“真实有效的德育必须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到生活。”经济生活不能没有道德,参与经济生活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道德学习的过程。在《经济生活》教与学的过程中,坚持正确的道德价值导向,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德性,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将德性自觉转化为德行,从而过上更美好、更有意义的生活。经济生活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学生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道德行为方式提出要求并作必要指导,启发他们自觉接受考验,逐步养成知行合一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如体谅父母劳动的艰辛,不乱用零花钱;生活消费不攀比,不刻意追求名牌;自觉使用环保购物袋,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诚实守信,保持自己和家庭良好的信用记录;保护知识产权,不购买使用盗版书籍、影碟;关注社会公平,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树立开放包容的心态,理智对待外国产品,等等。在生活中强化道德实践,可促使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不断进入更高的发展层次。 四、加强体验实践 在经济生活的教学中,加强体验实践是有效的策略之一,它通常是在一课教学完后,学生对本课知识点的巩固与加强。例如,在教学“银行与储蓄”时,教师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股票、债券、储蓄、商业保险等知识,结合家庭经济收入或个人零用钱制定一个理财方案。学生积极响应,其中一位学生设计了一个颇有创意的理财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基本情况是这样,父亲:刘××,45岁,在电力局工作,月收入5000元左右;母亲:王××,40岁,在卫生院工作,月收入3000元。家庭储蓄主要为一年期定期储蓄6万元,已经有了五个月,购买了五年期凭证式国债3万元、活期储蓄5万元。正当他们准备买房时,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1月1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7个百分点。因此,需制订一个合理的理财方案。①五个月前存入的6万元存款是否办理提前支取? ②3万元的国债又该怎样处理?③是否该为自己在校期间购买一份保险?买何种保险较好?④加息后房价走势如何?现在该不该买房?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比较研究,终于选择了一个可行的办法。 总之,要提升政治教学中经济生活教学的质量,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使学生充分发挥活动的自主性,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为了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教师必须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精心组织各类活动,使接受式教学与活动式教学相互补充,促进自主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 高中经济论文:如何突破高中经济史教学难的囹圄 【摘 要】高中历史教学内容中,经济史占据了较重的份量,而经济史主要涉及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概况、我国不同时期经济发展过程,以及经济在整个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主要角色,所含内容跨度大,从古代经济体制、社会生活概况到现代经济构建过程,由于经济史内容与学生距离较远,多数学生在学习时较为吃力,加上教师教学方法有待改进,加大了高中经济史教学的难度,对此,本文将进行详细探究,以找到突破高中经济史教学难点的方法,从而提升经济史学习质量。 【关键词】高中经济史;教学难点;措施 经济与政治、文化、社会等联系紧密,对人们生活、学习与工作也产生关键性影响,鉴于此,高中经济史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经济价值观,熟悉当今社会运行的经济体制、经济理念、经济方式在不同时期对社会发展各方面的影响,使其形成关注经济动态的良好习惯,在当今发展迅速的社会生活中,积累足够的经济知识,科学分析经济形式与个人成长、社会发展的之间的关系。然而,目前经济史教学效果不显著,学生对经济史内容掌握存在较大难度,高三由于时间短,任务重,更加大了学习难度,对此,下文将针对这一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密切联系实际,优化教学内容 教师在设计高中经济史课程时,应当在初中历史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补充,结合当今社会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动与经济形势,为枯燥的经济史内容注入生活气息,以课堂模拟世界经济市场,实行分组角色扮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例如,在学习“大国崛起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史”时,首先,教师可进行现场模拟,提问学生: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是哪国?你认为她在哪些方面较为强大?她现阶段强大的原因是什么?她是借助哪些方式实现自身强大目标的等,在学生回答时,教师应根据其回答内容,引出“资本主义发展过程、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价值、殖民侵略历史进程、工业技术在世界历史形成中的作用”这一教学任务,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其次,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认命各个小组为当时资本主义国家,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将“资本积累方式”、“工业发展过程”等搬到课堂中,以英国代表组为例,引导学生从世界市场形成原因、方式等进行陈述,同时允许其他小组进行辩驳,提出各个国家在形成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其各种行为对其他国家与世界的影响;最后,教师对整个世界市场形成过程进行串讲,强调重点内容与标志性事件,并对各个“国家代表小组”进行点评;通过这种全民参与的教学方式,变教师主讲为学生主动探索经济史知识,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质量,又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效果。 2.重视反馈,及时调整教学任务 教师应定期询问学生教学建议,包括教学方式,内容安排、互动活动效果、课后作业布置量等,从而获取第一手资料,并依据学生提出的建议,及时调整教学任务与课程安排,以提升教学效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复习古代社会经济内容时,例如,在系统复习中国不同时期的耕作方式时,教师可采用对比方法,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文化、生产力发展水平、人民基本素质等进行对比教学,以时间为纽带,将整个发展过程融合为一体,探究耕作方式随着时间的推进,其形成的基本原因、具体耕作方式以及对当时社会发展与技术进步的影响,讲解完毕后,应做好反馈信息调查,如果学生对某个知识点存在疑问,教师可实行“问题整理”,即设置答疑环节,在串讲时,号召学生指出不懂之处,在黑板框架上进行罗列,可先询问已经掌握的学生的看法,再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重点解释,争取让每位同学都能熟练掌握古代社会经济概况。 3.抓住关键,突破讲解难点 正所谓,打蛇打七寸,要想突破高中经济史讲解难点,也应抓住题目关键,能够透过现象分析事物本质,从而将题目进行及时消化与吸收。例如,在复习“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内容时,教师应突破常规“背诵复习法”,可事先向学生提问相关问题,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再结合复习计划,将重点、难点各个击破,然后找准切入点,带领学生进入历史学习状态,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课文提到,鸦片战争后,较多的洋货涌入中国境内?这里的洋货都有哪些东西呢? 学生:西方国家所生产的产品。 教师:涌入中国,说明规模大、数量多,那么西方国家是怎么生产这么多产品的呢? 学生:运用机器生产。 教师:为什么洋货进入中国市场后,打击了我国原有的手工呢? 学生:洋货价格低,而且功能多…… 通过这样富有逻辑性的“雨点式提问”,使学生的思维跟随“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形成的关键原因,抓住该知识的本质内容,从而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4.结束语 高中经济史教学最重要的是掌握灵活的教学方法,依据学生的兴趣、知识掌握程度,并结合多角度的反馈信息,做好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措施的优化工作,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借助对比、时间关系、影响等对经济史实行专题讲解,找到突破其难点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高三学习的特点,对经济史知识综合探究、分析对比,以实现“低投入,高产出”,提升经济史教学质量,帮助高三学子顺利通过升学考试。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浦高级中学文昌校区) 高中经济论文:高中经济生活道德教育初论 新课程标准要求,现代教师必须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着手,去实现教学的目的。而这些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位于三维目标之首。道德是价值观的表现形式,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道德观及道德行为。我们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必须时刻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德育思想。笔者谈谈高一《经济生活》道德教育问题。 (一)在整个经济生活教学中,要强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道德经济。 ⒈从宏观上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道德不可分割 一定的经济需要一定的文化。人类经济发展史表明,当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取代封建自然经济后,相应的道德文化没有建立前,自然经济呈现无序状态。我国改革以来的实践表明,由于没有建立市场主体自觉遵守的精细的道德文化,使经济活动的许多空间失控,使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等现象时有发生,导致一些单位和个人钻政策和法律的空子,这些都严重冲击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秩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包含尚公精神,即崇尚公有制经济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以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为经济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前提,在“三个有利于”价值取向的指导下,树立公平意识、进取意识、诚信意识、互助意识。 ⒉由于市场本身的缺陷,必须要求发挥道德的协调作用 市场经济要求一切经济关系市场化,而市场化的经济关系必然受价值规律、供求规律、优胜劣汰规律的调节和支配,这样使得每一个市场主体都成为具有独立利益的自然人或法人,并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这就必然会有意无意地违背市场交易规则,发生多种利害冲突,如果不及时地得到合乎市场规律要求的妥善解决,就必然导致市场规则的破坏和市场秩序的紊乱,从而危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这就需要一种深入人们内心的、具有稳定的、连续性的、广泛影响力的道德约束机制来进行监督。 ⒊道德可以弥补市场法治的某些不足 社会主义法制和社会主义道德都是调节社会关系的手段,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但二者又有明显的区别,一般地说,法是通过“抑恶”来扬善的,而道德是通过“扬善”来抑恶的:法诉诸于惩戒,往往只能除“恶”于已然,起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作用,道德则诉诸良心,可以防“恶”于未然;法长于治“标”,道德则长于治“本”:法遵循实用性原则,主要是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道德则遵循应然性原则,还可以引导社会走向理想。另外,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不仅道德需要良心,而且法也需要道德、良心的扶持,一个社会良心和公众良心泯灭的社会,法律不仅会丧失其公正性,同时也会丧失其权威性。在历史长河中,再完美的法律制度也还是会有空隙可钻的,随着情况的变化,制度规章也会有不适应之时,所以,在许多法律干预不到的地方,道德恰恰可以弥补它的不足。 ⒋道德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一个新的趋势就是经济增长已不再单纯依靠资本、技术等经济因素,还有赖于各种非经济因素。诸如文化知识的投入和道德精神的注入。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统计资料表明,人文因素在经济增长方式中已占50%的比重,表现为意识形态的道德理论、价值观念、伦理原则、道德人格等便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人文因素。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内涵了诚实、信誉、公平、互惠互利等道德因素,并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那种效率和公平兼顾的价值观,仁中取利、义中取财的经营方略,诚实信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精神,使企业具有长久的发展后劲,成为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和经济效益的“活水源头”。 ⒌道德对合理配置和利用人力资源作用重大 道德是人力资源中的重要因素,因为人力资源不仅包括劳动者一定的智力和体力,同时,还应包括一定的德力,劳动者只具有健康的体魄、灵活的大脑机能及智能还不够,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有较高的道德追求和生活准则,有积极进取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只有在道德的作用力下,自身的智力、体力和全部潜能,才能得到充分的调动和发挥。在社全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合理地配置劳动力,除了要有科学合理的经济体制和管理制度外,还要有较高职业道德水准的管理人才,有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体系,调控手段和监控机制。 (二)在各个环节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内容,可以突出以下相应的道德思想和观点。 ⒈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四个环节需要道德机制发生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商品的生产、交换,还是分配和消费,都涉及到如何在道德范围内进行的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商品的生产、流通和资源的有效配置等各个方面都蕴含了一种不同于“欧美资本主义”以个人为本位或“亚洲资本主义”以集团为本位的文化精神和价值理性。商品生产者和销售者必须恪守一定的道德规则,这样才能使整个商品流通过程和谐完成。例如,经济生活第一课“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信用工具”,第三课“消费及其类型”“树立正确消费观”,第四课“ 生产与消费”,第五课“劳动者的主要权利和义务”“劳动合同制”,第八课“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第九课“市场交易的原则”等等,以上市场主体的行为既有法律具体规定,也包含一种社会主义道德精神贯穿了整个教材,可以说,道德思想是经济生活的灵魂,经济生活教学如果没有德治思想或德治思想体现得不充分,都是缺陷和不完整的。 ⒉经济竞争的有序性也离不开道德的监督 有市场就有竞争,有竞争就得维护自由、公平、公正的市场规则。这些规则有法律性的,也有 在人们内心长期形成的共同信念。由这些信念来规范各种交换和竞争行为,市场机制往往不会失灵或者扭曲.市场好比运动场,竞争就象比赛,都讲究友谊第一,都主张在道德范围内的积极参与。例如,经济生活第一课“纸币”,第二课“商品的基本属性”,第三课“做理智的消费者”“公司经营成功的要素”,第五课“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第九课“市场交易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建立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第十课“对外贸易”等内容,它们的顺利进行,除了法律规定外,都离不开人类共同道德的规范作用。 ⒊市场主体的平等、自由依赖于道德 市场经济主体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自由的,任何胁迫行为和欺诈行为在交换活动中都是无效的,为确保这种地位平等的竞争自由,就得依靠道德,发挥道德的监督功能。例如经济生活第二课“价值决定价格”,第四课“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竞争地位的平等性”,第五课“劳动和就业”“劳动合同制”“社会保障制度”,第六课“效率和公平”,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八课“财政和税收”,第九课“市场交易原则”等内容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特征,这需要教师在讲课过程中细心阐述。 ⒋契约(合同)的效力需要道德发挥维持作用 市场经济必定导致生产者之间发生商品货币关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商品货币关系往往采用合同的形式规定下来,而这种合同关系除需要法律规定外,道德机制也必不可少。例如,教材第五课中“劳动合同制度”,第六课“银行的作用”,第九课“市场交易原则”,第十一课“世贸和金融组织”“对外开放坚持的基本原则”等内容都直接或间接地表明市场经济是合同经济。 ⒌提高经营者、劳动者素质需要发挥道德的作用 经济生活课程标准清楚地说明我们学习经济生活的目的包含增强法制和道德观念,自觉规范自己在经济生活中的行为。在教材第一课“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课“做理智的消费者”“公司经营成功的要素”,第五课“劳动者的主要权利和义务”,第八课“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第九课“市场经济和市场秩序”等都始终把握社会主义道德的主旋律。 ⒍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发挥道德的力量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是要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这样才能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这就是说要遵循生态环境道德,自觉调控人与自然的关系,与自然界协调发展,与其他物种共生共荣。这种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生态环境道德的经济价值所在。这些在教材第三课“消费及其类型”“树立正确消费观”,第四课“ 生产与消费”,第九课“国家的宏观调控”,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又好又快发展”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教师通过教学必须始终要灌输道德思想。 (作者单位:湖南省武冈市第二中学) 高中经济论文:浅议高中经济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兴趣 高中历史新课改教科书加大了在经济史的方面的比重,使经济史成为独立的必修模块。应该说加强经济史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更理解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脉络。但至新课改以来,把经济史独立编在一本教科书中又会使学生掌握起来颇感吃力,也使身在一线的高中历史老师感到经济史确实不好教,原因大致有如下三个: 其一,经济史的史实纷繁杂乱,学生学起来常常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恼; 其二,经济史尤其是越是离我们现时代比较远的史实,初中了解得比较少,学生比较陌生,也难以跟自己的生活挂起钩来,因此学起来比较枯燥; 其三,经济史表面上看起来是一堆史实的堆砌,其实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由于许多文科生在读初中的时候,社会发展史掌握得也比较不好,因此要理解起来就比较吃力。 基于以上三个原因,高中生对经济史的学习往往感觉到繁、杂、难,一线老师们也感到经济史的教学枯燥无味,原理又过于抽象,因此也常常为此而苦恼。笔者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十几年来,也时常思考如何在经济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让课堂"活"起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老师能在历史课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经过课改以来这些年的实践和探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学生学习经济史,培养学生对学习经济史的兴趣。 1 注意梳理史实之间的逻辑关系,挖掘课本中的隐性知识,理顺历史的发展脉络 如《中国古代土地制度》这一课,是经济史中的重难点,该课讲述了中国古代从周到明清的土地制度演变,史实很多,但要让学生理解起来却也不那么容易,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如何从井田制到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演变,课本只是列了一些史料作为佐证,还牵涉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税制改革,如果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上没有讲透史料间的逻辑关系,学生读起课本的话还是感到一头雾水或者也是似懂非懂。为此笔者在课本表述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理解,整理出一条历史发展的事件逻辑链条: 铁器牛耕的出现(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家庭耕作逐步取代千耦其耘、人们耕作完井田后还能开垦荒地公田被抛荒、私田出现(公田要交贡赋缺乏积极性、私田不用)各国税制改革(不管公田私田都要交税)承认土地私有、刺激人们劳动积极性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生产关系改变(有地个体小农交税,无地农民交租,租佃关系产生)。 这个逻辑链列出来后,一目了然。学生按照这个事件链加上老师的适当讲解,当场就能掌握这么一个较难理解的历史事件发展脉络。有理解,也就能把课本堆砌起来的史料化繁为简,记忆得到深化。 2 拓展课本知识尽量使史实与身边时事、生活联系起来 例如,在《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一课中有许多发明就跟我们现在的生活紧密相关。笔者在讲述引发英国工业革命的棉纺织业发展中,不仅梳理了人类服装布料的发展历程,从中国的麻布、丝绸到西方的呢绒、棉布和化纤布,而且还结合当代我们所穿各种衣服布料的优缺点,介绍了我们选择服装布料时应注意的事项,学生听起来才会感觉到历史就在他们身边。又如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个子目,要理解起来其实不是那么容易。笔者在讲这个子目的时候,不仅讲述了人类货币发展的历史(贝壳、铜钱、白银、纸币),纸币赢得人们信任的价值依据,更主要是结合当前世界跟美元霸权和人民币汇改相关的时事,如煤炭和铁矿石谈判,我国是最大的煤炭出口国,又是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为什么不管出口和进口,中国都不能掌握定价权?华尔街引发的次贷危机为什么美国金融家闯出来祸却要全世界来帮他买单?而这一切都归于华尔街主导的美元霸权。将历史与时事结合理解,不仅使历史变得不再陌生,同时在拉近历史与现实距离的时候,学生就自热而然对历史有亲近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也随之增强了。 3 课堂上老师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历史的味道 如《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一课,介绍了近代中国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的变化。该课趣味性较足,也跟我们身边的生活联系比较密切,为了加深学生对该课的印象,激发他们的兴趣,笔者在该课中设计了一些近代生活的情景: 在1916年的某一天,某个商人要从北京到上海洽谈生意,首先他在北京打电话给上海的朋友预约好到达的时间,然后穿上棉布做的中山装,坐火车到上海后,乘电车到外滩。当他到达外滩的公司时,已近日暮,看到大街上灯火通明。当天晚上他与上海的生意人一起去吃牛排,饭后就住在这个生意人自家的一座三层高的洋房里。第二天,他便搭乘飞机匆匆赶回北京。到达机场时,你的家仆开着一辆汽车把他接到家中。吃过晚餐后,他的妻子孩子们又热情地邀请他去看电影。闲聊中,他告诉妻子这次去上海洽谈的是一笔农业化肥的生意。如果做成,对方就通过邮局马上给自己汇款过来。 通过以上材料,复原当时中国社会的衣食住行,然后让学生判断以上场景哪些可能是真的,哪些不可能是真的。通过这样的情景创设、角色体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得到提升,不仅调动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还让他们感到历史不是冷冰冰的"事实刑场",而是活生生的生活,也就增强了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4 适当引导学生看一些历史课外书,也可以是一些专题纪录片 我们发现很多历史学习好的同学其实学得很轻松,他们真正花在历史单科学习的时间并不多,考出来的成绩却比经常在读、反复在读课本的同学好,这其中的原因难道仅仅是他们记忆力好吗?应该问题不在这,这种情况的发生绝大多数是因为这些同学从小阅读面宽,见识广博,理解力自然就强,理解力强也就记忆深刻。但对多数高中生而言,他们的学习时间节奏已经很紧凑,加上以前如果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就很难啃大部头的名著和历史著作。因此我们老师在给学生推荐课外书目的时间是应该斟酌一下,既考虑知识性、 可读性,又应考虑有内涵有趣味。比如网络历史小说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等。电视纪录片可看《大国崛起》、《复兴之路》,还有老少皆宜的《百家讲坛》,这些都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也培养他们对历史的兴趣。 5 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选择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跟历史相关的课题 比如新课改以来,笔者曾经指导了一个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是《中国古代一两白银相当于我们现在多少钱?》。这个课题名称原来是由一个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在课题讨论时当场提出的,笔者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回答,可笔者发现当这位同学问起这个问题时,其他同学都竖起了耳朵,可能由于课题名很吸引人,所以笔者就因势利导,经过讨论当场就定下这个课题。过后课题组的同学都很想了解到问题的答案,因此他们也都很积极投入到这个课题研究中。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笔者发现凡是参加这个课题的同学,历史成绩普遍都有较大的提高。尤其是有两个女生本来是被动来参加这个组的研究性学习小组,平时的历史成绩很不理想,但通过这次研究,成绩上升特别快,原因就在于他们找到了学习历史的方法,领悟了历史的乐趣,因此历史对他们来说不再是枯燥的,而是"找到感觉了"。 以上五个方面的建议和做法是笔者在经济史的教学中思考总结出来的,其核心就是一条,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加强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当然,老师给学生减负,老师自己反而是要加负,加负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繁、杂、难"的经济史的时候,不再有畏难情绪,让学生感觉到经济史不再枯燥,更主要是有助于扩宽他们的视野,加深他们看待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又能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做一个乐于学习的人,从而实现新课改的价值理念。 高中经济论文:略论高中经济史课程的缺失及应对策略 经济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由此决定了经济史在历史新课程模块中的重要地位。了解现行高中经济史课程缺失的客观存在,在此基础上相应规划经济史课程的教学策略,以达到高效的教学目标,这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一、高中经济史课程教学存在的缺失 1.高中历史课程设置及教材编写欠合理。首先经济史的课程内容由于不同的知识选择,导致不同课题内容设置存在着较大的轻重反差。有的课题内容偏少,教材编写也较空泛。如人民版教材中“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等课题。有些则内容厚重,造成教材繁杂。如人民版教材中“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等。此外,教材编写者对课标的把握也存在偏差:如人民版教材中“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内容包括“神农的传说”、“‘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贫者无立锥之地”、“沉重的赋税和力役”、“大禹和他的继承人”。课标对此课的要求是“知道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与课标相比,人民版这一课内容显然多出许多,如阶级关系、赋税制度、水利工程等,而对土地制度却讲的不够详细。我们如果忽视对课标的理解,一味地依据教材,可能就会混淆主次,偏离学习重点。教材除这类游离于课标内容要求的偏差外,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分析不清、文字表达含糊,甚至体例结构不清等缺陷,这些教材问题的存在加大了经济史教学的难度。 此外,由于高中历史课程的专题编写体例客观上造成了知识断裂,人为割裂了经济与政治、文化之间的联系,导致教学中对一些重大问题的分析失去政治及思想文化层面的知识依托,成为了经济史教学中的障碍。 2.初高中经济史教学严重脱节。整体而言,初中历史课程存在着重政治史,轻经济史的倾向。从课标看,初中中国近现代史部分14个单元,共65个知识点,经济史仅占13个,占比只有两成。与政治史相比,经济史要求明显偏弱。当然,这与初中学生的认知程度是相关联的,但这也说明了初中阶段经济史基础知识的相对薄弱。而高中经济史的专题史体例和较高的能力要求,需要学生有较好的基础知识储备。这种初、高中经济史相脱节的现象,导致高中经济史内容偏多、偏难。 3.师生的经济学理论知识贫乏。尽管学习经济史在现实层面具有经世济国的重大意义,但经济史对师生而言毕竟属于比较专深的知识内容,教或学难度较大。经济史内容涉及了诸多深奥、抽象的经济学理论与概念,往往超乎学生的认知程度。同样,许多教师也存在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知识储备相对不足的问题。以已昏昏,何以使人昭昭?改变经济学专业知识储备与高中经济史课程要求相脱节的状况,是许多历史教师需补上的一课。 了解高中经济史课程教学存在的缺失,是进行经济史有效教学的基础。下面,本文就此提供一些教学思考,希望对提升经济史教学的有效性有所裨益。 二、经济史课程教学的应对策略 (一)准确把握课标。经济史教学必须认真钻研课程标准,以课标为依据。对课标的把握,除熟悉经济史的课程地位、基本理念、体例结构外,教学过程中还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课程内容的两个层面能力要求:即第一层是掌握史事的要求,第二层是历史认识的要求。如:课标“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采用两段式的表述形式,先要求识记相关史实,然后进一步提升到理解和应用层面,最终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在此,教师应对识记层面的“了解、简述、知道、列举”,理解层面的“总结、概述、说明”,应用层面的“分析、探讨、认识”等能力指向要求加以区别与把握,以明确教学目标要求,指导教学活动。 2.依照课标要求,明确教学目标。如:两次工业革命,课标要求“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市场发展的影响”。教学内容则可细化为(1)知道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并能列举珍妮纺纱机、改良蒸汽机、火车等重大发明,了解工厂制的形成;概述电、石油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的相关史实。(2)探讨工业革命如何促成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从生产关系、国际关系和世界市场等方面评价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教学目标要完整、准确地把握课标要求的内涵(即每个知识点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和外延,避免对课标知识点要求认识上的偏差,这就要求教师吃透课标,要有准确把握课标的能力。 3.依据主流史观梳理经济史。高中历史课程以文明史为核心,突出体现了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等新的史学理念,并以这些史学理念贯通古今,联系中外,串起各个模块的知识脉络,经济史也不例外。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一些基本史观出发,梳理经济发展的重要脉络及其规律,按不同史观的要求,对经济史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同时,这三种史观是相互联系的。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更多地强调1500年以来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及工业文明向全球扩散的历史,实际上是文明史范式的一个特定阶段,二者只是在这一阶段用现代化范式和全球化范式来概括更能把握其特定的历史阶段特征而已。如果说,现代化主要从纵向角度演示人类的近现代文明进程,全球化则侧重于横向角度强调人类文明的联系与交流。 因此,只有认真研读经济史模块的课标,准确把握、理解课标的思路与要求,教师才能依据重点,简化教材,进行具体有效的教学设计,达到减负增效的教学效果。 (二)理顺基本内容。由于教科书的叙述存在着或过分简要,或容量过大,甚至条理不清的情形,历史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主旨及重点,依托新课程涉及的领域和范围,编织完善、合理的知识网络,帮助学生弄清历史发展的本来面貌。首先,要将基本史实条理化,复杂过程简约化。如“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新体系”,教材内容即可要点化概括为:一个中心(以美国为中心)、两个体系(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三大组织(IMF、WB、GATT)等三个方面。此外,在理清各课知识条理的基础上,还应适时对单元知识及大、小专题知识结构进行宏观整合。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大跨度地纵横梳理知识结构,有利于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地“三步一回头”,达成温故知新的学习效果。经济史教学量较大,面面俱到不容易讲清楚,也很难完成教学任务,故授课中要坚持简约知识结构,理顺基本史实的原则。 (三)讲清基础概念、讲透理论分析。经济史中涉及的经济基础概念、基本理论和观点,对于中学生而言相对陌生、抽象。历史老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在教学中要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地讲解经济史中的这些概念和基本理论、观点,切不可冗长。(1)历史概念力求讲清、讲白。如“海禁”与“闭关”,二者往往混淆。海禁在明清时期都实行过,但都是短期的,并非一贯的政策(明朝倭患平息,清朝平定台湾后都开禁)。而清朝的闭关则是长期的政策(根本原因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导致)。海禁主要是对内的防范,而闭关则主要是对外的消极防卫措施。此外,还有自然经济与小农经济、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原始资本积累与资本积累等概念间的区别。这些都是学习经济史中绕不开的基础概念,它们是学习理解经济史的重点,是历史思维的切入点,往往也是考试命题的着眼点。不少同学在考试中选择题丢分严重,其因素之一就是历史概念模糊不清。(2)基础理论和基本观点要讲全、讲透。如“为什么说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味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论证这一观点:(1)首先,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的世界分工格局最终形成,工业生产大范围、大规模地发展起来。各资本主义大国通过殖民扩张、瓜分世界、商品和资本输出及掠夺原材料,建立了完全根据本国利益为转移的国际分工体系。(2)大规模近代交通通讯系统的建立。两次工业革命,形成了联接世界的铁路网、海运、公路交通网络及通讯系统。(3)世界贸易以空前规模发展起来。(4)世界金融中心形成。伦敦成为工业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金融中心。(5)股份公司的普遍化,甚至形成跨国公司。(6)列强对世界的瓜分进一步推进世界市场的形成。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新产品需要大量的铜、橡胶、石油等原料和能源资源,而这些正是欧洲国家缺乏的。这加剧了它们对世界市场的争夺,引发了列强瓜分世界,东西方相互依赖性空前加强。 总之,经济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深入浅出地讲授经济史教学中的相关理论和概念,注意把“历史”与“当下”联系起来,努力贴近学生生活,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史相关内容。 (四)教材内容简则增补,繁则简化。教材内容编写是对课程目标要求的一种诠释。由于课标的语言高度概括与浓缩,使得教材编写者在理解与把握课标中难免存在偏差,也造成了不同版本教材的课题篇幅往往繁简反差较大。以人民版经济史教材为例,专题六第3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课标要求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标表述“言简”但“意不赅”,它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学习要求,第一层次“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侧重于史实的铺垫,主要以美国为重点,让学生认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具体表现及原因。而第二层次“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侧重于对资本主义新变化认识的概括提升(如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通过财政及税收政策调节社会生产;实行福利制度等)。在此,人民版教材内容与课标要求显然出入较大。人民版教材的此课内容包括了“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美国的‘新经济’”、“战后的西欧和日本”等四个子目,不仅内容编写分量重,一些所涉概念也相当艰深,如美国的“新边疆”、“伟大社会”、“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等,师生理解显然困难;而有关课标的主题要求“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却未予以明确指出。人民版此课内容编写较明显地游离于课标之外,造成了教材内容的繁杂,对此需要化繁为简,否则将无法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而对于一些教材篇幅过于精要,不够丰满,不够完整的课题内容,则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加以必要的补充完善,以便学生能够完整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五)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教材。阅读是人类社会最普遍、最持久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材的阅读、自学能力的培养既有利于缓解教学进度与课时的矛盾,更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高中经济史教材如何阅读?读什么?这些方面离不开历史教师的引导,如人民版教材的各个专题和课题所涉及的领域和范围、课题的构成、学习的主旨、围绕的重点等,都需要教师加以点拔。重视“前言”、“导语”、“课前提示”的阅读,让学生明确要“读什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把握教材的知识框架,学会提纲挈领、提炼要点;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推敲和把握关键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等等。总之,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转变传统学习观念,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这是教师的职责所在。 高中经济史由于课程内容的抽象性及课程体例结构的离散性给教学带来了较为严峻的挑战,但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难得机遇。只要我们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教学技巧与方法,加强经济史和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就一定能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高中经济论文:谈高中经济生活教学中道德价值导向的落实 人类经济活动是有道德价值导向的。在高中经济生活教学中,引导和帮助学生认同并践行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方向,也关系到我国市场经济未来的发展。 一、在教学中落实正确的道德价值导向 市场经济不是天然的道德经济。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机制和道德规范,必须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经济生活课是对高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经济生活的教学,落实正确的道德价值导向,应当围绕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我国公民“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学生明确自己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步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努力践行社会公认的市场经济道德准则。 艰苦奋斗、勤俭自强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现。从国家层面上看,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物质基础相对薄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因此必须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从企业经营层面上看,一个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无论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还是提高生产效率、拓展发展空间,都离不开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居安思危、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的责任意识。从个人生活层面上看,艰苦奋斗既非反对生活享受,亦非排斥物质利益追求,而是提倡树立正确的劳动就业观,自主择业,竞争就业,艰苦创业,靠自己的双手开拓新的生活;提倡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勤俭节约,量入为出,理性适度消费而不奢侈浪费。 诚实守信、竞争创新 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人们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必须遵守的一项最基本的道德准则。诚信经营是企业树立良好信誉和形象的基础,更是企业的美德和最基本的社会责任。企业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利益,漠视社会责任,假冒伪劣,弃信毁约,不仅不会真正取得成功,最终还一定会被逐出市场。只有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诚实守信,社会的商品流通、合同契约履行和现代金融活动才能够得以顺利进行。竞争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没有了竞争,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就会失去活力,失去效率。但竞争也有它的规范要求,毫无顾虑地无序竞争,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结局只能是游戏规则的破坏和市场体系的混乱。通过竞争推动产品、管理、体制的创新,通过创新提升工作业绩和竞争能力,才能形成发展的良性循环,达到市场主体多方共赢的结果。 利益兼顾、公平公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承认利益的差别,肯定个人追求正当利益的合理性,但也要防止利益分化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带来社会矛盾的激化。坚持利益兼顾的道德准则,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摆在优先和主导的地位,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的重要特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维护社会公平公正就要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保障公民享有平等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权利,努力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机制,在全社会大力提倡扶贫济困、热心公益、扬善抑恶、友爱互助的道德风尚。 保护环境、和谐合作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良好的环保道德。从发展战略上看,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战略的突出位置。从公民个人来看,应该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在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演讲时说:“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要靠社会成员共同建设,由人民共同享有。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形势下,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才能更好地把握发展的机遇,应对严峻的挑战。 二、探寻有效的道德教育方法和途径 高中生作为具有鲜活生命的道德主体,他们正处于思想品德形成的特殊阶段:一方面,他们的身心发展趋于成熟,独立思维能力明显提高,不愿意被动地接受他人的或既定的观点,对道德说教非常反感;另一方面,他们对社会的了解不够深入,容易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自身难以完全独立地、全面地形成自己的思想观点。针对高中生思想活动和品德形成独立性、多变性和可塑性的特点,在经济生活教学中渗透道德价值观教育,必须探寻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在反思经济现象中提高道德认识 学生在对生活里经济现象的观察中,往往会自发形成一定的道德感知,如对拜金主义的反感、对假冒伪劣商品的憎恶等。将这些感性的道德认识上升为理性的道德信念,需要引导学生对这些经济现象作深入分析和反思,使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对经济生活中是非、好坏、善恶的正确态度和评价。在“公司的经营与发展”一目的教学中,一位教师在出示了“三鹿奶粉”事件的有关材料后,并没有简单去问:“诚实守信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而是提出了如下几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食品安全事件屡禁不止,其原因主要有哪些?”“在‘蛋白精’的研发、推广、使用过程中,哪些人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在添加三聚氰胺已成行业‘公开秘密’的环境中,奶农诚信经营可能会损害自身利益,如果是你,你会如何选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既从食品检测技术、食品安全监督制度、市场经济的自发性、技术人员的良心、政府工作人员的责任心等方面分析了食品安全事件屡禁不止的原因,更进一步认识到社会信用制度不完善、诚信缺失的恶果。通过对上述经济现象的反思,学生们不仅认识到政府官员、企业家恪守良好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而且将自己置身其中,强化了作为社会公民必须在任何时候、任何岗位坚守道德底线的道德观念。通过这一教学活动的开展,“诚信”“责任”已不仅仅是用来谴责唯利是图企业和见利忘义个人的道德工具,更内化为学生理性的道德信念,有力地促进了学生道德认识的提高和道德情感的升华。 在揭示经济规律中发展道德思维 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对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时,往往很难简单地用是与否、善与恶去评价。在经济生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就要使他们在道德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能够将尊重经济规律和坚守道德责任有机结合起来,理性作出判断和取舍。如:汇源果汁将被可口可乐全资收购的消息传出后,在学生中引发了广泛争议。一位教师就此话题组织学生开展了综合探究活动。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围绕“汇源果汁与可口可乐达成的交易是否违背了正常的商业原则?是否损害了国家利益?”“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进行的这一收购计划要取得成功,取决于哪些条件?”“汇源果汁从中能得到什么?会失去什么?”“民族品牌发展之路在哪里?”等问题搜集了大量资料。在此后进行的成果交流、讨论会上,学生们从乐百氏、大宝谈到乐凯、娃哈哈、汇源,从经济全球化发展、国家经济安全讲到市场经济法律制度、企业经营战略,对市场经济发展中外资并购利与弊、民族品牌生与死、市场交易义与利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这一活动,复杂的经济生活得以还原,深刻的经济规律得以揭示,抽象的经济理论得以活化,学生的道德思维也得到充分的拓展。学生们认识到,把正常的商业行为上升到关系“爱国”“民族”的高度,甚至对其进行狭隘的道德谴责,既违背经济规律、无益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不符合市场经济道德发展的要求。 在参与经济生活中强化道德实践 高德胜认为:“真实有效的德育必须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到生活。”经济生活不能没有道德,参与经济生活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道德学习的过程。在经济生活教学过程中坚持正确的道德价值导向,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德性,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在参与经济生活中将德性自觉转化为德行。教师应注意对学生经济生活中的道德行为方式提出要求,作必要的指导,鼓励他们自觉接受生活实践的考验,逐步养成知行合一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一位教师结合经济生活教学,经常给学生布置一些实践性“作业”,如体谅父母劳动的艰辛,为自己学习、生活中的支出记账;朴素生活,个人消费不攀比,不刻意追求名牌;保护环境,自觉使用环保购物袋,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诚实守信,保持自己和家庭良好的信用记录;尊重他人劳动,不购买和使用盗版书籍、影碟;关注社会公平,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树立开放包容的心态,理智对待外国产品;等等。这些“作业”贴近学生生活,具有丰富的道德内涵,需要学生用行动去完成,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现实经济生活的理解,又在无形中强化了学生的道德实践。通过观察发现,这样的“作业”学生是愿意做也能够做到的。一位学生通过对一学期自己学习、生活花费的记账发现,家庭月收入有一半多花在了自己身上,从此花钱变得“小气”了,孝敬父母、勤俭节约变成了自觉的行为。这说明,引导学生在参与经济生活中强化道德实践,才能促使其道德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从而过上更美好、更有意义的生活。 高中经济论文:“更加注重公平”与高中经济常识的几个结合点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指出:“在发展经济的基础卜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这一决断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是我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进全民福祉,建设公平公正的社会,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科学发展观而采取的重大战略措施。那么,作为政治教师在经济学课堂中要结合课堂教学贯彻落实这一政策,让学生真正全而深刻地理解党的这一政策,具有重大意义。下面结合高中经济常识教材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更加注重公平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市。使整个社会生产过程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不再是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而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礼会成员之问不再是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而是平等劳动、走向共同富裕的关系。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和由此产生的社会成员之间根本利益的一致性,要求必须把全体人民的利益,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时刻作为我党的根本出发点。建设好中国特色的礼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工作必须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以同志为卣‘的党中央坚持与时俱进,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针对目前中国发展的实际,及时提出更加注重社会公平,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更加注重公平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同社会主义本质是一致的,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贫穷不是社含主义,贫富差距过大,两极分化更不是社会主义。” 中国社会正在从基本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2005年我国已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阶段。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时期。也是矛盾期,处理得好,能够顺利发展,经济能够很快上一个新台阶:处理不好,经济将停滞不前或倒退。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这一十字路口,为了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就应该解决好目前收入过分悬殊的实际情况,目前是我党和国家为实现2050年的第二个宏伟目标奋斗的关键阶段,如果社会公平解决不好,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进而可能使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毁于一旦。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 高中经济论文:高中经济常识“生产理论”专题说课案 在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中,主要通过专题形式来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对于高中经济常识中的“生产理论”专题,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本专题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和高考中的地位。本专题涉及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和焦点问题,是高考中经济常识论述题主要考查的内容,所以是整个经济常识的重点复习内容。 2.教学重点、难点。近几年本专题的高频考点有: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途径,股份制,良好的企业信誉和企业形象对企业的影响等。在学习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时,可以联系企业经营者素质,科学管理,信誉和形象,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科学技术的提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低碳经济等内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是高考重点,也是人们持续关注的热点,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近几年本专题的高频考点还包括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就业问题,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等。其中“三农问”题、建立和完善惠及全体国民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就业问题是高考重点。 3.处理教材。根据第二轮复习的需要,首先要构建知识体系,串讲主干知识,同时用典型例题使学生掌握易错点、走出知识误区,引导学生复习巩固主干知识,查缺补漏。在此基础上对考点进行深化整合,以点带面,使学生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其次要结合时政热点,理论联系实际,对同一热点用多角度分析概括联系教材,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法说明 1.学情分析。第一层次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刻苦努力,主动配合教师,具备一定的知识与能力,能起到示范和表率作用。第二层次的学生有努力的愿望和方向,但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能力相对较弱,制约了能力的进一步提高。第三层次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较差,能力非常弱,或自暴自弃,或心存侥幸,无心学习。 2.指导思想。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两头兼顾,既要强化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又要深化整和、拓宽加深、提高能力;既要教知识、提高能力,又要纠正不良习惯、端正学习态度。 3.教学方法。(1)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高考考纲要求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探讨问题,分析、解决问题,高考试题往往以一些时政热点问题和一些学生所熟悉的生活问题为依托来考查知识,因此教学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是联系时政热点。(2)多媒体教学法。由于第二轮复习内容多、容量大、涉及面广,同时要有一定的典型例题和时政热点资料,因此采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是最佳选择。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拓宽学生思路,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 三、学法说明 在学习本专题时,我主要从两个方面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培养学习能力。(1)从整体上提出复习要求。如要利用爱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避免知识遗忘现象,提高复习记忆的效率;在阅读教材时要精读和速读相结合;要掌握教材基本知识,学会构建知识体系和知识网络,从宏观上驾驭知识;掌握答题方法,规范答题等。(2)个别指导。向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争取使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同时加强课外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克服学习障碍。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网络构建 (二)高频考点突破 1.主干知识串讲。考点一“企业和经营者”:企业和经营者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强强联合;树立企业信誉和形象。考点二“产业和劳动者”:三大产业,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通过罗列知识点、填写关键词的方法,可以再现主干知识,引导学生查缺补漏。 2.深化整合。要重点分析以下问题:企业经营问题、科技创新问题、农业问题、产业问题、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问题等。通过对重点知识的多角度分析,可以拓宽学生思路,引导学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对于企业经营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遵循价值规律,面向市场,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采用科技,加强现代管理,进行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包括外贸发展方式),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遵守市场交易原则;维护消费者权益;提高素质,注重树立信誉和形象,提高产品质量,注重塑造品牌;维护劳动者权利;坚持对外开放的原则,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积极开展国际化经营等。 又如对于农业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如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乡镇企业;农业和农村结构调整;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与结构调整的关系;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等。 3.考向聚焦。针对热点考向,选择典型例题,使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熟悉题型。本专题中的热点考向主要包括企业的生产经营、技术创新、农村改革和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就业问题、社会保障制度等。 4.掌握易错点。根据易错点给出相应的试题,让学生通过错因分析和纠错心得两个手段掌握易错点。 (三)引导学生规范答题 针对学生答题时出现的常见问题,适当讲解答题规范,引导学生规范答题。 (四)展示时政热点 展示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召开、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等时政热点,引导学生用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分析时政热点,理论联系实际,从更高层次、更广范围对知识进行深化整合。 (五)专题过关演练(略) (六)布置作业、巩固知识(略) 高中经济论文:浅谈高中经济生活课学习策略的指导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育必须以新的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模式,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自主学习、主动思考和创新。分析了高中经济生活课学习策略指导的必要性,阐述了学习策略指导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经济生活课;学习策略;指导 一、经济生活课学习策略指导的原则 在选择经济生活课学习策略内容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要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与经济生活课教学目标要求相结合,要有一致性和统一性,相互推进。其次,要依据教材内容突出学科体系特点,把学习策略的理论同教学实践结合,用学习策略针对性地解决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学习策略指导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要以人为本,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二是学习策略的实施和推进,要依据学生认知的规律和特征,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地循序渐进地进行,要注重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和反馈信息,以便及时地堆学习策略进行更正和迁移;三是要以课堂教学指导为主,坚持课堂内外学习相结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二、经济生活课学习策略指导的必要性 在新课程背景下,积极采取有效的策略促进思想政治课的有效学习十分必要。 1.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21世纪,制订能够激发学生创造性、发散学生思维、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和潜能的学习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学校教育必须树立起新教育理念,使得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学会一种科学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并把这种学习策略应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将会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2.新课改的需要 新课改要求,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强调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感受与学习方法的传授,倡导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改要求,要在有效的学习策略指导下,使学生取得最佳的学习效率,以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满足社会和个人的价值需求。 3.学生发展的需要 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改革,都要求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掌握适应社会需要的发展能力。学生掌握一种科学的学习策略和方法,不但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有利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高效掌握知识,培养技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适应现代社会信息增加、生存空间继续拓展的状况,符合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4.经济生活教学实际的需要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中经济生活教材、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也随之改变,在经济生活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能力。 三、经济生活课学习策略的指导 在学生学习策略指导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合理设置问题情境,以兴趣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在经济生活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合理设置问题障碍、引而不发,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加强教师与学生间的感情交流,让学生自始至终保持着较强的学习迫切感并产生积极思维的心理气氛,就一定能获得明显的教学效果。 2.确定学习目标指导学习 学习目标对学生的学习会起到一些必然的影响,学习目标会使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行为。研究发现,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目标,会影响其学习任务的选择、完成任务坚持性和付出努力的程度。建立学习目标体系,包括学习内容目标与方法、策略目标。在开展之初,教师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并教给确立学习目标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阅读课题导言等。确立学习目标后要求学生识记学习目标,在目标下有针对性的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有利于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3.分层次教学 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能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多层次的差异性,不同的学生基础和能力存在差异,同一学生在不同类型教学任务中所表现的基础和能力的差异。所以,要切实采取分层次教学,把教学内容进行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学习要求。 4.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 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使学生充分发挥活动的自主性,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是促成行为结构与知识结构迅速互相转化的有效途径。为了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教师必须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精心组织各类活动,使接受式教学与活动式教学相互补充,促进自主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 (作者单位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歧坪中学)
城市建筑论文:照明理念:光·建筑·城市 摘要:本文概述了光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文章回顾了20世纪照明科技的进步并分析了光对建筑,城市和建筑艺术的重要作用。在评述我国照明工程建设发展状况以后,作者呼唤建筑师关注光环境设计。 关键词:照明工程 建设发展状况 光环境设计 人类的生活天天与光相伴,建筑和城市与光息息相关。华灯映盛世,光彩照京城,新中国50年华诞之际,京城的灯光夜景吸引了数百万市民,显示出光的巨大艺术感染力,激发了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对夜景照明创作的冲动。光是生命的源泉,光是人居环境的要素,为人类居住的建筑和城市创造明亮、舒适。优美的光环境是建筑师、规划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人类生存之光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阳光的哺育 光刺激视觉,使我们看见并认知周围的环境,从而获得 80%赖以生存的外界信息。 自然光昼夜复始地更迭控制着人体生物钟,使我们的生命节奏保持平衡。 日光制造维生素和众多迄今未知的营养物质,使我们的机体生生不息,保持健康。 光,明亮的、愉悦的、活跃的光振奋人的精神,使我们心理上感到满足。 当夕阳西下,夜幕降临时,人们仍留恋着日光带来的光明,从远古时代钻木取火,照亮山洞,草棚,到现代城市高楼大厦灯光辉煌,人类一直追求利用人工光源延续自己活动的时间,扩大自己活动的空间。现在全球每年要消费2万亿KW.h的电力(相当于24个三峡电站的发电量)用于人工照明。生产这些电力要排放十几亿吨的 VICO2和一千多万吨的SO2.电气照明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能源并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二、建筑、城市与光 1.光与建筑和城市共生 从公元初年(125年)罗马万神庙屋顶上简陋的采光圆洞(直径8.9米)到20世纪末(1999)柏林国会大厦以宏大的镜面和晶莹的玻璃建构的天穹(直径40米);从古代一直延续到19世纪的户户昏冥烛火到今天处处灯光理现的不夜城,回首城市和建筑发展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光技术和光文化同城市和建筑同步发展前进的足迹,也能看到采光照明的技术进步对城市和建筑面貌及现代城市生活产生了多么重要的影响。 2.20世纪照明科技获得卓越成就 20世纪照明科技的成就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光环境质量评价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现代照明设计奠定了科学基础。主要有: ①对视觉功效的实验研究一视觉功效是指在一定的照明条件下完成视觉作业的速度和精度。为了获得良好的功效,需要提供相应的照明水平。此项研究确定了不同视觉作业特征(对象大小,对角与其背景亮度的对比,观察时间长短等)与其所需照度水平的相关关系,为制订合理的照明标准找到了科学依据。 ②对眩光效应的研究一眩光如同噪声一样,是一种环境污染。轻微眩光使视觉感到不适,重则降低可见度,甚至损伤视力,这项研究的重点是提出预测眩光的方法,制定防止眩光的措施。 ③对光色爱好及光源显色性影响的研究一现代制灯技术可以制造不同光色(冷、暖和中性)的电光以以适应各种环境的需要。研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对光色爱好的差异对于实现光环境较高的心理满意度和营造适宜的光气氛具有指导意义。电光源显色性能与自然光的差异是由于电光源光谱能量组成显色性能与日光不同而造成。气体放电灯的这种差异尤为明显。在致力提高电光源显色性能的同时,探究光源显色性不佳造成的颜色“失真”对视觉感官的影响对照明设计很有参考价值。 根据上述研究成果,世界各国提出了评估照明质量的各类定量指标,制订并逐步完善了照明设计的标准,法规或建议。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最近联合制订的《室内工作照明标准(草案)》提出统一照度(E),统一眩光等级(UGR)和一般显色指数(Ra)三项定量指标作为照明设计的依据,使照明设计更科学化,规范化。 第二、在创建天然光环境方面: ①开发了各种模型实验和计算机仿真的先进设计工具,不但可以准确预测天然采光的照度水平,而且能真实,细微地模拟建筑物在天空光和日照下的造型效果。 ②生产出集光,热优良性能于一体的各种透光材料,并掌握了复杂的加工和安装技术。1999年建成的柏林国会大厦直径40m,高23.5m的玻璃穹顶就是现代采光技术的一个杰作。为了把光线导入下面的议会大厅,在圆穹中心设置了一个近20m高由360块镜面组成的倒锥体,在施工过程中每块镜面都被仔细地调整过角度。 ③发明了导光管系统,能把自然光输送到地下和任何自然光线不足的地方。 ④利用电子技术和精巧的机构自动控制室内天然光,调整光的分布。 第三、照明电气的突出成就: ①气体放电灯的普及与提高:1939年发明荧光灯,1960年代末又相继出现了高压钠灯和金属卤化物灯(后两种统称高强气体放电灯,即HID灯)。它们借助气体放电发光,是与热辐射光源白炽灯完全不同的第二代光源,其光效和寿命远优于白炽灯。197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重视照明节能,气体放电灯生产激增,快速普及。同时灯的质量显著提高,品种规格也日益丰富,齐全。以荧光灯为例。三基色荧光粉的应用,紧凑型小功率荧光灯的普及以及用28W16mm直径的细管径荧光灯替代26mm、38mm直径的旧型灯管,使荧光灯品质大为改善,适用范围更广,制灯材料更加节省,光效也进一步提高了。 ②第三代光源的发明和应用一1990年以后无极灯(QL灯)、硫灯、微波灯、发光二极管等第三代光源已逐步由实验室进人市场,实现商品化。这些灯的发光机理彻底革新,其寿命更长,光效更高,将推动未来的照明方式产生革命性变化。 ③电子技术应用到照明器件,智能化照明控制和照明设计,大幅度节约了能源,拓展了照明的灵活性、机动性和多样性,经过优化组合,灯光得到更合理的应用,照明设计更为便捷,精确和形象。 ④城市公共照明和景观照明日趋扩大与完善,建筑照明手法不断创新。如反射照明(间接照明)光纤照明,导光管照明,变色灯照明,激光照明等,照明形式绚丽多彩。 3.光对于建筑和城市有重要的功能和艺术价值 良好的照明改善建筑的功能效益和环境质量,提高视觉功效,加强展示效果,营造环境气氛,适应个人需要,保证人身和财物安全。 光给城市注人活力,保证夜间车辆畅通,行人安全,扩大城市夜生活时间和空间,丰富城市居民户外的文化娱乐和休闲活动,促进商业繁荣,展示城市历史文化风貌,吸引旅游观光。 光是建筑艺术的灵魂 光塑造形象:物的形象只有在光的作用下才能被视觉感知 正确地设光(指光量,光的性质和方向)能加强建筑造型的三维立体感,提升艺术效果,反之则导致形象平淡或歪曲。 光建构空间,明和暗的差异自然地形成室内外不同空间划分的心理暗示。光的微妙的强弱变化造就空间的层次感。 光渲染气氛:晴日当空,阴雨连绵,雷鸣闪电带给我们不同的心情,这当中光的变故起着重要作用。光渲染的气氛对人的心理状态和光环境的艺术感染力有决定性的影响。 光突出重点:没有重点就没有艺术而落人平庸。强化光的明暗对比能把表现的艺术形象或细节实现出来,形成抢眼的视觉中心。极高的对比还能产生戏剧性的艺术效果,令人激动。 光演现色彩:显色性好的人工光源可以象天然光一样真实地演现环境,人和物的缤纷色彩;显色性差的灯则造成颜色变异,丧失环境色彩的勉力。彩色灯光赋于光环境情感意识,使一些颜色响亮,但也会使一些颜色受到扭曲。 光装饰环境:光和影编织的图案,光洁材料反射光和折射光所产生的晶莹光辉,光有节奏的动态变化,灯具的优美造型都是装饰环境的宝贵元素,引人入胜的艺术焦点。 三、光环境的建设和发展 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近年来城市景观照明和建筑照明逐渐受到国人的重视。许多城市结合环境整治和重大庆典活动实施了“城市亮化”或“灯光工程”,成绩斐然。城市居民对自己家庭的采光照明也讲究起来。据我们调查,从1986至1996年10年间,每户安装的灯数由6.5个增加到14个,照明容量也由165W上升到500W.起居室的照度原来半数以上不足30lX,现在一半以上超过75lX,厨房、卫生间的照亮则由普遍低于10lX,提高到401X.这充分反映出人们追求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普遍愿望。 我国照明工程近10年有了长足发展。照明器材(光源,灯具和照明电器)的产量已居世界前列。各类光源的年产量现已达到60亿只,灯具年产 20亿台。照明器材出口额每年增长40%以上, 1999年达28亿美元。全国照明耗电量2000年预计将达到1200亿kw.h. 照明产品标准与照明设计标准序列已经建立。产品标准基本上向国际标准看齐。照明设计标准与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规定的照度水平大约为发达国家同类水平的1/3-1/2,实际上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的步伐,需要修订。为了节约照明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由国家经贸委领导的“中国绿色照明工程”正在顺利实施。 我国城市和建筑照明工程建设的空前规划和巨大发展空间吸引了众多世界著名的照明公司和厂商进驻中国市场,如荷兰的飞利浦公司(Philips),美国通用电气照明(GE),英国索恩照明(Thorn),德国欧司朗(Osrarn),日本松下电工等。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照明产品和生产技术,也传播了西方的设计理念和工程经验,使我们的照明工程能逐步与国际接轨。 虽然我国照明工业生机勃勃,产品市场兴旺发达,工程项目源源不断,但是当前光环境的建筑仍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和制约发展的梗结。例如照明产品的产量虽居世界前列,出口量也不小,但产品档次不高,质量良旁不齐,照明理论和应用的研究几乎陷于停顿;照明能源浪费和光污染的现象也令人堪忧。 在照明设计方面,专业的照明设计队伍和机构尚待培育。照明设计单纯依靠电气工程师或照明器材供应商或装修公司完成的局面应当改变。根据国外经验,重大的照明工程,特别是景观和装饰照明工程的设计大都是具备照明专业知识的建筑师,艺术家主持完成,从方案构思开始,贯彻到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当前我国建筑师,规划师的照明专业知识不足,特别是缺乏参与光环境设计的意识和主动性,因此现实的照明工程中设计精品寥寥无几。 四、呼唤建筑师关注光环境设计 光是一种语言,向我们述说建筑师的设计理念和艺术追求;光是隐形的软件,控制是城市和建筑的功能运作及形象和色彩的演现;光是设计工具,也是建筑材料,建筑师可以用它编绘理想,展示才华。还有人说:“光是建筑的第四维空间”,光是建筑三维创作之外的另一个广阔的天地。 光环境的设计绝不应当局限于满足照度标准这个水平上。它有明亮,舒适和具有艺术感染力三个层次,在每个层次上建筑师都能发挥主导作用。为了优化自己的创作,建筑师和规划师应当主动地了解光,体察光,运用光,积极参与光环境的设计,从方案构思到施工图完成,全过程地把光融人到自己的规划和创作之中,为城市和建筑增“光”添“彩”。 新世纪的城市与建筑需要光亮、宜人、典雅、优美、更富个性、创意新颖,既没有光污染,又节约能源的人居光环境。时代的发展和对高质量生活环境的企盼呼唤建筑师关注光环境设计,为建筑设计和照明设计之间的缝隙搭桥,加强建筑师,规划师同照明专业人员之间联系。 城市建筑论文:建筑和城市设计特色与保护 摘要: 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而且都与它相邻的城市不同。通过建筑和城市设计,所有人居环境都表达了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最重要的内容。地形、气候、不同建筑材料的获取,甚至演变中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状况,以及科技的进步(这些方面也是衡量文化进步的标准),都在我们的建筑物的形式和功能中得到反映。 关键词: 城市规划 特色 历史上,有一些城镇在桥边生长起来,另一些由军事驻地、教育学术中心或宗教中心发展而来。其中一些是经过规划的,但大多数没有。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新的中心很快在原材料或动力资源附近发展起来。最终,产生了工业大国的贸易中心和首都。但无论城市最初生存的理由是什么,如何影响了它最初的形式和建筑,其它的功能还是迅速发展起来。当古老的工业衰落而让位于新工业时,城市的繁荣和活力取决于各种计划中或计划外的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的质量和数量,尤其取决于对环境变化的反应速度。 在过去的世纪中,大多数建筑物是由当地材料建造的,其形式同时适应社会需求和气候。只有那些最重要的建筑才由建筑师或建造专家设计,而他们常使用进口的和更耐久的材料。随着这些年来大规模信息交流的发展,所有这些都改变了。建筑的设计、方法和材料正在越来越国际化和标准化,它们更多地随着时尚的指示而变化,而不是其实效。 就象建筑物预期的功能被(或应该被)反映在其设计中,城市的形式和特性也是它的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反映。当我们改变、改造或更新建筑物来更好地满足不同从前的新需要时,必须承认:要确保一段时间内一个社区的繁荣,那么一个人居环境??村子、镇子或城市,就必须不断地通过改变其自身来适应新的情况。尤其是现在,只要满足制造商的设想或财政状况,几乎可以在任何地方建立工业。 建筑和城市设计的保护 一个城市,尤其是一个古老的大城市,是思想和艺术品的宝库,其中包括建筑、空间和各种场所。它们表达了演变的需要、时势和建造者那个时代的风尚。为了社会的利益,我们应该合理地运用这一资源。但这从来不容易做到,因为总有关于什么才是?合理的运用?的争论。在城镇的发展中,情况常常会因为对旧建筑倾注的感情而变得复杂。用于建筑结构和基础设施维护的钱原本可以用于为社会提供新的住房,提供新的社会、商业、工业用途房屋和新的服务设施,这是一个客观但又经常被忽略的负担。但现在的形势要求未来的需求必须得到满足。什么样的发展才能最好地适应未来的需要,这必须得到检验和评估。 在制定一个已长期存在的城市区域的未来发展方针时,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在于决定应该依据何种原则(如果有的话),有意识地保留现存的建筑物及整个地区;在何种代价下、到何种程度,这种保留才能适应发展改变的需要。 对单独的建筑物或建筑群来说,常常是其外观、建筑价值或历史上的相关意义决定其保护( 或保存)与否。这还常被解释成对现状的维持。但一栋由政府保护的国家建筑,会不可避免地成为声望的目标。这种声望是一种可怕的强力麻醉剂,使人们在考虑到艺术性时被麻痹了。如果一栋建筑内在的魅力和作为一件艺术品或文物的价值,能够配得上这种声望,那它才能被保护,太多的人想要把他们自己所看到的古老建筑作为最好的来保留。但我们认为的建筑的美并不是一个靠逻辑证明的东西。同样也可以说,保护的愿望是不合理的,尤其当要保护的建筑无法附加经济用途时。 过去,具有时代风格的建筑实践满足了时代的需要,虽然重要的建筑物都被盖得好像要永存似的。1936 年,在伦敦,人们发现,除了几个被公认的有历史价值的例子,其它大多数都在30年内被更新,在60年内被重建了。现在,在这个被保护所支配的时代,总有不断的压力要求保留远远超过这个建筑时代的工业和商业建筑。这是非常昂贵的。可能倒不是要求新的用途和新的技术服务设施,而是它的材料、体量和特征能引起人们的共鸣,空间的尺度和比例适合当今的时代。这难道不比在昨日昂贵的立面背后设计出为明日服务的空间更好吗? 如今挽救古建筑的工作,不管以何种方式,都很少考虑它们的实际条件,甚至有时它们只代表一个因为没有特色而被人记住的建筑时代。这将会限制子孙后代显示出他们的设计或欣赏能力,这是要冒险的。但是给新的伟大的建筑和城市设计提供机会也要冒险。不管多大程度的保护都不能把一个设计从坏变好。50年前,如果有现在的规章和看法的话,许多现在被认为是杰作的建筑作品就盖不起来了。因为他们不能,而我们能欣赏到一些过去最富想象力的设计者最好的作品。如果决策的产生能适应也象建筑一样改变着的世界形势的话,就会有更多有价值的现代建筑了。把更多时间投入到审批一个发展申请中,并不一定能产生好一些的建筑或城市设计。它也许会阻止一场灾难,但如果由于官员们缺乏城市设计的眼光而错过了合适的投资时机,它同样也可能导致失去一个机会。 建筑师关心在特定空间的某一建筑,却很少关心它的邻居。而城市设计考虑的是被建筑界定的、渗透的或打断的空间。虽然也许这些建筑只是为从几个有选择性的视点观看而设计的。城市设计的关键存在于连续看到的景象中,其质量取决于空间之间的关系,它们被界定的方法,轮廓、体量、尺度、色彩和周围环境??比如建筑或植物??的材质。一个空间形式给旁观者的印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穿行于其中的运动速度。好的设计考虑它被体验时的情况;最好的设计能满足所有标准。一位穿越城镇广场的步行者有时间享受各种各样的纹理和形象:建筑表面的分格,界定空间的铺地和植物,光影的相互交叠和落叶的飘飞。这种欣赏,无论有或没有,都会受到建筑或空间的尺度与人类尺度之间的关系的影响。因为我们都会依据与人类高度和生命长度的关系来评价尺度和年代。这反之又影响了我们对周围环境的反应,例如我们在街道或广场中是 否觉得拥挤或舒适。 保护包含对资源的合理利用,这在城市的设计中是最为重要的。作为一个世纪以来的科技和商业发展的结果,城市中心总是处于适应更多用途和人口的压力下,然而许多城市中心却有一种错综复杂的特性,很容易被增长的交通和重建破坏。取代所有旧的事物来满足新的要求会浪费资源,而且很昂贵:这会有效地毁灭一个地区甚至整个城市。不满足今天的需要、不预测明天的需要,可能会成为经济和文化的自毁。我们必须在某处打破平衡。如何做呢?答案可能介乎一座城市和一个社区之间;或者是它们的特性值得保护,或者是一种古老的、很受喜爱的形式:又一次,是思想还是艺术品。建造什么,何时何地重建或彻底修改,保留什么以及如何去做,是一个判断力的问题。在实践这种判断时,应该简要地参考别的地方的经验。 保护,保存和选择的问题 在世界的很多地方,有无数的例子可以用来研究多种多样的情况的前因后果和保护的方法,而且每一个都很独特,又都有只适合于某些情况的经验。应指出的是:不同的情况需要不同的解决办法。 墨西哥城,世界最大的都会之一,有许多具有重要历史或建筑意义的建筑物,有些是前殖民地时代的。它也拥有一些有建筑价值的区域,比如佐那罗萨(Zona Rosa),在这里,保护措施正在付诸实施。但它也有一些最肮脏的贫民窟和混乱的地区,对许多人来说都没有逃避的希望。应优先考虑什么呢?投入到国家遗产的建筑维护中的财力越多,用来建造住宅和医院的就越少,更重要的是要为明天的人们提供所需的基础设施。保护的范围相当宽广,就好像实现它的可能性相当低一样。 在过去的40年中,新加坡进行了一项突出的重建住宅的项目。它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许多传统建筑的毁坏,特别是中国城和小印度。更重要的是它破坏了这里生存了几代人的社区。但优先权在于提供良好的居住条件-我认为这很正确。直到最近,才通过一个保护项目复原了老城区的许多残存的商住式的房屋。历史条件下的花费当然高但却对社会有益。这是一个有眼力、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并且有勇气、有决断的速度和足够的财力来实现其目标的城市。 中国的建筑和规划因为其空间相联系和相承接的方式受到特殊的尊重。原来的皇宫- 紫禁城、颐和园、北京的园林、苏州和承德的园林都在尺度和用途上各不相同,但每一个都显示出对实和空、遮挡视线、造景和尺度的处理的娴熟掌握,别处极少有能相比的,在西方更没有。每一个设计都很适合它初始的目的和它的使用,虽然它们大小不同。几百个人在紫禁城里几乎不会被注意,但如果在苏州的一个小园林里,就会造成交通堵塞。大小和尺度总是应该与用途相关,与房屋周围的环境相关的。这些地区的保护具有巨大的社会、建筑和历史的重要性,它们需要耐心、敏感,并且是很花钱的。 住房和保护 许多建在欧洲和整个前殖民地领土的宫殿和豪宅有了新的用途,比如做旅馆、会议中心、学校或医院,这样就保证了它们在可预期的未来不断地被维护。但并不是这些伟大的建筑物赋予了城镇它们的特征,而是无数的更谦虚的居住建筑。它们并不时髦,不能满足现代化的要求;但却用最少的材料取得了最大的优势,在苛刻的条件下倾全力于提供可能达到的最好的生活条件。在沙漠地区,厚重的墙挡住了正午的阳光,又保住了寒冷夜晚所需的温暖;内院被安排来利用气流提供制冷;在南亚,建筑物造得很高,以保证通风,避免突然的雨季泛滥;在中国,?风水?的不同流派依据这些制定了实践的标准。在几乎所有现代化的发展中,不仅仅这些奥妙的方法被一扫而光,而且更让人无尽沮丧的是,几乎所有建立在数代人的经验积累上的优良的实践也遭到了同样的命运,被那些极少考虑社会需求和气候要求的标准住宅代替。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有这么多可用的科技资源,却仍然有这么多低质量的房屋在这么多国家建造起来,就不让人惊奇了。解决办法必然存在于一种建设性的保护方针中。 生活方式,尤其是家庭内部的,随着外部条件,特别是经济情况的变化而演化。新的工作方式、城镇规模的增长在这方面是很重要的。在世界的许多地方,从一套接受地面的独立住宅或公寓,到需要靠电梯到达的多层公寓单元,这种住宅形式上的骤然变化,破坏了家庭生活,摧毁了社会的结构和邻里、社区的自然外貌。通过比较,经验会告诉我们,常常是那些或多或少继承了传统模式的邻里的居民,会对经济发展和其它社会变化带来的契机有更好的反应能力。这样,遵循那些已被接受的形式的新住宅就应受到赞赏,因为它包含了人们熟悉的东西,帮助重新发展的邻里地区保留了一种?归属感?,又帮助新发展起来的地区建立这种感觉。 曾经有这样的论断,说满足房屋需要的任务是现代建筑(相对于?后现代?和其它短暂的风尚而言)的源泉,并且正是从这方面来说,现代运动中的作品才与早期的不同。如果经济和社会的考虑也包含、当然也应该包含在这些任务中,设计的原则就更紧密地与更乡土或传统的建筑相吻合。那这就能解释,为什么这么多恰当设计的当代房屋能欣然坐落在旧的居住房屋旁边。因为它们显示了保护和建筑原则的应用,确保了一种当新旧并置时常常被遗忘的使它们和睦共处的措施。 定义和赞同一种原则是一回事,而实现它们就是另一回事了,因为不仅仅公众和政治家更喜欢时髦或便捷的方式,而且当面临基础内容时,技术问题也更突出了。想要以可行的方式来适应城市中不可避免的高密度问题,会带来几乎无法抵抗的问题:如何才能经济地提供已被社会认可的改善的服务设施。 在北京的菊儿胡同,吴良镛教授通过庭院式住宅,表达了一种可能性:既容纳一个相对高的人口密度,又同时给每一个家庭提供一小块私密的室外空间和绿地,且只与他们的近邻分享。当住所只有三、四层高时,就不需要电梯,维护也不需使用精密的机械设备。较高的单位成本,被使用时降低的花费和灵活的布局平衡了。这种布局给保护区域内和历史性建筑附近的小片地段提供了发展和再发展的可能。对局外人来说,这种方法以适应今天的需要的方式,保护了传统住宅的原则。这种住宅,从各种意义上讲都建立在胡同的体系上,这种体系确定了北京的许多住宅布局。当然,还有许多方法来适应重要保护地段附近住宅的承德、北京和其它历史中心的问题,有一系列实际和可行的解决办法。 从经济的角度看,使用电梯的房屋,至少应6层高;更高一些时,就会有建筑上的重要意义:当它们相当高并形成组团、仔细选址时,就会对城市的结构设计造成一种冲击。在一栋历史建筑或古城的中心的近处,在低层建筑比较受欢迎的地方,如果建起高楼群,通常是不合适的。在很多情况下,这指出了解决历史城镇的边缘或边缘以外的发展问题的可能性和愿望。这样可以延长古老建筑和园林的寿命、使用期限和特性。维护的费用降低了,因为制造污染的工业随之迁走了,沉重的交通负担转移了,震动对古老结构的危害减轻了,拓宽道路的需要也消除了。通过这些和其它类似的方法,新式的发展也可以成为最有效的保护手段。 结论 每一个人类的居住地都有它独特的品质,源于它所处位置地理因素的影响,它的基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情况,以及之后的历史发展。这被反映在它的地段和建筑的形式和结构上;多年来不断变化以适应新的需要,常常至今为人所不知,但代表了每一个时代在城市演化中起的作用。留下来的一些无法估价,另一些却没有很高的价值,但我们不应抛弃任何一个,直到它们对将来可能做出的贡献得到评价;因为一旦毁掉就意味着永远失去。但同等重要的是,资源不应投入到试图维持那些不可能被维持的事物中去。一座城镇的特色,不仅仅来自它的街道和空间带来的特色,也源自每一栋个体建筑的设计中;那么最好的,为城市发展进程和保护的依据提供服务的办法,就是确保这种变化,这种不可避免的变化,进化着的变化,既尊重着历史又考虑到未来的变化。在被规划的城市圣彼得堡(St.Petersburg)中心地区,维持了严格的高度控制,使它保持了设计的原意而又有高层建筑。主要的公寓楼,都在郊 区。在罗马中心,所有高层建筑都被禁止。 城市建筑论文: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 摘要: 随着高层建筑技术的迅速发展,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城市空间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然而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的融合依然存在一些缺陷。 关键词: 建筑设计 城市规划 广场 架空 高层建筑形式在古代就已有了,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的古巴比伦曾经建造了现在号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根据记载,其形式非常之华丽壮观,放置在任何空间之中都可以说是一道绝美的风景。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钢铁、电梯的出现以及后来钢筋混凝土的应用,为高层建筑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高层建筑也成为城市空间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其中以美国的高层建筑发展最为活跃,如1885年的芝加哥家庭保险大楼被公认为第一幢摩天建筑,而纽约的曼哈顿区更是高楼云集;近年来我国的高层建筑也发展迅速,如上海的金茂大厦88层,高420.5米。随着结构理论和技术的发展,高层建筑结构形式趋于多样化,高层建筑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但随之所带来的弊端也越来越多的表现出来,在成为城市风景的同时如何恰当的融入城市空间成为高层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使高层建筑设计趋于完善所追求的一种理念。 城市空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所需要的重要因素,它为居民提供各种活动的可能。这个可以说是城市空间比较科学性的定义,而本文提到的城市空间则更具体更形象,主要指城市内的建筑物、道路、绿地、广场、公共服务设施等实体以及由这些实体所构成的立体空间,也是人处在其中能真实、直观感受到的空间。高层建筑是否与所处的城市空间融洽,其评价标准相当一部分取决于公众的感受,简单的说就是人处在所创造空间中的感受;所以一位建筑设计者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所创造出来的空间(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给予使用者的感受。这些是理论上要求一位建筑设计师要考虑的因素也是作为一名建筑师应该承担的责任,而且还可以据此评价一位建筑师的设计能力和水平及其职业道德。事实上在进行一项高层建筑设计时,开发商受利益的驱使往往不会考虑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此时,规划部门所出台的各种条文政策及规范将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强制性的要求必须顾及城市环境,营造舒适的城市空间。可以看出,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协调以及城市空间的营造是通过两方面的共同作用来完成的,即建筑设计和规划。下面就从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两方面谈谈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关系。 一 建筑设计 1、充分发挥广场的作用 高层建筑由于其体量的巨大,往往给街道空间一种突然的压迫感,使人感觉好像从一个大空间突然进入一个小空间,这是由于高层建筑的体量所造成的对比。因此凡是处在街道两旁体量巨大的高层建筑在设计时应该对其进行后退处理,并在其退出的用地上设计一广场空间,这个广场空间将起到空间的缓冲作用;而且由于高层建筑的建筑面积远远超出其用地面积,容纳的人员较多,出入口人流密度相对较大,后退出的广场空间也起到缓解交通压力的作用;从另外一方面讲,广场空间往往在街道空间以及城市空间中起到非常重要作用,能够给公众留下较深的印象,也往往能成为城市的节点,这就是共享空间的好处。有的建筑大师甚至直接设计成下沉式的广场,如日本建筑大师叽崎新设计的日本筑波中心的下沉式广场,独特的广场空间造型,以人和环境为设计重点,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安静的休闲场所,而且使建筑塔楼的形象特征更加突出。这种下沉式的广场往往更容易给人留下印象,就空间形式而言它是一种非常富有情趣的空间。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广场和建筑应该作为一体来考虑。 2、高层建筑主体设计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高层建筑往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象征性,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经济水平和发展程度,选择合理的造型就显的尤为重要。高层建筑由于其结构形式的限制以及使用功能的要求,在造型上往往追随于建筑的结构形式,而不能有太多的变化,有的高层建筑甚至直接将结构形式外露不加修饰。高层建筑的主体部分是它的塔楼,塔楼的表现形式对高层建筑的造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今国外和国内的许多高层建筑都有着独特的外形和明显的识别性,对一个城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可以说是高层建筑存在的一个原因。随着近年来资源短缺问题的出现,全球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而高层建筑就环保节能方面来说是很浪费的,随之就出现了生态型“建筑的概念,如生态建筑师??诺曼·福斯特设计的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总部大厦在强调象征意义和功能的同时,就引入生态的概念,是世界上第一座”生态型“超高层建筑。其建筑平面呈三角形,宛如三叶花瓣夹着一支花茎:花瓣部分是办公空间,花茎部分为中空大厅。中空大厅起自然通风作用,同时还为建筑内部创造了丰富的景观。而气候设计大师??杨经文设计的马来西亚吉隆坡梅纳拉大厦则体现了利用空中开放空间连通建筑内外,贯彻”生物气候大楼“思想,引入了大量的植物,立面上螺旋上升的垂直绿化和底部斜坡的绿化都有助于调节气候,尽可能地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较好地完成了室内外空间的过渡与衔接。同时对形成良好的城市空间环境也是一种深化。可以看出目前高层建筑设计的一个新要求就是要实现”生态节能型“。 高层建筑主体的下部分??裙房虽然对整个城市影响较小,但它对于街道的尺度和人情化空间的创造等方面却有着重要的影响。建筑的裙楼立面设计一般不同于上部立面,需要进行细致的设计,从而使下部空间丰富多彩而不至于感到苍白;并要体现人的尺度,因为裙房部分跟公众视觉接触较密切,对街道空间感影响也较大。而高层建筑的最上部分??屋顶对整个建筑形象起到强化个性的作用,虽然它较少影响到生态环境,但对塑造建筑的标志性、丰富城市天际线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应根据建筑的基座、楼身等因素加以塑造。 3、巧妙的运用一些处理手法 高层建筑的塔楼部分虽然变化的余地不大,但是底层部分却可以进行一些巧妙的处理来丰富空间形式。一般可以采用底层架空和入口缩进的手法。底层架空的处理手法是现代建筑的特征之一,它可以在高密度的环境中争取到宝贵的用地,把城市的道路、广场和建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通透的、公共的开放空间,给市民以小憩之地;同时还可以改善人流、视觉拥挤的状况,连通几个主要的公共场所,以增加城市空间的层次。高层建筑临近城市道路布置时,入口空间凹入建筑下部可以避免主体的被迫后退(用地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争取基地面积的有效使用,缓解入口处各种矛盾冲突;并有可能在建筑的形体设计、空间组织等方面形成新颖的构思,这种入口后退架开的处理不仅空间层次丰富而且给人的印象也深刻。 二 规划设计 1、避免高层建筑密集 高层建筑的密集虽然对于城市办公等条件方便有利,却给城市空间带来很多压力,造成城市空间和城市交通的拥挤,甚至是一些史料不及的污染和危害,比如一些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的大面积使用造成以前未出现过的光污染;还有就是形成高压风带和风口,这些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在规划设计中要对区域内的高层建筑密度进行限制,避免高层建筑的集中分布。 2、高层建筑与城市街道 高层建筑一般分布在城市中商业发达的地段,这些地段的街道本身交通荷载就较大,高层建筑将大大增加这些街道的交通压力,分布在这些街道两侧的高层建筑要尽量控制其层数和高度,同时在规划设计时要对这些街道进行扩展,加大其通行能力。 3、控制超高层建筑数量 超高层建筑往往以其象征性和代表性而存在,实际上这类建筑既不经济又不合理,一些已建成的超高层建筑投入使用后表明收益并不乐观,可以说仅仅是体现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 结束语 高层建筑已走过百年历史,从其出现之日起就成为城市的焦点,其形式和风格也不断的发展变化着,我国的高层建筑虽然相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像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高层建筑可以说代表了中国高层建筑的发展史,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融合也正不断的完善发展。 城市建筑论文:对城市建筑的文化阅读 摘要: 关于城市的界说之一,是美国城市建筑学家刘易斯。芒福德的名言:“城市是文化的容器。”的确,不同的城市面貌、街道景观,是我们区别、认识不同文化最直接的途径。城市建筑被称为“凝固的音乐”,它承载、凝固的不仅仅是建筑艺术,而且是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政治文化等等。 关键词: 建筑文化 城市建筑 中国现代大都市的形成主要源自两种不同的历史:一些口岸城市如上海、香港、青岛、大连等,在殖民统治或租界时期,主要是在外国人的管理下形成的今天的城市格局和面貌;而内地的历史文化古城,如北京、南京、西安等,主要是在近几十年的社会变迁中,由中国人自己管理、建设和改造,形成的今天的城市面貌。 作为新中国首都,北京成为一个活的标本,一个令人读之不尽、百感交集的“文化的容器”。它不仅在体制文化的塑造下,而且在各种不同文化的冲突和张力中,形成了今天的面貌和品性。而发生在北京的事往往是具有全国性的。 北京和南京 虽然在许多方面,北京和上海最显著地形成一种对比;但在城市建设和规划上,最具有可比性的却是北京和南京,它们是两个时代分别由中国人自己规划、建设的国都。 1927 年国民政府迁都南京后,即成立了“首都建设委员会”,以美国设计师墨菲和古力治为顾问,负责制定《首都计划》。于1929年底完成并公布的这一计划,包括史地概略、人口预测、中央政治区、建筑形式、道路系统、水道改良、交通管理、铁路与车站、港口计划、飞机场、自来水、电力、住宅、学校、工业、浦口建设、城市分区、实施程序、款项筹集等许多方面。按照《首都计划》,南京城明确分为几个功能不同的区域,如中央政治区、南京市行政区、公园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这是我国按照现代城市规划的理念,按功能分区进行城市规划的最先尝试。如何设置首都的政治功能是该规划最核心的问题之一。起初,也有仿照柏林、伦敦之例,在南京城外另建新都的设想,因费时耗力,未予通过。规划确定的是在中山门外、紫金山南麓新建中央政治区。 在规划和城市建筑风格的指导思想上,《首都计划》称其主旨是“发扬光大固有之民族文化”,城市建筑采用“中国固有之形式”,“以中国之装饰方法,施之我国建筑之上”(罗玲《近代南京城市建设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8月)。沿街的重要建筑,均为传统大屋顶的民族样式,如财政部、励志社、兵工署、中央博物院等。出现了一批现代宫殿式建筑,如南京大学教学楼、南京师范大学教学楼等;以及一批在实质上融合中西的优秀建筑,如中山陵音乐台、军区总医院、江苏省美术馆、第二历史档案馆等。由于1937年抗日战争的爆发,该规划的不少内容未能全部实施,包括中央政治区的建设。但现代南京的城市格局、城市面貌基本是由这一规划奠定的,今日南京浓荫匝地的城市道路,鼓楼、新街口的环岛式街心广场,都是在那时形成的。 与南京相似的是,五十年代初新中国首都北京的城市规划,也是由一批留学欧美的建筑家进行的,所面临的基本问题也是中央政治区的设置。出于保护古都文化的考虑,梁思成、陈占祥按照按功能分区的规划思想,提出在旧城之外的公主坟一带另建中央行政区的方案,遭完全否定。当时之否定另建新区,除经济能力不足的直接原因,也有坐拥皇城的心理,以及视旧城为封建遗留,需要加以“革命”和改造等意识形态方面的深层原因。随着大规模拆毁城墙、城楼、牌楼,在旧城区内对王府、坛庙、名宅等“废物利用”,见缝插针地兴建工厂、机关、学校,北京古城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五十年代确立的以旧城改建、扩建为中心的思路一直延续至今。对二环路以内旧城的超强度开发,致使人流、物流、车流向内城过度集中,造成严重的住房压力、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问题。它被恰当地定名为“破坏性建设”。其实际效果,就建筑面貌而言,吴良镛先生总结为“好的拆了,滥的更滥,古城毁损,新建凌乱”(吴良镛《城市规划设计论文集》,燕山出版社, 1988年)。虽然建立功能分散的、多个城市中心的意见始终不绝,但北京仍以“铺大饼”的方式迅速扩张。近年来在近郊已经建立了若干个规模巨大的新居民区,然而,那些拥有几十万人口的新区却并没有建立和发育城市的功能,居民们仍需长途跋涉,到市中心工作和活动。 今日北京发展的事实已经回答了当年的争论。城市轮廓线东起高碑店,西至石景山,南抵大红门,北达清河镇,方圆约六百平方公里,已经是老北京城面积的十倍。换而言之,我们已经建设了相当于十个北京城,而那个世界上独一无二、具有高度历史文化价值的北京明清古城,却终于在我们眼前日新月异地消失了。 新北京:从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 新北京的建筑风貌成为我们透视体制文化变迁的一个窗口。 1953 年所作的首都建设“规划草案”,其基本要点包括:以旧城的中央区为中央首脑机关所在地,使其成为全国人民向往的中心;首都要成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特别是要成为中国强大的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中心;改建扩建北京,要打破旧格局的限制和束缚,使首都成为适应集体主义生活方式的社会主义城市;改造道路系统、改变水资源缺乏等自然条件,为工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其总方针的表述十分奇特也很传神:“为生产服务,为中央服务,归根结底就是为劳动人民服务。” (《当代中国的北京》上册,第86页)这一实现革命化、工业化的思路,直接导致了“破旧立新”的城市建设方针。 五十年代北京建设的突出成就主要体现在天安门广场,长安街的建设和一批标志性公共建筑上。十里长街,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广场,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民族文化宫、军事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十大建筑”,构成了以雄伟、庄严、壮丽、堂皇、开阔等为特征的新国都的视觉形象,以寄托解放、新生、自豪感之类的情感。中南海、天安门城楼等历史建筑文化意蕴的转换,突出体现了新体制文化对传统权威的借助和重构。在很长的时间内,在人们心目中它们已不再是一个历史建筑,而成为党中央、的象征符号,如 “天安门上太阳升”、“中南海的灯光”之类话语所寄寓的意义。 “民族的形式,社会主义的内容”这一文化公式在建筑学上的体现,是“经济、实用,在可能的情况下追求美观”的原则。一批民族风格的公共建筑,体现了当时主流的建筑理念,其典型为三里河一带“四部一会”琉璃瓦大屋顶的建筑。它很快就遭到制止和批判━首先是由于“反浪费”,然后上升为政治问题━但这一早期尝试毕竟为新中国建筑的文脉写下重要一笔。这一时期的建筑实践与南京民国时期的新建筑可以说有异曲同工之妙。现在看来,当年新北京的形象塑造,首都建筑的“宏大叙事”大体上是成功的,透露出那一个时代、那一代人的精神面貌、气度和有明确理念的审美追求,以及城市控制(规划)的能力。 在城市建设的历史上,六、七十年代是一个停滞和平庸的时期,唯一迅速增长的是人口。以北京为例,1982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比1949年底增长了4.8倍,达917.8万人。那也是简易房、筒子楼大行其道的时期。除了十里长街的观瞻之外,沉重的人口压力,革命时期的混乱无序,使城市不堪重负,大多数四合院正是从那时起,变成了破败凋敝、人际关系紧张的大杂院。 当八十年代新的建设高潮来临时,和中国的各大城市一样,北京又一次成为到处开膛破肚、彻夜施工的大工地,但其面临的问题却已不似五十年代那样单一和单纯。城市建设承载着人口压力、民生改善、国家形象、商业利益、政治利益、部门利益、政府政绩等来自不同方向的复杂压力,处于各种不同的欲望、抱负、追求、利益前所未有的紧张挤压之中。 在市场经济、分权管理的新体制下,严整统一、“君临天下”的中央意志渐渐退隐了,城市改造新的主体是有关政府部门和房地产商,新的强劲动力是商业利益。在全新的制度环境和利益机制中,统一的城市规划虽然仍在制定,却失去了整合、制约的力量。北京又一次脱胎换骨。但与同期的上海相比,无论在单体建筑的新颖和独特性上,还是在整体风格的协调上,都远远落在了上海之后。号称“中华第一街”的长安街上的当代建筑成为北京人调侃的对象:正面棕黄色、侧面银白色的交通部大楼被称为“阴阳脸”,门字型的海关大楼被称为 “大裤衩”,曲折有致、中间有一月亮门的妇联大楼名为“肚脐眼”…… 首都的建筑何以难以保持协调的风格和应有的水准,这似乎是很令人费解的。其所透露的其实是体制文化的变异。北京市各行其是、参差不齐的公共建筑,可以说是条块分割的“部门所有制”(有人称为“部落主义”)典型的文化体现。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各部门的建筑主要是由本部门按照一己需要设计、建造的,无论选址还是建筑风格,都是首都规划委员会难以干预和协调的。同时,这种部门主义的建筑,较多地凝固了“长官意志”。 权力所及,各个城市都不乏历届领导人留下的“标志性建筑”。在北京,典型为前市长陈希同提倡的在高楼顶上加盖小亭子的建筑(被称为“戴绿帽子”)。其顶尖之作、也是收山之作是九十年代初建成的北京西客站。它可能是一个标本,集中了此类建筑的某种文化特性:将个人的喜好蛮霸地强加于社会,把巨大当成伟大,把纪念性的气概不凡放在首位,而无视公共建筑方便、实用的功能。西客站顶上一个没有实际功能的巨大亭子,耗资竟达八千万元之巨。近年来,在一些城市“领导人工程”、“形象工程”仍呈蔓延扩大之势,导致无功能建筑的大量兴起。一些城市大兴建广场、修草地、铸大钟、建城市雕塑之风,在这场比“大”的竞争中,有的县级市的广场面积甚至超过了天安门广场。 与之相应的是,在部门割据和地方主义的体制格局中,跨地域、跨地区的城市规划几乎成为不可能。尽管专家、学者一再呼吁,北京市的建设和发展,应在华北经济圈、京津冀唐地区的整体发展中,按照“大北京”的概念进行设计和规划,如同大东京、大巴黎那样,但这至今仍是知识分子的纸上谈兵。 高度之争:城市建设的“香港模式” 对高度的崇拜和竞争,成为当代城市建设突出的主题,它也尖锐地体现在北京的建筑中。严格地说,这种崇拜非自今日始,它渗透在中国人的现代化意识之中。从大半个世纪以来国人对上海滩24 层高的国际饭店的啧啧赞叹,到对今日浦东88层高的金茂大厦的满腔自豪,都反映了这种“现代化=高楼大厦”的集体认同。事实上,在西方国家经历了工业化某个时期对高层建筑的新奇之后,对高楼大厦的竞争几乎集中在东亚,尤其是那些“从稻田中拔地而起的”新兴国家和城市,无不把自己的经济成就和自豪感主要寄托在对建筑物高度的追求上。 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八十年代以来对国人影响最大的当属港台文化,尤其是香港文化。当中国城市开始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之时,香港高楼密集的都市风光作为“现代化”的典型图景,早已深入人心,成为内地竞相仿效的对象。当然,香港对内地建设的深刻影响,不止于作为现代化的文化象征,而主要靠巨额的商业资本和大规模房地产开发,为一些城市留下了直接的印记。 在北京城,对高度的竞争是悲剧性的。因为开阔舒缓的平面布局和辽阔无碍的天际轮廓线,正是这座古都的基本特征和文化性格的体现。对建筑物高度的控制和反控制马上白热化。八十年代中期,混乱无序的商业开发,致使在紧邻故宫的旧城的核心区内,在王府井一带相继出现了一批高层建筑,如王府饭店、和平宾馆等。与此同时,京广中心、京城大厦和国贸中心等玻璃幕墙的摩天大楼接踵而至,打破了北京城传统的天际线和城市景观。今天,无论在故宫、北海还是颐和园四望,背景无不是林立的高楼。在学术界的呼吁下,1985年北京市出台市区建筑高度控制方案,规定以故宫为中心,分层次由内向外控制建筑高度。1993年中央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规定,“长安街、前三门大街两侧和二环路内侧以及部分干道的沿街地段,允许建部分高层建筑,建筑高度一般控制在30米以下,个别地段控制在45米以下”。 对这一控制最强烈的挑战,来自香港李嘉诚所属集团在王府井路口建立的亚洲最大的商业性房地产建筑群“东方广场”。它招致海内外许多有识之士的批评,引起强烈争议的原因基本是文化性的,担忧其对北京古都风貌将造成难以估量的破坏。斥资20亿美元,建造面积达 80万平方米的东方广场,原设计方案东西宽480米,建筑高度70多米。而近在咫尺的天安门高度为35米;人民英雄纪念碑高度为38米;人民大会堂的建筑高度为31米,最高处才40米,总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这意味着,这座体量4倍于大会堂、高度2倍于大会堂的庞然大物将使天安门广场上的这些标志性建筑变得矮小,导致城市中心偏移,从而打乱历史形成的以天安门广场为中心的首都城市格局。作为妥协的产物,东方广场终于被拦腰截断,呈现粗壮矮胖的身姿(经修改降低高度和容积率后,仍近40米高)。与之相映成趣的是东方广场西侧建于七十年代初的北京饭店新楼。它也是经修改设计后被“裁短”的,原因是出于对中南海安全的考虑。两者命运相同原因却大不相同,也算是一种社会进步了。 近年来,北京市广建“金街”、“银街”,“中央商务区”,孜孜追求成为中国的“曼哈顿”、“华尔街”和“硅谷”时,作为文化中心的建设几乎淡不可闻。在这一建设高潮中,长安街东侧已经被港资为主的一批写字楼、商厦抢滩。而城市高度控制在旧城区则被全面突破,几无严肃性、权威性可言。这一事态并不是孤立的。类似的一例,是李嘉诚所属集团在福州市中心区进行的成片房地产开发,将拥有众多文物的著名历史文化街区“三坊七巷”毁坏殆尽,面目全非。 最早对“香港模式”表示担忧、发出警告的是被称为建筑界的“持不同政见者”的建筑大师张开济。早在七十年代末,当火柴盒建筑刚刚出现、备受青睐时,他就指出“现代化不等于高层建筑”。当前,他主要是反对北京和内地在住宅建设上盲目仿效香港超高、超密的模式,兴建“塔楼+梅花桩”式的小区。高层住宅由于造价高、使用系数低、能源消耗大、经常费用高,朝向问题造成大量“阳光贫困户”,以及不利于老人、儿童户外活动和邻里交往等诸多问题,在许多国家已被控制和禁止建设,一些国家则正在拆除几十年前建造的此类建筑。他认为比较可行的是用“多层、高密度”替代“高层、高密度”。 一些高层建筑的支持者认为,这是在我国土地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大规模解决住房问题的必然选择,日本、香港均是在这一压力之下选择了这一模式,并以令人窒息的密集高层住宅群换取了较为疏朗的整体生存环境。但正如识者所言,超高、超密的香港模式并不是某种建设理念的产物,而是前港英政府在住房问题上任由市场力量主宰,爆炒地价至离奇的程度,房地产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产物。它损害的,正是大多数普通市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利益(详见1998年9月2日、9月9日、10月7日《北京青年报》讨论文章)。 这恐怕是当下正在中国发生,十分值得警惕的问题:城市建设为房地产开发浪潮所牵引,不受制约的商业化正在成为主宰城市命运的决定性力量。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保持不同民族、国家城市建筑风格的任务更为复杂艰巨。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称,目前有十家左右美国的跨国房地产开发公司在操纵世界建筑市场,以跨国资本为后盾的文化中心则在制造和输出各种建筑理论和流行风格,这一现象已引起国际建筑协会的高度重视(《北京青年报》1999年4月2日,《北京晚报》1999年6月4日)。 自然,知识分子的意见很难改变什么。玻璃幕墙高楼仍然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各地推进。在云南边城丽江,兴建起了类似希尔顿饭店那样的华丽大厦。西湖之滨早已高楼林立,新建的杭州市政府大厦,被市民诟病为“削尖脑袋,挖空心思,两面三刀,歪门邪道”。适值世纪之交,城市之间对高度的竞争又增加新的动力━兴建“跨世纪的标志性建筑”。据称,福州市将建一座主楼高306米、88层的摩天大楼,主体建筑由金银两色的玻璃幕墙组成,总投资20多亿,高度为福建第一,全国第三。而上海浦东在新竣工的金茂大厦附近,又将建设一座更高的高楼。 建筑中的流行文化 当上海以“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自诩和骄傲时,它标识的是城市之间的另一场竞争━速度之争。每一个城市的领导者都惟恐变化太小、变得太慢,落在人后,因为领导人的任期是短暂的。以北京为例,近年来仅住宅建设的速度,即达到每年竣工800多万平方米。为了加快速度,采用的是用推土机开路、大拆大建的成片土地开发的模式。许多有数百年历史的文化遗迹、胡同和老房子,甚至未及甄别、鉴定便被夷为平地。当张开济等建筑和文物专家呼吁北京城市建设应放慢速度,以为文物保护留下必要的时间时,建设的速度进一步加快了,并且将开发的权力下放到各区,鼓励各区之间开展速度的竞赛。 当社会向市场化、世俗化转变之时,建筑从过去更为重视具有恒久价值的审美感受、意识形态的超越性力量、统治者的意志和权威,以及精英阶层的文化趣味,转为重视和强调现实的功利、即时需要、时尚潮流等等。权力的结构也发生了转移,从建筑和文化精英控制转为纯粹的商业操作。在许多情况下,地方政府放弃了其应有的职责,成为房地产商的合伙人。新的工作机制于是成为“规划听领导的,领导听老板的”。这种不甚健康的商业化,必然意味着历史传统文化的流失和建筑精英文化旁落,意味着城市的平庸化、低俗化、麦当劳化。一座座失去记忆的城市被大量复制,一批批速成、单调的建筑迅速填充着城市的空间,粗暴地改变着人们的视觉。在新人类的词典中,“广场”不再是巨大的政治和物理空间,而只是建筑物的前庭路口:“花园”是楼旁狭窄的绿化带,“森林”则是郊外草木稀疏的苗圃。“世界公园”式谐谑、游戏的建筑,假冒的明清建筑和仿欧洲古典建筑纷纷出笼,加入着世纪末大众文化的狂欢。 大众的流行文化和社会心理鲜明地积淀在城市建筑上。八十年代以来,在中国东部的中小城市、城镇和广大农村,不变的时尚是磁砖贴面、蓝玻璃的现代建筑。它为什么会如此深入人心、广为流行而且经久不衰,当成为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课题。在北京这样的大都市,建筑时尚则经历了火柴盒式的高层建筑、高楼大厦+小亭子、摩天大楼+玻璃幕墙,以及仿欧洲古典建筑等不同的阶段。许多人到了欧洲之后,只见绿树掩映中的小楼而难觅高楼,不禁怅然若失,不知究竟谁更现代化。 欧陆风情不可阻挡地成为最新的流行。当上海含情脉脉地重温其晚近的这一小传统时,各个城市则由娱乐场所大力张扬这一最新时尚。形形色色的娱乐城无不装饰着罗马式的柱廊,以及比例失调的西洋裸女雕塑。直接请法国建筑师设计成为最酷的豪举。北京王府井的步行街和上海南京路的步行街均出自法国人之手,在建筑风格乃至建筑材料上都十分相似。当你在王府井行走,正如在建国门的街头漫步,经常会产生不知身在何处、时空倒错的感觉。 法国建筑师在北京的最新成就是备受争议的国家大剧院。由于它的复杂功能和在天安门广场一侧的特殊位置,其入选方案举国瞩目。它最终被擅长机场设计的法国建筑师安德鲁设计成浮在水面之上、银光闪闪的巨大金属半球,被北京人称为“大水泡”。作为北京市最独特的另类建筑,它因其后现代风格、建筑功能不甚合理和极其高昂的造价,遭到了科学家、建筑师的强烈抵制。有趣的说法之一,是法国人总算报了贝聿铭在卢浮宫前建玻璃金字塔的一箭之仇。的确,不论我们喜欢与否,它横陈在首都的中心和世纪交替的时点上,是一个触目的标志,一个强烈的象征,宣告着老北京文化的消解、一段错综复杂的历史和情感的终结,宣告着多元文化、异质文化融合的时期到来。 另一种疑问是这样的:北京目前并不算很多的文化设施、演出场所得到充分利用了吗?北京究竟能为国家大剧院提供多少高水平的演出?十分巧合的是,广州市拟建的大剧院因其耗资巨大,在务实的人大代表的质询下终告流产。这一提问的价值在于它触及了城市现代化的本质。对城市这个“文化的容器”,归根到底,其中有没有文化、有什么样的文化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城市的现代性最终是由其文化软件制约和说明的。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北京和上海的区别,比它们在城市建筑上表现出的更为重大。 十字路口的城市 城市社会的真正内涵,是市民的交往空间、共同文化、政治生活的形成和扩大。市民文化成为城市社会的一个恰当度量。 正是在上海的淮海路、衡山路,令人体味了街道的人间尺度和城市的人间情怀。充满人道的街道的特征之一,是马路两侧的绿树可以热烈地相互交接。接续了昔日茶馆、咖啡馆的传统,上海街头遍布的红茶馆再次成为老百姓的生活空间,在那里年轻人和工薪族可以放松地打牌、聊天。生活就在此处。那也曾是老北京生活的况味。然而,北京的茶馆自几十年前消匿之后,成为了话剧舞台上的保留节目。当它重返人间时,却成为向洋人展销京味的旅游场所,或者台湾人开办的高消费去处,在那里,我看见过白领在下围棋。类似地,毗邻使馆区的三里屯酒吧一条街明确成为外国人的社交场所、北京的高级白领和文化另类的身份认证处。 广场的处境是另一个说明。当群众性政治集会的功能消亡之后,天安门广场便越来越因缺乏实际功用而显得大而无当和无所适从。在这片干燥、炎热、坚硬和广阔的场地上,人依然渺小且坐立不宁,难以解决各种日常的需要。上海的人民广场则迅速完成了转型,用博物馆和歌剧院标榜文化中心的形象,用商场、绿地和广场鸽使之成为市民休闲、购物的实用场所,消解了体制文化的传统象征。然而,精明强干的政府在它巨细无余的管理中,也消解着另一种可能性。整洁干净的上海,既没有北京那样的遍地流民、猖獗的盗版,也没有北京那样丰富活泼的体制外文化空间;既没有浙江村,也没有中关村。 被现代生活割裂在胡同、大院和小区里的北京市民,自有内在的力量和逻辑。当《北京晚报》炮制着类似小靳庄诗歌那样歌颂美好生活的新民谣时,北京市民对平庸生活的抗争从未停止。一种是贫嘴张大民式的,以小人物自嘲自贱的传统方式,化解生活的辛酸和无奈。另一种是艺术家张大力式的,他用“把脸画在墙上”的先锋行为,向这个喧嚣而沉闷的社会作出一个怪诞的姿态,发出一个奇异的声响。而游历西藏达十年之久的自由电视人温普林,写下这样的句子:“我深深地怀念有酒有狼有姑娘笑声的夜晚,那一切是我们人生中的珍藏。” (温普林《茫茫转经路》,227页,西藏人民出版社,2000年) 城市快车依然循着世俗化和商业化的轨道凯歌行进。北京市开始兴建的又一条通衢大道,使发现不久的曹雪芹故居遗址面临灭顶之灾,引发了知识分子新的抗议浪潮。建筑师和规划专家的反思认为,二战以来在现代主义理论指导下以大规模改建为特征的城市更新运动,在西方几乎没有成功的先例,应该认识到“社区发展”规划、渐进式规划、公共选择规划、历史街区修复、小规模改建、住户自建等多种新的理论和实践的价值。大城市的生与死成为令人兴奋的话题,一个重要原因是今年春天狂烈的沙尘暴、严重的干旱和水资源的极度匮乏,凸显了北京作为沙漠化边缘城市的危急地位。人们公开和私下议论的问题是:北京会被迫迁都吗? 城市建筑论文:论城市建筑文化-以北京为例 摘要: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 它承载、凝固的不仅仅是建筑艺术,而且是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政治文化等等。北京在不同的文化的交汇中,在不同体制文化的塑造下形成了独特的面貌,本文从不同年代不同的历史背景简要论述了民族文化、港台文化及大众世俗文化对城市建筑及城市面貌的影响,并对城市的发展及文化走向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 城市建筑 建筑文化 一、引言 美国城市建筑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有句名言“城市是文化的容器。”的确,不同的城市面貌、街道景观,是我们区别、认识不同文化最直接的途径。城市建筑被称为“凝固的音乐”,它承载、凝固的不仅仅是建筑艺术,而且是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政治文化等等。 二、北京城市建筑文化阅读 作为首都,北京成为一个活的标本,一个令人读之不尽、百感交集的“文化的容器”。它不仅在体制文化的塑造下,而且在各种不同文化的冲突和张力中,形成了今天的面貌和品性。本文就以北京市为例,略谈一下城市建筑的文化内涵。 在五十年代,北京建设的突出成就主要体现在天安门广场,长安街的建设和一批标志性公共建筑上。十里长街,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广场,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民族文化宫、军事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十大建筑”,构成了以雄伟、庄严、壮丽、堂皇、开阔等为特征的新国都的视觉形象,以寄托解放、新生、自豪感之类的情感。中南海、天安门城楼等历史建筑文化意蕴的转换,突出体现了新体制文化对传统权威的借助和重构。在很长的时间内,在人们心目中它们已不再是一个历史建筑,而成为党中央、的象征符号,如 “天安门上太阳升”、“中南海的灯光”之类话语所寄寓的意义。 “民族的形式,社会主义的内容”这一文化公式在建筑学上的体现,是“经济、实用,在可能的情况下追求美观”的原则。一批民族风格的公共建筑,体现了当时主流的建筑理念,其典型为三里河一带“四部一会”琉璃瓦大屋顶的建筑。它很快就遭到制止和批判━首先是由于“反浪费”,然后上升为政治问题━但这一早期尝试毕竟为新中国建筑的文脉写下重要一笔。这一时期的建筑实践与南京民国时期的新建筑可以说有异曲同工之妙。现在看来,当年新北京的形象塑造,首都建筑的“宏大叙事”大体上是成功的,透露出那一个时代、那一代人的精神面貌、气度和有明确理念的审美追求,以及城市控制(规划)的能力。 在市场经济、分权管理的新体制下,城市改造新的主体是有关政府部门和房地产商,新的强劲动力是商业利益。在全新的制度环境和利益机制中,统一的城市规划虽然仍在制定,却失去了整合、制约的力量。号称“中华第一街”的长安街上的当代建筑成为北京人调侃的对象:正面棕黄色、侧面银白色的交通部大楼被称为“阴阳脸”,门字型的海关大楼被称为“大裤衩”,曲折有致、中间有一月亮门的妇联大楼名为“肚脐眼”…… 再如九十年代初建成的北京西客站顶上一个没有实际功能的巨大亭子,耗资达八千万元之巨。它可能是一个标本,但集中了此类建筑的某种文化特性。 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八十年代以来对国人影响最大的当属港台文化,尤其是香港文化。当中国城市开始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之时,香港高楼密集的都市风光作为“现代化”的典型图景,早已深入人心,成为内地竞相仿效的对象。当然,香港对内地建设的深刻影响,不止于作为现代化的文化象征,而主要靠巨额的商业资本和大规模房地产开发,为一些城市留下了直接的印记。在北京城,因为开阔舒缓的平面布局和辽阔无碍的天际轮廓线,正是这座古都的基本特征和文化性格的体现。但八十年代中期,混乱无序的商业开发,致使在紧邻故宫的旧城的核心区内,在王府井一带相继出现了一批高层建筑,如王府饭店、和平宾馆等。与此同时,京广中心、京城大厦和国贸中心等玻璃幕墙的摩天大楼接踵而至,打破了北京城传统的天际线和城市景观。今天,无论在故宫、北海还是颐和园四望,背景无不是林立的高楼。 三、当代城市建筑文化反思 当社会向市场化、世俗化转变之时,建筑从过去更为重视具有恒久价值的审美感受、意识形态的超越性力量、统治者的意志和权威,以及精英阶层的文化趣味,转为重视和强调现实的功利、即时需要、时尚潮流等等。权力的结构也发生了转移,从建筑和文化精英控制转为纯粹的商业操作。在许多情况下,地方政府放弃了其应有的职责,屈从于房地产商。新的工作机制于是成为“规划听领导的,领导听老板的”。这种不甚健康的商业化,必然意味着历史传统文化的流失和建筑精英文化旁落,意味着城市的平庸化、低俗化、麦当劳化。一座座失去记忆的城市被大量复制,一批批速成、单调的建筑迅速填充着城市的空间,粗暴地改变着人们的视觉。在新人类的词典中,“广场”不再是巨大的政治和物理空间,而只是建筑物的前庭路口:“花园”是楼旁狭窄的绿化带,“森林”则是郊外草木稀疏的苗圃。“世界公园”式谐谑、游戏的建筑,假冒的明清建筑和仿欧洲古典建筑纷纷出笼,加入着大众文化的狂欢。 大众的流行文化和社会心理鲜明地积淀在城市建筑上。八十年代以来,在中国东部的中小城市、城镇和广大农村,不变的时尚是磁砖贴面、蓝玻璃的现代建筑。它为什么会如此深入人心、广为流行而且经久不衰,当成为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课题。在北京这样的大都市,建筑时尚则经历了火柴盒式的高层建筑、高楼大厦+小亭子、摩天大楼+玻璃幕墙,以及仿欧洲古典建筑等不同的阶段。许多人到了欧洲之后,只见绿树掩映中的小楼而难觅高楼,不禁怅然若失,不知究竟谁更现代化。 欧陆风情不可阻挡地成为最新的流行。当上海含情脉脉地重温其晚近的这一小传统时,各个城市则由娱乐场所大力张扬这一最新时尚。形形色色的娱乐城无不装饰着罗马式的柱廊,以及比例失调的西洋裸女雕塑。直接请法国建筑师设计成为最酷的豪举。北京王府井的步行街和上海南京路的步行街均出自法国人之手,在建筑风格乃至建筑材料上都十分相似。当你在王府井行走,正如在建国门的街头漫步,经常会产生不知身在何处、时空倒错的感觉。 城市社会的真正内涵,是市民的交往空间、共同文化、政治生活的形成和扩大。市民文化成为城市社会的一个恰当度量。 正是在上海的淮海路、衡山路,令人体味了街道的人间尺度和城市的人间情怀。充满人道的街道的特征之一,是马路两侧的绿树可以热烈地相互交接。接续了昔日茶馆、咖啡馆的传统,上海街头遍布的红茶馆再次成为老百姓的生活空间,在那里年轻人和工薪族可以放松地打牌、聊天。生活就在此处。那也曾是老北京生活的况味。然而,北京的茶馆自几十年前消匿之后,成为了话剧舞台上的保留节目。当它重返人间时,却成为向洋人展销京味的旅游场所,或者台湾人开办的高消费去处,在那里,我看见过白领在下围棋。类似地,毗邻使馆区的三里屯酒吧一条街明确成为外国人的社交场所、北京的高级白领和文化另类的身份认证处。 广场的处境是另一个说明。当群众性政治集会的功能消亡之后,天安门广场便越来越因缺乏实际功用而显得大而无当和无所适从。在这片干燥、炎热、坚硬和广阔的场地上,人依然渺小且坐立不宁,难以解决各种日常的需要。上海的人民广场则迅速完成了转型,用博物馆和歌剧院标榜文化中心的形象,用商场、绿地和广场鸽使之成为市民休闲、购物的实用场所,消解了体制文化的传统象征。然而,精明强干的政府在它巨细无余的管理中,也消解着另一种可能性。整洁干净的上海,既没有北京那样的遍地流民、猖獗的盗版,也没有北京那样丰富活泼的体制外文化空间;既没有浙江村,也没有中关村。 城市快车依然循着世俗化和商业化的轨道凯歌行进。建筑师和规划专家的反思认为,二战以来在现代主义理论指导下以大规模改建为特征的城市更新运动,在西方几乎没有成功的先例,应该认识到“社区发展”规划、渐进式规划、公共选择规划、历史街区修复、小规模改建、住户自建等多种新的理论和实践的价值。大城市的生与死也许再度成为令人兴奋的话题。 城市建筑论文: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 摘要: 城市是由建筑、绿化、道路、水系、人文风景等共同组成的服务于人的空间。城市规划解决的是上诸因素以及以人的六觉感受尺度为准组合而成的城市空,而建筑设计则解决诸因素中建筑个体功能以及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影响下与城市大环境小环境的协调。 关键词: 城市规划 空间结构 建筑设计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空间的分析与设计,也即对人活动的区域空间和各区域空间只的关系的协调。建筑设计是解决室内空间的使用、经济、美观的要求,同时在外部形体上,具有一定时代特性风格的前提下与周围环境、城市历史文脉及城市控制性规划相协调的结果。城市规划是动态地解决和协调各类建筑之间的联系、建筑群的整体形象,以生态的、可持续的观点延续城市的历史,展望城市的未来。在这里,我试图对城市空间进行解析,以空间为主导因素,讨论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和制约。 解析城市空间 空间:城市空间是空间的一种,但空间是什么呢?空间一词用于建筑是近百年的事情,后来对城市进行设计,空间便移植入城市中,成为城市空间……一直以来,建筑物被西方人看作实体,被看作塑造的主体,建筑师们如同雕塑雕像一样极力刻画着建筑物本身。上世纪末,建筑界发生了一场革命,人们看见了原先看不见的"空间",建筑师们先前的理念殿堂轰然倒塌了,似乎一切都"黑白颠倒"过来。杰出的现代建筑代表人物赖特曾拿出中国老子的一段话来说明自己的创作意图: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 这里的"无"赖特以之为空间。一个全新的观念进入了建筑师的思想和他的人民生活之中。"此后,建筑逐渐成为空间的艺术,被认为是一连串联系的空间。 中西异同:中国人一直以来就不曾把建筑单体当作主体来刻画。中国建筑工匠的注意力一直在建筑群体上,李允铢曾在《华夏意匠》中讲到:" 中国的建筑是在平面上展开的",中国建筑工匠考虑的是建筑与建筑之间的"院落".中国古代建筑,以"院"为中心组织单座建筑,"院"被称为一个基本的组织单元,若干院落组成建筑群,所谓"无院不成群",而院与院的空间感受是绝不相同的,从而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建筑空间效果。西方建筑师则更多的注重了建筑物单体本身,很大精力花在建筑单体的形体塑造上。因此,西方建筑的形体要比中国古代建筑形体复杂得多。另一方面,在城市空间设计上,中国是城市较早的,中国很早就把注意力集中在建筑与建筑之间上了。北京故宫、江南园林都是铁证! 空间概念: 一直以来,西方建筑师这样教授我们什么是空间:这是一种图底关系。把房子当作实体,周围环境作底,我们只看得见房子;如果把房子当作底,房子周围的形状就出现了,这便是空间。举四合院的空间为例。 许多前人已给过我们明示。G.尼奇凯(G.Nitsche)为空间提出以下定义:"这个空间有个中心,就是知觉它的人。因此在这个空间里具有随人体活动而变化的方向体系,这个空间,绝不是中性的,而是具有界限的。换句话说,它是有限、非均质、被主观知觉所决定的……"这是其所谓知觉空间。J.耶迪克在著作《建筑空间论序论》中讲:"建筑空间是可以作为体验空间来谈的,"还说,"建筑空间同人及其知觉作用联系在一起,所谓空间就是继场所而起的知觉的总和。"海迪加也提出过:"不能把人和空间割裂开来,空间既不是外部对象,也不是内部体验,人与空间是不能分开考虑的……"舒伯格。舒尔兹也在《存在空间建筑》中说:"单纯的现实主义者认为世界对我们一切人来说是共同的、一样的,但我们所知觉道的却不是那样的世界,而是我们的动机和过去各种体验所产生的形形色色的世界。" 然而,这关系和空间限定说的是什么?是空间本身吗?不是,它们只是平面的图底和水平面由地面逐步升起的变化,它代表不了空间。空间怎能与平面等同? 建筑空间包括建筑形式(平面和立面)、质感、材料、光影和色彩,这一切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清晰的表现空间的品质或精神。甚至于一声呼啸,一声声回音,也会让人感到空间的存在。因而,现在所阐述的空间概念,不只是视觉感受,必须包括行动、情感方面的其它概念加以补充,它应是一种感觉,就如同我们全身的皮肤都可以感觉到"辣" 一样,"辣"不只是一个味道,不只是味觉,而是一种感觉。 空间意识远不止是脑力活动,它占据意识和感觉的全部, 要求整个自我介入以期作出全面的反应,因而对空间的概括不能用平面、模型或建筑物。空间就是某种因场所而产生的人的知觉感受。如同人的听觉,不能用物体振动或声波曲线来概括声音;如同人的色觉,无法用光的反射吸收或光谱来描述颜色一样,空间也不能用平面、模型或建筑物来概括。空间就是人的一种感觉,人对周围环境场所的感受,对自身定位的感觉。 城市空间:城市中的空间,即城市中的人们所体会到的包罗万象的感受。德国建筑师Robert Krier提出过城市空间的概念:它仅是城市内和其它场所各建筑物之间所有的空间形式。这种空间,以不同的高低层次,几何的联系在一起,它仅仅在几何特征和审美质量方面具有清晰的可辨性,从而允许人们自觉的去领会这个外部空间,即所谓城市空间。简言之,就是城市中及各建筑物之间的可被人们领会的所有的空间。人在任何时候都在领会城市,城市提供给人们的各方面感受便是城市空间。 城市空间的构成 :研究城市空间,必然要对其分解,以期得到它的构成要素。既然城市空间是城市提供给人们的各方面感受,必然得从人的知觉、心理、行为角度加以分析。 舒伯格。舒尔兹在《存在空间建筑》中在谈及空间时讲到"如果把知觉心理学所带来的这些基本成果用常见词汇来表示,那就是初期组织化的图示是依靠中心(center),亦即场所(place,近接关系),方向(Direction )亦即路线(Path,连续关系),区域(Area)亦即领域(Domain,闭合关系)的成立而确立。人为了给自己定位,尤其需要掌握这些。"舒尔兹这里把空间用知觉心理学的方法分为了中心、方向、区域三部分。 美国奥斯卡。纽曼(Oscar Newman)从领域角度在居住环境中提出了一个由私密性空间、半私密性空间、办公共性空间及公共空间构成的空间体系的设想,这种构成是从人的行为心理来分类的。 从人的认知意向来研究城市空间,凯文。林奇(Kevin Lynch)在《城市意象》一书中,归纳了城市形象的五个要素: 路(Paths)、边沿(Edges)、区域(Districts)、结点(Node)、标志(Landmarks) .这个分析是真正从人的认知角度去分析城市空间,尽管凯文。林奇本人也许并没有把城市空间当作城市提供给人们的各种感受,但他的城市五个构成要素恰恰是从城市所提供给人们的视觉感受即他所谓的人对城市的意象(Image)角度出发而得出的。 城市空间的本质:任何事情,都不能只见其表面,而应究其本质,这样才有助于我们的设计。一直以来,建筑师在谈论建筑时,常用平面、模型来说明设计,经常费尽心机在设计平面、模型上。习惯性的,当建筑师、规划师们谈及城市规划、城市空间时,也都不由自主地拿出城市的平面、模型来。对建筑设计来说,也许确实离不开平面和模型,但在城市设计上,平面模型到底能够说明什么呢?按照图纸上的平面、模型能建造出设计者所想象的城市空间吗?平面与模型,只能表现一种二维的形态,当然,以建筑师的眼光来看,平面上的建筑符号能代表特殊的涵义,在他们的头脑中由具体的平面加立面、剖面就能绘制出一副理想的效果图来。而这一过程是足以耗费许多宝贵时光,且没法保存下来;模型,似乎是对设计对象一个整体直观的表现,但人们观看模型的视角形成的印象是鸟瞰的效果,而建筑设计要解决人的尺度感受、规划也解决的是人走在大马路上视觉感受到建筑群高低错落和周围的环境相映成趣的效果,这些,模型体现不出来。如昌迪加尔城市中心,这是上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大师之一勒。柯布西耶的作品,看到这张精美的总平面图,我们感到它的构图十分严谨,极富现代风格,难怪曾有人评价它:"整体的构图是华丽的,使人感到出于巨匠之手,……"尽管图中加了阴影,使人感到其立体的效果,无非是让人看到在高空看这个市中心的形象,可又有几个人能从这个角度欣赏这个伟大杰作呢?人们只能在城市中欣赏和体验,同时城市空间需要人的介入。 巴西利亚新都三权广场及政府建筑群一经问世,震惊全世界,从高空俯瞰十分壮观,给人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它的设计者奥斯卡。尼迈也尔(Oscar Niemeyer)是勒。柯布西耶的推崇者,视觉艺术是他的创作源泉,无疑这又是一个平面城市、模型城市的典范。由于推崇勒。柯布西耶,由于从视觉出发,与昌迪加尔类似,他的城市空间需要还原成平面或模型才能显其美丽,也就是在高空中观察才见其壮观。但身在其中又如何呢?城市是不能当作雕塑来欣赏的。一位曾在那里住过的建筑师这样评价:"住在旅馆里,周围一个孩子也见不到。整个城市没有生气。"城市空间要提供给其中的人以不同的全面的感觉,不能只是视觉。 魏林比(Villingby)是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卫星城,距首都10公里,有电气化铁路和高速干道与母城来联系,用地170公顷,人口2.3万。中心商业区占地700×800米为岛是布局,由两个大型百货商店、70个小型专业商店、咖啡店、饭店等组成。其规划模型使我们得到了极为良好的图形感受,由空中鸟瞰效果如同模型,"从飞机上看,完成的设计给人印象极深,它将观者放在设计者制作研究形模型似的同样位置上。然而当一个人实际从地面进入魏林比并在城镇内走动时,他要想找一个统一组织的空间是徒劳的。事实上,从地面上感受魏林比绝不如在空中那样令人满意。" 因而,我们现在不能再抱着传统方法不放了。平面城市和模型城市也许时上半个世纪的典范,可到了60年代后,这样的设计典范起了改变,先是雅可布斯(Jane Jacobs),再是林奇(Kevin Lynch),加上克林罗(Colin Rowe)等人的理论,都暗示了一个重返街道生活,有历史感与地点感的全新的城市设计范例的浮现我们应该寻求城市空间的本质以便找到更准确更实际的设计城市空间的方法。 本原问题即第一性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研究城市空间的本原,也就是探讨城市空间从哪里来的,是什么东西决定城市空间的问题,从而知道城市设计者的任务,知道设计师应该设计的是什么。 城市空间的本原:建筑,就是要人们去亲身体验,不只是看看而已。他吸引我们深入,亲历其境,分享在其中活动的人们的感受。当水花飞溅,汩汩作声,从四面八方向我们飞来时,我真的完全置身其中陶醉了。城市也是,或者说必须这样。设计者的课题并不在于创作建筑立面和体量,而是要创造一个包罗万象的感受,以促成人们的介入。 城市空间就是城市提供给人们的那种包罗万象的感受,城市设计者就应千方百计的创造城市所能提供出各种感受。什么决定这种感受呢?根据什么来设计呢?城市空间感受的根源是什么呢?我们知道,城市与社会生活,与经济、工程技术;与思想意识;与运动;与时间等都有密切联系。各种因素都影响着城市空间的变化。究其共性,这些全都是"人的行动"——人在城市中的行为运动决定了城市提供给人们的感受,人们在城市中的行动方式的变化决定了城市空间的变化,"人的行动"即城市空间的本质。 空间就是人的空间,为行人考虑是设计的全部。城市设计是为人的,正如J。O。西蒙兹所说:" 作为计划着,我们不仅要处理地域、空间和素材,不仅要应付本能等属于心灵方面的东西……仅仅适应人是不够的,好的设计必须满足他,取悦他,提高他,并且鼓励他。"从城市空间的本质出发,即从"人的行动"出发,我们才能设计出杰出的城市,从而避免重蹈覆辙。设计城市空间,不再是空空的设计,实际是在设计人的行动,设计人的运动、视线、心理感受;设计在城市中让人听见什么,看见什么,碰见什么;设计不让人听见什么,看见什么,碰见什么,这才是设计城市者的任务。中国园林设计师们一直以来就是这样做的,甚至中国设计师一直致力于在设计游人的心理、联想及运动中的感受。当今的城市设计师应该向我们的先辈取法,细心体会中国园林的精妙之处,探究先辈们是如何设计人的运动、视线和心情,运用何种方法设计出那种丰富的空间。而在具体建筑的形体刻画和理论设计上则应该取道于西方的先进内理论设计思潮。 空间发展的研究与城市规划学 城市规划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种空间地域的规划,其总任务是为各种活动(或土地利用)提供空间结构。这种规划也称“实体环境规划”。但在研究对象上,城市规划需要满足城市综合发展的需要与人们对生活的要求,它涉及城市的外观形式、性质与分工产业发展与布局、社会发展与设施、规模投资及城市各部分的组成、管理、政策等。而空间应该是更为基础的理论,它与城市规划的结合,是从一个侧面研究城市的形态。 现代城市发展与空间研究趋向 城市空间向区域空间转化:区域交通和信息化发展促使现代城市空间从封闭结构向开放结构转化,信息的沟通加速了城市网络化的建设,使每个城市都与所处区域空间的整体密切相关,城市密集地区的出现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空间发展的一个明显的现象。世界上已经有六大城市密集区,美国东北沿海地区、美国五大湖地区、日本东京地区、英国伦敦地区、欧洲西北部、中国沪宁地区等。 从广度来说,以往的认为由产业布局的点状规划到交通布局的线状发展再到以创造更好的环境,改善居住与工作套间为目标的面状规划的三次时间并没有解决城市发展的社会病症,应该探索更整体与立体的规划,即在国土范围内建立“自然—空间—人类系统”的整体割据和发展模式。特别应注重城乡空间一体化的发展,处理好城市与乡村的作用和关系,强调在大城市地区和城市密集地区建立一种共同发展的秩序,从而促使区域的整体良性发展。 空间意识与行为模式 文化观念与理想空间: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构成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准则,由此而形成社会空间,是在世界范围内都极为普遍的事实。美国人文地理学家拉普普特(A.Rapopot)在《居住形式与文化》一书中有大量例证阐述。在每一特定的地区,种族群体的文化传统及其演进对城市空间的组织与发展产生影响,形成了城市空间的文化特色,空间的文化特色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其空间物质形体积淀和延续了历史的文化,另一方面它又岁居民整体观念和社会文化的边而发展。空间结构形成后又反过来影响生活在其中的居民行为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 以中国古代为例来说明这一点:中国古人“仰观为天,俯察于地”是观察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天圆地方说”就是中国早期对宇宙万物空间形态的基本看法。“天圆地方说”作为一种整体上的文化观,方形成为人类居住空间的理想模式。它从深层次的文化意识上奠定了中国方形城市的理想形态。 对中国传统城市而言,天人感应思想也极为重要。它通过与书等表达方式将天人相符引申到田地契合,形成了我过城市空间布局中象征主义传统。所谓“天星地形,上下相因”、“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各类建筑要素如宫室、宗庙、社稷等都与天相对应,同时由星辰的运动显示祸福。 行为活动与空间模式:20世纪50-60年代,人的基本需求以及多种社会使用方法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证实了城市空间不仅是一个三维和四维的空间实体,而是包含社会过程的综合场所。这是一个空间观念的更新,这一更新进一步说明了空间形式背后的深层社会结构。行为科学的发展对此产生了强烈的促进作用。 20世纪心理学发展经理了两个重大的挫折,首先从传统心理学转向注重行为研究的行为心理学,接着再到注重饮食的认知心理学,它们构成了行为科学的理论基础。 传统心理学重视研究意识观念,而忽视了物质与社会环境的作用。而行为心理学注重行为,否认意识观念,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否认存在着本能的心理特征遗传,走入了环境决定论的歧途。后来认知心理学对行为心理学进行了修正,引入了“整体行为”和“中间变量”的概念。“整体行为”是指共同趋向和目的,这种行为带有选择的性质,“中间变量”指行为不再是外界刺激的直接结果,而和一系列中间变量有关,包括有目的性的认识,以往刺激的情景和经验,它们与观察的反应相联系,构成行为的实际决定因素。环境虽然还是重要的,但已不再是说明行为的最重要的原因。环境提供信息,通过人的外部行为的各种认知过程而加以编码、储存和操作。重视过去实践经验成为认知心理学的最重要特征。 人为环境与空间建构 建成环境与空间的肌理:建成环境,指城市中非自然因素形成的人造环境,是由城市中已建成的城墙、街道、桥梁、建筑物、构筑物等构成。除一些特殊因素外,大部分的城市空间发展都与建成环境有关,城市是一个连续生长和不断更新的有机体。 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和不同地点、功能的城市,其建成环境能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由此形成不同的空间肌理。我国传统城市由于交通形式、营建技术和生产、生活方式等形成了细密和均质的空间肌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空间的肌理不断有新的变化。现代中国城市形成了新的空间肌理特征,具有了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行政区、文化区、旅游区等功能划分,每个区内的建筑密度、高度、体量、布局方式等也都有所差异,形成了整体的不均质、粗犷的空间肌理,并在不同的空间层次上都有新的变化。这说明空间肌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与社会、生产、生活和技术相适应。 历史观与旧城更新:对待已有建成环境和城市的不同观念将产生不同的空间结果,这在历史上不乏其例。比较中西方一些重要的历史扩展诡计,可以看出城市空间在整体建构上对已有建成环境的不同态度。古代中国的都城作为封建王朝的象征,“从项羽开了一个这样的像消灭敌人一样消灭钱钞城市的先例,其后就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特殊传统,新的王朝兴起就兴筑新的城市,王朝的败亡,就连同作为国都一起毁灭。” 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场地设计 场地设计是为满足一个建设项目的要求,在基地现状条件和相关的法规、规范基础上,组织场地中各组成要素(建筑无、交通系统、室外活动设施、绿化景园设施、工程系统)之间关系的设计活动。 其根本目的是通过设计使场地中各要素,尤其是建筑物(对于室内空间的要求是建设目的中最主要的部分,这使建筑物成为一个项目最主要的内容,建筑是场地设计中的核心内容)与其它要素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从工作内容上看:场地设计即是整个建筑设计中除建筑物单体的详细设计外所有的设计活动。这一般包括建筑物、交通设施、绿化景园设施、场地竖向、工程设施等的总体安排以及交通设施(道路、广场、停车场等)、绿化景园设施(绿化、景园小品等)、场地竖向与工程设施(工程管线)的详细设计。 从建设流程来看:实际建设流程中,一般首先是业主确定一个建设项目,并取得了相应的用地,然后再委托建筑师来设计,建筑师是在野猪所提出的设计任务和基地条件的基础上开始工作的。设计者在进行具体的设计前要做细化和完善设计任务的工作。包括详细培植项目的组成内容,并对这些内容的规模、形式等一些有关的问题做出较为明确的规定,同时要与业主协商,以取得一致的意见。 城市规划对场地设计的要求:城市规划对场地设计的要求一是体现在城市总体规划对于城市用地的发展方向和布局结构的控制之上。二也是主要的,体现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是具体性的,对场地设计有更直接的影响,场地设计对控制性详细规划之中的土地使用和建筑布置等各项细则必须做出恰当的切实反应。这些要求一般包括:“对用地性质和用地范围的控制,对于容积率、建筑覆盖率、绿化覆盖率、建筑高度、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方面的控制,以及对交通入口的方位规定等。它们会对场地设计尤其是布局形态的确定构成决定性影响。 ⒈对用地性质的规划:具体建设项目的选址上,控制性详细规划限定这一项目只能在某一允许区域内选择基地地块;对用地进行开发的场地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限定该地只能做一定性质的使用。 ⒉对用地范围的控制:规划是有建筑红线与道路红线共同完成的。 ⒊对用地强度的控制:是通过容积率、建筑覆盖率、绿化覆盖率等指标来实现的。对容积率、建筑覆盖率最大值及绿化覆盖率最小值来限定,可将基地使用强度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畴之内。 ⒋对建筑用地范围的控制:由建筑范围控制线来限定。即基地允许建造建筑物的区域。城规中一般都要求建筑范围控制线从红线退后一定距离。 ⒌规划中对建筑高度、交通出入口的方位、建筑主要朝向、主入口方位等方面的要求,在场地设计中也应同时予以满足。 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研究 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之间中间环节,是城市规划管理的主要依据和和土地有偿使用的前提条件。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其控制力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建设加速,同时也出现种种失控现象。我认为其主要原因有两方面:⒈开发商和建设单位一味追求经济利益,不断更改建设用地和增加建设密度。⒉行政领导为了招商引资,强行干预控制性规划。而美国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典型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产物,规划法规系统比较完善,值得我们借鉴。 美国的区划。美国地方规划管理工作的三种控制手段:区划法、土地细分法、和设计指导原则。 其中,区划法和土地细分法是真正的法规,设计指导原则只是一种引导性的控制手段。 美国的区划以“保护公众的卫生、健康和福利”为出发点,其结果是对土地经济利益的严格控制。区划包括:⒈允许的用途。⒉地段的设计要求(地块的最小面积和面宽、红线退后、容积率等)。⒊建筑设计要求(限高、层数、建筑面积等)。这些区位、用途和开发强度等因素,直接影响着地价,关系到房地产所有者和地方政府的利益所在,因而只能遵循公开的法定程序来决定。即每一个影响地价的重要因素都在控规中得到了明确控制,而没有对视觉美感的直接控制。 我国控规传统做法忽略了经济规律。目前,我国控规典型的做法是由规划师在指定的大街区或几个大街区内,参照甲方提供的容积率(密度),摆房子,即在保留部分现状的前提下,追求空间体量的美学关系和视觉效果。然后以此来分割地块、分配楼板面积、指定建筑红线,以供将来批租土地之用。这种做法常常土地市场经济规律。如,规划师为了追求美的原则,把地块分配的大小不一,建筑规定的高低不一,丧失了统一的标准和公平的原则。还违背了地价运作的经济规律。 我国城市规划的误区。历史上由于种种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我国的规划设计与大型公共建筑项目的设计之间一直难以区分,这种现象造成我国的控规地从美学和视觉效果出发,缺乏对土地经济体制的全面认识。在控规立法上,我觉得应该注意两个原则: ⒈对用地的控制要符合土地建设开发的经济规律。 ⒉一切对地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应该在立法中有明确的规定。 求同与求异的原则。在同一区位的相邻地段,美国区划的控制原则是求同,即遵循地价运作的经济规律,在同一区位,保证土地转让(批租)时地价相同,自然要把地块的大小、建筑体量、容积率、红线后退等做一视同仁的规定。这种控制手法在产生和谐的风格、有序的城市肌理、保护街道界面、合理利用土地方面是成功的。 视觉美感的控制。美国的经验:引导性手段。 以美国的城市设计指导原则为例,它控制的是街景透视,关心的是人在以街道为中心的公共空间的心理和视觉体验。城市设计指导原则对一切影响街景透视的因素提出设计要求,包括建筑体量关系,广场之间的围塑关系,街道及建筑界面的尺度关系等。 建筑设计之我见 起初,做设计时我经常的手法也是从主观的感觉出发,通过形体、体量的造型来首先达到视觉上的审美要求,而且设计的大多数时间用在了这方面,对于细部则由于时间的限制而来不及仔细推敲了。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没有结合环境总体考虑。 在现今紧促的教学制度下,我学到了什么呢?学到了功能组织、流线分析、快速设计, 而创意真的难以发挥。即使有,也觉得自己的东西太少。我自己擅长的就是三维想象。在与现今教学环境的结合下,我在透视、空间分析方面有了很大进步。而这是不够的。前段时间看了些论文书刊杂志,结合规划考虑了设计的做法,逐渐明白建筑更应该怎样做了。 ⒈ 结合环境。从城市区域规划出发设想建筑与大环境的结合:建筑的整体轮廓上,与周围的现有建筑呼应,立面上虚实对比、色彩处理与环境格调相协调,流线上,符合环境的肌理;从人的感觉出发想象建筑局部小环境的处理:通过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感受塑造空间, ⒉ 造型。有自己的风格,整体性强、简单中体现复杂,不变中起变化。这方面我喜欢板材效果,直接、明了、轻佻。 ⒊ 理性。承传历史文脉,用抽象化的手法引用或延续历史的痕迹。 当然,最重要的是把视线集中在人的视觉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思考。视线所能及范围内着重考虑。高层建筑顶部以及多层不上人屋顶等视线不能及处简洁处理,体现一定秩序,满足可能的俯瞰效果,并从墙面倾斜、局部层高处理等来控制人的视线和控制小环境,比如:曲面玻璃,将天空反射向地面、局部低层或镂空引进阳光等。 城市建筑论文:建筑和城市设计特色与保护 摘要: 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而且都与它相邻的城市不同。通过建筑和城市设计,所有人居环境都表达了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最重要的内容。地形、气候、不同建筑材料的获取,甚至演变中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状况,以及科技的进步(这些方面也是衡量文化进步的标准),都在我们的建筑物的形式和功能中得到反映。 关键词: 城市规划 特色 历史上,有一些城镇在桥边生长起来,另一些由军事驻地、教育学术中心或宗教中心发展而来。其中一些是经过规划的,但大多数没有。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新的中心很快在原材料或动力资源附近发展起来。最终,产生了工业大国的贸易中心和首都。但无论城市最初生存的理由是什么,如何影响了它最初的形式和建筑,其它的功能还是迅速发展起来。当古老的工业衰落而让位于新工业时,城市的繁荣和活力取决于各种计划中或计划外的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的质量和数量,尤其取决于对环境变化的反应速度。 在过去的世纪中,大多数建筑物是由当地材料建造的,其形式同时适应社会需求和气候。只有那些最重要的建筑才由建筑师或建造专家设计,而他们常使用进口的和更耐久的材料。随着这些年来大规模信息交流的发展,所有这些都改变了。建筑的设计、方法和材料正在越来越国际化和标准化,它们更多地随着时尚的指示而变化,而不是其实效。 就象建筑物预期的功能被(或应该被)反映在其设计中,城市的形式和特性也是它的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反映。当我们改变、改造或更新建筑物来更好地满足不同从前的新需要时,必须承认:要确保一段时间内一个社区的繁荣,那么一个人居环境??村子、镇子或城市,就必须不断地通过改变其自身来适应新的情况。尤其是现在,只要满足制造商的设想或财政状况,几乎可以在任何地方建立工业。 建筑和城市设计的保护 一个城市,尤其是一个古老的大城市,是思想和艺术品的宝库,其中包括建筑、空间和各种场所。它们表达了演变的需要、时势和建造者那个时代的风尚。为了社会的利益,我们应该合理地运用这一资源。但这从来不容易做到,因为总有关于什么才是?合理的运用?的争论。在城镇的发展中,情况常常会因为对旧建筑倾注的感情而变得复杂。用于建筑结构和基础设施维护的钱原本可以用于为社会提供新的住房,提供新的社会、商业、工业用途房屋和新的服务设施,这是一个客观但又经常被忽略的负担。但现在的形势要求未来的需求必须得到满足。什么样的发展才能最好地适应未来的需要,这必须得到检验和评估。 在制定一个已长期存在的城市区域的未来发展方针时,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在于决定应该依据何种原则(如果有的话),有意识地保留现存的建筑物及整个地区;在何种代价下、到何种程度,这种保留才能适应发展改变的需要。 对单独的建筑物或建筑群来说,常常是其外观、建筑价值或历史上的相关意义决定其保护( 或保存)与否。这还常被解释成对现状的维持。但一栋由政府保护的国家建筑,会不可避免地成为声望的目标。这种声望是一种可怕的强力麻醉剂,使人们在考虑到艺术性时被麻痹了。如果一栋建筑内在的魅力和作为一件艺术品或文物的价值,能够配得上这种声望,那它才能被保护,太多的人想要把他们自己所看到的古老建筑作为最好的来保留。但我们认为的建筑的美并不是一个靠逻辑证明的东西。同样也可以说,保护的愿望是不合理的,尤其当要保护的建筑无法附加经济用途时。 过去,具有时代风格的建筑实践满足了时代的需要,虽然重要的建筑物都被盖得好像要永存似的。1936 年,在伦敦,人们发现,除了几个被公认的有历史价值的例子,其它大多数都在30年内被更新,在60年内被重建了。现在,在这个被保护所支配的时代,总有不断的压力要求保留远远超过这个建筑时代的工业和商业建筑。这是非常昂贵的。可能倒不是要求新的用途和新的技术服务设施,而是它的材料、体量和特征能引起人们的共鸣,空间的尺度和比例适合当今的时代。这难道不比在昨日昂贵的立面背后设计出为明日服务的空间更好吗? 如今挽救古建筑的工作,不管以何种方式,都很少考虑它们的实际条件,甚至有时它们只代表一个因为没有特色而被人记住的建筑时代。这将会限制子孙后代显示出他们的设计或欣赏能力,这是要冒险的。但是给新的伟大的建筑和城市设计提供机会也要冒险。不管多大程度的保护都不能把一个设计从坏变好。50年前,如果有现在的规章和看法的话,许多现在被认为是杰作的建筑作品就盖不起来了。因为他们不能,而我们能欣赏到一些过去最富想象力的设计者最好的作品。如果决策的产生能适应也象建筑一样改变着的世界形势的话,就会有更多有价值的现代建筑了。把更多时间投入到审批一个发展申请中,并不一定能产生好一些的建筑或城市设计。它也许会阻止一场灾难,但如果由于官员们缺乏城市设计的眼光而错过了合适的投资时机,它同样也可能导致失去一个机会。 建筑师关心在特定空间的某一建筑,却很少关心它的邻居。而城市设计考虑的是被建筑界定的、渗透的或打断的空间。虽然也许这些建筑只是为从几个有选择性的视点观看而设计的。城市设计的关键存在于连续看到的景象中,其质量取决于空间之间的关系,它们被界定的方法,轮廓、体量、尺度、色彩和周围环境??比如建筑或植物??的材质。一个空间形式给旁观者的印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穿行于其中的运动速度。好的设计考虑它被体验时的情况;最好的设计能满足所有标准。一位穿越城镇广场的步行者有时间享受各种各样的纹理和形象:建筑表面的分格,界定空间的铺地和植物,光影的相互交叠和落叶的飘飞。这种欣赏,无论有或没有,都会受到建筑或空间的尺度与人类尺度之间的关系的影响。因为我们都会依据与人类高度和生命长度的关系来评价尺度和年代。这反之又影响了我们对周围环境的反应,例如我们在街道或广场中是 否觉得拥挤或舒适。 保护包含对资源的合理利用,这在城市的设计中是最为重要的。作为一个世纪以来的科技和商业发展的结果,城市中心总是处于适应更多用途和人口的压力下,然而许多城市中心却有一种错综复杂的特性,很容易被增长的交通和重建破坏。取代所有旧的事物来满足新的要求会浪费资源,而且很昂贵:这会有效地毁灭一个地区甚至整个城市。不满足今天的需要、不预测明天的需要,可能会成为经济和文化的自毁。我们必须在某处打破平衡。如何做呢?答案可能介乎一座城市和一个社区之间;或者是它们的特性值得保护,或者是一种古老的、很受喜爱的形式:又一次,是思想还是艺术品。建造什么,何时何地重建或彻底修改,保留什么以及如何去做,是一个判断力的问题。在实践这种判断时,应该简要地参考别的地方的经验。 保护,保存和选择的问题 在世界的很多地方,有无数的例子可以用来研究多种多样的情况的前因后果和保护的方法,而且每一个都很独特,又都有只适合于某些情况的经验。应指出的是:不同的情况需要不同的解决办法。 墨西哥城,世界最大的都会之一,有许多具有重要历史或建筑意义的建筑物,有些是前殖民地时代的。它也拥有一些有建筑价值的区域,比如佐那罗萨(Zona Rosa),在这里,保护措施正在付诸实施。但它也有一些最肮脏的贫民窟和混乱的地区,对许多人来说都没有逃避的希望。应优先考虑什么呢?投入到国家遗产的建筑维护中的财力越多,用来建造住宅和医院的就越少,更重要的是要为明天的人们提供所需的基础设施。保护的范围相当宽广,就好像实现它的可能性相当低一样。 在过去的40年中,新加坡进行了一项突出的重建住宅的项目。它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许多传统建筑的毁坏,特别是中国城和小印度。更重要的是它破坏了这里生存了几代人的社区。但优先权在于提供良好的居住条件-我认为这很正确。直到最近,才通过一个保护项目复原了老城区的许多残存的商住式的房屋。历史条件下的花费当然高但却对社会有益。这是一个有眼力、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并且有勇气、有决断的速度和足够的财力来实现其目标的城市。 中国的建筑和规划因为其空间相联系和相承接的方式受到特殊的尊重。原来的皇宫- 紫禁城、颐和园、北京的园林、苏州和承德的园林都在尺度和用途上各不相同,但每一个都显示出对实和空、遮挡视线、造景和尺度的处理的娴熟掌握,别处极少有能相比的,在西方更没有。每一个设计都很适合它初始的目的和它的使用,虽然它们大小不同。几百个人在紫禁城里几乎不会被注意,但如果在苏州的一个小园林里,就会造成交通堵塞。大小和尺度总是应该与用途相关,与房屋周围的环境相关的。这些地区的保护具有巨大的社会、建筑和历史的重要性,它们需要耐心、敏感,并且是很花钱的。 住房和保护 许多建在欧洲和整个前殖民地领土的宫殿和豪宅有了新的用途,比如做旅馆、会议中心、学校或医院,这样就保证了它们在可预期的未来不断地被维护。但并不是这些伟大的建筑物赋予了城镇它们的特征,而是无数的更谦虚的居住建筑。它们并不时髦,不能满足现代化的要求;但却用最少的材料取得了最大的优势,在苛刻的条件下倾全力于提供可能达到的最好的生活条件。在沙漠地区,厚重的墙挡住了正午的阳光,又保住了寒冷夜晚所需的温暖;内院被安排来利用气流提供制冷;在南亚,建筑物造得很高,以保证通风,避免突然的雨季泛滥;在中国,?风水?的不同流派依据这些制定了实践的标准。在几乎所有现代化的发展中,不仅仅这些奥妙的方法被一扫而光,而且更让人无尽沮丧的是,几乎所有建立在数代人的经验积累上的优良的实践也遭到了同样的命运,被那些极少考虑社会需求和气候要求的标准住宅代替。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有这么多可用的科技资源,却仍然有这么多低质量的房屋在这么多国家建造起来,就不让人惊奇了。解决办法必然存在于一种建设性的保护方针中。 生活方式,尤其是家庭内部的,随着外部条件,特别是经济情况的变化而演化。新的工作方式、城镇规模的增长在这方面是很重要的。在世界的许多地方,从一套接受地面的独立住宅或公寓,到需要靠电梯到达的多层公寓单元,这种住宅形式上的骤然变化,破坏了家庭生活,摧毁了社会的结构和邻里、社区的自然外貌。通过比较,经验会告诉我们,常常是那些或多或少继承了传统模式的邻里的居民,会对经济发展和其它社会变化带来的契机有更好的反应能力。这样,遵循那些已被接受的形式的新住宅就应受到赞赏,因为它包含了人们熟悉的东西,帮助重新发展的邻里地区保留了一种?归属感?,又帮助新发展起来的地区建立这种感觉。 曾经有这样的论断,说满足房屋需要的任务是现代建筑(相对于?后现代?和其它短暂的风尚而言)的源泉,并且正是从这方面来说,现代运动中的作品才与早期的不同。如果经济和社会的考虑也包含、当然也应该包含在这些任务中,设计的原则就更紧密地与更乡土或传统的建筑相吻合。那这就能解释,为什么这么多恰当设计的当代房屋能欣然坐落在旧的居住房屋旁边。因为它们显示了保护和建筑原则的应用,确保了一种当新旧并置时常常被遗忘的使它们和睦共处的措施。 定义和赞同一种原则是一回事,而实现它们就是另一回事了,因为不仅仅公众和政治家更喜欢时髦或便捷的方式,而且当面临基础内容时,技术问题也更突出了。想要以可行的方式来适应城市中不可避免的高密度问题,会带来几乎无法抵抗的问题:如何才能经济地提供已被社会认可的改善的服务设施。 在北京的菊儿胡同,吴良镛教授通过庭院式住宅,表达了一种可能性:既容纳一个相对高的人口密度,又同时给每一个家庭提供一小块私密的室外空间和绿地,且只与他们的近邻分享。当住所只有三、四层高时,就不需要电梯,维护也不需使用精密的机械设备。较高的单位成本,被使用时降低的花费和灵活的布局平衡了。这种布局给保护区域内和历史性建筑附近的小片地段提供了发展和再发展的可能。对局外人来说,这种方法以适应今天的需要的方式,保护了传统住宅的原则。这种住宅,从各种意义上讲都建立在胡同的体系上,这种体系确定了北京的许多住宅布局。当然,还有许多方法来适应重要保护地段附近住宅的承德、北京和其它历史中心的问题,有一系列实际和可行的解决办法。 从经济的角度看,使用电梯的房屋,至少应6层高;更高一些时,就会有建筑上的重要意义:当它们相当高并形成组团、仔细选址时,就会对城市的结构设计造成一种冲击。在一栋历史建筑或古城的中心的近处,在低层建筑比较受欢迎的地方,如果建起高楼群,通常是不合适的。在很多情况下,这指出了解决历史城镇的边缘或边缘以外的发展问题的可能性和愿望。这样可以延长古老建筑和园林的寿命、使用期限和特性。维护的费用降低了,因为制造污染的工业随之迁走了,沉重的交通负担转移了,震动对古老结构的危害减轻了,拓宽道路的需要也消除了。通过这些和其它类似的方法,新式的发展也可以成为最有效的保护手段。 结论 每一个人类的居住地都有它独特的品质,源于它所处位置地理因素的影响,它的基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情况,以及之后的历史发展。这被反映在它的地段和建筑的形式和结构上;多年来不断变化以适应新的需要,常常至今为人所不知,但代表了每一个时代在城市演化中起的作用。留下来的一些无法估价,另一些却没有很高的价值,但我们不应抛弃任何一个,直到它们对将来可能做出的贡献得到评价;因为一旦毁掉就意味着永远失去。但同等重要的是,资源不应投入到试图维持那些不可能被维持的事物中去。一座城镇的特色,不仅仅来自它的街道和空间带来的特色,也源自每一栋个体建筑的设计中;那么最好的,为城市发展进程和保护的依据提供服务的办法,就是确保这种变化,这种不可避免的变化,进化着的变化,既尊重着历史又考虑到未来的变化。在被规划的城市圣彼得堡(St.Petersburg)中心地区,维持了严格的高度控制,使它保持了设计的原意而又有高层建筑。主要的公寓楼,都在郊 区。在罗马中心,所有高层建筑都被禁止。 城市建筑论文:光·建筑·城市 --呼唤建筑师关注光环境设计 摘要:本文概述了光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文章回顾了20世纪照明科技的进步并分析了光对建筑,城市和建筑艺术的重要作用。在评述我国照明工程建设发展状况以后,作者呼唤建筑师关注光环境设计。 关键词:照明工程 建设发展状况 光环境设计 人类的生活天天与光相伴,建筑和城市与光息息相关。华灯映盛世,光彩照京城,新中国50年华诞之际,京城的灯光夜景吸引了数百万市民,显示出光的巨大艺术感染力,激发了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对夜景照明创作的冲动。光是生命的源泉,光是人居环境的要素,为人类居住的建筑和城市创造明亮、舒适。优美的光环境是建筑师、规划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人类生存之光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阳光的哺育。 光刺激视觉,使我们看见并认知周围的环境,从而获得 80%赖以生存的外界信息。 自然光昼夜复始地更迭控制着人体生物钟,使我们的生命节奏保持平衡。 日光制造维生素和众多迄今未知的营养物质,使我们的机体生生不息,保持健康。 光,明亮的、愉悦的、活跃的光振奋人的精神,使我们心理上感到满足。 当夕阳西下,夜幕降临时,人们仍留恋着日光带来的光明,从远古时代钻木取火,照亮山洞,草棚,到现代城市高楼大厦灯光辉煌,人类一直追求利用人工光源延续自己活动的时间,扩大自己活动的空间。现在全球每年要消费2万亿KW.h的电力(相当于24个三峡电站的发电量)用于人工照明。生产这些电力要排放十几亿吨的 VICO2和一千多万吨的SO2。电气照明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能源并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二、建筑、城市与光 1.光与建筑和城市共生 从公元初年(125年)罗马万神庙屋顶上简陋的采光圆洞(直径8.9米)到20世纪末(1999)柏林国会大厦以宏大的镜面和晶莹的玻璃建构的天穹(直径40米);从古代一直延续到19世纪的户户昏冥烛火到今天处处灯光理现的不夜城,回首城市和建筑发展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光技术和光文化同城市和建筑同步发展前进的足迹,也能看到采光照明的技术进步对城市和建筑面貌及现代城市生活产生了多么重要的影响。 2.20世纪照明科技获得卓越成就 20世纪照明科技的成就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光环境质量评价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现代照明设计奠定了科学基础。主要有: ①对视觉功效的实验研究一视觉功效是指在一定的照明条件下完成视觉作业的速度和精度。为了获得良好的功效,需要提供相应的照明水平。此项研究确定了不同视觉作业特征(对象大小,对角与其背景亮度的对比,观察时间长短等)与其所需照度水平的相关关系,为制订合理的照明标准找到了科学依据。 ②对眩光效应的研究一眩光如同噪声一样,是一种环境污染。轻微眩光使视觉感到不适,重则降低可见度,甚至损伤视力,这项研究的重点是提出预测眩光的方法,制定防止眩光的措施。 ③对光色爱好及光源显色性影响的研究一现代制灯技术可以制造不同光色(冷、暖和中性)的电光以以适应各种环境的需要。研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对光色爱好的差异对于实现光环境较高的心理满意度和营造适宜的光气氛具有指导意义。电光源显色性能与自然光的差异是由于电光源光谱能量组成显色性能与日光不同而造成。气体放电灯的这种差异尤为明显。在致力提高电光源显色性能的同时,探究光源显色性不佳造成的颜色"失真"对视觉感官的影响对照明设计很有参考价值。 根据上述研究成果,世界各国提出了评估照明质量的各类定量指标,制订并逐步完善了照明设计的标准,法规或建议。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最近联合制订的《室内工作照明标准(草案)》提出统一照度(E),统一眩光等级(UGR)和一般显色指数(Ra)三项定量指标作为照明设计的依据,使照明设计更科学化,规范化。 第二、在创建天然光环境方面: ①开发了各种模型实验和计算机仿真的先进设计工具,不但可以准确预测天然采光的照度水平,而且能真实,细微地模拟建筑物在天空光和日照下的造型效果。 ②生产出集光,热优良性能于一体的各种透光材料,并掌握了复杂的加工和安装技术。1999年建成的柏林国会大厦直径40m,高23.5m的玻璃穹顶就是现代采光技术的一个杰作。为了把光线导入下面的议会大厅,在圆穹中心设置了一个近20m高由360块镜面组成的倒锥体,在施工过程中每块镜面都被仔细地调整过角度。 ③发明了导光管系统,能把自然光输送到地下和任何自然光线不足的地方。 ④利用电子技术和精巧的机构自动控制室内天然光,调整光的分布。 第三、照明电气的突出成就: ①气体放电灯的普及与提高:1939年发明荧光灯,1960年代末又相继出现了高压钠灯和金属卤化物灯(后两种统称高强气体放电灯,即HID灯)。它们借助气体放电发光,是与热辐射光源白炽灯完全不同的第二代光源,其光效和寿命远优于白炽灯。197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重视照明节能,气体放电灯生产激增,快速普及。同时灯的质量显著提高,品种规格也日益丰富,齐全。以荧光灯为例。三基色荧光粉的应用,紧凑型小功率荧光灯的普及以及用28W16mm直径的细管径荧光灯替代26mm、38mm直径的旧型灯管,使荧光灯品质大为改善,适用范围更广,制灯材料更加节省,光效也进一步提高了。 ②第三代光源的发明和应用一1990年以后无极灯(QL灯)、硫灯、微波灯、发光二极管等第三代光源已逐步由实验室进人市场,实现商品化。这些灯的发光机理彻底革新,其寿命更长,光效更高,将推动未来的照明方式产生革命性变化。 ③电子技术应用到照明器件,智能化照明控制和照明设计,大幅度节约了能源,拓展了照明的灵活性、机动性和多样性,经过优化组合,灯光得到更合理的应用,照明设计更为便捷,精确和形象。 ④城市公共照明和景观照明日趋扩大与完善,建筑照明手法不断创新。如反射照明(间接照明)光纤照明,导光管照明,变色灯照明,激光照明等,照明形式绚丽多彩。 3.光对于建筑和城市有重要的功能和艺术价值 良好的照明改善建筑的功能效益和环境质量,提高视觉功效,加强展示效果,营造环境气氛,适应个人需要,保证人身和财物安全。 光给城市注人活力,保证夜间车辆畅通,行人安全,扩大城市夜生活时间和空间,丰富城市居民户外的文化娱乐和休闲活动,促进商业繁荣,展示城市历史文化风貌,吸引旅游观光。 光是建筑艺术的灵魂 光塑造形象:物的形象只有在光的作用下才能被视觉感知 正确地设光(指光量,光的性质和方向)能加强建筑造型的三维立体感,提升艺术效果,反之则导致形象平淡或歪曲。 光建构空间,明和暗的差异自然地形成室内外不同空间划分的心理暗示。光的微妙的强弱变化造就空间的层次感。 光渲染气氛:晴日当空,阴雨连绵,雷鸣闪电带给我们不同的心情,这当中光的变故起着重要作用。光渲染的气氛对人的心理状态和光环境的艺术感染力有决定性的影响。 光突出重点:没有重点就没有艺术而落人平庸。强化光的明暗对比能把表现的艺术形象或细节实现出来,形成抢眼的视觉中心。极高的对比还能产生戏剧性的艺术效果,令人激动。 光演现色彩:显色性好的人工光源可以象天然光一样真实地演现环境,人和物的缤纷色彩;显色性差的灯则造成颜色变异,丧失环境色彩的勉力。彩色灯光赋于光环境情感意识,使一些颜色响亮,但也会使一些颜色受到扭曲。 光装饰环境:光和影编织的图案,光洁材料反射光和折射光所产生的晶莹光辉,光有节奏的动态变化,灯具的优美造型都是装饰环境的宝贵元素,引人入胜的艺术焦点。 三、光环境的建设和发展 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近年来城市景观照明和建筑照明逐渐受到国人的重视。许多城市结合环境整治和重大庆典活动实施了"城市亮化"或"灯光工程",成绩斐然。城市居民对自己家庭的采光照明也讲究起来。据我们调查,从1986至1996年10年间,每户安装的灯数由6.5个增加到14个,照明容量也由165W上升到500W。起居室的照度原来半数以上不足30lX,现在一半以上超过75lX,厨房、卫生间的照亮则由普遍低于10lX,提高到401X。这充分反映出人们追求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普遍愿望。 我国照明工程近10年有了长足发展。照明器材(光源,灯具和照明电器)的产量已居世界前列。各类光源的年产量现已达到60亿只,灯具年产 20亿台。照明器材出口额每年增长40%以上, 1999年达28亿美元。全国照明耗电量2000年预计将达到1200亿kw.h。 照明产品标准与照明设计标准序列已经建立。产品标准基本上向国际标准看齐。照明设计标准与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规定的照度水平大约为发达国家同类水平的1/3-1/2,实际上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的步伐,需要修订。为了节约照明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由国家经贸委领导的"中国绿色照明工程"正在顺利实施。 我国城市和建筑照明工程建设的空前规划和巨大发展空间吸引了众多世界著名的照明公司和厂商进驻中国市场,如荷兰的飞利浦公司(Philips),美国通用电气照明(GE),英国索恩照明(Thorn),德国欧司朗(Osrarn),日本松下电工等。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照明产品和生产技术,也传播了西方的设计理念和工程经验,使我们的照明工程能逐步与国际接轨。 虽然我国照明工业生机勃勃,产品市场兴旺发达,工程项目源源不断,但是当前光环境的建筑仍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和制约发展的梗结。例如照明产品的产量虽居世界前列,出口量也不小,但产品档次不高,质量良旁不齐,照明理论和应用的研究几乎陷于停顿;照明能源浪费和光污染的现象也令人堪忧。 在照明设计方面,专业的照明设计队伍和机构尚待培育。照明设计单纯依靠电气工程师或照明器材供应商或装修公司完成的局面应当改变。根据国外经验,重大的照明工程,特别是景观和装饰照明工程的设计大都是具备照明专业知识的建筑师,艺术家主持完成,从方案构思开始,贯彻到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当前我国建筑师,规划师的照明专业知识不足,特别是缺乏参与光环境设计的意识和主动性,因此现实的照明工程中设计精品寥寥无几。 四、呼唤建筑师关注光环境设计 光是一种语言,向我们述说建筑师的设计理念和艺术追求;光是隐形的软件,控制是城市和建筑的功能运作及形象和色彩的演现;光是设计工具,也是建筑材料,建筑师可以用它编绘理想,展示才华。还有人说:"光是建筑的第四维空间",光是建筑三维创作之外的另一个广阔的天地。 光环境的设计绝不应当局限于满足照度标准这个水平上。它有明亮,舒适和具有艺术感染力三个层次,在每个层次上建筑师都能发挥主导作用。为了优化自己的创作,建筑师和规划师应当主动地了解光,体察光,运用光,积极参与光环境的设计,从方案构思到施工图完成,全过程地把光融人到自己的规划和创作之中,为城市和建筑增"光"添"彩"。 新世纪的城市与建筑需要光亮、宜人、典雅、优美、更富个性、创意新颖,既没有光污染,又节约能源的人居光环境。时代的发展和对高质量生活环境的企盼呼唤建筑师关注光环境设计,为建筑设计和照明设计之间的缝隙搭桥,加强建筑师,规划师同照明专业人员之间联系。 城市建筑论文:中国城市建筑的“趋同化” 摘要: 考察过中国不少城市的建筑,只得出一个结论:似乎就去了一个城市。因为每个城市的建筑都有其它城市建筑的影子,感觉大同小异,没点创意,使得笔者颇有点“审美疲劳”,不禁感慨中国的城市建筑正在日益“趋同化”! 关键词: 城市建筑 趋同化 笔者总结了一番,觉得中国城市建筑风格不外乎就是程咬金的“三板斧”:美式的建筑高度加玻璃外墙;欧式的穹顶石柱加广场;以及中式的人造“古董”。几乎每个城市的建筑都离不开这“三板斧”,就像是我们以前的革命“样板戏”,每个城市都在唱。 中国城市这么多,从何说起呢?笔者作为广州人,就拿自己的城市“开开刀”吧!说实话,笔者对广州的城市建筑也是颇有微辞! 古城岂可随意摧残 广州是个有着2800多年历史传统的文化古城,近代以前又是中国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 Canton”作为广州的英文译名早已闻名于外。因此,广州的城市建筑在保留了传统岭南风格的同时又吸收了欧洲的建筑风格,形成了以西关骑楼和沙面租界建筑群为代表的中西合壁的城市建筑风貌。 但令人痛心的是,随着前几任政府的一句“把广州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口号,广州传统的城市建筑风格在这短短的十几年间遭到了不断的破坏与摧残,我们不禁要质疑,难道建设国际大都市就要以破坏古城的建筑甚至把其夷为平地为代价?! 随着广州经济的不断飞速发展,城市建筑亦日新月异。为了重点体现“新”和“异”,旧城改造便是政府必然选择的方式。然而不知是因为我们政府内部缺乏城市建筑方面的专家还是我们根本就没有咨询过这些专家,使得广州的旧城改造在短短的十几年来不断犯错误: 首先是建设性的破坏。我们不妨以上下九步行街为例,可以说,上下九步行街是广州传统西关骑楼保存得最完好的地方,似乎可以给广州人带来一些安慰!政府也对此津津乐道,以此表明自己是如何注重广州旧建筑保护的。然而,以笔者看来,这只是镜花水月的表面文章,根本不值大抒特抒!表面上看,政府是出于保护西关骑楼旧建筑的动机,而主动对其外部进行装修翻新,令其得以完好保存。但是仔细想想便知,政府的真正动机其实是商业动机,为了发展这里的商业,就得利用“上下九西关风情”这一卖点吸引消费者和商家,聚集人气和财气,所以在此搞了个步行街,把这里的骑楼建筑通通翻新一遍,等商业搞上去了,政府的税收收入自然就多了。真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不过,这种翻新只是在骑楼外墙涂上一层墙面漆粉饰一下便完事了,最多就是换过一些窗还有加装一些射灯,于是,经不起风雨和岁月磨练的它们,已逐渐露出了它们的本来面目;而且经过射灯长时间的高温照射,对骑楼的外部带来潜移默化的破坏。只要我们平时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发现上下九骑楼被破坏的种种蛛丝马迹。 其次是房地产开发的破坏。由于了解到政府有意大力改造旧城,众多的房地产开发商都抓紧这一难得的发财机会在旧城区推出各种楼盘,纷纷搞起房地产开发的“圈地运动”,对有碍楼盘发展的旧建筑“有拆错,没放过”。广州的众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旧建筑就是在这种“圈地运动”中被“圈”掉了,一去不复返!据统计,这使广州的旧城人文资源损失了80%.每当笔者偶尔还看到一些旧建筑像一个被欺凌的小孩子卷缩在周围的“高个子”的包围之中时,心中顿生失落之感!!!难道真的是应了一句话:“城市建筑有一半的破坏是由于侵略者,而另一半的破坏则是由于受教育者。”难道我们受的教育就是“破坏”?!!!而这种短视功利的破坏令广州逐渐失去了自己的个性,魅力大减,为城市建筑的“趋同化”埋下了祸根! 新城建筑的程咬金“三板斧” 广州一面拆除旧城,一面建设新城,为的就是体现“国际化大都市”的气派。但是旧城被拆了,割断了自己的历史传统,由于先前根本没有好好总结过自己的建筑风格,于是新城的建设表现得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迷失了方向。怎么办?没办法,只能copy别人的,copy就意味着“相似”和“累同”,于是,“趋同化” 开始了! 看看以天河为代表的广州新城的建筑吧,天河的所谓现代化建筑充分体现了程咬金的“三板斧”: 首先是美式的建筑高度和玻璃外墙。众所周知,美国的城市建筑是以“摩天大厦”著称,像帝国大厦、世贸大厦等等。而我们广州也不甘示弱,上世纪80年代有 “63层”,90年代有“中信”,21世纪还有“双子塔”。这些都是美其名曰“广州地标”的高楼,可谓是在“更高、更快、更强”上下了一番苦功,后两者还不好说,但绝对是“更高”,大有一柱擎天之势!而无一例外地,这些高楼都是以玻璃外墙作包装的,除此以外,还有像市长大厦、天河电脑城等建筑都是以玻璃外墙作包装的。似乎除了玻璃外墙,就没别的东西能够体现现代化了!而这种玻璃外墙,全国各地都在用,香港、上海、北京、南京等等城市,谁不在用?! 其次是欧式的穹顶石柱加广场。城市往往被人称为“石屎森林、文化沙漠”。广州自然不想让人如此称呼,所以在满城的美式建筑高度和玻璃外墙以外,还得向我们非常有历史文化传统的欧洲学习,以增强自己的文化气质。于是大量的欧式穹顶石柱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珠江新城里在建的锦汉展览馆就是体现。其实欧式建筑我们本来就有,难道忘记了沙面租界里的那些旧建筑了吗?英式、法式、哥德式、巴洛克式应有尽有。不把原来的保护好,却要重新学人家的,这是哪里的逻辑呢?!硬要东施效颦,在本来不是欧式风格的建筑上硬是加上个穹顶或是石柱什么的,是不是有些恶心呢?!可是除了广州,全国各地的城市都在做同一件事,穹顶石柱还嫌不够,还要动不动就来个欧式广场,与周围的环境格外“协调”,让人仿佛去了欧洲旅游,要是真的能够免费去欧洲旅游,谁不想啊! 再次,就是中式的人造“古董”了。这恐怕算是我们“中国特色”的体现了!包括广州在内的全国很多城市都在有意无意地刮着一鼓复古风,主要是用来蒙“老外” 的,在本来没有一点古味的建筑上加个城门、亭盖子或是重檐硫璃瓦屋顶之类的东西,让“老外”觉得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简直就是“误人子弟”,蒙得了“老外”,却蒙不了“自己人”,谁会认为那些不伦不类的东西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综观导致城建“趋同化”的“三板斧”,笔者觉得这背后反映了一个实质问题:中国的建筑师至今未能找到一种可以同时表达自己城市文化传统和现代性的设计手段。导致了一方面我们只能copy别人的东西,一方面让外国建筑师把中国变成自己设计理念的“实验场”。像广州的会展中心、新机场等现代建筑都与中国设计师无缘,全是外国人的作品。但广州是我们的广州,自己的城建应该由自己去负责,不是吗?!解决包括广州在内的中国城市建筑“趋同化”的唯一道路只能是找到一种可以同时表达自己城市文化传统和现代性的设计手段。而这点,只能靠我们本土的建筑师去完成。 城市建筑论文:现代城市高层建筑电气设计要点探讨 摘要: 随着城市现代化发展脚步的加快,导致城市人口的密度不断的增加,多层建筑住房已无法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而城市用于建筑的土地面积非常有限。因此发展高层建筑成为我们目前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为了确保高层建筑物的整体质量,需要将于高层建筑相关的所有因素考虑在内。而电气设计问题则是整个高层建筑物中直接影响其可靠性以及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要对高层建筑中的电气设计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对其设计的方案进行反复的论证,以便能够及时有效的保证设计工作的质量,同时确保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符合要求。笔者将从高层建筑电气设计入手,分析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要求以及注意要点,以便于在城市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生产时能够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现代城市;高层建筑;电气设计 高楼耸立已成为目前现代化都市的特点,这正是现代化经济发展的结果。高层建筑的出现不仅仅有效地解决了城市人口与城市用地之间的矛盾。同时也给城市生活中的人们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发展机遇。而对于高层建筑下的电气设计则是关乎高层建筑安全性以及使用可靠性的基本保障,因此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精力来确保其符合建筑生产需求,从而提升高层建筑的建设质量。 1对电气设计基本要求 1.1安全 高层建筑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安全性也应当是在高层建筑电气设计过程中需要首要考虑的因素。所以在设计时,应当依据建筑设计对供电安全保障的需求,配置具有更多回路的供电系统以及备用发电机组[1]。由于高层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差较大,因此为了满足顶楼供电的需求,所以需要配备供电电压在10千伏的柴油发电机,并通过变电器进行降压从而确保输电电压能够符合电压配电的要求。高层建筑在遇到较强风力时会发生人类肉眼无法辨别的晃动。但在电气设计时,需要通过合理连接电缆和铜母线槽来实现上升主干线的设计。从而有效地防治由于高层风力造成的建筑摆动而引起的电力线路拉扯,有效的避免事故发生。 1.2节能 为了更好的响应可持续化的发展的要求,我们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引入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概念和内容。通过实践得知T5比T8或是T10更具有优势,在使用过程中T5能够更好而将电能转化成为光能,并实现节能的效果;通过高效利用变频电子技术能够使电气设备更好的节约能源,以空调的使用为例,通过变频设计模式,能够有效地降低普通电机所产生的耗电量大的问题以满足了其节能的发展需求。 1.3抗震 城市是人口聚集的密集区域,也是地震影响较大的区域。而高层建筑对于地震带来的影响表现较为明显,会成为城市建筑中的最大受害建筑。由于高层建筑所具有的容纳力,因此一旦发生灾害必然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因此,在电气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高层可能遇到的灾害的可能性考虑在内,如火灾、爆炸等危害。为了避免产生非常严重的破坏力,因此需要在电气设计的过程中尽可能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害,以及其它一系列的不安全的影响因素。首先,需要在电气设计过程中,适当的对电缆进行固定,并确保电缆长度符合规定要求。在设施过程中应当给电缆留出充足的富裕量,以确保在遇到损坏时不破坏整个建筑的电力系统。其次,在电气设备上安装弹性支架,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在地震过程中的作用力,给电气设备以缓冲和固定的作用。再次,如果高层建筑遇到突发地震,应当自动关闭电梯的运行系统,并于最相邻的楼层停靠,确保居民的人生安全以及财产安全。 1.4自动化 将自动化技术加入电气化设计中,能够使整个机电设备得到管理。通过相关人员对环境变化的测量数据进行及时有效地调整,以确保整个设备能够安全的运行。同时加入自动化的电气技术能够通过数据监测随时发现运行中存在的故障,并提供错误报送信息。使操作人员能够更加准确、及时、有效地排出隐患。 2设计中应当注意的要求 2.1对电源以及电压的确立 为了确保高层建筑供电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需要对供电电源以及电压进行选择。设计人员应当充分的考虑在楼宇投入使用时所需搭建的电力网络的要求以及负荷的情况,通过这两方面的因素考虑从而科学合理的确定电源数量[2]。一般情况下,设计人员都会设计两个或者以上的独立电源,就是为了能够确保供电及时有效。同时在一套供电出现差错时,能够作为备用电源进行使用。此外,柴油发电机也是备选方案的考虑条件之一,以确保在电力供给不足的情况下给予支持。 2.2高、低压电力的配电 在高层建筑的高低压电力配置过程中,需要将电力使用进行阶段性切换,从而确保电力能够有效利用。同时单母线的分电方式也是目前高压配电的通用形式。将放射性的系统主要应用于低压与高压的配置,而混合模式的设计则主要用于楼层间的配电。对于高低压的配电计费需要以高供高计的方式为主,同时对楼层照明电力系统以及动力计费进行区分。 2.3接地及防雷的设计 高层建筑中的接地设计以及防雷设计是高层电气设计工作中的主要内容。由于高层建筑对地基的施工通常使用的建筑材料都以钢筋混凝土为主,同时以钢筋混凝土的剪力墙技术作为施工技术。因此需要对建筑中的金属管线提供保障以确保其安全性[3]。在进行电力接地设计的过程中,通常使用混合型的接地系统,其主要方式是将防雷设计与电力接地以及电气设备的保护设计进行混合以作用于高层建筑中。此外,高层建筑设计中还应当使用避雷针以及避雷带以确保整个建筑的安全性。 2.4楼宇照明系统的设计 对于建筑中的照明系统的设计则包括建筑光源的位置、造型、亮度以及类型等方面的因素。同时照明系统的设计还和整个建筑的装饰有着一定的关联性。因此,在电力设计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其电力功能的实现问题,同时还应当就照明系统的漏电等因素考虑在内。当然,为了符合我们节能环保的发展需求,所以在设计中通常会以节能、安全的材料作为设计首选。如:在楼道照明系统中可以使用时差、声控等对照明进行节能,同时选用LED型的光源能够更好的节约能源。 2.5防火以及报警系统的设置 如果电气设计中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必然会导致安全隐患的存在,严重时会导致火灾等。因此需要在电气设计过程中加入防火以及报警系统来防止电气设计的安全隐患带来的危险。即使出现火情也能够通过相应的防火系统有效地降低损失。实现火情探测、灭火设备自动消防以及报警器联动是电气自动化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4]。只有整个灭火系统的各个环节能够及时有效的联动才能实现灭火自动化的可能性。由于电气系统是诱发火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的电气设计过程中必须将灭火消防系统加入到电气设计中。然而,由于目前高层所涉及的电气设计的内容越复杂,就会给防火消防系统的设计带来越大的难度。 3结束语 通过对上述因素的分析,我们了解到电气设计的每一环节都与高层建筑的安全性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和每一位高层用户的实际利益切实相关。对于高层电气设计的内容来说,笔者主要针对现代城市高层建筑的电气设计的基本要求为主。同时,对于设计中涉及到的类似于供电电源以及电压、高低压配电、照明、消防等相关设计进行阐述。进而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向节能环保的电气设计方向努力。希望能够给现代城市中高层建筑设计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刘洋 单位:新疆通艺市政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城市建筑论文:城市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探讨 摘要: 城市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提高在于技术跟进,思维创新,强调多管理模式共进共用与资源整合。为此本文提出了当前城市建筑工程施工的若干创新管理模式,并加以例证。 关键词: 城市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模式;整合 城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决定了行业综合能力水平,对市场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社会对城市建筑工程需求不断提高,其施工管理技术也在寻求不断创新,以达到水平有效提升,为此,必须基于多角度展开施工管理创新,为建筑工程项目本身整体水平与综合竞争力优化带来创新概念,争取走施工管理多元化创新模式发展路线,并实现管理体系及目标控制水平全面提升。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原则 当前我国国内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竞争激烈,企业间在施工管理体制与水平方面不断革新,力求跟随市场发展节奏,做到与时俱进,确保自身立于不败之地。在如此背景下,城市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就必须走创新路径,保证自身可持续发展动力,为企业发展赢得持久生命力。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也应该进行管理创新,进而促进生产力发展水平,通过生产力提升来为管理模式提出不同要求,凸显二者之间的有机辩证关系,达到一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协调关系。为了满足现代工程发展需要,一定要做到工程成本与施工劳动工具含量的相互协调,充分协调组合生产力,特别是对施工管理能力的充分发挥,促进城市建筑工程的全面发展,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内涵得以有效延展。同时,要确保企业同项目之间关系的有机处理,借此机会来不断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1]。 2城市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策略 若想全面提升城市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就必须走技术性创新模式,强调多元化发展目标,下文主要基于多元化工程施工管理创新模式来介绍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策略。 2.1DBB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策略 DBB(Design-Bid-Build)模式即包括了设计———招标———建筑3点,它属于现代城市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创新管理策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它所采用的是连续线性顺序进行模式,整个管理过程都要对项目参与者进行多方协调,协调核心则是业主方,而且施工项目在管理协调过程中可能会涉及较高的交易成本。从该模式的主要特征来看,它主要体现在设计管理与交易成本管理两大方面。以施工设计管理为例,DBB项目交易相对自由开放,企业业主与设计方、施工方三方要签订合同,但设计与施工工作主要由单个项目参与方自身管理范围而定。换言之,设计与施工沟通、协调多方决定了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过程。当企业业主确定采用DBB模式以后,就要选择行业内有经验的设计单位,通过多方数据来对招标工作进行筹备安排。根据过往历史实践数据显示,设计管理能够对整个设计阶段、决策阶段乃至工程施工阶段成本都造成较明显影响,所以在城市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选择优秀的设计单位,确保施工既定目标能够如期如质实现并拥有安全可靠保障。 2.2Partnering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策略 Partnering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策略也被称为合作伙伴施工管理模式。它所兼顾的是项目各个参与方的整体利益,希望基于此来确定施工项目整体目标,在基于目标之上来选择性投资,把控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Partnering模式能够从整体统一目标方面来引导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提高,并通过共同努力获得施工方、设计方与业主方供应效果,如图1。如图1,Partnering施工管理模式倡导伙伴长期合作、多方参与协同合作目标,是对合作伙伴之间相互冲突的最好解决模式之一,它同样通过工程合同来实施约束,优化施工管理水平。从合同角度来讲,该施工管理模式还主要包含了正式合同与非正式合同两种,其中非正式合同主要以协议形式来表现,可以解决双方争议问题,对施工管理目标进行全面控制,最终分享合作利益及项目成果。这种关系需要多方在长期的施工管理中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相比于其它模式它在企业业主面向施工项目承包商方面的选择与考察成本有所减少,为企业节约成本经费。 2.3EPC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策略 EPC(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即包括了设计、采购与施工3方面,属于综合性工程施工管理创新模式。它针对施工项目的交易方式主要以PPP模式为主,考虑到大型施工项目的复杂性、包括其投资额度偏大等特征,所以当前许多大型建筑工程项目都会采用这种创新管理模式,如图2。如图2,相比传统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方式,EPC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克服工程项目建设周期较长、项目前期交易成本过高等问题,同时有效降低项目的复杂性,进而实现项目管理过程的平滑。特别是它能够结合DB模式,来对施工工作中的承包商进行监督,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整体监控能力,有效降低承包方面的投机行为可能性。在EPC管理模式下,承包方必须提高自身施工能力与管理水平,满足企业业主方面的各种施工质量要求与成本控制要求,同时有效控制施工工期[2]。 3城市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水平提高的案例分析 3.1工程施工项目概况 某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公司要进行车站建筑改造建设,针对工程项目施工方面该公司所采用的是公司建设施工管理模式,主要由建管公司、施工管理受托方与城市交通公司三方签订合同契约,构建契约式关系,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它的项目施工具体管理流程示意图如图3。 3.2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水平提高策略 该车站建筑工程改造项目大力推行现场减量化资源管理意识,希望基于施工现场合理布局来有机调整施工工序,保证在项目工序调整后其施工成本费用降低20%左右,另外在交叉作业成本费用方面降低15%左右,成本保护费用降低45%。具体来讲,该车站建筑工程施工改造项目在施工管理方面还有以下两点提高策略。(1)施工现场落实项目经理责任制度。该工程在施工现场主要落实项目经理责任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保证工程项目经济效益通项与项目部各个成员间相连,确保时刻调动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在实际的施工工程开展过程中,要求业主企业方面对项目经理进行考核,并随时发现人才随时任用,做好项目施工过程中的人才储备及供应工作。通过考核也希望对岗位责任制进行优化,保证施工现场管理组成部分能够满足现场施工技术需求,保证能做到对施工人员素质的优化。再通过落实经理责任制来保证施工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差距不大(尽量控制在10%以内),同时保证施工现场各个工序质量检查合格率超过97%;(2)绿色施工管理制度实施。该工程在决策设计初期就倡导要进行绿色施工,迎合城市城建项目发展政策指示。所以该工程采用了水回收设备系统,主要对项目基坑开挖过程与隧道〗盾构过程中的渗漏水部分进行有效收集,将其运用于施工机械的情节以及混凝土材料制作的搅拌用水方面。该工程通过该方法在渗漏水再利用水量管理方面保证了整个施工工程中30%水量的供给。再者,工程施工管理中也对电力进行了有效控制,在项目施工运营阶段采用了活塞风面向隧道站点的机械化降温操作,全面节约空调电力用量超过25%,真正实现了绿色施工管理过程,为项目施工推进节约了大笔成本[3]。 4总结 本文综合性探讨了几点目前比较新颖的城市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提高模式,希望以此来优化企业项目施工发展策略,解决常规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缺陷问题,进而帮助项目多方节约成本资源,为项目施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创造良好技术条件。 作者:杨光 单位:临汾市房屋征收与补偿办公室 城市建筑论文:城市建筑电气自动化设计探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此情况下,人们多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多,对于建筑也是一样的,我国的城市建筑不断发展,人们对其的功能的需求越来越高,建筑的规模在不断增大的过程中。要从根本上对建筑的质量和进度提供重要的保障,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需要对其电气自动化设计做到足够的重视,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在本文中,对城市的电气自动化设计的基本要求进行了相应的阐述,分析了其当下的发展状况,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手段。 【关键词】城市建筑;综合体;电气自动化;设计分析 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相关的城市建筑对于电气自动化的要求不断提高,智能化的建筑成了当下的主要发展趋势,对建筑物进行综合布线,通过对有效的手段和措施的应用,以此实现电气自动化的目标,为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提供重要的保障。 1城市综合体建筑电气自动化设计的要求和规定 (1)在对城市综合体建筑在对电气自动化进行相应的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原则,当对其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要与上级批件的内容进行充分的结合和联系,并且将其作为重要的依据和参照,与此同时,还需要具有建筑单位设计的要求和工艺设备的清单。当城市综合体建筑在进行相应的电气自动化的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相应的规定和标准作为重要的依据和参照,开展施工,当进行具体的操作的时候也需要注意相关的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①当城市综合体建筑在进行电气自动化的设计的时候,有着非常重要的目的,主要就是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面对于电气自动化的需求。②首先需要满足相应的控制的基本需求,在此情况下,需要为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经济性和便捷性等提供重要的保障。③当对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相应的设计的时候,需要对相关的电器元件进行相应的选择,必须要保证其科学性和合理性。(2)相关的科学技术有着非常实际的要求。首先对城市综合体建筑电气自动化技术相应的说明,其主要指的是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实现电子自动运行的自动控制,可以对集成系统进行充分的应用,以此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工作。在城市综合体建筑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功能,与此同时,在未来的发展的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需要与相关的高超的科学技术进行充分的结合和联系,在更大程度上实现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见图1)。 2当下我国的城市综合体建筑电器自动化系统的状况 (1)首先对电气自动化系统集成信息化进行相应的阐述和分析。对对城市综合体建筑自动化技术来说,其发展同信息技术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信息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技术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对其有着重要的渗透作用,并且在其中有着具体的表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在电气自动化的管理层中,信息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对其进行纵向的渗透,当企业在运行的时候,相关的数据处理系统有着非常重要的任务和职责,其首要的任务就是对可以帮助企业在第一时间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存储和获得,在此基础上为企业的稳定、安全的运行提供重要的保障。在第一时间对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解决和处理,在此过程中,企业的相关人员能够对城市综合体建筑的施工进行动态性的管理,这种管理的方式和手段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省工作量,与此同时,还可以对企业运行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准确的掌握和了解。②在电气自动化设备和系统之中,信息技术是能够进行横向的渗透的,随着当下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都在多种行业和领域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特别是相关的微电子的不断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功能,对原本已经得到了明确的定义的设备界限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使其越来越模糊,在当下的时代中,并不能够对其进行准确的定义。(2)从城市综合体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维护方面进行相应的说明。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所以想,需要为电气自动化配备标准平台提供重要的保障,当对其进行相应的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对相关的要求和规定进行严格的遵守,当下,使用的频率比较高的是WindowsNT标准平台,在当下的时代中,电气自动化领域中,PC人机界面所占据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步一步成为了发展的主要趋势和方向,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有着相应的原因的,主要是PC具备了非常鲜明的特征和优势,主要包括灵活性和易控制等,在此基础上,能够将其为大量的用户进行相应的应用。在对Wingdows系统进行相应的应用的过程中,可以为电器自动化的使用提供更大的便捷性,同时,对相关的维护工作来说也是有着非常大的便捷性的。 3城市综合体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实际应用 (1)直流接地。近年来。我国的城市综合体建筑的智能化程度有了很大的加深,在此情况下,对于电气设备的需求在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并且所需要的设备的复杂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相关的电气设备来说,需要将多种数据信息输入其中,对能量进行相应的转换,并且将输入的信息进行相应的输出,在此基础上,对信号进行相应的扩大,进一步完成相关的逻辑动作。从系统的角度来说,可以对微电流和微电位等进行充分的应用,以此对相关的设备之间进行紧密的联系和结合,为设备的稳定、安全的运行提供重要的保障。(2)从静电接地和屏蔽接地的角度来说。对于城市综合体建筑来说,对静电干扰进行有效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人之间的行走和设备的摩擦等都会导致静电的出现。在此情况下,需要对导体的功能进行充分的应用,对可能出现静电或者是产生静电的物体和大地之间形成电气回路接地,也就是防静电接地。当对防静电接地的方式进行相应的应用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规定和要求,主要是室内的环境是需要达到相应的要求的,必须要保证其干燥和干净,实现室内所有的设施和PE线之间的多点连接。除此之外,当下的城市综合体建筑中,一般情况下,都需要对符合相关的规定和要求的接地方法进行充分的应用,使其作用得到有效地发挥,为防止电磁干扰提供重要的保障,在对相应的屏蔽接地进行设置的时候,需要实现PE线和管路两端的连接,并且需要保证其可靠性。 4城市综合体建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目标 (1)将节能作为重要的目标。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节能减排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需要对其做到足够的重视,要对社会的可持续性的发展进行有效的实现,需要对电力资源的消耗进行有效的降低,在此基础上,对电力资源进行有效的应用,对当下的能源紧张的状况进行有效的处理。(2)城市综合体建筑电气节能需要满足相应的要求,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实现。主要是满足相关的建筑物的基本功能,从更大的程度上降低能源的消耗,并且这是有着相应的目的的,主要是可以对建筑物的能源的损耗进行一定程度的减低,对消耗的具体位置进行相应的确定,并且提出相关的改进和完善的措施和手段等。 5结束语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城市建筑有了长足的进步,套对其质量进行有效地保障,需要重视其电气自动化的设计,使其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对相应的能源进行有效地节约,推动和社会的发展。 作者:冯兴波 王伟 单位:上海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 济宁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城市建筑论文: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探析 摘要: 建筑物的整体设计必须从城市规划的目标出发,确保城市规划设计的质量要求,所以设计者在对建筑物设计时需要将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关系考虑在内,这样设计出的建筑物才能被社会认可。文章介绍了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并从如何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展开了讨论,提出了具体协调两者关系的措施。 关键词: 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评审制度;建筑质量;建设基础 1概述 建筑是城市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全国各地的建筑业逐渐兴起,各种风格的建筑层出不穷,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前景。而对城市规划的设计为城市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了建设基础,它包含了对城市建设的项目的规划和施工以及维修等各个方面,合理的规划设计对建设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如何对建筑物进行设计也必须依据城市规划的要求,与城市建设的风格相适用。因此,必须科学地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使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有机结合,促进两者的共同进步。接下来具体对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具体内容以及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然后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提出相关的建议。 2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简介 2.1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含义 城市的规划,首先对城市的空间与布局格调提前分析并做出合适的计划,从而使土地被合理的利用,各个建设也得到综合全面发展,进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利用城市规划,我国的建筑、园林的建设发展空间得以扩大。在具体的规划过程中,要遵循整合、社会、安全以及经济四项基本原则,使得资源被充分地利用,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也满足人们的需求。而建筑设计具体指的是设计工作人员在对建筑物进行建设时需提前做好调查,例如任务要求、施工条件、问题分析等都要进行详细的了解,并依据这些制定合适的图纸、文件以及问题解决的措施。进而确保建筑物的实用性以及美观性。 2.2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的联系 城市规划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用性,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涉及多个领域例如建筑以及景观设计等,它考虑到城市中具体需求,同时也要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建筑设计主要以建筑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具体工作的实施时必须将城市规划作为主要的设计依据,争取保证相关的技术和建筑物的功能符合规定的要求,并严格控制建筑材料的质量以及结构的形式。总之城市规划的设计基础主要为建筑设计,一方面提高了建筑的质量;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城市规划的设计规范要求。 2.3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存在的差异 2.3.1设计目标的不同:对于城市规划来说,设计只考虑城市的发展以及人们的需要等多方面,目标不明确。目标比较多变,调控性大,整个设计为了满足规划的要求时刻在发生变化。因为城市的规划不是只针对一个问题来解决而是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的方案。然而对于建筑设计是对特定的建筑物的设计,设计的相关部门提出设计任务以后,设计的目标需要通过专业的技术来实现,并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进而向设计目标靠近。 2.3.2设计过程的不同:对于城市规划的设计过程,必须紧随城市发展的需要进行改进,整个过程所需的时间较长,对提出的问题逐渐解决,必须综合考虑城市各个领域的因素。建筑设计却只是围绕一个问题进行解决,整个设计过程本身因素的考虑比较少,只要建筑按照设计方案定期完成就可以。 2.3.3设计任务的不同: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的相关要求,对城市的整体建设和基础设备考虑全面,确保满足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对于建筑设计来说,它的主要任务来自于建筑的任务书。设计人员利用专业的知识对建筑物的设计不断进行完善,从而完成设计任务和建筑目标。 3正确处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关系的有效路径 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具有不可断开的联系,因此必须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具体过程中,必须采取合理科学的设计方案,确保二者之间独立又紧密的关系,最终促进建筑物的设计质量以及满足城市规划的具体要求。 3.1对城市规划进行科学设计 城市规划作为一种社会实践,使社会和物质空间都得到广泛的发展,在城市规划的具体过程中,设计的内容由单纯的形态发展到综合性的设计,注重多方面要求,例如材料的质量、色彩、造型等。具体的空间发展形态的变化如图1所示。对城市规划进行科学性的分析,必须做到与社会的大融合,保证居民的日常生活的居住和消费等需求。最终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进程。近年来,对城市的规划设计的相关内容越来越综合化,采用的方法和技术也多种多样。设计者要考虑到物体本身以及与其他的建筑物可不可以合理共存。 3.2建筑设计需依赖城市规划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许多设计工作者对单体以及群体建筑物进行设计时,对周围的环境没有充分的考虑进去,只是一味的追求独特性。比如,在哈尔滨城市的中华巴洛克建筑,在装饰上非常的美观,结合了国外建筑的设计理念。然而装饰太过华丽,使得建筑物本身的独特结构没有体现出来,具有的文化底蕴丢失了。对于北京的长安街的设计也同样如此,在造价合理以及设计装饰方面都比较专业,但只是表现出了建筑本身的艺术价值,却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最终失去了美感。因此建筑的具体设计还是要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建筑物和环境的和谐。 3.3制定对建筑设计的评审制度 对建筑设计制定的评审制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城市的伟大形象。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制度,才能得到优质的建筑物产品。城市的规划和建筑设计的项目,当建筑的质量高时,使得城市的发展更加迅速以及健康。若建筑的质量不能达标,则不能满足城市规划的具体要求,进而使居民不能有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对建筑设计的审核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对城市的规划具有积极的作用,通过本行业与多个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交流,从而完善建筑设计的审核制度。时刻检查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是否达到了规定的要求,保证建筑物高质量。一方面对建筑的设计方案检查使其符合城市规划的具体要求;另一方面建筑物本身的设计方案也要时刻进行改进和评审。确定了建筑本身的质量,同时与周围的环境也达到了和谐的关系。针对以上的叙述应该不断提升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掌握正确的价值取向,实施好领导的指导作用,进而保证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之间的关系得到充分的协调与发挥。 3.4严格对设计质量进行控制 为了确保施工设计的按时施工,一方面设计一定要合理;另一方面质量也要得到保障。对建筑工程的资料和要求全面的进行考察研究,制定出合理的计划。专业技术人员制定出精细的设计大纲并通过相关人员进行审核,通过以后才能实施方案。这样可以保证施工的质量达到标准。施工完成之后,必须及时地进行检查,及时检查存在的质量缺陷,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 3.5使建筑工作者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 要想做好城市的规划,技术人员必须在工作中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才能实现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规划的好坏与设计者的工作的执行能力密不可分。城市的规划就是对各种功能的合理分配,设计人员要对具体的工作者分配好每个工作岗位的具体任务和需要所付的责任。以前的工作者存在大量的问题,对当地城市的人文和地理了解得不清晰,最终会导致设计的不合理而影响城市的整体规划。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设计阶段确定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在实际的操作中要认真、细致,以免出现纰漏。同时要时刻保持创新的精神,合理地对现有的规划进行改进。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外国先进的设计理念,从而在结构和空间上都能得到创新,促进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良好的关系。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建筑设计的要求也逐渐增多。而在城市的规划过程中,与建筑设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小矛盾尚待解决。因此在对城市管理进行规划时,必须与建筑的设计相融合。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保证工程造价合理的同时也要提升建筑的质量,从而与城市的规划目标相适应。不断对建筑设计进行完善,使得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大大提升。将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关系正确处理好,进而有利于建设出更和谐美丽的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一些社会制度也开始寻求自身的改变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在我国存在了很多年的养老金制度便是如此,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保障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我国开始逐步实行了养老金制度,即离退休员工在离开单位后由单位发放养老金的制度。然而,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这种制度越来越不适应新的改变,反而造成机制冗余、没有竞争意识、工作不积极等问题,拖了经济发展的后腿,不能有效推动社会的发展前进。近年来,离退休员工的社会化管理成为一个新的趋势,即离退休员工在离开工作单位后,由所在社区承担其养老金发放及离退休员工的管理工作。电力企业也面临着同样的改革。然而在这种新的探索中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比如单位和社区的交接问题、离退休员工本身的身体和心理问题等等。而离退休员工的合理安置关乎企业的竞争力、活力,关乎社会成员的幸福感,关乎社会的稳定。因此,我们应该关注电力企业离退休员工的社会化管理问题,尽力保障企业离退休员工的物质生活,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使他们有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 一、离退休员工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现在我国电力企业的离退休员工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刚进入社会产生的不适感需要加以疏导、社会化管理中企业和社区的交接问题、一个完善的社会化管理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监督机制不成熟等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将会阻碍改革的步伐;也会对离退休员工的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加大年轻人的工作生活压力,对社会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1.心理问题 电力企业的离退休人员退休后,首先面临身份上的转变,由“公家人”变成“大闲人”,每天只有面对家庭生活和社区生活的新环境,这种身份的巨大转变使得大多数离退休员工失去归属感,对自己生活价值产生迷茫。其次,在经济收入上,离退休员工基本上只有基本工资,没有了在职时的绩效工资、福利等,这可能也会对离退休员工的物质生活有一定的影响,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直接影响了他们心理上的焦躁不安。另外,离退休员工在离职之后的社交范围和活动范围大大缩小,社交的对象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考虑到离退休员工的年龄特点,加之他们离开了生活了半辈子、奋斗了半辈子的单位,自然难以适应这种改变。因此我国电力企业离退休员工的心理问题绝对不容忽视,要加强引导、丰富他们的生活、做好心理疏导,平稳度过初期的离退休生活。 2.管理方式滞后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电力企业改进了相应的冗杂机制,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在离退休员工的管理工作上仍然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一方面,传统的管理机制、复杂的规章制度、墨守成规的工作人员使得一些离退休人员事务的办理非常麻烦。离退休人员本就年龄大了,行动不便,还要亲自跑腿,有时会让子女代办,而这又会影响子女的工作和生活;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可以大量使用互联网,如信息的公布、工作人员和离退休员工的交流沟通、离退休事务的办理等等,然而目前这方面发展得还不完善,管理方式的滞后状况亟待改变。 3.纳入社会化管理过渡阶段的问题 当前正处于离退休人员管理制度的过渡化阶段,逐渐转向以社区为依托的管理服务。在过渡化阶段,难免会发生两边交接不清楚、双方责任模糊等等,然而这些问题的受害者都是为电力企业付出了半生的老员工,因此,在过渡阶段一定要保障好离退休人员的切身利益,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离退休后的社区生活。 二、实现离退休员工社会化管理的意义 从离退休员工社会化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两方面分析:必要性。首先,我国正在进入一个老龄化的社会,加之我国本就人口多,因此老年人的生活和离退休后的福利保障日益受到关注,如果管理不当,则会加重年轻壮年劳动力的养老压力,使他们无法集中于自己本身的工作,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无益,而离退休人员自身也会有失落感。其次,我国福利制度还不够完善,需要社会分担离退休人员的管理事务,以更好地度过我国这一特殊的发展时期。最后,电力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对电力企业离退休员工的管理会影响到电力企业在职员工的工作态度,影响电力企业的企业凝聚力、向心力,影响电力行业的经济效率和效能。因此,一定要做好我国电力企业离退休员工的社会化管理工作;重要性。做好电力企业离退休员工的社会化管理工作,能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适应离退休后的社会身份的转变,养老事务逐步转向由社区承担,使他们在有什么问题的时候可以就近在社区解决,从而提升他们的幸福感。除此之外,逐步转向社会化管理,社会分担养老事务,可以有效降低电力企业的负担和压力,使电力企业专心于单位的核心工作,提高我国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促进生产发展。我国电力企业工作的离退休老员工大多属于高知识、高技能人才,对他们的社会化管理有利于使他们更好地参与社会事务,将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服务于社会,使他们在离退休之后依然能发挥个体的价值,感受到人生的意义。 三、新时期电力企业离退休员工的社会化管理策略 新时期,电力企业必须优化离退休员工的社会化管理策略,方能使离退休人员生活得更加安定,使社会青壮年专心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有利于社会和谐和社会稳定。 1.提高离退休员工物质生活 物质基础是人们生活的基本保障。离退休人员本身在离职之后的工资水平就有所降低,如果不能保证离退休人员工资的正常发放,将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质量。这些离退休老员工勤勤恳恳为单位付出了半生,一定要让他们的物质生活有所保障,保证他们的生活质量。这是对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最基本的要求。 2.增加文化生活特色 离退休人员由于没有工作,加之有些儿女不在身边,大多数时间处于比较孤单寂寞的状态,除了保证物质生活需求外,更需要关注的是他们的精神生活需求。结合电力企业离退休员工的知识水平一般较高,可以在社区组织一些诸如书法活动、茶艺、下棋等等活动,一方面丰富了他们们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也使他们增进与其他社会成员的交流和联系,充实了他们的离退休生活。 3.增强服务观念 现在对电力企业离退休员工的服务偏重于保障他们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而对他们内心更深处的需求是缺乏的,一些离退休人员在离职后产生的心理问题、儿女不在身边的孤独寂寞等等,这些心理问题也是进行社会化管理时应该注意的。因此,在对我国电力企业离退休人员进行社会化管理的时候一定要增强服务意识,扩大服务范围,真正满足离退休人员的真实需要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服务。 4.开展精神文明建设 我们要认识到电力企业离退休人员虽然已经离职,但仍然可以为社会发挥余热。他们普遍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可以为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尽一份力量;要不断地开展精神文明创新建设,使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与时俱进;结合离退休员工的兴趣爱好,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营造社区幸福和谐的氛围,增强社区的凝聚力,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四、结束语 电力企业是我国社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行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力企业离退休员工大多数为电力行业兢兢业业,做出巨大贡献,因此保障他们离退休生活的物质生活稳定,精神生活丰富多彩是十分重要的。尽管目前实行的社会化管理还存在着一些如管理机制不成熟、服务过于简单等问题,但是,只要认真重视企业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工作,完善管理机制和服务内容,就可以实现企业的持久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团结。
医院管理论文:以医院管理年活动为契机,全面促进医院发展 [关键词] 医院管理年;医院发展;医院管理 我院是一所具有70年历史的三级综合性医院,现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第一医院、厦门大学医学院教学医院。医院现有厦门、杏林、鼓浪屿三个院区,开放床位1 400余张,2006年完成门急诊量165万人次,住院病人4.1万人次。近两年来,随着海峡两岸经济区的建立,医院以建设闽西南医疗卫生中心为目标,以医院管理年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推进医院体制改革,抓好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高标准、严要求,实施“名院”“名科”“名医”的“三名”战略,推动医院各方面建设,使医院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1 高度重视,全员行动,精心组织、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 医院通过医院管理年活动,突出强化“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强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和医院管理。为加强对医院管理年活动的领导,医院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医院管理年活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制定了全面具体的实施方案,并召开誓师动员大会,传达医院管理年活动的要求,部署医院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院、科、个人三级签订目标责任状,将医院管理年活动目标标准贯彻到各自的日常工作中。在医院管理年活动工作小组的基础上,我院还成立了专职协调小组,采取集中办公、全职投入的方式,督查全院医疗质量,并结合福建省卫生厅医院管理年活动检查组检查时反馈的情况,查找薄弱环节,及时整改。进入2007年,医院还组织了病历书写质量竞赛、医师“三基”操作技能竞赛、医务人员法律法规知识与核心制度竞赛等,营造氛围,全院员工齐行动,积极投身到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各项工作中去。 2 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全面落实医院管理工作 2.1 整章建制,以制度促规范 医院管理年活动有严格的规范,以制度促规范必不可少。为此,我院以相关法律法规为准绳,结合医院工作实际,精心选择相关文件,广泛征求各部门与科室意见,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涵盖行政院务管理、临床管理、护理管理、药剂管理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等医院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制度汇编·临床卷》《制度汇编·管理卷》和《岗位职责汇编》三册,共55万字,构成我院最新的管理制度体系,使医院各项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此外,我院还编印了《医师手册》《护理管理手册》《科主任手册》《医院管理年应知应会问答》等方便实用的小册子,做到人手一册。 为加强医疗规范管理,我们根据医疗质量管理的新要求,配发中华医学会制定的《临床诊疗指南》与《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对尚未制定专业的明确指定以福建省卫生厅制定的《常见病临床诊疗常规》作为行为指南规范。 为加大依法执业管理力度,我院编印了厦门市第一医院卫生法律、法规、规章选编,严把医护人员、技术准入关,依法处理医疗纠纷。 2.2 持续改进,以监督促质量 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是医院发展和进步的根本。为进一步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与工作方式,我院开全国先河推行“首席质控师”制度,由院长担任总质控师,分管业务副院长担任副总质控师,经全院无记名投票确认80多名高级职称医师为质控师,在近50个关键环节中设置近200个关键质控点,每周选取2~5个进行检查,并记录详细的质控日志,对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报质控科,且与奖金挂钩。 “首席质控师”从环节质量入手,抓医疗规章制度的落实、诊疗质量的提高、医疗缺陷管理、重点和难点指标管理及医疗工作效率管理。通过首席质控师制度,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有关医疗质量的投诉明显下降,医疗质量稳步上升,医护缺陷进一步减少,临床医护人员工作中主动落实各项医疗法规和制度的意识加强。 2006年,我院将首席质控师制度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即按照医院管理年活动要求,扩大质控范围,在做好医疗、护理质控工作的基础上,增加院感、检验、影像、药学等多科室、多项目的质控检查,把控制手段从反馈控制转向现场控制,使首席质控师制度深入到医院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方面,全方位提高医院诊治质量与服务水平,使医疗质量管理与整改更全面、更及时、更科学,达到医院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要求。2006年,首席质控师检查归档病例778份,死亡病历299份,在架病历2 000多份。针对病历书写不规范问题,我院举办了病历书写知识讲座,聘请北京协和医院朱燕宁教授等为全院医务人员讲授病历书写知识,全面提高我院病历质量。 以积极推行落实首席质控师制度为切入点,医院对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三者齐抓共管,以预防为主,重点突出环节质量监测,通过全院性检查、关键环节重点检查、定期或不定期抽查狠抓环节质量,并建立医疗工作缺陷档案,将各科室、工作人员个人一年中医疗缺陷发生情况与晋升、评优等合理挂钩。 在落实质控师制度的同时,医院认真落实三级医师查房制度、门诊与急诊首诊负责制度、医师值班与交接班制度等核心医疗制度,严格监测监控抢救质量、手术麻醉质量和医技检查质量,扩大“三基”训练与考试范围,并提高通过率,狠抓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健全各专业委员会机构的职责、功能与工作制度,全面提高医疗与护理水平。2006年我院组织了593人次“三基” 理论考试,266人次技能观摩,2 408人次“三基”技能操作考试,对成绩未达标者给予了处罚。 为加强质量管理,减少医疗差错,医院还开设了科主任质量讲评会,参加人员有各系统科主任、职能科室主任、院领导、资深老专家。质量讲评会由各科主任介绍科室学科建设与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职能科室对提出的问题现场协调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问题提交院党政领导办公会研究解决。为了加强高级职称医务人员质控意识与管理水平,医院规定凡晋升副主任医师人员必须到医务部轮转,晋升主任医师人员必须到质控科轮转。 2.3 引人育人,以人才促发展 本着“医院要发展,人才是根本”的精神,医院加大力度引进优秀人才。为引进优秀的高学历人才来我院工作,医院专门成立人才服务领导小组,成立若干个人才猎头小组,提前策划人才需求,成立人才培养与引进工作委员会,举办博士见面恳谈会与在院博士座谈会,想方设法引进人才。两年来,医院共引进近两百名优秀硕士和博士。 在引进人才的同时,医院着力留住优秀人才,并大力弘扬老一辈“一院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启动了“十大名医”评选活动,通过医院快报及院区宣传栏、院报、医院网站等媒介在全院乃至全市掀起“树名医,学名医”氛围,激励全院人员同心同德,以昂扬的精神投入到医院管理年活动工作中。 为更好地给医院重点人才施展才华搭建平台,我院在厦门市率先出台了七项人才激励措施,促进学科建设发展,为减轻学科带头人的行政事务压力,医院为学科带头人配备事务助理,同时还设立专项经费资助重点人才继续深造,并已选派两位骨干前往新加坡学习,三十多位学科带头人应邀参加国外知名医学院与医学科研机构组织的学术交流;同时我院与福建医科大学联合培养在职研究生工作已获批准并已正式开课。为全面提高人才综合实力,医院邀请新加坡、台湾以及泛太平洋管理研究中心的医院管理专家举办院领导班子、中层干部与支部书记培训,并将培训与科主任论坛相结合。 医院管理论文:对当前医院管理会计的研究 摘要:现代医院管理会计是结合管理会计学和医疗卫生改革的实践经验建立起来的一门新的边缘性学科,是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产物。本文就建立医院管理会计学科体系提出一些见解,以促进医院管理会计学科的建设发展。 关键词:医院管理;管理会计;经济 前言 管理会计(Managerial Accounting)也称为内部报告会计,主要是根据企业内部管理部门的特定要求,提供决策所需要的经济信息。管理会计具有强烈的“内向性”,其主要目标是向企业内部相关的信息使用者提供满足决策需要的会计信息。 管理会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内部强化经济管理而产生的,是生产力和科学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我国,管理会计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目前已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管理会计学科体系。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进一步显示出了管理会计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在经济全球一体化下,管理会计学科的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一、管理会计与其他会计学科之间的关系 (一)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作为现代会计的两大分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同属于会计系统。医院管理会计也不例外。财务会计是衡量医院的总体业绩,主要是定期向医院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反映医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信息资料,其主要服务对象是医院外部与医院有利害关系的各个方面。财务会计应用信息的方式主要是客观反映和监督已完成的事项,以医院整体为服务对象。财务会计必须严格遵循国家统一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否则其会计信息将失信于医院外部的利害关系人。医院管理会计重要的一个职能是衡量医院各科室(部门)的业绩,主要是根据医院内部各级管理部门的需要,提供满足医院管理者经营决策所需要的经济信息,以提高医院内部经营管理为目的,其服务对象是本医院内部。并对财务会计信息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为医院经营决策提供预测方案,控制经营活动全过程。管理会计着眼于医院的未来发展,它扩大了财务会计的职能,前瞻性地为医院未来发展进行预测,以尚未发生的事项为处理对象,筹划医院经营活动,预测未来经济效益,或对某一经营项目的多个实施方案进行预测、评估,目的是产生最佳决策方案。医院管理会计无须遵循财务会计的法规和制度,不受公认会计准则的制约,可以从医院实际出发,制定内部管理会计制度和方法。从时间上讲,管理会计可以根据内部管理者的需要确定会计期间;从范围上讲,可以灵活安排医院、科室、部门、班组及至个人的经营目标和经济责任;从方法上讲,可以灵活多样地采集各种数据,应用多种计量单位,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为医院管理者提供各种性信息资料,为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二)与成本会计的关系 成本会计与医院管理会计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成本会计是医院管理会计的前身,是医院管理会计的资料来源,它服从于医院管理会计所体现的战略决策。成本会计的首要任务是进行成本确认、分类、归结、计算、分摊等。医院管理会计是围绕着医院经营决策和内部成本控制,进行科学预测和评估。 二、现代管理会计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院逐步实行了医院与科室、部门之间的两级核算,并建立了相关的岗位责任制和一系列的核算制度,增强了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的经营意识和成本意识。以经营管理为手段,促进医院努力开源节流、增收节支、降低医疗成本消耗、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解决“看病贵”问题,促进医院健康发展,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由此可见,管理会计已在医院经营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已被广大医院管理者运用,是财务会计、成本会计所不能替代的。现代医院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一是为医院各级各类管理者提供客观、科学、实用的内部会计信息及分析意见;二是以现代管理会计的核算方式,技术方法及其实施过程,积极参与医院经营管理。管理会计是以“管理”的形式,促进“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是推动医院实现科学化经营, 合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管理会计以特定的组识形式,运用预测、决策、分析、评估等现代管理技术方法,为医院的经营活动提供各种科学、优选的决策方案,并在实际工作中监督控制、及时反馈、科学修正,以不断提高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因此,现代医院管理会计,使会计职能上升到综合管理的高度,是从科学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上参与医院经营管理的全过程。经济越发展,管理会计越重要。 三、有效发挥医院管理会计职能的几点建议 (一)设置总会计师制度,加强管理会计工作 医院管理会计无论作为一门新兴管理学科,还是在医院管理实践中有待开发应用的一门新的技术方法,都必须以总会计师及其相应的工作制度加以保障。我国医院经济正面临着入世后市场经济一体化的机遇和挑战。在这时期医院管理会计是医院改革开放、实行全成本核算、单病种限价、有效降低医疗成本、解决“看病贵”问题与国际卫生质量标准接轨的有力保证。医院的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三者必须由总会计师加以协调,实行总会计师负责制,建立总会计师——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科室核算员为一体的会计管理核算体系。服务监督医院经营管理全过程,为医院有序经营,健康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二)加强管理会计在电算化中的应用 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医院的应用率普遍较低,削弱了管理会计的作用。管理会计的软件开发严重滞后,使得一些复杂的计算公式和方法无法运用,这是造成管理会计在医院管理中应用缓慢的原因之一。目前,多数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医院,仅仅停留在事后算账的水平上,不具备进行事中控制和事前预测的能力。因而,计算机网络化建设是实现医院科学化管理的必然趋势,是有效发挥现代医院管理会计职能的物质基础。 综上所述,现代医院管理会计学是会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医院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建立我国医院管理会计师协会,推动管理会计的全面发展 建立医院管理会计师协会不仅能推动医院管理会计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而且能强化医院管理会计的社会地位,增强管理会计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是广大管理工作者和管理会计学习交流工作经验的场所,也是培养管理会计的基地。 医院管理论文:医院管理会计的构想分析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浪潮的推动下,全国医疗体制、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正在深入开展,医院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增强生存与竞争意识,满足广大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是摆在医院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而试行医院管理会计能在这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医院管理;管理会计;构想 一、试行医院管理会计 在我国70年代末,国内企业开始了对管理会计的理论探讨,之后企业中有较高素质的经营者开始了管理会计运用的新尝试。随着国内经济体制、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企业大力试行管理会计有了新的外部条件。目前,在医院管理中,管理会计应用极少,综观医院面临的竞争环境,推行医院管理会计,及时给经营管理者提供各种会计信息,定能促进医院的各项重大决策更趋合理化和科学化。 二、医院管理会计的工作范围和方法 医院管理会计的工作范围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 1.预测与决策 预测与决策主要是为单位管理者预测前景、经营决策和规划未来等经济活动服务,其主要任务是确保医院的各项资源(含人、财、物)得到最经济、最合理、最有效的配制和应用,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例如医院大批量使用的制(合)剂产品来源问题,是自行配制还是购买成品,哪种方式最经济实惠,运用管理会计中的相关方法通过分析可获取节约成本、获利最多的优化方案。另外,药品的库存数量应为多少时既能保证医院运转的正常需要,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库存药品占用资金数额等方面的问题,都能通过管理会计的相关方法分析得出。 2.规划和控制 规划与控制主要是为医院管理者反映和分析过去以及规划控制现在的经济活动服务的。主要目的是有效控制医院日常经济活动,明确各职能科室的经济责任,并对各科室的经营业绩进行正确评价、考核及奖惩,及时正确地调整和完善科室和医院的未来发展规划。例如医院基本建设项目投入是总体规划,分期实施还是重复建设,连年征战,运用业绩评价会计,对医院多年基本建设过程和财务收益、银行借贷进行综合评价,可以给经营决策者提供极具科学而有力的依据。又如医院临时工聘用数量的多少,医护人员合理的配比,行政后勤管理部门的设置均可通过评价进行分析,进行合理的有效控制。 医院管理会计中常用的方法是财务分析法以及本量利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等。它是通过对财务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的一个综合体。 三、试行医院管理会计的主要影响因素 1.管理会计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单位领导的重视程度 由于财务会计工作具有及时性、连续性、系统性的特点,因而其采用的程序与方法具有在实践中应用的客观必然性,即如果没有财务会计工作,单位就无法掌握其全部经济活动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不管单位领导重视与否,财务会计都是各行业必须要进行的一项日常性工作。管理会计根据单位内部经营管理的特定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与程序向单位内部各级管理人员提供有选择的、部分的和不定期的管理信息,以便单位管理部门能够根据这些管理信息对有关经济活动进行规划、决策、控制与业绩评价。但是与财务会计不同的是,管理会计并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一个单位是否在日常工作中应用管理会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单位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对管理会计的了解与重视程度,如果企业领导缺乏对应用管理会计重要性的认识或对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与方法知之甚少而不应用管理会计,而是凭过去的经验或主观判断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规划、决策、控制与业绩评价,可能并不影响其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尽管由此可能会导致单位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下降,但这种不利影响需要通过应用管理会计之后产生的效果对比才能体现出来。因而,单位在实践中是否能够主动地应 用管理会计,则取决于单位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的观念更新,即是否能够将管理会计视为一项有助于加强单位内部经营管理和提高单位经济效益的经常性工作。只有得到单位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的重视,并且单位拥有掌握管理会计基本知识的专业人才,才能够使管理会计得到有效的推广和普及应用。 2.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专业人员 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运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会计人员素质高低来体现的。素质系指会计人员知识层次、知识结构、价值观和职业水准。它不仅要求会计人员掌握现代科学管理、数学、预测学和经济学方面的知识而且还应了解心理学、行为学等社会科学知识。同时建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加强会计人员培训,提高会计人员应用微机的能力,尽快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专业人员,是推行医院管理会计的重要条件之一。 3.力争实现单位内部的管理会计工作制度化 为确保管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必须在单位内部建立起与财务会计部门平行的管理会计部门,由专业人员负责管理会计工作,并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以便考核评价单位管理会计师的工作业绩。 四、医院管理会计推行设想 1.增强医院主要领导的管理意识 能否成功推行管理会计,医院主要领导的管理会计知识和素质培养显得十分重要,没有他们的支持和参与,推行是一句空话。通过参加管理会计培训班或自学有关基本知识和相关知识,使主要领导增强管理会计意识,不断完善自己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的认识,可为顺利推行医院管理会计打下最重要的基础条件。 2.培养医院管理会计人员 从现有财务人员中培训专业管理会计人员,通过培训,系统地掌握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3.组建医院管理会计科 为防止机构繁多,便于协调工作,组建的医院管理会计科可与财务科合署办公,但管理会计科必须配备初具管理会计知识的干部和会计人员,并由院领导明确工作职责、任务,如定期提交分析报表、专题报告、项目预测分析、评价、建议,适时列席部分院级工作讨论会等等。 4.开展医院经营财务专题分析 (1)固定资产投资合理性分析。针对近几年连续不断的基本建设项目进行回顾和再评价,尤其是银行信贷投资效益分析,为今后医院基本建设立项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2)医院经营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大力加强对各部门人力、物力消耗使用的控制是提高经营管理效果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各科室实际人员费用及材料消耗的统计分析制订出合理的消耗指标,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3)物资采购预测和决策分析。医院每年的医疗设备和药品采购资金额巨大,任何盲目的设备采购和药品库存积压都将给医院带来资金上的浪费和周转困难。因此,事前做好预测分析工作,制订资金使用计划,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总之,管理会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具有参与决策的作用,为经营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尽管目前普遍推行尚存在不少问题,但管理会计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是不容置疑的。各单位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应用,不断探索,总结提高,使管理会计在医院的经营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医院管理论文:分析政治思想工作对医院管理的作用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医疗事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政治思想工作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也是医院所要考虑的,政治思想工作的观念也要跟着转变;现在医院的种类众多,很多私营及公立医院都比较注重于宣传和包装及人才的引进,所以各大医院人才的素质需要持续提高;医院管理工作通常形成“一人一岗”的模式,这种缺一不可的“整体链”已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并且环环相扣,这也给政治思想工作提出了考验。如何把政治思想工作合理运用到医院管理的大环境中,指导医院各项工作更好更快的发展,将是我们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 1 当前医院政治思想工作现状 就目前医院政治思想工作发展的现状来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1.1 有较强的行政化倾向 在医院管理过程中,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在处理上有问题。以院领导为首的党政领导班子事先商定的事项很少征求下级部门负责人的建议;对于重大问题的商榷,通常缺少充分研究及决议的形成,大部分情况下都由相应领导说了算,行政化倾向太过突出是目前医院政治思想工作的首要特征。 1.2 有突出的医患沟通问题 在医院管理过程中,由于政治思想工作的不到位,医务工作者对自身缺乏充分的认识,缺乏主动、积极的工作态度,个别人缺乏高度的责任心和警惕性,不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导致医患沟通障碍,不仅影响医院服务质量,也对医院规范化管理造成不利影响。 1.3 有较明显的随意化倾向 对于政治思想工作,很多人都认为那些所谓的制度都是“软指标”,只是随口说说而已,没有具体的可操作性。属于可有可无的工作。 2 分析医院政治思想工作的具体问题 针对医院政治思想工作的特征,我们可以看出其存在的问题众多,虽然不同的问题存在个体差异,但是其普遍性是存在的,对于目前笔者所在医院的政治思想工作的具体问题,可以总结如下: 其一,思想认识有偏差。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将政治思想工作与救死扶伤、提高医疗质量相结合,医务人员对医术还不够钻研、对病人还不够细心。 其二,民主制度不健全。医院管理中,政治思想工作不能落到实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民主制度不够健全。很多医疗事故的多发都体现在民主制度的不完善上,医生医术的不精湛导致多起医疗事故发生的同时,互相推诿则是问题主因。 3 浅析政治思想工作对医院管理的作用 如何解决医院党建工作中存在问题?如何发挥政治思想工作对医院管理的作用?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3.1 有效发挥筹划组织作用,保证医院发展方向的正确性 在医院管理的具体事务中,通常工作头绪众多且琐碎,要保证其政治思想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对医院管理起到积极作用,就必须加强统筹,理顺上下关系。具体可以从三方面来体现: 其一,心领神会上级意图。领会上级的指示精神是政治思想工作的基本。作为医院管理工作者及相关工作人员,首先要保证心态,知道政治思想工作的根本意义,明确上级的根本要求、具体标准及问题的基本构成,要从内心深处理解领导的意图和所希望达到的目标,从根本上把握政治思想工作的核心。 其二,要注重加强调查研究。沉到基层、深入医院基层工作,主动调查了解情况,真正弄清医护工作者的思想状况,切实掌握医院的运转状况,准确把握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从而结合本医院的实际,设计特色鲜明、务实管用的载体,增强政治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其三,要做好统筹结合工作。不管是在规定的制定还是部署相应的工作上,提倡同步推进、共同筹划。要将政治思想工作深刻贯彻执行到具体的工作中来,使得上下之间相互贯通,相得益彰。 3.2 要充分发挥指导帮带作用,着力增强企业发展建设质量实效 这一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 首先,抓好试点帮带。因此要区分不同职位、不同层次搞好试点,帮助他们掌握有关要求和基本方法,理清筹划思路,切实培养一批政治思想工作的明白人、带头人; 其次、加强挂钩帮带。建立党委挂钩联系点制度,明确规范帮抓促学责任,确保医院每个一线职位都有一名领导和机关干部对口帮学;要围绕每个在职人员遇到的难点问题、思想困惑,面对面、一对一教地搞好解疑释惑; 最后、善于总结帮带。积极探索医院政治思想工作的特点规律,及时宣扬学习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总结形成好的经验做法来指导开展创建工作,切实使每个基层部门、每名员工学有目标、学有榜样。 3.3 要将检查落实工作进行到底,推进医院发展建设 医院政治思想工作必须要长期坚持才能取得成效。针对于目前医院政治思想工作出现先紧后松等状况,必须采取强有力的监督措施,确保政治思想工作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具体作用。要做到这点,需要从以下几点考虑: ①对自身的职责尽快落实。要将党政丝线工作作为医院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进行落实,将其纳入医院管理的饿议事日程。保证医院所有工作人员在各司其职的过程中人尽其责,推进政治思想工作的的进一步落实。 ②健全并落实考评机制。对于不同类别及不同职位的医院工作管理人员的考核标准进行量化及细化,对于每年、每季度、每月对每个医院员工的政治思想情况做以考评,运用科学的考评机制强制政治思想工作在医院管理工作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保证各项工作质量的提高。 ③注重跟踪落实工作。利用 检查及蹲点等多种机会,及时了解医护人员的思想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一一击破,保证政治思想工作在每个人心里行之有效。 此外,政治思想工作对医院管理的作用还表现为可以发挥充分的服务保障作用,创造出医院发展的良好环境;梯次昂模范带头作用,让医院管理工作更加好执行,这里由于篇幅的限制就不再赘述了。 4 总结 综合全文,政治思想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医院管理的作用非常深远,对于医院运用的顺畅及其成本估算等很多工作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作为相关工作者,我们必须正视医院政治思想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针对性的解决相应的问题,才能让此项工作更为顺利的完成,保证医院的长足发展。 医院管理论文:探讨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论文关键词】财务统计信息 医院管理 应用 成效 【论文摘要】医院财务统计信息不仅仅是衡量医院经济效益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医院了解所服务地区医疗卫生需求、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的平均费用等重要信息的来源。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财务统计信息作为医院管理的隐形策划者,其作用越来越显著,也日益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和青睐。本文根据我院在管理中对于财务统计信息的应用和把握,总结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成效,从而为医院进行有效科学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财务和管理逐渐成为一对不可或缺的孪生兄弟。医院要在医疗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基础作用,由财务部门负责向管理部门提供准确适用的财务统计信息,而管理部门要及时开发利用这些统计信息,充分发挥信息在指导和预测医院工作中的巨大作用。我院作为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早就开始重视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医院管理层采取健全财务统计信息管理制度、实现医院财务统计信息现代化、重视财务统计信息的基础工作等措施,切实加大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一、财务统计信息的开发利用 (一)观念的转变和学习 随着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管理层已经认识到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发现到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财务统计信息资源,并对其深入开发利用,以使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服务方式上。为了更好地进行医院管理工作,财务统计信息要从单纯的记账、算账工作转变为核算、监督职能的财务管理机构,力求把那些敷衍了事的“死数据”变成活的有用的信息。通过相关财政政策、法规等理论方面的学习,并借鉴兄弟医院的成功经验,财务人员自身也认识到积极开展财务统计信息服务不仅仅有利于促进医院,而且对于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也很有益处。 (二)健全财务统计信息管理制度 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规则和制度的约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财会工作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提高财务统计信息的服务质量,也必须建立一种适合的财务统计信息制度,从而完善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和管理体系。我院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强化了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要求财务人员除了日常工作,还要逐步建立财务数量信息、定期整理和反馈财务制度、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负责财产清查制度、会计报表分析和资料存储等工作,同时能正确处理好财务、核算和统计工作的关系,做到积极开发和利用财务统计信息,以加强财务信息与核算、统计的联系。 (三)从基础做起,由小看大 医院财务基础工作包括报表制度的建立、原始资料的收集、数据的维护、数据的核算等,要保证基础工作的有效性,责任到人是关键。首先,财务部门有专门人员负责数据的维护和计算机的安全,加强与医院计算机网络管理部门的日常沟通,防止病毒、黑客的袭击,确保财务各项信息的安全;其次,完善财务报表制度,充分做好原始凭证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以保证财务统计信息资料的科学准确性;最后建立有效财务监控系统,从方法、组织等方面对财务统计信息中的数据误差进行预防和控制,以保障统计数据的质量。 (四)实现医院财务统计信息现代化 信息化的到来给会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条件,信息化的到来提高了财务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和速率,有效减轻了财务人员工作的复杂繁琐,同时也降低了错误率。我院财务部门很早就开展了会计核算电算化工作,并且根据医院his系统的完善程度,计划逐步加强数据挖掘方面的工作,使得统计出的财务数据更有针对性,能更好的服务于医院管理。 二、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一)医院资源有效配置的依据 如何有效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合理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每一位优秀的医院管理者曾经一直考虑过的问题。而医院财务统计信息是医院管理者有效开发利用本单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依据。在财务统计信息中,我院管理者依据财务统计信息的具体情况,对资金流向进行了合理的安排,从而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医院发展急需的项目上,以确保医院建设的需要,真正做到物有所值;另外,医院领导在购置大型医疗设备前,依据财务统计信息,先进行市场调查和论证,能够真正做到依据地区卫生资源分布情况来配置资源,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在医院服务管理方面,管理者还依据财务统计信息,根据医院的门诊量、业务收支和床位周转率等具体信息,对病房的床位规模进行合理规划,从而改善了门诊和住院条件,得到上级管理部门的肯定,并且最大限度地满足就诊患者的需求。 (二)科学决策的前提保障 财务统计信息是医院领导科学决策的依据和前提保障。通过财务统计信息表,医院领导不但可以了解业务收入、医疗成本等经济效益,还可以同时了解所服务地区的卫生需求、门诊住院病人的平均费用、药费比重等其他重要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制定出了具体的适宜我院发展的业务发展计划,同时调整各科室设置,做到了人、财、物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在掌握具体数据的基础上,及时确定和调整了我院的发展战略,做大规模,做强重点科室,从而增强了我院竞争力。 (三)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依据 衡量医院管理水平高低的指标主要是各种医疗指标和经济指标,更具体一些是指医院固定时间的门诊人次、住院人数、单病种费用和药品费用所占医疗收入的比重等。近几年来,我院利用这些财务统计信息,不断总结和完善,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对医疗费用实行结构调整,严格控制药品费用的比重,尤其是针对医保病人,保证他们的平均费用能处于合理的水平,从而既赢得了患者和家属的称赞,同时也为医院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医院也因此在近几年的市级考评中一直名列前茅。 三、小结 本文通过我院财务统计信息应用的一些实际措施和效果,强调了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目前,财务统计信息越来越引起医院的重视,它不再仅仅是医院利润盈亏的一种象征,在现代化的今天,它对于医院管理的预测作用甚至超过简单的经济效益评估功效。 医院管理论文:医疗保险制度对医院管理体系的冲击 摘要: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是解决目前国内就医问题的利剑,而医院管理体系必将随着医疗保险体制改革而大幅度的改革。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和医院管理体系改革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医院必须转变立场,重新定论,加强自身管理,以适应市场。 关键词: 医疗保险制度;医院管理体系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劳动法》的普遍实施、国务院关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医院的经营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病人选择医院、医药分开、全新的医保政策,都将医院推入了市场竞争。目前城镇医院的就医患者仍以公费医疗为主,且私立医院的不断扩张,已使医疗市场面临供大于求的局面。能否适应医疗市场的变化,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护质量和服务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将决定医院的生死存亡,每位医院管理者都应有清醒的认识。 1 当前医院管理与医疗保险之间的关系 旧的公费医疗制度已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规律,以前是卖方市场,医疗费用由国家承担,医院可以通过扩大规模来满足自身的发展要求。患者与医院间的关系是“求医”与“被求”的关系,医院始终有种衣食无忧的感觉。随着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新的医保政策,并且新的《社会保险法》亦在制定之中,随着法制的完善,医患间的关系亦随之改变,患者作为消费者有了很大的选择空间,并且中间多了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监督,对医院的限制也越来越严格,这就要求医院必须转变立场,重新定论,加强自身管理以适应市场。加强医院管理,主要在于管理好人才、服务质量、降低管理成本3个方面,培养和吸引高级人才是医院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前提,也是决定医院能否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的保障,而物美价廉则是吸引客户的不败策略。绝大多数的医院提供的是普通医疗服务,同样是阑尾炎,很难区分出不同医院的医疗质量,而在此时价格则成为病人的首选。在降低成本方面,以前医院做的远不如企业,这也是由行业特性决定的,而随着医改的普遍推行就迫使医院进行改革,以适应市场,医院应当在通过提供优质服务吸引病人的基础上,还应该提供不同层次的医疗保障服务。根据国务院的精神,各省纷纷出台了不同的医保政策和实施细则。在城市享受医保政策的职工人数在不断地增加,这就成了一块巨大的奶油蛋糕,谁能把这块大蛋糕的主体弄到手,谁在医疗市场上就占有了主导地位。于是医保定点就诊医院的确定及适宜于医保政策的管理模式就成了各医院的竞争与改革的方向。 2 医疗保险对医院管理体系 提出了新的要求医保对医院的信息系统(his)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医保实施中,给付和汇总核查工作需要医院的配合,做大量的工作。对于门诊病人来说,各地就诊基本都采用了ic卡,这就要求医院门诊起码要拥有ic卡读写设备。比较理想的方案应该包括医院给医保部门上报就诊病人的费用细目,以供审查和汇总分析使用。这样,医院就需要建设功能比较完整的门诊收费系统和培养一批熟练使用计算机收费的操作人员。目前,全国很多省市建设了医院与医保中心实时联网的收费系统,起到了实时反馈参保患者费用的作用。因为脱机处理不能及时了解患者保险费交纳情况、就诊资格、费用超支情况,可能还有假冒用户就诊。但是,我国城市通讯公网的质量、服务、价格普遍不能令人满意,价格高、速度慢、服务质量差,安全和可靠性不高,在此基础上建设大型实时网络风险度极高,尤其是大型城市。ic卡付费系统与医院门诊收费系统互联有一个十分突出的技术问题,就是ic卡写卡权利是否可以向医院计算机部门开放。如果不开放,医院很难将门诊收费系统和ic卡读卡机互连,造成门诊收费双重操作;如果开放,众多人员拥有写卡权利,很难保证密码不被泄露,不能保证系统安全。如果由医保部门统一配备门诊系统,很难满足不同医院的不同需求,与门诊和医院信息系统其他模块互连又成为难题。因此,需要很好地研究解决的方法。对于住院病人,医院需要分别计算自费部分和医保费用,向医保部门上报病人费用细目。病人在住院处建立计算机病案首页,病房护士每天将病人的全部医嘱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系统自动划价收费,病人出院时由计算机结算并打印费用细目。患者持费用清单到相应的医保管理部门报审。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费用计算准确及时,同时强化了住院病人费用管理,堵塞了大量因管理不善造成的药品丢失和浪费、检验检查的漏费和搭车开药等问题。这种模式可以很容易地与医保部门连机,通过网络直接报审,满足当前医保细目审查的要求。 3 医疗保险制度与医院管理之间的相互促进医保的中心目标 是利用有限的资金,为参保人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医院减人增效,降低医疗成本应是医院管理适应医保改革的主要手段,但在现有体制下实施非常困难。在医保政策的压力下,医院很可能仅仅通过降低医疗服务水平达到降低成本,而达不到真正降低医疗成本的目的。这同很多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问题十分相似,一些企业甚至到了即将倒闭的时候,还不能实现留住优秀人才,分流多余人员。这些都需要医疗行政部门和医保管理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创造医院体制改革的良好政策环境,才能在根本上解决问题。患者是医疗市场的买方,医院的繁荣有利于患者的长远利益。目前,医院主要依靠医疗收入维持正常运行,医疗科研和新技术的引入,也主要依靠创收和医疗收入的支持。按照现行收费政策,基本不能实现优质优价,将限制医院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另外,通过医保引入市场竞争,需要医保结合医疗市场发展的整体规划,细化政策,形成公平的市场竞争,以促进卫生事业的良性发展。 医院管理论文:探析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摘 要】医院财务统计信息不仅仅是衡量医院经济效益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医院了解所服务地区医疗卫生需求、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的平均费用等重要信息的来源。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财务统计信息作为医院管理的隐形策划者,其作用越来越显著,也日益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和青睐。本文根据我院在管理中对于财务统计信息的应用和把握,总结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成效,从而为医院进行有效科学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财务统计信息 医院管理 应用 成效 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财务和管理逐渐成为一对不可或缺的孪生兄弟。医院要在医疗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基础作用,由财务部门负责向管理部门提供准确适用的财务统计信息,而管理部门要及时开发利用这些统计信息,充分发挥信息在指导和预测医院工作中的巨大作用。我院作为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早就开始重视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医院管理层采取健全财务统计信息管理制度、实现医院财务统计信息现代化、重视财务统计信息的基础工作等措施,切实加大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一、财务统计信息的开发利用 (一)观念的转变和学习 随着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管理层已经认识到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发现到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财务统计信息资源,并对其深入开发利用,以使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服务方式上。为了更好地进行医院管理工作,财务统计信息要从单纯的记账、算账工作转变为核算、监督职能的财务管理机构,力求把那些敷衍了事的“死数据”变成活的有用的信息。通过相关财政政策、法规等理论方面的学习,并借鉴兄弟医院的成功经验,财务人员自身也认识到积极开展财务统计信息服务不仅仅有利于促进医院,而且对于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也很有益处。 (二)健全财务统计信息管理制度 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规则和制度的约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财会工作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提高财务统计信息的服务质量,也必须建立一种适合的财务统计信息制度,从而完善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和管理体系。我院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强化了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要求财务人员除了日常工作,还要逐步建立财务数量信息、定期整理和反馈财务制度、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负责财产清查制度、会计报表分析和资料存储等工作,同时能正确处理好财务、核算和统计工作的关系,做到积极开发和利用财务统计信息,以加强财务信息与核算、统计的联系。 (三)从基础做起,由小看大 医院财务基础工作包括报表制度的建立、原始资料的收集、数据的维护、数据的核算等,要保证基础工作的有效性,责任到人是关键。首先,财务部门有专门人员负责数据的维护和计算机的安全,加强与医院计算机网络管理部门的日常沟通,防止病毒、黑客的袭击,确保财务各项信息的安全;其次,完善财务报表制度,充分做好原始凭证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以保证财务统计信息资料的科学准确性;最后建立有效财务监控系统,从方法、组织等方面对财务统计信息中的数据误差进行预防和控制,以保障统计数据的质量。 (四)实现医院财务统计信息现代化 信息化的到来给会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条件,信息化的到来提高了财务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和速率,有效减轻了财务人员工作的复杂繁琐,同时也降低了错误率。我院财务部门很早就开展了会计核算电算化工作,并且根据医院his系统的完善程度,计划逐步加强数据挖掘方面的工作,使得统计出的财务数据更有针对性,能更好的服务于医院管理。 二、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一)医院资源有效配置的依据 如何有效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合理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每一位优秀的医院管理者曾经一直考虑过的问题。而医院财务统计信息是医院管理者有效开发利用本单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依据。在财务统计信息中,我院管理者依据财务统计信息的具体情况,对资金流向进行了合理的安排,从而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医院发展急需的项目上,以确保医院建设的需要,真正做到物有所值;另外,医院领导在购置大型医疗设备前,依据财务统计信息,先进行市场调查和论证,能够真正做到依据地区卫生资源分布情况来配置资源,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在医院服务管理方面,管理者还依据财务统计信息,根据医院的门诊量、业务收支和床位周转率等具体信息,对病房的床位规模进行合理规划,从而改善了门诊和住院条件,得到上级管理部门的肯定,并且最大限度地满足就诊患者的需求。 (二)科学决策的前提保障 财务统计信息是医院领导科学决策的依据和前提保障。通过财务统计信息表,医院领导不但可以了解业务收入、医疗成本等经济效益,还可以同时了解所服务地区的卫生需求、门诊住院病人的平均费用、药费比重等其他重要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制定出了具体的适宜我院发展的业务发展计划,同时调整各科室设置,做到了人、财、物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在掌握具体数据的基础上,及时确定和调整了我院的发展战略,做大规模,做强重点科室,从而增强了我院竞争力。 (三)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依据 衡量医院管理水平高低的指标主要是各种医疗指标和经济指标,更具体一些是指医院固定时间的门诊人次、住院人数、单病种费用和药品费用所占医疗收入的比重等。近几年来,我院利用这些财务统计信息,不断总结和完善,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对医疗费用实行结构调整,严格控制药品费用的比重,尤其是针对医保病人,保证他们的平均费用能处于合理的水平,从而既赢得了患者和家属的称赞,同时也为医院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医院也因此在近几年的市级考评中一直名列前茅。 三、小结 本文通过我院财务统计信息应用的一些实际措施和效果,强调了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目前,财务统计信息越来越引起医院的重视,它不再仅仅是医院利润盈亏的一种象征,在现代化的今天,它对于医院管理的预测作用甚至超过简单的经济效益评估功效。 医院管理论文:浅析医院管理理论 医院管理学是管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医院管理与医学科学是密切相关,它同时综合了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这些基础理论及相应观点为医院管理提供了扎实的理论支持。 医院管理是指医院法人及管理者随着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为了保证医院医疗活动有效进行,合理配置医院内部各种资源,协调医院员工的各种人际关系,医院员工获得高昂斗志和成就感,实现协作效率与协作效用,实现医院的既定目标,而运用一定的管理职能和手段对医院的医疗和管理等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活动过程[2]。本文在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医院管理的理论框架,提出了医院管理系统的基本思想和运行保证、运行前提、运行机制、运行环境和系统特性等。 医院管理系统以管理科学化为主要内容,不仅局限于实际操作的医疗技术管理,还扩展到对整个医疗服务过程的全程管理,注重分层次的多元化管理;以全员为主要行为主体,加强人力资本管理,将全面的薪资体系作为系统的“润滑剂”,实现人员与医院之间全面和协发展;以创新为实现途径,不仅坚持医疗技术的创新还要兼顾管理模式的创新。医疗技术的发展不断促进医院管理观念、管理方法和管理组织机构的不断发展,而创新型管理观念的培养、方法的实施与组织的构建刚好极大地促进医疗技术的创新,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而促进它们之间的良性循环发展是医院管理系统的重要目标;以系统协调化为发展方向,不断地扩大开放,深化内涵管理改革,增强系统内部的物质能量和扩大系统与外界的物质能量的交换,保证系统由平衡状态走向动态平衡状态。 1 科学化的医院管理为主要内容 科学管理是指采取对医疗服务过程的合理设计、实施,能够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医疗服务中的各种资源,有效地降低医疗成本[3]。 科学的进行管理可以使医院资源包括人、财物和信息等进行准确、科学的反馈,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依据,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与措施,医院可以形成一种螺旋向上式的良性循环轨道。医院在进行科学管理时,在人、财、物、信息等资源方面达到最合理配置,从而使医院的技术优势、科研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使医院随着医疗市场的变化,获得应有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更好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2 医院的全体员工为主要行为主体 直接参与到医院内的各个部门各个科室医疗服务中的各层次的全体员工是医院管理系统的行为主体,是医疗服务产品的提供者,能够保证医疗服务产品的实施与实现。 医院的管理者是医院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医院改革的组织实施者,同时也是国家卫生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4]。管理人才在医院管理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创新型医院管理系统就是行为主体在现有的管理制度上,进行创新改革,完善医院各种经营制度。 在整个医疗实践活动中,医疗和护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而且十分重要。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是医生,在医院管理系统中起到举足轻重的导向性作用,其行为能够直接影响患者对医院的忠实度与整体印象。医生所服务的主要对象是病患,既是医学科学的探索者,又是人道主义的体现者,作为一种社会角色和社会职业,具有特殊的义务和责任。护士既是医生的合作者,又是医嘱的执行者,主要为医生提供患者的信息和资料以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病人能够处于接受医疗治疗的最佳生理状态。只有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与优质的护理相结合,才能获得最佳的医疗效果。 3 创新是医院管理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当今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创新。在医学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医疗资源配置方式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医院在面对严峻挑战的同时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为了引领医院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促进医院健康、稳定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管理,积极推进体制、制度等各方面的创新,完善管理机制及手段,积极提高科学管理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建设创新型医院。 创新是医院管理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实践和大力提倡创新必将使医院具有更加活跃的生命力和更加强大的竞争力。创新包括观念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等几个方面。观念创新是前提、科技创新是核心、制度创新是保障、管理创新是关键。特别是管理创新对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创新机制的合理安排、创新组织的合理设置都影响着技术创新的实现,最终影响着整个医院管理系统体系的运行。 医院管理论文:关注患者安全强化医院管理 【关键词】 安全 强化 医院管理 患者安全是一个严肃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各国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增进患者安全的重要性。统计数字表明,在发达国家,每10名患者即有1名在接受医院治疗时受到伤害[1]。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与卫生保健有关的感染风险比在发达国家高出20倍。医疗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患者带福音的同时,也可能令患者的生命安全面临威胁。医疗服务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人的基本生存权和健康权,医疗质量是医疗机构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和永恒主题,是衡量医疗机构发展状态的核心内容,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是一个持续改进、不断追求完善的过程。 1 患者安全的概念 1.1 患者安全的定义:患者安全是指患者接受诊治的过程中,不发生医疗法律法规允许范围之外的,对患者心理、机体构成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不发生医务人员在执业允许范围之外的不良执业行为的损害和影响。 1.2 患者安全的内涵:包括技术安全、管理安全、心理安全三个方面。 1.3 患者安全的本质:患者安全的本质是医院的基本职能,是医院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评价医院的核心标准,也是医院永恒的目标和追求,获得安全保障是患者的基本权益。患者安全是医院和医护人员对生命的一种珍视和尊重,我们必须坚持一条底线就是生命尊严高于一切。 2 患者安全的目标及存在的隐患 患者安全主流是好的,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不断加强医院管理,特别是质量管理力度,患者安全的状况不断改进,意识不断增强,理念不断更新,条件不断改善,但安全隐患仍然存在,要引起高度重视。 2.1 2008年中国患者安全十大目标 2.1.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要健全与完善各科室(部门)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有创治疗,记录文件与交接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姓名、身份证号、住院号等),要特别注意,同名同姓病人、新生婴儿的识别。 2.1.2 提高用药安全。诊疗用药柜内药品的存放、使用、限额、定期核查有相应规范;存放毒、剧、麻醉药应符合法规要求,严格管理和登记;注射、内服与外用药应严格分开放置;转抄和执行医嘱要严格核对且有签字证明;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建立药物使用不良反应的观察制度和程序;临床药师要指导合理用药。 2.1.3 建立与完善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通常情况下不得使用口头或电话通知医嘱或检验数据;危重抢救口头临时医嘱,护士应向医生重述,执行时双重检查,事后准确记录;接口头或电话通知患者“危急值”或其它重要检查结果,接获者必须规范、完整地记录检验结果,及报告者的姓名与电话,进行复述确认后方可提供医师使用。 2.1.4 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临床实验室应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本单位的“危急值”报告制度;对所属“危急值”报告项目实行严格质量控制,如:应有标本采集、储存、运送、交接、处理的规定,并认真落实。 2.1.5 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建立与实施手术前确认制度与“三部曲”程序,设立确认记录文件。(1)术前由手术医师在手术部位作标示,并主动邀请患者参与认定,避免病人、部位、术式错误。(2)病历与手术室交接核查:双方确认术前准备已完成,所需文件资料与物品(病历、影像资料)均已准确备妥。(3)在麻醉、手术开始实施前,实施暂停程序,由手术者、麻醉师、手术/巡回护士执行最后确认程序后,方可实施麻醉、手术。 2.1.6 严格执行手部卫生管理制度。符合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贯彻并落实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管理制度规范,配置有效便捷的手卫生措施。医务人员在以下6种情况下必须洗手或手消毒:接触病人前后;摘除手套后;进行侵入性操作前;接触病人体液、排泄物、黏膜、破损的皮肤或伤口敷料后;从病人脏的身体部位转到干净的部位;直接接触接近病人的无生命物体(包括医疗器械)后;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使用合格无菌医疗器械、有创操作的环境消毒、术后废弃物处理应遵循医院感染控制的要求。 2.1.7 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建立跌倒报告伤情认定制度和程序,实施防跌倒制度与措施,配合足够的护理工作人员(床∶护士=1∶0.4) 2.1.8 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建立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的程序;实施有效压疮防范制度与措施;有压疮防范制度与措施。 2.1.9 鼓励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建立良好的医院安全文化氛围,提倡非处罚性、不针对个人的方式,鼓励员工积极报告威胁病人安全的不良事件的具体案例,医院将安全信息与院实际情况相结合,从管理体系、运行体制、规章制度上进行有针对性地持续改进。 2.1.10 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针对患者的疾病诊疗信息,为患者及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知识教育,协助患者理解与选择诊疗方案;主动要求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尤其是患者接受手术(或有创操作)前和药物治疗时;教育患者就诊时提供真实病情、真实信息,并告知其对诊疗服务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性。 2.2 其它安全隐患 2.2.1 基础设施 电源漏电保护装置;治疗室、药柜、物房、污水房要上锁;门窗要上锁;呼叫系统正常运作;走廊无阻塞;地面经常保持干爽、平坦;房间少杂物、电线、家俱;定期检查所有车轮刹车系统;注意热水器热水温度;墙上挂物:氧气、负压、风扇、灯的安全;火警指示图贴在显眼处;床栏的功能等等。 2.2.2 医疗仪器 定期检查仪器的功能;有仪器使用指南备用;仪器损坏及时上报维修;损坏仪器及时移走或挂不准使用标识以防事故发生。 2.2.3 需约束的病人 必须有医生处方;通知家人并签字同意;约束期间需密切观察病人情况:如四肢血液循环情况,记录病人被约束的时间及期间护士提供的护理。 2.2.4 病人自杀倾向 最好有家人陪伴;拿走所有可用作自杀的物品、刀、绳、药物;病人安放在靠近护士站、易观察的地方;给予病人支持、安慰,了解自杀原因;会诊心理或精神科;频繁巡视病人 2.2.5 运送危重病人 运送期间要有有经验的护士陪同,必要时要有医生陪同;带急救药物及仪器、病历;安排合理交通工具;严密观察病人情况;尽量缩短运送时间;提前与接受部门有沟通并做好接收准备。 2.2.6 鼻饲与喂饲 必须依照操作规范操作;必须用两种方式以确定胃管位置;采用有效碱度指标的石蕊试纸。 2.2.7 准确连接导管 采用不同设计的“接头”;在给药物、液体或其它产品前,必须找出导管的源头方可注入。 2.2.8 病人失踪 在病室内张贴通告,使病人知道,若要离开病房时必须告知护士;当发现病人失踪,应立即搜查;通知保安人员协助;通知家人;必要时需通知警方协助;详细记录搜查经过及结果。 2.2.9 转交病人资料 传递特定病人资料,由一医护人员转给另一位,或由一组医护人员转给另一组医护人员,为确保医护人员的照顾得以继续及保证安全,要交待:病人的情况、最近病情有何变化、最近有何治疗、可能会有哪些转变或并发症需要观察等。 2.2.10 交班时 用清晰语言,避免含糊不清;有效沟通技巧;要专注,不受骚扰,有足够时间可提供发问及澄清;病人转病房建议使用标准化变更,如:采用转病房核对表。 3 产生患者安全问题的原因 我国患者安全与全球其它国家同样面临着诸多问题,分析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3.1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明显滞后于其它行业,目前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存在的四大矛盾:(1)无限的医疗需求与有限的服务能力之间的矛盾。医疗需求不断增长且呈现多样化的趋势,群众对优质资源的需求更为迫切;而医疗资源的有限性,加之分布不均匀,服务能力的有限性,引起医院门诊、急诊、住院、手术不能满足患者需求,导致看病难、住院难问题突出。(2)快速发展的医疗技术与有限支付能力之间的矛盾。医疗新技术新项目发展日新月异,患者安全问题正伴随着医院的发展、医学的进步、医疗设备的更新和医药的升级换代,更大量地涌向医院[2]。新型药品耗材价格高昂,而现实环境是公费医疗、医保保障水平较低,群众个人支付能力有限,引起公费、医保欠费和病人欠费现象普遍,导致看病贵问题突出。(3)医院公益属性与市场运作之间的矛盾[3]。医院承担较多的政府和社会职能,必须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加之政府定价,部分价格与成本背离;而政府在补偿上不到位,医院不得不实行市场化运作,社会平均成本提高,引起医院收不抵支,导致医院经济运行困难。(4)医疗行业对政策、法制、舆论的高度依赖与不理想的执业环境之间的矛盾。医疗行业对政策、法律、舆论有高度的依赖性;但实际情况是国家政策和投入双双欠缺,患者对医疗环境、服务、效果又过分苛求,病人对医疗风险认识不足,舆论也在逐渐走入将医务人员“妖魔化”的怪圈,导致医务人员压力大、积极性受挫、身心疲惫、医患关系紧张。希望新的医改方案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医疗卫生行业的现状。 3.2 相关法律、规章和制度不健全,诊疗常规不完善,标准及质量指标不健全。对高新技术及新材料的应用缺乏有效的规范化管理和准入制度[4]。 3.3 医疗人员有关患者安全知识在校教育和执业后继续再教育滞后,整体素质包括人文、技能、沟通等有待提高。 3.4 某些医德医风问题诱发医患关系不协调,不利于创造患者安全的环境与条件,尤其是滥用抗菌药物,以及输注血液制品等方面的安全隐患问题。过渡医疗引发的不适当检查、用药、不必要的手术所带来的损害。 3.5 没有形成医疗安全文化氛围,病人伤害在一家医院发生了,不知不觉没有任何处理和结论,而这一原因日复一日,继续伤害着新的病人。 3.6 浮躁的医疗作风(如询问病史不细,过多依赖实验室检查,观察病情不仔细),给诊疗效果带来的不利影响。 3.7 护理力量不足,所致的医疗服务不高以及病人护理安全问题,医护人员个体素质差异,科室管理的不足,医院管理的漏洞。尤其是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不足,是影响患者安全的重要因素。“医院人力资源不足,导致忙中出错概率增加”。 3.8 医源性损害逐步显现应给予高度关注。 3.9 医疗及公共设施使用、维护不当造成。化验数据误差、标本互换,射线辐射,参数设置不当,监护呼叫系统不报警,电梯、电源、氧气、火灾等。 4 如何应对患者安全的严峻形势 患者安全问题与隐患的成因很复杂,它将伴随着经济社会、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很长历史时期,既不能急于求成,寄希望于短期得到解决,也不能认为医院无可奈何,无所作为。我们要以对人民健康负责的积极态度,立足本职认真对待,必定会取得明显效果。 4.1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各种标准及规范。近年来中国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标准规范,规范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为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提供了有力保证。 4.2 颁布和实施患者安全目标,制定患者安全评估标准。明确患者安全目标,制定时要依据患者安全的要求与现实可行性,并与时俱进,实施动态管理。依据目标制定阶段性评估标准,使其有据可依,通过评估,发现问题,进行根原因分析,及时改进,保障阶段性目标的实现,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4.3 创新患者安全的环节和预警管理,把患者安全的措施落到实处。要在重视终末质量的基础上,高度重视环节质量管理,特别要加强高危医疗环节的管理。如:手术、急诊抢救、意识障碍病人、偏瘫、昏迷患者、长期卧床病人、不安全注射,以及药物医源性损害等。防止造成对病人的损害。要逐步倡导建立不良医疗事件的非惩罚性报告制度。并以此寻找规律,对高发、多发安全环节实施预警管理。 4.4 配足配好护理人员,保障患者安全。护理安全十分重要,有数据表明,护理安全问题逐渐占医疗安全问题的40 %,由于护理人员不足,负担过多,导致护理职能不到位,极易引发护理安全问题,以减少护理人员和降低护理人员待遇来降低人力成本的思维模式十分有害。解决办法:首先要配足护理人员,要加强患者安全的意识、素质、技能培训。 4.5 医患携手,共同维护患者安全。医务人员不仅要规范自己的行为,避免给患者带来损害,而且要承担起对病人进行知识宣传和指导的责任,让患者懂得如何维护自身安全。维护患者安全,要调动医患双方积极性,医患携手,共同努力与疾病作斗争。为此要加强医患沟通,改善目前医患关系不够协调的状况,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用医患双方的合力来维护患者安全。 4.6 增加医院职工患者安全意识,培育医院患者安全文化。时时把患者安全放在首位,处处为患者安全着想,形成自觉维护患者安全的习惯是医院患者安全文化的核心。为此,首先要全员参与患者安全的活动。对职工进行患者安全的教育,通过知识讲座、专题讨论、集体演讲、征集标语、营造氛围等形式,增强全员的患者安全意识,让广大职工不仅要知道怎么做,还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其次,要加强组织推动,通过院长行政查房,建立职工和患者安全监督员制度,实行关键环节如药物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的专项治理,实行多种形式的责任制手段,大力推动患者安全行动,在维护患者安全的实践中进一步增强其自觉性。创建开放的医院安全文化,在进行每项工作时,都应考虑安全因素,时刻警觉防止错误发生;当错误发生时,应关注为什么而不是谁;创建非惩罚性的不良事件报告环境,鼓励上报意外事件。追踪意外事件报告资料,找出和处理流程中最易发生错误的环节;对报告和分析的资料进行反馈,并提出流程和系统方面改进的建设性意见。虽然,我们现在讲关注患者安全的文化,其实就是要实现这样一种目标,要让更多的医院和医护人员将身边发生的不良事件的报告拿出来讨论,但不追究,这种不追究不代表一种宽容,而是一种事后的补救。若事事过于追究,就没人敢讲了,成为冰山一角,就被隐藏起来了。有的医院提倡每个季度要季读,要拿出典型的死亡病例全院讨论,其实它更多的就是要引起全院上下大家各方面的重视,努力防范这种隐性的影响患者安全的问题,这样就能警钟长鸣了。 4.7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医护技术水平。(1)强化“三基”培训与考核:全员“三基”培训与考核,专项技能考核(副高职称、急诊及icu医护人员),新入院医师培训与考核,新职工病案室轮转学习,老专家查房(传、帮、带),死亡病例讨论分析制度化。(2)加强疑难重症杂病的处置:加强急诊工作,解决急诊不急的问题,建立急诊绿色通道,加强各类重症监护的管理工作,成立多科会诊制度,发挥多学科整体优势。 总之,患者安全问题正伴随着医院的发展,医学技术的进步,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医疗设备的更新和药品的升级换代以新的更大量涌向医院,医院管理从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上来讲是一个更高的境界,就是不仅仅停留于医院管理的一般要求,而是从关注患者安全的角度来认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患者安全在医院管理的方方面面上都有可能发生。尊重患者生命,保护患者安全既是医务人员和医院生存的起点,也是我们救死扶伤天职职责所在的终点。面对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的问题,既要坚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又要虚心学习,借鉴国外医院管理好的模式,先进的理念和经验,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即以不变的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应对万变的社会环境及不断增加的患者需求。做好应该做到但未做到的工作,做好可以做到但未做到的工作,做好不能解决但可以改进的工作,我们的医院管理及患者安全问题一定会逐步有所改善。 医院管理论文:试行医院管理会计的构想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浪潮的推动下,全国医疗体制、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正在深入开展,医院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增强生存与竞争意识,满足广大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是摆在医院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而试行医院管理会计能在这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试行医院管理会计 在我国70年代末,国内企业开始了对管理会计的理论探讨,之后企业中有较高素质的经营者开始了管理会计运用的新尝试。随着国内经济体制、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企业大力试行管理会计有了新的外部条件。目前,在医院管理中,管理会计应用极少,综观医院面临的竞争环境,推行医院管理会计,及时给经营管理者提供各种会计信息,定能促进医院的各项重大决策更趋合理化和科学化。 二、医院管理会计的工作范围和方法 医院管理会计的工作范围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 1.预测与决策 预测与决策主要是为单位管理者预测前景、经营决策和规划未来等经济活动服务,其主要任务是确保医院的各项资源(含人、财、物)得到最经济、最合理、最有效的配制和应用,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例如医院大批量使用的制(合)剂产品来源问题,是自行配制还是购买成品,哪种方式最经济实惠,运用管理会计中的相关方法通过分析可获取节约成本、获利最多的优化方案。另外,药品的库存数量应为多少时既能保证医院运转的正常需要,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库存药品占用资金数额等方面的问题,都能通过管理会计的相关方法分析得出。 2.规划和控制 规划与控制主要是为医院管理者反映和分析过去以及规划控制现在的经济活动服务的。主要目的是有效控制医院日常经济活动,明确各职能科室的经济责任,并对各科室的经营业绩进行正确评价、考核及奖惩,及时正确地调整和完善科室和医院的未来发展规划。例如医院基本建设项目投入是总体规划,分期实施还是重复建设,连年征战,运用业绩评价会计,对医院多年基本建设过程和财务收益、银行借贷进行综合评价,可以给经营决策者提供极具科学而有力的依据。又如医院临时工聘用数量的多少,医护人员合理的配比,行政后勤管理部门的设置均可通过评价进行分析,进行合理的有效控制。 医院管理会计中常用的方法是财务分析法以及本量利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等。它是通过对财务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的一个综合体。 三、试行医院管理会计的主要影响因素 1.管理会计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单位领导的重视程度 由于财务会计工作具有及时性、连续性、系统性的特点,因而其采用的程序与方法具有在实践中应用的客观必然性,即如果没有财务会计工作,单位就无法掌握其全部经济活动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不管单位领导重视与否,财务会计都是各行业必须要进行的一项日常性工作。管理会计根据单位内部经营管理的特定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与程序向单位内部各级管理人员提供有选择的、部分的和不定期的管理信息,以便单位管理部门能够根据这些管理信息对有关经济活动进行规划、决策、控制与业绩评价。但是与财务会计不同的是,管理会计并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一个单位是否在日常工作中应用管理会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单位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对管理会计的了解与重视程度,如果企业领导缺乏对应用管理会计重要性的认识或对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与方法知之甚少而不应用管理会计,而是凭过去的经验或主观判断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规划、决策、控制与业绩评价,可能并不影响其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尽管由此可能会导致单位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下降,但这种不利影响需要通过应用管理会计之后产生的效果对比才能体现出来。因而,单位在实践中是否能够主动地应用管理会计,则取决于单位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的观念更新,即是否能够将管理会计视为一项有助于加强单位内部经营管理和提高单位经济效益的经常性工作。只有得到单位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的重视,并且单位拥有掌握管理会计基本知识的专业人才,才能够使管理会计得到有效的推广和普及应用。 2.力争实现单位内部的管理会计工作制度化 为确保管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必须在单位内部建立起与财务会计部门平行的管理会计部门,由专业人员负责管理会计工作,并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以便考核评价单位管理会计师的工作业绩。 3.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专业人员 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运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会计人员素质高低来体现的。素质系指会计人员知识层次、知识结构、价值观和职业水准。它不仅要求会计人员掌握现代科学管理、数学、预测学和经济学方面的知识而且还应了解心理学、行为学等社会科学知识。同时建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加强会计人员培训,提高会计人员应用微机的能力,尽快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专业人员,是推行医院管理会计的重要条件之一。 四、医院管理会计推行设想 1.增强医院主要领导的管理意识 能否成功推行管理会计,医院主要领导的管理会计知识和素质培养显得十分重要,没有他们的支持和参与,推行是一句空话。通过参加管理会计培训班或自学有关基本知识和相关知识,使主要领导增强管理会计意识,不断完善自己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的认识,可为顺利推行医院管理会计打下最重要的基础条件。 2.组建医院管理会计科 为防止机构繁多,便于协调工作,组建的医院管理会计科可与财务科合署办公,但管理会计科必须配备初具管理会计知识的干部和会计人员,并由院领导明确工作职责、任务,如定期提交分析报表、专题报告、项目预测分析、评价、建议,适时列席部分院级工作讨论会等等。 3.培养医院管理会计人员 从现有财务人员中培训专业管理会计人员,通过培训,系统地掌握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4.开展医院经营财务专题分析 (1)固定资产投资合理性分析。针对近几年连续不断的基本建设项目进行回顾和再评价,尤其是银行信贷投资效益分析,为今后医院基本建设立项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2)医院经营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大力加强对各部门人力、物力消耗使用的控制是提高经营管理效果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各科室实际人员费用及材料消耗的统计分析制订出合理的消耗指标,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3)物资采购预测和决策分析。医院每年的医疗设备和药品采购资金额巨大,任何盲目的设备采购和药品库存积压都将给医院带来资金上的浪费和周转困难。因此,事前做好预测分析工作,制订资金使用计划,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总之,管理会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具有参与决策的作用,为经营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尽管目前普遍推行尚存在不少问题,但管理会计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是不容置疑的。各单位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应用,不断探索,总结提高,使管理会计在医院的经营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医院管理论文:医院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整合应用探索 整个社会自愿地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是通过价格机制的信号传输来实现的,而企事业单位内部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充分利用更多的是需要管理会计信号来调控。管理会计是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利用财务会计及其它有关的事项或活动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对比和分析,使各级管理人员据以对日常发生的一切经济活动规划与控制,并帮助管理者作出各种专门决策的信息处理系统。 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区别 管理会计是以财务会计为基础的,二者存在许多联系,但是作为现代会计的两个不同分支,其基本目标、职能、核算对象、方法程序、报告体系等各方面均有明显区别。 (1)财务会计的对象是已经发生的历史资金运动,存在将核算和监督内容具体化的要素科目。具有较强的规范性;管理会计的对象既涵盖已经发生的历史现金流,也包括将要发生的现金流,同时还包括“会计问题和业务问题”以及“效用价值流”等非财务指标,例如:顾客满意度、非货币和货币计量等,不存在具体的要素科目,方法灵活,模式可变。 (2)财务会计的服务范围通常是内外部的利害关系人,管理会计更多是内部管理者。财务会计职能主要是核算反映和监督,管理会计主要是规划和控制。 另外,管理会计依从成本效益原则之外,几乎没有统一的会计准则,其程序的遵从度没有财务会计严格,其报告的编制在时间上、计量单位上,模式内容上较为自由,没有财务会计在信息持续产出上的系统性,连续性、综合性要求。(如表1) 可以看出,管理会计主要为生产经营管理提供信息;财务会计主要为财务管理提供信息。管理会计的职能基本上有如下几项:一是为组织机构确定和计算成本提供依据;二是为组织机构领导进行预测提供基本信息;三是为领导作出决策提供客观可靠的信息;四是为决策目标实现制定合理的计划;五是为经营活动提供指导并实施控制。 2、医院管理会计应用的现状 目前,医院管理会计应用更多体现在成本会计阶段。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信息化、全球化、网络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出现,市场份额、竞争优势、反映能力等核心能力的培植和价值提升的需求催生了综合型管理会计萌芽。财务会计的“货币化、精确、平衡“思维定势有所偏离,转而关注以可持续增值为目标、以顾客为导向、面向战略管理、基于流程的价值链分析为工具,以及实时的、定制的、个性化的多信息类型的会计信息上来。 我国医疗行业在“全成本核算”要求下管理会计应用,较多的是成本核算观念和实务的实践,在市场份额,竞争优势、反映能力等核心能力塑造方面仅有初步尝试,因此,管理会计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前景还十分广阔。 3、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结合点 (1)财务会计的规范性要求,必然导致财务会计在岗位的设置、内部控制牵制原则的遵循符合规范制度的约束;管理会计因其规范性要求不严,故没有较为固定的岗位设置,也因其固定性不强,而疏于对常规财务经营管理信息的持续跟踪收集,如果借助财务会计体制,经常性重点收集和加工基础信息,必定可以强化管理会计规划和控制职能的发挥。 (2)管理会计的应用需要从财务会计成本核算切入方可为提升医院的经营管理进程,在整合资源方面突破财务会计的不足。 (3)二者都面临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要求,医院财务的对外职能发挥与体现非常充分(财务会计职能),对内有效指导与控制的职能有待加强(管理会计职能)。内外作用的发挥,其落脚点是会计核算管理主体的资本保值增值。因此,财务会计反映的“结果”既可以作为管理会计分析规划和控制的原因,又可以作为管理控制达成的“目标”,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其结合的最终结果在于核算终末的数据应当是规划“好的”期望值。 同时,管理会计是依存财务会计,其数据直接来源于传统的财务会计数据。二者都能够依从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共享同样的业务数据库,实现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同源分流”,体现会计一体化的基本特征。 4、医院管理会计的常规应用 医院管理会计以成本核算为切入点,从市场、成本、人力资源、技术创新等方面“知己知彼”进行价值提升。带动财务会计的发展,参与医院发展战略、项目规划、投融资管理、资本运作、薪酬设计的全过程,这是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 当前,在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情况下,政府主导的公立医院存在财政供给不足,以及医疗收费偏离成本有大背景下(注:我国医疗收费的定价方式不是依据社会平均成本而是按边际成本定价,单位产品给社会带来的效益恰好等于新增加的成本,因此社会净效益最大。这无形中导致医疗收费不能弥补医院支付的实际成本现象出现),开源较难,节流尤重。管理会计职能作用如何更好发挥,是医疗管理者较为厚重的期望! 管理会计的常规应用一般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预算编制。提供计划信息,合理确定经营所期望的数据(财经及业务数据),形成管理会计的原因。 (2)标准成本制定。提供每住院床日各种物耗,能耗标准,以病区为责任中心,对其所运行的结果事先确定控制的“红线”,发挥管理会计促使各级管理层或责任中心改进自己的计划和控制工作之职能。一个动态的“标准成本”,正是“规范会计学”给定的“应该”“好”的标准控制值。以“规范的标准”作对比,对事实作出评价、提出建议、加以控制。 (3)本量利分析。揭示业务量、成本、利润之间内在关系,确认盈亏平衡点以及目标业务量、目标成本、目标利润既定条件时相互之间的关系,为选择调控方式提供可靠信息。 (4)价值链分析。调整医院服务产品环节位置,确定一体化战略或分流方式。 (5)短期经营决策分析,长期投资分析、预测分析、作业成材管理及流程化。 (6)责任中心结果的评价。绩效评价是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主要前提,“考核什么,你就能得到什么”。运用上述工作的成绩,在财务效益维度、客户维度、内部运营维度、学习与成长维度等几个方面综合评定,就能够对责任者作出评价,兑现奖惩,维护目标的严肃性。 5、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整合方式探讨 (1)组织架构上整合,扩大经济信息流转参与度。物资管理、固定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病案统计信息管理等分属不同科室的岗位同时接受管理会计科(经济管理办)业务领导。按月汇总定制报表有信息流向财务会计有关岗位,经汇总信息后再流向管理会计科(经济管理办)。 (2)会计核算科目上整合。重整或优化信息系统及流程,规范科室名称、代码。要求所有报送到财务处的票据或报表都按规范信息填报,在每一费用科目中设置“固定费用”“变动费用”明细。 (3)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整合。战略财务信息和经营业绩信息的评价与分析,以科室或病区为财务会计的末级科目,确定确定管理会计核算的责任中心,收集责任中心的经营业绩信息。并与责任中心经营预算信息(即战略信息)对比,作出差异评价。 (4)考核指标体系整合。增加前瞻性信息,利用“量本利分析”确定责任中心的保本保利业绩,利用“敏感性分析”描述责任中心努力的业绩方向和前瞻的业绩愿景。 (5)增加背景信息。提供责任中心占用资产和人力资源的背景信息,建立资源效能发挥的紧迫感。 (6)增加竞争对手信息。揭示市内同行间的资源利用平均水平,建立责任中心的横向比较理念。 (7)建立责任中心业绩衡量标准体系。运用实证会计学(财务会计)回答“是”或“不是”的问题,通过会计科目的事实来说明。比如,这个实体的会计制度是健全的、报表是可信的、存货是合理的;运用规范会计学(管理会计)回答“应该”或“不应该”、“好”或“不好”的问题,以“规范的标准”作对比,对事实作出评价,提出提升价值的建议。 财务会计认定受托的预算责任的完成情况,管理会计保证受托预算责任的完成,审计对财务会计所认定的受托责任完成情况给予重认定,对管理会计所定的计划和保证措施重评价。 (8)病区有收益的责任中心建立责任核算管理员。记录责任中心的经营信息并具体落实改进工作。 6、整合后的医院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初步例举 (1)责任中心收入、费用和结余,资金需要量的预算预测分析。(2)责任中心盈亏平衡、利润敏感性分析。(3)责任中心增加新服务项目、停止服务项目、联合经营项目的决策分析(成本无差别业务量= 两方案相关固定成本之差/两方案相关单位变动成本之差)。(4)责任中心服务项目价格确定决策分析(保利价格=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目标利润)/预计销量)。(5)责任中心大型医疗设备使用效益及更新、维修、联合经营决策(现金流出现值比较,即:现金流出现值=固定成本+年维护费用(p/a,i,n))。 7、整合后的医院日常管理会计报表体系举例 (1)医院总的管理会计报表;(2)责任中心管理会计报表;(3)项目管理会计报表。管理会计应用的范围宽泛,管理者按照阶段目标确定关键指标,通过经常性系统的数据反映、考核、奖惩,必定对于管理目标达成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医院管理论文:会计和统计在医院管理中协调统一的探索 [摘 要]会计与统计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的各项经济活动数据都与会计和统计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医疗市场的发展和新医改的深化要求,会计工作和统计工作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协调统一,对医院管理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会计;统计;财务管理;结合 中国论文联盟 1 会计和统计在理论和技术上的联系 在许多方面,会计与统计都是相互渗透和相互补充的,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收集和分析经济活动资料,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在医院的经营管理中,会计和统计通过各自的职能来完成经济核算、监督和服务的共同目标,它们的总目标是一致的。核算目标的一致性导致了它们资源的共享,它们根据相同的原始记录或原始凭证,相互使用对方的核算资料来完成各自的核算任务。统计学作为一种数量计算与分析技术已广泛运用于医院会计核算的各个环节中,很多会计方法都是系统地采用统计方法来处理。医院日常的经济业务核算,如急诊的病人人次、病人人均费用、药品收入费用的核算等都采用统计方法核算;财务会计中存货计价的平均移动法和加权平均法的原理就是统计学的平均数原理;管理会计中医院经营状况预测所采用的时间序列法,审计中的审计抽样技术,财务分析中的因素分析法、连环替代法等都属于统计方法的范畴。在统计领域会计方法的应用也相当广泛。在核算方法上,统计借助了会计的复式记账原理,根据各账户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对应的要求,使医院日常经济运行过程中错综复杂的内在关系科学地联系起来;医院统计工作多以会计资料为依据,许多统计指标从会计数据中取得;医院统计体系中的资产负债核算,流动资金核算都大量采用了会计资产负债表的数据、账户设置、会计平衡式等。 2 会计和统计的协调统一的必要性 2.1 会计和统计的协调统一为医院提供重要的基础信息 会计和统计都是获取原始的数据信息,运用不同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加工整理,提供经营情况和财务活动信息。统计通过对医疗服务数量方面的研究,提供统计信息;会计通过对医院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成果进行核算与评价,提供财务信息。在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中,会计和统计工作所提供的信息是最基础的信息,医院其他信息都源于会计和统计信息,或者是在两者提供的信息基础上进行再加工和开发利用。 2.2 会计和统计的协调统一是医院科学决策的依据 会计、统计信息是医院管理者科学决策的依据,通过财务统计信息,医院决策者可以了解医疗收入、医疗成本、资金运行等财务信息,还可以了解病人医疗需求、医疗费用、药费比重、门诊量、病床使用率等统计信息,这些信息是医院制定发展战略、业务发展计划的基础。会计运用价值量方法,反映和控制资金循环、收支情况;统计运用实物量和价值量双重方法,反映医疗活动的全过程。会计和统计做到相互协调,医院对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才能更加及时准确,进而提高医院决策的准确性。 2.3 会计和统计的协调统一是医院资源有效配置的依据 依据会计、统计信息合理利用有限的资金,优先发展医疗服务急需、经济效益高的项目;依据本地区卫生资源分布、配置情况,进行市场调查和论证,购置大型医疗设备,减少资源的浪费;根据医院的门诊量、业务收支和床位周转率等信息,对病房的床位进行合理规划,调整科室设置,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医疗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需要财务、统计工作者运用不同的技术方法合理、有效地处理会计、统计信息。 3 会计和统计在医院管理中协调统一的思考 3.1 国家政策应给予支持 财政部门应结合目前医院发展状况以及经济核算体系、财务会计制度的需要,积极配合;从理论上给予指导,从政策方针、法令法规以及体制制度等方面加以规范,为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的一体化创造条件。 3.2 医院管理者转变观念,重视会计和统计工作 医疗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新医改的不断深化,医院管理者应该重视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利用财务统计信息资源,合理配置;重视会计和统计相结合后对医院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作用。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提高会计和统计信息的质量,强化财务管理的分析、监督职能,完善财务人员的管理体系。同时正确处理好会计和统计工作的关系,加强会计与统计工作的联系。 3.3 统一会计和统计核算的指标口径 由于会计和统计在研究方法、内容及服务对象上的区别,两者在指标口径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具体工作中应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进行调整,相同指标应尽量保持在计算口径和计算方法上的一致性;有差异的指标应配备明确的使用说明,以避免使用者相互混淆、理解错误。 3.4 完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现已成为收集、传输、加工和使用信息的现代化渠道,对医院信息资源的收集与分析利用具有重要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会计和统计的协调提供了一个完善的平台,建立会计、统计、信息系统有机结合、协调统一的信息资源的处理和分析系统,既能够发挥统计综合分析的功能,又能消除会计数据多元化的弊端,保证了会计与统计的相互协调,对加强医院的事前预测、财务分析和财务控制有重要的意义。中国论文联盟 3.5 完善部门设置,加强人员分工协作 当前会计、统计往往分工明确,但各行其是、各取所需,影响了会计资料和统计信息的互通与互动,会计、统计人员难以取得各自需要的资料。在实践工作中,统计工作许多数据都来源于会计资料,借鉴了财务核算的大量基础资料,统计的许多工作是对财务数据进行再处理和深加工,统计人员要熟悉会计处理方法,使所提供的统计信息与会计信息相一致。而会计涉及的成本分析、量本利分析等方法是利用统计技术,会计人员要学会用统计方法对经济数据作全面分析、预测。会计和统计工作者要了解和熟悉会计和统计的资料能在哪里使用,怎样相互利用,充分发挥会计和统计资料的作用,提高医院管理工作的效率。这就要求会计和统计在人员分工上加强协作,使会计人员和统计人员在相互借鉴的高度上各司其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各自的领域。 4 结 论 会计与统计作为医院经济管理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渗透在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两个相对独立的领域之间既有联系,也存在着许多差异,发挥管理者的智慧,利用两者的协调统一为我们提供有利的管理依据,是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医院管理论文:医院管理会计的应用浅析 一、 医院 中管理 会计 的作用分析 (一)规划和决策的作用 它是医院根据医疗市场的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利用管理会计中常用的方法,对医院的经营和 发展 作出 科学 的预测分析,对医院重大投资建设作出明智决策。可以结合全面预算和科室部门的责任预算,确定各项经营目标,用以指导医院的各项经营活动。它的作用体现在利用回归直线法,测算医院各期病人就医总量和医疗费收入总量,以及各病种的发展趋势,并以此为依据,应用本、量、利分析法,测算并确定医院的目标成本和边际利润。利用差量分析法和贡献毛利分析法,对医院的投资方向进行了可行性决策。在医院的总体经营目标和建设发展计划下,根据医院总的本、量、利目标,结合各科室的具体情况,确定各责任单位的本、量、利任务。 发挥管理会计的规划和决策作用,可使医院的经营活动避免盲目性,增强医院各项预算和规划的前瞻性;能够使医院在经营活动的组织实施、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成本效益目标实现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控制调节,从而促进医院 经济 效益的提高。 (二)控制与调节的作用 在医院经营决策过程和日常医疗活动中,可利用价值工程和成本控制及效益中心原理,根据经营目标的要求,以及工作进程中所反馈的问题和差异,控制和调整相关环节,纠正偏差,以保证医院预算和各项责任目标的实现。对于科室成本的调控,管理会计的参与作用也不可忽视。根据科室的业务量和额定收益,确定科室的目标成本和边际利润,并定期和不定期地对照实际完成数检查其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差距和分析问题所在,责成限期整改。 (三)考核与评价的作用 考核与评价作用能否真正发挥出来,关系到上述管理会计多个管理职能的落实,更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目标的最终实现。首先,应根据医院的经营目标和各项责任目标,结合医院管理需要和各科室部门的工作内容,制订一套科学而又实用的考核评价方案。然后,按照方案规定,对照科室的考核指标,根据各种渠道所收集反馈的信息资料,检查各责任单位的本、量、利责任目标和医院总体经营目标实际完成情况,并对其动态发展趋势进行测算分析。最后,依据这些数据资料,对各责任单位履行岗位职责的业绩进行综合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对实际业绩和预期业绩不理想的,及时采取措施,限期改进,并进行相应的处罚,而对成绩优秀者,则进行适当的表扬和奖励。以此达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促进增收节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医院管理会计的特征分析 (一)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将更加多元化 医院核心能力是一个综合概念,用会计语言来描述,医院核心能力包含显性资产和隐性资产。管理会计主题的转变意味着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必须突破传统“财务信息”的界限,进入一种更加多元化的局面。数量信息与质量信息、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静态信息与动态信息、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物质层面信息与精神层面信息都将成为管理会计信息。 (二)医院管理会计具有明显的外向性 管理会计跳出了本单位这一狭小的空间范围,将视角更多地投向影响医疗业务发展的外部大环境,这些外部环境主要包括社会文化环境、 自然 环境、 法律 环境、地域经济环境以及专业学术地位、医疗服务半径、同行竞争能力等等,医院管理会计特别强调各类相对指标或比较指标的 计算 和分析,如相对价格、相对成本、相对现金流量以及相对市场份额等等。 (三)医院管理会计更注重长期、持续的发展战略 现代 医院非常重视自身健康地可持续发展。一般有这样一些因素对医院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患者的满意程度;医院规模;市场占有率;专科建设;可信赖程度;敏感性;技术领先地位;优良的财务业绩。因此,医院管理会计必须超越单一的期间界限,着重从长期竞争地位的变化中把握医院未来的发展方向,它更注重医院持久优势的取得和保持,甚至不惜牺牲短期利益。所以,构成医院竞争地位的上述因素都是医院管理会计必须研究的内容,而不是仅局限于优良的财务业绩这一财务指标。 三、在 医院 管理中发挥管理 会计 作用所面临的问题 (一)国家医疗体制不合理 首先由于目前的医院均属于政府垄断,不存在较大的竞争,没有激活内部活力的机制;其次以药养医的畸型模式,使得很多医院更关注药品管理,而忽视整个医疗成本管理;再次卫生资源分布不合理,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导致大医院收入居高而无需担忧成本,而小医院考虑成本仍然入不敷出的局面。而管理会计就是要使医院面对市场、充分挖掘内部潜力、控制不必要的成本,从而实现其作用的。在这样一个体制下,必然制约了其作用的发挥。 (二)业务流程不规范 这是影响管理会计发挥作用的一个重大影响因素。在目前的很多医院财务管理相当不规范,具体表现在:第一,科室对物资消耗管理太松散,使得物资消耗波动幅度太大,对进行管理会计的物资分析造成很大影响;第二,报账不及时。由于医院对费用管理实行“一支笔”的政策,院长要对所有费用逐一进行审批,对有疑问的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同时,科室对本科室的费用报销亦存在怠慢的现象,造成每个会计期末时,对费用的归集不能达到预期的水平,从而影响管理会计的分析结果。第三,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容易遗漏成本。会计核算不全面,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维修费用的处理不完善。在进行收入成本配比时,成本容易被人为低估,造成结果的偏差。 (三)会计人员专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举例来说,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市的医疗单位的会计人员中,专 科学 历占87%,本科以上学历仅占12%。专业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其对管理会计的认识程度及理解操作能力,尤其是对重大的成本支出项目和可塑性较大的成本支出项目分析控制能力,例如对重点成本项目实行重点监控和专责管理,控制“非必要”的成本支出,把各种“额外”的成本损失控制在萌发之前,这些都需要很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同时,由于医院的工作相对比较稳定,因此大部分人均比较安于现状,没有及时提高专业水平学习,导致与时代 发展 不协调。 四、发挥管理会计在医院管理中作用的对策 (一)建立医院管理会计体系 我国于1998年颁布实施的医院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是我国医院财务会计的重大改革,顺应了我国卫生事业改革的发展方向。同时,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也为医院运用 现代 管理会计,加强医院经营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是医院实现集约型经营管理的基本保证。因此,我国医院应逐步建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并轨并连网运行的管理模式。《医院管理会计学》的出版,标志着我国医院管 理学 科的初步创立。本书参照 企业 管理会计的方法,将医院管理企业化,从医院管理的定义、会计假设、会计对象、会计目标、会计职能、特点与原则加以了阐述;建立了成本状态与分类、收支平衡分析、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等基本概念和方法体系;对医院管理经营决策、投资决策、预算控制、存货控制、责任会计等进行了论述,并介绍了国外应用服务量单位理论与绩效评价等有关内容。随着 经济 全球化、信息化浪潮的推动,医学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医院管理学必将在医院的经营管理中得到广泛、深入地推广与应用。作为全新的学科,其理论与方法体系将不断得到完善、丰富和发展。 (二)建立医院运用管理会计的组织框架 在财务管理模式上,应改变传统的以财务会计为主体的财务管理模式,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下“报账型模式”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经营管理型模式”的转变,建立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并行的财务管理模式,并运用管理会计学的原理和方法拓展传统财务管理的内涵,如进行医疗业务本量利分析、开展风险管理、存货控制等;同时应建立现代医院管理会计的组织形式。由于我国传统的财务管理体系没有将管理会计纳入其中,因此,要采取逐步引入,持续提高,最终有机融合的科学发展过程将管理会计融入其中。此外,还应建立独立于财务部门的审计部门,并在制度上和组织体系上保证内部审计人员能够独立开展工作,监督医院的经济活动。 (三)建立责任会计制度 医院可通过建立责任会计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如建立责任会计制度,分级进行经济核算,责任会计负责全院各科室的责任经济核算,并直接对总会计师或财务科长负责,其主要职责有编制责任预算和进行日常记录、核算及编制责任报告等。要以责任预算和业绩分析为工作重点,建立科室管理员制度,科室管理员为科室核算责任人,直接对科室主任负责,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核算 网络 和成本控制网络,为医院预算决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测绘管理论文: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分析 摘要: 在目前的社会工作中,测绘工程有着重要而且广泛的应用,为了使得测绘工程的管理更加的科学,也为了使得管理的手段更加的具有针对性,根据测绘对象的差异,可以将其分为工程测绘、房产测绘、水利工程测绘等。就目前不同种类的测绘工作开展情况来看,无论是那种测绘工程,要实现其价值的充分发挥,都需要有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撑,因为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为测绘工程的开展提供规范和专业的实践标准,这样,其实践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会有明显的提升。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建设科学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十分的重要,所以本文就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进行研究,目的是为测绘工程的可靠性提供管理保障。 关键词: 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测绘工程在目前的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尤其是在工程项目的开展中。现阶段,我国正在积极的进行城市建设和社会基础建设,这些建设项目开发和规划需要在可靠的信息数据基础上进行,因为有了数据保障,项目的质量可以提升,项目的科学性也可以进一步的提高。测绘工作是获取工程信息数据的主要手段,保证测绘工作的持续和有效,需要相应的管理系统来支持,所以测绘工程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就变得十分必要。简单来讲,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是测绘工作开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积极的研究其系统结构,并实现系统的优化,对于工程建设来讲有着重要的意义。 1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框架 1.1开发前期的准备工作 在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当中,首先要进行的工作就是开发前期的准备工作。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开发前期的准备工作是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基本框架的重要内容,而要想框架结构更加的具有针对性,那么前期的开发准备工作就要从三方面进行:第一是对测绘企业生产管理以及各个环节的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在明确企业特征的基础上构建具有针对性的管理信息系统框架,这样,管理工作的全面性会得到实现。第二是对应用系统进行定位。分析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地位,进而确定其规模的大小以及在管理中所处的地位。第三是对管理系统进行基本的模块划分。通过模块划分,管理系统各个模块的功能和责任更加的明确,系统应用的价值性会得到提升。 1.2生产管理 生产管理是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基本框架中的重要内容。从目前的表现来看,生产管理的目的是实现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各个生产流程的控制,从而对生产关节的关系调整做出帮助。通过生产管理,企业的生产运行效率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生产管理中,有效利用信息管理的手段,可以使得整个管理实现信息化和透明化,这样,管理中的问题暴露会更加彻底,框架的应用价值分析也会更加的准确,整体框架的改进和分析效果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简言之,生产管理作为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框架中的内容,强化其信息化运转十分的重要。 1.3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也是测绘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框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实践情况来看,合同管理的主要任务有三个:第一是实现合同的签订。第二是实现合同部门的流转,第三是进行合同归档记录的跟踪管理。简单来讲,合同管理在整个管理信息系统当中有着突出的地位,因为测绘工程的开展需要按照合同项目来进行。 1.4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也是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框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现实利用的角度来看,资产管理主要是进行测量设备的有效管理。通过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提升,降低对设备的占用,从而加强设备的利用率,并对设备的使用状况进行有效的跟踪。另外,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统计管理,做好日常消耗品的领取以及使用记录也是资产管理需要重点注意的内容。 2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设计 在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中,科学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而要实现设计的科学就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设计的完善。 2.1生产流程结构设计 生产流程结构的设计是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从管理的实效性考虑,此方面的设计有四部分内容。第一是任务的登记。任务登记的设计主要是对管理任务进行划分,然后分别设计在管理的各个环节当中,从而实现任务分配的目的。第二是技术设计。技术设计的目的是通过技术的分析和讨论评价技术的可行性,这样可以保证技术在管理中有最大的利用价值。第三是任务安排。在任务登记的基础上对登记任务进行安排,流程的运行会更加的具有目的性。第四是进行质量检测。通过质量检测,整个生产流程的结构运行效率和质量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2客户需求结构设计 客户需求结构方面的设计主要包括了两项内容:第一项是移交客户。在测绘工程实践中,不同的工作需要由不同的部门进行处理,所以随着工程进度的进行,客户也需要进行相应的移交。第二是进行资料的移交。针对不同的客户会形成不同的资料,所以在进行客户移交的时候,资料也要进行相应的转移。简言之,在测绘工程实践中,客户的需求会产生不同,所以为了实现管理的科学化,需要在不同的部门间实现客户和相应资料的移交,所以做好这两方面的设计工作十分的有必要。 2.3用户结构设计 用户结构设计是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用户结构设计的现实应用来看,其主要分为用户管理、历史记录以及人事信息三个部分。用户管理主要指的是对测绘工程用户基本信息的管理,其中包含了用户的各类信息,实现管理的强化可以保证对用户信息的有效掌控。历史记录主要是进行管理历史的查询和检索。所以在此部分的设计中,需要进行检索方式等的有效设计。人事信息同样是用户结构设计中的要点,进行设计的优化有利于提升管理的效率。 3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 在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当中,有两项关键的技术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处理,其分别是基于工作流引擎的流程控制技术和基于活动目录的用户身份确认系统。流程控制技术的研究深入其目的是要实现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效率化提升,而用户身份确认系统的研究深入则是要提高管理信息系统的质量。简言之,在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要实现效率和质量的综合提升,就需要对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的强化。 结束语 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对于测绘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积极的分析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框架,并就设计的基本内容进行研究,然后探讨系统设计中的关键性技术,这对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全面性建设而言意义重大。 作者:安科 单位:济钢集团有限公司 测绘管理论文:测绘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摘要: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获得快速发展,测绘市场也正在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体制逐步迈向市场化,并且在这一转变当中以项目质量成本管理工作作为核心的测绘经营管理体制也已经初步形成。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测绘单位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存在着成本高、效益差等问题。基于价值工程视角,对我国测绘工程项目成本进行研究,以期可以解决部分问题。 关键词: 测绘项目;成本分析;价值工程;成本管理 市场经济环境下,测绘企业应该完善管理手段,从技术管理和成本管理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创新管理,以改变传统的重质量、轻管理、轻效益的管理方式。本文运用现代价值工程等现代管理理论,对测绘工程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创新,加强测绘工程项目管理成本的实践指导,一方面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真正实现高品质、低成本的测绘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目标。 一、现状研究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在我国测绘工程受到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很大影响。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快速发展,我国测绘市场也逐渐走向了技术导向型的方向。在市场经济环境当中如何加强测绘企业的成本管理,提高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是当前测绘项目成本管理中面临的重要问题。首先,权责不清,缺乏统一的管理体制。在我国,测绘企业管理工程项目时重视质量而轻视效益,在企业内部成本管理工作缺乏科学的规划和统一的管理结构,导致成本管理计划往往难以落到实处,由于缺乏足够的重视,企业员工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在企业发展中加强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的意义。在测绘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当中,由于企业内部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机制,从而导致了企业各部门和不同企业工作人员之间职责不清。其次,缺乏全程管理。在测绘工程项目当中,质量成本是测绘企业成本控制中的主要环节。但在实际当中,很多测绘企业对质量成本管理工作并没有给予足够的认识,导致在测绘产品的过程检查和最终检查中容易出现漏洞,这就在无形当中增加了测绘企业的质量成本。这些成本不仅会使企业在经济上遭受损失,同样也会对企业的信誉度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价值工程理论的应用优势分析 (一)价值工程的原理价值工程主要指的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功能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价,对产品、作业以及系统的功能与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改善,进而提高企业经济价值的活动。价值工程需要依靠群体的智慧进行有组织、有领导的活动,能够提高产品的功能,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使价值工程活动的对象能够有更高的价值。价值工程活动的目标就是节约成本,进而提高管理效益,在确保产品正常功效的前提下,提高价值,其最终的目标就是促进对整个社会中的资源更加高效地利用和更加合理地配置。 (二)价值工程成本管理优势分析 1.全程管理。在项目工程成本管理理论发展的过程中精力从事后管理到事中管理,再到事前管理得逻辑发展顺序。在进行测绘工程成本管理工作当中,事前管理阶段主要有预算管理和计划,事中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了对成本的控制工作,事后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对成本进行核算和进行调整阶段。在测绘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可以将价值工程管理方法应用于测绘工程的每一个具体的阶段,并且能够对每一个阶段进行客观的评价和分析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改进工作方案。从这一方面来说,价值工程在测绘管理工作当中的应用,使成本管理工作能够覆盖测绘工程项目的每一个环节,而不仅仅局限在成本控制方面,能够成功地应用到成本管理的全部过程,这样能够对每一个环节的成本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控制。 2.高效性。在测绘工程项目当中,测绘工程项目的效率直接关系到测绘企业的经济效益,并对测绘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和市场占有率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由于测绘产品在具体生产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外在环境的较大影响且复杂程度比较高,因此在很多环节都容易出现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情况。测绘企业在工程项目实施中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支出在这一方面,但是这一部分的消耗并没有能够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在企业效益提高过程中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因此,在进行测绘产品的生产当中,如果能够采取合理的成本管理方法杜绝在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浪费现象,并且采用科学的方法避免这一部分开支,就能够对测绘成本实现更好的管理。而价值工程成本管理方法恰好能够对全程进行管理,能够有效杜绝生产中出现的成本浪费,从根本上更好地实现测绘企业的经济效益。 3.实用性强。在对测绘工程项目成本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在多目标的成本管理方面,很多学者依旧倾向使用多重属性效用函数理论,使用这一方面的核心思想是要建立工期—成本—质量综合均衡优化模型,之后通过现代计算机或者是通过灵活运用各种算法对模型进行解答。在进行工程项目成本的管理当中,采用效用控制系统或者是采用目标优化模型的管理方法在理论上是比较完美,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其实际应用型却比较小。因为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无论是通过多种算法进行求解还是建立科学的模型都很难被工作人员掌握,因此不具有实际可操作性,这也导致了以上理论实际上只能存在于理论方面。采用作业成本法,并对产品的形成和积累过程进行跟踪,相对来说具有实际可操作性,但是从整体上看,这一方法与财务管理相关的成本管理,更加偏向与财务会计方面,因此,也并不十分实用。价值工程能够从实际情况出发,拓宽成本管理的应用办法,具有实际可操作性,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都简单易懂,能够保证成本管理当中的全员参与、全员控制,能够对测绘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发挥价值工程在测绘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第一,建立专职管理机构。在测绘企业内部建立其规范、同一、标准的权、责、利相互结合的价值工程管理结构,遵循民主集中制和标准化、规范化的原则,确保企业的成本管理的责任能够具体落实,通过逐级放责形成完整高效的成本管理体系。企业法人在公司的发展当中是以实现企业的最大经济效益作为目标的,因此,它们对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也使最为关注的,这样使其成为公司价值工程管理结构的领导。这些领导在成本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发挥着重要的表率作用,通过发挥领导的作用能够带动公司的其他职员积极参与价值工程的成本管理工作。在成本管理工作当中,通过权力与责任将成本管理工作的职责具体落实到企业的每一个员工身上,通过财务合理的方式激励企业的每一个员工认真落实自己的职责,这样可以以企业的法人为核心形成权、责、利相互结合的企业内部价值工程管理体系,充分调动企业员工在价值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能够为成本管理活动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 第二,建立统一标准。在价值工程管理结构制定相关的规则和标准时,本文认为,需要根据测绘企业实际制定的可行的价值工程条例、手册及标准。并且在规范和标准规定的环节,必须要与国家和测绘企业的价值工程政策保持高度一致。标准化是实现对价值工程管理方法进行推广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我国价值工程管理方法进步的重要的方向。测绘企业内部制定的工程条例、标准等都是在企业全员参与的情况下制定的,企业内部的这些价值工程条例、标准以及手册的制定和修改的过程,不仅能够为测绘企业制定更加严密细致的价值工程操作标准和规定,同时也能够使制定以及修编人员对价值工程管理方法更加了解,能够更好地将这种方法应用到测绘工程管理项目中。 第三,加强审核工作。加强对价值工程管理在测绘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审核,本文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首先,要从测绘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全程进行入手,特别是要关注企业密切关注的成员预算阶段的价值工程活动,保证测绘项目在预算阶段的价值工程活动的真实可靠性。其次,加强对企业的价值规划的审核工作,具体指的是加强对价值工程所取得成果的检定估算工作,这些工作可以在企业的财务部门进行成本审核的同时对价值工程的成本进行审核工作,这样能够减少测绘工程项目的总成本。 第四,加强员工培训。加强对企业员工进行价值工程培训工作是发挥价值工程管理思想的前提条件。在测绘工程项目当中,价值工程管理方法的成功使用势必要求企业员工的广泛参与,特别是熟知价值工程管理方的员工更是在其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企业在利用价值工程管理方法的过程中,需要将熟知价值工程管理方法的员工作为企业价值工程实施的专职人员,并且要对其进行积极培养,确保价值工程管理方法能够在测绘企业得到顺利实施。同时,也应该不断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采购人员等成本价值工程管理思想,并且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针对企业内部岗位的不同分别进行培训工作,这样才能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增强培训效果。 四、结语 在企业测绘工程项目当中,成本管理工作中的权、责、利有着紧密的关系,并且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容易忽视对工程质量和成本的科学把握,在工作的过程中由于重视质量,轻视效益,导致了测绘工程项目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将价值工程管理方法和测绘工程进行融合,能够对策划会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管理,帮助企业节省大量的成本,实现提高企业利润的目标。 作者:山锋 张亚 刘杰 单位: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西安培华学院 测绘管理论文: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系统控制 摘要: 在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和上级管理单位的质量监督中,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和系统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两个过程,更是确保产品生产质量的根本。基于此,文章对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和系统控制措施进行了详细分析,对生产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系统控制;措施 1引言 质量管理和系统控制是确保测绘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对于测绘工程来说更是非常重要。因此,生产企业对系统测绘工程的主管部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们务必要建立与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而确保测绘工程的良好发展。在城市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测绘工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更要加强质量管理和系统控制,促进测绘工程的顺利实施。 2测绘工程质量管理意义 对于现代我们所从事的测绘工作而言,具有六化、十六字的特点。六化主要是指测量内外作业一体化、数据获取自动化、测量过程智能化、信息管理透视化、信息传播网络化以及成果产品数字化,而十六字具体为动态、遥控、便捷、安全、快速、准确、可靠以及集成。通过对近几年测绘工程的结果进行调查,发现我国重点测绘工程的质量基本上合格率都在93%以上,无可厚非,测绘工程在质量管理方面的成绩是非常突出的,基本上都是按照《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的标准来实施的。但是,在国内经济全面改革、开放程度不断加深的同时,我们测绘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这对我们质检人员自身的质检质量和质检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测绘行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实现测绘行业的不断发展。 3测绘工程质量的系统控制 3.1测绘工程质量管理要点 测绘工程质量管理要点主要包括人员、设备以及数据等因素。我们质检人员的管理要点对我们的专业技能、工作水平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要求其必须能够胜任自己本职工作,并符合测绘工作对职称、工龄、学历以及业绩等方面的需求。设备管理要点主要是对设备进行使用前的检验和定期检查,从而保证设备能够在正常的情况下开展工作。测绘数据的管理要点分为以下三点:①原始数据的检查。②控制数据的核对。③地形、图形以及碎部数据的检查。此外,在收集控制网布设、检测以及平差地形要素等数据时,一定要在图形编辑中构建相应的管理点,确保数据收集的准确性。 3.2测绘工程数据检查 (1)图形检查。在进行测绘数据的处理以及转变时,极有可能出现各种错误,导致在开展拓扑运算时仍然存在错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图形检查是非常必要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检查错误图形记录,其实就是对图层中的错误图形记录进行详细的检查;其次,检查环状图形的面积,重点检查图斑以及图斑自身较差形成的面积;再次,检查其他面积,对每个区域内图层图斑面积与该区域面积之间是否存在误差以及误差是否在相应的范围内进行检查;最后,其他项目检查,主要有自相交检查、缝隙检查以及重叠检查等。(2)风格检查。在测绘工程数据转变的过程中,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即符号化问题,也就是图形风格化问题。对于不同的绘图平台来说,其中的图形数据符号是完全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不同软件中的符号方式、符号库不尽相同,因此,如果想要解决平台数据转变中存在的风格问题,必须要在要素编码的基础上整合不同要素,实际上就是实现符号库的一一对应,这样才能完成风格的转变。由此可见,测绘工程互数据的风格检查即要素编码的检查。(3)拓扑检查。在测绘工程中,有的数据模型能够支撑拓扑关系,但是也有一些数据模型不存在拓扑关系,这跟软件的不同有着直接关系。如果在进行拓扑关系数据模型到不支持拓扑关系数据模型的数据转换时,拓扑关系很有可能会丢失,相反则要构建全新的拓扑的关系。拓扑关系的构建是否准确、是否存在缺失等信息,都要在拓扑检查的前提下进行获取。 3.3测绘工程过程控制 测绘工程中的每一项任务都属于一个过程,因此对测绘工程进行过程控制是非常必要的。一般来说,过程控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输入、处理、输出,要想确保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质量,测绘工程一定要在图根控制以及碎部点数据收集的基础上进行过程控制,并严格按照《测绘记录》中的有效实施,避免出现差错,影响产品的合格性。首先,在水准测量中输入的是原始起算点高程以及控制等级中的限差;导线控制等其他常规测量输入的是起算点数据等。而操作就是在规范标准的基础上通过操作人员对数据进行收集,输出主要包括控制点数据、精度评价结果等,具体为最弱点中误差、闭合差等;其次,在线路测量以及碎部测量中,输入为控制测量输出的控制点数据,操作为获取碎部点数据、属性信息的具体过程,输出的是检测合格的信息数据;再次,在施工放样的过程中,输入的是放样数据信息和控制点成果数据,操作的是放样点实地标示的根本过程,输出的是放样点标示结果和数据之间存在的误差;最后,在数据处理和绘图中,输入的是原始观测数据,操作的是处理原始数据,输出的是数据成果以及图形。 4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新路径 4.1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在正式开展测绘工程之前,我们质检人员要先对工程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进行充分调查和研究,并选择适合的材料进行设计。通过分析现场获得的相关资料,再加上具体测绘工程的情况,在研究相关技术时要保证方案和技术之间的相符合,并对测绘方案进行认真审核,使方案能够实现有效实施。另外,还要在测绘工程实际需求以及自身情况的基础上,构建符合要求的测绘工程监督管理体制,将其在每个环节中进行落实,切实提高测绘工程的实施水平。 4.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近年来,城市化建设正在不断深入,我国对测绘工程的质量引起了高度重视,相继颁布了质量法、计量法以及测绘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在此基础上,还颁布了与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管理有关的法规,如测绘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等一一系列线管的法规政策。但是,在现阶段的测绘工程中,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是特别完善,其可行性也亟待提升,这给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以及系统控制的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一定要在测绘工程的实际情况下,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加强法律对测绘工程的约束和管理,实现测绘行业的有效发展。 4.3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 在进行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时,应该按照测绘单位的级别建立相应的管理检验机构,一些管理质量的欠缺的单位要安排专门的质量检查人员负责相关事宜。测绘单位应该在国家相关规定以及《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标准的基础上,全面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并申请体系认证,使测绘工程在开展的过程中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充分掌握先进的管理技术,从而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要求质量管理理论和开发商务必要实现良好的配合,加强内部与外部的竞争能力,特别是在映射方面,一定要采用品牌化的管理方式,加强的市场管理效率。另外,作为一个成熟的质量管理理论,全面质量管理一定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加大力度,重点寻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手段进行强化和完善。 4.4强化系统控制管理 对于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和系统控制而言,不仅能够实现测绘产品的管理和控制,还能对测绘工程的生产行为进行详细规范,并且具有公正、科学、合理、独立等特点,是确保测绘工程顺利完工的关键所在。要想使测绘工程顺利实施,一定要对测绘工程的产品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了解产品的生产过程,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并在生产过程中逐渐落实。为了实现测绘工程中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升,要在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测绘工程的管理控制行为进行规范,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另外,还要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和控制方法,在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管理控制体系[3]。 5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实现测绘工程质量的提升,一定要加强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和系统控制,这对我国社会化建设策略以及信息化建设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虽然我国测绘工程质量管理和系统控制中还存在相应的问题,但是只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强化系统控制管理、注重测绘工程质量管理要点,就一定能提高测绘工程的质量。 作者:努尔比亚·艾尼瓦 单位:喀什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测绘管理论文:测绘工程质量管理措施分析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现代测绘技术也有了更为突出的展现,诸多新工艺、新设备在测绘领域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在工程行业中,测绘属于工程建设获取基础数据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了建设工程的最终成本、质量以及工期管理的效果。在这样的社会背景模式下,现阶段对于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初探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及措施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初探测绘工程;工程质量;质量管理;必要性;措施 1前言 测绘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是提升工程测绘结果准确性以及可靠性的保障,这样的测绘结果能够在最终的工程竣工中展现出该工程最为真实的情况,同样,测绘工程也能够为建设工程提供必要的资料以及基础数据,提升该企业在市场经济模式下的整体实力,保证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有不可代替的位置。 2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的要素 就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的要素来说,可以分成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2.1测绘人员的质量管理 在测绘质量管理中,测绘人员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是整个测绘质量管理的核心。对于测绘人员质量管理来说,首先应该按照测绘的具体要求进行人员的合理分配,明确人员各自的分工以及人物,在人员分配的过程中,应该将人员的配置进行最大程度的优化,让人员的优势能够得到最大范围的展现,将人员与岗位之间的磨合期进行进一步的降低,以方便相关人员能够更为快速的进行工作的进行。然后,还应该按照最终的质量管理内容进行基础经济责任体系的建立,这种体系的建立应该将各个部门的责任进行细致性的划分,并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按照严格的考核制度对最终的质量以及工作内容进行全面性的落实,保证测绘工作能够有更为细致的推进。最后,还应该将绩效考核的内容融合到测绘工作人员的质量管理中,并按照实际情况尝试多种绩效管理模式,对质量管理的体系运行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最终能够达到工程的质量标准。 2.2测绘设备质量的管理 测绘设备的质量管理是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的必备条件,对于测绘人员来说,测绘设备就是他们进行工作的必备武器,通常情况下,测绘工程系项目属于户外作业,这样的前提条件导致使得在进行测绘的过程中受到外界干扰的情况十分众多,所以,更应该提升测绘设备的质量要求,保证能够在测绘人员使用的过程中,测绘设备发挥出应有的效果,提升测绘的成果。对于测绘设备的质量管理来说,首先应该按照合理经济的原则进行测绘设备的选择,购买正规的测绘仪器,保证设备能够在出厂过程中的质量情况;然后,还应该对设备进行定期护理,在作业前期,按照送到相关部门进行鉴定与校正,保证设备测绘出的最终数据具有准确性的内容;最后,还应该在使用设备的过程中小心轻放,避免强烈的震动与撞击,检测的设备还应该有专业人员进行保管,并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以此保证设备的使用年限。 2.3测绘文件的质量管理 测绘工程质量中测绘文件就是质量的最终保证,对测绘文件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融合,并按照最终的测绘文件进行严格的执行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内容,在执行的过程中还应该按照现场的情况进行细节方面的改进与完善。识别质量体系中的内容需要有多方面的共同支持,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以及相互作用的内容,以方便最终能够有相关资源以及信息的获取,按照这样的信息资源获取进行有效动作的进行,针对该过程的监控、测量达到分析最终测绘的执行情况。 3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措施 测绘质量在整个工程的项目管理过程中属于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质量工程的最终目标就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质量监督机制,在这样的基础条件下对测绘的质量实施有效地监督管理,加强质量的控制内容,保证测绘最终的质量情况,为测绘工程进行进一步的推动。 3.1建立测绘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想要将测绘工程质量进行进一步的保证,就必须将质量控制的工作放在整个工作的关键位置,将所有的质量资料进行整理,保证最终的可靠性与完整性,认真检查并对相关测绘工程进行记录的整合,在测绘项目完成之后,由相关的质量检查单位进行专项的内容验收,就比较复杂的内容以及区域进行检查力度的加强,针对性的问题应该有针对性的方法进行进一步的解决与完善,做到认真整改的最终要求。 3.2增强领导与员工的质量意识 产业的质量关系到整个企业的发展,想要将测绘工程的质量进行进一步的提升,首先应该从领导做起,领导层面的关注将提升企业的整体质量管理水平。在质量管理的过程中还应该落实以人为本的具体方针政策,只有将员工放在质量的首要位置,才能保证员工心里有质量的意识,在该基础上,还应该对员工的质量监控意识进行进一步的强化与内容性的学习,不断夯实员工的思想认识基础。因此,企业应该定期进行管理者与基层员工的质量意识培训,按照多种多样的业务交流形式,逐步对员工的质量意识以及爱岗敬业精神进行进一步的树立,从而提升测绘的整体水平。 3.3布控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点 在人员、设备以及数据采集的过程中,应该按照现实情况对工程的质量管理点进行进一步的测绘与设计,通常情况下,人员的质量管理点就是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的及中展现,并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保证测绘工作人员能够有一定的职称基础。设备的质量管理点就是指该设备能否正常的进行年检的审核,在该基础上保证设备在测绘过程中的正常运转情况。在质量管理点的布控上,在测绘工程中相关的管理条例中也应该有所涉及,以此来督促相关测绘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能够按照自身的职务情况对测绘工程的质量进行进一步的推动,给今后测绘工程质量效果进行进一步的细节完善,保证测绘工程能够有进一步的内容推进。 4结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内容不断细化,测绘工作也变得更为细致与规范,测绘工作的质量管理落实将是整个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内容,有效地质量管理将是保证工程数据准确的关键,对于工程建设的最终完成情况有着十分关键的影响因素,鉴于此,加强测绘工程管理工作,完善测绘过程中的各项质量管理措施,提升整体测绘水平,能够整体性的提升工程的质量情况,为最终的工程质量要求打下坚实的基础保证。 作者:王守中 单位:卢龙县不动产登记局 测绘管理论文: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研究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地理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等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到企业发展管理中,对于企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提升了员工的行政办公效率。本文在简述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内涵以及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重点探析了测绘工程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研究,并对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测绘技术;信息系统管理;分析应用研究 一、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内涵概念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升级优化,我国的测绘技术在信息系统办公管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在现代化信息社会发展中,为企业实现快速发展以及科学决策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导,能够及时对企业数据发展做出详细的规划评估。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强大的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在企业行政办公系统中实现自动化管理,加快企业在计算机信息技术深化管理改革以及企业决策合理化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促进现代化办公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中。 二、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 测绘工程信息系统简称SMIS。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深化,GPS、RS、GIS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信息测绘中,加快了测绘工程信息系统不断向着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一体化目标迈进,推动了我国测绘技术的应用发展。目前,在我国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发展中,测绘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已经渗透到自动化办公中,实现了安全、智能、高效、标准化、科学化、合理化的办公处理系统。有效的保障了企业发展数据的安全性,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信息工程测绘系统在办公开发运营上实现了友好快捷方便化,系统的良好运营以及各个系统功能的不断更新开发,使得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更加具有商业价值和社会发展价值。 三、测绘工程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一)测绘工程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 在进行测绘工程信息系统的设计时,首先要对使用企业进行生产环节和经营管理环节的数据调查研究。严格根据企业相关的生产流程进行数据设计和规范操作。对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要针对企业的规模、所处的地理位置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和分析评估,充分收集企业发展的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分工细化模块设计,然后制定出详细的设计流程和方案以及相关的维护系统。在生产管理、合同管理、资产管理、查询系统设计以及后续的系统维护中实现有效统一的设计管理,增强系统在实际运用中的可操作性。 (二)测绘工程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 在测绘工程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中要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针对任务登记、技术考核、任务分工、质量评估、员工考核等等内容进行系统化的模块结构划分设计。同时进行市场调研,针对客户需求和市场发展情况设计资料移交、统计分析模块,针对用户结构方面不断完善用户管理、历史记录以及相关的人事信息等内容。同时,在原有基础上,测绘工程信息系统可以根据企业的发展特色,不断适应环境需求的变化,根据用户的需求和意见,对原有的信息系统进行升级拓宽,不断丰富完善测绘工程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三)测绘工程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及流程 测绘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流程为任务登记,也就是对生产经营中的项目合同等数据信息进行记录,上级批准后方可下达生产任务。在质量检测环节,通过对产品进行检测并及时总结记录,然后录入测绘系统,进行审计核查。在经过上级领导批准后然后才能将具体的生产日期以及相关的检查日期通知到生产经营环节中,完成任务下达环节。之后的生产安排要根据具体的人员安排设置进行合理的明确的任务分工安排,明确生产与检查的人员分工,确定职责。通过对合同中所涉及的内容,项目经理对于设计的信息技术内容进行细化分工处理,最后以文档形式进行管理。最终在移交客户环节中,需要将完成情况以及完成的相关任务进行数据记录,经领导批准然后由档案管理人员进行资料的移交,最终让客户进行检验。在达到客户的满意度要求后最终实现对档案记录的备案管理,录入企业的信息系统管理数据库中,为企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四)测绘工程信息系统的目标实现 测绘新技术在自动化软件办公中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现代化程度不断升级。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以及高科技设备的应用为测绘工程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基础。高科技的仪器的投入使用,在数据的测量上更加精确,能够为企业高层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不断更新升级,使得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实现了资金、物流、数据的统一化管理。对于企业的生产发展信息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覆盖管理,促进企业在管理体系上更加灵活。测绘新技术与传统的测绘技术相比,在经营管理上更具可操作性,在测绘数据以及相关的数据整合优化上的结果上的精确度更高。实现数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合理化。 四、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前景分析 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在传统的管理中,主要是依靠人为主观性进行管。这种管理模式和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科技信息的发展。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信息化飞跃发展的时代,随着企业生产经营分工管理的细化,企业管理所涉及的数据信息也越来越细致广泛。通过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实施,有利于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实现有效的管理,提升企业的发展速度,增强员工的办公行政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良好发展。与此同时,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高、对软硬件系统的配置要求高、依赖性强,随着企业管理的深入发展,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升级改进。为满足中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的数据分析统计,降低企业发展运营成本,实现企业的自动化管理,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做出突出的贡献。 作者:余海胜 单位:固始县国土资源局 测绘管理论文: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系统控制探寻 摘要: 在简述测绘工程质量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对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及其有效措施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测绘行业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系统控制 工程建设的正常进行需要得到大量的数据保障,这些基础数据的获取需要通过测绘实现。测绘工作复杂且工作量巨大。因此,对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进行深入分析,对于有效提升测绘可靠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1测绘工程实行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 通过对国内测绘工程的调查得知,我国重点测绘工程的平均质量合格率可以达到93%,可以看出我国在测绘工程上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然而,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的测绘行业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和困难。测绘单位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长远发展,必须注重自身运营效率的提升,并切实加强管理水平,从而为测绘行业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测绘工程质量管理和系统控制 2.1质量保证体系 测绘工程的质量保证体系主要功能为运用先进的工作与管理程序,在第一时间获取相关质量信息,进而开展判断、加工等工作,最后反馈指令信息完成输出,以改善体系要素为基础,完成全部控制,得出对应的质量保证体系。 2.2质量管理系统 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系统是由多个单元构成的,这些单元是系统的构成要素。根据相关规范与标准,系统构成要素主要有四部分,分别为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与测量分析。 2.3系统控制 (1)质量管理点。质量管理点需要设置在测绘人员、测绘设备以及数据的采集过程中。其中,测绘人员方面的质量管理点为保证人员具备上岗能力,且要达到相关的学历、工龄以及培训;测绘设备方面的质量管理点为年检、常规校验等,保证设备工况;数据采集的质量管理点为保证数据真实性,避免出现误差。(2)数据检查。数据检查为确保数据准确性的关键,应得到测绘人员的高度重视,检查内容包括:图形数据、属性数据以及拓扑检查等。(3)记录与标识。测绘过程中,与系统控制存在一定关联的记录需实行严格的控制,同时编写对应的控制文件,保证记录准确性。所有类型的记录表格,都需要按照统一要求进行编号。质量管理方面的记录应交付给相应的部分进行保存,尤其是书面记录,应保证记录的完整性,避免缺失和受损。电脑中的硬盘与光盘应做好备份,同时完善保护措施。此外,积极采用科学的分类方法,保证在第一时间调取所需记录。 3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措施分析 3.1完善法律法规 为了提升质量管理水平,需编制相应的专项法规,将法律作为唯一准绳,持续完善法律法规,形成有效的制度保障;其次,主管部门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提升执法力度,依法严惩违规单位或项目;最后,加强测绘监管,成立专门的质检部门,并保证这些质检部门的作用和地位,从而提升监管水平。 3.2强化人员质量意识 领导重视是做好测绘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主要动力。对于质量管理,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不断提升人员的质量意识,从而落实好各项基础工作。想要强化人员的质量意识,需要通过有效的学习与培训。作为测绘单位,应定期组织领导及员工参加四理论知识学习与业务培训活动,在学习中发现自身的不足,通过学习补充自身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从而在实践中发挥最大的作用。除此之外,通过开展各种交流会议,还能调动员工之间的交流,提升爱岗敬业的精神,将质量管理的核心思想灌输到每个人心中。 3.3注重质量管理点 如前所述,质量管理点需要设置在测绘人员、测绘设备以及数据的采集过程中。不同部分的质量管理点对应不同的要求和内容。以数据采集为例,除上述基本要求外,还应该创建三个固定模式的质量管理点,分别为:其一,对现有的已知数据进行检查;其二,对控制数据进行检查;其三,对碎部数据、地形要素等进行检查。此外,还需在控制网布设、控制网观测等过程中设置相应的临时质量管理点,以此从根本上保障测绘质量。 3.4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测绘单位必须落实好所有人员的技能培训工作,定期组织员工不断深入学习《测绘生产质量管理规定》以及《测绘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领会文件的思路。学习时,要加强技术总结、技术设计,将质量、技术与计量管理当作员工培训的核心内容。此外,还要强化主管部门的职能,维护各个测绘单位的相应权益,从而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在此基础上,还要积极使用当前的先进技术、设备和工艺,掌握使用方法,尽快大规模推广和应用,进而发挥应有的作用。 4结语 总而言之,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测绘行业必须对质量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明确其重要意义和作用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和系统控制能力,进而达到推动测绘行业稳定发展的目的。 作者:陈臣 单位:贵州省地矿局测绘院 测绘管理论文:测绘质量管理思考 摘要: 在测绘领域中,良好的质量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的提高测绘工作的精度,达到测绘作业的目的。本文对测绘质量管理工作的难点进行分析,探讨了加强测绘质量管理工作的措施,希望为我国测绘工作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 测绘质量管理;管理现状;加强措施 1测绘质量管理概述 伴随工业现代化的进步,人们对于产品的质量安全也越来越关注,这给测绘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测绘法》对测绘质量管理做出了清晰的定义,指出测绘质量管理就是要对工程单位的测会工作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因此,在测绘作业中,测绘单位要以质量第一为原则,注重控制手段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以监督控制作为有效的方法,从而有效的推进测绘质量管理的展开。可以说,测绘质量管理就是测绘工作的生命线,只有保证测绘质量满足测绘作业的要求,才可以为我国社会提供更优质的社会服务。 2测绘质量管理的重要作用 在测绘工作中,进行严格的测绘质量管理工作非常关键。具体来说,测绘质量管理工作的展开具有以下作用:①提高了测绘工作的有序化和规范化,保证测绘质量能够达到测绘工作的要求;②帮助测绘企业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体现测绘企业的管理水平;③提升测绘企业的竞争力,帮助测绘企业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④提升了测绘服务质量,增加客户对测绘工作的满意度,增强了再次合作的意愿;⑤减少了测绘工作中返工和内部消耗的情况,提高了测绘企业的经济效益;⑥测绘质量管理能够有效改进测绘工作中出现的不合理的现象,提高测绘工作效率。 3测绘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工作要点 在测绘工作中,测绘人员要对测绘工作进行深入研究,积极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把握测量工作的重点,从而达到质量管理的目的。 3.1地籍测量工作质量管理的重点分析 测绘项目在开始前,都要进行登记工作,登记时作为委托单一方要递交完整的资料,如果资料不够完整,相关机构将不受理登记的请求。测绘单位在开展地籍测绘工作时,需要按照国家规定的要求进行测绘工作。如果测绘工作涉及到宗地权属关系,则必须邀请相关单位到场,防止产生纠纷。在进行质量管理时,要做到界址明确,面积可靠,权属符合法律相关规定。在进行地形测绘工作时,测绘单位要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一站一检查,同时要做好地形地貌的标识工作,要保证相关信息的准确无误。在地籍测量工作结束后,要做好成果检查工作,项目负责人员要对测绘成果的可靠性进行核对,并在技术负责人对地形图以及界址点等数据进行确认和签字后再交给计算机进行信息检查工作,经计算机检查没有错误后,最后对测绘成果进行输出,并交给用地机构。 3.2界桩测量工作质量管理的重点分析 在工程进行放样工作前,用地单位要提供总体的设计方案,测绘单位做出测绘方案,在正式测绘前要保证设计方、施工方以及用地方都在场的情况才能进行测绘工作。在进行工程放样时,要注意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如果发现必须要进行更改的情况,此时要和设计单位进行沟通,递交设计变更通知单才可以进行更改工作。 4加强测绘质量管理的措施 良好的测绘质量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的加强测绘工作的质量,促进测绘工作更好的展开。在实际工作中,测绘单位可以从以下方面加强测绘质量管理工作。 4.1健全测绘质量管理的体制建设 (1)对管理主体和职责进行明确。 明确测绘质量管理的主体和职责对于推动测绘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非常关键。根据我国测绘局的要求,目前对于影响范围较广,社会反响比较剧烈的测绘项目来说,质量管理的主体通常都由国家测绘局担任;而我国各地方测绘部门则主要对该地区的测绘单位和测绘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对于基础测绘项目的质量,则主要由组织项目实施的测绘部门进行基本的监督管理工作,而对于非基础的测绘项目来说,则主要由开展项目的行政区域内的测绘主管部门进行管理。 (2)加紧落实质量责任制。 在测绘质量管理工作中,加紧落实相关的质量责任制也非常重要。首先,测绘工作的出资单位要对根据项目以及自身的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测绘工作承担单位,出资单位要自觉的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和管理;设计单位要按照法定的技术标准开展设计工作,保证涉及质量,对于后续工作中,由于设计工作不当导致出现的问题要进行无条件的解决;测绘单位要以合同为基准,严格按照规定的测绘流程开展测绘工作,保证测绘的软硬件达到国家的相关要求;进行质量检查的验收单位,要以测绘标准、设计方案为主要依据,对项目进行验收管理。可见,在测绘工作中,各个单位通过有效的沟通协作,共同对测绘质量负责,保证测绘工作的顺利展开和完成。 (3)提高内部质量管理的规范性。 测绘主管单位要对各基础测绘单位的测绘工作进行引导,鼓励各测绘单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测绘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质量管理意识,努力提高质量管理的规范性,从而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测绘主管单位要按照“二级检查、一级验收”的控制制度,进行测绘指导工作,同时制定计划,逐层的对基层测绘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工作,做好相关的职业鉴定,从而有效的在测绘人员中竖立测绘意识,保证测绘质量管理工作的效果。 4.2加强自我完善机制 测绘单位内部应该建立有效的自我完善机制,从而促进测绘质量管理工作的展开。首先,测绘单位内部要将日常考核和质量监督进行有机结合,同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以日常考核和质量监督的结果作为主要参考依据,对相应的责任人进行激励和惩罚。同时,测绘单位还要加强对信息检验记录的重视,要通过对不合格记录、审查记录以及监控观察报告的分析,找到测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关的预防机制,再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到各部门进行落实。 4.3促进测绘行业协会的建立 促进测绘行业协会的建立对于测绘质量管理工作也具有很大帮助。行业协会和政府职能部门相比,更加注重过程,对市场的反应也更灵敏,能够对一些测绘纠纷进行快速的解决。因此,我国测绘单位应该积极推动测绘行业协会的建立,加紧行业规范的制定。另外,政府部门也要加大对行业协会发展的扶持力度,可以通过立法来确定测绘行业协会的组织定位,同时要对行业协会的建设进行有效的引导。 5结束语 在测绘工作中,测绘质量管理工作能够有效规范测测绘工作流程,提高测绘工作的准确性,推动测绘工作的有效开展。 作者:雷小波 单位:中交二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测绘管理论文:测绘工程成本管理分析 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测绘工程、成本管理的基本概念,并结合测绘工程的特点分析了测绘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及主要目标,然后阐述了当前测绘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 测绘工程;成本管理 1基本概念 测绘工程是指,以空间、大地蕴含的各种信息为研究对象,包括山川、河流、房屋、道路、植被、矿藏等等,并基于此绘制包含各种信息的地形图,为工程项目的决策、设计、施工提供依据。成本管理是成本分析、成本决策、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等各项科学管理行为的统称,是改进企业管理水平,减少生产投入、增大生产利润、提高企业效益的有效措施。而测绘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是指,对测绘项目施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预测、核算及分析。 2测绘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主要目标 由于测绘工程的特点,测绘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又不同于企业生产的成本管理,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2.1符合测绘工程项目的整体管理 测绘工程项目的整体目标,是在合同规定期限内,按时、保质的完成测绘任务,这也是测绘工程项目的首要任务,是必须保证的基本目标。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多数情况下,可通过改变项目方案降低生产成本,但项目方案的改变往往会带来工程周期的变化。当工程周期在合同期限内时,项目方案主要取决于成本管理,但当工程周期不能满足合同要求时,项目方案应该保证工程项目的整体时间目标。此外,某些情况下,测绘工程企业的项目目标主要是展示技术水平与企业实力,此时成本管理过程中不应过多的限制技术方案,成本管理更应服从整体管理。 2.2有效降低测绘工程项目的生产成本 在保证合同要求与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成本管理应能有效降低测绘工程项目的生产成本。具体有两种形式,一方面,可以在提供的项目范围与工程质量完全相同的情况下,降低绝对生产成本,在保证利润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工程价格,以适应价格竞争;另一方面,可以在价格相同的情况下,提供更多的项目业务,并实现更优的工程质量,通过降低相对生产成本,保证企业信誉,展现企业实力。只有生产成本降低,才能实现成本管理的实际效益,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企业的优势,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3当前测绘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 成本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测绘工程项目的利润,关系到测绘企业在市场环境下的竞争力,其好处不言而喻。成本管理工作也早已得到项目管理层的重视,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种种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测绘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脱离工程整体目标 当前阶段,项目效益在测绘工程项目质量的全局评价中始终是决定性因素,因而导致效益首位的思想盛行,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项目领导一味追求测绘工程的成本降低,导致成本管理工作与工程整体目标严重脱节,与企业发展战略相违背。这就要求,在进行成本管理工作时应具有大局观念,虽然成本管理工作的首要目标是控制与降低测绘工程项目成本,但当成本管理工作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矛盾时,成本管理工作应适应企业的长远布局。 3.2基础工作不足,成本预测、成本分析缺少合理依据 成本管理工作的一系列过程,是建立在前期细致调研与大量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部分项目的成本预算,甚至流于形式,仅仅利用一至两周的时间便仓促完成预算报表,沦为项目报价提供书面依据的工具,成本管理工作也因此失去了本质意义。而测绘工程项目,由于具备工作范围广、研究对象杂、不确定因素多的特点,更应加强成本管理的基础调研工作,以保证工作依据的科学性。 3.3忽略了测绘工程项目的隐性成本 测绘工程项目的成本,不仅仅包括员工工资、仪器购置与维护、交通工具、材料消耗等产生的直接生产费用,还应包括员工培训、仪器耗损、安全投入等产生的间接费用。在测绘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中,因项目本身产生的直接生产费用显而易见,而因人员、设备等产生的间接费用往往被忽视。这就导致成本管理工作中对成本的预算及估计不足,测绘项目的实际利润下降,尤其在项目报价时,如果忽视了间接的隐性成本,极易导致项目亏损局面的出现,同时,隐性成本估计不足,也给成本核算、成本控制等后续成本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存在差距,成本核算找不到差异原因,成本控制更是无从进行。 3.4工作机制权责不明 现阶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测绘企业项目领导均已意识到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已在测绘工程项目中积极开展成本管理工作,并通过学习国外企业先进经验、设立成本管理部门等措施,有效提高了成本管理工作的质量,但在测绘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中依然缺乏完善的工作机制,权利与责任划分并不明确。在多数测绘企业中,财务部门承担了成本管理的主要工作,但测绘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周期较长的、需要多部门配合的工作,当前的工作机制下,财务部门无法统筹企业其余部门来完成工作,难以满足成本管理的工作要求。同时,成本管理工作责任并未落实到人,缺乏有效的监督执行机制,成本管理工作每部分的具体效果,也无法量化考核,难以建立基于责任人员的奖惩制度。 4测绘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 针对当前我国测绘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措施。 4.1加强成本管理工作的前期调研 如前所述,由于测绘工程项目的固有特点,导致不确定因素太多,因此,在进行测绘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时,更应加强基础调研,增强成本管理工作依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只有这样,成本预测、成本分析才能准确可靠,才能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成本管理工作的前期调研,要重点针对测绘工程项目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例如建筑施工过程中拆迁业主的临时意愿变动、天气原因导致的施工条件与施工周期的变化、物价变化可能带来的原材料价格上涨等等,要将此类不确定因素的极端情况考虑在内,保证成本管理的工作方案处于适用条件内。 4.2优化项目运行中的资源配置,加强成本控制 测绘工程项目周期较长,牵扯到大量的人员、设备及材料的流入流出,测绘项目的进行,实际是人力、物力等各种资源的配置,一旦资源配置不合理,将造成时间、财物的大量浪费,导致项目成本急剧增加,因此,要优化测绘工程项目中的资源分配,合理利用,加强成本控制。对于人力资源,应依据人员特长、岗位需求进行分配,各尽其责,避免人员设置的冗杂,还可通过技术革新等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以此减少人员配置数量。对于设备仪器等物力资源,由于测绘工程中所用设备仪器较为精密,价格昂贵,应提高周转利用效率,减少购买数量。合理的物力资源配置方法,能够加强设备仪器在不同项目间的流转,减少设备仪器的空闲时间,提高使用效率,有效降低设备仪器需求的绝对数量。 4.3提升全员参与成本管理工作的意识 测绘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涉及项目的方方面面,单独依靠财务部门无法有效实施,因此需要提升项目各部门全体员工的参与意识,扩大成本管理的工作层面。当前,提升全员参与成本管理工作意识的最有效途径,便是岗位责任制,将成本管理工作的责任进行细致划分,落实到具体岗位的员工身上,这样才能形成督促力,深入落实成本管理工作。同时,还应将员工的收入效益与成本管理工作的效果直接挂钩,形成奖惩分明的责任机制,既能调动广大员工参与成本管理工作的热情,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员工的工作责任意识,最终实现双赢的局面。测绘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项目的运作成本,关系到测绘企业的利润。测绘企业应提高对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切实推进成本管理工作,以提高企业的利润率,扩大企业的竞争优势,促进企业的繁荣发展。 作者:廖宇佳 单位:广西恒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测绘管理论文:测绘地理信息档案管理思考 [摘要] 测绘地理信息档案资料是城市规划和管理的数据基础,具有使用数据量大、保存时间久、使用频率高、修改频率高、管理过程复杂等特点,给现行的档案的保存、管理和利用方式带来困难。数字档案管理技术作为解决档案存储问题,提高档案管理效率的有效手段,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基于北京市测绘地理信息档案现状,分析了测绘档案保存、管理和利用的特点和难点,并就应用数字档案馆技术解决现存问题的成效进行了预估。 [关键词] 测绘地理信息档案现状 数字档案管理 1引言 近年来,由于人口剧增导致的交通拥堵、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等综合问题日趋严峻,城市发展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测绘地理信息资料作为城市精细化管理和规划的基础,现势性和丰富程度备受重视。2008年,北京市政府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测绘工作的实施意见》(京政发[2008]11号)进一步明确了缩短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更新周期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由此引起测绘地理信息档案资料的增速明显提升,给档案管理增加了困难。另外,随着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日渐深入,电子成果等伴随着纸质档案归档成为主流归档形式。因此,电子成果作为信息化产物,也成为一项重要的测绘地理信息档案,增加了档案管理、使用、更新和永久保存的内容。此外,部分档案由于保存年限太久、频繁翻阅使用或更改等原因,给纸质档案的永久保存造成困难,影响了测绘地理信息服务职能的发挥。 2档案现状 2.1存量现状 目前,北京市的测绘地理信息档案资料包括基础测绘、工程测量、航测遥感、地理信息项目成果等各类档案。按照档案介质主要分为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和实物档案,其中电子档案以光盘、硬盘和磁带作为主流保管介质。按照档案内容主要分为基础测绘成果资料、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纸、航测遥感成果、专业测绘和工程测量成果资料、国家测绘标准、项目资料、测绘数据归档光盘等。历史档案最早可追溯至清朝乾隆时期,近年来按照《北京市基础测绘技术规程》进行数据更新,档案数量大,内容丰富,是进行城市变迁研究的重要资料。测绘地理信息档案分类标准首先遵循《中国档案分类法》中对测绘行业档案分类规定。对于国家标准中没有的内容,遵循地方标准。随着北京市测绘数据更新周期缩短以及地理信息相关的信息化项目增多,导致测绘地理信息档案数量增幅上涨。此外,由于北京市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带动了与之相关的详细测量、竣工测量、管线测量、拨地规划路等档案变更频繁。总体来讲,测绘地理信息档案存量现状呈现出数量多、类别全、增速快、变更频繁等特点。 2.2管理现状 在强化测绘地理信息档案资料管理方面,通过制定管理规定,建立信息化系统和强化管理标准三个方面来解决测绘地理信息档案资料的保存和利用问题。现有的档案管理规定涵盖了归档内容、归档时间、档案整理方式、手续办理和管理职责等多个方面。目前,测绘地理信息档案管理采用人机结合方式,主要操作环节包括归档-入库、借阅-归还、借出-修改-重归档、统计报表、盘库等。对于频繁借阅的档案类型,例如工程测量档案,建立了专门的信息系统,用于办理归档、借阅-归还手续,并实现对借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决策层提供参考依据。其余档案,主要利用Excel表格完成对大部分档案信息的维护工作,包括档案名称、归档时间、档案编号等。此外,库房盘点作为档案管理的重要环节,依靠人工核对Excel表来完成,由于档案数量大,excel表格数量多,给库房盘点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2.3利用现状 可供利用的档案资料包括纸质档案和电子成果。常供借阅的纸质档案资料包括:规划路、拨地、验测、放线、竣测、详测、市政、房地产测量、鉴定、规划路、管线、文书、光盘等。按照利用方式主要分为归档、借阅、借出修改,规划路档案资料的修改最为频繁。在所有纸质档案中,工程测量档案借阅数量约占70%。常供借阅的电子成果资料包括控制点资料、数字地形图等,目前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公开提供[1]。 3现存问题 (1)频繁的借阅给纸质档案带来损毁风险 在北京市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地形图更新等过程中,相关测绘单位需要频繁调阅档案原件,包括控制资料、拨地、规划路、房产测绘等相关档案。由于外业环境较为艰苦,加之频繁的调阅、复印等,使得档案原件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更严重者甚至造成档案原件的永久损毁和丢失。 (2)永久保存的历史档案亟待寻求更为彻底保存方式 历史档案资料,经过多年保存,受到空气中酸、碱等物质的慢慢侵蚀,加之失水、以及气温变化带来的破坏,许多纸张已经十分脆弱,面临消亡。此外,历史档案内容多为手写,目前手写字迹已很难识别,如果任其发展下去,档案内容将无法使用。 (3)人工管理方式与档案管理效率和利用率之间存在矛盾 纸质档案数量有限,无法同时提供多个单位借阅的使用,导致档案利用率受限。目前,档案管理,包括档案借阅、归档、盘库等,主要依赖人工维护的excel表格和纸质单据,在管理过程中,需要维护多项冗余信息,且多个Excel表格记录需保持同步,维护工作繁杂且易出错。此外,档案库存位置查找过程中,依赖专业人员的经验,对工作人员的熟练程度要求较高。 (4)科技变革带来的挑战 随着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化,测绘生产模式逐步向信息化和无纸化过渡,数字化成果的类型、数量、更新频率不断增多,针对电子成果的管理、更新和归档制度也在日趋完善[2]。现行的以人工管理为依托,以纸质介质为载体的管理方式在管理数字化成果归档、管理、登记、变更以及借阅方面存在许多问题。 4应用数字档案管理技术成效预估 4.1彻底实现档案永久存护 借助数字档案管理平台的扫描数字化技术、海量电子档案高速在线浏览,存储、备份和保密技术,实现纸质档案的全部数字化[3],将给现有档案保存和利用方式带来巨大变革。首先,对于珍贵的历史档案,将彻底解决濒危历史档案的抢救性保护和永久保存难题[3]。其次,以借阅为目的档案查询和借出,将利用电子档案综合管理平台实现自助查找和下载,介质将由纸质原件转变为电子档案的打印版,避免了纸质档案原件或副本暴露在外部环境中引起的损坏,减轻了管理人员的查阅工作量,同时,由于打印数量可由用户自定义,一本档案同时可满足多用户的使用需求,提高了档案原件的利用率。此外,对于电子成果将逐步推动电子归档,通过网络传输,在电子签名、水印和版本控制等技术支持下完成归档过程,并实时提供在线浏览和借阅。 4.2提升档案利用效率,提升测绘生产的信息化程度 数字档案管理核心技术履行的职能包括: (1)档案管理职能: 包括日常档案归档、借阅等办公信息化,档案库房管理智能化、档案利用情况的统计与报表等[4]; (2)档案服务职能: 在线综合管理平台满足多用户对电子档案的在线快速浏览、查询、借阅、下载和打印等需求,将传统的人工管理过程借助计算机实现,满足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生产部门和社会大众提供测绘档案的使用需求,提高档案的利用率; (3)档案编研与信息挖掘职能: 以应用为目的,对电子档案库多类档案进行主题编研,对多类档案蕴藏的信息进行深层次挖掘,发现新知识,服务于现有的科技项目[5]。应用数字档案管理技术,将提升测绘地理信息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提升现有纸质档案利用广度和深度。 4.3探索行业间的技术交叉,推动测绘科技创新 数字档案管理技术结合地理信息行业的地理分析、室内定位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实现档案管理的虚拟化和智能化。利用地理信息档案特有的位置信息结合二维码识别技术,通过档案的流向跟踪,可以精细化的获取与档案相关联的工程信息,为项目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在室内定位和虚拟现实技术的支持下,可实现库房管理的真三维可视化,为海量档案管理提供有效的管理途径,提升档案管理效率。通过行业间的技术交叉,探索具有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特色的数字档案管理解决方案,推动测绘科技的创新。 作者:赵凌美 赵春香 单位:北京测绘设计研究院 测绘管理论文:测绘工程管理数据库设计和构建 1、地理数据和数据库技术 1.1地理数据 地理数据是表示空间地理散布的相关数据,其反映地面物体与周围环境条件中坚固的持久的存在数目、质量情况、散布特点、关系以及原理的数字文字以及图像的总体,测绘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地理实体空间分布特征的信息采用此类工程项目地点的信息点反映,与此同时,也包括这个工程测绘项目的图形或其它方面的数据。 1.2MicrosoftOfficeAccess信息数据库 MicrosoftOfficeAccess信息数据库是微软公司在1992年研发推广的以标准Javascript扩展工具套件为主引擎的3D桌面信息数据库,其属于一类性能优异的管理信息系统研发工具,因其具备使用简洁、界面合理、容易学习和使用以及接口灵敏的优势,也作为诸多小规模操作系统优先选择的管理数据库系统。 2、测绘工程管理的内容和管理数据类型 2.1测绘工程管理的相关内容 测绘工程管理是针对总体项目的实行阶段采取设计、管控以及监管的方式,尽可能的实确保测绘工程的任务和目的,当测绘工程以准备工作阶段初始一直道测绘结束的结果交付应用,通常可以分成:材料准备工作、技术规划阶段、现场操作、测绘质量监管、测绘结果交付应用以及测绘资金花费计算等的几个过程,但是各个过程中,测绘工程管理者重视的关键方向就是测绘工程的质量、测绘进程以及测绘资金花费。所以,各个工作和环节需侧重的通常都是以保证测绘质量为基础,重视测绘进度和测绘资金的到账事宜。测绘工程的监管工作通常和测绘时间、把握测绘质量以及工程合同监管相关联。 2.2工程测绘阶段需管理信息种类 测绘工程监管过程中,存在的信息数据较多且具有多样性,其中包含测绘工程的所有方面的数据。 (1)主要信息数据基于其使用方面的性能,通常分成以下几类:第一,提供于进行计算方面的信息数据,比如,时间、测绘量、一个工作日的工作时间以及测绘成本;第二,提供于进行查找和划分的信息数据,比如,委托机构、工程名目、测绘工程责任人、工程地点、工程种类以及工程质量等级;第三,应用在补充说明的信息,比如,工程取消或者工期拖延的因素。 (2)基于数据反映相关信息的模式,通常能够分成如下几种:第一,采用书面文字数字模式反映信息数据,比如,工程预算材料、工程合同、技术规划材料以及各种办理货物的交付和货款的支付的一种依据;第二,应用图像反映信息数据和测绘结果以及通过图片等传媒来表达作品效果;第三,此类信息数据的集合,则产生了信息数据库。 (3)测绘工程管理的数据库测绘工程管理数据库为针对信息数据实行搜集、划分、解算以及表格制作处置后产生的具备一定结构的数据整合,相关数据处置和信息管理工具大部分信息数据均应用MicrosoftOf-ficeAccess数据库进行管控。 3、测绘工程项目管理数据库的构建方式 3.1构建测绘工程项目属性数据库 测绘工程数据库结构因工程管理过程中采用动态控制模式,则需信息数据收集需实时精准且完全。测绘工程管理数据库阶段需简洁清楚。数据库的建立通常依照测绘工程的推进,以招标和投标的资金预算和工程准备工作为准,从测绘工程控制至工程成本支付先后总结各个阶段的测绘数据,也能够依照数据反映的信息划分,以方便管理和使用。 3.2构建测绘工程项目空间数据库 构建测绘工程项目空间数据库需利用收集此项工程的空间数据,且和其它的属性有机结合。 4、测绘工程管理数据库的重要管理性能 测绘工程有关数据的录入和管理工作、工程查找和统计工作、工程收费、自动计算和安排工日、各个机构或者基本作业单位的工日与工程产值以及测绘工作量数据的查找和统计、每位工作人员的工日和参与工程数据的查找统计,因信息较多,且没有规律,所以,数据管理性能工作较难。 4.1数据录入和更改 各个工程的有关数据输进数据库,数据录入的界面需简介,录入数据需精确,才可以确保应用效果,还可以基于情况改变实行添加和更改。 4.2数据查找 以工程查找为首,工程查找即在数据库内搜寻到符合客户要求标准的所有工程,且将查找成果反映给客户。工程数据中大部分数据均可当作查找因素。 4.3数据统计 数据统计功能是依照有关标准对每个工程项目的各类数据实行统计工作,包含工程数目、种类、工程产值以及工程合同,并包含机构或者每个工作人员的工日与参与的工程以及测绘工作量,工程统计利用系统和客户交换信息的通道来实现,查找的结果采用向上级报告的表格方式提供给客户,给客户的工程监管与运营决策提供相关数据。 5、总结 测绘工程的管理和许多领域都存在联系,属于具备管控、设计和决策的体系,应用地理数据库管理模式对工程实行监管,可确保工程的管理标准化、合理化以及自动化,可以减少成本投入,提升管理成效。如果将工程管理机构和会计机构的管控体系与材料管理机构有机结合,则可以将数据库应用于测绘工程的管理。 作者:谢乾钰 单位: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一三地质队 测绘管理论文:WBS机场测绘工程项目管理探讨 1前言 作为国家发展规划和基础建设的前期工作,测绘项目按计划保质保量完成,将为国家基础建设和城市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更好地起到国民经济建设的排头兵作用。但是在复杂的测量条件及高精度质量要求下,采用什么样的管理体系可以在满足测绘要求的前提下,按时完成整个测绘项目,成为当前测绘工程进度与质量管理关键问题之一,是测绘生产部门一项重要工作。机场建设中,测绘精度是一般工程项目的5倍,对进度控制、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在西南某机场测绘工程项目中,采用WBS工程项目管理方法,把整个项目依据作业流程和任务分配分解为若干个单元,优化测绘工程项目中进度与质量控制的关键切入点,找出测绘工程项目的作业流程中存在的障碍,并建立进度和质量管理体系,同时针对具体实践中流程障碍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具体的优化对策,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2WBS简介 2.1WBS概念 WBS(WorkBreakdownStructure)即工程项目工作分解结构,是一种熟悉工程,全面地、系统地分析工程项目的有效方法,也是项目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最有效、也是最基本的工程项目管理方法之一,已广泛应用于工程项目管理中。其定义为:把项目按照系统原理和要求分解成互相独立、互相影响、互相联系的项目单元,将它们作为项目的计划、实施、控制和信息传递等一系列项目管理工作对象,通过项目管理将所有的项目单元合并成为一个工作整体,以达到综合的计划和控制要求。在WBS中,项目分解结果———项目单元是项目的计划、管理控制和工程项目内部信息传递等一系列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的、直接的对象。所有项目单元管理控制在计划目标之内,其结果必然是整个工程项目最终达到综合控制的要求。项目结构分解方法是现代施工管理的一个有效的方法,是施工计划、控制过程的基础。该原理是一个树形结构,根据项目内在结构和生产过程逐级分层形成一张示意图。分结后的项目单元相对独立、内容更加单一、单元与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工作关系更加明确,更加有利于项目进度计划的制订。测绘工作是一项工作流程复杂、精度要求高、团队协作完成的工作,将WBS方法实践到测绘项目的进度管理中,可以有效地规划整个作业工程,提高工作效率,控制未知风险的发生几率。 2.2分解方法 WBS是一种在项目全范围内分解和定义各层次工作包的方法,WBS按照项目发展的规律,依据一定的原则和规定,进行系统化的、相互关联和协调的层次分解。结构层次越往下层则项目组成部分的定义越详细,WBS最后构成一份层次清晰的工作分解结构。有效的任务分解是管理过程的重要环节。WBS分解是一个由粗到细,由项目到工作包,再到具体工作的过程,该分解结构将成为项目管理计划和控制的最重要依据。目前常用的分解方法如下:(1)按项目的实施过程分解每个项目都有其发生发展结束的生命周期。按项目实施过程分解,即是按照项目从立项开始的各个实施环节划分实施活动,如招投标阶段、实施阶段、验收阶段等。(2)按功能分解功能是工程完成后应具有的作用,亦即工程的用途。工程项目有一个整体的功能,在项目技术设计前将总的功能目标分解成局部功能目标,化整为零。(3)按空间位置分解对于一些大型复杂工程项目,项目的空间跨度大,按照项目的平面或空间位置进行项目的WBS分解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4)按要素分解一个项目由多种专业要素组成,这种情况下就可以按照各专业要素对项目进行分解。如一个项目分解为基建和装饰两大部分。 3基于WBS的机场测绘工程项目任务分解 3.1机场测绘工程项目任务概况 本文涉及的机场测绘工程内容主要包括航站楼挖孔桩及主体结构的轴线进行定位测量,对第二跑道各导航台站及场监雷达站进行测量。主要工作内容可以分解为4个部分:GPS测量、水准测量、定桩放线以及第二跑道内场站测绘。综合考虑到工期、人员素质、仪器设备等因素,。 3.2机场测绘工程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 在机场测绘工程项目中,运用WBS方法,把整个项目依据作业流程和任务分配分解为若干个单元,并把这些小单元落实到各个作业小组,让作业小组里的每一位作业人员都清晰明了每天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以及未来将要进行的工作任务。通过这样的工作分解,项目负责人也能够合理安排人员和仪器,节约各项成本,缩减整个项目的时间。从前述的任务分配中可以看出,机场测绘工程项目是按照接受任务、准备阶段、GPS测量、水准测量、定桩放样、第二跑道测量、整理资料、检查验收的流程进行工作,这些工作中又都包含了许多活动。按照工程的进展过程,由上至下将全过程进行分解,形成工作分解结构图。 3.3机场测绘工程项目的进度计划 制定机场测绘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项目的进程,节约项目的时间,并为整个项目的进展情况提供一个评价标准,确保项目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机场测绘工程项目的进度计划是依据WBS以及对项目中所有的活动所需时间估算后制定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各项活动的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机场测绘工程分解活动比较多,项目比较复杂,各项活动间存在时间交叉和覆盖的情况,所以每项活动的时间估算就非常重要。在做计划时一般采用乐观法对各项活动的时间进行估算,假设所有分项工作都是在十分理想,不会出现任何不利因素的情况下,能完成这项工作的最短时间。机场测绘工程项目规模大,施工区域分散,测量精度要求高,在这样的前提下,需要制定出符合现实情况的进度计划,与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充分结合起来,在保证项目建设质量为第一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安排,保障项目又好又快实施。在作业人员进入现场作业前,根据以往大型测绘工程的实践经验,综合分析本次项目的特点,制定出甘特图形式的机场测绘工程项目的进度计划图。 4机场测绘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 完成机场项目的进度计划后,项目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因为存在人工、现场环境、天气、不可抗等因素,整个项目不可能严格按照既定计划进行,大多数的状况都是会偏离原本的计划。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的适用于测绘工程的进度管理系统,及时掌握项目的进度情况,并根据反馈的信息,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调整实施方案。 4.1成立项目进度监管小组 自项目伊始就成立项目进度监管小组,现场负责人完成项目进度检查、督促、修正工作,将项目的计划工期控制在项目实施方案确定的工期范围内,在兼顾成本、质量保证的同时,努力缩短项目工期。当现场负责人从作业组长那里了解到项目的进度与预计情况出现了偏差,首先现场负责人必须对作业组进行口头提醒,并且在1天之后再次向作业组长了解进展情况,如果情况仍然没有好转,进度没有赶上,现场负责人就需要立即向组长和副组长汇报,经过组长、副组长、现场负责人和作业组长共同协商后,重新制定这个分项工作的进度计划,修正进度计划表。 4.2确立项目的进度目标 根据机场测绘工程项目的特点、任务分解结构图,必须明确的建立项目的进度目标,设立各个阶段的进度控制分目标。以确保能够有效的跟踪和控制整个项目每个环节的进度。 4.3动态监管反馈制度 项目开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实际困难,机场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天气变化因素的影响,而测绘工程是极其容易因受到降雨、日照强度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干扰,进而影响工程进度的。因此在付诸实施中每个作业组都备有进度跟踪情况表,作业组组长在每天工作结束的时候填写进度跟踪情况表,并交给现场负责人进行检查核实。现场负责人每天将作业组提交的进度跟踪情况表与项目进度安排表进行比对,如果发现2天以上的工期拖延就立即向院长和总工程师反馈项目的实际进度,由院长和总工程师作出决定是否需要修正项目下一步的计划。如果进度跟踪情况表所反映出的每天的工程进度与计划没有差错或没有滞后到2天,现场负责人只需提醒作业组长注意工期,并且在每周的工程情况例会上报告一周的进度情况。 4.4及时修正保障项目工期 机场测绘项目涉及人员多、环节复杂、不可控因素多,如果由于单个因素影响发生连锁反应,会影响到整个项目施工进度,甚至造成项目搁置。因此建立机场测绘项目进度管理体系,需充分考虑工程实施的各个阶段,考虑计划可能出现的变化情况,将项目施工风险降到最低。在分析进度偏差原因的基础上,通过对进度影响因素实施控制和协调各种变量关系,综合运用延长工期、增派人员等措施,将项目的施工时间控制在事先确定的目标工期范围之内。 5结论 项目进度管理的核心观念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和预算内完成预设的质量目标,在机场测绘工程项目的进程中,笔者体会到,制定项目进度计划时的多方参与,能够明确整个工程项目的关键节点;建立进度监督小组和动态监督管理制度可以加强各个环节的联系,各种信息更加及时地反馈,提升管理效率;项目负责人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正进度计划,既能够有效地规避未知风险,又能节约人力物力资源。通过基于WBS的项目分解,科学地制定项目进度,理论指导实际、优化资源调配,用有力措施和先进技术保障了机场测绘项目顺利实施,起到提升项目管理效率的作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循项目进度管理的方法,整个工程的整体进度控制良好,使得机场测绘工程项目按工期圆满完成。 作者:胥姝 单位:成都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测绘管理论文: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下测绘工程论文 1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概述及其重要性分析 1.1测绘工程质量管理概述 在我国现代化工业发展的进程中,人们对产品生产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管理、监督、控制、检测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基于我国新测绘法中相关规定,测绘工程质量管理指的是对从测绘工程单位承接测绘任务开始,一直到产品交付过程,实施的全过程质量管理。在测绘工程实施过程中,应该坚持质量第一、统一控制的原则,同时注重测绘工程的整体经济性,加强对测绘过程的监管,保证测绘工程的质量满足工程具体的目标。质量管理是测绘工程发挥功能效益的保障,所以需要采用多种形式,对测绘工程质量宣传,提高测绘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并加强测绘人员技能培训,提高测绘水平。 1.2测绘工程系统控制概述 测绘工程系统控制主要是在工程范围内,建立协调、统一的监控网络,对测绘工作各个环节实行统一调配以及质量监控,保证测绘精度与均匀性。在实际测绘工程中,可以选择与城市控制网、国家控制网进行联网,建立统一的系统控制网络,同时根据测绘区域地理特征、高程等确定合理的投影长度。测绘工程系统控制必须联系实际,避免系统控制网与实际测绘工程不符的情况。 1.3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重要性分析 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对测绘工程整体质量与安全,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科学性,是我国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同时,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能够不断的提升测绘工作水平,对促进我国测绘工程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现状分析 现阶段,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现阶段测绘工程单位测绘工作绝大多数都是自测自用,外界的监督力度较弱,因此逐渐形成较为松散的行业习惯;(2)一些测绘工程单位虽然也建立了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体系,但由于体系不够完善,使得测绘工程各个环节工作不能有效的协调与统一;甚至一些测绘工程单位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机构流于形式,不能履行部门的义务;(3)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部门人员素质有待提升,对测绘工程工作质量与效率造成很大的影响. 3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的有效措施 基于现阶段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的现状,笔者根据多年的测绘工作经验,现提出以下几点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的有效措施,供有关人员参考。 (1)做好测绘工作前期准备。 在测绘工程具体工作开展前,需要对工程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的调查,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材料的设备。根据现场勘查获取的第一手资料,结合具体的测绘工程发难,对相关技术要求进行认真研究,确保方案与计划与行业标准相符,加强对测绘工程方案的审查,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另外,需要根据具体的测绘任务,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制度,落实具体工作责任制。 (2)完善测绘相关的法律法规。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深入,国家加大了对测绘质量的重视程度,先后颁布了计量法、质量法、测绘法等一系列法律,同时在此基础上有颁布了包括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管理办法、测绘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法规政策。但是目前测绘工程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还不够完善,同时其可行性有待提升,给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这就需要国家不断的完善相关法律,强化法律对测绘工程的监督与约束,为测绘行业提供行业规范与标准。 (3)不断的完善测绘工程质量管理机制。 测绘人员在我国各个经济建设部门中都有涉及,各具特点,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只有完善的测绘工程质量管理机制,包括检查机制、制约机制、激励机制等,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提供有力的依据。另外,还需要加强测绘工程单位年检,将绩效考评、统验结果作为年检的重要依据,及时了解测绘工程行业动态,制定合理的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统计表;完善测绘质量抽查制度,扩大抽查的密度、范围等,同时抽查标准,并将结果公布,接受社会的监督。 (4)加强测绘工程系统控制管理工作。 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不仅可以很好地为社会提供测绘工程产品的管理与服务,而且可以进一步规范完善测绘工程生产单位的生产行为,具有科学、公正、独立、服务与管理等特征,是保证测绘工程的顺利达标的保障。为了保证整个测绘工程顺利推进,必须通过对测绘工程产品生产过程的管理与控制,掌握测绘工程产品生产的具体过程,可以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以便及时提出可行措施加以解决落实。为了保障测绘工程的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要以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为依据,逐步规范测绘工程管理控制运作行为,健全完善测绘工程管理的相关制度。而且要善于向国内外先进的测绘单位学习先进的管理控制方法和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逐步形成完善独立的管理控制体系。 4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是保证测绘工程质量的前提,对我国社会化建设策略、信息化建设与发展都具有很大的影响。但是现阶段我国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包括监督执行力、制度不完善等几个方面,还需要相关部门不断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加强质量管理与控制,为测绘工程提供质量与安全保障。 作者:姜晓佳 曾庚权 单位: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江西总队 测绘管理论文:房产测绘档案数字化管理论文 一、实现房产测绘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必要性 (一)房产测绘事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随着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有关房产测绘规程的出台,我市房产测绘事业蓬勃发展,房产测绘档案保有数量越来越多、利用频次越来越高、管理难度越来越大,传统的房产测绘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房产测绘档案信息资源必须从封闭走向开放,成为大数据时代社会共享的资源。因此,房产测绘档案管理必须实现数字化管理才能保证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 (二)信息时代的需要随着办公自动化和计算机网 络化的飞速发展,未来社会人类交流的主要工具将是数字网络,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信息将通过数字网络传递和交流。房产测绘档案必须从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转化到现代化层面上来,只有实现数字化管理,才能适应社会信息化进程的需要,为经济社会和国土房管行政管理决策提供及时、有效、准确的房产测绘信息服务。 (三)实现房产测绘档案社会服务的需要 传统的房产测绘档案管理属于专属化和封闭式管理模式,开发企业和产权业主难以接触具体的房产测绘档案。加上档案管理部门平时对房产测绘档案宣传力度不够,致使房产测绘档案社会利用率较低,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以及业主自身权利的需要。数字系统的建立,不仅可以使房产测绘档案的利用、查询以及档案信息的添加更加方便、快捷,而且可以确保档案内容的公开透明。房产测绘档案数字化管理在实现为国土房管行政管理提供全方位房产测绘信息的同时,还可实现将有限范围内的房屋信息、权籍数据等向社会和业主个人开放,不仅有利于加强对房产测绘档案工作的监督,对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实现房产测绘档案数字化管理急需解决的问题 房产测绘档案管理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档案管理,涉及开发企业和房屋业主个人隐私及信息安全。尽管房产测绘档案数字化管理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必须注意到,在推动实现房产测绘档案数字化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房产测绘档案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无法保证 在电子文档给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管理带来快捷、灵活、存储量大、易于传输、便于保管和修改等优点的同时,也带来不利于房产测绘档案信息安全保密等不利因素。如:病毒侵害、数据丢失、信息泄密、人为破坏等。 (二)房产测绘档案信息系统缺乏通用性和科学性 国家没有形成统一的房产测绘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各地甚至各部门都在研究开发适合本地区本部门的信息系统。由于层次、标准各不相同,使得系统的通用性较差,基础数据难以交换、难以共享,不能适应房产测绘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基本要求。 (三)房产测绘档案数字化建设发展不平衡 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房产测绘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进程也各不相同。有的地区按系统建立了网站和局域网,实现了计算机辅助档案管理;有的地区只是把房产测绘基础信息、档案目录输入计算机,资料检索等仍习惯于手工操作,档案管理基本还是纸质化,房产测绘档案数字化管理仍未起步;有的地区干脆完全采用纸质化手工管理。 (四)房产测绘档案管理队伍素质偏低 在档案数字化建设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是关键因素,各种软、硬件都必须通过档案管理人员才能发挥作用。由于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只是纸质材料的收集整理和简单的编号存放,致使长期以来从事档案管理的人员素质整体偏低,技能提高缓慢,既懂计算机网络技术、又懂档案管理的复合性人才严重缺乏,影响了房产测绘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正常开展。 三、实现房产测绘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研发科学合理的房产测绘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严格按照国家和我市有关房产测绘和档案管理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结合房产测绘档案管理的实际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当增减房产测绘档案材料收集范围,调整档案目录,增加房产测绘档案使用价值。加大科技投入,研发适合房产测绘档案数字化管理的系统,切实做到“三统一”,即:实用性与科学性有机统一;信息安全和技术安全有机统一;通用性和适用性有机统一。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房产测绘档案信息化系统才能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加快房产测绘档案数字化管理进程,提高房产测绘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二)加强档案保密工作,确保房产测绘档案信息安全 一是档案行政部门应会同房产测绘部门共同制定房产测绘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相关政策,明确网络环境下房产测绘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开发利用以及房产测绘档案信息的分类等级、查阅权限及授权条件等,为房产测绘档案数字化管理提供基础保障。二是房产测绘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增强保密意识和信息安全意识,客观全面地对房产测绘档案信息作出科学判断,根据档案的密级程度确定开放查询范围,严格审查,严格管理,确保计算机网络安全和档案信息安全。 (三)努力培养高素质的房产测绘档案管理人员队伍 为房产测绘档案部门引进计算机专业人才,以满足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与研究、数据库生产与维护、网络环境创建与维护等方面的需要。努力培养既熟悉房产测绘档案业务知识,又懂得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在职房产测绘档案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和教育,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房产测绘档案数字化管理人才需求。 作者:许春龙 单位:天津市国土资源测绘和房屋测量中心 测绘管理论文:测绘技术中土地信息化管理论文 1在土地信息化的管理当中几个常见的测绘技术 1.1全球的定位系统(GPS)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全球定位系统作为一种新兴的高科技技术,由于其具有的高测绘精度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土地化信息化管理中,而且采用该技术还可以快速掌握各级待检测控制点的所在位置。在开展快速静态确定及测量工作时,已经不需要继续采用点间通视技术就能够得到精确度很高的测量结果。目前我们所采用的RTK技术进行定位测量,由于其具有的及时定位性及定位精度较为灵活性,仍然被应用于各项测量领域中,例如地形的测图、地籍的测量以及界址点的点位这些许多方面。而对于高精度的控制测量领域,则更多的会采用GPS静态定位技术,已获得更加精确的测量结果。 1.23S技术 现如今,3S的技术主导是把GPS作为信息的来源,经过户外的调测获得遥感影像来作为科学参考,利用计算机系统和地理信息的平台来进行图样的迅速绘制,然后就可以将各个地区的实际状态进行综合清晰的标记,然后再直接并且迅速的完成对广阔的土地资源的实践和调查的管理。最后,我们就可以将遥感信息材料凭借数字化的工具和软件完成迅速的处理,还可以直接处理地理信息,经过数字化的处理把它导入到数据库当中。 1.3遥感RS技术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遥感技术在土地信息管理中能够获得为高分辨率的数据资料,尤其是在土地调查、更新以及监测等方面运用更为广泛。从30m到0.61m的分辨率信息全都可以在各个土地资源的调查和管理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1)通过采用遥感技术,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机交互式边界的提取产生一些影响,使得测得的面积存在0.01~0.1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另外还会存在0.1~0.3之间的自动提取相对误差。(2)可以和遥感相结合来实施土地应用和类型的分别,人体交叉式的分辨的科学性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到百分之百,其自动分类可以达到百分之八十五上下。 1.4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 就现在来看,各个信息处理以及数据的采集都是在向着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方向来发展的,在土地信息测量工作中,由于测绘数据和信息的量非常庞大,再加上长时间的积累,因此测绘人员会通过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整理、分析,以提高土地信息化管理的效率。而GIS技术是集多学科、多技术于一体,主要涉及到空间科学技术、环境科学技术、测绘遥感技术以及管理技术等多个领域,因此GIS技术具有诸多优势,包括实现地理数据的采集、存储、整理以及分析,可以通过三维可视化进行数据的显示和输出,并且还可以对其进行预测预报、决策辅助和提示。 2土地信息化管理中针对测绘技术应用的需求分析 新测绘技术应用于土地信息化管理中,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能够控制整个工作获取全面精确的土地数据资料,提高土地信息化管理效率。测绘技术的应用能够确保土地信息化管理工作得到详实的数据,可最大程度的获得更加精确的土地面积资料、所在土地资源分布情况以及权属分界等信息,并以此为依据创建地籍资料、绘制地图以及建立数据库系统等,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另外,测绘技术的应用还有利于保护耕地,充分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现代测绘技术能够更加迅速的发现土地状况的变化,能够第一时间开展土地调查工作。除此之外,测绘技术在土地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还可以为计税控制及土地产权管理等提供依据,因此,测绘技术应用于土地信息化管理中,是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及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3土地信息化管理中测绘技术的应用与提升方法 3.1在土地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与提升 现阶段,在我国土地信息管理工作中,土地规划设计是最为重要的环节,规划设计的内容相当之多,主要包括土地资源的所在位置、数量以及实际价值的评估等。因此,要想做好土地规划设计工作,就需要先要掌握土地的收集与整理方法,并明确土地的性质及质量,以便提供更加全面精确的数据,完善土地的规划和设计内容,为日后土地的利用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而遥感集成技术的应用,能够快速准确的获取土地信息,在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后,得到土地可视化图片;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则能进一步建立土地利用信息系统,该系统可以为我国土地的利用及变更状况提供全新的数据信息,及时对变更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自动生成实时的土地利用信息库,这就对土地的结构和设计的优化以及运用状态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3.2在土地的利用状态动态的监测当中的应用和提升 在土地的信息化管理中,对土地利用状态进行监测,可以实时了解到土地的利用和变化情况。在遥感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其解译的矢量数据一般情况下都会标明土地的所在坐标,然后结合全球定位技术,对该坐标进行精确定位,可以破译位于该坐标建筑物内的作业情况,有效提高了遥感技术对土地信息解译功能的可靠程度。所以,在土地信息化管理工作中,通过结合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以及遥感技术,可以非常明显的提高土地利用者的动态监测效率,对土地发生的变化情况进行及时的分析,得到新的土地数据,为制图工作提供便利。 3.3在土地的利用和执法检查当中的应用和提升 在土地信息化管理中,通过对其利用情况进行执法检查,以便及时获取土地的实际利用情况,掌握土地的变化。而通过遥感技术测得的数据通常都会显示地理坐标,再加上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进一步增加了定位的精确度,加大了室内作业的破译成功率,以此来提高遥感技术在土地信息管理应用中的可靠性。增强地理信息技术、GPS还有遥感技术的有机结合,就能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来进行实时的监视。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可以获得精确的土地利用的变化数据,再加上遥感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对当前土地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进行精确定位,更加深入的对土地发生变化的空间进行分析,以此来获得变化后的数据信息。除此之外,在土地执法检查过程中,还可以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对土地进行“可视化”管理,及时掌握土地的变化,更新数据库信息,为下一阶段的制图做好充分的准备。另外,测绘技术的运用还可以帮助执法工作人员对违法的土地位置进行定位,为违法惩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便利,一旦问题得到解决,还可以利用数字执法方式协助执法检查。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我国各种科学技术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信息化测绘技术由于其具有的高效性和先进性在土地信息化管理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确保了土地测量数据的精确性,降低了测量工作的任务量,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土地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了我国土地资源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行,相信在今后的土地管理当中,信息化的测绘技术还能得到更好的运用。 作者:韦敏 单位:都安瑶族自治县国土资源局 测绘管理论文:房地产测绘质量管理论文 1制订统一的房地产测绘技术标准,做到有法可依 2000年《房产测量规范》的出台对统一房地产测绘的技术标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房屋结构样式不同,有的极具民族特色。因此,各地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房产测量规范》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具体的实施细则,制定有关的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为房产面积的测算提供更具操作性的技术规则,有效地降低面积测算中对建筑面积的认定特别是对公共建筑面积的分摊认定的自由裁量权,极大地减少房产面积的争议和纠纷,切实保护房屋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保证本地房地产测绘的规范开展。 2成立房地产测绘管理机构,加强对房地产测绘的监督管理 各地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房地产测绘行业行政管理,实施房地产测绘单位和个人的资质、资格管理,在资格备案、房地产测绘计划、成果检查验收、成果鉴定等方面行使管理职能,健全测绘执法监督体系,大力加强房地产测绘管理、监督机制,搞好房地产测绘市场的宏观调控,加大房地产测绘成果管理的力度。 3建立新建项目备案制度,对重大测绘项目进行统一招标 城市新建项目应在立项后向房地产测绘管理部门登记备案,由房地产测绘管理部门组织编制房地产测绘计划,对重大测绘项目进行统一招标,统一监督完成。 4对测绘成果进行严格的审核、验收,确保质量 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2-2000)规定的房地产测绘成果最终验收制度,实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即过程检查、最终检查和验收。由委托人(开发建设单位)对房地产测绘产品组织实施最终验收,验收人员可由委托单位邀请的有关技术专家组成,也可委托由国家认定的房地产测绘成果鉴定机构鉴定。验收的主要内容有:测绘成果的适用性、界址点的准确性、面积测算的依据及方法等。 5推行房地产测绘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一是房地产测绘管理部门要通过各种媒体对商品房面积计算的相关知识及有关规定进行宣传普及,让广大房地产开发企业、购房人熟悉面积计算方法和面积纠纷处理方法。二是为了切实保护相关权利人的知情权,起用于房地产权属登记的测绘成果资料目录在政务信息网上予以公布,公布的内容包括房地产项目名称、坐落、房地产开发建设单位、测绘责任单位名称、测绘成果编号和通过审核的日期等。实行测绘成果资料目录通告制度使各相关权利人特别是购房业主,能够及时了解到新购房屋的楼盘竣工后是否及时委托房产测量、测量成果是否通过核准,以便到开发建设单位查阅测绘成果资料详细情况,催办产权证。三是建立房地产测绘机构及相关人员的信用档案,将各类房地产测绘机构及相关人员的基本情况、经营业绩、经营中违规、违法劣迹及受到的处罚等情况记入测绘机构及个人的信用档案,向社会公开、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6加大违规处罚力度,创建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房地产测绘成果涉及房产权属管理,直接关系到房屋权利人的切身利益。因此,房地产测绘行政管理部门要不定期开展房地产测绘市场专项检查,坚决查处无证测绘、超级测绘、弄虚作假等违规行为。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房地产测绘管理体系,推动房产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7结语 加强房地产测绘管理,规范房地产测绘市场,确保基础信息的完整性与准确性,是房地产管理的要求,也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要求。全国各地相继施行房地产测绘单位脱钩改制,实行测、管分离。但由于房地产测绘市场有待培育和规范、执行国家房产测量规范有偏差、房地产测绘行政管理缺位、房地产测绘机构的法律、经济赔偿等责任不明确等等造成近年来房地产测绘市场较为混乱。因此,规范房地产测绘市场,加强房地产测绘的全面管理,是各地房地产测绘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和首要任务,各地要从严格市场准入、统一测绘标准、规范测绘队伍、完善监督机制等工作着手,推动房地产测绘工作走向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 作者:樊晓丽 单位:河南省荥阳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中心
铁路管理论文:我国铁路管理体制现状与改革建议 【摘要】我国铁路国有资产数额巨大,约占全国经营性国有资产总量的1/10。铁路国有资产管理如何,不仅直接关系铁路运营效益,而且影响到我国国有资产全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铁路的管理体制已经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几年在铁道部的领导下,铁路部尝试过组建客运公司,进行过网络分离,撤并分局和站段的调整,但是这些改革都不是从体制上入手,都是治标不治本,没有触及中国铁路的症结。本文从分析我国铁路管理体制现状入手,然后对我国铁路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字】 铁路 管理体制 现状 改革 一、我国国有铁路管理体制现状分析 1、政企不分,政府与企业间的权责不清。在现行管理体制下,铁道部政企合一,它既是政府的一个部门,同时又经营着庞大的全国铁路网;既是一个权力主体,又是一个利益主体,这种兼而有之的情况既违背了市场经济要求,影响公平竞争,同时,由于政府和企业二者所追求的目标不一样,铁道部要实现的增值目标和直接的行政管理手段,必然要妨碍企业的行为,影响企业盈利目标的实现。 2、站段撤并后,国有资产产权界定不清,产权登记不及时、不完整。 铁路企业在进行生产力布局调整过程中,对原有的站段进行撤并后,新站段大部分都是由两个或是多个站段撤并组合形成。根据国有资产管理要求必须先进行资产清理,然后统一入账管理。可是有些站段以种种理由为名,没有认真履行程序、认真清理资产和及时进行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对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不及时、不彻底解决。 3、缺乏商业竞争。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竞争是铁路运输业走向市场,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行的前提条件。铁道部、铁路局、铁路分局之间是一种行政上的隶属关系,分局、铁路局依次对上级单位负责,铁路企业之间不存在商业竞争,或虽然与其他运输方式之间存在着竞争,但由于与自己的直接经济利益关系不大,相互竞争并不明显。在这种基本不存在商业竞争的情况下,铁路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得不到保证。 4、排斥了铁路企业作为独立商品生产者地位。在现行体制下,铁路局、铁路分局名义上是独立的法人企业,却没有相应的法人财产权。资源的配置,包括职工总数的增减、投资来源和使用、存量资产的转移和处置等主要通过纵向计划安排和调节,企业基本上没有自主权,不能自主决策、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这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没有建立健全的资产经营责任制。铁路企业每年对国有资产经营者的考核未实行经营责任考核,在任职期内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的考核没有风险性、责任性。国有资产是纽带,是确定经营者责任,考核其业绩的重要指标。如果经营者在任期内各项指标都没完成,说明其驾驭国有资产的能力还不够,对其造成的国有资产损失,应当查明原因,追究责任。铁路企业应该既抓生产又要重视管理指标。 6、投融资主体是铁道部。在投资机制上,投融资主体是铁道部,这本身不符合市场经济投融资主体的属性要求。在这种体制下,对于铁路运输基层单位来说,投资是上级的,利益是本部门的,造成了业务主管部门和基层单位进行经营决策时,均从局部利益出发的问题。反正是公家的钱,不花白不花,结果导致生产要素分散,设备利用效率低下,造成社会资源巨大浪费。与此同时,一些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项目,铁路企业也缺乏经营决策的主动性。 7、成本与运价的关系被扭曲。我国铁路由国铁独家经营,在运输市场上居于垄断地位,铁路实行全国统一定价机制,加上成本是“倒逼”式的定价,无法体现各个不同地区铁路修建成本和运营成本的差异,使成本与运价的关系完全被扭曲。 二、我国铁路管理体制改革应坚持的原则 1、政资分离,政企分开。政资分离,政企分开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基本原则。铁道部的行政管理职能要与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分离,两类机构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铁道部行驶行政管理职,能不再直接管理企业。 2、产权明晰,权责明确。在国有资产运营过程中,谁代表所有者、经营者、适用者,相互之间具有何种责权利关系都必须十分清楚,要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落到实处。 3、提高经济效益。要通过改革,使铁路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追求盈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的一项基本目标,企业是否盈利,盈利多少,是衡量企业经营好坏、改革是否成功的一个主要标志。在改革中,铁路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才能说明改革的成功。 4、鼓励竞争。要通过改革,在铁路内部各企业之间,铁路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形成一种公平竞争的氛围,通过竞争来提高服务质量,实现优胜劣汰。 5、震动较小,便于实施。铁路是我国目前主要的运输手段,承担着繁重的运输任务。为了降低改革对运输任务完成造成的负面影响,应当尽量选择对社会振动较小,便于操作,能与现行体制有机衔接的改革方案。 6、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领导下,铁路运输企业应该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部门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票、解决假日买票难的问题,更好地为和谐社会服务。 三、对我国铁路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建议 针对我国铁路现行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在坚持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借鉴国外铁路管理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铁路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将现有铁道部机构职能一分为三。 (1)将目前铁道部行使的政府行业管理职能部门独立出来,与交通、民航等职能相近的部门合并,成立国家运输部,统一行驶政府的运输管理职能,包括制定国家运输政策法规,监管国家运输政策法规的贯彻实施,制定国家运输发展规划等。 (2)将目前铁道部行使的国有资产所有权管理职能独立出来,成立国家国有铁路产权管理局,代表国家管理铁路行业国有资产,包括对铁路国有资产存量的调整和重组,考核任免国有产权运营机构的产权代表,收取国有资产收益,负责铁路国有资产处置等。 (3)将目前铁道部行驶的全路运输调度指挥、运输清算等职能独立出来,成立全国铁路运输组织调度中心,负责协调全路组织调度、运输清算、协调经济利益关系。 上述构想用图表示为: 2、改革现有的铁路局制度,组建公司制企业。鉴于目前铁路分局经营资产较多,运营能力较强,又是独立法人等情况,应建立以铁路局为主体的资产投资运营机构,在其所管辖的资产保值、增值方面对出资人负责,在经营的业务上接受铁道部管理。铁道部作为国家铁道行业的主管部门继续存在,或者改组为铁路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行使政府监管和协调的职能,退出企业的角色。这样,出资人对铁路企业拥有产权,各铁路企业的管理者则拥有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成为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家。各铁路企业集团(包括国铁和地方铁路、合资铁路等)以平等的身份加入市场的竞争,承担风险,享受收益,解决投融资体制方面的问题。 在公司选型上,由于有限责任公司有利于理顺产权关系,实现政企分开,转换经营机制,与铁路现行体制有一定的融合性,组建和运作相对容易,应成为现阶段铁路企业转制的主要形式。从长远来看,股份有限公司除具有有限责任公司的优点外,还具有很强的筹资能力,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力度大,应作为铁路企业长远发展的主要形式。同时参照原有的铁路局框架,在原有铁路局的基础上保留车、机、工、电、辆等部门运用和日常维护部分,适当缩小规模。铁道部适当放开运输价格,允许在一定的范围内浮动,并界定铁路运输企业的业务范围仅为旅客和货物的运输业务。 3、改革铁路新线投资经营体制。在新线的投资及运营管理方面,对于使用铁路建设基金或者国债资金投资的国防性或公益性新线,应改变由铁道部指定由某个铁路局管理的原有体制,由相关铁路企业集团竞标经营,并签订资产经营责任合同,按照合同期限或者年度经营业绩对经营者进行考核,国家只掌握铁路建设的金融资产及其收益。结束铁路局接管新线时只享受经营管理的权利,而不承担经营风险和义务的历史。对于一些经济效益较好的新线,应以铁路运输企业为投融资的主体,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形成铁路投资多元化的格局,成立新的股份制铁路运营企业。 4、组建全国性的铁路客车、货车、机车租赁公司。成立一个或几个全国性的铁路客车、货车、机车租赁公司,负责铁路车辆的购置、管理并拥有产权,负责AEI――货车车号自动识别系统、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的管理,以向各铁路运输企业出租车辆的使用权的方式获得收益。客车租赁公司备有适量的客车车底,供客运公司租用(在出现突发客流,如民工流、学生流、假期客流等情况时使用)。根据货运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购备各种类型、不同吨位的货车,供货运公司租用,以既有机务段为主体,成立机车租赁公司。根据单司机、轮乘制、长交路的思路考虑机车租赁站的布点。各租赁站按需求备有各种型号的机车,为客运、货运公司服务,按机型及运营条件收费。 5、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和对无形资产要求的提高,铁路部门应成立员工培训学院,加强对员工的电脑技术和服务质量培训,真正做到微笑服务于每一位乘客,对乘客的要求能给予适当的满足。 四、结束语 总之,铁路改革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既应看到改革的艰巨性,也要看到改革的迫切性,既要考虑改革的实际效果,同时也必须考虑社会的承受能力,在不违背社会道义的前提下,克服政企不分的一切难题,早日实现政企分离。随着我国社会体制的进一步完善,相信我国铁路改革一定能取得重大进步。 铁路管理论文:国外铁路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因分析 【摘要】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国外铁路管理体制的变迁,然后着重从经济、政治、环境保护等方面分析了近年在国外兴起“铁路改革潮”的深刻原因。这对研究我国铁路管理体制改革、思考建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及发展战略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铁路 改革 原因分析 一、引言 铁路自1825年在英国诞生以来,迄今已有18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此期间,世界铁路经历了约100年新兴产业的鼎盛,50年传统产业的衰退,继之以传统技术经济与现代高新技术结合,再度复兴。这一生产力发展的螺旋式上升,有技术创新及设备变化的原因,同时也伴随着管理体制、产权关系的内在演绎过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进入社会主义阵营的东欧各国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等国家,实行了对铁路等关系“国计民生”产业的国有化,西欧各国、日本,美国等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也大规模实施了企业国有化政策。铁路企业因其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成为了国有化或国营化的重点,国有化后,各国对铁路普遍实行了集中式管理。这种管理体制,在铁路垄断运输市场时期,特别是在战争和恢复战争创伤时期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其它运输工具的迅速发展和运输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世界各国的铁路运输普遍出现了客货运市场份额大幅度下降、经营亏损严重、政府补贴增加的趋势。 二、国外铁路管理体制的变迁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各国纷纷调整铁路发展政策和策略,以适应市场需求为中心,对铁路管理、组织、价格体制等进行重大改革,形成一股强劲的世界铁路改革潮。 1、发达国家情况 1980年,美国国会通过斯塔格斯法(Staggers Rail Act),在运价和经营范围等九个方面放松对铁路“管制”进行对联合铁路公司的股份化改造。1985年,法国国营铁路公司与政府签订了第一个计划合同。1987年,日本国铁分割为七个公司,迈出了经营化第一步。1988年,澳大利亚铁路全面实行以商业化为目的的改革。1988年,瑞典铁路实行线路设施与运营分开的“上下分离”管理体制。1992年,意大利宣布将国营铁路公司改组为股份公司。1992年,英国政府铁路改革白皮书,在“上下分离”的基础上,出售货运及其行包业务,对客运业务实行特许经营。1992年,德国政府宣布将东、西德铁路合并,成立线路,货运和客运3个独立部门,然后将其改组成子公司,最后实现股份制改造。1993年,新西兰实施铁路整体出售战略,以2.2亿美元的价格将铁路出售给美国一家铁路公司。 2、发展中国家情况 除发达国家外,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近几年相继进行了铁路改革。阿根廷国营铁路于1992年以国际性招标和特许经营方式,实现公司化改革。印度尼西亚从1992年起将部分铁路实行公司化改造,私营公司获得在爪哇岛的铁路产权及经营权。土耳其、印度、马来西亚、韩国、台湾、俄罗斯、波兰等国也先后实行了铁路管理体制改革。 三、世界性铁路改革的原因分析 世界性铁路改革的风起云涌,成为二十世纪末对全球经济发展最具影响力的重大事件之一。改革的广泛性、深刻性以及来势之猛、进展之快史无伦比,究其原因则是多方面的。 1、经济方面 (1)政府补贴不堪重负。长期以来,由于铁路是国家垄断经营或管制,其投资、运价、赢利水平、借贷、利润分配等资金运作都处在政府直接控制下,即使经营入不敷出,也有政府财政补贴弥补,企业便失去降低成本和创造利润的激情和动力。原日本国铁管理部门就坚信铁路是一条永不沉没的大船,亏损最终会由政府承担,因而国铁赤字连年居高不下亦无危机感。日本国铁从1964年首次出现亏损到1987年国铁解体,累计亏损达25亿日元,加上有关债务共计37亿日元,约等于日本政府1年的税收。前联邦德国铁路自1982年以来,平均每年得到政府上百亿马克的财政补贴,到1993年国铁实行股份制改革前,东、西德共欠国家债务550亿马克。另一方面,各国政府对国铁企业过多、过细的干预,也导致了政府管制成本的上升。美国对铁路及其他运输方式的管制成本在60年代时每年大约需100亿美元。北欧等实行高福利政策的国家,政府把铁路旅客运输作为一种社会福利待遇,强制性地要求以低运价经营,由此导致的亏损全部由国家财政负担,致使客运成为政府的沉重包袱。 (2)企业管理效率低下。各国政府对企业资金运作的直接控制,是通过高度官僚化的企业管理体制来实现的。在发达国家,尽管国有铁路也称为“公司”,但实际上是国家的特殊法人,政企不分、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的现象非常明显。很多公司直接隶属政府主管部门领导,公司董事会成员或高层经营管理人员由政府官员兼任,公司职能部门甚至一般员工都享受政府公务员待遇。官僚化体制下的管理层次繁多、机构臃肿、决策迟钝、效率低下。同时也造成了企业规模过度膨胀和对人力资源配置、资产存量调整的刚性约束。 (3)市场份额急剧减少。20世纪30年代以后,汽车工业、高速公路、航空技术发展日趋成熟,公路、航空、管道运输比重迅速上升,改变了铁路运输独占运输市场的格局。但铁路却反应迟钝,缺乏市场竞争的压力和平等竞争的条件。各国未能认识到垄断条件的变化并及时调整对铁路的管制政策和体制,却对公路、航空、管道运输及相关产业发展给予极大的偏爱。从而在各种运输方式主体间造成不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剧了铁路运输企业的经营困难。美国铁路货运由于受工业布局和能源结构变化的影响,传统的直达运输优势逐年削弱,但由于铁路企业没有废弃亏损线路的自主权,又无法自行调整运价,致使一些企业无力支付货款利息,处于濒临破产的境地。竞争的不平等还表现在铁路企业所承担的大量公益性运输服务和过重的基础设施费用上。公益性运输服务虽然得到一些政府财政补贴,但在政府与企业间并没有明确的责权利关系界定,说不清损益和责任,铁路企业的绩效难有公正的衡量尺度,因此,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铁路在运输市场中份额下跌应该说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不可抗拒性。1970―1990年,欧洲铁路客运市场占有率从10%降到8.6%,货运由27.8%降至15.4%。从铁路自身来讲,在国家垄断经营体制下缺乏市场竞争意识是造成铁路衰退的主观因素。铁路企业管理体制的弊端扼杀了其竞争活力,使其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视而不见、反应迟钝,这是造成其衰退的客观因素。待铁路醒悟,“用户”的习惯已经改变,新的运输市场格局已经形成,再想夺回市场主导地位已不太可能。 2、政治方面 通过铁路改革,降低沟通门槛,促进各国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以欧洲为例,欧盟成立后,将铁路和交通政策的统一放在欧洲政治议程的首位。欧盟政治首脑们认为,跨越国界的铁路列车的运行,是实现欧洲一体化的助推剂,建立一个放眼未来的欧洲铁路网是欧洲一体化的政治需要。1991年,欧盟题为“欧共体铁路之发展”的EC91/440号指令(Council Directive of 29 July 1991 on the Developmentofcommunity’s Railways)。该指令结束了欧盟成员铁路独家控制该国铁路线路使用权的历史,鼓励组成国际铁路集团,让欧洲铁路客货运输在统一规划和统一经营的管理体制下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允许各国铁路基础设施向私营运输公司开放。 虽然EC91/440号指令只规定了铁路进入自由化市场的指导原则,却导致欧盟各国铁路在战略配置和管理模式上发生重大改革以及制度性变革。为及时解决成员国铁路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使改革顺利进行,1992年欧盟又了“运输指南白皮书”(COM〈92〉494,布鲁赛尔1992);1995年颁布了对91/440号指令进行补充的第18/1995和19/1995号两个新法令;1996年,欧盟委员会发表铁路振兴白皮书,确定铁路自由化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和促进产业调整的运输政策,从而使铁路在完成欧盟经济竞争性改造中成为重要主体。 经济自由化促进运输市场开放竞争。为防止在欧洲运输市场重组过程中铁路被抛弃,欧盟除在政策上支持铁路改革外,还在资金来源、行业管制等许多方面采取能使铁路继续生存和得以发展的激励手段,为铁路提供能够重新回到运输竞争市场的机会。 3、环境保护和交通方面 如果说减少铁路企业亏损、摆脱政府财政困境是各国掀起铁路改革的重要原因,那么,就世界范围而言,改善环境、节约能源、发展清洁、便利的大众交通运输则是全球铁路普遍进行改革的共同原因。绝大多数国家政府在本国铁路长期经营亏损、濒临破产之际,并没有采取让铁路自生自灭的消极政策,而是千方百计寻求起死回生之术,促使其复兴。 上世纪70、80年代,发达国家展开了一场全球性汽车竞赛。在此期间,18个欧洲国家花在公路上的投资是铁路的3倍。铁路在飞机和汽车布下的天罗地网里迅速衰落。以1970―1994年间欧洲货运市场变化为例:铁路市场占有率从31.8%下跌到14.9%,公路市场占有率从48.5%跃至71.7%。 进入90年代,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加剧,人们开始认识到放弃铁路去大造公路是个严重的历史性错误。据统计,从1985年到2005年美国公路上每年因汽车误点的时间,从30亿车时上升到120亿车时。美国联邦政府技术评估办公室专家们的一项非正式估测表明,交通堵塞造成的损失,即使不大于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每年投资在公路上的钱,也至少是等于那笔投资。尽管世界各国修建了众多的高速公路和立交桥以及规模庞大的停车场,但仍然满足不了像潮水般的汽车。 此外,汽车尾气排放已成为最严重的环境污染。汽车燃烧后的废气是当今世界环境污染的一大祸害。据日本对三种交通工具排入大气主要有害物质二氧化碳的测算,铁路列车的排放量是汽车的八分之一,是飞机的五分之一。汽车尾气会引起人们头痛、肺炎、癌症和心脏病变加重。同时,由于汽车尾气产生的温室效应,已使地球温度逐年升高,后果令人担忧。 面对汽车带来的环境污染和交通堵塞等环保和社会问题,铁路的优势凸现出来。铁路不仅空气污染比汽车小,且是各种交通工具中最节能的,据统计,移动同一货物,卡车的能耗是铁路列车能耗的八倍。铁路还有占地面积小的优点,一条铁路复线完成的客运量与一条具有十六车道的高速公路相同,即占地15米宽的铁路与122米宽的公路的作用相当。为此,位于欧洲交通要冲的瑞士,于1994年通过全民公决,禁止卡车大量穿越国境,同时禁止进一步大规模修筑公路。从2004年起,穿越瑞士的卡车和拖车必须“坐火车”通过该国。 因此,一度被各国称为“夕阳产业”的铁路正焕发出新的生机,各国应通过改革促进铁路的发展。 铁路管理论文:铁路管理体制改革概述 摘要:文章从铁路内部组织结构的角度审视了世界各国铁路改革的主要模式,对美国、英国和日本铁路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改革前后的情况进行了对比;简述了我国铁路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了铁路管理体制改革带来的变化,即提高了运输效率,有利于发挥新技术装备的作用,有利于减少运营管理成本,有利于推进铁路管理体制创新,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 关键词:铁路;体制改革;直管站段;主辅分离 长期以来,我国铁路一直实行的是“铁道部-铁路局-铁路分局-站段”的四级管理模式。铁路局和铁路分局作为两级法人,以同一方式经营同一资产,管理重叠、职能交叉、相互掣肘、效率不高,对铁路发展形成了严重制约。特别是随着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运输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和内涵扩大再生产的深入实施,铁路局和分局两级法人的弊端越来越突出。2005年3月18日,经铁道部党组研究,报请国务院同意,全国铁路设施了管理体制改革,撤销所有铁路分局,实行铁路局直接管理站段的新的管理体制。这是我国铁路历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变革,对于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铁路新管理体制,尽快缓解铁路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发展铁路运输生产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通过审视国外铁路管理体制的改革模式,进一步解读我国铁路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能够加深我们对铁路改革的理解。 一、国外铁路管理体制改革的模式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在公路、航空业迅猛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铁路不适应市场竞争的问题,而且越来越突出。许多国家铁路市场份额急剧下降,财务状况日趋恶化,经营出现严重亏损,成为国家政府的沉重负担。分析其主要原因,既有技术不适应的问题,也有铁路管理体制不适应的问题。日本国铁从1964年首次出现亏损到1987年解体,累计亏损高达37.1万亿日元,相当于政府一年的税收。德国铁路在1993年前,累计欠下国家债务550亿马克,而美国铁路到1970年有约1/4的铁路企业破产。 在这种大背景下,许多国家围绕重新界定政府与铁路的关系、改革产权制度、调整内部组织结构、实施企业重组等推进铁路管理体制改革,采取了相应的改革模式。从改革铁路内部组织结构的角度看,世界各国铁路改革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北美模式 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主要特点是货运以干线为主,组建货网一体的区域性铁路货运公司;客运在全国范围内组建一个公司,租用货运公司的线路。 (二)欧洲模式 以打通欧洲各国铁路界限、建立统一的运输网络为目标,将铁路客货运营与线路基础设施相分离。 (三)日本模式 以建立区域性运输公司为主,组建6个区域性客运公司、1个全国性货运公司。 (四)大一统模式 以俄罗斯和印度为代表,将路网和客货运营合为一体,全国组建一家铁路公司,对全国铁路运输生产实行统一管理。 表1列出了美国、英国和日本铁路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改革前后的对比情况,能够比较清晰地反映三种模式各自的特点和实际效果。 纵观世界主要国家铁路的体制改革,共同特点在于: 第一,实行市场化经营。各国铁路改革普遍以市场为导向,对运输企业进行公司化改造,调整组织机构,改革运价制度和财务制度,引入市场化经营机制。 第二,重新界定政府与铁路的关系。各国在推进铁路改革中,注重调整政府与铁路的关系,明确政府在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偿还历史债务、补贴公益性服务等方面的职责,减少并逐步取消对非公益性运营亏损的政府补贴。 第三,推进铁路投资主体多元化。各国在推进铁路改革中,通过对铁路企业实施改组上市、兼并重组、股权转让、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引入社会资本,拓宽铁路融资渠道,改变过去主要由国家投资铁路建设和经营的局面。 第四,实施基础性改革,为铁路体制性变革创造条件。各国普遍采取渐进式推进改革的方式,欧洲各国铁路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结合铁路技术装备现代化,调整生产力布局,实施减员措施,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日本铁路在民营化改革前,先后5次实施内部改革,通过整合编组站、实行货运集中化,提高了运输效率。这些基础性改革,为铁路体制性变革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这些改革为世界铁路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也为我国铁路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经验。我国铁路一直以来所进行的各项改革,也都是基于这些经验,并结合我们的国情以及我国铁路的实际情况而做出的。 二、我国铁路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实行铁路局(公司)直接管理站段的体制 我国铁路设施的管理体制改革,撤销了所有41个铁路分局,并根据铁路网布局和客流货流集散的实际情况,从优化运力资源配置、提高运输效率出发,新成立了太原、西安、武汉3个铁路局。加上原有的15个铁路局(公司),全国铁路共设立18个铁路局(公司),所有铁路局(公司)实行直接管理站段的体制。具体改革方案是,撤销太原、大同铁路分局,组建太原铁路局;撤销西安、安康铁路分局,组建西安铁路局;撤销武汉、襄樊铁路分局,组建武汉铁路局;撤销哈尔滨铁路局所属的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海拉尔铁路分局;撤销沈阳铁路局所属的长春、沈阳、锦州、通辽、吉林、通化铁路分局和大连铁道公司;撤销北京铁路局所属的北京、天津、石家庄铁路分局;撤销郑州铁路局所属的郑州、洛阳铁路分局;撤销济南铁路局所属的济南、青岛、徐州铁路分局;撤销上海铁路局所属的上海、蚌埠、南京、杭州铁路分局;撤销广铁集团公司所属的羊城、长沙、怀化铁路总公司;撤销成都铁路局所属的成都、重庆、贵阳铁路分局;撤销兰州铁路局所属的兰州、武威、银川铁路分局;撤销乌鲁木齐铁路局所属的乌鲁木齐、哈密铁路分局和南疆铁路临管处、北疆铁路公司。 (二)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 从1998年开始,工程、建筑、工业、物资、通号五大总公司与铁道部签订了资产经营责任书,实施结构性分离;运输系统首先在四个不设分局的铁路局(呼和浩特、昆明、柳州和南昌铁路局)试行资产经营责任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到1999年,全路14个铁路局全面实行了资产经营责任制。2000年,铁道部对辅业进行大规模剥离,原由铁道部直接管理的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工程总公司、建筑总公司、通信信号总公司、中土公司等五个非运输企业和十所高等院校与铁道部脱钩。到2005年,基本完成了教育、医疗机构移交工作,共有826所铁路中小学校、208所铁路医院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包括2003年移交国资委的铁通公司、物资总公司和42家设计施工企业,有35万人从铁路主业中分离出去。 三、铁路管理体制改革带来的变化 (一)提高了运输效率 铁路局和铁路分局作为两级法人,都履行配置运力资源的职能,造成运输组织指挥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对职能重复,限制了运力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特别是在全国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情况下,解决铁路运输能力紧张、对国民经济发展“瓶颈”制约的问题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这一方面要加快铁路建设,另一方面必须坚持内涵扩大再生产,进一步挖掘运输潜力。撤销铁路分局之后,铁路局直接管理站段,减少了运力配置的中间层次,为在更大范围内整合和优化运力资源配置创造了条件,有利于优化运输组织,提高管理效能,提高运输效率。 (二)有利于发挥新技术装备的作用 经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尤其是连续五次大面积提速,我国铁路技术装备水平有了较大进步,线桥隧涵质量明显提高,通信信号设备几经更新换代,机车全部实现了内燃和电力化,客车和货车车辆技术也有了较大提升。在2004年第五次大面积提速后,主要干线客运机车交路已经由过去的不足500公里延长到900多公里,直达特快列车的机车交路达到1500公里左右,直通货车的机车交路已经由过去的不足280公里延长到500多公里。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实施后,这几个数字还将有大幅度增加。随着客运专线等高等级铁路的建设和客车动车组、大功率货运机车及调度集中等先进技术装备的应用,固定设备和移动设备的安全可靠性以及修程修制都将发生重要变化。运输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形势,客观上要求改变现有的生产关系。通过撤销铁路分局,可以打破管理层次多、铁路分局管理跨度小对新技术装备作用的限制,适应不断扩大运输能力的需要。 (三)有利于减少运营管理成本 撤销铁路分局,可以精简机构,减少铁路管理人员。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减少管理层次,解决由于两级法人以同一方式经营同一资产,而造成的管理效率不高和增加管理成本的问题。同时,在铁路分局机关有一大批具有实践经验、熟悉运输业务、经营管理能力强的人才,由于铁路局与铁路分局管理重叠,这批人才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撤销铁路分局之后,这批人才有的安排在了路局机关,有的充实到了基层站段和车间,都在各自岗位上发挥了聪明才智。 (四)有利于推进铁路管理体制创新 铁路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走向是政企分开、政资分开、事企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撤销铁路分局,解决两级法人以同一方式经营同一资产的问题,有利于推进运输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由于目前我国铁路运输能力严重不足,提高路网综合运输能力是当务之急,铁路改革必须坚持运输集中统一指挥和路网的完整性等重要原则。撤销铁路分局,实行铁道部-铁路局-站段三级管理的体制,既有利于运输的集中统一指挥和路网的完整性,又为未来铁路管理体制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提供了广阔空间。 (五)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 铁路局作为运输企业,是铁路运输管理的主体。由于铁路分局这一管理层次的存在,制约了铁路局管理主体作用的发挥,不利于铁路局及时了解运输工作的实际情况,不利于及时有效地解决运输生产中的问题。撤销铁路分局后,铁路局的管理主体责任更加明晰,企业管理的效率进一步提高。 (作者单位: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作者为该单位副教授) 铁路管理论文:浅谈铁路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 摘要:铁路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国铁路事业快速发展,由于铁路运输企业经常处于运行状态,对会计体制构建有很高的要求。本文通过查询大量的文献并结合铁路运输企业的实际情况,阐述了构建铁路管理会计体系的原则与方法,希望对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铁路管理 会计体系 构建 一、铁路管理会计概述 铁路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有着本质的区别,集合了管理和会计两个方面的内容,所以也被称之为内部报告会计,它主要是通过对财务会计信息进行加工、延伸,提供有关企业未来的计划、预测的信息,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和资本市场的发展需要。在铁路运输企业建立管理会计体系的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铁路部门获得经济效益的能力,为管理者制定科学规范的发展战略提供数据支撑,对铁路部门的发展和运行,以及提高市场竞争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铁路管理会计含义 铁路管理会计通过相应方法,对财务会计、统计部门,以及各个科室提供的数据和材料进行深入整理、计算、对比和分析,对各个部门资金使用进行规划、控制、评价以及考核,从而保证铁路各级管理部门对日常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同时实现资金的合理分配,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二)铁路管理会计体系的组成 铁路管理会计体系包括管理控制体系和成本会计核算体系两个组成部分,本文主要是把管理会计理论和铁路部门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通过系统的分析,浅议了构建铁路管理会计的原则和主要方式。 二、铁路管理会计原则 (一)遵循决策有用性原则 决策有用性原则是保证铁路管理会计体系制定科学有效的关键,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包括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首要质量特征,第二个层次是次要质量特征。具体分析如下: 1、首要质量特征 包括以下几个原则:第一,铁路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遵循相关性原则,在收集、汇总、分析、处理、提供信息和资料过程中,一定要保证信息用户的需求达到决策有用性,促使管理会计体系构建的有效性。 第二,要遵循可靠性原则,确保铁路管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避免出现错误或者偏差,对铁路部门造成损失,从而真实准确的反映管理会计需要反映的现象和质量,从而保证铁路管理会计体系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2、次要质量特征 次要质量特征也包含两个方面的原则:一方面是要坚持一惯性原则,各个会计期间所使用的会计方法和程序应当相同,不得随意变更,保证不同时期的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为决策者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另一方面,是要遵循可比性原则,能够真实准确的体现出各组信息中存在差别。 (二)信息约束原则 信息约束原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成本效益原则,保证管理会计带给铁路部门的效益比其在执行过程中产生的成本高,达到实行管理会计的真正目的。第二,重要性原则,铁路管理会计在实际操作中对重要信息应分项核算,重点分析,对于次要事项,在不影响真实性的情况下可简化核算。第三,民主性原则,铁路管理会计在进行决策分析中,要通过民主管理,保证管理会计体系构建能公平、公正、公开的进行。第四,要遵循灵活性原则,每一个体系和制度的构建都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需要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逐步完善,所以在铁路管理会计体系构建过程中要遵循灵活性原则,为后期完善体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针对用户的质量原则 在铁路管理会计体系构建中,要融入用户质量原则,才能保证相关的的制度和政策能落实的更加彻底。在针对用户质量时要遵循可理解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保证信息用户对传送的信息能清楚的认识。 三、铁路管理会计体系构建的主要方式 (一)建立完善的铁路管理会计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为实现共同目标而进行的各种分工和协调的系统,管理会计职能的发挥离不开组织结构的支持,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权限,任职条件和工作程序,确保决策和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形成制衡,明确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利的划分,明确各部门之间彼此如何协调、配合、补充、替代的关系,以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二)建立科学的会计人员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 会计人员管理制度,涉及到的范围比较广,包括管理会计岗位的设置、职责分工、任职要求、从业资格、学习培训、考核激励机制等等,是保证铁路管理会计体系能够顺利运行的基础。而会计核算制度包括原始凭证、经济业务事项账务处理、财务报表、在工作过程中需要遵循的规章制度等等。 (三)建立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是企业信息传递、沟通的平台,它有利于企业信息的及时收集、传递和处理,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促进内部沟通,有利于及时了解竞争对手信息,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及客户信息。首先,企业应将管理会计信息化纳入信息化规划,防止“信息孤岛”现象,做好组织和人力保障,可以通过新建、整合或改造现有系统等方式,推动管理会计的应用。其次,企业应利用专业化分工和信息技术优势,建立财务共享中心,促进会计职能的转变(从核算到管理决策),推动管理会计工作。 (四)建立管理会计业绩评价制度 业绩评价是管理会计控制的方法,同时也是检验管理会计成果的有效手段,通过业绩评价,传递和引导管理会计的思想和方法,同时可以及时发现管理会计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做出调整。管理会计业绩的评价不能采用单一的财务指标,应采用综合性评价指标,财务与非财务指标并重的评价方式。管理会计业绩评价综合方法主要有:平衡计分卡、经济增加值。平衡计分卡是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方面最新、内容全面的方法,它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创新与学习角度对业绩进行评价,平衡了长期与短期业绩、内部与外部业绩、财务业绩与非财务业绩及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支持并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效率。经济增加值(EVA),指从税后净营业利润中扣除包括股权和债务的全部投入资本成本后的所得。EVA是一种全面评价企业经营者有效使用资本和为股东创造价值能力,体现企业最终经营目标的经营业绩考核工具,也是企业价值管理体系的基础和核心。 四、结束语 铁路管理会计的构建对铁路事业发展和运行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铁路部门应积极转变思想,积极探索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运用,运用管理会计手段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铁路管理论文:关于我国铁路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 [摘 要]铁路作为国有资产,其管理效率的高低,一方面对铁路运营的经济效益产生很大影响,另一方面对我国国有资产的全局发展产生影响。当今,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铁路管理体制慢慢地显现出了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态势。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铁路管理体制的发展及其现状,然后提出了几点关于我国铁路行业管理体制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铁路管理体制;改革;经济效率;国有资产 1 我国铁路行业管理体制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1.1 政企不分 如今的管理体制之下,铁道部在我国是政企合一的,它不但是国家行政机关,而且扮演着企业的角色,管理着我国的铁路网,它不仅是权利主体,又是利益主体,这种权利-利益的双重角色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原则,违反了公平竞争的要求。另外,由于铁道部和企业所要实现的目标不一致,铁道部所追求的增值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1.2 缺少商业竞争 竞争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是市场经济自我调节的主要方式之一。铁道部、铁路局、铁路分局之间是一种行政上的隶属关系,分局、铁路局依次对上级单位负责。在这种基本不存在竞争的商业环境之下,铁路企业的工作效率以及员工服务水平都存在一些问题。 1.3 没有体现铁路企业的商品生产者地位 目前,我国铁道部下属的铁路局及其分局虽然在法律意义上是独立的法人企业,但是却不具备相关的财产权。资源分配,比如:员工人数的变化、融资渠道及其用途、资金转移及其处理等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纵向计划规定的,铁路企业缺乏自主权,如此不利于铁路企业的发展。 2 深化我国铁路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 我国的铁路管理体制改革应该建立与我国现行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运输管理体制以及运营机制。在对我国铁路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并查阅相关文献,笔者给出了几点有关于铁路管理体制的改革方式的建议。 2.1 政府管制职能应该实现独立化、科学化 政府和企业之间权责不清,是对我国铁路管理产生不利影响的主要原因之一。政府需要对其职责进行适当调整,明确其管理职能。铁道部对我国铁路行业政策的制定进行管理、监督,在遵守铁路法的基础上严格履行其管理职能,但是其不能进行或参与任何形式的商业经营行为。因为铁路行业存在一定的社会公益性,国家还可以对铁路行业进行合理的扶持,采用经济杠杆对其市场进行管理,但是其管理措施均需要通过科学论证,并且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 2.2 深入落实铁路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 1922年,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此说明国有企业只有经过进一步改革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才能跟得上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1993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该决定确立了国有企业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报告进一步明确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指出“促进国有企业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如今国有企业所面临的重大困难还是集中在制度层面上,把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当作国企改革的终极目标,符合我国国有企业实际情况。具体措施如下所述。 2.2.1 规范铁路企业的经营决策权 必须做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明确投资方、决策方及管理方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各行其责、有序参与、高效运行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以资金监管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制度,根据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国有企业考核、监管制度,增强监管的合理性及时效性。在这方面来看,我国铁道部及其下属铁路企业的职责权限与工作范畴还应该深入细化、区分。 2.2.2 努力追求资本保值增值 健全资产经营、绩效考核制度。不仅考核运营利润等经营性指标,也要考核技术创新绩效指标,并且制定与之相关的资产经营评价体系;不仅考查年度指标,也要重视中长期发展目标;不仅考查铁路企业业务经营、资本运营实绩,也要重视业务经营、资本运营能力,形成资产保值增值的长效机制。2014年6月,铁路部对其下属的,18个铁路局的考核方式及清算方式将发生本质上的变化,会更加重视市场而不是计划,更重视质量而不再仅仅是任务完成的数量,更重视企业未来发展而不是短期的数字变化。 3 结 语 铁路管理体制改革牵涉面非常广,既要充分认识到在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也要认识到改革已经刻不容缓。在法律、政策、道义允许的前提下,解决我国铁路行业政企合一、缺乏商业竞争等问题。尽管改革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但是随着社会体制进一步发展,我国铁路管理体制改革必然会获得成功。 铁路管理论文:浅谈如何加强合资铁路管理 摘 要:合资铁路是铁路投资主体多元化的重要实现形式,是铁路投资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合资铁路是指铁道部(铁路总公司)与其它部委、地方政府、企业或其它投资者合资建设和经营的铁路。其按《公司法》建立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实行“四自一体”体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目前合资铁路已基本组建或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合资铁路;管理;重要意义 1 建设合资铁路的意义 合资铁路的产生与发展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铁路的要求,不仅加快了我国铁路的建设速度,而且突破了传统的铁路建设和管理模式,对推动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合资铁路发展迅速,在建设、经营、管理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国铁的改革提供了借鉴。 合资铁路的兴起,也突破了旧的铁路投资体制束缚,改变了长期以来铁路投资主体单一、资金来源依赖国家的状况,调动了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积极性,拓宽了筹资渠道,初步形成了铁路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先后出台了各类扶持政策,各省、市、自治区政府也在征地拆迁、经营税收等方面给予了许多优惠政策。 2 合资铁路现状 截至2013年底,国铁出资的合资铁路公司共183个,109个已投入运营;74个在建。其中,国铁控股公司168个,96个已投入运营,72个在建。96个运营控股公司项目总投资18172亿元,总资产规模17968亿元,占国铁总资产的35.9%;总营业里程2.79万公里,占国铁总营业里程的28%。 沈阳铁路局自管内第一条合资铁路-长双烟铁路2008年7月开通运营以来,随着大规模铁路建设持续推进,合资铁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截止2014年末,有10个合资铁路公司开通运营(含2个区段开通),营运里程1609公里,其中:高铁1104公里,普速铁路505公里,总投资1392亿元。随着2015年沈丹客运专线、丹大快速铁路、吉图珲客运专线的开通,合资铁路公司的规模在逐步扩大,客货运量和营收指标占国铁的比重越来越大,在整个路网中的地位将变得更加重要。特别是高铁客运专线的建设,成为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助推器,带动了沿线城市多区域更均衡的发展。 3 合资铁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经营效益有待改善 3.1.1 合资铁路有的建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外部经营条件比较差。而且大部分为尽头线、支线,没有形成路网,辐射的周边区域有限。有的公司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滞后,客货运量增长有限。 3.1.2 由于资本金不足,合资项目存在大量银行借款,还贷压力大,财务费用占营业成本的比例大,导致经营严重亏损。 3.1.3 高铁动车组上座率不高,冬季与夏季呈现不均衡状态,客专车站大多远离市区,不方便旅客出行。比如哈大高铁冬季每天开行动车组67对,夏季每天开行动车组79对。但是受东北地区特别是北部地区经济环境影响,除去节假日出行高峰期外,动车组上座率不高,而且淡旺季差距明显,导致客专公司的收入不理想。另外,高铁新建的车站都选址在城区边缘或市郊,新车站的选址满足了各地方政府依托高铁建设新城区,但是客观上造成旅客乘坐高铁列车不便利而减少部分客流。 3.1.4 高铁票价比较低,市场需要培育期。因铁路票价受国家管制,高铁票价定的非常低,与高额的投资规模不成比例。中国高铁的价格只有日本的1/4,平均来看,中国高铁每公里票价只有0.42元,远低于法国、日本、德国。另外,高铁市场需要培育期,目前,百姓习惯了低票价,对高铁的接受程度还有待提高,廉价和基本的舒适程度比节约几个小时时间而花费三倍以上的车票价格更重要,这些因素都导致了高铁收入不太理想。 3.1.5 经营收入比较单一,资产的综合开发没有实质突破。目前,合资公司营业收入主要为客货运输收入,经营与市场脱节。由于合资公司现有管理体制和机构及人员配置与市场脱节,没有能力对合资公司的资产进行综合经营利用与开发。合资公司作为法人主体、经营主体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在货源组织、客源组织方面完全依赖铁路局,自身在资金、人员上不具备经营的能力,没能体现合资公司法人主体和市场经营的主体地位。 3.2 部分资产权属不清 受工程配套建设等因素影响,铁路工程投资形成的资产与合资公司运营管理的资产不统一,存在部分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资产边界交叉的情况。资产界面不清也导致了铁路局在与合资公司签订委管合同时在交叉资产上存在很多争议。 3.3 规范管理和资产经营开发理念意识有待加强 一是缺乏明确的委托费用标准;二是对重大经营事项缺乏有效沟通协商;三是合资公司普遍存在缺乏主体责任意识,开拓市场的积极性不高,更缺乏依托自身优势开展资产经营开发的主动性;四是没有明确的专业部门、专业人员进行市场营销和开发。 3.4 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有待完善 一是存在行政化管理问题,缺乏依法行使股权管理的观念意识和制度体系,重大事项不履行公司内部决策程序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部分合资公司多数高管人员兼任董事、监事,经营层与决策层重叠,公司治理结构难以有效制衡;三是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合资公司对经营层尚未建立考核评价机制,经营层责任意识和积极性有待提高。 4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合资铁路管理 4.1 构建股权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为加强对合资公司的管理,铁路局应明确合资公司的管理部门,履行国铁股东管理职责,强化股权行使、公司治理、资产监管等职能作用。会同其他股东规范合资铁路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议事规则,指导合资公司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落实经营班子经营管理责任,确保公司治理权责清晰、运行高效。通过公司治理机制加强对合资公司的指导与监督,依法落实投后管理权益。 4.2 建立健全考核奖惩制度,适时推出合资铁路公司绩效考核办法 铁路局做为控股的国铁股东,应建立对派出高管人员的履职考核机制,加强履职监管,并指导合资公司建立安全生产、经营业绩等激励约束机制,落实经营班子责任,确保安全基础持续加强,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4.3 做好新建土地综合开发工作 根据《国务院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精神,研究和争取新建合资铁路支持政策,加强经济效益论证,推行“铁路建设+综合开发”模式,为开展经营开发创造条件。在前期工作和建设管理过程中,提前介入,以项目经济与技术分析、财务评价分析为依据,研究政府补贴、资源争取、经营开发、对外投资方案,同步开展综合经营开发前期研究,编制综合经营开发机会研究报告和综合经营开发方案,纳入项目前期工作和合资公司组建方案,为后续经营创造条件。 4.4 积极探索研究推进合资公司重组整合 按照《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做好国铁控股合资铁路公司规范管理改善经营工作的意见》要求,以持续健康发展和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结合铁路干线网布局、区域经济特点,研究推进相关合资铁路公司合并重组,不断提高路网整体效率和效益。 4.5 发挥合资公司主体作用,推动资产经营开发尽快取得实效 合资公司承担公司资产保值增值主体责任,要在促进运输业增收节支,强化成本管理,严格落实合资公司年度预算,强化经营管理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新的资产经营开发业务和项目,努力提高整体经济效益。同时,也要做好闲置资产的开发利用,指定专人、专门部门负责,加强市场营销力度,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对经济效益好,投资回报明显、有发展前景的项目,路局将给予扶持,争取利用铁路发展基金,做为我局的重点资产开发项目推出。 4.6 积极争取地方政府财政支持 加强对合资铁路公司的指导,支持合资公司利用与地方政府联系紧密的特点,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争取铁路运营补贴,减轻资金和经营压力。 铁路管理论文:金士宣铁路管理思想浅析 [摘 要]金士宣是我国著名的铁路运输专家,中国铁路运输学科的创始人,他从事铁路运输管理工作三十余年,工作实践中将丰富的铁路运输管理经验和深厚的学术理论充分结合,创建了一套以经济化、商业化和科学化为主要特点的、完整的铁路运输管理思想体系,带动了整个中国铁路管理思想的发展,促进了中国铁路管理思想的现代化,考察和研究金士宣的铁路管理思想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金士宣;铁路运输;管理思想 金士宣(1900年-1992年),浙江东阳县人。我国著名的铁路运输专家,中国铁路运输学科的创始人。金士宣自幼聪颖好学,1923年,以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并在当年编辑出版中国第一本《铁路运输学》著作。同年,被交通部选派赴美留学,就读于宾西法尼亚大学,先后取得经济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1927年6月,金士宣学成归国,开始了长达30多年的铁路运输管理工作,先后出版《铁路问题经验谈》、《铁路行车组织》、《中国铁路发展史》等专著,创建中国铁路运输学科。金士宣认为:“铁路科学可分两大类,一为工程技术,如轨道、桥梁等。二为运输经济,如铁路网之计划、国家政策之确立等。简言之,前者谓之铁路工程,后者谓之铁路管理。两者异趣同归,互相表里,正如人之双足,缺一不可”[1]1。 一、金士宣铁路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金士宣的青年时代正好是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1919年“五四”爱国民主运动爆发,金士宣多次走上街头参加学生游行、声援北京被捕学生。中学时代的金士宣非常崇拜和敬仰孙中山先生。关于铁路对振兴中华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孙中山有过极为深刻的论述:“国家之贫寡,可以铁道之多寡定之,地方之苦乐,可以铁道之远近定之”[2]。孙中山“铁路立国”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当时的一批有志青年投身于铁路等实业建设,这其中就包括金士宣,年轻的金士宣萌生了“铁路救国”思想,认为铁路是国家兴盛之先驱,“交通事业之改进,实为今日救国之唯一要图”[3]2。 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标志中国社会进入一个转型时期,中国铁路管理事业也开始了由近代向现代的转变。清末民初中国铁路管理或因由外人控制而“水土不服”,或因沿袭传统的经验管理而“裹足不前”。海外留学的经历开阔了金士宣从事铁路管理工作的视野,国内铁路管理混乱的现状为金士宣铁路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金士宣在改进和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铁路运输管理机制方面做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首倡负责运输、首开旅游专列、提倡联运等等。民国时期,金士宣曾于两次任职于负责铁路管理的中央政府部门,并提出过不少改革建议,但对国民党政府的贪污腐化、不顾民怨发动内战深感失望,后多次拒绝当局的任命,隐居上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金士宣振奋精神,受邀回到母校北京交通大学任教,主讲《铁路运输学》等课程,同时出任副校长。 金士宣对不同时期的铁路管理实践活动进行了深入地调研与思考,逐渐形成了一个系统、完整的科学管理体系。可以说,中国社会的转型和铁路事业的发展是金士宣铁路管理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外在环境,而救国爱国精神则是其重要的内在因素。 二、金士宣铁路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强调建筑政策的经济化 民国时期铁路建设仿欧美各国成例较多,建筑华美、规模宏大,且都要等到全部工程和设备完成之后才开始营业,工时长,负担重,甚至发生了因经费不继而全线废弃的情况。对此,金士宣认为当时的中国铁路还处于幼稚时期,人们所需要的不是欧美那种壮美的运输设备,而是要以最少的金钱来筑最多的铁路,他极力主张建筑政策的经济化,所谓的经济化,主要包括:“(1)经济是铁路设计的前提,最初不妨简单,先完成行车必需之设备,以便通车营业,再由营业收入提拨款项,作为逐渐改良扩充之用,使建筑成本达于最低;(2)工程设备方面,务求适合运输需要,因当时内地工商业尚未发达,需要的运输能力较小,可随着铁路的经营而逐渐增加工程设备;(3)工程设施方面,确定计划后要限期完成,以免中途停顿延误工期,造成经费困难”[3]15。1932年8月,金士宣任杭江路运输课课长一职,筹办杭江路的建设。杭江路是省办路线,建筑经费全由省库筹划而来,预算紧张,工程几近停顿。金士宣上任后制定了“先求其通,后求其备”的原则,轨条改用轻磅、车站借用民房、一切行车设备都极简单,边施工边通车,在工程列车上兼售客票,以部分营业收入抵补支出,同时培养营运能力。“先求其通,后求备”的做法开启了中国铁路史上的一个先例。杭江路顺利建成盈利,且成为了当时中国最便宜的铁路。 (二)强调管理政策的商业化 中国铁路特别是国有铁路,每每官僚化,无视人民便利,缺乏应有的服务精神,要免去各种恶习积弊,金士宣认为惟有提倡商业化。采取的措施诸如:(1)顾念商民利益:铁路是一种新兴的运输方式,普通百姓对铁路了解不深,金士宣任职期间推行一系列政策,拉近铁路与百姓的距离,如铁路通车前,把客货运价目表、里程表等张贴在沿线各站及通衢要道;在报纸上刊发广告和新闻;各车站设问询处;召集路商商谈讨论,招揽客货运;针对当时各路客车多开行一、二等客车、且只备西菜大餐的情况,金士宣主张多开行三等客车,饭菜以中餐为主且减价供应。(2)提倡廉洁服务的精神:金士宣认为运输是一种公共事业,其服务对象为全国人民,故应遵循“公众第一”及“普遍服务”之原则,“使人民尽量享受现代交通之利益。运输事业既有独占性质,又多由国家经营,应设法增进员工工作之效能,启发其忠勤职守之思,并纠正其漠不关心之态度,铁路事业才有进展的希望”[1]15。过去各路的车站人员,人们无法知道,金士宣任职各路期间将值班人员的姓名公之于众、将车站人员的名牌悬挂于站长室、客票房等处,发生了一种监视作用;规定员工应用的礼貌用语及态度,以免傲慢,主管人员随时督察。这些看似很小的事情,但对铁路管理上的改善,实有不少的帮助,宗旨是将铁路作为一种生利事业,以优良业务增进铁路收入,以盈余款项负担铁路建设投资之利息、线路的改良扩充等。 (三)强调人事管理的科学化 金士宣认为“求铁路运输效能之增高,须先求运输组织之健全,人才之补充”[1]316。为此首先要建立一个责任清楚、组织严明、精简高效、便于指挥的组织机构。各国铁路的组织,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是集权制,即分处制,路局以下设总务、工务、车务、机务等处,处以下设段,段长对处长负责。以英国为代表。其二是分权制,即分段制,把全路分为几个段,每段由主管段长负责管理,段内人事和一切事务直接由段长负责。我国铁路的组织是采用分处制的。北宁铁路也不例外,北宁路全长一千四百公里,总局设在天津,除距离天津较近的几个段外,其他各段接洽易往返迟误,非常不便,即使是同区间的各段因彼此互不统属,缺乏合作意识,尤其是车机两部分因行车关系密切,常起纠纷,待报到天津总局时已事过境迁,不能有效调解,运输效能受到严重影响。1929年5月金士宣任北宁铁路局运输处文书人事科长,职掌全处的人事、组织等。次年,金士宣着手北宁路运输组织和人事的改革,合并机务处和车务处,改组为运输处,重新划分车机各段,使其管理的区间相同,车机双方有关的事务,由各段段长协商处理,不能解决的再会同呈报运输处。这种改组实际上是采取了段长负责制,各段间随时就地解决问题,增加行车效率,大大增加了运输能力。至于人事管理,他认为:“铁路事业经纬万端,欲期事业之举,首在得人,得人之方,不外职制分明、进退有度、赏罚有则、待遇一致”[3]24。金士宣在北宁路实行公开招考,各地报考青年,只要成绩优良,就有录取的希望,公开招考可谓是铁路用人制度方面的一个重大进步。民国时期,中国铁特别有国有铁路深受当时军阀、官僚习气的影响,金士宣的人事改革旨在“遵守拔擢人才和公平待遇两个定则”,严密管理,以求最大的效能。 三、金士宣铁路管理思想对当下中国铁路管理事业的启示 近百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的铁路事业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但金士宣的铁路管理思想,对当下铁路改革事业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视铁路如企业的管理原则 世界各国政府管理国有铁路的方式大致有两种:一是由政府行政机关直接管理,如瑞士、日本等。二是组织铁路公司管理,于公司理事会下设铁路总局,如法国、澳大利亚等。中国铁路从创办之初采用的即是前一种方式,政府将铁路部门视为一般性的行政机关,“其组织不免衙门化,而未能以企业精神谋求业务的发展”[4]。金士宣认为要弥补此类弊端,就要对中国铁路实施企业化的组织与管理:(1)使内部组织严密,职权分明,免除推诿延搁,提高工作效率,对于服务员工,应依其资格及服务年限,甄叙任用,提高待遇,使能一心一意为路服务。(2)关于运输改进事项,准由工农商业团体参加研讨,或准其参与运价的审订,以保障公众的利益,并加强民路双方的合作。(3)使铁路会计及预算脱离普通行政预算及会计而独立,以铁路收入专供维持路产、改良扩充设备、展修路线及还本付息之用”[1]432。如何政企分开,使铁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可以说是伴随至今的中国铁路发展问题,2013年3月10日,国务院《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开启新一轮大部制改革,其中备受社会关注的就是取消铁道部,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担铁道部的企业职责,铁路企业化改革进程的重启,解读着金士宣铁路管理思想的深刻性与前瞻性。 (二)崇尚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管理精神 金士宣留学海外并在美国铁路管理部门有过实习经历,但他是根据中国铁路及社会发展情形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方式。金士宣特别注重沿线的经济调查,“凡要整顿一条旧路,好象医生治病,须寻找病源,然后才可对症下药”[5]18。金士宣每到一条铁路任职,他首先要对沿线的经济状况及运输状况进行调查,他担任杭江路运输课长的第二个月,就到沿线去调查,用近一个月的时间,调查沿线商业状况、亲自坐民船、轮船、汽船、轿子,了解沿线运输情况,通过调查研究确定最佳管理方法。此外,在京沪、北宁、平绥、清浦、粤汉等路任职时,金士宣对各路沿线经济及运输状况都作过详细调查,为整顿客货运、调整运价等政策的制订提供依据,各路运输业绩均有明显提高,时任浙江省建设厅厅长的曾养甫曾称赞道:“金君之对铁路运输,不尚空谈,而以实事求是为职志,……服务各路,致力既闳,体用兼备,部方路方,众论许之”[5]1。 (三)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金士宣铁路管理思想中一个重要的核心理念就是人本思想,他认为“无论什么事业,最要紧的是人事和设备两大问题,设备要完善,人事更需健全,营业运输才能办得好,而且只要人事管理有效能,即使设备不好,我们也可以利用人力以补救设备的不足,所以人事管理最重要”[5]28。铁路各部门工作,“非用专门人才,业务发达决不可期”。故应“各项用人,一本人才主义,凡进用者,概以学识经验资格为权衡。期在征求实学,发展业务”[5]5。在金士宣看来人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铁路员工是与铁路设备同等重要的生产经营的主体,主张要才得其用,人得其位。在北宁、杭江、浙赣任职期间连续举办各种培训班,他负责拟定教育计划,聘任兼职教师,还亲自授课,讲述铁路管理经验。在发展铁路客货运过程中,金士宣所推行的一些措施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核心。杭江路通车后,有许多春出冬归务工的贫农,为节省旅费,往返仍旧乘坐轮船快船,在金士宣主持下,杭江路于1932年冬季和1933年春季,开办小工车,减低票价。此外,金士宣还在客货列车后部挂一辆逢车,专供人货在一起的挑贩乘坐,虽然这些措施对增进铁路收入不多,但对铁路客运服务却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顾念商民利益,多开行三等车,减价供应中餐等便民措施,看似微不道,却蕴涵着深厚的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当今社会,铁路运输设备在不断地更新,一条条新建的动车、高铁缩短了人们回家的路,而高票价、天价盒饭引起的热议虽不免偏颇却也发人深思。金士宣铁路管理思想中“公众第一”、“普遍服务”的人本思想在今天看来仍是中国铁路管理事业的不懈追求。 铁路管理论文:现代计算机技术在铁路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成为我国经济体制的主体,越来越活跃的市场带动了经济的稳健发展,而铁路则成为带动经济大发展的载体。铁路在人们外出以及货物运输的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现代计算机技术又为铁路管理带来了便捷。作为铁路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计算机技术的现代化在铁路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中,笔者首先介绍了现代计算机技术在铁路管理中的重大作用,其次阐述了当前计算机技术在我国铁路管理中的应用现状,进而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现代计算机技术;铁路管理;信息技术;应用 现代计算机技术在铁路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作为一种资金密集型的现代化产业,铁路具有固定成本高、投资效率低的特点。铁路的经营业绩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普遍偏低,资本成本往往呈现过高的特点。因此,为了提高铁路经济效益,减小铁路资本成本,有必要对铁路资产结构进行重建和优化,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则是采用先进的现代化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够带来巨大的成本优势。众所周知,铁路出现于一百多年前,当时依靠手势、标语等多种人工方式传递信息,从而指挥铁路运行,这些方式具有效率低、时间长、信息量小、劳动力耗费量大等缺点。而计算机技术出现以后,其在铁路运输生产活动中焕发出无限的活力,例如美国著名的铁路公司CSN,其将现代计算机技术应用在铁路管理中,每隔三万公里左右就建立一个计算机信息中心,实行火车的统一调度和控制协调,自动化处理相关铁路信息,自投入运营以来效果显著,不仅大大提高了铁路运输的运量,同时大大节省了列车的能耗,减少了劳动力,运输收入大幅增长。此外,自从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铁路管理中,铁路公司对人们的服务质量也不断提升,同时增强了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由此可知将现代计算机技术应用在铁路管理中十分必要,是铁路部门提高其生产率、改善服务质量、提高货物运输量的客观要求,是铁路管理不断求新求变的内在需要,是铁路管理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2.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在我国铁路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在提出“中国梦”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理念后,铁路作为带动我国国民经济大发展的载体,其“中国梦”则表现为要为人民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为国家的建设作出贡献。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带动整个铁路管理的现代化,是促使我国铁路又稳又快发展的一大重要方略,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的重大举措。从一九七五年铁道部电子中心出现以来,在这四十年的时间里,在铁路管理中现代化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从无到有,从生涩到成熟,实现了稳步向前的跨越式发展,当前计算机技术在铁路管理中的应用已经自成体系,这表现在我国铁路已经具有多级计算中心机构,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合而为一的铁路信息技术体系。各个铁路站段的计算机网络相对完善,涵盖运输、财务、办公等方面的诸多计算机系统已经实现了联机联网,计算机技术已经深入到铁路管理的方方面面,不仅具有全面性,而且具有实时性。将现代计算机技术应用在我国铁路管理中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每公里铁路所需工作人员大大减少,取得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将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于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将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于火车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货运营销和生产管理系统、集装箱追踪系统等诸多系统,实现铁路运输管理的现代化。其次,将现代计算机技术应用于铁路行车调度指挥信息系统。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于铁路行车调度指挥信息系统之后实现了实时监视列车状态的功能,能够简单便捷地发送相关调度指挥命令、提取相关信息资料。再次,将现代计算机技术应用于铁路列车车票的发售和预订系统。现代计算机技术应用于铁路列车车票的发售和预订系统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列车购票的目标,尤其是12306火车订票系统网站建立以来更是减轻了人们亲自去火车站订票的负担,只要在家上网就能轻松订票。再次,将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运用于财务、货运清算系统。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于铁路财务清算系统使得铁路财务会计核算更加方便,点到点成本计算成为现实。最后,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于铁路办公自动化系统。上至铁路总公司,下至铁路各个站段,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应用于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办公系统的联网联机,具备了政务、信息查询以及制作电子公文等诸多功能。 3.对现代计算机技术应用于铁路管理的相关建议 在我国铁路管理信息化已经逐具规模的当下,笔者认为应该适当开始调整相关思路,以期能够更好地适应时展。我国铁路管理必须要明确当前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在借鉴其他先进国家经验的基础上,逐步且全面地提高我国铁路管理现代水平,使得计算机技术能够更为广泛且深刻地应用于铁路管理中。具体而言,笔者对现代计算机技术应用于铁路管理提出以下相关建议: 第一,为了发挥计算机信息技术整体化的效益,有必要对当前不能互联互通的系统进行有效整合和优化,具体制定各个系统的优化整合计划,使得各个系统之间能够达到资源共享、相互依存。此外,更加重要的是,有必要从整个铁路管理的整体出发,高屋建瓴地建构整个铁路管理信息化体系,系统而全面地对计算机技术应用于铁路管理作出规划和部署,兼顾当前建设与长远建设,使分布建设与总体规划实行并轨,将某个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是否能融合于整个总体建设为考量标准,最终使我国铁路管理能够实现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 第二,在社会运输需求日益膨胀的当下,铁路面临越来越大的运输压力,铁路运能仍然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因此,现代计算机即使的应用要始终围绕增强铁路运能这一目标。而提高运能最重要的解决途径则是将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重点放在调度协调集中相关系统方面,建立一套综合性强、可行性高的调度指挥系统是确保高负荷铁路运输运行安全的客观要求,是减少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的内在需要。 第三,在市场经济大发展的今天,尤其是铁道部撤销改组以来,铁路管理更要深刻践行“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求发展”的服务理念,将现代计算机技术更好地应用于人们购票订票中,将其他交通运输方式与铁路运输相结合实现信息共享、联合售票。 3.结语 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跨越式发展,铁路管理系统也不断地大规模建设,而在铁路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必不可少。为了因应不断发展的信息化社会,为了提供更为优质的铁路运输服务,有必要加强计算机技术的研发投入,建立更为安全可靠的铁路管理体系。 铁路管理论文:论如何实现我国高速铁路管理的信息化 摘要:在我国大力发展铁路交通建设的过程中,我国高速铁路也在快速的发展着。现今,高速铁路作为一项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工具,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而现代信息技术是21世纪最为先进的科技发展之一,将现代信息技术纳入到我国的高速铁路管理中,对于我国的高速铁路发展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并使得我国高速铁路的运输更为安全、稳定与高效。所以,本文就如何实现我国高速铁路管理的信息化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速铁路 现代信息技术 管理 信息化 进入21世纪,信息化发展也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一大趋势,同时其也是我国实现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与保障。高速铁路的建成与发展是我国铁路交通建设中一个巨大的进步,其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我国高速铁路的管理系统相对于我国庞大的运输压力以及密集的列车流量等还是具有一定的缺陷的,尽管现今我国高速铁路的管理系统具有较高的自动化水平,但是其的信息化与网络化的程度还不够。因此,在我国的运输高峰时期,其就会难以适应庞大的客运流量以及网状化的现代高速铁路车站管理了。所以,要实现我国高速铁路的高校、优质化管理,就必须实现高速铁路的信息化管理。 实现我国高速铁路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信息化的高速铁路管理方式是提高高速铁路运输效率的必要手段。 衡量我国高速铁路运输质量的指标是其运输的安全性以及高效性。现今,在我国铁路交通建设发展的过程中,铁路的运行设备在不断的更新着,而要适应我国快速发展的铁路交通建设,必然要使用同样具有高速发展性能的现代信息技术,所以,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我国的高速铁路管理中,是提高高速铁路运输效率的必要手段。 信息化的高速铁路管理方式是促进高速铁路发展的必要措施。 现代人对于高速铁路在我们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有着充分、清晰的认识,而要在高速铁路的运输、服务等方面有着进一步的发展,不可缺少地就是高速铁路自身运输系统的优化与更新。所以,从现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来看,信息化的高速铁路管理方式是高速铁路稳定、快速发展的保障,也是高速铁路发展的必要措施。 信息化的高速铁路管理方式是提升高速铁路系统科技的必要途径。 现今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对于世界的各个领域、行业的发展都具有着积极的推动与支持作用。所以,在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体系中,实现我国高速铁路管理的信息化是我国铁路交通建设顺应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信息技术对于高速铁路体系建设的科技水平也有一定的提高。 我国铁路运输管理的发展 铁路运输的管理是铁路交通安全、高效运行的保障,我国的铁路运输管理大约从五十年代开始。当时,对于铁路信息的管理、传递主要依靠的是电话,即电话网就是铁路资源传递的网络。而五十年代的铁路运输资源的管理的效率还是比较低的,对于铁路运输管理的发展也没有决定性的作用。 而到了八十年代,我国的铁路运输管理引进了计算机设备,铁路运输专门的管理部门也逐步地建设起来。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我国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铁路运输管理网络也逐步建立起来,形成了我国铁路运输信息化管理的雏形。 我国高速铁路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难点 信息技术人才的缺乏。 现今,制约我国高速铁路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因素之一就是铁路部门中信息技术人才的缺乏。就我国的人才储备现状来说,我国对于高水平的信息技术人才的储备本就不足,而高速铁路管理信息化的实现对于信息化人才还具有更高的要求,使得在高速铁路的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缺乏必要的人才支持。 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基础的信息传递设备是信息化的高速铁路管理实现的物质前提,而我国对于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尚不完善,从而制约着我国高速铁路管理的信息化。所以,当前我国要加大对于高速铁路的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对于某些重点项目要做到首先发展的原则,从而为我国高速铁路信息化管理的实现奠定基础。 缺乏协作性的信息平台。 我国高速铁路信息化管理的实现,其不仅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对于已建成的信息资源平台,其中也缺乏着必要的联系以及协作性。这些平台和信息系统在建设时,由于缺乏长远的战略目标,使得它们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以及协作性,从而使得铁路运输的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共享与使用。 我国高速铁路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策略 将高速铁路管理的信息化纳入我国铁路交通建设的范畴。 要实现我国高速铁路管理的信息化,首先要使得人们在思想上对其产生足够的重视。从而,进一步从资源的组织管理、战略实施等方面推进信息化管理方式的建设。 对铁路工作人员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 我国高速铁路管理的信息化的建设、发展以及维护等,所不可缺少的就是工作人员的管理技能以及信息技术的操作水平。因此,要实现高速铁路管理的信息化,必然要对铁路工作人员进行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加强其的信息化水平,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保证高速铁路管理信息化的实现。 另一方面,对于既掌握计算机技能,又了解铁路事业发展的人才,我们要对其进行积极的储备,使得我国高速铁路管理的信息化具有长远的发展潜力。 加快高速铁路管理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我国高速铁路管理信息化的实现,快速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极其重要的。基础设施是我国高速铁路管理信息化实现的根本,且其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持久的工程,只有具备了稳定的基础设施,才能对其进行宏观上的规划,促进信息化高速铁路的管理方式的实现。 再一点就是,在高速铁路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中,我们还要注意其各个基础设施与系统之间的协作的有效性以及整体性。我国目前的高速铁路实际上已经处于具有信息管理的雏形,即管理的自动化,但是各个信息化管理平台之间的联系还是缺乏一定的有效性的。所以,对于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就要有意识地注重其整体性的建设,从而实现资源的共享性,进一步推动高速铁路管理的信息化的实现。 高速铁路管理信息化的保障措施的建立。 要使得我国高速铁路信息化管理在实现之后,保持良好的运行,我们必须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来保证高速铁路管理信息化的经济性、安全性以及高效性。像是,对于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我们要建立一系列的规范或是规章制度,从而明确各个工作岗位的责任,以保障其的正常运行。 总结 我国的高速铁路运输的稳定发展提高我国经济增长速率的前提。实现我国高速铁路管理的信息化,是管理与创新我国铁路系统的重要保障,也是推进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必要途径。尽管我国在信息化的高速铁路管理建设上还面临着许多难题,但是,这些难题同时也指明了我国高速铁路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方向。所以,我们要实现我国高速铁路管理的信息化,就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究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策略,从而逐步实现我国高速铁路管理的信息化。同时,我们还要注重从长远的发展目标中结合高速铁路运输的安全性、高效性,正确认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使得信息化高速铁路管理系统的建设的质量满足要求,推动我国高速铁路管理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与更新。 铁路管理论文:铁路管理机构百年变迁 1876年,中国出现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这标志着中国铁路的开端。对于这样一个新事物,清政府管理部门毫无旧例可循,对于铁路的管理体制不断进行摸索。 进入民国后,铁道部成立,发展铁路联运,加大线路建设,推出《铁道法》,在法律上确立了铁道部对全国铁路的主管地位;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弊端:机构庞杂,不堪重负;领导变动频繁,十年换了七任部长。 1938年,国民政府公布《调整中央行政机构令》,将原铁道部、全国经济委员会管辖之公路处、军委会所辖之水陆运输联合办事处全合并到交通部。至此,国民政府铁道部宣告终结。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继续实行铁道专部制。除1970年至1975年间与交通部、邮电部合并成立新的交通部之外,铁道部一直延续。2013年3月,在公布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中提出,实行铁路政企分开,组建国家铁路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不再保留铁道部。 清朝铁路最早归总理衙门海防股管理 中国铁路最早的主管机构是总理衙门海防股。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负责对外交涉事务,内设司务厅、清档房和英国、法国、俄国、美国四股。 1883年,增设海防股。海防股职掌统管北洋海防与长江水师,兼管机器制造、新式学堂、电报通讯、铁路、矿业等事务。由此可以看出,那时候包括铁路在内的几乎所有的新兴产业全归海防股管。 海防股成立时,中国土地上仅存一条由中国人自建的唐胥铁路(唐山到胥各庄)。这条铁路1881年修通,是一条很短的运煤铁路,属于开平矿务局管理。可以说,当时海防股管理铁路还只是挂个名,手中并没有一寸铁轨。 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福建水师几乎全军覆没。痛定思痛,清廷决定成立海军衙门,“统一事权,大练海军。”1885年10月14日,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 李鸿章认为,“巩固海防,在乎多修铁路,运饷调兵,方期灵便。”因此,他建议将铁路归海军衙门管理,清廷允准。在海军衙门管理下,唐胥铁路延伸到了山海关外;台湾铁路也于1887年开始修建,到1893年,建成了从基隆经台北到新竹全长99公里的铁路。这一时期,海军衙门对于铁路最大的贡献还是使清廷打消了对铁路的疑虑,开始接受铁路。1887年,李鸿章趁光绪帝大婚之机,修建了专供慈禧、光绪帝御用的西苑铁路(又称中南海铁路、北海铁路、紫光阁铁路)。西苑铁路南起中南海紫光阁的车库,经福华门、阳泽门进入北海。沿西岸向北经极乐世界转弯过石桥向东,至静清斋前码头。这条铁路的出现,让清廷最高统治者亲身体验了铁路,改变了对铁路的偏见。1889年,清廷终于下旨“毅然兴办”铁路。 清中国铁路总公司负责筹资修铁路 甲午战争以后,铁路被视为“洋务”的一部分,获得朝野的一致重视,铁路管理机构开始专业化。不过,由于晚清政府机构变动频繁,铁路的主管部门也跟着换了好几茬。 1895年甲午海战爆发,中国惨败,海军衙门被撤销。铁路又重新归总理衙门管理。1896年,总理衙门组织成立了中国铁路总公司,由盛宣怀领导。1898年,又设立了矿物铁路总局。中国铁路总公司负责筹资修铁路;路矿总局是铁路行业的行政领导机构,负责制定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这一时期,铁路上有较为专业性的行政领导机构,下有市场化的公司,互相配合,相得益彰。铁路迎来了一个兴建高潮。这一时期修筑的铁路有卢汉、正太、沪宁、卞洛、粤汉、津浦、道清(道口至清化镇)等。但由于大量举借外债,路权大量丧失也在此时。 1901年,庚子之变后,清政府应列强要求,将总理衙门改称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铁路事业开始归外务部考工司负责。 铁路与外务部的缘分只持续了两年。1903年,为推动工商业的发展,清廷成立商部。铁路事物也划归商部通艺司领导。商部成立伊始就表现出了相当的革新和进取精神。按清代老规矩,酷暑时节,各衙门往往清晨开始上班,午后就下班,唯独商部照常办公。 商部领导期间,铁路发展也日新月异。一是创立路务议员制度。以往铁路虽然有中央领导机构,但是铁路真正大权却操之于地方督抚手中,管理极为分散。1906年,商部设立各省路务议员,负责对各地铁路的督察管理。这一举措,加强了中央对地方铁路的管理,为中央统一的铁路行业管理奠定了基础。 商部对铁路第二个重要贡献是推动了商办铁路的发展。晚清财政捉襟见肘,根本拿不出钱来修铁路。只能借外债,其结果就是丧失路权。商部成立后,立即颁布《铁路简明章程》,鼓励民间投资商办铁路。这一政策大大激发了人民自办铁路的热情,短短几年时间,全国出现了18家民营铁路公司。后世史家对这一热潮毁誉不一。赞扬者称其维护国家路权,反对者认为商办铁路与官办铁路相比,经营分散,效率较低,并不利于铁路事业发展。 铁路纳入邮传部 晚清学者曾提议设立“铁路部” 1906年,铁路迎来了其在晚清的最后一任“婆家”——邮传部。邮传部是晚清机构改革的产物。为了加强对铁路、航运、邮电、电信等等行业的管理,清政府特设邮传部。邮传部是按照“大交通”的思路建立起来的。与商部相比,邮传部是专门的交通管理部门。由它来管铁路,显然更合适。邮传部负责铁路行业管理的部门有两个,一是路政司,二是铁路总局,二者分工不同。 路政司负责铁路订立铁路规章、规划全国铁路等事宜,铁路总局负责行政及外交。地方各线铁路局不得再称“总局”,一律称“局”。自此,中国铁路基本形成了“地方铁路局—铁路总局—路政司”这样的管理模式。邮传部期间,铁路建设迎来了又一个高潮,著名的京张铁路就是这一时期建成的;邮传部对于铁路发展的贡献还有制定章程,统一技术标准、培养人才等方面。 在晚清几十年的时间里,共有6个部门主管过铁路,变化之繁,令人眼花缭乱。大体来说,铁路管理逐渐朝着专业化、集权化的行业管理发展。这反映了清政府对铁路认识的不断深化。铁路具有的专业性强、投资金额大、辐射范围广、网络化程度高的特点,迫切要求成立一个专门的中央管理机关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晚清学者陈炽早在甲午战争后就提出“设铁路部以主持全局”的主张,这是符合铁路行业特点和当时的时代潮流的。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邮传部改称交通部。交通部与邮传部在铁路管理体制上变化并不大,最大的变化就是将路政司与铁路总局合并称之为路政司,职权更加统一。 民国交通部继续加大对全国铁路的统一领导。规定路政司司长兼任全国铁路总督办,以制约地方各铁路督办。此外,交通部还通过大量制定法规条例,统一路权。这样基本形成了由路政司统管全国路权,地方管理局行使经营权的格局。然而,距离中央集中统一的管理还有相当的距离。 民国铁道部 从独立到合并至交通部 孙科出任国民政府铁道部首任部长 1928年10月23日,国民政府文告:“文明国家对于铁道事业类多设专部。为贯彻总理铁道政策,着手设置铁道部,以期计划之实现与发展。除特任部长,组织成立外,着交通部即将关于铁道行政一切事宜,移交铁道部办理,以专责成,而明系统。”从这一天开始,国民政府铁道部正式成立。 文告中所称的“总理”即孙中山。众所周知,孙中山被迫辞任大总统之后即致力于铁路建设,曾提出“交通为实业之母,铁道又为交通之母”的重要论断。因此,国民政府成立铁道部也有继承总理“遗教”的意思。第一任铁道部部长即为孙中山之子孙科。 铁道部设有部长、政务次长、常务次长以及建设、理财、管理和总务四个司,各司设司长一人。从铁道部创立至结束,共有部长7人,其中很多人都是近代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这七任部长是:孙科、连声海、叶恭绰、陈公博、、顾孟余和张嘉璈。其中叶恭绰未到任,陈公博、为兼任,且任期还不到一个月,连声海任期也仅仅半年。孙科、顾孟余和张嘉璈三位部长在任时间较长,贡献和影响也最大。 铁道部存在的十年,正好是国民政府所谓的“黄金十年”(1927-1937)。铁路在铁道部领导下,取得了不少成绩。 发展铁路联运 乘客不再频繁倒车 首先是铁路联运。今天我们要坐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很简单,买张票,睡一觉就能直达。但是早期铁路这一点却很难实现。翻开鲁迅日记,鲁迅1919年从北京到上海,先是从北京坐京奉铁路到天津下车,换乘津浦铁路到达南京,再从南京转乘沪宁铁路到达上海。从北京到上海明明有线路可直达,为什么要不停地下车换乘呢?这是因为早期铁路实行分线管理,各自为政,各条线路之间互相不相连。 铁道部成立后,针对这种弊端,大力发展联运业务。所谓联运,就是跨线列车无需中转,直接到达。这一点看起来简单,实行起来却极不容易。这涉及运输成本如何分担、票款收益如何分配、技术标准如何统一等一系列复杂问题,就连最基本的机车车辆调配都是困难重重。 国民政府铁路虽然大部分国有了,但是火车却是有着各自归属的。比如从北京到上海,要跨越三条不同的铁路线,谁家都不愿意贡献机车车辆出来。结果往往是“甲路感机车多余,乙路感车机不足;或甲路机车多而车辆少,乙路机车少而车辆多;或甲路之某种车辆超过需要,乙路之某种车辆不够供给。凡此种种,均是减少机车车辆运用之效能,而为整个铁路之损失”。 为此,铁道部多次召开会议,并设立专门的联运处协调管理,终于使联运事业初具规模。到1929年,所有国有铁路都实行了旅客联运,联运的总里程达14000公里,货物联运站约有二百多个,旅客联运站约有七百多个。乘客乘车出远门不再需要频繁倒车。这无疑为乘客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没有铁道部的统一领导,这一点是很难实现的。通过实施铁路联运,铁道部也不断加强自身的领导地位。 推出国家大法性质的《铁道法》 民国时期还制定了专门的《铁道法》。1932年7月,《铁道法》由民国立法院通过,具有国家大法的性质。《铁道法》规定国营铁道由国家经营,民营、公营和专营铁道由铁道部监管,其操作规范也由铁道部定。《铁道法》的颁布,在法律上确立了铁道部对全国铁路的主管地位,意义深远。 自从铁路进入中国以来,铁路投资主体不一,路权一直分散。基本分三部分,一是国有的,比如著名的京张铁路;二是民营的,主要是民间投资的;三是主权在外国人手中的。1911年,清政府颁布“干路国有”令,规定民间商办的铁路干线一律收归国有。这些商办铁路,很多老百姓都投了血汗钱进去,清政府却不予合理补偿。企图通过一纸公文就将铁路收归国有,这自然激起了百姓极大民愤,激发了声势浩大的保路运动。(差不多在同时期,日本也进行了类似的铁路国有运动,但由于日本政府对民间资本处理得当,铁路国有化顺利完成。) 晚清政府为“铁路国有”付出了亡国的代价。然而“铁路国有”的思想却被民国政府继承了下来。民国时期,铁路国有成了社会主流思想。孙中山曾经说过:“夫吾人所以持民生主义者,非反对资本,反对资本家耳,反对少数人占经济之势力,垄断社会之富源耳。试以铁道论之,苟全国之铁道皆在一二资本家之手,则其力可以垄断交通,而制旅客、货商、铁道工人等之死矣。”他主张铁路彻底“国有”,实现集权式管理。 《铁道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炉的,它企图确立国家对铁路的集权领导,但很多时候并不能如愿。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山西的窄轨铁路。《铁道法》规定了铁道轨距应用1.435米的国际标准。但阎锡山偏偏要在山西修1米的窄轨铁路,国民政府拿他没办法,只能默许。 铁道部主导期间另一个重要业务是发展货运业。铁路货运收入大增,铁路形象也有所好转。 加大铁路建设积极抗战 民国政府铁道部在铁路建设上也下了大力气,铁路建设再次迎来新的高潮。苏嘉线(苏州-嘉兴)、浙赣线、湘桂线、钱塘江大桥等的修建、陇海铁路的西延、粤汉铁路的贯通都在这一时期。此外,为应对日军侵略,铁道部还积极备战,为抗日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1937年,全面抗战伊始,铁道部就公布了《战时铁路员工奖惩法》,规定抗战期间铁路员工一律不得托故请假或辞职。铁道部要求各路员工以英勇的抗战精神,做到“与军队同进退,无论敌人如何轰炸,必须随炸随修,勿令行车有一日阻断”。淞沪会战期间,日军对京沪铁路狂轰滥炸,最激烈的两个月敌机轰炸竟达264次,平均每日合4次,其中炸中路基13次,桥梁涵洞14次,轨道91次,站台33次,车库14次,票房30次,修理厂10次,仓库13次,煤水站14次,其他建筑物22次。铁路员工冒着生命危险,随炸随修,保证铁路无一日之阻断。 积极意义之外,铁道部的弊端也不可忽视。一是高度集权带来的衙门化作风严重。铁路系统贪污、舞弊屡见不鲜。以行政代替业务的做法也造成了管理效率低下、忽略民众利益的现象;二是铁道部成立后,机构越来越庞杂,冗员也越来越多,不堪重负;三是铁道部领导变动频繁,十年换了七任部长,每任部长的平均任期只有一年多。 抗战爆发 铁道部合并到交通部 国民政府铁道部成立的初衷本为铁路集权管理,但实际执行起来却是困难重重。铁道部部长顾孟余曾叫苦说:“铁道部名为管理全国铁道的机关,可是能完全管理的,全国中不知有几条铁道?”许多铁路“营业情况如何,中央不得而知,用人情况如何,局长是谁,也不得而知,叫他们报告,他们不理。”民国时期,军阀割据,各地军阀视势力范围内的铁路为己有,把持路政、索取饷源,还动不动征用车辆。这些现象铁道部根本管不了。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国土开始大面积沦陷。铁道部管理的铁路越来越少,再加上出于战时交通统一管制之需要。1938年1月,国民政府公布《调整中央行政机构令》,将原铁道部、全国经济委员会管辖之公路处、军委会所辖之水陆运输联合办事处全合并到交通部。新组建的交通部负责统管全国国有铁路、公路、电信、邮政、航政的规划、建设和经营,并负责监督公有及民营交通事业。改组后的交通部部长由原铁道部部长张嘉璈出任。 铁路管理论文:我国的铁路管理制度的利弊分析 摘要:铁路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动脉,在国民经济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铁道部的拆分,我国的铁路制度改革也越来越成为社会关心的问题。现阶段,我国的铁路基本上为国家控制,该制度有其合理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本文通过分析比较国家控制铁路的利弊比较,分析其优缺点,并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铁路建设;经济发展;区域协调 一、国家控制铁路的优势 1 .铁路自身特点决定 铁路建设是跨度大、多省市、多区域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条铁路涉及到多方的利益,谈判与协商的成本很高;另一方面由于铁路能给沿线城市带来的丰厚利益,铁路给沿线地区带来的好处诸多:如增加了民众的社会福利,促进地区的对外开放,导致一批新兴城镇的崛起,影响到区域产业带的布局、规模与发展方向,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市场网络,为沿线地区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推动着沿线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极大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对投资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等。因此各地可能会出现攀比现象,盲目的建设铁路。因此铁路由国家控制,政府可从宏观角度上进行规划,根据各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力度和发展潜力等制定规划方案。 2. 有利于国家进行宏观调控 一方面可以免除区域与区域之间因为利益而引发的争端、矛盾,甚至优质建设项目的搁浅,或因攀比而过度建设;另一方面可为政府从宏观角度规划区域 协调发展服务。 党的“十六大”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方针以来,我国相继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战略。为配合各战略的实施,在我国的铁路网规划相应的一些建设项目。青藏铁路的建设为促进西部大开发、生产力的发展、中西部的沟通、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青藏铁路的建设施工的难度极高,从经济效益方面将,成本大,利润率较其他国家级铁路也较低,若此项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由地方之间协商建设或是私人企业建设是很难完成的。 国家控制铁路为建设项目注入了国家力度,贯彻性与实施性得到极大地提高,国家能更好的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 3. 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铁路是实体,选线不科学或设计不合理对沿线的生态环境会造成很大的压力。不科学的方案对生态环境不可避免的会破坏和对地形地貌带来一定的影响。但若由国家控制铁路的建设,可尽量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特别是我国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友好型社会受到了国家高度的重视。例如在建设青藏铁路时,需要经过藏羚羊迁徙的路径,为了保护藏羚羊为它们打开绿色通道。 4. 缩小地区间经济差距与人口分布失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外投资和产业持续向沿海地区转移,经济布局也呈现出想沿海地区集中的态势,沿海地区出现了若干支撑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经济密集区。经济总量大、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未能相应吸纳更多的人口,据统计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人口占全国15%,但拥有全国35%的经济总量。人口与经济分布的不均衡直接结果就是地区间的不协调增长,区域矛盾突出。若由地方控制铁路的建设权,我国较发达的地区经济实力强,有能力建设更多的铁路,我国的铁路分布差距也将进一步扩大,从而更加剧了地区间的经济差距,地区间的矛盾增大,不利于我国总体的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而由国家控制铁路的建设,将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距和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植入铁路选线方案的考虑因素中可解决上述问题。 二、国家控制铁路的劣势 1 .存在寻租空间以及滞后性 铁道部、国家发改委于2008年10月19日至21日在重庆召开的《(西南)区域铁路网建设衔接研讨会》上介绍,将建设一条全长1060公里,总投资895亿元,贯穿河南、湖北、重庆的高速铁路,即郑渝铁路。建成通车后,它将成为连接华北、中原和西南地区的交通大通道。然而,一年多以来,关于铁路走向的问题依然悬而未决。原因在于,渝鄂豫三地十余城市都希望铁路从自己的地盘上经过。于是,不仅地方政府官员积极对本省领导展开游说活动,甚至直接向中央领导投书;而在民间,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各地民众们或在网上大举造势,或频频集体向地方政府施加压力。而今,铁路抢线已有一年之多,呈现出了“地方热,中央冷”的局面,悬而未决。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抢线成功是有利可图的。铁路首先意味着出行方便;其次,交通改善的意义还在于货畅其流,便利的铁路条件带来了更好的流通、市场和发展。而这一切,都有助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解放前流传于东北大地的那句俗语,“火车一响,黄金万两”,放在当今中国,依然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真理。 而对于作为有权决定这一条铁路具体走向的铁道部和发改委,又增加了一些衡量的原则和尺度,决策更复杂,使作出最终裁决有增加难度,选线方案的出炉一推再推。决定建铁路的时候是根据当时的市场和发展要求制定方案,经过立项决策、设计、工程实施和竣工验收,等通车时,已是近十年了,产生了之后性,这是中国铁路不足的原因之一。 2. 未充分利用动用民间资本 铁路建设是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耗资巨大,能有如此强大的财力来建设此项项目的也只有国家才能够做到,但也不是说国家有这个能力就全部由国家出资建设,民间资本积聚起来也是有很强的实力的。我国现在的铁路建设的出资是以国家出资为主,民间资本没有充分的调动起来。 综合以上分析,我国铁路制度在总体上尚能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但是存在的相关问题,必须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逐步引入民间资本,完善铁路建设的地方间协调机制,保证国民经济血脉的畅通。 铁路管理论文:近代中国铁路管理机关的沿革史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关于铁路管理体制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拆分铁道部是改革派主张的核心内容。但历经数年改革动议,始未成行。2013年,铁道部的行政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中国的铁路改革向实质性方向迈进了一大步。而实际上,中国铁路管理机关革新自近代以来就出现了,而且变化多端。这里不妨给大家梳理一下。 近代我国铁路管理机关发韧于晚清时期的“洋务内阁”——总理衙门。总理衙门是1861年清政府为办理对外交涉事务而设立的中央机构,内设司务厅、清档房和英国、法国、俄国、美国及海防五股。其中海防股为1883年增设,职掌统管北洋海防与长江水师,兼管机器制造、新式学堂、电报通讯、铁路、矿业等事务。由此可见,总理衙门海防股有管理铁路的职权,应是近代我国管理铁路的第一个机构。但由于当时中国并无铁路,而后来创办的唐胥铁路又为开平煤矿管理,因而海防股虽有管理铁路之权,而无行使职能之实。 1885年李鸿章操办的海军衙门成立后,李鸿章“以铁路开通,可为军事上之补救,奏请将铁路事务划归总理海军衙门管理,奉旨依议”。1896年清政府为接洽外国借款筑路,特设中国铁路总公司,以公司的形式办理铁路借款与修路事务。1898年清政府又将原先铁路行政管理事务从海军衙门划出,单独设立统辖矿务铁路总局,所有路矿两项事务都由矿务铁路总局主持。 20世纪的最初几年,我国铁路管理机构几经更迭。先于矿务铁路总司转至外务部考工司,后又转至商部通艺司,再至农工商部。1906年9月20日,清政府为推动交通业和工矿业的发展,在中央设立邮传部。邮传部的主要机构为路政司、船政司、电政司、邮政司、庶务司以及参议厅和承政厅,其中路政司是管理铁路事务的机构,1907年邮传部将路政司原有的营业、监理、交涉三科裁撤,改设铁路总局,作为铁路对外交涉机关。 在地方铁路管理上,清末一直以来采取铁路督办制度。督办之下有总办与会办,负责具体铁路建设与管理。在邮传部成立之后,督办虽名义受制于部,但其权力很大。 1912年民国建立以后,邮传部改称交通部,原设路政司及铁路总局事务并入交通部路政司,由路政司司长兼全国铁路督办的职务。1913年路政司改称为路政局,1914年交通部机构改革,路政局被裁撤,路政局职能由路政、路工和铁路会计三司分掌,1916年路政司与路工司又合并为路政司。 在地方路局管理上,交通部初期仍沿用清末的督办制度。但考虑到督办权力过大,构成对路政司的威胁,民国五年(1916)交通总长许世英以“各路组织大多因借款关系,沿用各债权国制度,各不相谋,权限不清,责任不明,且于交通部管辖各路统一会计上造成许多障碍”,于是年8月颁布《国有铁路管理局编制通则》,在已成的营业路设立管理局,未成路设工程局,使地方路政渐趋一致。督办渐被裁撤。 总体来看,至20世纪20年代交通部时期,我国铁路中枢机构已基本完备,中央由交通部路政司统管全国路权,地方以管理局为主体行使管理、经营之权。但存在铁路中枢机构级别偏低、内部机构权力分散及地方路局“尾大不掉”等不良现象,使得路政迭受影响,因此建立一个统一、集权的管理机构大有必要。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不久,就文告称“文明国家对于铁道事业类多设专部,为贯彻总理铁道政策,着手设置铁道部,以期计划之实现与发展”。言下之意是铁道部的设立既是文明国家所通用的做法,也是为实现孙中山铁道政策的选择。而事实上,国民政府当时要设立铁道部是由多重因素共同促成的。除上述因素外,也有社会经济发展和巩固政治的需要。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前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基本处于停滞,铁路也在战争中被破坏不堪。在这种情形之下,整理与改革原来旧有的制度是必要的,而且只有通过制度革新才能促进铁路事业的发展,才能适合经济发展对铁路的需求,更能巩固现政权的经济基础。对于国民政府而言,设立铁道部更重要还在于“正名”。担心自己在南京另立的新政府“名不正言不顺”。为此,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便标榜自己的“正统”出身。1928年11月国民政府宣布整理国民经济,振兴实业,声称秉承孙中山“交通为实业之母,铁道又为交通之母”的“遗教”,“深知铁道为交通之主要工具,且为实业发展之根基”,“自训政开始之以还,全国上下均以为非依照总理实业计划实行建设工作,不足以符革命之本旨,而建设工作,又以交通为首,铁道之建设,则尤为当务之急焉”。而孙中山在其铁路建设思想中,一再主张铁路要实行中央集权,实行国家控制,方能获得发展。故而,为增强中央权威之目的,为标榜身份之“正统”考虑,重视铁路建设,加强对铁路控制,急需设立一专职部门来实施。 1928年11月1日,铁道部正式挂牌成立,同日启用印信,开始办公,并以孙中山的儿子孙科为第一任铁道部长。铁道部成立之初,其内部的主要行政机构计有总务、理财、管理和建设四司,以及秘书和参事两厅。各司又分设多科,各厅则分设多股。1929年铁道部对各行政机构的名称和内部设置进行了调整和增删,将理财、管理和建设三司分别改称财务司、业务司和工务司。财务司保留原有的总务、计核和统计三科,取消原理财司所设的会计科,将会计科职能移给总务司;业务司与工务司下设科室与原来的管理司、建设司相同;总务司原设的机要、编译两科改为机要室、编译室移属于秘书厅。另外,铁道部陆续增设卫生处、联运处和驻沪办事处,及各种专业委员会。1932年,为指挥和监督国有铁路警察行政事宜,铁道部在部内设立路警管理局,统一指挥铁路警察。至1936年6月,铁道部中央组织系统包括总务司、业务司、财务司、工务司、秘书厅、参事厅、技监室、顾问室、联运处、会计长办公处、路警管理局及14个专业委员会。 在地方路局的管理上,铁道部通过设立直辖管理局或管理委员会进行管理。1929年颁布《直辖管理局组织规程》和《直辖管理委员会组织规程》。1935年,铁道部直辖的国有铁路管理局或管理委员会,包括京沪、沪杭甬、道清、正太、平汉、平绥、南浔、北宁、陇海、广韶、湘鄂、津浦、胶济等十二个铁路管理局和管理委员会。铁道部又根据各管理局路线的长短和营业状况将路局分为三等,其中北宁、京沪、沪杭甬、津浦和平汉五个铁路管理局为一等局,平绥、陇海、广韶和湘鄂铁路管理局为二等局,其余为三等局,胶济铁路管理委员会为一等路。铁路管理局一般设有总务、车务、会计、机处和工务五处,处下设若干课。 另外,在新建铁路方面,铁道部则设立工程局或工程处实施管理。工程处、工程局一般设处长、局长一人,处长、局长之下设总工程司与副总工程司,并设有总务课、工务课、会计课、材料课、工务段和机厂等。1930年代铁道部前后设立工程处或工程局有沧石、包宁、粤汉铁路株韶段、陇海铁路潼西段、陇海铁路西段、苏嘉铁路、成渝铁路、湘黔、湘桂等11处。 国民政府时期是近代中国铁路事业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不仅铁路里程有了较快增长,而且铁路运营的效率也有提升,管理制度也基本上成形。但好景不长,1937年底,随着抗战的扩大,日军已进逼中国首都南京,铁道部随国民政府迁至武汉办公。为增强对战时运输的管理,国民政府决定对交通体制进行调整。1938年1月国民政府公布《调整中央行政机构令》,将铁道部所管事务统一归并交通部,原铁道部长张嘉璈任交通部长。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交通部调整各地方铁路管理的体制。1946年3月宣布全国铁路实行干线区管理制。设有平津区、津浦区、京沪区、浙赣区、粤汉区、湘桂黔区、平汉区、陇海区、昆明区和晋冀区等铁路管理局,管理本区干线及其支线。另在东北设有特派员办公处管辖锦州、沈阳、吉林、齐齐哈尔和牡丹江五个铁路管理局。 解放战争期间,中共在占领区也推行按区管理铁路的体制,并先后筹设过东北区铁道部和军委铁道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军委铁道部改称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滕代远担任新中国的第一任铁道部部长。从此,中国铁路揭开了新的篇章。 铁路管理论文:浅谈徐沛铁路管理处货运制票与票据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摘要:徐沛铁路管理处开发应用货运制票与票据管理系统,实现管内票据填制、内外部票据管理、内外部票据查询统计,全面实现货运票据信息化管理。系统软件以车站制票和徐沛铁路管理处集中管理为两个着眼点,并将两者的有机结合,满足车站和处两级用户的具体需求,实现货运制票和票据管理的一体化管理。以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管理处货运票据的整体管理水平。 关键词:专用铁路 货运制票 票据管理 系统开发应用 1 系统开发主要内容 货票是铁路运营的主要票据之一,是运输统计、财务管理、货流货物分析的原始信息,也是运输调度指挥作业不可缺少的基础依据。本系统是针对企业货运运输的特殊需求而开发,能够实现管内货票、杂费、到付票的信息填制、费用里程计算、票据打印、数据传输、查询统计,同时提供票据的申领、发放、监控、管理功能。 本系统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1)为提高货票信息的管理水平,本系统通过基层制票点对货票及相关信息的一次输入,在信息中心建立完整的中央货票信息库,所有的货票信息、基础字典均在中央货票库内;(2)根据企业货运运输的特殊需要,在相关法规政策范围内,针对不同的运输对象及特定条件可提供灵活的费用计算方式;(3)以参数记事为基础,提供多种杂费收取项目;(4)可直接从国铁相关参数文件直接导入基础数据字典,提高参数维护效率;(5)提供了票据格式设计手段,当票据格式发生变化时用户可自行调节,而不需软件升级;(6)对各种票据进行统一管理,即时监督各制票作业点的票据存量及使用情况;(7)为保证数据安全,每台客户端产生注册码后由管理员统一注册,方可连接数据库进行相应的制票、维护、查询操作。 2 系统开发技术方案及说明 2.1 系统目标设计 结合国内外先进、成熟的软件开发经验,采用成熟的软件开发技术,研究徐沛铁路管理处货运制票与票据管理系统方案。 开发货运制票与票据管理系统。 在选定的车站建立货运制票与票据管理系统,完成系统的试点试验。 实现票据的填制、里程计算、运杂费计费、票据打印、数据保存、查询统计。 实现票据的号码制管理,记录票据的请领、发放、使用情况。 按货运票据管理的要求和作业控制流程,从信息角度提供相应的卡控措施、警示措施,提供一定的自动分析功能,为票据管理提供详实的数据。 按车站、公司两级体制实现生产功能和相应的管理功能。 2.2 系统功能设计 系统功能包括以下四个主要部分:系统维护、票据管理、票据填制、查询统计。 细分为系统管理、参数维护、票据管理、货票填制、杂费填制、财收四结账、数据查询、汇总统计等几个模块。 2.3 系统管理 (1)终端机管理,对终端机集中管理,经过授权的终端机可以连接到系统中,进行票据填制、查询统计等业务操作,未经授权的终端机联入系统后不能进行操作。 (2)岗位角色管理,根据公司管理需要,设定任意个岗位/角色,对每个岗位/角色授予指定的权限,拥有相应角色,可以使用系统进行对应的功能操作。 (3)操作员管理,维护操作员,并给操作员授予适当的权限,操作员登录系统后,只有经过授权的模块才能使用。 (4)数据备份/恢复,使用Oracle系统功能,对基础数据、生产数据进行及时备份、恢复。备份数据以文件方式存储,可以备份到移动介质。 (5)数据清理,对过期的数据进行清理,只有管理员身份才能进行数据清理。时间使用数据库时间进行验证,生产数据至少保留一个年度,防止误删除。 (6)安全管理,设定操作员密码,默认密码自动提示修改。 实际应用软件,根据货运作业的基本规范,本系统包括制票点及铁管处两级应用。 车站制票点应用系统负责票据信息的输入、打印、传输,为方便实际应用及管理维护,并根据用户方提出的技术要求,采取C/S(客户端/服务器)架构方式运行,实时将票据信息保存在中央数据库内。 3 车站制票应用软件的主要功能 (1)票据的填制、计费及打印,包括发送货票、到付货票、杂费票据。其中根据收费的不同,发送货票和杂费票据又分为用于沛屯集团内部运输的票据填制及集团外货物运输的票据填制。而到付货票主要是由驻沙塘站货运员将到达货票的数据信息进行录入,其信息可供填制(到达)杂费票据是提取及用于统计查询。 主要填制内容包括计划/运输号、票符票号、发站、到站、车种车号、施封篷布号、发货人及地址、收货人及地址、品名、件数、发重、铁重、记事和用户自定义输入、托运/承运人装车标志等,输入过程中进行数据校验,并根据输入数据调用计费模块进行里程、费用计算,确认后进行票据打印,然后将数据保存在工作数据表内,填制过程中,用户可根据需要进行多种记事栏的选择和输入。 根据不同营销策略的收费需求,在完成票据内容填制后用户可根据提示进行计费方式的选择。 其中一般计费是指安装国铁规章规定的正常收费方式计费;优惠计费是在相关部门许可的情况下,按照优惠价率进行计费;特殊计费是指所有费用(除印花税外)仅按照每吨公里固定单价收取。上述优惠价率和固定单价由收入部门根据相关文件修改录入。 (2)数据处理,包括票据查询及票据作废,可以查询由本机填制的票据信息,对结账前发现填制错误的票据进行作废处理;票据单号查询可查询本机请领发放情及使用情况。 (3)统计报告,包括财收四统计及其他信息综合处理。财收四统计按系统时间做日统计,也可以按指定起止日期进行旬统计。统计内容包括票数、作废张数、财收情况、发送重量等,是本站财务统计上报的基本文件,分别包括内部货票、外部货票、内部杂费、外部杂费的财收四统计数据及汇总。 如果勾选了“货票财收打包”复选框后,系统将生成正式财收四,即对当日票据进行结账打包,此项功能一天只能运行一次,为确保票据信息的安全可靠性,结账后所有票据信息将不能做任何改变。 信息综合处理则是根据用户要求及基层制票的实际需要,提供相关的票据信息处理、统计功能。 4 徐沛铁路管理处管理维护应用系统功能 徐沛铁路管理处维护应用系统功能包括货票信息的查询、统计、管理、维护等,后台建立货票信息库,前台采用客户端方式实现用户提出的各种查询、统计、管理需求。管理维护及综合应用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通过基层制票点对货票及相关信息的一次性输入,在铁管处建立完整的中央货票信息库。 (2)具有货票及相关票据信息查询功能,可供铁管处各级业务和管理部门进行票据信息查询,包括实时信息或历史信息。 (3)根据用户需要,提供相应的汇总统计分析功能及报表打印。 (4)为用户提供良好准确的权限管理及基础数据字典维护手段。其中基础数据字典包括统一字典和专用字典。统一字典维护的数据为与国铁统一的制票系统基本字典一致,包括品名字典、站名字典、车种字典等,管理人员也可以进行部分微调。 专用字典维护与铁管处或本系统实际应用相关的基础数据字典,包括货运站字典、货运制票点字典、装卸车作业点字典、操作用户字典、收发货人字典等。 (5)提供灵活可靠的各项计费参数、公式维护手段。维护计费相关字典,包括计费公式及计费参数记事字典等。 (6)票据管理,统一对各种票据进行管理,包括票据审核发放(根据制票点填制的票据请领申请,经领导审核后,生成可使用票据号码段,并打印票据发放单)、票据使用情况查询(根据指定票据号码段,查询每张票据的使用情况,包括制票日期、操作人、制票点等)、票据作废与调拨、票据使用情况统计(根据实际制票情况,对已发放的票据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包括已使用及未使用票据,根据制票点、号码段生成清单)及报表打印等。 5 徐沛铁路管理处货运制票及票据管理系统开发的特点及作用 货运制票及票据管理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人机界面友好,操作简洁方便。系统采用C#.NET软件工具开发,符合Windows系统操作习惯。 (2)易学易用,尽量减少用户的记忆负担。制票系统操作界面基本模拟国铁制票软件,对于熟悉国铁制票软件的货运员基本上不用培训都可以直接进行操作。同时,对应很多输入项都有提示栏提供相关的录入帮助。 (3)尽可能减少输入数据的工作量。 (4)能对输入的数据进行校验,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5)具有良好、可靠的维护管理功能。 (6)功能尽可能全面,基本满足用户对各种制票的要求。 (7)提供灵活的计费维护手段,系统使用后,当计费方式发生变更时,一般情况下,只需管理用户维护计费公式及相关计费参数表即可实现收费的变更或添加新的计费科目,而不需对软件进行大的修改升级。 由于系统采用了统一的数据库管理方式,使得货票、杂费票据信息的管理水平都得到了加强,同时,提高了货票信息监督、维护等手段。灵活的收费方式,可以有效加大企业货运营销力度、使营销策略和市场紧密相连,严格的票据管理功能有效减少了票据使用中的浪费现象,杜绝了虚假现象的发生。随着系统的投入使用,使得铁管处货运水平得到总体提升,进一步为增加铁路运输量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技术支持。 铁路管理论文:矿区专用铁路管理模式与创新 【摘 要】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但是矿产资源相对匮乏。如何做好矿区专用铁路运输管理工作,事关我国矿产能源是否能被及时利用,能否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需要。本文首先分析我国矿区铁路既有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经过深入研究,然后提出创新建议,以望对矿区专用铁路管理工作有一定的促进及指导意义。 【关键词】专用铁路;铁路运输;管理工作 1.目前我国矿区铁路运输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在我国从事矿区铁路运输的技术人员,通常在较为闭塞的环境中忙碌工作,得到学习进修的机会很少,日久天长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渐变陈旧、老化,无法适应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长期的专业知识匮乏、结构不合理,导致企业无法实现高效率运行,有碍于铁路运输的服务水平。 1.2 我国矿区铁路运输生产中有很多难题,例如安全设施不健全、机械化水平低、从业人员素质有限、科学技术手段较缺乏等,这些都在严重阻碍着矿区铁路运输生产发展、进步,这也是矿区铁路运输行业艰难发展的真实写照。 1.3 我国矿区铁路运输系统亟待进行改造,然而相应的建设资金投入不足,难以启动。在运输生产中,不少设备都是带着质量问题坚持工作,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也给运输生产带来了潜在风险。矿区铁路运输生产中的主要问题表现在设备与技术条件有限,通常超重较长的列车很少运行,从而导致运力下降,影响了工作效率。 1.4 我国矿区铁路运输生产受原煤炭供求影响,无法及时采取先进技术来更新换代,以陈旧的设备进行运输生产,比如较低的列车净载质量,较慢的行车速度等,都严重制约了运输效率,出现恶性循环,不良的经济效益。 1.5 国有铁路运行紧张,影响了车皮的正常供应,失去了国铁的有力协助,矿区铁路运输生产更为艰难,进一步降低了其外运产品的质量与数量。 2.创新矿区铁路运输管理工作的方法与建议 2.1 矿区铁路运输单位可以聘请高等院校的相关专家、教授,在不影响正常运输生产工作的状况下,可以开展短期培训、脱产学习等综合形式的进修活动,以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为根本目的。此外技术人员也要自己好强,利用职称考试或函授等多种途径,来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更新知识内容,不断完善自己。 2.2 不断寻求新型的能源,来保障矿区铁路的持续运输能力,改善能源利用结构符合我国当前的发展需求。综合利用多种能源,减小经济发展对煤电的依赖性,有利于降低矿区铁路运输生产的压力,从而使其有充分的时间及空间实现自身的安全体系建设、完善相应的安全措施。 2.3 矿区铁路运输部门要培养自己的技术人员,合理提高晋升空间及福利待遇。此外需要加强与高校的联合力度,比如可以提供自短期培训至学历教育的学习深造机会,激励有志向的员工从基层勤奋工作学习开始,有望晋升至高职高管等。有学习深造需求的员工要和企业签订长期的工作合同,以确保企业对其实现有效培养的同时,防止流失人才资源。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也是必要的,因为煤炭行业的劳动强度高,而收入水平较低,如果没有相适宜的福利待遇,是吸引不来人才的,也是留不住本企业优秀人才的。 2.4 各行各业都存在资金不充足的问题,矿区铁路运输部门首先要从自身内部挖掘资金资源,并且积极争取政府或其他合作部门的援助,利用资金先要改进技术、更新设备、管理手段等,才能提高生产与管理效率,增加经济效益,实现良性循环。 2.5 矿区铁路运输工作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需要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手段相结合来指引其更好的发展,以确保矿区铁路运输生产的安全性、标准化、高品质,与此同时,企业也要强化自身的纪律管理,配合宏观调控,定期进行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出现问题及时整改、解决,同时实行工作责任制,发现工作问题要严格查处,切实保障企业整体员工的权益,配合重大隐患事故举报奖励制度,激励员工主动参与关注企业、管理企业,共同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2.6 尽快建立矿区铁路运输的预警机制,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可以及时处理,抑制其扩散,实现早期的预防、抑制,并且维护好预警设备,确保其及时发出信号提醒,将故事引发的损害降到最低。与此同时,更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规、实行工作责任追究制,加大事故的惩罚力度,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全体员工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视,认真进行生产或管理工作,保障企业的安全、可持续经营。 2.7 矿区铁路运输企业要时常派遣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到优秀企业、经济效益好的矿区运输企业进行参观、学习活动,引进对方在使用中认可度高的先进设备与技术,吸取对方有效的管理经验。同时结合自身企业的特点,扬长避短,有针对性的改进自身问题,以节约的理念指导企业不断完善、改造升级。 2.8 矿区铁路运输企业需要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结合计算机信息技术,把企业的科学技术改造、生产情况、安全状况及其隐患、员工的培训学习及其职称晋升等都录入计算机中,有利于企业领导的参考分析,更有效地制定企业发展策略,指导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9 矿区铁路运输企业要开展自身的改建工作,以利于企业今后的可持续发展,为未来发展预留充分的空间。在科技不断进步发展的前提下,未来我国矿区铁路运输行业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牵引动力的升级及其配套工程,车站站场的扩建与维护,信联闭设备的改造与更新,调度监控系统的引入及开发等,都是将来作为科技型运输企业必备的设备与条件,当前企业要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投入。 2.10 矿区铁路运输企业可以借鉴其他企业的优秀管理模式,依靠国有铁路运输人员,共同统一调配车皮,确保企业的大量煤炭外运工作。另外从源头上控制好装车外运,分析外运列车的满轴、超轴模式,保障重大型列车运输的实行。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见我国矿区铁路运输的管理工作方法很多,自企业内部至外部都有着可以开发及利用的资源,如何有效控制这些资源、利用好这些政策,需要企业管理者们加强观察、善于分析,提高自身领悟能力,期待尽快实现我国铁运业的蓬勃发展。 铁路管理论文:张学良与平汉铁路管理权之争 中原大战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军阀混战。中原大战爆发后,采取任命张学良为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并让出青岛地盘由张部接防等手段收买,最终促成张学良出兵华北,从而决定了中原大战的胜负,以及中国后来的历史格局。 1930年9月18日,张学良发表和平通电,“请各方即日罢兵,以纾民困”。9月19日,东北军开入关内,开始武装调停中原大战。随着晋、冯两大集团军事失败,东北军逐步控制了华北。兑现承诺,随即将冀、晋、察、绥四省,北平、天津、青岛三市的军政交由张学良统辖。但是,对于铁路的管理权,国、奉双方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争夺的主要目标是贯通南北的两条铁路交通干线。 其一是津浦铁路。津浦铁路起自天津,终至浦口。由于长江的对岸就是南京,地理位置至关重要,南京政府很快就拼力争夺过去。另一条是平汉铁路的北段。 张学良部顺利接收 平汉铁路“自北京之卢沟桥,直达汉口,绵亘直豫鄂三省,计一千二百余公里,约合二千一百零八华里,为我国中原贯通南北唯一之大干线,实腹地交通之要道也。”平汉铁路沿线人口稠密,物产丰富。平汉铁路的北段尤为重要,特别是山西、河北大量的煤炭和河南的大宗农产品都是经由该路运输,客货运业务十分发达。这对于南京政府和东北军都是一项大有可图的财源,更不要说军事意义上的重要。因此,建路以来即是兵家必争之地。 当时,平汉铁路北段的管理权为平汉铁路北局。此时东北军已经接收到新乡地界,平汉铁路黄河以北的部分也在其掌控之内。所以,9月23日,张学良就任命葛光庭为平汉北局局长,随即任命郭恩海为副局长,并于10月初正式接收了平汉铁路北局。 葛光庭(1880—1962年),字静岑,安徽省蒙城县城关北大街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考入安徽武备学堂。毕业后选为公费留学生,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炮兵科。回国后任保定军官学校炮科教官。民国初年,任陆建章部参谋长,第四混成旅旅长。民国12年11月,一度任孙中山陆海军大元帅府高级参谋。民国19年初,任内蒙古土默特旗公署总办。 郭恩海,字惠舟,1885年生,辽宁省义县人。他曾在东三省讲武堂就读,后转陆军二十九师军官团学习。1920年7月任黑龙江省骑兵第一旅第一团第一营营长,后历任东北军团长、旅长等职。1925年冬,郭恩海任兴隆店(三方面军团大本营)警备司令,后又任三、四方面军团守备司令,兼任京汉北段铁路局长。奉鲁军设立“奉直鲁交通副司令部”时,郭恩海兼任副司令,三、四方面联合军团司令部副官处长。1927年8月30日任京奉路护路司令,1928年6月22日,任东北陆军警备总司令,还任东北军交通司令。后又在东三省保安总司令部任运输方面的负责人。1929年,东北军正式缩编后,郭恩海任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公署少将参事,后又任戒严司令等职。 葛光庭和郭恩海接收平汉铁路北局后,“所有职员令其照常工作”,铁路运输逐渐恢复。 南京政府同样觊觎 此时,南京政府铁道部的目光也盯住了平汉铁路北段这一重要的运输干线。 时任铁道部长孙科,是孙中山长子。1910年加入同盟会。1917年任第一任广州市长。1923年、1926年两次再任广州市长。1927年3月任国民党常务委员与国民政府常务委员。1928年10月任铁道部长。 孙科任部长后,宣布以“管理统一”、“会计独立”两大原则为“铁道施行方针”。而统一路权就是“管理统一”的重中之重。东北军接收华北后,他就急急切切地要“拟派员分别接受各路”,并拟定了南京方面的接收人员名单,去征求吴铁城的意见。 吴铁城(1888-1953),国民党政要。1921年任孙中山大本营参军。1924年任参军长。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第十七师师长。1927年后追随,历任国民党第三届中央执委,国民政府立法委员,南京总理陵管理委员会委员。吴铁城是当时南京政府的重要人物,游说张学良率东北军出关援蒋,他是南京方面的代表。同时他也是张学良与南京方面的联系人。 接到孙科的电报后,吴铁城去找张学良商量。张学良不同意孙科的主张。张认为既然已经承诺,入关后的“平绥铁路局长、平汉铁路局长、正太铁路局长、沧石铁路局长”可由自己“先派人后保荐”,所以,孙科应对张安排的铁路局长“加委任之处”。吴铁城复电孙科后,孙科只同意张委任的曾广勷为平绥路局长,但平汉北局等其他三局的铁路局长仍要派南京方面的人员接任。 张学良没有理会孙科的意见,仍按自己的既定方针办,平汉铁路北局依旧在葛、郭的主持下照常运转。 9月24日,平汉铁路南局的局长何竞武按照孙科的旨意,准备派员来北平接收平汉铁路北局,以合并南北两局,统一平汉铁路。 9月25日,孙科致电吴铁城,说南京方面接收人员“前赴平津,计期约需旬日”。吴铁城复电孙科告知,张学良早已派人接收了平汉铁路北局等华北的铁路。并认为这只是“为应付大局起见”,“暂时通融办法也”。 没有办法,孙科以“路政不可一日无人”,“并已电张长官,仍恳协助指导,及通饬平津各部知照。”勉强同意张学良暂时派人接管平汉铁路北局。9月29日,孙科又电告吴铁城说,“则军事稍定,于行政统一”,“一路两局一局两长之情形,固万不可有此意,务请兄转陈汉兄,求其谅解,是所盼祷。” 国奉之争拉开帷幕 从表面上看,平汉铁路北局的各项工作一切依旧,暂无风波。然而,铁道部对合并平汉铁路的计划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事情很快就有了发展。孙科计划用调走葛光庭局长,取消平汉铁路北局的办法,从而将整个平汉铁路完全掌握在南京政府手中。 10月22日,吴铁城致电张学良,“铁道部拟调平汉路(北段)铁路局长葛光庭任陇海局长”。葛光庭自任北局局长后成绩斐然,正处于雄心勃勃之际,对于铁道部的突然拟调,他大为不悦,拒绝调转。葛立即回电吴铁城:“弟任平汉尚未一月,即拟调长正太,在部长意见,仍属厚我。在弟之地位,实等左。况正太现仅管理数站,将来中央预谋统一难免又为牺牲,此弟所未敢轻于尝试也。弟自接事后,收回车辆,疏通货运,路线虽仅半途,日入已达三万,功不敢居,过亦幸免……”请求继任北局局长。 张学良当然也不肯轻易放手,他于本日复电吴铁城,请吴向铁道部孙科“尽力说项,俾缓更改”。 10月28日,吴铁城电告孙科:“查东北军进占平津之际,平津中央机关接收事宜,业奉主座电,准由张副司令先行派员办理,以一事权,而利军事。兹承主座命商汉卿兄将前委接收平津中央各机关人员,分别呈咨请中央正式任命,以重职守,而符政制。兹汉卿兄电荐”“葛光庭为平汉铁路管理局长、郭恩海为副局长……并希察照办理…”吴铁城告诉孙科,这是有言在先,早就答应张学良的。 孙科见此,也只能后退一步,在10月29日电告吴铁城,“昨接汉卿兄电,请委各局长,当复电云”华北平绥等,“均如命照派。惟平汉一路,因受军事影响,南北尚未通车。俟全线贯通,再行办理。” 张学良初战告捷,他委派的四个铁路局局长中有三个局得到了南京政府的正式任命,葛光庭的拟调一事也暂时作罢,待全线通车后再议。 中原大战时,平汉北路的黄河铁路桥屡被炸毀,全路交通发生阻碍。自张学良派员接收北局后,立即积极恢复全路交通,並加工赶修黄河铁路桥。至10月30日,该桥已完全修复。北局当即派车一列,开至该桥修复试车,结果安全通过。于是电告湖北省主席何成濬,磋商平汉全路通车。新乡驻防军石友三总指挥原来曾扣用车辆,约有货车三百辆,机车十辆。后经派员接洽,商妥即刻放还。与此同时,平汉北局准备加编车次,增进收入。至此,平汉路由郑州北上车辆,凡属于军用者均可直达新乡。平汉路形式上虽未全线通车,但事实上也可以算是通车了。 按照10月29日孙科在电报里的允诺,既然平汉铁路具备了全线通车的能力,铁道部就应该对葛、郭正式任命了。然而,孙科却食言了。事情的发展陡然逆转。 11月1日,东北司令长官公署秘书长吴家象致电张学良:“顷接葛光庭郭恩海等阳电一件……查津浦平汉交换局长消息传来,我方已将津浦北段迁就先交与铁部管辖,而本路南段何局长竞武,江日过河至新乡带有职员多名,接二方面军车辆,并驱逐段长,更换站员……强硬态度……”何竞武以粗暴的行动,来试探东北军对铁道部合并平汉铁路的反应。 葛光庭、郭恩海并没有受到干扰,他们采取免收加价、扩充客货军运输车等措施,继续搞好北局,筹划全路通车,因此,也深得北平民众之好评。 再行拟调故伎重演 博弈的又一个回合开始了,孙科还是用调离葛光庭的办法,来达到将平汉路北局划归南京方面的目的。 11月9日,吴家象又致电张学良:“部中突欲将葛局长仍移长正太,此事关乎个人者小,关于军运及南北大局者实大,孙部长受人蛊惑,置津浦平汉迁就原意于不顾,更调靡常,乃多年之故技……” 铁道部执意合并平汉铁路,并决定把总局局址设在汉口。平汉北局前途渺茫。于是,11月9日早八时二十五分,平汉北路副局长郭恩海乘车赴天津面见张学良,请示应对孙科、保住平汉北局的办法。 11月10日上午十时,郭恩海由津返平,在车站与记者谈起有关平汉路北局路权问题,说前允诺将平汉路让与东北军方面整顿,近日铁道部又更前议,张学良殊为诧异等,言语之中透露出张学良并非愿意移交北局之意。 11月17日,北平总商会就铁道部计划将平汉北局并入南局,局址设在汉口一事,致电“南京中央党部、国民政府蒋主席、张副司令、行政院钧鉴;铁道部勋鉴”,认为“平汉铁路成立卅余年,为全国交通之枢纽,亦南北转毅之孔道,其形势冲要,实以北平为中心。路局驻在地点,亦以北平为最宜”。如果“南迁汉口,去繁就简,舍本逐末,未有不旷日费事者也……伏乞昭鉴愚诚,收回成命,恒山漯河,同沐恩光。”北平总商会的致电,对于巩固东北军在平汉铁路北局的既得利益是非常有利的。 出于对平汉铁路军事意义、经济价值的考虑以及民众呼声的压力,迫使铁道部又设计出一个折中的方法,就是把平汉铁路局改为委员制。委员制即“委员会设委员长一人,委员四人”。“此种制度实为政治的产物,籍以调和各方政治势力。”委员制能够使铁道部达到接收平汉铁路北局的目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东北军的参与权力。 对于铁道部做出的妥协与让步,张学良不得不部分接受。但是,就总局局址是设在汉口还是仍设在北平,争斗双方又出现了分歧。 11月22日,郭恩海致电张学良:“闻铁部拟该平汉局为委员制,志在统一全路。惟总局仍须设在北平,委员长一职事关统筹全局,于将来我方军事饷糈,均有密切关系。拟恳钧座力为主持……” 对于铁道部要接收平汉北局,并把总局设在汉口的决定,在北平各界必然会产生很大的震动和影响,特别是平汉铁路北局职员的情绪。这不能不使北局首长特别的重视。为了稳定职员队伍,搞好铁路运输,力争将总局局址设在北平,12月1日,平汉北路副局长郭恩海在接受记者访问时说:“本路局长葛光庭,日内将随张副司令自南京返平。关于葛局长调任消息,外间传说纷纭。葛局长在京亦有电来,铁道部初拟调葛为正太路局长,继又拟调平绥路局长,后来又拟调胶济路委员,又拟调铁道部次长,最后复有平汉局改委员制,北平汉口两局合并之拟意,皆未成事实。本日中央要员吴铁城来电,亦云所传调任各处之说,悉不足信,大家应安心任事云云,本人及葛局长皆奉张副司令命令而来,调任与否,张副司令与蒋主席间自有一定之商议…… 恩威并受同意移交 1930年11月12日,张学良就华北善后等问题去南京与磋商,受到空前热烈的欢迎、极为隆重的礼遇和接待。他到下关时,有文武官员(文官简任、武官少将以上)数百人迎接,江中布满军舰,鸣礼炮19响;入城时,沿街布满欢迎标语;在国民政府纪念周上,主持人介绍张学良对助蒋统一的贡献,蒋又亲自作欢迎词等等。最让张学良受宠若惊的是,竟以对等的身份,而不是以对待下属的方式迎接他。此次南京之行让张学良感到春风得意,无尚荣光。所以,12月6日张学良返回天津以后,对移交平汉北局也就不在利益上多思了。 12月9日,张学良出面致电北平总商会,“前为平汉路局南移事,经电行政院铁路部,代请从缓”,“转知各界查照为盼。”藉以安慰北平总商会及全体市民。 12月11日正午十二时,先前随同张学良去南京的北局局长葛光庭由天津返回北平。12日晚,葛光庭在北局会见记者。据葛讲,此次赴京,与铁道部接洽较为圆满,铁道部委葛为胶济路局长,拟定日內交接结束,即赴青岛就职。至平汉路局是否南迁,尚不详细。 葛光庭还谈到,在天津时,北平总商会曾派代表晋谒张副司令,请求中央勿将北局南迁,藉以繁荣市面。张学良副司令答应一定转达。 至此,平汉铁路北局的移交工作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12月12日,平汉路南局发表局令,凡前任局长谢宗周所委任的员司一律停职,停职者计达二百余人。前任局长谢宗周,就是葛、郭接收平汉铁路北局之前阎锡山的局长。现在平汉路南局不通过北局现任局长就下令将“凡前任局长谢宗周所委任的员司一律停职”,也就等同于北局已归南局领导了。这种强硬的态度、急切的心情、无视北局局长的傲慢,已经可见一斑了。 12月13日上午七时,铁道部新任命的平汉路局驻平办事处长郭沣抵平。下车后,他即赶往北局拜访局长葛光庭,二人面谈多时。正午十分,葛光庭在东兴楼设宴招待。郭沣向记者透露,他此行系代表何競武前来视察平汉路通车情形,並无其他任务。 12月14日,张学良致电“南京行政院院长,铁道部孙部长……日来北平各业纷推代表来津,陈请谓,年来平市十室九空,若再将数十年来常设之机关迁移他去,盖令人心惶惑,务恳饬令平汉路局暂缓南移等语,环察各方,情词确系,十分迫切,可否令缓移汉,以维平市现况……” 然而,南京方面无视东北军的意愿和北平民众的呼声,15日,何竞武仍按计划北上。 何竞武,曾任陆海空军总司令副官长。1930年中原大战期间,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副官处处长。后任铁道部平汉铁路管理局局长。 其实,从1929年3月的蒋桂战争爆发,到1930年的中原大战结束,新军阀混战不已,兵连祸结,国无宁日。国民党的“一统天下”并没有真正统一,铁路管理也就没法统一起来。“铁道部名为管理全国铁道的机关,可是能完全管理的,全国中不知有几条铁道?”“国民党中央和民国政府的行政令仅在‘中央军’辖区生效,其他”地方实力派“控制的地盘处于独立半独立状态,对中央‘集中’铁路管理权”“的‘行政令’不买账”。 面对这样的现实,铁道部长孙科深感自己的话语威力甚微,对能否顺利接收北局心里没有十足的把握,于是他抬出。12月16日,孙致电张学良; “平汉局移汉,以该局接近首都,便于指挥监督,且系奉主席令办理,敝部未便擅更,请即晓谕各界以免误会。” 的命令使张学良态度开始发生了改变。 12月18日下午,张学良复电孙科:“奉悉已令葛委员长光庭,即日将平汉北段移交,并遄赴胶济局”。 为了敦促平汉北局尽快移交,12月19日,亲自打电报给张学良: “牯岭 中正皓,已兹为整理平汉路政,已饬该局何局长竞武趋见,希详赐指导,并希转知葛静岑兄即日交卸,速赴胶济路新任为荷 国急 中正皓已印” 同天,孙科也致电张学良:“调葛君光庭充胶济路委员长令已发表,请饬该员将平汉北段早日移交,并速赴胶济路任事”。再次垂促葛光庭赴任。 12月20日,孙科又复电张学良:“令葛光庭将平汉北段移交,维护路政统一,交通至深纫感……特电复谢。”南京方面的一再催促,使得已取得华北军政最大利益的张学良终于彻底答应交出北局。 12月21日,张学良致电: “急 牯岭 蒋主席钧鉴,密、皓电敬志,关于平汉交替一事,遵已转令葛局长光庭知照,谨电陈复 张00叩(马)行秘印” 张学良明确复电,答应移交平汉北局。同日,何竞武北上,赴郑州清理车辆后,即至北平接收北局,统一后的平汉铁路总局设在汉口。 12月23日,得知北局南迁决定的北平总商会再次致电张学良,恳请“保留平汉北局,不要南迁……请转中央收回成命”等,然而大局已定,移交北局、局址南迁都已不可更改。 结束拉锯正式移交 12月25日,平汉路南局局长何竞武奉铁道部命令来北平接收北局,凌晨一时十分搭特別快车到达北平,随员十余人。葛光庭郭恩海及平汉局总务处长等人到站欢迎。何竞武在站內对记者讲,他此来系奉铁道部命令接收平汉北局等等。早晨八时二十五分,何竞武赴天津拜谒张学良,就北局移交问题请示张副司令。 12月30日,张学良致电住在国民饭店的葛光庭:“……胶济路萨委员长经返部任司长职,该路事务乏人主持,请饬葛委员长早日将平汉北段移交,即遄赴胶济局任……”张学良同时电告孙科:“已令葛委员长光庭即日将平汉北段移交,并遄赴胶济局”。孙科立即回电:“……请饬葛委员长早日将平汉北段移交即离,赴胶济局任,互为盼祷”。孙科接收北局的心情真是急之又急,唯恐夜长梦多,东北军变卦。 1月5日,就北局移交的具体时间和程序,葛光庭复电张学良:“……光庭本定于徽日交卸,因元日至五日恰值新年假期,员司均不到班,故未能如期办理,兹拟蒸日移交,庶可将一切手续从容整理……” 1月6日,北平总商会又一次致电张学良,以“北平民生亟待救济,市面亟待繁荣……平市百万人民之呼吁”为由,恳请平汉路北局勿移汉口,以慰民情。并指责铁道部“罔恤民意,坚主迁移,是诚何心”,“世人尚知移局之议,无益于汉,有损于平”,然而铁道部“置萧条臻极之北平于度外,摈百万人民请愿之不理……”,此时此刻,这呼吁已显得非常的微弱无力。北局移交已是板上钉钉,无任何回旋余地。 在正式移交前夕,还有一个小插曲值得一提。何竞武1月7日致电张学良说:“平汉接交职,亲谕后,即准,葛局长函称徽日移交,嗣又改期蒸日方能移交,兹又与郭副局长恩海晤谈,面称本人未亲钧座诏令,到时不能移交等,请究应如何办理…… 1月9日,张学良只好电告“北平平汉路郭副局长”,移交北局,“以令员局长交代,该副局长切自自应随同交代。” 1月10日,郭恩海复电张学良:“天津张副总司令钧鉴汉密,平汉何局长竞武,到平表示北段军运紧急,本人每不接洽,拟留恩海在平办理,且出我方友人函件,并派员屡次挽留,不许离局,就表面上观察,欲表示好感,但如此办法是否相宜,恩海去就两难,尤恐招恋职之嫌。优思恩海叨受钧命为副局长,应与葛局长同其进退,现拟本月十日议与葛局长同时交代后,并拟剋日赴津。” 1月10日,经过几番拉锯,北局终于移交。《盛京时报》以“平汉铁路北局接收——员司照常工作以待后命”为题目,描述了移交时的情形: “北平讯云,平汉路局业于十日上午由平汉局长何竞武接收,俟各处卷宗完全接收后,即实行返汉,全路员司照常工作,听候命令,驻平办事处即由新任处长葛沣着手组织…… 接收印信平汉卷宗何竞武于十日上午十一时偕同平汉路局驻平办事处长葛沣以及路局秘书萧林各处处长等十余人,分乘汽车赴平汉路局,”“前任局长葛光庭副局长郭恩海则于十一时前到局,旋何等到来,当由葛郭等迎入局长室休息。葛郭两氏即将正副局长印绶亲自交付何氏收执,至十一半,即召集路局员司在礼堂训话,全体员司千余皆参加,礼堂狭隘,以至拥挤不堪。 召集训话开会后,首由葛光庭氏致辞介绍云,平汉路局铁道部近令南迁汉口,并令何局长来此接收,”“何氏当致训词……”“至此何葛郭等相继外出,在大门前与全体员司合摄一影,以示纪念,摄毕何氏复此立致辞云,葛局长已经铁道部调任胶济路委员长,郭副局长亦经调为包宁路局长,此后系在铁路上服务,同仁等特借此机会,表示欢送之意云云。言罢全体鼓掌,葛郭两氏亦起立向大众答谢,并与何氏等握手为别,当分乘汽车离局。 平汉局接收后,何竞武氏特于下午三时在局内召集局务会议,葛沣以及在平各处长皆出席,由何竞武主席,关于整顿路务,以及北平办事处组织等项事宜,决议甚多,迄六时始行散会云。” 经过一番争斗后的移交,场面还是十分融洽的。 移交仪式结束了,原北局的首长也各赴前程。1月11日下午八时十分,胶济铁路管理局委员长葛光廷,包宁工程局长郭恩海同车赴天津,晋谒张学良,报告平汉路局交接经过。葛光廷在天津稍事休息,旋即赴青島就职;郭恩海亦着手筹备组建包宁铁路工程局的工作。 1月12日,何竞武电告南京蔣中正、孙科、天津张学良三方,报告北局业已接收。1月19日,平汉局驻平办事处开始办公。何竞武局长日前赴津拜谒张学良后,由天津返回北平,日內即将返回汉口。1月26日下午,何竞武乘津浦快车赴南京,报告接收平汉局经过情形。 自1930年9月至1931年1月近四个月的博弈,国、奉双方对平汉铁路管理权的争夺终于落下帷幕。
农业科技创新论文: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必要性及对策 摘要分析了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必要性,指出其制约因素,并提出对策,以期促进农业科技的创新与推广。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必要性;制约因素;对策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这就要求在今后的农业发展中必须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 1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必要性 1.1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 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着眼于建设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因此,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必须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才能在农业生产经营中采用先进的科技知识和生产手段,突破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增加对农业科学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提高耕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1]。 1.2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农业资源相对稀缺,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手段总体上还比较落后,还处于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条件下,与发达国家农业发展水平相比,在科技进步和创新、农业开发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还比较弱。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的那样,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要缩小与发达国家农业发展水平的差距,改变当前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就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应用各种先进技术,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综合生产经营水平和效益,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3 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持续稳定增长必须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各种制约因素日益凸显,继续靠增加自然资源投入来增加农产品产出的余地已越来越小。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的那样,“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要打破日益严峻的资源约束,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持续稳定增长,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力度,提高资源和投入品的利用率[2]。 2制约因素 2.1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机构不健全 目前,乡镇机构改革后,人员得到了精简,农技站机构已不存在,人员也合并到了乡镇机关。这样不仅使县级农业部门对乡镇农技业务难于管理,而且有的地方政事不分,把农技人员当行政人员使用,农技站人员在业务上没有自主权,技术干部做行政事务的多,搞业务技术的少,直接影响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一方面,乡镇农技人员合并到乡镇机构,机构不存在;另一方面,村级农技员多年前就已取缔,导致农技推广网点解散,农技推广工作“棚架”。 2.2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的手段不完善,人才缺乏 在农副产品日趋商品化和市场化的形势下,农户增收的愿望十分强烈,但农民引进新技术仅凭一些简单的听、看和有限的光盘资料,手段不够完善,发挥不出好的效果。农民又比较因循守旧,接受新技术新事物的能力有限,所以新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达不到快速的目的。只有发挥乡镇级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建立一些试验田、示范基地,在农技推广技术人员的正确指导下,有目的直观地向农民展示必要的效果,农民才会体会到更多的收获,才能大面积的推广使用农业新技术。农技推广工作是一门科学,需要人才作支撑。目前,基层农技人员的文化程度偏低。由于一些乡镇人员编制少,还有部分其他非农技人员顶替农技人员,占农技人员的编制,严重降低了农技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农技队伍中接收继续教育的人数也在逐年下降,尽管他们通过多年基层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在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时代,知识面与知识结构还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存在知识“老化”现象。 3对策 3.1加快农业科教体制和机制的创新 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按照有利于科技与农业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原则,加快农业科研、教育、推广机构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合理配置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农业院校的研究力量。充分利用现有基础,集中力量从事重大农业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农业科研机构应逐步转变为科技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的技术开发机构,建立起分别承担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服务的农技推广队伍,逐步形成国家兴办和国家扶持、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3.2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农村干部和农民科学技术的培训 一是以实施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为依托,建成国家农业科研基地和产业综合研究中心,加强农业基础研究、重大应用技术研究和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尽快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二是吸引高层次的外国专家和科技精英开展合作研究,提高科技实力、人才优势和创新地位。三是加强基层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基层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的投入,鼓励大学生、研究生到基层第一线工作,加强农村技术员的培养,逐步形成上下贯通的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网络格局,解决好农技推广工作在基层“棚架”问题。四是加强对农技人员的培训,特别要注重鼓励他们到各类院校深造,进行知识更新,以适应现展的需要。五是利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高等农业院校、中等农业院校、成人院校、农业职业学校、远程教学等资源,逐步建立起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和健全的培训制度,为全面实施各类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奠定基础。 3.3加强农业技术引进力度,促进现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一方面,以推动农业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增强我国农业技术储备的前沿技术为主,以提高主要大宗农产品质量和效益的先进实用技术为主,以促进结构调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技术为主,加大技术引进力度;另一方面,以农产品商业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工厂化农业发展为目标,加快农业高新技术及手段的引进,以提高我国农业高新技术研究能力和水平,增强科技储备和发展后劲。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核心,以抢占市场和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目标,对一些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项目进行工程化开发。如在种子(种苗)、种畜禽、疫苗与兽药、农药、肥料、饲料、农产品产后加工和节水灌溉技术及设备等方面,发挥龙头企业、近农产业等企业的作用,建成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的高新技术企业或企业集团,使其成为推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品种、提高品质、增加效益的重要载体,进一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3]。 3.4加强科技投入和资源配置调整,促进能源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 一是增加投入,各级财政每年按一定比例安排科技成果转化经费。有关部门每年拨出科教兴农专项活动经费和重大科技成果推广专项活动经费,专项用于资助科教兴农成果转化推广活动。二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采取新举措,对现有农业科教资源在重点领域、方向和任务上进行有效配置和系统整合。三是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投资农业科技产业,鼓励社会、企业设立农业科技创业基金。四是争取金融、保险系统对农业科技投资予以倾斜,放宽农业科技贷款限制,加大农业科技风险投资力度。五是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争取和吸引国际组织和国外企业投资我国农业科技、教育和生态环境事业。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就要求在加强农业技术研究、开发、推广的同时,必须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加强农业、农村的资源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 农业科技创新论文: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实现农业稳定发展 原文作者:张平军 摘 要:现代农业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技术生产体系,其特点是利用生命有机体的生命活动进行生产。这就是利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把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为人类提供食物、纤维、能源等。利用第一性生产的秸杆、糠麸等饲养畜禽,为人类提供肉、蛋、奶和皮毛,这是第二性生产,又称动物饲养业。所以,农业生产是一个由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科学技术系统、农业经济系统共同组成的复合生产体系。人类要有效地进行农业生产,就必须不断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农业生产管理的规律,不断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才能使农业不断创新发展。 关键词:农业生产系统;发展;科技创新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高度聚焦农业科技,文件共包括六个部分23条,包括:加大投入强度和工作力度,持续推动农业稳定发展;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改善设施装备条件,不断夯实农业发展物质基础;提高市场流通效率,切实保障农产品稳定均衡供给。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人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加之我国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也必须要通过科技化手段解决。从当前和未来的发展中看,耕地、淡水等资源的刚性约束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依靠大量消耗资源的传统生产方式推进农业发展已难以为继,科技进步已成为当代和今后解决此类问题的根本出路。要实现农业现代化也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才能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率,这已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总趋势。我国已到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阶段,科技进步已成为最重大、最关键、最根本的出路和措施了。 1 农业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技术生产系统 1.1 与非农业生产相比农业生产的特点 从大农业概念讲,农业生产的对象是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在内的生命有机体。与非农业生产相比,农业生产有以一下几个特点。 1.1.1 利用生命有机体的生命活动进行生产 利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把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为人类提供食物、纤维、能源等基本生活和生产资料,这是第一性生产,即通常所说的种植业。利用第一性生产的秸杆、糠麸等饲养畜禽,为人类提供肉、蛋、奶和皮毛,这是第二性生产,又称动物饲养业。 1.1.2 土地在农业生产中的基础作用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土地为植物生命活动提供所必须的空气、温度、养分和水分,农业生产的发展对土地的数量和质量有着特殊的依赖性。 1.1.3 农业生产最主要的能源来自太阳能 农作物产量的形成主要靠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农业生产收获产品的实质,就是经过光合作用转化为化学能形态的太阳光能。所以,农业生产是一个由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科学技术系统、农业经济系统共同组成的复合生产体系。人类要有效地进行农业生产,就必须不断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农业生产管理的规律,不断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发展现代农业首先必须从传统的狭义农业中跳出来,建立大农业的观念。狭义农业只包括种植业和畜牧业,有的仅指种植业。从现代科技发展高度来看,农业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生产系统。狭义农业不能充分发挥这个巨系统的潜在生产力,反而会造成农业生产的恶性循环,破坏农业生态环境阻碍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必须运用现代科技的成果和系统科学方法从事农业,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大幅度提高农业产量,促进农业全面发展。 1.2 从现代农业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2.1 现代农业的范围广阔 现代农业不仅包括种植业、林业、草业,还包括畜牧业、禽业、渔业、虫业、微生物业;还有副业,专门从事农产品加工。随着生产社会化,农业活动范围也愈来愈广,所以还包括从事农产品分配、交换、消费和管理部门以及为农业服务的部门,还有相应的各种类型的工业、商贸业。 1.2.2 建立整体的食物概念 狭义的食物概念仅指粮食,这是一种狭窄的小农业概念。虽然粮食一直在人类食物中占有重要地位,粮食生产仍然是农业生产的根本,一定要重视粮食的生产,丝毫不能放松。但是,随着人口增长、人类营养的多种需求、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的短缺,人们必须把食物的概念扩大。要面向整个大自然,广开食物来源,向丘陵要干鲜果品,发展木本粮食;向江河湖泊、海洋要水产品,向草原要肉禽等。还要运用高新技术,开辟更加广阔的食物来源和节约粮食的途径。 1.2.3 立足于国民经济大系统大社会的角度去考虑和发展农业 农业是人类有组织的经济活动,它是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经济部门和社会部门有密切联系,应该让各个部门与农业之间相互促进,建立起良好的相互依靠的物质能量转换关系,其他部门应该为农业发展创造和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和物质条件。如果工业及其他国民经济部分从农业中取之过多、补偿不够,那么势必影响它们之间正常的物质能量循环,农业发展受到影响,工业等其他部门也难以顺利发展。 2 从依靠经验转变为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来发展农业 2.1 农业科学技术助推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的性质决定了农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特别是依靠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发展进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从依靠经验转变为依靠科学进步的历史。近代自然科学的成果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奠定了基础。从18世纪开始英国的农业革命,到19世纪德国农业的飞跃以及后来美国农业的发展都是应用新的科技成果的结果。19世纪提出的细胞学说和达尔文物种进化理论,揭示了农业生物的结构及其遗传、变异、进化等生命活动的规律,为农业育种、增产开辟了广阔途径。在化学方面,如矿质营养学说的提出为改革农业施肥技术和促进农业大幅度增产提供了新的手段。经典生态学的发展,促使人们运用生态系统的概念,研究生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关系,以求更高的经济效益,使一直依靠天然资源,以砍伐、捕捞为主的林业、渔业转向人工培植养殖进行集约生产的“栽培林业”和“海洋牧业”,使林业和渔业产生了划时代的变化。可以说,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就没有现代农业。 2.2 现代农业的发展更是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 现代农业使用了一切可能使用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利用空间技术的成果,如人造卫星、航天育种技术、遥控遥感技术用于预测预报气象、虫害灾情、规划农田管理、估算产量等等,电子计算机技术等的广泛应用,使农业科学的发展更加趋向定量化和自动化。现代科学技术的一系列成果在农业中的实际应用,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合理化和科学化,使现代农业发展成为一个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新型产业。 2.3 农业现代化的本质就是农业的科学化 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利用一切能够利 用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问题是当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这个基础上发达国家正在完成从自然农业、资源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因此,我们要农业科技创新。就要大力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在农业生物基因调控及分子育种、农林动植物抗逆机理、农田资源高效利用、农林生态修复、有害生物控制、生物安全和农产品安全等方面突要有重大基础理论和方法。要加快推进前沿技术研究,在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精细加工农业技术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抢占现代农业科技制高点。要着力突破农业技术瓶颈,在良种培育、节约成本降耗、节水灌溉、农机装备、新型肥药、疫病防控、加工贮运、循环农业、海洋农业、农村民生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实用技术成果。 3 科技兴农业是现阶段保证农业再上新台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措施 在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重要关头,必须坚持“依靠科技振兴农业的战略方针。我国人多地少,要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必须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业单位面积产量和有效利用资源上下功夫,农业最终要靠科学解决问题,科技兴农业是现阶段保证农业再上新台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措施。科技兴农业必需要应有以下措施。 3.1 要大力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多年来,我国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很多,应用潜力很大。要有组织、有计划地把已成熟的适用农业科技成果,大范围、大面积地推广应用,是投入少、产出多,发展农业生产力和促进农业上新台阶的重要途径。在农业科技创新的今天要花大力气推广和普及农作物优良品种、模式化栽培、测土配方施肥、地膜覆盖、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还要推广中低产田改造的综合治理技术。 3.2 要加快建立健全各种形式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 充分发挥各级农技推广机构的作用,着力增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推动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明确公益性定位,根据产业发展实际设立公共服务岗位。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要快速形成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群众性的农村科普组织及农民专业技术组织相结合的农技推广网络,和长期坚持的送科技下乡活动,以疏通科技流向农业生产的渠道。同时,还要为稳妥地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要把财政、金融、物资、商业、科研、教育与技术推广部门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大规模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的整体力量。 3.3 要进一步稳定和发展农村科技队伍 要进一步稳定和发展农村科技队伍,这是科技兴农的关键。要重视现有农村科技人员的进修和培训,国家重大人才工程要向农业领域倾斜,继续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和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加快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进一步完善农业科研人才激励机制、自主流动机制。制定以科研质量、创新能力和成果应用为导向的评价标准。广泛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分层分类定期培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素质,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对农业科技人员实现鼓励政策,对贡献突出者给予表彰和奖励。要放活人才政策,推行技术有偿服务的政策补贴与奖励,实行贡献与收入挂钩。要大力加强农村的教育,广泛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水平。 3.4 要广辟资金来源,增加农业收入 多年来我国农业的一条重要教训,就是科技投入不够。要加大国家向各类科技计划和农业领域倾斜支持力度,提高公益性科研机构运行经费保障水平。支持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基金,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信贷、风险投资等社会资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创业。一定要把农业科技投入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其比例不能低于财政总支出的6 %。 3.5 要高度重视农业高技术和基础研究工作 农业高技术和基础研究工作是增强科技兴农后劲的重要保证。着眼长远发展,要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要进一步突出农业生物技术等重点领域,并不断充实动植物新品种开发研究等内容。要密切注意世界农业发展的新动向,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引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等。也要面向产业需求,着力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要遵循农业科技规律,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作为主要目标,把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作为基本要求,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因此,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 农业科技创新论文:建设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农业科技创新 “要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对良种繁育、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和建设,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完善农业技术补贴制度,促进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到田到户。建好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进高产创建和标准化创建。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 一、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迫切需要农业科技创新 中国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的关键时期,建设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十二五”农业发展的核心任务。“十一五”期间,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均达到52%。同时也必须清醒意识到,迈入“十二五”,世情、国情、农情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风险挑战。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必须更加依靠科技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 保障国家食物安全迫切需要科技。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近几年,中国粮食生产虽然已经取得“八连增”的巨大成绩,但农业基础设施差,抗风险能力弱、比较效益偏低等问题依然存在。未来随着国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人多、地少、水缺的趋势不可逆转,城乡居民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需求将会持续增加,中国粮食安全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解决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总供需矛盾,确保粮食安全,必须最终依靠科技创新,充分挖掘品种潜力,尽快突破农业生产中的重大技术瓶颈,大幅度提高农业土地生产率,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迫切需要农业科技。近年来,农兽药残留、添加剂、防腐剂问题屡禁不止;“红心鸭蛋”、“多宝鱼”、“三鹿奶粉”等事件的发生又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此外,还有一些转基因食品、动物源性饲料添加剂等由技术进步所产生的新问题。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总体要求,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必须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发展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和智能化种养,全面升级农业产业。 确保生态安全迫切需要科技。目前,中国农业发展面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农业面源污染不断加剧,污染物无害化处理能力低等问题,再加上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不断加剧,资源环境对农业发展的约束日益加重。缓解资源环境压力急需加强资源环境领域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大力发展节约型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低碳农业技术,加快开发清洁生产集成技术,建立实现“低耗、高效、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资源、人口、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确保产业安全迫切需要科技。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农业领域也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力主要来自于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竞争实质上就是科技竞争,自主创新能力是科技竞争的核心。目前,中国大豆进口量已经达到5000多万吨的水平,随着全球农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中国农产品的进口量仍有进一步增加的可能。要提高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减少国际农产品市场对中国农业的冲击,就必须加快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生物质能源和资源环境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与产业化,加快农业前沿领域的原始创新,有效增加科技储备,引领国际农业科技发展,力争占据农业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全面提升中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面对需求刚性增加,资源日益紧缺的严峻形势,我国农业发展只有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才能确保粮食安全,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只有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才能改善生产生态环境,从而实现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任务。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空前提高。 二、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迫切需要若干重大举措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要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突出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依靠科技创新、科技推广和农民培训“三轮”驱动,发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双轨”运行作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科技创新的历史任务艰巨。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改进我国科技管理制度,完善项目申报、经费分配和过程管理办法,突出农业科研的公益性特征,探索新的科研组织模式和有效资助方式,形成有利于农业科研基础研究和公益研究健康快速发展的体制机制。同时必须建立适合国情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做到有破有立,改革是手段,建立是根本,为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着力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针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需求,以夺取农业科技制高点、增强科技发展后劲,提高农业竞争力为目标,全面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动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等基础性工作。着力提高农业知识创新、生物技术领域、机械化技术领域和信息技术领域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强化公益性农技机构改革,创新农技推广机制。强化农技推广机构公益性职能定位,积极推行“三权归县”,明确职能任务,合理设置机构,科学核定编制,理顺管理体制,完善改革配套措施,提高工资待遇,全面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加强水利、林业、气象等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以及技术合作组织等,积极发展校市联建、院县共建等多元推广模式,并给予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同等的政策支持。 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按照农业科技用人规律和基本需求,分别构建国家高层次农业科研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平科研骨干培养基地、高水平科研辅助人员培养基地和高水平科研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加快构建、科学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建立一套适应农业科技创新要求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的机制和制度。加大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力度,扩大培训规模,提高补助标准,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大专院校、农广校和科研推广单位的科技教育和人才资源优势,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农业科技大培训。 农业科技创新论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成长机理研究 [摘要]研究和遵循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特殊的成长机理及存在问题,从体制、理念、培养方式及从业环境和对外交流等方面提出培育途径,为和谐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发展后劲。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人才 成长机理 培育 持续发展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人力资源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命脉地位。在工业化进程中,农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走科技含量较高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已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农民农业科技知识贫乏,市场意识淡薄已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进一步发挥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一、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成长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职业观仍未彻底改变,阻碍着新一代年青人从事农业科技事业 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还影响着人们从事农业的积极性。城市出生的青年不远到农村去;从农村到高等学府学习的热血青年目的就是为了脱离农业生产,从事其它职业。不少现有农民都愿意到城市从事建筑业或其它体力劳动。据统计,2006年,37.8%(13181万人)的农村从业人员外出劳动,其中80.1%都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97.2%的人在城市从事二、三产业,这种现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科技工作的发展和新技术的推广。 2.农业科技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科技人才成长资助有限 我国教育和科技资源配置遵循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投入和自主创收的模式。按照中央、省、地、县、乡递减的原则,越接近农业科技实用人才开发的单位所得到的资源配置越少。当前,农业研究的经费还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有限的拨款首先得保证科研人员的工资,其次还要考虑公务费,最后才能考虑业务费,最低的农业推广机构业务费只占10%,使得农业科技投入经费太低,也就难以开展大项目或基础性研究。 3.多头管理体制,使有限的农业科技人才难以形成研究团队 从教育机构来看,我国科技人才的培养体制已基本理顺,以前分属不同部门管辖的高校现已统一由教育部归口管理。而农村科技人才分属农业、渔业、林业、环保、科技、经贸等部门管理,农业科技研究项目往往需要不同部门相互协调才能进行。不少情况下,还是各自为政,自成体系,造成资源浪费,重复工作,效率低下;更为严重的是造成农村多头管理,使农民难以适应,影响农民采用农业创新科技的积极性。 4.农业科技人才成长条件艰苦,经费投入总量不足 农村现有的科研条件十分有限,基础设施难以满足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不少农村科研人员连最基本的科研设施都难以保证,信息来源的主渠道还是靠广播和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介,先进的网络资源难以发挥作用,也就难以保证科技人才研究成果的先进性和创新性。据统计,2006年末,全国人均工资收入21001元,而最低的农、林、牧、渔则为9430元,受经费的困扰,正常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难以开展,更谈不上农民科技培训和农业科技创新,致使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在农业科技实用人才开发方面的作用大打折扣。 5.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开发方案缺乏,农业科技后劲不足 人才资源同其它资源一样需要不断地进行培育、开发,才能进一步发挥其最大的潜能。除了农业科技经费紧张外,有关部门领导也缺乏深入基层调研、思考,农村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开发的战略性计划尚未启动,简单、机械地照搬照抄外地(或外国)的做法,难以培养出符合当地需要的实用科技人才,更谈不上科技创新人才,也难以保证农村科技水平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育的途径 1.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供稳定的体制保障 下大力气解决当前农业科技人才责任重大、待遇偏低,付出与所得严重失衡的尴尬局面,这也是解决农业科技人才扎根农业的关键性问题。要制定稳定人才、吸引人才、开发人才、关心人才成长和提供较好科研环境等方面的更加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大学生服务于“三农”工作,使农业科技人才从想去到要去,最后决心扎根农村的转变。另外,政府自身要改变工作模式,多做公仆,尽最大可能给农业科技人才提供一切服务;还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 2.转变人才培养理念,狠抓学习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传统的人才培养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功底,结果是眼高手低,满腹经纶无用武之地,未能发挥教育的效能。让学生亲自操作各种实验设备,以提高动手能力和改进意见,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塑造模式根本转变。建议农校学生应该采取半农半读的方式,花更多的时间在农村一线体验农业科技的巨大威力和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将它们带到课堂上进行研讨,激发掌握先进科技的自觉性和科研创新的积极性。 3.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造就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创新型人才离不开创新型老师的精心培育。当前我国高校教师大多缺乏工程师应具备的技能,急需弥补实践知识的不足。高校在进行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要下大力气加强创新型老师的建设和培养。双方友好合作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还能将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使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达到双赢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学到农业科技文化的精髓,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4.理顺农业科技管理体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现有条块式的管理体制已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要尽快理顺多头管理的体制,集中有限的资源,全力攻克当前农业急需解决的重大科技难题,发挥联合攻关的效能。要不断提高农业科技的贡献率,就必须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引入市场机制,促进农业科技生产与市场无缝对接,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5.扩大对外交流,为农业科技人才了解世界学术动态、提升研究层次提供信息平台 建议为农业科技人才创造更多的国内或出国学习交流、考察和培训的机会。可以委托国内外著名高校对现有人才进行继续培养和深造,以不断提高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和水平。到国外特别是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发达国家农业一体化的先进气息,了解先进的科研方法和手段,掌握学科前沿,开阔眼界,启迪新的思路,借鉴经验,促进创新。 农业科技创新论文:以色列的农业科技创新保障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以色列农业发展成就举世瞩目,除了其具有较完整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还在于其有较完备的农业科技创新保障机制。这一机制包括科技投入与管理保障机制和科技政策与法律保障机制。根据以色列的经验,我国要进一步创新农业科技投融资体制;要建立稳定支持与适度竞争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分类发展激励机制;要加快农业科技投入、科技推广方面的立法进程。 【关键词】以色列;农业科技创新;保障机制;农业投融资体制 以色列农业自然资源贫乏,而农业发展成就举世瞩目,除了其具有由农业科研管理与研究机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农民培训与教育体系等构成的较完整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还在于其有较完备的农业科技创新保障机制。这一机制包括两大基本内容:一是其科技投入与管理保障机制;二是其科技政策与法律保障机制。 1 科技投入与管理保障机制 以色列农业自然资源的贫乏,使以色列农业发展选择了依靠科技进步实现资源高效集约利用的道路。政府每年的农业科研专项经费有上亿美元,占农业产值的3%。在国家农业部的农业科研经费中,有50%是定向拨给国家农业研究组织,剩余50%和政府其他农业科研基金按分类管理,统称为“竞争性基金”。第一类是首席科学家基金,资金总额约1000万美元,资助对象为研究所和大学单个项目的自由申请。第二类是农场主以交纳销售税的方式提供的研究经费,总额约为800 万美元。主要用于资助经济效益比较明显、针对性较强的技术开发项目。第三类是国际基金,包括美以合作的“巴德计划”和欧盟资助的研究基金。第四类是科技部与教育部的有关农业科研基金资助。以上3类研究经费主要是用于应用性研究项目。第五类主要用于基础性研究,每年约3000 万美元以上。此外,以色列企业也提供农业研究经费,主要用于引导和补贴应用性研究,如化肥、化工以及农业机械产品等。在以色列农业科研经费的投资构成中,约有10%用于基础研究,70%~75%用于应用研究,15%~20%用于农业科研成果的开发和推广。这些经费中,农业部的投入约占60%,主要用于应用性研究; 科技部与教育部约占20%,主要用于基础性研究;企业约占10%,主要用于资助技术开发。以色列的农业科研资金管理正逐步向基金化管理方向发展,实行优胜劣汰,鼓励竞争,并推行严格的项目追踪式过程管理监督、评估机制,大大提高了科研投资效益。[2] 2 科技政策与法律保障机制 以色列政府努力为农业高科技发展创造条件,大力支持农业科技的研究与开发,给投资者和企业家制定多种优惠政策,包括优厚的投资津贴、政府贷款保证、免除税额和高风险企业创业基金等各项优惠政策,如1984 年以色列就通过了一项“鼓励投资法案”,设立农业开发风险基金,主要是为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提供便利。以色列还专门制定了《鼓励研究与开发法律》等法规,促进农业科技的创新。 在农业高新技术的研发方面,以色列实行了对重点技术重点扶持的政策。首先,他们加大了对农业生物技术的投资。农业部、农业研究机构和农业研究开发基金会以及科技部、教育部等均设立生物技术研究基金。同时,以色列政府还采取一些措施设立和吸引风险投资基金(目前已吸引了近50 多家风险投资基金),将其中很大一块投向生物技术。其次,以色列也十分注重农业信息技术的利用。在农业灌溉以及设施农业中温室的供水、施肥和气温调控,农产品加工质量控制等均采用计算机自动化控制,为此开发了一系列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另外,农业生产部门还非常重视农业信息的收集、传播与反馈,通过互联网及建立的农业远程技术服务网能及时了解国内外相关信息,为农业科研提供详实的基础资料,为管理部门决策提供依据。目前以色列农业现代化水平在世界上是最高的,许多农业生产过程实现了全自动化程序管理,农业高新技术的应用普及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色列的农业科技创新保障机制给我国以诸多启示。 一要进一步创新农业科技投融资体制。首先,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与扶持。从我国情况看,农业的弱质性和高风险性决定了短时期内涉农企业还不能成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政府应成为农业科研经费投入的主体,并通过各种扶持与激励措施,鼓励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从事农业科研。其次,要促进多元化农业科技投入体系的形成。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小、农业企业实力较弱,只有政府建立起规范的农业科技投入体制,才会引导非政府投资的介入。此外,在农业科技的推广领域,也要创立市场化、多元化的投资机制。这需要将各种农业技术按“公益性”程度,按科研成果能否物化、以及其在市场上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大小进行分类,“公益性”技术的推广由政府农技推广部门承担,“私人性”技术推广可以市场化,通过建立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的基金管理制度,对推广项目进行公开招标,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以加快农业科技项目的推广。 二要建立稳定支持与适度竞争相结合的农技分类发展激励机制。政府必须对各种农业科技按“公益性”程度分类,确定哪些产品技术创新由政府的有关部门承担,哪些技术创新由非政府部门的企业、公司和民间组织来承担并推向市场。鉴于农业技术大多具有易扩散性和公益性等特点,为保护研究人员的利益,鼓励科研人员持续创新,政府对重大公益性农业科研成果应实行政府采购制度。此外,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因为尽管农业技术具有公共产品属性,而且有些成果具有一定的保护难度,但应通过完善知识产权成果保护制度,鼓励私人和农业企业通过市场需求决定其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2] 三要加快农业科技投入、科技推广方面的立法进程和执法力度。1993年我国颁布了《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和《科技进步法》,进入新世纪根据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和入世后的新情况,国家对上述法律先后进行了修订。比如,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修改后的科学技术进步法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农业科学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传播和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加快农业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农业科学技术进步。该法还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支持公益性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进行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引导农村群众性科学技术组织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的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服务,对农民进行科学技术培训。该法还规定,财政性科学技术资金应当主要用于6类事项的投入,其中就包括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推广。但总体上看《科技进步法》、《农业法》和《农业技术推广法》,应通过进一步修订对对国家投入比例和资金管理程序进行界定,同时辅之以《国家农业科技进步中长期发展规划》,使之更具体和更具操作性。 农业科技创新论文: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与政策思路 摘要: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转方式、调结构的新阶段,迫切需要强化农业科技对产业发展的引领支撑。只有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从目前来看,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不断向前推进,但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技推广效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农业科研机构和人员分类评价等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因此,需要重点解决这几方面问题,才能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农技推广;农业科技人才;分类评价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明确提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转方式、调结构的新阶段,也迫切需要强化农业科技对产业发展的引领支撑,进而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更好地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协同创新水平和转化应用速度,本文重点围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技推广效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农业科研机构和人员分类评价等四个方面内容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关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创新问题 近年来,农业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供给不足,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徘徊不前,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撑乏力。主要问题有:一是投入结构不合理制约了重大科技成果产出。近年来,国家农业科技投入虽然逐年增加,但稳定支持的科研经费仅占20~40%,竞争性比例高达60~80%,这一方面导致重大、关键和长期性农业问题难以得到持续攻关,另一方面导致一流科研人员争项目、二流人员做项目,农业科研短期化、功利化现象普遍存在。二是产业导向的科研组织管理模式尚未建立制约了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农业科研产业导向、问题导向坚持不够,科研项目指南编写、组织实施、验收评价都由同一圈子专家完成,专家“自娱自乐”的项目管理模式普遍存在,导致不少科研项目的立项与生产脱节,没能充分体现农业产业部门的重大需求,科研成果有效供给不足,对产业发展支撑不足。三是农业科研与推广相互分割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研和推广分段运行、各成体系,一方面农业科研项目很少有推广和用户单位参与,另一方面科技成果中试、熟化、转化经费严重不足,加大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风险和不确定性,成为整个创新链条上的突出短板。四是协同创新机制尚待完善制约了集中力量办大事。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明显滞后,跨部门、跨单位、跨学科的科技资源整合亟待加强。中央、省、地三级农业科研机构分工不清晰,竞争有余、协作不足。此外,科技“大牛”、项目“寡头”垄断科技资源,成为新阶段农业科研“专家倾向”的新特点、新表现。为此,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创新需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建立兼顾农业特点及体量与结构的投入机制。充分考虑“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特殊性,在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总量的基础上,调整资金投入结构,重点增加稳定投入和基本公用经费,聚焦品质、节本、高效、绿色等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密切相关的关键领域和重大技术,促进前沿技术、重大理论和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创新,推动农业科技从过去的跟跑、并行向超越、引领转变。以解决重大科技问题为目标,将产学研企科技创新联盟科研和运行费用纳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促进协同创新和集中力量办大事。二是在新一轮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中有效发挥农业行业部门作用。充分考虑农业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基础和民生保障作用,发挥农业行业部门熟悉产业需求的优势,在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需求征集、指南编制、项目评审、组织实施、监督评价中,强化农业行业部门的作用,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三是建立农业科研和推广一体化组织管理方式。借鉴美国科研、教育、推广“三结合”和韩国科研、推广一体化管理的成果经验,完善顶层设计,建立科研与推广一起布局、同步验收的机制,应用型科研项目的研发要把推广单位参与作为重要环节,确保科研成果落地生根;农业技术推广要把新技术研发和熟化作为的源头活水,确保推广技术的先进性和针对性。四是优化农业科研体系和主体结构。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精神,明确中央和地方农业科研机构职能和定位,中央农业科研单位侧重于全局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地方农业科研机构侧重于技术开发和转化应用,改变农业科研单位“上下一般粗”,竞争有余、协作不足的局面,构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同时,完善农业科研主体结构,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中的重要作用。 二、关于提升农技推广效能问题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机构、条件、队伍建设得到明显加强,但实力不强、手段落后、似有似无的现象仍然存在,严重制约体系功能和作用的发挥。主要问题有:一是无财难推。农技推广走村进户,面广量大,既需要稳定经常的工作经费支持,也需要中试、熟化和试验示范投入,而普遍存在“有钱养兵,没钱打仗”实际,致使许多应推技术难到位、亟需技术难熟化、先进技术难储备、试验示范难实施。二是无技可推。由于科研、教育、推广结合不紧密,源头技术供给针对性不强、实用性不够,不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面对出现的生产实际问题,一些农技推广机构出现“无技可推”的窘境。三是无力能推。长期以来,农技推广系统普遍存在年龄老化、队伍断层、知识陈旧、手段落后、方法单一等问题,加上机制不活,不少地方的农技推广机构面对农户综合、集成、高效的技术需求和全程、全产业链、保姆式的服务需求,显得无能为力。为此,要大力提升农技推广效能需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加大投资强度,解决“无财难推”。增加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人员经费、条件保障、试验示范等方面的投入,特别要加大对农机、畜牧、水产等分设的基层农技站条件建设投入,提升体系整体功能。对经营性农技推广机构,依据服务效果,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给予补贴。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经营性服务领域,满足多元化需求。二是强化需求导向,破解“无技可推”。建立“政产研学推”科技创新联盟,完善以需求为导向的技术供给体系,加强对农民经验和创造的总结提升,增加适销对路技术和产品供给。加快构建“专家+科技示范基地+农技推广人员+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等农技推广服务新模式,提高技术入户率、到位率。三是提升推广能力,改变无“力”能推。继续实施特岗计划,解决农技人员“进得来”的问题。实施新一轮农技推广人员能力提升培训计划和骨干农技人员培训工程,对人员学历提升给予学费补贴,解决“用得上”的问题。加大“一衔接”政策落实力度,优先解决基层农技人员职称晋升等切身利益,解决“留得住”的问题。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等信息化手段,普及农民田间学校,创新服务方式,解决“推得广”的问题。 三、关于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问题 我国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农业科研领军人才缺乏、中青年骨干培养缓慢、创新团队建设滞后、后备人才总量不足,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发展。主要问题有:一是农业科技人才成长环境不宽松。受“平均主义”“大锅饭”“论资排辈”等传统思维的影响,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很难形成,已有激励机制难落实。现有人才流动机制不健全、社保政策不配套、服务培养不到位,制约了人才特别是中青年人才的成长和作用发挥。二是农业科技人才评价标准不科学。由于对各类科技人才特点、评价导向、个性需求、考核指标缺乏深入研究,制定的评价标准系统性、针对性、操作性不强,不能完全体现各类农业科技人才的能力与贡献。三是用人单位选人用人不自主。主管部门对用人单位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管理等方面管得过宽过细,用人单位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对特需人才的薪酬分配和福利待遇等缺乏自主权,特需人才引进受限,统一考试招考的农业科技人员与专业岗位匹配性较差。为此,加快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需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解决动力问题。加强对人才成长和使用规律的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政策,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制定出台农业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意见及实施方案,建立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科技人员分配激励机制。破除人才流动障碍,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二是完善人才评价标准,解决导向问题。以德才兼备、注重实绩、分类指导为重点,制定符合新常态人才理念的综合评价标准,克服唯学历、唯论文、唯职称的评价倾向,切实发挥人才评价的导向作用,促进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标准的试点工作,不断完善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人才评价体系。三是探索扩大用人单位自主权,解决活力问题。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中的主导作用。创新事业单位编制管理方式,改进事业单位岗位管理模式,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建立政府人才管理服务权利清单和责任清单,加强人才工作的监督管理,确保相关政策落到实处。 四、关于农业科研机构和人员分类评价问题 我国农业科研机构在分类评价方面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尚未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科研机构和人员分类评价体系。主要问题有:一是评价主体的确定与管理不规范,评价质量亟待提高。政府、市场、专业组织、用人单位等评价主体的确定程序不规范、随意性强,各类评价主体不能有序参与评价。政府评价形式简单,准确性不够;市场评价趋利明显,客观性不足;专业组织良莠不齐,权威性不够。二是评价指标针对性不强,评价导向亟待转变。没有建立适合不同类型科研机构和人员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工作不规范、不科学。已有评价指标过于强调经费、论文、专利等指标,对能否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转移转化、支撑产业发展等重视不够。评价周期过短,功利色彩浓厚,不符合农业科研规律。三是评价结果使用不科学,评价指导亟待增强。评价结果存在不用、滥用、误用的现象。评价结果与奖惩措施结合不紧密,没有起到鼓励先进、激励后进的作用,对改进工作的指导作用没有得到切实体现。为此,开展农业科研机构和人员分类评价需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明确职责,积极发挥多元评价主体的作用。政府负责制定分类评价规范,认定、考核和监督其他评价主体。发挥政府在行业重大公益性创新活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增强市场主体在应用型研发活动和产业化技术成果评价中的话语权;增强专业组织开展评价工作的可信度。积极引入国际同行参与评价。二是加强研究,建立科学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基础研究重点评价重大原创性成果产出和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应用研究重点评价技术成果的突破性、带动性和转移转化效益的显著性;示范推广重点评价服务能力、服务质量和实际效果;农业经济和管理研究重点评价理论创新、支撑决策和智库建设能力;科研、管理、服务等不同岗位科研人员重点评价职责履行、实绩贡献和建功立业,实现人尽其才。三是完善政策,强化评价结果使用的导向作用。完善收入分配机制,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调动科技创新、转移转化、示范推广、科研辅助等不同岗位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加大评价结果与科技人员工资待遇、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挂钩力度,将评价结果作为对科研机构经费和项目支持的重要参考。 作者:王思民 单位: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 农业科技创新论文: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措施 [摘要]在当代社会,我国想要实现农业的快速发展,就必须充分重视农业科技创新。虽然当前我国现代化农业科技创新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存在很多的不足,导致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与先进国家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基于这些问题,本文对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措施进行探究。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创新手段 想要从根本上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要对现代化的农业科技进行创新。但当前,在我国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建设过程中却面临着很多突出问题,严重限制了我国农业创新能力的有效提升。所以,不论从国家还是地方层面,要充分重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并进一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1当前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1.1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并未实现有效转化 当前,我国还没有比较完善健全的科技创新体制,这就导致虽然当前有很多与农业相关的现代化科研成果,但是这些科研成果并未得到有效的转化,也不能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得到有效的应用。也就是说,这些农业科技成果对于农业的实际贡献率是比较低的。虽然在近些年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却存在很大的差距。 1.2缺乏先进的农业科技创新手段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十分重视经济的发展。而对于农业产业的发展,却过于重视产出,对于农业科技的投入十分不足。这就直接导致很多农业科研机构缺乏足够的经费,不仅限制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而且导致很多专业领域的人才流失,对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有效开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1.3缺乏先进的农业基础设施 当前,我国城市化发展极快,直接导致农业区流失了大量的青壮年人才。另外,很多农业区内缺乏比较先进的农业基础设施,而大部分都是极为分散的小规模经营情况,农民之间不能进行有效的联系与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而如果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想要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存在极大的难度。另外,这种分散性的经营劳作模式,不仅导致了农业科技创新成本的不断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农民的风险在不断提升,直接影响了新型的农业创新科技无法得到有效的推广与应用。 2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措施 2.1加大农业科研的资金投入 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科技创新对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科技兴农政策的落实,我国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力度也在不断提升。但是,目前的实际投入与农业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并且不能有效满足农业科研的实际需求。在此背景下,想要有效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力度,就必须要加大农业科研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使相关科研机构具有充足的资金来留住农业科技领域的高素质人才,这对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还应有效优化资金的使用结构,才能有效提升资金利用率。 2.2与农业产业化结合,提升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不能够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发展才能实现。所以,想要有效提升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必须加大农业产业化的建设力度。首先,需要保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提升,从而促进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有效提升。其次,应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行有效的改革,使农民群众充分了解当前最新的科研成果,并应用到具体的实践中,最终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2.3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也是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存在的。在信息时代,想要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发展,就必须引进与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而对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与提升,离不开具有较强专业知识与良好综合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首先,要有效建设现代化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并加大培训力度,从而保证能够有越来越多的现代化科技人才加入农业科技创新队伍中,为农业科技创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其次,应增加科技推广人才的数量,仅仅研发出农业科技成果是不够的,还必须充分发挥科技成果所有的优势。而拥有良好推广能力与经验的科技人才能够将更多先进的农业科技推广给农民朋友,提高我国农业科技的应用率。 3结语 在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不可忽视的问题。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于农产品的需求与要求也在持续提升。而加强对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相关探讨,对于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对于农业创新型人才的有效引进、加大农业科研的有效投入等,均是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 作者:蒋乔 单位:营山县凉风乡农业服务中心 农业科技创新论文: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发展 摘要: 我国农业长远发展的动力源自于农业科技不断创新,农业科技进步造就新产业和新产品,农业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决定力量。本文通过分析农业科技创新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影响,结合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遇到的挑战,提出了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现代农业;对策与建议 截至2015年底,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在粮食产量逐年增加的同时,资源环境面临着严峻挑战,如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污染严重等问题,阻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我国农产品存在市场竞争力弱、农业市场风险大、质量差、价格低、销路不畅等问题。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出更多保质保量的农产品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要使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助力现代农业发展已成为关键。 1发展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 1.1农业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 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都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支撑。农业科技创新进步可以使产业技术水平提高,减少资源的约束,提高农产品的产出量、商品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开拓产业新领域;农业科技创新进步可以引领高产量、质量优、效率高、安全又环保的现代农业;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能更好地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1.2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农业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条件 走高产量、高质量、产品安全、环境友好、节约资源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就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与农业科技创新。为实现农产品的增产增收,广泛运用新技术、新品种在网络环境下推广的新型农业技术以及综合有效的防灾减灾等农业科技创新技术。农业科技创新的广泛运用,确保了国家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从而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稳定发展。 1.3农业科技创新是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就现阶段来说,世界新兴农业科技创新技术正在经历着意义非凡的革命阶段。一方面是农业和互联网的深入融合,普通农业向网络化农业转型,实现了“互联网+农业”;另一方面,农业技术的创新牵动着生产技术的升级。广义讲,食物生产的研究从植物扩展到微生物,不仅有陆地生产还有海洋生产,这些科技发展会帮助人类提高地球的空间利用而生产出更多物质财富,还有高产量、高效益的种植、养殖业的壮大等。总之,世界农业技术正在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在不断创新并得到应用,作为大环境下的中国农业,必须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不被世界农业技术和世界农业经济的发展潮流所淘汰,才能增强我国农业科技能力,成为世界农业强国。 2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重大挑战 2.1农业科技创新体制不完善 我国目前的农业科技应用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业生产滞后、农民收入低等情况不相适应,市场经济、农业生产、农民文化水平相适应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还未建立健全。 2.2农业科研投入总量不足 据调查,我国科研投资强度为2%左右,而我国农业科研投资比例大概为0.7%,两者差距较大,农业科研投入总量远远低于平均水平。农业是一个具有公益性、大众性、基础性的产业,其科研投入总量与其基础地位很不相称,农业的发展在我国应得到更多支持和保障。 2.3农业科研人才的严重缺失 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要有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科研人才。从近几年来看,由于农业科研单位研究条件差、环境恶劣、待遇较低,导致相关人才严重流失。我国近十年专业科研人员的流失率约为职工总数的20%左右,学术顶尖人才和学科领头人、新兴学科专业的高素质、高文化人才的缺乏,阻碍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的发展。 3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的建议 3.1加快健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制 “十三五”规划指出,现代农业需要建立健全技术推广创新体制,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加强融合农业与网络信息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依托现有的相关农业机构,以国家级农业科研推广机构为主,并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中心及各级农业科研创新推广机构。建立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并具有国际高端农业水平和具有国家竞争力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制。 3.2加大投入总量,优化投资比例模式 当一个国家农业科研总投入占农业产值的比重大于2%时,该国农业才会出现科技创新,其农业与经济等部门才能统一协调发展。为了响应“十三五”规划要求,应合理完善财政体系中农业领域的支出结构,改革农业资金投入使用以及运作方式,健全财政体系农业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引导金融资本以及农业企业加大科技的投入,向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的方面发展。改善农村科技基础设施条件,增加农业基础科技经费投入。 3.3重点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要建立完整的农业科技培训系统,培育农业领域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聘请农业高级专家授课,提高我国农技人员实际生产指导能力;大力宣传农业科技的优越性、公益性,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这个行业,培养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人才队伍;要建立农技研究推广奖惩机制,完善工资分配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重点体现公益性、基础性的农业科研单位特点,制定分级分类管理和岗位绩效要求的收入分配与奖励制度。 作者:刘艺玮 单位:云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农业科技创新论文:农业科技创新探索 一、农业科技创新的意义 (一)提高了粮食单产。 种植任何粮食作物的时候,农民的主要目标都是想要尽可能的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而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粮食作物能够在抗病、抗逆方面的效率和品质都有所提高;将粮食作物的地方品种和品种间的杂交种植,以及重单作种植到间作套种等科学的栽培技术的改进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粮食作物单产的提高。 (二)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 从粮食作物结构来看,我国最近今年有这样一些调整:烟草、药材、油菜、:玉米、小杂粮这样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长,小麦、薯类等传统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继续缩减,养殖业不断发展,这些调整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民经济收入的提高。 (三)降低了劳动强度。 城市化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加深,向城市迁移的人口和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这种现象导致目前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减少,而且呈现劳力老龄化的趋势。如何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劳动力匮乏问题就需要利用到科学技术的创新。通过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轻简栽培方法和机械化规模生产将能有效的缓解劳动力问题,保证粮食生产安全。 (四)提高了生活质量。 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在缓解劳动力不足,增产增收的同时必然会增加农民的收入,而收入的增加则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物质基础。反过来,当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人们就愿意选择更加优质的粮食品种。市场对于优质品种的粮食作物的需要也将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 二、制约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宏观管理体制方面制约因素分析。 (1)体制和政策问题。 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的建设和发展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相对较晚,体制改革的科技和经济结合问题还处在搁浅的状态,很多农业科学技术创新问题不能得到管理体制的支持。 (2)部门和环节相互之间不协调。 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由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的调控结合进行,但是双方要建立起协调的关系才能配合着把工作做好,而现实情况下,有的方面,政府的干涉明显多于市场的资源自我配置。 (二)创新主体方面制约因素分析。 (1)政府公共研究部门创新能力不足。 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而政府公共农业机构的科研技术队伍的建设不完善,科技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整体不高,科技人才的培养机制不科学,人才激励机制不足以引进和留住人才。科技人才不足导致的科研力量薄弱是农业科学技术成果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2)农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很多农业企业没有给与自身的技术创新方面以足够的关注,而很多的专门从事农业科技服务的中介机构所具备的力量又比较薄弱,所以农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然跟不上发展的需要。 (3)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 农业方面的科学技术的推广程度和农民的接受程度有关,而科学文化水平比较低的农民在理解和适应农业科技创新的时候需要较长的过程,这也是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的阻碍因素之一。 (三)创新机制方面制约因素分析。 (1)农业科技投入机制尚不能适应创新要求。 农业科学技术创新的发展需要有相应的科技投资作为物质基础,如果投资不到位以及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不健全则会导致农业科技创新出现问题。投资不到位的原因除了农业科技投入总量不足之外还有就是其投入结构不合理,政府或者很多企业在进行投入的时候没有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出现了投入的重复或者过于分散的情况。 (2)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 信息技术时代,知识和技术之间的的升级换代比较快,所以农业科研的发展需要各各方面知识、技术和信息的及时交换沟通。如果各个部门的科研协作不够,知识、技术、信息互动不畅,就会导致科研的低水平重复。所以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要强调健研究设施和基础数据的共享机制。 (3)产学研互动的机制不完善。 农业创新的出发点应该是市场的农业科技需求,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要从这样的市场需求出发进行有效的科技需求到科技成果之间的转换。 (4)激励机制尚不健全。 激励机制是鼓励科技人才进行不断创新的有效动力之一,激励机制完善将是激励农业科技人才进行创新,加快科学技术成果到农业生产应用的有效措施。而目前的这种激励机制尚不健全,农业科技创新计划管理机制与模式不适应发展需要。 (四)创新环境和条件方面制约因素分析。 农业科学技术创新的发展受到创新环境和条件方面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创新法制与政策环境不完善。也就是说农业科技创新相关的法律和制度还不够完善,很多需要政府给与的宏观调控,如公共科技资源的配置和管理相关的规则还不够健全,每个地域所需的宏观规划和专门指导等都不够到位;其次就是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还不能满足当前不断发展的农业生产对科技基础条件的要求。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科技基础条件还是相对落后,很多科技资源共享困难的原因主要是缺乏整体布局和统一的宏观管理,没有整体和宏观的布局就会导致农业科技投资资源分散、低水平重复、利用效率低等问题;最后就是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不明显。在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创新之中,政府的职能履行过程中出现越位和缺位现象并存使得在科技资源在宏观配置过程中出现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难以实现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 (五)创新文化方面制约因素分析。 创新文化方面对于农业科学技术创新的阻碍也是不可忽视的:学术民主作风存在行政化倾向。行政化的等级的观念和标准不利于学术与科研的创新;各个部门的工作分割现象较为普遍,协作性差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主体间的真诚互动和沟通;制度缺陷导致急功近利现象的存在让自由向上的科技创新价值导向受到抑制;创新的公平性和创新性不足,由于没有健全的科研体制、风险共担机制、社会激励机制,科技人员的竞争动力和能力不强,这种环境是不利于激流勇进的创新精神培养的。 三、新形势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的关键举措 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构建创新体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是强化农业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技术储备研究?,立足于市场农业建设的需求,重点加速动植物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加强水土资源高效利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提高农业科技发展的支撑能力。其次是重点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和支持引领现代农业的关键技术,也就是说提升现代农业信息化水平,着力解决制约养殖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强农林生物质综合开发利用,推进循环农业发展;最后就是加大成果转化、农民增收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力度。发展循环型和节约型技术,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四、结语 现阶段,我国的建设目标应该是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大力进行制度建设,创新基础条件建设,促进农业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鼓励农业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发展,激励创新活动主体之间加强合作,真正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作者:蒋佳泉 单位:毛石镇农业服务中心 农业科技创新论文:科技创新管理农业科技论文 1科研投入机制 科研投入是科技创新的基础。近几年,我国公共财政对科研投入明显增加,但农业科研投入总量不足,科研人员“用于创收的精力多于创新”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一是投资强度偏低。2013年,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即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GDP的比重)为0.77%,远低于全国科研投资强度1.7%的水平,也低于国际农业科研投资强度1%的平均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3%~5%的高水平。二是项目稳定性支持比例过低。我国国家级农业科学研究院项目的稳定支持经费仅为20%~30%。科研拔尖人才疲于争项目、找活儿干和应付各种检查等。据调查,近些年,骨干科研人员直接从事研究的时间不足工作时间的70%。三是多头管理,项目重叠,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不高。作为省级农业科研人员,也不得不向财政、科技、农业、开发和扶贫等各部门多头申请项目,甚至同一内容的项目多头交账才能保证科研运转,分散了科研人员的精力,也制约了相关技术研究和储备。农业科技创新具有的公益性特点,要求公共财政在持续增加投入的同时,重点建立竞争性与非竞争性相结合的科研投入机制。农业科技创新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要求增加能稳定支持的非竞争性项目,目的是为科技人员营造一个方向任务明确、能够获得稳定支持、能够静心搞科研和能够获得社会尊重的科研环境,稳定一批高层次的人才,解决制约产业发展关键问题。农业科技创新区域性的特点要求地方财政针对当地特色和优势产业,设立行业科技专项,并加大基本科研业务费的投入力度;设立一大批覆盖面广、资金额度较小和周期较短的前瞻、尝试、探索和应急性的竞争性项目,加大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和地域支撑计划的总投入。近几年,有些省份加大对农业科研单位投入的做法值得效仿,广东、山东、吉林和湖北等省成立了区域农业创新中心,每年投入上亿元资金专项稳定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2科研立项机制 立项方向体现了农业发展方向。目前,我国农业科研单位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农业企业的成果孵化器作用都不够突出。一是农业科研单位的研究方向是多年形成的,受传统习惯和人员专业影响,往往是能做什么就申请什么项目,很少考虑产业需求。二是科研主管部门的科研导向是项目形成的,受个人偏好和经费定向影响,往往是有什么专款就什么专项,很难体现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和对农业科研的导向作用。这种传统的立项模式,直接导致了农业科研与农业发展的脱节。建立以农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立项机制,改变以往“专家能做什么就做什么”的状况,确立“产业需求什么→能做什么→如何做→谁来做”的选题思路,立项形成与之匹配的流程:“技术需求→科研课题→技术指标→技术方案→承担单位”。一是科研主管部门、农业科研单位和农业企业、新型农民主体加强沟通,立项部门让科研单位参与非竞争性项目拟定工作,并广泛征求农业企业和新型农民主体意见。二是建立以服务产业为目的的创新团队,以有威望的首席专家为核心,组建一批年龄结构和专业配置合理,研究与转化配套的产业服务团队,并根据产业发展需求,给予非竞争性项目稳定的支持。三是注重自然区域内农业协调发展和单位合作问题,如贫困带连片科技扶贫、京津冀一体化建设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立项内容应符合国家发展规划,长期项目重点解决水资源短缺、耕地质量提升问题,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中期项目重点围绕农副产品的资源化利用、减少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数量和拓展农业市场功能等,确保农业的增值增效;近期项目主要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废弃物的治理和农业灾害的应对措施等开展研究,确保农产品安全、高效。2014年,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根据产业需求进行顶层设计,从源头到转化一次性拟好任务书,只需申请人认领任务和证明自己能完成任务的做法是农业科研立项机制创新的有益尝试。 3成果转化机制 成果转化是将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步骤。现阶段,我国每年有7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仅占40%左右,转化率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主要问题是研究方向与产业需求偏差、成果过剩与短缺并存、转化过程半途而废、激励机制不配套、科研单位与企业结合不够、知识产权不易保护和绩效评价内容不合理等。尤其是在绩效评价方面,重论文轻发明,重形式轻应用,与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的职称评聘对成果的要求一高再高,直接促使科研人员追求书架成果,助长科研浮躁风气。提高成果转化率,要从成果培育入手,多出实用型的物化成果。一是鼓励项目组以解决产业发展难题为主攻方向,开展内容丰富的研究工作,尽快出物化成果、高水平成果和影响力大的成果。二是为成果与产业的结合创造条件,及时解决成果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鼓励出成果的同时更为成果的应用作出不懈努力。三是鼓励农业科研单位与农业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结合,形成利益共同体。四是对农业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的绩效评价,应该考虑对相关产业发展的贡献份额。在评价方法上,由单纯的专家鉴定转向专家、服务对象和社会舆论为一体的总体评价。五是职称评聘等利益相关制度,应更加重视诚信、奉献、论文和效益。黑龙江省农科院在这方面做得较好,根据其区域的独特性,以院校合作和加强交流的农业服务为重点,采用“专家在线”、“合作共建”、“科技帮扶”等模式建立起广泛而深入的农村科技服务机制,力求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给农民家。 4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队伍是科研创新的主体。现存的主要问题有三,一是农业科技人才数量偏少,领军人才更是匮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科技人才相对于农业劳动力的比例只占美国的1/20,日本的1/10。二是人才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受编制限制,农业科研单位人员更新缓慢,年龄和职称倒挂现象比较突出。三是不少科研人员献身农业科研的意志不够坚定。农业科研人员的收入相对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主动性。建立多层次人才队伍培养机制,必须坚持“人才优先,以人为本”的原则,以自身科技人才培养为主,通过多种培训方式,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科研骨干;以引进人才为辅,主要引进团队稀缺和产业技术急需人才;以培养青年科技人员申报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能力为抓手,培养一批高层次青年人才;以国际交流合作为契机,吸引高层次人才,促进人才结构多元化。为此,山东、河南、浙江和四川等省农科院已相继出台重大项目资金匹配制度和重大贡献奖励机制,以期留住高水平人才和培养青年科研骨干。在团队建设方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不打破现有研究所建制就能改变分散格局的做法值得借鉴,以研究室为交叉节点,在研究所横向管理的基础上,利用创新团队再建一条纵线把研究方向相同的研究室串起来,充分发挥创新团队在农业科研中的创新潜能。 5协同创新机制 协同创新是农业研究进入大联合、大协作时代的必然选择。每个单位的研究方向都是多年形成的,范围较小,布局分散,而单位间的合作可以凝聚力量提高大项目执行力。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以至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进程中,必然伴随着情报、信息的提供、传递和获取等活动,这是科技创新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协同创新与学术交流是相伴而生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主要包括产业联盟和创新中心;“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包括了“政府+学校+企业+合作社+农户”五位一体;行业协同创新模式是把同行几个单位联合起来壮大力量;内部协同创新是建立创新团队或平台。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协同过程中的交流多,实质性的合作少,成果不落地,容易流于形式。协同创新机制应以项目为纽带,集聚能量,把分散的科研力量凝聚起来形成联合攻关和团队优势,由单一研究走向综合研究,即课题组→研究室→团队→集团军,逐步打造立足地域内跨单位联合的研究团队。协同创新团队对外联合广泛,有平台支撑,有标志性成果,成果推广力量强大。在协同创新领域,学术交流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对学术交流的质量和真实性更加重视。传统的学术交流形式要加强,如编辑学术刊物和专著、做学术报告和讲学、科学考察和情报交换等。还要创新学术交流的形式,利用好互联网,及时准确地传递科研信息。比较典型的做法是在国家京津冀一体化战略背景下,三地农科院签署了农业科技合作协议,并由8家主要农业科研单位组成“京津冀农业与水安全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形成“战略—生产模式—技术创新”相协调、可配套和见成效的创新体系,促进了当地生态环境改善和现代农业发展。 6科研诚信机制 科研诚信是指科技活动当事人遵守诺言和实践成约的行为。2006年,国务院颁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l0~2020年)》要求人们从事科技活动时,遵守科技界公认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要具备以诚实守信为基础的心理承诺和如期履行契约的能力。科研诚信属于科技领域特有的一种职业信用,在国外,科研诚信决定着一个人的前途,失信者将付出代价,甚至丢掉工作。我国目前科研诚信制度建设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科研诚信的缺失问题常有报道,包括抄袭、剽窃、伪造数据或结论、成果评选潜规则及权钱交易等学术不端行为。建立和完善科研诚信承诺制度,提倡科学民主,打击造假行为,全面落实国家《关于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意见》。一是建立科学开放、程序公正的学术评价和监督体系,为申请、执行和评估评审项目的单位和个人建立科技信用档案,作为今后其申请项目、承担评估和评审工作的依据。二是推进科技信用信息的共享,建立诚信检索平台,完善诚实守信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将信用状况作为科技人员职务聘任和职称评定中对职业道德要求的重要内容。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科研诚信氛围,普及诚信教育,保障科研创新,防微杜渐,防患学术造假于未然。 作者:董文琦 张春锋 胡木强 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农业科技创新论文: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对策 一、建立多元化、市场化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为农业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第一,要健全农业技术市场的交易机制和价格机制,使交易双方的利益都得到有效保障,降低或分散交易过程中的风险。同时,在价格机制上要适当向农业和农业科技领域倾斜,实行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制定农产品的最低收购价格,并给予适当的价格补贴,尽量缩小工农业价格差距,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第二,要构建通畅的技术信息交流平台。该平台应以农业技术经济信息服务为主导,结合计算机网络与人工网络,提供网上服务、检索咨询等服务,并通过多种形式对市场信息进行搜集分析、加工处理,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用以进行准确的市场预测,充分发挥市场的双向交流和反馈功能;第三,要加强市场法制建设。主要是以知识产权法、专利法、技术合同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为核心,完善技术经营法规和从业资格制度等与农业技术市场有关的政策法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范技术市场的交易行为,切实维护技术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为农业技术市场的良性运转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政策环境。 二、增加农业科技创新需求,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供求平衡 农业科技创新供给的增长,必须依靠科技创新需求的增长。只有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农业科技创新的有效需求才能实现,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才能被有效利用。为促进农业科技创新需求的增长,一方面,可以通过土地的适度集中,扩大农户的经营规模,结合政府的优惠税费政策,保障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提高农民采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致力于提高农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民的科学文化程度和科技水平,以增强其接受和采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内在动力。只有农业科技创新有效需求不断增长,农业科技创新的供给才会有市场,才能实现科技创新的供求平衡。 三、建设新型的农业科技技推广服务体系 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搞活经营性服务”的原则,深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确保公益性农技推广必要的人员、资金和设施设备。大力推进科技入户工作,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农技推广运行机制,运用农业龙头企业技术人员辅导基地农户,聘请社会技术力量到农业合作社辅导等多元渠道,强化、搞活、提高农业科技推广能力。加大改革力度,逐步完善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高校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探索建立农科教、产学研紧密衔接的新机制,建立科研教学单位与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等组织的有效联系渠道,鼓励各类科研教学机构开展科技成果的试验、示范和培训等农业技术推广活动,推进先进适用技术进村入户,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四、健全和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服务功能 ①第一,要改善农业科技创新环境,加快建设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本作用的体制、社会、文化环境加强制度建设,从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化经营、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市场建立直到税收、人才、土地、金融、风险投资、技术市场、基本建设、进出口等方面,健全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二,要为农业技术创新提供基础设施、信息、中介等服务,积极发展和建设实验室、农业数据库,加强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形成以省级为核心,以县市为重点,以乡镇、村为基础的现代化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加强信急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提高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第三,要加强农业技术创新的宏观管理。建立高效、有力的组织机构,克服多头管理、形不成合力的现象,协调解决农业科技创新中重大工程或项目的有关问题,定期提出重大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课题,组织协作攻关和课题招标。完善考核制度,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考核地方政府和党政领导的重要内容,运用行政手段促使政府为农业科技创新服务。 作者:程竹 范晓婷 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农业科技创新论文: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成长 1、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成长存在的问题 1.1管理体制不完善,使地本已有限的农业科技人才无法形成团队进行研究我国现行可以管理农业科技人才的有农业、教育、渔业、林业、科技、环保、经贸等许多部门,这就使得重要的研究项目必须经过多部门的协调才能进行。缺乏科学有效地协调机制。不但容易造成资源浪费,更主要的是低下的效率极大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 1.2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成长和研究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够,经费投入总量严重不足我国目前开始增大对农村科技人才培养和研究的投入,但总体上仍然不够。许多农村的科技人才培养和研究的条件很差,基础设施难以满足培养和研究要求,甚至一些最基本的实验都无法完成。由于经费的原因,应该及时更新的先进的农业科技信息也往往更新速度很慢,许多已经陈旧的信息和技术仍然在农业科技人员的培养内容当中。 1.3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缺乏科学、合理的开发方案,农业科技发展缺乏可持续性农业科技人才资源的培养需要有科学的培养计划,并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而当前许多农村地区科技人才培养没有规范的计划,或者上级主管部门没经过实地调研就先进照搬地区模式,这样很难培养出符合当地实际需要的人才,创新就更谈不上了。因此,农业科技发展缺乏足够的可持续性。 2、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育的解决途径 2.1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形成稳定的体制保障 解决当前农业科技人才不足和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首要的就是要加大对农业科技方面的投入,以政策的形式保证这种投入的数量和稳定性;要制定出能够吸引和留住科技人才的相关优惠政策;加强对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从政策、经费、人才引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形成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体系,形成充分的制度保障。 2.2转变人才培养理念,狠抓学习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农业人才是需要极强的实践性的,而传统的人才培养更多是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因此只有让相关的农业人才培养的学校改变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有农业人才培养学校毕业的学生缺乏动手能力的现状。让学生有足够的实践机会也更容易强对理论知识的验证,更容易激发学生对掌握先进科学知识和技能和创新的积极性。 2.3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造就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目前我国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着缺乏实践技能的情况,培养农业创新型人才需要有创新型老师的指引。近年来国家已经逐渐地鼓励高中等学校加强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要求教师不但能够开展基本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更要加强与实践单位的联系,使理论与实践相互验证、相互促进。只有培养出创新型的老师,才有可能指导学生走出创新之路。 2.4理顺农业科技管理体制,促进科技成果与市场的接轨和转化 现有条块式、多部门各管一摊的管理体制是无法适应未来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必须根据现在农村的实际情况,集中资源、理顺关系,形成稳定的协调和管理机制。再以高效率的管理机制协调现有资源,全力攻克当前急需解决的农业科技问题,不断提高农业科技的成果转化率。另外,要引入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将农业科技创新及其成果的市场转化无缝对接,形成良好的科技发展的循环。 2.5扩大对外交流 要加快对国际上先进农业技术和人才的引进,帮助高水平农业科技人才更多地与国际领先的农业研究机构和人才接触和交流;可以为一些人才提供到国外高校和研究机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建立世界学术动态信息和交流平台,形成一些主题鲜明、有建设的交流论坛,提升研究层次。通过加强农业科技人才的国际交流,不断地建立健全我国的农业科技人才创新机制。 作者:马侠 蒋绍云 单位:沈阳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沈阳市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 农业科技创新论文: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推广 一、财政政策引导与鼓励农业科技创新的途径 1、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科研基础设施,也即创新三要素中的物力,其包括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的办公环境及农业科技创新所需的试验设施设备,如分子标记实验室、组织培养试验室、冷冻库及田间大棚、喷灌、水电、道路等一系列基础设施。由于农业科研单位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益性科研机构,其不具备创收能力或创收能力很小,科技创新所需的基础设施设备,只能依靠政府财政政策的扶持。对于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而言,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的差异,其地方财政收入的差异较大,如三明市农科所地处闽西北山区三明市的沙县,与沿海城市相比,山区与沿海地区财政收入差距较大,如三明市农科所拟建设的“三明市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主体建筑共需资金3500万元左右,尽管三明市委、市政府给予大力支持,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靠每年仅400余万元的科技三项经费中挤出50万元资金的扶持创新中心的建设,无疑是杯水车薪,且会影响本市其他科技项目的扶持力度。因此,“三明市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顺利建设,需要得到省级及国家级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 2、科研推广经费扶持方面 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主要从事应用型研究,与省级、国家级科研机构相比,其应用型创新成果所占的比例较大,尤其是良种选育与应用成果所占比例更大。如在我国农业生产上推广时间最长、应用面积最广的水稻良种“汕优63”,就是由地市级科研机构三明市农科所,在80年代初期选育而成的,为此,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在我国应用型农业科技创新中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国家和省级财政在财政政策制定上应整合政府各部门财政资源,分类管理,公平分配财政资源,属于农业应用型创新及成果推广的财政资金应向地市级科研机构倾斜;农业部、农业厅应用型产业体系资金也应向地市级科研机构倾斜,加大对地市级科研机构应用型科技创新、成果推广的投入力度,引导和激励地市级科研机构多出成果,出大成果。 二、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瓶颈与改进建议 1、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瓶颈当前,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遇到的瓶颈问题主要有两个: (1)土地瓶颈问题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实行家庭承包经营,是一项长期不变的政策,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受到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生产方式的限制,农民对科技成果的投入和应用的积极性不高。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势必要加大农民的投资成本,对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经营,增加投资带来产量增加的收益并不明显。现有土地政策的制约,导致农业科技成果难以形成规模经营,而规模经营更能够体现出规模效益,比如种植1亩水稻新品种能增产30公斤,种植100亩就能增产3000公斤,对小规模经营的农户来说,推广2-3亩的水稻新品种,增产稻谷100公斤左右,按现行稻谷价格每百斤干谷140元左右,增产值也就是300元左右,扣除新增成本后增收就更少了。此外,当前农村许多青壮劳力大多离开农村出去打工或者从事其它商业行为,农村主要由妇女和老人在家务农,出现了务农的兼业化,这也给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带来实质性的困难。 (2)农产品市场瓶颈问题 农产品市场销路的问题也是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一个瓶颈问题。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现象十分严重,在农产品产能过剩时,则出现卖难的问题,如山东大白菜产量过剩时,产地价格每斤只有7分钱,单产提高、种植面积大,总产量过剩,导致增产不增收,甚至亏损;而在农产品产能欠缺时,又不时遭遇一些不法商家的炒作,烘抬价格,如网络上盛传的“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糖高宗”、“油你涨”、“苹什么”等新词层出不穷,不少商家还成了“海豚族”(海量囤积一族)。农业生产的宏观调控难度大,增加了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难度。此外,对于一些特色的农产品,其鲜食市场销量有限,需要加工企业加工,这类科技成果的推广在生产上更易遭遇市场瓶颈,如“永安黄椒”市场价格一般在2元/斤以上,有的年份在年前价格达80-100元/斤,而在2011年其产地收购价却仅有0.5元/斤;三明市农科所选育的辣味加工专用型辣椒新品种生产推广也是如此,需要有加工型企业来带动推广。 2、改进建议 (1)适度流转土地经营规模 针对农业生产推广遇到的土地瓶颈问题,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明确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创新。 (2)扶持龙头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扶持一个龙头企业,等于扶持上百、上千,甚至上万个农户。通过出台财政政策,扶持以种业经营及农产品加工或流通为主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采取“种业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加工或流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积极引导和激励经营良种的企业及加工流通型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或半紧密的产业链条。通过规范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合同契约,明确产供销多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对那些前景看好,又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合同契约关系的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多加引导和激励。要创新扶持政策,如鼓励龙头企业向农户返回一定比例利润、设立价格风险基金、对农户提供的农产品实行价格优惠、向农户支付预购定金、提供贴息贷款等措施。要积极引导和鼓励松散型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良好的契约或股份制关系,增强其带动能力。 作者:罗英 单位:三明市农科院 农业科技创新论文:精细农业的农业科技创新 1“精细农业”技术思想的核心 依托信息技术革命思想的实践,“精细农业”技术思想也吸收了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精细农业”技术的思想核心,是分析影响小范围农业产量差异的原因,进而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措施加以调控,区别对待,对农业生产按需实施定位调控。自古以来,农作物生产均以地区或田块为基础,将耕地看作是具有作物均匀生长条件的对象进行管理,如为了满足于获得区域、农场或田块的平均产量的认识水平,利用统一的耕作、播种、灌溉、施肥、喷药等农艺措施,但很少顾及对农田的盲目投入及过量施肥施药造成的生产成本增加和环境污染后果。 2工程支持技术的开发研究对“精细农业”的影响 基于田间小区作物生长条件的空间差异性,“精细农业”的目标是为了实现优化作物的生产系统。工程支持技术的开发研究,对“精细农业”技术思想作用重大。如农田信息的采集与农田作物的地理空间定位等工作,就需要依赖于全球卫星差分定位系统(DGPS);地理空间的信息管理和数据处理,需要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而大量地理空间数据的更新,还需要遥感技术(RS)的支持等等,均证明了这一点。 3“精细农业”如何服务“科技兴农” 当前,我国的农业生产仍处于半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向现代化农业生产转变的过程中,全面实践“精细农业”技术思想的各方面条件尚未成熟。而“精细农业”研究的革命性的意义,在于其提出了一种现代化农业的新技术思想并将这种思想付诸于经营实践,其前景为国际社会所公认。不容置疑的是,“精细农业”这一新技术的示范与实践研究的启动,有利于改变我们千百年来沿袭的传统固有农业生产模式,推动基于信息化的农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 (1)加强对发达国家“精细农业”成功经验的有效研究,走符合我国国情的“精细农业”发展路线,在农业现代化发展思路上,我们可以“洋为中用”,找准切入点,采取引进技术思想与部分装备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其支持技术产品的国产化及产业化开发。 (2)“精细农业”的技术思想是适应集约化、规模化程度高的作物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目标而提出的,根据我国当前实际情况,力求在农田小区的尺度上进行研究与实践可在小范围试验区的基础上逐步进行“精细农业”的推广,以点带面寻求农业生产的整体发展。 (3)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农业生产水平相对还比较落后,从“精细农业”指导思想出发,有条件的地区可先以村片、农田为单位对“精细农业”的技术思想进行示范试验研究,并可着重结合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方式创新中,开拓出新的服务领域。如此一来,既可以使我国的研究实践与国际上的研究发展趋势相接轨,又可以探索形成具有国情特色、有利于在农村逐步推广先进的农作技术体系。 作者:贾超 单位:沾化县富国街道办事处 农业科技创新论文:农业科技创新措施探讨 全国参与农技推广人员占农民总数的0.053%左右,与发达国家相差很大。推广度仅约25%,推广经费不足农业总产值的0.2%,而发达国家已接近1.0%。经费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推广工作的发展。据统计,部分地区推广人员工资发放也较为困难,推广人员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最后,农产品的外部性特征及农业科技的地域性、时效性、不稳定性导致了农户既期望能无偿获得最新科学技术,又不愿自己去承担采用新技术所带来的风险。 1开发生产领域方面 首先,科研机构和人员对生产领域技术支持不足,重视不够。农产品科技产品结构相对复杂,这增加了农技推广人员在一些技术理解方面的难度,因此,科技人员在研究和开发时的工作地点不能完全局限于实验室,而且还应到田间地头进行相关技术指导,减少技术推广应用环节所遇到的各种阻碍,为科技产品顺利进入市场扫除障碍。其次,产与学、研、推广各环节严重脱节。农业科研、农业教育与农技推广是三个独立体,因此,如何将三者有效结合是发展我国农业所首先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2科研领域方面 首先,研究领域狭窄,局限于传统格局。粮、油、棉、麻等大宗类农作物一直是我国农业科研的重点,全国从事大宗农业生产的技术人员占全部农技人员90%以上,其中从事其他经济作物生产、畜牧水产养殖和多种经营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到10%。这反映了在研究环节上注重产前、产中,而忽视农产品深加工、保鲜、贮运等产后环节。其次,研究机制存在不完善。目前研究机制缺乏鼓励制度,导致人员缺乏研究热情,工作积极性不高,许多研究人员仅仅是为完成工作任务而应付研究,导致将大量的资金投入科学研究后发现其研究并无现实意义。最后,研究经费不足。农业研究需国家给予的经费支持,而目前我国发展有限,总体资金有限,需投入资金的项目多,这使得相应的资金投入量也随之减少而我国科研项目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主要靠政府财政划拨,农业研究经费不足问题出现便不足为奇。 3农业科技创新措施 3.1完善推广领域 首先,需要将推广设备更新。结合原有的报纸、杂志、黑板报、学习班等方式,根据农村经济实际情况,完善农村网络体系,利用网络对农技进行推广,避免信息获得滞后问题。其次,招募推广人员并适当的给予补贴。农业科技的推广需要人力的帮助,农村存在许多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他们的认字水平较低,仅依靠纯文字类的推广宣传方式往往得不到好的效益,通过招募推广员,由推广人员进行讲解能起到较好的推广作用。此外,为保证推广人员不流失,给予他们适当的补贴相当具有必要性。 3.2加强开发生产 开发生产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业科技创新。科研工作者在开发生产科技产品前,应当对当地的农业环境进行考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开发生产,在开发生产过程中,将试验环境范围扩大到农地中去,结合农民对科技产品的意见反馈对科技产品进行试验修改。同时参照、学习国外农业科技创新较为发达国家将农业科研、农业教育与农技推广较好融合的方式,结合我国农村实情及专家们的意见对我国较为薄弱的三方融合方式进行强化。 3.3重视科研 国家在农村科技创新方面适当的增加资金投入,农村相关部门拓宽科研项目经费来源渠道。此外,国家应当完善农村科研项目制度,制定适当的鼓励制度,调动科研人员的研究热情,同时,对科研项目的制定及开展严格把关,避免过多的资金投入到与农村科技创新项目无关的项目中,造成资金浪费。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尽管我国农业创新近年来已得到了国际专业人员的认可及肯定,但是在推广领域方面,开发生产领域方面,科研领域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只有针对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措施并认真落实,农业科技创新才能够迈向新的高度。 作者:陈大志 单位:贵州省贵定县农工局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高跳槽率”原因探析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数据,到2010年我国高级物流人才的需求量将达到50万人,一般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为600余万人。 物流企业人才的巨大缺口为该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平台,在所有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统计中,物流管理专业近年来一直稳居榜首。但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在物流企业的跳槽率之高也可以说居各行业之首。有不少人在试用期一过便选择离开物流业,更有甚者报到当天便“主动”失业。什么原因导致求贤若渴的物流企业中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高跳槽率? 一、跳槽率高的几大原因 1.物流企业环境差、工作强度大 任何一个企业对新接收的大学毕业生都要放在基层岗位进行锻炼,物流企业也不例外。物流企业的基层工作岗位就是物流操作现场:一般是在车站、机场、港口码头附近,库房简陋,一线员工每天要和货物、装卸设备、运输车辆打交道,多数情况下要露天作业,蚊虫叮咬、风吹日晒是常有的事情,有时还可能发生翻车、货垛倒塌等意外事故。相对其他企业而言物流企业的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工作强度大,劳动时间长。面对如此差的企业环境、如此大的工作强度,没有做好心理准备的一部分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们于是就此而选择逃离物流公司。 2.工作枯燥、责任重大,但薪酬却不高 一线物流操作人员工作的对象是货物,每天的工作除了点数量、记数字就是接货、送货,工作过程相对单调、枯燥,但他们经手的货物却是实实在在的有价值的商品,稍有疏忽就可能导致货物的残损、丢失、变质,从而使企业蒙受经济上和信誉上的损失,直接责任人是要承担相应责任的。物流企业一般工作人员的薪酬较低,试用期多在600 ~ 800元间,转正后不过1000元左右,如果再因发生货损被罚款,工资就更少了。于是有人因耐不住寂寞而选择从事更富有挑战感的工作去了,有人因工作马虎总是出错而不得不离开,有人因薪酬太低而改做其他更有“钱途”的工作了。 3.职业升迁机会少 由于物流业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行业,国内现有的物流公司多是从空车配货站发展而来的家族企业,外人要想进入公司的高层有很大的难度,而现有的区域经理都很年轻,他们的学历并不高(中专毕业或是初高中毕业),多是凭借其吃苦耐劳的精神打拼出来的。由此可见现有的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短期内在物流公司升迁的机会并不大,而现在的年轻人又急于求成,于是有些能力很强但看不到升迁机会的人试用期一过便走人了,既有能力又肯沉下心来在物流公司坚守下来的,未必能有机会得到老总的赏识。没有好的发展空间是留不住人才的。 如果物流企业人才流失现象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那么国家无论在物流教育上投入多少,也都无法解决物流企业人才匮乏的问题。 二、如何降低人才流失率 怎样才能使物流企业的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高跳槽率降至正常比率?笔者认为应当双管齐下。 1.搭建人才发展平台 物流企业应建立适于人才提升的良好通道,为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提供发挥其才智的平台。只有拥有了良好的发展空间,物流企业才能招来人才并留住人才。 2.全面提升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 首先要使学生具备从事物流业的基本素质。 (1)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入学伊始就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对物流企业的作业环境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使学生做好心理准备,毕业后才能从容应对艰苦的环境、高强度的工作。对那些吃不了苦的学生可及早让他们改学其他专业,以使得宝贵的教育资源得以有效的利用。 (2)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无论是一线的操作人员还是物流企业的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都需要与客户、同事、下属、上级间进行沟通协作,需要各环节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使物流服务做到最好。因此在大学期间应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课程:如社交礼仪、领导科学、沟通艺术。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不断提升学生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通过各项大型集体活动的参与,培植学生团队协作的意识。 (3)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服务意识。物流作业就是接受客户的委托,通过储存、装卸、包装、运输、配送等环节的操作,将货物安全、及时地送到指定地点的过程,在这些环节中稍有疏忽便可能导致货损、货差、错发、错运等事故的发生,只有使学生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服务意识,才可能在工作中严格遵守操作规则、杜绝差错和各类事故的发生。 其次是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 使学生精通物流管理知识,熟知财务、法律知识,掌握英语、计算机知识,具备较强的对物流市场的调研与预测能力。从而为学生成为中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做好准备。 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物流人才匮乏的现状。 (作者单位: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 一、适用专业和层次 07级物流管理(专科)专业的全体学生。 二、指导思想 通过毕业设计使大学生达到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三基)的熟练,对获取知识及信息的能力、运用知识能力、实际调研或实验(仿真)测试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应用计算机等先进工具的能力、外语能力以及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业务素质(三个素质)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研究、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同时,毕业设计工作是大学培养阶段教学质量的综合训练和检验。 三、毕业设计时间和学时 1.时间: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共15周。 2.学时:每周20学时,共计300学时。 四、学生选题 1.毕业设计选题要按照物流管理(专科)专业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确定。围绕本专业、学科选择有一定理论与实用价值的具有所学课程知识、能力训练的题目。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主要偏重于利用供应链与物流知识对现实问题的分析、改进与实施。 2.毕业论文选题要充分体现先进性、典型性,要有利于深化和拓展所学知识,尽量使用较为先进的思想、方法或技术手段完成,尽量与当前实际的应用水平接轨。 3.每个学生都要有一个完整的毕业设计任务,做到每人一题。学生可以申报自选课题,经各级领导批准后就可纳入毕业设计课题。 4.物流管理专业可以设置重点课题,由指导教师遴选合适的学生完成。 5.选题难易适度,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够完成,并能较好的发挥其创造才能;毕业设计的任务要适中,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独立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6.为保证每个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都有足够的设计工作量,保证每一位同学的毕业设计任务即要有一定的工作量,又要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只进行简单的现象罗列或不能明确深入地阐述自己毕设工作和论点的学生将不准予通过。论文中必须要给出论题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并要求用数据、图表来支撑立论,如未给出研究方法和过程,也没有数据图表来支撑的,将判为不合格。 7.杜绝论文的抄袭,论文中摘抄来的文字、数据都必须加以引注,原则上将把抄袭200字以上及摘抄未加以引注的视为抄袭,将判为不合格。 8.下列课题不宜安排学生做毕业设计: (1)偏离本专业所学基本知识。 (2)范围过专过窄,达不到全面训练目的。 (3)没有针对具体研究对象或对象群的实际情况,泛泛地进行纯理论研究的。 (4)毕业设计期间难以完成或不能取得阶段结果。 五、毕业设计的专业技术要求 毕业设计的内容应属于物流系统的范围,整个毕业设计由两大部分组成: (1)选题内容的调研、分析、改进与设计; (2)论文撰写。 毕业设计必须体现本专业的特色,有利于巩固、深化及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2.供应链与物流运营分析类 供应链与物流运营分析类毕业设计题目主要针对实际问题,运用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可以从物流服务水平、成本、竞争、效益、流程、企业关系、技术等角度剖析企业的运营问题,得出相关结论或总结出经验及教训,并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此类题目可分为以下几个方向:企业物流(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方向、物流企业运营方向、供应链集成协同方向、国际物流方向、物流新趋势应用发展方向。 论文具体要求: (1)论文内容应至少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大部分; (2)在提出问题部分要有相应的企业或社会调研; (3)分析问题部分应做到具体、透彻,可采用对比、类比、案例示例、鱼骨图等分析方法; (4)解决问题部分要有具体的措施、方法、实施方案; (5)论文中应阐明相关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以文字、图表等方式来表现; (6)调研、观点、结论应有相关数据作为支撑; (7)论述中应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在企业应用方面有一定的创新性。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研究 [摘要]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高专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实践问题的重要环节。由于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思想上不够重视、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以及创新、进取意识薄弱等原因,使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单一,不能及时按计划完成,质量比较差。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结合实际工作岗位,以专业技能测试形式、以现代物流作业方案设计和实施形式、以实习报告形式等,完成毕业论文,创新毕业论文形式。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多样化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中重要的实践教学内容,是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综合运用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技能的重要手段,更是对学生将来工作的实践准备。 一、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现状 目前,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就是结合实际工作岗位完成毕业论文。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摸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的毕业论文在省级优秀毕业论文评比中取得过三等奖和优秀团队奖等较好成绩。但是目前依然存在很多学生的毕业论文是抄袭、拼凑完成的,个人观点比较少,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比较低。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的形式只有毕业论文一种,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而写论文的被动局面长期存在,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为此必须要加快毕业设计(论文)多样化的研究。 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存在问题 多年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深深的体会到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单一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形式就是毕业论文。在近几年毕业论文的写作中,提出了很多要求,如必须结合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的岗位来确定毕业论文题目,毕业论文不得直接从网下抄袭,不得直接拼凑,虽然对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新标准,但是毕业论文质量还不是特别的高。目前,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只有一种,就是完成毕业论文,这极大地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积极性。 (二)毕业设计(论文)不能及时按计划完成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往往安排在第5学期学生跟岗实习结束后至第6学期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这一段时间学生主要在企业实习,又要忙于找工作,压力特别大,自然很少将心思放在毕业设计(论文)上,根本不可能想办法创新毕业设计(论文)形式;由于压力大、工作忙,学生就不能按照计划及时完成写作任务,总是一拖再拖,最后只好在论文答辩前、中、后的几天内匆匆选题、匆匆完成论文。 (三)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比较差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往往安排在第5学期学生跟岗实习结束后至第6学期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在这期间学生忙于实习和找工作,无法有充足的时间考虑论文主题,往往随便确定主题,也无法有充足的时间安心完成毕业论文,只能在答辩前一周,甚至在答辩时匆匆上网下载资料,直接拼凑论文,根本不考虑论文主题是否合适,严重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三、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单一化根源分析 纵观近几年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具体情况,不难发现目前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完成中只有毕业论文一种形式。综合分析,这是有一定原因的。 (一)创新、进取意识薄弱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目前只有毕业论文一种形式,这主要原因就是指导老师和学生缺乏创新意识。指导老师由于教育教学、科研、班主任等工作,再加上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在全系专业中还是比较优秀的,有些老师就安于现状,缺乏创新和进取意识,所以很少考虑毕业设计(论文)形式改革。学生由于在企业实习,又要忙于找工作,根本无法花时间想法创新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只是安于现状,按老师的要求为毕业论文的完成准备资料,甚至有学生还无法按计划及时完成相关任务。 (二)思想上不够重视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单一,这是由于思想不够重视造成的。学生认为毕业设计(论文)虽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但是它与能否顺利毕业,能否顺利找到工作,没有多大的关系,所以学生降低了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不考虑毕业设计(论文)的多样性、时效性,也不考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指导老师认为毕业设计(论文)虽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认为其不同于课程教学,院系对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考核又不严格,所以很少考虑如何改进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甚至有些老师认为大专生没有必要做毕业设计(论文),做毕业设计(论文)纯粹是浪费时间,思想上不重视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只是安于现状,按老模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 (三)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一方面没有健全的制度约束、规范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也没有激励机制刺激学生改进毕业设计(论文)的形式,学生往往在跟岗实习后返校的两天内与老师进行交流,形成相关的论文思路,然后在如此漫长的4-5个月的时间内,就没有健全的制度约束、规范、激励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另一方面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缺乏科学、健全的考核制度,对老师的指导工作没有明确的考核要求、考核标准和激励制度,最终导致指导工作不规范,指导老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四、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多样化思考 (一)毕业论文形式 毕业论文是物流管理专业目前采用的最普遍的形式。对于物流管理专业中的专接本学生,由于其第5学期和第6学期没有参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在校的时间比较长,用来学习的时间也比较充足,与老师交流接触的机会也比较多,对于这部分学生可以选择毕业论文的形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这部分学生可以随时与老师沟通交流,一起形成写作思路,一起确定论文题目,一起罗列论文提纲,能及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初稿、二稿、三稿等,这样可以切实提升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二)专业技能测试形式 专业技能测试就是以物流专业的核心技能为基础,依据企业、行业、岗位的需要,由物流专业老师制定出一些具体的能够达到毕业设计(论文)培养要求的专业技能测试项目,由学生选取相应项目来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目前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在第三学年多数都在企业实习,用于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比较少,为此在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中,一部分专业技能比较娴熟的学生可采取专业技能测试的形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这部分学生的专业技能测试成绩就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 (三)现代物流作业方案设计和实施形式 现代物流企业方案设计和实施就是根据具体工作岗位的要求,结合江苏省的现代物流技能大赛,依靠学院的软件资源,可让学生根据给定的企业背景资料、货物、设施设备情况、作业成本等要求,制订作业方案;然后按照作业方案,在模拟仓储和运输环境中,完成现场完整的作业流程,以检验方案的可行性。一部分过去参加过现代物流技能大赛训练和参赛的学生,可采取现代物流作业方案设计和实施的形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这部分学生的作业方案和方案实施情况的具体成绩就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 (四)实习报告形式 实习报告就是学生结合实习的企业、岗位的具体情况,分析企业、职业岗位中存在的问题,剖析企业、职业岗位中存在问题的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想法,最终形成实习报告,以此作为毕业设计(论文)。一些经过一年实习,对企业、职业岗位比较熟悉的,又有想法和思考的学生,可以采取实习报告的形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实习报告的成绩就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高专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实践问题的重要环节。只要师生高度重视,不断创新,锐意改革,健全管理,规范指导,严格考核,定能使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更上一步。 作者:濮海坤 张海英 单位:南通科技职业学院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物流管理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 摘 要: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是数量上的增加,在质量上同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培养更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对已毕业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一次集中调查。首先对调查的基本情况作了简单的介绍,并对调查报告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发现所存在的问题,从而为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物流管理;就业状况;调查分析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而随着我国《物流产业振业规划》的出台,物流业已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型产业。行业的发展意味着对人才需求的急剧加大,而物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是数量上的增加,在质量上同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我院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的表现,为我系的教学与改革提供依据,促进我系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根据社会需求调整我系物流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切实提高我系物流专业培养人才的质量;满足用人单位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同时使物流专业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规范化、制度化,特地对我院已毕业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了此次就业状况调查。 1 调查的基本情况 1.1 调查时间和方法 本调研工作从2015年月7始至2015年12月止,一共持续了近半年时间。针对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调研先设计了调查问卷,然后主要采取网上问卷调查的形式,极少数同学采取了电话访谈的形式。 1.2 调查内容 了解学生毕业后是否从事与物流相关的工作,由于物流所涵盖的范围较广,并具体了解学生从事的是物流哪一类工作;了解学生就业时考虑了哪些因素,他们对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有何想法;了解学校所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是否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哪些专业技能是物流岗位所必需的;了解对从事物流行业有帮助的专业课程有哪些,其中哪几门专业课最实用;并调查学生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议或意见,对物流行业的发展前景的看法等。 1.3 调查对象 我院物流管理专业从200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目前已毕业的学生有五届,共计五百余人。本次调查成立了专门的调查小组,首先由老师制作调查表格,再由负责学生实习和就业工作的老师给毕业生发放并收集《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电子邮件。截止2015年12月31日,此次调查回收的有效问卷为270份(含电话调查),占被调查人数70%以上。 2 针对调查报告的分析数据 此次调查所收到的有效问卷,占我院物流管理专业所有毕业生的54%。其中在湖北就业的有93人,占调查问卷的34.4%,外地就业的有177人,主要是集中在广东和江浙地区。 从被调查的情况来看,有199名也就是70%的毕业生,在从事物流工作,其中,41%的毕业生所从事的是物流企业的物流岗位工作,22%的毕业从事的是生产制造企业的采购管理,26%的毕业生从事的是非物流企业的物流岗位工作,还有11%的毕业生从事的是物流企业的其他非物流工作。由此可见,我院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大多从事的还是与物流相关的工作岗位,其次是采购管理,再次是在流通企业中从事物流相关工作。 从所收集的调查情况显示,毕业生在就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有三个:行业和个人的发展、地域环境、薪酬水平,且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有一个明确的规划。 90%以上的从事物流相关工作的毕业生认为专业课程对从事物流行业实践、理论上都有帮助,其中:《物流成本管理》、《仓储管理》、《管理信息系统》、《配送营运管理》、《供应链管理》、《采购管理》、《国际物流与报关》这七门课程是学生们统一认为对工作最有帮助的课程。 在需要增强的实践训练中,92%的毕业生认为企业案例分析讨论和企业现场顶岗实习这两项训练最重要,56%的毕业生认为企业参观认知实习和企业物流情况实地调查这两项训练重要;32%的毕业生认为实验室仿真模拟操作和物流实践操作竞赛重要。 在对学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意见或建议中,95%以上的毕业生建议在理论教学课程中,应选取企业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另外学校还应增强实践教学环节,开设认知实训课程,带领学生去物流企业参观学习,更早地接触物流实践;17%的毕业生认为还可以邀请物流企业资深管理人士来学校进行讲座,传达最新物流行业资讯;30%的毕业生认为学校应该开设职业规划课程,对学生就业、创业进行职业指导。 3 根据调查报告归纳出的问题 3.1 课程的设置不合理 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31.2%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赶不上物流业的发展,其中较为突出的反映是教材的选用出现明显滞后性;专业课程的设置比较晚,造成大四时的专业理论学习任务还非常重,甚至有一小部分的学生认为在学校学的理论知识,对其现在从事的物流行业相关工作没有多大帮助。 3.2 课程的理论性太强 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55.6%的毕业生认为学院开设的专业课程中理论课时较多,绝大部分的学习时间都是在课堂进行,而老师授课的方法又过于理论化,缺乏一定的互动和实践动手操作环节,尤其是接触物流企业的机会太少,这样造成他们在工作岗位很长一段时间难以适应。 3.3 对专业的认同性不高 在被调查者中,有30%左右的毕业生选择的是与物流管理专业不相关的工作,这其中有一小部分学生是自主创业。在填写原因一栏中,有学生认为是对物流行业的发展前景不甚看好,有学生认为物流相关的工作太辛苦,还有学生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选择的自主创业。 4 对我院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所提出的建议 我院此次针对物流管理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涉及到已毕业的五届学生,很是全面,回收的调查试卷也真实有效,所反映出的问题非常具有代表性,这对我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改进,有着极大的参照作用。以下就是针对此次调查归纳的问题,所提出的相关建议。 4.1 改进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方案 从调查所收集到信息来看,我院关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定位还是正确的,大部分学生都能找到与物流相关的职位,但随意国际物流和互联网物流的发展,建议重视《电商物流》和《国际物流与报关》两门课程,同时增设与互联网+物流相关的选修课程,同时还需注重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 4.2 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增加教学的实践环节,一是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改进理论教学方法,二是加强校企合作,多给学生提供到企业认知实习的机会,同时利用寒、暑假让学生到企业参加实习。为了增强学生对物流行业发展状况的了解,还可不定期举办物流资讯讲座,邀请企业有关专业人士或院校资深物流专业老师,每期针对一个与物流相关的专题进行讲座。还可与企业合作,采取3+1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4.3 改进理论教学模式 在理论课程教学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物流企业案例开展教学,注重让学生参与讨论,同时在讲授课程中传递物流行业最新资讯。另外还需培养出具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或聘请具有物流实践管理工作经验的老师,担任课堂教学任务,丰富理论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4.4 对学生职业生涯进行规划 在被调查者中,有一部分学生事先对自己的职业并没有明确的定位;在创业的学生中也有一些是被创业的,因此对于在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专业规划就非常必要,建议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就树立起学生对于物流行业发展的信心,并在大一下学期就开设物流专业基础课程,坚定学生从事专业的决心,并能客观科学地对自己的职业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同时开设创业创新课程,引导学生积极自主进行创业创新。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物流管理本科生毕业实习现状与提升对策 摘要:毕业实习作为大学生在校学习与进入社会就业的一个关键环节备受重视,如何有效开展此项工作对培养人才至关重要。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就毕业实习当下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深化教学改革,推动专业建设发展提供建言献策。 关键词:物流管理;毕业实习;提升对策 1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电商模式的不断兴起,社会对运输行业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从较低层次的运输搬运工、站点收派件员、到仓库理发货员、录单员,再到更为高级的运输管理人员,几乎呈井喷式增长。这使得社会对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有着较大需求,为促进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提供了契机。但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主要以理论学习为主,缺乏实践经验,毕业后往往无法胜任岗位工作,鉴于此,众多高校在物流管理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中都安排了毕业实习这一环节,即在本科生第七学期将学生送到用人单位进行为期三个月到六个月的实习过度,作为在校期间课程学习或学分修读的一部分,实习合格则取得相应学分。通过这一环节,使得学生掌握基本的工作技能,并结合专业理论学习开展毕业论文写作等环节,并进一步提升学生毕业就业时的竞争力。因此,众多高校都非常重视这一环节,但由于各高校实际情况的差异,在开展毕业实习时也各有不同,最后的成效也不尽相同。目前也有其他高校学者对这一相关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如文献分析了常见的实习模式,并就实习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改进对策,文献则用量化的方式建立了物流专业实习环节质量评价体系,采用FCE方法对物流专业实习效果进行评价,并通过分析评价结果提出了改进专业实习效果的几点建议。本文主要以笔者所在高校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以下简称民师院)为例,对本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在毕业实习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建议。 2 毕业实习生存现状 2.1 基本情况 民师院自2005年开始招收物流管理专科生,2009年学校获得升本资格并于2012年开始招收物流管理本科生,2016年迎来物流管理首届本科毕业生,2013年以后物流管理专科停止招生,因此本文仅针对物流管理本科毕业实习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说明。 民师院物流管理2012级共132名毕业生,在毕业实习前,学校统一为学生联系了三家需求量较大的用人单位,分别为顺丰速运(浙江嘉兴分部),敦豪供应链(DHL东莞站),全一快递(上海、北京、东莞、深圳等地),此外,还有学生自主实习(自行选择其他实习单位),或因考研暂缓毕业实习环节。经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132名学生的毕业实习去向安排情况为:顺丰26人,敦豪33人,全一30人,自主实习29人,考研暂缓实习14人。 2.2 实习内容及工作形式多样化 据现场参观及后续回访获取的资料显示,尽管各单位都与物流行业相关,但学生所从事的业务内容却存在较大差异。在顺丰实习的同学主要在各站点进行收派件,或在中转场进行大件包裹的搬运与装卸,工作强度相对较大。在DHL实习的同学主要在位于华为公司内部的仓库从事仓管员工作,少数同学从事船务、关务或是质量监控的文职工作。在全一实习的同学主要在各站点从事录单员、质控专员或是财务相关工作,而自主实习的同学则差异较大,有些在物流公司从事与上述单位基本相同性质的工作,也有少数同学从事着与物流行业关系不大的工作。 2.3 薪资待遇及劳动强度存在较大差别 根据各用人单位提供的实习薪资待遇显示,顺丰在实习期的基本工资约为1800元/月,无绩效或提成,食宿自理,这对于“双11”和“双12”等购物高峰期来说,工作强度的确是个不小的挑战,往往每天要工作十四五个小时,但是3个月实习期结束后继续留在顺丰的员工,可获得绩效奖励,每月可获得报酬为4000元左右,但劳动强度仍较大。DHL提供的实习待遇则为基本工资1700,按每天八小时制计算,加班工资为基本工资1.5倍,平均每天加班2-3小时,公司提供住宿,但伙食自理,实习生每月可到手工资在3500-4000左右。全一的实习待遇则为基本工资2500元/月,提供住宿,每月200元餐补,实习生每月可到手工资为3000左右,基本为每天八小时工作制,工作环境相比于另外两家单位稍优。而自主实习的同学,工作形式和薪资待遇则差别较大,在此不一一列举。 2.4 毕业实习与就业择业匹配情况 反馈结果显示,位于三家用人单位集体实习的同学,其工作性质与物流运输行业密切相关,在实习阶段对终端物流、仓储、运输等基本环节已较为熟悉,并基本掌握了一些物流设施设备和物流信息系统的使用。这对于将在校期间学习的理论知识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有积极意义。其中,一部分优秀的同学从事着船务、关务、财务、质控等类型的工作,这些工作虽不直属于物流管理,但是仍与物流行业关系密切,且工作内容和形式相对于物流基础行业更有难度,工作环境更好,从事此类工作会有更好的发展平台。 3 存在的问题分析 作为民师院物流管理首届本科毕业生,其毕业实习环节的实施无论是在学校组织层面,还是在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方面,亦或是学生自身层面都存在诸多问题。在进行实际调研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列举如下主要问题。 3.1 学校组织层面没有把握合适时机 物流行业由于与电商之间的紧密关系,使得部分公司的货运量存在较大的周期性波动,尤其是像顺丰这种以淘宝件为主要客户群的物流公司来说,时机尤为重要,如“双11”,“双12”等淘宝天猫促销大战时节,全民网购导致快递公司快件数量倍增,公司此时对实习生存在较大缺口,本校前往顺丰公司的学生于11月2日出发,3日到达,离“双11”高峰仅隔几天,加上培训,时间相对紧张。但是由于其他高校学生到达时间更早,因此,在工作岗位分配上,我校学生失去了先发优势,只能被动接受剩余的工作岗位,这也是导致后续部分同学离职的原因之一。 3.2 课程设置上实践教学严重匮乏 部分同学在单位实习时碰到的较大问题就是业务不熟练,缺乏操作技能,学习能力较差。一方面这与学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中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有关,没有购买足够的物流系统或设施设备供学生练习,导致学生进入工作岗位时难以适应环境。 3.3 学生心态扭曲且期望过高 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毕业实习是他们第一次尝试性的进入社会,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社会,感觉自己从环境上一步步“堕入深渊”,从小的成长环境,使他们面对这个现实社会时往往无所适从。对实习工作不满意,认为实习异常辛苦,对实习缺乏正确认知。事实上,产生这种心态,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缺乏社会历练经验,将学校学习作为社会实习的参照物进行对比,必然会觉得落差太大。但是他们由于经验的缺乏并没有将不同单位或工作进行横向对比,明白其实每个行业都各有艰辛的道理。此外,学生对实习环境和报酬的期望值普遍过高,当他们面临简陋的住宿环境、嘈杂的车间厂房和微薄的实习收入的时候,内心原始的期望与现实再次形成巨大落差。 3.4 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缺失 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实习岗位上,不管是何种工作性质,均对操作技能和基础能力有一定要求。在车间和仓库的岗位需要熟练掌握各类设施设备的运用,在办公室从事文职的岗位需要对计算机较为熟练,在DHL这样的外企工作的同学则需要英语达到较高的水平。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大多数同学在这些技能方面都很缺失,导致学生的能力与用人单位的期望不匹配。学校在培养学生时并不缺乏英语和计算机这些基础能力的培养,但是能够达到一定程度的学生并不多,这也成为部分同学在竞争实习岗位,甚至于日后正式择业时的瓶颈。以DHL为例,由于员工的正常流动,时不时会空出一些相对较好的岗位,企业往往会优先考虑具有一定学历水平的大学生来填补这些空缺岗位,此时英语就成为他们晋升的阻力亦或是动力,对计算机的熟练操作能力亦是如此。 4 提升对策与建议 为不断提高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水平和质量,更好地为其毕业就业与择业奠定基础,完善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 进一步优化专业知识教学模式 学生在校要注重两方面能力的培养,一是基础能力培养,包括计算机操作能力,英语口语和写作阅读能力,二是物流管理专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其中,前者可以通过适当的激励机制鼓励大家通过相关等级考试,如计算机一级二级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和口语考试等,虽然等级与能力不完全匹配,但是在相当程度上二者还是呈正相关的,提高学生的英语和计算机过级率,对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显著的积极效应。而对于后者,则需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加强技能训练,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比如在讲授供应链管理课程时,可结合相关的3D软件来为学生分配角色,参与模拟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了解基本运作流程,又比如在进行Flexsim物流仿真的教学过程中,可结合物流运筹学中的相关模型,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再将数学模型用仿真软件加以实现,观察仿真效果并不断改进系统,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性思维。 4.2 重视高年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心理疏导 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其就业与重点高校自是无法相比,因此往往借助于毕业实习环节让学生了解本专业就业形势,直接为毕业择业做铺垫。因此,任课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就应结合当下企业需求合理安排授课内容,注重培养企业所需要的技能,力争学一门会一门。辅导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也应多向学生解读当下就业形势,帮助学生对专业、职业、实习、择业有清晰认识,甚至有必要对某些同学进行心理疏导,避免因为对专业和职业的错误认知浪费宝贵大学时光,贻误就业时机。 4.3 深化加强校企合作机制以扩大选择面 学校应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一方面可以适时为企业提供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企业平台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做到共赢。通过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可以在传统的毕业实习基础上深化合作,邀请企业管理人员走进课堂为学生授课,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也可以让学生在实习期间,由公司为实习生安排更具针对性的课程,同样按照修学分的方式进行,纳入整个课程教学体系。此外,加强校企合作,增加合作企业数量,也可以让学生在选择毕业实习去向时有更多选择。 5 结束语 本文以笔者所在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为例,深入具体分析了学生在毕业实习环节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可为学校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完成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的战略方针做出应有贡献,也为同类院校优化实习环节组织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多样化研究 [摘 要]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高专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实践问题的重要环节。由于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思想上不够重视、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以及创新、进取意识薄弱等原因,使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单一,不能及时按计划完成,质量比较差。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结合实际工作岗位,以专业技能测试形式、以现代物流作业方案设计和实施形式、以实习报告形式等,完成毕业论文,创新毕业论文形式。 [关键词]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多样化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中重要的实践教学内容,是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综合运用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技能的重要手段,更是对学生将来工作的实践准备。 一、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现状 目前,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就是结合实际工作岗位完成毕业论文。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摸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的毕业论文在省级优秀毕业论文评比中取得过三等奖和优秀团队奖等较好成绩。但是目前依然存在很多学生的毕业论文是抄袭、拼凑完成的,个人观点比较少,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比较低。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的形式只有毕业论文一种,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而写论文的被动局面长期存在,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为此必须要加快毕业设计(论文)多样化的研究。 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存在问题 多年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深深的体会到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单一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形式就是毕业论文。在近几年毕业论文的写作中,提出了很多要求,如必须结合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的岗位来确定毕业论文题目,毕业论文不得直接从网下抄袭,不得直接拼凑,虽然对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新标准,但是毕业论文质量还不是特别的高。目前,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只有一种,就是完成毕业论文,这极大地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积极性。 (二)毕业设计(论文)不能及时按计划完成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往往安排在第5学期学生跟岗实习结束后至第6学期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这一段时间学生主要在企业实习,又要忙于找工作,压力特别大,自然很少将心思放在毕业设计(论文)上,根本不可能想办法创新毕业设计(论文)形式;由于压力大、工作忙,学生就不能按照计划及时完成写作任务,总是一拖再拖,最后只好在论文答辩前、中、后的几天内匆匆选题、匆匆完成论文。 (三)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比较差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往往安排在第5学期学生跟岗实习结束后至第6学期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在这期间学生忙于实习和找工作,无法有充足的时间考虑论文主题,往往随便确定主题,也无法有充足的时间安心完成毕业论文,只能在答辩前一周,甚至在答辩时匆匆上网下载资料,直接拼凑论文,根本不考虑论文主题是否合适,严重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三、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单一化根源分析 纵观近几年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具体情况,不难发现目前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完成中只有毕业论文一种形式。综合分析,这是有一定原因的。 (一)创新、进取意识薄弱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目前只有毕业论文一种形式,这主要原因就是指导老师和学生缺乏创新意识。指导老师由于教育教学、科研、班主任等工作,再加上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在全系专业中还是比较优秀的,有些老师就安于现状,缺乏创新和进取意识,所以很少考虑毕业设计(论文)形式改革。学生由于在企业实习,又要忙于找工作,根本无法花时间想法创新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只是安于现状,按老师的要求为毕业论文的完成准备资料,甚至有学生还无法按计划及时完成相关任务。 (二)思想上不够重视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单一,这是由于思想不够重视造成的。学生认为毕业设计(论文)虽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但是它与能否顺利毕业,能否顺利找到工作,没有多大的关系,所以学生降低了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不考虑毕业设计(论文)的多样性、时效性,也不考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指导老师认为毕业设计(论文)虽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认为其不同于课程教学,院系对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考核又不严格,所以很少考虑如何改进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甚至有些老师认为大专生没有必要做毕业设计(论文),做毕业设计(论文)纯粹是浪费时间,思想上不重视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只是安于现状,按老模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 (三)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一方面没有健全的制度约束、规范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也没有激励机制刺激学生改进毕业设计(论文)的形式,学生往往在跟岗实习后返校的两天内与老师进行交流,形成相关的论文思路,然后在如此漫长的4-5个月的时间内,就没有健全的制度约束、规范、激励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另一方面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缺乏科学、健全的考核制度,对老师的指导工作没有明确的考核要求、考核标准和激励制度,最终导致指导工作不规范,指导老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四、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多样化思考 (一)毕业论文形式 毕业论文是物流管理专业目前采用的最普遍的形式。对于物流管理专业中的专接本学生,由于其第5学期和第6学期没有参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在校的时间比较长,用来学习的时间也比较充足,与老师交流接触的机会也比较多,对于这部分学生可以选择毕业论文的形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这部分学生可以随时与老师沟通交流,一起形成写作思路,一起确定论文题目,一起罗列论文提纲,能及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初稿、二稿、三稿等,这样可以切实提升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二)专业技能测试形式 专业技能测试就是以物流专业的核心技能为基础,依据企业、行业、岗位的需要,由物流专业老师制定出一些具体的能够达到毕业设计(论文)培养要求的专业技能测试项目,由学生选取相应项目来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目前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在第三学年多数都在企业实习,用于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比较少,为此在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中,一部分专业技能比较娴熟的学生可采取专业技能测试的形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这部分学生的专业技能测试成绩就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 (三)现代物流作业方案设计和实施形式 现代物流企业方案设计和实施就是根据具体工作岗位的要求,结合江苏省的现代物流技能大赛,依靠学院的软件资源,可让学生根据给定的企业背景资料、货物、设施设备情况、作业成本等要求,制订作业方案;然后按照作业方案,在模拟仓储和运输环境中,完成现场完整的作业流程,以检验方案的可行性。一部分过去参加过现代物流技能大赛训练和参赛的学生,可采取现代物流作业方案设计和实施的形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这部分学生的作业方案和方案实施情况的具体成绩就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 (四)实习报告形式 实习报告就是学生结合实习的企业、岗位的具体情况,分析企业、职业岗位中存在的问题,剖析企业、职业岗位中存在问题的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想法,最终形成实习报告,以此作为毕业设计(论文)。一些经过一年实习,对企业、职业岗位比较熟悉的,又有想法和思考的学生,可以采取实习报告的形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实习报告的成绩就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高专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实践问题的重要环节。只要师生高度重视,不断创新,锐意改革,健全管理,规范指导,严格考核,定能使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更上一步。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关于物流管理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调查及思考 [摘要]随着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招生规模逐步扩大,通过开展就业评估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立足于对安徽省部分高校毕业生的调查结果,分析了岗位专业相关度、知识岗位支持度、就业地域聚集度三个供需契合测量指标的基本特征,并简要分析了形成原因。最后,探讨了改进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供需契合水平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物流管理;毕业生就业;就业调查 1前言 物流管理本科教育在最近十多年获得了长足发展,与本世纪初相比,招生高校总数增长了三十余倍,是工商管理学科中少见的“爆发式”扩张专业。安徽省高校早在2002年就开始布局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目前已有19所高校正式招生,培养规模大幅度提升,毕业生输出数量逐年增加。与此同时,有关教育方法单调、培养模式雷同、人才规格模糊的讨论日渐增多,支持创新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提议在物流教育界受到广泛关注[1],一些机构甚至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发出预警,因此开展毕业生就业调查以评估就业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自2012年开始,一直跟踪调查安徽省高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就业状况[2],通过网络调查、在线访谈和实地走访等方式,累积收集了数百位毕业生就业数据,涵盖安徽省数所高校。2015年笔者又陆续收集了两百多份毕业生样本,基于对这些受访样本的初步分析,可以发现当前安徽省物流管理本科生的就业形势总体良好,并未出现就业困难现象。然而,受到宏观经济形势及劳动力供给结构变化的影响,就业压力并未消除,其中供需错位现象仍然较为突出。在前期研究中,笔者曾提出要专门评估就业供需契合水平[3],但没有进一步讨论其评估视角。基于此,下文拟从就业岗位与物流专业的相关性(岗位专业相关度)、物流专业知识对就业岗位的支持水平(知识岗位支持度)、毕业生就业地域的分布特征(就业地域聚集度)三个方面,汇报毕业生调查结果,并给予简要述评。 2岗位专业相关度有待提升 调查显示,工作岗位与物流专业紧密相关的毕业生占比25%,一般相关的占比24%,不相关的占比50%左右,虽然高校毕业生的学习专业与就业岗位之间早已不是严格对应关系,但是近一半调查对象并未在物流岗位上谋求发展,这不免令人意外。两年前笔者做过的同类调查中,曾有接近2/3的毕业生报告自己的工作岗位与物流相关,如果不考虑调查方案自身因素,前后两份调查结果反映出物流管理毕业生的就业领域更加泛化,这与我们正在倡导的应用性人才培养愿景是不相符的。 此次调查中,仅有36%的受访毕业生希望跳槽到物流行业工作,这个比例说明毕业生的专业归属感不高,没有把专业视为职业规划的轴线。这个数据值得高校反思,在专业申报论证材料中,各校显然会对物流人才的社会需求抱有厚望,并试图为社会输送更多物流紧缺人才,然而现实情况是,留在物流领域的人和愿意进入物流领域的人都没有占到半壁江山,那么高校培养期望与毕业生的就业观之间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呢? 笔者在个案访谈时,也了解了部分毕业生的想法。首先,物流岗位层次低、形象差是毕业生的普遍性顾虑,体力劳务型的工作性质让毕业生望而却步,尤其是在女性群体中,毕业生普遍希望进入“办公室”从事白领工作,不愿意承受场站或配送中心的工作压力。其次,物流岗位起步薪酬不高,发展前景不大是毕业生的常见感受,与同学或朋友交流时,物流岗位的薪资水平有些差异。另外,也有毕业生认为,企业招聘岗位不适合本科生求职,不需要太多物流专业知识也可胜任,即找不到能够发挥他们相对优势的职业起点。上述原因表明,毕业生把专业岗位契合不佳归咎于岗位不匹配专业,而不是相反。 3知识岗位支持度不及预期 专业知识对工作岗位的支持度也是笔者感兴趣的调查问题,尽管接近半数受访对象从事物流相关工作,但是只有30%的毕业生认为所学专业知识促进了岗位工作,这说明毕业生所学与所用之间存在一定差距,笔者在调查中并未就此问题进一步探究成因,不过结合个案访谈,潜在原因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专业知识理论体系较为系统,而学生工作岗位仅为物流运作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尚不能将专业知识完整自如地运用到工作场景中。第二,专业知识有些陈旧教条,现实工作中不能循“书”而进,理论滞后于现实。第三,专业知识“过于”专业,实际工作场景中还没有达到相应管理水平,理论超前于现实。 笔者认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应该立足于应用场景,否则人才供需矛盾就无法避免。目前,包括安徽省在内,国内很多高校的物流人才培养规格都具有“大物流”“通才化”特点,这类毕业生最适宜在专业物流公司工作,对物流各环节都有介入能力,但是这类人才需求单位在全部招聘单位中占比并不多,传统制造业、流通业才是物流专业人才最大的服务对象,进而在毕业生中产生了知识“无用”和知识“难用”困惑。因此,合理设立人才培养规格,根据就业实际制定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才是破解知识岗位支持度的关键所在。[4] 4就业地域聚集度依旧显著 在受访毕业生中,大约有45%的毕业生选择在省内就业,江浙沪就业合计达到40%,该调查结果与两年前的数据基本一致,说明在家乡临近地区就业是省内毕业生首选方案,江浙沪则继续成为安徽大学生的重要备选地区。 对于省内聚集就业现象,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是乐见其成,因为省属高校的社会使命之一就是服务地方发展,物流专业人才在省内就业印证了当初设定的为地方物流业输出人才的设想,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正向促进关系得到验证。当然,地域聚集度的解读思路可能存在争议,安徽省内物流业发展水平落后于发达地区,毕业生留守安徽也有可能束缚其发挥专业优势,从而出现因为找不到合适物流岗位而转战其他行业的现象。因此,后期对地域聚集现象有必要开展更细致的调研和分析。 5提高物流管理毕业生供需契合水平的建议 实现人才培养供需契合是物流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议题,应当视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根本目的。基于笔者对高校物流专业教育的观察和体会,特提出如下几点想法供同行交流: 第一,物流管理本科层次可以设定面向特定就业场景的培养方案。当前社会中,物流人才梯队的学历结构无疑是以本科为主,初入职场的毕业生虽然缺乏经验,理论知识掌握水平或许参差不齐,但依旧是可塑之才。与专科的实务型定位不同,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空间宜在专业化方面有所区分。比如为电子商务企业、物流企业、制造企业等人才需求单位培养更加贴近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也将根据就业场景而变更。针对性的就业场景不仅能够增强毕业生的求职自信心,同时也能迎合用人单位召好才、召能才的心理诉求。[5] 第二,物流管理本科教育的招生规模应当适当控制。各校纷纷开设物流管理专业后,毕业生供给增长过快,与庞大的职业教育之间必然产生冲突。在用人市场,实务型岗位的主体地位不会动摇,本科生争抢专科生饭碗应属无奈之举,全社会对管理型物流人才的需求量不能支撑全国高校毕业生的输出洪流,因此必须对高校盲目招生行为及时干预,防止供需数量失衡继续加剧。笔者认为,对于那些没有找到培养特色的普通高校,物流管理本科招生规模至少可以缩减30%,而对于那些人才规格针对性强、企业支持力度大的招生学校,也可以根据就业形势适度追加招生名额。 第三,应当吸纳大中型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除了提供实训教学、实习场所、兼职师资等传统方式外,企业还可以参与的高校教育环节是教材修编,但这恰恰也是目前的薄弱之处。理论源自实践,教材与现实脱节损害了人才培养质量,但系统性的教材更新又是一项复杂工程,企业热情不高,无法通过高校力量单方面发起行动。要想推进合作修编教材,笔者认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必须负责牵头,邀请大型物流企业、电子商务企业等用人单位选派业务骨干参与编写组,并可通过国家级层面的物流教材改革项目立项资助。 第四,物流行业协会应当搭建毕业生供需平台。作为应用性专业,人才配置离不开行业协会的支持。目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是国内最大的物流行业协会,它在政企协调、科学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人才供需方面尚没有产生应有的影响力。笔者认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聚集了大中型物流企业,完全有条件为高校毕业生搭建连通需求方的专有招聘渠道。目前该协会虽然在官网开辟了招聘频道,但是并没有真正运转起来,绝大多数企业与求职者都不知晓这个网站频道,究其原因还是该协会没有投入足够资源,此种局面应当尽快改变。 6结论 本文结合前期开展的毕业生调查结果,讨论了安徽省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供需契合水平,分别从岗位专业相关度、知识岗位支持度、就业地域聚集度三个方面对样本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笔者认为,当前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规模增长迅猛,有必要对毕业生就业状况开展跟踪调查,从教育供给侧入手探索差异化培养模式,更好地推进人才供需契合水平。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提升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摘要】目前我国物流业发展已经逐渐成熟,但是相关的物流人才却一直紧缺,而与之相悖的确是我国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困难。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大潮中,如何提高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本文从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办法,用以提高就业竞争力。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 【关键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一、高职院校的特点 高职院校,是高等职业院校的简称,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类型,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使命。 高职院校特点具有以下特点:1、使学生具备必要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基础,熟练掌握主干技术,侧重实际应用。2、侧重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人沟通、合作共事的能力。4、重视实务知识的学习,强化职业技能的训练。 在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下,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也要与时俱进,致力于培养对企业有贡献,对社会有责任的综合性人才。 二、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 物流管理专业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较高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基础技能,具有在掌握工科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熟悉法规,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信息系统的手段、方法,具备物流管理、规划、设计等较强实务运作能力,成为高级现代物流管理人才。 三、物流管理专业就业现状 现在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普遍存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与企业对接难。物流企业在业务的迅速扩张中急于招聘物流人才,大批高职物流毕业生也急于想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但在人才市场上双方真正对彼此都中意的却很少,物流企业抱怨物流专业的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实战和实操能力差、专业优势不明显而且眼高手低、不能吃苦,而毕业生却报怨物流企业条件艰苦、工资待遇低、学无用武之地。 二是就业过程难。一些物流毕业生从11月就开始“转战南北”寻找合适的工作机会,有时被经验的门槛拦在门外;从不放过的校园内外大小招聘会往往只是得到一句“等面试通知”的礼貌性拒绝;平时在网上搜信息、投简历的结果基本上是应者寥寥;女毕业生往往还会遇到“只限男生”的性别歧视。由于屡屡“碰壁”,一些物流毕业生自嘲地称自己为“拒无霸”。 三是转变预期难。原以为毕业能迅速找到令人艳羡的好工作,享受高工资、高就业率的“双高”待遇,对未来和工作充满了憧憬。没想到现实如此残酷,竞争如此激烈、企业如此挑剔、工作条件如此艰苦、薪水如此可怜。现实和入学时的理想相差太大了,于是很多学生便打退堂鼓,抱怨声不断。 四、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对策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人才教育存在供需不平衡,理论与实践脱节,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踏实的理论基础。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样才能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切实提现高职院校“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方针,努力推进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有特色的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教育通过市场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让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要充分发挥统筹作用,建立起由政府各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推动政府层面支持和引导高职校企合作。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是高职校企合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完善企业支持高职发展的激励政策、建立政校企行联动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等措施来推进高职校企合作。二是高职院校要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在形成共识、利益互补的基础上,确定专项经费来源建立专门的合作组织,形成固定的联系渠道,切实推进产学研合作,保证校企合作的可持续性并不断深入。三是物流专业要在方向设置与调整、专业建设、技术研发等方面充分发挥企业和用人单位的作用,让企业管理人员深度、全程参与,为学生和企业的未来发展一起进步。 2、课程理论教育要结合实际,与企业接轨。这个方案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学生入学后,要通过班会、师生交流会或专业认知课程,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整体介绍和就业形势分析。二是在学生在校期间,经常开展由物流企业人事经理主讲的“物流企业的人才需求”等一系列讲座,鼓励学生按照企业需求发展自己,完善技能和理论知识;三是对业界认同的课程标准广泛宣传,让学生知道物流的知识体系、工作岗位分布和岗位特点、岗位要求,让学生对工作有整体的认识。 3、结合区域物流资源,探索有特色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高职物流专业建设要符合区域物流的发展需求,走特色发展的道路,才能开辟新的天地,从而有效缓解就业难的问题,区域性要求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地方特色,以区域物流发展为首要标准,培养出企业认可的合格物流人才。因此,每个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首先是为区域物流发展培养人才,这也就决定了每个地方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除了要抓住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这一重点。实验、实训、实习的三个关键环节外,还需要适合区域需要,具有区域特色。引导学生参与区域物流课题的研究式学习方式,让高职学生通过参加由教师承担的科研与科技服务等活动提高自身的实际技能。 4、加快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形成有特色的过程管理。 专业建设方面,已经有的成功的专业设置理念、课程建设方法和经验、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和教材的经验、富有成效的物流专业教学方法和手段要由教育部、教指委联手推广,切实提高教学管理,培养新的教学理念,探索、总结出一套切实提高实训、毕业实习等关键实践教学环节质量的监控方法,保证实训课程和能力训练的有效性;积极探索符合校企合作模式要求的弹性学制,引入企业和独立第三方开展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摘 要]在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培养过程中,由于教学资源、时间和周期的原因,毕业设计往往达不到较好的效果,学生也没有认识到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重要性。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分析,提出了阶段性答辩的毕业论文评价制度,并制定了论文评价的指标体系。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加强毕业设计过程中质量控制的科学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1 引 言 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由于就业率作为高等院校的重要评价指标,高校多把注意力集中在就业上,学者的研究也多是以企业需求为主进行教学体系研究。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在校期间持续时间最长的动态教学过程,是总结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探究、研究和发现的最重要的表现方式。但本科毕业论文制度的建立和运作问题近年来呈现出“两极化”的认知态势,国家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和一些专家学者的质疑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根本原因就在于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下滑。 从形式上讲,国外的很多大学在本科阶段没有毕业论文,也没有毕业论文答辩,但这不代表对学术论文没有要求。实际上,国外的许多大学,每一门课都要写许多小论文,每门课程的成绩往往是由多个小论文成绩组成,从某种意义上讲,课程的学习过程就是研究与写作学术论文能力的训练过程。需要写毕业论文的国家也会给予足够的教学延伸、时间、政策等方面的支撑,澳大利亚的大学将学术研究与写作纳入课程体系,日本留给大学生一年的时间专门用来写论文,德国的论文答辩只有一次机会。国内有相当数量的学者在研究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原因以及提升措施,归纳影响论文质量的原因主要有学生的不重视、缺乏写作时间、师资不足以及教学管理方面的不完善等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提高论文的方法和措施,如加强过程监管、增加指导经费、增加撰写时间、改革评定方法、改革教学模式等。但针对物流管理专业,特别是广西的物流管理专业进行的论文质量研究还很少见。加强对本科毕业论文的管理,从而形成一套强而有效的管理制度,已经成为各高校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sup [1] /sup 。 我国还没有形成以物流科技创新型和知识型物流人才为核心的物流教育目标体系,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深入发展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地位的提升,广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物流通道和交通枢纽作用越发突出,广西政府在近年来对公路、铁路、港口、机场以及物流园区等物流硬件设施建设上不断加大投资,物流业的规模也随着传统物流企业的壮大、新兴专业物流企业的发展以及物流企业装备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而不断扩大,但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制约是在物流业硬件提升的同时也急需解决物流人才方面的软件配备。在广西物流产业飞速发展的形式下,从物流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入手,构建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广西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评价体系的建立 本文通过对2010级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开题答辩、论文写作以及论文答辩过程的调查分析,总结出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五个方面。 第一,学生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即使进行第二次答辩也肯定会通过。这样导致了学生在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没有认真地去完成,极少数学生到了论文提交时才着手去做,从而严重降低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第二,由于物流业在国内的发展时间短暂,许多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只是从其他专业中转化过来,缺乏足够的物流活动实践经验。造成了在选题过程中为了向物流方面靠而牵强地将相关理论生搬硬套。因此导致论文选题狭窄,过于追求论文的创新点以及追求论文的层次,而没有考虑论文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以及与自身能力相结合,导致最终脱离实际。选题应结合学生兴趣与特长、体现专业特色、难度适宜和选题可与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 sup [2] /sup 。 第三,时间不够,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不能等同于某一门课程或传统意义上的某一个教学环节,而应视为一个必须谨慎规划的、长期的、动态的教学过程。但实际情况是,毕业论文的撰写时间与求职、备考研究生等学生认为更为重要的事是冲突的。造成了真正用到毕业论文的时间很少。 第四,学生与导师之间的交流也是比较重要的部分,很多学生在做毕业论文期间与导师没有任何交流,最终的方向也可能与之前的方向相差较大,论文的质量在撰写期间没有控制。导师指导风格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是有一定影响的。 第五,评阅者给出的评价和导师给出的评价是基本一致的,在论文质量特别是跟研究方法方面评阅者往往会给出比导师低的分数。 本科毕业论文的实施包括三个关键环节,即选题阶段、实验阶段和论文撰写阶段。因此建立的指标体系需要在这三个阶段的不同时期,通过阶段性小组答辩的形式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的成绩对学生的毕业设计状态进行追踪,通过成绩的反馈及时调整学生的工作状态,从而使毕业设计的质量最终得到整体性的提高。 为了评估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结合前文的分析,本研究设计了毕业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为重视度、选题质量(难度)、论文工作量、互动性、导师评价成绩、答辩成绩。其中选题质量这一指标是为了改善物流管理专业论文选题与实际的偏差而提出的,与专业结合越紧密则分数越高;互动性指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交流越多、效果越好则互动性的得分也越高;导师评价成绩为该轮答辩中,导师对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评价;答辩成绩为答辩小组在该轮答辩中给出的学生答辩分数。各准则层和指标的重要性由参与教授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老师共同制定。而制定的原则是从教师以往教学、指导毕业设计中的经验中总结。 3 评价指标体系的实现 对于学生每次论文阶段性答辩成绩的评价,考虑使用专家调查法进行评判,通过反复汇总不同教师的意见,得到六项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1,0.1,0.1,0.2,0.3,0.2]。将该权重转为直接的表格,便于在阶段性答辩中进行统计和打分,表格所占的分值如表1所示: 从成绩结果来看,学生A的总分在三轮之后有所提高,从原来的平均分之下提高到了平均之上,说明提高了重视程度以及导师的指导力度。学生B的总分在第二轮答辩中有所下降,从分值来看,是与导师的互动性降低了,实际原因是该生在第一轮与第二轮答辩周期中忙于找工作,因此减少了论文工作的投入,在第三轮答辩中又恢复到了正常的毕业设计中了,所以总分又提高了。学生C的总分一直低于平均,从分值来看该生对于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比较低,工作量也不够,需要在后面的阶段加强进行管理。 由于采用的是多轮答辩进行评价,因此对于学生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质量跟踪是有积极意义的,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并找出原因,同时这种评价方法也能够对比出不同素质的学生对于毕业设计的表现,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能较为准确地得到学生的毕业设计效果,有利于后续的研究。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河北省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探讨 [提要] 本文以河北省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物流行业发展环境的基础上,探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物流;高职;就业 一、分析河北省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意义 作为21世纪朝阳产业的物流业,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正在被给予越来越高的关注度。物流业的发展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言而喻:物流业的发展不仅有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的运行质量,而且有助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最终提升市场经济竞争力。河北省在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河北省“十二五”期间及未来一个时期的重大战略选择,同时伴随环渤海经济圈的不断深入发展,河北省迎来了物流业发展的大好时期。与此同时,伴随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为我国劳动力市场输送了大批的高学历劳动力的同时,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河北省物流业的大发展能够很好地缓解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同时据统计发现,物流人才的保障体系建设并不完善,由此导致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因此,无论从宏观环境还是微观环境分析来看,当前探讨和研究河北省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河北省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物流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产业,同时它又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在运输、储存、包装、流通加工、搬运装卸等物流所包含的每一个功能环节中,都需要大量的人员去操作。在物流从业人员中,75%~85%的人员是在从事操作岗位的工作。所以,在当前物流业大发展的背景下,急需大量的物流专业人才投入到各个物流岗位中去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而根据具体岗位的不同,物流企业对于基层岗位员工的基本素质就有特殊的要求,比如“工作认真肯干、吃苦耐劳”,具有协作精神和一定的责任感等。反观当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来看,由于自身在专业选择时可能存在着从众心理而导致对物流管理专业本身缺乏足够的兴趣。同时,当代大学生就业理念也在逐步发生变化,浮躁的心理因素导致他们对自身的定位过高,并不愿意从基层做起,做不到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由此导致他们缺乏从事物流的基本素质,那么在就业过程中就会出现宁愿不工作也不会委曲求全的现象。这样就导致了一方面企业需要大量的物流从业人员的“用工荒”,而另一方面则是大量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的“就业难”结构性矛盾的出现。 (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物流人才可以有研究型物流人才、物流管理型人才、物流运营管理型人才、物流作业一线操作人员等层次。作为高职院校应主要定位于物流一线操作人才的培养。而现实却是相当一部分院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动因是“物流热”,为了提高招生量而盲目开设物流管理专业,导致专业设置存在盲目性,忽视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而在制订教学计划时专业定向不准确,课程设置不合理,造成人才培养方向不明确。同时,物流教育师资力量极其匮乏,且缺乏必备的实践操作技能,只注重学生书本知识的培养,忽视实践教学,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不足。除此之外,对于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职业道德素质培养、正确的就业理念培养也严重缺失。因此,整体上来说,高职院校对物流人才培养本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造成了就业问题的突出。 三、河北省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基本思路分析 (一)以就业为导向,优化和调整物流管理专业结构。作为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从专业结构的构建来看,首先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构建完整、合理的物流管理专业结构。由于物流学是一门集管理学、经济学、工学和理学等学科相互交叉的学科,因此高职院校在构建学科体系时,可依据企业需要,综合学校实情发挥其比较优势,进行合理构建。通过优化专业结构,使之最终能够培养出有实际工作能力和丰富操作经验,并懂得和运用一定管理知识的人才,这样的高职毕业生就可以凭着他们过硬的技术、明确的目标定位、良好的适应能力,适应企业人才需求。同时,由于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很快,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教材的选取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选用教材时,一要重实践,二要重时效。再者,就是对专业教师整体素质和水平的提高,通过加强教师培训,深入企业一线顶岗实践以及聘请企业一线的物流专家对教师进行指导也是很有必要的。 (二)以提高应用能力为出发点,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实用型、技能型人才。而物流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而在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建设一批关系密切、技术先进、数量足够的实训基地,满足学生技能培养的同时,还可以提升教师的基本业务素质。让学生在感性的实践体验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激发创造性思维;让教师在实践中完成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实践到理论的升华,为培养创新型物流人才提供双师型人才储备。模式的选择上,可以采用共建“生产实训”中心,校企双方互聘教师,“订单式”培养、企业员工培训等多种形式来完成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三)企业与校园文化进行融合,加强和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在学生学习期间,充分感受大学文化熏陶的同时,也要将企业文化进行很好的灌输。通过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相互渗透,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同时,也要经常创造机会让学生到企业中去见习、参观,让他们充分认识物流行业的现实,注重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敬业爱岗的精神和高度负责、遵纪守法的意识。要求学生具备敬业爱岗的良好职业道德、合作精神与团队精神。以此培养学生包括责任心、自信心、独立性、合作性等在内的人格特质和人格操守,形成有利于物流人才创新的“土壤”和“气候”。这样,在学生毕业就业时,在满足基本技能操作的基础上,可以形成良好的就业理念,符合企业所需的员工特质,对于解决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有着积极的作用。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摘要】本文就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法,为顺利就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高专 物流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 问题 解决方法 1 高职高专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面临的问题 1.1高职高专院校自身问题导致学生实践能力欠缺 (1)高职高专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思路指导思想有些模糊 职业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来适应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但是据调查相当一部分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以学科教育为主,忽视高职高专专业自身的发展规律,把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办成了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压缩型,过分重视学生的学历教育和理论体系的完整性,没有针对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针对物流管理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技能来进行专业建设和专业开发,大多数是跟着感觉走,存在较大的盲目性。 (2)高职高专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置不太合理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置不太合理,现在我国有许多高职高专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设置上有同质化的趋向,失去了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的办学目的和特色,这样会给学生造成迷惑和误区,分不清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从而导致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在本专业职业岗位应具备的能力、素质与知识结构的要求上得不到满足。 1.2物流相关企业对物流应届毕业生的要求过高 “物流企业缺才不缺人,真正懂物流的实战性人才太少,毕业生难以很快达到实战要求。”。所以,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在大学学习的几年中掌握的基本都是理论知识,而实践性的工作经历缺乏。这样,在实际工作当中一旦遇到的种种问题,就业后就显得无所适从。 1.3学生就业选择与自身定位问题 首先,作为一名大学生,在面临就业的时候,对自我的认识非常模糊,如是否学有专长,知识和能力结构能否达到技术人才的评判标准,能否符合社会需求等等这些问题,很多大学毕业生以为读完大学便可以高枕无忧的开始自己的朝九晚五的白领生活。但是个人就业意愿和社会意愿存在差异。我国的基层和中西部地区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而大学生能否重视这些就业机会。现今的企业更看中就业者的实际工作经验,但是这往往是当今大学生缺失的重要一项。 其次,就业不只是看大学的程度,更重要是个人素质。许多大学生觉得自己上过大学,就应该做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工作,而不愿意去从事一些基层工作,而且大学生喜欢“孔雀东南飞”,独独钟情于北京、上海、广东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所谓“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小地方一套房”,这种现象加剧了区域性人才供需矛盾,导致东部地区人力供给相对过剩;而广大中西部却人才缺乏。这就使得学生在就业选择和定位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 2 解决方法 2.1学校层面 (1)建立科学的物流学科体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首先,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应充分进行社会调研、论证,明确专业的培养目标,科学设置课程体系,不应有求大求全的思想作祟,否则样样不精,学生什么也学不到,什么都略知,什么都不熟知。为适应市场要求,高校专业设置应包括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的大专、本科、硕士和博士多个层次,不同层次的人才需要不同的培养方法。其次,课程体系设置应充分体现各校学生就业时不同的环境区域定位。譬如高职高专院校作为地方性城市主办的高等院校,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区域优势。因此,高职高专院校的物流专业教育应该有着很明确的“服务于当地、就业在当地”的市场定向,避免都涌入某一个领域。最后,是修改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方式。原有的大纲中没有实践技能课程的目标、内容与要求,而且教学方法还是沿用旧有的课堂讲授。这对于实践性很强的,尤其是高职高专类物流专业的学生,就更难以适应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特点。 (2)强调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 一是多方调研其他同类院校软件配套情况,可以购置一系列实习模拟软件进行各门相关课程的实训,如物流中心模拟经营实训、配送优化计算管理实训、报关模拟专业实训、物流大赛模拟实训、国际货运实训专业实训、第三方物流实训、物流管理综合实训等等。这些实训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所学课程的理解。 二是依托周边地区或省级实践示范基地。高职高专实训基地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初步实现了资源共享,发挥为地区培养培训紧缺技能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对物流专业毕业生的作用也是十分可观的。 2.2应届毕业生自身层面 择业观也是影响学生就业顺利的一个决定因素。当前很多大学生是独生子女,受家庭教育和自身阅历的浅显,在择业观念上有一定的攀高性和盲目性。片面地从自身出发“我想干什么”,而没有扪心自问“我能干什么”,总是着眼于薪资、福利等物质条件,而忽视自己的实际能力和市场需求,因而在求职时总是觉得不顺心和力不从心,存在这样那样的障碍。因此,解决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问题,就需要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把未来的职业理想与现实的就业定位结合起来。如果总是以那种“非高薪企业不去,非国家大企业不进,非发达城市不考虑”的就业心态,恐怕在现实中往往会碰壁。在大学生数额越来越多的今天,在每年还有那么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大环境下。若还把自己当作“天之骄子”,毕业就坐办公室享清福的心态,那么就业难就不言而喻。要积极平和心态,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思想。同时对自己人生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及早做好准备,增强就业和创业能力。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存在问题及对策 1.研究背景 毕业论文作为高职高专学生毕业前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能够起到检验学生对本专业综合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体现的是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毕业论文也是学生获得毕业证的依据。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有效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专业素养,从而更好的服务社会。本文作者结合所任教的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求能对以后的教学起到改进作用,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 2.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学生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首先面临的是认识方面的问题,很多学生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缺少严谨的态度,认为论文写作就是完成学校布置给的任务而已,没有意识到毕业论文是对3年来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更没有意识到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提高自己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身认识方面有偏差,因而写作的积极性不高,加之毕业论文的写作需要在校外实习的过程中完成,平时忙于实习工作,部分学生甚至将毕业论文的写作看成了一种负担,消极应对,等到临近五月份的毕业论文答辩,才匆忙的东拼西凑赶时间写论文。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严重影响着所撰写的论文的质量。 2.2论文选题空泛,逻辑结构混乱 学生在论文选题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选题较为空泛。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高职高专院校,对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方面的要求是结合自身所实习的企业的情况,有针对性的找出企业的问题,并给出自己的建议和对策。换言之,学校对学生论文的要求是紧密联系所实习的企业,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为所实习的企业解决问题。而学生在选题方面经常出现“我国”以及“某某企业集团存在问题分析”等字样,选题过于空泛,没有落实在某个具体的点上,部分学生所实习的单位是集团公司旗下的子公司,并未从子公司着手,而是从集团公司的角度来着手写作,这种选题远远超出了专科学生的能力范围,导致写出的论文空泛没有具体的实例支撑。 另外,在论文的逻辑结构方面构架较为混乱。通常论文的写作是先提出问题,接着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1]。部分学生的论文写作没有遵循这个思路,论文逻辑架构混乱,例如在分析某个问题的时候,对问题的分析浅尝辄止,分析不到位,重点落在了表述解决问题的对策上,使得解决问题的对策部分没有内容可写,又重复了前面分析问题部分的内容。逻辑结构混乱。 2.3论文格式安排不当 学生在毕业论文的格式方面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概况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表现在图表方面。对于文章中的出现的图和表均要有正确的标识,图标一般出现在所绘制的图的正下方。可用“图1-1 XXX”或“图1 XXX”等字样表示,学生往往有图但是无图标,另外虽然有图标,但是只标出了“图1-1”或“图1”等字样,没有将图的内容标识出来;对于表也存在着表的表头标识不恰当的问题,表的表头一般放在表的正上方,用“表1-1 XXX”或“表1 XXX”等字样来表示,学生大都缺少表头或是表头不全。除过图和表的标识问题,图和表的绘制也不够美观,跟周围的文字极不协调,缺少美感。 其次表现在论文排版方面,学生毕业论文排版中存在着字体不统一,段落间距不统一,字符缩进不统一,字符底纹不统一等问题,另外错别字也是频频出现。这些问题反映出了学生对word软件的操作应用能力不够熟悉,同时也反映了学生在论文的排版方面投入的精力不多,做的不够细致。 再次表现在论文的参考文献的格式标识方面,每种类型的参考文献都有特定的英文字母来标识,例如书籍专著类用M标识,期刊文献用J标识,学位论文用D标识等,学生往往将不同类型的参考文献的标识混淆,导致标注错误。另外在参考文献的排列方面,一般先是作者名称,接着是专著名称或者文章名称,再下来分别是出版社以及出版日期等。例如“[1]董向红,汪丽.第三方物流[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学生由于疏忽不熟悉此排序,导致排序出错。 2.4论文措辞用语不当 毕业论文的人称必须用第三人称表述,不能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表述[2]。而学生在论文中经常会出现诸如“我们公司”或者“我们的产品”等字样,不符合论文的人称规范,同时多数没有按照学术论文的规范进行遣词造句,而是口语化、网络用语以及感叹句或疑问句频出,例如某同学在描述仓储管理方面的问题时,出现了“一大群老鼠在仓库里流窜”等口语化字样。以上都是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常出现的不当之处。 3.解决问题的对策 针对以上提到的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加以解决。 3.1在平时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加强论文的写作训练 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一般在每学期都安排有时间跨度不等的实践实训教学。在实践实训任务结束后,教师可以恰当的安排给学生一篇小论文的作业,要求学生将实践实训中的所得撰写成小论文,并计入实训总成绩中。经过平时的多次的小论文的撰写以及老师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为将来的大三毕业论文做好铺垫。 3.2开设针对毕业论文写作的专门的课程或讲座 多数高职高专院校针对即将离开学校去企业实习的大三学生仅进行一次实习动员,其中顺带的介绍下毕业论文写作的大概要求,而不是专门开设课程或讲座对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的指导。致使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面临诸多问题。学校可以考虑针对即将毕业的大三学生开设关于毕业论文的写作指导课程或是讲座,对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性以及论文的格式要求、论文的遣词造句直至排版设计等进行详细的指导和介绍,以此帮助学生提高毕业论文的写作能力。 3.3加强论文写作的过程管理和考核 在毕业论文的指导和写作中,学院应对论文指导老师和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对论文各阶段的进展情况进行检查。例如在论文的准备阶段,先是确定论文的选题和方向,进而完成开题报告的撰写,对学生上交的开题报告以及指导老师的指导记录应进行全检或抽检,并做记录。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指导老师的指导记录以及学生论文的进展同样的要上交材料,这样可以有效的监督,虽然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有此措施,但大都流于形式,执行不到位。常见的情况是在(下转第180页)(上接第175页)答辩之前仍有部分学生论文只写了一小部分甚至未开始写作,匆忙的从网络上复制他人的论文成果粘贴到自己的论文中。所以加强监督和管理力度,从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平时不写作,临时突击论文的情况发生[3]。 在最后的论文答辩环节,学校应要求学生上交第三方的论文相似度检测报告,这样可以杜绝论文随意抄袭现象。另外在答辩的过程中,答辩组的老师要严格把关,给出论文的答辩成绩。对于答辩不合格的学生,要求其对论文进行修改直至合格然后才可安排其进行二次答辩。 4.小结 高等院校学生的毕业论文反应的是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隶属于高等院校的高职高专院校当然也不例外。本文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在毕业论文撰写中存在的问题从对毕业论文重要性认识不足;论文选题空泛、逻辑结构混乱;论文格式安排不当以及论文措辞用语不当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并且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期望能帮助学生提高毕业论文写作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得学生能学以致用,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质量是检验学生专业综合能力、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文章通过分析和总结在指导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本科论文写作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过程管理为主的对策,以提升论文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问题;对策 本科毕业论文作为学生毕业前最后一个教学环节,能够检验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理论、基本技能、独立完成工作,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学生取得毕业和学位资格的重要依据。毕业论文的水平反映了学生本科四年学习的基本情况,也展示了学校教学水平高低。毕业论文指导过程应该起到引导学生和提高水平的作用。物流管理专业在管理类专业中属于新兴专业,毕业论文对学生的应用能力要求更高。笔者结合在历届毕业论文教学指导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对如何提高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质量进行探讨。 1 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1.1 认识偏差问题。学生对毕业论文的认识高度很大程度决定了最终毕业论文的水平高低。大四学生面临就业、实习、考研等问题,部分学生认为毕业论文没有实际用途,不愿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写论文。大多用人单位只关注毕业生平时学习成绩而忽视了毕业论文,使学生产生功利心而忽视毕业论文。认识不足就会导致学生态度上应付,以至于抄袭、等非常严重的问题发生。所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调整论文写作动机是首要任务。 1.2 文献综述问题。不少学生的文献检索的能力比较欠缺,没有充分阅读相关文献,对题目的理解就容易出现偏差。文献阅读和综述应该放在开题报告前,做好了充分的调研和阅读,才可能对论文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有充分认识。 1.3 选题空泛的问题。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应该符合本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应该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或者理论价值,要有一定的可行性。综合考虑学生的专业兴趣、能力因素,结合实习经历等各种因素,找到合适的备选题目,再和指导老师斟酌确定具体的题目。最常见的问题是题目太大,泛泛而谈,应该提倡“小题大做”,要求初步调研之后再确定具体选题。 1.4 格式规范问题。格式问题在学生毕业论文中非常常见,一方面因为认识上不够,没有重视格式规范;另一方面是Word软件编辑能力不足,不能排版出要求的格式,即使提供了规范的论文模板也会出现各种细节问题。 1.5 逻辑结构问题。毕业论文逻辑结构混乱是很普遍的现象,需要反复指导修改。论文逻辑上一般是先分析说明问题,再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最后验证结论。如某同学论文题目是“泉州果蔬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若干问题研究”,在绪论部分要对这个题目的研究背景、意义以及果蔬农产品冷链的基本概念界定清楚,之后的正文应该首先对泉州市农产品在冷链物流这一方面存在哪些问题要进行分析。其中的具体数据从哪里获取,通过怎样的调研分析可以跟踪具体水果、蔬菜的各物流环节,从而了解整个冷链过程,能够用流程图等图表工具表述清楚,从成本、服务等角度来分析问题所在。再针对性提出对策,包括对政府的建议,对企业的建议,对运输、仓储、配送、销售各个环节的建议。最后分析这些对策、建议的可行性、有效性,通过物流企业的实践反馈,或者零售商的实施反馈情况来验证。如前面分析过程建立模型,可以用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对比验证。 指导老师在开题报告中应该把关,确定学生论文的目录结构,章节内容安排是否合理,因果先后顺序要清楚,三级标题层次分明。 1.6 文法问题。一方面是语文基础的问题,遣词造句的能力不足,需要平时的强化训练;另一方面是对科技论文的基本规范不够,即使语文基础较好的同学也会犯很多错误。如论文通篇都必须且只用第三人称表述,句式语气必须是陈述句,要避免第一人称,避免感叹句、疑问句,避免口语化的词句,避免网络用语,这是论文的基本要求,但在历次毕业论文指导中都是最容易犯的错误,可谓“屡教不改”。 2 主要对策 2.1 加强对学生引导。对于要考研的学生,可以鼓励参与到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中,挖掘培养其科研能力,提前进入学术研究的状态。对于就业实习的学生,可以鼓励就实习企业的具体物流问题开展调研,进行调研型论文写作。严格要求和引导激励学生同样重要。 2.2 针对性开设科技论文写作的课程。包括科技文献的检索和阅读能力培养、管理研究方法论、科技论文的结构文法、文献综述等内容,针对即将写毕业论文的学生开设。也可以专题讲座的方式分阶段进行。对于论文指导过程中的共性问题,编写FAQ①小册供学生查阅。 2.3 对论文选题的优化。物流管理教研室结合历届毕业论文情况,建立毕业论文选题库,并对应擅长该题目的指导老师以便学生选择,论文选题库每年更新一次,保证选题的时效性。学生有初步选题意向后与指导老师沟通,查阅相关文献,确定选题范围,并撰写调研计划和开题报告,指导老师把关,同意具体的选题再继续调研和论文写作。 2.4 格式与文法问题的检查。对于格式、文法等琐碎问题,比较耗费指导老师的精力,尽量采取集中指导的办法,在指导教师时间精力有限情况下,让同一小组学生相互之间阅读检查,可以最大限度检查出他人的论文错误,也能提醒到自身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而指导教师可以进行阶段性的总体指导,关注结构逻辑问题,避免精力分散。 2.5 实践教学贯穿于专业培养计划始终。要培养应用型物流人才,满足社会企业需要,不可能完全依靠最后毕业论文能够达到目标,需要在大学四年培养计划中就加强学生的实践调研能力,充分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每学年的实践周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结合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省市相关科研项目对学生进行导师制培养,毕业论文水平的提高会“水到渠成”。 2.6 加强毕业论文考核和过程管理。毕业论文作为最后一个“把关”环节,学校院系应该对指导教师和学生都要提出最高要求,加强考核和奖励,严格执行和提高反抄袭的技术手段。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对毕业论文的要求在学校要求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制定和完善了相关制度规范,整个毕业论文环节大致分5个阶段,如图1所示。 (1)准备阶段:学习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对学生进行专题指导,选择论文大方向和指导老师。 (2)开题阶段:选择具体论文题目,进行相关文献综述,论文思路,撰写论文开题报告。 (3)实习调研阶段:按开题报告中的计划,进行相应的调研和实习,撰写调研报告。 (4)论文写作阶段:要求多轮修改,严格把关,导师给出论文定稿分数和过程分数;除提交正式论文,还要求提交第三方的论文相似度检测报告,杜绝论文抄袭现象。 (5)论文答辩阶段:答辩组老师最后把关,给出答辩成绩,并核算最后总成绩。 3 结 论 总之,要不断提高毕业论文水平,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努力,在制度、时间、资源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标准化和过程管理是关键,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从准备阶段到开题、调研、写作以及答辩评分环节的各个细节,形成标准化文档以加强引导和管理。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基于物流管理专业“1+0.5+1+0.5”人才培养模式的毕业论文指导问题探究 摘要 本文从工学结合改革不断推进为背景,分析了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指导在新工学结合模式下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强化入学教育、加强毕业论文写作方法指导等改进建议。 关键词 毕业论文指导 物流管理 工学结合 0 引言 高职毕业论文是对学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的一次综合检验,是对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技能开展科学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的一次全面考核。所以,做好高职毕业论文工作尤为重要。 “工学结合”是世界高等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是高技能人才教育培养重要的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院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对2007级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开始实行“2+1”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2+1”的“工学结合模式”,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个学年,进入专业相应对口的企业和单位参加生产实践,从而实现“工”和“学”的轮换。之后又根据专业特点对2010级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开始实行“1+0.5+1+0.5” 的“四段递进、学训交互”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缩短了学生的在校时间,增加去企业锻炼的时间,使学生在已经具备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及一定的操作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去企业顶岗实习工作,提高适应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有效和更好地完成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而这种缩短在校时间的培养模式却给高职毕业论文的管理和考评带来了很多问题。 1 毕业论文指导存在的问题 (1)毕业论文指导不充分。在工学结合的大背景下,缩短了学生的在校时间。无论是“2+1”还是“1+0.5+1+0.5”的工学结合模式都出现了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时间与顶岗实习时间相重合的问题。而学生的实习单位分布范围比较广,而且学生的分布也非常分散,使得指导老师与学生很难有机会面对面地指导交流,师生互动少,教师催要论文繁琐,甚至出现了在学生答辩前指导教师才看到学生论文的情况,这直接导致了毕业论文指导难的问题。另外,虽然有一系列的毕业论文指导管理办法,但是由于学生分散,教师教务繁忙等客观因素,使得很多考评办法也流于形式。 (2)论文指导教师数量不足。物流管理教研室所属的专任专业教师人数较少,但每年都要承担90名左右的同学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人均指导学生达到了15人左右。在承担正常教学管理工作之外,还要负责这么多学生的论文指导,也影响了论文指导的效果。 (3)教师年轻化,实践经验不足。物流管理教研室的专业教师主要是年轻教师,虽然都是研究生学历,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素养,但是普遍缺少企业一线工作实践经验。高职毕业论文跟普通高校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相比,又有它的特殊性。高等职业教育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的道路,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因此,高职毕业论文更要突出它的实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等特点。目前物流管理专业的师资情况要很好地完成这一目标还是比较困难。 (4)学生论文写作能力比较差。学生在校期间没有系统的论文写作方面的培训,对于论文的写作技巧、数字资源的合理使用等方面有所欠缺。很多学生的电子资源都是通过百度获得,对于学校图书馆里提供的中国知网等数字平台基本不会使用。在论文写作方面,很多学生还是停留在资料堆砌的层次上,通过各种资料的叠加来达到论文写作的文字数量要求,但对于整体结构、逻辑顺序、自主思考等方面做得比较欠缺,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同学能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5)论文审核和考评相对较宽松。学生论文的审核主要是通过同事间相互评审,以及论文答辩的形式完成。面对这么大量的审核和考评工作,指导教师很少有精力做到认真细致地评审,最终也就导致了论文审核的时候相对比较宽松,再加上同事之间的相互间的个人关系也会导致最后审核会出现不客观因素。而论文答辩由于时间比较紧,学生比较多,答辩的时候每个学生的时间也不多,所以最后的考评也不够完善。 2 提高毕业论文指导质量的建议 (1)强化入学教育。现在的高校一般在入学的时候都会进行入学教育,主要是介绍所在专业,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认可所学专业,对所学专业就行职业规划的介绍。但是对在校期间的学习方面的教育比较少,特别是对于如何获取毕业资格等方面介绍得不多。学生对于毕业论文缺少概念,很多都是听上一届的学生说的“小道消息”,容易使学生产生一些误解,比如说毕业论文很简单,毕业论文基本上都给过等等,使得学生从一开始就不够重视毕业论文写作,所以基本没有学生去注意这方面的资料和资源的积累。只有在入学的时候就介绍清楚了毕业的条件,介绍了如何去撰写毕业论文,才能从一开始就引起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 (2) 加强毕业论文写作方法的指导。每个学期安排一次与毕业论文写作有关的讲座,从如何拟定题目、如何收集资料、如何架构文章体系等。把功夫用在平时,避免出现临近毕业顶岗实习的时候学生赶毕业论文,指导不充分的现象出现,也可以让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去准备毕业论文。 (3) 强化教学实习的功能。在学生二年级的时候有一个学期的教学实习,这段时间学生将离开教室,深入企业一线,去感受和体验物流行业,去接触和学习物流知识,去认识和结交企业基层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这个过程也可以为学生的毕业论文撰写打下基础,通过这个过程,应该让学生去解读实习企业的物流运作情况,让学生去思考,去发现问题,为将来毕业论文撰写提供方向。另一方面,也要求学生能够与基层的工友,领导处理好人际关系,既可以锻炼交际能力又可以为将来论文撰写寻找企业指导老师,更加方便写作。 (4) 企业指导教师的参与。真正让企业的相关人员参与到学生毕业论文中来。一方面,邀请其对学生的毕业论文从选题到写作进行全面的指导,使学生的论文更具有现实意义。另一方面,让企业的相关人员参与最后的毕业论文答辩,从现实意义的角度去审核和考评学生的论文,进而提高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 3 结论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学生理论层次不高,教师企业实践不足等方面的问题都影响毕业论文质量。关于如何有效地提高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的质量,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解决,本文只是比较粗略地进行了一些探讨,还需要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深入研究。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地方高校物流管理毕业生就业特征分析 摘要:为了揭示地方高校物流管理毕业生的就业现状,组织实施了小样本问卷调查,重点分析了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岗位现状以及专业教育认同水平;调查发现,毕业生的初始就业质量不高,工作稳定性较差,不少毕业生通过跳槽离开了物流相关企业,但总体上仍有六成毕业生正在从事物流相关工作;调查结果反映出,感知专业知识匮乏与忽视理论教育两种心态同时存在,说明物流教育现状不能契合社会需求,迫切需要探索更加务实的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物流管理;就业;问卷调查 据中国物流学会披露,我国物流类本科专业的招生高校超过400余所,物流学科地位也基本获得确立,物流类专业的建设思路已经从“求规模”转向“要质量”。就业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契合水平的关键指标,在近些年物流类专业“”的同时,一些学者也在关注物流管理毕业生的就业困境[1—3],笔者对物流类本科专业的就业前景同样心存隐忧,因此特别组织了小范围的毕业生就业调查,以便探究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真实就业状况,为同类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启示。 1 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1.1 调查问卷的题项结构 调查问卷由五个部分组成,共58道题项。初始问卷设计完毕后,先邀请了数名毕业生预填写,根据他们的反馈信息修正了问卷题项及描述语言,然后制定出正式问卷并在网络上。本文主要分析问卷前四个部分的调查结果,第五部分的调查情况将另文报告(见表1)。 1.2 调查对象与调查方式 我们通过“问卷星”在线平台发放问卷,通过电话、电子邮件两种方式邀请安庆师范学院2007~2012届毕业生参与调查。由于部分毕业生不能及时上网查收邀请信,本次调查仅回收130份有效问卷,低于预期目标(200份以上),因此本文仅作为小样本分析,数据特征的典型意义还有待后续验证。 在全部样本中,男生占62%,女生占38%;本科生占49%,专科生占51%,本专科人数大致相当。调查对象的届别如图1所示,可知2009~2012年的毕业生占主体,这主要是因为早年毕业生已经失去联系,无法邀请他们填写问卷。同时,大约五分之一的调查对象为刚刚参加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分析某些题项时需要留意到这个特点。 2 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状况 该项调查主要涉及四个方面,一是了解毕业生的跳槽频度及动因,二是了解就业单位的类型,三是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区域,四是了解毕业生的求职难度。 2.1 跳槽状况分析 近些年来,地方高校普遍强调“先就业、再择业”的职业观念,部分毕业生抱着临时将就的心态签下了第一份工作合同,伺机寻找跳槽机会。调查显示,累计85%的毕业生有过跳槽经历,平均每个人跳槽1.7次。普遍跳槽现象意味着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不高,岗位偏离预期是其重要原因,间接证明大学生“就业难”依旧存在。大学生跳槽的原因比较复杂,51%的人选择了“不满意原有工作”,47%的人选择了“有了更好的工作机会”,21%的人选择了“为了到其他城市发展”,还有22%的人选择了“其他原因”,但本次调查未能详细挖掘个性化动因。 2.2 就业单位分析 物流相关企业仍是学院毕业生的首要选择,调查显示初次就业时,45%的毕业生被这类企业录用,16%的人进入了生产制造企业,15%的人进入了贸易和流通企业,这三类单位是物流管理毕业生的重点选择范围。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工作单位属于物流相关企业的占33%,贸易和流通企业占20%,生产制造企业占16%,这预示一部分毕业生最终离开了物流相关企业,其原因很可能是这类企业的工作单调、缺乏专业性、待遇没有吸引力等,导致一些毕业生通过跳槽另谋高就。 调查显示,65%的毕业生曾经在物流相关企业工作过,这个比例高于初次就业时的45%相关性比例,更高于目前的33%相关性比例,说明一部分毕业生曾经跳槽进入了物流相关企业,但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李向滨曾提出物流管理专业的女性毕业生求职相对困难[4],若将本研究的调查问项和毕业生性别做交叉分析,可发现男性毕业生曾经在物流相关企业工作过的比例为74%,而女性毕业生仅有51%;这说明男女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中存在差异,其原因也可能是目前的物流岗位普遍强调体力劳动,女性毕业生敬而远之。 2.3 就业区域分析 由于学院地处中部地区,我们原以为物流管理毕业生的就业区域集中在江浙沪地区,然而本次调查结果却显示,初次就业时47%的人留在了省内,江浙沪合计占44%的比例,省内就业的比例超过预期。而目前仍然留在省内的毕业生也占到43%,江浙沪合计为42%,地域分布特征与初次就业时没有显著差异。鉴于安徽省经济水平(包括物流产业发展水平)不及江浙沪地区,为何近半数毕业生仍然愿意留在省内就业值得深究。 2.4 就业难度分析 针对“就业是否存在困难”这个问题,45%的毕业生都认为“困难不大”或“没有困难”,在剩余55%的承认就业困难的人群当中,具有较强困难感受的人大约占到27%,这个比例值得我们警惕。 就业困难大体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就业环境的影响,如就业竞争激烈,岗位门槛低等;我们特别调查了学校名气对就业的影响,68%的毕业生认为存在影响,27%的毕业生认为没有影响,其余人没有给出明确观点;当然,由于问卷调查方法的局限性,部分毕业生可能会将就业困难的责任推卸给外在因素,但总体来看,我们判断学校名气的影响是存在的,随着越来越多的物流类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地方高校与少数名校的毕业生就业形势有可能形成差异。二是自身的原因,如知识和能力欠缺。调查表明,52%的毕业生曾经在求职过程中感受到专业知识匮乏,预示目前的物流教育体系不能支撑毕业生的就业需求。 3 毕业生的岗位现状分析 该项调查是为了进一步揭示出毕业生的岗位特征,主要包括物流相关性分析、岗位满意评价、岗位压力评价。
环境保护论文范文:论农药污染与环境保护 前言: 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又是具有毒物属性的有害化学物质,不合理使用将导致对人体键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们对环境质量和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当前的农药污染状况不容乐观,某些地方还相当严重。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防治农药污染越来越重要。 1.农药的发展概况 农药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即天然药物时代(约19世纪7O年代以前)、无机合成农药时代(约19世纪7O年代至2O世纪4O年代中期)和有机合成农药时代。 2. 我国化学农药污染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药使用品种多、用量人,其中70%~80%的农药直接渗透到环境中,对十壤、地表水、地下水和农产品造成污染,并进一步进入生物链,对所有环境生物和人类健康都具有严重的、长期的和潜在的危害性。 我国“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确立以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也存在化学农药用量过大,一些地区单纯依赖化学农药治虫防病等突出问题。我国白1983年始限制了有机氯的生产和使用,有机氯对环境的污染状况有了极大的改善,但在原有机氯重污染区,还将出现局部的、间歇性污染。 我国化学农药生产企业的规模、设备和技术力量比较落后,化学农药品质还不能令人满意。近十儿年来,化学农约品种虽然发生了较火的变化,开发了不少新品种,但整体上还是以老的传统品种为主体,各类化学农药品种比例不合理、产品显老化、剂型单调。 在我国,杀虫剂1 化学农药的70%以上,而其中高毒害杀虫剂有机磷又占70%以上;原约产量达万吨以上的品种有l2个,其中杀虫剂l1个,除草剂1个。农约剂 的开发与国外相比尚有很人的差距,在美国,原约与制剂之比为1:36,也就是说一种农药往往有36种制剂,日本为l:30,而我国仅为l:5,开发的余地很大。 3.农药的危害 3.1 农药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农药既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又是对生物体有害作用的化学物质,即具有毒物的属性。农药可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三条途径进入人体而引起中毒,其中包括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等。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有误服、误食、食用不卫生的水果,蔬菜和不注重个人的清洁卫生的情况而引起药物性中毒,而有些农药能溶解在人体的脂肪和汗液中,特别是有机磷农药,可以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危_害人体的健康。 急性中毒多发生于高效农药,尤其是高毒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农药。这两种农药急性中毒都引起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多汗且无力等:严重则昏迷、抽搐、吐沫、肺水肿、呼吸极度困难、大小便失禁、甚至死亡。慢性中毒是经常连续、吸入或皮肤接触较小量农药;使毒物进入人体后逐渐发生病变和中毒症状。此过程一般发病缓慢,病程较长,症状难于鉴别,也往往被人们忽略。我国除农药研制,生产人员外,因运输、贮藏和使用接触农药的人数达几百万之多,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又因农药使用人员的自我保护设施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等原因,引起药物中毒,危害生命。 3.2 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在科学发展的今天,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尤为严重。这是为什么呢?其中就包括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即可从本底值标准和农药卫生标准或生物标准两方面来理解农药污染。如果污染物的含量超过本底值,并达到一定数值就称为污染。污染物浓度超过卫生标准或生物标准,一般称之为污染或严重污染。这些都危害着人体健康,危害着生物和环境。 3.2 .1农药对水环境的污染 3.2.1.1 水体中农药的来源途径 水体中农药的来源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向水体直接施用农药;含农药的雨水落入水体;植物或土壤粘附的农药,经水冲刷或溶解进入水体;生产农药的工业废水或含有农药的生活污水等都时刻危害着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不利于水生生物的生存,甚至破坏水生态环境的平衡。 3.2.1.2 农药污染对水环境的危害 在有机农药大量使用期,世界一些着名河流,如密西西比河、莱茵河等的河水中都检测到严重超标的六六六和滴滴滴。有时为防治蚊子幼虫施敌敌畏,敌百虫和其他杀虫剂于水面;为消灭渠道、水库和湖泊中的杂草而使用水生型除草剂等造成水中的农药浓度过高,大量的鱼和虾类的水生动物死亡。还在一些农药药夜配制点有不少药瓶和其他包装物,降雨后会产生径流污染,施药工具的随意清洁也造成水质污染。 3.2.2 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3.2.2.1 土壤中农药的来源途径 农药进入土壤的途径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农药直接进入土壤包括施用的一些除草剂,防治地下害虫的杀虫剂和拌种剂,后者为了防治线虫和苗期病害与种子一起施入土壤,按此途径这些农药基本上全部进入土壤;第二种是防治病虫害喷撒农田的各类农药。它们的直接目标是虫、草,目的是保护作物,但有相当部分农药落于土壤表面或落于稻田水面而间接进入土壤。第三种是随着大气沉降,灌溉水和植物残体。 3.2.2.2 土壤农药对农作物和土壤生物的影响 土壤农药对农作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和农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农药而降低农产品质量。农作物吸收土壤农药主要看农药的种类,一般水溶性的农药植物容易吸收,而脂溶性的被土壤强烈吸附的农药植物不易吸收。 在前苏联的实验资料中显示水溶性农药乐果很易被莴苣,燕麦和萝f、等作物吸收,作物与土壤中农药浓度之比为5.3—4.8。植物对乐果的吸收系数是很高的农作物还易从砂质土中吸收农药,而从粘土和有机质中吸收比较困难。蚯蚓是土壤中最重要的无脊椎动物,它对保持土壤的良好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有着重要意义。但有些高毒农药,比如毒石畏、对硫磷、地虫磷等能在短时期内杀死它。 除此之外,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是人们关心的又一个农药对微生物总数的影响,对硝化作用、氨化作用、呼吸作用的影响。而对土壤微生物影响较大的是杀菌剂,它们不仅杀灭或仰制了病原微生物,同时也危害了一些有益微生物,如硝化细菌和氨化细菌。随着单位耕地面积农药用量的减少,除草剂和杀虫剂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进一步地消弱,而杀菌剂对土壤微生物的负面作用将会更加地成为我们关注的对象。 3.2.3 农药对大气的污染 由于农药污染的地理位置和空间距离的不同,空气中农药的量分布为三个带。第一带是导致农药进入空气的药源带。在这一带的空气中农药的浓度最高,之后由于空气流动,使空气中农药逐渐发生扩散和稀释,并迁离使用带。此外,由于蒸发和挥发作用被处理目标上的和土壤中的农药向空气中扩散。由于这些作用,在与农药施用区相邻的地区形成了第二个空气污染带。在此带中,因扩散作用和空气对流,农药浓度一般低于 第一带。但是,在一定气象条件下,气团不能完全混合时局部地区空气中农药浓度亦可偏高。第三带是大气中农药迁移最宽和农药浓度最低的地带。因气象条件和施药方式的不同,此带距离可扩散到离药源数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远。 农药对大气污染的程度还与农药品种、农药剂型和气象条件等因素有关。易挥发性农药,气雾剂和粉剂污染相当严重,长残留农药在大气中的持续时间长。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风速起着重大作用,高风速增加农药扩散带的距离和进入其中的农药量。 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不但造成了土壤、大气和水资源的污染,同时,在动、植物体产生了化学农药的残留、富集和致死效应,已经成为破坏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农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而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在农业生产中,应该充分发挥农田生态系统中业已存在的害虫自然控制机制,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生物防治和其他有效的生态防治手段,尽可能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4.农药污染的特点 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毒化大气、水系和土壤,造成对自然的污染,影响生活在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 引起生物相的改变,敏感种的减少与消失,污染种的增多与加强。 4.1 化学农药对生物的直接毒害 化学农药人致分为三类,即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杀虫剂是非特效毒药,不是只对一种目标害虫,而是对所有的生命都有毒性,对人类的危害最大。现在全世界每年冈杀虫剂中毒者近百万人、死亡者数万人。有一些化学农药虽然急性毒性较低,但在施用后对环境具有严重的潜在危害,有较高的慢性或“三致”毒性, 即最终可能导致动物的致畸、致癌,甚至还可能损害生物体的遗传机制,引起基冈突变。 4.2 化学农药的“3R”问题 一是农药的不断使用,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化学农药的使用逐渐失去了它正常的防治效果,从而只有通过不断加大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来达到除害的目的,这就加剧了化学农药对环境的影响:二是由于目前使用的杀虫剂,大多数还缺乏选择性,在杀死害虫的同时往往也将它们的天敌杀死或杀伤,因而造成害虫再猖獗为害及次要害虫上升为害;三是化学农药使用后会以各种形式残留在农作物和其它环境要素(土壤、农产品、地下水等)中,有了残留,也就有了生物富集问题。由于生物富集和食物链传递,积少成多,积低毒成高毒,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潜在威胁。 5 实施持续植保,控制农药污染 尽管我国实施“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来,在病虫害防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控制化学农药对环境污染的任务仍相当艰巨,我们必需实施持续植保,使植保 作的功能兼顾持续增产、人畜安全、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多方面的要求,针对整个农田生态系统,研究生态种群动态和相关联的环境,采 L}j尽可能相互协调的有效防治措施,充分发挥白然抑制因素的作用,将有害生物种群控制在经济损害水平下,使防治措施对农田生态系统的不良影响减少剑最低限度,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flI社会效益。 5.1 建立有害生物防治新思想体系 生物防治是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用生物防治作用物(天敌昆虫和昆虫病原微生物)来调节有害生物的种群密度,通过生物防治维持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 以生物多样性来保护生物,使虫口密度能持续地保持在经济所允许的受害水平以下。传统有害生物控制主要是通过抗病、虫品种植物检疫,耕作栽培制度以及物理化学防治等措施。 从持续农业观念看,有害生物防治应在更高一级水平上实现,其中包括转抗病、虫基因植物的利川,病、虫、草害生态控制,生物抗药性的利用等。将克隆到的抗病、虫基因通过生物 [程手段转移至优良品种基因组内以获得高抗病、虫优良新品种的_J:作是近二十年来各国学者抗病、虫育种的热点,目前已取得重大突破。如通过转移苏云金芽孢杆菌的Bt基因已成功地获得高效抗虫棉,抗虫水稻和抗虫大白菜,其中抗虫棉已在生产上推陈出新广泛应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成功地将Bt基因转移至杨树中,获得的抗虫杨树已进入大田试验阶段。农作物、有害生物和环境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竞争的统一体,通过改善生态环境,比如轮作休闲、作物布局、耕作制度、栽培管理等都可以调=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控制有害生物发生危害。近几年来,转抗除草剂基因作物的培育和利用已成为育种和植保作的重点之一,目前已获得抗草甘膦、草胺膦的玉米、大豆、油菜、棉花以及抗草胺膦烟草 1水稻等多种抗除草剂作物,使得一些选择性不高的除草剂得以广泛使用,有效地控制杂草群落的演替。 5.2 大力发展植物源农药 . 植物源农药具有在环境中生物降解快,对人畜及非靶标生物毒性低,虫害不易产生抗性,成本低,易得等优点,尤其是热带植物中含有极具应用前景的植物源害虫防治剂活性成分尚待开发,现已发现楝科中至少有l0个属的植物对 虫有杀灭活性,因此是潜在的化学合成农药的替代物。在克服害虫的抗约性及减少环境污染方面,植物源农药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几年来国内植物性农药产品的开发发展很快,先后有鱼藤精、硫酸烟碱、油酸烟碱、苦参素、川I楝制剂等小规模工业化生产。 5.3 研究开发有害生物监测新技术 要在植物病原体常规监测方法中的孢子捕捉、诱饵植株利用、血清学鉴定基础上开展病原物分子监测技术的研究,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监测病原物的种、小种的遗传组成的消长变化规律,为病害长期、超长期预测提供基础资料。对害虫的监测也可利用现代遗传标记技术(RFLP’RAPD等)监测害虫种群迁移规律。对于杂草应充分考虑到杂草群落演替规律,分析农作物—— 杂草、杂草——杂草间的竞争关系,另外还应考虑使用选择性除草剂给杂草群落造成的影响,对杂草的生态控制进行研究。 5.4 建立有害生物的超长期预测和宏观控制 为适应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预测、预报应对有害生物的消长变化作出科学的判断,也就是要对有害生物消长动态实施数年乃至十年的超长期预测。要在更人的时空尺度内进行,其理论依据不单单只是与有害生物种群消长密切相关的气候因子,亦包括种植结构、环保要求、植保政策以及国家为实现农业生产持久稳定发展所制定的政策措施。 5.5 建立控制有害生物的长期性和反复性思想 自有人类栽培农作物历史以来,植物病、虫、草害无时无刻不制约着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而品种抗病性的丧失、有害生物抗药性的产生、有害生物演替规律难以预料, 以及病虫防治要求作物遗传多样化和生产栽培、商贸加 要求的品种单一化的矛盾等技术问题一直未能解决,同时一部分已被控制的有害生物在放松防治或环境条件改变后又会回升,如大豆灰斑病从20世纪60,-~90年代的四次大流行,60年代火面积发生的小麦腥黑穗病,90年代又造成巨大危害,80年代初期狷獗一时的草地螟,在1998年和1999年春夏季再度发生。交替变化的趋势的事实都说明了植物病、虫、草害防治:[作的长期性和反复性,因此植保工作要适应农业生产条件、生态环境、环保要求等的改变而变化,要树立持续的思想,在新形势下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同时逐步建立科学完善的与持续农业发展方向相适应的植保技术支 持体系和稳定的植保科技队伍,为在更高水平上保证农业生产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做贡献。 环境保护论文范文:民营企业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的探究 修改后的宪法二十一条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宪法的这一规定使民营企业的法律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民营企业的发展进入了又一个美好春天,但是在民营企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却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探讨了民营企业在环境保护中的社会责任,并在建立健全环境立法的同时探讨民营企业引入ISO14000标准认证的实施,希望建立一整套对民营企业环境保护的评价体系,并鼓励引入民营企业的民间资本参与环境保护的投资,从而有效地控制因民营企业的高速发展而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关键词: 民营企业,环境保护,社会责任,ISO14000标准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异军突起,迅速发展。在去年被中央电视台评为“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之一的温州,是一座经济繁荣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其经济的支柱和主要特色就是民营经济。据不完全统计仅温州市就有13多万家民营企业,这些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民营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的法律地位已被写入宪法, 但是民营企业的高速发展却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若不认真加以解决这些问题,势必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的冲击,反过来也必将制约我国经济包括民营经济的发展。 任何一个企业,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要激烈地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那么就必须追求较高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一个企业的生存之本。民营企业要谋求自身更很的发展,就必须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可以说众多的民营企业都有这样一个目标:“低投入,高产出”,有点数学知识和经济学头脑的人都知道,投入和产出这两个量之间是成反比关系。当固定产出的时候要获得高的经济效益就必须降低投入,所以民营企业就不愿意增加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前几年在治理淮河过程中,有些企业就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配备治污设备,白天排放处理后的“白水”,晚上没人看见的时候排出来的水就变了颜色,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导致企业的污水处理设备成为摆设品。 在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初期,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企业自身,考虑环境因素的比较少,人们更多把目光放在经济蛋糕的增长问题上,更多地关注GDP数字的攀升,而直到最近几年以来,由于一系列环境问题开始危及到增长甚至已影响到整个社会发展的时候,人们才开始重新认识并重视起环境问题来。 不可否认,GDP的增长必然要付出一定的环境代价,但是,能否找一种最优选择,把这种代价降到最低? 我们知道,在一个健康的社会中,每个社会主体都应该为其行为负责。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应该为其行为负责,民营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主体,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承担起维护我们公共的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民营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是可以理解,但是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不能以牺牲公众的环境利益为代价。固体废物,污水,废气的排放,使必会造成环境的污染,环境污染将会侵犯公众的环境利益,这就导致社会的一种不公平。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平等地享有环境权,但是自己的环境权却很难行使。虽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明确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对于已经发生的环境侵权行为应当立即停止该侵权行为,妨碍他人行使民事权利的应排除这种行为。有权利要求环境侵害的一方赔偿损失,但是由于环境污染的潜在性,一开始它对公众造成的环境侵害不是很明显。虽然有环境侵害的存在即使公众也认识到了,但是不是到了环境污染严重侵犯了自己健康的时候公众是不会提起诉讼要求赔偿的,因为从我国的环境立法来看,有关的法律法规过于简单,用语含糊,可操作性不强,很难成为公民主张环境权的直接依据。即使民营企业对环境污染的事实存在,如果不是很严重的话不会被公众要求环境侵害赔偿,但是民营企业作为社会成员应该认识到环境保护既是自己的义务,更是对社会应负的一种责任。 随着入世和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程度加深,国内民营企业要在全球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壮大,关键还在于民营企业本身,只有具有良好企业形象,得到社会高度认可的企业及其产品才具有持久的竞争力。为此,温州天正集团董事长高天乐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观念,强调企业责任就是企业在赚取利润的同时要对员工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对社会资源环境负责。 在过去的理解中,很多民营企业只关注最低层次的社会责任,他们认为只要企业能赢利、纳税就是尽到了社会责任,或者仅仅把企业的社会责任等同于社会公益事业。而忽略了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即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因为认识不够,造成了很多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层出不穷。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着污染环境和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没有形成一种对整个社会负责的社会责任感。 民营企业关注社会责任是全球化背景下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除了民营企业经营者自身的道德良知和长远眼光,还要依靠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引导。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动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提高。 首先,政府应当灌输一种企业社会责任的意识。各级地方政府部门的领导者要深刻理解社会责任大于企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政府应当帮助企业树立社会责任的观念,要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体系。 其次,政府应该完善法制建设。将企业的相关社会责任要求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使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遵守劳动法、生产安全法以及环境保护法等,企业在做到守法经营的同时也就体现了社会责任。 第三,有必要建立一套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体系。如今中国对企业的评价标准还仅仅停留在经济标准上,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要求。我们有必要建立一套从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全方位评价企业的指标体系,采取绿色GDP统计。 第四,在舆论导向上,政府应当扩大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宣传,引导社会关注和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积极评价重视社会责任的企业,营造一种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良好氛围。如在企业评优 评强的活动中,将增加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作为评比的一项标准。 此外,公众应该建立起社会舆论的监督体系帮助民营企业提高社会责任意识。 政府和社会舆论可以帮助民营企业意识到社会责任,但是这些毕竟是外部因素,关键是民营企业自身应该意识到企业应负的社会责任。 如何更好地解决民营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光凭借民营企业逐渐意识到的社会责任感还是不够的,社会责任说到底就是民营企业或者说是民营企业老板道德层面的问题。有些民营企业有强的社会责任,自觉遵守环境保护法规;有些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把没有处理过的污水,固体废物,废气直接排放,这就需要国家建立一套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如对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效益又差的民营企业可以强令关闭。 对一些超标排放的民营企业应该予以处罚,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民营企业应该承担刑事责任。此外,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民营企业的监督管理力度。 民营企业意识到环境保护是一项社会责任的同时,应该引进先进的管理制度,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 为了有效解决境保护问题民营企业就应该推行被称为是民营企业的“绿色通行证”的ISO14000系列标准认证。 推行ISO14000会给民营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企业的内部,从强化管理、规范流程到品质提高,改善工作关系,提高员工素质,增强环保意识,在日常生产经济活动中,注意节约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同时由于改进工艺,既减少了生产过程的污染物,又降低了污染物的处理费用。另一方面是在企业外部,可增强客户信心,扩大市场,提高企业知名度,美化企业形象等。 推行ISO14000有利于破除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早在1996年公布ISO14000的同时,国际标准化组织宣布对这一新的认证标准只给两三年的缓冲期。缓冲期过后,国际市场就可能会对未获证企业和产品作出若干限制,一些发达国家很可能借此对第三世界国家的产品构筑非关税贸易壁垒。如在美国,国家能源部已要求其所有合约厂家在1998年9月前通过ISO14000认证,否则将取消合约。因此,民营企业有了这张“认证证书”就等于取得了一张国际贸易的“绿色通行证”,就可以打破一切国家正积极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为此,民营企业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提高全体职工的环保意识。必须认识到推行ISO14000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加强环境管理,认真贯彻ISO14000是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负责,是对消费者负责,是对子孙后代负责,也有助于企业开发绿色产品,发展环保技术,建立起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出口商品结构。 2、大力推进科技进步,推广清洁生产和绿色技术,建立生态化生产体系,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向绿色产业转移,实现民营企业发展的生态化和工农业一体化。民营企业分布于广大农村,应大力支持和鼓励其充分利用其资源条件和特点,引入绿色科技,发展绿色产业。 环境保护论文范文:公路工程与环境保护 1. 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的公路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然而,公路建设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区域交通运输环境和促进了沿线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沿线的自然、生态与社会环境,比如:造成周边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噪声污染与大气污染等。所以,如何在建设公路的同时保护其周边地区的自然、生态与社会环境,从而实现公路交通运输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2. 公路工程环境保护现状 20世纪中叶,发达国家掀起了公路建设的高潮,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也逐渐受到了关注,为此美国率先提出了公路环保的要求。到了80年代,发达国家已经致力于公路交通环保专项技术的研究,它们用于公路环保的费用已经占到了其总投资的10%。我国的公路环保工作的起步比发达国家晚,直到21世纪,我国才逐步进行了一些关于公路环境保护方面研究。然而,这些研究仍然不够深入和全面,研究成果也还不完善而没有被相关公路设计与建设部门所采用。财务,在实际工程建设中,没有足够地重视环保法规的落实与环保技术的应用。 3. 公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3.1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生态环境包括自然与人工生态环境,在《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中,生态环境是指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范围内的自然环境。公路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破坏了周边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切割了它们的觅食、迁徙、繁殖通道和活动区域;②大量树木与森林的砍伐破坏了周边的原有植被;③高等级公路的填挖工作量大,而路基的取土采料与弃土石方都会改变一定范围内的地形与地貌特点;④公路穿过水体上游的集水区域时,施工区域产生的废弃物、建筑垃圾和废水等排入河道会造成自然水资源的污染。 (2)对生活环境的影响 公路工程对生活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①空气污染,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与扬尘,材料加工时有害气体的挥发,以及公路运营时汽车尾气的排放;②水污染,公路运营过程中有毒有害物资的泄露以及交通事故致使有害物抛洒,都会对附近的农田、河流造成污染;③夜间汽车灯光造成的光污染;④噪声污染,施工阶段的机械与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以及运营期车辆行驶的噪声;⑤废弃物污染,开挖路基与开采砂石料产生的废渣,以及公路施工产生的混凝土废料等。 3.2 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是受到人类活动影响或者经过人类长期改造形成的自然与人工环境的总称。公路工程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路工程的修建需要占用大量的农田和土地,倘若土地的征用规划不当,会严重地影响当地的农业生产与人民的生活。 (2)公路工程的修建需要拆迁地面或地下的建筑物,这样会破坏民房、厂房、电力、通讯、水利等生产与生活设施,严重影响了相关单位与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有些公路路线过于接近旅游风景区,甚至还要拆迁文物古迹或人文景观,严重影响了当地的文物旅游资源与人文环境。 (3)高速公路的修建,致使其两侧附近的居民出行和交通困难,造成学生上学或农民耕作需要绕道很远,在雨天路面通道积水而导致无法通过,由此造成了许多生产与生活上的不便。 (4)有些公路贯穿与人口密集区域,造成了严重的交通拥堵、出行效率低、以及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了急燥、烦闷的情绪,影响了正常的生产与生活秩序。 4. 公路工程环境保护的思路与措施 4.1 设计阶段的环境保护 公路过程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的关键在于设计阶段,因此需要转变项目前期工作的设计理念。这个阶段的环境保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注重纵、横、平等技术指标设计与地形、地质、地貌等环境特性的协调统一,避免和减少对沿线自然地形与地貌的破坏,以及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于利用,保护自然生态平衡。 (2)积极应用现代科学新技术,充分利用现代交通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功能强大的软件来直观分析公路沿线三维空间和进行数据管理,积极开展公路环境评价与绿色设计。 (3)充分保护自然水流形态与淡水资源系统,设计完善的封闭式路基排水系统,避免公路施工和运营期间造成水资源的污染和破坏. (4)在野生动物保护区设置足够的横向通道,方便动物的觅食、迁徙与繁殖, 并设置保护设施,从而避免动物进入公路受到伤害。 (5)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废弃材料的合理利用,比如:废弃混凝土可以回收再生利用,砂石可用于填筑路基等。 4.2 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 公路过程对环境的影响首先直接体现在施工阶段,所以加强施工过程的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这个阶段的环境保护要做好 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改变观念,落实责任:落实公路工程的业主、监理和承包人的环境保护职责,在工程招标时把环境保护作为必要的评标考核指标列入合同条款当中。同时,加强对业主、监理、承包人以及施工人员的环保知识和法规的教育, 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素质。 (2)努力保护植被:减少植被的破坏,合理规划施工场地、营地和便道,严格划定车辆行驶路线与施工影响范围,避免破坏施工范围以外的植被。 (3)治理粉尘污染:对容易产生粉尘的路段进行遮盖和洒水灭尘,同时借鉴一些国外的先进技术,比如:借鉴美国的方法,把土工合成材料用在临时土质粉化保护,治理施工带来的扬尘与水土流失。 (4)治理噪音污染:调整作业的时间,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必要时在工地周围设置临时性的隔音设施。 (5)合理处理废弃物:施工过程产生的废料适当进行再生和利用,工程后期的废料要彻底清除,或者进行有序的汇集,以便未来进行利用或处理。 4.3 公路运营期的环境保护 公路运营期的环境保护是我国公路环保的薄弱环节, 其环境治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噪声污染:可以采取调整公路线位、建造声屏障、修建低噪音路面、设置隔声设施和栽植防噪绿化林带等措施进行防治,同时寻找新型的隔音材料也是亟需研究的问题之一。 (2)空气污染:合理减少车辆有害尾气的排放,推广无铅汽油的使用。同时设计合理的绿化林带进行车辆尾气的有效吸收,减少沿线居民区及作物的蒙尘。 (3)光污染:建造乔灌结合的绿化带或者防眩带,进行车辆灯光的吸收;或者减弱车辆的灯光源强度,减少光污染源。 (4)养护垃圾及废弃材料:建设专用的废料弃置场进行公路垃圾和废弃材料的处理,同时进行养护废料的再生利用和养护垃圾的正确处理。 (5)水污染:合理完善排水系统,加强管理和修缮排水设施,配置污水处理设施,避免路面排水和未处理的生活污水随意排入农田、湿地或河流。 5. 结束语 总之,公路过程的环境保护是我国公路建设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公路工程建设的基本方针。因此,我们应该以科学的心态去爱护和尊重自然环境,减少过程建设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从多层次多方面加强自然、生态与社会环境的保护,促进公路交通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从而营造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生活环境。 环境保护论文范文:大型跨国化工公司的环境保护战略 摘要:介绍了部分世界着名跨国化工公司的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目标、具体措施和取得的成绩。 关键词:跨国公司;化学工业;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化学工业是很多国家的支柱产业,由于它的门类繁多、工艺复杂、产品多样,生产中排放的污染物种类多、数量大、毒性高。因此,化学工业是一个污染大户。同时,化工产品在加工、贮存、使用和废弃物处理等各个环节都有可能排放有毒物质而影响生态环境、危及人类健康。社会各界纷纷呼吁化工行业应从产品生产到废弃物处理都要确保无损于环境和生态,从而形成了一系列国际公约。特别是“可持续发展”观点提出后,1993年6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设立了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ISO TC207),负责制订环境管理国际标准ISO 14000.1996年ISO中央秘书处颁布了以ISO为龙头的5个标准(ISO 14001,ISO 14004,ISO 14010,ISO 14011,ISO 14012),到目前为止,共颁布了10个标准,鼓励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取得国际标准的认证。各国政府除令有关部门按ISO 14000改进工作、加强环境的监测和控制外,还将“责任关怀”(Responsible Care,简称RC)作为企业环保工作的基础。RC是80年代初由加拿大化工协会倡导的一项动议,用来指导和约束成员公司对化学品安全、环保和卫生工作的责任管理。后来在很多发达国家中推广,并制订了各自的“责任关怀”计划。国际化工协会(ICCA)通过决议认为RC应是国际化工界的统一行动,要求在各国化工企业内普遍推行。各国化工企业纷纷行动起来,将环境问题和自身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1996年4月在巴黎召开了第四届“世界化学工业论坛会议,主题是如何为”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跨国公司是现代企业发展到国际化经营的产物,是世界化学工业发展的排头兵,是化工新产品、新工艺的主要开发者,是化工产品的主要制造商。世界上70%以上的化工产品和化工科研成果出自大型跨国化工公司,它们率先行动起来,利用自身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力量,不断加大环境保护的投入,在资源的开发利用、污染预防、污染治理和开发具有环保性能的新产品等方面作出了贡献,为改变化学工业的公众形象起到了示范作用。深入研究和借鉴当今大型跨国化工公司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境管理的做法,对我国化学工业乃至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1、跨国化工公司的环境管理体制 进入90年代以来,各国化工企业面对日益严格的环境法规和标准都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在环境方面的管理,特别是很多大型跨国公司健全了环境管理体制,在主要决策者中有专人负责环保和安全工作,在最高管理层和遍布世界各地的分公司中大都建立了环境安全部门,形成了自上至下的环保管理系统。 杜邦公司是世界上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化工公司,该公司以注重安全闻名于企业界。1983年8月公司董事会通过了一项决议,将消除环境污染提高到与安全、消防工作同样的高度。1966年杜邦公司成立了由1名高级常务董事主持的环境委员会,负责监督公司的环境保护工作。面对90年代严峻的环境挑战,1992年杜邦公司革新了环境管理体制,在公司董事会下设环境政策委员会和环境领导委员会。环境政策委员会由5名外部董事和1名公司内部副主席组成,负责监督环境政策的执行;环境领导委员会负责制订公司安全、卫生、环境政策、工作目标和环境质量指标,指导公司的环境计划。杜邦公司还成立了一个安全、卫生及环境中心,其任务是通过与经营部门的直接联系,将决策、监督、安全、卫生和环境管理结合起来。该中心下设与化学品制造商协会的“责任关怀”要求相配套的机构,包括职工健康与安全、环境管理、工艺安全管理、产品管理、化学品销售、公众意识与应急对策等。 美国化工销售额名列前茅的陶氏化学公司,在董事会下设环境、卫生及健康委员会,是八大决策机构之一。美国的3M公司设立了一个专门负责环境问题的部门——环境工程和污染控制部,总经理和董事会指定1名副总裁兼任该部门经理,以确保在产品和工艺设计及生产制造过程中环境和技术能得以最充分的结合。 德国的三大化工巨头也十分重视环保工作,拜耳公司的管理委员会成员除分管业务部门的工作之外还得兼管环境保护,巴斯夫公司的理事会下设安全环保部门。 英国化学工业最大的垄断集团——帝国化学公司及捷利康公司,由首席执行官领导的执行委员会中有专门负责安全、卫生和环保的董事。 日本最大的化学公司——三菱化学公司及住友化学公司,总部设有专门的环境与安全部。三菱化学公司在1996年将公司总部的环境保护与安全处扩大为环境保护与安全部,下设环境安全处与全球环境处, 以加强环保和安全工作。 法国最大的国有化工企业——罗纳-普朗克公司1996年设立了工业与安全部,并在世界主要国家设有代表处,其主要业务活动包括研制环境保护方面的通用技术和制订有关政策。 2、跨国化工公司的环境管理目标 由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普及以及不断增强的全球环境保护浪潮的冲击,很多跨国化工公司在实施ISO-14000及“责任关怀”的同时根据企业具体工作情况相继制订了各自的环境管理目标。 杜邦公司的奋斗目标是:除了以负责的态度建立一个成功的企业外更要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做到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并将公司的经营活动与国际社会日益增长的期望密切结合起来。杜邦公司设立了废物排放为零的目标,同时通过不断改进设计务求达到物料循环再用,在21世纪实现工伤、职业病和环保事故为零的目标。 3M公司早在1988年6月制定了新的环境保护目标,以刺激开发新的对环境有益的产品。该公司计划在2000年前将排放到空气、水和土壤中的所有污染物削减90%,最终的目标是尽可能地将排放物减少到接近于零。 帝国化学公司2000年的环保目标是,能源利用率提高10%(与1990年相比),大幅度减小所有装置对环境的影响,如减少排放破坏生态的有毒物质,降低空气中的酸度和有毒逸散物的浓度,使各地的装置符合环保标准,新建厂必须少排放或不排放废料,不造成地表水或地下水污染,有关环保数据完全对外公布,到2000年实行第三方检查制度。 1995年4月三菱化学公司参加了由日本74家公司组成的责任安全委员会,制订了自己的RC计划,在各项运营作业中全面贯彻。公司最高管理人员公开承诺:在化学品的制造、销售到消费后处理的全过程中都要自觉负起责任,将废料和有毒化学品的排放降到最小程度,促进资源和能源节约,全面防止伤害事件和工业事故,逐步实施公开监测评议。 芬兰的奈斯特集团是一家由芬兰国家控股的国际石油、能源及化学品集团公司,它一直坚持以生产高质量、对环境尽可能少污染的产品来增加市场份额和争取客户。面对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奈斯特公司一直采取积极的态度,公开承诺公司生产对客户、职工及环境都无负面影响,把解决与环境、安全、卫生有关的问题作为经营策略中的重要内容。 环境保护论文范文: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以及治理的措施 我国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储量量非常大,开采的历史也非常悠久,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矿产资源被过度开发,使得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如何保护和治理好矿产地的地质环境问题,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1.矿产地的地质环境及治理现状 矿产资源被过度的开采利用,就会产生严重的环境问题,矿山的地质问题和环境问题主要分为四种:过度的占用非矿区,使得土地资源得到破坏;矿产地遭遇自然灾害而引起的地质问题;过度的矿产开采造成了地下水位的流失;水土遭到严重的污染。其中最严重的地质和环境问题就是矿产地的地质灾害,还有就是由于矿产地废弃物的随便排放而造成的水土污染问题。 矿山在开产矿资源时会大量的排放污染水,使得附近水源遭到破坏,并且这些污染水会随着水循环流到地下,对附近的地下水的均衡系统造成严重影响,出现井口干涸、地下水明显下降以及地表水严重流失等问题,人畜的饮水和农田的灌溉都将受到影响。同时矿产地排出的含泥矿等污染水,能够阻塞池塘与水库等公共设施,给国家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2.地质环境的保护与防范措施 2.1 土地的保护 矿产地的建设工程不应该没有限制的扩大土地的使用范围,要尽大的提高对占有土地的利用率,尽可能的减少对占有土地的破坏,维持矿产地的土质平衡性。矿产地的临时推土场、产品堆场以及生产设备的摆放场都应该得到规范的管理,要充分的利用现有占有土地的使用平台,最大效益的发挥出土地的利用率,尽可能的减少对其他土地的破坏与侵占。做到合理的、规范的、科学的利用土地资源,有序的摆放渣土,杜绝一切乱堆乱放的混乱现象,而且为了员工的人身安全,摆放矿石场的斜坡度不应该大于40度。整个矿石开采过程中,要尽量的利用好表层废土,实现资源的二次利用率,当整个矿产资源要枯萎时,要及时的封闭好矿井口,并用那些原来的废土填平好整个内采场,使得环境污染的源泉得到遏制。 2.2 植被的保护 矿产地的各种工程都不应该对林木砍伐区进行扩大,避免因为过度的破坏绿色植而引起的环境破坏问题,在矿产区进行作业的过程中,要懂得对那些比较大的乔木和灌木进行栽培和异地移植,而不是见木就伐,遇树则砍,这样只能给当地的生态平衡造成破坏,从而出现更大的灾害问题。并且在适当的时候还要种植一些花草树木,扩大矿产地的绿色用地,改变其脆弱的绿色问题。 2.3 水资源的保护 矿产地的水资源无疑是及其宝贵的,但是由于受到污染或者采矿的影响,使得矿产地的水资源严重不足,地下水位严重降低。所以在采矿的过程中,那些废水不要直接让其流入到附近河流中去,而是要将废水先处理一遍然后再让其流入,极大的降低了河流被污染的风险。 2.4 对矿山露采场的处理 (1)、清除露采场边缘的岩石,并且对两侧进行加固,采用绿色植物等进行露采场进行绿化。 (2)、在露采场的山顶上修筑截水沟,尽量减少外来水进入到采场内。 (3)、尽可能的积蓄地皮表面的雨水,为植被的后期培养提供水源。 2.5 制度的保障 (1)对有关保护矿山地质环境的法律法规要进行系统性的完善,通过法律法规的手段去保护矿山的可持续性。 当前要加快推进有关法律法规的建设进程,结合我国环境的实际情况,尽早的制定出一部科学的、合理的、严谨的律法,去监督和管理有关矿山土质环境的保护及治理问题,为阻止地质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同时也为治理环境提供了极大的法律保障。 (2)、当地有关管理部门必须实施高效、严格的矿产地地质环境的管理措施。实行苛刻的矿业准入条件,对矿产地的地质环境保护要加大执法力度,要想严格的将矿产地的地质环境搞好,就需要一个公平、公共以及客观的评价制度,并且需要时刻的完善好评价制度,评价人员每一次对矿山进行考察时,必须秉持着客观、公正的原则去对矿产地的地质环境进行考核,考核人员要及时的将考核的结果送到相关管路部门去。对管理方式进行切实的转变和改进: 一、依据矿产地的地质环境来划分,实行对地质环境的分类管理。 二、改变传统、陈旧的管理模式,将被动式管理转变成主动式管理。 三、负责到底、监督到底、管理到底,对治理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要严肃对待,所以管理部门要实行全过程管理。 (3)、利用矿产地的经济手段,大力的发展环保与循环经济,逐步的改变经营模式,从根本上降低经济开发对地质环境造成的破坏。引导当地企业部门走上一条绿色发展的道路,进一步的去完善经济环境,扩展矿产地地区的融资渠道,吸收外来资金的投入,使得矿产地地区的循环经济能够实现有序化和产业化的运作机制。 2.6 技术措施 矿山企业都应该遵循“无废矿山”、“绿色矿山”的相关环境标准,对矿山开采区内的废渣等污染物要进行科学的处理和有序的规范,实现矿山开采区内的技术的科学化、废物排放的无害化、作业的清洁化、复垦环境的优良化,对矿产区的废弃矿物加以加工,使得其可以综合利用。保护矿区周边环境的平衡性。 2.6.1 无废开采 矿产区内的无废开采,一般指的是矿床在回收、开发及资源利用的过程,尽可能的减少无用之物的产出,同时对矿产区的所有资源加以整合,最大限度的提高矿产物的综合利用价值,而不用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影响生态环境的平衡性。无废开采需要遵循的这些细节和原则: (1)提高综合利用的原则。 (2)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原则。 (3)就地利用、就地处理的原则。 (4)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统一性的原则。 (5)无用之物尽量减少产出和尽量利用的原则。 (6)依靠政策引导和依靠科学技术的原则。 2.6.2 矿区的复垦 矿区的复垦应当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去执行,依照大家共同制定的复垦方法、复垦目标以及复垦程序,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生物措施或者工程措施,使得本地的自然生态系统能够迅速的恢复和发展。 3.结语 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不断增长,不仅提高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使得我国人们的日子越来越幸福,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今这些环境问题日益摆在了人的面前,所以加强环境的治理,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的改革,这是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事。 环境保护论文范文:论能源经济与环境保护 一、目前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与我国不协调的经济发展概况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对于人们赖以生存的资源、能源的合理利用问题也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而目前众多的人口给我国的生活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污染,能源的浪费也使我国的能源状况出现了危机,下面我们就对我国目前的环境状况作以分析。 我国人口众多,而可利用土地面积却在急速的下降。在一些地区因为沙化、建房用地、土地荒芜等,我国平均下来每年都要减少将近五百万亩的可用地。可耕地逐渐减少,但是所需要的粮食还要增加,所以就出现了在耕地中出现化肥、农药、除草剂等的过分使用,不仅破坏了土壤特有的微生物结构,使耕地土壤的质量急剧下降,还给环境带来的很大影响。 目前我国虽然已经步入小康阶段,并且在教育方面也制定了相关的政策,但是还会有整体知识水平不高的一些农村乡镇。由于发展急迫,而且专业性的技术不到位、设备不完善、环境保护意识也不强,在乡镇建立工厂的同时,造成了地方性的环境严重破坏问题。例如,一个造纸厂污水排放污染了一条河;皮革厂的建立严重污染了地方的空气;个别地区还会出现冶炼把大片空地搞得寸草不生的现象。由于我国的监督制度目前还不能每个地方都会做到位,就造成了这些地方环境一直处于严重污染状态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能源还是以煤为主的,在工业中和民用中的煤的用量都是很大的。在短期内把煤改为其他燃料还不是很现实,燃煤对我们环境造成的污染还是要持续。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偏远地方还砍伐树木作为燃料,不仅仅对环境造成了破坏,还对我国生态循环造成了很大破坏。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即是我国目前对污水处理的体系建立的还不够完备,国家还不能提供对我国污水完全处理的资金用量。我国工业生产污水加上人们的日常生活污水,据相关专家估计每年要拿出几十亿才能对这些污水做到较为合理的处理,目前我国还没有这个实力。 二、目前我国能源利用状况与我国经济现状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虽然有能源含量很丰富,但是平均到个人的量却是少得可怜,而且还有各地能源分布不均匀、使用效率普遍不高、受污染相当严重等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并不完全是技术的不够完备,还可能是因为管理体制的不科学以及我国经济体系不够完备等等原因。在专业技术方面对新资源的开发还没用制定出较为完善的制度,如此一来就对新能源的开发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目前我国能源的利用对外的依存含量日渐增高已经成为了一个公认的事实,最近海关公布的相关数据有一次提醒了我国市场,随着当下我国从海外进口能源的含量逐渐地增加,从而使我国能源的对外依存含量也迅速升高。相关科研专家认为,伴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的产量和人均耗能量已经十分不对称,日后煤、油、天然气从海外进口的趋势是避免不了的,所以我国能源对外依存量的上升也在继续着。这样的能源发展趋势。对我国经济以及国防各方面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就目前世界能源逐渐减少的趋势来看,这些生活能源终有一天会用完,所以在此过程中,我们要珍惜这些可利用的能源,做到合理科学的利用,不浪费。最重要的还是努力开发新的可利用能源,代替目前逐渐减少的能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世界能源问题。 三、对新能源开发与我国综合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建议 在对“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国在新能源的开发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然而也暴露了很多不容易发现的问题。为了从本质上加强我国新能源开发的发展力度和推动新能源发展的变革,建立一个安全、可靠、环保、经济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能源发展新体系,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希望会对我国的新能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有所帮助。 (一)对新能源开发的发展规划要加强 目前,由于政府的职能变换不是很到位,重视相关项目的发展,从而忽略了相对应的规划问题。能源发展规划和现实中能源的开发相差太大,规划不仅落后而且还没有相关的约束管理,致使能源开发过程中发展无序化、资源浪费现状很严重。新能源的开发面临难并网、难调峰、难消纳等现实问题。所装设备多但是发电量却很少、运转速度很快但是产生效益却不容乐观,有些地区没有资源开发的条件,但是也盲目的跟随别的地区构建能源开发基地。因此我们在对新能源的来发进行发展规划时,要从战略全局的统一、科学、长远的的角度出发,对战略决策的约束力度和严肃性要加以强化。 在进行规划时首先我们需要解决的是电源和相关的电网配套的问题,要对相关项目发展的有效性做到保障,必须送的出去。其次,要对新能源的发展和传统能源的科学环保的利用之间的关系做到合理的处理。同时要把新能源的开发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做到合理调整,对发展的分布形式、和新能源的就地消纳给予鼓励。最后我们要学会因地制宜,对新能源开发产地要做到科学有效的利用,对于一些偏远地区交通不发达不利用运输,无法进行就地消纳的,我们要做到合理的缓解,从而避免对新能源的开发带来不必要的浪费。还有就是地方性的能源发展规划也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划要求进行。 (二)节能排减是新能源开发的基础 针对我们开发所要利用的资源和对环境带来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要严格按照节能排减的开发原则,加强对一些耗能高、排放高、效率低的能源开发技术的有效改造力度。同时我们还要加强能源发展合同化的管理理念,从而对通过拉闸限电这类的行政方式推行节能减排的方式做到有效的避免。我们还要结合东西方的科学寂静发展水平与环境容纳量,对节能减排的指标做到有效安排,坚决避免一刀切的方式。 (三)掌握新能源开发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 对新能源的开发最关键在其技术上。近年来,虽然我国对新能源的开发也有较为多的研究,但是我们却始终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在新能源的开发上核心技术及其设备我们还是在依靠海外进口。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的政府要根据新能源发展要求对相关的科学发展体系做到更加的完善,从而加强能源开发的基础技术和核心技术的攻克。在一定程度上政府要增加相对应的科研的资金投入和政府对新能源开发的扶持力度,要建 立健全新能源开发的标准,坚强能源开发的监督和检测力度。在遵循市场服务机制的前提下,吸引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新能源的开发,增加企业自觉投入的税收优惠,从而对新能源相关科研成果的研究做到有效加强。 四、结论 目前我国还是靠能源补贴才能进行正常得能源循环的国家,所以对新能源的开发研究刻不容缓。由此,我们在加强对新能源研究开发力度的同时,还要对新能源的开发做到相对应的约束。针对目前我国现用能源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所以我们严格按照节能减排的原则,保证我国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还要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因素,才能构建合理的新能源开发体系。加强我国新能源的开发力度,不仅仅对我国环境有益,还会对世界环境的保护做出贡献。 环境保护论文范文:新型城镇化视野下的环境保护 一、城镇化过程中的水体污染 相较于苏南地区的轻工业而言,苏北地区的发展模式仍以传统的重工业为主。如宿迁洋河股份、徐州承欣钢化玻璃、中天钢铁等企业均属于传统的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这些企业在为当地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以笔者实地调研的宿迁洋河股份为例,洋河股份是一家以酿酒为主业的企业。其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每年产生了大量的污水,同时,由于当地政府没有配套的污水排放设施,洋河股份每年大量的污水排放导致当地居民生活用水质量的不断下降。城镇化过程中的固体废弃物污染。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城镇人口的不断膨胀,直接导致的就是生活废弃物的剧增,而废弃物亦成为了环境污染的不可忽视的部分。笔者调查发现,苏北不少地区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式仍以传统的土地掩埋作为主要手段,而随着生活废弃物的增多,土地掩埋的弊端日益显现:在造成土壤质量下降的同时,土壤散发的恶臭也对城镇的空气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二、用新型城镇化的思维,解决旧的环境问题 面对城镇化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如果依然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但会使当代居民失去健康的起居环境,亦会加大下一代子女的负担,所以对当代人而言,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思维,去解决一直困扰人们的环境问题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所谓新型城镇化就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而真正的进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则需做成以下三点:推进产业生态转型。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就是进行工业化发展的同时,尽可能的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通过推进产业生态转型,发展完善循环经济产业链,这样就能保证能源充分合理使用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缓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再者,产业生态的不断发展,也会逐渐细分固有的产业结构,从而实现充分就业。注重生态基础设施和宜居生态工程建设。笔者在实地调研中发现,苏北五市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过分强调GDP的增长,忽视生态基础设施、宜居生态工程的建设。 对于一座现代化城市而言,完备的生态基础设施、宜居生态生态环境是其真正意义上的象征,只有满足人们对生态自然环境的追求,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城市居民的生产积极性与可持续的创造力。做好顶层设计。作为地方政府而言,发展经济不单单指基建设施的累计,而更强调顶层设计的重要性。新型城镇化应该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基础上进行发展,要使城镇规划在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中始终处于提纲挈领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避免顶层设计不完备导致的重复建设、二次改造等问题。城镇化使得人们享受改革红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隐患。只有紧紧的围绕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思维方式才能有效的防范风险的发生。摆在国人面前的问题依然很多,但是笔者相信,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不断推进,政府能够更好的平衡好生态环境保护与城镇化之间的问题,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 环境保护论文范文:谈公路建设及生态环境保护 论文关键词:公路;环境保护;污染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公路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国公路总里程不断增长,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公路在国民经济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位置愈来愈重要。伴随着公路的高速发展,公路污染、公路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大量凸现出来,公路建设如何实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必须注重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如何面对公路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如何按照现阶段我国实际情况,分析评价公路建设各阶段对环境的作用与影响,采取何种措施减少或杜绝公路环境污染、恢复路域生态损失。这是摆在我们广大公路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 公路环境保护 1.1 环境与环境保护定义 环境是指人类和生物生存的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的定义是: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按照环境的自然和社会属性分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 1.2 公路环境保护内容 对照上述定义,公路环境保护是基于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调节与控制“公路工程与路域环境”对立统一关系的发生与发展。公路环境保护由两项基本工作组成:一是分析因修建公路而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及其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根据需要采取专门的环境保护措施,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的有关工作;二是在公路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注意凸显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使公路在运输功能发挥的同时,对沿线环境的负影响最小。 1.3 公路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 公路建设必然影响环境,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其施工、营运期造成的环境问题会更严重。公路建设将造成如下环境问题:选线不当会破坏沿线生态环境;防护不当会造成水土流失,如坡面侵蚀与泥沙沉淀等;公路带状延伸会破坏路域自然风貌,造成环境损失;公路施工造成环境污染;公路通车营运期间,车辆对沿线造成污染。 1.4 公路环保功能 一般情况下,一条公路如果严格按照现行公路工程设计标准及《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按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就可以起到对路域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并能够对社会环境进行调整和完善。 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归纳如下: 路基工程在施工及竣工后,结合造地还田与疏导排水,各部分相互协调配套,可使工程稳定坚固,外观顺适优美,能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路面工程对路基起保护作用,同时也起着防尘、防水,保护公路沿线环境不被污染的作用。 桥梁涵洞工程设计与施工中重视对公路路域景观环境的影响,可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排水工程对公路工程的整体性和稳固性有特殊的作用,可以防止路基路面水及水中含有的油污、有害元素直接进入农田,避免耕地淹没、土壤污染。 防护工程确保了路基稳定,减少了水土流失,直接起到了环境保护作用。该工程与环保的关系最为密切。 1.5 公路环保措施 公路建设的不同阶段,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环保工作的重点不同,所采取的措施必须具有针对性。 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阶段: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进行环境保护设计和采取环保措施提供依据;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计;招投标阶段:在合同书中纳入环境保护条款;施工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及监理;竣工和交付使用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环境后评价;营运期:进行环保设施维护及处理环境问题投诉。 针对实际工作需要,现结合国家目前的环保法规对公路施工阶段、营运期采取的环保措施分述如下: 1.5.1 公路施工阶段环保措施 1.5.1.1 生态环保 在土方开挖回填时避开雨季,雨季来临前将开挖回填、弃方的边坡处理完毕;施工取土时采取平行作业,边开挖、边平整、边绿化,计划取土,及时还耕,及时进行景观再造;在雨水充沛地区,及时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避免边坡崩塌、滑坡产生;在雨水地面径流处开挖路基时,及时设置临时土沉淀池拦截混砂,待路基建成后,及时将土沉淀池推平,进行绿化或还耕;对路堤边坡及时进行植草绿化;对施工临时用地,先将原表层熟土集中堆放,待施工完毕后,再将这些熟土推平,恢复原地表层。 1.5.1.2 噪声防治 当施工路段距住宅区距离小于150m时,为保证居民夜间休息,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施工;主动与施工路段附近的学校和单位协商,对施工时间进行调整或采取其他措施,尽量减小施工噪声对教学和工作的干扰;注意机械保养,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 1.5.1.3 大气污染防护 公路施工堆料场、拌和站设在空旷地区,相距200m范围内,不应有集中的居民区、学校等;沥青路面施工,沥青混凝土拌和厂设在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点以外的下风向处,既方便生产,又须符合 卫生要求(卫生防护距离分级中,规定的防护距离为300m),不采用开敞式、半封闭式沥青加热工艺;施工便道定时洒水降尘,运输粉状材料要加以遮盖。 1.5.1.4 水污染防治 沥青、油料、化学物品等不堆放在民用水井及河流湖泊附近,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施工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粪便等集中处理,不直接排入水体;对桥梁施工机械严格进行检查,防止油料泄漏。严禁将废油、施工垃圾等随意抛入水 公路建设设环保工作重点内容: 设计阶段:环保总体方案应在针对性勘察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路段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特点,使环保方案既经济、又可靠,并重视以下方面: 周边山区公路越岭方案应充分比较隧道与展线方案对环保的优劣。深挖高填和地质不良路段防护工程应充分考虑环保要求。 自然保护区、风景点、区应特别注重自然景观、珍稀野生动植物地带的环保措施。 设计说明应对环境保护工程作尽量详细的说明,标明敏感点。 综合考虑沿途公众对拟建公路了解程度,交通现状满意程度,对搬迁、移民的态度,对当地民俗的不利影响,对公路走向,对出行、交往的要求,对当地养、植业的影响等方面意见和建议。 施工阶段。严格控制红线内砍伐森林植被,珍稀植物宜采取移植措施。 与主体工程同时进行工程招标。施工合同、监理合同制订环保工作条款,结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中环保工程项目、地点、内容、标准等实际,对不同标段提出具体要求,明确责任条款。 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环保工程施工要求,工艺设计应包含环保工作和质量控制标准。开工前应进行环保意识教育和环保工程技术交底,完善环保管理工作制度,设置环保工作专(兼)职人员,对主体工程防护区、取土场防护区、弃碴场防护区、临时用地防护区防水土流失,水环境、防扬尘土污染动态检查监控,特别是雨季防水土流失措施。 跟踪监控拌和站防空气、噪音污染,夜间施工防噪音、弃渣污染,深挖高填地段边坡防护工程施工质量。环保工程施工质量自检与监理质量控制,制定图表,随时作好记录与签认,并与主体工程等同,由监理检验签证、计量支付。 竣工图绘制。绘制距路中线100米范围上简略地形图,标明水系、防护工程、排水系统、敏感点、居民地与公路的位置关系、土地使用现状等内容,作为施工档案资料,以备今后查证。 工程验收阶段。编制环保工程实施情况、总结报告和竣工图表。按规定向具备权限环保主管机构申请验收,为减少工作环节,宜与公路交工验收及竣工验收同时进行、可组织环保工程检验组参与现场检验。环保工程验收后的图表资料应按规定移交存档。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涉及面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对环境有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如何通过科学管理、技术进步,对公路建设环保进行周密设计,精心施工,严格验收,加强维护,完善和提高环保质量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环境保护论文范文:论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存在的法律问题及立法建议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国家的发展力度也开始向农村倾斜,但是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这也必将会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的危害。为了推进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进程,应当在提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主要问题的同时,找出造成农村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从立法的层面上,分析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不足并及时提出解决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对策,形成一套系统的法律体系,使得农村的生态环境能够满足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论文关键词 农村环境 法律问题 环境立法 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农村环境主要是指以广大农民的聚居地为中心的一定范围内的自然及社会条件的总和,包括,大气、土壤、水体以及地面植被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在日益提高,但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幅员辽阔、人口稀少,工业化程度相对较低,相比于发展迅速的城市来说,环境污染的空间还相对富余,因此,农村环境逐渐成为城市环境污染之后的另一个区域。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加大了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步伐,一些大中型企业的发展也逐渐伸向了农村,使我国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也受到严重挑战。 我国农村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农村水体土壤污染严重由于国家对新农村发展的推动,农药、化肥以及地膜的使用逐渐加剧,使农村的水体和土壤受到严重污染。化肥、农药的使用可以对减少虫害、提高作物产量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化肥、农药用量的不断增加也造成了严重的问题。首先,大量使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地质量下降,不得不依赖更大量的化肥。其次,农药、化肥中所含的有害物质污染土壤和作物,使产品品质低劣,市场竞争能力差。农药、化肥同时还大量杀死无辜的动物、鸟类、昆虫,破坏生态平衡。大量废弃的农膜遗留在土壤中,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繁殖,也妨碍作物的生长。而且这些“白色污染”很难被消除,因为农膜在50年之内都无法被分解。 (二)农村的废弃物处理不当造成的污染随着农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中造成的废弃物也越来越多,加之不恰当处理就会对农村的环境造成危害。我国的人畜粪便、日常生活垃圾和使用污水被认为是目前农村三类主要废弃物污染源。据有关调查,农村人畜的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平均还不到5%,农村生活剩余的垃圾和污水都没能进行统一有效管理,农民自己的生活垃圾和污水随处倾倒,流向路边地头、沟渠池塘以及被蒸发到空气中,严重污染着土地、大气、水源和庄稼,严重破坏了农村生态平衡。 (三)滥砍滥伐造成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在农村,有很多农民只看到眼前利益,把大量的树木森林砍伐使之变成耕地,他们没有认识到森林是农业的生态屏障。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越来越低,已经不足15%,除去大片林区,广大农村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则更低,。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命脉,由于地面植被被大量砍伐使我国的水土流失,水资源严重浪费。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和水分渐趋荒漠化,有的只能弃耕,使一些地区的环境不在适合农民的生活居住。我国经济发展规模扩大、人口逐渐增多,饮用水的需求也大大增加,而实际可用的水量却逐年减少。可见滥砍滥伐造成的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了,如果不加以制止后果不堪设想。 (四)一些新型企业造成的污染十八大指出,对新型农村的建设要围绕全面推进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其他文明建设一起发展。但是,目前国家为了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一味的强调以工业致富农村,致使乡镇企业在农村大力发展起来,但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也凸现出来,由于乡镇企业主要是化工、建材等重工业,大部分都是重污染行业,而且这些行业技术含量较低,经营分布比较广,使得农村环境污染面覆盖较大且不容易治理。另一方面,我国农村为了加快致富的步伐都开始搞一些副业,比如禽畜养殖等,并且规模越来越大,这样造成的污染也大大加深,在农村,人口分布密度较大,禽畜粪便的污染对人体的影响和土壤地表造成很大杀伤,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 二、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一)公众参与率比较低目前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地位处于弱化的状态,特别是处在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村,农村环境保护还仅仅依赖于政府的推动。中国虽然已经完成了第三个“五年”普法教育,但是农村人们的接受能力毕竟有限,更何况是环境法,知之者就少之又少,公众只是的跟随政府的脚步,当政府进行农村环境进行决策时,公众就会被组织起来集体参与;在政府没有环保政策时,便很少有公众参与。由于这种参与是在政府倡导下进行的,公众并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立场。农户们不能有效地监督政府权力。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也更加注重生活质量,公众的环保意识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对于不断发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现象,我国公众的环保意识依然不强。公众在面对环境问题时,往往缺乏社会责任感,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不高,这也导致我国环保项目开展的成效也打了一定的折扣。 (二)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不健全从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看,我国还缺少专门性的法律来规范农村环境的保护,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还远远达不到要求,有些甚至还仅仅只是停留在概念上,根本没有可执行性。农村环境形势已经十分严峻,点源污染与面污染共存,生活污染与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向农村转移,危及农村饮用水安全和农产品安全;但是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仍然达不到要求,这已经成为危害农民身体和财产的重要因素,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农村环境保护还有很多方面没有涉及到,一些城市法规条例根本不适用农村,而适用农村环境的法律又不够完整且滞后,目前,我国农村的各项环境保护的政策都跟不上发展的步伐,以农药的检测体系为例,不仅检测的能力落后,就连检测的标准和覆盖面也很低,而且对农药残留超标监管力度远不能适应国际上对农药残留监测工作的要求,还有近几年来发展较快的农村城镇化以及乡镇企业对农村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问题等等,当前的法律都没有相应的规定。 (三)农村环境保护执法系统混乱由于农村大部分远离城市,环境保护的执法情况不能得到保证,而且农村环境保护职能和职权及各部门的分工不明确。另外我国涉农环境保护事项范围广泛,而国家关于涉农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又太有限,因此,对于 涉农环境保护事项,农业部和国家环保总局“都管”或者“都不管”也是有根据的,这种职权分工上的不明确导致两部门争相管理对自己有利的行政事务,而对于自己不利的行政事务则相互推诿。还有就是地方官员为了政绩都把主要环境执法力度都放到城市里面,从而忽略了农村环境的执法,例如对于乡镇企业的污染防治事项,生态保护执法等,往往是城市严农村松,甚至农村根本就得不到执法,这都导致了农村环境执法过程中出现难以操作的事实。 三、对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立法建议 通过上对我国目前农村环境污染情况的了解我们可以发现,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已经越来越严重。为了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立法建设已经势在必行。 (一)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环境立法是关键,环境立法是环境法制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但目前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还相对比较薄弱,这就给农村环境保护的进行带来了很大阻碍。所以,当前最重要的是认真贯彻政府的要求,努力完善土壤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定村镇污水、垃圾处理及设施建设的规划,逐步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机制的投入和运行机制,对重要饮水水源地、重要河流、水库等环境敏感地带,制定并颁布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技术标准,制定农村环境质量、人体健康危害和突发污染事故相关预案,另外还应当尽快制定针对乡镇企业等新型行业的环境保护的法律,最重要的是无论制定法律,还是法规都应当充分面向公众,让每一个公众参与进来,这样所谓的法律体系才能发挥作用。考虑到农村成员的文化水平及法律意识比较低,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应该浅显易懂,以便每一个公众都能了解学习,这样也有利于执法部门的执法。 (二)强化农村环境执法与监督检查构建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还必须完善环境保护监督机制。环保执法愈深入,监督机制的重要性就愈发凸现。所以我们应该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公布各县、区农村环境状况;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自然保护区和基本农田等重点区域的环境监测;严格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依法执行环境影响评价等环境管理制度。研究建设农村环境健康危害监测网络,开展污染物与健康危害风险评估工作,提高污染事故鉴定和处置能力。不仅要利用法律的手段进行强制监督,还应当进行正确的政策领导,使农民自觉的进行正确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样不仅可以节约环境执法成本,还可以提高环境执法的效率。最后还要发动各方面的监督力量,做到强化环境执法与群众监督、人大政协监督、社会舆论监督有机结合。 (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村环境意识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需要国家的监控和立法思想的指导,而且需要广大农村群众的参与。这也就要求国家加强宣传的力度,提高广大群众的环境保护的意识,这样才能让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得到最大化的实施和执行。另外还应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广健康文明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开展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培训活动,培养农民参与环境保护的能力。广泛听取农民对自身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的意见,尊重农民的环境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维护农民的环境权益。只有加强环保基本国策的宣传教育,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环保违法典型案例的宣传教育,才能逐步增强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树立自觉保护环境的责任感、紧迫感。 环境保护论文范文:论新疆环境保护依法行政完善与困境破解 论文摘要 环境行政执法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环境保护工作中推进依法行政是实现国家环境保护意志的重要方式。本文从分析新疆环境保护依法行政工作现状为切入点,对新疆环境执法工作中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旨在提出有力对策,以完善自治区环境执法各项工作,提高环境执法效能。 论文关键词 环境保护 依法行政 执法效能 环境保护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我国也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早在2006年,第一次全国环境政策法制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提出:要以推进历史性转变为主要任务,完善环境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执法监督,切实把环境保护纳入法治化轨道。 一、新疆环境保护依法行政工作现状分析 “六五”普法规划启动3年多来,新疆环保部门依法治理工作不断推进,各项环保事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在环境监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一)新形势下新疆环境保护立法工作进展顺利近些年,结合新疆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环境保护工作特点,自治区先后出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保护区条例》等地方性法规,颁布了《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府规章,为自治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法律支持。为适应形势的变化,目前正在抓紧制定《危险废物防治管理办法》、《电磁辐射保护管理办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办法》也已纳入立法规划中。 (二)我区环境保护执法工作开展成效卓着1.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严肃查处了一批环境违法案件。进一步维护群众环境权益,有力地推动污染减排工作,解决了一批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以2012年为例,全年环境监察行政处罚案件共下达行政处罚决定1498起,已执行1498起,强制执行案件12起,听证案件6起,罚款金额1782.34万元。 2.依法行政,完善行政处罚各项程序。制定了《自治区环境监察总队行政处罚案件工作程序》,设立行政处罚评审小组,设置环境监察法规岗,安排环境执法专业人员对各支队行政处罚案件进行全过程跟踪审查,尤其对违法事实认定、法律条款适用、自由裁量权范围、合法收集证据等环节进行了严格审查,做到依法行政,最大程度避免了自由裁量权运用不当的行为,提高了执法效能。 二、新疆环境保护依法行政面临的困境及问题 新疆作为国家重要能源战略区域和环境生态极为脆弱的区域,随着资源开发力度加大,伴随而来的是高能耗、高污染等新的环境问题异常突出,开发区域生态环境遭到不可逆转的破坏,环境执法工作面临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环境保护立法需进一步完善从1979年颁布《环境保护法》,到1989年进行修订,先后又颁布了大气污染防治法等近30部环境保护相关法律。国务院制定或修改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60余项行政法规。这些法律、法规都需要地方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去量化和细化,以利于基层环境执法部门理解和执行。但目前自治区尚未充分发挥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优势,出台符合环境执法实践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主要表现在: 1.对某些环境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有待于进一步进行细化。对某些生态破坏和污染环境的行为,法律中仅对违法行为进行了定性,却没有相应法律责任或虽有法律责任但法律责任缺乏可操作性。 2.对环境执法自由裁量权尚需进一步细化。为规范行使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国家环保部先后下发了《关于印发有关规范行使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文件的通知》、《主要环境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参考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但其中对于行政罚款幅度的规定仍较为宽泛,环境保护行政执法机构自由裁量权过大。 (二)现有环境执法各项制度有待于进一步贯彻落实1.“查处分离”原则在全区范围内尚未全面开展。《行政处罚法》和《环境行政处罚办法》里对于“查处分离”原则都有明确规定。当前全区环境行政处罚中大部分地州现场调查取证和行政处罚尚未实现全面分离,这不仅易导致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又加大了现场调查人员的工作量,造成案件积压,执法周期过长。 2.重大案件审议制度落实不到位。为落实重大案件审议制度,有效监督执法人员的裁量权,自治区先后出台《行政复议和处罚案件审议规则》、《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强化环境保护行政处罚管理暂行规定》,但各级环境执法机构施行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强化。 (三)基层环境执法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强1.亟需解决环境执法专业人才缺失的问题。新疆地域辽阔,166万平方公里中约20000余个污染源分布于15个地、州(市)、99个县(市、区),人均监管污染源约230户,基层环境监察任务重、难度大,而自治区基层环保执法力量相对薄弱,特别是缺乏环保专业人才。 2.亟需解决环境执法基层机构设置的问题。目前县级环保部门的执法机构相对单薄,一个 科室、大队要同时应对自治区、地区的几个口径的工作,一个执法人员要兼任几项环境执法工作,工作任务重、工作质量难以保证,基层现场执法力度、执法质量、快速反应能力受到制约和影响。 (四)环境执法培训模式有待丰富,培训缺乏严格有效的考核标准近几年,自治区通过科学、严格的培训,造就了一支素质较高环境监察执法队伍。但值得反思的是,环境执法培训效果缺乏有效的考核认定标准。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即培训成本和环境执法效益之间没有有效衡量标准。培训内容、方式还需“少些原则理论,多些实践技能”。 三、新疆环境执法完善与困境破解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完善我区环境保护依法行政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充分利用民族区域自治的优势,加大力度完善地方环境立法1.充分利用《民族区域自治法》对我区环境法律体系进行全面梳理清查,将那些已不适应形势需要的法规、规章尽快修改、废除,制定符合自治区环境执法实践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必要时制定自治条例或单行条例。2010年3月1日,《环境行政处罚办法》正式施行,应尽快修订我区环境行政处罚相关规定,以适应形势需要。 2.结合我区环境执法实践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进行进一步细化。一是要通过制定政府规章对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进行进一步细化,如细化《环境保护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环境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明确处罚额度。使得法律责任追究明确、具体,避免环境执法人员遭遇执法尴尬;二是对于同一违法类型在不同地区、不同企业间(排除经济发展差异),处罚不相同的现象施行统一标准,做到同类违法行为的情节相同或者相似、社会危害程度相当的,行政处罚种类和幅度应当相当;三是结合我区实际针对《标准》中行政处罚额度进行再细化,针对我区不同经济发展区域采用不同的细化标准。 (二)加大力度完善环境执法各项制度1.在全区范围内对落实“查处分离”制度和重大案件评议制度情况进行检查,强化对“环境执法权”的监管。严格执行“查处分离”制度,建立健全环境执法目标责任体系,加大对环境执法权力运用的监督检查工作力度,纠正和查处不当执法和违法行为,保证环境执法依法、公正、透明。 2.全面落实重大案件的评议制度。对符合重大案件标准的案卷从案件的立案、调查人员的陈述、认定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适用法律条款是否准确、自由裁量权运用是否合适、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容是否适当、程序是否合法等方面对重大案件进行集中审议、评价,经集体审议讨论决定行政处罚。 (三)完善基层环境监察执法体系学习兄弟省区好的经验办法,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的支持,对基层环境执法情况开展调研以了解基层环境执法机构建设情况,一是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考的形式吸纳一批能够胜任环境执法工作的人才,对环境执法队伍予以有力补充。二是结合自治区级环境执法机构设置,对基层环境执法机构进行整合,增加专业机构设置,明确各个科室机构的职责权限,使环境执法工作逐渐步入规范化、合理化,减少基层环境执法人员的工作量。 (四)丰富环境执法培训模式,建立培训考核机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提高我区环境执法培训的效率,其一要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使环境执法人员能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其二要结合实际在培训中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对环境执法人员的培训效果进行检验、评估,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培训投入成本和实现效益的关系,以检验培训工作的有效性。 环境执法工作是环保工作的立足之本,全面实现自治区环境保护依法行政,最终符合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顺应建立和谐社会的根本目标。新疆环境执法应紧密联合实际,不断创新环境监察执法模式,在创新执法手段上挖潜力,全面提升环境执法效能。 环境保护论文范文:生态园林与城市环境保护 摘要: 本文阐述了生态园林的概念、科学内涵、生态园林主要功能及生态学原理在生态园林中的应用。 关键词: 生态园林 环境保护 生态平衡 物种多样性 城市是一个规模庞大、关系复杂的动态生态系统,由社会、经济,自然子系统复合而成,具有开放性、依赖性、脆弱性等特点,极易受到环境条件变动的干扰。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既有自然的组成要素,又有高度人工化的组成要素,而园林绿地系统则是其中唯一具有自净功能的组成成分,在改善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美化景观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一、二十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环境问题的加剧,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走生态园林道路、以绿地系统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性,许多国家已将其作为城市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一个衡量标准。 一 生态园林的概念与科学内涵 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如互惠共生、生态位、物种多样性、竞争,化学互感作用等)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能够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空间、养分、水分等,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它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工业化的高度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剧,给人类带来了生存环境的危机,这一严峻的现实,迫使人们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仿造自然环境,以谋求优良的生存环境,把园林绿化作为主要手段,因势利导地利用对城市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有利因素和改造不利的因素,从整治国土,促进生态平衡的高度全面绿化人类的生存环境,将园林绿化事业推向生态园林的新阶段。〔1〕 生态园林的科学内涵在于:①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②充分利用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和生物能的转化率,调节小气候,吸收环境中的有毒有害气体,衰减噪声,调节生态平衡;③美化景观、在绿色环境中提高艺术水平,提高游览观赏价值,提高社会公益效益,提高保健休养功能,为人们提供更高层次的文化、游憩、娱乐需要和人们生存发展的绿色生态环境。 二 生态园林的主要功能 生态园林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讲,主要体现在调节小气候,改善环境质量和美化景观方面。 (一)调节小气候 L.J.Batten认为:小气候主要是指从地面到10余m至10Om高度空间内的气候,这一层正是人类生活和植物生长的区域和空间。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都深刻影响着小气候。 植物叶面的蒸腾作用能调节气温、调节湿度、吸收太阳辐射热,对改善城市小气候具有积极的作用。研究资料表明,当夏季城市气温为27.5℃时,草坪表面温度为20℃~24.5℃,比裸露地面低6℃~7℃,比柏油路面低8℃~20.5℃,而在冬季,铺有草坪的足球场表面温度则比裸露的球场表面温度提高4℃左右。 由于绿色植物具有强大的蒸腾作用,不断向空气中输送水蒸气,故可提高空气湿度。据观测,绿地的相对湿度比非绿化区高10%~20%,行道树也能提高相对湿度10%~20%。 城市的带状绿地,如道路绿化与滨江滨湖绿地是城市的绿色通风走廊,可以将城市郊区的自然气流引入城市内部,为炎夏城市的通风创造良好条件;而在冬季,则可减低风速,发挥防风作用。 (二)改善环境质量 1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维持碳氧平衡 有关资料表明,每ha绿地每天能吸收900kgCO2,生产600kgO2,每ha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可吸收1000kgCO2,生产750kgO2,供1000人呼吸所需要;生长良好的草坪,每ha每小时可吸收CO215kg,而每人每小时呼出的CO2约为38g,所以在白天如有25m2的草坪或lOm2的树林就基本可以把一个人呼出的CO2吸收。可见,一般城市中每人至少应有25m2的草坪或10m2的树林,才能调节空气中CO2和O2的比例平衡,使空气保持清新。如考虑到城市中工业生产对CO2和O2比例平衡的影响,则绿地的指标应大于以上要求。 2 吸收有毒有害气体 污染空气和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气体种类很多,主要有SO2、N0x、Cl2、HF、NH3、Hg、Pb等,在一定浓度下,有许多种类的植物对它们具有吸收和净化能力。有研究表明:当SO2通过树林时,浓度有明显降低,每公顷柳杉林每年吸收720kgSO2。臭椿、夹竹桃、罗汉松、银杏、女贞、广玉兰、龙柏等都有较强的吸收能力。 3 吸滞粉尘 植物,特别是树木,对粉尘有明显的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由于树木有强大的树冠,叶片被毛和分泌粘性的油脂使得树木具有滞尘作用。 4 杀菌作用 由于绿地上空粉尘少,从而减少了粘附其上的细菌;另外,还由于许多植物本身能分泌一种杀菌素,而具有杀菌能力。据法国测定,在百货商店每m3空气中含菌量高达400万个,林荫道为58万个,公园内为1000个,而林区只有55个,林区与百货商店的空气含菌量差7万倍。 5 衰减噪声 植物,特别是林带对防治噪声有一定的作用。据测定,40m宽的林带可以减低噪声10~15分贝,30m宽的林带可以减低噪声6~8分贝,4.4m宽的绿篱可减低噪声6分贝。树木能减低噪声,是因为声能投射到枝叶上被反射到各个方向,造成树叶微振而使声能消耗而减弱。 (三)美化景观、丰富建筑群体轮廓线 生态园林是美化市容,增加城市建筑艺术效果,丰富城市景观的有效猎施,使建筑“锦上添花”,把城市和大自然紧密联系。 三 生态学原理在生态园林中的应用 (一)坚持以“生态平衡”为主导,合理布局园林绿地系统 生态平衡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其含意是指处于顶极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此时系统内的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与协调,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达到相对平衡,系统的整体效益最佳。在生态园林的建设中,强调绿地系统的结构与布局形式与自然地形地貌和河湖水系的协调以及与城市功能分区的关系,着眼于整个城市生态环境,合理布局,使城市绿地不仅围绕在城市四周,而且把自然引入城市之中,以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近年来,我国不少城市开始了城郊结合、森林园林结合、扩大城市绿地面积、走生态大园林道路的探索,如北京、天津、合肥、南京、深圳等。〔2〕 (二)遵从“生态位”原则,搞好植物配置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选配,实际上取决于生态位的配置,直接关系到园林绿地系统景观审美价值的高低和综合功能的发挥。生态位概念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地位,反映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以利种 间互相补充,既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又能形成优美的景观。在特定的城市生态环境条件下,应将抗污吸污、抗旱耐寒,耐贫瘠、抗病虫害、耐粗放管理等作为植物选择的标准。如在上海地区的园林绿化植物中,槭树、马尾松等生长状况不良,不宜大面积种植;而水杉、池杉、落羽杉、女贞、广玉兰、棕榈等适应性好、长势优良,可以作为绿化的主要种类。 在绿化建设中,可以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分异来配置植物。如杭州植物园的槭树、杜鹃园就是这样配置的。槭树树干直立高大、根深叶茂,可吸收群落上层较强的直射光和较深层土壤中的矿质养分;杜鹃是林下灌木,只吸收林下较弱的散射光和较浅层土中的矿质养分,较好地利用槭树林下的荫生环境;两类植物在个体大小、根系深浅、养分需求和物候期方面有效差异较大,按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分异进行配置,既可避免种间竞争,又可充分利用光和养分等环境资源,保证了群落和景观的稳定性。春天杜鹃花争妍斗艳,夏天槭树与杜鹃乔灌错落有致、绿色浓郁,组成了一个清凉世界;秋天槭树叶片转红,在不同的季节里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遵从“互惠共生”原理,协调植物之间的关系 指两个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存,双方获利。如地衣即是藻与菌的结合体,豆科、兰科、杜鹃花科、龙胆科中的不少植物都有与真菌共生的例子;一些植物种的分泌物对另一些植物的生长发育是有利的,如黑接骨木对云杉根的分布有利,皂荚、白蜡与七里香等在一起生长时,互相都有显着的促进作用;〔3〕但另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则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不利,如胡桃和苹果、松树与云杉、白桦与松树等都不宜种在一起,森林群落林下蕨类植物狗脊和里白则对大多数其他植物幼苗的生长发育不利,这些都是园林绿化工作中必须注意的。 (四)保持“物种多样性”,模拟自然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理论不仅反映了群落或环境中物种的丰富度、变化程度或均匀度,也反映了群落的动态与稳定性,以及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与群落的相互关系。生态学家们认为,在一个稳定的群落中,各种群对群落的时空条件、资源利用等方面都趋向于互相补充而不是直接竞争,系统愈复杂也就愈稳定。因此,在城市绿化中应尽量多造针阔混交林,少造或不造纯林。 四 生态园林建设的类型 不同的城市其地形地貌和河湖水系等自然条件布局形式和环境状况都有不同的特点,也就对生态园林的群落类型及其功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近年来,国内外都出现了对以下几种生态园林建设类型的探索: (一)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 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是生态园林中植物利用和配置的一个重要类型,它将景观、生态和人的心理、生理感受进行综合研究。 1 美学原则的应用 运用节奏与韵律,统一与微差,对比与协调等美学原则,采用有障有敞、有透有漏,有疏有密、有张有弛等手法造景,富有季相色彩,给人以美的享受。如上海外滩南京路-九江路以市花白玉兰花为主调,林下种红杜鹃,红装素裹,相映成趣;北京东路-南京路,用草花、绿篱、草皮组成形似“浪花”和“如意”的大图案,色彩醒目;四平路两侧由广玉兰、银杏、美人蕉组成有节奏变化的绿带,上海九亭绿化示范园中,规划了由广玉兰、红叶李、银杏、红运玉兰和茅白杜鹃,八角金盘组成的绿带,形成“步移景换”的流动画面。 2 意与形的统一 强调意与形的统一,情与景的交融,利用植物寓意联想来创造美的意境,寄托感情。如利用优美的树枝,苍劲的古松,象征坚韧不拔;青翠的竹丛,象征挺拔、虚心劲节;傲霜的梅花,象征不怕困难、无所畏惧;利用植物的芳名:金桂、玉兰、牡丹、海棠组合,象征“金玉满堂”;桃花、李花象征“,桃李满天下”;桂花,杏花象征富贵,幸福;合欢象征合家欢乐;利用丰富的色彩:色叶木引起秋的联想,白花象征宁静柔和,黄花朴素,红花欢快热烈等。〔4〕 (二)环保型人工植物群落 环保型人工植物群落是以保护城乡环境,减灾防灾、促进生态平衡为目的的植物群落。 例如宝钢:我国大型钢铁企业环保型生态园林建设的典范,他们以生态园林理论为指导,以提高绿化生态目标和绿化效益质量为目的,根据宝钢的生产情况和环境的污染情况选择配置了360多个具有吸收有害气体或吸附粉尘能力较大的植物,绿地总面积达41-4.55万m2,其中草坪130万m2,绿地覆盖率28.52%,人均绿地面积达129.54m2,〔5〕取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金山石化:在卫生防护林带建设中,选择抗污染能力强的植物按生态学原理进行配置,其结构合理,效益明显。如SO2、NO2通过林带,在生活区的浓度递减60%,乙烯、飘尘及铅递减100%,风速平均递减43%~62%;增加空气负离子;含菌量降低;改良了土壤,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招引来鸟类达94种之多。 (三)保健型人工植物群落 保健型人工植物群落是利用植物的配置,形成一定的植物生态结构,从而利用植物的有益分泌物质和挥发物质,达到增强人体健康、防病治病的目的。 例如:枇杷树、丁香+桃树+八仙花-八角金盘,林沿种枸骨-葱兰; 银杏、广玉兰+香樟、桂花、胡颓子-薰衣草;含笑+蜡梅+丁香+桂花-结香+栀子-玫瑰、月季; 其中,枇杷安神明目,丁香止咳平喘,广玉兰散湿风寒,许多香花树种如含笑、桂花、广玉花、栀子等,均能挥发出具有强杀菌能力的芳香油类,银杏叶含有氢氰酸,故保健和净化空气能力较强。 (四)科普知识型人工植物群落 指运用植物典型的特征建立起各种不同的科普知识型人工植物群落,在良好的绿化环境中获得知识,激发人们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和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如:上海植物园的进化区,闸北公园内的生态园,规划为市花区、海棠区、进化区、名花区、珍濒区、藤蔓区、水生区等,可使游人在观赏植物的同时学习到有关植物学的不少知识;建议在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园内普遍建立科普知识型生态园。 (五)生产型人工植物群落 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建设生产型人工植物群落,发展具有经济价值的乔、灌、花、果、草、药和苗圃基地,并与环境协调,既满足市场的需要,又增加社会效益。 (六)文化环境型人工植物群落 特定的文化环境如历史遗迹、纪念性园林、风景名胜、宗教寺庙、古典园林等,要求通过各种植物的配置使其具有相应的文化环境氛围,形成不同种类的文化环境型人工植物群落,从而使人们产生各种主观感情与宏观环境之间的景观意识,引起共鸣和联想。 不同的植物材料,运用其不同的特征、不同的组合、不同的布局则会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和环境气氛,如常绿的松科和塔型的柏科植物成群种植在一起,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气氛,高低不同的棕榈与凤尾丝兰组合在一起,则给人以热带风光的感受,开阔的疏林草地,给人以开朗舒适、自由的感觉,高大的水杉、广玉兰则给人以蓬勃向上的感觉,银杏则往往把人们带回对历史的回忆之中。因此,了解和掌握植物的不同特性,是搞好文化环境型人工植物群落 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上海鲁迅公园(虹口公园)较好地应用了植物进行意境创造〔6〕,如围绕鲁迅先生陵墓、雕像广种常绿花木,借喻先生精神永存;在纪念馆四周广植桃、李、梅,象征先生“桃李满天下”和平易近人的品格;地被植物大量种植既能观赏又有药用价值的中草药,暗示先生早年学医,以医学救国的爱国思想。
农业政策论文:农业政策下的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农业政策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农业政策制订与的主体是执政党或政府,既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也包括各级政府的涉农机关。由于农业政策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一直以来就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农业政策的不断调整改革,我国的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单是近三十多年来在农业政策改革的带动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就取得了喜人的成果,其中不同时期不同的农业政策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些政策虽然基本上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核心的土地政策改革(1978-1984)。这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历史上一件开天辟地的事情,通过这次农业政策的调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改革之后,虽然土地所有权归集体,但是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保证了农民的土地支配权和对剩余产品的受益权,从根本上解放了农民,使其积极性大大提高,也因此在很多时期内中国解决了全国的温饱问题,堪称一个世界壮举。第二,以农产品流通和乡镇企业发展为核心的农村政策改革(1985-1997)。经过前一阶段的政策调整,我国的农业生产有了大幅提高,但是由于市场体制不够灵活,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收受到了一定影响,于是国家及时出台“购销同价”、“保量放价”等政策放开市场,促进农产品的流通,从而巩固加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同时又出台产权改革、技术革新等政策加快乡镇企业改革,为整个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第三,以“粮食保护价”为代表的农产品价格支持制度(1998-2001)。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相对较大,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国家于是出台了“粮食保护价”的农业补贴政策。这是我国第一个保护粮食生产者利益的农业政策,其初衷是好的,而且在初期一定程度上坚定了农民种粮的信心,但是由于实施过程中诸多问题的出现,它并没有从根本上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的双重效益。第四,农业税的减免(2002至今)。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速,同时对农业的依赖性也更趋强烈。为了强化对工业的支撑,更是为了解决多年来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税费改革政策,其中以“取消农业税、反哺农业”、“两减免三补贴”为典型代表,同时从国家预算层面加大了对农村的财政支出。这些政策及时地解决了农民增收问题,也保证了工业化的继续推进,但是从长远来看,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第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的农业政策改革(2006至今)。随着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我国的农业政策由纯粹的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导向转变为农村社会全面发展的导向。这一阶段,国家除了深化农业增收和农民增收的政策改革外,还从教育、环境、医疗等多个方面出台政策促进农村经济的转型发展,虽然由于实施时间不长、效果不是多么显著,但是这无疑是一个好的开端。 二、农业政策影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一系列农业政策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尽管有些政策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核心问题,但是大部分政策还是发挥了应有的作用。那么这些政策是如何发挥效应的呢?这就涉及到农业政策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机制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农业政策对农村经济的引导。首先,农业政策可以有效引导投资流向,比如农业税取消以后,中央财政成了农村公共投资的主要来源,这样大批资金就直接流向农村的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灾害防治工程建设等;其次,农业政策可以有效引导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另外,农业政策可以有效引导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第二,农业政策对农村经济的调控。首先,农业政策可以调控农产品的供求关系,这既包括农产品的进出口政策,又包括国内供给政策;其次,农业政策可以调节价格,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政府的“农产品保护价”政策,我国粮食生产在1998年至2001年连续减产,很大程度上就在于粮食收购价格偏低,于是国家及时出台“粮食保护价”政策保证农民收益;另外,农业政策可以调节收入,比如我国2006年废除农业税以后,又先后出台了种粮直接补贴、农机购置补贴、良种补贴等政策,同时大兴水利建设,这些政策都直接或间接地提高了农民的收入。第三,农业政策对农村经济的激励。首先,农业政策从产权方面激励农村生产,比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明确了农民的主体地位,从而使农民很自觉地进行农业生产,而不再依靠以前的行政指令计划;其次,农业政策从需求方面激励农业生产,比如国家为了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经常合理运用保护价政策,这样即使是粮价下跌到接近或低于生产成本时,政府会通过粮食专属系统买进,从而保证需求关系的平衡;另外,农业政策从创新方面激励农业生产,这包括技术的创新和制度的创新,比如我国在实施“发展现代农业”政策以来,就通过生产经营模式、农业科技运用的创新大力发展集约型农业和生态化农业。 三、如何利用农业政策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政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而且是在特定机制下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样以来,农村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从农业政策入手,尤其是从机制方面着手,寻求一套适合我国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政策体系,从而有效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笔者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积极发挥农业政策的引导作用。农业政策引导的根本在于通过提高要素投入效率,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首先,加快深化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规范承包、租赁、转让、入股等土地流转形式,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有效集中,从而提高土地要素的利用率;其次,优化农业财政支出结构,通过具体的财务管理、财务监督等手段,使得农业财政支出增加的前提下,保证农村生产性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开发等支出的效用最大化;另外,强化农村科普知识的教育工作,既要吸引青年学生回到农村创业,又要对现有的农业生产者进行有效培训,在实现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基础上,通过科技提高各个要素的利用率。第二,积极发挥农业政策的调控作用。农业政策调控的根本在于站在农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注重各个政策的整合统一,实现最大的政策合力,首先,通过户籍制度、工业反哺农业等政策的完善,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和谐的城乡统筹发展机制;其次,通过对建筑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使用的调控、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种植的调配、国家投入与社会投入的调配以及科技投入的调配,建立一种长效农业投入机制,促进农村经济的综合性发展;另外,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构建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并结合传统的农产品营销模式,减少流通环节,实现农业生产成本最低化,构建一个高效低廉的农产品城乡流通网络。第三,积极发挥农业政策的激励作用。农业政策激励的根本在于保障农民没有后顾之忧的前提下,实现增产增收,首先,巩固强化农业补贴政策和农产品保护价政策,最好实现二者联动机制的构建,避免过大的浮动性,保证农民生产积极性的长效性;其次,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制度,从而降低农民因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引起的损失,这样农民从事生产就少了后顾之忧;另外,强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既要保证农民从事农业生产资金来源的广泛性,又要保证农民资金使用的规范性,从而激发农民扩大生产或增加投入的动力,尤其以更优惠的金融政策鼓励农民从事生态高附加值农业生产,使其在进行农业生产的同时,有助于自然生态的保护。 四、结语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核心原则,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导向,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我国的农业政策同样不例外。当前形势下,农业政策已经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还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因此在以后的农业政策制定中,我们要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心怀问题意识,更要兼具发展眼光,探索一套适合国情的农业政策体系,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孔玉生 谢沅辰 单位:江苏大学财经学院 农业政策论文:农业政策演变经济影响 本文作者:李岩 孙宝玉 单位:陕西教育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系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考虑到农业在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作用以及农业的天然弱质性,从建国开始,我国政府就开始实施国内农业支持政策,一方面通过对农业扶持,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为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积累。我国农业支持政策的选择与我国政府重要的战略决策以及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有关。为此,按照我国经济发展经历的主要转折,可以将我国的农业扶持政策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分别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后、建立市场经济以后、加入WTO以来至今。通过对我国农业扶持政策的回顾和梳理,可以更清晰地反映我国农业政策的发展路径和规律,总结其经验和教训,为我国今后的农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思路和启示。 一、1949年建国——七十年代末: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萌芽阶段 解放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央政府一直把大力发展农业作为中央政府的主要目标,逐步发展互助合作组织和彻底进行,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因此农业恢复和发展较快,并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以及“”时期,这一阶段的中央农业扶持政策的特点如下: 1.以农业信贷和财政支农为主要手段 虽然该阶段的中央政府财力有限,但是农业信贷余额和财政支农总额基本上是不断增长的。据统计,支援农村生产支持和财政安排的农业事业费从“一五”的37.23亿元增长到“五五”的345.73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从“一五”的2.9%提高到“五五”的6.6%。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从“一五”的40.91亿元增长到“五五”的238.03亿元,占国家计划内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比重从“一五”的7.10%提高到“五五”的10.5%。同期,农业信贷资金余额也从82.1亿元增长到616亿元。 2.其主要目标是以农支工,为工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解放后,我国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建设思路,为此,必须依靠农业剩余的转移来实施这一工业化战略。1953年政府实施了以低价收购和销售为主要特征的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通过“剪刀差”的方式为工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1953-1978年间,农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积累了高达3376亿元的资金,平均每年达135亿元,这笔资金是1953-1978年间全民所有制各行业基本建设新增固定资产总数3680亿元的92%。从农业支持角度分析,该阶段的农业政策实质是以农支工。1980年与1949年相比,农业增长了2.8倍,而轻工业增长了25倍,重工业增长了98倍。 3.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性增长 解放后,农业发展是中央政府的工作重点,虽然国家的农业扶持力度不大,但依靠的强制“均平”机制,还是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农业发展的恢复性增长。粮食总产量和农业总产值虽有徘徊,但仍逐年增长。1949-197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由11320万吨增加到30476.5万吨,年均增产660.5万吨,年递增3.4%。在此期间,粮食增长率超过了人口增长率,为18%城市人口的低水平工业化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通过逐步发展互助合作组织和彻底地进行,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为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了基本保障,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农民的生产行为。 二、改革开放——九十年代初: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调整阶段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从原有重点优化发展重工业转变到产业协调平衡发展上来,重点是对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村制度进行改革。这一时期的农业扶持支持往往和农村改革是密切相关的,农业政策的主要特点如下: 1.放开农产品价格 在农业生产向商品经济的转化中,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已经不再适应市场消费需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弊端日益明显。由于商品流通遇到阻碍、产量增加而质量不高、地区优势不能发挥以及生产布局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原因,极大地影响了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此,政府采用放开农产品价格的政策,陆续通过减少统购的数额、范围,提高定购价格;除少数重要农产品,其余全部放开价格,由市场调节,让农民在市场交换中受益,维护了农民的切身利益,保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2.加快体制制度创新 除了继续加大财政支农和农业信贷外,政府开始重视通过体制建设和完善保护农民利益,保证农业和农村生产。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开始试点推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该制度的确立克服了集体经济中长期存在的“吃大锅饭”的弊病,是推动近年来我国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性支持政策,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制度性政策支持,极大释放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其经济社会意义远远超过了农业集体化和。 3.开始矫正剥夺农业的方式 1979年开始,国家开始矫正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为核心的农业政策。在部分农产品市场已经开放和农业生产连年增长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棉、油、粮等主要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并开始对农产品价格管理体制和流通体制进行改革,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农业的支持。虽然从1978年到1990年间里,我国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绝对量仍呈不断增加的趋势,由1987年的261.2亿元增加到1990年的726.1亿元,但不论是工业品价格高于其价值的幅度还是农产品价格低于其价值的幅度,都呈逐步下降的趋势,因此其决定的“剪刀差”的幅度也由1978年的54.5%下降到1990年的25.2%。 4.投入农业的资金支持有限 虽然国家提高了对农业的资金支持规模,然而1978年以前的20多年时间里,农业基建投资平均占基建投资总额的11%,而1980年到1987年的7年时间里,则下降到5.3%,1988年更低,仅为2.9%。虽然从1989年以来,中央和地方对农业的投入比以前有所增长,还建立了农业发展基金,但实际上农业生产所需要的诸如柴油、化肥等也不充足,其真正投入的资金不到30%。农业资金的匮乏,加剧了农业的脆弱程度,阻碍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农民收入的提高。 三、1992年——2001年: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改革阶段#p#分页标题#e# 前一阶段,通过“剪刀差”,从农业中拿走了大量的“原始资本积累”,但这一阶段状况开始改善,农业从为国民经济“纳税”开始变为接受保护和扶持。90年代以后。这一阶段我国农业支持政策有如下特点: 1.以价格补贴为主要措施 这一阶段的农业扶持政策以价格补贴为主要形式,大部分用于降低支农服务的收费标准,降低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以及农产品购销环节的补贴。虽然这项政策反映了政府对农业和农民生产的保护,但是,价格补贴是给国有农产品流通部门,不是直接补贴给农民,导致农民收益有限,补贴收益大部分落入国有商业部门。据测算,国家每补贴1元,农民只能得到0.14元。 2.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国家通过自上而下的政策传递方式,将减轻农民负担作为保护农民利益和农民生产积极的首要目标。由于长期农业资金大量流向工业部门,导致农民利益受到剥夺,负担过重。90年代以来,农业资金非农化流失仍在继续。1991-1996年,通过赋税流失的农业资金为2750亿元,以农业信贷方式流失的农业资金为4177亿元。为了保证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国家开始强调减轻农民负担问题。一方面国家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另一方面,国家连续大幅度增加了农业投资。政府坚持多予少取的支持政策,赋予农民更多的实惠,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 四、加入WTO——至今: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完善阶段 长期以来,我国出台的农业政策涉及农业生产的,但是随着加入WTO,我国逐渐认识到: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问题不只是农业生产方面,还必须重视农村经济的综合发展和农民利益。这一阶段我国农业支持政策有如下特点: 1.财政支农的绝对数量增加迅速 中国财政支农的绝对数量呈现出迅速增加的趋势。财政支农总数从2001年的1456.73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2900.87亿元,每年以13.76%的速度增长。这种支持水平的迅速上升,说明自从加入WTO之后,我国越来越重视利用国内支持的方式来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尤其是2004年,由于我国政府提出“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当年财政支农的增长速度达到了33.24%。 2.国内支持的结构有待完善 在微量标准之内,我国对于黄箱支持利用不充分。根据我国对WTO的承诺,我国的微量免除水平为8.5%。但是据统计,我国现在的微量支持水平只用2%左右。在WTO规则允许的12种绿箱政策措施中,我国只使用了6种,包括政府的一般服务支出、食物安全储备、国内食物援助、自然灾害救助、生态环境保护和地区发展援助,其余6种我国还未涉及。 3.将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主要政策目标 由于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环境不宽松、农村非农产业发展速度减缓,有的地方农民负担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等原因,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针对此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成了各级政府处于每年工作的中心位置,并制定了具体措施。其中包括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搞活农产品流通、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和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等。 五、未来“三农”政策走向 针对我国“三农”问题的现状,本文认为,我国“三农”政策将会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强化。具体包括:第一,加大粮食生产扶持力度。我国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问题需要时刻注意,特别是在目前全球存在粮食危机的状况下,政府必将加大对粮食生产扶持,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农民种粮效益。第二,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农业。近几十年来,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老化严重、投入欠账太多。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继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强化农业发展的基础。第三,建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国政府正在努力建立一套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包括“三农”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农民就地拓展与外出转移相结合的就业创业机制;购销市场化和经营主体多元化的农产品流通机制;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监督管理机制,村民自治和乡镇政务公开的乡村治理机制等。 农业政策论文:农业政策性银行会计营运风险防控探析 从近几年的披露报告来看,很多出现问题的企业,大多是由于其资金出现了阻滞,无论是资金的来源问题还是调配等等各种,越来越凸显出会计营运在其中的重要性,当然其风险防控的探析是很有必要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主要是服务我国的农业,包括各类农产品,畜牧业等等,所以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为了保障我国的基础农业的健康运行,农业政策性银行应该做出调整,不应该为拓宽自身的业务而忽略了重要的会计营运中的风险防控,因为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不能预料的后果,所以进行探析是很有必要的。 一、农业政策性银行会计营运风险防控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会计管理模式层级传递。 我们都知道,如果做一件事,需要传递很多层次,这样就会使效率下降,而且还不确保在传递过程中会出现传递内容是否全面的情况,所以在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的现在,很多企业会下放其权力。农业政策性银行由长期以来的,总行,省行,市分行,县支行的会计管理模式,就会使得在制定和实施相关的会计管理中存在着我们所说的,很多制定的政策和管理方案滞后的情况,同时也不方便对下面的支行进行相关的管理,例如下面哪个支行出现了会计营运方面的风险,要经过各级向上传达,而且也不排除在这个过程中,有些领导为了不被批评,而封闭消息的事件,这样小事可以封锁,但是一旦碰到大事件纸包不住火的情况下,被总行知道后,这时候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是不一定能弥补的,这会给整个银行带来负面的影响,这种声誉风险是不可估量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就是多层级传递的坏处。 2.会计营运风险控制系统落后。 农业政策性银行的会计营运部一般是负责会计营运方面风险的防范,但是一般这些网点在配备中一般存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一个网点一个综合柜员要负责这个网点很多涉及的风险,这个是很难控制的。可能很多在柜台进行的交易还可以发现是否会存在可疑之类,但是如果自身通过其它方式例如电子银行之类进行的话,其风险就很难进行控制了,而且一旦出现这个综合柜员不是那么负责,或者对于风险防范的意识没有那么强的话,对于网点的损失是不能挽回的,这不能说是综合柜员没有尽到职责所在,人在很多时候会多少出些差错,不能避免人没有任何的差错,但是对于网点来说,这个差错是不能有的,不能出现的,那么这样的风险控制系统就是有待加强的。 3.事后监督系统落后。 所谓会计营运风险,并不是只有一个风险,它是涉及到会计营运方面的工作所一起组合出来的一个概念。农业政策性银行各项前台,后台都可能会出现会计营运的风险的,但是当前的时候监督系统没有给予一个归类,或者哪类业务容易出现什么类型的差错,在出现错误的时候,找到错误和解决错误是针对问题本身,但是作为一家银行的发展来说,从宏观总体来说,应该看到的是进行一个归集,但是现在其事后监督系统仍处在落后的阶段。 二、农业政策性银行会计营运风险防控途径和方法 1.减少会计营运风险管理层次。 针对农业政策性银行逐级传递,层级过多的问题,在会计应该管理中,应该缩减这其中的步骤,由总行统一制定会计营运管理目标,这样给予总行有更好的对下面支行和网点的控制能力,这样的措施一旦实施,效果是明显的,这中间层次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例如传达不到位,不完善,没有真正做到等等,就由总行直接知晓,不会使得下面各支行负责人之类有更大权力去掩盖住存在的问题,方便对会计营运风险的控制。 2.加大专业人员控制风险。 对于会计营运部来说,控制风险是核心,也是整个农业政策性银行的中心,所以不妨在这一块加大对综合柜员的使用情况,多设两名这样的综合柜员,让每个柜员都有固定的负责的项目,例如负责印章,负责单证,等等这类,让这样的使用更加规范,具体的权责也会是各项业务更加规范,出现差错的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 3.设置预警风险系统。 其实很多风险发生之后,对其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会发现,其实在某些业务交易中已经存在有这样或那样成为风险的苗头,如果设置有一些提前的警示,就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已经预防了一类风险的发生。例如,有些进行大额交易的,或者大批进行大额交易的应该自动列为可疑的交易对象,还有通过内部的设置,有些错误会不会生成需要的东西,或者弹出来这个业务需要有怎样的资料才能完成,像这样给予只能的事前预警风险的防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得会计营运中的风险减少。 4.建立健全的事后监督机制。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如果没有一个监督的部门存在,那么就会乱套。农业政策性银行也不例外,其在操作处理的过程中如果要更好的规避风险,使得前台后台人员有风险的意识,认识到风险发生的严重性,就需要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事后监督部门来进行督导和指引。或者是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可以向事后监督部门进行反馈,让其给予一个正确的解决方法,也让整个业务发展进行得更加顺畅,不至于会出现所有人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的问题。 5.建立会计运营风险评价和反馈系统。 这个农业政策性银行应该看到的,在进行了一系列的完善会计运营的过程中,不会说就不会出现风险了,而是尽一切可能来规避风险。所以,如果在进行了完善后还是出现了风险,不要否定说这些措施是不好的,只是需要完善和改进,在不断的摸索中使风险出现得越来越少。有一个对于会计营运风险的总体的评价和反馈,这样更有利于对找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更加完善解决的方法。 三、结语 会计营运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实实在在存在的,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在其不断发展的道路上,不能看到更好的发展就忽视了存在的风险,而是更应该来对会计营运风险进行防控,本来从其现状和问题出发,探究了对于农业政策性银行会计营运风险防控可能有用的一些途径和方法,希望对其发展是有益的。 作者:胡建军 单位:青岛科技大学 农业政策论文:中国农业政策发展与选择 一、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与农业政策回顾 19世纪四十年代到20世纪初,是全世界实现农业现代化,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渡时期,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现代农业的确立时期。在这个时期,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继全面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到了八十年代,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只是处于走向现代农业的起步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50多年的农业建设,我国农业现代化取得了很大成绩。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对农业现代化内涵的理解也在不断变化,按照对农业现代化内涵的理解,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开始现代农业建设的初期,处在学习苏联模式的时期,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是指实现“四化”:农业机械化、农业化学化、农业水利化、农业电气化。第二阶段是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处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总结了过去的历史经验,思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有了发展,即实现“三化”:农业基本建设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和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第三阶段是20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我国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有了明显的新发展,表现为要实现六个方面的现代化:农民生活消费现代化、农业经济结构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和农业资源环境现代化。其评价范围已经扩大到农民生活消费和农业资源环境,注意了吸收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我国的农业经济建设是以半封建的农村生产关系为起点的,它具有分散性、落后性、劳动生产率低等特点。中国革命的胜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建立起完全新型的农村生产关系。要使我国农业迅速进入现代农业的运行轨道,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而政策处于首要地位,回顾新中国农业发展史,每一个成就的取得都是正确政策引导的结果。鉴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变化和农业部门的表现,我国的农业政策已经从增加生产(尤其是谷物生产)转向了农业收入支持和环境关注。1990~2005年的我国农业政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97年以前以提高产量为重点,1998年以后则将重点转向了农业收入,并且加大了对环境的关注。经过两年的试点工作后,2004年在全国范围实施的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是我国新农业政策的开始。 二、关于农业政策的探讨 政策总是根植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的。如果要分析一种农业政策,就必须对这个政策所在的具体社会政治经济环境进行深入了解。成功的农业政策必须与它所处的环境找到适当的平衡。这种平衡体现了综合意义上的要求,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就其内部联系的层次性而言,农业政策首先是直接受制于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即政府的农业政策源于一定时期政府确定的宏观发展战略和政府对特别时期具体情况的判断,后者为农业政策的特殊取向或变化提供了解释,前者则体现了一种随处不在的常规性影响。换言之,政府的发展战略给农业政策进行了角色定位,它影响着农业的制度基础、运行机制和社会利益结构,从而为农业政策的选择划定了空间。这样一个高度的概括有一个很重要的现实条件,即农业发展尤其依赖于国家的宏观调控,不仅是对农业本身的调控,更重要的是对宏观经济政策环境的调控;实现农业发展目标和解决落在农民头上的经济困难,必须纠正农业和其他部门之间的不平衡关系,必须依靠农业以外的国民经济政策。农业政策从来都不是孤立的现象,除了与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和某种契合外,各项农业政策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并通过这种关系的运动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农业政策结构中,每一项具体政策都起着维持和平衡整个政策体系的功能的作用,当某项政策的性质发生变化时,其他各项政策以及整个政策体系都会受到压力并发生变化。换言之,一项政策安排的作用和效率极大地依赖于其他有关政策的存在。由于各种政策安排是彼此关联的,因而不参照体系中其他相关的政策安排,就无法估价某个特定政策安排的效率。很显然,政策单项可能是有利的,但如果与政策体系中其他政策安排不能相容,则最终也是不实用的。因此,成功的农业政策不仅要与特定的环境达到平衡,而且还必须达到政策体系在结构上的均衡和协调。具体而言,农业政策的整合过程或政策之间的实际契合过程应当满足以下三个原则:一是完整性原则。每项政策都存在着一定的适用范围,而且一项具体政策往往只能解决有限的问题或者有其特殊的针对性,因此需要政府尽可能找出政策制定对象的可能性空间,尽量弥补政策间的空隙,减少政策结构上的明显漏洞,为各种农业问题提供相应的政策控制或解决方法;二是协调性原则。由于各项政策蕴含着不同的损益信息,从而对资源配置构成了不同的影响;三是互补性原则。一种政策设置不仅生成特定范围的产物,而且还可能产生种种副产品,从而导致政策风险或效应偏差,因此需要政府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来化险和防偏,以阻止或控制负面后果的发生及其累积趋势。 三、我国农业政策的选择 在我国农业发展的政策选择中,有一点是必须把握住的,那就是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能否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要达到这三个目的,农业政策必须有利于全国统一农产品市场的建立、有助于农民融入市场和市场经济、有助于农民转向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生产、有助于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一)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市场。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市场具有以下意义:一是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市场是充分利用区域比较优势的关键;二是统一的农产品市场是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必要手段;三是统一农产品市场的建立可以使市场信号真正作用于农业。只有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市场,各个地区的农业才能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来布局。如果有一个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市场,中西部就能够从东部让出的市场中获益,形成东部拉动中西部农村发展的良性循环。如果国内市场分割,就会出现东部地区农业生产比较优势丧失以后,直接从国外进口农产品,和国际市场形成循环。如果中西部农村无法分享东部发展带来的好处,东、中、西部的差距就会不断扩大。 (二)培育和发展要素市场。要素市场的发展是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源泉。如果农业政策的制定仅仅孤立在农业范围内,就不会有大的突破,农业也不会有大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的含义不应当仅仅理解为把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应当理解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农民收入显著提高的一个必要条件在于创造新的非农就业机会;迅速降低农业人口是提高农民收入的必要途径。这项政策与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数量相结合是唯一的、无可替代的政策选择。只有持续的经济增长以及城乡之间更加合理的资源配置才能真正成功地稳定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政府的农业政策往往更倾向于对农产品价格的干预。事实上,从长远看,对资源及要素市场产生影响的农业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业的发展更具重要意义。 (三)改革农村金融政策,为农业部门融资提供便利。从长远的观点看,要从农业变革中获得利益,就必须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让生产不具备比较优势农产品的农业生产者转向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但是,农业生产资金的获得是影响转型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即金融和信贷问题是影响农民生产和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必须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目前正在进行的改革,本质上是通过注入国家资金对现有体制进行维护和维持,并没有改变体制和机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农村金融改革的最终方向和出路应当是市场化。这包括两个方面: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和存贷款利率的浮动化。农民在农业转型中,需要资金支持,在经营中更需要农业保险的保障。因而,改革我国农村金融政策,让信贷效率高的农业部门获得更多的信贷;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让风险性较高的农业获得生产经营的保障。 (四)实施农业发展比较优势战略,建立农业支持体系。建立农业支持体系,根据对我国农业市场化、国际化发展趋势的判断,以及对我国农业支持水平、农产品比较优势及其国际竞争力的系统评估,我国农业保持可持续发展应考虑选择比较优势战略————根据市场需求,依托地区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优质、高效农产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确定农业的发展战略与方向。对于缺乏比较优势的农产品,战略调整的基点应在保证安全供给的条件下,适度减少生产;有效利用国际市场调剂供需缺口。对于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战略重点应是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发挥和实现比较优势,增强国际竞争力,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四、对农业进行适时的综合政策支持 我国应当建立一个促进农业发展的综合支持体系。农业政策综合支持体系对于推动农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立农业政策支持体系是根据对我国农业市场化、国际化发展趋势的判断以及对我国农业支持水平、农产品比较优势及其国际竞争力的系统评估而做出的结论。纵观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都适时地对农业进行了综合支持。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到了“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新阶段,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也要求为农业提供实质性的有力支持。农业支持政策应当形成一个体系,包括农业基础设施支持、农业生产支持、农业营销支持和农业收入支持四个子系统。 第一,农业基础设施支持体系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这里的基础不单单是指硬件上的基础设施,它包括农村的道路、水利、通讯、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可以给农业生产和农业生产者的生活提供保障的各种软硬件建设。这一部分的经济效益是最不直接的,但是它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却是最长远的,因而它是农业支持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提高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和质量,提高农村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的关键是国家要增加经费投入。农村教育的重要性有两点:首先,如果农民能得到像城镇居民那样的小学和初中教育,在他们得到的工作中,就会有更高的生产率,从而对经济增长做出更大贡献;其次,如果他们的教育背景和城里人类似,他们调整到城镇的生活也将更加容易,并且城镇人对他们的抵制也会减少。 第二,农业生产支持是农业支持体系中直接推动农业发展的部分。建立和完善国家对农业的信贷扶持,对农业贷款实行优惠利率政策,继续在资金、技术上优先支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商品基地建设,加强对农业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里最重要的是农业技术研究的投入、农业保险的政策性支付和农业信贷的提供。 第三,农业营销支持是农业支持体系重视农业生产转化成经济效益的部分。价格支持显然是不能再使用了。况且,营销支持也不是价格支持这么简单,正如市场营销不是销售产品这么简单一样。这方面的措施应当包括以下方面:首先,市场的建设;其次,信息的提供。建立全国和全球性的农产品生产、消费、价格等市场信息系统,有重点地研究与我国农产品出口有竞争的国家农产品政策及供需平衡变动情况与对策,把开拓国际市场作为开拓市场的重点工作来抓;再次,政策的调整。有关农产品生产、市场和价格以及国际贸易的国家宏观调控机制、管理制度和政府职能都要有相应的调整;最后,合作社的组织。走农业合作化道路,建立地区以至全国性的分产品的农民协会组织(如农民大米协会、农民小麦协会、农民蔬菜协会、农民水果协会等),使千家万户的农民能同全国以至国际大市场联结起来。 第四,农业收入支持体系是农业支持体系中增加农业收入的重要一环。“三农”问题的核心就是农民的收入问题。单靠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增加农业产出是不能持续提高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在于减少农民的数量,减少农村劳动力,让剩余的农业劳动力转变成非农业劳动力。在解决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上,需要解决农民的户籍问题。 我国目前的情况仍然是按照户籍来享受社会福利的,从这一角度,农民的户籍是需要解决的。但是,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真正目的是让他们能在非农岗位上找到就业机会,而不仅仅是享受福利。因此,对农民的教育支持是这一工作中重要的环节。否则,即便有很好的就业机会,也由于知识和技能的欠缺而不能胜任,创造再多的就业机会也不能解决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问题。 农业政策论文:中国农业政策调整思路 一、农业政策调整的基本背景 2004年农业形势好是相对前几年粮食减产和农民增收缓慢来讲的;2004年农业政策针对性强是针对前几年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来讲的。对2004年的农业政策调整要有深入的理解,必须先对我国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所处的宏观环境有所了解。 (一)农民增收缓慢,城乡差距扩大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这几年,虽然农产品供给充裕,但农民增收非常困难。由于农产品供大于求、农产品价格连年下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1997—2003年的7年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年增长速度为4%,只相当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的一半左右。虽然国家“九五”和“十五”规划目标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均为5%,但这7年中没有1年达到规划目标。从收入增长的绝对数来看,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622元,比1996年的1926元增加了696元,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从4838元增加到8472元,增加了3634元。城乡居民收入比值1996年为2.51:1,2003年扩大为3.23:1。农民增收缓慢、城乡差距扩大是农业政策调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二)粮食产量下降,供求关系趋紧2003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4.9亿亩,是历史上最少的年份;总产量4307亿公斤,减至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人均粮食产量334•4公斤,降到198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从1996—1999年,我国粮食连续4年丰收,从2000—2003年,粮食连续4年减产,后4年平均产量与前4年相比,粮食产量下降500亿公斤以上。同时,粮食消费量逐年增加,粮食产需平衡的年度缺口逐年扩大。弥补粮食产需缺口主要靠挖库存。在粮食总量关系趋紧的同时,品种结构矛盾逐步暴露,特别是大米短缺的问题较为严重。粮食供求关系由供大于求向供求趋紧转变,主要标志是2003年10月份和2004年3月份粮食价格出现两次较大幅度上涨。2003年10月中旬后,国际市场大豆价格上涨引发国内粮食价格上升,主要是大豆、小麦及面粉价格明显上涨,涨幅达20%左右。2004年2月下旬到3月份,南方部分地区大米价格大幅上涨引发全国大米价格上升,带动粮食价格上涨。2004年3月中旬,与上年同期相比,3种主要粮食品种平均价格上涨50%左右,其中大米价格上涨60%~70%,小麦上涨40%以上,玉米上涨21%以上。粮食价格由长期持续低迷到连续出现上涨是粮食供求关系出现新变化的重要信号。 (三)生产要素流失,资源约束增强近几年我国农业和农村生产要素大量流失,给农业发展带来严重的“硬伤”。生产要素流失突出表现在耕地和资金两个方面。从1996—2003年,由于退耕还林、农业结构调整和非农建设占用等多种原因,全国耕地面积净减少1亿亩,平均每年减少1400多万亩。耕地减少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造成实质性的、不可逆的损害,使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更加突出。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偏离“三农”的倾向十分严重,农村资金大量通过金融机构流入城市。农村资金短缺、农民贷款难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四)农民权益受损,社会矛盾突出低价征用农民土地导致农民利益大量流失,而且征地补偿款拖欠严重。以土地换取发展资金,随意以低地价甚至“零地价”招商引资,严重侵害农民利益,引发诸多经济和社会矛盾。拖欠农民工工资极为普遍,仅建筑领域2003年底以前的拖欠工资就高达几百亿元。农民工的要求并不高,回家过年能够足额领到微薄的工资就心满意足。农民因征地问题的上访增多,农民工以极端方式讨要工资的事例增多,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五)投资规模膨胀,通胀压力较大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6.7%,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7.2%,为建国以来的最高水平。特别是钢铁、水泥、电解铝、汽车、纺织投资增长过快,投资规模过大,导致运力紧张,能源和部分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2003年国内生产资料市场销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8.1%,其中钢材价格上涨21.1%。在整个经济已经绷得很紧的情况下,农业特别是粮食供给和价格又发生大的问题,与煤电油运紧张、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交织在一起,出现“两碰头”,加剧了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矛盾,甚至影响稳定的大局。出于对这种局面的担心,政府加大了对农业政策的调整力度。 二、农业政策调整的主要内容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推进,对我国工业化发展已进入中期阶段认识的统一,政府已经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对农业政策逐步进行了调整。2004年中央发出1号文件和其他多个文件,农业政策调整的步伐明显加快,集中出台了一批新的带方向性的政策措施。 (一)“多予”政策(1)增加粮食生产投入。全国共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116亿元对部分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在前两年对部分地区的大豆和小麦实行良种补贴的基础上,把良种补贴试点范围扩大到部分地区的水稻和玉米,中央财政安排粮食主产区的良种补贴资金28亿元。对部分地区农民购置大型农机具给予适当补贴,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共安排这方面的专项补贴资金4.7亿元。(2)增加农业基本建设投入。中央农业基本建设投资规模达到550亿元,农村“六小工程”的投入超过280亿元,农村扶贫开发投入达到122亿元,农业综合开发投入达到89亿元。正式启动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选择一部分有基础、有潜力的粮食大县和国有农场,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国家优质专用粮食基地。第一次明确了将土地出让金的部分纯收益用于农业土地开发,规定市、县将不低于土地出让平均纯收益的15%用于农业土地开发。(3)增加农村社会事业投入。坚持新增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启动西部地区农村教育“两基”攻坚计划,重点支持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和远程教育示范工程,对农村部分家庭困难的学生免费发放教科书。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支持部分地区乡镇卫生院建设,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建设。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支持。 (二)“少取”政策(1)少收农民的税。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农业税税率降低1个百分点、5年内在全国取消农业税。后来鉴于粮食生产形势的严峻,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国家决定加大减免农业税力度。在黑龙江、吉林两省进行全部免征农业税试点,在河北等11个粮食主产省(区)降低农业税税率3个百分点,其他地区降低1个百分点。一些沿海省份及其他地区有条件的县也自费进行了免征农业税的改革试点。全国减征免征农业税233亿元,取消农业特产税68亿元,农民由此减轻负担共计301亿元。中央财政新增转移支付216.6亿元,加上以前基数,用于农村税费改革的资金达到520多亿元。(2)少征农民的地。严格保护耕地,全面清理整顿开发区,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案件,暂停半年审批农用地转非农建设用地,在全国开展基本农田保护大检查。对征用农村集体土地的补偿安置情况进行清理检查,特别是突破现行土地管理法的规定,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采取切实措施,使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依照现行法律规定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被征地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不足以支付因征地而导致无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的,省级政府应当批准增加安置补助费;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达到法定上限,尚不足以使被征地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当地人民政府可以用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予以补贴。 (三)“放活”政策(1)放活粮食流通。在前几年放开主销区粮食购销市场和价格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开了主产区粮食购销市场和价格,实行购销市场化和经营主体多元化。粮食期货市场进一步发育,玉米和黄大豆2号期货品种正式上市。(2)放活农村金融。扩大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范围,减轻历史包袱,完善产权结构,健全内控机制,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着力增强农村信用社活力。鼓励农业银行等商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鼓励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积极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3)放活农民就业。消除不利于农民进城务工的各种障碍,继续清理针对进城务工农民的歧视性政策和各项乱收费。重点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活动。研究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上学问题,一些城市已出台了具体的办法。为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增强其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开展对外出务工农民技能培训的“阳光工程”。 从2004年的实践来看,我国农业政策调整表现出3个基本特点:(1)对市场取向的改革更加坚定。面对2003年10月和2004年3月两轮粮价上涨,人们担心粮食流通市场化的进程会中断。但政府毅然出台酝酿已久的市场取向的新一轮粮食改革政策,在粮食流通市场化道路上迈出了最后一步。(2)对市场经济的驾驭能力明显提高。理性对待粮食回升,既没有过早平抑、扭曲市场信号,也没有向管制体制复归。这与1993年第四季度国内粮食市场出现波动以后当时政府所采取的应对策略形成明显反差。(3)对经济手段的运用更加娴熟。利用市场粮价的回升刺激农民增加生产投入。充分运用补贴等经济手段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特别是对水稻加大良种补贴力度。对重点粮食品种在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格,政府先后公布了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和粳稻的最低收购价格,提前发出价格信号,引导农民发展水稻生产。 三、农业政策调整的走向 2004年虽然在农业政策调整上迈出了一大步,并且实际效果很好,但这并不表明农业政策调整已经完全到位。下一步还有很大的调整空间,总的走向是稳定、完善、强化。下一步农业政策调整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政府要与市场合理分工,市场解决起来更有效率的就由市场去解决,政府解决起来更有效率的就应当由政府来解决。比如2004年对化肥价格的管制效率就很差,是典型的政府越位。由于化肥的上游产品煤、电、油、运、气价格全面上涨,以及国际市场化肥价格上涨,控制国内化肥价格造成企业开工不足、化肥出口增加和进口减少,结果加剧了国内化肥供求失衡的矛盾。 (2)既不能只讲成本,又不能不讲成本。任何政策工具都是有成本的,对政策工具的选择必须进行成本效率分析,并且要完善政策成本的分担机制。有人认为2004年出台的补贴政策成本太高。实际上,据对一些县的典型调查,粮食直补的行政成本约为补贴总额的5%~10%。与国外农业补贴项目相比,我国的粮食直补项目是非常有效率的。问题在于,粮食直补项目中没有列支行政成本,而是完全由地方政府自行承担,这样地方政府就会感到成本很高。 (3)既不能照搬国外做法,又不能不理睬WTO规则。政策要符合我国国情,要与国际惯例接轨。2004年出台的政策中,既有与粮食生产挂钩、直接影响粮食生产和贸易的干预政策,又有不与即期生产挂钩、对生产和贸易没有直接影响的补贴政策,还有旨在促进结构调整的支持政策。对这些政策要进行准确定性,要注意8.5%的黄箱支持上限。 (4)既不能不保持连续性,又不能过分路径依赖。农业政策一经采行,无疑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但也要注意克服路径依赖,跳出现有思路,出台新的政策措施。目前各方面对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呼声很高。我国农业政策正处于十字路口,是步日本、韩国之后尘走向高补贴、高保护的不归之路,还是选择比较优势战略、建立高效率的农业产业体系,亟待作出理智抉择。按照以上考虑,笔者的政策主张是:“多予”方面应当更多地重视公共产品的供给,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少取”方面应当加快取消农业税的步伐,并更加重视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的流失,彻底放弃靠剥夺农民利益积累城市建设资金的做法;“放活”方面应当进一步消除束缚农村发展的各种体制障碍,赋予农民全面发展的权利。 建议近期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大以下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 (1)加强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长期以来中央只对大型水利工程投资,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主要靠农民劳动积累和地方政府的少量补贴。鉴于目前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和基层对劳动力资源的行政动员能力降低,以及需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地方正是财政最困难的地方,中央财政应该逐步承担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职责。 (2)加强适用农业技术的推广。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扩散,一定程度上可以依靠市场的力量,但相当多的农业技术如果由市场进行推广则效率很低,必须由政府推广。对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农业技术活动,国家财政在经费上应予以保证。 (3)加强动物疫病和植物病虫害防治。动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具有典型的公共产品属性,靠市场无法有效进行,国家必须承担这一职责。应重点加强畜禽主产区、优势生产区域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改善疫情诊断、监控、测报的设备和设施条件,全面提升以动物疫病免疫预防、应急反应和重点疫病控制为主的公共服务能力。 (4)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由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拥有是不对称的,靠市场机制难以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政府应当加强农产品的检验检测、安全监测及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这些才是政府应该干的事情。 农业政策论文:诠释大灾对农业政策保险的反省及启发 摘要:文章以明溪县为例,对大灾之后如何提高农业保险的灾害补偿功能、分散和降低农业风险、发挥社会稳定器作用进行了分析和反思,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大灾;农业保险;反思;启示 一、主要启示 第一,农业保险的灾害补偿功能和社会稳定器作用至关重要。农业保险是对农业生产在遇到自然灾害、疫病、意外事故等风险时遭受的损害进行补偿的一种保险服务,是分散和降低农业风险的重要途径之一。明溪县从2007年试点农业保险以来,按照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政府主导、财政扶持、市场运作、自愿参保为方针,以“三者兼顾、两低一保”为基础(即:兼顾投保人缴费能力、财政补贴能力、保险公司风险承受能力,实行低保额、低保费、保成本)的总体思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据统计,至2009年末全县农业保险共收入保费169.86万元,同比增长527.95%,理赔支出30.87万元,同比增长239.23%,尤其是2010年上半年因为出现大灾保险理赔数激增,共支出理赔款347.62万元,赔付率高达300.06%,为前三年理赔总额的8倍多,有力地支持了辖区农村抗灾防险工作,较好地发挥了社会稳定器作用。 第二,农业保险宣传不够,农民对农业保险认识不足,参保意识淡薄。近年来农业生产虽然体制改进了、技术进步了、产量提高了,但大都仍未摆脱“靠天吃饭”的现状,大部分农民对农业保险的意义和作用及保险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并没有认识到投保是转嫁农业风险、维护自身利益的有效途径。一是保险公司宣传力量不足,如明溪县人保财险公司目前仅有4名正式员工,营销员14人,保险队伍不足,难以深入千家万户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宣传。二是农业保险本身点多、面广,业务量大,单户保险收入少的特点,使得营销队伍对营销农业保险积极性不高。三是与农户直接接触的乡镇等基层一级政府机构,由于不是农业保险的直接受益者,推广农业保险的热情不高,推动农业保险的方式方法流于形式、不注重效果,产生农户由于对农业保险理解不透、认识不足,认为合理范围内的灾害损失,基本可以承受,大范围的毁灭性灾害保险公司也赔不了,如果参保交了钱又没有发生灾害,反而增加了不必要的支出,宁愿抱着侥幸心理,祈望老天给一个好收成,甚至还有人错误地认为农业保险是向农民变相收费,加重了他们的负担,因此普遍保险意识淡薄,参保积极性不强,虽然开办以来农业保险有了很大发展,但与全辖保险总量相比,农业保险占比始终偏小。 第三,农业保险缺乏法律法规支持。农业保险属于政策性保险,要使它发挥应有的作用,就离不开相应的法律的支持,目前世界上各国的农业保险都有相应的法律保障,如美国,早在1934年就通过了《联邦农作物保险法》,日本有《牲畜保险法》,《农业保险法》等,法国有《农业互助保险法》,而我国至今还没有一部完整的法律法规明确对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予以支持,仅在《保险法》第150条规定“国家支持发展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保险事业,农业保险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农业保险业务开展主要依靠上级有关部门的红头文件,诸多问题形成了法律真空,陷于无法可依的尴尬境地。 第四,险种设计不合理,种类少,经营成本高,风险可控性弱难以满足农业发展需求。在农业保险险种设计上,险种结构不合理,种类偏少。如明溪县是传统的农业县,种植作物主要以水稻、烟叶等为主,但农业保险只开办了水稻种植险而无烟叶种植险,一旦受灾,根本无法满足广大各类农作物种植户的需求,如上半年二大灾害明溪全县烟叶生产损失惨重,据相关部门统计,烟叶损失甚至已超过了水稻损失,但由于未开设烟叶种植险而使广大烟农未能参险只能自己承担全部损失。另外农业保险面向广大农村,承保、勘险、理赔等一系列工作都需要保险人员到场,手续烦琐,工作量大,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保险机构经营成本高,尤其是碰到突发的大灾,灾后查验灾情时间紧、任务重,查勘定损难度又大,单纯依靠本地保险人员根本无法满足理赔需求,抽调异地人员和车辆,势必增加经费开支。而且农业生产除受自然条件影响外,受市场环境和政策因素影响也较大,具有相当程度的风险不确定性,同时,还不排除农户信用和道德因素形成的风险。面对诸多客观存在的风险,在对被保险标的风险管理和控制上,保险公司缺乏必要的创新和手段,监督和防范风险能力相当有限。 第五,缺乏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但据了解目前全国尚无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农业保险试点之初就着手建立巨灾补偿准备金的,只有部分试点的省、区、市安排了诸如大灾基金的区域性风险基金,但与农业保险需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无论从规模上还是运作模式上都相去甚远,既无巨灾赔偿准备,也无分散风险的其他安排,巨灾风险只能由农业保险经营机构独立承担,若真的发生了大的自然灾害,理赔支出大大超出了保费收入,农业保险经营机构严重亏损,势必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和持续经营能力,农业保险持续发展前景堪忧。 二、对策建议 第一,建立健全农业保险法律保障机制。农业险属于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政策性保险业务,迫切需要政府扶持,建议尽快修改《保险法》,增加对农业保险的有关条款规定,从法律上明确农业保险的定位、政府在农业保险中的作用和地位、对农险的扶持原则、对农险投保人利益的保护、对保险公司的保护等条款,条件成熟后再制定《农业保险法》,为农业保险提供法律保障,真正实现开展农业保险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第二,加大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知度。一是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保险宣传的主导作用。政府的宣传具有权威性、广泛性,农业保险又好又快地发展,需要政府出面通过新闻媒体等大张旗鼓地宣传,使更多农民了解党和政府支农惠农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知度和参保的积极性。二是承保主体要主动担负起农业保险的推广职责,改善服务态度,通过柜台咨询、摆摊设点、上门推销等形式大力宣传业保险开办的目的、意义、风险责任、保险条款、定损标准以及参保的各项好处等等,以案说法,使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政府开办农业保险的重要意义,积极参保,促进降低农业经营风险,有效抵御自然灾害。第三,科学设计农业保险险种,满足农业发展需求。根据各地农业产业发展特点设计适合当地农业发展的保险险种,扩大承保范围,在承保标的、保险责任、保险费率等方面科学设计,尽可能满足农业多样化的保险需求,为农业发展保驾护航。对为专项产业发展提供原材料种植的农民,还可试办行业性或产业化保险组织,由保险机构对为专项产业发展提供原材料种植的农民提供专业化的保险支持,如建立“烟叶产业专项保险公司”等,以解决农民产业化发展的后顾之忧。 第四,加大财税补贴力度,提高保险机构开展农业保险的积极性。一是要坚决贯彻落实现有财政补贴政策,确保各项有关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足额、及时到位。二是要继续提高财政对农业保费的补贴力度,扩大财政补贴范围,对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主要农产品,要在现有基础上再适当提高补贴,对关系国计民生的主要农产品要实现财政补贴全覆盖。三是要对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亏损的保险公司,视其亏损程度给予必要的财政补贴。 第五,引进农业保险风险分散机制,建立巨灾风险基金和农业再保险机构。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和极强的破坏性,在短时间内会对保险公司和保险市场造成猛烈冲击,引起连锁理赔反应,甚至超出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必须引进农业保险风险分散机制,提高承保主体应对风险的能力,促进农业保险可持续性发展。一是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对遭遇大灾、巨灾损失的农业保险公司提供一定程度的补偿,确保保险公司能及时开展农业保险理赔,参保农户能尽快获得农业保险赔付恢复生产。二是成立中国农业再保险公司,承担起国家农业再保险的职能,为各家从事农业保险的机构分散风险。 农业政策论文:简议农业政策性金融研究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中外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结构、制度、资金来源和运用、功能、市场环境和外部关系的比较,提出完善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制、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灵活资金运用、完善其功能和理顺外部关系等对完善和发展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启示。 农业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食物和工业原料,它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农业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影响,投资期限长,盈利能力相对较低,因而一些农业生产经营项目难以得到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支持。各国政府为了弥补金融市场的不足,普遍设立了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我国于1994年设立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简称农发行),专门从事农业政策性金融活动,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农发行的业务范围较窄,经营亏损严重,因此很有必要通过中外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比较分析,借鉴国外发展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经验,促进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完善和发展。 一、中外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比较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各具特色,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美国、日本、法国、泰国和印度等国家的农业政策性金融,现就这些国家及我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进行比较分析。 1、组织结构比较 各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组织结构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种类型:第一类为单一结构,即只有一个金融机构,没有或只有很少的分支机构。这种结构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组织形式简单、灵活,但因为没有延伸到广大城乡地区的众多分支机构,难以从事农业政策性金融的零售业务,因而往往只从事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批发业务。这类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一般自己筹集资金,然后委托在广大农村地区设有分支机构的其它金融机构发放农业政策性贷款等业务。印度国家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属于此种类型。第二类为复合结构,即该类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有许多遍布全国的分支机构,可以直接从事一部分或全部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贷款等零售业务。由于农业政策性金融贷款对象为国内的广大农业企业、农产品经营单位或普通农户,而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要在全国各地遍设分支机构成本太高,所以大部分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除直接贷款外,还把一部分业务委托其他金融机构办理。美国的农业信贷体系、日本的农林渔业金融公库、法国的农业信贷银行、泰国的农业和农业合作社银行和我国的农发行都属于复合结构类型。 2、制度和政策比较 从中外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实践活动来看,各国一般都有其相应的法规、制度来规范本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活动,如美国的《农业信贷法》、日本的《农林渔业金融公库法》和中国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章程》等。美国、日本、泰国等国家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法规、制度和政策一般比较灵活,能够随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情况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如美国的农民家计局成立之初是为了应付农业危机,帮助新创业的农民以及低收入农民家庭建立农场维持家计等融通资金。随着美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家计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该局业务重点逐步转到支持农业生产,促进农村开发,配合政府农业政策的贯彻实施。日本农林渔业金融公库信贷资金的投向根据农产品市场的变化而变化,从20世纪60年代以前支持粮食生产,到60-70年代支持粮食、果树、蔬菜和畜产等多种生产经营建设的需要,发展到80年代以后,支持农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1994年农林渔业金融公库创立了“强化农业经营基础资金”,用于支持核心农户的发展。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也有一定的灵活性,能根据20世纪90年代后期粮食生产过剩的实际情况,从2000年开始退出部分品种粮食的保护价收购,减轻了财政负担,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 3、资金来源比较 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来源主要有借入政府资金、发行金融债券、借入其他金融机构资金、吸收存款和国外借款等。但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不同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有所差异。美国农业信贷系统资金主要来源于发行金融债券,日本农林渔业金融公库资金主要来源于邮政储蓄和邮政简易保险,金融改革后拟发行金融债券解决资金来源问题;法国农业信贷银行资金来源于吸收存款和借入金融市场资金;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银行的再贷款。 4、资金运用比较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类似美国的商品信贷公司,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行保护价政策和金融支持措施,但美国的保护价政策是和限耕政策配套实施的。当前,美、日、法、泰、印等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主要支持农业生产的多样化和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而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还主要是支持粮、棉、油等农产品的收购和配合执行粮食的保护价政策,在农业生产和服务领域的政策性金融支持比例还相当有限。 5、功能比较 农业政策性金融具有融资功能、弥补功能、扶持功能、倡导功能和服务功能这5项功能。从中外农业政策性金融活动的比较来看,美国、日本和泰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功能比较完善,不仅具有融资、弥补、扶持和倡导功能,而且具有服务功能,即除了提供贷款外,还提供一些技术和信息服务,以确保所发放贷款的使用效益和效率。而我国的农业发展银行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扶持功能和弥补功能上,融资、倡导和服务功能尚未能较好发挥。6、市场环境比较 美国、法国、日本都是发达国家,金融市场发达,资金比较充裕,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上发行债券、拆借资金相对容易,比较容易筹集低成本资金从事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而泰国、印度和中国都是发展中国家,国内自有资金比较短缺,金融市场相对落后,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不容易筹集低成本资金从事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而且,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财政实力较弱,农业人口较多,不可能象美国、日本那样投入巨额财政资金扶持农业,因而客观上要求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必须切实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在实现农业扶持目标的同时实现保本微利的目标,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7、外部关系比较 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外部关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与政府的关系。美国、法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与政府的关系较为松散,自主性较强;而日本、泰国、印度和中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一般都或多或少受到财政的扶持,农业政策性金融活动中贴息贷款的贴息一般来源于财政。第二、与中央银行的关系。有些国家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受中央银行的领导或监管,如印度的国家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附属于印度储备银行(中央银行);有些国家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与中央银行发生借贷关系,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第三、与其它金融机构的关系。一些国家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还向其它金融机构借入资金或者委托它们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第四、与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关系。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除了与农业生产经营者发生借贷关系外,还向他们提供一些技术、信息服务等。 二、中外农业政策性金融比较对我国的启示 1、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的体制 美国、日本、泰国等国家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体制比较灵活,能根据农业生产和供求情况及时调整金融服务的范围和领域,很值得我国借鉴。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制中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政策性太强以至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在经营管理上缺乏应有的灵活性,难以发挥农发行作为金融机构的功能,因而农业政策性金融的体制必须加以完善。具体措施如下:第一、要明确农发行的企业法人地位(企业管理经济的效率优于行政、事业单位)。农发行所有权属于国家,但法人财产权授权企业法人代表(总行行长)经营管理,总行行长然后再逐级授权给各分支行行长以适当的经营管理权限,政府财政部门对所委托的财政金融有一定的监督权限,但不得随意干预。第二、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由农发行统一管理比较合适。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商业金融的职能定位和经营目标都不同,如果由同一个金融机构(如中国农业银行)管理,容易产生不协调问题。1998年5月,国务院为了更好地进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把农业开发和扶贫等贷款划给中国农业银行管理。这应该是权宜之计。一方面,中国农业银行作为一家商业银行,追求的目标是自身经济效益最大化,要求尽可能地提高资金的盈利能力。而农业开发贷款、扶贫贷款的目标是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最大化,贷款人一般要求能得到低息贷款的支持,这与中国农业银行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是相违背的。另一方面,把政策性业务划给中国农业银行经营,将引起其总资产盈利水平的降低,不利于其商业化经营和应付金融市场的竞争。因此,在粮食经营体制改革取得一定进展、农发行的经营管理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并能腾出部分人、财、物、力从事其它农业政策性金融活动时,还是应该把农业开发和扶贫贷款等政策性金融业务划归农发行统一管理,在农发行保本微利的经营目标下,将更有利于保证其对农业的扶持。但是,农发行的分支机构只设至县一级,农业政策性金融由其统一管理后,对一部分离农发行机构较远的乡、镇、村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可以由商业性或合作性金融机构,有利于提高信贷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而对于农发行机构所在的周边地区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由农发行机构自行办理。第三、农发行作为金融企业,应该归中国人民银行管理更有效率,更有利于中央银行的监管,更有利于督促农发行按保本微利的原则进行金融企业的经营管理。而国务院作为政府行政部门,并不适宜直接管理金融企业;财政部门作为财政金融(如贴息)的委托方,有监督权但也不适宜直接管理金融企业。 2、拓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资金来源 从国际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资金主要来源于金融市场上发行的债券,而我国农发行从1994年成立以来,资金80%以上都来源于向中央银行借款,到1999年底,长期债券余额只占总资产的5.98%。一方面资金期限短、成本高,另一方面给中央银行货币发行增加压力,因此很有必要拓宽筹资渠道,减少对中央银行再贷款的依赖,促进农业政策性金融功能的发挥。在筹资上,首先应该主要靠发行金融债券来筹集所需资金,其次应该多筹集一些成本较低的财政存款等。此外,政府应该不断充实农发行的资本金,降低其资金成本,扩大政策性金融的服务范围,提高其金融服务的能力。 3、随市场变化灵活调整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资金运用 中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与日本、泰国等国家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相比则显得不够灵活,主要还是支持粮、棉、油收购和一小部分的扶贫、开发贷款。近几年,中国农产品市场已经从粮食短缺市场发展为粮食生产过剩的市场,随着农业生产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单位面积的农产品产量还将不断上升,而且,从国际市场来看,美国、巴西等国家都有大面积的耕地休耕,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比国内市场还低,在世界相对和平的环境下,中国可以进口较多的粮食,而不会引起国际粮食价格太大的波动。从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提出了农业结构调整的发展策略,这是顺应农产品市场变化需要的明智抉择。2000年开始,国务院决定退出部分粮食品种的保护价收购政策。农发行除了继续支持其它粮食品种保护价收购资金的需求外,还支持粮食企业商业性收购资金的需求,但却没有支持农业结构调整的资金需求。因而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很有必要学习国外经验,随市场变化调整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的内容,在缩减粮食收购资金金融支持的同时转而支持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较大比例地提高对农业开发、生产、产业化服务等的贷款比重,对经济与生态能协调发展的农、林、渔业等一些获利能力较低的生产经营项目给予低息贷款的支持,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政策论文:国内外的农业政策发展分析 中国入世在即,随着世界农产品市场形势变化及我国与世贸组织成员就农产品市场开放谈判的进一步进行,我国必须及时有效地制定“十五”期间农业发展政策,积极应对入世冲击,加快农业发展。美国是我国最大的农业贸易伙伴之一,分析研究美国政府农业扶持政策,对我国“十五”期间农业政策制定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一、美国政府农业扶持政策发展状况分析 美国农业政策由来已久,早在南北战争期间,美国政府就制定了一系列农业发展政策,为满足不断增长的国内外需求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到了20世纪20~30年代,由于国内外市场收缩和严重的生产过剩,美国农业经历了空前严酷的危机。为了避免农业部门的全面崩溃,从1933年罗斯福政府开始推行“新政”农业政策,支持农产品价格和农业收入,到这些政策和技术进步使生产发展大大超过需求增长时,政府转而制定扩大内外需求的政策。所有这些政策的汇集,成为战后历届政府推行的联邦农业政策体系。该政策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发展农业生产、降低生产成本的政策。 1.发展农业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联邦政府向农业地区提供或资助发展交通运输、供电和通讯事业。20世纪30~60年代,政府累计农业投资88亿美元,使680万农户受益。 2.推动农业科研和技术普及。联邦政府通过各地建立起来的农业院校、农业试验站和农业技术推广站三级机构推动农业生产水平和生产率的持续提高。此外,农户还可以通过农业技术推广站获得有关市场、管理、气象、病虫害和技术方面的信息和指导。 3.提供农业信贷和农产品保险。农业信贷系统可以从政府获得低息贷款转而提供给农户。农产品信贷公司则为参加价格支持计划的农场主提供短期优惠贷款。农户信贷管理局的贷款则带有很大的补助性质,它向受灾地区提供利率很低的紧急贷款。1981年《农业法》把这种紧急贷款作为援助遭受自然灾害农户的主要方法,取代了70年代的直接补助。政府还为保险费用提供多至30%的补贴。 4.税收优惠。农户可以在收益多的年份提前支付开支,收益少的年份提前出售农产品,以少缴所得税。此外,农户还享有资产的“加速折旧”优惠。 5.补贴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政府资助水利设施的兴建和维修,提供价格低廉的农业用水。为保护土地,政府还出资修造递田,按等高线平整土地,施用石灰,等等。政府补贴的结果使农户在不增加农业生产要素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更多的收成。 (二)价格和收入支持政策。 1.价格支持。为防止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跌,政府成立了农产品信贷公司,着手实施农业价格支持计划。支持计划主要包括“直接收购”和“无追索权贷款”两项。“直接收购”是指农产品信贷公司为了支持某些农产品价格,随时准备以最低保证价格(即支持价格)从市场上收购任何数量的剩余农产品。“无追索权贷款”是指农户以农产品为担保从农产品信贷公司获得贷款。在贷款期限内(多为一年之内),如果农产品的市场价格高于贷款,农户可以还本付息,重新得到他的农产品以投放市场;反之,在贷款到期时,则可以用担保的农产品来抵偿,而不必归还本息。政府通过价格支持政策,总可以让农户获得高于市场的售清价格(即长期均衡价格),获取利益。 2.限制生产。价格支持政策只是使剩余的农产品转入政府仓库,并不能根本解决生产过剩问题。为此,政府又出台了限制生产的三项政策:限耕、限售和休耕。限耕主要是限制农户生产某些农产品的最大面积。限售即“配额销售制”,每个农户的销售配额按历史销售情况决定,从而使有关产品的生产结构固定化,政府亦可以防止农户之间的恶性竞争。所有限耕和限售的规定农户都必须严格执行,否则要受到政府严厉处罚。休耕则是把限制生产与水土保持相结合,保持生态环境。 3.保证供应。为了满足20世纪70年代出口增长的需要,联邦政府担心“贷款率”(即支持价格)会限制美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于1973年制定了《农业和消费者保护法》,以便使价格支持和收入支持这两重目标分离开来。70年代中期,由于市场价格持续偏高,政府担心库存不足而引起价格剧烈波动,又于1977年出台了《食品和农业法》,建立起新的农产品信贷计划——“农场主储备”,以刺激农产品生产。 (三)扩大需求的政策。 1.扩大内需。由于“农场主储备”政策效应,农产品生产过剩,产品销售成为农户面临的首要任务。政府为保护农户利益,推出最庞大计划——“食品券计划”,即向低收入者发放只能购买食品的“食品券”、“学校免费午餐”等政策,以扩大农产品的国内需求。 2.扩大出口,限制进口。根据1954年的《480号公法》实行的“食品用于和平”计划,美国政府把减少农产品信贷公司的库存同开拓国外市场和推行对外政策结合在一起。向第三世界国家赠送剩余农产品,或者向那里低价销售,换取当地货币转作援助资金或美国驻那里的官方机构的开支。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粮食出口几乎有40%是通过《480号公法》进行的。为了维护国内农业集团利益,《480号公法》对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农业和经济产生了不良影响。从20世纪60~70年代,美国政府一直通过出口补贴来减少库存农产品,但由于受到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限制,该政策不可能大规模进行。80年代以来,为了迫使其他出口国(尤其是欧共体)减少出口补贴,美国政府开始采用“混合贷款”和特殊补贴的办法来扩大出口。所谓“混合贷款”就是把无息政府贷款同有政府担保(或无担保)的商业贷款“混合”提供给买主。仅在1981~1983年三年间该项贷款金额就由15亿美元增加到48.7亿美元。另外。农产品“目标价格”也起到出口补贴作用。通过“目标价格”压低市场价格,以刺激农产品出口,农户因价格下降所受的损失则可以从“差额支付”中得到补偿。据联合国统计数据,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对小麦的出口补贴率为5.4%,水稻为30%,烟草为23%。在进口方面,为了保护国内生产者,政府对某些农产品实行严格的进口配额限制,例如,规定每年进口的乳制品不得超过国内市场的2%。其他实行进口配额的农产品还有食糖、棉花和花生等。在牛肉贸易方面,美国政府要求主要对美出口国实行“自愿限制”,否则美国也将实施进口配额。 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世界农产品市场形势变化和欧美农业摩擦的双重影响下,美国政府更加注重制定和实施生态农业、科学技术、信贷支持、信息管理与服务等方面的农业支持政策。 首先,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政府早已意识到生态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巨大作用,利用各种媒体向农户讲述改进土地使用方法,聘请水土保护工作人员为农民讲解新技术。此外政府还提供免费技术服务及改进土壤、改善环境的资金。例如,目前美国农业中广泛使用的农业生物技术,具有降低自然灾害发生率的功效,美国目前还具有耐除草剂、抗虫剂、杀虫剂等基因改性农作物。它们已占到全部农作物的67%。这些作物的开发极大地降低和取代了除草剂、抗虫剂、杀虫剂等化学品的使用,直接改善了生态环境。 其次,在科技信息支持方面,政府允许农户使用GPS,即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辅助生产。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通过地面接收装置,接收卫星信号 ,来确定地面方位的设备。这项技术是美国在海湾战争中打击伊拉克时才运用于军事上的一项新技术,而目前在美国已有15%以上的农户将其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农户可以依据定位系统测得的有关土壤的技术数据对耕地“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施肥、浇水,大大提高了整片土地的生产率。目前以基因工程为核心和以全球定位系统为代表的高科技设备正在推动美国农业的高速发展。 再次,在信贷支持方面,美国政府对农业投入更加巨大。由于农业生产向现代化发展,农户已不可能完全依靠自身的资本来发展生产,加之农业生产风险大、利润低,私人金融机构一般不愿向农户提供贷款,因此,政府承担起农业信贷支持这一重任。目前美国农业资本投入中约有40%依靠信贷来解决,70%以上的农场每年需要借款来维持与扩大生产。政府成立了规模庞大的农业信贷体系,它包括12家联邦土地银行及地方联邦土地银行会(向农场提供不动产抵押贷款)、12家联邦中间信贷银行(向农场提供中、短期贷款)、12家生产信贷公司以及由他们组成的地方生产协会(向农场提供生产贷款)以及13家合作社银行(向合作社提供贷款)。此外,政府还推出出口信贷担保,即由“农产品信贷公司”负责实施各类出口信贷担保项目,使美国农业出口商和银行避免出口销售货款未能按期支付的风险。出口信贷担保,即在进口商未能付款的情况下,按美国出口货值的一定比例予以担保;设施和设备担保,即向进口商提供为销售农产品而设立的仓储、分拨、加工设施和设备等项目的信贷担保。 最后,在农业信息管理与服务方面,政府更是大力协助。农业部下设“经济研究所”、“农业合作局”、“食品安全和技术服务局”、“食品和农产品出口检验局”、“农产品贸易和销售信息中心”等部门,为农户提供有关市场信息、农产品政策、出口对象国贸易政策、环境、运输、检疫、卫生标准等多方面的信息,以帮助扩大生产与出口。此外,农业部下属的“美国促进出口办公室”还负责向出口的农户提供关于农产品出口促进计划安排、国外农产品市场的信息和资料,进行出口咨询和世界各国市场准入状况的分析,同时负责为农户出口牵线搭桥,使之与国外买主直接建立联系。 美国作为最大的农业现代化国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高度重视农业信息管理与服务,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等高科技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有利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使美国农业正在发生一次新的革命性变化。我国与美国虽然国情不同,但美国农业扶持政策仍有许多我国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内容。 二、目前我国农业与发达国家存在的主要差距 随着我国入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业将融入国际市场激烈竞争中。这种竞争虽然表现在农产品价格上,但其核心却是农业生产条件和综合生产能力的竞争。改革开放使我国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无论在生产能力还是在发展水平上与欧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薄弱。 我国目前人均耕地面积仅1.2亩,尚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3,且耕地总体质量不高,一二类耕地仅占耕地总面积的21%,79%的耕地属于中低产地。不仅如此,耕地面积还因自然环境变化及人为因素正在逐年减少。每年因灾害废弃的土地在600万亩以上,每年干旱、半干旱地区沙化面积拓展达2460平方公里,相当于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水资源严重缺乏,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水平的l/4,是全球13个缺水国家之一。我国农业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极强,农民到现在还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状况。 (二)我国农产品结构单一,品质低。 我国农作物种植结构不合理,品种单一,品质不高,且更新换代周期较长。低质产品充斥市场,而优质产品供给不足。小麦以生产面筋含量不到30%的软麦为主,面筋度超过35%的硬质小麦仅占国内产量的20%左右。专用小麦品种较少,能与美国、加拿大硬质小麦相比的品种仅十余个,产量不足总产的8%,且价格高于国际市场30%。我国现有的二百多条专用小麦加工生产线所用小麦几乎全部依靠进口。玉米蛋白质含量、含油量、赖氨酸含量均低于美国,含水量高于美国2~3个百分点。油料的芥酸、硫代物含量均高于国际卫生组织的标准,很难走向国际市场。农产品的综合优质率仅占1596左右,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一些粮食品种质量过于低劣,不仅在国际上没有市场,在国内也找不到市场。 (三)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美国等发达国家20世纪初就开始积极推进土地的规模经营,并实现了机械力对人力和畜力的替代,20世纪70年代实现了全面机械化,进入90年代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广泛应用于农生产中,农业工人的装备水平已经接近或超过产业工人。而我国仍实行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经营,农业机械虽有一定程度的推广和应用,但人力、畜力以及传统的耕作习惯和耕作方式仍占主导地位。据《国际统计年鉴1998》统计,我国平均每个经济活动人口占有耕地面积0.2公顷,仅占亚洲平均水平的31.5%,占世界平均水平的44.1%,占美国平均水平的0.7%;每千人拥有收割机1.4台,占亚洲平均水平的31.5%,占世界平均水平的8.8%,占美国平均水平的10.1%;每千人化肥施用量64.6吨,略高于亚洲平均水平,但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67.5%,占美国平均水平的1.2%。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虽逐年增加,但应用的广度和深度都远远不够,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份额只占27%一35%,较美国等发达国家低四十多个百分点。 (四)农业生产力水平落后,劳动生产效率低。 由于我国尚未普及机械化耕作方式,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农业生产效率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据世界粮农组织统计,按每个农业劳动力每年生产的实物计算,1994年我国为1194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71%,日本的33%,意大利的10%,美国的1.25%。可见,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与发达国家存在极大差距。 (五)生态环境恶劣,自然灾害发生频繁。 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每年我国受灾害面积都在8亿亩左右(占全部农作物种植面积的1/3以上),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都在400亿公斤以上,经济损失每年都在600亿元以上。近两年灾害不断加重。1999年,中国气候继1998年度之后再度异常,沙尘暴发生频繁,且范围广;降水北少南多,大部分地区冬春连旱,夏季南涝北旱,秋季旱涝并存。北方地区降水出现了建国以来的最小值,江淮、黄淮、华北等地大部分地区夏旱严重。2000年旱情持续加重,全国大部分地区遭受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旱灾,加上调整种植结构粮食播种面积减少的因素,全国粮食减产450多亿公斤,减幅达10%以上。如受灾较重的河北省春季受旱面积560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5.9%;秋季粮食成灾1740万亩,占播种面积的76%;绝收553万亩,占播种面积的24.1%。由于干旱少雨,河流和地下水得不到及时补给,全省372座水库干涸(占全省水库总数的1/3),48412眼机井出水不足,765万人(占全省总人数的12%)和70万头大牲畜发生饮水困难。 以我国目前农业发展现状,很难应对人世冲击。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但我国如不能在人世之前,及时有效制定农业发展扶持政策,必然会使我国农业发展承受更大压力,面临严峻挑战。分析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经验,尽快制定“十五”期间符合我国农业发展的政策是当务之急。 三、“十五”期间加快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一)政府应加大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美国为改善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每年都出资兴建维护大型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并通过休耕、限耕等措施改善土地品质。要实现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政府必须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土壤条件,改良农作物品种。针对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水资源严重匮乏的现状,政府应出巨资兴建和维护水利设施,在干旱时期通过蓄水工程或人工降雨等方式为农户提供价格低廉的农业用水,解决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困难。政府还应定期拨款改良土质。虽然我国农村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农户拥有几十年的经营权。但对于土质的改良等生产要素的资金投入,政府仍然有责任负担部分投资费用,以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此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准确、快速的信息对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时,不仅要注重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而且要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各级政府可以有线电视网络为基础,尽快建立上下畅通、灵敏快捷的信息网络体系。同时,全面开发利用国内外信息资源。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加入因特网,加快以因特网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农业的步伐,让农民通过因特网充分利用社会信息资源,解决自己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推动农业发展。 (二)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风险防范与保险机制。 从美国等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通过实行农业保险制度,规避农业风险非常必要。农业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有助于减少农民突遇自然灾害的损失。这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对农业支持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政府应首先制定灾害救济制度。 对于非人为因素造成的自然灾害,政府应给予农民往年平均收成一定比例(如60%)的补贴,以便维持农民的正常生活及来年对生产的再投入。其次,政府可以推行多种灾害保险制度。每年由农户自愿申请参加多种灾害保险,农户缴纳一定费用给政府作为保费,如果本年度农业生产状况良好,政府不退费;如果本年度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天灾人祸,则政府承担保险责任,偿还农户全部损失。此外,政府还可以对农业保险实行多种形式的补贴,使农业保险成为有别于一般商业保险的政策性保险。 (三)发展农业教育与科技进步。 近年来,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革命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和以全球定位系统为代表的高科技设备被运用于农业生产领域,使农业的自然再生产越来越多地受到人类的直接控制,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21世纪农业的竞争,说到底是农业科技尤其是高科技的竞争。为适应21世纪农业发展的要求,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推进农业技术创新步伐。改革目前我国农业科研与推广相脱节的体制和机制,积极创新,使教科农紧密结合。政府应专门拨出经费,形成农业教育、科研、科技推广三位一体的科技服务体系。各地区应设立至少一所农业技术学校(推广站),承担本地区农民的技术普及教育。技校还应承担起当地农业科研任务,把平时的科研成果及时用于当地的生产中,提高技术转化速度。此外,技校科技人员还应深入到田间地头,随时解决农民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通过三位一体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逐步提高我国农民的素质与技术水平。 农业政策论文:简述农业政策科技创新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由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正确的政策,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我国农业有了快速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基本实现食物自给有余。目前,我国的农业已经呈现出由依靠政策向依靠科技、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趋势。我们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改革、发展,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跃上新台阶。 当今世界,农业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农业对科技的需求也空前巨大。我国要在人均零点零六七公顷的耕地上解决十三亿人口的吃穿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以科学技术武装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解决我国农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将农业的发展从保证食物安全的单一目标转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提高其效益的多重目标,在保证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同时,提高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都需要科学技术强有力的支持。 同志高瞻远瞩地指出“要进行一次农业科技革命”,为我国农业指明了发展方向。科技创新将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进行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就一定能够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 十多年来,我国在依靠科技振兴农业、振兴农村经济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全国大部分的县(市)已开展“星火计划”,共实施了十万多个科技示范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十五”计划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科教兴农,加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应用,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扶持农业科技产业的发展。在此期间,我国农业科技工作将围绕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国际竞争力,重点组织实施作物良种物质行动、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等“十大科技行动”;从农业的基础研究、农业高新技术、农业资源环境、农业基础生物学与生物高技术,到农业新材料、农业信息技术到区域农业综合开发,组织科技队伍着重解决上百项重大关键技术;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基地,国家级农业重点实验室、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科技园区和区域性农业研究开发中心;并培育一批农业科技企业,造就一支懂科技、善管理的科技型企业家队伍,建立队伍多元化、形式多样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培育农业技术市场,建立优质高效的农产品示范基地。 以科技创新推进农业发展,一方面需要以现代信息技术、科学技术装备、改造传统农业,并造就出一代能运用科学技术经营和管理农业的新农民;另一方面,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科技创新体系。通过创新机构、创新基地、创新机制、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的建设,建立起新型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一支宏大的、高效精干的、富于创新精神的农业科技队伍,使之更好地担负起科技支撑的重任,把农业发展不断推向新高度。 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以科技创新支持农业的发展,更需要做大量、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实际工作中,既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原则,又做到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加强领导,善于引导,通过典型示范和科学普及的方式,引导农民自愿地学科技、用科技。防止一哄而起、一窝蜂、一刀切,强迫农民用“科技”;杜绝一些人好大喜功,假科技之名,搞“面子工程”;更要防止某些人借科技以营私,败坏科技的名声。这样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我国的农业一定能够完成这个伟大的历史性的转变。 农业政策论文:国内外农业政策对比探讨 中国入世在即,随着世界农产品市场形势变化及我国与世贸组织成员就农产品市场开放谈判的进一步进行,我国必须及时有效地制定“十五”期间农业发展政策,积极应对入世冲击,加快农业发展。美国是我国最大的农业贸易伙伴之一,分析研究美国政府农业扶持政策,对我国“十五”期间农业政策制定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一、美国政府农业扶持政策发展状况分析 美国农业政策由来已久,早在南北战争期间,美国政府就制定了一系列农业发展政策,为满足不断增长的国内外需求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到了20世纪20~30年代,由于国内外市场收缩和严重的生产过剩,美国农业经历了空前严酷的危机。为了避免农业部门的全面崩溃,从1933年罗斯福政府开始推行“新政”农业政策,支持农产品价格和农业收入,到这些政策和技术进步使生产发展大大超过需求增长时,政府转而制定扩大内外需求的政策。所有这些政策的汇集,成为战后历届政府推行的联邦农业政策体系。该政策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发展农业生产、降低生产成本的政策。 1.发展农业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联邦政府向农业地区提供或资助发展交通运输、供电和通讯事业。20世纪30~60年代,政府累计农业投资88亿美元,使680万农户受益。 2.推动农业科研和技术普及。联邦政府通过各地建立起来的农业院校、农业试验站和农业技术推广站三级机构推动农业生产水平和生产率的持续提高。此外,农户还可以通过农业技术推广站获得有关市场、管理、气象、病虫害和技术方面的信息和指导。 3.提供农业信贷和农产品保险。农业信贷系统可以从政府获得低息贷款转而提供给农户。农产品信贷公司则为参加价格支持计划的农场主提供短期优惠贷款。农户信贷管理局的贷款则带有很大的补助性质,它向受灾地区提供利率很低的紧急贷款。1981年《农业法》把这种紧急贷款作为援助遭受自然灾害农户的主要方法,取代了70年代的直接补助。政府还为保险费用提供多至30%的补贴。 4.税收优惠。农户可以在收益多的年份提前支付开支,收益少的年份提前出售农产品,以少缴所得税。此外,农户还享有资产的“加速折旧”优惠。 5.补贴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政府资助水利设施的兴建和维修,提供价格低廉的农业用水。为保护土地,政府还出资修造递田,按等高线平整土地,施用石灰,等等。政府补贴的结果使农户在不增加农业生产要素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更多的收成。 (二)价格和收入支持政策。 1.价格支持。为防止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跌,政府成立了农产品信贷公司,着手实施农业价格支持计划。支持计划主要包括“直接收购”和“无追索权贷款”两项。“直接收购”是指农产品信贷公司为了支持某些农产品价格,随时准备以最低保证价格(即支持价格)从市场上收购任何数量的剩余农产品。“无追索权贷款”是指农户以农产品为担保从农产品信贷公司获得贷款。在贷款期限内(多为一年之内),如果农产品的市场价格高于贷款,农户可以还本付息,重新得到他的农产品以投放市场;反之,在贷款到期时,则可以用担保的农产品来抵偿,而不必归还本息。政府通过价格支持政策,总可以让农户获得高于市场的售清价格(即长期均衡价格),获取利益。 2.限制生产。价格支持政策只是使剩余的农产品转入政府仓库,并不能根本解决生产过剩问题。为此,政府又出台了限制生产的三项政策:限耕、限售和休耕。限耕主要是限制农户生产某些农产品的最大面积。限售即“配额销售制”,每个农户的销售配额按历史销售情况决定,从而使有关产品的生产结构固定化,政府亦可以防止农户之间的恶性竞争。所有限耕和限售的规定农户都必须严格执行,否则要受到政府严厉处罚。休耕则是把限制生产与水土保持相结合,保持生态环境。 3.保证供应。为了满足20世纪70年代出口增长的需要,联邦政府担心“贷款率”(即支持价格)会限制美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于1973年制定了《农业和消费者保护法》,以便使价格支持和收入支持这两重目标分离开来。70年代中期,由于市场价格持续偏高,政府担心库存不足而引起价格剧烈波动,又于1977年出台了《食品和农业法》,建立起新的农产品信贷计划——“农场主储备”,以刺激农产品生产。 (三)扩大需求的政策。 1.扩大内需。由于“农场主储备”政策效应,农产品生产过剩,产品销售成为农户面临的首要任务。政府为保护农户利益,推出最庞大计划——“食品券计划”,即向低收入者发放只能购买食品的“食品券”、“学校免费午餐”等政策,以扩大农产品的国内需求。 2.扩大出口,限制进口。根据1954年的《480号公法》实行的“食品用于和平”计划,美国政府把减少农产品信贷公司的库存同开拓国外市场和推行对外政策结合在一起。向第三世界国家赠送剩余农产品,或者向那里低价销售,换取当地货币转作援助资金或美国驻那里的官方机构的开支。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粮食出口几乎有40%是通过《480号公法》进行的。为了维护国内农业集团利益,《480号公法》对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农业和经济产生了不良影响。从20世纪60~70年代,美国政府一直通过出口补贴来减少库存农产品,但由于受到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限制,该政策不可能大规模进行。80年代以来,为了迫使其他出口国(尤其是欧共体)减少出口补贴,美国政府开始采用“混合贷款”和特殊补贴的办法来扩大出口。所谓“混合贷款”就是把无息政府贷款同有政府担保(或无担保)的商业贷款“混合”提供给买主。仅在1981~1983年三年间该项贷款金额就由15亿美元增加到48.7亿美元。另外。农产品“目标价格”也起到出口补贴作用。通过“目标价格”压低市场价格,以刺激农产品出口,农户因价格下降所受的损失则可以从“差额支付”中得到补偿。据联合国统计数据,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对小麦的出口补贴率为5.4%,水稻为30%,烟草为23%。在进口方面,为了保护国内生产者,政府对某些农产品实行严格的进口配额限制,例如,规定每年进口的乳制品不得超过国内市场的2%。其他实行进口配额的农产品还有食糖、棉花和花生等。在牛肉贸易方面,美国政府要求主要对美出口国实行“自愿限制”,否则美国也将实施进口配额。 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世界农产品市场形势变化和欧美农业摩擦的双重影响下,美国政府更加注重制定和实施生态农业、科学技术、信贷支持、信息管理与服务等方面的农业支持政策。 首先,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政府早已意识到生态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巨大作用,利用各种媒体向农户讲述改进土地使用方法,聘请水土保护工作人员为农民讲解新技术。此外政府还提供免费技术服务及改进土壤、改善环境的资金。例如,目前美国农业中广泛使用的农业生物技术,具有降低自然灾害发生率的功效,美国目前还具有耐除草剂、抗虫剂、杀虫剂等基因改性农作物。它们已占到全部农作物的67%。这些作物的开发极大地降低和取代了除草剂、抗虫剂、杀虫剂等化学品的使用,直接改善了生态环境。 其次,在科技信息支持方面,政府允许农户使用GPS,即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辅助生产。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通过地面接收装置,接收卫星信号,来确定地面方位的设备。这项技术是美国在海湾战争中打击伊拉克时才运用于军事上的一项新技术,而目前在美国已有15%以上的农户将其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农户可以依据定位系统测得的有关土壤的技术数据对耕地“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施肥、浇水,大大提高了整片土地的生产率。目前以基因工程为核心和以全球定位系统为代表的高科技设备正在推动美国农业的高速发展。 再次,在信贷支持方面,美国政府对农业投入更加巨大。由于农业生产向现代化发展,农户已不可能完全依靠自身的资本来发展生产,加之农业生产风险大、利润低,私人金融机构一般不愿向农户提供贷款,因此,政府承担起农业信贷支持这一重任。目前美国农业资本投入中约有40%依靠信贷来解决,70%以上的农场每年需要借款来维持与扩大生产。政府成立了规模庞大的农业信贷体系,它包括12家联邦土地银行及地方联邦土地银行会(向农场提供不动产抵押贷款)、12家联邦中间信贷银行(向农场提供中、短期贷款)、12家生产信贷公司以及由他们组成的地方生产协会(向农场提供生产贷款)以及13家合作社银行(向合作社提供贷款)。此外,政府还推出出口信贷担保,即由“农产品信贷公司”负责实施各类出口信贷担保项目,使美国农业出口商和银行避免出口销售货款未能按期支付的风险。出口信贷担保,即在进口商未能付款的情况下,按美国出口货值的一定比例予以担保;设施和设备担保,即向进口商提供为销售农产品而设立的仓储、分拨、加工设施和设备等项目的信贷担保。 最后,在农业信息管理与服务方面,政府更是大力协助。农业部下设“经济研究所”、“农业合作局”、“食品安全和技术服务局”、“食品和农产品出口检验局”、“农产品贸易和销售信息中心”等部门,为农户提供有关市场信息、农产品政策、出口对象国贸易政策、环境、运输、检疫、卫生标准等多方面的信息,以帮助扩大生产与出口。此外,农业部下属的“美国促进出口办公室”还负责向出口的农户提供关于农产品出口促进计划安排、国外农产品市场的信息和资料,进行出口咨询和世界各国市场准入状况的分析,同时负责为农户出口牵线搭桥,使之与国外买主直接建立联系。 美国作为最大的农业现代化国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高度重视农业信息管理与服务,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等高科技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有利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使美国农业正在发生一次新的革命性变化。我国与美国虽然国情不同,但美国农业扶持政策仍有许多我国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内容。 二、目前我国农业与发达国家存在的主要差距 随着我国入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业将融入国际市场激烈竞争中。这种竞争虽然表现在农产品价格上,但其核心却是农业生产条件和综合生产能力的竞争。改革开放使我国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无论在生产能力还是在发展水平上与欧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薄弱。 我国目前人均耕地面积仅1.2亩,尚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3,且耕地总体质量不高,一二类耕地仅占耕地总面积的21%,79%的耕地属于中低产地。不仅如此,耕地面积还因自然环境变化及人为因素正在逐年减少。每年因灾害废弃的土地在600万亩以上,每年干旱、半干旱地区沙化面积拓展达2460平方公里,相当于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水资源严重缺乏,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水平的l/4,是全球13个缺水国家之一。我国农业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极强,农民到现在还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状况。 (二)我国农产品结构单一,品质低。 我国农作物种植结构不合理,品种单一,品质不高,且更新换代周期较长。低质产品充斥市场,而优质产品供给不足。小麦以生产面筋含量不到30%的软麦为主,面筋度超过35%的硬质小麦仅占国内产量的20%左右。专用小麦品种较少,能与美国、加拿大硬质小麦相比的品种仅十余个,产量不足总产的8%,且价格高于国际市场30%。我国现有的二百多条专用小麦加工生产线所用小麦几乎全部依靠进口。玉米蛋白质含量、含油量、赖氨酸含量均低于美国,含水量高于美国2~3个百分点。油料的芥酸、硫代物含量均高于国际卫生组织的标准,很难走向国际市场。农产品的综合优质率仅占1596左右,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一些粮食品种质量过于低劣,不仅在国际上没有市场,在国内也找不到市场。 (三)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美国等发达国家20世纪初就开始积极推进土地的规模经营,并实现了机械力对人力和畜力的替代,20世纪70年代实现了全面机械化,进入90年代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广泛应用于农生产中,农业工人的装备水平已经接近或超过产业工人。而我国仍实行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经营,农业机械虽有一定程度的推广和应用,但人力、畜力以及传统的耕作习惯和耕作方式仍占主导地位。据《国际统计年鉴1998》统计,我国平均每个经济活动人口占有耕地面积0.2公顷,仅占亚洲平均水平的31.5%,占世界平均水平的44.1%,占美国平均水平的0.7%;每千人拥有收割机1.4台,占亚洲平均水平的31.5%,占世界平均水平的8.8%,占美国平均水平的10.1%;每千人化肥施用量64.6吨,略高于亚洲平均水平,但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67.5%,占美国平均水平的1.2%。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虽逐年增加,但应用的广度和深度都远远不够,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份额只占27%一35%,较美国等发达国家低四十多个百分点。 (四)农业生产力水平落后,劳动生产效率低。 由于我国尚未普及机械化耕作方式,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农业生产效率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据世界粮农组织统计,按每个农业劳动力每年生产的实物计算,1994年我国为1194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71%,日本的33%,意大利的10%,美国的1.25%。可见,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与发达国家存在极大差距。 (五)生态环境恶劣,自然灾害发生频繁。 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每年我国受灾害面积都在8亿亩左右(占全部农作物种植面积的1/3以上),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都在400亿公斤以上,经济损失每年都在600亿元以上。近两年灾害不断加重。1999年,中国气候继1998年度之后再度异常,沙尘暴发生频繁,且范围广;降水北少南多,大部分地区冬春连旱,夏季南涝北旱,秋季旱涝并存。北方地区降水出现了建国以来的最小值,江淮、黄淮、华北等地大部分地区夏旱严重。2000年旱情持续加重,全国大部分地区遭受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旱灾,加上调整种植结构粮食播种面积减少的因素,全国粮食减产450多亿公斤,减幅达10%以上。如受灾较重的河北省春季受旱面积560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5.9%;秋季粮食成灾1740万亩,占播种面积的76%;绝收553万亩,占播种面积的24.1%。由于干旱少雨,河流和地下水得不到及时补给,全省372座水库干涸(占全省水库总数的1/3),48412眼机井出水不足,765万人(占全省总人数的12%)和70万头大牲畜发生饮水困难。 以我国目前农业发展现状,很难应对人世冲击。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但我国如不能在人世之前,及时有效制定农业发展扶持政策,必然会使我国农业发展承受更大压力,面临严峻挑战。分析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经验,尽快制定“十五”期间符合我国农业发展的政策是当务之急。 三、“十五”期间加快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一)政府应加大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美国为改善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每年都出资兴建维护大型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并通过休耕、限耕等措施改善土地品质。要实现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政府必须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土壤条件,改良农作物品种。针对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水资源严重匮乏的现状,政府应出巨资兴建和维护水利设施,在干旱时期通过蓄水工程或人工降雨等方式为农户提供价格低廉的农业用水,解决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困难。政府还应定期拨款改良土质。虽然我国农村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农户拥有几十年的经营权。但对于土质的改良等生产要素的资金投入,政府仍然有责任负担部分投资费用,以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此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准确、快速的信息对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时,不仅要注重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而且要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各级政府可以有线电视网络为基础,尽快建立上下畅通、灵敏快捷的信息网络体系。同时,全面开发利用国内外信息资源。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加入因特网,加快以因特网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农业的步伐,让农民通过因特网充分利用社会信息资源,解决自己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推动农业发展。 (二)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风险防范与保险机制。 从美国等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通过实行农业保险制度,规避农业风险非常必要。农业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有助于减少农民突遇自然灾害的损失。这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对农业支持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政府应首先制定灾害救济制度。 对于非人为因素造成的自然灾害,政府应给予农民往年平均收成一定比例(如60%)的补贴,以便维持农民的正常生活及来年对生产的再投入。其次,政府可以推行多种灾害保险制度。每年由农户自愿申请参加多种灾害保险,农户缴纳一定费用给政府作为保费,如果本年度农业生产状况良好,政府不退费;如果本年度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天灾人祸,则政府承担保险责任,偿还农户全部损失。此外,政府还可以对农业保险实行多种形式的补贴,使农业保险成为有别于一般商业保险的政策性保险。 (三)发展农业教育与科技进步。 近年来,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革命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和以全球定位系统为代表的高科技设备被运用于农业生产领域,使农业的自然再生产越来越多地受到人类的直接控制,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21世纪农业的竞争,说到底是农业科技尤其是高科技的竞争。为适应21世纪农业发展的要求,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推进农业技术创新步伐。改革目前我国农业科研与推广相脱节的体制和机制,积极创新,使教科农紧密结合。政府应专门拨出经费,形成农业教育、科研、科技推广三位一体的科技服务体系。各地区应设立至少一所农业技术学校(推广站),承担本地区农民的技术普及教育。技校还应承担起当地农业科研任务,把平时的科研成果及时用于当地的生产中,提高技术转化速度。此外,技校科技人员还应深入到田间地头,随时解决农民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通过三位一体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逐步提高我国农民的素质与技术水平。 农业政策论文:农业政策体制改革 一、美国政府农业扶持政策发展状况分析 (一)价格和收入支持政策。 1.价格支持。为防止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跌,政府成立了农产品信贷公司,着手实施农业价格支持计划。支持计划主要包括“直接收购”和“无追索权贷款”两项。“直接收购”是指农产品信贷公司为了支持某些农产品价格,随时准备以最低保证价格(即支持价格)从市场上收购任何数量的剩余农产品。“无追索权贷款”是指农户以农产品为担保从农产品信贷公司获得贷款。在贷款期限内(多为一年之内),如果农产品的市场价格高于贷款,农户可以还本付息,重新得到他的农产品以投放市场;反之,在贷款到期时,则可以用担保的农产品来抵偿,而不必归还本息。政府通过价格支持政策,总可以让农户获得高于市场的售清价格(即长期均衡价格),获取利益。 2.限制生产。价格支持政策只是使剩余的农产品转入政府仓库,并不能根本解决生产过剩问题。为此,政府又出台了限制生产的三项政策:限耕、限售和休耕。限耕主要是限制农户生产某些农产品的最大面积。限售即“配额销售制”,每个农户的销售配额按历史销售情况决定,从而使有关产品的生产结构固定化,政府亦可以防止农户之间的恶性竞争。所有限耕和限售的规定农户都必须严格执行,否则要受到政府严厉处罚。休耕则是把限制生产与水土保持相结合,保持生态环境。 3.保证供应。为了满足20世纪70年代出口增长的需要,联邦政府担心“贷款率”(即支持价格)会限制美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于1973年制定了《农业和消费者保护法》,以便使价格支持和收入支持这两重目标分离开来。70年代中期,由于市场价格持续偏高,政府担心库存不足而引起价格剧烈波动,又于1977年出台了《食品和农业法》,建立起新的农产品信贷计划——“农场主储备”,以刺激农产品生产。 (二)发展农业生产、降低生产成本的政策。 1.发展农业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联邦政府向农业地区提供或资助发展交通运输、供电和通讯事业。20世纪30~60年代,政府累计农业投资88亿美元,使680万农户受益。 2.推动农业科研和技术普及。联邦政府通过各地建立起来的农业院校、农业试验站和农业技术推广站三级机构推动农业生产水平和生产率的持续提高。此外,农户还可以通过农业技术推广站获得有关市场、管理、气象、病虫害和技术方面的信息和指导。 3.提供农业信贷和农产品保险。农业信贷系统可以从政府获得低息贷款转而提供给农户。农产品信贷公司则为参加价格支持计划的农场主提供短期优惠贷款。农户信贷管理局的贷款则带有很大的补助性质,它向受灾地区提供利率很低的紧急贷款。1981年《农业法》把这种紧急贷款作为援助遭受自然灾害农户的主要方法,取代了70年代的直接补助。政府还为保险费用提供多至30%的补贴。 4.税收优惠。农户可以在收益多的年份提前支付开支,收益少的年份提前出售农产品,以少缴所得税。此外,农户还享有资产的“加速折旧”优惠。 5.补贴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政府资助水利设施的兴建和维修,提供价格低廉的农业用水。为保护土地,政府还出资修造递田,按等高线平整土地,施用石灰,等等。政府补贴的结果使农户在不增加农业生产要素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更多的收成。 (三)扩大需求的政策。 1.扩大内需。由于“农场主储备”政策效应,农产品生产过剩,产品销售成为农户面临的首要任务。政府为保护农户利益,推出最庞大计划——“食品券计划”,即向低收入者发放只能购买食品的“食品券”、“学校免费午餐”等政策,以扩大农产品的国内需求。 2.扩大出口,限制进口。根据1954年的《480号公法》实行的“食品用于和平”计划,美国政府把减少农产品信贷公司的库存同开拓国外市场和推行对外政策结合在一起。向第三世界国家赠送剩余农产品,或者向那里低价销售,换取当地货币转作援助资金或美国驻那里的官方机构的开支。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粮食出口几乎有40%是通过《480号公法》进行的。为了维护国内农业集团利益,《480号公法》对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农业和经济产生了不良影响。从20世纪60~70年代,美国政府一直通过出口补贴来减少库存农产品,但由于受到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限制,该政策不可能大规模进行。80年代以来,为了迫使其他出口国(尤其是欧共体)减少出口补贴,美国政府开始采用“混合贷款”和特殊补贴的办法来扩大出口。所谓“混合贷款”就是把无息政府贷款同有政府担保(或无担保)的商业贷款“混合”提供给买主。仅在1981~1983年三年间该项贷款金额就由15亿美元增加到48.7亿美元。另外。农产品“目标价格”也起到出口补贴作用。通过“目标价格”压低市场价格,以刺激农产品出口,农户因价格下降所受的损失则可以从“差额支付”中得到补偿。据联合国统计数据,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对小麦的出口补贴率为5.4%,水稻为30%,烟草为23%。在进口方面,为了保护国内生产者,政府对某些农产品实行严格的进口配额限制,例如,规定每年进口的乳制品不得超过国内市场的2%。其他实行进口配额的农产品还有食糖、棉花和花生等。在牛肉贸易方面,美国政府要求主要对美出口国实行“自愿限制”,否则美国也将实施进口配额。 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世界农产品市场形势变化和欧美农业摩擦的双重影响下,美国政府更加注重制定和实施生态农业、科学技术、信贷支持、信息管理与服务等方面的农业支持政策。 首先,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政府早已意识到生态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巨大作用,利用各种媒体向农户讲述改进土地使用方法,聘请水土保护工作人员为农民讲解新技术。此外政府还提供免费技术服务及改进土壤、改善环境的资金。例如,目前美国农业中广泛使用的农业生物技术,具有降低自然灾害发生率的功效,美国目前还具有耐除草剂、抗虫剂、杀虫剂等基因改性农作物。它们已占到全部农作物的67%。这些作物的开发极大地降低和取代了除草剂、抗虫剂、杀虫剂等化学品的使用,直接改善了生态环境。 其次,在科技信息支持方面,政府允许农户使用GPS,即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辅助生产。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通过地面接收装置,接收卫星信号,来确定地面方位的设备。这项技术是美国在海湾战争中打击伊拉克时才运用于军事上的一项新技术,而目前在美国已有15%以上的农户将其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农户可以依据定位系统测得的有关土壤的技术数据对耕地“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施肥、浇水,大大提高了整片土地的生产率。目前以基因工程为核心和以全球定位系统为代表的高科技设备正在推动美国农业的高速发展。 再次,在信贷支持方面,美国政府对农业投入更加巨大。由于农业生产向现代化发展,农户已不可能完全依靠自身的资本来发展生产,加之农业生产风险大、利润低,私人金融机构一般不愿向农户提供贷款,因此,政府承担起农业信贷支持这一重任。目前美国农业资本投入中约有40%依靠信贷来解决,70%以上的农场每年需要借款来维持与扩大生产。政府成立了规模庞大的农业信贷体系,它包括12家联邦土地银行及地方联邦土地银行会(向农场提供不动产抵押贷款)、12家联邦中间信贷银行(向农场提供中、短期贷款)、12家生产信贷公司以及由他们组成的地方生产协会(向农场提供生产贷款)以及13家合作社银行(向合作社提供贷款)。此外,政府还推出出口信贷担保,即由“农产品信贷公司”负责实施各类出口信贷担保项目,使美国农业出口商和银行避免出口销售货款未能按期支付的风险。出口信贷担保,即在进口商未能付款的情况下,按美国出口货值的一定比例予以担保;设施和设备担保,即向进口商提供为销售农产品而设立的仓储、分拨、加工设施和设备等项目的信贷担保。 最后,在农业信息管理与服务方面,政府更是大力协助。农业部下设“经济研究所”、“农业合作局”、“食品安全和技术服务局”、“食品和农产品出口检验局”、“农产品贸易和销售信息中心”等部门,为农户提供有关市场信息、农产品政策、出口对象国贸易政策、环境、运输、检疫、卫生标准等多方面的信息,以帮助扩大生产与出口。此外,农业部下属的“美国促进出口办公室”还负责向出口的农户提供关于农产品出口促进计划安排、国外农产品市场的信息和资料,进行出口咨询和世界各国市场准入状况的分析,同时负责为农户出口牵线搭桥,使之与国外买主直接建立联系。 美国作为最大的农业现代化国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高度重视农业信息管理与服务,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等高科技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有利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使美国农业正在发生一次新的革命性变化。我国与美国虽然国情不同,但美国农业扶持政策仍有许多我国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内容。 二、目前我国农业与发达国家存在的主要差距 随着我国入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业将融入国际市场激烈竞争中。这种竞争虽然表现在农产品价格上,但其核心却是农业生产条件和综合生产能力的竞争。改革开放使我国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无论在生产能力还是在发展水平上与欧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薄弱。 我国目前人均耕地面积仅1.2亩,尚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3,且耕地总体质量不高,一二类耕地仅占耕地总面积的21%,79%的耕地属于中低产地。不仅如此,耕地面积还因自然环境变化及人为因素正在逐年减少。每年因灾害废弃的土地在600万亩以上,每年干旱、半干旱地区沙化面积拓展达2460平方公里,相当于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水资源严重缺乏,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水平的l/4,是全球13个缺水国家之一。我国农业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极强,农民到现在还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状况。 (二)我国农产品结构单一,品质低。 我国农作物种植结构不合理,品种单一,品质不高,且更新换代周期较长。低质产品充斥市场,而优质产品供给不足。小麦以生产面筋含量不到30%的软麦为主,面筋度超过35%的硬质小麦仅占国内产量的20%左右。专用小麦品种较少,能与美国、加拿大硬质小麦相比的品种仅十余个,产量不足总产的8%,且价格高于国际市场30%。我国现有的二百多条专用小麦加工生产线所用小麦几乎全部依靠进口。玉米蛋白质含量、含油量、赖氨酸含量均低于美国,含水量高于美国2~3个百分点。油料的芥酸、硫代物含量均高于国际卫生组织的标准,很难走向国际市场。农产品的综合优质率仅占1596左右,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一些粮食品种质量过于低劣,不仅在国际上没有市场,在国内也找不到市场。 (三)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美国等发达国家20世纪初就开始积极推进土地的规模经营,并实现了机械力对人力和畜力的替代,20世纪70年代实现了全面机械化,进入90年代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广泛应用于农生产中,农业工人的装备水平已经接近或超过产业工人。而我国仍实行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经营,农业机械虽有一定程度的推广和应用,但人力、畜力以及传统的耕作习惯和耕作方式仍占主导地位。据《国际统计年鉴1998》统计,我国平均每个经济活动人口占有耕地面积0.2公顷,仅占亚洲平均水平的31.5%,占世界平均水平的44.1%,占美国平均水平的0.7%;每千人拥有收割机1.4台,占亚洲平均水平的31.5%,占世界平均水平的8.8%,占美国平均水平的10.1%;每千人化肥施用量64.6吨,略高于亚洲平均水平,但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67.5%,占美国平均水平的1.2%。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虽逐年增加,但应用的广度和深度都远远不够,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份额只占27%一35%,较美国等发达国家低四十多个百分点。 (四)农业生产力水平落后,劳动生产效率低。 由于我国尚未普及机械化耕作方式,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农业生产效率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据世界粮农组织统计,按每个农业劳动力每年生产的实物计算,1994年我国为1194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71%,日本的33%,意大利的10%,美国的1.25%。可见,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与发达国家存在极大差距。 (五)生态环境恶劣,自然灾害发生频繁。 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每年我国受灾害面积都在8亿亩左右(占全部农作物种植面积的1/3以上),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都在400亿公斤以上,经济损失每年都在600亿元以上。近两年灾害不断加重。1999年,中国气候继1998年度之后再度异常,沙尘暴发生频繁,且范围广;降水北少南多,大部分地区冬春连旱,夏季南涝北旱,秋季旱涝并存。北方地区降水出现了建国以来的最小值,江淮、黄淮、华北等地大部分地区夏旱严重。2000年旱情持续加重,全国大部分地区遭受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旱灾,加上调整种植结构粮食播种面积减少的因素,全国粮食减产450多亿公斤,减幅达10%以上。如受灾较重的河北省春季受旱面积560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5.9%;秋季粮食成灾1740万亩,占播种面积的76%;绝收553万亩,占播种面积的24.1%。由于干旱少雨,河流和地下水得不到及时补给,全省372座水库干涸(占全省水库总数的1/3),48412眼机井出水不足,765万人(占全省总人数的12%)和70万头大牲畜发生饮水困难。 以我国目前农业发展现状,很难应对人世冲击。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但我国如不能在人世之前,及时有效制定农业发展扶持政策,必然会使我国农业发展承受更大压力,面临严峻挑战。分析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经验,尽快制定“十五”期间符合我国农业发展的政策是当务之急。 三、“十五”期间加快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一)政府应加大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美国为改善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每年都出资兴建维护大型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并通过休耕、限耕等措施改善土地品质。要实现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政府必须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土壤条件,改良农作物品种。针对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水资源严重匮乏的现状,政府应出巨资兴建和维护水利设施,在干旱时期通过蓄水工程或人工降雨等方式为农户提供价格低廉的农业用水,解决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困难。政府还应定期拨款改良土质。虽然我国农村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农户拥有几十年的经营权。但对于土质的改良等生产要素的资金投入,政府仍然有责任负担部分投资费用,以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此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准确、快速的信息对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时,不仅要注重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而且要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各级政府可以有线电视网络为基础,尽快建立上下畅通、灵敏快捷的信息网络体系。同时,全面开发利用国内外信息资源。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加入因特网,加快以因特网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农业的步伐,让农民通过因特网充分利用社会信息资源,解决自己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推动农业发展。 (二)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风险防范与保险机制。 从美国等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通过实行农业保险制度,规避农业风险非常必要。农业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有助于减少农民突遇自然灾害的损失。这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对农业支持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政府应首先制定灾害救济制度。 对于非人为因素造成的自然灾害,政府应给予农民往年平均收成一定比例(如60%)的补贴,以便维持农民的正常生活及来年对生产的再投入。其次,政府可以推行多种灾害保险制度。每年由农户自愿申请参加多种灾害保险,农户缴纳一定费用给政府作为保费,如果本年度农业生产状况良好,政府不退费;如果本年度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天灾人祸,则政府承担保险责任,偿还农户全部损失。此外,政府还可以对农业保险实行多种形式的补贴,使农业保险成为有别于一般商业保险的政策性保险。 (三)发展农业教育与科技进步。 近年来,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革命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和以全球定位系统为代表的高科技设备被运用于农业生产领域,使农业的自然再生产越来越多地受到人类的直接控制,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21世纪农业的竞争,说到底是农业科技尤其是高科技的竞争。为适应21世纪农业发展的要求,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推进农业技术创新步伐。改革目前我国农业科研与推广相脱节的体制和机制,积极创新,使教科农紧密结合。政府应专门拨出经费,形成农业教育、科研、科技推广三位一体的科技服务体系。各地区应设立至少一所农业技术学校(推广站),承担本地区农民的技术普及教育。技校还应承担起当地农业科研任务,把平时的科研成果及时用于当地的生产中,提高技术转化速度。此外,技校科技人员还应深入到田间地头,随时解决农民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通过三位一体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逐步提高我国农民的素质与技术水平。 农业政策论文:农业政策发展 中国入世在即,随着世界农产品市场形势变化及我国与世贸组织成员就农产品市场开放谈判的进一步进行,我国必须及时有效地制定“十五”期间农业发展政策,积极应对入世冲击,加快农业发展。美国是我国最大的农业贸易伙伴之一,分析研究美国政府农业扶持政策,对我国“十五”期间农业政策制定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一、美国政府农业扶持政策发展状况分析 美国农业政策由来已久,早在南北战争期间,美国政府就制定了一系列农业发展政策,为满足不断增长的国内外需求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到了20世纪20~30年代,由于国内外市场收缩和严重的生产过剩,美国农业经历了空前严酷的危机。为了避免农业部门的全面崩溃,从1933年罗斯福政府开始推行“新政”农业政策,支持农产品价格和农业收入,到这些政策和技术进步使生产发展大大超过需求增长时,政府转而制定扩大内外需求的政策。所有这些政策的汇集,成为战后历届政府推行的联邦农业政策体系。该政策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发展农业生产、降低生产成本的政策。 1.发展农业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联邦政府向农业地区提供或资助发展交通运输、供电和通讯事业。20世纪30~60年代,政府累计农业投资88亿美元,使680万农户受益。 2.推动农业科研和技术普及。联邦政府通过各地建立起来的农业院校、农业试验站和农业技术推广站三级机构推动农业生产水平和生产率的持续提高。此外,农户还可以通过农业技术推广站获得有关市场、管理、气象、病虫害和技术方面的信息和指导。 3.提供农业信贷和农产品保险。农业信贷系统可以从政府获得低息贷款转而提供给农户。农产品信贷公司则为参加价格支持计划的农场主提供短期优惠贷款。农户信贷管理局的贷款则带有很大的补助性质,它向受灾地区提供利率很低的紧急贷款。1981年《农业法》把这种紧急贷款作为援助遭受自然灾害农户的主要方法,取代了70年代的直接补助。政府还为保险费用提供多至30%的补贴。 4.税收优惠。农户可以在收益多的年份提前支付开支,收益少的年份提前出售农产品,以少缴所得税。此外,农户还享有资产的“加速折旧”优惠。 5.补贴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政府资助水利设施的兴建和维修,提供价格低廉的农业用水。为保护土地,政府还出资修造递田,按等高线平整土地,施用石灰,等等。政府补贴的结果使农户在不增加农业生产要素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更多的收成。 (二)价格和收入支持政策。 1.价格支持。为防止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跌,政府成立了农产品信贷公司,着手实施农业价格支持计划。支持计划主要包括“直接收购”和“无追索权贷款”两项。“直接收购”是指农产品信贷公司为了支持某些农产品价格,随时准备以最低保证价格(即支持价格)从市场上收购任何数量的剩余农产品。“无追索权贷款”是指农户以农产品为担保从农产品信贷公司获得贷款。在贷款期限内(多为一年之内),如果农产品的市场价格高于贷款,农户可以还本付息,重新得到他的农产品以投放市场;反之,在贷款到期时,则可以用担保的农产品来抵偿,而不必归还本息。政府通过价格支持政策,总可以让农户获得高于市场的售清价格(即长期均衡价格),获取利益。 2.限制生产。价格支持政策只是使剩余的农产品转入政府仓库,并不能根本解决生产过剩问题。为此,政府又出台了限制生产的三项政策:限耕、限售和休耕。限耕主要是限制农户生产某些农产品的最大面积。限售即“配额销售制”,每个农户的销售配额按历史销售情况决定,从而使有关产品的生产结构固定化,政府亦可以防止农户之间的恶性竞争。所有限耕和限售的规定农户都必须严格执行,否则要受到政府严厉处罚。休耕则是把限制生产与水土保持相结合,保持生态环境。 3.保证供应。为了满足20世纪70年代出口增长的需要,联邦政府担心“贷款率”(即支持价格)会限制美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于1973年制定了《农业和消费者保护法》,以便使价格支持和收入支持这两重目标分离开来。70年代中期,由于市场价格持续偏高,政府担心库存不足而引起价格剧烈波动,又于1977年出台了《食品和农业法》,建立起新的农产品信贷计划——“农场主储备”,以刺激农产品生产。 (三)扩大需求的政策。 1.扩大内需。由于“农场主储备”政策效应,农产品生产过剩,产品销售成为农户面临的首要任务。政府为保护农户利益,推出最庞大计划——“食品券计划”,即向低收入者发放只能购买食品的“食品券”、“学校免费午餐”等政策,以扩大农产品的国内需求。 2.扩大出口,限制进口。根据1954年的《480号公法》实行的“食品用于和平”计划,美国政府把减少农产品信贷公司的库存同开拓国外市场和推行对外政策结合在一起。向第三世界国家赠送剩余农产品,或者向那里低价销售,换取当地货币转作援助资金或美国驻那里的官方机构的开支。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粮食出口几乎有40%是通过《480号公法》进行的。为了维护国内农业集团利益,《480号公法》对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农业和经济产生了不良影响。从20世纪60~70年代,美国政府一直通过出口补贴来减少库存农产品,但由于受到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限制,该政策不可能大规模进行。80年代以来,为了迫使其他出口国(尤其是欧共体)减少出口补贴,美国政府开始采用“混合贷款”和特殊补贴的办法来扩大出口。所谓“混合贷款”就是把无息政府贷款同有政府担保(或无担保)的商业贷款“混合”提供给买主。仅在1981~1983年三年间该项贷款金额就由15亿美元增加到48.7亿美元。另外。农产品“目标价格”也起到出口补贴作用。通过“目标价格”压低市场价格,以刺激农产品出口,农户因价格下降所受的损失则可以从“差额支付”中得到补偿。据联合国统计数据,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对小麦的出口补贴率为5.4%,水稻为30%,烟草为23%。在进口方面,为了保护国内生产者,政府对某些农产品实行严格的进口配额限制,例如,规定每年进口的乳制品不得超过国内市场的2%。其他实行进口配额的农产品还有食糖、棉花和花生等。在牛肉贸易方面,美国政府要求主要对美出口国实行“自愿限制”,否则美国也将实施进口配额。 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世界农产品市场形势变化和欧美农业摩擦的双重影响下,美国政府更加注重制定和实施生态农业、科学技术、信贷支持、信息管理与服务等方面的农业支持政策。 首先,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政府早已意识到生态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巨大作用,利用各种媒体向农户讲述改进土地使用方法,聘请水土保护工作人员为农民讲解新技术。此外政府还提供免费技术服务及改进土壤、改善环境的资金。例如,目前美国农业中广泛使用的农业生物技术,具有降低自然灾害发生率的功效,美国目前还具有耐除草剂、抗虫剂、杀虫剂等基因改性农作物。它们已占到全部农作物的67%。这些作物的开发极大地降低和取代了除草剂、抗虫剂、杀虫剂等化学品的使用,直接改善了生态环境。 其次,在科技信息支持方面,政府允许农户使用GPS,即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辅助生产。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通过地面接收装置,接收卫星信号,来确定地面方位的设备。这项技术是美国在海湾战争中打击伊拉克时才运用于军事上的一项新技术,而目前在美国已有15%以上的农户将其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农户可以依据定位系统测得的有关土壤的技术数据对耕地“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施肥、浇水,大大提高了整片土地的生产率。目前以基因工程为核心和以全球定位系统为代表的高科技设备正在推动美国农业的高速发展。 再次,在信贷支持方面,美国政府对农业投入更加巨大。由于农业生产向现代化发展,农户已不可能完全依靠自身的资本来发展生产,加之农业生产风险大、利润低,私人金融机构一般不愿向农户提供贷款,因此,政府承担起农业信贷支持这一重任。目前美国农业资本投入中约有40%依靠信贷来解决,70%以上的农场每年需要借款来维持与扩大生产。政府成立了规模庞大的农业信贷体系,它包括12家联邦土地银行及地方联邦土地银行会(向农场提供不动产抵押贷款)、12家联邦中间信贷银行(向农场提供中、短期贷款)、12家生产信贷公司以及由他们组成的地方生产协会(向农场提供生产贷款)以及13家合作社银行(向合作社提供贷款)。此外,政府还推出出口信贷担保,即由“农产品信贷公司”负责实施各类出口信贷担保项目,使美国农业出口商和银行避免出口销售货款未能按期支付的风险。出口信贷担保,即在进口商未能付款的情况下,按美国出口货值的一定比例予以担保;设施和设备担保,即向进口商提供为销售农产品而设立的仓储、分拨、加工设施和设备等项目的信贷担保。 最后,在农业信息管理与服务方面,政府更是大力协助。农业部下设“经济研究所”、“农业合作局”、“食品安全和技术服务局”、“食品和农产品出口检验局”、“农产品贸易和销售信息中心”等部门,为农户提供有关市场信息、农产品政策、出口对象国贸易政策、环境、运输、检疫、卫生标准等多方面的信息,以帮助扩大生产与出口。此外,农业部下属的“美国促进出口办公室”还负责向出口的农户提供关于农产品出口促进计划安排、国外农产品市场的信息和资料,进行出口咨询和世界各国市场准入状况的分析,同时负责为农户出口牵线搭桥,使之与国外买主直接建立联系。 美国作为最大的农业现代化国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高度重视农业信息管理与服务,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等高科技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有利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使美国农业正在发生一次新的革命性变化。我国与美国虽然国情不同,但美国农业扶持政策仍有许多我国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内容。 二、目前我国农业与发达国家存在的主要差距 随着我国入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业将融入国际市场激烈竞争中。这种竞争虽然表现在农产品价格上,但其核心却是农业生产条件和综合生产能力的竞争。改革开放使我国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无论在生产能力还是在发展水平上与欧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薄弱。 我国目前人均耕地面积仅1.2亩,尚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3,且耕地总体质量不高,一二类耕地仅占耕地总面积的21%,79%的耕地属于中低产地。不仅如此,耕地面积还因自然环境变化及人为因素正在逐年减少。每年因灾害废弃的土地在600万亩以上,每年干旱、半干旱地区沙化面积拓展达2460平方公里,相当于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水资源严重缺乏,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水平的l/4,是全球13个缺水国家之一。我国农业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极强,农民到现在还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状况。 (二)我国农产品结构单一,品质低。 我国农作物种植结构不合理,品种单一,品质不高,且更新换代周期较长。低质产品充斥市场,而优质产品供给不足。小麦以生产面筋含量不到30%的软麦为主,面筋度超过35%的硬质小麦仅占国内产量的20%左右。专用小麦品种较少,能与美国、加拿大硬质小麦相比的品种仅十余个,产量不足总产的8%,且价格高于国际市场30%。我国现有的二百多条专用小麦加工生产线所用小麦几乎全部依靠进口。玉米蛋白质含量、含油量、赖氨酸含量均低于美国,含水量高于美国2~3个百分点。油料的芥酸、硫代物含量均高于国际卫生组织的标准,很难走向国际市场。农产品的综合优质率仅占1596左右,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一些粮食品种质量过于低劣,不仅在国际上没有市场,在国内也找不到市场。 (三)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美国等发达国家20世纪初就开始积极推进土地的规模经营,并实现了机械力对人力和畜力的替代,20世纪70年代实现了全面机械化,进入90年代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广泛应用于农生产中,农业工人的装备水平已经接近或超过产业工人。而我国仍实行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经营,农业机械虽有一定程度的推广和应用,但人力、畜力以及传统的耕作习惯和耕作方式仍占主导地位。据《国际统计年鉴1998》统计,我国平均每个经济活动人口占有耕地面积0.2公顷,仅占亚洲平均水平的31.5%,占世界平均水平的44.1%,占美国平均水平的0.7%;每千人拥有收割机1.4台,占亚洲平均水平的31.5%,占世界平均水平的8.8%,占美国平均水平的10.1%;每千人化肥施用量64.6吨,略高于亚洲平均水平,但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67.5%,占美国平均水平的1.2%。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虽逐年增加,但应用的广度和深度都远远不够,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份额只占27%一35%,较美国等发达国家低四十多个百分点。 (四)农业生产力水平落后,劳动生产效率低。 由于我国尚未普及机械化耕作方式,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农业生产效率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据世界粮农组织统计,按每个农业劳动力每年生产的实物计算,1994年我国为1194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71%,日本的33%,意大利的10%,美国的1.25%。可见,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与发达国家存在极大差距。 (五)生态环境恶劣,自然灾害发生频繁。 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每年我国受灾害面积都在8亿亩左右(占全部农作物种植面积的1/3以上),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都在400亿公斤以上,经济损失每年都在600亿元以上。近两年灾害不断加重。1999年,中国气候继1998年度之后再度异常,沙尘暴发生频繁,且范围广;降水北少南多,大部分地区冬春连旱,夏季南涝北旱,秋季旱涝并存。北方地区降水出现了建国以来的最小值,江淮、黄淮、华北等地大部分地区夏旱严重。2000年旱情持续加重,全国大部分地区遭受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旱灾,加上调整种植结构粮食播种面积减少的因素,全国粮食减产450多亿公斤,减幅达10%以上。如受灾较重的河北省春季受旱面积560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5.9%;秋季粮食成灾1740万亩,占播种面积的76%;绝收553万亩,占播种面积的24.1%。由于干旱少雨,河流和地下水得不到及时补给,全省372座水库干涸(占全省水库总数的1/3),48412眼机井出水不足,765万人(占全省总人数的12%)和70万头大牲畜发生饮水困难。 以我国目前农业发展现状,很难应对人世冲击。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但我国如不能在人世之前,及时有效制定农业发展扶持政策,必然会使我国农业发展承受更大压力,面临严峻挑战。分析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经验,尽快制定“十五”期间符合我国农业发展的政策是当务之急。 三、“十五”期间加快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一)政府应加大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美国为改善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每年都出资兴建维护大型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并通过休耕、限耕等措施改善土地品质。要实现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政府必须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土壤条件,改良农作物品种。针对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水资源严重匮乏的现状,政府应出巨资兴建和维护水利设施,在干旱时期通过蓄水工程或人工降雨等方式为农户提供价格低廉的农业用水,解决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困难。政府还应定期拨款改良土质。虽然我国农村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农户拥有几十年的经营权。但对于土质的改良等生产要素的资金投入,政府仍然有责任负担部分投资费用,以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此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准确、快速的信息对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时,不仅要注重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而且要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各级政府可以有线电视网络为基础,尽快建立上下畅通、灵敏快捷的信息网络体系。同时,全面开发利用国内外信息资源。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加入因特网,加快以因特网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农业的步伐,让农民通过因特网充分利用社会信息资源,解决自己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推动农业发展。 (二)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风险防范与保险机制。 从美国等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通过实行农业保险制度,规避农业风险非常必要。农业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有助于减少农民突遇自然灾害的损失。这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对农业支持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政府应首先制定灾害救济制度。 对于非人为因素造成的自然灾害,政府应给予农民往年平均收成一定比例(如60%)的补贴,以便维持农民的正常生活及来年对生产的再投入。其次,政府可以推行多种灾害保险制度。每年由农户自愿申请参加多种灾害保险,农户缴纳一定费用给政府作为保费,如果本年度农业生产状况良好,政府不退费;如果本年度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天灾人祸,则政府承担保险责任,偿还农户全部损失。此外,政府还可以对农业保险实行多种形式的补贴,使农业保险成为有别于一般商业保险的政策性保险。 (三)发展农业教育与科技进步。 近年来,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革命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和以全球定位系统为代表的高科技设备被运用于农业生产领域,使农业的自然再生产越来越多地受到人类的直接控制,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21世纪农业的竞争,说到底是农业科技尤其是高科技的竞争。为适应21世纪农业发展的要求,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推进农业技术创新步伐。改革目前我国农业科研与推广相脱节的体制和机制,积极创新,使教科农紧密结合。政府应专门拨出经费,形成农业教育、科研、科技推广三位一体的科技服务体系。各地区应设立至少一所农业技术学校(推广站),承担本地区农民的技术普及教育。技校还应承担起当地农业科研任务,把平时的科研成果及时用于当地的生产中,提高技术转化速度。此外,技校科技人员还应深入到田间地头,随时解决农民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通过三位一体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逐步提高我国农民的素质与技术水平。 农业政策论文:农业政策调整管理 对我国农业发展和农业政策演变而言,2004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年份。这一年,不仅粮食大幅度增产、农民收入增速明显提升,更重要的是,政府在宏观调控中对农业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和支持农业的政策措施,市场化和国际化背景下的我国农业政策框架的轮廓初步形成。对这一轮的农业政策调整进行深入分析,对下一步的农业政策走向进行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一、农业政策调整的基本背景 2004年农业形势好是相对前几年粮食减产和农民增收缓慢来讲的;2004年农业政策针对性强是针对前几年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来讲的。对2004年的农业政策调整要有深入的理解,必须先对我国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所处的宏观环境有所了解。 (一)农民增收缓慢,城乡差距扩大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这几年,虽然农产品供给充裕,但农民增收非常困难。由于农产品供大于求、农产品价格连年下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1997—2003年的7年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年增长速度为4%,只相当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的一半左右。虽然国家“九五”和“十五”规划目标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均为5%,但这7年中没有1年达到规划目标。从收入增长的绝对数来看,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622元,比1996年的1926元增加了696元,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从4838元增加到8472元,增加了3634元。城乡居民收入比值1996年为2.51:1,2003年扩大为3.23:1。农民增收缓慢、城乡差距扩大是农业政策调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二)粮食产量下降,供求关系趋紧2003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4.9亿亩,是历史上最少的年份;总产量4307亿公斤,减至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人均粮食产量334.4公斤,降到198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从1996—1999年,我国粮食连续4年丰收,从2000—2003年,粮食连续4年减产,后4年平均产量与前4年相比,粮食产量下降500亿公斤以上。同时,粮食消费量逐年增加,粮食产需平衡的年度缺口逐年扩大。弥补粮食产需缺口主要靠挖库存。在粮食总量关系趋紧的同时,品种结构矛盾逐步暴露,特别是大米短缺的问题较为严重。粮食供求关系由供大于求向供求趋紧转变,主要标志是2003年10月份和2004年3月份粮食价格出现两次较大幅度上涨。2003年10月中旬后,国际市场大豆价格上涨引发国内粮食价格上升,主要是大豆、小麦及面粉价格明显上涨,涨幅达20%左右。2004年2月下旬到3月份,南方部分地区大米价格大幅上涨引发全国大米价格上升,带动粮食价格上涨。2004年3月中旬,与上年同期相比,3种主要粮食品种平均价格上涨50%左右,其中大米价格上涨60%~70%,小麦上涨40%以上,玉米上涨21%以上。粮食价格由长期持续低迷到连续出现上涨是粮食供求关系出现新变化的重要信号。 (三)生产要素流失,资源约束增强近几年我国农业和农村生产要素大量流失,给农业发展带来严重的“硬伤”。生产要素流失突出表现在耕地和资金两个方面。从1996—2003年,由于退耕还林、农业结构调整和非农建设占用等多种原因,全国耕地面积净减少1亿亩,平均每年减少1400多万亩。耕地减少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造成实质性的、不可逆的损害,使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更加突出。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偏离“三农”的倾向十分严重,农村资金大量通过金融机构流入城市。农村资金短缺、农民贷款难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四)农民权益受损,社会矛盾突出低价征用农民土地导致农民利益大量流失,而且征地补偿款拖欠严重。以土地换取发展资金,随意以低地价甚至“零地价”招商引资,严重侵害农民利益,引发诸多经济和社会矛盾。拖欠农民工工资极为普遍,仅建筑领域2003年底以前的拖欠工资就高达几百亿元。农民工的要求并不高,回家过年能够足额领到微薄的工资就心满意足。农民因征地问题的上访增多,农民工以极端方式讨要工资的事例增多,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五)投资规模膨胀,通胀压力较大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6.7%,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7.2%,为建国以来的最高水平。特别是钢铁、水泥、电解铝、汽车、纺织投资增长过快,投资规模过大,导致运力紧张,能源和部分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2003年国内生产资料市场销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8.1%,其中钢材价格上涨21.1%。在整个经济已经绷得很紧的情况下,农业特别是粮食供给和价格又发生大的问题,与煤电油运紧张、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交织在一起,出现“两碰头”,加剧了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矛盾,甚至影响稳定的大局。出于对这种局面的担心,政府加大了对农业政策的调整力度。 二、农业政策调整的主要内容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推进,对我国工业化发展已进入中期阶段认识的统一,政府已经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对农业政策逐步进行了调整。2004年中央发出1号文件和其他多个文件,农业政策调整的步伐明显加快,集中出台了一批新的带方向性的政策措施。 (一)“多予”政策(1)增加粮食生产投入。全国共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116亿元对部分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在前两年对部分地区的大豆和小麦实行良种补贴的基础上,把良种补贴试点范围扩大到部分地区的水稻和玉米,中央财政安排粮食主产区的良种补贴资金28亿元。对部分地区农民购置大型农机具给予适当补贴,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共安排这方面的专项补贴资金4.7亿元。(2)增加农业基本建设投入。中央农业基本建设投资规模达到550亿元,农村“六小工程”的投入超过280亿元,农村扶贫开发投入达到122亿元,农业综合开发投入达到89亿元。正式启动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选择一部分有基础、有潜力的粮食大县和国有农场,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国家优质专用粮食基地。第一次明确了将土地出让金的部分纯收益用于农业土地开发,规定市、县将不低于土地出让平均纯收益的15%用于农业土地开发。(3)增加农村社会事业投入。坚持新增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启动西部地区农村教育“两基”攻坚计划,重点支持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和远程教育示范工程,对农村部分家庭困难的学生免费发放教科书。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支持部分地区乡镇卫生院建设,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建设。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支持。 (二)“少取”政策(1)少收农民的税。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农业税税率降低1个百分点、5年内在全国取消农业税。后来鉴于粮食生产形势的严峻,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国家决定加大减免农业税力度。在黑龙江、吉林两省进行全部免征农业税试点,在河北等11个粮食主产省(区)降低农业税税率3个百分点,其他地区降低1个百分点。一些沿海省份及其他地区有条件的县也自费进行了免征农业税的改革试点。全国减征免征农业税233亿元,取消农业特产税68亿元,农民由此减轻负担共计301亿元。中央财政新增转移支付216.6亿元,加上以前基数,用于农村税费改革的资金达到520多亿元。(2)少征农民的地。严格保护耕地,全面清理整顿开发区,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案件,暂停半年审批农用地转非农建设用地,在全国开展基本农田保护大检查。对征用农村集体土地的补偿安置情况进行清理检查,特别是突破现行土地管理法的规定,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采取切实措施,使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依照现行法律规定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被征地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不足以支付因征地而导致无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的,省级政府应当批准增加安置补助费;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达到法定上限,尚不足以使被征地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当地人民政府可以用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予以补贴。 (三)“放活”政策(1)放活粮食流通。在前几年放开主销区粮食购销市场和价格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开了主产区粮食购销市场和价格,实行购销市场化和经营主体多元化。粮食期货市场进一步发育,玉米和黄大豆2号期货品种正式上市。(2)放活农村金融。扩大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范围,减轻历史包袱,完善产权结构,健全内控机制,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着力增强农村信用社活力。鼓励农业银行等商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鼓励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积极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3)放活农民就业。消除不利于农民进城务工的各种障碍,继续清理针对进城务工农民的歧视性政策和各项乱收费。重点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活动。研究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上学问题,一些城市已出台了具体的办法。为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增强其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开展对外出务工农民技能培训的“阳光工程”。 从2004年的实践来看,我国农业政策调整表现出3个基本特点:(1)对市场取向的改革更加坚定。面对2003年10月和2004年3月两轮粮价上涨,人们担心粮食流通市场化的进程会中断。但政府毅然出台酝酿已久的市场取向的新一轮粮食改革政策,在粮食流通市场化道路上迈出了最后一步。(2)对市场经济的驾驭能力明显提高。理性对待粮食回升,既没有过早平抑、扭曲市场信号,也没有向管制体制复归。这与1993年第四季度国内粮食市场出现波动以后当时政府所采取的应对策略形成明显反差。(3)对经济手段的运用更加娴熟。利用市场粮价的回升刺激农民增加生产投入。充分运用补贴等经济手段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特别是对水稻加大良种补贴力度。对重点粮食品种在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格,政府先后公布了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和粳稻的最低收购价格,提前发出价格信号,引导农民发展水稻生产。 三、农业政策调整的走向 2004年虽然在农业政策调整上迈出了一大步,并且实际效果很好,但这并不表明农业政策调整已经完全到位。下一步还有很大的调整空间,总的走向是稳定、完善、强化。下一步农业政策调整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政府要与市场合理分工,市场解决起来更有效率的就由市场去解决,政府解决起来更有效率的就应当由政府来解决。比如2004年对化肥价格的管制效率就很差,是典型的政府越位。由于化肥的上游产品煤、电、油、运、气价格全面上涨,以及国际市场化肥价格上涨,控制国内化肥价格造成企业开工不足、化肥出口增加和进口减少,结果加剧了国内化肥供求失衡的矛盾。(2)既不能只讲成本,又不能不讲成本。任何政策工具都是有成本的,对政策工具的选择必须进行成本效率分析,并且要完善政策成本的分担机制。有人认为2004年出台的补贴政策成本太高。实际上,据对一些县的典型调查,粮食直补的行政成本约为补贴总额的5%~10%。与国外农业补贴项目相比,我国的粮食直补项目是非常有效率的。问题在于,粮食直补项目中没有列支行政成本,而是完全由地方政府自行承担,这样地方政府就会感到成本很高。(3)既不能照搬国外做法,又不能不理睬WT0规则。政策要符合我国国情,要与国际惯例接轨。2004年出台的政策中,既有与粮食生产挂钩、直接影响粮食生产和贸易的干预政策,又有不与即期生产挂钩、对生产和贸易没有直接影响的补贴政策,还有旨在促进结构调整的支持政策。对这些政策要进行准确定性,要注意8.5%的黄箱支持上限。(4)既不能不保持连续性,又不能过分路径依赖。农业政策一经采行,无疑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但也要注意克服路径依赖,跳出现有思路,出台新的政策措施。目前各方面对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呼声很高。我国农业政策正处于十字路口,是步日本、韩国之后尘走向高补贴、高保护的不归之路,还是选择比较优势战略、建立高效率的农业产业体系,亟待作出理智抉择。 按照以上考虑,笔者的政策主张是:“多予”方面应当更多地重视公共产品的供给,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少取”方面应当加快取消农业税的步伐,并更加重视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的流失,彻底放弃靠剥夺农民利益积累城市建设资金的做法;“放活”方面应当进一步消除束缚农村发展的各种体制障碍,赋予农民全面发展的权利。建议近期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大以下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1)加强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长期以来中央只对大型水利工程投资,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主要靠农民劳动积累和地方政府的少量补贴。鉴于目前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和基层对劳动力资源的行政动员能力降低,以及需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地方正是财政最困难的地方,中央财政应该逐步承担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职责。(2)加强适用农业技术的推广。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扩散,一定程度上可以依靠市场的力量,但相当多的农业技术如果由市场进行推广则效率很低,必须由政府推广。对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农业技术活动,国家财政在经费上应予以保证。(3)加强动物疫病和植物病虫害防治。动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具有典型的公共产品属性,靠市场无法有效进行,国家必须承担这一职责。应重点加强畜禽主产区、优势生产区域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改善疫情诊断、监控、测报的设备和设施条件,全面提升以动物疫病免疫预防、应急反应和重点疫病控制为主的公共服务能力。(4)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由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拥有是不对称的,靠市场机制难以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政府应当加强农产品的检验检测、安全监测及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这些才是政府应该干的事情。 农业政策论文:国外农业政策管理 中国入世在即,随着世界农产品市场形势变化及我国与世贸组织成员就农产品市场开放谈判的进一步进行,我国必须及时有效地制定“十五”期间农业发展政策,积极应对入世冲击,加快农业发展。美国是我国最大的农业贸易伙伴之一,分析研究美国政府农业扶持政策,对我国“十五”期间农业政策制定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一、美国政府农业扶持政策发展状况分析 美国农业政策由来已久,早在南北战争期间,美国政府就制定了一系列农业发展政策,为满足不断增长的国内外需求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到了20世纪20~30年代,由于国内外市场收缩和严重的生产过剩,美国农业经历了空前严酷的危机。为了避免农业部门的全面崩溃,从1933年罗斯福政府开始推行“新政”农业政策,支持农产品价格和农业收入,到这些政策和技术进步使生产发展大大超过需求增长时,政府转而制定扩大内外需求的政策。所有这些政策的汇集,成为战后历届政府推行的联邦农业政策体系。该政策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发展农业生产、降低生产成本的政策。 1.发展农业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联邦政府向农业地区提供或资助发展交通运输、供电和通讯事业。20世纪30~60年代,政府累计农业投资88亿美元,使680万农户受益。 2.推动农业科研和技术普及。联邦政府通过各地建立起来的农业院校、农业试验站和农业技术推广站三级机构推动农业生产水平和生产率的持续提高。此外,农户还可以通过农业技术推广站获得有关市场、管理、气象、病虫害和技术方面的信息和指导。 3.提供农业信贷和农产品保险。农业信贷系统可以从政府获得低息贷款转而提供给农户。农产品信贷公司则为参加价格支持计划的农场主提供短期优惠贷款。农户信贷管理局的贷款则带有很大的补助性质,它向受灾地区提供利率很低的紧急贷款。1981年《农业法》把这种紧急贷款作为援助遭受自然灾害农户的主要方法,取代了70年代的直接补助。政府还为保险费用提供多至30%的补贴。 4.税收优惠。农户可以在收益多的年份提前支付开支,收益少的年份提前出售农产品,以少缴所得税。此外,农户还享有资产的“加速折旧”优惠。 5.补贴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政府资助水利设施的兴建和维修,提供价格低廉的农业用水。为保护土地,政府还出资修造递田,按等高线平整土地,施用石灰,等等。政府补贴的结果使农户在不增加农业生产要素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更多的收成。 (二)价格和收入支持政策。 1.价格支持。为防止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跌,政府成立了农产品信贷公司,着手实施农业价格支持计划。支持计划主要包括“直接收购”和“无追索权贷款”两项。“直接收购”是指农产品信贷公司为了支持某些农产品价格,随时准备以最低保证价格(即支持价格)从市场上收购任何数量的剩余农产品。“无追索权贷款”是指农户以农产品为担保从农产品信贷公司获得贷款。在贷款期限内(多为一年之内),如果农产品的市场价格高于贷款,农户可以还本付息,重新得到他的农产品以投放市场;反之,在贷款到期时,则可以用担保的农产品来抵偿,而不必归还本息。政府通过价格支持政策,总可以让农户获得高于市场的售清价格(即长期均衡价格),获取利益。 2.限制生产。价格支持政策只是使剩余的农产品转入政府仓库,并不能根本解决生产过剩问题。为此,政府又出台了限制生产的三项政策:限耕、限售和休耕。限耕主要是限制农户生产某些农产品的最大面积。限售即“配额销售制”,每个农户的销售配额按历史销售情况决定,从而使有关产品的生产结构固定化,政府亦可以防止农户之间的恶性竞争。所有限耕和限售的规定农户都必须严格执行,否则要受到政府严厉处罚。休耕则是把限制生产与水土保持相结合,保持生态环境。 3.保证供应。为了满足20世纪70年代出口增长的需要,联邦政府担心“贷款率”(即支持价格)会限制美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于1973年制定了《农业和消费者保护法》,以便使价格支持和收入支持这两重目标分离开来。70年代中期,由于市场价格持续偏高,政府担心库存不足而引起价格剧烈波动,又于1977年出台了《食品和农业法》,建立起新的农产品信贷计划——“农场主储备”,以刺激农产品生产。 (三)扩大需求的政策。 1.扩大内需。由于“农场主储备”政策效应,农产品生产过剩,产品销售成为农户面临的首要任务。政府为保护农户利益,推出最庞大计划——“食品券计划”,即向低收入者发放只能购买食品的“食品券”、“学校免费午餐”等政策,以扩大农产品的国内需求。 2.扩大出口,限制进口。根据1954年的《480号公法》实行的“食品用于和平”计划,美国政府把减少农产品信贷公司的库存同开拓国外市场和推行对外政策结合在一起。向第三世界国家赠送剩余农产品,或者向那里低价销售,换取当地货币转作援助资金或美国驻那里的官方机构的开支。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粮食出口几乎有40%是通过《480号公法》进行的。为了维护国内农业集团利益,《480号公法》对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农业和经济产生了不良影响。从20世纪60~70年代,美国政府一直通过出口补贴来减少库存农产品,但由于受到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限制,该政策不可能大规模进行。80年代以来,为了迫使其他出口国(尤其是欧共体)减少出口补贴,美国政府开始采用“混合贷款”和特殊补贴的办法来扩大出口。所谓“混合贷款”就是把无息政府贷款同有政府担保(或无担保)的商业贷款“混合”提供给买主。仅在1981~1983年三年间该项贷款金额就由15亿美元增加到48.7亿美元。另外。农产品“目标价格”也起到出口补贴作用。通过“目标价格”压低市场价格,以刺激农产品出口,农户因价格下降所受的损失则可以从“差额支付”中得到补偿。据联合国统计数据,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对小麦的出口补贴率为5.4%,水稻为30%,烟草为23%。在进口方面,为了保护国内生产者,政府对某些农产品实行严格的进口配额限制,例如,规定每年进口的乳制品不得超过国内市场的2%。其他实行进口配额的农产品还有食糖、棉花和花生等。在牛肉贸易方面,美国政府要求主要对美出口国实行“自愿限制”,否则美国也将实施进口配额。 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世界农产品市场形势变化和欧美农业摩擦的双重影响下,美国政府更加注重制定和实施生态农业、科学技术、信贷支持、信息管理与服务等方面的农业支持政策。 首先,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政府早已意识到生态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巨大作用,利用各种媒体向农户讲述改进土地使用方法,聘请水土保护工作人员为农民讲解新技术。此外政府还提供免费技术服务及改进土壤、改善环境的资金。例如,目前美国农业中广泛使用的农业生物技术,具有降低自然灾害发生率的功效,美国目前还具有耐除草剂、抗虫剂、杀虫剂等基因改性农作物。它们已占到全部农作物的67%。这些作物的开发极大地降低和取代了除草剂、抗虫剂、杀虫剂等化学品的使用,直接改善了生态环境。 其次,在科技信息支持方面,政府允许农户使用GPS,即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辅助生产。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通过地面接收装置,接收卫星信号,来确定地面方位的设备。这项技术是美国在海湾战争中打击伊拉克时才运用于军事上的一项新技术,而目前在美国已有15%以上的农户将其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农户可以依据定位系统测得的有关土壤的技术数据对耕地“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施肥、浇水,大大提高了整片土地的生产率。目前以基因工程为核心和以全球定位系统为代表的高科技设备正在推动美国农业的高速发展。 再次,在信贷支持方面,美国政府对农业投入更加巨大。由于农业生产向现代化发展,农户已不可能完全依靠自身的资本来发展生产,加之农业生产风险大、利润低,私人金融机构一般不愿向农户提供贷款,因此,政府承担起农业信贷支持这一重任。目前美国农业资本投入中约有40%依靠信贷来解决,70%以上的农场每年需要借款来维持与扩大生产。政府成立了规模庞大的农业信贷体系,它包括12家联邦土地银行及地方联邦土地银行会(向农场提供不动产抵押贷款)、12家联邦中间信贷银行(向农场提供中、短期贷款)、12家生产信贷公司以及由他们组成的地方生产协会(向农场提供生产贷款)以及13家合作社银行(向合作社提供贷款)。此外,政府还推出出口信贷担保,即由“农产品信贷公司”负责实施各类出口信贷担保项目,使美国农业出口商和银行避免出口销售货款未能按期支付的风险。出口信贷担保,即在进口商未能付款的情况下,按美国出口货值的一定比例予以担保;设施和设备担保,即向进口商提供为销售农产品而设立的仓储、分拨、加工设施和设备等项目的信贷担保。 最后,在农业信息管理与服务方面,政府更是大力协助。农业部下设“经济研究所”、“农业合作局”、“食品安全和技术服务局”、“食品和农产品出口检验局”、“农产品贸易和销售信息中心”等部门,为农户提供有关市场信息、农产品政策、出口对象国贸易政策、环境、运输、检疫、卫生标准等多方面的信息,以帮助扩大生产与出口。此外,农业部下属的“美国促进出口办公室”还负责向出口的农户提供关于农产品出口促进计划安排、国外农产品市场的信息和资料,进行出口咨询和世界各国市场准入状况的分析,同时负责为农户出口牵线搭桥,使之与国外买主直接建立联系。 美国作为最大的农业现代化国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高度重视农业信息管理与服务,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等高科技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有利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使美国农业正在发生一次新的革命性变化。我国与美国虽然国情不同,但美国农业扶持政策仍有许多我国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内容。 二、目前我国农业与发达国家存在的主要差距 随着我国入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业将融入国际市场激烈竞争中。这种竞争虽然表现在农产品价格上,但其核心却是农业生产条件和综合生产能力的竞争。改革开放使我国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无论在生产能力还是在发展水平上与欧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薄弱。 我国目前人均耕地面积仅1.2亩,尚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3,且耕地总体质量不高,一二类耕地仅占耕地总面积的21%,79%的耕地属于中低产地。不仅如此,耕地面积还因自然环境变化及人为因素正在逐年减少。每年因灾害废弃的土地在600万亩以上,每年干旱、半干旱地区沙化面积拓展达2460平方公里,相当于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水资源严重缺乏,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水平的l/4,是全球13个缺水国家之一。我国农业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极强,农民到现在还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状况。 (二)我国农产品结构单一,品质低。 我国农作物种植结构不合理,品种单一,品质不高,且更新换代周期较长。低质产品充斥市场,而优质产品供给不足。小麦以生产面筋含量不到30%的软麦为主,面筋度超过35%的硬质小麦仅占国内产量的20%左右。专用小麦品种较少,能与美国、加拿大硬质小麦相比的品种仅十余个,产量不足总产的8%,且价格高于国际市场30%。我国现有的二百多条专用小麦加工生产线所用小麦几乎全部依靠进口。玉米蛋白质含量、含油量、赖氨酸含量均低于美国,含水量高于美国2~3个百分点。油料的芥酸、硫代物含量均高于国际卫生组织的标准,很难走向国际市场。农产品的综合优质率仅占1596左右,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一些粮食品种质量过于低劣,不仅在国际上没有市场,在国内也找不到市场。 (三)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美国等发达国家20世纪初就开始积极推进土地的规模经营,并实现了机械力对人力和畜力的替代,20世纪70年代实现了全面机械化,进入90年代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广泛应用于农生产中,农业工人的装备水平已经接近或超过产业工人。而我国仍实行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经营,农业机械虽有一定程度的推广和应用,但人力、畜力以及传统的耕作习惯和耕作方式仍占主导地位。据《国际统计年鉴1998》统计,我国平均每个经济活动人口占有耕地面积0.2公顷,仅占亚洲平均水平的31.5%,占世界平均水平的44.1%,占美国平均水平的0.7%;每千人拥有收割机1.4台,占亚洲平均水平的31.5%,占世界平均水平的8.8%,占美国平均水平的10.1%;每千人化肥施用量64.6吨,略高于亚洲平均水平,但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67.5%,占美国平均水平的1.2%。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虽逐年增加,但应用的广度和深度都远远不够,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份额只占27%一35%,较美国等发达国家低四十多个百分点。 (四)农业生产力水平落后,劳动生产效率低。 由于我国尚未普及机械化耕作方式,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农业生产效率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据世界粮农组织统计,按每个农业劳动力每年生产的实物计算,1994年我国为1194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71%,日本的33%,意大利的10%,美国的1.25%。可见,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与发达国家存在极大差距。 (五)生态环境恶劣,自然灾害发生频繁。 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每年我国受灾害面积都在8亿亩左右(占全部农作物种植面积的1/3以上),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都在400亿公斤以上,经济损失每年都在600亿元以上。近两年灾害不断加重。1999年,中国气候继1998年度之后再度异常,沙尘暴发生频繁,且范围广;降水北少南多,大部分地区冬春连旱,夏季南涝北旱,秋季旱涝并存。北方地区降水出现了建国以来的最小值,江淮、黄淮、华北等地大部分地区夏旱严重。2000年旱情持续加重,全国大部分地区遭受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旱灾,加上调整种植结构粮食播种面积减少的因素,全国粮食减产450多亿公斤,减幅达10%以上。如受灾较重的河北省春季受旱面积560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5.9%;秋季粮食成灾1740万亩,占播种面积的76%;绝收553万亩,占播种面积的24.1%。由于干旱少雨,河流和地下水得不到及时补给,全省372座水库干涸(占全省水库总数的1/3),48412眼机井出水不足,765万人(占全省总人数的12%)和70万头大牲畜发生饮水困难。 以我国目前农业发展现状,很难应对人世冲击。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但我国如不能在人世之前,及时有效制定农业发展扶持政策,必然会使我国农业发展承受更大压力,面临严峻挑战。分析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经验,尽快制定“十五”期间符合我国农业发展的政策是当务之急。 三、“十五”期间加快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一)政府应加大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美国为改善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每年都出资兴建维护大型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并通过休耕、限耕等措施改善土地品质。要实现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政府必须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土壤条件,改良农作物品种。针对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水资源严重匮乏的现状,政府应出巨资兴建和维护水利设施,在干旱时期通过蓄水工程或人工降雨等方式为农户提供价格低廉的农业用水,解决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困难。政府还应定期拨款改良土质。虽然我国农村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农户拥有几十年的经营权。但对于土质的改良等生产要素的资金投入,政府仍然有责任负担部分投资费用,以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此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准确、快速的信息对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时,不仅要注重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而且要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各级政府可以有线电视网络为基础,尽快建立上下畅通、灵敏快捷的信息网络体系。同时,全面开发利用国内外信息资源。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加入因特网,加快以因特网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农业的步伐,让农民通过因特网充分利用社会信息资源,解决自己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推动农业发展。 (二)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风险防范与保险机制。 从美国等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通过实行农业保险制度,规避农业风险非常必要。农业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有助于减少农民突遇自然灾害的损失。这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对农业支持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政府应首先制定灾害救济制度。 对于非人为因素造成的自然灾害,政府应给予农民往年平均收成一定比例(如60%)的补贴,以便维持农民的正常生活及来年对生产的再投入。其次,政府可以推行多种灾害保险制度。每年由农户自愿申请参加多种灾害保险,农户缴纳一定费用给政府作为保费,如果本年度农业生产状况良好,政府不退费;如果本年度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天灾人祸,则政府承担保险责任,偿还农户全部损失。此外,政府还可以对农业保险实行多种形式的补贴,使农业保险成为有别于一般商业保险的政策性保险。 (三)发展农业教育与科技进步。 近年来,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革命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和以全球定位系统为代表的高科技设备被运用于农业生产领域,使农业的自然再生产越来越多地受到人类的直接控制,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21世纪农业的竞争,说到底是农业科技尤其是高科技的竞争。为适应21世纪农业发展的要求,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推进农业技术创新步伐。改革目前我国农业科研与推广相脱节的体制和机制,积极创新,使教科农紧密结合。政府应专门拨出经费,形成农业教育、科研、科技推广三位一体的科技服务体系。各地区应设立至少一所农业技术学校(推广站),承担本地区农民的技术普及教育。技校还应承担起当地农业科研任务,把平时的科研成果及时用于当地的生产中,提高技术转化速度。此外,技校科技人员还应深入到田间地头,随时解决农民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通过三位一体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逐步提高我国农民的素质与技术水平。 农业政策论文:农业政策法规会讲话 这次会议是经局党组研究决定召开的,主要内容是:贯彻落实全省农业政策法规工作会议精神,研究我市下一阶段的农业政策法规工作。刚才,闫科长传达了省平顶山会议精神,各县都对前段工作进行了汇报,并就如何做好下步工作讲了很好的意见。尤其是灵宝市和湖滨区,转变观念,调整思路,加大执法力度,积极探索综合执法的新路子,取得了明显效果,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下面,我受局党组的委托讲几点意见: 一、转变观念,增强法制意识 当前,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实施,加强农业法制工作,依法保护农业生产安全、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已成为农业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但由于认识不到位,农业部门没有真正把自己视为执法主体,有时甚至主动退让,遇到违法事件不积极去查处,往往是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去查处了我们才知道。而没有认识到不履行就是法律上的不作为,如同公安局不管社会治安,医院不给病人看病一样,农业部门不认真执法就是失职、渎职。新修订的《农业法》专门增加了“执法监督”一章,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规划、指导、管理、协调、监督、服务职能,依法行政,公正执法”。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农业执法是法律法规赋予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和权力,从保障和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提高对依法行政重要性的认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强化法律意识,增强依法行政的自觉性。要把农业执法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从过去主要抓生产转向抓市场、抓流通、抓执法、抓管理上,用法律手段规范和管理农业和农村各个领域的活动,保障农业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农业政策调研工作 政策调研是制定政策、法律、法规的基础性工作。农业政策法规系统作为政府的决策服务部门,肩负着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反映问题,提出政策建议的艰巨任务。去年,我市的农业政策调研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根据省农业厅的部署,市局拟定了22个调研题目,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并撰写调研报告32篇,为领导决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明两年,我们要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着重关注、研究五个问题。一是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与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由市局农经科牵头,调查农民收入情况,分析农村小康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和主要对策措施,提出有关政策建议。二是农业结构调整问题。由市局综合科牵头,调查了解农业结构调整现状和存在问题,系统总结各地实践经验,提出战略性调整的目标、任务以及有关操作性的政策措施。三是提高优势农产品竞争力问题。由市局区划办牵头,重点调研优势农产品生产潜力、科技发展水平和贸易状况,掌握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价格、贸易、进出口情况等,提出扩大优势农产品生产、出口的政策意见。四是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问题。由市局农业农村工作科牵头,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如何落实政策,增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和调动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等问题进行系统调查,提出具体政策措施。五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由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牵头,调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检验检测手段、产地和市场管理情况等,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对策。各县(市)区可以从中选择1—2问题进行调研,也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拟定其他调研题目,组织开展政策调研,每年每县至少提交1篇较高水平的调研报告。 三、加强农业法制体系建设 农业法制体系建设,尤其是综合执法,是我市农业法制工作的薄弱环节。在这次机构改革中,只有市农业局和灵宝农业局专门设立了政策法规科,湖滨区成立了执法办公室,其余4个县(市)均没有专门的政策法规机构,有的县甚至没有明确专人负责,直接影响了农业执法工作的开展。部、省农业政策法规工作会议上,都把开展综合执法作为今后农业法制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农业综合执法,对于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和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业法》第八十七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健全行政执法队伍,实行综合执法,提高执法效率和水平”。国务院国办发[*2]17号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规定》和国办发[*2]56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关于清理整顿行政执法队伍,实行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明确要求建立相对集中的行政综合执法队伍。目前,全省已有7个省辖市农业局和40多个县成立了农业综合执法机构。省厅正在积极准备,力争明年经省编委批准成立省级农业综合执法机构,要求市、县农业部门,尤其是县级农业部门,要严格按照《农业法》的规定和国务院的要求,加大综合执法体系建设的力度。市局对农业综合执法工作非常重视,全省农业政策法规工作会议之后,立即召开党组会议,研究农业综合执法工作,并成立了市农业局综合执法大队,主要职责是:承担各项农业法律法规赋予的行政执法管理任务;依法管理全市种子、化肥、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主要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经营市场;负责全市农业转基因生物、绿色食品等农产品生产、经营市场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各类违犯农业法律法规的案件。借鉴各地农业综合执法试点的经验,在县级实行大综合,即将法律法规赋予农业行政部门的职能全部集中起来,由综合执法机构统一行使。在市级实行部分综合,即将法律赋予农业行政部门职能中的处罚权集中起来,由市综合执法机构统一行使,专业机构仍承担部分行政职能(如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发放),逐步向大综合过渡。各县(市)区要按照省厅的部署,尽快成立综合执法机构,开展农业综合执法。并于8月底前拿出综合执法体系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报市局。 四、加大行政执法力度 近两年,市、县每年都组织农资市场联合打假行动,今年4月初,由农业局牵头,会同公安、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检查农资经营企业和经营户564家,整顿和规范市场74个,查处假冒伪劣农资14万公斤,收到了明显效果。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农业行政执法的深度和广度还很不够,一些地方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等违法行为仍然十分猖獗,尤其是中药材种子市场比较混乱,问题突出。今年6月30日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卢氏县“广告骗人、药种坑人”的问题,引起国务院、农业部和省、市的高度重视。7月1日至10日,省农业厅和市农业局调查组对此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主要原因在于一些职能部门受利益驱动,对不具备条件的所谓信息户办理了有关证件,这些个体经营户既没有种子经营资格,也没有经营场所,靠邮寄、虚假信息,违法销售、邮购假劣种子。农药市场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灵宝市今年7月16日至19日连续出现三次毒鼠强中毒事件,在社会上造成极坏影响。为了治理和整顿市场秩序,今年下半年,我们要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尽快建立农资经营企业档案。各县(市)区要对辖区内的农资生产经营商户逐个进行摸底排查,查清农资生产经营企业生产经营范围、人员状况、场地情况、农资产品进货渠道等,登记造册,实行档案管理,及时掌握农资经营动态。二是开展农资市场执法检查。采取综合执法和分散执法相结合的办法,开展以种子、农药、化肥、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植物检疫、动物检疫、为重点的农资市场大检查,同时要向食用菌菌种管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农业转基因产品管理等方面延伸。在县级自查的基础上,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9月底进行抽查,对查处的违法案件在新闻媒体进行曝光。三是加强执法统计工作。根据部省要求,每季度和半年、全年上报一次打假情况统计表,每年上报一次执法统计数据,各县要确定一名统计人员,按照要求及时上报统计表。 五、加强农业法制宣传 今后一个阶段,要重点做好《农业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宣传普及工作,农业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法律规定,进一步增强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的自觉性。要采取送法下乡、现场咨询等形式,向广大农民群众深入宣传,确保农民了解、掌握法律规定的内容,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要积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使干部尤其是各级管理人员、执法人员及生产经营者对相关的法律法规有比较充分的认识,自觉做好学法、懂法、守法,进一步形成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民的社会意识。 六、加强执法监督 一是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执法监督机制,严格贯彻执法与经营公开、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收支两条线”的规定,增强执法的公正性。二是认真落实执法责任制度、公示制度、错案责任追究制度、重大行政处罚案件备案制度、执法文书档案管理制度和统计制度等,逐步使执法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三是要加强队伍建设,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执法程序。执法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执法人员的素质,要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出发,从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出发,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加强监督管理。对执法人员实行考试录用制度和持证上岗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提高执法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强化依法行政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做到严格执法、秉公执法、文明执法。明天举办农业法制培训班,培训内容包括农业法、标准化法、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产安全管理条例等,通知已经下发,希望各县(市)区认真对待,积极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培训。为了加强执法监督,市里决定11月份在全市开展农业行政执法大检查,重点检查是否重视农业法制工作、法制机构和执法队伍是否健全,农资市场治理整顿是否到位,案件处理是否合法规范,监督制度是否完备。 总的来说,我们农业部门的责任重大,在农业政策法规工作中,一定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农业政策法规工作会议精神,切实转变作风,狠抓工作落实,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执法主体地位,树立农业执法的良好形象,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引言 在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驱使下,建筑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这对建筑企业内部的生产模式和人员分配的合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建筑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会对其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果的大小产生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企业要把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看作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1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必要性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许多的机械设备和使用这些设备所需的技术都应用广泛,这对运用技术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高低恰好决定了这些技术的运用效果,从而影响着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经营成果。当前建筑领域有多种多样、规模各不相同的建筑工程,这就使得施工工序更加纷繁复杂。同时,因为施工所处的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建筑企业的工作效率和所取得的成效也都大大降低。在以上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企业应该加强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程序更加专业化、标准化,从而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建筑业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行业,其当前行业的发展正处于一个比较关键的时期。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到项目部的经济效益,而且关系到建筑企业整体效益目标的实现和企业的未来发展后劲。 2当前我国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管理体制不尽完善 虽然建筑企业的施工管理体制在朝着现代化的方向不断进步,但是一些企业依然存在着管理上的漏洞,例如:一些企业的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或者企业对管理体制的实行不够严谨:企业大量缩减管理人员的数量,导致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增大,无法顾及全局:管理人员对企业的管理制度过分轻视,没有严格按照管理制度执行任务。 2.2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管理意识淡薄 企业对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到位,只将企业的经营成果归结在施工技术上,一味地督促生产、提高生产技术,没有认清抓好管理才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方法。 2.3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企业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不够重视,没有及时地更换老旧的设施,并且很少为职工提供防护用具,不能保证职工的人身安全。同时,企业缺乏对职工安全生产方面的教育,使得企业职工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不够了解,安全意识较差,安全操作水平低下,增加了意外事故的发生概率。 2.4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建筑企业中,高素质的综合性管理人才稀缺,企业中越来越多的管理人员都是由基层人员发展起来的,这就导致企业中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较低,缺乏相关的理论知识作指导。而高素质的人才虽然具有那些管理人员所不具备的丰富理论知识,但是实际经验不足,在处理实际问题时还是显得有些生疏。 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对策 3.1加强对施工前准备的管理 施工前要对施工的条件、环境、设备等要素进行准备,要对施工的流程充分了解,掌握施工所需的各项数据,严格检查施工的图纸,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由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对施工的效率和成果等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企业要重视并加强对准备工作的管理。 3.2加强对施工中质量的管理 控制质量是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第一步。质量控制就是采取适当的方法来使建筑工程的质量达到规定的要求,其目的是将图纸上的图形转化成现实中的实体。进行质量控制不能随性而为,要有合理的依据。大多数建筑企业进行质量控制的依据都是国家及相关部门制定的工程质量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总的来说,增强企业的检查监督力度是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最有效手段。 3.3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进度管理 进度管理是制定施工工序的详细计划后进行施工,并在施工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计划所制定的程序进行,一旦实际施工进程与计划不符要及时地对计划进行调整,以保证工程顺利完成。为保证施工进度与计划相符,监理工程师要协同管理者对施工进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因此,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进度管理对企业的施工效率的提高是十分重要的。 3.4建立专业化的管理团队 只有建立专业化的管理团队,才能使管理更加高效,才能提高企业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专业化管理团队的建设对企业管理体制的落实、建筑施工效率的提升、监管力度的加大等都能起到推动作用。只有建立起专业化的管理团队,才能够彻底解决企业中权责不清、逃避责任的现象,有利于形成结构稳定、工作有序的施工团队,从而使施工协调有序进行,提高工程的质量。 4小结 在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企业逐渐意识到了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可以提高施工的效率,保证施工过程严格按计划进行,使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标准,为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但是,对建筑施工的过程进行严格把控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这需要企业掌握充足的管理方法,对自身实际情况加以研究分析,制定出符合企业内部实际情况的管理体制,从而彻底解决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电力配网工程论文:配网工程电力论文 一、加强电力配网工程建设及管理的措施 1.做好电力配网的管理与规划工作电力配网工程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依次做好以下工作: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工程验收以及结算。这也是工程规划的有效流程,在建设前首先要做好施工图纸的设计工作,设计人员需要遵循优化配网结构、保证配网稳定运行的原则,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参考其他优秀的方案,要做好优化设计的工作,不能过多的修改,否则会影响工程的进度。 2.提高电力配网的技术水平在电力配电工程中,配电技术影响着配电网的稳定运行,只有提高配电网的技术水平,才能保证配电网稳定的运行。在配电网中需要应用带电技术,这一过程具有较大的危险性,需要在电气设备高压的环境下进行作业,技术人员要优化带电技术,还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保证配电网可以在不断电的状态下进行作业,这样可以减少企业与住户的经济损失。带电作业工作效率比较高,而且灵活性大,不会受到时间的限制,可以在任何时间对线路进行维修,这有助于及时解决故障问题,可以保证配电网高效、安全、稳定的运行。只有提高电力配网的技术水平,才能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二、降低电力配电工程造价的措施 1.优化设计。电力配网工程在施工前,需要做好工程设计工作,做好前期设计管理工作,需要应用较多的技术,还需要保证技术的适用性,这样才能缩短工程的建设工期,才能保证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的效率以及效益。在工程设计前期,设计人员需要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要了解配网网架施工的薄弱环节,要对规划设计进行优化,还要减少变更的次数,保证资金可以用在实处,提高资金、资源的利用率。施工单位要在电力配网施工前做好优化设计工作,一定要考虑影响因素,做好调整工作,还要对施工技术进行对比,选择高效、经济、安全的技术,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2.做好设计变更的管理工作。工程变更包括多项内容,比如设计变更、施工条件变更、进度变更等。设计变更是电力配网工程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出现这一现象可能是因为设计深度不够,或者实际施工与设计不符等等,设计变更会影响电力工程的经济效益,所以,必须加强对设计变更的管理,要降低变更的次数,还要做好设计审查工作,设计人员需要向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要根据造价控制原则做好设计变更的管理工作,还要在施工现场进行规范性管理,这样才能保证工程保质保量的按期交付。 3.加强过程管理在电力配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做好过程管理工作,在建设的各个阶段都需要进行管理与控制,工程中不同的人员需要各负其职,履行好岗位职责,在不同的施工阶段需要应用不同的技术。电力配网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还要做好监督与检查工作,要保证工程的进度,还要根据实际对工程人员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目标尽快实现。加强电力配电工程的全过程管理,可以保证电网工程的质量以及安全,加强过程管理,可以实现文明施工,有利于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4.做好配电网的维护工作在电力配网中,包含了较多的电力设备,只有保证设备正常工作,才能保证配电网可以稳定的运行。做好配电网的维护工作,需要定期对电力设备进行检修与维护,要做好养护工作,还要对线路进行安全检测,对设备的参数进行检测,在发现设备出现故障问题后,一定要及时修复,这样才能保证供电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结束语电力事业的发展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提升,可以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电力配网工程建设的质量,影响着供电的效果,在建设与管理的过程中,企业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各司其职,要做好电力配网工程的设计与优化工作,还要降低工程造价,加强过程管理,这有利于提高电网工程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本文对加强电力配网工程建设及管理的措施进行了介绍,希望可以促进电力企业更好的发展。 作者:覃兆高单位:广西水利电业集团有限公司荔浦供电分公司 电力配网工程论文:安全性配网电力工程论文 一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管理情况与可靠性的分析 1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管理 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管理是系统运行的保障,首先就是对登录和操作权限的设置,主站的用户一般包括调度员、系统维护员和其他运行人员等;对于用户的需求不同,在软件设计上也是不同,根据管理人员的实际操作出发,对用户页面进行设置,保证系统安全正常的运行。对于数据安全性操作的时候,主要就是对实际数据和后台数据进行管理,有效的设计实际数据库可以更好的提高系统对数据的处理速度,对于后台数据库是在设备数据和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后台数据库和实际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共同保护,这就是数据库的特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从根本上提高了配电网络的科学技术含量,这不仅是对工作人员与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也是实现国家标准化的基础条件。这就要求相关的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既要熟悉系统正常运作情况,也要对系统的工程流程进行相应的检修、规划意见设计,并整合系统的运行结果。 2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中的停电管理的分析 对于电力系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有的时候也会出现停电的现象,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必须随时做好停电的准备工作,在我国对于停电的方式主要可以分为三类,包括计划性停电、临时停电和夜间停电。计划性停电是在操作的时候根据本月用电的情况,在本月月底向调度申请未来一个月的停电计划。临时停电是说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处理系统的程序问题或者相应的技术问题,可能会申请临时停电。夜间停电对于用电需求不大,并在安全的基础上对系统线路进行夜间检查,对一些有问题线路进行及时的维修,虽然这些工作方式无法在固定程度上提高电网供电的可靠性,但可有效的降低了电量的损耗率,从而提高了社会经济效益。 3综合停电主要内容的分析 在调度系统运行的时候,各种的软件和硬件故障时有发生,维护人员在配备维护方面不完善,处理工作不到位,也就拖延了系统故障的处理时间。主站机房在控制调度自动化系统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调度系统的核心。只有建立良好的系统管理制度,合理的安排维护人员,对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时的解决电力系统管理制度问题。在国内的综合电力事业在停电的时候可以分为两种,包括工作人员对停电申请的调度与各个班组间的调整。对于工作人员对停电申请的调整,也就是调度所在相关工作人员要根据不同部门的停电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可以不同部门工作在同一天完成。还可以让调度所根据相关部门的停电情况及时的通知另一个部门的工作安排。各个班组间的调整也就是针对部门中不同班组间的调整情况,对于相应技术问题在部门中进行调整,统一进行申请停电计划。这种工作方式也就可以有效的避免同一地区重复停电,在实际的运用中可以提高供电网络的可靠性。 二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电力技术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对于不同的行业也得到迅速的发展。为了更好的提高电网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电力工程技术,不断完善配网电力工程技术,提高电网数据的安全性,注重任何微小的疏漏,对整个电网系统进行控制。 作者:肉仙姑·吾守单位:新疆喀什疆南供电有限责任公司运维检修部 电力配网工程论文:10kV配网电力工程论文 一10kV配网电力工程施工问题 10kV配网电力工程施工中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线路施工中,电气设备需要承受内部过电压、大气过电压,以及工频电压的干扰与影响,特别是受到恶劣环境的影响,导致供电设施容易出现爬距不足的问题,同时早期所建设的10kV配网当中,线路绝缘性能较低,绝缘等级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偏差,抗雷击效果不佳,容易诱发闪络问题,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第二,工程实施过程当中,线路长度会对末端电压产生非常关键的影响,沿线存在的管线沉降问题也会对10kV配网管线的运行质量造成非常不良的影响,同时,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的不合理也可能诱发相交短路事故,造成电缆绝缘的老化,以上均需要在施工作业实施环节中加以关注。 二10kV配网电力工程施工对策 1变压器施工技术 本工程中,在对变压器进行安装前,首先集中组织施工作业人员对设计方案以及技术标准进行全面学习,同时安排专人检查待安装变压器以及辅助器具的合格证以及相关技术文件,做好安装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然后,在变压器运输过程中,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因碰撞而对变压器的外观性能或整体质量造成不良影响。结合10kV配网的实际特点来看,变压器安装需要遵循“小容量,短半径,多布点”的基本原则,一般情况下变压器的安装位置需要尽量靠近负荷中心,同时,避免将变压器的安装场所选择在有燃爆可能性的地区内。本工程中,所选择的变压器为柱式变压器,其是当前配网电力工程施工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变压器之一。在对其进行安装的过程当中,采取双杆变台的安装方式(如下图1所示)。具体操作方法为:在距离地面高度0m的位置设置副杆,形成H型变台,通过焊接槽钢的方式为变压器的安装搭设平台,在此基础之上,将横担安装于副杆之上(此过程当中,需要将台架高度控制在2.5m以上,坡度则不应超过1%的标准)。同时,为确保变压器的运行安全与可靠,还需要将高压母线与高压引下线的间隔距离控制在3000m以上。 2配电柜施工技术 配电柜同样在整个10kV配网工程施工中占据着非常关键性的地位。从整个10kV配网系统运行的角度来说,配电柜直接影响电能的接受与分配,其重要意义是非常突出的。结合已有的工程实践经验来看,认为配电柜的安装需要在型钢混凝土浇筑后至初凝前的这一时间内开展。安装过程当中,施工人员需要严格参照设计图纸的基本要求,将其安装于指定位置,然后根据偏差要求,对安装定位进行合理的调整,最后通过螺帽进行固定。容易出现结构失稳问题的部分可以通过辅助焊接的方式进行加固,每台配电柜至少需要有四处以上的焊缝。同时,本工程中要求,在配电柜安装过程当中,电器元件、开关以及各类仪表均能够以一种整齐的方式进行排列,妥善固定。针对本工程中以落地方式完成安装的配电柜而言,其底面与底面的间隔距离需要达到5.0~10.0mm以上。与此同时,为了确保配电柜手动操作的可靠,需要确保配电柜前方1.2m以内区域无影响操作的障碍物。针对配电柜表面所安装的电气元件,需要对其进行防护,避免发生触电或其他安全事故。 3架线施工技术 在10kV配网电力工程施工过程当中,电力输送工作目标的实现与架线施工质量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当前,架线施工过程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多是各种类型的障碍物,特别是在沿线施工跨越障碍物的情况下,施工工序操作比较复杂,若其中一个环节的处理不当,则将会对整个架线工程的施工效果产生非常不良的影响。针对此情况,在本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当中,通过对牵张机械的使用,确保了地线张力的恒定。同时,在对云梯、工具环、滑车等专用工具进行选择的过程当中,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与质量控制。在以上操作工具投入施工前,安排专人对其质量进行了严格检查。在整个施工作业实施过程当中,由施工人员与测绘人员相互配合,全面勘察线间距、架线与地面距离以及设备定位点等关键参数的准确性,确保测量数据精准,以此为后续的施工作业开展奠定基础。 4其他相关施工技术 在10kV配网电力工程施工期间,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配变容载比。结合已有的研究资料来看,变电站的变压器台数和容量是供电可靠性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为此,变电站变压器容量和台数的选择,要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其配变的容载比,这是配网供电能力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从安全可靠性两方面来综合考虑:一是正常运行方式下按经济负荷运行;二是在两台上运行的变电站,应不使运行变压器过载缩小配网的故障停电范围。为了缩小配网的故障停电范围,提高配网的转供电力,可以采用联络开关。联络开关的使用优点首先在于能有效地缩小故障停电范围,其次又能灵活地安排检修维护时停电区间,这样就弥补了单端电源供电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不足的缺点。除此以外,还可以将配网划分为几个相互独立的区域,明确规定相互间供电范围,方便在达到负荷密度和运行管理需求时,降低线路重叠概率,提高维护人员安全系数。 三效益分析 通过对10kV配网电力工程施工中各种问题的解决,引入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对于促进10kV配网电力工程整体运行质量而言发挥了非常显著的意义与价值。首先,从经济效益的角度上来说,10kV配网电力工程中对施工技术的优化与完善提高了整个配网系统的运行质量,使其对相关动作的响应速度得到了有效的提升,维护费用得到合理控制,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整体经济效益非常突出;其次,从社会效应的角度上来说,通过配电柜、架线施工等技术方案相互配合的方式,提高了10kV配网电力线路动作的可靠性与灵敏性,动作安全,并且,能有效抑制出现过电压,从而预防过电压给电机和电缆绝缘造成危害,确保用电设备安全运行,减少了故障或其他安全事件的发生率,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四结语 10kV配网电力工程是整个电网系统中非常关键的构成要素之一,其施工质量的保障将直接对供电企业供电的安全与持续性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开展10kV配网电力工程施工作业的过程当中,需要根据项目施工的实际情况,发现并总结在10kV配网电力工程施工中容易出现的各类问题,在关键施工环节中总结能够避免以上问题的对策,做好对施工质量的全面控制工作,从而使整个10kV配网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更加的安全与可靠。 电力配网工程论文:可靠性配网电力工程论文 1、配电的主要技术特点 电网中的配网系统能够有效的对电网的相关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同时也能够在系统运行当中对所需的资料进行及时的分析和处理,以便更好的促进系统的正常工作,所以配网的主要的功能就是对电网信息的搜集和整理,当前,我国的配网电力技术最为普遍的一个特点就是能够在运行的过程中实现光纤和配电线截波的相互交换,这样的方式可以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大的便利。 2、配电电力工程技术的管理作用以及管理的可靠性 2.1配电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分析在当前的供电网络当中,我国电力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对配电系统的管理还是非常重视的,同时效率也是很高的,这和相关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是分不开的,这也就证明我国的配电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所以也能够更好的为整个电力系统工作效率的提升提供更为强大的保障,在这种大形势下,要促进相关行业和相关技术更好的发展,就对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和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工作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同时还要有专业的知识和技术进行有效的支撑。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工作效果,相关部门一定要重视人才的培养,进行合理的技术和专业知识培训,使工作人员能够更好的在新形势下开展相关的工作内容。同时也能更好的促进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 2.2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中的停电管理电力运行当中要涉及到很多环节,所以其也具有非常强的复杂性,所在整个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也会经常受到外力的破坏,系统自身运行中也会出现故障而使得其无法满足正常的运行需求,针对这样的情况,一定要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做好相关环节的管理和控制工作,这才能更好的保证电力系统更加稳定的运行。当前我国的电网停电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种是计划性停电。一种是临时停电,一种是夜间停电。这几种停电方式所产生的原因有着非常大的差别,所以要针对不同的类型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对于计划性停电的管理,相关的管理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工作的规划,同时对近期的管理工作要进行有效的评估。其次,对于临时性停电管理,相关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一定要能够对电路当中出现的一些故障进行准确的分析,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有效的维修和处理,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最后,针对夜间停电的情况相关部门一定要组织相关的技术人员对电力系统进行及时的检查,对出现问题的环节一定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和维护,在这一过程中要尽量做到不浪费资源和能源。同时还要更好的保证维修的效果,从而解决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的问题,提高系统的运行质量和运行效率。 2.3综合停电的基本情况分析就目前来看,我国的电力事业的发展已经逐渐的走上了综合电力的道路,也就是说在电网的运行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各个班组和各个部门之间的组合。首先,在综合停电期间,有关部门应该及时的对各种部门蔡文婵黑龙江瑞腾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00的工作进行安排和协调,对于不同的班组之间的人员调度和管理要进行统一的规划,以保障各个部门之间的调度有序合理其次,有关部门还应该对现有的各个班组之间的系统管理和技术问题进行分析,避免重复停电导致的经济损失和管理效率的降低,也避免由此导致的系统的可靠性的降低。 3、完善配网网架,提高工程可靠性 3.1改革现有的供电方式目前我国的配网供电的主要形式为架空线形式,这样形式的直接供电从电网的发展角度来看,是一种比较落后的方式,因为它只能够实现当下供电技术和供电网络的简单连接,并不能为电网的其他功能的完善提供一个可靠的技术支持,因此,在对我国现阶段的电网改革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对供电方式的调整,以使其更好的服务于配电系统,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配网的主要技术问题还表现为相关的电网配置结构比较落后,所以,要想实现现代化的智能电网的升级,必须对现有的设备和线路进行替换,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系统的运行质量,才能有效的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因为,现阶段的金属设备和器具的严重腐蚀和生锈已经对电网的运行造成了安全威胁,仅仅通过对系统的管理方式的加强是无法排除这种安全隐患的,所以有关部门在未来的电网改革尤其是配网工程的改革过程中,应该注重对系统的相关设备的改造和替换值得注意的是,在设备改造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求新,而是要根据现有的网络运行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设备和线路配置。 3.2简化电压等级,提高工作组配在输电的过程中,需要将现有的高压电力不断的通过各种形式来降压后再传输给相关的用户,以实现更好的用户使用,所以在系统中应该做好相关的降压设备的配置,以达到更加理想的降压的效果又因为,不同的用户对于电压的需求等级也是不同的,所以,在电压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的用户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的电压管理,避免由于电压转换不当导致的电能的浪费,也避免由于电网的运行与实际的电压需求不符合,导致电网的运行质量的下降,因此,有关部门应该做好对电压的等级处理的管理工作,实现更好的工作组配,更好的服务于电压的转换和配网系统的运行。 4、结语 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更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技术的创新和完善,当前我国的科学技术得到了非常迅猛的发展,这也使得我国的配电系统有了非常大的进展和突破这其中配电电力工程技术就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网的运行质量。但是此项技术的发展要经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这也就需要工作人员不断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管理技术、管理知识,从而更好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 作者:蔡文婵单位:黑龙江瑞腾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电力配网工程论文:我国10kV配网电力工程论文 110kV配网工程施工中的技术问题 1.1设计方案和施工环境的不同 10kV配网的施工设计往往和具体施工环境存在一定差异,这就造成部分线路位置受到占用或者由于设计勘察不够详细和对实际情况没有分析周全等,造成设计好的线路通道和实际规划不同。另外,设计好的线路在施工时发生一些变动,但是没有及时分析它们所带来的影响,会造成挤线和串线等问题。因为10kV配网工程线路数和种类较为复杂,所以在理论设计和具体施工间发生偏差经常是较难避免的,另由于建筑物等因素影响会造成管线位置发生偏差等其他技术问题。 1.2线路施工中的绝缘问题 电气设备运行时必然要受到内部过电压和工频电压、大气过电压干扰,特别是在环境条件较为恶劣的地方,早期供电设施有爬距不够等其他问题,这对电网的安全运行产生潜在威胁。此外弧光过电压有着高幅值特点,在电网电容电流高于安全值时,没有及时使用暴涨措施,接地电弧就不能熄灭,就容易激发弧光过电压,电压幅值是4倍相电压,这给电网正常运行产生威胁。早期施工的那些10kV配网中,绝缘只是依靠针式瓷瓶,是电网中绝缘等级较低环节,不仅承受不了直击雷,感应过电压也往往引发闪络。 1.3工程实施中面临的部分操作问题 10kV配网施工中,要提前规划最佳地点。一个是要考虑设备和周围建筑物间保持合适距离,另一个是要考虑居民抗议。由于开闭所和变压器这些设备要考虑线路长对末端电压产生影响等,就要把变压器这些设备安装在居民密集地区,这就产生了设备安装位置和建筑物间的远近问题,并且还要考虑到辐射问题。对这些问题都要进行考虑,以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 1.4中性点接地问题 由于在电缆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被击穿会形成永久性故障,不能自行恢复。若不及时跳闸,接着电弧热量容易快速烧化绝缘,甚至会引起相间短路然后跳闸,使事故发生扩大。消弧装置要在接地故障时保护10kV配网的不接地系统,把它转换成中性点接地,来增大接地点电流。这样就可能促进发生相间短路,从而加快电缆的绝缘老化。这是10kV配网在施工中要解决的问题。 210kV配网施工中对技术问题的应对策略 2.1严格遵守10kV配网的技术操作规范 10kV配网工程在方案设计前,要对所在地地形与建筑区域做到充分、认真和细致勘测,选择较适合道路为依托,要在各个主干道旁预设超过一条架空线走廊,还要配备一定数量的敷设装置。因为新建10kV配网有不少选择环网供电方式,所以应该对电网线路实施分段,且每段线路必须有分段开关与联络开关。10kV配网环网主干线中,要把不同变电站或者一所变电站不同母线当成电源点,相邻变电站间的主干线选择单环形网络,这样可以在出现故障后,用最短时间找出事故地点,快速控制好故障源,减小停电范围和及时使用有效措施检修,保证非故障段的正常供电。另外,在该种配网供电安全性方面,对那些重要用户要求配备双电源,特殊情况用户还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应急电源,像和电网系统保持独立的UPS和柴油发电机等。 2.2科学做好项目规划设计 在10kV配网规划方案的设计中,应该以详尽勘测为基础进行。根据勘察结果和实际情况来设计,经过反复更改获得最后方案。具体的操作方法主要有两个方面: 2.2.1选择架空走廊时要详细勘察该地区架空走廊使用和预留状况,在线路规划前要和有关管理部门沟通好,详细了解各种管线分布与使用,和以后一定时期中建设、规划与改造情况,结合沟通情况对设计方案作出及时调整,保证该走廊高度和宽度达到10kV配网要求,使10kV配网建设和该地区线路规划可以稳妥结合起来,减少设计方案和实际施工的偏差。架空走廊有两种设计方案:直线架设和沿路架设。 2.2.2注意把配网划分为几个相互独立的区域,明确规定相互间供电范围,方便在达到负荷密度和运行管理需求时,降低线路重叠概率,提高维护人员安全系数。在单项设计结束后,综合设计管线时,要合理设计和布置不同管线,把不同管线根据数量、线距、管径和许多种管井、化粪池和调压站等实施预先放线和摆放,还要留出足够位置,用于出现问题时作出调整设计,避免管线位置发生偏移。经过不断优化与调整方案,不断满足施工需求,确保施工质量。 2.3降低外力破坏对施工技术造成的影响 因为外力因素对10kV配网造成破坏是很常见的,所以施工人员应该提前做好所在地勘查工作,充分了解施工地点实际情况,才能降低外力破坏造成的影响,并及时采取有效处理策略。 2.3.1公众因素: 要尽可能把配网杆塔设计在离道路较远的地方,如果由于特殊因素无法移动时,要在杆塔下方挂上反光牌或者涂抹反光漆,用来引起车辆驾驶员注意,防止发生碰撞事故。此外,还要在杆塔周围设置警示牌,防止其他建设工程给杆塔带来意外破坏。 2.3.2雷电因素: 若10kV架空线路在空旷地区,还要使用支柱式绝缘子或者陶瓷横担,安装一定数量防雷击装置,并铺设好地线。若10kV架空线路在城中区域,特别是在城区数目较多的地方,还要修剪树木,并提高一定量的电线杆高度,同时设置好防雷设施,避免发生雷击与意外触电。 2.3.3环境污染: 对于高污染区配网施工,要选择绝缘导线并实施防锈蚀处理;还要采用抗污染绝缘子来提高防污等级。此外在施工中还要防止导线和附属零件受到污染,以确保配网运行安全。 3结语 做好配网建设中调整设备配置对配网运行有重要意义,若配网中性点利用电阻接地来运行,在线缆受到击穿后,会形成永久性故障。此时应快速断开故障,防止发生相间短路,可以在配网线路上安装一定数量接地电阻来降低风险。配网中中性点利用电阻接地,其产生接地故障时电流数值受到限制等于或者大于总电容电流,能有效抑制出现过电压,从而预防过电压给电机和电缆绝缘造成危害,确保用电设备安全运行。总的来说,10kV配网施工中技术问题应该从根本上解决,结合不同技术问题选择针对性措施,有效减少技术问题发生次数。 作者:李鹏单位:国网荆州供电公司检修分公司配电工区 电力配网工程论文:电力配网工程造价 论文关键词:电力配网工程;造价控制;工程管理;工程立项 论文摘要:文章结合电力配网工程的特点,分析了工程管理过程中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在实际工作中应该重点注意和切实加强管理的方面,并提出在电力配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应对措施。 在电力配网工程管理当中,造价控制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与年度投资计划有着密切的联系,也直接影响电力企业的效益。做好配网工程的造价控制工作,有效降低和控制电力配网工程造价,对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合理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使工程造价的增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是非常重要的。 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就是在建设的各个阶段,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和切合实际的计价依据,合理地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承包合同价、结算价及竣工结算。而工程造价的控制,就是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项目招投标阶段、项目建设实施阶段,把建设工程的造价控制在合理的造价限额以内,并随时及时修正因各种外力因素而造成工程费用增大的情况,力求在各个建设项目中能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以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最终实现。 电力配网工程的典型特点是工程数量大、规模相对小、项目繁杂、市政干扰较多,很多细微的工作经常容易被忽视。以下结合电力配网工程的特点,对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探讨。 一、工程立项阶段 配网工程的立项工作由供电所根据配网项目的基础资料数据完成,供电所人员通过资料收集,整理配网运行情况、报装增容、客户投诉情况、辖区内土地规划建设情况等,结合年度规划提出六大类配网工程项目,包括:(1)新建变电站配网10kV出线工程;(2)重载设备(线路、配变、台区符合调整)改造工程;(3)满足用电需求新建工程;(4)优化网络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工程;(5)消除配电网设备安全隐患工程;(6)设备更新改造工程。 提出估算,这是整个项目造价控制的第一环节,估算做得越准确,项目在往后的造价控制就越容易。对于该项工作,可以对照去年工程造价情况、物资报价情况,根据工程的规模进行估算。 二、设计阶段 工程设计是具体实现技术与经济对立统一的过程,项目一旦确定,设计就成了工程建设和造价控制的重点。此外,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由于重大设计变更而导致工程投资增大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加强科学设计的管理是造价控制的关键。由于配网工程相对结构简单,造价较低,而且项目下达批量大,设计单位设计任务重,容易出现设计质量问题。所以,项目实施单位必须在设计图纸审查及概预算审查上严格把关,对于规模核对、设备选型、套用配网典型设计等问题上仔细审查,此外还要注意青苗赔偿费用、封航费用、占用道路等费用要按照实际情况列支。建设单位对设计图纸的合理修改意见应该尽早提出。 此外,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可进行优化设计、方案比较、技术经济分析,选用先进使用、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思想。在满足功能或者尽量提高功能、符合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把配网工程建设资金花在刀刃上。 三、购买设备、材料阶段 电力配网工程当中,设备、材料的费用通常占三分之二。控制好设备、材料的费用,就控制了工程成本的大部分。推行并完善设备、材料的招投标制度,能够使业主单位通过市场招、投标来选择质优价廉的产品,从而有效控制配网工程的造价。 四、施工阶段 工程施工阶段是形成工程实体的主要阶段,是造价控制的主要实施阶段。在这个阶段当中,要科学地组织建设,并十分注重造价信息的收集和分析,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严格控制支出,对各种影响造价的因素加以控制,正确地处理造价和工期、质量的辨证关系,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以确保控制造价的目标实现,从而提高工程建设的综合经济效益。 一方面,要加强合同管理。配网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要签订各种的合同和协议,要落实专业人员管理,严格执行公司的合同审批制度,保证合同的严密性和合法性。有时合同的条款存在漏洞,对实际可能发生的情况未能规定和说明。所以合同的专用条款要结合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合适的增加、修改等,而且要加强执行合同的监管力度。由于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目标就是承包合同价,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严格控制支出,并将实际支出值与造价控制目标值进行比较,随后作出分析及预测,对各种干扰因素加强控制,及时采取措施,以确保造价控制目标的实现。此外,根据实际情况,允许对造价控制目标进行必要的调整,使之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并切合实际。 另一方面,要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工程变更包括设计、进度计划、施工条件变更等等,而设计变更是最主要而且影响造价最大的一类变更。因此要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尽量降低由此引起的经济损失。在工程施工过程种,引起设计变更的原因很多,例如:工程设计深度不够,使工程实际与设计图纸不符;技术规范改变而导致的工程性质或类型的改变。要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增加建设内容。确实需要发生的设计变更必须认真处理,审查尤其重要,必须由项目实施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召开会议协商,并形成会议纪要,同时出具设计变更申请并由监理工程师办理签发后报项目建设单位审批。审查人员必须从控制造价的角度来审查设计变更方案,而且要加强现场签证的规范性,为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提供准确的依据,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确实属于原设计不能保证工程质量要求,设计遗漏或有误,及与现场不符无法施工则一定要改。 2.一般情况下,即使变更可能在技术上是合理的,也应该全面考虑,将变更后所产生的效益(质量、工期、造价)与现场变更增加的费用和可能引起的索赔等所产生的损失,加以比较,权衡轻重后再做决定。3.工程造价增减的幅度是否控制在概算范围内,若变更有必要,但是超出概算,必须慎重考虑并报管理部门同意。 4.设计变更必须说明原因,如工艺改变、设计选型不当,设计漏项、设计失误或者其他原因。杜绝原因不明,只是增加材料用量的变更。 5.杜绝未做好开工准备,设计深度不够,造成边设计边施工、边施工边变更的情况。 6.设计变更必须经过监理工程师认可签发,并办理齐全设计变更的手续和现场签证。 五、工程竣工结算阶段 配网工程竣工结算工作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是最终反映配网工程的实际造价,而且直接反映甲乙双方的经济利益。对建设单位来说,要精打细算,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对施工单位而言,为了追求经济利益,通常多报结算,增加造价。配网工程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结算时应重点审核工程量。结算的工程量应以合同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为依据,考虑变更工程量。审查时要熟悉图纸、掌握工程量计算规则,并对整个工程设计和施工有系统的认识。采取聘请有资格的中介机构审核结算,并且由项目建设单位审核把关的方法,能够有效防止施工单位多报结算、虚报工程量的现象,使工程的竣工结算能够真实反映工程总造价。 六、结语 工程造价审查和控制的目的不仅是核减工程费用金额的多少,重要的是通过审查和控制来发现项目投资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促使投资管理不断完善,提高投资效果。投资管理中应充分发挥激励和约束两种机制的功能,并不断进行投资管理体制的改革,实行建设项目的法人管理制度,改革现行的定额计价模式,实行量价分离,形成以量为主的企业定额系统,建立以市场定价的价格机制。 电力配网工程中的造价控制与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全方位的过程,项目建设单位对配网工程造价的管理上始终应该贯穿于工程实施的全过程,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规范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实现事前控制,合理使用资金,提高管理效率,时刻要有控制工程造价的思路,最大限度地提高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使电力配网工程的建设资金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电力配网工程论文:电力配网工程造价法律论文 论文关键词:电力配网工程;造价控制;工程管理;工程立项 论文摘要:文章结合电力配网工程的特点,分析了工程管理过程中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在实际工作中应该重点注意和切实加强管理的方面,并提出在电力配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应对措施。 在电力配网工程管理当中,造价控制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与年度投资计划有着密切的联系,也直接影响电力企业的效益。做好配网工程的造价控制工作,有效降低和控制电力配网工程造价,对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合理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使工程造价的增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是非常重要的。 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就是在建设的各个阶段,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和切合实际的计价依据,合理地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承包合同价、结算价及竣工结算。而工程造价的控制,就是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项目招投标阶段、项目建设实施阶段,把建设工程的造价控制在合理的造价限额以内,并随时及时修正因各种外力因素而造成工程费用增大的情况,力求在各个建设项目中能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以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最终实现。 电力配网工程的典型特点是工程数量大、规模相对小、项目繁杂、市政干扰较多,很多细微的工作经常容易被忽视。以下结合电力配网工程的特点,对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探讨。 一、工程立项阶段 配网工程的立项工作由供电所根据配网项目的基础资料数据完成,供电所人员通过资料收集,整理配网运行情况、报装增容、客户投诉情况、辖区内土地规划建设情况等,结合年度规划提出六大类配网工程项目,包括:(1)新建变电站配网10kV出线工程;(2)重载设备(线路、配变、台区符合调整)改造工程;(3)满足用电需求新建工程;(4)优化网络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工程;(5)消除配电网设备安全隐患工程;(6)设备更新改造工程。 提出估算,这是整个项目造价控制的第一环节,估算做得越准确,项目在往后的造价控制就越容易。对于该项工作,可以对照去年工程造价情况、物资报价情况,根据工程的规模进行估算。 二、设计阶段 工程设计是具体实现技术与经济对立统一的过程,项目一旦确定,设计就成了工程建设和造价控制的重点。此外,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由于重大设计变更而导致工程投资增大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加强科学设计的管理是造价控制的关键。由于配网工程相对结构简单,造价较低,而且项目下达批量大,设计单位设计任务重,容易出现设计质量问题。所以,项目实施单位必须在设计图纸审查及概预算审查上严格把关,对于规模核对、设备选型、套用配网典型设计等问题上仔细审查,此外还要注意青苗赔偿费用、封航费用、占用道路等费用要按照实际情况列支。建设单位对设计图纸的合理修改意见应该尽早提出。 此外,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可进行优化设计、方案比较、技术经济分析,选用先进使用、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思想。在满足功能或者尽量提高功能、符合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把配网工程建设资金花在刀刃上。 三、购买设备、材料阶段 电力配网工程当中,设备、材料的费用通常占三分之二。控制好设备、材料的费用,就控制了工程成本的大部分。推行并完善设备、材料的招投标制度,能够使业主单位通过市场招、投标来选择质优价廉的产品,从而有效控制配网工程的造价。 四、施工阶段 工程施工阶段是形成工程实体的主要阶段,是造价控制的主要实施阶段。在这个阶段当中,要科学地组织建设,并十分注重造价信息的收集和分析,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严格控制支出,对各种影响造价的因素加以控制,正确地处理造价和工期、质量的辨证关系,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以确保控制造价的目标实现,从而提高工程建设的综合经济效益。 一方面,要加强合同管理。配网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要签订各种的合同和协议,要落实专业人员管理,严格执行公司的合同审批制度,保证合同的严密性和合法性。有时合同的条款存在漏洞,对实际可能发生的情况未能规定和说明。所以合同的专用条款要结合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合适的增加、修改等,而且要加强执行合同的监管力度。由于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目标就是承包合同价,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严格控制支出,并将实际支出值与造价控制目标值进行比较,随后作出分析及预测,对各种干扰因素加强控制,及时采取措施,以确保造价控制目标的实现。此外,根据实际情况,允许对造价控制目标进行必要的调整,使之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并切合实际。 另一方面,要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工程变更包括设计、进度计划、施工条件变更等等,而设计变更是最主要而且影响造价最大的一类变更。因此要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尽量降低由此引起的经济损失。在工程施工过程种,引起设计变更的原因很多,例如:工程设计深度不够,使工程实际与设计图纸不符;技术规范改变而导致的工程性质或类型的改变。要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增加建设内容。确实需要发生的设计变更必须认真处理,审查尤其重要,必须由项目实施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召开会议协商,并形成会议纪要,同时出具设计变更申请并由监理工程师办理签发后报项目建设单位审批。审查人员必须从控制造价的角度来审查设计变更方案,而且要加强现场签证的规范性,为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提供准确的依据,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确实属于原设计不能保证工程质量要求,设计遗漏或有误,及与现场不符无法施工则一定要改。 2.一般情况下,即使变更可能在技术上是合理的,也应该全面考虑,将变更后所产生的效益(质量、工期、造价)与现场变更增加的费用和可能引起的索赔等所产生的损失,加以比较,权衡轻重后再做决定。 3.工程造价增减的幅度是否控制在概算范围内,若变更有必要,但是超出概算,必须慎重考虑并报管理部门同意。 4.设计变更必须说明原因,如工艺改变、设计选型不当,设计漏项、设计失误或者其他原因。杜绝原因不明,只是增加材料用量的变更。 5.杜绝未做好开工准备,设计深度不够,造成边设计边施工、边施工边变更的情况。 6.设计变更必须经过监理工程师认可签发,并办理齐全设计变更的手续和现场签证。 五、工程竣工结算阶段 配网工程竣工结算工作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是最终反映配网工程的实际造价,而且直接反映甲乙双方的经济利益。对建设单位来说,要精打细算,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对施工单位而言,为了追求经济利益,通常多报结算,增加造价。配网工程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结算时应重点审核工程量。结算的工程量应以合同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为依据,考虑变更工程量。审查时要熟悉图纸、掌握工程量计算规则,并对整个工程设计和施工有系统的认识。采取聘请有资格的中介机构审核结算,并且由项目建设单位审核把关的方法,能够有效防止施工单位多报结算、虚报工程量的现象,使工程的竣工结算能够真实反映工程总造价。 六、结语 工程造价审查和控制的目的不仅是核减工程费用金额的多少,重要的是通过审查和控制来发现项目投资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促使投资管理不断完善,提高投资效果。投资管理中应充分发挥激励和约束两种机制的功能,并不断进行投资管理体制的改革,实行建设项目的法人管理制度,改革现行的定额计价模式,实行量价分离,形成以量为主的企业定额系统,建立以市场定价的价格机制。 电力配网工程中的造价控制与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全方位的过程,项目建设单位对配网工程造价的管理上始终应该贯穿于工程实施的全过程,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规范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实现事前控制,合理使用资金,提高管理效率,时刻要有控制工程造价的思路,最大限度地提高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使电力配网工程的建设资金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电力配网工程论文: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 摘要:现阶段经济技术发展迅速,电力行业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对电力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对电力的要求,电力行业增加了电力系统的配网建设。配网建设可以有效的保证电能的安全与使用,还可以提升供电质量。国家和相关部门加强了对配网的建设,从而保障电网的顺利使用。文章主要讲述了配网建设中的施工工艺与施工技术,这些都会对配电网造成影响,要加强对配电工作人员的知识培训与教育,这样有利于整个配网的建设。 关键词: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 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而配网电力工程又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不可抗力、工程管理制度的中的漏洞,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施工。因此国家加强配网工程的研究与分析和相关技术人员的对影响因素的研究,技术改革可以使配网电力工程更好更快的发展。 1配网系统电力技术应用特点 在我国的整个电力系统中配网系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监督、控制整个电力系统,还可以支持电力的离线操控。配网电力系统可以把用户的使用信息、实施的动态和之前的数据进行结合,通过电网接线和地理图形的形式完美结合的合理配置。除此之外,配网系统的安全性能也很好,在计算机技术中的软件和硬件相结合并与其他的信息系统相隔离。通过这样的管理就可以使配网电力系统拥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包括通讯汇总的方法和广域网的使用,利用光纤和配电线的截波等方式为无线的通讯方式提供使用的基础。即使是开放式的连接方法,依然可以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使用性。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力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复杂,所以技术人员应加强对配网电力系统的研究,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 2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管理情况与可靠性的分析 2.1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管理 必须保证配网电力的安全及可靠性,它是整个电力系统的关键。要对计算机的登录和操作人员进行设置,不能让任何人都随意的进入该系统,主站只有系统的调度员、系统的维修保养人员等可以进入;根据用户的具体要求,在软件上的设局也是不一样的,在通过管理人员的指挥,针对该用户的具体情况和要求进行设置,从而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使用。在对系统里关于数据实行作业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对相关的信息进行处理,根据实际信息的使用有利于提升系统的运转更迅速,而系统的后台信息就是在机械设备的信息和历史信息的双方面条件下形成的,两者可以对系统信息进行维护,这就是信息数据库的有点。新世纪以来全球的经济及技术水平在飞速的发展,也对配电的网络的技术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就要求系统的工作人员和系统的操作与系统的操作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有利于国家的发展与进步。对系统的运行人员就必须对整个系统的运行有一定的了解和对该系统的问题进行维修、保养和意见规划进行统一总结。 2.2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中的停电管理的分析 电力系统在运行中会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也必定会造成断电的情况发生,所以在日常的工作中操作人员要随时保持警惕,做好停电的措施。目前停电的出现可能会有以下情况:①计划断电。操作人员在月底了解本月的用电情况后对下一个月的用电和停电的计划进行上报;②临时停电。由于电力系统的维护人员在对系统进行维护检修的时候可能出现的临时断电情况,对这一情况进行上报;③夜间停电。晚上人们出于休息的时间,在电量的需求不大,在这个时间段进行维护、检查有利于减少损失,并且安全性能也大大提高了。发现问题线路及时修理,这些方法的缺陷就是不能很好的保证电网使用的安全性,优点是减少对电力的耗损,这样有利于社会效益的提高。 2.3综合停电主要内容的分析 整个电力系统在使用的时候,难免会发生系统中软件或硬件的问题出现,如果操作人员工作中存在失误会漏洞,就会使问题处理不及时,造成系统问题的处理时间很长。对整个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系统控制中起到主要作用的是主战机房,它也是工作的中心。在实际的工作中就要设立一个完善的系统管理制度,对操作人员进行科学的管理,根据程序中的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处理,对电力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维护与处理。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出现断电会有两种情况:操作人员对停电的情况要及时的上报和各班组之间的变动。操作人员根据停电情况的进行申报进行变动,可以考虑在一天之内进行一起作业。也可以安排一个调度室对具体的停电情况向相关的工种进行提醒。对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需要可以及时的进行调整。 3提高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的策略分析 3.1加强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培训 根据上面的分析得知,配电网工程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可以控制的最主要的就是人为因素。操作人员是整个系统的主观影响,对于配电网的一切操作包括建立、使用、维护与保养都需要操作人员的参与,整个电力系统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系统的操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这一影响很重要,因此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整个技术的培训,这样可以为电网的配电系统正常的运行打下良好的基础。首先,根据配电网的具体情况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进行培训并进行适时的改变;其次,针对目前所有的操作人员进行集中的培训,还要保证定期的课程要求,在培训的过程中要结合配电网工程的实际状况,针对每个人的不同状况进行不同的培训;最后,对配电网的考核制度进行全面的完善,这样可以方便对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进行评价,保证技术人员具有良好的素质水平,而且做到每一位技术人员都要具有相应的资格证书。还要考核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的效果,考核不合格的工作就要给于适当的处罚,并表现良好的员工给予奖励,这样有利于整个配电网工程的发展与稳定。 3.2对配网电力工程的供电模式进行优化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配电网的线路非常多见,特别是大的城市中各个建筑中线路想蜘蛛网一样繁杂,这些配电网线路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很大的帮助。由于线路的复杂与繁多就会收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会对整个配线网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其原因是一些不合理的因素引起的,所以要对配线网的整个工程进行合理的优化。优化措施:①将配网电力工程进行分段,分好段之后再对每条线路进行多个电源节点的设立,节点的设立有利于发生问题的时候只对故障的线路进行维修,而不会干扰到其他线路的正常工作,从而提高整个电力工程的安全运行;②完善配网电力工程的同时还要对配网电力工程的检查、探究、维护等进行优化,有利于及时的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专业的解决;③要对配网线路进行积极的管理,针对临时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减少对整个工程的安全与稳定造成影响。 3.3加强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管理 要想保证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安全,主要是在管理方面,因此加强实际工作中的配网工程的管理制度是很重要的。首先,对停电情况的管理,根据独体的停电情况结合工程的具体状况进行处理;其次,加强配电网的运营维护的管理,在我国经济技术高速发展的我国结合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等高科技技术的发展,有利于整个工程的运营与维护,还能对配网工程中的问题做到及时的发现与处理,减少这个问题对配网电力工程的技术的安全性能带来干扰。 4结束语 在经济技术发展快速的当前社会,关于电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复杂,所以面对强大的需求就要求我们建立一个完善的配套系统。目前我国的配网电力系统安全性能还不完善,对电力企业整个未来发展的影响因素还有很多,根据我国目前情况的的缺陷和限时的问题,通过合理的规划找到解决的办法,有效帮助公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并针对这一情况不断的优化我国配网电力工程的实用性。文章主要针对配网电力工程的实际情况,做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并不断提高专业的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这样有助于在实际工作达到更好的效果。对整个配网电力的技术水平的发展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从而推动整个国家的全面发展。 作者:卞许兴 苏达 单位: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五峰县供电公司 电力配网工程论文: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电力企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电力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要进行合同能源管理、发展节能服产业,所以,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在逐步加快节能服务体系的建设,这样就能够实现对电力企业的有效管理。在我国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就是建筑行业,在建筑工程的应用生产过程中,建筑工程的基础就是要保证质量。所以,在实际的配网系统过程中,电电力工程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对整个建筑工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就对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配网系统;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分析 伴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配网建设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同时还存在着一些发展的问题,在城市配网建设及规划过程中,需要对城市建设及发展过程中配网建设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学习,并保证其质量控制能够有效地得到解决。想要解决城市配网建设及规划存在问题,就需要保证在对配网建设及规划的各个问题,与此同时还需要对智能配电网建设中的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进行提升。 1.目前我国配网系统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科技的极大进步,我国电网也逐渐走向了智能化。对于配网系统来说,逐渐的走向了智能化,其主要的功能特点就是保证了能源的使用时间得到了增长,同时能够实现对能源消耗的降低。智能电网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所应用到的是智能科技技术,智能科技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实现传统能源与现代科技的有效结合,这样就能够按照国家节能环保的要求进行工作,进而实现了对能源利用率的提高。 2.当前配网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2.1网络结构不合理 其一,配电线路方面有5点缺陷:(1)电网线路的不合理的布局,导致近电远供,迂回供电等。(2)不合理的电网规划,电源点距离负荷中心太远,导致电能输送过程太长。(3)配电线长期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破损、污秽、老化,导致线路不够绝缘,阻抗,泄露等情况也频繁发生。(4)电线导线截面过大,过小导致线路长期运行状态不佳。(5)线路的耗损情况居高不下,跟影响电网流动的无功功率不无关系。其二,需要改进的还有配电设备:①配电变压器与负荷中心之间的路程太远;②着重利用低耗能的配电电压器;③配电电压器的容量要与负荷相匹配。 2.2负荷增长过快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的发展脚步也越来越快,在城市用地一定的情况下城市的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加,这就造成了城市用电负荷的快速增长,而在进行城市配网规划过程中,管理措施的不当也是引起高负荷的重要原因:(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日常生活中的用电量也在不断增加,这对于供电企业来说,供电流程也在不断增加。当供电系统中供电流程数量较多时,供电企业的供电系统就会承载越来越多的负荷,此时,电表出现故障的情况也更频繁。(2)没有及时治理供电用户的违章用电,窃电等现象,也加重了用电负荷的提高。 2.3线路故障 在实际的城市配电网规划建设过程中,因为其会应用到各个方面的技术,这就造成城市配网规划及建设会受到外界环境及技术的极大影响,进而导致城市配网建设发生的线路故障也大大增加,在实际的配网工作过程中就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例如,当城市配网建设遇到外界恶劣环境影响时,就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因为我国在城市配网建设过程中所采取的大多为架空线的方式,这对于正常情况来说,架空线的应用能够具有非常大的安全优势,但是当架空线遇到恶劣天气时,例如暴风雨天气,就会造成城市电路线路出现不稳定的现象,而相应的修复工作也非常困难,这样就不能够保证线路具有良好的安全稳定性。 3.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分析 3.1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供电企业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想要实现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的提升,就需要相关的基层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工作素质,而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高低与供电服务质量的高低具有非常直接的关系,两者是成正比发展的。所以,城市配网建设规划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就需要不断的学习,对相关专业电力工程技术进行学习,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在进行培训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培训目标及培训计划的制定,保证参加培训的人员能够按照自身的特点进行补充学习,尽可能实现对整体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3.2优化供电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个地区的配网建设规模并不相同,有的地区配网建设较为密集,而有的地方建设则不完善,电网布设也较为混乱。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就需要分别对各个地区有针对性的进行配网建设,并实现对传统供电模式的优化。优化过后的供电模式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多,这就需要对各项工作进行有效的协调,为以后工作进行简化。由此就能够实现对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的提升。 3.3进行配网检查 了解居民的用电情况,经常进行用电检查。一方面开展用电大普查,及时了解掌握居民的用电状况,所以建议供电所要定期检查用户是否合理用电,杜绝偷电漏电等行为,让居民用电更符合规定,也更安全;另一方面是加强用电大检查,降低电损率,解决输电线路存在的问题,输电线路若有线路短路、互感器烧毁等情况存在的话,不仅是安全隐患,也大大降低了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及时发现并早日的进行修复、更换,既保证了居民用电安全,也降低了电损率,同时也实现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的增强。 3.4简化电压等级 当前,我国所采用的降低电压的方式还比较传统,对于降压工作还需要逐级逐步的进行,并进行不断的调试,并在调试的过程中实现对电压的满足。在此过程中,想要实现对电压的有效降低,就需要加强对电力设备的有效使用,这就大大降低了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还需要对人力物力进行消费,所以,就需要实现对电压等级的简化,进而实现对降压的改善,从根本上实现了对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的提高。 3.5重视停电管理与分析 在实际配网系统建设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停电原因进行确定,当出现大面积停电时,就需要提前进行停电通知的下达,并快速有效的进行安排维修,例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的将维修时间安排在白天,保证晚上用电的可靠性,在维修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对周边用户的影响,最大限度的提高配网系统可靠性。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城市配网规划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城市电网建设规划就需要具有自身的规划建设特点,并针对实际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进而实现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的增强。 作者:邹玮平 单位: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靖安县供电分公司 电力配网工程论文:浅探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生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今人类对电力资源提出的更高的要去,而且需求量也在不断地上升,因此对配网电力工程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但实际上,在电网运行的过程中是会出现各种故障问题的,这些问题的存在为电力企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严重,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更好的提高配网电力工程技术。本文将会分析配网电力工程技术运行可靠性的影响因素,然后提出了一系列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探究 前言 电力系统可靠性对于整个国家和社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较低,那么就会出现大面积的停电,会严重影响到工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现阶段,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会受到外力破坏、工作人员综合素质、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影响,因此要想提高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就需要从上述方面着手。 1影响配网电力工程技术运行可靠性的因素 1.1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影响 对于配网电力工程技术而言,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将会对其产生重要的影响,随着电力企业的发展,配网电力工程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因此需要有更加专业的人才参与到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革新中。但是,大部分配网电力工作人员所具备的综合素质比较低,无法更好的满足配网电力工程技术运行需要,所以对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发展造成了阻碍。造成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达标的原因是电力企业没有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对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给予专门的培训和管理,从而对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2外力破坏带来的影响 实际上,配网电力工程属于一项系统性、复杂性的工程,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因此配网电力工程存在于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一些配网电力工程处在环境较为恶劣的地方,也有很多的配网线路分布在树林、山川之内。因为配网电力工程的复杂性,所以配网电力工程经常会受到各种外力因素的影响。例如,一些人会在配网架空线上悬挂东西,还存在临时接电的现象,这些外力的作用均对配网电力工程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由于受到外力的破坏,将会对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还会造成一定范围内的停电,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1.3配网电力工程技术运行管理的影响 要想提高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就需要根据配网运行的实际情况来制定针对性的管理策略,但是事实上却是很难做到,很多环节并没有做到位,尤其是在配网电力工程发生故障的时候,没有及时的进行处理,当然还很难做到对故障问题的预测,所以对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2提高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的策略 要想更好的确保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可以从配网电力工程工作人员、电力工程的供电模式以及电力工程技术的管理方面展开叙述。 2.1提高对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实际上 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高低是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的,配网电力工作人员是配网电力工程运行的重要参与者,无论是配网电力工程的正常运行还是工程中可能发生的故障或者是对故障的处理,均是由相关的工作人员来发现并且进行处理的。有时候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可能无法满足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基本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运行的可靠性,此时就采取措施加强电力工程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来说,加强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够从下述三个方面开展:①电力企业应当对配网电力工程中的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一定的了解,结合企业自身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发展实际对不同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调整,将工作人员放到合适的位置上,使工作人员能够真正处理所在岗位中电力工程出现的故障问题。②需要电力企业对其配网电力工程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力系统发展迅速,技术也在不断的得到优化,所以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一方面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另一方面也会使工作人员及时了解到关于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发展的最新进展,对于一些新的技术有清晰的认识。③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还应当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对于那些表现良好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而对于表现不是很好的工作人员可以做出一定的惩罚。电力企业应当制定出完善的评价制度,保证每一位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可以满足相应岗位的基本要求,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胜任此项工作。 2.2优化配网电力工程的供电模式 配网电力工程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工程,配网电力工程是随处都可以见到的,无论是城市中,还是乡村,配网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充足的电能,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是正因为配网电力工程的庞大,所以配网电力会遭受外部条件的影响,对于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会产生不良的影响,而这些不良的影响主要是由于配网电力工程的供电模式不合理所致,因此对配网电力工程的供电模式进行优化能够很好的提高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通常情况下,优化配网电力工程的供电模式首先可以对配网电力工程进行分段处理,在分区域时每一条线路上需要配备多个电源节点,虽然某一个节点发生故障,但是不会对其他的线路造成影响,其他线路还是能够正常运行的,所以配网电力工程的可靠性就有了保证。其次,对配网电力工程的检测、探索、维护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检测、探索的过程中能够发现配网电力工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在维护的工作中,能够使配网电力工程更加正常的运行,进而提高了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最后还应当对那些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发展中具有影响作用的外力因素进行控制,例如对于那些仍旧将物品悬挂在配网线路上的现象进行严肃的处理,从而保证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 2.3加强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管理 通过对配网电力工程技术进行系统的管理,可以有效提高配网电力工程技术运行的可靠性。因此,最好按照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实际情况来做好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管理。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在运行过程中,停电是最常见的一种故障问题,所以应当注意对停电问题的处理,通常来说,配网电力工程停电可以划分为计划性停电和临时停电两大类。计划性停电通常是指在配网电力工程规划过程中,会对配网电力工程制定一套有计划的停电方案,这样一来可以对用电企业或者用电居民造成比较小的影响。临时停电通常是指配网电力出现故障而使用的停电模式,其主要是对配网的停电区域进行有效的管理,并在短时间内查明故障点及诱发因素,以确保停电区域的最小化,尽可能的缩短停电的时间。现在多数的家庭或者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是离不开电力的,即使是短暂的停电阶段也会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所以降低这种影响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对线路进行检查和清理作业,尽量不要选择“三主”供电模式,从而有效避免供电效率低下问题的出现,而“手拉手”的环网供电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其供电效率,对于一些重要客户可以为其提供“双电源”的供电方式,并对其供电线路的半径进行科学的规划和控制,从而有效控制停电范围。现在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先进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且被运用到了很多的行业中,电力行业也是如此,所以完全可以将一些合适的新的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中,加强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运维管理,将这些先进的技术应用到运维管理过程中,通过运用先进的技术,可以及时发现配网电力工程技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然后采取有效措施给予解决,从而有效降低风险故障对整个配网电力工程的影响程度。 3总结 提高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可以确保配网电力的高效、稳定运行,为企业及居民的生活、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已经不能够离开电力了,电力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扮演了不可缺少的角色,所以只有做好电力的工作,保证配网电力工程系统能够正常运行,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得到保证,才能够真正为广大电力的使用者提供优质的电力。本文分别介绍了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的影响因素,然后制定了一套有效的解决策略,从工作人员自身素质、供电模式以及技术管理等方面展开了叙述,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将一些先进的技术运用到配网电力工程中,不断地完善配网电力工程技术,提高其可靠性。 作者:蓝品 单位:广西广信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电力配网工程论文:配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解析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人口不断的增加,国民对于电力的需求越来越高,这便要求我国的电力工程不断改进与完善,以满足国民日益增长的需求。而供电配网作为向社会直接提供资源的途径,供电的质量取决于配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配网电力工程的技术好不好,关系到能否有效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能否够满足各种电压的需要,能否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与满足社会的需求。目前,配网电力工程虽然已经到达了比较成熟的阶段,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技术问题急需解决。 关键词: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分析 1配网电力工程存在的技术问题 (1)外力破坏。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有的配网电力工程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也不能满足供电可靠性的需求了。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政府在建设配网电力系统的脚步,在这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因急功近利而未能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导致配网电力系统遭受外力的破坏。原有的配电网络以架空线为主,虽然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较少了路线铺设的成本,但是却给路线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使路线容易遭受风力、雨雪以及阳光等外力破坏,缩短路线的寿命。再者,配网电路多分布在工业开发区和商户小区,由于商户急于用电,难以按照规划网架实行接线,接线存在着临时性,导致接线较乱,事故率较高,供电可靠性差。(2)闪络。在配网电力系统的线路外部存在着一层绝缘体,能够使电路与外部的尘污隔绝,起着很好地保护供电输送安全的作用。但是当使用的时间变长,绝缘件表面的尘污便越积越多,而这些污垢大多都是偏碱性的物体。在达到一定的含盐量之后,配电网路外部一旦遇到潮湿的情况便会容易引起闪络现象。除此以外,配电网路外部的尘土污垢积聚到达一定数量时,便会降低供电设备的绝缘性能,有可能会使供电设备失去绝缘功能。而且,一旦出现闪络,线路的过电压力将会猛增,给线路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导致电力事故的发生。(3)过电压。电力设备在电网运行的过程中必须承受着巨大的电压,其中包含着工频电压、内部过电压以及大气过电压的作用。如果配电网络技术先进,对巨大过电压的承受力还是比较客观的。但是我国早期的配网供电系统建设仓促,基础设施不完善,爬距不足,在长期运行的过程中会当值绝缘体损坏。当绝缘体损坏时容易对电力设备造成破坏,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给供电系统带来巨大的威胁。 2配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的解决对策 (1)完善配电网结构。在配网电力系统中,需要经过许多繁琐的步骤才能将电能分配到各个用户手中。而在电力分配的过程中,电压的等级会逐步降低,在降压的过程中,必然会导致额外的电力耗损。而一天之内电力需要被无数次配送,每一次配送都会伴随着降压带来的电能损耗与消减,给国民生产带来巨大的电力资源浪费,妨碍电力系统优化配置的进行。为了建设完善的电力网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减少电能降压的环节。在城市化日益发展的今天,高楼大厦不断拔地而起,在如此背景下,如果再采取传统的高空架设的电网模式只会导致铺建成本越来越高,安全隐患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应采取新型电网配置,采用电缆铺设,确保安全的同时也能保证美观。(2)采取综合措施,解决闪络问题。闪络给电网系统带来的威胁十分巨大,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将会引起重大的电力灾害。因此,为了让配网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应该采取一定的综合措施来有效地解决闪络带来的运行威胁。在电力路线的铺设过程中,要加强对其的绝缘保护,加强设备的防污处理,增添吸尘设备,给设备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同时,在穿墙、铺暗路的情况下,要加强绝缘体的抗潮湿行,采取适合的管道来进行绝缘保护。为了避免遭受雷暴以及湿冷空气的侵袭,在高空架设线路时需要选取避雷性较好的材料,提高防雷能力。(3)简化供电电压等级。配网电力输送主要是通过不断地降低电压来完成的,在此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电能,影响电能质量的同时也不利于电力网络的运行,给电力网络的运行带来巨大的威胁。为了保障电力输送的质量与安全,需要简化供电电压等级,根据供电情况的不同来提供相应的电压,不仅能够改善用电的具体情况,还能节省供电网络投入的成本。在城市化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建设大量的电网线路来满足人们的需求,需要建设大量的架空线作为配电网。为了保障城市人民的用电安全,可以采用电源供电的方式,不仅可以避免恶劣自然环境的侵袭,也为城市化的进程提供了便利。(4)提升配网电力工程的管理水平。要保证配网电力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需要对此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在日常的管理中,需要执行严格细致、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来提升管理的严谨性。要加强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与安全意识,督促他们在平时要爱岗敬业,加强巡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汇报,及时解决配网电力工程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避免或者减少电网瘫痪带来的损害。在此记住上,还要切实树立全体员工的电力安全精神意识,为他人做良好的榜样。除此之外,还需加强管理人员应对紧急情况的技能培养。如遇到停电情况,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做好备用电源的管理,并及时抢救遭受破坏的线路,力求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3结语 总体而言,我国如今的配网电力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国民的需求,经济的飞速发张给配网电力系统带来了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地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建设好我国的配网电力工程,需要坚持科学的态度,不断完善配电网络结构、采取综合技术措施解决闪污问题、简化供电电压等级与提升配网电力工程的管理水平。始终以提高供电可靠性、安全性为目标,改进电力供应的缺点与不足,使其满足社会的需求,更好的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促进我国城市化的发展。 作者:路华 单位:国网淄博供电公司 电力配网工程论文: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家里的用电设备更多了。因此,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也逐步增大,这就要求了电力系统配网建设的不断增多,进而保障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配方系统的建设最主要的作用是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和安全的电能,保障服务质量。近年来,我国对于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的研究层出不穷,该项技术的可靠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结合配网系统相关技术的要点分析,阐述影响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的因素,并且说明了如何提高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的方法。 【关键词】配网系统;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 1引言 在我国,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建设不断得到进步。所谓的电力系统指的是由发电厂、输电网、配电网以及相关电能用户结合而成的电力系统的一个整体。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电能的需求开始迅猛增长。对于供电配网系统来说,保障其安全稳定地运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用电安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一旦配网系统发生故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用电安全特别容易受到影响,严重的还会给一些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保证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2配网系统相关技术主要特点分析 所谓的配网系统(如图1)指的是能够将电力用户使用数据、实时数据、历史数据以及相关电网设备的各种数据整合在一起,并将电网接线图形、地理图形加以融合,然后根据相关图形与数据进行相应的合理配置,从而达到实时监督、控制以及离线管理,并将之有效统筹的系统。硬件兼备的隔离作用,从而使得整个系统更加的安全可靠。但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值得我们认真对其分析,不断进行优化,更进一步提高其可靠性。 3影响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的因素 3.1电网设计存在问题 从基础上而言,我国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问题,尤其是在设计阶段。电网设计阶段作为配电系统中的初步工作,可以说是后续工作的基础与保障。如果在设计阶段就出现了问题,后期必然不能够建造出可靠的配网系统。再加上,一旦错误的设计计划确定,然后再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这个时候再进行返工的话,不但工期会严重拉长,还会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大量浪费,最终影响到整个电网系统的进度和计划。 3.2外力破坏影响较大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于电能的大量消耗推动着配网系统的快速建设,这个建设既包括了原有配网系统的提升和更新,也包括了新的配网系统的规划与建设。随着用电需求和配网系统之间的矛盾逐步加剧,需要大量建设配网系统。一方面,由于原有的配网系统线路架设方式大多是以单端辐射式为主,难以适应现阶段的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电力的迫切需求,考虑到配网建设所需要的周期和推进速度,为了快速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经常会在配网系统建设完成之前架设一些临时线路。甚至还会有一部分用户,为了自己的目的直私接用电线路。一旦发生触电事故,后果不堪设想,为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城市老城区而言,原有的电力设施年久失修或长时间未得到升级改造,线路使用时间过长,特别容易出现老化情况。再加上,老城区内部房屋排布密集,线路架设较为混乱,要对其进行维护更新时比较困难,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特别容易发生电力事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3.3闪络现象威胁巨大 在实际的配网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绝缘件大多时间暴露在外,而且长期受到工作电压的影响,绝缘件的表面很容易形成并积存污垢。这种污垢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含有盐的,而当中污垢之中累积含盐量达到一定的程度以后,特别容易受到潮湿空气的影响,进而发生闪络现象。当绝缘件老化且积存大量污垢的时候,绝缘件的抗冲击能力会大大下降,当受到雷电暴雨等恶劣天气的影响时,也很容易出现闪络现象。闪络现象发生之后,很容易造成配网系统中线路电压过高,进而造成整个系统的严重损伤。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说,很难对闪络现象进行有效的控制,目前也并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法,在闪络现象给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带来威胁的严重影响的同时,还会威胁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3.4过电压的影响 在整个供电系统设备运行期间必然需要承受电压,配网系统作为其中的环节之一也是如此。但这些电压往往不是有益电压,在大多数情况之下是以过电压或者工频电压为主的。再加上我国早期配网系统建设中存在的固有问题,例如爬行距离较短、设施质量不过关等问题严重影响到设备的安全性,甚至可能会给整个供电系统造成巨大的威胁。与此同时,我国大多数的配网系统中所选择的绝缘设备是针式瓷瓶,它在承受和对抗过电压方面能力较差,而到了雷电阴雨等天气时更加容易受到恶劣天气条件的影响,进而可能严重威胁到整个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除此之外,我国现阶段常用的供电配电方式是35000V以下架空线路,很难保证高质量和安全用电,从而造成对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的影响。 4提高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的方法 4.1加强对管理工作的重视 提高对管理工作的重视,有助于保障配电网络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运用好科学的管理方法,能够更好地保障整个配网系统的必须安全,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可能出现的部分问题的发生,进一步提高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4.1.1管理人员的选择和考核在选择管理人员的时候,不仅应当注意考察其专业和职业技术技能,还应当着重考察其职业道德精神方面,选择德才兼备、敬业爱岗的人员来完成此项管理工作。与此同时,还需要对符合各项工作要求的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与考核,使其始终保持最优状态,管理能力达到时展的要求,与时俱进。4.1.2重视监控记录相关工作制定详实的工作方案,不断细化日常工作中巡视与检查工作环节。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提高对于电气设备监控工作的重视程度,定时进行线路巡查,同时详细记录实时监测数据与巡视详情(如图2),并进行备份,以备日后用来分析,排查和处置系统中存在的故障和问题。4.1.3工作人员责任落实到位从实际的情况而言,配网系统中出现问题的时机可能具有巧合。例如,当前一班工作人员未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隐患直接交班给下一班的工作人员,而在下一班工作过程之中出现的问题,仅仅将责任归咎于此班工作人员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应当强化和落实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警惕性,更加要求他们做好本职工作,等防范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通过及时解决监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积极排除故障,还能有助于全面提高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切实保障配网系统的安全性。 4.2优化供电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区域间的发展差距逐步拉大。有的地方高层建筑集中电网建设密集度增加,基础设备完善,而有的地方发展较为缓慢,电网布设较为混乱。针对我国各地区不同的发展情况,应当根据该区域实际的发展水平和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该区域配网系统,需要优化传统的供电模式。如前文所言,优化供电模式的过程中涉及的内容较多,需要花费的时间也较长,应当协调好各项工作进行合理配置,为日后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工作。由此能够更大程度上提高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 4.3简化电压等级 现阶段,我国所采用的降低电压的方式相对还比较传统和繁琐,降压的工作需要逐步进行,逐级降低电压。而且在降压的过程之中,还需要不断进行调试,以期达到合适的电压要求。再这样繁琐的中降压过程之中,电力设备使用频率增加,一方面会大大降低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还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因此,需要简化电压等级、改善降压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效率,保障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 4.4重视停电管理与分析 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停电的原因。在进行大面积停电维修时,应当提前下达停电通知,合理安排维修时间,例如,可以将维修时间集中在工作日的白天,尽量保证晚上的正常供电,在保障维修工作正常进行的同时,尽量减少对周边用户的影响,为广大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电能。 5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用电需求的增加,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出合理的解决办法,通过做好管理工作、优化供电模式、简化电压等级、重视停电分析等工作,最大限度保障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为电力用户提供优质可靠的电能产品。 作者:刘玉帮 单位:凯里市镇远供电局 电力配网工程论文:配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与方法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高科技技术不断应用于我国电网建设中,推动了我国电网的发展。配电网电力工程是我国电能销售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社会稳定以及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就配网电力工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概述与分析,综合考虑电力技术的现状与人们的要求,提出一些解决电力配网工程技术问题的有效建议,目的是提高我国电力配网工程技术的完善与安全运作,以期对同行业研究者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配电网;电力工程;质量 1现今配网系统技术的特点 电力配网系统的子集是生产电厂、输电网、配电网、电力消费者4个方面。每一个子集都是配网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中强大可靠的电源是生产电力的基础,也是后面3个步骤实施的基础。输电网络是电力从生产厂向使用市场输出的一个媒介,需要完善健全的网络结构才能进行配电作业。配电网络系统实行数据收集与整理,将电量使用数据与消费者信息进行比对。根据比对情况总结出不同地区、消费者的用电规律,以方便指导后续的配电工作。同时,由于记录与计算数据信息的软件与电力运行的硬件设备并没有直接关系,分工工作易于操作,所以电力配网系统拥有开放性、易操作性的特点。尽管如此,电力运输配送的过程中还是有一些技术上的问题没有解决,给电力配网系统的运行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对现今配网工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再提出一些建议来解决这些问题。 2配电网电力工程出现的技术难题 配电网的电力工程技术对于整个电网的良好运行以及发展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在现行的配电网的电力工程技术上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对于电力的良好运行以及发展都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有时遇到相当严重问题时还会发生安全事故,这对于电力方面的良好可持续发展并不是好事。 2.1外力的破坏 对于配电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当中,其外力的破坏则是最主要的影响正常运行的原因之一。在当下,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经济水平也越来越高,这样人们对于电力方面的需求和依赖性日益增加、变得越来越强,一旦失去电力,很多日常生活物品无法得到使用,生活和工作就会变得相当糟糕。然而传统的配电网已经无法达到当今人们所需的标准,因此务必在现行的标准上进行一系列的行之有效且有科学依据的革新与创新。我国现行的配电网中最主要的还是采取架空线路的方式进行传输,该方式很容易造成安全隐患,这对于社会生活以及人们的安全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安全危害。而且,由于基础设施上存在一系列的不足,而使得电力在供应方面达不到相应的质量要求。 2.2过电压 众所周知,在供电工作中电压对供电性能的影响力还是颇大的,由于供电设备长期处在运转的状态中,且运行过程中还会受到来自电压、天气及环境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这样就很难保证其长久地处于一个安全的状态下。而且由于基础设施的配备不完善,这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能也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一旦配电网长久地处于恶劣的环境中,且爬距不够标准,经过长时间的运行就会出现绝缘设备的损坏情况。如果绝缘设备受损,一旦有较大的电流通过时,再加上没有进行及时且有效的维护,那么就会导致电力设备的损坏,这对于设备的运行产生了相当恶劣的影响。而且一旦因此类原因造成的障碍在维修时难度相当大,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财力,更对我国的电力工程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3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探究 3.1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中外力破坏的可靠性影响 接线的现象一直存在于电网建设的过程当中,特别是一些临时用户在架空上再进行接线,这都造成了很多问题的存在,而且接线的节点在高空中受到各方面环境的影响容易出现断线的现象。且对于供电的能力也产生了很大的压力,极易造成安全事故。而且一旦发生了事故,这样的线路环境严重地阻碍了维修人员的抢修进度,更给维修造成了很大的难度。 3.2过电压对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影响 所谓的过电压也就是供电设备在其运行的过程当中受到的电压。在实际环境中,由于一些设备并没有能够输送电压,所以一旦遇到了相对不好的环境时,就会因为其输电能力的不够而使得电网运行出现严重不稳等等一系列可能发生的问题。由于配电网的绝缘部分承受不住雷击的过电压,对于传统的供电系统也是承受不住的,所以在供电的方式上比较陈旧落后,对于当今的城市现代化发展而言是根本无法满足其要求的。 4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难点的解决策略 4.1采取综合技术措施,完善配电网防污措施 闪络放电的现象对于电网设备的毁坏程度相当大,严重的还会出现断电的事故,所以该问题是首要解决的难点。首先要增强供电设备的防污处理技术,及时检查和除污,为该项工作配备相应的吸尘工具,让我们的电力设备能够在一个良好且安全的环境当中进行工作,以保证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稳定性。而且这样还可以有效避雷,对于电网的防雷能力也有所提升,从而降低配电网的损坏,保证了电力传输的基本线路。 4.2对外部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管理 在进行配网工作的前期,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配网系统对外的抗击打能力,对配网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在电线方面可以安装电缆来加强线路的防御能力,遇到雷雨天气时,加装避雷针可以有效避免雷电的威胁。 5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各种电器的普及,人们对电的依赖程度达到空前的高度。因此电力企业与电力消费者对电力使用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安全用电的基础使电力工程技术不断完善。为此,我们在日常的供电工作当中,应采取有效的除污方式去改善线路所处的环境,避免因污垢造成不必要的短路。对于电力工程的日常维护工作要进行严抓,以增强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与实用性,保证配电网的稳定、安全运行。 作者:曾彦 单位: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吉安供电分公司 电力配网工程论文:10kV配网电力工程建设风险管理 BIM技术在建筑机电工程中的应用我国的10kV城乡配电是直属于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承担着支撑整体国民经济发展与保证我国全体人民生活用电、商业以及工业制造需求的重大职责。目前,配网建设风险管理体系已经初步形成科学化、法制化与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但是,配网建设中的风险管理却常被人们所忽视;为了适应这一理念,如何预防和降低建设风险才是配网建设的重中之重。电力项目建设需要不断的提高风险管理的意识以及应对风险的对策。 一、加强风险管理意识的必要性 伴随着人类对于10kV城乡配电的不断探索,我国在当下已经具有了自己的电力建设经济市场,逐步组建了电力建设市场的中心主题,市场经营的行为规则以及市场轮廓的整体系统[1]。由于我国10kV城乡配电建设自身存在的特殊性,即工程建设点比较多且分散、工程周期比较长、技术的复杂性以及工程涉及单位比较多。因此,决定了配网建设隐含着诸多的风险性。所以,电力工程必须要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并运用到实际建设当中。 二、电力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风险因素 1、风险管理体系不全面 从当前我国实际开展的配网建设管理体系中,我们可以得知,我国配网建设的风险管理体系还只是停留在初步发展的阶段,很大一部分工程建设都是经过国家政府的财政扶持或者追加拨款来补救工程中风险造成的损失。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缺乏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应该在原有体系中再次深入的专研推进风险体系的改革。 2、缺失风险管理的意识 我国当前已经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但是在实际的配网建设过程中,还有绝大部分的工作人员仍缺乏预防风险的意识,也没有对建设过程中存在人身伤亡的风险进行有效管控的意识。由于对预防与管控风险意识的缺失,所以往往会在实际项目建设中产生一定的影响,绝大部分工作人员往往宁愿承受风险带来的人身伤害以及经济损失也不愿意在最基础的工作中重视风险的预防与管控,对于已经发生的风险事故事件还有很大一部分工作者并没有收到应该得到的补偿。 3、人员意识淡薄麻痹大意 鉴于参与项目建设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不够,也非常容易造成风险事故的频繁发生。作为配网建设工程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有绝大部分人员并不具备参与项目建设的基础能力,更没有对配网建设相关知识的学习,因而不具备预防风险与解决风险的能力。所以,配网建设的管理人员要在工人的选择上做好把关,方能保证配网建设的正常开展。 三、配网建设中风险管理的应对方法 1、全面提高工作人员对于风险的认知与管理的意识 要想真正实现电力工程建设管理的安全性,就必须要求每一位配网建设工程人员对于风险的认知与管理意识的重视;工程建设的管理者应该在实际建设开展前,对工作人员进行风险意识的侧重培养。针对配网建设风险的特殊性,工作人员应该严格按照建设项目先后程序进行风险的评估,经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排查,有针对性的对其制定解决方案,方能确保配网建设的有序开展。 2、增强10kV城乡配电中风险的防控力度 配网建设开展的过程中,要做到借助项目保险的形式达到对各种形式内潜在风险的有效性良好转移[2]。工程建设方应作为保险的申请人,为以后可能发生的潜在风险事故的损失寻找到一个良好的保障。但对于潜在的风险,管理者不应全部依赖于保险的保证,配网建设过程中如若真的发生风险,工程人员不仅会受到经济的损失,更会受到社会的谴责,国家的制裁。所以需要在开展实际工程建设中聘用建设技术能力高,专业性强的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人员的综合实力尽可能的规避潜在的建设风险,科学运用自身技术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性。 3、加深建设过程中人员的安全意识 配网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现场的安全无疑是整个项目建设过程的重中之重,专业的工作人员经过整体化的风险预测与评估,将可能出现在建设现场中的一系列安全隐患全部进行提出,针对这些问题与现有体系中进行差异化分析,并且同时制定一系列的防控措施以及立即纠正处理。例如,一些工作人员的工作不规范的行为、对于建设中机器超期使用以及不合理运用等等一系列错误行为。管理者要侧重培养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对于每一处建设细节都要进行监控并管理,方能保障人员的安全和工程进度的开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尤其是最近这几年,我们国家开始越来越重视10kV城乡配电建设,对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配网建设自身存在着特殊性以及潜在的风险性,所以我们要对其的风险管理格外重视起来,进而实现一个以全面的、科学的以及切实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稳步提升我们国家10kV城乡配电建设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水平。 作者:赵文彬 电力配网工程论文:配网电力工程的标准化施工技术 1研究背景 经济的发展给电力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电力行业逐渐成为社会各行业发展的基础。另外,电力行业已经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已经不可能再生活在黑暗之中。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各项工程的施工技术也开始提出新的要求,要求不断提高施工技术,保证施工的安全。也只有提高施工技术,严格执行施工标准才能保证施工工程的质量。在电力行业大发展的今天,电网配网电力工程的标准化施工技术安全也备受关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配网电力工程的标准化施工技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鉴于此,对配网电力工程的标准化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十分紧迫。 2配网电力工程标准化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1工程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环境存在差别 由于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环境之间存在差别,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部分配网线路遭到不合理的占用或者闲置。同时,由于缺乏对实际施工环境的监测,缺乏周密的安排,一些已经开始施工的线路与实际施工环境存在较大差别,这就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根据实际工程施工的需要,会对一些已经设计好的线路进行改路,由于时间仓促,缺乏准确及时的分析,可能会出现线路短路或者串线的情况。从理论上来说,工程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环境之间存在差别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由于配网的复杂性及其他建筑物的影响,会造成差别的巨大化。 2.2施工项目规划不合理,存在安全隐患 由于配网施工项目规划不合理,给配网的安全运行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电气设备的运行不仅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还会受到电气设备内部过电压、大气过电压等因素的影响。由于早期配网设施的爬距不足,这会对配网的安全运行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此外,由于缺乏相关的防止配网暴涨措施,当配网电容电流高于配网的安全值时就会造成接地电弧持续燃烧,更容易激发弧光过电压,给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威胁。在早期的配网线路铺设过程中,配网并没有按区域进行区分,而是把配网当做一个整体区域来对待。这种不区分配网区域的做好加剧了配网线路的电力负荷,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就会造成整个电力配网的瘫痪。另外,主要的配网并没有配备空线走廊和附属铺设装置,这些都严重影响着配网的安全运行。 2.3配网受外力因素影响严重 一般来说,配网的连接方式通常采用单端接线,配网线路以线性方式向外扩散。尽管这种连接方式延伸范围较广,但是容易受到外力的影响。尽管配网的连接方式开始有所更新,环网连接方式开始逐渐取代单端接线的方式,但是单端接线的方式还仍然存在。此外,还有一些配网采用两种接线方式混合的方式,但是两种接线方式并不能实现很好的融合,还会影响整个电网的运行。众所周知,配网工程所处的地理环境各不相同,气候因素、地形因素、经济因素都会对配网产生影响,影响供电能力,造成供电需求无法满足,这些外力因素都严重影响着配网工程的建设。 2.4配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存在问题 在一般配网的建设中,只有在单相接地出现事故以后不接地系统才能变成中性点接地系统,接地电流短时间内的增加会造成电网绝缘老化的速度。另外,一旦线路被外物穿透,如果这时候的电网不能跳闸,超负荷的电弧热量也会损害电网绝缘,使电网出现短路,严重影响着电网的运行安全。在电网出现接地故障后,会产生过量的超额电压,从而加剧了电源开关、变压器的不稳定性。 3解决施工技术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3.1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遵循严格的技术操作规范 在进行配网工程施工前要对工程所处的实际环境进行实地勘察,根据实际环境确定合适的配网铺设线路。由于配网的供电方式相对较多,所以应该对配网线路进行分段铺设,且每段应该有分段开关相互联系。在配网主线的施工中要把不同变电站的不同母线或者同一变电站的不同母线做成电源点,同时要把这些母线做成单环型状,一旦发生配网故障就可以及时找到事故地点,把损失降低在最小的范围内,在最小的停电范围内实现电力的检修,保证电力的正常供应。在安全性方面,可以给用电量大的用户配置双电源,以保证紧急情况下的正常用电。 3.2做好施工项目的科学规划工作 在配网施工项目的规划应该以现场勘查为基础,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首先要详细勘查配网架空走廊详细的使用情况,了解配网架空走廊各种线路的分布情况和使用情况,以便在后期的改造规划过程中可以及时制定科学合理的改造计划。同时要根据调查结果对施工方案进行及时的调整,保证架空走廊的建设能够满足配网的要求和实际需求,减少实际施工与设计方案之间的偏差,保障配网的安全运行。在配网施工项目区域的设置时,要把配网划分为多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明确各个区域的供电功能和范围,从而达到降低配网整体负荷率的目的。在进行单个区域的设施时,要合理设计区域内配网线路,根据不同需求布置不同的线路。同时还要给配网线路流出足够的位置,以便出现问题时更改线路,实现电力的正常供应。 3.3减少外力因素的影响 要想减少外力因素对配网工程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要提前勘察施工环境及地下线路地理环境,了解配网工程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地下线路的实际应用情况,在明确这些情况的基础上确定最佳的地下线路走向和位置。其次要充分了解各个用电区域的用电情况及用电负荷,并根据这些需求提出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并具体实施方案。 3.4完善配网的接地方式 在配网工程的建设中要充分考虑电网绝缘、继电保护的要求,参考其他配网工程建设的经验并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实现配网接地方式的转变。配网接地方式可以采用单相接地的方式,出线故障后可及时采取停电保护的措施,避免影响的扩大。此外还可以把Z型变压接地器作为一个中性点并配以电阻装置,这样一旦出现线路破损的情况就可以防止发生短路的风险。 4结语 配网电力工程的建设对整个电网的发展甚至整个电力行业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必须重视配网电力工程建设的技术。但是目前配网电力工程建设技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只有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从实际情况入手才能解决配网电力工程建设的技术问题,保证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减少事故对电网安全的影响。 作者:陈小辉 单位:福建省漳州电力公司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修歇底德陷阱叠加疫情共振下的经济逆全球化局势,中美大国博弈逐渐升级为两国间科技博弈,抢占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制高点者将成为下一个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主导者。近年来,中国科技进步总量提升但结构性问题凸显,芯片、光刻机等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尚未得到实质性突破。中国已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萌芽期以及破坏式创新的颠覆前夜,进入到最艰难的攻坚阶段。然而我国现行的科技创新宏观管理体制以及运行机制却滞后于迅速变革的时代发展步伐,限制了颠覆式创新的发展需求,与当前迅猛发展和高度不确定性时代不相匹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科技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子系统,是公共治理理论在科技领域的延伸,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和关键支撑,是大国崛起的关键所在。 一、科技治理内涵及特征 科技治理强调多元参与、民主协商和依法治理,是有效组织和协调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各类主体价值和利益的制度和规则体系,核心在于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目标为引导科学家、工程专家、企业家、科技团体、社会公众等科技创新主体依靠制度、法律法规和生态文化等要素,通过科技政策、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叠加融合作用,优化国家和全球科技资源配置,引领科技活动朝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方向突破,同时在大幅提升国家科技治理整体效能的同时平衡和防范风险。1971年,OECD发表题为《科学、增长与社会:新的方向》著名的布鲁克斯报告,报告提出了科技发展应以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的新方向。现今,新冠肺炎疫情正深刻改变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方式,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以及生物医药等技术正加速开发演进,赋予了新时代科技治理的新内涵。新时代科技治理现代化包含了两层基本内涵,一是科技治理效能最大化问题,即科技与经济的对内关系,如何解决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卡脖子”问题,更好驱动科技服务经济发展;二是社会责任问题,即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对外关系,如何在追求效率的同时防范可能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潜在风险,更好驱动科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其中,治理内部效能由科学治理、技术治理和创新治理三部分组成。三部分处于创新链的上、中、下游,分别聚焦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技术首次商业化。治理的外部社会责任,根据欧盟框架计划,由社会中的科技、为了社会的科技和协同社会等科技治理社会责任组成。科技治理是对科技管理的升维。新时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驱动特征进一步加深,科技管理向科技治理的转变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首先,宏观治理取代微中观管理。科技管理仅限于某一个局部范围,聚焦科技项目等投入分配和科技成果等产出管理。科技治理将突破组织、行业以及地域的界限,聚焦生态型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从宏观上统筹资源配置,实现总体提升和重点突破;其次,系统性取代碎片化。科技管理分块化管理,多部门、各阶段分散独立导致科技资源小散化配置,造成信息流动不充分、资源效率损耗,而科技治理则强调跨部门、跨组织、跨区域的系统和协同性,解决创新链前端和中后端割裂、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情况;再次,多主体多层级取代单一性。传统的科技管理重点对于科技资源和科技人才的管理,仅针对科技直接参与部门的管理,而科技治理则为涉及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企业家、风险投资家、金融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负责人乃至全社会公民的多主体跨层级治理;另外,生态型取代科层制。传统科技管理以政府调拨分配创新资源的方法推进科技资源分配和科技成果产出,科技治理将政府作为科技和创新资源行政管理者角色转变为协调人角色,同时要求政府在科技预见和关系国计民生科技创新等领域做好引领,发挥引领多主体参与协商,营造友好制度、机制和文化等科技生态环境作用;最后,科技伦理愈发受到重视,对于负责任的科技创新、科技向善等问题逐渐成为当前热点问题。 二、新时代科技治理重点问题 (一)公众等主体参与度及活力不足 科技治理的首要问题是参与主体的结构合理优化。多元参与科技治理是国家创新体系构建的基本条件,多元参与可以激发更多力量参与到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升科技治理的整体效能。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主要由政府、科研院所、高校以及企业等组织成员参与,当前科技管理停留在针对有限范围主体的一元管理,尚未提升到多主体参与的多元治理。首先,科学、技术和创新主要研发和管理人员是科技治理的重点。科技治理的三大组成部分科学、技术和创新治理分别对应着国家创新体系下的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以及产业化体系。科学治理的主体对象是科学家,客体载体主要为科研院所、高校以及较少部分新兴产业头部企业,主要职责为对世界的演化和发展规律进行探索和发现。技术治理的主体对象是工程技术专家,客体载体主要为企业研发机构和校企联合研发机构等,主要职责为技术的开发和创造。创新治理的主体对象是企业家,客体载体是企业和社会风投资本,主要职责为发掘科学和技术的潜在商业价值,实现技术首次商业化。其次,政府、中介机构等机构主体是治理的关键。政府是科技创新的主导力量,政府通过科技和产业政策调动和优化国家和社会资源配置,加上第三方金融、评估、科普、中介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等构成了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现行组成人员。另外,公民及公民社会是一个新的主体治理重要方向,全民关注和参与创新是发达经济体科技发展的高阶特征。全体社会公民、社区组织、专业协会、科技创新类非政府组织等均为丰富国家创新体系,完善创新生态的重要主体。当前多主体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一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公众主体参与缺失。随着科技之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的进一步加深,公民及公民社会参与将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可持续发展和深度运转的重要动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至总量过百万亿,人均GDP超万亿阶段,全社会具备基本科学素质公民数量增速进入快车道,但比重还较低,参与国家创新体系运转的公民数量还较少,创新金字塔底部缺失;二是公民社会参与不足。科技、工程和产业类专业协会、社区社团等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将对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带来专业上的极大支撑,当前我国尚未发挥好以上组织的第三方评价和科普工作等作用,尚未实现社团全面参与提升政府科学行政决策。当前除了中国科协等组织参与相对活跃外,其余主体参与和支撑力度不足,没有真正将政府从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尴尬位置上解放出来,不利于创新效能提升;三是主体力量活力不足。科学、技术和产业界各类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力量。创新驱动政策实施以来,各类科技人才总量较快提升但活力释放不足,自主创新、原始创新以及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均未达预期,同时还存在着一些如高层次人才缺乏等的结构性问题未得到解决。 (二)对话协商机制欠缺 科技治理的核心问题是协商对话下的治理效能的提升。政府、科学界、技术界、产业界以及社会公众能平等、民主地发表意见、参与决策、共享成果等协商机制的构建将会大大提升国家创新体系运行效率。当前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与运行由政府主导,通过政府推行的科技及产业政策促进多主体间建立连接,融合科技、产业和中介服务等部门形成合作治理网络,协同开展创新合作。当前多主体之间主要以产学研合作为主要形式,通过公约、倡议、对话等方式开展平等有效沟通的机制构建略显不足,民主协商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主要表现为:一是多元化发声机制尚未建立。在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呈现出较强的自上而下治理氛围。来自公众的声音较弱,没有形成全民对科学技术发展积极发言的局面。同时,科学家在国内创新驱动发展中享有一定的话语权,但在国际科学和技术发展论上,来自中国科学界的声音还较弱,没有形成相对的国际科学话语权。此外,尽管国内科学和技术界学术交流较为活跃,但来自年轻科学家和女性科学家的声音较少。长尾创新力没有得到关注和发掘,科学多元化发声机制有待建立。二是对话沟通渠道有待拓宽。对话在平等主体之间展开,个体层面,工程技术专家与企业家通过产学研合作对话,而科学家与企业家直接对话较少;政府官员与企业家和经济学家通过决策咨询对话,但对基础科学领域科学家直接对话较少;机构层面,政府与高校、科研院所通过政产学研活动对话,而政府与中介服务组织和社会民众组织,高校、科研机构与中介组织和社会民众组织的对话极少;民众由于参与度较低,因此缺乏与其他各类主体的对话渠道。多主体间的信任、沟通、协商、协调等对话机制有待建立。三是创新子系统内部以及各子系统之间融合机制有待加强。国家创新体系由知识、技术、区域、军民融合等子体系构成,各子系统内部以及子系统之间融合协调度较差。由于主体不完整和对话机制未建立等原因,科学、技术和产业脱节,科技经济“两张皮”矛盾至今没有得到很好缓解。各类参与主体融合度不高的现象造成了创新链各段之间的衔接不畅,同时造成了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的耦合度不佳。 (三)创新生态核心价值有待统一 科技治理的根本问题是寻求价值共创的生态体系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具有全链条、竞合性、共生性、共创性、复杂性和动态性特征,通过生态体系协调多主体价值冲突,建立正和的博弈创新生态演化,确保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是一个有机关联、动态发展的组织现象,可视为基于核心价值主张的技术演化过程。原因在于最终产品与不同参与者提供的技术知识或物质资源之间产生了复杂的知识重新组合,并且这种由知识重新组合带来的生态价值是由参与者在共同创新过程中产生,且远远大于每个生态参与者的单独价值创造。当前我国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初步框架搭建,演化过程中的价值共创目标性尚有分,创新主体对生态治理意识不强,创新子系统未充分链接融合,生态系统应有的竞合与共生共创特性尚未凸显等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生态思维缺乏。科技创新体系要求多主体间具有竞合、共生共创等相互联系和依赖关系特征,通过相互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共同创造新价值。当前多主体之间的合作、依赖,共创价值的生态思维尚未建立。二是生态价值未明确。从创新链的角度看,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体系、产业创新体系和科技服务创新体系等各子系统价值目标不一致,高校科研院所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企业创新系统、金融创新系统和政府创新政策系统等在价值层面尚未明确并形成融合合力。三是生态连接度不足。从国家战略角度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系统、军民融合创新系统连接不紧密。从全国科技创新发展阶段来看,绝对优势区域创新体系、比较优势区域创新体系以及欠发达区域创新体系融合不足。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人文社科创新体系、基础学科创新体系和应用学科创新体系互相支撑不足,交叉融合学科创新体系尚未建立。此外,从保障发展角度看,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文化体系协同保障不足。 (四)创新风险预见防范体系缺失 科技治理的底线问题是效能提升驱动下的风险预见与防控的伦理体系布局和实施。科技伦理是一个从倡导学术道德为主,到同时倡导学术道德和人本道德、并以人本道德为归宿的发展过程,呈现了科研主体和行为主体的道德规范向度,科技本身的伦理价值向度和科技负面效应的对策向度等三个向度内涵。风险预见防范体系的关键核心是在坚持效率驱动的前提下实现人的利益最大化,即有效协调“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中心”和“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价值统一。新时代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社会责任也愈发重大。风险预见与防范存在着范围界定不明确,风险与效益不能很好平衡,叠加疫情冲击的新时代,人与自我以及社会的矛盾不断加剧。一是科技风险预见与防范的范围界定尚有争议。广义认为风险来源于科技开发和应用两个方面,应用的风险不低于开发的风险,科技应用属于科技伦理管控的范畴。义认为“负面效应”不是科学造成的,而是科学的应用造成的。科学没有禁区,科学的应用应有禁区。二是科技风险与科技效益尚未有很好的平衡。一方面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新常态下的高质量发展对技术创新寄予了很高期望,解决了“卡脖子”技术问题就能从根本上解决中美贸易摩擦难题;另一方面,新时代以及疫情驱动下的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都具有高度的风险性。效率和责任产生了不小冲突,中国科协2015年科技工作者科研伦理意识全国调查显示,30.3%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强调科研伦理会限制科研自由和科学发展。三是人与自然矛盾缓解下的人与自我以及人与社会矛盾的不断加深。生物技术、基因编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等技术的科技伦理风险与日俱增。 三、新时代科技治理现代化实现路径 (一)强化以公众参与为特征的多主体参与机制 构建更加公开、透明、开放的国家创新体系。一是吸收社会公众主体融合参与更高效率、更负责任的科技创新。打破社会公众局外人局面,开放吸收民众和更多社会公益组织参与新时代国家创新体系高质量发展建设,促进传统主体与社会公众等主体有效融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政府预见引导主体、高校和科研院基础研究领域重点支撑主体以及科技服务机构连接催化主体,与社会公众广泛参与主体的高度融合,拓宽民众和社会公益组织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渠道,增强政策支持,在重点领域发挥好公益专业组织参与建设力量,预防技术锁定与技术官;二是搭建公众学习平台。搭建公众参与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学习和讨论平台,通过社会学习以及开放与民主的社会对话,调和科技决策与社会争议,重塑政府、专家学者、公民团体以及公众之间的沟通和信任渠道,建构伙伴关系。通过开放性问题设置和讨论,激发民众参与,听取民众意见,营造全民重视并参与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促进公众实质性参与科技创新的过程和决策;三是激发包括公众主体在内的多主体活力释放。通过鼓励公众参与,开展趣味有效的科普活动等,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激发公众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热情。在全社会范围内旗帜鲜明尚科学家和企业家精神,明确科学家和企业家价值,充分激发和释放公众、年轻学者、女性学者等长尾创新活力,在全社会范围内储备科学家和企业家后备力量。 (二)完善以民主协商为特征的系统协同机制 构建更加民主、法制、多主体协同寻求共识的国家创新体系。一是强化制度协同,推进弱势群体平等话语权。构建有利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多主体参与民主协商的制度体系,将科技政策指导引导朝着系统化制度体系以及科技公共治理法制化方向转变。建立公众参与科技科学研究的通道,倾听公众的声音,建立公众问题导向机制,切实解决社会民众需求,确保科学研究来源于生活和群众。推翻论资排科技话语权传统,打破唯子僵局,鼓励年轻科学研究者和女性科学研究者平等参与对话,有效激发长尾创新力;二是强化协商共识,建立多主体对话平台。充分调动和发挥多主体平等、民主地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最大可能地听取各类主体的建议和意见,形成良性互动氛围,增强在科技创新政策制定和落地等问题上的民主协商,提升多主体之间的行动一致性。同时,形成协同基础上的重点突破。在基于民主协商基础上,统一国家创新体系多主体民主意志,同步参与全球科技治理体系建设,集中重点资源,利用新型举国体制在卡脖子等重大课题方面协同突破;三是科技政策民主化,抑制科技政策寻租。丹技术委员会在网上开展公民峰会、表决会议、讨论会、国会听证会等,英国《科学与社会》报告则确认了公众参与形式可以至少包括协商、公民评审团、共识会议等。而荷兰采取的“建设性科技评估”模式,则是在技术研发阶段,就将公众潜在用户的意见纳入进来。通过民主对话和协商,推进建立公开透明科技政策运行体系,抑制科技寻租行为的发生。 (三)培育以价值共创为特征的创新 生态发展机制构建更加融合、高效、共生的生态型国家创新体系。一是培育内外部竞合共生的生态思维。逐步转轨为生态体系特征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多主体共生、多主体与环境融合共创的包容性、多样性、更加开放的生态思维的形成;二是建立核心价值明确的创新生态体系。生态领导者需要通过发现核心价值主张、开放生态系统边界、平衡竞争与合作来使系统不断发展演化过程,并强调了生态参与者与来自不同领域参与者之间的战略相互依赖关系。纠正企业家短视和博弈价值思维,强化科学家回归勇攀高峰的科学探索价值体系,建立政府官员可持续发展正确创新政绩观。转变社会风尚,引导树立颠覆性技术和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核心价值体系,以机制体制创新驱动生态竞合效率提升,以逐步完善的政策与法律框架保障生态系统良好运转;三是建立新时代生态连接。利用数字化手段,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通知识、技术、区域、军民融合和科技服务等创新体系边界,探索建立去中心化、价值共创的新时代科技创新生态。 (四)构建以风险防范为特征的科技伦理体系 构建更具防范风险、负责任研究与创新的国家伦理体系。一是强化科技伦理治理组织体系建设。建立政府顶层主导,专业机构中层支撑,科技人员全面辐射,社会公众参与决策的新时代科技伦理治理组织框架。新时代,我国将建立新型科技举国体制,攻关重点科技项目,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组建国家治理委员会,制定国家标准和规范,主导科技伦理治理。同时引导建立各领域专业委员会,针对不同技术进行专业指导;二是强化科技伦理治理制度体系设计。建立以《法》为根本保障、《法》《民法》《知识产权法》等法律法规为辅助体系,各专业委员会专业技术标准规范制定为补充的科技伦理制度体系。强化科技伦理治理制度体系设计,为科技人员的道德底线兜底。我国当前关于科技伦理的法制建设中,仅《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出台于2016年,其他相关文件均出台于20世纪90年代,现有的制度体系已很难适应科技发展的现实需要。应建立由中央治理领导小组牵头,立法司法行政高效配合落实的从根本法、到专业法以及专门技术规范、标准的一整套完备制度体系;三是强化科技伦理治理监管体系构建。建立国家、省市和机构多级联动科技伦理治理监管体系。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监管体系全过程监督管理,强化源头科研人员的伦理意识,中端科技转化的风险意识,以及应用过程中科技伦理规范和意识,做到特别强调应用监管的全过程监管。 参考文献: [1]陈套,尤超良.我国科技创新系统的治理与创新治理体系建设[J].科学管理研究,2015,33(04):10-13+25. [3]李杨.科技伦理研究的三重向度[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4(02):103-107. [4]费多益.风险技术的社会控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3):82-89. [5]金吾伦.科学研究与科技伦理[J].哲学动态,2000(10):4-5. [7]柳卸林,魏江,戎珂.专稿:数字时代的创新生态[J].科学学研究,2021,39(06):961. [8]许灵红.新形势下科技伦理治理问题探析[J].科技与创新,2020,154(10):74-76. 作者:郑翼 唐昆 李伟
区域规划论文:区域规划对地方房地产发展的影响剖析 摘要:中央频频出台区域规划政策,在刺激地方经济的同时,也激活了地方房地产业的发展,区域规划对经济的影响是长期的缓慢的,对房地产业带来的过度炒作却是及时的,本文从正反两方面浅谈区域规划对地方房地产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区域规划;地方经济;房地产 2009年以来我国先后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和《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8个规划,出台速度前所未有。随着区域规划对地方政府的经济的带动作用,地方房地产业发展也出现了如火如荼的局面,成为地方发展的强劲动力。 一、区域规划概述 区域规划是为实现一定地区范围的开发和建设目标而进行的总体部署。中央出台的区域发展规划,除提供产业优惠政策外,更重要的是为地方政府打开了土地开发引资的大门。区域规划首先带动部分城市的房地产开发,房价上涨,便可实现后续的招商引资。房地产和区域发展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区域发展必然要寻找一些先导产业发挥带动作用,房地产便是其中之一。 只有当项目产品在二级市场上交易活跃的时候,房地产和区域经济的后续发展才有源源不断的资金动力。区域振兴规划无疑也是助推市场活跃的强心剂。 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国家在去年陆续出台了多项区域经济振兴规划。随着相关规划的实施,规划给区域发展带来新动力,区域经济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房地产与其他产业的发展有望相互促进。 区域振兴规划实施后,国家和地方大量的投资项目将跟进,这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实质性的,但并非立竿见影。需要大量前期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铺垫。部分城市的区域振兴规划引起的过度炒房应当警惕。这些规划的实施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相关产业的培育将产生巨大影响,但同时也成为了主题投资的热点,吸引了楼市和股市的投资者竞相介入。在这种背景下,房价出现一定程度上涨可以理解,但过度炒作形成较大泡沫将遏制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区域规划对地方房地产经济的影响 区域规划在刺激地方经济之前,首先激活了当地的房地产市场。目前多数炒房者纷纷踩着区域规划制订的时点,介入相关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大到国家级区域规划,小到新地铁线路投建方案,都被炒房者视为投资良机,体现了区域规划对区域楼市的明显带动和提振作用。 (一)区域规划改善当地基础建设的同时也引起了房价的快速上涨区域规划的影响是长期的。区域房地产潜在价值提升,可以吸引外地资金进入,加速该区域开发。不过,近期部分地区房价因区域规划而被过度炒作,这无疑是对未来发展的透支,也可能引起政策制订者的警惕。 2009年11月,国务院批复《关于调整天津市部分行政区划的请示》,同意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现行建制,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行政区。随后的三个月,滨海新区房价累计涨幅超过50%:今年1-2月累计成交11591套,同比增长39.7%。 2010年1月初,《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海南房地产和土地价格不断攀升。随后的一个多月内,海南主要城市房价涨幅超过100%。 (二)区域规划是房地产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但不应成为短期投资炒作的对象如果疯炒一阵房地产,最后造成房地产巨大泡沫的话,区域振兴必将大打折扣。理论上来讲,区域性发展规划作为一种刺激和拉动经济的工具,短期内能创造出一个洼地,吸纳各种要素进入并加快流动,从而迅速催生资本聚集效应。但区域性发展规划一旦成了一件人人都在赌运气的标的,就非常容易背离实际,陷于概念性的炒作,由此必定形成一个巨大的流动性漩涡。而房地产作为资本增值和发展突破的首选项,首当其冲会被拖入。纵观近些年许多区域崛起的现实,房地产不连跳几个台阶、基础设施建设不突飞猛进、城市化推进节奏不加快,区域经济一定是不会有起色的。于是,区域性发展规划与房地产业发展机会、区域经济与房地产业部门经济,就直接划上了等号。如果不能扭转这种极端错了位的联系,后果是很难设想的。 (三)区域规划成为地方房地产泡沫的直接诱因已经看到,一些地区在刚刚拿到批文之后,当地房地产市场已然如一锅煮沸的开水,各路资本纷纷杀奔而去,价格随即扶摇直上。上一次海南岛房地产泡沫破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种错觉造成的。官方给了大量的扶持政策要建设特区,结果那里却变成了房地产投资乐园,一类大资本在那里倒卖土地,另一类小资金就在炒卖房屋。实业没有做起来,大多数资本都在钻投机取巧的空子。因为流动性漩涡的作用,土地、房屋的价格受到剧烈搅动,变得严重脱离实际,在缺少真实性需求支持的情况下,最终摔了个粉碎。 包括海南等新近拿到规划批文的区域,在迎来又一轮历史性机遇的同时,也再一次被推入到这样一种威胁面前。虽然17年过去了,"概念性炒作危机"阴影却始终没有走远。尽管有人认为,眼下的市场已不是当年的初级形态,以前的悲剧当不致重演。但我认为,只要有那一纸被镀上决策印信的规划存在,流动性漩涡就一定要出现。原因在于,当前的中国市场并不缺少流动性。在今天,无孔不入的全国乃至于国际资金都在向这些区域注入,这对于各个准备起步的区域板块的撬动是很明显的。 三、地方房地产业良性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要防止此类房地产热,先得设法使盲目性、一窝蜂似的"规划热"冷却下来。区域性规划,并非越多越好,要宁缺毋滥,不宜鼓励竞相"要规划"的风气。经济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核心的一点是,大到一国,小到一地,都需要以结构合理、需求坚实的产业基础做后盾。区域经济是许多部门经济的集合,是一种结构性、同步性、综合性和协调互补性的经济形态,我们需要加强一种可持续性的区域发展营造意识,力避急功近利的心态。 (一)适度控制房地产投资规模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中,房地产投资应占多大比例需要认真研究。事实证明,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重如果过高,一定会产生泡沫,很多城市在年所经历的房地产市场巨变都与此有关。而如果房地产投资比重过低,不仅不能够满足居民的住房需求,而且会对城市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保持适度的房地产投资规模,是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的首要环节。要研究一个城市房地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关系,从中找出规律,努力把握好这个比例关系,如此,房地产市场供求才能大体平衡,房地产市场才能稳定发展。 (二)加强对规划全程的监督控制对于区域发展规划战略,决策层也要对规划落地全程予以监督控制。在规划推进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土地、资金两类要素的投放。 因为有政策倾斜和照顾,预计这两类要素的投放将会拉开一个极大口子。如果两者投放不够合理,甚至失去控制,在市场层面就会导致炒地、炒房的恶果。 (三)加强区域内调控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房地产市场调控是政府稳定房价的手段。但由于房地产是关系百姓居住生活的大事,是对国民经济具有广泛影响的行业。因此,必须要在调控中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如果在执行中忽松忽紧,忽冷忽热,就会在解决老问题中产生或留下新问题。在一个区域规划体系中,有很多产业部门需要政策惠及,但房地产业是最不应该受到关照的,更不能被当成特殊产业来对待。放眼全国看一看,现在不仅流动性充裕的地方,房地产经济很发达,连很多流动性并不充裕的欠发达地区,亦如此。因此房地产业本就该被排除在一揽子区域规划措施之外。 区域规划论文:探究区域规划对地方房地产业的影响 摘要:中央频频出台区域规划政策,在刺激地方经济的同时,也激活了地方房地产业的发展,区域规划对经济的影响是长期的缓慢的,对房地产业带来的过度炒作却是及时的,本文从正反两方面浅谈区域规划对地方房地产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区域规划;地方经济;房地产 2009年以来我国先后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和《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8个规划,出台速度前所未有。随着区域规划对地方政府的经济的带动作用,地方房地产业发展也出现了如火如荼的局面,成为地方发展的强劲动力。 一、区域规划概述 区域规划是为实现一定地区范围的开发和建设目标而进行的总体部署。中央出台的区域发展规划,除提供产业优惠政策外,更重要的是为地方政府打开了土地开发引资的大门。区域规划首先带动部分城市的房地产开发,房价上涨,便可实现后续的招商引资。房地产和区域发展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区域发展必然要寻找一些先导产业发挥带动作用,房地产便是其中之一。 只有当项目产品在二级市场上交易活跃的时候,房地产和区域经济的后续发展才有源源不断的资金动力。区域振兴规划无疑也是助推市场活跃的强心剂。 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国家在去年陆续出台了多项区域经济振兴规划。随着相关规划的实施,规划给区域发展带来新动力,区域经济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房地产与其他产业的发展有望相互促进。 区域振兴规划实施后,国家和地方大量的投资项目将跟进,这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实质性的,但并非立竿见影。需要大量前期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铺垫。部分城市的区域振兴规划引起的过度炒房应当警惕。这些规划的实施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相关产业的培育将产生巨大影响,但同时也成为了主题投资的热点,吸引了楼市和股市的投资者竞相介入。在这种背景下,房价出现一定程度上涨可以理解,但过度炒作形成较大泡沫将遏制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区域规划对地方房地产经济的影响 区域规划在刺激地方经济之前,首先激活了当地的房地产市场。目前多数炒房者纷纷踩着区域规划制订的时点,介入相关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大到国家级区域规划,小到新地铁线路投建方案,都被炒房者视为投资良机,体现了区域规划对区域楼市的明显带动和提振作用。 (一)区域规划改善当地基础建设的同时也引起了房价的快速上涨区域规划的影响是长期的。区域房地产潜在价值提升,可以吸引外地资金进入,加速该区域开发。不过,近期部分地区房价因区域规划而被过度炒作,这无疑是对未来发展的透支,也可能引起政策制订者的警惕。 2009年11月,国务院批复《关于调整天津市部分行政区划的请示》,同意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现行建制,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行政区。随后的三个月,滨海新区房价累计涨幅超过50%:今年1-2月累计成交11591套,同比增长39.7%。 2010年1月初,《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海南房地产和土地价格不断攀升。随后的一个多月内,海南主要城市房价涨幅超过100%。 (二)区域规划是房地产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但不应成为短期投资炒作的对象如果疯炒一阵房地产,最后造成房地产巨大泡沫的话,区域振兴必将大打折扣。理论上来讲,区域性发展规划作为一种刺激和拉动经济的工具,短期内能创造出一个洼地,吸纳各种要素进入并加快流动,从而迅速催生资本聚集效应。但区域性发展规划一旦成了一件人人都在赌运气的标的,就非常容易背离实际,陷于概念性的炒作,由此必定形成一个巨大的流动性漩涡。而房地产作为资本增值和发展突破的首选项,首当其冲会被拖入。纵观近些年许多区域崛起的现实,房地产不连跳几个台阶、基础设施建设不突飞猛进、城市化推进节奏不加快,区域经济一定是不会有起色的。于是,区域性发展规划与房地产业发展机会、区域经济与房地产业部门经济,就直接划上了等号。如果不能扭转这种极端错了位的联系,后果是很难设想的。 (三)区域规划成为地方房地产泡沫的直接诱因已经看到,一些地区在刚刚拿到批文之后,当地房地产市场已然如一锅煮沸的开水,各路资本纷纷杀奔而去,价格随即扶摇直上。上一次海南岛房地产泡沫破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种错觉造成的。官方给了大量的扶持政策要建设特区,结果那里却变成了房地产投资乐园,一类大资本在那里倒卖土地,另一类小资金就在炒卖房屋。实业没有做起来,大多数资本都在钻投机取巧的空子。因为流动性漩涡的作用,土地、房屋的价格受到剧烈搅动,变得严重脱离实际,在缺少真实性需求支持的情况下,最终摔了个粉碎。 包括海南等新近拿到规划批文的区域,在迎来又一轮历史性机遇的同时,也再一次被推入到这样一种威胁面前。虽然17年过去了,"概念性炒作危机"阴影却始终没有走远。尽管有人认为,眼下的市场已不是当年的初级形态,以前的悲剧当不致重演。但我认为,只要有那一纸被镀上决策印信的规划存在,流动性漩涡就一定要出现。原因在于,当前的中国市场并不缺少流动性。在今天,无孔不入的全国乃至于国际资金都在向这些区域注入,这对于各个准备起步的区域板块的撬动是很明显的。 三、地方房地产业良性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要防止此类房地产热,先得设法使盲目性、一窝蜂似的"规划热"冷却下来。区域性规划,并非越多越好,要宁缺毋滥,不宜鼓励竞相"要规划"的风气。经济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核心的一点是,大到一国,小到一地,都需要以结构合理、需求坚实的产业基础做后盾。区域经济是许多部门经济的集合,是一种结构性、同步性、综合性和协调互补性的经济形态,我们需要加强一种可持续性的区域发展营造意识,力避急功近利的心态。 (一)适度控制房地产投资规模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中,房地产投资应占多大比例需要认真研究。事实证明,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重如果过高,一定会产生泡沫,很多城市在年所经历的房地产市场巨变都与此有关。而如果房地产投资比重过低,不仅不能够满足居民的住房需求,而且会对城市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保持适度的房地产投资规模,是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的首要环节。要研究一个城市房地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关系,从中找出规律,努力把握好这个比例关系,如此,房地产市场供求才能大体平衡,房地产市场才能稳定发展。 (二)加强对规划全程的监督控制对于区域发展规划战略,决策层也要对规划落地全程予以监督控制。在规划推进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土地、资金两类要素的投放。 因为有政策倾斜和照顾,预计这两类要素的投放将会拉开一个极大口子。如果两者投放不够合理,甚至失去控制,在市场层面就会导致炒地、炒房的恶果。 (三)加强区域内调控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房地产市场调控是政府稳定房价的手段。但由于房地产是关系百姓居住生活的大事,是对国民经济具有广泛影响的行业。因此,必须要在调控中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如果在执行中忽松忽紧,忽冷忽热,就会在解决老问题中产生或留下新问题。在一个区域规划体系中,有很多产业部门需要政策惠及,但房地产业是最不应该受到关照的,更不能被当成特殊产业来对待。放眼全国看一看,现在不仅流动性充裕的地方,房地产经济很发达,连很多流动性并不充裕的欠发达地区,亦如此。因此房地产业本就该被排除在一揽子区域规划措施之外。 区域规划论文:农村产业发展区域规划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推进“三个转变”,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特制定2005-2010年全区农业发展区域总体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完善服务体系为保障、创新机制为动力、增效增收为目标,应对市场调结构、立足生态建基地、依靠科技兴产业、发挥优势创品牌、夯实基础增动力,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二)总体目标。至2010年,人均占有粮食稳定在400公斤,森林覆盖率达%,农产品商品率达%以上,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农业总产值达亿元,其中畜禽、蔬菜、水果、红薯产值分别占农业总产值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元以上。 二、规划布局及发展重点 按照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的要求,因地制宜编制我区农村产业发展区域规划:以凤垭山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建设为龙头,以城郊产业园区为示范,带动畜禽产业示范片、果蔬产业示范带、李蟠线干果产业带、高速路特色产业线迅速发展。 (一)凤垭山农业产业化示范园。以总书记视察为契机,加快争取凤垭山开发专项资金,聚合业主资本、民间资本、土地资本和商业资本,按照“规模适度、功能配套、注重效益、创新机制、快速繁荣”的原则和“前山公园化,后山产业化”的要求,实施“凤木联姻”,把凤木路(凤垭山至木老乡)沿线建成长15公里、面积达4万亩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和小康示范园区;积极探索农业企业化之路,努力将凤垭山“开发成为南充的旅游胜地”。 (二)畜禽产业示范片。发展壮大国道318线礼乐、八角、集凤等乡镇的优质山羊和小家禽示范基地,带动安平、盐溪、桥龙等13个乡镇的优质山羊和小家禽养殖,以及曲水、羊口、临江等10个乡镇的优质肉猪生产;大力引进天生集团等畜禽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在河西大力实施中农合创项目;努力促使大树桂花园养殖园区扩规上档。 (三)果蔬产业示范带。改良国道212线曲水、河西、羊口等5个乡镇的中华寿桃基地,带动李渡、新场、临江等26个乡镇的优质脐橙基地建设。加快建设河西胡萝卜蔬菜基地,带动嘉陵江沿线乡镇利用河滩地大力种植胡萝卜,推进212线文峰、曲水、李渡等7个乡镇发展优质蔬菜基地,带动吉安、临江、羊口等15个乡镇的冬菜基地建设,以及移山、双店、华兴等26个乡镇的优质红薯基地建设。 (四)李蟠线干果产业带。抓好李蟠公路沿线金凤、盐溪、龙池、蟠龙等12个乡镇的万亩美国薄壳香核桃基地建设,带动集凤、里坝、三会等11个乡镇发展以核桃、板栗为主的干果基地建设。 (五)成南高速公路特色产业线。以绿化、美化为基本要求,在成南高速公路沿线大树、西兴发展伏季水果,木老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新庙、大观、大通、大兴发展干果种植,龙池发展南良三号脐橙,一立发展“三瓜”(冬瓜、西瓜、南瓜)生产。 三、运行机制和保障措施 (一)强化市场营销。大力发展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引导乡(镇)、村干部把服务的重点放在找市场抓营销上来,以销定产,为卖而产;积极发展营销组织和营销队伍,培育营销专业户、运销大户和营销经纪人;引进知名营销企业,进行农产品加工、包装,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建立一批畜禽、水产、水果、粮油等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开设一批农产品外销窗口;积极参与农产品期货交易,拓展新的销售领域。 (二)抓好科技兴农。强力推行“一个产业、一个龙头、一个科研院所”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坚持面向市场搞科研、立足需求搞开发、着眼发展搞推广,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实施种子工程,引进、培育、推广优质畜禽、水果、粮油等优良品种;建立一支专业农业科技服务队伍,切实搞好农技服务;利用广播、电视、职中等各种载体,加大农村科学技术的推广力度,把农业的发展切实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三)培育带动主体。积极探索“基地+业主+农户”、“公司+农户”等多种规模经营模式,逐步建立起产业龙头连市场网络、连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新型农业公司,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按照“一项产业、一个龙头、一根链条”的思路,立足嘉陵实际,培育一批有市场、成规模、上档次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培育产业经营链条,实行规模化生产、企业化经营、一体化服务。一是扶持壮大蔬菜加工企业。加大对天冠冬菜的技改力度和加工规模扩张,搞好市场营销,冲进“快餐市场”,力保冬菜作为四川“四大名菜”之一的地位,带动全区冬菜种植的发展。二是扶持壮大粮油加工企业。在总书记亲自视察国基公司上做文章,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做大做强国基实业公司,带动全区25万亩红薯种植的发展,创新无公害粮油系列品牌,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三是扶持壮大畜禽加工企业。积极引进天生集团等实力雄厚的畜禽加工企业,提高畜禽产品加工率,带动全区肉猪、肉羊和小家禽的养殖。四是引进并培育1—2家绿色果品加工企业,带动全区经果业的发展。五是扶持壮大丝纺企业。借助美亚集团、依格尔纺织品有限公司带动蚕桑产业的超常规发展,加大对蚕桑产业科技更新的力度。 (四)加强基础建设。一是抓住项目开发机遇,加强提灌、喷灌、滴溉工程的改造与建设力度,狠抓升钟水库配套工程、小微水利工程和旱山村集雨灌溉工程,新建和整治一批山坪塘、石河堰和蓄水池。到2010年,全区实现保灌面达60%以上。二是大力实施文明新村建设和户办工程,不断改变农村人居环境。三是加快中低产田土的改造,不断提高农产品单产量和复种指数。四是抓好退耕还林和天然林自然资源保护工程。五是加快耕作、栽播、植保、施肥、收割、脱粒、烘干、加工机械化进程。六是加速乡村公路油化及标准化建设,保证畅通率达95%以上。 (五)完善配套政策。一是资金投入政策。认真贯彻中共中央2004年一号文件精神,按照双向目标、竞争入围、以奖代补的办法,坚持“择优扶持、重点投入、确保效益”的原则,将涉农资金捆绑使用,重点扶持龙头企业、专业市场和产业基地建设。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保持投入的资金比例稳步上升;密切银企关系,鼓励金融部门加强对农业尤其是对龙头企业的信贷力度,推行农业动产抵押;大力实施农业招商,吸引更多的从事二、三产业开发的业主投身农业开发;聚集农民闲散资金,鼓励农民以资金、土地、技术、劳力及其它农业生产资料入股,使农民成为土地开发的投资主体。二是土地流转政策。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从放活土地要素入手,深化和推广凤垭山经验,走“业主+基地+农户”的路子,实现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在农户之间进行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的转包费、转让费和租金等,应由农户与受让方或承租方协商确定,流转的收益应归农户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截留、扣缴;在不改变农林生产性质的前提下,鼓励和支持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集体经济组织和个人到农村采取租赁、承包、联营、入股等形式,经营“四荒”资源以及集体厂、场、园、院等。对需要征用土地的业主,原则上优先安排用地指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的固定设施建设用地,一律按农业用地对待,不办转用手续;在保证集体土地资产保值增值、农民生活安置和业主有利可图的前提下,分等定级,合理作价;对参与土地流转、农业开发的业主和企业,按照有关政策,在税费征缴等方面给予扶持。 (六)强化保障措施。一是区内外企业、单位和个人参与农业开发、流通或兴办农业加工企业,在申办各种证照和有关手续时,各级各部门按“优先、优惠”的原则及时办理。二是对城乡专业流通组织和个体运销大户,全面实行“绿色通道”政策,减轻规费负担。三是对联接农户多、产品销量大的流通组织和个人,在经济上给实惠、政治上给地位,鼓励他们为搞活农产品流通做出更大贡献。四是积极兑现农村粮食直补、退耕还林、降低税率等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广大农民的种、养植积极性,坚决制止各种坑农、害农事件发生,为农业健康、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附:行业及项目规划 行业及项目规划 (一)畜禽产业 1、奋斗目标 2010年,生猪出栏万头,其中三杂率达%,加工率达%;肉羊出栏万只;肉牛出栏千头,牛奶总产量吨;家禽出栏万羽。 2、区域规划 沿国道318线乡镇建设优质肉羊和小家禽产示范业带;在曲水、羊口、临江、吉安、龙岭、金凤、和平、白家、大同、七宝寺发展优质肉猪生产;在城郊及西河、吉安河等溪河流域发展小家禽养殖;在大树桂花园村建设畜牧科技园区,带动城郊乡镇火花、文峰、木老畜牧产业的发展;积极引进重庆天生集团落户;加快河西等地中农合创项目的实施。 3、技术措施 一是加快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大中农合创良繁母猪场的建设和LY优质母猪的推广,进一步加快畜禽改良站、良种场建设,引进各种优良品种,做到及时优胜劣汰。二是加快畜牧科技推广。推广生猪三元杂交技术,发展DLY优质肉猪,推广山羊“四改一防”技术,配套家禽笼(圈)养、科学育雏、疫病综合防治技术和肉兔“一选二推三改四防”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家庭牧场建设,促进草饲牲畜发展;大力开展对养殖户的科技培训活动,建立科技示范园。三是加大疫情监测力度。加强对禽流感等疫病的监测,严防急性、恶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四是加强牧政执法,确保畜牧产品安全。五是引进、培育天生集团等龙头企业,加快畜牧产业化进程。 (二)蔬菜产业 1、奋斗目标 2010年,全区蔬菜基地面积达万亩,总产量万吨,产值亿元,全区精细菜比重达%,外销菜达%。 2、区域规划 将文峰、曲水、李渡、河西、吉安、一立、安福列为区级蔬菜基地乡镇,每个基地发展1--2个名优品种。在河西建成胡萝卜生产基地6000亩;文峰建成侧耳根、大蒜、恋秋椒生产基地3000亩;曲水建成藕、芋子、豌豆尖生产基地3500亩;李渡建成茄果、莲白菜类基地4000亩;吉安建成特色蔬菜基地4000亩;一立建成南瓜、西瓜、冬瓜生产基地5000亩。在李渡、吉安、临江、河西、羊口等15个乡镇建成冬菜基地6万亩。 3、技术措施 大力引进、培育、推广优良品种,保证良种率、杂交品种率达到92%以上。重点抓好专业大户、工厂化育苗为主的种苗供应。普及双膜加拱棚、大棚、遮阳网等新技术的推广,提高综合利用率。推广蔬菜间套技术、光能利用技术、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狠抓优质无公害蔬菜生产。 (三)水果产业 1、奋斗目标 2010年,全区经果林达6万亩、1080万株,总产3.8万吨,实施果树劣改良150万株。 2、区域布局 一是建设凤垭山、大树、木老、西兴为中心的伏季水果基地片,发展伏季水果10000亩;二是改良212线曲水、河西、羊口、大树、木老等地的中华寿桃树苗,发展寿桃1.3万亩;三是建设以李渡工委和大通工委为中心的优质脐橙基地片,发展优质脐橙2万亩。 3、技术措施 建立良种引种观察圃、母本园、育苗圃。加强果树苗木的引进和管理,严把果苗质量关。进一步改革果树的常规栽植为加密定植。禁止果树行间套种小麦、玉米、油菜等高杆作物,可套种花生、蔬菜等经济作物,确保稳产高产。 (四)红薯产业 1、奋斗目标 2010年,引进红薯加工龙头企业2户以上,建成薯类产品专业市场2个以上,薯业经济产值突破5亿元、税金达到1000万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200元。 2、区域规划 按照“规模发展、集中成片”的要求,将龙蟠、集凤、金凤、白家等乡镇作为优质红薯基地建设中心乡镇。在龙蟠、集凤、里坝、金凤、白家、和平、安福、华兴等26镇,建成优质、高产红薯基地20万亩。 3、技术措施 一是加强同全国甘薯改良中心南充分中心的联系与合作,引进南薯99、BB30—244、豫薯王等优良品种,加大新品种推广力度。二是加强技术培训。农业部门、各乡镇农技站(机改后的农业服务中心)要加强对基地乡镇农户红薯种植的培训、指导,每个基地乡镇要抓好一个优质红薯高产示范片区建设。 (五)粮油产业 1、奋斗目标 稳定粮油播种面积,2010年粮油播面控制在万亩左右,粮油作物的优质率达85%,油料达万吨左右,人均占有粮食稳定在400公斤。 2、区域布局 以318线的龙蟠、集凤、里坝一带,212线的河西、李渡、吉安一带,高速公路沿线的大通、一立、大兴一带为重点,逐步推广优质水稻、小麦、玉米新品种。 3、技术措施 一是推广优质粮油作物品种,重点发展优质水稻、专用玉米、专用小麦,积极发展各种优质杂粮。2010年优质稻达到万亩,占%,产量达到万吨。旱地粮食作物仍以玉米为主,选育高蛋白、高淀粉含量的良种,各类优质专用玉米2010年达到万亩,油料作物以优质花生和油菜为主,同时扩大高梁、大豆等杂粮播面。二是推广农业实用技术。重点抓好配方施肥、节水灌溉、地膜覆盖、秸秆还田、规范栽培、统防病虫、旱地改制、旱育秧等技术的推广运用。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区农业部门重点抓好集试验、示范、培训、推广于一体的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的建设;乡镇、村要建设有队伍、有基地、有配套设备、有培训手段、有经济实力的“五有”农技服务组织。三是逐步改造劳动工具,积极与家庭经营相适应的小型农机具,努力提高劳动机具的技术装备程度。 (六)蚕桑产业 1、奋斗目标 2010年,全区桑园面积达6.2万亩,良桑率达93%,产茧520万公斤,基地乡镇蚕茧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34%,专业村占48%。 2、区域规划 文峰、世阳、双店、吉安、太和五个市级基地乡镇2007年桑园面积达1.8万亩,发种量6万张左右;土门、临江、龙岭、一立、大通五个区级基地乡镇桑园面积达2万亩,发种量4万张左右;李渡、金凤、白家、巨石、金宝、积善、三会、七宝寺、里坝9个区级重点乡镇桑园面积达1.1万亩,发种量达2.6万张。这19个乡镇共产茧440万公斤,占全区的84%。基地乡镇养蚕1000张以上的专业村达到50个。 3、技术措施 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快国内外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全面实施桑树品种优良化、小蚕共育、省力化饲养、方格簇上簇、统防统消等配套技术。同时,走集中育苗、一步成园、规模发展的路子,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的成片桑园。大力修建共育室、标准蚕室、贮桑室、蚕沙坑、消毒池等养蚕配套设施,实现专业化生产。 (七)林业产业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1、奋斗目标 2010年,在15个乡镇新建核桃等干果林1.4万亩,实施低效林改造万亩,森林覆盖率达%。 2、区域布局 在李渡、龙岭、金凤、巨石、盐溪、桥龙、安平、天星、大通、龙池、蟠龙、金宝等乡镇建设美国薄壳香核桃基地0.6万亩;在火花、文峰、西兴、木老、大树、曲水、积善、大兴、八角、大观、里坝、集凤、三会、礼乐、世阳、移山、一立建成以核桃为主的干果林0.8万亩。 3、技术措施 一是健全林业资源保护体系。建成完善的护林指挥、林政执法、资源管理、病虫害防治检疫、森林防火体系,在火花、曲水、和平、巨石、西兴、临江、安福、八角以外的40个乡镇建立森林防火隔离带36公里。设立虫情预测预报站6座,五年内全区柏毛虫防治面积达12万亩。二是健全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建立健全林业科技推广站,加强林业新品种的选育,建成林木苗圃基地0.1万亩,加强对林业新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全面形成区、乡镇林业科技推广网络。 (八)水产业 1、奋斗目标 2010年,全区水产养殖面积72243亩,产量10178吨,产值9256万元。 2、区域布局 一是工程养殖。充分利用全区现有的水库、石河堰的有效水面,发展集约化特种养殖。二是江河养殖。利用嘉陵江水面,大力发展集约化网箱养鱼,实现精养夺高产。三是稻田、山湾塘养殖。要在土法养殖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实现高产高效。 3、技术措施 一是以发展“名、优、特、新”品种为主导,推广集约化养殖技术,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单产,增加总量。二是抓好水产业的育种和销售工程。建成优质苗种繁殖场一处,在嘉陵区城建成水产品批发市场一处。 区域规划论文:基于遗传算法GIS城市区域规划优化研究 摘要:研究了城市区域规划问题。城市区域规划一直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一大难题。该文介绍了目前城市规划的现状,首先给出了GIS的主要特点和功能,城市道路规划特别问题一直是规划部门非常重要的数据信息。随着GIS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GIS技术解决目前城市规划道路中的实际问题已经被许多城市运用, 该文采用了遗传GIS算法对城市道路进行数据采集,设计出规划城市地理信息数据的实现过程。 关键词:城市道路;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输入;数据优化 城市规划问题一直是人类社会一个大难题。为进一步推动城市规划地理数据的建设,满足城市规划领域的需求。利用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建立空间辅助决策平台来处理规划治理业务显得尤为迫切。传统以制图方式表达的数据逐渐被更为复杂的数据模型和要求所取代,这样就需要对原有数据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或者采用新的数据处理工具来保证最终成果能满足要求。 通过研究,基于适当的处理的城市道路数据,我们可以开发一个原型模型,在城市各个道路之间,我们确定它们之间的具体位置,这样我们就提出了一个优化的问题,我们采用遗传算法进行结算,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1]是一类借鉴生物界的进化规律(适者生存,优胜劣汰遗传机制)演化而来的随机化搜索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直接对结构对象进行操作,不存在求导和函数连续性的限定;具有内在的隐并行性和更好的全局寻优能力;采用概率化的寻优方法,能自动获取和指导优化的搜索空间,自适应地调整搜索方向,不需要确定的规则。遗传算法的这些性质,已被人们广泛地应用于组合优化、机器学习、信号处理、自适应控制和人工生命等领域。它是现代有关智能计算中的关键技术。 文章采用了基于GIS遗传算法道路网数据采集优化模型,首先从数据的采集开始,运用一定的条件及技术形成符合规划条件的数字测量成果。把外业计算与内业计算、原始规划条件数据与成果数据,放在一起进行研究与讨论。 1 GIS主要功能和特点 地理信息信息(GIS)的基本功能是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和输出。GIS依托这些基本功能,通过利用空间分析技术、网络技术、模型分析技术、数据库和数据集成技术、二次开发环境等产,演绎出应用功能。应用于各个领域以满足社会和用户的广泛需求。 1)数据采集与编辑:数据采集与编辑功能就是保证各层实体的地物要素按顺序转化为x、y坐标。数据输入的方式多样,主要有通过数字化仪将地图数字化、遥感数据扫描、文字数据的键盘输入或其它形式数字化数据的转换等等。 2)数据存储与管理:GIS数据库与普通数据库不同,它数据量大,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互联系,空间数据之间有拓扑结构。所以GIS数据库管理功能除了与属性数据有关功能之外,对空间数据的管理技术主要包括:从属性条件检索空间物体及其位置、数据更新和维护、空间数据库的定义、从空间位置检索空间物体及其属性、开窗和接边操作等。 3)空间分析和统计:空间分析和统计功能是GIS的一个独立研究领域,它的主要特点是帮助确定地理要素之间新的空间关系,它已经不仅成为区别于其他类型系统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且为用户提供了灵活地解决各类专门问题的有效工具。 4)二次开发和编程:为使GIS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满足各种不同的应用需求,它必须具备的另一个重要基本功能是二次开发环境,包括提供专用语言的开发环境、用户可在自己的编程环境中调用GIS的命令和函数,或者系统将某些功能做成专门的控件供用户的开发语言调用等。这样用户可以非常方便地编制自己的菜单和程序,生成可视化的用户应用界面,完成GIS的各项应用功能的开发。 2 数据处理 城市区域规划是一个决策和控制过程,这个过程不仅要研究空间,资源配置等物质实体,还要研究其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因素和信息流通,同时做出一系列决策。信息获取和处理在整个研究和决策过程至关重要,如图1所示,规划体系包括规划立法,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等几个部分,规划信息系统在整个规划体系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是规划编制、规划立法与规划管理的基础与纽带。GIS在城市和区域规划研究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并将在更大程度上改变规划领域传统的空间信息获取和处理的方法。 GIS用于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功能区划中,工作质量和效率明显优于传统手工操作方法。我国城市规划界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计算机处理地理空间信息的技术,十几年来,经历了许多曲折, GIS终于在城市规划中积累了不少成果。例如规划人员利用GIS对交通流量、土地利用和人口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将来的道路等级;工程人员利用GIS将地质、水文和人文数据结合起来,进行路线和构造设计;GIS软件帮助政府部门完成总体规划、分区,现有土地利用、分区一致性,空地、开发区和设施位置等分析工作。对于注重政策引导“重文轻图”的区域规划, GIS同样可以在数据管理、数据分析、辅助决策和规划成果表达等方面发挥其高速度、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紧密结合的优势,成为新形势下区域规划的强有力工具。 区域规划是建立在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诸多要素全面了解的基础之上,相关数据的获取和有效管理是区域规划研究的前提和必要保障。在进行区域规划研究时,面对形式多样(文字、图表、地图、影像)、比例尺不等、性质不同(规划行业原有的数据多为CAD格式)的资料,通过适当的处理和转换, GIS可以有效地获取(输入)、存储、更新、显示各种相关数据,把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关联起来,对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并能以极快的速度,以用户所需的形式提供精确的信息,满足区域规划研究的需要。准确、实时、适当精度的数据是用GIS进行区域规划研究的基础,在用GIS进行区域规划时,要从项目立项就考虑GIS对数据的精度和形式要有明确的要求。并进行修改调整根据实际情况,来满足GIS对空间分析和辅助决策的需要。数据库要进行经常性维护和更新来保证数据的有效实时性。为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适当调整和下一轮规划做好数据准备文件输出包括如图2所示文件及WORD文件(道路名称,道路坐标)。成果正确后可以打印输出并存储数据。 3 遗传算法城市规划道路数据的设计 遗传算法中的编码、适应度函数、选择、交叉和变异等主要操作的基本内容及设计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作为一种搜索算法,遗传算法通过对这些操作的适当设计和运行,可以实现兼顾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的所谓均衡搜索,具体实现见图3所示。 应该指出的是,遗传算法虽然可以实现均衡的搜索,并且在许多复杂问题的求解中往往能得到满意的结果,但是该算法的全局优化收敛性的理论分析尚待解决.目前普遍认为,标准遗传算法并不保证全局最优收敛.但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遗传算法可以实现这一点。将城市道路分为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空间数据库是将规划道路的空间位置分为点、线两种空间实体,点表示道路红线的桩点,即每一条道路的拐角点或交叉点。线表示道路,而道路又可分为道路中线、道路边线,它们用来精确表示规划道路的坐标和空间位置。 规划成果的可视化输出是最成熟、最普及的GIS功能模块。GIS除能像其他辅助设计系统一样,便利地绘制各种不同比例尺的常规规划图件外,更以其数字地图(电子地图)功能为区域规划成果提供卓有成效的表述手段,通过与属性数据库、多媒体信息连接,数字地图能够交互、高效、无缝、无级缩放地对区域各种信息进行显示、查询,根据需要增减不同的图层,并对区域特征进行计算、统计和分析,使规划部门的日常规划管理工作变得十分方便,还可利用其三维GIS技术和虚拟现实GIS技术,并与多媒体技术结合,静态或动态地模拟区域的现状和发展景观。 4 结束语 利用GIS技术建立起城市规划道路数据库,就能够为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规划辅助设计、辅助决策、辅助审批提供规范、精确的根据。 区域规划论文: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副主席石楠:城市规模不是问题,追求规模才是问题 核心提示:可持续发展能否成功,取决于城镇化。我们不能盲目追求城市规模,要先布棋盘再落棋子。 目前,全球有超过74亿人口,其中55%以上生活在城市。 据联合国预测,未来30年,持续的城镇化以及整体人口增长将推动城市人口再增加25亿,其中大部分增长将出现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和非洲。 毫无疑问,人口的城化,将给城市的基础设施、环境,以及包括住房、交通、医疗、教育、能源和就业等在内的基本服务带来巨大挑战。那么,如何看待目前的城镇化进程,未来城镇化又会面临哪些问题? 参与第三届联合国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以下称“人居III”)《新城市议程》起草的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副主席、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今年4月来到武汉,对“人居III”的发展历程、世界城市化进程遇到的问题,以及武汉长江新城的规划建设,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并与《支点》记者交流。 从三个维度看城镇化 《支点》:联合国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每20年举办一次,有哪些变化?您如何看待未来20年的全球城镇化问题? 石楠:我们从三次人居大会的主题,可以发现城镇化在每个阶段议论话题的细微变化。 1976年,“人居I”在加拿大温哥华举办,住房和城镇化是大会议题。此时,世界城镇化水平为37.9%。 1996年,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的“人居II”上,会议主题围绕“人人拥有合适的住房”和“全球城镇化进程中可持续的人居发展”展开,参会各方看到,发展城市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那时的世界城镇化水平达到了45.1%。 2016年,“人居III”在厄瓜多尔首都基多举办。这次大会提出,城镇化是发展的内生动力,涉及人居环境各个层次,对国家或地区的政策提出了挑战。 短短60年间,我们看到了城镇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未来20年,我们要从社会、经济、环境三个维度看可持续城镇化:从社会角度看,保证城镇化过程机会平等,不让任何人掉队;从经济角度看,要发展可持续与包容性的城市经济, 精心规划发挥城镇化集聚效应;从环境发展看,要增强环境可持续性,减少灾害风险,适应气候变化。 《支点》:治理城市内涝灾害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一大难题。从城镇化的角度,我们如何做出应有的调整? 石楠:这些年,媒体报道了全国多城“看海”的现象。 我们要重新调整“城”和“乡”应对灾害的思路,以往我们说洪涝灾害,都是针对农业而言,现在的经济主体、活动主体转移到了城市,该如何系统规划呢?这是城镇化系统性的问题,其核心逻辑是发挥城镇化的积极作用,这取决于三方面层面的因素:法律法规、规划设计和财政支撑。 我在加拿大留学期间,曾经与一位有丰富经验且在多地任要职的市长有过交谈,他告诉我有三个人对城市决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位是城市规划师,一位是政府财政部门主管,另外一位是市长的法律顾问。这件事对我很有启发性:我们要知道口袋里有多少钱,能办多大事,还要保证不触碰法律红线。 从全球来讲,城镇化已处在聚光灯下,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不能再采取以往的模式,靠走资源消耗的老路已行不通。 把城乡生活融合起来 《支点》:如今,我们的城市规模每天都在不断扩大,它的边界在哪里? 石楠:城市规划要先布棋盘再落棋子。一座城市到底要规划多大规模,这不是问题,但追求规模会成为问题。在国际上,有些城市规模不大,但在全球很有影响力,如瑞士小镇达沃斯,人口约1.3万左右,还有伯尔尼、华盛顿等全球知名城市,它们的面积并不大,人口也不多。 现在,我们提倡城镇化的节约集约发展,城乡规模用地的总量要严格控制。过去“以大为美”的城市发展理念,导致城市建设盲目追求速度、规模、忽视质量。功能宜居是城市发展之本。 《支点》:世界未来的竞争,不在国家而在城市。您如何看待国家与城市竞争力的问题? 石楠:世界已经扁平化,世界各国的竞争,要靠若干全球化的城市。城市发展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迫切需要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或国内引领作用的城市。可以说,国家中心城市不是一顶帽子,而是多了一份责任。 国家中心城市应能代表国家去参与世界经济竞争,如欧盟有40多个城市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美国有超过50个以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 我们还要看到,城市发展必须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自然规律以及社会规律,这三方面缺一不可。 同时,文化品位对一个国家和一座城市也非常重要。全球最顶尖、最具有竞争力的城市,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拥有发达的金融体系和掌握全球最新资讯,更重要的是他们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城市的独立性及其孕育出的特有文化,才是城市力量真正的源泉。 《支点》:对于许多城市来讲,他们面临着生态改善还是经济增长的矛盾。您有没有一些好的建议? 石楠:经济增长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城镇化为经济增长提供平台的同时,也是社会重构的过程,必须回归城镇化是一个社会过程的本质内涵,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推进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 过去,我们提供“城乡一体化发展”,就是要回归到城市和农村最基本的需求上。城市是基于交换的产物,是生产和居住分离的结果,而农村就是一个生产与生活高度重合的群落。 不久前,我去江苏开会,对那里的农村有了重新的认识。过去,我们套用城市的做法去规划新农村,但发现农民集中居住起来后还是要回乡里种地、居住。现在,江苏省打造很多生态小镇、特色小镇、民宿等,村民住在原地,地也种了,环境也改善了。这样一来,这些小镇开始值钱了,有的比城里的价值还高。 我觉得就要做这样的事情,既维持了生态平衡,又把城乡生活进行了融合。 公共空间是关键要素 《支点》:目前我国城镇化面临哪些方面的新挑战? 石楠:一是城镇化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但增速放缓。城镇化对品质追求日渐重要,以消耗资源为代价的城镇化模式将难以为继。 二是全球化趋势继续,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面对进出口国际贸易与国内市场双重压力,迫切需要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与国内引领作用的城市。 三是市场化带来利益多元,差异化的发展战略产生了社会分异,社会矛盾累积、恶化。缩小区域差别、城乡差别,扶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必须强调包容性城市发展的思路。 四是全球气候变化、气候灾害等自然因素,各种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因素带来城市运营的困难,以及现代通信技术带来城市安全信息的爆炸性扩散,这些频频引发社会不安。 五是随着城市公共服务责任的进一步明晰,城镇化发展所需海量Y金以及不容乐观的城市债务状况,使得地方政府预算捉襟见肘,加上土地增量受到约束,城市财政困局尚未完全破解。 《支点》:那么,未来城市的核心愿景是什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又是什么? 石楠:《新城市议程》最核心的愿景,就是我们希望建设一个共享的城市和人类社区,不仅仅为了所有人,也是为了未来的城市。 共享城市一词听起来很虚,但是这个词汇反复出现在《新城市议程》当中。我们细致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人人共享城市是一个公正、安全、健康、方便、负担得起、韧性和可持续的城市。 总之,我们的未来城市,应该是社会包容、规划优良、韧性再生、经济繁荣的城市。 我们要看到,公共空间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整体的途径。它有助于公众参与,有效地实施“一个不能少”的策略,公共空间的创造、保护、使用和管理的过程,就是让所有市民参与到城市发展的最好机会,能够实现个体意愿转化为集体公众利益。 公共空间是城市取得成功的关键要素,要舍得为市民预留更多绿草地、公园,这有助于塑造社区归属感、文化和地域识别度,营造健康安全、宜居宜业、富有吸引力的城市环境。 新城规划重在承载新功能 《支点》:您多次来过武汉,您认为这座城市将如何打好国际竞争力这张牌呢? 石楠:不久前,我也来过武汉开会,当时骑共享单车去江汉路,发现中途多条马路不能骑自行车。城市为市民提供的服务重在细节,要让市民享受宜居的生活。 目前,武汉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也意味着要比以前更多地在国家发展过程中承担责任。以往我们更多地把人口、土地、政策作为驱动经济发展的要素,但是下一步不仅要考虑要素驱动,还要用创新驱动。武汉的实业基础较好,现在需要用创新作为动力,将实业转化为更强大的实力,这需要通过政策机制形成对科技创新的包容性。 此外,城镇化到一定发展阶段以后已经不只是一个中心城区,重要的是整个区域,通过区域治理的理念,发展武汉“1+8”城市圈,这样才能推动城市整体实力的提升,使武汉更具国际竞争力。 《支点》:目前武汉正在打造长江新城,在规划建设方面,您有哪些好的建议呢? 石楠:对于武汉打造的长江新城,我没有过多地了解。一般来讲,城市要建新区或新城,最关键的是要从城市功能层面去考虑。如果城市需要新的功能承载空间,那么这类新区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如雄安新区是为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以及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等。过去,我们在改革开发初期设立深圳特区,承载的就是招商引资这项功能。 武汉打造长江新城,就要研究新城的功能承载空间,就是要把各种资源集合起来发挥更好的集聚效应,而不是分散、零星地分布在武汉各区域板块。 我看好武汉城市的发展,这是一座包容性较强的中心城市。(支点杂志2017年5月刊) 区域规划论文:基于区域规划思想的职业技能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 职业技能教学领域越来越期望建立一个真实、有效的一体化教学环境,来实现综合性的职业技能教育功能。区域规划原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一门应用性理论课程。它是站在全局把握总体建设目标的一种总体部署。本文提出基于区域规划的职业技能教学模式,其核心思想是:规划建设一个特定的实训区域,在这个特定的区域里配置全面、系统的实际产品和控制对象,形成完善的实景教学情境,实际教学时结合项目教学法,以实现综合性的职业技能教育功能。 一、建立一个综合性教学平台 可以利用区域规划的思想来创新职业技能教育教学模式,完善当前的专业场地建设,将教学与实训、创新与应用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建设一个教学研的统一职业技能教学平台,以物联网专业建设为例,可以将实训室规划为工业物联网(智能工厂)、智能家居系统、智能农业系统三个典型的实训教学区。 二、一体化教学区域规划与功能描述 为实现综合性的职业技能教育功能而进行的区域规划,区域功能描述如下。 1.工业物联网(智能工厂)实训区 该区域是一个智能工厂综合实训教室,一个贴近实际的工厂,利用物联网技术和设备监控技术,把整个工厂连接成一个网络,加强信息管理和服务,合理编排生产计划与生产进度,在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实时监管,及时正确地采集生产线数据,提高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减少生产线上的人工干A。学生在这个智能工厂综合实训室里,负责物联网相关设备、零部件的安装、综合布线、系统调试、运行维护工作。 2.智能家居系统实训区 该区域是一个智能家居综合实训教室,利用传感器技术、网络通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将家居生活相关的“室内和室外的”设备设施集成,并由系统管理软件,构建高效的住宅设备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让用户通过人机界面实时了解诸如室内外大气质量、温度、湿度,各设备设施状态,异常状态能产生声光报警和火警远程联动报警,并可以通过触摸屏、无线遥控器、电话、互联网或者语音识别等多种方式控制家用设备,调整设施状态,家居内各种设备设施相互间可以通讯。用户既可以独立控制单个设备,也可以由设备设施自己根据各自不同的状态互动运行。智能家居内应设置图像识别部件和管理软件控制策略,以判断主人是否处于危急状态,并由此自动远程联动报警。学生在这个智能、便利、舒适的家居综合实训室里,完成物联网系统相关设备、零部件的安装、综合布线、系统调试、运行维护工作。 3.智能农业系统实训区 该区域是一个智慧农业物联网实训室,类似于一个蔬菜大棚,应用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和网络技术,将蔬菜农作物、花卉生长过程全面监管和精准调控,搭建一个无线网络监测平台、开发基于物联网感应的农业灌溉控制系统,构建能实现智能化农业控制的网络化管理的智能农业大棚物联网信息系统。这个系统至少要实现温室智能化控制、节水灌溉控制、精准施肥控制,并通过大屏幕信息显示系统进行展示,使学生掌握物理信息系统标志与感知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理论与技术和数据分析与信息处理技术等知识在农业的应用,训练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安装、调试与运行维护技术。 三、基于区域规划思想的职业技能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案 以智能农业系统实训区为例,规划建设一个智能农业实训区域,在这个特定的区域里配置全面、系统的实际产品和控制对象,形成完善的实景教学情境,以实现综合性的职业技能教育功能。智能农业实训系统是从农作物的生长环境监测和控制,到农产品的溯源追踪,最后到农产品的安全监测,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智能农业物联网专业技能实训方案。 四、小结 本文提出基于区域规划思想的职业技能教学模式,规划建设一个真实、有效的一体化教学区域,在这个区域里配置全面、系统的实际产品和控制对象,形成完善的实景教学情境,以实现综合性的职业技能教育功能。基于区域规划的技能教学模式将成为职业技术院校开展职业技能教育较理想的教学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济南市技师学院) 区域规划论文:发达国家农村区域规划的经验与启示郭 摘 要: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建设关系到广大农村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科学合理的农村区域规划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农村区域规划要求从全局出发,综合规划,统筹安排乡村建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重点规划和建设好乡村,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以及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发展机会,积极缩小城乡差别。但是在现实中,我们仍会看到许多地方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思想,导致忽视乡村自身特点,自觉或不自觉地应用规划学或建筑学中纯物质的空间设计方法来进行乡村建设,盲目照搬城市模式,影响了正常的农村生产生活,不利于农村可持续发展。文章对发达国家农村区域规划在较长时间内积累的经验教训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对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区域规划 农村发展 经验 启示 一、发达国家农村区域规划的经验 (一)英国的农村区域规划经验 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也是最早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国家,其农村区域规划实行的也比^早。英国的《城乡规划法》最早始于1947年,以这一法律为基础,他们给每个城镇与村庄划线,目的在于建立一个适合当时情况的统一规划体制,以便有效解决当时土地占用引发的矛盾和问题,并为更加合理的规划提供可能,也为地方政府执行规划以及通过购置土地落实规划提供财政支持。 英国一直以来都注重“集镇”的发展,并推出了相应的扶植政策,通过鼓励各地发展集镇,来为那些离开农业的居民找到新的就业机会提供帮助。英国的集镇也是从村庄发展而来的。当一个村庄要发展为集镇时,首先,要考虑它是否具备支持乡村腹地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它与乡村人口的关系能否成为地方服务中心,是否有利提高当地的就业率。其次,还要考虑村庄是否有适合发展工业的土地和便捷的公路、充足的水源,以及居民能否得到基本的社会服务,例如医疗、教育、污水处理服务等等。这样分析之后,人们发现,在英国能够适合发展成为集镇的地方其实是十分有限的,全英国仅有1000个左右。能够发展为集镇的村庄,一定是具有某方面的发展潜力,而且其未来发展还不能对周遭的环境造成影响。 在英国,居民参与乡村规划设计,已成为农村区域规划制定和实施的基本模式。因为只有当地居民,才知道他们真正需要什么,知道他们应该如何在当地生活。所以,居民的愿望与规划师思想的有效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应该怎样安排下水道,应该如何布置公共交通等事项,都需要与当地居民进行充分的沟通。乡村布局时,考虑的因素较多,没有哪一种规划思想能够适用于所有乡村的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十分重要。所以,英国在进行农村区域规划时,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与当地居民进行讨论,其目的就是让当地居民充分地表达其意愿和观点。 (二)美国农村区域规划的经验 美国没有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村庄,在美国农村,农户大多是在乡村各自的农地上分散居住的。因此,美国的农村区域规划具有独特之处。美国进行农村区域规划时,主要考虑这样四个原则。第一,满足当地民众生活的基本需求;第二,最大限度地绿化美化乡村环境;第三,充分尊重和发扬当地民众的生活传统;第四,恰当地突出乡村固有的鲜明特色。 美国乡村的基础设施基础很好,其开发建设投资是由地方政府和联邦政府共同负担。其农村区域规划的实施是由开发商来承担的。具体来看,美国联邦政府投资建设连接乡村间的公路;地方政府筹建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供水厂等;开发商负责乡镇社区内的交通、水电、通信等配套生活设施的建设。 美国政府也在引导乡村进行“生态村”建设,强调保持乡村土壤肥力,保护水源和空气清新,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些都为美国乡村地区进一步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 (三)韩国农村区域规划的经验 在上个世纪60年代,韩国的城乡收入差距还比较悬殊,其农民生活水平也很低下。但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韩国为了促进乡村发展,掀起了以农村开发为核心的全国发展战略,有些类似于我国的“新农村建设”。韩国通过其“新农村建设”,实现了乡村发展和城乡收入差别减小。 在韩国“新农村建设”的第一阶段,政府设计规划了多种工程,用以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比如建设乡村公路、桥梁、新农村会馆以及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韩国政府为项目实施免费提供钢筋和水泥。先建设哪些项目,也是由当地农民根据当地生产生活情况自己决定,以使建设项目更好地满足当地人的实际需要。 在韩国“新农村建设”的第二阶段,政府是实行分类指导的方针。韩国政府首先对乡村进行分类,对于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村庄,重点培养人们的“自立”精神,并继续支持村庄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对于农业发展潜力大的村庄,倡导“自助”意识,重点是疏通河道、改良土壤,提高农业生产的基本装备水平,同时合理布局村庄,促进多种经营发展;对于发展基础比较好的村庄,重点是协助其产业发展,比如,促进其乡村工业发展、农副业发展、种植业发展、畜牧业发展等,政府鼓励并支持农民采用机械化等先进生产技术手段,组织集体耕作,以及修建更加完善的生活福利设施。 在韩国“新农村建设”的第三阶段,从时间上看已经进入21世纪。其“新农村建设”由初期的政府主导的、具有“官办”性质的乡村运动,已经发展成为完全由民众参与的民间社会运动。在这一阶段,人们开始致力于促进民主法制建设、社会道德建设、集体意识教育等方面。 韩国的“新农村建设”运动,改善了乡村环境,促进了乡村经济发展,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促进了其乡村的文明发展和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也促进了国家在城乡之间得以和谐发展。 (四)日本农村区域规划的经验 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发达的国家,但其农业和乡村发展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乡村人口老龄化、农地资源越来越有限等。但其雄厚的工业基础还是对农村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日本的科技发展也助推了日本农业和乡村的进一步发展。 在日本,农产品大多实现了精细化生产,并形成了特色农产品的加工产业。这适应了日本社会对于农产品质量要求提高和加工程度提高的新要求。现今日本居民,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普遍较高,由此又带动了日本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等新兴农业生产方式的发展。因此,单一的乡村规划,已经不能满足日本乡村区域发展的现实需求,结果使得日本的农村区域规划转而开始向多元化、综合化方向发展。 在日本的乡村建设中,最具特色并值得我们借鉴的就是“一村一品”。日本乡村的“一村一品”规划,目的是通过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来提升农村的经营效益。突出农产品自身特色可以增加其附加价值,突出农产品的地域特色也可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价值,突出农产品的加工传统与特色还可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价值。通过多层系地挖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就提高了当地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也拓展了农产品的消费客户群体,结果是极大地提高了乡村农业的经营效益。 日本的“一村一品”规划,与农产品的市场开发策略紧密结合,使大分的农业县面貌焕然一新,使日本乡村成为经济发达、生活安定、环境优美的典范。“一村一品”规划所引起的巨大成功,已经使这一举措在日本逐步推广开来,并且引来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竞相效仿。比如,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就发起过“一州一品”运动,泰国也在全国开展过“一村一品”的农村开l运动等。 日本农村以其自然条件和物产为依托,以其特色核心农产品为中心,进行乡村规划设计,促进了地域经济发展。其乡村发展规划综合了地域特色产品、生产经营技术水平、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使其综合性规划设计同时满足了当地生产的要求和市场的要求,因而取得了成功。 总之,在规划之初,务必要对农产品生产区域特点、市场需求走势等因素,进行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综合分析。要以差异化和个性化为特点,科学合理地制定农村区域发展规划。而且要避免集中化、综合化的规划可能引起的同质倾向。区域规划的内容,已经不仅仅是农产品,还要进一步扩展到景观环境改善、文化遗产保护、社会公共福利等多个方面,并且还要由农村发展联系到城市消费,最终才能使农村区域规划促进城乡之间经济协调发展。 二、发达国家农村区域规划给我们的启示 由于各国国情的不同,我们不能照搬任何一个国家的农村区域规划模式。但是,发达国家在农村区域规划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教训也值得我们记取。 (一)农村区域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需要获得政府的支持 农村区域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其本身就需要技术、资金以及政策等方面的辅助与支持,离开了政府的支持,农村区域规划就无法制定和实施。农村区域规划不仅能为农村区域发展提供宏观发展方向,也能为农村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政策支持。 通过农村区域发展规划,能够促进实现国家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在这一过程中,各级政府应积极推出扶植和支持政策措施,以促进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为农村区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同时,在规划背景下,农村区域也要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比如,美国每五年修改一次农业法,并且由政府主导制定长远而系统的发展规划,以此来对农村区域规划进行规范。 (二)农村区域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农村居民的积极参与 农村区域规划的对象是乡村,这是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与农民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因此,农村区域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充分考虑农民的现实需求,需要充分调动农民的参与积极性。正因为如此,许多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来保护农民的权益。比如,日本制定了《农业振兴法》《村落地区政治建设法》《土地规划利用法》等,就是为了应对农村区域规划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伤及乡村和农民利益的问题。 另外,在规划过程中,英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普遍会主动引导农村居民参与其中,从制定规划开始就悉心听取农民的意见和建议,在实施过程中,在每个具体阶段,都要吸引农民直接参与其中。通过农民的直接参与,不仅使其意愿直接体现在农村区域规划中,而且也调动了农民参与规划落实的积极性,这极大地减少了规划实施可能面临的阻力,保障了农村区域规划的顺利开展和预期的效果。 (三)农村区域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需要突出重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 发达国家在农村区域规划上,更加追求“生态文明因素”的凸显和那些“可以留给后人的东西”,即对于物质与非物质的文化遗存的保护。这些观念都值得我们借鉴。 目前,我国在许多传统村落和乡村环境,都得到了较好保护。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郊区与城市的距离越来越近,近郊区的大量农地转变成了建设用地,这就使乡村的环境和文化遗迹受到了侵害,可以留给后人的乡村物质与非物质的文化遗存越来越少。从农村区域规划的角度来看,这被认为是“城市病”正在郊区和乡村蔓延,工业文明正在蚕食乡村传统文明。 未来我们在制定农村区域发展规划时,必须以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为基本理念,倡导发展太阳能、秸秆汽化燃烧技术等,以实现农村资源因地制宜多样化发展。同时,也要注重对于乡村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存的保护。还要充分考虑低碳排放、节能减排、环境承载力等问题,以促进农村区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区域规划论文:城乡与区域规划的景观生态模式分析 摘要:城乡与区域规划是当前景观生态规划发展的必然过程,城乡与区域规划的景观生态模式探析,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文章阐述了景观生态思想以及发展状况,基于斑块、廊道和基质模式,分析了其基本内容。 关键词:城乡与区域规划;景观生态模式;分析 0引言 景观生态规划模式是继I.McHarg的“自然设计”之后,又一次使城乡规划方法论在生态规划方向上发生了质的飞跃。自然设计模式摒弃了追求人工的秩序和功能分区的传统规划模式强调各项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应性和体现自然资源的固有价值;而景观生态规划模式则强调景观空间格局对过程的控制和影响,并试图通过格局的改变来维持景观功能流的健康与安全,它尤其强调景观格局与水平运动和流(movement and flow)的关系。 1景观生态规划思想概述 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概念,比风景和地貌意义上的景观概念有更深而广的内函和外延,并有其特殊的意义,它是指多个生态系统或土地利用方式的镶嵌体,空间尺度大体在几平方公里至几百平方公里的范围。“景观生态”一词最早是由Troll于1939年提出的。当时航片开始普及,使科学家们能有效地在景观尺度上进行生物群落与自然地理背景相互关系的分析。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之后,景观生态学才真正在把土地镶嵌体作为对象的研究中逐步总结出自己独特的一般性规律,使景观生态学成为一门有别于系统生态学和地理学的科学。他以研究水平过程与景观结构的关系和变化为特色。这些过程包括物种和人的空间运动,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干扰过程的空间扩散等。 2城乡区域规划的景观生态模式分析 2.1 斑块、廊道和基质模式斑块、廊道和基质是景观生态学用来解释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普遍适用于各类景观,包括荒漠、森林、农业,草原、郊区和建成区景观,景观中任意一点或是落在某一斑块内,或是落在廊道内,或是在作为背景的基质内。这一模式为比较和判别景观结构,分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改变景观提供了一种通俗、简明和可操作的语言。这种语言和景观与城乡规划师及决策者所运用的语言尤其有共通之处,因而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观察结果很快可以在规划中被应用,这也是为什么景观生态规划能迅速在规划设计领域内获得共鸣的原因之一,特别在一直领导世界景观与城乡规划设计新潮流的哈佛大学异军突起。美国景观生态学奠基人Richard F T. Forman与国际权威景观规划师Carl Steinitz紧密配合,并得到地理信息系统教授Stephen Ervin的强有力技术持支,从而在哈佛开创了又一代规划新学派。 2.2 斑块原理一般来说,只有大型的自然植被斑块才有可能涵养水源,联接河流水系和维持林中物种的安全和健康,庇护大型动物并使之保持一定的种群数量,并允许自然干扰(如火灾)的交替发生。总起来说,大型斑块可以比小型斑块承载更多的物种,特别是一些特有物种只有可能在大型斑块的核心区存在。对某一物种而言,大斑块更有能力持续和保存基因的多样性。相对而言,小型斑块则不利于林内种的生存、不利于物种多样性的保护,不能维持大型动物的延续。但小斑块可能成为某些物种逃避天敌的避难所,因为小斑块的资源有限,不足以吸引某些大型捕食动物,从而使某些小型物种幸免于难。同时,小斑块占地小,可以出现在农田或建成区景观中,具有跳板的作用。一个孤立的斑块内物种消亡的可能性远比一个与大陆(种源)相邻或相连的斑块大的多。与种源相邻的斑块当其中的物种灭绝之后,更有可能被来自相邻斑块同种个体所占领,从而使物种整体上得以延续。选择某一斑块作为保护对象时,一方面要考察斑块本身的属性,包括物种丰富性和稀有性;同时也要考察其在整体景观格局中的位置和作用。 3廊道原理 人类活动使自然景观被分割而得四分五裂,景观的功能流受阻,所以,加强孤立斑块之间的及斑块与种源之间的联系,是现代景观规划的主要任务之一。联系相对孤立的景观元素之间的线性结构称为廊道。生态学家和保护生物学家普遍承认廊道有利于物种的空间运动和本来是孤立的斑块内物种的生存和延续。从这个意义上讲,廊道必须是连续的。但廊道本身又有可能是一种危险的景观结构,它也可以引导天敌进入本来是安全的庇护所,给某些残遗物种带来灭顶之灾。廊道本身的构成不同,其作用也不一样。如高速公路和高压线路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来说是重要的运输通道,但对生物来说则是危险的障碍。在美国,公路是野生动物最大的杀手。假设廊道是有益于物种空间运动和维持的,则两条廊道比一条要好,多一条廊道就减少一分被截流和分割的风险。 4基质原理 一个理想的景观质地应该是粗纹理中间杂一些细纹理的景观局部。即景观既有大的斑块,又有些小的斑块,两者在功能上有互补的效应。质地的粗细是用景观中所有斑块的平均直径来衡量的。在一个粗质地景观中,虽然有涵养水源和保护林内物种所必须的大型自然植被镶嵌,或集约化的大型工业、农业生产区和建成斑块,但粗质地景观的多样性还嫌不够,不利于某些需要两个以上生境的物种的生存。相反,细质地景观不可能有林内物种所必须的核心区,在在尺度上可以与邻近景观局部构成对比而增强多样性,但在整体景观尺度上则缺乏多样性,而使景观趋于单调。在上述有关景观结构与功能关系的一般原理基础上,Forman等人又提出了下列两个景观整体模式,以作为景观生态规划的总体原则。景观规划中作为第一优先考虑保护或建成的格局是:几个大型的自然植被斑块作为水源涵养所必须的自然地;有足够宽的廊道用以保护水系和满足物种空间运动的需要;而在开发区或建成区里有一些小的自然斑块和廊道,用以保证景观的异质性。 区域规划论文:辽宁省水休闲旅游与区域规划开发研究 水休闲旅游作为我国北方现代休闲旅游的主要方式之一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各种形式的相关产业也发展迅速。国内有关水休闲旅游与省级区域规划开发的关联性的综合研究相对较少,能够探析其对区域发展规划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更是缺乏。本文利用2015年针对沈阳出行的省内游客的抽样问卷调查资料,结合实地调研,对水休闲旅游与辽宁省区域规划开发的关联性做了一些初步研究,对当前辽宁省水休闲旅游产业建设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对策,以期为政府及旅游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 一、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水休闲旅游作为我国北方现代休闲旅游的主要方式之一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掀起了温泉度假村、滨海度假村、城市滨水景区开发建设的热潮,各种形式的相关产业也发展迅速。国内关于水休闲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针对某一个城市的生态环境承载力和城市景区开发建设等方面,其中有关水休闲旅游与省级区域规划开发的关联性的综合研究相对较少,能够探析其对区域发展规划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更是缺乏。本文利用2015年针对沈阳出行的省内游客的抽样问卷调查资料,结合实地调研,对水休闲旅游与辽宁省区域规划开发的关联性做了一些初步研究,剖析当前我省水休闲旅游产业建设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对策,以期为政府及旅游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 本次调查选取辽宁省内营口、鞍山、辽阳、葫芦岛、丹东和大连六大城市,将从沈阳出发参加省内水休闲度假旅游的游客作为被调查对象。这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原因:首先,这六个城市与沈阳的距离在500km范围内,游客的到访率可能会比较高,选择其进行调查可能会更加激起受访者的兴趣。其次,所选取的六个城市在省内及省际水休闲旅游线路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丹东和大连是省内“沈阳―丹东―大连”金三角黄金旅游线上的重要节点;葫芦岛在“沈阳―关外”旅游线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营口、鞍山和辽阳是目前水休闲旅游线上的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因此,我们选取这六个城市和沈阳游客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共持续75天,分别是2015年7月10日―8月20日和9月30日―11月4日,既包含了夏季滨海休闲旅游旺季,也涵盖了秋季黄金周温泉休闲度假旅游的旺季,既有高峰期黄金周也有平常工作日,最大限度的保证了问卷的广泛性。在沈阳火车站、高速服务区及部分旅行社调查了包括旅游者个人特征、出游次数、停留天数、交通方式、出游动机、对水休闲旅游相关景区的评价、满意程度、不满问题、开发规划合理性等方面的内容。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8份,收回问卷259份,有效问卷208份,有效率达到80.3%,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问卷数据分析处理,可得样本的置信度为95%(Z=1.96),样本误差为33%(P=0.33),允许误差为5%(E=0.05),调查数据基本客观。 二、辽宁省水休闲旅游发展现状 (一)水休闲旅游发展总体概况 2015年,辽宁省旅游经济稳步增长,已成为拉动辽宁新一轮振兴发展的新增长点。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722.7亿元,占全省GDP比重约5.5%,同比增长12.5%。接待国内旅游者3.97亿人次,增长12.5%;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622.7亿元,增长12.8%。接待入境旅游者264万人次,增长1.2%;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6.4亿美元,增长1.3%。鞍山、锦州、盘锦、葫芦岛等市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20%以上。虽然旅游经济增速比去年同期有所放缓,但仍保持两位数增长,成为拉动全省振兴发展的重要力量。辽宁省旅游项目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休闲业态进一步突出。截至目前,共引进旅游项目(亿元以上)101个,完成投资650.23亿元。从项目和投资额类别分析,休闲度假类居主导地位,传统的观光和乡村旅游项目大幅下降。投资50亿以上的大项目包括投资200亿元的大连香州田园城,投资50亿元的沈阳碧尤潭温泉小镇,投资50亿元的葫芦岛觉华岛综合项目等仍集聚在沈阳、大连、鞍山及葫芦岛等地。沈阳的七星海世界、仟睿达水上世界等休闲项目成功入选2015年全国优秀旅游项目名录。 辽宁省目前水休闲旅游发展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温泉休闲度假区、滨海城市旅游度假区和各城市滨水休闲景区的建设。其中盘锦成立的辽东湾新区、辽河口经济区和红海滩度假区三个开发区,对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开发经营,实现了所有权、管理权、使用权的分离。以大连金石滩旅游集团、老虎滩海洋公园为基础,联合成立的东北旅游景区联盟,共同打造大东北旅游品牌。 (二)各类水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1、温泉休闲度假旅游 辽宁省的地热温泉旅游开发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目前为止所有省内各市均有地热资源发现。地热资源储量丰富,具有开发潜力的温泉资源接近70处,开发潜力居全国前十。温泉不论埋藏深度还是水温都有较好的开发利用条件,主要以中高温泉体为主,储量大,分布密集,主要沿沈阳、辽阳、鞍山、营口、大连等城市旅游发展相对集中的一线分布。近几年对地热资源的开发从单纯的温泉旅游到水休闲系列产业的综合开发,温泉度假村和温泉小镇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温泉水中的各类微量元素对康体休闲旅游的发展十分有益,通过本次调查问卷的统计,很多市民每年换季都有到附近温泉度假村小住一周到两周的旅游习惯。目前已开发的温泉旅游区33处,待开发的温泉旅游资源31处,主要温泉旅游景区集中在鞍山、丹东、兴城、大连等地。其中调查问卷显示的数据,沈阳游客出行最常去的温泉休闲度假村为辽阳弓长岭汤河温泉、鞍山汤岗子温泉、本溪汤沟温泉三地,游客满意度以辽阳温泉度假村最高。 目前辽宁北方冬季旅游的魅力已经为广大游客周知,温泉旅游的发展依托于冰雪旅游之上,作为组合产品进行销售,没有突出的民族特色,也没有形成是助兴游购娱系列服务体系。造成游客冬季到北方旅游就是观雪、玩雪,泡温泉,忽略了当地的民族特色文化。温泉旅游资源的开发还局限在景区的单一发展,没有最大限度的突出水休闲旅游的休闲、疗养、度假、康体、养生等方面,周围区域的规划开发配套设施不够齐全,没能很好达到休闲度假区的标准。问卷调查中游客最普遍的停留时间为1天,没有真正的体现水休闲旅游的休闲度假的本质。 2、滨海休闲度假旅游 辽宁省滨海城市一共有六个,分别是大连、丹东、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滨海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海岸线曲折蜿蜒,自然风光旖旎,海蚀地貌妙趣横生,人文景观穿插期间,有古老的明代古城,有新颖奇特的传说故事,形成了四大滨海旅游服务的节点城市,其中资源开发最好也是问卷中沈阳游客首选的滨海旅游城市是大连。目前已经开发的有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仙峪湾旅游度假区、旅顺度假区等滨海休闲景区。问卷调查中滨海旅游游客停留的平均时间为2.15天,说明省内滨海旅游停留时间相对较短,相对我国亚热带热带滨海休闲度假村没有高质量的配套服务是明显的不足。但大连目前将康体运动与滨海休闲旅游结合进行了效果较好的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果。 3、城市滨水休闲旅游 辽宁14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滨水景区规划开发,其中沈阳的浑河沿岸景观开发最为问卷调查的游客所熟悉和认可。开发沈阳的“五河(浑河、蒲河、辽河、南运河、北运河)五湖(丁香湖、卧龙湖、财湖、仙子湖、珍珠湖)等水上生态资源,结合沿线公园、滨水大道、高尔夫球场等,深度开发游船、滨水游憩、森林氧吧、运动休闲等项目,打造滨水休闲旅游品牌是沈阳旅游“十二五”规划的旅游精品建设项目。目前浑河两岸已有多处自然景观规划开发,市民周末多全家出行到景观带休闲,但是沈阳的浑河滨水开发缺乏与浑河相关的历史文化韵味,配套设施还不能完全满足游客需求,应进行系统地开发,打造浑河文化,在浑河沿岸建设一条历史文化景观带,让人们了解浑河水运历史。 三、水休闲旅游对区域规划开发的影响 (一)不同旅游者对水休闲旅游影响区域开发的认识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首先通过“您认为水休闲旅游对区域规划开发的影响程度较大的城市是”的问题让受访者从辽宁省内14个城市中甄选出7个核心水休闲旅游城市,并以这7个城市水休闲旅游发展为准,对这几个城市“水休闲旅游影响区域开发的重要性程度”进行轮流打分,打分采用5分制李克特量表:很不重要1分、不重要2分、一般3分、重要4分、很重要5分。通过Euclidean距离模型对7个城市休闲旅游对区域开发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以获得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 不同受访者有不同的年龄、职业、收入和消费额、出游时间和频率、旅游偏好等等样本特征,所以最后得出的估算结果也是不同的,根据样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不同性别的受访者在影响程度认识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两者均值误差之比为1:1.046。出游频率较高的受访者7个城市的选择和重要性程度认识非常相似。游客认为会产生重要影响的城市多为滨海城市,分别是大连、丹东、营口、鞍山、辽阳、葫芦岛、盘锦。 2、受访者在经常到达并熟悉的沈阳地区,他们对水休闲旅游对区域规划开发的影响判断更倾向于实际的滨海休闲旅游和温泉休闲旅游,而忽略本市的城市滨水休闲旅游的影响。 (二)水休闲旅游对区域规划开发的影响分析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细则从区位与区域基础、环境与度假资源、功能与度假产品、配套设施与服务、市场结构与形象、管理与服务品质等6个大方面考评度假区规划建设与管理。因此,水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区域规划开发的影响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对区域基础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影响 辽宁省水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首先影响的就是区域城市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与环境治理工作。以大连水休闲旅游度假区的规划开发为例,2015年以来,大连全域城市化得到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得到加强,城乡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实施污染减排和大气、水环境、海岸带综合整治工程,主要污染物平均减排2%以上,农村垃圾、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39%和43%。全年植树造林60.3万亩。经过4年的青山生态系统工程建设,林木绿化率达到44.5%。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旅顺龙河治理、庄河三河入海口生态绿化、花园口水系综合治理加快推进。2015年长海现代海洋牧场和国际旅游避暑胜地建设取得良好成效。沿海经济带19个重点产业园区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和利用外资分别占大连市的39.1%、75%和80.1%,对全市经济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2、对区域配套设施规划开发的影响 水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直接影响城市配套设施规划,以沈阳浑河滨水休闲旅游带为例,伴随着2003年沈水湾公园的建成,沈阳浑河沿岸城市配套设施规划开发建设的速度明显高于周边其他地区。2016年由沈抚交界到西三环,绵延38公里的浑河南岸,将建起七座各具特色的公园,形成三条季相、林相各异的滨河景观带,浑河南岸“三带七区”滨水景观建设正式启动。规划开发后市民就可以漫步浑河南岸,欣赏滨河迷人景观。浑河南岸滨河景观带规划范围东起沈抚交界,西到西三环,全长38.4公里,总规划面积22.72平方公里。浑河南岸景观规划为“三带七区”,在七个公园中,城市湿地公园由沈抚高速路到三环高速路,水岸线长8.2公里,包括浑河水上活动带、浑河湿地风光带、城市休闲滨河带;时尚运动公园由三环高速路通过新立堡桥到三八隧道、东塔桥,水岸线长6.4公里;浅水湾公园由东塔桥至长青桥,水岸线长3.8公里;城市滨河公园由长青桥过富民桥到青年桥,水岸线长4.4公里;高尔夫公园由青年桥到三好桥,水岸线长5.3公里;三好桥过工农桥到胜利桥、长大铁路为体育公园,水岸线长2公里;由成大铁路过燕塞湖桥至西三环为森林公园,水岸线长6.9公里。浑河南岸绿化将把造林与造景有机结合,同时为游人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并根据防洪和生态要求,合理配置种植密度,突出植物的层次、季相、林相等景观效果,在浑河南岸营造充满自然野趣的城市湿地森林,使这里成为沈阳又一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滨水休闲区。 3、对区域市场结构与形象的影响 “十二五”期间仅大连旅游产业总量实现倍增发展。2015年旅游总收入1115亿元,比2010年增长100.03%,相当于GDP,由2010年的10.66%上升到2015年的13%。滨海休闲游成为新消费热点,康体旅游、游艇旅游、邮轮旅游等旅游新业态已经形成。大连旅游正由观光型向观光和度假并重转变,国家首批“旅游休闲示范城市”创建工作进展顺利。大连旅游美誉度持续提升,“浪漫之都”形象深入人心。 4、对区域管理与服务品质的影响 水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区域旅游经营向国际标准、优质服务转变。从而确定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拓展旅游发展空间、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创建旅游品牌、开拓旅游市场、规范旅游管理。 四、结论与对策 (一)重视对省内品牌项目的建设 首先积极参与国家级各类景区评优、高星级酒店和旅游度假区、风景名胜区的建设。打造辽宁省对外知名景区,增大对省外和入境游客的吸引力。其次通过提供有地方特色的服务和旅游配套商品提升辽宁省特色旅游线路的认知度和知名度。再次开展丰富多样的节庆活动,做出节庆品牌,重点提升、东亚国际旅游博览会、中国营口滨海温泉国际旅游节、中国沈阳国际旅游节、大连赏槐会暨、东北亚国际旅游文化周、中国丹东鸭绿江国际旅游节等节庆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通过各种途径手段拓展我省旅游市场 通过政企联动、各级市县政府扶持投入构建我省“引客入辽”的旅游市场拓展体系,不断增大工作支持力度,通过市场自由竞争、专业统筹,加强我省智慧旅游数据化建设。为了宣传辽宁省旅游形象,推介我们的精品旅游产品,加强与各类国内外知名媒体和旅游市场中介机构合作,增加各类广告投入,整体提升我省对外旅游认知度,讲好辽宁旅游故事,讲好东北亚旅游故事。构建移动互联网和通信等电子平台,开展智慧旅游大数据建设。开拓入境旅游市场,吸引更多的境外游客来辽宁观光、度假。 (三)加快产品整合,加强四季休闲旅游规划 不断通过温泉泡浴方式和类型的创新,增加温泉产品的附加值,开发美体、减肥、养生等康体温泉套餐。增加景区游憩休闲等娱乐项目,使游客有不同的温泉休闲度假体验。相较于其他景区每天8小时的服务时间,温泉旅游可以提供全天24小时消费服务,温泉景区也应淡化旅游淡旺季的影响倡导四季休闲旅游,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产业。春天踏青赏花,夏季戏水消夏,秋天采摘登高,冬季冰雪游乐。整合“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打造辽宁精品旅游体系。北方春色游、消夏避暑游、赏枫采摘游、冰雪温泉游。 (四)与周边产业联合,加强联动发展机制 水休闲旅游景区应多与周边相关产业联合开发,形成餐饮、地产、住宿、健身、训练、康体、拓展训练等一站式服务。与温泉地产、温泉高尔夫等产业互动,不断吸引资本集中,拉动地方经济发展。 (作者单位: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 区域规划论文:“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 本文从教材内容、基本技能、课堂组织、社会实践、课程评价等方面入手,探索“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程的改革,以期努力构建实践性、应用型的特色课程。 关键词: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程改革;实践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是目前国内地理科学专业普遍开设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强调区域地理要素的综合性分析素养和区域的可持续性评价与规划技能的培养,是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知识的整合运用与创新实践,体现了专业发展与社会需求相互衔接的基本方向。但囿于师范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大多仍固守于教材、理论和繁杂的知识点上,严重脱离了实践性、应用性、技能型的课程设置初衷,背离了高校课程应突出实践性的改革方向。在此背景下,结合本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思路,于2012年秋季启动了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希望以教材内容、基本技能、课堂组织、社会实践、课程评价等方面为改革切入点,努力构建实践性、应用型的特色课程,最终目标是培养有区域规划基本技能的人才。 一、教材内容的改革 现行的《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材多以区域的自然与人文要素分析理论为主,而且这些理论已分散在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人文地理、区域经济学等学科之中,重复率高且引用的数据和实例缺乏时代特色,在当前信息获取渠道多元化、快捷化背景下,教材的利用价值十分有限。因此,教材改革的目标是突出四个特色。 时代性。尽可能缩小基础理论的篇幅和内容,就需要有一定数量的案例作为教材的支撑,对于规划案例的选择尽可能地从网络资源库、兄弟院校以及本市规划部门中进行遴选,将最近3年内的规划案例或5年内的经典案例纳入新编教材,并且逐年更新,从而提高教材可读性、扩大学生知识视野,亦使教材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 实践性。区别于原有的“十一五规划教材”偏向于理论介绍,新教材内容更注重学生实践素质培养。与自编教材相配套,编纂了区域规划实践教学手册,主要内容涵盖城市社区、产业集聚、交通网络、新农村建设、旅游资源开发等野外调研的目标、方法、信息采集与室内作图等实践性内容,这些实践活动均在本学院既有的实践教学基地完成。此外,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要求与园林设计专业学生结成实践小组,完成相关的区域规划设计任务。 应用性。对于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传统的计算机辅助制图技能主要安排ArcGis、MapGis等软件课程的学习,但区域规划课程很少用到这些地理空间分析软件。为满足规划课题的实践需要,从开课伊始就将AutoCAD、PhotoShop、SketchUp列为重点技能培养点,以便学生较快融入实践性课题的开发与设计,进而提升自己的规划能力。 地方性。考虑到本专业学生多数来自省内,实践性教材的编写重点突出本市、本地区、本省内的规划设计案例,以便学生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人地关系诸方面有更全面和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创作出地域鲜明、展示现代、接地气、衔人脉的规划作品。 二、基本技能的培养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程的落脚点是区域规划要素的合理安排与设计,所以技能的培养是重中之重。规划设计能力是一种综合技能,分散开来包括要素的功能分析能力、构思方案的创新能力、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的融合能力以及计算机制图能力等,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完成。 实践教学是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程培养学生基本技能贯穿的惟一主线。首先,任课教师围绕典型案例分析作品的创作思路、自然布局、艺术特色、人文内涵、社会效益、可借鉴性等特点,向学生阐明优秀的设计方案多源于多要素高度综合后的巧妙构思,这种构思大多与地域性的人地关系和历史人文的传承及创新相关。然后让学生对同一课题进行构思性设计,通过讨论得出几个代表性方案,并进行评价性比较,让学生获取不同设计思路的优劣并获取新的设计灵感。 实践教学的另一个途径是参与具体的规划项目。本学院长期与本市的三个市政园林规划公司保持合作关系,每学期都安排两轮学生到公司实践学习,为期三周。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规划项目的实际操作,实训经历可大幅提高学生的动手设计能力。另外,本学院在长三角、嵩山旅游区和本市的三个产业集聚区有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可基本满足实践教学的野外勘查、实地调研、景观综合、信息采集等学习目标。 三、课堂组织与教学实习 1、课堂教学的组织 突出项目引领实践教学。项目教学法是实践教学得以顺利实现的有效途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由具体的规划项目引出问题、围绕项目提出设计方案和目标、围绕项目学习区域分析方法和软件操作技能、在项目目标的引导下完成项目的论证和制图。总之,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均围绕完成具体项目而展开。项目教学的课堂组织需要教师对“项目”有深度理解,从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给出科学的任务分配方案,巧妙地引导学生完成细化目标。在课堂组织过程中,初次接触项目教学的学生会对分配的学习任务产生心理压力,但随着对具体任务认知程度的加深和知识储备的积累,能激发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热情,所以项目教学法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方面其教学效果的优越性十分突出。 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地位。学生既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也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载体,实践证明,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对技能的掌握只能通过自身能动的努力实现。在课堂组织过程中,重视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组织的作用,将全班学生分组,并由组长负责检查督促各成员的项目完成情况和学习困难,然后开展周期性学习帮扶活动。通过日常教学对比发现,基于学习小组的课堂气氛和学习效率远好于教师统一组织下的课题教学。鉴于学习小组可以引起学生自我学习的主体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思维可以充分释放,无论是课堂讨论还是课后研讨,效果都比较理想;不仅如此,通过课堂成果对比和教师评价还能形成小组之间的学习竞争态势。 突出动手能力培养目标。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程的能力主要突出在三个方面:地理要素的综合能力、指标评价的建模能力和绘图软件的操作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三项基本技能,实践教学主要通过三个途径,一是院内开设三项技能的专题讲座,请同行专家或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培训;二是安排学生到园林规划公司进行技能实训;三是每学期定期开展基本技能竞赛活动,给予优胜者以物质和名誉奖励。通过近三年的实践教学改革,学生三项技能的掌握程度达到良好等级的达七成以上,共有19位学生在三项技能竞赛中获奖。目前,我院大一、大二学生在大三学生的影响下逐渐形成“技能热”的学习氛围,为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实习的组织 教学实习是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的核心环节,更是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过去主要依托本院建立的中原电气谷和长三角两个实习基地进行实地调研考察,由教师带队到企业、产业集聚区进行实地观摩,实习结束由学生撰写实习报告,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学生并没有获得规划设计的综合能力和基本技能。这种忽略课程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过程只能是走马观花、名不副实的,难以反映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程的实践性、应用性特征。目前的实践教学突出以实践规划项目为核心,让学生到园林规划公司顶岗轮训,安排学生参与具体规划项目,使其熟悉区域规划工作的组织、方法、程序,并在完成相关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建模分析与软件制图技能。 四、课程评价的改革 经过三年多的课程改革试验,初步形成了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程综合评价的的基本思路。 对学生学习效果突出技能性评价。实践教学改革首先要改变试卷成绩评判学习效果的现状,尤其是实践性课程。本课程的期末考试自2012年秋季以来采用项目考查法对学生进行技能性评价。该技能性评价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给出项目的基本参数和规划目标,让学生书面给出项目的设计思想、理论依据、实现途径和未来展望。第二阶段,依据自己的书面方案上机绘制项目的规划图。第三阶段,学生对自己的项目设计进行展示答辩,由评委组进行打分评判。 对教师课堂组织突出引导力评价。项目教学法的精髓不在于对案例的全面解析,而在于恰如其分地引导学生对关键问题的思考以及目标任务的细化与科学分配,进而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着重培养学生技能的教学目标。教研室定期对开展项目教学的教师进行课堂组织评价,其中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能力是核心指标,其次是考查学生对项目的完成质量与效率间接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组织的效率。 对教材内容结构突出实用性评价。教研室在学期之初都要对教师使用的自编教材的更新部分进行审议,评价其实用性和现代性,以便满足项目教学法支持下的实践教学。目前使用的教材主要包括:区域分析的基本模型与案例、区域空间结构的类型及规划案例、城乡体系规划案例、城市园林规划案例、规划制图常用软件使用五个部分。受制于对口实训公司的性质,该教材的局限性是园林规划案例较多,缺乏时代新颖的区域性规划案例,这将是今后该教材修订的重要方向。 区域规划论文:区域规划累积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框架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推动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快速发展。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我国在环境保护工作中所采用的一项重要制度,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影响评价又催生了其他理论,本文主要对区域规划累积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框架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累积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 关键词:区域规划;累积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框架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环境保护形势越来越严峻,一般所使用的环境影响评价机制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环境保护形势,对此相关学者推出了区域规划累积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本文主要更加详细的了解这些影响评价方法,从而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提供更多的支持。 二、累积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 环境影响评价(简称 EIA) 是项目规划或建设单位对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并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EIA 通过分析和评价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过程,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最终目的是保证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传统 EIA 只考虑单个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且分析的时空范围有限,较少考虑对环境的间接影响和累积作用,也忽略了相邻区域内同期开展的建设项目或同区域内先后实施的工程项目之间的相互作用等。随着全球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频率不断加强,而且人类环境意识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选择与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人类活动的方向、内容、规模、速度和方式,成为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 累积影响评价(简称 CEA)的思想应运而生。可以认为,CEA 与可持续发展相吻合,它就是 EIA 在环境影响的累积作用方向的深入,也是 EIA 进一步发展完善的重要趋势。累积影响是当一个项目与过去、现在和未来可预见到的项目进行叠加时产生的影响,即若干个项目以协同方式共同作用环境,或者若干个项目对环境系统产生的影响在时间上过于频繁,或在空间上过于密集,导致各单个项目的影响得不到及时消纳。CEA 理论和方法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讨论,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然而由于CEA 的复杂性和多学科集成性,至今“累积影响”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理论和方法,不同的国家法规和不同学者,对累积影响给出了不同的涵义、理论和方法研究。 三、区域规划累积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框架分析 1、规划描述:主要是综合的分析拟评规划的背景、性质以及发展方向等。 2、影响识别: 构建出以区域规范方案为主的不同发展内容,分析以环境受体为主的矩阵列的CEA。在识别影响的时候,要征询专家的意见和考虑相关人员的利益,随后对拟评规划的正负面效应和长短影响进行分析。 3、时空尺度确定:时间尺度可以根据区域规范方案的时间段和CEA的矩阵来分析其结果,在考虑累积影响的种 类和时间延迟效应的基础上确定。空间尺寸主要是通过对规划区域边界和规划方案中排放物污染的迁移扩散和影响距离进行分析,在分析时还要考虑项目所在地周边区域规划和开发活动对环境产生的累积影响和累积影响的空间滞后效应,这样才可以确定空间尺度。 4、因果分析:根据CEA 矩阵对区域规划中主要的累积影响源、种类以及途径进行识别,同时,还需构建具体的因果分析网络图。此图可以评价对象、基准以及为预测模型提供指导依据。 5、评价基准: 它主要是根据影响识别和因果分析来确定其结果的,并且还可以确定累积评价的对象目标和指标体系等。 6、情景构建:它可以有效的识别影响规划实施的主要因子, 并且与有关人员的具体利益相结合,从而设计出多种发展情景。 7、累积评价与预警:主要是包括累积影响的预测、评价以及预警。 8、减缓措施: 可以根据累积影响评价的结果与预警机制制定出具体的区域规划调整方案、污染防治以及生态保护的对策措施。 9、适应调控:主要是根据评价的结果和管理的需求制定出长期的跟踪监测方案,并且在持续进行监测和评估时对区域规划方案做出及时的反馈、修正以及调控。 三、案例分析 1、区域背景 以某城市航空港地区为例,对累积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分析。本文主要是以机场为核心地段, 综合开发出航空运输、物流以及商务会展、旅游休闲等产业的航空港规划建设。现阶段,此方法已经成为世界上各个国家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依据和保证。某航空港地区位于某市的南部,总面积在138平方千米。 2、规划描述与影响识别 某市航空港地区的总体规划分为三个阶段,近期、中期以及远期。该区域的总体规划目标是以发展现代物流业、航空制造业以及现代服务业为主,建设出交通便利、经济繁荣以及社会稳定生态型航空新城。在航空港空间布局上,可以分为北部片区、机场核心区和南部片区。北部主要以物流商贸功能为主;机场核心区以机场运行的功能布局区为主;南部临空产业制造业为主。 在进行区域规划分析的时候, 对于影响识别的分析,主要是通过对区域进行实地的考察、专家调查和访问等多种形式进行,并且还可以利用群体决策的技术来对航空港区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及累积效应进行分析,从而构建出初步的累积影响识别矩阵。此外,还要邀请专家对矩阵进行完善,从而就可以识别出航空港区域总体规划的累积环境影响,它覆盖于各个领域,主要包括大气、水、噪声、生态以及人体健康等 3、因果分析与评价基准 可以根据环境影响识别的结果对航空港区总体规划累积环境进行具体的分析,其中累积环境中的影响源主要是区域功能区的实施、工业发展、机场、人口以及基础设施;受体主要是土地利用格局、环境要素、绿地、水资源、南水北调工程以及生态系统。 评价基准的选取分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步骤: (1) 确定评价目标与指标, 主要根据影响评价目前的状况、累积影响评价特征和地方利益者意见,对主要的评价指标进行确定。 (2) 评价标准的确定,主要可以选定《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等。 4、情景构建分析 本文设定了四种情景类型,其一,零方案情景,即在没有制定实施规划方案的情况下,区域的发展要依据规划情景作为主要的参照;其二,基准情景,即评价的基准年;其三,规划方案情景,主要是根据区域的总体规划设定出具体的发展模式;其四,改善型情景,即对根据上述三种发展模式和测的环境问题,对规划情景所做出的具体调整和改善。本文以工业 COD 污染控制为例进行具体的分析,工业主要分为食品制造业、电子信息业以及生物制药业等。 图1基准情景、零方案情景和规划方案情景下的污染物排放量(横线为容量) 如图1所示,主要显示了在SD模型的不同情境下,COD、SO2以及NO2的排放量,并且其排放量超过了与其对应的环境容量,针对这样的情况,就可以采用环境改善型的情景调控模式。随后在结合本地区决策者的实际意愿,本文主要设计出了三种改善型情景模式。其一,就是资源环境约束型发展情景,该区域的经济要强发展,就必须遵循规划方案,通过采用改善资源消费和环境模式,有效的降低资源消耗系数和污染物排放系数,从而提高中水回利用率和污染物的处理率;其二,就是社会经济约束型发展情景,主要是有效的调整产业的发展模式,并且制定出节约、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结构和引导战略;其三,协调发展型情景,这种发展情景模式主要是结合上述两种情景模式,同时对产业发展模式、资源消费模式和环境模式进行调整。 5、累积影响评价 区域规划累积环境影响评价分为时间累积和空间累积两个部分。其中,时间累积部分以 SD 模型为基础,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影响和反馈机制;并将其中相互作用关系定量地描述出来,分析影响环境变化的因素,将影响因素对生态系统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描述区域发展各项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的时间变化来分析时间累积效应。空间累积主要强调各项因子在空间上的变化及空间上的交互作用,选择CA模型模拟区域环境在空间上的变化和交互作用,在此基础上计算相关的空间累积指标,并作为相关参数传递给 SD 运行。 6、影响减缓与适应调控 (1) 景观生态学理念的区域空间格局调控与优化, 对必要的自然斑块通过设置绿色廊道缓冲区加以保护, 并对敏感区域的空间格局进行调控。具体措施包括:通过保护景观战略要地2343hm的枣林、10.9km2的张庄森林公园和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左右两侧 200m为控制范围、总体控制面积为7.8km2的环境敏感区域以及苑陵古城遗址并利用港区交通网络和南水北调工程, 搭建自然景观廊道, 增强自然景观斑块的连通度等措施, 优化构建景观安全格局。 (2)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区域产业结构调控与布局优化。 具体措施包括: 以循环经济理念指导,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替代方案设计延伸产业链, 减轻结构污染;开展清洁生产, 建设生态工业园区, 降低企业污染;优化产业布局, 减小规划污染的范围和程度。 (3)基于总量控制与资源承载力的污染防治。主要可以对河道进行整治,建设污水处理厂、推行中水回用等,同时还可以使用天然气、太阳能等能源以及推广先进的脱硫。 五、结束语 CEA 是复杂的多学科集成的评价过程,当前CEA 理论研究不完善,没有标准的评价方法,实践应用不足。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并未对环境累积影响评价提出明确的要求和系统的评价框架,只提出了累积影响评价的设想。随着人类环保意识水平的提高,在可持续健康发展目标的指导下,CEA 将会成为环境影响评价的主流。必须大力研究和探索更具一般性的、较为完善的、适合中国国情的 CEA 理论和方法,建立 CEA 法律法规和评价导则,并在实践中应用和检验。 区域规划论文:京津冀区域规划3.0版将落地 4月9日,国家发改委消息称: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研究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规划范围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规划将根据编制工作进展情况适时出台。发改委上述表态,被视为京津冀区域规划3.0版即将落地。 耗时十年未出台 2004年就提上日程、三易其名的京津冀区域规划,一直未出台。京津冀规划最初的名称是“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当时的版本是“2+8”,“2”即北京、天津,“8”即河北南部的8个地级市(不包括邢台、衡水、邯郸)。但2010年,河北提出建议,认为京津冀的规划范围也应该扩容,加入原来未被纳入的邢台、衡水、邯郸三市。这一建议被采纳,当时正在制定中的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也因此大幅度修改。次年,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未提及京津冀都市圈,但提出了“打造首都经济圈”。 据媒体报道,由北京市发改委牵头制定的“首都经济圈”规划初稿,提出“1+3+6”方案(“1”指北京;“3”指天津的武清、蓟县、宝坻三个区县;“6”指河北的六个地级市,即保定、廊坊、张家口、承德、唐山、秦皇岛)。但河北认为,秦皇岛和石家庄距离北京都是约290公里,沧州距离北京比秦皇岛还近,所以主张“1+3+9”,就是在原来“6”的基础上,增加衡水、石家庄、沧州。而且,“1+3+6”方案中只纳入了天津的3个区县,而没有天津市本身,天津对此也不感兴趣。 而产业布局和城市功能争议也被视为规划迟迟不能面世的原因之一。2010年,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曾报国务院审批,但一直无下文。 区域规划论文:区域规划与城市特色应用的探究 摘要:本文在阐述了区域规划对当今城市的规划和发展的重要性之后,论述了在区域规划优势不断凸显以及日益被重视的背景下,区域规划与城市特色的关联并在区域规划中如何应用的技术方法。并以曲靖市南盘江(九龙山--越州段)沿线区域规划为例,从特色空间等方面分析城市特色,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在城市区域规划中城市特色的影响,区域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分析城市特色合理布局规划的技术方法。由曲靖市南盘江沿线区域规划中总结经验和方法,为今后的区域规划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曲靖市 区域规划城市特色 特色空间 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1]。它以跨行政区的经济联系紧密地区为对象,目的是为了发挥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2]。区域规划不同于经济区划和城市规划。它是以经济区范围为主体的规划,因此,经济区划是区域规划的依据和基础,而区域规划又是城市规划的前提和依据[3]。区域规划是编制国民经济中长期计划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和中国经济管理体制的基础部分,中国要促进地区间协调发展,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就必须强化区域规划[4]。 1 区域规划研究的概况 1.1 研究背景 目前无论是学术界,还是管理层,对区域规划都越来越重视,这种重视的基础在于区域规划的优势,基于以上分析的区域规划的重要性,本文以曲靖市南盘江(九龙山--越州段)沿线区域规划为例,探讨区域保护利用规划。分析得出案例区域规划落实了曲靖市城乡互动一体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凸显以山水为主要脉络的城乡历史和文化记忆、保护和合理利用生态资源、切实改善民生。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通过分析总结曲靖市南盘江区域规划的工作经验,促进各方面从更高的层面,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长远的眼光去谋划各地区、各行业的发展,使得区域内各类开发建设行为在区域规划的统筹安排和综合调控下,合理、有序、健康、协调发展。 作为有效保护控制城乡居民点周边的自然山体、河流水系,充分挖掘人文资源,改善提升人居环境质量的新型城镇化的典型示范区,南盘江沿线成为了具有良好生态效益、景观效益、文化效益和产业效益的城市生态涵养区、城市休闲功能区、城乡文化记忆带和区域旅游功能区,并由此带动和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2 南盘江区域规划的概况 2.1 南盘江区域规划的理念 规划的核心理念表述为“山水承梦”,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1)文化先导 以城乡统筹的新型城镇化为指引,注重以人为本的城市文化特色彰显,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展示曲靖独特的聚落形成与生长特征; (2)有机生长 以生态环境和特色景观保护为原则,探索曲靖以生态和谐为先导的“有机生长”方式; (3)产城共荣 以产业提升和人口流动引导为基础,实现曲靖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产城共荣”。以城市文化特色为先导,以生态保护的有机生长为前提,以产城共荣为支撑,使规划区成为曲靖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示范区[5]。 2.2 区域规划的规划范围与层次 南盘江沿线区域规划分为区域总体规划、镇区规划、村庄规划三个层次。区域总体规划范围位于曲靖市中心城区东侧,以东外环和沾潦公路为东界,南至越州工业园区,西侧以曲靖-陆良和曲靖-胜境关高速公路为界,北至九龙山,总面积约230平方公里[6]。 2.3 区域规划的技术路线 规划基于对南盘江沿线区域现存的主要问题与规划目标之间的矛盾分析,分三个层次展开,实现了规划策略到规划措施的落实。 第一层次:规划策略研究通过三个关键途径,实现对空间、功能两个决定性要素的规划策略研究。城市特色是根本、生态安全是前提、产业布局是支撑。从历史观出发,在更大的时间跨度上研究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与价值;从全面的生态安全评估出发,为规划选址与利用策划提供安全前提;从全局观出发,从更大空间范围考虑规划地段的定位和发展策略。 第二层次:系统方案落实对第一层次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落实。包括空间结构、用地系统、交通系统、公共服务设施系统、绿地系统、生态系统、总体城市设计、公用设施、综合防灾等方面的规划建议与控制内容。 第三层次:城市设计与策划以特色空间为骨架,构建城市设计体系。确定规划区内重要的片区、路径、节点,以及其指标控制体系。并对重要节点进行修规深度的城市设计及策划[7]。 3城市区域规划与城市特色的关联 3.1 城市特色引导规划重点 城市特色,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基于这个根本认识,曲靖的区域规划将城市特色和特色空间规划作为项目核心的工作内容,并在这一工作的指引下,完成新型城镇化思想指导下的城镇空间整合、人口引导、资源配置、管理策略的制定,曲靖及规划区城市特色的挖掘,生态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基于城市特色和生态要求,提出曲靖城市空间发展的策略,产业提升转型的具体策略,区域交通策略,镇区的规模及功能引导,村庄改造整理策略,重要节点的设计与策划等重点任务。 4曲靖市南盘江区域城市特色的研究 4.1 城市特色与特色空间 4.1.1城市特色的基础理论 城市特色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文化、历史、经济等条件下形成的。一般一个城市的特色形成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包括多个层次的内容。城市特色可以分为有形要素和无形要素两种类型。有形要素就是能够体现城市特色的固化的物质因素,包括城市的自然环境、地理、气候、地形、地貌,城市的空间结构、街区肌理与建筑风格、重要地标与历史遗存和要素、园林景观等。无形要素包括文学、历史、戏曲、方言、宗教、风俗、节庆、饮食等[8]。 4.1.2特色空间反映城市特色 从感知的角度,城市只有两部分,一部分空间经常也易于被人们感知,另一部分空间不经常也不易于被人们感知。人们经常能够感知到的部分是城市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绿化设施、商业活力发达的地段,我们称之为特定意图区,特定意图区体现着城市最主要的特色。我们把各种特定意图区的集合称为特色空间;不具备这些特征的城市部分,不能成为体现城市特征主要载体,我们称之为普遍空间[9]。 4.2 区域规划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目前很多城市区域规划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生态环境保护不力,城市的文脉难以延续,城市空间和管理割裂,产业缺乏统筹布局,传统聚落风貌异化,城市的居住环境、公共服务差等问题[10]。如何通过合理有效的措施使城市发展为生态环境健康友好,历史文化延续,形态清晰、空间有序的布局合理的优良宜居城市成为城市规划工作的关键(图1)。 图1 区域规划应用城市特色技术路线框架图 5结语 区域规划是国家进行空间规划和管理不可或缺的层次和手段。尽管我国区域规划已经有了不少进展,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空间规划是区域规划的核心内容,而城市特色的研究对于理解城市空间布局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曲靖市南盘江区域规划为例,以城市特色的分析研究为出发点,探讨了区域规划的方法。作为滇东门户的曲靖,自然地理资源十分丰富,区域历史地位较高,文化类型独特。曲靖拥有独特的山水格局与营城特色,南盘江源头马雄山还具有“一水滴三江”的罕见自然景观[11],有重要的景观价值,在旅游方面凸显了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曲靖市以南盘江为纽带、多组团分隔互联的传统生态格局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发展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