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论文:浅谈基础教育评价模式改变之作用 论文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 教育评价 教育模式 论文摘要:基础教育的改革特别是教育评价模式的改变使得大学教育模式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才能更好的、为祖国培养更先进的人才呢?本文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树立学习目标、培养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述。不仅要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社会实践能力。使每一位大学生都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大学教育对于每个升入大学的学生来说都是人生的一大转折点,在大学里学到的东西要直接应用到社会实践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需要具有高素质的人才。也正因如此,教育改革也开始提上日程。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进行,大学的教育也进行相应的改革。当代的大学生不仅仅需要的是文化知识,更需要的是学习的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更具体一点的说是有适应这个多变的社会的能力。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进行,教育评价方式的改变,高考模式也进行了改变。由以前仅看成绩是否可被录取的封闭的模式改变为综合性的测评,也就是说每一位高考的考生,成绩只是笔试的部分、还要有实验操作的能力、课题的研究、行为观察、成长记录、活动表现等一系列的考察。这些考核综合起来才算是最后的总成绩,看你是否被某高校录取。这些能力的培养由此也改变了大学的教育。这篇文章主要从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这几面进行具体的分析。 1 积极反馈,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并不是说只有中小学的学生需要激发学习动机。实际上,大学生也需去激发学习动机,人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任何阶段的教学,动机、兴趣是很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在开始上课时,采用先复习旧课、考察预习作业、放一段影片或讲一个小故事等方法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这些必须的步骤在大学教育也是可以用的上的。首先,我们教师应在每堂课开始时告诉学生课程规划及学习目标,使每位学生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学习,唤起学生的学习需要;其次,在课堂上可采用一些奖励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的动机。例如在实践课上面,可进行分组练习和操作比赛,每组选出代表进行小组间的操作比赛,比赛后师生共同评出冠、亚军。并对表演优秀者给予口头表扬。此外,也可将课堂表现列入期末的总成绩之中,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有,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懂得如何去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所提高等等。这些看似简单而细微的环节,也许有的老师认为他们已经是大学生了,这些完全是浪费时间。实际是不对的,大学生虽然是成年人,但是毕竟他们还不是很成熟,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很高的学习欲望。所以这些看似简单而细微的动机引导还是很有必要的。如在理论部分教学中,指导学生以单元目标为准绳,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点掌握基本原则,避免死记硬背;在实习课教学中,指导学生在认真观看教师的操作示范后,按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模仿,在教师确定无误后再反复进行练习以达到熟练掌握。 2 鼓励大学生自我探索,树立更高的奋斗的目标 在大学的教育阶段,目标导向作用是非常大的。以前的很多学生在这个人生的转折点迷失了自己的方向。紧张疲惫的高中生活结束了,来到一个相对比较自由的大学校园,一下子不知道自己究竟该干什么?自己将来要干什么?有的甚至彻底放松了,觉得升入大学只要修满了学分就一切圆满了。所以好多的曾经在高中时是尖子生的同学,大学毕业也就是一个普通的毕业生,而没有发挥他们的优势。基础教育的改革,特别是教育评价模式的改变。让我们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了个人的学习兴趣。升入大学后,需要鼓励他们继续他们的目标,进行更远的探索,更好的发展他们的才能,施展他们的才华。所以新一代的大学教育要求教师有更广阔的知识视野,能引导每一个学生走上自己的发展之路。以前的教育是老师首先帮助每一个学生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毕业后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老师要设置一些问题情景,这些情景可以是开展一些竞赛或是科技展览。也可以带他们参观一些有关历史文化的遗址。调动学生们去探究、去思考、去学习基础知识的极性。发觉他们的兴趣,使他们自己明白,自己究竟喜欢什么,想干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才。而现在这些目标的确定一般在高中阶段就会有了。在高考前每一位学生已经有了相对正确的奋斗目标,现在的教育是继续他们的奋斗目标,进而更好的完成更高的的目标。基础教育的改革对于新一代的大学教育来说,不是降低难度,而是给予了更大的挑战。目标的确定关系着每一个学生一生的命运,更关系着社会的进步。 3 鼓励大学生勇于 “试误”,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 在现在的社会,各个大学为了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适应这个多变的社会,每一所大学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虽然基础教育的改革很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毕竟是基础教育,由于学生年龄及经验的限制,有一些实践必须是在大学里才能完成的。 在实践教学方面,根据桑代克的学习理论可知“一个已形成的可以改变的联结,若加以应用,就会使这个联结增强”。 ①我们着重考虑如何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直接运用到实践中。比如我们在软件开发这个课程的教学中,在课(下转第85页)(上接第54页)堂上我们讲了很多的关于这方面的理论知识,在实践的教学中我们还应做如下的实践安排:首先,精心设计实践内容。选择实践项目的时候,大量参照成功的软件工程实践项目,选择了10个经典的实践项目,其中包含在国外应用多年的“银河侦探”游戏的开发项目。也允许学生自选项目。其次,要求学生采用“项目小组”的形式,结合具体的开发项目进行设计,班级按项目小组进行分组,每组不得超过4 人。每个项目小组选出项目负责人或项目经理,由其召集项目组成员讨论、选定开发项目。并要求学生选定软件过程模型中的某一种作为项目开发的过程模型。再次,学生分工合作,学习软件开发小组的组织和管理,将项目开发各阶段的任务明确,熟悉软件开发环境,培养团队精神,共同完成该项目的设计任务。项目中的每项任务要落实到个人,实验在规定的时间内,由学生独立完成。最后,提交文档。每个项目小组除了必须按照国家《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中给定的文档规范标准提供项目文档外还必须提供一张表格中说明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所采用的软件工程理论并陈述何处体现了理论的应用。软件工程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②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理论的教授,更要重视这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像在我们这个快速发展的今天,实践、合作真的是非常的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新一代的大学生,大多是来自独生子女的家庭,实践、合作的机会少,所以说实践和合作的环节是更重要也是更难的一个部分。 4 积极尝试课题研究,促进大学生学习方法的融会贯通 大学的教育不同于中小学的教育,老师要系统的讲授知识,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大学生——他们已经有独立的思维,有雄厚的基础知识。如何才能让他们进入学习的状态,如何更好的掌握知识。例如,在大学教育中,安排大学生参加大学生数学竞赛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组织一批基础较好且对建模和数学竞赛比较感兴趣的同学,在指导老师的带动下,利用学生的空余时间进行辅导和培训。此时,学生已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在建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引下,专业知识得到巩固,计算机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了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还可以引导学生尝试着开发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实验课题,并进行研究。在近几年的数学竞赛和建模这两个方面,各个大学的学生们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后续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在此阶段中,采取“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教学方式。即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实施分层教学、安排实验,分类给予指导,使学生个个都有兴趣,在各自的层次上提高“用数学”的能力。社会越来越重视数学建模和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我们也应跟上时代的步伐,加强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数学应用能力,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条件。 综言之,改革后的大学教育模式相对来说更适应社会的发展,更能促进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祖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先进人才。 教育评价论文:浅谈创新教育观指导下的教学质量评价 论文关键词:创新教育观 高等学校 人才培养 教学质量评价 论文摘要:高等学校是实施国家创新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场所,首先应该确立科学的创新人才观,解决培养什么人到如何培养人这一系列从教育目标到教学过程的问题.本文着重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创新具有普世价值意义以及创新人才需求具有普遍性;探讨创新人才的内涵和成长规律,厘清教育在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战略中的地位和任务;以祈准确定位高校教学质量的评价对象、评价主体等要素,真正发挥质量评价在创新教育中的监控作用。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我国国策确认了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创新人才。《国务院批转教育部(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计划)的通知》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创新水平。’'2006年,同志在中国科学院讲话时要求:“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高等教育从来就具有造就高级创新人才的功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高等教育者一定能够秉持创新教育观念,并在办学过程中努力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教学资源分配、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质量评价等等上面。因此,有必要展开讨论。 一、创新的意义与时代特征 简言之,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模式。有学者认为:“创新人才的诞生取决于多方面条件,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不仅仅是教育所能解决的;创新人才不一定就是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培养成创新人才,但大学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与创新人才的成长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因果联系。” 显然,对“学校开展创新教育”这一命题的真伪判断,缘于对创新人才的不同界定;而对创新人才的不同界定,又缘于对“创新’,这一概念的不同理解。笔者认为理论界有些观点对于创新的理解过于狭窄,对于创新人才需求的普遍性认识不足,甚而导致对学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任务的否定,这些都会阻碍高等教育发挥其培养创新人才的功能。那么,我们如何理解“创新”呢? (一)创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原动力 谁都不会否认,创新是人类亘古以来自觉或不自觉的生存追求,没有前人的创新,就没有今人的文明;没有今人的继往开来,就没有后人的可持续发展。不论时代如何变迁和社会怎样进步,创新依然是人类自身发展的不竭动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人类的所有活动中,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活动。因此,金属冶炼知识与技术创新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新阶段;而信息理论与技术创新就是当今所谓信息时代的主要特征。和人类新的生产方式相适应,思想创新、制度创新、艺术创新等等也相对繁荣,人类文明由此向前发展。 (二)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具有普世价值 通信世界网曾载文说:“今天,创新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社会在大力提倡创新精神,各行各业都在寻找创新型人才,一时间创新似乎成了这个时代的一个鲜明标志。其实,在电信这个技术和人才高度密集的行业里,从来都不缺乏创新的精神和人才,而《电信技术》在它55年的历程中,从来都没有忽视对创新人才和创新成果的宣传。”“今天我们提倡创新,很多时候反而不知道能在哪方面有所创新,这时候,我们不妨看看5O多年前的人们是怎么做的?创新也许只需要一些小革新、小制作,也许没有那么高的技术含量。创新,本身好像也并不是一个新东西。” 正如上文指出的,创新的确“不是一个新东西”,但是创新从未被提到如此崇高与普世的地位。如果说传统技术密集型领域和其他诸如艺术创作等领域因其特性而早就突显出创新对于生存发展的意义,那么,在知识经济时代提倡创新则有一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广泛性,即要求“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这是在新的历史高度上表现出来的创新自觉。 所谓知识经济,最核心的意思是:第一,知识成为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体现在全体现代劳动生产者的身上;第二,知识使劳动生产者超越自身的生存需求和环境制约,具有更新和创新的张力;第三,知识殿堂的人们在这一意义上也成为劳动生产者。这三点说明,“创新”在人类社会知识经济阶段具有与“民主、自由”,一样的普世价值。 (三)现代创新具有层次性和多样性 创新的层次性和多样性是创新普遍性的表征。现代社会要求每个工作岗位上的人都应以科学地提高效率为目的,在工作程序、方法、手段、内容等方面有独到之处,即使没有大面积推广的意义,也应受到创新价值的肯定,并由此形成普遍的社会意识和行为模式。也就是说,创新既然具有普世价值,我们就不能只把眼光盯在诺贝尔奖得主身上,只承认他们的劳动具有创新意义;不能只把眼光盯在其创造发明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人身上。 就个体而言,创新也往往有一个从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过程。在我国,从具体生产岗位的生产工人技术改革能手开始,通过自学和进修,最后成为高级工程师、创造发明者、领袖或创业成功者的,不可胜数:小学生航模能手长大后成为高级工程师的,也不乏见。这说明,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有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不仅要大力奖励高层次的创新,更应该鼓励那些闪现着创新意识的行为。 一言以蔽之:只有承认创新具有层次性和多样性,才可能“激发全民族的创新意识”,才可能使创新成为社会普遍价值追求。 二、培养创新人才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功能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知识经济发展阶段,不具有创新基本素质的人,不能称为“人才”,尤其是专业人员。也就是说,时至今日,创新素质是人才必备的条件。因此,以培养人才为存在前提的学校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就必须完成人才创新素质养成的任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创新教育观”,即关于教育的社会属性、社会功能的认识。 诚然,教育很难在短期内以培养了多少学生成为社会公认的创新人才来衡量,但是不管小学、中学还是大学,都应该在教育过程中贯穿创新意识,这是创新人才培养的规律所决定的。 (一)学校要弘扬创新文化 中国两千多年言必称祖宗的封建政治文化和一千三百多年思囿于前人的封建科举文化的负面影响,消磨的正是创新意识,这种根深蒂固的保守意识至今不能说完全没有市场,比如“应试教育,,是在特定历史时期高考制度的负面产物,但也不能说不是中国传统教育文化糟粕的沉滓泛起。 之所以强调教育对于民族创新的意义,是因为教育具有最为强大的文化传承功能。发挥这种功能,使创新真正成为中华民族的普世价值观,学校任重道远。 (二)教育要充满创新意识 学校教育的目标与其说应该培养多少创新人才,不如说学校的教育过程应该弥漫着创新氛围。这样说,并不否定创新教育目标量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学校教育不是成就创新人才的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这个条件就是为全体学生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创新素质教育。例如: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于1998年提出“创新教育”理念,并用十年的时间在全国若干省市的中小学开展“创新教育研究与实践”,就旨在建设这一条件:“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环境;开发多样性的课程与有创新价值的学习内容;倡导自主合作学习,不断探究创新:开展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活动;不拘一格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打好基础。” 高等学校本来就应该是自由学术思想的领地,教师本来就应该具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能力,创新精神的传播完全应该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体现在学校人际环境、教学制度、师资水平、课程设置、资源配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评价等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中。如果既有黄钟大吕的震撼,也有润物无声的细节,学生的求学要求在得到满足的同时耳濡目染,才能熏陶出创新精神。 三、教学要培养创新能力 高等教育最核心的任务,还是知识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传授知识的哪些部分,训练哪些实践能力?如何传授、如何训练?在不同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会有不同的选择结果。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高等学校教学过程既注重基础知识传授与基本技能训练,也注重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发现问题的探索能力培养;既注重学生科学研究和应用能力的分析性规范训练,也注重实际课题的参与能力和实践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既注重学生学习、研究和应用的行为模式的形成,也注重学生创造性心理素质的培养,等等。 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大课题,其中“创新素质”就有待深入研究和实践验证。在认清创新素质一般共性的基础上根据教育教学的层次和阶段确定创新教育的任务,现阶段普通本科教育要在教学和教学管理过程中全面强化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在同一专业领域表现为层次上的差别;在不同专业领域表现为不同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创造方法的差异,等等。有这样的认识,才能正确评价受教育者是否具备创新素质。另外,创新教育并不是一种教育类型或教育层次,而是一种教育价值取向。普通本科教学质量管理要坚持以教学全过程为对象,建立监控、评价、反馈、调整机制,优化评价指标体系,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克服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思想障碍、制度障碍和行为障碍,从而达到创新教育目标。 四、创新教育观指导下的教学质量评价 树立创新教育观,是高校实施创新教育质量管理的前提,因为教学质量观的核心就是人才观。我们的传统教育,历来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作为教学质量优劣的依据,而学生的学习结果就是单纯的考试分数,所以到头来,学生的考试分数就成了衡量教育质量高低的唯一凭据。如前所述,创新教育要求培养学生正确而鲜明的价值观、批判性思维方法、自由想象的习惯、稳定的兴趣、坚毅的意志和乐观的态度等等。试问,单凭一次或几次甚至上百次考试就能判断学生的价值观是否正确,就能获知学生是否有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态度?答案显而易见。在创新教育观下,如何衡量教学质量?如何保障创新教育的实施?这正是教学质量评价应该考虑的问题。 教育自身的特点决定,教育活动的产出具有滞后性,某一具体教学活动结束后的短期内是难以准确判断学生的收获及对其产生的影响。况且教育活动尚不能理解为许多单一具体教学活动的机械叠加。相信许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触——大学四年,碌碌无为,想不全曾学过哪些科目,想不起曾学过的某个术语,想不起某个实验该如何做,可是与恩师的一次长谈却改变了我们的一生,可是参加诗朗颂比赛的艰辛过程却历历在目,可是大雨中为拼搏在赛场上的男生呐喊助威的声音却时时回荡在耳边,可是校园中朗朗的晨读声与跳跃的运动身影成了母校在我记忆中的不变画面。盖因,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是一种综合了精神与物质、知识与技能、智力与非智力、有形与无形的复杂的活动,学生的收获也是复杂而难以准确测量的。因此,教学质量评价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手段之一,应尽可能考虑创新教育的特点与内涵,应将有利于测评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衡量学生素质的重要指标。 (一)转变单一评价对象,加大教学过程创新精神培育的评价权重 正如上文所言,我们认识到高等教育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因此,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不应该评价学生是否是创新人才,不应该只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等教学结果,而应以教学过程是否符合创新人才成长的条件作为评价的重点对象。 评价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创新精神体现。例如,评价教学内容的超前性和新颖性,着眼于本学科、本行业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是否及时地编进教材,是否包含关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评价教学方法,着眼于教师是否有创新的教育理念,是否善于启发引导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求知欲望;评价教学组织行为,着眼于教学形式是否灵活多样并适应学生特点,是否民主与宽容;评价学生学习行为,着眼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思维活跃,勇于创新;等等。 评价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养成。例如,钻研精神:能在教师的启发下,根据一定的目的克服困难独立地、尽可能全面地搜集、整理、概括、吸收并综合利用相关信息;质疑精神:能在教师讲授中或自学中经过深思对成论提出有深度的评价或质疑,能准确阐述自己的见解并有一定的逻辑论辩能力;建构能力:能够根据教学要求,综合运用知识和能力,设计对象,并依照一定的技术路线,应用一定的方法,利用乃至创造条件,建构出对象;等等。 在我们的实践中,由学生评价教师,由教师评价学生,发挥了创新教育中教学相长的作用。 (二)改革传统考试模式,建立多元化、全程化考试模式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持续过程,考试作为教学质量的评价手段,尽管不再是唯一手段,不再是重点手段,但考试方法是否科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和教师的教育理念是否创新,也影响着创新型教育人才的质量和水平。要达到客观评价的目的,其评价活动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要彻底改变以死记硬背为基础的考试,实行方法多样化、评价标准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具体来说,在教学评价中应综合运用多种考核、测评手段,改革考试制度和学生综合测评、评估、评奖的方法,考试方法向灵活多样化转变,考核内容既要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又要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考核学生解答问题时的思维方式及思维过程。如王海涛提出了“平时+期中+期末”、“讨论+课程论文+口试”、“平时+上机考试”、“实践考核+课题设计+考试”、“平时+作品设计+方案评析”、“作品+笔试”,及“读书报告”等七种考试模式,值得参考。 (三)重视社会评价主体的作用,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在以考试为人才质量评价单一方式的教育制度中,评价主体是教师。在创新教育观下,评价对象以教学过程为重心,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因此评价主体除教师以外,还应包括学生和社会。例如,对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创新精神养成表现,评价主体应该是教师;对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创新精神体现,评价主体应该是学生;对于学生学成离校后在用人单位的表现,应该由用人单位进行评价,更应得到学校的重视。 社会评价是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的整体评价,主要是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走访用人单位等,了解毕业生在工作中的实际表现,评价毕业生群体能否很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也是对学校创新教育的实践检验环节之一。毕业生社会评价既可反映出大学创新教育的成绩和不足,也反映出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创新教育的期望。社会评价所反映出的社会需求是调节创新教育质量、数量目标,修订培养计划的重要参照坐标系。因此,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后所反映出来的培养结果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或者滞后于社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时,学校必须对创新人才的培养环境、培养方案、培养途径进行调整。 教育评价论文:关于高等教育质量外部评价的目的与功能评析 论文关键词: 高等教育质量; 外部评价; 功能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政府、高校以及用人单位和学生及其家长都开始关注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但是它们关注高等教育质量的目的是不同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评价对高等学校质量的维持与促进以及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其功能主要包括质量保障、引导、激励和监督。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要维持与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不仅要求各级各类高校自身致力于校内的教育质量管理,同时也需要建立适当的社会中介机构来监督与促进高校的教育质量,从而形成一个完整封闭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一、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运动的兴起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运动,许多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都开展了以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为内容的改革。如荷兰政府于1985年颁布政策性文件《高等教育:自主和质量(Higher Education:Autonomy and Quality)》,政府与高校就大学的自主权与质量保障达成一致:高校在获得管理与经费使用方面自主权的同时,须向社会证明其教育质量是合乎要求的[1]。法国于1985年成立独立于政府及其教育部、直接隶属于总统的“国家评估委员会(Comite Nationald’ Evaluation, CNE)”,负责全国高校的质量评审工作[2]。英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成立“学术标准小组(Academic Standard Group,ASG)”,80年代末随着“大学拨款委员会”的解散,成立“学术审计组织(Academic Audit Unit,AAU)”,1988年成立了由政府主导的“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s,HEFCs)”,负责对高校实施以学科为中心的质量鉴定工作。高等教育界为了免受政府过多控制,于90年代初成立“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Council,HEQCs)”,负责全英高校质量外部评审工作,1997年,两个委员会决定合并,合并后接受“大学副校长和院长委员会(CVCP)”的领导 [3]。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外部评价工作长期以来都是由民间组织负责的,由于受到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运动的冲击,20世纪90年代初,“中学后教育鉴定委员会(Council on Postsecondary Accreditation,COPA)”解散,成立“中学后教育鉴定认可委员会(Commission on Recognition of Postsecondary Accreditation,COPRA)”,新委员会是具有中介性质的民间机构,委员会包括6个全国性院校质量鉴定协会和9个地方性院校质量鉴定协会,负责全美各个中学后教育机构的质量外部鉴定评价工作。随着各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运动的展开,国际上于1991年成立了“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网络(International Network for Quality Assurance Agencies in Higher Education,INQAHE)”,该机构发行“QA”快讯,两年召开一次国际会议,10多年来,该机构成员已遍布世界各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运动大有席卷全球之势。 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运动是以“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理论”为指导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诞生于美国,但诞生之初并没有引起欧美各国的关注,却被日本人引入工商界并取得极大的成功,20世纪70年代以后又风靡欧美,很快被引入高等教育领域。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提出了“全过程管理”、“全员参与管理”的思想,即每一个工人既是生产者又是质量监督员,这样就可以把产品的不合格率降到最低。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运动中,特别是在建立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过程中,将教育质量保障落实到学生培养的每一个环节中,落实到每一个相关人员身上,特别重视高校的自评工作,例如英国,由外部评价机构负责的“质量评估(Assessment)”和“质量审计(Audit)”工作都是在高校的“质量控制(Control)”基础之上进行的,而质量控制就是大学内部为维护和提高教育质量而实施的管理过程,是高校内部对其教学、科研、师资力量、设备仪器、图书等各方面工作情况以及校内质量保障体系的运作情况进行的定期检查,质量审计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校内质量控制与保障体系的运作状况[4]。所以以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为主要内容的高等教育校内质量保障体系是一种全员参与式的全过程管理。 显然,仅有高校内部的质量保障工作是远远不够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由高校校内质量保障体系与校外质量鉴定与评价体系组成的。只有同时充分发挥高校内部教育质量保障(以教学质量保障为主)功能和校外质量鉴定与评价体系的功能时,才能够使高等教育的质量得以保证,双方不可偏废,缺一不可。 二、高等教育质量外部评价的目的评析 缘起于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运动的特点表现在政府、社会各界、高校共同关注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前,在美国、英国等地方分权制国家中,高校的质量完全属于高校的内部事宜,政府与社会公众无权干涉;在欧洲大陆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属于中央集权制,政府负责对高校的拨款和管理,但是政府并不干涉高校的学术自由,教育质量也完全属于高校的内部事宜。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欧美国家政府与社会公众对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中央集权制国家采用下放权利的方式,地方分权制国家采取政府参与的形式来关注高校的办学质量,社会公众也开始关注高等学校的办学质量,而高校则通过积极建立校内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应对社会发展对高校提出的新挑战。尽管包括高校在内的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但是高校、政府、市场(社会)关注高等教育质量的目的是不同的。 (一)高校关注教育质量的目的 高等学校关注教育质量的目的是为了维持与促进高校的教育质量。长期以来,高校被认为是追求高深学问的学术机构,其教育质量的维持与促进完全是高校自己的事情,外界对高校所持的态度更多的是神秘和崇拜。随着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经费的相对短缺以及科技的飞速发展对所需人才要求的变化,这些国家的社会各界开始关注起了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政府、用人单位、学生及其家长都希望有一个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而且逐渐试图干预高等教育的有关事务。为了高等教育能更好地发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为了继续保持(分权制国家)或要求得到(集权制国家)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和学术自由,高校人士自然而然地投身于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运动之中。当美国、英国等分权制国家政府试图利用质量问题加强对高等教育的干预时,高等教育界都积极着手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而在法国、荷兰等集权制国家,当社会各界纷纷指责高校质量问题时,高等教育界则把问题归咎于政府对高校过于严格的控制,要求政府给予高校自治和更为宽泛的学术自由,以此来维持与促进高等教育的质量。 (二)政府关注高等教育质量的目的 无论是分权制国家还是集权制国家,政府关注高等教育的质量在表面上看是希望促进高校的教育质量,但究其根本目的,则是希望提高高等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二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经济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政府可以拿出充足的教育经费给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数量与规模迅速扩张,由于财力雄厚和经济发展状况良好,当时并没有过多地关注其质量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的经济相继进入低速发展的“高原期”,各国政府开始抱怨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英国1979年上台的保守党政府甚至把经济的不景气与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归咎于高等教育的无能;美国贷学金拖欠的现象也被认为是教育失败所致。英国撒切尔政府和美国里根政府经济上奉行新自由主义,主张削减公共开支,高等教育经费开始出现相对短缺的现象。80年代中期以后,各国政府都热衷于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人们由此得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运动是由政府发起的这个结论。政府关心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希望高等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达到最大,即以最低的教育经费换取最好的教育质量(这是市场经济的规律)。 (三)社会关注高等教育质量的目的 这里的社会是除高校与政府之外的狭义概念,包括高校的服务对象——现在的和未来的学生、学生家长和学生未来的雇主。二战前,西方各主要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都处于“精英”教育阶段,大学培养的人才基本上都是社会各界的“栋梁”,社会还没有就大学所培养人才的质量提出质疑。传统观念认为,高等教育的质量是高校自己的事情。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各国都进入了“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的服务对象开始关心起了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但他们更多的是对高等教育结果的关心,即毕业生的质量和高等教育所提供的服务质量的关心。相对来说,他们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方法、高校质量保障体系及其运行是不太关心的。 表面上看,政府、社会各界、高校对高等教育的质量关注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持与促进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但实际上他们的真正目的却不尽相同,明确他们各自的真正目的,对充分发挥各个方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作用,进而促进高等教育的质量是非常有益的。 三、高等教育质量外部评价的功能评析 功能,也称效能,是指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高校质量外部评价,作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对高等学校质量的维持与促进以及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说,作用都是巨大的。具体说来,它有以下四个功能: (一)质量保障功能 作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一部分,外部评价的目的之一就是保障高校的教育质量。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在西方各国,社会各界很少过问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分权制国家尤其如此。美国的COPA实际上是高等学校的“伞式”保护组织。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出现,社会公众开始用市场经济的规律来审视高等教育问题。人们普遍认为,仅靠学校的自评或校内质量保障体系是不够的,在此基础上必须依靠外部鉴定与评价来检查高校的质量或质量保障体系的运作,而且外部评价也应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惩戒作用,这符合现代管理理论的封闭原理。由此可见,高校质量外部鉴定的首要功能就是质量保障。 (二)引导功能 高校质量外部评价一经产生,就“衍生”出了它的引导功能。有些国家例如荷兰,在进行质量评价之初,对于高校的自评报告以及同行小组的鉴定报告的格式并不作严格要求,经过工作“试点”以后,认为必须在这方面做出规定。1989年荷兰的“荷兰大学合作委员会(VSNU)”颁布《外部质量评估指导》,对此做了一些限制。这在客观上对高等学校的质量保障工作起到了引导作用。特别是当把外部鉴定评审的结果与高校经费的划拨联系起来的时候,这种引导作用显得更加突出:即高校在自评时非常重视外部评价的内容,“评什么,重视什么”。这种现象在我国尤为严重,因为我国高校外部质量评价的主体是高校的上级主管部门,评价的结果不仅仅与经费的划拨有关,而且与领导的政绩及其职位的升迁关系密切,被评学校为外部评估所做的自评工作可谓“不惜一切代价”,夸大长处、掩饰瑕疵的现象非常严重。因此,对于高校质量外部评价工作而言,评什么、由谁来评就显得非常重要。该功能运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外部评价能否很好地达到对高校质量保障的目的。 (三)激励功能 高校质量外部评价不仅仅是对高校质量的检查,而且也是对高校的质量及其所取得成绩的肯定。高校自评是外部评价的基础与准备,是外部评价的步骤之一。通过自评可以加强高校内部的团结与协作,可以激励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强化他们的质量意识和全员参与意识。同行小组的现场访问还为教职员工以及学生提供了一个各抒己见的机会。外部评价的结果将成为政府决策的依据和参考:高质量可以得到更多的经费,这对高校质量的提高以及校际之间的竞争都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在质量保障运动中,有独创性改革的高等学校应该受到外部评价机构以及政府在经费方面的优惠,外部评价机构也应将被评学校在教学、科研或服务方面所进行的改革经验和在质量保障方面的经验向其他学校推广。因此激励功能也是高校质量外部评价工作的主要功能之一。 (四)监督功能 高校质量外部评价并不是只对高校的质量和成绩加以肯定,更重要的是还要对高校在教学、科研、服务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在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运作方面存在的缺陷提出劝告和意见,敦促其修正,甚至向有关部门提出惩戒性建议。实施高校质量外部评价的初衷就是为了对高校质量进行检查与监督。人们已经注意到了由高校及其“伞式”保护组织负责外部质量评价,很可能会出现包庇或袒护现象(如美国)。所以,要实现高校质量外部鉴定与评价的监督功能,建立公正、相对独立的中介机构是十分必要的。 教育评价论文:中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论文关键词:中职教育;质量评价;学校评价;社会评价;学生评价 论文摘要:中职教育为满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培养了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专业人才,其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针对中职教育的特点,制定切合实际、科学可行的评价体系已成为中职院校面临的一个难题。从学校内部评价、社会评价和学生评价三个角度分析我国中职教育质量评价的现状,探讨了在此基础上重新思考与建立我国中职教育的质量评价体系问题。 近些年来,作为中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职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并为满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培养了大批中高级技能专业人才。新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更新与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的新形势,不仅给中职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大好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从未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建立一个针对中职教育的完整、科学、凸显中职特色的质量评价体系,已成为中职教育顺应时代潮流、保持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虽然我国的中职院校正在积极探索各种评价模式,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因此,分析我国中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现状,对中职教育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展现自身发展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职教育质量评价的特殊性 评价可以被简单地定义为决定某一事物的价值,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是对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教育评价就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增值的过程。教育质量评价就是根据教育质量目标的要求,运用评价标准对教育过程进行评判,判断教育目标实现的程度,以期促进教育质量提高的活动。要进行教育评价,应首先了解教育的价值与教育质量的价值。一方面,评价有助于改进教育活动,能大大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另一方面,不同的学者对中职教育质量的价值具有不同的理解,因此,中职教育的质量评价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并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了评价体系的探索与开发。 与普通高中教育相比,中职教育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与培养方式〔怎样培养)两个方面。 首先,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有关精神,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与市场需要,具备中高级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它具有明确的职业性,与普通中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很大不同。中职教育的知识结构主要是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确定的,要求学生不仅掌握足够的理论基础知识,而且要掌握与职业岗位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能在职业岗位上充分发挥个人潜能,为个人的终身职业发展或升人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奠定基础。其次,在培养方式方面,中职教育强调应用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和实践能力是教学的主要部分,要求学生能灵活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和具体职业岗位中,满足社会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中职教育应具有不同于普通高中教育的评价体系,其质量评价应关注中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特色。满足社会发展对中高级技能人才的需要,满足学生终身职业学习的需要,满足人的潜能发展的需要,是中职教育价值的主要体现。 因此,应当重新审视我国中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现状,考察其在体现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色、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满足学生终身学习的需求、满足人的潜能发展需求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与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二、我国中职教育质里评价体系的现状 按照不同的评价分类标准,中职教育质量的评价也相应地具有不同的内容。按照评价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按照评价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教师教学评价、学生学业评价、专业与课程评价、教育教学管理评价、教育资源评价等。为了便于分析与归纳,笔者根据实施评价主体的不同,将中职教育的评价主要分成三类,即学校评价、学生评价与社会评价,并从这三个方面分别对我国中职教育的质量评价现状加以探讨。 1.学校评价 学校内部的评价包括专业与课程评价、教师教学评价、学生学业评价以及教育教学管理评价等各个方面。为了便于探讨和突出其重要性,笔者将学生评价专门提出,而在学校评价中则着重阐述专业课程评价与教师评价两个方面。首先,中职院校要针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某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其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应以特定职业岗位的具体能力要求为依据,正确反映学校教学工作与职业岗位要求的匹配程度以及学生所具备的专业能力对职业岗位的胜任程度,保证中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满足职业岗位的需要。但是,许多中职院校的课程评价与中职教育培养一线中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相吻合,只进行常规性的教学评价工作,缺乏系统的评价组织与科学分析、处理信息的手段。对实践课程与学生动手能力、独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缺乏相应的考核办法,评价仍以传统笔试为主,较少采用口试、操作、演示等评价形式。这样的考核限制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也不能有效地、多角度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收获。其次,对教师的评价往往忽视教师的主体地位,导致教师积极性不高,不能充分发挥监控与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学校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质量的评价反映的多是教学常规的一般性问题,缺乏针对专业职业岗位特殊要求的有针对性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实践性教学也缺乏严格的质量要求。在这种背景下,教师缺乏改进教学的热情,对许多应用性较强课程的教学往往只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分析,而不重视知识应用与操作技能的教学。 2.社会评价 目前中职教育的社会评价主要由用人单位、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社会中介机构组成。引人社会评价不仅可以对中职院校的教育质量进行客观评定,而且所获得的评价反馈信息也是考察学校办学特色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教学改革方案的重要依据,使得中职院校之间的评价相对具有可比性。随着中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与市场密切接轨,社会评价在中职教育质量评价中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虽然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在对待用人单位的评价与反馈信息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或是重视不足,或是没有正确理解所获得的信息,或是不能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目前,中职学校办学多以就业为导向,但是,评价体系在这方面没有明确的量化指标,无法达到评价目的。对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而言,主要是缺乏必要的、多元的监督与评价机制,对中职学校的评价在许多方面滞后于现代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比如在对中职学校的评估中,往往将基础理论课统考与计算机、英语考试成绩排名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而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岗位适应能力等内容却不作为考核的重点。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的评价标准与程序大多照搬普通高校的模式,以学历作为教师准人、职称评定、晋升与评优评奖的硬指标,而忽视对教师职业技能的考察。 3.学生评价 学生作为中职教育活动的主体,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学生通过自我审视、自我反思与自我评价,可以对自己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探索精神、学习兴趣、学习特点和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有一个深人的了解,有助于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应作为中职教育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忽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是许多中职院校都存在的一个问题。不仅在校学生的自我评价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而且毕业生作为学校与用人单位联系的桥梁,其为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提供反馈的功能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毕业生的就业满意率、可持续发展能力、职业发展自信度等指标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对中职教育质量评价的思考 1.树立科学的、先进的中职教育质量评价理念 有什么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有什么样的质量评价理念,中职教育要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社会培养各类中高级技能专业人才,一个有特色的中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忽视了学生发展、社会发展与学校发展的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完善的。中职教育质量评价应善于吸收现代教育理念中符合自身发展的、科学的内涵,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引下,不断优化与完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2.注重中职教育质量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我国中职学校的质量评价主要是学校与政府主管部门的评价,学校的内部评价是核心,通过校内各职能部门进行,政府评价是指导,以调研与评价组的方式进行,只是在评价过程中都增加了就业率的相关指标。这表明,一方面企业的评价并没有真正纳人中职院校的评价体系中,另一方面应进一步提高学生自我评价在评价体系中的比重,应对学生、学校、政府部门、企业用人单位等各方面的评价信息进行综合汇总、全面分析。评价的主体不仅包括学校、学生、教师、上级主管部门的评估与用人单位的评价,还可以包括合作单位评价与相关中职院校的互评,甚至可以通过专门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评价。 3.实施以职业技能为基拙的全面素质考核 中职教育质量评价的特点在于其突出的职业性、实用性与技术性。评价的内容既包括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也包括专业技能的掌握;既要评价专业能力水平,又要评价关键能力水平,还要评价包括思想品德素质、身心素质、职业素质等在内的综合素质;既要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考核,也要对专业教育过程进行综合考核。这就要求中职院校应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要求所培养的学生具备相应职业岗位群的技术技能,能够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中发挥潜能,满足工作要求,并且具备有效地解决不同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4.强调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中职教育的特点是以就业为导向,其评价方法也应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原则,打破单一的考试评价方式。不仅应采取笔试、口试与实际操作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突出技能考核,将学生和教师的目光集中到综合职业技能的形成上,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全面考核教育目标实现的状况与效果,而且还应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采用设计方案与分阶段考核等方式,遵循学习的累积性与过程性规律,使学生有体验成功和进步的机会,将重点放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上,并且应及时掌握教育教学过程的质量反馈信息。 教育评价论文:浅谈英国学校增值性评价模式对推进我国教育公平的启示 论文关键词:增值性评价 教育公平 学校评价 多元模型 论文摘 要:教育公平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目标,实现教育公平对促进我国教育发展、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传统单一的学校评价指标片面追求统一的标准,不利于推进教育公平,英国的学校增值性评价模式对推动我国教育公平的启示有:明确影响因素,推进教育机会公平;关注教育过程,推进教育过程公平;促进学校均衡发展,推进教育结果公平。 一、引言 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这里所说的“合理”是指要符合社会的整体发展需要,符合社会成员的个体发展需要,并从两者的辨证关系出发来统一配置教育资源。教育公平是教育发展过程中一个关键性问题,它不仅是教育发展的一个具体指标,更在深层次上集中体现了教育的基本目标和根本宗旨。“十一五”期间,我国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所追求的重要目标。教育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教育起点公平主要是指学生入学要做到有教无类;教育过程公平即要给每个学生提供同样的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实现教育起点公平与教育过程公平的目的是为了最后达到教育结果公平。一直以来,教育领域都将工作的重心放在教育起点公平与教育过程公平两个阶段上,最后通过监控与评价教育结果来考察教育公平的实现情况。 目前,对教育结果的评价通常使用“及格率”、“达标率”、“升学率”等指标。这种终结性的评价方法在评价目的上偏重于选拔功能和鉴定功能,忽视了教育结果对驾驭教育起点公平和教育过程公平的作用。此外,这种评价方法在现实中的使用也导致了许多教育问题的出现。具体表现为:有些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而将工作重心从提高教育质量转为抢夺优秀生源;有些学校由于生源不好导致教师自暴自弃,丧失工作热情,对学生的教育敷衍了事;有些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只关注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忽视了那些成绩中等和成绩不良的学生,不利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面对客观存在的生源差异、教育资源投入差异等问题,只看教育结果的评价方法,其本质是将教育公平看作结果上的绝对平等,这是有失偏颇且无法实现的。教育结果公平,是指要使所有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也就是我们一贯倡导的人尽其才。教育结果公平不是让所有学生最后都有相同的发展类型和发展水平,而是要使每个学生都达到他们应该达到的水平,最大限度地取得学业成功。英国特色学校促进会提出:“好的教育能教人变好,好的教学能改变人的生活。教育好一个孩子,你就给了他一个机会。教育不好,他可能一生都得不到一个机会。”新加坡教育部长最近在“让每个孩子都成功”的报告中提出:“学校领导和教师应当期待学生的某项潜能得到激发,同时应想尽办法让能力不同的儿童都取得进步。”这些都有助于引起我们对教育结果公平的关注。 二、英国学校增值性评价模式介绍 20世纪80年代,英国政府使用学生升学考试的原始成绩来评价学校教育的质量,引起了广泛的批评和争论。随后,基于对依据学生升学考试的原始分数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弊端的认识,英国在1992年提出了“学校增值性评价”理念,并于2002年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推行了这种评价模式,这期间英国还在其他地区进行了试点。最终,于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学校增值性评价模式。 1.对增值概念的界定 增值概念是建立在学校教育可以使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的假设基础之上的,与学生的原始成绩相对应,指的是在一段时间内,在考虑学生之前的成绩的基础上,某一所学校的学生与全国类似学校的学生相比,取得的相对进步情况。为了测量学生学习的进步情况,必须要有学生在某一段时间之起始点的学习能力(例如,进入小学或中学时的学习成绩)信息,以及学生在该段时间结束时的学习成果(例如,在小学或中学毕业时的学习成绩)信息。其中,学生在某段时间之起始点的学习能力信息,也叫初始成绩或前测成绩。随着学生接受学校教育时间的增加,人们会预期学生的成绩会有所提高。因此,“增值”表示学校教育使学生学习成绩超过预期成绩的部分。增值性评价的目的是评估某一所学校的学生在某一段时间内与另外一些学校的相似的学生群体相比,所取得的相对进步情况。换言之,教育质量较高的学校是指在那里学习的学生学习进步的幅度超过平均水平的学校。 由此,增值分数可以为教育部门提供有关学校教育质量方面的更为有意义的、科学的、精确的证明资料。同时,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教育部门可以思考和反思其在政策上和资源配置上的有效性。 2.增值性评价的统计模型 在教育实践中,影响学校教育结果的因素有很多。来自教育系统自身的因素包括资金投入、师资、教学管理等;来自教育系统无法控制的因素包括学生的先前知识储备,学生的家庭背景,学生的性别、种族等。增值性评价是通过比较学生实际的学习结果与预期获得的学习结果之间的差异,并从中剔除学校不可控的因素之后,评估学校自身因素对学生成绩增值的影响。因此,从对比学校教育结果的目的出发,建立增值性评价的统计模型应该考虑以下两个因素:1)应考虑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情境因素;2)应充分考虑分层数据结构对建立统计模型的影响。学校是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部分,存在着多层结构或者是嵌套结构,如学生嵌套在班级、班级嵌套在年级、年级嵌套在学校等。因此,应充分考虑以上分层数据结构对建立统计模型的影响。 基于以上两点考虑,2004年10月,研究者开始使用多元模型(contextualized value added model)对学校的教育结果进行增值研究。多元模型是基于统计学中的回归方法及在回归方法基础上的多水平分层技术建构的。 多元模型通过估计观察值与期望值之间的残差值来表示学校自身对学生进步的影响。观察值指的是学生的实际成绩水平,期望值指的是以该学生先前成绩为分析的基线所预测出的学生成绩水平。残差值可以解释为,某位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进步的“增值”。经由多元模型而获得的残差值,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关学生所取得的相对进步情况的统计测量方法。 这种方法的一个优点是可以将多种影响因素纳入到统计模型中加以分析,如学生学习成绩的基线、学生的家庭背景信息等,从而提供了一个比单一考试成绩更为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此外,多元模型能够准确地分析连续几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并预测学校增值分数的变化趋势。最后,多元模型不但可以将学生嵌套于学校的特性纳入数据分析中,还可以同时考虑学生和学校两个层次内部的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跨层变量间的关系,分析影响教育结果的不同因素的重要程度及其交互作用。其缺点是对统计学知识要求较高,且计算复杂,对教师和家长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3.增值性评价中变量的选择 要评估学生在一段时间之内的学业进步情况,不仅需要有学生在该段时间起点的学习成绩,也就是学生的前测成绩,还需要有学生在该段时间结束点的学习成绩,即后测成绩。另外,还要收集学生个体变量和家庭背景变量,这些变量虽然不能被学校所控制,但是却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学习的相对进步有影响,会导致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估结果产生偏差。因此,需要将其作为统计分析中的控制变量。在运用多元模型对学校教育的结果进行增值性评价时,英国学者通常考虑的变量包括学生的前测成绩、后测成绩、学生的背景变量、学校的背景变量等。 学生的前测成绩和后测成绩是指同一学生群体前后两次的考试成绩。学生的后测成绩可作为结果变量,前测成绩因为代表着学生的起始能力水平,属于不受学校控制的因素,但其影响着学校教育的结果。因此,可将前测成绩作为影响学校教育结果的控制变量。 根据先前的研究,影响学生成绩的学生背景变量主要包括学生的贫困情况、学生所在地区的贫困情况、学习的辅助要求、特殊教育需求、流动性、性别、年龄、种族等。因此,在统计分析时,这些影响学生成绩的学生背景变量应成为评估学校教育质量的控制变量。 同样,根据前人的研究结论,在影响学生成绩的控制变量中,在学校水平上我们选择了学校先前的成绩水平和学校先前成绩的差异水平2个变量。 因此,增值性评价模型中的控制变量包括10个学生水平变量和2个学校水平变量,通过建立多元模型评估来自学校的因素对学生学习进步的影响。 4.增值性评价结果的应用 英国政府通过提供每一年学校的增值分数,为家长和公众提供更广泛的信息。学校也可以利用政府提供的增值数据进行自我评估。例如,检查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的成效、找出影响增值的可能原因、制订和推行改善计划、订立具有挑战性和可行性的目标等。学校还可与家长分享自评结果,促进家校合作。 对于教育管理者来说,可以通过学校的增值分数来证明资金分配的正确性。此外,增值分数还可以被用来筛查需要特殊关注的学校。例如,对增值分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学校应给予格外的咨询支持,而增值分数高的学校应与其他学校分享成功经验。 增值性评价的结果也可以用来考察政策改革或创新本身的有效性。比如,正在进行政策创新的学校,其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增值分数会相对偏低,与某一年的增值分数相比,增值分数的变化可以更有效地说明政策本身的适用性,即这种年与年之间的增值分数的变化表明了接受政策创新的学校和未接受政策创新的学校相比所取得的相对进步情况,同时也表明了接受政策创新的学校在政策创新前后所取得的相对进步情况。此外,通过在政策创新上使用增值性评价的统计模型,使得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教育资源的配置更有针对性和科学性。 以增值指标来评价学校的教育质量在英国已经实施多年。增值性评价的最大优点是充分考虑了学生能力、家庭因素及学校因素,通过统计学方法将学校因素从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诸多因素中分离出来,实现了对学校教育结果的“净”影响的评价。这种评价方法能够科学合理地反映每一个学校的教育结果,有利于学校内和学校间的资源配置。英国通过推行增值性评价,有效地遏制了学校间对于生源的争夺,提升了生源较差学校的信心,促进了学校间的均衡发展,进而推进了教育结果公平的实现。 三、增值性评价模式对推进我国教育公平的启示 当前,在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维护和推进教育公平,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目标。实现教育公平的途径除了以政府为主导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之外,通过评价引导学校均衡发展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立科学的学校发展观,公平合理、科学全面地评价学校的教育质量,对全面推进教育公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国的增值性评价模式对推进我国的教育公平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明确影响因素,推进教育机会公平 可将学生入学时与毕业时的成绩差异,或者学生在校期间的成绩变化情况,看做是学生个体、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英国的学校增值性评价模式中,被纳入模型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学生接受特殊教育的情况、贫困情况等信息。虽然在评估学校教育结果时,需要将与学校教育无关的影响因素分离出去,以便获得对学校教育效果的“净”影响的评价,但是,我们从中可以发现,这些因素仍然会影响学生的进步。也可以这样认为,受教育者的先天资质及家庭环境会影响到学生受教育的结果。不同的学生群体具有不同的需求,这是研究教育公平理论和制定相关政策必须正视的一个现实问题。因此,不但要确保人人都能接受教育,而且要使人人都能接受适切的教育,要正视个体的差异性,为其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为每个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2.关注教育过程,推进教育过程公平 教育公平的核心是教育过程的公平,即确保在教育过程中,使每个学生个体都能受到同等的对待。而以原始分数为评价指标时,为了追求升学率和优秀率,学校和老师往往更加关注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有时甚至出现按成绩分班、将学校最好的教师配给最好的班级这样的极端情况。2006年9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的新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允许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评价促进学校的发展?学校增值性评价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方法。因为,增值分数是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结果与其教育起点分数相比的学习增值的总体反应,把增值分数作为评价指标,将会把学校和教师的注意力从之前的只关注尖子生引导到关注全体学生,给予每个学生同等的关注,为其提供同样的学习机会,将教育公平落到实处。 3.促进学校均衡发展,推进教育结果公平 长期以来,我们往往将学校的办学条件、学生的升学率、师资队伍建设作为评估学校教育水平的核心指标,这样的做法导致教育资源和资金投入流向了那些升学率较高的学校,使得学校之间的发展不均衡。新的《义务教育法》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把促进学校均衡发展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因此,有必要改革现有的学校评估方法和理念,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应该体现在学生获得的实际进步大于根据其初始成绩所预期的进步上。把学校增值分数作为评估指标,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结果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有利于促进学校的均衡发展。学校为了提高自身的增值分数,就会不断探索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变量和因素,寻求提高学生进步幅度的方法,进而推进教育结果的公平。 总之,英国的增值性评价把学校对学生进步的影响作用作为评价标准,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估更加客观、科学、准确。借鉴英国增值性评价的经验,结合我国学校评价的实际,尝试将学校增值性评价指标纳入到我国现有的学校评价指标体系中,从而提供教育质量的科学监管标准,促进学校均衡发展,从评价体制上,维护和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评价论文:浅议我国高职教育的质量评价体系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质量评价;学校评价;社会评价;学生评价 论文摘要:高职教育为满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培养了大批高技能专业人才,其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制定切合实际、科学可行的评价体系已成为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难题。因此,应从学校内部评价、社会评价和学生评价三个角度分析我国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重新思考与建立我国高职教育的质量评价体系。 我国的高职教育在近几年异军突起,显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并为满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培养了大批高技能专业人才。新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更新与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的新形势,不仅给高职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大好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从未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建立一个针对高职教育的完整、科学、凸显高职特色的质量评价体系,已成为高职教育顺应时代潮流、保持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虽然我国的高职院校正在积极探索各种评价模式,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因此,分析我国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现状,对高职教育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展现自身发展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的特殊性 评价可以被简单地定义为决定某一事物的价值,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是对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教育评价就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增值的过程。教育质量评价就是根据教育质量目标的要求,运用评价标准对教育过程进行评判,判断教育目标实现的程度,以期促进教育质量提高的活动。要进行教育评价,应首先了解教育的价值与教育质量的价值。一方面,评价有助于改进教育活动,能大大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另一方面,不同的学者对高职教育质量的价值具有不同的理解,因此,高职教育的质量评价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并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了评价体系的探索与开发。 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与培养方式(怎样培养)两个方面。 首先,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精神,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与市场需要,具备高级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它具有明确的职业性,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很大不同。高职教育的知识结构主要是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确定的,要求学生不仅掌握足够的理论基础知识,而且要掌握与职业岗位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能在职业岗位上充分发挥个人潜能,为个人的终身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其次,在培养方式方面,高职教育强调应用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和实践能力是教学的主要部分,要求学生能灵活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和具体职业岗位中,满足社会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高职教育应该具有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评价体系,其质量评价应关注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特色。满足社会发展对高级技能人才的需要,满足学生终身职业学习的需要,满足人的潜能发展的需要,是高职教育价值的主要体现。 因此,应当重新审视我国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现状,考察其在体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色、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满足学生终身学习的需求、满足人的潜能发展需求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与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我国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现状 按照不同的评价分类标准,高职教育质量的评价也相应地具有不同的内容。按照评价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按照评价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教师教学评价、学生学业评价、专业与课程评价、教育教学管理评价、教育资源评价等。为了便于分析与归纳,笔者根据实施评价主体的不同,将高职教育的评价主要分成三类,即学校评价、学生评价与社会评价,并从这三个方面分别对我国高职教育的质量评价现状加以探讨。 学校评价学校内部的评价包括专业与课程评价、教师教学评价、学生学业评价以及教育教学管理评价等各个方面。为了便于探讨和突出其重要性,笔者将学生评价专门提出,而在学校评价中则着重阐述专业课程评价与教师评价两个方面。首先,高职院校要针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某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其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应以特定职业岗位的具体能力要求为依据,正确反映学校教学工作与职业岗位要求的匹配程度以及学生所具备的专业能力对职业岗位的胜任程度,保证高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满足职业岗位的需要。但是,许多高职院校的课程评价与高职教育培养一线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相吻合,只进行常规性的教学评价工作,缺乏系统的评价组织与科学地分析、处理信息的手段。对实践课程与学生动手能力、独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缺乏相应的考核办法,评价仍以传统笔试为主,较少采用口试、操作、演示等评价形式。这样的考核限制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也不能有效地、多角度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收获。其次,对教师的评价往往忽视教师的主体地位,导致教师积极性不高,不能充分发挥监控与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学校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质量的评价反映的多是教学常规的一般性问题,缺乏针对专业职业岗位特殊要求的有针对性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实践性教学也缺乏严格的质量要求。在这种背景下,教师缺乏改进教学的热情,对许多应用性较强课程的教学往往只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分析,而不重视知识应用与操作技能的教学。 社会评价即由相对于各个院校较为公平的第三方所进行的评价,目前高职教育的社会评价主要由用人单位、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社会中介机构组成。引入社会评价不仅可以对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进行客观评定,而且所获得的评价反馈信息也是考察学校办学特色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教学改革方案的重要依据,使得高职院校之间的评价相对具有可比性。随着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与市场密切接轨,社会评价在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中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虽然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在对待用人单位的评价与反馈信息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或是重视不足,或是没有正确理解所获得的信息,或是不能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目前,高职院校办学多以就业为导向,但是,评价体系在这方面没有明确的量化指标,无法达到评价目的。对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而言,主要是缺乏必要的、多元的监督与评价机制,对高职院校的评价在许多方面滞后于现代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比如在对高职院校的评估中,往往将基础理论课统考与计算机、英语考试成绩排名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而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岗位适应能力等内容却不作为考核的重点。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的评价标准与程序大多照搬普通高校的模式,以学历作为教师准入、职称评定、晋升与评优评奖的硬指标,而忽视对教师职业技能的考察。 学生评价学生作为高职教育活动的主体,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学生通过自我审视、自我反思与自我评价,可以对自己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探索精神、学习兴趣、学习特点和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有助于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应作为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忽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是许多高职院校都存在的一个问题。不仅在校学生的自我评价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而且毕业生作为学校与用人单位联系的桥梁,其为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提供反馈的功能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毕业生的就业满意率、可持续发展能力、职业发展自信度等指标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的思考 树立科学的、先进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理念有什么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有什么样的质量评价理念,高职教育要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社会培养各类高技能专业人才,一个有特色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忽视了学生发展、社会发展与学校发展的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完善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应善于吸收现代教育理念中符合自身发展的、科学的内涵,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引下,不断优化与完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注重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主体的多元性我国高职院校的质量评价主要是学校与政府主管部门的评价,学校的内部评价是核心,通过校内各职能部门进行,政府评价是指导,以调研与评价组的方式进行,只是在评价过程中都增加了就业率的相关指标。这表明,一方面企业的评价并没有真正纳入高职院校的评价体系中,另一方面应进一步提高学生自我评价在评价体系中的比重,应对学生、学校、政府部门、企业用人单位等各方面的评价信息进行综合汇总、分析。评价的主体不仅包括学校、学生、教师、上级主管部门的评估与用人单位的评价,还可以包括合作单位评价与相关高职院校的互评,甚至可以通过专门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评价。 实施以职业技能为基础的全面素质考核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的特点在于其突出的职业性、实用性与技术性。评价的内容既包括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也包括专业技能的掌握;既要评价专业能力水平,又要评价关键能力水平,还要评价包括思想品德素质、身心素质、职业素质等在内的综合素质;既要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考核,也要对专业教育过程进行综合考核。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应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要求所培养的学生具备相应职业岗位群的技术技能,能够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中发挥潜能,满足工作要求,并且具备有效地解决不同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强调评价方法的多样化高职教育的特点是以就业为导向,其评价方法也应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原则,打破单一的考试评价方式。不仅应采取笔试、口试与实际操作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突出技能考核,将学生和教师的目光集中到综合职业技能的形成上,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全面考核教育目标实现的状况与效果,还应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采用设计方案与分阶段考核等方式,遵循学习的累积性与过程性规律,使学生有体验成功和进步的机会,将重点放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上,并且应及时掌握教育教学过程的质量反馈信息。 教育评价论文:试析关于建立就业导向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思考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 就业导向 教学质量 评价体系 学校评价 教师评价 学生评价 论文摘要:本文就建立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意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特点、评价的主要内容、评价的方法以及评价中值得注意的问题进行思考,旨在与广大的同行们就职业教育教学的评价工作进行商榷和探讨。 一、建立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质里评价体系的意义 进人新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事业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改革不断深化,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对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职业技能培养等方面问题都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做了很多的工作,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但不足之处是,与之相配套的教学质量评价检查制度尚未建立和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病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质量评价观,改进考试考核方法和手段,建立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与评价的标准和制度,建立和完善定期评价检查制度。要把教学质量、教学改革成效作为对中等职业学校评价检查的重要内容,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规范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应通过评价,了解教学工作中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从而保证职业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教学质量评价检查对职业教育发展起着导向、激励和反馈作用。因此,应建立完善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二、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质且评价体系的特点 就特点而言,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与基础教育评价体系有所不同,它突出体现学生的职业技能评价,体现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能力评价,体现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的过程评价。 三、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质且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 对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应从源头抓起,评价影响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具体应该体现在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等方面。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和前提条件。 (一)对学校的总体评价 1.课程体系改革。课程体系的设置奠定了培养学生的基础。大部分的学生没有能力根据职业就业要求来判断和选择自己应该学什么课程,只是很被动地接受学校所安排的课程。因此,学校课程体系的设置,就成为培养学生的“模具”,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体现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努力形成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 2.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每门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很多,如何选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怎样设计教学过程,则有赖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这也是影响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极重要的因素。 3.教学手段。可采用幻灯、电影、电视、录音、录像、广播、语言实验室、电子计算机和卫星等现代化工具,辅助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直观、形象地理解和学习所教的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4师资条件。师资条件包括学校双师型教师的比例、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的比例、专业学科带头人或专业领军人物的数量、中高级职称以上教师的比例、实验师的较量以及师生比等。 5.实习实训条件。职业教育应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专业技能课程的设置以及课程内容应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有多少实习实训基地和实习设备,实验室配备是否完善,有多少实训指导教师,实验开出率是多少,直接影响着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硬件条件具备之后,还应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亦即增强“学校的软实力”,包括良好的校园文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办学特色、价值观念、凝聚力、学校参与社会交流的程度、校企合作、激励制度、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师师关系、生生关系、领导与教师的关系、领导与学生的关系)、优美的校园环境、浓厚的学习和研究氛围、良好的教学管理环境等影响学生发展潜力和学校感召力的因素。 (二)对教师的评价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校有多少双师型教师和有实操经验的教师,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怎么样,师德,责任心,敬业精神等都会极大地影响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每位教是否都有过实践经验,是否有在企业或社会团体中任职,是否都能实际指导学生操作,直接影响着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应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专家、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方面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三)对学生的评价 学生是教育教学的终极产品,教育教学质量怎么样,最终会体现在培养出来的学生身上,因此,学生最能反映职业教育教学的质量,对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应该包括对学生的评价。 目前,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评价还较多地采用学习成绩单一的评价指标。职业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它更注重职业就业技能的培养以及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因此,评价指标上必须把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就业发展能力反映出来,同时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相结合。 四、评价的主要方法 评价的时限:每学期一小评,每年进行一次总评。 评价的方法:第一,学校、教师和学生自评、互评,专家评价,社会评价,家长评价共同结合;第二,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第三,实地考查与问卷调查结合,等等。 评价的主体:评价的主体即参与评价的人员。教学的效果主要应由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考虑到教师和学生本身就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如果教学效果只由他们进行评价,所得出的结论难免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另外因他们分别处在教学活动的单个方面,所得出的结论又会具有局限性,因此,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还应吸收专家参加,这样,教学效果评价的主体就由学生、教师和专家构成。 评价的客体:可以是某个学校,也可以是某个具体的专业教学活动。 五、评价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专业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工科类专业和文科类专业的不同。工科类专业有很强的实践性,评价考核时实践操作能力所占的权重应该更大,文科类专业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相对没有那么强,评价考核时实践操作能力所占的权重应该稍为小一些,即根据专业实际情况可以稍作调整。 二是几个影响因素中,学校、教师、学生本人的努力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权重,基本是3:4:3的比例。学校培养人才,教学效果除了学校和教师的外因,最终还要靠学生自身的因素。 三是评价与激励相结合。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教育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激励。不能以评价来代替管理,以评价来代替激励。 四是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应该承认有些因素是不便用量化指标来考评的,可以考虑用量化指标加上写实性评语来进行评价。 五是全面性、客观性和公正性。任何评价都或多或少地带有评价者的主观判断。所以指标体系应该具有全面性,尽可能地避免在指标上以偏概全,一叶障日,尽量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 六是教师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每位教师与每位学生的得分不一,对某个学校或者某个专业进行评价时,可以计算全体教师和全体学生的平均得分。 评价不是目的,而是重要的管理手段。建立科学的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可以客观、科学、公正、实事求是地评价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起到导向、激励、反馈、改进职业教育教学的作用,从而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更快、更健康地发展。 教育评价论文:关于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评价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农村 解决方法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目前农村计算机普及程度低、学校计算机少和应完成的教学任务之间的矛盾,根据认知的规律和笔者的工作经验,提出一些解决办法。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计算机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计算机和人们的联系也因此更为紧密。人们一方面享受着计算机给人带来的方便和快捷,另一方面也越来越依赖计算机。使用和开发计算机新功能是人们对计算机发展的基本要求,新功能软件的出现刺激着人们学习和研究计算机。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已成为我国各类学校的必修课,计算机教学在农村也得以快速开展。 一、教学安排 由于生活水平的差异,城市计算机的普及程度要远远大于农村,城市学生也许一出生就见过计算机,成长过程中使用过计算机,因而学习计算机对他们不构成障碍。 对于农村学生来说,计算机虽不再是一种神秘的机器,但由于计算机普及程度低,大部分学生少见、甚至没见过计算机。计算机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第一次接触计算机也许就是在学校的机房。 由于条件制约,很多农村学校一般一所学校仅有一个机房,如果按现行的计算机教材进行教学,学生的上机时间根本得不到保证,学生就无法迅速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知识,会让他们觉得学习计算机很难,甚至放弃计算机的学习。如何解决这种条件与学习的矛盾呢?笔者在农村执教近二十年,摸索出一套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取得很好的效果,深受学生欢迎。 1.增强对计算机的感性认知 在农村,学生也许见过计算机,但很少有接触计算机的机会,因而对计算机没什么概念。如果按课本顺序,一开始就介绍理论知识,而后介绍计算机组成等内容,学生不仅对理论知识不易理解,而且会让学生感到学习计算机很抽象,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因而,针对农村计算机教学这种方法显然不适合。 笔者的做法是:部分教学内容可先上机,再给学生上理论课,特别是在刚接触计算机前几节课。 如第一节让学生去机房认识计算机:先不介绍任何内容,给学生5分钟左右的时间去看、去摸计算机,让学生对计算机有个感性的认识。而后才给学生介绍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部件及其开关,等学生认识清楚后,才接通机房电源,让学生学会开机。 开机后,老师演示一下键盘、鼠标游戏软件,然后让学生模仿使用。在整个上机操作期间,老师应要求学生仔细回忆先前的演示,鼓励学生大胆使用计算机,不要担心会损坏,不会操作的同学要大胆问老师或会操作的同学。一节课结束时,要求每个学生在课后写一篇本次上机过程和心得的实验报告。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堂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认识计算机,因此,上机过程不必也不能讲得过多过细,否则效果更差。 有老师认为,在机房上课学生会分散注意力,不容易控制。这种担心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只要我们合理安排好上课内容,就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况且学生爱动、好动计算机也体现出他们对计算机的兴趣,这不正是我们所期望的吗? 2.要有所侧重,不是面面俱到 计算机知识点多,每个软件操作项目多,如果我们要详细介绍每个内容,必须要有大量的上机课时作保证,这在农村学校很难做到。 因而我们须另辟途径,做到有所侧重,以点带面,才可达到很好的效果。如我们在介绍Windows操作系统和Word 、Excel应用软件时,应将Windows操作系统的每个菜单项作为重点,让学生多练习多操作,宁可在此多花一些时间,熟悉每一项操作,为后续的软件学习打下基础。 这是因为,微软公司创造的窗口图形菜单形成了目前绝大部分软件的标准,熟悉像Windows操作系统的每个菜单项,就可对其它软件做到一通百通。因而,在Word、Excel学习中,只要了解菜单项的功能,操作都是大同小异,这两个软件所花的时间就可大大缩短,而且效果更好。 在其他内容的介绍上也是如此,只要我们有所侧重,就不会造成学生整节课只被动地听讲,而能够节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动手操作。 二、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课堂上老师只有将硬件或软件操作的步骤、结果直观地展示出来,学生才容易理解。在学生数不多的情况下,老师还能在单机上直观地演示并进行讲解,但如要同时教几十个学生就得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了。 早期,我们通常采用大屏幕投影来展示教学内容,且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只是在农村,尽管这几年投影机价格一直下降,但学校还是承受不起。近年来,我们通常采用电子教室软件,利用局域网广播的方法将教师机上演示的内容广播到每一台学生机上,同时还可控制学生机的界面,以防止学生利用计算机玩其它内容,效果极好。 三、上机指导 计算机学科是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开设上机课,就是给学生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机会,让学生自己上机,加深对计算机理论知识的理解,熟练掌握计算机运行和操作技术。同时,通过上机,软件的功能、作用、特点能得以直观地展示。同时由于上机是个体行为,必须做到课前合理布置,课中科学指导,课后及时归纳总结,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1.课前合理布置 因上机时间有限,学生在上机前若未做充分的准备,有可能造成学生上机时无所事事或完不成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前合理布置上机内容并准备好有关材料,这样在课堂上师生就可充分利用宝贵的时间去完成教学目标。 起初几次上机,老师最好能先演示上机的内容,进而让学生模仿。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及注意力,尽可能采用小游戏来进行训练。如用“青蛙过河”游戏来训练指法;用桌面游戏来训练鼠标等。 2.课中科学指导 上机过程虽是个体操作过程,但录入过程因各种因素造成的错误,或程序本身的错误需进行编辑调试,往往本人在较短时间内不易查出并更正,需要别人的帮助。 较好的办法是:每3个学生分成一组,并选出组长,进行组内互助。组长的产生需经老师在前几次上机过程中进行观察,让一些接受程度快的学生任组长,负责在同学有困难时,及时予以指导,就可避免学生一遇问题就依赖老师的情况。同时要鼓励学生大胆上机,不要害怕出现错误,让学生意识到只有出现错误并不断调试改正,才会更好地掌握软件操作。 3.课后及时归纳总结 上机结束后,应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题目、目的、软件要求、过程和总结。 实验报告的书写能让学生养成严谨的实验态度和对实验的认知,同时也是对实验内容的一次再现,应要求学生认真对待。 四、重视练习题 计算机知识点多、操作多,要记住每一项内容,特别一些非常用的功能项,只能通过大量的练习来识记。目前,计算机的无纸化练习(包括操作题)非常多,并附有答案,非常方便。只要反复去做这些题目,就可增强对每个知识点的识记和巩固。 常言道,教无定法。只要我们实际教学中,以学生为本,不断尝试和总结不同教学方法,就可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育评价论文:试论素质教育评价的若干特点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已成为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由认识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则需要建立起一整套卓有成效的素质教育运行机制予以促进和保障。素质教育运行机制内容十分丰富,概括起来,可表述为"有效的导向机制、有力的制约机制、科学的评估机制、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其中评估机制在当前教育管理过程中最具有实质性的作用,因为它是个指挥棒,评估的指导思想、具体指标、方式方法及其效用,均牵动着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本文着重探讨素质教育评价的若干特点。 一、素质教育评价功能的导向性 长期以来,教育评价的功能主要定位在选拔作用上,即如何从受教育者中挑选出适宜于继续接受高一级教育的所谓"优秀者"。这种选拔功能的存在并日益被强化,固然有其历史原因,但更重要是人们固执而可怕的偏见:教育被认为是一整套的学习任务,这任务随着学生的年级升高而越来越难,能成功地越过更高阶梯的人将越来越少,为此,教育评价的主要功能便是将这些少数尖子挑选出来,以便把他们培养成杰出人才。许多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更持这样的观念:全体学生中无论在学业上还是品行上总可划分为优、中、差三等,每类学生的比例在受学校教育过程中虽会有所变化,但幅度不大,且对每个学生而言,欲在短时期内有快速发展的可能性极校显然,上述这种使学生发展目标固定化的预想,是当今学校教育中最浪费、最具有破坏性的一面。它压抑了教师和学生的抱负水平,也削弱了学生的发展动机,使相当数量的学生由于长期遭受挫折和羞辱,其自我自尊被摧毁殆尽。因此,片面强调评价的选拔功能,只能是压抑和摧残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与教育评价的本质含义相悖,更与素质教育的宗旨背道而驰。现代教育评价的主要功能和根本意义,既不在于鉴定和选择,也不在于对学生进行警戒与鞭策,而在于检查教育目标的达成水平,取得反馈信息,以便调整教育教学过程,及时针对缺陷和问题进行补救和矫正。所有这些,与当前流行的片面强调分等、淘汰的教育评价有明显区别。为了使教育评价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应有的导向作用,本人认为在评价过程中应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基矗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以培养人的基本素质为出发点。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目的是使每一位学生都具备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等方面最基本的素质,为其身心发展奠定基矗学生素质评价强调基础性,主要评价学生是否已经具备最基本的素质。 2.着眼整体。人的各项素质之间有着有机的联系。素质教育是一种结构性的教育机制。素质教育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素质评价不能孤立评价学生某个单项素质,应从整体视角考察,看其各项素质及结构是否合理,是否全面和谐发展。必须全面实施各项评价内容,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促进学生各项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3.重视发展。人的素质除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还具有发展变化的性质。随着人生活在其中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变化以及人自身实践活动的发展,人的素质也不断发展变化着。尤其是在社会迅速发展的改革开放年代,人的素质的迅速发展变化既是客观的要求,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素质教育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教育过程。评价学生素质,不仅看其现有的质量水平,还要看其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我们应该让其发挥主动性创造性,不断丰富其素质内涵,逐步提高其素质水平。 4.强调实践。人的素质形成的过程,是人将从外界获取的物质、能量、信息加以内化,逐步积淀为自己身心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是一个实践活动的过程。可以说实践活动是素质内化和外显的中介。评价学生素质水平,要看其在实践活动中的外显行为和持久发挥作用的程度,用实践检验、评价学生素质状况,才能正确反映起初的素质水平。 5.承认差异。人的先天禀赋不同,接受的环境和教育影响不同,其素质发展特点、水平和潜在可能性存在差异。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和谐统一的教育。素质教育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依照各自的条件得到其可能得到的最佳发展,在基本素质全面发展的同时发展自己的个性。学生素质评价也应从这一观点出发,评价考察其全面素质和个性特长。 二、素质教育评价对象的综合性 现代教育评价的范围已扩大到教育的全部领域,于是就有了评价的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评价从宏观的角度考虑问题,涉及教育的 各个方面,包括教育战略、教育制度、教育目标及教育与社会经济文化等关系;狭义的教育评价则从微观角度指向学校内部,以学生为对象,对学生的发展水平及与之相关的诸种条件予以评价。显然,与传统教育评价仅指向学生及学生的学业水平,进而以分数作为主要评价指标的做法相比,现代教育评价的内容已大为扩展。评价对象的扩展,是基于以下两个认识:一是注意到了教育的整体性,即教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各要素间处于相互作用与制约的动态结构之中,某个要素的变化必将影响到其它要素的状态。要对教育的终结性成果--学生发展水平作出恰当的评价,必须首先对影响学生发展水平的各相关因素作出评判。其二是更新了评价的价值观,即素质教育评价既强调其教育功能、发展功能,就必然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其目的在于诊断学生的发展水平及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教育因素的状态,从而为改进教育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素质服务。那么,以一个学校范围而言,素质教育的评价对象应包括哪些呢?依据教育成果及与之相关联的要素作用大小,可区分出如下六个层次的评价内容。第一层次是对学生的评价。它是评价的核心对象,包括对学生素质结构的各组成部分评价及整体水平评价。从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和根本目的出发,将对学生的评价作为素质教育评价的核心对象,并以此作为切入点引发其它层次的对象予以评价,是当前构建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有效的认识路线和操作路线。第二层次是对直接影响学生发展的教育活动的评价。包括对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团队活动等的评价。将上述教育活动予以评价,无疑能提高教育活动的计划性和有效性,促进学生尽可能优化的发展。第三层次是对直接制约教育活动质量的诸要素评价。包括对教育者、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即教师、课程与教材、教法的评价。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工程师,教师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素质发展的状况。对教师的评价应包括对教师的政治思想、师德修养、工作态度、教育观念、业务水平等多方面的全面评价。课程教材是否得当,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对课程的评价包括对课程类型与结果的评价。对教材的评价包括对教师参考书、学生辅助读物、练习册等各种学习材料以及音像材料的评价。教学方法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及速度,对教法的评价主要看其指导思想是否正确,实际效果如何等。第四层次是对包括潜在影响学生发展的学校社会文化背景的评价。包括对学生集体、含教师在内的班级、教师集体及学校整体的目的、组织、纪律、风气等方面的评价。其中班级集体是学校实施教育目标的基础单位,也是对学生成长、发展影响最大的学习生活环境。教师集体对学生的成长也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教师集体目标一致、协调和谐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否则只能导致内耗丛生,削弱甚至抵消教育力量。学校集体的组织水平、纪律、制度、特色风格,是全校师生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对师生的思想、品质、情感起着巨大的作用。第五层次是对学校物理环境与社会环境条件的评价。学校的基本设施设备等是办学的必备条件,是发挥学校教育机能的物质基矗缺乏必备的物质条件,难以通过丰富生动的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校物理环境包括学校校舍的位置、朝向、面积、质量、采光、排水、有无污染和噪音;普通教室、专用教室、课外活动室、体育场馆、图书馆、实验室、礼堂以及教育设施的人均占有的数量与功能发挥状况;伙房、食堂、厕所、医务室的地点安排、卫生条件和管理状况等等。对这些要素的评价,不但要看原有的基础状况,而且要看对现有条件的利用和效果。社会环境包括学校周围的地区特点,有无危险的道路、河川、悬崖等,附近居民区内有无学生不宜参与的玩乐场所与设施,社会的道德风尚等。特别要对学校如何充分利用社会环境中的有利教育因素,尽量克服不利教育因素的措施及其效果进行评价。第六层次是对学校行政管理,包括学校各个领域的管理的评价。管理与教育是学校工作顺利开展的相互联系、协同作用的两个侧面,犹车之双轮、鸟之双翼。评价学校管理,要着重评价学校管理程度以及管理效果等,还要评价学校在社会的影响与声望。 三、素质教育评价主体的广泛性 一般说来,评价主体是"能根据评价结果,为达到改善教育活动及其成果的目的而采取相应措施"的人与组织。据此,学校教育评价主体包括了教师、学生、学校领导、教育管理部门、家长和其它与学校教育有关联的社会成员和组织。教师、学校领导和教育行政机构由于其特殊的地位而成为素质教育评价的主体,是毫无疑问的。家长居于教育评价主体地位也是客观存在,因为他们既是教育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也是教育结果的重要责任者,他们不仅关心子女各方面的发展状况,还十分关注学校及教师的威望、水平与质量,并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提出学校教育改革和调整的建议。至于学生能否成为评价的主体,是值得讨论的。"现代教育评价已经不再把被评价者视为评价的待查客体,而是把他视为教育评价的主体。"即便在以学生为核心的评价中,学生虽是评价的直接对象,但教育活动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全体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如果离开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无法实现。所以,学生在主动发展的过程中,应不断地对自己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并对教育活动、教师和学校的各方面进行评估。在素质教育评价中主客体是相互转化的,这被视为主体性的高度发挥。但在目前素质教育评价研究中存在一种倾向,即把评价者主体性的发挥与自我评价这种形式等同起来.在一些中小学对学生评价的改革实践,把有否学生自评这一栏作为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标志。这显然是绝对化、表面化和形式化的做法。本人以为,要发挥学生评价的主体性,关键在于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并从中逐步实现将外在的评价目标内化成自觉要求,最终实现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即主体性应表现在评价过程之中,而不是评价的结果上。具体地说,教师应注意如下几点:第一,应充分向学生展示评价活动的各个要件,诸如评价目标、意义、标准、方式和进程等。第二,组织学生对照目标检查自己的进步状况,并能根据自查结果发现问题及其原因,及早调整自己的努力目标与行为。第三,教师应向学生解释各种评价结果,并与每位学生一起分别制定今后的努力发展方向及进步计划。 四、素质教育评价方法的科学性 教育评价方法是指进行教育评价所遵循的途径和程序,是完成评价任务实现评价目的的手段和桥梁,包括评价的思想方法和评价的实践方法两大类。思想方法是实践方法的方法论指导,而实践方法是思想方法的具体应用。这里着重阐述素质教育评价的思想方法科学性特点。素质教育评价思想方法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以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具体包含以下原则: 1.坚持两点论为指导,力求对评价对象作出全面而辩证的评价。即不仅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并注意到正反两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在评价学生时,要认识到青少年处在成长过程之中,成熟与幼稚、长处与短处、优点与缺点总是并存于一身。评价过程出现的"晕轮效应"、"首因效应"、定势偏差、感情投射偏差、中心化偏差等均是评价者主观偏见表现,应予以克服。 2.坚持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从评价对象内部与外部的纵横交错联系中作出正确的评价。青少年学生既是先天与后天、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理性与情感等多种因素相互联系的完整个体,又是与他人、群体、集体、家庭和社会等外部环境有着广泛而密切联系的现实的人。因此在评价时,一方面应全面评价学生,切忌只顾一点而不及其余的片面做法,另一方面应在广阔的背景下考察学生个体的发展,尽可能地区分出阻碍学生发展的各种负面因素并采取相应对策予以克服。 3.坚持事物永恒发展的观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以往的评价以形而上学的静止而僵化的观点看待学生,常常以学生一时一事的表现轻率地断定其今后的发展限度。素质教育评价虽从考察学生即时状态入手,但着眼于其今后的发展。相信学生发展的潜力,因此积极评价多于消极评价;发展评价多于静止评价;过程评价多于终结评价。最终目的是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内部动力,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达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教育评价论文:财务管理专业教育评价制度之我见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最后环节,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制度,加强素质教育,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专业教育评价制度 教学评价是教学常规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笔者认为,教学评价制度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即从学生课堂教学前的准备、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到课程结束时的考试,对学生作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考核。 传统的学期结束时的考试有两大弊端:①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常会临时突击,把该门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单纯地去背去记,而很少将该课程与其他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联系起来,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差,知识的含金量低,这样,四年学习始终处于一种知识量的简单积累过程中,而很难达到质的飞跃。②传统考试会形成由于一次偶然失误而影响整个课程最终成绩的结果,从而也导致学生忽视日常的学习过程。因此,我们倡导实行动态的、全面的、形式灵活多样的评价制度。考核学生成绩可以包括课堂发言、书面作业、科研论文写作等。 1.课程参与及评价。首先,教师应向学生讲明课堂参与的重要性,告诉学生完全靠期末考试来争取好分数是不明智的,只有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学生才会有若干次让教师了解他的机会,而期末考试却只有一次机会。其次,选择适当的评价课堂参与质量的时机。笔者认为,课堂参与质量的评价应放在每一次课结束后,因为,课堂上的打分,会影响教师听取学生发言的注意力,同时也可能会干扰学生自由发言。比较好的做法是:每节课后,教师回忆每一位学生发言的情景,标出有突出表现的学生;标出能推动一堂课前进的学生;标出能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问题,贡献大的学生;标出那些被点到名才被动发言的学生;标出那些发言偏离主题的学生;标出那些有独特观点,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2.书面作业及评价。书面作业既能起到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又能为科研论文的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好的写作卷面会使学生能够把自己的论点综合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找出规律,加以评价并提出解决方案;而差的卷面大部分是鹦鹉学舌,重复题目中的细节,很难切入主题。 3.期末考试及评价。对于标准化的考试题,教师应给出每一主要步骤的评分要点,而对实务性的案例分析考试题,笔者认为应采用更粗放的评分方法,只要学生能找出案例中80%的主要问题,运用了正确的分析方法,分析判断思路、计算结果与正确结论一致,就可以给出较高的分数。 多样化的考试形式与灵活的评分方法相结合,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动态的、多样的、全面的教学评价方法,更有利于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财务管理专业素质教育问题 素质教育的中心是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包括文化素质、创造性思维和综合分析与判断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素质教育观念的形成,使学生更加注重应用能力的提高。教学中同学们要求增加实践教学、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财务管理的热点问题、前沿问题等内容的讲座,这正是素质教育的体现。针对这一要求,教师更应注重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的教育,课程设置应具有超前性、实用性,要求学生增强对会计信息的职业判断能力、财务问题的洞察分析能力、以及专业知识的自我更新能力。实施素质教育应把握以下三点: 1.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德育教育必须摆到素质教育的首位。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因此,在学生人生观和道德品质形成初期,接受正确、严格、规范的职业道德教育,对学生一生的思想品德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2.素质教育主张淡化专业界限,这对于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有益处。我国学校专业设置总数曾经多至2 500个,之后,压缩到500个,目前约有25个左右。这种压缩不是知识面的压缩,而恰恰是知识面的拓宽,把相近专业的知识进行综合。这种综合的趋势是与世界科技潮流由分化走向综合的大趋势相吻合的。这种拓宽与综合正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大改革,对培养一流人才极有好处,素质教育不会冲击专业教育。 3.素质教育改革教育评价制度。笔者认为将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并非是取消考试,而是要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考核,建立全面反映学生德智体各种素质的考核体系,改变考试方法、内容,考核重点应放在考核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上。 三、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创造力培养问题 创造力是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能力,根本特点有二:一是首创性,能给予新的,第一次创造的活动;二是有社会意义,能给社会以有益的成果。心理学专家认为,创造才能是一种广泛的综合才能,包括探索问题的敏锐性,创新思维活动的能力,转移经验的能力,形象思维、逆向思维的能力,联想的能力及记忆力,产生思想的能力,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些能力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创造力完整、统一、有机的结构。为适应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的需要,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是财务管理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应注意三个问题。 1.培养创造力要以基本知识的传授为基础。先进的教育方法是以一定知识量的积累为基础的。创造力培养过程的关键是把教育的重心从学生学习和记忆知识转到培养他们的求知欲、独立性和创新才能上来。创造力建筑在想象力上,而想象力又建筑在广博的知识基础之上。创造力的培养绝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 2.培养创造力要注重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人的创造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实践中点滴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培养其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判断和推理能力,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加强思维的广阔性、流畅性与灵活性训练,要求学生勤于思考,积极想象,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理清思路,使学生的创造力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提升。 3.培养创造力要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创造力的实现途径多种多样,科研作为教学过程的继续和深入,对于提高学生创造力有积极、重要的意义。在财务教学过程中,可以把一些既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要求他们广泛搜集资料,写出自己的新观点,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创造力可以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学生也可以在创造性的学习中领略实现自我的乐趣。 教育评价论文:浅析英语教学中的教育评价问题 论文关键词:教育评价 素质教育 形成性评价 激励原则 论文摘要: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而对教学活动过程及结果的质与量做出的测量、分析和评定。教学是整个教育中的基本环节,科学的教学评价可以不断地向学校教师、学生、领导等显示教学运行的方位,指明教学前进的方向,激励各方面同心协力,以最佳的方式达到教学目标。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坚持评价原则,采用多种形式促进教学的发展。 一、教育评价的功能 1、导向功能。即教育评价对被评价者具有指导方向作用。评价总是有一定标准,这一标准依据人们对活动的期望而制定,评价活动中偏重什么忽略什么,都会影响活动方向,如评价强调知识标准、轻视能力标准,其特定教学活动便会朝重知识轻能力方向发展。 2、鉴定功能。评价活动可以衡量被评价者是否达到合格标准或区分其达到目标的优劣程度,并把结果作为对其进行确认或甄选的依据。 3、监督功能。监督功能的评价总是找出评价对象与目标的差距,使其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和途径,监督被评价对象是否朝着评价目标前进。 4、调节功能。教育评价的调节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对被评价者的情况相对调慢或调快学习进程,使之符合被评价者的实际;二是被评价者通过评价理解自己的优缺点,明确努力方向及改进措施。 5、诊断功能。根据评价标准对被评价者做出价值判断,为教学决策或改进指明方向。 6、激励功能。一般情况下,被评价者都有获得较高评价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愿望。良好的评价会使被评价者更加努力,产生获取更大成功的动力,不好的评价对被评价者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二、教育评价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的必然 我国教育从体制到思想、从原理到舆论都明确指向素质教育。《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的第四条教书育人中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的评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我们现在实行的素质教育的本质是指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的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教师工作的基本目标是引领学生精神成人。要引领学生精神成人,首先要把学生看作是一个个具有生命活力的个体。雅斯贝尔斯说:“将教育仅仅停留在知识传授上,这种教育是没有灵魂的。”教师职业的本质就是影响人的灵魂,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目前,高中英语课程的改革,体现了国家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国际外语教学的趋势。教材力求以英语课程为平台,实现语言学习与人文素养提高相融合,教材的内容呈现和活动设计突出学生主体,关注学习过程,明确学习目标,落实学习结果;倡导观察、体验、实践、探究的学习方式;采用个人、同伴、小组及全班活动的组织形式;关注学生的品格发展,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材将评价有机地融合在教学过程中。这些评价项目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回顾,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发展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同时有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每个学生的进步和问题,为不断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教育评价是影响和导向基础教育偏向“应试教育”还是走向素质教育的最直接、最现实、最有力的制约力量。 三、现代英语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的必要性 评价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因素,而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有力保障。以往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只注重研究教学大纲,分析教材,改进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教学评价形式单一化。中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评价形式就是测试,而且是套用中考和高考形式的测试。对学生,通常是以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为依据做出判断,而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关注不够。这种通过考试来对学生进行的评价中,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学生是被评价者。它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策略及学习能力的评价,不利于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建立、不利于学生的创造力和自我调控能力的发展、不利于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学生一旦考试成绩不理想,他们往往会丧失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学习英语非常被动,学习是为了考试,因此学生只关注分数,只注重英语语言知识的记忆,学习英语无用论在很多学生中流行,学习效果很差。 形成性评价是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是对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并通过这种评价来影响学习过程,它的目的在于及时理解学生学习到达分目标的程度及未掌握的部分,从而修正、调整教学和学习活动,使多数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目标。形成性评价的引入有其各方面的优点:有利于英语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有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提高和健全健康人格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形成性评价中,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评价的主体是学生自己,小组、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形成性评价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评价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情况,更为重要的是,要对他们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来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评价。形成性评价的终极目的不是检测学生学了多少知识,而是旨在帮助学生增强自信,获得成就感,使他们能够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培养合作精神。 四、教师要善于运用教育评价的激励功能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质,而在于鼓励、唤醒和鼓舞”。要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就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和优点,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1852年,屠格涅夫无意间被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写的小说《童年》所吸引。他几经转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了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写信给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名鼎鼎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便称赞你:‘这位青年人如果能继续写下去,前途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惊喜若狂,他本是因生活困苦而信笔涂鸦,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他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一发不可收拾的写了下去,最终成为世界著名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在托尔斯泰身上发生的就是著名的皮革.马利翁效应,即:当一个人因为受到激励而全身心地倾注热情,怀抱希望的时候,他所钟情和期待的对象往往会因其矢志不渝的执著而天随人愿,并最终引导他到达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教师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上发展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都向他打开他的精神发展领域,是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源泉中汲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面对差生,教师的责任之一就是发现其优点,并点燃其心中的激情之火。每个学生都有进步的内在要求和搞好学习的良好愿望一个学生在学习上失意时,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帮助。如果他遭到的是老师的批评、同学的讽刺,他就会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原来心中积极的自我形象就会退化,对教师及其所授课程的依恋程度就会大大降低。几次挫折后,学生的心灵受到严重创伤,厌学情绪会日益加重,所以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此时,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学生从老师一句肯定的话语,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满意的手势……可以得到鼓励,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群体也能对个体学生取得的成绩做出积极的反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抓住一切机会,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以鼓励,不断给学生奋发向上的勇气和力量,就能够使其积极进取,不断提高。 五、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 1、多用鼓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应多用鼓励的语言创造出宽松的学习气氛,以达到让学生获取成功的欢乐。如,在教学中可用“All right,say it slowly.”“Think again, I believe you can do it.”“Can you repeat it again?”这些尊重、期盼的语言,渗透着老师浓浓的爱,从而使学生对学习树立信心,敢于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努力探索成功的强烈愿望,促使学生不断进步。 2、妙用身体语言鼓励学生。在英语教学中,恰当运用体态语言(如手势、眼神、表情、人际距离和自身动作等)向学生传递关爱的信息,对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调节课堂氛围,创造温馨的学习环境等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与口头语相比,体态语的词汇具有多义性和不确定性,所以常常对学生的各种行为会起到某种暗示作用。如有的学生常犯错误,自尊心又很强,如果老师能用信任的眼光注视他,他可能会很快振作精神,从头做起;如果教师用轻视的眼光看他,他就有可能沉沦颓废下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特别是在课堂组织与管理中,可以多一些示范、参考和期待等积极的体态行为去影响学生,耐心细致地鼓励他们去完成学习任务。 3、课外学习即时性评价。众所周知,学生学习英语仅靠课堂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在课外学习英语的过程也是评价的主要内容。鼓励学生课外进行英语阅读,写英语日记,教师也要及时评改,并以鼓励为主。利用课堂作业的评语激励学生树立自信。课堂作业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课堂活动参与质量的表态,对他们作业的合理评价有益于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Good!” “Very Good!”“Good idea!”“Excellent!”“Terrific!”“Fantastic!”“Super!”“Well done!” “It’s better.”“You are doing much better this time.”等都是教师经常使用的“评价”语言。课外关注“学困生”,及时了解,及时谈话,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另外,还可组织学生参与各种英语表演、竞赛等活动。这些活动既能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竞争意识,又能为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英语才华搭建一个很好的平台。课外即时性评价重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有利于学生自信心、自我评价、与自我反省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教学与评价的有机结合。 4、实行多种形式的评价活动。评价的形式有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多用“三分等模式”,即合格、良好、优秀,进行评价。①学生自评:学生自评主要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策略、努力程度和学习效果等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的评价。学生可以从课堂活动、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②小组评价:合作学习的方式在英语课堂中极为普遍。合作小组成员之间的评价可以起到相互督促、相互学习的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你追我赶的上进心。③教师评价:教师参考学生的自评和小组评价,根据学生平时所参与的课堂活动。学习态度、学习策略以及学习效果等评价学生,教师除给予学生等级评价外,还可以适当加上激励性评语或希望等,鼓励学生奋发向上。④家长评价:家长根据小孩在家的学习情况、完成作业等给予评价或写出评语。 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并使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使学生在学习和评价中不断体验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得到全面的发展。 六、英语教学中评价应坚持的原则 1、坚持以鼓励为主的情感教育评价原则 2、注意坚持时效性原则 3、注意坚持发现性原则(要善于捕捉、挖掘、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4、注重对学生学习求知过程评价原则。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的内容主要如下: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是否有学好英语的自信心,能够不回避遇到的困难,是否乐于与他人合作,愿意与同学交流各自的想法;是否能够通过独立思考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 5、注重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发展能力的评价原则。教师要主动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向更广阔的知识领域进军。 6、注重评价语言。生动丰富的评价语言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够活跃课堂气氛。“Don’t give up.You can do it if you try./Don’t worry./Take it easy./There’s no need to hurry.”“Try it again./Will you try it again?/Have another try./Good try,but not quite right. “A1most right./That’sa1most right./You have half way there。” “Well done./Excellent./Terrific./You’ve got the idea./That’s exactly the point./That’s correct.这些表达法准确、得体的使用,可以传达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有些带有肯定性,有些微带指责、批评、建议、纠正等委婉意思。而下列语言则过于直接:“Why don’t you study hard?”,“Why didn’t you listen to me carefully?”,“That’s completely wrong.”,“Your English is very bad.”“Can’t you see that,you’re quite wrong?”,等等。这些语气、语调冷漠、强硬的语言极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引起学生的反感,不利于英语教学。 结束语:教育评价和教学是实施英语教育中不可分割的,相辅相成的两种方式和过程,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科学的教学评价能使学生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体现了个性发展和合作学习,也体现了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和价值。这种形成性评价形式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天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变单一的教师评价为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相结合;学生由被动受评者变为主动参与者,通过自评,不断反思,形成有效的、符合个性特点的学习策略,最终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取长补短,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提高学习自信心。这种评价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新教育理念。新的评价方法将给学生带来成功和希望,使他们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功体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我们深信,搞好教学评价工作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一定会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教育评价论文:试析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主体重建研究 论文关键词:研究生 教育质量 评价主体 重建 论文摘要: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价制度存在政府干预过多、社会评价力量弱、高校被动参与等问题。一个理想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主体体系应该是由政府评价、社会评价和高校自我评价三方共同组成的多元共治型评价体系。 一、评价主体存在的问题 自从《学位条例》颁布以来20多年里,我国的学位教育与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各种类型的质量评价工作也相应开展起来,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价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此外,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评价理论的发展,也为我国学位教育与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理论借鉴,使得我国的学位教育与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然而,由于我国学位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时间不长,评价制度的建设至今还处在探索阶段,以致目前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政府干预过多 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是政府直接领导、控制的从上至下直接建立起来的单一的政府行政型评价模式。政府不仅是高等教育的主要投资者,也是高等教育的办学者和直接管理者,扮演着既掌舵又划桨的角色。这种角色的错位,势必会带来一系列无法克服的弊端。如:评价主体单一化,无法更好地满足社会多元利益主体的不同需求;缺乏监督和制约机制,评价行为易出现某种垄断性和随意性;评价活动具有封闭性,造成了政府评价周期较长、灵活性低、无法适应社会需要的局面。 2.社会评价力量薄弱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以及研究生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社会各利益主体成为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利益关系人,研究生教育质量必须满足社会各方的需求培养的人才、创造的成果以及提供的服务最终都要到社会上去接受检验,所以,社会应该成为研究生教育质量重要的评价主体之一。然而政府独家控制了评价权,社会评价没有相应地发展起来,缺乏建立社会评价体系有关的政策、法律依据,社会评价的法律地位得不到保障,缺乏完善的、独立的、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评价中介机构。 3.高校被动参与评价 尽管政府评价体系中,高校开展的自我评价是基础,但是,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自我评价。因为自评标准由政府部门提出,并非基于高校自我控制研究生培养质量以及学位授予质量的需要,并非高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的。评价的方式也是被动应付式的,而非积极主动参与的。政府制定决策,高校执行决策,体现政府意志。高校被动参与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其主动性、灵活性无法发挥,这对需要高度学术自由的研究生教育来说,质量很难得到有效提高。 二、问题的成因 造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主体单一、政府力量过强、社会评价与高校自我评价薄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是根源 “高等教育评价作为价值判断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一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着重要的联系”。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主体是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度一致的。国家是研究生教育资源的唯一拥有者和分配者,国家对研究生教育全面管理和严格控制。如学位授权点的审核以及管理、统一制订招生计划、硕士人学考试统一出题和统一划定分数线等等;对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规划以及质量管理控制权更是牢牢掌握在政府手里。这种高度集中的政府统一管理体制造成了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主体的单一化。 2.受官本位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 从文化传统来看,中国社会上历来就存在一种“官尊民卑”的思想。认为官方评价具有权威性,有较高的认同度,其评价的结果也容易成为决策、选择的依据。而对于民间评价不信任,认为缺乏可信性和科学性,再加上有关法律、规章等并没有明确民间评价的合法地位,政府又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扶持民间机构独立、合法、科学地承担开展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的任务。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下,社会评价发展十分缓慢。 3.市民社会尚未成熟 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现实条件来看,市民社会尚未在我国发育成熟,尚缺乏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的社会基础。市民社会是在研究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出现的一个概念,近年来在西方国家备受关注。它是指“国家和市场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或民间关系的总和。由各种非国家或非政府所属的公民组织,包括非政府组织、公民的志愿性团体、协会、社区组织、利益团体和公民自发组成的其他团体,又被称为第三部门”。市民社会一方面具有制衡国家力量、抑制国家权力过度膨胀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培育了多元利益集团,并为其参与社会生活管理提供了良好环境,从而为民主政治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而现实条件下,我国市民社会尚未发育成熟,尽管出现了大量非政府组织、民间团体,但是他们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人事、财务、运作等方面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法律地位不明确,是通过政府在其职能转变的过程中让出一部分职能而发展起来的,自身力量非常薄弱,无法以独立于政府部门的身份自主地参与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反映自身需要。 4评价理念落后于评价实践 目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在评价的目的上,重视以区分等级优劣为主的终结性评价,而忽视以诊断、持续改进为主的形成性评价。在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中,往往面向过去,重视对过去所完成的工作的总结、鉴定、区别优劣、进行奖惩,而忽视了在质量形成过程中的以自我诊断、自我完善、持续改进和提高为主的形成性评价。在评价价值取向上,重视评价的工具性价值,忽视评价促进被评者发展的本体性价值。在评与被评者的关系上,是一种控制与被控制、检查与被检查、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三、评价主体重建的思考 我国单一政府行政型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制已滞后于现阶段社会政治、文化等发展的需要。一个理想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主体体系应该是由政府评价、社会评价和高校自我评价三方共同组成的多元共治型评价体系。在这个评价体系中,政府、社会和高校分别是研究生教育的三种主要价值主体与利益主体,他们有各自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利益需要,分别占有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不同资源,从而获得对其质量进行控制的某种权力,因此成为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主体体系的三种主要评价主体。 1.完善政府主体评价 政府评价是政府对研究生教育实现宏观管理与间接控制的一种有效手段,对政府职能的转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已开展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绝大部分属于政府评价,由政府主管部门、尤其是中央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直接发起并组织开展,自上而下进行。政府评价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检查和评价,从整体上把握研究生教育质量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能够统筹安排和统一采取措施,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整体水平。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广泛参与,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新体制。因此,政府应积极转变职能,为高等教育评估事业提供服务与扶持。 首先,加强政府宏观管理。为了保证研究生教育评价的规范和有序,政府部门要加强评价立法和宏观管理,通过立法、拨款、认可等宏观手段对评价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具体地说,政府的主要职责是通过立法规范学校教学质量保障行为;制定国家教育质量标准,对研究生的教育质量进行整体监督;建立教学质量保障的信息网络,指导、统筹、协调和检查教学质量保障活动;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社会中介机构的积极作用,推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活动的学术研究和交流等。国家教育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分级管理”的原则,分解、调整对研究生教育的职权,分工负责,把好研究生的“人门关”。 其次,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在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中的职能应朝两个方向转变。一是把不该管且管不好的职能让给社会或培养单位。例如对层次、类型、学科专业、地区分布等不同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选优评价、特色评价等,放手交给社会评价机构进行,政府可以参考与使用所信任的评价机构的评价结果。二是政府要把该管而没管或者没有管好的事做起来。例如:立法和制定一系列的规则,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各评价主体的合法地位;协调各主体之间的关系,维护评价体系的良好秩序;建立和公布评价信息库、专家库,提供咨询与服务;帮助进行评价人员的专业训练和评价活动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等等。此外,对评价活动进行再评价,以提高效率或对评价机构进行资格鉴定和认证以规范社会评价活动,保证其公正性和合法性,等等,都是政府应尽的职能。 再者,建立完善公开的信息数据库及标准信息网络平台。我国目前开展的研究生教育评价活动,采集所需信息只是单纯建立在学校所提供的自评报告与专家现场考察上,应建立起各级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数据库以及网络平台。该系统除包括高校办学过程与状态数据库、毕业生就业信息数据库外,还应包括社会用人部门的信息网络系统等。这样既可以在评价中通过多渠道收集信息,又可使教育评价工作简化,做到科学、准确、简便,保证评价的效度和信度。标准信息平台接受来自各种渠道的信用信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统一的信息及信用等级评定,具有法律效力,是最高层次的诚信网络。同时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手段,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诚信经济运行系统,从各个角落监督高校研究生的信用行为,再通过市场机制,促使高校越来越关注自己的信誉程度,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诚信水平。 2.推动社会主体评价 首先,随着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立一种既不隶属于政府教育行政机关又不凌驾于高校之上的相对独立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中介机构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从我国目前已有的社会评价看,用人单位对毕业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价和反馈长期以来被认为是社会评价的一种主要手段。而像在国外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主体中占重要地位的由各种专业协会、学术团体等专门性评价机构所进行的社会评价制度尚未建立起来。尽管近年来我们也成立了诸如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上海市教育评估院等专门负责研究生教育评价的所谓社会评价中介组织,但是,无论从其承担的任务还是人员来源,以及从机构内部的组织形式与运行方式来看,它们都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官方的性质,它们所开展的评价活动实际上是官方胜质的评价。从其他类型的社会评价来看,近十多年来,我国的民间研究生教育评价和排行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例如,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已经连续10年大学排行和专业排行情况闭,还有一些新闻媒体的各种基于单项评价基础上的排行等也逐渐兴起,有的还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总体上表达了民间开始参与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的呼声。然而,由于这些民间组织和机构的评价没有法律、法规的依据,其合法地位得不到法律承认,并且这些组织和媒体所进行的评价活动也缺乏一定的规范,甚至出现了以商业营利为目的的行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混乱,社会上也众说纷纭。一方面我国研究生教育社会评价主体还不成熟和完善,有待进一步规范;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在当前条件下,我国社会评价主体体系建设必须依靠政府力量。 其次,政府应通过财政拨款为社会评价提供一定的资金资助。社会评价机构以非营利为目的,要维持生存和发展,必须有一定的资金支持。我国现在的社会评价中介机构的启动资金来自于政府,其后的大部分资金要依靠他们自身提供的咨询和服务来供给,有时难免会显得经费紧张。尤其是一些学术团体和专业协会,其经费大部分来自于会员单位的会费,仅够维持日常的运转,不足以支持他们自主独立地开展评价活动,这恐怕也是他们较少直接参与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我国社会评价发展的初期,在未发展到一定规模,没有获得社会和高校广泛认可,还不能通过自主地接受委托和捐赠获得一定经费的情况下,政府应通过直接拨款或者通过委托、合同制等手段为社会评价提供一定的发展资金,使其能逐步发展和壮大。 第三,政府要通过对社会评价机构进行资格认证和委托服务等规范和扶持其发展。政府可以通过对评价机构进行资格鉴定或者合格认可等方式,为通过鉴定和认可的社会评价机构提供资金资助与委托服务,规定只有通过了政府资格鉴定的评价机构才有权向政府申请资助与委托任务,这也是政府从宏观上控制社会评价的一个切实有效的手段。通过这种办法,政府一方面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切实支持一批条件较好、运行较规范的社会评价机构;另一方面,通过对社会评价机构进行资格鉴定和认可,控制和规范社会评价机构的行为,使其能真正向科学性、规范性方向发展。 第四,重视社会评价机构内部规范管理。作为政府、学校之间的“调控器”和“减压阀”的社会评价机构,在面向政府和学校提供教育评价服务中,要保持自身的“中介”属性,确保评价的公正性。为此,专业性社会评价机构有必要建立内部的自我监督机制,在自我规范上做文章,充分体现自律。通过评价工作管理条例、学习培训机制以及回避、监督、公示制度等,切实提高评价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以真正实现其政府、学校之间的桥梁的作用。 3重建高校自我主体评价 在三个评价主体中,学校的自我评价至关重要。它不仅是同行评价等外部评估的基础,而且是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中“独立的校内评价过程”,是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教育评价的成功所系和生命所在。“只有给自我评价以足够的重视,才会使教育评价的积极作用得到尽可能大的发挥”,实现评价的目的。要改善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高校自我评价体系,必须改变政府控制下的以为政府评价提供信息为目的的高校自评模式,由高校自下而上建立起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内部评价体系。此外,高校内部的质量保证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学方面,还应该扩展到学校发展的其他层面,如科研、社会服务以及教师、毕业生等等。高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要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及时纠正发展中问题,定期开展质量评价自评,并将结果公布于众,以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首先,从外部来看,必须建立起研究生教育自我评价体系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这方面需要政府、社会两大部门参与。政府主要把财政资助、政策鼓励与评价结果挂钩,以此推进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自我评价体系的建立。如政府对建立了自我评价体系的高校进行鉴定,凡是通过了鉴定的高校不仅在研究生教育发展方面可以获得政府的经费资助,而且还可以享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社会部门则可以从社会资金的资助、就业资格或生源等方面来促进该项工作。例如各种专业行会可以把对专业性强的专业进行鉴定作为职业资格准人的一个必要条件,使毕业生能得到用人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公认。此外,全国研究生院协会以及其他的专业委员会等专业协会都应在各自领域范围内倡导建立起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内部评价机制,并切实为其建立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同时,可以将有无健全的内部质量评价体系作为允许进人该专业协会的一种资格。 其次,从内部来看,最重要的是形成学术机构内部的一种学者团体的自律文化,使其能自觉地参加自我评价,进行自我保障。通过这样一种不断自省的方式来建立学术组织的规范,维护学术的高深性、学位的荣誉以及学术组织的纯洁性。因此,要发挥各级学术委员会或教授会的重要作用,尤其是要发挥院系一级学术机构如院系一级的教授会或者学术委员会的作用,依靠他们建立起研究生教育质量系一级的内部质量评价机制。另外,在学术机构内部形成强有力的行政管理部门也是推进自我评价体系建立的一种有效措施。如果研究生院首先有了这样一个强烈的意识,并且建立了一些明确的规章制度,就能为建立自我评价机制创建一个良好的实施环境。此外,对自我评价的形式、指标体系、实施方法、评价结果的处理等还要进行深人的研究,如何使得自我评价中的评价指标科学易行,既能真正地诊断问题,帮助教师、研究生、研究生基层学术部门以及培养部门更好改进工作,又能使自我评价简单易行、科学客观且不会影响和干扰正常的教学与科研,也是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自我评价体系所要考虑的一个关键问题。另外就是要加强管理层的质量保障意识,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更重要的是,要在培养单位内部形成一种参与式的评价氛围,使广大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参与其中,实现同一个目标,即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促进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 从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研究生教育依然处于国家的统一集中管理之下。尽管近年来在学位的授予审核权以及研究生导师的审批权等方面政府权力有所下放,但校内自主的学术管理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在目前研究生教育内外部环境下,要想一步建立起一种自发、自觉、自愿的由高校主动积极参与建设的内部质量自我评价体系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自我评价体系必须在外部力量推动与高校内部形成的一种强有力的学术自律机制双重力量的影响下逐步建立起来。 教育评价论文:试析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思考 论文关键词:硕士研究生 教育质量 评价标准 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超常规发展,学位类型、攻读渠道和培养模式亦日趋多样化,如果不能在质量上加以控制和保证,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硕士研究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全文试从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确定依据和培养过程的特点出发,论述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 一、确定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依据 所谓评价标准,就是硕士研究生经过培养,作为合格的毕业生所应达到的品质的规定性、符合的要求、具备的条件。确定这个评价标准必须同时考虑以下几个因素:①硕士人才的素质构成,也就是作为硕士研究生所必具的知识和能力;②硕士研究生的特点,即硕士研究生与本科生、博士研究生的相对差异,三者在培养目标上的差别;③我国社会发展对硕士研究生的质量要求。 198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六条中规定,硕士研究生要取得硕士学位,必须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同时还应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一名合格的硕士研究生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 1.在思想政治方面,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论文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语言能力。 3.应该具备比较广博的知识,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洞悉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新成果。 4.形成较强的科研意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业务工作的能力,并有相应的科研成果,这种科研能力是硕士研究生区别于本科生的一个重要评判尺度。 二、硕士研究生的特点 根据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和途径,可将硕士研究生的学习过程具体分解为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环节:课程学习、教学(讲课或科研或管理)实践、学位论文。 (一)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的特点 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主要实行学分制,各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学分都设置最基本的量,其课程设置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和必修环节四个部分组成。公共必修课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第一外国语,专业必修课是硕士研究生的主要学位课程,其中工科和实验学科的专业,必须开设实验课。选修课根据专业培养要求和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选定。必修环节则主要指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参加学术报告等。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是我国当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课程设置也有各自的特殊要求。例如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重视解决买际问题的综合课程,结合实践组织课程教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保持课程设置中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传统,同时加强课程的综合性、交叉性,培养有发展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二)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的特点 教学实践是硕士研究生的必修教学环节,一般在人学后的第三个学期末前完成。教学实践的第一种形式是在导师指导下讲授一定时数的专业基础理论课或者协助导师辅导答疑、上实验课、主持课堂讨论、社会调查等。第二种形式是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完成项目研究的某些具体任务。第三种形式是参加与专业学习有关的管理工作,在设定的管理岗位上,独立工作,获得事务管理或技术管理等的实际训练。目前,我国高校中广泛实施硕士研究生参加的助研、助教和助管工作已成为培养制度并得到肯定,其中尤以助研工作受到格外重视与推广,这也是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及其质量保证的最显著特点。 (三)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特点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教育质量最显要的体现,是理论结合实际和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能力程度的总结性成果,以及对科学研究及其成果的书面阐述。硕士学位论文的内容,至少应在理论分析、设计方案、计算方法、实验经验方法、测试技术等方面提出新观点、新见解和新方法,取得某些新的结果或一定的革新及改进。与博士学位论文、学士学位论文的水平比较是:博士学位论文要求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在学术上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或在专门技术有创造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学士学位论文要求综合运用知识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新意。 三、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参加科学研究的作用 (一)学士、硕士、博士科研能力的比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对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比较可见,三者的科研能力在水平上有一定的区别。学士(本科)的培养过程主要以课程学习为主。而研究生教育就不同了,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上,培养和发展科研能力可以在科研资源上获得支持,能够“一一”地得到必要和充分的训练,而且可以做到系统和严谨。一般来说,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是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科学研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所占的比例约为二分之一。相对而言,博士研究生阶段就更重视科学研究的作用,主要的学习时间将更多地用于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撰写。 (二)硕士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基本内容 硕士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所从事的科学研究活动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参加导师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独立自主的科研活动、专业硕士对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目前,独立自主的科研活动是硕士研究生科学研究的重要形式,独立地开展科学研究不仅能充分激发硕士生个人兴趣,还能有利地培养硕士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这种教育模式对科学研究的实际强调与安排仍待更多的重视,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应突出和强调培养专业硕士对解决实际问题有极大功效的科学研究能力。 (三)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在参加科研方面的不同要求 目前我国的硕士学位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学术型硕士,主要是为了培养教学、管理和科学研究人才,也为攻读博士学位做准备。另一种是专业硕士,是为了培养专业技术职业所需的高层次人才,针对性强,职业背景明确。在培养要求上,学术型硕士要求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注重科研训练,比较专深;专业硕士要求掌握专业技术职业本身所特有的知识基础,注重实务训练,比较实用。 四、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 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是硕士研究生经过培养,作为合格的毕业生所应达到的品质的规定性、符合的要求、具备的条件。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历经课程学习、教学实践、学位论文三个环节,集中体现了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特点。一名合格的硕士研究生不仅要在专业领域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与系统知识,还应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任专门技术工作能力。 课程学习是硕士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设置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专业课程,使硕士研究生既具有宽广的基础知识,又在专业知识的掌握深度上达到一定水平。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主要实行学分制。 教学实践是硕士研究生的必修教学环节,具体分为助教、助管、助研等多种形式,旨在帮助硕士研究生巩固和深化所学的学科基础知识,提高实际工作的能力并积累实践经验。针对助教工作的质量评价主要体现为硕士研究生教学组织能力,针对助管工作的质量评价主要体现为硕士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业务工作的能力。 学位论文是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最显要的体现,是用以证明掌握本学科知识的系统和巩固程度,理论结合实际和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能力程度的总结性成果,也是培养硕士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的程序、步骤、方法,提高科研能力和表达科研成果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的质量评价标准主要体现为硕士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学术领域的创新意识及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教育评价论文:健康教育在精神科的应用效果评价 【关键词】 健康教育;精神科;效果评价 【摘要】 目的 评价健康教育在精神科应用的效果。 方法 对住院期间接受健康教育的579例精神病患者,出院6 mo后采用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调查表”进行回访。结果 患者住院期间进行健康教育的总体成效显著,但仍有部分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较差,不能遵循健康指导,未达到预期效果。其中63.2%不知道疾病复发时怎样识别症状,60.6%不知道所服药物剂量和作用,53.4%不知道自己有不健康行为。 结论 健康教育要采用普及化与个性化相结合,并延伸到家庭和社区,方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 健康教育;精神科;效果评价 健康教育是整体化护理的重要内容,是一种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手段,不仅有利于患者的心身健康,更有利于护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1,2]。我院自开展整体化护理以来,始终坚持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及时为患者实施了健康教育。为了解患者住院期间健康教育获得知识情况,我们对出院患者进行了回访,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04年7月~12月在我院住院期间接受过健康教育的患者为调查对象。入组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障碍诊断标准。(2)出院前接受过系统健康教育,出院≥6 mo。(3)排除无法取得联系或不愿接受调查者。共调查579例患者,其中男381例,女198例;年龄14 a~62 a;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162例,初中258例,小学141例,文盲18例;病程3 mo~18 mo;诊断:精神分裂症318例,躁狂症75例,分裂样精神病72例,偏执性精神病60例,抑郁症44例,应激障碍10例。 1.2 方法 采用自拟“健康知识教育调查表”进行回访,问卷共10个项目,每个项目分为“知道”和“不知道”两个条目,主要了解患者对住院期间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回访人员为经过系统培训的主管护师专职进行。调查时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对调查内容逐条解释,使患者对每个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回答,调查人员根据回答情况进行判定,并逐一记录。对调查结果按类别分组,采用划记法清点每组人数,再计算百分率。 2 结果 579例精神病患者健康教育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健康教育调查结果(略) 3 讨论 本调查显示,对患者住院期间进行健康教育的总体成效显著,但仍有部分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较差,不能够遵循健康指导,未达到预期效果。原因可能为:(1)由于精神科实行整体化护理起步较晚,护理人员缺乏系统的现代护理观,在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态度敷衍,甚至把健康教育看成是额外的工作负担[3]。(2)缺乏相应的健康教育知识和健康教育课程培训,在进行健康教育时,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持,不能够取得患者的信任。(3)健康教育质控不完善,效果评价不到位,评价标准不统一。(4)患者自知力未完全恢复,对健康教育缺乏认识和兴趣,接受健康教育知识能力差,不能遵循健康指导和家庭对健康教育不重视等因素有关。 4 对策 4.1医院要对精神科护士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健康教育理论与技能培训,激发医护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专业知识的自觉性,掌握沟通技巧,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实施健康教育目标,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管理者要定期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建立长效制度。 4.2注重健康教育的普遍化和个性化,在集中授课时,要用通俗的语言进行讲解,在个性化健康教育时应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智力水平、情绪状态、病情严重程度、社会支持情况和现实需求给予不同的个体化教育,从而保证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使患者得到全面的健康教育服务。 4.3拓宽健康教育的范围,把健康教育的对象从患者、家属延伸到整个家庭与社区,使整个社会形成正确的、科学的健康观念。 实践证明,精神病患者的康复与家庭社会支持系统密切相关[4]。对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实际上是对患者间接的帮助,家属的健康观和生活行为直接影响患者的疾病康复。因此,处于疾病困扰中的患者,既需要家属的经济支持,更需要家属和社会的精神支持。 教育评价论文:试析远程开放教育质量评价与控制研究 论文关键词:远程开放教育 教育质量 质量评价 质量控制 论文摘要:全面、客观、公平地评价远程开放教育质量并对其有效地控制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之一。文章在借鉴和总结国际上学生评价原理和教学评价原理中的诸模式基础上,结合中国远程学习者的特征和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试图建立多级、多目标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同时,结合国际开放大学远程教育质圣先进的控制模式和经验,建立适合中国的教育质量控制系统。 自远程开放教育诞生以来,质量保证一直就是全球远程开放教育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而由此带来的远程开放教育质量评价与监控活动也在众多国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各国根据自身远程开放教育发展的特点,社会文化背景以及政府的期望,制定出不同的远程开放教育质量标准,也反映出各国对于远程教育质量的理解和态度。根据我国远程开放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制定我国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控制,也引起了我国学者的重视。本文试图通过借鉴美国、英国远程开放教育质量评价和认证指标体系,依据我国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现状,建立我国的远程开放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体系,以控制我国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健康良好的发展。 一、背景分析 质量就是“生命线”对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依然适用。如何有效地对远程教育质量进行评价并控制一直是全球远程开放教育工作者和学者所追寻的目标。其中,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末期就制定了一系列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和质量认证体系。例如,美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制定的《在线教育质量:远程互联网教育成功应用的基准》(Quality On the Line: Benchmarks for Success in Internet-Based Distance Education)。这份报告是应美国国家教育协会(NEA)和著名的网络教育在线平台Blackboard公司的要求而展开研究的。报告中远程互联网教育的质量评价标准被划分为6大类,学校学习支持系统评价标准,课程开发评价标准,教学过程评价标准,学生服务评价标准,教师培训评价标准和教学效果评价标准,共包括45项评价内容。美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制定的这份评价标准,较之于传统高等教育,在学校支持、课程开发、学生服务、教师培训等方面都针对远程开放教育进行了强化。在此基准中,我们还可以看出,美国对远程教育的服务性要求比较高,不仅要求学校重视学生入学后的各种支持服务,也强调做好人学前的咨询服务,确保学生在人学前能获得选择学校和专业全面考虑所需的信息,以保证人学后的学习质量。 英国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发源地之一,由于其严谨的教学态度和严格的人才培养理念,英国的高等教育在全球一直都享有良好的声誉。英国现代远程教育的质量评价活动由内外部两个部分组成,但以内部保证为主,外部评价则主要以认证的方式进行。其中,英国远程学习共同体发现过去对传统院校的许多要求已经不适合新的网络时代远程开放教育的要求,为了规范提供远程开放教育服务的院校行为,要求QAA制定了《远程学习质量保证指南》(Guidelines on the Quality Assurance of Distance Learning)。该指南提出了一些比传统的校园学习更加严厉和详细的要求,其内容包括:系统设计、课程的设计、验收与检查、课程的发送、学生发展与支持、学生交流与表达和学生评价等。每个部分还包括一般性标准和概要指南,共23条细则内容。开远程学习质量委员会的《开放和远程学习质量控制标准》(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 quality control standards)包括导言部分共有6项,涉及到具体标准内容,包括课程目标与结果、课程资源、学生支持系统、营销与招生、远程开放教育机构和(远程开放教育机构)合作等6项。6项内容中,每一项又包括多项非常详细的说明。整个评价的内容分类十分全面,并对一些情况举例说明。英国的远程开放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2004年9月14日《星期日时报》(Sunday Times)公布的《2004年英国大学指南》(UniversityGuide 2004)中,对全英119所大学进行了单项打分和综合排名,英国开放大学保持了它2003年所获得的历史最高排名记录第五名,仍然排在牛津大学(第六名)的前面。 我国关于网络教育技术标准及远程开放教育标准的研究也取得了进展。2001年,在教育部教育科技司的领导下成立了“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CELTSC),启动了中国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研究,跟踪国际标准,引进相关标准,结合我国实际,形成我国特色的标准体系(Chinese E- learning Technology Standards) 。我国关于电大质量保证体系及标准研究课题组,在2006年形成“中国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总则、中国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质量标准、中国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质量管理手册、中国广播电视大学质量标准管理规范、中国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术语和中国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研究论著”等7项成果。 二、影响我国远程开放教育质量的因案分析 根据我国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状况和文化法律背景,影响我国远程教育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宏观上来说,有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机构(学校)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之分。根据我们电大系统中期评估和总结性评估的实践、我国学者相关的研究成果以及美国、英国的质量评价体系,我们可以将影响我国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质量的因素总结为学习支持系统、教学与学习过程、教学资源、人力资源、教学管理、社会声誉及效果、教学组织及支持等。其中所包含的详细内容见下表。 我们知道,影响远程开放教育质量的因素是动态的,其内容要素也是动态的。依据这些影响因素,我们可以建立远程开放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三、构建远程开放教育质量评价内容体系 从美国与英国远程开放教育的评价标准来看,他们比较重视的是外部评价和认证机构的外部评价。他们的评价制度和体系比较健全,能够形成制度化和规律化。从目前来看,短期内我们的远程开放教育质量评价难以形成制度化。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内部评价,我们可以建立远程开放教育质量内部评价体系。依据中央电大课题组的研究和教育部对省级电大的中期评估和总结性评估,我国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具有多种类型的特点。我们试图构建一个能适应我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的内容体系。我们可以将上述的影响远程教育质量的因素归结为学习资源评价标准、学习过程性评价标准、教学与管理评价标准、教师队伍评价标准和社会评价标准等五个方面。 (一)学习资源评价标准 学习资源评价标准包括课程资源和学习支持系统资源两个部分。在此部分有技术标准和内容标准,关于技术标准,大家认同基本能得到统一。而关于内容标准的制定,每个地区和每个开放教育机构都可能根据自己的特点而有所不同。但是,总的来说,还是能够达成基本的统一。课程资源是内容标准,但是,这部分的评价标准与普通高等教育部分的课程资源的评价基本是一直的。我们可以借鉴普通高等教育课程资源的评价标准,因为这部分的评价标准已经比较成熟了。它包括课程的目的、课程的种类、教材的质量以及与国际接轨的程度等等。 远程开放教育中的学习支持系统是开放教育的核心之一,学习支持系统包括多种媒体课程的种类、学习支持服务、学员个性化学习的满足程度、学员协作学习的条件和学员咨询反馈的速度等等。与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支持系统相比,我们提供的网络课程、学习支持服务等都出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我们的网络课程的辅导大多都是比较落后的“大头贴”式的流媒体课件。因此,我们应该根据我们的发展状况制定适应我们的标准。另外一个方面,根据我们的经验,学员对于学习支持系统的利用率不高。当然,利用率不高的部分原因也可能是由于我们网络课程质量的问题。 (二)学习过程性标准 学习过程性标准比较客观.包括人学测试与教育、形成性考核、实践教学、考核内容与方式等。在这部分我们要评价的是远程教育机构对于学员学习过程中的管理水平和目标,要对学员学业成绩评价过程、学业成绩最终考核的内容和方式、学员毕业论文和社会调查报告的质量等进行评价并建立标准。 (三)教学与教学管理标准 教学与教学管理评价标准包括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网络教育教学过程的评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的习惯和模式,学会运用新工具、新方法、新模式来进行教学,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要善于运用网络教育特有的方法来解决。 教学管理质量评估是对于网络教育中的教学管理评估。教学管理主要包括对网络教育学院各级部门的教务管理、学生的学籍管理、考试管理、作业管理、教师管理、资源建设管理等。这些管理在网络环境下都可以纳人网上电子教务系统平台中,并可以通过检查各项制度实施的总结材料和报告的形式来进行评估的开展。教学管理评估是推动良好教学的重要方面,特别是网络教育中,由于本身机构比较松散,因此教学管理是在此松散环境中提高系统有效率和稳定性的重要条件之一。网络教学是一种育人活动,最终的教学效果是通过学生反映出来,所以对教学效果的评估可以从学生的终结性考核成绩和能力的发展来考察,另外也可以从学生就业率、社会反映情况、学生获奖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四)师资队伍评价标准 教师评价包括教师的学历结构、科研能力、教学能力以及继续学习的能力。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随着教育技术和教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努力继续学习,远程开放教育也要不断地为教师提供培训。 (五)社会评价标准 社会评价标准包括社会认同、毕业生的提升、学历的认证等等。学历认证为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的最终产出提供一个标准,相当于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中的总结性评价,对现代远程高等教育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因此学历认证是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提高质量的一个重要的保证措施。在学历认证中应该注意对能力培养、素质教育的导向。在认证过程中应该加人平时的相关成绩,淡化考试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对能力素质的要求。 这些评价标准在我们的整个远程开放教育质量评价中所占的比重如何分配?这是我们以后研究的重点。我们可以根据目标层次分析法,计算出每个因素在整个评价体系中的权重,然后在内容要素中再层层分解。 依据远程开放教育质量评价标准,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对其质量进行控制。控制体系的建立是我们后续的研究工作。
农业生态论文:分析生态农业的运营方式 1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学科的,因此可能对这一复杂系统中的某种组分有了一定的、甚至是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对于这些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还知之甚少。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生态农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要素之间的偶合规律、结构的优化设计、科学的分类体系,客观的评价方法方面。这种研究应当建立在对现有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必须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应当是多学科交叉与综合,需要多种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也需要建立生态农业自身的理论体系。 高效的生态农业是一种按照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而设计的一种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系统中一个生产环节的产出是另一个生产环节的投入,使得系统中的废弃物多次循环利用,从而提高能量的转换率和资源利用率,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并有效的防止农业废弃物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具体有种植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模式、养殖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模式、种养两结合的物质循环利用模式,是时空结构型和食物链型的有机结合,使系统中的物质得以高效生产和多次利用,是一种适度投入、高产出、少废物、无污染、高效益的模式类型。为此,生态养鱼与旱田、水田轮作的生态经营模式不仅在生产技术上要求高,相应的池塘条件也非常必要,为了方便说明,以实例作为说明。具体情况如下:1985年黑龙江省水产学校毕业的张作军、1983年农学班毕业的王晓云、1958年转业来此北大荒开发建设老官兵退休后王庆停、刘思杰等在1997年根据黑龙江农垦水塘低洼地荒芜面积大的特点,在农场一些领导的支持下承包了4个占地2100亩荒废多年的废旧鱼池,进行长达近10年的生态养鱼与旱田、水田的轮作的生产研究,取得了宝贵的数据及经验,同时受到农业部、黑龙江省水产学校专家的多次指导,并认为生态养鱼与旱田、水田的轮作是高效生态农业的经营模式。 1.1要求每个池塘的面积为200-500亩这与现代机械化作业投入管理的成本最低额、利润的最大化、地块迅速排灌排涝、造就生态养鱼环境,同时适应了黑龙江省农垦地区自然资源条件和生产方式。 1.2要求面积为200-500亩池塘2个以上,而每个池塘之间能达到自排自灌条件每年都保证有一个池塘在养鱼,主要是节约水源。因为第二年进行水稻或大豆轮作的鱼塘进行秋后清塘,将水排干,可部分灌入第二年仍进行生态养鱼的池塘中,由于东北冬天寒冷,鱼的越冬很关键,池塘的水位达到2--3.5米以上。 1.3每个池塘要求池塘的内部结构是一样的,而且结构特殊(见后附截面图)原始底质状态要求保留,特别是草炭等有机质是主要的营养元源。 1.4每个池塘养鱼3年后就进行轮作旱田或水田,每个池塘的种植旱田或水田1-2年后就再进行生态养鱼,周而复始进行循环下去。 2生态养鱼就是依托一定的鱼池生态环境,通过一系列的人为控制,调节措施,最大限度地调动鱼池的原初生产力,最终得到纯天然的优质绿色的鱼产品。其不同于精养塘,高投入高产出导致产品成本过大,不适合市场价格条件和纯天然渔产品的要求,也不同于自然水面的粗放粗养,生产产出随机性、偶然性太强。经过生产实验,生态养鱼产量达70斤/亩,高于水库产量20斤/亩的3.5倍。主要技术在以下四个方面: 2.1底质资源的挖掘利用:底质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营养元素、底栖生物等有些可以被鱼直接利用,但也有一些必须经过一定的人为措施,才能使其释放出来。特别是多年养殖的池塘底质淤泥变厚出现老化之后,我们采用养殖3年再进行1-2年的种植过程,配合PH的调节疏松了底质,释放了营养元素,繁生出大量的底栖生物,使池塘生产力得到大大恢复与提高。 2.2水体资源的利用:水体中含有浮游生物,视季节辅以人为措施自会大量繁殖而形成高峰,这在常规养鱼中多有措施,在此就不多解释。 2.3水生高等植物的利用适量地投入草食性鱼类,即可直接利用,配合鸡鸭鹅等畜禽养殖,可有效控制杂草过度生长,又起到鱼池施肥的作用。 2.4杂鱼资源的利用:由于鱼池生态条件优越,鲫鱼、老头鱼、柳根、船丁等小型杂鱼繁殖生长旺盛,这为生产肉食性鱼类创造了条件,在鱼池中定量投放鲶鱼、黑鱼等优质肉食性鱼类,效果非常理想。 3有机农业强调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倡导不用化肥、化学农药和其它人工合成化学物品,减少能量消耗和环境污染,尽量依靠作物轮作、秸秆还田,应用畜禽粪肥、种植豆科作物和绿肥,利用生物防治病虫害,为人类提供健康的有机产品(以有机食品为主)。有机农业的发展可以帮助解决现代农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严重的土壤侵蚀和土地质量下降,农药和化肥大量使用给环境造成污染和能源的消耗,物种多样性的减少等等;另外有机农业的发展可以更多地向社会提供纯天然无污染的有机食品满足人们的需要。有机农业则追求农产品的纯天然,原生态的生产环境。 生态养鱼与旱田、水田轮作的生态经营模式,在池塘鱼类养殖3年后的残余物和淤泥其他有机成分可转化为旱田、水田农作物如大豆、水稻、小麦等快速生长的有机肥料。鸡鸭鹅的粪不仅是鱼的饲料同时是种植最好的农家肥。进行养鱼第三年后的池塘,在秋后撤水,来年的春天,进行大豆的种植311亩,产量达300斤/亩。另外一个池塘进行水稻种植350亩,产量达1050斤/亩,同时边沟20亩还进行了外荡式稻田养鱼。 通过截面图可以看出每个鱼池内部结构相同的鱼池的水撤入边沟时,坝内中间是1块平整的耕地;当水灌满坝内时是个大生态鱼池,此时池内边沟水位3米以上,中间耕地的水位1.5米以上。鱼在池中间耕地浅水位吃水草 植被浮游生物,在边沟深水位越冬。基本上不用投料喂养。这种生态养鱼法,养出的鱼味道鲜美,比高精养的鱼卖价高25%-40%。当池塘养鱼年数为3年后,底质淤泥太厚影响养鱼时,可以撤干池塘的水,进行农作物的轮作(即种植大豆或水稻),中间耕地腐质土层肥沃,种出的水稻、大豆成本低,收入高。而且生态养鱼旱田、水田生态养鱼经营模式,虽可以互相轮作,并不破坏池塘内、外部结构,各种产品均是纯天然绿色的食品。 由于自然界中鱼类储量和产址不断减少,进行生态养鱼与旱田、水田轮作的高效生态农业的经营模式是必要的。我们相信我们的垦区、我们的黑龙江省乃至全中国一定会出现许许多多,不同的、高效的、根据各地独特的资源、因地制宜的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因为从事生态农业,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保护健康,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 农业生态论文:生态农业沼气经济应用 1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的意义 1.1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模式,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3]。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有着本质的不同: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在循环经济中,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遵循“3R”的基本原则(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原则)。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较新的经济发展理念,是将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农业系统。农业循环经济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经济理论开展经济活动,按照生态系统内部物种共生、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利用的生物链原理,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提高生物能源的利用率和有机废物的再利用和再循环,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使农业生产活动真正纳入到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中去,从而达到生态平衡与经济协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以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为特征,以农业资源消耗最小化、农业污染排放最小化与农业废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涉及农业清洁生产、农业产业内部物能互换、农业产业间资源循环利用、绿色消费等方面[4]。 1.2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随着农业的高速增长,农业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国农业发展仍然走的是以粗放经营为主的发展道路,这导致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1.2.1农业资源匮乏,浪费严重 我国农业人均资源量十分有限,人均耕地面积为0.083hm2,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2%,森林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3%,草地面积虽然是耕地面积的3倍,但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部年降雨量小于400mm的10个边远省(区),自然条件差,25%的土地不易利用[5]。我国对自然资源综合利用率低,浪费非常严重,如1公顷耕地用水1.2万立方米,是发达国家节水农业的4倍以上,工业生产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和循环使用率很低,只有40%,相当于发达国家二十世纪60年代的水平。农村的生活用能主要以生物质直接燃烧为主,利用率仅为10%~30%。 1.2.2农村能源短缺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目前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山区的生活用能大多数仍以传统的生物质(柴、秸秆等)为主,占农村生活用能的61%。虽然农村能源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有效缓解了农村能源短缺问题,但随着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的能源供应仍然十分紧张。由于农村能源的短缺,一方面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导致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由于森林大量被砍伐,草场过度放牧,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大量河流淤积,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生态的破坏又进一步加剧了能源的短缺,最终进入一种“能源短缺—过度砍伐—生态破坏—经济贫困”的恶性循环。目前我国水土流失、荒漠化已成为世界上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1.2.3农业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农村正在遭受来自工业的“三废”、城市生活垃圾和化肥农药的污染。为了使农作物增产而在农业上投入了大量的化肥和农药。但是大量化肥投入换来的增产十分微小,施用大量化肥后,土壤板结加剧,有机质含量逐步下降。为了防治病虫害而大量喷施农药,也造成了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还导致了大量害虫的抗药性,使农作物减产,农作物的品质下降。面对上述严峻的形势,农村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经济和生态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效益的统一。只有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才能有利于解决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诸多问题,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推行循环经济对于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基于沼气综合利用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2.1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构建 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是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结构,依据系统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物质分解、转化、富集、循环再生等合理地结合在一起的循环经济模式。随着我国沼气技术的不断提高,以沼气为纽带,因地制宜地根据各地区特点建立物质多层次利用、能量合理流动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如以大棚、蔬菜种植、养猪和沼气池相结合的“四位一体”的北方沼气生态模式,以“猪—沼—果”为特色的南方农村生态经济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可获得显着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2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特点 对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是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作为一种发展模式,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强调的是一种“资源一农产品一废弃物一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模式。该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2.2.1综合性 农业循环经济强调发挥农业经济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在该模式系统内部,以沼气发酵为纽带,实现物质良性循环和能量的梯级利用,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有机地结合,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2.2.2多样性 该模式可以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以沼气发酵为纽带,因地制宜地根据各地区特点建立物质多层次利用、能量合理流动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如北方的“四位一体”沼气生态模式,南方的“猪—沼—果”农村生态经济模式。 2.2.3高效性 此模式通过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和循环利用,从而实现经济增值,降低农业成本。同时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2.2.4持续性 该模式促进了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是最能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成为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3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效益分析 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给农民带来了增收效果,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发展,改善了农村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3.1经济效益 沼气发酵以后 的沼液既可以喂猪、养鱼,也可以浸种,减少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成本;沼气发酵残留物作为优质的有机肥,将大大减少农业生产化肥使用量,同时还对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沼气可用沼气作燃料和生活照明,将减少农民的生活成本。建一座8m3“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年产沼气300m3,基本满足3~5口之家全年生活用能,年提供沼肥30t左右,相当尿素300kg、磷肥500kg、钾肥200kg。农户每年可节省燃料费和电费250元~300元,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25%左右,节支150元~200元,利用沼液喂猪可节约饲料15%,施用沼肥后粮食产量可提高25%左右,种养业可增效300元左右。沼气池给农户带来的直接经济收益在1000元左右,两年就可收回成本,使用年限按20年计算,每年分摊的成本不到100元,可使每户人均增收200元~300元。 2.3.2环境效益 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一方面通过化肥、农药使用量的减少,降低农田径流污染和空气污染;另一方面将大大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减少疾病的发生率;同时有利于绿色农业的发展,从而形成良性互动的新格局。 2.3.3社会效益 该模式一方面改善了农村环境条件,农户使用沼气灶,结束了烟熏火燎的历史,粪便入池发酵,其中的寄生虫、病原菌也在池内得到杀灭,减少疾病传染,提高卫生水平;另一方面进一步解放农村妇女生产力,从繁重的砍柴割草中解放出来,通过对农户进行沼气及其综合利用的技术培训、学习和实践,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既系统经营、规模经营,又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3绪论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建立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是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而且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高效发展。 农业生态论文:对生物依存关系的生态农业建设研究 关 键 词: 生物;依存关系;生态农业;建设 摘 要: 通过对生态农业几个有代表性的概念进行辨析,明确了生态农业建设的动态性与全面性,认为基于生物依存关系的生态农业既符合生态农业的基础本意和内在规律,又可避免建设时陷入“以偏概全、盲目求快”的误区。在实 生态农业是继传统农业、石油农业之后又一种新型农业模式。我国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生态农业,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各地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先后建立了一批具有当地特点的生态农业模式,如平原立体种养模式、山坡地立体开发模式、沿海林带生态保护模式、低洼地高畦深沟模式、流域腐生食物链模式等,使生态农业由初期的生态农业户、村、乡逐步发展到生态农业县、市,并遍布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覆盖面积已达666.7万hm2,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7%[1-3]。然而,审视我国生态农业20多年的发展历程,有两种倾向应当引起各方的高度警觉,因为其已然对生态农业的基础本意和内涵实质造成不小的冲击:一是由专业人士设计的小而全模式,这是一种将多种生态元素简单累加在一起的“理想型”生态农业模式,目前这种模式在很多地方均有存在;二是将生态农业简单等同于绿化造林、美化环境、种草养畜、发展旅游农业等,目前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因此,有必要从更高层面探究生态农业的内涵实质,进一步理顺生态农业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全社会对生态农业的认知和理解,为生态农业实践提供更切合实际、更有针对性的理论支撑。本文主要透过生态农业概念的辨析,从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相互依存关系出发,围绕产业内部、产业与产业之间进行区域农业产业生态链设计,并利用宏观和微观调控的双重作用,构建一个与生态农业内涵实质相适应的生态农业建设体系,打造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农业。 1 关于生态农业概念的辨析 “生态农业”(ecological agriculture)一词是美国土壤学家William Albrecht在1971年首先提出的[4]。关于生态农业的概念,国内外均有不同的观点。如1981年英国农学家M.Worthington将生态农业明确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1]。1988年我国学者叶谦吉指出,“中国生态农业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模式,应发扬我国过去传统农业的精华,强调以生态规律指导‘生态农业’”[5]。1991年我国着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指出,“生态农业是依靠农业内部来维持土壤肥力,促使农业稳定、持续发展的一种农业。其优点在于导致生态的良性循环,使社会既能稳定、持续地取出农产品,又能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使社会生活质量提高”[6]。1993年我国着名生态学家孙鸿良阐述的生态农业是:“生态农业吸取了传统农业精耕细作、地力不衰的优点,摒弃了其生产率低的缺点;吸取了石油农业的集约化、高效生产的优点,克服了环境污染资源耗竭的缺点;它是生态学原理指导下的一种新型农业,也是国际上所寻求的未来农业可供选择的目标模式之一”[7]。2002年邓玉林在总结前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生态农业是在生态经济学、系统工程学、现代管理学和现代农业理论指导下,优化配置土地空间、生物资源、现代技术和时间序列,以适度规模建立与环境相适宜的多业并举的复合生产系统,促进系统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效益持续,最终形成区域化布局、基地化建设、专业化建设、专业化生产,并建立产供销一条龙、农工商一体化的多层面链式符合农业产业的经营体系”[8]。另外,王如松[9]、骆世明[10]、姜作培[11]等专家学者也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生态农业的定义。 尽管上述生态农业的表述各有不同,但其核心内容均强调资源利用,强调技术组合集成,同时强调生态农业系统结构和功能营建,从而实现稳定持续高效。综合来看,生态农业应是一项动态的、全面的系统工程,“动态”是指将传统农业逐步加以改造、发展成为生态农业,生态农业建设是一个农业生态位由低到高不断升级的过程;“全面”是指生态农业建设既包括微观和宏观生态农业建设系统,又包括生态农业建设中自身的各个子系统以及生态农业建设与其他生态经济、社会建设系统的互动关系。在着手进行生态农业结构设计时,应当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生物资源,有效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防止和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农业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保持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基于此,笔者认为,生态农业的内涵可以概括为:生态农业是以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为基础,利用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将农、林、牧、副、渔、加、商等多项产业进行合理组配与耦合,建立高效循环的产业链,形成多业并举、各业齐养,各业互为条件、互相补充,物能多级、多元循环利用,用养循环贯穿于整个系统中,既具有环境稳定、又具有效益显着的产业经营体系。当然,这个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生态农业的内涵也会随之得到扩充和发展,其相关理论体系也将日臻完善。因此,在生态农业建设实践中,各地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理解和把握生态农业的内涵实质,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科学规划生态种植、养殖、加工等产业的合理配置,整体协调各产业之间的平衡,切勿陷入“以偏概全、盲目求快”的误区,使生态农业建设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 基于生物依存关系的生态农业设计 2.1产业设计 一是 产业内部设计。即立足于某一个产业,利用生物间的互生共存关系,有效配置与开发各种自然资源,在产业内部形成物能多元循环利用生态链,促进产业系统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提高农业产投比,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产业内部设计在传统种植业中并不少见,如采用作物种类组合布局、轮作复种、间作套种、土壤轮耕、合理密植、生物固氮菌应用、病虫害生物防治、有机肥施用等。这些措施的综合运用不仅兼顾了系统内部光、热、水、气、土壤肥料、微生物与农作物生长发育之间的组合搭配、协调统一,较好地调节了作物群体之间以及作物群体与个体之间的生态关系,而且把用地和养地结合起来,有效克服或减少现代农业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及其机械化耕作带来的地力渐衰的弊端,在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产量、保证品质的同时,维持了地力,保证对土地的永续利用[12]。如近年来广西扶绥县利用甘蔗、西瓜一高一矮以及两种作物成熟期的时间差,在甘蔗生长前期套种一茬西瓜,取得了明显的叠加效益。据测算,甘蔗套种西瓜每公顷纯收入约31500元,比纯种甘蔗每公顷增收18000元左右。2007年该县完成甘蔗套种西瓜0.67万hm2以上,仅此一项实现农民人均增收300多元。 二是产业与产业之间设计。即以优势物种资源开发为基础,利用生物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通过设计不同产业的优化组合与配套联动,促进物质循环利用和能量合理流动,在产业与产业之间形成高效循环的产业链条,实现资源利用与产业开发、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目前面上推广的“猪—沼—果”模式就是产业与产业之间设计的成功典范。“猪—沼—果”模式以生产沼气为核心,把种植、养殖和生活3个孤立的活动组合成一个开放式的互补系统,延长食物链和生产链,使一种生物的废弃物成为另一种生物的养料或生产原料,实现物质循环利用,能量高度集聚[13-15]。这种模式不仅克服了传统种养模式中微生物密度小、分解废弃物时间长、养分及能量损失大、容易产生面源污染等问题,而且发酵产生的沼气可用于家庭烧饭照明,沼液、沼渣中富含氮、磷、钾、钠、钙营养元素及腐殖酸、沼气菌等,用于还田种果基本上可以直接被作物吸收,实现了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利用的生态目标。 2.2区域设计 一是区域内部设计。在某个特定区域(如市、区、县、乡、村或农场等)内,围绕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生态关系,对区域内的优势物种资源进行产业化、生态化设计与开发,建立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业产业生态链,培育特色产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广西崇左市依托蔗糖产业资源优势,从发展养殖业入手,大力推广“蔗—牛—菇”高效循环种养模式,即利用蔗叶、蔗尾(梢)饲养肉用牛和奶水牛,用牛粪和蔗渣种菇,用菇泥作肥料种蔗,实现了种蔗、养牛、种菇的良性互动,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形成了以蔗糖产业为龙头,以养牛业为纽带,引领食用菌业、乳品业、肉品加工业、饲料业等多个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再以广西支柱产业——蔗糖业为例,目前广西已率先在全国形成了“甘蔗—制糖—糖蜜—酒精—酒精废液—复合肥”和“甘蔗—制糖—蔗渣—制浆造纸”两条综合利用链条, 以新型制糖产业、蔗渣制浆造纸产业、生物工程产业、食糖深加工产业、生态农业产业、现代物流产业等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兴产业集成的糖业产业集群初步成型,基本形成自我循环的再生生产链:甘蔗制糖糖蜜酒精酒精废液复合肥甘蔗。 二是跨区域设计。生态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全面的概念,不能单纯理解为在一个局部区域内既搞种植,又发展养殖,而应当从现代化大生产的角度,理解为农业生态产业间的互补与优化。因此,生态农业也可以是一种跨越一定空间的产业联结系统,如河流、湖泊、流域、石漠化等跨区域生态化治理以及实行农林牧副渔等产业结合[16]。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生态农业建设应以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为中心,利用生物间的互生共存关系,将不同区域的优势物种资源进行生态产业化设计与开发,使资源转化为产业,最终通过产业的循环联动在不同区域之间串联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实现跨区域物能多级循环利用。近年来江西、福建、江苏、浙江、贵州、广西等地利用生物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进行跨区域环境治理、生态恢复重建取得了明显成效。如贵州、广西两省区针对喀斯特石山区石漠化突出、耕地少的现状,联合开展了跨省区石漠化生态治理行动,一方面大力推进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工程,另一方面积极推行高效生态种养模式,如玉米与烟草间套种、玉米—养牛—制沼—肥料还田、种桑养蚕—蚕沙—制沼—肥料还田等,有力促进了当地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再如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围绕太湖水环境治理推行的绿色农业、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及严禁围网养殖等,均为跨区域设计。 2.3政策设计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就目前而言,其所创造的社会生态效益远大于经济效益。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加强宏观和微观调控,从政策层面营造一个理解农业、支持农业的良好社会环境,以促进生态农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一是加强对生态农业建设的统一指导和协调管理,制定好生态农业的发展规划,明确指导方针、发展思路和政策取向,避免盲目性和重复性建设。二是加强服务工作,着力为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创造公平合理的发展环境,不能强行推进,更不能搞“拉郎配”或者直接干预。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投入机制[17],在资金投向上以集中解决农业废弃物处理与利用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农业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产业。四是重视生态农业技术研发工作,鼓励技术创新和产业研发设计,不断提高生态农业的科技含量,发展技术型生态农业。五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引导和扶持有市场发展前景的产业和企业,通过产业化模式实现整体优化,做大做强生态农业。 3欠发达地区推进生态农业建设的依据和意义 欠发达地区由于受自然、生物、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普遍存在经济与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有效的产业支撑、自然生态环境脆弱、人口承载力低下等问题,严重制约着这些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此,在欠发达地区推进基于生物依存关系的生态农业建设具有更为深远的现实意义。 以广西为例。首先,广西地处南亚热带,气候温暖,雨量充沛,雨热同季,适合甘蔗、玉米、水稻、木薯等多种作物的生长发育,生物质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养殖业、加工业、生物质能源产业的独特优势。其次,广西是全国资源禀赋较差的地区之一,“八山一水一分田”,耕地少、质量差,自然灾害频发,生态承载能力弱,这些地区性条件的限制使得广西至今仍属我国西部主要的欠发达地区。其三,广西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具有明显的亚热带农业形态特征,但从生产和经营方式看,传统的小农经济在广西农业中仍占据主导地位,现代农业总体水平较低,集中表现为土地利用不充分,资源能源消耗过大,投入产出比不理想,面源污染严重[18],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商品化程度低,农产品出口和农业综合开发滞后,成为广西农业整体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瓶颈”。笔者认为,在现有的基础上,依托广西农业优势物种资源,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互生共存关系,建立以物能多级循环利用为主线的农业产业生态链,既符合循环经济“5R”的原则,也是保证广西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例如,利用广西丰富的甘蔗、木薯等非粮生物质资源发展生物能源产业,既能逐步提高广西能 源的自给程度,又能通过生物能源外销产生巨大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促进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另外,在生物质资源向生物质能源转化的过程中,利用生物的相互依存关系进行区域生产布局和产业集群设计,也能实现物能在种植、养殖、加工等多产业之间的循环流动,将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产业经济优势。当然,政府部门长期存在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弊端也是广西生态农业健康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因此,在生态农业建设的过程中,除了考虑政策、资金、技术和规模等因素外,规范化管理也不容忽视。 农业生态论文:节水农业对生态农业的启示 一、以色列节水农业基本情况 在以色列还未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之前,位于内盖夫沙漠地区的农业生产处在十分落后的状态,当地人耕作的方式是使用骆驼牵引木犁进行的,在作物选择上,只能选择极其耐旱的作物,单产水平十分低下。基于此,在建国之后,以色列政府意识到,假如不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匮乏的问题,想要保证国家农业生产正常进行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在20世纪60年代,以色列政府耗巨资修建了从位于约旦河上游的太巴列湖将水源一直输送到降水量极少的内盖夫沙漠地区的水利工程,这为改善当地水源欠缺的客观现实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外在帮助,然而在降水量极端缺乏的干旱地区,即使供应水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假如使用传统的方式灌溉,依然难以满足农业生产需要,为探索出更为科学的解决方案,以色列在20世纪中期,首创了以滴灌为代表的微量灌溉技术,这一举措为提升本国水资源的利用率作出了跨时代的贡献。在以色列,节水在农业管理中一直是处于举足轻重地位的。最大限度地获取单位土地面积以及单方(1m3)水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一直是以色列政府所关注的重点。对于以色列来讲,无论是农作物生产,还是绿树、草地种植,甚至是鲜花种植上,绝大部分都是使用滴灌的。当地人按照一定标准,在每天的特定时间依据一定量将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以及营养,利用管道直接传递到植物的根部,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这样可以少量的水达到最佳效果。科学家在研究中证实,以色列农业生产中水、肥的有效利用率能够保持在惊人的80%~90%,节水维持在50%~70%,肥料能够节约30%~50%。不仅如此,当地为了预防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的出现,还对传统灌溉所使用的沟渠占地问题进行了处理,从而成倍地提升单位面积农作物产量,土壤条件已经不再是困扰作物生长的因素,仅仅成为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所需要依托的一种媒介。无论是在什么样条件的土壤上种植棉花、玉米以及其他作物,全部使用滴灌施肥,农作物可以在高质量、高产量的情况下健康的成长,保证了当地的农作物生产条件的同时,由于滴管技术可以十分有效地对盐碱地进行改良,以往不见生机的不毛之地慢慢成为到处充满希望的绿洲。以色列的耕地面积也由最初的16.5万hm2迅速的变成目前的43万hm2,有效灌溉面积由最初的3万hm2上升至目前的22.5万hm2。农业产量增加了整整16倍,可供养人口由50万增加到今天的620万。由于以色列生产条件的恶劣,以色列农业生产所取得的成绩一直被认为是世界农业发展所取得的奇迹。 二、以色列节水农业发展的特点分析 经过系统分析,以色列节水农业发展有如下特点。1.灌溉管理科学化在灌溉管理上,始终将科学化看做是重点。为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当地积极引进计算机、遥感等先进技术,使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也有力地保证了整个管理的高水平进行。2.大力推广“污水农作”技术由于水资源的稀缺,当地政府耗费大量资金进行以废水灌溉技术为代表的再循环研究。迄今为止该技术研究已经获得了成功,在不同过滤装置的参与下,废水中的污染物以及对农作物生长不利的因子被大大的祛除,在此基础上,政府再经过综合考察选择出最适应土壤生长的作物,时至今日已经有超过70%的污水可以用于农业灌溉,这种“污水农作”技术不仅仅充分利用了水资源,还有效地避免了因为污水产生无法处理而导致环境受到污染的情况。3.大力发展节水产业20世纪80年代塑料工业获得了前所未有发展机遇,为更好地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当地政府鼓励各大机构研制、开发和生产出与节水技术向配套的成套的多品种、多规格、系列节水器材和设备,这直接推动了滴灌系统的发展。4.节水研究方向从传统的节水转向生物节水在节水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以色列农业科学研究的核心始终围绕着节水农业这一目标推进。例如,在当地番茄节水农业的发展中,与之相配套的产品就达40多个,这些种类各异的节水灌溉技术,无论是在灌溉质量还是在灌溉规模上,都能够很好地满足农户需求。5.科学研究始终服务于农业生产以色列农业之所以能够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获得发展,关键在于科学研究中各个环节都与农业节水紧密结合。始终服务于生产是当地发展节水农业的基本特色。除此之外,在发展节水农业的过程中坚持精准化的发展策略也是以色列农业发展的一大特点,当地无论是在土壤适应性、环境选择性还是在生产成本、资源消耗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地进行了论证。支持其能够顺利开展此项工程的因素有两个,一是高度机械化的农业生产水平,二是以色列国家施肥技术的精准,以色列政府在这两方面的大量投入,最终确保了农业生产的始终向精准化方向发展。 三、以色列节水农业对中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启示 1.较高的农业生产组织化水平,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必要前提保证笔者通过对以色列农业组织形式考证得出,该国的经济体制是沿袭着公平、公有的原则而实行的合作制,在常见的合作形式中,基布兹以及莫沙夫是最常见的两种,这两种组织形式中,基本上每一个组织都有450人参与,在全国有超过270个这样的组织,一共涉及12万人。较高的农业生产组织化水平对于大规模地普及农业机械组织生产以及更大范围的推广应用新技术是十分有力的。中国现今农业生产方式基本上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这在推进大规模生产过程中会造成各种各样的困难,因此,必须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水平。2.要发展生态农业,重点要建立起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要保证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能够最终提供高产优质的农产品,在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必须依靠现代科技成果的推广才能够顺利进行。在以色列节水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国家农业部下设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具体到地方、基层单位全部设置有推广服务机构。这些机构获知最新农业科技信息之后,迅速地通过各种渠道将信息传递给农户。具体来讲,为保证信息能够及时有效地传递给农户,当地通过建立起研究成果定期报告制度、业内专家学术交流制度以及农户交流反馈机制和咨询制度的完善,让推广人员深入田间进行试验,真正地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落到实处。就中国而言,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科技一直是推进高效生态农业的重要支柱,只有切实保证现代科技成果能够真正传递到农户家里,才能为生态农业发展打好基础。3.建立起高效的管理以及运行制度,促进节水技术顺利实施以色列政府高度重视节水技术不仅仅是口头上的宣传语,而是将节水技术落到实处,保障生态农业这一目标可以顺利实现。以色列政府为了确保节水技术能够真正地推行开来,不仅仅将完善水土保持法律看做是一项重点工作,而且在执法层面,坚决不允许不认真履行节水职责的行为出现。政府通过强制性的政令以及补贴相结合的政策,让节水技术真正落实,同时,在宣传上政府也不遗余力,节水普遍成为公民的基本意识。除此之外,由于水资源的稀缺,以色列水价是十分昂贵的。政府在水价制定上的最终目的是推进百姓节水。例如,假设农民用水量在定额的60%之内价格则为基本价,在60%~80%则要加价20%、在80%~100%则加价将会增至60%,一旦超过定额,超过部分需要200%付费,并且下年度的配水也会受到影响。以上种种措施为保证节水技术顺利实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值得 中国在建立生态农业的过程中借鉴。4.将综合节水农业技术体系看做是最终归宿节水农业不仅是一项仅仅关系着农业的工程,还与水利、农业机械以及生物等多方面密切相关,以色列在推行节水农业的时候,不仅重视对土地进行平整,制定灌溉制度,同时还考虑到设备、栽培技术等,将节水农业看做一项系统工程,在一定的标准下实施,在避免了问题遗漏的同时,也避免了职责划分不清的情况。这种将节水农业作为系统工程的做法值得中国借鉴。 农业生态论文:农业科技园区生态旅游模式探讨 摘要高科技农业具有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观赏性、可参与性,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和潜力的旅游资源。农科单位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其科技、人才、地缘、生态等优势,将高科技农业与旅游、教育、培训紧密结合起来,在转变观念、培训队伍、配套建设、狠抓管理、开拓市场、争取政府和行业支持等方面狠下苦功,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生态旅游。实践证明,利用农科基地办旅游是切实可行的,而且已成为投资省、风险少、见效快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同步协调发展。这种发展模式极具推广价值。 关键词农业科技园生态旅游模式 生态农业是遵循生态经济学规律进行经营和管理的集约化农业体系,其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效益的统一。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生态旅游正日渐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而将二者融于一体、富含科技含量的高科技生态旅游农业则成为人们的抢手货,大有发展前途。 一、产生的动因与背景。 珠海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其前身为珠海县(后改市)农科所,成立于1963年,最初主要从事以水稻为主的农作物良种繁育,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建特区以后因城市发展需要,原在市区的1千多亩试验田被无偿征用,市府只在城乡结合部梅溪村划出247.9亩荒坡地,补偿10万元。珠海农科人发挥特区首创精神,积极发展以无土栽培、组织培养、转基因等生物工程为重要手段的高科技生态农业,主要从事蔬菜、禽畜、瓜果和花卉等科研、生产,开始了第二次艰苦创业。 经过数年的艰苦奋斗,基地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土栽培的“神话”,北瓜(新疆哈密瓜等)南移的奇迹,使珠海农科中心成为农业线的一面旗帜,对外开放的窗口。外国贵宾的参观访问,中央领导的亲临视察,兄弟省市的组团考察……成为我们搞旅游的外在诱因;而珠海被评为“旅游城”后,市旅游局亦在寻找新的旅游项目开发,特别是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他们亦把目光瞄准了梅溪科研基地。于是双方一拍即合,珠海市无土栽培旅游基地——“农科奇观”即告诞生。我们认识到农科单位如果不进一步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等、靠、要”的束缚,就没有发展前途。必须面向市场,走科研为主,多业并举,综合发展的道路。而农业高科技资源不但是生产资源,其形成的奇特的生态景观和本身具有的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观赏性、可参与性,实际上也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几年来成功的探索和实践亦证明了这一点。 二、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及项目的起动。 1、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珠海是座会议、会展、休闲度假的海滨旅游新城,处在珠三角城市群同时又是一国两制的交汇点,而珠海“农科奇观”位于城乡结合部,兼具城乡优势,背靠碧波荡漾的梅溪水库,环抱连绵起伏的凤凰山脉,位置适中,交通便利。 2、前景广阔的客源市场。珠海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并拥有“环保模范城”、“优秀旅游城市”的称号,最近又被联合国授予“改善人类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因此吸引了大量的港澳台和周边地区的游客。98年“农科奇观”接待的国内外游客达20余万人次。此外,还有一个巨大的学生市场,作为珠海市学生农业科学教育实践基地,仅97年3月至98年接待学生就达6万多人,有不少幼儿园也组织小朋友来进行参观活动。珠海市有中小学生十几万,澳门也有十多万,香港则有百多万,邻近的广州、中山、深圳的学生市场更为广阔。目前已与港澳及广州、中山等地的教育部门达成了学生到“农科奇观”学农实践的意向。98年接待澳门学农学生4000多人,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3、别具一格的农业科技优势。现有各门类的科研人员70多人,建有无土栽培温室大棚65座,可种植四大类,100多个品种的瓜果、蔬菜和花卉。至今已获得35项国家、省、市科技成果,其中国家发明奖1项,国家专利2项,国家、省、市一等奖5项,特别是无土栽培项目,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都属国内先进水平。基地引种的是世界各地的名优品种主要是创造新、奇、特效果的观赏类作物,游客一年四季无论什么时候来,欣赏到的都是花的海洋、菜的世界、瓜果的天地,流连忘返。而高科技农业演示厅、传统农具展示厅、中心实验室、组织培养室、植物“克隆”工厂,都给游客带来意外的惊喜和收获。 4、独具特色的餐饮服务。游客在“农科奇观”不但可以看得入迷,玩得开心,还可以吃得惬意,满载而归。农科餐厅出品的菜肴原料都是基地自产的产品,以“回归自然、营养保健”的特色,赢得了广大游客的交口称赞,回头客大增。不少旅行社把我们的农科餐厅作为定点餐厅,慕名而来的食客更是络绎不绝。游客吃饱喝足,还可买上无污染、无公害的优质农产品带回家让亲朋好友分享。 高科技农业生态旅游项目的起动是在科研基地现有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是对基地环境进行全方位、大规模的绿化、美化、净化;二是对科研实验设施及生产大棚进行适当改造,以适应观光旅游的需要;三是增建一些为旅游服务的配套设施如旅游餐厅、农产品展销厅、农具展示厅、农业高科技演示厅、双龙山庄等;四是穿插点缀一些可参与性强的休闲娱乐设施如烧烤场、野炊园、钓鱼走廊、农家作坊及车水抓鱼、点瓜种豆、装盆栽花、组培实验等项目;五是要培训一支相应的旅游服务和管理专业队伍;六是对科研基地进行适当的形象包装并适度对外进行推介。 三、营造优美舒适的生态环境,吸引大众走上生态之旅。 农业科研基地大多地处城乡结合部,兼具城乡特点和优势,山青水秀,空气清新。既有朴实美丽的自然景观,又有高科技农业生产的奇特的动植物群落生态景观。既有科研实验、科教培训设施,又有接待服务设施。整齐的生产大棚,整洁的组培工厂,典雅的接待大楼,那成林的果树,葱笼的茶园,墨绿的蔬菜,盛开的鲜花,以及珍 禽园地,青青草坪,营造了一派田园风光。所以,无论是旅游参观还是考察访问的客人都认为基地是闹市中的田园,繁华中有野趣,不是公园胜似公园的都市村庄。 农科基地内上千种、上万株植物吐泻着人体所需的新鲜氧气。这里鸟语花香,月朗风清,行云流水,安宁幽静。先后建起的“神奇的瓜果世界”、“农科之窗”、“荷塘观鱼”、“八卦田园”、“野菜园”、“水车阵”、“垂钓走廊”、“珍禽园”、“蝴蝶兰园”、“沙漠植物园”等一批集科研、环保、生产、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园林景观,吸引了大量境内外游客。正在开发的还有“百鸟园”、“蚕桑园”、“药用植物园”、“茶文化庄园”等生态旅游项目。 农科基地不但有农大毕业的专业讲解员导游,还将所有的花草树木、农作物挂上说明牌,标明品种、属性、原产地、功能、栽培要领及注意事项,游客每来一次,便受到一次深刻的生态环境教育。基地生产的农产品亦成为人们喜爱的无公害的绿色食品。 四、加强管理与营销,促进高科技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 1、抓专业队伍建设。成立了旅游资源开发科,下辖导游部、餐饮部、客房部、产品展销部,并相应培训了导游接待、厨艺、服务、营销和园艺工程等旅游专业职工队伍;先后组织干部职工到国内外考察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情况,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并组团参加了96、97、98年香港国际旅游交易会和省旅游局举办的“旅游资源开发工作会议”、“’98广东人游广东嘉年华”、“江苏、淅江旅游推介会”等学习和促销活动,提高了旅游专业管理水平,拓展了客源市场。 2、抓接待设施配套。建起了环保停车场、接待楼、卡拉OK歌舞厅、旅游餐厅、农产品展销大厅和学生绿色营地、双龙山庄别墅等,大力开展旅游基地的绿化、美化工作,建凉亭6座,铺草坪2万多平方米,建大型花坛和天台花园多处,种果树3000多棵,其他绿化树1万余株,铺设双车道水泥环园路4.5公里,在排灌河道两岸砌花岗岩石雕护栏,安装新颖别致的行人道路灯,种植高大挺拨的大王椰,形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3、抓科技旅游景点建设。在无土栽培65座大棚设施的基础上又相继建成了中心实验室、组培工厂、全光雾快速扦插育苗工厂、图书室、信息中心,以农业的高科技吸引游客。占地20__多亩的“农科奇观”拓展工程,也将在99年完成总体规划。 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已初步开创了高科技农业旅游的品牌,中央、省市和港澳等地电视台、电台、报社等新闻单位竟相报道,大大地提高了基地的知名度。几年来,我们先后接待了78个国家首脑、专家的参观访问和4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接待了60多万国内外游客及8万多学农学生和各省市区兄弟单位考察团数万人。在旅游市场低迷的情况下,98年旅游收入305万元,比97年增长两倍多。现与港澳及周边城市80多家旅行社保持着良好的业务关系。我们还针对不同游客、不同需求对象适时推出“蜜瓜品赏团”、“龙眼荔枝团”、“学生套餐团”,学农欢乐一天游及二天游活动等促销措施,收效甚佳,得到了广大游客的欢迎和好评。 4、合理利用资源,狠抓节流增效。农科单位底子薄,资金有限,不可能一下子拿出几千万元去搞景点建设。只有在合理利用有限资源、提高高科技农业旅游项目开发的社会经济效益,加强内功的锻炼,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等几方面作文章: 4.1转变观念,注重开发观赏实用型科研项目。科研和旅游管理人员应加强沟通,深入市场调查研究,开发人们喜爱的既具观赏价值,又有实用价值的科研项目,让游客既可观赏,又可品尝,亦可买下带走,如玩具南瓜系列、无土栽培的盆花等。此外,应不断更换作物品种,引进新、奇、特异的品种,同时不断变换栽培方式,如无土水培改无土基质栽培,基质也不断变换,如今有砂砾、珍珠岩、椰糠、锯末、石子等等20余种,使旅游吸引力越来越大,回头客愈来愈多,有的港澳游客甚至来了五、六次还想来。今年初,我们又开发了无土立体栽培项目,可节省土地25以上,提高产量50以上,且植株上、中、下错落有致,色彩斑斓缤纷,令人目不暇接。 4.2培训队伍,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进行职工培训。例如对专业讲解员采取请资深导游员现身说法,到旅游社跟团实习,参加全国导游员资格考试等方式,提高了其专业水平。又如餐饮部采取与市旅游职业学校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到餐厅实习,学校和学生找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餐饮部节省了人力费用,学生又学到了新的菜式和烹饪方法,经济、社会效益明显。此外,我们还坚持干部职工每周两天义务劳动制度,要求员工个个成为多面手。基地内的园林绿化、水电工程大多数为我们自己动手建设,既有农科特色,又节省了大量工程费用。游客爆满时,其他部门员工自觉到旅游部门当导游、售货员,端茶传菜,洗碗扫地,既保持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又节省了人工费开支。 4.3配套建设,不断推出新的旅游服务项目。我们刚开始开发旅游时,只有旅游接待部从事专业讲解导游服务,之后不断拓展新的业务领域,服务日趋配套。97年成立餐饮部,开设了农科餐厅和卡拉OK歌舞厅、烧烤场及钓鱼走廊。98年初成立产品销售部,开设了农产品商场、客房部,使基地逐步建成集吃住游乐于一体。服务配套成龙的综合性特色旅游景区。 4.4开拓市场,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中心原是以珠三角及港澳团队游客为主,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港澳团队客人有所下降。97年3月,我们成为珠海市学生农科教基地后,打开了学生这一个大市场。98年除拓展了澳门学生市场外,又通过学生带动了散客市场。今年上半年我们又开拓了会议团和培训班市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4.5狠抓管理,提高旅游环境和服务质量。首先建章立制,年初制订了2万余字的《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服务规范和质量标准,使权责利落实到人,奖罚兑现。其次是狠抓环境卫生管理,大面积绿化美化环境。以优美的环境和优质服务留住客人的心。再次是建立标准的公共信息图形标牌,建设标准的公共卫生间和凉亭、护栏、宣传栏,设立投诉电话和意见箱,让游客游得开心,玩得遂心,吃得顺心,住得舒心,购得称心,行得安心,杜绝了宰客现象,保持了生态旅游持续稳定发展。 实践证明,利用农科基地办旅游是切实可行的。它投资省,风险少,周期短,见效快,已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但一项事业要想取得成功,离不开党的 好政策,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行业管理。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一定的成绩,是因为得到了珠海市委、市政府和市农委,特别是市旅游局和旅游协会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同时,我们也得到了国家、省旅游局、省旅游协会的肯定和支持,在98年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检查验收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基地是“珠海市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景区之一”,并将99生态旅游年珠海开年仪式放在我中心隆重举行。所有这些都推动了我中心旅游业的发展,而旅游业的创收又为科研加大了投入,形成良性循环,促进我中心科研等各项事业和发展。 五、今后的发展设想。“文秘站”版权所有 生态旅游农业,已登上大雅之堂,它将成为旅游业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传统农业生态旅游给人是自然纯朴的田园风光,而现代高科技农业生态旅游带给人们的则是不可思议的神奇世界和无可抗拒的巨大诱感力和吸引力,因而则更具发展前景。难怪有不少港澳游客来了五六次还想来。与主题公园景观相比较,高科技农业生态旅游则更富于创意与变化,一年四季均可推出新的旅游吸引物。 开展农科生态旅游可以实现社会、生态、经济三个效益的统一。通过社会各层人员的观光、旅游,可更好更广泛地普及良种良法等农业科技知识和生态环保知识,提高参观者的科技和环保意识以及发展“三高”农业的积极性。 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通过一系列农业高新科技,将农业生产及农产品加工以具有观赏价值的艺术风格充分体现出来。它不仅可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更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因此,结合本地实际,建立资源、生态、旅游等为支柱的生态旅游农业产业体系,不但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更可以将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合理地统一起来,必将为本省乃至全国部分地区探索出一条现代农业综合协调发展的产业化道路。 我们拟将“农科奇观”建设成为既是农业高科技的研究、开发、示范、推广中心,又是珠海市的动植物园;既是现代高科技农业生态旅游的风景区,又是学生农业科学教育的实践基地,力争三年内接待游客达到50-100万人次,旅游利润创收超过500万元,树立起珠海高科技生态旅游农业的品牌,创出珠海市旅游拳头产品,为特区二次创业,再造辉煌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农业生态论文: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建立概述 劳动力这一常量的动态变化并未引起农地的增减,老人和妇女往往力不从心,如在除草时节,选择使用农药则是他们解决问题最省时、最有效的方法。从深层次来讲,非农收入的增加降低了人们对农业收入的预期,传统的“生存理性”已不再是支撑农业生产的原动力。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迅速崛起,如今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乡镇企业更是遍地开花,农村经济发展走上“快车道”。但令人担忧的是,这种非可持续发展不久将会使农村环境“乌烟瘴气”,废气、废物、废水的积聚必定是制约未来农村发展的顽疾。乡镇企业三废排放占全国工业污染排放总量的比重由改革开放初期的11%增加到目前的50%左右[8]。特别是部分乡镇采矿业存在滥采乱挖、采富弃贫的现象,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更为严重。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政策的负效应近年来,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养殖业发展、鼓励农产品进出口的政策,在养殖业取得高速增长的同时,规模化养殖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据《了望》周刊报道,目前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已不再是人们想象中的“一方净土”,农村现已成了大中城市的“米袋子”和“菜篮子”。与此同时,城市“送企业下乡”尽可能通过各种途径将污染转嫁给农村,让农村也成了城市的“污水废物处理厂”。据统计,96%的养殖场都分布在城市的郊区与农村,但这些地区正是环保治理和监管的“自由区”,没有建立相应配套的污水和粪便处理设施,也未能将其加以综合地利用变“废”为“宝”,不加控制的排放势必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深度污染。例如,浙江嘉兴地区养猪业比较发达,据调查周边大部地区地下水都因遭到短期内不可修复的生态破坏而不能作日常饮用,这引起了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恐慌和高度重视,率先试行推出“排污权交易”的政策,在2010年嘉兴市举办的浙江省环境法年会上,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们也为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中国现有生态环境政策在农村适用的局限20世纪早期,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工业污染成为不可回避、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为此出台了一系列的环境政策。 尽管当时农村环境的污染还未能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但希望制定的环境政策能够在城市和农村通用却是制定者的期望目标。然而,这种“理性”制度的设计并未充分考虑到农村与城市环境的异质性,现行的环境政策在农村适用发挥效用的“半径”是有限的。首先,行政管制是中国环境政策的主要手段[9]。然而,国内专门的环保部门只在县级以上设立,农村环境管理及其监管机构的缺失很难促成失范化的农村生产与生活方式向环保型转变。其次,由于中国长期实行“城市-农村”二元机制,区域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这种先天性的不足注定在配置农民环境权益上的不公平,从而导致引导性环境政策在农村失去广阔市场。引导性环境政策的目标是鼓励和引导环境利益关系中的社会各方主体积极主动式地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列,其手段大多是采用激励的方式,如给予优惠政策和生态补偿、赋予荣誉称号等。也就是说,环境权益的公平配置是引导性环境政策顺利实施的前提,利益驱动机制的建立是其保障,长期稳定的有效政策是人们对国家的高度信赖。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城市因工业化连带的“福利”和污染“转嫁”向农村的现象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再次,生态环境补偿措施不到位导致农村居民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减少。农民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可以理解,有限理性的农民往往弃生态利益于不顾,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说明缺乏有效的生态补偿激励机制,很难唤起农民的主动参与。 大力推动农业清洁生产农业清洁生产,简而言之就是指用一种清洁环保的理念指导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最大限度降低农业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环境风险,其实质是要建立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农业投入要素,并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生产方式。在具体的农业生产中,以运用绿色肥料、绿色地膜、清洁灌溉等手段来确保实现农业生产经济性和环保性的双重价值目标。农业清洁生产要满足以下3个方面的条件:①以最小的资源投入产出最大化的价值;②农业生产方式要清洁,减少对环境保护的危害;③农产品既要满足人的需要,又要符合绿色健康的环保标准。当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还不够高,农民保护环境的意识还不够强,农技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与农村发展的要求还相差甚远,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农业与环保机构对部门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导致农业清洁生产在技术推广、制度管理以及组织形式创新等领域的路径变窄,动力不足。所以,今后应重新审视农业与环保部门的职能分工,鉴于农村环保制度的断裂,将农村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均纳入农业部门进行整体规划是明智的选择,也有利于推动农业清洁生产的普及。发展可持续的生态农业技术我国农村的污染问题已十分严峻,为了控制污染的进一步恶化和力求恢复已被破坏的土地、水生态系统,发展可持续生态农业技术并加以运用是一项重大而又迫切的任务。这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着手:一方面,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强化技术攻关和推动技术创新。据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只占科技投入总量的23%,这种力度显然是不够的,应将其比例增加到35%左右比较适宜。当前农村推行的精准农业、平衡施肥技术、田间综合管理技术等,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的面源污染。但是,这些技术由于实施成本比较高、技术性比较强并未得到产业化的应用,还需进一步的创新改进[10]。另一方面,要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国家应围绕农业的生产、加工、流通制定出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化体系的指南,推动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国家应针对农业和农村环境发展的技术瓶颈开展重点科研项目,大力扶持研发低毒高效农药、有机复合肥料;与此同时,将有利于 农村环境保护的农业生产技术纳入到农业发展的范畴,进行专门统一的管理,并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实现农业与环境技术的一体化,带动农业环境技术创新。秉承生态文明,挖掘农耕文化,提倡生态农业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有两条途径,分别为扩大农用地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农用地的产量。集约式农业生产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而且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也有重要的意义。 如在棉花垄之间种甘薯、马铃薯,芝麻和大豆的混搭播种,玉米和西瓜套种,并且还在田沟地角种植油菜、小豆等农作物。休养生息的轮作、层次分布错落的套种方式,遵循了物竞天择的植物生长规律,充分吸收了天然的水分和光照,从而丰富了农用地单位的产出数量、质量和品种[11]。提倡生态农业中国的生态农业是指将传统农业的生产技术运用在现代农业背景下的变式和再利用,通过高水准、密集型的农业技术将农业发展对农村环境的外部性效应内在化的综合性农业系统[13]。生态农业主要是维护水、土地和动植物的遗传资源,保护基因资源和生物的多样性,建立有益于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机制,抑制和消除系统内不利关联,尽量减少化肥、农药、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量。其具体实施表现为对农作物的秸秆进行深耕掩埋,利用水窖、滴灌和倒灌技术,使用粪便和草木灰肥料,采取生物和人工技术防治病虫草害[12]。生态农业具有自我保持和修复生态系统的功能,如传统农业生产中病虫害的防治。一方面通过人工捉虫;另一方面充分发掘各种动植物间相互制衡的价值,如猫头鹰、青蛙、蟾蜍、蜥蜴等均是田间虫害的克星,最终实现农业和环境的协调同步发展。坚持“引导性”与“自主性”相结合的政策导向自农村实施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中国长期推行自上而下“强压型”的环境政策,但农村环保机构缺失,农业部门职能错位,该政策很难实现对庞大农民主体和分散的农业生产行为的有效监管,最终也势必导致农村环境的长久性污染。所以,政府应主张由“强压型”向“引导性”的环境政策转变,使生态环境保护的行为成为农业生产主体的一种自觉。可以这样说,推行“引导性”环境政策的过程也是将环保理念、生态农业的生产方式内化于农民的过程。具体实施过程中,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生态补偿、环保农业技术推广、环保教育等手段促成农民对生态农业的偏好选择;另一方面鼓励消费群体对农产品的质量进行监督,使农产品的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但“引导性”环境政策和“自主性”(具有自组织特性)环境政策并非是一对等同性概念,政府在制定和推行该政策的过程中,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是对政府的参与形式和参与阶段的角色定位有所变通。一般来说,政府在“引导性”环境政策中承担的任务有:鼓励环保科技创新,监管环境信息公开;开展环境科技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及时重大环境信息,创建环境信息员监督制度;制定激励机制,促使农民主动参与环保行动并从中受益;二次分配环境公平权益[13]。适合农村的“引导性”环境政策有:绿色或有机食品标志;农村生产、生活废物的综合利用;农村经济结构及种养结构的调整等。此外,农村的环保工作行动中,村民只是一个被动的受体角色,对此行动的有关信息了解很少,也不愿主动去了解政策的有关信息。由于没有真正参与到环境保护的政策中去,村民缺少对当前环境的认识,也不清楚自己在农村环境工作中需要承担的责任。由此可见,只要村民还没有成为农村环境保护的主体力量,农村的环境治理工作就只能是停留在表面工程、面子工程,环境还会持续恶化下去。适合农村的“自主性”政策有:农民环保信息员、民间环保组织和民间环保自卫队。 笔者认为,这一问题主要是因为政策设计者急于应对“三农”问题的功利性,缺乏一个从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共生共益出发的整体性视角,导致农业发展“一手抓”,农村生态环境“一边倒”的现象。因此,在制定和实施农业政策时必须对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加以充分考虑。反过来讲,环境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必须考虑到农村生态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对农业发展正负效应,在二者间寻求一种动态的平衡。这也要求我们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地域风情,运用灵活的、综合的农业、生态环境政策加以调整,各有侧重或兼容并包。建构具有生态文明理念、一体化的农业、生态环境政策是今后农村长期发展规划的一个重要纲领,也是科学发展观对农业、生态环境政策的必然要求。 农业生态论文: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和我国国情出发,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经验得出的重要启示。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适应市场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进一步深化认识取得的重大成果。科学发展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观,它包括了系统而丰富的内容,科学发展观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观,它是人们对发展问题的总体认识和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包含了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坚持改革开放,是科学发展观的强大动力;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等。科学发展观要回答的问题有:要不要发展,为谁发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往哪里发展等问题。 (一)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目的,是回答“为谁发展”的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使人民群众成为发展的动力。具体地说,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要尊重和保障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就是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我们从事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我们党的立党为公的宗旨和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从内蒙古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的业务发展出发,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首先业务和事业要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单位每个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的发展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在生态与农业气象服务中也必须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只有以人为本才能使服务的目的性和实用性更强;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发展的目的是为内蒙古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服务、为“三农”服务,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技术保障,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服务,因此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不断促进内蒙古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的发展。 (二)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其首要内容和中心内容,是回答“要不要发展”的问题。 离开了发展,就无所谓什么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待发展。邓小平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之所以是“硬道理”,就在于它是一种客观规律,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首先,发展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种客观规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尤其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总是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人类终究会发展,一切阻挡者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发展才是硬道理”,乃是一种客观规律。正因为如此,发展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人类实践的历史性课题。发展也是现代社会各国称雄竞争的时代性课题。就我国来说,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增强社会主义社会的凝聚力和说服力,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离不开发展;解决国内各种经济社会问题,保持社会政治稳定,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离不开发展;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和平统一祖国,离不开发展;顶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压力以及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离不开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国家之所以经得起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各项社会事业之所以取得巨大进步,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之所以不断提高,归根到底是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今后,从长远一点来说,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也都要靠发展。从内蒙古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发展来看,当前国家和政府对生态与农业气象服务的需求越来越紧迫,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得到了国家和公众从上到下的高度重视,而我们目前的业务水平还很难满足各行各业的需要,只有不断发展才能促进内蒙古气象事业的发展,如果不发展落后就会被淘汰,也是要求内蒙古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必需发展,这样才能为自治区的农牧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服务。因此说,邓小平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精神实质的高度概括。 (三)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求真务实创新是解决“如何发展”的问题。 求真务实既是科学发展观理论提出的基础,又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也为沿着正确的方向实践科学发展观提供保障。 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内蒙古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党支部一直把求真务实作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想事、干事为出发点和归结点。我认为,求真务实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从内蒙古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实际出发,立足区情,把握行业特点,自觉地把内蒙古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工作融入到全国和全区气象业务的大格局中去,找准自己的定位。二是有全国气象业务“一盘棋”思想,充分认识到内蒙古生态与农业气象是中国气象业务和为地方气象服务的一部分。三是要因地制宜,创造性开展工作,最近中心积极完成气象对自治区增产百亿斤粮食工程的保障服务方案的制定,积极完成内蒙古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规划设计。使内蒙古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逐步明确了业务发展方向、思路、服务水平达到什么水平等问题。 目前在学习阶段抓紧学习中心每个党员抓紧学习,提高认识,并结合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不断思考,办实事,求实效,不能搞形式主义,力争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推进内蒙古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促进气象对自治区增产百亿斤粮食工程的保障服务。 农业生态论文:探究生态农业发展对策 1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1.1生态农业的功能 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指导农业生产,利用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转换和生物之间的共生规律促进物质循环利用,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行无废物生产和无污染生产,建立多业并举、综合发展和良性循环的立体网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生态农业旨在建设一种既有利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又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农业生产体系。生态农业除了传统农业具有的自给自足及提供就业与收入等农业基本功能外,还具备一些独特的新功能(如表一所示)。第一类功能为经济功能。生态农业向市场提供优质、安全、营养的农副产品,不仅能满足居民基本生存需求,还能满足居民对新鲜、优质、安全、多样、反季节的绿色食品,以及对方便、深加工农产品等方面的需求。生态农业通过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经营,延长产业链,拓展农业生产经营范围,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随着生产力水平与资金回报率的提高,生态农业不再是需要补贴和日益萎缩的夕阳产业,而是作为一项发达的现代产业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使农业投资不断增加、经营主体日益多元化。第二类功能是社会功能。作为经济、社会、生态大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生态农业在传承传统文明、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农家乐”、“农业旅游”等经营方式提供的休闲和旅游新场所,既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又挖掘了农业的潜能。农业中特有的风俗、文明也将随生态农业的发展而延续,因而生态农业传承了传统文明,增强了农民的科学与环境意识。生态农业将现代科学技术、先进管理方法向传统农业辐射,带动这些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与区域发展;通过提供就业与收入机会,减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第三类功能为生态功能。生态农业具有显着的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生态功能具体表现为净化空气,调节小气候;涵养水源,净化水体和土壤;维持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1.2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背景下,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人口、资源、技术和制度等条件的约束,生态农业追求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永续利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从农业发展历史来看,从原始农业发展到传统农业,再到现代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必然进程和方向。现代农业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创造了世界农业的奇迹。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是用机械化替代人力和兽力,用化学化和水利化代替有机农业,用高产品种与新耕作法代替低产品种和传统耕作法,用商品经济代替封闭式经济。现代农业高投入、高产出的生产方式使土地生产力和农业生产力得到飞速增长,对解决人类食物供应功不可没,但在资源、环境、生产成本等方面的负效应也明显地暴露出来,如能源过渡消耗、水资源无节制使用、生产成本增加、污染加剧等问题。无论是在工业发展还是在农业发展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发展与资源、发展与环境不协调的问题。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农业发展途径和生产方式不完全相同,农业现代化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仍将是农业生产发展的主导方向,但需要处理好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避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农业的发展,应将资源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生态农业以保护好农业生态环境为主旨,通过采用一系列先进的农业措施来维护生态平衡,生产出清洁产品,使现代农业得以可持续发展,因而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促进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 近年来,江西省利用独特的资源优势和环境条件,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和生态农业建设,使全省生态系统不断恢复,生态农业产业规模扩大,生态经济建设成效显着。江西生态农业建设取得良好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着人口与资源矛盾突出、生态农业意识有待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不高、资金短缺等问题。江西省耕地面积变化情况如图一所示。随着江西人口增长和耕地面积减少,人均耕地面积不断下降,目前江西人均耕地面积仅相当于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53.3%。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还需多方努力。 2.1建立发展生态农业的激励机制和保障体系 生态农业的建设需要建立与之配套的激励机制和保障体系。要重视生态农业关键技术的开发、示范和推广工作,加大对农民建设沼气池等行为的财政补贴力度,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对发展生态农业的农户和龙头企业给予贷款支持。建立和完善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产品标识制度,鼓励公众购买生态农业生产的农产品。保障体系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应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完善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增加对发展生态农业的财政投入,建立生态农业推进组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环境管理,为生态农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2.2加大生态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加快生态农业发展,就必须加大生态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加快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使农业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主动走向农业市场;鼓励企业建立生态农业科技研发中心,政府在财税、金融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扶持;改善农业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加强生态农业科学研究,提高生态农业本身的科技水平;把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提高农业科技在政府科技投入中的比重;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鼓励各类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生态农业建设的积极性。 2.3加强 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生态农业意识 农民是发展和实施生态农业的主体。要加快生态农业的发展,还须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重视程度。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宣传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举办函授班、培训班、轮训班等形式,讲授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和基础知识;通过生态农业知识竞赛等形式,了解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关政策;通过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区,使农民直接看到建设生态农业对发展生产、美化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潜力,从而有利于激发他们发展生态农业的热情和信心。 2.4着力解决生态农业发展的资金瓶颈 资金短缺是江西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要发展生态农业,就必须着力解决生态农业发展的资金瓶颈。可以借助乡镇企业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让农村集体经济有一定的积累资金用于发展生态农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借助旅游的收益保护生态环境,让生态农业能在一定的生态基础和水平上得到发展;引进外商投资,与外商合作发展生态农业;建立较完善的融资系统,支持生态农业建设;通过政府贴息、信用担保、风险投资等多种措施,多渠道筹集资金,解决生态农业的资金问题。 3结束语 总之,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江西生态农业建设取得生态恢复、环境改善等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人口与资源矛盾突出、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和建设资金短缺等问题。需要通过提升科技水平和加强生态意识促进生态农业建设,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态论文:生态农业技术创新特性与其推广分析 摘 要 利用推广学原理分析了生态农业技术创新的特性,指出它的优越性并不突出、技术复杂,相容性、可试验性和可察性都比较差,从而导致生态农业推广缓慢。 要害词 生态农业 推广 创新 我国生态农业经过20多年的推广历程,依然处于试点阶段,可以说生态农业在我国的推广步履缓慢,这其中既有内部因素的制约,也有外部因素的影响。本文着重分析生态农业推广缓慢的技术创新内因。 推广学认为,影响一项创新被采用速度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创新的特性。这里所讲的创新特性强调的是指潜在采用者对创新特性的熟悉,或者说是潜在采用者所感知到的创新特性,而非技术专家或行为变革者所理解的创新特性。要想推广我国的生态农业,必须先了解它的技术创新特性。研究表明,影响创新采用的创新特性主要相对优越性、相容性、复杂性、可实验性和可观察性。 1 生态农业的相对优越性 所谓相对优越性,是指一项创新的采用较未采用前的状况的改进程度。创新优越性与创新采用率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潜在采用者感到创新的优越性越明显,其采用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所谓生态农业的相对优越性指的是生态农业与以往其他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的相对优越程度。下面主要从效益性因素来分析。 这里所说的效益性因素包括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从我国当前的生态农业的试点来看,生态农业的三个效益是较为明显的。 我国1993年开始建立的51个生态农业示范县经过5年的实践,取得了比预期更好的效果。首先是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51个县中实施生态农业建设的,1994~1997年平均年增长分别为8.4%、7.2%和6.8%,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分别高2.2%、 0.6%和1.5%。其次是显着改善了生态环境。经过5年的努力,试点期间水土流失治理率达73.4%,土地荒漠化治理率达60.5%,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高。其三是推动了农村社会的进步,拓宽了农林牧渔各业的生产领域,缓解了新的就业压力,如湖北省京山县在建设生态农业中产生了“三回流”现象,山下人往山上流,城里人往乡下流,县外人往县内流。至1998年该县农村劳动力有11万人从农田中脱离出来、转向林果业、养殖业和二三产业,占农村劳动力的57%。 但是,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生产模式相比,在经济效益上的优越性并不突出。在全国2 400多个生态村和生态试点中,几乎没有一个村镇经济发展水平能在当地居于首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者居多。纵观我国所有的亿元村镇,均是靠大力发展乡镇工业致富的。而追求生态建设的村镇,主要力量都放在了改土造田、林网建设、太阳能建设、沼气利用、生物链建设上了,工业往往发展不快,或者被有意加以控制。因此,在现阶段,由于各种限制,生态农业的生态效益还无法“显化”为丰厚的经济效益,它主要是综合效益明显,远期效益突出,而农民是最讲实惠的,他们只看重经济效益,而且是只看重近期的经济效益,并以此单项指标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南,从而大大缩小了农民对生态农业优越性的实际体验。 2 生态农业的相容性 相容性是指潜在采用者认为创新与其需要、既有的观念、以往及现在的经验等相适合的程度。从创新采用导致的不确定性而言,相容性越高,意味着采用创新的不确定性越小,从而对采用者的冲击越小,不至于受太大的抵制。一般来说,相容性往往会影响潜在采用者对创新的认可。 就目前来说,我国广大地区的农民对生态农业知识知之甚少,对常规农业存在难以割舍的恋旧情结,再加上我国农业的总体利益较低,农民们从心理上认为农业不能使自己致富,因而对生态农业持怀疑态度,没有情感上的需求。一方面是因为常规现代化农业从50年代起就开始宣传,已对农业科技人员、治理者和农民起到较深的潜移默化作用,人们一讲农业现代化就自然想起“四化”,对“四化”可能引起的副作用不熟悉,对全球现今的新发展不了解,习惯性熟悉有意无意地阻碍着人们对生态农业的认同。另一方面,生态农业究竟是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很多人并不了解它的实质内涵、它的优越性和他的技术要求,推动起来也轻易被动和盲目。此外,我国生态农业研究和实践上处于起步阶段,理论上的阐述比较复杂,科技研究还不够深入,实践效果的定量分析和描述也很不够,尤其是未总结出一套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短时间内就出效益的生态农业实用技术,这些也是影响生态农业相容性的原因。 3 生态农业的复杂性 复杂性是指一项创新被认为难以理解和使用的程度。一般说来,创新越易于理解和使用,其被采用的可能性也就较大。复杂性和采用者对自身能力的评估都是一种主观感觉。一种创新的复杂性越高,自觉可以领会和使用该创新的人就越少,因此人们采用创新的可能性也就越低。 从总体上讲,我国生态农业比较复杂难以理解。首先,生态农业的系统既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又是一个松散的集合体,有多重时空上的相对独立的组分组成,这些组分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在一起,或构成时间上的延续,或得到空间上的互补。其次,在食物链设计上,试验的农业生物数量和种类、物质和能量投入的最佳值、生产治理条件等都要从实践中获得数据加以分析,拿出科学的依据,而这无疑是一个艰辛和复杂的过程。其三,生态农业的原理、原则过于抽象,难于为大多数农民所把握。例如,何为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如何协调系统和组分间的关系?如何充分发挥系统的组织作用等等问题,这都是很难把握的。最后,生态农业强调的是对现有的技术的优化组合,这是生态农业的创新之处,但过多的利用现有技术往往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即生态农业同其他农业形式没有什么区别。同时,由于生态农业的技术支持系统不过硬,缺乏具体的优化组合技术,又受系统复杂多样性的影响,如何在实际生产中实现技术的有效组合仍是一个难以把握的问题。如农业资源保护增殖技术、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农业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等都比较抽象难懂,再加上农民的知识水平有限,要真正把握生态农业的技术可以说是非常困难。 4 生态农业的可实验性 可实验性是指用户在正式采用创新前对创新性能所能试验、考察的可能性。由于采用创新的决策过程是一个需要不断消除不确定性和风险感的过程,即使是有限度的实验或使用,也能够使用户对创新的特点和功能有一个实在 的感觉,帮助消除诸多担忧和疑虑,从而有利于创新的扩散,因此,创新的可实验性越强,创新的采用率越高,它们之间有正向的相关关系。 总体上讲,我国的生态农业的可实验性较差。由于生态农业是一个涉及多学科技术的生产体系,技术种类需要多而且整合起来还比较复杂,且短期内不易见效益,单靠农民现有的知识水平难以消化和把握,更别提单独操作和实验了。非凡是对生态农业的早期采纳者来说,它们对生态农业可实验性非凡看重,因为它们可参考的经验不多,他们可以借鉴的通常只有从大众媒体获得的有关生态农业的一般知识。因此,他们经常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感,对采用可实验性较差的生态农业可以说是慎之又慎。从宏观上来说,对于一个生态农业示范县或省,生态农业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事业,建设面广,综合性强,单纯靠某一个部门的力量是难以奏效的,生态农业必须在政府的领导下,把相关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结合起来,按照各自的业务要求,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统一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农民采用生态农业的积极性,以弥补生态农业可实验性较差的不足。 5 生态农业的可察性 可察性是指创新的采用结果对其他人来说显而易见的程度。有些创新被采用后不易为人所知,有些创新的采用则一目了然,尽人所知,通常,对大多数创新来说,可察性是和其采用率呈正相关关系。 由于生态农业究竟是农业,无论是生产过程或是最终产品,外观上和其他农业的区别不大,其效益具有滞后性,因而,导致其可察性在短时间内不够明显。从附表可以看出,河南内乡县各种生态农业类型1999年比1995年粮食产量增长幅度远没有环境效益的增幅大,单从粮食产量这种可察性方面来看,生态农业的可察性就比较低。不过,近年来,我国大力宣传和发展生态农业,非凡是51个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的成功,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相比,可察性有所提高。 总而言之,我国生态农业虽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受各种条件所限,优越性不很明显,再加上它的可容性低、比较复杂、可试验性和可察性都比较低等特性,决定了其对农民的吸引力有限,而生态农业技术创新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其对政府的吸引力很大(生态农业的社会效益和长远效益所至),这也正是国内所有生态农业试点均为各级政府组织和扶持,而农民大范围的自发“学习”却是一个十分缓慢进程之原因所在。 农业生态论文:对我国生态农业问题分析 摘要:近年来,生态农业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基于此,文章就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和现状进了阐述,分析引起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并提出实现生态农业的策略。 关键词:生态农业;安全;可持续发展 1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 1.1 土地资源减少 土地资源的生态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特别是高质量耕地资源减少。土地污染呈急速增长趋势;土壤生态系生物多样性功能减弱,耕地生产力普遍衰退或降低;农用化学品、重金属造成的污染;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加剧等现象严重,统计结果显示,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2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7.48%,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水土流失而失去的耕地为271万km2, 平均每年6.7万hm2以上;土地沙漠化速度持续增长,20世纪90年代上升到每年2640km2 ,目前已曾长为每年3546km2 。 1.2 水资源短缺且污染严重 我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并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与人口、耕地分布情况及其不协调。全年降水量的80%集中在夏季,在空间上,水资源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长江以南地区总水量多耕地少,长江以北水资源少但耕地多,在我国的华北和西北地区,干旱少雨,严重缺水。就是这样紧缺的水资源,还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据水利部《中国资源公报:2000》公布的数据,在我国700多条、11.4万km河长的水质评价中,Ⅰ~Ⅱ类水只占28.9%,Ⅲ类水只占29.8%,人体不可触摸的Ⅳ类水占16.1%,人体丧失了使用价值的Ⅴ类水和劣Ⅴ类水河长占25.2%。 1.3 民众意识淡薄 民众意识可以通过1988年国家环保总局和教育部立项,由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提供全面技术支持的一项全国规模的大型抽样调查中得到体现。比如“谁应对保护环境问题负责任”,其中受访者当中有85%的人,认为政府在保护环境问题上责任比较大;受访者当中有85.5%认为本地政府在保护环境问题上责,转自任最大和责任比较大。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到,在人们的环境观念中,环境保护更多的是政府的事,与个人的关系不大;从我国公众对环境状况的重视程度比较看,对于“我国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状况如何”,只有15.3%的人认为非常严重;41.4的人认为比较严重;19.9%的人认为不太严重;2.9%的人认为没有问题;20.5%的人不知道。在对我国面临的各类问题进行排序时,受访者则把环境问题排在第5位;对“近一年来,您是否参加过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活动”,其中65.9%的人低度参与,25.9%的人中度参与,8.3%的人高度参与。从这一组数据看,我国的公民对环境保护和参与程度还是很低的。从公众的环保道德意识看,有75%的人购物时不考虑环境保护,仅有25%的公众考虑环保问题。 2 实现农业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2.1 加快法制建设步伐,依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到目前为止,中国已制定了4部环境法律、8部资源管理法律、20多项环境资源管理行政法规和260多项环境标准,初步形成了保护资源环境的法律、法规体系。但我们也要看到,我们现行相关法律、法规仍比较笼统,具体可操作性不强,因此,必须根据不同类型农村农业发展环境,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调整和约束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的行为,维护农业生态环境系统的外在平衡,通过保护农业发展的各种生态和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系统的内在平衡,做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依法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监督管理。 2.2 实现维护生态安全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紧密结合,大力发展也生态循环经济 农业生态环境资源的利用和实现持续发展,就必须把资源的利用、开发与保护结合起来,实现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实现农区内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完善的营养循环对于农业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健康的农业生态系统是农业灾害少、成本低、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背景,也是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是节约资源型经济发展的模式,是将发展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统一的经济模式,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在对资源的循环利用中,从经济活动源头来解决如何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经济发展对环境的污染,它能消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日益突出的矛盾,因而,它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实践形式,是对“资源——产品——污染”这一传统经济模式的摒弃,这对我们这个农业资源紧缺和生态安全险恶的国家来说,意义重大。 2.3 提高农民的生态安全意识 农民的生态安全意识一直是农村生态保护的脆弱环节,要建立农村的生态安全就必须让农民树立正确的生态安全观,使他们意识到没有生态的安全也就没有经济的发展,甚至没有他们生存的空间,要树立“保护生态,人人有责”的正确生态安全观。只有正确树立了正确的生态安全观,才可以规范农民的生态行为,才能保证各项法律、法规、政策、方针、制度的正确执行。为此,需要加大农村生态安全方面的宣传与教育,培养农民对生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并自觉地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农业生态论文:生态旅游农业开发模式的研究 摘 要: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具有休闲、娱乐、求知、教育功能的生态旅游产业。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它是将农业景观、生态景观、田园风光景观的深层次开发与旅游业延伸交叉形成的新型农业开发模式。作者提出了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并对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运行进行实证分析,总结其成功的运行模式与经验,认为生态旅游农业是当前及今后我国农业发展的一种模式,建设生态农业科技园区是发展农业和旅游业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生态旅游农业 ;开发模式;实证分析 一、引言 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具有旅游、休闲、示范、求知、教育功能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不断增加,消费需求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加上政府积极宏观引导,及时推出了“黄金周”节假日,为城乡居民休闲消费提供时间保障,许多工商企业纷纷响应,加大投资力度,抓紧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增加城乡居民选择的旅游天地。据统计,我国东部沿海省份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已见成效。如浙江金华石门农场的花木公园,富阳县的农业公园,福建漳州的花卉、水果大观园,厦门华夏神农大观园,上海浦东孙桥现代化开发区等。广东省已发展80多个观光果园,每年接待游客400多万,收入达10多亿,有力地带动了周边农民致富。 二、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 1、生态旅游农业的概念 生态旅游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使农业与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产业。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仅指用来满足旅游者观光需求的农业;广义的生态旅游涵盖较为广泛,主要包括“观光农业旅游”、“休闲旅游”、“乡村旅游”、“农村生态旅游”等不同概念,具体讲是指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业产品加工与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是旅游者充分体验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新型旅游产业。 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第一,要有具备开发农业生态旅游的资源基础。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旅游观光农业,必须建立在具有可供旅游观光开发的农业资源基础上,从而把农业资源转化成旅游观光资源,扩大农业资源的功能。第二,要突破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对传统农业进行加工和包装,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旅客参与农事活动融为一体,成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突破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第三,要以生态旅游为导向。农业生态旅游是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拓广了生态旅游观光功能,巧妙利用城乡各种差异来规划、设计、组合而引起旅游者消费欲望。使旅游者亲身感受和参与现代农业技术与生态农业等大自然情趣,把现代农业及自然资源景观与旅游资源融为一体,最终达到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结合,既发展了农业,又保护了环境。第四,观光农业旅游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伴随着近年来农业产业化 发展的新趋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新兴课题,而旅游业以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在此种情况下,经营者迎合当今社会人们追求“个性化”、“生态化”,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需求心理,把两个领域有机结合起来而成为一个新的项目,是农业和旅游业的进一步延伸,也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2、生态旅游农业的特征 与传统农业和旅游业相比较而言,生态旅游农业具有如下特征: (1)功能齐全、双重效益。生态旅游农业为旅游者提供了一定的乡村空间,旅游者在景区内观光、休闲、参与娱乐、品尝美食。甚至亲自劳作,既增长知识,亲近自然,又陶冶情操。园区内还可举办节日庆典活动,加强游客之间感情交流,传播信息,增进友谊,缩小差距。企业和农民则通过销售产品,提供食宿服务和劳务以增加收入。 (2)保护环境、持续发展。观光农业的建设严格按照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要求进行生产,只允许在残留有害物质规定标准范围内适量的使用化肥、农药,其产品为无公害的、安全、营养的绿色保健食品,大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生态环境优美,生物多样性在这里得以充分体现,植被覆盖率也大大高于一般农区。这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相结合,适当注重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的做法,遵循了农业发展的规律,符合农民的利益,使农业走向一条健康的持续发展道路。 (3)回归自然、身心享受。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导致城市污染的加剧,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使人们的精神日趋紧张,人们渴望亲近自然,回归自然,使自己的身心得到真正的放松和享受。生态旅游农业满足了城乡居民的这一要求,它用生态学、美学和经济学理论来指导农业生产,通过合理规划布局,自然调节和人工调节相协调,使农业生态系统进入良性循环,具有生产、加工、销售、疗养、旅游娱乐等综合功能。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不是简单的转换,而是把农业中(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渔业等)具有旅游资源部分的功能进行整合发掘和利用,使它充分满足人们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个性化需求。 (4)科技特色、高效农业。生态旅游农业具有高科技特色,它是“三高”农业的具体体现,尤其在一些大型观光农业科技园区,大片土地通过平整与规划,用先进农业技术进行开发,由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来管理,造成具有相当规模、各具特色的农业整体,成为具有较高的先进农业技术支持和科学管理手段的新型农业。这种农业不论在优质品种、栽培管理技术还是在农业生产工艺、景观外形外貌等方面都是棋高一筹,是一般大田农业区无法比拟的,游客在这样的环境中游览,不仅赏心悦目,还能学到科技知识,产生深刻印象。 3、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布局原则 (1)因地制宜。农业生产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合季节性,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必须根据各地区的农业资源、农业生产条件合季节特点,充分考虑其区位条件合交通条件,因地、因时制宜,突出区域特色。 (2)尽可能与旅游业相结合。充分利用原有的旅游景区和景点,扩大和增加观光农业项目,通过相互带动作用,发展农业与旅游业合一的新型产业。 (3)充分考虑客源市场。发展生态旅游农业首先安排在大城市郊区和经济发达的地区,这里的人们对观光农业的要求强烈,经济条件可能,交通比较便利,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条件比较优越。 (4)必须搞好基础设施建设。首先搞好交通、水电、饮食、住宿等基础设施,设计专门的旅店、餐厅、农宿以及娱乐场所和度假村,开发具有特色的农副产品及旅游产品,以供游客观光、游览、品尝、购物、参与农作、休闲、度假等多项活动。 (5)与农村建设规划相结合。要搞好农村居民点和道路规划,合理开发和整治土地,改善农村环境,在保留历史民俗农舍的同时,兴建体现观光特色的农村新民舍,以供游客观光旅游。 三、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开发实证分析 珠海市生态农业科技园是一个集农业高新技术引进、开发与生产、加工、出口以及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外向型农业科技园。该中心是在原珠海农科所基础上仅凭5000元流动资金起家,园区现已发展集科研、生产、商贸、旅游、教育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集团化科研经济实体,2001年该中心的科技创收就达5000多万元,旅游收入1000多万元,出口创汇达860多万美元,成为目前我国最具实力的外向型农业科技园区之一。 1、区位与市场分析 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的建设,区位优势比较明显。珠海地处富饶美丽的珠江三角洲,陆地与澳门相连,有二个口岸可直接与澳门通关。水路与香港相通,行船只需1小时。离广州、深圳不到2小时的车程。京珠高速、珠海机场、珠海港、九洲港构成了陆、海、空的立体交通。 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地处珠海的城乡结合部,环境优美,面积广阔、交通便利,基础条件十分好,从交通上来说,从园区到市区只有10分钟车程,并且已开通了公共汽车和观光巴士,市政府于2002年底修通4车道的旅游景观路直达园区的门口,交通非常便捷。从地域上来说,园区的核心区2000亩,已成为永久性的农业科研用地并办妥了征地手续,领取了土地证。市政府还给园区预留了1500亩的土地,可以作为第二期的开发用地。 2、设计景观的理念分析 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在策划理念上注入了旅游、示范、教学、培训、商贸的概念,即达到“一区多园、一园多用”的目的。园区策划者认为,旅游的概念很广泛,只有差异才是最好的旅游资源。人们出国考察或旅游就是看他们从未看过的东西,正如外国人看长城,我们去埃及看金字塔,都常有一种非常想看的冲动。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旅游业,就在于它可以通过现代农业的新品种、新栽培模式与传统农业不同来显示出差异,加之把其艺术化处理,就成为非常好的旅游产品。所以,制造差异就可能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市场,并且这种旅游还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正是源于这种理念,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在建设初始阶段。就把旅游的理念融了进去,每建设一个温室或安排一个项目,他们都考虑到了生态、环保、休闲观光、教育培训、商贸销售等因素。并且做到了园区一边建设、景点一边可以开放,2002年该园区就接待了来自我国外的宾客30多万人,旅游创收超过了1000万元,占园区总收入的1/4。入园的游客多了,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个市场,人流带动了物流。园区内生产出来的花卉、种子、种苗、果蔬,就地成了商品。并且这些商品的销售价格都高于外边的市场。比如,该园区在温室里栽培的小番茄,一般来说,农贸市场销价为5元/斤,而在园区内则可销售到15元/ 斤,客人不嫌其贵,就在于它是一个特殊的旅游产品。游客一般都有花钱的心理准备,但一定要花得开心,所以只要产品的质量好,加上销售的方式奇特,他们是可以接受的。因此,该园区栽培的番茄不是摘下来卖,而是长在温室内,挂在藤上卖。如果一家三口来旅游,小孩子都乐意到大棚去摘番茄了,一边摘一边吃,一直到摘了满满的一袋才罢手。而父母看到小孩如此投入,心里也乐开了花,再高的价格也会买,这正是体验经济的所在。可见旅游开发,必然会带动商贸的发展,真是一举三得。 3、开发生态旅游农业资源的策略和措施 (1)更新策划理念,走企业化、市场化发展之路。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根据自己的地域优势和产业优势以及园区所拥有的有利条件,在主导产业上选择了花卉、蔬菜和水果的设施生产,在策划的理念上注入了旅游、休闲、示范、教学、培训、商贸的概念。把差异作为最好的旅游资源加以开发,通过现代农业的新品种、新栽培模式与传统农业的不同显示出其差异,达到开拓市场的目的。 (2)产学研紧密结合,多层次、多元化发展。一方面,园区自身就是一个农业科技研发、产业化拓展的孵化器,通过其示范、推广和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了产业圈。另一方面,园区也积极的与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联合开发高新技术。 (3)以科技为本,优化资源配置。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经过多年的摸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发展优势,确定了独具特色的科研发展方向、主导产品和技术定位。在技术定位上实施自有技术与引进技术相结合的战略,注重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在主导产品上发展本土品种与引进西洋品种相结合,既不断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土品种,也不断从国外引进新品种,为园区设计独特的生态旅游景观提供了技术支撑。 (4)建立配套完善的旅游设施。利用设施农业和先进的生产模式,种植瓜果、蔬菜、花卉等近1000个品种,创造出新、奇、特的观光效果,并配套建立了相应的旅游设施“农科之窗”、“荷塘观赏”、“八卦田园”、“野菜园”、“水车阵”、“垂钓走廊”、“珍禽园”、“沙漠植物园”、“心灵茶庄”等一大批集科研、环保、生产、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园林景观,吸引了大量的境内外游客。 四、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开发的经验与启示 1、理念创新。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从筹建就树立了“差距产生效益”的新理念,并认真思考如何寻找和利用差异来改造传统农业。他们通过寻找自然资源、农业产业、区位优势等方面差异点来营造新的生态旅游景观,打造园区独特的品牌。例如园区于2000年元旦至春节在园区成功举办珠海首届南瓜文化艺术节,展示了全世界数百个珍、奇、特、新的南瓜品种,大的如大鼓,重达100多公斤,小的如鸡蛋,轻才20克,黄、白、红、绿、青、蓝、紫七彩缤纷。进入南瓜园仿佛进入了南瓜大千世界、南瓜的艺术殿堂。南瓜节开幕一个月,创下门票收入130万的记录,由此也带出了一个新的产业——观赏玩具南瓜规模化生产。这样通过理念创新,运用农业高新技术开发新品种,利用生态学和景观学原理精心设计各种差异化的景观和景点,打造出一个融“自然美景、现代科技、人文情怀”的生态旅游区,丰富和发展了农业和旅游的内容和新领域,找出一条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道路。 2、制度创新。一是科研管理体制创新。首先,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打破传统立项方式:不搞纯理论的基础研究。其次,科研立项与市场供求密切结合,由市场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三,完善对科技人员和项目承担单位的激励制度,对于课题成果的产业化效益,实行“技术折股,按比例提成”的激励机制。第四,建立起课题组成员课题研发的风险金制度,以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率。二是用工、分配体制创新。该科技园区作为事业单位,存在多种形式的用工制度(如编内人员由财政负担工资,编外人员由企业自收自支)。通过大力提倡绩效工资,形成报酬级差,混淆用工身份,建立岗位津贴和奖励制度,对承包部门实行“定职能、定岗位、定编制、定工资总额”的“四定”改革,将津贴和奖励与个人的工作岗位和业绩挂钩,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拉开档次,园区内岗位竞争意识、危机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使该园区逐步向现代企业用工制度方向迈进。 3、组织创新。珠海农业科技园内实施的是一种将科研、生产、示范推广、科普教育、观光旅游及贸易紧密结合的战略。因此在园区的组织结构上也具有其特殊性。具体组织架构如下: 一是园区运作的管理机构。珠海农业科技园建立了园区办公室,负责统一协调园区的各项工作,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对外联络、招商引资、项目监督、后勤服务等管理工作。 二是科学决策的专家机构。农业园区的运作还必须建立各类专家决策机构,以对园区的重大项目进行咨询、决策。珠海农业园区采取紧密型的专家依托机构与松散型的专家群体相结合的方式。如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建立了较为紧密的业务关系,把广东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大学、珠海大学园区作为技术依托单位。在重大项目的申报、规划、实施之前,均要征求这些院校专家的意见。而对于一些阶段性或临时发生的问题、项目,则采取专家会议或专项邀请专家具体解决实际问题的做法。 三是项目创新的研发机构。珠海农业科技园区是以名优花卉、特色蔬菜、南亚热带水果及观光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园区,因此设立了与项目相关的研发机构,如分子生物学研究室、组织培养研究室、育种中心、蔬菜研究室、观赏植物研究室等,负责园区内各种技术攻关、产品开发,并完成国家、省、市各种科技攻关项目。 四是项目实施的企业管理机构。珠海农业科技园区设立了生产部、设计部、绿化工程部、餐饮部、旅游部销售部等机构,专门 负责产品的开发、项目的承接、实施和运作,是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部门。主导产品的技术支撑来源于研发机构,实施部门视为生产性机构。 五是成果推广的网格系统。园区设立了技术推广部,主要任务是推广、普及农业高新技术,配合当地农业部门抓好各项农业技术服务工作,同时组织科技人员深入项目区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及时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保证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同时还在当地的农业产业区建立示范基地,从产前提供种苗、产中指导、产后回收产品,实行一条龙服务,解决了农民的技术、资金和市场问题。 六是科普教育的培训机构。园区建立了培训机构,一方面采取各种形式对农民和农业技术干部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确保各项高新技术措施在生产中得到落实,也负责对来园区学习、参观学生的农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同时还与珠海市电视大学、珠海市职业中学联合开办了园艺花卉大、中专班,为当地城市美化培养中初级技术人才。园区现在不仅是科研、示范的基地,同时也是“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广东省德育教育基地”、“珠海市农业科技干部再培训基地”、“珠海市中小学生的农科教实践基地”等。 七是市场接轨的营销网络。园区在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成立了永源公司、金波公司、生力公司及销售中心,专门负责国外市场的开拓,各个产品均形成了销售的网络,为中心的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2002年园区的出口创汇达860万美元,年旅游收入达1200万元,生产性收入达4000万元。 4、科技创新。科技是园区发展和壮大的动力源泉,园区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工作。 一是确立主导产业,发展与之相关的技术和产品。通过对珠海区位优势、气候优势、资源优势及市场需求的认真分析,珠海农业科技园区确立了以名优花卉、特色蔬菜、优质种苗和观光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并以此为目标建立相关的农业技术体系。由于主导产业和相关技术体系的建立,促使珠海农业园区的发展目标明确,各个主导产品均按既定目标实施。如:名贵蝴蝶兰在园区的年生产量已达120万盆,组培苗达300万株,成为国内最大的蝴蝶兰生产基地之一,成为园区强大的经济支柱。 二是实施自有技术与引进技术相结合的战略。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认识到国际市场竞争的严峻性,不仅注重开发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如甘茶蔓高产种植技术、保健植物加工技术、名优花卉的优质高产技术等,同时还不断引进和发展国外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如无土栽培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形成了在国内外均具有竞争力的技术资源体系,为技术创新奠定了基础。 三是发展本土品种与引进西洋品种相结合。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近几年一方面不断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土品种,如本地南瓜、猪笼草、树仔菜、荔枝、龙眼等,也不断从国外引进新品种,并进行试验、筛选、鉴定,确定了一系列蔬菜、花卉、水果名优品种,为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实现产业化提供了丰富的品种资源,也为园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供了广泛的资源。在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珠海高科技农业园区送展的产品一举夺得广东省瓜果类金、银、铜三个大奖,在第四届中国(广州)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上,珠海园区设计建设的“奇异瓜果园”获得“室内艺术园景设计大奖”,种植数个特优品种获得园林精品的单项金奖、银奖和铜奖等殊荣,说明园区在品种的研究上处在国内同行的先进水平。 四是短期性项目与长远性项目相结合。如近两年珠海农业高科技园区根据市场的需求,在春节、国庆节、元旦等重大节日时,引进种植了郁金香、百合等花卉产品,获得了时效性的经济效益。同时,园区也十分注重与园区科技的长远发展规划和目标紧密相关的项目,它们或许短期内见不到效益,如:组织培养、育种、基因工程等是一些投入大、收效慢的项目,但它却是园区发展最具生命力和创造性的部分,因此,珠海高科技农业园区每年投入近百万元用于该类应用基础项目的研发,现在各类名贵花卉的无性繁殖系统和各种样品的分析测试手段已经建立,为园区科技发展储备了充足的项目。 五是完善科研设施,努力创造项目实施的设施条件。要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农业技术和品种,就必须拥有与人才、项目相适应的先进仪器设备,以确保项目的高质量、高水平和高效益。近年来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投入了300多万元,购置了国际一流的仪器设备,建立了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组织培养室、分析测试室,形成了在珠三角乃至全国农业园区具有竞争优势的实验设施,为吸引人才、实施项目、创立品牌奠定了设施基础。 六是建立科研+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科技推广体系。为了实现园区这一目标,珠海农业科技园经过几年实践,摸索了一条科研+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模式,即将基地建立在珠海斗门农民的土地上,实施产前提供种苗、肥料、农药,产中指导农民技术,产后回收产品的一条龙服务,将科研成果、技术、种苗与农业生产和市场紧密结合,形成规模化的农业产业链,用科技和市场带动农民致富。目前该基地已经将绿色蔬菜出口到澳门及珠海市的各大机关、超级市场,创造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七是重视信息系统的建立,随时掌握科技的发展趋势。珠海农业科技园在信息系统的建立上,不仅注重国内科技期刊和资料的收集,建立了园内图书资料室、科技档案室,还为各个职能部门、主要科技人员均配备了计算机,充份利用国际互联网系统搜集国内外科技信息,同时还建立了园区自己的农业科技网站,这些均为科技资源的搜索、电子商务的运作、项目的国际化奠定了信息资源的基础。 5、模式创新。通过几年的实践,珠海农业高科技园区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摸索出了一套混合型的管理模式,即在园区的管理上,有民营企业的做法;有外资企业的管理;还有领导的个人魅力和格化的管理。为此,称之为“混合型”的管理模式。 一是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珠海农业高科技园区在宏观管理上,注重分析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及时调整经营战略;在重大科研项目上对人财物进行宏观调控,集中有限的资金,进行投入、集中的打歼灭战。在微观上按照市场规则进行运转,采取目标管理,放权让利,各自经营实体实施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政策,充分调动了园区企业和员工的积极性。 二是充分发挥机制灵活的优势。园区借鉴民营经济机动灵活,果断决策,管理到位的管理优势,为我所用,提高效率。这一管理模式对领导层、决策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园区领导们敢于负责,善于拍板,不错过任何机会,给投资者十足的信心和优质服务,有利地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如该园区领导们在与台湾商人谈判合作规模化开发蝴蝶兰花项目的过程中,无论对方提出什么问题,马上作答。虽然投资额在1000多万以上,但只用了2小时便签订投资协议,一个星期后开始兴建,三个月开始产出,速度之快,连台商都感意外。 三是注重吸收国有企业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优势。在吸取民营企业管理先进经验的同时,同时注重吸收国有企业好的管理模式。国有企业组织健全,规范经营,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党团、工 青、妇卫等组织的作用,强化各部门的功能,特别是把人的政治思想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来抓,这些都是农业科技园在管理上要借鉴和吸收的。 四是注意是借鉴台资企业的管理模式。台资企业具有很强的管理优势,他们在管理理念上比较先进,完全是按照现代企业的要求,制订出既先进、又科学的管理制度。台资企业注重市场调查预测、控制成本核算、保证产品质量、做好售后服务、重视人的作用。这种经营策划的理念值得学习。如园区在与台湾商人合作生产兰花的项目运作过程中,确实学习到了台商的精明能干,信息灵通,善于控制成本,精于开拓市场、敢于大胆投入,市场占有率高等先进的管理方法。 五是充分发挥领导集体或个人的人格魅力。要管理好一个园区,还应强调领导或领导集体的个人魅力和人格化的管理,树立领导威信很重要,企业员工对他的主管有点崇拜也并没有害处,但不应搞个人崇拜。当然,领导的威信或他人对你的崇拜都应建立在领导的个人魅力、人格化的基础上,即领导政治上的成熟、业务上的精通、懂得领导艺术、率先垂范、关心同事、以人为本,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整体,什么样的困难都可以克服。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创出了品牌,创出了效益,走出了一条特色的路子,这无疑与领导层的威信有着很大的关系。 五、结论 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根据自己的地域优势和科技优势以及园区所拥有的有利条件,在策划理念上注入了旅游、示范、教学、培训、商贸的概念,把差异作为最好的旅游资源加以开发,通过现代农业的新品种、新栽培模式与传统农业的不同显示出其差异,选择了花卉、蔬菜和水果的设施生产作为主导产业,走出一条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新路子,并通过其示范、推广和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千家万户的农民致富。这一案例的实证分析表明:一通过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可以产生独有的农业要素差异,可以发展为新型的特色主导产业;二适应消费层次的深化和生态保护的需要,农业的性质发生巨大变化,它已经成为具有多功能性的产业,农业将成为体验经济的主导产业;三有效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科技园区作为现代农业和旅游业交叉的载体,是一种新型的经济组织创新,它将成为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主流。四是人力资本由于其在思想理念、信息资源、现代管理、风险投资等方面的优势,将在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农业生态论文:地方农业生态经济论述 1株洲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结构分析 1.1株洲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投入结构 2001-2008年株洲市的总能值投入逐年递减,环境资源能(包括可更新环境资源能和不可更新环境资源能)保持稳定,工业辅助能呈现波动中减少的趋势,可更新有机能的投入也逐年减少,工业辅助能和有机能的变化直接影响了总投入能值的变化.株洲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投入占整个工业辅助能投入的90.81%以上.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破坏土壤结构,不利于株洲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有机能投入占总投入67%以上.株洲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有机能投入主要来源于农业从业人员、役畜劳动和种子的施用.2001-2008年间,虽然有机能投入减少,但占总能值投入的比例较大.人力在有机能投入中占据绝对比重,5年来都在99%以上,说明该地区的农业模式属于劳动密集型,机械化程度较低,还没有成功从劳动密集型转变为科技密集型. 1.2株洲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产出结构 农业总能值产出逐年增加.其中,林业占绝对优势,而且比率增加很快,从2001年的5.55E+20sej/a增加到2008年的1.17E+21sej/a.种植业、畜牧业也在逐步发展.渔业产出能值的份额较小,发展缓慢,是整个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薄弱环节.种植业中,稻谷的主导优势地位仍不可动摇,几乎都在70%以上.蔬菜和水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值产出不高,但经济价值高,可获得较多交换能值.畜牧业中猪和羊的养殖数量和出栏数最大,但是羊对林草的破坏性也大,滥牧是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2能值指标的比较分析 2.1净能值产出率净能值产出率(NEYR)为系统产出能值与经济反馈能值的比值,与经济分析中的产投比类似,是用来衡量系统生产效率的一种标准[8],值越大,表明系统的生产效率越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越强.从表3可知,2001-2008年株洲的NEYR逐步上升,表明株洲向外界输出的能值量有所提高.2007、2008年分别为1.45和1.64,超过了全国农业平均NEYR(1.42)[9],说明株洲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转效率较好,回报率较大. 2.2能值投资率能值投资率(EIR)等于是用来衡量经济活动的竞争力程度和环境资源负载程度的指标,值越大,说明系统经济的发展程度越高.株洲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EIR在8年间变化不大,除2001年为12.55以外,2002-2008年均在15.00附近徘徊,远高于黄淮海地区、甘肃、新疆、江西、广东等地[10].表明每单位无偿环境资源的利用相应投入了较多的购买能值,环境压力较大.能值投入率高,会加大农产品的成本投入,影响其竞争优势. 2.3环境负载率环境负载率(ELR)等于购买的能值和不可更新的能值之和与可更新资源能值的比值,是衡量一定经济状况下环境系统所承受压力的指标.它具有环境预警作用,若系统长期处于较高状态,系统将产生不可逆转的功能退化或丧失.反之,表明农业生态系统有发展潜力,应进一步加大其购买能值的投入.研究期间株洲市ELR增加,说明农业环境压力上升.ELR在0.37~0.44之间,低于全国平均值5.89,表明株洲市环境资源未达到高效利用,未达到高投入高产出的运行状态,农业发展环境压力小,具有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需要说明的是,ELR的大小并不与该系统的环境保护效果的好坏成正比[11]. 2.4可持续发展指数可持续发展指数(ESI)即EYR与ELR之比,值在1和10之间,表明经济系统有活力和发展潜力; 10时经济不发达,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 3结论与对策 (1)株洲市区域环境资源优势明显,ELR较低,未达到高效利用,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现阶段的农业处于劳动密集型阶段,工业辅助能值投入较少,系统整体回报效率低,系统产出能值不足以补偿购买能值,缺乏竞争力.应使剩余农业劳动力从农业转向二、三产业,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加大农业科技辅助能值投入,使株洲市农业从劳动密集型转变为科技密集型,以提高农业系统竞争力,获取较高效益.(2)株洲市农业产出结构不合理,林业产出占整个生态系统的95%以上;畜牧业、种植业和渔业产出极小.应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种植业和渔业的能值产出贡献率,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环境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合理布局林业、畜牧业、种植业、渔业等生产功能区,达到规模化和集约化,使系统能值的投入产出向高水平发展.(3)株洲市可依据自身优势,积极发展农林牧业综合开发及其产品深加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能源开发.农业的发展最终必须依靠属于高能值转换率和高能值等级的现代农业科技.因此,要促进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高农民素质.同时要建立优化、配套的农技科教体系,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和效益型转变,使株洲市走上一条建设物耗低、技术含量高的生态农业化道路. 农业生态论文:论中国农业生态环境的法治保障 现代法治理论主张,法治的基础得有善法,并得到人们的普遍遵守,法治的核心在于权力与权利的合理配置,法律的执行得有严格的制度和程序来控制和保障,否则,即便有再多的法律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目前中国农业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存在立法、行政执法、如何依法调整各方利益等方面的问题。为此,建立和完善农业生态环境法治化的基础,健全法治化的农业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体制,依法调整农业生态环境中所涉及的各方利益关系等强化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法治保障措施,已成当务之急。 1 农业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1.1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问题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已取得不少成绩,国家相继制定、颁布、修订了《农业法》《森林法》《水法》等一系列相关法律和法规。从地方来看,也有22个省(市、自治区)制定了农业(生态)环境条例,但从全国而言,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仍然存在着综合立法缺位和立法技术滞后等问题。 1.1.1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立法缺位 国家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的内容分别规定在农业、森林、草原、矿藏、河流、土地、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等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法之中,这种分散立法与农业生态环境具有内在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特征不相适应。早在1995年,全国农业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研讨会就已达成共识:颁布全国性农业环境保护法规势在必行,因为这将有效地保护和改善全国农业环境,防止农业环境污染和破坏,是强化农业环境管理的法律依据,是保障城乡人民身体健康,促进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法律武器[1]。但时至今日,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立法依然缺位。 1.1.2 立法技术滞后 “善法”是法治的必要前提,要制定出好的法律,需要通过民主、公开的程序进行,必须反映广大人民的意志并体现客观规律[2]。全国性农业环境保护法的难产,与立法技术滞后密切相关。一方面,农业生态环境立法的民主性、公开性不够。主要以政府部门起草为主,很少有公众参与,其内容也主要倾向于规定行政权的便捷行使,而很少关注如何增强行政执法的民主性和开放性,对行政相对人的法定程序权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3]。另一方面,我国地方的农业生态环境立法仍过于原则,缺乏应有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以致有些空泛的规定和政策宣言式的规定无法执行,从而严重影响执法效果[4]。不少地方性法规条文只有行为模式,没有相应法律责任规定和具体的奖惩措施,处罚的自由裁量权过大,体现不出法律的威严[5]。这样的法律离“善法”尚有距离。 1.2 缺乏符合行政法治要求的农业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体制 缺乏法治化的农业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体制更是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症结所在,突出表现为,农业生态环境执法机构的设置缺乏法定性,职能或缺位或重叠,导致执法无效;行政执法缺乏程序的控制和保障等。 1.2.1 现有农业生态环境执法体制存在缺陷 从行政执法主体来看,一方面表现为机构重叠,在环境保护领域的统管与分管相结合的多部门分层次的执法体制下,农业生态环境的执法主体林立(包括环境保护、建设、农业、国土资源、水利、统计、林业、海洋与渔业等部门),“各执法部门之间的执法权限也不甚分明,导致部门与部门之间经常相互扯皮,争权推责。”[6] 在实践中,各有关机关之间相互扯皮,相互推诿,出现各部门机关为了部门利益和地区利益,争着管抢着管,甚至越权管理,导致执法秩序混乱不堪的现象[5]。就在农业部门内部,行政执法权分散于植物保护、种子、土肥、环境保护各个机构中,形成了多元的执法主体[7]。依据《农业法》的规定,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但目前由于各种原因,部分法定职能没能落实到位,阻碍了农业环保工作的正常开展[8]。另一方面又表现为机构缺位。如:《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第23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农业的部门应建立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负责农业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价。至2003年该省在省、市、县3级还缺乏一套完整的农业环境监督管理机构及环境监测网络,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机构和人员,以至出现污染事件时,未能及时发现,也未能及时制止[9]。 1.2.2 农业生态环境行政执法缺乏程序的控制和保障 程序比目的更重要。没有行政程序,行政职权就难以合法运作。行政程序的基本功能在于:扩大公民行使参政权的途径,监督行政主体公平实施行政权,保护行政相对人的程序权益等[10]。实践中,农业生态环境行政执法缺乏程序的控制和保障。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在过分强化政府权力的同时,却又缺乏有效的环境行政监督机制。在几乎所有的地方性农业生态环境立法的相关条例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行政部门和公民(特别是农民)的权利义务关系在法律上具有不平衡性,过多地确立和保护的是以维护政府权威及各部门利益,以保证政府集权和经济统制[4]。涉及政府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职责方面虽有一系列的应然规定(表现为应当如何如何),但在法律责任的规定中却找不到关于政府不作为或滥用职权时应承担何种责任的条款。实践中,当前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业领导干部损害群众环境利益的行为,已经成为国家环保总局和监察部进行查处的重点[12]。某些地方政府成污染帮凶 [12],这自然有违公平行政的法治原则。山西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虽然早在1991年11月和1994年12月就已分别颁布了《山西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环境保护条例》,实际却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农业污染与生态破坏不仅已经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存 [13],事实再一次昭示古训“徙法不足以自行”的正确性。此外,公众参与环境事务制度缺失,对公众参与环境事务的范围、方式、途径等没有具体的规定也影响了农业生态环境执法的效果。 另一方面,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利缺乏应有的程序性保障。以往大多数环境程序规范具有十分浓厚的管理色彩,它们主要是单方面规定行政相对人在程序上应负的义务和不履行义务的后果[14]。事实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场检查、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程序,都可能给相对人设定程序性义务和限制其权利。综观已有的地方农业生态环境立法,诸如:对那些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时,行政相对人的听证权、行政相对人和利害关系人的陈述和辩解权、申请回避权、时效权等的行使和保障,鲜有规定。这为行政不作为或滥用职权提供了“土壤”。实践中,有的地方一些执法人员无任何证件和标志,随意进入现场对排污单位进行检查,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15]。 1.3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中的利益冲突与失衡问题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涉及到多方利益关系,利益冲突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不力的症结所在。管理机构自身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冲突,环境保护者与受益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排污企业与受害者的利益冲突,缺乏有效的法律调整手段。 1.3.1 管理机构自身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冲突 有的地方,农业执法机构类型多样,经费缺乏必要的保障,一些自收自支或差额拨款的事业性执法机构乱收费乱罚款,而那些破坏农业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却不能得到及时纠正[16]。有学者曾尖锐地指出,我国在森林、草原、矿藏、河流、土地、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主要领域已经基本上有法可依,问题在于执法不严,执法无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能有效遏制地方和部门在自我利益的驱使下破坏生态环境,致使“一边治理,一边破坏。一方治理,多方破坏”[17]。最终受损的还是社会的环境利益。 1.3.2 环境保护者与受益人之间的利益冲突 实行退耕还林还草,禁伐禁猎禁渔,推广应用高效、低毒、无残留生物农药,加强畜禽养殖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修建污染防治设施等必要措施,可能会导致部分人为社会整体的生态利益而让自己的利益受损。对此,国家尚没有依法建立起完善有效的补偿制度。另外,缺乏有效促进农业生态环保的优惠政策。从法理上讲,优惠政策意在权利与义务的重新配置。在现有的以省级立法为主的农业生态环境立法中,大多规定“应当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根据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需要和农业生态环境资源状况,逐步增加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但无具体的安排,这样原则性的规定,使得国家应给予的优惠无法有效落到实处。 1.3.3 排污企业与受害者的利益冲突 从实践情况来看,一些地方的排污企业,多为地方的利税大户,是地方政府的腰包。地方政府纵容恶性污染行为的结果是百姓的性命安危[18]。而且由于企业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大型企业也宁愿受罚不治理,特别在造纸、酿造、化工、冶金、水泥、制药等行业尤为突出[19]。从全国而言,珠江三角洲成为世界主要制造业基地的代价,就是农业生态环境受到污染。据初步统计,全国至少有1300~1600万hm[2]耕地受到污染,每年因土壤污染造成各种农业经济损失约200亿元,土壤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20]。 2 农业生态环境法治保障对策 2.1 建立和完善农业生态环境法治化的基础 2.1.1 尽快制定农业生态环境综合保护法 制定一部反映农业生态环境客观规律,体现民意,可以有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治理农业生态污染的综合性的善法,改变无法可依的局面,是当务之急。瑞典在1980年以后,相继制定了15个单项的环境法规,1999年1月1日又出台了一部完整的《农业环境保护法》,其环保政策和法规有的已被欧盟用作共同准则的样板[28]。瑞典的做法,可资借鉴。 2.1.2 贯彻《立法法》精神,改进立法技术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牵涉到多个行政部门的管理权限,单一部门难以胜任农业生态环境综合保护法的起草工作。建议该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农资委和法工委会同国务院法制办直接主持起草。当然国家立法机关在立法时也需遵循立法民主公开的要求,重视对社会公众和行政相对人正当环境权益和程序权益的保护。立法中要克服“重实体,轻程序”的思想。首先要建立科学的外部行政程序规定。如规定严格的告知制度、听证制度、听取行政相对人的陈述和申辩制度等[21]。其次,应为社会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提供法律上的程序保障,赋予公众全面参与环境保护的权利,确立公民的环境权益应包括公众知情权、监督权、环境决策参与权、环境自卫权、索赔权和诉讼权等[22]。再次,对政府在保障农业生态环境的义务应有具体的程序规定,凡要求政府履行责任的条款,都应有政府不作为和乱作为时要承担什么责任的相应条款。 2.2 健全农业生态环境法治化的行政执法体制 2.2.1 建立健全法治化的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执法体制 现有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统管与分管相结合的多部门分层次的执法体制有必要进行改革,逐步向综合执法体制转变。当然,这里所指的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并非是指将现有农业部门以植物保护、种子、化肥、农药等监管为主的狭隘的农业生态环态监管体制,而是指在机构改革中,逐步地建立和健全宏观上的大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执法体系:将所有涉及农业生态环境监管的行政职能集中于某一综合执法机构。根据一定的标准,建议考虑组建土地、水利、林业、煤炭和地质矿产、大气、农业、畜牧业、渔业行政、乡镇企业环保等农业生态环境行政执法权于一身的“农业生态环境稽查总队”,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农业生态环境监督管理机构和环境监测网络,提高综合执法的效能。 2.2.2 强化行政程序的控制和保障作用 一方面要重视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执法的外部行政程序建设,既要加大对那些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的单位和个人的执法力度,又要注意克服农业生态环境执法中的随意性,尽量避免出现滥用自由裁量权的现象,对于涉嫌重大环境污染犯罪或者环境监管失职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将案件及时移送司法机关,而不能简单地以罚代刑了结案件。另一方面,要重视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程序权益。执法人员在行使行政执法权时应依法持证上岗,实行严格的告知制度,切实保障行政相对人的陈述和申辩权,依法采集证据,做好行政检查的笔录工作,并规范相关文书。对每一起案件从提起、立案、调查、裁决、执行直到归档,都应依法进行,切实做到依法办案,按程序办案,规 范办案。 2.3 依法调整农业生态环境中所涉及的各方利益关系 2.3.1 切实保障农业生态环境管理机构所需的经费 惟有让农业生态环境执法机构都能够吃上“皇粮”,依法保障其合法权益,才能有效地履行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职责,才能克服“重利轻管,以罚代法现象的发生。”[23] 2.3.2 要依法实施政策、贷款、税收方面的优惠措施 各级政府应特别重视优惠投入制度的建设。日本政府为推动生态农业建设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日本以建立环保型农户为载体,从政策、贷款、税收上给予支持,以提高环保型农户经济效益和社会地位。此外,政府还对为社会整体的生态利益而让自己的利益受损的人,也依法在政策、贷款和税收上给予适当的优惠[24]。 2.3.3 依法建立和完善农业环境保护补贴机制 根据WTO“绿箱”政策规定及国外经验,我国政府可对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科研、培训、推广与咨询服务等一般性政府服务,与环保措施挂钩的价格补贴,如退耕还林还草、休耕,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补贴等方面进行政策支持[25]。令人可喜的是《退耕还林条例》已对退耕还林或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提供种苗造林补助费和生活补助费作了专章规定。 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实行“绿箱”扶持政策。德国政府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凡符合法律规定而进行粗放经营的农户或农场主在经济上可以得到政府给予的一定补偿。……显然,这些补贴措施都有利于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26] 2001年德国对生态农业生产实体的扶持就达6115.4万欧元,平均150欧元·hm[-2][27]。就环境保护而言,对环境有相当影响的德国农业,有近一半的收入取决于政府补贴[28]。我国对于环境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有些地区的环境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运用财政补贴修复被破坏的环境,引导企业、居民自觉保护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29]。 2.3.4 采取行之有效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税收和污染责任保险政策 为了保护和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国外主要采取征收环境税和其他环境补偿性措施。欧盟对排放污染物,制造噪音和某些产品如农药和汽油等征收环境税[30]。荷兰政府将持续发展作为环境政策的目标,实行生态税制,生态税收主要用于生态目的,在实践中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31]。在产生环境污染和危害最严重的行业,如石油、化工、印染、采矿、水泥、造纸、皮革、火力发电等行业,建立强制性污染责任保险为主,任意性责任保险为辅的保险制度也不失为良策。
中国教育论文:求解21道中国教育难题 内容摘要:本文提出了21世纪中国教育应当求解的21道教育难题:教育与社会的相互适应问题;中国教育科学体系的建立问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与科学化问题;教育的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教育理论与教育实施的关系问题;高等教育的终身化、通识化问题;教育的个性化与共性化问题;教育的培养目标问题;教师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问题;大力开展教育评论问题;教育管理的弹性化问题;教育组织结构的柔性化问题;教育体制的多元化问题;教育与市场的关系问题;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的关系问题;教育的公平与效率问题;高等教育经费的合理分担问题;高等教育的二元结构建立问题;知识、能力、素质的教育策略问题;民办(间)教育的发展问题;高等教育国家化与私立化的关系问题。 关 键 词:教育 高等教育 问题 21世纪 经过20世纪的不懈奋斗,中国教育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落后到发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21世纪的中国教育将伴随国家的强盛,逐步在全国范围实现现代化。在我们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有许许多多亟待我们解决的教育难题。笔者认为,在21世纪有如下21个教育难题亟待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去探索。 一、教育与社会的相互适应问题 进入20世纪末以来,我国教育理论界对人、教育、社会及其关系有了许多新的认识,提出了教育本体论、教育工具论、教育适应论、教育超越论、教育独立论、教育主体论、教育先行论、教育多元论等教育观,形成了20世纪末关于教育观讨论的热潮。这场讨论,从不同角度对教育的认识在深化,尤其对教育适应论这一权威教育观提出了挑战。这诸多的教育观都是从我国迅速发展的教育实际出发,吸收国际最新教育理念而提出,都有其理论和实践的先进性、合理性。但我们也应看到各自都有自己的立场,也就有自己先天的局限性。在这场讨论中,各家都在强调自身的合理性,而否定其它教育观的合理性,使这种讨论存在不少误区。依笔者之鉴,各种教育观都是对权威教育适应论的发展,而不是否定。教育(结果)超越性是教育适应性的结果;教育(准)本体性是教育适应性的基础;教育主体性是教育适应性的前提;教育(相对)独立性是教育适应性的条件;教育适应论是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知识经济发展的教育理念,“适应”是教育永恒的追求 。我们教育理论工作者也应该站在教育、社会、人的整体立场上来研究问题,才不至于形成各执一端互不相融的局面。从理论上回答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从实践上解决教育与社会的适应问题,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二、中国教育科学体系的建立问题 中国教育科学是在西方教育科学影响下,适应中国教育实践的需要而创立的。教育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体系诞生于19世纪初期,是在研究和解决西方社会中的教育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知识体系和理论框架。中国教育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对西方教育科学有很强的依赖性,因而至今反映中国教育传统和时代精神的教育科学体系始终未能建立起来,教育科学中国化问题始终未能很好地解决 。教育科学学科的发展与教育科学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科学学科的发展既源于教育实践,又有赖于教育科学研究的开展,它是教育科学研究发展的必然结果,促进学科建设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当然,教育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有赖于学科建设为之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先进的科学方法。因此,中国教育科学工作者的重要责任,就是要在加强对教育现实问题的研究中,把教育科学学科建设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创立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体系,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进而为21世纪中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贡献!从理论和实践上创建中国教育科学体系,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三、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与科学化问题 教育评价的科学性问题,是关于教育评价有无客观性的认识问题,是教育评价学要正确回答的教育评价理论问题。而教育评价的科学化问题,则是关于教育评价活动能否排除主观性干扰因素的实践问题,是教育评价活动过程中要正确处理的教育评价实践问题。教育评价是“通过系统地收集信息,对教育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教育活动进行优缺点和价值判断的过程。” 尽管目前教育评价理论界对教育评价的概念界定有多种说法,但“教育评价是……价值判断过程”已达成共识。确切地说,教育评价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上的价值判断。人们对事实判断的科学性与科学化毫无疑义,却对价值判断的科学性与科学化一直持有怀疑,以至于《教育评价学》著作对此问题持谨慎态度,要么只字不提,要么一笔带过。因此,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角度,分别对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与科学化问题进行系统探讨 ,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四、教育的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 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深刻地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创新已成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成为“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现代教育不仅是现代社会创新的殿堂,更是现代社会创新人才的摇篮。新世纪,我国教育的唯一出路,就是实施教育创新。实施教育创新,一定要处理好创新与继承、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创新要以教育民族化和教育现代化为基本取向。 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由传统走向现代的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多样化的,不局限于西方的发展过程,世界上每个民族的教育都有自己的传统,也都要由传统走向现代不断地向前发展。中国的教育现代化,是在保持和发展中华民族教育传统特色和优势,并使之更新而富有现代性和国际性的发展过程。所以说,中国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要坚决防止西方化的倾向,要坚持整合中西教育,在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中国教育与国际教育的关系中寻求沟通与融合。同时,要立足于中华民族文化和我国教育实际状况,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为我国教育之进步做出贡献,这是教育的民族化趋势。可以说,教育的现代化是在民族化基础之上的现代化,反之,教育的民族化是面向现代化的民族化 。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创新与继承、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五、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问题 目前教育理论界出现的知识中心和方法中心倾向,其实质是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书斋式研究所导致的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是教育理论工作者自觉地促使现成理论与客观事实相互作用,使其暴露出矛盾,并在矛盾认识的基础上形成有价值的科学问题,通过问题研究最终解决矛盾,提高科学认识水平。可见,问题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桥梁、中介。真正的教育科学研究就是要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本身就包含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份。也就是说,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不是教育理论界份外的事,而是自然、份内的事。对从事教育实践的教育工作者来讲,教育实践不是盲目的,而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根据这一思想路线,就是要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教育民族化与教育国际化、人类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当代中国教育发展的特殊规律的辨证统一中,坚持一切从中国教育的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正如邓小平指出:“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样的事,马克思的本本上找不出来,列宁的本本上也找不出来,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情况,各自的经历也不同,所以要独立思考。”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教育实践工作者要不满足于现成理论“说些什么”,而要深入把握理论背后的问题情境,将现成理论与现实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推动教育实践的发展。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以及各自内部如何认识和对待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问题,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六、高等教育的终身化、通识化问题 通识教育(Generl or liberal eduction)系指高等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所实施的一种综合素质教育。通识教育思想反对大学一味迎合社会暂时的或短期的需要,过分专业化和取消专业的功利主义价值观。近年来,在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中,出现了对通识教育的两种错误理解,导致了两种不利于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果。其一是把通识教育误解为“通才教育”。其二是把通识教育误解为非专业教育。高等教育是具有培养人的综合素质的公益性,与培养人的专业素质的功利性相统一的通识教育。高等教育的通识化就是要改革高等教育专业划分过细,培养的人才适应力差的弊端,但不是取消专业,而是注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渗透;注重不同学科之间交叉、渗透;注重专业横向拓宽和纵向延伸 。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学历教育,正在走向满足不同能力、不同兴趣、不同阶层、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的高等教育需求,并提供适合于他们的继续教育。继续教育为人们提供了终身受教育的可能,与教育的继续化相伴随的是教育的终身化。“终身教育概念看来是进入21世纪的一把钥匙”。终身教育是继续教育思想合乎逻辑的发展。它响应了新世纪急速变革的挑战而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并被许多国家以法律形式加以确立,它从根本上突破了学历教育的“樊篱”,把教育推向了整个社会和人的生命全过程,从而确立了一种新的教育时空观。许多国家已意识到终身教育观念的革命性,正在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传统的高等教育在这个体系中定位。正如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提到的,信息高速公路使得“教育的最终目标将会改变,不是为了一纸文凭,而是为了终身受到教育。”终身教育理应成为知识经济时代重要的教育观念。 正确认识并结合中国国情处理好通识教育、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关系,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七、教育的个性化与共性化问题 被马克思誉为“天才的预言家”的英国大诗人雪莱曾深刻地指出:“我避免模仿当代任何作家的风格。但是,在任何时代,同时代作家总难免有一种近似之处,这种情形并不取决于他们的主观愿望,他们都少不了要受到当时时代条件的总和所造成的某种共同影响,只是每个作家被这种影响所渗透的程度因人而异,说到这种影响,不论在哪个时代,不论是极其微不足道的小文人也好,或是极其辉煌的天才也好,都是摆脱不了的,我也不想摆脱。” 诗人雪莱的话深刻揭示了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教育的个性包涵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不同国家、民族、地域、学校的教育都有其个性特征;其二是教育如何对待受教育者的个性。教育的共性包涵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从历史维度上看,教育是人类的一项活动,不同时代教育继承了人类优良的教育文化,从某种意义上具有共性;其二是从现实维度上看,教育是全球的一项活动,不同国家、民族、地域、学校的教育都有其共同特性。教育的个性化与共性化是指,教育要寻求个性与共性的最佳吻合。在中国这样一个一贯重共性而轻个性的国度,如何顺应时展要求,在重共性的基础上张扬个性,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八、教育的培养目标问题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教育的培养目标历来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但是,如何认识和实践全面发展,是20世纪没有解决的问题。虽然人们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和实践,出现许多好的见解和做法,比如:人的全面发展从发生范围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从发展程度包括现实层次和理想层次两个层次;从发展性质看,人的全面发展应当是自由的发展;从发展结构看,人的全面发展应当是和谐的发展;从发展目的看,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为了社会也是为了自己;从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看,两者是相信依赖、相辅相成的 。比如:政府全面推行的素质教育实践和大量关于素质教育的研究成果。然而,如何认识、实施和评价人的全面发展仍然是有很多争议而无较为一致看法的问题。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在《教育研究》上曾先后刊出过两篇文章:其一是洪宝书的《关于教育目标问题的探讨》 ;其二是戚业国等的《论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框架的构建》 。虽然两个目标体系相隔10余年之久,但仍无本质的变革,依然没能很好回答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即教育培养目标问题。对这一问题认识和实践,亦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九、教师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问题 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说:“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并要求“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和提高队伍素质”。目前,我国教师队伍正面临一个从数量保障向质量提高的历史性转变。从古代一对一的个别教学到近代分班授课的集体教学,从学者即良师的择师标准到现代师范教育制度的诞生,从着眼于教师数量的保障到二次世界大战后着眼于教师质量的提高,历史清晰地勾勒出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进程。20世纪6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后,旨在大幅度提高教师质量和专业水平的教师专业化运动成为世界众多国家教师发展的主导运动。联合国呼吁各国把教师专业化作为提高教师质量和社会地位的共同策略。随着社会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职业不断分化,专业化的观念和专业化的制度也越来越普及。教师职业同样如此。所谓教师专业化从静态的角度说,是指教师是一种专门职业,有自身不可替代的职业要求和职业特点,有相应的职业培养机构和职业水准保障制度,有相应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具体来说,第一,需要有规定的学术水平和学历要求;第二,有特定的能力要求和职业特征、人格特征要求;第三,有相应的制度保证,如教师培养制度、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教师教育机构认定制度、教师教育课程认定制度、教师教育质量评估制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等。从动态的角度说,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制度不断完善、水平不断提高、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 。然而,教师职业有何特质,教师专业的标准是什么,教师专业化目标与教师教育的一系列问题,都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十、大力开展教育评论问题 教育评论在教育界长期以来总是开展得不好,已经受到不良学风的干扰。要把教育评论开展好,纠正教育界的不正之风,有三种错误观念首先要纠正:第一种错误观念是批评某人的教育著述或行为,就是对某人不利与他为难。形成这种看法与“”期间乱扣帽子、“无限上纲”的遗风有关。此外,中华民族有一种“隐恶扬善”的伦理传统,不赞成公开说别人的缺点。实际上,认真的、严肃的评论是“与人为善”,对对方有利对教育发展有利,而不是什么和某人过不去;第二种错误观念是某人一受到批评,他的教育著述或行为就一定有错误、有问题,至少是水平不高。事实上,任何教育著述或行为都不可能是绝对正确的。一项高明的教育著述或行为也会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经别人的批评后可以更趋合理。所以,要把批评看成是教育发展的正常行为,提倡批评和反批评,不要大惊小怪;第三种错误观念是评论者一定比被评论者高明。如果怀着这种想法开展教育评论,其结果必然是意气之争的笔墨官司,对教育的发展毫无益处。评论者与被评论者是合作的伙伴关系,目标是一致的。纠正上述几种错误观念的同时,我们应当树立起一种正确对待教育评论的态度,把教育评论看作是促进教育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教育评论应该是明辨是非正误,达到共同提高目的的园地,而不是较量高低直到把对方打下去的擂台。我们不仅欢迎批评也欢迎自我批评,教育评论应当追寻新的思想沟壑,要树正气。新世纪,要开展健康的教育评论活动,必须解决好如下十大问题:教育的政治性与学术性辩证统一问题;“双百方针”的贯彻问题;正确对待批评问题;教育评论者队伍建设问题;认真履行教育评论的社会职能问题;教育评论者加强学习的问题;倡导求真的学风问题;提倡科学态度、弘扬科学精神问题;讲究评论方法、注重评论实效问题;教育评论独立品格的形成问题 。大力开展教育评论这一问题,亦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十一、教育管理的弹性化问题 马克思当年曾尖锐地批评普鲁士当局强制推行单一刻板的“官方风格”的横蛮行径时说:“你们赞美大自然悦人心目的千变万化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我是一个幽默家,可是法律却命令我用严肃的笔调。我是一个激情的人,可是法律却指定我用谦逊的风格。没有色彩就是这种自由唯一许可的色彩。但是精神的太阳,无论它照耀着多少个体,无论它照耀着什么事物,却只准产生一种色彩,就是官方的色彩!” 由此启发我们,教育管理要从教育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各种管理职能,使有限的教育资源获得最大效益,而不能搞一刀切的“官方风格”。然而,进入20世纪以后,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总是在追求一种能够“放之四海、历之千年”的普遍主义的管理理论。近40年来,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使社会的政治、经济环境变化趋于急速,风云变幻难测。人们才发现,在开放系统情况下追求普遍主义的管理科学是不现实的。从20世纪60年代起,权变观念开始盛行,到20世纪70年代已形成了一个权变理论学派。权变理论认为,在经营管理中,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理论和方法,而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权变理论不是没有原则的机会主义,它的原则是“求实”、是实事求是。权变理论是对普遍主义的一种抵制。权变理论认为,教育不存在一种固定不变的统一的管理模式。教育管理机关应在一定政策指导下,依据完善的教育法规对教育单位实施宏观调控,将有关权力下放给教育单位,使教育单位以较大的自主权去处理教学、教育、人事、财务等方面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单位从本单位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单位教育资源的效益,增强自身活力。我们已经看到,知识经济形态的出现和知识经济发展方式所带来的冲击,从根本上反映了知识的社会价值的上升和管理知识与知识分子方式的多样化特征,导致教育管理方式由行政主导模式向学术主导模式或学术主导为主行政主导为辅,或行政主导为主学术主导为辅多种模式嬗变 。教育管理的弹性化在中国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亦然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十二、教育组织结构的柔性化问题 教育组织结构的柔性化是受先进制造技术的生产系统具有柔性优势,它可以经常进行产品品种和生产批量的调整的启发而提出的。而要使教育组织结构具有这种优势并得以充分发挥,必须使教育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相应地柔性化,将过去等级分明、高度集权、机械式的教育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转化为动态的自我调节的有机结构模式。然而,柔性化并不是指教育组织结构本身会因教育外部环境的变化而频繁发生调整,它所强调的是教育组织结构总是能依靠自身的职能变化来适应教育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就是说,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教育组织结构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首先不是立即分解出新的组织结构来适应环境的变化,而是在原有的组织结构中发生职能扩张,用柔性变化来对付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也就是说新型组织应具有自学习功能和自组织功能。教育组织结构柔性化策略可以包括部门之间的功能互补,功能界面模糊化,组织结构网络化,以及组建多功能团队等等。近代工业生产是刚性生产,在一条生产线上只能生产同一规格的产品,高科技产业是柔性生产,在一条生产线上可以生产多种规格的产品。我们的教育怎样才能成为人才的柔性生产线,亦然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十三、教育体制的多元化问题 教育体制指教育事业的机构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的根本性管理制度。即一个国家在一定政治、经济制度和科技发展水平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教育事业的办学体制、财政体制、管理体制等相对稳定的教育模式,主要指教育内部的领导制度、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及其相互关系,涉及教育事业的管理权限的划分、人员的任用和对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划和实施,也涉及教育结构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和组合方式 。我国继《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之后,中共中央又一次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为了增强教育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活力,“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教育体制改革要采取综合配套、分步推进的方针,加快步伐,改革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体制,初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改革想适应的教育新体制。”在这两份纲领性文件的指引下,教育体制改革已经并继续稳步推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正在积极地适应新的形势,主动地转变职能。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学制、课程、教材的改革,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都在积极推进。民办教育事业获得新的发展。公办学校的自主权有所扩大,学校活力开始得到解放。目前世界各国教育体制大体有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和集权分权结合型,中国正在从中央集权型向集权分权结合型过渡。教育体制多元化是必然趋势,但它与社会政治、经济等有密切关系,中国教育体制应是怎样的多元化,如何多元化,亦然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十四、教育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教育市场化的理论依据,可以追溯到17世纪英国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布斯和洛克的思想。但近年来教育市场化改革的理论的直接依据主要来源于战后西方一些著名经济学家的有关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相当长的时期里,谈论教育的市场化,在世界各个国家都是没有什么市场的,不会有太多的人响应和赞同。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20余年间,西方各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教育市场化改革浪潮眼下还在持续进行着。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尤其是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之相应的教育发生了众多的变化——私立学校的出现和发展,中小学择校现象的出现和发展,教育投资渠道的多元化,高等学校毕业生自主择业等市场机制在教育领域的实施,教育市场化在我国也被更多地人提了出来。尤其是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其成本应该尽可能根据“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合理分担,并兼顾公平和效益。所以,关于高等教育市场化的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有学者主张,我国经济体制搞市场化了,高等教育要适应经济,也就应该实行完全由社会需要调节的市场化,即全面市场化。有学者认为,由于作为社会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又由于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因此,尚不具备高等教育实行完全市场化的条件,还必须对高等教育实行市场化的范围、内容、程度、形式等有所限制,即有限市场化。许多学者不赞同高等教育市场化,因为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十分强调国家和全体人民的整体利益,需要高等教育发挥全面的功能,而不是单一的经济功能 。即使在市场经济非常发达的国家也很重视高等教育的公益性。无论是公办的、民办的或私立的高等学校都不能摆脱政府的干预,没有实行市场化。高等教育市场化若推行,许多学者认为会带来如下不良后果:一是办学目标发生偏离。只追求经济利益而放弃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目标。二是教育质量无法保证。以盈利为目的的办学,会出现学分与金钱等的交易,教学质量自然下降。三是损害了教育的公平原则。可能把贫困家庭的优秀学生拒之门外,剥夺他们受教育的权利。另外,还可能急功近利,放弃道德和政治思想教育,培养出具有某种技能的“机器人”。教育市场化的内涵是什么?教育可否市场化?或教育可否利用市场经济中某些有利于其发展的思想和方法,但不能以牺牲教育的公平与效率为代价来推行“市场化”,这亦然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十五、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的关系问题 人类社会的道德教育现象,是伴随教育现象而共同发生的,它已走过了几千年的历程。人类文明特别是现代文明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的普遍发展,规定了道德教育不可遏制的社会化趋势,决定了现代道德教育概念更具丰富和广阔的含量。就内容而言,道德教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意识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包括社会伦理、经济伦理、科技伦理、生态伦理、生命伦理等),民主法制教育,情感情操教育,意志品质教育,审美意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这已基本成为人们的共识。就道德教育形式而论,倡导大、中、小学道德教育工作整体化、序列化、规范化,学校的各个学科专业教学与研究都要发挥道德教育功能和价值观教育作用,学校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加强加深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尤其是社会环境、社区建设中的道德教育功能,要高度重视并充分运用大众传播媒体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道德教育作用,等等,这些都是道德教育不断获得更为丰富和广阔含量的基本体现。随着道德教育含量的不断发展和逐步走向社会化,道德教育运动必然更加走向本真和深邃。这主要表现为四个“回归” 。其一,道德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由国家主体逐步向社会主体回归。其二,道德教育的本质存在由精英目标取向为主,逐步向民族的大众的生活世界回归。其三,道德教育的目的任务由工具理性主导逐步向发展人本身回归。其四,道德教育的运作方式由单向运动为主,逐步向双向、多向乃至“无穷向”回归。总之,道德教育的社会化、本真化和深刻化已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走势。这种“走势”特别是上述四个“回归”问题,无疑已经超出传统德育学研究的范围。但这恰恰是德育理论的新的生长点,从而成为道德教育本真化主体性确认的深层根据。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的关系,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都是亟待探索的,这亦然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十六、教育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是近代思想家和政治家所普遍关心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这是一个既关系到教育的公平和民主,又关系到教育投资效率的复杂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直接影响着政府的决策,同时也反映在推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由于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以经济发展为依托,因此处理好教育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十分重要而难以解决的矛盾。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究竟是不遗余力地普及和扩大教育,使更多的人受到必要和基本相同的教育好呢?还是牺牲多数人的平等教育而保证少数人接受尽可能高深的教育好呢?这是一个复杂的理论问题。在教育机会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理论上,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和主张:一种观点主张,从实现社会公平的理想出发,教育的发展必须以公平为最高原则。这种观点认为:社会应当把受教育者看成全社会成员的权利,全体学龄儿童必须有完全平等的教育机会。为实现此目标,社会应当不遗余力地扩大教育机会,增加教育投资总量,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绝对平等地分摊到所有学龄人口身上,从而实现教育机会的完全平等。这种观点被人们认为是带有强烈的平均主义倾向。第二种观点认为,必须以效率为最高原则,教育机会的公平程度应绝对服从经济效率的需求。这种观点主张,只有生产力得到了高速度的发展,教育的公平才能保障,否则就没有解决公平问题的物质基础。第三种观点主张,公平与效率并重、互相兼顾。这种观点认为,效率是改善社会公平状况的物质保证。反过来,公平又是提高效益的社会保证。没有效率就没有真正的公平,没有公平也不会有真正的效率。二者相互制约和依存 。何为教育公平?何为中国教育公平?如何推进中国教育公平,这亦然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十七、高等教育经费的合理分担问题 现代高等教育并不是在理想化与功利化之间选择,而要把二者统一起来。高等教育产业化是有限度的产业化,即是在保证高等教育理想化、均等化、国家化、民主化等不受损害前提下的产业化。处理好高等教育理想化、功利化与产业化的关系,是新世纪高等教育社会功能得到充分实现的保证 。近几年来,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产业化经营后,就会采取提高收费标准的政策,在宏观层面上,必然会在很多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产生相应的政策效应,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初中辍学率上升,影响“普九”的实施;同时,高等教育发展必然会拉动普及高中的发展,也会进一步加剧职业教育发展的困难。在中观层面上,这一政策必然涉及东西部发展战略、利益和规划,可能加剧区域间的差异。在微观层面上,会影响到学校之间的差距,例如通过政策支持若干所重点学校,拉大了学校之间的差距,必然会导致公民教育的不平等 。高等教育作为公益事业,是以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文化,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为目的的,它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公益事业,高等教育不得以营利为目的,而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科研等公益性活动上。但是,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面临着同样的一个严峻问题——教育资源即教育经费紧缺与国民日益高涨的享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在加剧,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发展也需要更多的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从业人员。为解决这一矛盾,人们就想出了借助产业经营的理念,让教育经费的承担主体多元化,从而引出了“教育投资”、“教育产业”、“教育市场”等问题。我国在产业的划分中,亦把教育划为第三产业,即给人类提供教育服务的产业。同志也讲教育是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世界上许多国家创办了私立学校,也实行部分收费培养。但有一点是共同的,教育是不能营利的,也是决不允许营利的产业。就是说,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产业。所谓高等教育产业化,仅是借鉴产业的经营理念来筹措高等教育办学资金,加强成本核算,扩大办学规模;让更多的人能享受高等教育,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效益的“经营”方式。对此,高等教育学术界要进行冷静的分析和科学研究,不可追风,影响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这亦然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十八、高等教育的二元结构建立问题 目前,制约中国农村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缺乏热爱并了解农村、农民和农业的高级专门人才。现有的农村教育,从根本上讲是“在农村”为城市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离开农村、农民和农业的人才,而不是“即于农村、为了农村”培养人才。这样的农村教育,已很难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我国现有的高等学校(包括农业类高等院校)都在培养城市需要的人才,很少考虑培养农村所需要的人才。现有高等教育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很难通往农村,致使中国农村成为被推动人类文明的高等教育遗忘的角落。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等的“二元结构”将会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存在,这种“二元结构”要各自持续发展,必然要求推动人类文明的高等教育“二元结构”与之相适应。然而,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元结构,极少为农村、农民和农业培养人才,严重不适应新世纪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的“二元结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已经看到,随着农村科技的发展和“科教兴农”战略的实施,我国先富裕起来的农村已自觉与高等学校合作举办“农村村支书大专班”、“乡镇企业经理大专班”、“科技示范户大专班”、“科技带头人大专班”等,有些地方办起了农民自己的大学,培养农村亟需的高级专门人才。这种自发的农村高等教育实践已显示出勃勃生机,为农村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对农村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具有启发和示范作用 。从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的角度来看,农村发展无疑需要比较多的人才,而实际情况是,现有农村教育筛选了农村优秀的人才送往城市,农村人才的流失最为严重,这在根本上迟滞了广大农村发展的步伐。非常遗憾的是,这种人才的掠夺式开发和利用,一直未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农村高等教育是人才资源建设的基础,是农村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的核心。对农村教育的投资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发展性投资。然而,我国的农村教育投入相对不足,而且农村教育体系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导向偏差,限制了受教育者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不利于目前农村最为稀缺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同时,还存在着偏重学历教育、忽视实用教育等形式主义教育的倾向,这既不利于农村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实现城乡人才供需的动态平衡。这亦然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十九、知识、能力、素质的教育策略问题 从传统意义上说,教育就是传授知识,把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当成衡量教育成败的主要标准。“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已深入人心。不论哪个教育流派,都把传授知识作为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尤其是知识经济的来临,人们逐渐认识到,在教育中除了知识之外,还必须注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创造(新)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提到重要地位。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讲:“大学强调知识、能力、素质,在大学里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这三者不是绝对分开的,要融为一体。另外,三者要贯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 知识是载体、是基础;能力是展现、是升华;素质是核心、是智慧的结晶。掌握知识是提高能力和素质的前提条件,没有渊博的知识,不可能有很强的能力,更谈不上良好的素质。潘懋元教授讲:应当承认,对于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知识与能力都是重要的。但知识、能力一般都属于智育范畴,在全面发展教育中,智育是基础,但不是全部。把不全面的知识质量观或能力质量观带进21世纪,既不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不利于个人在现代社会中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把传统的知识质量观以及一度流行的能力质量观转变为包涵知识、能力在内的全面素质质量观 。所以说,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新世纪高等学校的一个崭新课题。知识、能力、素质三者是互有联系又各有内涵的矛盾统一体,只有使之辩证统一,才能共同协调发展。知识是形成能力和素质的基础,但知识并不等于能力和素质;素质的提高,又将促进知识的更快掌握、扩展,促进能力的更好发挥与发展。单纯强调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而忽视人才素质的培养和全面提高,很难造就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也很难使党的教育方针得以全面贯彻落实。从适应时代要求来看,人才培养只强调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显然是不够的,高质量的人才还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高素质可以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进一步扩展和增强,更重要的是可使知识和能力得到更好地发挥。高等学校应加强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各类专门人才 。因此,我们应如何优化知识结构,强化能力培养,全面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这亦然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二十、民办(间)教育的发展问题 民办(间)教育的发展模式目前有:滚动规模发展模式;企业集团投资模式;教育集团运作模式;股份合作模式;转制运作模式;延伸办学模式;捐资助学模式;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简易弥补教育模式等。这些模式也可概括为:效益规模主导型;投资主导型;资源整合、盘活存量型;简易型。目前民办(间)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认识方面,社会上存在着“多余论”、“冲击论”、“营利论”、“怀疑论”等种种观念,致使不少民办(间)学校倍受歧视。在管理方面,存在着教育行政管理力量薄弱、政策法规尚不完善,中介机构参与监督管理机制有待建立健全等问题。在办学条件方面,存在着办学质量不稳,教师队伍不强,总体办学水平有待提高的问题。同时国家及地方政府已经出台的扶持民办(间)教育的政策还有待于进一步落实。当前民办(间)教育发展快速但基础较薄弱;办学类型多且竞争激烈;发展呈现出非均衡性;表现出艰辛与发展同步的特点。同时,民办(间)教育还显现出了创业者的开拓性、办学的灵活性、教师队伍的选择性、管理的自主性、学生的差异性、经费的自筹性等特点 。中国民办(间)教育要保持持续、健康发展,有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很多。比如:民办(间)教育法律法规的建全问题;民办(间)教育发展的内部环境改善和管理规范化科学化问题;民办(间)教育的经费、校舍、师资、教学设施等问题;民办(间)教育的办学层次及毕业生的同等待遇问题;民办(间)教育的教育质量保障问题;等等,这都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二十一、高等教育国家化与私立化的关系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张,传统的高等教育机构诸如大学得到了发展。此外,为了服务于更多的人以及为越来越多的不同类型的顾客提供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服务,必然增加新型的高等学校。大学仍然处于扩张后的高等教育的中心。其他形式的高等教育不但提供了扩大的入学机会还提供了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服务。高等教育面临着学生数量显著增加的同时,绝大多数国家传统的经费来源——政府——更加不愿意向高等教育投资。这就给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由于公共需求巨大,高等学校和高等教育系统在财政资源减少的情况下还必须接纳更多的学生,高等教育的扩张也不能停止。在拉丁美洲、中欧与东欧以及亚洲部分地区,高等教育私立化(包括境外教育机构的进入和国际间的合作办学)受到鼓励,成功地解决了高等教育需求增长与高等教育资源紧缺之间的矛盾。因此,许多国家,非赢利性私立大学和学院构成了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1999年1月1日实施的《高等教育法》规定,今后将逐渐形成国家举办为主,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等各种社会力量举办为辅,高等学校与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为有益补充的新的多样化的办学格局。同时,新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个人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既要求高等教育举办多学科、多专业和多种形式的教育,培养知识面广、应变力强、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又要求高等教育实行灵活多样的学制和教学方式方法(面授、函授、自学、远程教学、网络教学等)开展教育活动,以满足不同人群对高等教育的不同需求,实现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韩国培材大学校长朴康寿在出席辽宁大学校庆的演讲词中说:“我们应该尝试教育的多样化。在我看来21世纪一定会是多元化的社会。通过开放的信息网,一切知识和信息、权力和财富、社会价值和文化产物等等都一定经历非中心化和分散化的过程。最近通用的一个新词‘glocalization’是把‘世界化’和‘地方化”合起来的合成词。这个词条的意思就是:地方化、分散化、多元化,这不是跟世界化没有什么关系的另外的现状,而是反映时代潮流的一个现状” 。但是,我们的高等教育无论如何多样化、私立化,都必须符合本国的政治利益,如果说中世纪大学还是一个独立的自治机构,那么现代大学则愈来愈受到政府的控制。如英国1985年5月的绿皮书中提出了20世纪90年代英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总要求:“高等教育未来的健康发展以及能否从国家和私人获得资金,主要取决于它本身能否培养出国家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这就是高等教育的国家化。国家化仍然是新世纪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上述的一切变革只是在此基本特征下的逐步的多样化、私立化 。中国高等教育如何应对私立化对国家化的挑战,这亦然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中国教育论文:中国教育考试制度历史及其现状研究 一,导论 教育考试制度,即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制度,其重要意义不下于当今中国任何一个社会问题。市场上诸多讨论书籍及各类育儿经尽可证明公众对其关心。值此教育改革工作进行之际,我仅以钱穆先生从历史角度对中国的教育考试制度的一些分析,展开一些思考,以备关心教育问题者鉴。 二,中国的教育考试制度的历史(注1) (1)汉代 据《诗》《书》记载,自距今三千多年的西周时起,中国已经学校出现。在当时,学校作为一种辅政机构,主要职能是“行礼乐,宣教化”。中央设立的称作“辟雍”,地方储侯设立的为“泮官”。及至春秋,这种官立教育体制因政治原因逐渐衰微,教育职能下放,主要以社会教育为主。秦代统一时又将教育权收归中央,设立博士一职,在参议政事的同时吸纳弟子传播学说,后经秦始皇焚书坑儒,博士多遭罢黜。汉武帝建立太学,设五经博士讲学,学生是地方郡国选送的十八岁以上青年。这些人经毕业考试后分为两等,甲科出身为郎,入宫当侍卫;乙科出身吏,回地方充任吏职。因为在当时,地方各郡有一年一次的考廉选举,推荐入中央任职,入选者又多为太学生的补吏出身。故而在汉武帝之后,朝中为官之人多是读书出身。后来因为此类人太多,中央在地方推荐之后加上了一道考试。这样一来,自汉代起,中国便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教育-实习-选举-考试”的人才培养选拔制度。 (2)唐代 两汉之后,中国历三国两晋南北朝600年离乱,于隋唐重归统一。此时,中央政府已废除汉代的地方举荐制度及由陈群制定的九品中正制,改由人们自己报名参加礼部的考试,合格者即为进士,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科举制。清代人徐灵胎曾经说过:“读书人,最不济,烂八股,一堆泥。。。。。。就教他骗得了官,也是百姓朝庭的晦气”。但在唐代,进士们在通过了礼部的考试之后,仍要经由吏部考察其仪表口试乃至行政公文,通过者方可分发任用,正是王国维所说“所与之官与其所治之事相合”。(注2)徐灵胎所指斥的科举制弊病并非是同该项制度与生俱来的,而实际产生应在宋代,下文自有论述。 唐朝在恢复了汉代公立教育制度的同时开始实行了科举制,但是因为学校教育在入学,毕业方面均比较容易,因社会上只重进士,对太学生并不看重,由而而产生的后果既是唐代的公立教育比之汉代并无太大发展。但由于当时门阀的形成和禅门思想的活跃,门弟教育和寺院教育也成为当时人才培养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唐初时,进士多为门第子弟,身负家学渊源,于政事早有家教熟悉,从政之后轻车熟路。晚唐时门第衰落,应考的穷苦书生除文选诗赋外,大都不通政治传统,国家又缺乏相应的教育,遂当时有“进士轻薄”一语流传,此弊至宋时犹甚。到于当时的寺院教育,则有扬州王播饭钟的故事。虽然故事中王播是受尽寺僧冷遇,但应知当时禅门思想之活跃对人才的培养实在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直至宋代,仍有人说:“儒门澹泊,豪杰多为方外收尽。” (3)宋代 宋代的教育考试制度可大致概括为“重目的,轻方法”。宋朝开国后,为克服五代时人不悦学之风重礼科举,一但中了进士即给予高官。这项制度就造成了后世徐灵胎所指责之恶果“以官爵励人才者”,“事益不治”。(注3) 尽管宋政府在科举制上投入较大,但在一些具体操作上一直为人诟病,除上文所说的一条之外,还有它把考试内容由风花雪月改为经义之学,本意是好的,入朝为官之人总不能成天吟诗作对,谁料得不偿失,考较诗词尚可见一些人之真性情真学问,考经义唯有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耳。连力主改革的王安石都叹说:“本欲变学究为秀才,不料变秀才为学究。” 在人才的培养方面,宋朝缺乏一套完善的机制。宋初各地设立各大书院多为私人创建,后虽逐渐转为公立,但由于理学兴起,当时教育仍以私人讲学为盛。及至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中国传统文化在政治上遭受打压却仍在社会上得以维持,书院之功不可没。 (4)明代 明代政府大力发展官办教育,在一次大规模的统计中,全国各级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官总数达四千余人,大大超过前代水平(北宋元丰年间仅为此数百分之一二)。但因为当时的教育过份依赖于政治,而明朝又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黑暗的时期,故明代官办教育很难说令人满意,对人才的培养及教育之功效实在有限。 科举制度在明朝有一次较大改动。其时由于报考人数增多,政府便将考试拉长为“县、乡、会”三试,以便淘汰掉大多数应考人。应考者必须经过秀才举人进士这三级跳,方能留京三年,再考入翰林,赚得一个好出身。有了这个好出身,则几年之内朝庭必委以高官。而在此之前,由科举考试考出来的都是小官,干出了政绩方可升职,在明代,大官都是考出来的,下层的秀才举人是没有机会升入上层的。把官员的提升选拔过程由考试加实习简化为单一的考试,这是明朝在历史上一个退步。 (5)清代 清代是满族入主中原,为维持其统治,科举考试渐渐转化为一项愚民政策,其作用乃是给汉人中聪明才智之士一点希望,一点奔头,使之不去造反而专心备考,顾炎武曾指出科举八股之害堪比焚书坑儒,龚自珍也曾抨击历代考试制度是皇帝私心玩弄权术。此种观点流行一时,逐渐演变成为现在我们对科举制度的基本看法。但应看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乃是异族统治,汉人知识分子心有不服也不敢明说,只有如龚顾等人一般,将历代考试制度一起批判了。及至满清末年,革命风潮涌动,方有邹容在《革命军》一书中开列出一长串清单说明满汉二族在官员任命上的不公,直斥部族政权下的考试制度。 由于清代的统治者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固当时的教育制度亦乏善可陈。当时公立学校名存实亡,书院尚有,及至清末废除科举,多改为新式学堂,名之不存。尽管在清末的书院中也曾出现过康有为、章炳麟、吴稚晖等人,但就普遍情况而言,其时书院的主要贡献却非是培养人才而是变作刻书藏书了。《红楼梦》一书的流传,清代之书院实有大功。 (6)小结 纵观中国整个教育考试制度的历史,不难发现,在早期中国就已出现一套较为完备的人才培养与选拔制度,但经过一次次战乱,制度不断被破坏又不断被重建。由于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早期适用的制度到后来已有许多不适应当时情况的弊端逐渐显现,如“进士轻薄”。但是后人在重建制度时并未考虑到这些弊端,或者说为了一已之利看到了弊端但却不去尝试改革。等到这些弊端逐渐扩大,造成学术败坏,人才枯竭等恶果时才来匆匆打一个补丁。但由于补于制度未经实践操作,往往加重了恶果。 三,三个小插曲 (1)唐代的公卷通榜制 现代人在批判中国现行高考制度时往往列出的一条罪状是“垄断了通向大学的多元之路,使人成才的道路受到限制,一些聪明才智之士因分数低而进不了大学深造,其罪堪比科举。” 但就我所知,在唐朝,还有一种“公卷通榜”的亦可选拔少量特殊人才。所谓“公卷通榜”乃是指的“公卷”与“通榜”两个内容。”公卷是指考生将平日诗文送至中央大儒处,经其传阅评判,在评审圈中打响知名度。有人可能会联想起今年高考时江苏一考生的《赤兔之死》,但二者又不尽相同。唐时“公卷”乃是出于考前,未考之时已有一定客观地位,不必再经过考试,一经推荐即可任用,比如李白当官就不是考的。打个比方,我这篇文章如果被北大教授们看中了,高考之前就把我特招去,是为“公卷”。至于通榜,则是按照实际的舆论来排定选取知名之士,不考考场上一日之发挥。这里有个有名的故事,说是主考杜黄裳请考生袁枢拟榜,袁自列第一,无人不服,传成佳话。 (2)八股文 八股文被人骂得很久了,仿佛一打它出生就是个为限制人思想而存在的坏东西,在此要做一个小小的翻案。 唐时科举考的主要是古诗,因为“诗无达怙”,考官面对众多水平不一的诗文难判优劣,故而改考律诗,限定平平仄仄的框框,等于列出一个客观标准方便评判,这个制度好像没看谁有过批判。 宋时考经义,不幸大道理人人会唱,也是难分高下,有关部门渐渐定出一定格式,这就成了八股了。 前几年有人批判过现行的应度作文,说这是“新八股”,现在似乎有些改革了,每次高考作文或大赛作文改出来,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些手法特别先锋特别现代的作品。但这只是打破了平仄的框框,八股为害的真正根源产生在明朝。基本思想的限制一直未有突破,如果哪位考生真写了一个与主流思想相悖的文章,文笔再好也逃不脱残酷的评判。由此可知,对八股的批判,我们不应满足于平仄条框的突破,真正该做的是放宽主导思想对人的限制,认真执行一下早已提出的文艺“双百方针”。 (3)明清两代的进士深造 明代在人才选拔上采用一中进士即得良好前程的方针,此制弊端前文已述,清朝大致也是沿用了此制。 这些中了进士的人在京期间可考入翰林深造,不考者亦可在此数年闲赋期间检古书,搜古董,拜师访友。有时放往外地出任闲差,又可一识当地风土民情。此两代杰出之士的学问大都如此养成。如清代曾国藩,中进士不过三十余岁,却已有远大前程在眼前,自己不必再为之操心,安心读书便是。 与之类似的是我国现在的大学教育,多数人在进大学之前还是除高中几门课之外没有任何学问基础的,一经大学中数年修习,出校时已具一定的学问根基----这根基自然不仅是老师教的,其中大半要来自大学里的自学。这种情况在前几年表现得尤为明显,其原因乃是早年大学生缺乏,一入大学门即前程光明,可安心读书。现如今大学生分配不易,众学生兼职焉,打工焉,找工作焉,TOEFLE焉,GRE焉,“治艺者甚多而治学者少”(注4)。北大清华之类名校学术风气较其余学校为优,师资基础固是一方面,而名校学生不必为前程过于担忧,可专心治学亦是一重要因素。 但无论如何应看到,明清两代的这项制度是建立在大制度缺陷上的,中国现行的大学教育也是建立在高考制度的缺陷上的----很有人替那些被大学拒之门外,失掉文凭同时失掉深造机会的人来喊冤。因为高考大制度上的这项小制度为中国培养了大量人才,人们对高考制度的缺陷一再宽容。现在,这项小制度也渐渐失掉了它的魔力,我们还不应该好好反省一下大制度吗? 四,中国教育考试制度的现状研究 自由主义者们一直是把教育做为一个自由的特例来看待的,按照柏林等人的观点,教育的目的在于让一个人在理性成熟之后明白自己当初被迫做的事情实际上都是自己愿意做的(注5)。在此,我可以引用一位理性已经成熟的北大博士生的话来说:“上了大学之后,回首一片茫茫,学过的东西大多是无用的和错误的。(注6)”。当然,并非社会学意义上的例证并不具备多少说服力,但应该看到我们的教育自始至终是一种非自由的强制(余杰在《说还是不说》的序言里引用了一个洋人的话来说明这点),其强制力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有家庭,有社会等等。待到按它们的要求付出了十二年时间考上大学,有人就发现自己被强行欺骗了。我曾经想过不被它欺骗,有朋友建议我不经过高考而去北大做一个旁听生,但因为这种欺骗带有其强制性,我最终放弃了这个建议。旁听固然可以培养人才,但从整个社会来讲,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乃是一套相关制度,选拔制度没有改观,再多的人才培养出来对国家也没有用处。很多谈论教育改革的文章只能谈其一不谈其二,割裂了学制与高考,这也正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一项制度在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诸多弊端便会显现,如历史上的科举制,八股文,在创始之初皆不算坏,用上几百年,后人看见弊端,为维持既得利益,不愿去改革,而只做些小修小补,结果往往是条框越来越多,束缚越来越紧,结果只是更糟。 由于二十世纪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快的一个世纪,故而这个世纪内的制度与现实相适的时间也变得更短。中国的高考教育制度使用了几十年,弊端已经出现了,并且在日益扩大。何清涟把转型时期的经济问题难以解决归咎于人文教育的不足(注7),但我们在教育方面的问题又岂只一个重理轻文? 鲁迅曾经感叹说中国的改革太难,即使是搬张桌子改个炉子几乎也要流血,不是大鞭子打来,中国自己是不肯动的。现在包括何清涟所说的问题在内的诸多由教育考试制度引出的问题已经出现,改变是否已经出现? 改革是要有付出的,要流血,教育改革同样如此。当年中国的第一所私立大学中国公学就是在陈天华蹈海之后建立起来的(注8)。出现以上需要的原因就在于改革必然会触及旧制度下既得利益群的利益。当年的百日维新“使全体文官失色,(因为)他们熟读四书五经和朱熹的注解,由科场发迹”,“几百年来中国。。。。。。倚赖一个以文字见长的官僚机构。。。。。。若不宣告此类组织迟早必须更改,就无需说及改革(注9)”,其中有废除八股文,“仅此一项就使全国知识分子恨入骨髓,因为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八股文,他们再不会其它的东西了,废除八股文就等于把他们全部埋葬(注10)”。 中国现阶段实施的教育改革并非是要废除旧制而建立新制,有人提出教育制度西化或是凭空构建乌托邦,都是行不通的,因为中国有自己的国情,有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学生群体,这都是现实,从来只有以制度适应现实,哪有什么“革命”是以推翻现实来适应新鲜制度的? 现在我能听到很多关于教改的建议,有的搬来牛津哈佛,想一夜之间赶英超美,此种“西餐叉子吃人肉”(李敖语),不顾国情的想法上文已有评述,在此笔者还想评一下关于“教育产业化”的问题。据说这一提法产生于前几年中国努力扩大内需之时,在经济学上有巨大意义。2000年8月,厉以宁先生在广东的一次讲演上对该提法大加赞赏,批判了一下计划经济的老脑筋,同时为教育产业化勾划了一副“收益-再投入-回报”以至发行债券,校办企业上市这样一幅蓝图。在此我只问一句,若是教育企业破产,股票摘牌怎么办?老师怎么办?学生怎么办?下岗乎? 我们的高考教育制度使用了这么多年,已经出现问题了,有人拿出了补丁,包括现在实行的“3加X”什么什么的,在我看来,少有适用的,这个问题值得有关方面重视,我的一个想法是逐步开放大学门槛扩招的同时要多开出第二第三条入学之路,如果作为开端,唐代的公卷通榜就值得学习。社会上重文凭的风气应该改变,却不在一时所为,根本仍在教育考试制度。当年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绣花不是温良恭谦让,但是我们在教育制度方面现在根本没有什么改革可言,哪怕是请客吃饭绣花温良恭谦让,一个制度与一个制度同生共事的改革都没有! 问题大概是看出来了,提出了一个修补边角的药方,也不知正确与否。根本医治中国目前教育考试制度问题的药方不是没有,只是不需我一个高中生来开。只希望中国的有识之士能在认清了形势后,尽快找到它,这正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中国教育论文:世纪初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断想 摘 要 用断想的方式,对 20 世纪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深层生存困境作了反思,提出了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时代局限与超越的问题。强调研究教育的思维方式从简单走向复杂的必要,强调教育理论要加强原创性研究。期望新世纪初的中国教育理论有一次从近代向现代的重建式的再生。 关键字 中国教育理论、时代性、科学主义、生存困境、复杂性研究、复杂思维方式、原创性 随著世纪钟声的敲响,在人们的一片欢呼声中,“轰轰烈烈”的 20 世纪就这样结束了。一个可以寄予很多期望,又蕴藏著更多不测风云的新世纪开始了。世纪初,对於人们来说,最大的财富是时间,最重要的事情是策划。这是一个需要播种希望的季节,也是人类把握未来的智慧和力量展现最为集中的时期。身处此时,作为一名教育理论探索者,我也不禁反覆自问:在中国的教育理论领域里,我们极需改变什麽?我们可以追求什麽?我们应该做些什麽?似乎可想可说的话很多,但又构不成宏篇大论,於是只能用“断想”来串起这段段的思绪,并想用“断想”引出更多的“宏论”以丰富我们的学报,这也是我作为本刊主编在世纪初的一个小小意愿。 一 p 中国近代的教育理论 [1] 是随著 20 世纪几乎与近代教育同步诞生、形成、变革和发展的,至今它已走完了异常曲折、复杂的世纪之路。纵观一个世纪的历史,悟出的最大道理是:教育理论的发展与时代有著内在的、直接的、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关联。在一定意义上,教育理论属於“时代学”之列。认识这一点,对於今後教育理论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所谓“时代学”主要指这样一些学科的集合:这些学科的发展需要与条件、方向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方法论、研究价值及功能的发挥等,在很大程度上与时展状态相关。凡属“时代学”之列的学科,都是与人类和社会发展的实践密切相关的学科。 拿教育理论的发展来看,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其它国家,近代教育理论的诞生都与社会变革而引起的教育变革直接相关,这对熟悉教育史、教育思想史、教育学科发展史的专业人员来说都不是什麽新的观点。然而,经历了学科由古代向近代的时代转换和逐渐形成了学科的内结构以後,尤其在力主以近代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作为任何学科的研究范式,以近代自然科学形成的科学标准作为衡量一切学科的科学标准的科学主义思潮的长期影响下,几代教育理论研究者中的许多人(包括本人在内),逐渐自觉地用这样的眼光去追求提高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去寻找教育理论的发展方向。我们曾期望有一种具有像自然科学那麽严密的概念体系的教育理论,它或用推理的方式建构,或用归纳的方式逐级由具体、个别提升到特殊、一般;我们曾期望教育研究能有效地移植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从观察、实验、统计分析、定量研究到结论的可检验性、成果的可测量性等等,都成为教育理论科学性的显著指标;我们曾期望研究出来的教育理论能揭示客观规律,能排除价值、意识形态的干扰并具有最大的普适性和永恒性。为此,我们苦苦追求,也为追求不得而时时烦恼,还在追求的过程中渐渐远离了时代和实践,逐渐地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状态。自然,也有一些跻身於教育研究队伍的成员以教育学无须强化专业性和科学性为信仰。表面看来这是对上述科学主义的反逆,颇有革命性,但他们在骨子里还是上述观念的信奉者,其所以进入教育研究的行列,正是因教育研究未达到上述科学性的标准而易进入。在这些人的心目中,教育研究对学科发展的责任并不被看重,被看重的只是其对於他个人而言的敲门砖功能。 在整个学术界,尤其是自然科学界和经济学、社会学等被认为具有硬性“科学形态”的社会科学中的专业人员,也常常用上述科学主义的眼光打量教育理论,不认同其科学和专业的地位,或者说把其看作是自己从事的学科领域中属应用研究的分支。在他们看来,只要应用本学科研究的结论或方法,就足以解决教育理论中的相关问题,教育理论的整体就是各类相关学科应用研究结果的“总和”,并没有什麽独立的教育理论可言。一些从教育理论研究领域走到教育交叉学科研究系列的人员,也有人因此自豪,甚至还有人不再认为教育理论有存在的必要,宣称纯粹教育理论已经消亡。 在社会上,包括多数的民众和一些行政官员,往往把有关教育的知识或视作一种通过个人经验或常识的积累即可获得的东西,或视作一种方法和技巧的知识,与此相关的工作则被视作只要有管理经验和能力,无须专业支撑和研究就能胜任的行政职务。他们可以无顾忌地介入教育领域高谈阔论,也不把教师当作一个专业人员来尊重。教师本身也有类似的倾向,许多人仅仅把自己所教的学科当作自己的专业,把教育方面的理论和知识仅看作与如何教相关,故希望这是一种能给出一套方法或操作模式的知识,若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教育理论就被视作无用和脱离实际的东西受到批评和指责。 20 世纪时代和教育实践的发展把教育理论抛到中国这块土地的人世间。然而,在它顽强发展的同时,却在已经形成的科学的“家园”中找不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得不到来自社会对作为专业领域的应有尊重与支持,甚至还遭受来自队伍内部的作贱与轻慢。这就是世纪之交教育理论的深层生存困境。尽管自上个世纪 80 年代始,中国的教育理论有了长足的进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然而,对上述教育理论深层次的生存困境却未引起广泛的关注和深入探讨。今天在我们已跨入一个新世纪、面对一个新百年时,该对这样一个关系教育理论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作出思考和回答了。 二 在我看来,如果说上个世纪中国近代教育理论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来自时代的推进的话,那麽,它的局限和问题在根本上也在於时代。一方面它是近代科学主义强势影响的肤浅产物。另一方面更是人类社会远未发展到把“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 [2]”,作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尺的水平;与其相应的关於人类自身和社会发展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它在原有的科学园地中没有重要地位;人类科学在认识论上还缺乏研究复杂事物的工具等以往时代状态的不可避免的结果。 21 世纪将造就一个新的时代。这不仅靠科学、技术的显性变革及发展,也需要来自人类在更广泛和深刻意义上对自身命运与发展的关注。当前,来自科学的发展打破了前面所述科学主义的诸多限制,对新的复杂事物的研究逻辑的探究正在兴起,它标示著可能出现科学家园的重建。1993 年成立的以美国社会学教授华勒斯坦为主席的古本根基金会重建社会科学委员会,在他们的研究报告《开放社会科学》的前言中对当今社会发展作出的概括性描述突显了这一点。它指出:“过去三四十年间所取得的巨大的学术成就业已导致了对生活现代型研究,产生了注重研究复杂性的科学。学者们呼吁把普遍主义‘置於具体背景中来加以认识’,这一新兴需要促使不同的文化日益频繁地展开对话。……所有这一切事实上都对社会科学家的实践产生了强大的影响,从而大大地缩小了各类带有结构和组织性质的学科的地盘。”[3] 面对这样一个陌生的新世纪,我们能无动於衷?可以预见,新世纪教育理论的发展将有新的机遇、问题与挑战,将不只是上个世纪发展路线的简单延续或局部完善。在中国,教育理论将与社会改革开放、教育改革的深化同步,需要完成由近代向现代的转型,即实现教育理论形态上的整体转换。要做到这一重要的历史性转换,就需要教育研究人员打破业已形成或趋近僵化的教育理论的框架,去呼吸时代的新精神、感受时代的新需要、学习时代的新工具、发现时代的新问题,以形成新的眼光和视角,重新审视教育本身和关於教育的理论,找出发展教育理论的新方向与新思路。中国的教育理论需要又一次重建式的再生。唯有如此,它才有可能为中国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才有可能在新的科学家园中有自己的位置和不可换代的价值。总之,唯有投入到一个新的时代,才能打破过去时代的局限。 三 可以用一些教育理论界较熟悉的主题的研究为例来说明上述观点。 近 20 年来,我们对於教育的复杂性已形成了一些共识。大家都承认教育与整个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组成因素(或称为系统)之间都有复杂的相互关系;大家也都承认,教育与人的个体发展之间有著复杂的相互关系。所以,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个体发展关系的研究,一向是教育理论中的基本课题,而且几乎在所有的教育学教材中都会涉及这两大关系(有的称两大功能、有的称两大规律,也有一些其它的名称)的论述。尚未形成较为一致观点的是关於两大关系的关系。问题经常以“教育究竟以个体本位还是以社会本位”这种经典的两分方式,或者以“两大关系如何实现对立统一”这种习惯的两分方式提出 [4]。显然,这种提问的方式,本身就是把这两种关系看作是可以分割的,可以寻找出一种确定的、唯一的回答,以便作人们行动的依据。在本人撰写的《教育概论》中,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想通过努力寻求出突破简单判断和单一模式的思路。该书中专列了一章“社会、教育与人之相互关系”,从历史与现实中三者关系组合的多种可能状态、教育系统不同层面中三者关系组合的不同状态、以及我们作为社会主义社会教育应如何作出选择等方面,研究了三者以教育功能方式呈现的不同关系形态 [5]。当时自感已经作了很大努力,跳出了传统的提问方式和思维方式,在认识上超越了过去的包括自己在内的认识水平,现在看来基本的思路并未变化。前一阶段读到近年出版的由王道俊、扈中平主编的《教育学原理》,其中专列一章论述“教育与人、社会的历史统一”,章中还专列一节集中论述了“教育的两个基本规律的关系”,从规律的角度作出三者关系的判断,指出教育面对是人与社会两种的力量,与两者都有必然联系;两条基本规律必然寓於教育活动之中,并体现在教育活动的一切方面;两条基本规律之间的矛盾和统一是历史的具体的。这也走出了单一关系模式抽象判断的思路。论者还提出了两大规律在教育活动中不同作用和地位的观点,认为社会发展规律具有较强的历史性和特殊性,因而在教育中继承性相对较小,相比而言,人的发展规律对教育的制约具有较强的超历史性和普遍性,因而有更多的继承性等观点 [6]。以上两例尽管论述角度不同,但都反映了研究人员对作为研究对象的教育之复杂性的认识在加深,并努力且认真地在揭示与教育相关的多重因素的复杂关系及其抽象本质。但是,就其所用的思维方法和所走的思维路线而言,基本上还是把复杂的事物看作可分解为简单来分别认识,而後把分别得出的结论加以联结,即可形成对复杂事物的总认识。如果我们继续沿著这条思路走下去,也许还能不断提出修正、补充或加深的观点。然而,不可能真正对教育复杂性的整体式关系形成突破性认识。所以,当前对於我们来说重要的是要改变思维方式,学会用复杂思维的方式来认识复杂事物,以实现认识上的突破性发展。 诸如这样分解复杂对象为简单,然後相加为复杂的思维方式,在对学校教育内部活动的研究中也同样存在。如对教育的认识,我们或是立足於教、或是立足於学、或是给出“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模式来解释,而没有从双方交互作用、相互锁定、动态转换、共同生成等这样一些思维方式,把教学作为一个复杂的活动整体去认识和研究,从思想方法的角度看缺乏的也是复杂思维方式。从对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主要承担者——教师和学生在不同意义上的发展的研究来看,也没有做到把人作为一个丰富整体,作为具有能动性和多种发展可能,并在自己的各种实践活动中实现价值选择和生命意义的复杂性来对待,在认识中缺乏的思想方法依然与复杂思维有关。 也许,正因为如此,在我们的眼中,教育世界和教育活动是苍白的、清晰而刻板的,是不会有意外与惊喜的,是无所谓创造和发现的。因而用以描述这种世界和活动的语言,也只能是冷静而无色彩的,乾枯而令人无奈的。 四 在当今的学术领域里,关於复杂事物和复杂性的研究已异军突起,引起不同科学领域内,尤其是面对复杂对象研究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整个 20 世纪不断出现的自然科学在对宏观和微观世界物质运动领域内的一系列重大新发现,打破了牛顿物理学一统“科学观”天下的局面,从而使科学哲学家重新认识科学的涵义。令人深省的是,这场科学观的变革恰恰是从自然科学领域里开始的。正如华勒斯坦所指出的那样:“从自然科学领域里的一些新的发展趋向来看,它们强调非直线性甚於强调直线性,强调复杂性更甚於强调简单化。此外,它们还强调不可能排除测量者对测量活动本身的影响,对於某些数学家来说,它们甚至还强调定性解释方法比单纯数量上的精确性更加优越,因为後者在准确性方面反倒更受限制。最重要的是,这些科学家强调‘时间之箭’的作用。总而言之,自然科学现在似乎更接近於以前遭到蔑视的‘软性’社会科学,而不太接近於备受嘉许的‘硬性’社会科学。”[7] 与此相关的是当代科学哲学的发展也关注复杂理论的探讨,从系统论等“老三论”,到自组织理论等“新三论”,现在已进入到多学科参与研究的复杂学和由此作出学科研究方法论转换後形成的研究成果的突现。[8] 他们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科学家园的前景,复杂科学将至少是这个家园中的崭新一族。 教育理论的研究完全可以列入这一族中,在某种意义上,它还可能是人世间复杂问题之最。教育不仅是人类每一个文明社会和个体人生旅程所不可或缺的东西,是联结人和社会的重要纽带,而且,它还具有与其它社会系统不同的功能,那就是它连结著、聚焦著人类文明的历史、现实与可能的未来。教育是一种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更新性再生系统。[9] 从这个角度看,人类世界还有什麽会比这还要复杂呢?现在的问题是,当许多学科的专家加入到复杂性研究,或者说用复杂的思维方式重新认识自己的研究对象时,我们面对著最复杂的研究对象——教育的研究人员,是否感受到、意识到这一点,并积极地行动起来?如果说,以传统科学标准构建出来的科学宫殿不可能有教育学的位置,那麽,在新的科学家园的建造中,我们会不会因还在追寻“昔日旧梦”而丧失作为成员的资格呢? 五 还想到和想说的是关於中国教育理论的原创性问题。 上个世纪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西方和苏联等国外影响,本人曾用“引进”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理论诞生时就有的“娘胎里的记号”来比喻这一现象。就拿最近 20 年来说,情况有所改善,但教育学科中许多新兴学科的诞生几乎大多走的是这一条捷径。对於一个学科建设“後发”的国家而言,这种现象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是不可避免和有积极作用的。但是,如若因长期如此而形成了一种“学术心态”,唯洋人是瞻,理论想发展就从国外搬,这恐怕就成问题了。其实,这里不仅有我们自己的特殊心态问题,还有与前面相同的认识上的问题,即我们相信存在著不论时空变化与否都具有普遍规律价值的教育理论。因而我们在看到国外教育的新理论时,就把它作为可很快移植的东西搬过来,相信它的普遍真理性。尽管有时也会感到有一些不适切性,但往往把此归咎於我们的“落後”。这可以视作社会科学中的“欧洲中心主义”在中国的影响。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这种状态有了改变,中国的教育学科建设和理论建设,已经开始意识到克服这种倾向的必要,并努力在研究中作出矫治,有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关注研究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并用研究的方式介入到这一伟大的历史实践中去。这是本人认为可以提出原创性问题的背景之一。随著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随著中国科学研究事业、包括社会、人文科学的研究越来越得到支持和重视,可以预料,在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21 世纪中国教育理论的原创性也会得到发展,中国教育理论界将取得越来越大的与国际同行在真实意义上的双向交流与对话的可能。 这里,有对原创性的理解问题。有人把“原创性”与“封闭性”、与拒绝文化交流、对话联系起来,认为这是不合“全球化”潮流的观点。这也许是 1958 年教育大革命和十年“”中,以批判“西方资产阶级”、“苏修”教育思想,骂倒一切、唯我独尊,以创建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为口号,行政治斗争为实式的“原创”在人们头脑中所留下的痕迹引出的看法。然而在改革开放的当代中国,在人类科学文化和通讯传播已进入到信息社会的今日,谁还会从排斥国际对话、无视已有科研成果的意义上强调原创性和实现原创性?但是,要提高原创性,确实需要在吸收的同时,克服唯洋是高的心态;要提高学术批判和独立发现思考的能力;要增强原创意识和对原创研究的支持;要形成看重原创研究的氛围与环境。这是一个“学术土壤”的改良和营造的过程。 本文提出的原创性是指以本国教育发展需要和问题为研究的本源,通过各种不同手段获取原始性素材,或作原始性(相对於“验证性”)的研究,进而得出在国内或国际范围内富有独特性和创新性的理论(或其它形态的研究成果)。也就是说,中国教育研究的原创性至少是由问题的原发性、研究素材的原始性、结论的独特性和创新性等要素综合构成。它未必一定关涉到学派创建、基本原理的突破等重大研究,但确实要求是从中国这块独特的文化土壤和现时需要中生长出来的“珍品”。它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只要少数人去做却可。大家期望和为此努力许久的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教育体系和教育理论的建构,正是要通过大量的、不同类型和方面的原创性研究的积累才有可能实现。因此,教育研究中原创性的提出,不仅有发展理论的价值,还有推动中国教育实践发展的意义,同时使教育理论在投身中国教育实践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获得滋养、焕发精神,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同生共长,创造一种新型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在原创性研究指导下的改革实践中相互推进。 中国教育理论原创性发展,还涉及到学术领域里的民族自信心问题。说到这些,在我眼前就会出现以陶行知先生为代表的,把自己的身心和智慧全部献给民族教育事业和为创建中国教育理论奋斗一生的一批先辈高大的身躯。在他们面前我常有愧。自感对本民族的精神和文化大义,缺乏深层的理解和体悟;对本国教育事业的艰辛和大众受教育的状态,缺乏深入的了解和切肤的感受;对推进这一事业的发展,缺乏强烈的责任和持久的行动。当今,在我和同行者中又常常太多地把自己当作理论工作者,太多地在书本中讨生活。但是在理论的领域里,又太少有原创的自信。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在与发达国家相比中的诸多落後,销蚀了我们不少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爱心。现在在有些人的心目中,甚至连祖国语言教育的价值都不如学外文重要了。也许这也是时代局限的一种表现吧。新世纪的中国在为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小康的奋斗中,在摆脱贫穷和落後的过程中,迫切需要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民族创新活力的焕发,这不能没有民族自信心的增强。为此,作为教育研究人员的我们,可以也应该从增强中国教育研究的原创性做起,在新的世纪里,把我们的心与中国的教育大地贴得更近,为中国的教育理论与教育事业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而多作努力。 一个偌大的中国,一个拥有最多教育人口的中国,一个进入了 21 世纪的中国,不能没有原创的教育理论。 中国教育论文:简述中国教育督导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论文关键词:教育 教育督导 法制建设 论文摘要:教育督导是教育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教育中的政、教、学三个方面应该是教育督导活动中督与导的对象。而要使教育督导工作顺利进行并收到良好的效果,就必须建立一个具有相对独立和权力的教育督导机构,一支人员结构合理的督导队伍,并采取恰当的督导策略,加强教育督导过程中的心理分析。 教育督导是教育行政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经常地、系统地进行教育督导活动,是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改进教育行政管理工作和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一、教育督导概述 从性质上讲,教育督导即行政的监督,其主要任务是对本辖区内(一般指下级人民政府的教育工作、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教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和指导,促进和保障教育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教育督导能对依法治教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教育督导的目的在于“导”,而“督”则是手段,是“导”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没有导,就没有督;而没有“督”,“导”也乏力。因此必须通过监督发现问题,通过指导从而解决问题。总体而言,教育督导是督促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履行职责,转变职能,加强领导,创造条件,办好每所学校;督促指导学校贯彻、执行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教育方针和政策,遵循教育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教育督导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引导社会、家长用正确的标准评价学校的办学水平,关心和支持教育工作。教育督导是对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监督和指导,是全方位的。它涉及到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具体来说,教育督导主要是对教育行政、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和指导,即全面地督导“政”、“教”、“学”。 改革开放20年来,从督导的实际内容来看,我国教育督导评估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督政”为主的。督政主要是对教育行政及其人员的监督和指导。就学校而言,侧重于对学校的领导与管理、财政与教学设备、教职工与校舍以及政府办学的精神是否得到认真贯彻执行等“行政性”的内容的督导和评估,看他们是否严格执行了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是否有效地对学校进行了科学的管理。督教是对教师教育教学的督导,主要是对其教育教学的态度、教育教学的科学性,以及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的督导。如教师是否认真备课上课,是否深入钻研教材教法,是否尊重学校的教学秩序等。在这方面的督导,侧重于看作为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是否具备应有的素质,是否热爱教育事业,有没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甘做蜡烛与春蚕的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是否具备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素质,如专业知识是否过硬,教育科学知识是否宽厚,文化知识储备是否充足,是否有组织教学与管理的能力和应有的教育机制;是否能正确地分析、加工、传导教育影响等。督教的目的在于调节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它更加合理、科学,且富有教育价值。在督学方面,教育督导应放在学生的成绩与进步、学习态度、表现和自我发展上。 二、中国教育督导体制及发展 (一)我国教育督导体制下的教育督导机构模式 我国现行的地方教育督导体制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 1.教育督导机构设立在教育行政部门内,隶属于教育委员会(或教育局)编制,但比教委的其他职能部门地位略高。它虽然直属教委领导,但与此同时又是由政府授权,享有代表政府对下级政府的教育工作进行督导的权力。故其权力同时来源于政府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 2.督导机构就是教育委员会(或教育局)的一个职能部门,权力来源于教育行政部门。 3.督导机构作为与教育委员会(或教育局)平行的教育督导机构的主要负责人由教委或教育局领导兼任。 (二)我国教育督导机构组织模式的未来发展 从我国现行教育督导机构组织模式可以看出,我国教育督导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结构,各地方政府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立了教育督导机构,对教育督导工作的开展、帮助教育行政领导了解学校情况、改进工作作风、顺利推进政令、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与科学化的教育督导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突出表现在教育督导机构的权力来源和隶属关系不甚明确,导致教育督导机构的独立性差或没有独立性,不利于更有效、更顺利、更有力地开展工作。上述前两种模式在我国教育督导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其教育督导机构受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其职责也由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决定;第三种模式所占比例较小,其教育督导机构的负责人本身就是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但不管哪种情况,教育督导机构都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控制之下,不能很好地行使自己独立的权力,也就很难有效地发挥教育督导应有的功能。因为教育督导是代表政府对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工作的督导,并将信息反馈到政府部门,以便使政府调整、改进教育工作,而现有督导模式反映出的是自己督导自己,自己对自己做出的决策加以评判、否定,其效果难以尽如人意。为了促进教育督导机构模式未来的发展,必须采取以下主要对策。 首先,对于教育行政部门的督导。教育督导应代表同级政府部门对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督导,即教育督导机构与教育委员会平行为直属政府领导的独立职能部门,其权力来源于政府主管部门。教育督导机构的领导和成员应由专门人员组织,不挂靠任何部门,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采取这种方式,可以使教育督导者从相对独立的高一级层次和角度来审视各地方的教育行政工作。如对上级政府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科学化管理的程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解决问题的督促建议、指导等,这样,督导者工作的客观性大大增强。如果发现的问题是由于政府部门决策所致,则可以向政府部门及时反映并从教育科学的角度向政府部门提出建议,以便做出恰当的调整和改进,使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得到提高。这样,教育督导机构对教育行政工作的督导作用就能真正发挥出来。这一过程需要政府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与教育督导人员的密切配合。行政部门领导虽然是督导人员的上级,但应该虚心听取督导工作者的汇报、意见和建议,并正确取舍。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应接纳教育督导工作,配合教育督导人员的工作,将自己部门的工作如实地展示出来,不怕暴露问题,着重解决问题,而不应当持消极态度或应付了事。缺乏这三者之间的配合,教育督导工作同样不能有效地开展并取得好的效果。 其次,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督导。学校教育督导机构应代表学校领导对学校各部门工作、教师的教书育人和学生的学习进行全面督导。在行政关系上与学校各直属部门同级,但对各直属部门的工作又具有督导的功能。采用这种方式本质上与前者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从学校教育这个微观领域进行分析,并说明学校教育督导机构的权力来源和工作范围。学校教育督导工作效果的好坏,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学校领导、各职能部门、教师、学生与教育督导人员的配合情况等。这反映了学校教育督导工作的复杂性、重要性和艰巨性。总之,教育督导工作的设置不管采取哪种模式,首要的是其独立性问题,这种独立性的不强甚至缺乏的教育督导机构则等于形同虚设,教育督导就缺乏实际意义。 三、完善我国教育督导制度的几点看法 (一)形成督导队伍合理的人员结构 教育督导的主要内容决定了教育督导工作的全面性、综合性,从而对教育督导人员结构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1.要有合理的职业结构 教育督导队伍中应有对教育的政、教、学方面都较内行的人员,这样,在教育督导工作中,既有人专门对教育行政工作进行督导,也有人专门对教育活动特别是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督导,使教育督导的各项任务得以顺利实现。 2.要有合理的专业结构 在教育督导机构组织特别是学校教育督导机构中,应该有各种专业的督导人员,而且应该对本专业造诣较深和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这样,才能在督导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及时加以正确指导。 3.要有合理的年龄结构 教育督导的对象不仅是多专业的,而且还是多年龄层次的,因此,督导人员也应该老、中、青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实现优势互补,以使教育督导工作更和谐、更有效地开展。 四、进一步加强教育立法,强化依法治教的意识 教育督导是政府依法监督教育的行为,因此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我国自恢复教育督导制度以来,教育督导工作主要是进行各级督导机构的建设和对基础教育的督导检查,与此同时,规范督导行为的立法工作也有一定的进展。1991年,国家教委在总结督导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主任会的形式了《教育督导暂行条例》,对教育督导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明确的阐述。随后,地方各级政府在教育督导的工作实践中,陆续出台了相应的地方督导法规,以规范保障督导工作的健康发展。1995年《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和评价制度,为加强教育督导法规和规章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 但是,教育行政部门的执法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管理观念和模式,建立健全教育行政执法职能工作部门,提高教育行政执法队伍的素质和水平,不断增强教育行政部门自觉履行教育行政执法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要制定和完善教育法律法规的具体执行规范。现行教育法律法规中,涉及教育法律法规的具体执行规范不多。即使有,内容也大多含糊不清。为此,国家权力机构和行政机关应该制定和完善教育法律法规的具体执行规范,使其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这是保证教育行政执法正确、及时、合法的重要环节。 教育督导是教育行政管理的重要职能,是政府对教育工作进行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新中国建立以来,教育事业伴随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督导制度。但仍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我们深信,经过深化改革,我国的教育督导工作定能真正地走上健康、协调、稳步的发展之路,定能更好地发挥其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提高的作用。 中国教育论文:论析中国教育史研究与和谐社会建设 论文关键词:中国教育史;研究;和谐社会;建设 论文摘要:在五千年中国教育史上,有着极为丰富的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资源。从孔夫子到陶行知,历代教育家追求社会和谐的教育实践活动,也是一笔宝贵遗产,有待科学地研究总结。和谐社会建设时代要求已构成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新视野,将推动中国教育史研究进一步解放思想,形成一个新的突破。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正是通过促进教育公平、引导教育和谐、健康、持续发展,而对于和谐社会建设发挥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教育史研究是教育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和谐社会建设有同样的作用。任何社科理论,如果缺乏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深入了解、缺乏对于历史经验的研究和借鉴,就缺乏应有的深度,就不能够真正成立。 这里,谨就中国教育史研究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关系及其对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和作用,谈三点认识。 一、在五千年中国教育史上,有着极为丰富的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资源 中国古代重视和谐、追求社会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这丰富的和谐思想与理论观点,有很多是在教育活动中产生的,大都是通过教育传世的。在历代教育典藉中,保存有许多珍贵的社会和谐思想遗产。 从《尚书·尧典》可知:早在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中华民族的先祖就有了“协和万邦”的理念;在周公教育周成王、追述文王业绩的《尚书·无逸》篇中,更有“咸和万民”的记述川。这足以说明:在中国历史上,最迟是在西周文、武、周公开国奠基时期,就有了明确的追求社会和谐的思想理念,并已将其付诸社会政治实践,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正是凭借从尧、舜到文、武、周公“协和万邦”、“咸和万民”的先进理念和社会实践,西周的思想家史伯,才概括提炼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哲学思想。据《国语·郑语》记载:西周的史伯说:周朝必然要衰败了(“殆于必弊者也”)。因为“今王(幽王)弃高明昭显.而好谗愚暗昧,恶角犀丰盈,而近顽童穷固,去和而取同”。就是说;幽王厌弃光明正大的智能之士,喜欢邪恶阴险的谗信小人,厌恶对他有补益的贤明忠臣,亲近只会对他拍马逢迎的卑鄙浅薄之臣,这样子“去和而取同”,必然导致周朝的衰败。他进而作理论总结道:“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肢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纪以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体。出千品,具万方,计亿事,材兆物,收经人,行旅极。故王者居九咳之田,收经人以食兆民,周训而能用之,和乐如一。夫如是,和之至也。 史伯这一理论概括,使中华民族重视和谐、追求社会和谐的思想,在初起阶段就与简单地“求同”划清了界线,将“和”定位于不同事物之间的协调统一,是在重视差异、整合差异、承认事物多样性的基础上求和谐。因而具有朴素的辩证统一的观点。“和”与“同”这一对既紧密联系、又有明确区别的哲学范畴的提出,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对后世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也是极其可贵的。春秋时代晏婴和孔子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都是对史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发展西周社会和谐的思想,使之成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规范,并对以后两千多年的文化思想与教育产生深远影响的,是孔子及其弟子有若、子夏、曾参等人。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思想,有若“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曾参关于“忠恕”的思想,子夏“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思想,已经构成了一个基本体系。今日所谓构建和谐社会的几个基本方面:人际和谐(包括家庭和谐与社会和谐)、个人身心和谐、天人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孔子及其高徒的教育理论中,可以说全都涉及到了,并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和文化心理的养成,发挥了十分显著的作用。其中有些论述今日看来仍然十分深刻,足资学习和借鉴。 其实,不仅是孔子及其儒家学派,先秦百家中的道、墨、法、兵、农、医、阴阳、杂家,乃至后来传人中国得到长足发展的佛家学说,都有其重视“和谐”的一面,在教育史上也都有所表现,程度不同地蕴涵着构建和谐社会的矿藏。因而可以说,在五千年中国教育发展史上,有大量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资源,是一个有待研究开采的丰富的宝藏。过去在这方面重视不够,对一些材料熟视无睹、不知珍惜,甚至是当作过时没用的废料列人淘汰之列。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才能正确地认识和开采这一富矿。 二、从孔夫子到陶行知,历代教育家追求社会和谐的教育实践活动,也是一笔宝贵遗产,有待科学地研究总结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不仅需要研究借鉴那些以思想理论形态存在的宝贵遗产,还应当重视研究前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就教育史研究而言,就是历代教育家追求社会和谐的教育实践活动。研究历史上的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借鉴其中所体现的重视和谐、推进社会公平、追求社会和谐的精神,并且把那些可歌可泣的人物事迹,作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精神动力。 以往的中国教育史研究,一直比较重视对于教育家教育思想的研究,比较重视对于各个历史时期教育制度的研究,对于历代的教育实践活动以及教学活动的研究,则显然重视不够,研究成果贫乏。这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对于教育思想史、制度史的研究。因为离开了教育实践活动,思想与制度都会显得苍白和浮泛。 从孔夫子提出并大力实行“有教无类”,到陶行知脱下西装革履、换上布衣草鞋深人贫困乡村办学,历代受人敬仰的教育家推进社会公平、追求社会和谐的思想,都不仅仅是说在口上、写在书上的,更是体现在其毕生追求、体现在其“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深人研究这些感人至深、富于启迪意义的教育实践活动,能为今日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弥足珍贵的精神动力。 再者,研究历代教育家的教育实践活动,也是教育史研究自身发展的需要。它应当与教育思想、教育制度研究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三者本是一个有机统一体。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产生的。也只有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才能看出其实际的作用和影响。特别是还有一些教育家,虽然在中国教育史上产生过重要作用和影响,其教育思想却较少表现在书面文字中,而更多地体现在其教育实践活动中。不研究其教育活动,对其教育思想的了解就很有限,从中能受到的启迪也将有限。例如:不研究蔡元培任北大校长的教育活动,不研究张伯荃创办和主持南开大学的教育活动,就很难真正了解其教育思想及其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巨大作用和影响。 即使是那些有较多著述的教育家,不研究其实际教育活动,对其教育思想的了解很可能也是片面的或浮浅的。比如,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在他本人诗文中的反映也很不少,但是,如果不研究其创办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社会大学等教育实践活动,就难免留给人“纸上得来终觉浅”的遗憾。再如,孔子的教育思想,尽管《论语》等典籍中直接记述的也不算少,但由于长期以来对孔门教育活动研究不够,对其教育思想的研究,也难免失之片面。譬如于丹说《论语》是’‘以课堂笔记为主的记录。学过教育史的人都知道,班级授课制是近代从西方传过来的,孔子的办学是师傅带徒的方式。那时的“课堂”是什么样子呢?其教育内容与教学形式的组合,究竟是怎样的表现形态呢?所谓“弟子”与“门人”又有什么区别?由于对诸如此类有关孔门教育活动形式缺乏研究,对孔子及其教育思想、对当时教育制度的了解就相当片面、相当模糊。有大量证据表明,春秋末年的孔门教育,实际上是文武兼备的,七十子“身通六艺”,都是文武全才。但是,现在很多学者还是同胡适一样,以为“孔子的‘学’只是读书,只是文字上传授来的学问”,由此一笔抹杀了孔门教育文武兼备的传统,而痛下针贬说:“后来中国几千年的教育,都受这种学说的影响,造成一国的‘书生’废物”。现在仍有许多学者认为:孔子及其弟子只是些“读书人”,孔门只有礼乐文化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各种《论语》译注本都把“士”译作“读书人”,而不知道春秋之“士”首先是“执干戈以卫社视”的习武之人。这样片面地看待孔子和孔门弟子,这样错误地理解孔门教育和孔子的教育思想,与长期以来对孔子的教育活动缺乏具体的研究,有着直接的关系。 胡适是杜威的弟子,他知道杜威倡导“做中学”,他还大胆假设“孔子的‘学’只是读书,只是文字上传授来的学问”,至今学界仍有很多人赞同胡适的观点。如果我们对孔门教育活动加以研究就不难发现,孔门之“学”才是更为古朴的“做中学”,其“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都是面向社会大课堂的真正的“做中学”;而杜威的“做中学”,不过是人为小环境中的“做中学”,是笼中鸟儿的学飞;而孔门之“学”,却是森林之鸟在学习翱翔。 三、和谐社会建设时代要求己构成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新视野,将推动中国教育史研究进一步解放思想,形成一个新的突破 和谐社会建设的时代要求,己经构成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新视野。就教育史研究而言:毛礼锐、沈灌群先生主编的《中国教育通史》出版已20多年,这20多年,是中国社会作为一场新的革命的改革进行期,是思想解放运动在深度和广度上大发展的时期,也是学术研究的一个黄金时段。中国教育史研究的新成果不断涌现,新领域不断开拓,量的积累正在酝酿着一个新的整体性突破。回应和谐社会建设的时代要求,加强对中国教育史上和谐思想资源的开采,加强对于追求教育公平、追求社会和谐的教育实践活动的研究,将构成中国教育史研究的一个新视角,促使新的整体性突破早日实现。 近代以来的学术研究,受两股时代潮流的深刻影响,一个是西学东渐的潮流,一个是革命的潮流,有力地促进了近现代学术的革命性变革,但也带来了“全盘西化”与“只求革命”的片面性与简单武断。“全盘西化”使一些学者过分贬抑中国的传统、极为鄙薄自家的文化遗产;“只求革命”使更多的学者将“批判地继承”简化为一味批判、破字当头,否定过头,对于古代圣贤的阶级局限性、时代局限性缺乏必要的理解与宽容,一味苛责,对祖宗缺乏必要的尊重与温情,轻易否定了许多对中华民族兴旺发展原本有益的思想遗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新要求,促使我们从新的视角审视教育史,推动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摆脱“左”的束缚,从和谐社会建设和中国民族和谐发展的大局出发研究和思考问题,原来被否定的、被轻视的一些遗产,就可能焕发出新的意义和价值。比如《论语·季氏》篇中: 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于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盖五世希不失矣;陪巨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民不议。” 过去论者往往从革命的视角出发,认为这一段话是孔子在政治上保守、反动、企图开历史倒车的证明。今天在笔者看来,这段话无疑是孔子希望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和谐的一种良好企盼。虽然这种企盼在当时无法实现,但不能够简单地加以否定。因为这一思想在以后的两千多年,对于中华民族大一统政治格局的形成和长期维护,发挥丁很好的作用。这种主张统一,反对分裂,主张安定,反对战乱的政治主张,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稳定、对于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康,是非常有益的,怎么能轻易地斥其为反动呢?对于其他人物一些言行的评价,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 吉林大学著名教授金景芳曾发现一个规律:“凡是治世都尊孔,凡是乱世都反孔。道理在于孔子的学说对维护社会安宁秩序有利,对破坏社会的旧秩序不利。”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当然也决定学术的发展走向。和谐社会建设的时代要求,是要建设历史上最好的升平治世,即太平盛世。这一时代要求将会无孔不人地渗透于思想、文化、学术研究的各个领域,我们每一个教育科研工作者,都应当明确地认识到这个问题,从一些“左”的思想束缚中进一步解放出来,更加自觉地以科学的研究成果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需要,将会给予中国教育史研究一个新视野,给予教育科研一个强大的推动力,为我们的研究取得新突破提供一个大好的机遇。但是,能否真正抓住机遇,还要看我们的努力,看我们是否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目前学术界确实存在着浮躁的风气。一个有出息的教育科研工作者,特别是教育史研究者,必须有范文澜先生倡导的“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精神,耐得住寂寞,才能够从大量的占有资料中得出科学的结论,以切实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成果,催生学术的真正繁荣。 中国教育论文:浅谈新时期中国教育史教材构建之设想 论文关键词:新时期 中国教育史 教材 建构 设想 论文摘要:从教育的起源、发展演变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看,教育都关系于人之生存、生产和生活。所以,民生、民有、民享构成中国教育史教材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普通民众是教育的大多数,人文、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知识是教育的主要内容,多途并进是教育发展的基本路径。为此,需要寻求新的研究范式,建构符合历史的、属于中国的中国教育史教材体系。 中国教育史教材承担着传承中国教育发展历史知识、揭示中国历史上教育与个人、社会关系变迁的职责,承载着为建构和谐社会提供历史经验和思想资源的重担。但是,仔细研读后可以发现,已有的中国教育史教材主要涉及制度化的教育内容,这种制度化教育的研究取向不仅远离民生,而且与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理念存在较大距离,从而难以满足和谐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与要求。因此,本文欲对教育发展历史进行系统考察并对已有教育史教材进行批判性解读的同时,对此做出初步探讨。 一、民生、民有、民享:教育的本真 从源头考察,原初形态的教育是在生产生活中、通过生产生活和为了生产生活而展开。所谓有巢氏“教民巢居”,燧人氏钻燧取火“教民以烹饪”,伏羲氏“教民佃渔畜牧”,神农氏“教民艺五谷”、“作方书以疗民疾”,嫘祖“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而天下无皴瘃之患。”。初民追求知识不是为了捞取资本,不是为了个人利益和其他一味追求的目的,而是为了生活。所以,原初教育是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是有关民生并为民众所拥有和民众所享用的教育。而且,只要人类还在继续,这种教育就将继续。中国教育史教材在述及教育的起源时,对这种教育做出周全论证。但是,在随后的描述中,这种有关民生、民有、民享的教育逐渐退出研究者的视野,也消失在教材之中。 先民活动范围的扩大,知识、技能不断积累,教育的目的、内容、方式与途径逐渐多样,并出现专门教育机构,制度化教育开始形成。专门教育机构的出现,被看作教育史上的’重大事件。但是,专门教育机构只是教育的一种形式,而且与社会生活的距离日益加大,此其一;其二,学校教育脱离原有轨道,成为部分人独享的部门;其三,学校教育成为统治阶级对民众实施统治的工具。所以,专门教育机构的出现既是教育发展的表现,又是教育异化的形态。作为私学开拓者和儒学创始人的孔子曾言及:“若稼与圃,吾不如老农”,并斥责学“稼”与“圃”的弟子樊迟为“小人”,透出儒学创始人对农人的认识、态度以及与农人的分野。孔子的言论深刻影响了儒家教育的走向,也影响到今日学者对中国教育史教材的编写。然而,若将研究视角仅聚焦于非民生之教育,显然难以反映中国古代教育历史发展的主要面貌。 未来社会发展方向是学习型社会、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和谐教育首先是民生、民有、民享的教育。在学习型社会、和谐社会中,学校不可垄断教育,和谐教育并非制度化教育一枝独秀,“教育正在越出历史悠久的传统教育所规定的界限。它正逐渐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扩展到它的真正领域——整个人的各个方面。 二、普通民众:教育的大多数 社会发展必然导致分工出现,社会分工又引起社会阶层的产生。《管子》一书已有“士农工商”四民阶层的划分。然而,已有教育史教材在讨论中国古代教育时,基本集中在“士”阶层。“士”对中国古代文明进步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作为“劳心者”,“士”创造了丰富而灿烂的古代思想文化;但是,中国古代文明绝非限于思想及典章制度,还有大量的可视、可触摸的物质化的文明成果;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也并非仅由“士”所推动,还有大批从事实践活动的普通民众。否则,这些物质化的文明成果的诞生是令人疑惑的。士农工商从事行业、行为方式不同,但未必不操守相同之“道”。王守仁曾言:“古之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艺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于生人之道,则一而已。” 所以。农工商三民是不容忽视的教育对象,他们的教育构成中国古代教育主要的也是真实的场景。当农工商三个主要的社会阶层被排斥在教育视野之外时,其教育情况在教材中基本缺位,结果使得学习者难以知晓中国古代社会农工商三业是如何发展的?这三业的发展是否需要从业者具备相应的知识、技术、能力和精神品质?如果需要又是如何获得和形成的? 同时,就“士”而言,也不限于儒家之“士”。除先秦“百家争鸣”出现各种学术流派之“士”外,后世中国“士”阶层主要由“儒”、“释”、“道”三家所构成。儒家之“士”是主流,但社会历史不是仅靠主流所构成;没有支流的撞击与融合,主流可能走向僵化、封闭进而趋于消亡。而儒家之士是否构成主流似乎仍有问题,否则鲁迅不会轻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科学史家李约瑟正是从道家道教史料中收集到大量中国科技史资料,撰成为其带来巨大声誉、也为世界和中国人认识中国科技历史的《中国科学技术史》。 由于教育史教材将作为多数民众享用的教育排斥在内容之外,导致学习者难以知晓普通民众对社会发展是否起作用?起何种作用而又何以能起作用?其一生中是否接受教育?如果接受,是何种教育又是如何接受的?由于缺乏相关介绍,对其中出现的问题及其积累的经验更是无从谈起。而作为大多数中国人所接受的教育在教材中缺位,会使学习者对教育历史做出片面判断。 三、科学技术与经营管理知识:教育的重要内容 社会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周礼·考工记》已对先秦时期的社会分工做出描述,指出“攻木之工”、“攻金之工”等三十个工种,其中涉及力学、声学、应用数学、天文学、合金与印染技术和标准化管理等等,并对具体操作规程做出描述。隋唐时期科技教育更为规范,《旧唐史志》“二十四·卷四”记载:隋大业五年,设“监之职,掌供百工伎巧之事,……庀其工徒,谨其缮作。”《新唐书·百官三》对技术教育做出如下描述:“钿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稍之工,二年,矢镞竹漆屈柳之工,半焉;冠冕牟帻之工,九月。教作者传家伎,四季以令丞试之,岁终以监试之,皆物勒工名。”可见,中国古代不仅有先进的技术,而且形成规范、大规模的技术传承与考评制度。没有精湛的技术和高超的技艺,中国古代工艺精美的手工艺品和规模宏大的古代建筑的出现是难以理解的,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是难以令人置信的。 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在对中国传统科技进行系统研究之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科学技术发明的许多重要方面,中国人成功地走在那些创造出著名‘希腊奇迹’的传奇式人物的前面,……并在3到l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科学救国者任鸿隽对李约瑟研究的出发点做出描述:“他是因为要了解中国科学方法去研究中国文明,其他东方学者则以为中国文明根本缺乏科学这~因素——不幸得很,我们本国的学者抱了这个见解的也有其人——所以不留心中国文明对于科学贡献的问题。”美国人罗伯特·K·G·坦普尔在李约瑟研究基础上指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和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源自中国”。为什么这些却鲜为人知?罗伯特的答案是:因为“中国人自己也和西方人一样不了解这一事实”,“主要原因确实是因为中国人自己没有注意到这些。”罗伯特对中国人“失忆”的鞭策是深刻的。作为中国教育史教材,有必要恢复学习者对中国古代科技教育的“记忆”。 如果说科技教育在中国教育史教材所占比重较少的话,商业教育则基本缺失。但是,手工业的繁荣必然导致商业的发展,“某一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商业劳动和工业劳动的分离。”中国商业史研究指出中国商业不仅出现较早,而且相当发达。商代有了商业阶层,先秦时期商业相当繁荣,并形成“世业”。尽管从管子时代就开始将农商对立——重农抑商——到汉武帝时形成制度,但作为社会生产与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商业不仅在中国社会历史中一直存在,而且相当发达。经商本身是一种教育,“经商是一种最艰苦而且实用的教育,比任何专科学校、大学院系的教育更难学习。”屏经商也需要相应的经营管理知识与技能,需要教育,“不有智识,将不足以言商。”这种语辞虽然出自近代商人之口,但同样适用于中国古代。 四、多途并进:教育发展的基本路径 人的需求的多样化与生活的多样性,决定了多途径的教育发展方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陶行知指出:生活即教育。是生活便是教育。过什么样的生活便受什么教育。多途径不是要求教育史教材将所有的生活活动中的教育都纳入教材之中,但是,作为与社会生产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主要教育活动则必需予以关注。 就农业教育而言,中国古代形成政府教化与民间传承两轨并行的方式。“以农立国”的古代中国,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诸如农作物分类、选种、栽培、耕作、田间管理、园圃管理、施肥、渔猎和畜牧等等技术、原理与方法,以及各种生产工具的发明、使用和改进技术,农产品的加工技术等等。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技术传授内容与方式也不断变化,从刀耕火种到耜耕技术,并出现专门的农业教育机构。《周礼·大司徒》记载了十二项教民生产的职事:“一日稼穑,二日树艺,三日作伐,四日阜藩,五日饬材,六曰通财,七日化材,八日敛材,九日生材,十日学艺,十一日世事,十二日服事。”由此,农业教育呈现出官方教化和民间技术传承并行的两轨方式。“这些知识主要保存在农民群众的生产实践中,它也比较突出地反映在我国古代农学著作及有关文献里。”对农业教育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我们的前人经过怎样的努力,才取得他们所需要的生产资料。 农业如此,手工业亦如此。中国古代不仅形成官办机构与民间手工业行会培养技术人才的双轨机制,而且规模不容忽视。《大唐六典》卷七对《新唐书·百官三》官办纺织机构教育活动注释时指出:“少府监匠19850人,将作监匠(指工徒)15000人,放出诸州,皆取材力强壮、技能工巧者,不得隐巧补拙,避重就轻。”宋代时期,已经形成比较严格、规范的教育评价机制,如《宋史》“卷一六五,志一百一十八”记载:“凡利器以法式授工徒,……因其能而分任之,量用给材,句会其数以考程课,而输于武库,委遣官诣所隶检察。”可见,此种教育不仅规模庞大,而且要求极高,但都不是在学校中进行的。同期,民间的工艺技术传承多在民问手工业作坊以学徒的方式来进行。 与农业、手工业的双轨教育不同,有关商业的经营管理知识基本发生在民间的相应活动之中。“中国素来以农立国,向以工商二业为下等阶级。其于商人训练之法,以收集学徒为唯一门径。故商业教育,遂不为士林所论列。不为“士林所论列”的学徒教育只发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之中。有论者将盛行于唐代的行会中的学徒训练称为“我国商业教育之嚆矢。”近代以来,行会组织更加严密,学徒教育也更为规范。对学徒年龄、定额、修业年限、培养方式等等做出详细规定,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方式。如“学习期内,凡一切商业上事,均由经理人随时教授,其有号规完全者,朝学洒扫,应对进退,及供号内杂役,夕学书计,及本业内伎艺。”近代中国学徒数量极为庞大,甚至到20世纪30年代,学徒教育仍然广泛存在,“学徒制度在今日我国之商界中,尤为一非常流行之商业教育制度,在夕则足以代表商业教育之全部。凡一商店,不论大小,无不有学徒,斯无不行徒弟制度也。”1㈣’学徒制对中国商业教育发展与商业人才培养的作用不容忽视。近代中国出现大批诸如严信厚、徐润、李平书、荣德生等等,活跃于l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中国经济舞台上的学徒实业家。 近代以来,作为培养技术人才的企业内教育机构同样不容忽视。近代中国教育起步时即与企业有密切联系,在官办工厂、企业附设学堂的同时,一些民营企业也出现专门的教育设施,并演化多种形态,如学徒培养、练习生所、养成工训练所、企业内学校(包括职工学校和子弟学校、企业内专科学校)、企业内研究机构等等,甚至出现“工厂化学校”、“学校化工厂”的上海康元制罐厂。1929年《工厂法》颁行后,要求人数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必须设立相应的教育机构,使得企业内教育开始制度化;随后教育部会同实业部出台《劳工教育实施办法大纲》,对企业内教育做出详细规定,各地出台的补充规定使得这一制度具有相当的操作性,成为全国范围内展开的教育活动。企业内教育的价值不容忽视,正如日本学者细谷俊夫所言:“我们历来都是只从制度化的学校教育这一面来看企业内教育,往往会轻视与这种教育制度化不同类型的教育和训练。如果改变一下看法的话,这种在企业内展开的、以生产为目的的教育和训练,有时会远远地比在大学里所进行的教育有力得多。” 五、未来中国教育史教材建构的策略 教育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中,所以,“教育之历史,非仅探索、列举真的事实,乃力求相互之关系及其与社会生活他项要素之相依处;且关于各个特殊的发达之非孤立的,乃关联于全社会生活,受时代趋势之影响,而为思想的大潮流中之一现象也。”中国教育史教材需要比较全面地展示中国教育发展历史的面貌以及教育与社会生活与生产间的关系。为此,我们提出未来中国教育史教材建构的构想: (一)贴近生活,走向真实。生活中蕴含着教育,现实生活中的教育才显真实,只有贴近生活才能发现。这首先需要基于中国社会历史现实,将与社会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教育内容、教育对象、教育方式与途径纳入研究视野,尤其是与农工商有关的科技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以及传授方式、人才培养途径纳入教材之中,全面真实反映发生在主要生活场域中的教育活动,深入揭示教育与生活、生产的关系,为理解教育和学校教育,进而为建构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教育理论打下基础。全面梳理中国教育发展演变历史以及中国教育与个人、社会关系之历史,真实展现中国教育发展历史场景,系统总结中国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成败得失,建构符合历史的、属于中国的中国教育史教材。因为,在教育学科群中,只有中国教育史拥有这种条件与优势。 (二)走出主流,走向多元。其意指:一、针对教育思想,突破儒家范畴;二、针对教育机构,突破学校教育。将学校教育当作教育的全部,会忽视甚至“压制”学校以外的教育现象、形式和机构,不仅难以为学校教育改进提供思想资源、借鉴经验,而且会使学校教育承担其不应承担也承担不了的责任,进而背上沉重包袱,自身陷于发展困境。就主流而言,相对于统治者有被统治者,相对于儒家有反儒和非儒,相对于强势有弱势,相对于知识精英有草根阶层,相对于男性父权有女性观点,相对于正统有非正统,相对于政府有民间。也就是说,对于任何一个所谓主流,都有某一个边缘存在,时刻伴随并挑战“主流”。一个“士”人、一个农民、一个工人、一个商人分别在回答什么是中国教育时,可能都会有不同答案,并距离“主流”很远,如此一来,中国教育史变得极为复杂,但是比较接近真相。未来的中国教育史教材有必要走向开放,走向多元,从而走向真实。 (三)走出学校教育理论视野,走向生活教育现实。学校教育理论在教育史研究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对于系统建构中国学校教育史理论体系起到积极作用。但是,教育不是起源于学校,而是相反;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一种,而非全部。用后来建构的学校教育理论规范历史上丰富复杂的教育现象,显然非其能力所及。尤其是我国学校教育理论不是产生于本土,而是学习域外的结果。钟启权教授指出:“新中国教育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是在充分学习苏联教育学的基础上进行的,由此所形成的教育学体系明显地带有‘凯洛夫’的印痕。……它不仅使人们习惯于用‘凯洛夫式’的模式构筑中国教育理论的大厦,而且也使人们习惯于用‘凯洛夫式’的目光审视几乎所有外来的思想和理论,并以此为准则改造那些试图接受的思想和理论。”凯洛夫教育学同样被应用于中国教育史理论体系的建构,以至于在这种理论指导下所编写的中国教育史教材,将传授书本知识和道德陶冶的正规教育机构以外的教育现象基本排斥在研究视野之外。所以,未来的教育史教材需要走出学校教育理论的视野,走近生活教育的现实。 (四)走出单学科分析,走向多学科综合。教育是生活活动,生活活动从来都是综合的,生活中的问题也是综合的,没有生活问题是靠一个学科的知识即可得到有效解决。历史人物经历的复杂性和关注对象的复杂性以及历史事件的综合性需要对其进行综合研究。所以,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不仅是时展的要求,而且是研究对象的要求。“我们不能停留在教育学的范围里来解决教育问题,必须扩大我们的研究的范围。这样我们需要的知识就更多,所以不得不推进到同教育有联系的社会各个方面去,即把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的制度,作为整个社会的一部分,把它同其它有关部分都联系起来,从教育学扩展到教育社会学。” “这需要研究者具有多学科的知识结构,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教育史研究需要有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分析方法与工具,对教育发展史做出较为周全的、具有解释力的研究成果,并以这种方式培养后备力量,使学生形成较为综合、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其步入社会、从事未来工作打下基础。 中国教育论文:浅谈我国当前中国教育史研究近况述评——对六年来《教育史研究》相关论文的量化分析 论文关键词:中国教育史 研究近况 相关论文 量化分析 论文摘要:以我国《教育史研究》杂志6年刊发的中国教育史类论文为研究对象,就这些论文的数量、选题分布、刊载论文作者的单位及地区分布概况等进行分项统计,展示了我国当前中国教育史研究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并从这一角度探讨了中国教育史学科6年来发展的基本动向。 《教育史研究》从1989年发行创刊至今己出版6o余期,共发表中外教育史研究论文及其他文章1000多篇,深受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欢迎,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份教育史学术研究刊物。其发表的文章既有教育理论的探讨,又有教育制度的分析;既有对某个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的剖析,又有不同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的比较;既有类似章句考证的微观研究,又有通史性的宏观鉴赏,研究题材十分广泛。作为一份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并由全国教育史学会发行的全国性核心期刊,它的研究水平和研究方向在我国中国教育史领域具有相当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因此,对该季刊中有关中国教育史的论文进行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梳理出我国当前中国教育史研究的焦点和热点问题,把握中国教育史学科6年发展的基本动向。 一、分析对象与方法说明 我们从1999—2004年刊登在《教育史研究》的论文中,选出所有中国教育史领域的研究论文,就这些论文的数量、选题分布状况、刊载论文作者单位及地区分布、论文合撰程度、引文文献情况进行分项统计,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分析。被统计和分析的论文时间跨度为6年,共含24期杂志。采用的方法主要为统计与分析。 二、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论文的刊载数量 自1999至2004年,《教育史研究》共发刊24期,517篇。其中关于中国教育史方面的文章达385篇,平均每期16篇。 由上表可知,6年来,中国教育史的研究论文在总论文数中始终占据优势地位,其比例数在63.7%到84.6%间波动,反映出在教育史研究中,中国教育史始终是我国学者的主要领域。在2004年的前5年中,大致成比例数逐年下降的局面,反映出在这5年中,中国教育史至少在研究成果的发表上出现相对的轻微的滑坡。2004年有较大的回升,升幅达8个百分点,但仍没有达到最初两年中的80%以上的水平。 (二)论文选题的内容分布 《教育史研究》六年中发表的385篇中国教育史论文选题所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大致可分为教育思想家及其思想、教育制度与实践、教育史学理论和教育史学史研究、书序、著作评述、读后感以及对教育史学科著作的分析评论等多个领域。 具体情况如下: 1、教育思想家及其思想 5年内,研究中国教育思想家的论文共计122篇。古代部分主要涉及孔子、老子、孟子、墨子、庄子、韩非子、董仲舒、张载、陈亮、朱熹、张容、经元善、徐光启、张之洞、颜之推等;近现代部分主要涉及陶行知、雷沛鸿、晏阳初、陈鹤琴、严复、黄炎培、鲁迅、蔡元培、张伯等、陈嘉庚、孙中山、叶圣陶、、陈独秀、郁达夫、、、杨贤江、邓小平等。其中古代部分涉及最多的是孔子及其教育思想,包括探讨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启发式”教育方法、学习方法、孔子对中国文化及教育的影响等等。近、现代史方面研究较多的教育家是杨贤江,包括对他的“道德、人生、理想”教育思想以及“青年闲暇指导思想”等等的研究。有一部分研究侧重于对人物思想的比较,如《雷沛鸿与晏阳初教育思想之比较》《鲁迅与蔡元培》等等。 2、教育制度与实践 教育政策与制度的研究向来是教育史学科的重点领域之一,这一态势也直接反映在《教育史研究》中。1999——2004年(教育史研究》共刊登相关的研究论文136篇之多。涉及的领域包括:启蒙教育、官学教育、社学、家学、私学教育、中小学语文、数学、体育、美育、德育教育、女子教育、教师教育、成人教育、函授教育、公民教育、平民教育、开明士绅教育、教会教育、素质教育、留学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农村教育等。除此之外,还包括了介绍教育家亲自参与教育改革、教育实践活动的文章。教育政策制度与实践的研究已经使我们进一步深化了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力度与广度。2篇以上论文所涉及的领域如下: 论文篇数达2篇以上的教育类别。 3、地区教育综评 《教育史研究》中国教育史部分的研究中,对地区教育的关注程度并不亚于对其它类别诸如女子教育、启蒙教育、教会教育以及私学教育等的重视程度。由于地区教育研究中包含了个别著名教育思想家在此做出的卓越贡献、某一地区的教育制度与教育实践活动、以及地区教育史学史研究等等。所以,对地区教育的研究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点,而应当把它看作是一面多棱镜,可以透过它折射出社会不同层面的教育现状,教育发展历程和弊端。 地区教育研究分布情况: 4、教育史学理论和教育史学史研究 继1999年《教育史研究》中“教育史学理论”板块出现后,2000年又增添了新栏目,即“教育史学史研究”。到了2004年,又将这两个栏目合并为“教育史学理论和教育史学史研究”。为该学科的反思和建设开辟了空间。 5、著作评介、读后感 《教育史研究》中不仅发表诸多对《师说》、《三字经》、《学记》、《中国教育哲学史》、《道家道教教育研究》等教学名著的评论,而且也刊载了不少对文学名著所隐含的教育思想的评论。如陆修静《洞玄灵宝五感文》的教学思想《无上内秘真藏经》的学习思想、从马王堆帛书《黄帝四经》看先秦黄老道家教育思想等等。《教育史研究》中除了对教育著作的评介以外,还包含了读后感的文章。如:对学生进行外语教育的好材料—《外语教育往事谈》读后感、《千秋基业—中国近代义务教育研究》读后感等等。 6、书序 书序方面有《中国书院史资料》序、《元代书院研究》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专题史研究》丛书序等等。 书序的发表情况如下: 7、教育史学术年会会议综述、会议发言、摘要及教育大事记 两年一度召开的全国教育学学术年会教育史分会,是一段时间以来教育史学科在整个教育学领域中的巨大贡献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做出科学的总结和客观的评价,它也是《教育史研究》中不可获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史学术年会的会议摘要、会议发言和会议综述、教育大事记的刊载为进一步拓展教育史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丰富、详实的考证资料,同时有助于读者获取第一手的教育研究成果报告。6年来,《教育史研究》共发表了各大教育史学术年会的会议综述共10篇,会议发言和纪要5篇,教育大事记1篇。 (三)论文选题的时间段分布 就研究时间而言,在古代、近代、近现代、现代四个时间段中以古代、现代的教育史为研究重点。 其中现代史部分最多,共168篇。而且近现代史部分主要侧重于研究清朝末年、新民民主时期以及建国初期的教育家、教育思想与教育运动等。 论文选题时间的分布情况: (四)研究机构的地区分布 作者研究机构分布较广,大部分来自全国各地师范院校,如北京师大、华东师大、华中师大、东北师大、华南师大、山东师大、首都师大、重庆师大、河北师大、云南师大、福建师大、湖南师大、浙江师大、山西师大、广西师大等;也有来自综合性大学,如,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深圳大学、山西大学、南京大学等。此外,各类研究教育机构,如中央教科所、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高教研究室等也发表了相关论文。 鉴于《教育史研究》作者所在研究机构分布过于分散,这里仅列出1999年至2004年的部分发刊率排名靠前的研究机构名单,并对它们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进行对比分析。 主要研究机构分布的情况: 三、结语 从上述《教育史研究》文献分析可以发现,教育史研究范围主题分布较为宽广,其中对教育思想家及其教育思想的研究最为集中,这部分研究的论文数占到了中国教育史全部论文数的33%,教育制度与实践仅次之,占32%,其中,留学教育、教师教育的选题较多,而学科教育题材一枝独秀,是这类研究中数量最多的。从研究所涉及的内容时限上看,近代略多于古代,对现代史的研究最为丰富,几乎相当于古代、近代和近现代的总和。教育史学理论和教育史学史研究的逐步增多反映了中国教育史学科自我反省意识的不断加强。从论文作者的地域分布,撇除《教育史研究》杂志社的地域因素,重点师范院校的在该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明显多于地方院校。中国教育史虽然是一门具有百年历史的老学科,但在日益注重实践和应用研究的今天,其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仅对6年来《中国教育史》杂志的发表的论文做一统计分析,以期为这门学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发展提供最基本的现状判断。 中国教育论文:试论以“外汇储备”设立“中国教育银行” 在中国的发展中,什么问题最刻不容缓?不是奥运会,不是磁悬浮,而是教育。教育决定的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素质,教育出了问题,影响的是国家的根本和元气。 而中国教育产业化改革基本上是失败的,带来的是教育的虚假繁荣和教育上的严重的两极分化。 随着高等教育收费的快速上涨,中等、初等教育的收费也在快速跟进,教育支出在许多普通工人农民家庭的总支出中占到了一半以上。 教育产业化改革之初承诺的奖学金、助学金在高额学费面前只是杯水车薪,而助学贷款在还贷违约严重的情况下已被大多数银行叫停。相当一部分贫困地区的农民子女和城市下岗失业家庭的子女事实上被剥夺了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一方面我们看到辍学率在许多农村地区出现回升,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大量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仿佛大学生严重过剩了。辍学率的上升和高昂的学费以及大学生大量失业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联合国官员早在2003年曾对中国的教育状况进行了严厉批评,指出中国不仅是世界上公共教育经费最低的国家之一,而且在教育问题上还歧视贫困人口,向他们收取他们无力承担的高额学费。中国人均教育开支之少,在全世界居倒数几位,甚至还穷国乌干达都比不上。 所以在教育问题上,国家和政府一定要有长远眼光和全局观念,要有紧迫感。在教育问题上的不作为是一种严重的失职,因为贻误的时机是追不回来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希望回归以前的国家全包的高等教育体制似乎是不现实的,所以当前的关键是想办法让大多数人能够上得起学,不仅能享受义务教育,而且能够享受到高等教育。那种以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而事实上剥夺广大工人农民子女受高等教育权利的说法是一种权贵主义的看法,坚决反对中国的高等教育系统全部面向只占人口一小部分的中高收入家庭。 随着国家对义务教育支持力度的加大,我们有望看到免费义务教育,而高等教育上方面还没有明显的进展,我认为通过成立政策性的“中国教育银行”来促进高等教育的机会公平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外汇储备快速增长 唐僧长赘肉 中国的外汇储备近年以火箭式的速度向上蹿升。2004年一年内净涨2067亿美元,相当于2000年之前国家全部的外汇储备。今年截止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到7110亿美元,比年初增加1010亿美元,到年底中国有可能超过日本成为全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 钱多了也咬手,中国外汇储备过高也带来了明显的压力和风险。压力主要体现在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贸易摩擦增多、外汇占款带来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以及对外汇储备管理收益水平低造成了巨大的机会成本等,而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储备货币贬值的风险:很显然,如果我们所持有的某种储备货币大幅贬值,肯定会降低该种储备资产的购买力,我国必然遭受损失。这需要外汇储备管理部门对外汇储备的的结构进行及时调整,根据对各种储备货币走势的科学预测进行预防性操作,买进汇率看涨的货币,而抛出可能大幅度贬值的货币。 2. 人民币升值带来的风险: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外汇储备贬值,人民币升值多少,外汇储备就相应地贬值多少。一国货币升值,其他国家货币跟进性升值在当前的世界环境中几乎没有可能,况且世界上几乎没有实行盯住人民币的汇率制度的国家,所以人民币升值将是针对所有外国货币的普遍性升值,只不过对不同的外币的升值幅度有微小的差异而已。人民币升值的时候,我国持有的外汇储备越多,损失的购买力就多大。 3. 战争中外汇储备被冻结的风险。从外汇储备的形式看,我国多数是以发达国家的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和其他有价证券形式持有。这些资产在某种程度上是虚拟的资产,其价值维系于正常的国际信用和政治关系。而一旦两个国家政治关系紧张,处于战争状态,那么相互冻结双方在本国的资产是再常见不过的行动了。一旦外汇储备来不及转化为外币现钞或本币就被敌对国家冻结,持有的外国债券、股票等凭证可能就是废纸一堆,那中国多年来辛辛苦苦积累的外汇储备可能就血本无归了。 所以面对快速增长的高额外汇储备,消耗也是国家回避风险、减轻压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外汇储备近两年来几乎成了唐僧肉,特别是一些国有银行迫切希望得到外汇注资以求长生不老。其实如果唐僧长赘肉成了累赘,也不是不可以割下一些补贴某些重要的机构。外汇储备主要来源于我国对外经济活动中的盈余积累,是一国货币当局可以用于支付国际收支逆差、维持本币汇率稳定的以外币表示的金融资产,其所有权和支配权属于国家,国家有权力把认为过多的外汇储备投入到国家建设的其他方面。 用外汇储备给其他机构注资要遵循两个原则:第一,不要把“唐僧”本身弄死弄残了。外汇储备本身担负着重要的职责,用于弥补财政赤字和稳定汇率等,动用的外汇储备应该是认为富余的部分,不会影响外汇储备本身职能的正常履行。第二,注资的对象和规模一定要有所选择,最好用于对全国人民利益相关的重要领域,服务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而不是用于竞争性的领域和短期性项目,并且其决策最好由全国人大审议和批准,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在这方面,我认为用外汇储备设立政策性的“中国教育银行”是最符合这样的要求,一方面是由教育的重要性和现状决定的,另一方面可以减轻外汇储备过多带来的压力和风险,在法律和产权方面也不存在障碍,而在民意方面估计也不会有太多的反对,这方面可以进行民意调查求证。 以外汇储备设立“中国教育银行”的方案设计 本文所建议的“中国教育银行”将突出以下特色: 首先是政策性银行,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 作为政策性银行,教育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投入的外汇资金和后续的财政资金,服务于国家的“以人为本”的战略目标,体现国家的教育强国战略,不以盈利为目的,而通过以贷款的方式帮助最可能多的大学生完成高等教育为目的,从而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其次,突出对贷款大学生的信用管理,力争同时塑造成为“中国信用银行”。 通过外汇储备注资设立的教育银行也是有资金成本的,要讲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要力争避免重蹈商业助学贷款这些年出现的违约严重的覆辙,使得教育银行的资金可以良性发展,在发展中滚动壮大,支撑越来越多的人享受高等教育。为此,要加强对接受助学贷款的信用管理,把违约率降低到最低限度。 教育银行在贷款的同时,可以为每个申请贷款的学生设立信用档案,以身份证号码为用户名和密码,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互联网查询该学生的助学贷款偿还情况,同时国家以法规的形式要求企业在教育银行设立以后录用大学生的时候,查询该学生的还贷情况,如果有欠款,在用工合同中应添加代扣助学贷款的条款,同时向教育银行上报所录用的所有学生的身份证号码。教育银行可以委托税务机关定期检查,发现有不上报本单位员工身份证号码的行为和不签订偿还助学贷款条款并按期代扣代交的单位,则对该单位进行处罚,并负连带还款责任。凡是有工商登记的企业,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和工商户等都纳入该信用管理体系。这样只要该学生在国内工作,有收入,就要还款,除非他自愿失业10到20年,而这种情况不太可能。 第三,同时开展政策性业务和一般商业贷款业务,后者为前者服务。 教育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为了提高收益水平,也可以把适当比例的资金,比如40%,用于正常的商业贷款,以提高收益水平,但是其运作应以安全性为主要考虑,主要贷放给信用好的优质客户,以保证能按时收回本金,同时带来一定的收益,以保证教育基金的流入流出平衡,或者流入大于流出。但是要以助学信贷为主要业务,商业业务只是补充,在保证助学贷款计划顺利完成的基础上,适当开展商业贷款业务。 第四,一次性注资500亿美元外汇储备,形成相当规模的存量资本。 对于设立“中国教育银行”需要动用的外汇储备的规模,我认为可以一次性投入500亿美元,以形成相当的存量水平。这些年国家助学贷款发放最多的年份也不过数十亿元人民币,附加有各种苛刻的条件,想贷的人贷不到,远远满足不了需要。在国家教育银行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其覆盖范围也可以扩大到中等教育贷款和职业教育贷款,并可以适当地支持贫困地区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根据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势头,今年全年净增的外汇储备金额仍有可能突破2000亿美元,所以拿出500亿美元对我国的金融安全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但是这500亿美元相当于4000多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即使只动用一半来进行助学信贷,其资金量是非常充裕的,可以对所有高校中的需要贷款的贫困大学生实现全覆盖。 第五,保持稳定的流量,一方面靠自身的业务收益,另一方面要有财政稳定长期的支持。 教育银行的资金相当于是一种教育基金,作为造福子孙后代的重要基金,理想的情况是该基金可以永远存在,并且不断发展壮大。但作为政策性的银行,尽管有商业性业务作为补充,但是由于助学贷款利率低,管理复杂,坏账率仍会相对较高,其整体收益水平会比较低,在某些时期有可能出现资金总量下降的趋势。随着对助学贷款需求的增加,要求国家在必要的时候通过财政给予支持,保持适当流量的财政资金长期稳定地注入,保持教育银行的健康稳定发展,为提高全国人民的整体素质发挥长期的基础性作用。 第六,突出助学贷款的长期性和利率的优惠性,弱化贷款的附加条件。 我觉得一方面要延长贷款还贷的时间期限,比如大学生和研究生每个人可以贷款3~10万元,分10年,最迟不超过20年还清。贷款的利率要低,利息收入原则上能弥补管理费用和抵消正常的坏账即可。贷款要弱化各种限制条件,比如要求有他人担保等条件。教育权是一种基本的人权。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在发展教育中都遵循美国总统杰费逊的著名教育理念:衡量教育是否造福于社会,主要不是看它造就了多少杰出人物,而是使大多数人能够享受到必要的教育。教育的基本作用,应该是使所有的社会成员能站到同一个起跑线上,得到一个平等的机会。而中国教育中存在的严重不平衡,使得部分社会成员因为家庭经济状况,在未成年前就被摒弃于竞争圈外,这是非常不合理的。既然是教育产业化、市场化造成了这种不平衡,那么通过设立的教育银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以市场化的方法来矫正这种不平衡。 最后,要重视对“中国教育银行”自身的管理和监督。 国家教育银行的管理层作为者,可能会犯和所有国有企业管理层相同的错误,即道德风险、内部人控制、贪污腐败,这就需要加强监督。无论是教育银行自身成立投资管理团队,还是把一部分资金委托给其他机构代为投资管理,政府或者人大都应该委托会计、审计和律师事务所等机构对教育银行本身和委托投资机构进行财务、法律方面的监督审核,一旦查出违法违规操作,对其重罚,用追缴的违规资金或者罚金部分对发现问题的监督机构实行重奖。比如揭发出一个贪污犯,可以把追缴回来的非法所得的一半奖励举报人,这样虽然也会造成一定的财富流失,但终究能追回一部分,比全部落入贪污犯手中要好得多,相信重奖之下,必有勇夫,让贪污者惶惶不可终日。 中国教育论文:国家主导下的市场化——中国教育制度的变迁方向 中国教育制度(人力资本生产制度)必然发生变迁。变迁的方向是:国家主导下的市场化,即在国家的控制、指导、调节或准许下,使市场机制的作用在教育与培训领域得到逐步发挥和全面贯彻。理由如下: 第一,国家的主导作用具有必要性。在中国,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三位主体,具有完全一致的利益追求和目标函数。由这三位主体构成的“国家”,内部交易成本较低、工作效率较高,功能强大,控制和主导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是在国家的完全控制、指导、调节下发生的。人力资本生产制度变迁,作为经济和社会制度创新工程的一部分,只有在国家的主导下,才可能顺利实现。违背或不顺应国家意志的制度创新活动,现期内,至多是短期内,可能会有“机会主义”行为带来的收益,但用不了多久,创新的边际成本就会高于边际收益,因而不可能持久。 第二,经济和社会制度创新的方向具有决定作用。人力资本生产制度,是社会系统中具有开放性的子系统,主要功能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导致人力资本生产制度发生变迁。变迁过程遵循一定的内在规律,但变迁方向主要决定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在国家的主导下,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制度发生市场化方向的变迁。竞争机制和价格制度,不仅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得到全面应用,而且广泛作用于教育与培训、科学研究、技术创造、医疗保健、文化繁荣、社会保障、非营利部门和组织管理等多个方面。人力资本生产制度的创新过程已经开始,竞争机制和价格制度正在教育与培训领域逐步实施。 第三,国家与人力资本生产制度的关系具有历史性。在西方国家,现代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主要起源于宗教和非宗教民间组织和个人发起的教育活动。目前,在欧洲和美国、日本等地,非公立教育十分发达,著名高等学府的举办者多数是民间法人而非政府。非公立教育制度的变迁会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但主要取决于民间举办者的决策。与西方国家现代教育的发展史不同,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是在政府主导下的发展。自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清政府创办第一所国立大学——京师大学堂,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这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尽管出现了由教会等民间组织和个人举办的私立教育机构,但从未获得充分的发展机会。处于支配地位的始终是国立教育。 第四,国家与人力资本生产制度的关系具有现实性。1949年至改革开放前,中国的教育基本上处于国有国营状态。改革开放以来,虽然非公立教育有所发展,但公立教育仍然是全国教育制度的绝对主体。国有教育与培训制度的创新,自然必须由所有者主导和参与。事实上,迄今为止所进行的全部教育制度创新活动,无一不是在国家主导下发生的。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中国人力资本生产制度的变迁,只有通过国家主导下的制度创新活动才能够实现。制度变迁的方向,与经济和社会变迁的方向具有一致性。人力资本生产制度发生国家主导下的市场化变迁,意味着国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改造现存教育与培训制度,以达到优化国有人力资本生产资源(教育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最大化人力资本产出的目的。 中国教育论文:关于带领中青年教师共同研究中国教育史 [论文摘要]我退休十年来,参与承担三项国家规划重点研究项目,与中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共同完成并出版四本著作。研究历代教育业绩,具有文化积累和文化传承价值,也具有现实价值。 [论文关键词]退休;参与;研究项目;心得 退休是人生历程的又一个重要转折时期。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退休似乎有两种形式或含义:一是彻底地退,一退到底,退了后,原职场范围内的事一概不过问,这叫“裸退”;一是从职场上退下来,仍利用自己未竭的资源条件和余热,再放异彩,这叫“半裸退”。如同青年时期人各有志一样,退体之后也是人各有志。有的人可以随性自在地安排每天的活动,或琴棋书画,或垂钓旅游,充分享受自己的人生和家庭温馨;有的人可根据身体情况和兴趣爱好,干点力所能及、有益于社会和身心健康的事儿,因人而异,不必强求。 我退休十年来,除继续给本科生和教育史专业的研究生讲授中国教育史和程朱理学的教育思想,给校内外的研究生评审博士、硕士论文,参与研究生毕业答辩等工作外,还有幸承担和主持三项国家规划重点研究项目,即国家“十五”出版规划重点项目《中国近代教育专题史论丛》中的《中国近代乡村教育史》、国家“十五”出版规划重点工程《中原文化大典》中的《中原教育典》和国家“十五”出版规划重点工程《南宋史研究丛书》中的《南宋教育史》;完成并出版了《中国近代乡村教育史》(苗春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中原文化大典·教育典·官学选士》(苗春德、赵国祥、高培华主编,牛梦琪分卷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4月)、《中原文化大典·教育典·私学书院》(苗春德、赵国祥、高培华主编,赵国权分卷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4月)、《南宋教育史》(苗春德、赵国权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0月)等四本专著。 上述著作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色如下: 关于《中国近代乡村教育史》:二十世纪上半叶风靡中华大地的“乡村教育”思潮和实验运动,由于时代和政治等诸多原因,解放后一直被视为禁区,其事迹和资料被尘封多年。本书是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的指导下,从宏观方面对这一运动产生的原因、发展轨迹、经验教训、历史地位以及对当前“三农”问题的启示进行了综合分析,并通过对著名乡村教育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个案研究,论述了乡村教育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共同特征和个性特色。全书在吸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发了作者的新见解、新观点,是目前研究这一领域中的一部较全面、系统的专著。 关于《中原文化大典·教育典》:本书是对上自远古下迄清末中原大地丰厚和珍贵的教育遗产和资源进行挖掘、梳理和全面整合,向世人展示中原教育的规模和业绩。由于本书规模较大,我们将其分为《官学·选士》、《私学·书院》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册来阐述。这是因为这种大专题所涵盖的内容既相对独立又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例如由官府设立的官学,通常通过“学而优则仕”与国家的选士制度紧密相连;私学与书院性质相近,与选士制度有所疏离,相对独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社会是人类从自然人到社会人转变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这种以横分竖写、纵横结合的大专题形式来叙述教育发展过程与演变,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毛礼锐教授主编的《中国教育史简编》就采用过。这种专题形式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即以大专题为标题,按时间顺序讲一件事情的发展变化,并论述其变化的原因和得失所在,更便于读者阅读,更容易发现其演变规律。当然,这种体裁也有缺点,即在同一历史时期内发生的各种教育事实,不在一起讲;而分别讲各个教育事实时,又都要联系同一历史时代和背景,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在时间背景上作重复的叙述由于时间紧迫,再加上我们的学养和水平有限,这次只出版了前两册。 关于《南宋教育史》:本书是试图对南宋时代的教育作一全方位的考察和梳理。《南宋教育史》共分七章,其基本思路是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人手,把南宋教育置于中国十二世纪经济、政治、文化南移的背景中加以考察,将南宋教育定位于中国古代文化下移或转折中来认识,从而彰显出它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和贡献。具体来说,它对教育制度的研究着力较多,对教育思想的研究也予以足够的关注,特别是对理学思想的形成并最终占居主流地位和爱国思想的凸显及其产生的原因,也予以适当的探讨。这些,在本书中都得到了较充分、新颖的阐释。研究和展现我国历代教育业绩,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化积累和文化传承的价值和意义,而且对推动当前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对发展我国软实力,促进中华民族的崛起和伟大复兴,都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意义。几年来,通过与中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共同研究和编书的经历,我有如下心得感受: 首先,这是时代使然。中国历来有“盛世编史修典”的优良传统。无论是《中国近代教育专题史论丛》,还是《中原文化大典》、《南宋史研究丛书》,都有一个较长时间的酝酿、策划、实施过程。以《中原文化大典》而论,“它创意于‘八五’,策划、论证于‘九五’,设计、实施于‘十五’,完成于‘十一五’。”前后历时差不多二十年。正是改革开放的时代春风驱散了著书、出书的阴霾,打开了学人的文化襟怀和眼界提升了学人、出版人和有识见的领导人的时代责任意识和文化使命意识,为编史修典提供了学术平台组织条件和物质条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改革开放的时代,就不可能有这些丛书、套书的创意因而也就不可能有这些累累问世的成果。这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离不开一个研究团队。一部丛书或套书,少则几本,多则十几本、几十本。这都不是一个人的力量所能完成的。再加上时间限制,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因而需要组成一个临时的专业团队,多学科协同作战,联合攻关。具体到教育史学科,自然也不例外。特别是《中原教育典》这样贯通古今、大型地域性教育史专著,仅主编和分卷主编就有六人之多,参与资料搜集和撰稿者有四十多人次。把这样一个既有本校人员,又有外单位人员,且本校人员中既有教科院、教务处、成人教育学院、图书馆等单位的教师、干部以及前后几届教育史、教育学、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专业的研究生组成一个庞大的临时研究团队,应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它不是个专业研究团队,参与者不能脱产,即教师不能停教,干部不能停工,学生不能停学,人人必须在业余和节假日进行研究。所有参与者的认识需要统一和到位,上级的精神需要贯彻和领会,大量的资料需要从浩如烟海的古籍和方志中去挖掘、筛选和核实,上百万字的初稿需要去梳理、编织和修剪,共性的问题需要探讨和界定,主业与副业的扯皮甚至矛盾需要去协调和化解,等等。这一切,无疑增加了研究和推进的难度。尽管在编书过程中大家付出了心血和汗水,但收获和成功的喜悦,也着实令人欣慰。 第三,加深了师生情谊。近年来,对于学校师生关系的诟病屡见报端,这是市场经济在人际关系中的一种折射。我们认为,只要教师对学生以诚相待,以身作则,重塑师生亲密关系不是不可能的。我们在编书过程中,有意在这方面作些尝试和引导。参与上述著作的四十余位师生,大部分教师是我的学生,平时因所在单位和工作性质而接触较少;而二十几位研究生的加入,一方面他们是新生力量,生机勃勃,另一方面他们又是科研新兵,缺乏实战历练和基本功。这一次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接触频繁,交流较多,一起学习文件,领会精神,商谈认识,一起谈论工作和理想,甚至业务上手把手传、帮,生活上互相关爱,因而师生间充溢着尊师重教、敬师爱生的浓浓情谊。由于频繁的接触、交流和沟通,所以,老中青教师间及其与学生间的情谊,比平时有明显改观和荡漾。 第四,提升了团队成员的业务和研究水平。几年来,通过分工合作查阅资料和编撰,基本上把有关的古籍翻检了一遍,摘录和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并按中原官学教育、私学教育、书院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考试和选拔制度、教育人物和文教政策等加以归类和梳理。通过这个完整过程,不仅使中青年教师和研究生有了接触原著的机遇和挑战,学会了查找资料的方法和途径,受到了一次正规和严格的科研历练和实战,为他们今后独立进行研究增强了自信心、期待感和成就感。这是其一。其二,通过这次实战和研究成果,不仅为中青年教师晋职提级创造了条件,也为不少硕士研究生考取博士生创造了机会。 第五,有利于提升学校在全国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参与上述国家重点规划研究工程和项目,不仅为学校争得重大科研支撑,彰显了学校的学术资源和实力,而且随着这些研究成果的出版和发行,一定会进一步提升和促进学校在全国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 中国教育论文:张元济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探析 论文关键词:张元济;教育救国论;教科书 论文摘要:张元济(1867—1959)是中国近代活跃在我国出版界、教育界的著名教育活动家,是近代教育救国论的宣传者、近代新教育的推动者、新人才的呵护者、培育者。在社会不断进步,教育得到大力发展的今天,正确认识张元济先生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地位,将有助于出版界正确认识出版对教育的扶助性作用。 张元济(1867—1959)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清光绪壬辰(1892年)考取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后改任刑部主事。张元济于18%年参加,变法失败后被革职“永不叙用”。不久,南下上海至南洋公学译书院。1902年,商务印书馆,历任商务编译所所长、总经理、监理、董事、董事长等职。“昌明教育平生愿,故向书林努力来”,是张元济选定出书出刊办报办学这样的道路的内心写照,在这条理想之路上,张元济无怨无悔,无取无求,直到终老达六十毕生尽瘁文化教育出版事业。 茅盾在《我走过的道路》中说:在中国的新式出版事业中,张菊生(张元济笔者注)确实是开辟草莱的人。他不但是个有远见、有魄力的企业家,同时又是一个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人。他没有留下专门著作,但百袖本二十四史每史有他写的跋,以及所辑《涉园丛刊》各辑的跋,可以概见他于史学、文学都有很高深的修养。笔者认为张元济先生不仅是新式出版事业中开辟草莱的人,而且在新式教育事业中也是一位披荆斩棘者。他在近代新教育战胜旧式教育的过程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国近代的新式教育事业中,张元济当仁不让是位伟大的教育活动家。他没有骄人的学术巨著传世,但有许多润物细无声的教材滋养着一代代新人;他没有显赫权柄,但他执掌着“一个支配几千万儿童的知识思想的机关”—商务印书馆;他没有一本本教育专著传世,但却留下三四百万字的文稿,让我们从中窥探他的教育主张。更可贵的是他身体力行,把自己的思想深植于心田。事业就是标志,在他出版事业的进程中我们可探索他的教育思想,在他的成功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他的人格魅力。全面客观地评价张元济先生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对于当前我国出版事业为教育服务及教育自身的发展,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张元济是近代教育救国论的宣传者 清末,中华大地面临被瓜分豆剖的命运,张元济和许多爱国知识分子一样积极提倡教育救国。 18%年,张元济在与其友汪康年的讨论中论述了维新图存的途径有两个,“此时急务以鼓动人心为第一义,贵报已膺此任。其次即为培植人材”,他认为政治维新并不是挽救中国的根本,救亡图存必须从开通风气和培植人才这两方面着手。也就是说张元济将挽救中国的希望寄于教育来培植人才,寄于出版、教育来开通风气。只有在风气大开、人才蔚起的前提下,变法事业才能顺利无阻地推进,国家才有希望。张元济强调教育应充分发挥其改造社会、拯救国家的社会功能;换言之,在当时的中国,教育必须为解决“救亡图存”这个时代所提出的最迫切的课题服务。从中国近代思想史、教育史上来看,虽不能说张元济是“教育救国论”的首创者,却完全有理由认为是张元济终身是一位坚定不渝的“教育救国论”的提倡者、宣传者、实践者。在南洋公学译书院时他之所以积极出版严复译西方著作,是因为严复第一次赋予这种在中国近代影响深远的社会思潮以哲学的内涵及方法论上的依据。严复译作中无不闪现着其本人经过哲学和方法论思辨后的“教育救国论”思想,故张元济一直倾力出版严复译作,积极宣传“教育救国论”。如果把翻译、出版一部学术经典之作比喻为建造一座大厦,那么张元济无疑也是一位颇具匠心的“建筑师”。 张元济是近代新教育的推动者 1.出版《最新教科书》为新教育的发展提供蓝本 1901年,清王朝实行所谓的新政,颁布兴学诏书,设立了不少新式学堂,普通教育逐渐兴起,中小学校出现并迅速增多。张元济认为清末新式学堂的出现,只是近代中国教育改革初见端倪,并不意味着一种真正意义的近代新教育已经出现。因为在那些所谓的新式学堂,绝大多数所使用的教材无非两种,一是教会所编,目的在于推行宗教,讲授不合我国国情的事。一是当时书坊所卖,不合教育原理,大都胎脱于旧时学塾读物,以儒家经典一统天下,难以适应新式教育的发展,这类教材内容空疏无用,而且形式与结构也极不科学,严重脱离学生实际。张元济认识到新式教育呼唤新式教材,否则新教育将无法落到实处,不过是一句动人的口号而已。因此,编写一套适应当时中国社会情势需要的、具有真正“近代意义”的新教材,成了当时中国教育改革的关键。可贵的是当纯教育中人还在坐而论道时,张元济就已立即付之实施,邀友蔡元培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采取个人承包的办法编辑新式教科书。编译所编辑教科书采用合议制,依据发展普通教育,编辑初小和高小的修身、国文、算术、历史、地理、格致等教科书,每学期一册,并根据课本另外编写教授法。全套教科书定名为《最新教科书》。这套教材已经涉及到许多新学科,这些新学科在中国还是第一次成为新教育的课程,如历史、地理、国文、算术等,初步涉及到了中国近代教科书的基本框架,从革新课程内容的角度推进了新式教育的健康发展。为新式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蓝本。 1903年发行的《最新教科书》,以合理可行的编写原则为指导,注意到儿童的心理特征,注重直观形象,按学制年限编排,循序渐进,用以引起儿童的学习兴趣。而且,这套教科书照顾到知识的逻辑顺序,并在一定程度上摒弃了传统教材中的封建陈腐及不合时代的东西,注重儿童生活实际、民生日用,讲求新文化,宣扬新的伦理观念。《最新教科书》所体现出的这些编辑方针说明张元济已力图摆脱旧式教育忽视、抹煞对人的理性发展功能的影响,而是把教育视为一种发展人的理性的事业来对待。“只要用历史主义的观点看问题,就应该肯定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突破。”在推动新式教育战胜旧式教育的斗争中,张元济为中国近代独立的、科学的、符合教育学原理的教科书的编写指明了方面。从而确立了新教育理念在教科书领域的地位。 2.不断推动教材革新推动新教育的发展 20世纪初叶的中国风云突变,政权更迭频繁,时代变化迅速,常常是教科书本身尚未成型固定,而时代却变幻了。这就逼使张元济必须不断适应这种新的变化,抓住教育改革的新动向,以适应新式教育发展的需要,推动新教育战胜旧教育,使出版顺应时代、顺应教育的潮流,并适时引领潮流。正如庄俞所说:“学制修改一次,教材跟着变更一次,往往一部还未出全,又要赶编第二部,我馆对于此点向来是很注意很敏捷的。”商务在推出了第一批近代教材后,根据时代之需陆续推进,即有清末的“最新教科书”、辛亥时期的“共和教科书”、学制改革时期的“新学制教科书”,国民革命时期的“新时代教科书”,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教科书”。 当然,张元济在教科书出版中也有应变不及时的时候。如在辛亥革命前后,由于对政治形势的预料不及,没有能够及时预备适合共和民国宗旨的教科书,结果在民初的教科书出版竞争中极为被动,同时也造就了商务印书馆的强劲对手—中华书局的崛起。但张元济领导商务印书馆很快调整出版方针,力求紧跟时代潮流,并在以后的教科书出版中长期处于执手牛耳地位。 面对风云变幻的政局,当纯教育中人还在不断探讨、争论之时,商务已根据学制的变革和国家教育新的方针,适时地调整教材的编写方向。出版了顺应、体现教育潮流的教科书。从而推动新式教育不断发展。在旧教育与新教育对垒的关键时刻,能否编辑出版适时适用的教材,不仅成了社会急需,也成了“方兴未艾的近代教育事业能否取胜于旧教育的关键之一”。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张元济主持编纂的一套套教科书对于近代教育战胜旧教育,对于新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扶助作用。不断推陈出新的教科书使近代教科书日臻完备,而教科书完备之时,也就是近代教育形成之日。 另外,张元济先生对学术活动的关注,尤其是对学术活动的资助、对学术成果的及时汇编出版等,加快了前沿知识的传播,对中国近代教育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张元济是新人才的呵护者、培育者 张元济重视人才,广招人才、重用人才,商务印书馆成为一个著名的“育才馆”。张元济是一位慧眼识人才的伯乐。由于张元济海纳百川的胸襟,识才、爱才之心使分属不同思想流派的学者、专家,将多元化的思潮涌人商务,并由商务波及全国,促进中国各领域的学术发展,促进中国教育的大发展,促进中国科学文化的大发展。此时的商务与蔡元培主持下的北京大学相近,“兼容并包”。商务编译所因此而“成了各方面知识分子汇集的中心”在这个“育才馆”中张元济积极呵护、培育人才,如茅盾由一名北京大学预科毕业生成长为新文学的领头羊;杨贤江由一名商务印书馆函授学校英文科学生成为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先驱者;胡愈之由一名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的练习生成长为新中国《光明日报》总编辑、出版总署署长。他们的成长、成才历程离不开张元济先生的倾力提携、大胆提拔。 当今出版界面临的机会与责任与当初张元济先生面临的情况相似。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纲要》的出台意味着过去国家推行“一纲一本”、人教版惟我独尊的时代的结束,标志着开始实行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鼓励有关机构、出版部门等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组织编写中小学教材,以形成“一纲多本”、学校自主选择的格局。这种格局与张元济先生所面临的新式学堂兴起,给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有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的情形是相似的。当前出版界应认清形势、明确自身职责、抓住机遇认真编写出最能代表新课标的教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为提高国民素质作贡献。故出版界不能仅仅将编写出版新标准教材作为一个商机来对待,而是把其放在提高民族素质、振兴民族教育、落实新课标的高度来从事教科书的编写出版。正如当年张元济主持编写《最新教科书》的初衷一样,情系教育,而非情系金钱。充分认识到当前正是教育改革深人进行之时,新的教育理念与应试教育的理念正处于胶持阶段,此时编辑出版体现新课标精神的教材尤为重要。 当今出版社首要任务是像张元济先生学习广纳人才,组建一支高素质的编写队伍。这支队伍至少应包括三类人:一是,“大师”。出版社应具有海纳百川的气度,吸引、鼓励像蔡元培、张元济一样的“大师”们参与教科书的编写。二是,有教育实践、懂得教育原理的教师。教科书的编辑队伍中不能没有一线的教师。因为他们最了解儿童与教学,最有发言权。倘若对于什么是“教科书”,什么是“新型的教科书”都不甚了解,即便“资格”再老、“知名度”再高,也是不合格的。三是有持教育出版观的出版家。持教育出版观的编者们是一批急教育之所急,把出版和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出版人。他们以爱国为出发点,以教育与出版为职志,通过办教育,搞出版,不断摸索符合新课标精神的教科书的内在规律,从而引发一场悄无声息的教育革新,把教育与出版融成一体,以出版和教育为两个轮子,开出一条“科教兴国”之路,推动着时代的前进。 中国教育论文:一个文献综述及其政策含义 【摘要】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中国教育个人收益率研究的文献回顾,揭示教育与收入、收入分配及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及其政策含义。首先说明了教育个人收益率研究的意义与方法,然后依次概述了中国教育收益率的基本特征、从制度和技术角度对教育收益率估计值的解释、计量方法的改进对估算教育收益率的影响、转型期中国教育收益率的特点以及教育收益率的变化特征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最后做了简单的评述。 【关键词】教育收益率 明瑟收入函数 劳动力市场 收入 中国教育个人收益率研究:一个文献综述及其政策含义 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中国教育个人收益率研究的文献回顾,揭示教育与收入、收入分配及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自从人力资本理论以来,对教育与收入关系的研究文献汗牛充栋,对中国的研究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亦是如此,并有多个视角,而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教育个人收益率的研究占据了一个重要位置。本文以下的内容首先说明了教育个人收益率研究的意义与方法,然后依次概述了中国教育收益率的基本特征、从制度和技术角度对教育收益率估计值的解释、计量方法的改进对估算教育收益率的影响、与转型期有关的中国教育收益率的特点以及教育收益率的变化特征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最后做了简单的评述。 一、教育个人收益率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教育收益率研究的是教育作为一项个人(以及家庭)和社会(政府公共支出)投资的收益率的大小,可以分为个人收益率与社会收益率,本文主要关注的是前者。自从上个世纪50、60年代的人力资本理论以来,对教育收益率的研究就非常重要。由于人力资本理论确立了把教育看作一项投资的基本理论模型,因而成为估算教育收益率的理论基础。一般认为,对教育收益率的研究有如下意义: 首先,教育收益率是评价教育生产力的一个有用的指数,它试图回答的是:社会和个体是否应该在教育上投入资源?也就是说,教育收益率既可以作为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投入到教育中资源的判断标准,提供资源配置效率的信息,又可以激励个人和政府投资于教育。如通过比较教育的收益率与物质资本投资的收益率,就可以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教育上投资的多寡;再如根据大部分研究发现的教育收益率较高的值,这样可以激励个人和政府把更多的资源投资于教育。 其次,通过对不同群体、不同教育水平收益率的研究,可以判断教育内部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包括男性和女性、农村和城镇、以及各级各类教育上资源分配的合理性问题。 第三,在教育上的支出作为一项投资,要求取得相应的收益,而收益的高低能够反映出教育投资对收入分配的作用、以及劳动力配置效率的高低。因此,了解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有助于分析检讨收入政策、教育政策与就业政策的得失。 第四,对教育收益率的研究还有着重要的政策意义(Psacharopoulos等,2002)。这一领域的研究可用于指导教育体制和财政改革的宏观政策制定,这方面的例子如英国和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财政改革。此外,具有创新的应用领域是用来评估一些特殊的项目。这方面的例子如印度尼西亚的“学校建设”项目、印度的“黑板”项目、以及埃塞俄比亚的“主要部门投资”项目。同时,根据教育收益率的研究,政府在公共政策设计上即要激励个体提高人力资本上的投资,又要注意保证和资助低收入家庭的投资。 最后,研究教育收益率对于象中国这样的转型国家又有着特殊的意义。众多的研究者将教育收益率作为判断中国劳动力市场建设和经济转型程度的一个指标。如Appleton等(2002)通过对不同群体的教育收益率的比较以判断中国城镇地区是否已形成了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赖德胜(2001)认为用教育收益率可以判断劳动力市场体制分割状况;Zhao Zhou(2001)则认为教育收益率的研究提供了考察转型期间资源配置以及认识社会制度改革程度的一个工具。 对教育个人收益率的研究依赖微观数据。根据已有的文献,研究教育收益率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明瑟收入函数(Mincerian earnings equation,称为明瑟收益率)和基于精确法(Elaborate Method)的内部收益率。此外,根据农村家庭的特点,研究农村教育收益率的学者又发展了一种方法:生产函数法(Jamison Gaag, 1987)。由于精确法的应用依赖于教育成本与收益的准确数据,而现实中这些数据又难以获得或难以估算,此外,生产函数法是应用于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农村地区的特殊方法,因而,应用精确法和生产函数法研究中国教育收益率的文献还很有限,绝大部分研究应用了明瑟收入函数。本文以下的内容也以这种方法的介绍和文献研究为主。 明瑟收入函数是由经济学家明瑟(Mincer, 1974)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推导出的研究收入决定的函数,该模型包括两个基本的变量:教育和工作经历及其平方,实证模型中教育变量的系数就是教育的个人收益率(明瑟收益率),其含义为多接受一年教育(不考虑教育水平)可引起的收入增加的比率。如果把基本收入函数中的连续变量——学校教育年限(S)分成一系列教育水平虚拟变量,就可以根据这些虚拟变量系数的比较确定不同水平教育的收益率。由此可见,明瑟收入函数其实是一个研究收入决定的模型,因而,研究者通常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在模型中加入其他变量,如性别、地区、部门等。该函数包含了两个基本的经济概念:(1)它是一个劳动力定价模型或享乐主义(hedonic)工资方程,揭示了教育和工作经历这些具有生产力特性的要素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报酬;(2)它代表了教育的收益率,可以与市场利率进行比较,从而决定人力资本的最佳投资水平(Heckman, et al, 2003)。 对明瑟函数有众多的评论,如Psacharopoulos, 1994; Schultz, 1988; Strauss Thomas, 1995; Card, 1999;赖德胜,2001;Heckman, et al, 2003;等等。虽然后来的学者对此种方法多有批评,然而,由于这种方法简单容易,成为研究者使用最多的方法(Psacharopoulos, 1994)。 二、中国教育个人收益率的基本特征 从所能看到的文献来看,最早的对中国教育收益率的研究应该是Jamison Gaag在1987年发表的文章。初期的研究样本数量及所覆盖的区域都很有限,往往仅是某个城市或县的样本。而且在这些模型中,往往假设样本是同质的,模型比较简单。在后来的研究中,样本量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直至全国性的样本,模型中也加入了更多的控制变量,并且考虑了样本的异质性,如按样本的不同属性分别计算了其收益率,并进行比较。这些属性除去性别外,还包括了不同时间、地区、城镇样本工作单位属性、就业属性、时间、年龄等。下面概况了研究的主要结果。 1. 城镇与农村的比较 由于中国劳动力市场明显的二元体制,对教育收益率的研究区分了农村与城镇。对这两类样本是根据户口属性来定义的,而不管其在城镇还是农村工作。从计算的结果看,在城镇地区,最低的值为0.75%(邵利玲,1994),最高值为11.5%(Zhang Zhao, 2002),应用1995年以前数据的绝大部分研究计算的收益率在6%以下;在农村,最低值为0.7%(Gregory Meng, 1995; Li Urmanbetova, 2002),最高值为6.4%(Brauw, et al, 2002),绝大部分研究的收益率在5%以下。 可以看出,农村个体的教育收益率要明显的低于城镇居民,这从同时含有农村和城镇居民样本的研究中可以更加明显的看出这一点。如李实和李文彬(1994)用1988年全国数据的估计表明,城市个体收益率比农村个体高出近2个百分点,而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李春玲,2003),2001年两者的差距达到了7个百分点,说明这一差距有随时间逐渐扩大的趋势。 城镇和农村的教育收益率差异的另一个特点是,在教育和工作经历这两个变量对收入决定的解释力上,农村的模型要明显低于城镇模型。大部分的研究发现农村雇佣劳动者总收入差异中不足10%是由教育和工作经历这两个因素造成的,而城镇样本大多在20%以上。这一结果再次验证了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二元体制特征,以及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程度远远落后于城镇劳动力市场。 2. 收益递减还是递增? 根据新古典经济理论中投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教育投资也应表现出相似的特点。事实上,对世界其他国家的研究也验证了这一规律(Psacharopoulos, 1994),即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教育收益率表现出下降的趋势。然而,对中国的研究出现了相反的结果。一个证据是,众多研究发现教育收益率从高到低依次是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李实和李文彬,1994;Wei, et al, 1999; 邵利玲,1994;Xie Hannum, 1996;等)。另一个证据是把样本按某一教育程度作为分界点,分别估计在这一点之上和之下个体的教育收益率,结果发现分界点之上的个体的收益率要高于之下的个体。如Brauw Rozelle(2002)以及Maurer-Fazio Dinh(2002)的研究都发现,小学或高中以上个体的教育年数的系数都高于小学或高中以下个体的系数;诸建芳等(1995)的研究表明,代表着中低等教育的基础教育收益率为1.8%,代表着中高等教育的专业教育的收益率为3.0%;Li(2003)的研究也发现,中国的教育收益率尽管平均水平比较低,然而大学教育的收益却要高于高中以前教育的收益率。Benjamin等人(2000)认为,在中国,教育收益率之所以出现递增,是由接受高层次教育(高等教育)的个体比例较少造成的,其后果是,由于高层次的教育仅有少数人获得,而教育收益率又递增,这样会加大收入差距。同时,收益递增的原因可能与中国政府在高层次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上对个人的大量补贴有关。 3. 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在城镇地区,教育收益率随时间表现出明显提高的趋势。如Zhao Zhou(2001)的研究估算的1978年的收益率为2.8%,相应的应用80年代中后期的数据计算的值达到4%,而90年代后的研究到5%以上;Zhang Zhao(2002)应用了1988-1999年各年的全国数据更明显的表现出这一规律,如1988、1994和1999年这三年的收益率分别为4.7%、7.8%和11.5%。此外,城镇教育收益率随时间的增长还表现为这样一个特点:在1993-94年是变化最大的时期,93年以前的教育收益率缓慢增长,到94年迅速提高,之后又缓慢增长。在农村地区,由于收益率的值较低,随时间的提高趋势比较平缓,变化程度远远低于城镇地区。 4. 教育收益率的性别差异 在众多的研究中,男性的教育收益率要低于女性,唯一的例外是Maurer-Fazio Dinh(2002)的研究结果。而且两者的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扩大的趋势,如于学军(2000)的研究发现,1986年男女收益率的差异为2个百分点,而到1994年这一差距扩大到3个百分点以上。Zhang Zhao(2002)的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男女教育收益率的差距先是略有减小,后又在逐渐扩大,这一差异从1988年的2.9%,到1992最低的2.4%,再到1999年差距最大的5.8%。女性较高的收益率为倾向于女性教育投资的政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文献中对教育收益率性别差异的解释有多种,一种解释认为女性职工上学的机会成本低于男性,从而只考虑机会成本而不考虑直接成本的明瑟收益率会使女性比男性高(赖德胜,2001)。另一种解释则基于两者劳动时间参与上的差距,即女性的劳动参与率要低于男性,而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女性的能力要高于呆在家庭中的女性,而男性就没有表现这一特征,从计量方法上讲,在估计明瑟收益率时,忽略能力因素会高估教育收益率(见下文的解释),因而女性的收益率会高于男性(Zhang Zhao, 2002)。还有一种解释是女性样本中高一级教育水平的个体收入与低一级教育水平的之间的相对差距要高于男性(杜育红、孙志军,2003)。 5. 不同部门的教育收益率 在现实中,不同经济部门劳动力市场中收入的决定因素不同,这会造成教育收益率的差异。几乎所有的研究发现,在不同所有制结构部门中,一般是国有部门和公共部门的教育收益率都要低于私人部门。由于国有部门和公共部门的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要低于私人部门,因而,市场化程度高的部门的教育收益率要高于市场化程度低的部门。这反映了不同部门中对教育回报的差异,也反映了教育的生产力效应发挥的程度上的差异(杜育红、孙志军,2003)。 6. 个体的其他属性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 文献中关注的个体属性除去上面提到的性别外,还有年龄、工龄、户口、找到工作的方式、就业属性等。研究发现,年青人和工龄较短的个体的收益率高于年长者和工龄较长的个体(Maurer-Fazio, 1999; Li Luo, 2002; Zhang Zhao, 2002),通过竞争的方式(市场)找到工作的个体教育收益率高于通过(政府)“安排”的方式的个体(Meng,1995;Maurer-Fazio Dinh, 2002)。若按户口和就业经历划分,那些一直有工作(未“下岗”)的个体的收益率最高,其次是下岗后又找到工作的个体,最低的是下岗后仍未有正式工作的个体;城镇居民的教育收益率要高于城镇中农民工的收益率,另外,下过岗又找到工作的个体现在的收益率高于下岗前的收益率(Maurer-Fazio Dinh, 2002;Appleton, et al. 2002)。对于户口因素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也有相反的例证,如Appleton等人(2002)根据对1999年全国的城市中的数据研究发现,城市中两类群体(城镇居民和农民工)的教育收益率已经相差不大(前者为6%,后者为5.6%),并由此判断中国城市的已经初步形成了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 7. 地区差异 中国教育收益率的地区差距也比较明显,有的研究发现东部地区的教育收益率最低,而西部的最高,也有的研究发现中部地区的最高。但是总体的特点是西部地区的教育收益率起码不低于东部地区,这为加强向西部地区的教育投资的政策提供了坚实的证据。 8. 国际比较 中国的教育收益率在世界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根据Psacharopoulos等人(2002)的研究,90年代中后期世界平均的明瑟教育收益率为9.7%,其中亚洲国家的平均水平为9.9%,OECD国家为7.5%。以此比较来看,中国城镇地区的教育收益率在90年代中后期以前的要低于世界及亚洲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并且时间越往前,收益率越低;到2000年前后,这一数值开始接近并超过了世界及其他地区的平均水平。中国农村地区的教育收益率则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三、对较低的教育收益率的解释:制度因素与生产技术条件 如上述,应用90年代中后期以前的数据对教育收益率的研究都得到了比较低的值,尤其在农村更是如此,甚至有研究认为教育在中国农村中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Zhao, 1997)。我们还不能怀疑数据的可靠性,因为,大部分研究使用了国家统计局协助下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抽样调查数据。这些结果的一个隐含的政策意义就是,中国以往的教育投资的低水平是合理的,而且维持这样低水平的投资水平也是合理的,应该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收益率更高的部门去。事实真是如此吗? 近些年来,许多研究者从两个视角专门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一个视角是基于对劳动力市场的一些制度特征的分析,另一个是从计量方法上做出的解释。这一部分主要讨论前者。 制度因素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劳动分配体制和劳动力市场分割体制。劳动分配效率的低下和由于体制分割造成的劳动力市场的非竞争性和非流动性都会对劳动者的生产力产生负面影响,这样,受过教育的个体的生产力无法充分发挥,或者是其所得报酬低于所创造的边际产品的价值,必然会降低教育的收益率。 从这一角度出发,早期的一些研究侧重于从理论上的解释,并没有实证检验。如Knight Song(1991)认为较低的教育私人收益率与刚性的工资体制有关。李实和李文彬(1994)把较低的收益率归结为城市的工资体制。邬剑军和潘春燕(1998)的理论分析也认为,中国城镇的企业工资体制是基本不反映劳动者教育程度的差别的,这是中国个人教育投资回报率严重偏低的主要原因。赖德胜(2001)的研究强调的是劳动力市场分割体制造成的诸多问题。他认为,劳动力初始配置的行政化和非竞争性、劳动力的非流动性都会抑制配置能力和生产能力的发挥,从而都会造成教育收益率的低下。 另外的一些研究则对制度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Fleisher Wang(2002)通过比较中国企业中的生产工人和技术管理人员的边际产品价值与实际所得报酬,发现技术管理人员的边际产品价值要远远高于生产工人,而两者的实际所得报酬则相差不大,由于技术管理人员的教育水平较高,而生产工人的较低,这样,较高教育水平与较低教育水平的个体的边际产品价值之间的比例要高于两者所得报酬或收入的比例,同时,劳动力市场上还存在着体制分割与限制劳动力流动的政策,这些都解释了较低的教育收益率。 如前述,文献中对中国农村教育收益率的估计值更低,这引起了更多的研究者的兴趣。 Zhao(1997)认为,传统的估计方法由于忽视了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即由政府政策造成的对劳动力流动的限制)这一体制因素,因而低估了教育的收益率,特别是由于中国在城乡之间存在着持久的收入差距,如果教育有助于农村个体克服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障碍,在明瑟收入函数中就不会捕捉到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的这一影响。以此为出发点,Zhao通过把劳动力市场分割因素引入到模型中,研究了在农业就业和非农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的收入,并估计了教育的收益率(称为“迁移”收益率),结果发现,1979年的教育的迁移收益率为8.3%,而1985年的为4.3%,这一结果要远远高于同期其他研究结果。 李实和李文彬(1994)从农村要素市场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由于农民几乎无法自主决定在大部分土地上种什么作物甚至种几样作物,多数出售的产品以低于市场出清的价格,通过国家控制的销售系统进入市场,土地、化肥和劳动力投入通常是由行政手段而不是由市场决定的,所以,正式教育在确定投入-产出最佳结合方面作用不大。 关于教育在农村中的作用,Schultz(1964)早就指出,在传统农业中,农民没有应用技术的经济激励,许多农业技术会丢失,对农村劳动者的教育水平就没有什么要求,教育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Rosenzweig(1995)进一步指出,教育投资并不是万能的,其收益率依赖于技术革新以及市场和政治体制的改革。笔者把这一理论应用到解释中国西部农村中教育的作用,认为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占主导地位是造成家庭生产函数中教育的系数为负值的主要原因(孙志军,2002)。 上述解释对教育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是合适的,然而,大多数教育收益率的估计采用从事非农劳务性活动的农村个体。对城镇居民和城镇农民工教育收益率的比较已经说明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二元体制是造成农村工资收入者较低教育收益率的原因。一些研究进一步从雇佣了许多农村个体的乡镇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农村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不平衡提出了解释。Li Urmanbetova(2002)通过对农村乡镇企业为主的劳动力市场上工资的决定及教育的收益的研究认为,在这样一个劳动力市场上,由于乡镇企业数量较少以及经济规模较小,劳动力相对过剩,因而在劳动力市场上形成了买方市场。这样,劳动者在与雇佣单位确定工资报酬上就存在着劣势,工人很难按其边际生产力取得相应的报酬,在农村中的企业中,教育在工资结构中基本上是不起作用的。然而,即使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不平衡是真实的,如果受过较高教育的劳动力生产力更高的话,他们也能得到较高的工资。这样,较低的教育收益率还暗含了其他解释。这其中农村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原始与落后就是一个因素,在这些企业中,教育根本就是不重要的,相反,工作经验可能是一个决定工资的重要因素。 从上述研究中可以看出,中国教育收益率的低下不是由于教育投资本身的原因造成的,而是由于教育的生产力效应的发挥所需的制度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而造成的。这种解释其实植根于这样一个假设,即作为一项资产的人力资本,如同物质资产一样,其回报需要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在受到充分的保护时,人力资本的收益率才能真实的反映出来,也即教育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教育收益率的提高相应的会带来教育生产力效应的发挥,因而上述解释的政策意义就是,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将会提高教育的收益率,进而提高教育的生产力效应。而对于农村地区,提升农业生产和乡镇企业的生产的技术条件也会起到相应的效果。 四、计量方法对估算教育收益率的影响 计量方法对估算明瑟收益率的影响主要是指测量方法的缺陷造成的估计的值偏离真实值。其依据是,由于基本的明瑟收入函数是用OLS估计的,这样,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看,由于解释变量的复杂性和样本的选择问题而造成的偏差(bias)都会削弱这一估计方法的有效性,这会使得估计的教育收益率与真实值有较大的差距。对中国的研究绝大部分使用了该方法,这样,OLS估计本身的问题和较低的估计值使得一些研究者从计量方法上考察对教育收益率估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一些研究者认为,中国的教育收益率之所以出现较低的值,可能是方法上的原因造成的。 计量方法对明瑟收益率的影响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与样本选择有关的样本偏差问题,第二类是与明瑟收入函数自身的缺点有关,第三类是变量的测量误差。 1. 样本偏差 样本偏差包括样本缺乏代表性以及截取样本(Censored Sample)问题。没有代表性的样本会使收入和教育之间的测量关系变得更为模糊(Brauw Rozelle, 2002)。这在许多文献中都出现了这一问题,如一些研究的样本仅限于经济中某个部门(如,Meng, 1996; Gregory Meng, 1995; Ho et al., 2001),这显然是没有代表性的。Becker (1964)曾警告说,如果仅仅是用一特定的样本估计教育的收益率,其值将会是比较低的。 截取样本主要是指一些样本的被解释变量的信息无法被观测到,这部分样本在估计时被简单的排除在外。比如我们研究城镇个体的教育收益率,我们知道的是那些有工作个体的实际工资,但是不知道没有工作的个体的工资(“保留工资”)。这一问题更多的体现在农村教育收益率的估计上。由于农村个体的生产活动方式有多种选择,他/她们的“保留工资”更难以观测到,而大部分研究使用的是仅有工资收入(或劳务收入)的样本。在这两个例子中,因变量(工资收入)是被截取的:没有这部分样本的因变量的信息。样本选择偏差会使估计模型是有偏的。而且,截取样本偏差更可能高估教育的收益率。这一点也成为解释女性教育收益率高于男性的原因。针对这一问题,研究者通常采用Heckman(1979)提出的标准步骤来纠正这一偏差。 2. 明瑟收入函数的缺点 明瑟收入函数自身的缺点有多种,这些缺点多是忽略了模型中的一些变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些变量主要包括能力因素和学校质量因素。在估计模型中忽略能力因素而造成的有偏估计称为能力偏差(ability bias)。一般认为,个体的能力往往是天生的,天生能力的差异会导致个体受教育水平的不同,两者的关系是,能力越强,则教育水平越高,因而传统的方法从理论上会高估教育的收益率。忽略学校质量因素对个体教育水平的影响也会造成有偏的估计。这里的关系是,学校质量与个体教育水平是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那些进入质量比较高的学校的个体的教育水平要高于质量低的学校的个体,因而,忽略学校质量因素也会高估教育的收益率。此外,传统的明瑟收入函数还忽略了教育与收入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如果某级教育(如初中)后的收益率高于该级教育以前的收益率,那么结果会被低估。 克服能力偏差的影响的方法是在模型中直接加入能力的变量(Proxy Variable)或在计量模型上用工具变量法(IV),这些变量通常是些家庭背景变量,如父母教育、兄弟姐妹的教育等。 3. 测量误差 测量误差会低估教育的收益率。它首先表现在对因变量的测量上。传统的明瑟收入函数中的因变量是指个体的收入,然而,它却未指明收入的衡量单位。一般认为,对收入的衡量根据时间单位可分为小时工资率、日工资、月收入和年收入。由于精确度不同,因而采用不同的衡量单位会得到不同估计结果。特别是一些研究认为,教育程度低的人比教育程度高的人每天以小时计的工作的时间可能更长,这样,相对于小时工资率而言,因变量中采用日工资、月收入或年收入都会低估教育收益率,原因是小时工资不会受个体每天或每月中决定工作多少小时的影响。此外,由于中国的经验比较复杂,个体的收入由于有多种来源,如正式收入、非正式收入、实物等,这都会对测量个体收入的精确性产生影响,从而会影响教育收益率的估计值。 测量误差的另一个方面表现在教育变量的测量上。在多数研究使用的数据中,教育年数是根据个体报告的教育程度结合中国的学制进行估计的,而并没有准确的报告受过多少年教育的数据,这样由于相同教育程度的个体,教育年限可能会不同,因而就会产生测量误差问题。文献中还没有一个很好的办法来准确的解决这一问题。 4. 研究结果 究竟上述各类测量偏差对估计教育收益率的真实值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近几年来的一些文献对此做了实证检验。 前面提到,对样本选择偏差问题的解决主要是用Heckman提供的标准步骤,即首先用probit模型估计一个劳动参与方程,然后计算出逆Mills比率,最后将这一比率纳入到收入方程中。Zhang等人(2002)把这一方法应用到估计农村个体的收入方程中,结果发现,教育的系数变得不显著且为负值,不过他们的模型中还加入了教育年限的平方。朱农(2003)的研究方法与此相类似,但是结果却有很大的差异,他的研究结果表明,教育年限在参与方程和收入方程中都取得比较高的值。 Brauw Rozelle(2002)对标准的明瑟函数做了一些修改,他们首先在收入方程中使用了Mills比率,因变量采用小时工资率,结果得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教育收益率(6.4%),这一结果在所有应用农村样本估算的教育收益率中值是最高的。为了进行对比,他们还分别采用其他一些研究使用的方法对数据进行了重新估计,并与他们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前者的教育收益率平均为3.8%,而后者平均为6%,这为计量方法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提供了坚实的证据。此外,Brauw Rozelle还选择了35岁以下的样本,把学校质量因素和能力的变量纳入收入方程(能力偏差),结果发现,没有这些变量的方程中教育的系数要比有这些变量的系数高1个百分点,说明能力偏差可能有微弱的影响。此外,为了考察教育与收入的非线性关系,他们还把样本分成小学程度以上和以下两类,结果发现小学程度以下样本的教育收益率要低于小学以下。在Maurer-Fazio Dinh(2002)研究中也发现了相似的结果,说明若忽略教育与收入的非线性关系,会低估教育的收益率。 Li Luo(2002)的研究重点考察了测量误差和能力偏差的影响,并对两者的效应做了对比。他们应用的方法是工具变量法,结果发现,用OLS估计的明瑟收益率要显著的低于用工具变量估计的收益率,之所以会这样,原因在于测量误差(会低估收益率)的影响要大于能力偏差(会高估收益率)的影响。在Li(2003)的研究中,以年收入为因变量的教育收益率比以小时为因变量的约低1个百分点左右。然而,在Li Urmanbetova(2002)研究中,却没有发现以上这些偏差对估计农村教育收益率显著的影响。这说明,对计量方法对教育收益率的研究的影响还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尽管如此,从以上研究来看,测量误差的存在可能是导致中国农村教育收益率比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经济转型与教育收益率 从事经济转型与教育收益之间关系研究的学者关注的问题是,随着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教育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或者教育的收益率是否会提高?这种变化的内在机制是什么? 对这一关系研究的基本假设来自于Nee(1989,1991,1996)的市场转型理论,Nee指出,经济转型过程基本的变化既包括了更多的社会财富从再分配者(政府)向生产者的转移,也包括机会结构和激励机制的变化,同时,不断强大的私营和混合经济部门与企业家创造了新的机会结构,在这个结构中,经济活动逐渐的通过市场机制调节,政府的控制则逐渐弱化。在教育与收入关系上,这一理论一个流行的假设是,市场改革越深入,人力资本(教育和经验)就越重要,同样,越直接地参与市场经济,人力资本也就越重要(Bian Logan, 1996)。Xie Hannum(1996)以及Zhao Zhou(2001)根据转型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把这一假设概况成以下四个有待验证的基本假设: 假设1:在转型过程中,由于市场机制更直接有利于“直接生产者而不是再分配者”,生产力高的人将得到更高的回报,而教育是生产力最好的指标之一,这样,经济转型将提高教育的回报率。 假设2:市场转型理论预言,象政治资本等这些非市场因素相对于人力资本在收入决定中的作用会下降。如果两者是相互依存的话,人力资本和政治资本都会随时间的变化对经济报酬有着持久和显著的影响。 假设3:市场转型理论认为,那些更为市场化的职业和组织中的教育收益率将会提高。 假设4:在非国有经济部门中的教育收益率要高于国有经济部门,并且国有经济部门中的教育收益率也会提高。 经济转型一方面是一个制度不断变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经济增长的过程,基于此,许多研究者应用时间序列数据对上述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 Xie Hannum(1996)的研究首先发现了相反的情况。通过建立地区异质性模型,他们比较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各地区的教育收益率,结果发现在经济增长较快的城市里,并没有发现较高的教育收益率,对此的解释是中国城市地区还缺乏真正的劳动力市场。然而,他们数据的年份是1988年,因而这一结论推论到以后还有一定的限制。事实上,就如上文中对教育收益率随时间的变化特点的描述中那样,此后的多数研究都验证了转型理论的基本假设。 Meng(1995)的研究就认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变革,教育在决定生产力方面的作用会越来越明显,因而决定工资差异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大。Wei等人(1999)研究结果支持了市场化改革程度较深的地区的收益率越高,教育与收入的关系越强的假设。Zhao Zhou(2001)详细的分析了制度变迁与教育收益率之间的关系,认为,在改革期间,教育收益率确实在稳步的提高,特别是在市场机制作用更强的非国有经济部门教育的收益率更高。Li(2003)把样本分为三类,分别是1980年以前参加工作者、1980-87年参加工作者、1988-95年参加工作者,结果发现这三类样本的收益率依次递增,说明了中国转型过程中教育收益率在不断的提高。 应用农村样本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也证实了转型理论的假设。Li Zhang(1998)的研究说明了制度特点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他们应用1978年和1990年两个省农村的数据,分析了农村改革前生产队制度下与改革后的农村教育收益率的差异,结果发现,改革后的教育收益率要高于生产队制度下的收益率,对此他们的解释是,由于1977年和1990年样本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条件相似,其他社会经济条件背景也相似,因而,教育收益率提高主要是由于制度改革而不是技术革新造成的。Yang(2000)的研究认为,在农村改革过程中,教育在劳动力的重新配置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家庭中教育程度高的成员能把更多的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到非农活动,更善于把握政策变化带来的机会,而且可以应用更多的技能以充分发挥教育的生产力效应,这些都对家庭收入的增加起到积极的作用。Zhang等人(2002)也认为,在农村劳动力市场上,教育的回报随时间的推移逐渐提高,一般是在改革的初期,教育对农村家庭收入的作用可能影响不大,而随着改革的深入,这种作用会逐渐提高。 然而,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如Li(2001)以及 Li Urmanbetova(2002)就认为经济转型的对教育与收入关系影响最大是城镇地区,而在农村,由于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没有形成,转型过程对农村教育收益率的影响并不大。农村教育收益率低于城镇的现实也表明,制度变革对农村中教育对收入的作用影响程度可能要低于城镇地区。看来中国的农民不仅在其他方面,而且在教育投资的收益上也要低于城镇居民。 六、教育收益率与收入不平等 对教育收益率的研究实质是揭示教育对收入的作用。如上述,中国的教育收益率还有许多与世界其他国家不同的地方。一个方面是教育收益率的递增现象还比较明显。而相应的是中国人口的总体教育水平比较低,特别是较高层次教育(大学)的人口比例更少,那么,这对收入差异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呢?一个基本的假设是,如果教育收益率是正的或递增,那么,如果高层次教育仅由少数人获得,教育获得水平的不平等程度会提高,这样就会导致收入不平等程度的提高。近年来的几项研究关注了这一问题。 利用1988-99年中国六个省的城市居民的个体数据,Park等人(2002)研究了中国城市职工工资的不平等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他们首先发现这期间中国城镇职工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呈上升的趋势,教育的收益率在不断提高,而且初中教育收益率有所下降,而中专、特别是大学教育的收益率提高幅度最大,也超过了前者(也参见Zhang等人, 2002)。随后,他们通过建立一个分解影响收入不平等因素的模型,在该模型中,包括了同时把教育数量和教育收益率两个变量引入模型中,结果发现教育收益率对收入总不平等的贡献超过了10个百分点,仅次于地区差距的贡献。也即是说,教育收益率的提高加大了城市居民的收入不平等。 在农村地区是否也是如此呢?利用华北和东北地区农村的家庭调查数据,Benjamin等人(2000)研究了农村教育收益率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研究首先建立在这样一个基本判断之上:农村村庄内的收入的不平等对总不平等的贡献要高于村与村之间的不平等的贡献;教育的收益率是正的,在教育收益率上村与村之间有显著的差异;村内教育水平的不平等与村平均教育水平负相关。通过把教育水平和教育不平等(以村Gini系数表示)及交互作用项引入到收入不平等模型中,结果发现,教育对降低不平等的作用很低,教育水平的分布与教育的收益存在着正的交互作用,即教育收益率越高,教育水平的不平等程度也越高。这样,教育收益率越高的话,收入不平等的程度也越高。而且,如果村的平均教育水平越低的话,收入不平等的程度也越高。 以上结果似乎说明,教育收益率的正值及其随时间提高的趋势“帮助”了中国收入的不平等程度的提高,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较高教育水平的个体比例较少的原故,因而,政府通过加大在教育上的投资,使更多的人能够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不仅会提高他们的收入,而且还会降低收入不平等的程度。 七、结论 对中国教育收益率的研究不仅揭示了教育与收入及收入分配之间关系的变化特点,而且从方法上进一步丰富了教育收益率研究和经济学理论,如计量方法、教育与收入关系的变化特点等等。综上述,主要得出了如下基本结论: 1. 根据1997年以前的数据估算的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还低于世界和亚洲平均水平,之后的研究结果已经接近或开始超过这一水平,说明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化改革的程度在逐渐完善。 2. 相比之下,农村的教育收益率还比较低,低于城镇约3-4个百分点,特别是近年来有扩大的趋势。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劳动力市场分割以及农村生产技术条件的落后造成的。农村教育收益率的低下有可能会对农村居民的教育需求产生负面的影响,对于这一结论,还需进一步的实证检验。 3. 在中国,发现了教育收益率的递增现象,由于这一现象有可能是由于经济发展上的结构性扭曲和教育投资体制上的扭曲造成的,它将引起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因而需要政策上足够的重视。 4. 在教育收益率估算的其他方面,女性的教育收益率要高于男性,西部地区的教育收益率要高于东部地区,收益率随时间的变化逐渐提高。 5. 制度因素仍旧影响着中国居民教育投资的回报,市场机制在90年代中期以前劳动力资源配置中起的比较弱的作用解释了这一时期中国教育收益率的低下。 6. 研究表明,中国转型期的教育收益率逐渐提高,这种变化的内在机制主要归因于面向市场化改革的制度变迁。一些研究还发现,中国教育收益率的上述特点还可能加大了收入不平等。 中国教育论文:中国教育资源供给与配置中的公平与效率 提要:我国现阶段教育资源供给的短缺,既有总量性短缺,又有财政性、体制性和结构性短缺。为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动态平衡,当前要把重点放在解决财政性、体制性和结构性短缺上,因此,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与财政支出结构,扩大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市场参与,强化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中调节公平与效率关系的作用。 在过去二十多年间,随着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的转轨,我国解决了长期存在的“短缺经济”问题。与此相对照,教育领域的供求关系却仍然十分紧张,一方面教育供给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另一方面教育财政资源的供给不能满足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需求,尤其是教育经费供给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我们实际上面对着“短缺教育”的现实,许多教育问题由此而生。研究“短缺教育”(主要是经费短缺)的特征及其成因,寻找其解决途径与策略,成为现阶段教育战略与政策的必要依据,也是我国教育经济学的一个现实课题。本文试图就“短缺教育”条件下教育资源的供给和配置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做初步的探讨。 一、“短缺教育”的发展性特征 作为一个具有超大规模教育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教育供给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在我国将会持续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这是由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所制约的财力供给和教育发展的客观需求之间的现实矛盾所决定的。不过,不同时期这种短缺具有不同的阶段性特征。一般而言,开始主要表现为满足基本教育机会的资源供给短缺;之后主要是扩大和增加教育机会的资源供给短缺;再后则是接受高水平、高质量教育机会的资源供给短缺。我国现阶段可以说是这三个阶段的教育短缺同时存在,只有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侧重点有所不同。 西部欠发达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尚未实现,资源性短缺首先集中反映在满足基本教育机会方面;中部中等发展程度地区,初步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资源性短缺转移到巩固“普九”成果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方面;东部发达地区,正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资源性短缺集中在高等教育和优质基础教育资源方面。可见,教育资源的短缺会经历一个发展过程,在低层次教育短缺问题没有解决时,高层次的教育短缺必然存在,除非采取逆向发展战略,把有限的教育资源首先投向高等教育和精英型基础教育,才可以暂时缓解高层次、高品质教育的供求矛盾。但是,从长远看,由于缺乏扎实的基础教育的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制约,最终影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把握“短缺教育”的发展性特征,对于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教育发展战略重点的选择,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 我国现阶段教育资源供给的短缺,还具有过渡性的特征,既反映经济发展成熟程度的特点,又反映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的特点,突出地表现为既有总量性短缺,又有财政性、体制性和结构性短缺。总量性短缺是基本的、长期起作用的因素,取决于经济发展是否能够为教育发展提供充足的财政资源。而财政性、体制性和结构性短缺,则是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暂时现象,可以通过有效的市场调节和政府的政策调控得以缓解。因此,从政策研究与战略研究的角度,要把重点放在解决财政性、体制性和结构性短缺上。 教育资源供给的总量性短缺,是我国教育供求关系基本矛盾的反映。例如庞大的受教育人口;居民生活进入小康水平后,教育需求高移,教育消费成为生活消费的新热点;国家确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教育必然要实行适度超前发展战略。这些因素使我国社会教育需求持续增长,教育规模不断扩展,仅各类学历教育的在校生就达到2.3亿人。而由于国家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必然制约教育的投入水平。以1998年为例,我国人均公共教育经费为167元(折合20.2美元),生均公共教育经费为945元(折合114.4美元),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995年人均241美元,生均1273美元),这就使教育经费的供给难以满足现有教育规模的需要,更制约了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这就是我国现阶段教育供求关系的基本国情:由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教育资源的总量性短缺,是制约教育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根本解决;而现在的问题是财政性、体制性、结构性短缺,加剧了教育资源供给的短缺程度,因此,现阶段解决好财政性、体制性、结构性短缺,可以缓解总量性短缺的程度。 二、缓解财政性短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与财政支出结构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不断增长,从1990至2000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由569亿元,增加到2563亿元,其中政府拨款由426亿元增加到2086亿元。但是,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20世纪90年代前期逐年下降,从1990年的3%下降到1995年的2.44%,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开始回升,但直到1999年也只占2.78%,并未达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2000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4%的要求,也低于1995年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4.9%的世界平均水平。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实行分税制之后,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例从38%上升到52%,地方财政收入所占的比例由62%下降为48%,尤其是县、乡两级财政十分困难,严重影响基础教育,主要是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因此,提高财政性教育支出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是增加教育经费总量的基本途径,需要特别予以关注。 改变财政性教育经费供给不足,从长远说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为教育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基础,而从财政收支而言,一方面是努力增加财政收入,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我国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20世纪80年代连年下降,从80年代初的32%下降到90年代初的10.6%,直到1998年才提高到14%(预算外收入未列入),明显偏低,影响财政对教育的支持能力。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减少较为普遍存在的生产性浪费和行政性浪费现象,尽力扩大化税源,足额征税,堵塞各种漏洞,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预算外收入纳入预算内管理,也就是要做大“蛋糕”,增强政府教育投入的财力基础。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在财政支出结构中真正体现教育优先和适度超前发展的方针。现在国家财政对于亏损的国有企业的直接或间接的补贴,对于生产性建设项目的投资,仍然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势必影响国家对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在公共开支中,行政管理费的增长过快,从1991年至1998年行政管理费增加了4倍,而同期预算内教育经费增加了3.4倍,在全国正在实行政府机构改革的情况下,行政管理费的增加幅度超过了教育经费的增加幅度,是很难令人理解的。 这里还没有分析中央部门的行政管理费与地方政府行政管理费增加幅度的差别,也没有分析政府行政管理费增加的项目。总之,即使在现有财政收入总量的条件下,合理地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也有可能提高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进而提高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为此,需要完善财政预算的审核制度,实行教育经费在财政预算中单列,增加预算的透明度和教育部门参与预算编制与审核的权力,保证财政支出真正体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意向。 三、摆脱体制性短缺:扩大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市场参与 所谓体制性短缺,是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造成单一的办学主体和投资主体(政府),限制了非政府渠道的资源投入,其结果一方面政府投入越来越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另一方面非政府的教育资源难以进入教育市场,加剧了教育资源短缺的程度。我国长期来沿袭计划经济同步的单一公办教育体制,政府承担了(主要是城市)公办学校的几乎全部经费(包括高校学生的一部分生活费用),随着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和教育规模的扩大,有限的政府教育投入越来越不能满足公办教育的经费需求。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逐步发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力量办学,开始突破单一的公办教育体制。到1999年止,全国共有民办教育机构(不包括幼儿园)4138所,在校学生140多万人,当年经费收入48亿多元,仅占全国教育经费总收入2949亿元的1.63%;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141.85亿元,占教育经费总收入的4.81%,其中农民集资53亿元,占1.8%;学费、杂费收入369.7亿元,占教育经费总收入的12.54%.可以看出,各种非政府的教育投入正在增加,尤其是学费、杂费的收入占教育经费的比例,从1990年的2%到1999年的12.54%,有了明显的增加。但是,与社会教育需求以及居民的支付能力相比,非政府的教育投入比例仍然偏低,现有的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仍然没有为各种民间资本的投入提供宽松的环境,体制性障碍还是教育资源供给短缺勤的重要原因。 既然体制性短缺的根源是办学主体和投资主体的过于单一,那么,改变体制性短缺的出路就在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尤其是改革单一的公立教育和政府投资的体制,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加大市场参与和市场调节的力度。具体地说,政府要改变作为教育资源供给的惟一主体的角色,分别教育的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私人产品的不同属性,保证公共产品的供给,退出私人产品领域的供给,调节准公共产品的供给,扩大社会参与和市场调节,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教育供求关系的作用,增加教育资源的供给,缓解教育资源的体制性短缺,实现教育供求的动态平衡。 解决教育资源的体制性短缺,政府与市场要在保证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方面,发挥各自的作用。政府把保证义务教育的经费供给作为主要责任,实现基本教育机会的公平原则,同时把对非义务教育的投入,主要用于帮助处境不利的地区和人群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并运用多种间接调控手段,创造市场参与的法规和政策环境。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探讨市场参与的多种途径,扩大市场准入,从社会吸纳教育资源供给,为社会增加更多的教育机会。 这里,仅就正在发展的几种社会参与的形式作些政策性探讨。 发展多种形式的民办教育,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对教育的投入,这是解决体制性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在我国教育供求关系紧张的条件下,民间对教育的投入有很大的潜力,民办教育应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目前民办教育的规模仍然有限,学校数和在校生数仅占公办学校数的0.6%,即使这样,现有的民办学校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一方面国家有关民办教育的法规和政策尚不完善,发展民办教育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还不够完备;另一方面我国有着庞大的公立教育系统,民办教育起步不久,基础薄弱,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因此,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发展民办教育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大体包括:(1)由非政府机构和公民举办的民办教育机构;(2)公办学校改制,即校产国有,民办机制运行,亦称“国有民办”;(3)公办学校举办民办二级学院或按民办机制运行的分校;(4)由混合办学主体举办的民办学校,即一部分由公办学校的校产入股,大部分由民间资金投入,按民办学校机制运作(有的地方把这类学校称之为“股份制”学校,似不准确);(5)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也按照民办机制运作。在各种非政府办学投资中,有国有企业、派、社会团体,也有民营企业、公民个人等,而实际的经费来源主要还是来自学生缴费。因此,不能单纯以投资来源作为衡量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的依据,也就是说公立学校可以吸纳非政府的资金来源,而政府也可以资助民办学校;民办教育既可以由非政府机构和个人新建学校来发展,也可以利用公办教育资源,通过改制来发展;作为非盈利性机构,公立学校与民办学校,可以通过发展多种形式办学,发展出各种混合型的学校。总之,办学体制的改革,要在国家法规和政策的规范下,更多地应用市场机制,按照有利于增加教育资源供给,有利于扩大教育机会,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的原则,突破现有体制的束缚,发展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多种办学体制,增强教育满足社会多种需求的能力。 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立学校,实行教育成本由受益者分担的原则,也是解决体制性资源短缺的改革举措。在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提高教育规模迅速扩大的情况下,政府已经不可能承担公立教育的全部经费供给,非义务教育阶段按照教育成本的一定比例,适当收取学费,既是在教育投资上效率优先原则的体现,也符合教育公平的原则。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高等学校实行公费生、自费生、委培生制度,对一部分计划外的学生实行收费。20世纪90年代中期限,非义务教育阶段实行收费制度,高等学校实行收费并轨,统一按教育成本的一定比例收取学费和住宿费,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立学校收取少量杂费,使学杂费收入占教育总经费的比例由1990年的2%增加到1999年12.54%,成为教育经费各项收入中增长最快的一项。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规范公立学校的收费制度,使之既能增加教育供给,又要符合家庭承受能力,并尽可能保证教育公平,这就需要研究以下问题。 (1)学校收费标准的确定。目前高校收费一般占成本的20%~30%,财政拨款约占50%~60%,从实际需要而言,还要适当提高收费标准。但高等学校的学费已占经常性支出的27%,从家庭支付能力看,现在教育费开支已占家庭消费支出的8%~9%,大多数工薪阶层不可能承受大幅度提高学费的负担,至于广大农民则更缺少支付能力,近几年农村初中辍学率的迅速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高中和高校提高收费标准的消极反应。因此,公立学校的收费标准要与多数居民的支付能力相对应。 (2)如何区别不同的收益和回报制定和调整收费标准,例如某些回报收益率高的热门专业,可以提高收费标准,有的可以按成本收费,而有些关系国家科学文化发展的基础学科等专业则可以免收学费,或设立国家奖学金。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应用收费政策,调节专业结构和供求关系。 (3)健全法规制度,规范社会捐赠和赞助行为。要设立学校基金,把社会捐赠和赞助规范化、公开化,使之与学校的招生脱钩,并使基金的使用与运作制度化。 在市场活动中,资本运作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来,教育界开始注意金融资本的注入对缓解教育经费短缺的作用,金融界也开始把教育作为投资的一个新领域。于是,就提出了金融资本与人力(教育)资本相结合的问题。在实际运作中,主要表现为教育系统(包括学校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向银行贷款,或由企业(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贷款建设社会化教育设施,由学校租用或合作共用。这无疑能增加教育投入,缓解教育经费短缺的困难,如果应用得当,也是扩大教育资源供给的新途径。但是,资本市场运作的主体,应该是能自主处理产权关系、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学校的财产所有权属于国家,它也不是营利性机构,它同金融机构发生的信贷关系,实际上是政府主管部门承担着信用责任,这就有一个政府、学校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了加快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不少地方政府用借贷兴建校舍,改善办学条件。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借款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金额约五百多亿元,原来打算用以后几年的教育费附加偿还贷款,如果农村实行费改税的改革,则还款来源没有着落;一部分高校的贷款也有还款来源问题。因此,需要探讨金融资本介入教育的相关领域与政策,从目前情况看,金融借贷一般发生在:一是举办民办学校;一是建设学校后勤社会化设施;一是满足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学与科研的基本建设。前两种借款属于企业和个人行为,应用市场运作的方式与机制处置。而教学与科研的基本建设(除少数大学城由企业贷款建设社会化设施外)多数由学校借贷,数额大,周期长,有的地方提出仿照国家建设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办法,实行政府财政贴息的长期贷款,即把还款期定为20~30年,政府财政付息,学校通过收费、创收等途径,分期偿还本金,这是一种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的办法,在目前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教育经费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是否可以进行有限度的试验。当然,学校如何运用金融资本运作,需要慎重研究,一方面要遵循国家有关金融的法规和政策,另一方面又要符合教育与学校运行的特点和规律。 四、调整结构性短缺:强化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中调节公平与效率关系的作用 在教育资源供给的短缺中,由于发展水平的差距,在不同地区和学校之间,存在着生存性短缺和发展性短缺这两种类型的短缺,这可以归纳为结构性短缺。这种结构性短缺反映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之间、重点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明显差距。这种差距的存在,一方面是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而造成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基础的悬殊,例如地区之间的生均教育经费的差距,省与省差几倍,县与县差几十倍,乡与乡差上百倍,实际上是跨越几个历史阶段的差距。这方面教育资源的相对短缺,有赖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另一方面是由于政府的非均衡发展政策,教育投资向一部分学校倾斜,加剧了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等和结构性短缺,仅以生均成本核算为例,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差距,高等学校为3.9倍,中学为7.3倍,小学为8.8倍;城市的“标志性学校”与农村的学校相比,差距百倍以上。在教育的实际运作中,有一小部分学校具有超过当地消费水平的“豪华”设施,而相当多的学校则缺乏基本的办学设施,仅以实验仪器和图书配备为例,尚有约60%的小学和50%的中学未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相当数量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不能按月发放工资,全国拖欠教师工资达一百数十亿元。这种生存性短缺反映了我国教育资源配置中的结构性失衡的严重性,政府在保证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性方面的作用,是解决结构性短缺的关键因素。 现阶段我国教育资源配置扣的主要矛盾是:一方面教育的公平性原则要求为所有的学校和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和条件,政府应当公平地分配教育资源,保证基本的教育需求;另一方面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为了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保证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需要,又要重点建设一批学校和学科,使之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这样,教育资源就不能完全平均分配。这里的关键在于公平与效率的合理的“度”的现实选择,例如在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关系上,政府的财政资源应当优先保证义务教育的基本条件,实现基教育的机会均等;同时,在此基础上,政府尽可能扩大自身和社会的财力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在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关系上,政府的投资取向和政策选择,首先是不扩大城乡教育的差距,然后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目前则需要特别增加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解决农村教育面临的严重的生存性危机。在一般与重点的关系上,要在保证一般学校生存基本需要的前提下,重点建设若干学校和学科,通过政府与市场的相互作用,促进学校之间、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竞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重点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生重点投资的带动效应。在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关系上,既要承认区位优势的客观性和区域差距的长期性,不能用行政手段人为地拉平地区之间的差距;同时又要运用经济的、政策的和行政的手段,使地区差距不再继续扩大,并且通过实行投资和政策适当向西部倾斜的战略,为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创造条件。 总之,在调整结构性短缺的问题上,政府所能做的,首先是要尽可能公平地分配教育财政资源,不要因为政府行为加剧结构性失衡与短缺,也就是说,政府的关注重点首先是“雪中送炭”,其次才是“锦上添花”;同时,在重点建设上既要有投资的重点倾斜,更要注重运用政策效应和市场机制,在改革中增加教育投资,在改革中提高投资效益,即通过政府与市场的共同作用,实现公平与效益的动态平衡。 解决结构性短缺是一个涉及利益关系和政府行为调整的复杂的过程,需要一系列体制变革和政策调整。笔者认为在现阶段迫切需要采取的举措是:(1)完善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在目前中央已经决定适当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情况下,需要明确财政转移支付中用于教育的比例;在条件成熟后逐步实行确定不同地区义务教育成本标准,各级政府分担义务教育成本的规范化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2)建立和完善教育经费的拨款制度,首先是要制定各级各类教育的基本的拨款原则与拨款标准,使教育拨款有章可循;同时要完善拨款程序,增加拨款的透明度,例如高等教育的拨款可以通过类似拨款委员会这样的中介机构,合理地分配教育经费。(3)政府要把帮助处境不利的地区和人群作为重要的职责,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必然会有一部分地区和人群处于弱势地位,政府要采取直接的或间接的手段帮助弱势群体,包括已经实选择“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特困生补助金”等,今后要有更多样的政策与项目,从不同方面帮助贫困地区和人群获得更多的教育机会,逐步实现教育机会包括高层次和高质量教育机会的公平。 中国教育论文:中国教育考试制度历史及其现状研究 一,导论 教育考试制度,即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制度,其重要意义不下于当今中国任何一个社会问题。市场上诸多讨论书籍及各类育儿经尽可证明公众对其关心。值此教育改革工作进行之际,我仅以钱穆先生从历史角度对中国的教育考试制度的一些分析,展开一些思考,以备关心教育问题者鉴。 二,中国的教育考试制度的历史(注1) (1)汉代 据《诗》《书》记载,自距今三千多年的西周时起,中国已经学校出现。在当时,学校作为一种辅政机构,主要职能是“行礼乐,宣教化”。中央设立的称作“辟雍”,地方储侯设立的为“泮官”。及至春秋,这种官立教育体制因政治原因逐渐衰微,教育职能下放,主要以社会教育为主。秦代统一时又将教育权收归中央,设立博士一职,在参议政事的同时吸纳弟子传播学说,后经秦始皇焚书坑儒,博士多遭罢黜。汉武帝建立太学,设五经博士讲学,学生是地方郡国选送的十八岁以上青年。这些人经毕业考试后分为两等,甲科出身为郎,入宫当侍卫;乙科出身吏,回地方充任吏职。因为在当时,地方各郡有一年一次的考廉选举,推荐入中央任职,入选者又多为太学生的补吏出身。故而在汉武帝之后,朝中为官之人多是读书出身。后来因为此类人太多,中央在地方推荐之后加上了一道考试。这样一来,自汉代起,中国便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教育-实习-选举-考试”的人才培养选拔制度。 (2)唐代 两汉之后,中国历三国两晋南北朝600年离乱,于隋唐重归统一。此时,中央政府已废除汉代的地方举荐制度及由陈群制定的九品中正制,改由人们自己报名参加礼部的考试,合格者即为进士,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科举制。清代人徐灵胎曾经说过:“读书人,最不济,烂八股,一堆泥。。。。。。就教他骗得了官,也是百姓朝庭的晦气”。但在唐代,进士们在通过了礼部的考试之后,仍要经由吏部考察其仪表口试乃至行政公文,通过者方可分发任用,正是王国维所说“所与之官与其所治之事相合”。(注2)徐灵胎所指斥的科举制弊病并非是同该项制度与生俱来的,而实际产生应在宋代,下文自有论述。 唐朝在恢复了汉代公立教育制度的同时开始实行了科举制,但是因为学校教育在入学,毕业方面均比较容易,因社会上只重进士,对太学生并不看重,由而而产生的后果既是唐代的公立教育比之汉代并无太大发展。但由于当时门阀的形成和禅门思想的活跃,门弟教育和寺院教育也成为当时人才培养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唐初时,进士多为门第子弟,身负家学渊源,于政事早有家教熟悉,从政之后轻车熟路。晚唐时门第衰落,应考的穷苦书生除文选诗赋外,大都不通政治传统,国家又缺乏相应的教育,遂当时有“进士轻薄”一语流传,此弊至宋时犹甚。到于当时的寺院教育,则有扬州王播饭钟的故事。虽然故事中王播是受尽寺僧冷遇,但应知当时禅门思想之活跃对人才的培养实在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直至宋代,仍有人说:“儒门澹泊,豪杰多为方外收尽。” (3)宋代 宋代的教育考试制度可大致概括为“重目的,轻方法”。宋朝开国后,为克服五代时人不悦学之风重礼科举,一但中了进士即给予高官。这项制度就造成了后世徐灵胎所指责之恶果“以官爵励人才者”,“事益不治”。(注3) 尽管宋政府在科举制上投入较大,但在一些具体操作上一直为人诟病,除上文所说的一条之外,还有它把考试内容由风花雪月改为经义之学,本意是好的,入朝为官之人总不能成天吟诗作对,谁料得不偿失,考较诗词尚可见一些人之真性情真学问,考经义唯有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耳。连力主改革的王安石都叹说:“本欲变学究为秀才,不料变秀才为学究。” 在人才的培养方面,宋朝缺乏一套完善的机制。宋初各地设立各大书院多为私人创建,后虽逐渐转为公立,但由于理学兴起,当时教育仍以私人讲学为盛。及至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中国传统文化在政治上遭受打压却仍在社会上得以维持,书院之功不可没。 (4)明代 明代政府大力发展官办教育,在一次大规模的统计中,全国各级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官总数达四千余人,大大超过前代水平(北宋元丰年间仅为此数百分之一二)。但因为当时的教育过份依赖于政治,而明朝又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黑暗的时期,故明代官办教育很难说令人满意,对人才的培养及教育之功效实在有限。 科举制度在明朝有一次较大改动。其时由于报考人数增多,政府便将考试拉长为“县、乡、会”三试,以便淘汰掉大多数应考人。应考者必须经过秀才举人进士这三级跳,方能留京三年,再考入翰林,赚得一个好出身。有了这个好出身,则几年之内朝庭必委以高官。而在此之前,由科举考试考出来的都是小官,干出了政绩方可升职,在明代,大官都是考出来的,下层的秀才举人是没有机会升入上层的。把官员的提升选拔过程由考试加实习简化为单一的考试,这是明朝在历史上一个退步。 (5)清代 清代是满族入主中原,为维持其统治,科举考试渐渐转化为一项愚民政策,其作用乃是给汉人中聪明才智之士一点希望,一点奔头,使之不去造反而专心备考,顾炎武曾指出科举八股之害堪比焚书坑儒,龚自珍也曾抨击历代考试制度是皇帝私心玩弄权术。此种观点流行一时,逐渐演变成为现在我们对科举制度的基本看法。但应看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乃是异族统治,汉人知识分子心有不服也不敢明说,只有如龚顾等人一般,将历代考试制度一起批判了。及至满清末年,革命风潮涌动,方有邹容在《革命军》一书中开列出一长串清单说明满汉二族在官员任命上的不公,直斥部族政权下的考试制度。 由于清代的统治者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固当时的教育制度亦乏善可陈。当时公立学校名存实亡,书院尚有,及至清末废除科举,多改为新式学堂,名之不存。尽管在清末的书院中也曾出现过康有为、章炳麟、吴稚晖等人,但就普遍情况而言,其时书院的主要贡献却非是培养人才而是变作刻书藏书了。《红楼梦》一书的流传,清代之书院实有大功。 (6)小结 纵观中国整个教育考试制度的历史,不难发现,在早期中国就已出现一套较为完备的人才培养与选拔制度,但经过一次次战乱,制度不断被破坏又不断被重建。由于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早期适用的制度到后来已有许多不适应当时情况的弊端逐渐显现,如“进士轻薄”。但是后人在重建制度时并未考虑到这些弊端,或者说为了一已之利看到了弊端但却不去尝试改革。等到这些弊端逐渐扩大,造成学术败坏,人才枯竭等恶果时才来匆匆打一个补丁。但由于补于制度未经实践操作,往往加重了恶果。 三,三个小插曲 (1)唐代的公卷通榜制 现代人在批判中国现行高考制度时往往列出的一条罪状是“垄断了通向大学的多元之路,使人成才的道路受到限制,一些聪明才智之士因分数低而进不了大学深造,其罪堪比科举。” 但就我所知,在唐朝,还有一种“公卷通榜”的亦可选拔少量特殊人才。所谓“公卷通榜”乃是指的“公卷”与“通榜”两个内容。”公卷是指考生将平日诗文送至中央大儒处,经其传阅评判,在评审圈中打响知名度。有人可能会联想起今年高考时江苏一考生的《赤兔之死》,但二者又不尽相同。唐时“公卷”乃是出于考前,未考之时已有一定客观地位,不必再经过考试,一经推荐即可任用,比如李白当官就不是考的。打个比方,我这篇文章如果被北大教授们看中了,高考之前就把我特招去,是为“公卷”。至于通榜,则是按照实际的舆论来排定选取知名之士,不考考场上一日之发挥。这里有个有名的故事,说是主考杜黄裳请考生袁枢拟榜,袁自列第一,无人不服,传成佳话。 (2)八股文 八股文被人骂得很久了,仿佛一打它出生就是个为限制人思想而存在的坏东西,在此要做一个小小的翻案。 唐时科举考的主要是古诗,因为“诗无达怙”,考官面对众多水平不一的诗文难判优劣,故而改考律诗,限定平平仄仄的框框,等于列出一个客观标准方便评判,这个制度好像没看谁有过批判。 宋时考经义,不幸大道理人人会唱,也是难分高下,有关部门渐渐定出一定格式,这就成了八股了。 前几年有人批判过现行的应度作文,说这是“新八股”,现在似乎有些改革了,每次高考作文或大赛作文改出来,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些手法特别先锋特别现代的作品。但这只是打破了平仄的框框,八股为害的真正根源产生在明朝。基本思想的限制一直未有突破,如果哪位考生真写了一个与主流思想相悖的文章,文笔再好也逃不脱残酷的评判。由此可知,对八股的批判,我们不应满足于平仄条框的突破,真正该做的是放宽主导思想对人的限制,认真执行一下早已提出的文艺“双百方针”。 (3)明清两代的进士深造 明代在人才选拔上采用一中进士即得良好前程的方针,此制弊端前文已述,清朝大致也是沿用了此制。 这些中了进士的人在京期间可考入翰林深造,不考者亦可在此数年闲赋期间检古书,搜古董,拜师访友。有时放往外地出任闲差,又可一识当地风土民情。此两代杰出之士的学问大都如此养成。如清代曾国藩,中进士不过三十余岁,却已有远大前程在眼前,自己不必再为之操心,安心读书便是。 与之类似的是我国现在的大学教育,多数人在进大学之前还是除高中几门课之外没有任何学问基础的,一经大学中数年修习,出校时已具一定的学问根基----这根基自然不仅是老师教的,其中大半要来自大学里的自学。这种情况在前几年表现得尤为明显,其原因乃是早年大学生缺乏,一入大学门即前程光明,可安心读书。现如今大学生分配不易,众学生兼职焉,打工焉,找工作焉,TOEFLE焉,GRE焉,“治艺者甚多而治学者少”(注4)。北大清华之类名校学术风气较其余学校为优,师资基础固是一方面,而名校学生不必为前程过于担忧,可专心治学亦是一重要因素。 但无论如何应看到,明清两代的这项制度是建立在大制度缺陷上的,中国现行的大学教育也是建立在高考制度的缺陷上的----很有人替那些被大学拒之门外,失掉文凭同时失掉深造机会的人来喊冤。因为高考大制度上的这项小制度为中国培养了大量人才,人们对高考制度的缺陷一再宽容。现在,这项小制度也渐渐失掉了它的魔力,我们还不应该好好反省一下大制度吗? 四,中国教育考试制度的现状研究 自由主义者们一直是把教育做为一个自由的特例来看待的,按照柏林等人的观点,教育的目的在于让一个人在理性成熟之后明白自己当初被迫做的事情实际上都是自己愿意做的(注5)。在此,我可以引用一位理性已经成熟的北大博士生的话来说:“上了大学之后,回首一片茫茫,学过的东西大多是无用的和错误的。(注6)”。当然,并非社会学意义上的例证并不具备多少说服力,但应该看到我们的教育自始至终是一种非自由的强制(余杰在《说还是不说》的序言里引用了一个洋人的话来说明这点),其强制力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有家庭,有社会等等。待到按它们的要求付出了十二年时间考上大学,有人就发现自己被强行欺骗了。我曾经想过不被它欺骗,有朋友建议我不经过高考而去北大做一个旁听生,但因为这种欺骗带有其强制性,我最终放弃了这个建议。旁听固然可以培养人才,但从整个社会来讲,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乃是一套相关制度,选拔制度没有改观,再多的人才培养出来对国家也没有用处。很多谈论教育改革的文章只能谈其一不谈其二,割裂了学制与高考,这也正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一项制度在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诸多弊端便会显现,如历史上的科举制,八股文,在创始之初皆不算坏,用上几百年,后人看见弊端,为维持既得利益,不愿去改革,而只做些小修小补,结果往往是条框越来越多,束缚越来越紧,结果只是更糟。 由于二十世纪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快的一个世纪,故而这个世纪内的制度与现实相适的时间也变得更短。中国的高考教育制度使用了几十年,弊端已经出现了,并且在日益扩大。何清涟把转型时期的经济问题难以解决归咎于人文教育的不足(注7),但我们在教育方面的问题又岂只一个重理轻文? 鲁迅曾经感叹说中国的改革太难,即使是搬张桌子改个炉子几乎也要流血,不是大鞭子打来,中国自己是不肯动的。现在包括何清涟所说的问题在内的诸多由教育考试制度引出的问题已经出现,改变是否已经出现? 改革是要有付出的,要流血,教育改革同样如此。当年中国的第一所私立大学中国公学就是在陈天华蹈海之后建立起来的(注8)。出现以上需要的原因就在于改革必然会触及旧制度下既得利益群的利益。当年的百日维新“使全体文官失色,(因为)他们熟读四书五经和朱熹的注解,由科场发迹”,“几百年来中国。。。。。。倚赖一个以文字见长的官僚机构。。。。。。若不宣告此类组织迟早必须更改,就无需说及改革(注9)”,其中有废除八股文,“仅此一项就使全国知识分子恨入骨髓,因为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八股文,他们再不会其它的东西了,废除八股文就等于把他们全部埋葬(注10)”。 中国现阶段实施的教育改革并非是要废除旧制而建立新制,有人提出教育制度西化或是凭空构建乌托邦,都是行不通的,因为中国有自己的国情,有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学生群体,这都是现实,从来只有以制度适应现实,哪有什么“革命”是以推翻现实来适应新鲜制度的? 现在我能听到很多关于教改的建议,有的搬来牛津哈佛,想一夜之间赶英超美,此种“西餐叉子吃人肉”(李敖语),不顾国情的想法上文已有评述,在此笔者还想评一下关于“教育产业化”的问题。据说这一提法产生于前几年中国努力扩大内需之时,在经济学上有巨大意义。2000年8月,厉以宁先生在广东的一次讲演上对该提法大加赞赏,批判了一下计划经济的老脑筋,同时为教育产业化勾划了一副“收益-再投入-回报”以至发行债券,校办企业上市这样一幅蓝图。在此我只问一句,若是教育企业破产,股票摘牌怎么办?老师怎么办?学生怎么办?下岗乎? 我们的高考教育制度使用了这么多年,已经出现问题了,有人拿出了补丁,包括现在实行的“3加X”什么什么的,在我看来,少有适用的,这个问题值得有关方面重视,我的一个想法是逐步开放大学门槛扩招的同时要多开出第二第三条入学之路,如果作为开端,唐代的公卷通榜就值得学习。社会上重文凭的风气应该改变,却不在一时所为,根本仍在教育考试制度。当年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绣花不是温良恭谦让,但是我们在教育制度方面现在根本没有什么改革可言,哪怕是请客吃饭绣花温良恭谦让,一个制度与一个制度同生共事的改革都没有! 问题大概是看出来了,提出了一个修补边角的药方,也不知正确与否。根本医治中国目前教育考试制度问题的药方不是没有,只是不需我一个高中生来开。只希望中国的有识之士能在认清了形势后,尽快找到它,这正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校园英语论文:英语课外实践与校园文化建设思考 摘要: 本文阐述了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多年实施英语课外实践活动的情况,梳理了利用英语课外实践活动建设校园文化的相关内容,总结和回顾了实施英语课外实践教学活动以来的相关成果。 关键词: 英语;实践活动;校园文化 一、利用英语课外实践活动建设校园文化的背景 对我校部分班级护理学生和医学生的课堂英语学习情况调查表明,很多学生学习英语缺乏强烈的欲望,没有意识到英语学习作为文化水平和文化修养提升途径的意义。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不仅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笔者学校十年前由两所中专学校合并而成。随着学校升格,学生文化素质亟待从中专生水平提升到大学生水平;同时,由于学校开始普通专科招生以后在校学生逐年增加,英语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个别教育难度加大,需要发掘和利用不同渠道对学生因材施教。英语教师也逐渐转变教育观念,淡化在职业教育中的过强的英语教学学科意识,努力通过英语教学促成专业人才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 二、利用英语课外实践活动建设校园文化的相关内容 1.定期开展竞赛活动十年来,英语教研室通过开展英文阅读、演讲、写作、手抄报制作、情景剧表演、歌曲演唱等活动提升英语学习气氛和校园文化氛围。例如利用“MyChineseDream”“WhenConfuciusMeetsSocrates”“WhatisGlobalCitizenship”等各种演讲题目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人生、关注社会;利用“医学和生活”为主题的英文手抄报制作和医院情景短剧表演,提高学生职业意识和职场英语表达能力。根据不完全统计,十年以来总共开展各级各类英语教学活动四十多次,学生直接参与人次3000以上;每年参加观摩演讲比赛、戏剧表演、歌曲演唱等活动的学生均在1200人次以上。 2.提供各种选修课程英语教研室向学生提供英语口语、英美文化、英语国家概况、医护英语情景会话等选修课程,满足了学生不同形式的学习需求。选修课程的开设要求比照常规教学要求,教师上课有授课计划、教案和课件,学生上课有考勤,有参与,有反馈。英语课外选修课程明显地改善了常规英语课堂班级人数过多,师生互动很少的局面,学生的因材施教和个性发展得到了补充。 3.开设各种专家讲座十年来,多次邀请校内外专家和外籍教师进行各种讲座,涵盖学习方法、多元文化介绍、国外医护职业介绍、英语测试、英美文学、英文电影和歌曲赏析、护士出国考试等内容。讲座题材多样、形式灵活,深受学生欢迎。 4.进行各种拓展培训为了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公共基础部和职业培训部在近年连续开展公共英语和医护英语提升培训,总计近千名学生参加培训。英语教师完成500多学时的培训教学。有的学生由于公共英语能力提升通过了专升本英语考试进入本科院校深造,有的学生通过医护英语的提升进入了涉外医疗机构就业。拓展英语培训对学生的职业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建设师生共享的英语资源中心英语教研室为师生组建了包含磁带、光盘、英语学习参考书、英语文学读物、英语杂志、英语报纸等材料的开放共享的资源中心。学生利用英语教师提供的磁带和光盘在学校音频发射中心向全校学生播放。英语协会会员和其他师生借阅资源中心书刊的累计达到500人次以上。 6.给学生提供各种锻炼英语的实践机会英语教研室利用校园广播英语节目的开播、学生承担各种英语活动节目主持工作、协助英语教师承担来校外宾接待和口译任务、参与制药企业药品说明书翻译等任务,不断给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交流沟通、组织能力等,促进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利用英语课外实践活动建设校园文化的成效 由于多年的努力,英语课外实践活动给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很大促进。各种英语活动的开展,不仅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根据不完全统计,十年以来,全校共有38人次荣获市级以上各类英语活动等级奖项。同时,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外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教学科研成绩。发表《浅谈第二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浅析医学院校英语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等教改论文,出版《医学生人文英语选读》教材,主持市级教改项目《医药类高专英语课程人文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相关课题。 作者:江晓东 单位: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校园英语论文:大学英语对校园文化的影响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分析,得出相关论题的研究动态及研究内容,确立研究方向,为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1.2问卷调查法对哈尔滨体育学院169名2010级和2011级学生高考类及单招类学生中发放问卷169份,回收169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61份,有效率95.3%。 1.3数理统计法使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录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校园文化内涵分析 校园文化是指“校园人为了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在学校环境中通过教育、学习、科研、管理、生活等各个领域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产物。”[5]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主要包括:以青年学生为代表的文化观念以及有所规范的学生特有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和方式;学生课余生活中一切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文化活动,如诗社、棋牌俱乐部、书社、文学社等社团活动。 2.2大学英语在体育院校校园文化的地位分析 “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软环境”,校园文化是维系校园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英语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力量和组成部分。2007年教育部高教司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体育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一般设置两个学年,即大一和大二。“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通过大学英语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语言技能,同时提高了综合文化素养,从而推动了体育院校校园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2.3大学英语对推动哈尔滨体育学院校园文化发展现状分析 2.3.1学生基本情况从表1中可以看出,体育院校特点有所凸显,所调查的男生较多112人,占总数的69.6%,女生较少,占总数的30.4%;10级学生76人,占总人数的47.2%,11级85人,占52.8%,两个年级被调查学生人数比较相近;高考类学生69人,占总人数的42.9%,92名单招类学生,占57.1%。 2.3.2学生学学英语的目的从表2可以看出,52.2%的学生希望提升自己的能力与文化素质,为实现人生理想做准备,18%的同学希望掌握一技之长,为就业打好基础。由此可以看出70.2%的学生学习英语的目标很高,希望通过两年的英语学习,自己的英语能力和文化素质得到提升。 2.3.3对大学英语教学的硬件设施满意度从表3可以看出,学生对学院的基本教学设备及网络环境的满意度较高,分别达到了93.8%和92%。而对自主学习语音室的满意度不高,满意的学生为75人,达到46.6%;比较满意的为43人,占总人数的26.7%;不满意的学生未43人,占总人数的26.7%。 2.3.4对所选用的大学英语教材的满意度从表4可以看出,学生对现在所使用的教材的满意度非常高,满意占85.7%,比较满意占14.3%;对教材提供的课文的涵盖范围的满意度也非常高,满意的人数为129,占总人数的80.1%;比较满意的人数为67,占总人数的19.9%;学生认为现在使用的教材能够帮助他们提高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哈尔滨体育学院2010级和2011级学生所使用的教材包括《大学体验英语》、《实用英语基础教程》和《新编大学基础英语综合教程》。现在所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提供课文涵盖范围较广,以《大学体验英语》为例,它包括famousuniversitie(s著名学府),jobsandcareers(工作与事业),advertising(广告),waystosucces(s成功的途径),sportsandhealth(运动与健康),family(家庭),computerandsecurity(计算机及其安全),culture(文化),copyrigh(t版权),fashion(时尚),globalization(全球化)等不同领域的内容;《新编大学基础英语综合教程》也涵盖从hello,goodbye(你好,再见),FriendsandFamilies(朋友和家庭),TheGoodLife(美好生活),AdventuresandAchievements(探险与成就),Crime(犯罪),到CultureShock(文化冲击)等内容。 2.3.5对教师的满意度从表5可以看出,学生对哈尔滨体育学院教师的教学还是持肯定的态度,123名,占总数76.4%的学生对教师的基本评价满意,18.6%的学生比较满意;137名,占总数85.1%的学生认为他们的英语教师在上课时提示要点,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这样的授课方式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另外从学生的问卷中可知,教师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还用英文讲述过哈尔滨体育学院的院史,校训,并要求学生每次课前的演讲都要讲与体育相关的知识,如体育明星,比赛规则,运动项目简介,奥运举办城市简介,奥运吉祥物介绍等。 2.3.6对英语第二课堂的满意度从表6可以看出,75名,占总数46.6%及52名,占总数32.3%的学生认为学院支持或比较支持英语第二课堂活动;102名,占总数63.4%的学生对英语的让课堂的活动方式满意;学生对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时间满意度较高,114名,占总数70.8%及39名,占总数24.2%的学生对其满意或比较满意。此外为了考察哈尔滨体育学院英语第二课堂情况,笔者设计了两道开放性问题,分别为“您参与过哪些英语活动?”,“您参加过哪些与英语有关的志愿活动?”通过问卷调查中开放性问题得知,哈尔滨体育学院积极开拓英语第二课堂,支持学生组建英语俱乐部,开展英语角活动,让学生在学院各类英语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形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充分利用学院的电台,让英文的学生编辑和主持人们编播学生喜爱的英文节目,带动整个学院的英语学习气氛。学院不断给学生提供展示英语能力的机会,在哈尔滨举办的各类国际赛事上充当志愿者,利用语言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实践能力。 3结论 (1)哈尔滨体育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选用的教材涵盖的学科范围非常广,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操,提升文化素养。(2)英语学习的网络平台和自主学习系统的搭建使得学生对哈尔滨体育学院硬件设施建设的满意度较高,大学英语让校园的物质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3)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提示要点,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与校园文化“以学生为主体,以育人为导向”的内涵相契合。(4)课前体育相关知识的演讲,课堂上英文的校史和校训讲解,各类的英语文化活动和志愿服务使得哈尔滨体育学院的精神文化风貌得到了展现。 作者:金兴玉单位: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系 校园英语论文:论高职英语校园文化的构建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英语校园文化构建的途径和方式。英语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该根据高职生的特点和兴趣,融入更多信息化技术和手段,使他们能亲身感受和直接运用英语。现代高职院校英语校园文化的构建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依托学校社团开展网络互动英语文化活动,依托校园网开创网络互动英语学习平台,依托社交工具开发网络互动英语课外资源。 一、依托学校社团开展网络互动英语文化活动 1.组织网络化的英语角和英语沙龙活动,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英语交流平台传统的英语角和英语沙龙活动容易受到场所和天气等客观因素的限制,而网络化的英语角和沙龙则完全不同。英语教师可以完全托校英语社团,由其牵头负责,在每个学期之初就制订好英语活动计划安排,通过网络下发给每一个系部的分团,再由每个分团下发给每一位成员。网络化英语角和沙龙每周设置一个英文话题,广泛邀请学校英文教师和外教参与。学生则利用手机终端进行在线自主交流,可以输文字,也可以输入语音,形式多样,地点不限,随时随地对在线英语角中的话题进行口语交流。2.高职院校在进行英语课外文化活动时,添加网络化技术手段,丰富其形式比如在全校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赛、英语才艺比拼等竞赛等活动中添加互联网元素,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关注和投票,从而增强学生对这些赛事的关注度,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的网络交流平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对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开展课外活动时,高职院校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依托校园网构建网络互动英语学习平台 作为95后的高职学生,他们普遍爱上网,爱玩手机,思想活跃,会熟练使用各种移动终端。根据这些特点,我们要依托校园网构建英语交互学习平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具体有以下实施办法。1.坚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体,优化多种网络教学资源在课内通过播放英语主题微课和微电影,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在课外让学生收听校园英语广播微电台或者借助校园网上传和推送原版英文电影,提升学生英语听说和鉴赏能力。2.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重构教学主题内容根据学生的专业大类,安排不同的情境主题,共分为基础模块、提高模块和职业模块。结合学生的需求和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如任务型教学、情境式教学等,在课内设置情境主题,让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训练;在课外可以开放学校的多媒体教室,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利用各种资源,随时随地在线学习。 三、依托社交工具开发网络互动英语课外资源 首先,英语课外资源的运用需要建立微信公众号,教师可以英语课程内容以及教学计划、活动等,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公众号还可以分享各种优美的文章及视频等,这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有力的补充。其次,每个班级可以建立在线聊天室,通过该平台学生可以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告知教师,寻求教师的帮助。传统师生之间的交流容易受到时空的限制,而交流平台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可以使高职院校学生更好地进行英语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最后,网络平台的建立需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包括视频资源、微课资源等,将这些资源运用到教学中,可以丰富英语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词汇,提升英语能力。互联网时代英语校园文化的构建得到了高职全体师生的一致认同,其能够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大学校园英语文化氛围,创设充满活力的学习环境。 作者:陈佑 单位: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校园英语论文: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校园英语文化建设 【摘要】本文阐述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以及校园英语文化的内涵,以南昌工学院为例,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来构建校园英语文化,提出几点针对行的建议。 【关键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校园英语 文化建设随着日新月异的社会快速发展,全球化经济时代已经到来,英语在中国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了。尤其在高等教育阶段,对英语学习的要求已不再是简单地掌握语法,会做试题就可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了。大部分高等院校结合高考英语的改革风向标,各大高校也纷纷在进行英语教改,打破了原来的传统的填鸭式的英语教学方式,把目光转到英语的实用性,希望构建一个和谐的校园英语文化环境,加强英语在社会生活中运用,使学生通过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之后,能做到基本的简单的英语日常会话,了解大众的西方国家习俗,在走上以后的工作岗位能做到能听会说。 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校园英语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寻求和企业的合作,让学生通过职业院校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掌握企业当中的真实工作经验,适应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达到校企合作,为企业输送能够直接上岗就业的技能型学生,构建一个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校园英语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指在校园这个大环境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作用,以课后时间为主,师生共同参与构建的一系列英语活动,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更浓厚,整个校园能有个更加和谐的校园英语氛围。作为新建的民办本科院校,自身发展还是有很多局限,与公立院校还是有很多不同点,以南昌工学院为例,是从以前的高职院校演变升格上来的,尽管已经转型为本科院校,但还是需要寻求自身的发展特点,并不能完全找搬照抄,很容易本时代淘汰,要发展得更好就务必要找到适合学校发展的一条道路。 2.大学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2.1大学校园英语文化建设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迫切需要。自南昌工学院2011年升本以来一直在寻求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经过这几年的艰辛探索,学校对自身的定位越来越清晰了,将学校定位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也可以称之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这几年摸索中,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也是在同步进行,从2011即开始就实行分层教学,至2014级彻底打破原有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名为实用英语,教材自编,均是选取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常用的口语话题,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根据学生专业及以后工作岗位的需要选择适合他们的学习内容,在学校也经常举办相关的校园英语活动,鼓励学生多参加。创建一个良好和谐的校园英语文化环境,有利于培养优秀的“英语+技能”人才,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同时也是满足大学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迫切需要。2.2大学校园英语文化建设是高校发展的必要条件。大学英语作为整个高校的一你们公共基础课,自高考恢复以来,这数十年基本所有高校至今为止都还是把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所以足可以看见大学英语的重要型性,但并不是说大学英语教学就可以一层不变,如果跟不上现在社会发展的脚步,迟早还是要淘汰的,因此,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也在跟随这高等教育的改革在不断与时俱进。 3.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校园英语文化的建议 丰富多彩的校园英语活动,构建良好和谐的校园英语文化。结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开设不同种类的丰富多彩的校园英语活动,有利于学生课余生活更加充实,大大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一定能吸引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娱乐中就习得了英语交际技能;也能更好的传播校园英语文化。 3.1根据学生入学英语成绩分为A、B、C三个层次,学校可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不同层次的英语活动。英语朗诵比赛,英语绕口令比赛,英语书法比赛等。英语影视配音,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小品等。英文辩论赛,英语写作,英语书面翻译,口译。除此之外,词汇能力大赛,创建英语角,英文歌曲卡拉OK大赛是特别受到各年级学生喜爱的英语活动。 3.2充分运用校园视听系统。校园英语广播是南昌工学院的一大特色,在下午5点以后,校园广播站会邀请口语较好的学生来朗读或是分享学习心得,一周一次,颇为受到欢迎。 3.3南昌工学院自2011级本科生就开始成立了“疯狂英语”社团,发展到现在,队伍已经相当壮大了,每一级都会有一部分优秀的学生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经常会在学校进行集体朗诵,在学期中和期末也会举行相关的英语歌曲比赛等等活动,在众多学生口中得到了一致好评。 高等教育在人生的教育是相对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选择一个号的学校很重要,大学英语在所有高等教育中都是必需的,所以,构建先进的校园英语文化是构建和谐的高校校园文化的需要,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把校园文化渗透到英语教学中,能够更好的弥补英语课堂教学的不足,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比较真实贴切的英语交际环境。在现实社会的迫切需求下,我们结合工学结合人才模式,根据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才能构建一个更加适合的校园英语文化环境。 作者:邹玮玮 单位:南昌工学院基础教学部 校园英语论文:高职校园英语学习原因影响探究 摘要:在高职教学过程中,由于语言环境,学习策略以及社会影响等诸多因素对英语学习过程的有利或不利影响,高职应用英语教学面临很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学生、教材、课程体系、教法和学法等多方面进行改革。 关键词:学生;语言环境;学习策略;高职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国外语言学发展的影响,中国的外语教学研究重心也有所改变,从传统的教与学方式方法的研究转向对学习主体的研究,研究学习主体所处的语言环境,社会语言环境,语言能力获得的心理机制以及学习者本身的特点。这一趋势改变了以往的“教师一言堂”、以教者为中心的状况,将研究的重心转移到了学习者身上,这对于学习者的积极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对高职应用英语专业更是一个利好信息,因为高职的应用英语专业是一个特殊的教育类别,存在于普通高校和中专教育之间的,在生源和就业方面都具有极大的特殊性,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因此,以往的教学方法大大地阻碍了高职应用英语专业教学的进程,不能很好地完成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培养目标,而应以学习主体——学生为服务对象和根本目标,针对学生、教材、课程体系、教法和学法等多方面进行全面改革。 一、语言环境 语言环境有多种,一般地说,有自然语言环境、局部语言环境和自我营造的人工语言环境。自然语言环境是指以该语言为母语的生活环境。局部的语言环境是指学习者部分时间生活或学习于该门语言环境中。而人工语言环境主要指学习者在头脑中用该门语言复述、描述、记忆或营造某些的场景。对于在非母语环境中的学习者来说,大多要靠营造人工语言环境。 20世纪8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了“二语环境”和“外语环境”之分。以英语为例,所谓的二语环境,就是母语为非英语者,在以英语为母语的社会学习英语。而在以非英语为母语的社会学习英语,就处于外语环境。中国的外语学习者大多数处在外语环境中。在外语环境中创造人工的语言环境,增加学习者语言材料的输入,是当前非常常见的教学方式。然而,在外语环境下到底能不能营造出逼真的二语环境,这种二语环境是否真的可行呢? (一)外语环境下的“人造二语环境”的优缺点 语言环境是学习者习得语言知识的源泉,当前国内的外语教学提倡双语教学,即给学习者提供语言环境,使之在非有意识的情况下自然习得外语。如果学习者处于二语环境,“自然习得”及耳濡目染的可能性就将大大提高。这种情况就像是将学习者放到一个幼儿学习母语环境里一样。当然,习得过程还要受其他如个人能力、年龄、学习目的诸多因素影响。总之,如果只考虑环境因素的话,二语环境无疑是一个最为快捷有效的习得条件。 但是这种模式的可行性受到了挑战。例如,教师自身素质、是否能够达到足够的水平,是否具有足够的双语知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等。事实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结构教学法”的影响,多数在国内受教育的英语教师并不能真正适应二语教学或曰双语教学的要求。如果双语教师的语言不过关,必将误导学生。另外,现在教师的奖惩机制和考试挂钩,有的教师把教学的目标定位在提高学生的“有效分数”上,即根据奖惩制度中规定的参评人数来确定自己的教学目标。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积极性会受到很大的打击。更谈不上“互动”,那么所谓的“双语环境”下的“自然习得”更成了水中月、镜中花。 想要创造仿真的二语环境,还有一种方法就是采用全外教授课。但该方法涉及的问题是外教资源不足、外教采用的教材没有系统性,同时教育成本过高等,同样难以克服。 (二)传统外语环境下的教学面临质疑 传统外语教学环境有什么利与弊呢?传统的外语教学注重理论和语言形式的传授,通过这种方法,学生能快速习得语法理论等,能够指导学习者对同类问题的应用,这比通过耳濡目染的习得速度快,力度大。但是在外语环境中,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得不到经常性保证,反而经常性的受到母语的干扰,“自然习得”目的语简直是天方夜谭。外语学习者只能通过有意识的努力学习来掌握外语,加重了其负担。另一个问题是,在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下,学生并不能在知识和能力两方面都得到发展。他们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不能同时提高。(所谓显性知识是指通常被说成知识的东西,即用书面语言、图表或数学公式表达的东西只是知识的一种;隐性知识是指不能系统阐述的知识或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 但是在目前的考试制度的压力下,没有一个学校和教师敢跳出来宣布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发展隐性能力。因为考试主要看的是学生的显性知识,隐性知识与对学生的考察似乎毫不沾边,既然不用考察,教师就延误了培养,学生也延迟了发展,而是将大部分的时间用在大把大把的背理论,大堆大堆的做习题上,失去了认识世界、培养感觉和知觉的机会。隐性知识的缺乏是目前英语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社会语言环境 社会语言环境应该与语言环境区分开,它包括目的语与其他语言在家庭和社会的地位和作用,社会对目的语和双语的价值取向,以及国家或地区对目的语和双语采取的语言策略,尤其是由该政策决定的相关教育资源配置等。这些内容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态度。 (一)中国的社会语言环境日渐升温 中国将外语教学引入课堂的历史悠久。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中学堂章程》把“外国语”列为中学堂科目。在以后的历届政府都颁布了不同的条例,推进了外国语教学在中国的普及。虽然历史悠久,但真正使用英语的历史却不长,范围也不是很广。最近几年来,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作为世界语言的英语的重要性得到日益体现,国家对英语的政策也有所改变,直接体现在教育上就是考试中英语的比重日趋增加,由以前的100分改为150分,在理化生政史地分数大大贬值的情况下,英语分值稳中有升,成为与语文,数学并重的“3+x”中的1/3。在这种社会环境下,英语学习者的积极性将得到更大提高。学习态度的改变将最终影响学习效果。英语成了大学本科、研究生考试乃至工作求职和职称评定的敲门砖。没有英语,似乎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二)“英语热”带来的效应 针对当前的“英语热”很多人非常不以为然。由于英语的急速升温,学习者对母语和其他学科的重视程度大大降低。有人认为,英语只是一门工具语言而已,过于强调工具的作用而忽略“能力”(诸如理化等自然科学)提高是否有点本末倒置呢?而且,对母语的忽略会导致什么结果呢?中国岂不是成了“语言殖民地”了吗? 语言是一门工具,是人与人,国与国,甚至全世界之间的桥梁。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但是一门外语的普及不应该过于盲目,应该适应国情,适应社会传统,不要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三、学习策略 学习是一个人终生面临的重要任务。教会学生学习,传授有效的学习策略,已被当前教育界视为提高学习和练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及减轻学生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古语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我们有必要进入这一学科研究领域,探讨学习策略。 从众多的有关学习策略的理论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人们对学习主体研究的浓厚兴趣和发展趋势,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这样一个明显的新的认识倾向: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参与者,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学习策略,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尤其是针对高职的英语教学,教师应及时进行角色转换,以学生为中心,突破传统的一言堂和讲授法等单一、一对多的教学方法,转而采用情景教学、任务驱动等新式方法和手段,针对高职英语学习的特点和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英语应用能力,让学生行出来、说出来,多创造情境制造机会,增加学生的表达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提高,在提高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 四、结论 综上讨论,因为学习过程中存在这样那样的诸多问题,对于学习者来说,并不存在“捷径”、“秘诀”。英语的学习需要学习者和教师双方面的共同努力。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应体现在如何引导学习者去学,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充分地把握学习机会。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因素能对学习起到积极作用,但如果不多加注意的话又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作为学习者和教师,应该“取其长,避其短”,为良好的学习过程的进行和结果的产生创造最大的可能,同时注重不断丰富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基础,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实验、并尝试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课堂内容和实用性、活跃课堂气氛,彻底转变教学思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学一点、用一点、会一点,让英语学习由理论性向实践性转变,从而贯彻高职应用英语教学精神。 校园英语论文:某校园英语组教研组工作安排 为配合学校新学期计划和市、区教体局有关要求,办家长放心,学生满意,社会声誉高的青岛市名校,我们英语组全体教师认真讨论学校了新学期工作计划,很受鼓舞,明确了新学期的奋斗目标,力争在本学期教学工作等各方面取得更好成绩。 1、全组上下团结协作,奋发向上,形成一个有凝聚力的良好群体,老师们能在本学期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做到真情热融教,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在成就事业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不断进步。 中老年教师做好传帮带工作,青年老师要积极进取,借助学校为我们搭建的平台,勤奋工作,努力做到教育态度端正、教育思想科学、专业水平和教学效果提高快。三位青年教师本学期通过学习展示一节讲练课或读写课。每位老师要摆正心态,不断创造快乐,享受工作,快乐生活,学期末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讲自己工作中快乐的故事。 2、以专业理论学习为着眼点,增强责任意识,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本学期我们组将以“青岛教育”“每周一读”为蓝本坚持里理论学习,利用教研活动时间集中讨论,通过学习,使我们组教师能站在新的理论高度去实施教学计划,落实教学目标。参加四方区中小学教学基本功比武的教师要高度重视,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争取通过率100%,人人取得好成绩。 3、突出集备组工作,加强教学研究与学情分析,形成浓厚地教育教学研究氛围。 1)各集备组期初有计划,期末有总结。集备组长认真组织好每周的集备活动,落实到人,实行责任包干制,写好集备记录。集备要事先定好主题,有针对性,注重精细化,注重集备实效性。结合区片大集备,一个单元的每一课分专人编写教学案、课件、学案,做到质量高、实用性强,然后每一周由主备人整理、修改本单元教案、学案、课件,拿出备课中注意到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进行组内交流,统一意见后进行二次整理形成电子通案。各位老师认真写好每周一个精品案,青年教师手写每堂详案。集备组还要把好练习关、试题关,各级部每周进行一次质量检测,并做好每次质量检测分析,及时交流经验,解决疑难问题,尽可能缩小班与班之间的差距,不断提升各集备组在区片的三率成绩,特别是在提高优秀率方面有得力措施(如分层布置作业,老师单独批改,个别辅导等)。各集备组选出一名细心负责的老师作为资料管理员,建立资料库,收集整理保管组内教学材料,方便老师们查找,使用,交流。 2)我们学段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差,成绩较好的学生也缺乏灵活解题的学习能力,面对现实我们应该做的是少发牢骚,多想办法。每次集备把研究学生作为重点,结合我们学科特点在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风气上大做文章,要注重情感投入,从关注学生在上课、听讲、作业、自习等各个细节上入手,(如作业批改要给予鼓励激励性的评语,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多表扬少批评等)。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持之以恒的学习信心,严格要求,同时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形成良好的学习竞争风气。各位老师要做好提高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成绩的详细计划,最大限度提高。 4、打造高校课堂,上好每一节课,确保45分钟课堂教学高效率。 1)结合四方区“激情教学”十条要求,根据英语学科特点努力做到1.老师以饱满的热情进入课堂,带动起每一位学生的兴趣,使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获,同时注意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2.促使师生、生生多维互动,运用小组合作组织教学时,注意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关注问题预设与问题生成的真正探究价值,不能仅仅满足于表面的课堂活跃。3.关注学生听课状态,让学生紧跟着老师授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思维活动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今年暑期全省远程培训提高了老师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了更便于课堂操作,突出教学实效性,我们计划利用教研活动时间针对几个重要环节进行二次培训,使三维目标不成为摆设。在教学目标达程度、教学设计、讲授倾听效果、巩固练习等各个环节把好关,使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做到扎实有效。 3)努力提高自身的课堂管理能力和驾驭能力,重点抓好三个步骤:课前精心备课,课堂认真实施,课后抓牢落实。重点做好几个点:1)、课前有准备,2)、课上有激情,3)、教学有节奏,4)、练习有目的,5)作业布置有层次,6)课后有反馈,7)、词语过关天天有。 4)建立本组(由出示过区市公开课的老师和集备组长组成)听评课智囊团,结合学校开展的“三课两会”活动,在各集备组开展“同课异构”教学研究活动,全体组员参与听课、评课,然后各集备组推出一或两人参加组内重点课题研讨课的选拔,智囊团集中听课,评课然后选出优秀选手参与学校公开课的评选,目的在于增强老师们的竞争意识,提高出课质量,提炼有效的教法、学法加以推广,形成新的课型模式。 5、结合学校计划做好校本课程的宣传,申报,辅导和评价工作。 各年级根据学生特点可选用全体学生参加、部分选拔、学生自愿等形式实施校本课程。七年级主要进行词语竞赛、英语交际用语对话;八年级主要进行英语模仿秀、英语短剧表演;九年级主要进行英语朗诵、英语演讲。另外我们计划开展“It’smyday!”活动,特请外教亲临学校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提高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亲自感受英语的魅力。 6、认真参加区片、市的教研活动,积极参与讨论、教研,把握教改动向。 大力提高本组老师的竞争意识,借助我校为老师们提供的平台,鼓励老师们走出学校,走出区片,敢与青岛市的名师切磋技艺。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决定一个教师与一所学校的生存。校容我荣,愿我们英语组老师齐心协力,为学校的发展尽自己一份力量。 校园英语论文:校园网络环境下网络英语电影个性化自主学习研究 [摘要]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广泛普及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并使得建立一套能整合各种载体、各种学习资源、开放交互式的个性化自主学习系统已经成为可能。本文以网络英语电影为例,探索校园网络环境下的个性化自主学习,目的是使学生能充分利用自身学习风格的优势和网络英语电影的优势,实施个性化自主学习,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和个性化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校园网络环境;学习风格;英语电影;个性化自主学习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近年来,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已成为外语教学界的热点话题。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广泛普及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并使得建立一套能整合各种载体、各种学习资源、开放交互式的个性化自主学习系统已经成为可能。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将引起教育方式的革命性变化,使得学习活动也从传统的课堂步入了网络环境。本文以网络英语电影为例,对校园网络环境下个性化自主学习进行探讨。 一、个性化自主学习 个性化自主学习指富有个性特点的自我控制性学习。“个性化”即个人在学习中表现出与他人不同的优势特色。“自主”即做学习的主人,主动积极地学习,充分体现学习的自我控制性。如果从教的角度来讲,个性化自主学习的实质就是“因材施教”;如果从学的角度来讲,个性化自主学习的实质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习者在自主学习中影响其发挥“主体性”的关键因素是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因为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和认知差异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效率的提高有着紧密的联系。 二、学习风格的差异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生理特征基础上,受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在长期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学习风格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独特性、直接性和稳定性。独特性指学习风格是在个体生理基础上,受特定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文化的影响,通过长期的学习活动而形成,具有鲜明的特性,直接性指学习风格形成于学习过程中,直接参与了整个学习过程,因而对学习效果有更为直接的影响。而具有不同学习风格的学习者往往具有不同的兴趣、个性、情感、动机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他们对待不同类型学习任务和材料的态度以及在课堂活动中的行为和与教师的关系。迄今为止,研究者通过借鉴心理学有关研究的一些模式和测试方法,根据认知方式、学习感知模式、情感、性格等因素为基础,可将学习风格分为许多类型。为了方便操作,本文仅从认知方式、学习感知模式的角度对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探讨。 Reid把学习者分为听觉型(Auditory),视觉型(Visual),动觉型(Kinesthetic)和触觉型(Tactile)四种类型。听觉型的人对听到的内容比较敏感,通过听而学到的更多;视觉型的人对看到的文字或图像印象较深,因此喜欢通过阅读来学习,尤其是默读;动觉型的人在读和写的活动中表现突出,喜欢通过动手或表演来获取新的信息;而触觉型的人喜欢一边学习一边操作。根据认知方式,可将学习者分为场依赖型与场独立型,场依赖型的人在小组活动中或班级活动中所学的东西多,而场独立型的学习者喜欢独立自主地学习,不愿参与活动。如果我们能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的指导,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风格有所了解的话,在学习中就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网络英语电影的优势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为网络环境的个性化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环境。以网络电影为例,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观看各种类型的原版英语电影,而电影是人人都喜欢的一种艺术。原版英语电影,在外语学习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它声形并茂,能引起学生的情绪,调动多种感官同时参与,提高记忆率;影视是“动感”的媒体,能表现运动的事物,片中的超语言因素和身势、表情和准语言能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语言,它能逼真地再现言语交际情景,为学生提供大量自然语言;影视片中的语言地道权威,其范围广泛,展现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人的言语,能提高学生的信心,激起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观看电影时,身心放松,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利用网络英语电影,学生可以听到地道的外国人的语音和语调,从而为学生能讲一口流利、标准的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网络环境下观看电影,学生一人一台电脑,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时间、水平,选择合适自己观看的电影,激发了学习的欲望,在不知不觉中使自己的听说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这种网络外语学习环境中,多媒体技术把文字、图像、动画等结合起来,创造一种生动活泼、形象逼真的学习环境。语言和环境相结合,使自己犹如身临其境。 网络英语电影题材广泛、风格各异、片种繁多,我们将电影分类为战争片、故事片、科幻片、动作片、恐怖片和喜剧片六类。研究发现,听觉型的学习者在观看电影时,喜欢通过听来学习语言,不喜欢影片有字幕;视觉型的学习者看电影时,喜欢通过看字幕来学习语言;动觉型和触觉型的学习者在看电影时,喜欢通过动作来理解和学习语言,且喜欢战争片、动作片、恐怖片。研究结果显示,虽然学生在学习风格方面表现了不同的偏向,存在差异性,但是网络英语电影使学生在学语言中能有效地发挥自身学习风格的优势,达到最佳学习效果。由此可见,学英语有各种各样的途径,英语电影在英语学习中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四、校园网络环境下个性化自主学习的实施 个性化自主学习不是简单的个人的独自学习,在师一生、生一生、学生与其他人之间和学生与媒体虚拟交际者之间的互动中得以实现。自主学习者不仅要有独立精神,也必须具备合作精神。自主学习并不是否定课堂教学的作用,校园网络环境下个性化自主学习实施的过程中,应做到:课前网络教学的准备是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的基础,课上网络教学的质量是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的关键,课后网络教学的拓展是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的保障。 1、课前准备 教师在电影教学之前的准备包括资料的查询、重点的确定、语言文化点的挖掘分类以及活动练习的设计。教师尽可能地准备与电影有关的文字和图片等参考资料,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影片的内容。学生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分工查找有关的资料。比如在看Forest Gump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查阅包括美国的历史、政治、外交、音乐甚至美国人的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 校园英语论文:浅析校园英语文化的建构 摘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是高校发展和培养人才的必然要求。英语教学不仅需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的教育引导,还应该通过丰富的英语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有效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平台,从而实现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校园英语文化;第二课堂;英语教学 校园文化指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包括课堂在内的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英语文化是指学校为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和英语能力,激发和诱导学生自觉地学习并运用英语所创设的一个整体的自然校园英语环境。 一、创建校园英语文化的必要性 不管是学习母语、还是第二语言,都必须有足量的语言输入和输出。但是,目前我校英语学习主要以大班授课,课堂学习为主,教师课堂话语就是他们英语输入的主要来源,教师往往因为课堂时间有限而压缩学生在课堂上的语言输出时间。学生不能意识到自己语言知识上的不足,在课下也缺少英语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机会。加之自主学习意识淡薄,造成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发展的迟缓。创设校园英语文化就是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让他们在“浸泡式”的氛围中习得英语。借助校园英语文化的灵活形式和大量时段来辅助课堂教学的效果,弥补课堂教学的种种不足。 其次,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过程来看,需要为基础薄弱的学生提供适应其学习特点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我们知道,在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即便采取了分级教学,改革中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的一些管理上的空白和遗憾。这就必须要寻求其他办法来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善学生的学习策略、增强学生的学习技能,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和情况来计划和安排英语第二课堂等校园文化活动;创建个性化的学习模式和学习环境使各类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语言实践的机会和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使学习内容和方法有更大的适应性和针对性。 语言还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者如果只掌握了正确的语言形式,而由于不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导致不会正确交往、交际,闹出中国式的笑话。校园英语文化给学生提供了较多的接触和了解外国文化的机会,外国文化、礼仪、风俗、传统等精神瑰宝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同时,也在汲取丰富的外国文化营养,提升了自己的文化素养。 二、创建校园英语文化的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语文化能否在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是否是学生喜闻乐道、关心关注的话题,是否具有较强的趣味性是活动设计的关键。要符合“可理解性输入”假设和 “最近发展区”理论。降低“情感过滤”减少焦虑感,吸引他们参与,否则即使难度降低了,内容也很实用,仍然不会引起那些因失败而“憎恨”英语的学生的兴趣。 三、创建校园英语文化的实践形式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中最为直接,常见的表现形式。 初期校园英语文化活动的组织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让他们在发音、朗读、书写等方面打下扎实的基本功。英语晨读、朗诵比赛、绕口令比赛等活动可发挥优秀学生的导向作用,激发语音方面比较弱的同学的学习和模仿,改善语音语调,使枯燥的语音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起来。英文打字比赛和书法比赛,可以帮助改善新生在英语书写方面的基本功,为规范的英语写作打下基础。 针对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可以设计英语影视配音,英语演讲比赛,英语短剧表演比赛等校园文化活动。这个时候,难易程度适中,形式灵活多样的中等校园英语文化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英语影视配音这项活动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欣赏英文影视作品的同时,训练听力、练习口语,了解不同国家和文明的文化和历史,是有效的培养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手段。英语演讲比赛和短剧表演比赛是学生综合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的比赛,有很强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对于已经有一定语言基础和能力的大二学生能够起到很好的推动和刺激作用。 此外还可针对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上都相对比较成熟的学生群体开展英语辩论赛,英语写作比赛,英语翻译比赛等。这个时期的学生语言基本功扎实,各个方面相对成熟,并且思想活跃、思维敏捷,乐于参加更有思想更能锻炼语言实践能力的活动。在这一时期开展英语辩论赛,英语写作和翻译比赛能够切实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够进一步提升其英语水平,以满足择业和未来工作和社会需求,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实践平台。 校园英语文化活动可以丰富校园生活、活跃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的英语学习贯穿在活动中,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四、构建校园英语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课堂教学环境和校园英语文化有机结合 课堂教学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我们通过校园广播、英语角、英语短剧表演、英语演讲、英语标识牌等多种形式创设一个立体化校园英语环境,让学生一走进校园,就感受到强烈的英语学习氛围,能够时时、事事、处处看到英语,听到英语,使用英语,逐步让英语成为校内校外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际的手段。 2.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 虽然校园英语环境平台改变了过去老师为主体而学生是客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但在校园英语文化活动中,每项活动都应该有具体的指导教师,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提出意见和建议,并根据学生情况组织辅导练习,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活动与教学的紧密结合的目的。与此同时,指导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素养,时刻把握广大学生在心理和知识上的需求,从教师层面努力增强校园英语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3.注重普及性和群体参与性 英语文化活动要考虑活动参与对象的普及性,要兼顾英语基础和水平较低的学生,建议其多参加“学习型”活动,例如,小型学习经验讲座,学习方法分享会,语法学习小组,朗诵大赛等;使其在夯实基础的同时,与他人合作学习、分享体会,学生的表现可以与每学期的形成性评价结合,激发广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另外,活动设计既要展示个人才华,也要规定团队参与。让学生充分体会活动对自身发展和成长的真正意义。
员工管理论文: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风险管理 [摘 要] 知识型员工作为掌握科学技术知识的稀缺资源,已日益成为各企业争夺的对象。对企业而言,如果知识型员工流失率超过行业正常的流动率水平,则不仅意味着人才的流失和智力资本的贬值,而且还可能造成技术和商业机密的外泄,那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将是巨大的,甚至是致命的。正因如此,面对知识型员工流失,企业应未雨绸缪,事先制定危机管理方略,以便及时保留人才。 [关键词] 知识型员工 流失风险 风险应对 一、什么是知识型员工 “知识型员工” 这一概念是美国着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首先提出的,具体指“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加拿大着名学者、优秀基金评选主审官弗朗西斯?赫瑞(Frances Horibe)认为:“简而言之,知识型员工就是那些创造财富时用脑多于用手的人们。他们通过自己的创意、分析、判断、综合、设计给产品带来附加价值。当然创造过程中用到了手,但只是用手将数据输入计算机而不是用手扛一个50磅重的麻包。” 本文认为知识型员工是指在企业之中用智慧所创造的价值高于其动手所创造的价值的员工。在今天,知识型员工的概念已经涵盖了大多数的白领。 二、知识型员工流失原因分析 1.社会因素 (1)知识更新的加速使知识的陈旧周期缩短。美国学者库克认为:创造力的发挥有一个最佳期,超过了一定年限,雇员的创造力会进入衰减稳定期。为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应及时变换工作岗位和环境,否则创造力在持续一段时间后将在低水平上徘徊不前。知识型员工是运用知识并对它进行创新的人,知识陈旧周期的缩短迫使知识型员工为在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中更快获取新知识而加快了流动。 (2)目前对知识型人才需求缺口的加大。知识型人才始终是稀缺的,所以各国都在努力寻求人才,以填补其各行各业的职位空缺,对知识型员工流出的拉力越来越大。人才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人才竞争的激烈性,也是造成某些地区或行业知识型员工大量流失的重要原因。 (3)目前劳动力市场管理制度日趋规范和完善。户口和档案管理制度逐步放松,人才流动制度成本变得很低,甚至不再成为约束因素。知识型员工对企业的选择相对广泛,这种趋势会加强知识型员工的流动愿望,最终造成企业的人才流失。 2.企业因素 (1)追求更高的薪酬是知识型员工流失最重要的原因。当薪酬福利不能充分反映各类人员的劳动特点与付出,员工自然认为薪酬缺乏公平性及充分的导向性。当他们觉得自己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其所产生的内部不公平感会令他们难以接受而流失。 (2)企业文化不能促进企业凝聚力的提升。良好的企业文化,对需求层次较高的知识型员工更为有效和持久。如果员工接受了或适应了企业文化,那么在以后的工作中会以积极的方式表现出来,对企业做出自己的贡献。不良的企业文化,不但无法产生凝聚力,反而会加速人员的流失,造成不可挽回的成本损失。 (3)工作环境不太理想。如果一个人总处于一个不利的环境之中,员工的心境会感到压抑,在得不到疏导的情况下,就会牢骚满腹,对布置的工作就会充满抵触情绪。而且一般而言,个人对环境往往无能为力,改变的方法是离开这个环境,转到一个更适宜的环境去工作,这就导致人才流失。 (4)企业的长远目标和战略意图不明确。有的企业虽然目前发展不错,但企业没有长远的发展目标,企业的战略意图也不明确,给人一种琢磨不透的感觉,时间一长,这种感觉很容易让知识型员工产生一种对企业命运和自身仍呆在该企业的前程担忧,从而很容易萌发到有明确的战略规划、清晰的发展目标和更好发展前景的企业去的想法。 (5)员工职业生涯规划难以实现。在我国,很多知识型员工最初的动机可能是获得较高的薪金,但工作稳定后,就会考虑个人的发展机会和前途问题,设计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如果企业不能给员工在每一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提供机会和平台,他就可能跳槽到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其他单位去。 3.个人因素 (1)知识型员工具有通过流动增值的特征。知识型员工可能更多地忠诚于他们的专业而非他们所在的组织,为了更新知识,他们渴望获得教育和培训机会,因此在一家企业工作对他们而言就是为了获得工作经验或是学习相关技术,一旦目的达到,他们就会选择到发展空间更广阔的企业学习新的知识,通过流动实现增值。 (2)心理契约不能实现。“心理契约”是指在组织与知识型员工互动的情境中,员工个体对于相互之间责任与义务的信念系统。大多数知识型员工是企业的稀缺资源,拥有相对较高的话语权力,他们在充分相信自身能力的基础上,往往会要求组织满足其心理契约的要求,否则就可能因为不满意而从那些不能满足他们心理契约的企业流出。 4.行业环境因素 (1)工作环境较为艰苦,留住人才不易。像工程建筑,主要是因为公司因流动施工很多,常年在野外作业,工作环境十分艰苦,居无定所且难以解决婚姻问题,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缺乏吸引力,即使是已婚员工也常常为照顾家庭而困扰。 (2)行业的制度不够规范,像IT业尤为明显,软件工程师的劳动成果没得到合法保护。 (3)知识型员工所处行业的行业生命周期和行业竞争性对其流失也有重要影响。例如高新技术企业行业竞争性就尤为激烈,并且高新技术行业正处于创业成长期,行业内知识型员工供不应求,这必然会导致对知识型员工的争夺及员工的流失。 三、知识型员工流失风险管理对策 1.知识型员工流失风险预防 (1)人才危机意识的培养。企业管理 者要有强烈的人才安全意识。无论何时,高素质的人才永远是稀缺的,永远是各个企业竞相争夺的对象。对一个企业而言,能否留住人才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其经营的成败,企业管理者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到这一点。 (2)知识型员工流失风险管理计划的制定与培训。该计划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主要针对企业内的核心技术岗位和重要管理岗位制定,依据各岗位的重要程度、可替代性强弱以及对任职者要求的高低进行权衡选择。计划制定后,还应针对该计划进行培训和模拟演练。 (3)建立知识型员工流失风险预警管理系统。预警系统建立后,实施对这些指标的日常监控,一旦它们偏离正常安全范围,系统立即发出预警信号,随后风险管理小组马上展开分析调查,弄清问题出现的原因并评估其影响程度,然后在此基础上做出相应的管理决策,是改善组织管理以化解危机还是正式启动风险管理程序。 2.知识型员工流失风险处理 (1)风险沟通管理。在收到知识型员工的离职信后,企业应真诚地同其交流,了解他们离职背后的真实原因,看看有没有挽回的可能。如果员工去意已决,公司应予以体谅,并真诚感谢他们曾为公司做过的努力。这种富有人情味的做法能最大程度从道义上避免员工离职时携带商业或技术秘密背叛公司。同时,知识型员工离职后,企业应即时披露相关信息,公布事实真相,并表明公司的态度和立场,避免其他在职员工的恐慌和社会媒体的猜疑,将信息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从而有效维护公司内部稳定和外部形象。 (2)空缺职位的填补。人才流失风险发生后,风险管理小组应马上启动人才储备,迅速物色合适人选以接替离职人员,从而保证组织的正常运作。企业人才储备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企业内部在职员工,另一个是外部劳动力市场。对于那些技能要求不高或替代性强的岗位,可建立外部劳动力市场储备,在需要时企业可随时招聘。对于技能要求较高或替代性较弱的岗位,则重在加强企业内部在职员工的培养和储备。 (3)风险损失的控制。知识型员工流失对企业而言损失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员工离职后带走了公司的资源,如商业或技术秘密、客户资源、业务网络、优秀的管理经验和方法等。因此,风险管理的重要步骤便是企业在员工离职前后采取相关措施,防止这些资源的流失。例如通过加强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建立健全对知识型员工的合同管理内容以及担保等措施来加以控制。 3.知识型员工流失风险事后管理 (1)改善组织管理。知识型员工流失风险控制后,企业必须重新审视整个风险过程,对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进行诊断。例如借此契机,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调整组织结构、强化员工激励机制、改善薪酬福利、提拔一批新人到关键岗位任职等,通过这些措施,一来使组织结构更加合理,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更加健全;二来使其他在职知识型员工的个人职业生涯得到发展,使其对公司充满信心。另外,要对风险处理的得失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使企业人才流失风险管理机制更加完善。 (2)离职知识型员工管理。财富500强公司中很多企业相当重视离职员工的管理。实施离职知识型员工管理重在理解和沟通,通过建立离职员工关系网络保持双方的联系和交流,适时提供相关职位和条件鼓励优秀离职知识型员工回归,或者使其成为公司的商业伙伴,从而继续为公司做贡献。 员工管理论文:我国企业对一线员工管理漠视状况浅析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线员工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了目前我国企业对一线员工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了改进措施。文中提出一线员工就如同高楼大厦的地基,所以任何管理者都不应该忽略他们,而应该重视他们并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工作能动性,这样企业的发展才会稳固。 关键词:一线员工;激励;管理 一线员工就是最基层的工作人员,所以他们是被管理的对象,而他们没有管理的对象。 一、一线员工的重要作用 第一,一线员工要么直接和产品接触,要么直接和顾客接触,无论是那种都是直观重要的,和产品接触的员工,更能了解产品的细微缺陷或者优势;同时一线员工也可能了解企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漏洞。直接和客户接触的一线员工,他们无疑是代表公司,员工表现的好坏,直接影响客户的购买行为。同时一线员工也最能提出切实可行合理化的建议。 第二,如果一线员工对自己的职业充满自信和自豪感,树立职业理想,讲求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精益求精,就会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企业的服务水平,极大地增进企业的竞争力。一名瑞士钟表师根据自己做表的经历,在1560年就断言,金字塔建造得那么精细,建造者必定是一批怀有虔诚敬业之心的自由职业人,而绝不是史书中所说的奴隶。后来的考古终于证实了他的断言。2003 年,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宣布了同样的结论,推翻了历史上是由奴隶所建造的说法。这充分说明一线员工尊严感的重要性。 二、目前在实际管理当中,关于一线员工主要存在的问题 1.一线员工的工资待遇较低 这与我国的现阶段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关:现阶段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企业很多,再加上我国的劳动人口相对过剩,这就必然导致一线员工的工资待遇低下,同时还伴有一线员工和高层管理人员的差距太大。一个时常跳槽的美国“ 海龟”,居然可以拿到号称亿元的年薪。相信那个企业的员工,大多数可能年薪不过2万元。5万倍的收入差距! 2.一线员工得不到企业的重视 上海曾公布过一项调查结果: 对4000 户居民的入户调查,仅有1%的居民愿意当工人。事实上,现在不仅城市居民不愿意当工人,而且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也不愿意当农民。这一方面说明了在社会分工多元化的情况下,人们增加了对职业的选择机会,另一方面说明了社会对工人、农民这样的职业的轻视,甚至歧视。(让一线员工昂起尊贵的头)很多企业似乎只重视领导层,重视战略的制定,任何精明的战略和管理如果没有一线员工的执行,也都只是空中楼阁。 3.一线员工得到的尊重和关爱太少 企业内部一线员工的工作比较艰辛,收入也不高,还有部分管理人员对他们不够理解、关心和尊重,甚至使他们觉得抬不起头来。一家企业有这样一条标语“只有努力干,才会有尊严”,可见员工的尊严是多么不容易得到,实际上特别是一线员工,不仅工资很低,而且工作稍有作不好还要遭到哪怕是一个很小的主管的斥责,公司的文化就是这样的。还有我们熟知的一些企业号称规模很大,可在员工的口碑缺很差,你能相信这样的企业吗? 4.重视员工的监督和惩罚缺乏对员工的引导和教育 监督惩罚和固然可以对一线员工进行有效地管理,如果不对员工引导和教育势必加重员工的逆反心理,甚至会故意做出对公司不利的行为。一些公司对员工实行机械化管理,比如见到顾客微笑,要笑到露八颗牙的程度,试想一下如果员工一肚子的委屈或者是拖着疲劳的身体,这样的笑容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三、改进措施 由于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现实经济能力,大规模大幅度给一线员工提高工资待遇不太可行,企业应该多使用激励手段和人文关怀来达到更好管理一线员工的目的。 1.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教育 一线员工身处生产和服务一线,枯燥重复的劳动、一成不变的条件和环境等势必引发其思想不稳,平时生活的后顾之忧也难免会影响工作,再加上工资和福利都相对较低,很容易让员工失去工作热情甚至是产生职业倦怠。这样的后果是员工机械式的工作,对工作的不规范和错误都莫不关系甚至毫不在意。所以一定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员工的宣传和教育,使员工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再先进的设计和高明的战略都离不开员工的执行;同时让员工热爱自己的职业,必要时可以考虑简单工作地轮岗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2.加强精神激励手段的应用 对一线员工的激励主要是使用正激励少用或不要负激励。一线员工虽然收入不高,对金钱的需求很高,但他们同样需要精神激励,精神激励的效果往往更明显。精神激励的方法主要有授权、给员工信任、设置各种一线员工的奖项,并适当的给与他们一定的物质奖励。 3.增加组织人文关怀 一线员工往往由于收入偏低,工作不稳定,他们更需要人文关怀,即使是有一个温暖的家的员工,在组织里依然需要关怀,在组织里得不到关怀的员工,他们的感觉是孤独和无助的。管理者可以帮助有困难的员工,为他们过生日等等。比如星巴克尽可能地照顾到员工的家庭,对员工家人在不同状况下都有不同的补贴办法。虽然钱不是很多,但会让员工感到公司对他们非常关心。那些享受福利的员工对此心存感激,对顾客的服务就会更加周到。 一线员工就如同高楼大厦的地基,所以任何管理者都不应该忽略他们,而应该重视他们并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工作能动性,这样企业的发展才会稳固。 员工管理论文: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早期阶段管理浅探析 论文关键词:知识型员工 职业生涯阶段 职业生涯管理 论文摘要: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已成为组织成功的关键。本文立足于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和其职业生涯早期阶段管理的主要任务,探讨组织和个人在此阶段可采取的有效行为。 一、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知识型员工”这一概念是美国学者彼得,德鲁克首先提出的,具体指“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大致具有以下4个特点:1.较高的个人素质和创造能力,较强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2.高度的自我价值实现欲望;3.工作过程难以监控,劳动成果难以衡量;4.流动性强,流动概率较高。 职业生涯的早期阶段是指一个人由学校进入组织并在组织内逐步“组织化”,并被组织所接纳的过程。这一阶段一般在20~30岁之间,是一个人由学校走向社会、由学生变成员工、由单身生活变成家庭生活的过程。在这阶段知识型员工面临的主要任务为: (一)社会化的任务 刚进入职业生涯早期的知识型员工必须学会如何在组织中行事。在社会化的过程中,知识型员工由于自身特性,会更加明显感觉到很多方面跟原先的期望有很大出入。大学生又是知识型员工的主要来源,所以可借用埃德加·舍因提出的一套展现在选择第一份工作时大学生和组织之间的不同的期望,说明社会化的切实性和真实性。 (二)持续性任务 在社会化和发挥自身价值的过程中,个人与组织都会持续获得某些具体的反馈信息,促进员工进行持续性改进,学习如何在组织约束下更有效率地工作,并在某一具体领域(如营销,工程,信息系统等方面)形成未来职业发展基础的工作能力。 (三)在经历中摸索学习 早期职业生涯会拥有大量的不确定性和挫折,因为在找到合适的位子和职位前,要经历多次尝试。但在美国一家创造性领导研究中心研究表明,职业生涯中遇到的困难、艰苦、创伤反而能促进个人的发展。 二、组织和个人可采取的有效行为 (一)组织在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早期采取的有益行为 1.在招募时提供较为现实的未来工作展望。组织在招募时应向应聘者提供较为现实、全面、有用的信息。包括企业的政策、做法和福利,让招聘者对组织有合理而现实的预期。 2.对新员工进行上岗引导和岗位设置。新员工上岗引导是指给新员工提供有关工作的具体情况和要求。上岗引导活动首先可由人力资源专员完成,主要介绍组织的基本情况。然后由部门直接主管完成,具体介绍本部门的责任、要求和岗位技能以及部门相关纪律,制度和责任等的具体信息。 (二)知识型员工个人在职业生涯早期采取的有效行为 1.了解组织情况,明确自身发展需求。知识型员工在职业生涯早期,最重要的是要明确自身发展需求,并要评估组织是否适合自身发展需求。这就要求员工多收集信息,以求多了解自己和组织,据此调整职业规划。职业生涯管理是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个人的目标会随着眼界的扩大和对组织情况的认识而变化, 2.利用资源,不断自我提升。在考察职业生涯和确定职业目标,制定适合的发展道路后应有意识地利用组织中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实现它们。可采取以下具体策略: (1)与组织中能给你提供信息,帮你开拓眼界,并与具有丰富经验的同事建立非正式关系。 (2)就本职工作和上司进行讨论,请教增大工作挑战性、职责和多样性的办法。 (3)分析上司的职业生涯需求并与其进行讨论,看自己能以何种方式提供帮助,使其更有效工作。 (4)多参加正式活动以尽可能了解组织的情况。 (5)阅读组织管理文献,寻找问题答案。 (6)准备与他人分享感想,促进关系的维持。 (7)了解组织的发展方向,学习将来可能需要的技能。 员工管理论文:论新经济时代知识员工的管理 【论文关键词】新经济 知识员工 知识员工管理 【论文摘要】我国企业在知识员工管理问题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了知识员工的个性和特点,然后指出了要科学地管理知识员工必须将人性化的激励措施和科学化的管理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新经济时代,信息(知识、技术)是生产经营和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而信息这一资源只能通过人去获得,在这意义上说.人已经成为比资本、不可再生资源更为重要的特殊资源,知识员工作为企业知识的载体,其重要性当然不言而喻。所以.发展知识员工的能力和潜力已成为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任务和目的。企业要提升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是对知识员工的管理 一、我国企业对知识员工的管理存在的问题 1.没有真正认识知识员工的重要性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大锅饭”的计划经济,平均主义的残留不同程度的存在人们的脑中。虽然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了.但是在不少企业中从管理者到员工没有真正认识知识员工的重要性,即使有的明智的管理者认识到这点,想要实现对知识员工待遇上的倾斜.但是由于体制惯性,改革失败的居多。知识员工的重要性根本没有得到体现。 2.当前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利于知识员工作用的发挥 当前,我国很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还是粗放式的人事管理.重视“事”而忽略了“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往往只承担了员工招聘、人员调配、业绩考核、薪酬核发、人事培训、建立员工资料等日常性工作,他们忽略了对“人”的研究和开发.同时没有能力去研究和建立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这导致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科学的管理体系,不利于调动知识员工的积极性.这种只看到眼前的被动式管理,滞后于企业整体发展步伐。 3.缺乏科学、高效的绩效评估和激励制度 很多企业仍然沿用传统的、以经验判断为主的考核评估手段、不科学的分配方式和简单的物质激励手段。不少企业在选人用人上只重学历和资历,忽视对人员素质、业绩和潜能的评测和分析15]。不少企业的激励力度有限,手段很单一,没有一套完善的机制来调动和激发知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对企业的归属感。 二、知识员工个性和特点 我国的企业之所以在知识员工的管理上存在很大的不足.归根结底就是对知识员工特点认识不够。 1.知识员工拥有很高的专业技能和持续的学习能力 知识员工往往受过良好的、系统的专业教育,拥有高学历,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他们大多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丰富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同时知识员工掌握的知识不是静态的.他们有着更新知识的强烈愿望以及出色的持续学习能力。正如着名管理学家库伯所说:“知识员工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某些秘密知识,而是因为他们具有不断创新有用知识的能力。”㈣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持续学习能力才是知识员工最根本的优势。 2.知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较低.具有强烈的流动愿望 知识员工的自我意识很强,他们献身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和职业而不是所服务的企业。即使知识员工离开特定企业.他们也可以凭借自己的出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获得聘用或者自己创业.重新实现自己的价值。所以他们具有强烈的流动愿望,这对企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实际上,适当的人才流动对企业是有利的,因为可以适当增强其他员工的压力和开拓意识。但是,知识员工离职毕竟是人才流失.所以企业加强员工流失风险管理,增强知识员工的忠诚度。 3.知识员工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战略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是知识员工最重要的特征。正是他们的创新能力.可以为企业创造一般人根本无法相比较的价值。知识员工从事的不是简单机械性工作,而是在易变和不完全确定的环境系统中发挥个人的资质和灵感.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推动着技术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不断使产品和服务得以更新.为企业创造巨大的价值。由于知识员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所以要具有一定的战略思维能力,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发现真相,同时使他们的创新成果为实践所接受。 4.知识员工对企业价值贡献大.对自身价值回报的期望也高 他们的内在需求模式不再是马斯洛提出的所谓从低层到高层的需求.而出现了混合式需求。物质待遇虽然是低层次需求.但是如今它已是一个人社会声望的标志,变成一种成就层次上的满足。从这个角度看,现在的需求层次完全是一种混合式需求。正是知识员工的个性化需求要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持续地提供面向客户的个性化人力资源服务。 5.知识员工更看重精神方面和成就方面激励 他们对于物质要求不是特别迫切。在知识员工的激励结构中,成就激励和精神激励的比重远大于金钱等物质激励。所以他们更渴望看到自身的成长、自由工作的权利和工作的成果,他们愿意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期待自己的工作更有意义并对企业有所贡献。因此,成就本身就是对他们更好的激励,而金钱和晋升等传统激励手段退居次要地位。不仅如此。由于对自我价值的高度重视。知识员工同样格外注重他人、组织及社会的评价,并强烈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三、知识员工的管理策略 1.企业要遵循“以人为本.尊重人性”的管理理念。给知识员工以充分实现个人价值的发展空间 现代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生活中最具活力的领域和组织形式。往往被知识员工视为展示自我、实现自身价值的最佳平台。如果企业对人性缺乏基本的了解和尊重,忽视了知识员工的个人价值,使他们实现个人价值的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就无法留住最好的员工,企业也将因此失去竞争力。 提供创造性的工作、鼓励个性发挥的环境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平等的引导和交流中。建立起企业的经营理念;将外部控制化为自我控制.使知识员工自发的形成对企业的忠诚感和责任感。进而使他们的个人价值实现与企业的生存发展达到统一。 2.信任员工.充分授权.提高知识员工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对知识员工的充分授权要求建立相应的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一是让上级管理者要有一定的超脱性,将经营管理权充分授予下级,让其充分自治;二是将下级转变为领导者,赋予他们领导职责。传统的组织形式只能容纳一个领导,在其专门业务领域内成为超过上级水平的领导者;三是扩大非上级干预的业务流程,增大知识含量,让他们按照任务要求,自行制定解决方案,处理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3.充分尊重知识员工的个性.建立学习型的个人和组织 具有创造性潜能的优秀员工往往有着强烈的个性。或者说。优秀员工的创造性往往蕴含与其独特鲜明的个性中。而充满个性魅力的知识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本,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源泉。 要吸引个性化的知识员工,除了尊重他们的个性.更重要的是增强企业自身的魅力。企业和知识员工共同建设学习 型的组织和个人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造就学习型的组织和个人不仅有利于企业强化核心竞争力,而且决定了知识创造、传播和应用的效果.并且对提升知识员工的个人素质和能力起了积极作用。因此企业对知识员工的吸引力大增。 4.对知识员工实行分散化的管理方式和有人情味的管理措施 一个称职的管理者应当知道怎样引导知识员工的发展。诸如通过具体事例引导他们仔细思考擅长什么,看重什么,如何学习和追求发展。这种自我认识对知识员工取得工作绩效和正确评价自我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德鲁克建议,应当“引导”知识员工,而不是“管理”他们。 5.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对知识员工的有效管理 虽然知识员工具有很强的创造能力和对企业的贡献,同时他们的工作环境复杂、难以监控.但是必须利用科学的方法对知识员工的绩效进行有效的评价。 6.企业必须确定全面的薪酬分配制度.充分激励知识员工 对知识员工来说,令人满意的薪酬并不单纯意味着高额的收入,还包括许多金钱以外的内容。正如《财富》所分析的,一旦人们在物质满足上达到了一定程度.他们关心更多的就是自我实现和满意的工作环境。 薪酬和内在薪酬必须紧密结合.相互配合,构成了完整的薪酬体系。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知识员工的全面需求,真正留住人才。 员工管理论文:企业员工职业生涯早期阶段的管理研究 [论文关键词]职业生涯管理 早期阶段 职业发展 [论文摘 要]本文对员工职业生涯早期阶段的特点及任务进行了分析,并就这一时期企业层面应做的工作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以促进员工在顺利完成企业目标的同时有效地实现自我价值。 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是一种动态的长期管理过程,每位员工在职业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发展环境和目标都不尽相同,每一阶段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发展重 ,!学校进入企业并逐步适应企业的过程,一般为职业生涯的前五年。由于职业生涯早期对于员工来说有着奠定职业发展基础,确定职业生涯目标的作用,因此,对于员工职业生涯早期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和管理任务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职业生涯早期阶段的特点 在职业生涯早期,职场新人面临着由学校步入社会,由学生变为公司员工的转变,这一系列角色和环境的变化,对于刚迈入公司的新员工来说,都需要经历一定的适应过程。如何尽快地适应新的环境,了解职业生涯发展阶段早期的特点,是职场新人能否顺利实现角色转换并确立职业发展目标的重要基础。通常,职业生涯早期阶段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职业发展方面的特点。在职业生涯早期阶段,员工对于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工作环境都比较陌生,在初次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领域后,应逐步熟悉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对员工来说,最基本的是要确定自己的发展需要,这对于员工和组织都是非常有益的。生理方面的特点。在职业生涯早期,员工的年龄正处于青年时期,人的精力非常旺盛,有充沛的体力来应对工作中可能面临的困难,有较为充裕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实现自身的人生抱负。心理方面的特点。在这一时期,多数年轻人具有进取心强,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迅速提高工作能力,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对尽快适应工作环境的信心也不断增强。但是,由于这一阶段的员工年龄较轻,工作中一旦出现不顺畅的情况,他们往往会表现出一定的急躁情绪,容易怨天尤人并且很少反省自身的不足,在人际关系的处理方面也容易出现一定的问题。 二、员工在职业生涯早期的任务 在员工进入公司的初期,由于新员工对企业的情况并不十分了解,如果员工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的特点和要求,就可能引起某些矛盾和问题。在这一时期,员工如果能很好地分析和把握自身情况,充分研究企业的需要和自己的能力,选择好合适的工作单位和部门,就可以为自身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选择自己适合的职业。由于每个人在不同时期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有所不同,职业追求也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职业的选择和很多因素都密切相关,价值观、性格倾向、职业人格、技术能力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影响人们对于职业的选择。价值观和性格倾向决定职业行为的方向,而职业人格和技术能力是一个人对工作能否保持长久兴趣的重要保证。个人在确定职业方向时,应综合考虑个人理想、自身条件和企业的实际情况,认真地分析自己所处的位置,作出合理的职业选择。明确职业生涯的目标。职业生涯目标的确立是员工职业生涯良好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确立职业生涯目标时,应综合考虑两方面的因素,即自我因素和外部因素。自我因素是指个人的教育背景、技术能力、兴趣爱好、价值取向等,而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区域经济发展、行业和企业现状以及发展前景等。进行职业生涯目标的规划还应注意一定的时期性和变化性。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不断加快,新入职的员工应根据自身条件和企业的要求,把总的职业目标逐步分解为若干个不同时期的分目标,并根据外部环境和自身能力的变化进行及时地调整。 3.尽快适应并融入企业。员工进入一个新的企业之后,如何尽快地适应并融入企业就显得十分重要。在这一时期,员工不仅需要判断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观是否和最初的职业目标相吻合,更应学会与自己的领导及同事和谐相处,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只有尽快地学会在企业中如何高效率的工作,如何充当好个人在企业中的角色,接受企业文化并逐步融入组织,才能为自己谋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新员工进入企业之初,由于员工和企业之间并没有深入了解,领导交给员工的任务往往会相对简单和单调,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应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才能逐步赢得领导和同事的信任,顺利度过和组织的“磨合期”。 三、企业在职业生涯早期的管理策略 在员工职业生涯的早期阶段,企业应强化自身的管理工作,帮助新员工解决这一时期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为新员工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具体来说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做好员工的入职导向工作。员工入职导向工作是针对新员工而言的。企业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表示对新员工的欢迎,向员工介绍企业和工作的情况以及员工自身的发展前途和成功机会,让新员工感受到他们获得了应有的尊重,同时也能迅速了解新的工作环境和职务情况,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对员工进行科学的培训和岗位配置。为有效增进新员工的知识和技能,充分发挥和利用其人力资源潜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其自身价值,企业应对员工设计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从而增强员工个人的核心能力和 企业整体的核心竞争力。在员工的岗位配置方面,应对员工的个人条件和岗位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对比分析,努力做到员工与岗位高度匹配,实现人才使用和配置的准确化和合理化。增强员工的组织认同感。新员工进入企业后,必然要经历一个与企业相互适应和接纳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必须建立在企业和个人相互认同的基础之上。为了增强员工的组织认同感,企业可以在新员工入职后选派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对其工作给予有效的支持,并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了解他们在不同时期的需要和想法。 员工管理论文:员工薪酬满意度管理的新视角 摘要:薪酬满意度是现代企业运营中的一项关键因素,本文对薪酬满意度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产生机理,介绍了相关影响因素,并对薪酬满意度进行了区分,提出了保证现实满意度、追求理想满意度的管理新视角。 关键词:薪酬 薪酬满意度 满意度 0 引言 随着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的不断深入,薪酬满意度越来越成为影响企业绩效的一项关键因素.较高的薪酬满意度能够保证企业吸引和留住足够多的优秀人才,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因此系统地进行薪酬满意度的研究,成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一个具有实践价值的重要课题。 1 概念界定 进行薪酬满意度的研究之前,需要对薪酬、薪酬满意度等相关概念加以界定。 1.1 薪酬 薪酬伴随着剥削和货币的产生而产生,并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不断发展的过程。薪酬最早指的是狭义薪酬,即劳动者获得的以货币和可以转化为货币的其他形式支付的报酬。随着时间的推移,狭义薪酬逐渐发展为广义薪酬,即员工因完成工作而获得的内在奖励与外在奖励,可以分为外在薪酬和内在薪酬,也可以分为经济性报酬和非经济性报酬。不过不论是广义薪酬还是狭义薪酬,其本质都是一样的:它是企业对员工过去所付出劳动的肯定与补偿,是员工对未来劳动所能获得报酬的预期基础,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员工的价值、能力与发展前景。 1.2 薪酬满意度 满意是个体的一种内在感知状态,由此从字面上理解,薪酬满意度就是指员工对薪酬的满意程度。更深入地进行分析,它可以表述为员工通过将企业的薪酬和(基于之前的付出而形成的)期望、实际需要或社会标准进行比较后所形成的一种心理感知或心理活动。薪酬概念的复杂性决定了薪酬满意度也是十分复杂的。一些学者将薪酬满意度理解为相对的概念,即超出期望表现出满意、达到期望表现出基本满意、未达到期望表现出不满意;一些学者则认为薪酬满意度是一种主观感受,即公平导致满意、不公平导致不满意;还有一些学者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将薪酬满意度细分为对薪酬水平、薪酬结构、薪酬体系和薪酬形式的满意程度。 1.3 薪酬满意度的重要性 虽然关于薪酬满意度的概念莫衷一是,薪酬满意度的研究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一方面,薪酬是运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进行分配、调节和激励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薪酬满意度是影响员工的行为和态度的重要因素,高薪酬满意度可以提升员工的工作绩效、组织承诺和组织公民行为,降低其离职倾向。目前,国内许多企业在薪酬满意度管理方面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科学地理解薪酬满意度的内涵、深入地探究薪酬满意度管理的新视角,进而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2 理论分析 在这一部分,首先分析薪酬满意度的产生机理,然后介绍影响薪酬满意度的相关因素,最后简述如何测量薪酬满意度。 2.1 薪酬满意度的产生机理 满意源于比较,薪酬满意亦是如此。与薪酬满意度有关的理论主要有两种:公平理论和差距理论(discrepancy theory),前者强调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后者强调实际与期望的比较。 根据公平理论,员工对薪酬的满意度不仅与实际薪酬有关,更与其对薪酬的分配是否感到公平有关。实际薪酬会对满意度产生正向影响,投入会影响期望从而对满意度产生负向影响,比较(涉及结构和标准两个维度)也会对满意度产生正向或负向影响。由这三个因素综合作用而产生的薪酬满意度会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动机和行为。 根据差距理论,员工在特定工作环境中对薪酬是否满意取决于其实际获得报酬与预期应得报酬之差距。若实际获得报酬高于预期应得报酬,则满意度高,反之,则感到不满或满意度低。 2.2 薪酬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随着对薪酬满意度内涵探究的深入,理论界对影响薪酬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也进行了解析和实证研究。综合国内外文献,主要有如下理论成果: 从薪酬满意度的四个维度入手,薪酬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在薪酬水平方面有相同或相近职位的薪酬水平、竞争对手的薪酬水平、市场平均薪酬水平等;在薪酬结构方面有企业内不同职位的横向比较、纵向比较等;在薪酬体系方面有能否做到有效沟通、职等数量是否满足晋升需求等;在薪酬形式方面有薪酬与绩效的关联程度、所得与应得之比等。 从其他角度分析,有研究认为影响薪酬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有实际工资和工资增长、社会比较、薪酬体系特征、工作特征、工作输入因素等;也有研究认为,薪酬管理政策、薪酬制度的公平性(外部公平性、内部公平性、个人公平性)、边际效应规律、员工职业生涯的阶段、自身发展与成就等因素会对薪酬满意度产生影响。 转贴 2.3 薪酬满意度的测量 在薪酬满意度的测量方面,早期学者一般将其视为工作满意度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薪酬满意度是一个多维概念的提出,美国学者编制了薪酬满意度量表(pay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PSQ),从薪酬水平、薪酬提升、薪酬结构、薪酬管理和福利五个维度测量员工的薪酬满意度,这一量表经后来者修正后被大量实证研究引用。随着薪酬满意度内涵的不断丰富和延伸,后人也陆续引入了其他一些指标。 3 薪酬满意度的管理 由上述分析可知,影响员工薪酬满意度的因素多种多样,不过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管理的时效性,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每个因素都给予同等程度的重视,这就需要企业用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员工薪酬满意度的管理。 3.1 对薪酬满意度进行区分 薪酬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并不等同于应单纯致力于追求薪酬满意度的提升,企业需要盈利的本质决定了其总是希望降低劳动成本,而员工却总是希望薪酬越多越好,这是一对永远的矛盾。实际上,薪酬满意与其他满意一样也分为现实满意和理想满意,两者都是满意的一种状态,无论员工对薪酬有哪种认识,均逃离不了现实满意和理想满意的约束。这样,薪酬满意度就可以被划定为一个区间,区间的下限是现实满意度,上限为理想满意度。 3.2 现实满意度和理想满意度的定义 所谓现实满意度,是指员工对客观存在的薪酬结果表示满意的一种程度。根据公平理论和差距理论,员工将所得薪酬、所施投入、自身期望、实际需要或社会标准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对比、交互过程之后会对客观存在的薪酬结果形成一种心理感知。如果这种感知跨过了薪酬满意度区间的下限,即现实满意度,员工就进入了满意的状态。 所谓理想满意度,是指员工对所得薪酬达到了理想水平而表示满意的一种程度。实现现实满意容易,实现理想满意却很难,历来都是员工报怨挣得少,可有谁曾见过有人报怨挣得多?事实上,理想满意永远不可能实现,因为满意是经由比较而产生的,基于事物变化的客观结果,是一种事后的心理活动,“要是……就好了”之类的话语就是对理想满意的一种诉求或表达。 3.3 保证现实满意度,追求理想满意度 薪酬满意度是一个由理想满意度和现实满意度标识出上下限的区间,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对薪酬满意度进行管理。首先,必须通过科学设计薪酬制度、合理确定薪酬水平、有效匹配薪酬结构、不断优化薪酬形式等手段保证现实满意度。这是薪酬满意度的下限,达不到现实满意度,就很难发挥薪酬 吸引、留住人才的作用。其次,应该通过邀请员工参与管理、加强薪酬沟通交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完善其他配套制度等途径追求理想满意度,激励员工提升工作绩效、组织承诺和组织公民行为。与此同时,还应该意识到薪酬满意度是一个区间,其下限可能会有升有降。 综上所述,薪酬满意度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时间、精力、资源都有限的情况下,企业在进行满意度管理时可以也有必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度调整,力求保证现实满意度、不懈追求理想满意度。 员工管理论文:我国企业对一线员工管理漠视状况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线员工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了目前我国企业对一线员工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了改进措施。文中提出一线员工就如同高楼大厦的地基,所以任何管理者都不应该忽略他们,而应该重视他们并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工作能动性,这样企业的发展才会稳固。 关键词:一线员工;激励;管理 一线员工就是最基层的工作人员,所以他们是被管理的对象,而他们没有管理的对象。 一、一线员工的重要作用 第一,一线员工要么直接和产品接触,要么直接和顾客接触,无论是那种都是直观重要的,和产品接触的员工,更能了解产品的细微缺陷或者优势;同时一线员工也可能了解企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漏洞。直接和客户接触的一线员工,他们无疑是代表公司,员工表现的好坏,直接影响客户的购买行为。同时一线员工也最能提出切实可行合理化的建议。 第二,如果一线员工对自己的职业充满自信和自豪感,树立职业理想,讲求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精益求精,就会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企业的服务水平,极大地增进企业的竞争力。一名瑞士钟表师根据自己做表的经历,在1560年就断言,金字塔建造得那么精细,建造者必定是一批怀有虔诚敬业之心的自由职业人,而绝不是史书中所说的奴隶。后来的考古终于证实了他的断言。2003 年,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宣布了同样的结论,推翻了历史上是由奴隶所建造的说法。这充分说明一线员工尊严感的重要性。 二、目前在实际管理当中,关于一线员工主要存在的问题 1.一线员工的工资待遇较低 这与我国的现阶段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关:现阶段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企业很多,再加上我国的劳动人口相对过剩,这就必然导致一线员工的工资待遇低下,同时还伴有一线员工和高层管理人员的差距太大。一个时常跳槽的美国“ 海龟”,居然可以拿到号称亿元的年薪。相信那个企业的员工,大多数可能年薪不过2万元。5万倍的收入差距! 2.一线员工得不到企业的重视 上海曾公布过一项调查结果: 对4000 户居民的入户调查,仅有1%的居民愿意当工人。事实上,现在不仅城市居民不愿意当工人,而且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也不愿意当农民。这一方面说明了在社会分工多元化的情况下,人们增加了对职业的选择机会,另一方面说明了社会对工人、农民这样的职业的轻视,甚至歧视。(让一线员工昂起尊贵的头)很多企业似乎只重视领导层,重视战略的制定,任何精明的战略和管理如果没有一线员工的执行,也都只是空中楼阁。 3.一线员工得到的尊重和关爱太少 企业内部一线员工的工作比较艰辛,收入也不高,还有部分管理人员对他们不够理解、关心和尊重,甚至使他们觉得抬不起头来。一家企业有这样一条标语“只有努力干,才会有尊严”,可见员工的尊严是多么不容易得到,实际上特别是一线员工,不仅工资很低,而且工作稍有作不好还要遭到哪怕是一个很小的主管的斥责,公司的文化就是这样的。还有我们熟知的一些企业号称规模很大,可在员工的口碑缺很差,你能相信这样的企业吗? 4.重视员工的监督和惩罚缺乏对员工的引导和教育 监督惩罚和固然可以对一线员工进行有效地管理,如果不对员工引导和教育势必加重员工的逆反心理,甚至会故意做出对公司不利的行为。一些公司对员工实行机械化管理,比如见到顾客微笑,要笑到露八颗牙的程度,试想一下如果员工一肚子的委屈或者是拖着疲劳的身体,这样的笑容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三、改进措施 由于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现实经济能力,大规模大幅度给一线员工提高工资待遇不太可行,企业应该多使用激励手段和人文关怀来达到更好管理一线员工的目的。 1.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教育 一线员工身处生产和服务一线,枯燥重复的劳动、一成不变的条件和环境等势必引发其思想不稳,平时生活的后顾之忧也难免会影响工作,再加上工资和福利都相对较低,很容易让员工失去工作热情甚至是产生职业倦怠。这样的后果是员工机械式的工作,对工作的不规范和错误都莫不关系甚至毫不在意。所以一定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员工的宣传和教育,使员工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再先进的设计和高明的战略都离不开员工的执行;同时让员工热爱自己的职业,必要时可以考虑简单工作地轮岗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2.加强精神激励手段的应用 对一线员工的激励主要是使用正激励少用或不要负激励。一线员工虽然收入不高,对金钱的需求很高,但他们同样需要精神激励,精神激励的效果往往更明显。精神激励的方法主要有授权、给员工信任、设置各种一线员工的奖项,并适当的给与他们一定的物质奖励。 3.增加组织人文关怀 一线员工往往由于收入偏低,工作不稳定,他们更需要人文关怀,即使是有一个温暖的家的员工,在组织里依然需要关怀,在组织里得不到关怀的员工,他们的感觉是孤独和无助的。管理者可以帮助有困难的员工,为他们过生日等等。比如星巴克尽可能地照顾到员工的家庭,对员工家人在不同状况下都有不同的补贴办法。虽然钱不是很多,但会让员工感到公司对他们非常关心。那些享受福利的员工对此心存感激,对顾客的服务就会更加周到。 一线员工就如同高楼大厦的地基,所以任何管理者都不应该忽略他们,而应该重视他们并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工作能动性,这样企业的发展才会稳固。 员工管理论文:浅论现代管理中的企业员工培养 摘要:现代企业模式多元化的发展要求不同人力资源的匹配,与之相对应的是,不同条件下企业员工的培养模式。想要保证和提高企业人员执行力的质量,这就依靠企业文化以及企业人员的执行力,包括提升团队以及个人的职业素养。如何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退颖而出,成为社会各界的焦点。 关键词:人力资源;培养;制度化;规范化;企业氛围 目前的企业竞争中,人才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人力资源处于企业战略的核心地位。有效地利用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掘他们的才能,可以推动企业战略的实施,促进企业的飞跃发展。企业战略决策的制定决定企业的发展,企业的战略决策来自于企业的行动方案和制定的发展目标,而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拥有量。 一、现代企业现状的概述 (一)企业组成多元化 当代企业结构组成多元化是当代企业竞争的不可或缺因素。不同的企业结构涉及了不同的企业人员的构成。相应的,不同的人员构成就需要不同的培养模式。在我国主要的企业运营模式有: 1.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就是指企业有国有股份,而且在企业所有股东中,国家持有的股份最多。国有控股企业有两种:一是绝对控股,即国有股在企业中占51%以上。二是相对控股,国家是企业最大的股东,但所占股份比例并没有达到51%。 2.民营企业。所有的非公有制企业均被统称为民营企业。在“公司法”中,是按照企业的资本组织形式来划分企业类型的,主要有:国有独资、国有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又分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合伙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等。 3.股份制企业。股份制企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利益主体,以集股经营的方式自愿结合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它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对分离、利于强化企业经营管理职能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 (二)用工方式多元化 1.签订劳动合同的(长期)。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按合同的内容分为:劳动合同制范围以内的劳动合同和劳动合同制范围以外的劳动合同;按合同的形式分为要式劳动合同和非要式劳动合同。也有劳务合同的,劳务合同属于民事合同的款项内,在平等协商的情况下当事人各方达成的,就某一项劳务成果以及劳务所达成的协议。劳动合同不包含劳务合同,从法律适用看,劳务合同所调整适用于其他民事法律合同法以及民法通则,而劳动合同调整适用于劳动法以及相关行政法规。 2.未签订劳动合同的(长期)。例如实习生,以及临时工种,廉价劳动力等。 (三)领导经营层选择多元化 1.任命制。又称为委任制,是指由上层领导或其他人事部门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委任制的优点是程序简单,便于操作;权力集中,责任明确,指挥统一,行动迅速,利于治事和用人的统一,效率高、省时间。但缺点是容易因领导个人的好恶,而出现“任人唯亲”等不正常用人现象,也容易使管理的工作关系带有个人色彩,形成宗派主义;或因领导本身的视野与精力的限制,而造成在没有全面了解下属的情况下错误委任的现象。另外,对不胜任者不易调整,容易造成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退的弊病。 2.聘用制。聘用制是确定事业单位与职工基本人事关系的一种以合同的形式的用人制度,即通过与单位签订聘用合同确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本单位的身份属性。事业单位传统的用人制度是一旦职工在其单位被调入或分配,就成为该单位的终身职工。聘用制就是要将合同契约式的用人制度代替传统的用人制度;聘任制是事业单位内部是相对委任制而言的具体工作岗位的管理制度。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对某一职工既要通过聘任明确具体岗位职务,又要通过聘用制确定基本人事关系。受聘人一般通过竞争取得拟任工作岗位或职务,确定的形式可以签订聘约或颁发聘书,也可以签定聘任合同,也可以签订目标 责任书。 3.选举制。选举制的产生是从现代企业进步的象征。它避免了上述两种制度的弊端,给企业一种更公平更公开的竞争用人机制。企业股东大会确定选民资格,进行选民登记,提出候选人,公开竞选,进行投票和计票等程序。此制度合法便利公平。 二、建立和健全管理机制和体制 (一)建立科学合理管理体制 我们认为,建立科学合理的人事管理体制需要遵循四条人事原则。这四条人事原则是:“宏观统一管理原则”、“横向分类管理原则”、“纵向分层管理原则”、“治事管人搞合原则”。企业实行科学管理,一定要建立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这几方面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必须全面理解和贯彻。企业要形成良性的发展机制,必须成为注重经济效益、追求资产保值增值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成为对市场需求信号和国家调控政策反应灵敏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成为具有活力的市场竞争者和风险承担者。 (二)考勤考评细分量化,责任到人 毫无疑问,良好的企业绩效评价系统和员工绩效考核系统可以支撑企业持续产生高绩效,保证企业长期发展。关键绩效指标法KPIKPI法符合一个重要的管理原理--“八二原理”。在一个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中,存在着“80/20”的规律,即20%的骨干人员创造企业80%的价值;而且在每一位员工身上“八二原理”同样适用,即80%的工作任务是由20%的关键行为完成的。因此,必须抓住20%的关键行为,对之进行分析和衡量,这样就能抓住业绩评价的重心。制定严谨考核机制,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人事管理体制,这是人事制度改革的首要问题。人事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如何科学地设置人事机构和划分权限,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找到科学地设置人事机构和划分权限的原则并将这些原则具体化,也就是要根据这些人事原则并考虑我国的国情来建立我国的人事管理体制。 (三)引入创新管理机制 目前,我国的多数民营企业还存在着规模小、员工素质低,还不能实现依靠人力资源优势来优化配置企业的另其他资源。企业不只是依靠设备的先进、技术的领先,而且要依靠高素质的劳动者。现代经济的竞争将是培养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的竞争,提高企业内在素质,说到底还是要提高人的素质。企业规模、环境、装备水平以及产品档次和质量的内在差异,实质反映的是人民营企业必须形成科学、合理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制度,构建一套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真正做到经营者无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充分挖掘人力资源潜力,最大限度地激励和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员工管理论文:企业员工关于企业管理的心得体会 常听到有些年青的员工朋友抱怨说晨鸣的管理太严了,管得太多太宽,言下颇有退缩之意,在晨鸣这四年,也确曾有许多员工朋友因为适应不了晨鸣的管理而辞工。说真的,我为这些朋友感到惋惜,惋惜他们意志不坚强,惋惜他们的目光短浅,惋惜他们放弃了这份收入还不错的工作,惋惜他们失去了在这个企业里锻炼成长的机会……。 我是原来蒲圻造纸总厂的一名老职工,在经历过这个纸厂兴盛、衰败再兴盛的历程后,对晨鸣的管理模式,应刻说我可算感触最深,最有发言权了。 晨鸣的管理严不严?严!绝对的严!但是绝不是一些朋友认为的管得太宽,而是严得应该,严得有理,不严不行!正是因为严,晨鸣才能将昔日这个停产多年濒临倒闭的工厂盘活,正是因为严,我们的产量才能由原来设计的3.5万吨,不可思议的翻了一番,正是因为严,我们的企业才能成为整个地区的龙头老大,也正是因为严,我们的荷包才能慢慢地鼓起来,我们的腰杆才能挺拔起来,我们才能穿着这身晨鸣绿神气的走在大街上,迎着别人羡慕的目光,这是何等的光辉,何等的惬意,何等的扬眉吐气。作为一个老纸厂人,我深切地体会到以前和现在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受。 十几年前,蒲纸刚刚建成,这是一个由国务院批准建设的国家“八五”计划的重点项目,国家先后投资了几个亿。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却最终没能投产,一千多号人全部下岗,自谋生路。在下岗的那些年里,为了生活,我不得不到处奔波,摆过地摊,打过短工,也曾忍气吞声,也曾背井离乡。那些年,失去了工厂的我们,就像是没了爹娘的孤儿,遭受了多少的辛酸,那些年,在外面我们羞于说自己是蒲纸人。 幸好,四年前,终于有晨鸣来了。仿佛一夜之间,所有的设备就都欢快地转起来了,沉寂了十年的工厂在晨鸣人的手里重新焕发了新的光彩。 我亲历了赤壁晨鸣的创业与发展,几年中也深刻领会了晨鸣管理的内涵,说实话,创业之初,我们也都很不习惯晨鸣的管理模式,自我加压,挑战极限。二个多月的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累得人骨头都散了架,我们也都曾打过退堂鼓,然而,总部和汉阳来的师傅们都在玩命地干,老总也是24小时的蹲点,吃喝拉撒睡全在车间,面对这样的领导,面对这样的晨鸣人,你还想说什么?你还能说什么?不能,只能咬牙冲上去。当第一卷纸下机的时候,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和欢呼声中,我们全然没有了苦,没有了累,有的只是由衷的赞叹与佩服,有的只是一个信念:跟着晨鸣人干,没错! 是的,我们相信晨鸣,我们不得不相信晨鸣。后来,2400改造、150t浆线上马,6000kw机组并网发电,蓝天碧水工程碱回收和中段水投产,一场又一场的攻坚恶战,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欢呼,说办就办,办就办好,不讲不行的理由,只讲能行的办法,晨鸣的管理理念荡涤着我们的头脑,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我们再放眼外望,从齐河板纸到武汉晨鸣,从白山恶水的吉林到十里洋场的上海,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朋友们,试问,哪一次不是晨鸣起死回生?哪一次不是捷报频传? 今日的晨鸣已吹响了进军世界的号角,集团董事长陈洪国为晨鸣的前景描绘了美好的蓝图:在3—4年内,生产能力达300万吨,年创利税35亿,晨鸣的过去可以证明,这一切都不是神话,这一切都在不远的将来,这一切更要靠我们去努力,这一切都显示,晨鸣是大有可为的。这里是我们年青朋友施展抱负、大显身手的天地。那些还在抱怨的朋友,那些还在庸庸碌碌、糊里糊涂、得过且过混日子的朋友,你该清醒了。请:相信晨鸣,把握今天。 员工管理论文:分析员工行为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1、营造组织信任氛围,提高员工心理安全感 组织中的信任氛围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个是员工在人际交往中知觉到的与他人的信任关系即人际信任;另一个层面是员工对组织制度、管理机制、组织决策等组织的整体性信任知觉。而个体对群体的信任程度表现在心理行为上即心理安全感,安全程度高的员工更倾向于直接、坦诚的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反之,则员工会产生心理负担和顾虑,担心直言进谏会损害自己的利益,从而保持沉默。因此良好的组织氛围应该是信任、民主、公平、有反馈的,员工在这样的氛围下,会降低因提出不同意见而与他人产生矛盾的担心,更愿意畅所欲言,交换真实的观点和想法,最终实现信息、知识与经验的共享。郑晓涛等人(2008)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在信任的组织氛围中,员工更愿意信任组织会正确对待建言献策的员工,并有能力处理好员工所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同时也相信组织能保持公正,对事不对人,不会做出损害员工利益的行为,因此,沉默行为的可能性也会越低。所以良好的组织信任氛围会有效的提高员工的心理安全感,从而减少员工沉默行为,让员工为企业的发展充分的献计献策。 2、增进员工的组织支持感,建立员工进谏的组织机制 组织支持感最早是由社会心理学家Eisenberger等人(1986)提出来的,它是指员工对组织各方面支持的心理知觉。这个概念包含两个核心要素:一是员工对其贡献是否受到组织重视的感受;二是员工对其利益是否受到组织重视的感受。根据社会交换理论以及互惠原则,高度的组织支持感会通过满足员工的认可、自尊的情感需求来强化员工与组织的社会联系,让员工有回报组织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如果组织重视员工个人的贡献和利益,员工会得到很好的价值体现感,再通过努力工作、为组织献言献策来促进组织长远发展。具体可以体现在建立良好的、有利员工进谏的组织机制上,可以对提出有创新性、建设性意见的员工给予精神或者物质上的奖励,从而提高员工进谏的积极性。尤其在一些大企业,这种机制的重要性更加明显,比如开设专门的意见通道、设立意见箱或鼓励员工通过电子邮件向组织管理者表达建议。当员工充分了解企业发展的各种真实信息,并知晓以什么方式来提出自己想法,发表自己意见,又不会影响到其与同事之间、组织之间积极和谐的氛围的时候,员工就会主动调节自己的心态,对组织的进谏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效的减少员工沉默行为对企业的不良影响。 3、辩证的看待员工沉默行为 员工的沉默行为在中国传统文化氛围中表现的尤为典型,以往的研究也展示了这一现象的普遍程度。那么正确的认识员工沉默行为,对于组织的各项工作的展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员工的沉默行为是禁止型沉默还是助长型沉默要取决于员工的动机。当员工沉默的动机是基于自身利益时,如恐惧、漠视、防御等,则属于禁止型沉默;当员工沉默是出于利他和合作的动机,为了组织和他人的利益而保留意见和相关信息,则认为是助长型沉默。因此,要辩证的对待员工沉默行为。如果除去这些动机,员工沉默行为本身是不分积极或消极的,这种现象在任何组织中都会多多少少的存在着,因此不能用“消除员工沉默行为”类似的语言来定义,一旦单方面消极的看待员工沉默行为,反而会事与愿违,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如当员工沉默时,依然强制性的要求其表达想法,那么他也许会从众的说个观点,或者不负责任的随便说点什么来应付。所以,不能一味的“消除员工沉默”,最重要的是要从引发员工沉默的动机入手。如果管理者能够努力地建设公平、信任的组织氛围,融合与塑造员工共同的组织价值观,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增强员工对组织的感情,使得员工将组织利益放首位,并事事从组织角度出发,将动机主动转向良性动机,那么即使组织中出现员工沉默现象,也是助长型沉默,最大限度的降低禁止型沉默的消极影响。 员工管理论文:分析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早期阶段管理 论文关键词:知识型员工 职业生涯阶段 职业生涯管理 论文摘要: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已成为组织成功的关键。本文立足于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和其职业生涯早期阶段管理的主要任务,探讨组织和个人在此阶段可采取的有效行为。 一、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知识型员工”这一概念是美国学者彼得,德鲁克首先提出的,具体指“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大致具有以下4个特点:1.较高的个人素质和创造能力,较强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2.高度的自我价值实现欲望;3.工作过程难以监控,劳动成果难以衡量;4.流动性强,流动概率较高。 职业生涯的早期阶段是指一个人由学校进入组织并在组织内逐步“组织化”,并被组织所接纳的过程。这一阶段一般在20~30岁之间,是一个人由学校走向社会、由学生变成员工、由单身生活变成家庭生活的过程。在这阶段知识型员工面临的主要任务为: (一)社会化的任务 刚进入职业生涯早期的知识型员工必须学会如何在组织中行事。在社会化的过程中,知识型员工由于自身特性,会更加明显感觉到很多方面跟原先的期望有很大出入。大学生又是知识型员工的主要来源,所以可借用埃德加·舍因提出的一套展现在选择第一份工作时大学生和组织之间的不同的期望,说明社会化的切实性和真实性。 (二)持续性任务 在社会化和发挥自身价值的过程中,个人与组织都会持续获得某些具体的反馈信息,促进员工进行持续性改进,学习如何在组织约束下更有效率地工作,并在某一具体领域(如营销,工程,信息系统等方面)形成未来职业发展基础的工作能力。 (三)在经历中摸索学习 早期职业生涯会拥有大量的不确定性和挫折,因为在找到合适的位子和职位前,要经历多次尝试。但在美国一家创造性领导研究中心研究表明,职业生涯中遇到的困难、艰苦、创伤反而能促进个人的发展。 二、组织和个人可采取的有效行为 (一)组织在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早期采取的有益行为 1.在招募时提供较为现实的未来工作展望。组织在招募时应向应聘者提供较为现实、全面、有用的信息。包括企业的政策、做法和福利,让招聘者对组织有合理而现实的预期。 2.对新员工进行上岗引导和岗位设置。新员工上岗引导是指给新员工提供有关工作的具体情况和要求。上岗引导活动首先可由人力资源专员完成,主要介绍组织的基本情况。然后由部门直接主管完成,具体介绍本部门的责任、要求和岗位技能以及部门相关纪律,制度和责任等的具体信息。 (二)知识型员工个人在职业生涯早期采取的有效行为 1.了解组织情况,明确自身发展需求。知识型员工在职业生涯早期,最重要的是要明确自身发展需求,并要评估组织是否适合自身发展需求。这就要求员工多收集信息,以求多了解自己和组织,据此调整职业规划。职业生涯管理是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个人的目标会随着眼界的扩大和对组织情况的认识而变化, 2.利用资源,不断自我提升。在考察职业生涯和确定职业目标,制定适合的发展道路后应有意识地利用组织中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实现它们。可采取以下具体策略: (1)与组织中能给你提供信息,帮你开拓眼界,并与具有丰富经验的同事建立非正式关系。 (2)就本职工作和上司进行讨论,请教增大工作挑战性、职责和多样性的办法。 (3)分析上司的职业生涯需求并与其进行讨论,看自己能以何种方式提供帮助,使其更有效工作。 (4)多参加正式活动以尽可能了解组织的情况。 (5)阅读组织管理文献,寻找问题答案。 (6)准备与他人分享感想,促进关系的维持。 (7)了解组织的发展方向,学习将来可能需要的技能。 员工管理论文:知识员工的隐性知识管理策略解析 [论文关键词] 知识员工 隐性知识管理 策略 [论文摘要] 全球经济正逐渐向知识经济转型,知识管理,特别是隐性知识管理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研究机构谋求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途径。从隐性知识的内涵出发,基于对隐性知识显性化存在的问题、主要障碍的深入分析,提出了若干知识员工的隐性知识管理的策略,以促进组织中隐性知识的传播、共享以及创新。 在知识管理的研究领域中,知识一般会被划分为两类: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那些还存在于知识员工大脑中未被编码表达的知识,如人们所拥有的经验、技巧。相对于隐性知识而言,知识员工已经有了大量可以高效管理显性知识的方法和技术。但是,组织内的隐性知识却还没有被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并不能发挥出其组织内部的重要资源的应有作用。 一、知识员工的隐性知识管理的重要意义 波兰尼将人类的知识分为两种:能够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显性知识和我们知道但难以言传的隐性知识。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借用和发展了波兰尼的隐性知识概念,使隐性知识受到管理学界的普遍重视。Lundvall认为,很多情况下隐性知识在本质上更是一种集体共有性的知识。 1.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企业对知识资本管理突显 对于以知识为核心资产的知识密集型企业来讲,知识管理是至关重要的。根据大部分知识密集型企业的知识特质,应该把隐性知识管理作为知识管理的重点。 当前,全球经济正逐渐向知识经济转型,知识管理(KM)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研究机构谋求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途径。知识管理系统(KMS)作为将KM从理念落实到实践的实施平台问题一直处于KM研究的热点。受传统信息管理思维惯性的影响,现有的KMS模型大多只关注显性知识的管理,对明晰化程度较低的隐性知识却未予重视,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2.隐性知识是知识创新的主要因素之一 隐性知识之所以被称为组织内的重要知识资源,是因为隐性知识是知识创新的关键因素之一。整个知识创新的过程是一种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也是一个知识更新和发展的完整循环。而组织中知识创新的主体是组织内的成员,依据迈克尔·波特的组织创新的知识链理论,个人创新具体过程可以描述为:首先,个体拥有知识,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没有外化的隐性知识,其次,个体通过对显性知识或是他人的隐性知识的学习,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在其知识结构更新重组的过程中,如果有外界的适当刺激,则可能产生新的知识。由以上的两个理论可以看出,隐性知识从始至终都处在知识创新的关键位置上:一方面是知识创新的源泉,一方面又是知识转换对象,甚至就是知识创新成果。 从研究现状上看,管理学将隐性知识作为企业组织的一种资源,更多地表现为与企业员工工作相关的知识。管理学家更着重研究隐性知识在组织中的价值和地位,以及其转化为显性知识,进而实现组织的知识创新的问题。 3.隐性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竞争力 正如经济学家张维迎所说:“企业最重要的竞争力是看这个企业在多大程度上积累了具有现实互补性的知识。因为这些知识是别人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的,而在这些知识和经验中,80%都是深藏于员工内心的隐性知识。” 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王德禄进一步指出:“知识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知识共享的智力管理,无论中国企业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迟早要做的。这一步走得早,就会主动;走得晚,就会落后、掉队。”智力只能来源于企业对隐性知识的发掘和运用。 二、知识员工的隐性知识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隐性知识载体的个体化与企业知识资产管理的冲突 但通常情况下,企业员工的知识往往存在于人的头脑中,难以为他人所共享,从而难以成为企业的知识资产。通过信息技术把这种存在于人脑中的知识转换为企业知识,成为一种企业能够共享的、可以指导行动的企业知识资产便成为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 2.与显性知识管理相比,隐性知识的管理却又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因为在组织中存在着各种影响隐性知识有效管理的不利因素,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隐性知识自身、隐性知识拥有者、组织成员和组织本身。 首先,从隐性知识自身的特点来看,隐性知识较之显性知识有着很多独特的且不易管理的特质,这使得组织必须采用不同于显性知识的理念来管理隐性知识。第一,隐性知识具有存在依附性,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个人头脑中,是每个人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隐性知识具有流动性。隐性知识较之显性知识具有更强的流动性和易变性。第三,隐性知识具有复杂性。知识不同于数据和信息,它通常都存在于十分复杂的语义环境(背景)中,这种语义环境(背景)中包含着极大数量的信息及发生作用的条件,呈现出一种多维度和复杂性,必然会给隐性知识的明示或是交流传播带来困难。 其次,从拥有隐性知识的人来看,由于拥有者在知识转移和知识共享上有着各种心理障碍,所以影响了隐性知识的明示和交流传播。第一,对自我知识的垄断意识。隐性知识,拥有者不愿将自己的知识主动或是完整的明示出、传播开,与组织内其它成员交流共享,也不愿向他人学习自身所没有的知识。第二,知识价值的认知差异性。每个人对知识价值的认识是存在差异的。第三,对知识学习的错误看法。第四,对知识范围的错误看法,在组织内还会有一些成员对其所拥有知识的范围有一种错误的求全看法。 再次,从组织本身的管理来看,组织内部也存在着诸多因素会对隐性知识的明示和传播带来不利的影响。第一,组织的管理技术支持。无论是隐性知识的明示或是传播都需要拥有便于使用的技术工具和可以友好交流的平台。第二,组织的管理机制支持。组织内部的管理机制对隐性知识的管理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隐性知识自身的特点和拥有者的心理障碍,所以需要组织内部提供一些可以鼓励人们将自己拥有的隐性知识表达出与他人共享的机制,从制度上帮助组织更好的将其成员所拥有的知识管理好,利用好。第三,组织的管理文化支持。在组织内部不仅硬性的技术和制度可能给隐性知识管理带来影响,同时组织的文化也会给隐性知识的管理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3.知识管理在实践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难点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个难点,没有明确的知识责任人。在很多企业中没有一个专业的、明确的知识管理者,谁是真正的责任人很难说清楚。这是知识管理的第一个难点。 第二个难点,许多企业的知识管理系统脱离商业目标。没有实实在在的商业目标,实行知识管理是徒劳的。 第三个难点,如何让员工参与进来。知识管理领域最大的问题在于企业忽视了人和文化问题。 三、知识员工的隐性知识管理策略 1.对隐性知识管理中的难题,组织可以采取以下对策逐一解决 首先,就隐性知识本身而言,虽然在隐性知识的表达和传播上存在困难,但是并不是不能解决的。隐性知识的表达可以通过隐喻、类比和原型三种方式。这三种方式可以将原本模糊不清或是难以表达的隐性知识,通过与相似的知识或是事物间相同点或相异点的比较而得到解释和澄清,进而形成一种类似显性知识的原型,并最终可以变为一种真正的显性知识。 其次,可以通过一种信息技术来为组织内成员的隐性知识的明示和传播提供一种管理技术上的支持。这也是一种知识管理的工具——知识地图。 再次,针对隐性知识拥有者和组织内部的不利因素可以通过组织内部设立激励机制和营造知识共享文化来实现。 隐性知识的管理是涉及了组织管理中诸多方面的,需要组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辅助手段才能够真正管理好组织中蕴含的隐性知识,真正使隐性知识发挥出其知识创新的作用。 2.通过制度设计、激励、文化营造等手段克服障碍以实现隐性知识在企业内部的共享 对现有隐性知识管理的核心是通过制度设计、激励、文化营造等手段克服障碍以实现隐性知识在企业内部的共享。这一思路最终可归结到企业知识文化的创建和隐性知识开发模式的构建。 (1)知识文化的创建 企业应根据知识管理的现状,努力塑造以知识“共享”为核心的知识文化。 学习:主动学习和成长,以创新精神挑战不可能之事; 和谐:良好的团队合作、相互信任的氛围,以创造充实的工作和人生; 行动:员工积极主动地将知识共享贯彻到日常行为中; 反思:不仅总结成功经验,也要形成失败经验反思机制; 生态:企业内形成了网络式的知识分享环境,知识社区成为组织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般来说,知识文化的建立有赖于知识文化变革推动,从“文化变革推动”来看,核心在于有效的“员工转变促成”。“员工转变促成”需要系统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局部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员工转变促成的过程中一般会遇到三种阻力,分别是不知道、不能够和不愿意。 金字塔的底层是“不知道”,这意味着员工对转变缺乏充分的认识,即没有行动也没有方向,这就需要通过清晰的共识和沟通确立明确的、为广大员工所认可的目标,激起广大员工同现状告别的愿望和决心;中间层是“不能够”,这就需要在组织上强化团队、全员参与,特别是管理层需要成立强有力的推动团队,制订清晰的变革管理计划,并有效地实施和监控计划来给予充分的支持;还需要进行培训以让员工改变心态和获得必要技能,以保证组织的变革和员工的成长和谐、同步地进行;金字塔的顶层是“不愿意”,因为变革意味着需要放弃某些旧的习惯、模式和方法,这就需要一套规范的管理体系加以约束,同时人力资源部应辅以配套的跟进措施,制定有效的措施激励,以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知识管理的变革活动中去。 (2)隐性知识开发模式的构建 隐性知识只有被显性化或被传递后才能发挥其作用。下面介绍几种适合知识密集型企业隐性知识充分开发利用的方式: 创建知识社区。结合网络社区的优势与特色,沿用网络社区的互动机制,建立知识的讨论空间。知识社区能让内部员工选择特定的专业领域,与其他具有相同专业的员工,频繁地互动进而达到知识的充分共享。 开展专业内、专业间的交流会。跨专业交流会:针对员工特殊知识结构需求而专门定制的交流研讨会。通过跨专业领域的研讨有利于员工的职业发展以及潜能的发挥。 将项目小组优秀的工作方法作为标准加以推广。即使知识密集性工作具有非标准化、不易复用的特点,但这并不说明其业务过程中所有的内容都需原创或都不能借鉴。 隐性知识是知识密集型企业知识的主体和核心。对隐性知识的有效管理,使知识能最大程度得到复用,是知识密集型企业规模化发展的核心。 3.对隐性知识的针对性管理 管理咨询公司隐性知识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要求对其进行针对性管理。管理咨询公司隐性知识管理的内容和任务主要包括隐性知识的识别、隐性知识的开发利用以及隐性知识的保有和创新这三大方面。 4.隐性知识的动态传递与沉淀 隐性知识的动态传递与沉淀是指在工作与学习中进行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和符号化。动态传递与沉淀以不重复劳动,不影响劳动效率为前提,这种机制要求企业需要一定的软件工具或有效的沉淀手段做支持。 隐性知识管理重点就是如何将隐性知识的创造过程加以效率化,可运用的策略手段包括:形成一致性的企业文化与共识、开放性的组织气氛、运用多媒体网络来增加人际沟通的效率、项目型的团队管理、良好的教育训练与学习机制、更完善的周边配套等。 员工管理论文:浅析高校辅导员工作与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 论文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大学生 情绪管理 能力 培养 论文摘 要:情绪管理是否成功对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职业生涯和社会适应有着重要的影响。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是促进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培养的重要力量。高校辅导员应从尊重人、依靠人、完善人出发,提高大学生对情绪的自觉意识和控制、调节能力,追求以人为本的“和谐管理”。 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体需要而产生的主观态度的内心体验[1]。情绪既可表现为积极的作用,也可表现为消极的作用,它与一个人能否适应社会、获得事业成功和更好地享受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情绪管理是一个人对自己情绪的自我认知、自我控制、自我驱策能力和对他人情绪的识别与适度反应的能力[2]。情绪管理的目的是促进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一、大学生情绪特点及常见的情绪问题 进入青春期的现代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特殊时期,情绪、情感特别丰富,表现出富有创造性,又有强烈的冲动性、爆发性和稳定性。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大学生的认识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对自己的情绪已有了一定的控制能力,情绪亦趋于稳定,但同成年人相比,由于自我认知、生涯发展及心理发展还未成熟等原因,大学生对事物相对敏感,情绪易发生骤然变化。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在总体上表现出正向的趋势,但发展呈现不平衡状态;男女生在情绪管理能力上存在性别差异,表现为女生的理智控制能力和寻求外界帮助能力要显著高于男生[3]。 大学生的这些情绪特点,容易产生一些常见的情绪问题,主要包括:焦虑、抑郁、愤怒、自卑等;重度的情绪情感障碍有: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等。 二、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良好情绪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活动效率,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能促进良好的人际交往,增强抗挫折的能力;而不良情绪会降低大学生的活动效率,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它使学生丧失信心,缺乏活力,引起内心矛盾冲突,严重者可导致心理障碍,从而影响学生的正常生活与学习,阻碍了他们的健康发展。 大学时期是青年人心理成熟的重要时期,也是情绪丰富多变、相对不稳定的时期。从客观上看,当代社会正处于急剧社会变革时期,嬗变的环境条件给大学生的心理带来较大的冲击。随着国家就业体制改革的深入,教育改革实行的上学交费制度、奖贷金制度、考试淘汰机制及择业制度的变更、完善,对大学生既是机遇,也是压力与挑战。而某些家庭结构的不健全、家庭功能的弱化、一些父母不健康的教养方式和过高的期望,不仅无法为他们提供成长所需的营养,还构成了一个个应激源。从主观上看,外在的环境刺激对大学生情绪问题产生的影响固然深刻,但大学生的情绪变化的决定性因素还取决于大学生自身。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及思想变化时期,心理状态及情绪动荡不安,且缺乏社会生活的磨炼,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薄弱,在这些巨大冲击面前,若缺乏恰当的适应能力,极易导致焦虑、抑郁、自卑、逆反等情绪问题。因此,帮助大学生克服情绪上的困扰,使之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有效的情绪管理对于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充分发展学生的智力、情感、意志,并使之协调发展,构成完整人格,增进学生对现实的适应能力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心理学界以及教育界都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培养对大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是关系到大学生适应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课题[4]。 三、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大学生情绪管理是对大学生个体或群体的情绪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过程,它是研究大学生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识、协调、引导、互动和控制,是对情绪智力的挖掘和培植,是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建立和维护良好的情绪状态的一种现代管理方法[5]。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重要途径,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新时期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近年来大学生的情绪问题也给我们提出了严峻课题。因此,研究如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认识、开展和培养大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成为高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近年来,高校积极落实“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不断强化人性化管理措施,关注大学生心理状态,重视情绪管理,努力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但就目前的情况看,高校在对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上还存在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缺少长期有效的培养机制等问题。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与学生接触时间较多,对学生比较了解,他们是大学生求知成长的引路人,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最主要的力量,应当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情绪管理能力培养的工作,有责任和义务缓解大学生由情绪引发的心理问题,解决大学生主要的情绪困扰问题,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广大学生提高情绪管理能力,以增强其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因此高校辅导员在对大学生进行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高校辅导员参与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培养的途径 1.高校辅导员要掌握大学生情绪管理知识理论,并增强自我情绪管理能力。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需要高校辅导员掌握大学生情绪产生的原理、大学生的情绪特点以及常见的情绪困扰,掌握情绪调控的有效方法等相关的知识理论,同时还要了解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理论知识。通过不断地深入学习理论并联系实际工作情况,了解和掌握学生个体差异,采取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学会努力积极适应和有效调控情绪,以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同时,在工作中,高校辅导员也要学会自我情绪管理,具备自我认知、自我控制、自我驱策、通情达理与和谐相处等方面的能力,在不断增强自我情绪管理能力的同时,科学运用情绪管理激发学生潜能,提高效率。 2.高校辅导员应加强大学生的情绪管理教育,以强化大学生的情绪管理意识。在平时的日常管理工作中,高校辅导员应加强大学生的情绪管理教育。通过情绪管理教育,引导学生在所处的环境中能自我觉察到自己的心理状况和情绪状况,并用恰当的词汇表达出来,与老师和同学进行沟通。辅导员自身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让情绪干扰当前的活动,同时懂得移情,帮助学生理解他人的心理情绪,学会察言观色,能从言谈举止中读懂他人的情绪状态,尊重他人的感受,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并在此基础上学会自我控制、驾驭自己的情绪,有一定的承受能力。通过与人交流沟通,调适自己的情绪,树立自信心,培养与人协调、合作解决冲突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平时,要组织学生对可能会引起情绪问题的一切话题进行讨论,寻找解决的方案,让学生平时对这些问题就有思想准备,避免突然面对问题时手足无措,从而导致情绪问题。 3.高校辅导员要结合实际工作,融入到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中。对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学生日常管理、思想教育等传统的工作内容中,要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深入到学生中去,重视不同群体学生的情绪问题特点,增强辅导的针对性。大学生虽然具有许多共同的情绪特点,但基于性别、年龄、专业、家庭条件等的差异,大学生不同群体之间、同一群体不同个体之间的情绪现象也存在很大差别。因此,辅导员应当正视这种差异性,对学生的情绪问题不能以某一个固定的标准化格式去统一,必须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4.努力营造有利于情绪管理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情绪有传播和感染的特性,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不但可以凝聚人心,促进人际和谐,还能够激发学生间的关爱,通过相互帮助、相互影响的方式自动化解消极情绪,形成“自愈”能力。因而,缩小落差效应,矫正不良行为,开展健康、充实、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开拓以第二课堂为特征的社会实践领域,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情绪倾向、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积极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 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易事,需要校方在人力、物力上的投入,尤其是要形成一个大学生情绪管理的常态机制,做到常抓不懈,力求实效。辅导员是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主力军,辅导员工作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一线人员,要重视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创新工作机制,运用科学的指导方法,提供及时、有效的情绪健康指导,帮助大学生克服情绪问题,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员工管理论文:信息经济时代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 内容提要:信息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知识型员工具有独立自主性、创新性、骄傲性等特征,管理知识型员工应采取充分发挥员工独立自主性,创造良好的软环境等措施。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化速度迅猛,世界面临着信息化、全球化的两大趋势。在科技先进和信息化先行的发达国家,又涌现了知识经济的浪潮,这给经济管理和传统经济管理理论带来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课题。信息基础设施升级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知识的生产存储、分享和使用在技术上更为可行、经济上更为合算,经济活动中各种要素的配置、组合方式将更为合理、更有效,企业经济管理之间竞争的重点在知识、资讯、科技综合体——知识型的人才,而经济管理中各种要素的管理归根到底是对高素质人员的管理——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知识型员工管理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一、有关知识型员工的几个基本概念 1.知识工作与知识型员工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对知识工作的定义是:利用知识与技术提高生产率,使知识具有生产性、生产力特点,从而对管理理论产生重要影响的知识管理活动参与过程。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工作的含义也随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特别是进入信息经济时代,知识工作又有了新的内涵,即信息经济时代条件下的知识工作,是以知识和技术的应用与创新为主要特色的经营管理活动参与过程。这一时期,知识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学习新知识、创造新产品,即知识工作的一切目标都是围绕着知识的创新服务的。所以,新的知识工作的概念应是指对知识的学习、利用和创造发展新知识的活动。 彼得·德鲁克也提出了知识工作者的概念:知识型员工是指,一方面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知识型员工本身具备较强的学习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知识创新能力是知识型员工最主要的特点。此外,知识型员工的工作主要是一种思维性活动,知识的更新和发展往往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有所适应,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所以,知识型员工兼具知识性、创造性、灵活性等方面的特征。加拿大著名的学者、加拿大优秀基金评选主审官弗朗西斯·赫瑞(Frances Horibe)认为:“简而言之,知识员工就是那些创造财富时用脑多于用手的人们。他们通过自己的创意、分析、判断、综合、设计给产品带来附加价值。”本文认为,知识型员工是指在一个企业组织之中用智慧所创造的价值高于其动手所创造的价值的员工。 2.信息经济、知识经济、工业经济 信息经济是工业经济发展起来的,也被称为“后工业经济”,它以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指导思想,而工业经济主要以单一的,尽可能多地利用自然资源,以获最大利润为指导思想。知识经济是工业经济发展的更高阶段,是工业经济生产力发展一定水平必须结果,是对工业经济的超越。不少学者认为,知识经济是信息经济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应该说信息经济是一种以信息等相关产业为支柱的一种经济时代,也是从工业经济发展起来的,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早期表现,知识经济要求更高的国民素质和经济发展水平,是信息经济的高级阶段,其内涵进一步扩大。总之,从发展顺序来看应该是:工业经济——信息经济——信息经济。现在我们所处的社会是信息经济的时代,并不断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所以目前的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应属于信息经济时代的管理。 3.知识管理、信息管理与知识经营 信息经济时代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发展为知识型的管理,简称为知识管理,它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创新的能力,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纯粹的信息管理则是对企业信息进行分类等。知识不等于信息,知识是信息与人类认知能力结合的产物。知识与信息的不同是知识管理、信息管理这两种管理最大的不同点。知识管理包括对人的管理和对信息的管理,它是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知识管理有利于企业信息处理能力与员工的创新能力相结合,进而增加企业应变能力和预见能力。20世纪末发达国家不少企业在企业总经理与信息部经理之间设立一种知识主管(CKO)的新职位,并作了适当的分工,信息部经理重点负责企业技术与信息的开发应用,而知识主管主要从事企业创新和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员工。无论是信息管理还是知识管理,都主要是针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只不过知识管理是更高层次的管理。管理相对于经营来讲,它是根据企业的经营决策所确定的一定时期的经营意图,即经营方针、目标、战略、计划的要求以及下达的具体任务,组织生产活动,并保证实现。从企业管理的分层来看,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属于执行层,而知识经营属决策层,所以知识管理与知识经营之间是执行与决策的关系。 二、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知识型员工具有比其他员工更强的竞争性,必须调整公司,把公司建成知识型公司,并建立有利于知识型员工彼此进行合作的创造性方式。彼德·德鲁克说:“知识型员工不能被有效管理,除非他们比组织内的任何其他人更知道他们的特殊性,否则他们根本没用。”为此,必须充分了解及掌握知识型员工的特点,才能管理好知识型员工。 1.独立性 知识型员工拥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性,这种员工不喜欢上司把要做的每一件事的计划与措施都已安排的非常明确,这样使员工觉得自己是被上司完全摆布,缺少自主性。一般说来,知识型员工倾向于独立自主,这种特性表现在工作场所、工作时间方面的灵活性要求以及宽松的组织气氛,知识型员工不仅不愿意受制于物,甚至无法忍受远处上司的遥控指挥,而更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 2.创新性 创新是知识型员工最重要的特征。库珀解释说:“知识型员工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某些秘密知识,而是因为他们具有不断创新有用知识的能力。”知识型员工从事的不是简单重复性工作,而是在易变和不完全确定的系统中充分发挥个人的资质和灵感,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推动着技术的进步,不断使产品和服务得以更新。 3.骄傲性 专业技术的发展和信息传输渠道的多样化改变了组织的权力结构,职位并不是决定权力有无的惟一因素。知识型员工由于具有某种特殊技能,往往可以对其上司、同僚和下属产生影响。也由于自己在某一方面的特长和知识本身的不完善性使得知识型员工并不崇尚任何权威,如果有的话,那就是他自己。 4.流动性 在信息经济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家与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表现在技术的竞争上,技术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知识型员工的竞争,这一大环境为知识型员工的流动提供了宏观需求。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国与国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这为知识型员工的流动提供了可能。信息经济对传统的雇佣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资本雇佣劳动”这个定律开始受到质疑。因为在信息经济时代,资本不再是稀缺要素;知识取代了它的位置,长期保持雇佣关系的可能性不断降低。 5.成就性 与一般员工相比,知识型员工更在意实现自身价值,并强烈期望得到社会的承认与尊重,并不满足于被动地完成一般性事务,而是尽力追求完美的结果。因此,这种员工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把攻克难关看作一种乐趣,一种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 6.复杂性 复杂性主要指的是劳动的复杂性。首先,劳动过程复杂。知识型员工的工作主要是思维性活动,依靠大脑而不是体力,劳动过程以无形的为主,而且可能发生在每时每刻和任何场所。加之工作并没有确定流程和步骤,其他人很难知道应该怎样做,固定的劳动规则并不存在。因此,对劳动过程的监督既没意义,也不可能。其次,劳动考核复杂。在知识型企业,员工独立自主性并不等同于员工之间不需要配合,员工的工作由于科技的发展一般并不独立,他们的工作一般以工作团队出现,通过跨越组织界限以便获得知识综合优势。因此,劳动成果多是团队智慧和努力的结晶,这使得个人的绩效评估难度较大,因为分割难以进行。第三,劳动成果复杂。成果本身有时也是很难度量的。比如,一个市场营销人员的业绩就难以量化,原因不仅在于营销效果的滞后性,也在于影响营销业绩因素的多样性。 三、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策略 信息经济时代是一个崇尚知识的时代,员工的聪明才智比以往都体现出更高的价值,知识员工成为企业的主要资源,他们的创造力是公司价值增值的源泉,生产工具开始转移到了知识型员工的手中,因为知识型员工的生产工具是存在其大脑中的知识。所以,企业的管理也应做出一些变革和调整。 1.充分发挥员工独立自主性 由于知识型员工具有独立自主性特征,企业应更加重视发挥员工工作的自主性和创新性。通过授权为团队提供其创新活动所需要的资源,包括资金、物质上的支持,也包括对人员调用,并利用信息技术来制定他们认为是最好的工作方法,建立自我管理正式组织及非正式组织。自我管理式团队的形式也符合企业信息化的要求,能使信息快速传递和决策快速执行,提高企业的市场快速反应能力和管理效率,并且也能满足知识型员工工作自主和创新的需求。知识型员工更多地从事思维性工作,固定的工作场所和工作时间对他们没有多大的意义,而知识型员工也更喜欢独自工作的自由和刺激,以及更具张力的工作安排。为了鼓励知识型员工进行创新性活动,企业应该建立一种宽松的工作环境,使他们能够在既定的组织目标和自我考核的体系框架下,自主地完成任务。 2.员工与产品平等对话 在工业时代的公司中,社会分工明确,大多数工作的定义方式使得员工和管理者很难看到完整的过程。工业时代的工作并没有给人们一个对于产品属性的清楚的认识,过程中重要的部分和产品被锁定在一个黑箱中,作为个人的贡献者看不到,员工对自己的工作在整个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地位缺乏认识,他们只是被期望去适应一个大过程中的一个小部分。人们被培训去做某件事,而且被告知不能偏离固定的程序,员工的想象被认为是不重要的甚至是碍事的,员工的知识几乎没有真正的价值。于是,员工通常对过程和产品容易采取一种目光短浅的做法。在信息时代,工作所包含的不仅仅是一个过程和一个产品,而是一个生产许多产品和对这些产品进行改造的过程。在生产某种产品时,并不是孤立地看待过程和产品,而是把它们放在员工的想象和知识的更大的视野中。员工对过程和最终产品的掌握,激励他们去使用其技能、想象和知识,通过技术的变革来产生产品的变化。这样的过程有如员工与产品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对话。由于员工掌握了过程,他们发现自己的想象空间得到了拓展,并会因受到鼓励而更大胆地去想象,去发明,去创造。 3.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管理 与一般性人才不同,知识型员工一般来说不习惯于受指挥、操纵和控制,他们往往追求较强自主性,所以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要照应到这一特点,给予知识型员工以一定的权力,参与企业的发展决策和各级管理工作的研究和讨论。处于平等的地位商讨组织中的重大问题,可使员工感到上级主管的信任,从而体现到自己的利益与组织发展密切相关并因此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同时,主管人员与部属们商讨组织问题,对双方来说都提供了一个取得别人重视的机会,从而给人以一种成就感。根据日本公司和美国公司的统计,实施参与式管理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一般都可以提高50%以上,有的甚至可以提高一倍至几倍。 4.创造一个良好的软环境 良好的软环境即注重人情味和感情投入,给予员工家庭式的情感抚慰。索尼公司董事长盛田昭夫认为,“一个日本公司最主要的使命,是培养它同雇员之间的关系,在公司创造一种家庭式情感,即经理人员和所有雇员同甘苦、共命运的情感”。《财富》杂志评出的最受欢迎的100家最佳公司中的几十家慷慨地为员工提供“软福利”——即那种能够进一步协调工作与生活之间关系的各种便利,诸如在公司内部提供理发和修鞋等多项生活服务,以及免费早餐等看起来不起眼的福利,这为员工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这类福利使公司表现出富有人情味,接受调查的员工都说他们非常珍视这一点。目前,许多企业都定期举办各种宴会、联欢会、生日庆祝会、舞会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但可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管理者还可以倾听职工对企业的各种意见和建议。总之,知识型员工要求获得尊重的需求非常强烈,管理者应经常深入下属,平等对话,并经常组织集体活动,加强人际沟通。把企业建成一个充溢亲情的大家庭,使得员工有明显的归属感,而不是成为组织的边缘人。 5.正确的激励 激励活动是由谁激励、激励谁和怎样激励这三个主要要素构成。正确的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之所在,正如美国哈佛大学的管理学教授詹姆斯所说:如果没有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发挥不过20%~30%,如果施以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则可以发挥到80%~90%。激励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它自身是有规可循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激励活动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激励必须考虑人的需求(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第二,激励必须制度化、规则化,且具有相对稳定性。第三,激励具有全员性,即必须针对全体员工,这样才能起示范作用。第四,激励应当公开、公平、公正。美国的知识管理专家玛汉·坦姆仆经过大量实证研究证明:激励知识型员工的四个因素依次为个体成长、工作自主、业务成就和金钱财富。知识型员工由于其文化水平较高,更多的是考虑其发展潜能和成就感,并获得与其贡献相匹配的合理公正的报酬。所以,企业在进行激励选择和设定时应针对性地满足知识型员工的需要,从而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当然,还应该注意对工作进行设计,因为对于知识型员工而言,有意义的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一种激励因素。 6.加强员工的培训与教育 由于科技发展高速化、多元化,大部分知识型员工发现,知识与财富成正比例增长,知识很快过时,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才可能获得预期的收入。因此他们非常看重企业是否能提供知识增长的机会。如果一个企业只给其使用知识的机会,而不给其增长知识的机会,企业不可能保证员工永远就业,当然也就不能指望员工对企业永远忠诚,同时,大多数高素质的员工在一个企业工作,并不仅仅是为了通过工作挣钱,而是更希望通过工作能得到发展、得到提高。而企业举办的各类培训,则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知识员工的这一需求。在信息经济时代,人才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企业必须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因此,在知识型员工更加注重个人成长的需要前提下,企业应该注重对员工的人力资本投入,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为知识型员工提供受教育和不断提高自身技能的学习机会,从而具备终身就业的能力。 7.积极创造个体发展空间 知识型员工对知识、个体和事业的成长不懈地追求,某种程度上超过了他对组织目标实现的追求,当员工感到自己仅仅是企业的一个“高级打工仔”时,就很难对企业绝对忠诚。因此,企业不仅仅要为员工提供一份与其贡献相称的报酬,使其分享到自己所创造的财富,而且要充分了解员工的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意愿,为其提供适合其要求的上升道路,给员工创造个体的发展空间,给员工更大的权利和责任,只有当员工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在组织中的发展前途时,他才有更大动力为企业尽心尽力地贡献自己的力量,与组织结成长期合作、荣辱与共的伙伴关系。所以,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职位资源,为知识型员工提供足够大的成就实现机会空间。当然企业还可通过其他方式加强员工与企业的关系,如:目前已经出现的股权激励就是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策略的一种尝试。股权使得员工把自己的创新活动看成是一笔可观的投资,因而更能激发其全心全意地投入自己的精力,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一致趋向。股权激励是一种可行的激励方式,体现风险分担,利益共享,员工的收益与企业的发展前景紧紧捆绑在一起。 8.管理方式分散化 知识型员工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以及处理、应用知识和信息的能力,这些能力提高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因而常常不按常规处理日常事情。和这些人员进行交往时,传统的官僚管理作风只会碰壁,因此需对知识型员工实行特殊的宽松管理,尊重人格,激励其主动献身与创新的精神,而不应使其处于规章制度束缚之下被动地工作,导致员工知识创新激情的消失。应该建立一种善于倾听而不是充满说教的组织氛围,使信息能够真正有效地得到多渠道沟通,也使员工能够积极地参与决策,而非被动地接受指令,这就需要一种新的管理方式如分散化管理,在信息经济时代,分散化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必要管理趋势。在组织中拥有较高职位的管理人员并不一定拥有较多的信息,电脑网络的存在使我们进入了一个平行的世界,知识型员工也由于自己的专长而自负,对权威的顶礼膜拜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为谋求决策的科学性,更重要的是求得知识型员工对决策的理解,定期与雇员进行事业的评价与探讨,吸收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施以“分散化管理”,应是信息经济时代管理的一种趋势。 员工管理论文:知识型员工流失风险管理 [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掌握最有价值的知识资本的知识型员工日益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宝贵资源。在人员流动日益频繁的今天,如何降低知识性员工流失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大难题。本文从分析知识型员工的特点、流失原因以及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入手,从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两方面提出了如何有效管理知识型员工流失风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知识型员工;流失风险;风险识别 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技术成为决定一个国家或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技术创新与进步是由人来完成的,因此,技术的较量归根到底是人才的较量。知识型员工作为掌握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日益成为各企业争夺的对象。这种知识型员工的供需缺口,以及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为知识型员工的流动创造了需求并提供了可能。知识型员工日益频繁的全球流动,成为当今社会人才流动的一大特点。尤其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国内企业不可避免会面临实力雄厚的跨国企业对人才尤其是知识型人才的争夺。如何减少本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流失,降低流失风险,成为我国企业管理者所要关注的一大课题。 一、 知识型员工及其流失原因分析 (一) 知识型员工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成为企业资源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而知识的创造、利用与增值,最终都要靠知识的载体--知识型员工来实现。知识型员工在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知识型员工指的是"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和信息工作的人"。因此,他们与传统上听从命令或按规定程序进行操作的员工不同。总的来说,知识型员工具有自主性、个性化、多样化和创新精神等特点。首先,他们具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在工作上具有较强的自主性;第二,他们了解自身具有的知识对企业的价值,因此他们更多地忠诚于自己的专业,而可能较低地忠诚于所在的企业;第三,他们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终身就业能力,因此他们有很强的学习意愿,需要经常更新知识;第四,他们的成就欲望较强,愿意接受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同时要求工作中更大的自主权和决定权;第五,他们自由选择企业,如果原有企业不能满足其需求,他们可能会另谋出路。 (二)知识型员工流失的原因 1.知识型员工的个人因素。知识型员工重视自身价值的实现,重视自身知识的获取与提高。他们追求终身就业能力而非终身就业饭碗,为了更新知识,他们渴望获得教育和培训机会,因此他们希望到更多更优秀的企业学习新的知识,通过流动实现增值。这种个性特征使知识型员工本身就有较高的流动意愿,不希望终生在一个组织工作。据哈佛企业管理顾问公司的离职原因调查显示,"想尝试新工作以培养其他方面的特长"被列于众多原因之首。 2.企业因素。知识型员工可能更多地忠诚于他们的专业而非他们所在的组织,他们不断追求对知识的探索,追求事业的发展,而企业要求他们能够创造价值。这就产生了企业与知识型员工在目标方面的不同。如果企业不能有效地统一两者的目标,使知识型员工在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目标,那么就可能导致知识型员工的不满,进而造成他们的跳槽。从企业实践来看,造成知识型员工流失的与企业相关的因素主要有:(1)薪酬不能反映他们的贡献或不公平的薪酬;(2)看不出企业的长远目标和战略意图;(3)缺乏教育培训和事业发展的机会;(4)得不到充分的尊重、信任和认可;(5)承诺不能兑现;(6)缺乏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沟通。 3.社会环境因素。知识经济使知识更新加快,即知识的陈旧周期缩短。据美国的一份调查,1976年的大学毕业生到1980年时,它所掌握的知识已有50%陈旧老化,到1986年完全陈旧过时。知识陈旧周期的缩短使知识型员工为了在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中能更快获取新知识而加快了流动。另一方面,知识经济对知识型人才的需求很大,而目前知识型人才仍是稀缺的。以新兴行业的信息产业为例,据国际数据公司介绍,2000年全世界共有160万个左右的职位空缺。于是,一个出色的人才通常被几家公司争夺。人才的稀缺程度越高,人员流出的拉力越大。 二、 知识型员工流失的风险识别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在企业中保持一定的员工流动率能够为企业不断输入新鲜血液,引进高素质员工,淘汰不合格员工,使企业保持活力。但是,如果员工流动过于频繁,企业缺乏一个比较稳定的员工队伍支撑,尤其是如果没有对组织保持忠诚的知识型员工的支持,企业必然会因缺乏人才而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本文中所说的知识型员工流失风险,指的是知识型员工的流失给企业带来损失的可能性。流失风险识别就是识别其流失可能给企业带来哪些风险。 1.掌握核心技术或商业机密的知识型员工的离职可能导致企业赖以生存的核心技术或商业机密的泄露。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带给企业的将是极大的损失,尤其是当这些知识型员工跳槽到竞争对手企业或另起炉灶时,企业将面临严峻的竞争压力。世界著名的英特尔公司曾经历过类似的一个教训。公司创业初期,天才设计师费根设计的第一代微处理器8080一炮打响,该产品给公司开创了巨大的市场。意想不到的是,费根在关键时刻离开了公司,并带走了另两名重要的技术人才,在外面重组了一个新公司,推出了比8080还要先进的新产品,很快将英特尔的市场抢去。这个沉重的打击,使英特尔几乎一败涂地。若干年后,英特尔才重新崛起。 2.知识型员工的离职可能导致企业关键岗位的空缺。由于知识型员工掌握某种专门的技能,所以一旦他们离职,企业可能无法立刻找到可替代的人选,那么这一关键岗位在一定时期内会空缺出来,这势必影响企业的整体运作,甚至可能对企业形成严重的损害。更糟糕的是,如果出现了知识型员工的集体跳槽,那么企业面临的风险将是成为一个没有血肉的空壳,假如不及时补充,面对的必然是死亡。 3.知识型员工的离职使企业必须重新招募和培训新员工以满足对人员的需求,这就需要支付相应的招募和培训费用,有时还要付出赢得新客户所需的成本。知识型员工属于稀缺人才,需要企业花费更多的成本来获取,而且招聘来的新员工是否胜任工作,是否能融入企业都具有不确定性,这些都是企业面临的风险。 三、 知识型员工流失风险管理策略 通过上述对知识型员工流失原因的分析和流失风险的识别,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管理策略,将流失风险限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这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完成。一是避免风险事故(这里指知识型员工的流失)发生或将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降至最低,即采取风险的防范措施;二是风险事故发生之后,将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即采取风险的控制措施。 (一)风险防范 这是一种旨在减少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而采取的一系列预先的积极主动的防范措施。它强调积极的激励,减少员工的流动意愿,从而降低流失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这就需要运用现代激励政策,充分发挥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其尽心尽力为企业服务,建立知识型员工与企业间的新型忠诚关系。 1.树立企业与员工是合作伙伴关系的理念。该理念承认知识型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能够对知识型员工产生持久的激励效应,从而降低其离职意愿。比如,作为战略合作伙伴,知识型员工可以与企业经营者一同参与企业决策过程,从而使他们感受到企业的认可与尊重;在报酬方面,除了工资收入外,作为合作伙伴关系的知识型员工还需要参与企业剩余价值的索取和分配,具体可以采取员工持股或股票期权的激励方式,使员工自身利益与企业长远利益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降低员工的离职意愿;作为合作伙伴关系,知识型员工还可以自主安排工作时间,实行灵活机动的弹性工作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知识型员工的自主权要求。有了这一理念,诸如参与管理、股票期权、自主管理等激励方式也就有了理论基础。 2.营造一个充分沟通,信息知识共享的环境。建立一个信息知识共享的电子化互动平台,使知识型员工能够自主方便地了解到各种所需的信息和知识,一方面增加了知识型员工的知识,另一方面加强了员工之间、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交流。通过这种开放式沟通,还可以随时了解和关注员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有利于对员工流失的防范。 3.为知识型员工提供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建立一整套面向未来的培养计划。知识型员工追求对知识的探索,追求提升自身所具有的知识资本以及高层次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因此,建立合理有效的培训机制,为知识型员工提供受教育和提升自身技能的学习机会,满足了知识型员工的学习发展需求,使知识型员工不必跳槽到其他企业也能不断获得新知识,从而减少了知识型员工流失的可能性。 4.帮助知识型员工自主进行职业生涯管理。开展职业生涯管理,可以使知识型员工清楚地看到自己在组织中的发展道路,而不至于为自己目前所处的地位和未来的发展感到迷茫,从而有助于降低知识型员工的流失率。例如,惠普公司在因特网上为员工提供技能和需要自评工具,帮助员工制定详细的职业发展计划。这是该公司员工流失率远远低于其主要竞争对手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知识型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较强,可以考虑在企业内部创建公开的内部劳动力市场,以便知识型员工控制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企业只在必要时,提供给知识型员工相关信息,协助他们更准确地评价自己的特性和价值观,使他们准确定位,发现自己"心目中的职业生涯路径"。 5.实施内部流动制度。某些知识型员工本身就有较强的流动倾向,其流动具有某种必然性,他们或者是由于对原有工作失去兴趣,或者是想尝试新工作以培养新技能。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可以采取内部流动的方式来迎合这种需求,减少离职倾向。比如,通过实行工作轮调,可以帮助员工消除对单调乏味工作的厌烦情绪,使工作内容扩大化,丰富化;或者通过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公开招聘,使愿意尝试新工作或愿意从事更具挑战性、重要性工作的知识性员工能有机会获得新的职位,从而满足了其流动意愿。如SONY公司定期公布职位的空缺情况,员工可以不通过本部门主管直接去应聘,如果应聘成功,则可以得到新工作;如果应聘不上,则仍从事原工作,同时等待下一次机会,而且不必担心会受到原主管的偏见,因为整个应聘过程是保密的。事实证明,内部流动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员工的流出数量。 6.招聘新员工时挑选与组织相适配的知识型员工。近来的研究显示,几乎80%的员工流失与招聘阶段的失误有关。同时,失误的主要原因不是流失的员工不能适应工作要求,而是因为他们不适合该企业的文化。为了减少流失率,在引进新员工时就应严格挑选程序,注意知识型人才的态度、个性和行为要与组织相适配,进行基于文化的招聘过程。之后还要通过告诉新员工怎样工作,怎样与员工相处,怎样获得帮助等,使他们更快地融入企业,避免因知识型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文化相冲突而造成的流失。 (二)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在风险事故发生之后,为了减少事故所带来的损失而采取的控制性措施,即当知识性员工流失时,采取一定的策略以减少知识型员工的流失给企业带来的损害,使损失最小化。具体措施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建立一个电脑化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将企业内外部有关人力资源的信息集成为一个信息包,可以方便和增强管理者对这些信息的管理。企业内部信息包括在职人员信息、离职人员信息、人才储备信息、员工工作动态跟踪信息等。通过这些信息,企业可以随时了解知识型员工离职率变动情况以及离职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及早采取相应措施。比如,根据企业以往的平均离职率,可以预测这一阶段的离职人员数,根据这一情况,提前从人才储备库中挑选后备人员进行培训,这样就降低了离职发生时岗位长期空缺的可能性。离职原因信息还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制定用人、留人政策。企业外部信息主要包括同业人员信息、同业人才需求信息、人才供给信息等。通过对人才供给状况的了解,企业可以快速有效地为知识型员工流失后的空缺岗位补充优秀人才;而同业人员信息中,了解其他企业特别是直接竞争对手企业中知识型员工的薪资福利水平和政策以及行业平均薪资水平,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制定本企业薪酬政策,防止因薪资问题而导致知识型员工的流失。 2.做好人才备份工作。这一工作有利于保证企业不会因某些关键知识型员工的流失而中断新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做好人才备份,一方面要强化人才的储备和技术培训,使某项关键技术不会只被一两人独占;另一方面,同一尖端技术岗位至少要有两至三人同时攻关。像海尔集团,同一产品,不仅国内有研发小组,在国外也有很多科研机构同时开发,即使有几名技术人员流失,也不会对企业产生太大影响。对于非技术岗位的某些重要职位,可采取设立后备人员的培养计划,让这?quot;替补人员"提前熟悉将来的工作,一旦发生这些岗位人员的流失,候选人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胜任工作,从而降低了由于员工空缺而造成的损失。 3.重视运用工作团队,建立工作分担机制。项目开发通过运用工作团队来完成,整个项目的运作过程是团队中每一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通过这一机制的建立,可以有效降低因知识型员工流失而导致关键技术泄露的风险,因为每个成员都不可能单独完成整个项目和掌握全部技术,所以,即使某个员工跳槽到其他企业,也会因缺乏这样的团队而难以对企业构成真正威胁。对于某些掌握大量客户和业务的职位和部门,应建立一种相互监督制约的工作分担机制,获取客户和业务的某些重要环节和关键权力由公司统一管理。如进行客户关系管理(CRM),客户的各种信息统一录入公司数据库,并对客户进行后续的服务和维护。这样就避免了因某个知识型员工的流失而造成大量重要客户的随之流失。 4.合同约束。合同约束即在员工进入企业之前,采用契约的形式规定员工对企业的义务,约束其行为,目的是为了防范由于员工流失而给企业带来损害。如企业可以与知识型员工事先签订"竞业禁止"协定,要求员工在离开企业后的一段时间内不得从事与本企业有竞争关系的工作。企业还可以在合同中规定如果员工离开企业,需要继续为本企业保守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等,同时规定相应的补偿措施。在这一方面,企业应十分重视运用已有的《专利法》、《劳动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手段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5.担保。这是一种将知识型员工的流失风险转移到企业外部的有效方式,其实质是保证人承诺对被保证人的行为不忠、违约或失误负间接责任。具体来讲,当职业介绍机构、猎头公司或推荐人向用人企业推荐知识型员工时,使其承诺对所推荐员工在应聘、工作、离职过程中的弄虚作假、失误或违约等行为负间接责任 。针对知识型员工的流失风险管理来说,比如可以要求保证人承诺员工在规定期限内不得随意辞职,否则由保证人支付赔偿金。当然,为了取得这种承诺,员工要付出一定代价(如向担保人支付一定的担保费)。这样企业就把由于员工流失或行为不确定带来的风险损失转移到了保证人,即职业介绍机构、猎头公司或推荐人身上。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具体操作时必须遵守劳动法有关员工权益的若干规定。 员工管理论文:试论农村供电所员工的安全思想教育管理 论文摘要:农村供电所是县供电企业的派出机构,电力企业的体制改革,改变了原有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取消了乡电管站由供电所统一管理,这样农电安全管理的范围扩大,逐步健全和完善农村供电所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是当务之急,安全是前提。但多数员工的安全思想意识较为淡薄,文章分析了现今农村供电所安全思想教育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农村供电所员工的安全思想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提出强化安全教育要提高认识、完善制度、强化训练、创新方法,推动供电企业实现科学、安全发展。 论文关键词:供电所;农电员工;思想教育;安全生产 农村供电所是县级供电企业的一线生产单位,具有人员多,构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等显著特点。他们不仅是服务新农村的生力军,也是一个安全管理的重点群体。这些员工由于大都不是科班出生,在工作中,部分员工仅凭经验做事,思想松懈麻痹大意。目前,在国家电网公司规范、标准的安全管理制度下,仍存在少部分员工未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执行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和办法,导致他们在执行工作的过程中,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加强农村供电所员工的安全思想教育管理势在必行。 一、农电员工安全思想教育存在的误区 在日常工作中,许多领导对安全工作抓得很紧,但是对员工的思想教育却抓得很松,存在着几种认识上的误区。 1.安全问题存在低估性 许多人认为,随着企业管理的日益规范,安全制度的日益完善,安全设施的日益完备,员工的思想教育已是老生常谈,只要在工作中多注意、多监督、多检查就可以。一些员工也认为,只要不是高空作业,戴不戴安全帽无所谓,只要不是重大问题,带电作业无所谓。导致出现安全问题时,常常后悔莫及。 2.教育过程存在克扣性 为了防范于未然,国家电网公司把安全生产工作排上重要的议事日程,通过会议、培训、交流、观摩、考核等手段促进安全管理按照标准化流程执行。可是,这些安全生产指示在一些基层供电所所长传达的过程中,却大打折扣。个别员工认为,安全工作天天喊、日日谈,一点新意也没有,长此以往,势必造成上级安全生产指示及文件精神层层衰减。 3.教育形式存在应付性 为了加强安全教育管理,许多基层供电所每年都要举办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旨在提高员工素质,但由于个别供电所安全教育培训未落到实处,导致教育形同虚设。个别供电所的教育培训只是设置一两个简单的项目,然后便草草收场。有的善做表面文章,偏重形式,安全活动形式次数不少,记录也很工整,台账做的赏心悦目,各项制度应有尽有,但实际上只是做足表面工夫,以应付检查。 4.惩治机制上存在宽松性 对安全教育抓得不力,导致对可能出现安全问题的行为,睁一眼闭一眼,只要问题不大,后果不严重,干脆通过经济处罚,一罚了之。一些工作原本积极主动、遵守纪律的员工会认为,出了问题也不过如此,自己以前的小心谨慎似乎太不合时宜,于是上行下效。长此以往,使一些基层供电所违章作业现象屡见不鲜。 5.重惩罚轻教育 我们常用这样一句话来指导安全生产工作:“制度使其不能,教育使其不为,奖励使其不怠,严惩使其不敢”,也就是制定规范让其遵守、通过教育培训提高技能、进行鼓励让其自觉执行、严格惩罚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但一些供电所在处理安全生产事故时,往往以罚代庖,不重事后分析,不重经验的吸取,面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仍然不利于提高安全生产的整体管理水平。 上述几种现象,对基层供电所员工的安全教育工作带来极大的负面作用,也给今后的员工安全思想教育管理增加了障碍。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供电所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处理好供电所安全生产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关系。 二、加强农电员工安全思想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 基层供电所是县级供电企业生产任务的主要执行者,安全管理状况在县级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认为应通过以下几点加强新形势下基层供电所员工的安全思想教育。 1.提升思想认识 针对目前安全生产工作所面临的优势和弱势以及在安全思想意识上的问题,农村供电所应该组织全体员工结合自身工作,认真查找安全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特别是雷暴雨天气,认真剖析目前抢修和检修等工作中是否存在违章行为,农网方面要切实做好《安规》、“三防十要反六不”等知识的集中培训和考试;进一步加强标准化作业的培训和指导,规范检修和抢险流程,同时做好施工现场作业和抢险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和考核工作;并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作风提升工程,加强执行力的灌输和安全生产形势教育,从自身做起,不断提高安全生产责任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促进安全生产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2.提高安全认识 安全生产是一条射线,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员工只有思想上重视了,安全生产才能真正取得实效。因此,基层供电所要全面提高认识,尤其是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把对安全有一定认识变为意识成为常识。要积极引导员工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使之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安全是最大的经济效益”的思想,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要不断强化安全理念灌输,把安全管理深入到员工心里,要自觉摒弃喊喊口号,做做样子,而是要通过考试、抽查、观看警示专题片、撰写学习心得等多种形式,把安全教育理念推向深入。 3.完善制度 要全面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思想认识,必须从完善制度入手。各供电所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不仅要把制度写在墙上,挂在嘴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上。要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安全管理秩序制度》、《安全工作奖惩制度》、《安全管理考核督查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 4.强化训练 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决定命运。员工在生产工作中养成良好的习惯非常重要。然而,施工现场的习惯性违章现象是供电所安全生产中的一种通病,某些员工做事凭经验,时间一长便成习惯,不良习惯就导致违章,最后出现事故。为此,要不断加强他们的日常训练,采用军事化管理,检验落实安全措施的程度。领导干部要走出办公室,深入到施工现场,查漏补缺,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同时,要以改不良习惯为抓手,强化员工的安全教育,全面规范工作流程,全面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对训练不刻苦,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的,要予以严肃处理,直至停职反省。 5.创新办法 创新是发展的灵魂,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因此,要积极创新教育模式,大力破除思维定势。要结合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载体活动。 (1)创新谈话方式。要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注重沟通和交流方式,做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当前,在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方略中,员工对简单粗暴的说教方式持反感态度,基层领导应该及时变换方式,采取征求意见、促膝谈心等手段,和员工面对面交流,让员工产生信任感、成就感、温暖感和舒适感。注重把握员工的思想动态,把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多讲白话,少说大道理,多做实事。这样,思想政治工作就会更有说服力、感召力。 (2)创新教育模式。在开展思想教育过程中,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与提高素质结合起来,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方法,让广大员工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要加强引导,充分利用本所自然资源引导员工学习安全理论。要不断加强员工“努力超越、追求卓越”企业精神和国家电网公司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可以通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主题征文、典型报告、案例分析、自制《安全专题片》、编写《供电安全三字经》、开设专题网站等形式,让一线员工登上讲台做主角,谈感受、谈经验、谈体会,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人、感化身边人、引导身边人。 (3)创新活动模式。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因此,我们要积极创新活动模式,可以结合本地员工实际,举办安全运动会,组织员工分成对抗小组,把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安全要点设置成内容新颖、具有实效的安全运动项目,如铺设消防水袋、干粉、泡沫灭火、变压器抢修、同舟共济等安全趣味比赛,让他们既高兴参与,又寓教于乐,既达到教育目的,又实现技能增长,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6.加强组织队伍、干部职工、文明党风的思想建设 一是加强骨干队伍能力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有能力的管理型、技术型、服务型、廉洁型的农电干部队伍,党委要重点做好供电所所长的选拔、培养和管理工作;农电党支部和供电所核心小组要重点做好供电所班组长和党员骨干队伍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为加快供电所的发展创造条件,搭建平台。 二是加强干部职工的作风建设。加强农电干部职工的作风建设,关键要做好农电干部职工的思想转变工作,尽快将干部职工的思想意识由过去的施工队式散漫作风向现代企业职工的规范服务作风进行转变,增强干部职工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让“服务无小事”落实到工作中,体现在行动上。 三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要根据供电所的特点,着重建立和健全有效的财务、物资、工程等“三重一大”方面的管理和监督机制,推进厂务公开制度的落实,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创新活动,深化反腐教育,强化供电所干部党员和职工的法律意识、廉政意识,积极开展以“发展、和谐、创新”为主题的“和谐企业”教育,实现供电所与员工的共同发展,为服务新农村提供可靠的保证。 当然,在加强农村供电所员工安全思想教育的过程中,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但是,只要我们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坚持不懈、创新创优,始终把加强员工的教育管理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我们就能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推动国家电网公司“一强三优”供电事业实现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 员工管理论文:浅谈如何搞好员工动态管理 员工,是企业之本,其素质如何,是企业活动效率的决定因素。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曾经宣称:"你可以剥夺我的一切:资本、厂房、设备,但只要留下我的组织和人员,十年以后我将又是一个钢铁大王"。企业员工对于企业成功之重要,由此可见一斑。当前,我们国有企业面临的改革任务很多,但千头万绪,就是如何把人改好,把人事激活,实行员工动态管理就是激活人事的重要措施之一,那么如何搞好员工动态管理呢? 一、从企业兴衰的高度,充分认识员工动态管理的意义。 对员工实行动态管理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需要。一个国家要昌盛,首先必须提高民族的素质,一个企业要兴旺,也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员工队伍,这是不争的事实。现在国有企业已经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一些职工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如质量意识、危机意识、市场观念、竞争观念不强及等、靠、要思想等。这些问题不解决或解决不好,势必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海尔的成功、许继的前进,有一个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因素。人事制度改革是企业改革的中心内容之一。在员工管理上引入竞争机制,优胜劣汰,符合物竞天择的自然法则。员工动态管理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折腾了后进层,促使后进向先进转化,必然会促进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正是当前国有企业所面临的、通过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可以说,员工动态管理是企业腾飞的一个推进器。 认识员工动态管理的意义还必须澄清和纠正一些糊涂认识及错误观念。在实施员工动态管理中,个别职工存在一些错误观念,如有的人说:对职工实行末位淘汰是瞎折腾,是领导工作简单化的表现,更有甚者说什么动态管理是挑动群众整群众等。这些认识和观念无疑是错误的,必须批判和纠正。事实恰恰相反。近年来,公司通过OPM管理,淘汰了少数后进职工,在工作过程中,企业对每一位员工是负责任的,并且通过末位淘汰制度的落实,取得了良好效果。较好地调动和激发了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增强了危机意识、市场观念,有的单位还把动态管理机制引入日常工作难点的管理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效益的提高。 二、以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制定工作目标体系。 工作目标的建立对于员工动态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工作目标很多,企业要有整体目标,部门要有部门目标,每个职工都应有本岗位的工作目标。没有工作目标就没有工作方向,没有工作目标,企业就无法组织经营活动。做为企业组织要充分认识工作目标的激励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各个工作目标构成相应的员工工作考评依据,没有目标就无法进行考评工作。所以说,企业内部工作目标体系的建立是搞好员工动态管理的基础和前提。 员工动态管理要量化工作目标。我们现在进行的干部考评也好、一般员工末位淘汰也好,在工作目标和工作标准上量化的少或量化的不够,而非量化的因素比较多,这就容易形成绩效评价中的主观因素,工作任务完成不好的也可能得分比较好,和事老工作不得罪人,会来事,也可能得分不低。反而敢抓敢管、工作成绩突出的也可能拿不到优秀票。这种情况虽不是一般规律,但也确实影响考评的公正性。因此,在对员工实行动态管理中,企业必须逐步建立其量化的工作目标体系,上至企业组织、经理、书记,下至各岗位员工都有量化的工作目标和标准,而且这种目标和标准量化的程度越高越好。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工作绩效考评的人为性,增强其从定量分析到定性确定的科学性。 工作目标的制定要实事求是,跃而可及。工作目标不能随意确定,要考虑其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做到两者的结合。工作目标不可定得过高,因为过高实际上是空的,脱离实际,跃而难及,有害无益,况且对承担工作指标者不公。但工作目标也不可定得低了,因为低了躺下就能摘到苹果吃,不利于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实现工作绩效最优化,同样不可取。这就要求我们做好调研,全面考虑企业历史的、现在的、同行业、同机构的、同部门的、同岗位的、同工种的工作标准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其工作标准体系,这样,既有利于企业员工奋进追求,努力实现目标,促进企业效益递增,又有利于对企业和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考评。 三、以对企业和职工高度负责的精神,搞好员工工作考评。 员工动态管理关系企业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每一个职工的切身利益。员工工作目标的制定只是解决了工作考核的依据,但如何进行员工工作考核,考核的结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员工动态管理的效果。员工工作考核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努力做好员工动态管理的宣传教育。 在企业,对员工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完全符合"三个代表"的思想。员工动态管理催人奋进,促进企业管理的不断进步与升华,企业员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定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员工动态管理能够培养广大员工奋发向上,开拓创新,挑战市场的思想理念氛围;员工动态管理,淘汰了少数人,但维护的是企业整体利益,维护的是企业广大职工的利益。为此,在进行员工动态管理实行末位淘汰工作中,自始至终应贯彻"三个代表"思想,认真做好宣传教育和思想发动工作,把动态管理的意义讲透,道理讲明,坚决澄清和纠正少数职工的糊涂认识和错误观念。把企业员工动态管理的意图变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工作的阻力,收到更好的效果。 2、工作绩效考评应当坚持量化标准,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 前面谈到,员工工作绩效考评要建立量化标准,那么在实际考评工作中,也应坚持量化标准这一原则,尽可能的减少主观随意性。量化考核程度越高,越能反映工作绩效的客观性。以往有的单位或部门进行的工作考评有点类似于民意测验,在一定条件下很可能出现一定的偏颇。当然,要做到全部量化需要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总之,员工工作绩效考评越量化,越科学,越量化,越能服人。 3、不断提高考评者的素质,严密组织考评工作。 考评是为员工工作下定语,为人事调整、奖励或淘汰提供依据,同时也大大有利于企业组织内部的沟通与和谐。由此可见,考评工作之重要,考评者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着考核的效果。因此,在员工考评中,运用一定技术的同时,要不断提高考评者的能力素质,让其掌握考评的标准和内容,熟悉考评对象工作的特点和有关情况,用好组织和广大职工给予的考评权力,抱着为企业负责,为职工负责,为自己负责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对被考评人进行考评,绝对不能因个人的思想好恶、感情偏见代替考评事实,同时要始终把握正确的考评方向,严密组织考评工作,能够识破个别行为不端者,防止不测事件发生。要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考评。严格就是要有明确的考核标准,有认真的考核态度,有严格的考核规定和严格的考评程序、纪律和办法等。程序不严格,不统一,就会出乱子,考评不严格,就会流于形式,不仅不能全面地反映被考评者的真实情况,而且还会产生消极的不良后果。 4、控制和消除人为误差,保证考评结果真实准确。 在当前,由于员工工作考评中客观标准的不确定性和量化考核程度不足等因素,难免会存在一些考评者的主观随意性,加之企业组织内部各单位参与考评的群体不同和认识差异,对考评尺度的把握很难一致,造成不同单位之间分数不完全等阶等。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应该做到三点:一是严格执行随机抽取考评者制度,决不允许参评单位自己指定人员(有规定范围的除外)。二是在综合评价统计时,按照一定的比例去掉极端高分和极端低分,以此去掉考评者的个人感情色彩。三是党组织要加强领导和控制,全面分析员工工作考评标准的变动因素,衡量每个员工的德、能、勤、绩,最后做出评价分析。 5、结果公开,注意反馈。 考评的结果要向本人公开,这是保证考评民主的重要一环。考评结果应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群体在公开时加以区别。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被考评者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解决自己不容易认识自己的问题,从而使考评成绩好的员工再接再厉,继续保持前进的主动力;也可以使绩效考核不好的员工心悦诚服,改正不足,奋起上进。在考评结果公开之前要做好反馈工作,特别是对末位淘汰的员工,组织上要指定专人与其谈话,反馈考评情况。要根据反馈对象的个性特点,做好谈话准备,态度要严肃中肯,推心置腹。要实事求是地指出被淘汰者在思想作风、劳动态度、纪律观念、团队精神、工作完成情况等方面存在什么不足,把问题要讲明谈透,决不能不负责任的耍官腔,说含糊话。在反馈考评结果的同时,也应当肯定末位淘汰者的优点和成绩,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给其鼓励和信心,做好认真细致的思想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动态管理的教育作用。 6、要赏罚严明,奖惩兑现。 赏罚严明本身就是治企之道。如果只是搞员工动态管理的其它过程,而缺少赏罚奖惩原则,那么动态管理也就毫无意义,肯定发挥不了它应有的作用。为此,通过动态管理,对那些工作表现好的员工,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说的话、许的愿要算数,充分发挥物质激励的作用。而对那些因表现不好被末位淘汰的员工,要严格按文件规定,该下岗的下岗,该减薪的减薪,该转岗的转岗,决不能有"法"不依,更不能搞变通办法。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把动态管理落到实处。
财务管理教学论文:人才培养财务管理教学改革 一、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应用型专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必须改革应用型专业最大的特点在于侧重对高素质应用人才的培养,强调实践性教学,注重的是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及其他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并不要求学生们要建立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2.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要求财务管理教学必须改革近些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财务管理人才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很多院校虽然开设有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每年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不少,但就业率却持续低迷。原因在于传统的培养和教学模式下,财务管理的学生普遍存在知识结构陈旧,缺乏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弱,思维模式单一等诸多缺陷,使得他们没法满足这些单位对财务管理人才使用的要求。3.就业形势需要财务管理教学必须改革基础扎实,业务精通,应用能力强一直是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同时也是学生顺利就业的现实保障。在目前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社会大环境下,必须转变观念,以市场为导向来对财务管理教学进行改革,这样才能让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们毕业后能学以致用、顺利就业。 二、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1.改革课程体系财务管理作为一门应用型的学科,必须根据不断变化了的实际来不断地调整,才能跟得上社会发展的要求,具体而言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习班一是通识教育基础课。教育基础课程包括思想政治、哲学、伦理道德、语言学、计算机基础和网络知识、公共关系学、公文写作等。这些基础课并不要求学生们门门精通,但至少要懂得基本的常识,这样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适应复杂的工作环境,胜任不同的任务。二是夯实专业基础课。财务管理专业的基础课包括金融学、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学、财政学、税法、市场营销学等,很多财务管理技能的掌握离不开这些专业基础课做保障,这些内容掌握扎实了,对其他更专业的课程的学习是非常有益的。三是突出专业特色课。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课比较广泛,包括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案例、国际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专题、财务软件应用、投资学等。这些课程包含了很多以后进入公司企业工作的主要技能,极具实用价值。四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应用型学科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实践教学,财务管理专业也是如此。学校应该转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真正把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在保证必要的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多设置实践教学的课程,并且要给学生们创造实践的机会,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2]。2.改革教学方法要做到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要不断丰富教学方式,多应用案例教学法,引入真实案例及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引入课堂教学。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财务管理专业的应用性要求一线教学的老师不能光有满肚子的财务理论知识,更要有比较强的财务管理实践能力。但目前很多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自身并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严重不适应财务管理这个应用型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针对这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在引进财务管理的教师时一定要注意选择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特别是有公司企业财务职位任职经历的专门人才来任教,另外加强对那些缺乏实践能力的青年教师的培养,多给他们创造实践学习的机会[3]。 三、结语 总之,财务管理教学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然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同时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压力。但它同时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过程,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财务管理专业的优势会越来越凸现出来,以前存在的弊端和问题也会随着改革的发展而一步步得到解决,相信财务管理专业在改革后将会迎来它的又一次新生。 作者:姚晓宁 单位:南京浦口中等专业学校 财务管理教学论文:财务管理教学改革探析 一、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一)校内实验室建设薄弱财务管理校内的实践教学是指在仿真实验室中模拟财务管理岗位流程,通过此方式使学生对财管岗位实际环境获得初步的认识,并使学生掌握该专业岗位实际操作要领。但目前,大多数高校把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课程内容的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以及教材的建设等方面确定为本专业建设的重点,而且这几方面的建设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职员工的招录现已比较成熟,但对校内实践教学研究与建设投入力度不够[2]。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的院校很多都是利用会计实验室进行一些基本的核算操作和简单设计,如从事填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到最后编制会计报表等。当然,会计实验模拟操作是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必备的基础实践技能,但对于有别于会计专业的财务管理专业更需要建设能够体现筹资、投资及利润分配等实验内容的专用的财务管理综合实验室。显然,当前各高校在这方面的投入力度不够。(二)校外实践基地投入不足按照财管专业的教学培养计划,该专业学生除校内实践课以外,还应有到校外进行实习的环节。学生通过校外实习能够亲身感受中国企业现实的理财环境,将所学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将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但目前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校外实习效果并不尽人意,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岗位难找。目前大多数企业财务机构的设置采取的是合设模式,即:财务机构与会计机构合并,这种合并的结果极易导致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找不到对口的实习岗位。第二,机会难遇。财务管理的业务与会计业务的不同就在于它并非经常发生。有关筹资、投资决策活动可能几年才发生一次,发生的相关财务管理相关业务并能亲自参与,对于实习学生来讲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事。即使遇到有相关财务管理业务,又多因为其涉及筹资、投资、利润分配等财务决策,基本都是企业高层财务管理人员负责,实习学生多被屏蔽在活动以外。第三,实践难学。由于企业财务资料多涉及商业机密,财务部门更属于敏感区域,因而企业大多不愿意接受这个专业的实习学生,即使迫于某种压力或关系无奈接受了一些实习学生,也多是提供一些凭证、账簿等资料供学生翻阅,使实习难以达到预期目的。(三)实践教学师资力量匮乏财务管理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完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实践教学效果的好坏最终还是依赖于教师的岗位实践水平。教学的实践不但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还应具有较强的财务管理岗位实践能力。如:财务管理常用软件运用能力、计算机的机上操作能力、解决企业财务实际问题能力等。目前的现实情况是,一方面我国大多数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设置起步较晚,另一方面招生规模增长迅猛,从事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的教师多数没有受过专业正规教育及社会岗位的实际工作经历,多数是从会计、管理的教学和研究转为财务管理的教学和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理论方面可能会较快掌握,但社会岗位实践经验不可能从书本上简单获得,且大部分教师长期在校内从事教学工作,繁重的课内教学使其没有时间到企业去切身感受,这将会直接影响实践教学效果。 二、完善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建议 (一)加大实践学时比例实践教学即是让学生把获得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培养学生实际岗位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和手段。各种实践活动对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高校首先要树立实践观念,进而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掌握财务管理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具有独立分析、解决企业财务管理相关问题的基本能力,同时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应用型、复合型应用人才[3]。基于此种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实践现状,我国高校财管专业有必要将实践学时比重提高至30%左右,同时在实践教学中结合所学理论,综合培养学生的理论研究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二)加强实验室建设1.实验室软件与硬件建设。针对实验室建设,要充分利用各学校现有的资源情况,建立专供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进行实验的实验室,也可利用现有会计电算化实验室进行完善,实现一室多用,或与金融等同样需要进行实验的专业共建综合性实验室。可以借鉴一些财务软件供应商和高校联合共建实验室的方式,这种方式无论从软硬件的配置还是实验室整体规划,企业都会有助于高校的教学资源达到最优配置[4]。软件方面,除了社会常用的必要财务软件之外,还可以自行开发或购置一些其他应用型软件,如EXCEL、证券投资模拟系统等。2.合理设计实验内容(1)单项实验内容依据财务管理理论课程的重要知识点设置一些单项实验,包括:资金需要量预测、资本结构决策、最佳现金持有量确定、存货经济批量模型、货币时间价值计算、全面预算的编制等。(2)综合实验内容综合实验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在单项实验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够把所学的专业知识综合运用到实验中去。建议设置项目投融资决策模拟设计、ERP综合项目设计等内容[5]。(三)强化校外实践基地建设1.加大院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以需求为导向,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一方面,企业可以利用高校师资力量帮助其解决财务管理中出现的某些实际问题;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现成的企业文化、办公环境、管理体系、人力资源进而弥补校内实践场所、实践条件的短缺,从而达到互惠共赢。2.多渠道安排实习企业。学校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丰富社会实践的课堂。必须建立相应的社会实践考核机制,以确保学生完成规定的实习任务。比如,可以采取实地抽查、电话回访企业相关人员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对联系不到实习单位的学生由学校统一安排集中实习,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到企业得到实践锻炼。3.学生或学校与企业签订实习合同。加强信用建设,积极签订实习合同。合同应当包括各方权利、义务及保密条款,一方面对学生、学校、企业的权利是一个保障,另一方面也能约束学生在实习环节的不当泄密行为。(四)注重实训师资队伍建设1.鼓励理论教师深入企业实践。一方面充分利用学生实训机会,安排教师带队,让教师借机参与财务管理实践,另一方面利用校企合作的机会,安排教师到工商企业参加实际工作、咨询、项目开发或员工培训工作。积累教学所需要的职业技能、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既能增加自身的实践经验和实际业务操作能力,又能增强校内外导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发展横向课题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2.聘请企业中的财管实务专家充实教学岗位。相关高校应设法和本地区一些企业建立长期友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定期有选择性地聘请企业中那些不仅有实践经验而且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财务管理岗位员工到学校给学生做兼职实践指导。这样既能充实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又能真正提高实践教学质量。3.鼓励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鼓励教师考取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金融分析师、理财规划师等职业资格证书,通过这些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一方面可以使教师积累一定的学习和应试经验,以此指导部分有考取资格证书意向的学生更好地学习;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拓宽知识领域,为后续实践教学打下坚实基础。当然,真正的“双师型”教师不能固化在证书上纸上谈兵,考取了相关证书也不等于就是真正的“双师”,若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实践教师,还需要时时关注财经政策,经常到企业进行调研,参与企业的实际财务管理工作。 作者:邱丽娟 单位:齐齐哈尔大学 财务管理教学论文:高校财务管理教学体系与优化 一、高校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现行实验教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实践能力的获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在学习阶段实验的锻炼。根据调查,目前财务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实验教学体系缺乏有机联系,协同效应差从目前大多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看,实验教学体系分别由课程实验、综合实验、创新创业实验三大平台构成。但实验教学三大平台之间以及每一个平台内部各门实验课程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没有形成整体,没有对专业人才培养产生1+1>2的协同、合力效应。总之,这三个平台,看上去比较完美,具有层次性,符合学生学习与认知规律,但在实际中,由于多种原因,实验效果不佳,达不到应有的训练目的。2.实验教学体系无特色,与市场财务管理职业需求不适应大多学校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实验课程与会计专业实验课程相差不大,没有自己的特色。究其原因,大多财务管理专业毕业后首先会走上的岗位是会计。但是,高等院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面向实务界的应用型高级财务人员,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可以定位在成为未来工商企业的财务总监、证券公司的财务分析师以及金融部门的财务策划师,其中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财务总监为主要目标。在实验课程的设置上,不仅要追求实验技能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且要根据培养目标的能力要求,筛选出学科中与培养应用能力直接相关的专业知识内容,形成一个以创新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以突出基本技能和应用性为目的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3.实验教学内容层次性不强,专业实验不够专业大多学校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实验安排层次比较简单,一般为三个层次,即“学科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综合实验”,而且专业实验与综合实验的设计都比较简单,且内容有重复。为了培养和提高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应根据财务管理专业的特点,构建从本科低年级学生至高年级以致研究生的分阶段、分层次、模块化、点面结合、全面开放的管理实验教学体系,实验内容应该体现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应用+创新”特点。 二、高校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特征及基本框架设想 高校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应该是一个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性、复合型、应用型高级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教学体系。通过文献分析和实践调查论证,一个科学合理、与时俱进的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应该具有以下特征:1.实验体系设计的市场需求导向性、创新性专业的优劣,最重要的评判依据是其就业率和就业反响。依据市场需求来分析与设计实验课程与环节,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的市场需求导向性;实验体系设计既要注重每个层次基本能力的培养,又要强调不同就业取向特殊能力的培养,即要有创新环节设计。只有做到这两个方面,才能培养出专业特色和优势,才能提高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2.实验内容设计和时间安排上,要注重层次性、渐进性为了培养和提高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应根据财务管理专业的特点,构建从本科低年级学生至高年级乃至研究生的分阶段、分层次、模块化、点面结合、全面开放的管理实验教学体系,实验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被动操作到主动设计或模拟再到创新性的综合运用,逐渐加深实验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和综合程度。3.能力培养的全面性与人才培养的复合型财务管理专业无论是知识结构,还是能力要求,都高于会计专业,财务管理人才培养必须注重知识的复合型和能力的综合全面性。根据课题组的研究,财务管理专业应该构建一个“三大能力、五大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该体系将财务与会计、金融、工商管理知识进行有机集成和整合,要求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不仅要掌握好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较好掌握会计、金融和工商管理基础知识和技能。该体系中,“五位一体”指“基本技能训练”、“专业动手能力实验”、“专业综合实验”、“学科综合实验”和“创新创业实验”等不同实验模块分层递进、融为一体的实验教学体系。三大能力为“专业操作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4.实验项目和内容的综合性与创新性根据创新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特点,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数量上增加实践环节教学学时数,如会计学基础、财务分析、财务管理等主干学科课内时间学时数达到总学时的35%-40%;质量上,减少验证性实验比例,增加创新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比例,增加综合性实践环节学时数。根据目前研究和实践的情况,高校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可以构建成一个“三大能力、五大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详见图1)。 三、高校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与优化的思路 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与时俱进的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认真论证,必须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来设计培养方案,结合“三大能力、五大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高校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与优化的具体研究思路及措施。1.成立项目组,收集资料项目组应该由熟悉财务管理专业就业的人员和资深专业教师组成。项目组应该采用文献收集、市场调查、会议论证等方法,确定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就业去向,分析诊断现行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2.根据市场就业需求方向,设计专业实验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好坏直接影响专业的发展前景,而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好坏取决于其培养是否有特色或毕业生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要突出自身特色,据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和就业去向设计专业方向,根据各专业方向设计创新创业能力的实验环节和实验实践教学模式。3.根据“三大能力、五大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的框架完善实验资料根据“三大能力、五大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的框架,对每个层次的实验课程、实验内容、实验方式等进行研究,设计一个更优的实验教学体系。项目组成立各个实验层次课程建设专门小组,确定各实验课程建设具体负责人,按创新性、复合型高级财务管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收集相关资料,修订实验教学大纲、实验项目、实验指导书等。由各课程组负责人收集相关资料并整理汇总初审,然后上交总负责人。4.集中讨论,修订定稿总负责人(即项目组负责人)召集各实验课程具体负责人集中审核各实验课程建设情况,并提出相应修改建议。如果有问题,则应要求具体负责人按讨论建议修改,如果没有问题,则可以定稿。5.试行修改,不断完善实验教学体系的设计与优化是一个复杂和渐进的过程。在实验教学体系定稿后,应组织试行,进行检验,让其在实施过程中查找不足,不断增减,最终形成一个独具特色实验教学体系。 作者:崔飚 单位: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 财务管理教学论文:高校财务管理教学中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财务管理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我国高校越来越重视财务管理综合人才培养工作,逐渐应用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模式,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学效率和质量。诚信是财务管理人员的基本职业素质之一,因此诚信教育在高校财务管理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鉴于此,文章对高校财务管理教学中诚信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诚信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教学;诚信教育;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在积极进行现代化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运行中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凸显出来。高校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必须从社会经济和企业长期发展的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加大财务管理人才培养力度。传统的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中忽略了诚信教育,本文对诚信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全面分析,希望为提升我国财务管理人才综合素质奠定一定理论基础。 1高校财务管理教学中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1.1有助于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是否具有较强的诚信意识,对企业健康发展、高效运行等都具有直接影响。[1]然而,提升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诚信意识,应从高校教育阶段开始,在教学中努力通过理论、实践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促使学生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确保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时,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同时能够应用自身的诚信意识,高质量完成财务管理工作,为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1.2有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将诚信教育融入高校财务管理教学中,要求教师首先为诚信教育营建一个良好的环境,这就要求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深刻的认知,并利用诚信教育,更加高效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应意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财务管理诚信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在日常教学中,应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逐渐树立坚定的信念,积极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此可见,诚信教育能够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保障。 1.3有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目前,企业运行中,通常采用分离经营权和所有权的方式,而企业经营中是否能够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同内部管理水平具有紧密联系,财务管理就是关键影响因素之一。[2]将诚信教育融入高校财务管理教学中,有助于学生在参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时,制订更加合理的内部管理机制,加大对投资人利益的保护力度,最终能够为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奠定良好基础。 1.4有助于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 我国在积极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依法治国理念。从企业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部分企业存在财务信息失真和财务管理质量低下等特点,对市场经济环境稳定性造成了威胁,同时这也违背了我国依法治国的方略。因此将诚信教育同财务管理教学进行融合,能够有效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可以为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有效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2高校财务管理教学中实施诚信教育的途径 2.1优化课程设置 财务管理人员缺乏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是导致财务信息失真的关键因素。因此,高校财务管理教学中,必须努力提升学生的诚信意识,将财务管理相关专业知识同道德教育进行融合,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能够提升诚信教育质量,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财务管理专业知识以及诚信的重要性等产生深刻认知。同时还应将法制教育同财务管理教学进行紧密融合,注重提升学生法律意识,引导学生在学习以及后期工作中,树立依法理财的观念,坚持不徇私情的职业信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实践教学进行充分的应用,通过引入犯罪案例,促使学生对相关的法律条文和规定产生深刻理解,并意识到违反法律法规展开财务管理工作的后果,促使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较强的诚信和法律意识。 2.2聘请企业财务人员展开诚信教育 高校应同当地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聘请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定期来校为学生分享工作心得,并分享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案例,加大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力度。这种全新的诚信教育模式,能够将实际案例引入课堂,学生可以从专业财务管理人员身上学习到职业道德和素养的重要性,同时也会对诚信产生深刻的认知。最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在步入工作岗位以前,就对财务管理工作环境、需要面对的诚信问题等进行了解,这样一来,有助于学生在高校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具有针对性,也能够更加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因此聘请企业财务人员展开诚信教育,更加具有说服力和趣味性,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通过亲身经历对诚信重要性进行讲解,能够提升相关案例的吸引力,生动的描述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逐渐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并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为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后抵御利益诱惑,高效展开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另外,高校在将诚信教育同企业财务管理教学进行融合的过程中,还应注重对职业道德专题讨论会的利用,促使诚信教育工作得以高效落实。例如,在辩论赛的过程中,全新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诚信知识学习中来,并通过独立思考和搜集资料,对财务管理方面的案例进行分析。这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对专业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记忆和理解,同时也能够对学生的诚实守信品格进行培养,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措施。 2.3对诚信教育给予高度重视 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应将教学重点放在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方面,还应高度重视诚信教育。实训教学中,应在有效考核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将道德素质列为学生总体考核内容当中,引导学生灵活面对诚信与市场经济环境之间的冲突,并坚持自身的职业道德。例如,在会计类实训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模式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充当不同的企业角色和工作岗位,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有效的检验,同时,还可以对学生做事态度进行观察和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展开诚信教育,引导学生切实体会企业真实的财务管理工作环境,并在这一环境中学会坚持诚信。 2.4重视校园诚信环境建设 高校财务管理教学中,要想高效展开诚信教育,营建良好的诚信环境是关键。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诚信演讲比赛、诚信签名活动和诚信专题讲座等活动形式,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学生在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会从整体上形成一个良好的诚信学习环境。学生在长期学习中,会不断受到感染和熏陶,最终形成良好的诚信品格。同时,高校财务管理教学的过程中,还必须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入手,从小事做起,随时随地地对学生展开诚信教育,从多个角度出发展开诚信教育,能够有效提升诚信教育水平。 3结论 面对复杂的经济发展环境,高校在积极展开财务管理教学时,应在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深入落实诚信教育,提升财务管理人才的法律意识和内在道德修养,这不仅是顺应新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有助于人才的全面培养,对我国社会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作者:蔡立 单位: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财务管理教学论文:概念图在财务管理教学的应用 1概念图引进财务管理教学的可行性 财务管理教学中,学生对现有的知识数量、清晰度和组织方式在脑海中构建的越强,越清晰,就会使他们能回想出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的能力越强,也就说明学的越扎实。而概念图作为一种教与学的策略,能够极大的促进学生的意义学习,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概念图理论正是通过同化和顺化的过程实现新知识和旧知识的连接,从而达到建构主义认为的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因为在制作概念图的过程中,各种概念的连接,各种公式的搭配,一览无余,在学生的脑海中可以完整地展现出来。 2概念图与其他教学手段相结合会得到更好的效果 近些年大力提倡的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学生配合的情况下可以对理论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传授,而案例教学,或者是驱动式教学方法则更多的是对知识的运用,对实际问题的分析、理解和判断。而且他的弊端就是,很多情况下,我们不得不把一些概念和一些知识学会,才能应用。现实情况中,由于学校对课时的压缩,导致了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无法很好的进行有效的平衡。而对于理论教学,也很少有人提出一些高效的教学方法。所以,针对上述的几个问题。作为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手段的概念图就可以被引进到我们的财务管理课程当中。教师和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就可以让学生自己绘制或者师生共同绘制概念图。在绘制的过程中需要经过设计、编制、修改、反思、再设计的循环来不断完善自己的概念图。这个过程中可以使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进而成功的使学生可以进行自我导向学习。研究表明,经常绘制概念图或者看概念图的学生在知识保持的时间、知识面、思维活跃度等方面都要比没有进行过概念图方面训练的学生表现出色。 3概念图可以作为财务管理最终评价的手段 利用概念图理论让学生设计自己的财务管理的概念图。可以作为一种最终的考察手段,一种评价工具。财务管理课程的知识特点是概念多、计算公式多、计算量大,是学生在期末考试的时候非常头疼的一科,挂科率也极高。从而导致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恐惧心里,认为难度大,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而教师在最后的期末复习的时候,针对这种情况,往往会给学生一些复习范围,在评价的时候采取一些人为的手段,等等。这样周而复始的,就导致了,这一门学科学生不愿学,教师教起来困难,最终评价的结果会让师生都不满意。概念图最初被设计出来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了解学生具备的知识结构。针对财务管理这门课程的特点,概念比较多,可以在讲授过程中让学生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概念图。在期末的时候上传自己的概念图,教师给与评价。当然这会增加学生课下的负担和教师批改的负担,但是,效果是显著的,因为它可以让学生在不经意间把离散的知识串联起来。最终达到良好的效果。所以它完全可以成为财务管理这门课程的一种评价和考查的手段,当然,概念图的评价是作为期末考试成绩的一个补充,这样会使成绩的给出更富有客观性和公平性。 4概念图可促进财务管理教学中的反思 教学反思是一个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和进行教学改革的有效方法,但是由于现在教师除了上课的任务以外,还有科研、评职等一系列的任务,导致了教师在进行课程反思的时候捉襟见肘,而且也没有一个有效的反思工具。 作者:张玉霖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财务管理教学论文:财务管理教学中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自2001年加入世贸以来,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如想在国际市场上立足,就必须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体制,而企业众多内部管理体制建设中,加强财务管理是体制建设的灵魂,而财务管理体制的健全又以加强从业人员的诚信教育为关键。因此,作为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的高校,加强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意义不言而喻。事实证明:加强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可见,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对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乃重中之重。 一、高校加强对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意义深远 众所周知,诚信,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前提,是构成企业之间互相信任的基础,是取得交往双赢结果的起码要求。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千方百计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意义深远。 (一)加强对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为将来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保驾护航。财务管理从业人员的诚信意识不是一日建立起来的,在校大学生们,应该从计划步入财务管理行业的第一天起,就要强化个人的诚信意识,为未来走进社会做好准备,只有这样,将来才能以合格的财务管理人才的姿态跻身于行业之林;才能为我国企业内部管理体制的健全增光添彩;才能为企业提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提供依据。 (二)加强对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光天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提供了环境基础,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作为财务管理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只要时刻将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的诚信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借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约束力,就能促使其以坚定的信念去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既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提高了个人的职业道德素养。 (三)加强对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准备条件。现代的企业制度,是企业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实践中,常常会出现因经营管理者的过错而损害所有者利益的现象,深入研究发现,大都是因为企业内部管理失控造成的,其中财务管理造假是最突出的问题。因此,加强对财务管理从业人员的诚信教育有助于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投资人的利益,才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确保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健康运行。 (四)加强对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为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贯彻落实添砖加瓦。十八大报告中多次强调依法治国。企业财务管理质量不高、信息失真是我国大多数企业面临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这严重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影响了财务管理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作用,更与我国依法治国方略是相悖的。在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中加强诚信教育,可以从源头上解决财务管理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有助于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有助于保障企业财务管理的真实性、合法性与完整性。 二、高校加强对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 诚实守信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标志。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的有信度,将直接关系到他们未来从业道德水准的高低。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大学生不仅要拥有丰富的财务管理专业知识,更要具有优良的诚信品质。因此,高校必须把加强对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摆在首位。 (一)优化课程设置。无知者无畏,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失真,一方面是因为财务管理者有信观念不强,另一方面主要是因为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淡薄。针对财务管理从业人员有信观念不强的问题,高校要侧重道德教育,高校道德教育内容要顾及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关注他们的真实感受,根据专业特点、专业需要和学生的需要来进行诚信教育,从而激发学生诚信学习的主动性。针对财务管理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在财务管理专业课中要增加法制教育课时,帮助学生提高法律意识,增强守法观念,树立坚持原则、依法理财、不拘私情、一心为公的职业信念。在教学实践中,不但要大力宣传各种法律条文,还要结合身边具体案例,教育大学生触摸警戒线付出的代价。 (二)聘请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实例讲解,增强会计诚信教育的说服力。会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从目前情况来看,在会计教学方法上,我们国家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主体来开展教学活动的,而我们的会计教师基本上是从学校走到学校,实践知识比较欠缺,有时显得说服力不够,因此应多聘请企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到学校来讲学,用他们亲身经历的实例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判断教育,并聘请法院和审计局的工作人员用实际案例对学生进行职业法制教育,例如,汕头市的虚开增值税发票案。虽然有些抓虐指示对于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偏难,但学生对实际的教学案例往往都非常感兴趣,这样可以使学生牢固地树立职业道德观念,能够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做出准确的职业判断,在金钱利益面前正确的把握自己。我们的学生大都已经习惯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我们的会计教材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方面是有所欠缺的,印次,教师应结合社会实际及时地将报纸、电视、杂志、网站所报道的各种新闻和案例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来弥补教材的不足,多引导学生更多的关注身边的有关信息,有针对性的知道学生阅读某些财会方面的报刊、杂志、书籍和网站,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会如何识别和判断虚假会计信息,学生如何拒绝各种经济利益的诱惑,从而坚守职业道德标准,这样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职业道德水平一定可以得到逐步提高,从而更好的运用所学会计知识为社会经济服务、另外,要求学生从自己做起,在平时的作业、考试、实习过程中都要以诚信为本,自己独立完成,将诚信教育贯穿于整个会计教学过程中。于此同时,开展有关会计职业道德专题的讨论,加深学生对会计职业道德的理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以辩论赛的形式展开,学生的积极性必然会有很大提高,学生很乐于通过辩论这种形式积极参与到会计知识的主动学习和思考中,尤其是对当前社会发生的各种案例,他们会不遗余力地查找资料,力争以充足的论据,鲜明的观点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践行诚信教育。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离不开实训课程,实训课上,教师不要只关注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财务管理专业教育工作者必须实训过程视为学生专业能力提升和会计职业道德培养的重要方式和场所,将职业道德成绩考核与专业技能考核等同起来,让学生在市场环境下接受利益与诚信发生冲突时的考验,感受遵守职业操守的重要意义。在《审计》课的实训教学中,通过尝试模拟企业、事务所、审计机关的不同角色和岗位职责,一方面检查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情况,另一方面也了解学生做事的态度。使学生身临其境,切实理解“诚实、守信”对维持市场秩序的意义。 (四)诚信教育的内容要与时俱进。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新问题也不断涌现,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诚信教育的内容也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变化而变化。在诚信危机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的今天,高校孤立地、一成不变地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就会陷入到空喊“诚实、守信”的口号泥潭当中,不管教育工作者怎样努力,学生都很难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高校要想搞好财务管理从业准人才的诚信建设,要将行业诚信观念与个人荣辱观融合起来,以此约束自己的行为;要将个人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融合起来,使会计诚信教育起到真正的作用。 (五)加强校园的诚信教育建设,优化诚信教育的环境。学校是学生最主要的生活学习环境。要加强校园道德氛围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诚信教育活动,使学生思想上受到启迪,情操上得以陶冶,诚信品质得到升华。可以通过诚信专题讲座、诚信演讲比赛、诚信签名活动、诚信主题班会等形式,赞颂诚信新风,鞭挞失信现象,激励学生从自我做起,塑造个人诚实形象,从现在做起,倡导校园诚信新风尚。要通过倡导、赞扬、鼓励坚持诚信的行为,贬抑、鞭挞、谴责查处会计造假等不良行为,将有助于人们分清是非,形成良好的风气,使学生处于一种良好的氛围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同化。引导学生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来看待社会上某些诚信缺失的现象,使学生坚信诚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会计人员的必备素质。在学校生活中,诚信教育必须贯彻始终。要从学生进校起,就对他们普及诚信教育,要教育他们从作业不抄袭、考试不作弊、按时交学费等身边的小事做起,让诚信教育真正融入学习生活,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诚信基础,让他们以诚信的姿态和品质步入社会。 (六)各级主管部门高度重视。首先,国家要确定一个有效率的财务管理诚信教育机构,精选财务管理人才能接受的内容,定期进行有步骤、有计划地指导、培训。其次,要发挥网络资源方便、快捷的特点,进行舆论宣传,让舆论的宣传营造一种各种诚信氛围,配合会计诚信教育机构的教育,加强法律知识的传播和法律处罚通报,只有财务管理人才具有了法律意识,法律才起到了约束作用。结束语:总之,加强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诚信教育是一项艰巨的、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任何的理论研究都只是纸上谈兵,只有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在课堂的一线实践,才能完成教书育人的教育目的。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如想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财务管理人才,就必须及时更新诚信教育内容,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人才职业道德评价体系,维护和提高财务管理人才的诚信水平,以此加强对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相信,在全社会的广泛支持和关注下,在财务管理专业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就一定能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团结友爱、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高质量的财务管理人才! 作者:郝倩单位: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财务管理教学论文:试议财务管理教学方式 一、网络环境下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理论、情境学习理论是构建网络环境下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模式的重要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关于教学的基本观点: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意义建构的指导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情境对意义建构具有重要作用,要尽量创设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情景;注重协作学习,通过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讨论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习环境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要精心设计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利用各种工具和资源来达到学习目标。建构主义理论的启示是:利用网络平台创建“学习社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案例情景展开自主探究、协作学习,最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真正的、完整的知识是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获得的,学习者只有置于真实的情境中,并尽可能在实际任务中获取经验和建构知识,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因此,在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中,应精选案例,通过多种媒体给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应用知识来分析案例,以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二、网络环境下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 网络环境下的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开展,可以整合现有的案例教学资源,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构建同传统课堂案例教学相结合的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模式。该模式实施过程包括案例设计与、学生自主探索、网上互动交流、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和总结评析五个环节。1、案例设计与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选择好案例是进行案例教学的首要条件。案例教学效果如何,首先取决于教师能否选择恰当的案例,选择和编排案例的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针对性。教学案例要针对教学目标的需要,涵盖教学目标所要求掌握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难度与深度不应过于超出学生目前知识与能力的接受程度。二是典型性。作为财务管理教学案例,应具有代表性和较大影响力,要选择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密切相关的正面与反面的典型案例进行研讨,以有利于深化对问题的认识,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三是启发力。财务管理案例必须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外露的,即明确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也可以是隐含的,即把问题隐藏在案例中留待学生挖掘处理。案例设计中的问题不在于多,关键在于能启发学生思考,通过讨论、互相启发得到答案。网络环境下,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文字、图形、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呈现案例,改变传统案例纯粹文本信息的展示方式,真实生动地呈现案例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事先把案例资料公布在精品课网站或教学平台上,让学生提前阅读思考。2、学生自主探索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充分利用网络媒体,为学生提供多种类型的案例分析相关材料,并在网上设立课程资料区以及留言板、答疑室、公共讨论区、小组专用讨论区等不同形式的交互区,以便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自助式和协助式的学习。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认真阅读案例,以掌握案例中蕴藏的问题和关键事实,同时结合相关参考资料和所学的专业知识,充分理解案例及问题,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阅读案例、自主探究,学生不仅能学会分析案例,对案例形成自己见解,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可充分领悟和内化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网上互动交流学生可利用网络平台分别进行师生交流、小组交流和总结交流,实现答疑解惑、信息交流和分组讨论的目的。学生经过自主探索,对案例会形成自己的认识,也可能会有一些疑问,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直接向教师提出疑问,也可以在讨论区上发言,以获得教师和其他学生的帮助,开拓自己的分析思路。教师除了解答学生所提的疑难问题,重心应放在组织、引导学生讨论上,以学生的自主讨论和思考为主,鼓励和引导学生的自主分析,并通过留言板、教师公告等多种形式提示问题以引导案例讨论的方向,使学生紧紧围绕着案例的主题。当小组成员都准备充分之后,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时每个小组成员可以各抒己见,说出自己所作的分析以及对问题的看法。通过师生交流、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使案例分析更深刻、更全面,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综合决策能力。4、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是案例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学生通过网上案例的讨论,在吸收借鉴教师和其他学生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观点,完善案例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能够理顺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文字表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案例分析的内容包括案例背景分析、问题诊断与分析、备选方案的分析、对策与建议、结论等。5、总结和效果评析案例课程的结束阶段,教师对案例教学的全过程进行总结评析。总结评析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关系到网络环境下案例教学的后续效果。实践中,有些老师认为案例教学没有标准答案,省去了这个阶段,这样会大大削弱案例教学效果,可能使得学生产生应付过关的心理,不愿认真思考和分析案例,不认真学习和巩固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从而达不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对整个案例进行归纳总结,对学生参与讨论情况进行评价;点评学生案例讨论情况,分析各组讨论分析结论中的优缺点;对案例所涉及的理论知识进行梳理,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指出本次案例的思路、重点和主要解决的问题,归纳总结指导性的结论或答案,并引导学生对案例相关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另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应该从教学效果角度分析案例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可以对以下问题进行分析:案例的选择是否合适、案例的教学准备是否充足、案例讨论是否充分、气氛是否活跃、教师的指导是否恰当、案例总结是否有助于解决方案的形成以及学生知识的掌握。案例总结可以巩固案例教学的成果,发现案例教学中的不足,为案例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帮助。学生在案例讨论后也要及时进行总结,撰写案例心得体会,对学习过程总结反思,总结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技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网络环境下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 1、教师素质是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财务管理案例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熟悉教学理论,而且要熟悉实践操作。学校可以引进具有实践经验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同时支持教师到企业、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财务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此外,还可鼓励教师到知名院校进修或访问,提高教师在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理论水平和组织能力。在实施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并对学生的讨论作出恰当的评价。2、财务管理丰富的实践内容,为开展案例教学提供必要的前提财务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着重研究企业的投资管理、筹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利润分配管理等内容。财务管理的实践内容非常丰富且生动,特别是上市公司的各种财务活动如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股利分配政策,以及公司兼并重组和财务危机等事件无不引发学生的关注,这些财务管理活动或财务状况蕴含了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公司各种典型的财务管理活动为开展案例教学提供了生动的案例素材,剖析这些具体的公司财务管理案例,思考和解决相关的财务问题,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财务管理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掌握和综合运用,提高财务决策、控制和分析的实际应用能力。3、网络信息技术和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为案例教学提供了必要的教学手段网络环境下开展案例教学需要完善的网络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需要学校提供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精品课程网站或网络教学平台等教学基础设施。网络教学平台应设立课程资料区提供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案例、参考文献,还要设立留言板、公共讨论区、小组专用讨论区、答疑室等不同形式的交互区,分别进行师生交流、小组交流和总结交流,以实现答疑解惑、信息交流和分组讨论的目的。学生可以突破传统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网络教室或者宿舍,利用网络教学资源灵活机动地进行自主学习。 作者:蔡报纯郭磊单位:九江学院会计学院 财务管理教学论文:漫谈财务管理教学体系的营建 一、财务管理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涵义 纵观全国高校,由于定位不同,不同高校的教学培养目标有着很大的差异。对于财经类的高校,学校将目标定位于培养具备综合素质能力的人才,不仅强调人才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而且更加重视其实际操作能力。财务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简单地说,就是把课程中的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结合起来,把实践教学环节与理论教学环节综合考虑,使两者教学的内容与形式相互补充,构建综合实践能力整体培养目标体系,通过各个实践环节的落实最终实现学生的整体培养目标。财务管理这门课程是应市场经济而生的课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以及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财务管理日益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出综合能力较强的财务管理专业的专门人才,是每个高校为之奋斗的目标。在财务管理教学的工作设计中,要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实践教学为主题框架,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同时,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也是不能放松的关键环节,没有基本的道德法律常识,专业技术能力再强也不是一位优秀的人才。 二、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 财务管理课程的综合性很强,目前我们传统的课程设置与体系内容存在明显缺陷,即体系不够合理、内容不够全面、理论与实践不能很好结合,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教学方法太过单一,不能兼顾理论与实务在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财务管理教学过程中,基本上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导,即以教师单方面教学为主,整节课几乎都是以“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上课,当前这种方式因受到西方教学方式的影响而引发了诸多争论。不得不承认的是,这种方法下会造成学生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往往上课的时候能听懂,但课后不能形成一种系统的、连贯的思维方式,若不及时复习,则很难掌握老师的授课内容。在这种授课方式下,学生发现问题、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很好地发挥,容易形成眼高手低的现象,在以后的实践工作中不能做到学以致用,动手能力差,缺乏创新精神,较难适应岗位的需求。(二)缺乏校外实践环节当前,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有些院校的经费可能相对不足,而财务管理专业所需资料的保密性要求又较高,因此,很多企业不太愿意接受校内的实习生,学校也没有在校外专门设立学生实习基地。在校生的实习方式一般都是教师在学校现有的条件下,凭借自己的力量,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能够实习的基地,当然学生也可以自己联系实习单位。总之,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找不到有效的实习基地,这就严重影响了实习效果,很难达到预期的实习目标。在实习过程中,由于学生很难一下子掌握整个企业的资金运作机制,因此他们往往都是先从记账开始,这样就很难了解有关财务管理的相关内容,例如与企业有关的财务预算、财务分析、财务预测、财务决策等内容几乎都没有涉及,导致学生在毕业后财务管理方面的实践知识几乎为零。(三)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整目前,从我国整体的教育体系来看,很多财经类高校在设置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时,仅仅开设了一两门课程,如会计实验课、ERP模拟实训等。大部分高校没有设立能够给学生提供实践教学的专业课程,对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学校内的专业实践是相当薄弱的。(四)教师自身欠缺实践教学能力高校若要加强自身实践教学的能力,最关键、最活跃的影响因素非教师莫属。因此,作为一名从事财务管理教学的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还应该具有较强的财务管理实践能力。然而,从现阶段教师队伍的整体来看,能够具备上述能力的教师并不多见。大多数高校教师都是从学校直接毕业就从事教学工作,没有在实际中参加过工作,因此,这些教师对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识不够透彻,不能很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学习,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也不能全方位地提醒学生应该注意的问题。 三、实践教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原则 本科实践教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特殊的过程。与以往的教育相比,要从层次和类型上进行区别。好的实践理论体系的构建必须将很多因素综合在一起进行考虑。在综合教学体系特点和功能的基础上,有四个原则能够很好地概述构建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要求和目的,是各本科院校构建实践教学体系需要遵守的一般性原则。(一)整体性原则我们所要创建的实践教学理论体系应该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在这个有机的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统筹兼顾的。实践教学体系应该是由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师、实训基地等基本要素构成的,要想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我们只有优化和完善这些要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整体性原则在实践教学体系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学院方面,本科院校的目标就是能够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特点来确定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其次,在教学方面,要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改变以往传统理论教学的思想观念。最后,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设置课程内容和流程时,应该综合考虑到各个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和特征,在流程的设置中要结合学生的能力,从易到难,从简到繁,循序渐进地为学生构建一个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很好地掌握岗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二)实践性原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也充分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在构建实践教学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实践性原则是最重要的原则。实践性在实践教学体系中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教学过程、指导教师、实训基地等方面。课程设置通过分析岗位实践能力的需求,确定实践教学的内容,并依照教学的具体内容计划,组织、实施、评价教学活动,最终达到教学目标。在课程设置之前要开展经济需求调查工作,课程设置的内容也是关于教学实践的工作,是学生实践的指导内容,因此体现了实践性原则。教学过程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模式有实验、实训、实习,在每种教学模式下,都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岗位的基本技能,因此也体现了实践性原则。指导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给学生示范具体的操作过程,以便学生能够亲眼目睹具体的操作流程,因此对指导教师也体现了实践性原则。学校在实训基地的设置中主要包括了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它们是培养学生技能的重要场所。在建设实训基地时,学校应该尽量使实训基地的工作环境接近真实环境,这样才能很好地营造出职业工作气氛,模拟企业文化与企业交往方式,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实训基地的设备设施要具有可操作性、实践性和针对性,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三)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实践教学理论体系的功能要全面。我们构建实践教学理论体系主要是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实践操作能力,但同时,也不能忽略学生基本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职业素质主要包括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精神、奉献精神、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等,这些职业素质的培养也是构建实践教学理论体系需要充分考虑的因素。实践教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不仅仅要满足社会多元化发展的需求,还要满足尽可能多的人类的需要。因此在构建实践教学理论体系时,要让实践教学体系的功能最大化。二是实践教学理论体系的内容要全面。实践教学理论体系中包括了许许多多的子体系,主要有目标体系、设计体系、资源体系、管理和评价体系,每一个子体系都是实践教学理论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构建理论体系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各子体系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建设。(四)前瞻性原则前瞻性即先进性,是在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时必须遵守的原则。现代社会与以往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分每秒都有可能诞生新的科技技术、新的发明。在这种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对优秀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现代高等院校要想培养出能够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的人才,必须具有发展的眼光,不断地更新实践教学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训练项目。学校还应该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不能闭门造车,要紧跟企业生产技术更新的步伐,聘请在企业工作的一线高级管理人员和专家,将最新的技术传授给学生。 四、完善实践教学理论体系 (一)明确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财务管理以一门应用型学科来定位。所谓应用型学科,就是在设置课程目标时既不专门基于技能的培养,也不专门基于理论的培养,而是要培养介于技能型和研究型之间的应用型人才,即培养能够为现代经济服务的综合型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强调实践、实务操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必须要结合实际应用和理论基础的体系框架,不仅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财务管理意识和反应能力。(二)形成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与传统的教学相比较,实践教学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过分依赖理论的教学模式,加强和改善课程设置和课程流程,使实践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相对独立的教学体系。这个体系框架要能够贯穿整个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该包括所有教学课程和教学环节,学校也应该根据构建出来的实践教学理论体系,运用其主要观点编写出系统的实践教学教材、教师指导用书、学生指导用书、实验报告书等一系列实践教学资料,并在学校内部构建专门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和考核制度。(三)加强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能力的高低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也能在教师的身上学习到各种价值观念。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要重视引进实践能力较强的专职实验教师。现有的教师一般在理论上都有着较强的专业性,但缺乏实战经验,引进一些从事过具体实践工作的教师,让他们担任专职的实验教师,能够弥补现有教师在实践上的不足。同时,高校也不能放松对现有教师的培养,要加强培训、进修、研讨、考察和交流等工作。对于专职的实验教师可以制定相应的工作量,以及业务考核和技术等级晋升等政策,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实验教学的课程设置中可以采用导师制和助手制,这样不仅可以使教授进驻实验室,加强实验室科研项目的研究力量,而且可以培养出许多年轻教师,让这些年轻教师当助手,提高学校实验教学的整体水平。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虽然存在很多困难,但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要保证教师队伍的建设,但同时也要保证学校设施的配备。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校在保证教师质量的同时,也应该为实验教学提供基础的设施。(四)校外实践基地的建立建立校外的实践基地对于一些高校来说,是一件很难完成的工作,这不仅需要一笔数目不小的投资,而且教师、管理人员的招聘也是很难实现的一个环节。学校可以尝试采取校企结合办学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固定的实训基地,而企业也可以引进一些专业知识比较强的优秀学生或者老师,来促进企业的制度设置更加完善。专业教师可以被企业聘为顾问,定期到企业进行调研和讲学,成为企业发展的智囊团。学校也可以优先聘请企业财务负责人或财务总监到学校来担任兼职教师,定期讲课或者做讲座,毕竟在财务管理中有些业务(如筹资、长期投资等)不是经常发生,学生在实习期间不一定能够全面把握所学知识,导致学生实习内容不完整。校企之间如果能够建立长期的合作办学模式,学生就能通过翻看企业的历史资料来了解企业在遇到重要问题时所采取的解决办法,这种优惠互补、互惠互利的事情,不仅仅为企业也为学校带来了不少收益。(五)采用适当的实践教学新方法财务管理这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采取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串联多门学科知识,由浅到深地为学生讲解,这样不仅可以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很好地融会贯通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而且不会给学生带来压力。(六)开展多媒体案例教学现在多媒体教学方法已经普遍应用到各个学校的教学工作中,采用这种方法,减少了教师的板书量,扩充了教师在课堂上的信息,使得学生能够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在图文并茂的学习方法中,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由原先的被动听课转为现在的主动思考。多媒体的应用也给教师提供了许多的方便,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案例分析,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七)鼓励学生自主开展科研活动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科研活动的进行,科研能力将会是未来社会高级人才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要想成为一名高级的财务管理人才,在校期间就要注重这种能力的培养。因此,学校在教学中就要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学校可以采取培养研究生的方法来培养本科生,采用自愿的方式给学生配备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一些课题,并传授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争取让学生在毕业之前写出一篇在能够发表的论文。同时,也要提供一些必要的课时补助来激励导师的积极性,对于学生能够公开的导师也应该给予相应的物资奖励。 五、通过分层级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构建模块化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一)构建分层级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构建实践教学理论体系,首先应该构建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因为目标体系是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础,只有目标体系恰当才能够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理论体系,才能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及方法。目标体系的建设要从抽象到具体,从宏观到微观,这里我们将目标体系的构建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1.总目标。高校在构建财务管理实践教学框架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拓展学生财务管理专业及会计专业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所以,学生的综合实践操作能力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总目标。2.分目标。分目标就是把总目标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基本素质、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创新技能等。总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每个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学校在设置每个分目标时,应该强调每个分目标中所包含的内容。学生的基本素质就是指学生基本的操作能力、应用能力、职业态度、职业道德、交往能力等;专业基本技能就是指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技能;专业技能是指有关财务管理中税务筹划、企业财务分析、项目投资等的技能;创新技能是指学生通过课堂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基本素质都是未来学生面对自己职业生涯时不可缺少的能力,学校只有构建科学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才能对实践教学整体理论体系的构建发挥指导作用。(二)构建模块化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在确定了具体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后,接下来就应该构建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我们以目标体系为依据,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分成五大模块,具体为基础实验模块、综合实验模块、实习模块、毕业设计模块、课外素质拓展模块。1.基础实验模块。所谓的基础实验模块,其内容主要包括:(1)为了加强学生基本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和技能,设计若干个实验项目;(2)为了使学生慢慢接触到财务管理这个工作岗位,首先应该强化学生的会计基础,为此,学校要设计一些手工会计或电算化会计的模拟实验。通过这两个基础实验的设置,可以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工作技能的前提下,积累经验,逐步走向财务管理的工作岗位。2.综合实验模块。综合实验模块的设立建立在基础实验模块之上,是将财务管理中的基本专业知识结合在一起来设计实验项目。综合实验可以通过“沙盘”实验的方法来实现,让学生采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的方式经营一个虚拟的企业,学生在虚拟的市场中从事筹资、投资、生产、销售、分配等一系列财务活动,再结合ERP软件实现对公司的记账工作,最后通过教师点评的方式来评价学生在实验中的成果。这种教学方法以其独特、直观的方式深受学生的喜爱,在玩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不仅能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基本理论,而且能在实践操作中体会每种理论的实际运用。财务管理“沙盘”演示教学法的实施包括以下七个步骤:(1)组建模拟公司;(2)召开年初财务计划工作会议;(3)编制年度财务预算;(4)开展财务活动;(5)编制年度财务决算;(6)召开年末财务工作总结会议;(7)教师分析点评。3.实习模块。实习模块是指学校安排学生到实训基地、校企结合单位等,完成认识见习、课程论文、专业调查等工作。实习模块是一种“亲验式”的实践教学方法,既能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增强学生的专业意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又能通过参加实践,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4.毕业设计模块。毕业设计模块是指学生在参加完毕业实习后,总结自己实习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完成毕业论文。学校毕业设计的目的是强化学生的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毕业论文设计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实践性教学过程。选题时要结合企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的实际状况,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刻苦钻研的精神,训练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财务管理问题的能力。此外,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以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竞赛活动为主要方式,如财务管理知识竞赛、实践操作技能竞赛等,在竞赛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全面创新能力和知识运用水平。5.课外素质拓展模块。优秀的人才是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人才,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技能,还应该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课外素质拓展模块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给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专业讲座的机会。 作者:田祥宇郝晓雁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财务管理教学论文:财务管理教学的创新 如何对财务管理教学进行有效的改革 (一)改革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丰富课堂教学的方法 高校要结合当前市场发展的需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形势来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在教材的选用上也不要墨守成规,要根据学校的需要以及学生的基本情况来选用可以使学生更多、更有效率地学习财务管理知识的教材。在教材中可以根据区域的具体情况融入其教学特色,让学生在枯燥的理论知识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只是按照教材来固定地给学生传授一定的知识,这样不但老师比较累,学生的接受效果也不好。所以,应该更新财务管理的教学方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学会更多的财务管理技能。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大胆探求知识的能力,并使他们在处理实际问题时相互启发,大胆质疑,并可通过自己的思考去探索问题的答案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能根据国际和国内市场行情的变化作出决策,使学生的模拟操作更具实际的意义。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财务管理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师重点介绍企业理财的基本理论,然后根据这些理论去寻找一些日常生活的典型的案例给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并将几个案例进行仔细的对比和分析,然后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让学生亲自去搜集一些具体得案例,并对其进行调查分析,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搜集资料以及观察和分析的能力。让学生在具体得案例思考中对财务管理的理论知识有着更深一步的了解,可以提高学生对事情的认知程度,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可以在课堂上采用合作学习法,这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态度都有积极的影响,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来进行角色的扮演,对自己进行职场角色的定位,在具体的协作中提前感受到职场中沟通和配合的重要性,教师指导学生从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的发展前景、竞争对手情况、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资金来源情况等方面对小组协作的情况进行分析,这样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理解,可以增强学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能力,改变了传统的老师讲授,学生自己接受的单一的教学方式,而是以一种相互帮助,相互协作的方式来取代了,在互相的帮助和合作中可以使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有一种共同进步的团体意识,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二)增加财务管理教学的实践活动 传统的教学方式即使对理论知识的教授也过于呆板,教师没有形象的表达与举例,学生对其缺乏直观的感受,对高深的理论知识缺乏到位的理解。所以,要将财务管理知识用一种比较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使课堂理论日常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财务管理知识源于经济生活和生产实践,但其理论及方法又高于经济生活和生产实践,学生的理解能力比较有限,又缺乏一定的实践经历,对企业的日常的经营运用缺乏直观的感受,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自然也不能得心应手,老师如果直接将企业生产中的具体得例子举出来不但不能够加强学生的理解,反而会造成学生的困惑,不利于实践教学。为了使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知识,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给学生举一些比较常见的接近其生活的例子,用一种比较形象和直观的方式来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更容易的理解和接受,对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可以更轻松地掌握和使用。这样,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水平。传统的财务管理的教学过于注重对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实践活动,这样容易导致学生眼高手低的缺陷。为了增强学生的实际活动能力,要强化财务管理的实践教学环节。可以根据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来对学生进行实际的训练,现针对具体得知识点来进行训练,提高学生对基本知识的运用能力。在学生基本知识掌握牢固的基础上,再对其进行综合的训练,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串到一块,对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感受和把握,并对其有着熟练的应用能力。这种方法不仅使学生对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有着大致的了解,还逐步掌握了财务管理的基本技能,可以学生的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也可让学生全面检验自已的决策能力。学校对学生进行实践的训练一方面是校内的实践训练场地,更主要的是校外的实习基地。学校可以与企业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与企业签订长期的职业实践协议,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可以定期向企业输送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为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接受锻炼创造了条件,也为企业与毕业生双向选择提供了机会。同时也可使学生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掌握实习单位的核算方式,具备独立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岗位技能,为学生将来适应财务管理岗位打下扎实基础。 (三)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其专业素养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占据主导的位置,很少关注学生的具体感受,这样的方法教学效率比较低,也容易使学生失去教学的兴趣,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应该首先改变教师的主导地位,将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中心位置,把以教师“教”为主变成以学生“学”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教与学是双向活动,而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学生在学习中的策划者,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作用,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才能真正激发学习的求知欲望和创新精神,才能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气氛,形成教与学的良性沟通并产生质的飞跃。由被动教学到主动教学,有主动教学到互动教学,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除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培养外,还要从学生未来的就业出发,注重对其进行职业道德的培训,在财务管理课程之外,要单独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教师要结合当前社会及职场中的实际案例对学生进行仔细的讲解,采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逐渐意识到职业道德在其以后的就业中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给其讲解一些财务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其对其有着充分的了解,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使用这些法规来约束自己,能够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增强自身的职业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财务管理教学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该行业的需要,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应该对其进行有效的改革。不仅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能够进行相关的实践,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增强自身处理事情的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法制的教育,让学生能够知法守法,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在以后的工作中用具体得法规来约束自己,增强自身的职业操守,提高学生的就业机率,为企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作者:曲晓昱单位:抚顺市新宾县酒管办 财务管理教学论文:小议财务管理教学改革探讨 论文关键词:财务管理;教学改革;多媒体教学 论文摘要:财务管理课程研究企业资金的运动,通过财务管理课程培养企业所需要的理财专业人才。本文提出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以及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改设想。 财务管理是财经类各本专科和研究生专业教育的主要课程,是学生在修完财务会计等有关专业课程基础上开设的、应用性很强的经济管理类课程。随着我国进人世界贸易组织,企业财务活动不断出现新的内容,企业的经济主体多元化,财务活动多样化,财务关系复杂化,如何更好地开展财务管理教学,培养适应现代化的新型财务管理人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此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的研究探索,提出本门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设想。 1、传统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 传统教学方法延续多年,是有其值得保留和发扬的优势,但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学辅助手段你的多样化,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高标准化,传统教学方法也逐渐显露出一些弊端,那么对此该如何改进呢?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作了一下尝试: 1.1吃透教材,发扬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点 而传统的财务管理课堂教学,是由教师从头到尾讲述内容、布置作业、出题考试,学生上课听、课后做作业、期终复习考试,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将老师置于中心地位。这种教学方式的优点体现在: 1.1.1作为财务管理这门课的主讲教师,他对这门课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了了如指掌,甚至对该课程相关的学科内容也非常熟悉,在这样一位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习效果自然会很好。 1.1.2教学活动的关键在教师,教师讲述课程内容,他的语言、声调、表情等都会提醒学生哪些是基础、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教师绘声绘色的授课会感染学生,并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一位有经验的老师他的板书思路清晰、布局合理,会用各种彩色粉笔边讲边写出大小标题,关键术语,不常见的专业词汇,同时还会根据授课内容画出相应的各种图形,学生边听边看边记,学习起来也很轻松。教师这样的讲课不仅会观察学生的听课情绪和注意力,同时还会随时调整自己的授课形式和思路。传统教学方法的这一优点我们一定要继承发扬。 1.2设置问题,充分发挥启发式教学的作用 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反应,注重答案的一致性和标准性,难以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性,不利于学生深刻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也不利于学生拓展其知识层面,从而难以提高学生实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教师要适时运用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式教学的关键是设置疑问。问题设置要精心,同时要抓住学生中有价值的疑问,不失时机地组织讨论、引导争论,使学生的思维和认识向纵深发展。例如,在讲授资金时间价值概念时,可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很多家庭在购买房产时,往往面临多种付款方式的选择,常见的是分期付款或一次性付款。假定银行利率为6%,分期付款每年初付20万元,连付5年,一次性付款只要支付82万元,为什么?由此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2、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财务管理》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专业课,学生除了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之外,还要联系实际,掌握财务活动中常用的各种财务管理工具、模型的应用。教师要不同的授课内容合理安排不同的教学手段取长补短,提高效率。针对本课程的以上教学特点.对书中有些内容如资金时间价值、资金成本和资金结构等,尤其是公式推导,笔者认为用板书教学效果更好,因为教师推导公式的过程,学生会随着教师的思路对知识不断的消化、吸收。只要学生课堂上注意听讲,课外稍加复习,基本上就能掌握所学内容。但如果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师一笔一画推导公式的过程不存在了,学生只能看到已经显示出来的公式,这样传递出来的信息一些基础较差或反应较慢的学生,就会消化吸收不了,一堂课下来,所授的内容一知半解。而对另外一些教学内容,比如讲到企业筹资方式等,需要加强认识,靠板书讲效果很差。笔者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授课时,财务管理活动所用到的数据、分析过程放映给学生看,这样一目了然。这些新方法的使用,使教学活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形象化,能帮助学生理解讲课中较难理解和较抽象的、多维空间的内容。只是教学内容的编排制作需要靠教师的不断总结积累,不断跟踪学科的最新发展,获取更新的资料以丰富教学资源,尤其是相关教学资料图片录像等都需要长时间收集,工作量很大。但这样的教学课件是“活的、有生命的东西”,学生自然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学习效率大幅提高。 3、注重多种教学方法之综合运用 目前,在财务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提高学生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新型教学方法,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正确处理它与其他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的,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在介绍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时,讲授方法会更为适用,又如,在讲授股利分配的常用方法时,可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列出青岛海尔集团历年分配方案,并写出青岛海尔集团所采用的股利分配方法,以及为什么会采用这些方法。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往往会将前面学过的现金流、业绩评价指标等内容与青岛海尔集团的股利分配政策结合起来分析.由此提高了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知识,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体,因此,提高教师素质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教师素质不仅仅包括其道德、智力方面的高要求,而且更重要的是会诱导学生、启发学生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积极探索求知的精神。为了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学校应有目的地选派教师进修、学历深造或参与社会实践,实现教师专业知识的更新和知识结构的完善;与此同时,学校应引人竞争和激励机制。就某一学科来讲,不同的教师在教学和专业知识等方面都不可能出于同一水平上,如果能让学生来选择教师,就会大大激励教与学的积极性,既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水平,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财务管理教学论文:财务管理教学模式创新论文 论文摘要:围绕高等学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现状,提出应采用自主创新型财务管理教学模式,并指出教学中应采用的具体操作程序。 论文关键词:财务管理教学模式自主创新 《财务管理》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综合性、政策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它同会计学、财政学、管理学等很多学科都有紧密相连的关系,是为培养学生财务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课程。通过学习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解决财务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所培养人才的专业水平。但目前很多大学本科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还有很多学校在财务管理教学中仍采用“一个老师、一本教材、一种学法、一张试卷”的教学方法。这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范围仅限于课本和老师所讲,不能形成对财务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的完整的认识,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及其将来的自我提高与发展,这样所培养出的人才必然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因此,创立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和创新能力都得到健康发展的宽松和谐的自主创新财务管理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一、自主创新教学模式的内涵 自主创新教学模式就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有效指导,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创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自主创新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重视课堂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即关注作为独立个体的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多种需要和潜在能力,关注师生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多边多重、多种形式的交互作用和创造能力的发挥。它包含丰富的涵义,即:自主指的是主体具有不依赖外在力量,自由地支配自身的一切学习活动的意志和能力,在学习中主要的表现有:意识到自已是独立自主的学习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有权对自己的一切学习行为、效果负责;能自主地对自已的学习行为进行支配、控制和调节;创新主要是指创新意识,即对财务管理问题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财务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 二、自主创新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1.确定学习目标 财务管理实践性是其主要特征。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使学生清晰地意识到学习的基本目标,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养成钻研问题的习惯,注重自身的体验和实践,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激发情感开始,其目的是变“逼”为“导”,变“苦学”为“乐学”,把求知变成学生最大的内在需要。因此,必须创建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情境,接近知识产生、使用的实际情境,通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语言的情境化,激发学生潜在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进入积极的学习情感状态,形成强烈的达标意向,提取记忆中的有关知识、经验,激发联想和想象。 3.理论教学 通过讲解理论知识、读书报告等内容,让学生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让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去主动获取知识。在理论教学中可以采取小组学习的新模式,分专题进行自主学习与团队研究性学习,了解财务管理的新进展,理解和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写出小论文,在研究中学习,在创新中学习,在系统思考中学会学习和合作。 4.案例教学 财务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与实践是密不可分的。在财务管理教学中除要讲授好基础知识外,还要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发展实践,在财务管理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要树立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的发展教学观,知识与能力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互相转化的。那么要想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除了可以让学生参加实践,还可以在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它的优点主要体现在:通过采用案例教学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案例教学既可以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能大力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案例教学使学生变被动听老师讲为主动参与,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案例教学通过案例的分析讨论及分析报告的撰写,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通过采用案例教学还可以深化教学方法的改革及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5.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实现学科的知识性、应用性和可操作性。实践教学是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实际工作技能和技巧,所谓实践教学内容即是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实际财务管理的具体工作中去,学校应建立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基地,亦即是学生的实习基地。多鼓励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实习活动,到实践基地参与实际的财务运营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与运用。鼓励学生组织企业财务运作的模拟团队,每个团队可设置CEO、CFO、市场总监、生产主管、会计主管、出纳和审计主管等职务,团队成员按专业或特长分配角色,相互协调配合,模拟企业采购、订货、生产、销售、融资、投资等各个环节,并在团队之间进行比赛。 6.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即是对教育目标的达成度、教与学双方的努力程度和教与学方式的科学性进行的评价。评价应贯彻鼓励性原则,通过评价可激发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积极性。可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必要时可在评价前进行达标检测,并在组织互批练习后作反馈评价。 以上六个程序在教学中要依据教学任务和内容而作调整,这六个操作程序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自主创新教学模式能否取得较好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师应根据对教材知识结构的深刻理解和对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状况的分析,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恰当地使用计算机多媒体这一工具。因此,教师备课要细致,要做到“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明确教学特点、难点和重点;明确教学思路;明确实践训练任务。上课要精心,要精心设计导人语;精心安排教学环节;精心选择教学方法;精心使用媒体;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更重要的是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创造性思维发展的规律。为学生创造全面主动多样化发展的宽松环境,使学生在财务管理学习中,不满足于教师、课本给出的方法,或者不受常规做法的约束,勇于探索新颖、独特或者进行实质性改进;使学生不受教师讲授和书本内容的约束,敢于并善于发现和提出一些使人意想不到的深刻问题;使学生不满足于肤浅认识,追求对问题的透彻理解,或者认真对待有争议的问题,乐于参加讨论,勇于自已探索等等。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思考问题时的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善于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和假设、并加以证明和创新思考。更重要的是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师要把教学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组织、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上。在课堂上,教师起着组织者、管理者、鼓励者、合作者和解难者的作用,即教师必须充分凋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组织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及时发现他们的困难,为他们排忧解难,成为他们学习的引路人,创造性地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使自主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加以修正和完善。 三、自主创新教学模式对教材的要求 为了保证财务管理自主创新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首先要做好的就是把好教材选用这一关。选用的教材应具有理论联系实际、能够指导实践、内容新颖、同国际财务管理接轨、应用性强的特点。财务管理教材是指教学中使用的教科书以及与之配套使用的练习册、参考书、计算机软件等,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因此,教材从内容体系、训练形式、设计等各方面都需要创新,即教材的内容和课后练习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和长远的发展。学生应该能够通过学习和使用教材获得独立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为终身学习创造条件。为此,教材的编排和体系应该尽可能体现探究式、发现式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拓展思维,开阔视野。教材的内容应富有时代感,增加跨文化交际内容和现代科技信息。教材不仅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还要尽可能通过提供趣味性较强的内容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教材中的语言和练习等应当使学生能由机械模仿型转向任务活动型,使其更富于实践性和启发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财务管理教学论文:财务管理教学创新分析论文 【摘要】《财务管理》是中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深入研究和探讨其教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规范和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是满足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的要求,也可为培养理论与实践技能型财务人员打下基础。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与成果,对《财务管理》教学的创新提出树立新观念、调整内容、改进方法等思路,为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关键词】财务管理;教学创新;多元化教学方法 《财务管理》是中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管理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深入研究和探讨本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教学方法的改进,进一步讲好《财务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规范和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不仅符合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的要求,也可为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技能的新型财务人员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与成果,对《财务管理》教学的创新提出以下观点。 一、财务管理理念的树立 知识经济时代一系列的变革使财务管理的研究内容和工作内容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引导学生树立新的财务管理观念,以适应知识经济对财务管理的挑战要求。这些新观念包括:人本理财观念、共赢理财观念、风险理财观念、融智理财理念、信息理财观念、战略理财观念等。 (一)人本理财观念 人是企业发展的主体和动力,也是发展结果的最终体验者,企业的每一项财务活动均是由人发起、操作和管理的,其成效如何,也主要取决于人的知识和智慧以及人的努力程度。因此,财务管理教学首先应引导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理财理念,使学生明确这是企业顺利而有效地开展财务活动、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根本保证。 (二)共赢理财观念 在知识经济时代,合作成为投资的一种手段,因为信息的网络化、科学技术的综合化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必然要求各企业之间相互沟通和协作。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树立合作与共赢理念,培养学生处理和协调与各方关系以及在各方经济利益达到和谐统一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理财目标的能力。 (三)风险理财观念 知识经济时代,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企业经营风险不断加大。对企业来说,价格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担保风险、偿债风险等无处不在。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这些风险对企业的威胁也日益加大,很多企业正是由于抵挡不住这些风险而陷入困境,甚至破产。因此,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风险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预测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的能力以及风险防范意识,以便适应市场的新要求。 (四)融智理财理念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能力、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和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源泉。在现代社会,企业发展必须依靠人力资源开发。“融智”就是重视人在决策中的知识含量,全方位地挖掘内、外部潜力,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人力资源,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机遇和条件。为此,在教学中,应对学生做适当引导,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具备充分的知识储备,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五)信息理财观念 现代市场经济的一切经济活动都以信息为导向,信息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媒介。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数字化技术为先导、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主要内容的新信息技术革命使信息的传播、处理和反馈的速度大大加快,这就决定了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牢固地树立信息理财观念,充分利用现代通讯、网络技术等电子商务手段,从全面、准确、迅速、有效地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入手,进行财务决策和资金运筹。因此,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树立信息理财理念,掌握搜集、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使未来所服务的企业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学生在学习理论基础时,只有树立新的理财观念,才能在知识经济的大潮中与时俱进,以备将来为决策层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经营方案,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二、教学内容的适度调整 近年来,《财务管理》在内容体系和理论方法上逐步同国际接轨,形成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务理论和理财方法。为适应市场对学生所学知识和能力的需求,我院老师在教学中对《财务管理》教学内容做了适当的调整: (一)关于资金的时间价值 理解资金成本和资金结构是学好财务管理的基础和关键。在教学中,我院教师适度加大资金时间价值中一次性收付款的终值和现值、年金终值、年金现值、资金成本、资金结构和财务杠杆等财务基本原理的讲授力度并结合具体实例讲清楚基本原理,为学生学习投资、融资管理方法和理解具体理财方式打好基础。 (二)关于流动资产管理 我院教师细致讲授现金、应收账款、存货持有功能、持存成本最佳现金持有量和存货的经济采购批量;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和教学时数,对应收账款管理中的信用政策、信用评估方法以及存货ABC控制法、逐步测试法做了一定的删减。 (三)关于资金的筹集管理 我院教师重点讲授资金需要量预测中销售的百分比法、因素分析法以及借入资金集中的商业信用资金成本计算、发行债券份额的确定、融资租赁的租金确定,同时适当增加相应的技能内容。对于权益资金的筹集资金需要预测中的回归分析法,由于学生的高等数学基础差,加之理解、认知能力有限,作了适当的删减。 (四)关于外汇资金管理和企业并购与控制资产重组的管理 这部分教学内容由于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较少,因此,我院教师采取可略讲或学生课后自学方式进行,也可适量删减部分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各主讲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实际需求,随时对课程的其他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和删减,得到学生的认可,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 现代教育的一大特征就是教学的网络化、多媒体化。在新的教育环境下,财务管理教学必须转变思想、更新手段,探究新的方法,推动学科内容之间的调整与整合,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我院教师尝试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 (一)任务驱动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是就某一个问题发动学生共同参与,可以分组,组际间可以交流。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老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培养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任务驱动教学要求学生带着要完成的“任务”,或者说带着要解决的问题去搜集资料、阅读资料、进行实验或实践,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任务或问题挂钩,通过探索问题或完成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带着任务或问题自主地进行学习,通过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建构起自己的知识经验,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二)研究型教学法 研究型教学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强调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着眼于学生终身的发展,是网络信息时代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研究型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及社会中去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网络环境下的研究型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借助于网络来进行和完成的。教师选择合适的课题在网上,学生在网上选择课题和指导教师,然后在网上与指导教师进行交流,确定课题的研究范围和成果形式。经过网上的资料收集,并通过分析和判断,再加上自己的思考和认识,以论文的形式在网上。同一课题的学生在网上成果后,教师再组织进行讨论。这样,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如何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一教学方法的实施可通过财务管理学科内容及当前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研究热点问题建立一个研究型课程学习网站。该网站可设置课题管理频道、资源检索频道、提交作业频道、网上交流频道、成果评价频道在线帮助频道、学生注册频道等。 另外,根据《财务管理》课程的特点和我院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我院教师以启发式为主,并综合研讨具体情况,依据教学大纲的规定,对《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有如下几点具体做法: 1.尝试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过去,教师在财务管理教学中大多采用的是讲授法,其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以黑板和粉笔为工具、注重教学内容的讲解与呈现。这种单项信息传输方式的最大弊端是缺乏双向交流、轻视学习环境与学习活动的创设,因此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束缚了学生的积极性,其结果必然是无法满足社会对应用性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为克服讲授法的缺点,不断推进财务管理教学方法的创新,我院教师尝试多元化的财务管理教学方法。例如采用比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创设情境法和实验法等。这些方法以其实践性、综合性和交互性的特点和优势,逐渐被学生接受,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充分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络以及财务软件等现代化工具 制作各种《财务管理》课件,以减少教学画表等板书的工作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涉及的表格、数字、公式较多,以往教师每次讲课,要么课前或课中在黑板上先画好表格讲授,要么学员打开书按书讲。通过运用财务会计课件,能形象地展示出各种表格,边讲边用键盘、鼠标输入各种数据,这样既给学生以直观感受,使其系统掌握财务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又减少了教师的板书工作量,提高了教学工作效率。 3.教学中的举例力求源于日常生活,形象直观,深入浅出 财务管理源于经济生活和生产实践,但其理论及方法又高于经济生活和生产实践。在校学生既没有参加过生产实践和理财工作,更没有对企业或公司日常财务管理活动的感性认识,学习财务知识具有一定难度。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我院教师摒弃了《财务管理》中纯理论的讲授,辅之以理论与日常实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掺入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例子,列举一些通俗易懂又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现象。如,讲到财务风险、资金时间价值时举“个人存款”之例;讲到财务杠杆正负效应时举“借鸡生蛋”之例;讲到现金流入量中的现金节约额时,举“某人买同样商品时比别人少花钱”之例等。通过列举生活实例使学生对《财务管理》课程中的抽象理论有一个形象、直观的理解。 4.增大启发式教学的比重 《财务管理》的教学以往多采用注入式教学方法,虽然完成了教学内容,但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很理想,尤其是没有充分发挥学生本人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学习精神,学生的学习潜能没有完全启动。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采取注入式与启发式并用的教学方法,并且在对难点、疑点的教学过程中,多采用提问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然后由主讲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逐一肯定正确的回答或否定错误的认识,将学生的认识引导到正确的观点和方法上来,从而进一步提高本课程教学质量。 5.适时进行章节内容的总结,并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 每章节前创设疑问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在各章节讲授结束后,由主讲教师进行系统总结,并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简单学习,以此来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同时,要求主讲教师每隔两周利用自习时间在班级进行答疑,专门回答学生学习中未弄懂的内容,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理财知识的感知认知能力。每章课后,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学科发展历史和前沿动态,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财务管理教学论文:提高财务管理教学质量的思考 摘要财务管理学是研究如何有效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知识体系上来讲,主要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以及利润分配四个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财务 管理 教学 质量 财务管理学是研究如何有效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知识体系上来讲,主要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以及利润分配四个方面的内容。 1 财务管理课程的特点 1.1 财务管理知识具有综合性 财务管理知识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它有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但又和经济管理、税收、经济法规、会计学、统计学和经济数学等学科中的许多知识紧密结合,知识涉及广泛,内容丰富。 1.2 财务管理课程实用性强,强调操作性 财务管理知识在我们生活中用途十分广泛。比如,在贷款买房时,如何选取更为有利的还款方式;在购买保险时,如何根据不同的收益率选取合适的险种;选购股票或基金时,如何在收益和风险间权衡等等,这些都与财务管理知识密切相关。财务管理的实用性就决定了课程必须强调操作性,要使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1.3 财务管理课程理论性较强,难度大 财务管理需要通过理性的分析作出财务决策,该课程特别注重定量分析,其中涉及的公式多达165个,很多公式的推导要运用统计学、经济数学中的知识,要让学生轻松愉快而又全面地学好本课程并非易事。 2 提高财务管理教学质量的思考 2.1 注重财务管理观念的培养 授课的目的不仅仅是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财务管理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对财务管理观念的培养。观念教学注重让学生逐渐形成包括货币时间价值观念、风险价值观念、资金成本观念以及通货膨胀等在内的理财观念,逐渐意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进而在分析经济现象和个人理财决策中能够充分运用财务管理的专业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不由自主地经常使用财务管理课程中的专业术语及理财观念。 2.2 从大处着眼,在解决问题中传授知识 教师可以针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有意义的问题,首先让学生去思考、去尝试解决,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引导,组织学生讨论、合作,这些都将使学生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3 开展案例教学,使学生“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 “满堂灌”、“一言堂”向学生灌输的是正面的、平铺直叙的知识,但这并不代表学生能够真正理解。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有针对性地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要求学生不仅要知其然并且要知其所以然,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在讲解负债类筹资的“节税效应”时,采用案例教学,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就能将这一抽象的内容通俗化,便于学生理解。 例:A公司的资本总额2000万元均由投资者投入,B公司的资本总额也是2000万元(其中,所有者投入1600万元,借入资金400万元,借款利率为10%)。2009年,两家公司的息税前利润均为500万元,所得税税率均为25%。那么它们承担的所得税费用是否相同呢? 分析: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两家公司资本总额相同、息税前利润也相同,由于资本结构的差异使得它们所承担的税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B公司有400万元借入资金,由于利息在所得税前支付,B公司少交了125-115=10(万元)的所得税。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不仅知道了负债筹资具有“节税效应”这样一个结论,并且知道了“节税效应”产生的原因。 2.4 及时总结规律,化繁为简,去粗取精 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繁、公式多,且综合性强,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善于把握规律,及时总结,化繁为简。比如,在对个别资本成本的测算这一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时,要善于将零散的知识点,如:长期债券、长期借款、普通股、优先股和留用利润的个别资本成本测算中的共性抓住,提炼出规律性的东西,即个别资本成本的测算原理。实际上,无论是长期债权资本成本,还是股权资本成本,都是运用“年使用费/筹资净额”这个原理来进行测算的。一旦抓住规律,学生就可以将此类知识点一网打尽,举一反三。 2.5 从学生实际出发,化难为易,深入浅出 作为教师,如何化难为易、深入浅出地阐述财务管理知识,提起学生学习兴趣,成为提高财务管理教学质量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过多次讨论和不断总结,我们也想出了一些化难为易的好方法,比如,在对营运资金管理的内容进行教学时,很多公式的推导都要用到经济数学中对自变量进行求导的知识,而我们的学生基础知识普遍比较薄弱,有些学生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对自变量求导,更别说怎样对自变量进行求导了,过去许多学生都对这部分的公式死记硬背,不带理解地记忆,运用时生搬硬套。 以存货模式下,最佳现金持有量的计算为例,我们来看看如何化难为易:要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就必须计算出现金管理的最小成本。 现金管理总成本=持有机会成本+转换成本 TC = 式中,TC―现金管理总成本;Q―最佳现金持有量;K―有价证券利息率;T―特定时期内的现金总需求量;F―每次转化有价证券的固定成本。 以前的讲解,都是根据这个公式对自变量Q求导,得出最佳现金持有量。化难为易的做法是:根据机会成本与转换成本在现金持有总成本中呈此消彼长的关系知道,要使现金管理成本最小,持有机会成本必将等于转换成本。那么,求最佳现金持有量只需要解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就可以了。在教学实践中,这种化繁为简、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2.6 多种教学方法并用,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要教好一门课,简单地依靠“黑板+粉笔”是远远不够的,合理地设计模拟实验,采用多媒体教学,以及设置专题讲座也都是不错的办法,多种教学方法并用,结合学生实际,才能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 小结 一部教材就象一个剧本,虽然使用的是同一个剧本,不同的演员却会演出不同的效果,一名教师就象一位演员,要想取得好的授课效果,必须懂得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在进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时,应根据财务管理课程的特点,认真研究授课内容和授课对象,将授课内容进行严密组织,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提高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 财务管理教学论文:创业教育下财务管理教学模式的构建 摘 要:财务能力欠缺已成为阻碍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结合大学生自主创业需求改革创新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文章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学生综合评价等方面提出了“三维一体”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创业教育;财务管理;教学模式 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较低,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大学生自主创业相当普遍,比例高达20%―30%,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我国大学生财务能力欠缺,影响了大学生成功创业。在大力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今天,作为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极强的应用课程,传统的就业教育模式下产生的教学模式已满足不了新形势下时展的需求。为满足创业教育需求,我国一些学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如案例教学模式有吕洪雁(2006)提出的三维立体式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模式、姚丽琼(2011)提出的“合作性学习模式”、蒋敏周(2011)建议将大学生理财创业计划作为实践教学案例引入到财务管理教学中;宋小萍(2011)和闫华红(2013)提出了ERP沙盘模拟教学模式;蒲林霞(2013)认为,CDIO工科教育模式也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王璐(2011)提出了问题探究性教学模式。 一、财务管理课程与大学生创业的关系 (一)增强了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财务管理意识 财务管理意识缺乏是大学生创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如大学生缺乏筹资分析能力、融资能力差、缺乏投资分析能力、忽视内容部资金的管理与循环等。财务管理课程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资金的管理、掌握和运用财务管理活动的四个方面,即筹资、投资、营运和分配。 (二)财务管理内容贯穿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全过程 大学生自主创业从启动资金的预测到利润的分配、从成本的核算到风险的控制、从财务报表的分析到企业经营的决策,每项活动都离不开财务管理。同时,财务管理也延伸到企业的每个角落,大到整个企业,小到每个员工,每项经济活动都与财务部门发生联系,离不开财务部门的指导、约束和审核。 (三)提高了大学生财务管理的能力 如何有效地获得和使用资金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财务管理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大学生全面深入了解和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同时,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财务管理的基本技能,能运用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解决创业过程中涉及的有关财务管理问题。 (四)为大学生成功创业提供了保障 大学生创业是否成功直观体现在财务成果上,财务成果是所有创业活动综合的结果。创业要成功,就要保证经营决策正确、经营要合理、风险能控制、产品要畅销、企业制订的计划能贯彻、对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学习财务管理课程,了解和应用相关财务指标进行控制和考核,为大学生创业成功提供了保障。 二、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财务管理能力表现分析 (一)缺乏基本的财务管理意识 据中国大学生创业网的不完全统计,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为2%―3%,即使在创业环境较好的浙江省,成功比例也仅为5%左右。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原因多样,但主观原因是缺少业应具备的财务管理知识,特别是一些非财经专业的学生,他们对财务计划和财务风险分析较少,甚至没有,认为财务管理工作可有可无,最终因财务问题导致创业失败所占比例居多。 (二)缺乏必要的财务管理环境分析能力 财务管理环境分析能力无论是对企业的财务会计还是企业管理都十分重要。大学生作为初创业者,缺乏必要的财务管理环境分析能力,主要表现在缺乏金融市场与企业理财活动关联性的分析能力,如获取资金的筹资能力、为剩余资金寻找出路的投资能力和长短期资金的转化能力等。财务管理环境分析本身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它涉及面广、不确定性大、需要的知识多,也有很强的“艺术性”。 (三)现金流观念淡薄 许多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原因不是项目选择不好,而是片面追求规模,不顾自身经济实力,盲目投资,对现金流管理不重视,现金流观念淡薄,最终因资金链条中断而导致创业失败。具体表现在只注重销售、不注重应收账款的管理、对存货等短期资产的管理不重视、对已有现金流缺乏规划上,造成现金多余或不足。 (四)财务核算缺乏精度 大学生在创业初期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和会计标准体系,会计账记录简单或记录不清,漏记、错记现象严重。这表现在成本核算不够准确,将非生产经营性支出列入成本项目,个人和家庭其他来源的收支与创业投资项目收支混淆;在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过程中随意性较大,缺乏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规范的财务分析;对短期资产的管理没有周密计划,随意安排,影响资金流的周转效率;不注重筹资成本的核算,筹资方式的选择随意性较大,影响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等方面。 三、创业教育下财务管理教学模式的构建 为适应大学生自主创业对财务管理相关知识及应用的需求,培养适应创业需求的创业型人才,本文提出建立三维一体的高仿真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构建。 (一)重新设定教学目标 传统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理财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这一笼统的教学目标导致教学过程中常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实际培养出只会解释问题而不会实际解决问题的财务管理者。创业教育的兴起和创业型人才对财务管理知识的需求,应将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细化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知识目标的设定通过设立导向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将财务理论知识和方法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将枯燥的理论通过实际问题直观呈现出来。能力目标包括环境适应能力、认知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培养学生对环境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并具备对环境的洞察力和分析判断能力,能独立思考、吸收和运用新知识,有一定的创新精神。素质目标包括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基本素质如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专业素质是作为财务管理专门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二)优化教学内容 当前大多数财务管理课程的教材仍沿用传统的框架,即财务管理目标、货币时间价值、筹资方式、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投资决策、营运资本管理、利润分配管理、财务分析。为适应培养创业型人才的需求,首先,结构上需要调整,如将投资决策可以放在货币时间价值后讲授,有助于学生对货币时间价值的理解,财务分析较综合地体现了会计学的知识,可以将它放在投资决策后讲授;其次,教材内容要更新,能跟上形势的发展,如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一个趋势是物流融资,但教材仍未将其纳入融资内容,讲授时不能仅仅介绍一些大企业常用的融资方式,要考虑到创业初期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介绍更符合它们的融资方式;最后,注重相关知识的联系与补充。如在讲授项目投资时,可以联系会计中的收入成本、折旧等知识,讲授资金成本与资本结构时联系增加利息与企业利润、所得税间的关系等。同时,学生创业除财会知识外,还涉及创业教育学、市场营销、管理会计、经济法等课程的相关知识,虽然部分课程会单独开设,但在讲解相关问题时要适当引导学生回顾或补充,这样能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 (三)注重行动导向型的高仿真演练设计 传统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主要是灌鸭式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缺乏实践能力。为培养创业型人才,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结合“合作性学习”模式,设计以行动导向型的高仿真演练为主的教学策略。为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首先要求学生单独完成创业的前期工作,如市场分析、竞争分析、财务计划和风险分析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深化的良性循环。其次以“合作性学习”模式作为新型教学组织形式,构建4―5人的创业团队,以模拟企业为载体,进行高度仿真的模拟竞争经营,检验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培养不同环境下的财务管理能力和经营思维能力。最后,根据前两个环节的综合表现,指导优秀团队申报学校创业项目,入驻学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真正实现教学―经营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四)完善学生综合能力评价体系 学生综合能力评价体系设计的内容要以课程教学目标是否实现为基准。教学目标的实现是以学生为载体的,要确保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实施效果,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因此需要对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人文素质教育论文:地方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对社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在《社区与社会》一书中首次使用“社区”一词,他认为,社区中人们的社会关系的基础是某种自然意愿,这种自然意愿包括感情、传统和人们的共同联系。当社区建立后,就一定会产生与其相适应的文化。一般而言,社区文化“是一种特殊社会文化,是在社区这一特定的社会组织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个性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生活方式等文化现象的总和”。[1]社区文化包括“社区的场地、建筑及其他公共设施等社区成员生活环境的物质文化层”,以及“社区成员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互动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心理倾向和道德水平”等社区精神文化,[2]还包括“制度方面,即为保障社区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而建立的一系列规章、的一系列政策所构成的规范结构”。[3]社区文化对于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如在满足居民的精神需求、提升认识水平与思想觉悟,以及推动社会沟通、增强心理凝聚力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社区中一个特殊的单位,地方院校受着社区文化的熏陶与影响,同时也是社区文化的营造者之一,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而深刻的相互关系。教育部在《面向二十一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中明确指出,大力开展社区教育,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全民素质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文件精神表明,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的语境中,社区和高校都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实现区校共建。因此,地方院校在开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如何充分利用社区文化资源,积极汲取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最终形成院校与区域之间教学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良好格局,值得认真思考。 一、章贡区的文化资源及其特征 章贡区位于江西省南部,为赣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下辖5镇和4个街道办事处,共57个行政村,48个街道社区居民委员会和12个镇辖居民委员会。①章贡区区位优势极佳,是珠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区的直接腹地和内地通往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也是沟通长江三角洲与华南经济区的纽带。经济的繁荣带动了文化的发展,章贡区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所在市于1994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6年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市,另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国先进文化区”、“全省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等荣誉。章贡区历史文化形态是赣州市这一独特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最有特色的是: 1.名胜广集,古迹荟萃。章贡区文物名胜众多,有“宋城博物馆”之誉。辖区共有84个旅游资源分布点和230余处名胜、古遗址、古建筑和纪念地,其中以宋文化遗产为主导的历史名胜与人文景观最为著名。另有“江南第一石窟”之誉的国家4a级文物保护景点通天岩;开创城市“八景文化”先河的八境台;声名远播的郁孤台、文庙、慈云塔、福寿沟等名胜古迹。 2.名人迭至,人才辈出。自唐以来,许多文化名人曾涉足赣州这块土地,如孟浩然、苏轼、辛弃疾、周敦颐、黄庭坚、杨万里、文天祥等都曾官居或旅居于此地,留下许多可歌可泣、感人至深的诗文佳话。如今的章贡区,人力资源充足,全区拥有3所本科院校,4所大专院校,5所中专学校,每年能培养各类人才2万多名,为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和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3.文化设施及活动蓬勃发展。章贡区非常重视文化设施建设,扩建或新建大型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影剧院、体育场馆、儿童乐园等。这些文化场馆既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气息,又充分反映章贡区当前文化发展的概貌,对地方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群众性的文化活动蓬勃发展,“章贡区现已拥有老年艺术团、腰鼓队、健身操队、京剧票友等各种文化活动组织500多个,每年开展文化活动达500余场,参加的群众累计已超过百万人次”,“社区文化开始从自发走向了自强”。[4] 4.多元文化融合,民风淳厚稳健。章贡区的文化资源丰富,兼容并包,赣州宋城文化、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理学文化、生态文化等都对辖区有着深刻影响。地方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需要开拓创新的文化氛围,兼容并包的文化襟怀及大气开放的文化语境。章贡区的文化资源优势,不仅显现厚重的历史魅力,而且彰显出一个现代之城高端的文化品位,这将成为地方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强劲助推力。 二、章贡区文化资源的人文素质教育优势及意义 章贡区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有待进一步发掘、整理、研究的文化宝藏,对于社会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贯穿其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尤为重要。 1.章贡区作为江西“南大门”赣州的中心城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大学生进行历史教育的重要资料来源。从历史渊源来看,赣南,古称“虔州”,繁荣于 两宋时期,章贡区至今仍保存数量众多,有较高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的宋代文物和文化遗址。因此,将这些历史文物、遗址等名胜在人文教育中加以运用,可以使大学生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了解城市的发展历程,感受城市人文精神的绵延,增强自豪感与自信心。 2.红色资源中蕴藏着丰富的民族精神教育内容,为大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鼓励学生自强不息,励志成才提供典范。章贡区所在地赣州,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这里有红色故都瑞金、万里长征第一渡于都、模范将军县兴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等都曾在赣南从事过伟大革命实践活动。在红色文化浸润下,章贡区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尤其是革命志士为了新中国、为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奋斗终生的崇高品质和牺牲精神,应成为大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与民族文化教育的宝贵内容,并成为大学生人才成长的向导和典范。 3.章贡区亲历了从蛮荒闭塞走向现代开放的历史变迁,为培养大学生坚强意志与开拓精神提供了动力源泉。据《山海经》记载,远古时期,赣南除有少量的“赣巨人”居住外,几乎是一片未经开发的原始蛮荒之地。随着人口迁徙与历史演进,赣南成为与闽西、粤东相提并论的全国三大客家人聚居地之一,被誉为孕育客家民系的第一块热土、客家文化的摇篮。先民数代长途迁徙赋予客家人勤劳坚韧、团结协助、乐观宽容、大气开放的精神。章贡区作为赣南客家人的集聚地之一,客家文化所具有的开放性、进取性都得到鲜明的体现,这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和开拓精神提供了精神源泉。 4.文化、历史和自然共同孕育出的人文精神,为大学生进行性情陶冶、文化认同与现代人格教育营造了优良的环境氛围。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赣州呈现多元文化的沟通与融合,并构筑坚韧、和谐、大爱、包容的赣州精神,这些文化个性与旖旎的自然风光、淳厚务实的民风、贵真质朴的民俗交相辉映,为大学生陶冶性情、提升人格境界营造良好氛围,可以培养大学生热爱自然、社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深厚情怀和高尚情操,使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三、利用章贡区文化资源开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挖掘地方高校所在社区的人文历史资源,弘扬地方文化和民族精神,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途径之一。作为章贡区内的普通高等院校,开发辖区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策略主要有: 1.开设专门的地方历史文化课程,并汇入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程体系当中。课堂教学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地方院校应采取措施,通过有条不紊的教学计划、教学手段,结合各个院校办学特色,可开设如“章贡区人文景观”、“章贡区民风民俗”等区域历史文化的公共选修课程,向学生介绍章贡区历史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发展;也可开设具有浓郁章贡区特色的文学艺术类公共选修课,整理、挖掘留存下来的诗文佳话、人文逸事等,形成辖区文学艺术史的系统教学,以切实优化人文素质课程结构,不断丰富教学内容。 2.为营造良好的地方历史文化氛围及宣传平台,还可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打造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网站推进人文素质教育。如可以通过社区与高校之间协同合作共建“红色章贡网”、“章贡人文历史网”、“章贡名人网”、“章贡风光网”等途径,打造远程教育平台;开辟网上资讯、答疑服务平台,各网站除了及时与当地历史文化资源有关的新闻和消息之外,还可利用网络的优势,将古迹名胜的图片、文字资料、红色革命歌曲、影视剧等到网页上,供人们浏览下载;另外,还可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发网上全维虚拟游览系统,将现有展馆或人文景观制作成视频,链接到章贡区网站,供人观看学习。 3.深化社区文化资源的认识与研究,推进特色教材建设。地方院校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扶持地方特色研究和相应教材建设,形成完整的教材体系。其内容基本面应涵盖赣州市及章贡区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地域精神等,在教材的组织编写中,应该注意五个切入点:(1)人,指地方文史、人物、传说、典故之整理呈现;(2)文,指民俗节庆、历史文物、传统民俗等;(3)地,指地理、气候、动植物等天然资源之发掘与利用;(4)产,指当地传统产业及创意产业增加值;(5)景,指自然、人造、生活情景等特殊景观之营造。[5]充分考虑人文与自然、历史与当下、知识与趣味等相结合,将专业学术性与专业知识通俗化并举,做到深入浅出、雅俗共赏。 4.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爱国主义基地、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参加当地的各类纪念活动及学术研讨会,参观工厂、企业、街道等。了解章贡区历史文化遗迹、开放开发进程;领略章贡区风土人情;感受章贡区民间文学艺术等,培养学生对章贡区历史文化的领悟力,从中得到做人成才的启迪,促进其人格完善和个性的全面发展。也可在学校开设地方历史文化专题讲座、论坛、演讲会、报告会、知识竞赛、文艺会演、主题班会;或组织区域文化研究会、红色文化研究会等协会方式。这些 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也是丰富校园文化的重要形式,在这些活动中,优良的文化传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精神。 5.遵循学校、学生、社区三位一体的原则,着力打造互惠共赢的区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要始终坚持以学校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整体利用区域思想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有重点建立不同类别和功能的教育实践基地。如根据地理位置,可以建立辖区内不同景观的教育资源基地;根据功能进行建立,可以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客家民俗文化资源基地、赣南美食的文化产业园、体育运动资源基地、影视教育基地、宋城国家遗址资源基地等,这些实践基地是地方院校需重点开发利用的区域教育资源,不仅可以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而且有利于社区的和谐发展与社区文化的繁荣,真正实现高校和社区的双赢。 总之,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教育传承,“不仅是一种被长期忽视的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一种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而且是一个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更具人性发现和理性精神的民族文化整合过程”。[6]运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开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教育空间,而且地域文化与民族精神得以在当代传承。因此,在实践中要不断探索人文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致力于通过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多个层面,使学生学有所乐,乐有所得,切实使人文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人文素质教育论文: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计导向与选择 摘要: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从高职院校教育理念与高职院校教育实践两个方面理解其特征,但是不管从上述两个方面的任何一个方面理解,都需要具体的课程设计来付诸实践。就像是教育的实施需要通过课程来落实,人文素质教育也必须由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来完成,这是一个由理想向现实转换的过程。主要关注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具体设计的基本路向和课程的结构内容的安排。 关键词:离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计;课程结构 一般来说,人文素质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主要依据三种课程理论。一是精义论。主张以经典著作作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因为人类的文明在变迁中有其永恒不变的价值存在,这种核心价值尤其保存在经典文献之中,因而经典著作便自然成为课程设计的中心。二是均衡论。认为知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各种知识都统筹兼顾,均衡发展,才能避免20世纪以来学术过于分化所导致的视野狭窄,心灵缺陷,因此,必须以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均衡的视野、平衡的心智。三是进步论。强调教育必须为学生解决问题,对他们的生活有所裨益,因此,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内容必须与学生未来的生活相结合,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目前。我国大学人文素质课程设置受这三种理念的影响,但主要受进步论影响较大,强调实用性,强调为职业做准备。在具体的人文素质课程内容组织与选择上,则偏重于应用型和专业化,按照学科专业式的思路进行,即基本上就是把某专业的课程降低要求、稀释内容后拿来作为人文素质课程。这种课程所能起到的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极为有限。我们认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这三种基本课程设计理论各自的优势与不足,结合职业的特色,在强调各个学科之间有机结合的同时,注重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并以此为原则设计在现阶段和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有明确指向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 1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结构与内容设计 从高职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本质上讲,这一课程又是面向所有高职生的、非专业性和非职业性的文化知识课程,具有人文素质性、广博性和基础性的基本的标准规定性。从这一层面上讲,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应该为高职生提供。一是使高职生获得认知世界和理解人类及社会发展的方法论,二是为高职生提供综合性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基础性文化知识。再从高职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价值上讲,这一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不仅具有适应社会主导性文化的功能价值,还具有导领社会健康发展的功能价值;不仅具有使高职生知识结构达至和谐的功能价值,而且还具有营造高职生可能生活的功能价值。从这一层面上讲,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应该为高职生提供唤醒高职生主体意识、促进高职生自主性、社会性、伦理性和提升高职生审美情趣等方面的知识。因此,高职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围绕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让高职生了解我国传统思想发展的基本历史概况,理解我国传统文化中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的实质,获得思考和表达我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二是让高职生了解我国科技发展的基本历史,分析我国科技发展的传统思想及时代精神,获得对我国科技发展史的基本认识及我国科技发展的方法论;三是让高职生了解西方文明发展的基本脉络,知晓西方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基本内容,认识和理解西方文化性格形成的历史性;四是让高职生了解西方自然科学发展的基本脉络,知晓西方科技发展的阶段性历史与西方哲学发展阶段的关系,认识和理解西方科技发展的思想基础和方法论,获得中西比较的差异性和趋同性;五是让高职生了解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面临的问题及应该急需解决的问题,了解我国社会制度的性质、发展的策略、科技生产力的构成及发展现状,以及公民的生活水平、精神状况等等,获得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全面性认识;六是让高职生了解当今世界发展的基本格局,分析造成民族矛盾、种族歧视和宗教冲突、地域性战争、饥饿、贫穷的多方面原因,使高职生认识和理解和平、团结、宽容和理解之于处理国际争端和意识形态及价值论领域的冲突与融合的意义和价值;七是让高职生了解科技发展与人文世界的关系处理问题,认识偏重于科技发展而忽视人文教育所导致的、我们已经有所经历的现状。获得一定的科技伦理性意识和思维;八是让高职生初步了解文学和艺术的审美观,领悟美的真谛,培养和培育高职生欣赏美、体验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意识,升华高职生对生活美、艺术美的追求。 2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领域的选择 (1)应确定中国文化及思想这一课程内容的选择领域,其目的主要是针对于我国高职院校的高职生缺乏对我国文化传统的整全性认识和理解,特别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教育思想、儒家“仁”学理论、天人合一、理学思想、道家、墨家等思想学说,这些方面的传统思想,对现代高职生来说。可能存在着疏离和陌生感,所以,加强对我国文化及思想方面的知识教育,不仅有利于高职生认识和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能够为高职生的知识获得历史性的时间深度,使高职生的知识结构的构成具有历史发展的线索和基础。 (2)应确定西方文化及思想这一课程内容的选择领域,其目的主要是针对于我国高职院校的高职生缺乏对西方文化及思想的整全性认识和了解。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发展策略的实施,西方多元的文化的价值观、不同主张的自由化思想观念等对我国高职院校高职生有着很大的冲击力,极大地影响着高职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及社会发展的态度和立场。虽然我国高职院校加强了“两课”教育,但从根源上讲,还是由于我们的教育没有能够对西方文化及思想从历史发展的视角向高职生做出根源性的分析,以至于高职生只是关注目前我国与西方在思想观念方面的差异性,而缺乏对西方文化及思想的历史性发展的整全性认识和了解。所以,我们认为,应该对这一领域的知识做出精要性的选择,以使高职生对西方文化及思想有一个历史的、全面性的认识。另外,也是有意扩展高职生在文化及思想方面的认识及思考的空间跨度,以增加高职生比较研究的意识和提升高职生思维判断的能力。 (3)应确立“人、社会、自然之间伦理关系处理的过去、现在及未来”这一课程内容的选择领域,主要是出于如下的思考:其一,我国高职院校的高职生在其知识结构的构成上,更多的是专业性和专门化的知识体系,其思考或认识的视野较为狭窄,所以,从扩展高职生的知识广度和思维视野的角度,也是应该开设专业教育课程与“人、社会、自然找之间相关的课程;其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创造了空前的社会物质文明,但同时又带来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紧张和对立:大气环境的污染、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土地沙漠化、森林及生物植被的锐减等,这些科技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己经严重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发展,致使 人们不得不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思考“人类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应该让高职生认识和了解科学技术的局限性,感悟“人、社会、自然”之间和谐相处之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其三,目前,环境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新的领域,让高职生从“人、社会、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思考环境问题,以加强高职生环境意识。 (4)应确立“生物科技与人类生命观”这一课程内容的选择领域,主要是出于如下原因的思考;一是生物科技的发展可以说是21世纪人类最耀眼的科技成就之一,但同时也严重地挑战着人类的生命观,特别是人类基因图绘制的重大突破,人们不能不思考生物科技与人类生命观之间的伦理关系。以“复制人”为例,这一生物科技的发展,不仅涉及人的生存权、代间伦理与法律关系等问题,也直接冲击人们对生命问题的态度。因此,加强生物科技与人类的生命伦理教育,引导高职生思考随着生物科技的迅速发展而带来的人的、人类的、社会的、伦理的重大课题,诸如:生命的意义与死亡的尊严、复制人的伦理与法律关系、坠胎与自杀的道德意蕴、器官移植的道德意义等21世纪人类必然慎思和深思的问题。二是把21世纪必须慎思和深思的“什么是生命”的问题与我国传统的生命观教育结合起来。我国传统思想中有着对“什么是生命”、“人生的价值何在”这类人之生命观的深刻思考。在21世纪生物科技迅速发展之下,以我国传统的“人之生命观”来反观生物科技的伦理问题,不仅能够使高职生认识和了解我国传统思想中“人之生命观”的伦理意蕴。而且使高职生能够以我国传统思想中“人之生命观”的思想底蕴,面对生物科技发展之下“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现实性冲突。 (5)应确立“人、经济、社会之间关系处理的过去、现在及未来”这一课程内容的选择领域,主要是出于如下的思考:其一,当前,市场经济的运行以及知识经济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初见端倪,使得知识的价值在社会发展中凸现出来。那么“人、经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是必须让高职生有着辩证的和理智的认识;其二,让高职生认识“人”在这三者之中的地位变化的历史过程。在以“财富积累”为社会发展策略的工业文明时代,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人”却在这一社会发展中处于次要的、充当着经济及社会的理性化工具这一角色。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策略向“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转变,人的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心和重心,人的地位被凸现出来。但由于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特别是市场经济规律在社会发展中的“杠杆”性调节功能,再加上知识经济的功利性属性凸现于人们的经济性行为中,使人们在认识和理解市场经济、知识经济上出现偏差,人在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的大潮中迷失了应有的定位和地位。因此,必须让高职生对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有一个整全性的认识和了解,让高职生确立人的主体性地位和在三者关系中的定位,树立起“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这一思想观念,以端正高职生当前及未来的思想观念。 人文素质教育论文:论远程教育环境下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和途径 摘要:人文素质是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是人才的必备素质。大学是人文精神的创造源和传播源,面对当今大学(包括广播电视大学)人文精神的缺失问题和远程教育环境下学生综合素质状况,本文从实际出发,在充分分析远程教育环境下学生人文素质低下和人文教育缺失的状况,简要阐述了远程教育环境下强化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并就如何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远程教育 人文教育 意义 途径 1.引言 三十多年来,以广播电视大学为主的远程教育,在坚持依据成人教育特点,实施大众化教育,服务基层,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主客观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人文素养严重缺失,具体表现为:成人学生存在急功近利,职业道德差,诚信度差,文化教养水平偏低;年龄较小的中、高考落榜生,学习成绩差、信仰缺失、对真理与金钱取舍颠倒、做人标准模糊、社会责任感不强、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等。如此表现,与教育的目的相去甚远,因此,各类远程教育学校必须注重人文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 2.远程教育环境下强化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人文素质”是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与自然、与世界的关系。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即人文素质教育是以传承人文精神为手段,以提升灵魂、塑造健康人格为目标的教育。针对远程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对个人乃至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强化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人文素质是一种基础性素质,它包括文学的、历史的、艺术的、思想道德的、社会伦理的、科学的等等,这一切对于人的其他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很强的渗透力。人文素质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仅表现在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还表现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民族精神、改善思维方式、增强非智力因素等几个方面。 2.2强化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通过有目的培养而获得的。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除了具备宽厚而有深度的自然科学知识,更要具备高品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素质,使学生能进行两种思维方式的交叉、互相训练,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这是教育的重要责任。科学发展的实践证明,优良的人格特征是创造力充分发挥的必备心理品质。超一流的科学家身上都具有优良的人格特征和一流的人文素质,他们是科学家,同时也是具有良好人文道德修养的思想家、哲学家、艺术家。他们对人类的贡献,不仅在科学本身,还在于他们伟大的创新精神和可贵的人文品格。 2.3良好的人文素质可有效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离不开人的人文素质的提高。人的人文素质的提高,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亦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内容,是人的专业能力、业务素质等其他方面发展的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专业能力、业务素质只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条件,而人的人文素质,即思想境界、精神情操、认识能力、文化教养,才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标志。高雅的人文修养可使学生自觉关怀他人、关怀社会、关怀人类、关怀自然的意义和价值,逐步具备健全美好人格,不断由必然王国向全面发展的自由王国攀登。 3.远程教育环境下,强化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面对远程教育环境下学生人文素质偏低的问题,学校应利用自身的软硬件和教育优势,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全面建设学校人文环境,以图解决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问题。 3.1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的,加强人文学科建设 学校要树立与现代教育特点相符合的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的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纠正唯技术、唯知识、唯学历的倾向,以人为本,把重点转到培养学生完满美好的个性、健全完整的人格、自由开放的精神、创新开拓的意识上来。因此,要重视人文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在课程设置、资源建设和配置、经费投入、师资培训等方面保证人文学科的教学需要。在必修课和选修课中,设置诸如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学科课程,为学生接受较为系统的人文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3.2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干部和教职工队伍 强化“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教育理念。应加强对教师的包括师德在内的文化、品德等人文教育,使其始终以高雅的文化素养教育学生,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依据远程教育特点,加强学校管理部门和服务机构的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其管理水平 和服务质量,避免出现管理、服务与教书在“育人”上的“两张皮”现象,净化和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 3.3在专业课程传授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 教师应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积极地渗透人文教育:一是在导学过程中,在讲解基本理论和知识点的同时进行灌输。可采取情景式教育,置学生于实景中,使其从中受到教育,得到感悟。二是通过网上答疑、小组学习讨论等形式,由教师给出题目或问题,师生共同进行探讨,达到共识。 3.4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校园文化氛围是实现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和文化启迪的主要形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是开办系列人文社会科学讲座,帮助和指导学生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二是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如各种艺术节、演讲比赛、科技节、摄影书画展、文艺演出和体育比赛等;三是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建设,突出大学的学术精神和教育理念,使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启迪和熏陶。 4.结语 人文素质是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是人才的必备素质。我们充分分析远程教育环境下学生人文素质低下和人文教育缺失的状况,强化远程教育环境下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并针对性的就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提出了建议。使学生的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人文素质教育论文:高职艺术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思考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对艺术人才的需要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带来的大规模扩招,一批中等艺术学校升格为高职艺术院校,许多普通院校也相继增设和开办了艺术类专业。在艺术教育普及化的今天,由于人们对艺术生长的土壤——人文素质重视不够,导致了艺术教育呈现出重专业、轻人文,重功利、轻素质等倾向。艺术院校学生伸手能画、开口能唱、登台能演但是提笔不能文的现象已愈加突出。如何提升艺术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艺术创作的能力,已成为当下艺术职业教育要直面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高职艺术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现状扫描 (一)重专业课程学习,轻人文知识积累,功利主义思想盛行 目前高职艺术院校考生文化课成绩普遍偏低,由于文化基础较差,学生在校期间大都只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而《文学欣赏》、《大学美育》等人文课程则受到冷落。“听不懂,没用处”便成为一些同学经常逃课和不听讲的理由。一些学生甚至占用课堂学习的时间去参加社会上的各种演出、比赛和选秀活动,而对文化课程的学习则不再关心。笔者所在学校一位黄梅戏表演专业的学生,曾获得全国戏曲小梅花比赛金奖,其参赛剧目在央视戏曲频道播出以后,全国各地很多热心观众来信对他的表演给予肯定。但当笔者提议他回信表达感谢时,却只有寥寥几句便无话可写,看后令人唏嘘不已。“现代教育陷入了功利主义,这是可悲的事情”[1]。艺术教育也陷入了功利主义教育,这值得我们警醒。 (二)个人主义倾向明显,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欠缺 应该说追求自我,注重个性,自我意识强是时下“90后”大学生普遍性的特点,但是高职艺术院校的学生体现的更为突出。这是因为,一方面艺术教育特别是艺术创作和艺术实践方面都比较重视实践与形象思维,注重突出和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另一方面由于艺术专业的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个人单独进行练功、学琴、练声或绘画等比较常见,缺乏在集体中学习和交往的体验,容易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心理脆弱,情绪化比较强,意志力比较差,在行为上自由散漫,我行我素,集体观念相对淡薄,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和自律意识。 (三)价值取向偏离,理想信念模糊,缺乏社会责任感 当前,在社会转型期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影响下,一部分学生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偏离等问题,容易受到社会负面因素和不良现象的影响,缺乏对社会、他人的关注与感恩;在是非问题上缺乏判断力,容易轻信他人,他们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态度;对高校的“两课”学习不感兴趣,不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很多大学生没有了对弱者的同情,没有了对生命的敬畏,没有了对个体角色的自期与自律,没有了起码的道义感,丧失了社会责任感。 (四)重艺术实践、轻理论学习,缺乏必要的人文素质和艺术修养 前面说到艺术院校的学生普遍重视专业学习,但这种重视也仅仅表现在重视艺术实践上,如戏曲表演专业的学生只重视唱腔、身段、剧目彩排等实践课程,音乐专业的同学只重视声乐、器乐演奏等专业课和文艺演出;而对专业理论学习普遍轻视,上课不认真听讲,迟到、缺课情况时有发生,导致理论功底差,知识体系不健全,表演或创作的作品只求“形似”,难达“神肖”,更别说“形神兼备”,亦或创新。人文素质的缺失直接影响到他们艺术创作的酝酿、构思和表达,继而影响他们今后的发展。 二、艺术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高职艺术院校录取新生文化课分数线偏低,导致其文化底蕴和综合素质较为薄弱 目前,高职院校新生生源大多列在第四、五批中录取,一些高职艺术院校录取新生的文化课分数不足200分,艺术院校成了“低分考生的收容所”。对文化课成绩要求过低,使得艺术类的学生较早放松了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基础良莠不齐、人文素质相差悬殊的学生大量进入高职艺术院校学习。 (二)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使得现行高职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中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忽视 现行艺术教育功利化的倾向明显,一些刚刚升格的艺术院校大多存在办学时间短、文化底蕴不足的先天缺陷,大部分学校把工作重心放在提升校园规模、硬件、经济效益上,忽略了校园精神和人文环境的培养。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学方式,都在迎合社会需求。在培养目标上片面强调“以就业为导向”,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而忽视学生的思想情操、社会责任感等人文情怀的培养。加上现代传媒的推波助澜,一些影视明星、歌星一夜成名的新闻报道对艺术院校的学生产生了误导,使其变得浮躁和虚荣。 (三)人文教育机制的缺失影响高职艺术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展开[2] 由于高职艺术院校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因此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缺乏系统的规划和合理的保障机制。学校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等部门在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上各自为政,缺乏系统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学计划,更多的只是依托学生社团、课外活动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这种碎片化的教育既缺乏针对性,也难以为学生提供完整的人文知识,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三、提升艺术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实施路径 (一)充分认识人文素质教育的母体价值和固本意义 良好的人文素质是大学生艺术构思与创作的“母体”和源泉,能提升大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同样,文化底子的松软会使一些专业冒尖的学生因小失大、功亏一篑。比如,央视第十三届青年歌手大赛上发生了有选手不知道“焚书坑儒”发生在那个朝代,不知道《红楼梦》的作者是谁的尴尬一幕。我校许多表演专业的学生毕业从艺多年以后,逐渐意识到了“演员一开始是比演技,比到最后就是比文化。”所以,对艺术院校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将有助于他们完善知识结构,提升艺术理论修养,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对此,我们应有充分的认识。 (二)重视教师队伍人文意识的培养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体。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育,关键在于教师这一环节。如果教师不树立人文教育的意识,不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那么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应该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来丰富自己的人文素质,把人文教育融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形成一种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的人文教育共识。 各学科教师应各司其职。公共文化课教师在教授人文知识的同时要深刻挖掘隐藏在人文知识背后的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例如,语文老师以文学作品中体现的人格精神、人物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专业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较多,师生接触的距离也更近,学生较长时间师从专业教师学习,一般意义上的师生关系往往演变成更亲近、更融洽的师徒关系。因此,艺术院校的专业任课老师也应加强自身的人文修养,在专业教学中自觉渗透人文教育,将人文知识与精神贯穿于专业教学和艺术创作的始终。华中科技大学的刘献君教授就提出了在专业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的方式,即“起于知识,启迪精神,渗透美育,行为互动,营造氛围,以悟导悟,以人为本,止于境界”[3]。这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思考。 (三)深化人文课程的教学改革 在高职艺术院校,人文类课程的教学不宜占用太多课时,不宜挤占专业教学课时,这是一个共识。这里所说的深化人文课程的教学改革,主要是在人文公共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上进行改革探索,尽快建立一种既不必挤占过多课时,又确实富有成效的教学新思路、新模式。例如,长期以来盛行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以及过分强调系统性、完整性、讲深讲透的教学要求,都不适合人文类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大力推行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直观示范式教学,以帮助学生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 此外,重视人文课程设置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在必修课上才能体现出来,优化人文课程必、选修课程比例,将原来的课程化整为零,拆分成小型灵活的选修课,充分利用学生课余的时间与精力,让其依各自的兴趣爱好自主选修,也同样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加强校园文化内涵建设 1.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环境,弘扬人文精神 校园的自然环境、文化设施和校舍建筑是现代大学人文、学术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文化建设重要的隐性课程。校园文化环境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艺术院校更应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做好校园整洁和绿化,设置优雅别致的人文景点和休闲读书点、亭台楼阁、艺术长廊等,以此来感染和滋养学生的人文情操。例如可在校园文化墙上张贴弟子规、二十四孝故事等经典挂图,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之中感染、熏陶着师生,使其内化为信念与情感。 2.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实践形式,渗透人文教育 开展文化艺术活动,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有着重要作用。艺术院校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经常开设一些人文知识方面的学术讲座、艺术交流、读书活动,开拓人文视野;适时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大学生送文化下乡、送戏到基层慰问演出等活动,用艺术的形式宣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笔者所在的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成立的“少英艺术团”,就为大学生直接进行艺术实践和展示艺术才华,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3.完善校园规范制度,注重养成教育 常言道:“无以规矩,不成方圆。”艺术专业学生个性鲜明,完善的校园规范制度可以给学生提供约束与监督,以有形的制度支持无形的人文素质教育。艺术院校要从抓好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和国防教育开始,进行德育、美育、心理健康、意志锻炼、纪律意识等方面的教育与引导,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优秀品质和一丝不苟、规范严谨的生活作风和学风,通过持之以恒的养成教育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 人文素质教育论文:浅析把握人文素质教育内涵探索人文素质创新模式 论文关键词: 人文素质教育内涵 创新模式 论文摘要: 本文主要阐述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重要性,探所正确的人文素质理念,营造良好的管理模式及教育氛围。 0引言 人文素质沉淀与我们的内心,形成我们内心的法则与秩序,人文素质是一种基本的素质,是人们在人文方面达到的一种综合发展的程度。人文素质是塑造大学生灵魂世界的基石、是反映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支柱。高校工作者一定要了解人文素质的含义,并有的放矢地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1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人文素质教育主要包括人文知识教育、人文思想教育、人文精神教育、人文方法教育,以人的全面的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教育学生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引导启发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有智慧、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大教育观念的确立,人们已认识到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具有时代特点并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文教育,人文知识又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道德知识、语言知识等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娇子,作为先进文化的掌握着,必须要了解人文知识,必将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情感支持,培养出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健康高尚人格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2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据2004年3月的《中国青年报》报道,“在北京某重点高校,不少学生沉溺网络,缺乏学习动力和目标,逃课成了家常便饭,多门功课不及格,最严重的一个班30多名学生有20多人拿难不到学位证书”、“马家爵事件”、“药家鑫事件”等,这反映了中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及其失位造成的严重后果。 2.1 人文素质促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人文素质先行于科学技术,它指引我们学习和应用科学技术,而不是等到出现严重后果后才会感到后悔莫及。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良好的综合素质,是大学生立足社会的关键所在。熟练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固然重要,构建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也是非常重要的。既懂得学习又善于生活;既勤于工作又善于思考;既能发扬传统又能创新创造的学生,是当今社会所急需的人才。 2.2 人文素质激发潜在的自我意识人文素质是人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内在心理品质,由知识、观念、情感、意志等因素综合而成,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人文素质是可以慢慢积垫的,人文素养越高,就越能够辨别社会和自我、他人和自我、物质和自我的关系从而做到自我精神和认识的独立,不会在物质世界中迷失,人生理想也会越来越高尚,最终能够以正确的姿态去认识世界,看待社会。通过学习人文知识来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开拓视野、活跃思维、激发灵感。可见人文素质在人生漫长的职业生涯中甚至起着更直观重要的作用。 3人文素质教育的创新模式 3.1 树立正确的人文素质教育理念把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贯穿于高校培养人才的全过程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通过人文学科的实施,培养和提高人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 3.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氛围为学生搭建和开辟第二课堂活动的平台,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努力构建高校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的完整体系,形成多样化、特色鲜明、健康有序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教育陶冶功能,为广大师生员工的全面发展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3.2.1 通过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3.2.2 重视师资培养,促进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加强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教学与研究。特别是理工科学生更应培养工学信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双学位人才,建设具有合理知识结构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教师队伍,使之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将实际问题结合到课程中进行讲授。 3.2.3 促进人文精神内化形式举行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例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通过这些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她们的思想、观念、职业道德得到不断的升华。积极开展课外社团活动。 3.3 形成良好的管理模式,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保障高校管理要以人为本,突出人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管理模式与管理理念,让制度约束人,让制度规范人的行为。高校工作者要使管理理念大胆、创新,流程简单、畅通,制度科学严谨。 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充分利用校刊、校报等刊物,发表优秀校友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创业历程和成就,激励在校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要精心设计、认真组织好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表彰大会和学位授予、奖学金颁发仪式等具有特殊教育意义的活动,激励大学生勤奋向上、求实创新。 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完善教学设施,优化学习环境,不断满足大学生学习成才的需要;加强校园宣传舆论阵地建设,加强广播电台、阅报栏、宣传橱窗的建设,校报要尽快创刊,充分发挥学校主要宣传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加强校园网建设,充分发挥网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信息交流平台,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形成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文化建设主动权,使网络成为校园文化建设新阵地。 重视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及时处理侵害大学生合法权益、身心健康的事件和影响学校、社会稳定的事端。维护学校正常教学、工作、生活秩序。 人文素质教育论文:基于人文素质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 摘 要:从人文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出发,通过认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意义,来了解校园文化中的人文意蕴,提出加强基于人文素质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人文素质教育是塑造人类灵魂的教育,是塑造民族灵魂的教育,将其与校园文化的结合可以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大学,培养新一代的优秀大学生。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 校园文化 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 众所周知,高素质的人才的培养是需要将知识的传授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的。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有两大弊病:一是注重专业教育,忽视系统的文化教育;二是注重学生做学问,忽视引导学生做人。因此,要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所谓“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的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的品格。台湾学者郭为藩将人文素质具备的能力概括为六个方面:敏于观察、勤于思考、具有问题意识;能透过口头或文字条理清晰地表达思想和感受;对精致文化由衷地喜爱并懂得鉴赏;关切当前人类生活的重大问题并具有通识;对本国文化和历史传统具有起码的了解和对外国文化价值能适度的尊重。人文素质教育塑造了民族的灵魂,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缺一不可,互为补充、互为协调。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可以概括为“如何做人”,其中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 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教会学生如何思维,教会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方面的知识与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国家的建设、社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交涉,取决于物质文明建设而且还取决于文化建设,取决于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对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大学生来说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这其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通过学习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可以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什么是人的价值与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通过对人文方面的学习,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他们的知识背景,促进他们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将所学的专业技术问题同社会问题紧密联系起来。 二、校园文化的人文意蕴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人们一般将校园文化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学校教学、科研、生活所需的物质设施和物理环境等;二是制度文化,主要包括学校各种规范化、正常化了的规章制度等;三是精神文化,主要是指学校成员共有的价值体系、道德情感、思维模式、文化思潮等。无论是校园文化三个层次中的哪一方面文化都和人文素质教育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文素质培养是具有一致性的。 在物质文化层面:校园中的物质文化建设是指学校的环境布置、建筑设计、室内外装饰等物质条件在其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有意识地赋予它一定的文化内涵,力求做到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传递学校的专业信息,渗透学校意志、价值取向和培养目标。学生的思想、情操、作风、学习兴趣等都可通过校园文化中的物质文化来起到感染的作用。不但要对校园的环境进行净化、绿化、美化外,还应该充分利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这一方面来充分地体现学校的育人作用,来激励学生、教育学生。比如有的学校就通过用古今中外著名思想家、科学家的格言还有他们的肖像等来装饰校园。这样学生通过这些展示来对他们有了更加充分地认识,使他们更加懂得人生的意义和奋斗的价值,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加刻苦学习,实现自己的理想。 在制度文化层面: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内各种具有科学性、思想性、教育性的规章制度的总和,以及通过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而产生于师生员工内心的制度意识。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校园内丰富多彩的各种制度,二是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对学校师生员工价值观、行为方式、舆论导向上所做的引导和心理体验,即制度内化为个体符合制度规范的自觉要求。通过制度的贯彻、执行把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的需要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制度文化氛围。 在精神文化层面:当代中国高校的校园精神文化既不单纯是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也不单纯是工业社会的人本精神,更不可能是所谓的后现代精神。这种文化包括理性、科学、人文和创新等四大精神。因此,可以看出精神层面的校园文化环境在整个校园文化环境中所占据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现代的大学生不仅要继承人类社会已有的优秀文明成果,而且要得到教养,受到陶冶,在坚实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统一的基础上养成健全的人格和开拓进取的创新气质。这就要求在校园里营造一种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也就是说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核心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 所谓人文精神就是人与人、民族与民族相处,文化与文化相接的精神。它特别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注重人的发展并完善其价值信念,正确审视人的本质,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人类文化的积累,塑造人类的精神家园,依靠人的能动性来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文精神是具有时代性的,应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丢弃其中陈旧过时的内容,弘扬其中的优秀成分,要着重培养学生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求是精神;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相统一的主人翁精神;爱己及人的广泛的关心精神。 三、基于人文素质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 人文素质对一个人学习、思维有很大的帮助。自然科学注重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人文科学则侧重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形象思维通过想象、联想来提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它能增进思维开拓,求异和创新,推动想象和联想,触发创造思维的火花,纵观科技发展史,大多有成就的科学家都不仅精通自然科学,而且在人文知识方面也具有良好的修养。实现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和文化启蒙的主要形式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因为校园文化具有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天然功能。目前,人文素质教育的大力加强与重视及人文精神的大力弘扬,大学生们通过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及人文知识,特别是伦理道德知识,使他们具有了正确的行为价值取向,不断地激励着他们去追求真理和发展文化。 如何将人文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完全融合在一起,并充分发挥其最大作用,具体措施如下: 1、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开展人文性质的校园文化活动,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校园的环境、人文的氛围,对学生是一种示范,一种教化,一种熏陶,一种强大的潜移默化。因此人文素质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作为第一课堂,人文性质的校园文化活动作为第二课堂。曾钊新教授曾说过:“既然哲学是智慧之举,就让它成为打开‘创新’之门的钥匙,并将钥匙交给学生吧!”。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讲可以开设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课程作为第一课堂,文科学生可以将一些自然科学课程作为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则应根据学生们的知识需要,举办多种形式的人文讲座,社团活动,报告,书画,集邮,摄影等。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一些影视评论,举办诗歌朗诵比赛,社会伦理道德的演讲辩论赛,一些国际国内的重点热点时事政治讨论等。 2、加强校园制度文化中的人文关怀 校园制度文化对学生的社会性及价值取向有重大影响,决定他们的行为选择和对事物的评判标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学校要保证正常运转,维护教学、生活秩序,就必须制订一整套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因此除了要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令、制度外,学校还要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制订出符合学校实际的各种规章制度。 3、加强校园内人文精神的建设 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环节是人文精神的建设。校园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教育是由人类优秀文化凝聚而成的,并在现实环境中与文化创造活动相结合,人文精神的内在主体精神品格主要就在于培养个人的人格道德品行,这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文化创造活动。以人文知识的学习和艺术熏陶为基础,以道德信念为核心的人文素质教育必定会弘扬民族精神,创新文化。在校园里,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文化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自觉成为审美活动和文化创造活动的参与者。比如老师可以在平时的授课中发掘专业课中的人文精神,特别是那些对人的信仰、生存意义,关注社会发展的课文,要充分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论文: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中外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差异 摘 要: 全球化带来了教育的国际化,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当前各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与潮流。我们应分析发达国家的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取长补短,促进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教育国际化 中外高校 人文素质教育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才需求的国际化不断加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为提升本国竞争力以适应全球化挑战,纷纷掀起了新一轮教育改革潮流,分析和借鉴世界各国人文素质教育的经验教训,对推进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是指人的先天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大脑及感受器和运动器官的特点。人的基本素质包含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方面,涵盖了政治素质、身体素质、业务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等。大学素质教育就是在大学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利用教学和环境的积极作用,以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合理科学的教育活动,使每个学生都形成符合社会需求的素质结构,成为有较高综合水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 人文,简单地说,就是人性与教养,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通过教育而获得了人性与教养,具有了人文素质,否则与动物并无区别。[2]所谓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传统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气质。它是一种后天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3] 二、中外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差异 (一)培养目标之间的对比。 中西方人文素质教育虽然在培养目标上存在着意识形态上的巨大分歧,但在很多方面仍然具有可比性。一些发达国家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大都已经用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了下来,例如美国教育部制定的总体性教育目标,各高校据此制定本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目标,[4]这样就使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成为由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的国家意志,而我国的培养目标,国家只是从宏观上表示将其作为一个战略意图,还未能真正上升到国家意志;国外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对各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约束或指导能力比较强,而我国人文素质培养教育的目标,除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外,对各高等院校并没有太大的实际约束力;国外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大都具有非常明确的目标指向,具有明显的可操作性,而我国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则大都仅仅是一种原则性很强而操作性很弱的指导性规定;国外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基本上已经在高等院校取得共识,并在这个层次上得到进一步的分解和细化,而我国的人文素质教育目标则基本上还处于一种“各自为战”的局面。 (二)教育主要内容的对比。 由于受全球化的影响,我国人文素质教育内容设置的状况已经有了改变。现在我国核心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包括政治理论教育、道德与法制教育、现代历史类教育等课程,占据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半壁江山。但是,与国外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设置相比较,我国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设置还存在着如下问题:尽管许多高校在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方面热情很高,但课程仓促上马多,精品课程少;临时起意多,长远打算少;随意性强,目的性弱。所以,总体的教育教学效果并不十分明显。与西方一些国家的做法相比,我们在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设置方面仍然不成熟,许多方面仍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三)教育基本方法的对比。 我国人文素质教育的方式方法既有与国外人文素质教育方法上的共性,又具有鲜明的自身特点和优势,但比较起来我国的人文素质教育有许多方面需要改进: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纳入课程体系的方式仍显得过于单调,除了国家教学计划规定的人文素质教育核心课程的强制性纳入和大量的人文素质教育选修课程的随机纳入之外,并没有更多途径使学生接受人文素质教育,这种状况与大学专业划分过细的弊端相映衬,往往会造成学生在不同学年段接受人文素质教育“苦乐不均”的问题。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上缺乏科学性,没有考虑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及知识结构的特点和规律,更多的是教育者的一厢情愿和“单边主义”行为,这样的课程准入方式显然不可能达到好的预期效果。在教学方式上,过于强调灌输而忽视启发,其结果是学生日渐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5] 三、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的对策 鉴于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异,在下面方面进行改变,对于我国的人文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确立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和谐发展的战略。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在科学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以及二者的有机结合上还缺乏系统的规划,对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相互依存、结合和互补关系还缺乏明确的认识。由于没有理清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科学教育得不到人文教育的支撑与补充,使科学教育缺乏人文文化的根基。因此,加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整合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理顺科学文化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人文素质教育进行动态定位,是规划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的首要前提。[6] (二)提高认识,更新大学教育理念与目标。 大学教育的核心是坚持科学、创新、人文精神的统一,在市场经济改革、社会分工细化的情况下,知识体系也在发生改变,人文学科被忽视,在教学实践中,出现重智育轻德育、重理科轻文科的现象,教育的功利主义变得日益突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如何把握住前进的方向?作为未来社会的希望,当今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间接主导了这个社会的大方向。这就要求各高校领导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坚持发展观,进行教育理念的创新,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发挥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 (三)改革完善高校教学体制。 当前,在我国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中,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和评估比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已经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当务之急是改善高校教学体制,大力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的设置。完善文化课程的设置,使大学生得到系统的人文素质教育,应多设一些人文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的选修课,如唐诗宋词、艺术史论、影视、音乐等,不要形同虚设,要有相应的学分。同时,实行辅修专业制,使学生在主修一门专业课的同时,能够选修一些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目前,许多学校都在实行这种制度,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实践表明,这种做法对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具有很大的益处。 (四)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培养人文精神、思想道德情操的重要场所,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课堂。大学的教化程度很大方面取决于大学的文化氛围,学校要定期开展文化艺术节和电影节等校园文化活动,举办各式各样的人文学科讲座,鼓励、扶持大学社团开展征文、辩论等活动,使大学生在寓教于乐中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还应重点进行校园人文景观建设(如历代名人的雕塑、具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建设的亭阁等),这样既可美化校园环境,又可对大学生进行历史文化教育,间接提高人文素质教育。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不可忽视的环节。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 教师是教育成功的关键,也是教育过程的主导力量。教师的道德素质、政治思想、举止言行都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首先要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从而增大专业课程教学的文化含量,增强教师在教学中的人格感染的力量。其次,学校也要给予教师一定的帮助,对年轻教师进行培养。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才能适应教育国际化带来的新形势,才能培养出一大批具有高素质的人才。 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一些发达国家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积累起比我们较为丰富的经验,要想在这个浪潮中不被淘汰,我们要有所选择地学习他人的优秀成果,但要注意“本土化”与“西化”问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对于我们今后的人文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开展十分有益。 人文素质教育论文: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 人文就是对人的教化,它既涵盖了政治思想性,也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一切属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教育因素。“人文素质”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自身习得、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方式,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人文素质是一个人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集中反映。那么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在教学中通过对学生的陶冶教化,从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修养,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在诸多学科中,唯有语文是真正让学生感觉自己、感觉生命、感觉到人的喜怒哀乐、感觉人的灵动心性的学科,唯有语文是可以让学生尽兴参悟人性、人生、表达个体情意智慧的学科,韩军老师说过:“母语教育,说到底,实际就是‘人的精神培植’,就是‘丰富人的精神经验、丰富发展人的生命个性的教育’,是一种‘本民族文化的教化’”。因而,站在培养人的高度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担负起塑造学生心灵,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任务,是语文教学的题中之意。那么究竟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呢? 第一、观念的内化 “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法国人米亚拉雷说:“在母语教学中,社会学和政治方面的因素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样也是法国人的都德的《最后一课》以爱国主义主题为米亚拉雷的话作了最好的注释。事实上每一个民族和国家都特别看重母语的学习。因为母语和民族文化紧密相联,子子孙孙在母语习得中将自己的民族文化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中华民族,向重语文,尤重其于伦理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语文教学有着较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母语学了是升学和就业必须掌握的一种工具外,更有继承文化传统,陶冶健全人格的深层意义。”“学好语文是每一个国民的基本义务”——香港大学施仲谋教授如是说。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强调国家民族观念,努力于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对语言载体背后民族文化意识的认同感的萌生和观念的内化,则可以说是自己的基本义务了。 第二、以德育人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多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语文教师必须抓住契机,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做人的教育。中学课本中,具有丰富人文内涵、体现人生真谛的篇目比比皆是:孔子执著的人生追求,孩子般的热情,诲人不倦的长者风范化为《论语》中字字珠玑的睿语箴言,让人如坐春风,如沐春雨;孟子身上洋溢的原始人道气息和民主精神;庄子对生命的拷问和冷峻机智的谈吐;韩非子对人性的鞭辟入里的剖析;荀子对人的本质力量的铺张扬厉;另外,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铮铮硬骨;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气概……无不开人心智,启人觉悟,促人警醒,催人奋进。现代文学作品中,没有“丝毫奴颜和媚骨”、勇敢无畏地把“匕首和投枪”刺向黑暗势力的鲁迅;品质象荷花一样纯洁、“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更为每个学生树立了做人的光辉榜样。教学时,教师如果能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讲解,引导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这些人物的精神力量,将是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最直接的教育。 第三、潜移默化 真正优秀的语文教师在使字生获得知识、能力的同时,应尽量避免单纯的训练,做到春风化雨,点滴入土;悉心耕耘学生意识、情趣的土壤,指导学生发掘教材中饱含的内在美,立志把人类许多世纪创造的美变为学生的心灵财富,使学生着魔一样地跟随他渐入文章的佳境,与种种高尚的人物对话,在不知不觉中,其思想情操、品格受到熏陶和感染,逐步培养起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这样的语文教学,既科学地遵循了语文学科的特殊规律,也完美地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艺术境界,充分显示出语文教学的独特魅力。否则,就无法恰到好处地体现这一切。曾听过这样一节课,教师在讲授《雨中登泰山》一课时,仅仅是从文字到文字,从方法到方法。对于雨中泰山的特点,学生是通过文字“知道”的;对于比喻句的巧妙运用学生是通过分析、讨论“明白”的。或许这样的训练能达到教师预定的目标,但值得怀疑的是,学生在学课文中是否真正感受到了雨中泰山的美?是否激发起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呢?当然,或许一节课没有什么大碍,但久而久之,会在很大程度上扼杀掉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难以真正发挥语文课人格熏陶的功能。 第四、以情感人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它发自内心,能引起和维持行动,排除前进障碍,对整个行动起动力调节作用。可以说,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和学习的原动力。可不少语文教师没有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对课文进行不厌其烦的理性分析,强行灌输一些结论性的东西,以至于将一篇篇生动感人的文章糟蹋成面黄肌瘦的瘪三,学生兴趣全无。“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白居易的这段论述精辟地阐述了诗文产生的规律,并启示语文教师,采取多种富于形象性、情感性的教学手段动心动情地进行教学,创设与课文相类似的情境,使学生在感情共鸣的良好气氛中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 第五、联系实际生活 语文教师除了要密切联系实际生活,更应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学生讨厌教师用空泛的概念强行嫁接课文丰厚的内涵。什么《长江三峡》表达的是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什么《猎户》是歌颂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空话套话既出,味同嚼蜡。难怪一些厌烦语文课的学生,一拿起《少男少女》便爱不释手,一接触张爱玲、刘墉便乐不思蜀,由于应试为目的的语文课无法贴近他们的情感世界,于是他们只好不加选择地走精神自助的路子。其实,优秀的文本都是开放的“召唤结构”,语文教师应该潜心揣摩,从而选择一个既吻合本意又为学生乐于接受的实事求是的表述,只有这样,最终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教读《荷塘月色》,通过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直抒胸臆的言语形式,可以让学生体味人生的无奈,生命的压抑。教读《项链》,可以让学生反复玩味小人物的挣扎和被命运作弄的悲哀。生活教人求真,解读课文更应符合生活实际、学生实际,唯有如此,学生才会对课文生出百味不厌的感受,他们的心灵深处被真正触动。 中科院院士杨淑子先生告诫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现代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这段话精当地阐明了人文精神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至关重要。语文教学对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构筑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非凡的意义。在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传承传统文化的任务任重而道远。我们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通过自己执着的努力和不懈的探究,创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能了解和领略祖国传统。 人文素质教育论文:高校物理教学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教育实践探讨 在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中,理工类的学生因过分注重专业方面的学习,而忽略了人文素质方面的提高,这无疑是教育业的一种缺失。将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已成为时代的需要,只有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理工教育中,才能将人文知识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相结合,培养出更符合社会发展的全面性人才。 高校物理作为一门针对理工学生专门开设的公共基础课,有必要将其教学内容与人文素质教育实现有机结合。以下笔者就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从高校物理学科中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出发,具体谈谈如何在高校物理教学中,提高人文素质教育。 1 高校物理学科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分析 高校物理知识和人文知识本来是一脉相承的,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认识进一步深入,才将高校物理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区别开来。两者不能相互取代,也不能相互割裂,具有功能的互补性。两种教育的根本目的都是培养人,在这层意义上说,两种教育也存在目的的一致性。但是,在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由于片面的追求高的考试分数,而忽略了对理科生人文素质的教育。甚至,我们当中的许多高校物理教师,制定出倾斜的教学目标,只注重高校物理知识的传授和高校物理技能的培训,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兴趣的培养,淡化了人文素质教育,轻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某些教师在高校物理授课中,过分注重逻辑化教育,忽略了学生对社会、生活、就业等高校物理素质的需要,忽视了社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 (2)某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自己的情感、愿望、意志等因素的需求和发展仅仅重视学生对高校物理知识的掌握和对解题技能的训练。 (3)在教学方式上,某些教师崇尚理性,追求规范化、划一化,从而忽视了学生谋求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 目前的情况是:大学生每天都生活在色彩斑斓的高校物理世界里,但对身边的生活、社会和自然问题的基本原理却知之甚少,更不用说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了。 2 高校物理教育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探讨 笔者以为,高校物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在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教育,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在高校物理教育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促使社会协调发展。在高校物理教育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纠正高校物理教学中的唯科学化倾向,强调科学的育人功能,即是要求高校物理学科教学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关注学生的人性发展,更符合社会的发展方向。 (2)在高校物理教育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校物理教育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使得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更加频繁,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社会相关起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因此,广大高校物理教师应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意识,充分利用所能利用的人文资源,把人文素质教育融合到学科教育中去。 3 高校物理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与途径分析 高校物理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将科技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进行孤立,是不符合时代对人才的需求的,只懂技术不懂人文的“人才”是无力的;只谈人文而不懂技术的“人才”是空洞的。只有将高校物理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才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笔者以为,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现高校物理与人文素质的有机结合与渗透。 3.1 提高高校物理教师的人文素质,促使渗透教育取得成效 笔者以为,高校物理教育中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关键在于提升物理教师的人文素质,作为高校物理教师,应努力充实、自我完善。高校物理教师在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应了解其他自然科学,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作为高校物理教师,应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文涵养。另外,高校物理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在教学中,通过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的方式融合人文素质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科学人文素质的形成,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成效。 3.2 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实现物理和人文的有机结合 高校物理教育中,要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必须克服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高校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必然要涉及到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观等观念的教育,要实现高校物理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这是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前提。 3.3 增强课程改革,从物理规律中发现人文思想 根据笔者的经验,高校物理定律无不隐含着哲理思想。在高校物理的具体教学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教育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等世界观。比如:讲物体能量守恒定律的时候,教育学生只有付出心血,才能取得成功。在高校物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跨学科思考问题,比如:可以教导学生高校物理与能源、材料以等学科之间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3.4 通过高校物理学史,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高校物理课本中,各个物理学家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人文素质教育事例,是具有很强说服力的素材。可以通过这些实例,让学生像他们学习,并做到多角度理解做人做事的道理。另外,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对我国目前取得的科技成果进行介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4 结论 我国著名高校物理学家王淦昌说:物理学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美的发现。反映高校物理事物的特征及其规律的高校物理知识是丰富多彩的。各种各样的高校物理知识通过内在联系和谐统一起来,形成既千变万化又和谐统一的美的画卷。高校物理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是可以相互渗透的,是相通的。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加强高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对于培养既注重全面发展又注重发扬个性的创新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教师深入探讨。 人文素质教育论文: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关系的研究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学生除了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心理素质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重视,因此,加强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已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 1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主要表现 一个民族之所以能有长久的生命力与凝聚力,是因为它具有文化上的向心力。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中形成的宝贵财富,是智慧和创造的结晶。尽管它历经时代变迁、人间沧桑,但在历史长河的积淀与淘汰中越发彰显出动人的魅力。 1.1 “仁爱”思想 孔子的思想体系是以“仁”为核心的,孔子说:“仁者,人也。”在他看来,“仁”是人的本质,人之所以为人其根本在于“仁”。孔子“仁爱”思想内涵丰富,基本内涵包括爱人、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惠、礼等。那么,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仁爱不仅是一种人格情怀,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具体的行为方式。当今社会拜金主义大行其道,许多人视“金钱”至上,在物欲和权力面前迷失了本心,甚至泯灭良知,把功名利禄视为人生的全部内涵。所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孔子的“仁爱”思想对加强社会公德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2 “诚信”思想 “诚信”是儒家人文思想的精华。中华民族历来重视诚信,把它看作是人立身处世基本的道德条件,把它看成人的立身之本。“言必行,行必果”,信义一致,诚信无欺成了人际交往的前提。在圣人看来,不讲诚信的人简直不能称其为人。犹太商人的重信守约,举世皆知。法国作家大仲马曾说:“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了”。“诚信”是完美人格的道德前提,是沟通人际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精神纽带。 1.3 “中庸”思想 所谓“中庸”,既要看到事情的这一面,又要看到事情的另外一面,而将二者结合起来,既不要过头,也不要不及。“不偏不倚”、“适量守度”,做任何事情都要适可而止,恰到好处,反之过犹不及。荀子曾说:“天下有中,敢直其身”,可见要做到“中”,并不象做个和事佬那样轻而易举,需要的倒是胆量和勇气。“中庸之道”不但体现了事物自身的运动规律,事物的均衡发展,也成了指导人们实践的准则,它要求人们与时俱进,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1.4 “自强不息”思想 《易传》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主张刚柔并济,二者互为作用,强调刚健的同时,其实并未否定柔弱的作用。无论是阳是阴,是动是静,是刚健还是柔顺,《易传》所提供给我们的有关“君子”人格的完整的范式,对我们当代学生人格样式的塑造有着深远的启示意义。中华民族无数仁人志士在民族遭受外族入侵的危难之时,总是奋起抗争,形成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大无畏精神;在建设家园,实现美好理想的征途上,锲而不舍,自强不息。这就是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民族凝聚力的体现。 2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在高职院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帮助高职学生了解祖国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我院通过传统文化和教育的结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德与才、科学素质与文化素质、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职业道德,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意志品质,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实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学生们从传统文化中感悟人生、启迪人生、愉悦人生,整体素质显著提高,特别是增强了学生的理解、表达、应变、组织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2.1 培养大学生心忧天下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精神 有了责任心,生活就有了真正的含义和灵魂。“责任教育在历史上始终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中国历来重视责任教育。孔子的“当仁不让”,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铁肩担道义”,无不显示着对国事民痒的崇高责任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这一报告中,就明确提出,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是使每个人承担起包括道德责任在内的一切责任。 爱国主义是人们长期凝结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道德感情,它表现为对父母之邦的忠诚,对祖国山河土地的眷恋,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尊重以及对祖国命运前途的关心。中华民族“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处处都可以体现出来。高职院校的学生也应该具有这种责任心和使命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把民族振兴和祖国强盛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2.2 能够培养大学生“诚信”美德 诚信教育符合道德缺失教育的弥补,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道德观。眼下诚信缺失的问题比较严重,某些干部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一些企业和个人只顾眼前利益,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严重危害了群众利益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些大学生拖欠助学贷款、毁约、替考作弊、伪造证书等等,“诚信”问题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借鉴中国传统诚信思想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以传统美德引导学生在市场经济社会坚守诚信,求真务实,无疑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以“诚信”打天下者,得人心、受人敬。 2.3 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激励着中国人民铸造着中华民族的辉煌。在突兀而来的巨大灾害面前,在似乎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面前,中国人民从不低头,勇于抗争。多灾多难,千锤百炼;愈挫愈奋,愈挫愈强;生于忧患,多难兴邦—— 这就是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生动写照。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可以激励当代大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力拼搏,不断克服困难,勇于创新。 2.4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实现大学生内心世界的和谐 季羡林先生曾说:构建和谐社会最要紧的一条是什么,是人内心的和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构建和谐的内心世界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传统文化所主张的人应不贪图物质生活的享受,而要注重精神生活的充实,将帮助大学生抵挡各种物欲的诱惑;老子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将教会他们正视自我,作战胜自我的强者;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一个由小到大的量的积累过程的观点,将启示大学生做事应该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我院将京剧文化与教育结合的探索,就为社会培养了更多有道德、有理想、有本领的高素质建设者。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是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健康发展和与他人、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时,必须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努力探寻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人文素质教育论文:试析高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可行性方案 论文摘要:在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就现状而言,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将从人文知识与人文素质的关系入手,对目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背景及现状中的突出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性方案。其中,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应当以人文精神培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具备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精神品质为目标,促进学生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他人关系之和谐的认识与实践。 论文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社会背景;现状;可行性方案 面对时展的严峻现实,面对扑面而至的21世纪,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高校都开展了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积极探索。在探索中,对必须注重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形成共识,尤其对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呼声最为强烈。 1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社会背景 从社会历史背景方面看,人类社会发展在呼唤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呼唤着人文素质的提高。我国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坚持将和谐的人文原则以及对人类进行长远关怀的人文精神贯彻到现代化建设中去。而教育更需关注人的生存和人的价值,关注人的情感和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自觉承担起培养一代新人的时代使命。 从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看,教育作为新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事业,其根本的价值就在于它能为经济发展培养智能型和复合型的、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具有团队精神的人才;能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统一起来,并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出善于学习并有能力进行终身学习的人才。对过去那种过分强调教育的“工具意识”而忽视教育的“教化意识”,过度注重科学教育而忽视能力的培养,导致了人才的知识面窄、人文底蕴薄弱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必须来一个彻底的变革,唯有这样,大学教育才能真正担当起“科教兴国”的时代重任。 从社会文化发展方面看, 20世纪末产生的新的文化思潮——科学人文主义,认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不是对立的,科学精神就是一种人文精神,人文并不排斥科学。教育应在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相互兼容与和谐的理念指导下,培养现代人的完备的人格,使之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发展之需要。 2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2.1 人文知识与人文素质 许多高校将人文素质教育错误地等同于人文知识教育。事实上,人文素质并不是单纯的人文知识的积累和叠加。开设了人文知识教育课程、开展了人文知识活动,并不等于受教育者或参与活动者就具备了相应的人文素质。人文知识并不等于人文素质,人文素质也不仅仅指人文知识。你是一名文学博士,而却可能一点人文素质也没有;你是一名物理学家,但却可能拥有深厚的人文素质。一个人要拥有人文素质,当然要具备基本的人文知识,但人文知识要转化为人文素质,除了人文知识教育之外,人文教育的约束与导向、人文环境的影响,以及学校教育能否把握使学生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的动因等等,显得十分重要。 2.2 人文素质教育的导向问题 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无疑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质。人文素质的形成,主要基于后天的人文素质教育。目前的人文素质教育,尽管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受教育的范围也几乎涉及到不同学科的所有学生,但由于考核方式的约束与导向问题,人文素质教育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难以很好地实现教育目的。目前,人文知识教育主要侧重于测试受教育者对已学人文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核方式缺乏科学性。而人文知识教育对学生产生的人文精神方面的影响,人文教育的实际效果往往却被忽视。由于这种考核方式的约束和导向,人文素质教育也就只是停留在学生对人文知识的掌握上。 2.3 人文环境的退化、失缺问题 从高校自身层面而言,近几年高校规模急剧扩张,原有的校区已经难以适应各种需要,于是,许多高校都纷纷通过置换老校区来建设新校区,宽阔、整齐、美丽的高校新区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而高校新区往往是多所高校集中在一起,形成相对集中、独立的区域,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有利于营造总体的高教园区文化氛围,但同时,各所高校自身的特色往往很难得到体现,独特人文素养的形成也受到了相互的干扰。 3 高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可行性方案 3.1 以人文精神蕴涵为中心,通过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合,改革课程体系 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上,高校应当根据自身拥有的教学资源,采取灵活的方式进行处理,而不必固执统一的模式,只要有利于传导人文精神,都是可选择的。但是,不论如何安排,必须考虑到它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衔接与避让,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质上具有明显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特征,它在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人文精神培育方面起着灵魂的作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应当以精神的传递为重心,在课程设计上,还应当尽量避免单一学科设置,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核心,通过特定主题进行多学科整合是较好的做法。如有些学校开设了“科技与社会”课程,涵盖“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方法论”、“科技社会学”、“科技伦理学”等内容,这种安排笔者认为值得肯定。 3.2 以对社会和谐性的观察,反思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促进和谐发展 要培养学生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他人关系之和谐的认识与实践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人文素质,不仅在知识习得的基础上的建构,更需要内化主体的思想观念,外化主体的积极行动。这要求教育者必须将受教育者的行为与社会实际、与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实际联系起来,将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的行为情境联系起来,使受教育者在处理他们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的实践中,巩固已经习得的人文知识和思想观念,并逐步促进这些关系的和谐发展。为此,教育者可以引导学生以和谐性为标准去观察社会,发现与和谐理念背道而驰的人与自然的冲突、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并努力通过其自身的努力找到问题的症结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思路、方法;与此同时,促动他们反观自身行为,从而使他们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他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有所贡献。 3.3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重要载体,发挥校园环境“化育人文”的优势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会增添学校的人文气息。学生置身于人文环境之中,耳濡目染,心灵会得到净化,境界会得到提升。报告会、演讲会、朗诵会、辩论会、读书节、文化艺术节以及校园人文景观、校史陈列等形式远比课堂上的课程学习效果明显、直接。同时,校园文化实际上也以隐性课程的形式承担着教育重任。高校要着重通过校园文化培育、校园环境设计等途径,充分实现校园文化的隐性课程的功能,以创建和谐校园为起点,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 3.4 以人文精神的展现为目的,改革人文素质教育的考核方式 目前,各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考绩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采取辅修、双学位制,修满所设课程,可以得到相应的学业证书。在这种制度下,教师的教学未免更多地倾向于传授知识,因此其效果往往适得其反,不仅不能增强学生的人文思考,反而增大了学生学习的功利色彩,从而让人文素质教育误入歧途;另一种是作为必修课程进行开卷或闭卷考试,不及格或拿不到该类课程的总学分则不准予毕业,在这种制度下,甚至会出现负面作用:学生得到的将不是来自优秀文化成果文化的熏陶和充实,而是教学管理制度的压力,不是对美、责任的感受,而是对一种不合理制度的憎恶。要让学生充分地以自己的思想风格、思维方式去自由地思索人生、思考社会,同时见之于行动,这才是人文素质教育所需要的考核。笔者认为,考核可以采取两种途径:论文与社会实际调研相结合,以“人文关怀度”为评价标准,进行“知”的效果评价;人际关系状况和公益活动参与状况相结合,以每个学生与他人、社会、自然的和谐程度为标准,考察学生的实际行为水平,进行“行”的效果评价。两种评价的具体实施者可以是负责课程教学的教师、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或班主任)等。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学生一个公允、真实且符合人文素质教育宗旨的评价。 综上所述,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符合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高教改革的时代要求,也是高等教育适应“两个转变”的需要,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如果高校对人文素质教育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就将背离社会的需要和学生自身素质提高的内有需求。换言之,是否重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关系到社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进步和新世纪人才队伍建设成败的深远问题。 人文素质教育论文:浅析从中国文化现状出发推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论文关键词:当代 文化因素 大学生 人文素质 论文摘要: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不仅在塑造人,同时也在塑造社会。当人们在学习时,它改变了个人;当我们把知识运用到社会中时,它改变了社会。这就是大学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由此高等院校不能仅仅成为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地方,还应当担负起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成人的责任,这需要我们在加强对学生专业教育的同时,强调学院的文化素质教育,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我们认为要真正发挥高等院校文化育人的功能,必须从中国目前的文化现状出发,结合学生实际,有的放矢。 一、中国文化现状分析 当代中国文化是包含着浓厚传统、又有自身发展所形成的现代性因素以及西方现代文化因素和后现代思潮影响的文化。构成中国当代文化的各种因素虽尚未融合为有机整体,但都有其特定的地位和作用,并规定着中国当代文化的态势。 1.中国当代文化构成中的传统文化因素。“传统是一个民族、一个社群延续、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成果,没有传统的民族是不可想象的,没有传统的文化是无法存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封建农业社会中形成的,其中既有维护统治阶级的制度和意识形态,亦有支撑中华民族生存的各种文化形式和精神。作为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制度和意识形态已经崩溃,封建文化体系已经解体,但渗透于社会各个层面的封建意识并未立即消亡,仍影响着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是现代化建设的一种阻力。而支撑中华民族生存的文化各种形式和精神,一方面,被注人新的时代精神而仍然存活在广大民众生活中;另一方面,却在西方文化的浸染下变型,甚至迷失、沉没。 从传统文化在当代文化构成中的地位来看,它仍然是中国当代文化的根基,当代所有的文化因素和现象都是附着在这个根基上并发挥作用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容十分丰富。一是“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天人合一”不仅是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学说,也是人们善待自然的一种积极态度,更是体现中华民族博大胸怀的精神境界。它孕育于先秦,后经历代思想家们的发挥并不断注人新的时代内容,到北宋张载正式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由此积淀成了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成了人们不懈追求的人生理想,至今仍是人们如何正确对待自然、扩展胸怀的思想资源。二是“刚健有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旧新之谓盛德,崇尚的积极进取精神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的人生信条,它已积淀成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性格,体现着中华民族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精神。三是“以人为本”的观念。这一观念早在西周“维新”已经产生,经历代思想家们的不断阐发,逐渐深人人心。“以人为本”的实质是强调“人是目的”的精神,即在人与神、人与物的关系中强调人的地位和作用,关注人的生命及其意义。四是“贵和尚中”的和谐观。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强调以“中”、“和”为度的万事万物的和谐,视“中”为“大本”、“和”为“达道”,即所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和”既是万事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又是人们处理各种关系应把握的“度”。今天仍是中国人对待各种关系所持的基本观念和态度。除此之外,历史上积淀下来的治国安邦的政治智慧、富民理财的管理经验,以及许多富有民族精神的民间文化等,都还存活在当代文化中,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在中国当代文化构成中的传统文化因素,同时还有过时没落的封建意识,以及在农耕生活中形成的落后观念等。它渗透于社会的各个层面,表现形式十分复杂,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政治生活层面,如唯上、唯长意识,等级观念,特权意识等,特别是残留至今的官本位意识,严重阻碍了民主政治建设;二是经济生活层面,如官商不分,家长制等阻碍着市场经济的进程;三是社会生活层面,其中特别是浓厚的小农意识,如臣民意识,血缘意识,目光短浅等阻碍着社会生活的民主化、社会化等。 2.当代文化构成中的现代性文化因素。中国当代文 构成中的现代性文化因素或成分是在中国现代化,包括近代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随着社会现代化成长起来的。这个形成过程,无疑曾受到过西方文化的影响,但主要还是中国自身工业化进程的产物,它既不是传统的简单延伸,也不是西方文化的照搬,而是既选择、改造传统,注人新的时代精神,又选择、引进、改造西方文化的内容,并在民族文化的形式下融中西为一体的现代性文化因素。中国文化的现代性文化因素虽然尚未得到充分发育,成为中国文化构成的主流,但却代表着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这种文化因素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集中体现的是现代文化精神。 一方面,文化理性精神,它是随中国工业化过程成长起来的。“理性主义文化模式是以理性和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体现着理性精神、契约精神、人本精神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的文化模式。”中国当代文化构成中的现代性文化因素虽未发展成为成熟的文化模式,但已融人了其中的主要内容,并且已经或正在成为人们的自觉文化意识,诸如对科技的日益重视、平等观念的增强、以及对人文精神的自觉等,都体现着文化理性精神的存在和发展。这种文化理性精神正在将人们的生存状态提升到自由自觉和创造性的生存状态。现代工业文明的逐步确立,正在发展起一个多元的开放的价值体系和思想体系。在这一价值体系中所形成的技术理性和人本精神已成为工业文明的两大主导精神。这种文化理性精神,培养了人们的创造性和主体精神,已经或正在成为中国当代文化中最具有活力并代表未来方向的要素。 另一方面,交往意识和交往视野。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以及自由平等交往关系的逐步建立,“鸡犬之声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的传统已被彻底打破,面对由工商业发展所形成的开放世界,交往意识日益强烈,在实践上交往的广度和深度都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同时这种交往意识和交往实践蕴涵着中国传统道德的意义,与西方以金钱为核心的交往意识和方式有所不同。随着交往意识的强化和交往实践的发展,人们的交往视野不断扩大,它已经突破了日常生活交往的局限,对其他交往、特别是经济交往日益重视,甚至国际交往意识也日益强烈。交往意识的强化和交往视野的扩展,已为中国当代文化带来了新的生机,也是当代中国文化转型的一种重要机制。 3.当代中国文化构成中的西方文化因素。自近代开始,西方文化陆续传人中国。有的是在枪炮下强加于中国的,有的是中国人为富国强兵主动引进的,有的则是商品交换带给中国的。不同历史时期引进西方文化的内容和方式也有所不同,“五四”前以引进西方科技为主,之后在继续引进科技、兴办实业的同时,人文、经济、政治等思想的引进占有突出地位,从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对西方文化又开始全面引进,从高科技、经济体制、管理方式等领域到人文、经济、政治等思想领域,再到文学艺术领域,乃至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价值观等等,几乎所有西方文化都已进人中国,可以说西方有的,中国都有,与西方的差别,仅仅在于规模和影响程度不同而已。从近代西方文化进人中国到今天的全面引进,西方文化已经成了中国当代文化构成中的重要因素。 西方文化引进中国,使中国社会具有了现代化气息,但尚未与中国原有传统以及中国自身形成的现代性文化因素融为一体,大多漂浮于表面,导致了中国的现代化呈现出某种浮躁现象。西方文化大量涌人,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而其中的精髓却并未被消化,特别是科学和民主精神,尚未成为我们的自觉意识,因而当今人们从表面上看来好像已经生活在“现代化”中,其深层的文化心理还没有完成向现代化的转变。如何把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传统融为一体,特别是将其文化精髓消化为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仍然任重而道远。 4.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西方后现代文化是在反思现代性的过程中兴起的,后现代主义的现代性批判,代表着当代西方社会中试图否定、超越现代性的思想潮流,解构一切、消解一切是其主要特征,其主要目标是批判西方现代化所产生的负面作用和存在的弊端,试图通过对现代性的批判和消解,超越现代性,进人后现代阶段。西方这种后现代文化思潮,于20世纪90年代传人中国。对中国当代文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从19世纪下半叶起,尤其在20世纪,西方工业文明的两大支柱精神,人文精神和科技理性开始出现张力和冲突,科技理性的过度发达导致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破坏,导致了意识形态化的技术理性对人的统治。针对人类文化困境,后现代主义思潮把矛头指向现代性的负面效应,认为人之主体性与启蒙理性的过分发展是造成现代工业文明弊端的根源。西方后现代文化对现代性负面效应的揭示和批判,以及对人终极关怀的认同等,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对中国来说也不乏警示作用。中国一些人正是出于对西方发达工业文明弊端的敏感认识和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已开始出现的某些文化失范现象的忧虑,而接纳后现代文化的。 但也应当看到,后现代文化试图解构一切、消解一切、崇尚消费并把消费视为后现代社会的动力之一等,是有严重缺陷的,从而在理论上导致的相对主义,在社会生活上倡导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其负面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应引起我们的警觉。 二、高等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应采取的对策 综上所述,在中国当代文化构成的各种因素中,中国文化传统仍然是根基,中国自身发展起来的现代性因素应当成为引领中国文化转型的方向,西方文化作为当代中国文化构成的重要内容,应当被消化为中国文化的有机部分,后现代文化积极的成果应当加以改造、吸收。对应我国的文化现状,我国高等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i.注重文化教育的历史传承性与民族性。民族文化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只有加强民族文化的教育,才能树立起国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对振兴中华文明历史责任的认同与使命意识。然而自近代以来,我国有很大一部分人把导致中国近代落后的罪魁祸首指向中国的传统文化,他们过多地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的缺陷,看到了过时没落的封建意识,以及在农耕生活中形成的落后观念对社会的影响。其中更有些激进人士提出,中国要想扭转落后屈辱的历史,必须斩断传统,引进西方先进的文化。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又经历了“”的十年浩劫,使我国传统文化发展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改革开放以来大家把目光投向了西方世界,对传统文化的扶植与培养远远不够。因此我们的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知之甚少,对传统文化的精神把握不够,缺乏对历史的认同感和责任意识。近年来我国政府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关注文化的民族性教育,并把国民的文化教育、高等院校的文化育人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结合起来。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就强调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而高等院校是传承、引领文化的重要基地,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从文化的民族性、历史传承性上讲,我们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并运用传统文化的精神关注生活、指导生活。如运用“天人合一”的精神,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然、保护环境;运用“刚健有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鼓励学生在这种精神的支撑下与命运抗争,积极进取等。同时应提醒学生注意传统文化中没落、腐朽的部分,对传统文化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 2.注重现代意识的培养。中国当代文化构成中的现代性文化因素是随着工业化过程成长起来的,与以往相比虽有很大发展,但尚未得到充分发育,还没有成为具有消化各种文化因素强大能力的主导性文化成分,蕴涵于其中的诸如个性解放、自由、独立、民主和科学等精神都还在成长之中。这种现代性文化因素虽未得到充分发育,但却是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方向和最有活力的因素。我们的学生处于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时期,是建设现代化的主力军,中国社会、中国文化能否顺利地实现现代转型,取决于我们的青年一代,特别是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大学生。因此我们在学校教育中要注重现代文化意识的培养,使我们的学生形成自觉的文化意识,促使大家的创造性和主体精神的养成,最终能够使我们的学生自觉而理性地参与到现代化建设中,成为具有文化自觉性的现代主体。同时要避免西方现代化的弊端,警惕后现代文化危机的影响,塑造充满人文关怀的现代主体。 3.注重与世界文化的互动。在中国当代文化构成的各种因素中,有中国文化传统作为根基,有中国自身发展起来的现代性因素应当成为引领中国文化转型的方向,但同时亦有西方文化作为当代中国文化构成的重要内容。从中国当代文化的构成因素考察,文化本身是没有国界的,一种文化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保持生机与活力,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加强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取别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学校教育中应该引导学生既要保持文化的民族性,又要超越狭隘民族主义的藩篱,充分吸收和借鉴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丰富自身、发展自身。使我们的学生使我们的学生,一方面,能够立足自身的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另一方面,又要引导学生站在世界的高度,看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能够在本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相互交流、激荡中极取力量,从而促进本国文化的发展。 当然,要实现上述目标绝非易事,要把我们的青年学生塑造成具有文化自觉性的现代主体更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认为要想完成这个任务,必须做到“三进三结合”,即文化素质教育进课堂,在课堂上向学生普及中国文化的相关知识,探讨人生哲理,把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文化素质教育进社团,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社团的引导作用,把文化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文化素质教育进社会,在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把文化素质教育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我们相信在高等教育中如能根据中国的现状,贯彻“三进三结合,’,必将逐步改变我们的学生,从而改变社会,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人文素质教育论文:兵团中职学校强化人文素质教育对构建和谐兵团的促进意义研究 摘要:建设兵团是新疆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重要使命。构建和谐兵团关系到兵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系到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兴旺发达和新疆的长治久安。兵团中职学校作为兵团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强化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必将对促进和谐兵团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兵团中等职业学校 人文素质教育 构建和谐兵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受命于特殊的历史条件,根植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依托于特殊的组织形式,承担着特殊的历史使命。推动和谐兵团的构建,是兵团适应新形势,实现兵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随着兵团建设的快速全面发展,兵团中职教育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在中职招生规模扩大的情况下,加强中职学校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办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日益成为构建和谐兵团过程中中职教育探索的焦点。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就是它的人文性,中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文素质教育是不可忽视的。人文素质是学生诸多素质当中最具根本性的素质,是人类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品质,对于其它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人文素质教育不仅可以传递知识,开发智力,培养技能,陶冶情操,增加情趣,提高学生修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成为道德高尚、技术高超的高素质劳动者。 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人文教育的现状。 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中国目前需要越来越多的技能型人才,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当前,中技学校大多建立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体系,把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摆到了重要位置。但在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等往往重视不够,既缺少足够的课时安排,又常常缺少足够的师资力量,这必然会影响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最终导致学生素质的不全面。造成部分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差,思想认识水平低;心理脆弱,公德意识低下;在校园内时常出现斗欧现象;每每遇到困难或挫折,便不知所措,甚至走向极端;上述现象中充分暴露出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人文教育的力度不够,当学生走出校门后,独立生活能力差,社会适应能力低,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及应变能力缺乏等等,造成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能适应工作环境。 三、新形势下加强兵团中职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1、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中职学校体现自身功能的自觉追求。兵团中职学校在兵团建设中起着培养全面发展的兵团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作用,这些人才是今后构建兵团和谐社会的主力军。而培养全面而合格的人才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加强对中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精神是一所中职学校生存的土壤,中职校园是最应该具备人文精神的地方,因此,中职教育不能将人文素质教育排斥在外,而蜕变为仅仅是职业培训,这应成为中职学校实现自身在构建兵团和谐社会独特功能的自觉追求。 2、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是兵团中职学校贯彻“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体现在人才培养上,就是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素质更加全面、精神世界更加充实。不能把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人为地分离或割裂,而要为学生提供完整的知识和文化,培养健全的人格。这样培养出的作为完整的人的学生,更知道如何运用自己的才能和品格来成为构建和谐兵团建设的开拓者。 3、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中职学校适应兵团对人才需求变化的必然选择。随着知识、技能和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兵团对中职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教育已不再单纯针对职业岗位,而是扩展到增强学生对专业变化和职业转变的适应性。因此,中职教育必须把兵团当前与长远的发展结合起来,既要把学生培养成能胜任兵团各个岗位职业的人,又要为其持续的发展奠定基础。 四、正确把握兵团中职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原则。 1、坚持主体性教育原则。主体性教育是一种培育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实践活动,要发展和提高他们的主动性,随着当今时代的发展,人文素质教育要改变以前的传统方式方法,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兵团思想为指导,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为出发点,培养中职学生能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及和谐兵团的全面进步。 2、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教育家孔子向来倡导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因材施教”,人文素质教育教育效果的好坏,关键在是否能够把握住中职学生的特点并调动其内在积极性,教育者只有把握住不同类型及层次的教育对象的特点,并结合兵团中职学生现实的状况进行教学,解决其思想矛盾,才能达到人文素质教育的最佳效果。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理论性太强、太枯燥不易被学生接受,这是当前中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大难题,这就要求兵团中职教育者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例如开展各种各样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社区法律咨询活动以及社会调研活动等,使其在社会实践 中了解、观察和服务兵团建设,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建设和谐兵团的价值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五、在构建和谐兵团中强化中职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措施。 1、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社会上很多人认为中职教育主要是培养技能,是一种“技术教育”,实际上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不全面的,它忽视了教育的本质。诚然,培养技术型人才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目标,但培养的不能仅仅是一个只懂计算机或只会专业技术的人,还应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教会他们做人之道,使他们真正成为心智与人格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这样,兵团中职学校才可能在构建和谐兵团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精心设置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兵团中职学校应调整教学计划,将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入发掘技能教育中的人文因素,专业教学增加人文素质方面的必修课,弘扬和宣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有目的地开设人文素质课程,要少而精,要管用,要将知识性与思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寓人文素质教育于知识的传授之中。 3、营造校园氛围。要不断加大经费投入,更新、增加教学设施和图书资料,加强校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设施的建设,使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陶冶情操,升华精神。举办各种人文讲座,开展各类竞赛,吸引学生主动而广泛地参与,营造生动而健康的人文氛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加强人文教育。学校可在校园网上开辟论坛,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教师也可以利用校园网进行人文方面的网上教学。积极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兵团中职学校应当充分利用寒暑假,结合专业学习的特点,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深入到兵团企业,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认识社会,改造自我,促进自身健康的发展。 4、提高中职学校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的修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学术基础、指导力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要有人文情怀、责任意识,在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得到净化,人格得到完善。努力以自己的高尚人格、良好师德去熏陶、感化学生,帮助学生怡情养性,塑造人格。 结语: 人文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观念,而不是某种单纯的教育模式或方法。如何具体地对中职学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促进和谐兵团建设需要有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尤其是诸如教学大纲的制定、师资队伍建设、校园环境营造、教学内容取舍、教育形式摸索等,这些,都需要结合兵团中职学校自身的具体特点,深入地进行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使兵团中职学校在构建和谐兵团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人文素质教育论文:论人文素质教育对高职语文教师的要求 摘要: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语文教师责无旁贷。语文教师理应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先行者、主导者和示范者,应努力做到以高尚的师德塑造人,以良好的心态教育人,以深厚的功底吸引人。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高职;语文教师;要求 人文素质教育是指传播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修养的教育。它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和本质特征。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发掘文学精品中蕴含的人文性来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通过展示语文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人格品位。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有利于促使学生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那么,在人文素质教育实践中,语文教师该如何发挥主导性和示范性为学生服务呢?笔者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 以高尚的师德塑造人 自觉培养高尚的师德是人民教师的第一要务,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教书育人是一项极其清苦的工作,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①,以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为己任,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如果心存杂念,心浮气躁,心猿意马,那么,不但会师德难修,损害人民教师的崇高形象,而且会教业难成,破坏百年树人的根本大计。高尚的师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高度,做出了“优先发展教育”的英明决策,明确指出了“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忠于职守,尽职尽责,要“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②,把对党的教育事业的热爱化作教书育人的动力,全力以赴地开展教学工作,即使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静心施教,潜心育人”,以主流的人生理想、信念启迪学生,以自己的高尚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二是热爱学生。热爱学生不仅是师德的核心,也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满意服务的前提。师爱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创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师爱的呵护下,学生不仅学得轻松愉快,而且在感受爱的同时,也会自然萌生一颗博大的爱心。 三是努力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教师要立足本职,乐于奉献;甘为人梯,育人为乐。要牢固树立当好一名人民教师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不仅是师德魅力所在,而且是乐教的力量之源。“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③。毫无疑问,教师的道德人格会转化为一种巨大的教育资源,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以良好的心态教育人 教师良好的心态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当今社会,竞争异常激烈,要求生存,谋发展,创辉煌,除了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外,还必须拥有健康的心态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在高职学习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学生的身心趋于成熟。在这个人生的重要时期,教师的心态无疑会给学生的生命历程打下深深的烙印,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良好的心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健康的心理品质。它包括正确的思想观念、崇高的奋斗目标、广泛的兴趣爱好、奋发的精神风貌、健康的个性特征等。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态度严谨,作风朴实,自觉维护教育公平,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不搞特殊化,不搞区别对待,对每个学生都一视同仁。要勇于负责,勇于改过,处变不惊,临危不惧,善于以机智灵活的方法应急应变,以坚忍不拔的意志战胜困难。这些心理品质是当好教师的必备条件。 二是积极的人性化情感。它要求教师在为学生服务的过程中,既要热心,又要诚心,还要耐心。在学生面前,教师要始终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坚持原则而又通情达理,严格要求而又灵活变通;有人情味,有同情心,有亲和力;不媚上,不欺下,不羡富,不嫌贫;不冷酷,不自私,不猜忌,不报复。要心系教育,情系学生,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视学生如同自己的子女一样。要善待学生,宽容学生,爱护学生,让学生感到可亲可敬。教师以积极的情感精心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就能在和谐愉快中健康成长。 三是坚韧的心理承受能力。人生旅途总是充满坎坷曲折。面对困难和挑战,面对挫折和失败,要经得起考验。如果动摇妥协,心灰意冷,就永远不能获得成功。教师要勇挑重担,不怕吃苦,不怕疲劳,不怕挫折,不怕委屈,要在同各种困难做斗争的过程中调控自己的情绪,磨练自己的意志,不断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这样,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学生才能学有榜样,才能深受感染,才能为将来踏入社会做好心理准备,以坚定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十足的信心去迎接挑战。 以深厚的功底吸引人 教师的功底是人文素质教育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同样一堂语文课,由功底深厚的教师来主导,课堂就会充满生机,情趣盎然,学生自然地步入乐学的天堂;而由缺乏人文素质的教师来主宰,课堂就会死气沉沉,索然无味,教学当然会陷入尴尬的困境。因此,深厚的功底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必备条件,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去实践。 一是“广”,即具有广博的人文知识。“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处在终身学习的时代,教师尤其要勤奋学习,博览群书,不断积累历史、哲学、美学等方面的知识,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做到腹中有货心不慌。要戒骄戒躁,与时俱进,不断补充新知识,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为教学储备满满的“一桶水”。 二是“高”,即具有高深的人文修养。教师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学问,不偏激,不固执,不狭隘,不武断,心胸豁达,笑对生活,正视挫折,迎难而上,自尊自立,自信自强。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以人为本,充满爱心,以此赢得学生的爱戴。正如孟子所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三是“熟”,即具有精熟的教学内容。高职语文教材如萧练武、杨敬华主编的《中国语文》,罗德荣主编的《大学语文》等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性,有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鲜明爱憎等。唯有精熟,才能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出丰富的人文内涵来,才能将它转化为学生的精神食粮,才能引导学生步入人文精神的殿堂:通过感受不同作家的不同人生经历来体会人生的酸甜苦辣;通过欣赏不同作品所描绘的不同人生图画来吸取丰富的人文素养;通过与古圣先贤对话来达成心灵的沟通;通过联系实际对现实问题进行审美判断和人文思考,体会人生的真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四是“活”,即具有灵活的教学方法。千个师傅万个法,教书育人无定法。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更应突出一个“活”字。例如,在学习《鸭窠围的夜》时,笔者没有单一地进行课文讲析,而是灵活运用问题启发、情境模拟等教法。首先,让学生以“故乡的夜”为题口头作文,然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清课文“现实——想象——回忆——现实”的思路,领会湘西风景和特异人生。其次,引导学生将口头作文与课文对比,学习沈从文的散文技法并感悟字里行间蕴藏的巨大的爱与悲悯。再次,以“搏战”来激励学生。这样,就将学生推到了学习的主体地位,使之在互动中共商学习问题,共享学习的快乐。 总之,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教师既是先行者,又是主导者,更是示范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示范作用必将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必须高度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努力探索,认真实践,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率先垂范,为人师表,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经济增长论文:新时期保持经济增长需把握好三个环节思考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已严重地影响到了我市实体经济,致使今年经济发展面临了诸多不确定因素,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已成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全国今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把宏观政策的组合界定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力度之大超出了以往。在中央承诺的1.18 万亿元投资的带动下,全国各地公开表态投资总额已超10万亿元,其根本目的在于刺激增长。就我市来讲基础薄弱、投资规模有限,保持经济增长必须要把握好以下三个环节: 一、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 在当前保经济增长的同时,应注意解决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结构问题,而不仅仅是在现有结构上实行量的扩张。 1、积极提升消费需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扩大最终消费需求带动中间需求”,无论从拉动经济增长还是促进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都是既体现了治标又治本的手段。在当前外部需求明显减弱的情况下,保有增长的重点就是扩内需,就是要拉动投资和消费。在我市的总需求结构中,实际上一直存在着“投资重、消费轻”的格局。近年来我市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靠投资扩张来拉动,固定资产的增长一直要快于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这表现为投资率在逐年提高,消费率却增长缓慢。20__年我市投资率为65%,20__年达到78%,但消费率近四年间却下降了2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市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投资扩张来拉动的。因此,在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上,要把积极扩大消费需求作为当前拉动内需的一项重要任务。现阶段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是积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近年来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加快,20__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06.6亿元,居民的消费能力在增强,如何调节居民的消费倾向以扩大社会最终消费需求是目前较为紧迫的。根据我市消费特点及走向,重点应在培育和扩大新兴消费领域,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上做好文章。密切关注住房、汽车、旅游、信息、教育等新兴消费的增长和发展趋势,加大消费领域的市场营销力度,不断扩大居民旅游和服务消费;加快推进电信普及服务业务特别是农村通信服务发展;促进居民文化、体育健身消费;重视扶持保险、房地产、通信及餐饮服务业发展,大力促进农民消费,寻求新的消费增长点和商品销售热点。这些措施对提升最终消费需求势必起到积极的作用。 2、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本次金融危机虽然对我市经济的增长影响较大,但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却是一次机遇,将会促使一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转变投资方向,进而对扭转我市由于高耗能经济比重过高致使增长缺乏长期保证的局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在项目选择上,必须优化投资结构,防止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投资行为。应加大对投资项目的管理力度,指导投资的合理方向。同时,在本轮加大投资力度的过程中,应该运用市场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对行业准入严加控制,严防低水平重复建设。应该把应对此次金融危机,作为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次机遇,增加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型项目的投入,加大农业产业基础设施、营销、技术及深加工等薄弱环节的建设。还应大力增加对服务业领域的投资,诸如区域物流中心、公共网络、动漫制作、软件开发等传统和新兴服务业平台的建设等。这对于我市经济结构调整的意义将不亚于投资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二、继续深化各项改革 经济增长与深化改革是一个相辅相成的互动过程。一方面,经济增长要为改革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改革也有助于理顺各种关系,破解深层矛盾,为经济可持续增长开辟成长道路。实事上目前一些运行机制已不能很好适应当前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 当前,应当抓住机遇着力推进以下改革:(1)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以此次机构改革为契机,抓紧制定完善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要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大力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加大部门、机构整合力度,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部门体制。要把精简会议和减少行政层级作为改革的一项内容 ,着力解决领导忙于“跑会”和“过问”环节多的问题。(2)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搭建政银企沟通平台。“保企业就是保经济、保稳定、保和谐”,越是在企业困难的时候,政府越要转变服务方式,紧贴企业需求,大力创新服务平台,推行“金融110”、“企业服务110”,搭建政府、银行、企业之间的连心桥,解决“贷款难”和“放贷难”及信息不对称问题。加快成立市金融办公室,建立融资信息平台,对项目、企业融资需求进行统计,专门引导信贷投放。尝试建立政府投资预算内、水利、交通等各类基金,城建配套费、教育附加等各类财政性建设资金计划管理总盘子,集中财力统筹用于全市各类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的投入。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支持企业以债券融资、信托融资等方式筹集建设资金,积极探索项目融资等直接融资手段,扩大直接融资规模,降低融资成本。(3)农村。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的组建,鼓励农民加快土地流转,把土地资源向会经营、懂技术、有资金的企业或个人集中,提高土地集中度,实行土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降低社会生产成本,提高土地产出,全面加快农村经济的转型和发展。 三、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关注民生的关系 近两年来,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民生被摆在了突出的位置。这次国家庞大的投资计划中,民生工程同样被给予了高度重视,这一领域我市也在逐年加强。 1、有效增加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市近年来的就业状况相对比较稳定,政府采取了“4050工程”、扩大劳务输出、加大社会投资等途径来增加社会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控制在4.2%左右。自去年以来,由于受金融危机及“三鹿奶粉”等事件的影响,部分企业被迫裁减了人员,加之大批农民工失业返乡,解决就业问题已变得相当紧迫,对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已形成较大压力。因此,在关注gdp增长的同时,也要考虑推动就业和保障居民收入的问题。值得肯定的是,在国家与我市拉动内需措施的共同促进下,我市20__年的投资增长将不低于25%,包括__黄河公路大桥、滚红高速公路、保障性住房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等一大批项目开工或加快建设,必然会形成大量的就业机会,对促进就业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关注民生工程。投资民生工程是关注民生的重要方面。在这方面,我国有明确的导向。早在1998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策时,主要的投资领域是基础设施,为得是既能拉动经济增长,同时又能为整个经济增长带来一个良好的环境,引导社会更多投资。而这次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开始把投资重点向民生领域倾斜。据统计,此次投资方向上,民生的投入,即医疗、教育、文化、安居工程等方面的投入占总额的60%左右。国家20__年重点投资五个领域中有四个方面都涉及到民生工程。因此我市应进一步关注民生类项目工作,加大研究提出涉及“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等方面项目论证储备和申报力度,确保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让更多的民生工程惠及百姓,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改革成果。 经济增长论文:谈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与通货膨胀 摘要: 分析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与抑制通货膨胀的关系,并找到一条既抑制通货膨胀,又能保持经济快速发展、扩大就业的途径,对于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 经济过热 充分就业 遏制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的重要目标之一,但不是唯一的目标。单单控制通货膨胀并不过分困难,困难的是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又不遏制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等其他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 在理性上,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和币值的稳定,扩大就业,应当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增长的。一般而言,失业率、通货膨胀率作为对经济增长的扰动因素,与经济增长相伴而生。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相统一可以避免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或过慢增长给社会再生产带来的种种严重弊端,全面持续地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但是经济快速增长和物价稳定是有一定的矛盾的。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为:失业与经济增长负相关,即经济增长率上升,失业率下降;反之,经济增长率下降,则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正相关,即高经济增长率一般伴有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一方面经济快速增长,会大量增加社会总需求,从而推动物价大幅度上升,导致通货膨胀加剧;如果降低速度过快,虽然价格可能趋于稳定,但同样会带来问题;一方面会减少供给,另一方面许多企业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部分职工生活失去保障会带来社会的不安定;再一方面,物价上升,特别是物价大幅度上涨会影响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因为物价大幅度上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都有很大的危害,国家会采取紧缩措施抑制通货膨胀。紧缩速度会导致经济增长速度的急剧下降,甚至出现经济持续低速增长。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虽然由于经济运行自身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二者之间的关系可能存在超前或滞后的关系,或者在一段时间内相关关系不显着,但这一规律仍然起作用。 分析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与抑制通货膨胀的关系,并找到一条既抑制通货膨胀,又能保持经济快速发展、扩大就业的途径,对于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一定速度的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失去了基础,难以为继。从2003年到2006年的中国经济增长率依次为10.0%、10.1%、10.4%、10.7%。2007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延 续了2003年以来两位数加速增长的势头,经济繁荣期不断延长。但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是投资增长型经济,经济增长仍主要靠投资来支撑,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占较大比重。2007年上半年,我国GDP总值106768亿元,同比增长1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168亿元,同比增长25.9%。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必然导致要素分配偏向于资本、偏向于企业、偏向政府(因为政府通常是资源要素的最终所有者),而劳动要素的比重低下,劳动收入部分和资本收入部分的相对比重降低。此外,政府主导经济模式使得经济建设型职能替代公共服务型职能,政府必然将资源更多地用于竞争性领域,而保障整个市场经济体系正常运行的基础设施和制度基础由于得到政府财力支持相对较少而建设严重滞后。由此带来一系列问题,因此,消费增长始终低于投资增长,由此陷入一个“高投资、高储蓄”恶性循环,难以自拔。 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增长的起点,没有适当规模的投资,经济就不可能发展。但是我国的问题常常出现在投资需求过旺,规模过大上。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可以引起基础产品特别是投资品价格的上涨,并最终传导到其他产品的价格上。加之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基础瓶颈产业的推波助澜,短缺现象严重,促使价格进一步上涨。而一旦控制投资增速过度,又极易引起明显的经济增长幅度下滑,失业人数增长,市场价格总水平下降等经济萧条现象。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同时进入“高增长期”和“高成本期”。高增长需要不断的更高的投入,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是速度型的,即以高投入、高消耗换来较高的产出,经济增长越来越受到能源资源等因素的制约。2003年至2005年,GDP年均增长10%,但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13.6%。 同时,我国的经济增长率是高增长高储蓄。我国从改革开放至今,经济的平均增长率接近10%,能够保持如此高的经济增长速度,靠的是世界上最高的储蓄率来支撑。这是我国经济有强大发展动力的主要原因。 按照通常的规律,经济增长会进一步刺激投资增长,从而对储蓄产生影响,储蓄率会相应走低。但是,我国经济增长情况正好相反,经济高增长推动储蓄增长,而且增幅不断扩大,尽管2003年以来,我国投资增长攀高到40%以上,但国内储蓄增加更快。近年来中国储蓄率在已有的高位上还在不断攀升,从1996年的37%上升到2005年的44%,中国目前的储蓄率高达46%。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最新统计数据,截止2007年3月底,全国金融机构居民储蓄存款已达17.5万亿元。居民储蓄大幅度增加主要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结果和明证,也为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然而这些年的经验教训告诫我们,每逢经济高速增长就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而且最终往往要通过降低经济增长速度来缓解通胀的压力。也就是说,我国宏观调控的着力点总是放在降低增长速度上,而往往忽视了我国通货膨胀真正根源在于经济发展中的粗放型、外延的经济增长方式。这种粗放的增长方式突出表现在以低下的投资效率、很高的储蓄率或投资额来推动经济的高速增长。 扩大就业,是中国经济增长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中长期问题。近几年是我国劳动力供给的高峰期,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矛盾非常突出。庞大的就业压力要求中国经济必须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因而适度的通货膨胀很难避免。但如果经济增长过快,明显超过资源许可的范围,就会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从而影响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反之,如果宏观调控力度过大,使实际经济增长率明显低于潜在增长率,又会引起通货紧缩,进而导致就业萎缩,影响社会安定。问题是,改革以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就业增长却相对缓慢,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呈下降趋势,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极不协调。 “高增长低就业”现象的形成,一方面反映了工业化进程中,劳动密集向资本与技术密集转变的必然趋势,这在客观上会使经济增长对拉动就业的规模缩减。另一方面,也有着深刻的体制机制原因。一是在发展思路上,没有把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统筹考虑,比较普遍地存在重增长、轻就业的问题。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长期较快增长,但拉动就业能力却明显下降。出 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第二产业仍处在重工业化阶段,具有明显的排斥劳动力倾向。另一方面,第二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业,这也是近年外商投资的重点,中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约70%集中在制造业。制造业本来资本有机构成就比较高,加上外资的推动,进一步加快了技术对劳动的替代,抑制了就业增长。相反,吸纳就业具有明显优势的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影响到全社会就业规模的增长。 目前我国的经济正逐渐进入新一轮的景气之中,通货膨胀的苗头也已经出现。作为通货膨胀水平参考指标之一 的CPI,2007年7月,同比上涨5.6%,1月至7月累计上涨3.5%,央行认为目前我国通胀预期增强,通胀风险趋于上升。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要解决13亿人口的衣食住行问题,经济不能不保持一定的增长水平,但中国人对通货膨胀的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因此,要切实处理好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既要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促进就业增长,又要使通货膨胀保持在合理的、可承受水平上。也就是说,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速度与抑制通货膨胀的关系,把握好“度”。 所谓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指既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技术进步和投资能力所能达到的增长速度。经济增长要给人民群众带来实惠,不能以牺牲人民的消费来维持经济增长速度。在生产发展的前提下,通货膨胀不能降低和阻碍人民实际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因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依赖于经济的增长,而通货膨胀的程度不能大到阻碍和破坏经济增长的地位。通货膨胀程度的大小有一个可以承受的范围,其基本原则应是不能降低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否则,通货膨胀幅度过大,人民生活承受不了。历史经验表明,只有在价格上涨幅度与经济增长速度和社会公众可承受程度相适应的情况下,才能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增长。 总之,我们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应当尽可能地做到物价基本稳定,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防止经济大的起伏,保证充分就业。而保持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切实跨出结构调整的步伐,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依靠货币推动的速度型增长方式向实现效益型增长的转变,是防止严重的通货膨胀,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措施,是处理好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与通货膨胀关系的重要保证。 经济增长论文: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相关性分析 论文关键词:就业增长 经济增长 资本积累 论文摘要:我国是世界第一的人口大国,就业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了高速增长,依靠经济扩张拉动就业增长,但是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却在逐渐降低,经济增长不再是解决就业增长的充分条件了。本文从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出发,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作了阐释,并对促进我国就业增长提出对策建议。 一、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相关性的现状分析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加的劳动力就有1000万左右,加上每年转移的剩余农村劳动力、企业破产产生的失业人员以及由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排出的大量富余人员,我国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约为2000万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依靠经济扩张拉动就业增长。20世纪80年代,我国GDP平均增长率为9.75%,平均就业增长率为3.03%;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经济增速基本保持稳定,为9.26%(2000—2008年),但是就业增长率却下降为0.89%,比80年代减少了2.14个百分点。虽然我国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速,但每年创造的就业也只有900万个左右。上世纪八十年代,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我国就业岗位就能增加200万个,而到了本世纪,仅能增加60万个岗位左右。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促进已经越来越乏力了。 二、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原因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指出,在资本积累中,如果资本有机构成不变,可变资本就会随着总资本的增长而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会相应扩大。上世纪80年代,由于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处于快速的量的扩张阶段,资本总量的迅速扩大导致可变资本的绝对量的增加,从而吸收了大量劳动力。 整个80年代我国将轻工业确定为主导产业,由于轻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有机构成低,所以随着资本量的扩大就业人数也大大增加。而90年代后,由于世界技术革命对我国的渗透和扩张,以及我国国内技术改造和进步的作用,我国经济逐步从量的快速扩张向质量提高与规模积极方向发展,我国第二产业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过渡,主导产业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这使我国资本的有机构成大大提高,从而大大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导致我国就业增长率的下降。 三、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对促进我国就业增长的启示 社会主义的生产是不断发展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生产效率是社会主义生产发展的内在要求,而这无疑是失业产生的基础,但是,我们不能只看到技术进步对就业产生挤出效应的片面观,正如马克思所分析的,“积累的增进虽然使资本可变部分的相对量减少,但是决不因此排斥它的绝对量的增加。”从单个生产部门看,只要该部门资本总量的增长快于资本构成的提高,就业人数也是会绝对增加的。此外,在资本积累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往往是由于新机器的使用,“虽然机器在应用它的劳动部门必然排挤工人,但是它能引起其他劳动部门就业的增加。”因为,大工业下机器的使用会创造新的物质文化需求和新的产业部门,还会创造配套的产业服务,使产品生产呈现多元化,扩大社会的就业需求,从而对就业产生创造效应。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我国就业增长。 (一)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 要保证我国就业的稳定增长,首先必须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因为,只有资本总量扩大了,可变资本才会增加,进而才有劳动力需求增加的可能性。因此,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从而保证资本总量的绝对增加,是就业增长的前提。 (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根据马克思的理论,资本积累中生产效率的提高会使被用于非生产劳动和仆役阶级的人数增加。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会从简单的物质需求向更高层次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精神需要发展。所以,劳动力从农业、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第三产业主要是资本有机构成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把它作为我国今后主要的就业增长点对扩大我国就业容量具有重要意义。 (三)大力发展知识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加大人力资本投入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资本积累中,技术进步会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和新产业的诞生,从而创造出巨大的就业需求。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产业蓬勃兴起,正在替代工业经济主导着经济发展。根据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显示,在总体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形下,各技术等级岗位的求人倍率均大于1,其中较大的是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等。因此,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同时加大对人力资本教育和培训的投资,提高劳动者素质,减少结构性失业,对促进我国就业增长和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都具有积极意义。 经济增长论文:对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关系分析 一、人力资本概述 人力资本作为主要的生产投入要素之一,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人力资本理论的相关问题研究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关于人力资本的概念,确切地说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舒尔茨、贝克尔在人力资本的定义上也有细微的不同。总而言之,有以下几点是明确的:第一,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是一个人所拥有的体能、知识、技能等各种能力的综合体现;第二,人力资本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投资的过程;第三,一个人所拥有的人力资本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学习接受教育获得的。因此,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的核心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增加教育投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人力资本是一种生产性投资,其作用也大于物质形态的投资。各国的实践经验表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首先要人才来掌握,其次更需要人才来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国家的经济增长其实是人才能力发挥的体现。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一方面直接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另一方面它又通过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来促进经济增长。 内生增长理论的主要观点认为:经济增长是经济系统内生因素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外部力量推动的结果,作为内生要素存在的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名塞尔关于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研究主要是建立了广为采用的人力资本收入模型。名赛尔提出着名的名塞尔收入函数,名塞尔模型的突出特点就是,受教育年限是收入的决定变量,因此受教育年限的数据可以被用来估计不同教育体系的国家的教育回报之间的比较。同时,名塞尔认为收入差别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个人在人力资本质量上存在差异。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专注于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在对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方面,有学者测算出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非常显着的,也有关于该问题比较独特的看法。 王芳等在《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对福建省的实证分析》一文中对福建省教育经费和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进行计量分析,以协整理论为依据,对该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教育经费年度统计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福建省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没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李发昇和张维在《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一文看法比较独特,认为人力资本并不是直接的投入要素,将其作为投入要素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有失偏颇的。文章中采用AK模型,把人力资本作为影响要素而非投入要素处理。得出的结论是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自身承载的智慧作用于创新、劳动工具承载的智慧作用于生产来实现的。 胡乔林和李思在《中国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作用研究》中在基本的内生增长模型及出生构建一个模型,得出结论,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本不仅内生于劳动投入的有效劳动(体现在人力资本存量方面),还具有显着的外部性作用(体现在人力资本水平方面),人均受教育年限增加,能较大幅度地提高产出量,从而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 三、相关评述 尽管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理论上已经取得了较为一致的观点,即人力资本的积累有利于经济增长。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在实证研究分析中还有一些问题的存在。 首先,人力资本指标的选取不一致,有些从投入的角度分析,有些是从产出的角度分析。从产出的角度分析,由于劳动者实际提供的人力资本与应得的报酬存在较大的差异。从投入的角度分析一般有这几种选择: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各级教育的入学率、平均受教育年限和学历指数法等。一部分学者认为人力资本投资是指花费在受教育者身上的所有教育经费投入,一个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存量就等于他从受正规教育开始,到受最终教育层次毕业时,花费在他身上的所有教育经费总和。根据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的的定义,教育投资只是人力资本形成的多种形式之一,如果只考虑教育的作用,而其他投资要素进行综合估计,这样在测量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实际上就变成了测量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赵雪梅的《中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一文对指标的选取就克服了这个问题。文中指出贝克尔通过论证指出:人力资本投资主要由教育投资、培训投资、卫生健康投资、人力资本流动投资构成。通过教育支出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即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熟练程度,进而增加未来收益;卫生保健支出可以提高劳动者的身体素质,从而增强工作能力。因此如果分析中国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投资之间的关系,由于人力资本流动投资和培训投资的数据缺失,可以将教育经费和卫生总费用作自变量用来用。对于该模型的认识是完全可以将教育经费和卫生总费用这两者相加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变量,再选择合适的生产函数扩展模型。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人力资本投资变量的选取都应该按照这样的方法进行,如果研究的对象是整个国家,我们可以这样考虑,毕竟国与国之间人才的流动性还是低于国内人才流动性的。但是如果研究对象是某一地区比如某个省份,那么将教育经费作为变量就不一定能准确反映人力资本的投资了。比如陕西省作为中国继北京、上海之后的教育大省,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教育经费的投资占相当大的比重,然而陕西省的经济发展却远远不及北上广地区。不像自然资源,教育成果即人才有着很强的流动性,陕西省财政支出支持发展教育事业,但是这个结果不是仅由陕西省享用的。所以这时候把教育经费作为人力投资的变量就不能准确反映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这时候我们可以选择用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作为人力投资资本的变量来构建模型。 关于概念的选择问题。人力资本投入量有些论文定义成劳动力数量投入。本文认为这种方法是不妥当的。劳动力投入量反映的是参与劳动的人员,这些人员中包括接受过教育的和没有接受过教育的,未接受教育的劳动力所具有的劳动力是没有经过教育和培训的。卢卡斯的人力资本积累指的就是会引起外在效应的专业化人力资本的积累,并且他认为只有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才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因此,如 果我们把未接受教育的劳动力不认为是人力资本投入的成分的话,那么在讨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模型中这个变量也是可以不加以考虑的。 其次,对于人力资本投资于经济增长关系是研究的方法比较多。在模型的选择问题上,大多数以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及其扩展模型作为模型的基础。也有部分学者以一元线性回归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赵雪梅的《中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检验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得出的结论是,教育费用那个和卫生总费用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反过来经济增长也对教育费用和卫生总费用具有促进作用,它们之间具有双向促进作用。 第三个问题是统计资料的不完善和数据的不精确性。一个好的计量模型不仅需要好的指标而且需要相对准确的数据。由于获取数据途径的缺乏,我们得到的有些数据很难准确反映我们的指标。再者,统计资料的不完善也是影响数据质量的原因。 经济增长论文: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途径 从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看。工业化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起步是一个共同现象。我们必须对发展在历史和观念上进行深刻反思,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和指导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是否能通过树立科学发展观来改变社会价值观,就成为能否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只有转变增长方式。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可持续方式推进中国工业化,才能实现中国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 我国经济即将进入到新一轮快速增长期,但在这一轮经济增长启动的同时,我国的旧的经济增长方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势在必行。 一、必须摒弃传统发展理念 过去那种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把经济增长等同于GDP增长的观念,那种“重投资、轻效益”“重速度、轻结构”“重数量、轻质效”“重短期、轻长期”“重增长、轻环境”“重经济、轻社会”“重物质财富、轻人的全面发展”的行为。都已难以适应今天发展的需要。必须清醒地认识和把握可持续发展的规律,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新的资源观、成本观、产业观和政绩观等。重新审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一步深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必须以国家宏观调控为契机,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依靠科技进步,改善劳动者素质,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 二、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 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这个转化,需要教育发挥关键性和基础性的作用。在各级各类教育中,最能够对提高劳动力素质做出直接贡献的。就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 回顾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狠抓了教育,狠抓了人力资源开发。我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两个历史性跨越,这为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做出了巨大贡献,保障了经济建设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进一步转变,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也将进一步提高。人们一般认为百年树人。教育具有长远的意义,这是不错的;但还要充分认识到,教育对于人力资源的开发。进而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现实的根本性的作用。因此,在新的发展阶段,不仅要使广大劳动者普遍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而且还要让他们普遍接受基本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与之相适应。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 三、发挥价格机制的作用,尽可能让价格真实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赖于价格机制的作用。市场价格机制可以及时反映资源的供求状况和稀缺程度,同时又激励人们不断开发替代品和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新技术,从而淘汰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而在价格机制不完善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情况下,资源的稀缺程度就得不到真实的反映。节约资源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管理方式,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就缺乏足够的动力。 近几年,一些名目繁多的土地优惠政策,能源、水资源等“僵硬”的官制价格,环境污染的“低成本”或“零价格”,在不同程度上都是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和经济粗放型增长的重要原因。它们也表明政府对某些资源的配置,仍拥有过多的支配权力。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当进一步发挥价格机制的作用,让价格能够灵敏准确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同时,应建立和强化相应的制度约束。在打破所有制歧视、公平市场准入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严格的土地、资源和环境标准,规范政府行为和新增投资的进入规则,让那些对土地过度使用、对资源过度开采和对环境严重破坏的经济行为支付较高的制度成本。当然,一些基础性资源的价格变动牵动面很广,有的直接关系到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承受能力,必须慎重对待。但尽可能地让价格机制及时向企业和社会传递资源稀缺程度的真实信号,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言是绝对必要的。 四、加快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我国迄今未能摆脱粗放型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滞后。与制造业相比较。服务业提供的不是有形的产品,而是无形的劳务。因而。单位增加值产出的资源消耗相对较低。环境污染相对较少。更为重要的是,服务业的就业弹性较高,技术和知识密集,具有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会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 加快服务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将其放到与现代制造业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现代制造业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国民经济的主要装备部门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平台,是竞争实力的重要支撑。但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服务业为代价,而应与服务业形成良性的互动。近年来。有些地方片面追求制造业的发展,在疏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服务业方面,则无所作为;有的地方对竞争力已经衰退的传统工业,仍极力给予政策扶持,而较少引导它们从工业领域退出,向服务业转移;有的地方在税收、用地等方面,一律向制造业倾斜,对服务业“另眼相看”。面对新的竞争形势和约束条件,下一步不仅需对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制造业进行严格控制,对现代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及产品进行引导和扶持。而且应采取有效的方式和手段。进一步激活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五、提升工业高新区建设水平,发挥产业集群效益 产业集群是指从事同一产业的数十、数百乃至上千家企业及为其服务的相关企业和机构,在同一地区集中投资所形成的企业集群,是提升区域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一个国家和区域的竞争力往往表现为其对资源的吸引力和利用这些资源创造新价值的能力,产业集群以小企业、大协作,小产品、大市场,小集群、大作为的特点,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交互作用下,已经成为区域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骨干力量。 围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发展战略。从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创新发展模式,实施产业本土化战略,大力培育“自主技术”“自有品牌”的两自企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的升级,全面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不断完善集群内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以产业集群为依托。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提供公共服务,实施结构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环境创新。从单纯的减地价、提供政策优惠。向提供技术、品牌、信息、市场、融资扶持等公共服务转变,以强化发展规划为先导。加快重点项目的建设。完善生产要素市场。提高集群内企业的技术水平。加快集群产业结构的升级,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现有产业集群。为此,要创新管理机制,逐步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转变。使之朝着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完善的企业化经营方向发展。要创新 招商引资方式,集中力量建设一批特色工业园区,走专业招商、以商招商、全民安商的路子,促成工业发展特色化、专业化、配套化、链条化,增强产业集聚能力和竞争力。 经济增长论文:对外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考察 内容摘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对外贸易影响经济增长的方式,是各国制订经济发展战略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及繁荣的对外贸易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焦点。本文在对近几年我国对外贸易数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的发展概况;并研究了两者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增长,运行态势 我国经济增长概况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24.1亿元迅速上升到2005年的182321亿元,增长了49倍多,年均年增长9.4%。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从1%左右提高到近4%,在近30年时间里保持这种高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现在,我国的经济规模已居世界第六位。迄今为止,只有韩国、新加坡和我国香港地区3个经济体在20世纪连续40年保持年均7%以上增速的记录。 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概况 在对外贸易方面,我国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1.15万亿美元,年均增长16.7%。我国的外贸规模已由世界第32位攀升到2004年的第3位,利用外资也连续12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截至2004年底,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累计5600多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累计370亿美元。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累计308亿美元。 继2004年我国对外贸易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后,2005年更是达到14221.2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23.2%,相当于2001年的2.8倍。 2005年12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398.1亿美元,创当月进出口总值的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0%。2005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5948.1亿美元,增长21%。 海关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与前6大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额均超过千亿美元规模,与欧盟、美国的双边贸易分别突破2000亿美元。自2002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已经连续4年保持20%以上高速增长,2005年继续稳居全球第3位(见图1)。 综合我国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增长的情况可以看出,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运行轨迹的趋势基本一致,即当经济发生波动时,对外贸易也随之发生波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往往伴随着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而当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时,对外贸易的发展也往往不景气。由此可见,二者呈现出较为密切的依存关系。 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变化趋势 日本经济学者小岛清的观点是,要揭示贸易对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把贸易量的扩大同国民经济的增长加以对比更为合适。因此,本文从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变化趋势上加以分析。 外贸依存度是反映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包括外贸整体依存度、出口依存度与进口依存度三种。就世界范围来看,在2000年当中,世界总贸易依存度为25.1%,发达国家为21.8%,发展中国家为35.6%。货物贸易依存度:世界为20.5%,发达国家为17.4%,发展中国家为30.1%,中国为21.1%。服务贸易依存度:世界为4.6%,发达国家为4.3%,发展中国家为5.5%。 近年来,我国外贸依存度不断扩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在30%以上,2000年达到历史的最高峰44%。2002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进入了快速增长时期,当年我国外贸依存度达到51%,2003年进一步上升到60.2%,2004年上升到约70%,2005年上升到80%(见表1)。 表1说明,我国外贸依存度不仅大大高于同期发达国家的外贸依存度水平,也高于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水平。这一方面反映了当前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经济对外需的过度依赖,国民经济的增长与对外贸易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正因为目前的我国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深,为保证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出口贸易的问题也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结论与对策建议 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具有很明显的时期性。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条件下,进口是对经济增长的漏损,进口的增加将减缓经济的增长,加重进口国的失业,对经济增长起负面作用,但经济的增长将会拉动进口的增长;出口则是对经济增长的一个纯拉动,出口有利于增加国民收入,增加国内的就业。 在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总需求的变动不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而只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大幅上升,加速通货膨胀,此时的国民收入的提高取决于供给能力的改善,这时的进口会增大本国的供给而减少通货膨胀的压力。而进口产品又分为进口消费资料和进口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的进口会提高国内的暂时供给,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生产资料的进口能增加国内的长期供给能力,从而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出口则会降低国内的供给能力,加速通货膨胀,并不能增加国民收入,而出口初级产品和大量的原材料则会降低国内的生产能力,导致国民收入下降,这就是有名的“贸易贫困化”理论。但另一方面,出口能增加进口,从而增加国民收入。 对外贸易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总量和质量。经济发展要求对外贸易的根本任务在于促进经济与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如果对外贸易的发展与这些目标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对外贸易才能实现其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对外贸易结构失衡,效益低下。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不合理,大多是附加值低的产品,而且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尤其是纺织业,大大超过世界水平,而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品所占比重寥寥无几。因此改善出口商品结构是当务之急,了解世界的需求并顺应需求,是提高我国对外贸易质量,增强其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重要途径。 发展对外贸易的同时,不能忽略国内市场的开发和占有。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某种程度上主要依靠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经营理念、经济管理经验等来提高自己的生产水平和能力,通过对外贸易的不断增长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但一个国家的经济若长期依靠“外力”,不加快由导入型经济向内生自主型经济转变,将会给这个国家经济发展带来问题。因此,为了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一方面既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国际比较优势,走开放型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视发挥国内市场的作用,以国内市场来支撑对外贸易的发展。 随着我国融入全球经济进程加快,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融合日趋紧密,全方位的竞争将明显突破地域的限制,我国只有兼顾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才能在国际交换中取得最大的利益。而我国的对外贸易才会以更高的速度发展,对经济的贡献作用会更加明显。 经济增长论文:税收和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摘要:经济和税收的经济学关系的可以理解为为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对经济具有反作用。以福建省为例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并分析两者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得出结论:一方面福建省经济发展带动了税收增长;另一方面,福建省税收收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提升的空间。 关键词:税收;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2009年5月,《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时隔不到两年,国家发改委又于2011年4月全文公布《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这对于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就如何理顺税收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保持税收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进行了一番探讨。 1 实证研究 1.1 经济增长和税收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 本文试图通过选取变量构建经济增长与税收之间的回归模型,通过分析两者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来验证经济增长对税收增长的决定作用。 (1)选择变量。本文所选择的变量分别是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GDP和税收收入TAX。变量的原始数据GDP和TAX均来源于福建省统计局网站统计年鉴,时间区间为1995—2009。 (2)单位根检验。不存在协整关系的非平稳变量不能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因此,首先判断所选取的时间序列数据是否平稳性,对GDP和TAX进行单位根检验。由表一可知GDP和TAX均为非平稳时间序列,因此在对这一组变量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之前要进一步判断这两者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注:检验形式(c,t,m)中c、t、m分别代表ADF检验中包含的常数项、时间趋势项和滞后阶数,0代表不包含,D2代表进行二次差分;时间序列平稳均是在临界值为5%时的结论。 (3)协整检验。因为对双变量模型进行协整检验要求两个变量具有相同的单整阶数。从上述单位根检验的结果中,我们已经得出GDP和TAX都是二阶单整序列的结论。因此,笔者将运用E—G两步法对其进行协整关系检验。第一步,构建估计方程。首先运用OLS法估计协整向量GDP和TAX,可得如下方程: 从R2值可知样本回归线对样本观测拟合得较好。第二步,对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由上可知,残差Et=TAX-0.062GDP,对Et进行单位根检验,如表二所示,可知Et具有平稳性,因此GDP和TAX存在协整关系,可以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4)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GDP和TAX分别作滞后1阶和2阶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取置信水平a为0.01,如表三所示,可得结论:经济增长是税收的Granger原因,而税收不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也就是说,若加上GDP的滞后变量对TAX的预测精度存在显着性改善,换句话说,前一期的经济总量对后一期的税收收入存在显着影响。经济总量的变化能够引起相应的税收收入的变化从而论证了经济增长决定税收收入的结论。 1.2 税收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同样地,税收收入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也可以通过构建模型来论证。选取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GDP和税收收入TAX作为因变量和自变量。由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因此由此构建的模型不存在“虚假回归”的线性,运用Eview软件构造的方程 GDP=15.86TAX因为R2值较大,所以该方程能够较好地说明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即使没有对模型进行进一步修正,我们仍然得出结论,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是正向相关,税收收入的增加在在一定程度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然而,现实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不论是国家还是地方的征税水平往往很难达到最佳税率水平。通过比较我国和福建省的宏观税负水平可知福建省的征税税率并未达到理论上的最佳值,而且离这一最佳征税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如表四所示,2002-2009年,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从14.81%上升到17.33%,涨幅达到17%。相比之下,福建省的宏观税负水平基本维持在4.69%-6.36%之间,虽然从2004年开始,福建省的宏观税负水平呈现较快的增长的趋势,涨幅达到了35%,但是由于基数低,总体来看,福建省的征税水平仍然偏低,并不能很好地适应与福建省经济增长的速度。 2 主要结论 通过分别构建模型对税收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福建省经济和税收的关系符合经济增长决定税收的原则。一方面,1994年以来,福建省经济总量不断提高,发展速度超过了同时期的全国平均水平。与此同时,从总量来看,福建省的税收收入也不断增加;从变动趋势来看,两者的变化情况近似一致,并且税收收入的变化幅度小于经济总量的变动幅度,两者表现出较为紧密的相关性,而 这种相关性是以经济总量为主导的。 第二,福建省税收收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提升的空间。首先,由福建省的税收收入和经济总量的关系式GDP=15.86TAX,可以得知,福建省税收收入对于经济增长是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的。然而,2002-2009年福建省的宏观税负水平最高也只有6.36%,远远低于同时期的全国平均水平17.33%。由此可见,福建省的宏观税负水平与经济发展并不能够很好地适应,也就意味着税收收入并不能够充分发挥其对经济发展能动的反作用。 经济增长论文:农业经济增长转变模式 一、辽宁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辽宁所辖14个市,100个县(市、区),其中县(市)44个。全省总人口437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956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44.71%。全省陆地面积14.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5%。耕地面积6128万亩,人均耕地1.4亩,其中基本农田面积5448万亩。2009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65.6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76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58元。这些充分说明“十一五”期间,辽宁经济发展已经奠定了新的格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将接近6000美元,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大开发大开放”的态势全面形成;沈阳经济区“晋升”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并展开先行先试,相关地区的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2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努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坚持科教兴农战略,增强农业科技攻关和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技术推广。”这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而且要求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任务。这说明“转方式”不仅是工业的事、城市的事,也是农业的事、农村的事。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既要积极实现农业经济的“数量”增长,更要注重农业经济发展的“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并由以往的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发展转变。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将农业发展建立在依靠科技积极创新、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节约利用农业资源、保护改善农村环境。 二、辽宁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问题 辽宁虽然是一个工业比重较大的省份,但随着我国粮食生产重心进一步由南向北推移,辽宁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等方面所肩负的任务将越发艰巨。尽管辽宁现代农业发展具备了一些有利条件,农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但农业基础仍然十分薄弱,未来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有待于“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当前辽宁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存在如下问题: 1.由于农产品生产效益偏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较难。在农民享受中央的惠农支农政策同时,各种农资、饲料价格却也一路飚升,加上原油价格的上涨和工资水平的提高,使农机使用成本、农村畜力的租用价格也相应提高。农产品生产收益没得到提高反而降低了,粮食直补和取消农业税费等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在一定程度上被抵消,这对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2.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较低,竞争力不强。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辽西北等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缓慢,与南部、中部地区发展水平形成较大反差,县(市)与县(市)之间生产总值最高相差20倍以上。辽宁全省44个县(市)中还有15个贫困县,主要分布在辽西北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较高。不同地区间农民收入差距较大,大连、沈阳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阜新、朝阳高出近两倍。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强者恒强、弱者常弱,各自为战,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3.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还不够科学,粮食增产现代化水平还较低。在一、二、三产业中,辽宁农业与工业相比科技含量、装备水平相对滞后,地少人多、增收缓慢、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现状仍然存在。在农村局部地区还是一亩地种植一个品种几十年,品种退化严重,产量不高,质量不佳,效益不好。抓好粮食生产,促进粮食增产增收任务仍然艰巨。多年的实践证明,要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的路子。通过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实行良种良法相配套,依靠科技挖掘增产潜力,把专家的产量变成农民的产量,把小面积实验产量变成大面积推广产量,真正实现粮食大面积区域平衡增产。 4.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农业龙头企业优势带动作用的发挥有待加强。农村务农劳动者素质普遍不高,已成为增强农业后劲的重要制约因素,不少农村相当数量的青壮劳力从务农转到其他行业,务农劳力科技文化素质低,年龄趋于老化,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接受新技术慢,加上家庭经营条件的局限,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亟待加强。从龙头企业看,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仍偏弱,带动农户规模不够、作用不强,与目前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平均带动农户7.6万户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调查中还发现,有些龙头企业经营规模较大,但生产原料和基地建在省外,对当地农民的直接带动作用不大。产业集群特色不鲜明,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规模化经营,没有发挥出自身优势,对整个产业的支持和推动力度不够。 5.乡镇企业管理水平较低,需要树立起有市场号召力的特色品牌。辽宁省城市化水平居全国第6位,而农村城镇化水平居全国第13位。全省包括县城在内的近600个小城镇人口不到560万人,仅占全省村镇人口总数的26%,镇均人口不足万人。一些小城镇缺少科学规划,企业产业发育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对周边农村发展带动和辐射作用不强,特色品牌数量有限,需要树立起有市场号召力的特色品牌。 6.环境保护和资源优化配置意识需要加强,软硬环境建设亟待总体提升。农业生产专业化、组织化程度还不够高,特色产业布局不够集中,生产基地相对分散,缺少覆盖面大的专业化生产基地。农业标准化水平较低,部分农产品质量动态不稳,市场竞争力较弱。农产品加工率为45%,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0.42:1,与发达省份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农业利用外资和农产品出口规模不大,外向型农业总体水平不高。 三、加快转变辽宁省经济增长方式的路径建议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首先是从加强农业开始的,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应该从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开始。“增长”追求的是规模的扩张,总量在短期内的不断增大,它更注重总量的增幅以及如何缩短实现这一增幅所耗费的时间;“增长”强调的则是质量的提升以及这种提升的可持续能力,它更加关注总量增大中所投入的成本和所付出的代价。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如何实现辽宁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既是目前学术界正在探讨的理论问题,又是辽宁经济增长中亟待回答的现实问题。 1.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内涵。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内涵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核心依托。特别是以设施农业等优势农业为载体的深度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性。辽宁设施农业面积已经达到1000万亩,日光温室据全国首位,这为辽宁农业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奠定了基础。设施农业能使传统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推进农业走向现代化和 工厂化。同时,根据辽宁实际大力发展节水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循环生态农业以及动植物良种繁殖、疫病控制、农作物栽培标准化规范化养殖、农产品深加工等农业标准化技术、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农产品无公害化生产,同时加快发展如都市农业、观光农业、农业信息系统及装备、农业物联网、创意农业等内容。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含量,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和加快农业文化建设普及等。 2.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视农业合作社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要充分发挥龙头农业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作用,让农业合作社与农民形成合理的利益关系,农民得到实惠,在提高农民收入和改善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扩大优势和特色产品的生产,加大农产品加工业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力度,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 3.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要以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重点。具体工作是:建立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结构优化、高效精干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其他多种渠道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按照“公益性、区域性、综合性、层次性”的原则,加快构建政府推广机构和其它所有制推广组织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促进重大关键技术的攻关、示范、推广和应用。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鼓励科技创新,把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与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结合起来。通过科技手段不断提升农业的现代化水平,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4.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加速推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合理有序转移,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农业劳动力转移后,平均生产规模就会扩大,农业劳动生产率就能得到提高。在非农业人口增加之后,对农产品的需求增加,从而扩大了消费市场,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同时也需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为支撑。所以要以加快农村义务教育改革为重点,提高未来农民的文化素质,不再产生新的文盲和素质低下的从业者;同时切实做好广大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推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5.争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现代化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发达国家的做法是,凭借强大的工业经济后盾,由政府给予大量的投资支持和各种形式的补贴。长期以来形成的依靠农业积累发展工业的体制政策的惯性还在影响着对农业的投入,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增长比例低于财政本身增长的比例态势还没有改变。近几年,虽然政府实施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一系列政策,但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农民收入水平不高且不稳定,还难以实现承担巨大的基本建设投资,同时农村的道路、水利、农田等基础设施历史欠账较多,维修任务十分繁重,所以,现在还需要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大中型以上的项目还是应该以政府投入为主,给农民更多的休养生息、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时间,为加速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奠定物质基础。 经济增长论文: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与经济增长 [内容提要]:本文从制度的功能分析入手,通过对个案的剖析,及对92个国家的专利授权数与其国内生产总值进行的相关性分析,直观地显示出知识产权制度与经济增长之间促进关系的结论。 1 知识产权制度是创新持续的动力 虽然世界各国发展的进程参差不齐,但经济增长却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认为经济增长的原因仅仅是人力资本和其他资源量增加的结果。近半个世纪来,一些新兴产业的兴起,尤其是九十年代开始信息产业带动经济持续高增长低通胀,人们逐渐意识到: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根源。技术创新导致了产业革命,并使人类的生活环境飞跃发展。早在1957年美国经济学家索罗(R.M.Solow)则就在他的论文《技术进步与总生产函数》中对经济增长中技术贡献的量作出了令人信服的估计,这篇文献在历史上首次给出了一个测度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的规范方法。 然而,法学家和制度经济学家们却有更深刻的忧患和思考,认为创新在一般情况下是人类智慧的一种偶发性活动,它对经济的刺激和带动也可能只是局部的、间段的,如何使这些随机的点串成线段、线段连成无限延伸的直线,也就是说使人类的技术创新成为一个持续的、不间段的活动,激励技术创新的制度问题便被重视起来。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指出:“先进技术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允许的来源,但它只是一个潜在的、必要的条件,本身不是充分条件。如果技术要得到高效和广泛的利用,就是说,如果它自己的进步要受这种利用的刺激,必须作出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调整,以实现正确利用人类知识中先进部分产生的创新。”发展经济学权威刘易斯(W.ArthurLewis)也向我们提出了令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在某些社会可以看到这些因素正在有力地发挥作用,而在另一些社会却不是这样,或者在某些历史阶段这些因素在有力地发挥作用,而在另一些阶段这种作用却很小。什么环境最有利于这些因素的出现呢?”他把注意力转向了制度的功能上。他认为,在制度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其结果是限制或促进着经济增长。事实上,对于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从刘易斯那里开始研究的。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的制度经济学派就已经开始用一些经济模型研究制度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到五十年代中至六十年代末是经济增长理论的黄金时期。刘易斯的研究结论是制度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致性,具体表现为“制度对增长的促进取决于制度把努力与报酬联系起来的程度,取决于制度为专业化和贸易所提供的范围,以及制度允许寻求并抓住经济机会的自由。……制度可能是沿着有利于增长的方向变化,但也可能是沿着限制增长的方向变化。”刘易斯认为,人们应当研究哪些制度有利于增长,哪些制度不利于创新或投资,然后,再进入观念的领域,提出什么原因使一个国家创立了有利于增长而不是制约增长的制度? 从严格意义上讲,历史上最早的创新激励制度,是已有四百年历史的专利制度,其标志是1624年英国颁布的《垄断法规》,它也是近代专利保护制度的起点。从法律上确定专利权这种无形资产的产权,极大地推动了技术创新活动。可以这样说,18世纪六十年代英国开始的产业革命,没有专利制度是难以发生的。知识产权法是一系列保护知识资产的制度,它的目的在于通过赋予一定的人的某种权利或法律地位,保护权利人的权利,鼓励生产知识资产,促进科技、文化和艺术等事业的进步。《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一条规定专利法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发明创造专利权,鼓励发明创造,有利于发明的推广应用,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特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一条规定:“为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可见两法均以促进文化、科学进步、社会经济发展为目的。微观上,法律为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权利,提供了一种制度基础,使权利人的智力劳动能得到回报、并取得经济效益的可能性,从而调动了人们从事创新活动以生产更多的知识资产并将它们提供给社会的积极性,使社会也同时受益。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机制。宏观上,也就是从社会公众利益的角度,经济增长取决于知识的增长,科技和文化的进步将会提高一个国家的生产率,促进一个国家生产的总量和人均值的增长,从而也促进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 2 美国奇迹――― 一个案例 美国是充分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国家经济增长最成功的国家之一。“从美国建国时起,它的保护知识产权的体系一直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动力”。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理念作为全民的信条,并写进了美国宪法。高水平强有力的知识产权制度,使美国的经济持续进步和繁荣。而作为技术创新权利拥有者可以并做到了“把成果带进了银行。”―一安全并升值。在Kodak和Polaroid快速成像照相诉讼中,近10亿美元的判决不仅是美国授予权利力量的体现,也是执行机构力量的有力证据。正是这些专利、商标和版权的经济实力支持着全美的工业,同时也影响着全世界的工业。1996年,仅版权业对美国经济的贡献约2784亿美元,占GDP的3 65%.专利和商标的贡献也许更为巨大,几乎每一样东西,从波音飞机到通用汽车,从生物技术到农业产品。从IBM到微软,以及各种药物,如现在最时髦的Viagra(伟哥),都是建立美国专利保护的产品或方法之上。而名牌商标的魅力对人们消费的影响就更大了。 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美国知识产权制度的良性循环。1997年财政年度,美国专利和商标局受理专利申请237,045件,授权专利122,977件;受理商 标申请224,355件,注册商标97,294件。这些授权的数目是衡量它们在美国经济中的价值的重要指标。 美国的创新能力是居于世界前列的,其知识产权授权数总是独占鳌头,因此,它具有全球最庞大的经济就不足为奇了。 3 数据分析 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可以作为衡量该国经济发展的合适的量度,用它作为经济的标尺是国际上广泛接受的;一个国家授权专利的数量可以被看作是国家知识产权制度效应的合适的量度,尽管还有一些其他指标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但选择授权专利数是因为它能大量提供国家之间可比的有形和无形的根据。 一个国家给予知识产权的尊重水平对该国经济的增长有促进作用。推而广之,如果一个国家建立了积极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就可能影响经济的增长,而经济增长的主流将是技术创新所导致。 经济增长论文:谈我国的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然后解析中国金融业的现状,同时对中国的金融深化程度作了综合评价,最后对中国金融业进一步进行金融深化的“拦路虎”提出了相关解决策略,以致最终实现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金融深化;金融自由化;金融约束;经济增长;金融创新 一、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西方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最早提出金融深化理论,他们都认为金融抑制妨碍了储蓄投资的形成,造成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从而阻碍了经济发展。他们提出的金融深化,其实质就是放弃政府对金融领域的过度干预和保护,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优化金融结构和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形成正的投资、就业、收入和结构优化效应,从而建立起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的良性循环。金融深化的基本政策是实行金融自由化,金融自由化现在被概括为3P自由化,即价格自由化、产品自由化、参与自由化。 但在实践中拉丁美洲南锥体国家发生的一系列银行恐慌与倒闭,使人们对赞成金融自由化的一般论点产生怀疑。实际上,1994年发生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年席卷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导致东南亚以至整个世界的经济萎靡不振,无不与过度金融自由化有关,金融自由化理论及其主张日益受到怀疑与批评。此时作为金融自由化的对立理论——金融约束论由斯蒂格利茨等人提出,但是通过透析该理论我们不难发现,金融约束实质上是在一国金融经济发展没有达到一定程度而进行金融自由化的前期准备,因此这两个理论并不矛盾,它们都是金融深化的途径和手段,目的都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的良性循环。 随后,雷蒙德·戈德史密斯在其《金融结构与发展》一书中明确提出了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的互动作用,并就评价金融深化的程度提出了一系列的指标:(1)货币化比率(M2/GDP);(2)金融相关率,是金融资产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3)金融资产的多样化,是社会融资方式变化发展的标志;(4)金融机构种类和数量的增加,是金融深化的另一特点,这是金融资产增长和金融市场扩大的主体;(5)金融资产发展的规范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金融深化理论已发展为一国的金融体制与该国的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种相互刺激和相互制约关系的理论。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深化所取得的成果 1. 20多年来我国金融改革的成果。 20世纪70年代,麦金农和肖针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提出了金融深化理论,成为指导发展中国家进行金融体制变革的重要理论依据。我国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金融发展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在前进,在金融深化进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具体表现如下: (1)银行业建立了多元化的银行体系。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心的二级银行体制,形成了以4大国有银行,3家政策银行,20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的多元化的银行体系。 (2)证券市场的建立与发展。自1990年和1991年分别在上海和深圳建立了证券交易中心以来,中国的证券业形成了一定规模,特别是股票市场最为显着。从1993年~2000年我国上市股票数从217只增长到1099只,增长5倍多,而市价总额从3541.0亿元增长到41000.0亿元,增长11.6倍,上市公司数从183家发展到1025家,增长5.6倍。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1990年~2001年 )。 (3)外汇市场的改革。外汇市场1994年以后,中国实行了结售汇制,建立了一个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1996年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人民币自由兑换,1998年取消了外汇调剂市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最新统计,我国的外汇储备已达3200亿(美元),2003年底估计达3500亿,可以说我国的外汇市场取得了重大成果,具备强大的抵御外汇风险和外债风险的能力。 (4)保险市场的多元化发展。中国保险市场以1949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成立为标志,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的保险业打破了中保的完全垄断,形成了国有、民营、外资共同竞争的局面。 (5)利率市场化。1996年开始逐步放开了部分利率,取消了同业拆借利率的最高限制,部分国债发行利率实行市场招标,公开市场操作的回购利率实行了市场招标。这些都表明利率朝市场化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为最终的基准利率市场化创造了条件。 (6)金融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至今中国已出台了各项金融业的相关金融法,如:《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法》、《证券法》、《保险公司管理条例》、《保险公司投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办法》等等。 以上只是重点说明,我国金融业在其他方面也取得了许多的成绩,如:我国金融的电子化、基金市场的迅速扩大等等。这些说明了我国的金融体系的雏形已形成,有些方面已向国际接轨,特别是金融机构的会计制度,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等。 2. 中国金融深化程度的综合判断。 以上从各个方面粗略地说明我国金融改革的成效,但是我国金融深化的程度如何呢?我想以雷蒙德 · 戈德史密斯提出的有关指标来判断我国金融深化的综合程度。 从金融资产结构分析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生产总值与广义货币量M2均呈快速增长趋势,二者比值由1979年的0.361上升到1996年的1.121,平均每年上升4.2个百分点(见表1)。金融相关比率则从1979年的4.9%上升至1996年的81.6%,增长了15.65倍,年平均增长率为4.26%(见表2)。这些充分反映了我国经济货币化与金融深化程度的明显加深。事实上,1996年我国金融深化程度已达到发达国家金融水平的一半以上,并初步迈入发达金融结构水平的行列。 三、对我国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及启示 对于金融体系发展和经济增长两者的理论联系,近几年西方的经济学者进行了一些实证研究,他们的测试结果都认为经济水平与金融发展之间有着重要的相关性。1996年帕特里克为研究两者的因果关系也设计了一个有用的参考框架,提出了金融发展中“供给导向法”和“需求导向法”之间的区别。帕特里克的假设强调了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可能存在两方面的因果关系,随后一些经济学家进行了实证研究,测试证明了帕特里克提出的一系列因果关系假设是正确。 自从1992年以来我国的经济每年平均保持8%的速度增长,金融发展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那我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是否也存在这种相互激励 、相互制约的关系呢?在这里我用实证分析来说明,选取了1979~2000年的有关数据(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0~2001年)),以GDP作为经济增长的指标,以货币化比率(M2/GDP)来衡量金融深化的程度,将数据作因果关系(Granger)检验,结果如下: 用强制回归或逐步回归检验得出,因变量与所有自变量的关系均不显着,说明接受H 假设,即经济增长不影响金融深化。 实证的结果说明,我国的金融发展处于帕特里克提出的“供给导向”的金融发展模式,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经济的增长并未反过来促进金融发展,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相互促进的循环机制尚未建立,我认为这与发展中国家处于经济转轨的特征是相符的。因此,我国要加快经济发展,加速金融深化,使之更有力的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帕特里克的“需求导向”的金融发展模式,而最终实现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的相互激励,相互制约关系,即金融深化的核心。 四、我国金融深化进程中仍存在的问题及其策略分析 尽管我国的金融深化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在进一步深化的进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这也是我国金融业进一步改革的“攻坚问题”,主要是:(1)金融资产结构的不合理;(2)银行存在大量不良资产以及国有商业银行的经济主体地位尚未建立;(3)金融市场的缺位问题和金融机构的结构不合理;(4)利率市场化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5)金融市场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执法的严格和监督机制有待完善;(6)股票市场的分割状态和存在大量非流通股;(7)外汇兑换自由化问题。这些都是我国进一步金融深化的“拦路虎”,要真正实现金融自由化,必须认真解决上述问题。 从前面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的纽带尚未建立,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均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里对我国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策略提出自己的见解。我认为解决问题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金融深化的次序安排;二是中国金融深化所采取的方式和机制的合理性,在金融深化的过程中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融合的。按麦金农在《经济市场化的次序——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金融控制》一书中提出的最优次序,我将上述问题中的(1)、(2)、(3)、(4)(5)分为A类;(6)分为B类;(7)分为C类。A类问题是我们现阶段要解决的;B类在A类问题解决基础上和借助加入WTO的国际力量下逐步解决;最后解决C类问题。 首先,A类问题基本上是国内金融市场完善和自由化的问题。重点是银行改革、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利率市场化,涉及金融体制、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改革,因此我认为重点要引入金融创新机制,金融创新在解决上述问题上将产生一个综合效应。具体来说,一是进行金融制度创新,确保金融资产发展的规范化;二是进行金融市场的创新,优化金融资产内部结构;三是进行金融机构创新,提高我国货币化进程的质量;四是进行金融工具的创新,促进金融资产的多样化。 其次,B类问题,即股票市场的分割状态和存在大量非流通股。资本市场的分割主要指股票市场的A、B股问题;A、B不仅针对不同的投资对象,而且同股不同价、同股不同权。解决的同股不同价的关键是A股和B股的并轨。就目前而言,我国的证券市场的发展已具一定规模,在此基础上主要借助加入WTO后的外资力量实现A股和B股的并轨。 解决同股不同权的关键是实现国有股和法人股的流通。2002年,政府已经尝试将非流通股抛向资本市场,试验的结果是引起了股市的动荡,不得不暂停试点。这说明非流通股的减持并非一朝一夕事,而要循序渐进。我认为主要采取“转”的方式,如建立“公股减持基金”、 “债转股”、 “债转股基金” 等等来实现非流通股的减持。 最后是C类问题,即外汇市场的自由化。我国的外汇市场的改革走的是渐进式的道路,从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来看,这种策略是正确。只有在国内实现金融自由化的前提下,才能尽量避免因外汇市场的开放对国内的金融业产生重大冲击。我国外汇市场的自由化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条件不成熟,是决不能贸然实行资本项目下人民币可自由兑换。 总之,中国金融深化的进程应当始终与其经济和金融市场化改革相适应,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对不同的金融问题采取不同的方式和策略,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经济增长论文:对于税收和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摘要:经济和税收的经济学关系的可以理解为为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对经济具有反作用。以福建省为例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并分析两者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得出结论:一方面福建省经济发展带动了税收增长;另一方面,福建省税收收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提升的空间。 关键词:税收;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2009年5月,《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时隔不到两年,国家发改委又于2011年4月全文公布《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这对于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就如何理顺税收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保持税收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进行了一番探讨。 1 实证研究 1.1 经济增长和税收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 本文试图通过选取变量构建经济增长与税收之间的回归模型,通过分析两者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来验证经济增长对税收增长的决定作用。 (1)选择变量。本文所选择的变量分别是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GDP和税收收入TAX。变量的原始数据GDP和TAX均来源于福建省统计局网站统计年鉴,时间区间为1995—2009。 (2)单位根检验。不存在协整关系的非平稳变量不能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因此,首先判断所选取的时间序列数据是否平稳性,对GDP和TAX进行单位根检验。由表一可知GDP和TAX均为非平稳时间序列,因此在对这一组变量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之前要进一步判断这两者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注:检验形式(c,t,m)中c、t、m分别代表ADF检验中包含的常数项、时间趋势项和滞后阶数,0代表不包含,D2代表进行二次差分;时间序列平稳均是在临界值为5%时的结论。 (3)协整检验。因为对双变量模型进行协整检验要求两个变量具有相同的单整阶数。从上述单位根检验的结果中,我们已经得出GDP和TAX都是二阶单整序列的结论。因此,笔者将运用E—G两步法对其进行协整关系检验。第一步,构建估计方程。首先运用OLS法估计协整向量GDP和TAX,可得如下方程: 从R2值可知样本回归线对样本观测拟合得较好。第二步,对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由上可知,残差Et=TAX-0.062GDP,对Et进行单位根检验,如表二所示,可知Et具有平稳性,因此GDP和TAX存在协整关系,可以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4)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GDP和TAX分别作滞后1阶和2阶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取置信水平a为0.01,如表三所示,可得结论:经济增长是税收的Granger原因,而税收不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也就是说,若加上GDP的滞后变量对TAX的预测精度存在显着性改善,换句话说,前一期的经济总量对后一期的税收收入存在显着影响。经济总量的变化能够引起相应的税收收入的变化从而论证了经济增长决定税收收入的结论。 1.2 税收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同样地,税收收入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也可以通过构建模型来论证。选取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GDP和税收收入TAX作为因变量和自变量。由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因此由此构建的模型不存在“虚假回归”的线性,运用Eview软件构造的方程如下: GDP=15.86TAX因为R2值较大,所以该方程能够较好地说明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即使没有对模型进行进一步修正,我们仍然得出结论,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是正向相关,税收收入的增加在在一定程度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然而,现实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不论是国家还是地方的征税水平往往很难达到最佳税率水平。通过比较我国和福建省的宏观税负水平可知福建省的征税税率并未达到理论上的最佳值,而且离这一最佳征税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如表四所示,2002-2009年,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从14.81%上升到17.33%,涨幅达到17%。相比之下,福建省的宏观税负水平基本维持在4.69%-6.36%之间,虽然从2004年开始,福建省的宏观税负水平呈现较快的增长的趋势,涨幅达到了35%,但是由于基数低,总体来看,福建省的征税水平仍然偏低,并不能很好地适应与福建省经济增长的速度。 2 主要结论 通过分别构建模型对税收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福建省经济和税收的关系符合经济增长决定税收的原则。一方面,1994年以来,福建省经济总量不断提高,发展速度超过了同时期的全国平均水平。与此同时,从总量来看,福建省的税收收入也不断增加;从变动趋势来看,两者的变化情况近似一致,并且税收收入的变化幅度小于经济总量的变动幅度,两者表现出较为紧密的相关性,而 这种相关性是以经济总量为主导的。 第二,福建省税收收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提升的空间。首先,由福建省的税收收入和经济总量的关系式GDP=15.86TAX,可以得知,福建省税收收入对于经济增长是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的。然而,2002-2009年福建省的宏观税负水平最高也只有6.36%,远远低于同时期的全国平均水平17.33%。由此可见,福建省的宏观税负水平与经济发展并不能够很好地适应,也就意味着税收收入并不能够充分发挥其对经济发展能动的反作用。 经济增长论文:论市场制度类型与经济增长绩效的关系 摘 要 市场制度可分为发达完备型市场制度、政府主导型市场制度、自然演进型市场制度和低度发展型市场制度等类型,市场制度类型与经济增长绩效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对此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 关键词 制度类型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兴起的新增长理论将技术内生化,从而对经济增长中的一些现象作出了较合理的解释。但在新增长理论中,制度因素仍是外生给宣扬,这又使其存在着缺陷和不足。市场制度是经济体系中最重要的制度安排之一,本文将市场制度分为四种类型,分析和比较各种市场制度与经济增长绩效之间的关系。 1 市场制度的类型及其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制度问题重新激起经济学家的兴趣,制度分析开始成为经济学中的一个热点。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学界对制度的分析大多停留在制度安排、制度结构、制度变迁、制度创新及其相互关系的层面上,而少有对制度作分类或型式化的研究。在我们看来,这既不利于制度问题研究的深入,也不利于将制度因素与其他经济问题联系起来,揭示其相互关系。 在经济体系中,市场制度无疑是重要的制度形式之一。市场制度可以说是个排列其消费偏好和自由追求这些偏好的能力达到最大化的一种制度安排。但市场制度并非铁板一块。应当看到,在实际生活中,市场制度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本文为了研究市场制度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将这种制度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发达完备型市场制度。这种制度以存在着健全的市场主体、完备的市场体系、统一完善的市场规则和健全的市场服务体系为特征。当达的工业化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大多均属于这种情况;②政府主导型市场制度。在这种制度安排中,政府以市场经济导向为目标,积极地培育市场,构建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20世纪60年代以后亚洲“四小龙”中的韩国、台湾、新加坡,以及当代中国,大体上属于这种情况;③自然演进型市场制度。在这种制度类型中,经济政策主要是由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均势来决定;政府不实行积极培育市场的政策,但也限制或阻碍市场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前,拉丁美洲国家基本上都属于这种情况。④低度发展型市场制度。在这种市场制度下,相当数量的经济活动是由传统、习俗和命令来调节,市场体系残缺不全,人们商品意识不强,经济发展水平也较为低下。撒哈拉的南非洲国家,大多属于这种类型。 下面考察一下各种市场制度类型国家的经济增长情况。首先看发达完备型市场制度国家。西方国家发达的市场经济制度,是伴随着工业化的开展而形成和建立起来的。经济史学家一般认为,西方国家工业化开展的年份,英国为1780~1785年,法国为1831~1840年,美国为1834~1859年。我们大致以此为起点,来看看这几个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这一长时期的总产值的年均增长率、人均值和年均增产率(见表1)。 其次看政府主导型市场制度国家。亚洲“四小龙”中除香港外,韩国、台湾、新加坡都是较典型的政府主导市场制度的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所推行的政府主导型市场制度,在20世纪60~80年代促成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其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起飞,跻身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行列(见表2)。 再次看自然演进型市场制度的国家。“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初,拉美国家在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时期,经济发展一度较快。1950~1980年,拉美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均增长率为5.6%。80年代以后,拉美陷入严重经济危机。1981~199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仅为1.1%,人均收入增长率为-0.9%。90年代以后,情况开始好转,但仍不尽人意。最后看低度发展型市场制度的国家。1960~1970年,整个非洲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3.8%,70年代则为5.2%。进入80年代后,非洲经济急剧恶化。据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有关统计,1980~1987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0.2%,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为-2.9%。在1986~1990年间,非洲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0.7%(1987年增长0.3%除外)。非洲成为80年代世界上唯一人均收入持续下降的大陆。。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发达完备型市场制度国家的经济增长情况差异不大,在长期内呈现出稳定增长之势;政府主导型市场制度的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20~30年)则出现了高速增长的情况;自然演进型市场制度和低度发展型市场制度的国家经济增长起落较大,未出现持续的较快增长,且都经历过严重的经济衰退期(10年左右时间),但前者较后者绩效略好。 2 不同增长绩效的制度分析 发达完备的市场制度有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经济学家对此已作了较为充分的说明。一般认为,在经济增长中,技术创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技术创新的进程又依赖于一套复杂的制度安排。其中不仅包括产生创新的制度,而且包含确定所有权和新式地追求个人的偏好而鼓励了技术创新,推动了经济的长期增长。与此相反,在低度发展的市场制度下,由于制度设施不完善,使得多种经济信号缺乏有效的反应中枢,市场主体难以获得较全面和正确的经济信号,从而导致市场机制不能正常地发挥其配置机能。发达完备的市场制度国家与低度发展的市场制度国家在经济增长上绩效殊异,从制度上似不难作出说明。 就政府主导型市场制度国家来说,政府在推动市场的发育和发展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就韩国、台湾、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情况来看,其政府以市场经济导向为目标积极地培育市场,构建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为了改变市场机制配置功能不足的状况,它们把培育市场作为政府干预的一项重要内容,采取了多种措施力促市场的发育和发展。首先是给公众较大的经济自由,保护私人财产权利,鼓励民间的投资热情,推动民营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同时要求国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并把一部分国营企业转为民营。其次是积极培育生产要素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鼓励投入要素的流动,建立多层次、多种类、多功能的市场体系网络。第三是适时实现由进口替代为主向出口导向为主的战略转变,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建立加工出口区和自由贸易区,对出口实行退税和免税,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利用外部资源。第四是努力推动价格制度的合理化,逐步放松外汇、贸易、物价、物资供应等方面的管制。积极地培育市场是东亚地区政府干预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它不仅避免了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政府干预中容易出两年价格过度扭曲现象,而且为经济发展聚集了强大的后劲,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不过,应当看到,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实行政府主导型市场虽有其必要,但是这种发展模式实际上包含着一系列内在的矛盾的问题。在实现了经济起步以后,这些矛盾和问题会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 反观自然演进型的国家,这些国家的政府并没有选择积极推进市场发育的政策,其政策措施主要是由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均势来决定的。就拉美国家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美各国农业部门力量衰弱,农业利益集团的影响缩小;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集协和迅速崛起,资产阶级和工会组织的力量开始壮大。民众主义文人政府认为城市的政治动乱最具危险性,因而总是把处理城市工人和资本家的冲突放在首位。民众主义的核心是民族主义及“资本和劳动之前的妥协”,其目标是使社会各阶层都能程度不同地分享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好处。在这种折衷主义和调和主义思想影响下形成的强调政府对市场的替代而忽视对市场的培育及内向发展的政策,非但没有推动经济的迅速发展,反而造成了许多严重的后患。 3 制度因素内生化问题的思考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以罗默、卢卡斯等人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提出了以“内生技术变化”为特征的理论模型,从而促成了新增长理论的出现。然而,新增长理论仍然有其缺陷和不足。在新增长理论中,经济制度和个人偏好仍然被看作外生给定的,因此无法利用这一框架说明经济制度的变化或个人偏好的变化、生产技术条件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制度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是相当大的。首先是对“获得正确价格”的影响。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中都存在着严重的价格扭曲。能否获得正确的价格,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的速度。而获得正确的价格,并不是一个调控问题,而是一个选择正确制度的问题,也就是一个选择如何安排社会的问题。由于基本的价格扭曲是由构成政治经济基本结构的宪法秩序所引起的,因而,制度变革对于获得正确的价格特别重要。其次是对结构变动的影响。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发展的重大转折点上,进一步的发展将需要在经济结构上出现重大变化。这些变化伴随着规模的扩大,投入要素比例的变化,部门转移上的变化和贸易在经济中作用的变化。为了推动经济结构的变化,经济制度在配置资源、提供动力和信息等方面必须加以根本的转变。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战略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而发展中国家一定时期内特定的政策和战略,很大程度上又是由制度因素决定的。 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无疑是很大的。但将制度因素真正地内生化,以较为抽象的理论模型(特别是数学模型)对此加以说明,却远非易事。这一方面是由于对制度因素的分析还欠具体和深入,另一方面是由于将其纳入较抽象的理论模型,对数学工具有较高的要求。可以说,将制度因素内生化,方向是明确的,但要真正取得成效,还须作艰苦的努力。 经济增长论文:经济增长与政治合法性的关系探析 【内容提要】政治合法性应当建立在什么基础上,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从利益分析方法入手,就经济增长与政治合法性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政治合法性基础在于民众利益(既包含现实利益又包含预期利益,既包含经济利益又包含非经济利益)的满足和实现,而利益需求是不断前进和上升的,因而政治合法性基础也应随着社会发展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单纯的经济增长只能满足人们在特定时期的经济利益需求,而且经济增长是有周期的,把经济增长作为政治合法性的根本基础,是不稳固的,也是十分危险的。同时,政治合法性对经济增长也提出了要求:即可持续性、公平性和协调性。 【关键字】 经济增长 政治合法性 利益关系 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判断一种政治制度的好坏,就在于这种政治制度是否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相适应,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还是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最普遍的、最基本的原理。政治合法性作为社会公众对政治制度的认同和忠诚的观念,它的根本基础是否应归结为生产力的发展,即经济增长呢?事实上,合法性基础问题并非如此简单。有三个例证可以说明这一点,第一个例证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苏联的综合国力相当于美国的3/4到4/5,被公认为世界第二,就其当时的经济状况而言,不致于导致其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崩溃。如今俄罗斯的综合国力不到美国的1/3,GDP甚至不足美国的1/20(四千亿美元),而其现行的经济政治制度却并没有被根本改变的迹象。第二个例证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1960-1962),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经济负增长,全国陷入了严重的饥荒,在这么困难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政权却没有发生波动和危机。第三个例证是,20世纪80年代,韩国在经济发展迅猛的同时,威权政体的合法性却逐渐丧失,并最终为民主政体所代替。为什么有的在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倒退的情况下合法性基础却十分巩固,而有些政府却在经济相当成功时崩溃?经济增长在政治合法性中到底起什么样的作用?本文试图围绕经济增长与政治合法性的关系作一探索。 一 “合法性”(Legitimacy)是政治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这与法制化有一定联系,但不是“合乎法律”的意思。政治制度的合法性评价标准就是公众对政治制度的认同与忠诚的程度(对政治领导人及其决策的信任程度),也即政治权威的大小。社会公众对政权的认同和忠诚并非统治者单向作用的结果,更非依靠强力威胁就能达成,而是取决于政治体制的价值与其成员的价值是否一致而定。因此,合法性一方面取决于政府的活动,包括国家政权为强化自己的统治地位而运用意识形态的、法律的和道德伦理的力量为自身所作的种种论证,另一方面其更为实质的内容是国家政权在大众当中赢得了广泛信任和忠诚,从而使人自觉地把对政府的服从当作自己的义务。 各种社会行为的背后是利益,利益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最终动因。统治者传递、灌输特定的政治意识形态,塑造特定的政治行为模式,论证其合法性,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利益,而被统治者学习、认同某种政治制度,同样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P82)。这是政治合法性的关键所在,也是研究政治合法性问题的逻辑基础和最基本的出发点。考察我国合法性基础的演变,就不难看出,合法性基础大体上是围绕着人们的利益需求而不断发生变化的。改革以前,中国政府的合法性建立在来自西方的历史唯物主义和源于中国的政治文化传统的基础之上。 1978 年以来,合法性基础发生了重大转变,整个 80 年代和 90 年代前期,我们致力于建设自己的政绩合法性基础。进入 90 年代后期,“政绩合法性困境”逐渐显露,于是我们又开始寻找新的合法性基础,即加大反腐败、反贫困和建立社会保障工作的力度,通过维护或提高社会公正来巩固自己的合法性基础。新形势下,我们又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应把自己的合法性建立在民主法治的基础之上,至此,中国进入了新一轮合法性基础调整与重建的时期。当然,在我们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上,也存在着把合法性基础完全脱离人们的利益的时期,例如,公社化运动,等,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教训。历史实践证明,凡是我们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能够切实维护、实现人们利益的时期,合法性基础就巩固,凡是我们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背离人们利益的阶段,合法性基础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合法性危机的困境就会呈现出来,国家政权就会陷入困境。 利益关系根源于社会关系,决定了利益关系的复杂性,从而也决定了政治合法性的基础的复杂性。围绕着利益关系的实现,政治合法性的基础主要表现在: 第一,对利益代表者形象的判断。我们党是执政党,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各级政权机构的形象就是群众借以判断党的性质的直接渠道,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党员领导干部的形象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关系政权的合法性基础。在革命战争年代,人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甘愿付出生命,是因为人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而这种希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党的形象。用邓小平的话说:“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过去是很好的。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我们的历史经验是,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心群众。只要你关心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不仅不搞特殊化,而且同群众一块吃苦,任何问题都容易解决,任何困难都能够克服[2](P.228)。”五六十年代很困难的时候,合法性基础为什么依然巩固?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党员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的形象使人民感觉到他们确实是自己利益的忠实代表者。 第二,对现实利益分配的公平感。合法性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人们对利益分配的认同。诚如贝尔所言:“归根到底,任何社会都是一种道德秩序,它必须证明它的分配原则是合理的(社会学的术语是‘给予合法地位’);它必须证明自由和强制的兼而并用对于推行和实施它的分配原则来说是必要的,是天经地义的[3](P.309)。”要让人民有一种公正公平感,必须做到:从客观方面说,要给人民以实际利益,尤其是给比较贫穷的、下层的人民以实际利益,努力避免过分悬殊;从主观方面说,则是让人们实际感受到国家的分配制度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三,对未来利益的预期。理论是信心的根据,人们对未来利益的预期往往是通过理论的灌输来认识的,即通过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来判断自己未来的利益。要是理论不透彻就谈不上信心。马克思说过:“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4](P.9)。”理想信念动摇,关键是理论说不清,相当模糊,没有信念的精神支柱。如果群众不太认同我们的理论,就会出现所谓的“信任危机”进而削弱政治合法性基础,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的理论不彻底,不能说服人,群众不接受。理论得不到群众的认同,就不能掌握群众,也就不能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 二 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过程来看,生产力的发展始终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我国历史上出现的几次盛世,就是因为经济发展迅速而出现的人口增长、社会稳定进而使合法性基础得以巩固加强。政治合法性基础能不能巩固关键在于利益的创造、利益的分配、利益的实现能否合乎人们的期望。而事实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前进,人们的利益内容越来越多样化,逐渐由侧重经济利益向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并重转变,由侧重物质利益向物质、精神利益并重转变,由侧重眼前利益向长远利益转变。那么经济增长在利益创造、分配和实现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就决定了经济增长与政治合法性的关系。 首先,经济增长代表了经济总量的增加,但并不一定实现人们的利益分配的公平感。相对贫困是工业文明时代贫穷的主要特征,也是社会不公和由此引起人民不满的主要诱因。马克思曾用一形象的例子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对贫困:“一座小房子不管怎样小,在周围的房屋都是这样小的时候,它是能满足社会对住房的一切要求的。但是,一旦在这座小房子近旁耸立起一座宫殿,这座小房子就缩成可怜的茅舍模样了。……并且,不管小房子的规模怎样随着文明的进步而扩大起来,但是,只要近旁的宫殿以同样的或更大的程度扩大起来,那末较小房子的居住者就会在那四壁之内越发觉得不舒适,越发不满意,越发被人轻视。”[4](P.367)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群众基本上摆脱了绝对贫困,但相对贫困的窘境又呈现出来。1995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只相当于城镇居民的40%,仅税款一项,他们支付人均额相当于城镇居民的9倍,如果加上各种名目繁多的杂费,则相当于城镇居民的30倍。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也在迅速扩大,基尼系数从 80 年代初期的 0.288 扩大到 90 年代中期的 0.388 , 15 年间增加了 10 个百分点 [5] 。蛋糕越做越大,但是农村的相对份额却越来越小。还有一个偏差是行业之间收入差距过大,有些垄断性行业收入提高过快,有些基础性的行业待遇偏低。而比较公平的利益分配模式应是行业之间差距不大,行业内部差别大,现在则刚好相反,这是很典型的分配不公。这会削弱政治合法性的基础。 第二,经济增长能够实现人们的经济利益,但不一定能实现人们的政治利益。现实的利益关系表现极为复杂,是个庞大复杂的体系,是由不同性质、不同特点、不同功能、不同类别的利益有机集合而成的。利益关系的实现往往包括经济利益和非经济利益。在非经济利益中最重要的是政治利益。在一定的经济关系下进行正常的经济活动以实现人们的经济利益,就必须有一定的政治上层建筑作保障,就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政治活动,这就产生了政治需要和政治利益,政治利益体现了一定的政治关系。总体上说,经济利益是政治利益的基础,政治利益对经济利益有反作用,但是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具有相对独立性,在现实发展过程中,它们两者并不完全一致。当经济利益获得满足时,政治利益可能得不到应有的实现,政治合法性危机可能就在这期间出现。以韩国为例,从朴正熙到全斗焕、卢泰愚,韩国威权政体的合法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全力推动经济增长之上的。但这种合法性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随着经济的不断繁荣,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期望值也在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主要关心的已不再是物质的增长,而是生活质量,特别是政治生活的质量”[6]。人们评价政府的标准也不再主要集中于经济成就上,而是能否朝多元化方向发展。经济繁荣、生活水平的提高、分配均衡、社会正义、公民权利与自由、秩序和稳定、国家安全等都可能成为人们的期望值。韩国威权政体未能重视政治利益——权利的规范生产和有序分配问题,也就是说未能相应变更合法性基础,因此在经济相当成功时政权崩溃。显然单纯的经济增长在这个时候就不能增强其合法性基础。 第三,经济增长可以让人们享用既得的经济利益,但并不一定代表人们对未来利益预期的满足。这其中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改革开放的成功,虽使得我们党获得了巨大的合法性收益,但这种合法性属于“政绩合法性”。党和政府靠政绩来维持自己的合法性,也容易导致官员以政绩作为维护自己现有地位和升迁的资本。其后果可能是,一些官员为了突出自己的政绩,就会出现“唯经济指标”现象。为了指标,不顾一切,无限制地掠夺自然资源,破坏生态平衡,无法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损害了现有政治合法性基础。二是人们对自身利益的代表者——共产党的信任。它主要涉及到两个变量:权力腐败和信任危机。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价值观等方面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体制过渡而产生的制度短缺导致了权力约束的弱化,进而使腐败不断滋生和蔓延。干部的腐败行为会极大损害执政党在民众中甚至在普通党员中的形象和地位。虽然执政党正在对党内腐败现象进行持续、有力的惩治,但这一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难以在短期内奏效。一个政党合法性危机的起点往往是党员对本党的纲领和章程所确立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发生动摇和转移,这是对执政党合法性提出的最严峻的挑战。单纯地依靠经济增长不能解决这一问题。 三 本文论述经济增长与政治合法性的目的绝不是否定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经济增长作为一种政绩,是一种“特定支持”。一个政治体系如果无视特定支持,一再地或长期地缺乏有效性,必将危及合法制度的稳定,工人阶级政党作为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代表,如果不能给人民带来切实的利益,那么它的先进性也就丧失了,合法性基础就会荡然无存。“经济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把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这些都是十分正确的论断,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经验教训的总结,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不能动摇的。 但是,仅仅依靠经济发展,能不能成为政治合法性的根本基础?理论和实践都证明,这是不行的。除了因为以上所说的单纯的经济增长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利益需求外,还在于经济发展是有自身规律的。一方面,经济增长总是有周期的,持续增长只能是相对的,经济不可能永远高速发展,经济运行周期自身的变化会使政治绩效时有起伏。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广泛,能不能很好地发展不仅仅取决于中国自己,还取决于周边国际环境。另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基数越来越大,基数越来越大,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越来越难。与此同时,国内市场化改革的继续发展,将进一步强化市场经济的自主权力。这两种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将逐渐削弱政府干预经济发展的能力。以实现经济增长为合法性基础的政府,把握自己命运的能力将越来越小,所以,如果把执政的合法性完全建立在经济绩效上是危险的。美国政治学家李普塞对经济绩效与合法性的关系有很好的阐述:有时候经济增长的有效性会带来合法性,有时候合法性会促进有效性,但是,有时候有效性并不见得能增加合法性。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也出现“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现象,正好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如果我们没有更宽厚的合法性的基础,那么就难以迎对可能出现的经济波动所生成的后果。 经济增长虽然不能作为政治合法性的根本基础,但政治合法性给予经济增长许多有益的启示,即经济增长必须努力适应政治合法性的要求,与政治合法性的方向相一致,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实现公正性。增强政治合法性基础要求经济增长的成果在分配上必须公平公正。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实现共同富裕,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切实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把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作为政治合法性的根本基础。 其次,要实现可持续性。增强政治合法性基础要求经济增长必须与可持续发展相一致。实现可持续发展,核心问题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发展不仅是经济增长指标,还要看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 最后,要注重协调性。增强政治合法性基础要求经济增长同时,也要促进政治、文化的发展相一致,实现人们各方面的利益需要,最大限度地拓宽我们的政治合法性基础。 经济增长论文:浅论基于要素投入下的林业经济增长效应 摘要:林业作为我国五大产业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林业经济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冲击,而在促进林业经济增长的效应过程中,要素的投入所占比重很大,而且对于林业经济的增长起到一定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统计数量和计量模型的模式,研究要素投入譬如资本,土地,劳动等要素对于林业经济增长的效果,从而探索出促进林业经济增长的一些方案和建议。 关键词:林业经济;要素投入;效应 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快,林业作为我国的基础性产业,在国家的经济发展,实现农村奔小康以及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林业经济的增长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研究数据表明,我国的林业产业结构从1994年的58.4∶34.4∶7.1,增长到2009年代的45.3∶48.9∶9.1,如此明显的经济增长数据表明,我国的林业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我国一些林业专家经过研究后表明,要素投入在林业经济增长的效应上贡献度上占有很大的比重。本文在一些已有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我国的林业经济增长效应情况进行分析,以期探讨要素投入对林业经济增长的效应程度。 一、理论基础和模型设置 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全世界各国争相追求的目的,从经济学开始被研究以来,对于经济的增长的分析和研究一直没有间歇。从上个世纪以来,以哈多和索洛模型为代表的经济增长理论风靡一时,哈多模型主要强调投资的关键性,这种理论认为投资影响了经济增长的速率;而索洛模型主要采用的是将资本和劳动,融入外部的技术因素。这样经济的增长就可以归结成为资本,劳动力以及技术创新的增长效率之总。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美国一位著名的数学家和经济学家共同提出了所谓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被广泛利用于分析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源“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其本质模型表现为Y=ax1b1x2b2.在模型中a,b1,b2都是固定的参数,而且参数估计和其他代数方程相比,计算更为方便,由于数据的特性,计算分析结论更为准确。一般来说,若总和小于1的话,说明规模报酬递减,生产规模扩大的边际报酬也相应递减,如若总和大于1,结果则相反。但是因为林业作为我国的公益事业同时也是产业支柱之一,林业的经济增长的效应与政府政策的扶持和资金的注入有很大的关系[1]。 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学的分析 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在以前林业经济增长的研究基础上,分析数据的特点,选择一些数据指标作为研究的变量条件。选择林业系统的岁末从业人员作为劳动因素投入指标;选择林业总产值成为林业经济快速增长产能指标;选择林业系统的资产总额和工资总值作为资本因素的参考,选择森林造林面积作为土地因素的投入参考指标,所有的数据选取的年限从1979-2006年之间。 由于数据的收集工作异常艰难,所以岁末林业从业人员总数主要包括林业系统中的国有和行政单位工作人员,此参考指标是优先指标,在这,做一个假设,假如林业系统的全部从业人员总数和所选择的参考指标有同比例关系,用资产投资和工资总数上资本投入参考指标也不详尽,在此基础上,假设替代指标与整体的林业资本投入却呈正比关系。由于数据的期限比较长,因此文章利用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别对林业的资金投入参考指标和林业总产值进行价格不变的处理[2]。 2.林业总产值增长近况。一些研究数据表明,我国的林业总产值在研究期限内出现一种迅猛增长的节奏。从增长率来看,林业经济的增长速度跟我国的国民经济保持一种并肩起步性,但是其上下振动的程度要强于GDP,而在剔除价格因素中,2005年的林业总产值下滑至低于往年的年平均增长率,这一点与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变化相同,从而说明我国的林业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上要看全国的经济发展背景。 3.林业要素投入情况 3.1人工造林面积的变化。总体来说,我国的人工造林面积并没有出现非常突出的增减形势,年均造林面积约为370.88万平方千米,但是我国的人工造林面积也经过了几次比较明显的改变。第一次在1981-1983年,造林面积差不多出现有超过25%的变化,从历史上我们了解,这是因为受到上个世纪80年代所进行的林业政策的积极推动影响,导致人工造林面积出现一个比较迅猛的增长。另外一次是在2000-2003年之间,为响应我国实行退耕还林政策,人工造林面积出现进一步的扩大。 3.2劳动力的数量起伏。在1985年到90世纪后期,林业经济的从业人员数量总和呈现一个稳定增长的态势, 但是自此以后,林业经济的从业人员数量出现了一个下滑递减的阶段,从2003年之后才开始回升,并逐渐稳定。这一变化与我国林业系统创新设备技术和公司进行改革,兼并重组等等有关,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我国的林业技术水平出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 3.3资本总量和结构的变化。林业资本投入主要出现两个迅猛增长的阶段,一个是在1999-2003年的迅猛增长阶段,另外一个是从2005年以后开始呈现的爆发式的增长,从数据来看,二者有点类似。但是从结构上来分析,主要是国家政策对于林业经济不同阶段的支持所导致的结果。综上所述,要素投入表现出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环境和政府政策的支持力度,同时也是林业经济增长的动力,我国林业的快速发展与要素投入及外部经济环境影响和国家政策的扶持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 三、对策和建议 1.加强林业经济领域的科学技术投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创新性,加大对专业林业学校等科研组织的扶持力度,让林业技术不断得到发展和创新,增加对林业紧急增长的贡献率。 2.做好扩大人工造林面积工作。建立合理有效的林业系统,将造林的生态利益转化为经济利益,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水平,更加让林业的产出值得以提升。 3.增加对林业产业的资金投入力度。在坚持生态环保的林业政策基础上,积极引领社会金融资本进入林业经济发展圈里边,提高林业投资的全面水平[3]。 4.提高林业系统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保障林业基层工作人员的基本利益,吸纳更多优良人才的加入林业经济建设中来。 四、结语 因此,通过上文的数据研究分析,要素投入对林业经济的发展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必须坚持要素投入在林业经济发展历程中的作用,加大资本,劳动力等等因素的投入,可以使经济增长朝着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进步。 经济增长论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论文关键词 转变;增长方式;促进;健康发展 论文摘要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像靠物质要素的投入来增加产品数量,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十一五”期间,我们要致力于行业品牌培育力度,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出口。目前的财税体制促使各地热衷于粗放式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干部政绩不能只看GDP(和绿色GDP)增速,更要看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包括就业、社会保障、教育、文化、环保、生态保护、医疗卫生以及社会秩序、信用、法治环境的改善等。 近十几年来,我国经济出现了高速增长的态势。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由于增长方式、管理方式、法制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在短短的20年的时间,我们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集中表现出来,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每增加单位的废水排放量要高出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要高出10倍以上;以此同时,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能源消耗量大。这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紧急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经济增长的粗放方式,也导致建设规模过大、投资需求膨胀、煤电油运紧张、价格水平上涨、经济结构失衡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带来了十分尖锐的资源环境矛盾。为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项长期任务。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涵义 经济增长方式,指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种种生产要素组合和使用的方式,可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增长方式。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物质要素的投入来增加产品数量,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它重在追求规模、数量、产值、速度、投入,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效率。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要素质量改进和优化配置来提高产量和产品质量,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它的特征是,通过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管理水平的提高,达到经济效益高、产品的竞争力强、环境污染程度小和通货膨胀率低的目标。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是要由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就是要改变过去一味追求上新项目、铺大摊子,增加投入的做法,将工作重点转移到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上来。 “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保持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目前,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因此,《十一五规划》强调,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在确定“十一五”的经济增长目标时,特地提出,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耕地减少过多状况得到有效控制。 二、全面推进,努力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要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经验表明,谁的自主创新能力强,谁拥有较多的知识产权,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一类企业卖标准,二类企业卖专利,三类企业卖服务,四类企业卖产品,五类企业卖苦力”,反映了当前市场竞争的新态势。在我国,当务之急是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开发对经济集约化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关键技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区别、有重点地继续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支持开发重大产业技术标准,构建自主创新的技术基础。 (二)注重盘活用好存量资产,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重组 要立足于现有基础,把提高企业技术水平与优化现有资源配置结合,走出一条集约化发展经济的新路子。鼓励东部地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对中西部企业重组改造投资参股,促进种种资源在竞争中合理流动。 对于企业而言,可以从体制、技术、管理、信息、结构、人员素质六个方面采取措施,可供选择的发展战略包括扩大内需战略、自主创新战略、资源节约战略、技术升级战略和信息化战略等。 (三)以信息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充分发挥信息对物质、能源的节约和增值作用,降低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全面渗入工业生产过程,加速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其意义远远超过一般的技术改造或设备更新。这就反过来能进一步起到通过创新来开拓新型的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作用,借以满足工业化进程中对新技术和新管理模式日益增长的需求。由此而来的将是在全社会强化对信息、信息化、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认识,树立靠信息化提高效率、提升效益的理念,并从这里出发掀起一场全盘性或全局性信息化高潮。可见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能缩短用高新技术武装我国产业群和整个工业化的进程,结果也必然会为信息技术本身开辟一个更加广阔的应用天地。 在信息化氛围下跨越式地加速我国工业化优化进程、提高工业化总体质量和高质高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去改造传统产业,加速更新换代升级过程,是现阶段我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基本内涵。 (四)转变出口增长模式,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档次 从建立在低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基础上的,以静态比较优势为基础,以量的扩张为特征的粗放式的出口增长模式,向以动态比较优势的挖掘培育为基础,以质的改善及出口产业结构的提升为本质的现代出口增长模式转变。今后出口贸易要更多地兼顾增长效益,更多地兼顾贸易条件及国民福利。 首先,在追求出口规模稳定增长的同时,在战略导向上更加重视出口的质量、结构和效益。逐步实现出口增长方式有创汇型和数量型向出口效益型和质量型转变;其次,应通过出口退税、金融服务、品牌认证等措施,提高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支持企业扩大具有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十一五”期间。我们要致力于行业品牌培育力度,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出口。 (五)深化改革,形成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 1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改变政府职能错位、越位、不到位的状态。建设有限政府和有效政府,从经济活动助教转为公共服务型政府,真正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 2 深化财税改革 目前的财税体制促使各地热衷于粗放式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因为这样GDP增速快,财税收入高。今后要建立与事权相适应的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体制,财政资金不再投资于一般竞争性产业,而要更多地投向公共服务领域。 3 深化价格改革 重点是使生产要素和资源产品价格能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的稀缺程度。建立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积极推进生产要素和资源产品价格改革,在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前提下逐步提高价格,促进节约利用资源,提高效率。 4 改革干部政绩考核和提拔任用体制 干部政绩不能只看GDP(和绿色GDP)增速,更要看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包括就业、社会保障、教育、文化、环保、生态保护、医疗卫生以及社会秩序、信用、法治环境的改善等。 此外,深化企业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市场体系和市场秩序,逐步理顺分配关系,提高外贸的质量、效益和利用外资的质量等,都将促使我国经济运行逐步转上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资源节约型轨道,逐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总而言之,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协调发展;实现生产增长、生活提高、生态改善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这就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应选择的发展模式。
管理创新论文:实施企业管理创新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文章摘要】创新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而管理创新对于推动企业发展更具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企业实施管理创新的条件入手,重点提出了通过人员创新、制度创新、竞争模式创新、战略创新的方式,来为企业实施管理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管理创新;可持续发展 企业管理创新就是不断根据市场和社会变化,重新整合人才、资本和科技要素,以知识创新适应市场,满足人才需求,同时达到自身的效益和社会责任的目标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管理本身的过程,可以说,管理过程就是知识创新过程,管理就是创新。为此,着力推进管理创新,切实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已成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被越来越多的经营者所重视。 一、企业实施管理创新的条件 1、创新意识是基础 创新主体是实施企业管理创新的基础。对一个创新主体而言,创新意识首先反映在其远见卓识上,即能够敏锐地判断企业与管理发展的大趋势,能够在现实的问题中找到关键性的东西并能看到其背后创新的萌芽。创新意识其次则反映在创新主体的文化素质、价值观上。这是因为创新主体能够产生创新意识,一定与其文化素质及其对本业务的精通有关,也与创新主体的价值观导向有关。 2、创新氛围是前提 创新主体能够有创新意识,能有效发挥其创新能力与拥有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有关。在好的氛围下,人就思想活跃,新点子产生得多而快,不好的氛围则可能导致人思想僵化、思路堵塞,头脑里一片空白。国外企业实行提案给奖制、提建议有奖制,鼓励员工出主意、想新点子,由此形成了一个创新的好氛围,于是各种创新主意不断涌现。 3、创新能力是推动力 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创意能否实施以便最终获得创新成果的问题。因此,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就成为管理创新的推动力。由于创新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群体,故创新能力在个人方面与某个人的天赋有很大关系,在群体方面则与群体中员工的智能结构、员工的关系程度以及结构等密切相关。 4、创新目标是结果 创新主体要进行创新,没有目标不行,这一目标就是管理创新目标。管理创新目标具体地说是一项创新活动意欲达到的状态。具体的管理创新目标与具体的管理创新领域相一致。创设目标管理方法,则与寻找一个更好的控制与激励员工方法的目标相关。由于创新活动没有明确的创新目标不行,因而创新目标就成为创新的必备条件。 二、企业实施管理创新的措施 1、实施企业思维的创断 这是企业管理创新的灵魂。企业管理思维模式的创新就是企业为了取得整体优化效益,打破陈规陋习,克服旧有思想束缚,树立全新的管理思路。思维创新直接表现为一种创新性思维活动,企业价值观念和企业经营创新。 2、推动企业人员创新 人员创新不仅仅限于人员的培养和流动,更重要的是人员观念更新和思维方式的创新。所谓人员观念的创新主要是指超越传统的经验性思维,开拓眼界时刻准备接受创新并且积极主动寻求创新。企业中作为创新主体的只有人,包括最高决策者、中间管理层以及基层管理工作者。只有当作为群体员工的创意得到企业的高层管理者的认可并决定试行时这些员工才能真正成为管理创新的主体。企业人员创新一是要促进企业高层领导提出较好的创新方案,并且在其任职期间付诸实施;二是发掘、培养并善于利用中层领导、下层管理员工或管理顾问的创意鼓励和推动管理创新在企业全面进行;三是企业职工在良好的企业环境中利用群体的智慧提出各种创新、合理化建议并且有效地执行、全员性地参与到企业管理中来。 3、转变企业的竞争模式 提升企业的运营能力,就要使企业成为一个全新的“敏捷性”经营实体。在生产方面,它能依照顾客订单,任意批量制造产品和提高服务;在营销方面,它能以顾客价值为中心、丰富顾客价值、生产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组合;在组织方面,它能整合企业内部和外部与生产经营过程相关的资源,创造和发挥资源杠杆的竞争优势;在管理方面,它能将管理思想转换到领导、激励、支持和信任上来。 4、增强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弹性 积极推进组织变革,增进企业组织结构适应外部变化的弹性。针对我国企业长期以来因受旧体制影响与束缚,在组织结构上存在的种种弊病,积极推进全面的组织变革,完成企业组织结构的根本性改造,竭力提高组织效能。推进现代组织建设,应深入研究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和学习型组织新理论及其方法,认真借鉴国外企业在这方面的实践经验,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条件、文化传统和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探索以业务流程重组和适应环境变化的学习应变能力提高为主线,进行组织变革,提高企业组织的弹性。 5、推进企业战略管理的创断 企业战略创新首先是指企业战略的制订和实施要着眼于全球竞争,今后企业的竞争态势将是国内竞争国际化和国际竞争国内化。因此,任何企业的战略都必须放眼全球。另一方面企业战略的制订和实施要在捕捉外部环境机遇的基础上更多地立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三、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在总结企业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分析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借鉴国外优秀的管理经验,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取其精华,为我所用,才能够提出适合企业战略发展方向的管理创新措施。同时应该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加强技术建设和制度建设,通过不断的推进企业管理创新,使得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管理创新论文:推行财务预算管理实现企业管理创新 新世纪第一年,铁路财务会计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在推进财务体制改革、巩固和扩大扭亏增盈成果,加强国有资本监管、强化会计基础工作等方面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在2002年1月底召开的全国铁路财务工作会议上,一些单位交流了自己的经验做法,本刊选登南昌铁路局、广铁集团客运公司、昆明铁路局三单位的文章,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广铁集团客运公司于2000年12月2日挂牌成立。公司成立以来,我们按照铁道部、集团公司关于客运公司改革的总体要求,以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为取向,积极探索并试行了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推动了客运公司管理创新,强化了成本的“刚性”约束,有效地控制住了成本费用,取得了初步成效。我们推行财务预算管理的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细分内部成本控制中心,科学确定财务预算管理的责任单元。 我们将成本中心作为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中的基本单位,根据生产经营的环节和组织结构合理设置成本中心,并确定各自的职责范围和管理权限,尤其是强调成本中心负责人所承担的责任,预算的编制、下达、控制、分析和考核都以成本中心为单位进行。公司内部各层次共建立了150个大大小小的成本控制中心,通过成本中心的建立,将预算控制的责任传递到最基层,形成了一级保一级的预算控制机制。在各成本中心之间建立内部转移价格制度,确保成本中心成本的完整和真实,避免成本环节中出现真空地带,在不同的成本中心建立服务与付费的关系,制订内部清算办法,各部门的相互服务收费按实际成本计算,向最终用户收取,使每一项支出都纳入预算管理的范畴,促进财务预算管理责任的落实。重新确定各项作业成本定额,剔除所有不合理的开支,制定较为科学的物料消耗定额,并对成本的真实性逐项进行认定,为编制成本预算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将收入预算按车次下达,增强员工的营销观念和效益意识。 公司成立之初,就对运营的61.5对列车进行了“量本利”分析,计算出了每趟列车的盈亏平衡点,并将“量本利”分析资料印发到各客运事业部和车队车班组织学习。在集团公司下达经营目标后,我们根据目标利润确定了营业收入预算,特别是按照每趟车的列车等级、运行区间及客流情况,将客票收入预算和车补收入预算按车次进行分解,层层下达到事业部、车队和车班,使每一位列车长、乘务员都明白自己担当的列车单趟应该完成多少收入、上座率达到多少才能盈利,从而主动改善服务质量,吸引客流,提高列车上座率。同时,及时掌握各车次客票收入的完成情况,与收入预算进行对比分析,为调整和优化列车开行方案提供依据。 三是强化资金集中管理,为财务预算管理提供资金保障。 资金跟着预算走,预算资金按照进度拨付,利用资金手段调控成本预算的执行。大宗物资的资金由公司统一对外结算。事业部和各成本中心严格按照成本预算及专项预算使用资金,不允许资金在不同的预算项目之间进行调剂,严禁将预算资金用于预算之外的其他用途。事业部和成本中心都没有融资权,资金的缺口由公司统一筹措。通过严格的资金预算管理,确保了公司生产经营、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资金需求。 四是推行物资采购招标制度,从源头上加强成本预算的管理。 公司实行物资集中采购,逐步弱化事业部及成本中心的材料采购权限,对列车卧具备品、大宗的车辆配件等常用物料实行公开招标,定点定厂统一采购。事业部只可在限定金额内自行采购普通材料。通过集中招标,大大降低了材料消耗成本。2001年集中对五趟进京列车的卧具备品、乘务员制服进行了招标,单位价降低近30%,仅此一项就节约成本310多万元。 五是对相关实业实行一体化管理,完善了财务预算管理的内容和范围。 将与运输主业相关的餐饮、多种经营、工附业等相关实业统一纳入公司管理考核,全部回归主业核算,变多本账为一本账,纳入公司财务预算管理。对这些单位的收入、支出、利润、资金都编制下达财务预算,按规范的财务预算方式进行管理,向上级部门汇总编报一套报表。将相关实业的工资分配纳入公司人工费用总预算统筹考虑,统一政策,合理分配,消除了多元经营收入隐形分配的现象,既规范了管理,堵塞了漏洞,又能取信于员工,得到了大家的赞同。 六是相关服务市场化运作,减少了预算控制的层次和环节。 对列车保洁等非核心业务和公司不够擅长的业务实行外包,使公司能够更好地将精力集中于旅客运输服务这一核心领域,提高核心竞争力,同时节约人力成本和设备投入,减少成本控制环节。2001年,公司先后将各客运事业部库内列车、卧具等清洗保洁工作外包给了专业化的保洁公司,提高了列车服务质量,并节约成本50多万元。 七是注重预算的编制和审核,事前化解预算执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矛盾。 由公司确定总体经营目标和预算编制原则向事业部公布,事业部根据实际需要编制预算建议。事业部预算编制从班组开始,并根据隶属关系逐级审核、汇总,班组预算由车间审核,车间预算由成本控制中心审核,成本控制中心预算由事业部审核,最后将预算建议上报公司。公司进行预算审核主要是确定哪些是必须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哪些是可做可不做的;哪些钱该花,该花多少,而哪些钱不能花。审核的方法主要是验证预算建议的真实性,在征求事业部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财力和项目的轻重缓急进行排队和取舍。在预算的编制和审核过程中,公司上下充分交流信息,统一认识,使各级责任人熟悉了生产业务和定额管理,明确了责任和目标,从而大大减轻了预算控制的难度。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考虑客运公司是新成立的公司,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没有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数据作比较,因此我们采用的是“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通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多个来回,不断进行修订、完善,使预算尽量接近公司的真实情况。 八是加快管理信息化进程,为财务预算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实行财务集中管理和成本实时控制,必须有功能强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支持。我们投入1000多万元资金用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了公司与各事业部之间的网络连接、信息传输、实时查询和过程控制,保证预算的提报、审批、执行、控制都通过网络系统实现。将生产作业信息及时转化为财务核算信息,实现业务管理和财务系统一体化连接,达到实时查询和实时控制的目的。 管理创新论文:城市社会管理创新调研报告范文 为了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健康发展,就必须切实致力于相关法规范和制度的完善,用法规范和制度来规范引导和促进保障社会管理及社会管理创新,形成解决问题和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重点在于解决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帮教管理、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网络虚拟社会建设管理、社会组织管理服务等问题。各级政法机关依法推进其本职工作,便是为社会管理创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并且其中有些职能本身就是直接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一我市家族企业众多 家族企业是一种范围极广、种类繁多、应用普遍的企业组织形式,即便是在现代企业制度比较成熟的美国,90%以上的企业仍然属于家族企业。家族企业不仅在欧美大陆十分普遍,而且在亚洲各国也非常盛行。改革开放后,民营经济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主流,家族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这主要源于家族企业的固有优势,比如集权决策效率高、亲情内聚力强、反应速度快、执行力强、心理契约成本低、恩威并用效果好、家长示范效应强、经营文化传承性好等。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家族企业仍存在着产权关系不清晰、管理制度不规范、治理结构不到位等严重缺陷。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我国家族企业面临的最为迫切的问题就是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是家族企业弥补上述缺陷的基本选择。根据国内外家族企业的成功经验,我根据我市家族企业的管理创新有以下几种路径可供选择。 随着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家族企业的竞争优势将从低成本竞争向差异型竞争转变,增长方式从数量扩张型向集约型转变,发展模式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产权结构由一元化转变为多元化,管理模式将克服家族的束缚走向规范化和科学化,经营领域也逐步走向国际化。概言之,我国家族企业必将走向专业化、规范化和国际化。因此,我市家族企业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经营战略的调整。可以说,经营战略的调整好坏决定着企业的未来成败。比如,方太从“点火枪大王”转型为“抽油烟机大王”,吉利从多元贸易转向中低挡轿车,太太药业从保健品行业进入药品行业,这些都是成功转型的典范;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同样为公司赢得了更大的业务增长空间;我市的轴承产业也是非常强壮。 家族企业制度创新主要包括资本社会化、管理专业化、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化。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有效利用制度安排的互补性,选择一种降低成本的机制,控制风险。这样既能保证经营管理层拥有足够的经营权,使企业能够在瞬息万变的市场活动中及时把握商机,又不致使出资人失去对财产的最终控制,双方各得其所,但关键是如何在出资人和经理人之间找到一种平衡机制。 家族企业要克服家长制的弊端,从人格化的社会网络交易转向非人格化的制度?交易,推进制度创新。首先,要加大产权制度的改革力度,有效地融合社会资本,实现资本的社会化;其次,要借鉴国外大企业的管理经验,实行专业化管理,正确对待职业经理人,激励和发挥他们的才干;第三,要积极规范治理结构,引进现代管理理念和专业管理技术。 传统家族企业的治理结构与现代市场经济体系具有尖锐的矛盾。家族企业治理结构不是建立在商业原则的基础上,其组织行为不是依据市场原则,而是依据?理规范;维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不是利益关系,而是个人之间的情感和血缘关系。在这种治理结构下,就容易形成“家长”的实际管理素质与现代管理者角色需求的矛盾。因此,家族企业要在坚持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前提下,结合家族企业的实际情况,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这是家庭企业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 二社会管理方式方法的创新与价值分析 社会管理创新的突破口或曰启动点,往往是社会管理方式方法的创新,亦即社会管理手段创新。从社会管理的规律性来看,社会管理整体机制和制度的创新必须以充分全面而客观准确地掌握社会建设以及社会成员的具体状况为基础和前提,而社会管理方式方法的创新对相关要素的要求则相对要宽松得多。当然,从实效性的角度来看,社会管理手段创新同样须依托于信息化管理技术和机制的支撑。要避免“行政方法不能用、经济方法不好用、法律方法不会用、思想教育不顶用”的尴尬,必须依托于明确规定了各方主体的职能任务、权利义务和职责的法规范。唯有在法规范和制度支撑下,才能使社会管理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社会事务的管理。 在目前阶段,社会管理方式与方法创新即是完善社会管理手段,实现由单一的行政手段向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教育等手段转变。社会管理机制制度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制度创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所在,是各类创新的支撑和保障。无论是社会建设、社会管理,还是社会管理创新,都必须有法规范作支撑、制度作保障。因此,为了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健康发展,确保社会管理创新的实效性和持续性,就必须切实致力于相关法规范和制度的完善,解决好权、责、利的统一问题,用法规范和制度来规范引导和促进保障社会管理及社会管理创新,切实做到有法可依,依法管理和服务,依良法善治,形成解决问题和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 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变革是完善和发展社会管理的基石。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 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这是社会管理机制制度创新的指导原则——要形成并健全四种主体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的新的社会管理格局;要注重对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健全完善;要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力。所有这一切,都要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有利于建立一种能够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新型社会管理体制。管理主体创新是社会管理机制制度创新的关键。社会管理机制制度的创新,要求对各类主体的职能范围作出明确界定,并按各自职能来分别设计管理机制,构筑相应的法规范和制度。在多元主体的社会管理格局中探索一种持续的互动运行模式,更需要坚实的机制制度作为支撑。 需要强调的是,社会管理创新强调从新的社会管理观念、方法乃至机制制度的研究开拓到实际机制或者制度化运用,不应忽略既有的社会管理资源和手段。社会管理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善治”,即达成兼顾各方面利益基础上的公共利益最大化。所以,无论是推动参与型乃至自治型社会管理的理念拓展,还是探索社区矫治和特殊人群帮教的新机制,都应当以社会管理的秩序价值与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根本目标。 三、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容与路径 管理内容创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必须创新管理内容,厘清管理领域,强化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有效调处社会矛盾,维护各方各类群体的正当权益。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社会管理体系建设,增强社会管理合力 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组织以及各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明确各方主体在社会管理中的定位。强调党和政府在社会建设中的中心位置,强调政府公共财政的更多投入,同时要健全和完善社会自治、自律和自我发展的新机制,充分发挥各种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在社会管理上的主体性及其对政府社会管理的监督制约作用。 建构和实施以权利为导向的社会政策体系,尊重和保障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加强社会服务体制建设,提升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消除社会排斥,推动社会融合。 加强民生制度建设,确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民生社会管理发展新机制。改善和保障民生问题不仅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必然要求,而且是政府行政必须优先实现的基本职能,也是需要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才能解决的问题。政府既要承担起直接提供各类服务的职责,又要善于借助其所掌握的权力、权威和信息、资源,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使其参与解决民生问题。 健全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并形成维护社会长期稳定和有效处理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的社会稳定机制。在群体性事件等危机处理中,要善于做到“情绪疏导”和“情绪管理”,以贴近的感情疏导民情,化解危机,尽量避免机械、简单地运用“物质满足”或者“物质诱导”的方式。 增强全社会参与社会管理的活力,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的运行机制。要建立不同社会主体之间平等、民主的社会合作机制,倡导参与型行政理念,形成兼顾各方各类利益、维护全体人民的发展利益与环境生态利益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管理机制,努力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二)社会管理创新须重点解决的问题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既要全面展开工作,又要抓住源头性、根本性和基础性问题,重点在于解决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帮教管理、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网络虚拟社会建设管理、社会组织管理服务等问题。 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要公平对待,切实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从就业、居住、就医、子女教育等基本民生入手,不断创新统一有效管理新机制,结合城镇化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化和服务全覆盖的人口互动管理模式,疏堵有机结合,使流动人口能够全面参与并真正融入当地社会生活,变流动为活力,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不稳定和不和谐等问题。 推进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创新,要建立健全对服刑在教人员、刑满释放解教人员、社会闲散人员特别是青少年以及吸毒人员等高危人群的常态化帮教管控机制,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推动教育改造与安置帮教工作双延伸。对特殊人群的帮教管理,要有措施、有方法、有体系,应在有利于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促进他们的发展上下功夫,尤其是应当致力于建构和完善帮助其更好地融入社会的机制制度,从根本上化解社会矛盾。 推进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的创新,要将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地区的治理和城乡规划、地区改造相结合,在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活环境的基础上,健全基层组织、延伸公共服务,切实处理好整治、服务、管理和发展的相互关系;要对小旅馆、娱乐、洗浴场所等实行耐心指导、重点防控、过程监管,完善长效机制,突出指导服务理念。 推进虚拟社会建设管理创新,要提高对互联网的认识,注重研究互联网的内在规律和规则,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强互联网的建设与有效管理,特别是要认真研究和充分利用法律手段,依法保证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既要把网络舆情作为听民声、察民意的重要渠道,又要高度重视和评估舆情影响,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有效地制定互联网管理建设政策,正确引导网上舆论,维护网上秩序,营造有利于社会稳定的舆论环境。 推进社会组织管理服务创新,要致力于对社会组织的研究,承认社会组织在国家发展与建设中尤其是社会管理创新中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并按照社会组织发展规律施以有效监管,健全和完善相关法规范。 (三)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选择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首要的是搞好制度建设,完善社会管理的一系列政策和法规范,建立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特别重要的是要完善参与型及自治型治理结构,重视对优秀的管理者、优秀的专业人员和优秀的社会组织的培养和培育,通过对社会管理领域进行过程引导和规范,实现政府对创新活动和创新行为的有意识引导、调控和激励,形成卓有成效的社会管理创新生态机制。 社会管理创新要确立正确方向和科学路径,要促进社会活力而不是要限制社会活力,要对利益调整进行结构性改革,强调要尊重不同的价值观念,倡导不同的行为模式,倾听不同的利益诉求,重视沟通与协调。社会管理创新要对利益调整进行结构性改革,同时要尽可能地兼顾各方各类利益。但是,强调兼顾各方各类利益绝不是不能损害任何利益,绝不意味着不能采取任何强制性手段。问题的关键在于改革中的利益调整要着眼于整个社会发展进步,要引入行政过程论,对各方各类利益进行综合的全面衡量,依法作出科学合理的裁量判断。 社会管理创新是一种具有高度自主性的创造性活动,依赖于不同思想、意见和利益诉求的相互交流和撞击,依赖于开放性、自由交流、容忍不同观点的环境,更依赖于相关各方全方位参与管理、决策或者提出合理化建议。这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规律性特征,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要予以最大限度的尊重。 四、政法机关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职能发挥 社会管理创新主要涉及到行政机关、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的关系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政法机关没有什么用武之地。相反,各级政法机关依法推进其本职工作,便是为 社会管理创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并且其中有些职能本身就是直接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无论是法院依法判决、裁定,还是检察院的依法抗诉监督,对于社会管理创新机制制度的形成和不断完善,提高其制度化、法制化乃至法治化的水平,都具有重要的规范、促进和监督制约作用。而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把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作为民心工程、实事工程、保障工程来抓,有助于推动政法工作全面发展进步。 “人民检察院通过检察活动,教育公民忠于社会主义国家,自觉地遵守宪法和法律,积极同违法行为作斗争”。检察机关要进一步强化法律监督,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主动服务第一要务,不断提高执法办案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各项检察职能,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通过执法办案来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司法公正,理顺群众情绪,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执法办案是履行一切检察职能的本源和归宿,也是检察机关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性工作。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当代社会管理的创新始终要求加强法治建设,唯有以法治理念为指导,以法制体系、法治程序和规范为支撑,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才能真正实现最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 我市人民检察院深刻领会三项重点工作的精神实质,积极探索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方式方法和工作机制,从社会稳定大局出发,突出工作重点,延展服务领域,采取得力措施突出抓好社会管理创新,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更好地发挥了检察机关的职能作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一)是加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增强党员干部的法制意识 发挥检察职能作用,更加注重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努力实现从查办案件向预防犯罪延伸,从事后预防向事前预防延伸,从个案预防向制度和机制建设延伸,深化预防宣传、警示教育、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等工作。去年以来,该院结合办案实际,向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报送专题调查报告4篇,发出《检察建议书》26份,对遏制和减少各类犯罪,加强社会管理起到积极推进作用。该院以预防先行,在工程建设领域开展以摸底调查、预防动员、建立重点岗位人员预防档案、以案释法、帮助整章建制、开展警示教育、组织学法竞赛等内容的预防工作,有力地增强了工程建设领域干部职工预防犯罪意识,提高了建筑行业社会管理创新水平,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二)是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对特殊群体的管理服务水平 落实检察环节上的各项综合治理措施,积极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和平安创建活动,结合检察职能,拓展管理和服务渠道。把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被宣告适用缓刑和适用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人员等在社会执行刑罚的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和服务纳入社会管理的重点来抓,配合有关部门加强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帮助刑释解教人员妥善安置、融入社会;积极探索适应社区矫正特点的检察方式,加强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的法律监督。去年以来,通过协商办法,解决了10名劳教、劳改释放人员就业出路,并协助用工单位与其签订用工合同,落实了帮教措施。健全完善社区矫治机制,在对特殊人员管理服务的同时,建立和健全了《社区矫治工作实施办法》,使社会管理服务工作做到有规可守,有章可循。 (三)是加大查办社会管理领域职务犯罪力度,净化社会管理环境 不断加大对社会管理领域职务犯罪的查处力度,把查办涉及社会管理领域的职务犯罪作为服务社会管理、服务大局稳定的中心工作来抓。去年以来,集中力量先后在教育系统、政法系统、经济管理领域等查办了管理领域涉嫌职务犯罪案件10余起,涉农职务犯罪案件8件,其中在教育系统查办和经济管理系统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案值大、影响广,社会效果好,有力地促进和加强了社会管理领域管理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 (四)是加强青少年违法犯罪人群管理,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 结合办案,经常性开展青少年违法犯罪问卷调查活动,掌握其违法犯罪规律。针对部分青少年违法犯罪与网络毒害有关的实际,与公安、文化等相关部门开展多次清理校园周围网吧、录像厅活动。参与制定市政府关于出台加强文化娱乐场所管理规范,净化了社会文化环境,减少了不良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青少年违法犯罪率较以前呈下降趋势。围绕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开展“担任法制副校长”、“法制进校园”、“送法进课堂”活动。去年以来,共建立联系点27个,举办中小学生法制讲座28场次,深受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好评,有效地减少预防了青少年违法犯罪发生。 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社会生活多样、多元、多变的特征日益凸显。我国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共同发展的局面基本形成;城乡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城镇人口从.亿增加到.亿;社会阶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新的社会阶层;社会组织形态发生了新的变化,已有%以上的城镇从业人员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工作。 “单位”管理是以往中国社会管理的一大特点,许多制度和政策都和“单位”有关,要通过“单位”实施。现在发展市场经济,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人由“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以计划经济体制和过去那种权力构架为基础的社会整合功能削弱,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和方法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结构的 变化。当前,我国已进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我国改革发展面临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改革内容来看,我们需要推进的主要是一些涉及面宽、利益调整层次深、配套性强、风险比较大的改革,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难度加大。从改革动力来看,改革初期,人心思变和较低的社会预期激发着人民群众的改革热情,社会的动力与政府的牵引力紧密结合,推动着改革快速推进。随着改革不断深化,人们对改革发展的社会预期普遍提高,对改革发展成果的分享要求明显增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对社会管理工作提出的新挑战、新要求,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科学判断、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转变社会管理理念,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完善社会管理法律法规,提高依法管理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保持社会安定有序,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五创新管理理念,整合社会资源 社会管理也叫社会公共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社会公共组织为了适应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和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各种公共事务,通过制定必要的制度和公共政策来实施的有效管理。社会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完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构建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形成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秩序相协调的社会秩序。对社会管理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其一是以政府为主体,对有关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制约;其二是以社会为中心,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依据一定的规章制度和道德约束,规范和制约自身的行为。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一项涉及层面广、触及问题多、解决难度大的社会工作,需要社会各界同心协力、齐抓共管。十六届届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一)坚持以人为本,创新社会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社会管理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在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必须把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好就业、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从根本上减少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从源头上减少因利益冲突引发的社会矛盾;必须实现成果共享,使构成我们社会的各个阶层,参与社会发展的不同群体,都能够实现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共同发展,使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必须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借助各种社会力量,培育发展各类社会组织,最大程度地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必须着力减少社会发展的成本,通过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的社会政策,维护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公正,努力降低社会发展的成本,在更高层次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加快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职能 在新的社会管理格局中,政府要切实担负起社会管理的职能,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机构设置,在继续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扩大公共财政对社会发展和社会事业的投入,把人力、物力、财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倾斜,把工作着力点更多地放在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上。要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注重向公共服务薄弱的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要不断改进公共服务方式,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创新管理制度,为群众和基层提供方便快捷优质服务。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既不能失职不作为,又不能越权乱作为。按照《决定》“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要求,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改变政府以往介入市场过多的″越位″和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缺位″现象,顺应全球社会公共管理新趋势,加快传统的“经济管理为主”向现代的“社会管理为主”转变。 (三)积极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 社区是城乡居民生活的基层单位,是政府社会管理与社区自治组织、民间组织自我管理的结合点,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国社区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创新社区管理,构建和谐社区,要从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入手,积极探索新的社区发展和管理模式,健全社区管理组织体系,建立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企业在社区建设中的伙伴关系,把一部分政府可以不直接承担和企事业单位剥离的社会职能、服务职能交由社区承担。发挥驻区单位、社区民间组织、物业管理机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努力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有效衔接、政府依法行政和居民依法自治良性互动。大力推进社区服务的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多元化,完善社区就业,社区保障、社区救助、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社区体育、社区安全等各项公共服务;积极开展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体和特殊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强化社区服务保障功能,探索建立以服务群众为重点的网络化的社会管理机制,把为民服务的工作渗透到社区各个领域。农村社区建设则要把构建社区救助体系作为一项基本任务,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大力发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发展各类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帮助农民增加收入。要加强城乡社区自治组织自身的能力建设,通过提高居(村)民的自治程度,培养民主素质,提高社会责任感,合作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使城乡居民自治组织成为协调民众利益、化解民众矛盾、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有效载体。 (四)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吸纳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 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要有利于调动市场和社会组织的参与力量;有利于实现公共资源、公共信息整合共享;有利于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三者间的良性互动。只有科学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探索多元化的社会治理机制,才能有效解决目前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实现加强社会管理和降低社会管理成本的目的。因此,创新社会管理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社会组织、市民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政府调控、社会组织和市民协同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机制。要大力培育、发展各种社会组织、中介组织,包括 律师、公证、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等机构和行业协会、学会、商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社会管理。同时,要边“放水”边“筑堤”,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完善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的政策,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有助于政府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针对目前社会组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需要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一是降低准入的门槛,因地制宜的确定准入条件,不搞“一刀切”。二是逐步实现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彻底“脱钩”。政府过多或不适当的干预,往往会削弱社会组织的自治性,同时也不利于社会组织自身能力的发展。三是引导社会组织进行公开、透明化的运作,促进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严格行业自律,规范从业行为,承担社会责任,提高自律性和诚信度,增强透明度和公信力。四是加强立法,通过法律的手段,明确社会组织的法律地位、工作范围、经费来源、管理手段、管理程序等。依法管理和监督各类社会组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六社会管理创新的对人们的影响和启示 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履行好维护稳定的第一责任;抓住改善民生这一影响社会稳定的根本问题,解决好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更新管理理念、改变管理方式,创新管理措施,实现由防范、控制型管理向人性化、服务型管理转变。 要深入开展社会矛盾化解,着力构建“大调解”工作体制机制,积极组织领导干部接访、下访,认真落实社会风险 要深入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努力在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问题上实现评估制度,进一步筑牢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基础。要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基层综治机构等基层基础建设,满腔热忱地支持和帮助基层干部开展工作,确保基层工作有人抓、事情有人办、群众有依靠、稳定有保证。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为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当前,我国许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已经明显地集中到与人民群众基本民生问题密切相关的环节。这对各级党委和政府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决定》提出要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利益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抓住了利益关系,就抓住了事物的根本。必须始终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重点,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必须严格遵循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原则,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积极化解各种矛盾纠纷。改革方案的设计,应充分考虑社会的承受程度,妥善照顾各方面群众的关系;政策措施的调整,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群众的意见,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利益要求;大型项目的实施,事前必须认真进行科学论证,准确把握人民群众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的平衡点;公共资金的投向,必须首先用于解决低收入阶层特别是最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进一步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要通过各种途径、方法,将拟制定的社会政策向社会公开,使人民群众对于同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政策设计有着充分而广泛的民意表达,确保社会政策的有效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建立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更多采用调解方法,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引导各阶层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要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培养社会公德和法制精神,使社会各阶层都能按照法律和政策,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维护安定团结 我市的现阶段工作已近有很大的进步,一项任务不是一个国家总的领导就能解决的,是靠全民共同的努力合作下,团结的力量是无穷的。一切管理创新的关键在于观念创新。只有好的观念才能产生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观念是人的主观世界,而主观世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因此,观念创新必须通过深入研究实践活动和由它们产生的成果——科学和文化知识,才可能提炼出新的看法,从而指导管理活动。因此,加强对实践活动的了解和加强学习是观念创新的关键。 管理创新论文:十八大报告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管理创新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还提出了体现改革创新精神的总体要求和一系列创新举措,在为新时期加强机关党的建设指明方向的同时,也对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更高的要求。对此,谈点自己的粗浅认识。 机关党务干部是机关党的工作的规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是机关党的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近年来,机关各级党组织切实把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党务干部素质,增强党务干部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基础工程来抓,使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在整体上呈现良好态势,绝大多数同志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勤勤恳恳工作、默默无闻奉献,为机关党建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我们也要清醒看到,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中还不容忽视地存在一些不平衡现象,如有的机关党组(党委)对缺额的党务干部不能及时配齐配强,或过多安排党务干部从事其他非本职工作;极少数党务干部对党务工作不够热心、工作积极性不高;还有极个别党务干部事业心、责任感不强,业务水平不够高等。这些都对提升机关党的建设水平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新形势下机关党建工作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现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奋斗目标,必须高度重视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与新形势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的机关党务干部队伍。为此: 一要建立和完善高标准的选人用人机制。选拔配备好专兼职机关党务干部,是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必须严格标准和程序,对进入党务工作者队伍的人选认真把关。为此,一是必须坚持精干高效的原则。机关党务干部在素质上必须精明强干,工作上必须高效快捷,能力上必须一专多能。要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二是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使各方面优秀干部充分涌现、各尽其能、才尽其用。三是必须坚持群众公认的原则。要真正把群众公认作为选拔配备党务干部的标准,积极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措施,确实把群众威信高、自身形象好、作风过得硬的干部选拔到党务工作岗位上来。 二要建立和完善合理的教育培训机制。要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求,通过科学安排和严格培训,切实把机关党务干部培养成为综合素质优秀的复合型人才,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在知识结构上,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在能力素养上,由“经验型”向“创新型”转变,在本职工作上,由“粗通型”向“专家型”转变。为此,一要强化学习制度。认真落实学习计划,突出重点,在系统化、规范化上下功夫,着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改善知识结构。二要建立在职培训制度。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探索在职培训的新路子,通过集中培训、工作交流、专题调研、外出学习考察、与院校联办在职培训班等多种形式,拓宽党务干部培养渠道,不断为党务干部“充电”,帮助他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更新知识、拓宽视野,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增强做好党务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要建立约束与激励机制。通过建立和完善党务干部任职资质制度、教育培训考核制度、教育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等制度,强化党务干部的教育培训。 三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要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政绩观要求的机关党务干部考核机制,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逐步实现机关党务干部队伍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一是突出考核重点。要在全面考核德、能、勤、绩、体、廉情况的基础上,注重对党务干部工作实绩的考核,特别要突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方面的考核。二是科学设定考核指标和评价标准。在考核指标设置上,要全面反映机关党建工作发展情况,不能片面地用单项工作考核党务干部的政绩。三是把考核结果和选拔任用干部紧密结合起来。对考核优秀的党务千部,要列入选拔任用的范围,原则上同等条件下优先任用,确实把那些德才兼备、素质过硬、政绩突出的党务干部优先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四要建立和完善关心党务干部成长机制。机关各级党组织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战略高度,充分体量基层党务干部的辛苦,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广大机关党务干部,满腔热忱地支持和帮助机关党务干部做好工作。要在政治、思想、工作和生活上关心党务干部,切实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各种困难和实际问题,为党务干部的进步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要制定和落实党务干部建设的整体规划,加强党务干部与行政业务干部的双向交流,建立党务干部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形成机关党务干部交流、选拔和使用的有效机制,不断增强党务干部队伍的整体活力,真正把建设高素质党务干部队伍工作落到实处。 管理创新论文: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摘要] 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地位更加重要,对图书馆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搞好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势在必行。文章分析了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理念,并以佛山市图书馆为例阐述了佛山馆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以人为本,引入竞争机制、激励机制的新模式。 [关键词]知识经济;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简称,按照OECD(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说法,知识经济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基础上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产品的生产、商品价值的提高,企业的成长乃至国家竞争力的增强,都必将更加依赖于知识和掌握知识的人力资源。美国的经济之所以能处于世界的首位,其真正的优势就在于具有丰富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国家是这样,企业也是这样,那么作为社会文化力的核心的图书馆更应该是这样。美国的图书馆学专家迈克尔戈曼就提出“图书馆拥有三大资源,一支由训练有素和知识渊博的图书馆员和其他图书馆工作者组成的队伍;馆藏;供检索馆藏使用的书目控制系统。”在美国,还有这样一种说法:图书馆服务所发挥的作用,5%来自图书馆的建筑物,20%来自信息资料,75%来自图书馆员的素质。就是说,在图书馆的服务中,图书馆员作为知识和智力的载体在图书馆生存和发展中成为首要因素,优秀的图书馆员成为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图书馆事业要发展,要在知识经济中发挥作用,搞好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势在必行。 ⒈图书馆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地位与作用 知识经济是以人的知识为基础,以人的智力为资源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对人力资源也有了不同以往的要求。它要求人力资源拥有高科技知识,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广博的知识结构;要求人们有与之相适应的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求人们加快学习、不断学习、学会学习;要求人们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此外,它还要求人们具有应变观念和应变能力。那么作为社会知识信息枢纽之一的公共图书馆,人们必然把渴求知识、智慧、信息的目光,更加集中地投向图书馆,同工业经济时代相比,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将明显提高,其社会作用更为社会所公认。 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其服务职能已不仅仅局限于文献借阅和封闭在藏书楼内,而是在充分享受现代技术所带来的各种资源方便,如:网上多媒体的在线服务、全国或区域性的文献采编交换中心、全球性的数字化信息网络等等。这些将把图书馆转换成为一个全新概念的、多功能的现代信息中心,要面向全社会提供联合化的信息服务。图书馆员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价值不太高的图书馆员,而要让自己真正担当起信息专家、信息向导、信息管理者、信息顾问、系统专家等角色。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经营的微软集团在信息产业界以其强大的实力、新颖的产品、众多的精英人才而称雄于世,其显赫的业绩背后,微软集团图书馆提供的信息服务为其决策、科技、产品开发和推广发挥了强大的支持与后盾作用。比尔盖茨1997年接受美国专业图书馆协会记者的采访时说:“微软图书馆是一个我们职员的加油站和充电站。虽然人们可以自己上网来获取大量信息,但是图书馆所做的大量不可替代的工作更有助于人们提高工作效率。我们的图书馆员反映迅速,工作出色。” 图书馆还肩负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进行社会教育的职能。一方面,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塑造社会成员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另一方面,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终身教育成为世界趋势。图书馆公益性、公共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能贴近群众、服务社会,社会上每一位公民都可以在这里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平等地、随心所欲的进行终身学习。图书馆通过自己的工作,给千千万万普通群众以实际帮助,它可以为失业者做就业前的指导,为失学者提供自学辅导,为受损害者提供法律帮助,为病者提供医疗咨询,为有志创业者提供宝贵致富信息,为涉世不深的青年提供必需的人生知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图书馆不仅仅被誉为“大学的心脏”,而且会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必将成为“社会的心脏”。 2.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员的角色定位 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依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传统图书馆正在被网络化、数字化图书馆代替,一系列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化技术应用到图书馆中,对图书馆的自身发展也提出新的要求。图书馆员的服务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借借还还,服务工作已由单一、被动,转向了开放、多方位和主动。他们既是图书馆员,又是知识经济的参与者,这就需要图书馆员必须具有较强的现代信息意识和广博的专业知识,要有极强的洞察力、创造力,灵敏思维和强烈的事业投入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尽自己的聪明才智,自由地使用任何资源,才能替读者作出决策,充分发挥本职业的巨大潜能,成为图书馆兼知识经济的主要参与者。总之,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员应该使自己从“图书保管员”变成“信息领航员”和“信息工程师”。 3.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在传统的图书馆管理中,虽然也很强调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但是缺乏人力资本的概念,只是单纯从图书馆的业务技术管理和发展的角度来考虑,没有形成对于人力和智力的投入、产出、创新和发展的思路。由于图书馆是事业单位,长期忽视成本管理,不讲究投入产出,在人事管理上侧重于编制管理,忽视人源资本管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级和待遇既带有政府公务员管理的色彩,又带有科研单位科技人员管理的色彩:馆内各级负责人套用政府公务员序列,如局、处、科级等;其他人员套用科研人员序列,如研究馆员、副研究馆员、馆员等。这样的序列和评聘方法带有浓厚的政府行为和计划经济的影响。不仅不少图书馆的 馆长是政府从其他部门派来的,而且每个职级的人员数量也是事先由政府主管部门定下来的,职称论资排辈,不问能力高低,没有形成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正如有人指出的,在图书馆,“理想的岗位往往不是工作人员自己通过努力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和提高技术所能得到的,而是早已被某种社会关系所决定了。再加上分配、晋级、评职称等方面的‘阴差阳错’,挫伤了大多数人的积极性,使他们丧失了主动进取的精神。”由此导致骨干队伍特别是青年人才严重流失,队伍素质下降,工作效率低下,学术水平整体滑坡,服务对象不满。 4.创建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新体制 4.1 HRM理念:人本管理 随着管理理论沿着由“经济人”到“社会人”,再到“决策人”和“复杂人”这样的进程发展,企业管理理念也从“以物为本”到“以市场为本”,再到“以人为本”。人本管理思想是以人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它把人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以人的能力、特长、兴趣、心理状况等综合情况来科学地安排最合适的工作,并且在工作中充分地考虑到员工的成长和价值,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通过全面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和企业文化建设,使员工能够在工作中充分的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工作业绩,为达成企业发展目标做出最大的贡献。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中“知识型员工”的比重越来越大,员工不再是为了生存而工作,他们渴望能力的充分发挥和更大的前途。由于企业的发展越来越依靠企业的知识积累,而员工是企业知识资本的所有者,这决定了企业中所有者与员工的关系不再仅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更多的体现为合作者的关系。所有者仅仅是物质资本的投资者,而员工则是知识资本的投资者,双方的共同“投资”促成了企业的发展。人本管理就是在这样一个发展趋势中提出了的。它迎合了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 目前我国不少企业改组为公司制,实施制度创新,把人事部门改称为人力资源开发部,这当然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它可以给图书馆界以许多有益的启迪。 4.2 创新人事管理,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人事管理部门要把将事作为重心,把人降格为“执行指令的机器”,转变到将人作为重心,把人作为第一资源,既重视以人择事,也重视为人设事。人力资源作为图书馆文献资源之外的另一宝贵资源,其状况决定着文献信息资源的保存和开发状况。图书馆要开发文献信息资源服务于社会,靠的是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者。如果人的活力得不到激发,人的积极性难以充分调动,人对文献资源的开发能力也就不可能最大程度地释放出来。即使有了最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如果人的积极性得不到发挥,设备的维护和运转也会受到负面影响而使效益受损。不仅如此,图书馆之间的竞争、图书馆与其他文献信息部门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也表现为人力资源的竞争。所谓以人为重心,就是把馆员作为图书馆的主体,把人力资源作为图书馆制定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的依据,作为实施图书馆战略的支撑点。人事管理的立足点应当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开发人的潜能,发挥人的创造精神,尽量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4.3 引入竞争机制,全面推行聘用制 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对于干部选用机制的最本质要求,是对传统的计划分配和组织安排干部的根本性变革。图书馆要想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和作用,提高其社会服务的有效性,要想打破“吃皇粮”、“等靠要”的观念,改变家属“安置所”,干部“疗养院”的形象,就必须废除铁饭碗,实行全员聘用制,对现有人员实行公平竞争,择优上岗,让所有员工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只有这样,优秀人才才能脱颖而出,才能形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 佛山市图书馆在全面推行聘用制方面就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探索出一套适合本馆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 4.3.1 调整部门机构布局和设置 图书馆业务范围的不断拓展,旧的机构设置致使许多新的业务无法归口,一些部门职责划分不明确,理顺部门关系,重组业务机构,势在必行。佛山馆在机构重组上充分考虑社会需求,业务发展,明确部门职责和功能体现,考虑主业与副业的关系,通过拆散、合并、归口、更名、设立等形式形成了包括办公室及借阅、技术开发、信息、采编、少儿、研究辅导、服务部等7部1室的一个布局合理、层次分明、职责明确的部门架构。 4.3.2 实行定岗、定员、定额,推行岗位责任制 在调整机构的基础上,按现设有的部门实行定岗、定员、定额。定岗就是按部门的功能及工作环节设立岗位;定员就是针对某个岗位按工作时间及工作量安排固定数量的人数;定额就是按图书馆制定的总目标,分解成各部门、各岗位的分目标,为实现分目标所需完成的岗位工作量。实行三定是推行岗位责任制,实现目标管理的基础。 4.3.3 调整人员结构,实行优化配置 事业发展的根本在于人才,人尽其才是用人之道。图书馆的服务是分层次的,如信息服务与借阅服务是有别的,不同岗位其劳动的复杂程度也不同。同样,人才队伍中,能力、学识、思维因人而异,因此,人才与岗位的配置讲究科学,岗位的要求与人才的特点应结合起来考虑。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可以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 4.3.4 实行聘用制,引入竞争上岗机制 没有竞争,就没有生机和活力。竞争上岗就是废除以往任人唯亲、分配不公的旧模式,打破那种能上不能下的僵化的用人体制。图书馆要营造一个鼓励员工竞争,让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通过人事制度改革推行业务岗位双向选择,管理岗位竞争上岗,特殊人才实行特殊政策,打破年龄、资历、学历、职称等限制,充分调动馆内员工的积极性。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全馆员工根据馆里公布的岗位职数、岗位级别及各岗位量化指标,结合自己的特长和条件选择自己喜爱的部门及岗位,对于申报部主任的员工,要面向全馆员工发表自己的施政演讲,员工根据候选人的施政演讲报告和报告的可信度,将自己神圣的一票投向可信赖的部主任,最后馆办公会议根据员工投票结果、候选人的综合素质 决定聘任部主任。部主任聘期为三年,从德、能、勤、绩来考核部主任,使部主任真正成为图书馆发展的中坚力量。 4.3.5 简政放权,实行分级管理 要使图书馆健康发展,必须简政放权,充分发挥中层骨干的主观能动性。邓小平同志指出,机构臃肿、层次重叠、效率低下等现象同“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有密切关系”。因此,要科学合理地划分权限,理顺行政与业务的关系,部门之间的关系,使行政为业务建设服务。把责、权、利适度下放,让中层骨干拥有宽松的工作环境和一定的自主权,使其权责一致,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这样才能使图书馆机构高效运转。 4.3.6 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和聘后管理制度 长期以来,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一直是影响馆风和办馆效率的重要因素。建立考核制度,是对员工进行上岗聘后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环节。各部门认真做好平时、年度、聘期内的考核工作,将考核结果与干部职务的升降、员工的任职挂钩,逐步形成一个“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有效竞争机制,以激发馆员的主观能动性。 4.3.7 实行激励机制,打破平均分配局面 任何管理者都知道,工作效率的高低关键取决于下级在上级不在场时的表现,取决于他们在没有更具体的指示时仍旧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图书馆业务面广,各部门忙、闲不平衡,承受的压力也不同,只有通过激励机制,奖勤罚懒,按业绩、按劳动量、按创造性来进行合理分配,才能使员工在工作中真正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事业持续发展。 4.3.8 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推行继续再教育 在人才建设方面,职务和报酬是第一杠杆,学习和提高是第二杠杆。真正的人才永远不会满足现状,总是追求新的目标。图书馆工作能够给予人才的职务、职称和报酬总是有限的,与社会上的高标准相比差距很大。要留住优秀人才,就要提供给他们学习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不断提高工作适应能力、创造能力和业务水平,以不断地迎接新知识的挑战,同时也将继续再教育作为聘用制度中的一个硬件条件。 综上所述,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人力资源管理对一个图书馆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只有充分重视图书馆活动的“人”,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创新图书馆的服务与管理,才能促使图书馆事业得到快速、持久的发展。 管理创新论文:乡镇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心得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社会管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乡镇是政权的基础、改革的前沿、发展的重点和稳定的关键,其职能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影响民心向背和党的事业兴衰。,凭祥市被确定为全国35个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之一,这对其所辖的乡镇该如何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提出了崭新的课题。为此,笔者结合在乡镇工作的经验,谈谈加强乡镇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些思考。 一、乡镇社会管理的现状 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六中全会分别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然而,现行的乡镇社会管理格局还没有达到这个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乡镇政府管理职能迷失。现在乡镇工作的基本定式是随着上级中心工作走,跟着上级下达的任务忙,围着上级考核的方向转,导致乡镇政府无心履行地方社会管理基本行政职能。 (二)行政老作为,服务老观念。社会变化了,面临的问题变化了,可是一些乡镇政府应对问题还是老方法、服务群众还是老观念。在社会管理方面,仍然习惯于居高临下、发号施令,对于群众的需求和困难,缺少主动调查了解和上达。 (三)乡镇指导村委会乏力。实行村民自治后,一方面乡镇不能过多干预村民委员会的工作,另一方面乡镇对村委会的指导收效不大。原因在于:一是当前村民自治的水平低,机制极不完善,自治等于不治;二是村干部收入低,没有社会保障等,难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三是在乡镇指导村委会工作中,缺乏资金、物资和人力等资源的配套实施条件;四是乡镇干部培训学习时间少,指导水平不高,导致工作效率偏低。 (四)乡镇普通干部管理困难。一是乡镇干部普遍待遇偏低,工作缺乏积极性。二是干部素质不高,难以适应新时期的需要。三是乡镇在人事上没有提拔任用权,普通干部很难有升迁的机会,导致思想不稳定,工作不安心,没有积极性,导致干部管理难。 (五)乡镇公益事业建设难办。一是在筹集资金过程中,由于受益不均,无法建立统一的分摊标准,征收时难度较大。二是外出务工人员常年在外的资金收取难。三是部分农户因家境困难无法一次性交清而产生新的拖欠,造成兴办公益事业胎死腹中。 二、乡镇社会管理创新的对策 (一)解放思想、转变职能,创造乡镇工作新机遇。当前农村形势正呈现出三个重大变化:一是过去以“取”为特征的农村分配关系已经逐渐向“予”转变;二是过去以“混”为特征的干群关系正在逐渐向“和”转变;三是过去以“补”为特征的城乡关系开始逐渐向“哺”转变。我们要根据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及时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加强乡镇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夏石镇是全国第二批发展改革试点镇,全区党政“一肩挑”试点镇。崇左市友谊关工业园区落户夏石镇,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人文优势明显。夏石镇只有解放思想,从改变服务方式、加强经济合作、转变政府职能中创造新机遇,才能实现优势优先、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 (二)正确定位、紧扣重点,谋求乡镇工作新突破。乡镇政府作为最基层的一级政府,处于国家权力和乡村社会的中间,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上级政府和部门的各项工作都要通过乡镇这级来实施完成。转变职能后,当前夏石镇工作的重点是紧紧围绕凭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城镇化建设”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全力打造崇左市一流的工业发展洼地镇、现代农业窗口镇、新农村建设示范镇、社会安定和谐镇、队伍建设形象镇。 (三)改革创新、科学施政,赢取乡镇工作新跨越。第一,改革乡镇政权运行新机制,走精简高效之路。要科学设置乡镇机构,采取乡镇党委和政府机构合并设置的办法,设置3至4个综合性办公室,包括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等,以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提高效率。 第二,在队伍上致力激励约束,完善镇村干部管理新方式,走负重奋进之路。一是用改革与竞岗手段加压力。要按绩效定酬,打破“大锅饭”局面。二是用评分与保障手段强基层。积极探索农村“两委”干部工作目标责任制管理新模式,推行村干部工资保发、养老保险、医疗保障“三保”机制,解决基层干部后顾之忧。三是用考核与跟踪方法明目标。要制订完善《机关干部岗位目标考核办法》,让每名干部找准坐标,对号入座,定期组织班子成员、机关干部谈心活动,及时跟踪管理,掌握思想工作状况,让干部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压力。四是用培训与锻炼方式优素质。加大对乡镇干部“充电”、“输血”力度,使之不断掌握新知识,增长新本领。五是用选拔与交流机制造平台。推行干部选拔“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制,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动态交流模式。六是用问责与监督措施保本色。组织干部经常学习《问责办法》,在问责查处上做到“既打雷、又下雨”,加强乡镇干部的纪律监督、审计监督和群众监督。 第三,在主体上全力创造优势,探索培育新型农民新办法,走全民创业之路。建设新农村和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农民是主体,也是内动力,只有提升农民素质,调动全民创业激情,才是抓住了乡镇工作的“牛鼻子”。为此,一要创造人文优势,增强农民的人格魅力。要狠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民家庭和美、邻里和睦、人际和谐。二是创造技能优势,增强农民的适应能力。采取职业 教育、技能培训、外出取经、典型观摩、现身讲述等途径,引导农民学得会、用得上、能致富。三要创造产业优势,增强农民的致富能力。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培育一镇一品、一村一品,并把农民组织起来,变分散经营为规模经营。四要创造管理优势,增强农民的自治能力。尊重好、保护好、引导好、调动好农民的民主权利,让农民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约束中增强参政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大局意识。第四,在管理上倾力保障服务,开创农村社会事业新局面,走和谐发展之路。围绕关注民生,抓好以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村低保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建设,促进老有所养、老有所居、困有所助。围绕倾听民意,抓好信访恳谈会和信访导访机制,实行“三变”:变堵为疏,变上访为下访,变日常管理为全程服务。围绕解决民忧,建立乡镇政务中心,推进“一站式”便民服务,推行办点干部下村领办、代办、协办、督办制。围绕温暖民心,突出教育和谐,深入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推行留守儿童“家长制”;突出计生和谐,深入开展诚信计生和生殖健康优质服务,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确保计划生育率。围绕促进民安,落实技防设施,创建安全文明乡镇。(作者系凭祥市夏石镇党委书记) 管理创新论文:论新时期医院经济管理创新 引言 医院运用经济手段,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对医院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指导、组织、计划与实施,开展经济核算和经济分析,合理使用财力、物力、人力,尽可能以最少的劳动耗费获得最大的医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是医院经济管理。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的矛盾还比较突出。社区、农村医疗卫生和公共卫生工作环节比较薄弱,区域和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均衡,医疗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资源配置不合理。医院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不完善,药品的生产流通环节秩序不规范,医患矛盾较为突出。要达到医院和谐发展的目的,必须要有综合科学性管理意识,现代化医院管理理念,只有这样才能进行现代化医院建设,保障医院内外环境的协调发展。强化及完善医院管理,对于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患关系有着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理念 医院现代经济管理理念提出了医院现代经济发展,医院决策层的能力、理念、素质和视野决定了医院经济的走向和发展。现代医院经济管理处在变革不定中,是伴随着事物的变化发展关于选择的哲学,医院如何把握经济规律,顺应体制趋势,医院的领导核心层要有变革创新力,具有前瞻性思维、适应性思维和超前的经济管理理念,有效地对医院现代经济发展战略进行规划,全面革新管理,找准市场定位,发挥特有优势,这样才能规避风险,抓住机遇,领导市场潮流等。在实施医院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各级管理人员必须树立人本理念、法制理念、风险理念、成本效益理念、服务理念、市场理念等,对各项经济工作进行决策,实现对医院经济管理的调节、导向和控制,实现整体最优化,最终实现现代医院经济管理目标。 二、重视服务质量和医疗质量管理 患者对医疗服务提供方的基本要求是有效、安全、及时的医疗。在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没有优质的服务和质量保障,也难以巩固其在市场中的地位。为了保证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全体医院人员有强烈的质量意识,通过改革和创新,建立严格的医疗质量监控系统和规章制度。制定出合理的医疗护理质量标准、诊疗技术规范、入院标准等,在日常管理中明确规范这些标准,并作为医院现代经济管理的依据,来实现“医疗低成本、医院合理投入、医院合理收益、病人低消费”的新思路。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就医过程中的服务要求及细节更加人性化和复杂,医院要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深化改革,全面落实“以病人为中心”到医疗服务的全过程。 三、加强医院财务管理 医院经济管理最关键和最重要的部分是医院财务管理,医院财务管理是医院经济工作的核心内容,在医院的经济管理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一项业务性、法规性和政策性很强的系统工作。本质是根据资金运动的规律和特点,依照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合理处理相应的财务关系,有效安排医院的资金运动,在医院的医疗服务活动中财务管理起着导向、启动、控制的作用,对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利。财务管理的功能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体现:为经营活动的资金、保证医院服务活动和医院筹集资金需要;降低医疗经营成本和服务成本,增收节支,合理组织收入;医院的经营决策的参考,预测医院的经营和财务活动;通过对经营活动和医疗活动的分析和检查,总结经验,弥补不足,找出差距,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四、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促进医院经济管理 随着日益显着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越来越重视信息化的建设,它几乎应用、渗透于整个经济社会。医院经济管理工作项目甚多,较繁杂,因此提高现代医院管理实用性和科学性,需要运用信息化建设辅助管理。实现医院信息化建设可以为医院经济管理工作提供实用、快捷、方便的平台,从而提升了医院的整体运营效率,对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医院必须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优势,推进信息化建设。 五、积极开拓医疗市场和领域 在市场经济中,必须适应当今市场经济,医院才能发展与盈利,这就需要医院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创新,优化产业结构。首先,完善和改进整体的医疗设备,改善就诊条件,进行科技创新;其次,积极开拓医疗领域和市场,提高医院自我调节的能力。在服务领域里 ,医院应利用自身的优势发展自己的服务空间,以满足社会各层次的服务、保健、医疗需求。 六、抓好医院人力资源建设 医院发展的根本动力人力资源的建设,是医院持续发展的基础,体现了医院竞争力的核心。医院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加强人才资源建设,其重要受到了医院的广泛重视。为此,一是对高技术的人才加强重视程度。医院的人力资源主体是医生,医院在业内占有的地位以及患者对医院的信赖程度受医生医疗技术的直接影响。要支持和鼓励他们的研究项目,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医院的长远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并最终实现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二是完善奖惩体制,建立医院激励制度,采取有效的措施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责任心和爱心,以便更好地服务患者,同时取得患者的信赖,提高医院的形象和信任度。 医院经济管理的总体目标是在新形势下医院现代经济管理树立“高效、低耗、优质”的理念。新医改要求用较低的费用,提供相对优质的医疗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医院应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之上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有效的经济管理措施降低医院的运行成本。 管理创新论文: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岗位资格制度与警务管理创新 一、警察岗位资格制度的涵义及内容 (一)警察岗位资格制度的涵义 (二)警察岗位资格制度的内容 1、警察职业准入制度。对招录的社会大专院校毕业生、军转干部和其他非警察类单位调入的人员,进行一定时间的岗位培训,合格后取得警察职业准入资格,对现有警察队伍中不符合警察职业需要的(不含开除和辞退人员),设置相应的正常退出机制。主要解决警察职业的“进口”和“出口”问题。 2、警察岗位分类及资格认定制度 (1)岗位分类:a、综合管理类:主要是行政管理岗位,包括政工、纪检、综合办公、生活卫生管理、行政后勤等部门人员;b、专业技术类:分执法岗位、矫正岗位、习艺指导岗位,包括管教、狱侦、教育、医务、生产经营(财务、审计、工程技术、经济)等。 (2)资格认定:对不同的专业技术类岗位设置相应的资格认定标准(另题研究)。 (3)岗位与职务管理:综合管理类岗位实行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务升降办法;专业技术类岗位实行专业技术职务升降办法(另题研究)。 二、警察岗位资格制度与警衔管理改革 (一)警察职业准入与警衔管理。对取得警察职业准入资格并担任警察职务的人员授予相应警衔;对正常退出警察职业的,取消警衔,但可保留现有的警衔工资。 (二)警察岗位分类与警衔管理。综合管理类岗位授予行政警衔,专业技术类岗位授予专业技术警衔,按现行《评定授予人民警察警衔实施办法》和《警衔工作管理办法》评授警衔。待警察分类管理和岗位设置完成后,对警衔评授和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相应修改。 三、警察岗位资格制度与警察职业培训改革 (一)警察学历培训。整合全国现有办学资源,选定几所办学条件好、综合实力强的警察类高校,作为警察学历教育基地,实行定向招生。 (二)警察职业资格培训。也称为上岗培训,对通过招考录用、军转安置、非警察单位调入的人员,进行一定期限的警察职业培训,取得职业资格后,安排相应警察岗位。 (三)警察继续教育培训。凡涉及警察职务(重点是技术职务)晋升的须进行一定期限的继续教育培训,取得职务晋升培训合格证书,才能参加高一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 (四)警察警衔晋升培训。警察分类实行管理后,须对现行警衔晋升培训模式进行改革(可纳入警察继续教育培训)。 管理创新论文:税收管理创新的若干理念问题 论文关键词:税收管理创新 论文内容提要:本文回顾了我国10多年税收管理改革实践,在解析主要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税收管理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及对策措施,以加-陕实现传统税收管理向现代税收管理转变。 伴随着新税制的实施和税收征管改革的不断深人,我国税收管理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但是。税收管理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加人WTO后,传统的税收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正面临新的挑战,迫切要求加快税收管理的改革创新,实现传统型管理向现代型管理转变。 一、税收管理的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创新税收管理理论是变革税收管理的前提。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对税收管理理论研究不够重视。税收管理理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税收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也落后于其他一些重要社会科学领域。 我国税收征管改革摸着石头过河走了10多年。税收征管改革从一开始就缺乏科学的理论准备和理论指导。税收征管改革基本上是凭经验和直觉进行。在解决改革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中徘徊。无论是20世纪80年代末,进行的“征、管、查”三分离或二分离的摸索,还是新税制实施后,对传统专管员制度全面改革,所形成的“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新征管模式,以及进人21世纪后,采取科技加管理措施,以信息化推进专业化的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基本上都是在理论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进行的,未能从理论上对税收管理改革目标体系进行深人系统地研究,在科学把握税收管理的本质、规律、原则等基本理论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税收管理改革的基本理论框架,给予税收管理改革坚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因此,在改革的目标方向上,缺乏准确清晰的定位。目标设计缺乏系统论证,征管改革的框架和基本模式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对征管改革的方向经历了反复探索和较长时间的认识过程;在改革的思路上。始终循着相互制约的指导思想,沿着职能划分的思路。把分权制约过多地寄望于征、管、查职能的分解上。追求税收征管的模式化;在改革的范围上,侧重于税收征管的改革,忽视税收行政管理的改革。未能把对以纳税人涉税事项为主要管理对象的税收征收管理和以征税机关、征税人为主要管理对象的税收行政管理作为改革的整体进行系统设计,忽视人力资源的配置管理和开发利用;在改革的进程上,对不同地区制约征管改革的因素研究不够,缺乏整体规划。常常处于走一步看一步,造成各地改革进度不一。带来征管业务的不规范、信息技术应用的不统一。由此导致税收管理改革走了一些弯路,浪费了不少人力、物力和财力,增大了改革成本。 当然,税务部门在改革实践中也进行了一些理论探索,但主要还是停留在对改革方案的修修补补。疲于寻求解决具体问题的措施上,缺乏在税收管理改革实践基础上理论创新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解决税收管理改革中的问题和矛盾,加快建立现代化税收管理体系,提高税收管理水平,必须创新税收管理理论。 推进税收管理的理论创新,首先要转换传统税收管理的理论视野和研究方法,注意在改革实践中进行税收管理的理论探讨,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把成功的经验系统化、理论化;其次,要注意研究借鉴当代西方公共管理理论和工商管理领域发展起来的管理理念、原则、方法和技术,结合我国税收管理的实际,创造性地加以吸收和运用,形成适合中国税收管理特点的新思想、新方法、新体系,并在指导税收管理改革实践中加以丰富和发展;还要注意不断研究税收管理的内在规律、原理和发展趋势,善于抓住揭示税收管理内在客观性的发现性认识,创造税收管理科学的前沿理论。通过寻求税收管理理论突破与创新,推动税收管理的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彻底改变我国税收管理改革目标不明、方向不清的被动局面,彻底改变税收管理理念僵化、管理方式陈旧、管理手段单一的落后局面,实现传统税收管理向现代税收管理的根本转变。 二、税收管理的技术创新 科学技术是税收管理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创新税收管理离不开现代科技手段的支撑。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税收管理正产生着革命性的影响,为创新税收管理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创新税收管理技术,以信息技术和通迅技术为基础,实现税收管理信息化是深化税收管理改革,提高税收管理质量和效率,实现税收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伴随着税收征管改革的深入,我国税收管理信息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人脑到电脑、从单机运作到网络运行的历史性跨越,信息技术对税收管理的支撑作用日益显现,税收管理技术有了重大突破。但不容忽视的是,我们不惜重金投入,购置相当数量和一定档次的计算机技术装备,与应达到的应用程度和应用效果仍有相当差距。在推进税收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税收信息化建设缺乏总体规划,软件开发应用杂乱无序,信息系统平台不统一,数据处理缺乏层次性和综合性,形成许多“信息孤岛”;信息资源利用不充分,集中分析监控能力不强,导致高技术与低效率并存,高成本与低产出共生,造成人财物的极大浪费。对此,我们应当认真总结和吸取过去在税收信息化建设中留下的深刻教训,从战略高度推进税收管理的技术创新,加强对信息化建设工程组织学的研究,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加强对税收管理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彻底改变机器运作模拟手工操作的状况,挖掘信息网络技术的潜在效能。 创新税收管理技术,实现税收管理信息化,是科技与管理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推动税收管理发展,实现税收管理现代化的过程。目的是要使人工管理与机器管理组成的整个管理体系效能最高。实现税收管理的技术创新,推进税收管理信息化应突出四个重点: 其一、坚持按照一体化原则,遵循“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保障安全”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完善优化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方案和具体规划,逐步实现业务规程、硬件配置、软件开发、网络建设的一体化,在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整体推进上求得新突破。 其二、从管理思想、管理战略上突破传统观念和管理方式的束缚,适应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要求,实现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互动,在现代技术和科学管理有机结合上求得新突破。通过税收管理的技术创新,改造管理流程,重组职能机构, 变革管理方法,优化资源配置,规范权力运行,把整个税收管理工作有机地联系和带动起来,形成上下级之间、同级之间的互动响应机制,构建起与信息技术发展相适应的管理平台。 其三、利用先进的通讯和网络技术,建立多层次有针对性的税收服务技术体系。一方面大力推进网上申报、电话申报、磁盘申报、银行卡申报等多种电子申报方式,大力推进税、银、库联网,实现纳税申报和税款征收信息的网上流转,最大限度方便纳税人及时快捷申报纳税,为实现集中征收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全面建立税法咨询、税收法规、涉税事项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包括提供电话自动查询和人工查询系统,电子化的自动催报催缴系统;利用电子邮件向纳税人定期提供税收政策法规信息,向特定纳税人进行有针对性的纳税辅导。利用互联网提供税收法规查询,与纳税人沟通交流,实行网上行政,网上办理涉税事项,接收对偷税违法行为和税务人员廉政问题的举报、投诉等等,使信息技术在方便纳税人,提高办税质量和效率,降低税收成本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其四、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把税收管理全过程纳入完整、统一、共享的信息系统,实施全方位的实时监控。一是建立高度集中的数据处理系统。在统一数据结构和标准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征收信息向地市局和省局集中,进而再向省局和总局两级集中,克服信息传递中封锁、变异和沉淀,提高征收入库操作的规范度,实现数据管理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升。二是建立以信息收集分析利用为重点的税源税基监控系统。从信息经济学角度分析,管理薄弱是与信息获取能力不足相伴而生的,只有信息完备才能实施有效管理。因此,在加强纳税申报信息采集管理的同时,要加快与工商、银行、技术监督、海关、公安等部门的信息交流和共享,以增强税务机关获取外部信息的能力。三是建立以依法行政为重点的管理流程控制系统。在将税收管理全过程纳入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控制业务处理流程,减少自由裁量的环节和幅度,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参与税收管理质量的控制和改进,实现对执法行为的监督制约,使税收管理全过程每个环节责职、每个权能行使、每项工作绩效,都能通过网络透明地呈现在管理决策平台上,提高依法行政的透明度。 三、税收管理的组织创新 税收管理机构是根据履行国家税收职能需要,围绕税收行政权力设置、划分和运行而形成的组织体系。设计科学的税收管理组织结构是有效实施税收管理的组织保证。税收管理组织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能否履行好国家税收职能,能否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纳税服务,影响到税收管理质量和效率的高低。 回顾我国税收征管改革历程,有关方面一直在寻求建立一个科学高效的税收管理组织体系。每次征管改革几乎都离不开对征管组织机构的撤并调整,特别是新税制实施后,征管组织机构处在不断的调整变化之中,有的撤销税务所,按区域设置全职能分局;有的在分局下还设有中心税务所;有的很快又取消全职能分局,按征、管、查职能外设征收局、管理局和稽查局等专业局;有的仍留存着一直游离于机构改革之外的外税局、直属局。总的说来,这些改革措施始终没有打破原有征管机构的层级,没有跳出按征、管、查设置机构的框框,没有冲破地区行政管辖范围的界限,没有发挥运用网络技术构造组织结构的优势。税收管理组织机构庞大臃肿,管理层级环节过多,机构设置不统一,职能部门交叉重叠,权力结构过于集中,管理组织过于分散,资源配置不讲成本效益,组织结构效率低下的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甚至有些更为突出。 要从根本上解决征管组织结构问题,提高税收管理组织合理化程度,必须大力推进税收管理机构的改革创新。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税收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日益提高,税收管理机构改革创新的着力点应放在依托信息网络技术,打破部门约束和层级限制,根据税收管理的内在规律,优化管理资源的配置,使传统封闭的机械式组织向现代开放的网络化组织方向发展。 一要减少管理层次,收缩征管机构,确立税收管理机构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框架。现代管理组织理论和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要提高组织结构效率,必须减少行政管理层次,精简管理机构,实现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我国目前税收管理组织结构,从总局、省局、市(地)局、县局到基层分局有5个层级,除基层分局外,有4级行政管理层。世界上很少有这种5级架构的征管组织体系。要创新税收管理组织结构,必须打破这种僵化的5层“宝塔”结构,冲破行政区划的约束,根据经济区域、税源分布、规模大小,设置税收管理机构。从改革的渐进性考虑,税收管理机构改革的近期目标可以定为实行总局、省局、市局、县局4层组织结构。今后条件成熟时,对省级局还可以进一步考虑打破行政区划,根据经济区域进行撤并,设置跨省大区局,如像人民银行跨省设置分行机构。 二要统一征管机构设置,实现基层征管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根据企业组织理论学的研究,企业管理组织机构设置通常有四种模式,即以产品为基础的模式、以职能为基础的模式、以客户为主的模式和融合前三种的矩阵模式。按照前述税收管理机构的改革目标和国外税收管理机构设置的做法,适宜采用按税种类型和职能分工相结合的模式设置内部机构。在基层局(县、区局和将来实现征管实体化的地市级局)适宜按职能分工和纳税人类型相结合的模式设置机构,除稽查局可作为外设机构外,其它专业局都应全部转为内设机构,同时还应撤销过去外设的直属局、外税局,实现对内外税、不同行业、不同预算级次企业的统一管理。基层局的主要职能是对辖区内税 源税基的控管。分类管理是专业化管理的基础,对纳税人实施分类管理是国际上许多国家的成功做法。 三要构建与信息化相适应的税收征管运行机制,实现税收征管的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改变税收管理的流程和组织结构,建立一种层级更少基层管理人员权责更大的管理体制。在县(区)局内部,根据税收征管和信息化的内在规律,重新设计和优化税收征管业务和征管流程,将咨询受理等纳税人找税务机关办理的涉税事项集中到前台办税大厅实行全方位服务,解决纳税人多头多次跑的问题;将纳税评估、调查执行、稽查审计等税务机关找纳税人的所有管理事项,集中到后台实施分类管理,解决税源税基控管薄弱的问题。 四、税收管理的制度创新 深化税收管理改革,既需要消除不适应现代税收管理发展要求的制度性障碍,更需要针对解决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新的制度安排。优化税收管理制度设计是税收管理改革与发展重要内容,也是从制度层面解决当前税收管理存在问题的必然要求。税收管理的制度创新应当紧紧围绕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和税务机关管理效能,降低税收风险即法定税收与实际税收之间差额这一税收管理目标,在税收管理制度体系优化设计上求得新突破。 当前税收管理制度创新应当突出两个重点。 (1)要着眼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促使其如实申报纳税,解决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一要建立以纳税人为中心的税收服务制度。税收服务是保证纳税人依法纳税的重要条件,必须按照新征管法的要求,尽快将税收服务从过去的道德范畴上升到行政职责,构建起以纳税人为中心的税收服务制度体系,为纳税人提供享受各种税收服务的制度保障,包括设立多渠道政策性服务的制度,确保所有公民享受和获得税收知识的权力,使纳税人有能力自觉、及时、准确申报纳税,减少无知性不遵从;设立以客户为导向的程序性服务制度,确保办税公平公开,程序简便规范“一站式”服务到位,使纳税人减少“懒惰性”不遵从;设立完善的权益性服务制度,确保客观公正开展行政复议,主动实施行政救济,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减少情感性不遵从。 二要建立以纳税评估为基础的纳税信用等级制度。纳税信用度的高低直接体现着税法遵从和税收管理水平的高低。实施纳税信用等级制度,根据纳税人纳税诚信度实行差别管理,对信用等级低的纳税人严加管理。制定鼓励诚信守信, 制约惩处失约失信的政策措施,促使纳税信用成为与纳税人生存发展紧密相联的无形资产。让依法纳税者受到社会广泛尊重,使诚信纳税者得到实惠,增强忠诚性遵从的荣誉感;让失信违法者付出利益代价和荣誉代价,促使纳税人诚信纳税。同时要把建立纳税信用等级制度与建立纳税评估制度紧密结合起来,建立起科学的纳税评估机制。 三要建立“轻税重罚”的违法处罚制度。增大违法成本是强化税收管理的重要举措。对外要健全偷逃税处罚管理制度,增大偷税成本;严惩知法违法者,对不按规定履行纳税义务,该罚的要罚,该判刑的要判刑,减少纳税人自私性不遵从,增加预防性遵从。 (2)要着眼提高税务机关内部管理效能,约束税务人员寻租,对工作业绩进行有效激励,解决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一要建立科学的税收管理绩效考核制度。考核税收管理绩效是促进税收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手段。税收管理绩效考核导向至关重要。要彻底扭转过去绩效考核重收入轻管理,重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轻机关内部考核的倾向,从组织收入型向执法保障型转变。要以正确实施国家税收政策,降低税收风险为目标,将绩效监控和评价贯穿税收管理全过程,使绩效考核成为加强管理的有效手段。可以考虑从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和机关内部两个层面建立绩效考核制度。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绩效考核,应从税收风险、执行政策、服务质量、人力资源利用、成本效益等方面,通过客观科学地制定考量目标和指标体系,准确评价下级税务机关税收管理的成效和不足,激励先进,鞭策落后,使之明确税收管理的改进方向。对机关内部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应重点围绕行政行为、行政过程和行政结果等方面进行考量,可采取事项与岗职相结合的绩效考核办法,通过定岗位、定职责、定事项、定人员、定目标、定指标、定奖惩等方法,充分运用计算机网络对税务人员工作业绩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评价,使个人工作绩效与集体组织绩效高度关联,激发个人和群体奋发向上的活力。 二要适应税收管理信息化要求建立各种新的制度规范。根据税收管理技术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税收管理的制度环境,为现代科学管理扫清制度性障碍。除了要从法律法规上对电子申报数据合法性、电子签名不可抵赖性等重大问题作出新的规定外,特别是要针对税收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及时废除不合理的规章,尽快改变传统纸质条件下信息流转的各种制度设计,以新的视角、新的理)念和新的方式,重新设计优化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各种税收管理制度,从制度上保证税收管理整体效能的发挥。 三要不断完善以人为本的竞争激励机制。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力度。通过健全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用先进的思想武装人;健全干部培训制度,用科学的知识充实人;健全选人用人制度,用正确的导向激励人;健全勤政廉政制度,用科学的机制约束人,从税收管理制度上确保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激发干部队伍的活力,挖掘每个干部的潜能。 管理创新论文:论现代企业管理创新 摘 要:随着现代企业进一步的国际化和市场化,企业越来越觉得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现代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企业管理创新对企业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就如何进行企业管理创新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企业管理;创新 1、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1.1 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1)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创新主体对成就的追求、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向往、对社会责任的道义渴望,更强化了他们创新的冲动。 (2)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企业管理要有一定的模式和方法,但不论什么模式或什么方法,根据形势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即所谓“管理无定式”。 (3)消费市场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利用新技术的速度大大加快,产品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加之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变化不断加快,这就要求企业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4)市场竞争激烈日益激烈。企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就要千方百计控制成本,提高质量,增加品种,扩大销售,这就要求企业创建新的组织结构,运用新的服务和销售模式,采取新的管理策略和程序,使管理组织能够灵活应变。 1.2 企业管理创新的现实意义 企业管理的创新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它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符合国际企业管理发展的新趋势,符合管理本土化的要求,符合“入世”后提高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要求。 2、当前企业管理创新存在的不足 (1)管理相对太粗放,当前很多企业的管理不够细化。 (2)管理组织相对落后。 (3)企业管理者素质亟待提高,企业缺乏管理创新精神。 (4)科研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企业发展缺乏后劲。 主要是企业产品总体水平不高、产品结构不合理、装备水平低、超前意识差、科技开发投入少、企业发展无后劲,导致企业无力进行管理创新。 (5)企业财务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健全。企业财务缺乏应有的监督审查管理机制。 (6)激励约束机制不相配套以及企业文化建设不健全。 3、企业管理创新的策略 3.1 企业管理思维的创新 我国企业要实施管理创新,首先,必须要进行管理思维的变革,要变纵向思维为横向思维;其次,中国企业要坚持“人本管理”的管理观念,以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为核心,积极推动企业经营思路、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管理制度的创新,改善企业管理创新的内外部环境,在企业中建立起浓厚的管理创新意识和氛围;再次,树立新的市场竞争观念,要追求管理思维的即时性和有效性,注重信息的挖掘、整合运用以及风险管控。 3.2 企业管理体制和组织上的创新 由于工作数量的不断增加,生产产品和服务过程变得更加复杂,必须进行管理体制创新,将企业原来相对独立的管理职能组织成为联系紧密、协调一致的生产经营统一体。 另外,创新要获得成功,必须有一个有效的组织结构和富有经验的专业性管理。组织结构的创新在管理创新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管理的重点要由对物的管理转向对人的管理。重视企业文化,注意人际关系,使管理进入人的内心世界,相信人,尊重人的价值和能力。 3.3 企业经营管理上的创新 市场营销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由于信息化、科学技术、网络化的迅猛发展,要求在管理方式上进行创新,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信息时代的营销管理将彻底改变企业对传统营销管理所持有的旧观念,这样,就可以做到产品上市快、成本低、质量好和服务好,赢得各阶层的顾客,使企业得到持续发展。 3.4 市场理论和实践创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深入,企业要想成功,必须要靠市场创新。企业的发展需要进行市场调查和市场创新,市场需求为企业创新提供了机会,市场创新是对市场的挖掘和深化,提高产品的市场渗透率,或开拓新的市场,扩大产品的销售量和产品对市场的占有率,企业进行市场创新同时也是提高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以及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需要,另外要重视在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这些方面下足功夫。 3.5 技术创新 现代企业技术创新就是为了求得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企业要及时的进行技术研制与开发,合理实施技术改造,发挥企业的技术优势。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企业之间的分工将主要取决于企业之间的技术优势,技术创新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制高点。因此,企业要加强新技术研发的成本投入,同时要给与适当的优惠政策。 3.6 管理组织创新与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由于竞争环境千变万化,管理组织为了能更好的为企业服务,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学习进行不断的创新。管理创新不能偏离“人本”管理的轨道,管理无论如何创新,都必须靠调动广大职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才能顺利的开展,离开了这一点,一切创新都免谈,同时要从传统的单一绩效考核转向全面的绩效管理,把绩效管理与公司战略联系起来。 3.7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对中国许多企业来说仍是一个头疼的问题,新时代的企业文化应该是一种速度文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把创新意识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已刻不容缓。 管理创新论文:石油企业管理创新论文 摘要:管理的新生力量在于不断创新,管理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题。深入研究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的现状,正确处理好石油企业管理创新中的几个问题,处理好几个关系,是目前石油企业管理创新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提高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石油企业;管理创新; 中国企业管理受到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西方管理文化的精粹都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中国企业管理。中国企业管理创新,就是要不断让科学管理的新观念、新方法冲涮。中国企业管理者的小农意识,就是用市场经济的规范取代计划经济的禁锢,就是要在民主、科学、创新的旗帜下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潜能,实施高效、科学、人性化的管理。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整合中西管理文化的精华,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建设网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管理思想和文化十分必要。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化,石油企业正逐步推向市场,面临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新的发展趋势。如何才能促进石油企业有效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等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其关键是需要研究企业管理创新。 一、中国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的现状 我国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的现状,目前石油企业管理创新活动主要是在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核算单位中开展。参与管理创新的人员主要是专职的管理人员,其他技术人员和基层操作人员很少,这反映了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的主体狭窄,不利于管理创新的广泛开展。当前石油企业鼓励创新主要集中在管理方式方法及管理模式或在一些局部领域内开展创新活动,而管理制度创新较少。这就是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的特点。从创新方法上看,主要是借鉴其他相邻领域知识和技能,独创较少。同西方大石油公司相比,我国石油企业的管理创新活动主要局限于少数专职管理人员,缺乏群众性;同时创新领域狭窄,创新手段有限,整体创新能力水平低下。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石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石油企业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石油企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很多企业经营观念陈旧,企业的管理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存在一些问题:1、国家对企业的有效监督和发挥经营者的积极性没有有效结合;2、已经进行公司化改造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还不规范;3、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劳动人事制度没有建立健全;4、没有完全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5、企业管理组织机构没有完善;6、成立股份公司后企业管理如何转变;7、重组改制后各个公司的关系如何处理。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企业管理创新来逐步解决。 企业管理创新活动虽受到外部环境影响,但笔者认为企业内部环境是制约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的主要因素。1)石油企业的自身特点石油企业属于矿藏采掘业,同其他工业企业相比,具有高投入、高消耗、高成本、高风险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一是油气资源深埋地下,勘探开发难度大、时间长、成功率低;二是原油生产受自然规律的严重制约,企业生产的成本费用高;三是油气企业工作场地大都在野外,企业办社会负担沉重[1]。石油企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石油企业的管理创新约束条件要较普通工业企业要多,而且正是这些特点加大了管理创新的成本,从而使得石油企业很难在管理创新方面有所突破。2)企业创新本文来自中国美术高考站,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查看激励政策导向企业管理创新极易受到企业内部创新激励政策导向影响。由于国内原油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为提高原油产量,石油企业对技术创新有很强的认知,其投入也很大,而对管理创新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是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积极性不高、成效不大的重要原因。3)企业创新氛围良好的创新意识,与拥有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密切相关。在一个好的氛围下,人就思想活跃,新点子产生得多而快;不好的氛围则可能导致人思想僵化,思路堵塞。由于石油企业长期处在计划经济中,对市场反映迟钝,缺乏市场压力,难以形成企业创新的氛围。 三、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的途径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给企业经营环境带来了根本性变化。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进行管理创新,以期超越一流,保持不败。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西方企业管理创新是一浪高过一浪,在管理的诸多领域中进行了大胆而又成功的创新。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和世界其他国家的经营关系越来越重要,管理创新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根据我国石油企业的现状和特点,我认为在石油企业管理中需要开展创新活动,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盈利水平。 1.组织机构的创新 组织机构是企业运行赖以支撑的架构,科学的机构设置是管理理论与规律的产物,也与企业实际管理的要求相关。目前石化集团正在进行的重组改制过程,实际上是企业制度创新的过程。在制度创新过程中,组织机构必须有相应的变革与创新,才能适应全新的委托关系、集权与分权要求、管理效率的提高等等。因此,开展组织机构创新活动特别重要,否则企业制度创新就不可能真正成功。 技术创新是管理创新的主要形态,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源泉,它越来越成为决定企业管理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技术创新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管理问题,因为技术创新从研究开发、形成产业化到市场推广应用,在整个过程中蕴涵着一种新的管理机理和方法。石油企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科技和追求整体效益的特点,经济效益的提高依赖于技术创新。这种技术创新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以充分利用新工艺、新方法和高效益产出为归宿,推动石油企业发展,从而促进管理方法、管理模式的创新。 3.经营理念的创新 由于企业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其价值观及行为存在一种惯性,这种惯性根植于人们的头脑之中,常常会不自觉地在其行 为中表现出来。石油企业的这种模原创文秘网站:文秘知音式及价值取向很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因此应该在经营理念上进行创新,树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企业特性的经营理念,重新塑造自己的价值观与行为取向。 一些石油企业重组改制后,石油企业主业进入股份公司,成为股份分公司,其它部分为存续公司,保留原有的名称。这是把原来的一个企业分为二个,各自有自己的法人,在经济上、行政上相互独立,但在党群组织上还是一个系统,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进行管理体制创新,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建立新的管理体制。 5.管理方式方法的创新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首的高新技术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交易方式已经发生了一些根本的变革,企业物资、资金流动在不断加速,企业原有游戏规则也随之在不断改变。石油企业只有适应这些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寻求新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才能在以后的竞争中取胜。 6.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资金、技术、专利等企业生产经营要素都可以相互转让,唯独只有人力资源不能自由转让,因为人力资本将取代金融资本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2]。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使得过去以财务管理为重心的管理体系必须进行改革,转变为以人为本的管理体系。如何让职工在工作中发挥聪明才智、调动积极性、不断提高知识和技能,是企业的一项迫切任务。因此加强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活动不仅非常必要,而且非常迫切。 7.企业流程和信息技术运用创新 流程的改革与创新,源于西方企业对传统分工条件下造成的生产经营与管理流程片断化、无人负责整个流程,只追求局部效率优化而使整个流程效率低下的再认识。流程之所以需要不断创新,是因为现代信息技术、电脑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原有流程赖以存在的前提条件发生了很大甚至是根本性的变化。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流程创新是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领域。 四、需要处理好的关系 1.企业管理创新和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关系 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是搞好各项其他工作的重要保证,是前提条件,是企业进行各项重大决策的重要依据,是推行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的重要条件。石油企业若想进一步创新、发展,必须加强企业管理基础工作,必须处理好管理基础工作与管理创新的关系原创文秘网站:文秘知音,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在保证基础管理工作正常进行的基础上,充分搞好管理创新,探寻新的发展方法和手段,推动石油企业向前进步。 2.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关系 引进国外先进管理技术和方法,对推动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缩小与发达国家企业管理的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也是加强和改善我国企业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学习、引进、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石油企业自身的特点,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石油企业管理模式和方法。 创新决不仅仅是知识的发现,更重要的是知识的运用。一个企业的竞争能力并不简单地取决于其科技力量,在某种程度上更取决于企业的管理水平。可以说管理创新也能创造市场,也能弥补技术创新的不足。因此,石油企业在管理创新过程中,除了尽可能地运用技术创新的成果推动管理创新向前发展,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管理创新来充分挖掘技术创新的潜力和效率。 3.石油企业管理创新与自身特色的关系 石油企业独有的特点决定了石油企业所有的管理创新活动都应当围绕如何减少和降低这些因素的影响展开。例如,地下油藏呈上下分布,不同的油藏分布在不同的地段,其平面上相互重叠;反映到地面生产上,不同的油藏其地面生产设施可能在同一区域。油藏分布的这一特点决定了油藏地面生产设施不可能以油藏为单元组织,而只能以地面集输系统为单元组织。因此现行油藏原油成本核算以地面集输系统为单元进行成本要素归集,这样的成本归集反映的是同一集输系统内所有油藏的平均开采成本,从而使采油在优化油藏开采方案时缺乏科学的依据。因此,无论是在经营理念创新上,还是在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创新上,都必须建立在石油企业的自身特点之上;否则,所有的创新只能是纸上谈兵。 4.管理创新过程与利用信息技术的关系 当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有管理游戏规则,信息技术不仅使实力雄厚的大企业特别是掌握当代前沿技术的大企业控制市场的能力不断加强,同时还极大地提高了资本周转的速度,使他们更容易获得远远高于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这从根本上破坏了利润平均化的机制。由于我国石油企业在开发和运用信息技术方面与西方大石油企业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加上管理创新活动缺乏或滞后,使其竞争力差距不断加大。从这个意义上说,能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潮流,已成为当今石油企业竞争的焦点。因此,石油企业在管理创新过程中,运用先进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现行管理创新的重大影响,是决定企业管理创新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5.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关系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创新和管理创新存在密切的联系,二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相互保证的,不能把二者的关系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 实质上就是改革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企业制度改革,旨在界定企业与政府、与社会、与投资者(股东)、与员工的关系,奠定企业管理的制度基础,带来企业运行机制的市场化。这是企业现代管理赖以存在的基本前提。如果企业的产权界定不清晰,外部激励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即使内部管理改革取得突破,也是不能持久的。企业管理体制(或组织结构)的改革,目的是实现管理模式的市场化,增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在以产权为核心的制度创新基本完成以后,企业管理创新的任务更艰巨,对企业的竞争力、经营绩效的影响更直接。这两种创新是并行的、相互促进的,都直接影响企业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因此,石油企业必须通过企业重组改制来加强和深化管理,实现企业管理创新,完成市场导向型的管理创新,建立起面向市场的管理模式和决策机制。当前石油企业必须通过企业重组改制来加强和深化管理,实现企业管理创新,完成市场导向型的管理创新,建立起面向市场的管理模式和决策机制。 综上所述,只有充分认识到我国石油企业管理现状,才能更为深刻地理解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分析现在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的新措施,正确处理好和其他相关问题的关系,切实搞好石油企业管理创新工作,把经济搞上去,为我国石油企业在新世纪有更大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多做贡献。 管理创新论文:社会管理创新的伦理路径的创新分析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伦理;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新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导致了不平衡、不和谐的社会现象。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已成为当代中国重要而紧迫的实践课题。而发挥伦理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 一、发挥伦理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是我国社会发展与社会管理实践的必然选择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三十余年的发展,一直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社会发展。但经过三十余年连续经济高速发展之后,社会矛盾和改革中的一些问题开始凸显,变得复杂。这需要我们转变社会发展理念,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专项社会发展转向社会整体的或综合性的科学发展。这是我国社会发展方式的一次重大转变。在这样一个社会发展转变的关键时刻,发挥道德、法制、文化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探究并构建社会伦理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便具有了十分关键而重大的现实意义。 从理论上说,社会管理的主题和根本目的之一是构建和谐社会秩序,而和谐的社会伦理关系乃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从这个角度说,伦理在社会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伦理是社会管理中的重要约束力量,它是人的一种内在的软约束。和谐的社会秩序,必须依靠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的种类很多,如法律、章程、守则、命令、公约、民俗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法律规范、行政组织规范和伦理规范。法律规范和行政组织规范都是以某种强制力为后盾的,都体现为制度。与它们相比,伦理依靠的是非强制性的力量,如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力量,因而,在社会管理中有着自己的特殊作用。 社会管理,归根到底是人及其各种关系的自我规范和调理(管理),因为人的理想信念、责任感、荣辱观、价值观都会直接影响到管理水平。加强社会管理不能只靠法律和行政组织规范的硬约束,还要有伦理道德的软约束,这种软约束往往更普遍、更持久、更具亲和力,因而更贴近“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政治宗旨;不仅要有制度的外在约束,更需要人的内在自觉。伦理规范和法律规范及行政组织规范相互依托、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合力攀援,才能实现有效的社会管理,提升社会管理水平。 从当代中国社会管理的现实来看,一些伦理的理念、伦理的方式已经在社会管理中发挥着作用,需要我们加以总结、提炼、推广和强化。比如,石家庄建南社区的志愿者服务队,主动承担着夜间巡逻、上门服务等社会职能;石家庄藁城市上岗村“公德录”,村民做了好事都刻在“公德墙”上,从而使上岗村不仅村风良好,村办企业效益也好,村民生活富裕。这些都是社会“善治”的典型。 二、伦理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伦理具有教育的功能、调节的功能、沟通的功能、导向的功能和激励的功能。发挥好伦理的这些功能,有助于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协调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从而实现社会管理的主要任务。 从社会管理的领域来看,社会管理主要划分为职业生活领域、公共生活领域和家庭生活领域。在职业生活领域,发挥伦理的管理作用,能够促进决策更加以人为本、更科学、更民主,能使决策者在多重利益关系及其矛盾中正确理解和把握自身的伦理责任,能使决策的实施者忠实地贯彻执行。在公共生活领域,伦理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加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和塑造,确立正确的公共生活准则,改善社会风气,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在家庭生活领域,伦理可以协调家庭成员关系及其社会关系,促进和谐家庭建设,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伦理在社会管理中作用的实现途径,要构建社会伦理管理体系,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第一,在管理层面,即执政党、国家机构和全体公职人员层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凝聚社会精神力量,巩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确定职业伦理准则,促进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在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过程中,既以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自己,又恪守社会对每个人的道德准则要求;推进伦理的制度化建设;设立伦理委员会,以伦理的方式调解和处理社会管理中的矛盾与纠纷。第二,在社会层面,发挥好基层组织和民间组织的作用,即依靠城市社区、农村村委会组织的志愿服务组织,发挥社会管理作用。第三,在个人层面,加强社会道德教育,提升个体道德素质;发挥好道德模范、先进典型的作用,如林秀贞义务抚养孤寡老人,高淑珍建立爱心小院,主动承担起对残疾青少年的教育工作。 三、在社会管理中伦理要与制度相互支持、相互作用 现代社会管理中,只有伦理和制度不断完善,相互作用,才能促进协调好人民内部各种关系,促进社会团结友爱和相互尊重的公共性社会伦理的达成。对伦理与制度相互支持、相互作用的理解,应该从伦理和制度的不同视域来把握和诠释。 第一,从伦理视角来看,任何制度都是以一般伦理规范预设为其前提的,伦理之于制度的先在性和基础性不言而喻。制度的制订与实施,脱离不了相应时代的道德背景和道德动机,任何制度的内涵表达,都是受一定道德支配的,因为规范系统的建构总是以价值的确认为前提,应当之事必须是善的才具有价值意义和实践根据。伦理是衡量与评价制度是否具备正义性要求,评价社会结构和制度运行的价值尺度。伦理之于制度的作用,对于保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减少社会风险和动荡至关重要,是现代社会进行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的重要依据。任何法律制度欲发挥规范效力,必须具备伦理上的正当性,即必须符合正义性的要求。因此,制度是以一定的伦理道德为基础的。 第二,制度本身应蕴涵着伦理精神,为伦理在社会中进一步发挥其效力提供保障和制度性支持。只有从制度视角来关照伦理,才能切实保障“以人为本”的社会管理理念的落实,才能使社会管理促进人民群众利益,发挥好群众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同 时我们在社会道德建设中,近年来发生的诸多道德公共事件说明了伦理的发展、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持续和建设,必须要有制度的保驾护航,从制度层面来真正保障诚信、责任感、信任、助人为乐等美德的发扬和传承,为伦理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发挥重要内在约束性作用提供制度力量支持。 第三,伦理与制度在社会管理中的相互支持、相互作用,表现在二者在功能上相互补充,在实施过程中相互凭借,在内容上相互吸收。同时,可借鉴国外管理方面的先进做法,比如,志愿者制度、义工制度等,形成一种制度约束。这样既为政府节省了大量财政开支,又培养了人们的爱心和公益心,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双赢。 四、社会管理创新中伦理与制度的功能整合机制与路径 伦理和制度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在社会管理中对任何一方的忽视与偏废,都将无法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因此,必须将伦理和制度的功能加以整合,形成有效运行机制和路径,实现社会管理的创新。 我们知道,当代社会管理主要是通过社会规章制度运行并保障实施的,而制度实质上就是社会管理活动中的技术性层面,它是管理活动得以开展的物质载体。而从制度的发轫和设计以及实施的有效性问题上,伦理是重要的精神基础。从现代社会管理理念来看,制度就是规范与管理人的行为及人与人关系的规则系统,由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和规则实施机制所组成,其中伦理观念和规范就包含在非正式规则之中,甚至是其核心构成。伦理作为一种管理方式,只有和制度功能结合,才能促进社会秩序走向良性循环。 具体来讲,从社会管理创新的格局和任务来分,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伦理和制度的功能整合机制与路径的探索:(1)社会管理主体创新方面,在由一元化主体向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协同管理方向努力中,探索伦理与制度功能整合机制与路径;(2)社会管理方式创新方面,从单向度的管治行为,转向政府提供以公共服务为主,各个主体之间的协商决策、合作管理、透明化管理、法治化管理,探索伦理与制度功能整合机制与路径;(3)社会管理手段创新方面,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向综合运用行政手段、伦理手段、法律手段,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互动等多种手段,探索伦理与制度功能整合机制与路径;(4)社会管理运行机制的创新方面,要建立不同社会主体之间平等、民主的社会合作机制,倡导参与型管理理念和公共协商的伦理精神,明确各主体在社会管理中的定位,兼顾各方利益,维护全体人民的发展利益,在制度建设中始终贯彻公正的伦理观念,探索伦理与制度功能整合机制与路径;(5)社会管理秩序创新方面,从纯强制性秩序转为强制性秩序与伦理的自治自律性秩序并重,让制度充分发挥其保障职能,形成自律、自强和自尊的公共性精神,探索伦理与制度功能整合机制与路径;(6)社会政策制定的创新方面,加强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探索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治理模式,积极调动和发挥伦理力量,通过公民伦理教育,使公民树立公共道德精神以及公共意识和政治参与精神,通过制度和伦理的相互支持,探索公民责任意识,监督共管,探索社会管理新途径以及伦理与制度功能整合机制与路径。 总之,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庞大复杂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伦理和制度的相互支持、相互作用。现代社会管理日益趋向政府管理、社会多方参与的共同治理模式,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也充分调动公民自治、自律的积极性,促使各种社会力量协同、协调,形成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合力。 管理创新论文:企业管理创新的特点过程及机制 摘要:本文认为企业管理创新具有系统性、全员性、变革性等特点;企业管理创新过程包括发现及确认不满、寻找技术对策、分析权益关系、实施及评价等四个阶段;企业管理创新机制的主要内容是定期调查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推行内部竞争、改革管理人员的考评方式以及有效进行管理人员的技能开发活动。 关键词:创新管理;企业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机制 一、企业管理创新的特点 1.系统性 该特性源于企业的系统性,它是指在寻找企业管理创新的着力点以及评价管理创新的成果时要依据企业的系统性来进行。众所周知,企业是一个复杂系统,系统内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当系统内某个或某些要素处于不良状态时,必有其它要素受到影响,同时,企业系统从整体上看也会处于不良状态。进一步地看,企业系统是由人来运行的,也是为人服务的。当企业系统处于不良状态时,必有相关的人感到不满。反过来也可以这样讲,如果没有相关的人感到不满,企业系统就处于良性状态。企业的系统性为管理创新寻找着力点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为管理创新成果的评价提供了标准。 2.全员性 企业管理创新的程度有大有小,创新程度不高的管理创新只是对现有管理工作一定程度上的改进,或者是对成熟管理技术的引进,其复杂程度不高。因此,可以认为企业所有员工都能成为管理创新的主体。依靠员工来解决问题已被认为是改变现代管理面貌的十二种创新之一。从根本上看,企业管理创新涉及到企业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个人对管理系统是如何影响他本人以及从他的角度来看应该如何改进都是最有发言权的,因此,企业中每一个都能够且应该成为管理创新的主体。 3.变革性 该特性是指管理创新一般会涉及到企业内权益关系的调整,因此,许多管理创新,尤其是程度大的管理创新实质上就是一场深刻的变革。从管理史上较为着名的管理创新来看,它们都具有变革性。比如,泰勒科学管理原理的应用需要劳资双方进行精神革命,协调利益关系;梅奥人群关系论的应用也需要企业管理者改变管理方式,尊重员工。由于企业本身就是一个利益聚合体,或者是一个政治实体,因此,不触及现有权益关系、皆大欢喜的管理创新是不存在的。 二、企业管理创新过程的主要阶段 1.发现及确认不满 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不满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消费者对企业产品及服务的不满;(2)企业普通员工对企业薪酬制度、绩效考评制度及用人制度的不满;(3)企业所在社区对企业行为的不满,如环境污染等;(4)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出现的不满;(5)投资者对企业业绩的不满;(6)企业面临危机、挑战及运行上的问题时,会有许多利益相关者对现状感到不满。以上六种不满中,前两种是最主要的。以上六种不满一般来说都是容易发现的。但企业高层管理者有可能漠视它们的存在,尤其是对消费者的不满以及企业普通员工的不满。当企业在市场处于强势地位时,这种情况更容易发生。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管理创新的开展。 2.寻找技术对策 为消除上述不满,企业需要进行管理创新及技术创新。由于管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先导,因此,也可以认为消除上述不满的根本措施是管理创新。管理创新在技术上一般有三种选择,一是改革企业管理制度,例如改革薪酬制度、用人制度等;二是引入成熟的管理技术,如流程再造、平衡记分卡等;三是企业自行进行创新,提出新的管理模式及管理技术。在前两个方面,有着大量的成功范例可以借鉴。一般来说,企业管理创新在技术上也是以前两种为主。后一种是少数领先企业的行为,它的成功或者是偶然的,或者要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因而不是多数企业努力的方向。这也即是说,企业管理创新一般无需另辟蹊径,主要是根据自身情况引入成熟的管理制度及技术。当然,这并不表示管理创新从技术上来看是容易的。它需要对企业具体情况有深入的了解,需要对引进的管理制度及技术进行调整以适应企业的具体情况,并与之很好地结合起来。 3.分析权益关系 先进的管理制度及技术之所以不能够在多数企业中得到很快应用,主要是受企业内部权益关系的限制。法约尔曾言,企业中总是有一部分人想把自身利益凌驾于他人之上,这是人类持久的斗争[2]。 这表明企业内权益管理关系的调整是困难的、甚至是痛苦的,管理创新因此也是艰难的、甚至是痛苦的。可以这样认为,企业管理创新难不在于技术,而在于权益关系的调整。管理创新者在选择先消除或减轻何种不满,从以及相应地引入何种管理制度及技术时应充分考虑企业内部的权益关系。 管理创新论文: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创新的研究 伴随社会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技术对现代物流也有着很大的影响。电子商务推动着现代物流朝着网络化、信息化的方向迈进。现代物流在电子商务技术的推动下也开始进行管理创新。本文主要论述了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创新方法。 一、引言 “十二五”作为我国调整经济结构的关键时期,是推动信息化发展的关键阶段。伴随我国社会的持续发展,电子商务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于此同时,物流管理模式也受到了很大影响。物流是继人力资源领域、原材料领域的第三类大型资源,电子商务的发展为目前物流模式的管理提供了发展机遇。 二、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物流企业的规模较小 如今,中国物流企业大部分都是中小型企业,很多企业的规模不大,它们不仅在社会物流需求方面存在缺陷,同时在物流供给方面同样存在缺陷。这些企业尚不能熟练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并且在信息化人力,以及资金方面也不够重视。在近些年的发展里,中国共有80万余家物流企业得到发展,数量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然而其中中小型企业占绝大多数,而真正具有较强实力的物流公司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这些物流企业的经营规模比较小,并且管理模式较为落后。除此之外,服务水平及技术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 2.物流管理专业人才较少 伴随我国经济,以及世界经济的跨越性发展,物流行业被公认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是物流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其中专业性人才较少则是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阻碍了物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复合型管理人才是基于电子商务背景下的物流管理中最需要的人才。复合型人才不但要通晓物流运作流程,同时还需要知晓经济贸易,以及英语等方面的知识,在目前的物流发展过程里,复合型人才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在近些年里,我国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一直是供不应求,然而高校中出现的物流人才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满足不了行业需求。伴随时代的发展,我国愈来愈需要物流管理的专业性人才。 3.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 中国地区的很多物流公司在管理方法与技术配备方面均较为落后。由于网络信息系统的不完善导致许多物流公司还没有走向网络化发展,它们依旧采取的是以往控制方法及信息传递。它们为客户提供物流信息主要通过书面形式,这种形式根本无法为客户传递及时准确的物流消息;此举不但对物流公司的服务水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还阻碍了物流领域的跨越性发展,对电子商务的应用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不仅如此,中国物流领域的发展并没有建立统一标准,发展较为混乱,一些物流公司的发展是基于欧美标准,而另外一些物流公司则是基于日本发展标准,这样对物流环节之间的对接产生了不利影响,降低了物流的传递效率,阻碍了电子商务在中国地区的进一步[:请记住我站域名/]发展。伴随着贸易领域的发展,物流行业在未来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因此,中国物流公司正在面临着十分艰难的考验。 4.政府部门及企业不够重视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 如今,我国对于电子商务物流领域的市场竞争等方面还未颁布一套完善的法规体系。由于没有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对其加以约束,致使很多社会性电子商务涌入物流市场,出现了不公平竞争的现象。物流领域涉及了多个方面,例如投资融资、基础设施,以及技术设备与产业政策等方面,它们属于不同部门的管理范畴。因为有关部门没有管理物流的经验,所以物流市场的发展比较混乱,并没有协调发展,并且物流行业管理根据行业、部门,以及地区来进行划分,致使物流管理条块的分割。除此之外,有些地方政府部门为了该地区的物流公司发展利益,不惜阻碍其他地区的物流公司发展,抑制了电子商务物流的进一步发展。 三、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的创新策略 1.逐渐增强政府引导及行业立法 由于中国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时间较短,很多方面的发展不是很完善。不仅如此,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相关法律体系,此举对于目前物流行业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政府有关部门应该为电子商务物流公司提供强有力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出台有关政策,指定正确的发展方向,以此来促进电子商务物流公司的发展。例如说,制定信息资源标准,以及物流信息技术标准,构建信息共享机制;构建物流设施基础,健全物流网络,促进物流业发展;因为和电子商务相关的立法与政策尚未有着统一标准,致使效率比较低,根本无法彻底解决电子商务在发展过程里出现的问题,我们应当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彻底克服以往法律法规中存在的一些弊端,促进网络市场交易趋于合格化、规范化,促进合法化电子商务的发展,进一步加快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 2.运用信息化及先进的管理理念,加快物流组织结构转变 因为中国物流公司很多都是中小企业,它们的组织机构不够灵活,并且信息的路径比较短。以往物流活动均为分散式物流组织结构,伴随企业的不断发展,规模及业务的范围也在持续扩大,此时物流的效率较为低下则成了十分重要的问题。由于中国物流公司的规模比较小,物流职能一体化更加适应中小型物流公司的发展。物流职能一体化指的就是基于物流高层领导的统一管理下,把公司内部的全部功能集于一体,形成采购,配送,物流管理的一整套运作模式,这样的操作流程对物流的协调配送更加有利,能够提升公司物流管理效率。在运作过程中,要学会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信息化发展,借此来实现智能化物流。例如说,电子存储管理可以实现快速查询,克服了人为查询速度较慢,以及容易出错的问题,配送运输管理能够选取最优配送路径,确保把货物及时地运送到目的地。不仅如此,还要采取目前物流行业先进的管理理念;伴随时展,物流的竞争要素将会是供应链,不单单是物流概念,是运输时间,运输成本之间的竞争。 3.注重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 行业竞争的主导因素是人才,伴随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市场对物流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只有高质量管理人才作为提升物流服务,以及物流配送效率的前提,才能加快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及高校要根据市场发展需求来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对所有电子商务物流人员基于这个标准来进行培训,让他们通过人才培训加深自身对物流知识的掌握,同时把财务管理等各种能力 综合起来;不仅如此,物流公司仍能够引进其他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同时还能够将一些人才输送到其他国家培训,以此来学习其他国家的管理模式,持续提高人才的综合性素养。 4.大力发展物流金融 物流金融在物流行业的发展过程里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第一,拓宽公司的集资渠道,提升集资能力,可以加快物流链里各方的发展。第二,提升资金的利用率。遇到资金周转较为困难的状况,此时可以盘活下游公司产成品的资金加以调用,同时还能够对上游公司应收账款的周期加以缩短。第三,提升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使物流企业和上下游公司更加团结,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企业与银行的共同盈利。 管理创新论文:分析档案管理创新服务的必要性及其途径 在市场经济中,做好档案的管理工作,对于开发企业资源起着重要作用。在经济迅猛发展,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如何做好煤炭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在工作中实现创新,对于企业的发展运营和市场竞争意义重大。一个企业的档案承载着企业发展的历史轨迹,是对企业发展过程的真实记录,它不仅记载着企业的成功与失败,同时对于总结发展经验有着重要作用,能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因此,在新时期,通过加强煤炭企业档案管理的创新工作,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为企业发展创造新的机遇与空间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一、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的煤炭企业中,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着许多问题。管理模式上的落后使得现在很多企业仍以纸质档案记录为主,在信息化技术急速发展的今天,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等资源,在管理上也显得笨重落后。新时期的档案管理工作应该是在建立全面信息化平台的基础上,辅以纸质、实物、声像等档案管理,这样不仅能实现工作的准确、快速、高效,同时对于整合档案资料,分析数据也有着明显的益处。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归档和编研的过程中,因编研人员素质低、水平差,编研成果受到严重影响,不仅无法做到有效利用档案数据,同时也无法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阻碍了企业发展的步伐,同时将原本地位重要的档案管理部门变得犹如鸡肋,因此,改革档案管理部门,创新工作服务,在这种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二、档案创新服务的必要性 档案管理的创新服务是为了与企业的快速发展在步履上实现和谐一致,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这样才能通过档案的编研与分析为企业发展提供咨询。 1.煤炭企业档案信息管理方式需要创新 煤炭企业作为人力密集型企业,在工作中,不管是基层人员还是领导都有查阅档案的需要,而且频率比起一般企业还要高一些,因此,在档案管理方式上,做到分类明晰,方式多样化就显得很重要。不管是信息化平台还是纸质档案包括实物档案等都有各自的特性与优势,多样化的选择能使工作人员在查阅过程中有的放矢,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方式,同时明晰地分类也便于快速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料,实现档案管理的系统化。 2.扩大档案资料收藏和管理范围 除了传统的纸质资料实物资料之外,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对于电子形式的档案资料也要加以收集储藏。这样不仅能弥补纸质与实物资料的漏洞,完善档案,同时也能保存更加大量的信息资料,为企业员工查阅提供更丰富详实的资料库,也为企业运用档案筹谋发展提供优势。档案管理范围扩大之后,能更加仔细准确地记录企业的一切动态,在日后的编研工作中,形成有效的、系统的企业数据分析。 3.将档案工作正式列入企业工作计划 将档案工作正式列入企业工作计划之内,是对档案管理重要性的体现与承认,这样不仅能制定出更加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对于实际工作的执行也大有益处,同时还能使企业员工明确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档案工作中遇到问题与困难时,可以群策群力,共同解决,对于发挥企业工作人员的个体智慧,增强企业凝聚力也有着积极作用。 三、档案创新服务的方法途径 档案管理创新是新时期煤炭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管理上的创新。 1. 体制创新 现代企业的发展在管理制度上追求精简与集约化,为了适应企业制度的发展变革,企业的档案管理体制也要与时俱进,简单来说就是,档案管理的体制也要实现精简与集约化。在管理方式上实现高效、精简,在管理范围上扩大、拓深,既充分发挥档案管理部门的能力与潜力,也不给企业带来额外的成本负担,将创新的目的立足于高效、完善,进行整合运营。通过管理要素的合理配置,必然能达到集约化带来的良好发展效果,实现企业部门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效益的最大优化。在这种模式的运营之下,将档案管理从简单的资料搜集、存放向情报、信息、科技为一体的管理机制转换,让档案管理成为企业实现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的动力源之一。 2. 管理创新 管理上的创新其实更多的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虽然现在很多企业确实在应用计算机对档案进行管理,但是也仅仅止于目录的输出与检索,其实,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上的应用发展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信息技术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方便工作,更重要的是它能把复杂的工作简单化,混乱的工作条理化,不仅能提高日常工作的效率,降低人力资源成本,精简部门,同时还能做到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安全、方便、快捷的档案管理。例如高校图书馆的条形码管理制度,不仅能快速处理学生借阅归还图书这项工作,还能对图书馆内庞大的图书数量进行合理化、高效化的管理。这对于煤炭企业而言,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在信息化平台的运作之下,档案管理部门就相当于一个小型信息中心,不但能与各部门实现信息、技术连接,资料共享,还能确实做到对信息的利用与保护。 3. 从业人员选择 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选择或许算不上是创新,但是如何选择具有专业知识与技能,能真正做到电子档案信息管理与资料编研分析的从业人员,就是一项难题了。由于从前档案管理工作的简化混乱,很多在职人员只能简单地做一些档案的存储管理工作,不仅对信息化平台的管理使用一无所知,在真正考验从业人员素质的编研工作上也表现得一塌糊涂。在知识经济时代里,企业的档案管理需要一批真正具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从业人员,不仅能对资料文书电子档案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整理,还能运作好信息化平台下的资料共享与管理。因此,档案管理人员的高配备以及多层次培训显得尤为重要,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与技能已经成了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当务之急。 在煤炭企业档案管理创新服务的要求下,我们既要做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档案管理部门的存在优势,又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创新,跟紧时展潮流,实现档案资料对企业发展的真正价值。通过体制上与管理上的创新,从业人员工作素质的提高,发挥档案资料对企业 发展决策的参考咨询作用。
生物教育论文:谈生物学核心概念及其教育价值和教学理解 一、生物学核心概念及其教育价值 美国课程专家H. Lynn Erickon在“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一书中指出,核心概念是居于学科中心,具有超越课堂之外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的概念。费得恩(Feden)认为,核心概念是学生将学科的事实和现象忘记之后,仍然留在记忆中并能应用的概念性知识。戴维(Davy)则认为核心概念构成了学科的骨架,具有迁移应用的价值。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生物学核心概念与生物学事件、生物学事实和生物学现象一样,同为生物学知识。但从教学角度看,分属“为什么”(概念性知识)和“是什么”(事实性知识)两个层别。生物学核心概念是在众多的生物学事件、生物学事实、生物学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推理出来的结论,是对同一类生物学问题本质特征的概括。例如“稳态”这一概念,就是在分析细胞内环境各种理化因子相互作用现象的基础上,概括出“生物体依靠自我调节机制维持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状态”这一稳态本质,进而得出其内涵是:机体在遭受外界因素干扰下,依靠体内复杂的自我调节机制,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使内环境达到的一种动态平衡;其外延是:所有的生命系统在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下,依靠自我调节机制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理解“稳态”概念的本质,有助于学生理解生命的本质,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生命系统与环境的关系。 与事实性知识相比,核心概念具有更高的概括性。人们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可以较长久地保存在记忆中,有助于形成较好的知识框架,学习更多知识。所以在教学中要更加重视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而不是对事实的记忆。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核心概念的教学理解。具体而言,就是要以生物学现象和事实为载体,把握生物学核心概念的要素和内涵及其外延,领会其教育价值,形成生物学思维方法。 下面以“稳态”概念为例,探讨生物学核心概念及其教育价值和教学理解问题。 二、“稳态”概念及其教育价值和教学理解 “稳态”概念不仅包涵了生命系统通过自我调节保持稳态并适应内外环境变化,通过自动调节作用在结构与功能上达到和谐与统一,而且它又以“生命系统”与其他相关生物学知识整合。可以构建这样一个存在稳态的知识体系: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一般系统,能让学生明白其实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都是存在稳态现象的,在生命系统内部和生命系统与环境之间信息流动的过程中,都存在着生命系统的稳态与调控,甚至是自然界的一般系统在其变化与平衡之中也存在着这样的稳态与调节。从而从不同层次和不同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复杂性和动态平衡性,帮助学生理解各个层次的生命系统是如何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通过自我调节机制维持自身的稳态,有助于学生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学观点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同时在构建过程中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更好地训练学生将数学的公式和方法引入生物学研究,形成系统的观点,为学生将来的进一步学习乃至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1.“稳态”概念的教育价值分析 (1)丰富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生命系统是开放系统,它们与外界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交流、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这就决定了生命系统时刻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无论是个体水平还是群体水平,这种动态变化必须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否则系统就会崩溃。也就是说,稳态是生命系统能够独立存在的必要条件。稳态的维持靠的是生命系统内部的自动调节机制。关于这种调节机制,在个体水平上主要是动物体和植物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在群体水平上主要是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可见,就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来说,“稳态”概念具有其他概念不可取代的价值,有利于丰富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2)在把握宏观与微观的联系中拓展视野 上世纪20年代,奥地利生物学家、心理学家贝塔朗菲(Ludwig Von Beriatanffy)创立了一般系统论,指出“应把生物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系统具有“整体性”,就是说,不能把系统割裂成要素孤立地去研究,应该注意研究要素及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系统还具有层次性,即从系统结构上看是分层的。系统的最重要特征是稳态。用一般系统论的观点来分析生命系统的稳态,有助于我们在把握宏观与微观的联系中从多个角度认识生命系统的稳态。 生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这个开放的系统在生命活动中不断地与它所处的外部环境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通过信息的传递和反馈调节,这个系统维持着自身的稳态。这个系统的层次性表现在多个方面:细胞是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其上有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每一层次都可以成为独立的生命系统,都存在着稳态,都发生着与环境的交流,都发生着信息的传递和反馈调节。同时,这一层次和那一层次之间的关系又不可忽略。由此,揭示了生命系统中尺度、结构与功能之间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生命系统在不同尺度下存在着不同层次的结构,尺度与结构决定生命系统的功能。这不仅反映了人们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也拓展了人们研究事物本质的视野。 (3)领悟多种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实质 系统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中学生物学教育一般只能做定性分析。为了使学生能够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进行学习,在构建“稳态”概念过程中要借助于“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阐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内容,教会学生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来分析问题。在科学探究中经常使用的两种逻辑方法——模型方法(建立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和数学方法(取样调查),在建构“稳态”概念过程中都有很好的载体(例如:设计并制作生态瓶——物理模型,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等等),应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科学方法进行“稳态”概念的学习。 2.“稳态”概念的教学理解 (1)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认识“稳态概念 将生物的个体和群体看作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它们都在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通过信息的传递和自身的调节来达到维持稳态的目的。这是构建“稳态”概念的关键,也是做好初高中教学衔接的一个有效的着力点。 学生在初中阶段初步学习过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知识,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分析:无论植物、动物、人体还是种群、群落乃至生态系统,任何一个生命系统时刻处于动态变化中,通过信息的传递,生命系统感受内外环境的变化,通过调节做出应答性反应,从而维持自身的稳态。这是构建“稳态”概念的主线,有利于学生把握相关知识内容之间的本质联系,有利于学生建立整体性的认识。 (2)借助各种直观手段帮助学生构建概念 在教学中,应尽可能通过实验、实物、图片、照片、录像片等,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将有助于学生对“稳态”这一学科主题的理解和构建。 教科书的图片非常精美,与文字紧密配合,我们得充分利用好这些图片。比如关于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三者间的内在联系,教材写得比较具体,而且配有插图,可以先让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同时参考教科书中的图,进行独立思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三者间的关系。在看图过程中,首先应该引导学生识别图中各种结构和成分,弄清各结构间的关系,这是理解组织液、血浆和淋巴内在联系的基础。教材提供的插图只反映人体局部组织中的情况,要说明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必要再提供人体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的整体图,有助于学生建立对人体细胞外液的整体认识。 我们也可以选取一些能反映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以及机体与外界环境相适应的相关例子的视频画面,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视频画面,烘托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要注意不应让学生的兴趣过多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及时结合画面提出有关问题,尽快将学生引入对问题的理性思考,在这样的观察与思考中构建“稳态”概念。 (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帮助学生构建概念 个体和群体水平的稳态,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人体的许多疾病都是稳态失调的结果,每一个人的健康都与内环境的稳态有关,几乎所有人都亲历过诸如发烧等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诸多环境问题又是生态系统的稳态失调的结果。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启发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比如教师可以从学生身边的一张化验单入手,引导学生分析化验单上为什么每种成分都有一个变化范围,从而初步认识内环境的各种成分是动态变化的;又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圈2号失败的原因,让学生领悟到自然界中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稳定的生态系统对于生物的生存至关重要。 教师还可以联系有关沙尘暴的事实,让学生讨论沙尘暴发生的原因;联系密云水库合理捕捞量的确定问题,引导学生讨论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事实上,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相关问题,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上关于稳态的自然科学问题和社会科学问题等的报道都将成为学生构建“稳态”概念很好的切入点。 我们不必拘泥于教材中的实例,可以通过一些标志性的问题或实例让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列举出更多的实例进行分析,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 (4)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促进学生构建概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真正的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这取决于特定情况下的学习活动过程。就以“稳态”这一概念来说,就涉及内环境,而内环境的化学成分、理化性质等都很抽象,其动态变化更令学生难以捉摸。 我们可以通过设计模型建构、探究与实验、社会调查、野外实地考察(调查)、搜集资料、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等活动,通过这些多样的学习活动,丰富学生对稳态的感性认识,促进稳态概念的全面构建。 比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化验单都告诉了我们些什么”,讨论“为什么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等问题;结合2008年奥运会,讨论“为什么奥运会上要禁止使用兴奋剂——激素类药物应用的利与弊”,讨论“有氧运动与减肥”等问题;我们还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学生展开关于“粮食重要还是鸟类重要(北大荒垦荒问题)”的大讨论,展开为什么要“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食人鱼能不能成为我们的新宠物”的讨论等等,在这样的思考与讨论、资料分析等活动中落实“稳态”概念的构建。 建立数学模型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在要求学生“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这一活动中,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也能让学生在模型的建构过程中体会群体生态学中的这种动态变化的调节机制,为群体生态中的稳态构建奠定基础,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建立模型的一般步骤,领悟并尝试应用这种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对高中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学中应当使学生认同运用恰当的数学模型能够较好地表达某些生物学规律。一定要避免从数学到数学,为计算而计算的教学,比如“种群基因频率的稳定与变化”的教学中一定得注意,数学计算的目的是构建“稳态”概念,帮助学生理解运用这一概念。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关键性事件对概念的构建至关重要。例如组织学生调查“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从揭示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分析因果间的逻辑关系,尽可能探求表面上未直接关联的事物之间存在着的关系,例如,人口增长与农药使用之间的关系,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充分拓展思维,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对策;可以组织学生到野外进行实地调查,感受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同时让学生通过实地调查来体会和运用样方法等等。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亲自调查或广泛搜集资料,再通过课堂讨论,加深对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认识,提高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和公众决策的能力。 生物学核心概念的教学理解的要义是:围绕生物核心概念,以生物学现象和生物学事实为载体,把握核心概念的要素和内涵及其外延,领会其教育价值,形成生物学思维方法。 理解生物学科、理解学生心理和理解教学规律是搞好生物教学的三大基石。其中,理解生物学科应当是首要的。 另外,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关键是要把课教得本质、精确、简明扼要、平易近人,这也与教师的生物学核心概念理解水平紧密相关。这就要求教师能透过众多的生物学事实聚焦核心概念,精选生物学事实,揭示生物学核心概念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本质的、有利于终身发展的生物学素养 生物教育论文:生物创新教育初探 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水平提高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才有后劲。 创新教育的提出正是社会经济活动对人的要求在教育领域的反映。所谓创新简单地说就是产生一定种类的新的东西,而创新教育就是通过教育这种社会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形式,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构建具有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形设,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有意识地将潜存于个体身上的无意识或潜意识的创新潜能引发出来,以自己的实践活动实现创新的思想,从而实现社会整体的创新行为,实现社会的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等。今年6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应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赋予素质教育以时代特征和新的内涵,标志着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因此可以说创新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在这里,本文拟就生物教学创新教育的意义、要求及基本阶段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 生物教学创新教育的意义 首先,生物教学创新教育是时展的要求。即将到来的二十一世纪,高新技术如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生物工程等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速发展…未来社会对创新的要求是连续、系统而全员性的,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新才能、创造潜力得到充分发展,结出丰硕的果实。其次,生物教学创新教育也是国际竞争的要求。 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国民创新能力的竞争,许多国家都把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作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主攻方向。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的世纪,生物学科的发展不仅关系到人民生活、而且关系到国家安全、科技发展等许多方面,因此国际间综合国力的竞争也迫切要求我们加强生物创新教育。第三、我国的教育现状也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生物创新教育,面对当前瞬息万变的形势,我国的教育工作存在明显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教育思想观念落后、强调智育而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特别是在中学,不正确地划分主科和副科使生物成为可有可无的一门学科,生物教学严重荒废,因此,重视生物教育、积极推进生物创新教育在我国目前意义更为重大。 二、 生物教学创新教育的要求。 1、 对生物教师的要求: 生物教学创新教育需要创新型的生物教师。全国中小幼创新教育研讨会综述指出,创新型的教师应当具有如下基本特征:⑴具有崇高的爱岗敬业精神和真挚的教育情感⑵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⑶具有勇于开拓进取的创造才能和灵活机智的应变才能⑷具有敢于冒险、勇于创新的精神⑸具有创造性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输出信息的能力⑹具有开放的人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⑺具有远见卓识⑻具有民主的组织管理才能⑼善于启发学生的创制活动,鼓励和喜欢学生求异并创新等。只有具备了上述特征的生物教师,才具有了进行生物教学创新教育的能力,才能使生物创新教育成为现实。 2、 对学生的培养: 生物教师在进行创新教育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⑴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以及不唯书、不为上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⑵允许学生有保留态度⑶鼓励学生多思考,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⑷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 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同时,作为生物教师还应意识到学生的所有创新活动包括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及创新活动等都必须有充足的时间与空间的保证。因此生物教师必须予以学生创新的时间与空间, 这在创新教育的设计与实施中应当给以高度重视。所以实施生物创新教育必须加快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完成必需的教学任务和内容,使学生从繁重的作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有一个创新的时间与空间。 3、 关于课程改革的思考: 生物教学创新教育离不开课程改革。我们应该认识到基础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搞好课程改革关系重大。在生物课程设置中可考虑开设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创设综合课程,增加环境课程,只有这样才能使生物教学创新教育不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 生物教学创新教育的基本阶段 基于对人类一般创新过程基本阶段的分析及对一般教学过程创新本质及基本特征的理解, 结合生物学科实际,可以将生物教学创新教育过程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即创设情境、问题定向、多向求解、突破创新、验证反馈 第一阶段:创设情境 生物教师有目的地、 有计划地创设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各种情境,使学生产生责疑问难、探索求解的创新学习动机。良好的学习情境包括生物教学内容引人入胜、形式多样,教师语言简洁幽默、循循善诱,师生配合默契、关系融洽,课堂结构紧凑富有生气等等。在生物教学中,事先为学生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生物界各种生命现象的兴趣。如在初二生物“动物的行为”这一节教学中先让学生观看大量的动物各种行为的图片及录象资料让学生对此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加强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只要教师全面把握生物创新教育的目的,找准创新思维训练与教材内容之间的结合点,就能创设出多种多样、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提高课 堂学习的效果。 第二阶段:问题定向 在创设情境阶段,学生作为生物学习的主体已经觉察到问题存在,但是,面对令学生感到困惑的情境,以及问题所有这一切在学生的头脑中只是一些模糊的印象,因此问题定向是指在全面分析问题情境的基础上提出需要解决的实质性问题,能否提出问题与学生对生物创新学习活动积极态度有密切关系,在上述“动物的行为”一例中学生在观察大量动物行为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分析探究后产生“动物的行为有哪几种?动物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行为”等问题。提出问题表示学生已经从问题情境中分离出一系列相关的问题,下一步就要对问题全面分析,进一步明确问题的实质或关键所在,使问题趋向简单明了。 第三阶段:多向求解 在这一阶段生物创新教育要完成的任务是针对问题定向阶段提出的实质性问题找出创造性解答的方案或办法。多向求解阶段实际上是尝试一错误的过程,是使创造性解答的迫切需要与原有的经验、办法、原理之间产生矛盾的过程。如在上例中对“动物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行为”这一问题,学生由于知识结构不完善、生活经验不足, 常常用习惯性思维方式解决问题,而很少有创新,结果不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导致失败,这是创新过程必经的过程,从失败中学生吸取大量的宝贵的经验与教训,大脑处于激发状态,为下一阶段的创新求解提供了心理、知识和技术方面的准备。 第四阶段:突破创新 在这个阶段所要完成的任务是突破陈旧观念和思维定势的束缚,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新答案、新方法、新技术、新理论或新作品。如在生物与环境这一知识点教学过程中谈到环境污染,让学生讨论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有的学生问环境污染对两栖纲动物青蛙的是否有影响?进而又提出环境污染因素之一的酸雨是否对青蛙的受精卵的发育有影响这一问题,后来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课外实验,模拟酸雨环境,观察青蛙受精卵的分裂,蝌蚪的形成,幼蛙的发育及成蛙的形成过程,并且结合本地区地处城郊、水泥厂和化工厂很多的情况,进行实际调查,最终得出酸雨影响青蛙的发育生长和数量,影响农业生产这一结论。在这里学生就突破了传统的思维约束产生了新的观点和见解。在生物创新教育中突破创新阶段非常重要, 而在这一阶段中常采用的方式又有综合、 类比、联想、转换等等。 第五阶段: 验证反馈 在突破创新阶段产生的新观点、新假设、新理论或其他创新性成果,是否具有真理性还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一般说来,在生物创新教育中,建立在直觉判断、类比推测、想象以及组合替换等基础上获得的突破性认识,既有真理性又有不可避免的猜测性、偶然性。同时由于受到学生主体认识能力的局限,学生获得飞跃性认识成果往往表现为片面、模糊、不清晰,这就决定了验证反馈阶段是不可避免的。例如,在上海近郊近年来造了许多房子,有所学校的学生发现同一地区夏天有的人家墙上蚊子多,而有的人家墙上的蚊子少,请教生物教师后进一步观察发现:蚊子的多少竟与墙壁的颜色有关但是该观点是否正确呢?于是在生物教师的帮助下,经生物兴趣小组动员,全校7个班级200多位同学在夏天的一个晚上搞了一次大型的调查测定,在同时同地不同颜色墙面的200多个房间内统计蚊子总数,结果表明:房间墙面颜色的确与蚊子的多少有一定的相关。例如,奶黄色墙面蚊子较少,蓝绿色墙面蚊子较多。在这里学生突破创新阶段获得的认知成果,经过实践的验证,证明了学生认识的真理性,而获得的反馈信息和成功感受则激励学生在新的基础上再次突破创新。如果验证的结果证明学生的飞跃性认识不正确或不完善,反馈信息则起到修正、补充认知成果或激发学生寻求新的途径与方法的作用。当然以上五个阶段并非一成不变的,在生物教学创新教育过程中,应根据所处的情境,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学生创新思维的水平和特点,灵活创造性地运用以上几个阶段。 总之, 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之一的创新教育在当前已成为教育界内外关注的热点,创新与创新教育从未象今天如此之重地摆在生物教师与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摆在党和国家议事日程上,我们应该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肩负起历史的使命,开拓创新,再造中华民族的灿烂与辉煌! 生物教育论文:心理教育在生物教学中的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一直被认为是班主任的专利,确实,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班主任起了主要作用。但是,身为任课老师,就没有责任了吗?恰恰相反,学生的发育过程是受到多方面影响的共同结果,他们所接触到的任何人和事都可能会对他们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所以,我认为,即使不是班主任,身为任课老师,也要注意在教学中渗透进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 例如,政治课现在改成了思想品德,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讨论的都是中学生经常需要面对的问题。通过师生共同探讨,使同学们修正自己的价值观,明确价值趋向,增强对问题的处理能力。另外,语文课的学习中,那些优美的词汇,令人神往的意境,都会使人浮想联翩,惊叹祖国语言的精练,山川的壮美,让学生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数学题的解答需要严密的逻辑,长期的学习一定会增进考虑问题时的全面性;历史、地理、生物、政治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眼界,等等。这些知识的学习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都是有极大的帮助的。 在生物课的教学中,我也注意到了随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教授《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时,我就联系了学生实际进行了教学。 饮食是人们每天需要的,已直接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关键的青春期,所以营养的摄入尤其重要,而学生们由于各种原因往往对食品有错误的认识。这就需要我们纠正各种心理误区,引导他们到正确的食品观念。心理误区包括: 一、偏好某种食品。 很多女孩子都爱美,加上现在的社会舆论都是以瘦为美,所以部分学生存在“为了美不吃东西”的心理,仅靠水果蔬菜提供营养。如果这种心理持续发展的话,有可能导致厌食症,就成了心理疾病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还有些学生满不在乎,随心所欲地吃东西,结果导致高热量,高激素的东西食物摄入过多,长期下去的话,必然全导致身体营养不良。针对这一点,我给学生指出了危害,提出“饮食是为了健康,健康最美”的理念。 二、饮食不规律,认为对身体影响不大。 大部分学生都有这种心理,他们对待早饭更是如此。许多学生不吃早饭或草草应付,以至上午的学习和活动效率低下,严重的可能导致虚脱。这都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身体健康。 所以我在已学习了“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基础上,为学生指出了危害,告诉大家,饮食不规律,不但会损伤肠胃,而且会造成能量摄入不足,不利于他们的生长发育,让孩子们从心理上重视起来。 三、认识片面,过犹不及。 学生一旦认识了营养和安全的重要性,可能会产生多吃药品补营养,完全饮用纯净水等心理,这种认识也是不正确的,只要按照食物宝塔的搭配,合理饮食,一般都能满足人体需要,没必要再吃药补充,补过了量,反而不利于键康。有些人就是吃药成瘾,总觉得自己营养不良,吃钙片、喝营养液,补来补去,越补身体越不舒服,让学生了解这一点的话,就可以使他们免入这种心理误区 四、自我放纵,不够重视。 很多同学也知道一些生活常识,例如少吃油炸食品,不要吃街边小摊,少吃街变小滩的食品等等,但总是宽容自己,或是坚守“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俗语,认为人家都吃了也没生病,我当然也不会生病,于是就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了。学生深刻了解之后,就不会对家长在这方面的说教有逆反心理了 总之,本课教学,重在纠正学生以往的错误或片面认识,使他们从心理上重视起来,认识到健康的食品和正确的饮食方式会有利于身体健康,而健康是一切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保证。 只有健康的心理趋向才能指导正确的饮食方法,才能有利于身体健康,这就是本节课,我要向学生传达的思想。 另外,教学形式的选择,也对学生的心理有影响,本课中我多次进行了同学发言和小组内讨论的方式进行课程,这不单只对教学内容有利,更使得学生能够处在平等、自由的气氛中充分发表自己健的意见。即使错了,也不能责备,要找出错误的原因。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拥有健康的人格,健全的心理。我想对一名教师来说,这一点是尤其不能忽视的。 以上几点,就是我在教授本课时重点想突出的,希望学生在学完后,能够在心理上对食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要因为误区而产生关于食品的心理疾病。 生物教育论文:浅析生物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论文摘要:新课程标准注重以学生为本,力求形成一个情感、态度、价值观相连的体系。生物学作为课程体系的一部分,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实现生物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是我们每一位生物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人文教育即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以个体的心性完善为最高目标,教学生怎样做人,怎样与自然、社会和人和谐相处。其实仅从生物学本身研究对象的终极目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点而言,生物学具有较重的人文色彩,随着人们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深入,这一人文色彩愈来愈得到彰显。新课程标准注重以学生为本,力求形成一个情感、态度、价值观相连的体系。生物学作为课程体系的一部分,怎么样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实现生物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是我们每一位生物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下面就自己的教学实践淡谈在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有益尝试。 一、充分挖掘教材的社会功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生物学不断为人类创造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对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物学与社会及其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让学生理解生物知识在社会和生活中的应用,在尽情领略生物科技带给人们的健康与舒适的同时,增强回报社会、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同时理性地提醒学生,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甚至灾难:人类正面临着如环境污染、温室效应、人口膨胀、能源枯竭等严重的威胁。但是这些问题的出现并不是生命科学本身造成的,它们的解决必须要提升我们的人文精神,依靠科学的方法,遵循自然发展规律,让学生去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意识和人文意识。 二、发挥生物学史的德育功能,塑造学生的高尚人格 生物史是一部科学发展的历史,揭示了人类生命科学的发展规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材料。青霉素的发现;光合作用的研究历史;孟德尔、摩尔根在经典遗传学上的贡献;我国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和酵母丙氨酸转运核糖核酸;袁隆平两系杂交水稻法等,这些典型史实和典型人物,处处体现出对人的价值的重视,对社会和谐发展的追求。由此激励同学学习科学家们执着的科学探索精神,以科学家在创造伟大业绩中所表现的人格力量为榜样,确立为科学而奋斗,为真理而献身的崇高品德,追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 三、结合生物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科学精神 科学活动的本质就是永无止境地探求未知、追求真理,它包括对世界的利用和改造,并由此增加人类的幸福和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人文事业。因此,活动的一些基本方法正是进行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的好方法、好途径。 (一)利用学科内容,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1、利用教材所提供的内容 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充分联系实际,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教师通过把人文教育贯穿在知识教学过程中,必然会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例如,在学生学习合理营养的基础知识后,请学生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这样不仅巩固了基础知识和培养设计能力,而且使学生学会关心长辈的饮食,在亲自烹饪并在品尝中与家长进行食谱中科学道理以及亲情方面的沟通;在介绍眼和视觉时,对角膜移植和角膜捐献进行介绍,能够更好的懂得爱、尊重和理解;在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知识点里,教材以“生物学与文学”的栏目形式撰写课外阅读材料——寄予植物的情怀。植物不仅仅为生命的存在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和能量基础,也给予人们无限美的享受,让同学对生命有了更好的理解,懂得珍爱生命,爱护大自然,热爱生活。2、联系当前最新生物科技成果 现代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双螺旋结构后,DNA重组技术迅速兴起,由此一系列农业的、医药的产品进入市场。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若利用不当,将给人类未来投下隐忧。因此在学习“人的生殖”后,向学生介绍了“克隆技术”与“克隆人”,并请学生讨论克隆人会给社会带来什么后果?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物科学技术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一些道德和伦理方面的难题。在科技发展使我们物质生活日益满足的今天,我们呼唤人文精神,我们追求科学与人文的渗透和融合。 3、拓展教材文本,联系当前社会的重大话题 现代传媒发达、社会关系复杂,学生在学校之外还会受到诸多观念、意识的熏陶浸染,因此教师更要充分调动和依靠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进行有效的教育。例如,艾滋病是当今社会所关注的重大话题,在世界艾滋病日,社会各媒体会在这几天与艾滋病有关的信息。因此《病毒》一节内容就安排在艾滋病日前一周讲授,课前充分搜集艾滋病的有关数据、艾滋病病人的图片及各种媒体推出的哪些与艾滋病有关的节目,使同学们明白艾滋病离我们并不远;理解艾滋病的传染方式;让学生被艾滋病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所震惊;对“如何预防艾滋病?”“如何正确对待艾滋病病人?”等产生浓厚兴趣,引发同学们对这些问题的深深思考,从而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通过教学过程,对学生渗透人文教育 教育心理学认为“认知”是“建构”的一个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要依靠学习主体,即要学生自己去“体验”和“生成”。如果对人文教育采取灌输性的知识教育的方法,有时反而会压抑了真正的人性因素。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活动的具体过程来体验、培养。例如,《开花和结果》一节, 就可从“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引入“春天——桃树——桃花——桃”,进入教学主题“开花和结果”。之后组织学生挥笔作画,画出自己最熟悉的一种花,由画花而探究花的构造。这样,就巧妙地融科学教育于美育、情感教育之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浑然一体。结尾处设计:假如我是一朵花,虽然每天笑脸相迎,但有时仍难逃厄运,那么花将向人类发出怎样的呼吁?让学生抒发情怀,爱花、护花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建立。 (三)通过学科评价,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仅体现在学习的过程中,同样也体现在评价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同样离不开正确的学科评价。但要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恰当的评价可不容易,若以“一纸定分数”的方式进行,虽然操作简单,但是“篡改”了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目的与意义。因此人文教育不应拘泥于传统用定量的方法简单概括的评价,而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既注重过程也注重结果的多样化评价。首先使评价主体多元化,可以由学生本人、家长、教师等共同组成,这样便于学生的自评、互评和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多元地进行。其次,从评价方式上来说,可以是连续观察与面谈、实践活动、个人成长记录、书面测试等方法,这样便于对学生进行全程性过程的评价。第三,评价结果可效仿“学生的品德评语”做法,用激励性的语言表达,这样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发展,而不能简单地给学生打上一个分数。事实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互为渗透、相互促进的。在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强调科学的育人功能,纠正生物教学中的唯科学化倾向,关注人性的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注重对精神和价值的追求,培养人文精神,才能实现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真正体现教育的终极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生物教育论文: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在中学生中进行环境教育势在必行。那么,如何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进行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呢?我认为以现行中学生物教材为基础,按照“渗于其内,寓于其中”的教学方法,把环境保护意识、环境科学基础知识、环境保护技术基础知识有机地渗透到生物教学过程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环保内容和切入点中学生的环境意识是其对环境问题的感觉思维与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中学生的环境教育属于环境科学的基础教育,而不是培养环境保护方面的专业人才。其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渗透,帮助学生认识环境,明确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了解环境和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树立环境思想,培养学生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好习惯。要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已有的知识和各方面的能力,在不同层次上进行渗透教育,力求做到环境教育系统化、序列化。 如初一年级以植物学为基础,进行热爱环境、关心环境的主题教育;初二年级以生态学基本观点为主要内容,初步进行科学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的教育;初三年级可结合生理卫生课,了解环境污染的生物因素,进行环境卫生防护、防治污染教育;高中生物教学可从微观、宏观两方面认识生命的共性、本质出发,阐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逐步进行生态平衡、保护自然资源的教育。现行的中学生物教材,在许多章节都有直接或间接的环境保护知识。如植物学中,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涉及水土保持、光合作用涉及绿色植物对人类生存的意义、苔藓植物是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等;在动物学中,蚯蚓对人类的益处、鱼类资源的保护、青蛙的捕食、益鸟的保护等都与环境保护有关。高中《生物》中的第七章“生物与环境”更是着重对生态学较为细致的论述。这些都是环境教育的得力渗透点。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挖掘教材,在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上列出环境教育的渗透点,并在教学计划和教案中得到反映。通过以上切入点,结合不同的环境教育内容,适时地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渗透。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结合教材中介绍或涉及到的环境保护内容,将环境教育寓于课堂教学之中,这样才能在长期潜移默化中达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目的。例如,讲森林在保护改善环境中的作用时,要突出生态效益的概念。可给学生列出这样一组数据:1株50年龄的树木,1年产生的氧气价值3.2万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3.25万美元,涵养水源价值3.75万美元,各种生态效益达19.695万美元,而该树被砍伐后的木材价值却只有几千元,进而介绍我国森林覆盖率仅12.7%,远远低于国际标准30%的要求。而毁林速度却处于世界前列,联系我国今年长江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灾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长江上游近年来掠夺式的砍伐树木,有些县财政收入的90%来源于木材,昔日的青山绿水,变成荒山秃岭,水土流失,河床升高,这次特大洪灾给国家造成几千亿的损失。与此同时,也介绍日本人爱树成癖,长期坚持植树造木,使其森林覆盖率高达68%,逐步变成森林大国的事实。通过以上事例介绍及对比,可大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热情,使学生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花草树木,阳台养花种草,植树节每人争栽一棵树,把爱护、美化我们的环境变成了一种由衷的自觉行为。 又如,在讲“饮食卫生”一节时,可引用1988年上海市民食用不洁毛蚶,导致甲肝大流行的事例,使学生认识到:污水、粪便不经处理排入江河、海洋,污染水源,使水生动物带菌,危害人民健康,导致上海数十万居民患病,并且在国际上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引导学生联系近几年来怀化市每年7月~8月份2号病的流行,给人们造成的心理恐慌和生理病痛,从而使学生更加认识到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在讲青蛙一节时,通过介绍青蛙惊人的捕食能力,使学生自觉做到不捕杀、不食用青蛙,并与捕食青蛙的行为作斗争;还可组织学生将课堂观察的实验用蛙放回大自然,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一片爱心。 2.通过各项课外活动渗透课内打基础,课外求深化。 根据生物教学实际情况,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渗透环境教育,其力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将课堂教学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对学生实施全面的环境教育。 (1)以课外阅读为基础,拓宽学生的环境保护知识。现在中学生的求知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教材,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阅读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书籍、文章,帮助他们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由来和解决方法,并引导他们把学到的环保知识与课堂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联系起来,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环境污染问题。从而让学生更关注我们周围存在的环境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树立利用科学保护环境的热情和信心。 (2)以大自然为课堂,在环境中了解环境,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教师可利用春游、秋游、夏令营等活动,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去看、去听、去闻、去触摸、去 劳动、去品尝……让学生去感受大自然,从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感情并和大自然建立密切关系,这样才会使他们用真心去热爱大自然,去保护大自然。如结合植物课教学,组织学生认识校园、公园中的植物,掌握美化、绿化的植物种类,让学生在大自然美的熏陶下增长环境科学知识,探究环保知识。 (3)以实践活动为途径,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可配合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爱鸟周、植树节等节日开展一些公益性活动;也可以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在校园里建立植物角和生态平衡系统,开展校内植物分类、树种挂牌活动;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学校周围的环境问题和社会关注的环境热点问题进行调查,如开展怀化市生活垃圾污染现状调查、太平溪水质污染源调查、农贸市场塑料袋使用及危害、中坡森林公园植被群落结构调查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接触社会现实,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之中去。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其参与环境保护的愿望,同时更增强了教育效果。 总之,对中学生加强环境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经常性工作,只要坚持“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教学原则,充分利用各种方法和途径,在生物教学中切实渗透环境教育,那么就能够引发中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心,从而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生物教育论文:浅谈高中生物与人文学科教育的联系 1.高中生物与人文学科教育的联系 在高中阶段,人文学科教育主要包括语文、历史、政治、英语和地理等。 1.1与语文的联系 生物现象与文学作品间的联系随处可见,在一些古典诗词、成语中随处可见生物学问题的影子,前人已经作了不少总结,在此仅举几个例子予以说明。 1.1.1诗词中的生物学 1.1.1.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是高中语文第一册中的诗词《沁园春.长沙》中的诗句。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与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异曲同工,都是描写秋天的景象。这种动人的自然秋景是秋天气温渐渐降低、紫外线照射强烈等外界因素造成的。在低温的作用下,叶绿素逐渐分解,同时叶脉的运输能力逐渐减弱,叶子白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糖分不能完全运出叶子,叶子里的糖分越积越多,可溶性原糖多了,就形成了较多的花青素,同时细胞内pH值改变,呈现酸性,使花青素表现出红色,秋天红叶的种类如枫叶黄栌、槭树、柿树等。 秋天,也有些植物叶肉细胞衰老,叶绿素的合成速度低于分解速度,叶绿素含量相对减少,类胡萝卜素分子比较稳定,不容易破坏,所以叶片逐渐呈现类胡萝卜素的颜色——黄色,故而会出现“黄叶地”的景色。如银杏树,每到秋天淡黄色的小扇子型的叶片落在地上,令人不忍踩踏。 1.1.1.2《采桑子·重阳》是新高中语文收录的又一首诗词。“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寥寥数语展现了深秋季节战地的壮丽景象。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也是描写重阳日的菊花。 深秋季节,霜后万木萧瑟,唯独菊花傲霜盛开。菊花为菊科菊属,多年生宿根亚灌木花卉。是短日照植物,适应性较强,喜凉,耐寒,生长适温18℃—21℃,最高32℃,最低10℃,虽然水稻、牵牛花、苍耳、大豆等,都是属于短日照植物,但它们不耐低温,中秋前后就成熟枯萎了。 短日照植物是指给予比临界暗期长的连续黑暗下的光周期时,花芽才能形成或促进花芽形成的植物。在自然界中,在日照比较短的季节里,花芽才能分化。夏至过后,日照渐短,许多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秋季开花的植物多属短日照植物,要使短日照植物,即秋天开花的植物提前开花,就要对它们进行短日照处理。在日照长的季节,进行遮光短日照处理,能促进开花,若长期给予长日照,就抑制开花。利用短日照进行促成栽培的花卉有:菊花、一品红、玉海棠和三角花等。 冬至过后,日照渐长,春夏季开花的植物多属长日照植物,指给与比临界暗光期长的连续光照下的光周期时,花芽才能形成或促进花芽形成的植物。春天开花的花卉多为长日照植物,如紫罗兰、蒲包花、天竺葵、瓜叶菊、四季报春、金鱼草、三色堇等,对它们进行长日照处理可提前开花。 利用光照处理能达到鲜花周年供应,不但能美化环境,而且能增加经济效益。 1.1.2成语中的生物学 1.1.2.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语出《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叹)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意思是说像燕子和麻雀这样的小鸟哪里知道鸿鹄的志向,比喻平庸的人不能了解杰出人物的远大抱负。鸿鹄就是天鹅,形状像鹅,体型较大,全身白色,脚和尾都短,脚黑色,有蹼。居住在海滨或湖边,善飞,吃植物、昆虫等,是候鸟。候鸟指随季节而变更栖息地的鸟类,如燕子、杜鹃等春夏来我国繁殖,秋季飞到印度过冬,是夏候鸟;野鸭、大雁、天鹅春季飞到较远而且较冷的地区繁殖,秋季又飞回原地区的鸟类为冬候鸟。留鸟则是终年生活在一个地区,不到远方去的鸟,如麻雀、画眉、喜鹊等。 1.1.2.2“良禽择木而栖”,候鸟选择适于自己生活、繁殖的地区栖息,因此,践行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并存,保护环境,是我们长期的任务与责任。 1.1.2.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语出《庄子·山木》,汉代韩婴《韩诗外传》和刘向《说苑·正谏》。这反映了捕食(食物链)和适应的相对性。螳螂全身绿色或土黄色,头呈三角形,前腿呈镰刀状,活动灵敏自如,能出其不意地捕食昆虫,这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然而有时螳螂却顾此失彼,在全神贯注地捕食蝉的同时,没有发现身后的黄雀,而被黄雀捕食,这正是适应相对性的最好体现。此外,螳螂吃蝉,黄雀捕食螳螂,这也反映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属于食物链的一部分。食物链是指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这句成语隐含的一条食物链就是:植物—蝉—螳螂—黄雀,在这条食物链中,植物是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蝉、螳螂、黄雀都是消费者,分别属于第二、三、四营养级。 1.2与历史的联系 1.2.1生命科学发展史 对学生进行生命科学史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乃至人整个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有积极的意义。重大科学发现过程不仅体现了科学家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严格的科学方法、敏锐的观察思维对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进行的艰苦探索,还体现了科学家的个性、爱好,以及观点,在竞争与合作中形成的学术思想上的融合、碰撞和冲突,也反映出社会和学术群体的评价给予的鼓励、包容和压力。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在必修模块《分子与细胞》、《遗传与变异》、《稳态与环境》中引入了很多科学家的经典实验,同时还增加了较多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思想,是很好的进行生命科学史教育的材料。现将部分经典科学实验及所蕴含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汇总如下。 必修模块中部分经典实验所蕴含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一览表 1.2.2历史生物学 时间是生物的发生发展的尺度之一。在较大的时间尺度上,例如在不同的历史年代,有不同的生物出现,结合化石资料,就形成了古生物学,关于生物进化的很多证据就来自于化石、孢粉等;在较小的时间尺度上,例如在人类文明诞生以后,如研究近几千年来人口的增长、植被的破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情况,则是历史生物学。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本必修三“稳态与环境”中118页“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节,就有关于我国历年来人口增长情况的图表。 1.3与政治的联系 生物与政治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与 哲学方面的联系,如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是!在思维活动和感性经验的基础上,以概念、判断和推理为基本形式,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而进行的思维活动。高中生物新课标在阐述课程目的时明确指出:“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对课程目标的规定是:“通过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生命科学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首先,生命科学是一门自然科学,辩证唯物主义的产生本身就是以自然科学的发展为重要前提的,生命科学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观点提供了丰富的论证材料;其次,哲学是对科学规律的高度概括,哲学对自然科学的发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哲学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该主要包括以下三大方面:(一)生命世界的物质性及其运动规律;(二)生命世界的普遍联系与矛盾;(三)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以至无穷的认识论。 以对立统一规律为例,生命现象中普遍存在着局部与整体、结构与功能、个别与一般、个性与共性或称做多样性与共同性等方面的对立统一。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是生命科学基本的观点之一,如叶绿体、线粒体的结构分别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相统一;这些自身结构在各有其结构和功能的特点的同时,又相互联系,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如神经的兴奋和抑制、激素作用的二重性等现象就是局部的对立而整体上的统一的典型实例。生命世界最常出现的就是在一般规律中的例外,是特殊的个别,因此,在教学中讲解概念、规律时要特别注意概念、原理的外延及适用范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从个别出发,归纳总结,上升到一般,从现象上升到本质,然后必然将一般作用于具体的个别,解决个别的问题。比如,含有性别决定基因的性染色体相对于其他常染色体而言是特殊的,任何杂交遗传都是两性的结合,都在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XY染色体的遗传同样符合自由组合规律和分离规律,这是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的遗传共性。所以,在涉及伴性遗传的现象解题时要分析XY的行为,而不必写常染色体,同理,分析常染色体遗传时尽管也涉及父母亲代,但不必动辄写上XY。 1.4与地理的联系 生物知识与地理的关系非常密切,由于人类的生活需要和生产活动,很早就接触到植物的种类和分布问题。如早在公元前300年,“植物学之父”、古希腊Theophrastus随军记述了沿途观察到的不同植被和植物,并根据植物的经济用途或生长习性进行了分门别类。我国在公元前11世纪至几世纪的古代着作中,就有关于植物种类和分布的记述,如《诗经》中记载了200多种植物,并记载古代汾河下游,山(山地)有枢、栲、漆等树木,隰(低地)有榆、杻、栗等树木,秦岭山地多松树、竹类,还有桑、杞、栲等。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主要研究生物与地理之间的关系形成了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两门重要的学科。 在高中生物教材中,生物与地理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环境和生态两个方面,如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的后半部分主要是关于生物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生态学方面的基础知识。 例外,在地理中还有一个方面体现出与生物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地名,一是很多地名中都包含了生物名称,如宝鸡、榆林、枣庄、龙州、梧州、桐乡、虎牢关、狼牙山,等等;二是一些地名与生物故事有关,如淝水、八公山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有关系;三是许多少数民族或国外的地名原来的意思里有生物的元素,如包头,蒙语的意思是有鹿的地方等。 1.5与英语的联系 高中生物与英语之间的联系相对较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物学名词都有一个英文单词相对应,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双向记忆;(2)许多英语课文的内容与生物有关,学生如果对生物的知识了解比较多,就很有利于对英语的学习;(3)许多英文谚语描述的是生物学现象,如Love me,love my dog.与成语爱屋及乌同义,The fox preys farthest from his hole.翻译成汉语就是兔子不吃窝边草等。与英语的联系是目前在教学实践中着力最少的方面,急需发掘,这需要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多注意,多引导 生物教育论文:试论目标教学与生物学素质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抓好生物学素质教育,提高学生(21世纪建设人才)的生物学素质,是摆在中学生 物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仍然存在的今天,要在生物学这样一个“小科”中抓好素质教育,说说容易,实 行起来会特别困难。 把生物学素质教育纳入目标教学的轨道,依据生物教育目标分类的理论和方法,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单 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使生物教学朝着既定的目标推进,使师生对整个教学过程洞察明晰,心中有底。这 样,实现目标的强烈欲望将促使生物学素质教育步步到位。诚然,要达到这样一个理想的境界,付出的艰辛是 不言而喻的。 二、确立完整性的素质教育目标 完整性的素质教育目标,有两层含义:一是让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 义务教育生物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为本学科制定了明确的教学目的要求,主要包括知识教育、能 力培养和政治思想教育三个方面。依据新大纲确立的教学目的要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能落到实处。 对于知识教育,既要摒弃单纯传授知识的传统观念,又要明确知识教育对学科教学来说永远是第一位的。 因为没有知识教育作为基础,能力培养和政治思想教育都没有依附,也无从谈起,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教 育要有所倾斜(就中学的整体教育来说,自然德育是首位)。 对于能力培养,既要知道能力培养必须以知识教育作为基础,更要明白培养学生的能力才是教学的最终目 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以渔”,新大纲提出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正是 打开生物科学殿堂的四把金锁匙。切实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必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对于政治思想教育,不能为了在学科教学中加强政治思想教育而喧宾夺主,更不能把生物教学异化为政治 课教学,而应该是潜移默化、自然渗透。所谓的自然渗透不等于可以忽略思想教育内容,任何知识的传授都是 在一定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支配下进行的,我们应该充分探讨教材内在的思想因素对学生进行教育。 确立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如果说前一个目标是衡量教学内容及质量的尺度, 那么,这个目标则是教学的着眼点和归宿。与应试教育面向少数尖子学生相比,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困难 要大,而这种困难与应试教育下师生之间所形成的不正常交往不无关系。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教师对不同程 度的学生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不同的态度:对优等生给予良好的激励和较多的指导;对一般学生给予一 般的指导;对差生给予的是鄙视或漠不关心。学生在与教师的这种交往中相应的态度是:优等生为了保持教师 对自己的良好印象和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就加倍努力学习,力争好成绩;一般学生感到争取优良无望,但又 不甘心落到下等,因此只付出一般的努力;差生则由于受到鄙视,认为自己再努力也是白费劲,结果心思根本 不用在学习上。 为了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教师必须对每一个学生负责,教师不仅在口头上,而且在思想上行动上真 正树立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生物的信含,并把帮助中差生的提高与培养尖子生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满腔热情 地帮助中差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促使他们的学习水平不断地得到提高。 三、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应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生物教师必须是生物学教育事业的挚着追求者。 不论中考、高考是否考生物,也不论学校把生物视为“小科”或“副科”,面对被漠视了的生物教育,要 一往情深地投注全部精力。决不要把教师个人的作用小看了,如果你能在学生中树立一个使学生敬佩而向往的 形象,其作用将是不可估量的。在多年的教学研究工作中,笔者曾耳闻一些教师因学校把生物课视为“副科” ,便感叹自己无所作为,致使其所任生物课陷于放任自流;也曾目睹另一些教师以自己对生物教育事业的挚着 追求,引导一批批的学生走向热爱生物学的道路。“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教师的崇敬之情,是能够改善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倾向性的。 (二)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目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应试的压力没有了,要使生物教学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除了教师的高度责任感之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具 有更为特殊的重要意义。 然而,空讲“二十一世纪是生物学世纪”,并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课的兴趣和欲望。应选用一些针对性 强的实例贯穿于章节教学之中,向学生说明生物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强调人类的生存和幸福离不 开生物学;剖析生物学能为人口众多的中华民族实现优化环境、优生优育、丰衣足食、健康长寿等共同理想造 福。 有了强烈的兴趣驱使,学生对生物课的学习将变被动为主动,并千方百计地向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进军。那 种应试教育下因死记硬背而出现的高分低能现象也将随之而消失。 (三)做好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一个大家关注较多的课题,研究成果俯仰皆是,无需作更多的理论探讨。这里仅就学科贯彻因 材施教谈一点粗浅认识。 作为一个学科教师,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期望自己的学生个个都立下学习生物学的志向,但却有可能也 有必要在普遍提高学生生物学素质的同时,让一些热爱生物学的学生脱颖而出。 普遍提高学生的生物素质,在当今的时代显得非常的重要。这里先说两个实例: 例1.据报载某农民因妻生女逼妻离婚不成,就用砂枪射杀其妻。这一酿成家庭悲剧的愚昧行为,显然是缺 少应有的生物学知识。 例2.《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了四年多,但大肆捕猎、贩卖和宰杀珍稀野生动物的行为却屡禁不止。这一 危及人类生存环境的愚昧行为,同样是对生物科学的无知。 两个实例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学生物教育培养千千万万具备一定生物学素质的劳动者,比之于高等教育培 养少数专门人才,具有更为深广的意义。 让一些热爱生物学的学生脱颖而出,同样是时代赋予我们生物教师的重任。这里也说一个实例:著名的全国优秀教师肖邦娟,在她辛勤耕耘的课堂里,就先后有一些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其中俞玮就是较为突出的一个。俞玮同学设计的“失重对草履虫生长和繁殖的影响”方案,是从全国一万多个方案中选出的最佳方案,是搭乘美国航天飞机上太空进行实验的我国第一个生物实 验方案。这项成果突破了我国生物实验上太空的难关,为我国中学生争了光,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肖邦娟老师是我们生物教师学习的楷模,像肖老师一样,在生物教学倾注心血,辛勤耕耘,在普遍提高学 生生物学素质的同时,让一些优秀学生脱颖而出,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生物教师的 光荣职责。我们哪能因为高考不考生物而稍有松懈呢! 生物教育论文:中学生物学审美教育初探 审美教育即美育,它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对增强现代人的基本素质和人格的塑造,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讲,美育是通向人格完美的必经途径。学校的审美教育应贯穿于包括生物学在内的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之中,在达到认识、技能领域里的教学目标的同时,实现美育目标。由于种种原因,生物学审美教育尚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本着抛砖引玉的目的,本文拟对生物学审美教育内容、审美教育目标及其实施等问题作一些尝试性的探讨,以期引起同行们的关注与讨论。 生物学审美教育内容 充分了解和准确把握教材中的审美教育内容,这是实施审美教育的前提。生物学作为一门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自然科学,美学因素不仅存在于其研究对象生物之中,还渗透于其理论体系的构思与表达之中。因此,生物学审美教育内容即生物学美,至少应包括自然美、科学美和人格美等。 1.自然美 自然美指的是生物的形态往往是由线条、形体、色彩、声音、运动等美学因素,按照一定的美学法则构成的,并由此形成一种自然的整体美。如同种生物的形态结构都基本相同,体现了整体一律的美学法则;植物的叶子和哺乳动物的四肢、眼、耳等都表现为左右均衡对称的美学法则;生物体的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在质量和数量、时间及空间等方面可以形成鲜明、强烈的对比,如动物的警戒色、大树与小草、红花与绿叶,给人以振奋、醒目和显豁的感觉,而这些美学因素也可形成调和,如动物的保护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给人以融和协调的感觉,这则是对比与调和的美学法则的体现;生物体的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与局部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这又体现了比例的美学法则;心跳、呼吸运动、细胞分裂、个体发育以及动植物随着季节转换而发生的变化等生命现象则体现了美学的节律性法则;生物的各种器官和系统在功能上的彼此配合与相互协调、形态各异的脊椎动物有着惊人相似的骨胳系统、绿色植物的输导组织与高等动物的循环系统在结构与功能上存在着微妙的相似、形形色色的生物与各自的生活环境之间有着奇妙的适应,这一切则都是多样性统一与和谐的美学法则的体现。 2.科学美 科学美是人类在探索发现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成果或形式,是一种观念形态的美。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实验美。它指的是实验的设计、方法和步骤所包含的美学因素、如仪器与装置美、实验操作美、实验现象美、实验结果的表达与分析的逻辑美等。 (2)公式美。科学美还在于发现自然界的和谐和简单性,并在公式、定律和原理中完美地表达出来。如光合作用的反应式、遗传中心法则图式和能量金字塔就是用极其简单的形式表达了非常复杂的生命活动规律,它们都显示了简洁、和谐的公式美。 (3)理论美。理论美反映的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水平,它是真与美的统一体。就其本质来说,一种理论越是能反映客观实际,它的美学价值也越大。如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美学价值就比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的美学价值大。而就其表达形式来看,理论还体现出逻辑美和结构美。逻辑美指的是生物学理论体系的构思与表达都严格遵循逻辑思维的法则;结构美则指的是生物学理论体系的结构都体现着某些美学法则,如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这两个概念体现了对称的法则,而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则体现了对应的法则。 3.人格美 人格美又叫心灵美或精神美,是社会美的核心,是指人的思想、品格、志趣、情操、智慧、情感等多方面的美。教材涉及到古今中外几十位著名的生物学家,尽管他们的国籍不同,所处的时代不同,各人的经历不同,但在他们探索生物界的奥秘的动人事迹中都闪烁着人格美的光辉。如不怕困难、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不计个人名利的高尚品格;敏于观察、勤于思考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以及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美好情操等,这些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 生物学审美教育目标 根据审美教育的终极目标和教育原则的要求,生物学审美教育目标大致可分以下三个层次: 1.初级目标 培养学生充分感知生物学美的能力。对生物学美的感知能力是指审美主体通过审美感官(眼、耳等)对生物学审美对象的感知能力,它是获得美的感性直观和直接印象的源泉,是审美活动得以进行和展示的前提。审美教育初级目标的具体要求是:通过生物教学活动使学生克服对生物学美的无视、无闻、无觉的美盲状态,逐步形成对生物学美的敏锐而充分的感知能力;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提高其审美的比较和分析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区别“真善美”与“假恶丑”,识别生物学美的性质、类型、程度;另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和联想能力,以掌握生物学知识的形象性。 2.中级目标 使学生获得正确鉴别和善于欣赏生物学美的知识与能力。这是指通过生物教学活动,在学生感知生物学美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美的生物事物的形式、内容以及思想意义进行整体把握和审美评价的能力,形成他们对生物科学美的爱好。为了提高学生鉴赏生物学美的修养,就要让他们掌握较多的科学的基本思想,逐步形成马克思主义审美观;还要让学生分析和评价各种形态的生物学美,这样既增进了美的鉴赏能力,又培养了对生物美的情感。 3.高级目标 培养和发展学生生物学美的创造能力与兴趣。对生物学美的创造能力,是指审美主体在感知和鉴赏生物学美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按照美的规律直接创造生物学美的能力。中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与兴趣主要是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的。对学生来说,生物学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体现着学生对美的创造。这是因为学生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要付出体力、智力和情感,要克服种种困难,作出很大努力,这种富于创造性的活动,必然能促进自身创造生物美的能力与兴趣。因此,为了实现审美教育的高级目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有 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学习、实践和创造。生物学审美教育目标的实施人的心理结构是由认知结构、审美结构和意志结构三部分组成的。在教学活动中,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认知、情感、意识心理活动的统一,这是实施审美教育目标的心理基矗中学生物教材中充盈着丰富的美。因此,只要教师能够正确地运用美育规律,精心操作与审美有关的教学变量来调控学生的审美感受,生物学审美教育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充分估计学生的审美经验和心理承受能力;从审美的角度钻研和领悟教材,组织好教学内容;选择直观、形象而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创造热烈轻松而又和谐有序的课堂气氛;重视教态美的设计,使其更好地发挥表情达意的美感效应;板书设计科学、美观;讲课要生动,富有真情实感,通过积极、振作、饱满的情感状态感染学生;借助挂图、标本、模型和仪器等创设洋溢着生物学美的情境,能够有效地调控学生的审美感受。 根据中学生生物学美感形式的特点,教学中应特别注意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1.挖掘美学因素,感知美的形象审美教育是从对美的事物的感知开始的。除生物自然美外,生物学美并不像艺术美那样外显和鲜明,而审美教育又是一种形象化的教育,它是通过各种事物具体的、可感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形象来感染人的,再加上中学生的形象思维又占很大的比重,所以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从生物学知识中发掘和提炼美学因素,努力把它上升为美的形态,从而创设美的意境,让学生耳濡目染,感受生物学美。如学习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规律时,教师结合根据当地情况绘制的“能量金字塔”进行讲解,使学生感受到生物与生物之间的一种和谐统一和均衡对称的生物学美。再如,在“绿色植物代谢”的综合复习课上,通过引导学生编制“水分代谢”“矿质代谢”“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关系的网络图,学生除能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点间内在的联系外,还能真切地感受到生物学知识的结构美与动态美。另外,在生物学问题的理解和解决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假设、实验、数据、符号、图解、标本、模型等因素,展示生物学知识独特的结构和联系,把学生带进生物学美的意境,这样能使学生从逻辑和形象两个方面认识事物,既深化了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又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完成美的感知与积累,实现“真中显美”和“以美启真”的相互促进。 2.注意情感体验,深化美的感受教学实践表明,审美认识是在情感的参与下完成的,仅凭借对事物的感知,所得到的美感是不深刻的,还必须在感知美的过程中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通过对各种生物形态美的品评、鉴赏和体验,才能深化对美的形象的认识与感受。生物学美特有的若干内容比较内在含蓄,需要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做到“入境动情”,设身处地地体会教材中美的内涵,得其用心、意蕴和境界,设计好教学中对美的情感体验活动。如教师在备“环境保护”这节课时,通过查阅有关野生动植物资料,详细了解它们的生态功能,对人类的贡献以及濒危的现状,自己产生了对野生动植物的情感和美感,讲课时就能将自己的情感和教材、学生的情感融为一体,在完成知识传授不断从感性向理性升华的同时,师生之间也必然迸发强烈的情感和美感的共鸣,使学生受到深刻的美的情感体验。再如,学习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后,引导学生运用该学说的观点来解释若干种生物的保护色、拟态、警戒色等适应现象的形成,这样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自然选择学说”内在逻辑美的体验,而且还能使学生一次又一次地从不同的角度透过生存斗争残酷无情的现象,全面地、深刻地领略生存斗争美的内涵: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展示了令人惊叹的、至臻完善的和谐统一美。以美衍趣,不仅强化了学生的美感体验,又必然激起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更大的兴趣。 3.鼓励学生参加审美实践,指导美的创造经验证明,如果只满足于生物学美的感知和鉴赏,还不能达到培养学生具有审美创造能力这个高层次的教育目标。实现这个高层次的审美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是:在教学活动中,要在学生感知和鉴赏美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愿望,鼓励学生参加审美实践,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由于中学生审美能力尚处于发展阶段,不能期望作出至善至美的创造。如学生设计的小实验、制作的生物标本与模型、生物绘图、实验报告以及自己总结的学习经验和小论文等,这些生物学美的成果不乏幼稚,但都是充满生命力的美的胚芽,对他们对美的追求和跃跃欲试的创造愿望和热情,应给予满腔热情的鼓励和精心的指导。 生物教育论文:分析生物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论文摘要:新课程标准注重以学生为本,力求形成一个情感、态度、价值观相连的体系。生物学作为课程体系的一部分,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实现生物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是我们每一位生物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人文教育即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以个体的心性完善为最高目标,教学生怎样做人,怎样与自然、社会和人和谐相处。其实仅从生物学本身研究对象的终极目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点而言,生物学具有较重的人文色彩,随着人们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深入,这一人文色彩愈来愈得到彰显。新课程标准注重以学生为本,力求形成一个情感、态度、价值观相连的体系。生物学作为课程体系的一部分,怎么样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实现生物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是我们每一位生物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下面就自己的教学实践淡谈在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有益尝试。 一、充分挖掘教材的社会功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生物学不断为人类创造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对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物学与社会及其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让学生理解生物知识在社会和生活中的应用,在尽情领略生物科技带给人们的健康与舒适的同时,增强回报社会、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同时理性地提醒学生,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甚至灾难:人类正面临着如环境污染、温室效应、人口膨胀、能源枯竭等严重的威胁。但是这些问题的出现并不是生命科学本身造成的,它们的解决必须要提升我们的人文精神,依靠科学的方法,遵循自然发展规律,让学生去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意识和人文意识。 二、发挥生物学史的德育功能,塑造学生的高尚人格 生物史是一部科学发展的历史,揭示了人类生命科学的发展规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材料。青霉素的发现;光合作用的研究历史;孟德尔、摩尔根在经典遗传学上的贡献;我国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和酵母丙氨酸转运核糖核酸;袁隆平两系杂交水稻法等,这些典型史实和典型人物,处处体现出对人的价值的重视,对社会和谐发展的追求。由此激励同学学习科学家们执着的科学探索精神,以科学家在创造伟大业绩中所表现的人格力量为榜样,确立为科学而奋斗,为真理而献身的崇高品德,追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 三、结合生物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科学精神 科学活动的本质就是永无止境地探求未知、追求真理,它包括对世界的利用和改造,并由此增加人类的幸福和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人文事业。因此,活动的一些基本方法正是进行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的好方法、好途径。 (一)利用学科内容,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1、利用教材所提供的内容 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充分联系实际,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教师通过把人文教育贯穿在知识教学过程中,必然会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例如,在学生学习合理营养的基础知识后,请学生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这样不仅巩固了基础知识和培养设计能力,而且使学生学会关心长辈的饮食,在亲自烹饪并在品尝中与家长进行食谱中科学道理以及亲情方面的沟通;在介绍眼和视觉时,对角膜移植和角膜捐献进行介绍,能够更好的懂得爱、尊重和理解;在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知识点里,教材以“生物学与文学”的栏目形式撰写课外阅读材料——寄予植物的情怀。植物不仅仅为生命的存在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和能量基础,也给予人们无限美的享受,让同学对生命有了更好的理解,懂得珍爱生命,爱护大自然,热爱生活。2、联系当前最新生物科技成果 现代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双螺旋结构后,DNA重组技术迅速兴起,由此一系列农业的、医药的产品进入市场。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若利用不当,将给人类未来投下隐忧。因此在学习“人的生殖”后,向学生介绍了“克隆技术”与“克隆人”,并请学生讨论克隆人会给社会带来什么后果?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物科学技术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一些道德和伦理方面的难题。在科技发展使我们物质生活日益满足的今天,我们呼唤人文精神,我们追求科学与人文的渗透和融合。 3、拓展教材文本,联系当前社会的重大话题 现代传媒发达、社会关系复杂,学生在学校之外还会受到诸多观念、意识的熏陶浸染,因此教师更要充分调动和依靠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进行有效的教育。例如,艾滋病是当今社会所关注的重大话题,在世界艾滋病日,社会各媒体会在这几天与艾滋病有关的信息。因此《病毒》一节内容就安排在艾滋病日前一周讲授,课前充分搜集艾滋病的有关数据、艾滋病病人的图片及各种媒体推出的哪些与艾滋病有关的节目,使同学们明白艾滋病离我们并不远;理解艾滋病的传染方式;让学生被艾滋病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所震惊;对“如何预防艾滋病?”“如何正确对待艾滋病病人?”等产生浓厚兴趣,引发同学们对这些问题的深深思考,从而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通过教学过程,对学生渗透人文教育 教育心理学认为“认知”是“建构”的一个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要依靠学习主体,即要学生自己去“体验”和“生成”。如果对人文教育采取灌输性的知识教育的方法,有时反而会压抑了真正的人性因素。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活动的具体过程来体验、培养。例如,《开花和结果》一节, 就可从“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引入“春天——桃树——桃花——桃”,进入教学主题“开花和结果”。之后组织学生挥笔作画,画出自己最熟悉的一种花,由画花而探究花的构造。这样,就巧妙地融科学教育于美育、情感教育之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浑然一体。结尾处设计:假如我是一朵花,虽然每天笑脸相迎,但有时仍难逃厄运,那么花将向人类发出怎样的呼吁?让学生抒发情怀,爱花、护花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建立。 (三)通过学科评价,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仅体现在学习的过程中,同样也体现在评价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同样离不开正确的学科评价。但要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恰当的评价可不容易,若以“一纸定分数”的方式进行,虽然操作简单,但是“篡改”了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目的与意义。因此人文教育不应拘泥于传统用定量的方法简单概括的评价,而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既注重过程也注重结果的多样化评价。首先使评价主体多元化,可以由学生本人、家长、教师等共同组成,这样便于学生的自评、互评和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多元地进行。其次,从评价方式上来说,可以是连续观察与面谈、实践活动、个人成长记录、书面测试等方法,这样便于对学生进行全程性过程的评价。第三,评价结果可效仿“学生的品德评语”做法,用激励性的语言表达,这样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发展,而不能简单地给学生打上一个分数。事实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互为渗透、相互促进的。在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强调科学的育人功能,纠正生物教学中的唯科学化倾向,关注人性的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注重对精神和价值的追求,培养人文精神,才能实现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真正体现教育的终极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生物教育论文:浅谈生物学科的教育价值 生物学科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价值,要真正让生物学科在课程体系中占有一席重要地位,让社会、学生真正重视生物学教学,就必须切实重视生物学科教育价值的实现,这样才能实现生物教学稳步可持续的发展。 1.生物学科的教育价值 课程理论告诉我们,课程牵涉到各种价值取向。目前社会上各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已经开始对学校课程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教育者若要在价值日渐多元的社会形势下担负起课程价值整合和实现的使命,必须成为理性的行动者。生物学科教育价值可从学科教育价值关系中的主体(社会需要、个体需要)和客体(生物学科教育价值属性)来分析。 生物学科教育本身亦具备其特有的价值属性。除了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培养外,它在唯物观点、辩证统一观点培养,用动态、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研究自然的思想方法的培养,创造性思维培养等方面,有独到的价值属性。此外,由于生物科学与人及自然界的紧密联系,生物学科教育在STS教育,以及科学教育,尤其是科学价值观培养方面,有其独特的价值属性。 2.生物学科教育价值的实现 作为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我们不能左右生物学科在课程体系中的设置及教学总体要求,但我们可以通过生物学科教育价值的整合,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教育培养的基础上,通过生物学科教育的改革实践,在充分实现生物学科教育价值上有所作为。 2.1 小课堂、大自然、大社会。让生物课的课堂成为“小课堂、大自然、大社会”是生物学科实现其教育价值的基础。一本生物教材的信息量是有限的,且很多信息是滞后的,其知识相对也是基础的。教材不经教师精心处理,教法、教学模式不经教师精心设计,不把教与学的知识、内容融入自然、融入社会,不把运动的、变化的、活生生的生命及生命现象,尽可能多地直接或间接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触摸”,生物课将不是真正意义的生物课,其本身亦将缺乏生命力。 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2.1.1 精心设计好教学媒体的应用,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呈现实物、标本、模型,充分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尤其是电视、录像、影碟、多媒体电脑等。现代教育媒体辅助生物教学,除了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一定的交互性外,更明显的是它可以让学生获得书面教材无法出现的声像信息。 2.1.2 让书面教材无法承载的或是变化、发展了的有关生物科学知识,以及与生命科学有关的自然、社会知识、材料经过精心筛选后再进入课堂。 2.1.3 以各种生物兴趣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让学生到大自然、到大社会中去观察、调查、实验,从爱护一草一木,饲养小动物到参与生物科技活动,使其体验到生物科学知识、技能之于人、自然、社会的价值。 2.2 培养生物学科基本观点。生物科学中,有许多朴实而又博大的基本观点。这些基本观点不仅对学好生物学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而且能对学习者的求知、生活、做人等都有指导价值。教师必须充分地利用每项生物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明确、认同、确立这些基本观点。 2.2.1 唯物的观点。一切生命和生命现象都有其物质基础:生命起源的物质性——最初的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进化过程演变而成的。生命的物质性——C、H、O、N、S、P等元素组成了核酸、蛋白质等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构成了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命现象的物质性——生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应激性、生殖发育、遗传变异等一切生命现象、生理过程均可给以物质基础上的解释。 2.2.2 动态、变化、发展的观点。组成生物的物质、生物体本身、生物界都是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发展的。生物的组成物质是动态变化的——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使生物体每时每刻进行着新旧更换。细胞和生物个体是动态、变化的——他们都有一个发生、成长、衰老、死亡的动态变化过程。细胞和生物个体的结构与生理、生物和环境的关系等也是动态、变化、发展的。 2.3 培养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它是指改组已有知识、经验,从而产生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成果的思维。其特征是具有高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独特性与求异性、流畅性与变通性、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统一,逻辑性与非逻辑性的统一。结合这些特征及生物学科教学的特点,我们可以建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2.3.1 充分重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思想,努力实现课堂教学民主。课堂教学民主是师生共创的,符合“主导主体”思想,存在于课堂教学中的师生间的平等、互助、参与、进步的“精神民主”。它可以创设出一种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气氛,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胆地思考、质疑和创新。根据课堂教学民主化思想,生物学科教学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其两大主要形式,即直接式和间接式教学,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教师的直接指导可以在前,起开路带头作用,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起辅助学习作用,也可以在后,发挥点拨、解惑答疑作用;教师也可以应用不明示的、非命令式、非结论式、不作详细指导的间接指导;教师可以讲,可以不讲,可以多讲,也可以少讲。 2.3.2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造性思维方法。从心理学角度,可以抽引出许多种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具有普遍性意义的有:发散思维法、集中思维法、逆向思维法、侧向思维法、治弱思维法、统摄思维法、组合思维法、辩证思维法等。生物教学中,这些思维方法的培养途径很多,其中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探究、分析、归纳、综合、推断等过程,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 2.3.3 加强观察、实验和实践活动。生物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生物学科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离不开观察、实验和实践活动。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我们须十分重视课内外的观察、实验教学和实践活动,结合教材内容和教材有关观察、实验和实践活动,师生共同设计、开展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平行实验、反向实验及有关生物科技活动,让学生学习如何去有意、有效、有发现地观察,如何规范、科学、有创造性地进行实验 和实践活动,学会完整科学地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并积极开展思维活动,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科学史在生物学教育中还有许多方面的教育功能,生物教师要尽可能的将它的多维教育价值展现给学生。学生学习生物科学史方面的知识 ,不但可以开拓其知识领域,更能使学生学习科学的观点、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形成科学品质和科学精神。因此,在生物学教学 中有效进行生物科学史的学习,是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生物教育论文: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科学精神教育探究 1 科学精神内涵的考察 科学(Scienc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Scienitia,原意为知识、学问。关于科学的论述有很多,《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1987年版):“科学是以范畴、定理、定律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多种现象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辞海》(1997年版):“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经验的总结,并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综合各家所言,广义的科学就是以理性的手段对确定的对象进行客观、准确认识及其成果。随着人类的发展,科学已经不能用定义来诠释,科学可以取若干形象,每一个形象都反映科学在某一方面所具有的本质。科学是一种建制,科学是一种方法,科学是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科学还是一种重要的精神来源。科学的本质不在于已经认识的真理,而在于探索真理。科学本身不是知识,而是产生知识的社会活动,是一种教育生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6年12月召开了第40届国际教育会议,会议通过的文件《面临科技挑战的中等教育》里专门论述了科学教育的主要内容:科学知识、方法、精神和价值等。 科学精神的内涵很丰富,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来理解。“科学精神包括:怀疑一切既定权威的求实态度;对理性的真诚信仰,对知识的渴求,对可操作程序的执着;对真理的热爱和对一切弄虚作假行为的憎恶;对公正、普遍、创新等准则的遵循。”“科学精神包括:探索求知的理性精神,实事求是的严谨精神,批判创新的进取精神,互助共进的协作精神。”“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是科学精神的核心与实质,科学精神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教育学生要具有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精神。 2 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科学精神教育的主要内容 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科学精神教育,应当有科学的内容和合适的形式。在内容方面,应当启发学生学会: l)全面地看待自然界、生物界和生物学知识,克服认识上的片面性。 2)用变化的观点来看待生命活动过程,避免孤立、静止地看待生命活动。 3)对生物和生物学知识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会相对地看问题,克服认识绝对化。 4)通过观察、实验、实习、参观、采集制作标本和搜集整理资料等实践活动来发现和认识事物和学习生物学知识,避免单纯地接受知识、死记硬背知识的倾向。 5)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生产实践中的各种具体问题.增强现论与实际的联系。 6)把获得的生物学知识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避免认识仅停留在低级阶段。 7)在各种实践活动中,特别是在观察、实验和实习等实践活动中,积累、记录有关资料,有序地进行操作,善始善终地完成全过程,克服实践活动中行动或行为的随意性。对观察、实验、实习等的过程和数据应如实记载,不容篡改(即使与权威或教材相反也应如实记载,不容篡改),培养对理性的“真诚信仰和执着”的科学精神。 8)正确使用生物科学术语,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来掌握生物科学的概念、规律、原理和观点等,避免学习行为的无序性,培养学生的“对真理的热爱和对一切弄虚作假行为的憎恶;对公正、普遍、创新等准则的遵循”的科学精神。 9)渗透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由‘知识就是力量’向‘创新才有力量’转变”。“知识就是力量”,是英国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在1620年提出的,曾经风行世界。近400年的实践,人们不难发现真正的力量,不是知识收藏者,而是知识创新者,通过下列对比可以证实:英国人亚克敦,读遍藏书7万册,还做了大量读书笔记,却一辈子没有自己的科研成果;美国科学家爱迪生,虽没受过正规教育,却完成2000多种发明。千万个相似的案例说明:“知识就是力量”的时代,已经转入创新才有力量的时代。在进行科学精神教育时,要重视学生的思维科学化,在教学中渗透创新思维和创新技法。 3 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科学精神教育的初探 3.1 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科学精神教育的落实 按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组织观察、实验、参观、讨论和实习等教学活动。真正做到教学活动有目的、有次序、有要求和有结果,使科学精神教育落到实处。 通过“科学界的弄虚作假”等反面教材的教育,培养学生对真理的热爱和对一切弄虚作假行为的憎恶。有些教师讲“变异是不定向的”,真的吗?教材上的原话是“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引导学生挑战权威、追求真理,培养“怀疑一切既定权威的求实态度和对知识的渴求”的科学精神。 l)观察:科学观察的基本要求是客观地反映可观察的事物,并且是可以检验的。观察结果必须是可以重复的。只有可重复的结果才是可检验的,从而才是可靠的结果。应当使学生明确科学知识是观察的基础。例如,在显微镜下观察人的染色体的制片,一个毫无生物学知识的人,他除了看到密密麻麻的一团杆状的小东西以外,什么也看不出来。如果让一位遗传学家来看,他能看到很多很多。“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应当引导学生从看热闹中逐渐深入而发现其中的“门道”。无论是课内观察还是课外观察,是观察标本、实物、实验,还是观察图表、模型等,重要的是掌握观察的顺序和观察的记录。古人说“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个知古。以益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吕氏春秋·慎大览》)。 例如,在观察叶芽的结构时,应当用刀片纵切开叶芽,按照由外到内、由上而下的顺序进行观察,然后按照实物画出叶芽纵剖面示意图(这是一种观察记录),再对照书上的图辨认各部分的结构并记录名称。这一过程既观察了实物,又观察了插图,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方法,还受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教育。 在观察青蛙的外部形态时,应当先测量其头、前肢、后肢和躯干的长度,并做好数据的记录。然后计算各部分长度的比例,并记录数据。若条件许可还可以做蟾蜍的对照、比较实验。学生通过测量、分析,较容易发现:青蛙的后肢发达是与善于跳跃的运动方式相适应的;而蟾蜍的后肢不如青蛙的发达,进而得出蟾蜍不善于跳跃(而善于爬行)的特点。这一过程将定性观察拓展到定量观察、分析,使得出的结论更为准确,更能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更符合实际情况,这时教师适时地指出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的意义,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观察人体的形态结构时,引导学生按 从上到下、由表及里的顺序观察自己的身体、人体模型或插图。观察后学生会发现人体的形态结构可按观察顺序分成“四部分”(即头、颈、躯干、四肢)、“三层”(即皮肤、肌肉、骨骼)、“两腔”(即颅腔、体胶,体脏又包括胸腔和腹腔,腹腔的下端为盆腔)、“一管”(即椎管)。通过观察、总结和归纳,学生对人体形态结构有了一个整体的、有序的认识,同时,也能得到“对可操作程序的执着”科学精神教育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2)实验: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实验的过程、数据不容篡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严谨的科学精神。 实验包括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课外实验等。在实验教学中进行科学精神教育要引导学生明确:①每一个实验的目的,了解实验仪器和装置的使用方法,以及实验材料的培养和选择;②了解实验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③能够解释实验的原理和结果;④学会绘制生物图和填写实验报告;练习或学会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实验完成后,清洁、整理实验用品和实验室,养成善始善终的习惯。 例如,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演示)实验,完全可以让学生在课外进行,然后请学生分析、讨论实验的结果和理论上的结论。还可以请学生按照实验原理,设计一些不同的实验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应特别强调“等量”的问题,只有条件相同、材料相等,实验才具有可比性,才有可能得出符合实际的正确结论,这是进行科学精神教育的关键之一。 在高中《生物》“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的实验中,有两个“等量”的问题:一是把染过色的根分成两份;一是蒸馏水和CaCI2溶液要等量。此外,还应强调将染过色的根浸于蒸馏水中的目的是起对照实验的作用,这也是科学精神教育的重要内容。 高中《生物》“叶绿体中的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过程是较复杂的,要进行科学精神教育,就应当实事求是地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引导学生明确以下问题: 研磨叶片时,为什么要加入少许SiO2、CaCO3和丙酮? 为什么要迅速、充分? 研磨液为什么要用棉纤维过滤? 滤液收集到试管中,为什么要用棉塞将试管口塞紧? 制备滤纸条时,为什么要将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 划滤液细线,为什么线条越细越好? 为什么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 为什么要用培养皿盖在层析液的烧杯上? 实验结束,滤纸条上的色素带,自上而下依次是什么颜色、什么色素? 色素为什么能在滤纸条分离? 移动最快与最慢的各是哪一种色素?各具有什么颜色? 最宽与最窄的各是哪一种色素?各具什么颜色?为什么各种色素带的宽窄有异? 实验后的滤纸条经干燥后,为什么要避光保存? 实验结束后,为什么要用肥皂把手洗干净?此实验来用的是什么方法? 通过实验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说明什么问题? 通过实验,引导学生从实验的实践中获取知识和方法,这对学生形成科学的精神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3)讨论:讨论是进行科学精神教育的很好的形式之一,一般包括全班性讨论和分组讨论。为了使生物学教学中的科学精神教育达到最佳效果,教师应进行充分准备和引导。 在讨论“体育锻炼对骨骼肌的影响”时,提出“体育锻炼使肌纤维增粗,还是使肌纤维数目增多?”“体育锻炼能使人体骨骼的数目由206块增加吗?”引导学生学会“推理、反证、讨论、怀疑、核实、得出结论”的方法。 例如,在“植物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的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①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②植物体的每个细胞之间在结构上有什么关系?③植物各器官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举例说明植物体各器官的功能之间有什么联系?④植物体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有什么关系?⑤通过上述讨论能得出什么结论? 限于初中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知识和能力水平,可组织、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加以解决,最后由学生得出“植物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的结论。结论的获得是学生参与的结果,参与过程中有知识的归纳、总结并形成知识网络,整个过程都渗透着科学精神教育,教师总结时强调科学精神的重要性。 在“新陈代谢”的教学中,根据初中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可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重点研讨一个问题,组长将本组讨论情况向全班汇报。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新陈代谢的过程、图解、概念和意义。 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回答有些问题时有多种答案,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展开讨论、总结并得出正确的结论。让两种或多种意见进行正面交锋,经过争论、辩论和讨论,获得正确的结论,这同时弘扬了“一丝不苟、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 4)参观、调查和实习:因为这几种教学活动是离开课堂的教学,事先更应当重视“计划、目的、方法、提纲和注意事项”,切实做好组织工作。提纲可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有章可寻,知道干什么、怎么干,能更有效地达到预期目标。在上述实践活动中应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按提纲进行,对观察或调查到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从中获得知识和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并领会“怀疑一切既定权威的求实态度和对知识的渴求”的科学精神教育内涵和意义 生物教育论文: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等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走进了课堂,走进了中学生物教学领域。这些技术与教育理论的有机融合便形成了教育技术,它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习自主性,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是新课程改革所要推进的重要内容。下面将从不同的方面,谈谈现代教育技术在生物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形象地演示生物教学内容。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许多知识的传授必须以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教学实践中,不少学生由于对自然界的生命现象缺乏感性认识,而难以开展抽象思维活动。教师可利用因特网等渠道收集大量的生物课程资源,将其用多媒体组合,以便根据教学需要及时地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 1.1客观地演示错综复杂的生物构造 “形态与结构”是生物新课程中份量很重的内容。常规教学主要用挂图、模型进行演示,这些常规教具虽有很多优点,但也有不少缺点,例如挂图只能从一个平面反映结构状况,模型难以看清楚细微结构等。许多教育技术软件能为生物教学提供三维图像,因此教师便能用立体图来表示生物体的外形及内部构造。如:细胞结构软件既能演示静态结构图,观察动植物细胞的构造,又可以使细胞在三维空间上作任意方向和角度的翻转,观察不同部位细胞器的空间关系,还可以配上文字解释和有关的声音。另外,有些软件还可以通过器官组装动画、显微递进动画等多种形式来表示生物的结构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2形象地演示变化多端的生命现象 “生命活动的基础与变化规律”是生物新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它一般用语言文字描述、讲解,教学效果不很理想。若教师以传统技术手段,比如:幻灯投影,特别是抽动片、干扰片等方法来解决这一难题,都会因科学性欠佳、操作麻烦等原因而难以推广。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演示能够清晰地展现过程动画,能够准确地反映生命活动的过程和规律,因而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氨基酸的缩合过程,学生难以通过语言的描述来理解,通过氨基酸缩合过程的动态演示,加速了学生的理解进程。再如:光合作用的过程,既使通过静态的图示学生也无法完全理解,而利用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循环过程动画软件,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深了他们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另外,在学生的观察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暂停等按钮,通过鼠标控制演示过程、局部放大图和定格图,这既有利于教师的讲解和提问,又有利于学生的观察和思考。 1.3生动地演示丰富多彩的生物类群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中学生物新课程中的又一重要内容。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往往因为对多种生物缺乏了解而觉得枯燥乏味,难以接受。CD-ROM光盘有着巨大的存储量,一张“动物百科全书”的光盘中就有几千种动物的资料,使用时只要移动鼠标,几秒钟内即可找到所需的资料,动物外部形态图、生活环境图、食性、叫声、行为及地理分布等,都将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因而效果很好。对于一些光盘上没有的资料,网络可以成为有力的“搜索引擎”。 2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地创设生物教学情境 课堂教学中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教学活动富有成效、必不可少的条件,它对学生的情感、意志、动机、兴趣等都有直接的影响。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用多种教育技术,能较好地创设多种教学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形成问题意识。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计算机将声像设备综合起来,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强化学生的感知。例如:利用光盘介绍“濒危动物”,它能够使你看到逼真的画面,听到不同动物的叫声及自然声响,从而使你置身于自然环境之中。再如“血液循环”的教学软件,它能使人“进入”血管之中,象血细胞一样在血管和心脏内运行。以上这种新奇、真实的教学情境的渲染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实现的。网络课件或PowerPoint等教育技术手段可以轻松的实现教与学的交互性,教师在讲授知识或反馈信息的过程中可以向学生提出疑问或展示习题,学生通过分析思考后给予反馈响应,计算机将及时给予评价,并输出正确的信号予以强化。在上述过程中,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较好地创设了问题的情境,展示了学生积极思考的情景以及成功后的喜悦情境。 3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合理地构建生物新课程的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整体,它主要由教师、学生和媒体三要素构成。教学结构的合理性是指课堂教学诸要素在时间、空间排列组合上的合理性,既包括教学目标、学科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合理性,也包括教学组织形式、层次过程和关系的合理性。研究新课程的教学结构,其目的在于寻找系统内部各因素、各活动、各阶段的最佳联系,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领域中的使用主要是对教学的某个环节,如讲解、演示、模拟、复习、练习、测试等发挥作用。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不应把它看成为只是一种教学手段,事实上它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综合。当它介人、参与课堂教学时,必然引起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等一系列的变化,形成新的教学结构和模式。新课程中多媒体生物教学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 3.1视听与启发讲解相结合 这种多媒体教学方式的特点是为学生的学习,特别是教材的重点、难点的学习提供生动的素材,并通过必要的语言,引导问题,开启思路,使学生在课堂上同时接受图像、文字、音响、语言等多种信息,大脑的左、右两半同时活跃,学习效率大大提高。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克服思维障碍、疲劳被动等问题。 3.2视听与探究讨论相结合 这种教学方式依据发现法的原理,按照“提出问题一提供途径一探索讨论一得出结论”等步骤完成教学任务。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多媒体技术既可以创设探究的情境,为学生的探索提供途径和素材,也 可以用于问题的提出和结论的形成。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思维活跃,按照多媒体提供的途径和材料,努力寻求、探究知识的答案。 3.3练习与反馈相结合 这种教学方式主要利用了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按照“提问一回答一反馈”的过程,实行人机对话,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教学方式的特点是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促进学生的思维,并且学生能根据多媒体的反馈,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上所列举的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方式,协调运用了讲解、谈话、演示、发现和练习等方法,保证了与教学内容的高度统一,并且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合理安排了师生活动,因此教学结构更加合理,教学过程得到优化,课堂教学的整体功能大于各要素功能之和。 4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生物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主要有理论知识发现、实验探究等形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是值得教师研究的问题。除了上面提到的多媒体技术可以与学生探究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外,利用计算机网络也可以有效的开展探究性学习。互联网的出现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它整合了传统的各种大众传媒,构建出跨地域最广、信息量最大的全球信息传播系统,它以先进的电子技术手段迅速而及时地向学生传播着各类科学文化知识、当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等,其强大的“搜索引擎”可以帮助学生搜索所需要的信息。新课程在能力目标上也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网络本身具有的信息显示的多媒体化、信息组织的超文本化、信息传递的即时性、信息资源的开放性、人机交互性等特点非常适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开展探究活动。近年来出现的WebquestLearning(简称WL)是一种很受欢迎的网上探究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活动,有以下特点:(1)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或问题;(2)此类问题可以通过寻求信息而得到解答;(3)答案没有惟一性。一个典型的WebQuest教学设计包括介绍、任务、资源、过程描述、学习建议、评价和总结7个部分。在这里,资源是指向网上相关站点的链接,指出一些可以被学习者完成任务的网址,并且应该在每一链接中嵌人对此资源的描述,以便学习者可以在点击前知道自己将通过点击获得什么。具体案例请参见WTI主题探究网站(/wti/example)等网站。此外,网络上的虚拟实验室(如:青蛙解剖网上虚拟实验室://wwwitg.lbl.gov/cgibin/vfrog_script等)和一些探究学习软件(如:NETLOGO等)也能够较好的帮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5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学习自主性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时表现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它一方面表现为获取外部信息时的自觉性和选择性,另一方面表现为加工处理信息时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影响学习自主性的主要因素是动机、兴趣、情感以及知识结构、认知结构等方面。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知识水平,努力增加学生的自主意识,并为学生提供多种性质的活动空间,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和发展。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首先利用教育技术进行的教学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能够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因此它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愉快学习。其次,多媒体技术传授的知识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启发性,结构严谨,环环相连,层层反馈,理沦和实践互相联系,新旧知识互相同化。因此,能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向“最近发展区”发展,从而有效地推动学生的认知内驱力。第三,利用教育技术进行的教学过程设计具有很强的新颖性和教育性,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能积极的参与学习活动,经动手、动口、动脑等过程自主获取知识。第四,“人机交互”对话能有效地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独立地、有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综上所述,利用教育技术进行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是一种独特的教学过程,更体现了现代化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将是中学生物新课程实施中重要的也是主要的途径当然,随着观念的发展、知识的更新和技术的进步,利用教育技术进行的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例如教学软件的设计和生物新课程教学实际配套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如何恰当使用教育技术的问题;哪些教学内容适合(不适合)利用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问题等。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将不断实践,以求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真正体现新课程理念,体现教育现代化。 生物教育论文:陶行知教育思想在生物教学中的实践 当前,素质教育已深入人心。然而,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去探索、去 研究、去实践。学科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学科教育应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符合素质教育的 要求。那么,学科教育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通过学习、研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我们深刻地认识到,陶行 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通过多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而建立的“生活教育”理论,不 仅在他所处的时代起过积极作用,就是对今天的教育和教学也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生活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合 理的人生。”陶行知有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是生活教育培养人的根本目标,所以说也是生活教育培养合理人生的最好注脚。“真人”的具体目标是:(1)做 追求真理,为真理献身的人;(2)做人中人,而不是人上人;(3)做有道德的人;(4)做整个的人,即是有健康身 体,有独立思想,有独立职业,手脑双全、智仁勇合一的人;(5)做主人,即做自己的主人,做国家的主人,做 大自然的主人;(6)做创造的人;(7)做现代人。可见,生活教育培养的合理人生就是全面发展、不断创造、不 断前进的人生。《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 ,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两相对照,不难看出,生活教育培养的目标与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并不矛盾,是一致的。因此,我们深刻 地感觉到,如果运用陶行知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去指导我们的学科教育,把“生活教育”的方法化为我们 的具体行动,必将把素质教育在学科教育中的实施引向深入。通过我们的实践,也确实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 就陶行知教育思想在生物教学中的实践谈谈作者的体会。 1、坚持“教学做合一”,在“做”字上下功夫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的教学论思想,是他的教育理论的核心部分。陶行知认为: “最好的教育,要想它有效,须是教学做合一;最坏的训练,要想它有效,也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 最有效力的法子。”关于“教学做合一”,陶行知是这样解释的:“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教 的法予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 学生。”实践性是“教学做合一”的基本特点。生物科学是一门非常重视观察与实验的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 强的科学。因此,在教学中,注意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实施“教学做合一”,努力在“ 做”字上下功夫,对于落实素质教育,全面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大有裨益。我们的做法是: (1)以身示范,严格操作,通过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培养学生的生物实验能力,“教人求真,学 做真人”。培养学生的生物实验能力,不仅是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实验,就是要亲自“做 ”。不仅要求学生“做”,教师也要“做”。教师在“做”上教,学生在“做”上学。教师的“做”是示范, 学生的“做”是学做、是模仿。教师既讲又做,学生的学就有了根据,做起来也就不会感到太困难。例如,显 微镜的使用,包括取放、对光和观察三个环节,共有十几个具体步骤,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但是,由于我 们采取了“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努力在“做”字上下功夫,按照实验的操作顺序,一步一步地讲述操作要领 ,进行示范,并组织学生进行操作(比如“取放”这一步,就是由教师先示范讲解正确的取放方法,然后让学 生按教师的要求,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放置在实验桌的适当位置上),在分步骤练习的基础上,又让学生 按“取放—对光—观察”的顺序完整地做一遍,以强化训练,加强记忆,从而在预定的时间内比较顺利地完成 教学任务,使绝大部分学生都较好地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实验有成功,也有失败。但实验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是否规范、准确。所以,在实验中我们还 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持之以恒的严格要求,让学生规范地、一丝不苟地进行操作,认真做好每一个实验,每一 个实验的每一个步骤;同时,教师的示范也力求做到规范,做好学生的表率。实验中还注意教育学生正确对待 实验的结果,成功就是成功,失败就是失败,不弄虚作假,不说假话;教师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总结,也做到客 观、科学、实事求是。 总之,以身示范,严格操作,坚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教学做紧密结合,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验 能力,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教育落到了实处, 深化了素质教育。 (2)坚持让学生边实验、边观察、边思考,通过“劳力上劳心”,获得真知。陶行知在《教学做合一之教科 书》一文中说:“‘做’是在劳力上劳心。因此,‘做’含有下列三种特征:(一)行动;(二)思想;(三 )新价值之产生。”“一面行,一面想,必然产生新价值。”实验、观察,就是行动,就是做。但仅仅是实验 、观察还不够,还必须思考、分析,才能够“产生新价值”,得出科学的结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坚持在指 导学生实验和观察的同时,给学生提出一些带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与学生共同分析讨论,进而得出科 学的结论。例如,在“有机物的分解利用——呼吸作用”一节的教学中,对教材中的第一个演示实验,教师不 仅亲自做,还提前布置给学生在家里做。在布置实验时,还给学生明确一些要求,如瓶子一定要清洁,两个瓶 子中种子的数量要相等以及瓶口不能漏气等。课堂上,教师边演示实验,边让学生观察发生的现象,边问学生 :为什么燃烧的火柴放进甲瓶中不会熄灭而放入乙瓶中会立刻熄灭呢?(学生答:因甲瓶中氧气充足,而乙瓶 中缺乏氧气)乙瓶中的氧气都到哪里去了呢?(学生答:被萌发的种子吸收了)由此可见,这个实验说明了什 么呢?(学生答:说明了种子的呼吸作用要吸收空气中的氧)紧接着,教师又让学生回忆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 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使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种子萌发为什么需要充足的空气的道理。坚 持让学生边实验、边观察、边思考,通过“劳力上劳心”,就使学生切实地感到自己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知识 ,是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知识,是经得住实践检 验的真理。学生通过:“劳力上劳心”获得了真知,学 习生物学的积极性更高了,兴趣更浓了,主动性更强了。 (3)坚持开展多种多样的生物课外活动,进一步实现“教学做合一”。在教学中我们坚持开展多种多样的生 物课外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走向生活,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做去学去创造,去增长知识和才干 。有位名叫何雷的同学,在课外活动中经过长时间对植物叶序的观察,有了新的发现,他发现叶序除了互生、 对生、轮生外还有簇生,并发现叶序有混生现象,银杏的新老枝有不同的叶序,于是写出了《叶序的再认识》 的小论文,这篇小论文不仅发表在学校的《新风》报上,还荣获了首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小论文评选优秀奖。 还有一位名叫黄河的同学,长期坚持制作琥珀标本,取得了丰富的制作经验,写出了《制作琥珀标本》的小论 文,《成都晚报》“苗地”栏目组还专门编发了这篇文章。我们还带领学生去参观考察距学校10km外的成都植 物园、动物园,并且坚持结伴而行,步行而归,不仅使学生增长了知识,开扩了眼界,还锻炼了意志,增进了 团结和友爱。有的学生长期生活在城市里,不认识水稻、小麦、油菜等。通过课外活动,学生不仅认识了这些 常见的大田作物,还了解到了它们的生长过程、管理程序,明确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我们 知道,传统教育是教育与生活分离,劳力与劳心分家,理论与实践脱节,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则强 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认定书不可尽信,书不可尽言,问题要在生活里发现、研究和解决,大力提倡“生活即 教育”“劳力上劳心”“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而课外活动,正是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实现“教学 做合一”的重要途径,坚持开展多种多样的生物课外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生活力、创造力,使学生在人生里程 中又向做“真人”迈出了坚定的一步。 2.实行“小先生制”,即知即传,互教互学 在教学中,我们依据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原理与方法,还注意开展多种教学形式,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 才能,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把学生请上讲台,让学生当“小先生”。我们知道,传统教育是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讲台为教师 所独有,把学生当作被动的“容器”,当作“鸭儿填”,教师与学生处在相互对立而又不能互相取代的主客体 关系上。陶行知对此做了尖锐的批评,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在方法上 提出了“教学做合一”。“以教人者教己”的主张认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教人者不但 能教人,也应教己,而学人者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也能教人、觉人,也即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受教育者 。因此,对教师来说,“既当先生,也当学生”,对学生来说,“既当学生,也当先生”。这就是后来陶行知 提出的“即知即传,自觉觉人”的教育理论,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著名的“小先生制”。受陶行知这 一教育思想的启发,我们在讲授某些内容时,试用“小先生”的方法,把学生请上讲台,让学生当“小先生” ,上台讲课,收到了出乎意料的好效果。讲台上,学生态度认真,板书工整,普通话标准,语言清楚、准确, 完全没有了过去那种被抽叫起来回答问题时的吞吞吐吐、辞不达意的窘态。记得有一位名叫周敏的女同学,她 讲《啄木鸟》时,声音清脆,略带童声,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讲得声情并茂,非常感人。刚一讲完,教室里就 响起了整齐而又响亮的掌声,也令前来听课的教师惊叹不已。后来,我校的《新风》报还刊登了她的这篇讲稿 。 学生通过课前搜集资料,撰写讲稿,精心备课,然后上台讲课,既动手又动脑,还要动口,这种手、脑、 口的系列训练,比起答一道题,读一段课文,来得更具体、更实在,学生得到的能力训练更全面,学生的记忆 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而且,学生“为教而学” ,正如陶行知所说:为了使别人明白,对自己所教内容便自然而然的格外明白了。 陶行知说:“得到真理的人便负有传播真理的义务。”要“即知即传,自觉觉人”,又仅自己知道了,还 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觉悟了,还要去觉悟他人。因此,把讲台让给学生,不仅仅是让学生讲课,还有一个 很重要的内容,那就是让学生把在课外听到的、看到的、学到的生物学知识拿到课堂上介绍给同学们听,以达 到传播生物科学知识,拓宽知识视野,激发学习生物学兴趣的目的。这就是我们一直坚持开展的“课前5分钟生 物知识大放送”。 把讲台让给学生,让学生当“小先生”。“小先生”在台上讲解时,教师以学生的身份在台下认真听、认 真记,而后给予中肯的评点,及时表扬,纠正错误,补充缺失,把学生带到更高的境界。这样,学生“既当学 生,也当先生”,教师“即当先生,也当学生”,学中有教,教中有学,互学互教,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把讲台让给学生,让学生当“小先生”,还一改过去教师一讲到底的传统做法,不仅在形式上给学生以新 奇之感,而且把过去教师一人的讲台变成了众多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 动性。 (2)推行“小先生制”,在班上开展“一帮一”活动。我们根据陶行知“小孩可以教小孩”的教育思想,“ 即知即传,自觉觉人”的教育理论,借用陶行知大力推行的“小先生制”,在班上开展“一帮一”活动,要求 一个优生帮助一个差生,并列出“结对子”的名单,还要求学生开展比赛,看谁的“对子”进步更快。通过这 一活动,差生由于经常得到优生的帮助,克服了学习上的困难,进步很大;优生向差生讲解的同时,自己也得 到了提高,达到了互教互学,转化差生,培养优生,共同进步的目的。不仅如此,还解决了我们生物教师因所 教班次多、学生多而难以因材施教的困难。 陶行知说:“我们要能够做,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生活教育就是“向着创造生活前进”的教育,生 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创造。多年来,我们坚持“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教学做合一”在“做 ”字上下功夫,不仅培养出了高素质的学生,还造就出了高素质的教师。“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 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 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的活人。”(陶行知语)“师生共生活、共甘苦,为最好的教育。”(陶行知《我们 的信条》)今后,我们还将与学生一起“共生活、共甘苦”,继续创造,创造出更加美好的人生。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论文: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论文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制约条件 1)缺乏安全的施工技术。施工技术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建筑施工的安全,但是实际施工技术并未达到科学的状态,不能满足建筑工艺的需要。目前,我国在施工技术方面,表现极大的缺乏性,部分工艺施工需要借助国外技术,国内无法保障施工技术的安全度。例如:技术缺乏则会引发安全问题,造成工程欠缺,还会影响到周围施工环境的安全,据有关数据统计,由于技术问题引发的建筑安全事故,在整体事故中的占比非常高,由此可见:施工技术对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2)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较低。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影响下,施工人员逐渐降低对安全管理的意识约束,导致行为失控。例如:部分施工人员在工程现场,按照个人意愿和经验,进行施工,没有依照施工规范执行,最终导致工程验收不合格,同时隐含一系列的安全问题。施工人员对安全意识的缺乏,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实际的约束性,施工单位没有将安全意识灌输的工作做到位。虽然国家出台与建筑工程相关的安全规范或安全制度,但是施工企业不重视,导致施工人员忽视安全意识的作用,发展成为行为自主的状况。 3)安全教育力度不足。建筑施工现场,缺乏科学的管理,导致管理力度方面存在欠缺,尤其是安全教育。我国大部分建筑施工单位,忽视安全教育的力量。目前建筑施工中施工人员基本来自于基层农民,缺乏实质的安全教育。例如:建筑单位为降低成本投入,省略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直接安排人员上岗,第一农民工没有经过专业的安全培训,在工作方面缺乏安全的施工保障,容易忽视施工中的安全细节,引发安全事故;第二农民工自我保护能力低,一旦遇到安全问题,无从下手,造成慌乱的现场秩序,如遇到突发安全问题,也不能及时处理。 4)缺乏有效的安全监督。监督是安全管理的直接环节,通过施工监督,可以发现表面或隐藏的安全问题。我国建筑工程在监督方面缺乏有效性,监督机构仍旧保留传统的管理方式,实行多项施工的同时监督,降低安全监督的水平,不能做到安全监督的平衡化发展。受安全监督单一性的影响,既不能保障施工的安全管理,也不能通过安全管理,提升建筑工程的效益性。 2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途径 为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优化建筑环境,我国重点针对制约安全管理的因素,提出解决措施,加强对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保障建筑施工的效益。 1)加强对建筑工程安全技术的研究。提高施工技术的安全度,需要借助一定的科研支持,我国应在建筑施工技术方面,投入大量的科研力量。首先约束技术施工,保障施工人员在技术上的合理、科学,避免遗漏技术问题;然后针对新技术实行重点培训,保障施工人员熟练掌握施工技术,提高施工技术的性能,促使新技术在建筑现场达到稳定的状态,保障技术与施工的和谐性;最后根据建筑施工现状,改进施工技术,防止施工技术本身的缺陷造成安全问题,利用科研作为技术改进的力量支持,推进技术发展,最终实现施工技术的高效性。 2)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意识在安全管理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可以时刻约束施工人员的行为,保障行为规范。规定施工人员,始终将安全施工作为思想基础,促使施工人员意识到安全管理在工程中的重要性,帮助施工人员分析安全意识与个人安全施工的关系,保障施工人员在意识上形成安全施工的自觉性。施工人员在安全意识的约束下,会主动规范自身行为,同时还会监督其他施工人员的行为,保障施工遵循建筑工程的要求。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属于工程安全管理的根本,将安全管理作为施工人员的责任,由此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施工管理的效益,保障建筑施工的进行,处于安全、有序的环境内。 3)加强现场安全教育。针对建筑施工现场,定期实行安全教育,利用案例教育的形式,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着重针对施工人员群体,实行教育,可分为两项安全教育的途径:第一是岗前安全教育,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做最基础的培训,保障施工人员具备基本的安全处理能力,详细规划施工环境,提前做好安全预防工作,促使施工人员明确与安全管理相关的注意事项;第二是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教育,施工现场的突发情况较多,大多情况下安全事故无法预测,以工程现场为安全管理的背景,实行现场教育。(本文来自于《山西建筑》杂志。《山西建筑》杂志简介详见。) 4)完善科学的监督体系。为加强安全管理的监督性,需完善监督体系,规定安全监督的内容及条件,促使工程监督处于安全的环境内。例如:结合施工现场,利用监督体系,实现工程施工的有效监督。通过监督体系,对施工现场做合理的反馈,确保安全监督工作落实到位,发挥一切与安全监督有关的机构力量,整体监督体系,做好体系完善的工作,由此才可为安全管理提供监督途径,保障建筑工程处于安全监督的施工环境内。 3结语 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涉及多方面的内容,综合控制管理内容,实现工程效益。深入研究安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好改善处理,保障安全管理适应现代建筑工程的施工发展,避免由于安全管理不到位,引发施工事故。因此,以建筑施工的实际为出发点,展开安全管理,确保工程施工处于安全、稳定的环境内,达到高效益状态。 作者:岳冰 单位:山西机械化建设集团公司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论文: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建议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1.1建筑工程大量开展,管理水平层次不齐 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口数量不断增多,进城务工人员增多,各地建筑工程不断开展,但是各个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层次不齐,大多数企业疏于加强安全管理,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安全隐患,加强企业安全管理所面临的形势较为严峻。 1.2建筑安全事故频发,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 近些年来,由于建筑工程质量不达标,我国建筑安全事故频发,如火灾、坍塌等事故的发生威胁个人生命,给家庭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严重威胁社会稳定,人民极度呼吁要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国家对《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做出了完善,并取得一定成效。 1.3企业缺少安全管理意识和安全管理机制 一些企业往往只重视经济效益,忽视安全生产,不重视建筑设计的安全性与合理性,在管理机制上出现严重漏洞。企业将工程全权承包给个人,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不注意对工人加强安全意识培训,罔顾工人安全,非法生产,偷工减料,使工程在设计与完工后存在巨大安全隐患,加之企业没有完善的监管力度,不能及时发现工程的安全隐患。 1.4企业缺乏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和安全保护措施 建筑行业人员流动性大,大多是从农村而来的进城务工人员,工人文化水平较低,本身就没有安全保护意识和自我安全保护技能,企业不重视安全生产,不对施工人员宣传安全知识,加强相关安全技能培训,极易导致工人违规操作,发生安全事故。一些工人有相应的安全保护意识,但是施工方并没有配备相应安全保护设备,建筑工人们迫于生计所需,只得冒险操作。 2如何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2.1树立安全生产效益观 企业应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置上,树立安全生产责任意识,规范安全生产流程,加强安全管理,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认识“安全生产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经济效益”。企业在树立安全生产效益观的同时,以多种形式加大对施工人员安全保护意识的宣传,积极开展安全保护技能培训,从根本上规范安全操作。建立奖惩制度,加大对施工人员违规操作的惩罚力度,对于能够运用自身知识保护自身及他人生命安全的工人予以奖励,鼓励建筑工人们积极参加安全技能培训。 2.2建立科学合理工作机制 建立示范性建筑工作基地,明确各部门职责,规范工作制度,完善工作单位机构设立:设计部门设计建筑图稿,交由施工部门核查审批,施工过程中设立安全监管部门(安全监管部门要负责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范生产),施工完成后将工程交由质量监管部门审批,只有审批合格的工程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2.3健全施工安全保障体系 施工安全保障体系包括思想、组织、技术。思想是行动的最高指挥,在思想体系中,把“安全第一”作为总指导方针,在思想由上至下使全企业树立安全生产的意识,规避安全隐患,把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在组织上,建立专门安全生产责任小组,在施工开始前对项目经理进行安全生产指导,在施工进行时监督施工现场,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发现违规操作及时上报,并作出处罚。在技术上,企业要积极引荐先进生产技术,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完善生产制度,保证安全生产。 2.4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施工过程进行中是安全事故最容易发生的阶段。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现场环境管理,具体应做到:严格排查进出人员,做好进出人员登记工作,闲杂人等禁止进入施工现场;进入施工环境必须佩戴安全帽;清除施工现场环境垃圾,改变施工环境脏乱差的现状。 3结语 安全生产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应主要从企业自身做起,树立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建立完善安全保护体系,加强对施工人员自身技能及安全意识的培训,同时国家也应该予以高度重视,不断完善《建筑法》中关于加强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强对企业的规范和约束,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创造出出更多优秀建筑工程,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合理发展,促进经济迅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作者:郝鹏 单位:石家庄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论文: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因素及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业也在不断地进步,与此同时也提高了对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要求。本文主要对建筑安全管理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此给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促进我国建筑行业持续平稳的进行发展。 关键词:建筑安全管理;因素分析;措施;对策 一、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方面 建筑工程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自然环境因素、周边环境因素、施工要求因素、管理人员没有足够的管理意识等因素的影响,而为工程的建立埋藏下安全事故的隐患。随着建筑业不断地发展,建筑的结构更加复杂,为了更好地满足建筑本身的多样性,需要更高的技术来进行支撑,这样就增加了建筑施工的难度,在进行安全的管理上任务也就更为的艰巨。安全管理的方面其具有很强的多角度性,主要的从施工、人员保障和相关制度上进行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 二、安全管理的特点 (一)建筑施工现场的范围比较小(二)安全管理人员机制上设立不完善(三)安全管理的工作内容比较多 三、现阶段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出现的问题 (一)建筑工程的管理机制不健全 由于建筑工程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并且现阶段建筑行业之间的竞争比较激烈,建筑的施工企业为了更好地获得收益,将工程的不同部分在进行外包,这样就造成了整体的工程管理具有一定的难度。我国目前应对这种现状没有出台具体的管理机制,导致进行管理时没有具体的规章制度作为管理的支撑。如果出现问题,责任无法进行落实,如果只是追究总体建筑工程的承包商,但是施工操作又不是这个承包商进行建设的,这样划分起来也比较麻烦。 (二)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 施工人员是建筑工程建设的直接参与者,但是很多的建筑施工人员都是一些农村的务农人员,或者是一些综合的文化水平不高的人员,对建筑安全的意识不强。施工人员在进行相关的施工设备使用,或者进行新型材料的使用时,由于粗心或对设备的材料的认知不强,导致出现没有按照正确的方式来进行使用的情况发生。例如施工人员在进入施工现场没有佩戴安全帽,这样如果发生高空物品掉落的现象就有可能会造成人员的伤亡。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是工程施工的管理者也是监督者,但是很多的建筑管理人员是因为施工单位的裙带关系来对工程进行管理,或者直接是施工人员在进行管理的,综合水平参差不齐,安全管理没有得到重视。 (三)管理流程不完善 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是要在工程的设计阶段就对其管理的程序进行制定的,如果在施工前没有制定出完善的管理流程或者即使制定了流程没有严格地按照流程进行执行,也是会存在着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 四、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相关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 要想更好地进行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其中重要的环境就是建立健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机制,完善安全管理的制度内容。首先要做的加大对安全管理人员的设置,不同的阶段和区域由特定的人员进行管理,明确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和权利。其次是在对国家建筑方面的法律了解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并将此制度的条例进行不断的完善,认真的落实执行工作。最后要设立安全的监督和评价的相关制度,对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好监督。 (二)加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 在进行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如果对安全施工没有重视起来,那么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是很大的,所以建筑工程的所有人员都要建立起对工程进行安全施工的重视。定时对相关的安全知识和内容向工程的建设人员进行讲解。同时还可以在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引入先进的管理技术进行管理,实时的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施工操作的监督,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提升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提升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提高安全保护的意识,从而达到安全施工的目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去考虑:首先要加强人员的培训,人员的培训上主要的就是从两个角度去考虑,一是施工人员的培训,另一点就是管理人员的培训。施工人员是工程的第一接触人,所以要定期的加强对于施工规范的培训,对建筑使用的新型材料,工程所用的施工设备进行讲解。在管理人员的储备上要提高人才的吸收,任用建筑专业的高水平人才进行工程的管理,或者在进行管理的人群中进行严格的培训;其次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可以进行一定的绩效考核,对安全施工做得比较好的人员进行奖励,同时可以开展一些安全知识的讲座和知识问答的活动,增加人员安全施工的意识。 (四)完善安全管理的制度 针对建筑工程的建设,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要进行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首先政府的相关部门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政策,为工程的安全管理做好法律规则的支撑。其次建筑施工的单位要对相关法律进行详细了解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管理制度的完善,并做好落实工作。最后要建立安全制度的落实监督工作,责任到人,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和施工人员安全。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的安全管理比较复杂且重要的工作,做好建设工程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但是目前随着需要进行建设的项目逐渐地增多,建筑工程安全的事故时有发生,为了更好地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一定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加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提升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做好完善安全管理的制度,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工程安全管理的水平。 作者:徐洁 单位: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论文: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对策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建筑施工企业在建设规模和建筑体量上日显大型化,由于建筑施工多属露天作业,生产生产、生活环境艰苦,任务繁重,设备设施操作复杂化,生产节奏加快,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也是居高不下。作为建筑企业的主战场,施工现场是建筑企业技术经济目标转化为实体的主要场所施工现场是建筑企业技术经济目标转化为实体的主要场所。文章分析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 建筑项目建筑项目;安全管理;对策 1前言 安全管理工作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管理工作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推动建筑企业各个工作岗位的协调发展不仅可以推动建筑企业各个工作岗位的协调发展,还可以减少工程建设中的突发事故少工程建设中的突发事故,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施工。因此,企业管理者应该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企业管理者应该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通过完善建设企业的安全技术管理安全技术管理、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安全管理机构等充分发挥安全管理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意义安全管理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意义,从而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目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2当前建筑项目安全管理现状及原因 2.1安全投入低 我国很多的建筑工程项目我国很多的建筑工程项目,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并没有建立科学的建立科学的、完善的安全保障系统,施工现场对于必要的安全设施建设不到位设施建设不到位,安全设备拥有的数量和种类较少,对于工程建设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建设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工作没有落实到位。一些建筑企业为了能够将建筑工程建设施工能够获得的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实现化的实现,常常会大幅度缩减安全方面的资金投入,从而使得工程建设成本降低工程建设成本降低。需要认识到这种工程建设成本的节约理念是不可取的念是不可取的,相应的人员要明确不良安全事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经济损失。对于安全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正是为了避免不良事故对工程建设经济效益造成的影响事故对工程建设经济效益造成的影响,是保障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1]。 2.2安全意识淡薄 很多的工程管理人员很多的工程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并没有认识到安全的的重要性的的重要性,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没有严格的按照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操作范进行操作。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也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安全管理理念学安全管理理念,对于施工人员没有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和安全防范技能的培训全防范技能的培训,这样也就导致整体施工对安全意识淡薄,在这种不良情况下进行建筑工程的建设施工在这种不良情况下进行建筑工程的建设施工,建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的可能性很大。现阶段对于生命财产安全的保护还不够还重视视,往往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如何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上,对安全方面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全方面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 2.3安全管理制度缺失 现阶段在建筑工程项目实际施工建设中现阶段在建筑工程项目实际施工建设中,并没有建立和健全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健全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因为制度的缺失,使得很多安全防范措施不能够得到实际的落实防范措施不能够得到实际的落实。长时间影响下,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也只是趋于形式工作的开展也只是趋于形式,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例如: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队伍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施工任务获得的奖励务获得的奖励,要远远的大于施工队伍安全施工和安全管理给予额奖励给予额奖励,这样也就导致工程建设对于一味的追求工程建设的进度设的进度,对于工程建设施工安全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因为没有安全意识为没有安全意识,同时,投入安全设施建设投入的资金十分的有限有限,也就导致安全管理制度很难形成。及时一些施工单位建立的相对科学和完善的安全施工管理制度建立的相对科学和完善的安全施工管理制度,但是也并没有实际的落实实际的落实。受到该情况的影响,不仅不良建筑事故发生的概率很高概率很高,同时在事故发生后也没有相应的应对措施,和事故的善后处理方法的善后处理方法。 3加强建筑项目安全管理的对策 3.1加大建筑项目的安全投入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安全管理人员要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识,消除以往存在的错误思想,不能以减少安全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加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入增加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要按照建筑工程安全设施建设的实际需求的实际需求,对于安全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虽然短期内增加了建筑工程建设的成本投入期内增加了建筑工程建设的成本投入,但是站在长远角度考虑虑,能够有效的减小不良建筑事故发生的概率,避免不良事故对工程建设造成的严总经济损失对工程建设造成的严总经济损失。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于各项安全设备的购买和安全,一定要依照我国相应的法律规定和硬性标准定要依照我国相应的法律规定和硬性标准,对于参与建筑工程建设的全体人员都要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程建设的全体人员都要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落实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落实,要派遣专业的技术人员,应用先进的设备的设备,对建筑工程建设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有效的排查效的排查。我国的政府部门也需要加大监管力度,设置建筑工程建设安全设施布置的应用标准工程建设安全设施布置的应用标准,根据工程建设的规模设定安全建设投入资金的最低额度定安全建设投入资金的最低额度。虽然不同建筑工程建设项目在众多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差异性目在众多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差异性,但是安全管理工作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却都是非常重要的筑工程建设中却都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要极力的避免因为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缩减对于安全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的现象现象。 3.2进行安全培训和安全知识宣传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必需要以人为本的科学安全管理工作理念人为本的科学安全管理工作理念,将全体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归纳到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安全管理系统中去全归纳到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安全管理系统中去,将安全作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开展的基础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开展的基础。安全管理人员要定期的对施工现场的小组组长讲述安全管理方法和手段工现场的小组组长讲述安全管理方法和手段,使得他们能够明确在建筑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明确在建筑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掌握安全管理的主要方式要方式。对于工程建设施工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工种进行人员的分类类,建筑企业需要派遣专业的人员和消防人员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消防知识的普及进行消防知识的普及,使得施工人员能够掌握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事件的处理方法。可以应用多媒体、案例培训方法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工作的开展员进行培训工作的开展,使得他们能够直接的感受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工的重要性,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3.3完善监管制度 建筑施工企业需要不断的加强内部监管力度建筑施工企业需要不断的加强内部监管力度,对于安全生产的责任需要明确的落实生产的责任需要明确的落实,使得责任可以落实到个人头上上。责任人需要对出现的不良安全事故直接负责,并且还需要建立监察小组要建立监察小组,不定期的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监察,对于没有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建筑施工的单位有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建筑施工的单位,必须要追究其责任,并且要给予严厉的处罚且要给予严厉的处罚,以示警戒。 4结束语 建筑工程建设与人们的生活有着直接的联系建筑工程建设与人们的生活有着直接的联系,建筑安全也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但是我国的建筑安全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的重要性,加大对于安全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对参与建筑工程建设的全体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程建设的全体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加强监管制度监管制度,不断的提升建筑安全管理水平,促进建筑事业健康发展发展。 作者:高原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论文: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摘要】建筑行业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行业,因其工程规模较大、施工技术比较复杂以及施工环境多变的特点,决定了建筑工程行业是一个高危行业。如何提高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效率,是建筑工程行业最为关键的话题。论文针对建筑行业的特点,基于建筑安全管理内涵,提出提高安全管理效率的措施,以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安全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效率;施工安全;措施 1引言 随着建筑规模的扩大和人们需求的提高,对建筑行业的技术要求更加严格,并且由于施工环境的多变性,施工安全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不仅关系着施工效益,更影响家庭和谐甚至社会安定,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效率,是未来建筑工程行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的前提。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内涵 建筑行业是一种高危行业,极易出现安全事故和财产损失。因此,加大对建筑行业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关系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以及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安全管理的内容是全方位的,包括从项目的动工到最后的验收工作结束,都离不开安全管理工作。安全事故一般是多种不安全因素同时发生而造成的,其中,施工技术不规范、施工材料、设备不合格、生产要素不安全是导致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然而,这些安全事故的发生也和安全管理效率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方式是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1]。减少安全事故和安全损失,需要施工单位、业主以及监理机构等有关部门对建筑施工项目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在国家建设部门的监督下直接管理建筑施工项目。 3建筑安全管理的特点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因其自身特点,使其在安全管理方面也存在独有的特性,总体概括为以下几点。 3.1流动性 建筑施工具有流动性,使施工人员根据共组需要不断地变化工作地点,这也导致施工安全管理具有流动性。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建筑工程根据需要会对工程项目分成不同的工作面,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会在不同工作面进行流动作业,使施工人员长期处于不同环境中,这种施工地点不同的状况使施工人员流动性较大,导致安全管理的流动性,增加了不确定因素;(2)施工阶段不同导致的流动性,由于施工方案、施工进度以及施工方法的不同,施工现场处于动态变化中,导致施工环境和安全隐患也在不断变化中,从而引起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流动[2]。 3.2复杂性 我国土地面积辽阔,地形复杂、南北环境差异较大,导致不同地域的建筑施工条件差异较大。由于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生活理念不同而对建筑的要求不同,造成了建筑施工的复杂性;除此之外,由于不同地区发展不平衡,建筑施工企业的水平也相差较大,包括企业的资历、规模、技术水平以及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差异。地区差异性导致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复杂性,并提出挑战。 3.3法规新 我国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在国家宏观法律的约束下,因地区环境存在差异性,其管理手段和管理形式并不统一,表现出一定的自主性以适用于企业发展,这就导致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会出现漏洞。然而,建筑施工安全工作是面向社会的项目,不应有地域的限制,应建立一套系统的、完整的法律法规进行指导、管理建筑工程安全施工,使安全管理工作更具法规定。 4提升建筑安全管理效率的措施 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效率,完善管理制度,是进一步降低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减少安全损失的重要手段。针对现有管理效率不足的现象,提出以下措施。 4.1完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确保提高管理效率的前提,管理体系包括管理方针、管理策划、管理实施运行以及管理检查等。建立完善的管理方针,要求施工企业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建立一套具体的安全管理方针,使全部的建筑施工工具能普遍适用,并作为企业安全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建筑工程的策划和实施应专门进行审查,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人员应制定详细、规范的审查方案,工程的策划和实施过程中出现偏差或重大问题时,应及时进行修整;工程最后的检查工作是安全管理的最后一道措施,要求安全管理者必须严格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进行审查,确保建筑施工的质量。 4.2将安全管理工作贯穿整个施工过程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工作不仅存在于工程的施工阶段,而是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包括工程设计阶段、评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验收阶段。施工设计阶段的质量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施工过程的安全与否,设计阶段对工程信息掌握比较准确、设计比较详细、考虑比较周详,这样可以提高施工和施工安全管理的效率。对于工程设计评审也是如此,评审得越详细,施工的安全性也就越高。假如在建筑工程设计、审核过程中没有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或危险,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4.3贯穿安全管理理念,执行奖罚责任制 贯彻安全管理理念是将管理工作细致化、层次化,以提高安全管理效率为基点,将安全管理贯穿到建筑工程的每一个阶段,细致分析、评价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隐患,并形成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理念,时刻将安全管理工作放在工程施工项目的前列;其次,制定奖罚分明的制度,对施工方、安全管理部门以及相关责任人实施责任考核制,并按考核结果制定薪资待遇,通过这种奖罚分明额制度,让安全管理者对建筑施工安全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确保安全管理者以最佳的状态执行工作,保证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高效完成。 4.4其他措施 为进一步提高建筑安全管理措施,还应采取以下措施,例如根据工程需要及施工阶段的不同制定提高管理效率的计划;管理工作重点控制与全面控制相统一;以工程整体安全为基础进行规划和控制等。 5结论与展望 建筑工程项目作为带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一种高危行业,为确保建筑行业稳定、快速的发展,需要大力提高建筑安全管理效率,以建筑工程安全施工为前提。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行业的特点进行讨论,提出了提高建筑安全管理的一些措施,包括完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将安全管理工作贯穿整个施工过程、贯穿安全管理理念及执行奖罚责任制等。随着建筑行业安全管理工作不断被重视和完善,建筑行业将会迎来更好的发展。 作者:马立英 单位:甘肃古典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论文: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不足及对策 摘要:在建筑行业持续发展下,促使人们对建筑施工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需要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而且还应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若要更好实现以上目标,应重点加强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本文首先对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进行分析,其次阐述目前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结合某建筑企业管理情况详细研究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意在促进建筑工程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安全管理;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意识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除了属于建筑工程重要施工标准,同时也是促进建筑工程发展的关键,但是就目前建筑工程发展情况而言,许多建筑企业并未真正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普遍存在管理体系不健全、员工缺少安全意识等问题,促使建筑工程呈现逐渐恶劣的形式,需要建筑企业对其给予高度重视,才能保证建筑工程具有较高安全性。 1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解析 1.1作用 就建筑工程而言,开展安全管理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为企业获取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在建筑企业中若要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需要将安全管理作为前提条件,只有保证安全管理、经济效益得到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实现相辅相成的目的;营造和谐社会,安全管理属于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其主要是因为安全施工环境可以从源头上确保施工人员安全工作,从而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与此同时对建筑工程积极开展安全管理,还能为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1]。 1.2发展前景 伴随建筑工程的持续增加,其发展前景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也造成安全管理工作难度的不断增加,一旦安全管理和社会发展出现严重脱轨,则极易出现较大安全事故,其后果无法估量。通过对安全管理作用的分析得出,积极开展安全管理,除了可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为施工人员提供有力保障,而且还能促进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使其呈现良好的发展前景。 2目前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 2.1未规范施工流程 在建筑工程进行安全管理时,对施工流程进行合理规划属于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若是缺少科学的规范流程,在施工过程同样会出现较多的安全隐患,例如: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人员未按照相关流程标准进行,则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会相对较高,主要是因为农民工缺少较强的安全意识,深入施工现场后并未应用安全帽等防护,若是建筑材料出现高层坠落情况,会直接出现人员伤亡情况,因此施工人员没有对施工流程进行规范化的制定,或者未遵守安全操作标准,均会造成安全事故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2.2员工缺少安全意识 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人属于影响安全施工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此施工人员需要拥有较高的安全施工意识,从而保证建筑工程整个施工质量的提升。通过相关数据调查显示,我国2008~2012年期间,在3058项建筑工程中,由于高空坠落所导致的安全事故约1577起,且死亡人数更是在1771人左右。由此得出在建筑行业中,施工人员缺少一定安全意识相对比较普遍,而造成该项现象的原因包括施工人员缺少安全施工正确认识;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机械设备进行使用时,经常会出现粗心大意等情况;管理人员缺乏一定安全意识,使其无法发挥自身引导作用[2]。 2.3管理体系不健全 目前在建筑市场中通常会选择“混乱”形容市场秩序,由于每项建筑工程均是通过几个分包商共同配合完成,促使工程转包逐渐成为建筑市场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根据我国建筑工施工特点来看,我国并未构建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促使管理体系难以真正发挥作用,例如:当发生安全事故,很难在短时间内明确事故责任,导致相关责任人员无法受到严厉惩罚,最终造成建筑市场出现“混乱”现象。 3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强化措施 3.1案例分析 某建筑公司具有房屋建筑资质,且资质等级满足国家一级标准,在开展季度安全管理时需要各子公司和项目部门做到以下几点措施:(1)进行深刻反思,不断加强危机意识。即各单位应该通过其他安全事故吸取教训,对事故根源进行全面分析后,加强自身危机意识,将本次安全管理作为契机,对传统老旧思想进行技术消除,避免出现安全事故,以实现企业长运发展的目的。(2)认真排查,强化管理工作。各部门应该按照检查表,将建筑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进行及时查找,从而将安全隐患进行及时控制。(3)查清和消除隐患。各部门在进行检查时参检人员应对各专业知识进行全面掌握,并对此次管理工作重点进行了解,确保安全隐患得到全面解决的同时,真正落实安全管理。 3.2加大安全管理重视力度 在对建筑工程开展安全管理时,为了保证整个安全管理工作具有实效性的特点,应先从安全管理的重视度方面进行加强,确保该项工作可以受到领导高度关注,从而提升建筑工程整体安全性。另外将相应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安全管理,不仅可以更好落实安全管理工作,而且还能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同时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向工作人员讲解安全管理重要性,或者相关安全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等措施,强化开展安全管理必要性。 3.3提升工作人员安全意识 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主要是以农民工为主,因其缺少较强的专业素质和安全意识,促使安全事故呈现明显增加趋势,所以对施工人员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工作至关重要,从而保证施工人员整体专业素质的提升,真正实现加强施工人员自救能力、安全防范的目的,其培训方法具体如下:(1)制定针对性的安全培训方案,并对其进行定期教育;(2)制定考核评分制度,针对考核成绩较高的施工人员给予相应鼓励,确保施工人员可以真正参与安全管理;(3)开展安全常识或经验分享等活动,将安全教育通过特殊形式进行普及,从而实现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目的。 3.4健全安全相关管理制度 若要更好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至关重要,保证整个建筑工程具有较高安全性,而健全安全相关管理制度如下:(1)安全体系的建立需要遵循“安全为主,预防为辅”的原则进行,促使建筑施工过程更具规范化、标准化;(2)对安全责任进行贯彻落实,即对建筑安全管理目标、责任进行确定后,将其划分与各施工团队、责任人,同时针对积极工作人员给予相应鼓励,反之则需对其进行严惩;(3)对安全事故的应急方案、预警机制进行优化,确保安全事故可以得到及时预防和处理。 3.5营造安全工作环境 结合建筑工程规模,对安全管理给予适当的资金扶持,对新型科学技术进行合理应用的同时,还应及时更新施工材料和操作设备,针对陈旧或危险设备应坚持淘汰的原则,同时创新施工工艺,确保建筑工程具有安全的施工环境。4结束语综上所述,通过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分析发现,若要实现建筑工程长远发展的目的,需要将安全管理落实到每项施工环节,并采取加大安全管理重视力度、提升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健全安全相关管理制度等措施,对安全隐患进行及时控制,从而将安全事故危害降至最小化,促使安全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的同时,真正发挥安全管理在建筑工程的价值。 作者:郭翔 单位:南昌市建筑行业安全管理监督站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论文: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监督研究 摘要:由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正在蓬勃发展,正因为如此,也大大增加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目前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生产安全形势十分严峻。与其他行业相比,近年来建筑业虽然伤亡率有所下降,但仍有事故发生。本文依据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详细介绍了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一些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监督;管理 目前在施工中存在很多的安全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参差不齐造成的,一些施工企业不能积极地担负起生产安全的主要责任,安全生产方面投入资金少,施工现场工作环境差,以及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没有整体提升,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还没有得到根本提高。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监管,必须加强安全监管和管理,以达到有效控制安全事故。 1强化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 建筑企业应该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追求安全生产,作为管理部门必须对施工单位履行主体责任,具体管理工作包括检查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秩序和工程进度、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排查,依照由建筑单位负责本公司的管理系统的原则;监理单位履行职责,要做到既不越位、错位,也不能全权负责,监理单位不是“保姆”。对于建筑企业,要保证各项安全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得到严格的落实,关心职工的工作和生活,并担负起整个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管理的责任。在现场检查中,虽然提出整改要求,但由于企业事后整改不力,同样的问题往往重复出现多次,形成管理上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企业在施工安全工作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安全生产中的问题已经成为了管理部门的事,不能很好的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的责任制”规定。做好安全工作,企业必须到位,机构和人员到位,资金到位,才能切实履行职责。作为安全监督机构,现场安全检查应检查主要项目管理机构,检查人员是否到位,检查资金运行情况,实施安全教育,检大危险源的监督和控制。因此,在进行每个现场检查前,参与项目的主要责任人,应首先对现场安全管理和保护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并以验收检查的项目为基础,接受监督检查机制的监督,监督检查机构的检查不能代替自我检查。监督机构要积极落实检查的责任,对各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运用绩效考核的手段,对威胁责任制落实的不良行为进行经济制裁,鼓励企业对安全负责,以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2对建设单位的监管力度要加强 建设单位的生产责任贯穿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始终,不仅影响整个过程中的安全,同时也直接影响着工程施工质量的好与坏。例如,安全费用和施工成本不及时拨付,会导致施工企业的安全不到位;而施工单位会压缩合同工期,造成职工长期加班工作,过度疲劳造成事故。建设单位应该加强管理,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使命,首先,在选择施工队伍时,具有良好信誉的施工企业要成为首选,其次还要有具备现场经验和注重安全的项目负责人,这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除此之外,要选择有资质的监理单位来对施工进行监督,推动施工企业抓好安全管理工作。此外,很多建设单位依靠自己的买方市场的地位,推卸责任,将本该自己履行的责任推给施工方,造成施工监督出现死角,这也是建设单位管理上缺乏监督力度的表现,约束力不强。安全监督管理机构要对建设单位进行认真的检查,包括安全资金、合同期限、提供选择的地下管线信息和产品质量等,使建设单位承担起实现安全建设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激发被监管的积极性,同时,对相关配套措施的管理也应该积极跟进,加大对相关建设和施工部门的监管和监督,促进安全生产局面的形成。 3不断强化监理单位职责,落实安全生产监理责任 监理单位的主要职责是接受委托方的委托,对现场安全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且对隐患问题负责提示并督促施工方整改。监理单位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工作职能,发挥好安全生产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监理单位不重视安全,只重视工程进度和资金,对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认识不深刻,在具体工作时,只是对纸面的方案设计进行审批,对执行情况过问较少,对于排查出来的隐患,不能及时对施工的单位的整改情况进行核实并向建设单位和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安全管理停留在形式主义,对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置若罔闻。因此,监理单位需要安全监督机构不定时的进行检查,确定其是否存在履职不严的情况,对于履职不到位的监理机构一定要严肃处理,让施工安全管理的第二道防线既安全又牢固。 4建立从业人员的准入和退出机制 作为一个行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应该以客观的视角,维护和保证生产秩序和安全状态。在监督过程中,如果发现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项目,安全监督机构应要求立即停工,进行整改;但对那些管理机制落后的企业,如果只有安全监督部门的工作,很难避免事故的发生。建立和实施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准入和退出机制,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在这种机制的运行下,有些资质不合格、能力不够的企业和个人,很难进入到建筑工程市场,保证了市场主体的专业性。当然,目前还是存在一些具有资质但能力不足的从业人员,甚至有一些已经没查出没有履职能力的仍在进行管理工作,但是没有任何的处理措施。针对这种情况,一定要将准入和退出机制落到实处,做到“保护先进、淘汰落后”,对于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单位和个人,坚决清除出建筑市场。只有这样,才能使管理到位、机制健全的企业得到发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才能有保障。 5结束语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监督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系统工作,系统中要做的工作比较多,系统的问题亦需要逐一来解决,我们坚信有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支持和重视,我们一定会开创出“关爱人、尊重人,良好的安全生产新局面”。 作者:曹恋沙 单位:广东海外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惠州分公司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论文: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安全管理研究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是施工企业必须要提高的,安全管理力度也要提高,做到为百姓谋取真正的福利。要想有效的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层次,一定要提高施工安全管理的质量,主抓工程的施工质量,要引入完善的质量管理系统是不够的同时也要提高员工对施工安全管理的认识。 关键词:施工阶段安全管理研究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建筑工程中安全是最重要的,只有安全保证了,我们才能再谈企业的稳定发展的促进,现在我们国家的安全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很多地方我们还需要完善。 1.1安全管理中的责任没有落实到个人 现在建筑的企业在安全管理的方面大多数都存在管理力度不够的问题,这里面最大的原因就是没有把安全的责任落实到个人,这里面安全问题的解决主要靠安全责任的促进。在建筑时出现了关于安全的问题,因为责任没有落实到个人,所以没有人积极的去处理安全的问题,这样使安全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安全隐患越来越多,这样使建筑施工相对变得困难。安全管理中责任落实到人能够最有效的减少安全问题,最快的处理安全问题,落实到人在建筑工程的发展是很重要。所以在我国安全管理中把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和部门是重要工作中的一项。 1.2各个建筑的企业对安全不够重视 从现在我们建筑行业来看,大部分都是由综合素质比较低的基层人员组成的施工人员,这些人在安全施工方面的意识不高,所以对底层施工人员做安全培训是很重要的工作,因为很多的建筑企业对安全方面的重视很不缺乏,把对这些人员的培训认为是多余的,浪费精力的,所以不做这方面的培训课程,这些企业是非常目光短浅的,这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是非常有害的。所以企业对安全管理的重视是非常重要的,安全第一应该是每一位员工应该时刻记在心里。 1.3安全方面的培训缺少实质性的内容 目前非常多的企业在安全培训方面没有实质性的内容,施工企业的培训没有达到实质性的作用,他们的安全培训只是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所做的表面上的工作,所以这样的安全培训是非常消极的,那些安全管理没有实质内容的安全培训不利于加强施工人员的素质和安全意识,所以我们要正确的态度对待企业的安全培训从而达到大幅度的降低施工时由于人员的失误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1.4建筑工作人员整体素质达不到要求 就目前的建筑市场而言,许多不符合施工要求的建筑公司或小团体十分活跃,这使安全管理在建筑方面有着一定的影响。员工是负责执行建筑施工的直接人员,他们的综合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工程能否顺利进行。建筑工作人员自身对安全认识不到位,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不能达到建筑施工的相关要求,这无疑增大了其不按规定进行操作的可能性,从而加大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5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制问题 根据建筑工程行业地管理体制来看,专业分包的现象在施工单位还有好多。权威的分包单位不能对本身的建筑施工管理权利范围进行正确有效的限定。从认为意识来看,各个施工的单位都有它自己单位的利益,都想收获更大的利益,而不愿意做过多的安全管理工作。所以很多的建筑在施工的过程中忽视了安全管理程序,人为因素导致的问题几率出现提高,大大提高了施工管理复杂性。另一方面,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时,还有施工的组织得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施工的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责任分配不明确的问题,员工的思想意识不到位。有些建筑的管理者感觉那么大的工程,难免出现一些小问题,所以对小问题极为不重视。还有建筑的施工人员的水平有限,施工中的不一样的专业的协调的问题也是不牢固基础的一个原因。 2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对策 2.1注重员工的安全培训 施工员工的个人能力对于项目的成功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因此,企业要有意识培养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安全管理意识。想要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需要公司经常组织相关技术学习,而要提高员工的安全管理意识需要经常进行安全管理教育以及思想教育。同时,公司常常举办集体活动有利于提高员工的集体意识,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因此,作为公司的管理层,要将人的培养提升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高度,员工的素质提升对于企业发展是百利而无一弊的。 2.2企业对安全的监督体系的完善 完善的监督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因素,工作人员的监督是一个企业完善的监督体系的一个因素,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在建筑工程中监督必要的工序。促进工程在保质保量与安全的前提下要有效的监督,最大的提升效率,做好建筑的工程安全监督的工作至关重要,制止安全隐患在初期,最大的发挥安全管理的作用,使建筑安全工程能顺利的进行。 2.3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的加强 安全可以说是企业的立命之本!然而当下的建筑企业在安全管理上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大多数建筑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体系,这对建筑企业来说严重的影响了其自身的发展。在建筑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施工情况,施工现场环境等因素确立切合实际的安全管理体系。坚强安全培训及安全检查力度,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奖惩制度,对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及时上报排除隐患的人员给予积极奖励,对不遵守管理制度的人员应予以惩处。 2.4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建筑工程质量能不能达到标准,安全管理能不能顺利的进行,这些与建筑工程的施工员工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所以施工的单位一定要加强对施工作员的综合素质重视。在施工之前,相关的建筑企业对施工员工进行综合培训与考核是很必要的,保证所有参与施工人员的资质。另外,还要给施工人员机会提高在我专业技能,使员工在专业性上提高。提升安全工作的实施,确保每一个施工人员对于安全以及工程质量的认知保持在一定水平,从而推动工程安全管理的进行。为建筑工程安全进行打下基础。 2.5安全责任制落实的加强 在建筑工程的进行中,要最大的把安全实施的责任落实到员工个人,准确划分责任到每一个员工,当出现建筑安全问题时能准确的找到负责的相关员工,这样就不会出现安全问题出现了却找不到负责安全责任的个人。这样能大大提高解决安全问题的效率,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对于在安全建筑管理有着很大的作用。从企业盈利来说,安全建筑责任落实到员工个人能大大减少安全问题的产生,所以节省了安全方面得成本,进一步推动了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3结束语 通过分析得知,建筑行业是我国的重要经济增长行业之一,其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对提升工程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意义。建筑施工安全的强化管理是事关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为了提高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我们要不断着力构建建筑行业施工管理体系。 作者:陆芳林 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论文: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摘要:我国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各个行业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安全事故不断的发生,安全性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建筑工程中的安全性尤为重要。针对我国现阶段存在的建筑施工过程的中的安全问题,应该根据我国再建筑施工的实际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制度,全面提高企业及人们的安全意识。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管理措施 前言 现阶段,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国际经济密切联系,受到国外经济萧条的影响,我国的经济也受到了冲击。根据我发经济法展的需求,制定出适合建筑工程行业发展的安全管理策略,同时国外的先进的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系统的引用,对我国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下,我国的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应该放在建筑施工的首位,使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持续发展。 1.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1.1建筑施工中,施工人员整体的安全意识差。在我国建筑工程中,施工人员大部分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工,所受的教育程度不高,而且施工技术水平比较落后,建筑施工中的安全意识比较差,而企业也没有针对这一现状进行施工技术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因此,加强对施工安全措施的教育势在必行。同时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年龄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年龄在18-25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的施工人员,因为年轻,做事容易冲动,由于语言冲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较劲,容易疏忽施工安全问题。另一年龄段在40-50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的施工人员在建筑行业工作的时间长,认为自己经验丰富,在施工中会更偏重相信自己的经验,从而忽略安全问题。 1.2建筑施工中,施工设备中存在的质量问题。现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大量的建筑施工器械的应用,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但是企业为了减少施工成本的投入,应该淘汰的建筑施工器械还会继续使用,这些设备达到使用年限,各种安全问题都会产生,同时企业不能安排技术人员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质量检测,当发生施工事故时,给企业可持续性经营造成威胁,小的施工队无法支付巨额的赔款,从而破产。同时,在施工建筑工程的建造中,企业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建筑施工中由于建筑质量差,极易出现建筑工程坍塌的现象,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还会使企业面临因施工事故造成的社会负面影响。 1.3建筑工程中,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各个方面的规章制度不健全。表现为:首先,建筑施工工程出现安全问题,导致施工事故出现,我国的建筑施工方面的法律法规相当的匮乏,因此当发生建筑工程发生事故时,受害者不能通过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施工工程的负责人因为没有法律的制约,不承担事故造成的施工人员赔偿和经济损失,这样导致施工负责人对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视而不见。其次,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有的是需要建设一些安全的设施,但是我国的很多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节省成本,不建设这些安全设施。如:在我国农村的房屋建筑工程中,建筑施工团队在施工中,不进行相应的安全措施,很容易发生跌落的情况。由此可见安全措施是非常必要的。最后,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企业不能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需要制定工程安全规定,进行违规操作,忽略建筑施工实际情况,给社会造成恶劣的影响。 2.加强建设施工安全问题的措施 2.1提高建筑施工人员技术及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的重要性。施工团队在建筑施工中,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建筑施工人员进行安全规定的培训,同时要不断对建筑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意识的强化,从根本上让施工人员意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的重要性。现阶段,我国与国际经济联系更密切,可以吸引国外的高级技术人员参与我国的建筑技术施工,针对施工中的安全问题,进行交流,而且可以让我国的施工人员接触更多更全面的施工安全知识。 2.2采用技术水平和安全性能高的建筑施工器械。现如今,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在经济生产中占首要位置。先进的施工设备,在设计和生产中,也会考虑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事故情况,从而大大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性。同时,在使用高科技的建筑施工机械时,应定期对其进行安全质量检测,确保在正常的使用过程中,避免出现施工安全问题。 2.3根据建筑施工安全的实际需求,完善我国建设施工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法律是保障人们权利和义务的根本,法律制度的完善,使建筑施工人员在发生事故时,可以通过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而施工单位在法律的制裁下,支付受害者的经济损失及身体损失。对于建筑施工方面法律制度的完善,使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用质量差的材料取代质量好的材料的现象也会减少,全面提高我国的建筑质量水平。加强我国法律体系的建设,可以根据建筑施工安全隐患进行制定相应的法律规定,从侧面更好地促进建筑施工安全的发展。 2.4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设施工中的安全措施是必不可少的。在我国建筑施工工程中,应该借鉴国际先进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技术,根据建设施工工程的安全需求,建设对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建筑施工过程中,应该安排相应的负责人对建筑施工安全防护建筑的质量进行检查,避免因长期使用出现质量问题。同时,建筑施工负责人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人员的建筑中的行为进行监督,避免施工人员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不按相应的安全规定要求施工,发生的不要的施工事故。同时,要善于分析安全施工产生的原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吸取经验,避免在以后的建筑施工中出现同样的问题。 结语 现阶段经济发展中,法律制度的完善,更好地维护人们的权利,对我国建筑施工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对于建筑施工的质量和要求也日渐增加,安全隐患也会随之增加,而且现在社会的信息传播速度迅速,如果出现安全事故,在很短时间内造成严重的后果,这样对我国建设施工安全的提示具有推动性,对现在社会和谐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刘伟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论文: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摘要:本文针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探究,以促进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近年来,建筑工程施工中暴露出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多,因此积极探究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促进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1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建设单位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法规执行不力 当前建筑市场中一些建设单位为了获得更多利益而忽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法规,违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将建筑工程项目分解为多个小项目,分包给多家的建筑施工单位。且建设单位还依靠权利逼迫建筑施工单位签订不公平的建筑工程合约。一些建设单位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而将建设工程项目直接承包给没有建筑施工资格的建筑施工单位或个人。此外建设单位还经常存在拖欠建筑施工单位工程款项的行为及拒付建筑施工单位安全管理费用等情况,建设单位因为工程款迟迟不能到位,建筑施工单位需要垫付巨大的工程施工资金款,而建筑施工单位由于资金的限制,其能够投入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资金更少,导致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条件变的更差,从而建筑工程单位安全管理的水平更低。且一些建设单位为了彰显政绩而大量压缩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工期,其使得施工单位的本来紧凑的施工工期压的更紧,使得施工单位只能牺牲安全管理来进行赶施工进度。 1.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施工进度安全管理问题及施工质量安全监管问题。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单位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往往会通过缩短施工周期而谋取更大的经济效益,然而过分加快建筑工程施工进度会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大打折扣,这种以牺牲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盲目缩短建筑工程施工周期的现象会大大增加建筑工程施工事故发生的机率。 1.3建筑工程安全保护措施薄弱 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对于安全施工的意识较为薄弱,因此建筑施工中的安全保护措施一般都较差,其大大增加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难度。建筑施工单位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再加之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思想道德素养与施工理念存在一些问题,及政府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监督力度不严,使得建筑施工单位很少甚至基本不对建筑施工保护设施投入资金,因此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保护措施的建设十分薄弱,其大大增加了建筑施工人员作业的危险性。近年来,建设单位对安全施工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建筑施工单位虽然也投入了一些资金进行施工安全设施的建设,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保护措施对施工人员的保护力度还远远不够,施工人员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还不能完全消除,因此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部门应该重视建筑施工安全保护措施的建设,从而减少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2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2.1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分析,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强化应该从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与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两个方面进行。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首先应该做好建筑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建筑工程施工本身就是一项十分庞大的工程,施工项目繁多,施工手续的审核也十分复杂。建筑施工前的准备能够帮助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更加有条不紊的开展,此外,建筑工程施工前的准备还能够帮助建筑施工成本的控制。其次,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要重视施工组织的计划,科学规划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人员与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与使用。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管理应该积极提升建筑施工单位技术水平及建筑施工人员施工技术,并选择适合的建筑材料且并严格控制建筑材料的质量,此外还要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的监管,从而全面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减少建筑工程质量不合格而遗留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而帮助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更好的开展。 2.2加强建筑工程安全保护措施建设 建筑工程安全保护措施是建筑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保障,因此建筑施工单位应该积极加强建筑施工安全保护措施的建设。建筑安全保护措施的建设首先要提升建筑施工人员安全施工的意识。建筑施工安全保护措施只能对建筑施工人员起到临时保护作用,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需要建筑施工人员自身充分重视,并积极提升自身安全施工的水平,否则就是在先进的建筑施工安全保护措施也不能够完全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其次建设单位在招商建筑施工单位时要严格审核建筑施工单位的安全保护措施建设水平,将建筑施工单位的安全保护措施纳入招商的要求之一,以督促建筑施工单位积极提升其施工安全保护措施。建筑施工安全保护措施建设应该积极引进国际上先进的建筑施工安全保护设施,此外建设单位还要加大建筑施工设备、工具的安全检测力度,以及时发现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消除隐患,以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2]。 2.3提升建设单位安全管理意识,积极引进先进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方法 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意识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及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因此建设单位安全管理意识的提升对于建筑工程安全施工十分重要。此外建设单位还应该落实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责任制度,以使建设单位严格监督建筑施工单位安全施工。建设单位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及安全的主要监管者,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意识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建筑施工单位的安全施工管理,此外建筑施工单位缺乏了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会使得其安全施工意识淡薄,因此建筑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及安全保护措施的建设工作力度都会下降,这对建设单位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十分不利,因此建设单位应该重视并积极培养安全管理意识,以提升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此外建设单位还应该积极学习先进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方法,并不断创新出适应建筑施工环境变化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帮助施工单位更好的开展建筑安全管理工作。 3结束语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对于提升建筑施工质量,保护施工人员施工过程人身安全十分重要,因此本文就针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了探究,以促进建筑安全管理进一步发展。 作者:林昭荣 单位:福建三建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论文:住宅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及安全管理措施 摘要: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工程建筑已经作为经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工程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其安全管理措施是保证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主要途径。建筑工程不仅会影响到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还会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因此,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以及安全管理工作是整个建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对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住宅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安全管理措施 近几年来,由于我国改革发展浪潮正在不断深入,人们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也随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施工中现场监督和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主要手段,因此,加强建筑工程的现场监管以及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筑工程建设中,质量监督和安全管理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作,涉及到建筑工程建设的具体施工环节、建筑质量的成本控制以及安全问题等多方面内容。因此,在建筑工程的具体建设中,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监督和管理办法,积极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1建筑工程中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 决定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施工团队的好坏。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领导人员的决策能力,施工人员的水平高低以及专业技能的好坏将会从直接意义上决定整体建筑工程的质量。具体建设过程中,若建筑工程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以及决策能力,将会对整个施工过程提出正确的指导,工程的整体质量也会得到一定的保证。影响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原因还包括环境客观因素,其中天气变化以及地质条件等都会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其次,如检测保障体系以及质量监管体制的管理环境也会对整体建筑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再者,由于施工工具以及施工进程等原因,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环境原因具有复杂多变等特点,因此,需要在进行具体的质量监管工作时,根据工程施工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进行准确的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策略进行及时的控制。 2建筑工程在予以监督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1政府管理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政府在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管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监管机制不够完善、执法力度欠缺以及管理力度薄弱等。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没有办理正规的施工凭证的情况下消极开工,一些建筑企业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查和管理就开始投入施工建设,会在不同程度上,造成片面节约资金成本而没有考虑到工程安全问题的现象发生。这些问题是我国建筑行业无法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除此之外,政府还在一定程度上缺少法律法规的硬性规定。 2.2缺少明确的法律规定 建筑行业出现市场混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缺少完善的法律监管机制。具体包括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筑工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并没有按照法律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建筑企业在招标中压低价格,或者直接将整体工程分配给各个施工企业,缺少相应法律规范的制约,使得建筑工程质量无法得到具体保证;大部分施工企业利用不合法的手段和权利包揽建筑工程等。 2.3过于追求施工进度 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以及一定的比例来完成,不能过于追求施工速度而不顾整体施工质量。但是在我国具体建筑工程施工中,普遍存在为了追求施工速度而对施工质量不管不顾的现象发生。因此,施工人员不能够为了施工进度,或者是所谓的质量检查而打破正常的施工进度,不论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各类工种,都应该按照规定的施工程序和进度完成整个施工建设。 3加强施工监管工作的主要对策 3.1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监管意识 提高监督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是保证质量监管工作的重要举措和途径,因此,监管人员的素质高低以及执法力度的强弱是质量监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目前,伴随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仍然存在倒塌事件以及工程事故的时有发生。这些工程的质量问题,与相关工作人员的意识淡薄存在很大关系。目前,建筑设计不规范、施工市场发展混乱、建材市场经营不善等情况的出现,将会直接导致了建筑行业的发展混乱,因此,人员相对于缺少质量监管意识的现象日趋明显。若对整体监管机制不加以重视,将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想要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需要提高监督队伍的整体监管意识,监督部门占据重要的地位和位置,其直接影响到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在新时代的发展趋势下,提高监管人员的整体意识和素质,并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和评估体系,充分发挥监管机制的积极作用,是提高整体监管人员素质的关键。 3.2严格把关建筑材料 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购进建筑材料的监管工作,并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机制。不具备相关牌照以及资质较低的施工部门,相关部门应该不能给予相关的建筑合格证书。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并由国家相关监管部门进行施工、监管以及审核建筑生产厂家的材料质量,检验合格后,颁发相关的合格证书,明确证明建筑企业的材料已经达到使用标准,企业能够保证其建筑材料在特定范围内具备质量的保证。未经相关部门验收合格的建筑材料生产厂家,将不允许从事建筑工程的相关事务。目前,应该重点检查无证经营、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建筑施工单位,严禁出现非法承包行为。 3.3强化对住宅周期的监管 住宅的整体寿命可以达到十年之久,而工程建设在住宅全部完工后就不再具备应有的义务,住户十年间的人身利益不能够全部依靠开发商来保障,因此,需要加强对住宅寿命的周期进行严格监管。首先,为了避免住宅完全竣工后会出现各种问题,例如,加强住宅建筑的安全性以免在竣工后出现检修工作,加强对住宅建筑中钢筋的检测,减少建筑的能耗以及加强建筑的整体节约性能等;其次,需要开发商减少排水以及电管的铺设等,尽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居民的居住面积,但是却会为以后的检修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最后,需要妥善解决施工中的种种问题,创建完善的检修机制,例如,对住宅外墙瓷砖在寿命前进行整修,避免出现墙体脱落导致的伤人事件发生,此外,加强对窗户等各项维修等。可以清楚的看出,住宅在竣工后的很多方面都会给居民的生命安全带来影响和危害,因此,需要注重对建筑寿命周期的质量监管工作。 3.4住户监督 住户则是最终住宅建筑的消费者,住宅建筑的质量好坏,将会直接关系到各大住户的人身安全以及财产安全,住户出于对自身利益的保障,绝不会放任偷工减料的事情发生,积极调动住户参与到整体住宅建筑的监管工作中,对于提高整体建筑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对于住宅建筑工程的特点,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吸引住户参与到质量监管的工作中,并可以从中推选出具有一定建筑经验和技术的居民,成立质量监督小组,监督小组若发现存在施工中违反施工合同的现象,则有权利和义务通知施工单位立刻停止施工,或者对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其他住宅居民可以利用有限时间到施工现场进行监督。还可以建立相关的建议投诉机构,住户可以通过电话、信访以及网络互动等形式,积极反应施工过程中的的任何质量问题,投诉机构在收到举报建议后,应该及时对住户反馈的问题进行调查,并在一定时间内给予答复和解决意见。除此之外,还可以举办建筑质量有奖反馈活动,在对工程监管工作中具有重大贡献的住户,并有效避免了重大事故发生的反馈人给予相应的报酬和奖励。 4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工作正在与时俱进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加强对整体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并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积极实施科学化以及标准化的安全管理模式,以达到促进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有效控制和监管。 作者:韩伦 单位:山东省胶州市城乡建设局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论文: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 摘要:施工安全管理,已经成为了当前众多建筑企业的重要工作之一,对于工程建设起到良好的作用。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建筑工程在进行实际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会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到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顺利进行,对于工程建设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针对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积极提出一些应对策略,能够对其进行有针对性地解决。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在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建筑行业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果。建筑行业,已经成为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现如今的建筑产品种类多样,安全始终是建筑行业重要的建设要求之一,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建筑企业和具体的施工管理者们需要给予足够重视的部分,同样也是群众最为关注的事项。想要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针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管理。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效果,使其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1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没有普遍形成强烈的安全施工意识 安全是第一位的,在进行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时,需要将安全问题放在首位。但是在很多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却存在着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够强烈的问题。没有较为全面的安全意识,在进行实际施工和管理时,就不会对安全施工管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当前较为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很多建筑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将工程建设的结果放在首位,一味追求工期。同时,很多建筑企业所使用的安全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要求,违章操作和违规施工的问题仍然存在。施工人员,没有做好充分的安全防护措施,没有形成较为全面强烈的安全意识,遇到这类安全问题时,没有及时与建筑企业和施工单位进行沟通协商[1]。 1.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体系不健全 建筑工程在进行施工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这方面的体系不够健全,给很多工作的顺利展开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中,没有对安全施工中的各项施工环节进行包括,造成了很多安全管理工作在实际实施的时候,没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消防机构、文明施工机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机构以及卫生保卫机构等形同虚设,很多需要这些机构执行的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不够健全,导致很多安全施工管理的指标无法完成,这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了一定影响[2]。 1.3建筑工程的施工环境较为恶劣 在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时,通常情况下都是在露天高空的环境下完成的。参与到建筑工程中的施工单位较多,相互交叉的工种又很复杂,因而在进行实际施工时,每个施工单位实际能利用的空间是有限的。立体交叉作业为建筑施工埋下了很多安全隐患,不利于安全施工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恶劣的施工环境,给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了一定影响,同时对实际施工人员的安全情况造成一定威胁[3]。 1.4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实际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人员,大多是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人员,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程度不高,能进行的实际管理工作也是有限的。施工人员自身水平,限制了他们积极参与到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当中。能够真正了解和掌握施工安全管理知识的人员较少,能将其进行有效实施的人员更少,这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管理人员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起到的影响作用是十分大的。但是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够高,却是很多建筑企业和施工单位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4]。 2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相关对策 2.1加强安全培训工作 建筑工程中的很多从业人员,没有良好的安全管理意识,这对于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不利的影响。同时没有充分的安全意识,将会给建筑工程的安全工作埋下一定的安全隐患。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够高,同样也是影响到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因素。因而加强安全培训工作就显得很有必要。在进行安全培训工作时,不仅需要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还要逐步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因而在开展安全培训教育工作时,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培训机构,做好安全培训和生产、安全和建筑企业自身发展之间的工作,从而保证安全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选派专门的施工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逐步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丰富他们的业务经验[5]。 2.2建立健全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很多建筑企业中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给建筑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了严重和影响,尤其是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建立健全较为科学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能够为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前提保障。在进行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工作时,需要保证各项建筑安全管理制度能够科学合理,发挥良好作用。建筑安全管理制度,通常都是企业自己编制的管理制度,其中综合考虑到了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企业建筑工程中的要求,以及企业工作人员需要遵守的各项施工规范等等。在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时,可以积极吸取其他优秀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将企业自身发展的情况与其进行有效结合,从而提高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科学性。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应该包含了明确的安全管理思想,融合了全体工作人员的参与情况[6]。 2.3完善施工现场环境 施工现场环境较为恶劣,就容易给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情况,埋下一定的安全隐患,不利于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在进行现场施工时,需要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现场清理工作,将可能会影响到施工效果的因素予以排除。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也是改善施工现场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部分现场管理人员的态度不够端正,需要予以教育。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涉及到的脚手架搭设问题、模板工程以及基坑支护等问题,要能够及时进行控制和管理,保证进行各项工程建设时的各种施工环境都是安全可靠的[7]。 2.4做好日常监督和管理工作 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安全管理时,不仅需要保证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顺利进行,同时还需要做好日常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日常的监督和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提高施工安全管理的实际效果。建立专门的监督和管理机构,为开展监督工作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在进行日常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时,要能够针对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通报有关人员进行相应的管理,从而保证施工中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 3总结 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没有普遍形成强烈的安全施工意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体系不健全,建筑工程的施工环境较为恶劣以及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这些问题的存在需要及时采取有效对策予以解决,其中包括加强安全培训工作,建立健全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完善施工现场环境,以及做好日常监督和管理工作。 作者:邓剑平 单位: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论文: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办法浅谈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安全管理非常必要,有利于避免建筑施工出现安全事故,同时也可以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经济效益乃至社会效益。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施工人员的安全息息相关,鉴于此,本文主要结合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基本情况,重点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进行了论述,以期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水平,促使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多,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契机,近几年来我国建筑行业蓬勃发展,建筑的数量也随之不断增多,同时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内容。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对建筑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施工人员施工的重要保障,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可以说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可靠保证。 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概况 1.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内容 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作为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体现了施工单位整体的管理水平,对建筑工程是安全进行具有重要作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主要是依据国家建筑的标准和规范,施工单位需采取安全管理手段,以避免和解决施工中的安全问题,以达到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大体涉及下述内容:(1)安全技术管理,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技术管理主要是施工单位通过施工现场的情况和施工材料设备,制定安全技术保护措施,提前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预防,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2)安全施工制度,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安全施工制度,主要是制定好工程施工项目以后,施工单位根据目前建筑工程施工的国家规范和标准制定出与工程实际情况一致的施工安全制度,以此保证施工依照安全制度进行;(3)安全组织管理工作,建筑工程中进行安全组织的管理主要是建立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以后,施工单位要严格管理,保证各项安全制度的落实,同时还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人员的积极作用。 1.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几方面:(1)有利于提升我国建筑的国际化水平。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和生产力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国家的开放程度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国外的建筑企业开始进入我国的市场,继而提高了我国建筑企业的国家化视野和水平,并且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也需要依据国际化的水准执行;(2)有利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的完善,既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壮大,同时也带了一些负面的影响。部分施工单位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建筑工程建设资金不足、设计未完善以及前期准备工作不足就提前施工,施工单位采取非法手段进行竞争等,这些都降低了我国建筑行业的质量,暴露出了存在的问题,这也使相关建筑行业规范制度相继出现,从而进一步规范我国建筑行业发展;(3)促进施工质量的提高。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进行安全管理有利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和完善,实施安全管理有利于对施工的施工周期、造价、成本费用等进行明确,同时还可以保证施工人员规范施工,从而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满足建筑承包方的需求。 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安全管理部门缺少独立性 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作为施工单位管理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施工单位管理的水平。目前来看我国建筑单位施工的管理部门大部分是通过政府和科研部门建立的,导致管理部门的独立性较差,进而影响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不能充分行使管理职权,致使施工单位整个安全管理部门出现问题,工作效果和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2.2安全管理比较松懈 建筑工程质量的高低与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密切相关,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与建筑工程的质量有很大的关联。目前来看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意识较为缺乏,施工单位过分注重施工的进步和工程成本,把工程的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忽略了施工的安全质量管理,往往压缩用于安全管理的资金,由此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在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也比较松懈,整体呈现出消极、不认真的态度,从而为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埋下隐患。 2.3安全管理的法规不够完善 近些年来我国立法不断健全,关于建筑工程的法律法规也在逐渐增多,但是整体来看建筑工程有关的安全管理和施工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质量体系也需要进一步发挥自身的作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这就需要建筑安全管理的相关标准和规范能做到与时俱进,使其适应建筑的需要。我国建筑行业安全管理相关法律和规范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并且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法律法规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减弱,所以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 2.4施工人员的素质较低 建筑工程施工的工作人员素质与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关系。首先施工人员是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者,但是我国施工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同时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掌握较差,不利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实施;其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相关制度和标准的制定经常存在不完善之处,降低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效率。 3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 3.1强化安全管理教育 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作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主体,对安全管理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加强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教育是重中之重。首先需要对现有的员工进行安全教育的培训,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安全施工的知识和了解工程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广泛采纳施工人员的意见;其次还需要保证施工氛围和施工环境的安全,从而可以提高施工的效率,使建筑工程施工顺利实施;最后还要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不仅需要进行技术和专业知识的教育,还需要增强管理人员的施工经验。 3.2增加安全的投入 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保证足够的投入是十分必要的。安全投入主要从两个方面做起,一是增加安全管理的人员投入,二是增加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目前施工单位过分注重经济效益,压缩了在安全管理上的投入,所以应该合理调整建筑工程施工投入的结构,保证安全管理的顺利实施。人员的投入主要是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人员进行配备,保证有足够数量的工作人员能够进行安全管理,资金的投入是安全管理需要一定的资金,进行设备的购置和相关计划的制定,所以资金的投入是非常必要的。 3.3严格做好安全考核 在实施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过程中,还需要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以此促进安全管理的顺利实施。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关的考核标准和考核规范来评价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是否符合要求,并且评价安全管理的工作人员是否复核工作的标准。对于考核结果优秀的工作人员给与精神和物质的奖励,对于工作出现的疏忽立即进行处理和解决。 3.4采取安全事故的紧急处理措施 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即使做好了相关的安全管理工作,仍然还会发生意外事故,所以,应该制定安全事故的紧密处理措施,准备救援物资和相关的药品、设备等,以防事故发生缺少应急机制。 4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作为施工单位管理的重要的内容,与建筑工程的质量息息相关,所以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十分必要。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要充分发挥国家、社会和企业的力量,国家应加强安全管理的立法工作,社会应对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进行监督,施工单位则要加强自身安全管理的执行,推进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作者:李睿 单位:太原市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论文: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浅谈 摘要:安全管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筑行业本身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建筑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利砝码,是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发展重要因素。由于中国居民对改善居住环境有着迫切的需求,建筑行业片面追求规模发展,而忽视了安全管理工作,时有安全事故发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对其有清晰的认识,故文章分析了中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具体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施工安全 引言 通过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规划,在指定的地点实现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变成实物的过程就是建筑工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受到环境条件复杂、作业条件艰苦、季节气候变化等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所以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一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必要工作,规范安全管理能够减少甚至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保障建筑工程安全生产顺利进行。 1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现状 建筑安全事故的频发一方面给国家、社会造成了经济损失,浪费了许多社会资源,致使企业的施工成本增加,影响建筑工程行业的良好发展;另一方面影响了伤亡职工家庭的幸福生活,危及了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不利于构建文明和谐社会。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主要涉及到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三个参与方,所以造成事故问题的发生也主要是这些参与方,文章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1.1建筑工程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对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措施,但是虽然颁布了这么多措施,事故问题仍在不断出现,说明当前的法律法规体系并不完善,仍存有缺陷。现行体制下政府对其只有宏观调控作用,有时候会受到外在原因进行控制时能力反而会潜质或削弱,对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并没有真正的起到完全控制;而企业自身在整个安全生产管理中是起主导作用,但往往企业对安全生产的意识不够强、不够重视。故法律政策对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和责任存在局限性,对于违法行为的责任主体处罚力度不够,执行力度较差。 1.2建筑单位缺乏安全管理的意识和重视 在建筑行业中,彼此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工程项目进行招投标的过程中,一些企业将竞标的价格不惜一切降到最低只为中标,那么中标后如何让自身获得最大利益呢?施工单位则会在安全生产上节省费用以降低成本,有的甚至忽略这一资金的投入,以一种片面追求利益的态度开展施工,造成施工现场缺乏相关的安全保障措施和设备,这样安全管理肯定无法满足实际条件所需,所以越来越多的建筑施工事故会发生,且当事故一旦发生,都是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此外劳动者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经济利益成为两者主要联系纽带。大部分施工人员来自于劳动市场,安全生产的自我保护意识很差,在进入岗位前并没有进行过岗前培训,且岗前培训会耽误其工作时间、需要交培训费使其经济也遭到损失,故他们不愿进行专业的安全培训教育。同时施工企业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也只停留在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上,安全生产的意识并没有深入人心,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意识薄弱、自我保护能力差,无形之中这就导致了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等现象的发生,大大增加了安全事故隐患。 1.3监理单位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存在不足 监理单位在整个施工过程起到监督作用,但是他们并没有能够严格遵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去履行他们的职责,对施工企业的现场条件的安全措施、特殊作业等仅仅是流于形式,使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能得到及时发现和排除,监理工作没有真正的开展,那么监理职位的设立就等于虚设;当发现施工存在安全隐患时,令施工单位整改但是施工单位不听取意见时,监理人员并没有向建设单位报告,事情也不了了之,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了“定时炸弹”;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而导致事故发生,监理人员对责任人的追查和追究力不够,使得本应该受处罚的责任者认为违规操作、违章指挥都是合理合法的,不会真正吸取教训,下次同样的事故还会发生。 2保障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对策 2.1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部位、每一道工序相互关联,只有牢靠、踏实的走好每一步才能够保证系统工程的安全生产。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使得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避免了“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现象,明确了各级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对各级的负责人形成了强有力的约束,确保了无论哪一环节出现问题都能找到相应的负责人,所以对于安全生产来说这一制度的建立是一个强大的保障。 2.2落实施工现场安全教育与培训,强化管理 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应定期进行,尤其是对于新来的施工人员更好做好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对于调换工种的人员进行新的培训,对于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也要进行及时的培训。施工现场的强化管理是必要的,对于没有戴安全帽的施工员禁止进入,安全措施不合格的严禁开工,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立即停止,在危险处如临时用电设施、基坑边沿、爆破物及有害危险气体和液体存放处、电梯井口、孔洞口等都必须按规定悬挂醒目的安全标志牌,保证各项严格按照规定和标准进行施工作业,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2.3确保各参与方安全职责履行到位 建筑工程涉及勘察设计、建立单位等参与方,参与方应履行自己职责确保自己所参与的工作可以提供一个良好安全的作业环境。勘察设计单位应提供全面而精准的水文地质资料,按照国家建设标准对工程进行安全的设计,确保房屋结构稳定及相关人员的安全;工程监理单位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进行整体安全控制,对关键部位、隐蔽工程进行必要的旁站、专项检查等,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施工,严重的话应立即上报主管单位,发生安全事故时及时上报做好事故调查严惩责任者;施工单位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国家安全标准深入的进行现场检查,防患于未然,秉持着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工作态度进行工作。 2.4运用现代化技术开发安全管理技术 安全管理体系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完善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系能够有效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序进行。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已经应用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故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安全管理中,研发建立安全管理系统,实现安全管理的现代化,及时有效地解决管理当中出现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可降低安全管理成本,还能提高管理效率,将安全事故出现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的安全管理现状是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安全意识都相对薄弱,整体发展中安全管理基础薄弱,国家颁布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各个参与方没有有效的完成自己的该完成的责任,所以现阶段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应从建立健全的安全责任制,贯彻落实现场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利用现代化技术建立安全管理体系从而有效地解决主客观因素所带来的问题与矛盾,实现工程的安全管理,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 作者:王春旭 单位:石河子城市建设投资经营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论文: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效率评价探索 【摘要】建筑行业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行业,因其工程规模较大、施工技术比较复杂以及施工环境多变的特点,决定了建筑工程行业是一个高危行业。如何提高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效率,是建筑工程行业最为关键的话题。论文针对建筑行业的特点,基于建筑安全管理内涵,提出提高安全管理效率的措施,以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安全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效率;施工安全;措施 1引言 随着建筑规模的扩大和人们需求的提高,对建筑行业的技术要求更加严格,并且由于施工环境的多变性,施工安全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不仅关系着施工效益,更影响家庭和谐甚至社会安定,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效率,是未来建筑工程行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的前提。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内涵 建筑行业是一种高危行业,极易出现安全事故和财产损失。因此,加大对建筑行业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关系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以及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安全管理的内容是全方位的,包括从项目的动工到最后的验收工作结束,都离不开安全管理工作。安全事故一般是多种不安全因素同时发生而造成的,其中,施工技术不规范、施工材料、设备不合格、生产要素不安全是导致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然而,这些安全事故的发生也和安全管理效率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方式是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1]。减少安全事故和安全损失,需要施工单位、业主以及监理机构等有关部门对建筑施工项目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在国家建设部门的监督下直接管理建筑施工项目。 3建筑安全管理的特点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因其自身特点,使其在安全管理方面也存在独有的特性,总体概括为以下几点。 3.1流动性 建筑施工具有流动性,使施工人员根据共组需要不断地变化工作地点,这也导致施工安全管理具有流动性。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建筑工程根据需要会对工程项目分成不同的工作面,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会在不同工作面进行流动作业,使施工人员长期处于不同环境中,这种施工地点不同的状况使施工人员流动性较大,导致安全管理的流动性,增加了不确定因素;(2)施工阶段不同导致的流动性,由于施工方案、施工进度以及施工方法的不同,施工现场处于动态变化中,导致施工环境和安全隐患也在不断变化中,从而引起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流动[2]。 3.2复杂性 我国土地面积辽阔,地形复杂、南北环境差异较大,导致不同地域的建筑施工条件差异较大。由于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生活理念不同而对建筑的要求不同,造成了建筑施工的复杂性;除此之外,由于不同地区发展不平衡,建筑施工企业的水平也相差较大,包括企业的资历、规模、技术水平以及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差异。地区差异性导致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复杂性,并提出挑战。 3.3法规新 我国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在国家宏观法律的约束下,因地区环境存在差异性,其管理手段和管理形式并不统一,表现出一定的自主性以适用于企业发展,这就导致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会出现漏洞。然而,建筑施工安全工作是面向社会的项目,不应有地域的限制,应建立一套系统的、完整的法律法规进行指导、管理建筑工程安全施工,使安全管理工作更具法规定。 4提升建筑安全管理效率的措施 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效率,完善管理制度,是进一步降低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减少安全损失的重要手段。针对现有管理效率不足的现象,提出以下措施。 4.1完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确保提高管理效率的前提,管理体系包括管理方针、管理策划、管理实施运行以及管理检查等。建立完善的管理方针,要求施工企业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建立一套具体的安全管理方针,使全部的建筑施工工具能普遍适用,并作为企业安全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建筑工程的策划和实施应专门进行审查,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人员应制定详细、规范的审查方案,工程的策划和实施过程中出现偏差或重大问题时,应及时进行修整;工程最后的检查工作是安全管理的最后一道措施,要求安全管理者必须严格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进行审查,确保建筑施工的质量。 4.2将安全管理工作贯穿整个施工过程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工作不仅存在于工程的施工阶段,而是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包括工程设计阶段、评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验收阶段。施工设计阶段的质量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施工过程的安全与否,设计阶段对工程信息掌握比较准确、设计比较详细、考虑比较周详,这样可以提高施工和施工安全管理的效率。对于工程设计评审也是如此,评审得越详细,施工的安全性也就越高。假如在建筑工程设计、审核过程中没有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或危险,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4.3贯穿安全管理理念,执行奖罚责任制 贯彻安全管理理念是将管理工作细致化、层次化,以提高安全管理效率为基点,将安全管理贯穿到建筑工程的每一个阶段,细致分析、评价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隐患,并形成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理念,时刻将安全管理工作放在工程施工项目的前列;其次,制定奖罚分明的制度,对施工方、安全管理部门以及相关责任人实施责任考核制,并按考核结果制定薪资待遇,通过这种奖罚分明额制度,让安全管理者对建筑施工安全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确保安全管理者以最佳的状态执行工作,保证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高效完成。 4.4其他措施 为进一步提高建筑安全管理措施,还应采取以下措施,例如根据工程需要及施工阶段的不同制定提高管理效率的计划;管理工作重点控制与全面控制相统一;以工程整体安全为基础进行规划和控制等。 5结论与展望 建筑工程项目作为带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一种高危行业,为确保建筑行业稳定、快速的发展,需要大力提高建筑安全管理效率,以建筑工程安全施工为前提。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行业的特点进行讨论,提出了提高建筑安全管理的一些措施,包括完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将安全管理工作贯穿整个施工过程、贯穿安全管理理念及执行奖罚责任制等。随着建筑行业安全管理工作不断被重视和完善,建筑行业将会迎来更好的发展。 作者:马立英 单位:甘肃古典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测绘类论文: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探讨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现代测绘的本质和内涵,接着介绍了在现代测绘的背景下测绘人才培养所出现的问题,最后具体从各个角度探讨了测绘专业人才培养的措施。 关键字:测绘工程 现代测绘 人才培养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必将充满各种竞争,无论是政治、军事的竞争,还是经济、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特别是要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人才,是普通高等学校肩负的重要使命。目前各高校都在深入开展专业教学改革工作,探索具有现代观念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对高等院校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并为应用型测绘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意见。 一、现代测绘的内涵 从现代信息论的观点看,测绘学是一门关于地球空间信息的学科。传统的测绘受地面测量技术、时空尺度和精度水平以及投入的局限,其产品主要是单一的地形图和在地形图基础上编绘的专用地图;它不能及时反映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特别是大范围或全球变化;其产品制作周期长,已不能满足地区经济和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多种需要。信息技术加快了人类社会的运行速度。测绘学是提供人类生存空间、自然环境及其变化信息的学科,它的学科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如何界定测绘学的含义,已是世界各国测绘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上将测绘学(SurveyingandMapping)更改为一个新词,以准确反映学科实质,Geomatics一词由此应运而生。随后,有关Geomatics的提法在我国学术界主要是地学界成为热门话题,由于对其含义理解不同,其中文译名将它译成。地球空间信息学。,已基本得到认同。不管人们对Geomatics的含义如何理解,根据ISO的标准定义和国际测绘联合会(IUSM)对。测绘学。的定义,两者的含义是基本类同的,只不过Geomatics所涉及的地球空间信息的范围更宽一些。Geomatics更准确地描述了测绘学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适应了现代社会对地球空间信息的大量需求的特点,因而发展和提高了测绘学的研究和工作领域,符合现代测绘学发展的实际。现代测绘工程的核心技术是空间技术,包括GPS、卫星遥感和航测,测绘的范围从地面扩展到整个近地空间,加之通讯、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使地球空间信息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比传统的测绘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更新,由此,Geomatics适合于纳入数字地球的理论和技术框架。随着数字地球构想的实施,测绘学面临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新机遇,传统的或现代测绘学将以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新面目立于地球科学分支学科之林,以更强的活力向前发展。 二、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 当前测绘工程专业在课程设置及目标定位中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为:在课程内容整体设置上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不重视研究社会的需求,因人设庙、因人保庙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课程结构安排上表现出重技术课程、 轻管理课程,从而导致学生毕业后适应能力较差,尤其是到建筑施工、路桥施工一线的毕业生。没有很好地紧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与测绘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反应相对迟缓的矛盾仍然存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大量面向市场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技术应用型、复合型测绘人才没有得到充分的培育。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和目前专业框架、格局相对单一的矛盾。在中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情况下,测绘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的一项先行性、基础性工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技术性。面向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北京申办2008奥运成功、数字地球、数字中国、数字省区、数码城市的建立、中国成功加入WTO、注册测量师制度的逐步建立和测绘主体体制及运行机制的改革完善等都对测绘市场及测绘教育带来了空前发展的机遇,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具体来说,现代社会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上,正从过去的技术型向市场技术应用管理型转变。主要表现为:三个高技术的综合运用(GPS、GIS、RS),三大能力的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公关能力、职业迁移的能力)、三大意识的形成(市场经济主体意识、工程质量管理意识、国际竞争合作意识)。因此重视和加强对测绘工程专业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提高测绘工程专业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更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三、测绘专业人才培养措施 在线 1.测绘学科研究的方向 测绘学科是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研究空间对象的定位、描述和表达,动态变化与监测,并将所获得的各种空间信息进行加工、存储与处理,使之综合应用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研究、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中所形成的一门学科。测绘科学既是地球学科的重要分支,又是一门工程应用学科,她服务于各种工程建设,包括地面、空中、地下、水下各种民用工程、矿山工程、海洋工程、军事工程、环境工程、生态工程等领域。 随着空间和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测绘学科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革命,并将成为一个重要的信息产业。面向二十一世纪,测绘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是: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智能化;测量数据管理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一体化;测量数据传播与应用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广泛化。GPS技术、GIS技术、RS技术及其集成是测绘学科的前沿领域,也是未来数字地球的基础。 2.注重课程设置 现代测绘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空间信息,而以空间信息理论为核心的测绘学科,与地学、生态、环境、城建土地管理等相关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现代测绘高新技术,往往是多种专业技术的综合系统,只有将各类知识融汇贯通,构成有机的知识网络,才能适应现代科技相互交叉、渗透、移植的特点。而传统的测绘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专业性过强,学科领域单一,知识结构面太窄,特别缺乏相邻的专业知识,这种知识结构显然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的要求。因此为了培养应用型测绘专业人才,我们认为课程设置应根据目前的国情、市场经济的要求,既要考虑测绘知识的系统性,又要兼顾学科的综合发展趋势具体应设置的主要课程如下:基础及公共课:包括数学、物理、政治、 外语、大学语文、文献检索、计算机基础、计算机高级语言、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法律基础、体育等。测绘专业课:包括测量学、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大地测量学基础测量平差基础、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测量、测量原理及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等。相关专业课:包括城镇规划、自然地理学、采矿学工程与工业摄影测量、土建概论、数据通讯与模式识别。 3.注重工程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与精英化高等教育或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具有以下4个主要的特点: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围绕着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基本工作环节上,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实用的知识,而相对忽略对学科体系的强烈追求和对前沿性未知领域的高度关注;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体系也是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以大工程为背景,在能力培养中特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比较而言,对于科研开发能力就没有更高的要求;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加强调与一线生产实际的结合,更加重视生产实习这个教学环节,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而对于研究型人才培养中在理论上给予特别重视的毕业设计与学位论文,则更重视与工程实践地结合,或者用综合实践代替。应用型人才要注重工程意识(求真务实、严谨规范拼搏进取)和工程文化(求善求美、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地培养,建立科学的发展观,能够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活动是认识世界地活动,工程活动是改造世界地活动,在工程活动中能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尤为重要。要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创新精神、增强其创新意识、激发其创新愿望、提高其创新能力,以便他们更好地与各自的专业相结合而创造地学习,即在学习中进行创造,在创造中深入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为富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 4.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测绘工程专业同其它专业相比尤其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应该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构建科学合理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必须为学生构筑一个合理的实践能力体系,并从整体上策划每个实践教学环节。这种实践教学体系是与理论教学平行而又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包含三个方面。第一,受实验学时的限制,很多实验不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充分的时间亲自动手,因此,应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时间,让每个大学生都能经过多个这种实践环节的培养和训练,这不仅能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技能与实践能力,而且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很有好处。第二,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设计性、创造性比较强的实践环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我探究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第三,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实践环节应尽量与测绘单位的生产实际相接合。测绘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生产服务,因此,实践环节必须要面向实际的生产应用,当然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教育部门与生产单位共同努力去创建一个良好的互动机制。 总之,探索对于测绘人才的一种合理的培养模式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测绘专业教育者应该从多个角度探索测绘人才的培养,为我国的测绘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测绘类论文:房产测绘成果对商品房出售方案影响的探讨 内容摘要:本文作者长期在深圳从事房产测绘工作,也多次到有关省份参加房产测绘专题的专题调研,对房产测绘有一定的见解和理论,本文所写内容主要是根据深圳案例结合国内情形进行比照,分析了房产测绘成果对目前售房方案的影响,并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一、目前市场上商品房交易的几种模式 自从国家取消福利分房,实行分房的货币化后,商品房作为一种特殊商品的概念已经被广大购房者所认同和接受。从开发商手中或房产交易所等中介机构中购买自己称心如意的住房已经成为人们置业的主要方式。然而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开发商或中介机构存在投机取巧的行为;测量部门人员技术不全面、责任心不强,出具的资料不符合规范;政府监督部门没有认真履行职责等原因存在,使少量商品房面积存在粗差,造成面积严重“缩水”或“涨水”,极大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造成面积纠纷,成为近年来商品房买卖纠纷中的一个主要内容,也是买房消费者投诉的一个重点。面积缩水与涨水,公摊面积不明确,面积测绘结果不公开等,是多年来困扰买房人的几大心病。因此社会上对目前的商品房销售方式提出了质疑,有个别省份和城市出台了不同的商品房销售办法,有的已经开始实施。谁料一石激起千层浪,拥护者有之,反对者有之,各执一词,莫衷一是。各地房产界专业人士就此就此展开了激烈。 一般来说,商品房的建筑面积由两部分组成,即套内建筑面积和与公用分摊建筑面积(以下简称公摊面积),而套内建筑面积由三部分组成,即套内建筑面积等于套内使用面积加套内墙体面积再加阳台建筑面积。对于购房者来说,他们关心的是套内建筑面积的大小,更准确地说,购房者关心的是套内使用面积的大小,即在同等单价的前提下,套内使用面积越大,购房者认为越合算,反之则亏。目前在商品房的销售中以建筑面积作为销售的计量单位,消费者无法知道套内墙体面积、公摊面积,当然也就无法知道自己的套内使用面积到底是多少,无法知道自己的权益是否受到侵害。 根据建设部出台的《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规定,商品房销售可以按套单元出售,也可以按套内使用面积或者建筑面积出售,前不久还出现了按套内建筑面积出售的。依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各省市分别制定了当地的商品房计价和销售办法,据了解,广东省建设厅、物价局曾于去年联合下发了《广东省房屋交易价格计算暂行规定》,明确宣布商品房以套内建筑面积计算房价,公共部分与公用房屋分摊建筑面积的建设费用计入总成本,即套内建筑面积销售单价包含公摊面积的成本,公摊面积不另行单独计算。而深圳现行的房地产买卖合同文本却规定有三种选择:一是按建筑面积计算;二是按套内建筑面积计算;三是按套计算。 目前在商品房交易过程中,一般都是以建筑面积和套内建筑面积作为销售的主要方式,尤其是前者占有主导地位,只有极个别的项目采用按套(一般只有在拍卖房产时采用)和按使用面积出售。到目前为止,笔者很少听说市场上在商品房的交易中以套内使用面积(或称净使用面积)作为销售的计量单位。因此本文主要是对前面两种销售方式与房产测绘的关系进行分析,后面两种只作简单的说明。 二、产生以上几种模式原因的探讨 目前约束开发商的有关商品房销售面积与公摊面积的法规都不尽相同,主要有建设部《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试行)、国家标准《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1—20__)》及各省市地区根据当地习惯制定和颁布的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暂行规定。其中深圳市的根据当地的建筑风格和习惯在总结以前的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几年的实践操作,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和通知,制定了《深圳市房屋建筑面积测绘技术规程》和《深圳市建筑设计经济技术经济指标计算规定》,作为指导深圳市房产测绘的作业原则,非常详细地规定明确了各类型建筑的计算方法、公用建筑面积的分摊原则和分方法、可分摊和不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及不应计入的公用建筑空间,采用经国土资源部验收通过的房产测绘软件进行作业,这种作业方式和形式在国内同行业中属于领先水平。 在分析目前市场上采用的几种商品房销售办法,首先我们必须弄清楚以下几个概念: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 1、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应分摊的公共建筑面积 2、套内建筑面积=套内的使用面积(厅、卧、厨、卫、储的净面积)+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 3、套内墙体面积=1/2共用墙墙体投影面积或=非共用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公共分摊面积 4、房屋的使用面积指房屋户内全部可供使用的净空面积,按房屋的内墙线水平投影计算。房屋使用面积是房屋各层平面中直接为生活和生产使用的净空面积,不包括房屋内的墙、柱等结构构造面积和保温层的面积。文秘__版权所有 根据对以上概念的阐述,建筑面积与套内建筑面积就只有一个应分摊的公用面积的区别,套内面积与套内使用面积也只是一个结构面积与阳台面积的区别。目前在消费者理解不透就是应分摊的公用面积,虽然国家有关部委和各级地方政府都制定了相应的分摊面积分配方案或规定。购房者知道了分摊的原则,哪些部位可以分摊,哪些部位不能计入分摊的面积,但购房者仍无法知道每一个具体的部位分摊的数值到底是多少,分摊各部位的数值加起来是否与购买的该套房屋总公摊面积相、到底有多大的套内使用面积等。向开发商索要相关资料,开发商一般不会配合,使购房者一头雾水,最后只能糊里糊涂地签合同认购。 按套内面积售房,其实解决的是信任危机问题。房产测绘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责任心重大的技术性工作,由专业测绘队伍出具的房屋面积测绘报告的过程不是每个业主所能够完全理解的,他们对其中的计算过程、方法、依据、标准是想了解又无法具体、明了地弄清楚,因为面积分摊过程是摸不着看不见的,具有隐蔽性。社会上发生的 种种房产纠纷表明,症结往往出现在公摊面积不清,正是因为上述原因的存在,有人就把按套内建筑面积售房的设想提出来了。因为套内面积的测量非常容易,所以此种售房方式一经提出,便大受消费者欢迎。 三、分析各种商品房交易方式的利弊 按套内建筑面积出售的优点在于既简单又省事,便于购房者测量、核对,购房者无须足够的专业知识一关上门就能用尺把房子的套内面积量个清楚。目前国外有些国家和地区开始实行套内面积出售的办法。但是据笔者调查在国内还没有哪个省份或地区制定出了套内面积计算商品房售价的具体的规则,也没有具体确定公用面积计价方式。按套内建筑面积售房也许是一个省事的办法,但不是科学的办法。作为开发商,他的经营目的就是一个效益的最大化,会不会因为按套内面积售房,有可能造成其经济效益的降低,因此可能会产生以下几点隐患: 1、开发商在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减少公共配套建筑的面积,从而降低项目整体品质。 2、开发商有可能把不属公摊的面积打入套内成本,购房者吃了暗亏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3、为了能增加套内使用面积,不法开发商可能会将套内墙体变薄,降低建筑安全成本,减少套内阳台面积可能对商品房的外观和使用功能造成影响,使业主的生活品质降低。 4、按套内面积出售,有可能发生公共面积部分被发展商或物业管理公司占用,小业主利益被损害的情况。 因此有人认为按套内面积售房,恐怕无助于问题的明朗解决,反而会使公摊面积等易于发生问题的环节更加带有隐蔽性。 现在绝大部分房产方面的专家认为目前以建筑面积出售对消费者可能更有保障。他们认为房子的价值体现在各种建筑功能空间有机、合理地构成,它应该包括为整栋服务的公用设施等。如果一味追求套内面积而不顾及整栋建筑乃至整个小区的整体环境的情况,对购房者的利益也存在危害。目前按建筑面积售房比较流行的原因主要出于以下几个方面: 1、现在所有商品房的建筑面积并不是开发商说了算的,都须专业部门根据制定的规范、规则进行测量计算,最后要经过政府权威部门的监督与检查,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建筑面积结果应该是可靠的。商品房出现“缩水”与“涨水”现象只是个案而绝非普遍现象,而且,现在的购房合同示范文本上已经有了“套内面积”这一栏,规定开发商应该填写,购房者可以由此了解套内面积的情况。 2、便于和我国目前的产权登记制度衔接。目前产权登记中只有建筑面积和套内建筑面积,产权证及产权登记档案中没有使用面积。如果以套内面积出售,势必要调整房屋测量及产权管理的一系列规定。 3、尽管套内面积能表现房屋的功效,但消费者买房更为关注的是自己的权益。而消费者拥有的房屋财产权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独立产权,以套内建筑面积的形式表现;一部分是共有产权,以分权后的公用建筑面积的形式表现,两者不能分离。从长远来讲,消费者购买房屋,转化为固定资产,既会关心使用功能,也会关心资产的价值量。套内面积不能表现共有产权,也不能表现全部的财产权益。因此,以套内面积出售不利于表现产权人的权益。 4、就国外的普遍做法来看,许多国家或地区采取建筑面积计算房价款。我国采用的按建筑面积售房是借鉴国外房地产市场的做法,因为通过按这种方法可以比较好的解决物权问题。 四、提出解决纠纷的方法 通过分析现在市场上采用的几种商品房销售办法,根据我国目前的市场形式和国际惯例,我认为商品房按照建筑面积销售为好。问题的症结均在于公用面积的确定、分摊计算上。其实公用建筑面积的计算与分摊并非那样复杂、那样难懂。目前要使消费者对房地产市场树立信心,打消疑虑,只有通过一个简单的道理,即“明明白白消费”,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使公用建筑面积的分摊做到合理、合法,还要尽量明了、清晰,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并不难。理由有四点。 1、房产测绘机构和监督部门严格按照《房产测量规范》以及各城市根据国家标准《房产测量规范》的原则和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城市的《房屋面积测算细则》或补充规定进行房产测量,另外建设部《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规定了商品房的销售面积与实际面积之差,不得超过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商品房销售面积测量与计算》规定的商品房面积测量限差。以及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测绘局联合下发的《房产测绘管理办法》(建设部令83号)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的《商品房销售面积计量监督管理办法》中也对房产测绘提出了具体要求。通过以上规范、规程的贯彻实施,已经较好地规范了房产测绘制度,使其具有了足够的权威性。 2、通过业主委员会可查清公用面积清单并进行实测。套内面积按不同户型,不同方位各选测几套作为代表进行测量即可。测量结果可以与房产证上的面积进行比较,根据差值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3、建筑面积(套内面积加分摊面积)才能完全体现房屋的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单以套内面积则不能。从长远着想,这一点不能忽视。比如房屋因种种原因需折除重建,势必会因公摊面积不明确而引起麻烦。 4、按照建设部、国家测绘局去年5月1日颁布实施的《房产测绘管理办法》要求,测绘与管理必须分离。现在国内有些城市的房地产测绘市场开始开放。过去房地产面积测绘权只掌握在建设部门控制的几家测绘机构手中,缺少竞争机制和监督机制。开放后的房地产测绘市场放开,情形就不同了,只要有相应的测绘资质,遵循国家及地方相应的法规,接受当地质监部门的监督检查,原则上任何一个测绘机构对同一宗业务都有同等的测绘机会,消费者终于在“房屋建筑面积测量”上有了知情权和选择权。 房屋测绘部门在进行房产测绘过程中应该依法测绘,严格遵守各项技术规程,有效保护购房权益,在实施测绘的过程中做到: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执行国家房产测量规范和有关技术标准、规定,接受当地房地产管理部门和测绘管理部门的技术指导和业务监督实,对其完成的房产测绘成果质量负责。 认真核实公用建筑面积名称和它的服务范围,分析建筑物各个功能区的情况,根据规范、标准等的要求进行公用建筑面积的分摊计算。 出具的房产面积测绘报告应该清楚地列出各套的套内面积、分摊面积,准确标注各主要边长数据;整栋房屋的公用建筑面积的名称以及面积和它们的分摊范围,在报告中应该列出各套以及公用建筑面积的位置平面图等,这样才能使建筑面积应透明计算规定清楚。 测绘部门应该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测绘技术水平,建立严格的质量保障体系,在作业过程中认真把好质量关,对其完成的房产测绘成果质量负责。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消费者的利益,笔者建议应从下面三个方面加强管理。 1、在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时消费者与开发商应在合同中约定公摊面积增加的处理方式。即在签订合同时补充协议中应明确约定:在公摊面积增加超过一定幅度时,买受人有权退房或公摊面积增加部分买受人不承担房价款。同时在补充协议中约定,如对公摊面积的测量结果有疑问,双方事先指定一个公认的测量机构,进行重新测绘并约定测量费用的具体支付方法。 2、改革我国目前的测量制度,建立我国独立的测量师制度。测量师及执 业机构对其所出具的测量成果负完全法律责任,同时使房地产管理部门变“运动员”为“裁判员”,以第三者的身份实行监督管理。测绘服务部门受开发商委托进行测量,其测量结果又受到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既避免了开发商的欺诈行为,也避免了管理部门直接参与测量而使公正性受质疑。 3、政府主管机关制定相应的法规,如建立开发商对公摊面积数据的公示制度,即责令开发商在与购房者签订合同之前,小业主有权知道经具有资质的测绘部门测算明晰的房屋面积测绘报告,在面积测绘报告中列出商品房的套内使用面积、墙体面积、套内面积、分摊面积和建筑面积,并在备注栏中说明上述面积的关系。 4、政府主管机关应该加强对房地产开发、施工的监管力度,开发商必须按照经建筑管理部门批准的图纸施工,特别是已经做过预售并且卖出部分期房的建筑不得随意更改设计图纸。 结束语 房产测绘部门应当加强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和实践经验积累,提高房产测绘技术水平,从业人员都要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较强的职业道德,测绘中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执行国家房产测量规范和有关技术标准、规定;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和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也要对测绘单位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监督,保证房产测绘成果的质量,测绘单位对完成的房产测绘成果质量负责。向社会提交质量可靠的测绘成果。 总之,以什么方式来作为商品房销售的计量单位问题,关系到市场经济中的文秘站版权所有公平、公正问题,从长远来看,商品房的销售计量依据应从目前的以建筑面积计量过渡到以套内使用面积来计量,最后取消以建筑面积来计量是大势所趋。当然,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其它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应随之变化,规范商品房买卖过程当中的测量问题也必须得到解决。这样在政府主管部门管理到位的前提下,处于弱势群体一方的合法权益是能得到保证的,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也会渐渐趋向于一致。 测绘类论文:浅议从测绘就业市场反思本科教学计划 论文关键词:教学计划 测绘工程 就业市场 改革 论文摘要:教学计划是培养人才的主导性文件,反映培养出的人才所具备的知识结构层次和工作能力。教学计划规定了什么时间设置什么样的课程以及课程的学时学分,它规定了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文中以测绘工程专业为例分析了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学制定的教学计划不合理,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因此,提出对刚绘工程专业教学计划进行改革的几个思路。 1.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分析 据中国教育在线知,从2001年到2006年,大学生就业率连续下降,2001年6月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本科生就超过了80% , 2002年底,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0 % , 2003年就业率降为75% ,2004年73% ,2005年72. 6 %。因此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困扰学生、家长和学校的一个难题,其原因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学扩招引起人才的相对饱和,就业市场供过于求。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渐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的在校人数比以前扩大了几倍。全国大学毕业生2001年为114万,2002年为145万,2003年为212万,2004年为280万,2005年为338万,2006年为413万。大学的专业设置数量不断增加,就测绘工程专业而言,近几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据中国高等教育网统计,2007年计划招收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学校就有67所(如表1)。但是,测绘学科毕竟是比较小的学科,如此众多的学校开设测绘工程专业无疑给学生就业带来了更多的压力。 第二,在“宽口径,厚基础”的指导思想下,培养的大学生专业素质不高。目前把大学教育定位为素质教育,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大学开设的课程中基础课所占的比重过大,学生常常是2年之后才接触专业课程,加上学生要复习考研究生、找工作等等,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有效时间充其量就是1年半,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要把众多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修完,也只有走马观花、匆匆浏览了。例如某校的通识课程(基础课)和公选课包括形势教育、军事理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应用文写作、体育、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及程序设计、高等数学等等,其学分占到全部学分的35%左右,而在总授课课时中,占到了50%左右。 第三,专业课程设置过多,学生有专业而无专长。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 )、地理信息系统( GIS )和遥感(RS)的兴起,测绘工程专业的学生除了要学习传统的课程之外,还要学习这些新的课程,课程多了,每门课的教学时间短了,造成了学生有专业而无专长的状况。传统的课程包括测量学、测量平差、控制测量、工程测量、摄影测量、测量程序设计、测绘专业英语等,90年代之前的工程测量专业也就学这么多东西,现在除了这些还有地理信息系统、GPS原理与应用、遥感、AutoCAD、数据库、数字测图、地籍测量等等,部分教材的编著者为了评职称的需要,有意的增加字数,造成内容不断增加,加大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和经济负担。 第四,学生缺乏行业背景知识,造成了就业的又一大障碍。测量服务的行业除了测绘外还有建筑、土木、水利、电力、煤炭、公路、铁路、地质勘探、土地勘察、农业、航空航天等等,学生就业时如果没有相关的知识,很难适应行业的需要。中国矿业大学的学生在校期间就学习了采煤方法、煤田地质、巷道掘进等相关知识,到煤矿工作后就可以很快进人工作状态。90年代之前,所有的测绘专业都是有行业背景的,如河海大学依托水利水电、中国矿业大学依托煤炭行业、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依托测绘行业等,而现在随着国务院部委的撤销,专业部属的高校都转为地方或教育部直属,无行业背景的测绘专业逐渐增多,从表1中可见一斑。 第五,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流于形式,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以至于毕业生独立工作能力差,设计、指挥、协调能力更差。其实在学习期间有许多课程设计、实习,时间比较长。如某校数字化测图实习5周;控制测量课程设计1周;控制测量实习4周;工程测量课程设计1周;工程测量实习2周;测量平差课程设计1周;地理信息系统实习2周;摄影测量2周。这些实习各自为政,需要通过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将所学知识进行融合,但是,由于毕业设计和实习期间,正值学生找工作的黄金时间,再加上学校对实习经费的投人不足,很少有老师带学生到生产单位去实习,做的毕业设计题目也大多是理论上的探讨、研究,或者是程序设计,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基本用不到。 2改革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培养人才的主导性文件,反映培养出的人才所具备的知识结构层次和工作能力。教学计划规定了什么时间设置什么样的课程以及课程的学时学分,从教学计划中可以反映出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性课程所占的比重,它规定了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 前面已经分析了,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有五个,而后面的四个都与教学计划有关,因此必须改革教学计划来培养出适应市场要求的学生。 第一,不要过分强调“宽口径,厚基础”,史富贵在调查研究后指出,过分强调“宽口径,厚基础”是不适应测绘专业的。应适当的减少通识课程或压缩通识课程的学时数,或在通识课程中摒弃与测绘专业关系不紧密的内容。像前面提到的应用文写作,完全可以在通识课中删掉。比如,大学物理中与测量专业有关的内容主要是电磁波理论,其他内容就可以少讲甚至不讲。鼓励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参加四级英语考试,通过后学生就不要在英语上浪费时间了。这样就能够压缩通识课程的时间,增加专业课程的学习时间。 第二,在同一专业中设置不同的方向,使学生有所专长。那么多的课程通通学一遍,其结果只能是样样精通,样样稀松。因此,应该设置至少两个方向,属于某方向的学生要加强在这个方向上课程的学习,而属于其他方向的课程要少学。例如可以设置工程测量和地理信息两个方向,两个方向的课程设置、学时数、实习、设计等应该有明显的区别。 第三,根据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增加行业方面的背景课程,强化在优势行业的竞争。 从徐州师范大学测绘工程本科专业从2003到2006年毕业生在各个行业的比重统计可看出:行业主要包括测绘、煤炭、水利水电、土建工程、土地管理、地质勘探等,而每年在各个行业所占的比重也不一样。 从事专业测绘的人员的比重变化不大,2004年最低为16 % , 2005年最高为28. 9%;从事土建工程的毕业生每年都有,但是比重有下降的趋势;从事地质勘探的人员每年都有,但比重在上升;并且绝对数量也在增大;而从事煤矿测量的还是比较少,2006年则没有。由相关的统计资料不难看出,毕业生就业的去向除了测绘之外.就是地质勘探和土建工程。因此,要增设地质勘探和土建工程这两个行业方面的背景知识课程,例如地质学概论,土建工程概论,建筑学等。由此逐渐形成行业特点,提高学生在这几个行业的就业优势。 测绘类论文:浅论基础测绘,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论文关键词:城市测绘;基础地理信息;数字城市。 论文摘要:基础测绘是数字城市框架和核心的基础系统工程,基础测绘为数字城市提供基础数据集,数字城市则是高效、全方位充分利用基础测绘数据的一种最直接的途径。 "数字城市"建设需要多分辨率、高精度的、现势性好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而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高精度的测绘手段和体系。 一、概 述 随着数字地球、数字中国等创意的提出,政府有关部门为了推进城市的信息化进程,提出了"数字北京"、"数字苏州"等数字城市的概念。城市测绘部门承担着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采集、更新与维护工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和实施保障,在城市的信息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如今,面对着数字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测绘部门有必要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把握历史机遇,为城市信息化发展和数字城市建设做更大贡献。 二、数字城市的概念 数字城市是数字地球、数字中国的延伸,它和数字地球、数字中国一样,同样是一种战略目标,并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发展过程中将会对城市规划、管理、建设、市民生活、经济发展带来效益和方便。数字城市是综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网络、多媒体及虚拟现实等技术,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自动采集、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通俗一点说,数字城市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以及城市生产与生活中,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将城市的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利用。 数字城市以大规模的信息基础设施和海量空间数据为依托,需要社会各相关行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因此,城市测绘部门应该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优势,关注与研究数字城市,大力发展城市地理信息产业。 三、城市测绘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地位 1、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与数字城市 数字城市是城市各职能部门与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集成,它包括城市规划、建设、国土资源、市政公用设施、环保、电信、消防、防震减灾预测等。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没有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支持,就谈不到数字城市的建设,-数字城市的提出将进一步加快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为城市各职能部门和各行业提供统一实时或实时的、精确的基础地理信息。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数字城市的建设。 2、城市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城市空间信息的基本特征是空间位置关联性,它主要表征自然与人文要素的地理位置和空间分布关系,其典型的表现形式就是地图,而城市测绘就是一个充分利用各种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手段,专门从事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获取、加工、存贮、更新和提供的产业,毫无疑问城市测绘是实施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主干产业,是建设数字城市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产业。 3、城市测绘与数字城市 近年来,随着以"3S"为代表的测绘高新技术的不断推广与应用,城市测绘得到迅猛发展,数字化的测绘生产模式与技术体系已经建立,并逐步由传统测绘向现代地理信息产业转化,城市测绘已经被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之中,成为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有力保障、社会各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是数字城市的基础与前提,因此,发展数字城市必须首先建设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制定空间数据标准,建立地理数据的共享机制,使全社会都能充分共享地理空间数据。城市测绘部门以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为核心,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比例尺、坐标、图幅、图号、高程等)和信息技术标准,生产、管理各类城市基础地理信息,主要内容包括:城市测量控制网(平面与高程)、城市系列比例尺基本地形图(1/500、1/1000、1/2000、1/5000、1/10000等)、影像图(各种比例尺的正射射影像图)、数字高程模型(DEM)、现状公用设施(管线矢量图等)及相应的属性信息。这些信息构建了城市空间数据的框架,满足了数字城市建设的发展需要。 四、城市测绘应如何把握数字城市提供的发展契机 数字城市的建设推动了城市信息化进程,拓展了城市测绘的应用领域,加快了测绘科技创新的步伐,加速了城市测绘由传统模式向城市地理信息产业的转化,为城市测绘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面对新的契机,城市测绘部门应该紧紧把握现代测绘的发展方向,以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为重点,促进城市空间信息资源的高效开发,应用与共享,将城市测绘发展到一个新的境界。 1、明确发展方向,制定有效措施 数字城市是关系到城市发展的系统性工程,城市测绘部门应当明确发展方向,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应当积极的参与到政府组建的城市地理信息中心,成为其中的核心力量。 2、规范生产与质量管理体系 空间地理信息是数字城市与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主要数据源,因此,作为城市空间地理信息的生产者与提供者,城市测绘部门必须严把质量关,建立基础空间数据的管理机制,健全数字化产品的质量管理体系,切实承担起城市空间数据的及时采集、处理、加工和提供任务。 3、加大对基础测绘的投入力度,提高测绘保障能力,要形成政府投入为主、基础地理信息使用单位和承担基础测绘生产任务单位共同投入的投入机制,切实落实基础测绘项目经费,并实行专项管理。 4、建立和完善基础地理信息的更新机制,要充分利用市政测量、竣工测量、地籍测量以及遥感信息等各种手段,确保城市系列比例尺数字地形图的适时更新。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测量标志的维护和有偿使用制度。 5、加强基础测绘部门的自身建设,切实做好基础测绘的组织实施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加强基础测绘成果资料的深加工,开拓基础测绘应用和服务的新领域,提高基础地理信息对社会经济发展保障程度,基础测绘单位要深化改革,进一步完成基础测绘的保障和管理体系,从技术标准、人员素质、高新技术设备的引进吸收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以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为尽快建立"数字武汉"并形成新兴的地理信息产业积极创造条件。 6、大力推进"3S"及其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3S"及其一体化技术是数字城市重要的技术基础,因此,城市测绘部门应大力加强"3S"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通过GPS建立城市控制网、利用RS快速的采集数据,更新城市基础地理信息,运用 GIS 来管理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完成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建库与动态更新任务,为数字城市服务。 常规的城市规划设计都在测绘人员提供的测绘图件、资料下进行。由于测绘与规划设计严重脱节,既不能发挥测绘人员对规划设计的参与作用,又难以使规划设计人员吃透客观实际的信息,因而不利于提高规划设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数字地图的出现和GIS的发展,使这一状况得到了改变。由于GIS主要以数字地图的形式输入输出,查询、分析直观易懂,因此很易为规划设计人员所接受。 在GIS中,由于所获取的测绘基础数据详尽、可靠、准确,大大提高了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同时计算机的高速运算和具有极强的逻辑判断功能,可在短时间内提供多方案比选,增加了规划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而且,计算机可以自动地生成各种规划用图、表格和报告,利用数据库又易于删补、更新,因而还可以实现城市规划的动态监控和动态设计。通过对GIS的研究和使用,还可增强测绘人员和城市规划人员的协作,使信息的获取和使用臻于统 近年来,随着获取和处理遥感数字图像的明显进步,预计在三五年后,数字化、多光谱航空、航天遥感在费用、质量、信息量上的优势将更加明显。因此,应将遥感信息列为城市规划基础地理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尽量采用影像图作为规划成果的背景图,并吸引更多的遥感应用机构为城市规划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通过对GIS空间信息的查询、分析和应用,可望大大增加规划设计的深度和广度。 五、结束语 数字城市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是建设数字城市的基础,而作为城市空间地理信息的生产者,城市测绘部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着数字城市建设的加速发展,城市测绘行业必须把握历史机遇,努力实现新的跨越。我们要以城市基础测绘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为契机,积极发展勘测科技,加强勘测技术研究,全面实现数字测绘,充分利用多种先进科学技术,建设城市基础空间信息系统,更好地为城市规划与国土资源管理服务。 测绘类论文:房地产测绘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摘 要】 本文分析了房地产测绘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着重在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实践证明,通过深入开展房地产测绘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有效地推动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建设。 【关键词】 房地产测绘 课程改革 实践 1 改革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全面竞争的时代,21世纪是一个教育的世纪,高等院校应培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要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教师必须把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基本指导思想,按照邓小平所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深入开展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工作,以适应新世纪高等教育和科技发展的要求。 在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中,专业建设是重点,课程改革是关键,只有在不断优化课程体系的前提下,才有可靠的专业建设,学科领域才能真正得到发展。而房地产业是一个新型学科,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是八十年代开设的一个不足二十年历史的专业,在市场经济时代,其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改革显得更为重要,尤其是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给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房地产测绘课程是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丰富学生的测绘理论知识和培养学生测图、读图、用图、放样等方面的技术技能和时间动手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测绘新仪器、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应用,3S技术、4D产品和数字技术给测绘行业带来了新的革命,使测绘学从理论到实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因此,房地产测绘课程的教学改革,必须以传统的测绘理论为指导,以现代测绘技术为手段,以满足房地产测绘的需要为目的开展各项工作。 2 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1 明确基本要求,调整课程体系 根据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改试点方案,科学制定房地产测绘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并以此作为课程体系调整的依据。经过多年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构筑了比较合理的房地产测绘课程体系,充分体现了专科教育中理论和实践并重的教育思想。随着专业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将不断趋于合理。 2.2 修改教学大纲,规范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内容是由教学大纲所决定的,而教学大纲应随着学科的变化发展、专业的调整及时修改。修订后的教学大纲紧紧围绕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房产测量规范》的要求,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重基础、重理论、轻实践的模式,适当降低了对测绘基础理论的要求,不过分强调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强调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在工程中的应用,及时删除过时的方法和手段。在保证基础测量的前提下,重点增加房产测量和地籍测量,对测绘新仪器、新技术、新方法及时加以补充,并提出合理要求。在学时逐渐减少的情况下,教学内容相反有所增加,并进一步增强了其针对性和适用性。 2.3 精心编写教材,充实课堂教学 教材作为教学的基础资料,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在收集了大量资料,并结合多年开设房地产测绘课程积累的经验,于1999年编写了近45万字的《房产测绘》自编教材。该教材以《房产测量规范》为指导,精简了传统测量的理论和方法,增加并改进了专业测量内容,补充了相关的测量知识和先进测量技术,进一步完善了实用测绘技术,充分体现了高、新、精等特点,增强了教材的实用性,能较好地满足学生学习和日后工作的需要。 2.4 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条件 ① 采取启发式教学。充分利用挂图、挂表、模型、实物等教学手段,使复杂内容简单化,粗象内容形象化,难点内容通俗化,使教学直观易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 开展电化教学和观摩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投影片、录像片、多媒体教学等,将实践性强、技能训练要求高、仪器构造复杂、操作难以掌握的内容,通过电化教学和观摩教学,形象、直观地表达出来。初步推行“讲一作二考三”的教学模式。 ③ 提高仪器设备的先进性。通过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实验室建设,改善实践性教学条件,同时开展与仪器经销商、测绘生产单位合作办学的形式,或借助有关新仪器、新技术、新方法的宣传资料(如图片、光盘、录象带等),丰富教师和学生的现在测绘知识,缩小教学和生产的差距。 2.5 注重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① 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内实习基地,及时购置GPS全球定位仪、全站仪、测距仪、计算机成图系统等先进仪器设备,改善实践性教学条件,并为教师从事测绘科研和生产提供必要的条件。 ② 合理安排房地产测绘实验和实习。测量实验室全天对外开放,仪器工具采取谁损失谁丢失谁负责的原则进行管理。实习内容从常用仪器工具的使用、房产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到房产分幅图、分丘图和分户图的测绘,房产调查、房屋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的测算等,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实行仪器操作考核制度,开展实习成果展评。 ③ 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实习的兴趣。近年来,教师带领学生完成了多项测绘生产项目,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为了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增强工作适应能力,学校成立了职业技术技能鉴定所,准予承担“工程测量工”等多个工种的技能鉴定工作,鼓励学生参加工程测量工技能考试,并取得相应职业技能证书。 2.6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自身素质的高低,与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相关。 ① 教师必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奋进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和无私的奉献精神,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 ② 教师应为人师表,处处以身作则,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修养,具备丰富渊博的专业知识和宽阔的相关知识,以和蔼可亲的教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进取,使教和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③ 教师应积极开展科研、生产工作,教学、科研和生产三者是相辅相存、互为促进的。教师应该在努力搞好教学的同时,不断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承担纵向或横向科研课题,从事测绘生产项目,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撰写专业论文或著作,激励教师增强科研和生产能力,以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④ 教师应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积极参加各种专业性学术活动,通过多种途径广泛获取信息,提高专业技能,拓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近年来,我们培养了一批双师型教师,其中有四位教师具备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双高职称。 总之,通过深入开展房地产测绘课程的教学改革,有效地推动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建设。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在专业技能和思想品德方面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和提高,具备了一定的工程意识和工程素质,初步具备了解决房地产测绘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较好地满足后续专业课学习和日后工作的需要。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加入WTO后,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对房地产测绘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3 存在的问题 3.1 教学改革与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广大教师和管理工作者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的转变息息相关,随着《高等教育法》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具体实施,高校内部体制改革将不断引向深入,教学改革力度逐步加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课程教学改革效果。 3.2 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教师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外去参观、进修、培训,积极参与测绘生产与科研工作,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3.3 在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加强对教学规律等问题的分析与研究,做好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做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测绘类论文:关于基础测绘中的GPS系统测量技术探究 论文关键词:GPS系统 测量技术 基础测绘 探讨 论文摘要:本文对GPS定位系统在应用中建立工程测量控制网、RTK 下的碎部测量与放样、区域差分系统下碎部测量与放样以及变形监测作出了探讨,并对GPS 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供同行参考。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而作为信息化产业技术方向的一部分,测绘专业在数字地球概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GPS全球定位系统具有性能好、精度高、应用广的特点。在测绘领域中,GPS系统已广泛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及地形测量等各个领域。通过 GPS静态测量和 GPSRTK测量技术在性能特点、作业方法、技术条件及应用效果的分析,指出GPS技术在房产基础测量中具有传统测量技术无可比拟的优势。 1、GPS静态测量应用于房产平面控制测量 1.1GPS静态测量模式 GPS静态测量有常规静态测量与快速静态测量2种模式。 常规静态测量模式是采用 2台(或 2台以上) GPS接收机 ,分别安置在 1条或数条基线的两端,同步观测 4颗以上卫星,每时段根据基线长度和测量等级观测45 min以上的时间。 快速静态测量模式是在一个已知测站上安置 1 台 GPS接收机作为基准站,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移动站接收机依次安置到各待测测站,每测站观测数分钟。 这两种模式均可用来建立房产平面控制网。应用 GPS进行房屋平面控制测量,点与点之间可以不要求互相通视,这样就避免了常规测量中控制点位选取的局限性。只要使用的 GPS仪器精度与等级控制测量精度相匹配,控制点位的选取符合 GPS点位选取条件,那么所布设的 GPS网精度就完全能够满足房产测量规程要求。 1.2 GPS静态测量的作业方法 1.2.1根据基线长度确定静态测量观测时间 以拓普康 GPS为例,为达到测量精度要求,在进行静态测量时,可根据基线长度和接收机的类型确定观测时间(表 1)。 表 1 根据基线长度确定的 GPS静态测量观测时间 以上观测的成果质量易受锁定的卫星数量、作业环境及各种干扰因素影响。为保证获得良好的观测成果,应做到: (1)按相关的GPS规范要求选取观测时间; (2)新用户应尽可能适当延长设计观测时间; (3)单频接收机最好不要用于观测长度超过 15 km的基线 。 1.2.2 外业观测 (1)将 3台接收机分别在测站点上对中、整平; (2)接收机开机,跟踪GPS/GLONASS卫星的信号; (3)在外业表格上记录点号、仪器编号、天线高等信息; (4)接收机跟踪卫星稳定后,开始记录观测数据; (5)观测一定时间后,接收机停止记录观测数据; (6)接收机关机。 1.3GPS静态测量特点 在布设控制网方面,GPS静态测量较之常规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1)测量精度高。GPS观测精度要明显高于常规测量方法,其基线向量的相对精度一般在 1/10000~1/100000000之间,这是普通测量方法很难达到的。 (2)选点灵活、不需要建造觇标。GPS测量不要求测站间相互通视,不需要建造觇标,作业成本低,大大降低了布网费用。 (3)全天侯作业。在任何时间、任何气候条件下,均可以进行 GPS观测,大大方便测量作业,有利于按时、高效地完成控制网的布设。 (4)观测时间短。采用 GPS布设一般等级的控制网,每个测站上的观测时间一般为 1~2个小时。采用快速静态定位的方法,观测时间更短。 (5)观测、处理自动化。采用 GPS布设控制网,观测和数据处理过程均高度自动化。 1.4 实例及效果 某房产基础测绘项目区面积 100km2 ,需要布设三等 GPS控制网。根据规范要求,点与点之间平均距离为 5km,现场踏勘后共布设 13个点,埋石、观测、数据解算共用时4个工作日。如果应用常规作业方法,以上工作量只能满足在控制点上建造觇标的要求,而且控制点成果精度会大大降低,返工率也会因为数据采集受人为因素的干扰而升高。 2、GPS RTK测量技术应用于房产基础图测绘 2.1GPS RTK测量技术的基本特点 GPS RTK是指载波相位实时动态差分(Real—Time Kinematic)定位,是 GPS定位的最新技术。 GPS RTK技术系统配置由基准站接收机、移动站接收机 2部分组成。基准站接收机设在具有已知坐标(地势较高处也可无已知坐标)的参考点上,连续接收所有可视 GPS卫星信号,并将测站的坐标、观测值 、卫星跟踪状态及接收机工作状态通过数 据链发送出去;移动站接收机在跟踪 GPS卫星信号的同时接收来 自基准站 的数据,通过 0TF(On The Fly)算法快速求解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获取所在点相对于基准点的坐标和精度指标。 2.2 基准站的选定和建立 基准站的安置是顺利进行 RTK测量的关键,选址时应注意: (1)避免在无线电干扰强烈的地区选址; (2)基准站站址及数据链电台发射天线必须具有一定的高度; (3)为防止数据链丢失以及多路径效应的影响,站址周围应无 GPS信号反射物(大面积水域、大型建筑物等)。 2.3 RTK技术的作业方法 (1)将基准站设在制高点上,控制点距离小于RTK有效作业半径的2/3倍。为方便对 RTK测量成果进行控制检核和避免出现作业盲点,在测区环境不良地区增加基准站。 (2)施测第一个观测点为已知点,以检核第一个RTK测量结果是否精确。RTK测量前的检核工作很重要,它可以发现输入的控制点坐标、坐标系统、设置参数是否有误等问题。 (3)由于接收卫星状况不良等原因而造成的盲点地区,应在盲点周围加测控制点,以便用全站仪补测。 2.4 RTK技术的优点 (1)作业效率高。在一般的地形地势下,设站 1次即可测完大约 6km半径的测区,大大减少了传统测量所需的控制点数量和测量仪器的“搬站”次数,提高了劳动效率。 (2)定位精度高,数据安全可靠,没有误差积累。只要满足 RTK的基本工作条件,在一定的作业半径范围内,RTK的平面精度就能达到厘米级。 (3)降低作业条件要求。RTK技术受通视条件、能见度、气候、季节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较小,只要满足 RTK的基本工作条件,就能快速进行高精度定位作业。 (4)操作简便,数据处理能力强。只要在设站时进行简单的设置,就可以同步获得测量结果坐标。数据输入、存储、处理、转换和输出能力强,能方便快捷地与计算机通信。 2.5 实例及效果 仍以前述测区为例,该项目区需要在三等 GPS控制网的基础上,布设一级 GPS控制点。根据规范要求,点与点之间平均距离设计为 0.5 km,现场勘察后共布设 456个点,埋石、观测、数据解算共用时 12个工作 日。如果应用常规作业方法工期至少需 1个月。由于数据量庞大作业环境复杂,返工率也必然会大大提升。 3、结束语 通过以上对 GPS测量技术应用的分析,可以看出GPS技术在房产基础测绘中的具有传统测量无可比拟的优势,但由于其技术特点,该技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受卫星状况限制。房产基础测绘主要在城市进行,卫星信号在高楼密布区被遮挡时间往往较长,使得作业时间受到限制,且易产生假值。 (2)空中环境影响。中午时间卫星信号受电离层干扰大,共用卫星数少,因而初始化时间长甚至不能初始化,也就无法进行测量。 (3)数据链传输受干扰和限制、作业半径比标称距离小。RTK数据链传输易受到障碍物,如高大山体、高大建筑物和各种高频信号源的干扰,传输过程中衰减严重,影响作业精度和作业半径。因此,在开展房产基础测绘工作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 GPS测量技术。 测绘类论文:浅论加快基础测绘步伐,构建数字临沂空间数据基础框架 论文关键词:基础测绘;数字城市;空间数据基础框架 论文摘要:基础测绘是数字城市框架和核心的基础系统工程,基础测绘为数字城市提供基础数据集,数字城市则是高效、全方位充分利用基础测绘数据的一种最直接的途径。本文叙述了基础测绘和数字城市的重要性以及我市开展基础测绘的现状及主要目标和任务,并叙述了加快基础测绘的步伐,构建数字临沂空间数据基础框架,为建立数字城市服务。 基础测绘是为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地理信息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其公益服务性在于它是直接为政府宏观决策服务,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及时、适用、可靠的测绘保障,为丰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提供服务;其基础性在于广泛应用于能源、交通、农林、水利、土地、矿产、城建等部门的规划设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已经取代了原来的模拟地形图,基础测绘的应用又有了更加广泛的领域。基础测绘成果所反映的基础地理信息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基础地理信息的内容需要不断更新,基础测绘所需经费应当由政府投入。基础地理信息是构建数字城市的空间数据基础框架。 数字城市是指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遥测、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技术,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自动采集、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即是在城市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以及城市生产与生活中,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城市的各种数字信息及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城市规划者和管理者可以在有准确坐标、时间和对象属性的多维虚拟城市环境中,进行规划、决策和管理。 一、基础测绘成果就是城市基础地理信息 计算机时代的到来为基础测绘的手段提供了更先进、更广泛的途径。现代测绘业就是地理信息产业。基础地理信息主要表征地球上自然和人文要素的地理位置和空间分布关系,它主要有三类产品:一是地理信息数据产品如数字地图,二是地理信息技术产品如GIS软硬件,三是地理信息工程。其集合构成了空间数据框架集,它是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是数字城市的基础 数字城市就是把城市搬进计算机,再现城市,为城市管理和决策服务。 数字地球是以信息高速公路和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为依托的一个广泛概念,发展和形成数字地球必须首先发展城市的信息高速公路和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没有城市信息高速公路和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也就不可能有数字城市。 空间数据基础设施(SDI)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空间数据框架集—包括空间定位控制数据、地形框架数据、土地利用覆盖数据、地籍测绘数据、航测与遥感影像数据以及交通、水系、行政境界等与空间位置相关的基本自然人文信息,作为权威的数据是SDI建设的核心。 2、空间数据协调、管理与分发体系和机构,即权威的空间数据和地理信息协调领导机构,从事空间数据获取和加工的骨干生产组织,专门从事空间数据维护更新和数据分发的单位,作为权威的管理是SDI建设的核心。 3、空间数据交换标准,包括有关信息共享机制的法规和政策,以及地理信息技术标准,作为政府和各类专业系统权威的应用是SDI建设的关键。 4、空间数据交换网站,是指地理空间数据的生产者、管理者和用户相连接的一个广域的网络工作站,是SDI建设的中枢。 由此可见,基础测绘成果是数字城市的基础。 三、加速临沂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 1、测绘部门要加速对传统测绘技术和产业向数字化技术和地理信息产业的转化,建立规模化的数字化生产和数据管理机制,切实担负起空间数据的及时获取、处理、加工和提供的重任。 2、实施临沂市基础地理信息更新机制,必须将临沂市基础测绘纳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确定基础测绘定期更新的周期,建立和完善控制网数据库、地形图数据库、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数字正射影像数据库、地名数据库,构成完整的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数据集。 3、建设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网络体系。该网络体系包括勘测院与市政府和有关委办局专业系统的网络以及勘测院内部局域网。 4、制定基础地理信息的法规与标准。为强化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应进一步确定基础测绘的法定地位即基础测绘的基础性、前期性、公益性和政府行为属性。确定法定测绘成果的法律地位,以及法定测绘的定期或动态更新原则,以及实施计划投入的原则。在信息标准化方面,要制定统一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技术标准。 5、建立权威的地理信息管理协调机构。明确在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中谁是权威的管理、谁拥有权威的数据、谁控制和事实权威的应用。 四、加快基础测绘步伐,构建数字临沂空间数据基础框架 加强城市基础测绘工作,为数字城市提供可靠的空间数据基础设施,要作好以下工作: 1、加大对基础测绘的投入力度,提高测绘保障能力,要形成政府投入为主、基础地理信息使用单位和承担基础测绘生产任务单位共同投入的投入机制,切实落实基础测绘项目经费,并实行专项管理。 2、建立和完善基础地理信息的更新机制,要充分利用市政测量、竣工测量、地籍测量以及遥感信息等各种手段,确保城市系列比例尺数字地形图的适时更新。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测量标志的维护和有偿使用制度。 3、加强基础测绘部门的自身建设,切实做好基础测绘的组织实施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加强基础测绘成果资料的深加工,开拓基础测绘应用和服务的新领域,提高基础地理信息对社会经济发展保障程度,基础测绘单位要深化改革,进一步完成基础测绘的保障和管理体系,从技术标准、人员素质、高新技术设备的引进吸收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以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为尽快建立“数字临沂”并形成新兴的地理信息产业积极创造条件。 综上所述,基础测绘是数字城市框架和核心的基础系统工程,基础测绘为数字城市提供基础数据集,数字城市则是高效、全方位充分利用基础测绘数据的一种最直接的途径。 我们要以城市基础测绘纳入临沂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为契机,积极发展勘测科技,加强勘测技术研究,全面实现数字测绘,充分利用多种先进科学技术,建设城市基础空间信息系统,更好地为城市规划与国土资源管理服务。 测绘类论文:数字地球与现代测绘科技的发展 摘要:介绍了测会学的发展,数字地球与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情况。为加速建设我国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发展我国的测绘学科和测绘事业,提出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数字地球 测绘科技 发展 引言:1993年和1994年美国先后以总统令的形式提出建立“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即通称的信息高速公路,以及“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I),这是进一步推进社会信息化,抢占信息产业发展新的制高点和主动权的重大战略步骤,时隔5年,这一计划的实施初见成效,刺激了美国的经济增长,于是去年又以美国副总统演讲形式推出数字地球的概念和构想,并计划到2020年试图达到地球信息化的最终目标,亮出了美国这一近期全球信息战略的底牌。由美国政府高层出面提出的这一“数字地球”构想引起全球各方关注,并成为学术界热点话题。中国学者尤其在地学界也做出了积极的反应,不论从科学技术的角度还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中国要准备迎接这一严峻挑战,已成共识。作为测绘学科,测绘行业反应更显强烈,数字地球概念为测绘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更高层次的发展前景。这里我们想就现代测绘学的发展从学科的观点稍为具体地探讨一下它与数字地球的关系和在构建数字地球中的作用。 一、测绘学的现展 空间技术,各类对地观测卫星使人类有了对地球整体进行观察和测绘的工具,好像可以把地球摆在实验室进行观察研究一样方便。由空间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如由计算机、信息、通讯等技术发展起来的3S技术(GPS,RS,GIS)在测绘学中的不断出现和应用,使测绘学从理论到手段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测绘生产任务也由传统的纸上或类似介质的地图编制、生产和更新发展到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和管理。GPS的出现革新了传统的定位方式;传统的摄影测量数据采集技术已由遥感卫星或数字摄影获得的影像所代替,测绘人员在室内借助高速高容量计算机和专用配套设备对遥感影像或信号记录数据进行地表(甚至地壳浅层)几何和物理信息的提取和变换,得出数字化地理信息产品,由此制作各类可供社会使用的专用地图等测绘产品。我国96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国家基本地图的成图或更新周期可望从十几年,几十年缩短到几年或更短,测绘业的体力劳动得到解放,生产力得到大的提高。 今天,光缆通讯、卫星通讯、数字化多媒体网络技术可使测绘产品从单一纸质信息转变为磁盘和光盘等电子信息,产品分发可从单一邮路转到“电路”(数字通讯和计算机网络传真),测绘产品的形式和服务社会的方式由于信息技术的支持发生了很大变化,实现了信息化的发展。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经济所有制成份和运行体制的改革,需要开放民用国家测绘产品;从技术方面看,西方国家卫星测地技术可制作全球几乎任一地区1m分辨率(相当1∶1万比例尺)的地图,卫星上的GPS又可将这种地图纳入全球参考框架和转换为他们的国家坐标系,中、小比例尺国家地图的保密价值已大大降低;对于军事敏感的重力数据,卫星重力技术所发展的低阶全球重力场模型已足够用于他们的远程战略导弹发射。目前全球高阶重力场模型(如EGM96)分辨率已达50km,已接近我国现有重力数据的分辨率,其保密价值也需要重新评估。这一形势使绝大部份测绘产品可以作为普通商品服务于全社会,测绘业从单一国家事业逐渐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业,这无疑为测绘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扩大了发展空间,这也是一个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性转变。 综上所述,由于以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支柱的测绘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测绘学的理论基础、测绘工程的技术体系、其研究领域和学科目标,正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表现为正在以高新技术为支撑和动力,进入市场竞争求发展,测绘业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信息产业。它的服务范围和对象也在不断扩大,不仅是原来的单纯从控制到测图,为国家制作基本地形图的任务,而是扩大到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与空间数据有关的各个领域。它必将随着21世纪更加成熟的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向更高层次发展,在未来数字地球的概念和技术框架中占据重要的基础性地位。 二、数字地球和现代测绘学 地球上一切事件都发生在一定的空间位置,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所需要的信息绝大部分(约80%)都与地理位置相关。中国21世纪议程62个优先发展项目中,约有40个需要建立或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是利用海量地理信息(即地球空间数据)对地球所做的多分辨率、3维数字化描述的整体信息模型,便于人类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合理使用,为人类认识、改造和保护地球提供一种新的手段,这里在数字地球的概念中突出显示了地理坐标的框架作用,因此NSDI是数字地球的基础设施,要求提供(地球)空间数据框架,包括大地测量控制框架(国家定位网和重力控制网)、数字正射影像、数字高程模型、道路、水系、行政境界、公共地籍等基础地理数据集。在此框架上加载各类地球自然信息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等一切所需要和感兴趣的人文信息。为数字地球提供上述地球空间数据框架是测绘业本身的“专职”,但又对测绘学提出了更高层的技术要求。 NSDI要建立在NII上,要在因特网上运行,要求开发功能强、效率高的因特网GIS软件。这表明还要大力发展测绘产品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它的技术基础是宽带、高速图形图像网络,当然其中宽带高速问题需要国家投资在NII中解决。数字地球构想的另一个高技术特点是虚拟现实模型。目前发展起来的全数字化摄影测量就能够利用功能强大的计算机系统或工作站,对数字化影像进行处理,建立立体地形或地物虚拟模型。但如何将这一技术用在因特网上对多种测绘产品和普通用户提供虚似模型甚或虚拟现实模型,则是要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的。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的多分辨率、统一性的3维数字化整体表达,这里强调了统一性和整体性,要求全球多源数据无缝无边的连接和整合。从空间数据框架来说,其统一性和整体性是由大地测量来实现和给予保证的。大地测量是传统测绘的基础,对当前信息化测绘和构建未来数字地球更是基础的基础,即空间数据框架的框架。它要求全球采用统一的参考椭球模型和相应的地心坐标参考框架(如ITRF);全球统一的高程基准,即统一定义和使用的大地水准面;全球统一的重力测量基准(重力基本网);全球统一的地图投影系统。一切原有的测绘成果,特别是国家基本地图都要转换到上述全球统一的参考系中。数字地球对全球大地测量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GPS配以少量SLR和VLBI站是各国保持和维护各自的地心参考框架的基本技术,但局部坐标到全球坐标的转换目前还难于达到优于米级的精度;全球高程系统的统一问题,大地测量学家经过几十年的研究,目前还是一个未能解决的难题,最终要通过全球重力数据,特别是新一代卫星重力计划和卫星海洋测高计划在国际大地测量协会的统筹和协调下实现。 海洋占全球面积的70%,海洋将是21世纪资源开发的主要竞争空间,海洋动力环境的变化(如厄尔尼诺现象)又是决定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控制“阀门”。数字地球向海洋测绘提出了挑战。从全球来说,目前海洋的精细测绘基本上还是空白,多波束测深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各国领海海底地形的测绘,但要将陆地坐标参考框架以相近的精度扩展到海洋仍存在困难,海上GPS定位精度还低于5m;由于陆地高程基准不能用水准测量传递到海洋,在卫星测高技术的支持下用某种去掉潮汐影响的平均海面作深度基准,精度可达米级,和多波束测深精度相当。但广大的开阔深海的海底地形测绘不可能用船载测深仪完成,用卫星测高结合重力数据(低阶或中阶重力场模型)反演海底地形,目前试验精度可达10~100m。数字地球将要求海洋测绘技术有新的突破。 测绘学由于其技术的突破已日益向相关地学领域渗透。大地测量更成为研究地球动力学(包括海洋动力甚至大气动力)的重要技术手段,GPS监测已能提供全球板块运动和地壳形变精密数据,可用于研究地学灾害(地震、滑坡和火山爆发等)的预测;GPS已可以和VLBI相近精度和频谱分辨率监测地球自转的变化,由此研究地球深部结构和动力过程及全球变化;专题GIS也成为环境灾害问题分析预测工具。数字地球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为解决21世纪人类面临的环境和灾害问题提供一个可供观察、分析、模拟和预测的全球信息系统,以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我们赞成活数字地球或动态数字地球的提法,因为人类是生活在不断运动变化的地球上。现在在全球性的观测中,各种对地观测新技术已可能连续快速获取地球表面(或浅层)随时间变化的几何和物理信息,了解地球上各种现象及其变化。因此测绘学或者说测绘业则应当利用3S技术结合合成孔经雷达干涉技术(INSAR)以及其他新技术(如卫星重力探测技术等)对地进行观测,为构建活数字地球提供描述地球动态变化的地理信息产品。 数字地球构想是推动人类大踏步跨进信息社会重大战略步骤,有挑战也有风险。测绘是数字地球的基础,测绘工作者也将是构造数字地球的“尖兵”,也要求测绘学有新的发展和突破。 三、测绘学和地球空间信息学 在本文第一部分已谈及测绘学在新的技术进步推动下的现展趋势。从现代信息论的观点看,测绘学本质上就是一门关于地球空间信息的学科,传统的测绘受地面测量技术、时空尺度和精度水平以及投入的局限,其产品主要是单一的地形图和在地形图基础上编绘的专用地图。它不能反映、至少不能及时反映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特别是大范围和全球变化。其产品制作周期长,已不能满足地区经济和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多种需要。信息技术加快了人类社会的运行速度。测绘学应该是提供人类生存空间自然环境及其变化信息的学科,它的学科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如何界定测绘学的含义,已是世界各国测绘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于是从90年代开始,国际上将测绘学(Surveying and Mapping)更改为一个新词,以准确反映学科实质,Geomatics一词由此应运而生。随后,有关Geomatics的提法在我国学术界,主要是地学界成为热门话题,由于对其含义理解不同,其中文译名也是五花八门,现在将它译成“地球空间信息学”,已基本得到认同。不管人们对Geomatics的含义如何理解,但根据ISO的标准定义和国际测绘联合会(IUSM)对“测绘学”的定义,两者的含义是基本类同的,只不过Geomatics所涉及的地球空间信息的范围更宽一些。Geomatics更准确地描述了测绘学在现代信息——通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适应了现代社会对地球空间信息的极大需求的特点,因而发展和提高了测绘学的研究和工作领域,符合现代测绘学发展的实际。现代测绘工程的核心技术是空间技术,包括GPS、卫星遥感和航测,测绘的范围扩展到整个近地空间,例如近地空间航天器的导航定位,近地空间重力场的测定,大气层甚至电离层的信息;其支撑技术是信息技术,主要处理电磁波信息和影像信息,加之通讯、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使地球空间信息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比传统的测绘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更新,由此,Geomatics适合于纳入数字地球的理论和技术框架。 随着数字地球构想的实施,测绘学面临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新机遇,传统的或现代测绘学将以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新面目立于地球科学分支学科之林,以更强的活力向前发展,前景良好。 四、建议 本文漫谈了测绘学的发展及其与数字地球构想的关系。为在21世纪加速建设我国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发展我国的测绘学科和测绘事业,以迎接“数字地球”的挑战,根据我国目前测绘事业发展的现状,从一个侧面(主要是大地测量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1.尽快统一我国大地定位参考框架的建设,对近年来由各个部门独立建立的各等级GPS定位网进行必要的联测和统一整体平差,此举可望进一步加强国家级的大地定位框架。 2.将沿海各部门100多个验潮站统一组织GPS联测,精密确定各验潮站水位标尺零点的大地高,填补陆海相接地带重力测量空白。此举为统一陆海大地水准面,建立海洋高程基准,研究海平面变化至关重要。 3.研究将陆地GPS定位框架向我国领海扩展的方案,着手建立我国包括海域的广域差分GPS定位系统。 4.尽快完成重建我国重力基本网,发展航空重力测量系统,加密西部地区重力测量和GPS水准,加大力度支持对卫星测高数据的利用,为下世纪确定我国亚分米级或厘米级大地水准面作好数据储备,建立可在因特网上运行的新的重力数据库。 5.利用新的卫星遥感测地资料重建我国30″×30″数字高程模型。 6.尽快研究我国大地测量数据向社会开放的政策、法规和管理机制,着手建立国家级能够进入NSDI的大地测量数据库。 测绘类论文:数字化地图测绘技术优越性探讨 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普及,由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数字化地图不但使用方法简单,而且测图的精确度高、数据采集快速准确,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数字化地图的测绘方法入手,分析数字化地图测绘过程的内容,然后探讨数字化地图测绘技术的优越性。 关键词:数字化地图 测绘技术 优越性 一、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已经快速步入信息化社会,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由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数字化地图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字化地图不但使用方法简单,而且测图的精确度高、数据采集快速准确。随着信息化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新的数字化地图更为方便、快捷、直观,数字化地图的使用范围在不断的扩大。获得精确的数字化地图离不开先进的测绘技术,本文将从数字化地图的测绘方法入手,分析数字化地图测绘技术的内容,然后探讨数字化地图测绘技术的优越性。 二、 数字化地图测绘技术方法及内容 目前使用的数字化地图测绘技术主要由三种,分别为原图数字化技术、航测数字成图技术以及地面数字测图技术。但是概括起来说,数字化地图测绘技术就是利用现代的各种先进测量仪器对需要测绘的地区进行数据采集,从而获得该地区的坐标信息,然后还需要对采集到数据进行处理,数据经过计算机处理后形成电子地图。因此,数字化测图的基本思想就是将采集的各种有关的地物和地貌信息转化为数字形式,通过数据接口传输给计算机进行处理,得到内容丰富的电子地图,需要时由电子计算机的图形输出设备(如显示器、绘图仪)绘出地形图或各种专题地图。 原图数字化测绘技术是比较简单的一种测绘技术,它主要依据现有的普通地图为基础,利用计算机软件和数字仪对普通地图进行复杂的处理,从而得到数字化的地图,但是该种数字化地图精确度不高。而航测数字成图技术的精确度要远高于原图数字化测绘技术得到的电子地图,该测绘技术利用精密的航空数字拍摄仪器对测绘地区的地形地貌进行快速拍摄,然后利用计算机以及航空测量软件将拍摄获得的数据进行数学处理,建立模型,最后根据建立的模型利用一些绘图软件绘制精确的数字化地图。另外一种测绘技术比较高端,地面数字测绘技术主要利用gps卫星、计算机和全站仪等仪器,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将各种地形地貌的特征在计算机上显示出来,这样获得的数字化地图可以进行各种信息的叠加,并且借助于计算机软件可以极大的提高测绘的精确度。 数字化地图的测绘过程是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它可以分为三个大块进行,分别为地形数据采集、数据的输入、数据处理绘图及数据输出三个部分构成。 根据上述的几种测绘方法可以知道,数据采集也主要有三种方法。原图数字化测绘技术利用原图矢量化法进行数据采集,它根据已有的地图通过数字化仪或者扫描矢量化的方法采集信息。航测数字成图技术获得各个地区的地图数据信息是通过航空(航天)摄影测量和遥感手段进行采集。地面数字测绘技术的地图数据通过gps卫星、全站仪等仪器,对所需地区的地形地貌进行精确的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后就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主要是数据采集以后到图形输出之前对图形数据的各种处理。数据处理包括有数据传输、数据转换、数据计算、图形信息的管理与应用等等。数据传输主要是指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电脑上面;而数据转换主要是将数据文件的格式进行转换,适应软件的需要;数据计算是利用公式和模型处理数据的过程;最后就是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管理,转换成电子地图。在完成了上述的各个步骤之后,就要进行图形的输出了,将处理数据后获得的数字地图永久保存。 三、 数字化地图测绘技术的优越性 传统的地图比较简单,只能给出一些地区的大致的地形地貌,不形象,而数字地图就克服了传统地图的缺点,将很多地区的地形地貌形象的展现出来,并且精确度很高。数字地图十分的灵活,利用数字地图可以将普通的地图进行任意拼接或者删减,数字地图还可以以任意的比例进行扩大或者缩小。随着技术的进步,将卫星遥感影像、其它电子地图和信息数据库,可以和数字地图进行整合和连接,从而产生各种新型地图。 数字地图具有众多其他地图不具备的优点,首先是自动化程度比较高,制作工艺先进。数 化测绘技术将采集到的数据记录在电子手薄中,然后利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可以节约很多人力、物力,使得地图的成本大大降低。传统的测绘方法得到的数据往往会存在很多误差,比如方向误差、测定误差等会导致绘制的实际图上存在很大的误差。而数字化测绘技术在进行数据采集时均采用的地理坐标,这样就可以精确地记录地理信息,提高测绘的精度。 第二,数字化地图方便使用。数字化地图将数字信息与空间信息相拟合,方便地图的更改以及整合修改。数字地图的性能是非常灵活的,可以根据软件的性能和需要绘制出各种地图,如果某个地图需要更改的话,在数字化地图上可以直接进行局部修改和调整,并且修改之后不会影响整个数字地图的整体性。 第三,数字化地图的信息量非常大,可以在很多工具上储存。由于数字化地图可以任意放大或者缩小,所以数字化地图包含的信息量并不受到测图比例尺的限制,不同级别的数据可以分开保存,地图上的信息在使用时可以完全展现出来。比如现在在手机上使用的各种地图,我们既可以看到大范围的地形地貌,当然我们也可以放大地图找到某个具体地理位置的地形地貌,甚至不同的道路、水系、房屋等,通过数字化地图均可以获得。另外,数字化地图还方便检索,根据贮存的数据,我们可以很方便的找到某个位置,现代的导航系统就是在数字化地图的基础上开发的,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四、 结语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普及,人们对数字化地图的需求越来越多,对数字化地图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利用数字化测绘技术我们可以得到精确度非常高的数字化地图,现代的测绘技术可以达到厘米级。传统的测绘技术由于其众多的缺点正在被淘汰,数字化测绘技术正在替代传统的测绘技术,但是数字化测绘技术对测绘人员的技术要求更高,未来一段时间需要大量的测绘人员。
生活经济学论文:浅谈生活中的经济学 摘要:经济学这个词一直被看作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研究学科,是运用专业方法对经济现象和行为进行分析,对未来市场趋势进行科学性的预测,但是经济学原理和经济学思想却是源于生活实践中的,本文主要针对日常生活中的常见行为进行分析,旨在说明其实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是经济学。 关键词:经济学;生活 经济学可以是专业很强的研究学科,也可以是人们日常行为和交流的集中思考和反映。经济学可以很高深,也可以很普及,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导师经济学的影子,经济学成为人类日常生活和交流的基本构成形式。 一、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分析 1.机票的经济学分析 机票常常会出现打折的情况,经常会遇到飞机临起飞前如果还有空座,机票价格甚至会低至一至二折的情况,这个时候买机票是非常划的来的,可以以超低的价格买到可能低于成本价的机票。从表面上看,这样低于成本的机票价格是航空公司损失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飞机即将起飞,一趟飞行所耗费的成本已经基本固定,空置的座位如果以较低的价格吸引顾客购买和乘坐,成本基本不变,反而增加了边际收入,航空公司的整体收入反而增加。所以,这实际上是一件双赢的交易,运用低于公允价值的价格却能增加收入,这就是对经济学中的边际收入的体现。 2.打折的经济学分析 商场打折是最常见的促销手段之一,各种打折方式,绑定这苦方式的制定都是为了给顾客带来消费占便宜的消费心理刺激的同时,积极的抢占市场份额。打折同城会出现“一件八折两件七折三件六折”这样的标语,这让消费者看到之后觉得自己可以低于市场同等价格的情况下购买到同样质量的商品,而且买的越多越划算,顾客本身对于商品的市场定位有一个自我认知,当觉得商品的销售价格低于市场价值并在自己的接受范围之内时,便会达到价格和心理上双向满足,会及其顾客强烈的购买欲。这个时候顾客以低于市场普遍认知的价格购入商品,觉得自己占了便宜,从表面上看是商品生产商和销售商让利给顾客。实际上,在促销的同时,商品制造商运用打折的优势吸收了更多市场闲散资金,优先抢占了市场份额,增加了自己品牌的效益和宣传度,并且在这样的情况下,商品制造商还可以趁机减少库存,降低挤压和风险,加速资金回笼和再投资和再生产,促进自身的运转和经济发展。 二、工作、理财的经济学分析 1.工作的经济学分析 社会已经进入一个高速运转的经济型社会,社会的整个运转就是一个经济流通的过程,人人成为生产者,也成为消费者,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成为市场这个大经济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市场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产生和不断发展。例如,一个人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全部都有人提供,可以在不同的供应场所进行需求上的满足,同时,人们参与工作,通过出售劳动力而获取相应的劳动报酬,作为自己的生活支出和经济来源。人类在生活中整体进行的就是生产和消费的活动。人类因为自身的需求和劳动产生构成了社会上的供求关系,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自身就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来看,现代社会就是一个人人都买,人人都卖的生活经济学,人们在经济发展中同时扮演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角色。 2.收入支出理财的经济学分析 物质基础生活的必需品,作为上层生活的基础,在人们生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理财与消费成为现代生活中人们每天都要思考和处理的问题。所谓现在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现象也是跟物质追求相关的经济学产物。各国家有不同的消费观,例如美国为了促进年市场经济的发展,鼓励消费,导致美国人非常喜欢消费,储蓄能力下降,但是市场经济受到长期的刺激一直处于比较活跃的状态,市场活跃可以促进行一轮的生产和消费,不断推动美国经济向前发展。而中国则不同,中国人民普遍危机意识极爱强,这个社会福利发展还没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有一定关系,其次也跟中国人的消费观念有一定关系。中国人口众多,市场需求一直较大,这也给中国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中国人民的储蓄能力较强,储蓄事业发达,一定程度上也能集中民间闲散资金,百姓的存款还可以给自身生活带来一定的物质基础保障,稳定社会安定。 细说到生活中的理财思想,理财的主要内容包括收入和支出两部分,怎样能够做到开源节流,怎样又能够让生活过的有品质,这些都成为理财的热议话题。日常生活中,一个家庭的所有收入减去所有支出就等于这个家庭本月创造价值的结余价值。经济学理论上支出一个家庭用于满足基本生活必需品所花费价值占创造总价值的比例越高,那么这个家庭的生活水平就越低,结余越少,就离温饱和赤贫线越近。如果这个家庭尽量降低生活支出,增加结余,虽然可以增加积蓄,但是物质生活没有了质量保证,也不等于是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一个家庭要创造更多的收入来源,增加剩余价值,才能拥有更加有品质的生活,满足除了温饱需求以外的更多精神层次上的需求,这反映开源才是改善生活的根本办法,当然理性的节流也是十分必要的。这些日常生活中的收入和支出的理财也正是经济学道理的现实反映。 三、结语 经济学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与交流的重要纽带,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们生活中处处透露着经济学的智慧,不论是日常生活中的经济活动,还是我们的日常工作和消费,以及生活中关于收入支出的理财,全部都是对于经济学的具体体现,也是生活经济学的结晶,生活本身就是一本经济学大全。 生活经济学论文:应用型人才经济学教学要用经济理论解释现实生活 摘要: 生活中处处都有经济学,经济学教学要善于挖掘日常生活中的例子,用经济理论来解释现实生活,用现实生活说明经济理论。要用经济理论解决学生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并用经济理论引导学生为人处世,从而从全方位提高学生素质。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教学;经济学教学;经济理论;现实生活 0 引言 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学习的好坏不仅会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会有着直接影响。由于经济管理类专业大多是以招收文科考生为主,数学基础比较差,对经济学有些难以理解。有时候,尽管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起来却觉得干巴巴的、索然无味,像是过眼烟云,很难有好的教学效果。作为科任老师,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用经济理论解释现实生活,用现实生活说明经济理论。现结合我自己多年来教学的经验,谈谈我对应用型人才经济学教学的一些看法。 1 善于挖掘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作为教学案例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的配置与利用的科学,而生活中处处都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选择,这就涉及到经济学。生活中处处都有经济学,从起床到睡觉,从穿衣到吃饭,从睡眠到读书、游戏、身体的锻炼以及购物、聊天、休息,从生活起居到谈情说爱,都存在着资源配置与利用,存在着经济学问题。经济学的问题比比皆是、俯首可拾,比方说,我们通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一个人在外面走路,会感到孤单,甚至有时候会有一种不安全的感觉,于是,见了陌生人他也可能会跟对方主动打招呼聊天、一起走一段路。经济理论很容易就可以解释这些事情,因为跟他人聊天可以增加自己的效用,两个人走路跟一个人走路相比,两个人走路可以打发寂寞时光、可以增加安全感,从而增加他们的效用,这也是一个帕累托改进。用这些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来谈经济学,学生容易接受,也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带着兴趣与没有兴趣来学习同一门课程,其效果将是天渊之别。 2 善于用经济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生活中虽然处处都有经济学,但要利用经济理论解释它们却需要我们经常去思考。例如,关于物质与爱情之间的关系问题,一般人认为,物质是基础,但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之后,物质和爱情何者更加重要,他们的关系如何,这可以用经济理论来分析。 我们可以用U表示效用,M表示物质,L表示爱情,a、b、α、β、γ为不为零的常数,它们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U=aMα+bMβLγ。这个式子就较好的描述了一般人的物质与爱情的关系的观点。当M=0时,不管L是否为零,U都等于0,说明物质是基础,没有物质基础爱情也不能当饭吃。β、γ的大小代表物质与爱情孰轻孰重,当β γ时,更加看重物质;当β 只要我们用心的去思考,就可以发现日常生活中存在太多的现象可以用经济理论来解释。甚至我们所说的一些在理的话,都包含了经济学原理。例如,在电视连续剧《乔省长和他的女儿们》的大结局中乔省长有一句台词:“如果一个人有了害人之心就不可救药了。”用经济理论如何解释这句话呢?经济学有一个经济人假设,人总是在谋求自己的利益,有害人之心的人总是把别人情况变好当作是件使自己效用减少的事情,为了增加自己的效用水平,在自己情况不能变好的情况下,他只能通过损害别人利益来提高自己的效用水平。 3 善于用经济学知识解释社会现象 经济理论不仅应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而且要解释社会现象。几乎所有的社会现象都可以用经济理论来解释。最常见的社会现象如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房产问题、三农问题、人民币汇率问题、经济危机、欧洲债券危机等等,这些典型的经济现象无一不是经济问题,都可以用经济理论来分析。有些社会现象,看起来不是经济问题,但也可以用经济理论来解释,如很多人在感叹物质文明取得长足进展的同时,惊呼道德沦丧问题。著名的经济学家加利·S·贝克尔(Gary S·Becker)就因把经济分析方法推广到人口增长、家庭、教育、犯罪和处罚、歧视等社会问题研究领域,在1992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同样地,经济理论还可以解释我国的文凭热、证件热、国考热、宰客门,甚至可以解释考生的作弊现象;也可以解释日本因地震而造成核泄露后中国出现的“抢盐风波”,甚至可以解释为什么我国反腐倡廉将是一件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有人对城乡居民的幸福因子做过调查,结果显示:生活条件差得多与收入低得多的农村居民比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更高。这种结果让常人难以理解,但在经济学里面,解释这种现象却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正如常人所说的“幸福不是你拥有的多,而是你计较得少”。 生活经济学论文:生活事例、学术笑话与西方经济学教学 摘 要:西方经济学及其相关分支学科的教学内容中充满大量图表、数学公式与概念术语,这给经济学教学提出很多挑战。本文以经济学概念与分析视角为例,就如何将生活事例、学术笑话作为辅助手段引入西方经济学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学术笑话;理性人假设;帕累托效率 国内高校尤其是财经类院校普遍开设西方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课程,学生人数众多。世界上不少著名大学把经济学原理作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给全校新生开课。实际上,西方经济学原理在经济学的各分支学科中也有广泛应用。有学者认为,西方经济学实际上是一门市场经济学,是对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运行实践的经验概括和理论总结,揭示了市场经济运行的机理和一些重要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和较为有效的方法体系,因而可以用来解释经济当事人的行为和经济现象,为制订经济政策和进行经济管理提供思路。在我国高校开设西方经济学,主要目的是教给学生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分析经济问题的方法[1]。 从教学内容、所占学时以及影响力等方面来看,西方经济学已经超过政治经济学,成为我国高校经济学基础理论教学的主要内容。那么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如何呢?国外曾有个笑话,大意是调侃经济系的学生毕业后只记得“供给”、“需求”等少数名词。著名经济学家巴曙松为康奈尔大学弗兰克教授的《牛奶可乐经济学3》作推荐序时,曾经感慨:“在经济金融相关课程和课题的教学和研究中,一直让我感到困惑的事情是为什么读了四年经济学本科的学生,甚至已经拿到经济学硕士学位的学生,当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社会问题的时候往往显得不得要领、隔靴搔痒?为何一些经济学教科书上完美无瑕的政策却受到大多数民众的反对?为何那些专业学习的学生们往往只能把基本的经济原理停留在书本上和课堂里?”[2] 根据笔者的阅读经验以及有限观察,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事实上,许多本科生甚至是研究生,学完充满大量“可怕的”图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与一阶导数的初级与中级经济学之后,确实也许还能记住“供给”、“需求”、“边际效用”、“通货膨胀”等少数词,但没有学会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不能用经济学概念与原理深度分析社会问题。 本科生的各类经济学课程,知识体系虽然比较成熟和完善,不少知识也并不晦涩深奥,但是教学上依然需要创造性。现实状况要求我们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创新教学方式,改善西方经济学以及相关课程的教学效果。笔者曾观摩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以及优秀教师的教学,发现大家尽量将生动的生活事例引入课堂,或将课题的研究成果与学科前沿知识引入专业课,激发学生兴趣等。这些给了笔者很大启发,我们尝试将挑选的日常生活事例、学术笑话引入西方经济学教育,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与学术性,改进教学效果。以下介绍初步思考与做法,抛砖引玉。 一、生活事例与经济学基本概念 有学者认为,经济学教学方式创新,其精要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和熟练运用经济学的“三种语言”(经济语言、生活语言和数学语言),营造妙趣横生的经济学课堂,以培养学生的经济学兴趣,引导学生真正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从而对学生的经济学思维产生持久、真实和积极的影响力[3]。笔者非常认同这些理念与做法。道不远人,经济学应直面现实,从现实生活与日常体验中获取教学灵感。以下是与“理性人”假设相关的一些例子。 经济学在一般情况下假设人们是理性的,具有理性偏好(rational preference)。消费者可以对各种各样的消费组合进行打分或排序,这一行为反映了消费者的偏好。理性的偏好具备完备性与可传递性两个特点。笔者举的例子是: 如果张三同学下课后到食堂吃饭,假设选项有三项:叉烧饭、烧鸭饭、切鸡饭。那么,理性的消费者应该能给这三项排序。在给定的预算约束下,叉烧饭更好,还是烧鸭饭更好,或者是两者无差异,张三要能给出一个明确的排序,这就是偏好的完备性假设。如果张三认为叉烧饭比烧鸭饭好,烧鸭饭比切鸡饭好,那么张三应该认为叉烧饭比切鸡饭好,这才满足偏好的可传递性假设;否则就不满足。 笔者进一步提出三个问题,如果一个消费者的偏好不满足可传递性假设,其行为会有什么特点?一个骗子如何利用这一点从中获利?儿童是否有可能出现不满足偏好可传递的行为?从课堂效果来看,同学们感觉例子很生动,问题也比较别致。通过例子加深了对“理性偏好”的理解。 经济学以及福利经济学一般假设人们是自身幸福水平的最好裁判,一个人的偏好(体现为各种选择)与其福祉或者说快乐是一致的。但是,偏好有可能偏离福祉,这有几种理由:首先,由于无知和不完全预见性,一个人偏好的东西不一定符合他真正的福祉。其次,一个人的偏好不仅受到自己福祉的影响,而且受到此人对别人福祉考虑的影响。最后,个人可能有非理性偏好。这又有几种情况:人们有一种牺牲未来甚至完全忽视未来的倾向;存在过多的享乐诱惑和强烈的生物欲望;某些人可能会执拗地坚持某些习惯、风俗、原则或其他东西[4]。 笔者根据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典型事例解释上述知识点,例如恋爱中的信息不对称与不完全预见性,还有养老金制度的例子。各类组织的职工每个月要依法缴纳养老金,这是一个司空见惯的事情,而做学问就应该不疑处有疑:强制性公共养老保险体系存在的理由有哪些?从这个问题出发,我们指出人们很可能由于无知或短视,导致年轻时储蓄不足(类似于年轻时锻炼不足与阅读不足,恐怕没有多少人后悔自己读书期间锻炼太多,读书太多),加上其他现实原因,导致对强制性公共养老保险体系的需求。这些由基本概念拓展而来的知识对深刻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有帮助,对于企业员工福利管理制度的制订也有其参考意义。 此外,在真实商业世界中,超市、电影院、饭馆的诸多做法可以用于解释许多经济学概念。例如超市的定价策略可以联系价格需求弹性这一重要概念。此外,现实中不缺乏关于价格歧视、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方面的例子。用精心挑选的、学生熟悉的日常例子讲解经济学,学生理解与记忆效果较好,也更了解什么是“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生活经济学论文:《经济生活》与《经济学常识》的对接 摘 要:《经济生活》与《经济学常识》有着内在的联系。《经济学常识》是必修模块《经济生活》的延伸和扩展。《经济生活》主要讲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经济学常识》以近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脉络(从传统市场经济到当代市场经济,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到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为线索,以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学面对的问题、研究的任务,特别是所取得的具有重大影响的经济学理论和观点为主题,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部分内容,它与《经济生活》是相得益彰、互为补充的。 关键词:《经济生活》 《经济学常识》 内容结合点 一、《经济生活》与《经济学常识》的主要内容及其关联 《经济生活》模块涉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领域,包括四个单元,即:生活与消费、生产、劳动与经营、收入与分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四个单元体现的学科知识是消费的意义、投资的意义、财政的意义、经济建设的意义;体现的生活逻辑是如何花钱、如何挣钱、如何管钱、如何发展;体现的生产逻辑是如何生产、谁来生产、为谁生产、怎样生产。《经济生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帮助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知道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各项工作都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认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获得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必要知识和技能,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珍惜诚信的价值观,增强法律意识,培养进取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 《经济学常识》是思想政治新课程必修模块《经济生活》内容的延伸和扩展。其主要内容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原课程标准中的经济常识中关于劳动价值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内容,一是新增加的不同历史时期主要经济学派产生背景、主要观点等内容。整个模块以近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脉络(从传统市场经济到当代市场经济,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到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为线索,结合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有选择地了解一些关于市场经济的理论与观点,评析这些理论建树对当时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有助于初步认识什么是经济学。把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精髓,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过程。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生活经济学论文:初探为生活而教的教学理念下中职经济学课 【摘 要】中职教育在于培养技术型、实用型人才,在中职经济学基础课堂中将教学理念、内容、方式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成了当前课程改革的重点,在本文就以上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中职 教学 课程改革 实践 伴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春风,中职教育的春天也随之而至。要切实让中职教育得到发展,仅仅依靠政策和改革是不行的,这还需要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挖掘。在最近的示范课观摩中,笔者发现这些课无论是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都体现了中职课程改革的精神,这给我很大的触动也让我对目前所的教的中职经济学课程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改进,并根据笔者所教的中职经济学课程做了如下革新。 一、深入为生活而教的教学理念 职业技术教育换言之是就业教育,除了少部分的学生继续上高校深造外,大多数的中职学生在毕业后都将迈进社会、面临就业。因此,在中职教育中我们所坚持的教学理念就是“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以服务生活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换言之就是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要和要求设置相应的课程,选择实用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 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经济学基础作为一门经贸、财会、商务专业的基础课。虽然有着严密的理论体系,抽象的理论框架,但在教学中自然不能将其普教化,纯理论化。一方面教学中要考虑到要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与生产技能相联系,另一方面,要考虑到中职学生的学习水平,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到有兴趣并且能学以致用。让每一位学生在努力下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使每一位学生在聆听过后都得到不同的生活启发,最终使不同的学生在这门课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便是对中职经济基础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诠释。 二、深化教学内容讲解的生活化 中职经济学基础课不同于普通的基础课程教学,它是职业技术教育中重要的文化课,而且也是职业技术教育中一门实用的专业课。经济学基础作为学习其他专业理论和技术的基础和入门,为学生今后深入的学习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在教学中早已得到共识。但是我们知道作为一本讲述经济学理论的书其中避免不了许多专业名词、严谨晦涩的书面表达方式、繁琐的公式、复杂的图表,而也正是这些使大多数中职学生望而却步。从过往的实际教学情况来说,经济学基础课与专业实用性和学生基础水平严重脱节,导致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甚至对所学知识不知所云,由于这门课一般开设的比较早,等到后面的专业课中用到某一部分知识时,往往已成过眼云烟,消散在九天云外了。总而言之,经济学基础课根本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功能。 事实上,经济学本身就是一门由简单的常识加上复杂术语包装起来的学问,经济学理论的建立都是基于日常生活的各类现象。因此在教学中,我尽量把那些生硬的书面表达方式、复杂繁琐的计算公式以及抽象陌生的曲线表格转化成在生活中常用、常见的事物、现象。用购物、吃饭、恋爱、婚姻、法律这些生活要素将经济学基础中晦涩难懂的原理解剖分析,用故事的形式将教学内容融入其中,并将故事编织起来让每一个学生体验这其中所蕴含的原理。 举例来说,当学生在学边际效用价值论时,书上的概念阐述是这样的“商品的价值取决于效用,并以稀少性为条件;价值尺度是边际效用;不能直接满足人的欲望的生产资料的价值,由最终消费品的边际效用决定;市场价格是买卖双方物品效用主观评价彼此均衡的结果。”对于科班出身的学生来说这段话或许不难理解,但是对于中职学生,很有可能一来就被这段话弄蒙,对于接下来的学习其兴趣自然是荡然无存了。因此在课堂中,我先通过记者采访美国总统罗斯福问他对三次连任有何感想,总统让记者连吃三块三明治的故事引入。调动起学生们的兴趣。再通过生活中的进餐的例子进行比喻说明,让学生回想吃自助餐时的场景。当你进入自助餐厅尝到的第一片烤肉和离开餐厅前,勉强吃下去的最后一片肉的感觉,就会让学生对的边际效用有深刻的理解了。在理解了理论原理之后,就可以举一反三引导学生将生活中得一些现象做出解释。例如,人们离不开水,水比钻石有用的多,离开钻石人们只会觉得可惜,可离开了水人们将很快死去,而为什么钻石比水卖得贵?还有人们要靠食物来存活,但是事实上食物在发达国家的家庭中,食物所占的开支比例却不断地减少,难道食物对他们不重要?等等 在新课改政策和多年教学经验的启发下,结合中职教育教学的理念和中职学生的自身水平,将经济学基础课大量的经济学原理、概念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整个教学内容生动有趣,简单易懂,在教学中起到了良好的成效。 三、采用多变教学手段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活动 在过去的教学中老师通常是以纯理论教学为主,缺少教学辅助工具,“满堂灌”现象十分普遍,再加上中职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往往对基础课程与教学方式产生排斥心理,此外,这种教学方式下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往往脱离实际,到实际的工作岗位上根本用不到。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中职教学中采用多变的教学手段,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成了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中职教学以技能教学为重点,以服务就业为中心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变迁老师必须以当前社会、市场、岗位的需要改进方式,创新模式。因此,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做结合,手脑并用,切实提高实训、实作、实验的教学质量是学生就业的重要保障。在教学中学校、老师应在现有的条件下多为学生创造实践、实习、见习的机会,通过校企结合、工学结合,让学生半工半读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从而使学生的技能得到立竿见影的提高,为将来走向社会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四、结语 新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对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提高中职教育教学质量,如何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如何改变中职教育在社会和民众心中的印象,成为当前每位老师的职责和任务。在挑战面前我们要克服落后守旧的思想,坚持一切为学生服务,为就业服务的教学理念,秉承不怕失败、勇于创新的精神。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优势,将教学与社会和市场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力争为社会培养技术型、实用型人才。 生活经济学论文:经济学家告诉你生活中的猫腻 美国康奈尔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弗兰克是个问题制造者。他把经济学当做了博物学,让学生们写短文,提出生活中的问题,并从经济学的视角做出回答。 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卖,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卖 原因之一可能是,软性饮料大多是直接就着容器喝的,所以,由于圆柱形容器更顺手,抵消了它所带来的额外存储成本。而牛奶却不是这样,人们大多不会直接就着盒子喝牛奶。 可就算大多数人直接就着盒子喝牛奶,成本效益原则亦显示,它们不大可能装在圆柱形容器里贩卖。不错,方形容器的确能节约货架空间,但牛奶一例中节约的空间,显然比软性饮料一例中来得更划算。超市里大多数软性饮料都是放在开放式货架上的,这种架子便宜,平常不存在运营成本。但牛奶则需专门装在冰柜里,冰柜很贵,运营成本也高。所以,冰柜里的存储空间相当宝贵,从而提高了用方形容器装牛奶的收益。 为什么女装的扣子在左边,男装的扣子却总在右边 毕竟,全世界90%以上的人(无论男女)都是右撇子,用右手从右边扣扣子要容易多了。那么,为什么女装扣子在左边?在这个例子中,好像真的是历史说了算。17世纪扣子最初问世的时候,只有有钱人的外套上才钉扣子。按当时的风俗,男士自己穿衣服,女士则由仆人帮着穿。女士衬衣上的扣子钉在左边,极大地方便了伺候女主人的仆人们。男士衬衣的扣子在右边,不仅因为大多数男人们是自己穿衣服,还因为用右手拔出挂在左腰上的剑,不容易被衬衫给兜住。 如今,为什么女装扣子依然留在左边呢?规范一经确立,就很难改变。既然所有女装衬衫的扣子都在左边,成衣商提供扣子在右边的女士衬衣,就很冒险 为什么鲸鱼濒临灭绝,鸡却没有繁衍之忧 几乎每年环保主义者都会上街游行,谴责国际捕鱼业对许多大型海洋哺乳生物的生存造成了威胁。可没有人上街抗议,号召大家拯救小鸡。这是为什么呢?简单来说,鸡从来没当过濒危物种。但这就引出了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物种濒临灭绝,有的却没有? 鲸鱼的数量持续下降,是因为没有人拥有它们的产权。它们畅游在国际海域,而有几个国家拒绝履行国际禁止捕鲸协议。相反,世界上多数的鸡都有主人。你从自家笼子里抓一只鸡杀掉,你拥有的鸡数量就减少了一只。如果养鸡是你的谋生手段,那么,你必然有着强烈的动机,要使送去市场卖的鸡和新养的鸡在数量上保持平衡。这就解释了前者濒于灭绝、后者繁衍不息的原因。 为什么不少学校要求学生穿校服 倘若学生能够自由选择衣服,就必须考虑到自己传递给别人的暗示信息。比方说,要是有人希望传达自己是个大胆姑娘的信息,她说不定就会穿得惊人地大胆豪放。要是有人希望显得成功、一切尽在掌握,或许会穿格外名贵的衣服。可诸如大胆、名贵表达的都是相对含义。倘若有许多学生都开始穿着能凸显这些规范的衣服,那么规范本身就会发生变化。就好像雄麋鹿的犄角一样,过不了多久,学生中间就会掀起昂贵的衣着竞赛。可见,穿校服虽然限制了学生们自我表达的能力,却减少了在衣着竞争上所投入的货币及情感成本。 生活经济学论文:爱上“经济学”,爱上日常生活 感谢罗伯特・弗兰克的《牛奶可乐经济学》,让我开始思考我在超市买完东西后,只加了10元钱就拿到了一瓶红酒,是不是真的占到便宜了。事实上,付钱时我并不清楚它的味道如何,因为我以前并不知道这个牌子。仅仅10元钱而已,我没有考虑我是否真的需要这瓶红酒。我在想,我是不是又做了一回超市的价格实验小白鼠? 我还想到每次在屈臣氏收银台结账时,工作人员总是询问是否要加一些钱换购某些商品。我知道经常会有人选择换购,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这样做。还有,中国的星巴克,原先有小杯、中杯和大杯咖啡3种,后来杯子升级,出了超大杯,小杯不见了。这是不是告诉我们其实小杯咖啡是最划算的? 看《牛奶可乐经济学》之前,我不会思考这些事情,因为它们是生活里司空见惯的,甚至是“小”事一桩。但我现在却体会到了用经济学的眼光,观察和思考日常生活的乐趣,甚至有些爱上经济学了。 读完《牛奶可乐经济学》,我想告诉你的是:生活里,没有什么是理所应当的。而经济学不应该只是“可怕的图表”,经济学原理是隐藏在生活的各个角落里的,等着我们发现它。当我们想对别人讲述这些有趣的发现时,不应该只是拿出数据和图表,而应该像讲故事一样。 就连作者也认为《牛奶可乐经济学》成功的原因在于,通过解答日常生活里的有趣小问题,帮助读者对基本的经济学原理有了深刻的理解。一旦掌握了这些最重要的基本原理,人们就会克制不住地想要利用它去洞穿这个世界的所有真相。 那么,当我们真的像作者所说的那样,用经济学原理去探索生活和世界时,我们应该用故事化的视角去看待这一切。事实上,这种事情我们在孩童时代就干过。儿童会把事情编成故事,当他们尝试理解生活时,会利用故事化的视角看待个人经历,以此为进一步思考的基础……如果他们不能以一种叙述性结构理解事情,就记不牢靠,以后也不能随时拿出来细细琢磨。 只是随着我们长大,这种“本领”就退去了,因为我们的脑子里充斥了过多的规则、公理和原则,开始对生活“见怪不怪”。 和以前编辑部推荐过的《怪诞行为学》一样,这本同样畅销的《牛奶可乐经济学》也可以称做“问号书”。两本书中谈到的都是一些大家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事情,作者的做法是把句号换成问号。两本书的区别是,《牛奶可乐经济学》讲的是“博物经济学”,《怪诞行为学》讲的是“行为经济学”。 在问号向句号的转换过程中,我读到的是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 比如。弄明白“为什么雄海象比雌海象个头大”,就理解了机会成本;弄明白“为什么打开冰箱时,冷藏柜会亮。冷冻柜却不会亮”,就理解了成本效益原则…… 此时,经济学已经脱离了干枯的独立概念,而成为一种思考方式。 我想,弗兰克真的应该感谢出版社的编辑,给了这本书如此亲民的名字,如果真的用《牛奶可乐经济学》的英文原名直译一《经济博物学家:日常生活密码的破译研究》的话,作者这些谐趣的发现,将会被掩盖在如此严肃的书名中,谁还有兴趣拿起来翻一下呢? 生活经济学论文:政治经济学家的生活经济学 老弗里德曼(密尔顿・弗里德曼)写过《价格理论》(1976年第一版),此书成为20世纪下半叶几乎整整两代经济学家的思想范本。10年之后,老弗里德曼的儿子,戴维・弗里德曼,也写了一本《价格理论》(1986年第一版),叫做“中级教材”。我认为,戴维・弗里德曼把价格理论写到了引人入胜的境界。过了10年,1996年,戴维又写了一本教科书,标题若直译,应当是《隐藏着的秩序:日常生活的经济学》。这一阶段,戴维进入了创作高峰期,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论域广阔,涉及政治经济学、法律经济学、社会学与经济学。2000年,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法律秩序:一个经济学叙说》。 与密尔顿・弗里德曼的文字相比,戴维的文字更幽默,所论事例也更多出自现代生活世界。 我很遗憾地发现,2003年9月,当《隐藏着的秩序》中译本问世时,中信出版社把这本书的标题译作了“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完全隐去了主标题,并且副标题也被冠以“弗里德曼”的名字,颇有混淆大众视听之嫌。它的三位中译者,文笔似乎可以接受,但难达上乘。例如,中译本第24页有一个小标题,“naive price theory”,指的是普通消费者凭感觉常常以为正确的“天真的价格理论”,却被翻译为“婴儿价格理论”。 无论如何,这是一本好书,所以,它需要批评。中文里说到“批评”,原意是读者以毛笔在作者的文字上“批”写自己的“评”见。所以,今天的读者,因为不能“批”,所谓“批评”,就只是评论一番而已。 戴维・弗里德曼,目前在加州的桑塔克拉拉大学任法律教授,1965年获得哈佛大学学士学位,主修化学与物理学,1971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专业是“物理学”。戴维是物理学家吗?这是一个可能引发争议的问题――戴维确实有物理学博士学位,但他是一名出色的经济学家,当然啦,经济学被视为社会科学中的物理学,不过,经济学不应当把自己变为物理学。 可以肯定的是,从父亲那里,戴维继承了某些经济学直觉。他讨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发生着的许多“公共”现象,站在经济学立场上。熟悉经济学教科书的读者都明白,“公共”现象的经济学讨论,比“私人”现象的经济学讨论来得困难,或许困难得多。这是因为“公共”现象总要涉及私人行为的“外部效果”,从而使得马歇尔和老弗里德曼的“局部均衡”的经济学分析方法不得不拓展到“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模型的视野里面去,可是,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都需要排除外部效果,以便确保均衡的存在性和稳定性。 戴维在《隐藏着的秩序》第一章,开篇就叙述了公共交通问题――数量足够大的私人交通工具,可以造成公共道路的拥挤,从而降低每一私人交通工具的效用。由此,他提出了公共政策的经济学视角。这一视角也被称为"理性选择"视角,因为它假设人的一切行为,甚至婴儿的哭喊,都有理性可循。更进一步,受到动物行为学当代研究的鼓舞,戴维声称,不仅人类,而且一般生物,他们的行为都可以具有理性。 所谓“隐藏着的秩序”,按照康德的注释,应当指我们以理性的目光审视万物,试图为他们的行为建立秩序。戴维在这本教科书里为人类行为建立的秩序,我概括地称为“政治经济学”――广义的,不是狭义的。 例如,他在这本书的第21章,也是最后一章,“爱情与婚姻经济学”里提出这样一个合乎经济学逻辑的问题:“为什么人们会与自己所爱的人结婚,而不是与自己兴趣相投,或是相互能取长补短的人结婚?” 戴维给出的解释是:(1)一方面,与别人的儿女相比,父母更愿意照料亲生的儿女。另一方面,演化生物学告诉我们,爱情是人类性生活完满的必要条件。所以,由相爱而结婚的,其儿女可以获得更高的生存概率;(2)爱情可以降低夫妻之间讨价还价的费用,因为爱着对方,所以愿意不斤斤计较自己的得失。所以,相爱而结婚的概率,比不相爱而结婚的概率高,当然有反例,只是反例的概率较低而已。 在“生活的经济学”这个题目下,戴维提出的看法,许多都合乎我们的生活常识,还有许多,违反了我们的生活常识,尽管这些看法合乎经济学的逻辑。 那些合乎逻辑而反对我们的生活常识的命题,吸引我们去了解它们,因为它们增进了我们的生活知识。 生活经济学论文:经济学诠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城市区别于农村的一个基本特点,是人口有规模地集中居住。为什么要集中居住?可能会有各种不同的解释。譬如,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城市大多有城墙,城墙内人口集中居住,是为了安全。而且,以这种方式保证特定人群的安全,也是比较经济的。 如果我们把集中居住视为城市生活方式的一个要素,那么,从经济学的视角可以给出哪些解释呢?说城市最早就是农民赶集的地方,是不会错的。那时,分散居住的农民在约定的时间到一个固定场所做买卖,这个固定场所就是市场。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市场的周围就聚集了与这个市场相关的人们,亦即靠这个市场生存和发展的人们。他们在满足某种市场需求的同时,相互间也会产生需求,由此就衍生出其他市场。由一个集市到城镇,城市的雏形就形成了。 市场上的供给,即交易的商品,最早就是农民剩余的农产品,尔后有一些手工制品。就在这些手工制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内部分工,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描述的生产别针的手工作坊,就因为分工,使生产别针的效率成十倍、百倍地提高。如此一来,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价格随之下降,需求开始上升,交易量迅速增长,市场规模也就在不经意间扩大了。尤其是由内部分工演进的社会分工,(今天所说的外包,就是社会分工)形成了专业化生产体系,规模经济成为可能。专业化、规模经济从供给的角度,乃至供给与需求相互作用的角度,对市场的扩张、城市的发展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国际贸易理论还给出了生产地靠近市场的解释,那就是,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运输成本的高低是决定贸易能否实现的基本因素,因此,使生产地尽可能靠近市场,就成为必须。由此,也就有了生产厂商聚集的一个理由。此外,在公共基础设施的作用日益凸显,以及一次次技术革命的影响下,无论生产厂商,还是服务厂商,由于聚集所产生的共享效应、学习效应和范围经济(当同时生产两种及以上产品的费用低于分别生产每种产品时,所存在的状况被称为范围经济)效应都更加显著,因此,城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如果说上面主要是从交换、生产的角度看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那么,从消费、生活的角度,我们还能看到些什么呢?由于市场上集中了足够多的生产厂商,它们间的竞争,使消费者获得了多样化的、便宜的商品或服务。用当下中国城市市场的商品价格大多低于农村市场,城市的CPI水平低于农村的现实,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城市居民能够得到更多的消费者剩余。 再加上生产的集聚、市场的集聚,就能够更多地吸纳就业,并使从业者获得相对于农村更高的收入,这也是大量年轻人向往城市、向往大城市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备与共享,知识和经验的学习与分享,都使得经济学视角的城市生活方式,有着较高的正外部性和性价比,进而使大部分人口云集这里,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当然,由于某些制度的缺失,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滞后,多少会抵销城市生活方式的优越性,这是不容忽视的现实。例如,目前中国大中城市的高房价,就与保障性住房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有关,进而使得城市居民,尤其是城市新移民的生活质量受到较大影响。 又如,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那些今天虽然生活、工作在城市的农民工及他们的子女,并没有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和其他福利。这就告诉我们,城市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发展的问题,而是一个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政治和文化共同发展的问题。 世博会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方面,世博会(特别是这次中国上海世博会)将城市的优点、优势高度浓缩地展现于一个特定区域,从产品的博览,到生活方式、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的展示,世博会走过了一条与时俱进的道路;另一方面,城市也利用世博会,使原本推动城市发展的因素,如市场的发育,要素的集聚,产业的升级和功能的优化,都得到了具有根本性意义的进步。 也就是说,将城市的发展与世博会联系起来,是找到了对世博会的最佳诠释。同时,将各个国家在世博会传播的理念――科学与技术、文化与文明、绿色与环保……既集中地展现,又大力地弘扬,将使城市的发展、国家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都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生活经济学论文: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法制建设的经济学分析 【摘要】 文章通过分析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法制的供给与需求特点,指出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法制建设的供需均衡状况,提出了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法制建设的两点建议。 【关键词】法制建设 供需均衡 立法 执法 任何一种法制建设的均衡状态都可以被视为这种法制的供需均衡状态,也就是国家的政府机构所提供的法律制度能够满足社会民众对法律制度的潜在和实际的需要。因此,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法制建设也可以进行供需分析,确定供需主体,找出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法制建设的理想均衡状态。 一、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法制的供给能力 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法制的供给主体是军队的立法、执法和司法部门,他们在给定的社会环境下,提供规范生活保障社会化行为的法律制度。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法制的供给具有四个特点:第一,法制供给者与需求者效用函数的近似一致性。一般商品在交易的过程中,交易利益会在供需双方之间进行分配,形成双方的利益变化。而法制的交易则由需求者完全占有交易利益,供给者是一个完全的利他主义者。 可以用下式表示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法制市场上供需双方的效用: Ux=f(Uy);dUx/dUy=-A(A为正常数) 其中X代表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法制供给者,Y代表需求者,U代表效用。 法制是一种公共产品,是无法明确界定所有权的产品,一旦生产出来就无法限制他人从中获得利益。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法制就是一个典型的公共产品。军队为完成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任务提供关于生活保障的各项法制,各项法制一旦提供出来就被所有参与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各个主体共同利用,不存在着排他性。第二,法制供给者的效用函数存在“内在性”。制度经济学家沃尔夫认为:“内在性是国家机关组织内确定的用以指导、规则和评估机构运行和组织成员行为的准则目标,与该组织的法定职能、社会公共目标之间存在着不一致。在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法制的供给过程中,军队的立法部门无法避免个人价值观对立法的影响,由于立法机构独立的价值观社会公共目标之间存在差异,从而引起相关法制建设的偏移。第三,法制供给具有不确定性。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法制供给无法满足需求的根本目的。在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活动中,法制的需求方所要获得的是公平的交易、合理的市场秩序和有效的资源配置,而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的相关法制则并不能直接满足需求方的这些目标,只能提供促进这些目标形成的相关保证措施。第四,法制供给具有强制性和垄断性。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法制尽管只是军队后勤保障领域的相关法制,但却代表着国家统治阶级的意志,受到国家强制力的保障,强制军地双方的保障部门必须遵守并执行。同时,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法制只能由军队和政府的主管部门提供,其他任何部门所制定的具体规则都要受到根本法的限制。 二、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法制的需求意愿 在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法制的需求主体是进行各种生活保障社会化活动的军地双方保障部门。需求主体需要用法制来捍卫自身的权利,履行法定或约定的义务,并预期在一定法律的规范下能实现的最大利益。同时,法制的需求是一种非市场需求,属于制度需求的范畴,主要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法制需求具有赢利性。在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活动中,需求主体对法制的需求主要来源于通过法制来获取潜在的未来的利益。如果一项法制不能给保障部门带来任何收益,即便是有关部门确立了这项法制,法制实施与否都不对保障部门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也不可能起到规范军人生活保障活动的作用。因此,军人生活保障法制是必须给需求主体带来利益的。第二,法制需求具有层次性。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活动具有不同的层次划分,从基层单位到总部机关都需要进行生活保障,因而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活动在不同的级别上具有不同的特征。不同层次的需求主体对军人生活保障的相关法制具有不同的“既得利益”和“潜在利益”,每个层次的需求主体对法制的关注点也各不相同。第三,法制需求具有不确定性。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法制的需求内容和需求量是难以准确测量的,每个层次的法制主体都具有不同的法制需求内容,从而在整体的法制建设中形成了多方向的需求表现,形成法制需求的不确定性。同时,法制产品的公共品属性决定了对法制产品的需求只能通过公共选择进行表达,因而不可能像普通商品一样通过对数量的确定决定需求量,这也形成了法制需求的不确定性。 三、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法制的供求均衡状态 1、静态均衡分析 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法制的静态均衡是在某一个固定时点上,法制供给和需求相等的情况,如图1所示。 在图1中,纵轴代表的是法制的价格,可以表达为保障部门遵守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的法制而不得不失去的未来收益。横轴代表的是法制的数量,表示的是立法的未来收益。法制供给曲线向左下方倾斜,表示立法部门提供的法制与获得的未来收益之间是正比例关系,其实际意义为,当立法部门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法制时,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的未来收益将得到大幅度提高。法制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示保障部门失去的未来收益与法制数量之间是反比例关系,其实际意义为,当保障部门受到过多的法制的规范时,会丧失其主观能动性,为了守法而不得不放弃的未来收益越来越大。 法制的供给线S与需求线D相交于点E,E点代表的是在一定的法律环境下,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的立法与守法成本相等的情况下,立法的数量为q0,相对应的保障部门守法的成本为P0。当其他条件不变时,随着法制供给的改变(增加或减少),供给曲线会向右或向左移动到S1和S2;同样,当其他条件不变时,随着法制需求的改变(增加或减少),需求曲线会向右或向左移动到D1和D2。由供需的不同变化会引起均衡状态的不断变化,从而引起供需主体对预期收入的变化。例如,立法部门主动提供相关法制,而保障部门没有改变,则均衡点就从图中的E0点移动到E1点。在E1点,保障部门由于违法而减少的预期收入将大大增加,从而增加了保障部门守法行为的可能性。 2、动态均衡分析 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法制的动态均衡是在不同的时点上,由供给和需求相等的所有的点组成的变化轨迹,如图2所示。 由于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法制的供给受到国家发展政策、方针的影响很大,容易波动,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法制供给的弹性大;同时,保障部门只要得到关于保障任务的相关政策指导,就不会主动要求增加相关的法制,形成的需求弹性小。图中,随着每一次均衡的形成,均衡点都远离最初的均衡点E,呈现出均衡点发散分布的特点。 四、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法制建设的建议 1、立法方面的改革 在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法制建设的立法方面,要加快后勤立法,使后勤活动的各个方面有法可依。首先,要完善军人保障社会化的立法体制。我军的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法制的立法体制是包含在后勤立法体制中的,体制已经基本确立,但仍没有形成健全的立法体制。应根据当前的实际问题,通过一定的渠道和形式,改进和完善现行的立法体制,以保证和维护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法制的统一,在进一步健全法制工作机构的基础上,明确不同立法主体的立法范围。其次,必须增强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法制立法规划和计划的可行性、科学性与权威性。要使立法规划和计划具有可行性,关键是要处理好法制的供需矛盾,既考虑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实践对立法的需要,又要考虑实际,量力而行,避免贪多求全的做法。增强立法规划和计划的科学性,就要按照立法的客观规律确定立法指标,安排和部署立法项目,使规划、计划所确定的立法指标体系和立法项目,与实际需要和可能相一致,与法制体系对立法发展的需要相协调。树立立法规划和计划的权威性,必须通过立法形式,对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法制的立法规划、计划的编制原理、编制机关、编制程序等内容,以及规划计划的执行、变更权限、违反规划计划责任等做出明确规定,使立法真正按照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最后,要完善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法制的、废止制度。在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法制的方面,相关法制经过审查批准后,要按照一定的形式,通过一定的媒介予以正式公布。应该加大法制的发行量与发行面,让法制关系主体确实了解相关法制的规定。在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法制的废止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发展,及时清理并明令废止已经失效的法制文件,保持立法的完整性和严肃性,以便于军地双方的保障部门实施。军地双方在文件废止时,要考虑和征求对方意见,只有双方意见一致时,才能废止。 2、执法方面的改革 在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法制建设的执法方面,要把严格依法办事当成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法制建设的核心和关键,要克服以权代法、以言代法、以情代法、以罚代法、赏罚不明的做法,切实贯彻执行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法制。执法行为是一个权力行使过程,是否合法、合理,关系到军事后勤执法的成败,需要加以约束和控制,必须通过立法控制、行政控制与司法控制加强对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法制执行的控制。 首先,依靠完善法律规范来控制执法行为,实现立法控制。要完善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法制执行主体的行为规范,使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法制执行主体在执法过程中由明确、具体的法律依据;要完善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法制执行主体的法律责任;通过建立严格的法律责任制度,给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法制执行主体增加适度的动力和压力,对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法制执行主体的执法行为进行合法、合理的引导和调节,形成军人生活保障社会化法制执行主体的依法执法的自觉性。 其次,要通过国家和军事行政机关内部和外部的管理和监督对执法行为进行控制,实现行政控制。可以实行上级对下级的监督,专门监督和行政复议这三项措施。 最后,要通过军事法院对执法主体的执法行为进行控制,实现司法控制。从司法控制的有效性来看,司法控制可以有效控制执法主体的违法行为,还可以充分发挥各种监督手段的作用,更可以提高对执法行为控制的效率。 生活经济学论文: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摘 要]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存在是为了维护全体公民的基本生存权利。相比较城市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而言,中国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同时学者们对于我国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经济可行性问题持有不同意见。通过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需求面进行供给面经济学分析,可以证明中国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确实可行的。 [关键词]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需求;供给 一、问题的提出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以保障居民基本生活为目的,科学、合理地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然后对其家庭成员的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给予差额补助(多吉才让,2001)。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以保障全体公民基本生存权利为目的的社会救助制度,它根据维持最起码的生活需求的标准设立一条最低生活保障线,每个公民当其收入水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而生活发生困难时,有权利得到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标准提供的现金和实物救助(唐均,1998)。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一种解决贫困问题的补救机制,是现代化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安全网”(毕天云,2003)。 国际上并没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之分,但是我国自建国后一直到改革开放前,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我国对城镇居民实行了就业与社会保障合二为一,就业者生、老、病、死全都由国家(单位、企业)包下来的国家保障模式。而在广大农村,农民绝大多数被束缚在土地上,土地成为其惟一的生活保障来源,形成了一种以家庭保障为主,集体保障为辅的保障模式,这种保障模式政府几乎不直接承担责任。正是这种与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相适应的政府参与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之间不平等的社会保障待遇,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政府迟迟不介入农村社会保障的历史缘由之一。直到1994年,山西省民政厅才在阳泉市开展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试点。1996年,民政部正式印发了《关于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意见》,全国试点范围扩展到256个市县(杨海波,2006)。此后数年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才得以稳步发展。 尽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零星试点”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原民政部长多吉才让(2001)认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一是一些地方和同志的认识还不到位”。“二是立法滞后”。“三是由于财力紧张,一些地方的保障资金难以落实,实际覆盖范围小,制度难以落到实处”。“四是相关政策不落实,配套措施跟不上。”这些问题在6年之后的今天仍然存在(参见表1和表2的数据)。在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全国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经济上是否具有可行性是一个迫切需要回答的重大课题。 二、理论回顾 随着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以及逐步完善,政府和学术界也开始将精力和目光转向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低保开始得到重视,学术界对农村低保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重要性或必要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基本框架;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难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法制化;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对策与建议;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经济可行性等问题(杨海波,2005)。其中,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经济可行性问题成为争论的“焦点”,学术界主要有以下两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目前到今后一段很长的时间里,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不可行的,原因在于资金不足。代表人物邹文开认为,如果按人均625元收入为标准,我国农村还有贫困人口3000万人;如果按人均865元收入为标准,则有9000万人;如果按照世界银行人均1天1美元的国际贫困线计算,则有1~2亿人。因此,农村低保的人口规模将长期在3000万~1亿人之间。如把这么大的一群贫困人口纳入低保范围,按全国平均补助金额人均312元计算,3000万人需要93.6亿元,9000万则需280.8亿元。若以年人均720元为基数,3000万人则需216亿元,9000万人需要648亿元,每增加1000万人需增加72亿元。按中国的财力,每年支出这么多资金,是难以承受的。因此,他指出,设想通过农村低保制度一劳永逸地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问题,仅仅是理想主义的思维方式,近乎“纸上谈兵”。他建议:“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不宜在全国农村推行低保制度。比较好的方式是大力实施2003年民政部推行的“农村特困户救济制度”(邹文开,2004)。 第二种观点认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不论是从经济上还是从其他因素上说都是可行的。《中国社会报》评论员写道:“中央领导多次指出,当前,不是缺乏资金,也不是缺乏粮食,如果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那就一定是工作作风存在问题。”此言甚是。郑功成(2004;2003)认为,我国已经具备了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经济条件。“资金不足是一个表象,我们要更深入考虑的是为什么资金不足、什么样的资金不足。”这个问题的症结,他认为是责任不清。“责任清楚了,我们才能知道我们需要哪些资金、需要多少,也才能知道到哪里去获得这些资金…如果责任清楚了,资金也就不是问题了。”“社会保障制度并不必然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它与政府的政策取向以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文化因素密切相关。”从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发展历程和现实状况看,谁都不可否认经济发展水平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发展中的基础作用,但又并非完全取决于经济发展,“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社会、经济、政治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张左己,2000)。杨立雄(2003)也认为,从世界162个国家和地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看,其中70个国家和地区包含了农村,其保障对象为全部农村人口或农民。其中,有相当数量是与中国发展水平相当的非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实际上,只要具备了一定的经济水平,每个国家和地区均可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杨翠迎(2003)在考察各国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条件时发现,斯里兰卡在1987年人均GDP只有368.9美元,但斯里兰卡政府却为广大农民建立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因此,她认为,以中国现在的综合国力,在农村也可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在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可行性问题上,现有研究的焦点都集中在经济可行性上(从理论上简略的论述)以及为建立此项制度积累的经验上,但其不足之处就是没有研究我国现在农村究竟有多少贫困人口,需要多少资金,中国政府每年有没有能力承担这部分资金的支出,因而没有说服力。据此,笔者试图提出更有说服力的分析。 三、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需求面分析 我国农村需要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到底有多少?很多反对者立论的依据都认为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基数太大导致最低生活保障需求惊人,而事实是怎么回事呢?如表3所示: 表3资料显示,自2000年以来全国农村贫困人口规模和人口比重出现了显著的下降,绝对贫困人口规模下降了1 061万人,人口比重下降了1.2个百分点,低收入贫困人口规模下降了2 663万人,人口比重下降了3个百分点。中国政府在反贫困方面的成就为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创造了前提条件,以2006年的数据来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1 509.1万人,占绝对贫困人口的70.26%,占低收入人口的42.51%,可以预见在未来三年内中国完全可以建立覆盖全部绝对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截至目前,全国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省份已达25个。在已经建立农村最低保障制度的省份中,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的农村低保标准。一般来说,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低保标准高于内陆地区。例如,浙江省确定的年农村低保线接近1 800元;福建省自2004年以来是1 000元,今年调高到1 200元;山西省的平均标准是每人每年676.5元。据此测算农村最低保障的资金需求确有困难,但是根据历史数据完全可模拟出资金需求。 根据表1和表2的数据,2004年全国平均每年每人支出233.58元,2005年全国平均每年每人支出218.18元,2006年全国平均每年每人支出182.89元,2007年全国平均每年每人支出281.12元(预估),从过去几年的数据来看,建立覆盖全国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资金需求在39.28亿元(以2006年贫困人口规模和年最低支出计算而来)到99.8亿元(以2006年低收入贫困人口规模和年最高支出计算而来)之间,这一数据大致可以估计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资金需求。 (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供给面分析 如前所述,由于我国反贫困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不断减少,这已为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创造了前提条件。那么我国到底有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来发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事业呢?如图1: 中国近几年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状态,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209 407亿元,增长10.7%,国家财政状况基本良好。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农村各个方面的建设,在政策方面给与很多优惠,大力扶持农村经济发展。国家为了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了财政投入力度,2006年中央财政超收2 500多亿元,其中有241亿元用于社会保障事业。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社会保障支出2 019亿元,比去年增加247亿元,2 019亿元的资金总额非常可观,如果国家分配合理,保证其中适当的份额用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那么这一部分对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进一步发展无疑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亚洲开发银行2004年的题为《关于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全面解决农村温饱问题的建议》指出,中国政府从1986年以来启动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有组织的开发性扶贫计划。未获温饱的农村贫困人口从1985年的1.25亿减少到2002年底的2 820万(目前按新的标准只剩下约2 300万)。剩下的未获温饱的农村贫困人口是居住在不适宜人类生存、条件恶劣的地区或最终需要搬迁移民的居民。其中也有相当大部分是患有长期慢性疾病或体弱多病失去正常劳动能力的人。对这几部分人口继续沿用开发性扶贫方式,不仅成本很高,而且也很难根本解决问题。亚洲开发银行认为中国可以通过建立农村低保制度来从根本上解决2 820万人均年收入在627元以下农村人口的温饱问题,这种方式解决问题比开发扶贫投入少,而且更见效。这种建议如得到采用和实施,那么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供给面将大面积拉大。 在农村,农村社会保障其他项目也得到很大发展。2006年,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展,各项指标均提前完成。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正在落实中,中小学生学杂费用减免幅度很大,而农村养老保险,孤寡老人的“五保政策”也基本落实到实处,这些项目中很多是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重合的,这些相关制度、政策的落实也缓解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资金需求压力。 事实上,对于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资金供给问题,正如经济学者吴敬琏所说,从每年上万亿元的公费吃喝、公费用车、公费出国等支出中节约一部分,“全民低保”的费用已经足够了。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对于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需求面和供求面的测算,可以预见中国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资金的来源问题,更多在于制度管理方面。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要全面推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是要合理分配城乡间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下,政策要更多地向农村倾斜,同时加强对资金的管理;二是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法制,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有法可依;三是正确处理扶贫和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关系,可以以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方式来扩大扶贫面和增强扶贫效果,使两者形成合力;四是正确处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的关系,不重复浪费资金,同时促使其协调发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五是实现“地方政府为主,实行属地管理”,各级地方政府应当把农村低保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省级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低保的投入,中央财政对财政困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 生活经济学论文:中国城市生活用水价格改革的经济学分析 摘要:中国现阶段面对水资源短缺、浪费、污染严重的严峻形势,城市生活用水需求大幅增长,供水成本增加,对水价调整改革的呼声不断。单一水价与阶梯式水价两种计量方式有优劣,在中国,整体上应沿用单一水价的计量方式,在经济发达地区进行阶梯式水价的试点施行。另外,还应推行对弱势群体用水的政策性补贴,形成更加完善的供水体系,加强用水设施的技术规范等。 一、城市生活用水的经济学定义 水资源从经济学角度上是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环境资源,属于一种公共财产资源,“具有消费竞争性,却难以禁止其他消费者使用的资源。由于限制和控制其他消费者对公共财产资源使用有很大难度,所以私人很难对其进行管理,除非其他消费者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①中国虽然有一定的水资源管理措施与法律,但是因其管理和执行不力,造成了类似于生物学家加雷特・哈丁所提出的“公地悲剧”,其表现在,废污水的排放不断的增加,水体质量不断恶化,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也由1998年的409亿t和184亿t增加到2007年的500亿吨和250亿t,分别增长了22.2%和35.9%,废污水排放总量增长了26.5%。② 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是指经供水公司对水库以及其他形式的地表水甚至是地下水进行处理之后,通过输水设施进入千家万户的水资源。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有两种属性,即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所谓社会属性是指水是人民生活的最基本的必需品之一,是维持一个社会正常运转的最基本条件之一,享有清洁的水应属于最基本的人权范畴。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水具有公共品的性质。但水又同时具有经济属性。所谓经济属性是指水必须通过耗散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被生产出来然后才能被人所消费。既然是被人生产出来的,那么就应当在经济上是有效率的,否则就是对资源的浪费。而要使得在经济上有效率,水价的制定是至关重要的一环。”③所以说,“城市生活用水,不是直接由市场产生的商品,这意味着他不能通过市场过程获得一个能真实反映其真实价值的价格。”④也就是说,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具有使用上的公用性、生产上的垄断性和销售上的地域性等特点,不能单纯追求利润,政府必须加以价格管制。城市生活用水关系到每个家庭,其没有可替代资源,价格弹性很小,尤其是在中国大部分地区现行的水价计量方式下,呈现出供给完全弹性的特征。 二、中国城市生活用水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是一个人均水资源并不丰富的国家,并且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对水资源粗放式的使用,中国水资源总量不断减少,2007年比1999年降水量减少3%,地表水资源减少11%,地下水资源减少9%,水资源总量减少10.4%,总体情况严峻。而总供水量与生活用水量也在不断攀升,2007年比1998年生活用水增长30.8%,总供水量增加6.4%。所幸的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有很大的改善,其中万元GDP用水量呈现绝对的减少,从1998年的683m3减少到2007年的229m3,减少高达66.5%(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如图1所示)。但这依然改变不了中国城市供水与缺水的现状。笔者对城市生活用水的水价格调整与改革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一)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浪费问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也因为不断丰富的物质消费而不断的增大,由于单一水价计量方式的普遍实行,承袭了旧有的低廉水价,使得城市居民节水意识淡薄,而且所使用的用水设施为追求形式上的美观而设计上存在不合理之处。“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对于像水这样具有外部性的特殊商品而言,因为它的总成本由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共同组成,而水的消费者在其决策的时候只考虑自身的私人成本,不考虑社会成本,市场出现失调。消费者只考虑私人成本时的用水量要大于考虑了社会成本后的用水量,它们相差的部分就是被浪费的水量。这就是说市场已经不能正常地反映供需关系,水资源由于它的外部性而被大量地浪费。”⑥但是,城市生活用水是不能离开市场的,只能通过具有效率的经济制度和措施来规范。 (二)供水企业的成本问题 对于供水单位而言,水是生命之源,供水单位责任重大,无论如何都需要保证居民的用水需要。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各地的水资源在不断地减少,例如:水资源污染致使其不达标准、降水量下降、干旱等,并且各种维护费用与新设备的升级换代都给供水企业造成很大的成本压力。研究发现,“中国的水价还不够满足水务部门有效运行的需要,更不能从根本上达到水资源长期可持续利用的要求。”⑦而亏损则由政府以补贴的形式回补缺口,这样又造成相关企业和部门的效率低下,政府运行成本加大,反而更有利于城市高收入群体,造成福利的分配不均。 三、中国城市生活用水价格调整与改革的经济学分析 中国水价调整与改革是必然的,水价调整不是简单的定价,还要考虑城市低收入居民的福利,而且要通过其价格机制来促进居民的节水意识,满足供水系统的利益,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因素。在调整与改革问题上,调整指的是在原有水价计量方式基础上价格的上涨;而改革则是水价计量方式的变化,具体的依据为国家计委和建设部在1998年联合颁布的《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还有已经在部分城市施行的阶梯式计量水价。 从城市居民和供水单位两者来看,主体在城市居民,供水单位处于被动。笔者从简单的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需求供给模型来分别分析对比水价调整与变革,以寻找现阶段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水价政策建议。 (一)单一水价计量方式下的价格变动 单一水价计量方式是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由政府制定,兼顾各类城市居民利益的一种福利水价。笔者以简单的经济学需求曲线来分析,假设城市居民对日常生活用水的需求曲线D1(不考虑其他因素)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见图2a)。单一水价计量方式的供给曲线S1,价格为p1,供给曲线完全弹性(见图2b)。 两者得出均衡需求Q1。现在需求曲线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收入增加而上升为D2,与供给曲线S1相交于点A,得出需求量Q2,包括日常生活需要的增加和大量浪费。此时就需要提高水价,以价格机制来约束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量,同时弥补城市供水系统运行成本的亏损。假设水价提高为p2,价格提高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居民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从而减少需求,需求曲线变为D3,与供给曲线S2相交于点B,得出需求量Q3(见图2c)。在这一点上Q3解决了城市居民的浪费问题。而在价格没有变化之前,居民支出为面积P1AQ2O,而对于价格变动之后为P2BQ3O,只要P2BCP1≥CAQ2Q3,就可以使其能够多支付给供水系统一定费用,而通过价格的综合考虑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供水系统亏损的问题。⑧ 单一水价计量方式作为计划经济产物,缺点是主要的,表现在: 1. 单一水价造成用水浪费,并且不断刺激扩大需求。在单一水价运行下,水资源消费越多,对社会福利的享受越多,这就鼓励了对水需求的增加,而对于城市居民来说上涨水价来约束浪费行为作用较小。 2. 城市居民用水福利分配不均。水资源消费越多也就表示对社会福利的享受越多,单一水价计量方式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对人民具有一种浓厚的福利色彩。但是随着中国城市居民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单一水价计量方式就造成了高收入者反而更多地享受了社会福利。 3. 单一水价计量方式无法反应递增的边际供水成本。由于水资源的不断减少和水体的污染,供水成本不断增加。“从稀缺性的角度来看,这是个最糟糕的一种定价方法,单一水价制使得水资源的边际成本成为0。”⑨另外,水价的变更关系到国计民生,不能够不断和随便调整,美国的“图森状况”就是很好的例子⑩,仅仅靠单一水价的上涨调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供水系统面临的困境,并且带有很大的滞后性。但是,单一水价计量方式在中国运行时间很长,城市居民对其运作方式十分熟悉,并且操作简单,不受居民住户人数、用途的限制,灵活,福利面广。虽然有众多缺陷,中国绝大部分地区至今依然沿用这种水价计量方法,调整面临压力。 (二)阶梯式水价计量方式 阶梯式水价计量方式能够解决一些单一水价计量方式的弊端,是近年来中国很多专家学者所推崇的一种水价计量方式。其已经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推行试点,运行效果显著。 阶梯式水价计量方式需要首先确定一个需求量Qa,其表示能够基本满足城市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用水量。根据国际和国内经验表明“无需多阶水价,仅以二阶水价为宜”{11},二阶的价格定为Pa和Pb(见图3)。 S为阶梯水价计量方式下的供给曲线。当需求量Q 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如果要整体调整成为阶梯式水价,就需要从单一水价计量方式变更为阶梯式水价计量方式,在这里就面临在哪个点上来改变的问题(见图2c)。主要有两个点适合于改变,其一是水价上涨之后的最终的需求量Q3,另一点为需求刚刚增长的Q2。很明显,在最终的Q3这个点上是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的用水量,符合Qa的要求,但是当我们定在这一点上的时候,城市居民的用水需求必然会由D2继续向左移动,就会牺牲城市居民的利益,因此是不足取的。再看需求刚刚增长的Q2这一点,制定一个价格P2′,当需求量Q≥Q2时,按照上述价格收取水费;而当QQ3,也就是说制定的基础需求量要高于基本生活需求的用水量,这也就是表现在中国许多试点城市的Qa都要高于人民生活基本需求的原因,当然这个弊端可以在施行的过程中慢慢地改进。 2009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循环经济促进法》在修订中删除了关于阶梯式水价的相关条款,这说明虽然阶梯式水价计量方式在中国香港和新加坡运行比较完善,但是对于中国大部分地区还有很大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 1. 阶梯式水价计量方式以住户为单位,要求实行1户1表。但是对于中国的一般家庭而言,人口数量不均,比如1个5口之家与1个3口之家之间的用水量是无法相同,而我们制定的Qa就面临着是以几口之家为标准来制定这个用水量的问题,而且一户一表的改造工程需要相当大的资金和较长时间的投入,所以,阶梯式水价计量方式并不适应中国现阶段大部分地区的实际情况。 2. 对于供水企业来讲,由于阶梯水价两个价格之间有一定的差距,所以供水部门就有更充足的动力去提高用水大户的服务,也就是提高对用水需求量大、收入较高的城市居民的用水服务质量,而逐渐忽视普通家庭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用水服务{12},这样就会拉大城市生活质量的差距,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 3. 通过对阶梯式水价计量方式的经济分析,已经得出阶梯式水价计量方式难能很好解决供水成本的回收问题。对于普通的城市居民来说,同时提高两个水价也是比较难以接受,调整难度较大,很难大面积推广,仅限于某些经济发达地区的部分城市。而且经济分析表明,Q2并不是最优的Qa,而是要高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必需的用水量,不能很好地起到约束城市居民浪费行为的作用。 四、政策建议 “缺水不仅是未来将面临的问题,对于世界上很多地区,它已经是个严重的问题了。除非立即采取预防措施,否则情况会更糟。尽管到现在还没采取任何必要的措施,但问题是可以解决的。”{13}应该说,在城市生活用水的改革上,并不存在积重难返的情况,还要在整体上沿用单一水价的计量方式,但是政策和价格上需要作出调整,阶梯式水价计量方式可在经济发达地区试点施行,暂不适合全国推广。具体的政策建议为: 1. 推行对弱势群体用水的政策性补贴。在现阶段,主要还是施行以补贴弱势群体为主,对其依然施行水价p1,而对其他居民用户则按照图3中水价上涨后的价格p2。也就是说仍然按照单一水价计量方式,并以补贴的形式解决福利问题,这样可以解决弱势群体的福利问题,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缓解供水系统的运行困难。 2. 形成更加完善的供水体系。积极在污水处理后的回用、海水淡化、增大集水区等手段上加大投资和促进中水使用的研究,实现水源多样化,尤其是在中国西部严重缺乏水资源的地区。但是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这些办法应该首先从东部沿海的城市逐渐铺开,并且在二级城市中发展,然后逐渐向西部欠发达地区推展。这是因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水平较为发达,用水量大,有经济条件来实现污水处理所需要的投资。而西部严重缺水的地区,应该先从如何增加水源来着手,保障城市用水的充足,从而维持工业和生活的正常进行。 3. 对城市居民用户进行一户一表的技术改造,形成用水设施的技术规范。加快一户一表技术的改造工作,只有抄表到户,才可以根据每家每户的精确用水量实行收费。{14}在这里所提到的应该是在未来的发展阶段,对于阶梯式水价必然会进入千家万户。同时,国家需要制定相关用具和设施的规格要求,直接对企业进行严格要求,真正做到节水、节能,禁止生产水资源消耗大的用具,从源头上扼制水资源浪费的现象。 4. 用水高峰与非高峰期之间的价格差别。“高峰时期的价格应高于非高峰时期的价格。正是高峰时期的用水给供水系统施加了压力,刺激了扩大供水能力的需求。”{15}因此,高峰时期让城市居民高价支付因其扩大供水能力所带来的额外成本,能够约束用水高峰期的用水浪费行为。这种价格的措施,在世界各国很少采用,但是对中国地域广、气候复杂的情况,很有现实意义。 5. 加强对公众环境和水资源短缺意识的培养。在实行经济调整与改革措施时,需要在措施施行的前期就要做好广泛的宣传工作,进行水资源方面的教育,并且发动社会各界学习节水节能的知识,这样伴随经济措施的实施,会达到良好的效果从而避免出现“图森状况”,使人们自觉地形成节水习惯,积极贯彻新的水价制度,关心水资源的保护。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瓶颈破解策略浅析 摘要: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在当下发展俨然处在了一个瓶颈期:重视度低、教育观念落后、教师质量差、设施老旧等。而面对信息技术的重要性逐渐显现,积极探究相关的破解策略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瓶颈;破解策略;重视程度 引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信息国际化的范围不断扩大,提高我国信息技术水平、培养信息技术人才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本文则主要分析当下我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瓶颈,从而提出相应的破解策略。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在高中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为此,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明确了在各地大力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在我国小学中实施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并不只是培养小学生的对计算机的知识了解、技术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小就接受并养成良好的全方位的信息素养,让学生自发地去学习,成为社会的全方位人才,适应新时代的到来。但是在一些调查中显示,对于学校设置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分为“重点为学生普及信息技术相关知识技巧”和“重点树立学生信息素养”两方面,并且比例为6∶4。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瓶颈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低 在对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等的重视度仍达不到标准,认为学生学习的重心主要是在文化课的学习上;尤其是在个别的农村的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可能完全没有设置。对于从小就培养孩子的信息技术技能的意识还没有在农村家长、教师等思想内部形成。在个别城市里,小学的整体教育风格也是主抓文化课,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安排量少之又少。例如有某些小学学生反映,他们正常的信息技术课是每周一节,学生对这个稀有课程还是满怀期待的,但是有时候一些主课的任课老师就会随便找一个理由,让学生进行文化课的复习,也就堂而皇之地把每周只上一次的信息技术课给占了。由此可见,对于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度实在是令人堪忧。根据一项关于“小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课程知识的情况”调查显示,在个别信息技术课程专业知识上,如编程、使用学习软件,会的和不会的学生占的比例约为1∶9;对于Email、输入文字、画图等的掌握上,会与不会的比例为6∶4;而打游戏、听歌或下载音乐、电影等,比例为7∶3。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观念落后 对于信息技术教育这个新型的教育课程,习惯于传统教育方式的教师在其教育观念上仍很难改变。例如信息技术教育在教学时,更侧重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体现的主体性地位越加明细,教师扮演的角色也正在向“引导者”转变。但是传统的教育理念则是教师的主体地位更重一点。这样就完全挖掘不出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主动性,并且实际操作能力的欠缺,导致达不到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效果。一些数据曾表明,教师和校长对于学生使用计算机、上网找资料的态度各不相同。 (三)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师素质能力差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具有超高技术含量的课程,因此对任课教师的要求比较高。但是根据实践调查显示,在大部分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里,教师们的整体的素质能力较低。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师的专业技术不成熟。很多的小学在招收信息技术教师时,门槛较低。导致很多教师只是了解基本的信息技术,对于较为专业化、深层次的技术则没有接受专业的学习,因此在教授小学生时也是皮毛。再加上,当下信息技术的快速化发展,技术的领域、知识等都在更新换代,而一些在职教师所接受的是相对落后的技术,从而造成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整体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例如一项关于教师掌握信息技术技能的情况调查表,会和不会的情况比例:文字处理,71∶29;页面设置、排版打印,57∶43;对象插入及超级链接,46∶54;输入汉字,57∶43;多媒体设备,76∶24;博客,33∶67;检索信息,43∶57。检索信息、对象插入及超级链接等信息技术都是最为基本的计算机操作,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技术水平让人堪忧。第二,教师的综合素质低。这里主要指的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态度、面对信息技术问题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处理措施等。 (四)信息技术教师事务过多 众所周知,计算机教师所从事的工作对学校建设、发展等都发挥着支撑性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学校信息网络、现代教学设备等基础建设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教师不仅是教授学生专业的知识,还要从事项目策划、工程建设、进程实施、效益评估等工作。除此之外,学校的信息网络以及设备运行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着信息技术教师们进行管理;多媒体辅助教学、网络教学等也依赖着信息技术教师的大力支持。由此看来,信息技术教师们的责任重大,事务繁忙。虽然这主要依赖于信息技术教师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但是过多的工作内容反而阻碍了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忙不过来时很可能造成对学生本身管理的缺失。 三、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瓶颈破解策略 (一)改变教育理念,重视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学校方面,学校领导、任课老师等都要立足于时展的需要,充分地重视在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状况,在教育理念上抛弃传统落后的教育理念,对信息技术课程尊重、重视,并加以资金支持、完善学校信息技术课堂设备。要根据实际情况,如学生的数量等,购置一定数量的信息技术教学素材等硬件设备,不断完善小学信息技术设备的数量。在面对设备的防护和维修上,也要加以重视,采用专业的修护设施、方式进行后期的保护;要对学生的上机行为进行规范,爱护设备。 (二)信息技术教师要注重专业发展 信息技术教师拥有较高的计算机技术,但是想要立足于自己的工作岗位,还是需要在实践过程中注意专业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首先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之上并不是单纯地为学生讲述课程,还要兼具对自我能力的提升。上课之前的备课必不可少,课后总结也同样重要。其次是竞赛辅导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协作意识。而信息技术教师在提升自我的专业素养的同时,对学生的精神培养不能放松。多给学生提供一些竞赛机会,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自己在对学生做辅导时也能提升自我的专业辅导的经验与修养。最后是课题研究过程中。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空余时间里应该多进行课题的研究,加强学校的信息技术理论,为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与此同时提高自我的专业素养能力等。 (三)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信息技术教师在实施教学时,一定要做好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素养的基础上,创新传统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多加体验实践。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年级的高低,实施不同水平的信息技术知识教学,循序渐进,并且要确保小学的各个年级所接触到的信息技术内容的不同、教学目标的不重复等。在小学的信息技术课堂之上,教师可以把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在讲授知识之后,布置一些与信息技术课程相关的小作业,让各个小组的同学合作完成。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竞争精神等,还可以让学生上手操练信息技术,加强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而学校方面则可以举办一些关于信息技术的比赛,并设置笔试和机试双重考核,在严格遵循公开化、公平化等原则下,积极倡导学生们的参与。对获胜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在充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充满热情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让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不断提高。 四、结语 总的来说,在我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上仍存在着较多的弊病,当下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处在一个瓶颈时期,但是相信通过各方的努力,我国小学信息技术的发展会突破瓶颈,为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做好后援,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作者:薛锋 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小学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文化内化研究 摘要: 本文结合现阶段在小学中的信息技术教育问题,重点阐述了小学教育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和信息教育文化内化的必要性,最后,给出一些关于如何加强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文化内化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 小学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文化内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预示着,社会未来需要的是计算机人才,而IT人才的培养应该从小学开始。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的社会,有利于学生走向社会之后,更好地使用计算机技术,更好地利用计算机发挥自己的才能,成为社会上的急需人才,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上更好地发展。所以在计算机应用越来越广泛的今天,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学校和家长的重视[1],已经成为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但是在一些偏远的山区的小学,它们的信息技术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存在校领导关于信息技术教育的观念淡薄,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基本设备欠缺等现实问题。 1、现阶段的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问题 虽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小学已经开设了有关信息技术的课程,但是,中国的教育一直面临着一个严重的问题: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矛盾。国家一直在推行素质教育政策,但是不管是升学,还是进入各行各业去工作,第一道门槛就是成绩,就是考试,所以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21世纪,人们更加重视的还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更看中的还是应试教育,这是在短时期内,不可能更改的观念和社会现状,而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所以家长和学校对于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学校和家长为了让学生进入一个重点中学,而让学生放弃或减少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精力,认为信息技术教育无关紧要,只注重主课的学习和考试成绩。校领导对于计算技术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我国应试教育的现状造成信息技术课程并没有真正的走入小学课堂,有的学校因为无力筹建微机室而选择放弃开设这门课程,有的学校是因为没有这方面的教师而不开课,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这门课程,但是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而没有将信息技术课程真正作为主课来上,只是浪费了资源。其次,一些偏远的山区小学,没有基础的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使得这些小学生无法接触到计算机,无法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 2、加强小学信息教育的必要性 21世纪是科技、信息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受教育的程度加深,社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想要在社会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要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使自己变成社会需要的人才,才能更好的在当今社会上生存和发展。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的发展中,如果一个不懂得电脑的人是无法在社会上很好发展的。这就需要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加强自身的计算机技术,了解信息化时代,适应信息化时代。在小学中,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有利于学生提前了解计算机,认识信息化时代,在用到电脑时不会手忙脚乱;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将计算机技术变成自身的一项技能,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字文化素养[2];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加强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文化内化的必要性 随着人们受教育的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素养也在逐渐的提高,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得家长和学校越来越注重对学生信息技术教育,但对于学校的教育来说,只教授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是不够的。信息技术的教育不应该只局限于技术层面,信息技术教育还应该赋予学生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使学生将这种文化信息内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掌握信息技术已经成为21世纪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计算机技术不是很困难的事,但是将信息技术内化为自己的文化内涵,不是很容易。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学校不应该只满足于教会学生使用计算机,应该致力于教会学生如何将信息文化教育内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如此,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思想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了解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只有加强小学信息教育的文化内化,才能使学生在信息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对待信息技术的态度,领悟到信息技术的方法,才能最有效的作用于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 4、如何加强小学中的信息教育的文化内化 现阶段,针对于小学生展开的信息技术教育主要是一些基础性的信息技术教育,而这种信息技术教育一般包括三个步骤:领进门、个性塑造和文化内化。领进门是个性塑造和文化内化的基础,文化内化是领进门和个性塑造的本质升华。这三步,最重要的是达到文化内化的水平,最困难的也是教会学生如何将信息技术教育文化内化为自己的思维习惯。信息技术教育不能单纯的被理解为学习计算机的使用和认识,不能只定位于服务学生当前的学习和生活,要以作用于学生的未来生活为主要目标。想要促进学生学会将信息教育的文化内涵内化为自身的思想,在信息教育过程中,要加强其他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将其他学科中的知识与信息技术课程融合在一起教学,引导学生学会自己联系所学知识,将所学知识形成系统。除此之外,教师要发挥很好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对信息技术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3],独立思考,自主领悟到信息技术的学习方法,并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学习方法的习惯。只有学会如何将信息教育文化内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小学的信息教育才真正完成了教学任务。 作者:程鑫 单位:长春市汽车经济开发区第二实验学校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对策分析 素质教育的今天,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是教育人贯彻始终的教育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从强化中小学生教育开始,全方位的培养学生,即优化主要科目的同时,还要强化信息技术教育等副科。但目前诸多中小学校并不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导致信息技术教育效果不佳。对此,本文将以分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为切入点,明确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究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等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网络信息传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并且将持续改变人们的生活。为了能够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灵活的运用信息技术来生活和工作,在中小学时期就积极、正确的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是非常必要的。但因当前一些中小学校对信息技术认识不足或传统思想固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效果不佳。所以,分析研究信息技术教育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加以整改很有必要。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分析 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经济水平不同,各个地区教育发展现状也千差万别,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因有资金的支持,加之人才、信息、资源等优势的存在,使得当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在短时间内就取得了良好的教育局面,即实现多媒体教室与网络教育的形成,因此当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目标得以实现,教育任务超额完成。但在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目标设置、教学模式选用等方面依旧存在一些问题,阻碍当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良好发展。而一些地区经济匮乏,难以为学生提供健全的、配套的多媒体、计算机等先进的基础设备,供学生进行实际操练,如此学生信息技术实践机会少之又少,再加之课程安排随意、教学模式单调、教学内容单一、师资力量的匮乏等问题的存在,使得经济欠发达地区,信息技术教育整体水平跟不上。 二、解决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问题的有效对策 基于以上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分析,可以确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不佳与教育资金投入少、基础设施不完善、师资力量匮乏、课程设施不合理等问题的存在息息相关。因此,强化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教育,应提出有效解决对策,解决以上问题。 (一)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硬件设备的支持,即加大计算机、多媒体等设施的投入。所以,当地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当了解中小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情况,合理拨款,使学校可以有资金来引进教学多媒体,组织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信息技术教育,提升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当地政府可以通过向上级申请资金或向企业、社会人士筹集资金,投入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为学生配备教学多媒体,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学习信息技术。 (二)加大教师队伍的建设 为了避免因教师问题而影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不佳情况的出现,中小学校应当注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具体的做法是:其一,加强教师培训。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活动,加强理论知识、专业技术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开展软件设计、软件制作等方面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其二,聘用优秀人才。从师范类学校或社会中,聘用信息技术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热爱且关心学生的优秀人才,使其负责本校中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工作。 (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在当前一些中小学校领导及教师依旧秉持着传统的教育观念,并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将信息技术设置为副科。为了真正意义上改变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中小学校领导及教师应当深入了解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从时展的角度来客观评价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意义,从而改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念,引领整个信息技术教育有效实施,教授和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知识,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所以,为了推动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中小学校革新教育理念是正确的选择。面对我国各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参差不齐的局面,我国教育部应当通过下达政策或指示等,大力支持和扶持各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与此同时,各地区中小学校应革新教育观念、强化师资力量等,改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提升信息技术教育水平。总之,在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不佳的今天,通过调整教育观念、加大资金投入、建设教师队伍等举措的实施,优化信息技术教育是非常有意义的。 作者:杜常青 单位:曲靖师范学院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一、前言 随着当前素质教育、人本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我国在中小学课程改革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回顾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发展过程,我们发现: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加之我国中小学教育体制的种种限制,那些传统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时代的需要。相比于传统课程,信息技术是一门面向新技术的课程,比较新颖。从中小学开始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时代的要求,信息技术也是每一个未来国家的建设者需要具备的能力。基于对课程改革的探索,社会需要一些新的教学模式来打破现有的格局,本文通过对当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索,希望能对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帮助。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现存问题 (一)教学形式相对单一 在中小学中,课堂教学依然是传播知识的主要途径,虽然一些发达地区已经加入了其他的教学方式加以改善,但总的来说还是不能撼动课堂教学的绝对地位。长期对应试教育的推崇,使得中小学对于理论教育非常重视,对于像信息技术这类的动手实践比较多的课程则关注度不够。这种培养方式从长远上看是非常不利的,但是也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哪一方的责任,这是社会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传统的教学形式非常单一,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意识到了多方面的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很重要。可迫于升学等压力,我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并没有得到科学对待,大量单一的课堂教学挤占了本该属于学生去探索和实践的信息技术课程。 (二)对学校学习的误读 长期的传统教育让人们有个根深蒂固的看法,那就是学校是教学的唯一场所,离开学校就不能接触到高品质的学习效率了。很显然,在当今的社会发展的情况下,这种观念显得很落伍了。当今社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是学校开展,可是学习的主要场所已经转移到了学校之外。信息技术无处不在,并不是只有在学校里经过教师讲授才是真正的学习,其实自身在体验和实践中学到的东西更多。要想获得真正的素质能力,不仅要在学校接受教育,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之外也能不断学习。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例,如果仅仅靠在学校学习来掌握,最终会发现学到的东西远远满足不了实际的需求。而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旦由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压力需要占用其他课程时间的话,信息技术课程往往非常容易就被取消。 (三)片面强调课程的本位地位 一直以来,课程就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的主体,一旦离开了课程仿佛没什么可以学的了。在学校教育高速发展的今天,这种观点需要改变。以前每一个课程都是独立的,学科与学科之间没有联系,但是知识体系的联系却不是如此。有些相似的学科可能让学生学习同样的知识,这不仅仅耽误了学生的时间,对于教育资源来说也是一种浪费。过去对课程的重视和社会对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是违背的。而信息技术这样的学科综合性很强,而且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要求很高,单独的划分课程容易形成能力的孤立,对综合学习和运用各种知识是一个不小的阻碍。我们不能视信息技术单单为一门课程,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应该是每一个人在未来需要接触和掌握的一门技术。课程的学习会随着考试而结束,可是技能的要求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探索,去运用。 三、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改革探究 (一)对教学理念进行改革 在我国中小学校信息技术教学中,开设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启蒙,希望学生从小就开始能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因此,教师在教授的时候不仅仅是完成书本上的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走进信息技术的世界,从内心去感受到信息技术的作用。中小学正是打基础的好时候,这个时间段发展好了,对以后人生的选择会有很多有益的影响。相反,如果一开始就对一门课程不感兴趣,那么日后也会错失很多的机会。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本着对学生未来负责的态度,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将信息技术的启蒙落实到位。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想学生所想,这是对于素质教育、人本教育理念的有力贯彻。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应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个体发展,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一旦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调动起来了,学生意识到了学好信息技术不是在完成学校的任务,而是对自己的发展真实有益,那么学生就能在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学习,这也是中小学教育需要达到的教学状态。相反,如果忽视了学生的需求,一味以考试为目的进行教学和培养人才,那么最终会取得相反的效果。学以致用的理念需要时时贯彻到教学当中,即使是一件非常小的教学举措,很可能埋下希望的种子,最终对学生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教学中应当理论联系实际 由于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对中小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远远不如传统的课程那么熟悉。在课程教学中,相关的知识都比较抽象,很难去理解,学习起来也不如其他学科那么轻松。鉴于这种情况,将理论教学和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东西能够在课后使用的话,学习起来的兴致就会浓厚得多。扎根于生活的知识往往最具有生命力,学生不是在学习一些用不到的知识,而是在运用课堂所学改善生活,这样的知识才能焕发出无穷的魅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相对其他的学科来说动手操作性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而作为教学的难点,将枯燥抽象的理论和实际应用结合对教师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具体来说,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在一边讲解的时候要主动引导学生去练习去探索,这样不仅仅能巩固学过的知识,对于自身好奇心的开发也能起到保持的作用。当堂课的内容要及时得到巩固,因为信息技术只有得到亲自去使用才能明白其中的奥秘。将课堂的学习渗透到实践中去,最终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发挥他们主动参与性,教学效果自然会提高。 (三)多种教学方法相互结合 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在传统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学方法和其他的学科相比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多进行提问类的互动。通过问问题的方式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去思考,不仅仅对这一学科的知识加深了印象,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其次可以采用布置小组作业的方式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将2-3个学生分为一组,给他们布置一个需要几个人一起完成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各个组员需要在一起交流和思考,在执行的过程中也需要互相帮助,这样在互相带动之下就能将知识很好地运用起来。很多学生在听课的时候并没有听懂,加上和老师交流的机会并不多,如果同辈之间能够互相提醒的话,那么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学习的效果。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就掌握了知识,而且在合作的过程中能够发现新的问题,有同伴一起解决问题起来就更加快捷高效,学到的东西印象就更深。改变传统的单靠个人的力量进行学习的模式,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方式下学习,这对知识的吸收会带来很大的好处。 (四)建立网络化的学习平台 在网络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教学改革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那么利用网络媒体显得非常必要。比如,建立相关的课程交流网站。虽然上课的时间非常有限,但是如今的中小学生接触网络的时间却更长了。合理利用网络平台,在网络上建立互相之间交流的平台,引导学生去完成规定的任务,对于知识的复习和相互交流将产生很大的影响。还可以建立相关的微信平台。利用如今青少年在社交网站上非常活跃的特点,将知识编辑起来,利用最流行的方式将课程中相关的教学素材、知识技能等组织起来,进行教学信息的传递。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迎合了年轻人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完成了教育的任务,可以说搭上了时代的顺风车。充分抓住中小学生的时代特点,通过不同的途径传播知识,这也是将教学带入生活的方方面面的一种新的举措。在网络的平台上,不仅仅将学生纳入了学习体系,而且家长也可以起到监督的作用,家长能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到孩子的学习情况,从而进行有效协助和督促。 (五)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学习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给学生进行一定的排名,而是希望通过评价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最后不断地完善自己,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是根据分数的高低来排名,新的改革则不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考试的分数上面,而应该加强对学生综合发展的引导上,注重学习的过程,关注每一个个体的特色和进步。现有的评价系统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关注,实现在学习过程中连续地跟踪评价,而不能让一个结果就决定了一切。因此,要尽量实现评价的多元化,不仅仅评价体系考察的方面多了,也要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进步,达到促进学生更进一步的目的。比如,教师在评分的时候可以考虑平时作业的情况,可以将课堂发言的数量和质量纳入考试范围,让学生在不断的进步中发掘自身的潜能。从国外的改革发展的情况来看,这种评价模式可以有效地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不仅仅照顾了基础较差的学生,对于基础好的学生也能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四、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需要适应时代的需要,这对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只要能够深刻意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信息技术这一新兴的学科造成的阻碍,利用现有的资源,从多个方面着手,那么新的教学模式一定可以适应新时展的需要,最终为学生健康、全面、持续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郭松 孟庆玲 单位:内蒙呼伦贝尔学院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思考 一、中西部地区教育现状及实施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性 我国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教育发展水平与东部地区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教育普及率与教育信息获取手段这两方面十分落后。根据国家统计局信息中心的研究结果,我国中西部信息化指数约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五分之一。中西部信息通道的不畅、知识发展的落后及高素质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瓶颈。教育是经济发展的支柱。中西部地区教育人才缺乏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小学教育发展水平。要使中西部地区中小学教育跟上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步伐,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途径。我国东西部教育极不平衡,西部在师资力量、教育观念、教学设施、教学手段等方面十分落后。因此必须以信息网络为工具,借助全国的教育资源来发展中小学教育,缩小差距。教育信息化使传统教育发展为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式现代教育平台。信息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只要能接触到网络就能共享教育资源。网络具有快速、廉价、方便等特点,能使教育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的教师和学生利用现代化信息传递手段,摆脱时空的限制,共享教育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 二、中西部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近些年对中西部地区中小学教育的重视和投入的增加,信息技术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经验,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1.资金不足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需要购买设备、软件和建立网络等,但是由于中西部地区教育经费紧张,投入到信息技术上的资金就更少了,严重制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2.观念跟不上 当前,在中小学一切围绕着中考和高考的指挥棒转,中高考没有信息技术科目,所以信息技术教育没有得到重视,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尤其如此。信息技术课往往被认为是课外活动,可有可无,原本留给信息技术的课时被数理化等主科占用的现象十分普遍。 3.师资缺乏,教法落后 就中西部地区目前的情况看,信息技术教师数量不足、素质偏低、教法落后是普遍现象。学校对信息技术教育重视不够,多数信息技术教师是由非专业人员兼任,造成教学方法落后。不少教师把信息技术当作数理化来教学,使得学生学习兴趣锐减,出现了喜欢信息技术但不喜欢信息技术课的奇怪现象。同时,真正专业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人员由于待遇等方面的原因,不愿意在中小学担任教学工作,也是造成师资缺乏的重要原因。 三、中西部中小学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思路 我国中西部地区信息技术教育与欧美发达国家及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要统筹好资金、观念、师资、教法、资源等各方面工作,科学管理,全面落实,才能取得整体进步。 1.加大投入,优化配置教育资源 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必要的设备、软件、网络等方面要加大经费投入。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契机,多方筹措资金,大力改善中西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硬件环境。在加快信息资源网络化建设的同时,要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有效整合教育信息资源。提倡教育资源集团式开发、开放,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共享教育资源,力求使学习效果最优化。 2.更新观念,正确把握信息技术教育内涵 在我国中西部地区,许多中小学观念陈旧,把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等同对待,缺乏对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纵观欧美发达国家及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动态,其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是一致的,就是提高全民的信息素养。借鉴他们在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方面的新理念、新举措和新方法,可以促进我国中西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在未来的蓬勃发展。同时,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精神,充分认识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结合中西部中小学特点,切实把握信息技术教育内涵,将培养学生信息素质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第一目标。 3.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形式及课程评价方式 信息技术课程开设可以参考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定中小学信息教育的具体要求。开展信息技术在不同学科中应用模式及应用效果的研究,加强学生主动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重视对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能力的考核。例如,借鉴英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分级制度,建立灵活多样的课程评价方式。注重对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设置开放性任务,引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去解决实际问题。注重过程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相应减少笔试环节,切实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4.重视师资及人才培养 制订详细的教师培训计划,由专门的机构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改变信息技术理论与应用分离的现状。积极开展信息技术在教育应用方面的竞赛,设立信息技术应用公开课,鼓励不同学科的教师在课堂上应用信息技术。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职称晋升等相结合,切实提高中西部教师队伍的信息技术素养。国家西部大开发、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西部经济建设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我们应当加大对中西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提供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 作者:张晓姣 单位:山西省大同市电教馆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乡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策略 1调查对象和内容 为了较全面地了解潮州乡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开展的现状,笔者走访了潮州市的25所中小学,从中抽取了有代表性的6所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所选学校包括了中学和小学办学层次,既有发达乡镇的学校,又有欠发达乡镇的学校,调查所得数据能较好地反映潮州乡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开展的概况。调查共回收学校问卷25份、信息技术科教师问卷18份、普通学科教师问卷88份、潮州籍在校大学生问卷56份和中小学生问卷498份。调查问卷内容涵盖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各个方面,采用SPSS、EXCEL和问卷星等工具进行整理、汇总和分析,并结合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以较全面地显现潮州市乡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开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2潮州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支持下,近年潮州乡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受实际条件的限制,潮州乡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还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2.1基础设施和教学资源建设方面 2.1.1投入不足,基础设施缺乏 开展信息化教学需要足够的资金投入,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购置、机房的建设和设备的后期维护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潮州虽处东南沿海,但经济主要以中小劳动密集型私营企业为主,公共财政收入有限,致使在乡镇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方面投放不足。从调查结果看,潮州市很多乡镇学校缺乏必要的设备或设备严重老化,严重影响了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在调查涉及的潮州市25所乡镇中小学校中,由于没有机房,有11所学校未开设信息技术课,2所学校只上理论课,有3所原来开有信息技术课的学校,由于设备老化和缺乏维护而停开,正常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学校只有9所。 2.1.2乡镇中小学缺乏设备维护的力量 有些中小学虽然建有机房等信息化设施,但由于领导不重视、缺乏设备维护技术和后期维护投入,致使建起的机房和设备,故障频频和老化,甚至提前变成了报废机,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一学校的机房有50台机器,虽还未过规定的报废期,但近一半的机器由于缺乏后期维护而无法使用,学生上机时只能多人用一台。还有的学校建有机房,但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学校的理由是机器配置低,没办法安装运行教学所需软件。经分析后发现主要问题是内存容量小,只要投入极少的费用升级内存后是能够满足教学要求的。 2.1.3软件和教学资源建设有待加强 从调查中还可看到,学校往往只注重硬件建设,忽视软件和教学资源建设,愿意把资金投入到硬件设备配备上,对软件和教学资源的投入少得可怜。由于缺乏软件与优秀教学资源的支持,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信息化教学增加了难度,教师因此放弃信息化的教学方式,而选择传统式教学,或在网络上搜索一些资源拼凑,影响了教学效果。调查显示,缺乏高质量的软资源是影响中小学信息化教学开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2.2各方对信息技术课重视程度方面的问题 虽然教育信息化已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信息技术课也已列为中小学必修课,但由于不同地区和城乡之间的经济、科技和教育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所以作为信息技术教育主渠道的信息技术课在各地区和城乡中小学之间发展也不均衡。海南、山东、江苏等省已将信息技术课以不同方式纳入高考,很多地方信息技术课在中考中已占有一席之地。在潮州,信息技术课即不是高考科目,也不是中考科目,人们对信息技术课采取了一种漠视的态度。乡镇中小学在办学经费不充足的情况下,对信息技术这门高投入、低产出的课程更是敬而远之。 2.2.1学校领导不重视 乡镇中小学的校领导对信息化教育的内涵和教育信息化的趋势往往吃不透、看不明。在绩效考核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双重压力下,把有限的教学资源安排给语、数、外等主课。而信息技术课能不开就不开,能少开就少开,对于教学也没有考核要求,致使乡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长期处在一种应付、散漫的状况。还有些学校课表上虽列有信息技术课,但却被语文、数学等课程所挤占,成了名符其实的课表课程。有些学校即使上了信息技术课,也多成为学生的休闲课、玩耍课。 2.2.2信息技术科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 作为副科教师的信息技术科教师,往往还身兼学校的网络管理员、机房管理员和教辅人员,工作量大,任务繁重,但报酬却比主课教师低,绩效考核和评聘职称也往往得礼让主课教师。引起了广大信息技术科教师的埋怨和不满,从而也导致多数信息技术科教师责任心不强、授课热情不高。课堂上一味迎合学生,对于课时被挤占,多采取不抗争。长此以往,信息技术科教师和信息技术课在学校中日益被边缘化。 2.2.3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 乡镇中小学生大多笃信升学改变命运,所以平时学习更关注于主课学习,即使很想学习信息技术,迫于升学压力,也不得不放弃。另一方面,在乡镇成长的中小学生,由于受生活环境所限,对信息技术认识不全面,更关注于其在聊天、游戏和娱乐方面的应用,对信息技术在信息获取、传送、处理和分析方面的知识却不太热心学习。 2.2.4家长不支持 由于信息技术对乡镇生活和工作的影响还不像城市一样广泛和深刻,所以乡镇中小学生的家长对信息技术的认识较为片面,简单地将信息技术教学看作教学生玩电脑。怕学生学会电脑后沉迷于网络,因此家长对这门课程很不重视。家长会支持学生参加各种体育锻炼,也会支持学生报各种文艺特长班,但对于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和利用信息技术学习则有偏见。家长们的这种思想也会传到学校,对学校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产生消极影响。 2.3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方面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途径。在发达地区的中小学,电子书包、班班通、堂堂用等教育信息化项目已得到了较好的推广与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深度不断推进、广度不断扩展。调查发现,潮州乡镇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还处在起步阶段,推进还存在一些困难。 2.3.1对整合的内涵认识不足 调查发现,很多潮州乡镇中小学教师仅仅是将信息化设备作为教学信息的展示工具,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多停留于形式,不够深入,并没有体现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给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带来的实质性改变,也就更谈不上新型学习环境的形成了。 2.3.2缺乏硬件设施和信息化课程资源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离不开必要的硬件设施和高质量的信息化课程资源,调查发现,由于受经费的限制,潮州乡镇中小学存在硬件设施不完备、配置低,相关课程资源缺乏等问题。教师感到实施整合困难重重,往往就此作罢,或只能进行简单的尝试。 2.3.3缺少整合能力及教育理念落后 除此之外,潮州乡镇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力度不够,也表现在教师缺少整合能力以及先进教育理念的培训。老师们渴望得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案例培训、新的教育理论和观念的培训和课件制作方面的培训。调查发现,只有两成老师经常参加相关的培训,大多数教师由于得不到好的培训,缺乏相关技能,因此没有办法使整合进一步深入到学科教学中。 3促进潮州乡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对策 针对潮州市乡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与专家、政府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充分沟通,并借鉴其他地方的做法,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切实提高潮州市乡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水平。 3.1多方积极筹措资金、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技术教育需要一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但通过走访和问卷调查,切实地感受信息化基础设施匮乏是阻碍潮州市乡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开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积极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对乡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资金投入,做好信息技术教育配套设施建设。 (1)潮州属广东欠发达地区,公共财政收入有限,很难做到辖区内全部中小学都能得到充足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费用投入。有限的投入往往流向城区学校和面子学校,造成城乡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不均衡。今后,政府应以发展乡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为重点,经费也要向乡镇尤其是贫困地区适当倾斜,加强乡镇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使得信息技术教育在城乡间能够均衡发展。 (2)针对潮州乡镇中小学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上存在一次性投入大,后期忽视维护升级的现象,应专门划拨资金用于设备的维护升级和设备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加强设备使用和维护的监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效率,为信息技术教育的长期开展提供保障。 (3)潮州很多华侨和民营企业家有捐资助学的传统。政府机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设立各种政策,积极吸引他们捐资乡镇中小学,兴建信息化教育设施。如颜锡祺中学就是由华侨捐资兴建,配备了较全的信息化设施,使该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得以正常开展。 (4)解决信息化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一个可行途径是将资金集中使用,建设区域性的云计算教学平台和统一的教学资源库,各学校通过网络共享这些资源。学校只要投入少量的资金,配备简单的终端就可以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并可避免后期的维修、升级和设备更新等开支。 (5)大力推动辖区内各乡镇实施创建教育强镇工程,不断增加对乡镇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入,以提质量、升层次为主线,把教育信息化建设引入快速前进的轨道。 3.2转变观念,提升信息技术教育地位 要改变潮州乡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落后的面貌,首要的条件就是提升认识、转变观念,着力提升信息技术教育在乡镇中小学中的地位。 3.2.1创造条件,将信息技术列为中考科目 改变潮州乡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落后面貌最直接、见效的途径是逐步创造条件,将信息技术列为潮州中考科目,可以倒逼各级政府和学校加大对信息化教育的投入,重视信息技术教学,提升信息技术课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地位。 3.2.2改变信息技术教学观念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调研发现,潮州乡镇中小学将信息技术教学简单看成学习计算机技能,违背了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的初衷。很多人认为计算机技能可以到大学再慢慢学,从而不重视信息技术教学,也错过了培育学生信息素养的最佳时段。因而,广大中小学教师,特别是担任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教师,应该尽快转变观念,认清信息技术教学的本质,严格按照信息技术课程自身的特点实施教学,将信息技术教学着眼于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本质上。 3.2.3扭转社会、家长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片面认识 笔者要加大宣传,使社会和家长认识到在信息化社会中,信息能力已成为个人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摆正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中的重要地位。学校可通过校园开放日、家长会等场合向家长宣传中小学开展信息信息技术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展示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取得的成果,邀请家长旁听优秀示范课等,让家长们充分感受到信息技术教学对提升孩子素质、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应积极鼓励学生运用学到的信息技术帮助家长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家长感受到信息技术给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实惠,从而扭转社会、家长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片面认识,为中小学开展信息教育营造一个好的环境。 3.3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探索有益教学方法和模式 教师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者,因此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也是整个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根据潮州市乡镇中小学目前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笔者主为,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和培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 3.3.1加强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教学的能力 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与教育的融合不断深入,教师也须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潮州市乡镇中小学教师信息教学化能力的培训存在培训形式单一、内容空泛和效果有限等问题,笔者认为,培训内容应避免泛理论化,多贴近一线教学实际,多一些一线教师的经验总结,可多让优秀的一线教师参与到培训工作中。培训形式可以多样化,将主管部门组织的统一集中培训、校本培训和远程培训相结合;将专题培训、专家讲座、观摩学习、校校交流、送课下乡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将短期目标培训和长期能力培养相结合;采用将培训教师对象分类、分层、分岗、分学科、分目标培训的方式。可选派骨干教师到信息技术教育成绩突出的地区和学校进行参观学习,将先进经验带回,带动其他教师,达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可以采取与高等师范教育机构协作,依托高校专家的教育理论和科研优势,定期对教师的信息能力进行系统培训,提升其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 3.3.2探索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调查发现,潮州乡镇中小学教师在借助信息化设备开展教学时,大多习惯采用讲练法和演示法,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应用较少,主要原因是缺乏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方面的培训。因此可结合教育厅颁发的《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多途径、多方式提高乡镇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能力。 3.3.3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整合 要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落到实处,培育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仅靠信息技术一门课程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在各自的学科教学和日常教育管理中都应有意识地开展此项教育,让学生耳濡目染,接受信息熏陶。所以学科教学必须冲破课程教学的局限,与信息技术达到一种深层次的融合,既可以在学科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教学效果,又可以使学生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从而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能力得到提高。 3.4注重信息化软资源的建设 信息化软资源包括各种应用软件、教学软件和教学资源等,它是成功实施信息技术教育的粮草。所以除硬件建设外,也要重视信息化软资源的建设。潮州市部分乡镇中小学购置和自建了一些信息化软资源,教师也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部分教学资源。总体上信息化软资源还相对缺乏、分散和缺乏共享机制,严重制约着教育信息化的开展。为此可采取以下措施解决面临的问题。 (1)加大对软资源建设的投入,集中建立统一的软资源库,实现软资源的分享和共享,依托粤教云等平台开展信息化教学。 (2)可启动精品资源课工程,鼓励教师结合日常教学,制作符合乡镇学生认知特点、具有特色的、适合新课程标准的优秀教学资源。 (3)定期举办中小学教学软件和课件大赛,通过大赛提升广大教师的信息应用能力,提高广大教师开发教学资源的积极性,并不断充实软资源库。 (4)将MOOC、微课、翻转课堂和MOODLE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平台引入乡镇中小学,鼓励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尝试,从而不断积累教学资源。 4结语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乡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推进直接关系到乡镇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和发展水平。调研数据表明,受各种因素影响,作为广东欠发达地区的潮州,其乡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笔者从政府决策、一线教师教研、软硬资源建设和家庭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力求找到一条适合并能促进潮州市乡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以提高中小学生的信息应用能力和素养。农村乡镇一直是推进中小学信息化教育的困难地区,希望研究能成为一个有益的个案,为我国类似地区的信息化教育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 作者:和力 吴丽贤 单位:韩山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韩山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对策 一、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问题 1.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首先信息技术教育在课程标准设置以及地方受重视程度不够,农村中小学每星期只开设一节信息技术课,能够用于授课的时间非常少,导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收获甚微;其次从教材编订的角度去审视它,教学内容较为宽泛,教材涵盖的知识梯度、难度相对偏大。由于教学时间相对偏少,教学任务在计划时间内难以达成既定目标。没有计算机的前期认知、使用基础,没有足够的课时时间作为保障,知识点设置难度较大,直接影响到一节信息技术课的成功教学。 2.学科教师水平良莠不齐且专业信息技术从教人员数量偏少。 作为信息大时代的信息技术教师仅仅能够胜任“教书”是远远不够的,快速发展的时代要求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有驾驭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更应具有依托现有资源进行学科整合、优化的教科研素质。但作为学校授课的主体———每一位科任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武装课堂的能力良莠不齐。为此,信息技术教师还应把提高其他科任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自己的己任,通过多途径、采取多方法对其他科任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培训,从而使得绝大部分科任教师能够具备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武装课堂的能力。信息技术科班教师配备严重不足,顶替的信息技术教师由于缺乏专业的训练及积累,根本达不到科班教师所应具备的专业素质,从而致使其不能很好的胜任专任教师所应完成的任务。 3.学校对信息技术教育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学校对信息技术教育重视程度不足。重视程度的不足,致使相关资金得不到有效的解决。资金投入的不足使得设备正常的维护难以为继,缩短了设备使用寿命,荒废了设备应有的使用价值。资金投入得不到保证是阻碍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因为缺乏资金护航,信息技术设备根本无法进行正常维护、保养,致使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根本无法正常开展。 二、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解决方案 1.增加设备、改善信息技术教学条件。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农村中小学校的当务之急应是优化和整合各种能为教学需要增砖添瓦的资源,固化现有设备资源。充足的信息技术教学设备为每个学生享受高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有效的保证,让每个孩子真真切切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给教学带来的益处,极大地改善了信息技术教学条件。 2.深入研究教法学法,灵活处理教材,努力构建高效课堂。 现有教材在内容的选定、教材涵盖的知识梯度、难度等方面出现了与现实学情不相融合的状况,对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新时期的信息技术教师更应以教材为魂,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结合学生实际深入剖析教材与学生的切入点,活用教材制定符合学情的教法、学法。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删增,大胆革新,力争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把教材内化为孩子实现自我的需求,变梯度为挑战自我的动力,努力把课堂打造成为高效的教学双边活动。 3.加强学科教师配备,努力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推进农村中小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抓手在于拥有一支素质较高、充足稳定的师资队伍,这就给我们用人单位提出了建立新的用人机制的要求。良好的激励手段、完备的用人体制,定能够吸引更多的具有较好专业素养的有志之士加盟到农村中小学校信息技术教育队伍中来。努力打造一支职业道德高尚、业务素质较强、信息素养良好的师资队伍,对农村中小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提高对信息技术教育重视程度,加大资金投入保障。 首先让每位教师通过身体力行,加强对信息技术教育进行全面了解,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在我们生活中已经无处不在,而它也正在悄然地改变世界,从而加深对信息技术教育普及重要性的认识与理解。其次,通过再教育使教师的观念得以转变,让信息素养成为人的一种基本能力。最后,加大资金投入,不要让资金成为扼杀中小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的利剑,切实做到专款专用,保证正常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历史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中小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在农村的当前发展形势依然严峻,存在的大小问题依然不少,恰恰是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当前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和前行,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改善工作刻不容缓。 作者:周其山 单位:新沂市双塘镇中心小学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中小学宣传画信息技术教育论文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中小学学校校方不够重视。 中小学学校校方对信息技术教育不够重视,主要是因为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指导体系。目前,我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基础教育参考纲要仍是1997年国家教委印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在这一纲要中有关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及内容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具体的方针政策在校方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弹性很大,其中也没有规定统一的考核标准。《纲要》中规定:“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要达到70-140个课时”。但是校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七成以上的高中仅高一开课,每周一节,除去节假日、寒暑假,勉强能达到35个课时。 2.专业信息技术教师匮乏。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是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不足,远不能满足授课的需要。对于大多数中小学来说,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中不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师资问题往往也就成为学校最为薄弱的环节,好多信息技术教师都是非计算机及相关专业,而是由于所在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数量不足,学校只能抽调其他学科的老师来填补空缺,而抽调过来的老师没有专业知识,他们要先自学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然后再教学生。 3.授课内容重复。 现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有些内容,小学开始学,初中重复学,高中继续重复学习。这些问题不仅造成学生时间上的浪费,更重要的是暴露了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内容在设计上的不科学性。为此,我们应该根据每个学校的不同情况,逐渐增加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对于那些信息技术硬件设施比较差的学校,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可以利用业余时间,给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教育。 二、改进对策 1.明确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与教学的地位。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可以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融合,所以对于中小学校来说,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信息技术知识必将成为高考中的重要内容。各个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与需求,循序渐进,考虑到学生学习的需要,逐渐改进学习内容。 2.加强信息技术专业教师的培养。 首先,各个中小学抽调具有相关基础的教师进入一些相关的高校进行培训;其次,作为高校,尤其是师范院校应把培养信息技术教师当作自己的职责。为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能够真正得到落实,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培养变得十分重要。 3.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管理机制。 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管理机制,首先要把信息技术教育列入中小学教育的基础学科当中,不能忽视信息技术教育,应该将其放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并且国家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最终应该以法规形式固定下来;其次,为监督各个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情况,应该将信息技术教育列入选修课考试的科目,并计入毕业总分;最后,应该将学生的成绩作为信息技术专业教师能否晋升职称的重要依据。 4.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实践与能力培养法。 信息技术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教学:(1)单元综合应用训练。主要是在教学内容上,将每部分内容分成独立的几个单元,采用单元讲解后,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方法。(2)求异出新法。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应采用条条框框,束缚学生的想象思维,而要允许学生可以异想天开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样存异才会有创新。(3)通过实践活动配合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例如,在进行word单元综合训练时,选取宣传画的设计作为单元训练内容,上课前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观察学校中的各种活动的宣传画等等。然后再回到学习中来,请学生们讲解他们所归纳出的宣传画的创作方法及思路,最后教师给予补充及总结。 作者:贺媛媛 单位:甘肃省教育装备办公室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中小学英语信息技术教育论文 一、印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概述 (一)印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目标 在2000年11月颁布的《指南和大纲》中,规定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要达到的期望技能与学习目标。《指南和大纲》主要有六个个层面的内容: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层面、社会和道德问题层面、使用IT工具层面、通讯工具层面、技术搜索层面、问题解决工具层面 (二)印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内容 在印度《指南和大纲》的当中,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的说明,也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做出了相关的规定,主要是对以上教学目标的内容进行一个详细的描述。 二、印度信息技术教育的特点 印度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相关人才的增多,其关键在于印度政府和学校的职业化IT教育模式的构建:“产业化的IT职业教育的特点是,学员在完成基础教育后,不需要接受高等教育,可以直接进行职业教育,从而实现培养相关信息技术人才的目标”。印度的信息技术的教材体系很规范。IT行业的职业技术教材,也有一套规范的求职课程教材。这些都可称之为是现代科学技术教材编写的范例。 三、印度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优势 (一)政府立法 早在1985年,印度的总理拉吉尔甘地就喊出了“要用电子革命把印度带入21世纪”的口号,这一口号引起了印度各部门对信息技术的重视。通过印度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鼓励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政策法规(“信息技术超级大国”的108条政策)可以看出他们对信息产业及其教育培训的重视。这些政策法规都对信息技术人才的教育培训与流动提供了便利,为落实“新世纪跨越性发展战略”有了一定法律的保证。 (二)语言优势 英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这也使印度人的英语水平上较其他非官方英语国家来说多出一些优势。英语是全球软件、因特网的通用语言,它为印度人学习信息技术提供了便利条件,使印度人在软件的开发研制上紧跟信息时代的潮流,提高了他们的研发速度。 (三)企业院校与政府的相互合作 印度信息技术教育的投资主体是政府及其国内外的信息技术产业的大企业。政府还提倡与国外一些知名院校、企业联合办学,并聘请很多外籍教师和企业家参与教学。构成了知识的超前化、教学途径的多样化和行业发展现状的具象化,这样使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能够与国际接轨、与实际研发接轨,从而更好地使学生适应市场的变化和企业的需求,为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提供了帮助。 四、启示 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它从一个农业国一跃成为亚洲信息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有很多值得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借鉴和效仿之处。印度政府对信息技术的大力支持,是我国政府所没有做到的,全国各个信息职业技术学校对培训大量的信息技术人员提供了便利。印度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合作,并将培训人员直接输入到企业,这种做法也是我国并未做到的一点,值得我们学习。 作者:王海宁 单位: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 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1.1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不合理 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不只是高喊的一个口号,需要将其落到实处。在现在教育发展中,有很多教师,更确切的说应该是有很多的学校将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成为一种形式,重视的不在是让学生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学习知识、认识世界。很多教师仅仅是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将信息技术讲给学生听,并没有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并且学生缺乏自己动手实践能力。传统的教育方式没有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更是没有转变,这严重扭曲了我国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实质意义。很多学校将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设置成类似于选修课,这也是影响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的心理选择,客观上降低了信息技术在学生心中的地位。我们要跟随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不能在一味走传统的道路。 1.2教师专业素质不高 中小学并没有较多的专业人才熟悉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内容,很多教师没有充分了解现代教育意识以及现代教育观念,普遍觉得信息技术教育就是在进行计算机课程的教授,甚至错误地将信息技术教育当作打字课程进行教授。中小学教师没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不能熟悉操作以及使用计算机,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只是对学生进行理论性的授课,没有结合一些实际状况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并没有很高的积极性,这是如今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授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重点问题。 2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工作 2.1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工作 当前,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已不再是处于选修的阶段,大部分已经列入必修的行列,对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可见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已经逐渐提高。对信息技术的教育发展我们一定要严格把关,重视信息技术课程教育工作。信息技术教学已不再成为一种被动的状态,而更多的是学校加强教育,学生主动学习。 2.2整合信息技术及其他课程 中小学的信息技术发展不是单独存在的,加强信息教育的发展其本质就是要促进多方面发展,这就需要适当的整合信息技术和其他课程。学习信息技术就是要学习和发展,单独的高速发展不是发展的最终目的,我们的目的是共同进步,要根据其他教学课程发展的具体情况,将信息技术课程加入并实现辅助作用,加快其他课程的科学、现代化发展,争取发挥更大的作用。 2.3建设信息化的中小学校园 作为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者,还可以参与到建设信息化的中小学校园的工作之中。我们要向建设信息化中小学校园发展,保证校园内信息化发展,建设校园内的信息化教学设备,营造信息化学习氛围。 2.4中小学网络教育应用方面 在中小学网络教育应用中,信息技术教育有三方面的体现:一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学习更多有益的知识,了解更广阔的世界;二是切实实行网络信息课程教育的应用,对学生的学习设备开放使用,使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预习和复习,充分体现信息时代的教育特色;三是青少年学生没有较强的自制力,容易在网络中迷失自我,应当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做好德育工作。 2.5教育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 教育会与技术发展有越来越紧密的结合,尤其是互联网等一些信息技术,多媒体以及虚拟现实等可视化的技术,对于形成未来先进的学校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在一线岗位之中工作的信息技术人才,肩负着研究以及发展教育技术的重任。 3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基础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3.1积极提升信息素养 在深入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信息素养已经成为教师教育能力评估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和目标。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一线执行方,中小学信息技术要求的素养相对于其他科目来说是更高的。中小学的信息技术发展,主要依靠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⑴加强对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信息意识指的是信息技术教师正确的认识信息在具体的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明确信息技术在我们具体实践和生活发展中的重要影响。更为主要的是,要能够对有价值的信息进行获取以及分析,并将其准确应用到教育教学中。⑵加强学习信息知识。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我们也不能停滞观望,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充实信息资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推动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3.2整合信息技术课程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当积极拓展自身所具有的知识结构,在具体的教学工作过程中与其他学科教师进行沟通,并积极开展整合信息技术和其他课程的有关工作。⑴深入认识学科课程整合。信息技术教师应当明确课程以及信息技术进行整合,也就是在学习其他学科中,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完成其他学科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提升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应当具有一定的作用,而不只是一种形式。⑵要正确使用信息技术资源。要正确处理好信息技术资源和其他教学课程之间的关系,预防教学信息资源中出现不当问题。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的修养,要了解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实质性意义。教育的发展是为了让学生更科学地了解世界,寻求更多知识信息,而不是像传统教育那样增加学生的负担。 3.3信息伦理道德能力 技术都是有两面性的,网络技术的发展在提供给人们方便的同时,也影响了人们的道德发展,出现信息滥用或者信息安全等问题。这种信息伦理道德指的是在创造信息、获取信息以及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的一些规范。信息技术教师作为传播以及利用信息技术的人,应当促进学生形成相应的信息伦理道德品质。在教师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对信息技术进行有益的选择,对于不良信息严格抵制,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一定的模范效果。中小学信息技术应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宣传正确的观念,使学生对网络的警觉能力得到提高,使学生能够有自觉对不良信息进行抵制的意识。⑴促进中小学生形成相应的信息道德认知能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对学生判别是非的能力进行培养,使其能够自主评判在网络信息中出现的一些是非善恶,并树立正确的观念,遵守与道德要求相符合的行为准则。⑵提高中小学生在信息交流中的道德自制能力。这种能力指的是道德主体对于个人行为的一种自我约束。自我约束指的是将道德伦理以及社会规范转化成学生的自觉行为,而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自觉行为,使中小学生能够自行约束自身的信息道德伦理。 3.4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当前处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一定要对信息教育的运用引起重视。信息技术已经是当前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内容,各个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认清局势,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积极主动地了解、学习更多的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并教给同学们。在掌握了基本的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强化各方面的学习,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的使用效率,让同学们意识到在未来发展中,信息技术发展对我们的重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信息化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又开阔了学生们的眼界,减轻了同学的学习压力,从而真正实现了信息化基础教育的目的。 4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相关对策 4.1改变传统教育思想 要加强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我们要发展现代教育,不能在受传统教育的束缚。信息教育不会影响教学质量,并且,积极有效的信息教育有利于教学的发展。我们要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去传授知识,让学生们乐于接受教育,主动学习,而不再一味地增加学生的压力。学校要提高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营造一种正确的学习氛围,不断完善在教学中出现的纰漏。 4.2加强校园信息设备建设 资金薄弱是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导致了信息技术设备的不完善。信息技术课程在现展中至关重要,无论是对现在还是未来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我们不能在起步落于发展,要尽量跟进脚步,加强校园内的信息技术设备建设。设备的建设是发展的基础,良好基础设备建设是发展的前提条件。我们可以通过加强教师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来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水平。 4.3提升教师的教育素质 在现代信息化教育过程中,没有强大的高素质教师团队是寸步难行的。好的教学质量和教师的高素质是必不可少的。在有了基础设施的前提下,我们要不断提升教师的素质,不仅是教育素质、教学素质,还有生活素质,教师有了良好的素质,学生才有可能学得更好,有更好的发展空间。适当的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加强对教师团队的管理,学习更先进的科学信息技术,以提升教育的发展。在教育方式、教学思想和教学内容上,加以改革、不断完善。 5结语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代,信息化的科学教育不容忽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再受用,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我们要跟随时展的步伐,不能落后,信息技术教育不仅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而且相应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在与其他教学科目共同发展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要在发展中不断进步,在进步中不断完善。 作者:黄斌 曾路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国内外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综述 一、国外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1.环境的布局和规划 硬件设施是进行和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世界各国都在加大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环境规划和建设,并加大了投资的力度。根据2010年12月的统计显示,1999年9月份,美国所有的公立小学全部接入国际互联网,有70%的教室接入互联网,平均一台计算机可供4名学生使用。截止到2010年5月,日本超过99%的小学拥有计算机,平均每所小学拥有20台计算机,接通校园网的小学已经有55%。法国2005—2010年,投入的数字校园费用总额达到31200万法郎。到2010年,法国普通的高中1台计算机可以供3名学生使用,初中1台计算机可以供6名学生使用,小学则是1台计算机可以供8名学生使用。从1992年开始,加拿大就开始实施学校网络工程(SchoolNet)项目,1998年加拿大20000所小学、5000个图书馆与因特网连接。2000年,把所有学校的教室都进行了因特网的连接,成为全球联网率最高的国家。 2.人力资源的开发 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如何提高教师的网上教学能力成为各国教育机构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问题。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各国教育机构下拨专款对专业的老师进行培训。据不完全统计,各国投资在教育中的经费1/3用在了教师的培训上面,而且经费在逐年上涨。澳大利亚在2001年6月份召开的课程改革会议上提出,给每位小学教师每年增加200澳元(1112.5元人民币),专门用于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美国在1993—1996年期间,对于教师培训费用每年增长4%,1997—2000年每年增长5%。美国除了要求教师对硬件的掌握,更注重的是应用和开发。 3.课程的评价 在英国,信息技术课程分为9个目标,对学生的学习程度和类型进行了很到位的描述,另一方面,对教师的教学也进行了评价。日本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主要方式是以报告完成的情况和参加的活动为依据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小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了他们对信息的处理能力,锻炼了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我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做好的工作 世界各国都在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我国也不能落后。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课程,教师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教学的目的 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计算机和网络。让学生学会用计算机系统地解决问题,通过对程序的编写和专业的计算机语言,培养学生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2.教材的设计 选择教材的时候要有层次。充分结合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框架,采用合适的教材。枯燥乏味的教学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课程内容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方向,而且很多教师都是用DOS和WPS等一些传统陈旧的授课方式,应该采用功能性更全的平台,比如说整个Windows系统。 3.教育的模式 学校不提供很完整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打破班级和年级的限制,以多样的活动课形式进行教学。除此以外,学校应该专门开设一些信息技术的必修课程。 三、总结 纵观世界全局,各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和完善,使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落后了很多,这既是挑战,更是激励!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只有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才有可能去实现新时代背景下的新目标。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加强信息化的脚步只是其一,最主要的还是加强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从本质上改变才能产生质的飞跃。 作者:刘启圣 单位:江苏省兴化市荻垛中心小学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与德育的融合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微机操作习惯,养成爱机护机的良好品德 微机不怕你们操作使用,最怕灰尘,一位同学不穿鞋套,他鞋底下会带来一些微尘,那一天8节课,每班有10名同学不穿鞋套,那得带多少灰尘,这是对微机多大的损害,如果你是电脑,它需要你这样的不爱护它的朋友吗?同班同学也对这些不穿鞋套的学生及时提醒和帮助,经过短期“严抓狠管”,同学们都高高兴兴地在“无尘”机房里上课,汲取知识。如对电脑键盘、鼠标乱拍乱拽的同学,笔者就主动给他上德育课:换做你,喜欢让别人乱拔萝卜吗?对乱删除电脑资料的同学,笔者就及时渗透信息资料的重要性不可恢复,删除资料与破坏公物是一个性质。尤其对拿磁铁石破坏电脑屏幕的学生,更是大力开展典型的“爱机”德育教育……通过这些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不仅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形成规范性的操作,更有助于提高信息素养。 二、巧妙融合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渗透德育教育 信息技术课程虽然注重微机操作,熟练技能养成,但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也不是纯粹的微机技术,其中整合了很多学科知识,如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体现出信息技术整合的整体课程设计理念。因此,信息技术教师,要针对不同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结合社会、生活、家庭周边环境,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例如在进行画图软件综合实践时,可让学生画语文课本上《望庐山瀑布》的画面,这样教师很自然地边画边夸赞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同时,还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周游世界,也写出不朽名篇。 再如,在WORD软件制作电子报刊时,就结合国庆节、教师节、母亲节等,设计电子小报,通过一篇篇精美小文,一幅幅美丽的图片,整合成一个内容充实、情感丰富的“报刊”,让学生深受教育,怀着感恩的心,珍惜现有生活,努力学习,报效祖国。讲解计算机硬件时,介绍计算机是外国人发明的,计算机CPU是国外垄断的,我国微机制造水平差距很大,让学生产生危机感和使命感,教育学生从小立志为国争光。设计WORD表格时,可拓展讲解数学相关二维表格知识,渗透二维数据库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对海量数据组织、管理、应用产生浓厚兴趣,同时也学会对自己的学习信息和资源如何整理和管理。 三、开展信息技术拓展活动,适时培养学生健康心理 信息技术课堂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通过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创设主题情景,适时让学生自由分工合作,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习兴趣,避免信息技术课堂的误区:身为独生子女的学生与微机缺少思想交流,缺乏与同伴交往。例如,在“利用艺术字设计广告条幅”课堂教学时,四名学生自由分组,通过小组协作,分工活动,一名学生负责创意,一名学生负责制作,一名学生负责协调,一名学生负责———小组内同学随时探讨广告条幅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充分发挥团体合作的优势,快速制作出优秀作品———这样不仅增强了学习兴趣,还让他们一起克服困难,共同创作,有利于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健康心理。 针对有些学生知难而退、意志品质不坚定、动手能力弱的特点,可开展丰富多彩的信息技术拓展活动,例如开展英文打字指法闯关活动,老师给学生们讲李白的铁杵磨针故事,让这些学生开展竞赛活动,不断超越自己以前的打字速度记录,坚持一段时间后,学生们会惊奇地发现,打字飞速,也懂得了坚持不懈、水滴石穿的道理。还可以让学生来充当老师的学习小助手,帮助老师操作辅导活动或讲解操作,让学生体验教师教育教学活动,通过换位体验,学生们更能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更尊重老师教学成果。 四、总结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传授小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适时创设主题情境,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电脑使用道德和良好的信息素养。 作者:王明航 单位: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电教馆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探讨 摘要:作为现代科技领域与教育领域的交叉领域,信息技术教育是当下非常重要的一种教育方式,利用现代的教育技术装备进行课堂教学不仅仅在形式上突破了传统的口头书面式的教育,在课堂教育效率以及学生上课体验上也有质的提升,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合理有效地运用到课堂教育以及其他一切使用的教育过程中有很大的必要性。因此,本篇文章将简单分析当下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应用的状况,对比分析传统教育手段与信息技术教育手段,提出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应用用的优势所在,探讨证明信息教育手段应用的必要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应用;必要性 1当下信息技术教育手段的应用现状 信息技术教育手段是当下教育课堂过程中最为先进也是最为有效的一种教育手段,本篇文章以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的具体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状况以数据表格的形式作为展现,以这些数据以及这个地区的具体信息技术教育状况为分析蓝本,说明当下信息技术教育手段的应用状况。虽然该市的中小学都具有一定基数的多媒体教室数以及电子白板数,但可以看出其中多媒体教室数和电子白板数的具体数量分布不是很均匀,例如高中方面。该市的职业高中一所,拥有14个多媒体教室,14块电子白板,完全高中一所,拥有43个多媒体教师以及41块电子白板,由此可以看出,完全高中无论是在多媒体教室的数量上还是在电子白板的数量上都远远超于职业高中;再看小学方面,城区小学22所,共拥有多媒体教室621个,平均一所城区小学的多媒体教室为28个,而农村小学一共3所,共有24各多媒体教室,平均一所小学的多媒体教室数只有8所,相当于城区小学的四分之一还不到;电子白板数量方面,城区的小学平均为5个左右,农村的小学也为5个左右,数量上基本持平。 2传统教育手段的分析 传统的教育手段即口头授课与书本材料的结合,作为最为传统基础的教育授课形式,是千百年来中国的教育课堂中最为常用的形式。这种教育手段应对着中国教育的国情,是中国教育形式下最“完美”的产物,但这种“完美”仅仅体现在中国教育大环境下,放置任何一种异与中国教育模式教育理念的大环境下,这种教育手段仅仅只能说是普通,相对有效,并不能称为十分合理有效,最好的教育手段。传统的教育手段由于其本身的特性使得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十分清楚的知道重点在什么地方,基础知识也可以掌握的很好,这无疑是传统教育手段的优点所在,正是因为这种十分突出的优点使得传统教育手段一直是中国教育环境下的最基础普遍的教育手段;这样的状况并不能说明传统的教育手段就是完美的,相反,传统的教育手段有着枯燥无聊,延展开拓性低,对学生的思维的发散毫无作用的缺点。在使用传统的教育手段的课堂教育过程中,学生除了文字和十分稀少的图片并不能十分直观地感受到这一教育过程中传达内容的具体情况,仅仅是文字以及口头的叙述表达使得这一过程变得无聊枯燥,学生没有积极性,更别提思维的开拓,然而在这个时代的背景下,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加重要的是思维的开拓,效率的提升,这是传统教育手段最大最严重的缺陷所在。 3信息技术教育手段的必要性 区别于传统的教育手段,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具有很大的优势,在当下经济发展、教育变革的时代,普及使用信息技术教育手段进行教育有很大的必要性。 3.1顺应时展教育变革 在我国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关于教育的发展变革也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一个焦点。教育具有国民性,国家的发展带动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作为持的动力促进国家的发展。我国经济水平大幅提升带来时代的变革,从而产生了教育的变革,人么需要更加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手段来促进教育的发展,需要更好的教育模式提升教育水平,并且经济方面也能提供必要的支持,再者这种大环境下,信息技术教育手段的推广应用成为顺应时展教育变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信息技术教育的必要性可见一斑。 3.2提升课堂教育效率信息技术教育 基于先进的科技设备,将以往传统教育手段的文字以及少量图片的教育现象改变为多媒体式注重于视觉听觉等感官综合使用接受信息教育模式,学生可以非常直观的接受到课堂的教育信息,即使传统教育手段下表达晦涩的信息事件都可以通过完善的图片、视频、音频组合来进行表达阐述,学生不仅更加有兴趣去接受信息,信息在教师与学生直接的沟通交流以及反馈的效果都会大大改善,可以说,信息技术教育手段的应用可以大大提升课堂教育的效率。 3.3发散学生思维提升创新能力 课堂教育的方向分为很多种,在偏向思维结构,艺术音乐等领域的教育方向,单单的传统教育手段是难以达到很好的效果,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可以在这方面弥补传统教育手段的不足,先进科技设备的运用可以让学生真正在课堂教育中获得应有的体验感悟,极利于学生的思维发散,可以很好的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课堂教育不再呆板,学生子啊教育的过程中更加有活力,这也是现代教育的需求以及最终的教育目的所在。 4结论 由于我国的发展,无论是在教育,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进步。传统的教育手段不能再是唯一的课堂教育手段了,经济的发展可以为信息技术教育提供设备的支持,教育的发展为教育手段的以及教育理念的改变提供了理论和认知上的支持,信息技术教育手段的普及以及与传统教育手段的结合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有着良好影响力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下,未来的我国的教育才有质的改变,才可以得到顺应这个时代的改变而产生的极其有利的变革。 作者:吴俊 单位:宁国市宁国中学初中部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改革必要性探究 摘要: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的任务是传授小学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应用技术,以及不同形式的小学信息技术活动方法,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团队精神;对学习小学信息技术的学生而言,还应培养他们的小学信息技术能力以及自我教育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前,发展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并予以切实改革有着极大的必要性。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各界对于信息技术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极为重要。纵观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不少师生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依旧存在,缺乏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索。因此,为了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时俱进地与当前的小学教育发展相适应,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变革势在必行。 1发展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迫切性及改革的必要性 1.1以学生为中心,有利于加强有效课堂教学理念交流 目前,在国内的各级各类学校主要存在以下两种教学模式:①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少地区的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就是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灌输给学生,整个过程主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过程的进程,方便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但它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新教学模式实现了“教与学”两种理论的互补共赢。随着多媒体应用的迅猛发展,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日渐风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具有人性化宽松的环境,能体现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发挥个性,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方面有较大的优势。 1.2有效操作下可以适度增加中小学信息技术练习量 学生学习动作技能中练习量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传统教育观点中习惯用“题海战术”,而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的方法大多是通过增加学习次数,让学生在课堂上多练习。此外,动力模式理论、运动程序理论都曾经对练习变异与动作技能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研究得出,相同的动作持续练习时间过长会适得其反,使得记忆动作和迁移动作能力大打折扣。因而,进行“自由操作”,就是学生拿到题目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并及时记录所联想到的画面,不必太注重语法是否有误,而侧重的是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1.3教学任务具体化、明确化 传统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模式中“填鸭式”已经司空见惯,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授知识,而学生们们却需要死记硬背的记下来,否则考试也难以通过。死记硬背只是一时的记忆,难以长久,因而这种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只有真正抓住学生们的兴趣点,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在了解知识拓展视野之外,通过实践加深印象,学习效果才能更为理想。此外,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秉承以学生为中心,运用教师加强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根据资料自己主动去学习,并且对相关概念区分清楚,才能使学生更为透彻地理解所学知识起到重要作用。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为主体,在正确的引导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效率相结合,将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合理整合,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2探究性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建议 通过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和教学理论,并参照庞维国教授所提出的自主学习教学指导的一般模式,并对探究性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加以整合,提出相关建议: 2.1确定目标 大量的研究资料显示,学生树立了明确的目标,对学习效果有着莫大影响,学习目标模糊不清,学校效果收效甚微。设置有效的学习目标,能使得学生明确学习期望并进行合理定位,在此环节,学生在预习后可以确立目标,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能力目标、知识性目标、情感方面目标),一旦学生在学生中明确了学习目标,才能有的放矢提高学习效率。 2.2激发兴趣 在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望,自主参与学习,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节课中时间有限,知识点众多,因而需要学生能够保持兴趣,只有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记忆犹新,学习效果才能最佳。 2.3个人自学 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之一就是个人自学,依据前两个环节为基础,学生就可以对先前制定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并进行针对性的个人自学,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量地积极引导,帮助学习“趁热打铁”最大限度吸收知识。在学生使用这些学习方法一段时间后,对其逐渐适应,教师可以对学生自主学习程度跟进了解,若是学生学习兴趣高,所学知识掌握得快,可以将更多的教材引导学生加以自学。 2.4分组讨论 分组讨论也是教学模式中不可忽视的一环。课堂的教学时间有限,学生在个人自学后,也会对某些问题感到疑惑不解,此时教师不需要立即给予答案,可以在学生个人自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生之间可以自由组合成一个小组,教师则是课堂的旁观者,密切关注小组讨论的开展情况,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对于讨论较为枯燥的小组,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其中和同学进行交流,鼓励不擅长发言的学生踊跃发言。对同一个知识点的理解,每个小组中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理解上也大相径庭,在学生之间的激烈的讨论中,帮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并真正实现教学效果的提高。 作者:张玉兰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武胜驿镇金嘴小学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问题分析 摘要:信息技术教育不仅是新形势之下我国对人才培育的全新要求,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举措,但是在我国中小学信息教育过程之中却出现了形式化、盲目化等问题。因此,针对此现状,本文将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走向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问题;发展走向 现在是一个信息化、科技化的时代,只有打下坚实的信息技术知识基础,才能在激烈的现代化竞争之中拥有更多的优势。因此,本文将立足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具体研究该教育板块的发展走向。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形式化倾向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形式化倾向十分严重和普遍,尽管很多学校以及教师意识到了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流于形式,并未真正地将信息技术教育落到实处。很多学校投入巨资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但是在实际教学计划安排时并未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课时以及内容的设计,很多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之中,往往简单地进行打字和最基础的操作,并未深入了解相应的技术性软件。因此,这些先进的教学设备往往只是起到装点学校门面的作用,对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作用十分有限。 2.盲目化倾向 信息技术教育水平往往是衡量一个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另外,社会各界以及媒体都十分关注中小学在信息技术教育上的发展与现状。因此,许多学校为了扩大知名度,提高综合实力,往往忽略自身的经济状况,盲目跟风于一些已经配备先进教学仪器及电脑设备的学校,大量采购一些价格昂贵的教学仪器。对于一些师资力量以及教学水平较为薄弱的学校,这种盲目跟风行为不仅加大了学校的经济压力,还使得这些耗资巨大的先进教学仪器难以得到有效利用,从而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3.纯工具化倾向 纯工具化倾向是指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之中,将教育重心放在相应技术以及技能的培训和提升上,片面地强调学生对基础信息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忽略了学生养成正确的信息技术观念,这一点导致在实际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难以跳出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的桎梏,直接根据教学大纲为学生梳理该课程的重难点,并采取背诵抽查的方式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这一点不仅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极大的创伤,此外这种低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也难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观念。 4.德育淡化倾向 信息技术教育和道德素质教育相辅相成,加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能够使学生形成科学正确的世界观。高尚的道德素质、完善的人格则能促进学生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但是在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之中却将这两者割裂,对学生德育的忽视使得学生在巨大的信息洪流之中难以进行有效地自控。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走向 1.普及化 教育普及化和教育公平化一直是我国素质教育之中的原则和工作重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包括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横向的普及指的是教育的公平化,从目前来看经济上的贫富差距也体现在教育上,城市之中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明显优于农村地区,因此为了促进教育公平,需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建设,通过财政拨款来完善农村地区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所需要的教学仪器及设施设备。纵向则指信息技术教育需要拓展到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对信息教育理念的培养要从小学阶段开始抓起,并鼓励学生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 2.校本化 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教育水平和质量有着一定的差异化,因此在进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具体对待。学校自身需要意识到自己所处的内外环境,通过对自身教学水平和质量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掌握学生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实际需求,真正实现校本化,将信息技术教育落到实处。 3.全息化 全息化指的是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信息技术教育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教学管理理念和教学模式。学校在进行教学管理时,可以将信息技术运用进学校的管理工作之中,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学秩序和活动的安排。另外,教师在进行授课时需要树立信息技术教育理念,通过采取各种先进的教学仪器以及多媒体设备革新教学模式,这一点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地实现教学方法的与时俱进。 三、结语 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不仅体现着我国教育理念的革新,更是提高我国教育水平与质量的关键举措。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因为经验的缺乏以及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不深刻而导致教学模式的形式化倾向、盲目化倾向以及纯工具化倾向和德育淡化倾向,因此针对此现象,革新教学模式与理念,深化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对推动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化、校本化及全息化意义重大。 作者:王丹丹 单位:四平市铁东区教师进修学校
会计毕业论文:浅谈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与管理 摘要 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债权,实质上是企业为客户提供的一种商业信用。应收账款的形成,一方面有利于企业扩大销售,减少存货,提高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由于种种不易控制因素,会使企业面临较高的应收账款的风险。应收账款的风险伴随应收账款的出现相应而生,它是指应收账款款项长期难以收回时影响企业的效益,甚至形成呆账、坏账的不确定性。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收账款的风险是客观存在且对财务状况影响较大。只有通过合理的分析与规避,才能有效发挥应收账款的积极作用。本文试在分析应收账款的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解析应收账款风险对企业的影响,针对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与管理对策。 关键词:应收账款;应收账款的风险;应收账款管理;风险规避 前言 应收账款是企业的主要流动资产之一,对其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竞争激烈的白热化,企业为了稳住自己的销售管道、扩大产品销路、减少存货、增加收入,常常需要向客户提供信用业务,这样就导致了应收账款的产生。应收账款的形成增加了企业经营的风险,影响到企业营运资金周转和经济效益。且据专业机构统计分析,在发达市场经济中,企业逾期应收账款总额一般不高于10%,而在我国,这一比率高达60%以上。能否按期顺利收回应收账款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现金流量周转速度,如果不引起重视可能会导致企业难以持续经营。因此,加强应收账款风险防范与管理是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应收账款风险的成因 (一)企业经营环境的影响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作为市场一份子的企业,为了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常常采用赊销手段来壮大自己的市场占有份额,尤其是在市场疲软、银根紧缩、资金匮乏的情况下,赊销对企业销售产品、开拓新市场具有更重 要的促销作用。在这种销售策略的推动下,企业的应收账款不断增加,经营的危险性与日剧增。 (二)企业内部的原因 第一,内控制度不健全,管理职责不清。企业基础管理工作薄弱,经济合同和相关的档案数据保管不完善,是应收账款管理工作的重大缺陷之一。 第二,指标体系不科学。企业在设置考核指标时,往往过分强调产值、收入和利润指标,没有对应收账款的回笼和存货占用资金的情况进行考核,导致经营者盲目地追求产值、追求收入、追求利润,而对应收账款却无人问津。 第三,缺乏应有的风险意识。企业在建立信用关系时,常常忽视对客户资信的调查了解,在进行业务来往时,采用先交货后收款的方法来盲目地追求市场占有率,从而为应收账款的发生和回收带来了风险。 第四,日常管理工作不到位,清欠手段单一,办法不多,力度不够。首先,没有定期对账,造成时效中断;其次,财务、审计、监察等部门未能很好地履行监督管理职能;最后是有关责任人责任心不强,收回收不回不关自己的事,造成企业的应收账款居高不下。 二、应收账款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一)应收账款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 企业通过赊销不断扩大销售,随着销售的增加,应收账款不断膨胀。应收账款的增加直接影响到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和现金流量。如有大量的应收账款不仅削弱了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而且随着现金流量的减少,又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和周转能力,使得一些单位虽有良好的盈利状况,但却有利润、无资金,账面状况不错而资金匮乏,进而引发财务危机。 (二)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对企业盈利状况的影响 如果企业应收账款数额过大,其实现的利润就会包括大量的应收账款,尤其是逾期应收账款对企业的危害直接体现在坏账风险上,致使企业存在利润风险。 三、加强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与管理 (一)实行应收账款的计划管理与动态管理 对应收账款实行计划管理,有助于应收账款能够按着企业希望的目标逐渐回收,达到减少应收账款、增加企业现金流量的目的。因此企业在下达每年的年度预算时,对应收账款的年末余额和回收期都设定了一个相对积极的计划数,使企业的销售策略和回收策略都围绕这个计划数进行,即在产品走俏时,赊销规模从紧;产品疲软时,从宽;资金紧张时,从严;当赊销规模接近警戒线时,应断然采取措施,暂停赊账业务。 应收账款的动态管理是企业对应收账款实行随时跟踪,并根据应收账款发生时间长短,定期对欠款客户、欠款金额、逾期时间等进行列表排队、账龄分析和分级管理,及时调整收账策略与方案,达到减少坏账损失目的的一种方法。通过分级管理,有利于清晰地了解每笔应收账款的实时状态,使管理更加有针对性,应收账款的额度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二)按规定比例提取坏账准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企业业务往来中,有商品赊销就存在坏账风险。为了将坏账风险降到最低且坏账发生时不至于引起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收支的困难,就要预先按规定比例提取坏账准备金,在坏账实际发生时,再冲销已提的坏账准备。提取坏账准备金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三种: 1.账龄分析法。账龄分析法是依据应收账款拖欠时间的长短来分段估计坏账损失的一种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促使企业采取有效的积极措施。 2.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我国现行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可以按应收账款年末余额的3‰一5‰计提坏账准备。 在此方法下各年度末的坏账准备余额和应收账款余额相配比,保持一定的计提比率,并在资产负债表中以其净额计入资产总额,避免了资产虚增,符合谨慎性原则。 3.赊销百分比法。赊销百分比法是指坏账损失的产生与赊销业务直接相关,坏账损失的估计数应在赊销净值的基础上乘以一定比率来计算。赊销百分比法的基础是赊销净额,它反映的是一个时期的数字,以其为基础计算出的坏账损失估计数也是时期数,即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 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计提坏账准备金的方法,为企业今后的顺利发展奠定经济基础。 (三)实行应收账款的责任管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在应收账款的管理上,将“应收账款回收率”直接与单位职工工资收入和单位的经营承包考核挂钩,实行责任管理,树立高度重视意识,将应收账款的管理由财务部门、营销部门共同完成,充分发挥企业会计的监督职能,辅助应收账款的回收,从而形成一种清晰的权利、责任关系。 建立应收款挂账审批制度,实行“谁审批,谁负责”的办法,对每一笔应收账款业务的发生都明确责任人。各单位可根据自身特点和管理情况,赋予不同级别的人员不同金额的审批权限,超过审批权限的,必须请示上一级领导同意后方可批准,金额特别巨大的,需报请企业最高领导批准。 建立营销责任制,引入激励机制,实施奖惩措施。企业可以将欠款回笼作为考核营销部门及营销人员业绩的主要依据,并建立指标考核体系,根据指标完成情况与营销人员的经济效益挂钩,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从而加速应收账款的回收。 (四)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评估,确定赊销规模 引入客户信用管理机制,对拟赊销的客户资产状况、财务状况、经营能力、以往业务记录、企业信誉等进行深入地实地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来评定其信用等级,并建立赊销客户信用等级档案。同时根据不同用户的信誉等级差别,结合产品市场占有率、市场需求状况及趋势变化等,合理确定每一个客户的销售政策。对于资信差的客户采用现款交易,对资信一般或者较好的客户在现款不被接受的情况下采用承兑汇票的方式,对于资信好的客户则采取分期收款的方式,但在期限和累计金额上要有明确的规定。 (五)实施积极风险转移机制 对部分不能收回的账款可实行风险转移:首先可以采取资产流动性上的转移,即将应收账款转化为流动性和索取权更强的应收票据,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坏帐损失的发生;其次是对象上的转移,以其应收账款的部分或全部为担保品,在规定期限内向金融机构借款,也可以将应收账款全部出售给金融机构,这样就将应收账款回收中存在的风险部分或全部转嫁给了金融机构;最后还可以实行方向上的转移,当发现应收账款很难收回时,我们可以灵活处理,从客户手中购回自己需要的资产,以抵补这部分应收账款,即企业可以将这部分应收账款看作是事先预付给客户购买资产的款项,实现了应收账款方向上的转移。这样就把不能收回或收回希望很小的应收账款进行了有效地转移,从而避免了企业发生财务危机和经营危机。 结论:综上所述企业经营者对应收账款通过正确、科学地分析,采取一切积极可行的策略,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规避应收账款风险,逐步减少企业的应收账款,以期加速应收账款周转率,增加现金流量,减少坏账损失,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从而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轨。 会计毕业论文:会计毕业论文润色:《会计信息化背景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会计信息化对企业内部控制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特别是企业内部控制存在不确定性加大等问题,会计论文可以从优化内部控制环境,更新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监督检查等方面强化企业内部控制。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企业;内部控制 据测算,到2013年我国信息化市场规模将达到近40亿元人民币,2007年-2013年的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接近20%,而这种信息化就包含了会计信息化。如此快速的信息化速度必然会对包括内部控制在内的企业管理造成一定的冲击,必须科学应对才能在享受信息化的益处的同时化解信息化带来的风险。 一、会计信息化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研究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法规文件,企业财务部门内部控制目标是保证企业资产安全,保证企业财务报告及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在传统的模式下,企业内部控制主要由人工完成,但在信息化条件下,通过将会计信息转变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语言,并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等手段对会计信息进行传输和处理,使得内部控制的方式、范围、内容等都发生了改变或者进行了调整,这既给内部控制带来了机遇,同时带来的挑战也不容小觑。 1.会计信息化给企业内部控制带来的机遇 首先,可以提高内部控制的时效性。在信息化条件下,内部控制由原来的顺序控制转变为并行控制,即可以在财会业务处理过程中或者处理后实施控制,而不必按照传统模式按照业务流程在账簿处理完毕后进行控制,使得内部控制的时效性大为增加。其次,内部控制的方式多元化,在信息化条件下,各种视频技术的发展使得内部控制可以采用实时监控的方式来进行,计算机软件技术的运用使得内部控制可以通过计算机操作来进行,这些新技术的运用使得内部控制不必一定要到现场查证,或者采取查询账簿的方式来进行,增加了控制方法与手段。再次,在信息化条件下,内部控制可以大量的利用计算机软件预设模块进行数据处理,而不必通过手工进行计算,这就大大节省了时间和人工成本,从而可以降低内部控制的成本。 2.会计信息化给企业内部控制带来的挑战 首先,从内部控制的对象来看,相比于传统的内部控制,信息化条件下的内部控制从单纯的对人的控制转变为对人和计算机同时的控制,这种控制对象的增多无疑会加大内部控制的风险。其次,从控制的内容来看,传统的内部控制主要是通过对账、核查凭证等方式来进行,但在信息化条件下,除上述内容外,内部控制还必须对财务软件中数据的输入、数据的安全性等进行控制,在现代存储、摄像技术发达的前提下,内部控制的难度加大。再次,从内部控制环境来看,在信息化条件下,内部控制不再简单的局限于企业内部,可能拓展到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甚至是外部宏观环境,因为这都将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影响,从而使得控制环境复杂化。 以集团公司为例,在控股子公司模式下,母公司对子公司具有完全的控制权,通过财会部门的信息化,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部门也可以实现完全的控制。这一背景下的企业内部控制,一方面可以通过实时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实现母子公司之间的沟通,这就突破了传统内部控制模式中的地域空间的限制,可以大大提高内部控制效率。另一方面,不同的控股子公司之间通过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联系在一起,可以实现相互之间的比较,发现某一子公司财务异动行为,从而更好的达到内部控制的目标。 同一控股股东、联营公司、参股公司是企业所不具有控制权的,这种模式下的企业内部控制不同于控股子公司,一方面,由于不具有控制权,为保护不同股东的利益,公司之间的财务信息难以实现实时对接,企业内部控制更多的是依靠审计部门等职能部门来完成,从这种意义上讲会计信息化对内部控制难以起到大的作用。但从更广的层面来看,会计信息化能够有效的规范下属公司的财务行为,能够为实施财务检查提供有效的支撑,因此,对于内部控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会计信息化背景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条件下企业内部控制不仅面临传统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待完善等问题,同时也带来信息安全、人才素质提升等方面的问题。 1.信息化使得内部控制不确定性加大 从内部控制的流程来看,在信息化条件下,首先,企业财务部门需要将财务信息转换为计算机所能识别的语言,这种人工输入面临的问题在于如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由于人工容易出现失误,以及输入过程中难以进行全程实时监控等问题,从而使得数据输入可能存在较大的风险。其次,由于现代计算机安全技术特别是网络安全技术还无法确保企业信息系统百分之百的安全,并且在这种互联网状态下各种人为的失误很容易将会计信息泄露且不容易被察觉,但企业所有的财务信息都保存在这种信息系统中,这就使得内部控制制度必须非常完善才能有效的防范这种风险,而目前还尚未完全达到这种状态。再次,在信息化条件下,通过明确不同权限的方式来掌握和更改会计信息,但一方面这种口令可能被泄露,另一方面上级可以对下级的财务信息进行更改且不会留下痕迹也使得责任难以划分,这就使得整个内部控制的风险较大。 2.信息化使得内部控制可能存在缺位问题 首先,在信息化条件下,内部控制可能更多的是对财务软件或者信息系统中的有关账务进行核查,在此情况下,部分财会人员可能疏于对原始凭证,属于对账务发生事实的了解,从而使得内部控制出现漏洞。其次,在信息化条件下,一般认为计算机信息系统不会出现错误,这就使得财会人员过于相信“机器”的力量,从而对部分数据疏于复核,或者没有与现实中的账务进行核对,但信息系统内部通过各种逻辑关系联系在一起,一旦某一子条目没有选入或者说查询条件出现差错等都有可能导致结果上的问题,这也可能使得内部控制出现缺位。 3.内部控制的外部条件还有待优化 首先,从人才的角度来看,信息化要求相关人才不仅要懂得财务会计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能够较为熟练的操作计算机,并经过专门的培训,能够全面的掌握财务软件以及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各项操作,但现有的人才一方面可能存在理论上的不足,他们对新的会计制度、国家最新颁布的法规条例等不太清楚,也难以用于指导实践,另一方面可能存在实践上不足,对企业内部各种新的业务的会计处理方式不甚熟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其在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时存在能力上的差异。其次,从内部控制的环境来看,当前企业更多的是注重会计业务的处理,注重发挥财务部门的作用帮助企业实现价值增值,实现利润最大化,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相对要低一些,此外,内部控制工作的独立性也相对不够,这都不利于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 三、会计信息化背景下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会计信息化背景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可以从优化内部控制环境,更新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监督检查等方面着手。 1.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会计信息化服务的供应商,要通过有效的参考服务供应商的以往信用记录,市场份额等指标,确定服务供应商在信息安全、信息软件的稳定性等方面的能力,以此为基础根据企业的行业属性等情况合理的选择信息服务供应商,为信息化条件下的内部控制奠定基础。其次,要注重内部控制氛围的营造,通过宣传、培训等方式帮助财会人员树立内部控制理念,提高业务能力。再次,要强化财会人员的风险意识,要通过案例讲解等方式帮助财会人员甚至全体能够接触到财务信息的人员树立一种风险意识,让其了解到任何信息的泄露都可能影响企业的财务安全,从而帮助其树立风险意识。 2.更新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首先,要完善内部授权制度,在信息化条件下,必须通过完善授权的方式,授权后业务处理的职责划分等来强化内部控制制度,以此避免出现职责不分甚至徇私舞弊等行为。其次,要完善岗位职责分配。对于信息化条件下财会系统的管理员、操作员、数据审核人员以及后台服务人员的工作职责的划分必须明确,以此来保证财会信息的安全可靠,推动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再次,要严格信息化条件下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在信息化条件下对于会计业务处理,必须明确账簿的建立、经济活动事实资料的记载等会计行为的流程,以此为事后的监督检查提供保障。 3.强化监督检查 首先,要进一步发挥审计部门的作用,通过对企业财会活动进行分类,并根据经济活动的重要程度、风险的大小决定是否引入审计部门进行全程监督,以此来加强内部控制的力量。其次,要强化日常监管活动,在信息化条件下,必须进一步完善对会计凭证等资料的审查制度,避免出现监管不严或者监管随意性大等问题,从而提高内部控制整体水平。 会计毕业论文:制约我国网络会计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发展策略 摘要: 网络环境为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支持,使之在环境和内容上都与传统会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硕士论文发展我国网络会计应加强内部控制和技术控制,健全法律制度,实施网络监控,加快“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网络会计; 发展前景; 发展策略 网络会计,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各种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的会计活动。 一、网络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网络会计作为网络技术和会计应用相结合的高科技产物,已呈现出无与伦比的优越性及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网络会计提供信息更及时 财务部门以往实时反馈信息的能力不强,如一份计划的执行情况往往要到本月会计业务结束之后才能从账上反映出来,这样的定期财务报告制度,满足不了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以及管理者对及时性的要求。网络会计实现了实时跟踪功能,可以动态地跟踪企业的每一项业务变动,并给予必要的揭露。 (二)网络会计信息披露更全面 由于篇幅有限,当前的会计报表无法反映非数量化的信息,也无法反映报表数字处理的会计程序和方法等方面的信息。网络会计的在线数据库包括了企业所有的财务及非财务信息,并采用网上报告的方式,有效地扩大了会计报表及附注的信息容量。 (三)网络会计能极大地实现资源共享 在硬件方面,单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共享性差,使设备闲置,造成浪费。当网络配有一台高性能的服务器后,其他工作站配置要求可大幅度降低。在软件方面,网络会计将打破单一的财务软件的购买和使用方式,网上计算机可省去购买、安装过程及软件的运行维护,从而提高企业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四)网络会计能使企业实现低成本运营 首先,它能降低信息收集成本。通过网络,企业决策部门可随时了解、使用各种相关信息,对于大型企业集团、跨国公司更是如此。其次,它能节约交易成本。网络使得企业能够选择相关产品中成本最低、质量最优、性能最佳的产品,而无须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调查谈判。再次,它能降低审计监督成本,实现远程审查。最后,它可节省纳税申报费用。 二、制约我国网络会计发展的主要因素 网络会计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比较多,主要有以下这些: (一)安全因素 企业的财务数据属重大商业机密,如遭破坏或泄密,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而保证网上财务信息安全可靠成为关注的焦点。首先,以广播的形式进行传播,易于搭截侦听、口令字试探和窃取、身份假冒,这是技术上容易引起安全问题的重要特点。其次,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的一体化,电子单据、分布式操作使得可能受到不法攻击的点增多;而对于企业内部使用者来讲,如果使用权限划分不当,内部控制不严,也容易造成信息滥用和泄密。 (二)法律与制度因素 法律与制度直接的滞后性表现在缺少能够使计算机确保自身安全、健康发展的法律制度;间接的滞后性表现在现有的经济法规不能适应网络会计的发展。以网上银行为例,网上支付业务是以变码印鉴作为安全支付保证,传统的支付方式是以传统的印鉴作为安全付款保证,而《票据法》仅对传统的印鉴作了明确具体规定。所以一旦出了问题,银行能否得到法律的保护还存在问题。对企业而言,使用网上银行得到的原始凭证又不同于传统的银行回单,在账务处理时,特别在进行销项税金抵扣时能否得到税务等监管部门的认可,所有这些都会给网络会计日后的发展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 (三)人才因素 以前,在基层会计人员的选用上,只要懂一些会计基础知识,干上一年半载,一般均能适应工作,所以,会计人员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而网络会计则需要懂管理、懂现代化技术、具有灵活性、创造性的“复合型”人才,而不能仅仅局限于只掌握会计知识。 三、我国网络会计的发展策略 (一)加强内部控制和技术控制 构建基于网络的财会系统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就是安全问题。对网络会计发展中的安全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内部制度和技术控制两个方面采取防范措施: 1. 内部控制。企业为了保护资产的安全、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在内部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完善的内部控制可有效减轻由于内部人员道德风险、系统资源风险和计算机病毒所造成的危害。企业应在软硬件管理和维护控制、组织机构与人员的管理和控制、系统环境与操作的管理和控制、文档资料的保护和控制、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消除等各个方面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从制度上保证财务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 2. 技术控制。在技术上对整个财务网络系统的各个层次(通信平台、网络平台、操作系统平台、应用平台)都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和规则,建立综合的多层次的安全体系。在财务软件中提供周到、强有力的数据安全保护,包括数据存贮安全性、数据操作安全性、数据传输安全性以及数据运用、查询、分析时的安全性。 (l) 防火墙(firewall):是建立在企业内部网(intranet)和外部网接口处的访问控制系统,它对跨越网络边界的信息进行过滤,目的在于防范来自外部的非法访问,又不影响正常工作,从而为企业设立了一道电子屏障。 (2) 加密技术(密钥技术):现代加密技术可分为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公开密钥)两大类。对称加密法是最传统的方式,其特点是关联双方共享一把专用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运算,专用密钥法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密钥网上分布的安全性问题。目前在网络信息传输中,往往组合使用专用密钥法和公开密钥法,以充分利用各种方法的优点。 (3) 数字签名:数字签名是上述公开密钥密码技术的另一类应用。它的主要方式如:会计信息的披露方从信息文本中通过一种信息摘要算法产生一固定长度(128位)的摘要值,用自己的私钥对摘要值加密,来形成披露方的数字签名,连同原文一起发出;关联方首先用同样的摘要算法对报文计算摘要值,接着再用披露方一同发来的公钥对数字签名解密,如果两个摘要值相同,证明信息在发送途中未被篡改,而且报文确实来自所称的披露方。财务系统中远程处理时可用数字签名技术代替签字盖章的传统确认手段,当然这得在国家有相应的财务制度许可的条件下。 (4)安全协议:安全协议是一组规则,详细说明报文如何“伪装”以保证它们的安全。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安全协议有:安全套接口字协议(ssl),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安全电子交易规范等。 (二)健全法律制度,完善配套政策措施 网络会计作为“新生事物”,具体在会计程序和方法上如何操作,理论界和实务界也都在探索,尤其是实务中各企业作法不一,使会计信息质量缺乏可比性。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适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而不能一味地等网络会计实践成熟后再制定政策、法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在网络会计实践选择会计程序和方法过程中,过早地制定详细的政策、法规,很可能会抑制网络会计实践的创造性,这反而不利于网络会计的发展,所以当前我们应该制定出既能指导网络会计发展,又不束缚网络会计实践的政策法规来。 (三)实施网络监控,强化财务监管 即用网络的手段来管理网络经济,包括以下几个方法: 1.使用电子发票把双方交易信息传递给税务部门申领发票,有效地抑制大头小尾发票的泛滥,使监控部门有充分的主动权。 2.实行专业化的物流配售管理,财务监管部门与物流部门实施联网。专业化的物流管理不仅可以节省社会成本,还可以提高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货物配送效率,有利于控制赊销、易货、现金销售等形式的税款流失。 3.实现财务监管部门与银行的联网,有利于监管部门对资金流动的监管,有利于资金与物流不对称流动带来的税款流失。 (四)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促进网络化进程 社会的进步本论文来源于( )企业的发展归根结底都需要高素质的人来完成,没有高素质的人才,网络会计就成了无本之木。 总之,随着internet和intranet的不断发展,网络会计将会得到更广泛地重视和应用,并将逐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优势,成为当代会计学中最有潜力的新领域。 会计毕业论文:会计专业毕业实习管理思考 摘要 毕业实习是学生获得实际生产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方法,是培养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分析了会计专业的毕业实习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会计专业毕业实习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专业;毕业实习;存在问题;管理对策 毕业实习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非常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毕业实习是指学生在毕业之前,即在学完全部课程之后到实习现场参与一定实际工作,通过综合运用全部专业知识及有关基础知识解决专业技术问题,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在思想上、业务上得到全面锻炼,并进一步掌握专业技术的实践教学形式。毕业实习还是与毕业论文相联系的一个准备性教学环节。 一、会计专业毕业实习的重要意义 就会计专业而言,毕业实习对培养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拓展综合素质,培养“适应型”人才 毕业实习是学生拓展自身素质的主要方式之一。学习了系统的书本知识,带着期望而又忐忑的心情,走进实习单位的学生会遇见什么情况呢?是热情的接待、友好的相处,还是默然的无视?学生如何迅速适应一个陌生的环境,尽快进入工作角色,与同事和谐相处,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考验。会计专业学生通过毕业实习可以磨练意志、发展个性、锻炼能力,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拓展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会计知识+道德素质+职业技能”一体化的“适应型”人才。 (二)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积累工作经验 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是会计求职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但这些因素是校园里和书本上学不到的。为什么社会上的招聘单位更愿意用有会计工作经验的人员,而不愿意录用应届毕业生呢?原因就在于应届毕业生的头脑都是用理论知识武装的,缺乏工作经验。无论什么性质、规模大小的公司在招聘应届生时,虽然侧重点会有所不同,但有一个要素是所有公司都重视的,那就是应聘人员是否具有与应聘职位相关的实习经验。会计专业学生只有通过毕业实习,深入到现场,理论联系实际,积累工作经验,缩短毕业后适应社会的时间,在找工作时就会有很大的竞争优势。 (三)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会计工作是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反映和监督,旨在为相关各方提供所需求的会计信息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学生通过毕业实习,要结合实习单位的具体经济业务进行分析,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掌握会计核算方法的实际运用,避免纸上谈兵。在处理新的经济业务时,要用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学生把在社会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上升为理论,理论再通过实践的检验,最终内化为自身的阅历和经验。 (四)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端正就业态度 通过毕业实习,学生能提前了解社会,在实习中了解用人单位的要求,认知社会中的优胜劣汰,培养竞争意识,端正就业态度,避免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真正做到量能定位和量力就业。会计专业学生应该先就业,再择业。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就会从一个会计新手逐渐成长为有经验的“老”会计。当你成为“老”会计之后,再来谋求个人职业的发展,空间就会更大。 (五)锻炼综合能力,为写毕业论文做准备 毕业实习是通过综合运用全部会计专业知识来解决专业技术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包括核算能力、分析能力、审计能力、会计软件运用能力、管理能力、写作能力等。学生在实践中培养综合能力的同时,要有目的地围绕毕业论文撰写进行毕业实习,并在实践中获得有关资料,为撰写毕业论文做好准备。 二、毕业实习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管理现状 目前,会计专业的毕业实习安排在大四的第二个学期进行,时间8周左右,采取校外分散实习的形式,主要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毕业实习前,在大四第一学期期末由会计专业导师向学生布置大四第二学期的毕业实习任务;在毕业实习过程中,专业指导老师主要通过电话、QQ等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远程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毕业实习结束后,学生要提交实习日志、实结和实习单位鉴定表,专业指导老师根据实习资料给出实习成绩。 (二)存在问题 1.实习单位很分散 现在会计专业人数较多,一个年级一般有二三百人,不可能像原来人数少的时候,把几百人统一安排到一个或几个单位实习。而且,实习单位的会计人员岗位比较稳定,每个单位能接收实习生的数量有限。现在的会计毕业实多是由学生在寒假期间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实习单位非常分散,不便于指导老师检查毕业实习情况。 2.指导老师管理难 这种由学生在假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的情况,会形成点多面广的毕业实习布局,这不仅增加了学校对毕业实习管理的难度,而且也给专业指导教师检查学生实习情况带来了很多困难,专业导师对实习学生鞭长莫及,不易管理。而实习单位则认为实习生不是本单位的员工也不会去认真管理,不会给学生布置工作任务,这就使部分学生在实习期间来去自由,组织纪律散漫,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3.学生实习态度差 毕业实习由于缺乏有效监督,有的学生甚至根本就不找单位实习,毕业实习要结束时,随便找个单位在实习报告上盖章签字,返校时交给专业指导教师实习日志、实结和实习单位鉴定表就交差了事。本来应该由实习单位的指导教师根据实习情况来写的评语鉴定,变成了学生自己写的评语鉴定。更让老师大跌眼镜的是,当你阅读不同学生的实习日志和实结时,你会对学生所写的内容有种很强烈的似曾相识的感觉,原来是甲同学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由乙同学实习单位的李大姐变成了张大姐,再往下核对,两个同学大多数的日志内容相似度较高。经查证,学生的日志内容都来自网上,只进行了少量修改甚至不修改。学生这种敷衍了事、不认真实习的态度和行为,使毕业实习流于形式,没有取得毕业实习应有的效果。 4.学生实习时间短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安排的毕业实习时间一般在8周左右,即使加上寒假时间,也只有约3个月。就学生而言,在3个月的时间里,有的学生可能才刚刚熟悉了实习工作就要返校完成毕业论文,导致实习效果不明显。对实习单位来说,可能才刚刚培养了一个能用的人,而这学生就要返校了,这对实习单位在人员衔接、工作交接上也会造成一定的困扰。 5.实习与论文撰写脱节 学生的毕业论文只有极少数同学的课题是真正来源于社会实践,论文选题是从毕业实习的收获中提炼出来的。大多数学生的论文选题都与毕业实习脱节,或者是从网上看哪类题目写得多,资料好收集,就跟风;或者是论文题目从形式上看是实践题目,但从写作内容上看基本都是理论分析,结合企业具体情况分析的少之又少,即使有一定分析也不深入。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的脱节,没有发挥毕业实习是综合性实践课程的作用,没有达到毕业实习是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再从实践中得到升华的目的。 三、加强会计专业毕业实习管理的对策 加强毕业实习管理,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毕业实习的作用,保证实习质量,这对于学校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会计应用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校企合作共同管理毕业实习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学科和依托石油、冶金两大特色资源,采取与企业共建重点会计实验中心,共建实体企业,共建人才培养基地的方式,与石油行业、冶金行业、物流行业、旅游行业等开展深入的校企合作。一般的实习单位很多会因为会计涉及到企业的商业秘密,不会让一个“外人”真正插手单位的会计业务,平时就让学生打打杂;实习生一看实习单位的态度不认真管理,也就“混混时间”,交个实习报告完事。学校和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应当选择好实习共建单位,由专业老师带队去实习。由于学校和共建单位是长期、持续的合作关系,实习单位就会真心接收学生去上岗实习,会认真给学生分派工作任务,把毕业实习落到实处。 (二)加强指导教师对毕业实习的管理 对于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要在事前进行引导:一是指导学生选择具有一定规模、经济业务量较多的单位。二是在实习中,要了解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熟知单位的基本业务处理及新型经济业务的处理,熟悉主要的岗位工作,并由低到高进行换岗。三是根据学生毕业后愿意从事的职业选择实习单位,比如有意向到服务业就业的就应该到服务业单位去实习,可以尽快了解该行业的业务流程和会计处理。由于经费的限制,对分散实习的学生不好管理,可以建立“学生―指导老师(辅导员)―实习单位”三位一体的联系方式,定期(比如每周)或不定期进行三者间的电话或其他方式联系。辅导员负责追踪学生的到岗情况,学生要向指导老师汇报顶岗的内容,避免“放羊”现象,尽量让指导老师能随时监管学生,充分发挥毕业实习的应有作用。只有这样的毕业实习才具有针对性,通过顶岗实习,学生毕业后就可以无缝对接,缩短毕业后到就业单位的磨合期。 (三)提高学生对毕业实习的重视度 毕业实习是检查学生专业所学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可以从考核方式上严格要求,提高学生的重视度。要求学生平时给专业指导老师汇报实习情况,不定期传送现场的实习图片,每月写出实习小结。指导老师可以不定期进行实地检查,或者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实习任务。学生返校后,开个实结会,每个学生都汇报自己的实习收获。指导老师认真检查学生的实习日志、实结、实习单位鉴定是否齐全,内容是否真实,禁止从网上、同学间相互抄袭,严格控制毕业实习过关率。要让学生自己意识到如果不按要求执行,没有拿到毕业实习的学分,重修毕业实习将是一件很麻烦的事,会影响顺利毕业。另外,要求每个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都要来自自己的毕业实习,这样就会促使学生认真对待毕业实习。 (四)延长会计专业的毕业实习时间 从原来安排的实习时间看,学生实习8周后就要返校写毕业论文。很多实习单位觉得学生刚熟悉了岗位就要走,因此不愿意放人,尤其是与学生签了就业协议的单位更不愿意放人。学生不能按时返校完成论文,论文指导老师也有意见。对此,建议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延长毕业实习时间,把毕业实习时间提前到大四第一学期。大四第二学期专门写毕业论文。有半年的实习时间,学生可以更加系统地进行实践,更有助于实现毕业实习的目标。 (五)加强实行与毕业论文撰写的结合 毕业实习时间延长到半年,学生既可以进行社会实践,又可以围绕毕业论文进行毕业实习,以便在实践中获得有关资料,为撰写毕业论文做好准备。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实习单位的会计核算、内部控制、财务管理、税务筹划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存在哪些问题,认真思考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最后将自己的认识和体会撰写成毕业论文,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避免了空谈,对企业来说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王玲 单位:重庆科技学院(重庆 401331)管理学院 会计毕业论文:独立学院会计学毕业论文 一、独立学院毕业论文现状 (一)独立学院生师比普遍较大 教育部对于教师指导人数仅提出指导性意见:“要统筹教师队伍在毕业论文工作中的指导作用,确保指导教师数量的足额到位”。但在很多独立学院在热门专业中,招生数量大,即使临时聘请大量兼职外聘教师,每个教师指导学生数量也会突破10名学生,很难保证论文质量。 (二)论文指导教师两级化明显 独立学院的专任教师来源一般为高校退休教师和应届毕业生,在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上两极化非常明显。年龄大的教授指导经验丰富,要求严格,但是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少;年龄偏轻的青年教师指导经验少,但是与学生沟通无障碍。 (三)大量的兼职外聘教师 由于独立学院专任教师少,独立学院不得不聘请大量的兼职教师。选择外聘指导教师的,学生在毕业论文选题和写作过程中有距离感,很难与教师沟通和交流;外聘指导教师又对关于毕业论文的管理规定不熟悉或者在执行上力度不够,造成毕业论文过程管理粗放,毕业论文质量较差。 (四)毕业论文管理 工作流于形式很多独立院校都设立关于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一系列管理规定,但是在执行中仅仅注重形式而达不到设定效果。比如论文题目审核,应该由相关专家进行严格审核,在执行中,相关专家对于提出意见极为保守;教师指导记录表,为了应付检查,指导教师会授意学生根据学校的最低要求酌情填写。 二、毕业论文过程管理的关键环节控制 (一)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准确定位 为毕业论文工作开展指明方向母校培养目标为研究型人才,而独立学院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因此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的会计学专业在学院发展的总体部署下,突出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为“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的卓越会计师人才”。在这培养目标下,毕业论文的工作注重应用研究、社会实践等方向。 (二)规范毕业论文管理规定 落实毕业论文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根据学院培养目标,制定了符合学院发展的毕业论文管理规定,详细规定关于毕业论文管理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同时,规定在第七学期成立以院长为组长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和以系主任为组长毕业论文工作小组,在第十周前各专业学院提交毕业论文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为毕业论文工作的开展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 (三)及时召开毕业论文 动员大会和指导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培训会,严肃纪律和要求毕业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落实后,各系召开毕业论文动员大会,向学生阐述开展毕业论文的意义、毕业论文流程、毕业论文的管理要求以及注意事项,明确毕业论文工作的主体是学生;同时召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培训会,主要向指导教师阐明关于毕业论文管理规定的具体要求、毕业论文的流程、指导教师如何在系统中录入题目以及如何对学生进行管理等重要问题。通过“学生-指导教师”两条线在分别明确学生和指导教师的责任和要求,使学生和指导教师在相关规定上达成一致。 (四)查阅资料,充分论证 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认真选题开题毕业论文动员大会后,选题工作正式开始。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会计系选题近些年来一直采用双向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指导教师擅长的研究领域,选择指导教师。指导关系确立后,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题目,题目可以教师提出,也可以学生提出教师审核。院系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题目审核把关,题目确定后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填写开题报告。 (五)指导过程做好指导记录 确保指导工作留有痕迹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是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的关键环节。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最少“三稿三审”,按月填写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情况,并保留至少3份有批改痕迹的毕业论文初稿备查。在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开展院系两级中期检查,对于指导不负责的老师和学生进行督促和批评,确保指导工作顺利开展。同时为了杜绝学生抄袭情况,要求学生提供毕业论文报告。 (六)发挥评阅环节的监督检查作用 充分准备进行答辩在评阅环节增设教师评阅反馈意见表,如果评阅老师确实认为学生论文质量较差,有较大的改进空间的或者不能达到参加毕业论文答辩要求的,填写评阅反馈意见表,对学生的毕业论文提出修改意见。在进行评阅分组和答辩分组的环节,均是在保证完全回避原则的前提下,把一个指导教师指导的同组学生,分配到不同的评阅小组和答辩小组,避免某评阅小组和答辩小组标准过严或者过松的情况。 三、结束语 独立学院的毕业论文质量的提升,基于把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进行细节管理。另外,独立学院还可以充分利用毕业实习、产学研基地等等外部资源,鼓励双导师指导,采用多渠道、多方式途径确保毕业论文质量。 作者:温雅丽单位: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会计毕业论文:会计毕业生个人见习小结范文 实习是每一位大学生必须经历的一段过程,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实习又是对每一位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 一、实习目的(重要性) 会计是对会计单位的经济业务从数和量两个方面进行计量、记录、计算、分析、检查、预测、参与决策、实行监督,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核算手段,它本身也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专业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 针对于此,在进行了四年的大学学习生活之后,通过对《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及《会计理论》的学习,可以说对会计已经是耳目能熟了,所有的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都基本掌握了,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想我肯定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自认为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在这里只能成为空谈。于是在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认为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应用于实际的会计实务操作中去,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 二、实习的过程 会计是个讲究经验的职业,工作经验是求职时的优势,为了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经过学校和朋友的努力,在包装有限公司获得了一次十分难得的实习机会。实习期间努力将自己在学会计实习报告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习期间能够遵守工作纪律,不迟到、早退,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得到学习领导及全体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会计实习报告。 在实习中,我参与了整个4月全部的出纳工作,从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账到编制会计报表都有亲自动手。认真学习了正当而标准的事业单位会计流程,应前辈的教诲还认真学习了《公司法》、《税法》《会计法》,真正从课本中走到了现实中,从抽象的理论回到了多彩的实际生活,细致的了解了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全过程,认真学习了各类学校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并掌握了三门财务软件的使用实习期间,我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努力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财务人员会计实习报告请教,认真学习会计理论,学习会计法律、法规等知识,利用空余时间认真学习一些课本内容以外的相关知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会计技能,具体包括了以下几点: 1、原始凭证的审核方法及要点; 2、记账凭证的填写及审核要点; 3、明细账、总账的登记及对账; 4、财务报表及纳税申报表的编制与申报; 5、会计档案的装订及保管常识。 从而进一步巩固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为以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更让我感到感动的是,领导让公司的前辈教会我处理公司的综合事物。例如税务登记的有关事项。一般纳税人的申请。以及如何进行企业合法节税的运用。等等。 在这个学习和联系的过程中。我发现会计是一门实务与理论结合性很强的学科,尽管我学过这门课,但是当我第一次和公司的同事操作具体业务时,觉得又和书上有些不同,实际工作中的事务是细而杂的,只有多加练习才能牢牢掌握。这次实习最主要的目的也是想看看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公司实际操作的实务区别在哪里,相同的地方在哪里,内部控制如何执行,如何贯彻新的会计政策,新旧政策如何过渡,一些特殊的帐户如何会计处理等等。带着这些问题,我在这一个月里用眼睛看,不懂的请教领导同事,让我对会计实习报告这些问题有了一定的解答,达到了这次实习的目的。除了与我专业相关的知识外,我还看到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公司是如何运做的,员工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处理业务的过程,规章制度执行情况,企业的管理等等。另外我也看到公司存在的一些漏洞,例如内部控制情况,其中主要包括现金收支制度执行情况,公司在执行国家政策规定方面也不容乐观。然而在现实的小规模私营企业这种情况可能普遍存在。作为一名会计实务人员,通过这次实习也更加让我看清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例如:实务能力,应变能力,心理素质,适应能力等等。除此之外拥有一颗上进心,进取心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工作中仅靠我们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远远不够,因此我们要在其他时间多给自己充电,在扎实本专业的基础上也要拓宽学习领域。同时在实际的工作中遇到问题时要多向他人请教。人际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会计实习报告如何与人打交道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本领,在今后的工作中也是不能忽视的。马上就要进入社会的我们也要面临正式的实习了,我想每一次的经历都是一种积累,而这种积累正是日后的财富。在工作上,在学习上,我们要让这些宝贵的财富发挥它的作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习真的是一种经历,只有亲身体验才知其中滋味。 课本上学的知识都是最基本的知识,不管现实情况怎样变化,抓住了最基本的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如今有不少学生实习时都觉得课堂上学的知识用不上,出现挫折感,但我觉得,要是没有书本知识作铺垫,又哪能应付这瞬息万变的社会呢? 三、实习感言 经过这次实习,虽然时间很短。可我学到的却是我四年大学中难以学习到的。就像如何与同事们相处,相信人际关系是现今不少大学生刚踏出社会遇到的一大难题,于是在实习时我便有意观察前辈们是如何和同事以及上级相处的,而自己也尽量虚心求教,不耻下问。要搞好人际关系并不仅仅限于本部门,还要跟别的部门例如市场部等其他部的同事相处好,那样工作起来的效率才会更高,人们所说的“和气生财”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也是不无道理的。而且在工作中常与前辈们聊聊天不仅可以放松一下神经,而且可以学到不少工作以外的事情,尽管许多情况我们不一定能遇到,可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也算是此次实习的目的了。 会计本来就是烦琐的工作。在实习期间,我曾觉得整天要对着那枯燥无味的账目和数字而心生烦闷、厌倦,以致于登账登得错漏百出。愈错愈烦,愈烦愈错,这只会导致“雪上加霜”。反之,只要你用心地做,反而会左右逢源。越做越觉乐趣,越做越起劲。梁启超说过:凡职业都具有趣味的,只要你肯干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因此,做账切忌:粗心大意,马虎了事,心浮气躁。做任何事都一样,需要有恒心、细心和毅力,那才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实习虽然结束了,再过两个多月,我们真的就要走上工作岗位了,想想自己大学四年的生活,有许多让我回味的思绪,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伴随着和煦的春风一起飞扬,飞向远方,去追逐我的梦 经过这次实习,让我学到了许多许多,无论是专业知识上,还是为人处世上,受益匪浅,感谢包装有限公司提供了这次实习机会。 会计毕业论文:高校财务会计毕业论文书写方法研究论文 一,毕业论文来源及类型 1,毕业论文来源: 2,毕业论文类型: 二,毕业论文的意义 国内外研究情况,本课题特点众所周知,会计信息是经济决策的基础。投资者和债权人可以根据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决定其投资和信贷活动,并进而影响到公司的股价表现和资金成本,保证资金向真正有价值的公司流动,提高资源分配的效率和效果。如果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经营活动,相关的决策必然缺乏可靠的基础,资源分配的效率就无法得到保证,必然会带来资源的浪费,同时,会计信息还直接参与价值分配活动,如不同会计政策的选用,将直接影响到当期的盈利水平和相应的股利分配。可见,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是十分重要的。会计信息的披露正确与否,充分与否无论是对公司本身而言,还是对投资者,债权人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使命就是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过程及结果,向有关信息使用者提供准确的信息,以便进行科学决策。 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股市的国际化,规范化程度正日益提高,我国股市的信息披露制度从无到有,已经形成一套初步的信息披露制度,对维护股市秩序,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起了积极作用。但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上市公司的出现与发展和其他国家相比还是比较晚的,而且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深入揭示会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寻找治理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对策,研究会计信息披露的展趋势,以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仍然是需要我们认真探讨的一个问题。 社会各界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有着广泛的需求和强烈的依赖,所有的信息用户对其均寄予厚望,希望藉此提高其决策的科学性。但会计信息披露并非至善至美,其中存在着许多缺陷。这些缺陷的存在,损害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相关性和可靠性。因此,研究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趋势是十分必要的。 三,毕业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 本毕业论文主要通过分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及其对各方面(对公司本身,投资者,债权人等等)的影响,指出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对目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模式及其内容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以及需要改正和完善的地方。通过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内容中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例如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的不足和需改进完善之处来预测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趋势。本毕业论文的重点在于通过对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的分析与研究,指出其缺陷与不足,从而做出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趋势预测。 本文的难点在于通过分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中所存在的不足来预测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趋势。 四,毕业论文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 市场调研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总结法 五,毕业论文的研究进度(标题宋体小四号加粗,内容小四宋体,1.5倍行距) 财务会计毕业论文写作要点研究论文 一,毕业论文来源及类型 1,毕业论文来源: 2,毕业论文类型: 二,毕业论文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情况,本课题特点众所周知,会计信息是经济决策的基础。 投资者和债权人可以根据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决定其投资和信贷活动,并进而影响到公司的股价表现和资金成本,保证资金向真正有价值的公司流动,提高资源分配的效率和效果。如果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经营活动,相关的决策必然缺乏可靠的基础,资源分配的效率就无法得到保证,必然会带来资源的浪费,同时,会计信息还直接参与价值分配活动,如不同会计政策的选用,将直接影响到当期的盈利水平和相应的股利分配。可见,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是十分重要的。会计信息的披露正确与否,充分与否无论是对公司本身而言,还是对投资者,债权人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使命就是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过程及结果,向有关信息使用者提供准确的信息,以便进行科学决策。 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股市的国际化,规范化程度正日益提高,我国股市的信息披露制度从无到有,已经形成一套初步的信息披露制度,对维护股市秩序,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起了积极作用。但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上市公司的出现与发展和其他国家相比还是比较晚的,而且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深入揭示会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寻找治理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对策,研究会计信息披露的展趋势,以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仍然是需要我们认真探讨的一个问题。 社会各界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有着广泛的需求和强烈的依赖,所有的信息用户对其均寄予厚望,希望藉此提高其决策的科学性。但会计信息披露并非至善至美,其中存在着许多缺陷。这些缺陷的存在,损害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相关性和可靠性。因此,研究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趋势是十分必要的。超级秘书网 三,毕业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 本毕业论文主要通过分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及其对各方面(对公司本身,投资者,债权人等等)的影响,指出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对目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模式及其内容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以及需要改正和完善的地方。通过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内容中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例如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的不足和需改进完善之处来预测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趋势。本毕业论文的重点在于通过对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的分析与研究,指出其缺陷与不足,从而做出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趋势预测。 本文的难点在于通过分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中所存在的不足来预测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趋势。 四,毕业论文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 市场调研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总结法 五,毕业论文的研究进度(标题宋体小四号加粗,内容小四宋体,1.5倍行距) 会计毕业论文:会计毕业论文写作手法和题目选择研究论文 会计专业的本科学生撰写会计毕业论文,是学生毕业和取得学位的必备条件。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写作毕业论文这一教学环节的重要作用,采取积极的态度,争取通过写作会计毕业论文使自己的学业有显著的提高。 撰写财务会计毕业论文通常要经过以下几个环节:熟悉写作要求、选题原则、搜集资料、拟定提纲、编写初稿、修改初稿、定稿。下面依次加以说明。 一、会计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 (一)会计毕业论文——科学性 会计毕业论文的科学性要求以会计科学理论和科研实践为基础,采取严谨的态度去探求未知,得出结论。论文要立论客观、论据可靠充分、论证严密有力。 (二)会计毕业论文——创新性 会计毕业论文要求有自己的见解,可以是在会计理论研究及会计实践等方面解决了前人长期没有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以及提出了具有科学依据的新观点或新的理论模型。 (三)会计毕业论文——应用性 会计毕业论文应取材于会计实践的各个环节,通过分析、总结会计理论知识和会计实务操作,发现新问题、研究新现象、探讨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途径,然后再运用于会计实践环节中,指导会计人员及企业管理人员的实际工作,使其更好地参与经济管理活动。 二、会计毕业论文选题原则 (一)会计毕业论文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 1.会计毕业论文在选题过程中应密切关注会计领域发展动态,重点选择那些会计领域的热门话题。也可以从会计模拟实习及会计生产实习中,运用已掌握的会计专业知识,去寻找和解决会计工作实践中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 2.运用所学的数学、统计、企业管理等知识,寻找会计科学研究领域的空白,探索用多学科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财务会计学科中存在的问题。 3.应用横纵向对比分析法,去观察已有的会计成果,寻找前人研究的不足处和错误处以及同一时期不同的国家、不同地区会计实务与会计理论方面的差异,寻求切入点。 (二)会计毕业论文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切实可行的课题 1.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因为浓厚的研究兴趣可以激发作者研究的热情,调动其会计毕业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选择有充足资料来源的课题。拥有大量详实、丰富的文献资料有利于高质量会计毕业论文的写作。 3.选择能发挥自己业务专长的课题。扎实的理论功底为论文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选择范围适度,难易适中的课题。会计毕业论文选题过大,难于驾驭;选题过窄过小,难以拓展。 三、会计毕业论文写作的准备工作 (一)搜集资料 1.进行调查研究,获取第一手资料。大量实用的富有价值的第一手财会材料存在于人们的社会实践中,有的尚未被人们用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这些都需要我们通过实地调查去获得。如各业务部门和企业的规章制度、财务管理的经验总结、财务分析报告、凭证账簿及报表内容格式等重要的实际业务资料,都需要通过社会调查获得。 2.利用图书馆、资料室及电子网络,查找文献资料。利用该途径搜集资料应熟悉图书分类法,善于利用书目、索引,要熟练地使用其他工具书,如年鉴、文摘、表册、数字等。同时,尽可能“上机”通过互联网寻找所需资料并下载,最大可能地节省时间,节约成本。 (二)核实整理资料 1.对搜集到的材料首先要认真加以鉴别,查清各种指标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保证资料的准确、及时、完整。然后认真刻苦研究,消化搜集来的材料,对资料进行筛选,以便有重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加以利用。 2.数据处理。数据是会计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资料,对数据的处理主要包括:详细列出有关数据,保留科学的有代表性的数据;对某些数据根据需要进行整理和运算;运用图表显示变化的规律和在不同变化条件下的数据状态;对数据进行必要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拟定会计毕业论文提纲 草拟会计毕业论文提纲的过程,是整理思想、进行构思的过程。通过草拟提纲,可以规划基本内容,搭好基本框架,使自己的思想明确化、条理化,还可以发现构思的缺陷、材料的不足、论据的不充分、思路的不清晰,使毕业论文写作少走弯路。会计毕业论文提纲一般应包括文章的基本论点和主要论据,反映文章的体系结构。简单地说,毕业论文提纲要列出一级标题、二级标题,如有需要再作一些说明。 会计毕业论文的提纲拟订以后,为将要写成的论文描绘了一个轮廓,或者说画出了一幅蓝图。文章能否如愿写出,那就要靠作者独具匠心了。 四、会计毕业论文的初稿,修改定稿 选题和搜集资料,属于会计毕业论文的准备阶段,写作初稿和修改初稿,则属于完成阶段。后一阶段的任务,是形成观点、深化观点,并且把观点明确地、科学地表达出来。 编写初稿要以论为纲,充分运用逻辑思维。作为学术论文,当然应该以论为纲,以说理为主,充分发挥其“论”的特点,运用严密的逻辑思维,准确地表达作者的学术观点和主张。在论文初稿的写作中,强调以论为纲,做到虚实的有机结合。 编写初稿要层次分明,突出中心论点。在论文初稿的写作中,为了使文章层次分明,应按提纲中拟定的层次和段落,将大小标题、顺序号一一列出。每篇论文都有其中心论点,这是文章要刻意用力的地方,不能平铺直叙,使人不得要领。要自始至终注意让读者对文章的中心论点有明确、深刻的印象。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的初稿虽然可以把想写明的东西全都写出来,所用的材料也可多用一些,以便在修改初稿时删去一些内容。但一般情况下,文章以简短为好。写论文除了要行文简洁外,还应做到文字通畅、文采华美。在论说文中,讲究文采,注意语言修辞,会使文章增辉。 初稿写成后,还需要经过多次修改,这是论文写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说来,修改时应该先着重内容和结构的修改,把内容、顺序、层次安排妥当;其次再侧重修辞和其它细节,初稿在这方面往往是比较粗糙,在修改中则要一丝不苟、反复推敲、刻意求精。 初稿的修改主要是篇幅的修改、结构的修改、内容的修改、题目和标题的修改、段落的修改及句子的修改。 五、会计毕业论文的初稿要求 1.运用综合分析方法,反复思考,形成论点。写作财务会计毕业论文,就是要运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超级秘书网 2.主题突出,论点明确。写好财务会计毕业论文,要有一个中心思想,各方面的论证例证,都应围绕这个中心思想展开。会计毕业论文的论述要开门见山,突出主要观点,毕业论文的论点要鲜明。 3.层次分明,详简适当。写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要注意体系结构的安排。毕业论文内容的叙述,要有简有详。至于作者的新意,有争论的观点,则要讲透,绝不吝惜笔墨。 4.注意书写规格,讲究语法。会计毕业论文前面要列出目录,文后要写出引文注释和主要参考书目。如果毕业论文较长,文章本身可分为前言、正文、结束语几部分,另外写出内容提要。行文要讲究语法,防止文句不通、用词不当。 5.会计毕业论文初稿写成后,必须认真加以修改,这是提高论文质量的重要保证。文章的修改可以说是无止境的,大至问题提得是否鲜明确切、结构层次是否严密合理;小至文字的修饰加工,标点符号的推敲运用。一篇高质量、高水平的论文,是需要字斟句酌、精雕细刻的。 会计毕业论文经过反复修改,几次清稿,就可以定稿。定稿应按有关要求排版、打印成文后,就可以呈送指导教师审阅、批改。(本文根据:黄瑞玲“会计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撰写要略”《职教通讯》2005.8;沈俊燕“怎样撰写财务会计专业毕业论文”《成人高教学刊》2000.1两文改编) 会计毕业论文:会计毕业学科教学创新探讨论文 [摘要]当前世界经济正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产业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不可逆转。新的经济时代对会计人才的借求发生了显著变化,迫切要求我们的会计教育,特别是培养高级会计人才的高校会计教育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包括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内容的改良,同时也包括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革新。 本文通过分析新经济时代对会计的影响与要求以及传统会计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对高校会计教学改革进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人类的会计活动是随着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有什么样的经济活动就有什么样的会计工作,客观经济环境变了,会计活动必然随之发生变化,相应地会计教育也必然要发生变革。然而从会计教育的现状看会计教育界所能提供的教育始终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教育界与实务界似乎存在着一种隔阂,由此“会计教育改革”成为许多国家会计教育界关注的课题。 一、新经济时代对会计的影响与要求 伴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世界经济正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工业经济悄然而坚定地走向以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和产业的信息化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不可逆转—一个全新的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进步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是当今人类历史上最具震撼力的革新,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彻底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模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生产方式。在这场不同于任何一次革命的变革中,传统的会计以及会计从业人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经济组织与管理的不断创新使会计工作的内涵更加丰富在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标准化、大规模生产已不能再给企业带来高额利润,企业管理中兴起了全面质量管理、全面成本管理、战略管理、战略决策等新的理念和管理手段,管理的变革极大地拓展了会计活动的空间,会计已不仅是信息处理系统,它更是一个管理控制的工具和手段,要求会计在营运资本管理、成本管理、战略决策、企业长远规划等方面出谋划策,会计工作的内涵更加丰富。 2.经济的全球化使得会计处理变得更复杂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了全球化趋势,企业活动的范围变大了,企业获利的渠道增加了,但与此同时各国市场的变化和风险又全部结合在一起,包括利率的变化、股价汇率的变动以及政治、经济等环境因素的变动,企业完全暴露在各种不确定性和变动的风险之中。因此会计又面临着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与核算,以降低风险和损失等难题,会计处理变得更复杂、更困难,留给会计人员选择和判断的问题会很多,因而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较高的职业判断、分析与抉择的能力。 3.新经济时代会计人员必备的能力新的经济时代冲击着传统的会计,同时也对会计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认为在新形势下我国的会计人员应具备以下几种基本能力。 (l)终身学习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变革的快速步伐和知识更新的加速要求人们必须加强学习,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即应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作为当代的会计工作者面对不断变革的环境更应具备这一能力。而且作为一个会计人员除了精通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学习相关专业的知识,诸如法律、证券、金融以及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另外随着中国的“人世”,会计人员还需熟悉Wl,0的相关规则与条款。 (2)专业判断能力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会计人员已习惯于按照会计制度进行记账算账,而一旦会计规范变得更加灵活、可选择的空间增大以后,很多人也许就会不知所措了。随着改革的深人和“人世”的到来,企业的发展中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如产权变更、市场交易风险出现、汇率变动、资产无形化等等,这些都需要会计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判断力,以准确而合理地对这些变化进行会计处理。专业判断能力是专业培养、训练的结果,但从根本上说会计人员应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和较多的实践积累,这样才能从容地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 (3)沟通协调能力会计是为企业管理而服务的,同时也是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服务。现代企业的相关利益主体包括股东、债权人、员工、供应商、客户、政府等等,需要会计人员运用专业技能去正确处理和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会计人员要有较好的专业沟通和协调能力,包括通过书面的、口头的表达能力,与他人合作能力等等。总之,新经济时代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显著变化,迫切要求我们的会计教育、特别是培养高级会计人才的高校会计教育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包括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内容的改良,同时也包括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革新。 二、传统会计教学方法的缺陷目前,我们的会计教育存在滞后于会计实践需要的现象,这其中教学方法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总的来看在高校会计教学方法中主要存在以下儿方面问题: 1.教学方式单一通过对部分用人单位的调查,我们经常得到这样的反馈信息,许多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到单位以后,面对纷杂的会计实务往往无所适从,甚至连基本的会计操作程序都不清楚。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我们的会计教学方式单一,会计知识的传授还停留在填鸭式的阶段,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财会法规中所规定的操作方法,但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落后在会计教学中,至今还多是一本教材一枝笔的模式,有的虽然使用了电子教案,也仅仅是把黑板的内容移到了幻灯片中,并非真正把教学与实践,教学与现代化手段有机结合,这种单一、枯燥的教学形式明显不能适应会计操作性、实务性的要求,同时也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关的调查表明,教学手段落后、教法呆板是会计教学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3.考评体系不尽合理考核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从某种意义上说考核的内容是一个教学指挥棒,对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具有导向作用,因此每一个专业都必须建立合理的考评体系。目前会计教学中的考核一般包括作业、实验及考试等环节,其中突出的问题是考核中单纯记忆成分较大,综合分析能力很难考核,这就不能很好地反映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因此现存的会计考评体系觅待改革。 三、深化会计教学改革的探讨 1.充分运用案例分析与多媒体教学如前所述,传统的会计教学中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学生缺乏对过程的分析和处理能力。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从根本上改变单一的传统教学方法,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运用案例教学,调动学生分析和处理专业问题的主观能动性。 (l)搜集专业信息,建立财会案例题库。由于会计专业课程具有实务性、操作性强的特征,在会计的教学中,应充分引用实例,采用启发式或讨论式,让学生来分析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从而传授给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简单的告之以答案。对于一些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如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等,我们就要充分运用案例来教学。在我国加人WTO后,会计教育势必也要逐渐与国际接轨,我们应适应这种变化,积极搜集相关有效的案例信息,特别是涉外企业会计工作中弹性的有价值的案例,将它们加以整理、研究和分析,并与基础理论相结合,建立一些优秀的案例题库,付诸于课堂教学中。通过案例教学,将传统的灌输式授课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的讨论式,从而将结构式作业转变为非结构式的案例分析和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全面运用财务会计知识剖析案例、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授课效率。即通过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投影机、计算机课件等教学手段,改进演示教学方式,使教学更加灵活、有效和充满吸引力。针对会计专业课程实务性、操作性强、业务单据品种数量繁多的特征,教师可根据会计实务操作程序制作一些具有会计专业特色的电子课件。将书中的文字叙述转化为实际操作中使用的单据、图表、流程等,让学生增添会计处理的感性认识,改变过去会计教学只停留在理性认识的层面上。例如《基础会计学》的凭证、账簿等章节比较抽象,学生开始理解时有些困难,教师可以提前制作出课件在授课时配合使用,学生在听课时,可以很直观地从大屏幕上看到凭证、账页及操作流程等,十分生动,使枯燥的、抽象的知识便于掌握和理解。另外,我们还可以把案例教学与多媒体手段紧密地结合起来,提高授课效率,增强课堂效果。 2.加强会计专业信息技术的教育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在会计中应用广泛,这就要求财会人员能更新知识,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提高在财务工作中运用和驾驭现代新技术的能力,因而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运用技能必须成为会计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而我们现在的会计教育在计算机课程方面设置已显滞后,由于客观条件所限,不少学校仅局限于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或是简单地会计电算化培训,没能真正地把信息技术与财务会计有效地衔接起来。这对于培养学生在今后的会计工作中,运用信息技术分析和处理会计业务问题都是不利的,因而我们认为现阶段确实需要改革会计信息技术的课程设置,增设计算机应用的学习,特别是部分有实用价值的计算机会计的专业课程,如:实用财务软件课程、计算机信息系统课程、计算机会计管理课程和计算机审计课程等的学习。在开设这些课程时,学校也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相关的会计事务所、财会软件研发使用部门建立联系,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南京广播电视大学经济系与用友(南京)财务软件公司在实用财务软件课程和会计综合实验等方面进行了友好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益。超级秘书网 3.改进模拟实验的教学为了培养学生的会计操作技能,在教学中很多学校开展了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模拟实验,如专业课程实验、综合实验、毕业模拟实验等。这些会计模拟实验教学增加了学生对会计实务操作的感性认识,基本做到了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结合,但由于各学校的具体情况不同,模拟实验的发展程度各不一致,仍需要不断地改进和提高。(l)实验资料的编写与使用。目前,许多学校的会计模拟实验仍停留在手工模拟阶段,会计资料缺乏代表性、系统性,与实际相差较远。随着电算化在企业中的逐步使用,我们的会计实验教学也应增加计算机模拟实验项目,这就要求我们的实验资料既要适用于手工实验,也要适用于上机实验。而上机实验的会计资料要求较高,资料更加规范,更接近于实际,因此教师在实验资料的编写过程中,更要考虑周到、全面,对模拟企业进行整体设计,业务前后衔接,资料仿真程度更高,实现手工与上机的结合。(2)实验形式的设计。现在我们的会计实验教学比较强调会计核算,每位学生基本上是按照“凭证一账簿一报表”这一程序完成实验的所有内容。无论是专业课程实验还是综合实验,形式基本上都未改变,这样容易让学生感觉是在重复以前的实验过程,只是业务量、业务内容发生了变化,使学生失去兴趣。而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则是分工合作的,我们的会计实验也可尝试分会计角色来安排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另外在实验中应增加审核、监督等以前实验所忽略的一些重要环节,对一些不规范、错误的凭证,让学生去思考、挖掘其中的问题。采取这种方式,可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组织能力,也更接近实际。(3)实验设备的配置。在进行会计实验时,需要一些必要的硬件设施。学校应逐步建立较为先进的会计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会计实验室的配置也应结合手工和电算化,让学生能够将手工实验与计算机实验紧密地结合起来,及时地发现问题,并能从计算机上体验到会计工作的乐趣。 4.重视社会实践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都是会计教育的组成部分。现在由于实习环节中的一些困难,一些学校已取消了会计实习,完全靠模拟实验来弥补学生实习的不足。然而再先进的实验室也不能完全“模拟”会计实际工作的真情实景,而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的要求是即刻就能上岗,因而在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前,会计实习仍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考虑这个问题时,学校可以从多方面、多种途径来解决。学校可出面联系一些比较适合学生实习的单位,或需要使用财务人员的单位,让学生得到锻炼,增加就业机会,另外也让用人单位试用、挑选合适的人才。学校还可建立自己稳定的实习基地,特别是财会人员力量比较强大的一些学校可开办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咨询公司、财务服务公司等。一方面可吸引部分教师参与日常的经营管理,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及水平。另一方面,分期分批地安排学生实习,或吸收一些优秀的学生进行企业的经营管理,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企业的事务随时进行分析处理,边学习边实践,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另外,学校也可与企业、与社会进行联合办学,为企业培养他们所需的人才,同时也为学生实习提供便利。 5.改进考核方式为体现对学生应用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会计考核时可不拘形式,在对基础理论和知识考核的同时,增加案例分析、小论文、上机实务模拟等方式以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在专业课程成绩评定中适当增加实验成绩、平时作业成绩的比重,并注重对实验过程的控制以及平时作业成绩客观评定,从而加强对学生应用分析能力的培养。 6.提高教师素质只具备陈旧的知识和技能的教师是无法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学生的,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首先提高教师专业素质。鉴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提高会计素质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培训与自我更新相结合,加强教师的后续教育。教师要注意关注会计工作的动态,及时掌握新出台的财经法律、法规,有条件的学校可定期送教师出去进修;第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师实践技能。学校应建立教师定期实习制度,使教学与一线实践保持紧密联系。为保证实习效果,学校可选择一些经济业务全面、规模较大、会计人员素质较高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或会计事务所,安排教师蹲点或直接参与核算,不断增强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第三,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学校应激励教师进行专业课题研究,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通过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不断提高会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另外,学校应创造条件,加强教师与大中型企业中实践经验丰富的财务骨干进行交流、学习,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充实教学内容。当然,会计教学的改革还表现在其他许多方面,特别是在我国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潮的过程中,社会经济形势日益变化发展,我们的会计教学工作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地进行探讨和研究,提高教学质量,以适应时展的需要。 会计毕业论文:会计电算化毕业 一、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及会计工作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应用,不仅仅是会计核算工作的现代化,实现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也是促进会计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模化的过程,是促进会计、会计工作改革和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观念更新、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过程。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实践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变了会计数据的处理方法。 在手工条件下,会计核算工作要由许多人共同完成,实现会计电算化后,输入一张会计凭证,会计电算化系统可自动进行记账、汇总、转账、结账、出报表等一系列工作;对于大量重复出现的业务,系统可以按模式凭证自动生成记账凭证。对于编制会计报表、运用移动平均法进行成本计算等非常复杂和时间性要求很高的会计核算工作,会计电算化系统毫不畏惧,它可以按照一定的程序,由计算机不厌其烦地计算,及时抽取数据,随时输出报表,复杂的会计核算工作不仅变得简单、迅速,而且大大提高了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利用计算机可以采用手工条件下不愿采用甚至无法采用的复杂、精确的计算方法,从而使会计核算工作做得更细、更深,更好地发挥其参与管理的职能。 2、降低信息成本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必须有用,能够满足决策者的需要,这就是会计信息的质量属性,包括相关性、可靠性、重要性、时效性等,使会计信息向多种量度发展。同时,随着处理数据量的增加,单位信息成本将越来越低,效益更大。 3、改变财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工作职能实行会计电算化,要求会计人员既要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又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信息、管理知识等,因此,会计电算化将促进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向既博又专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4、将改革会计数据的修改技术与内部控制制度。 会计电算化后,手工条件下对账簿记录错误的划线更正法将不再适应,取而代之的是修改权限、修改标志、凭证冲销等方法,对于经过审核、记账、甚至结账后发现的错误记录,还可以利用电算化系统提供的反结账、反过账取消审核等功能进行修正,这在于工条件下是不可想象的。而手工内部控制制度则一部分保留,一部分更正,这一部分将转化为计算机程序控制。例如,账、钱、物三分管的原则不变,处理每一项经济业务必须有明确的职责分工的原则不变,但平行登记的原则会有所转变,记账、结账则转化为计算机程序控制。 5、会计本质将重新定位。 综观会计的发展史,人们对会计职能的认识和对会计本质的揭示,始终将会计定位于服务的工具,将会计工作定位于纯粹的服务性的工作,是处于被动状态的行为,这在信息处理技术落后的情况下是可以理解的,但在现代科技为会计革命准确备了足够的技术支持的条件下则是不可原谅的,随着会计电算化普及应用,会计作为控制系钳体质将日益显现出来,会计信息将从幕后走向前台,因为会计信息不仅仅是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更重要的是它们能够指导和控制人们的行为。 6、重新定义会计报表的内容。 由于受人工信息处理能力的限制,手工会计报表往往局限于财务数据及其相关的说明,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信息从收集、加工处理到综合利用都实现了电算化,从而为从浓度和广度上扩展会计报告信息的内容提供了可能性。 7、将建立定期报告和实时报告结合的财务报告制度传统的会计是按月、年编制的定期报告,这种报告在经济生活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对决策是有用的,信息使用者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企业下一年度甚至今后几年的业绩。但在以竞争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1页[1][2]下一页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上一页[1][2]时代,产品寿命周期不断缩短,创新不断加速,经营活动的不稳定性日益显著,竞争越来越激烈,这时仅仅依靠定期报告是难以准确把握企业命脉的,巴林银行的倒闭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巴林银行在199年年末报告的资产净值为4.5—5亿美元之间,可是谁曾想到,它在1995年2月末却倒闭了,而这时候巴林银行1994年度的年度报告尚未完成。因此,建立一套既 能够提供定期报告又提供适时信息的财务报告制度是非常必要的,会计电算化为此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 8、更加重视会计信息分析。 在各种信息高速发展时代,会计信息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经济效益提高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会计电算化能将社会经济活动的细枝末节精确地记录、保存和传播,会计信息的分类、提炼、再加工将成为极其重要的工作,因为人们需要的不是不分轻重缓急不断涌现的信息垃圾,而是系统化、条理化、有针对性的信息精品,只有经过加工整理、分析的会计信息才能满足这种需要。总之,会计电算化的实现,必然带来会计核算对象、内容、方法等会计理论和会计技术的发展,促进会计制度的改革。 二、会计电算化普及程度不断提高 会计电算化是集计算机学、信息学、管理学、会计学等学科知识为一体的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其实质是将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即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与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和决策的过程。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国家、科技界和企业界等方面的不懈努力,已经经历了起步和自发发展两个初级阶段,目前已跨入有组织、有计划的推广普及发展阶段。 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应用,对会计和会计工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也是十分深刻的,这种影响必将推动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的进一步发展。会计电算化终于走上了快车道,近年来在该领域里呈现了许多可喜的现象,促进着会计电算化事业向浓度和广度发展。我们应该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加快会计核算软件的开发进程,使会计电算化的进程更进一步,为尽快与国际接轨打下坚实的基础,使我国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加速实现。 会计电算化是通过电子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实现的,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实践的影响有多方面: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有助于加强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能有效地减轻会计工作人员的负担,使他们能从简单重复而又无味的记账算账中解放出来,以更多的精力从 事更主要的管理和决策工作,从而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地位;使会计的两个主要分支一一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能更有效地互相结合、互相补充,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的一个历史性的飞跃。 会计毕业论文:会计毕业借鉴IMF内审经验加强内部审计监督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内部审计的机构、定位、职责 1、机构。IMF审计局现有16名职员,包括审计师、经济学家、人力资源方面的专家和工作流程检查设计方面的专家。这些职员都拥有专业资格的认证,其中注册内部审计师7名;注册信息审计师3名;注册会计师4名。每个审计师平均审计的IMF财产约为180亿美元。 2、定位。IMF审计局的审计工作定位与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内审准则相一致。其审计定位为:“是为增加价值和提高组织机构运作水平,独立的、客观的保证活动和顾问咨询活动。它采用系统的、专业的方法进行评估、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管理过程的有效性,从而帮助组织机构完成其目标。” 3、职责。IMF审计局职责主要分为三方面:一是独立检查和评估IMF业务运行的控制过程和运作的效果和效率,为决策者进一步改进工作提供分析和建议;二是帮助确认IMF的工作流程以有效和高效的方式构建和运作,能够很好地完成IMF的目标;三是帮助董事会和管理层对项目建议、运转、执行等情况进行评估,确保该项目按照董事会的意志进行。 二、IMF内审主要业务 1、业务审计。业务审计是评估组织机构在管理控制下业务运作的效果、效率和经济性,并将评估结果和改进建议提交给适合对象的系统化过程。业务审计目标:一是进行评估,二是提出改进建议。业务审计是现代审计中具有代表性的3E(Effectiveness有效性、效果;Efficiency效率;Economy经济性)审计。 业务审计着重于管理计划和控制系统,要求衡量实际的工作和标准之间是否达成一致,达到一致的程度;对管理计划和控制系统的充足性以及既定政策和程序的遵循情况进行评估。 IMF审计局的业务审计主要涵盖以下八方面:人力资源;安全;技术支持;信息管理;基建;服务体系;差旅预算过程;退休计划投资管理。 IMF审计局进行的业务审计具有四个特征:一是审计目标导向的未来性。业务审计关心的是提高未来的工作绩效,着眼于管理政策、计划和控制系统以及决策形成过程,通过对管理系统的各个方面加以确认,提出改进的建议,帮助各个层次的管理者改进计划和控制;二是审计方面的系统性。包括对审计环境的深刻理解、建立目标、决定哪些事实来满足这些目标、收集和评估事实、作出结论、向管理层汇报、审计报告、后续审计等一系列的方法和步骤;三是审计标准的主客观双重性。业务审计标准开始通常是管理层建立的工作标准或一些外部类似机构的标准,但主观判断不能绝对避免;四是审计报告和建议的创造性。成功的业务审计不仅在于确切地发现问题,找出原因,而且更在于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建议。 2、信息技术审计。信息技术审计是对计算机化的系统进行的审计,它不仅包括现有信息系统的控制和程序,而且包括对系统建立过程、计算机设备管理的控制、安全等方面。信息技术审计要求信息技术审计师能够在信息系统仍然安全运行的时候,发现信息系统中潜在的风险。 3、工作流程检查设计。工作流程检查设计是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和重新设计业务流程以期在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方面采用当代的工作方法,取得根本性的改进。工作流程检查设计,是一个新兴起的、管理咨询范畴内的工作。工作流程检查设计已经被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接受、吸收,成为不少大型组织机构内部审计的一项工作,具有管理咨询的性质。 流程设计围绕四个基本问题进行:做什么;为什么做;能否做得更有效率;能否做得更有效。流程检查设计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核心内容:一是“现在的流程”;二是“设计的流程”;三是“效益分析”;四是“怎么实行”。涉及到:流程、人员、技术、组织体系等四方面的资源。IMF认为,流程检查设计就是要使:合适的人用合适的工具,在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工作。 4、风险导向的审计。审计师要对风险进行评估,以便在审计过程中,将审计资源最大限度地用在最重要的领域。审计不仅对组织机构内部的业务进行风险分类,而且在每一个具体的审计项目中,同样要进行风险评估。 审计局结合IMF的具体情况,对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设立了标准,对IMF涉及业务的风险进行衡量和排序。将业务分为高风险业务、中风险业务和低风险业务。对于处于高、中风险的业务流程或项目,进一步划分为更具体的业务流程或业务活动,进一步采取附加的标准,找出风险点,将其包含进审计计划中,作为审计重点。 审计局参考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长期审计计划和年度审计计划。IMF审计局的长期审计计划是3年一个周期,每3年基本对所有的业务领域和风险因素进行一次彻底的审计。年度审计计 划是长期审计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代表当年审计局的资源在特定的目标、特定的审计意向、审计项目上的分配。年度审计计划确保80%的工作根据对审计领域的风险评估来确定。 三、借鉴IMF审计经验,加强审计监督 1、管理层高度重视审计工作,审计工作为管理服务。IMF审计局的工作受到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审计局是总裁直管的三个部门之一(其他两个为:投资办公室,职员退休计划、预算和计划办公室)。IMF审计局的职能现经历了三次大的调整,职能逐步加强。IMF管理层制定的目标是否达到,IMF如何管理组织,效率如何,员工是否满意,管理层必须透过审计来了解。审计是管理层特别是最高管理者了解IMF运行情况的“窗口”。 2、IMF审计工作有一部分具有管理咨询的性质。这一点在业务审计中和工作流程检查设计方面体现更多。如:对IMF人事管理的审计,总的来看,并不是一个检查,更类似于一个调研、分析。再如:对IMF欧洲部、非洲部的审计,包括:管理和组织、员工情况、工作负担、管理等方面的情况,是对一个部门全面的审计,在取得事实、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对比、评估。IMF审计开展此项业务,对IMF加强管理、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资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审计工作高度专业化。IMF审计没有自己独立的审计标准,审计标准与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界定完全接轨,内审业务全部遵循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内审操作规程,因此IMF审计工作及结果能够得到外部的认可。IMF的审计师既高度专业化,又一专多能。每个审计师都有自己最擅长和主要从事的审计业务,有的侧重财务审计,有的侧重业务审计,有的是人事管理方面的专家。但每个审计师同时还具备其他技能,可以从事其他方面的审计。这使得审计局容易进行业务安排,审计师的业务能力也可以得到全面发展,并减少审计师工作的枯燥性。 4、审计计划建立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有效、周密。IMF审计局有建立在风险评估基础上的内部审计的长期计划和年度审计计划。在对每一项业务进行审计时,审计师首先要对业务环节进行审计,争取最大限度上合理分配审计资源,提高审计资源的使用效率。并使审计切实起到加强内部控制,防范风险的作用。 5、风险评估是年度审计计划的根本。IMF内审年度计划中的80%的工作是根据风险情况确定的,20%作为机动,主要应对管理者的要求。IMF审计局局长考虑每项审计业务需要花费的时间,然后计算审计师一年的工作时间,将两者进行平衡。审计师根据计划安排,制定自己的工作计划。包括:制定审计方案,详细的工作日程。审计计划一旦制定,年度中基本不会变动。 6、审计目标定位准确、前沿,有利于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审计师或被审计单位往往有一个错觉,审计必须发现问题,否则,很可能被认为没有能力或浪费时间,审计没有成果。IMF审计局认为:审计不在于发现什么问题,不能用挑毛病的方式进行审计,审计是着眼于未来,其目的是改进工作,确保业务活动的有效性、效率性、经济性。审计师与被审计单位沟通时,经常强调这个问题,以减少被审计单位的抵触情绪。 会计毕业论文:会计毕业民营企业管理审计应用基础 强化内部审计是所有成长型民营企业家的当务之急,成功的民营企业已不满足于内部审计常规性的工作内容,管理审计发挥着其他管理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应用基础前提包括,明确管理审计的实质目标、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必要的审计程序和标准及特殊的技术方法。 管理审计的实质目标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建立经历了不同的发展过程,从内审机构的行政隶属关系、工作职责权限、工作内容和范围、审计效果等重要方面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实验”过程,在这个艰难的发展过程中,内部审计和民营企业家终于确立了民营企业设立内部审计的目标就是增加企业效益和提高工作效率。 效益和效率可以理解为绩效,它来自于过程。企业的运营过程就是一根完整的循序不断的链条,只有健康、高速运转,过程才能确保创造绩效。而过程控制本身是管理职能,不是内部审计的职责,管理审计要求内部审计介入管理又不参与管理,事实上很难严格做到。在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就是医院里的专职外科门诊大夫,仅限于验病开方,不兼卖药品和参与手术开刀,以发现风险和转移风险为己任。内部审计找准切入点和摆正这个位置有三个必要条件应同时具备。第一,高度独立的体制。最适合国情的内部审计机构应直接受企业的董事长领导,特点是确保独立性和有效性。第二,内部审计机构应确保有能力履行内部审计职责。第三,能够实现审计目标——增加效益,提高机构工作效率。 基本条件和主要内容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较大且具杂乱感。这是由企业高层高度信任或直接授权所造成的。一般情况下,常规审计很难进入规范化审计程序,企业高层也不关心你内部审计的工作过程,只问结果。这是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特点。但就管理审计而言,没有明确的审计对象和开展内部审计的基本条件,搞管理审计很难操作。一方面很难跳出常规财务审计的圈子,另一方面内部审计很难开创新局面。因此开展管理审计必须解决以下审计环境问题。 1、管理审计面对的是各级职业经理人,其优秀素质的集中表现是较强的管理意识和较高的工作效率。主观上理解、关心、支持内部审计的时间成本不会过高,工作沟通、配合、减少和解决矛盾都能在一个平台上顺利进行。 2、经营目标和考核认证标准明确。民营企业在经营上具有灵活性。这是因为市场影响企业的生存决定的,在企业内部无论哪个主管、部门、负责人、总经理、总裁都有明确的责任目标和详尽的考核认证办法。但是,这种目标和考核认证之间有没有冲突,考核是否独立、严格进行,有无共同利益在里面是企业所有者最关心的,内部审计职能的实现是解决企业高层最关心问题的最好途径。 3、内部控制制度健全并不断得到修正。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因企业文化和发展规模的不同而存在差别。一般情况下都能围绕企业效益来制定。但最容易被职业经理人“遗忘”也是企业所有者最关心的问题是内控制度均缺乏“违约条款”或制度轻描淡写没有责任承担者,不具操作性,出了问题或矛盾找不到文字上的东西,往往找不到责任人。这说明制度本身有问题。这是民营企业家最不愿看到的事情。内控制度的不完善就是没有压力,这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效益和机构的工作效率。那么与生产、经营、管理相匹配的内部控制制度这根链条是否健全,有无死节、坏节、环节链是否有隐患和风险仅靠企业家一人是顾及不到的,靠各“环节”汇报仍存在报喜不报忧之嫌。管理审计的介入就不同了,因为内部审计与运营无直接利益关系,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符合性测试以及从各种调度会、协调会、总经理办公会、总裁办公会、董事会议上反映出来的各种矛盾、冲突、脱节、扯皮等负面信息均能发现内部控制制度的盲区和盲点。个别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不作为暴露无疑。 4、要有良好的企业文化。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的核心是职工的凝聚力,内容包括生存观、责任感、归宿感、诚信和企业发展理念。民营企业发展的关键首先是老板,其次是能从内心彻底认同该企业文化的合格的称职的具备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团队。以诚信为前提的充分授权激发出创新的动力,使各级职业经理人时刻铭记民营企业赋予自己的职责和义务。职业经理人要想在民营企业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具备勇于承担责任的能力和付出对企业忠诚的代价。 5、要有科学的内部审计标准。管理审计实现最终目的的途径是通过独立的评价活动来完成的。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内部审计要制定重点审计项目的审计标准。主要包括采购成本审计标准、有效生产成本审计标准、资金预算审计标准、应收账款审计标准、特殊风险审计标准、部门尽责程度审计标准等。 计划、实施与报告 管理审计必须制定计划。审计计划应尽可能编制详细。经高层批准的审计计划是来自民营企业的最高指示,应该全部 落实。 1、突出重点。管理审计计划编制前应尽力争取企业高层,尤其是董事长本人明确(或暗示)的重点风险领域,并将之列为重点对象,切忌自作主张确定非必要重点,即浪费审计资源又劳而无功。 2、明确目标。就是施实管理审计要达到什么目的?审计报告要揭示和反映问题的原因及责任是什么?目标必须具体,不能似是而非。 3、确定工作范围。管理审计范围的确定要看被审计对象的信息系统或企业高层所要求的审查深度来定,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重点审计对象的内控制度是否健全?已有的制度是否被有效执行?重要职能部门的工作绩效怎样? (2)财务和经营管理信息资料的真实性。 (3)对重点审计对象的考核评价、兑现利益是哪个部门进行的?有无利益关系或职责关联相容关系? (4)经营者(或项目)的责任经济目标是否完成,薪资、奖惩是否按规定执行。 实施审计。实施审计的过程就是内部审计机构代表企业所有者对审计对象就审目标进行测试、评估、认证的过程。 报告结果。民营企业管理审计报告最好直接报告给董事长,因为民营企业(非上市公司)90%以上股权或资本都是董事长直接或间接所有。如果董事长认为有必要让董事会或总裁办公会重视这份报告,可建议董事长已批转报告的方式周知或举行小范围审计听证会。管理审计报告的格式不宜统一。根据审计计划或高层指派就某一项目或某一部门进行审计,报告的重点是明确肯定或明确否定审计对象的风险。突出效益、效率影响,明确原因和责任承担者,并从内部审计角度提出可操作性审计意见。 审计标准与技术方法 由于内部管理审计建立起来的审计标准不同,其审计的技术方法也存在很大差异。效益标准和效率标准的建立是民营企业从职业经理人量化了的任务指标和部门职责两大平台所构成,是确保企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管理审计的介入就是通过独特的方法向企业高层提供独立的客观保证,从而增加企业价值并提高机构运作的效率。 管理审计的标准和技术方法一般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采购成本的审计标准 1、采购计划标准。从内部审计掌握的信息资源中,审查目标期内的采购计划总成本是否超过产业公司目标期的生产计划期内总成本,生产计划总成本是否超过营销公司同期销售目标所需成本。根据各品种的单位成本逐一审核并加权计算采购总成本,扣减有效库存后编制当期必购物资计划和采购预算即可作为管理审计的标准。 2、比价标准。民营企业确定供货商是同过比质比价来进行的。比价会议应该有内部审计人员的参与并在会议决议上签字负责。报价、比价过程一般在互联网或各自局域网上进行。原则为随行就市同质优价,老客户与新客户机会均等一视同仁。供货合同必须报内部审计部门就采购数量、价格、结算办法、付款方式和违约条款等内容进行审核通过方可盖章生效。 3、无效库存标准。所有采购物料均设立库存时限和不合格物料追究制度。库存超限或不合格物料一律视为无效库存,计算损失成本和货币的时间价值,落实责任部门和责任承担者。实行责任上划,连带追究制度,即下级责任上级主管负责并与考核、奖惩挂钩。上级承担责任后追究连带责任是其职权范围内的事。 4、调整计划标准。市场决定企业生存,民营企业的经营政策有不确定性特点,对审计标准的及时调整必须加强。平衡和解决经营政策变化与内控目标的矛盾关键在于决策信息系统的快速反馈。管理审计要凭借总裁会议、董事会决议信息将不确定因素加以分析及时调整审计计划和审计标准,以免提供非有效信息,人为制造矛盾。 二、有效成本审计标准。民营企业发展到集团化阶段,随着引进先进设备和管理经验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一般情况下,大批量的订单生产基本上都形成了标准成本定额,为管理审计解剖生产成本提供了基础。管理审计认为生产成本应区分为有效成本和非有效成本。大批量生产产品开工的第一天。综合部门就知道批量产品的标准成本(直接材料、人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这为管理审计的介入创造了切入点和审计标准。批量产品全部完工或控制期末应产出未产生(废品损失)的原因、数额就是审计对象,是什么原因?应明确到班组、个人;产出来的产品经检验为不合格不能销售的产品也必须明确责任;已产出的合格产品在成品库超限存放占用资金的原因是什么,哪个部门或哪个责任人对此应承担责任必须明确。问题的原因要区分主客观因素。主观原因必须处罚。客观原因的背后是否存在职责不清,内控制度衔接有问题,部门之间扯皮等情况。比如设备出了问题应该找出是动力部门问题还是车间操作问 题还是维修部门的问题。责任无法落实的,要将损失量化后视同非有效成本上划到连带部门的共同上级管理责任人,并由其承担责任。 三、资金预算审计标准。民营企业的每一分钱都是老板的私人资本,因此实行资金预算制度非常重要。 1、资金预算必须经企业有权批准人的批准方能执行。 2、经批准了的预算收入是否按规定及时到位,不能到位的原因是什么?谁应对此负责。 3、经批准了的预算支出在资金上是否有数量上的保证,资金调拨环节是否畅通,是否存在预算批准了,而资金到不了位影响生产、经营运转的问题,什么原因,内控制度本身有无漏动,谁应负责任。 4、超预算支出和无预算支出的批准人是谁?有无追加预算的审批手续或最高层授权,内控制度是否还应明确。 四、应收账款的审计标准 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在民营企业有其鲜明的特点。即对所有应收账款设立限额和限时制度。比如对同一经销商所欠货款超过发货总额的10%到合同期满不能划回,或单笔应收账款超过45天不能收回即应视为“坏帐”进行风险管理。凡是进入“坏帐”程序的应收账款不能计算经营业绩并与提成、奖励脱钩,已发放的奖金、提成均应追回。超过发货总额30%超过60天仍不能划回的应收账款记入营销公司期间费用落实责任。 五、尽责程度的审计标准 民营企业招聘和重用人才的标准主要有两方面即诚信和能力。管理审计对各职能部门或其负责人尽责程度的评估认证是站在企业所有者的角度来进行的,其主要形式是设立评估项目打分进行。 1、工作态度。全心全意为企业工作,工作讲实效,服从上级并正确向上级报告,精通业务内容,熟练掌握职务要点,正确领会上级指示并全面执行,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任务。 2、能力。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岗位创新能力。 3、责任感。任务有排期、工作有计划,预测过失的可能性,并有预防对策,有勇于主动承担责任的实际行动,知错必改。 4、全局观念,不以我为中心,突出部门协调,一切以企业利益为中心,一切为了顾客,一切为了市场。 5、忠诚。对企业忠诚,知恩企业所有者,与企业共存亡。 职能部门尽责程度的评估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实施过程中应与人事、监察部门共同进行。重点是那些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没有严格执行内控制度的部门,民营企业提倡在职须尽责,无功就是过,尽责程度达不到要求的部门负责人必将被淘汰。 六、特殊风险审计标准。民营企业许多领域的行动都存在多种可能的结果,其未来的财务后果是不肯定的,这就是风险。管理审计关注的风险应包括对外项目投资回报率偏低;现金净流量达不到预期值;证券投资负收益或亏损;重要合同漏洞;诉讼失贩;经营者(总经理或总裁)不能履行职责;目标利润实现不了;决策失误等。民营企业特殊风险一般来源于高层决策,实施特殊风险评估、认证的前提是企业最高层或董事长本人对内部审计的高度信任才具现实意义。一般情况下,没有直接授权不要全面介入。 会计毕业论文:会计毕业内部审计企业风险管理中作用 每个组织的存在都有其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存在着影响目标实现的不确定性因素。企业管理层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要建立一个良好的风险管理体系,来识别、评价和控制风险,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就是监控、检查、评估、报告管理层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提出改进意见,帮助企业改进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从而为企业增加价值。 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简介 要对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首先要对风险管理体系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根据美国COSO委员会《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要求,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包括相互关联的八个风险管理要素,各要素贯穿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为实现企业目标提供保证。 第一是内控环境。主要是在企业中树立风险管理理念,营造一种风险管理文化,为其他风险管理要素打下基础。 第二是目标制定。管理者必须首先确定企业的目标,才能够确定对目标的实现有潜在影响的事项。根据企业确定的任务或预期,管理者制定企业的战略目标,选择战略并确定其他与之相关的目标并在企业内层层分解和落实。 第三是事项识别。下列事情可能给组织带来风险:因使用不正确、不及时、不完整、不可靠的资料而导致决策错误;记录有错误、会计核算资料不真实、不完整;资产保护不当;顾客不满意,组织信誉受损;执行组织决策、计划、程序不力,或有违法违规行为;不经济地获取或无效地利用资源;没有完成组织的任务和目标。需要企业的管理者对其进行识别、评估和反应。 第四是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可以使管理者了解潜在事项如何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管理者应从两个方面对风险进行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对于风险的评估应从企业战略和目标的角度进行。 第五是风险反应。风险反应可以分为规避风险、减少风险、共担风险和接受风险四类。对于每一个重要的风险,企业都应考虑所有的风险反应方案。有效的风险管理要求管理者选择可以使企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都在风险容忍度之内的风险反应方案。 第六是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帮助保证风险反应方案得到正确执行的相关政策和程序。控制活动存在于企业的各个部分、各个层面和各个部门,通常包括两个要素:确定应该做什么的政策和影响该政策的一系列程序。 第七是信息和沟通。来自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相关信息必须以一定的格式和时间间隔进行确认、捕捉和传递,以保证企业的员工能够执行各自的职责。 第八是监控。对企业风险管理的监控是指评估风险管理要素的内容和运行以及执行质量的一个过程。企业可以通过持续监控和个别评估两种方式,来保证企业的风险管理在企业内务管理层面和各部门持续得到执行。 从以上八个风险管理要素可以看出,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共同参与的,应用于企业战略制定和企业内部各个层次和部门的,用于识别可能对企业造成潜在影响的事项并在其风险偏好范围内管理风险的,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根据《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对内部审计的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目的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它采用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进行评估和改善,从而帮助机构实现其目标。所以在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要发挥两方面的作用: 第一是对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评价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是否是在分析组织和行业的发展情况和趋势、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的基础上结合企业风险偏好来制订;2.与相关管理层讨论部门的目标,看分解到各部门的目标是否对战略目标提供足够的支持;3.评价管理层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是否准确;4.分析控制措施是否完善,是否可以使企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都落在风险容忍度之内;5.风险监控是否持续得到执行,监控报告制度是否恰当,风险管理报告是否充分、及时。 第二是以咨询顾问身份协助机构确定、评价并实施针对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控制措施。内部审计在该方面的作用包括:1.进行控制和风险评估培训。使风险意识贯穿于整个企业的各个层面,并且使每名员工能够有效识别风险并提出有效控制措施,实施企业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理。2.召开控制和风险评估专题讨论会。针对重大风险隐患,要集合企业内外部的专家进行专题研讨。审计人员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同时也是学习者。3.开发自我评估工具。对风险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利用现代技术开发适合本企业的评估工具 将企业风险管理融入内部审计程序 在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部门主要是对风险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所进行的风险管理进行再监督。因此内部审计程序与机构的风险管理之间应该协调一致,使这两项工作产生协同增效的作用。 1.在编制审计计划时,应该在对可能影响机构的风险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内部审计部门的审计计划,确定审计项目。 2.确定审计范围时,要考虑并反映整个公司的战略性计划目标,并每年对审计范围进行一次评估,以反映机构的最新战略和方针。 3.编制审计方案时,通过风险因素分析来确定审计业务工作重点;在审计实施过程中,通过评价内控制度,查找其中的疏漏和薄弱环节;在更新审计范围与计划的内容时,要反映管理层的方针、目标、工作重心出现的变化。在选择检测、证实风险的技术与方法时,应该能够反映出风险的重大性与发生的可能性。 4.在编制审计报告时,应对风险管理状况进行评价,指出风险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之处,提出加强管理的建议。 5.追踪审计时,将风险确定为决定追踪审计范围的重要因素,风险越大,追踪审计的范围就越广。追踪审计应该将注意力集中于最严重的潜在的问题上,通过持续追踪,确保对于重大的审计发现,相关部门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会计毕业论文:会计毕业会计信息失真审计 1、引言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成为会计界若干难题之一,因为会计信息是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是价值运动及其属性的一种客观表达,是整个会计行为系统的核心部分,其实质是各种利益关系的反映。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会计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同时,会计信息失真直接增加审计工作量,且审计难度加大,不仅仅是审计账务本身,而是要从其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入手,造成审计工作人力、物力和时间的巨大浪费。因此,必须加大力度,事先防范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2、会计信息失真的种类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很多,只有熟知各种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审计,“对症下药”地予以处置。在分析会计信息失真原因时,许多人直接想到的是会计作弊,从审计的角度看,会计信息失真的范围远不仅限于会计作弊,归结进来一般有如下类型: 2.1、合法失真与非法失真 会计信息失真按产生的原因不同,分为合法失真与非法失真。如果失真的会计信息产生于合法真实的原始凭证,并且依据的合法合规的会计处理过程,即为合法会计失真,反之为非法会计信息失真。 2.2、故意失真与无意失真 会计信息失真按其与有关人员的关系不同,分为故意失真与无意失真。故意失真是控制会计基本信息的人员为了会计主体本身或相关主体的局部利益,不顾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和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要求,故意篡改、伪造、变造有关会计凭证,虚报、漏报、瞒报有关的会计数据而造成报出信息与主题本身的实际信息不符的现象。例如,在审计过程中,经常会发现账账不符、账表不符和账实不符,而其中的账实不符最隐蔽,审计难度也最大。无意失真是基本会计信息的控制人员由于职业道德、专业素质等内因以及行业会计制度等外因的影响,造成对政策法规理解不透、运用相关条款不当或账务处理错弊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另外,根据会计核算的有关原则如重要性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和币值稳定假设等对基本会计信息的筛选,也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这也是在审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及成因分析 会计信息失真究其原因,有政策、体制等客观方面的原因,当然也有作为会计知识载体的会计人员本身的素质问题,且失真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例如: 3.1、会计信息不实 会计人员在处理经济业务过程中,对会计法规的理解不透彻,主观判断失误,经验不足以及会计本身的不确定性,造成会计信息与经济活动的真实性之间有差异,即前面所提及的“无意失真”或“合法失真”,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1)会计制度的限制 会计工作是根据相关规定与制度进行的,而任何一项规章制度都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时已徙而法不徙”则难以确保信息不出现偏差。另外,制度的可选择性也是造成信息失真的原因。任何一个会计准则或制度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涵盖一切,每当新情况、新领域、新行业出现的时候,可能很难找到相关“文件”。再者,有时会计信息提供者与使用者利益的不完全一致同样导致会计政策选择的偏向性。例如,会计计量方面的区间规定以及会计计价方法的多样性规定等,虽然制度规定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计价方法要保持一致,但不同企业可以选择不同的计价方法,尤其是现在企业实施项目法管理后,同类会计事项的个性日益丰富,其政策选择范围也随之增大,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也就加大。 2)委托制的限制 在委托制下,由于存在委托双方的效用函数不一致、信息不对称、契约不完备等特有的非均衡特征,致使会计信息失真。首先,委托人与人的效用函数不一致,激励不相容。委托人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目标是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而人不仅寻求以货币衡量的物质报酬,还致力于一些非物质性的因素如增加闲暇时间,追求在职消费等等来实现其效用最大化。一方追求效用最大化则损害另一方,且始终不可能达到最优状态,这样经营者为追求自身效用,未必会提供所有者决策所需的全部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其次,委托人与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因为所有者是“外部人”甚或为“外行”,而经营者是“内部人”且大多为“内行”,这样,在相关信息占有方面,经营者相对处于优势地位,而所有者相对处于劣势地位。信息占有的不对称,为会计信息失真提供了方便。另外,委托双方签订的契约不完备,其契约往往是关系契约,不可能把会计实务中的所有情况都包括在内,且会计实务变化之快是难以预料的,因而人有可能利用信息优势与契约的缺口和遗漏选择有利于粉饰的会计信息。 3.2、会计信息造假 会计活动当事人 为达到某种目的,事前经过精心策划而故意造成信息虚假,即前面提及的“故意失真”、“非法失真”。在审计过程中常常发现有如下表现:①编造虚假会计凭证;②篡改财务报表的认定;③歪曲财务报表中的交易、事项;④故意对相关金额、分类、认定或披露采用错误的会计处理方法;⑤贪污收入、盗窃资产或让公司支付未得到的产品或服务费用;⑥编制虚假的发票、入库单、装运单等文件;⑦颠覆会计期间、权责发生制等基本假设;⑧管理层有意规避或授意他人背离有效的内部控制;⑨通过内外勾结构造虚假的交易循环。如此一来,私有企业可以隐瞒收入,虚减利润,偷逃税款;国有企业则可创造“账面利润”,达到提高个人政绩、荣誉,地位升迁为目的。产生非法失真的主要原因是: 1)执法不严 由于执法不严,在某种程度上纵容了会计信息的造假,低廉的造假成本,高额的造假回报和利益趋动,使得一些人敢于铤而走险,以身试法,置国家的法律法规而不顾。 2)会计监督体系不完善 审计监督不足助长了会计造假的恶性循环。企业监督主要是由国家监督、企业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三方面组成。企业内部监督和有关部门对企业实行的国家监督,由于人事关系和部门利益的影响,其监督不能完全有效地进行;而作为社会力量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虽然有了较大发展,但还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一些原则性差的事务所见利忘义,出具虚假的验证报告,不仅监督职能丧失,反而滋长了造假的风气。 3)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会计人员的执业水平不高,执业道德和行为不规范,会计人员只管报账拿钱,不问生产经营,有的甚至支歪招,出鬼点,帮助造假,完全丧失会计的监管职能。 4、防范对策与措施 4.1、规范性防范 主要是指政府利用法律、法规、具体的行业制度等方式,从经济活动的开始到会计处理的每一个环节均做出明确的规定,并对违犯规定的行为做出相应的处罚办法,从而为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提供保证。 1)制度性防范 《两则》和相应的行业会计制度以及2001年开始执行的《企业会计制度》是会计制度基本规范。因此在制定会计法规、会计准则时,应尽量克服或减少其本身的不确定性。如制定制度的组成人员应选择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群体;最终确定的会计准则应对未来会计环境的变化有较科学和具有一定超前的分析和预测,使会计的发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避免未来环境不确定性对会计产生过多的影响;对于准则中的某些定义和释义要有精确的分析和解释,如果某一定义和释义可能会有多种理解,则应对各种可能的理解均作详细的阐述,表明各种理解的适用情况,这样就不会给准则的使用者造成误解。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的可选择性是导致合法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因素,但现实的矛盾是:我国正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给予企业较大的会计政策选择权。因而不能通过限制企业的选择权来解决这一问题,只能通过内部审计或一定的监督机制来制止企业钻会计政策可选择性的空子。对于同一行业相类似的不同企业,其会计政策的选择性范围应有所限制。 2)法律性防范 要充分维护《会计法》的权威,加强《会计法》等有关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使企业领导、会计人员熟悉会计法规。同时要保护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能,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要强化单位领导人在会计工作中法律责任,即必须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完整,并且对伪造,变造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或者利用虚假的凭证、账表进行偷税、漏税,损害国家、公众利益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对那些严重违反《会计法》使会计核算不真实的当事人、责任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对不坚持原则,玩忽职守的会计人员要调离工作岗位,吊销从业资格证书,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 4.2、技术性防范 主要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财会人员及其有关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专业素质和法律意识等方面入手,调动财会人员的积极性、责任心和荣誉感,主动规范,预防为主,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首先要加强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促进主动防范,使其在处理经济业务的过程中,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正确处理个人与单位、单位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并不断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防止由于工作失误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另外,要完善内部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监督机制如:合理设立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制定切实可行的各岗位责任制和内部牵制制度、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办法,包括成本支出的范围、费用定额、支出标准、报销制度、签批权限等、引入企业内、部门外的监督机制,如车间财务会审制度、企业纪检监察部门随机抽查制度等,结合会计部 门的内部审核制度如印鉴分存、账簿档案分管等制度,处处设防,层层把关,形成立体防范体系等等。 4.3、审计性防范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光靠内部监督是不够的,还必须辅之以外部监督。要建立以审计监督、税务监督、行政监督为主的外部监督体系,尤其是要积极推行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对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实行经常的、独立的外部会计监督。通过建立起科学的约束和监督机制,为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和真实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在审计过程中通过审计企业财务收支的真实性,摸清企业家底,核实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利润等情况。对企业财务和经营情况真实与否做出审计结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大审计执法力度,依法严肃处理审计查出的侵犯所有者权益、国有资产流失、舞弊腐败等问题,严肃财经纪律,维护财经秩序,对审计中发现的重大违法犯罪线索,及时移交司法机关和有关部门立案查处。另外也要加强对社会审计组织审计业务质量的监督,重点揭露出具假审计报告和验资报告,帮助被审计企业造假帐、算假账等违法违规问题,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审计组织公正执业。 5、结语 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在审计过程中不能凭感觉对失真问题下结论,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清信息失真的种类,看其属于“故意失真”、“非法失真”或“无意失真”、“合法失真”,然后再在其基础上分清失真的真正原因,“有的放矢”或“对症下药”,采取相应审计措施;在防范会计信息失真方面,对会计人员的要求有两点:一是要审核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这是保证会计核算其他环节真实可靠的基础;二是要求会计人员不抱任何偏见,对经济业务的记录和会计信息的处理持“中立”态度,不受企业相关部门或会计人员主观意念等外在因素左右。由于会计失真问题的复杂性,审计人员必须具备全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在长期的防范会计信息失真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学生素质教育论文:浅议中学生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摘 要:在中学教育过程中,人文素质教育由于种种原因被忽视,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该不断更新人文教育的观念,从学生实际入手,开设人文素质学科课程,融人文素质教育于语文教学中,并组织各类人文素质教育实践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关键词:中学教育;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 在中学教育的历程中,素质教育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话题。中学教育的内容,基本上可以分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二者是人全面发展的两个不同侧面。科学教育侧重于智慧、理性和能力的发展,通过“求真”,使其行为合乎客观规律;人文教育侧重于社会价值、规范、情感的形成和确立,通过“求善”,使其行为合乎本真人性。一个完整全面发展的人,既需要有科学教育使其拥有理性方法,同时,又需要较高的人文素养组成其全面的知识结构,进而塑造完整的人格和完善的思维模式。忽视了人文素质的教育,必然会影响到个体的全面发展。 在中学教育现状中,高考的杠杆作用使学校和个体都把精力投入到了应试教育之中,人文教育基本被忽视是一个现实。尤其是在占据较高比例的理科生的教学中,其教育内容除了语文之外,主要是数理化生等以科学教育为主的内容,无论是从学生个体还是学校的整体来看,人文素质教育现状都不容乐观,都亟待提高。因此,应该重视人文教育,使培养学生的不仅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也应该有较高的人文素养,主要途径如下: 一、传授人文知识 (一)开设人文素质学科课程 与现有实行的文理分科相比,即将取消分科,实施新的高考方法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无疑是一个进步,然而这还远远不够。分科以后,虽然人文类课程(语文、历史、地理、政治)成为了所有学生日常授课的正常内容,但实际效果恐怕也只是停留在课程表面或者课程表上而已。在考试杠杆的作用下,感兴趣的学科才是值得学习的科目,偏理和偏文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依然会分化出潜在的文理生,其本质上和以前不会有太多的改变。只是对于文理兼修的学霸而言,多了一份选择。 因此,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人文素质教育受到轻视的现状,有必要对课程结构进行改革。可以尝试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强制性,使其成为高考的一份子或者参考成绩。要创新办学与育才的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建立人文素质的课程体系,将史地政等基本常识汇成一个门类课程,传授基本的常识,使学生能接受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同时,增设一些文学艺术类的选修课,既作为语文教学的补充,也使学生有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 (二)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人文特性 在人文素质教学中,语文课无疑是最基本最现实的科目。作为言志载道的精神工具,语文教学承载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古代文学作品和散文类文章,除了承继文学的作用,同时也兼有历史甚至是地理的教育作用。文学作品中塑造的形象,无论是英雄还是侠客、帝王还是平民,其自身中都会包含有传统的价值观和善恶是非的观念,这些形象在与读者心灵的碰撞中会改变着一个人的生命活动和思想;同时,一部作品既是文学也会是史学,从中,我们也可以窥见历史的身影。尤其是文学常识部分,其本质上是史学的一部分,在教学中,不应该简略而过,而是要浓墨重彩,从而弥补历史教学缺失带来的空白。再者,结合文章中出现的地理内容,教师也应该融进地理知识,拓宽语文教学的内容,从而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因此,语文教学的作用应该被充分放大,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自身的人文性,使之能够在学习中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工具。 语文课程教学除了传授基本的人文常识,同时也可以利用很多真实的英雄人物和虚构的美好形象,以及对国家自然、历史的描绘,向学生传递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传统民族美德等正能量。而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将价值观和是非观念等融入到作品中,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和情操,塑造理想的人格。使学生既能通过读书掌握书籍中的基本知识,同时也能领悟作品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 二、 组织人文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是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工程,传授人文知识只是工程的一个方面,组织人文实践活动则可以将人文素质教育进行深化。 (一)举办知识讲座和人文社团活动 人文素质系列讲座和社团活动也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一个有力途径。 在正常的教学之余,举办普及性质的文学、历史或艺术等方面的讲座,不求深奥,但求宽泛。既讲究知识性,也注重趣味性,使学生在快乐中汲取知识,达到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激发情感,娱乐身心的作用,从而对学生起到熏陶、教育、感召、净化的作用。讲座时间可以固定,形成一个机制,时间的长短要适度,既能达到传授基本人文常识的目的,又不能占用过多的时间。把握好时间和内容全面以及趣味性是其重要所在。从这一点出发,对于教师的自身素质要求要高一些,如果达不到要求,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不仅起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会适得其反。 对于社团活动,或许有人认为这是大学生的专利。其实不然,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中学中,也大有市场。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就是一个成功的社团活动。该社团每年都会举行各种级别的活动,小到全市,大到全国、国际,参加的人数之众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在这个社团的活动中,不仅仅是英语口语的提高,同时,学生对于联合国机构的模仿建立,对于世界问题的参与、讨论,以及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对策和稿件的写作等,全方位地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包括思考能力、语言辩论能力、对国际政治的了解和解读能力、对新闻稿件的写作能力,甚至小到学生自我的生活管理能力以及对社会的认知等。 模联只是成功的例子,其实,在学校中还可以有很多合适的社团活动,比如读书会、艺术团体等。读书既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宽度、也可通过写作读书体会并加以交流而加深自己的知识厚度。艺术社团则可以了解艺术的有关知识,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所以,社团绝不是大学生的专利,在中学开展社团活动,对于提高人文素质有着不小的实际作用。将社团活动全面禁止或者抱有偏见的观点无疑是眼光短浅的表现。 (二)发挥共青团的特殊作用。 长期以来,共青团的重要作用在中学被忽视了。语文教学所宣扬的价值观念是通过隐喻教学来实现的,观念隐含在作品中,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而思想教育则是直观可见的,二者之间的作用不可以相互替代。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传统的美德教育,仅仅通过语文教学来实现是不完整的。必须充分发挥共青团的作用,始终教育学生把树立崇高的信念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作为教育的重点,长抓不懈。通过辅导讲座、观看影像、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形式形成立体教育,从而使广大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激发他们爱国、爱党的政治热情,自觉地把自己的理想、前途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当前绝大多数的学生是从家门到校门,一心闭门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其实,这种局面大多是由学校和家长造成的,而学生本身对于走入社会、和外界交流有着浓厚的兴趣。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引导他们了解国情、民情,接触社会,对于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有着极大的益处。我们可以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队等方式,引导学生到社会中去,在实践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奉献给社会,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增长才干。 总之,只有不断更新人文教育的观念,拓展传授人文知识的方法,活化人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挖掘人文教育的精神内涵,才能真正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人文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作用不会马上显现,但对于个体的发展而言,一生将会受益无穷。 中学生素质教育论文:谈跆拳道校本课实践对初中学生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 摘 要 跆拳道运动在世界以及我国的迅猛发展,充分体现了这一运动的艺术魅力与价值,符合世界体育的整体发展趋势与要求,是一项蕴含深厚底蕴的时尚运动。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跆拳道运动已经受到中学生的喜爱与推崇,成为一项新的体育运动项目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得到推广。跆拳道校本课程的构建,有助于将跆拳道运动真正融入到教育体系当中,展现这一项运动的价值与内涵。 关键词 跆拳道 校本课程 初中学生 素质教育 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要求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将人才的全面发展作为培养目标,使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与良好的身体素质。跆拳道走入校园,备受初中学生的推崇,成为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跆拳道校本课程实践,对初中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跆拳道校本课实践对初中生素质教育的促进 (一)德育素质的促进 中学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处于初步形成的基础阶段,是实现素质培养的黄金时期。跆拳道教学以及训练过程,以武礼、武德为根本,注重“学艺先学礼,习武必明德”理念核心,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一种尚武精神[1]。在这种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下,使得学生在接受跆拳道校本课程实践过程中,将德育教育与自身品格形成联系,学习并感受跆拳道运动带来的价值观及精神品质。 (二)文化素质的促进 跆拳道以一项运动的形态进入到我国,之所以快速发展并得到推崇,根本原因是与我国的武术文化传统融合,将深厚的文化底蕴蕴含其中,展现出传统道家文化与儒家文化的内在价值。因此,跆拳道校本课程的实践有助于增强初中生的文化素养,教师作为教学的引领者应该注重教学方式中融入德育教育,丰富学生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充分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内涵,拓展并丰富学生视野。 (三)身体素质的促进 跆拳道校本课程的具体实践,对于初中生身体素质的促进,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体格生长。初中生正处于身体的成长时期,骨骼弹性较好但固性较差,肌肉细嫩容易疲劳。跆拳道运动的开展,能够有计划的锻炼小肌肉群与伸肌力量,促进骨骼与肌肉逐渐成长,使得学生必要的身体素质得到提升;第二,促进心血管系统发展。跆拳道校本课程实践,有助于改善心肌的营养状况,满足动静结合的基本要求,促进血液循环;第三,对学生心理素质的促进作用。跆拳道运动学生在完成运动促进身体素质提升的同时,能够实现自我突破,在心理上得到极大满足。开展训练过程中,教师的准确引导有助于提高其注意力,增强自信心[2]。 二、初中跆拳道校本课程的实践探索 初中跆拳道校本课程的实践探索,能够优化该校本课程在中学校园中的开展与具体应用,持续发挥出学生素质教育促进的作用。凸显跆拳道校本课程的实践价值,从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步骤以及教学评价等多方面作为切入点,全过程优化跆拳道校本课程,展现出其对推动中学生素质教育的本质内涵。 (一)确定教学目标 跆拳道校本课程的开展与实践,目的是增强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出素质教育的优势与价值。这就需要在跆拳道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确定教学目标。首先,针对初中生的实际情况,体育教师需要将跆拳道教学进行分解,以便于不同动作适用于不同的学生,衡量技术动作的难度标准;其次,对跆拳道校本课程探索与实践,教师应该融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得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情况保持高度一致,发挥良好的教学效果;最终,教学目标确定之后,可对目标的执行状况进行验证,即跆拳道校本课结束之后对学生实际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及时优化与改进教学目标,完成不同阶段的教学任务。 (二)制定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以教学内容为基本目标,对整个校本课程分为不同的教学计划时段,以便于不同教学计划环境中的目标得以实现。教师的教学计划制定,需要根据教学计划以及课时数认真完成并执行教学内容,一个阶段的跆拳道校本课程教学目标为核心。例如,将整个跆拳道校本课程实践在一个教学阶段划分为12课时,其中跆拳道基础知识4课时,跆拳道技巧以及动作掌握4课时,跆拳道巩固练习为4课时。制定分步的教学计划,有助于教学目标得以实现,教学内容得到优化。 (三)优化教学步骤 跆拳道运动单论其动作本身,每一个动作都是相对独立的。包括独立的动作规格、攻防特点以及组合规律等。因此,在校本课程实践探索中,应该充分尊重特定的步骤与规律,以其为前提条件。教师与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相融合,对每一个动作进行认真讲解,以便于学生能够真正掌握跆拳道的各个动作。通常状况下,教学步骤为建立感性认知学习分解动作完成动作巩固运用[3]。优化后的教学步骤,剔除了影响要素,将跆拳道所能够在校本课程实践中的价值充分展现,对学生素质教育的促进具有积极意义。 (四)实施教学评价 跆拳道校本课程在中学阶段开展,主要是一项以运动为主的教学方式。跆拳道自身具有一套完整的晋级评价方法。无论在开展教学过程中适应的是哪一个教学阶段,都能够充分展现出其适应性与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实施教学评价,不仅仅能够为中学生学习跆拳道的效果进行检验,更能够发挥出激励价值,帮助与引导学生去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在接受跆拳道校本课程教学中提高综合素质。 中学生素质教育论文: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发展探析 摘 要 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但由于社会变迁等方面影响,当前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本文以此为背景首先阐述了中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而后分析了引起中学生心理素质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为教育工作者的心理素质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学生 心理素质 教育 1 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青少年代表着未来的希望,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少年强则国家强”,所以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整体素质是中国未来持续发展和复兴的重要因素,而在中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占有非常关键的地位,因而发展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是发展青少年整体素质的核心部分。在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表明:“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见》中的这部分内容说明了学生心理素质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关键影响,也表明了我国基础教育对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关注。 但一些调查表明,当前的中学生存在着较为突出的心理问题,根据新华社的报道,近年来我国中小学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较大的上升趋势,调查显示大约35%的中学生表现出了心理异常,其中的53%的中学生普遍存在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等心理问题。这些数据表明,在当前的环境中,中国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而这也说明了当前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源分析 个体心理特征的形成主要来自其青少年时期,而其心理素质的形成和与发展很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个学生是否具备优良的心理素质,与他所在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了解和分析相关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且要能够因地制宜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应对这些问题。这些影响因素主要包括: 2.1 社会环境的影响 弗洛姆认为个体的心理健康情况是由客观因素所决定的,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可以促进个体的发展,也可以扭曲个体的发展。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这种快速而深入的社会变化对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社会转型所产生的独特的中学生价值观。社会学认为个体价值观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会变迁所带来的。在社会变迁中,个体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会随之发生重要的调整,这一点对正处于成长期的中学生而言更加明显。目前很多关于新生代、80后、90后群体的探讨,恰恰反映了中学生群体在社会变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和心理特点上的特殊性。所以教育工作者需要认识到当前中学生心理特征形成的社会基础,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能更多地包容和理解中学生。 第二,社会风气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的价值观尚未成形,对客观世界的看法和认识容易受社会风气的影响。而在当前,社会转型和外来文化的引入使社会中存在着很多备受争议的观念,它们对原有的社会价值与道德意识形成了挑战。很多中学生在这一阶段尚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并且大都处于叛逆期,加上部分媒体在信息传播中存在的夸大与失实,常常会对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第三,社会生活方式的网络化转变对中学生心理素质形成的影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交往方式日益呈现出电子化和虚拟化,中学生在这一方面具有更快的技术接受能力,所以他们的沟通方式和社会联系也变得更加网络化。这种社会交流与生活方式的变化在青少年群体中普遍存在,这一变化改变了青少年接触信息的方式、类型和深度,其所接触到的信息对其价值观念和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2.2 学校环境因素 学校是中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在心理素质教育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学生心理素质需要以学校教育为主干,以日常教学活动为载体,所以学校的整体教育环境与教育水平是影响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关键因素。 在当前的中学教育中,学校在注重传统的德智体等教育的同时,却忽略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这种陈旧的教学理念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学生群体的价值观与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和德智体教育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一个个体如果没有良好的自控能力,是无法进行长期有效的自主学习的,学校在对学生学习的正常监督之外,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具有主动学习的能力,使之能够在离开中学和进入社会之后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从心理特点上讲,中学生常常处于逆反期,在过于强调分数和服从的教育环境中容易出现厌学、焦虑、对抗等消极心理,这会使很多具有良好潜力的学生没有有效发掘学习能力,反而影响其长远发展。 2.3 家庭氛围的影响 家庭的环境与氛围一直在中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氛围会在不同方面影响着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 第一,家庭的完整性与内部关系的决定性影响。家庭的完整性直接决定着家庭教育情况,单亲家庭、婚变家庭和留守儿童家庭等情况会使青少年在心理发展中形成孤僻、自卑、冷漠、自私等负面的心理特点。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家庭类型的数量要多于过去,这实际上也是社会转型和社会环境变迁所产生的一个派生现象。 其次,家长行为不端的家庭环境对孩子起到不良的示范作用。家长的言行、理念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并在其心理素质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青少年在家庭中会更加潜移默化地受到家庭中的其他个体,尤其是负面言传身教的影响。所以家长的行为方式也具有重要作用。 2.4 中学生自身因素 中学生的自身特点也是其心理素质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学生一般在12到18岁之间,正处于青春期,是其心理素质形成的核心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常常缺乏良好的自制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常常在心理情绪上变化很大,并且难以独立面对压力。因此,需要包容他们的想法,注意他们该时期情绪上的敏感性。 3 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建议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发现,当前社会环境的整体性变化不仅会直接影响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也会通过对家庭的作用来产生间接影响。这些情况使当前的中学生素质教育具有复杂性与变化性,教育工作者对于这一点首先应该具有清晰的认识,并且也需要认识到中学生素质教育并不是依靠学校和教师就能够完成的,还需要家庭的配合,而后根据这些情况来采用更加具有包容性的教育态度,采用更加丰富多样和全面有效的教育方式。具体建议如下: 3.1 将心理素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之中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心理素质教育与知识教育是相互促进和内在统一的。心理素质教育也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与主要目标。所以学校和教育工作者需要认识到对知识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进行整合的重要意义,提高其对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并通过积极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来促进中学生的知识教育质量的提升。 3.2 积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提高心理素质教育水平 教师自身的修养与能力直接影响了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劣,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发展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需要教师具有更高的教育水平和更具有包容性的教育心态,这一点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尤为重要。一般而言,教师需要具有两方面的素养: 第一,对学生教育的敏感性。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在指导学生时,需要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耐心,既能够及时察觉学生心理倾向的细致变化,也能够为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给予细致有效的指导。 第二,教师应具有较高的宜人性。在进行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时,教师需要的关键素质不是威严和使学生服从,而是开朗合群的性格特征和谆谆诱导的教学方式。具有这类特征的教师能够使学生敞开心扉,师生之间开展有效的交流,从而更好地发现中学生的心理变化,便于教育的有效深入。 3.3 与家庭教育结合,促进家长的配合 现代家庭教育应该将孩子的心理素质教育放在中心地位。对青少年成长而言,家庭教育有着比其它教育形式,甚至是学校教育更为深远的影响,所以教育工作者应理解和重视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也应是作为主要教育者之一的家长所需要具备的观念。在心理素质教育中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和学校,更需要充分家庭教育的作用: 第一,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培养中学生心理素质,需要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所以家长应注意主动构筑良好的家庭气氛,并根据子女们的身心特点,恰当选择教育方式,为孩子心理素质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 第二,家长应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家长自身素养的水平是决定家庭教育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所以在开展中学生的素质教育时,需要家长能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教育理念,并注意平时的言谈举止,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和反复引导来推动中学生素质教育的良性发展。 中学生素质教育论文:谈体育教学中学生素质教育 体育课程标准指出,实施素质教育把德育、智育、体育等有机的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这就明确了体育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它是是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的,提高全民素质的有效手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唤、历史的必然。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要跨入新世纪素质教育是“入场券”,而教师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振兴教育事业的希望所在,我们有必要对素质教育的内涵、基本内容及要求有所了解,这样体育教育才能在学校体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发挥更好的作用。 一、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体育教师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提出的要求,即是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无论是体育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所以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有扎实的基本知识。只让学生每次课跑步或自由活动如何能让学生喜欢体育课呢?更别说如何积极的锻炼了,所以体育教师要对体育的各方面知识都要有所了解,并要有一特长,做个“一专多能”的教师,要做到这样必须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向书本学习,向老前辈学习,向学生学习,要有不断学习,不耻下问的精神品质。体育教师要能文能武,不能以为在大学中所学,用来教初中生这已经是很足够了,要知“坐吃山空”,体育教师还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起带头作用,对以前所学知识,还应更加细致和深入的研究。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敬佩你,才会更加配合教师的上课。 其次,体育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传道必先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灵魂,具体表现在三方面,其一表现在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上,“鞠躬精粹,死而后已”是对事业忠诚的最好形容,一个只有热爱自己事业的人,才不会失去工作的动力和责任心,才能进行创造性的劳动,第二体现在热爱学生上,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如果教师处处总是以教导者和监督者的身份居高临下出现在学生面前,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这怎能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呢,教师只有把爱建立在严格学生和信任、期望之上,热情帮助学生,采取适当的方式对待学生,学生才会对教师的期望和信任作出积极的反映,第三,表现在自身道德修养上,教师劳动示范性,决定了教师在思想、品德和作风上必须成为学生的表率,凡要学生做到的,教师应该首先做到,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了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有力说服学生,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主动积极地配合教师的上课。 二、体育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 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者,载知识之本,寓道德之舍也。”辩证地指出了体育与知识、道德的关系。所以,体育教学要把教育贯穿到教学中去,利用体育教学丰富的教育因素,加强学生的德育。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特点,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由于各个运动项目内容不同,所达到的教育效果也不同,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在田径运动中一些技术动作往往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但坚持练习却能培养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尤其要将对学生的意志品质贯穿于走、跑、跳、投、武术、体操等项教学与训练中。首先体育教师要起好表率作用,如在骄阳似火的盛夏或寒风凛冽的隆冬,教师始终能做到从容、精神饱满地给学生讲解、示范、教学,这对于学生起着无声的优良意志品质的熏陶;其次要重视对学生的诱导教育,如在跳远联系中,有的学生怕沙土脏了鞋袜,练习不认真,动作不到家,这时教师应指出不正确的姿势不但不能掌握和提高正确的跳远技能,而且还会给腰、腿部带来损伤,并教育学生要克服怕苦、怕累、怕脏等思想,培养自己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还有在球类项目中,需要在同伴的配合下进行,比赛中集体配合不够默契,导致比赛失利时,是相互鼓励,还是相互抱怨;裁判错判时是宽容大度,还是“斤斤计较”;比赛节节胜利时,是谨慎从事,还是骄横自满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很好地总结和引导,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增进学生的勇敢顽强、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思想品德。 三、体育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成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不难看出,新课标中把运动兴趣作用提高到很高的地位。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当学生对学习内容和练习感兴趣的时候,就会认真听讲,仔细观看教师的示范动作,练习的时候就会积极参与,一丝不苟,刻苦完成,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反之,当学生对学习内容和练习不感兴趣的时候,就会心不在焉,马马虎虎,被动应付,从而影响动作完成的质量,结果事倍功半。 所以体育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并使之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在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应充分挖掘学生对运动的内在潜力和乐趣,以良好的教学形式,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并把稳定的兴趣培养为自我锻炼的习惯,使学生学有所得,受益终身。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加强体育基本知识教学,开阔学生视野,教会学生运用知识技能的方法及科学的健身方法,增强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 四、体育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现代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体育活动大部分在实践中进行,它为学生提供了充分观察、思维、操作和实践的表现机会,但在体育教学中有些老师通常只注重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健身技能方面的知识传授,却很少注意学生心理方面的变化,忽视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新形势下,体育教师不仅要教书育人,更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把知识、技术技能、道德品质的培养很好融为一体,培养身心都健康的新一代。 中学阶段是学生建立健全人格品质的黄金时期,也是其心理发展不成熟、不稳定和不平衡阶段。体育教师要利用好体育课堂这一契机和场所,承担起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任务。那么,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坚强的意志和协作竞争精神呢?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必然。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在身体方面,不仅要求要有健壮的体魄,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因此,要充分利用体育这一独特的教育形式,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五、体育教师要积极组织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完成学校体育目的和任务的重要组织形式。它可巩固和扩大体育课效果,使学生得到全面锻炼。因此,必须把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两操、两活动,进行队列操练、身体基本训练,狠抓基本体操的质量。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爱好,提倡小型多样,注意生动活泼,讲求实效,持之以恒。在普及体育运动的基础上,应建立以传统项目为主的运动队。对有特长的学生要集中进行训练,运动队员必须要思想好,各科学习成绩良好,并在学校体育活动中起骨干作用。同要健全学校体育竞赛制度,坚持小型多样、达标内容为主的原则,每年举行一至两次体育比赛。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巩固和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素质。 中学生素质教育论文:独立学院团学工作中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探析 内容摘要:团学工作是我国高校设立的以学生管理为主要目标的重要部门,是促进大学生成人成才的助力。高校通过团学工作来宣扬社会主流思想和科学的价值观念,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高尚的情操。本文主要探讨独立学院团学工作与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分析团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且就如何利用团学工作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两点建议。 关键词:团学工作 学生 综合素质 一.团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许多高校尚未认识到团学工作的重要性,团学工作队伍成员的培养也还没引起广泛的关注。大多数人都在对团学干部队伍的理解上出现了极大的偏差,将团学干部队伍看成是高校学生管理的辅助工具,团学工作始终坚持以领导的观点为核心从而展开各项活动。这种做法不仅难以发挥学生组织的功效,还严重打击了学生参与团学工作的积极性,限制了学生的创新实践空间。另一方面,负责团学工作的教师对团学干部的培养也不够重视,有的只是利用活动前几天对学生进行粗略的培训说明,在培训课上简单的介绍一下团学干部的工作内容、职责等等。但实际上学生最缺乏的是对于如何具体开展团学工作的认知,比如活动方案的设计、总结报告的撰写、怎样去应对工作过程中遇到的意外情况等等,从而保证和提高团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团学工作忽视了对学生实用性技巧的培养。而且团学工作主要是以课堂授课的形式培训团学干部,然而这种方式只对新的成员奏效,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对此产生厌烦的情绪,会造成代课或是逃课的现象。这些问题都削弱了团学工作的中坚力量,并成为了团学工作长远发展的绊脚石,不利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进行,阻碍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如何提高团学工作中学生的综合素质 1.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 高校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而团学工作作为高校学生管理的基础部门,理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展开一些列活动。团学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上。首先,要促进学生对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要宣扬科学合理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始终贯彻“八荣八耻”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弘扬我国伟大的民族精神;引导学生遵循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提升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思想道德素质,帮助学生更好的成人成才。只有确立了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培育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此外,要注重学生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团学组织应当根据现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想观念对其教育形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创新,采用多元化的手段来对不同个性的学生进行创新管理。团学组织对学生理论灌输的同时可以开展相应的主题教育活动,扩充教育内容,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得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2.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综合素质高的全能型人才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团学工作应当致力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大力倡导学生在参与团学工作的同时,注重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既要娴熟的掌握专业知识,又要深刻的领悟党团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在未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团学工作内容中加入社会的新鲜元素,使学生能够及时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团学工作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工作能力和思维方式,这对于将来学生在正式工作中的表现有着积极意义。团学组织应当定期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变化和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为学生提供优秀的服务,为学生营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团学工作的开展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团学工作应当首先进行良好的团学干部队伍建设,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充分发挥团学工作的功效,使之成为高校教育的推动力,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的成才成人。团学工作应当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发展方向,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活力的成长环境,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提高自声的竞争优势。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中学生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舞蹈课中学生“五项能力”的培养 摘要:素质教育舞蹈课打破了传统的舞蹈教育模式,创建了真正“面向全体学生”的新型舞蹈课程体系,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其中,对学生观察模仿、即兴表现、交流合作、创造求新以及综合融化这五项能力上的培养和提高最为突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素质教育舞蹈课 观察模仿能力 即兴表现能力 交流合作能力 创造求新能力 综合融化能力 一、观察模仿是舞蹈中必不可少的能力 观察模仿,在舞蹈中包括对舞蹈动作、神态的观察与模仿,也包括对自然万物、社会及人的心态的观察与模仿,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包含着积极的思维活动,也是人们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1.对自然万物的观察与模仿 舞蹈的起源观点之一就是模仿论,是人对自然的模仿,用有节奏的动作对各种动物的动作和习性进行模仿。在舞蹈课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模仿,联想,再现动植物形态进行动作的创造、提炼。在课例《海底世界》中,我带领学生围成圈,手牵手做波浪状,让学生感受动作所表现的情境,接着引导学生回忆和联想海底的动植物形态,学生们很快就摆出了海龟、鱼、螃蟹、水草等动植物形态。而后通过观看视频《美人鱼》,学生们看到了海底世界中的动植物,他们在之前的模仿创作基础下,经过认真仔细的观察,塑造了更为准确的动植物形象。 2.对社会、人的心态的观察与模仿 加拿大著名的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就包含观察学习这一内容。观察学习须先注意榜样的行为,将其记在脑子里,经过练习,最后在适当的动机出现的时候再一次表现出来。他主张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来研究人的行为,人们在社会情境中通过观察和模仿,学到了许多行为。 3.对舞蹈动作、人物神态的观察与模仿 在舞蹈课中,我经常引导学生观察、模仿舞蹈基本动作和神态。它可以规范体态,培养方位感与空间感,掌握不同方位的运动轨迹,达到身体的协调、柔韧和灵活;对神态的观察与模仿,感受舞蹈动作表达的基本情感;观察舞蹈、体验舞蹈,了解舞蹈的种类、民族、文化、历史等。 观察模仿学习是一切学习的基础,这种学习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知识和技能,而这些知识和技能既是更高级的观察模仿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也是拓展思维、启迪智慧、吸取精华,实现再创造的基础。 二、极富个性与鲜活的即兴表现能力 “即兴表现”是素质教育舞蹈的其中一个标准,就是使舞蹈永远处于鲜活与创造境地,激发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表现,并不断地创造出奇特的令人惊喜的艺术效果。素质教育舞蹈课认为即兴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应当把中国学生这种被现代教育压抑已久的能力释放出来,并敢于表现自己。课例《鸟语》,就考验了学生们的即兴表现能力:首先,我把学生分成两人一组,面对面站着,其中一个即兴做若干个动作,另一人原搬照学,考验二人的默契,随后交换主导角色;接着,我让学生嘴里说一句话,并配上相应的动作。而另一同学可接着说毫无关联的下一句话,也配以相应的动作; 然后,我要求学生用“鸟语”即谁都听不懂的语言来表达,并同时配以动作,另一同学也立即用“鸟语”配以动作做出反应,两人形成语言与动作的小片段;接着,我让学生围成半圆,一人快速跑到另一人面前,用“鸟语”配以肢体动作“告诉”对方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可以是不同情绪的:高兴、悲伤、愤怒、紧急的等),每人限时5秒,接着从这个被告者开始找寻下一个对象;最后用“鸟语”对话,两人一组,即兴用“鸟语”配合动作进行对话。在这个课例中,我们很明显地感受到大家紧张、兴奋地想、说、做,勇敢地表现自己。事实也证明,即兴表现能力的开发,学生就会有无穷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三、交流合作能带来成功的愉悦感 在素质教育舞蹈课中,因为很多的编创活动,经常会形成很多的小组交流合作活动,大家在一起商讨、交流想法,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互相分享智慧。我在课例《魔纸》的小组编创环节中,发现其中有一个小组里,聚集了好几个有领导力的优秀学生,她们都有不错的创意,在反复的商讨和尝试后,大家选定了把报纸卷成喇叭的设想,接着同学们又商量什么主题呢?大家各抒己见,最后综合大家的意见,编创出了《老鼠嫁女》的主题。舞蹈片段虽短,但是我们看到了欢喜的媒婆,娶亲的队伍,亲友们与新郎新娘的嬉戏,最后大家更加欢天喜地地送新郎新娘的场景。道具―报纸,也变成了娶亲队伍中的不同物品,实在令人惊叹。这个舞蹈片段有情节性,有趣味性,学生们课中,通过交流合作产生了成功的愉悦感。 四、创造求新是不变的追求 创造求新,是素质教育舞蹈最重要的特性。各种理念,各种方法,最终都集中在创造的环节上,学生最终收获的便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方法、创造性习惯的培养,是求新的追求。在舞蹈课中,我总会提示“不要重复别人”,这就是在提示大家要创新。在课例《魔纸》中,我先发给每个人一张报纸,并提问学生:一张我们平常用来阅读的报纸除了是报纸,还可以是什么?我做了个示范,报纸即刻成了脚下踢的球。在我的引导下,报纸变成了喇叭、纱布、毛巾,甚至变成了书包、雪花、新郎的缎带、婴儿的包被……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创作后,同学们用简单的报纸编创了一个个让人惊喜的主题:《飞》《老鼠嫁女》…… 素质教育舞蹈课堂就是这样一个创造性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人人都可以成为创造者。在创造的过程中,永不满足,永远追求标新立异,与众不同,这是素质教育舞蹈课最有效的培养手段。 五、形成新整体的综合融化能力 把不同学科知识进行迁移、嫁接、综合与融化,就是综合融化能力。 1.与艺术学科的综合融化。艺术学科包括音乐、戏剧、诗歌、美术,又包括书法、绘画与雕塑等。课例《永》,通过中国传统书法的笔法精髓“永字八法”,将书法与舞蹈联系起来;课例《渔夫与魔鬼》,将经典文学作品知识、绘画与音乐综合融化;课例《乡愁》,通过时任余光中的《乡愁》,将诗歌与舞蹈联系在一起…… 2.与其他学科的综合融化。其他学科如体育、语文、历史、地理是科学与数学,也包含德育内容的自然结合。 素质教育舞蹈课中,不同元素、学科知识的综合或进行不同的组合与排列,其结果即产生一种新的结构,这是一种发现、发明和创造、创新的过程。学生在动作元素的排练与组合中培育创造性思维,体验创造性劳动的乐趣,积累创造性经验。通过这种创造性整合过程,将不同知识进行综合融化形成新的整体。 总之,素质教育舞蹈课中的五项能力,并不是单从某一个环节就能得到体现,它们常表现在各个环节中,或各个环节都可以看出这几个方面能力的表现。它们息息相关,紧紧相连。它们相互支持、相互依赖,它们共同支持着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 中学生素质教育论文:反思素质教育理念下的中学生“家教热”现象 摘 要: 当前以“应试教育”为背景的家教热现象,表明我国素质教育改革仍面临很大的挑战。通过对“家教热”现状、趋势及带来问题进行反思,提出改变这一现象的四点建议。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家教 中学生 自20世纪80年代素质教育理念提出以来,素质教育理念得到中国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实施素质教育逐渐在中国教育界达成共识,但是在传统“应试教育”观念下,素质教育的推行仍然受到很大阻碍,其中“家教热”现象是学生难以实现素质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家教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近年来,虽然国家持续增加教育投资,高等教育入学率略有提高,但提高后的入学率仍不能满足大部分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据艾瑞统计:国内一流大学的录取率约为7%~8%,“211大学”的录取率约为5%,“985大学”的录取率仅为2%,学生想进入理想学校仍非常困难。为了在考试中获胜,学生不得不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应试”,而提供“应试教育”的课外辅导机构成为他们的首选,因此升学压力是导致“家教热”的原因之一。辅导机构较低的经营门槛是导致民办辅导行业在教育部明令禁止公办学校开展盈利性“补课”后获得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根据IDC报告显示:2011-2014年中国辅导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40-330亿美元,2011-201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图1是美国投行jefferies对2004年-2013年中国家庭教育支出做的统计图,他在《中国教育行业研究报告》中指出:“随着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的提升,家长愿意在个性化教育上花更多钱使子女更具竞争力,这正是辅导市场发展增速超过家庭教育支出增速的原因”。 图1 中国家庭教育支出 随着“应试教育”弊端凸显,高考改革呼声越来越高。教育部曾明确提出要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1]。2014年高考改革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包含考试制度改革与录取制度改革,主张推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外语实行一年多考”、“不分文理科”、“减少考试科目”等,提出的“多元评价”对改善学生过度“应试”、盲目追求“高分”现状和缓解学生“一考定终生”的考试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家教热”现象的反思与建议 (一)学校素质教育未能有效实施 1.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 提到素质教育很多学校的做法往往是“缩短上课时间”、“减少课外作业”、“组织活动课”,培养学生广泛兴趣、爱好,从而忽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这些都是对素质教育理念的误解,也是很多学校素质教育失败的重要原因。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而不是撇开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的特长教育,所以升学率应该是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2]。数学和外语作为学生校外补习的主要科目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城市学校在基础学科上花的工夫仍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学校应提高基础学科的教学质量。 2.学校评价体系滞后 导致学校素质教育失败的另一个原因是学校未能改变对教师、学生的评价标准。标榜“素质教育”的学校常常以应试教育的考核标准衡量素质教育成果,使教师在实施素质教学过程中产生认知混乱,老师迫于评价的压力很难真正放手搞素质教育,使素质教育在实施阶段变了味。 (二)学校与辅导机构缺乏统一管理与合作 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与课外辅导机构几乎没有交集,课外辅导机构仍被视为非正式教育形式。在管理上校内、外教育活动未能实行统一管理,学校教育由教育行政部门直接管理,校外辅导机构则受到教育行政、劳动保障、工商管理等部门的监管。反思素质教育改革道路,素质教育的口号只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的学校喊得响,并未在家长和社会教育中得到实质体现,所以加强校、内外教育的统一管理,发挥各自优势的合作,是未来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道路。 (三)缺乏与素质教育配套的教育体系 “家教热”的催生说明在学校开始“素质教育改革”的同时,家长、学生对新理念还存在担心和不适应,他们试图寻求在学校之外获得“应试教育”的补充。在很多教育发达的国家存在课外辅导机构,但国外校外辅导机构能获得良性发展而在我国辅导机构趋于单一“应试”发展的重要原因即我国教育体系的滞后性。事实上素质教育理念早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但家长最终选择“暂时利益”放弃“长远利益”的根本原因是对现存教育体系中“第一学历”的固化认识,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要使学生得到素质发展首先应着眼于终生学习型社会建设视角,探索“新国民教育体系”的构建,消除社会对“成人教育”与“继续教育”的偏见,使高考不再是决定学生终生命运的考试。 中学生素质教育论文:论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素质教育培养 【摘要】素质教育简而言之,就是旨在提高学生的素质的教育。一般来说,素质教育包括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心理素质四大方面。在这四个方面中,思想品德素质是核心,科学文化素质是主要内容,劳动技能素质是关键,身体心理素质是基础。素质教育教学要求把思想品德教学作为教师研究教学的课题。本文从小学学思想品德教学的目的、小学德育教育的教学策略、小学思想品德的措施等三个方面就素质教育教学背景下小学生思想品德教学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学背景下;小学生;思想品德;探究 素质教育教学背景下的小学生都有一定的学识基础和个性特点。有关资料能表明:素质教育教学背景下的小学生最鲜明的特点是“富于个性和创造力”,但个性特点不容小觑。他们多数独生子女,有学习跟不上怎么办的焦虑、抗挫折能力不强、敏感而多少有些自私、嫉妒心强等特点。为此学校要发挥新时期育人的作用,按照素质教育教学和新课标的要求,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识水平,结合教材内容来制订计划、开展活动。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问题。供参考。 一、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目的 新时期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生存价值和生命质量,这样的目的依托于个体良好的品德构成。因为此时的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稍有不慎或者出现其他变故都会影响学生的个体发展。美国品德教育专家克里纳教授把良好品德要素分为三类:一是道德认知,包括道德意识、认知道德价值、设身处地、道德推理、道德决断、自知之明;二是道德情感,包括良知、自重、同情、崇尚善、自我控制、谦虚;三是道德行为,包括能力、意志和习惯。在这三要素中,认知指导情感,情感投射于行为,行为再强化认知,三者形成回环反复的形式。 二、小学德育教育的教学策略 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教学必须按照素质教育教学背景下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实行“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制度塑造人”18字方针教学策略。 1、以理服人的道德认知。根据克里纳教授对品德的分类,道德认知应该成为纠正学生行为的根本点,使学生个体从根本上意识到自身行为的偏差。一是教师要做的是适时地纠正学生在不同场合出现的不恰当言行,通过对言行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其不合理性。素质教育教学背景下的小学生如果能够通过纠正分析,摆出道理,从道德意识、道德决断和自知之明等方面培养学生分析自身行为的能力,让说理过程从事后被动分析过渡到事前主动分析(这点尤为重要),这样,小学生对于自身或身边现象行为的评价判断就会趋向合理。 2、以情感人道德情感。在形成有效的道德认知的基础上,道德情感的培养可以进一步强化对道德认知的巩固。根据对素质教育教学背景下小学生这一代人的共性特点和学生个体的具体情况的分析,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面向个大学生,一视同仁让学生感觉不到自己是问题学生就被教师特殊对待。同时教师还通过多次的家访工作、与其父母的交谈和建议等方式给他以被尊重、被理解和被关心的感觉。这就是说给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氛围是必要的,道德情感的升华和美化只有在一个良好的群体中才可以成倍得到复制,因此,这更有赖于教师和德育工作者平时对班级管理的到位和班风的培养。 3、以制度塑造人道德规范。道德教育的目的最终要落脚于行为的改善而非只是结构、认知能力的改善,道德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德育工作者通过提出要求,依据学校教育的有关制度和规范对学生进行强化教育是重要并且必要的,这是达到道德教育目的的最重要一步,具有持久性。为此教师及校务工作者要对在校规校纪的基础上制定班级公约,把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甚至更重要的道德意识指导道德实践的理念切实纳入文本条例中,让其有据可依。道德行为的强化和形成最终又可以对道德认知进行印象的加深,以进一步指导道德实践。总之,道德教育的发展过程是使个体完成从自在的人向自为的真正自由人的转化。在德育工作者的工作思路中,遵循好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制度塑造人这三步骤,引导促进学生个体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方面去实现自身行为和意识的自为化,基础教育德育工作就会更加优质而有效。 三、小学思想品德的措施 1、教育说服法。通过“晓之以理”启发和引导学生自觉地接受社会道德行为准则,改正错误的道德观念,从而指导道德行为的一种教育方法。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师晓喻的道理和提出的要求,只有在学生心悦诚服时才能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要求,进而产生道德动机推动道德行为。”这就是说如果学生对教师讲的道理不能理解和接受,压制和强迫不但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结果,还会产生负效应。因此教育说服法就更显得必要和重要。教育说服法很多,如主题班会、思想品德课、座谈会等。 2、创设教育情景法。素质教育教学背景下的初小学生都有积极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是构成良好品德的重要因素。因此,创设富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教育情景,使学生在特设的道德情景中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陶冶情操、修养品德,既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品德培养的有效方法。 3、实践活动法。素质教育教学背景下的小学生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锻炼,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各种实践活动。学生的优良品德不仅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也要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和提高。同时由于高中生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积极好学、求知欲和上进心强,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实践活动恰恰特别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能满足他们的多种需要。笔者在实践中也大量地采取各种实践锻炼方式,创设各种情景,在课堂上让学生对特定事情采取他们所认为有效且符合道德规范的措施,然后以探讨的方式附于集体讨论法,最终得出一定的道德评价。 4、耪样模仿法。这是引导学生通过模仿英雄模范和其他先进人物的思想言行,促进良好品德形成的一种教育方法。作为一名校务工作者,不仅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导航者。平常要与学生朝夕相处,思想品德和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在学生心目中,校务工作者是最直接效仿的榜样。为了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我作为校务工作者要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对学生传授道德规范的同时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既重言教,又重身传,努力做学生修养品德的表率。 中学生素质教育论文: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素质教育的新思考 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这种思想是在人的遗传素质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人的素养,以达到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目的。那么在物理学科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才能充分发挥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素质?实施教育目标?本文想从以下两个方面谈一些看法。 一、如何进行物理学科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教育,发展学生的创新力,这是物理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需要。创新教育是应用创新学原理与方法组织教学,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性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在物理教学中必须严密组织学生进行发明创新的思维训练,培养独立创新的个性品质。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发展创新性智力,所谓创新性智力是能够产生创新机智,发展创新效能的智力。为了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智力,在物理教学中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和正确人生观,激发学生为现代化而创新的动机。中外杰出的物理学家在科学的崎岖道路上登攀,为祖国为人民做出贡献的思想和行为是青年学生的光辉榜样,通过介绍这些科学家的业绩,激发学生为祖国而创新的热情。在传授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充分利用物理知识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智慧、潜能的充分开发。把知识能力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去创新财富,产生价值。例如,利用物理科学的社会价值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新力,加深对物理知识理解,让学生了解下个世纪几个重大迫切的社会问题:粮食问题、能源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癌症等疾病药物问题。通过讲解某些物理知识与上述问题挂钩,无形之中把课程内容贴近实际,联系社会与人,激励学生学习科学家的人格品质,对科学执着的探索精神,培养创新品质,研究科学创新的非智力因素,培养顽强的意志和标新立异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是思考、积累和表达的前提。培养创新观察,在物理这门学科中显得尤为突出。由于物理变化中常常同时出现多种现象,有的瞬息即逝,所以要求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俄国杰出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就是从深入地观察唾液分泌等现象入手,创新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英国细菌学家费莱明1928年通过非常细致的观察,发现了毒霉素等重大科学成就,这些都足以说明观察在科学研究、科学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努力提倡师生平等,允许学生提出与教师相反的想法和问题,鼓励学生超过教师思维轨道的有价值的思维活动。让学生敢于质疑,不管是书本上的或是教师所得出的结论,还是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疑者、觉悟之机也”,善于存疑才能产生探究的动力,这不仅可以加深理解,增进巩固,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性,甚至做出新的发现。所以,物理实验的每一步都要启发学生进行创新性观察。 (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性思维能力是思维的高级形式。创新思维的潜能人皆有之,只是在表现程度上有高低,对于一般人来讲,创新性思维能力就是:“自我实现”或称“自我开发”的能力。只要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解决了本人以前未能解决的问题,就是创新性思维能力的表现。教师在所教学科中,根据所授课题,安排刺激思考的情境,提出引起思考的问题,使课堂上充满积极的创新气氛,便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创新性思维是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综合,在物理教学中经常进行这样的思维的扩散与集中训练,如组织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答,这些训练并不是一味追求“多”,重要的是训练学生多“思”,鼓励学生进行多方位发散、多因素分析、多角度论证,使学生的思维水平逐渐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二、物理素质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物理创新教育目标:不侧重于促进和储存知识,而重在向学生提供有助于创新力开发的教育和指导,发展学生的创新力。从中小学教育来看,应试教育留下了许多难以根除的遗留问题,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观点来看,在教育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充分理解“学多悟少”和“学少悟多”的含义 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宁可喜欢那些老实听话、循规蹈矩的“高分低能”的学生,也不喜欢那些淘气、顽皮的“低分高能”的学生。留美博士黄全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在国内学习感觉“学多悟少”,国内上课做笔记犹如听写,大写小写,大点小点,大A小a……可谓“学”得多矣!但有多少是自己的东西?恐怕多是老师的“二手货”。在美国学习,感觉“学少悟多”,虽然从老师那里转手来的东西不多,但是内心却不断地在“悟”东西,而且这些都是自己的,并不是老师“教”我的,更不是老师“交”给我的。在美国的中小学老师都十分热衷于搞“project”(课题)。所谓“课题”实际上是指“研究课题”。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分组或单独进行课题研究。做课题研究基本上有三个阶段:一是收集资料,熟悉材料;二是写研究报告;三是课堂演讲或演示。事实上,对中小学生来说,我们不可能期望他们真的有什么新的发明和发现,重要的是,孩子在这一研究的过程中,能力得到了培养和锻炼。因此在全面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在物理素质教育中我们应该借鉴美国的教育,激发学生自觉自愿进行自我素质的提高,成为有潜在发展能力、人格完善、具有个性、创新力的学生。 (二)处理好“智商”与“情商”的关系 我国非常推崇智力开发。如一岁学认字,两岁学算术,三岁背唐诗……以前我们以为给孩子加质加量是一种锻炼,是一种智力开发,并以为这种加压加量的智力开发与孩子的智力发展成正比,实际那是错误的。一味地进行加压、加重的智力开发带来的必然是“学多悟少”的负重。创新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科学研究证明创新力与智力并不绝对相关,也就是说,有创新力的人可能是智力高的,也可能是智力低的,即创新力高者智力一定高的,而高智力者不一定是高创新力者。因此,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因素,除其智商(IQ)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其情商(EQ),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不培养“热爱”的观点,他们也就缺少的创新性。进行素质教育,不仅要重视智力因素,而且要重视非智力因素,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求知欲望、顽强的意志和积极性等。使他们在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上达到和谐统一。 以上从两个方面谈了物理素质教育的问题,这是物理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重大课题,今后还需要努力地探讨,不断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使素质教育逐步走向成熟。 中学生素质教育论文:谈谈素质教育中学生负担过重的现状、成因与对策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变迁,国家的科技腾飞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宗旨,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是,从教育现状来看,学生过重负担已经损害了学生身心健康,成为素质教育顺利实施的重大障碍。分析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有来自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其根本是来自社会的。“减负”工作是一项艰苦卓绝和“综合系统的工程”,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来治理。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必须在“减负”中充当起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 素质教育 负担过重 一、学生负担过重的现状 学生负担过重主要表现为书本多、课程多、作业多、考试多、补习多、竞争多,复习资料泛滥,练习册成堆,学生每天学习时间过长,睡眠严重不足。学生的负担已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能力,产生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 二、学生负担过重的形成因素 家庭因素:广大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期望值过高。他们为了使自己的子女能读重点中学、上名牌大学直至出国留学,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立于不败之地,可以不惜金钱、不顾成效地为子女请家教、购复习资料、联系辅导班等,他们除了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要完成很多家庭作业。这样无疑使学生的学业负担雪上加霜,层层加码。 学校因素:从表面看,“学生负担过重”是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必然结果。其一是由于政府及行政部门对一所学校的评价,社会、家庭对一所学校的认可,总是把升学率及竞赛的获奖率作为重要依据。其二是受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方法、手段及知识结构的影响,重复繁琐的“题海战”,频繁的考试,以分数排名次等。其三是课程门类多,教材内容只做“加法”不做“减法”,教辅书籍过多过滥。 社会因素:这是形成学生负担过重的根本因素,“片面追求升学率”或“应试教育”之形成,有以下更为深刻的社会因素和人性因素在起作用:我国教育总体水平偏低,教育规模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人口众多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造成就业上的困难;劳动人事制度和招生考试制度存在某些缺陷,就业竞争必然导致升学竞争;而学历因素在我国就业竞争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又加剧了升学竞争。 学生负担过重,既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使学生体育锻炼不够,体质下降,视力减退,心理压力加重,容易产生情绪低落、压抑、焦虑、急躁、忧郁、恐惧、不好动等症状,严重损害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又加重了家长的负担,损害了政府和教育的形象,违背了国家的教育方针、违反了教育规律、扭曲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最终培养出“高分低能”的不合格人才。 三、“减轻小学生过重负担”的对策 为了扎实有效地落实“减负”工作,我们必须对当前教育现状有清醒的认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积极响应国家教育部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号召,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使“减负”工作走上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1、理性地看待考试。 虽然学生要应对考试,面临竞争,但学生、家长都应该理性地对待,不能为追求分数盲目地增加作业量,只知道熬夜加班,不懂得顾惜身体。心理学家认为,盲目的增加作业量的做法很不可取。对于还在成长发育中的中小学生,提高他们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尊重科学的教育规律。 家长们希望儿女成材,应该懂得科学的教育规律,应该让孩子的学习有张有弛、劳逸结合。学校要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化教与学的方式,不唯分数,不把学科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因此,在落实“减负”工作的条件下,势必增加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学校应努力将德育与学生活动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类活动,如:文学社、体育兴趣小组、美术兴趣小组、书法、科技制作、航模、生物标本制作、登山等,把这些活动当做减负增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努力创设求知、怡情、严谨、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 3、提高教师素质,,向课堂要质量和效率。 在考试改革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状况时,老师应该改革教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改变教学方法,追求时效,做到精讲精练。而过去那种以增多练习量来应对的“题海战术”应该彻底抛弃。 4、重视学生妁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进行有重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同时要为他们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给他们精神上“松绑”,使他们能轻松愉快地学习、生活、成长、成才。 总之,学生的负担过重是长期困扰我国素质教育的难题,要有效地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及心理负担,真正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创造性地发展,是一项涉及到各个方面、深入到各个领域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艰巨而繁重的战略任务,关系到民族的素质,祖国的未来,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学校及家庭齐抓共管,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愿各个学校,把握时机,把减轻孩子们的课业负担真正落到实处,把欢乐和笑声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中学生素质教育论文:浅谈对中学生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的实施 【摘 要】初中思想政治课以心理品质教育为主线,强调学科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以及知与行的统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加强解惑答疑的力度,用真理和人格的力量感化学生,让学生接受教育,矫正偏差,以达到实施对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实践 政治课的教学以出“好人才”为根本目的,着眼于时代需要人才的培育亦即其所培养的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识,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这样的人才最主要的特征是具有坚定正确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善于思考、善于探索、善于创造的精神和民众的作风,以适应时代的需要。由此,国家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素质教育目标,积极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作为思想政治科的教师应如何体现和把握素质教育呢? 1.改革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 1.1 细心研读新课标,明确新要求。新课本要求在教法上要彻底打破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专业性学习和知识性学习,创建“一切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在知识结构方面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趣味性强、教育意义深刻的材料统一于基础知识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幽默感。 1.2 提高自身素质,与学生和谐共处。新教学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加强了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学习,通过各类书刊杂志、新闻等方式搜集材料,了解各方面的知识和信息,拓宽知识面。只有这样,教学才能由浅到深、由此及彼,游刃有余,才能提高教师中学生中的威信,从而增强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 1.3 应用“读、议、讲、练”的教学方法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读”是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的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读,提高读的质量。结合实际,把握好重难点,提出“读”后提纲。同时要精读,读懂,掌握基础知识;“议”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方法,也是学生互相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教师要把握好主题,明确议题,开拓思维,适时引导,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有效地培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讲”是教师关键问题的点拨。教师对重点问题给予精讲,及时对学生纠偏,解疑;“练”是知识巩固,培养能力的需要环节。对教学及时反馈,及时补缺,使学生基础知识得到巩固。 教学形式是多样的,我们应根据不同课题,结合学生实际,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如“探求式、导读式、讨论式、问题式”等。采用“问题”教学,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由此可见,重视“问题”的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关键。教师在课堂上设计好激发点,用竞争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阅读规定的内容,并提出相关问题。这时的学生积极性特别高,提出的问题各异,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聪明才智得以开发,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得以训练。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及胆量,让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使他们勇敢地走上自行寻求问题与解决问题方法的道路。使学生在独立思考中无拘无束,不受限制,便于开拓思维,训练能力。 1.4 教师是担任教书育人任务的“灵魂工程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应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整洁的仪表影响学生,时期教师还要转变观念,按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要求,争取“研究型”的教育家。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先行”的教育观;树立“人才多样化、人人能成才”的人才观;树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树立“为学生一生发展和终身幸福奠定基础”的教育价值观。 2.正确认识转型期社会的特征,解决理论与现实的衔接问题 事物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在目前情况下,一方面,我国的经济正在欣欣向荣的向前发展,令全国人民骄傲的奥运会,改革也逐步深入,总的形势是好的,另一方面,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处境却较困难,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情况也不列外,因为中学生的可塑性很大,自主意识的不断增强,在教学过程中,他们会对所学知识做出自己的理解和反应,乃至表现出对教学的“逆反心理”。社会方面,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转轨变型以及当代国际形势的新变化使得青少年的思想意识产生了各种变化和反应,这需要政治教师对政治课教学与时代变化的适应性,在一个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里,教学实施好社会环境存在相对顺应的关系,在这种条件下,政治课教学容易实现自身的教育功能。如在五、六十年代,学校教育给学生的东西与社会对于学生的影响,总体上是吻合的,那时政治课好教,学生也愿意听。相反,处在转型过程中并充满变化和无序的社会环境时,教学实施和社会环境反差很大,在这中条件下,政治课教学要实现自身的教育功能就比较困难了,所以在当前改革开放的社会大环境下,政治课教学如何适应社会的变化,已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 还应看到,由于当今社会变化来得比较迅猛名社会生活表现得错综复杂,学生自然被社会上的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所吸引,结果社会的影响作用迅速增长。然而社会影响是复杂的,尤其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良莠混杂,使一些不谙世事的学生容易受到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主义的消极影响。于此同时,面对社会的变化,政治课教学往往处于穷于应付和无所适从的状态,教师只能努力消化和适应社会变化给教学带来的影响,甚至一时产生消化不良的问题,而教学的滞后性无疑弱化了教育本应起到的完整性、连续性和导向性的功能,这就使教育的作用下降,而社会的影响作用上升。 为了使政治课教学的教育任务落到实处,抓出成效,有一个思想认识问题应该明确,即在政治课教学中,也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里所谓的两手,一手是抓以教材为基础的知识传授,把什么事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较为准确地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学会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社会、认识人生;另一手,就是针对学生随时反映出来的认识问题,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做随机性和直接性的解惑答疑。这两手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只有运用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有可能解决学生的现实认识问题,而学生从传授知识和解惑答疑中获得一个又一个真知之后,又会产生从量到质的思想变化,并使其观察社会、认识认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所升华,从而实现教育的基本要求。 中学生素质教育论文: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 摘 要:"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简言之,是注重受教育者基本素质发展的教育。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桎梏,区域性的教育体制正在完善之中;学校干部、教师队伍的建设,不能适应教育飞速发展教学研究的成果,不能更大范围地转化为教学效益等原因,造成一部分学校,乃至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 素质教育 实施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培养和造就一大批跨世纪的社会主义有用人才,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当前小学素质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点,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那么如何在语文课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根据本人的多年实践就此谈些粗浅的认识。 一、悉心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 作为语文课教师,要纵观整个小学阶段的教材内容,准确把握各年级知识点,在这一阶段中的位置及目标要求,明确小学阶段语文教育的最高目标循序渐进地传授给学生知识和做人的道理。 例如在语言文字训练的作文方面,一年级,学生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完整,通顺的句子;二年级,能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并能写留言条;三年级能写出内容较具体的片断;四年级能写内容真实具体,条理较清楚的简单记叙文;五年级能写出有中心、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记叙文,并初步修改自己的作文。这便达到了小学阶段的最高目标,教师要为完成这一目标而不断努力。 语文课实践着素质教育,在智育中,语文课教学是主要阵地,在德育中,语文课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动力,语文课还渗透了劳动教育、安全教育等,它直接或间接地发展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在教学中应发挥语文课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推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精心备课,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的交流活动,是师生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它包含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延伸三个阶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优化教学过程对于语文课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很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就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活动而言,并不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而是在问题和情境之中,教师去努力激发学生认知的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完成学习的过程。只有把学生真正放在主体地位上,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不断更新教学方法 1.研究学生,准确放矢 研究学生,把握学生思想实际,是提高学生学习素质的关键,因为语文课不仅要解决学生懂不懂、会不会的问题,更要解决学生信不信、愿不愿意学的问题。只有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学生,才能使教学有的放矢,提高实效,更着重了解学生的特点和生活实际,研究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接能力和思想品质的不特点,了解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要找准教材与学生的结合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2.“变式”导课,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开端,恰当地破题导入,不但提出本课的教学重点,而且还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心理上的最佳预备状态。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教材内容采取不同方法。“变式”导课,激发兴趣,把学生带入相应的情境之中,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为体会中心渲染气氛。我常采用启发谈话,实物图片演示,实际操作,讲故事,学格言,设疑等形式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好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3.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现代心理学研究证实,学生时期是人的大脑容易疲劳的时期,因此,每一位教师都要着力于美的课堂设计,创设一种动静结合,张弛相挤的氛围,将学生引入学习佳境,保持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致。我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情景艺术,通过图像,画片,音乐,表演等手段进行情景渲染,使学生闻其声,观其形,临其境,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向往,精力充沛,兴趣浓厚地接受教育。如九册课文《桂林山水》,我在讲授时,一边播放桂林山水美丽景色的录相,一边用优美的音乐配合画面,并用生动的语言向学生讲述:“漓江畔,有好些小船在等着我们,现在我们一起承着小船,轻轻地摇荡在漓江上,这就叫‘荡舟漓江’,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舒缓的音乐,美丽的画面加上教师富有诗情画意的描述,像一涓小溪流入学生的心田,这些信息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了强烈的刺激,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了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 4.善于组织讨论,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主要靠学生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强化,在语文教学中,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我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组织讨论。善于组织讨论,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扬教学民主,优化学习环境,实现自我教育;有利于在很大程度上克服教师讲解的单向、单调,把知识强加于学生等弊端;有利于活跃学习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 5.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的素质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所谓“全”,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因此,在教学上就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在知识传授上要因材施教。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生活的环境不同,自身条件不同,因此在教学中不能一刀切,要做到因人而宜,因材施教。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是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使每个学生都能有脑可动,有话可说,有事可做,各有所得。我在教学中多给后进生提供表现的机会,通过热情关怀,循循善诱,加强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增强信心,逐步达到教学基本要求。 四、把期末成绩评价改为随时评价 多年的“应试教育”,早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对多类型、多层次人才的需要,是与素质教育相背的,在教学中,我采用随时考核的方法,来避免凭期末一次书面答卷的百分制来评定学生优劣的弊端。我根据小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采用“黄红花”来考核学生。学生平时课堂学习积极、认真,可得小黄花一朵;积累到五朵便可得红花一朵。小红花朵数便作为这一学期学习成绩的评价依据,这样的考核做为一个动态过程来完成,有利于学生的情感、意志、品质、性格的健康发展。这样的评价公正、合理,符合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 提高学生的素质,在语文教学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现在我才是刚刚起步。以上是我的一些粗浅见识,还需进一步学习探索,增强素质教意识,使每一位学生能主动,全面的发展。 中学生素质教育论文:中学生艺术创造力培养途径之素质教育舞蹈课 摘要: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和培养是国际社会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教育界面临的重大课题。在中学的学科学习中,素质教育舞蹈课就是这样一种有利于中学生艺术创造力开发与培养的课程。 关键词:中学生 艺术创造力 素质教育舞蹈课 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对于艺术学科来说至关重要。艺术创造力作为创造力的范畴,在中学阶段的培养尤为关键,素质教育舞蹈课便成为了培养艺术创造力的良好途径。但在真正实施的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地对待与思考。 一、传统舞蹈教育课的利与弊 (一)取其精华之利 首先,传统舞蹈教育课对于舞蹈教学的“三性”即舞蹈的“代表性”、“训练性”、“系统性”非常明确,这对于舞蹈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次,传统舞蹈教育课提高了受教育者的艺术鉴赏力与参与力,培养了专门的舞蹈人才。 (二) 审视反思其弊 在舞蹈教学中,教学方法较单一,仍然是以口传身授的教学模式为主。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容易僵化学生的思维,程式化的动作限制了舞蹈内容的表现,这对于已经具备相对独立思维的中学生群体来说,是对艺术热情和修养提高的一种扼杀。而追求舞蹈动作完成的规格和完美性向来是中国传统舞蹈教学的特点,加以灌输方法为主的教学法,使得学生很少能真正参与到舞蹈教学活动中来,教师和学生都显得很被动。这种根深蒂固的舞蹈教学形式思维潜移默化地造成了教师的惯性思维方式,学生的思维与创造力受到极大的遏制,是一种不适合“全体学生”的一种舞蹈教育模式,显然不符合当代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素质教育舞蹈课对中学生艺术创造力的培养 (一)艺术创造力及其构成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它是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中学时期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阶段,创造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对于艺术学科来说至关重要。 艺术创造力是创造力领域特异性研究的重要成果。它是个体产生新颖、独特而具有审美或艺术价值产品的能力,和科学创造力一样也属于个体创造力的范畴。艺术创造力主要包括艺术观察力、艺术感受力、艺术想象力和艺术传达能力等,是这诸种能力的综合作用。 (二)素质教育舞蹈课对培养中学生艺术创造力的主要途径 培养中学生艺术创造力的途径和方法应有别于传统舞蹈教育对学生智力的培养,知识的传授,素质教育舞蹈课就是从以下方法和途径来培养中学的艺术创造力: 1.重视艺术创造力培养在舞蹈课中的位置 创造性,是素质教育舞蹈最重要的特性,也可以说是核心特性。各种理念,各种方法,最终都集中在创造的环节上,学生最终获得的最大、最重要的收益便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方法、创造性习惯的培养,是创新型的追求。 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时期,创造力在素质教育舞蹈课中的重要位置也决定着对学生在这方面能力上的培养。 2.培养艺术创造力思维 素质教育舞蹈课就是在舞蹈的过程中,强调即兴表现,不要重复别人。当自己前面的人在运动时,自己就会快速的思考如何做出不同于前人的动作,这就是在创造。素质教育舞蹈课例《魔纸》中,笔者先发给每个人一张报纸,并提问学生:一张我们平常用来阅读的报纸除了是报纸,还可以是什么?我做了个示范,报纸即刻成了脚下踢的球。在我的引导下,同学们的创意给了所有人一次次的惊喜。报纸变成了喇叭、纱布、毛巾,甚至变成了书包、雪花、新郎的缎带、婴儿的包被……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创作后,同学们用简单的报纸编创了一个个让人惊喜的主题:《飞》、《老鼠嫁女》……这个课例让学生们发现人与纸之间竟然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学生们打破了惯性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习惯。 这种培养学生艺术创造力的方法在素质教育舞蹈课中时时存在。教学实践也经常证明,素质教育舞蹈课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舞蹈课,可以使一个普通的没有接受过任何舞蹈训练的孩子,很快成为一个舞蹈的创造者。 3.看艺术创造力与其它能力之间的相互联系 艺术创造力并不是单纯地存在于素质教育舞蹈课中,它注重学生在学习中开发与发展五项能力:观察与模仿能力、即兴与表现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创造与求新能力以及综合与融化能力。观察模仿是创造的基础和起点,学习舞蹈就是从这里开始,并引起想象,并继续寻求创造,最后以创造告终。即兴与表现是艺术创造的方式,成功的创造从这里开始;交流合作能让学生产生思想的碰撞,是产生创新、创造思维的形式之一。各个学科之间的综合运用与融化,为创造打下了一个扎实的基础,也能创造出更多的惊喜。 艺术创造力培养作为素质教育舞蹈课的核心,与另外四项能力之间息息相关,紧紧相连。它们相互支持、相互依赖,它们共同支持着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 素质教育舞蹈课让我们看到舞蹈作为一种人文学科,不再是培养高精尖舞蹈人才的课程,它可以属于每一个孩子,把孩子们提升为具有艺术精神的创造性人才。而素质教育舞蹈课的教师,也应提高自身的素养,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让舞蹈课堂生动起来,真正地让素质教育舞蹈课成为中学生艺术创造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为未来的祖国培养出更具创造力的人才。 中学生素质教育论文:中学生体育素质教育探索 [摘要]现在我国广大的中学生正处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思想素质提高和生成的关键期,他们是我国未来社会发展进步的巨大动力和中坚力量。在中学体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中,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与途径以身心素质的优化与提高来实现中学生文化素质、思想素质的优化与提高。 [关键词]中学生 体育教学 素质教育 2005年,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卫生部、国家民委、国家科委联合对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了普查,发现学生的速度、耐力、爆发力、柔韧性、力量、肺活量等等素质和技能指标在2000年的基础上又有所下降,刻意保持苗条身材的"豆芽型"、超重及肥胖的"土豆型"学生日益增多,并呈两极分化的趋势[1]。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与途径以身心素质的优化与提高来实现中学生文化素质、思想素质的优化与提高,笔者在理论和实践教学方面,做了如下的探索与大家共勉。 一、寓思想教育于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心理素质,使学生想学。 1.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深化政治思想教育 体育教学中,我们应利用多种形式,课内外结合抓准时机,见缝插针,向学生介绍我国现代体育的辉煌成就;向学生介绍我国在旧中国体育上的落后状况;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在体育的许多领域取得的迅猛发展。体育教学中,由于教材内容的多样化,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中的作用也是曲艺同工、多点开花,进而卓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刻苦、集体主义精神,自觉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2]。 1.1 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体育课的学习尽管很苦很累,但学生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和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教育学生突出对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浓厚的兴趣的培养,使学生克树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教育学生坦然面对失败挫折,从容树立胜不骄、败小馁、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 1.2 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体育教学良好成效的取得以师生互动合作、学生团结协作为契机,只有一个团结合作温暖的集体,才能凝聚人心,群策群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使学生自觉树立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为集体争荣誉、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善于与同学友好相处的美德,充分发挥团结协作精神、充分发挥个人的优势特长,才能创造出优异成绩。 1.3 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进步思想。体育课上教师要求体质好的学生帮助体质差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教育学生在课堂上多做好人好事,乐于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并教育学生树立见义勇为、敢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思想,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愿和行为,使学生从小养成"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的高尚美德。 1.4 培养学生善良正直的品格。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尊师敬长、爱护体弱者;教育学生做事公正、为人和善、言行一致、文明礼貌、诚实守信、不损人利己、不投机取巧、爱护公物。通过对他们这些优良品格的培养,使他们成为新时期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循循善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由于种种原因,现在许多中学把文化课作为重中之重,体育课的开设不尽如人意。作为体育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在有限的体育课资源中见缝插针,结合具体事例融汇到知识教学中,如:讲述李宁、邓亚萍、姚明、盂关良、刘翔等取得伟大成就之前,如何在艰难困苦中拼搏的事迹......,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来之不易,它总是和艰辛并存,只有不懈地努力,才能走向成功,深刻领会"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深刻含义。 二、融介绍学习方法和其它学科知识与传授体育知识于一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善学、会学。 1.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我们体育工作者应借助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来带动对其它学科的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将体育知识与基础学科知识融为一炉,触类旁通。介绍中学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主要内容及安排顺序等,使学生对体育课将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告诉同学在今后阅读科技书籍时,首先要浏览目录和阅读序言,以便了解读书的全貌,从而确定攻读方面和时间安排,提高读书效率。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主要渠道。要使其发挥主渠道作用,就要努力改进,要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身体、思维训练为主线,以求取得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动手动脑,触类旁通。经常做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趣味性,利用无意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教他们做,还让学生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自己设计一些简单易行的游戏。鼓励他们用学过的其它学科的理论知识加上体育煅炼,在同学们当中开展,这样既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印象,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对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也很有好处。 3.因材施教,灵活速效。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及时向学生介绍解决疑难的方法,以确保学习顺利进行。解决疑难的方法很多,但要灵活掌握, 三、变换角色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优化教学效果 1."我的地盘我做主"。主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教学中有些内容,老师先不上,而由学生自己看书,写出自己的教案。然后选出几种不同类型的教案由学生自己来上小课,全班同学进行比较评议,对有创新点的学生给与鼓励表彰。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增强,就连平时个别不喜欢上课的学生都认真起来了。备写教案由个别各或由同学们集体备,不少学生写的教案还相当全面。 2."竞争协作突创意"。运用比赛方法,对提高运动员练习的积极性和团结进取精神起着很大的作用。比赛一般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进行的,除了规则规定的条件以处,运动员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协作性,见机行动,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比赛法内容和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教师可以根据练习的需要自行创造。既可用于一般的或专门的身体练习,也可用于技术、战术练习;还可用为恢复的措施和手段。在技术练习中,可以比赛所学的技术动作。 总之,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以学习的自主权,要善于创造条件鼓励学生探索求新,发展其创造思维,并激发学生乐于学习的激情。
设计专业毕业论文:浅论英语本科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必要性 论文关键词:毕业设计 教育模块 柔性化 多元化 论文摘要:毕业设计作为英语本科生走向社会前的最后一个环节,应该与就业相连接,应该与专业分流模块相关,用柔性化的毕业设计与柔性化的专业相结合,用“1+X”型的毕业设计与“1+X”型的专业英语模式相配套,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并有效将毕业设计作为连接学校和社会的枢纽。本文从现有的专业体制形成的背景,美国本科毕业设计设置,现代社会对英语专业的要求,大学英语专业改革模式探讨和论文时间改革五个方面探讨了英语本科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必要性。 毕业设计 (论文)是高等院校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毕业设计,应使学生达到系统巩固并扩大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就英语专业来说,全面训练与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查阅中外文献,论证总结等技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观念,英语专业被认为是培养会使用英语的人才的地方,是一个培养比非英语专业学生更娴熟使用外语的学生的地方,至于学科建设的贡献,除了对语言语法研究以外,不可能出重大成果。实际上,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也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走上工作岗位前的一次综合训练和考核,对学生具有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和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毕业设计也是检验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力以及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实践环节。21世纪是国际竞争更激烈的世纪,人们需要面对来自国际方面的大挑战。各行各业对外交流越来越频繁,科学领域尤其如此,毕业设计改革势在必行。 1.从现有的专业体制形成的背景看毕业设计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现有的专业体制形成于1952年后半年,当时的经济背景是计划经济。计划经济在社会劳动力配置方面,采取计划的方法:人事部门力求精确地调查社会每一行业、单位所需人才的数量、类别,教育部门根据这些信息招生培养,并把毕业生分配到提出人才需求的单位中去。已往过于狭窄的专业设置和与此配套的僵硬的专业课程体系,是高校培养模式的一大弊端。以往僵硬的课程体系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为学生预先设置了过多的必修课,从而使学生失去了依照自己兴趣和目标选择课程的空间,同时也使学生失去了为自己设计人生道路,并为此选择实现路径的锻炼机会。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轻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以往课程体系的又一明显特点。现行的毕业设计方案反映和强化了这种意识,毕业设计呈现出单一性、狭窄性、实效缺乏性的特征,越来越与社会脱节。学生所做的有关文学风花雪月的赏析及晦涩深奥的语言学探讨对不再继续深造和从教的学生来说是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浪费,导致很多学校论文只是走过场的现象。 2.从美国本科毕业设计设置看毕业设计改革的必要性 因为两方面原因,国外此方面的研究几乎为零:一是国外高等学校对“专业”的理解要宽一些。目前我国“专业”概念带有实体意味,是相对独立的资源使用和产出单位,现行的专业管理规定反映和强化了这种认识。美国高等学校的“专业”(Major)仅指一个系列,有一定逻辑关系的课程组织(Program),柔性的课程组织模式使其在个人专业、跨学科设置等方面表现出诸多与我国不同的特征;其二是美国大部分本科毕业生不需要写毕业论文,但所有学生必修高级写作这门课,课程结业时写出一篇论文,题目任选,但必须是原创。该论文不由本校老师批改,送交专门学术机构交叉批改,通不过者不得毕业。 3. 从现代社会对英语专业的要求看毕业设计改革的必要性 外语是进行国际交流的工具。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外语的重要性愈发凸现。外交、科技、教育、文化、卫生、贸易、工业、旅游、管理等方面都离不开外语。从更广的意义上说,外语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的交流,各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并为世界的发展和和平奠定基础。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向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中国是一个贸易大国,需要与各国进行国际贸易。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需要向世界人民宣传和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这一切都离不开外语。改革开放后,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在人才培养方面,国家的宏观经济部门只提出参考性行业需求报告,劳动力市场反映短期直接供求。大学生自主择业,双向选择成为主流。这就意味着现行单一的毕业设计模式与时代性质不相适应,急需改革。 4.从大学英语专业改革模式探讨看毕业设计改革的必要性 近几年来,外语学科发展很快。1998年,全国共有200多个院校开设本科外语专业,到2005年增长到600多个。目前,全国共有外语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0多个,博士学位授权点50多个。越来越多学校开设英语专业意味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于那些语言文学研究实力不是很强的大学来说,不被淘汰出局的唯一途径就是将办学与市场接轨,适应市场需求。因此,很多大学志在寻求英语专业发展的特色之路,以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人才市场的多元需求。 为了改变已往专业设置的偏颇,诸多大学力求将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如下:实现本科教学的模块化,在本科教育的教学、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依照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设置四大教育模块:即技能教育模块、通识教育模块、学科教育模块和专业教育模块;或以培养既有精湛专业技能、又有深厚人文素养的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特别是能在多个领域从事口译和笔译的专职翻译人才为目标,改变传统的单一的外语教育模式,在课程设置上实行“英语语言基础课+翻译技能课(口、笔译)+专门用途英语课(自选)+公共课(思想品德、计算机、中文等)”四大模块有机结合的全新模式。其目的是拓宽课程口径,加大非专业课比重,以求开阔学生视野,做到宽口径,厚基础。课程体系力求把专业课与非专业课比例,把握在50:50左右。大幅度增加选修课,拓宽学生选择课程的空间,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掌握在40:60左右(不包括基本技能课)。设置了技能教育模块,有意识地加大了基本技能课和实践教学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一本多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在教育、外事、外经、文化宣传、科学研究等部门从事教学、翻译、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英语高级专门人才。 为了适应这种复合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英语专业的毕业设计改革势在比行。新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运用英语在外交、教育、管理、研究、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大纲》体现了“不确定性”和“开放性”,专业的方向设置也灵活许多,可以构成“1+X”型的专业英语模式,给我们的毕业设计改革提出了启示。 毕业设计作为英语本科生走向社会前的最后一个环节,应该与就业相连接,应该与专业分流模块相关,用柔性化的毕业设计与柔性化的专业相结合,用“1+X”型的毕业设计与“1+X”型的专业英语模式相配套,学生真正作到学以致用,并有效将毕业设计作为连接学校和社会的枢纽。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学生不仅融会贯通了四年所学的英语专业知识,还能充分系统地学习和运用,熟练掌握X科的知识。这样一来,学生一旦踏上社会,就可以在自己选定的领域独当一面,实现一专多能。 5.从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时间看毕业设计改革的必要性 英语专业毕业设计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毕业之前,实习之后,为期2-3个月。这时学生普遍忙于找寻工作,深受就业压力的困扰,已无法集中精力进行论文写作;很多同学已步入社会,或就业,或求职。离开校园意味着资料信息的缺乏,势必给论文写作带来不便;学生对未来一无所知,不懂自己将要干什么,能作什么,论文只是为了获得文凭不得已而为之,毕业设计不仅与社会严重脱节,论文质量也难以保障。若将毕业设计提前到第五学期,延长毕业设计,学生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边学习边研究,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想结合,不仅可提高论文质量,还能增强学习的积极性,明确学习目标与方向。 结论 根据市场需求,依照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设置特色教育模块,拓宽课程口径,实现专业交叉,做到宽口径,厚基础,“1+X”型的柔性毕业设计必将成为发展趋势,并具有必不可少的应用前景。学生用英文写出多元化的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可以是“英语+新闻传媒”,“英语+经贸”,“英语+旅游” 或“英语+酒店管理”等等,再也不会出现毕业论文选题重叠的难题。毕业设计多了更多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设计专业毕业论文:石油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探讨 摘要:石油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专业人才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是检验学生大学四年学习成果的最终环节。本文提出了石油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环节中存在的系列问题,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从拟题监督、资源统筹、过程管理、格式规范、有序评审等方面进行改革,最终提高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效果。 关键词:毕业设计;石油工程;改革 石油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是集综合知识运用、科研能力锻炼、创新意识培养于一体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体现专业教学理念和教学成果的最终环节。它是衡量石油高校办学质量、教育水平的一项重要评价内容,体现了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实现程度。随着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我国石油工程专业学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种学科竞赛开展如火如荼、各种仿真实验室建设方兴未艾,但高校本科毕业设计环节却还是延承不变、流于形式,形成巨大的反差。 一、石油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石油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过程普遍存在选题不合理、学生重视程度不够、资源分配有限、时间安排不恰当、导师投入时间少等问题,导致毕业设计质量相对下降、教学效果削弱。具体体现在: (一)学校配套过少 毕业设计属于学校重要的教学环节,但学校在实验室建设上通常难以满足毕业设计教学要求。实验仪器、药品完全由教师承担,限制了毕业设计开展范围。部分教师学生毕业设计内容甚至全为文献调研,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质量。 (二)管理措施不到位 虽然学校制定了相对齐全的管理文件,但部分内容不够具体、细致。在执行过程中存在质量要求和评定标准难以严格实施,使得评审和答辩流于形式。 (三)教学安排不合理 毕业设计是对学生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检验,但由于教学安排不合理、部分学科知识缺失、学科之间缺乏交叉融合,学生所学的知识没有条理、系统,往往就难以运用学习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毕业设计环节暴露出很多问题。 (四)教师投入精力不足 随着招生规模扩大,高校普遍存在教师队伍相对不足的问题。骨干教师承担大量科研、教学任务,难以投入足够的精力指导本科毕业设计。而青年教师由于教学经验、专业方向、试验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往往也力不从心。这两方面也导致毕业设计效果差。 二、毕业设计改革措施建议 (一)切实执行拟题申报审查制度 指导教师的选题内容应以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出发点,让学生在一定的工程背景下结合实际做课题,坚决避免历年题目雷同情况的出现,严格控制教师文献调研项目的数量。 (二)统筹学校教学资源,合理分配学生数量 在实验中心的统一管理下,调配现有本科教学实验室,实现现有教学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同时鼓励有条件、有资源的教师多带学生;鼓励优秀毕业论文教师多带学生,促进教师之间的良性竞争。 (三)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1.增强课程之间相互融合,如增强高等数学、大学化学等基础课程和石油工程专业之间的衔接,在教学过程中将石油工程专业基础问题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促进学生对石油工程专业问题的理解。 2.提前开设文献检索课程,加强学生查阅资料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查找文献、了解国内外技术前沿的习惯。开设科技论文写作选修课程、增加学科前沿专题讲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加强学生的写作能力。 3.增加实践性教学课程比重,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加强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四)实行过程管理 1.强化过程指导。指导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毕业设计过程的管理,了解不同学生的特点,针对问题,加强指导。建立具体指导、阶段汇报制度,教师应做到对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了如指掌。 2.调动学生毕业设计积极性。指导教师应做到高起点、高要求,增加学生的忧患意识。同时让学生认识到毕业设计对提高自身能力与素质的重要性,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3.强化写作能力的培养。从画图工具、文献编辑软件、以及论文的页面、段落、字体设置等进行细致说明,使学生在接触毕业论文写作时不至于茫然。 (五)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在学科方向相近的老师之间形成团队,除了群体指导模式外,让学生为主体定期开展课题内技术汇报和研讨,让他们之间相互指导,提出各自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三、结语 影响石油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过程和结果的因素比较多,如果忽视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将严重影响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协调好学校、教师、学生各环节之间的关系,才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作者:赵众从1李燕2柳建新1 单位:1.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2.长江大学图书馆 设计专业毕业论文: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质量探析 本篇文章以笔者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课程为研究方向,剖析毕业设计课程水平降低的缘由,归纳了毕业设计教育实施阶段的履历,对课程范围的制定、评估方式和监管体系的创建等部分展开了讨论。本文结合对提升毕业设计水平的探索,研究适合于技能型高校人才培育目的的办法,力求找到符合现实需要的毕业设计教育理念及管理方式。为加深执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每所大学把提升整个教育体系的质量摆在了首要位置。毕业设计是大学整个教育阶段中最后一个关键的生活化、情景化、社会化的教育阶段,对于看重实践的技能型高校显得特别关键。毕业设计是对同学们所学到的理论常识与技术的查验与综合应用过程,是提升学生革新能力的关键环节,是学生迈入社会的必经之路,在专业人才培育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大连艺术学院是一所以艺术文化为主的多种学科协同发展的艺术类大学,通过长时间以来的教育实践,不停的研究怎样提升毕业设计教育水平、为创建毕业设计管理活动等方面进行了主动的钻研和分析,获得了很好的成效。本人也依据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课程诸多年的教导履历归纳出怎样提升毕业设计水平的肤浅意见。 1.毕业设计水平降低的缘由 最近几年技能型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走势,缘由通常情况下有四个方面:首先,伴随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招生范围的不断扩大,教师水平程度单薄。一些刚步入教师行业的老师没有充足的履历辅导毕业设计。其次,一些学生不看重毕业设计,受应聘、考研等的影响,不能够全身心的渗透到毕业设计当中去,对自己的要求不高。再次,毕业设计流程监管不够苛刻。因为毕业设计时间长,很难监管毕业设计流程;最后,毕业设计条件,评估方式标准有待提高。一些大学没有制定一个具体的条件、评估方式和毕业设计样板。这样就造成学生们没有可以依照的标准,毕业设计格式五花八门。 2.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水平举措 (1)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和教师队伍建设 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增强传播毕业设计的关键性,使教师与学生的认识得到提升。依靠开会和专门技术人才报告方式进行毕业设计课程的初期动员。着重提出毕业设计的关键性,使学生弄清毕业设计的宗旨和道理。让学生在开展毕业设计之前明确弄清毕业设计时间计划、详细工作、格式、标准。联系到环境艺术专业人才缺乏,企业需求实践经验丰富的学生的特征,动员学生的主动性和关心程度。大连艺术学院毕业设计和学生是否可以顺顺当当的完成学业密切相关,是提高学生毕业设计水平的有效路径。增强毕业设计辅导老师的队伍创建,提升导师专业技能。大连艺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一向就特别看重辅导老师的构成,经过对辅导老师的业务水平的和自觉性的提高来使毕业设计水平提升。遵守准则为以聘请外面大学的具有高级职称的老师为主,经过对年青老师的培育、勉励年青老师到外校去学习深造、去工厂实习、主动参加研发项目等方式培育自己的辅导老师团队。2015年应届毕业生共有70人,参加辅导的老师有11人,不算本校的2名讲师外,别的全部具有副高级以上称号。 (2)创建管理体制,看重流程监管 确定选题界限,拟定选题联合比赛和实际活动进行,彻底制止学生无目的的选题,严格控制选题范围。学生决定的选题要通过学校毕业设计辅导小组的严苛审阅,通过后才能接着进行。中间阶段查验需要学生必须都回到学校,严苛审查学生毕业设计进度状况,展开中间阶段的评判。需要学生完结毕业设计日志,仔细记载每天的完成状况。学生找辅导老师教导的次数、看待毕业设计的看重程度和仔细程度等当做学生日常成绩的主要指标。严格把控毕业设计答辩关。在答辩前要求学生遵照有关资料准备文字资料、设计成就和展板内容。答辩是评定毕业设计水平与学生培育水平的主要路径。设立答辩小组,遵循学校拟定的相关文件精神对学生的毕业设计展开评价。对学生苛刻的流程监管是提升毕业设计水平的条件。严格把控毕业设计的辅导关。对老师辅导流程的管理是提升毕业设计水平的一个主要因素。在辅导老师的选用上,挑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职称老师,对年青老师进行培养训练后在辅导。依靠限制每名老师辅导数量保障辅导老师有充沛的精力来辅导学生。规定导师每星期必须和学生见面辅导毕业设计一回。指引学校环境艺术专业对学生进行全程监管。注重学生选题记载是不是用心、辅导成效好坏将当做导师是不是可以接着承担下届毕业设计辅导老师的根据。创建管理体制,设立毕业设计监管领导小组,拟定进度表和量化表,拟定各类监管体系,固定时间对毕业设计完成状况实施检查,实施管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制定标准的毕业设计文件 拟定适合于艺术类并且科学可行的毕业设计管理规章体系及教学资料。大连艺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拟定了多种相关文件来规范毕业设计,从选题、辅导、答辩到写作要求等实施标准化,毕业设计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大连艺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最近几年着重毕业设计教育流程控制与质量关联的探索和实践,得到了有效的成果。依靠严格标准化的监管与管理体制的创建,毕业设计水平显著得到了提升。 作者:赵亮 单位:长春光华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 设计专业毕业论文:视觉传达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创新性探索 摘要: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毕业设计具有创新性和社会性。本文从毕业设计的选题模式和选题阶段的教学管理二方面探索了视觉传达专业毕业设计的创新性与社会性。以概念先导和问题主导的选题模式,以双师团队的协同指导,分阶段多层次的考核体系为具体方案,从源头上提升了武汉设计工程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质量,提升了毕业生适应社会和市场的能力。 关键词:视觉传达;毕业设计;创新性;社会性 毕业设计是本科四年教学成果的总结,是学生大学阶段最重要的实践课程,也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走向市场的第一步。信息技术和媒介传播的创新与变化,要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毕业设计教学上,结合市场和社会实际,结合新观念和新媒介,体现创新性与社会性。好的选题是毕业设计好的开始,优秀的毕业设计作品,往往从选题开始就是优秀的。清代大艺术家郑板桥曾说:“作诗非难,命题为难。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言简意赅地道出了选题在整个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创新性和社会性的选题,能驱动学生从市场和社会角度出发,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产生具有创新性和社会性的毕业设计成果。 一、我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现状 我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在毕业设计选题阶段存在眼界和思维的局限性,在整个毕业设计阶段,学生通常首先将着眼点放在设计表现技法和毕业设计展的最终呈现形式上,习惯以某一门专业课程出发,虚拟课题占大部分比重,忽略选题阶段的市场调研、创意思维对毕业设计中期进展和毕业设计后期呈现的影响。而在设计中后期阶段也没有在表现形式上深入挖掘提炼出创新点,解决具体问题,导致毕业设计空有躯壳,言之无物,作品俗套而雷同。学生在选题过程中,首先切入的不是创意性的概念,而是单一的课程方向,如先确定是做包装设计还是VI设计,然后再随意虚拟出一个主题名称,套用市面上已经存在的设计形式,最后完成一系列的包装或是VI设计。这种选题只是单纯的设计形式重复,既没有结合市场的调研与分析,也没有考虑到后期能否实际应用,使最终的设计成果并没有实际的市场价值和社会现实意义。针对此情况,我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毕业设计整体教学改革过程中,认为毕业设计质量控制应从源头上抓起,对毕业设计选题阶段的教学进行了选题模式和教学管理的探索。 二、概念先导和问题主导的选题模式 1.概念先导,融会贯通。 毕业设计选题要以概念先导,引导学生分析社会中好的设计项目的策划、设计、媒介表现方式,通过观念的碰撞,产生新的创意点和核心概念,再依据概念来进一步确定选题,鼓励学生做出能融会贯通四年所学的设计课程甚至跨学科方向的毕业设计。如果毕业设计的目的就是研究与探索某一具体设计方向,这类选题也应该是以概念为先导,探索具有创新性的视觉表现形式和媒介应用形式,在观念上注重多维交叉融合和跨界思维,以市场的角度看问题。 2.问题主导,结合实际。 在毕业设计选题过程中,要关注社会动态,结合实际,以问题为主导来思考毕业设计的选题。原则在于,结合自己的兴趣点,思考在自己生活中和社会上存在的问题,以设计的介入来解决社会中存在的某个问题,完成一项完整的毕业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切入点:一是思考自己的兴趣所在,从自己的生活着眼,思考身边的事物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以小处入手,让毕业设计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某个问题或是引起他人和社会的关注和思索。二是做来源于校企合作的真题项目,真实的项目是植根于解决企业和品牌存在的问题的,必须考虑到企业、市场、消费者和媒介,实践性强,是最具现实意义的选题。三是结合大型的设计竞赛。设计竞赛中的选题一般都是具有研究探索性的选题,关注于目前社会中正在发生的事件,或者近期设计行业中的焦点问题。以设计竞赛为切入点的选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概念先导和问题主导的选题模式使学生更能结合市场和社会现实进行设计创作,会不知不觉地驱动学生去关注市场,重视毕业设计的调研与策划,规划毕业设计的设计内容,使毕业设计有一个良好的有意义的开端。在近年毕业设计中,我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运用概念先导和问题主导的选题模式,产生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社会性的毕业设计。例如毕业设计作品“怡瑞嘉园———家庭式养老房地产项目”,学生对于传统的VI设计项目中作了创新设计,联合文理专业背景的广告学专业学生进行跨专业毕业创作,完成了一套具有扁平化视觉风格的完整房地产策划项目,例如关于梦现象探索与研究的“十万个梦什么”,融合了统计学、医学、文学等知识,以信息可视化设计形式进行表现。也出现了很多以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和企业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的毕业设计和校企合作项目,例如针对公共场所母婴室设置情况的“爱宝母婴室整体形象设计”,针对武汉本土企业的改良设计“武汉动物园的导视系统设计”、“soda二厂汽水包装改良设计”、“成都华贝兴废旧物资回收有限公司VI设计”等。设计效果出色,得到学校和企业专家的一致好评,优秀毕业作品多次得到本土媒体报道。 三、多层次与分阶段的教学管理 1.循序渐进的选题过程。 很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在毕业设计乃至整个大学期间,都只重视设计本身,不能用系统和整体的观念思考设计的本质。要求学生在毕业设计选题阶段,完成选题的可实施性分析、前期调研和资料收集、设计内容和时间规划等内容,循序渐进地选题过程是很有必要的。 (1)选题的可实施性分析。 选题的可实施性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考量,一是学生自身的水平;二是选题的创新性;三是选题在毕业设计展中的呈现方式。如果学生的水平与选题的难度不能匹配,就应该缩小选题内容,减小难度,或是直接放弃选题,重新选择。除了新的选题外,毕业设计中也有很多老题新做的选题,这一类选题要注意选题的创新性,如果在老题新做中没有创新点可以挖掘,那就是重复的、没有意义的毕业设计。如果选题涉及到新的视觉表现方式和媒介应用形式,就要考虑设计内容能不能在最终的毕业设计展中完美呈现。 (2)重视前期调研和资料的收集。 确定了选题的可实施性,就要对主题进行调研和资料收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平时设计实践较多,容易孤立地看待设计问题,不能整体系统地对待整个设计,对前期调研和资料的收集不够重视。设计的根基和创新点,来源于前期的调研和资料的收集,只有实实在在地了解同类选题的设计和研究现状之后,才能确定选题的目的和定位,才能在创新点上有所呈现。 (3)设计内容和时间规划。 选题的可实施性和选题调研完成后,要确定具体设计内容,并制定好时间规划,对于毕业设计过程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设计内容和时间规划包括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毕业设计小组成员的工作分配、与指导教师沟通的时间安排、毕业展览呈现的效果规划等内容,只有确定好具体的内容和时间规划,毕业设计的中期阶段、答辩阶段、成果展示阶段才能循序渐进地进行。 2.双师团队分阶段协同指导。 从毕业设计选题到毕业设计成果展示阶段,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以概念先导和问题主导的选题模式,促使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必须由擅长各自领域的教师和企业导师进行协同指导。学生会依据选题和分组确定具体的指导教师,在涉及到跨专业合作的毕业设计小组中,指导教师团队由相关专业教师共同组成协同指导,在涉及到校企合作的毕业设计中,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进行毕业设计的协同指导。指导教师在选题之前,就必须引导学生以概念先导和问题主导进行选题,并积极引入企业真题和竞赛项目作为毕业设计选题。在选题过程中,指导教师要与学生一起讨论选题的可操作性,并敦促学生进行完善的前期调研和资料收集,制定设计内容规划和时间规划,并将选题阶段整体完成情况以开题报告、任务书的形式完成存档。 3.分阶段多层次的考核体系。 我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过程分为设计选题、中期检查、毕业答辩和成果四个阶段,并依据四个阶段制定分阶段的考核体系,掌控整个项目化设计过程,在不同阶段有不同考核重点。设计选题阶段,选题是否来源于真题,选题的社会性和创新性是重要观测点;中期检查阶段,设计项目的计划进度、完成的方案质量是重要观测点;答辩阶段,设计项目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论文的创新点是重要观测点;成果展示阶段,设计细节显示出的专业性和创意性,设计项目能否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重要观测点。而在选题阶段,也要依据选题的过程制定多层次的考核体系。学生在选题阶段有没有进行可实施性分析,资料收集与市场调查情况,设计内容和时间规划是否合理,共同组成选题阶段的分值。同时,提高选题阶段和中期检查阶段的分值比重,重视过程考核成绩,从源头上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四、结语 总之,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来说,优秀的毕业设计从选题开始就应该是优秀的,作为学生大学生涯的最后一步和进入职场的准备之步,毕业设计选题应该注重创新性与社会性的结合,通过概念先导,问题主导的毕业设计选题模式、严谨的选题论证与调研,整体系统的设计,提升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和毕业设计质量,以培养应用型的艺术设计类高素质人才,反映出学以致用的意义。 作者:张慧娟 单位: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设计专业毕业论文:信息技术对室内专业毕业设计指导的影响 1.传统毕业设计指导方式的问题 毕业设计是我院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前的最后一次实践教学过程,其目的是通过这个环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踏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高职类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做毕业设计的时候,已经去往单位实习,以我校室内设计专业为例,采用“2+1”的教育模式(即两年在校学习专业知识,大三去企业单位顶岗实习),由于工作压力大、空余时间不多,使得毕业设计成品不尽如人意,质量下降,毕业设计的教学目标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由于学生在外实习,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 (1)中间环节多,师生交流欠缺。 整个选题的流程操作下来,会花费一些不必要的时间,影响毕业设计的进度。 (2)文字资料书写不太规范。 毕业设计过程中会包含很多文字材料,如开题报告、选题表、任务书等,对于这些材料,学生书写不太规范,影响后续的设计。 (3)毕业设计题目更换次数多。 由于选题时,学生还没有出去单位实习,工作的方向还不确定,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做选择。等到学生工作后,会发现自己所选的毕业设计选题,不是自己在公司擅长做的设计,就会产生要更换毕业设计选题的想法,换一个公司的设计项目,这样就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 2.毕业设计交互式平台的应用 我校顺应时展的需要,同时也为了改善毕业设计的过程监管,开发了一套毕业设计实践系统,该系统可以有效解决以往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让整个流程更好监控,让指导老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更舒畅、更随意。 (1)省去中间环节,指导老师直接与学生交流。 指导老师网上给出毕业设计题目后,专业负责人审批通过后。学生可以进行网上选题,题目确定后指导老师直接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学生即可进行开题报告、选题表的填写工作。这样就减少了审题过程所消耗的时间,给学生充分的设计准备时间。 (2)文字资料的书写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 开题报告、选题表、任务书等需要填写文字的材料,是整个毕业设计的思想指导,学生填写完毕后,指导老师可以进行网上修改,若不合格,或者填写不规范,可以给出指导意见,让学生进行修改或者完善。学生和指导老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同步交流,让整个材料填写的更规范、更合理。 (3)毕业设计选题确定后,学生不可随意更换选题。 这样学生在开始选题的时候就会慎重考虑,并且在实习过程中会根据自己的选题收集资料,收集资料的过程也是积累知识的过程,同时可以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面对问题、独立解决问题,对于职业能力的提升有重要的意义。 (4)毕业设计选题后,根据网站时间提示,一步一步完成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的每一个步骤,网站上都会给出提示时间,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毕业设计任务,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做毕业设计的时候,更有规划性,不至于到最后交作品的时候匆忙赶工,保证了毕业设计质量。学生毕业设计作品 3.毕业设计交互式平台的意义 毕业设计交互平台的建设,为学生和指导老师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这种双向式的服务网络,可以拓宽毕业设计指导的空间,提高指导效率,节约人力物力,有效的减少了学生的奔波辛苦。同时,指导老师可以对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度进行同步指导,能够更加及时的发现毕业设计作品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及时作出调整,大大提高了毕业设计的质量。通过这种交互式平台的搭建,有效的实现了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现代化、信息化,适应了时展的需要。 结语 毕业设计呈现一种动态管理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将大学三年所学到的知识和能力进行一次总结,是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的一个环节,更多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学生即将走向社会的一个桥梁。通过毕业设计环节,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运用交互式平台,让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更高,综合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 作者:何丽 单位:广州城建职业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设计专业毕业论文: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问题及对策 摘要:针对贵州大学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模式和现状,指出了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从建立毕业设计标准化题库、指导老师小组化、规范设计内容、科学评价设计成果、进行公开答辩和二次答辩等方面进行毕业设计改革,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达到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建筑工程;公开;毕业设计 21世纪高等教育的战略要求是加快“人才培养、知识创新、新技术应用”。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高水平、高层次人才,同时要求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在科技发展迅猛的今天,要想实现上述要求和目标,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使用新教材,改革教学方法。由于建筑工程专业毕业生都从事建设、管理和设计工作,需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毕业设计是一个重要过程,要求把所学课程做到融会贯通,是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前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也是学生在学校完成的最后一项大作业。建筑工程专业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应能将所学力学课程与专业课程结合起来,能够读懂施工图纸,能够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达到工程师的基本素养。因而毕业设计教学过程比较重要。怎样才能保证并逐步提高毕业生毕业设计质量是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1-7]。笔者针对贵州大学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现状,介绍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并给出相应对策。 一、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选题难易程度不一 毕业设计题目类型多,如多层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设计,小高层酒店设计,设计高层商住楼,轻钢和重型钢结构厂房设计,施工组织设计与预算、工程量清单计价与施工组织设计等。建筑工程专业学生对框架结构较熟悉,对其他结构较陌生,造成选题时出现部分指导老师名下学生较多,而概预算指导老师名下学生不足的情况发生。在高层商住楼设计过程中,为使计算结果满足相关规范指标的要求,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去调整模型,且后期施工图的绘制比框架结构教学楼设计工作量大,时间非常紧张,基本没有手算内容。毕业设计时,涉及到的软件有PKPM、天正等。由于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概念设计不清楚、对相关规范不熟悉,因此对电算结果判断与把握不准,往往计算结果出现问题后不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更不知如何解决问题。毕业设计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的概念设计引导,毕业设计不能仅仅只依靠计算机辅助设计完成,重视理论培养。要加深学生对结构设计的理解,通过PKPM软件计算与手算一榀框架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对误差的原因分析。毕业设计过程中,有些指导老师要求手动计算一榀框架,而有些指导老师又不作要求,导致难易程度不一样。 (二)指导老师辅导时间不足 大多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同时还承担有其他的教学任务、行政职务、科研任务、设计任务、施工管理等,随着近年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数量逐年增多,贵州大学受到编制和地理位置的限制,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导致指导老师严重短缺,每个指导老师要指导12名毕业生,工作量较大,一般指导老师每周辅导两次,每次2个小时,但个别指导老师每周只辅导一次,短短一个小时,无法保证辅导质量。大多学生已经习惯填鸭式教学,毕业设计辅导过程中,指导老师不主动讲解,学生因为本身知识面窄,不向指导老师提问,不能形成良性沟通,导致有效辅导时间减少。 (三)毕业设计学术价值不足 毕业设计选题以工程设计类题目为主,只有少数学生选择施工组织设计或预算。最受欢迎的题目为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等框架结构设计。建筑工程专业学生就业单位集中在施工单位,少数去设计院、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极少数考研、考公务员,基于此,毕业设计对于大多去施工单位的学生有较大指导作用;但对于继续读研究生的学生而言,可设计有科研意义的毕业设计题目让其参与,从而对其今后研究生学习起到铺垫作用;对于去设计院工作的毕业生,可设计比较实用的框支剪力墙结构进行设计,以便工作后能独挡一面。 (四)毕业设计内容单一 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分为两部分: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其中,建筑设计2周,结构设计11周。建筑设计时间较短,学生一般从网上下载完整的建筑图,造成部分学生的建筑图完全相同,导致后面已经进入结构设计部分时还在修改建筑图,迟迟定不下来,建议可由指导老师提供建筑图,以避免学生在建筑图上浪费时间和金钱。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关键,它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建筑工程专业学生大多去施工单位,因而施工组织设计和概预算对学生到施工单位工作也有较大的实际意义,甚至有些建筑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从事概预算相关工作,应把施工组织设计和概预算纳入到毕业设计过程中来。 二、毕业设计改革对策 (一)建立毕业设计标准化题库 学院建立标准化的毕业设计标准化题库,控制题目的难易程度一致。由各个指导老师根据自己在工作过程中参与到的实际工程项目的有关数据,整理出相应类型的毕业设计题目,把设计题目和相应的建筑方案建档进入毕业设计题库。在被选入毕业设计题库前,组织教研室老师对设计题目和建筑方案进行讨论,以便控制题目的难易程度基本一致。在毕业设计开始前,学生可从题库从选择相应题目和方案,以避免出现指导老师名下学生不均的现象。 (二)指导老师小组化 毕业设计可实行分小组和指导老师负责制,即要求2个老师组成一个毕业设计指导小组,原则上该小组题目相同,每小组由20~24名学生组成。设计过程中,每个指导老师单独辅导两次,比不分组前辅导时间增加1倍,可提高辅导的时间和效率。小组中的两名指导老师应及时沟通,并互为评阅人,及时解决毕业设计中学生存在的问题,以保证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 (三)毕业设计内容规范化 建筑工程专业结构设计为毕业设计的重点,建筑设计一般只有2个星期的时间。结构设计时间长,要进行细化和标准化,如把结构设计分为电算部分(结构计算、结构施工图绘制)和手算部分,主要包括有:基础设计、地梁设计、梁板柱设计、楼梯设计等,尤其是手算部分,规定应统一,不能出现有的计算一榀框架,而有的只计算一个连续梁,出现难易程度不一致现象。做到尽管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不同,但最终设计成果基本相同。 (四)毕业设计评价科学化 毕业设计的评价应由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和设计成果评价、评阅老师对图纸完成情况及计算书评价、毕业答辩评价三部分组成,每部分比例分别为0.4、0.2、0.4,应提高指导老师在评分中的分量。而实际执行过程中,评阅和答辩往往一起进行,且答辩时指导老师也在答辩委员会成员当中,造成毕业设计评价不规范。指导老师结合日常考勤和设计成果给分;评阅老师评分时可按建筑20%,结构80%的标准制定评分细则;毕业答辩根据自我介绍、图纸情况、计算书、回答问题、应变能力、表达能力、仪表等制定评分细则。在答辩问题上,也要控制难易程度基本一致。 (五)毕业设计二次答辩 为了使学生做毕业设计时不能太过松懈,在毕业设计的动员大会上要求,每个组毕业答辩时,排名最后一个学生必须参加二次答辩,二次答辩委员会由学院安排,答辩更加严格,答辩不及格不能获得毕业证书。此项规定能促进学生努力完成毕业设计,规范毕业设计过程中的管理,以避免其参加二次答辩。 (六)毕业设计公开答辩 为鼓励优秀毕业生做好毕业设计,对于每小组设计过程中表现最突出、答辩表述清晰、回答问题正确的毕业生,学院组织公开答辩推选出学校优秀毕业设计和学院优秀毕业设计,并可考虑颁发证书和适当的物质奖励以此来激励毕业生做好毕业设计。进行毕业设计公开答辩时,应加大宣传力度,尤其是大三马上进入大四即将要做毕业设计的学生。 三、结语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学校的最后一门综合性课程的学习,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设计原理和方法,无论今后从事设计还是施工,都能更好的完成工作。毕业设计指导方法改革和实践意义重大,只有学生勤于学习、指导老师准备充分、计划合理、管理科学、辅导时间充足才能真正提高毕业设计质量,使毕业生学习到真本领,踏入工作岗位后能给贵州大学添光添彩。 作者:卢亚琴 李莉 魏艳辉 王勤征 单位:贵州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 土木工程学院 设计专业毕业论文: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内容摘要]毕业设计是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四年教学的总结及检验,对学生步入社会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从其各项问题出发,探讨了培养模式的新思路及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可行性改革措施。 [关键词]环境艺术毕业设计培养模式 一、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现存问题分析 根据一般的设计程序和方法,环境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按照毕业设计课程选题—市场调研—设计方案形成—设计表现—成果提交—毕业答辩—成绩评定的程序进行。通过分析近些年来学校的毕业设计,发现有以下几个问题: 1.毕业设计题目单一,设计面窄,不能对所有学生进行很好的考评。以往的毕业设计中,课题基本都是常规题目,都不具备实际意义,对于学生的适岗就业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2.没有很好地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只为了毕业而完成毕业设计。大学也称为年轻人的养老院,部分学生都会没有过高的积极性,对于作业来说,基本都是上交前的一段时间加紧制作,这会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还有,毕业设计的课程,可能会与单位实习的时间冲突,此时大部分学生都在实习或找工作,这使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降低,很难集中精力完成毕业设计。 3.缺乏真实性,与设计类市场行业脱节,设计题目没有实际意义。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学生过分依赖网络,基本不会去实际调研,这样只会被动地受制于前人,而没有与时俱进地创新,不能有效地形成个人的设计思维。学生只在意形式,没有实际的调研,收集的信息资料不够全面,导致缺乏真实性,对信息资料的整理和分析不能够全面深入,使设计课题的理解会存在偏差甚至误解,与设计类市场行业脱节。学生毕业设计的课题往往与实际项目的结合过低,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和能动性,做出的设计没有实际意义。 4.评分标准固定,不适应所有学生。学生毕业设计评审的要求不够严格,全靠教师主观地进行审查,基本没有不过的,并且毕业设计成绩的高低与各个评优评奖没有太大关系,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应付了事的借口。 二、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探索培养模式,提供新思路 1.专业课进程与比赛及毕业设计相互渗入传统的专业课程只是系统、死板地传授电脑软件的知识,并没有关于未来工作的相关联系。为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需要灵活地改变课程的内容,不能只活动于校内的小范围。建议将比赛与课程相结合,既能使赛事中来自其他对手的压力和未来能获得的成就来激发学生主动性,又能在比赛作品制作过程中最大化地教授学生各种专业技能。 2.以真实毕业实习项目与毕业设计项目课程为载体大四,学生们基本都在实习中,都有各自的单位,各自的设计任务。由此可以设置一个新的毕业设计模式,就是令其公司给予他们实际的设计项目。这就可以完全避免毕业设计与实习期的时间冲突,并且用公司给的实际设计项目来做毕业设计,既可以向公司展现自己,又可以检验在学校四年的学习成果。 3.以“教、学、做、赛”项目课程实施一体化要提升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首先,教师要做到严格要求,能够积极地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严格按照学生设计成果的程度来打分。其次,学生要开阔视野,通过各种途径积极收集各方面的设计信息,这些对于未来设计创意的形成、制作阶段都具有关键作用;再次是能够提前要求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制作,尽量不与实习期相冲突;最后就是赛事,每年的赛事都可以搬进课程里,让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 4.评分标准多元化毕业设计的评审,需多元的、严格的评审。首先,制订好毕业设计的选题后,要严格制订毕业设计的进度计划,按照计划定期做检查,实现进度的汇总,并且可以了解学生的需要,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次,因为学生的专业水品不一,教师对每个学生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做出相应调整,并制订规范的毕业设计评审标准,从选题、草图设计、调研、软件制作等多个方面综合评审,实现对学生的设计思维、创新能力、技术能力、设计成果的综合评价。 5.效果分析(有利于就业、创业)如果将以上几条运用到实际中,会显著增加学生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对毕业设计制作的重视程度。每个学生都不缺乏创新性,只是他们没有做到主动去研究、去设计。通过将赛事融入课程,将作品变为毕业设计,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在其中会学习到传统教学所不能带来的知识,这些都有利于毕业后的就业、创业。 三、环境设计专业改革措施与效果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习的方向比较广泛,可以与各个设计专业联系起来,充分利用专业的这一特性,与其他学科交叉和融合,能使学生在在校期间最大程度地汲取知识,通过这种形式完成毕业设计,也能扩大学生的就业面。将公司里的工作联合系统编入毕业设计课程教学中,可以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使环境专业的毕业设计有实质性的提高。 1.毕业设计答辩公开化答辩的过程公开化,评审的教师现场直接给分,能使每一位学生都清楚此时答辩的学生是否符合这个分数,避免了答辩时的个别包庇,保证了客观性、公平性、真实性。 2.毕业设计成果展专门为优秀的毕业设计创造一个展示的舞台,不能让每一个努力的学生都默默无闻。通过评审,选出一部分优秀的毕业设计,放置在专门的场所里,能令几届同学观看且加以学习,还可以专门制定证书,对这些优秀的学生给予鼓励。 3.跨学科、跨专业进行联合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实现学校人才与企业人才“无缝对接”通过以上措施及毕业设计评审的层层审核,能够综合地展现出学生在校三年的学习成果,对于未来的就业有很大帮助;其次,部分学生经过自己的不懈坚持,积极创作,其毕业设计课题已经被公司采纳,接下来就是他们进入社会的新征程。 作者:周慧 徐景福 单位:长春光华学院 设计专业毕业论文:机械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机械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对毕业设计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和探讨,将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引入到机械专业毕业设计课程教学中,介绍项目驱动的机械专业毕业设计流程和效果,并对基于项目驱动的机械专业毕业设计模式进行概括总结。实践结果证明,该改革模式对提高本科院校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具有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毕业设计;机械专业;教学改革;项目驱动 0引言 毕业设计是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采用的一种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在完成全部学习课程以后,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一次综合性的设计。通过毕业设计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强化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与专业相关的工程技术问题。不少学生缺少工程应用经验,对所要设计的题目一知半解,不知如何着手设计,以至于对毕业设计题目失去兴趣,且毕业设计中经常出现:设计出来的零件不一定能加工出来,能加工出来的零件不一定能装配到一起,装配到一起了,整机又不一定能运行。因此,这些“纸上谈兵”的毕业设计达不到巩固学生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考和实践能力的目的,这也不符合社会的发展以及对所需人才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高等院校毕业设计的质量,我们开展了“基于项目驱动的机械专业毕业设计模式”的改革研究,经过进一步的探索与实践,总结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毕业设计模式。基于项目驱动的毕业设计模式是以问题为先导,将毕业设计项目模块化,让学生组建项目团队,在接近实际生产的情况下完成毕业设计。此种毕业设计模式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项目驱动的机械专业毕业设计模式改革架构 基于项目驱动的机械专业毕业设计模式,首先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机械专业的综合毕业设计项目交于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行完成收集信息、设计方案一直到实施项目及最终的评价,而老师会将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分解,设计出各个任务的项目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方法以项目为主体,教学和项目的实施相结合,以适应当代社会的企业人才需求为目标,强调对学生统筹规划、自我培养、动手实践、工作应用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同与传统的教学方式,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学习理论知识,而是在实践中完成项目,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习。教师只是以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身份起辅助和促进作用,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项目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外已有多年历史,目前,在国内的应用多局限于某一门课程。将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引入到高等院校毕业设计课程教学中去,让学生在科研项目中开展毕业设计,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加工制造检验设计的可行性,并加以修改和完善。通过项目的完成情况来评定毕业设计的质量。 2项目驱动的机械专业毕业设计流程 2.1项目的选择 教师选题时,要结合时代的变迁更新观念,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为了让学生的设计项目与生活实际相贴近并将设计成果转化为有价值的参考依据,采用了两种方式提供项目:一种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为毕业设计项目,进一步的提高自我创新能力和更好的发展;另一种是选择实际生产为主的毕业设计项目,为以后的工作需求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奠定基础。 2.2项目分析 在项目驱动模式中,项目分析是项目设计的前提条件。拿到一个项目,首先要对其可行性进行全面技术的分析论证,结合实际的生产应用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设计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为项目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可行性分析在项目设计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2.3项目设计及分解 在项目驱动模式中,项目的设计是关键,项目的好坏直接影响最终的结果,因此,老师应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并联系实际应用,制定具有实际意义的可行性综合项目。根据不同的知识点将一个综合的项目模块化,划分为若干个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的子项目,再将子项目分解成多个任务,包括所学课程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要遵循科学实用的准则,以学生的专业能力为向导,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考虑到每个学生能够充分的参与到项目的操作与学习中去,每个小组以4~6人为主。因此,每个班将有6~8个项目同时进行,尽量做到项目不重复,以保证每个学生不仅通过自己的项目得到锻炼,同时在与其他小组交流与展示过程中获得各个领域与行业直射的积累。 2.4组建学生项目团队 将一个综合的项目模块化划分为若干个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的子项目,再将子项目分解成多个任务,根据学生的基础特长的不同以及子项目的难易程度来选择不同的子项目任务去完成,借此把学生凝聚成一个拥有共同个目标的团队,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培养良好的团队能力和精神。打破以往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毕业设计模式,转换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辅助的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工作的能力,而且还提高了毕业设计的质量,加快了毕业设计的进度。 2.5项目评价 项目评价是为了在评价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查看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通过阶段性的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并引导学生顺利完成项目任务。通过一轮一轮的反思和修改,明确自身优缺点,从而获得更全面的进步。 2.6项目的实施 具体项目的实施分为CAE仿真分析和实际制作两类,CAE包括工程数值分析、结构与过程优化设计、强度与寿命评估、运动、动力学仿真等。通过CAE仿真平台,可实现无差错的设计与制造,发现设计缺陷、优化零件尺寸、优化性能等,并及时进行综合探讨答疑,从而提高设计项目的综合性能,缩短设计周期。实际制作则是通过具体的实际零部件加工、并组装成实际的装置,通过同学们的实践动手,进一步发现设计生产中的一系列问题,然后再进一步的改进,并提高同学们的设计、制造、创新和实践能力。 2.7项目过程管理 整个项目驱动的毕业设计的管理过程,严格做到分工明确,要求具体,规定每一个进度的完成时间,集中时间进行探讨答疑,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全方位协调进行。大多数的同学都非常积极主动,争取能够早日完成任务,有的设计内容则需要多次修改,从完成一直到完善。这样不仅能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个人服从集体的能力,而且能更好的与客户、其他项目组及内部人员沟通协调,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3项目驱动的机械专业毕业设计效果 “项目驱动”的毕业设计模式是在机械专业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出现脱轨的情况下而产生的改革研究措施,是一项综合性强、互动性高、适应范围广、知识量大的改革研究。经过实践表明,该模式打破了常规的单一模式的毕业设计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辅助”的教学思想,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小组个体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和答辩评价,从根本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锻炼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分工合作的团队精神。很多学生由此端正了学习态度,明确了职业目标和就业方向,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从2007级到2011级的毕业生,以项目驱动的机械专业毕业设计指导模式,总共指导过42名学生,在最终的毕业设计评定中,其中有54.76%的学生获得优秀,38.09%的学生获得良好,7.14%的学生获得中等,及格率100%,远远高于传统毕业设计的平均水平。通过该实践结果可知,基于项目驱动模式下的毕业设计的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4结语 基于项目驱动的机械专业毕业设计模式的成功应用,与其自身的特点分不开。该模式不仅明确整体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注重科学选题,因材施教,对于个别创新型、应用型学生可提前进入毕业设计,为毕业设计的完美度保证充足的时间;此外毕业设计期间,指导老师与学生要经常进行交流,能够及时答疑。在该模式下,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探究能力及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学生的社会实践及综合职业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基于项目驱动的毕业设计模式,使我们培养出的机械专业毕业生,无论在工作岗位,还是在以后的研究生学习中,都能表现出良好的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获得认可,达到了工科院校的最终教育目标。 作者:殷振 王广勋 汪帮富 任坤 单位:苏州科技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设计专业毕业论文:高校化工专业毕业设计选题方式探究 摘要:毕业设计是对在校学生进行的最后一个重要的综合型教学环节,而毕业设计选题是做好毕业设计的第一步,是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化工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毕业设计选题应注重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实用能力和产品营销能力等五大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化工专业;毕业设计选题;能力 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对在校学生进行的最后一个集学习、实践、探索、创新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教学环节,它不仅是培养和检验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学生从在校学习过渡到实际工作的桥梁,在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3].与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更加注重培养学生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因此,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将在校所学的知识很好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都在致力于毕业设计改革中.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由于选题是毕业设计的第一步,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设计的方向、角度和内容,对设计成果具有预测性.因此,选题的恰当与否决定了毕业设计的成败,直接影响到毕业设计的质量.笔者结合所在学校化工专业的自身特点及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经验,提出了高职院校化工专业毕业设计选题改革的若干想法. 1毕业设计选题现状分析 经调查研究,目前,高职院校化工专业毕业设计选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毕业设计选题由指导教师指定.毕业设计的题目由教师指定,学生按照教师指定的题目去完成设计.此种方式导致学生自主创新性的发挥空间受到限制,学生在毕业设计中的主体地位常常被动化.如有的学生查阅资料时花了大量时间,却很难找到与教师指定题目相关的资料,导致学生申请换题,影响到毕业设计的正常进行.(2)毕业设计选题陈旧,缺乏创新.多数毕业设计的题目是延续去年乃至更早的题目,题目缺乏创新性,直接影响到指导教师以及学生完成设计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出现个别学生直接挪用历届毕业生毕业设计的现象,毕业设计质量不高.(3)毕业设计选题单一,缺乏多样性.毕业设计题目仅仅向某一课程倾斜,缺乏综合性,题目名称大同小异,换汤不换药.使得个别指导教师由于不了解某课程而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中遇到了不少问题,增加了指导的难度.而学生懒于思考,内容相互借鉴,缺乏独创性.笔者认为,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不能正确理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基本上是按照本科院校的毕业设计模式来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做毕业设计时力不从心.(2)学校各部门之间、教师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专业知识交流与沟通,教师对所有学生的能力都一视同仁,不能做到因材施教,便出现了学生毕业设计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3)教师和学生对毕业设计选题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多数教师和学生更注重平时的考核成绩,认为毕业设计只是走走过场,用心不够.因此,毕业设计都很难完成学校教育的预定目标,质量大打折扣. 2毕业设计选题解决办法 为了解决上述毕业设计选题存在的单一、片面、陈旧等问题,使毕业设计的题目具有更多的可操作性、适用性、多样性和灵活性,从而激发学生做毕业设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笔者认为高职院校毕业设计选题应该注重对学生五大能力的培养,即: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实用能力和产品营销能力. 2.1选题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不同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主要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更加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当前,学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除了常规的实践教学外,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专业技能大赛无疑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选择.通过技能大赛兴趣小组的建立、技能大赛选手的选拔、集训等教学过程,可以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将毕业设计选题和技能大赛的内容有效地衔接起来.首先,技能大赛集训期间,学生的任何一个操作细节都是经过认真地考究才确定下来的,因此,参赛学生的操作是最规范、最准确的.其次,技能大赛集训期间,学生训练的强度是平时实践教学难以相比的.研究发现,参加过技能大赛的学生在操作娴熟度、操作规范方面是其他学生难以做到的,他们对自己的动手能力变得更加自信,对参赛变得更加积极主动,甚至希望自己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大赛集训中去.最后,参加赛前集训和比赛的学生不管比赛成绩是否理想,都可以把自己的集训内容和比赛经验整理成文字材料,以供后面的参赛学生作为参考使用.比如2014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赛项,我校学生取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参赛学生最后将整个赛项过程写成了毕业论文,可作为后面参赛选手的参考资料,使得他们在赛前集训阶段少走了很多弯路,提高了集训的质量,为大赛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选题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虽然高职院校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不作更高的要求,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然而,个别学生希望能够在毕业之后继续深造,参加了专升本的考试,还有的学生因为在校期间综合表现优秀而被直接保送到本科院校就读,那么,他们对自己的毕业设计的要求和其他的学生就不一样,他们多数希望自己的毕业设计能够和本科院校的吻合度更高一些.这种情况下,指导教师就要将他们的毕业设计选题和其他学生区别对待,选题的内容要更加侧重于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指导教师可以将自己科研的一部分内容让学生参与完成,或者从学生顶岗实习企业拿出一部分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让学生参与完成,此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做毕业设计过程中感受到科研氛围,提前享受科研成果带来的乐趣,为在以后的继续深造中能够很快上手做了铺垫. 2.3选题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由教师指定的毕业设计题目,会导致学生的选题受到限制,学生自主创新性的发挥空间有限.笔者认为,对个别优秀学生,选题应注重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变教师指定题目为学生自主选择题目.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发现的专业问题或者好的想法和建议都可以和指导教师交流,由指导教师把关.比如在蒸馏操作实验中,学生看到冷凝水不断地向水槽中流去觉得很浪费,就设想怎么做才能节约冷凝水,这一想法就比较实际、有创新.再如,在《工业分析》邻二氮菲分光度法测定铁离子实验中,学生突然提到能不能用此方法测定生菜中的铁离子含量,这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查阅生菜灰分的制备、标准溶液的配置、样品溶液的配置、样品的测定和计算、精密度和回收率的计算等内容的资料,由此得到的毕业设计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绝对是一篇高质量的、优秀的毕业设计. 2.4选题注重对学生实用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是为企业培养一线工人服务的,因此,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应该具有直接上手的工作能力.然而,调查发现,部分毕业生认为在校所学的知识和实际工作的吻合度不是很高,导致毕业生在工作岗位力不从心.因此,毕业设计的选题应和实际就业岗位相吻合.学校应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市场对该专业毕业生的岗位能力要求,充分考虑学生实习的岗位、实习单位的性质和产品特征及研发方向等因素,量体裁衣地为学生制定符合其工作内容性质的毕业设计题目,从而保证毕业设计选题具有实用性[4].笔者认为,可以选择与学生工作单位联系较紧密的题目,题目由工作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通过加强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合作交流,从而保证选题内容的可行性.这种选题方式不仅可激发学生做毕业设计的热情,还解决了毕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时间相冲突的问题,保证了学生实习和毕业设计的质量,为其今后在工作岗位上能够很快上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深化高职教育教学体制改革有着重大意义. 2.5选题注重对学生产品营销能力的培养 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化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并非全部从事专业技能操作,而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从事化工产品及设备的营销.近年来,化工产品在我国的需求量逐年递增,广泛应用于针织、服装、交通、军事、体育等行业,因此,我国化工产业发展空间非常广阔,目前已成为世界化学品生产商争夺的重要消费市场[5].然而,在实际的营销工作中部分毕业生苦于在校期间缺乏实际营销经验的积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变得茫然无措.因此,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设计题目,对于专业技能较差而情商较高、善于表达的学生,其设计题目完全可以向产品营销方面靠近,由《化工产品营销实务》的授课教师加以指导.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可以通过市场调研、营销技巧的锻炼、营销方式的推广和验证等方式完成毕业设计,对其毕业后从事产品营销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毕业设计的选题应遵循开放性原则,选题内容因人而异.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学会发现学生在性格特点、动手操作、科研创新、交流表达等方面的优势,最大限度开发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量身定做最合适的毕业设计题目,从而提高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真正体现毕业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作者:王磊 陈开兵 单位: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设计专业毕业论文: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质量提高途径 【摘要】毕业设计是服装设计专业学生重要的综合性实践环节,毕业设计质量的高低是高校教学质量的直接反映。依据担任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指导老师的实践,总结了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现存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一些途径,为进一步提升本科院校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本科;毕业设计;教学质量 毕业设计作为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教学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1];其在整个本科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是其他教学环节无法替代的[2]。服装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实践性强,工作内容多,通常包括选题、设计草图、选购材料、工艺制作、版面设计、完成设计报告及毕业展示等几个环节[3]。由于目前毕业设计存在诸如时间短、教学资源少和设计产品单一等多方面的因素,致使毕业设计的质量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改进和加强这一环节,切实提高培养质量,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现存的问题 结合各高校的现状以及我校情况,目前,在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模式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时间短,与就业时间相冲突 据调查,本科院校的毕业设计时间大部分安排在第7学期,第8学期到工厂实习。由于毕业设计需要学生投入的精力多、时间长,而这一时期与应聘就业时间冲突,学生正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注意力大多集中在就业上,很难安心完成毕业设计任务,这使毕业设计教学工作受到很大影响。 1.2学生多,教学资源少 在学生毕业设计当中,指导教师较多地由年轻教师与外聘教师担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另外,在教学硬件设施上的不足,也是毕业设计环节资源与需求的突出矛盾之一[4]。 1.3选题内容缺乏与企业结合,设计产品比较单一 大多数学生对毕业设计缺少明确的目的性、市场调研及企业实践环节[3]。学生在学校期间进入市场的机会不多,对企业的认识很少,在开题之前大多是见习了几个服装企业,对服装的整个设计过程和销售欠了解,因此对品牌的定位和设计理念理解不到位,致使选题内容不能很好地与企业相结合。 1.4设计款式趋于雷同,缺乏创新性 东华大学在学生毕业设计中坚持“原创第一”,就是反对抄袭,提倡同学多动手、多实践,练好基本功[5]。但是大多数院校学生的毕业设计缺少创意,学生多“抄袭”服装设计大师或在大赛中获奖的优秀作品。需要强调的是,借鉴不等于抄袭,学生应有条件地选择和再创造。另外,毕业设计报告(论文)也存在抄袭现象,学生的设计报告(论文)缺少自己的内容,文字雷同。 1.5不注重服饰品及细节的设计 服饰品在服装设计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独特的服饰品使服装配套设计赏心悦目、眼前一亮[6]。恰当的细节设计有助于服装整体造型的塑造和主题的表达,增加服装造型的感染力,赋予服装以灵气、创意和美感,更好地展示服装整体的风格和个性[7]。 2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途径 2.1合理安排时间 针对毕业设计时间紧迫的情况,学校应对毕业设计的时间进行调整。如可以在第6学期完成教学标准中所要求的教学任务后,在第7学期就开始进行毕业设计。在大四下学期进行毕业作品集的拍摄和毕业会。在整个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注重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有针对性的创作,充分发挥学生的设计理念。 2.2规范化要求毕业设计的环节 对毕业设计各个环节要求的规范化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保证。毕业设计的规范应该包括:专业设计内容、能力培养环节、设计和指导设计过程以及本专业设计的表达[2]。学生毕业设计应该结合本专业特点,对设计的内容和过程提出明确的规范和要求。毕业设计内容可以多元化,但设计过程必须规范化。规范化并不意味着不分轻重,而是要有繁有简,有的环节要深入细致,有的环节只需学生自行设计时加以参考即可。教师按照学生的不同选题进行规范指导,这样可以使学生得到比较全面的训练。 2.3全面提升指导教师的素质 指导教师要投入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来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工作。指导老师的创新能力、专业素质、科研能力及人格魅力对提高学生毕业设计有重要作用。首先,教师创新素质的提高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和关键[8]。教师要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用灵活先进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挖掘学生的潜质和发挥其特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教师要具备宽厚的专业知识素养和较强的教学能力。教师应广泛阅读书籍,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同时,学校也多创造机会让教师参加培训,学习先进的专业教学法和课程开发技术,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再次,教师应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优秀的师资队伍和科研环境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根本保证,增强教师团队的科研创新能力可以从根本上为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有力的保障[9]。最后,还需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毕业设计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近距离交流最多的时期。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作风会对学生人格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 2.4选题内容注重与企业结合 在毕业设计开题前,以分组的形式安排学生到公司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了解公司的运作以及风格定位、理念,公司可提供一些专业画册作为学生毕业设计的参考;同时,安排毕业设计的指导老师前往公司就毕业设计开展的相关问题、合作和工学结合的相关事宜与公司进行讨论,共同确定毕业设计项目的题目。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进展的关键时刻要严格把关,同时在具体细节上也要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题目尽可能结合生产和科研实际,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实验设施;也可根据学生的兴趣鼓励提出新颖的毕业设计题目。 2.5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确定毕业设计课题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满足学生个人选题的要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才能更好地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毕业设计进展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主动听取学生的想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现问题及时指导纠正。2.6严把成绩考核关对毕业设计进行认真的质量评定,不但可以评价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反映学生的全面能力和素质水平。毕业设计的成绩考核不严格也是造成学生不重视毕业设计的主要原因之一。学院在考核学生毕业设计质量时,要严肃认真,坚持标准,实事求是。对于未完成毕业设计的学生、有原则性错误的学生及答辩时概念性错误较多者,学校要严格执行成绩评定标准。 3结语 毕业设计是一门将创新性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相结合的课程,是学生在就业前的一次仿真实训过程。如何通过毕业设计将大学所学的知识点加以系统化和综合化,在实践环节巩固加深专业基础知识的技能,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尽管改革毕业设计的过程很艰辛,但是对于本科院校毕业设计改革教育的模式而言,只要大胆尝试、通力配合和积极探索,就能走出有特色的新路。 作者:连冠鑫 单位: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 设计专业毕业论文: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设计模式改革与创新 摘要:毕业设计作为大学最后一门课程,是对学生四年专业学习的一次系统检验,也是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通过对国内大多数高校工程造价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模式的现状调研,归纳、总结出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了关于毕业设计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的思路。 关键词:工程造价;毕业设计;模式;改革 随着市场的发展,社会对于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突破单纯的造价管理,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是当前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 一、毕业设计的作用与目的 工程造价是一个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专业,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水平和较强的专业动手能力。调研显示,大多数高校本科培养计划主要强调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而针对具体的项目进行模拟仿真训练的机会并不多。毕业设计是大学期间的最后一门课程,是以学好《建筑制图》、《建筑施工》、《建筑工程概预算》等课程为前提,检验学生综合能力、专业素养的一种方式。同时,作为学校与市场的过渡,也是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现行毕业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 (一)选题盲目,对毕业设计内容认识不足 通过对多地高校调研发现,目前包括四川师范大学在内的诸多高校,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设计题目主要是由指导教师给出,经教研室审核通过后公布,并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方向进行选题。[1]这种模式虽然能保证毕业设计按部就班的推进,但也有其弊端。首先,教师出题,很难发挥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不思考设计的内容,在选题之初仅靠一时兴趣或对某位指导老师的偏爱进行盲目选题,到后期发现自己无法独立完成再临时调整题目,毕业设计的时间和周期被大打折扣。其次,每一年均需提供至少十个不同的题目及相配套的设计图纸,并保证项目规模、设计深度相当,这对于老师而言也是有难度的。最后,老师出题,学生大多对工程实际情况不甚了解,无法跟进项目,因此缺少实战演练的机会。 (二)学生对于毕业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难于管理 毕业设计的时间一般是大四第一个学期进行选题、开题,第二个学期全面开展设计工作并进行答辩。对于大多数选择就业的同学而言,这期间正是实习和找工作的关键时刻,因此常常以应付的态度对待毕业设计。[2]另一方面,老师经常在学校无法联系上学生,更谈不上针对毕业设计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毕业设计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四川师范大学设计了一套毕业设计网络管理系统,这套系统的设计初衷本是想有效地控制学生按时、按量、保质的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但运行过程中发现,学生的重视程度并未因此提高,反而是老师成了被督促和监督的对象。与此同时,利用这个网络平台,老师更难见到学生,无法掌握其真实进度及成果的真伪性。 (三)学生自学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 从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大多数的学生一直没有很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模式,学生的自学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大学以前,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以老师灌输为主,而进入大学后,则更加提倡在老师引导下进行多领域、多方向的自学能力的培养。也许是惯性思维,也可能是目前高校毕业率的控制范围小,毕业很容易,所以无论老师如何强调自学的重要性,学生依然置之不理。这种现象直到四年级依然十分突出。作者曾经遇到这样的情况,设计初稿中工程量计算出现偏差,作者指出问题所在,学生竟让其明示是偏大还是偏小,以及偏差的百分比。目前,在各高校、各专业中这类学生并不少见,当然,这与我国高校“严进宽出”的培养体制密不可分。 (四)学生动手能力差 在毕业设计的实施过程中,大多数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学生很难将大学所学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的运用到毕业设计上,常常是拿到设计题目无从入手,不知道应该怎样做,应该做些什么,对于设计任务认识不足。第二,学生过分依赖计算机软件,只知道如何将图导入计量软件汇出成果,却不知道这些数据是如何得来的,因此出现漏项或者结论偏差较大时,也不清楚是具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手算能力极差。 (五)指导教师责任心、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除了学生不认真对待外,部分老师也是存在着得过且过的侥幸心理。而其他组老师若是严格把关,学生便会进行横向对比,经常听到学生抱怨自己的导师过于严格,别组老师如何宽松,而最终认真与不认真、刻苦与不刻苦都会顺利毕业,甚至毕业成绩相当。这种现状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一种误导,另一个角度来看,也会让尽职的老师产生负面情绪,甚至质疑自己的工作态度是否符合当前社会的评价标准。如果教师中产生了大量的价值观的自我否定,那么专业发展必然无法有序、良性的运行。 三、改革与创新的思路 (一)选题应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 在选题上,除了老师命题的方式外,也可以提倡学生自主命题,让学生利用在外实习的机会,结合自身实践,选择自己可跟踪项目,将实际工程与毕业设计紧密结合起来,其仿真性更高。另一方面,学生自主命题,可有效减少毕业设计的盲从性,在思考题目的过程中,学生也架构出了整个毕业设计的思路与大致内容,使得设计任务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当然,在学生自主命题的过程中,老师的参与性也很重要,需要对题目所涉及的项目规模、类型等给出学生合理的建议,并进行严格把关,保证毕业设计的可行性。 (二)毕业设计模式可多样化 目前,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设计多是以编制工程量清单及计价为主,形式较为单一,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其他模式的探讨。一方面,可鼓励学生采用论文的形式,抓住专业学习过程中对于造价领域某些方面的认识,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尤其是针对即将进一步深造的同学而言,理论水平的提高与升华也是很有必要的。另一方面,可构建系统化的毕业设计程序,学生从二年级的《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等课程的学习开始,自己设计建筑方案,并进行结构配型,最终以该设计方案作为毕业选题完成计量计价的设计任务。这种模式虽然周期较长,却能在各个环节得到相关专业老师的悉心指导,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奠定了更为扎实的基础。整个过程中,毕业设计与课程学习是相辅相成的,而非为了设计而设计。 (三)规范过程管理,提高学生重视程度 许多学生对于毕业设计不够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的建立。如果只根据最后的成果和答辩表现进行评分,而忽略过程管理,则考核方式过于片面。因此,对于毕业设计的成绩应进行综合评定,由平时成绩、设计成果、答辩成绩三部分组成。老师通过指导日志,做好平时指导记录,给出合理的平时成绩,做记录可有效反映学生的实际工作量及进度。同时,在开题之初,指导教师应配合学生制定严格的进度计划安排表,其中包括提交初稿、修改稿、定稿的期限,以及每个环节设计成果应达到的标准,要求学生按时按量完成各阶段任务。此外,设计过程中可增加一些监督环节,如中期答辩、预答辩等,通过这样一种监控手段既可以严格控制学生进度,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与老师面对面交流提问的机会。但是,这样的监控不能只成为一种形式,答辩后需要给出一个成绩,并按照一定的比例让部分同学推迟毕业答辩,从而引起重视。当然,答辩的方式可灵活多样,比如采用模拟招投标现场的形式,这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报价是整个招投标过程中的核心,同时也是对学生一次比较系统的检验。[3] (四)突破一对一的固定模式,实现导师组 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有可能涉及到多方面专业问题,而所谓术业有专攻,老师也是专业领域各有所长。因此,突破一对一的指导模式,以导师组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导师组成员专业涵盖多方向,以组长牵头,进行系统的指导。这种模式中,为了核定工作量,学生应有一位主要负责导师,其他老师均为其副导师。设计过程中的每次讨论、答辩,其他老师均可给出分数,避免了一位老师给成绩而造成的武断。另一方面,导师组也是对指导老师的一种监督,组长可站在全局的高度对老师工作量的真实性进行评价,而以往的模式中,各个指导小组自成一体,小组间没有横向联系,指导老师谁也不清楚谁究竟真正的完成了多少工作,没有量化的评价指标。同时,历年对于指导教师的鉴定和考核,只评价了优秀的、有突出贡献的工作者,却没有建立一整套制度去约束消极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导师组是一项双赢的策略。 (五)设计过程强调手算与电算结合 盲目依赖计算机进行设计,使得大多数同学未能真正掌握造价专业的核心理论依据,甚至连结论的准确性都无法评判。面对偏差较大的结论,却不知错在何处、漏在何处。因此,在选题规模上,不鼓励选择规模过大或层数过多的建筑类型,宜选择一些规模、复杂程度适中的建筑,先要求学生用计算机进行设计,再结合手算进行验证,判断结论的合理性。这种方式,既不脱离市场运营模式和未来发展趋势,又巩固了学生自身理论水平及专业修养,同时手算稿还可作为老师评判成绩的参考依据,正可谓是一举两得。 四、结束语 工程造价专业的毕业设计,是毕业生走出校门的最后一道“深加工工序”,[4]进行毕业设计模式的思考与改革,严格把控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毕业前再接受一次系统的、全面的训练,是我们教育者应经常反思的问题。 作者:王乾蕴 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设计专业毕业论文:微课在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应用 摘要:文中结合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毕业设计的特点,从毕业设计选题、课题共性与特性、指导特征、设计实效等方面分析了传统毕业设计的弊端,阐述了微课在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中的应用与实效。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毕业设计;微课应用;实效 0引言 毕业设计是本科学生在校期间的最后学习和综合训练阶段,是学习深化、拓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目的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在毕业设计期间训练学生严谨、细致、认真积极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为将来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出色地完成任务打下基础[2]。结合本人多年的毕业设计指导经验,学生独立性差,习惯机械地照搬例题和应用设计软件,以偏概全、以点带面,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识体系紊乱,设计成果漏洞百出。因此,如何提高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学生的设计水平,提高学生的设计实效,是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工作者必须探讨的问题。 1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特征 1.1毕业设计课题的共性与个性 从近几届的毕业设计来看,毕业设计课题具有如下共性:大多数毕业设计课题均来源于工程实践或模拟工程实践,如教学楼、办公楼、宾馆、公寓、大型商场、高层住宅、图书馆等,其结构型式为多层或高层混凝土框架结构,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建筑方案设计、结构计算和施工图绘制等基本任务。但根据各高校的具体情况,毕业设计课题具有其个性:选题方式、课题的深度、指导模式、质量控制等各有特点。如我校毕业设计个性鲜明:老师按照1∶1.2的比例提供课题,并上传至教务处网站,课题按难度分A、B、C三个等级,学生在四年一期期末进行网上选题,并分阶段自主选择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利用毕业设计管理系统自主选择学生,师生双向选择;同时制定质量控制手册统一成果评定标准,按环节评分确保全过程质量控制。 1.2毕业设计指导模式 传统的毕业设计指导模式是以班级为单位分派3~4位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协商排好值班表,确保工作期间的每个时间段均有老师值班,值班老师负责全班同学的答疑和指导,由于每位老师指导的面广、时间有限,对单个学生的设计成果缺乏系统的了解,最终所取得的毕业设计成果内容不完整,深度不足,远远达不到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基于此,我校打破传统的以班级为单位的指导模式,全院范围内分阶段师生双向选择,结构方向的老师指导建筑结构阶段,施工方向的老师指导施工组织和清单工程量计算阶段,优化了老师的资源配置。每位老师限额指导15~20位学生,全过程一对一的指导,指导老师可现场答疑,也可远程指导,全方位监控学生的设计过程。 1.3毕业设计指导效果 多年的实践证明,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效果明显,学生的设计成果质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在毕业设计改革的实施过程中,老师们发现了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学生之间的团队意识较差,资源共享的理念缺乏,对问题的考察、论证能力较差。部分学生照搬书本或设计范例,过度的依赖结构设计软件和相应程序,依赖老师,既不对具体问题加以探究,又不对设计结果加以分析、校核,习惯于就某些数据或公式的来源提问。指导老师疲于回答这些表面的问题,有时甚至于一个问题重复回答10来次,耗费了老师们大量的精力而无法深入疏通学生的知识体系和优化结构模型。为了能扫清这些普遍性的问题,留出更多的时间针对每个学生的课题特点进行特性指导,我们引入了毕业设计微课堂。 2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毕业设计微课堂的架构与实效 2.1毕业设计微课堂的架构 为了让学生对大学四年所学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且能融会贯通,更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毕业设计向来是“假题真做”,其内容包括建筑方案设计、全套建筑施工图设计、一榀框架的结构手算、结构电算、全套结构施工图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清单工程量计算七大部分。多年的指导经验告知,设计中出现的普遍问题是学生的结构概念缺乏,建筑方案的结构体系紊乱,建筑施工图空洞、结构施工图不完整。其最大的问题在于手算一榀框架的内力和配筋,学生盲目地照抄范例,机械地照搬计算过程,不探究内容的对与错,对整个知识体系无系统的了解,结构计算书杂论无章,答辩时一问三不知,设计效果差。如何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疏通知识体系,使其尽快的融于工程实践,毕业设计指导课题组的老师们针对学生集中出现的问题和解题困惑,精心制作了20个毕业设计微课堂,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学习,掌握结构布置及结构计算的要点。在微课堂的架构设计中,每个微课堂对应一个知识点,授课教师详细地阐述了其要点、各计算环节关键问题的处理,制作了学习任务单、进阶练习题,微课视频及微课课件,并上传至湖南微课网,学生点击“注册”,待身份审核通过后,即可在线学习、提问、进阶练习,每天安排一位老师在线解决学生的问题。 2.2毕业设计微课堂的应用实效 微课制作完成后,安排了5位老师对学生集中授课,详细讲解了微课的学习要点,指导学生按微课排列顺序进行学习。要求每个学生上网独立完成20个毕业设计微课堂的学习并评价,且做完全部的测验,分析错误的原因并在线提问,有错即改,直至满分。整个结构设计阶段按100分计算,微课学习占20分。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督助学生学完了20个毕业设计微课堂,整个设计期间学生的微课点击数达到23000多次,完成了521在线答疑。通过学习,学生对结构设计有了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结构计算中的一些基本问题通过自学微课解决了,老师们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个性指导,优化其设计成果。大部分学生的手算计算书条理清晰、内容完整,计算结果合理;答辩时思路清晰、问题回答较正确;设计成果深度完全满足本科毕业设计阶段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设计效果较往届有较大程度地提高,微课的应用取得了实效,值得推广。 3结束语 文中通过研究毕业设计的特征,探讨了毕业设计的共性与个性,从毕业设计选题、毕业设计的内容安排、毕业设计的指导模式、师生的资源配置、毕业设计的指导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指出传统的设计指导模式不利于优化教师资源。为了能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个性指导,优化其设计成果,引入了毕业设计微课堂,微课堂系统地阐述了结构设计理念,针对学生设计中容易出错或遗漏的问题、各计算环节关键问题的处理等进行了详细地讲述,有效地解决了学生设计中的共性问题。微课的应用,既提高了指导老师的指导效率,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结构概念,取得就较理想的毕业设计效果。 作者:彭朝晖 孟茁超 单位:湖南城市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湖南城市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设计专业毕业论文:外语专业毕业设计模式研究 【摘要】目前高职外语专业的毕业设计存在着诸多的不足,毕业设计仅仅是本科外语教育的缩减版本。为了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升毕业设计的效用,有必要对此进行探索和改进。 【关键词】高职院校外语专业毕业设计创新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毕业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他们走出校门时最后一次考核,也是对三年学习成果的检验。如果毕业设计的考核得当,将会使学生三年的努力得以全面的升华。所以,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模式一定要符合高职的教育特点——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线,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 一、现状 国外高职教育发展已经较为成熟,国内高职教育起步较晚,改革开放后走上了蓬勃发展的快车道,近十几年来发展尤其迅速。但是,高职教育在这高速发展的背后,在若干领域内还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和差距,其中,高职外语教育的毕业设计就存在明显的不足。在此领域,国外的研究较国内要早而深入,但是国外的模式有的方面与中国国情存在距离;国内近写年来也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且研究具有多层次、多方位的特点,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做法和改革思路,为我们对此类问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只是由于起步晚,许多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与整个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发展,与学生实际有脱节之处。因此,高职院校外语毕业设计模式的研究和完善,还有相当的空间。目前,大多数高职外语毕业设计模式的主流仍然是沿用比较传统的方式——撰写毕业论文,主要形式是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以目标语完成一篇论文——可谓是本科毕业设计的缩略版,只是在字数和学术水平放低了要求。本科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外语语言基础知识、语言基本技能及广博的文化知识能从事其它相关的翻译、外事、管理等工作的高级英语专门人才。能胜任各种机构(部门)的实用类文本和一般难度科技文本的笔译、口译以及其他涉外工作。高职的学生定位和职业前景与本科明显不同。教育部高教司2004提出的目标是“培养从事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运用型人才”。2006年所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到“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这明确给高职外语教育指明了方向。也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显然,当前多数高职院校外语毕业设计的模式与顶层设计的要求、与市场需求的结合程度,还有相当距离。 二、不足 经过多年的高职日语专业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笔者认为撰写论文的模式未必适合高职学生。所谓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由此可以看出,论文是学术研究的成果,如果没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调研过程,学生是无法独立完成的。高职毕业生的定位显然并不是研究型,而是应用型。让他们用论文的形式完成毕业设计不尽科学。多数学生学术研究水平有局限,在无奈之下,他们只能靠大量粘贴复制剽窃观点等手段蒙混过关,更有甚者直接借助了翻译机,上交的论文文字质量极差,令人啼笑皆非。而高职教师则要花费很多精力去修改这些低质量,没有研究价值的文章,最后产生了一大批题目大而无当、内容空洞无物的低质量论文。结果:师生双方都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以及精力并没有取得相应的成果。针对这一情况,高职学院应该对以往的毕业设计的形式、内容、过程管理等各方面进行改革。根据高职外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和实际需要,为他们度身打造一条适合高职学生的毕业设计模式,使他们在学校的最后考核中做到学以致用,升华自己学到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使毕业设计能与实际工作岗位真正融合。 三、策略 如何能使高职院校外语专业毕业设计模式能契合教学实际和应用实际?这需要创新策略。笔者建议应该根据各个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专业定位,岗位要求,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切实来安排实用化的毕业设计模式。毕业设计的形式不应该拘泥于论文的形式,应具有多元性,针对性,可操作性。比如旅游日语专业,这个专业以后未来的工作方向是涉外导游,服务接待等,是一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课程,实践性非常强。如果还是按照以往撰写论文的形式来完成毕业设计,显然不甚科学,因为那样既体现不出专业特色,也难以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对于该专业,学院和教师可以根据专业特色和职业定位设置如下的毕业设计:让学生独立用日语撰写一篇景点的描述文字,并现场进行演练模拟导游接待客人,介绍景点的场景,以这个形式来代替答辩,由教师进行赋分。这种形式与传统的毕业设计相比,可以比较全面的检查学生的语言水平,专业知识以及实际操作能力。多元化的毕业设计也需要评价体系的重新建立。根据高职教育定位的特点,在评判上应该轻理论,重实践。同时建立比较科学实际的评分标准,对学生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当然,这对学校的相关部门和广大教师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为了高职外语教学健康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从实效性和科学性出发,创新毕业设计模式是一条必由之路。 作者:李晶 单位: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 设计专业毕业论文:园林专业毕业设计作假行为及对策 摘要 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园林专业毕业设计作假行为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在分析作假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表现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设计选题,加强过程管理,真实性承诺与审查,设计进程图的答辩展示等针对性管理对策。 关键词:园林专业;毕业设计;作假行为 园林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环节,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走上工作岗位的适应性。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毕业设计作假行为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主要表现是通过扫描、拍摄、拷贝、网上下载、发送电子邮件等方式窃取他人的设计成果。毕业设计作假行为会引发一系列危害,如破坏学术诚信,破坏师生关系,损害学位制度,损害教风学风,导致人才培育质量和就业率下降等[1]。不可否认,弄虚作假行为是工科设计类专业毕业设计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是,每个专业会有自身的专业特点,作假行为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例如,园林专业毕业设计会有较多意向图,而建筑学专业则基本没有,园林专业毕业设计尚有较多手绘效果图,而机械设计专业已基本淘汰手绘效果图。基于此,本文探讨园林专业毕业设计作假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表现,并提出针对性管理对策。 1园林专业毕业设计作假行为的主要原因及表现 1.1作假行为的主要原因 1.1.1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学生自身的原因包括:①对毕业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②专业基本功不扎实;③手绘制图和电脑机辅助设计制图能力不足;④沉湎于网络游戏或赌博等恶习;⑤毕业前恋爱投入时间和精力过多;⑥在毕业设计之前已经找到与园林行业无关的工作,或对毕业后从事园林方面的工作根本没有兴趣,因而对毕业设计采取敷衍态度。 1.1.2环境影响方面的原因。 ①虚假宣传、作弊、欺诈、以次充好、冒名顶替等社会上各种不诚信现象的影响;②学术腐败与学术不端行为的影响;③抄袭雷同已成为园林设计行业的普遍现象;④园林专业毕业设计作假容易,成本低,而找到确凿证据并进行查处则很难;⑤毕业设计一般安排在大四下学期进行,与找工作、毕业实习、考研复试、公务员考试、毕业清考等存在客观上的时间冲突[2]。 1.1.3学校管理方面的原因。 ①重视园林专业毕业设计的结果,即园林专业毕业设计图件和文本,轻视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存在监控漏洞,对毕业设计过程放任自流;②选题环节的制度性漏洞,如设计题型不丰富,与上届相同的题目多,居住区景观绿化设计占比偏高等;③针对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考核与评价制度欠缺,没有制度约束,仅靠自律意识,影响指导教师的工作成效;④毕业设计的答辩通过率太高,一般全班仅有1~2个人不能通过,争议答辩又沦为走过场;⑤缺乏园林专业设计图件和文本的规范化细则;⑥对毕业设计作假行为的查处力度小,缺乏举报及奖惩制度。 1.2作假行为的主要表现 1.2.1请他人代做。 请他人代做毕业设计是设计类专业普遍存在的一个老问题,园林专业也不例外。现在校园常见一些小广告宣传毕业论文、代做毕业设计是值得警惕和打击的。 1.2.2扫描或拍摄。 很多书刊杂志上有园林设计图,以往还要依靠扫描仪、数码相机,现在的智能手机就能办到。有些园林专业的学生也做与室内设计有关的毕业设计,在一本室内设计杂志上就能拍摄到全套设计图。 1.2.3拷盘或下载。 在高校里,学生可能直接把上届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拷盘,稍加改动即剽窃成功。也有学生会到网上去下载园林设计图,目前有筑龙网、园林人资料、天工网、百度图库、建库网、土木工程网等很多网站都提供园林设计方面的电子图件下载服务,有些是收费的,有些是免费的。 1.2.4滥用设计意向图。 以一个雕塑为例,如果用一张相似雕塑的照片来表达设计构思,即是设计意向图。互联网的存在,使得设计意向图正在被泛化和滥用,花架、廊、游船码头、门房、喷泉、茶室等很多本来可以亲自设计构思项目,都被用设计意向图来表示,因为网上随便就可以搜索下载到一大堆。意向图的滥用和泛化,使毕业设计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1.2.5偷换设计场地。 例如在选题环节,学生的选题为A居住小区环境设计,指导老师也提供了现状地图,但是教研室可能并未对现状地图存档保存。到了毕业设计制图时,该学生可能因为某种原因未进行设计,而是到网上下载一套居住小区景观绿化设计图,指导教师也可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其参加答辩,并顺利通过。 1.2.6抄袭设计文本。 园林设计文本的作假主要是拷盘、抄袭。不可否认,很多场地的园林设计原理和方法是相通的,但即便如此,设计文本也应该由本人亲自完成,而不是拷贝。甚至有的指导教师直接把上届学生的设计文本拷贝给自己指导的学生。 2园林专业毕业设计作假行为的管理对策 2.1优化设计选题 应鼓励毕业设计题型多样化,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作假行为。公园设计、广场设计、工厂绿化设计、校园景观绿化设计、风景区规划、森林公园规划、休闲农业园规划、湿地公园设计、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公共建筑绿地设计、道路绿地设计、滨水景观带设计、屋顶花园设计、室内设计、庭园设计等都可以,如果没有具体的设计场地,虚拟的设计场地也是可以接受的。在选题环节,一定要将指导教师提供的设计场地具体化,并提供地形图建档保存,在答辩时进行对照,以免学生偷换设计场地,在网上下载全套园林设计图蒙混过关。 2.2加强过程管理 目前,很多高校的毕业设计选题在大四第一学期9月初即完成,接下来撰写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11月左右进行开题答辩,到下学期6月中旬进行毕业设计答辩。完成毕业设计的时间跨度长达6个多月,而这期间的大部分时间,学生在进行毕业实习,找工作,参加招聘会,考研及复试,考公务员等。学生在大四第二学期前两个月根本不在学校,大部分学生真正开展实际的毕业设计工作是在返回学校后的5月份。因此,加强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重点在毕业设计答辩前的一个多月时间。要防止学生的作假行为,应要求学生在手绘设计室和电脑辅助设计室开展毕业设计,并安排督导教师和指导教师巡查,检查学生的毕业设计并形成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学生的到位情况及异常原因,毕业设计成果质量、进度,对毕业设计质量、进度不符合要求的学生提出整改意见;布置下一阶段毕业设计工作并进行辅导。要求学生在记录册上签字,以便检查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出勤情况。而现实的情况是,大部分学生在寝室用电脑开展毕业设计,也无人监管。另有一些学生借口返校前已完成毕业设计,根本无法对其监管,而实际上他的设计作品可能是网上下载的[3]。 2.3真实性承诺与审查 真实性承诺,即要求学生签署毕业设计成果真实性承诺声明,指导教师和辅导教师也要签名,以防止有些指导教师或辅导教师不负责任,对学生的作假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另外,还要求1/4左右的同班同学提供真实性证明签名。真实性承诺能够在心理层面、道德层面、信用层面对毕业设计的作假行为产生震慑作用。资格审查的重点是指导教师相互交流评审,对于评审结果不合格者或存在弄虚作假者取消答辩资格,必须进行修改或重新做。不过,很多学校未实行盲审,评阅教师即使发现有弄虚作假者也可能碍于情面放水。要查证学生毕业设计成果的真实性,较好的办法是成立真实性审查小组,除园林专业教师外,最好有学生参加。审查内容包括是否变更设计题型,是否变更设计场地,是否由本人亲自完成,是否完成真实性承诺手续,毕业设计工作手册是否记录完整,文本是否存在抄袭行为等。在真实性审查阶段,可接受毕业设计作假行为举报,被举报者一经核实即取消答辩资格。 2.4设计进程图的答辩展示 目前,大多数高校园林专业毕业设计答辩都存在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弊端,学生凭借手绘图或电脑辅助设计图及文本即可参加答辩,至于其毕业设计成果是否由学生亲自完成,则无人考究。要改革这一弊端,可以引入设计进程图,所谓设计进程图,即学生在电脑辅助设计完成到50%~75%时,将其利用autoCAD、photoshop、3Dmax、sketchup等辅助设计软件绘制的图件保存为JPG格式文件,在毕业设计答辩时作为设计图件真实性的证明在ppt文档中展示。参加答辩的图件是一套完整的最终设计图,可通过扫描、拷盘或网上下载等途径获取,可以随时打印。而设计进程图是未完成的设计图,根本无法通过拷盘或网上下载等途径获取。对于手绘图件,因不便于制作设计进程图,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将采用手绘图件答辩的学生集中到设计室绘图,由管理人员对其设计进程进行记录,防止雇请他人手绘设计图件的事情发生。 3结语 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毕业设计作假行为提供了极大地方便,园林专业作为边缘学科,更容易受到冲击。要想遏制各种类型的作假行为,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和过程管理,从各方面促使指导教师和学生加大对毕业设计工作的精力投入,而不是幻想通过投机取巧、弄虚作假蒙混过关。只有在严格、公正、公开的规章制度监督下,学生毕业设计中的作假行为才能得到有效的遏制,不断提高毕业设计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作者:朱元恩 单位: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设计专业毕业论文:园林专业毕业设计作假行为分析 1园林专业毕业设计作假行为的主要原因及表现 1.1作假行为的主要原因 1.1.1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学生自身的原因包括:①对毕业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②专业基本功不扎实;③手绘制图和电脑机辅助设计制图能力不足;④沉湎于网络游戏或赌博等恶习;⑤毕业前恋爱投入时间和精力过多;⑥在毕业设计之前已经找到与园林行业无关的工作,或对毕业后从事园林方面的工作根本没有兴趣,因而对毕业设计采取敷衍态度。 1.1.2环境影响方面的原因。 ①虚假宣传、作弊、欺诈、以次充好、冒名顶替等社会上各种不诚信现象的影响;②学术腐败与学术不端行为的影响;③抄袭雷同已成为园林设计行业的普遍现象;④园林专业毕业设计作假容易,成本低,而找到确凿证据并进行查处则很难;⑤毕业设计一般安排在大四下学期进行,与找工作、毕业实习、考研复试、公务员考试、毕业清考等存在客观上的时间冲突。 1.1.3学校管理方面的原因。 ①重视园林专业毕业设计的结果,即园林专业毕业设计图件和文本,轻视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存在监控漏洞,对毕业设计过程放任自流;②选题环节的制度性漏洞,如设计题型不丰富,与上届相同的题目多,居住区景观绿化设计占比偏高等;③针对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考核与评价制度欠缺,没有制度约束,仅靠自律意识,影响指导教师的工作成效;④毕业设计的答辩通过率太高,一般全班仅有1~2个人不能通过,争议答辩又沦为走过场;⑤缺乏园林专业设计图件和文本的规范化细则;⑥对毕业设计作假行为的查处力度小,缺乏举报及奖惩制度。 1.2作假行为的主要表现 1.2.1请他人代做。 请他人代做毕业设计是设计类专业普遍存在的一个老问题,园林专业也不例外。现在校园常见一些小广告宣传毕业论文、代做毕业设计是值得警惕和打击的。 1.2.2扫描或拍摄。 很多书刊杂志上有园林设计图,以往还要依靠扫描仪、数码相机,现在的智能手机就能办到。有些园林专业的学生也做与室内设计有关的毕业设计,在一本室内设计杂志上就能拍摄到全套设计图。1.2.3拷盘或下载。在高校里,学生可能直接把上届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拷盘,稍加改动即剽窃成功。也有学生会到网上去下载园林设计图,目前有筑龙网、园林人资料、天工网、百度图库、建库网、土木工程网等很多网站都提供园林设计方面的电子图件下载服务,有些是收费的,有些是免费的。 1.2.4滥用设计意向图。 以一个雕塑为例,如果用一张相似雕塑的照片来表达设计构思,即是设计意向图。互联网的存在,使得设计意向图正在被泛化和滥用,花架、廊、游船码头、门房、喷泉、茶室等很多本来可以亲自设计构思项目,都被用设计意向图来表示,因为网上随便就可以搜索下载到一大堆。意向图的滥用和泛化,使毕业设计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1.2.5偷换设计场地。 例如在选题环节,学生的选题为A居住小区环境设计,指导老师也提供了现状地图,但是教研室可能并未对现状地图存档保存。到了毕业设计制图时,该学生可能因为某种原因未进行设计,而是到网上下载一套居住小区景观绿化设计图,指导教师也可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其参加答辩,并顺利通过。 1.2.6抄袭设计文本。 园林设计文本的作假主要是拷盘、抄袭。不可否认,很多场地的园林设计原理和方法是相通的,但即便如此,设计文本也应该由本人亲自完成,而不是拷贝。甚至有的指导教师直接把上届学生的设计文本拷贝给自己指导的学生。 2园林专业毕业设计作假行为的管理对策 2.1优化设计选题 应鼓励毕业设计题型多样化,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作假行为。公园设计、广场设计、工厂绿化设计、校园景观绿化设计、风景区规划、森林公园规划、休闲农业园规划、湿地公园设计、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公共建筑绿地设计、道路绿地设计、滨水景观带设计、屋顶花园设计、室内设计、庭园设计等都可以,如果没有具体的设计场地,虚拟的设计场地也是可以接受的。在选题环节,一定要将指导教师提供的设计场地具体化,并提供地形图建档保存,在答辩时进行对照,以免学生偷换设计场地,在网上下载全套园林设计图蒙混过关。 2.2加强过程管理 目前,很多高校的毕业设计选题在大四第一学期9月初即完成,接下来撰写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11月左右进行开题答辩,到下学期6月中旬进行毕业设计答辩。完成毕业设计的时间跨度长达6个多月,而这期间的大部分时间,学生在进行毕业实习,找工作,参加招聘会,考研及复试,考公务员等。学生在大四第二学期前两个月根本不在学校,大部分学生真正开展实际的毕业设计工作是在返回学校后的5月份。因此,加强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重点在毕业设计答辩前的一个多月时间。要防止学生的作假行为,应要求学生在手绘设计室和电脑辅助设计室开展毕业设计,并安排督导教师和指导教师巡查,检查学生的毕业设计并形成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学生的到位情况及异常原因,毕业设计成果质量、进度,对毕业设计质量、进度不符合要求的学生提出整改意见;布置下一阶段毕业设计工作并进行辅导。要求学生在记录册上签字,以便检查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出勤情况。而现实的情况是,大部分学生在寝室用电脑开展毕业设计,也无人监管。另有一些学生借口返校前已完成毕业设计,根本无法对其监管,而实际上他的设计作品可能是网上下载的。 2.3真实性承诺与审查 真实性承诺,即要求学生签署毕业设计成果真实性承诺声明,指导教师和辅导教师也要签名,以防止有些指导教师或辅导教师不负责任,对学生的作假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另外,还要求1/4左右的同班同学提供真实性证明签名。真实性承诺能够在心理层面、道德层面、信用层面对毕业设计的作假行为产生震慑作用。资格审查的重点是指导教师相互交流评审,对于评审结果不合格者或存在弄虚作假者取消答辩资格,必须进行修改或重新做。不过,很多学校未实行盲审,评阅教师即使发现有弄虚作假者也可能碍于情面放水。要查证学生毕业设计成果的真实性,较好的办法是成立真实性审查小组,除园林专业教师外,最好有学生参加。审查内容包括是否变更设计题型,是否变更设计场地,是否由本人亲自完成,是否完成真实性承诺手续,毕业设计工作手册是否记录完整,文本是否存在抄袭行为等。在真实性审查阶段,可接受毕业设计作假行为举报,被举报者一经核实即取消答辩资格。 2.4设计进程图的答辩展示 目前,大多数高校园林专业毕业设计答辩都存在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弊端,学生凭借手绘图或电脑辅助设计图及文本即可参加答辩,至于其毕业设计成果是否由学生亲自完成,则无人考究。要改革这一弊端,可以引入设计进程图,所谓设计进程图,即学生在电脑辅助设计完成到50%~75%时,将其利用autoCAD、photoshop、3Dmax、sketchup等辅助设计软件绘制的图件保存为JPG格式文件,在毕业设计答辩时作为设计图件真实性的证明在ppt文档中展示。参加答辩的图件是一套完整的最终设计图,可通过扫描、拷盘或网上下载等途径获取,可以随时打印。而设计进程图是未完成的设计图,根本无法通过拷盘或网上下载等途径获取。对于手绘图件,因不便于制作设计进程图,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将采用手绘图件答辩的学生集中到设计室绘图,由管理人员对其设计进程进行记录,防止雇请他人手绘设计图件的事情发生。 3结语 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毕业设计作假行为提供了极大地方便,园林专业作为边缘学科,更容易受到冲击。要想遏制各种类型的作假行为,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和过程管理,从各方面促使指导教师和学生加大对毕业设计工作的精力投入,而不是幻想通过投机取巧、弄虚作假蒙混过关。只有在严格、公正、公开的规章制度监督下,学生毕业设计中的作假行为才能得到有效的遏制,不断提高毕业设计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作者:朱元恩 单位: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建筑美学论文:浅谈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美学 摘要:在园林景观的构成因素当中,建筑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是构成景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典园林对于景园建筑的造型、构图都非常有讲究。建筑与环境的关系非常的密切,不仅从建筑自身出发需要优美的造型外观,而且必须使建筑融入到整个大的园林环境当中去。因此,环境景观的和谐,这就要求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景园建筑在历史的积淀当中不断得到发展与完善,也成为中国传统园林景观造景的一个重点部分。本文着重从景园建筑的造型与构图进行阐述。 关键词:园林建筑;建筑造型;建筑景观构图 一、中国古典园林建筑 (一)园林建筑的定义与范畴 通常我们所说的园林建筑就是古典园林建筑,是建造在园林和城市绿化地段内供人们游憩或观赏用的建筑物,常见的有亭、榭、廊、阁、轩、楼、台、舫、厅堂等建筑物。 (二)我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类型及应用 中国古典园林在设计时采用了浓厚的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将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相一致。 1、园亭,是供游人休息和观景的园林建筑。它的特点是周围开敞,在造型上相对小而集中,常与山、水、绿化结合起来组景,作为园林中“点景”的一种手段。2、园廊,屋檐下的过道及其延伸成独立的有顶的过道称为廊。它不仅是联系室内外的建筑,还是各个建筑之间的联系通道,是园林内游览路线的组成部分。它既有遮荫蔽雨、休息、交通联系的功能,又起组织景观、分隔空间、增加风景层次的作用。3、水榭它是供游人休息、观赏风景的临水园林建筑。其典型形式是在水边架起平台,平台一部分架在岸上,一部分伸入水中。平台跨水部分以梁、柱凌空架设于水面上。4、园桥,即园林中的桥,可以联系风景点的水陆交通,组织游览线路,变换观赏视线,点缀水景,增加水面层次,兼有交通和艺术欣赏的双重作用,园桥在造园艺术上的价值往往超过交通功能。 (三)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功能 园林建筑尽管风格迥异,但建筑在园林中的作用基本相同,主要概括三个方面:一是突出其实用性。根据人们的休憩及活动需要而设置,如亭、榭,即可供人停留赏景,又可以按需求兼做小卖亭、游船码头等用途。二是强调其独特性,配合园内的风景来布局,形成的游览路线。在人们视线所达不到地方,园林建筑以其有利的位置和独特的造型,为人们展现出一幅幅或动或静的自然风景画,并与廊、墙、路等形成一定的活动路线。三是提升园林意境。我国园林通常在园名、匾额、楹联中反映出其意境来。四是造景,即园林建筑本身就是被观赏的景观或景观的一部分。五是作为主体建筑的必要补充或联系过渡。 (四)园林建筑的特点 第一、使用和造景,具有观赏和被观赏的特点。园林建筑既要满足各种活动和使用上的要求,又要符合园林景观布局的原则,同时,也要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愉悦。因此,园林建筑既是物质产品,也是艺术作品。这就要求园林建筑要适合游人在动、静中观景,又要营造富于变化的景色,达到步移景易的效果。 第二、为环境服务,与自然景致充分结合。我国古典园林一般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构图的主题,建筑只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置。园林建筑是人工因素,与自然因素有对立的一面,但如果处理得当,也可为自然环境增添情趣,这就要求园林建筑的设置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做到布局上依形就势。这种自然美与人工美的高度统一,正是中国古典园林不断追求的境界。 第三、园林建筑的独立性和组合性。我国的古典园林建筑一般体量较小,按大小、形状不同,具有不同的功能,根据使用上的需要,既可独立设置,又可用廊、墙、路等不同的建筑组合成一个群体,这种组合群体形成了变化多端的建筑外形轮廓,使建筑与风景相得益彰。 二、中国园林建筑艺术的美学思想 古典园林都采用古典式建筑。古典建筑斗拱梭柱,飞檐起翘,具有庄严雄伟、舒展大方的特色。它不只以形体美为游人所欣赏,还与山水林木相配合,共同形成古典园林风格。园林建筑物常作景点处理,既是景观,又可以用来观景。因此,除去使用功能,还有美学方面的要求。楼台亭阁,轩馆斋榭,经过建筑师巧妙的构思,运用设计手法和技术处理,把功能、结构、艺术统一于一体,成为古朴典雅的建筑艺术品。 建筑和园林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为了丰富对于空间的美感,在园林建筑中就要采用种种手法来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例如借景、分景、隔景等等。无论是借景,对景,还是隔景,分景,都是通过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扩大空间的种种手法,丰富美的感受,创造了艺术意境。中国园林艺术在这方面有特殊的表现,它是理解中华民族的美感特点的一项重要的领域。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种种美学价值让我们不得不更深一步的进行研究,以挖掘出一切有利于景观打造的元素。在以现代主义建筑为主流的今天,如何建立起古典园建筑在民众心中的影响;如何将其运用于今天的景观建设当中;如何让园林建筑继续传承下来。这将是一项意义深远、义不容辞的任务。 建筑美学论文:纪念碑谷背后的建筑美学 大脸兔对解谜类的游戏情有独钟(大脸兔温馨提示:游戏需适度,过度会伤身哟),一般通关之后就会删掉再挑战新游戏,但是有一款游戏即便大脸兔很快就通关,仍旧舍不得删掉,它就是由英国独立游戏开发团队 Ustwo 制作的手机游戏“纪念碑谷”。 “纪念碑谷”中各种各样精妙的几何体建筑林立,玩家需要通过旋转或移动建筑物部件,引导沉默的公主艾达走出碑谷的迷宫,寻觅人生的真谛。在游戏中,艾达穿越一个个神秘而又极具想象力的建筑群:不规则的结构,哥特式的尖顶建筑,或坐落在无尽的大海之中,或冒起于一弯眉月之下,或独立成栋,或交叉相连……这些美轮美奂的建筑有的是借鉴大师的画作,有的是模仿充满异域风情的建筑。下面我们就一起去领略“纪念碑谷”背后的建筑美学吧。 在“纪念碑谷”,你会发现错位的运用几乎贯穿了游戏的始终。说起错位的艺术,不能不提荷兰画家M.C. Escher ,这位传奇画家擅长空间错觉、几何拼接、悖论结构,他的作品从“不可能”的角度重新描绘了这个客观世界,给我们的主观感受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其中一幅名为《攀高和下行》的作品在“纪念碑谷”中被完美“复刻”。 而《攀高和下行》这幅作品的灵感来源则是彭罗斯阶梯。这是一个有名的几何学悖论,指的是一个始终向上或向下但却无限循环的阶梯,可以被视为彭罗斯三角形的一个变体,在此阶梯上永远无法找到最高的一点或者最低的一点。彭罗斯阶梯由英国数学家罗杰・彭罗斯及其父亲遗传学家列昂尼德・彭罗斯于1958年提出。 “纪念碑谷”的建筑充满了一种空灵且似曾相识的异域风情。游戏的创作者们搜集了许多不同风格的建筑,各种童话似的城堡、神圣的教堂,有时候只需要改变一下形状就能呈现出非常美丽的画面。如艾达公主和图腾相遇的红色城堡,它和俄罗斯瓦西里升天大教堂是不是很像呢?当艾达公主在“红色的梦境”里遇到“诅咒的乌鸦”时,她所要走出的建筑仿佛就是埃塞俄比亚拉利贝拉岩石教堂的“翻版”。 “纪念碑谷”里的城墙和高塔还借鉴了不少欧洲的建筑风格。 如葡萄牙的佩纳城堡,这座混搭的建筑的城墙部分就被运用到了“纪念碑谷”第六章的关卡里;又如艾达公主在第九关“深坑”中所到达的那个金色空间,当她走过层层叠叠的阶梯时,仿佛来到了印度的阶梯井。 艾达公主在第九关中历尽万险,终于来到了纪念碑前,这次的纪念碑放置在一个灰沉沉的地方,四周排列满了灰色的方块。孤独寂寞的艾达抬头望着天,似乎在凝望什么。而这个场景的原型就是位于德国柏林的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这或许才是真正的“纪念碑谷”吧。 虽然“纪念碑谷”只是小小的游戏,但它又不仅仅是游戏这么简单。“纪念碑谷”的主设计师 Ken Wong 说:“你经历和体验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代入游戏。”你在游戏中,发现了什么呢? 建筑美学论文:体味建筑美学中的浓情爱意 坐标:同安镇 推荐线路:爱荆庄-青石寨 交通:因为目前没有直达式交通,建议自驾。福州市区驾车往永泰同安,可从福州高速南出口上福绍高速往永泰方向,从永泰西出口,再往同安镇三捷村。全程约68公里,需1小时15分钟左右。 青石寨的几大看点: 厅堂柱联:庄内的13副对联是青石寨特色之一,厅堂柱联全部为木刻。目前保存完好的只有厅堂大柱上的一副对联:“龙门玉带水,鸡寨锦屏山。” 挂瓦墙:带路人张建设先生指出,青石寨内的挂瓦墙(封火墙),被专家称为是最精美、保存最完好的永泰挂瓦墙之一。 牌匾:庄寨内牌匾“急公好义”为民国总统黎元洪亲笔题赠,现仍高挂厅堂之上。 6探悉建筑背后的浪漫情调爱荆庄 坐落于同安镇洋尾村的爱荆庄,始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后有小山做屏障,前有大片良田,秋景怡人。庄寨由外墙和四合院组成,在西南和东北角各建有一座碉堡,廊屋开阔敞亮,院落精致,这里飞檐翘脊的悬山顶加上马鞍墙的廊屋着实壮观,内院宅屋的门框雕刻也精细雅致。庄寨后方建有一排单层平房,目前仍有后人居住。南正门门楣上方有毛笔书写的“爱荆庄”三字,“爱荆”为爱妻之意,“庄”字上方多了一个点,表达对爱妻的心意。 7漫步永泰最精美庄寨青石寨(仁和庄) 位在同安镇永同公路边上的“仁和庄”,因大量采用青石建造,故“青石寨”的名号流传至今。在永泰众多的庄寨之中,始建于道光年间的青石寨,因家族拥有青石矿山,便以青石围墙、青石铺地、青石为阶,打造出占地超过六千平方,拥有并列三大院落的大庄寨。三座院落以风火墙相隔,庄寨四角各建有碉楼,跑马道则绕寨而行,寨墙上枪眼密布。据带路人张建设老师介绍,青石寨最讲究的地方在于用料精良。建筑用石多是俗称青石的辉绿石,台阶、天井和地面更是采用切割规整的大块辉绿石;寨内厅堂矗立百年的粗壮厅柱,自上而下直径相同,当年选用的木料远大于普通柱材,才能将其刨整得均匀笔直。 建筑美学论文:北京四合院建筑美学浅析 摘要:中国是有着五千年历史和博大精深文化的文明大国,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特色。随着近几年现代城市的高速发展,长期流传下来的古朴的建筑形式已经被逐步融入了现代建筑的设计中,北京四合院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有着鲜明的中国建筑特色。本文通过探究传统四合院建筑美学,借鉴其精华,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建筑艺术。 关键字:四合院;建筑美学;形式美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易经・系辞上传》 早在商周时期我国古代先祖们在哲学上就有了对美学的认识,将“道”、“形”、“器”作为一个哲学命题中的三个元素并列提出,从建筑美学的角度来看是耐人寻味的。其“道”是中国哲学和中国美学的最高范畴,万物产生变化的总规律,即精神的、思维的、宏观的;其“形”是一种存在的东西,由道产生了形,由形拓展到器;其“器”是现实存在的具象的、物质的、实践的。 对于四合院建筑美学,中国建筑思想深深的刻在了四合院的一砖一瓦上,正像汉宝德先生对建筑的理解,《中国建筑文化讲座》一书里汉宝德先生曾提到“建筑是文化的产物,一个民族的文化最具体的表现就是其建筑。不通过文化没有办法了解一个民族的建筑,不通过建筑也无法真正欣赏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想要了解中国传统的文化,就要先了解中国的传统建筑。中国传统建筑思想对于当代的建筑美学的发展也产生的重大影响。在现代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如果缺乏了美学理论的学习,一味的追求“由技入道”那么就很难研究出中国建筑精髓,当设计遭遇瓶颈,止步不前时,可通过一种转换亦或是种融会来推动我们的学习和认知。 一、形式美在四合院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民居北京四合院历史久远,虽然有些已经失去了建筑本身的实用功能,但体现在完整的建筑艺术形象中的建筑形式美,却并没有因为时代和社会的变迁而失去其美学上的价值。北京四合院延续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布局形式,一正两厢组合而成的院落,不同的空间具有不同的功能,这种四平八稳的均衡布局也恰恰体现了建筑的形式美. 北京四合院采用典型的群体式布局,体现了群体美、序列美。它在强调城市整体环境美的同时把个体建筑美纳入整体建筑环境之中。这种总体的艺术气氛又都以满足礼仪和生活实用的要求为基础。中国传统建筑运用序列设计和环境气氛,获得巨大的审美效果,对世界建筑美学思想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四合院的整体布局所映射出的建筑序列审美意匠 在四合院序列的组合上看,四合院采取的是封闭的环形结构。在四合院的布局上看,院内分配严格有序,位于整座四合院的中部偏北的位置且坐北朝南的是主房,主房前方多设有庭院。主房的后面设有后房。后房的外墙体为四合院的外墙,整个外墙空间造型封闭,不对外设置窗户。唯一供行人出入的就是在外墙的东南一隅所开设的一扇门。正厅和正房主要是建在南北朝向的主要轴线上,东西厢房通常建在正房的左右两侧。 四合院的这种结构关系和空间序列布局方式,清晰明确的反映了中国传统思想,长幼有序,尊卑有定,内外有别的儒家思想。这种序列结构深深的影响了当代人们的伦理观念。 三、伦理意蕴在四合院中的体现 作为典型的中国传统民居,北京四合院体现的是以家庭为本的儒家人伦思想,展现了封建家族中尊卑、长幼、内外、嫡庶、期服等不同等级人的生活地位和待遇。 它形成了以家庭院落为中心,街坊邻里为干线,社区地域为平面的社会网络系统。四合院这种围绕而居的空间布局形式,给北方的居民营造出来一个宁静、安全的生活空间,从使用的角度来讲,会使使用者产生很强的领域感和归属感。更重要的是,它将一整套的儒家的伦理观念完美的呈现出来,用这种外部空间布局的形式把儒家思想的礼仪人伦和社会秩序结结实实的落实在了中国人五千年的日常生活里。四、四合院的装饰材料所体现出的建筑美 1.木构架 从四合院的建筑材料上来看,在中国建筑几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木建筑几乎成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代名词,无论是宏伟的宫殿,还是普通的民居,木结构体系都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到今天,在中国一些现代建筑还是以木材为主,可见中国的古人对木材作为建筑材料的情有独钟。 四合院的建筑并不都是单单以当木构架房屋为主。从四合院的建筑结构来看,我们能够发现中国传统民居的内部结构根据其功能与形式所体现出的不同层次的美.结构层次的简单或复杂,都存在着一个“序”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结构的形式问题。 2.彩画 尽管北京四合院为木构架承重,但木质材料从外形的比例上并不占有过多面积,有很大一部分是上色之材,还有较多的青墙灰瓦。彩绘在四合院的垂花门及廊架表现最为突出,在梁、枋等部位也都可见。以红色、绿色为主题的门窗装饰, 色彩和彩画,给建筑内部的空间体验带来很好的调剂,彩画在我国可谓历史悠久,尤其是红色和绿色为主题的彩画,这个色调的特点是我国古代建筑装饰中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中国的彩画以独特的风格和特有的制作技术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并且凭借门窗典雅质朴的装饰艺术效果载人我国建筑艺术的史册。 3.青砖灰瓦 四合院内灰色的墙垣显示出建筑的厚重积淀,庄重而古朴,颜色和谐自然,与北京城的整体色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显得不同凡响,而且与周围建筑协调统一自然地融为一体,这不仅体现历史的传承,同时也反映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文明和传统文化,只要设计师激发想象力并加以运用,就一定能创造出我们自己的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里,既有古老中国的文明式样的继承,也同时符合现代化社会的物质技术特征,完美结合并阐释着文明人性的内涵,使我们这个文明古国的现代的建筑与生活模式也成为现代化文明的源泉之一。 结语 中国传统建筑思想曾蔓延到世界各地,表现在文学、艺术、哲学、建筑等多个领域。现代时期,西方主流思想反趋着我们的思想,我们不能照抄照搬国外的建筑模式,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也是适合我们中国特色的民居。对比中西方建筑,从功能到形式,从布局到结构,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推陈出新。结合传统的设计元素,融入西方建筑特色,把设计理念发挥到极致,把握住传统中国建筑文明的本质,将传统的精思与方法跟现代化方法及文明需求等有机结合并灵巧运用,最终找到适合中国建筑设计的创新之路。 建筑美学论文:关于建筑美学设计的探讨 摘要:本文介绍了环境美学与建筑环境美学的概念,从建筑设计的美学特征、美学语言、美学呈现三大理论视角,对建筑美学设计这一重要课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论述。 关键词:建筑;美学设计;探讨 1 环境美学与建筑环境美学的概念 建筑,指建筑物与构筑物的通称,即人类用物质材料修建或构筑的居住和活动的场所。建筑一词,拉丁文为“Architecture”,意为“巨大的工艺”,这说明建筑与艺术密不可分。 建筑设计属于现代设计范畴。现代设计包括产品设计、视觉设计、环境设计三大类别,建筑设计位列环境设计中的重要位置。“环境设计包括有室内设计、庭园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和国土设计等,它是以整个社会和人类为基础以对空间进行规划为中心的创造性活动。” 1.1 环境美学的概念 人们一般把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美学研究的对象就是现代工业文明基础上所展开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密切交织形成的人类生存环境。美的标准应该是人类自身生存的适宜度,所以环境美学首先应该从人类生存的外部环境如森林、河流、海洋等以及对生态平衡的保护与居住地的绿化安宁等多种手法的美化过程进行研究,构成环境美学的框架。 1.2 建筑环境美学的特征 建筑环境美学就其特征来看,第一便是严格遵循建筑科学和环境美学的规律性,力求在一定的经济、建筑科学技术条件下,尽可能处理好实用空间与视觉空间、周围环境的关系,使建筑实体分割出来的实用空间组合是在空间上和谐连续变化的序列;其次便是建筑环境美学必须沿袭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建筑风格和传统,在现代建筑群的塑造上体现出时代性、民族性、地方性。当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们还要注重新、旧建筑群的整体协调,使整个城市的建筑,既保持历史文脉的延续性,又各具特色并展现新时代建筑风格的雄浑气魄。 2 建筑设计的美学特征 要提升建筑设计的美学水准,首先要掌握建筑设计的美学特征,而建筑设计的美学特征,又以建筑艺术本身的美学特征为依托与载体。 具体而言,建筑设计的美学特征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建筑设计的实用性,是整个建筑设计的基础与前提。建筑设计首先要充分考虑到实用性,包括建筑的内部空间适用于主体的活动需要、外部形式适应于材料的结构功能。早在2000多年前,古罗马的建筑家维特鲁就提出了建筑设计的三要素:实用、坚固、美观,这一理念至今仍不过时。也就是说,建设设计要做到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例如我国古典建筑设计中的飞檐,有“如翼斯飞”之感,但它最初的设计目的并不是美观,而是为了解决采光和防止溅水的技术问题。又如故宫宫殿大门上的红门金钉,设计的初衷也不是为了装饰,而是连接木板和横串,在钉上加上帽以防雨水腐蚀。 建筑作为一门艺术,是一种固定的工程形式,必须充分考虑到建筑物与固定环境的和谐关系,例如贝聿铭1968年设计的一座64层办公大楼,其斜方形平面、四个立面全部使用玻璃幕墙,可以把整个城市街景全方位、广角度、动态性地映影出来,并可使室内室外的人互相观望,从而开了“光亮派建筑设计”的先河。 二是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统一。建筑设计的抽象性,表现在它运用象征、隐喻、朦胧等手段,营造出形式美。例如北京天坛设计成圆形,地坛设计成方形,就象征着天圆地方。古希腊建筑用刚劲挺拔的陶立克柱象征雄健的男性,以修长轻盈的爱奥尼亚柱象征温柔的女性。而欧洲许多教堂用十字形平面象征耶稣受难。如此等等,不胜枚举。建筑设计的形象性,表现在它运用具体形象,表现建筑的形式美。例如美国纽约的TWA候机楼,用壳体组合结构,以四片薄壳展翅的形象造型,表现出“飞翔”的意境。北京奥运会的“鸟巢”,用鸟巢的形象表现“人类共同家园”的思想寓意。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则用帆船、贝壳等多义化形象,表现“意通大海”的思想内涵。 三是艺术性与文化性的统一。建筑设计的艺术性,不止表现在它的形式美、抽象性、形象诸方面,更重要的是它具有音乐性,具有韵律性、节奏性,所以建设称作“凝固的音乐”。黑格尔曾以古希腊建筑三种格式的石柱为例。说明由于台基、柱身、檐部的体积、长短、间距的比例不同,分别形成庄重、秀美、富丽的三种不同风格,这就同音乐中的倾歌、抒情曲、多声部合唱三种形式一样。建筑设计的文化性,表现在建筑艺术本身的文化内涵上。有人说:“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古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都成为人类文化的标志。因此鲍列夫在其所著的《美学》一书中说:“人们惯于把建筑称作世界的编年史:当歌曲和传说都已沉寂,已无任何东西能使人们回想起一去不返的古代民族时,只有建筑还在说话。在古书的篇页上记载着人类历史的时代。” 3 建筑设计的美学语言 不同的艺术有不同的语言,建筑设计的美学语言,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是空间与形体。所有的建筑艺术,都是由建筑物的空间和形体两部分构成的,空间与形体,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既互相独立,又互相依存,各以对方的存在为自身存在的条件。而建筑空间是指利用墙壁、门窗、房顶、楼板、柱列等构成大小、开合、纵横、明暗、内外的空间组合。按结构特性分为室内空间、室外空间;按功能特性分为专用空间(私属空间)、共享空间(社会空间);按形态特性分为固定空间、虚拟空间、动态空间。形体又称实体,指建筑物的屋顶、地板、墙壁、门窗、楼顶、柱列等实在部分和物体。形体分为二棱体、正方体、半球体、棱椎体、圆柱体、扇体、不规则形体等。 二是色彩与光影。色彩的运用是构成建筑艺术的基本手段之一。建筑色彩设计,应与周围环境与建筑物特色相一致,并从功能、主人性情、审美习惯出发,追求一种色彩意境。如起居屋可取温暖型、卧室可取沉静型、贵宾室可取华贵型等不同色彩。 三是质感与修饰。质感指材料表面的质地特性作用于人眼所产生的感觉反应。质感又分天然质感与人工质感两类,并分为粗、中、细三种形式。修饰包括装修和装饰,又分为构造类、即塑类、浮雕类、壁饰类、小品类五种。建筑之所以称作艺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装修与装饰艺术的参与。 4 建筑设计的美学呈现 建筑设计的美学呈现,包括四大内涵: 一是比例与尺度。比例指物体的此一部分与彼一部分之间或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大小关系。建筑物的比例,指它的整体或各部分、各构件本身,或它们之间的大小高矮、长短、宽窄、厚薄、深浅等各方面的比例关系。如“黄金分割率”、模数比例、等差数列、调和数列等。尺度与比例关系密切,尺度指物体的形体与人体、物体各部分之间合适的尺寸关系。 二是均衡与稳定。均衡指建筑物前后、左右各部分之间的轻重关系。稳定指整体上下之间的轻重关系。建筑设计要做到均衡与稳定的统一。 三是节奏与韵律。节奏指建筑物形式要素有规律的重复。韵律指建筑形式要素以节奏为前提有秩序的变化。 四是多样与统一。多样指建筑要素之间的差异、变化而不是雷同。统一指建筑要素之间在形式上的某些共同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联、呼应、 衬托、协调关系。 5 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兴起一股建筑热。广厦林立,高楼比肩。为了提升我国的建筑水准,首先应从建筑美学设计入手,也就是说,要提升建筑设计的美学品位与美学品格。为此,本文就此发表若干浅见,以作引玉之砖。 建筑美学论文:中西方建筑美学差异 【摘 要】由于中国和西方历史文化起源不同,中西方民族各自发展出有明显差异的哲学观念、文化传统、性格气质和审美心理等。这些无形的因素内在地影响着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涵。本文尝试从建筑材料与结构、建筑布局、装饰色彩、艺术风格、美学价值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来分析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传统建筑的差异。 【关键词】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建筑美学 0 概述 建筑是人造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它既要满足一定的使用功能,又要满足一定的审美要求。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天人合一”,崇高自然,与自然相融相生,所以,几千年来,中国建筑一直以木构架建筑房舍宫府,形成了我国独特的木建筑文化。而西方古典建筑的特点是:建筑功能比较简单,建筑类型不多, 从建造手段看主要是石结构,人们常把建筑看成是石头的史书。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传统建筑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差异,造成了中外建筑审美观念上的差异。 1 中西方建筑美学差异 中国古代的单体建筑形式比较简单,大部分是定型化的式样,孤立的单体建筑不构成完整的艺术形象,建筑的艺术效果主要依靠群体序列来取得。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创立了一整套等级森严的伦理规范,直接影响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型制和布局,传统建筑讲究中轴对称的平面布局和秩序井然的伦理营构,以组群布局的方式在平面上开也体现了“儒家”的尚大精神,进而形成中华传统建筑的尚大性格。从古代都城、宫殿、寺庙、还是皇家园林以至居民的组群建筑莫不如此。从群体到个体,从整体到局部,都十分关注尺度、体量的合理搭配,讲究空间秩序的巧妙组合,营造出一种和谐圆融之美。使组群既能在远观时给人以整体性的恢宏气势和魄力,又能在近观时予人以局部的审美情趣与亲和感。 西方古典建筑,无论是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帕提侬神庙、罗马的凯旋门、印度的泰姬陵,还是西班牙最著名的吉拉尔达塔、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法国的巴黎圣母院、意大利的比萨主教堂钟塔,则更注重于单体的外部造型和体量上的巨硕突兀。它们往往以超人的尺度,极力渲染那种对于宗教的迷狂和敬畏之感。 2 中西建筑美学差异缘由 中西方建筑的差异主要是中西文化的差异所决定的,文化传统的不同反映在建筑风格上有着不同的和谐之美,也就是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中西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中西名族不同的价值观,在建筑上就体现出不同的建筑风格:中国的建筑文化重人,中国文化重道德和艺术,中国文化重融合,同时,中国的名族风格是含蓄、和善、仁慈等多种人文风格;西方文化重物,较重视科学与宗教,重视不同时代或多种流派的独特精神。 精神现象总是与空间意识紧密联系的,大多数学者认为西方文化浓厚的空间意识,与最早发源于其特定的自然地理背景有关。作为西方文化重要发祥地的古希腊,代表了地中海文明的灿烂辉煌。浩瀚的地中海上散布着众多岛屿,互不连续,互相分立,其农耕混合制经济与渔业活动使生活在这里的西方民族对地理方位、空间布局的感受较强,极容易产生强烈的空间感受。古希腊众多的岛屿相对隔离,无形中孕育了古希腊民族的空间观念,积淀了其“纯空间”的潜意识。多变的地形,客观上在西方人观念上造成了“空间是可以被限定的、有限的”思维定势与认识模式。而生活在农耕地理环境的东方人,在平缓绵延的冲积平原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很有规律,劳作相当有序,过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循环往复的田园生活。其单一农耕型的经济结构,对四季变化依赖较大,人们容易产生强烈的时间意识。 这种不同的时空观自然影响到建筑风格的差异,中国传统(古典)建筑文化偏重于建筑群体的时间因素,西方传统(古典)建筑文化则强调建筑单体的空间因素。由于东方各民族多生息于大河流域,生活环境比较优越且相对稳定,生存环境又处于同外部世界相对隔绝状态,因此东方民族多养成清静淡泊、自然无为、温顺好养、追求和谐等文化特点。西方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较差,且生活方式不稳定,时常要与自然抗争,与外敌斗争,故形成拼搏、竞争、重实、求真等文化特点。同时,东方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属于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大河冲积平原土壤肥沃疏松,灌溉便利,光热水土诸自然因子组合良好,农耕生活节奏稳定而有序,遂产生“天人合一”、“中庸”等思想;希腊等地中海地区欧洲民族,气候属夏干冬雨的地中海式气候,土地贫瘠,光热水土自然因子组合不谐调(西欧的自然因子亦欠谐调),加之海上生活常常与狂风恶浪搏斗,故产生“天人相分”、“人定胜天”等思想。这种文化观念反映在建筑风格上,中国传统建筑比西方传统建筑更加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风格上也相对平和、含蓄一些。 3 小结 在建筑研究中应该运用整体思维,进行纵横的比较分析。中西方传统建筑在各自思想、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不同形态,在本体认识的差异上, 中国人重视整体的和谐,西方人重视分析的差异。中国哲学讲究事物的对立统一,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而西方哲学主张客观世界的独立性,主客观分离,相反而不相成;对待自然也有着不同的态度,西方的叫作机械的自然主义,中国的叫作有机的自然主义。 在21 世纪全球化的环境中,通过比较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对建筑造成的影响,即对中西文化的差异的脉络有了基本了解,也更加明确了中西建筑在各个方面的差别和造成这些差别的原因,我们应继续加强各种文化范畴间的交流,各种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同时要保护好自己的民族和地域文化,坚持优势互补的原则,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有效避免文化的趋同性,才能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美学论文:给排水设计对建筑美学的影响 【摘 要】建筑中的给排水工程是技术工程;建筑美学是建立在建筑学和美学的基础上,研究建筑领域里的美和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给人感官享受的工程。给排水系统工程虽然在建筑工程中的比重不大,但是却是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给排水系统在保证正常生活用水充足的前提下,还会给人以美的享受。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给排水工程的发展历程,结合建筑美学的基本要求,探讨给排水工程对美学的影响,以期对给排水工程提供一些思路,让我国的建筑更加美观。 【关键词】给排水工程;设计;建筑美学 近一个世纪来,西方现代建筑科学一直走在我国前面。西方形式的建筑逐渐被开发、接收,中国在接收“西化”的同时,完全抛弃了古代苏州园林、皇家园林中室外水源、流水和古典建筑完美统一的理念,致使我国优秀的建筑理念被忽视。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30年,国内建筑也有了新的要求,下面结合基本的理念谈谈给排水设计对建筑美学的影响。 1.给排水设计的设计原理和发展历程 从设计角度来讲,给水系统的目的就是设计合理的供水压力,考虑供水的水头损失和沿程损失等问题,使用科学的配管方案,可以使各个用水点达到供水的目的。从排水角度来讲,排水系统的目的就是计算使用楼层和住户的排水当量,使用合理的配管方案,使生活污废水安全排出建筑。 我国建筑给排水有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我国房屋卫生技术设备是初创阶段,主要标志了我国开始设置给排水专业,房屋卫生技术设备被确定为一门独立的专业课程,这主要就是给各户安装水龙头,将排水分离,接入市政工程。第二阶段:室内给排水阶段是反思的阶段,主要通过工程实践,对以往机械搬用了国外经验造成了一些的失误进行总结及反思,进而形成了我国特色的建筑给排水技术体系。标志就是我们出台了给排水标工程实施标准。第三个阶段:给排水阶段是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已经有了具备一定的经验的专业队伍,队伍中包括经过专业培训的设计、安装及管理人员;技术上也积累了以往的实践经验,借鉴了国外的新技术,还在专业技术上有了明显的突破及进展;组织成立了全国给水排水工程标准技术委员会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给水排水研究分会。主要表现:已经开始合理布局,有些设计放在隐蔽处,在设计给排水工程时,优先考虑建筑整体性,将给排水工程上升到标准化、整体化的水平。 随着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给排水工程也越来越重要,建筑美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2.建筑美学的要求 建筑美学的基本要求:统一均衡、合适比例、尺度恰当、充满韵味 统一均衡:将简单、明确的几何图案融合统一起来,用这样的几何图案可以给人以统一的美感。均衡就是用对称的理念将建筑中所有的形状和细节取得相互协同的效果,用次要部门陪衬主要部门,给人一种主次分明、协同一致的美感。一个建筑的统一规范程度也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有序程度。 合适比例:人类的视觉感受对比例要求很高,比如黄金分割点就是人很舒适的视觉感受。各个建筑之间、建筑部分之间的比例要协调、合适,要有层次感,这些是人喜欢的视觉冲击效果。一个建筑的比例协调程度也反映一个社会的和谐程度。 尺度恰当:小有小的精致,大有大的雄伟。建造建筑时要考虑环境,氛围,档次,品味等因素,同时,建筑尺度的大小要有度,要恰当。这样给人舒服的感觉,美的感觉。一个建筑的尺度也能反映一个社会的度量。 充满韵味:一个建筑的韵味是最能体现美的,色泽、灵动的布局,这些都属于韵味的范围。充满韵味会叫人回味,让人熟悉。韵味的设计,要考虑文化、历史、宗教、亲情,社会等因素。一个建筑的韵味也体现一个社会的韵味。 3.给排水设计对建筑美学的影响 给排水工程是个功能性、实用性的工程,研究过程一定要科学、合理、严谨,它具有工程的所有特征。建筑美学是一个感官的工程,讲究舒适、和谐、韵味。两者有矛盾,也有统一。给排水工程是建筑工程里面重要的组成部分,必然对整个建筑美感有影响。 建筑,尤其是非景观建筑,实际用途还是人们追求的基本要求,这是前提和基础。绝对不能牺牲给排水的国家标准,降低质量来换取建筑上的美感。如果,没有给排水工程,再美的建筑,也不会让人喜欢,这就是说给排水工程是建筑美学的基础,考虑美学时,一定不能忘记这个基础。或者说,给排水工程是建筑美学很重要的一部分,没有给排水工程,建筑美学就不存在[3]。 在满足给排水工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可以尽量考虑建筑美学的要求。在给水方面,可以根据地势走向,科学、合理的铺设管道,保障施工工程符合标准,又不破坏整个地势。排水工程这些需要建在外部的工程,要尽量以美学的观点,统一均衡,不破坏建筑的整体感觉,给整个建筑增加和谐的因素。如果有小园林水景布置,可以将传统蓝色小亭与假山石并用,茂盛的绿枝与叠级式落水相结全,小拱桥恰当地架在水面之上,并在隐蔽处用小循环泵将水送至高处,循环的水流,使空气保持湿润,环境清新,滴流的水声,给人以田园的遐想。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造一个湖,在广阔舒展的水面上,依水设榭,有一种天然野趣,又临水安亭,跃于水面之上,玲珑而又活泼;再环水建筑厅堂楼阁,波光倒影,别有情趣。水中自由游动的锦鲤,增添了环境的天然美,渲染出平和、宁静、清新的自然气息。关于室外局部排水的设置:局部污水处理建筑物可以完全隐蔽地埋在园林绿化及鹅卵石下,卵石之上被巧妙布置了棋子状的抛光石及各种有趣的小雕塑。雨水的处理,运用新材料,新设计,抛弃过去那种铸铁的检查井盖,运用竹子或木板铺设小路,遮住下面的雨水通道,给人以美的感受[4]。 给排水工程也可以是建筑美学。结合我们古代建筑上的辉煌:屋檐的琉脊,天井的造型、水动的木轮、雨水的收集,这些不仅仅是给排水的工程,也是建筑美学的一部分,是建筑美学与给排水工程的完美统一。当下,对水的循环利用,对水的保护和收集,这些都是给排水工程的新理念,把这些理念放入建筑中,就会成为建筑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最美的一部分。 总之,给排水工程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造美观建筑的基础。工程方面会给建筑美以影响,只要处理的好,设计科学,完全是好的影响和促进。给排水工程和建筑美完全能和谐统一,完全能在建筑美中看到给排水工程的影子。 我们古代优秀园林设计中给排水设计有许多经典的案例,如果,我们能好好从中吸取一些理念和文化内涵,结合现在技术材料,两者相得益彰。加上我们的智慧和创造,我们的建筑技术一定能重新走到世界的前列,为人类提供新的建筑体验。 建筑美学论文: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建筑美学新模式探索 近年来,面对资源稀缺和环境的问题,生态建筑、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等科研层出不穷,环保、健康、生态等新概念被纳入建筑中,在满足生态的同时根据当代技术手段对建筑的空间形式进行美学法则探索。阐述了生态建筑美学是基于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协调的美学尺度,其核心领域是遵循生态的自然法则。 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引入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的全过程。”生态建筑美学不仅仅是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回应,更是为了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与和谐相处,促进当代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建筑美学 (一)生态建筑美学的概念 生态建筑美学是由生态学、建筑学、美学三大学科的有机“融合”与“共生”。“融合”是由人工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一体,最大化建设发挥有利于生态效益的自然环境,尽量避免额外的反生态效应,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平衡与和谐。“共生”是以不改变自然环境为目的,也就是说,原始自然环境和生物物种不被打扰的前提下,实现生态系统的共存原则,从而有利于自然生态适应和发展。 (二)生态建筑美学的特点 1、高新技术中的新型材料 高技术处理后的低效材料,直接利用一个特殊的编织工艺形成建筑的密封结构,或构成建筑的表皮系统。2010年在上海举行的世博会,其中,德国馆外墙使用的是网格、良好的透明性创新架构的“布料”,能有效避免因人流密集而导致热量堆积,减少空调能耗的负担,最重要的是这些“布料”可以被再次使用,制作成小型遮阳罩。英国馆的外墙采用一种透明亚克力制成的“触须”,白天,触须会传导光线提供内部的透明,夜间,触须内置的光线可以照亮整个建筑,从而节约了场馆的电量。这些新型材料自身的质地和线条,不仅带来了新的视觉美感,而且还营造了现代感和震撼。 2、采用生态技术对建筑节能的考量 生态建筑技术,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中,最基本且最主要的问题之一是建筑设计。杰出的建筑设计需要设计人员创建空间和实体,通过块体、空间和设备的优势来满足建筑。在现代建筑中,应减少对资源的损耗和环境的影响,按照建筑功能的需求,去寻找自然通风和采光,表皮布局使用自然条件调整日照,促进建筑能耗量少,得到全面的节能效果。 3、物质循环与再生利用 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是生态建设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生态控制论和生态建筑设计应该遵循的一个概念。任何产品最终将成为一组“垃圾”,每组“垃圾”也是生物圈中另外一组有用的“产品”。为了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必须遵循材料回收的准则,实现资源回收和永久利用,最低成本换取最大化的发展。 4、生态建筑的和谐美 自然美:人类的生存环境是自然环境的基石,受地形和气候等因素来决定。就地形而言,不同的山地地形里,单体建筑可以得到更好的通风和采光。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可以有一个更有优雅的环境,身处其中,感受自然的建筑风景,同时也享受着快了,这充分体现了自然美。人文美:空间布局、外观情况和建筑物的细部装饰对文化环境有很大的影响。在中国传统的建筑空间布局中,大多以闭合的状态展现,并布置在中心轴线对称的形式。在细部装饰,一些传统民居会在搁栅雕刻波浪卷的图形,表达防火意识。历史美:历史环境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建筑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索美的过程。现代主义建筑是以实用性和功能性为中心,表现出理性的建筑之美;后现代主义建筑倡导装饰技术,以实现丰富视觉,主张满足心理需求,呈现一种妥协的装饰美感。每个时期已经属于艺术印迹杂交叠加和历史累积的成果。 二、生态建筑与相关建筑的关联 (一)生态建筑与可持续建筑 生态建筑的设计总体思路基于:利用土壤、温室和自然通风技术提供一个稳定和舒适的室内环境;粪便、食物垃圾等已经在沼气中作为燃料和肥料……因此,所谓的“生态建筑”,是在建筑生态系统中操作能量和内部订单、回收、高效的平衡生态建筑环境。 可持续建筑是指以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建设理念,主要包括建材、城市规划以及功能和构架、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因素。可持续建筑的概念就是追求降低环境荷载和环境的集成,其目的是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保障健康和提高生产效率。 (二)生态建筑与其他建筑 对于“低碳、健康、自然、环保、生物、技能、环境共生、资源循环型、有机建筑”等建筑,不能与“生态建筑”竞争,它们只是“生态建筑”的一个附属部分而已,只是局部概念罢了。 三、生态建筑造型的美学探究 由于建设规模不同的生态建筑风格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以美感的角度做出的形状更符合以人为本。我们可以发现,人们都集中在审美体验的过程,同时也反映了发展的审美情趣的多样性。当代的审美原则也出现了模糊、情感化的审美变异。 (一)人文主义 建设作为文化的象征,价值观直接影响人们的理解和认知。事实上,生态建筑以物理形式存在,最根本的原因是人类的需求,所以只有以与人相关的概念去认识,才能建立一个真正内在的联系。只有当生态建筑和当地人民的习俗、文化融合,才可以实现真正的意义。因此,生态审美的活动已经不是单纯对建筑形式和风格的纯美学,而是反馈生态建筑在人类社会和文化的问题。 (二)体验过程 建筑的意义在于为人们的生活而服务。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关注的是建筑结构,即建筑特性和质量(样式、功能质量等)的体系结构,作为最终成功或失败的设计评价指标。这种专注于精神需求的审美观念,具有明确的目的,追求优雅的审美情趣。 当代生态建筑被认为是一个不断发展与人沟通对话的方式,所以人们更关心的是沟通方式,与人们的生活对话。事实上表明,人们对建筑概念的变化,关注建设中心从“结果”到“体验”。 (三)审美变异 审美变异指的是当代建筑设计概念问题的出现反抗现存的古典审美现象,其中包括建筑美学、价值曲线、审美标准体系和变化的艺术技巧。事实上,人们在追求“国际风格”和欣赏“文化共生”足以表明“变异”的审美现象。建筑的多样性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几何形式,而是包括了多元化的审美价值。在一定范围内单一的审美价值已被打破,但文化价值的上升,是建筑物也呈现了不同的风格。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各类型之间存在丰富多彩的差异形式和方法,完美诠释了审美的变异。 四、生态建筑美学在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新模式 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在人们对可持续发展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被提出的,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升华。生态文明不同于人类过往的发展理念,它在指导人类发展的方面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协调发展生态建筑的核心是保持生态美。发展必须遵循自然,就是一个很好的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守恒定律,有持久的生命力特征。事实上,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建筑美学在人类生活中的基本需求性能。如果破坏生态系统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为代价仅仅是为生态建筑的发展,那么建筑就已经失去生命力,失去生命力的建筑,毫无疑问没有任何美。 (作者单位:莆田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建筑美学论文:浅析中国佛教建筑美学对游戏场景概念设计的影响 摘要:随着近几年来中国网络游戏的流行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把网络游戏当做闲暇时的一种娱乐方式,而游戏美术中最重要的两个模块就是游戏场景与角色,而本文将针对游戏中常见的场景设定进行分析,了解中国佛教建筑美学在游戏美术场景设定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作用。 关键词:中国佛教建筑美学;游戏原画场景设计 佛教文化的传入和发展大约是在两汉时期,印度的佛教艺术,从开始传入就影响了中国的艺术发展,经过中国艺术家和民间工艺家的吸收融合以及再创造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佛教艺术美学,而随着历史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佛教虽然经历的繁荣与衰败,但时至今日,佛教美学依然对现代艺术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比如本文要提到的游戏场景中的佛教美学。 1 游戏场景设计在游戏设计中的存在意义 筑的文化象征性以及建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影响下对社会资源的利用,这是建筑语言所表达处的深层结构以及意义。我们可以在从一个地区中所体现的建筑特点读出很多深层的内容,比如该地区的文化、气候、技术水平等。 而在一款游戏中,场景的设定同样可以作为一种信息传达,让玩家在第一次接触中就能了解所玩的这款游戏的时代背景、文化特征甚至游戏的世界观和地理位置等基本信息,增加玩家的代入感。 2 佛教建筑美学对游戏场景设计的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后,各地竞相修建寺庙,中国古代跟寺庙的场景有关的诗词也是比比皆是,比如明朝诗人张穆的“灵岩遥听五更种,十里来登最上峰。”虽然看上去平没有直接描述寺庙,却出现了“钟”“登峰”等字眼。而有人就要问了:“这与你题目中所提的游戏场景又有什么关系呢?”“大钟”是每个寺庙都会出现的一个重要元素,而“登峰”这个字眼让我们很快联想到了一些坐落于名山之间的寺庙。喜欢玩游戏或者从事游戏行业的人肯定都知道,现在国内研发的一些游戏中,很多比较受欢迎的游戏的类型大多都是走古风奇幻唯美风格的游戏。其中关于修仙、武侠类的角色扮演类游戏市场反响比较可观。比如网易的《大话西游》、《倩女幽魂》,金山西山居的《剑侠情缘网络版三》(简称《剑网3》)。《大话西游》《剑网三》故事背景都出现在唐朝,我们都知道唐朝是佛教兴盛时期,有很多地区都会出现佛教建筑,比如佛像、佛塔、大钟等具有佛教韵味的组件。而《倩女幽魂》更是有一个比较有名的建筑--兰若寺。而很多以中国古代为故事背景的游戏中都会出现“少林”这个门派。可想而知,佛教建筑在游戏中的出镜率是多么的高了、基本每款中古古风游戏中都少不了像佛像、佛塔这样的建筑出现。游戏中建筑设定都是在我们中国传统建筑的基础之上再加以变化和改良的。 3 佛教建筑美学对游戏场景设计的指导意义 佛教东汉时期传入,由于统治阶级的需求和利用使佛教得到大力的发展,兴建了许多寺庙,尤其唐朝时期许多寺庙建筑、石刻的佛像雕塑群都在那一时期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很多也保留至今。中国古代寺庙的布局到多时正面中路为山门,山门内左右分为钟楼、鼓楼,正面是天王殿、殿内四大金刚雕像。后面还有大雄宝殿以及藏经楼。分列正中路左右两侧的分别是僧房和斋堂。大雄宝殿是寺庙中最重要、庞大的建筑。隋唐以前的佛寺一般会在寺前或宅院中心造塔,隋唐以后佛殿普遍代替了佛塔,寺庙内大都另辟塔院。总结一下其实我国的佛寺布局是有一定规律的:平面方形,以山门殿--天王殿--本寺主供奉菩萨殿--法堂--藏经楼这条南北纵深的轴线组织起来的空间,对称的布局彰显稳重庄严的气势。同时再配合山峰、流水、松柏、廊庭之间的呼应,含蓄温蕴,具有和谐、宁静、庄严之美。在游戏中每个不同的场景区域都可能有不同的文化特色,而不少游戏中都会出现一个专门为佛教建筑风格提供的区域--佛迹片区。 我们在游戏设定中多画的一般是寺庙,但寺庙文化其实早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天文、地理、绘画、建筑、雕刻、音乐等。所以我们在设计一个区域的时候当然不仅仅只是从寺庙入手,那样一整个区域都是寺庙就显得太单薄了,自然不能吸引玩家的注意。可是在区域中加入有佛教元素的绘画或者雕刻的建筑,比如佛塔、佛像、有禅味儿的莲花座、荷花池、假山等场景组件,既能丰富游戏的美感、又能满足玩家的视觉体验。还有一点非常值得一提的就是,我们除了了解佛寺的人为建筑美学之外,在通过现有的保存完好的古寺以及古代一些诗人所作的诗词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寺庙都是坐落于或风景秀丽、大江名山之间,或耸立于高山危岩会上,与自然相辅相成、融为一体。仿若如画,若设计师心中有这样的景色,那他绘制出的设定图一定也可以将玩家带入其中。 我们作为一名合格的设计师,在对场景进行设定之前,一定要对这样的布局有所了解,才能设计出一个完整且严谨的工作图来。这是对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的敬仰,也是对玩家的尊重。 4 结语 游戏概念设计在现在艺术设计中还是一个比较新兴的项目,但它在设计行业中才刚露头角就已经获得了很多的关注,近几年选择从事游戏行业的人也越来越多,同时各大学校也开始成立了游戏专业,这同时也意味着游戏行业的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所以作为设计师不仅要对自己的美术技法进行提升,更重要的应该是提高我们的设计感,这就需要原画师掌握更多的知识,中国传统建筑有着它独特的美学特征,与外国建筑建筑的纵向的延展性的特征不同,中国的古代建筑一般多采用建筑群不会改很多层,有些强调的庄严、等级制度,有些讲究韵味,甚至在建筑中就可以体现出人们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它的美学理念可以给设计者带来很多灵感启发,所以,设计者除了在汲取现在当代设计观念的同时也应该多去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理念,将中国游戏文化发扬光大,创造有中国特色的游戏产业,让中国的文化也在游戏概念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建筑美学论文:浅析中国建筑美学 【摘 要】中国建筑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伴随着中国源远流长的文明。中国建筑的构思、美学价值、丰富的文化是无价之宝,它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提升我们的审美情趣,丰富我们的视线。 【关键词】中国建筑美学;形式美;中西差异;未来发展 0 引言 建筑美学以如何按照美的规律从事建筑美的创造以及创作主体、客体、本体、受体之间的关系和交互作用为基本任务。“美”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见解,其实美一直都存在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地方,然而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建筑则是对美最好的诠释。但是,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民族以及不同的时代对建筑之美则有不同的看法与总结。建筑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如实地记载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脚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民族特色。 1 建筑中的形式美 1.1 对称与均衡 在中国传统的建筑历史上有相当一部分建筑是采用对称布局的形式,这种现象很难用功能的因素去解释。如故宫所采用的严格对称的布局形式,沿着中轴线两侧成双成对的排列建筑――东边放一个殿,西边也放一个殿;东边设一个门,西边也设一个门,于是形成一种极为庄严、肃穆的气氛。而功能要求必须采用这种形式?这很难解释。不仅古代的建筑这样,今天的建筑大多亦是如此。主要还是取决于人们对精神方面的要求――希望获得庄重、雄伟的气氛。这也是体现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利的体现。 1.2 韵律与节奏 韵律原本是用来表明音乐和诗歌中音调的起伏和节奏感,以往一些美学家认为,诗和音乐的起源和人类本能的爱好节奏与和谐有着密切的联系。亚里士多德认为,爱好节奏和谐之类的美的形式是人类生来就有的自然倾向。 1.3 调和与对比 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认为缺乏对比的东西会使人感到单调,但若果过分强调对比以至失去了相互之间的协调一致性,则可能造成混乱,只有将对比与调和两者的关系处理好了,才能达到多样与统一。对比和调和是相对的,也是统一的。 1.4 比例与和谐 在建筑中比例与和谐是相当重要的,如果一个建筑没有了比例,整个建筑就失去了美感,在最早的古希腊时期就提出了黄金分割比的关系,认为一切美的东西都应该遵循黄金分割比,所以在现代建筑中很多建筑都遵循黄金分割比。就如凯旋门的建设,整个建筑的体量关系完全符合黄金分割比。 2 中国建筑美学特点 中国建筑在世界上分布地域最广,有着独特的传统风格,各兄弟民族的建筑都有自己的传统和特色,其中汉族的建筑是中华民族建筑的主流。它的美学特征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2.1 建筑的审美价值和它的伦事价值密切相关 建筑的审美标准不仅要求使人感官愉悦,更重要的是恰当地表现形象本身所包涵的伦理的、政治的内容。 2.2 建筑艺术的形式美直接来源于功能内容和工程实践 中国建筑的形式美首先是它的群体美、序列美。这种总体的艺术气氛又都以满足礼仪和生活实用的要求为基础。即使是一所四合院住宅,它的布局和体量也都体现了封建家族中尊卑、长幼、内外、嫡庶、期服等不同等级人的生活地位和待遇。 2.3 重视环境的内在意境甚于单纯的造型美观 中国传统建筑运用序列设计和环境气氛,获得巨大的审美效果,对世界建筑美学思想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北京的明清宫殿,在长达3.5公里的笔直的中轴线上布置了20多座殿宇楼阁,组成10多个不同气氛的空间,通过节奏的变化,取得了雄伟、震慑的浓重气氛。天坛以苍翠的松柏林海为基调,将洁白的圆丘和湛蓝的祈年殿衬托得突入晴空,形象极为圣洁肃穆。为了深化环境意境,还很重视运用象征手法,以布局、造型形式、形象模拟、匾联题字等,激发人的联想。 3 中国建筑美学与西方之差异 3.1 建筑用材上的差异 从根本上说,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首先来自于材料的不同:传统的西方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而传统的东方建筑则一直是以木头为构架的。不同的建筑材料,不同的文化与社会,使得中西方的古代建筑有了不同的艺术表现。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流露出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材料造就不同的建筑,展现不同的信念。 3.2 建筑造型上的差异 与西方的石制建筑不同,中国传统造型特别强调“线型美”,讲究线条的婉转流动,从而构造出多种多样的飞檐。可以说飞檐的设计是我国古典建筑中的璀璨明珠。不同的飞檐形式往往会有不同的艺术效果,或轻灵,或朴实,或威严。我国古典建筑的四大家――亭、台、楼、阁都用飞檐来标明自己的身份,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且飞檐的高低、长短往往会成为建筑设计的难点和要点。 而西方建筑则一般是垂直发展,建得又高又大。譬如罗马可里西姆大斗兽场高为48米,“万神殿”高43.5米,中世纪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其中央大厅穹窿顶离地达60 米。文艺复兴建筑中最辉煌的作品圣彼得大教堂,高137米。它们以夸张的造型和撼人的尺度展示建筑的永恒与崇高,以体现人之伟力。 3.3 表达的伦理意识上的差异 中国传统建筑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古典园林建筑,因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文人的追求和喜好左右着造园,因而中国的传统园林在实际意义上是文人园林,历来讲究“气韵生动”的美学原则,在本体认识的差异上,重视整体的和谐。 西方建筑的艺术风格则重在表现人与自然的对抗之美。从历史发展来看,西方视自然为无生命的物质,在中世纪之前,基督教甚至是禁止游山玩水的,他们更多看到的是自然狂暴、危险的一面,那些傲然屹立的神殿、庙坛,处处皆显示出一种与自然的对立和征服,从而引发人们惊异、亢奋、恐怖、等审美情绪。 4 未来的发展 中西方传统建筑设计中蕴涵了环境观念、人文主义精神以及先人的理想追求。北京天坛的庄严神圣的序列空间和建筑型制、苏州园林的诗情画意和对意境的追求,表现了“象天法地”“道法自然”的观念。西方古典建筑对人的活动的吸引与接纳以及简洁明晰的构图,反映了西方古典哲学思想中的人文主义思想与理性精神。 建筑发展的客观规律使我们不可能脱离传统的影响,建筑师应发掘其中的合理内核,自觉推动建筑传统的延续发展。在近代的中西文化碰撞中,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反思,继承传统文化优良的一面和西方文化的积极因素,进而重塑属于我们自己的建筑理念,树立有本国特色的新风格。 建筑美学论文:浅谈建筑美学的经济效益 摘要:“美学”是什么,那 “建筑美学”又是什么。美能为建筑带来更多的关注度,吸引众多的爱好者前来欣赏,此时建筑就是件商品,会有相应的经济效益来衡量它的价值。而城市则是由众多的建筑组成,那建筑的美学又能为城市带来多少经济效益呢? 关键词:美学、建筑、经济效益 美学是种“不言而喻的感动”,是一种“无法用言语完整描述,但是它在情感上的满足却非常饱满”的体验,但可以概括的说“美学”是一种与生活价值契合的、丰富美好的内涵与时代精神,而且建筑的质量与美能够达到“最高境界的统一”。人们可以自然而然的觉察到“美”这种喜悦、生动、充满感动的内涵。这或许是“建筑”与“美学”最大的交集,也是“建筑美学”最显著的特质。 当“建筑美学”与“经济价值”这两个观念被联系起来的时候,过去“对美的追求”这种看似无形的价值,就会被创造出来,抽象的美学效果,有了较为直观的衡量标准。而当这样的重视成为一种社会共识的时候,建筑美学经济的价值将因此普及,建筑师更多元的设计理念将会被业主,政府管理部门所采用。而越来越多的美学建筑出现在大家的生活中,建筑美学的价值受到重视的程度与日俱增;然后,透过可持续的观念倡导与推广,一种整体性的建筑质量提升就会出现。反过来又促进了建筑美学的提升,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联动关系。 那么,建筑美学经济,到底能为我们带来多少社会影响与“经济价值”呢?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为价值必须与人有所互动才能衡量。首先建筑实体要具备了建筑美学的基础、结构与量体,使用者在期间开始互动的时候,建筑提供的空间享受,便会在人的活动中开始产生,这种价值就是建筑美学经济的价值。而且使用者须具备一定的美学鉴赏能力与消费基础,了解美学的价值所在。使美学经济能具有实际的评价体现。 建筑美学可以为城市带来多少经济价值呢?放眼世界,你可以找到不同的答案:例如埃及的金字塔、巴黎的卢浮宫、北京的故宫,悉尼的歌剧院,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城市,但是建筑美学所能创造出来的城市价值,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往。为当地的城市带来可观的旅游收入。因此,美的建筑也能拯救一座城市。慕名而来的游客带来的旅游经济也可以成为城市复兴的动力。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传统工业的崩溃,以及1983年洪灾对城市中心的毁坏,曾经是欧洲重要的钢铁及造船业中心的毕尔巴鄂日渐萧条,经济发展出现了增长乏力和城市人口减少的现象,同时城市也存在规划混乱、环境污染和城市交通问题等弊病,尤其是中心区废弃码头及大量的造船厂,滨水地区的大量衰退,萧条的氛围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 针对这些城市问题,自1989年起毕尔巴鄂市开始实施一个以艺术、文化、贸易及旅游设施建设为主导的综合性城市复兴计划,目标是将毕尔巴鄂建设成为国际性的商贸文化和旅游中心。复兴计划由8个主要的子项目组成,15年来共投入资金15亿美元。在这些项目中,古根海姆博物馆是毕尔巴鄂城市改造计划中的重要环节。建设经费1亿5千万欧元。博物馆由普利茨克建筑奖获得者弗兰克・盖里设计,博物馆在1997年正式落成启用,虽然整个艺术馆耗资12.7亿美元(约合108亿人民元),在博物馆建成的第一年,毕尔巴鄂便吸引了130万参观者,使得区域的经济活动增加了2.1亿美元,其中3000万美元为政府税收。到第三年时,带来的经济效益已超过4.5亿美元,直接门票收入占毕尔巴鄂税收的4%,带动的相关收入则占到20%以上。仅仅6年,启动项目的资金便全数收回,同时还为该地区带来1亿5千万欧元的收入。城市活力随之复苏。古根海姆博物馆活化了当地的经济(巴斯克省的工业产品净值因此成长了五倍之多),这座现代艺术博物馆创造了4万5千个就业机会。如今,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给地方经济带来的效益已成为众多大学研究课题,哈佛设计院称其为“古根海姆效应”。毕尔巴鄂也因此在城建领域捧得多项殊荣。2004年威尼斯双年展,毕市荣获世界最佳城建规划奖。西班牙和欧洲其它城市纷纷效仿,以期获得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的神奇效应。该效应象征着一个城市的变革愿望:毕尔巴鄂要在工业时代的废墟上,重建一个新的城市。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毕尔巴鄂又邀请世界多位著名建筑师为其设计各种标志性建筑。如今,徜徉在毕尔巴鄂街头,就如同走入一个露天的建筑艺术群中,有西班牙建筑大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的“白桥”、日本建筑大师矶崎新的塔楼,也有正在改造的奥拉维阿加城区。一些列的城市更新项目让毕尔巴鄂焕然一新,以往的萧条景象因为众多充满活力的新建的建筑项目而烟消云散。毕尔巴鄂不再只属于西班牙,而真正变成了欧洲的一个著名艺术旅游城市。如今,毕尔巴鄂已成为全欧洲生活、旅游、投资条件最好的城市之一。市长依尼亚奇阿斯古纳说:“我们为古根海姆博物馆感到骄傲,但我们同样为河水中重现这座钛合金建筑的清澈倒影而骄傲。”“古根海姆++”让毕尔巴鄂重生,加号所代表的正是这座城市的复兴。古根海姆的“美”拯救了一个濒临崩溃的城市,并形成了当时一种前所未有的经济效益,这种经济效益在数量上是无法统计出来的,但是影响是有目共睹的。 品牌的形象与设计的价值是一体的两面,其实从这个角度来看,建筑本身就是一种设计。也能作为一种品牌或商标。所以“建筑美学,就是建筑的设计价值”。如果这样的价值可以成为全民的生活态度、生活选择的话,它就自然形成一种竞争力。因为一种国家民族的共同生活态度,就是文化。就是设计力的内涵,也就会自然形成一个经济力。 曾经的新天地保留着大量的石库门建筑――特定时期的历史产物,记录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平常百姓的生活,是老上海建筑的标签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石库门所形成的居住社区以及不能满足现代居住的需求了,90年代的城市发展,大面积的石库门建筑消失,原有的记忆在逐渐消亡,人们才意识到要保留这一特有的建筑院落。 现在,在一座座历史建筑里,上海新天地被打造成了有着欧式风情的休闲和娱乐群落。这里汇集了各式的酒吧、餐厅和夜总会,成为上海最潮流标签和品牌之一。白天,有很多中外游客来新天地观光、拍照留念;夜幕降临,这里更是弥漫着浪漫的欧陆风情。露天的酒吧、咖啡吧备受年轻时尚一族和老外们的欢迎。在里面逛了一圈之后,游客还可以去就近的太平桥绿地走走逛逛,感受另一种风情。新天地因其历史文化的轮廓和内部空间的现代化,以及国际性的经营内容,使中老年人走进新天地感到它很怀旧,年青人则觉得很时尚,外国人走进新天地感到它很“中国”,中国人则觉得很洋气。于是新天地很快成为沪上休闲文化彰显品位的聚集地,成为了大上海引领时尚潮流的新地标。 上海新天地的投资高达10多亿元,但实际并非如此计算。由于“新天地”的品牌效应,带动了周边房地产地价的提升,从最开始周边的每平方米8000元~10000元,到现在的每平方米3万元以上。除此之外,更加明显的建筑美学经济效应出现:租金再贵,大家还是抢破头要进来,让建筑美学的硬件和软件,都在这里人文荟萃。企业,外资、旅馆、餐厅纷纷进驻,对生活条件有追求的并以中青年一代为主力的多金消费者也进入享受各国美食、名贵服饰、进口商品、艺术、创意设计、mix-use的复合使用,所有生活的活动都可以在这里发生。 随“新天地”老街区更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很多历史名城开始效仿“新天地”品牌模式,打造出自己的城市历史文化品牌,比如成都的宽窄巷子、北京的前门大街、福州的三坊七巷等等。 从建筑产业的角度来看,建筑只是一个内需市场,是关起门的家务事,然而,如果从文化创意产业的角度来看,建筑美学就是城市的国际竞争力,一种打开门赚观光财的经济实力。 目前实际情况是虽然近几年来优秀的中国建筑师在逐渐增多,但优秀的作品还只是孤立的现象,没有形成一套较为明晰的发展模式及产业链,要扩大建筑美学经济影响的范畴。必须从“优秀的个人”走向“团体的创意”进而发展到“建筑产业的优化”。特别是现在大背景是从“中国制造”向“中国设计”的转型。这样能推动设计的良性发展,及背后带来的经济价值和不可忽视的附加价值。当然这股力量的发动需要建筑行业同仁的积极参与并达到共识,发挥团体的力量才能把建筑美学经济的理想变为行动,改善所在城市的生活质量,让建筑的美影响到每个普通百姓的生活,这样才是建筑美学的经济的意义所在。 建筑美学论文:建筑美学在房屋设计中的实践分析 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衣食住行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其中对其生活环境也就是住房建筑的设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舒适,而且要美观。许多高端的住房设计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享受,也体现了人们对审美、对艺术的一种高尚追求。本文针对房屋建筑设计中的美学规律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建筑美学;房屋设计;应用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活各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对于房屋建筑的设计者来说,在设计出一个安全、耐久、适用的房屋之外还要保证设计出的建筑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念,能够让大家的感官需要被满足,为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也是建筑设计师的工作内容。本文从实际出发,简单介绍了房屋建筑设计工作中美学规律的应用分析。 一、建筑形式美的内涵 形式美是一种审美特性,这种审美特性需要由建筑材料的一些自然属性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规律进行组合而呈现出来。顾名思义,形式美就是以美的形式为出发点,它在美的内容上得到升华,把能表现出美的一些具体的色彩、图形、线条等进行抽象化并加以概括,这就形成了形式美。在苏州古城进行民族建筑时就将这种美较好地体现出来了。房屋建筑的形式美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体现出来:必须符合用到的每个规律的整体形态;满足力学的一些规律和构图原则;要正确地使用和配合各种材料;需认真研究和设计才能把建筑物的各方面的角度、色彩、比例、质感等完美地表现出来。只有做好这四个方面的工作,才能把房屋建筑的外在美和内在美表现得淋漓尽致,才能既体现该建筑的实际应用功能又突出它的内容和特点。 二、建筑美学形式美感的定义 1、调和和对比的美学形态 从很多不形同的东西中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把它们中比较相似的地方进行组合排列,为了让人看起了比较舒服,在设计建筑的时候通常会把外形相似的东西放到一起。虽然有变化,但是整体上是相同的。比如中国很多的古建筑群都是使用的这种设计。对比和调和的概念是相反的,它是把两个有着明显差异的东西放到一块,形成比较鲜明的对比,让人一看就难以忘怀,相互之间起着衬托的效果,这种手法在外国的很多建筑中经常被使用到,例如罗浮宫的设计,它在颜色方面和周围的建筑物形成了明显的对比;还有法国的大剧院,整个屋顶是椭圆形的,造型非常的独特新颖,既融合了古典又包含有现代,既显示出来浪漫有蕴含着现实。椭圆形的屋顶在整条街道上面显得十分的惹人注目,让人一眼就记下了它。颜色在建筑设计中也有着对比和调和,红和绿、紫和黄、蓝和橙、白和黑是属于对比比较鲜明的色彩;紫和红、兰和青、兰和绿、绿和黄、黄和橙、橙和红都是比较相近的岩石,它们属于可以调和的颜色。 2、均衡和对称的美学形态 均衡是和对称有着一定差别的概念。均衡不要求两边形态要完全相同,只是要求中心轴两边大体相同就可以了,使用起来更加的灵活。对于建筑物设计来说,只要给人一种比较平均的感觉就可以了,对于建筑两边的形态、数量、大小并没有严格的要求。比如有的建筑在中心轴线的两边一旁构建几个稍微小一点的建筑物,在另一边设计一个比较大型的建筑物,虽然大小、数量并不相同,给人的感觉却是非常不错的,两侧相互补充、相互对比、虚实结合。虽然两侧并没有完全相同,但是在恰当的时候使用却可以达到非常与众不同的效果。在使用均衡这一手法的时候,要确定好中心,要不然会造成错乱的感觉,也就是说均衡使用的重要原则就是中心。同时均衡还有一个比较不错的作用,就是可以把距离中心轴比较远的、不太重要的物体通过比较近的大物体来进行平衡。 3、韵律和节奏的美学形式 就像运动一样,要保持一定的步伐,进行有规律的前进,韵律和节奏也是要求要保持一个稳定的频率进行动作的重复。就像大家都知道的音乐,是非常有节奏感的,同时音乐也是有很多的节拍不断的有规律重复出现,然后通过组合,形成了人们比较喜欢的东西。同样在建筑设计中,也可以充分利用节奏和韵律来制造出美感,比如我们可以把两个形态不相同的建筑造型,通过有序的排列组合,形成别具一格的美感,节奏不是简简单单的重复出现就好了,是把控好某一个节奏,让其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变化,越来越多节奏韵律凸显的建筑物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节奏韵律有着非常强的彰显特性,把不同的元素通过适当的有规律性的排列,然后显示出来。 三、房屋建筑设计中的美学的设计应用 1、统一 在进行室内设计工作时一定要保证的就是室内设计的各部分内容是统一的。这种统一中最主要也是最简单的统一方案就是几何形状的统一。实现这种统一设计人员可以采用以下两方面的手段:第一方面,通过不同几何体之间的从属关系确定。第二方面,通过形状之间的协调达成这种统一。 通过对主次之间的协调和搭配,使不同的部位之间的关系达到协调,进而达到统一。对于房屋建筑来说,根据建筑的功能等方面的特点,将建筑分为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对于建筑的主次部分如果不能通过一定的手法和策略使两者形成统一整体,就会使建筑变得松散。尤其是在室内设计中,如果都是主要部分,各自突出自己的特点,形不成一定的组合效果就会使室内杂乱,对人们的心理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因而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设计者要恰当的处理重点、从重点和非重点之间的关系,使设计内容呈现出一种主次分明,以次称主的设计效果。 在房屋建筑的设计过程尤其是室内的设计当中,很多建筑材料的颜色和性质形状等都是不一样的,因而设计人员要实现设计效果的统一,就可以通过对不同性质不同颜色的材料的组合。首先,根据设计理念将不同的形状的材料进行组合,当各种材料的组合实现统一之后,就可以对颜色进行搭配,实现设计方案真正的统一。 2、比例 在建筑设计当中比例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不论是建筑的长宽高还是建筑的整体和局部之间都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些比例之间的协调与否也会对建筑的美观造成影响。良好的比例可以使整个建筑给人一种完美和谐的感受,使居住者在房屋中感到舒适。对于房屋建筑来说,好的比例就是建筑物的一些主要尺寸中间的比例相同。在建立相关的比例时既可以采用简单的基数比,也可以通过从几何形状中发展而来的动态比例。 3、均衡 建筑美学中均衡性特点规律是由于建筑物自身的大小、质感等方面的因素决定的。由于建筑材料的体积的大小和材质等都会影响到给人们的感觉,因而均衡性就是要通过轻重之间的搭配保证建筑的均衡性。对于房屋建筑的设计来说,实现均衡设计就要尽可能的使建筑是对称的。设计人员通过合理的设计方案,使建筑的均衡中心可以凸显出来,从而提升建筑的设计感受,提高设计的表现能力。 4、有节奏和韵律 可以把建筑学称为一种空间艺术,也可以称为时间艺术。我们通常会把整体结构上的序列和外观审美上的序列还有就是实现功能上的序列有机结合起来,使它们联系更加紧密。既然是一个序列,那么就代表着它有开头也有结尾。一个房屋建筑的序列一旦进入开始的入口,那么它就会顺其自然地按照一定的规律和原则流向它的结尾。而结尾处也是这个序列在艺术和作用上最辉煌的地方,也就是我们所谓的高潮。在建筑中完整的序列可以通过高潮自然地流向一个出口或者什么别的次要部位,也可以跳过高潮到达那个出口或次要部位。 序列的布局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能够在感官上引起强烈共鸣,使人能够产生庄严直爽的确切印象,我们称它为规则布局或者规则序列。在规则序列中,好像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很少有脱离掌控或发生偶然事情的时候,这很适合建造一些大型的重要群体的建筑物。另一种不规则的布局或序列,充满了不定性。这种不规则性往往更能营造出不一样的氛围,也能产生一种特别的感染力,在外观上使建筑物更具有个性。 结束语 在现代的建筑设计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时尚元素已经融入进来,并被大众所喜爱,但是,我们不应该因此就抛弃了传统的美学标准,现代美学是在传统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毫不夸张的说,现代美学是古典美学的一个延伸物,如果现代美学抛弃了传统美学,它是没有办法很好发展起来的。所以在建筑设计时,应该把内在的建筑美学法则时刻的运用起来。 建筑美学论文:材料特性与建筑美学 【摘要】 基于混凝土建筑可塑性的特点,结合当代建筑美学发展趋势,对现代混凝土建筑案例的美学价值进行解读。分析了当今混凝土建筑在场所精神、粗野主义、文人建筑等方面的案例。明确了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前景对混凝土建筑美学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混凝土建筑 可塑性 建筑美学 场所精神 1.相关理论解读 1.1可塑性 可塑性是指混凝土建筑在形体上能被模板规定成任意形状,建筑形体的规定性不强,自由度很大,可塑性是使混凝土的表现力完全不同于其它建筑材料的最主要性质。混凝土的成型过程是一个由动态变为静态的过程,混凝土的流动性使它可以依据模板而塑成任何形式。也就是说混凝土没有固定的形式,它的最终形态有模板决定,这就为建筑中的美学考虑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与砖石、木材等传统建筑材料相比,混凝土具有许多不同的材料特点。首先,由于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结构的各个部分是以一个整体状态结合在一起的;其次,混凝土是在一种半流质状态中制作的,因此它可以塑造成任何形状。 以上两个特点,都可以基于混凝土的可塑性所延展出的,而正是由于建筑师和结构师们利用了混凝土的这一特点,使之成为现代建筑设计中常用的、用于表现建筑师意匠和营造特定建筑美学的“神器”。从设计上来讲,混凝土的流体状态及力学性能使得它广泛应用于专注形态塑造的建筑,也流露出技术上的美学意义,这充分展现了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 1.2建筑美学 建筑美学是艺术美学和建筑学的重要分支。是建立在建筑学和美学的基础上,研究建筑领域里的美和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虽然建筑伴随人类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但建筑美学的出现却是20世纪的事情。英国美学家罗杰斯・思克拉顿从审美的角度论述了建筑具有实用性、地区性、技术性、总效性、公共性等基本特征,可看成是建筑美学的创始人。美国现代建筑学家托伯特・哈姆林较全面地概括了建筑美学的基本内容。此外,包豪斯的建筑美学理论与现代主义联系较多,美国建筑大师文丘里则从符号学的角度来探讨建筑的美和审美问题。 1.3混凝土建筑的发展历史 从材料的工程学和结构角度来看,罗马人将混凝土从天然的填充料发展成主要的结构材料。万神庙穹顶的建造过程没有使用模板,而是采用卧砖分层圈砌。随着罗马帝国的消亡,大多数重要的结构和工程发现及研究并没有延续下来,18世纪以前,混凝土并没用被当成建设的主流材料。 到19世纪,法国首先开始使用混凝土作为建筑立面的表现材料。水泥的发明直接推动了混凝土材料的发展,此后混凝土的运用也日益广泛。意大利建筑师皮埃尔・奈尔维在推动混凝土使用的路上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对于钢筋混凝土的应用可以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奈尔维既是建筑师,又是一位诗人,他努力将建筑与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运用到自己的建筑设计中,正因为如此人们常常喜欢称他为“钢筋混凝土诗人”。 2.混凝土建筑之美学解读 在建筑理论流派多元化的今天,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也是多元的。由于混凝土自身所具有的可塑性特点,使之不仅成为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也在体现建筑的美学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以下将从三个方面并结合相关案例来解读基于可塑性特点而建造的混凝土建筑的美学价值。 2.1场所精神之美 建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问题,也是空间的营造,或者更为主要的,是作为空间基础的“场所”的营造。混凝土建筑营造空间氛围的时候,其意境含蓄、韵味隽永。阿尔瓦罗・西扎设计的葡萄牙馆就表现了对混凝土柔性特征的探索。 他用一片薄薄的混凝土幕用金属线悬挂在两边的建筑上,形成一个3900平方米的有顶广场。这块巨板长65米、宽58米、高10米,两端对称。用纤薄的混凝土板展示了混凝土结构的柔性,打消了人们心中对混凝土厚重庞大的印象。屋面像雨篷一样轻巧地覆盖在中央广场上方。丝毫体会不到混凝土屋面的沉重坚实感。这个结构就是模仿传统的葡萄牙集市:在厚重的房子前面支起一片帐篷。通过轻薄的混凝土构件,营造了一种传统集市的场所感,让人们在置身其中时,忘掉了繁华都市的喧嚣,去体味古朴和谐的市井之风。 2.2粗野主义之美 “粗野主义”是50年代到60年代喧噪一时的建筑设计倾向。粗野主义经常将混凝土毛糙的方面暴露出来,极其夸张那些沉重的构件,并把他们冷酷地碰撞在一起。混凝土的可塑性特点和视觉效果符合了粗野主义所倡导的审美观念。作为粗野主义的倡导者,柯布西耶设计建造了许多迎合粗野主义审美观念的建筑,最有代表的应是朗香教堂。 朗香教堂可以说是利用混凝土的可塑性建造的混凝土建筑典范之一,这个建筑也是柯布西埃新的探索的结果。郎香教堂是他绝无仅有的非几何形式的有机形态建筑。它粗壮敦实的体块,混沌的形象,岩石般稳重地屹立在群山间的一个小山包上。顶部呈自由曲线形,用两层钢筋混凝土薄板构成,在边缘上两层汇合并向上翻起。从内部往室外看去,窗户成为一个个透光的方孔,造成一种不稳定感,迫使人们面向祭坛方向,造成很特殊的宗教氛围。 2.3文人意匠之美 随着混凝土浇筑技术及轻骨料的不断更新,混凝土建筑的外表形式有了新的种类,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开始选用清水混凝土作为建筑外表皮饰面或内部构件。这些建筑师往往具有文人的气质。他们将思想通过混凝土来表达出来,比较出名的有安藤忠雄、路易斯・康、刘家琨等。在他们的作品中,混凝土是最常见的材料。他们倾向于一种淡雅的文人墨客的情愫。在严格的技术控制管理之下,混凝土表面质感变得极为细腻柔和,这种混凝土与表现结构力度的混凝土略有不同,它显示出混凝土的另一面,在空间表现上具有独特的魅力。以下以刘家琨设计的鹿野苑石刻博物馆为例。 设计者最初的设想是希望用清水混凝土表现一部“人造石”的建筑故事。但由于施工技术原因,难以在浇筑过程中保证墙体的垂直度,只好采用一种叫做“框架结构、清水混凝土与页岩砖组合墙”的组合墙特殊工艺。整个主体部分清水混凝土外壁采用凹凸窄条模板,形成明确的肌理,增加外墙的质感和可读性。为使建筑整体像一块“冷峻的巨石”建筑外部整体拟采用清水混凝土。在他眼中,在流行给建筑涂脂抹粉的年代,清水混凝土的使用已不仅仅是建筑方法问题,而且是美学取向和精神品质的问题。 4.结语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型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艺及混凝土材料添加剂的更新,会给未来混凝土建筑的外观表现及内在功能带来新的冲击和变革。同时,对于混凝土建筑的美学思考也会慢慢的改变。但是,最为混凝土最重要的区别于其他建材的特点――可塑性特点永远不会消失,也正是利用这一特点,混凝土建筑较其他的建筑所具有的独特的美学价值永远不会消失。围绕可塑性原理,混凝土建筑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值得每一个人期待,也值得每一个建筑师大胆的去尝试这种充满挑战性建筑实验。 建筑美学论文:《建筑美学》教学改革探究 摘 要:建筑美学是建立在建筑学和美学的基础上,研究建筑领域里的美和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目前授课主要以多媒体授课为主,鉴于该课程特点,为了让同学们更加好的了解建筑与美学的关系,特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研究。 关键词:教学 改革 探究 一、增加课堂的吸引力 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睡着了,第一感觉,就是这个学生太不象话,既对不起自己的学习,又没有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可是,静下心来想想,学生为什么会在课堂上睡着了呢?第一种可能是学生自己想要睡觉,所以他就主动地睡着了;另一种可能是学生被课堂催着睡觉,所以他就被动地睡着了。前一种情况证明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自制力,后一种情况证明教师在课堂上没有吸引力。长期以来,我们都在指责学生没有课堂自制力,但却发现这种指责并没有产生多大的效用;于是,在这一轮课堂教学改革中,有不少的学校尝试通过提高教师的课堂吸引力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今天,虽然教学仍然是为了传授知识,但却离照本宣科的教学形式越来越远,教师不但要知道自己在教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关注自己的教法是否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讲授教学内容时,一定要用多种表现形式来呈现教学内容,尤其是要将抽象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具体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看起来是为难了教师,有点强有所难的味道,实际上是以此增大课堂吸引力的重要举措。此外,还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尤其是要借用现代教学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从而让学生能够更轻松地理解学科课程,也为了让课堂教学因为融入信息技术而变得更富有现代气息。 由于提高课堂吸引力只是让学生更乐意于上课,并不是学生上课的目的,所以大家容易把他理解成是教师的课堂作秀。事实上,就连教师自己也很难区分,究竟自己是在课堂作秀,还是在提高课堂吸引力。在公开课中,往往把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手段有几种,教学中是否使用多媒体技术作为考核的指标,这种为了使用教学手段而使用,为了使用多媒体技术而使用,的确成了课堂作秀。而课堂作秀的盛行,也是对教师提高课堂吸引力最大的指责。 2. 教师转变教育观念 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是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工作目标和工作流程发生巨大变化。知识的掌握是一个重要的教育目标,但教师的工作并不只是传授知识,对于教师而言,直接传授知识还不如让学生掌握如何学习、如何提高学习效率,"教是为了不教"。"学案"教学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不仅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得出经验,更要加强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系统掌握学生的认知过程和认知规律。教师观念的转变不仅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更是教学模式创新的前提条件。期末考试成绩占30%左右,注重能力评价的平时成绩如讨论、实践、调研等占60%左右。按课程、班级和专业进行改革试点。同时,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由学生评教,让学生评出他们心目中最受欢迎的任课教师。也就是说,大学要看重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满意度,以此来衡量他们的教学效果。 3.充分利用多媒体 多媒体电脑技术以其鲜明的图象、生动的形象和灵活多变的特点能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采用多媒体计算机手段,能使呈现的教学内容声、画同步,视、听结合,运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声、像等丰富的媒体表现功能,创设教学情境,使教学形象化,把学生带进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气氛中,使学生具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甚至能把对知识的学习融入新颖别致的娱乐形式中,发挥寓教于乐的学习优势,使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把学生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表现有机地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理论去感知、去理解。感受直观,突破重、难点 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把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信息集于一体,全面刺激人体多种感官,能使学生从多角度接收信息,获得极为丰富、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即是对事物表面诸多方面现象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使学生的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即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从而解决课堂中的重点、难点,特别是难点,激发兴趣、热情。 提高时效,集中注意力教学信息的传递需要一定的时间,课堂教学要设法加快节奏,提高信息传播密度,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尽可能多地传授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传统条件下的课堂教学,很难做到这一点。课堂教学常常会被一些与教学内容并无直接联系的事情占去不少时间,而且效果不佳。如板书,不仅会影响课堂教学时间的充分利用,还会打断学生的连续思维,有时还有个别学生趁机讲话,做小动作,破坏课堂纪律,影响教学效果。现代多媒体电脑则具有传播速度快、预设性能好的特点,许多准备工作和课堂上与教学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操作等待过程都能省略或事前准备好,从而避免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的无谓占用。使用多媒体电脑教学,能调动最适宜的教学资源参与活动,紧缩时间安排,交替媒体显示,减少常见知识的讲解篇幅,加大关键要害处讲授力度,提高知识传播密度,形成快节奏、高密度的现代课堂教学特点。另外在板书时设计不同的交互方式,板书不同内容,同时对板书进行整体美化设计,使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集中注意力。 集体参与和及时反馈,促使主动学习没有师生一同平等参与,就不会使学生对学习有强烈的感情和浓厚的兴趣。没有信息反馈,任何教学行为都是盲目无序的。要让学生参与教学,关键就在老师是如何让学生参与。老师“问”,学生“答”,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只能是一次一人,同一问题不可能都一一问到,这会使一些学生产生一种侥幸心理,肯定不会叫到我,因而就不会去思考;一些积极思考、希望表现自我的学生在一次次失望中又会淡化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电脑手段,能让全班学生始终积极主动并渴望参与,保持旺盛的学习劲头。同时,学生在不断地参与实践中获得愉快的、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他们参与品质也会得到培养和提高。反馈信息能使学生处于最佳思维状态,提高教学实效,确保教学目的实现。反馈除作业反馈外,更重要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反馈,它易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但在传统教学中,限于时间和人数,反馈并不能随时而广泛使用的。如对回答结果的评判,只能有老师一人,难以形成“百家争鸣”,这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形成。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功能能够进行及时反馈,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参与情感。反馈时重点给学生提供“成功”机会,让学生品尝到成功“滋味”,使不同层次、类型的学生都感到满足和有成就感,以增强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主动学习。 多媒体电脑与教学结合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从被动教育向主动教育的转变,有利于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之转变,有利于从知识教育向智能教育的转变。但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在现代教学中,教师仍然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多媒体电脑教学只起辅助作用。它主要用于解决课堂中的重点、难点,特别是难点,激发兴趣、热情。 建筑美学论文:基于人文背景的建筑美学点滴思考 【摘要】建筑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是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艺术角度来看,建筑承担着艺术审美的使命,从人文背景下看,建筑又承载着人的主科观审美以及对历史的记载。建筑美学不但包含建筑的形象结构的审美,更包括了精神上的审美,通过建筑师的设计以及与环境之间的和谐,表现出一种美的意境。人文背景下的建筑美学是人对于美学的认识在建筑上的体现,值得我们研究。 【关键词】人文背景 建筑美学 思考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是艺术重要组成部分。从艺术角度来看,建筑承担着艺术审美的使命,而从人文背景下看,建筑又承载着人的主科观审美以及对历史的记载。建筑美学不但包含建筑的形象结构的审美,更包括了精神上的审美,通过建筑师的设计,呈现一种美的意境。作为文化的载体,建筑同时承载着民族、地域以及社会的历史,表现着当时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以及生活方式、思想潮流等内容。因此,人文背景的建筑美学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是建筑审美的重要内容。 1建筑美的含义 建筑美可以分为广义的建筑美与狭义的建筑美。狭义的建筑美主要是指对建筑的造型、装饰等艺术特征的审美,旨在揭示建筑的结构以及艺术上的美感,将建筑作为单纯的艺术品来进行鉴赏。广义的建筑美将建筑审美进行了拓展,不仅仅聚焦于建筑本身,而将目光扩大到建筑的环境、历史等宏观的视角上来对建筑的美进行鉴赏,通过对建筑与街道、广场等区域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建筑所承载的历史背景与时代潮流的分析研究,来对建筑美的特征做出把握,通过整体的眼光来看局部的美,以动态的方式来研究静态的美。 建筑美学主要有“益美”说以及“愉悦”说,“益美”说主张实用至上,以“功能主义”为核心对建筑美进行定义。在这种美学观点下,建筑的美以功能性为主,其形式应追随功能的需要,意图将实用性与建筑的精确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一个艺术的平衡,从而表现出建筑的美感。而“愉悦”说主张形式美,认为建筑的美在于形象美感,给人以愉悦的感觉。在对建筑的整体结构、外形、材料、颜色、装饰等要素进行协调,达到建筑形式上的和谐美。 另外,还有 “主观表现论”以及“客观表现论”两种观点。“主观表现论”主要认为建筑美在于对思想、情感等的表达,是人们的情感在建筑上的表现,利用一定的氛围或意境来在空间上表达建筑者的情意,是对建筑的主观情感表现的追求。而“客观表现论”则注重建筑对于外在世界的表现,通过建筑来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或对未来的展望,表现力量或运动的美感,或是对时间的表现。 2当代中国建筑美学概念及特征 我国建筑自从20世纪开始,就一直在西化风格、民族风格以及折中主义三种形式下发展。直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建筑开始理性地处理传统建筑与西方建筑风格问题。现在,我国在建筑美学上主张以本土传统建筑为基础,并引入西方现代的建筑美学观念。 我国当代建筑的美学特征主要表现在技术美学以及环境美学上,通过对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利用,使建筑达到“轻、光、挺、薄”的特点。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建筑技术也会越来越先进,越来越成熟,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建筑的实用性以及美学性之间的矛盾可以有效地得到解决,从而使建筑达到美的境界。技术性美学要求技术与形象彼此有机地结合,任何脱离了形象的技术手段都无法给人带来美感,只会让人感到违和感,成为了虚伪的矫饰。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在建筑开发时对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出现了绿地占用过多、不合理地对容积率进行提高等现象,仅仅看到了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 建筑的和谐美首先表现在建筑本身结构与外观的和谐,另外还有建筑的功能与建筑空间的和谐、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建筑与人类的和谐等方面,通过建筑的和谐来达到符合时代建筑审美观的建筑美。 3理性的建筑结构审美 建筑的理性审美主要是对建筑的结构与功能的艺术审美。建筑的第一要素是实用性,对于建筑结构的坚固性有着较高的要求。在达到来实用性以后便可以追求形式上的美感,通过各种艺术造型以及技术手段来完成建筑的艺术创作。因此,理性的建筑审美要求建筑在功能性和艺术性上达到有机的统一,在保障人们正常活动生活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对建筑的美感进行表现。建筑的艺术形式表现主要体现在建筑的结构美上,结构与造型相互影响。目前建筑在于空间高度的跨度越来越大,结构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有的建筑结构都是为了一定的功能性的需求而被创造的,因此结构的价值只有在符合了一定的空间使用要求时才能得到体现。从古至今,建筑的结构都是建筑美的前提,不论是木架结构还是石砌结构,或者是欧式的高直式建筑,都是通过结构来体现建筑的艺术性。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的结构也在不断地完善,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概念造型,充分地体现出了时代特征。结构需要服务于功能,不论是什么样的建筑结构都需要以建筑的实用性作为前提。 4感性的人文背景审美 虽然建筑审美以理性的审美为基本,但是感性的人文背景下的审美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建筑在人们的生活中不仅仅是活动所需要的单纯的物体,同时承载着人类的文明、历史、情感等多方面的人文内容。因此,对建筑的人文背景审美就是对建筑的历史的解读,更是对人类的历史或情感的解读。 我国的古代建筑,大多都有着诗人墨客的情感点缀,同时这种文学方面的因素也更平添了建筑的人文背景。例如听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句古文,必定是能够联想到岳阳楼的。想当时范仲淹学士在这里畅怀释文,表达出自己的政治理想。建筑的人文背景是在情感上引起人们共鸣的美感,是一种人文关怀,具有很重要的审美价值。在一些历史悠久的建筑中,人们往往都能体会到其浓厚的历史气息以及感性的美感,即使其结构已经非常落后,甚至有些建筑已经残缺不全,却仍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享受,这就是历史文化在建筑中的积淀,能够引发人们的遐想与深思。另外,一些建筑本身不具有很长的历史,但却通过建筑师的设计,表现出了建筑师对于人文情感的思考,人们通过对这些建筑来读取建筑师所想要表达出的意境或是观点,具有很强的情感指向性,是建筑审美的另一种体现。 5结语 建筑作为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凝聚了建筑师的智慧以及人们的劳动成果,不但具有结构形式上的美感,同时承载着建筑的时代特征以及人们的思想潮流。因此,建筑美学不但要关注建筑的形式美,同时还要重视人文背景下的建筑美学,在建筑中多加入一些人文关怀,可以更好地增加建筑的美学内涵,全面地表现出建筑的美感。
安全管理毕业论文:关于电子商务安全管理体制的探讨 论文关键词:电子商务 信息安全 人员管理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电子商务建设中以技术为主的安全管理体制,忽视了人员对电子商务的安全影响。但近几年案例表明:企业缺乏针对内部人员的系统安全管理体制,是导致网络交易过程中泄密和企业利益损失的主要原因。本文重点分析了企业在电子商务安全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原因,提出了一些加强人员安全管理的建议,为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的安全管理提供借鉴。 1、问题的提出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电子商务以高效、便捷、方便的优势和全新的企业经营理念、经营手段、经营环境吸引着广大用户,为世界经济赋予了无限的发展空间。随着电子商务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大,针对电子商务的各种犯罪活动也19益猖獗。国内外调查显示…,52.26%的用户最关心的是网上交易的安全可靠性,超过6O%的人由于担心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而不愿进行网上购物。加强电子商务实施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已经成为促进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电子商务的安全,可分为技术安全和管理安全两种类型。所谓技术安全,是指通过各种黑客手段窃取企业的用户lD、密码以及相关的机密文件,甚至网络银行帐号、密码等,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而管理安全则是指缺乏对参与电子商务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人员的管理预防手段,最终导致的电子商务安全事件。从美国的花旗银行和中央情报局到中国的某家国有商业银行,都有过由于内部人员的违规和违法操作,导致数据被篡改和泄密的事件发生。 近几年的电子商务安全案件表明:人员是网上交易安全管理中的最薄弱的环节,近年来我国计算机犯罪大都呈现内部犯罪的趋势,有的竞争对手利用企业招募新人的方式潜入对方企业,或利用不正当的方式收买企业网络交易管理人员。有的电子商务从业人员从本企业辞职后,迅速把客户资料、产品研发成果等机密出售给竞争对手,给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原因分析 电子商务信息安全已经引起很多企业的重视,但大多数企业往往侧重于加强技术措施,如购买先进的防火墙软件,采用更高级的加密方法等,很多企业认为:员工泄密的安全事故只是偶然现象,很少从人员管理的角度来探讨出现这些事故的根本原因。“重技术、轻管理”是当前很多电子商务企业的通病。由于管理手段不到位,很多先进的安全技术无法发挥应有的效能。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很多企业管理高层对人员管理在信息安全中的地位认识不足。大多数企业将电子商务网络作为一项纯粹的技术工程来实施,企业内部缺乏系统的安全管理策略,只是被动的使用一些技术措施来进行防御,因此电子商务过程中一旦出现突发性事件,往往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实中没有一个网络系统是完美无缺的,不安全因素随时存在。因此,安全管理措施必须渗透到系统的每一个环节和企业组织的~个层面,只有构建一个人与技术相结合的安全管理体系,才能确保整个电子商务系统得安全。 企业没有从整体上、有计划地考虑信息安全问题。企业各部门、各下属机构都存在“各自为政的局面,缺少统一规划、设计和管理信息安全强调的是整体上的信息安全性,而不仅是某一个部门或公司的信息安全。而各部门、各公司又确实存在个体差异,对于不同业务领域来说,信息安全具有不同的涵义和特征,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战略性必须涵盖各部门和各公司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相关内容。 缺少信息安全管理配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人才是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关键。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专业性、技术性很强,没有一批业务能力强,且具有信息网络知识、信息安全技术、法律知识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和专门人才,就不可能做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应该从信息安全建设和管理对信息安全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加快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 企业对员工的信息安全教育不够。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薄弱,9O%的安全事故是由于人为疏忽所造成。如有些企业不限制内部人员使用各种高科技信息载体,如U盘、移动硬盘以及笔记本等移动办公设备。 3、加强电子商务安全管理的建议 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管理实践表明,大多数安全问题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企业的组织架构、信息技术、人员素质等各个方面,还牵扯到国家法律和商业规则。企业内部存在着诸多影响信息安全的因素:改变lT系统不等于改变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要使企业信息尽可能的安全,必须在技术投人的基础上融人人在管理方面的智慧i同时,不仅要防外,更要防内,即对组织内部人员的管理。信息安全问题的解决需要技术,但又不能单纯依靠技术。整个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是人与技术相互融合的过程,如何使管理与技术相得益彰十分重要。“三分技术,七分管理”阐述了信息安全的本质。 电子商务的安全管理,就是通过一个完整的综合保障体系,来规避信息传输风险、信用风险、管理风险和法律风险,以保证网上交易的顺利进行。网上交易安全管理,应采用综合防范的思路,一是技术方面的考虑,如防火墙技术、网络防毒、信息加密、身份认证、授权等,但必须明确,只有技术措施并不能完全保证网上交易的安全。二是必须加强监管,建立各种有关的合理制度,并加强严格监督,如建立交易的安全制度、交易安全的实时监控、提供实时改变安全策略的能力、对现有的安全系统漏洞的检查以及安全教育等。为了加强企业电子商务的信息安全,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现在许多企业没有意识到互联网的易受攻击性,盲目相信国外的加密软件,对于系统的访问权限和密钥缺乏有力度的管理。这样的系统一旦受到攻击将十分脆弱,其中的机密数据得不到应有的保护。据调查,目前国内90%的网站存在安全问题,其主要原因是企业管理者缺少或没有安全意识。某些企业网络管理员甚至认为其公司规模较小,不会成为黑客的攻击目标,如此态度,网络安全更是无从谈起。应该定期由公司或安全管理小组承办信息安全讲座,只有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才能有效的减少信息安全事故的发生。 (2)建立电子商务安全管理组织体系。 一个完整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首先应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即建立由行政领导、IT技术主管、信息安全主管、本系统用户代表和安全顾问组成的安全决策机构。其职责是建立管理框架,组织审批安全策略、安全管理制度,指派安全角色,分配安全职责,并检查安全职责是否已被正确履行,核准新信息处理设施的启用、组织安全管理专题会等。还应建立由网络管理员、系统管理员、安全管理员、用户管理员等组成的安全执行机构。该机构负责起草网络系统的安全策略、执行批准后的安全策略、日常的安全运行和维护、定期的培训和安全检查等。如果需要,还可建立安全顾问机构。安全顾问机构可聘请信息安全专家担任系统安全顾问,负责提供安全建议,特别是在安全事故或违反安全策略事件发生后,可以被安全决策机构指定负责事故(事件)调查,并为安全策略评审和评估提供意见。 (3)制定符合机构安全需求的信息安全策略。电子商务交 易过程中,需要明确的安全策略主要包括客户认证策略、加密策略、日常维护策略、防病毒策略等安全技术方案的选择。安全执行机构应根据本信息网络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信息安全策略,策略中应明确安全的定义、目标、范围和管理责任,并制定安全策略的实施细则。安全策略文档要由安全决策机构审查、批准,并和传达给所有的人安全策略还应由安全决策机构定期进行有效性审查和评估:在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发现新的脆弱性、组织体系或技术上发生变更时,应重新进行安全策略的审查和评估。 (4)人员安全的管理和培训 参与网上交易的经营管理人员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企业的命运,他们承担着防范网络犯罪的任务。而计算机网络犯罪同一般犯罪不同的是,他们具有智能性、隐蔽性、连续性、高效性的特点,因而,加强对有关人员的管理变得十分重要。首先,在人员录用时应做好人员鉴别,人员录用或人员职位调整时,一般要签署保密协议。当人员到期离开或协议到期、工作终止时,要审查保密协议。其次对有关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建立人员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安全策略和规程方面的培训。第三,落实工作责任制,在岗位职责中明确本岗位执行安全政策的常规职责和本岗位保护特定资产、执行特定安全过程或活动的特别职责,对违反网上交易安全规定的人员要进行及时的处理。第四,贯彻网上交易安全运作基本原则,包括职责分离、双人负责、任期有限、最小权限、个人可信赖性等。 (5)增强法律意识,促进电子商务立法 面对电子商务这种新型的贸易形式,我国目前尚无专门法规可依,使得部分违法犯罪人员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近几年里,国家加强了这方面的投入。在全国性的立法文件中,《合同法》的部分条款可以看作是针对电子商务的立法。此外,广东省制定的《广东省电子交易管理条例》这个地方性的法规可以看作是对加快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的有益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是对主要用于电子商务活动,电子政务等其他应用应该有新的适用法规。 尽管在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立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总的来说,我国的电子商务立法还很不健全,对电子商务活动的安全保护缺少直接性;相关立法比较分散,而且效力不高;对新出现的情况缺乏适应能力;立法速度慢。这些都需要电子商务企业和国家有关部门不断探索,共同促进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的法制环境建设。 4、结论 快捷的电子商务在给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企业面临着各种安全风险。由于缺乏对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管理体制的系统认识,很多企业都把其电子商务信息安全作为一项技术工程来实施,而忽略了交易过程中,各种参与人员对安全的影响。分析了企业在电子商务安全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原因,从安全防范意识、管理组织体系、信息安全技术策略、人员管理与培训、电子商务立法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加强人员安全管理的建议。在企业走向电子商务时代,只有管理与技术并重,才能确保企业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的信息安全。 安全管理毕业论文:试析油田企业安全生产特殊性及强化安全管理主要对策 论文关键词:油田企业 安全 特殊性 对策 论文摘要:从油田企业生产的工艺特点、历史条件、社会背景以及跨国经营合作等方面出发,分析了油田企业安全生产特殊性。同时指出了目前油田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更新管理观念、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科技投入、完善HSE体系标准、加强隐患治理、加大培训力度等安全管理对策,对油田企业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石油是现代工业生产的“血液”,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石油勘探、开发与炼制,是高投人、高回报、高风险的生产过程。石油企业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高温高压、连续作业、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面临着较大的风险。随着石油企业在国内外的成功上市和中国入世,石油企业如何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确保安全生产、稳定运营、持续发展,使股东、企业、职工利益最大化,搞好安全生产管理具有重大意义。认真研究油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对提高国民经济总体收入,增强综合国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义。 油田生产历来强调“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要从制度、职责、预防、教育入手,而且更要从人的意识入手,突出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思想,推行HSE(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人是实施HSE管理的主体,提高实施者对HSE管理的认识程度,将直接影响到HSE管理的运作和最终效果,有效的教育培训是提高人的素质,实现HSE主动式管理的重要保证。如何把对人的管理引入安全管理之中,不断地夯实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1油田企业安全生产特殊性 1. 1建设标准低,生产场所“先天性”隐患突出 石油勘探开发等生产场所,遍布陆地和海洋,形成了两栖勘采的格局。陆地勘探开发区域多在山丘、沙漠、沼泽及江河湖泊,地况复杂恶劣,生产作业条件艰苦,油田企业多属20世纪70年代先后以“会战”模式建设起来的,受当时技术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基本属于边设计、边生产、边建设的“三边”企业,油气生产厂站不可避免地存在设计标准低、布局不合理、安全消防设施不配套、施工质量较差等“先天性”隐患,整改工作任重道远。 1. 2外界干扰大,严重威胁企业安全 近年来,受社会治安环境的影响,油田企业安全生产更是受到了较大的外部“冲击”,主要有3个方面: 1. 2. 1油气输送管道长期遭受不法分子打孔盗油危害,无法保证安全运行。如Sinope。管道储运公司,从1993年至2003年2月,据不完全统计,遭受打孔盗油3264次,泄漏原油达7952吨,而被盗原油无法统计,不仅严重威胁安全生产,而且严重污染环境。 1.2.2管道及油气设施保护范围受违章建筑侵害严重。如中原油田在原有受侵占341处的情况下,近年来又增加多处,防火防爆工作极难落实。 1.2.3电力线路私拉乱接严重。严重处私拉线如同“蜘蛛网”一般,不仅易于造成人员触电伤亡事故和火灾,而且威胁油田电网安全运行。 1. 3油田生产作业全过程中危险因素多 1.3.1油气生产有高温和高压。 1.3.2生产、使用、贮存的介质多属易燃易爆且有毒有害物质。不仅石油天然气产品易燃烧爆炸且具有少量毒性,生产中还常常遇到HZS等剧毒物品,程有不慎,便可能酿成惨祸。 1.3.3频繁使用放射性物质和火工器材。从地震斟探、钻井作业到石油开发,可谓无处不在。 1. 3. 4机动车辆多,仅辽河油田一家便有近2万辆。这种“现代文明社会的杀手”行驶路线遍布全国各地,极难控制。 1.3.5野外施工作业频繁,受自然气候影响严重,如台风、海啸、洪水等。 1. 4作业危险性大,风险也大 最大风险莫过于地下情况无法完全预知,钻井施工、井下作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如钻井施工,突遇未知地层或异常高压地层,极有可能造成井啧失控事故,后果难以设想。前几年某油田一口预探井,突然钻遇HZS气层,大量HZS喷出,造成几十万村民“大逃亡”。油田企业作业危险性大,突发事故多,风险性大,对安全隐患的控制比其他行为要复杂得多,难度也大得多。 2安全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2. 1安全管理工作线长面广,难免顾此失彼 油田企业生产具有行业跨度大和线长面广两大特点,安全管理必须要认真面对这一重大难题。线长面广,迫使安全人员不得不八方兼顾、四面出击;行业跨度大,必然带来行业专业技术标准和行业管理规定繁多的问题,安全管理部门必须以有限的人员和专业技术知识处理方方面面可能出现的隐患和难题。因此,安全管理工作不可避免地鞭长莫及、捉襟见肘、顾此失彼。 2. 2社会治安环境恶化,油田企业难以应对 近年来,盗油犯罪活动频频发生,具体表现如下: 2. 2. 1打孔盗油“武装化”,有些犯罪团伙自备武器,公然与护线人员、公安人员武装对抗,岗位巡检护线难度极大。 2. 2. 2作案手段“专业化”,团伙内部严密分工,盗、运、销“一条龙”。一旦盗窃得手,立即运往小炼厂、土炼炉销赃。 2. 2. 3作案地点漂浮不定,作案规律不易掌握。 2.2.4作案手法愈出愈奇,甚至将房子直接盖到管道上,在房内打孔并安装盗油闸门,令人防不胜防。 2. 2. 5手段恶劣,盗油一旦得手,立即破坏现场,造成原油四溢,现场一片狼籍。一些村民不知厉害,纷纷出动哄抢落地油,曾造成火灾爆炸事故。侵占油气设施保护范围事件也有增无减,不仅违章建筑越来越多,而且建筑规模越来越大。使得油区防火工作很难落实,节假日禁放烟花爆竹更是形同虚设。 2. 3资金投入高,隐患治理任重道远 目前油田企业的重大隐患主要有3类: 2. 3. 1由于历史原因,生产场站大量存在布局不合理、安全距离不足、消防设施不配套等“先天”隐患。 2.3.2新法规、新标准出台,拓宽了隐患治理的范畴,出现了一些新的隐患。如油气长输管道运行已超过数十年,按新颁布的法规要求,应进行压力管道检测。 基层班组,是企业的细胞。它是企业一切工作的最终着力点,因此,搞好基层班组安全工作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基层班组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在生产力三大要素中,人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和最活跃的因素,搞好班组安全工作必须“以人为本”才能切实保证安全生产。 2. 4油田区域扩大,超深高压气井开发,技术和人员更新,向安全管理提出了新课题 首先是油田区域逐年增大,安全管理工作面持续“拓宽”;其次是高压、超深气田的开发生产,原有的安全管理技术、方法需随之更新;同时由于实行减员增效,人员大幅精减,尤其是一大批管理经验丰富、安全技术娴熟的生产骨干离开了岗位,给安全生产带来了暂时的负面影响。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增强,安全要求随之增高。过去普遍认同的油田企业劳动环境差,野外施工管理难度大,发生一些事故在所难免的观点已越来越没有立足之地,代之以普遍认同的“任何一起事故的发生,都应该归咎为管理上的失误”的观点。 3安全管理对策 3. 1理顺体制,充分发挥企业安全监督管理优势 我国油田企业分属于Sinopec和CNPC(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特大型国有集团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国有特大型企业拥有明显的“四大”安全管理优势,即专业管理优势,行政管理优势,资金筹措优势和专业技术人才优势,在安全管理上可以发挥更大作用。随着油田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油田企业已由过去的单一经营方式的国有企业,改制成拥有油田分公司、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参股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专业施工服务公司及改制分流到社会的私营、民营企业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存的企业。集团公司应理顺管理体制,并根据不同的管理体制采取不同的安全管理模式。对分公司、全资子公司和绝对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和专业施工及服务公司,从上到下实施全方位安全监督管理;对控股的上市、非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为了保护广大股东利益,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也要对其实施宏观监督管理和安全技术咨询服务;对参股公司主要实施安全服务;对资产和人员已经完全分离,或改制到社会的企事业单位,不再实施监督管理。 油田企业应广开门路,调动社会安全专业人才和安全中介机构为企业安全生产出谋划策。凡建设性工程项目,必须请专家和中介机构进行职业安全卫生预评价,确保新改扩建项目达到本质安全,并对在役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实行安全现状评估,逐步改善在用设施和场所的安全可靠度,最后达到本质安全。同时,应高度重视社会群众和新闻媒体,充分发挥其舆论监督作用。 3. 2“与时俱进”、“以人为本”提升安全科技与安全管理水平 3. 2. 1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增强安全生产责任感 进一步宣传贯彻《安全生产法》,认真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尤其是要加强落实各级行政“一把手”和直接作业者的责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保护全员的安全与健康。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应依法追究责任。从事故中吸取教训,增强全员对安全生产的责任感。 3. 2. 2坚定信念,全力推行HSE管理体系 HSE管理体系目前已成为国际石油企业普遍接受的管理模式。油田企业要想实现与国际石油企业的全面“接轨”,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全面推行HSE管理体系。全面更新管理观念,加大安全投入力度,执行国际技术标准,不断改进安全管理,提升企业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树立“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企业员工自身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企业的每一位员工,不论他在企业管理链条中承担什么职责,他都是一种人力资源,要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应当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重视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企业决策透明和职工参与,从而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企业首先要将必要的生产和管理知识,传授给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重视对员工的教育、培训,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企业的每一位员工的素质提高了,掌握了过硬的技术和本领,才能在生产中运用自己的技能,才能在工作中奠定安全的基础,避免因技术技能的因素造成安全差错,带来的安全风险;企业决策要有足够的透明度,遇事同群众商量,尊重企业的每一位员工,把他们视为企业的宝贵人力资源,只有尊重人、爱护人,才可能给员工一种对企业的归属感,才能激发员工从内心深处为企业安全着想;员工参与决策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企业的治理法规中应当有所规定,应当让职工说话,鼓励职工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作为自己的观点提出。 第二,为企业员工搭建充分展示其聪明智慧的舞台。通过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小发明、小创造等方式为提高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奠定基础。 第三,创造和谐的气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企业作为经济组织的基本功能,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成为其重要的内容,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包括团结友爱的爱心,坦诚豁达诚信,互帮互助的友情,刻苦好学的气氛。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有助于安全生产,人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下,带着愉快的心情去工作就可以抑制烦躁、压抑等不良情绪的产生,而不良情绪也是一种安全的隐患,它的存在极易造成事故的发生。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设备的和谐,人与检修环境的和谐,都将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基础。 第四,加强基层班组建设,提高班组成员的综合作业能力。加强基层班组建设,提高他们的综合作业能力,是搞好企业安全管理的基本功。作为油田企业,一线的作业是落实到基层班组的,基层班组是企业管理的细胞。加强基层班组管理,关键是选好班长,班长选用要突破过去的老经验老模式,要选派有学历、懂管理又有一定专业特长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技师和高级技工担任;基层班组成员的综合作业能力是影响企业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如三级教育、特殊教育培训、检修前教育、日常教育、全员教育)以及形式多样的安全文化活动(“三不伤害”活动、安全生产月、安全竞赛活动、事故报告会等),把这种“强制”融化于全体员工的工作和生产活动中,使岗位行为规范得以“内化”,才能建立起一种职业行为习惯和出自内心的自我规范。油田安全生产点多、线长、面广,高温高压场所、野外流动作业、多工种协同作业多,安全管理难度大。特别是像井站一线这样的班组,许多时候,如夜间工作,值班人员有限,一些紧急处理,要快速、及时、准确的做到万无一失,确实是对他们的实力与经验的考验。在新的形势下,随着设备的先进化,应用的科学化,技术上的不过硬,一知半解,或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3. 2. 3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安全管理信息化、自动化水平 彻底摒弃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向精细管理迈进,逐步推行安全信息化、自动化。以提高安全的科技含量,促进安全管理手段的进步。在油气站库、放射源库、火工品库、变电站等要害部位安装安全监控系统。实行厂区封闭式管理,配置门禁自动控制装置,厂站内的关键装置、重点防范区域配备自动监控扫描系统,大型机组应配备FSC,ESD等紧急关断装置,放射源库、火工品库等部门应配备安全狱控装置。高压气井、海上开发采油平台应在实现自动化控制的基础上,实行微机远程自动控制,向信息化管理逐步推进。 3. 3完善标准管理体制,加快行业标准与国际接机的步伐 随着中国加入WTO组织及油田企业跨国经营合作的增加,石油行业安全标准体系与API等先进标准体系的差异越来越明显,故应加速与国际行业标准体系接轨,提高和完善标准体系。在加速接轨与提高完善过程中,首先应确定HSE管理体系标准在油田企业安全管理上的核心地位;其次,要优先考虑采用国际先进的安全技术标准,以加快标准“立法”速度;同时应密切关注新技术发展动态,以免现行标准严重滞后于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发展,不适合安全管理的需要。在标准的制定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并争取安全科研部门和安全专家参与,以保证标准的先进性、科学性、可行性。 3. 4强化隐患治理和“三同时”管理,做到标本兼治 3. 4. 1要加强隐患治理的治“本”之策,即做好新改扩建项目的“三同时”管理。凡新改扩建项目必须做到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产,确保新投用的项目不存在先天性的隐患。 3. 4. 2加强隐患治理的治“标”之策,即做好在用设施隐患整治。集中有限资金,打隐患治理的“歼灭战”,争取每年消除1至2个普遍性重点隐患,力争5年内全部消除油田企业普遍存在的重点隐患,逐步提高、改善生产场所、设备的本质安全化,提高设备的安全可靠度。 3. 5加大安全培训,规范安全管理与操作行为 3. 5. 1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对各级行政正职及安全管理人员岗位培训,实行持证上岗,以规范各级安全管理行为。 3. 5. 2继续做好特殊工种资质培训,除国家明文规定的八大特殊工种外,油田企业应将钻井井控人员,司钻、井架作业工、爆破工及海上作业人员的资质培训列入特殊工种管理范畴,以规范其操作行为。 3. 5. 3实行劳动力优化组合,健全安全激励约束机制,严惩违章指挥、违章操作,以提高人员安全生产自觉性。 4结束语 “油田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工厂”,安全生产有其特殊性。对石油企业来说,安全永远是石油石化系统的薄弱环节,坚持保安全就是保全局,保安全就是保稳定,保安全就是保效益,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才能更好地为企业逐鹿国际市场保好驾护好航。我们要创建现代化一流企业,必须要“以人为本”,实现依法治企,落实责任,严格实施目标管理,求真务实,继承创新,提高安全管理现代化水平,创立本质安全型企业。 安全管理毕业论文:浅谈公路施工的质量控制体系与安全管理策略研究 [论文关键词] 公路施工 质量控制 安全管理 [论文摘 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公路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基于此对公路施工的质量控制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最后详细研究了公路施工中的安全管理策略。 一、当前公路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遵守施工管理程序 施工管理中,存在着先开工后报告的现象。某些施工单位习惯于传统的做法,工程开工前不打开工报告或边施工边打开工报告,或是提交开工报告后未经批准便施工,严重违反了施工监理程序。另一个存在的问题是先检验而后有检验申请报告的现象时有发生。加之有些监理责任心不强、监督管理不严,没有预先提出质检申请,监理却做了质检工作,违反了施工监理的正常程序。另外,还存在不按规定频率检验的情况。在路堤及“三背”(墙背、桥背、涵背)的填筑过程中,按要求必须严格控制填筑分层厚度和压实度,每填筑完一层,必须自检该层压实度并报监理抽检,压实度合格后才能填筑上一层。但有的却一味强调施工进度,未按规定频率进行自检,监理不按规定频率进行抽检,这显然有悖于施工监理程序。 2、管理意识淡薄且管理者素质不高 长期以来,在工程建设中,人们普遍存在着重技术轻管理的思想,管理被置于可有可无的位置。虽然通常各个施工单位都建立了各自的管理机构,但其管理者定位模糊,往往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由于找不准问题的根源,类似的问题以后还会出现,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也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和进度。试想,一个项目管理者不能站在全局的高度上运筹帷幄,这个项目怎么搞得好?更有人认为,抓管理是“面子工程”,是给别人看。所以管理意识的淡薄是造成生产管理混乱的首要因素,倘若不提高项目管理者的管理意识,要想搞好工程建设永远只能是一句空话。 3、企业自检环节薄弱 企业自检是工程质量保证的关键性环节。凡是没经自检以及自检不合格的工序,监理工程师有权拒绝质检签字认可。但有些质量保证体系并不健全,自检人员配备不足,自检机构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建立严密的公路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一个严密的强有力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公路施工的开展首要条件,因此不仅要建立政府监督、施工监理和企业三个层次的管理体制,又要理顺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的关系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建设单位要组织检验小组,对施工单位进行检验,施工单位要成立各施工点质管小组,负责自检、专检、和互检。 1、加强质监基础工作 基础工作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实现质量管理总目标,也是为质量管理创造前提条件的最基本的工作。只要做到施工中的“四有”、“五化”,即:有方案、有标准、有制度、有目标;施工规范化、操作规程化、技术标准化,才能确保建设总目标最合理的实现。 (1)明确技术标准,强化标准工作 各项工程的设计资料,施工规范,操作规程,工艺要点,质量检验方法和评定标准以及工程监理办法要及时发放施工单位,使其人人目标明确,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各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等文件,在开工前送交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现代工程建设要注意技术美学,强调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的统筹考虑。 (2)强化检测手段,做好计量工作 计量检测工作的加强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质量检验评定的准确性。配专职人员负责常规试验和抽验工作,把仪具配置齐全。 (3)重视质量信息,用数据指导施工 通过检测定期报送的资料,及时掌握现场随时发生的质量情报,采取应急措施。 (4)建立健全责任制 建立和健全责任制,制定各级职责范围,实行联质奖惩制。 (5)重视技术培训,加强质量教育 利用施工现场举办工程质量研讨会,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 2、加强质量控制 在公路施工中,首先“以人为本”,实行“统一领导、分部管理”的原则,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从落实责任制开始,层层深入、步步落实。 (1)材料进场控制 在备料阶段,根据设计文件对于基层。面层及其他部位材料的级配要求,严格制定备料计划,尽快确定各层次目标配合比来指导备料工作;深入材料生产厂家,本着货比三家、物美价廉的原则选择优质材料;通过实验验证材料质量,不合格材料要坚决抵制,严把质量关。 (2)施工方案控制 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认真研究施工方案,开碰头,集思广益,共献良策,制定几种方案,从中选择最适合的方案,按照方案制定各个工序的作业指导书,并在施工生产前对责任人交底,并将各项要求传达到每个施工岗位上。做到责任到人、层层监督。 (3)测量水准点、中线控制点的确认及施工放线的质量控制 路基施工中施工放线是公路工程产品由设计转化为实物的第一步,制约着施工过程中各有关环节的质量、进度,是施工准备阶段的重中之重。 3、严格质量检验 (1)明确严格质量检验标准、内容和手段 检验标准主要是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即达到规范化、规程化、标准化、管理制度化。对内部成品、各部件和结构整体进行物理、力学性能检验,使质量事故尽可能地消灭在施工中。 (2)检验的组织形式 质量检验应坚持专职检验和群众自检相结合、日常检验和重点检验相结合,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自检、互检和全面检察。 (3)高标准、严要求、把好质量关 平时检查从关键部位到每道工序,该返工的一定返工,该停工的一定停工,不能迁就。建立科学的、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各级管理人员严格履行职责是保证质量的首要前提。 三、公路施工的安全管理策略 保证公路施工安全,强化责任意识。首先,需要建立健全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强化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责任制原则,推行安全系统工程以提高安全管理层次,使安全施工一开始便从生产系统全局出发,对施工各个阶段全面规划。其次,公路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施工现场的一线操作人员,都必须接受相应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再三强调相关人员在经过了一系列安全知识教育的培训后能够尽可能做到“我懂安全、我要安全、从我做起、保证安全”,之后确保安全技术教育普及、惠及到施工现场的每一位一线的施工人员。第三,提前制定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尽一切可能消除掉人为造成的不安全因素和施工过程可能出现的不安全状态,及时发现和辨别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潜在危险和隐患,制定出全面、有效、可行的应急救援预案,以备不时之需。 1、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落实安全施工责任制 公路施工企业应建立起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由企业领导和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其主要是全面负责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研究制订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和劳动保护计划,实施安全管理检查和监督,调查处理事故等工作,保证各类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能认真贯彻执行;另外,还要配备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对安全生产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同时,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各级领导要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施工要服从安全的需要,落实安全施工责任制,严格管理,严格考核;失职和造成事故根据情节轻重,给予领导和有关责任者行政处分、经济处罚;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对从业人员在操作规程上的教育和培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的规定,公路施工企业应成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并依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制订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等指导性安全管理文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确保施工安全。 3、做好对施工单位安全资质条件的检查管理工作 对施工单位安全资质条件进行检查,审查安全技术措施和设备,并确保施工企业队伍中有专门从事安全管理的工作人员。另外,要加强施工机械和材料的检查工作,检测、检验其出厂合格证和施工牌证,确保其各项安全措施检验合格,如未按照规定进行检测、检验、验收、备案以及未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的,不得允许其进入施工现场。 4、做好公路施工中的机械设备管理工作 公路施工项目部要做好周密安排,搞好机械设备组织工作,及时对机械设备进行调配,且在施工中,要配备具有机械操作牌照的专业操作手,操作手要服从项目安排,听从施工人员的正确指挥,精心操作。但对施工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和可能引起危险事故的指挥,操作人员有权拒绝执行,则应严格按照机械的操作规程,并随时观察机械设备的动态,及时排除各种隐患,杜绝因油水等问题影响正常运转。 5、开展施工安全检查,并做好安全管理的预防工作 公路施工企业应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做到定时间、定人、定措施,明确重点部位、危险岗位。在检查过程中,要检查安全生产投入是否有效实施,安全设施、安全技术装备是否能正常发挥作用,检查安全施工状况是否正常等,并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要及时报告有关负责人,且将检查及处理情况记录在案。 坚持安全管理重在控制,因此,要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危害,保护人员的安全与健康。安全管理的目的不仅是处理事故,更重要的是在项目活动中针对项目的特点,对生产要素采取有效措施,对公路施工项目中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及时控制,将可能发生的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安全管理毕业论文:浅谈虚拟现实技术在民航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展望 虚拟现实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及其他技术模拟现实世界的技术系统。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人们可以方便地实现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安全性或者经济性方面的原因而难以进行的研究工作。在民航安全管理中,虚拟现实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总结虚拟现实技术在民航中的已有应用,分析民航运行中仍未使用虚拟现实技术的空白点,并提出侧重系统运行研究的数字化民航运行系统的概念和应用。 虚拟技术慨述 虚拟现实技术是将现实世界映射到虚拟世界的技术,随着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断加深和新技术的不断产生,虚拟现实技术的内涵在不断扩展。目前,常用的又包括计算机图形(CG:Computer Graphic J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人工智能、传感技术、显示技术、网络并行处理等技术在内的最新发展成果。事实上,虚拟现实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一系列新技术的集成。 虽然人们对于什么是虚拟现实并无统一的认识,但是诸多学者却公认虚拟现实具有浸没感 (Immersion)、交互性(Interactivity)和构想性(Imagination)的特点,简称为所谓浸没感,又称临场感 ,指用户感到作为主角存在于模拟环境中的真实程度,理想的模拟环境能够使用户全身心地投入到由计算机所创建的三维虚拟环境中,如同在现实世界中的感觉~样:交互性指用户对模拟环境内物体的可操作程度和从环境得到反馈的自然程度(包括实时性 );而构想性则强调虚拟现实技术应具有广阔的可想象空间,可拓宽人类认知范围,不仅可再现真实存在的环境,也可以构想客观不存在的甚至是不可能发生的情境。 由于虚拟现实具有的以上特点,而虚拟现实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现实世界中已知的客观规律进行模拟,因而在各种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最常见的应用莫过于各种场景逼真的游戏,玩家在虚拟的环境中可以过着现实生活中向往却无法实现的生活,身心得到一种接近现实又超越现实的体验。除了用于娱乐之外,虚拟现实技术在规划、设计和人员培训方面也有着突出的表现,在民航安全管理中也有不少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在民航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安全是民航运输业的生命线。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民航行业,从航空器设计、机场应急救援演练、事故模拟再现、事故征候调查仿真、到各类行业运行人员(飞行人员、机务维修人员及空中交通管制人员 )的教育培训与训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技术水平,而且将节约资金、大大提高运行安全水平。从国内外参考文献看,虚拟现实技术在民航行业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员培训 空中交通管制人员、飞行人员和机务维修人员的培训中广泛应用了虚拟现实技术。以我国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CDZS机场塔台视景模拟机、DRS航管雷达模拟机和 DPS程序管制模拟机为例,这些系统是为训{练机场塔台管制员而设计的大型虚拟现实系统,能真实再现塔台管制工作环境,以 360。开阔的机场和近空视景 ,逼真的飞机滑行、起飞、降落 ,各种天气如雨、雪、雾以及夜航等,通过预先设计出的各种繁忙和危险情况用以对塔台管制员进行系统训练,并可以对训练结果进行评估,同时支持多种训练组合方式,是培训空中交通管制人员的主要手段和标准设备。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更加真实地模拟机场复杂、大流量的运营环境提供高画质、高清晰度视景,具有很好的沉浸感,因而具有较好的训l练效果。 模拟机是各种虚拟现实技术的综合应用,在高性能计算机为核心的虚拟环境处理器的支持下,利用二维或者三维的显示技术创造逼真的虚拟环境,使用各种传感器感受用户操纵动作或者身体方位作为输入,计算出相应的响应并输出反馈给用户。使用模拟机可以将现实中较少发生的危险状况模拟出来,使受训l者短期内反复操作以至熟练掌握却不面临任何实际的危险,避免了训练事故,提高了训练水平,在飞行员、机务维修人员和管制员的训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自2006年以来,随着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飞行训练器的出现,攻克了原来由空客、波音垄断的盲点和局面。 对于机务维修人员的培训,亦可应用模拟机。如飞机试车是项高技术、高风险的工作,用飞行模拟机替代飞机进行试车培训,机务人员一方面可以熟悉试车的相关规程和工作步骤 ,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降低飞机成本,更为重要的是规避了因误操作带来的一切风险。 (二)计算机辅助设计 航空器设计耗资巨大而且时间漫长。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将设计图纸转变成三维模型,并可与实物一样进行装配 ,使设计人员有如身临其境观察航空器及其部件的外形、内部结构及布局效果,甚至可以进行计算机模拟的强度、刚度、振动、风洞等试验,及时发现问题并可以随时修改设计,避免了生产试件所需的大量时间和资金浪费,提高了安全性。 (三)安全管理 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 (NASA,National AviationSpace agency)启 动 了航 空 安全计 划(ASP:Aviation SafetyProgram),广泛使用了虚拟现实技术。该计划通过对航空系统建模和监控,向管理者提供实时详尽的数据以支持决策,进行事故预警,从而达到避免事故发生的效果,具体措施包括:通过虚拟现实的训I练设备,加强训练 ,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 :通过探测恶劣天气,并向飞行员提供及时、准确的天气信息 ,增强低能见度下的情境意识从而避免事故;向飞行员提供合成的视景,显示地面地形及目标、空中交通管制状态、着陆进近模式以及跑道表面状况等信息,提高着陆安全性。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搭建数字化得的民航运行系统 随着我国民航行业的迅速发展,各种先进技术陆续被引进,上文提到的各种训练设备在我国都有应用,也有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从应用领域来看都是单项局部的应用,未能体现民航运行高度系统性的特点。虚拟现实技术在我国民航运行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还不充分,还有较大的扩展空间。从民航运行的系统性出发,本文提出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搭建数字化的民航运行系统的观点。 物质世界的发展变化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虚拟现实技术是将现实世界的物质及其演变规律映射到数字空间,从而更加有利于人们认识客观世界。虚拟的“现实”空间有多大内涵有多丰富,取决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程度。民航运行系统是完全“人造”的系统,理论上说,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制造出一个与实际完全相同的“数字化”的运行系统,人们可以利用这个系统对民航运行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解决民航运行中存在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尤其是由于种种人为原因、组织失效造成的“系统性”问题。下面对当前民航运行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几个方面问题进行探讨,用以说明数字化民航运行系统的应用。 (一)机场设计安全问题 机场运行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受设计水平影响。由于目前我国在机场布局规划和设计中主要还是靠经验和参考同等级别机场的布局规划,许多机场都存在由于先天缺陷而造成的对运行的困扰,甚至造成各类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例如跑道滑行道系统设计的不合理可能导致跑道侵入事件,停机坪滑行路线和停机位设计缺陷则可能导致车辆与航空器抢道、车辆刮蹭甚至航空器与航空器刮蹭的事件,而候机楼通道设计缺陷则可能造成楼内控制区边界上的薄弱点,形成空防安全的隐患与威胁。另一种情况是在更改设计时,由于缺乏科学的评估手段,对更改设计的影响估计不足,破坏了原有设计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从而引发运行中的问题,这种情况更为常见。 机场运行涉及众多航空器、保障车辆和人员,要在图纸上预见并避免未来运行中的问题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虽然机场立项、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到最后投入运行,中间经过多次专家评审,但是仍然难以避免有考虑不周而遗留下的问题。 如果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在机场初始设计结束之后利用图纸进行建模,根据预期的吞吐量设置相应的参数,配置相应数量的运行车辆和运行人员,使机场在计算机中先行“运行”起来,统计模拟运行中的不安全事件,分析引发原因中的设计因素,修改设计以避免“木已成舟”后再发现设计中的缺陷,实现机场的设计安全。 (二)航班延误的评估与应对 航班延误是一个长期存在而又令人无可奈何的情况。造成航班延误的原因很多,可能是航路上的天气原因,也可能是流量控制原因,也可能是由于航空公司飞机调配造成的,还有一种可能是航空公司为了提高飞机利用率而安排了实际上难以准确执行的航班计划,造成航班延误。 航班延误具有累加效应和扩散效应,一个航段的延误极可能导致该飞机执行的后续航段继续延误,甚至由于打乱原有的时刻表占用跑道、滑行道和停机位而使正点到达的其他飞机无法落地或者出发航班无法正点起飞,造成更多的航班延误和机场保障的混乱,航班密度大的繁忙机场受到的影响更大。准确的预测航班延误 的后果 ,及 时采取 应对措施 ,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航班延误造成的影响。 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计算航班延误的后果,可以对延误的后续影响和扩散影响得到直观的评估结果,航空公司可以根据评估结果灵活调整飞机派遣计划,机场也可及时调整跑道、滑行道以及机位和登机 口的分配 ,而 民航主管机关也可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发现航空公司虚占航线的情况。 (三)机场容量评估和扩容 机场容量同样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影响机场容量的因素很多,包括空域容量、跑道滑行道容量、机位数、货运能力和候机楼布局乃至地面交通限制等。一个机场的容量符合“木桶效应”规律,即取决于航空器运行流程、行李和货物流程及旅客流程中的“瓶颈”环节,对机场容量进行评估,或者要采取恰当的措施实现机场扩容,本质上是要找到这个“瓶颈”。实际生产运行中,由于以上众多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很难准确找到影响机场容量的根本原因。 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这些因素统统视为变量,调整某一个变量数值,而保持其余变量不变并观察容量的变化,依次类推得到机场容量对各个变量的经验公式,从而方便地找到不同运行条件下的容量“瓶颈”,使得评估结果和扩容措施有了科学的依据。 以上提到的几个方面,仅是数字化民航运行系统的极小一部分应用。事实上虚拟现实技术是模拟客观世界已知的客观规律,并利用这些客观规律进行现实生产运行中无法进行的试验,从而获得更好的运行方案,节约资金和时间,并规避风险。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民航运行系统进行仿真,能够使决策更加具有数据支持,从而具有更强的科学性,将对民航运行安全管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民航企事业单位及科研院所应当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各种虚拟现实技术,推进民航管理技术更快的发展,提高民航行业整体运行效率和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管理毕业论文:浅谈做好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考 论文关键词:安全生产;道路运输;重要保障;三关一监督 论文摘要:安全生产是推进道路运输行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从”管什么”和”怎么管”两个方面,就如何履行好”三关一监督”工作责任来做好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论述。 安全生产是道路运输行业永恒的主题,也是推进道路运输行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那么又该如何履行好“三关一监督”工作责任,做好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呢?下面,我结合工作实践,从“管什么”和“怎么管”两方面谈几点想法。 1 找准位置。明确责任,解决好“管什么”的问题 安全生产原本不是一个独立的工作系统,它包含在企业日常生产和管理实践中。企业历来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如果一些日常管理工作和经营行为如维护、保养、培训、例检等做到位,那么安全生产的目标和任务自然也就容易实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有路大家行车,有水大家行船”,由于单一公有制的运输企业逐步解体,原来行之有效的一套安全生产规章、办法和措施也就无法执行。一些运输经营者只重视生产效益,忽视生产安全,加之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安全生产法规、规章滞后,监管不到位,责任不明确,因而道路运输市场事故频发,不但造成了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而且也降低了运输行业的认可程度,发生事故的运输企业也遭受了重创。对于一些重特大事故,业内人士至今提起事故仍然心有余悸,战战兢兢。面对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道路运输行管部门在安全生产监管中到底管什么,如何定位,真正把赋予我们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落实到位,是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 根据国家法规、规章赋予的行政管理职能,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的是安全生产监督部门,法律依据是《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是公安交警部门,法律依据是《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对于上述两大家,道路运输行管部门的安全管理职责是小兄弟,主要依据国家《道路运输条例》和《辽宁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负责相关的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概括起来就是“三关一监督”:把好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车辆设施设备技术状况关、从业人员从业资质关,搞好汽车客运站安全监督。运输经营者市场准人关包括场地、人员、资产、车辆、管理制度等等是否达到相应的标准,主要是落实市场准入制度。车辆设施设备技术状况关包括车辆的技术状况、附属设施(如行车记录仪或GPS、消防设备等)是否达到相应的标准,同时定期维护和综合性能检测是否达标。不同的运输门类如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营运客车标准不同,主要是落实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制度。从业人员从业资质关主要包括从业人员的培训或考核、职业道德和法规教育、专业技能是否达到相应的标准,主要是落实从业资格制度。以上三项是行政许可或信誉考核的主要依据,在国家《道路运输条例》、《辽宁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及配套规章中都有明确的表述,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一旦违规操作,就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如何追究,在《行政许可法》和《道路运输条例》及相关规章中均有规定,这里不再赘述。关于汽车客运站安全监督,主要包括以下三项工作:一是监督客运场站安装、使用“三品”检查仪,对旅客行包进行安全检查;二是监督客运企业或客运场站按有关规定对营运车辆进行安全例检;三是监督客运站不售超员票,防止超员车辆出站。禁止无营运手续车辆进站。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安全生产和反恐怖监管力度,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监督工作又增加了新内容:到客、货、维修、检测站及驾校等企业对“三关”的日常执行情况及道路运输安全措施进行检查,并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和经营者,采取相应的行政措施,督促经营者整改到位,消除安全隐患。此项工作在重点时段(节假日、黄金周)和重大活动(奥运会、国庆、两会)之际尤为突出。 税费改革实施后,信誉考核和市场监管是行管工作的重点。对道路运输市场的安全生产监管必须和日常的信誉考核工作结合起来,实际上只要把平时的信誉考核工作做到位,也就涵盖了安全生产监督的主要内容。随着现代科技手段的不断提高,监督工作也由原来单一的人工管理增加了许多科技支持,使得监管工作更加实时、准确、全面,这也是未来监督工作的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是运输经营者,其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各级道路运输行管部门按照《道条》赋予的职责范围,围绕“三关一监督”工作实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2 落实责任,各司其职,解决好“怎样管”的问题 明确了行管部门在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主要任务,解决了“管什么”的问题,下一步就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各司其职,解决好“怎样管”的问题。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明确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和工作职责 根据业务量的需要,在行管机构设置专职部门或兼职部门,安排专业人员专职或兼职进行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门会议,具体组织、协调、督促、落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既要有牵头领导和部门,进行综合组织协调;又要分兵把守,管业务又兼负相应的安全管理职责,把日常具体工作落实到客、货、修、培等相关业务部门,认真分解工作职责。从目前安全生产管理任务看,客运部分占据比重较大。为避免多头交叉管理,如果不设专职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建议以客运管理部门兼负主要安全管理工作职责为佳。明确了行管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后,要以“三关一监督”为主要内容,督促运输经营者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工作职责,完善安全措施,并以此为依据,开展监督检查工作。 2.2把好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 各级道路运输行管部门要严把市场准人关,把运输经营者资质条件作为经营许可和企业经营资质评定的重要内容。对申请从事道路运输经营业务的当事人,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一律不得审批或者核准。同时,加强日常监督考核,一旦发现经营者资质“缩水”,要立即下发整改令,督促企业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者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要降低其经营资质直至取消其道路运输经营许可。 2.3加强营运车辆技术管理 (1)坚持和完善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制度。在车辆进入运输市场前及对营运车辆进行定期审验时,要严格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的要求进行综合性能检测,确定技术等级,核定经营范围。没有达到车辆技术等级的车辆或技术性能不合格的车辆不能参与营运。 (2)强化道路运输车辆定期维护制度。认真贯彻落实车辆定期维护和二级维护竣工检验制度,强化二级维护监督管理,督促维修企业严格按照《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维护车辆,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 (3)规范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行为,监督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检测,并按核定的经营性收费标准收费。对不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检测的单位,要限期整改或停业整顿。 2.4加强从业人员从业资格管理 (1)督促培训单位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大纲组织培训,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坚决打击无证、超范围及违规培训等经营行为。 (2)严格执行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制度。认真贯彻落实《营业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培训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规范从业资格考试发证工作。要重点加强对大客车、汽车列车和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驾驶员从业资格的管理。凡无从业资格证的驾驶员,不得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性活动。 (3)加强营运驾驶员日常监督管理,完善营运驾驶员档案管理制度,做好信誉考核工作,对发生运输责任事故的驾驶员,要视情节暂扣或取消其从业资格证件。 2.5加强汽车客运站安全监督 (1)严格执行车辆进出站的例检制度。按照《汽车客运站管理规定》的要求,督促客运站履行安全管理职责,落实安全生产制度,配备安全检查人员。 (2)监督汽车客运站做好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检查工作,按要求配备危险品检查设备。严格按照客车的载客定额发售车票和检票,禁止超员车辆出站。凡因客运站原因造成超员超载的,除按规定承担分载费用外还要追究客运站的责任。 2.6督促道路运输经营者全面落实安全责任 运输经营者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行管部门要督促其健全组织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完善安全生产硬件,保证安全生产的必要投人,提高车辆技术状况,搞好车辆检测和技术维修,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督促企业加强对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到企业检查时,要认真做好检查记录。发现事故隐患,要及时报告并提出整改意见,做好跟踪和反馈工作。 2.7特别注意加强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管 行管部门要加强对危险货物运输业户、货运场站、信息配载站的监督检查,严格贯彻落实《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对达不到资质条件的业户,坚决取消其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资格。对达不到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技术状况的车辆,坚决停运整改。未取得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一律不准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作业。 2.8加强事故报告和责任追究工作 道路运输经营者无论采取何种经营方式(包括承包、挂靠),都必须对其经营车辆所发生的事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行管部门要督促运输经营者及时准确报告。对不报、漏报、瞒报的,可按有关规定处理。行管部门同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上报,并对事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情况及时续报。按照事故级别,同安监、交警等部门配合,共同做好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工作。要通过典型事故案例,教育道路运输经营者和从业人员从中汲取教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 安全管理毕业论文:合宁高速公路全椒段维修施工安全管理 摘要:随着高速公路建成投入运营,路面养护必不可少。为确保施工安全,就合宁路全椒段路面施工如何搞好养护队伍施工人员、车辆、机械设备安全管理,谈一点具体做法。 关键词:道路施工;维修养护;安全管理 1 加强道路维修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合宁高速公路是312国道主干线部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10年来车流量日益增加,大件运输、超载运输车辆越来越多,加上暴雨侵蚀、路面损坏不断加剧,出现断裂、沉陷、桥头跳车等现象。为了保持道路快速、畅通、尽快、及时修复路面,仅以全椒段为例,1998年以来因路面维修施工曾不断发生安全事故。其中因施工交通标志摆放不规范发生交通事故3起;因施工人员未按规范操作被撞死的1起;施工车辆调头,造成撞车的2起。因此,切实抓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十分重要,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狠抓落实。 2 加强道路维修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2.1 签订合同 树立安全第一思想 每个工人都要提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目前合宁路全椒段因路面损坏严重,维修任务大,安排路面施工队伍3个,要求在上路作业前都须经申请审批办理《施工许可证》签订,《施工合同》和《施工安全责任合同》。施工安全责任合同内容有: (1)管理处对施工单位(乙方)实行安全检查、指导,提供安全标牌和标志服等;如发现(乙方)施工作业不符合安全要求,甲方有权随时令其停工整改,并可扣除安全责任费用和保留金,直至处以一千元两千元罚款; (2)乙方上路施工必须做好各项安全工作,摆放安全标牌,穿着安全标志服,施工车辆严格按要求行驶,施工现场明显分隔; (3)乙方施工所造成的一切事故,均自行负责、处理,甲方不承担任何责任。同时还要求施工单位与每个施工队员、施工车辆驾驶员签订安全责任合同。以确保施工队伍及其每个成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2.2 加强队伍教育,规范施工作业 高速公路系全封闭、全立交,行驶车辆速度快,要求施工人员须具有高度安全意识,严格按规范操作,但由于大部分施工人员是农民工,施工安全意识不强。故养护和路政部门每月都召开一次施工单位负责人及施工车辆驾驶员会议,学习高速公路有关法律、法规,并把会议精神和要求及时传达到每个工人,以形成人人守规则,处处讲安全的局面;要求施工人员按规范操作,穿戴统一的反光标志服,严禁随意出入施工作业区域或穿越高速公路,坚决杜绝人为事故。 2.3 加强施工车辆管理 避免事故 高速公路施工车辆必须符合有关规定:(1)须是农用车以上、正常行驶速度不少于70km?h的自卸车,且拉运材料相对固定; (2)禁止无牌、证车辆上路,并经年检合格、车况良好、灯光齐全; (3)驾驶员责任心强,技术过硬,思想素质高。具备了这三个条件,还必须办理《养护施工车辆许可证》并领取标志牌,悬挂在车辆明显部位,以便有关管理部门随时检查。此外,施工车辆在高速公路上,必须匀速行驶,不准占道、倒车或逆行,不准强行超车、紧急停车,随意调头或横向装卸材料。总之,必须听从指挥,遵守规定,按章操作以确保安全施工,避免发生事故。而过去这方面的事例教训履见不鲜,发人深省。 2.4 规范施工现场标示牌 及时提供道路信息 为确保车辆安全顺利通过施工区域。施工现场必须按照以下养护作业的交通控制要求执行: (1)专项工程或大中修工程现场安全标志严格按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作业区,下游过渡区、终止区实施; ①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总长不得少于1500m,该区间内统一设置“前方施工”标志、“禁止超车”标志、“前方车道变窄”标志、“禁止通行”标志、“导向”标志及“限制速度”标志等。标志牌按GB5768—1999标准制作。缓冲区应设置路障、隔离墩; ②作业区是施工人员作业和施工物资堆放处,施工物资必须整齐堆放,不能过高和占用过往车辆行驶车道,施工机械须按标准涂上桔黄颜色,作业区与车道间也一定要设置隔离墩;③终止区长度不应小于50m,在终止区的末端一定要设置解除标志。在路肩护栏以外设置统一颜色的安全施工棚。 (2)小修养护作业的交通控制,当需要占用车道时,应按上述规定执行;否则,应设置方形“警示牌”、“限速”标志、“禁止超车”标志 、“导向”标志和车道隔离墩等,标志摆放距离不得少于300m; (3)若需在夜间施工,应在上游过渡区内设置黄色频闪灯警视信号,作业区内设置照明灯。一般禁止夜晚,雨、雾等不良天气施工; (4)施工全部结束,先将作业区清理干净,然后逆车流方向快速拆除所有标志。 2.6 加强施工地段道路巡查 保证安全标志规范摆放路政人员加强施工地段标志牌摆放规范,管理的具体做法是: (1)加强学习、分析典型案例,增强责任心,杜绝事故发生; (2)实行四班三运转巡罗制度,尤其是夜间巡查,及时纠正违规行为,减少事故隐患; (3)建立责任制,严格标志管理,由专人分工负责,加强路政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 (4)制定执行《施工路段违章行为通知书》,对标志违规摆放不符合要求的,由养护部门及时检查,限期整治。 2.5 实行奖惩制度 对施工单位安全措施做得好的给予表彰,做得差的给予处罚。由此造成交通事故的,一律由施工单位承担责任,并视情节管理处扣罚其全年完成施工量的1.5%安全费,责令停工整顿;若事故严重,则立即取消其施工资格。 3 结语 3.1 合宁高速公路 全椒段目前水泥混凝土路面全长60km,因路面损坏严重,维修任务大,安排了3个施工队伍,施工战线拉得较长,不利行车安全,也影响了高速公路的声誉。为保证安全施工,应逐步增加机械化程度,减少手工操作,加快修复速度,缩短维修路面施工长度和工期,以利于道路快速畅通; 3.2 施工地段至少安排1名安全员,随时用红、绿旗信号指挥疏导车辆,警示有关机具和作业人员注意安全,使行驶车辆安全顺利通过; 3.3 有关养护、路政、交警等管理部门应加强联系,齐抓共管,以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道路施工地段的工作秩序和确保安全行车的通行环境。 安全管理毕业论文:浅谈安全管理与安全评价 [论文关键词]安全管理 安全评价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安全管理与安全评价的关系,指出安全评价在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实现安全管理的系统化和科学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前言 安全,顾名思义“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安全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广义安全是指全民、全社会的安全,狭义安全是指某一领域或系统的安全。现代安全的核心是系统安全工程,现代安全管理就是围绕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这三个基本环节开展风险防范工作,其体现在熟练地应用现代科学知识和工程技术研究、分析、评价、控制以及消除或削减生产领域的各种危险,有效地防止灾害事故,避免损失。这已经完全不同于以事故为中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事论事的事后型安全管理。 安全评价是依照国家安全生产的有关法律法规,通过对设备、设施或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是否复合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相关规定的评价,对照技术标准、规范确定系统存在的危险源及其分布部位、数目,预测系统发生事故的概率和严重程度,进而提出应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等。决策者可以根据评价结果选择系统安全最优方案进行管理决策,实现安全管理的系统化和科学化。 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急性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安全对策建议,从而为工程、系统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近年来,随着安全评价工作向纵、深方向的开展,其作为安全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正逐渐被社会广泛认可,对于安全生产所起的技术保障作用越来越显现出来,对安全管理模式的完善,更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展安全评价工作,有助于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 传统安全管理方法的特点是凭经验进行管理,多为事故发生后再进行处理。通过安全评价,可以预先识别系统的危险性,分析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状况,全面的评价系统及各部分的危险程度和安全管理状况,促使生产经营单位达到规定的安全要求。 安全评价可以使生产经营单位所有部门都能按照要求认真评价本系统的安全状况,将安全管理范围扩大到生产经营单位各部门、各环节,使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系统化管理。 安全评价可以使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变经验管理为目标管理。安全评价一方面可以使各部门、全体职工明确各自的安全目标,在明确的目标下,统一步调、分头进行,从而使安全管理工作做到科学化、统一化、标准化。另一方面,可以使各层次领导及技术人员补充现代安全管理的知识,了解系统安全工程的精髓所在,从被动与事后型的“亡羊补牢”模式向以风险防范为重点的系统化安全管理模式迈进。 二、开展安全评价工作有助于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 开展安全评价与预评价有助于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即确保建设项目建成后实现安全生产,使因事故及危害引起的损失最少,优选有关的措施和方案,提高建设基础上的安全卫生水平,获得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从设计上实现建设项目的本质安全化。拟建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水平,首先取决于安全设计。预评价作为安全设计的主要依据,它将找出生产过程中固有的或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产生危险、危害的主要条件后果,并提出消除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主要条件的最佳技术、措施和方案,为建设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系统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提供依据和条件。为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实施监察、管理提供依据。预评价改变了“先建设、后治理”的被动局面,使建设项目的“三同时”的管理、监察工作沿着规范化、科学化方向深入地开展。 三、开展安全评价工作为实现安全管理的系统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 当代人对安全生产问题的新认识、新观念表现在对安全本质的再认识和剖析上,把安全生产基于危险分析和预测评价的基础上。表现在对事故的本质揭示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安全生产建立在预防和控制基础上。在新世纪人们逐渐修正和广泛应用事故致因理论、事故频发倾向理论、Heinrich因果连锁理论、管理失误理论、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危险源理论、事故原点理论等理论来指导安全生产。现代安全管理具有变纵向单因素管理为横向综合管理,变事故处理为事件分析与隐患管理,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变只顾经济效益的商业管理为效益、环境、安全与健康的综合经营管理,变被动、辅助、滞后的管理程式为主动、本质、超前的管理程式,变外迫型目标为内激型目标等特点。由此可见安全管理对象,内容和方法已发生重大变化,整个组织的安全管理理念也要因此作出相应转变。此时,积极开展安全评价工作就尤显其必要性。 近年来,安全评价工作在我国健康快速的发展,它作为现代安全管理模式,体现了安全生产以人为本和预防为主的理念,是保证生产经营单位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技术手段。实践证明,推行安全评价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科技兴安战略的有效途径之一。 安全管理毕业论文:探讨校园网络Internet网络通讯安全管理 论文关键词:网络通讯 安全问题 局域网 校园网络 论文摘要: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和人类对网络依赖性增强,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校园网络的通讯安全已经威胁到了广大师生的正常工作和学习,校园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当前各校园网络建设中迫在眉睫的问题。 1 引言 目前,网络应用的焦点问题是网络通讯安全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信息泄露、信息篡改、非法使用网络资源、非法信息渗透、假冒等方面。在Intemet上网络系统既要开放,又要安全,以至于从技术方面讲安全问题是整个互联网技术里较为困难的问题。从lnternet的角度看,对网络的威胁主要来自于网络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不安全因素。一方面,电磁泄露、搭线窃听、非法人侵、线路干扰、意外原因、病毒感染、信息截获等。另一方面,操作系统本身的问题,各种应用服务存在安全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学校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已经严重威胁到广大师生的使用安全,因此,我们要加强校园网络的安全管理。 2 校园网网络结构简介 校园网总体上分为校园内网和校园外网。校园内网主要包括教学局域网、图书馆局域网、办公自动化局域网等 校园外网主要指学校提供对外服务的服务器群、与CERNET的接入以及远程移动办公用户的接入等。校园外网的服务器群构成了校园网的服务系统.一般包括DNS、WEB、FFP、PROXY以及MAIL服务等。外部网实现了校园网与CERNET及INTERNET的基础接入,使学校教职工和学生能使 用电子邮件和浏览器等应用方式.在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中利用国内和国际网进行信息交流和共享。 3 校园内网络通讯安全的主要威胁 校园网常见的风险威胁主要是校园网内外的各种病毒的威胁,外部用户可能通过邮件以及文件传输等将病毒带入校园内网。内部教职工以及学生可能由于使用盗版介质将病毒带入校园内网;外来的系统对网络及服务器发起DOS/DDOS攻击,入侵等恶意破坏行为,有些计算机已经被攻破,用作黑客攻击的工具;拒绝服务攻击目前越来越普遍,不少开始针对重点高校的网站和服务器;校园网内管理人员以及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不强、管理制度不健全,带来校园网的威胁。 这些威胁主要表现在: 3.1黑客 黑客是网络上的一个复杂群体,他们以发现和攻击网络操作系统的漏洞和缺陷作为乐趣,利用网络通讯安全的脆弱性进行非法活动,如修改网页,非法进入主机破坏程序,窃取网上信息,进行电子邮件骚扰,阻塞网络和窃取网络用户口令等。 3.2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已成为很多黑客入侵的先导,是目前威胁网络通讯安全的重大祸首.它的侵入在严重的情况下会使网络系统瘫痪,重要数据无法访问甚至丢失。 3.3拒绝服务 拒绝服务是指导致系统难以或不可能继续执行任务的所有问题,它具有很强的破坏性,“电子邮件炸弹”、“垃圾邮件”等,就是一些典型的例子.用户受到它的攻击时,在很短的时间内收到大量的电子邮件,从而使用户系统丧失功能,无法进行正常工作。 通过以上校园网的三种威胁,我们可以更深入的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校园网内的用户数量较大,局域网络数目较多。校园网的速度快和规模大。少则数千人、多则数万人。正是由于高带宽和大用户量的特点,网络安全问题一般蔓延快、对网络的影响比较严重; (2)校园网中的计算机系统管理比较复杂。校园网中的计算机系统的购置和管理情况非常复杂,比如学生宿舍中的电脑一般是学生自己花钱购买、自己维护的。有的则是统一采购、有技术人员负责维护的,有的则是教师自主购买、没有专人维护的。这种情况下要求所有的端系统实施统一的安全政策(比如安装防病毒软件、设置可靠的口令)是非常困难的。由于没有统一的资产管理和设备管理。出现安全问题后通常无法分清责任。更有些计算机甚至服务器系统建设完毕之后无人管理,甚至被攻击者攻破作为攻击的跳板、变成攻击试验床也无人觉察; (3)活跃的用户群体。学校的学生通常是最活跃的网络用户。 对网络新技术充满好奇,勇于尝试。如果没有意识到后果的严重性.有些学生会尝试使用网上学到的、甚至自己研究的各种攻击技术.可能对网络造成一定的影响和破坏: 由于以上各种原因导致校园网既是大量攻击的发源地,也是广大攻击者最容易攻破的目标。 4 网络通讯安全的管理策略 4.1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网络安全 运用学校计算机网络在技术上实现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确保网络系统的安全、可靠地运行,如实行个人网访问控制、网络权限控制、网络监测和锁定控制、服务器的安全控制、防火墙和杀毒软件结合进行安全控制等技术控制非法用户对目录、文件和其他网络资源的访问。校园网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员对网络系统进行网络监控,网络服务器应记录用户对网络资源的访问。对非法的网络访问,服务器应以文字、图形或声音等形式报警来提醒网络管理员。如有非法黑客企图攻击、破坏网络系统,网络服务器应实施锁定控制,自动记录企图攻击网络系统的次数,达到所设定的数值,该账户将被自动锁定,确保网络安全。 同时校园计算机中心应加强内部管理,建立事件的审计和跟踪体系,提高整体信息安全意识。应由专人负责管理服务器或网络设备,其他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随意更改配置;对服务器或网络设备的操作应建立详细的日志,减少内部工作人员的误操作而弓l起的故障。对于学生,应加强网络方面法律、法规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防止出现破坏网络安全的违法行为。 4.2建立一整套安全防护体系 4.2.1防火墙 防火墙是设置在不同网络之间的一系列软硬件的组合,它在校园网与Intemet网络之间执行访问控制策略,决定哪些内部站点允许外界访问和允许访问外界。从而保护内部网免受外部非法用户的入侵。同时防火墙是预防黑客攻击,病毒入侵的重要屏障。防火墙的建立提供了对网络流量的可控过滤,以限制访问特定的因特网端口号,而其余则被堵塞,这一点要求它必须是唯一的人口点。用来阻止未经认证的外部登录。这就是防火墙与路由器是一个整体的原因。 4.2.2端口控制机制 计算机服务器使用自动回呼设备、调制解调器对端口加以保护。并以加密的形式来识别节点的身份。外部用户对校园网进行访问时。端口对其进行身份探查,当确定其身份和法后才允许访问校园网。 4.2.3加密技术 在外部网络的数据传输过程中,采用密码技术对信息加密是最常用的安全保护手段。目前广泛使用的有对称算法和非对称算法两类加密算法,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加上数字签名、数字时间戳、数字水印及数字证书等技术,可以使通信安全得到保证。 4.2.4封锁系统安全漏洞 在发现新病毒或因系统安全漏洞威胁网络安全时。应当及时提供各种补丁程序以便下载.许多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也在不断更新版本以修正错误或完善功能.对于校园网管理过程中,要及时下载和安装各种补丁、升级程序,封锁系统安全漏洞。这样对保护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安全会起到很大作用,可以有效的防止一些“黑客”因为操作系统和各种应用软件的设计漏洞对校园网资源进行非法访问和有关操作。 4.3建立用户管理制度 在保证学校教职工和广大学生用户合法权力的同时,限制非法用户入侵,保证数据的安全,特别应制定和做好身份验证和访问授权限制。为了识别并证实用户,系统可给合法用户提供唯一的用户标识符,提供一种验证手段,来验证登录的用户是不是真正的拥有该用户标识符的合法用户。也可通过口令、卡片密钥、签名或指纹来实现,通过身份验证确保用户机与服务器的相互身份。 总之,校园网络安全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必须全面协调地运用各种防范技术手段,加强对人与物的管理,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为学校建设多作贡献。建立一个安全、稳定、高效的校园系统,是各大校园竞相努力的目标。 安全管理毕业论文:关于军队物资采购信息安全管理浅析 论文摘要:军队物资采购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了果办信息安全存在的风险,闸释了军队物资采购信息安全的概念和基本内容,并就信息安全管理提出了网点策略,最后介绍了信息安全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随着军队物资采购机构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当前采办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信息安全风险直接影响到军队物资采购系统为军队用户提供服务和对各类供应商等采购实体进行管理的能力。在关键时刻,个别重大的信息系统发生故障或瘫痪,往往会给整个军队后勤保障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和影响,从而给整个军队建设和国防事业带来损失。 当前,军队物资采购系统根据总后关于信息化建设的精神,建立了依托干军队内部的指挥自动化网、军队综合信息网等内部指挥控制网络、办公网络、业务管理网络等信息服务和指挥网络,为军队采购管理单位、采购业务单位、科研和教学单位、军内终端客户提供广泛的信息服务。 实施信息安全管理,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完整性、可用性以及对相关应急采购任务的快速反应能力,同时也是保障军队物资采购系统科学发展,为军队提供最优保障力的重要手段。 一、军队物资采购信息安全风险 在军队物资采购活动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都对采办的结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风险产生对象的不同,将风险分为人为风险、系统风险、数据风险等三个方面。 (一)人为风险。 人是信息安全最主要的风险因素,不适当的信息系统授权,会导致未经授权的人获取不适当的信息。采购人员的操作失误或疏忽会导致信息系统的错误动作或产生垃圾信息;违规篡改数据、修改系统时间、修改系统配置、违规导入或删除信息系统的数据,可能导致各种重大采购事故的发生。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人为因素形成的风险,是军队物资采购信息安全的最大风险。 (二)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包括系统开发风险和系统运行风险。在采购项目开发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必要的信息系统安全设计,或安全设计存在缺陷,都会导致采办信息系统安全免疫能力不足。没有完善、严格的生产系统运行管理体制,会导致机房管理、口令管理、授权管理、用户管理、服务器管理、网络管理、备份管理、病毒管理等方面出现问题,轻则产生垃圾信息,重则发生系统中断、信息被非法获取。 当前的采购信息系统已是一个庞大的网络化系统,在网络内存在众多的中小型机、服务器、前置机、路由器、终端设备,也包括数据库、操作系统、中间件、应用系统等软件系统。网络系统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故障,一旦出现故障便有可能造成系统中断,影响业务正常运作。同时,由于自然灾害、战争等突发事件造成的系统崩溃、数据载体不可修复性损失等等,都能够给采购信息系统带来很大的影响。 (三)数据风险。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也是军队物资采购系统最重要的资产。对数据的存储、处理、获取、和共享均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流程和审批制度,没有健全的数据管理制度,便存在导致数据信息泄露的风险。 二、军队物资采购信息安全的内容 通过对信息安全定义的查询,可以看到其是根据不同的环境情况各自不同的。在相对受到专业影响较小的国际标准ISOl7799信息安全标准中,信息安全是指:使信息避免一系列威胁,保障商务的连续性,尽量减少业务损失,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取投资和商务的回报。 对于军队物资采购系统,信息安全管理则应该坚持系统和全局的观念,基于平战结合、立足应急保障的思想,指导组织建立安全管理体系。通过系统、全面、科学的安全风险评估,体现“积极预防、综合防范”的方针,强调遵守国家有关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合同方要求,透过全过程和动态控制,本着控制费用与风险平衡的原则,合理选择安全控制方式,保护组织所拥有的关键信息资产,使信息风险的发生概率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保持组织业务运作的持续性。 (一)保密性。 信息安全的保密性,在确保遵守军队保密守则规定的前提下,确保涉密信息仅可让授权获取的相关人员访问。结合当前的状况,军队物资采购系统的信息安全保密应当做熟严格分岗授权制衡机制,杜绝不相容岗位兼岗现象;严格用户管理和授权管理,防止非法用户,用户冗余和用户授权不当;加强密码管理,防止不设口令或者口令过于简熟加强病毒防范管理,防范病毒损氰控制访问信息,组织非法访问信息系统确保对外网络服务得到保护,阴止非法访问网络;检测非法行为,防范道德风险;保证在使用移动电脑和远程网络设备时的信息安全,防止非法攻击。 (二)完备性。 信息安全的完备性,是指信息准确和具备完善的处理方法。具体要求是:严格采购业务流程管理,确保采购业务流程与采购信息系统操作流程完备一熟严格控制生产系统数据修改,防止数据丢失。防止不正确修改,减少误操作;严格数据管理,确保数据得到完整积累与保全,使系统数据能够真实、完整地反映采购业务信息;严格按照军队关于物资采购规定和要求操作,减少或杜绝非标业务。避免任何违反法令、法规、合同约定及易导致业务信息与数据信息不一致、不完整的行为。 (三)可用性。 信息安全的可用性,要求确保被授权人可以获取所需信息。具体要求是:加强生产系统运行管理,确保生产系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加强生产机房建设与管理,保障机房工作环境所必需的湿度、温度、电源、防火、防水、防静电、防雷、限制进人等要求,减少安全隐患;加强生产系统日常检查管理,及早发现故障苗头;加强系统备份,防止数据损失;严格生产系统时间管理,禁止随意修改生产系统时间;保障系统持续运标实施灾难备份,防止关键业务处理在灾难发生时受到影响。 三、军队物资采购信息安全管理 (一)信息安全机构。 军队物资采购系统应分出专人专职来负责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并协同上级业务管理单位制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设定安全等级,评估安全风险程度,落实防范措施方案,提出内控体系整改方案与措施,监督和评估信息安全管理成效。在与上级总部和军区、军兵种物油部管理机构之间还要有一个快速响应的信息安全事故收集、汇总、处理及反馈体系。 (二)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与策略。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应针对军队物资采购系统现状与发展方向来制定,要充分考虑可操作性。现阶段可根据“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的方针,制定内部网、OA网、外部网的管理办法,明确用户的访问权限。制定生产系统运行管理办法。严格实行分岗制衡、分级授权,严格执行生产系统时间管理、备份管理、数据管理和口令管理。 (三)信息安全分级管理。 信息安全分级管理,是将信息资源根据重要性进行分级,对不同级别的信息资产采用不同级别信息安全保护措施,国家已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监督划分为五个级别,分别为自主性保护、指导性保护、专控性保护。 军队物资采购系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将信息资产分为“三级”或“五级”保护,目的在于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兼顾一般,合理保护。分级管理的方法是分析危险源或危险点,评估其重要性,再分设等级,从而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比如,对于采购机构业务机房,可采取门禁与限制进入等方式进行保护;针对采购中相关数据的提供,可设计一定的审判流程,根据数据的重要程度,分为公开信息、优先共享信息、内部一般信息、内部控制信息、内部关键信息和内部核心信息,实施严格的授权控制;对于信息安全事故,可分为重大事故、一般事故、轻微事故等,采取不同的处置方案。 (四)信息安全集中监控与处置。 设立集中运行的信息安全监控处置中心,及时监控、发现安全事故,做到响应快速、处置果断,并实施应急恢复。结合军队物资采购系统当前实际情况,可对网络、服务器等运行设备进行集中监控,开展服务器容量管理、网络流量监控;对应用系统采取防范与监控相结合的方式,对信息系统的数据设置校验码,防止非法修改;在开发应用系统的同时,还应开发相应的审计检查监控程序,由各单位分别运行和维护,由上级采购管理机构定期查验和监督,及时发现数据信息存在的风险。 四、信息安全管理系统 实现信息安全管理的集中运行,需借助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各军队采购机构和部门可以按照上级下达的统一标准,构建基于同一操作平台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帮助安全管理中心实现系统的监控、分析、预警等功能,实现信息安全事故处理的收集、存储、分析等功能,及时对信息风险作出反馈。 (一)监控功能。 为采办机构和部门的相关信息处理和传输设备配置专人管理,并设置机房日志管理、服务器性能日志管理、服务器容量日志管理、数据修改日志管理、流量监控日志等功能,酌情设置数据检测结果日志管理功能。通过对存储、传输和删改的操作进行管理,达到监督控制的目的。 (二)处理功能. 根据采办单位所在环境和情况,自主设置安全事故报告、响应、处置等采办信息管理功能,对于高级别信息,也可以采用每天零报告措施。通过信息处理的简化、优化和快速反应,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从而保证军队采购的正常进行。 (三)安全等级管理功能。 针对采办单位自身特点,设置信息资产、危险源、危险点定义与分级功能,对于不同级别的信息安全危机设定不同的保护等级,并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监控措施、事故响应与处置措施,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好性。 (四)安全预警改进功能。 根据日常监控的结果和事故处理经验,设置灵活细分的预警指标,由系统自动分析提出预警,从而建立信息安全监控、分析、预警、处置、改进等不断循环优化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毕业论文:析加强安全管理 创建和谐校园 论文摘要:建设和谐校园是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任务,文章阐述了在学生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安全保卫队伍建设、综合治理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及时妥善处理安全保卫工作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以保持校园安全稳定。 论文关键词:安全稳定;和谐校园;队伍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学校的安全稳定工作,努力探索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在学生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安全保卫队伍建设、综合治理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及时妥善处理安全保卫工作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保持校园的安全稳定,校园里必将呈现出欣欣向荣,平安和谐的新局面。 一、抓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1.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筑牢思想防线 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不断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一是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行为教育,借助“形势与政策”教育和“两课”教育课堂、专题讲座帮助学生充分了解国情,通过辩论赛、知识问答或竞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二是组织新生进行军事训练,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三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抓好学生的入党工作,充分调动学生党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的先锋模范作用;四是在学生中间建立一个互动平台,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在思想上进行正面引导,占领思想阵地的制高点,同时帮助学生学会分析社会上一些不正确的思想等等,让他们学会有选择的摒弃和吸收。通过各种形式和不同渠道引导学生以国为荣,以校为荣,以班集体为荣,促使学生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筑牢思想防线。 2.开展民主法制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当前我国已进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时期,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办事已成为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要通过抓法制教育课程质量,为广大青年学生创造学习法制法规的良好氛围,同时制定完善的符合本校实际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按规章办事、严格按制度执行,培养学生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3.抓好安全教育,增强学生防范能力 抓好学生安全教育,营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对稳定学生的思想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学校要始终将安全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在组织上,形成党政齐抓共管,各级各部门负责的格局;在思想上,注重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和自救互救能力;在内容上,着重开展人身安全、交通安全、防火、防盗、饮食卫生、常见传染病防治、防范地震、雷击自然灾害等安全知识教育,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大学生在生理上虽然基本成熟,但现在的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一直成长在“阳光下”、生活在学校中,没有接触到社会,心理上处于未成熟阶段,而他们自认为是成熟的,所以这个阶段是“心理危险期”,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上,尤其在男女同学的交往上更加难以把握尺度,容易造成一些威胁安全稳定的隐患。处理这些问题的主要方式就是将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宣传媒介如校园广播、学报、校刊校报、网站等,广泛宣传和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活动,介绍各种心理调适方法,唤起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自觉要求,引导其主动开展自主性的心理素质教育。 二、抓好关键时段学校的安全稳定工作 某些关键时段或关键事件发生期间,是高校安全稳定事件的高发时期。因此,做好关键时段的安全维稳工作,是维护高校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环节之一。 1.国内外敏感事件发生时期 国内外敏感事件发生期间,对政治敏感度高而理论辨识力有限的大学生来说,无疑会产生思想上的迷失与彷徨,导致其思想出现波动。做好该时段的稳定工作是高校维护校园稳定、并藉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法制感的重要前提。因此在这个关键阶段,高校领导和学生管理部门、安全保卫部门要有研判的超前意识,对学生加强政治引导,增强其政治思想敏锐性,使其明辨是非,坚决抵制歪风邪气;积极组织班级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会,使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团学干部、学生校园110、部门安全员在学校安全管理中的信息员作用,深入学生中间及时发现问题、反馈信息、解决问题。 2.各种因素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时期 因各种原因造成学校出现断电、停水、道路封闭、食堂饭菜价格上涨等影响到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在这期间学校应重点关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做好学生相应的思想引导工作,妥善处理情绪较为激动的学生的安抚工作。 3.毕业生离校期间 对毕业生来讲,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学籍、学历以及毕业生离校等相关问题和后勤服务、收费、学校及周边治安等涉及切身利益的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安全稳定。学生就业负责部门在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的同时,认真汇总、梳理和分析排查问题和矛盾,弄清性质原因,找准症结所在,切实把工作任务分解到具体部门、责任人。各相关部门切实加强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做好文明离校教育工作,做到爱校、荣校、文明离校。 4.寒暑假和节假日期间 寒暑假和节假日期间容易出现学生管理工作思想上麻痹松懈,由于部分学生外出勤工俭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实习等各种原因而留宿在学校,给学校的安全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容易引发各种安全隐患,如:学生宿舍的用电安全、消防安全、财产安全,外来人员出入学生宿舍的登记管理、学生外出的人身安全以及各种招聘陷阱等等。所以应加强学生宿舍安全巡查力度,加强外来人员管理,杜绝危险事故的发生,维护好学生正当的权益。 三、重点关注几种特殊学生 1.及时疏导心理问题学生 心理情绪不稳定的学生是学生安全事故的高发群体,因其心智不成熟或是认识思维的严重局限性,导致其成为安全维稳工作重中之重。学校应建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兼职教师,开展学生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并不断完善心理健康咨询、治疗体系,尽早发现、介入并化解心理情绪不稳定学生可能出现的危机事件,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为进一步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 2.真心关爱经济困难学生 许多来自农村或者下岗家庭的学生,在支付学费以及生活费用上有困难,经济上和精神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压力,由于学生家庭收入有一定的差异,导致许多学生在生活方式上、生活习惯上以及消费水平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一旦处理不好,小到一个宿舍、班级,大到一个学校都有可能会受到影响。学校应通过给这些学生减免学费、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发放助学金、困难补助,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送温暖、献爱心关爱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大学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从而顺利完成学业。 3.正确引导违纪受处分学生 学生在校期间违反了学校相关管理条例,导致被处以警告、记过、留校察看等处分,这些学生容易思想消极、情绪低落,从而导致危机事故产生,因此要引导受违纪处分学生打消消极的想法,朝正确的方向努力。 4.积极跟进学习落后学生 学习后进生有着复杂的心理情结,许多后进生因成绩不理想导致留级,这些学生即使已经被编入新的年级和班级,但仍旧和原来的班级一起生活,甚至有少部分学生对新的班级产生了排斥的心理,导致无法融入新的班集体,将增加危及学校安全稳定事件发生的几率,所以学校对后进生认真进行跟踪管理,由新、旧辅导员共同管理,帮助留级学生顺利度过“适应期”。 5.加强学生社团监管 学生社团是由学生依照学校相关规定,自发成立的学生团体组织,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主要在团委指导下开展活动。但还存在如监督力度不足导致的一些社团活动自由开展等,因缺乏专业教师指导,轮滑协会、登山协会、游泳协会等户外运动具有一定危险性,学生又缺乏相关组织经验,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学校严格执行社团管理办法,按规定审评社团活动,加强活动进行期间的监管力度,同时教育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四、落实好五个关键区域的安全防范工作 1.学生宿舍 学生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的主要场所,学生除课堂学习之外,很多活动都集中在宿舍,同时宿舍进出人员多、频率高且难以辨别,加大了宿舍的管理难度,监管力度的缺失或不到位必然会导致危机事件的高发。学校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规范学生在宿舍区域的行为准则,倡导文明交往,杜绝各种违法行为,形成良好的学生宿舍文化,规范学生宿舍管理人员工作规程,树立服务学生理念,营造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 2.校内大型活动场所 校内大型活动场所是学生广泛开展社会实践认知活动、文体娱乐活动的校园场所,做好这些场所的安全事故防范工作,有利于学生正常开展各类学习活动和文体活动,有利于学校安全稳定大环境的建设。采取的具体措施是有较大规模的学生活动,保卫部门都要做好活动场所的安全防范工作,特别是火灾防范、交通安全等涉及人员安全的,要做到有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及时疏散学生;建立值班人员定时不定时巡查活动场所制度,做到及时了解、快速反应、及时解决。 3.学校食堂 学校食堂是学生集中进餐的必然场所,也是容易引发危及学生安全事故的场所之一。学校后勤部门应加强对食堂采购的监督力度,督促食堂承包商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工作人员操作规程,严把质量关,定期召开学生膳委会,听取学生善意的意见并做出相关整改措施。 4.网络空间 许多大学生出于网络的虚拟性和隐秘性,往往不论对错不顾后果,随心而发在互联网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评论,从而将现实中的个人不满通过互联网变成了多数人的现实问题,引发危及校园稳定事件。因此要把握好校园网这一重要的宣传阵地,在倡导大学生讲究网络法规道德的同时将校园网作为引导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场所,唱响网上思想文化的主旋律,努力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 5.校园周边环境 校园周边区域围绕学校而开设的饮食流动推点、饭馆、旅店、非法营运车辆、网吧等营业场所较多,而且经营方式往往具有一定的诱惑性,鱼龙混杂,社会闲散人员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由于学校保卫部门无管辖权,给校园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保卫部门要寻求当地公安、卫生、交通、文化等综治部门的大力支持,积极排查校园周边环境,对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经营性娱乐活动场所给予制约、取缔,同时健全完善学校与派出所、城建等部门的联动机制,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及时化解各类矛盾冲突和可能引发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的问题。 五、强化安全保卫队伍建设 1.加强保卫机构专兼职队伍建设 保卫队伍是建设“平安校园”的骨干力量,认真抓好学校专兼职保卫队伍建设,提高保卫人员的整体素质,增强其积极性、责任感、法制观念和服务意识,努力提高保卫人员的业务素质、工作水平和战斗力,加大人防、技防和资金投入,建立安全防控体系是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处理校园突发事件的致胜法宝。 2.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切实加强专兼职辅导员队伍建设,辅导员要经常主动深入到学生宿舍中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迅速解决学生群体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安全隐患。 3.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学生干部队伍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是一个有益的补充,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校实施教育的得力助手,他们起到桥梁、助手和骨干作用,也能起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是一支从事德育工作的特殊队伍。 4.加强安全信息员队伍建设 在各班级安排一名学生作为安全信息员,并建立联系制度,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能对各种不安全因素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化解”,提高预警处置能力;处理问题能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内部和萌芽状态,防止矛盾激化。 六、健全完善安全管理机制 1.建立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 保持学生意见述求、合法投诉的渠道畅通,让其拥有相关的重大决策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建立长效性应急沟通渠道,如网站留言回复、学生热线电话、校长信箱等,在事件处理过程中及时进行舆论情况调查和及时进行回复,对群体性事件的防范和处理起到预警、决策建议和疏导的作用。 2.建立长效应急机制 一是建立一支反应迅速、工作沉稳的学校维稳领导队伍;二是吸取成功干预危机事件的经验,建立符合本校实际的应急工作预案;三是建立立体化、网络化的信息采集、分析与反馈机制,做到及早预警,及早防范;四是组建有关工作机构和专门队伍,把工作重心放到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上来,避免各类事件的发生,营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安全管理毕业论文:浅谈规范校园安全管理工作 维护高校校园安全稳定 论文关键词:高校校园 规范管理 安全稳定 论文摘要:高校稳定既是高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规范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维护高校校园安全稳定。本文从三方面入手就如何规范校园安全管理进行说明,即:建立健全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规范化管理;针对有关活动和事件,开展安全稳定教育。 安全稳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快速发展的基本保障。高校稳定既是高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做好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学期开学以来,药学系的安全稳定工作在学校党委、行政和相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始终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居安思危,警钟长鸣,不断增强全系师生安全意识、强化系部安全管理。通过明确职责,落实措施,在全系师生共同努力下,药学系的安全稳定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1建立健全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 系部安全稳定工作,不仅关系到系部师生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也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和发展。为了确保系部师生的身体健康、财产安全,我们系先后成立了“药学系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药学系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等安全维稳工作机构,并把这些机构组成名单张贴于系部公告栏,让广大师生可以宣传、知晓并参与到安全稳定工作中来。这些机构的成立,使得系部各项安全维稳工作能够有序开展,并在安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排解矛盾纠纷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组织协调和督察作用。 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规范化管理 目前,我们药学系有九位辅导员,其中有四位是今年刚刚参加工作,三位是参加工作刚满一年,另外两位参加工作也仅仅三四年,整支辅导员队伍都很年轻,整体缺乏工作经验。为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加强学生管理工作,本学期我们在制度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方面做了如下努力: 2.1坚持辅导员工作例会制度。开学以来每周星期二下午我们都召开一次辅导员工作例会。我们的辅导员工作例会既是辅导员工作培训会、汇报会,也是辅导员工作研讨会、安全稳定工作分析会。会上每位辅导员都要谈谈各自在上一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本周工作计划,有些问题黄桂茹、朱璇璇两位资格相对较老的辅导员都会为新辅导员答疑解惑,很好地起到以老带新的作用,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主任则结合校系工作安排、强调有关事项并与大家共同探讨、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这个例会制度的执行进一步规范了辅导员工作队伍的管理,加强了学生工作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并能较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情况,切实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 2.2坚持信息报送制度。我们要求系部全体师生凡是遇到不利学校安全稳定的信息都必需及时报送,既不能隐瞒不报也不能越级乱报。同时,我还把手机号码留给药学系所有同学,告诉他们遇到紧急情况一时联系不上辅导员时可以直接打电话或发短信给我,因为我的手机24小时都是开机的。同学们或辅导员偶尔都曾在三更半夜或凌晨打电话给我,反映一些紧急情况,这虽然有时影响了休息,但正是因为有这种信息畅通的渠道,使得很多矛盾冲突和安全隐患才得以及时消除。 2.3建立违纪学生谈话制度。实行谈话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落实违纪学生的管理和教育的措施,互通信息、了解事实,立足于教育,促进违纪学生的自警、自律、自查和自纠。对于学生出现轻微违纪违规行为,但尚未达到纪律处分的学生,由辅导员和班主任直接对违纪学生进行谈话教育。对于轻微违纪违规但屡教不改或违反校规校纪受到处分的学生则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主任对他们进行谈话。谈话的内容包括:1)要求谈话对象就有关问题作出解释或说明;2)向谈话对象指出所存在的问题;3)区别不同情况,对谈话对象进行批评教育或戒勉,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4)要求他们在一到两个月内每周进行一次当面的思想汇报,并上交汇报材料。通过实施违纪学生谈话制度,对他们进行跟踪教育管理,使得学生中迟到旷课、夜不归宿、吵闹生事等违纪现象明显减少。 2.4加强辅导员值班制度的管理。以前我们系部二线辅导员的值班工作基本没有什么明确规定,只是在辅导员办公室等着学生有事情来办理就可以了。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管理,也促进学风建设,这学期我们要求系部辅导员晚上值班时要到各个有固定教室的班级了解学生的出勤情况、学习情况和纪律表现,若有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或汇报给有关人员,并做好相关记录。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主任每天都要查看辅导员的值班记录及辅导员到位情况,切实抓好值班管理制度落实到位。 2.5进一步明确落实安全责任制度。上学期期末我们根据学校的安排和部署,召开全系教职工大会,传达学校安全维稳工作会议精神,与各教研室、各位老师、各位辅导员都签订安全责任书,要求大家在教育教学和各项管理活动中要不断增强责任意识,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切实维护系部和学校的安定稳定。今年9月份开学初,我们照样和新教师、新辅导员签安全责任书,传达学校安全维稳工作会议精神,保证全员参与安全维稳工作。 3针对有关活动和事件,开展安全稳定教育 为确保系部及校园安全稳定,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安全教育讲座和活动,包括新生入学教育,校运会安全稳定教育,实习生见习生动员讲话及安全教育,消防及地震疏散演练等常规性安全维稳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同时,我们还注重结合一些活动和相关事件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维稳教育。如:今年中秋节那天正好遇到我们在开展新生军训活动,五年制学生中刚转轨大专的同学因此也不能放假,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不理解也很不愉快,辅导员给他们做思想工作了,但效果甚微。中秋节前几天,不知哪个系哪个班的哪些同学多次打电话到教育局反映五年制学生中刚转轨大专的同学中秋节没放假的事情,搞得我们很被动、很不愉快。在校领导和药学系主任的指导下,我一方面主动和教育局联系、进一步了解情况;另一方面和护理系陈丽霞主任联系,分别对五年制学生中刚转轨大专的同学分别进行一次集中教育,由系部领导亲自给学生讲话做思想工作。通过交流与教育,药学系五年制学生中刚转轨大专的同学们很快心情就平静下来了。集中教育会上,我首先让同学们讨论有多少种职业节假日是不能正常休假的,他们很快说出:军人、警察、医生、护士、公交车司机、环卫工人等等,我趁机又让他们进一步讨论为什么他们不能休假,同学们也说得头头是道。有的说军人节假日不能正常休假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宁,警察节假日不能正常休假是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有的说医生护士节假日不能正常休假是为了救死扶伤,公交车司机节假日不能正常休假是为了市民出行方便,等等。看到同学们都明白这些道理,最后我对同学们说,我们未来也是要做救死扶伤、送医送药的神圣工作,未来我们也肯定会遇到节假日不能正常休假的情况,希望大家能理解学校因军训而没停中秋节的安排。接着,我把手机号码留给所有同学(从此,我把手机号码留给全系的同学),请他们有不理解的再打电话给我,结果没有一个人打电话给我,同时再也没有人打电话到教育局了。为了让这些新生在校过一个愉快的中秋节夜,我要求所有带新生的辅导员组织新生在中秋夜要开展活动,并请辅导员转告同学们我要参加大家的活动。那晚当我发现有一个班开展的活动是在教室看电影,而电影又弄不出声,同学们都有些不愉快时,我马上请同学们以宿舍为单位到塑胶操场赏月吃月饼。当晚空气清新,月光皎洁,同学们都聊得很开心。但通过这一事件我们也进行反思,深感我们之前的工作做得不够细致、不够到位。当天,我们在开展集中教育活动时,我们也教育学生反映问题要逐级反映,遇到问题了首先找辅导员,辅导员解决不了的可以直接找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主任,再不能解决的话则由副主任把问题反映给系主任、学生处或校领导,不能越级随意反映问题。如果说家里有什么矛盾冲突,你总不能说:我要打电话给国家主席反映家中的情况。同学们听了都笑了,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又如:今年10月份,2010级和2011级医药营销班同学两次组织外出秋游,我们就针对学生的交通、饮食、活动、玩水、财物等安全事项进行一翻教育,同学们听了不但不会觉得??拢??揖醯靡?ヒ桓瞿吧?牡胤接瓮嫣??鲜φ庑┙淮?呛苡斜匾?模?继?煤苋险妗T偃纾?1月份,我们了解到极个别女生有了要好的男朋友之后周末就会在外过夜情况。针对这一现象,为防范于未然,我们就请来临床系洪迎迎老师给我系女生做了一个“关爱自己 幸福一生”的女性保健知识专题讲座,她不仅给同学们传授保健知识而且用一些真实的视频资料告诫同学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与健康。同学们看了都深有触动。同时,我们还请学生处心理咨询室的潘修娴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给同学们也开展了一个以“如何对待爱情”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避免一些因心理健康问题而引发的安全问题。通过这些活动与事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都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提高了同学们的安全意识,也促进了系部及校园的安全与稳定。 4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思考 在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方面,虽然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一定成效,但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安全维稳工作时刻都不能放松,我们还有一些工作还做得不到位,有些问题还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如:药学系兼职班主任这支队伍由于多种原因目前还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个别学生宿舍的舍长有时不敢把一些真实情况及时汇报给老师;个别学生因厌学而旷课的现象也在影响着系部及校园的安全与稳定。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努力寻找解决的办法,继续加强系部的安全维稳工作,维护我们的系部及校园安全稳定。 安全管理毕业论文:浅析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论文关键词:建筑工程 安全教育 施工管理 论文摘要:建筑工程企业的施工,多数情况是露天高空作业,而且现场情况多变,又是多工种的立体交叉作业,劳动条件差以及从业人员的构成不确定性及流动性大的特征,使建筑施工成为仅次于采矿业的重大事故频发的高风险行业。施工事故带来的后果是有目共睹的,同时伤亡和损失是无法逆转的,这就要求必须加强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建筑施工企业是安全管理的主体,管理的主要对象就是农村转来的劳务工,管理的目标就是通过加强工人主动防护意识和被动防护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工程安全在世界各国都是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广义的工程安全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工程建筑物本身的安全,即质量是否达到了合同要求、能否在设计规定的年限内安全使用,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本身的安全,二者缺一不可;另一方面则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人员的安全,特别是合同有关各方在现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一、导致工程安全事故的原因 我国的工程建设规模巨大,但建设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安全生产的管理和职工安全教育滞后,因而当前建设系统的安全形势非常严峻。2003年共发生工程安全事故1292起,死亡1524人。2004年共发生工程安全事故1144起,死亡1324人。导致工程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建设工程的特点导致施工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建设工程规模大、周期长、劳动强度高,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是否齐全配套,采用的工艺技术是否合理以及照明、通风情况等都会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2)参建各方缺少以人为木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机制。业主作为项目的投资方往往只重视视进度而忽生产视过程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大部分承包商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和足够的安全按理人员,现场职工和农民得不到应有的安全培训。 (3)工程承包企业的成本因素导致减少安全防护措施。 ①低价投标。各个工程承包企业为了拿到项目,竞相压低报价,有的甚至以低于成本价投标。 ②分包转包。实行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的工程,由于总承包商和中间承包商层层分包,层层收取管理费,大大压缩了一线施工队伍的利润空间。 ③业主拖欠工程款项。无论政府或私人业主拖欠承包商款项的现象十分普遍。由于以上三种情况的出现,导致承包商不得不拼命压缩成本,也必然会减少安全生产措施的投入。 (4)合理的建设工期得不到保障。不少政府官员为了自己的业绩往往会要求项目提前竣工,很多私人业主为了投资项目尽早竣工,也经常无理要求承包商压缩工期,迫使承包商日夜赶工。合理的工期得不到保障,建筑工人超负荷工作、疲劳作业,必然导致安全隐患增加。 (5)建筑工人素质不高。建筑工人大多来自农村,他们一方面缺乏安全常识,不懂得在劳动中合理地保护自己:另一方面维权意识很差,一旦出现了安全事故,不懂得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也导致了承包企业对安全生产的不重视。 基于各种原因,为了提高施工安全性,以下从几个方面谈了对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 二、抓好安全教育 (1)安全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建设业得到迅猛发展,安全教育已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最为活跃的热点之一。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开发和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建筑业从业人员逐年增高,其中大部分一线工人来自农村,建筑业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一个大市场,但是农民工整体综合素质却令人担忧,特别是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都偏低,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虽然安全教育我们喊了许多年,也有不少规定,但是建筑劳务市场的现状就象一个多嘴的漏斗,不同环节的流转是自由的和多向的。 首先,所有的安全教育都忽视了一个现实情况,在蓬勃发展的建筑业,普遍反映“劳务工荒”,供求市场的失衡注定上述的教育变成一种形式。 其二,目前劳务工的安全教育由企业买单,由于劳务市场具有很强的流动性,这就严重冲击了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往往是为了应付政府的监管才不得不去做,变调的目的注定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其三,农民工走入建筑业,对建筑安全的风险知之甚少,思想上的轻视造成主观上对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的漠视。第四,安全教育的形式单一,内容肤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2)安全教育实施措施 针对这种现状,应彻底改变安全教育的现状,实行分级负责分级教育。 政府应勇于挑起对农民工的安全基础教育的责任。农民工应有一个准入制度的约束,从农民工转化为建筑工人也应有一个过程。输出劳务的当地政府作为受益者理应负起这个责任,对输出劳务进行初级培训教育。建设主管部门应负起监管和指导的责任,要达到2个目的: ①了解建筑业的安全风险;②掌握防范安全风险的基本技能,达到初级滤网和规范的作用。 大力培育专业劳务公司,把零散的农民工纳入有序的劳务公司,对劳务公司进行资质评定、资格评审。通过劳务公司使得劳务工达到第2级的安全教育,使劳务工掌握专业的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政策法规等。 建筑施工企业在招募劳务工或选择劳务公司后,对其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强化工程特点所带来的安全风险和具体作业安全要求。 改进安全教育的形式,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平面宣传手段相结合的多种形式,起到主动自我防护的目的,并认识到伤害别人的严重后果。 三、建立安全预警机制 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应针对不同的项目特点和不同的施工阶段分析安全风险,作出评估,下达安全预警书到不同的项目。其次每个项目要根据企业下达的安全预警书进行具体化,并做安全防护和重点管理。 (1)分层规划安全平面防护图,图中标明“四口”防护位置、临边防护位置,并以颜色区分防护的重要性。现场按照平面图进行防护,并做出安全标识和警示。 (2)建立安全动态防护和检查制度项目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安全防护需要,防护的重点和措施也不同。在同一施工阶段安全防护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安装与装饰工程施工时,随着工序的穿插,往往需要临时拆除防护,这就要及时跟进恢复。 (3)根据动态防护的特点,要求项目安全员的检查必须是动态的,应根据动态防护平面图进行定时检查、记录和跟踪落实。 四、严格市场准入,保障安全生产投入 对于安全事故的分类及处理,国家有明文规定,但安全事故仍然高居不下,究其原因就是市场准入的门槛太低了。通过对安全事故的统计,发现现在项目施工时在安全防护设施的投入上不能实现同步。建筑业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压低造价是主要的手段。固定的生产成本是必需的,只能从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管理费、利润中压榨,这就影响了生产中安全措施费的投入,使得安全防护不到位,不仅不能防止事故的发生,而且如果事故发生了也不能起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 五、结语 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仅仅靠施工企业是不够的。应通过对工人的安全教育提高主动防护意识,并保证安全防护投入和措施的到位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安全管理毕业论文:医院无线移动信息系统在药物过敏的护理安全管理应用 【关键词】 信息系统 护理安全是反映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保证患者得到良好治疗和优质服务的基础,对维护医院正常工作轶序和社会治安至关重要[1]。应用科学管理的手段和现代质量管理方法,可使医院安全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 以网络技术为支撑,将医院各项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快速准确处理信息,实现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可以提高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2 ] ,而且医院信息系统的系统设置能有效的保证临床用药安全,促进安全管理。我院护理部及计算机中心根据我院的医嘱执行流程和特点,在我院的无线移动信息系统中加设病人药物过敏信息录入,通过信息共享和系统控制,根据病人的过敏信息限制相关药物医嘱的输入,从而在源头上控制差错的发生,保证了病人安全管理。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04年11月开始我院计算机中心与美国Symbol 公司共同开发了无线移动医院信息系统,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信息系统的转变,满足了临床随时随地登陆医院信息系统的需求,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安全医疗的目的。并且根据临床药物管理及护理安全管理的要求,在护士工作站,以电子信息的方式记录病人过敏信息,通过医院信息网络使医生站、药房,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等部门实现病人信息共享,达到控制相关致敏性药物输入,从根本上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1.2方法 1.2.1 流程设计 针对病人过敏史的记录,以往是以书面的方式在病历上体现和记录,这种方法存在信息面单一、不易被重视、不能被药房等其他部门共享信息资源,且容易被忽略造成潜在给药错误的缺点,因此随着医院信息系统不断完善及网络化,使的信息电子化传递及共享成为可能。我们以医院信息系统为依托,在数据平台上建立了致敏性药物库,将过敏药物与致敏信息关联。在护士站输入病人过敏信息后,实现医生站输入相关药物医嘱时达到按过敏史过滤而达到控制相关过敏性药物输入,并以对话框的方式提醒错误原因。从而在根本上达到防止给药错误的发生。 1.2.2护士站的信息输入 根据药典及邵逸夫医院管理制度,电子医嘱中致敏性药物与皮试的关联要求,护士站病人过敏信息按以下规定录入:①护士在病人入院时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如有以电子信息的形式保存在病人电子信息首页中。②接收药物医嘱时采取以下措施:如病人无过敏,系统默认可输入任何药物医嘱,并对有皮试要求的药物医嘱下附加一条相关药物皮试要求,医嘱记录上为相关药物名皮试要求,护士对病人进行药物皮试后将结果输入电脑,如无过敏则该条信息传送到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剂师核对信息无误后进行药物配置,护士查对后用药。如有过敏则该条信息不传送到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反馈到医生工作站后提醒医生更改药物。如医生强制输入该药物,系统拒绝会输入并进行出错提示。对交叉性过敏的药物输入控制设置按药典要求,如病人青霉素过敏,头孢菌素类可强制输入,但有附加提醒框,内容为(青霉素过敏). 如医生确认无禁止做?-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药物过敏试验的情况,可强制输入相关药物, 但医嘱记录上为该药物原液皮试医嘱,同时护士站接收到该病人因青霉素阳性必须为病人进行该头孢类药物原液皮试的提醒,避免了护士对病人进行青霉素皮试造成病人过敏的潜在风险.以引起护士注意与青霉素皮试相区别。其余特殊的碘过敏试验,破伤风皮试,链霉素皮试,结核菌素试验,细胞色素C皮试会显示药物名称加皮试框。护士做皮试后将相应结果输入电脑,可达到相关控制。 1.2.3医生站的信息控制 ①根据药物说明书,对于使用前要求做过敏试验的药物,在电脑中该药物条目呈彩色,提示使用前,必须做药物过敏试验。不同药物过敏试验的方法由药剂科具体制定,报医院药品管理委员会、医疗执行委员会批准,院长签字后在全院实施。②医生在使用过敏性药品前,首先应再次详细询问病人以往用药史,应用后有无过敏症状,个人及家属有无药物过敏史或变态反应性疾病,并明示记载于病历(包括电子病历)或医嘱处方上,并查看与护士站共享的病人过敏信息,根据记录规范用药。③ 护士在病人入院时已筛选病人过敏史并以电子信息的形式记录在病人信息中,开具药物医嘱时,如需进行过敏试验的药物,病人物过敏信息时,电脑自动附加一条药物皮试信息要求,如病人存在相关过敏信息,电脑则拒绝相关医嘱输入,并提示病人有过敏信息。 1.2.4临床工作站与药房及静脉输液配置中心(PIVAS)的信息关联 在药剂科的计算机信息支持中,加用电子药物字典的关联和药物过敏信息的数据库,当医嘱输入时计算机可根据病人的药物过敏信息与药物过敏信息库相关联,按系统设置要求对医嘱安全进行过滤,对需皮试的医嘱必须在皮试结果阴性条件下PIVAS进行药物配置,以保证用药安全,防止差错的发生。 2 结果 电子药物过敏记录的临床应用,不仅为临床医生带来了便捷优化的工作流程,并为临床护士正确安全的执行医嘱提供了保障。本院在实行电子药物过敏信息后的2005年2-4月全院差错事故统计中发现,应误用致敏性药物而引起的给药错误率为零, 2005年追踪一年全院应误用致敏性药物而引起的给药错误发生率持续控制至历史最低点,在病人安全管理中的有显著的意义。 3 讨论 在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国内大部分医院都采用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HIS)来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现代医疗信息化的核心是建立以病人和临床为中心的数字化医院,实现病人信息的共享,包括医院各个科室之间与医生、护士之间的即时信息共享,甚至是医院之间、医院与社区之间的信息共享[3.4]。医院信息系统在医院管理中已具有重要地位.同时无线移动信息系统实现将医院信息系统的触角延伸到病人床前,使医护人员节约大量的往返于办公室及病床之间的时间,可以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缩短病人住院时间,加快医院病床周转率,提高医院整体效益,并使医疗差错率最小化,最大程度的保证医疗护理安全[5]。在无线移动信息系统中应用药物过敏管理系统在国际上已有应用趋势, 该系统的应用意义在于能有效的控制过敏性药物的安全管理,保证病人安全,提升医院的社会形象。在中国国内的无相关具体应用的报道,我院的电子药物过敏信息的临床应用尚属首例. 安全管理毕业论文:浅析变电运行中的安全管理与安全隐患 论文关键词:变电运行 安全管理 安全隐患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变电运行中的安全隐患,并根据隐患的特点提出了解决安全隐患的具体措施,并加强变电运行人员的安全教育,从而从根本保证了变电运行的安全问题。减少了变电运行事故的发生。 引言 安全生产工作是变电运行永恒的主题。是自始至终的中心工作,应以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力以赴投入到安全生产工作中。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才能有力的保证变电运行工作的正常开展,为企业安全发展、创造效益,给社会带来稳定。 在电力企业的变电运行是确保电网安全的人工操作源头,也是电网运行管理的最前沿,变电运行作业操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网的稳定性、安全性。所以,变电运行作业必须要结合实际、严格流程、从严执行、务必安全。在变电运行管理方面,一定要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各层各级岗位责任制。 一、变电运行安全隐患 (一)变电运行中的操作隐患 在变电运行中,变电工作人员是变电运行的直接操作者,他们操作的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变电运行的稳定和安全。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变电设备比较多,变电工作比较繁琐乏味,变电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容易精神不集中,缺少安全意识,造成变电工作人员在执行中发生错误操作,这些错误操作,轻则造成经济上的损失,重则危及电网、设备和人身安全。在实际工作中主要表现为:首先无票操作,或者为了应付检查,使操作票流于形式;其次未执行逐项打钩和复诵的操作程序,跳项或漏项操作造成事故;再次对系统运行方式不清楚,没有按模拟图核进行设备运行:最后防误装置管理不到位。 (二)变电运行安全管理隐患 在我国变电工作中,由于变电运行管理的失误,导致了许多变电的事故的发生,这主要是因为变电管理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在实际交电中。主要表现为管理比较混乱,管理制度不科学,管理者的水平和能力不足,发现安全隐患时,处理不及时,处理措施不得力,从而导致了各种安全管理隐思。再次是变电所运行管理工作没有贯彻落实国家的各种规程和各级岗位责任制,没有培养合格的运行人员。变电所运行管理没有全面完成各项运行管理和技术管理工作,没有提高运行管理水平,没有保证生产运行的正常进行。变电所的安全管理工作没有树立安全第一的基本方针,在—切生产、基建和经营活动中,没有把安全放在第—位,从而为埋下了各种安全隐患。 (三)变电运行中的设备故障隐患 电气设备生产的不合格,质量达不到国家安全标准,而应用到变电设备中,再者电气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老化,许多设备需要及时更换,而变电工作人员没有定期检查和更新,以至设备不能满足变电安全运行的需要,从而导致了变电运行的各种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首先是没有认真做好选用性能优良的电气设备;其次没有重视对设备的监造和出厂试验,确保设备各项功能全面和实用:再次没有对安装调试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没有把好验收关;最后是没有对已经老化的设备进行及时的替换。 二、变电运行安全隐患的解决措施 (一)操作隐患的解决 首先是母线的操作,母线的操作是指母线的送电、停电,以及母线上的设备在两条母线问的倒换等。母线是设备的汇合场所,连接元件多,操作工作量大,操作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操作时严格按序进行。其次是直流回路操作。直流网路操作是变电站运行值班人员常见的操作项目,直流系统发生一点接地时查找接地点的检查,某些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临时性的检查、退出、投入等。直流回路操作同样存在危险点,如操作方法不正确,也将造成某些保护及自动装置误动作,因此直流回路操作同样应遵守—些规定。 (二)安全运行管理隐患的解决 所谓安全运行方式是为达到安全、稳定、经济、合理的要求。人们根据系统主接线的形式,排列出的各种可行的运行形式,在每个可行的运行形式中,规定了各具体设备及元件的运行状态。加强电网运行方式的管理应做好四项主要工作:首先把运行方式管理制度化,从制度上规范电网运行方式的管理工作,年运行方式的编制应依据上一年电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防范,即将反事故措施落实到运行方式中。其次技术上加强电网运行方式分析的深度,在运行方式的分析计算上,对于母线和同杆架设双回路故障下的稳定性必须进行校核计算析,对联络线跳闸导致电网解列也应进行分析。再次对最不利的运行方式,如严重故时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提出对策,有组织、有重点、有针对性地事故预想和反事故演习.细化防范措施,防止电网事故于未然。最后用计算机软件建立健全数据库系统,提高运行方式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三)变电设备隐患的解决 为了使变电设备能够稳定运行,除了每天例行的巡视外,还需要设备进行各种等级的定期检查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如每周的避雷器查,开关液压油压检查,蓄电池测量,根据检查获得的第—手材料做综合判断,对于需要维修和更换的设备,要及时的组织人员进行处理以保障设备的正常工作。 三、加强对变电运行安全的教育 (一)对变电运行工作人员进行基本的知识的培训 变电运行安全培训重点是培训职工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规程,熟设备的性能、结构,正确使用设备。学习设备维护知识,经常保持设备内外清洁、完好,了解自己管辖设备。找出易损部件位置,进行经常查,不漏检查的项目,检查方法要标准。要把握设备特点,懂得注意项及鉴别设备正常与异常现象,会做—般的调整和简单故障排除,自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报告。变电运行人员要严格遵守持证操作,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野蛮操作,经常清扫管辖设备,保持设备清洁,遵守接班制度,管理好工作台帐,不得遗失,发现异常应立即检查,同时配合检修人员处理好故障。 (二)对变电运行工作人员的进行各种技术培训 变电站运行人员的培训.应以岗位培训、岗位练兵为主,按照面生产、联系实际、按需培训、讲求实效的原则,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和方法。 (三)加强培训教育是防止事故的重要保证 首先加强运行人员的安全思想教育,利用黑板报、安全标语、事故教育录像、事故快报、安全简报等手段,进行安全活动、安全形势分讨沦会,同时用典型事故案例分析进行变电运行人员安全教育,增强行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其次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奖罚机制,全责任落实到位,通过量化、细化,使各项工作都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指标分解到人,责任落实到人,使每个岗位都有—套完备的责任和奖罚细则,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从而激发运行人员安全工作责任心。再次加强技术培训,定期开展技术讲座和规程学习,使运行人员练掌握职责范围内的设备现场布置、系统联接、结构原理、性能作用操作程序,并具备设备的简单维护、保养能力,同时积极开展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提高运行人员的事故处理应变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 四、安全是变电运行管理的核心 (一)安全管理安全是企业的生命 通过采取监督、考核、保证措施。形成—个安全保证体系全体值班员对安全齐抓共管,并且持之以恒,要形成—个人人保安全,人人抓安全的良好局面。安全生产主要在预防上下功夫,对事进行超前控制,注重实效,从严管理。另一方面,对安全生产做出贡现的个人与小组给予一定的奖励,切切实实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每值、每人、每岗。 坚持开展反习惯性违章活动。反习惯性违章、安全通报、会议精神、各种规章制度及安全措施等作为学习的重点,并结合变电站的具体情况,查找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制定措施及时处理,使安全活动具有针对性。有计划地进行反事故演习和事故预想。锻炼值班员的事故处理能力及应能力,充分发挥站长的组织指挥才能。突出其“主心骨”的作用,做到事故来时临危不乱,能快速、正确地处理事故,坚持开展运行分析制度。全面准确分析变电站一月来的生产工作情况、设备运行状况运行缺陷统计,找出存在的设备缺陷和隐患,为有关部门及时消隐患。制定防范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二)文明生产 环境会影响人的行为。明确各自卫生区域,定期打扫、检查,并列入经济考核范围。对全站进行规范化的定置、定员管理,改善站容站貌,营造—个整洁、有序的工作环境,不仅是变电站安全的需要,也是提高唐班员的工作积性不可忽视的—个重要方面。 五、结束语 在变电运行中,严格遵守各种安全制度,是防止变电运行事故的有效措施。这就要求变电运行人员要认真贯彻各种管理制度,同时在平时要加强自身的安全知识教育,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熟练掌握交处理各种电气事故的能力,从而避免各类变电运行事故的发生。 安全管理毕业论文:浅谈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及故障排除 [论文关键词]变电运行;安全保证;设备检修;故障排除 [论文摘要]加强设备管理,防止设备事故的发生,是变电运行工作的重要内容。变电运行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设备检修和故障排除应严格按照程序,找出原因,采取应对措施。文章就变电运行的安全保证、设备检修和故障排除进行分析,以供同人参考。 一、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 (一)强化变电操作员的专业素质 根据变电运行实际工作的经验,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应以个人主动提高为主,单位组织培训为辅,分层次、结合实际来进行。同时,教育和引导职工学会善于总结、善于吸取教训、加强个人修养。变电运行人员要认真贯彻变电所运行管理制度,提高变电运行管理技术水平,熟练掌握处理各种电气事故的能力,缩短处理事故的时间,并确保变电设备安全运行,认真执行各种规程制度,控制工作中的危险点,避免事故的发生。 (二)落实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 加强思想培训教育,用黑板报、安全标语、事故教育录像、事故快报、安全简报等手段和安全活动、安全形势分析讨论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增强运行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同时,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奖罚机制,安全责任落实到位,通过量化、细化,使各项工作都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指标分解到人,责任落实到人,使每个岗位都有一套完备的责任制和奖罚细则,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从而激发运行人员安全工作责任心。 (三)完善技术管理 变电所应组织培训班,加强员工技术培训,定期开展技术讲座和规程学习,使变电运行人员熟练掌握职责范围内的设备现场布置、系统连接、结构原理、性能作用、操作程序,并具备设备的简单维护、保养能力;同时积极开展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提高运行人员的事故处理应变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 (四)强化设备管理 加强设备管理,防止设备事故的发生,是变电运行工作的重要内容。第一,加强设备基建时期的管理,主要包括:(1)认真做好设备选型工作,选用性能优良的电气设备;(2)重视对设备的监造和出厂试验,确保设备各项功能全面、实用;(3)加强对安装调试质量的监督检查,严格把好验收关,防止由于施工质量、设备本身接线错误引起的事故。第二,加强对运行设备的巡视、检查和维护;加强运行监督检查,认真对表计、信号等监控设备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分析;巡视检查中发现电气设备异常时,要充分利用设备所表现出的声音、颜色、振动、气味、温度等变化状况进行辨析;要合理安排设备的特殊巡视和正常巡视间隔时间,对已存在缺陷的设备适当增加巡视次数。第三,要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制定修试计划,定期消除设备的隐患;同时要把好设备修试后的质量验收关,加强操作机构、保护接线、压板位置、整定值的检查,防止由于修试不当引起的设备事故。 二、设备检修是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 (一)验电 要检修的电器设备和线路停电后,在装设接地线之前必须进行验电,通过验电可以明显地验证停电设备是否确实无电压,以防发生带电装设地线或带电合接地刀闸或误人带电间隔等恶性事故发生,验电时应在检修设备进出线处两侧各相应分别验电。高压验电时必须戴绝缘手套,若因电压高,没有专用验电器时,可用绝缘棒代替,依据绝缘棒有无火花和放电声来判断。 (二)装设接地线 1.装设接地线的目的:为了防止工作地点突然来电;可以消除停电设备或线路上的静电感应电压和泄放停电设备上的剩余电荷,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接地线应设置在停电设备由可能来电的部位和可能产生感应电压的部分。 2.装设接地线的方法:装拆接地线均应使用绝缘棒或戴绝缘手套。装设接地线应由两人进行,用接地隔离开关接地也必须有监护人在场;装设接地线必须先接接地端,再接导体端,连接接触要良好。拆接地线顺序则与此相反。 3.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拦。为了防止工作人员走错位置,误合断路器及隔离开关而造成事故,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操作把手上,均应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若线路有人工作,应在线路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操作把手上,均应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在部分停电设备上工作时与未停电设备之间小于安全距离者,应装设临时遮拦。在临时遮拦上应悬挂“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在工作地点处悬挂“在此工作”的标示牌;在工作人员上下用的铁架或梯子上,应悬挂“从此上下”的标示牌;在临近其他可能误登的架构上,应悬挂“禁止攀登,高压危险”的标示牌。 三、跳闸故障 (一)10kV(35kv、66kV)线路跳闸 线路跳闸后,应检查保护动作情况,检查故障线路检查范围从线路CT至线路出口。若没有异常再重点检查跳闸开关,检查消弧线圈状况,检查三相拐臂和开关位置指示器;如开关为电磁机构,还要检查开关动力保险接触是否良好,如为弹簧机构要检查弹簧储能是否正常,如为液压机构要检查压力是否正常。检查所有项目均无异常方能强送电(强送前前要检查保护掉牌是否已复归)。 (二)主变低压侧开关跳闸 主变低压开关跳闸有三种情况:母线故障、越级跳闸(保护拒动和开关拒动)、开关误动。具体是哪一种情况要通过对二次侧和一次设备检查来分析判断。当主变(一般为三卷变)低压侧过流保护动作,可通过检查保护动作情况和对所内设备的检查进行初步的判断。检查保护时,不仅要检查主变的保护还要检查线路的保护。 1.只有主变低压侧过流保护动作。首先,应排除主变低压侧开关误动和线路故障开关拒动这两种故障。那么,到底是母线故障还是线路故障因保护拒越级呢?要通过对设备的检查进行判断。检查二次设备时,重点检查所有设备的保护压板是否有漏投的;检查线路开关操作直流保险是否有熔断的。检查一次设备,重点检查所内的主变低压侧过流保护区,即从主变低压侧主CT至母线,至所有母线连接的设备,再至线路出口。 2.主变低压侧过流保护动作同时伴有线路保护动作。主变保护和线路保护同时动作,线路开关又没有跳闸,通常断定是线路故障。因此,在巡视设备时,除对故障线路CT至线路出口重点检查外,还要对线路进行检查。只有确认主变低压侧CT至线路CT无异常,方可判断为线路故障开关拒动。开关拒动故障的处理较为简单,隔故障点拉开拒动开关的两侧刀闸,恢复其他设备送电,最后用旁路开关代送即可。 3.没有保护掉牌。若开关跳闸没有保护掉牌,须检查设备故障是因保护动作而没发信号。还是因直流发生两点接地使开关跳闸,或者是开关自由脱扣。 (三)主变三侧开关跳闸 主变三侧开关跳闸原因:(1)主变内部故障;(2)主变差动区故障;(3)主变低压侧母线故障因故障侧主开关拒动或低压侧过流保护拒动而造成越级;(4)主变低压侧母线所连接线路发生故障,因本线路保护拒动或是保护动作而开关拒动,同时主变低压侧过流保护拒动或是主开关拒动造成二级越级。具体故障原因应通过对保护掉牌和一次设备进行检查来分析判断。 1.瓦斯保护动作。如果是瓦斯保护动作,可以断定是变压器内部发生故障或二次回路故障,重点检查变压器本身有无着火、变形;检查压力释放阀是否动作、喷油;检查呼吸器是否喷油;检查二次回路有无短路、接地等。 2.差动保护动作。如果是差动保护动作,一次设备的检查范围为主变三侧主CT间(差动区),包括主变压器。差动保护能反映主变内部线圈匝间、相间短路(如果是内部故障,还常伴有轻瓦斯或重瓦斯保护动作),因此,当差动保护动作后,应对主变做细致检查,包括油色、油位、瓦斯继电器、套管等。如果瓦斯继电器内有气体还要取气,根据气体的颜色及可燃性判断故障性质;如果检查结果是主变和差动区都无异常,可以判断为保护误动。
美术教育论文:中外小学美术教育的管窥 近十来年,中国美术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颁布《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之日起,以中国特色为前提的基础美术教育体系初步形成,特别是小学美术教育涉及面之广大、体系之完备(大纲、课程、教材等) 让人感到欣慰。然而,与境外发达国家、地区的美术教育比较起来虽各有优劣,但综合权衡起来,又不得不承 认在许多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想就此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从美术教育的目的任务来看。 德国巴伐利亚州(1985年颁布)小学美术教育目的任务是,为儿童提供自由绘画的机会,激发他们丰 富的想象力;使儿童在自己的艺术创造中得到快乐,发展他们多方面的创造能力;教师应指导儿童有意识地注 意和观察,在熟悉制作的工具、材料和技能基础上,发挥他们的表现能力(绘画语言和表达方式);参观教堂 和博物馆,使儿童有机会看到真正的艺术品;使儿童在年度的节日庆祝活动中进行装饰布置和多种形式的游戏 表演。 日本文部省(1980年实施)新订的小学美术学习指导精神(目的任务):①培养具有完美人性的孩子 ;②培养儿童热爱自然和社会的审美情操;③努力发掘每一个儿童独立思考的创造性智能和技能;④造就轻松 、活泼、充实的校园生活气氛;⑤在尊重普遍道德原则的同时、对孩子进行适合其个性和能力的教育;⑥精选 教学内容,调整授课时间;⑦各校谋求更加具有弹性的教育,即根据各地区儿童的不同情况,制定贴切可行、 各具创意的教育方式。 我国1988年国家教委颁发的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中提出美术教育的目的是:①小学美术课应使学生掌握 浅显的美术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造型技能;②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爱国主义情感,加强品德 、意志的培养;③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从大纲制定的教学目的来看,德国、日本的美术教育注重素质的培养,重视人的创造能力与评价能力,强 调个性形成,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联系,把美术教育作为全面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术的教育获得全 面谐调的人,将生活乐趣、艺术实践、社会服务三者统一。我国的小学美术教育除了讲究智力和才能的发展外 ,主要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掌握,特别考虑政治前提下的爱国主义为主题的美育。这说明中国在小学美术 教育立足民族的基础和本国国情,正在逐步向以素质教育为主的方向转换。 二、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来看 德国、日本普遍重视美术,小学美术课时安排每周2—4小时,多于我国小学美术每周2课时(不能保证 )的安排,从时间上保证了孩子们的学习。美术科在学校教育中与语言、数学等其它学科具有完全等同的地位 。绘画、立体制作和生活用品制作占有很大比例。德国还把舞台表演与布置(综合艺术)纳入艺术造型艺术进 行学习。教学内容的安排非常广泛,德国没有统一的教科书,只有以大纲形式印发的教学建议,低年级不单独 开设美术课,内容的选择几乎由美术教学全国规划。日本虽有美术教科书,也体现出很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美术教育论文:中学美术教育中的缺陷与建议 1从美术教师的角度来看 首先教师的知识有待提高,虽然目前的中学美术老师多是科班出生,有着深厚的专业基础和美术功底,这些对于一个中学美术教师是远远不够的,除了应该掌握的教育学、教育心里学知识外,对于美术教材中涉及到的每一方面的文化知识都应该有一定的基础,这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实际的调查过程中发现,有些美术教师专业扎实教学实践丰富,但知识结构并不合理,这势必会影响到美术教学的效果。 其次教师的教学的态度不够积极,从整个社会来看,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但由于人们对美术课的偏见,造成美术教师在学校里的地位和待遇大有不同,很大程度上损害了美术教师的情感,影响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再次就是教学方式单一,由于受到教学设备设施的限制,加之美术课程涵盖的内容广泛,还有就是教学安排中课时量的有限,致使美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采用比较单一的教学方式,形成“满堂灌”的状况,还有许多内容的一带而过,不能细致分析,让学生失去了思考和动手的机会,使许多学生失去了积极性,丧失了对美术课的乐趣。 2针对美术教育的问题提出的对策 2.1转变固有观念 针对当前社会和学校对美术教育的观念,需要全社会转变和提高对美术教育的认识,充分认识到美术教育的作用,提高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对美术教育的重视。改变美术教育在当前学校教育中的位置,转变过分追求升学率错误认知,形成全新的全面的素质教育的教学观念,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加大宣传力度,让家长和学生转变观念,提高对美术教育的作用认识,让家长和学生认识到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2.2加强教师培训 针对教师要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从思想上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用正确的观念武装教师的头脑。从业务上;加强教师的业务素质业务能力的培养;从教师管理上建立合理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积极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胆探索,积累经验。 2.3改善教学条件 美术教育过程中因为涉及到的方面较多,所以需要的辅助教学设施设备较多,为了达到更加直观的教学效果,必须改善现有的教学条件。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学硬件与软件的完善,美术教学需要配备完善的美术专用教室。条件许可的话,还要配备幻灯机、投影仪、电视机、影碟机、录音机等,同时,配备美术欣赏幻灯片、投影片、光盘、影碟等,也可自己制作多媒体电脑课件,同时加大美术课的教学活动经费的投入。 2.4做好教学工作 美术教师要想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做好教学工作。这就需要美术教师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做好课前准备,激发学生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应有一桶水。教师充分的课前准备是课堂成功的前提,美术教学重在突出艺术作品的特点,每一个艺术作品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论是侧重于时代背景和历史故事,还是侧重于艺术家奇特而巧妙的构思,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做足充分的准备,才能将作品的特点突出出来。美术课上要激发学生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美术作品来激发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从而也进一步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让学生更好地鉴赏美术作品。这不仅丰富了教师的教学经验,而且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其次,多种方式方法,增强师生互动。为使学生对美术课有较长时间的兴趣,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比如说,借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将美术作品与文学和音乐艺术相结合,在上课的程中,让学生有有很强烈的现场感,使其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内涵。加上教师的解说,让学生在强烈的艺术氛围里既提高了审美能力,又提高了文化修养。做好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根据每课特点让学生进行分组自由讨论与推荐发言相结合。改变原有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不会感觉到枯燥无味。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相结合达到良好的教学教过。 3结语 美术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也就是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有着特殊意义。美术教育尽管已成为素质教育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但真正把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实施起来,还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由于社会上许多人的错误观念,教育单位的升学观念,教师的个人素养这些问题都是限制美术教育真正在素质教育中实施的重要因素。对于美术的理解等还有许多需要深入的理论问题需要解决。作为美术教师要正视当前的美术教育的现状,应该从实际出发,敢于面对当前的问题,对于美术教育的未来要自始至终有充足的信心。 美术教育论文: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 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学美术教师,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己近七个年头,这份美好的工作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次次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一回回与学生的心灵碰撞,都让我的生命多了一份惊喜,多了一份幸福,多了一份期待。我惊喜于学生无穷的创造力,幸福于学生无尽的求知热情,更期待着适合学生的新的教学理念的诞生。 一次偶然的翻阅,让我知道了国家艺术教育课程改革开始了,而且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一次新课程的培训,—次新课程讲座的聆听,一次新方法的尝试,让我隐隐感觉到了这场变革将给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也就是说,新一轮国家艺术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所处的角色发生很大的变化。这种历史性的变化让我欣喜,让我深感自己的责任将越来越重大。 作为一名站在教学第一线的美术教师,新的课程环境下重新塑造自己并界定角色智能可以说是迫在眉睫。因此,在新课程的环境中,我将和我的学生一起成长。新时代、新思潮、新理念、新尝试、新改变……一切都会悄悄的发生变化。 第一、我将由原来的美术知识的传授角色转化为学生学习知识的促进角色。 在此之前,反思、剖析传统教育下的美术课所形成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种不中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以前我们教师以成人的要求、专业的标准要求学生,要求学生该怎么画就怎么画,该画什么就画什么,这种完全由老师规定课业内容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把学生沦为学习的奴隶,使学生不赶轻易出手,加重了学生的自卑感,导致学生对美术望而却步,学习兴趣荡然无存。 而且,老课程本身具有许多的弊端,且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又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即偏重于以教师为主导的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训练,学习内容单—、高深、繁多,以培养专业化人才为倾向,完全背离了个性发展的特点。 新课程标准则不然,它确认美术课程是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制作过程……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以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为总目标。教师不能把学生的大脑当容器,更不能以知识权威者的身份横在学生面前,而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潜能和个性灵活处理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教师充当的是课堂的组织者,应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创设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建立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相互合作的关系,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树立学习信心,实实在在地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促进者、鼓励者,使学生把你当作心目中的“大朋友”,愿意和你接近,愿章和你交流,愿意你分享他们的欢乐…… 有了这些新的思索,并且在教学实践中也做了些新的尝试,慢慢的觉得这些变化是可行、效果是不错的。 第二、我将改善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围绕教科书做一些新的资源开发和累积。 在一年多的教学实践中,越发的觉得新课程迫切需要的、呼唤的是知识面广且多才多艺的综合型的教师,这是—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一直以来音乐教学和美术教学活动都是分科进行的,各自的角色—旦确定,就只管吸收自己领域内的知识了,往往在自己所教学科的外围砌起下高墙、且悠然自得的满足于现状。如今的改革,使我很敏感的意识到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远远不能适应新的艺术课程改革的需要了。如我年教艺术七年级下册《春日抒情》之《播种希望》一课时,里面所涉及到了乐器知识、语文中的诗词解读知识,还有关于春天气候方面的知识等,我感觉到了自己知识的匮乏。所以,越发的感受到新的艺术课程迫切的要求艺术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 除了要掌握应有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当涉猎其它学科领域的知识,而且要力图获得比学生更为丰富、详尽的资料,才能对艺术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所准备,解决起来游刃有余。以综合艺术课程为例,每—个单元都是—个主题,比如《艺术与数》、《秋天的节日》、《线的情感》、《黄土地的畅想》等,每一个主题都渗透了舞蹈、戏剧、散文、绘画等多种艺术和其它的学科知识,同学们在学习美术、音乐知识的同时感受各种知识的快乐。作为每一个美术教师要上好这样的课,必须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要不断的攀登知识的颠峰,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学生—个艺术的诠释。 知识无边,资源无限。正是因为如此,我在反复的实践探索中,越发觉得仅仅靠教科书为唯一资源上课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艺术课程资源需要不断的开发并要很好的利用,才能上课的质量保证上课的量和效果。原有的音乐、美术教科书越来越不适应时展的需要,越来越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动—动脑,自己思索一下,学校里学生的艺术作品展览室、图书馆、省级市级艺术馆、各种民间团体、校内外的网络资源及美好的大自然,不都是我们艺术教学的最好的资源吗! 充足的资源找到了,还需要我们的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要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为自己的教学活动服务。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在社会的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如我在上《春之歌》那课时,就带着学生到江边放风第,让学生在广阔的、充满春意的大自然中自由的翱翔。 那么,这些艺术课程资源如何来开发呢?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源远流长的民族艺术文化,正是美术与音乐综合课程大力开发和利用的宝贵资源,如藏族的歌舞、朝鲜族的荡秋千、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以及汉族的民间手工艺等。都是民族艺术文化的体现。对课外、校外艺术资源的开发,包括家庭艺术活动(如休息天的郊游,参观博物馆等),社区艺术活动(如镇上组织的书法、绘画比赛,演唱比赛等),少年宫艺术活动(星期天及节假日的各种美术音乐兴趣班等),区、县艺术比赛等等。还有,对蕴涵着艺术的自然地理资源也可以进行开发,独特的地形地貌,壮 丽的山河……“总之,只要用心去想去做,我想这些丰富的艺术课程资源将给我们的艺术老师带来全新的艺术感悟,也将给我们的学生带来无穷的艺术享受。 第三、将对学生的艺术学习作出合理的、充满人性的评价,不断的激励他们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 —支红笔,优良中下,“好”与“不好”,“象”与“不象”……一切都那样的自然。除了这样的评价方式,就再没别的让我觉得站在我的立场评价学生的最合理的评价方式了, 且不知这样的评价方片面强化了评价的界限,让我尴尬的扮演着终结性和惟—性的课程裁判者,致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种被评价和被测试的被动境地,给了他们自卑和压力,就好比在他们的脖子上挂着石块,而要求他们轻松的游过河。经过全新的思索和实验,印证了新课程标准评价理念要求美术教师从关注“人”的发展着眼,重视课程评价的教育发展功能,从而促进教师从评价角色转向课程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角色。经过实践,我发现要这样把握: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 如讲《春日抒情》那课时,我播放春天来临时大地发生变化地影片,同学们在柔和的音乐声中积极的讨论着,尽情感受春天所带给人们的欢乐……让学生充分感受春天冰雪融化,大地一片生机到处都有生命在萌动。我还经常用讲故事、师生共同表演等教学形式,调动学生们的学习情绪,使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得到了美的熏陶,在美的环境中自然轻松地增长了知识,培养了他们的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的学习,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那反之学生若有了学习兴趣,也就有了表现的欲望与冲动,教学就轻松多了。 又如在上《线的情感》的时候,我让学生用线来描绘一样事物,随便什么的事务都可以,我尊重他们的个性,让他们可以按客观去描绘,也可按主观意识去表现,既可以用写实地手法,也可以夸张、变形,画完了还可以在旁边写—下自己的见解。实践证明,这样有利于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他们都能创造出风格各异的画面,令人耳目一新。另外教师要用发展地眼光看特学生,会给他们的学生时代留下美好的回忆。由于学生个性的差异,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中会参差不齐,为了挖掘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我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性及造型特点的不同,分别进行鼓励和引导,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个性的张扬。 在辅导学生作业的过程中,我降低标准,不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门的作品,也不用“画得像不像”作为衡量的唯—标准,大大的鼓励了我的学生,使他们对学习美术充满了兴趣。大名鼎鼎的沃尔特·边斯尼小时的经历就值得我们借鉴。他上小学时,曾把花朵画成人脸,叶子画成手,这神奇的幻想非但没有得到称赞,反而得到的是老师的—顿毒打,庆幸的是这并末让小画家夭折。今天,这样的事将不再发生。作为老师,特别是从事充满色彩的艺术教学的教师,千万不要吝备用最美好的语言激励你的学生,如:“你画的真棒!”你的画色彩搭配的真漂亮!“”你比老师画的好“……学生们会因此得到鼓励,更会为每一个学生留下成功的机会和希望,对孩子们的—生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作完这些思考,我并未觉得轻松,反而觉得些许的沉重,中学艺术改革中的美术教师们还将面临更多的考验,接受更多的挑战。作为一名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美术教师,我会努力努力,再努力,尽自己所能为新课程改革添砖加瓦。 美术教育论文:大专美术教育的论文 一、、大专美术教育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理论与实践不完全契合虽然大多数大专院校已经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并且确确实实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新的教学要求往往与以往的管理体制发生冲突。 2.教育理念与时代要求不完全契合如今,大多数大专院校在新形势面前,美术教学还停留在以教师讲授为主。在美术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极为关键,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如果采用“填鸭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只能是纸上谈兵。 二、大专美术教育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实施策略 1.开设灵活多样的选修课大专院校可以在美术教学中开设灵活多样的选修课,并在美术教学中加强针对性,有利于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如,在学绘画和书法的人日益增多的背景下,装裱这一美术行业开始走俏。以这一市场经济现象为依据,通过增设字画装裱选修课,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掌握适应市场需求的技术。 2.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够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而且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 3.营造开放式学习环境面对时代的新要求,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不适应性日益凸显,营造开放式的学习环境是满足时代要求的必然之举。如,教师可以举办书画、摄影比赛,带领学生外出写生,等等。这些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认识到评价的重要性,不能把评价作为形式,而应该充分发挥其功能。有效的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便于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所以,当前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是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社会名家评价等评价体系显得极为必要。 三、结语 大专美术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放在首位,深刻认识其在学生就业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重视社会调查和市场研究,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完善与改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通过不断提高自身水平,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出实践能力强的人才,这是教师的职责,也是历史赋予教师的使命。笔者重点分析了大专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意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策略,以期提升大专美术教学质量。 美术教育论文:谈美术教育优化速写教学重要性 速写艺术是众多艺术形式中的一种,其定义十分广泛,是画家在创作前准备和记录的必备手段,其在提高学生造型归纳能力、观察能力,锻炼美术工作者眼、手、心协调能力等方面有着诸多优势。自速写引入美术教育课堂以后,一直深受东西方艺术家喜爱,也是美术专业工作者研习之初的必修课。 一、高校美术教育速写课程的设置现状 对于速写课程,人们的通常认识是“素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造型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速写在素描教学中的作用十分巨大,在素描教学中,素描训练与速写是一对孪生兄弟”。基于此,在当下的高校美术课程设置及教材编写上仅仅把速写作为素描的一个章节列出,因而导致其在课时安排上十分有限,普遍存在的情况也是将速写课程穿插于素描课程之间,用于调节素描课程的气氛,使学生在专注于素描之余不至太过沉闷。部分美术院系甚至没有安排专门的速写课,美术专业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速写绘画的极少。当下美术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学生的年级越高,完成作品的时间就越长,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于在画面中寻找细节、深入刻画,伴之而来的是速写能力逐渐减弱。在这种课程设置的影响下,速写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逐渐消退,只认同和强调了速写与素描的同一性,而对于速写与素描的区别、各自独特的个性没有足够重视也缺乏专门研究。在“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速写是素描的一个分支”观念的影响下,我们对速写的认识就始终停留在了“工具”的层面。这种从行动到思想将速写艺术地位一再弱化,速写的价值及其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发挥。 二、高校美术教育开设速写课程的必要性 生活是艺术家进行创作的源泉,大千世界、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要抓住瞬息万变的世间万物,画家就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迅速描绘的造型功底,速写是画家迅速捕捉描绘对象的最简单、最便捷的基本方法。速写的时间可长可短,工具简单,易于携带,便于操作,只要有笔、有纸,学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以画速写。它能让学生迅速地接近生活、融入生活,为以后的创作起着极大的辅助作用。同时,速写可以强化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在研究、再现、记录速写镜像的同时,画者、描绘物与画面往往是合为一体的。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在高速发展,速写的部分记事功能被照相机替代,但通过现场描绘来创作作品与临摹照片的区别相信每一位美术工作者都有所体验。同时,通过速写,能让学生抓住瞬间的感受和印象,培养训练学生眼、手、脑的协调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欣赏水平,并锻炼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社会对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学生往往在功课、班团活动、社会兼职之间往来穿梭。由于速写在作画时间上的灵活性以及在作画工具、描绘对象、表现技法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具有的优势,可以让学生合理利用空闲时间,不断提升专业技能。这既保证了学生完成繁重学业的必需时间,也使速写课程真正融入大学生活。其次,速写在收集素材上具有照相机不具有的优势,还对画家形成个人语言有较大帮助。黄胄先生后期的很多创作作品,无论是线条的归纳还是对形体的表述,都明显受到其速写的影响,是他速写艺术的一种延续。再者,速写作为美术学科中简单而又实用的一种,其对整个美术学科具有相通和实用价值。无论是绘画专业还是设计专业甚至史论专业的学生,都能从速写练习中实现对本专业的提高。 三、高校美术教育开设速写课的紧迫性 随着80后、90后成为大学校园的新主人,网络时代和图像时代带来的冲击随处可见。这些年轻的学子,基本上都是在数码技术、流行文化和网络卡通等环境中成长的,他们获取信息的来源往往依靠社区网站、大众传媒、微博、即时通讯等网络媒体。随着学生速写意识的日渐淡薄,很多学生画卡通、漫画多过速写。由于美术专业招生的特殊性,部分院校的学生入学测试对速写没有要求,学生的速写水平日趋下降。由于对速写的认识产生改变,仅仅将速写作为一种基本功,将速写的功能停留在为创作收集素材的层面。于是,缺乏速写训练的年轻艺术家们进行绘画创作的方式往往是这样:通过相机获取照片或者直接从网络上下载、在媒体杂志中选取创作所需图像资料,然后进行简单处理——置换场景、修改颜色、安排构图、变换形象,等等,再根据自己的专业将之用具体的油画、国画等媒介表现出来。将构图用投影的方式起稿是当下艺术圈公开的秘密,更有甚者直接将处理好的图像打印喷绘于画纸画布之上,完全省去创作者动用画笔的过程。而艺术设计中的设计图也极少有较为详细的草图,往往是直接在电脑上制作,对于有手绘要求的图纸,也是参照网络图片等加以简单改造,缺乏自主思考。当各种图片能轻易地获取并顺利应用之后,艺术家们对图片的依赖也就越来越强,速写所处的位置就更加边缘。于是,创作者对事物的感知力、观察力和记忆分析能力就越来越弱。故而,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强化速写课程已刻不容缓。 当然,艺术的多元发展是时代进步的必然趋势,仅仅依靠强化速写来实现艺术创作的传统回归是不可能也是不科学的。但我们应以发展的眼光应对速写所出现的新状况,以包容的心态促进速写的新发展。高校美术教育在美术教育中居于重要位置,针对目前美术界普遍存在的轻速写现象,应把握住将艺术学从一级学科上升为学科门类的机遇,将速写课程真正纳入美术教育的课程中来,不断调整速写课程的教学模式、丰富速写艺术的表现形式。充分利用速写与其他专业学科相通相融的特点,通过对速写课程的改革,促进速写与美术其他各学科的和谐发展。 美术教育论文:美术教育本质的研究 美术教育是指教育者通过美术手段,有机实施培养受教育者形成美术的整体性认识与创造能力的一种社会化行为。接受美术教育的人,其期望和学习获得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即一种是成为美术家。另一种是接受美术文化教育,其中的重点是接受美术欣赏教育。这便构成了美术教育具有必须培养出美术的生产者与美术的消费者的特有教育特质与行为结构。换句话说,美术教育与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特质。即美术教育本质是在一般教育本质系统育人性、社会性、生产性和国际性的统一体之上的个体性升华。一般教育本质又是研究美术教育的逻辑起点,美术教育的发展又促进特定社会整体教育的发展。所谓美术教育本质,是指美术教育与其它事物相区别的最基本的质的规定性。美术教育的本质是一个立体结构系统,其包括空间直感教育性(即美术灵感获取教育,美术直感与造型感觉能力训练教育)、启迪诱创教育性(即情感有效宣泄教育、魅力美表现实践教育)和情感享受教育性(即审美欣赏意识与能力教育)。 一、美术教育的空间直感教育特:请记住我站域名性美术教育的空间直感教育性是由美术自身具有的二维或三维空间性与视觉直观性决定的。在美术教育过程中,除了实践教育的一般育人特性之外,首要的是向美术学习者说明其接受有效捕获美术灵感、加强对美术形态的直观感受与造型感觉能力培养与训练的重要性与意义。无论是专业美术教育,还是非专业美术教育,对学生关于美术的空间直感意识与能力教育,都是重要的。英国艺术评论家赫伯特·里德在1937年著的《艺术与社会》一书中讲:“我们认为,某些天生素质对艺术家来说十分重要,只有拥有这种素质的儿童才有可能成为艺术家。”[2]接着里德又说,那么“采用什么方式才能成功呢?……教育问题已经显而易见了”[3]。所以美术教育首先必须努力引导、发掘学习者自身内在潜藏的或被外界因素所压抑了的美术资禀(即美术天赋)。也就是说,美术教育者要积极引发学生个体内在的力量,激励学生对其生存环境发生积极的感受、体验与反映,促成学生以美术特有的思维和艺术认识论去积累对自我与外在客体的经验,并积极地选择自我的生存理由与方式,以获得进取的自信心和美术创造的力量。 其次,要有效引导、训练学生对美术形态的感性认识,强化对学生的美术造型感觉的培养训练。如要求学生用素描表现手法描绘“在风中的动人旋律”、“一个正毛骨悚然的胆小无赖”等。“造型感觉,指的是将人们对形状、形式和色彩所形成的直觉传输给岩石、陶土和颜料(也包括词汇和音符)等印象性材料的能力。”[4]在美术教育行为中,空间直感教育性是美术教育的首要本质。它也是一般教育的育人性本质的升华和具体化。无论是美术教育者,还是美术学习者,都应充分认识此特性。进而才能找到各自深入学习、研究、欣赏美术的有效切入点。 二、美术教育的启迪诱创教育性美术教育的启迪诱创教育特性,是由美术本体的追求大审美价值的视觉实现特质所决定的。美术作为艺术大家族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它的特殊本质之一,就是在极度想象活动中追求美的视觉实现。罗宾·乔治·科林伍德曾在其《艺术哲学新论》中讲:“艺术是想象,但想象是活动。想象不应简单地让连续的意象闲散地漂过心灵,它应努力去想象和从事想象。象一个人可以想象其它任何东西一样,他也可以随意想象;因此,虽然一个完全可以毫不费力地想象,但他为了努力更好地想象就要从整体和从长远的观点上来更好地想象。”[5]在美术教育中,怎样在激发起了学生丰富的为美术所需的想象之后,再“更好地想”呢?重要的一点,就是美术教育者应及时有效地启迪引导学生去努力探索出将其丰富想象予以外化表达的教育方法。换句话说,美术教育者应着力去启迪、诱发学生将个体独有的美术灵感、特有体悟的内在心灵和美术情感予以有效地宣泄、展示,并激励学生在不断的美术创造实践中,把最具魅力的美表现出来。关于此,连极力贬低艺术的柏拉图也认为:“艺术是对情感和我们本质中不受约束部分的表现。”[6]虽然有艺术家说,艺术是不可教的。实践证明,真正的艺术不是教出来的。但,这并不是意味着美术教育者在美术学习者面前毫无办法或无能为力。只表明,其要求美术教育者要能探索寻求出独特的、易于启示、引发学生创造力的科学、艺术、实效的教育方法。要成为一位真正永远拥有良好美术教育方法的美术教育者,是艰辛不易的。 三、美术教育的情感享受教育性美术教育的情感享受教育性,是由美术创作行为的外化实现所决定的。当观者面对特定的、凝结画家内在情感心灵的美术作品时,能否获得独有的审美感觉,是衡量美术作品审美作用发挥大小的尺度。这只表明了,美术作品本身是否有刺激欣赏者的内在魅力美的问题。另一方面,一件优秀的美术作品,不是被所有面对它的观者所能够欣赏的。即观者本身也存在着美术欣赏水平高低的问题。所以,作为在不断社会化过程中的个体,理应接受一定有效的美术教育。尤其是接受一定的美术观念和艺术欣赏教育。这也是除专业美术教育应重视和强调的教育内容以外的非美术教育实施的主要内容。正如里德所说:“接受艺术欣赏教育的人数应该广泛增加。除了那些因愚钝或精神障碍不能接受艺术教育的之外,所有人都应该参加艺术欣赏训练。因为常识和心理学告诉我们,审美冲动这种全球儿童在一切时代都拥有的东西仅蛰伏在所谓的受教育者身上。”[7]所以,在美术教育的整体行为中,如何有效训练,培养学生获得一定的享受艺术美的能力是重要的任务和内容。从而也显示了美术教育的特殊本质。对美术作品等典型艺术美的有效欣赏把握,不是仅仅掌握了一定的理性知识就能进行的。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需要欣赏者能有较强的直观感知、判断、想象美术作品魅力美、优、劣的能力。如,“一位学生可能了解艺术史上的所有事实(艺术家的生卒年月、艺术名称和过程的界定,甚至艺术心理学),但当他看见一件艺术作品时,他却无法认出这是一件艺术作品,也无法区分一系列艺术作品中的审美优劣。”[8]可见,享受艺术美,也是需要经过有效教育和训练才行的。 综上所述,只有充分认知了美术教育的特有质的规定性,才能更好地将美术教育这一特殊的教育社会化行为进行好。但是,目前在我国重视对美术教育本质进行研究的人还很少,本文仅是笔者对美术教育本质的探索性研究。不足之处,恳请方家指正。 美术教育论文: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的想象与幻想 思维是人类最绚丽的花朵,而想象和幻想则是这朵绚丽花朵的花蕾。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形象思维走在抽象思维的前面,想象和幻想则走在理性的前面。人类在“幼稚”期肯定是充满想象和幻想的。从遍布世界各地的远古时代人类的出土文物中,从那些图腾、神灵中,无处不见早期人类的神奇幻想和想象。 想象和创造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创造是艺术的灵魂。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则更注重对幼儿艺术情感的熏陶。主要渗透于文学活动、美术、音乐、科学、数学等一系列领域中。让幼儿欣赏美的语言,画一幅合情而不合理的画,感受一段音乐表现的情景,提一些出人意料的问题。这些都是幼儿想象发展的良好途径。 瑞吉欧教育经验中的“一百种儿童语言”特别强调了美术这一特殊语言。它是人脑思维的外在表现,而且最能反映儿童想象创造的结果。因此应充分利用好美术活动的契机,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有专家认为:美术对发展儿童的想象力确实比较有利,但要看什么人去上,怎么上。由此可见,在转变观念的同时还必须注重方式方法,才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 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带领幼儿迈开想象的第一步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是求知成材的起点。一般来说,幼儿对画画和左手工都有一定的兴趣,但往往不能持久。因此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方式不断调动、培养和运用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1、取材于幼儿生活经验。 人的想象力,包括艺术想象力,是从生活中来。现实生活为想象提供了基础。而幼儿感兴趣的也是周围熟悉的事物。幼儿园的一草一木,老师和小朋友,我的爸爸和妈妈,以及他们所从事的活动、爱吃的水果、喜欢的游戏,《过年了》、《运动会》等都是幼儿经历过的感兴趣的话题。当然幼儿积累一定的绘画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前提。 2、运用于幼儿的所好。 活动前,经常有幼儿这样问:“老师,今天画什么呀?”说明幼儿对绘画的内容十分感兴趣,急切想知道。这时教师不妨试问:“你想画什么呀?”幼儿将会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讲述。有的说画大狮子,有的想画童话世界……。幼儿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幼儿的这种情感体验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生活经验,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想象空间。教师可根据幼儿提供的题材作一些范画,满足他们想象愿望,更进一步激发幼儿的作画兴趣的灵感。 3、借助于语言的功能。 语言能激起人遐想,调动人的思绪积极向上地遨游在想象情境中。它是培养想象力的另一个重要手段。平时多给幼儿讲述童话故事,让幼儿创编故事情节,围绕一个素材编一段完整的情节,如拎着篮子的小猪画面让幼儿展开讨论:今天小猪阿姨要去干什么?她到哪里去?路上会遇到什么事情呢?幼儿各持己见,答案各不相同。教师及时鼓励他们发散思维。一方面幼儿受到情绪感染,另一方面,通过想象,头脑中再现故事的画面并且反映在画纸上,使幼儿的语言绘画能力同时得到发展,让幼儿学会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 二、注重幼儿美术活动的成果,激励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 艺术的可贵之处在于创新,美术活动中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培养幼儿创造性方面首先要超越自我认识,提高创新意识。 1、正确看待幼儿的自我体现。 儿童往往比成人更赋予想象。大人和孩子看同一幅画,大人看了就认为这是一幅画,他不会去想什么太多的事情。而孩子呢,看着看着,就会想:旁边是大海,还有别的什么。成人看孩子的画,觉得杂乱无章,会用不理解的态度点评它。但不妨静心听听孩子是怎样给自己的作品加以语言描述,赋予它生命的。有一只自动笔上画了两根线,他说:我设计这样一种笔,两根导线插在人的大脑上,人想什么就写什么,这样人就不累了。再有一个小女孩画一个在飞的人,画面简单而且也看不出什么。她说:“我想着人飞到天上去,相小鸟一样,看着山和水。”多么美妙的想象!这时及时鼓励和表扬孩子的想象和创造,尊重孩子的情感体验,也许艺术之花就从这里绽开了。 2、激发幼儿体验想象的乐趣。 想象的内容反映了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他想什么就画什么。有些孩子缺乏这种情感流露,无法在他的作品里宣泄情感。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培养幼儿渐渐产生幻想的动机,赋予他们想象的能力。让孩子欣赏一幅同年龄具有创造水平的画,一支带导线的笔两根导线插在人的大脑上。我借助于画面利用情境语言来引导想象力缺乏的孩子:闭上眼睛,现在你好象戴上了这支笔,写了很多很多字,累吗?一点儿也不累。让幼儿感受笔的神奇功能,起到幻觉的作用,从而激发想象的愿望。 三、提供幼儿美术活动的渠道,帮助幼儿拓宽想象的思路。 艺术欣赏的过程实际上是欣赏者积极主动创造的过程,艺术作品就像一台发动机,它把欣赏者潜在的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在重视其它美术活动对幼儿想象创造力培养的同时,欣赏活动也不可忽视。 1、合理利用抽象作品的幻想功能。 抽象作品为幼儿提供了一个不受拘束、自由想象、创造的广阔天空。如西班牙米罗的“人投鸟一石子”是一幅富有想象的抽象作品,幼儿欣赏时创造性地表述了自己对这幅作品的理解。有的孩子说:“我感觉一个人在变魔术。他把自己的一只眼睛、脚变没了,把沙滩变成了一条直线。”又如英国画家戴维帮伯格的“阳光下的树”同样是一幅极赋想象的作品。有的幼儿说:“火山爆发了,石头都被烧化了,红红的,像张开大口的老虎冲下山冈。”还有的说:“这是一床金色的被子,躺在被窝里甜甜地睡,梦见我在花丛里跳舞。”在欣赏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系列的绘画活动。让幼儿自己设计“鞋子车”、“我喜欢的房子”、有的设计的房子是水果型的,有的房子挂在大树上,是为小动物准备的。让幼儿设计京剧人物发型,幼儿可以不受常规的约束,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对艺术的理解。 2、积极评价名家作品的艺术效果。 选择着名画家典型的作品,如凡高的《向日葵》,明快的色彩变化给幼儿带来了无限的遐想,像一团火在燃烧,暖洋洋的。毕加索的自画像,幼儿通过讨论、猜测画家的心境和个性特点,并用“我认为……”“我觉得……”“我有一个看法……”等等积极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想象和幻想是创造性的基础。想象是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在大脑中产生许多新的形象。它离不开人的现实生活经验。而幻想大多和自己的希望联系在一起。幻想是指向未来的。科学的、积极的幻想就是理想。幻想的内容更多的是头脑中想出来的而不是现实中存在的事情。根据幼儿的想象和学习的特点,我认为幼儿园美术活动的现状还存在着这样两种弊端: (一)创造 性匮乏 现在的美术教育活动大部分还没有走出误区。老师画一个苹果,孩子都照着画一个苹果;老师画两片叶子,孩子也跟着画两片叶子。老师让孩子仔细观察范画中动物的外型特征,区分五官和四肢的位置,然后一点一点临摹。教师过于重视所画物的比例关系,根本就没有留给幼儿想象的空间。 (二)想象脱离实际 幼儿的想象源自现实生活,是生活经验的艺术加工和美好愿望的情感体验,而不是夸张地捏造与幼儿经验脱离的空洞世界。幼儿需要花很长时间去完成大幅的并不能理解的怪兽,外星人类,追求无根据的想象。那将是对孩子童心的扼杀,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不到较好发展。 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充满想象和创造力的人才。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教育素质,和一颗求异创造、理解关爱的心。还要正确处理好美术活动中想象和幻想的关系,把握尺度,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与幼儿的情感发展积极联系在一起,为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激发幼儿想象的乐趣。 美术教育论文:怎么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主席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步入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一个国家人民的创新意识显得尤其重要。如何发掘学科优势,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高素质人才,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愿望。小学美术学科由于其特殊性和无穷的艺术表现力,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那么,如何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造力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精选教学内容,激发创新思维。 1、要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触动学生好奇心,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内容。 培根说:“好奇是知识的萌芽”,因此,教学内容应力求构思新颖,趣味性强,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引发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 2、要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发散思维的内容。 “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己达到。”这就要求我们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只看到传统意义上的美术学习,而要看是否有利于学生良好综合素质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是否有利于学生个性品质的完善,是否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灵活性,给学生以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若使每个学生画出一样的画,或呈现同样的风格,那就谈不上创造了。应该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突破传统思维习惯和模式,产生大量的变异见解,有意识地促使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地进行思考,以培养学生思维发散的能力。如在课业训练中,就不能仅限于单一地模仿的训练,模仿作为基础训练固然重要,如果不顾自己的内心感受,不积极认真的思考,一味模仿,很容易导致学生陷于僵死的思维状态,使作业呆板、乏味、缺少生机,甚至阻碍学生创造意识的发展。 3、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 学生年龄、性格、生活环境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学生个性发展存在差异,这就造成了学生思维方式和作业面貌的复杂和丰富,学习过程中难免流露出年龄阶段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就要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和特点,使之顺应其成长规律,符合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以利于他们智力的开发和技能的提高。要改革不顾学生个性特点和实际要求编排教学内容的做法,避免“一刀切”。 二、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创造能力。 1、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合理的手段、恰当的措施,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的潜能,做到敢想、敢说、敢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诱发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渴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低年级美术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小小艺术家”的游戏,让学生积极参加趣味想象画活动,举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使学生敢于创新,产生创新见解,表现了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营造出了你争我赶、争做“小小艺术家”的良好氛围。有一次,我在黑板上画了两个圆,让学生自由组合、想象添加,同学们运用学过的知识,大胆创新:有“鸟妈妈喂食”、“大鱼和小鱼”、“彩色太阳镜”、“大西瓜”等等,真是千姿百态、新颖别致,一个个稚气、巧妙的造型充满着灵气。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高涨,都想戴上“艺术家”的帽子。 2、打破传统,鼓励发散思维。 没有发散就无所谓创新,定势心理制约着人的发散思维。学生从刚刚入学我就发现,大部分的孩子接受的学前美术教育基本—卜以临摹或学习简单绘画技法为主。他们所画的房子就是一个长方形加上三角形屋顶,再加一个田字形窗户。树画得像蘑菇,甚至连太阳的位置都差不多,存在思维上的定势,如果不打破这些定势,思维就不会活跃,久而久之就丧失了创新意识。所以我在教学中,特别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个事物,力求学生从全方面、多角度地去表现它。 如:画树,通过让学生事先观察树,我带领学生分析树的结构、外形及一年四季的变化,再让学生欣赏不同的树。最后让学生自己画一幅有关树的画,许多同学都大胆创新,画出不同季节、不同姿态的树,以及花草、小动物、小鸟等,有的还画出了晚上的树林。我想这就是创新,就是在原有模式上的新突破、新拓展。 3、启发想象,培养创造能力。 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是学习创新方法的一种最要手段。在美术教学中,我尽可能地利用各种方法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第一进行添画练习,学生根据自己的自由想象,在教师事先准备的范画上添画东西。如:我在黑板上画了一根香蕉,让学生上台添画。同学们兴趣盎然,各显神通,一个个争着上台添画,结果有的添了盘子,有的添了其它水果,有的添了一只猴子,正在往嘴里送香蕉……让人忍俊不禁,意犹未尽;第二课文想象画,让学生给学过的课文画插图。既是对课文的复习巩固,更是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与创造力的检验。如:学了《乌鸦喝水》一文,根据课文的描写和图画,我让学生想象乌鸦有没有别的方法喝水,或者是又发化了什么新情况等等,并把它创作成画。学生想象奇异:《新乌鸦喝水》、《五只乌鸦找水喝》、《城里的乌鸦》……等。作品风格独特,充分体现了个性与丰富的想象力。第三画科学幻想画。这是儿童最喜欢的绘画形式,也是想象与创造力的最佳表现方式。孩子爱看科幻动画片,听科幻故事,甚至做梦都是科幻世界。什么星球大战、恐龙时代、未来世界、发明创造,头脑里对科学的幻想比较感性,画起来也就得心应手,教师在表现技法上略加辅导即可。除了以卜三种训练形式,还有很多,如把局部变完整,画诗歌、换背景等等。这些做法可以使学生大脑活动起来,开发右半脑,发展智力,对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大有益处。 三、改革评价方式,促进创新发展。 科学合理的评价,可以促进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评价应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发展,并能充分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和自豪,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不能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美术作品,否则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失去创造中的自由意识。大名鼎鼎的艺术家沃尔特·迪斯尼小时的经历就值得我们借鉴。他上小学时,曾把老师留的作 业“盆花”的花朵画成人脸,叶子画成手,这神奇的幻想非但没有得到称赞,反而得到老师的一顿毒打,差一点让这位艺术家早年夭折。 评价要鼓励探索与创新,杜绝平淡与重复,要重视个性的培养,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取消只用一个标准、一个答案,只求共性、忽视个性的评价方法,以避免学生只追求作业表面效果,画出无创新意识和见解的平庸之作。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人才观念的更新,怎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怎样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优良个性品质的形成,已成为检验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在这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的今天,美术教育教学更应该发挥出它所具有的独特作用。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实施,以及教学结果的评价,都应该围绕着服务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这一重要目标。 美术教育论文:分析职业高中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一、美术在高中的地位分析 虽同为高中美术课程,在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地位和功能有着很大的不同。对普通高中的普通学生来说,美术课程就是可有可无、形同虚设的“休息课”,学生把学校的教学任务和美术课应有的教育功能抛之脑后,将主要文化课的作业放到美术课上做,而与之对应的美术老师也全面响应学生的这种号召,自己轻松,学生乐意,何乐而不为。对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参加高考的艺考生而言,美术科目无疑占据了半边江山。高考对美术生文化课成绩的要求远低于一般考生,所以,只要美术考生的专业课的成绩能够达到所报考学校的要求,就等于向大学门槛跨进了一大步。上述两种截然相反的学习动机,完全忽略了美术对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品德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高中美术课程建设应充分体现美术课程“陶冶审美情操,丰富生活情趣;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调节心理状况,促进身心健康;助益人生规划,拓宽发展空间”的教育目的。纵观两种高中美术课程的学习现状,不难看出,美术对高中生的作用并非是怡情养性、助益身心的德育之美。在高考的重压下,美术课已经沦为为高考复习的利器,这种现象在职业高中更为严重。 二、职业高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美术教育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在义务教务阶段,美术课程是作为鉴赏课,或者“副科”而存在的,大多数学校和学生对美术课程的认识都停留在这一层面。到了高中,美术课的定位发生了改变,对参加高考的艺考生而言,美术科目无疑占据了半边江山;而对普通考生来说,学术科目可有可无。美术教育的两极化比较明显,这与《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的美术教育具有“陶冶审美情操,丰富生活情趣;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调节心理状况,促进身心健康;助益人生规划,拓宽发展空间”的教育宗旨是相违背的,同时也是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问题凸显的一个体现。 (二)美术教师教学的动力不足 如上文所阐述的,高中美术教育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造成了普通考生和美术科目艺术生在对待美术课程上的两极分化状态。对参加普通类高考的学生而言,高中阶段的课业任务重,学习压力大,大部分精力都分配给了语、数、外等主科,学生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另外,美术课在大多数学校受到的重视程度不高,远远居于语、数、外这三门课程的后面,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美术课的任课教师的积极性。对参加美术高考的艺考生而言,美术科目就是他们步入“象牙塔”的“杀手锏”,该门课程成绩的优劣直接关乎他们能否成功晋级到大学生的行列,以及所考大学的好坏。由于这些年来美术高考的范围相对固化,主要是素描、水粉、速写和设计等。相应的,高中为美术生特别开设的美术课程,本质上成了专门针对上述几项美术高考科目配套进行的技能培训,结果导致美术高考不涉及的能力或综合素养等被排除在美术课程教学的范围之外。如此一来,美术教育的灵魂和精髓丧失殆尽,美术教学完全沦落为职业高中一种低层次的技能教学。 (三)美术教学评价机制全面性欠佳 除了上述两点,职业高中美术教育还存在着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教师评价机制和学生评价机制两个方面。教师方面,很多学校没有制定统一、全面、可行性强的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只要美术老师能够完成一学期或一学年的教学任务就万事大吉。学校长期奉行这样的行为准则导致的直接结果是逐渐降低的老师教学的兴趣,损害了整体学生的利益。学生方面,在倡导素质教育之前,学校单纯以考试成绩的高低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在素质教育时代到来之后,这种思想观念依然留有残余,根据一张作品是否符合高考的评分标准来给分,再凭一个分数判定学生的美术能力,这种单一的评价模式导致了设定标准的极端片面化。在高分取得的背后,是对学生创新性思维和求异思维的损坏,和学生个人个性的泯灭。 三、针对高中美术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正确认识美术教育的功能,克服美术教育的功利化 美术是整个课程体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品德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放眼当前我国职业高中的美术教育工作,更多的体现的是一种以 高分和高升学率决定的教育观,在这一点上,学校的做法和学生的态度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大家都在为怎么获得考试的完美结果而焦头烂额,统统将学生考取大学美术系视为高中美术教育的唯一目标。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美术教育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非同小可,办学者和任课教师不能窄化对高中美术课程的定位,而是要以长远的眼光重新审视美术对个人的终身影响,只有认识这一点,美术教育在职业高中才可能真正被重视,也只有这样,才能走出“重眼前、重显性价值,轻未来、轻隐性价值”的功利主义误区。 (二)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由一味追求高升学率导致出现的偏科现象,以及对美术、音乐、体育等科目的疏忽。在今后的教学中,首先急需要改变这一长期影响美术教育的思想,只要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重视了,美术教师的地位提升了,家长和学生才可能从思想深处真正重视美术教育。再者,职业高中美术教学的内容不应该只局限在“考什么,就学什么”的狭隘范围内,教师要运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兴趣,充分体会到美术教育的多姿多彩,激发他们发现美、创造美的愿景和动机。第三,国家教育部门应改革和完善美术高考的招录模式。只有同时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和过硬的文化知识素养,才能在未来的学习中变现出更多的潜力,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三)完善教学评价机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普通高中在教师的评价机制上存在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师的学期评定和年终评定直接与学生的分数挂钩,这是最显眼的变现。针对这一绩效评定现状,众多高中需要在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相对统一和完善的考核制度。在对美术教师进行评价的时候,要把课前准备、授课过程、课后辅导等多方面的工作整体纳入评审范围;对表现突出、工作积极认真、为人正直的优秀教师给予表彰奖励,以此激发美术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热情和智慧。同时,在衡量学生的表现和优劣上,教师同样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作品制作过程中的多方面因素,始终坚持以正面肯定和积极鼓励为主的方针,不要打压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美术的快乐和价值。 美术教育论文:少数民族美术教育研讨 一、云南美术教育的现状 1.个性特色 一个民族应该有本民族的文化根基,云南是少数民族大省,又处在与缅甸和泰国交界的地域,其美术文化和外国美术文化的交流甚多,那么如何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又如何显现出自己的魅力呢?云南少数民族众多,少数民族的歌曲、舞蹈、乐器、服装、装饰品、民间美术、民间造物等作品,如何传承,艺术教育在其中又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如何建设有特色的地方高校?大学的个性又体现在哪里?我想美术教育无论是在中小学还是在高校,都应该负着构建个性特色学校的使命。 2.封闭观念 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致使人们在思想观念上相对封闭、守旧。云南美术教师在观念上、专业功底上与发达地区的美术老师相比是有差距的,尽管近些年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些高校也引进了外省的教师。我认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教育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省外教师的教学思想和视野、教学经验、专业优势面对强大的本土群体观念,很难实施开展,甚至有些观念方法得不到认可。第二,在转变观念方面比较被动。我认为教师是个特殊的职业,老师要确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完善自己,这样才能在不断发展社会中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出有美术文化素养、有专业创造力、有思想、能够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的教育者。在学习的观念上,教师要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会借助现代传播工具,让自己的思维保持最前沿。这样,才能开阔教育视野,确立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在科研和教学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改变云南美术教育现状的几点建议 针对以上的情况,我想云南的艺术教育应该注重传承与创新,注重民族美术文化教育,同时也应该注重艺术化生存教育。 1.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美术文化教育工作者应处理好艺术教育中技术和艺术的区别。当下的高校艺术教育存在的很大的问题首先就是重技术而轻艺术学原理,其次是单一学科的专业教育,使学生不能综合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注重交叉学科的教育方式,使学生通识艺术文化学理知识,同时又自主学习关注交叉学科的发展。比如艺术哲学、艺术心理学、艺术教育、艺术人类学等交叉学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具有宽阔的视野,才能够深入思考研究问题,才能综合全面发展。同时,艺术教育应该关注人文情怀,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生命教育。美术教育工作者应具有较高的艺术文化素养,有传播艺术文化和创造的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有能力的、较高素养的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这必定带来艺术教育模式的变化和艺术教育观念的革新。 2.加强美术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作为施教者在艺术教育教学中具有主动施加影响的教学先导地位。因此,要建设有特色的艺术教育,构建民族艺术教育特色的学科,首先是要有具备高素质的艺术教育教师。教师不仅要有美术技术,而且应该具备较高的美术文化素养,具有交叉学科的知识,系统的教育观念、思想、方法,具备传播思想的观念和意识。随时传播思想,对学生的成长提供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美术教师还应该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艺术发展历史。构建特色的艺术学科,促使艺术教育与交叉学科,如民族学、人类学等综合发展,并将发挥云南地方艺术特色与本地区艺术教育联系起来。 另外,在教学中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还应注重学生文化素养、艺术素养、体育素养、音乐素养、能力提高(包括交往能力、彼此欣赏的能力、学习能力、应对处理事情的能力、表达能力等能力的全面发展和提升)等全面发展。高校的艺术教育工作,不仅仅是培养画家、艺术家或者设计师,更重要的是培养能适应社会、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的、能实现自身存在价值的人。从事美术文化教育的老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的积极面对生活的心态;(2)努力寻找自己的社会位置;(3)守候自己的身份角色;(4)在工作和学习中努力提升自己的价值;(5)加强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树立自信心)。艺术文化教育工作者努力提高自身艺术文化素养,同时应该为构建云南民族艺术文化教育体系贡献自己的力量。 3.建设有个性特色的学校美术文化教育 大学是有特色和个性的,北京大学提倡“兼容并包”,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大学是有精神、有灵魂的,艺术文化教育对大学的精神和灵魂的构建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大学或是中小学教育中,美术文化教育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美术文化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美术文化素质、开发学生大脑、促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建设有个性特色的美术文化教育呢?我认为,教育者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高校美术文化教育尤其是艺术教育教师应在教学和科研上努力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的设定应该有专业含量,而不是美术表演或者作秀,也不是简单的教学生怎么画,而是使学生在学习和认识上有更高的提升。教学评价也不能简单的以教学目标是否按教学要求设定,教学效果不是按教学要求完成为标准,而是探寻更深层次的有利于学生发展和增强学生能力的预设目标。 总之,云南艺术教育应该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应该具有个性和特色,应该具有自己的文化精神内核、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学艺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合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培养云南地区具有责任感、荣誉感、有个性有思想、有艺术文化素养的人才。云南艺术教育工作者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随时传播自己的民族个性与特色,展示个人魅力,展示云南文化,在自我实现和发展过程中完成艺术文化传承的使命。 美术教育论文:美术教育与人文素质的培养 一、我国美术教育现状分析 当前美术教育的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程度不够 学校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只注重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忽视各种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 2.美术教育人才的缺乏 近年来,我国开始加强对素质教育的重视,正规美术专业毕业的也不少,但却有的改行,有的停薪留职在外,有的改教其他科目。美术课堂经常出现自习、自己画的现象,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美术教师待遇的不平等。有许多学校语数外老师课时补贴是美术老师的两倍之多,而且美术教师在评职晋级方面也总是排在其他老师后面。 3.美术的教学设备落后 虽然有的学校有正规的美术老师,但学校从来就没有配置专门的画室和有关美术教学的用具和教材,教师很难按照学科的特点进行示范教学。即便是示范也只是在黑板上演习罢了,中国画、油画、水彩、水粉等材料根本无法让学生直观地去了解。 4.美术高考过于火热 美术高校扩招,多数高中完全是为了提高升学率而开设美术课、高考班,这其实只是一种纯粹的应试教育。教育内容也自然只限于高考科目:素描、速写、色彩。这同样也背离了艺术教育、审美教育、素质教育的原则。以上问题都是应试教育下人们错误观念以及相关政策得不到落实造成的,我们必须正视美术教育,改变我们如今的美术教育现状,才能顺利地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同时必须将教学方式由被动接受式转向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 二、美术教育中人文素质的培养 1.探索与创作 美术本身就是一种人文情怀极高的、文化底蕴相当丰富的艺术门类。它更多地关注人的精神境界,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注人类灵魂的呼声。应当说美术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的极好教材。教师们在教学中更多的是关注美的熏陶,把教学内容中那些最富美感、最具艺术感染力的亮点挖掘出来,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去感悟美、发现美,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关于这一点,笔者认为应从四个方面去着手。第一,让学生了解美术与社会的关系。美术是一种艺术,它来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即美术必须建立在对社会的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的。第二,发挥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运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创作。美术是表现和激发学生创造才能的最佳方式之一。美术活动最能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来感受生活,体验来自生活的情感和乐趣。第三,联系社会,找出美术与社会的结合点,运用恰当的方式和技法表现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和看法,了解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文化发展。第四,结合学科,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现相同的题材。在方法的选择上充分遵从学生的个性,发挥其长处,取得最好效果。学科间整合或统整,是现代教育理念,亦是美术课程改革的内容之一。 2.创设民主氛围 美术是人文的重要内容,因此美术课堂也应该是体现人文精神的场所。在美术课堂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美术思维品质。教师不光注重学生作品的结果,更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 3.理解美术与人文 一部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艺术发展史。每个时期、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努力给学生建立大美术观。应把美术作品与历史、作品与艺术家结合起来讲解,使得学生能透过艺术作品,了解到艺术与人类与生活的关联。每一件艺术作品都与一个艺术家有关,是艺术家创作了有血有肉赋予感情与个性的艺术作品,从而能以更广阔的胸怀去欣赏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艺术形式,能用包容、欣赏、理解的眼光去欣赏美术作品,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也是心灵与心灵对话的过程。 4.理解审美与人文 在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使每个学生能通过美术教学了解艺术的价值,重视艺术作品和文化,提升生活素养。首先,要了解艺术的起源与发展,了解我国及国外美术的各种风格及流派,知晓艺术发展的方向。其次,诸如,让学生观看画展,拜访名家并观其画作,相互交流,提高鉴赏能力。最后,力求让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提高鉴赏能力,扩展艺术视野。通过各种美术实践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从而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三、结语 所以美术教学可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多元文化的总体效益,整合社会、社区、家庭各方面教育影响,引领学生走向生活、走向自然、走向社会。通过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对比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通过走进博物馆、美术馆、民俗馆,了解其中的民族民间美术、艺术等文化,了解它们与其他地区或其他民族美术文化的异同;通过参观、座谈、调查、访问艺术家工作室等参与活动,了解中外艺术家的艺术思想、生活及作品诞生的过程,或结合有关资料,让学生了解相关国家的地理、历史、风俗人情、社会风貌,增进对不同国家、民族,不同风格画派的了解与尊重。培养学生人文理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是一个长期的工程,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美术课堂关注人文素质,是人性的回归,是教育的根本。一切教育都以人的发展为根本,作为美术教师,要重视美术教育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的同时,引导他们去欣赏美、创造美,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人格、气质、修养,从而形成一种基本的、相对稳定的、内在的文化素质,最终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审美境界,树立高尚的人生理想。 美术教育论文:小学美术教育和校园文化的结合 要想有效地开展学生教育工作,就必须将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做好。校园本身就具有较强的传播文明的功能,所以必须要打造独特的校园文化,现在很多学校都为了打造“书香校园”而努力建设校园文化。小学美术教师一定要将自己的特长发挥出来,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小学美术教育相结合。笔者以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为根据,谈谈对小学美术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看法和提议。 一、校园文化与美术教育之间的关系 1.美术教育可以改善校园文化校园优美的环境在学校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使人积极向上、赏心悦目、身心愉快,并且将良好的学习氛围创造出来。美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与学校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进行充分的结合,从而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引导学生展开创造性的劳动。校园可以说是一个有着丰富思想教育功能的多媒体,在进行校园环境标志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地动手设计,比如设计安装草坪的提示性标语,可以让校园每一处角落都充满生活的五彩缤纷,使校园成为一首无声的诗以及一幅立体的画。 2.校园文化可以将展示美术才华的舞台提供给学生美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对校园周围的环境进行积极的借助,使其变成学生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促使学生利用美术活动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来。比如学校的会议室、会客室、走廊、专用室以及学生自己的宿舍都可以用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来美化,这样就能够将学生多姿多彩、积极向上的一面展现出来。因为美术作品都是学生自己创造而来,所以校园文化在他们的心里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对学校营造出来的浓郁的文化气氛有很大的帮助。总之,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可以使学生融入到校园的环境建设中,还可以使学生的作用从环境中突显出来,从而能够有效地实现人文与环境之间的和谐。 二、小学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的有效对策 校园文化建设的责任重大,必须要经历长期的发展,并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够成功的。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推陈出新的美术教育,在美术活动中教师所具有的艺术修养与美术活动自身的时尚元素可以体现出校园文化的多彩性,并且能够充分地适应小学生追求新鲜事物与好奇的特点,也可以使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事半功倍。因此,笔者认为,美术教育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突破口,将校园文化建设与美术教育相结合能够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校园开展文化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就是将美术教育的元素融入进来,其属于一种建设校园文化的创新举措。下面就介绍小学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的有效对策。 1.通过对美术教育的利用使校园文化充满生机小学生往往都对美术非常感兴趣,而小学的美术教育则能够充分地适应小学生的天性,因此小学美术教育能够更好地对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所以小学美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对学生的专业教育工作,并且与小学美术教学的特点相结合,创新小学美术的教学方式,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美术教学实践活动,从而有效地拓展美术教学空间。总之,由于小学美术教育能够将学生学习美术的潜能充分地激发出来,因此能够使校园文化的建设充满活力。所以,小学美术教育能够对校园文化的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校园文化建设对小学生自身美术素养又具有熏陶和提升的作用,两者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教师必须要对这种关系进行充分的利用,在促进小学美术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又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 2.积极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力小学美术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学生欣赏和感悟生活美与艺术美的能力。要想促进学生审美品味的提高,就必须重视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为了服务校园文化建设,教师必须将校园美术活动延伸到社会现象当中,小学生可以在实践中真正感悟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比如,在具体的美术教育当中,美术分为绘画、书法、手工制作、雕塑等,积极开展美术教育可以陶冶学生情操,还能提高学生艺术修养,最终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在对小学生的审美鉴赏力进行培养的时候,教师可以对学校的校园绿化、校园建筑、雕塑等一些环境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设计评比栏与板报,设计具有特色的校刊封面,从而很好地体现学校的美术文化气氛,最终有效地结合校园文化建设与美术教育。 3.通过美术教育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之一,所以教师在具体的美术教育工作中必须要使学生将自身的主体性充分地发挥出来,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使每一位小学生都能够充分地参与到学校的文化建设中。同时也要让学校的文化环境能够与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更加贴近,并且使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都得到充分的满足。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小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参与能够使建设主体的多元性得以实现,并且还能够提升自身学习美术的成就感。因此为了对学生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教师在美术教育中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美术知识之外,更为关键的是要让小学生真正地学会怎么运用知识。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地参与到校园环境的设计中,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看法对学校运动会的吉祥物和标志等进行设计,并且在跑道两边的宣传栏中展示小学生的创意思路。组织利用这种活动,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之外,同时还会使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以提升,并且还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找到校园文化建设与美术教育的契合点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的时候,教师必须要有效地结合学校的文化建设和小学生自身的特点,并且积极地探索校园文化建设与美术教育的契合点,立足于美术教学的实际,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地改造校园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比如,教师可以鼓励小学生以班级为单位举办班级优秀作品展。通过这种活动方式能够有效地 提升校园的文化氛围,同时还可以很好地培养小学生的美术意识。总之,通过类似于班级优秀作品展这种活动方式,除了能够使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得以不断提升,而且还能够将新的方法和思路提供给校园文化建设,最终可以有效地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目标的实现。 三、结语 小学美术教育的加强可以构建和谐社会,美术教育可以充实、丰富并提升人的生活。校园文化建设有了美术教育的融入,能够使校园环境与学生的心灵同时得到美化。故而,教师必须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从而进入校园这个大课堂,使学生可以身心愉悦地体验艺术美的校园文化。 美术教育论文:对农村学校美术教育实施成果研究 在国家提倡素质教育以来,我们农村学校也开始转变观念,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美术教育也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努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审美能力及创新能力是我们的责任,那么如何来实施美术教育呢? 一、巧用教材,让学生均衡发展 在我们农村学校,没有美术教具,怎么办呢? 我们有其他各科教材,那么我们就充分利用这些教材来教学。在我们的语文、数学等教材里都有很多与美术有关的内容,精美的教材设计和每一课都有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每一课都有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是为了通过直观感受来提高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兴趣的,我们正好利用这些插图学习美术知识,这无疑也是一个提高美术学习兴趣的好机会。当然在美术教学中,更需要人文学科的理论基础、语言修养和广泛的社会知识。美术课主要以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作品赏析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两者存在着互补性。这正好体现了美术新课标中学科之间的整合,而且在上课时,利用课文插图结合课文文字内容进行讲解,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语文课本中的《桃花源记》这一课,配备的插图非常美。书中有一整张纸画了一幅桃花图,几棵正在盛开桃花的桃树,背景云雾缭绕……我首先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然后又引导他们感受了图画的美。这样我就增加了美术的内容,在这幅画面中为什么把桃花画得这么美呢?画面中树和云是怎么画的? 运用了哪些色彩? 这样用有什么好处? 如果要你画桃花树你会怎么画? 等等。这样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灵活地运用学科知识进行探究性的美术活动,形成综合学习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和图形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二、农村教育,就地取材 在教学工具缺乏的情况下,通常因为没有美术器材而很难开展美术教学,觉得这样上美术课根本没办法上。但是我还是从实际出发,在绘画教学中主要以铅笔、圆珠笔为工具,适当增加线描画的内容。 例如,在上手工课时要用到的一些材料,有些学生买不起,我就倡导学生收集一些香烟壳或一次性水杯等废弃物,有的时候学生没有,我就拿报纸、矿泉水瓶、果奶瓶等充当,通过引导教学,简单地示范,拓展学生思维,学生就有的卷、有的折……作出了很多不同形状的手工作品,而且效果非常好。这样既让孩子爱上美术课,也为环保做了贡献。谁说农村的孩子不聪明,只是我们没有正确引导而已。 三、改变学生的角色,变被动为主动 每一位老师都会这样说,在新课标理念下要改变学生的角色,变被动为主动,但是真正要做到是不容易的。以前在我们的教学中,我就发现学生的学习非常被动,他们认为学习只要每天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行了,不管懂不懂。美术课就更不用说了。如何改变这样的习惯,让学生爱上美术课、主动学习呢? 1. 创设教学情境 当然老师是创设情境的主导者和调节控制者,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对美术内容尽快了解,产生学习欲望。例如,在教学《鸟语花香》一课时,为了使学生了解学习中国画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活跃思维,我先让他们参观整个校园。再设置一个活跃的游戏,上课前让他们绕着校园走一圈,边走边观察校园,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使学生明白生活与环境的关系,动静结合,丰富学生的感官,增强兴趣,为画出丰富的画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热爱学校、热爱自然的情感。 2. 让学生探究学习 探究过程是一个学生自我钻研知识的过程,农村的学生一般不懂自主学习,更不要说钻研了。因此,教师就要精心设计所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的个性在探究中得以充分的发展,在老师的点拨指导下,思维由浅入深,最终解决问题,并有新的发现和启示,提高学生独立取得知识的本领。 3. 引导学生表现发挥 这一环节既是学生主体性实践和认识活动阶段,也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我们在指导时,一方面要让每个学生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又要顾及不同层次学生的表现状况,有针对性地辅导,使学生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特别强调进行合理的夸张,使他们的作品更具有欣赏性。 在学习生活中,我们要让学生知道美是无处不在的,我们无时无刻都能享受到美、感受到美的魅力,这样学生对美术学习有了一定的兴趣,在美术课中不再是“我没东西可画、我没有材料无法做……”在农村教学中,改革教学方法,把学习策略让给学生自己掌握,能促进学生独创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渠道的综合训练,使学生的独创性思维进一步升华,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美术教育论文:论基础美术教育中设计意识的培养 一、设计意识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 与普通美术院校不同,职业院校美术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不是培养专业的绘画人才,而是具有设计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普通美术学院以追求艺术为目的,教学成果以美术作品体现出来,能够陶冶人的情操,使人赏心悦目,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而职业院校美术设计是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活动,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服务的。对于设计而言,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认识,但相同的一点是设计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是为了生产产品。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如果在美术教育中忽略了设计意识的培养,而一味的去追求绘画性或者是视觉美,那么就与普通美术教学没有了区别,久而久之,美术设计教育也就名存实亡。所以,对于职业院校美术设计专业来说,必须要在教学中强化设计意识,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要贯穿设计的理念,只有这样,职业院校美术教学才能达到教育目标。 二、培养学生设计意识的方法 (一)从美术基础训练培养 对于美术专业来说,基础训练包含色彩和素描两个项目。素描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在设计专业课程中,如果只能实现对学生的审美能力、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培养是不够的,应建立在这几个方面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所以,设计专业的基础训练是服务于设计的,美术基础训练也应该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 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基础训练通过写生来实现学生的写实能力培养,对物象的自然状态进行表现。而设计专业中的基础训练,不能只停留在绘画的层面,要在绘画层面的基础上增加自己的主观意识,这种主观意识就是设计意识,这就比传统的美术基本功训练的要求更高、更难。也就是说,设计专业的基础训练不但要具备传统的美术基本功训练,还要表现出设计意图。追求的不是与对象画的一模一样,而重点在于如何去画。 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需要对传统的基础教学进行改善,打破传统的绘画观念,就素描而言,传统观念认为设计素描就是结构素描。实际上不管是线性素描、结构性素描或是全因素素描,主要能够表现出作者的设计意图,都可以理解为服务于设计理念的设计素描。不同形式的素描表达的只是训练目的,本身不具有任何意义,重点是在素描的过程中,学生追求的是什么,是被动的去画还是主动的去画的问题。不管是素描还是色彩,在训练中都应该增加自己的设计意图,强化设计意识,才能真正的实现设计课的训练目的。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标准之一就是实用型,因此在美术设计专业教学中,要突出设计意识的培养,强化设计意识的关键在于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所谓创造性思维,也就是设计性思维。职业院校美术设计专业培养学生的首要目标就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样学生才能主动的学习、主动的实践、主动的设计。也只有具备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职业院校美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才能更具前瞻性。新世纪高等院校教育的特点之一就是创新,这也是全国教育改革的目标。美术设计专业如果只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是不够的,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主要原因在于美术设计本身就是一种思维活动的过程。 要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进行落实,就要突破传统美术教学的固有模式,建立起与当前人才需求相适应的教学模式。首先,应该树立起正确的观念,才能指导教学的开展,用创造性思维去教学,才能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随着新科技、新工艺、新材料的不断更新,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在设计教学中,要将这些新的元素引入其中,这样才能更加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才能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只有对教育理念不断的进行更新,树立起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观念,在教学中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教学中树立设计意识,才能使职业院校美术设计专业教学取得更好的成果。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职业院校基础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是服务于美术设计专业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设计意识的训练,体现出职业院校美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特色。为了强化学生的设计意识,要从基础美术训练抓起,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贯穿美术设计意识的理念,使职业院校基础美术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标落到实处。 美术教育论文:美术非术性研究的美术教育障碍 自改革开放后,我国各级教育部门对美术课程的重视程度较之以前大有提高,尤其是中小学美术课程设置的比重有大幅度增加。在各校美术教师中,专职美术教师也越来越多,美术教学正向规范化发展。学生的美术专业知识更趋丰富,审美意识与能力也有所增强。然而在种情况下,我们却不难发现,目前的美术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的一些问题还具有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首先是对美术学科的误识。“美术”一词的由来是近百年的事,“五四”运动前后传入中国,开始普遍应用。武汉大学美学教授陈望衡先生指出,在中国历代艺术理论中,只是“艺”,没有“术”。从孔子《论语述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到唐代朱景玄《唐朝名画录》:“画者,圣也。盖以穷天地之不至,显日月之不照。……至于移神定质,轻墨落素。‘有象’因之以立,‘无形’因之以生。”;从张彦远撰《叙画之源流》“夫言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到宗炳《山水画序》:“圣人含道应物,贤者澄怀味象。……夫以应目会心为智者,类之成巧,则目亦同应,心亦俱会。应会感神,神超理得。”以及清?龚贤语“古人之书画,与造化同根,阴阳同候,非若今人泥粉本为先天,奉师说为上智也。” 可以说,在中国各个历史时期,艺术的位置都没有停留在“术”的层面,而是在“形”之上。因此,中国传统的美术观念,乃是把美术定位在对于宇宙本体和生命之“道”的观照和把握方面。美术是一种依凭视觉感知世界的方式,它是一种感知世间精神,探寻生命本源,觉悟万物之道,表达生命情怀的途径与手段。因此,美术远不只是美化生活的一种技能,也不只是一种简单的生存手段,美术是进入生命境界的通道,融感受力、创造力、表现力为一体,承载知识、学养、智慧、情感,是人生成长教育中一门重要的课程。然而,由于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受教育只是少数人的权利,艺术教育只局限于贵族阶层,中国历代画家中,极少有出生平民阶层者。因此,在中国社会里,艺术存在的两种方式,一是高高在上的上流社会的风雅消遣,一是作为技能的工匠的营生方式,在中国的老百姓眼里,艺术要么高不可攀,要么只是一种谋生的技能,艺术只与少数人发生关系,似乎跟大多数人无关。直至今天,去美术馆看展览的人极大多数都是从事美术事业的相关人员。 中国解放后近50年的中小学教育中,美术教育的实施方法只有两种,一是作为课外指导的兴趣小组形式,另一种是作为副课位置的课堂教学。绝大部分的课堂教学只是把美术作为一种知识或者技能来实施教学。美术被定位为“术课”的现象由来已久,并被认为常规。在此教育背境下,目前对美术误识的不只是少数人,包括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专家学者与领导,也存在着对美术的误识。在西方,随着经济发展,人们也越来越发现艺术教育对人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形象思维的发展、对人才培养中起到的作用与价值意义。在此认识层面上全面推进了新课程的改革建设。从新世纪初中国紧随推出美术新课程的改革方案,至今已近10年,然而,在课程改革的口号旗帜下,尚存在着很多人对美术课程的教育功能认识不够,或对美术学科的误识,把美术学科作为副科,把美术教育简单认识为美术知识的传授与美术技能的学习,这些都反映着对美术学科的认识层面的问题。由这种误识首先带来美术的各种考试模式。从美术考级到美术联考,其采取的方式常常都只停留在美术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的测试,试卷仅呈现学生对美术知识的了解、对美术技能的掌握,而没有考察学生的视觉感受能力、视觉思维能力、想象与创造的能力,以及心理感受与情感表达的能力。这种考试制度与美术评价标准,必然带来学习方式的问题、学科认识的问题以及学习方向的偏离。 美术专业的学生由此认识为先行,对美术学科的认识问题也由此而来。对哲学理论学习研究的缺失、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忽视,注重技能学习,导致思想认识上的苍白肤浅,对专业学习方向目标的偏离与核心的缺失。这种误识的源头来自于制度决策者与各级美术教育机构的管理者。所以要改变现行的美术教学现状,首先是对管理者的“美术扫盲”。提升他们对美术的认识高度,促使他们对美术教师的培养方面、评价方面有新的认识,重新认识美术课程教学的意义,真正把美术课程从技能课的位置提升到事关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全面综合的素质培养、开启学生智慧的一门重要课程。 其二,由考试制度带来的师资培养问题。在现行的考试制度下,培养着一批又一批掌握着美术的各种技能,但缺乏对美术理论与美术实践深层次思考的毕业生,由这些毕业生走上教师岗位,以他们的教学理念与专业认识在进行美术的基础教育,导致目前美术教育出现的种种问题。形成一个教学思想相承继的脉络。如何改变这种现象,急需职能部门引起重视,出台相应的措施,一方面对美术的考试制度实施有效改革,另一方面对目前的美术教育师资进行再培训,以扭转这种发展势头,把美术教育引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其三,各种儿童画的程式化教学,导致儿童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抑制与缺失。绘画的程式化教学,先是从简笔画开始,简笔画在中国的课堂教学中使用广泛,也由来已久,英语课、物理课、数 ! ,一度成为教师技能评价的一项内容。然而,以简笔画进入美术课堂教学,由此带来的弊端非常严重。其弊端的根本点在于这是一种程式化的教学,它背离了美术学习的目的与意义。美国对于美术新课程的实施,源于对形象思维的培养发展对人全面素质形成的重要性的认识与重视。撇开美术教育对人的情感培养、健全人格方面的作用意义,撇开美术的审美教育,美术对于人的发展成长,对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与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程式化教育容易使儿童过早地形成简单的思维惯性模式,从而影响儿童的视觉发现能力、认知与探索的能力、想象与创造的能力。很多美术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教学体验,从幼儿园开始,越往上的年段,学生绘画的内容与形式越多呈现出惊人的一致或雷同。程式化教学不只是简笔画的形式显性出现,同时也以隐性的方式出现于各种儿童美术培训班与美术课堂教学中,比如所谓的素描教学、线描教学、儿童画创作教学、中国画教学等,往往教学的内容没有问题,但教学的方式却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源于教师对美术学科的认识上。把美术的技能教学定位在模式教学、程式教学,以熟练某种表现程式、反复的程式训练为学习方式与手段,忽略了去观察、发现的过程,忽略了程式发现的多种可能性,导致儿童画教学的简单化,成为另一种形式的简笔画教学。儿童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被过早地教以各种绘画方法,这些方法因为有一定的操作程序,简单易教,也容易呈现被目前的评价体系所认可的教学成果。教师的认知问题、一部分家长的功利心态、目前的美术教学评价体系的缺陷,导致这种在素质教育外衣蒙盖下的美术教育现状出现。儿童眼里的世界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世界,童真之眼具有很多发现的可能,这种发现是各种创造的源泉。而人类的创造力是人类发展的源泉所在。对儿童观察力的抑制与扼杀,无疑是教学的最大失败。 其四,急功近利的家长与教师,形成重视美术的假象。社会转型带来的教育功利化,使得学生、家长和教师都趋于功利化。美术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升学,进而毕业就业,毕业后转专业的现象十分常见,而且愈演愈烈,导致美术教育资源浪费,使之沦落为一种牟利的工具,背离了美术教育的初衷。千余年前,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历代名画记》的第一卷开篇这样写道:“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寥寥二十四字,对绘画功用极尽溢美夸张之余,却也道出了绘画一些常人所不知的作用。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穷神变,测幽微”六字。“神”,指自然规律,《荀子?天论》中说“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周易?系辞上》中也说“阴阳不测之谓神。”那么,所谓的“穷神变”,即是指研究宇宙间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幽微”,一般是指幽深玄妙的道理。总而言之,说明绘画的功用不仅仅局限在服务于政治与社会,它还具有探究事物变化发展规律的作用。嗣后,北宋着名画家兼理论家郭熙在其名着《图画见闻志》中对四时的山水做出如许文字描述:“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这看似简单的一个“笑”字,“滴”字,“妆”字,“睡”字;极为形象化地用文字描述了四时山水的不同情态。行文至此,翻阅存世的宋画作品,尤其是北宋一朝的花鸟画作品,那极尽工整的用笔,一丝不苟的描摹,精确合理的物态,无一不是在述说着如许观念——画以体物致理。 所以,美术并非仅仅只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文化消遣,美术教育更不应该是实现升学功利的一种手段。在人才竞争日益剧烈的今天,如何使新课程的改革更具实际意义,如何有效纠正误识,实现美术真正的教育价值,一方面需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树立对教育强烈的责任意识,加强自身的学术研究,提升自身对美术学科认识与理解的高度;也更希望相关职能部门能引起重视,提高认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真正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的,能使美术教育起到它所应该具有的作用与意义。
自动化技术论文:办公自动化中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新技术、新理念层出不穷,计算机等新兴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捷,人们足不出户即可买到自己心仪的东西。当前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所涉及,而且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已然成为办公自动化中重要的组成成分。办公室是为人们提供办公的场所,办公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工作效率的高低,对此通过对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办公自动化中应用的探讨与研究,提高其使用效率,为人们创设高质量的办公环境。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办公自动化;探讨;研究 伴随着科技发展浪潮的不断推进,计算机等新兴技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得到大力发展,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加快了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步伐。近些年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使得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也变得更加频繁,各大企业中的客户已不再单单是同城客户或者是全国客户,而是逐渐发展到了国外一些知名企业中,这使得企业的运营模式与工作方式表现出了动态化与分散性的特征。处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企业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改变工作思路,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是企业首选,也是增强工作成效性的关键所在。 1信息技术与办公自动化 信息技术主要是通过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的技术,信息技术不是单一的技术,它是集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也被称作现代信息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办公自动化也随此应运而生,办公自动化是通过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技术融合后而形成的综合体。借助现代高科技将真实的办公场景呈现在计算机设备上,由专业的工作人员全权负责。要想实现办公自动化,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一是配备专业的人员;二是现代化设备。在设备的配备上一定要齐全,满足办公所需。纵观现在各大企业的办公条件,不难发现大都是使用计算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并由专业的技术人员经过全程指导后开展相应的工作。 2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办公自动化中的应用功能 2.1扩大和优化办公的区域环境 传统的办公室工作大都是工作人员准点上班,完成一天的工作,到下班时间陆续离开,对于一些身体残疾但却具备高技能的人才或者是孕妇来说由于身体方面的原因在应聘中会被企业无情地拒绝,但企业同时也损失了一定的人力资源。再加之若赶上加班时,员工不得不待在办公室而不能回到家中进行工作,这种情况会使得很多员工产生烦躁心理,工作成效性可想而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办公方式将变得更加灵活,工作人员不用每天按时上下班,而可借助计算机将所需完成的工作随时随地完成,不受地域、时间的制约。这种办公自动化模式也大大增强了工作的成效性,各部门信息之间的传递也能在第一时间实现,大大节省了一定的时间与精力。 2.2增强办公信息运用的实效性 处在信息日益发达的今天,对于企业来说效率就是金钱,知识信息就是企业得以长久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企业为了更好地发展,在办公方面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帮助企业领导作出科学的判断。办公自动化近些年来受到了很多企业青睐,它可大大增强工作的成效性。网络如今已然变成了一种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借助网络这一媒介,企业领导可随时随地了解当前对于该行业国内外方面的现状,并及时了解员工多样化的需求。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借助计算机软件办公系统查询相关有用的资源,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2.3提高企业无形资产的利用价值 传统的办公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企业发展历程中所留下的资料信息采取纸质保存的方式,但在后期需要使用时查找起来非常麻烦,而且有的由于保管不当造成丢失等现象,给后期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通过办公自动化技术的引入,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企业可将信息储存在计算机中进行保存,当有需要时相关人员可直接点击查询寻找有用的资源。而且公司在正常运行中原有资料的保存对公司未来的发展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2.4尽可能地降低办公成本的输出 企业在办公过程中,各部门之间是紧密配合的,各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沟通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若采取传统的方式某部门的人员要与其他部门的人员相联系的话要走入该部门进行交谈,这样既耗费时间,又会降低工作效率。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普及,各部门人员之间的沟通无须在跑动,而只需通过邮件等方式实现及时地交流,对工作中的相关问题做好协调,这样做一方面可节省大量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能节省一定的办公成本,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此外,通过办公软件的应用也可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降低工作中失误现象的发生,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 3信息处理技术在办公自动化中的应用 3.1办公自动化中的Web2.0技术 处在信息大爆炸的21世纪,新技术、新理念层出不穷,这种新背景下对办公模式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如何适应时代潮流,取得更大的发展是每个企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基于信息处理技术的Web2.0软件被广泛地应用于现代化的办公环境中,与传统模式存在差异,Web2.0软件已升级成为一种新的商务模式交流平台,可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服务。现在的Web2.0应用软件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定的交流平台,而且也拉近了客户与企业之间的距离,让业务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普遍。此外,Web2.0软件还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因此可实现用户繁杂的请求,使得办公自动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3.2办公自动化中的B/S型结构 办公自动化中的B/S型结构也被叫作B/S模式,它是在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壮大下逐渐兴起的。B/S模式的前身是C/S模式,后经过不断扩展而逐渐形成的。B/S模式一般由三层体系结构的C/S模式组成,首层的C/S模式是接口,它的作用是将用户与整个系统进行有效连接,借助相应的程度实现某种功能。第二层是后台的Web服务器,它的功能是按照首层所传递来的信息对其进行一定的加工与处理后进行自动回复,并将处理的最终结果通过代码传递到接口端浏览器的用户处。第三层是数据库服务器,它的功能是实现数据的即时保存与应用,数据库服务器与Web服务器相结合工作,数据库服务器能够从不同Web服务器上所接收来的指令进行有效处理后得以整合。在这种B/S型结构下,人们可借助IE等浏览页面进行办公。操作者可通过相关浏览器发送请求,服务器会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有效处理后并将信息及时反馈到浏览器中。B/S模式的优点列举如下:首先,可操作性强,当系统出现故障时维修也较为便捷;其次,能满足不同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完全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最后该模式对设备的要求也比较低,可随时更新,满足用户的要求,受到了很多企业的应用。 4未来办公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4.1无线办公环境 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人们办公的地域限制,人们可以在任一时段、任一地点进行工作。企业的工作人员也不必每天都坐在办公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而是可以在户外、在家等其他地点都可以进行办公,这样既不会因为所处环境影响工作,也能够进一步兼顾到员工的工作与生活,从而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员工也能真切地感受到工作带给自己的愉悦。另外,利用无线网络化办公,可以对信息进行加密,从而确保信息的安全性。这种无线办公环境已普遍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4.2工作程序的灵活化 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传输,使信息的时效性明显提高。同时网络化传输方式也使得人们对信息的掌握及处理变得更加多样化,传统发的纸质化传输方式只能传输单一的文字,而现在的电子传输既能传输文字,又能传输图片、语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 5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办公自动化的效率,一方面使搜集的信息量增加,处理以及加工信息的能力增强,另一方面也能够建立健全信息系统,使人们可以更加快捷方便的掌握信息,也能够使信息流通更加顺畅。目前,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的高新科技已经逐渐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办公信息处理更是离不开计算机、网络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今,办公自动化在企业管理模式中的推广和应用,使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日趋完善,为企业模式改革提供了必要条件,并且也能进一步为企业获取更大的效益,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能够处于不败之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发展,办公自动化水平日益增强,其应用手段也逐渐多样化,因此,办公自动化对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依赖性也将会愈发突出。 作者:李兴忠 单位:南通大学保卫处 自动化技术论文: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应用策略 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电气工程在应用自动化技术时,需要不断的跟随时代而进步,在各方面予以健全和弥补,减少各项问题的反复发生。文章针对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电气工程;技术;自动化 对于居民的生产、生活而言,电气工程所产生的影响是绝对性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如果在电气工程中,未使用先进的技术,将直接导致工程的性质发生改变,不能较好的完成建设任务,无法拉动社会水平的提升。相反的,如果能够在电气工程中,持续应用先进技术来施工,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将工程的缺失进行弥补,在客观上巩固电气工程的功能,最终有效完成工作任务,创造出较大的效益。因此,日后针对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技术,仍然要深入的研究。 1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形式 电气工程在目前的数量有所增加,因此属于一种比较普遍的工程。从技术的角度来分析,电气工程的每一个施工部分,都拥有相互匹配的技术来支撑,且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由此来确保电气工程可以长久的创造价值。自动化技术是目前最常用,也是比较高端的一项技术内容,在技术体系上是比较健全的,与电气工程的匹配度较高,可供发挥的功能较多。针对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形式进行分析,可以对该项技术深入了解,为后续的具体应用,提供更多的参考与指导。 1.1稳定、持续监控电网系统 电气工程的组成部分中,电网系统是非常核心的部分,且在很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前的电网布置正在朝着密集化的方向发展,力求在各个地方,均可以完成持续、稳定的供电,改善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自动化技术在应用后,能够比较稳定、持续的针对电网系统进行监控。首先,电力调度人员,可以根据自动化技术的相关操作方法,将电网系统的稳定性进行评估,包括周波指标、潮流指标、负荷指标等等,由此来判断该地方的电网运行情况,可投入适当的精力和时间进行维护处理,加强供电的稳定性。其次,利用自动化技术的“自动”特点,可以针对电力设备的具体情况展开分析,包括用电指标、用电量等等,搜集到详细的数据和信息后,就可以完成对电网系统的持续监控,任何问题的发生都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减少对居民的影响,提高供电的水平。 1.2保证电网系统开展调取工作的经济性、可靠性 在以往的工作中,电气工程的运行虽然创造了较高的价值,但是对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仍然与预期目标存在一定的距离。通过在电气工程中合理运用自动化技术,可以将电网系统的经济性、可靠性有所提升。首先,每一个地方的电网系统都经过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所以在运行过程中,基本上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随着技术的发展,很多先进设备被引入到电网系统中,由此增加了经济上的成本。自动化技术可针对电网系统深入分析,了解到设备的具体影响和使用情况,以性价比做为衡量标准,选购最经济的设备。其次,电网系统关系到很多的社会工作和产业,所以在设备的审核以及观察方面,还必须利用自动化技术,将电网系统的可靠性有所提升,在多个方面进行调取数据和信息,从内到外进行了解,这样才可以为后续的优化工作,提供更多的参考。 1.3水电厂、火电厂的应用 在我国的发电类型中,水力发电、火力发电都是比较常用的方法,所以各地方会根据自身的资源持有情况,建设相应数量的水力发电站、火力发电站。此时,自动化技术就必须在这两种类型的电站中合理运用,维持电站的平稳。首先,在水力发电站当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针对水轮发电机组系统、水轮机装置、调速器装置等进行分析,结合客观上的水资源数据、用电量需求等等,做出系统的调整。现阶段所掌握的自动化技术,正在不断的融合智能化内容,根据现实情况和影响因素的改变,适当调节水力发电站的运行模式,可以在提高发电量的同时,降低发电成本,创造出较大的经济效益。其次,在火力发电站当中,机炉主控系统、发电机自动控制系统、汽轮机控制系统等,都是自动化技术的集中体现。由于火力发电站的方法比较特殊,因此所有的设备都要在“自动化”方面有所进步,倘若人工操作无法及时完成,则系统会根据精准的判断而做出合理的调整,减少设备的安全隐患。 2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方向 2.1管控一体化技术 在电气工程当中,自动化技术既是权威的体现,也是电力研究的必然成果。现下的自动化技术,虽然在应用成果上获得了高度的认可。可由于社会对电气工程的需求不断提升,自动化技术也必须有所进步,要在未来的应用方向上准确的把握,才能更好的服务电气工程,创造出较大的社会价值,完成可持续发展。管控一体化技术,将会是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一方面是弥补固有的不足,另一方面是在技术领域上进行拓展。从理论角度上讲,电气工程中的管控一体化技术是指重点针对电气工程的不同通讯环节,通过自动化技术的科学应用,充分发挥相关信息数据的整合性、集成性优势。而集成控制系统在和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彼此融合的过程中,能够用一种集成的综合的方式把处于正常应用状态下的电气工程所应用的信息控制网络完整表现出来。 2.2状态检修技术 自动化技术是目前重点研究的技术内容,其与电气工程的配合,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我国目前的人口数量正在持续的增长,未来对用电量的需求将会持续的增大,甚至是面临严峻的电力挑战。此时,应将自动化技术当中的“状态检修技术”持续研究、应用,从而在客观上保持设备的稳定运行,长久搜集有效数据、信息,为电气工程的发展,做出更大的积极贡献。从应用视角上讲,电力工程中的状态检修技术可以定位为:通过设备资产管理系统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方式,重点发挥其在故障诊断、状态监视方向的综合功能,并提供状态检修设备在正常运行时的状态信息和数据,并有机结合该部分数据有效预测电气工程对应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潜在的安全隐患或故障因素。根据这种方式,还可以实现由传统的故障检修模式向状态检修新模式的转变。从电气工程的实践应用的角度讲,状态检修技术在电气工程实践工作过程中的科学应用,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其对应的电气设备的安全性、稳定性,而且有效克服了传统的定期故障检修模式存在的遗漏性问题和缺陷,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总结 本文对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展开讨论,现阶段的社会发展稳定,自动化技术的体系和方法均达到了预期目标。今后,应对电气工程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从各方面来健全自动化技术的具体方案,减少缺失和漏洞,在全局控制上和细节的操控上获得提升。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动化技术将取得更大的成就。 作者:张伟 赵鹏华 单位:郑州光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化技术论文:铁路施工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作为一门崭新的技术科学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小型元器件设计到大型应用型设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多领域应用广泛,其技术发展业相对更加快速。随着铁路建设的开展,传统的技术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加强对铁路工程建设当中的电气化工程以及自动化技术应用对我国铁路建设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本文从铁路施工中的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技术概述着手,详细论述铁路施工中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发展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关键词:铁路施工;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 0前言 电气工程建设研究从传统电磁学发展到了现代阶段,并形成电气自动化科学。而现今,我国现代社会事业发展已经进入到了全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为现代化建设带来更多机遇和可能性,尤其是铁路建设。本文从铁路施工中的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技术概述着手,并对实际操作阶段形成的主要问题展开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具体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促进铁路施工中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1铁路施工中的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技术概述 随着电气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从传统技术领域进入到全新技术领域当中,电气工程技术经历了从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到新技术革命时期电气工程技术学科的形成这样一个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为中国时间工业快速发展打下了重要的技术基础,为我国现代科学发展做出了贡献。现在电气工程与相关自动化建设已经开始形成了完全独立,更加方便,更加完善的系统。为电气工程走进商业领域奠定了基础。现在中国在处于工业主导经济阶段,工业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大力促进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的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和流动人口增加了对铁路交通运输的需求,能源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也决定了我国铁路交通运输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相比其他牵引方式,铁路电力牵引无论是在高速、重载、环保等方面都表现出更大的优势,因而奠定了未来铁路交通运输行业主要发展的牵引模式[1]。“九五”后期,随着我国铁路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大批客货共线铁路客货这些铁路和客运专线铁路的建成。这些铁路多采用信息技术控制和管理,对铁路牵引供电专业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作为铁路自动化、现代化和科技化代表的牵引供电系统要从可靠性到先进性满足高速铁路建设的要求;要求现代的电力牵引供电要向专业化、科技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2]。 2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建设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2.1企业成本提升受到需求影响 由于电气工程建设以及自动化建设目前阶段仍然处在一种综合领域当中。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应用于铁路施工中的独立性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即铁路建设相关技术人员只能应用已经形成的技术成果,经济成本重复增加的浪费不可避免。创新,是当前社会对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2.2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建设方面工作效率相对不高 现代社会,工作效率的提高是必然的要求。一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建设方面工作效率低下,就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电气工程建设以及自动化技术水平应当考虑从工作效率方面入手,同时铁道部门也需要做好技术创新工作。 3电气工程自动化建设的优化措施 作为工业技术领域当中的重要部分,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对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为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的效益。尽管目前阶段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不是最完善的,但是只要通过不断提高和解决问题,就一定能取得辉煌的成绩。 3.1形成具有独立性、统一性的技术平台 根据上诉提到的第一点问题,铁路部门应该结合自身的情况,根据现有的技术水平和条件,形成具有独立性、统一性的技术平台。铁道部门技术人员也应该致力于改善技术,完成自动化方案的实现[2]。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操作人员在开始进行设计之前应当对需要进行设计的行业以及用户方面的特征进行研究,再根据实施过程、运行以及相关维护确定研究目标后,需要确定设计方案。同时,还需要考虑运行成本以及时间。一定需要控制在铁路企业允许的范围当中。努力降低企业实际投入的运行成本。 3.2形成电气工程自动化建设的通用性网络系统 铁路建设中铁路企业之间有效信息的交流,准确性以及安全性的交互的实现也是极其重要的,电气工程自动化建设的通用性网络系统能够更好帮助完成对资源方面的优化配置。要想确保铁路建设中设备控制以及技术监管等多个方面的管理步骤与环节,就需要确保设备控制以及技术监管等多个方面的系统通过网络完成关联。能够帮助促使各个系统彼此之间获得的信息数据能够得到高效优质利用,最终促使铁路建设的发展。 3.3形成电气工程自动化建设的数据标准对接 除了实现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建设方面的数据信息标准化对接,同时也需要保障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建设当中的系统相关信息传递的安全性。在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建设发展阶段,为了降低电气工程开发当中时间与费用的损耗。我们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程序接口[3]。 4结语 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建设对工业的推动对整个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现代铁路建设发展过程中,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技术,它的发展的每一个环节都对铁路建设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并且随着相关技术平台的搭建,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技术与铁路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也得到了保障。铁路施工中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解决产生的技术难题,不断推进铁路建设,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助燃。 作者:李瑞 肖世辉 单位:中铁电气化局京沪高铁天津维管段 自动化技术论文: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智能化技术研究 摘要:当前,在电气工程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其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并借助于先进的技术,实现了自动化控制。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普及为电气自动化提供了有力的基础和保障。基于此,结合电气工程项目实际,对应用智能化技术实现更好的自动化控制展开了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智能化技术;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控制器 在电气工程开展的过程中,要重视自动化控制,这样才能不断完善整个电气市场。以往,在电气工程开展的过程中应用的是自动化技术,效率相对较低,从长远发展来看,不利于工程的开展。而将智能化技术应用于电气工程中,能够利用计算机技术等先进的技术进行科学、有效的人工智能控制,从而促进电气事业的发展。同时,在利用智能化技术实施控制的阶段,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1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特点 现阶段,我国的电气事业正在持续进步,而与之相应的自动化技术也处于不断成熟的阶段,且在国际范围内已经达到了先进水平。从水平特征方面来说,我国的电气工程逐步实现了智能化,尤其是控制器等设备比较先进,促进了智能化的发展。与传统的控制器相比,智能化控制器的智能化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1.1无人化操控 与传统的控制器相比,智能化控制器通过引入智能化技术具有较为突出的优势。不管遇到何种情况,将智能化控制器应用于具体的自动化控制过程中,相对而言更能得到认同。判断系统控制程度的高低一般离不开下降时间的多少、鲁棒性的变化情况,乃至相应时间的多少。利用这三者进行调节,能够充分利用自动化控制各项具体工作,也能够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对于电气设备而言,应用较为先进的智能化技术能够予以控制,也能够开展有效的自我调节,从而降低人力成本,并实现“无人化操控”这一目标。在一定范围内,虽然系统无人控制,但仍可实现自动化调节。 1.2无需控制模型 与传统的控制器不同,利用智能化控制器普遍具有明显的优势。这种优势一般体现为紧密系数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传统的控制器难以实现预期目标,在技术方面相对欠缺。如果控制对象比较复杂,比如为动态方程,那么利用传统的控制器进行操作将面临难以控制的局面,模型设计环节的开展也将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而利用智能化控制器,模型设计这一环节不复存在,而是直接被删除处理。因此,就模型设计而言,不论是无法评估的问题,还是不能预测的问题,应用智能化技术均能够得到解决。 1.3一致性较高 对于不同的数据来说,在处理过程中如果使用的是智能化控制器,那么将存在很高的相似性。无论输入什么数据,在智能化控制器的作用下,均可以采取一定的处理措施准确开展评估。哪怕是一些不常应用的数据,只要输入成功,同样能够较为快速地评估。就各个控制器而言,通过分析其控制对象的特点发现,控制器在变更方面的能力较强,因此,对于不同的控制对象而言,实际所取得的控制效果也可能存在差异。考虑到控制对象的复杂性,全面化这一重要性目标,哪怕利用智能化手段,同样无法真正实现。因此,对于智能化控制器而言,在后续科研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加强研究,并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分析面临的问题。 2电力自动化控制中智能化技术的运用 智能化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①在电气工程的具体阶段,应用智能化技术有利于设备的维修保养,并且针对存在的故障,能够进行合理、有效的诊断;②能够进行优化设计,保障电气设备性能良好和电气系统较为完善;③利用科学的形式充分实现“智能化控制”这一目标。 2.1病因诊断 电气工程系统本身较为复杂,在病因诊断过程中,如果运用传统的人工诊断模式,操作过程较为烦琐和复杂,且在结构病因诊断方面,准确率也难以保障。同时,对于工作人员而言,需要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平。一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极易出现问题,进而导致数据方面的问题出现。如果一味地采用人工诊断的方法,故障诊断率较低,准确度无法保证,且病因诊断不够及时。因此,智能化技术的引入不仅有利于病因诊断,还可以实现定时检测,然后进行有效的诊断,从根本上防止潜在问题的产生。 2.2优化工程设计 在以往的电气工程设计阶段,普遍需要众多人员参与,然后针对实际问题反复修改、不断试验,而某些较为实际的问题并没有受到设计人员的重视。如果面临的是较为复杂的问题,在较短的时间内难以真正实现合理、有效的解决。为了实现预期目标,设计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准,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在智能化这一环境下,通过加强对智能化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改善以往的工作状态,并且借助于互联网及相关软件等,电气工程实施阶段能够实现自动化管控。这样,不仅能够确保数据的精准度,还能够进一步丰富设计内容。 2.3控制整个工程 在整体电气工程开展阶段,尤其需要不断完善控制系统。要想实现“自动化控制”这一目标,就要引入智能化技术。在神经网络控制之下,系统包含多层次结构,我们可以应用智能化技术实现反向学习。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智能化技术对系统参数进行推断,了解系统转子速度等情况,依靠系统较为出色的性能识别相关模式,从而有效处理信号。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电气工程而言,需要在以往设计的基础上予以不断革新。引入智能化技术,能够使设计工作更加顺利地开展,并且在相关数据处理等方面,可以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智能化技术并未完全成熟,仍有广阔的提升空间,因此,相关人员还需要不断研究和学习。 作者:冯柏霖 单位:重庆太初新能源有限公司 自动化技术论文:汽车机械控制自动化技术运用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技术在汽车机械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成熟,有效提高了汽车的性能及功能,有利于推动汽车的人性化、智能化和多功能化发展。当前,由于机械控制系统与电力系统的紧密结合,汽车机械控制系统已经基本实现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为用户创设安全舒适的驾驶环境,保证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本文就对汽车机械控制系统中当代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汽车机械控制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 自动化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学科,其与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在汽车机械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其能够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系统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因此在汽车机械控制系统中合理应用自动化技术,对汽车能耗的降低与运行速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促进汽车制造行业的长远发展。 1汽车机械控制系统中自动化技术概述 1.1重要性 自动化技术在汽车机械控制中的重要性主要可从两方面加以分析:一方面是系统工作的调节。自动化技术在汽车机械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其主要是将工作站存储的信息数据传送到局域网,确保信息的自动化流通。人们可结合自动化技术在系统中的工作方式,向系统发送个人意愿和指令,由系统前置机处理指令,从而传输到局域网中,这样能够保证信息流通的便捷性,自动化采集信息和调节系统。另一方面是系统软件的设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有效替代了传统的生产机制,人们借助计算机技术来自动化控制生产流程,提高工作的质量与效率。计算机在汽车机械控制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C语言和单片机技术,以不同汽车类型为依据,开发设计不同的汽车软件,提高系统软件的简易性、个性化和适用性。 1.2模块分配 首先在PLC通信模块方面。对于PLC自动控制系统而言,其主要是利用STEP7软件加以编制,具有语句编辑、功能块图和梯形逻辑图等功能,能够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中使用不同的I/O模块。同时其对人机对话接口加以科学安装,以此提高系统的操作与使用性能,便于用户操控汽车。其次在中央控制系统方面。中央控制系统是汽车机械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是以微型计算机技术为依据,利用微型计算机的稳定性、功能和接口数量等,满足不同的任务控制需求,因此具有速度快、控制精度高和功能多等优势,能够有效促进汽车运行效率的提高。一般而言,汽车中央控制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能够采集和处理传感器的信息数据,利用自动报警功能和监控设备对系统运行的异常情况加以报警,以此提高汽车系统的安全性与运用效率。最后在传感器系统方面。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实时监控汽车的运行情况,并利用频分制和时间节点的通道形式进行信息的传输,其中频分制形式在传输信号的过程中,具有特定的频率,因此不会发生信号混淆现象,能够降低故障的发生几率。当前自动化技术在汽车传感器系统中的应用,能自动采集距离、干湿度、车速和油温等数据,自动对比其与预设的参数,从而对汽车的实时工况加以准确判断,优化调整系统。 2当代自动化技术在汽车机械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机械自动化在各项制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对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必须要不断创新和发展自动化技术,从而强化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自动化技术的最终发展目的就是主导市场,成为市场中的主流技术与产品,汽车控制技术作为汽车机械控制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其将会随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进步。一般而言,自动化技术在汽车机械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其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分析:一是实时监测方面;二是安全机制设置方面;三是故障排除与诊断方面;四是配电优化设计方面。 2.1实时监测 在汽车机械控制系统中应用自动化技术时,为了使操作人员全面了解和掌握工作状况的信息,可通过数据报表的开发来实现。这样在数据的实际传输过程中,系统能够从用户的实际需求出发,将数据打印为特定的报表,并提供多样化的报表形式,从而满足不同用户对其功能的实际需求。可以说,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的便捷性,完善了汽车的使用性能。 2.2安全机制设置 汽车机械控制系统中应用自动化技术时,往往会对不同等级的安全机制加以预设,而等级的不同使得操作人员具备的权限也不尽相同,能够有效提高汽车机械控制系统的安全性。一般该系统要想满足不同操作人员的工作需求,可对不同的密码等级加以设置,只要操作人员密码等级达到相应地权限,其才可对相关区域的数据信息加以查询,否则系统会自动拒绝其访问请求,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2.3故障排除与诊断 自动化技术作为一种高度集成的综合性技术,其在汽车机械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主要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依据,有效模拟人类生产方式的全过程。如果汽车机械控制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存在故障,利用自动化技术能够自动判断、排除和检测故障,并严格按照预设的处理措施加以处理,避免因系统继续运行产生的损失,有效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因此以自动化技术为基础而形成的汽车机械控制系统,其具有更强的使用性与更高的经济性。 2.4配电优化设计 在实际配电设计过程中,需要对汽车机械控制系统应用自动化技术的适用性与可靠性加以综合考虑,优化汽车机械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灵活性,使其能够满足汽车机械负荷容量需求与控制标准。同时对设计线路加以选择时,需要以线路配电负荷的具体情况为依据,负荷较小时需要采用静态补偿的方式设计配电线路,而负荷较大则需选择动态补偿。当然在优化选择线路补偿时,需要保证系统满足电力的需求,促进配电电能消耗和损失的减少,保证电网电力负载的减轻。此外,当通线线路传播电能时,由于线路电阻因素的要想,往往会产生功能消耗,因此需要优化设计通线线路。一般电阻R=ρL/S,其中S表示的是导线横截面积,ρ表示的是电阻率,R表示电阻,如果S增大则R减小,因此实用导线可选择电阻率小的材料,以此降低导线中存在的电阻。总而言之,在设优化设计自动化技术配电的过程中,需要对各方面因素加以综合分析,严格遵循相关要求与标准进行设计,实现优化设计的目标。 3结语 综上所述,自动化技术在汽车机械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主要可从实时监测功能的实现、安全机制的设置、故障排除与诊断功能的实现、配电的优化设计等方面出发,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实现汽车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当前自动化技术具有极大的应用与发展空间,对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其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把关系统工作和系统软件,从而保证系统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促进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的实现。 作者:解江浩 曹思琳 单位: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自动化技术论文:汽车机械控制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 摘要:现阶段自动化技术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各个领域中,它对提高现代工程机械集成系统的整体功能性有着重要作用,这也为自动化技术在汽车机械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确保系统通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为广大用户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的驾驶环境。本文就汽车机械控制系统中有关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汽车机械;控制系统;应用 自动化技术作为现代科学技术领域中一门全新的学科,其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这是因为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传统控制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所以对于汽车机械控制系统来说,自动化技术的合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在汽车机械控制系统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对于汽车企业用户来说,自动化技术可以帮助其进一步提高整个汽车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帮助企业在新时期有效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基于自动化技术的系统功能模块 1.传感器系统 汽车机械控制系统中有关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汽车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并且基于这一技术理论使整个汽车机械控制系统出现了两种传输通道形式,一种是根据时间节点进行传输的通道形式,另一种为频分制的传输通道形式。第二种传输通道形式在具体应用中所传输的信号具有特定的频率,所以在具体应用中并不会出现信号混淆的情况,并且该技术在具体应用中具有电路构成简单、故障率低等特点。现阶段基于自动化技术而成的汽车传感器系统实现了对油温、车速、干湿度以及距离等数据的自动采集,并将其与预设的参数进行自动对比来判断整个汽车的实时工况,以便于整个系统可以做出最优化的调整。 2.中央控制系统 汽车机械控制系统中的中央控制系统是基于微型计算机技术而形成的一种集成系统,由于微型计算机的接口数量、功能以及稳定性可以满足多个不同任务控制要求,所以汽车中央控制系统在具体应用中具有功能多、控制精度高以及速度快等特点,所以对于整个汽车机械系统来说该技术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其运行效率。汽车中央控制系统在运行中的主要作用是实现对传感器采集信息数据的处理,并且整个系统还具备自动报警等功能,监控设备在运行中一旦判断整个系统出现异常则会自动报警,这对进一步提高整个汽车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及安全性有着重要作用。 3.PLC通信模块 现阶段PLC自动控制系统开始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控制系统中,这是因为该系统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了STEP7软件进行编制,具备梯形逻辑图、功能块图以及语句编辑等多项功能,并且PLC自动控制系统对于不同工作环境来说具有不同的I/O模块,所以该系统中通过安装人机对话接口可以进一步提高整个系统的操作性能,以便于用户可以利用最简单的操作方式来完成对汽车的控制。 二、自动化技术在汽车机械控制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1.实时监测功能的实现 基于自动化技术而成的汽车机械控制系统为了满足操作人员对于工作状况信息了解的需求,其开发了数据报表的功能来达成这一目的,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系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来将数据打印成特定报表,并且提供了多种报表方式来满足不同用户对该功能的需求,所以其对进一步提高整个汽车控制系统的便捷性有着重要作用。 2.故障诊断与排除功能的实现 现阶段汽车机械控制系统中所使用的自动化技术是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而成的,可以实现对人类生产方式全过程的模拟。因此,自动化技术对于汽车机械控制系统来说是一项高度集成的综合性技术,在工程机械领域中的具体应用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其整体生产效率与质量,同时也可以实现对一些突发状况的自动检测与排除,如果汽车机械控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它可以自动判断,并按照相关预设的处理措施进行自动化处理,避免故障发生后整个汽车机械控制系统继续运行而产生过大的损失,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基于自动化技术而成的汽车机械控制系统具有更高的经济性。 3.安全机制的设置 基于自动化技术而成的汽车机械控制系统会预设不同等级的安全机制,而不同等级的操作人员也具备不同的权限,因此,对于汽车机械控制系统来说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汽车机械控制系统为了满足不同操作人员的工作需求分别设置了多种不同的密码等级,只有操作人员的密码等级达到相关权限时,他才能查询所对应的区域数据信息,对于没有达到权限的操作人员系统则会自动拒绝其访问请求。 三、结语 对于汽车机械控制系统来说,自动化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与综合效益,这是因为自动化技术对于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有着重要作用,并且可以帮助汽车制造企业通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来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作者:李湛青 薛平 单位: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 自动化技术论文:汽车机械控制自动化技术研究 摘要: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作为人们代步工具的汽车已经是很多普通家庭都可以拥有的生活必需品,然而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自动化技术也越来越广泛的被用于汽车机械控制系统中。这不只是标示着自动化水平的的进一步提升,还为汽车的稳定以及安全快速的运行奠定了技术基础。本文主要对自动化技术在汽车机械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做以详细的论述分析。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应用;汽车机械控制 随着自动化技术手段的成熟,它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在汽车行业的发展更加迅速。自动化技术在汽车机械控制系统的应用一方面促进了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为每一个使用汽车的家庭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汽车控制系统中与自动化技术紧密相关的板块 自动化与人工智能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趋势。二者相辅相成,共同进步。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自动化技术在汽车机械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传感器板块、中央控制系统板块、信息的接收以及信息处理板块。下面我就这三个部分来展开讨论。 1.1中央控制系统 正如公司的领导需要对员工进行工作的分配一样,中央控制系统也相当于处于核心地位的领导阶层,它需要将信息准确的向其他工作区域传达,保证把信息及时的传递出去,然后把这些信息进行分类,以此使得整个系统更加高效的运作。 1.2传感器板块 汽车的传感器部分是为了对汽车的机械控制系统的工作状态加以监测。由于汽车的机械控制系统的差异,我们可采用两种方法进行信息的传递。第一种进行信息传递的依据是运行的时间节点,另一种则依据频分制的方法进行信息的传输。这两种方法都可以监测到汽车运行过程中控制系统的状态,并时时刻刻的监测汽车的运行,从而保证汽车运行的安全稳定。 1.3信息的接收以及信息处理 如何准确的接受信息,依赖于技术人员的能力以及上述两个板块的准确工作。信息处理的方法其实就是做比较。计算机系统中储存着正确的数据信息,将接收到的信息与已经储存在计算机中的正确数据信息加以比较,由计算机控制的汽车控制系统就会在两者差异过大的情况下做出警告,特别是在已经设计好的程序控制下及时做出补救措施。我们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这些突发状况。 2对自动化技术在汽车控制系统中具体应用的分析 从以上分析来看,自动化是实现汽车机械控制的核心技术。它不仅提高了汽车行驶的稳定性,也可以对在汽车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作出迅速的反应,提高行驶安全性。一定程度上,使得汽车安全检测更加方便,同时大大节约了经济成本。为了使大家对自动化在汽车机械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能更加透彻的了解,接下来我们再对其做以更加具体的分析。 2.1及时处理汽车故障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动化控制依赖于计算机的使用。对行驶中的汽车实行控制监测,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这就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在计算机上进行无数次的尝试,知道达到可以用计算机代替人的大脑来对汽车进行监测的目的,这种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的结合,使得对汽车的监控手段愈来愈发达。简单来说,驾驶员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粗心大意等原因,可能会产生很多失误,而处在监控状态中的计算机会作出实时的判断,同时汽车机械控制系统中的自动化技术就发挥作用,针对问题作出及时的处理。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些突发问题,也会减少很多意外的人员伤亡。 2.2建立安全系统保障汽车行驶安全 保障汽车能够安全行驶是对每一位驾驶人员的安全负责。应用自动化技术来保证驾驶人员的安全也是未来汽车发展的首要原则。这就需要我们在汽车自动控制系统中建立一定的安全保障系统。这个系统需要从两方面着手操办。第一,安全保障系统会反馈一定的信息,这些信息是做出下一步保护措施的基础,所以,所接受信息的准确性就非常重要。此时,检查接受信息的工作者也需要熟悉的掌握相关的知识以及技术操作,这个工作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要求非常高。第二,对于第一步反馈回来的信息,对于不同的问题,汽车控制系统需要做出不同种类以及不同程度的安全措施。双管齐下,就能最大限度的保证汽车安全、稳定的行驶。利用自动化技术对行车进行安全保障也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 2.3完善自动化的设计配电技术 自动化技术在汽车控制系统中是否安全可靠是设计线路配电的重要依据。除此之外,汽车其他部件的物理性质也是需要着重考虑的要素。在保障汽车安全稳定行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汽车的灵活性。第一,在配电过程中满足改善线路的技术目的,依据线路配电负荷的不同,选择不同种类的补偿形式。第二在对线路进行补偿的过程中,也需要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选择所需材料的规格,尽量减少对电能的损耗。但是又不能降低设计标准。总而言之,从全方面考虑,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目的。 2.4未来自动化在汽车机械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自动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科技发展的必然。我们整个社会的进步,就印证了自动化在各个领域的不可低估的影响。这些数据的保密性较低,为了数据信息的安全,我们必须加强对各种重要的数据信息的保护,可以设置不同的密码,增强数据信息的保密性。 3结束语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对汽车企业的经及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不仅降低了汽车制造成本,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推进了整个汽车行业的进步。在汽车机械控制系统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对汽车领域以及科学技术领域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然而与科技更加发达的国家相比,我们的自动化水平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所以我们还需要再接再厉,共同促进我们社会经济的发展。 作者:王博 冷秀良 单位:上汽通用(沈阳)北盛汽车有限公司 自动化技术论文:煤矿机械电气设备自动化调试技术分析 摘要:分析和研究了煤矿机械电气设备自动化调试技术的应用,概述煤矿电气设备自动化调试技术,阐述煤矿机械设备自动化调试技术的具体应用,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煤矿;机械设备;电气自动化;调试;应用 0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及国家对煤矿运行环境和设备的严格要求,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危险劳动基本上都可以由一些先进技术设备来代替,这样不仅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煤矿开采的难度,而且降低工人工作的难度和危险程度,增加煤矿开采效率,如今煤矿开采电气自动化已经成为一个大体的趋势,也是煤矿开采业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本文主要针对煤矿机械自动化设备自动化调试技术及在实际的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应用展开详细地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通过分析提高煤矿的电气设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效率。 1煤矿电气设备自动化调试概述 1.1煤矿电气设备自动化调试的意义 煤矿电气设备自动化调试技术是一种完全区别于传统煤矿开采技术的新型电气设备自动化技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煤矿电气设备的自动化技术具有效率高、安全性能高和提升煤矿安全运行效率的重大意义。由于煤矿电气设备自动化调试技术可以在计算机智能化控制下实现对煤矿开采工作的整体控制和掌握,因此随着社会对煤矿电气设备自动化调试技术的普及程度不断加大,这种技术在实际应用领域普及程度也在不断加大,而且机械自动化调试技术满足国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它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不仅提高了煤矿的运行效率,更加快了煤矿的整体发展进度[1]。 1.2煤矿电气设备机械自动化调试的基本模式 煤矿电气设备自动化工程在基本的应用探索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基本的应用模式,最基本的模式是:a)必须要明确的一点是煤矿相关负责人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煤矿开采的整体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煤矿开采施工的基本宗旨和工作指南;b)设计施工部门根据基本工作要求负责规划和安装必要的机械设备,再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必要的操控人员,这些人员的基本工作目标就是必须根据实际需求保证设备运行安全和高效,在设备因实际工作需要必须调试时要对设备进行申请调试,充分保障设备运行安全[2];c)从整体上来说,在电气设备机械自动化调试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对煤矿整体运行机制的监管力度,保证煤矿和机械设备的运行安全,禁止人为原因给机械设备带来损害。 2煤矿机械设备自动化调试技术的具体应用 煤矿机械设备自动化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应用非常广泛,尤其是在提升国家煤矿机械自动化开采和管理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以下主要讨论关于煤矿机械自动化调试技术的具体应用。 2.1提升机械的适应能力 机械设备自动化的基础就是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基础知识和应用,因此机械设备自动化的调试技术最主要的应用就是提升机器设备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的适应能力,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煤矿开采工作能够顺利、安全开展。关键在于机械自动化的调试可以保证各种机械设备的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及时检测到机器设备存在的故障问题,而且也能够更加方便及时地处理和解决对这些故障,避免给煤矿开采带来更大的影响,而且提升机械的适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提升煤矿开采和运输效率。 2.2提高煤矿运输效率 改革开放以来煤矿行业迅速发展,使得煤矿行业一度成为国内的热门行业,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当时交通网络还不够发达,开采的煤炭运输是困扰煤矿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尤其是井下煤炭运输,但是机械自动化调试的出现成功地改善了这一现状,随着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煤矿专用输送机技术的改善和完善满足了井下煤炭运输的需求,同时也是满足了社会对于煤矿发展的要求。机械自动化调试技术进一步提升了运输机运行效率和运行安全,解决了井下煤炭运输的难题。机械设备自动化调试技术在提高煤矿运输效率的另外一个表现是交变频器控制技术的提升,交变频技术是对整个煤矿开采过程中电机的控制,之前国内很多大型煤矿事故都是由于对电机控制出现问题造成的,因此可见对交变频技术的控制在煤矿运行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3]。 2.3在煤矿安监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煤矿开采和运行是煤矿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项,一般情况下煤矿安监系统大致可以分为整体的网络化监控、煤矿生产质量监控及煤矿工作人员工作状况监控,实施监控并不是为了监督工人的工作而是为了保证煤矿生产安全和生产效率。机械电气设备的自动化调试技术不仅取代了传统的人工监管,而且提升了监管效率,保证安监的全面性和完整性,而且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安监的精确程度和准确性,优化煤矿管理机构,完善煤矿企业控制制度,为后续管理和控制工作提供了更好的依据,这是信息化技术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实际体现,这也是机械电气设备自动化调试技术在煤矿运行过程中的主要应用之一。 3结语 根据目前国家的煤矿发展现状看来,很多煤矿都存在开采技术不达标、结构和制度不完善等关键问题,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应用及传统生产方式有了很大改变,借助信息化技术已成为当下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和最佳选择,相信随着国内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智能化、数字化技术不断普及,未来煤矿机械电气设备自动化调试技术及其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应用程度都必然会不断加强,煤矿整体运行效率也会得到提升,人们生活质量也会因此得到大幅度提升。 作者:康旭花 单位:山西省煤矿节能监测中心 自动化技术论文:煤矿机械设备电气自动化技术研究 【摘要】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对于煤矿机械设备的效率要求十分的高。为了有效提升机械设备的生产效率,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则是必然的选择。本文对我国现阶段煤矿机械设备中应用自动化技术进行了简要的探析,以期为我国发展煤矿生产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煤矿;机械设备;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 引言 自动化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程度较高的科学技术,包含了通信技术、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现代控制技术。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煤炭开采设备的不断完善,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技术越来越精细,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并逐渐向多元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1煤矿采掘机械设备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简述 1.1采掘技术的进步以及多种辅助技术的发展 煤矿采掘时,电力牵引是大多机械设备主要动力来源。越来越多的煤矿采掘设备中应用了多电机驱动系统,安置电机时一般都是横向进行的,且装机容量一直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增大,总装机的功率由电机多采用横向安置,而且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装机容量不断增大,从常见的1MW扩大到了1.5MW,而电机的牵引功率则达到了0.12MW。煤矿机械设备中使用到的交流电牵引电机,具有较强的抗污染的能力,减少对机械设备维护的劳动力的投入,还有助于提高机械设备的运行效率,从而保证机械运行的稳定性,因而备受煤炭生产企业的青睐。机械设备自动化技术的核心所在则是计算机技术,为了不断提高采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使其运行效率更高,精度更准,更为稳定,则可以辅助故障诊断技术、传感技术等多种技术。此外,采掘机械在不断进步,对于煤矿生产中输送设备的承载力以及多样性要求也就逐渐增加,一些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已经较早的将双速电机引入到国内,实现了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煤矿生产全过程的监控。煤矿能够进行安全采掘的重要的一个工具就是液压支架,在将计算机技术引入其中后,能够有效为电液控制自动化以及高压提供大量的电液,液压支架的移动速度也不断的得到了提高,达到每架7s,有效改善了煤炭采掘的功率以及提升了煤炭采掘的效率,使得煤矿生产更可靠。 1.2与技术先进国家之间存在差距 尽管我国的采煤设备的自动化技术进步的程度越来越高,但相比于那些产煤量较大的国家,我国采煤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还比较落后,与之有一定的差距。煤矿采掘机的最大装机功率只有0.83MW,而液压牵引的功率则只有0.5MW,功率较低,且电牵引设备主要依靠进口,特别是交流电牵引的电控部分则更是进口的。国内对于电牵引采煤机的研发还处于初始阶段,能够应用与实践的则少之又少。电牵引采煤机与工作面输送机连接的强度较差,使得其运输能力较差,降低了传送机的整体工作效率。同时,液压支架中的电液控制系统以及对故障进行判断的系统中的微控系统也都不是国内自主研发的,因此,整体而言,我国煤矿采掘中机械设备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仍旧比较落后。 2电气自动化技术对煤矿生产产生的影响 2.1影响煤矿的安全管理 煤炭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在煤炭生产过程中,首要前提就是安全生产,其对于煤矿企业的生存以及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核心要素即是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而在煤矿生产中应用的煤矿机械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不但有效节省了较多的人力,还将煤矿生产中事故的发生率降到了最低,并将煤矿的安全生产的风险控制在规定的范畴内。如果以危险源作为辨识危险基础的重要依据,及时的控制并管理采煤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的不安全因素,从而能够在源头上将危险源切断,因此,采煤中越来越多的应用自动化技术,煤矿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也就相应降低了。 2.2影响煤矿的生产效率 现代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煤矿电气自动化技术受其影响也越来越大,改变越来越多。现今的工业控制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主要融合了三项技术:①计算机网络技术;②自动控制技术;③仪表仪器技术等其他的技术,综合运用这些技术能够实现对优化煤矿工业的管理,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检测和控制,提高煤矿生产效率的同时,并保证了煤矿的生产安全。 3提升煤矿运输设备的电气自动化程度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煤炭开采的速度以及开采量都得到了迅速的增长。特别是在大型煤矿中,胶带运输作为原煤输送的主力设备起到了积极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胶带运输的可靠性,我国加大了对胶带运输中工况监控系统的研发力度,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突破,该监控系统有效地将计算机技术以及PLC技术进行了融合,实现了保护的综合化和系统化,通过使用分散控制系统结构及技术集成,实现了在地面对井下运输系统进行监控,在煤炭生产过程中发挥了卓越的功效。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于胶带自动化的保护技术尚需不断进行完善,在日后的研究以及生产中要大力发展该技术。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越来越成熟,其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交流变频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以致于带动了调速系统的进步。那些技术较为先进的国家,对于采煤提升机的控制技术相对较为完备,控制中心则是通过PLC技术实现的,并有效实现了对工艺、同路行程以及安全回路等进行控制的目标,最终达到全微机监控的目的,设备的安全性大大提升了。 4煤矿生产中应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煤矿机械设备能够有效运转的一个动力就是供电系统,其对于实现变电站的自动化程度以及机械设备电气化的意义十分的重大。以下就对普通规模的煤矿生产中应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进行简要的分析: (1)通常来说,35kV变电所工程中主要包含有以下几种基本设备:①5kV线路双回;②两台主变压器;③6kV出线即电机、厂变等X回;④6kV母联2回;⑤35kVPT2回;⑥6kVPT2回等,煤矿电力的供应以及设备运转的需要更与此变电所的保护和监控的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相适应,主变压器以及35kV线路则采用集中组屏方式进行设计,将后台监控系统安装在主控制室内,并将6kV保护装置安装在每个开关柜上,每一个保护装置都能够通过RS485通讯接口将信息传到后台监控系统,这样的设计方式不但操作方便,还能够节约大量的空间,一举两得。 (2)为了对变压器进行保护,通常会使用三种保住装置:①变压器高低后备保护装置MTPR-035HB;②有变压器差动保护装置MTPR-110SD;③综合测控装置MMCU-10H。使用这些设备能够在匝间短路、相间短路这些变压器内部或者外部发生故障时及时的采取安全应急措施,以便有效的对电器接地,负荷过高,电流过大以及危险情况进行保护,或者变压器本体有轻重瓦斯、温度、压力释放等故障发生时对其进行保护。保护35kV线路时一般使用MLPR-10H2型微机线保护装置,该装置主要由三种保护组成:①三段式过电流保护;②后加速保护;③单相接地保护。自动化系统为了有效实现母线或单母分段主接线方式下的PT转化,则可以在系统中安置一台微机型PT切换和一台低电压保护装置MPTS-10H,从而具备了两段母线的测量保护、绝缘监视、切换等一系列的作用,也能够对两段没有关联的母线进行监控并对其形成低压保护。 (3)台式监控计算机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①监控保护单元,其采用的是隔层设计。②通讯管理机,其是通讯的中心设备,具有能够转换间隔层设备的通讯规约,并对后台计算机进行监控以及对上级调动的功能进行传达的功能。③后台监控计算机系统。该系统能够对现场采集的信息进行全面的掌控,并对设备发出的信息进行有效的保护,能够有效统计、分析、核对、判断、显示以及打印这些信息,对安全事件形成记录,并适时的发出警报,对监控站内所运转的情况进行全面的监控。计算机还具有远程控制功能以及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以便整个变电站自动化水平的提高。 5结语 总之,现阶段机械行业在不断发展,机械发展的主流已逐渐被机电一体化所占领,机械行业不断发展时也有助于提高煤矿机械自动化水平,从而有效提高煤矿生产的效率,确保机械操作的安全性。在煤矿机械设备中加入计算机、信息通信技术等先进的技术,能够有效促进电气控制系统往集约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从而有效促进煤矿机械设备的发展。 作者:赵家臣 单位:广西右江矿务局有限公司 自动化技术论文:工程机械自动化发展技术分析 摘要: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的工程机械工作环境多数在户外,因此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需要工程机械自动化设备具有较高的质量,因而导致专业性较高的控制器在工程机械行业中受到了广泛关注。随着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进程逐渐加快。由于我国工程机械自动化发展起步较晚,缺乏相关经验,所以当前的工程机械自动水平与国外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关键词:工程机械;自动化;技术浅析 0前言 所谓工程机械自动化,指的就是机械制造业中利用自动化发展技术,对加工目标进行持续的自动生产,从而达到提升生产速度,加快生产过程中投物、转变以及传送环节速度的目的。在工程机械行业中使用自动化发展技术,能够有效的弥补传统手工操作的不足之处,并且不需要操作者有很高的学历与技术,因为自动化的发展技术操作简单,易懂易学。另外,由于在操作中使用机械进行自动控制,所以生产速度快,工作效率高,生产出的产品品质也较高。因此在工程机械中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高速发展的机械制造行业中逐渐的成为发展的重点。 1工程机械自动化的定义 工程机械自动化,指的就是在工程机械制造业中,对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促使加工目标进行持续的生产,从而提升自动化生产发展并加快生产投物、加工转变速度的过程[1]。在我国,工程机械自动化的发展与利用,应经逐渐的成为当前机械制造业中促进相关技术改革、发展与更新的重要目标与手段,同时也成为衡量工程机械自动化技术水平是标准。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自动化技术,一方面能够促进工程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能够直接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中各个部门的技术应用与发展进程。 2分析当前我国工程机械自动化的发展技术 2.1现代化的工程机械自动化技术 我国的工程自动化技术发展到今天,应经从简单转为复杂,从部分转变为全面,并且应用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因此增大了工程机械生产过程中的灵活性。随着社会进程的不断发展,工程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也发生了变化,结合机械行业的发展背景,不断的进行技术方面的创新与完善。因此,根据当前我国的发展现状,需要发展现代化的工程机械自动化技术。与此同时,还应当考虑到当前我国实际的国情与发展背景,不能过分强调自动化操作,因为这样会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生产成本,也会威胁到基层劳动力的发展[2]。现如今,既能符合我国国情,又能满足行业需求、适应社会发展的工程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目标是:借鉴国外机械行业的成功经验,引进符合我国机械行业的发展情况的先进技术与设备,对机械设备进行适当的优化,追求部分自动化,允许人工操作,充分完善自动化信息系统,提升计算机管理的工作效益。这样的解决措施不仅能有效的提升我国机械自动化发展的进程,还能有效的降低成产成本,为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2.2根据当前机械行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制定的自动化技术 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中,优异的技术都是通过不断实践中得出的,多数都是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了问题,从而确立了研究目标,最终通过不懈的努力研究出结果,并将这一结果应用与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解决出现等问题。而工程机械自动化技术就是这样,“取之于实践,用之于实践”,贯彻以生产发展的需求的基本原则,利用这一原则制定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的生产技术。另外,我国的工程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也需要结合实际的发展现状,不能过分追求整体自动化,以求缩短生产周期,这样会导致人工与机械设备工作效率降低。但是也不能不使用自动化技术,因为有很多的工作都依靠这一技术,所以不适用自动化技术将会增大人工工作量,延长生产周期。另外,因为我国的工程机械自动化行业发展起步较晚,所以很多生产技术不够成熟,因此导致生产处的产品质量与实用性较差。所以在完善生产技术时不仅需要几何当前该行业的实际生产情况,还需要在提升自动化工作效率的同时,确保产品质量与数量,这样才能有效的提升经济利益。 2.3具有低成本、成效快等特质的工程机械自动化技术 当前我国的工程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有限,主要原因是生产成本过高。从产品的研发开始到生产调整,一直到最后的生产,这些环节够很复杂,所以如果使用自动化机械设备将会极大的提升生产成本。因此我国很多的中小型企业由于预算成本等原因不能引进很多自动化设备,在部分环节中仍然使用人工技术。并且从企业受益的角度考虑,就会发现,如果大量的引进自动化设备其实并不能马上获得经济收益,有很多企业可能在引进设备进行生产后仍然不能度过亏损期,因此工程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范围非常有限。根据相关数据表明,在我国,中小型企业是社会发展主流,并且很多企业的生产成本都是有限的。因此,想要扩大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就应当顺应时代潮流,减少该技术带来的生产成本,扩大自动化技术的可执行性[3]。另外,西方发达国家已经研究出低成本、高收益的工程机械自动化技术,所以我国的企业可以在自身实际生产机械设备的基础上,适当的引进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将自动化设备与原有的机械设备进行有机的结合,合理安排生产流程与设备位置,尽可能的发挥出自动化设备在管理方面的优势以及人工操作的灵活性,创造出人机和谐发展的生产系统。这样做,不仅可以进一步的提升生产效率,还能最大化的节省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收益。 3结论 综上所述,现如今如果想在工程机械的行业中发展自动化技术,一方面需要有较高的起点,紧跟时展脚步,吸取国内外机械行业中的成功经验,改善自身的不足之处。另一方面应当引进先进的、低成本的自动化技术,将改善与普及进行有机的结合,促使我国工程机械自动化的发展技术能够稳定、健康的发展。 作者:李佳航 李雅男 刘大伟 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自动化技术论文: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应用智能化技术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与生产活动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社会生产生活的各方面都呈现着科学化、智能化、简易化的趋势。智能化技术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将智能化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能够有效的提高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行安全,能够提升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行业的整体水平,促进电气工程的全面发展。本文将对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优势进行分析并介绍其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智能化技术;电气工程;优势;应用 0引言 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已逐渐发展成熟,呈现出智能化的趋势,在控制器方面由曾经的手动人工控制已经能够实现无人化操控,各种智能化技术都有所提升。自动化技术是新型的自动化控制技术,通过计算机的控制能够提高控制效率,它能够将人的想法、行为通过图像识别、语言识别、专家系统等进行分析。对智能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还有很大的空间。 1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优势 1.1可以实现无人化操控 与传统的控制器相比智能化控制器技术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最大程度的节约人力还能够保证操作的准确性。系统的控制器是由鲁棒性变化、下降时间以及相应时间来调节的。通过对着三个因素的控制能够保证自动化控制工作。将智能化技术引入,能够通过计算机技术与监控技术对这些变化进行监控和预判,提高对着三个因素调节的效率,与过去的人力操控相比,智能化设备能够长时间不间断的工作,能够实时操作并且还能够保留数据,通过对着三者的合理调节确保了自动化控制的工作。并且在正常工作期间,操作人员无需进行长时间的操控,只需要设置好数据就能够实现无人操控。在电气工程中实现无人化操控是一项重大的技术进步,能够大大提高电力企业的生产效率满足市场的需求也能使电厂工作更加安全可靠,保障企业的生命财产安全。1.2智能化控制器在处理不同数据时具备较高的一致性一致性指的是智能化控制器在处理输入的数据时能够对数据进行核对、预估、判断。在处理不同的数据上都有很强的一致性。电器工程的控制对象变更行强,各个控制对象都不相同,控制器呈现的效果也不相同。但是由于现阶段智能化控制器技术还不完善以及控制器系统较复杂,被控制对象发生变化时智能化控制器有时无法做出准确的估算,所以在具体操作时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3简化了控制步骤 过去,被控制对象较为复杂并且是一个动态的方程,所以对传统的控制器来说无法进行精确的掌握,这样就会导致在对该对象模型进行设计时会出现较多的不稳定因素影响操作。当数据发生变化时如果没有及时的掌握就会导致制作出的数据模型不够准确,这不仅会影响生产效率还会导致工作失误,子哦对你更好控制的实际工作效率也会降低。智能化控制器减少了对被控制对象模型的设计工作,减少了工作程序也避免了不可控因素的出现,自动化控制器的精密程度能够大大提升。智能化控制器还简化了工作步骤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保证正常的生产。 2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2.1优化设计 电气设备设计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需要经常涉及到的环节,并且这项工作较为复杂也较为重要,如果仅仅是依靠人工设计在一些细节和计算方面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要想保证设计数据的正确无误并且能够准确度的进行设计制作就需要多环节的进行计算和核验,工作效率较低。并且这项工作对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也较高,需要员工对电力、磁力、电路等方面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还能够熟练的运用。过去,更多的是依赖技术人员的不断试验和个人经验完成。但是,依靠智能化技术就能够减少设计所需要的时间,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相关软件就能够设计出质量和使用性能都较好的方案。遗传算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先进性,能够对设备设计进行优化。 2.2故障诊断 电器设备发生故障时经常性的问题,技术操作的失误、设备的老化等人为原因或客观因素都会造成设备问题。但是设备发生问题之前都会有一系列的征兆。尽管在电力企业中会安排相关人员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但是一些设备问题是无法通过直观判断看出来的或者容易忽视一些细节问题。利用智能化技术就能够对设备进行全面、准确的判断。例如对于变压器,利用智能化技术能够对变压器中渗漏油分解气体进行分析,能够对设备故障进行预测并且当故障发生时也能很快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智能化技术还能够充当检测员的工作,通过对设备运行的转台进行检测,实时记录设备数据,不仅能够在设备发生故障时帮助维修工人找出故障原因还能对故障进行预测发出警报避免设备故障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 2.3实现智能化控制 将智能化技术与电气自动化技术相结合就能够实现电气工程控制的无人化操作,减少了电气工程控制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为智能化控制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水平将不断提高,智能化技术与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融合度会越来越高,电器自动化的控制效果也会越来越好。 3结束语 将智能化技术与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相融合能够在多方面产生积极的作用,能够更好的实现自动化控制提高电力企业的生产效率。智能化技术能够将体力劳动转化为脑力劳动,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符合时展趋势。 作者:宋凯 单位: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化技术论文:在自动化机械制造系统中应用检测技术 摘要:检测技术在自动化机械制造系统中的应用,就是利用科学的、物理化学效应中各种能够对产品相关信息进行检查、验证、测量,并给予定性、判断的技术手段,它的最终定量对产品质量的好坏、产品的精密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检测技术;自动化机械制造系统;应用 1检测技术的概念、组成和特性 1.1检测技术的概念 在自动化机械制造系统中应用检测技术,对产品的精密度、质量保证有重要的保障作用。检测技术指的是应用各种物理化学效应,选择最适宜的方法、设备、装置,对与生产、生活、科研等相关的信息进行检查和测量,对其内容进行了解、检验、分析、判断的一种技术。现代各种检测技术的购进费用均比较昂贵,但很多大型机械生产商仍然购买,目的是为了确保产品质量,从而体现了检测技术在自动化机械制造系统生产中的作用是非同一般的。 1.2检测技术的组成和特性 检测技术系统装置的组成有自动信号处理电路、自动显示记录装置、传感器、中间转换装置、自动保护处理及测量、计量等很多设备系统构成,含有敏感元件、输出系统和测算元件,各种检测系统设备具有高灵敏度、分辩率、线性度、测量范围、分辨力、稳定性及回程误差等特点,在检测过程中,需要通过各种技术搜索查找相关表现的信号,将其与对应自然信息,通过定性、定量分析选择最合适点,形成最佳检测结果。在各项组成结构中,主要的3个组成部分就是传感器、中间转换装置、显示装置,自动化机械制造检测技术起到中心作用的部分为传感器,它是传输信息的介质,对各种信息、数据、能量等进行检测并传递,输入中间转换装置进行有效的信号分析后输送,至显示装置。为了能够保证在一定时间上传感器可同时具备高效的符合性,因此在检测技术系统中设计了数学模型。这种设计是一种校正、数据处理、分析的线性系统,它可以微分缩小对表现形式信息分析的误差。检测技术应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动化系统运行工艺对电气控制系统的要求。在满足检测要求的前提下,技术设计应力求简单、经济、便于操作和维修,不能盲目地追求高指标和自动化。机械设计与检测技术应该相互配合。自动化系统采用机电结合控制的方式来实现控制要求,因此要从工艺要求、制造成本、结构复杂性、使用维护方便等方面协调处理好机械技术和检测技术的关系。为确保检测电路可靠地工作,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电器元件的工作要稳定可靠,符合使用环境条件。第二,电器元件的连接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在复杂检测控制电路中,某一些信号作用下,电路从一种稳定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稳定状态,常常有几个电器元件的状态同时发生变化。考虑到电器元件总有一定的动作时间,对时序电路来说,就会得到几个不同的输出状态,这种现象称为电路的竞争,而对于开关电路,由于电气元件的释放延时作用,也会出现开关元件不按要求的逻辑功能输出的可能性,这种现象称为冒险。 2检测技术在自动化机械制造系统中的应用 2.1检测技术的应用 自动化机械制造系统目前在对产品检测上,已经逐渐由事后对产品进行检测改进到制造中适时进行检测的先进技术,随着人们观念的不断改变,对各项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成形的产品质量检验固然重要,但若在自动化机械制造中适时检测,并按照高标准要求进行制造,产品质量、产品精密度自然更高,更符合人们使用要求。所以现在检测技术很大限度上都已经完成了在线检验、测量的过程,实现了在自动化制造系统中进行定性、定量的高标准,适时与制造条件、环境相符合,体现了自动化、数字化的检测技术,并逐步应用到了大型机械制造系统中。 2.2直接测量装置与间接测量装置的应用 在自动化机械制造系统中,检测技术的应用主要有两种自动装置,一种为直接测量装置,另一种为间接测量装置。直接测量装置的作用就是直接对设备或元件的尺寸变化进行测量,同时能够自动对机床的运行、设备的完好情况等进行监测和控制,它的装置中有很多部分组成,有量头、杠杆、气动喷嘴、光电传感器、浮动式气动量仪等,实际操作中在自身检测的特点下,依照检测物的区别,可对其孔、外圆、平面等装置进行检测,自动对工件进行定量分析。间接测量装置的监测工作需要在制定好的工序下进行,对直接测量的孔、检验断续表面、平面等进行磨削作用。实际操作中是在调整好的装置下,对刀具系统或执行部件运行进行工作。其中包含信号发生装置、挡销、珩磨头和标准环等各种装置。 3检测技术在自动化机械制造系统中应用的作用 自动化机械制造系统中应用检测技术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过去采用的检测方法是抽样检测,是对某一批次的产品进行抽取检测,对其功能、规格、等进行检测,从而影响着产品的质量问题,检测的过程比较繁琐,使用时间比较长,这样的成品检测存在一定的造假行为,影响着产品的真实质量检验效果。而一旦成品出现问题,面临改进的情况,这样对企业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和经济损失。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和进步,自动化机械制造系统中逐渐融合了自动化检测技术。检测技术的应用使得产品生产中便可对质量问题、产品精密度、产品规格等问题进行适时检验、分析,对不合格设备部件直接可进行改进,实现了检测与制造统一化的目标。完全避免了产品成品后检测对企业造成的不良影响,而且在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中,检测技术的在线检测,完全实现了自动化数字技术的应用,融合了数码计算机技术、机器人测量技术、无人直接接触技术等,成功将检测技术与自动化制造技术统一化,推进了制造业的科技与发展。在自动化机械制造业市场竞争激烈的态势下,企业对检测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能够在繁荣的经济市场上站立地位,对自动化检测技术的引进与使用是完全适应经济发展的选择。利用检测技术,可以应用各种自动化检测设施,对自动化制造产品的整个制造过程进行适时检测,检测设备通过对不同信息的收集、定性分析,将制造中出现的问题、数据、形状、尺寸问题等,通过计算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而呈现出来,这样企业会根据不足及时对产品进行改进,进一步提高制造目标,提高生产精度,提高产品质量。利用检测技术,可以迅速掌握制造工艺的不足,及时改进,不仅可有效避免人为工作的失误,而且更加精准,对制造过程起到一个监督、检测作用,进而提高产品的精度,确保产品的质量。避免了成品出现问题的整改,大大降低了企业因成品问题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因此,很多大型机械制造企业花费昂贵费用购置自动检测设备,充分表明检测技术在自动化机械制造系统中应用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生产制造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产品利用率、精密度、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促使企业对自身制造产品要求提升了更高的标准。在经济市场竞争激烈的状态下,必须要实现自动检测技术与自动化机械制造系统的统一化,更高的提高产品质量,才能促使企业站稳脚步,长足发展。 4结束语 总之,自动化机械制造系统中应用检测技术,对产品的精密度、产品质量的提高有显著的推进与保障作用,需要企业加强对检测技术应用的重视,才能符合国家对制造产品检验的要求,满足广大使用者的需求,从而促使制造业的稳定、长久发展。 作者:胡晓芳 曲杰 单位:辽阳职业技术学院 自动化技术论文: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研究 [摘要]电力工程系统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电力自动化技术以方便快捷的操作方式和高效率的工作管理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电力工程系统,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电力工程系统;电力自动化;高效率 将电子技术、网络通信与信息处理集合在一起的技术称作电力自动化技术,该技术主要应用于发电厂、供电公司以及电网调度和信息传输等单位和领域,电力自动化技术能够根据操作者的具体需要对电力系统进行相应的远程操作和监控管理,此项技术不仅能够保证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而且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 一、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1.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 对数据库的自动监控需要采用触发机制和对象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使信息数据在处理之后拥有较高的准确率和利用率,并且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随着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数据库技术也逐渐走向成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生活与生产的不同需要,在我国电力系统中的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主要应用于自动化监控,经过近几年的深入研究和反复实践,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在我国的电力系统行业的应用中已逐渐完善,给电力软件系统的转型变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我国电力系统的供电工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现场总线的应用 现场总线是电力自动化技术中最广泛的应用,在电力工程中有很多全自动的接收处理装置与其控制的设备仪器相连接,连接成功后会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信息收集网络,收集的信息会在电力自动化处理之后被电力工程直接运用,最终将所有的信息数据输入并汇集到总服务器中,这与之前需要电厂工作人员手动收集数据的方式完全不同,电力自动化技术能够极大的简化操作人员的工作流程,所有的信息收集和数据采集均在总服务器上完成,操作人员可直接通过总服务器向各个分机下达指令,分机在受到指令后会即刻执行。经过多次实践证明,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运用不仅有效的实现了对电力工程各环节的监控,而且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作效率。 3.电力自动化补偿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最常见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低压,传统的低压补偿技术经常会引发其他一些问题,不仅不能很好的补偿低压,而且很可能会出现补偿过多等情况,一旦电力系统出现补偿不足,必然会威胁到电力工程的安全运行。运用电力自动化补偿技术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促使电力系统能够一直处于动态补偿的方式,并且随着根据电力运行中的电压情况进行相应的调节补偿,这种动态的低压补偿方式既能有效的规避电力工程运行中补偿失效的情况,又能完美的解决补偿过多等其他问题。 4.供电系统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变电站运行、管理的自动化、电力负荷控制的自动化以及电力调度区域的自动化是电力自动化在供电系统中的主要运用。变电站运行管理的自动化主要借助于电子计算机与互联网之间的信息交换而完成,通过电子计算机对变电站收集到的数据统一处理,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变电站运行管理的自动化不仅能够全面实时的监控整个电网运行,而且能第一时间发现故障并及时处理;电力负荷控制的自动化主要运用声频与工频这两种控制方式,通过对电力系统的总负荷记录生成负荷曲线图,工作人员再根据负荷曲线图对电力系统进行全面监控。 二、电力自动化技术的设计原则 1.自动化监控系统设计原则 (1)结构分布系统化 分布式的系统结构是电力自动化监控中的核心,多个子系统组成一个整体的电力自动化监控系统,为实现全面整体的自动化监控效果,每个子系统会有一个或多个CPU同时运行并进行数据处理,所有CPU组合在一起的CPU群共同构成一个完成的监控体系,为了让这些子系统和CPU在运行时互不干扰,分布式的系统结构是最佳的选择。 (2)操作视屏可视化 电力自动化技术最大的亮点是能够实现无人操作,做好自动化的监控管理是实现无人操作的关键,因此,要做好有关视屏可视化的各项工作,才能令工作人员全方位的对电力工程进行监控,对出现问题的环节和设备及时处理,提高功效效率并保障电力工程的安全运行。 (3)运行管理智能化 自动化监控技术中的智能化不能仅局限于常规的自动调节与自动报警等功能上,要将管理智能化延伸到电力系统的在线自动诊断,并且将诊断结果及时反映给远端总控器等。只有将管理智能化全面广泛的应用,才能更好的对电力工程进行自动化监控。 2.远程调度设计原则 (1)功能综合化 远程调度功能的设计需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技术,并且要加强利用数据通讯等其他技术,而不是将重点仅放在调度功能上,只有设计一个全面综合性强并且包含多种专业技术的系统,才能更好的完善远程调度和实时通信与操作等功能。 (2)通信系统的网络化 工作人员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的通信共享技术进行的远程操作叫做远程调度,通信技术是远程调度中最核心、最重要的技术。因此,只有最大限的提高通信效率才能将远程调度的效率提升起来,计算机局域网络能够很好的提高数据的传输速度,并且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很好的满足远程调度实时控制中的各项要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电子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并非意味着取消或替代传统的电力工程技术,而是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一种创新和改良,将传统技术与现代的电子科技有机结合,更好的服务于电力工程体系。现阶段,电力自动化技术正在稳步发展,为我国电力工程系统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在我国电力事业的蓬勃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作者:丁旸 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特变电工 自动化技术论文: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的思考 摘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是国民经济和人们生活正常发展的基本保障。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电力需求日益增加,电网运行负荷不断扩大,给电网运行调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实施无疑是解决电网运行控制问题的最有力手段。文章围绕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有关问题进行探讨,详细地阐述了电力自动化的基本内涵和当前我国电力自动化的发展状况,最后对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的应用进行了重点分析。 关键词:电力工程;电力自动化;应用 引言 电能是现代社会最主要、最普遍、最常用的能源种类。从进入实际应用阶段起,电能就以其清洁高效、适用范围广、传输距离远等优点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被应用到社会生产、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经过多年的发展,电力网络已经遍及人类活动的主要地区,随着电力需求的增加,电网结构和运行情况日益复杂,给电网管理、调度带来很大困难。在新的历史时期,电力产业迫切需要一种电网运行管理方式来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水平,以适应越来越高的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活动开展的电能需求。电力自动化是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电力领域的一个重要形式,它的实施,对于电网的高效稳定运行提供了巨大支持,是今后电力产业发展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方向。 1电力自动化的基本内涵 电力网络的建设涉及到多种现代化先进技术,每一项技术的发展都对电网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现代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以来,自然科学知识呈爆炸式发展,使得电力网络建设水平得以大幅提高。特别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等学科的高度繁荣,更使得电力网络自动化得以实现。电力自动化是上述多种技术的充分融合的结果,是未来电力网络监控的主要方式。从技术角度上看,电力自动化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电力网络的自动控制,不但降低了人工成本要求,而且减少了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人为因素,对于由于人为原因导致电网控制水平波动,甚至是电力调度事故的发生有着极为有力地改善作用。电力自动化系统能够对电网运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指标进行监测、检查,及时发现其中不符合要求或者超出规定范围的情况并予以恰当处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实施目标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充分发掘电力技术潜力,不断提升电力技术发展水平,提高电力系统运行安全保障能力,降低电网运行成本,预防电力系统运行风险,实现电网运行长期安全与稳定。二是实现对电网运行状态参数的实时监测,尽早发现系统中的安全风险因素并加以排出,确保力系统的正常运转。 2我国电力自动化技术发展概述 2.1电网调度技术的自动化 电网调度自动化是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关键部分。电网调度自动化体系中,计算机作为控制单元的核心设备,依托发达的网络信息平台对电网系统的运行状态信息进行采集和整理,根据各类情况依照既定方案采取相应措施,从而保证整个电网的良好运行。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网自动化体系中的广泛实施,使得电网运行调度人员对电网运行状况实时掌握成为了现实,电网运行调度决策的制定更加科学、可靠、切合实际,调度措施实施效果更加有力、有效。电网运行调度系统对电网运行情况的掌控能力得以加强,有利于电力资源信息的收集和电力资源资料,进而确保电力工程的稳定运行。 2.2电力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枢纽单位。它承担着将由电厂生产出来的电能以符合需求的形式向用电单位传输的重要职责。变电站也是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籍由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所实现的信息高速分析处理和科学使用,电力自动化系统对变电站所涉及的电力资源进行充分优化配置,根据变电站运行实际情况,实时制定并实施针对性措施,从而大幅提高了变电站系统运行效率和安全水平。作为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实施,对于电网自动化体系的建设起着促进和完善的重要作用,它使得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模式与电网自动化系统相适应。它通过数据监控有效地实现了微机保护功能,一旦系统发现某个模块发生故障会立即采取措施,使对应的功能模块恢复原始运行状态,保证系统可靠运行。 2.3配电网技术的自动化 随着城乡电网改造事业的不断推进,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应用日益广泛。配电网自动化技术主要包括自动化数据通信、配电网馈线监控终端、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等技术、配电网自动化主站系统等几个部分,通过以上技术的综合运用,配电网运行、调度管理的自动控制得以实现。除此之外,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还具有实时监测用户计量表运行状态功能,一旦计量表出现故障,控制中心能够及时受到相关信息,并通过对故障控制器的精准识别以及对断路器的远控操作,从而最大限度避免了电力损失,是电力企业防范窃电事故的重要手段。 3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的应用 电力自动化技术是电子技术和信息通讯技术两门学科的成果结晶,凭借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和远程控制,管理者对电力系统的管理效率进一步强化,有力确保了电力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转,对预防、应对电力事故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是我国电网运营管理体系中的十分关键的一环。下面就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介绍。 3.1现场总线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现场总线技术主要是为实现对电力工程现场的控制管理而设计、实施的。该技术通过采用先进数字化通信技术,对现场信息进行采集并汇总至控制中心,凭借控制中心计算机的高速运算能力,对信息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对电力工程现场的有效控制。现场总线技术实际上是通过上位机和前置机共同运作、协调配合而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控制的。在电力系统运行情况日益复杂的今天,现场总控技术丰富的功能可以满足系统多方面的需求,为电力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优质服务。 3.2光互连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光互连技术是电力自动化系统中数据采集、数据控制的重要方式,该技术不受带宽、平面和电容负载的限制,便于互连重构,对于提高系统集成度和控制水平有着明显地促进作用。 3.3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数据库技术是电力系统实现运行状态监控的重要渠道,主要用于对污染源的实时监控,并承担着系统瞬时运行状态和关键节点状态的输出功能。其中,主动对象数据库对对象函数的分析,是电力工程电力自动化应用得以实现的基础。在触发机的配合下,数据库监视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并节约了数据传输时间。 4结束语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是当前电力系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突破,极大地改善了电力系统资源管理局面,提高了电网运行管理效率,强化了电网管理控制力度,是电力系统从传统管理模式信息化管理模式的一个重要飞跃。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电力资源紧张问题日渐凸显,推动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符合我国电力事业发展实际要求。电力企业要充分认识电力自动化的重要意义,不断推进新技术、新设备的开发、应用,夯实技术保障,为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应有的支持。 作者:任洪伟 单位:庆安县电业局 自动化技术论文:计算机信息技术融入办公自动化研究 摘要:在办公自动化中,部门要加强对办公自动化应用的重视,通过对办公自动化的了解,明确办公自动化的特点和职能,加强办公自动化的应用,促进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无线化、影像化、差异化的提升,为整个部门的有效运行,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信息传播效率,提升部门效益做出保障。 关键词:信息技术;办公自动化;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办公自动化中,计算机信息手段已经成了提高部门的运行效率,提升部门的综合竞争力的必不可缺的手段。文章将探讨信息技术融入办公化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希望对于部门办公效率的提高起到帮助。 1办公自动化的基本概述 办公自动化是办公系统自动化的简称,在学术上,办公自动化还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我们通过对基本内涵的研究,总结出一个具有共同认识的概述。办公系统自动化就是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在办公系统中的广泛运用,将许多复杂的工作通过计算机等设备的运算,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低运营成本的人机系统。随着网络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在办公自动化中应用的设备和机器也更加趋向于创新化、智能化和效率化等特点,这些新式的设备的有效运用,促进了管理结构的优化,平衡了管理机制的配比,有效地提高了办公效率。 2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办公自动化中的基本功能 2.1办公空间和时间得到了优化 在传统的办公中,一般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办公效率比较低下。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及,在空间上和时间上都对办公效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首先在空间上,由于计算机的应用和网络平台、数据库的建立,导致办公地点再也不用局限于某一个地方,甚至可以不在同一个城市,同一个国家,办公人员同样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有效地传递信息,进行办公,这对于提升整个部门的运行效率,节约运行成本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办公系统平台的建立对于信息的有效交流、人员之间的密切合作发挥了重大作用,办公人员可以通过办公系统平台对于信息进行有效的了解和传递。在时间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信息传递的时效性,保证信息在办公人员之间能够及时准确地进行传达,及时地收到部门下发的文件、通知等,极大地提高了时间的利用率,加快了企业的运行效率。 2.2信息的传播和使用效率得到了提高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的传播效率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发展,而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办公自动化中更好的融合,对于及时掌握最新的信息,并从中筛选出具有使用价值的信息给企业提供决策依据具有重大意义[2]。办公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计算机、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及时地了解到与行业有关的最新信息,了解政府政策,及时地做出相应的改变,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同时在部门内部的信息传递中,员工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了解到部门下发的文件,通过数据库查询相应的办公信息,简化了大量的查询工作。 2.3无形资产的重要性得到了提升 在传统的办公模式中,纸质资料的保存一直作为部门资料保存的主要方式,这种形式的保存相对来说保存资料的包容性较小,保存环境要求较高,再次查询的效率较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部门在资料的保存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计算机相关设备的存储,不仅存储容量大大增加,所占的空间急剧减小,而且对于再次查询也非常方便。同时,部门将采购、销售等信息通过数据库的收集,存入自动化办公系统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更方便快捷地通过系统获得相应的信息,这避免了纸质资料在传递过程中容易出现损耗等现象[3]。而相应地,由于办公自动化地广泛应用,无形资产的重要性越来越大,部门要对增加对无形资产的重视程度,确保无形资产在企业中的安全存储和有效使用。 2.4办公成本得到了降低 在传统的办公中,部门的办公人员的交流主要通过电话或者面对面的传达,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部门的运营成本和人力成本。通过计算机技术在办公自动化中的应用,很好地解决了相关的问题,降低了办公成本。在工作中,要加强对电子邮件、实时通讯软件、论坛等网络信息传播方式的运用,减少纸张浪费现象,节约交流成本,优化部门机制,更好地调高办公效率。 3办公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3.1办公系统的智能化提升 智能化的发展是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式,在办公系统中,智能化的提升也越来越明显。由于现在信息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办公人员现在需要处理的内部数据和相应的业务数据相比以前呈现几何级数地增长。而为了适应这种发展,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智能程度也越来越高,各种相应的部门行政或业务软件应运而生。这大大提升了相应工作的工作效率,但同时对工作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人员要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增加新型办公软件的操作技巧,为办公自动化的发展做好准备。下面对公司运用ERP系统开展办公自动化进行简单的举例。我国南部的某公司在运用过程中,组织架构比较简单,集权式管理现象比较严重,公司的发展阶段出现了一定的停滞。之后,公司在决定引进ERP系统进行自动化管理,在使用的初期,由于对ERP的不熟悉,走了一些弯路,不过总体来说算是成功上线。接下来公司决定加大对ERP项目的投入使用,聘请有关专家对ERP的使用进行系统的培训,从公司的管理层,到普通员工齐心协力,最终完善了系统的管理,提高了公司的运营效率,公司整体的经济效益提高了40%左右。由此可见,当信息技术很好的融入到办公自动化系统之后,对于整个企业的发展都可以起到良好地促进作用。 3.2办公系统无线化的使用 现在办公系统的无线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特别随着4G无线技术的发展,对于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进一步的放宽,整个办公自动化技术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办公人员都可以加入到办公中,成为了最新型的办公形式。 3.3办公系统影像化的发展 如今视频的录制和压缩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信息技术影像化在办公中也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首先,资料的影像化可以加深工作人员对于资料内容的记忆、掌握,对于客户可以达到更好地介绍和宣传作用。其次,影像化在视频会议上具有更好地应用,随着部门运转节奏的加快,所需开的会议也越来越多。通过影像化,实现了与会者在不同地点的参会可能,并且可以将会场环境全面地收录,对于与会人员的想法形成清晰的表达。减少了与会者可能发生在交通上的时间和费用,大大地提升了整个办公系统的运行效率。 3.4办公系统差异化的出现 随着信息技术在办公化的蓬勃发展,办公系统的差异化现象也随之出现。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各行各业的工作性质不同,工作环境不同,所以对于办公系统的需求也有很大的差异。在以前的办公软件中,差异化现象并不明显,很多部门采用办公软件后,发现只需要其中一部分的功能就能够满足办公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办公资源的浪费。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现在很多办公软件都实行了需求化定制,即根据办公环境和具体的客观环境制定出满足办公需求的软件,这也是未来办公化发展的一大趋势。 4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办公自动化在整个部门的运行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对于整个部门的组织结构的改善,制度制定的合理都有很大帮助。部门要加强对办公自动化应用的重视,通过对办公自动化的了解,明确办公自动化的特点和职能,加强办公自动化的应用,促进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无线化、影像化、差异化的提升,为整个部门的有效运行、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信息传播效率、提升部门效益做出保障。 作者:梁大为 单位:斯塔万格大学
思想政治类论文:发扬古田会议精神,加强国防军队思想政治建设工作 1929年12月召开的古田会议,是在我们党和军队历史上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的一次重要会议。今天,回顾古田会议以来的光辉历程,重温我们党和军队的优良传统,对于我们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主席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古田会议是我们党和军队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在古田会议上,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历史条件,围绕如何建设无产阶级政党和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问题进行了重要探索。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建军原则同中国革命武装斗争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回答解决了我们党和军队建设许多带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方针、原则和制度。这次会议,不仅在当时起到了统一思想意志、指引前进方向的重要作用,而且为我们党和军队建设以及我军政治工作的发展确定了“基本的路线”。 古田会议探索了从思想上建党的正确道路。针对红四军党内存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学说,古田会议确立了从思想上建党的重大原则,突出强调只有坚持用无产阶级思想教育党员,才能确保党的无产阶级性质,保证“党的正确路线之执行”。《决议》强调要注重在党内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党的纲领路线教育,使党员牢固树立无产阶级思想;要求“教育党员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去作政治形势的分析和阶级势力的估量”;主张思想建设与组织建设相统一,结合解决党的组织问题,加强思想作风整顿;提倡在党内形成一种“反映无产阶级之积极的活泼的爽快的精神”的新鲜会风,使每个党员都能从中得到教育和提高。古田会议探索形成的从思想上建党的正确道路,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规律,对于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具有永不磨灭的重大作用和深远影响。 古田会议确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建军路线。如何从中国革命的特点和实际出发,把一支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是古田会议着力回答解决的紧要问题。《决议》明确规定了红军的性质、宗旨和职能,强调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它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要求必须肃清雇佣观念、单纯军事观点、流寇主义等错误思想,使官兵从思想上划清红军与国民党军队以及一切旧式武装的界限。《决议》明确规定了党领导红军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强调红军必须实行党委制,坚持在连以上各级建立党的组织;必须加强红军各级党组织建设,使党的组织真正成为“领导的中枢”,切实起到“政治领导的作用”;必须“厉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反对极端民主化,反对无组织观念,坚决防止和避免“党与军事分离”、“党不能领导军事的危险”。古田会议提出的一系列正确思想和主张,深化了党对新型人民军队建设规律的认识,使我军真正成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 古田会议奠定了我军政治工作的根本基础。着眼于完成革命的政治任务,总结我军创建初期的实践经验,创造性地提出政治工作一整套方针、原则和制度,是古田会议的重大历史贡献。《决议》强调了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作用,指出要加强政治领导,保证党的纲领路线的贯彻执行和各项任务的完成;规定了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方法途径,要求搞好政治训练、宣传工作和文化学习等,把政治工作渗透到部队管理、军事训练、行军作战等各项任务中去,增强官兵的军政素质,提高部队战斗力;明确了政治工作的原则制度,要求红军内部坚持官兵平等,实行民主主义,坚决废除肉刑,严格执行和维护纪律,等等。古田会议确立的这些方针、原则和制度,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为人民军队政治工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古田会议精神指引军队思想政治建设发展进步的伟大实践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继承和发扬古田会议精神,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注重运用这一宝贵精神财富指导和推进军队思想政治建设。古田会议之后,同志亲自到红军部队动员、调研和指导,推动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抗日战争时期,同志要求各级把古田会议《决议》“当作教材加以熟读”,并突出强调“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在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引用古田会议决议精神,批评党内存在的错误思想,指导和推动拨乱反正,明确了军队政治工作“两个服务、四个保证”的基本指导思想。1987年,邓小平同志对起草军委《关于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的决定》作出明确指示:“要把从古田会议以来政治工作的全部好的经验、好的总结写到决议里来”。在纪念古田会议召开60周年时,同志指出:“我们抓党的建设,抓军队的建设,抓思想政治工作,就要按古田会议精神去做。”着眼解决军队面临的打得赢、不变质两大历史性课题,同志明确了思想政治建设“两个提供”的使命。1999年,同志视察古田会议会址时指出,古田会议是我们党和军队建设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特别是古田会议决议强调要重视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这个精神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他强调,“在跨世纪发展的征途上,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古田会议精神,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这个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确保党的政治任务的顺利完成。”、邓小平、、同志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要求,深刻揭示了古田会议精神在我军建设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指导价值,充分反映了我军思想政治建设的内在规律和时代要求,为弘扬古田会议精神、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提供了根本依据,指明了前进方向。 我军思想政治建设的光辉历程,是在古田会议精神光芒照耀下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 我军始终坚持党领导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紧紧抓住保持人民军队性质宗旨这个根本问题,毫不动摇地贯彻执行并发展完善党委制、政治委员制、政治机关制等党领导人民军队的根本制度,坚持不懈地开展军魂教育、宗旨教育,大力弘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使我军经受住艰苦斗争和复杂环境的考验,保 持了人民军队的不变军魂和政治本色。 我军始终坚持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部队。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开展运动、新式整军运动,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兴起学习著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热潮,都是为了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部队,使广大官兵始终凝聚在党的旗帜下,更加坚定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我军始终坚持围绕党和军队中心任务发挥政治工作的服务保证作用。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我军坚持服从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积极支援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拥护和支持改革开放,充分发挥政治工作在提高部队战斗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的服务保证作用。无论形势任务如何发展变化,我军思想政治建设都紧紧围绕党和军队的中心任务来展开,并贯穿渗透于军队各项建设和全部实践之中。 我军始终坚持巩固和发展新型人民军队的内外关系。几十年来,我军传承古田会议确立的正确处理内外关系的准则,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三大原则。坚持官兵政治上平等,广泛开展尊干爱兵教育,大力倡导依法带兵、以情带兵、文明带兵、科学带兵,不断巩固发展团结、友爱、和谐、纯洁的内部关系;保持人民子弟兵的本色,广泛开展拥政爱民活动,不断巩固和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军政军民关系。 我军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我军坚持把古田会议精神所蕴含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作为推进思想政治建设发展进步的有力武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防止和克服军阀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努力使思想政治建设不断从人民群众和人民军队的伟大实践中获取创造活力,不断在探索和把握特点规律中实现发展进步。 实践充分表明,以古田会议精神为根基不断发展的军队思想政治建设,是我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80多年来,我军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部队纯洁巩固和高度集中统一,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圆满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成为一支举世闻名的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继承和发展古田会议精神,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我军这一特有政治优势,任何时候都要很好地坚持和发扬。 三、沿着古田会议开辟的道路推进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科学发展 新世纪新阶段,在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实践中,我军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军队思想政治建设。主席站在时代和战略的高度,深刻洞察和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和军队使命任务拓展的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古田会议以来我们党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部队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对加强新形势下军队思想政治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理论指导。 主席关于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涵盖了思想政治建设的各个方面,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刻理解把握。尤其要着重领会和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思想政治建设是我军的根本性建设,必须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部队各项建设的首位,抓得更加扎实、更加有力、更加富有成效;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大力弘扬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军,深入开展我军历史使命、理想信念、战斗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打牢部队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履行使命的思想政治基础;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把蕴含其中的根本立场、基本观点、科学方法贯穿于思想政治建设实践,着力增强思想政治建设的科学性;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确保我军始终成为党绝对领导下本文来源:文秘站 //的人民军队,确保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确保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是新世纪新阶段军队思想政治建设必须着力解决的时代课题;大力倡导和培育“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把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抓紧抓好;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努力造就大批适应军队信息化建设、胜任信息化条件下作战任务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把推动部队建设与促进官兵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加强新形势下军队内部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军事民主建设,巩固发展我军团结、友爱、和谐、纯洁的内部关系;紧贴时展、紧贴使命任务、紧贴官兵实际,切实改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增强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党的建设是军队全部工作的基础和关键,要以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军队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等等。主席这些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新形势下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特点规律,明确了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方针原则,是指导和推进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根本依据和遵循。 加强新形势下军队思想政治建设,根本的是要学习贯彻好主席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努力推动思想政治建设适应新形势、实现新发展,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用“三个确保”的时代课题引领和推动思想政治建设,把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作为根本出发点,把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在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地位作为重大战略任务,把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作为基本着眼点,使各项建设和工作都紧紧围绕“三个确保”来筹划、展开和推进。要把增强科学性的要求贯彻体现到思想政治建设的各个方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丰富思想政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改进思想政治建设的内容和方法,完善思想政治建设的制度机制,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建设的科学化水平。要按照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推动思想政治建设与时俱进,既毫不动摇地坚持我们党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军队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不断从中汲取推动思想政治建设的经验、智慧和力量,又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持从时代高度审视思想政治建设,以创新精神推动思想政治建设,努力把军队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发扬古田会议精神,加强国防军队思想政治建设工作 思想政治类论文:探索新途径、新办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在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继承和发挥优良传统,坚持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才能充分调动官兵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部队的贯彻执行。在此基础上,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根据国家、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充实新内容,创造新方法,使之不断改进和加强。探索新途径、新办法,要求我们必须注意利用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成果,加快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和方法的更新。现代科学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大,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手段,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不断增大思想政治教育的科技含量,使教育更有时代感、吸引力和说服力,是我们应该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要进一步树立科学观念和科学精神,不断学习、了解和掌握各种现代科技知识,提高我们工作的科技含量。确立既适应军队特殊要求、又符合时代特征的科学思维方式,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教育,实现政治工作的网络化,有助于更好解决官兵信息需求与思想政治工作实际提供信息量之间的矛盾,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新领域的拓展,同时,注意运用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努力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 (一)加强网络等高科技知识的应用和管理。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已成为消防部队思想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它不仅可以提供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料,而且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率;不仅可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而且可以提供更加广阔的教育渠道和空间。因此,应努力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顺应时展潮流,建好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系统。我们既要善于运用因特网上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和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又要建立消防部队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系统和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要舍得花钱,下大力气,并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充分利用总队、支队倡导的消防网络建设,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局域网和富有自己特色的思想政治局域网站,并尽快使各网站相通相融,相得益彰,以便为部队全体官兵提供内容丰富、种类齐全、资料翔实、生动形象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二是增强紧迫感,培养一支既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又能熟练掌握信息网络技术的新型政治工作队伍。目前,我们的政工干部普遍对网络技术知识知之甚少,对新形势下网络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有的甚至从未上过网,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要加强对他们的网络技术知识培训,使他们了解网络基本特征,掌握网络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把政工干部培养成为不仅具有深厚的政治理论水平、高超的思想政治教育技能,而且具有较为扎实的网络技术技能、熟练驾驭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一代消防部队政工干部。三是加强网络监控,防止网络毒流对官兵的侵蚀影响。网络在提供无限丰富的有用信息资源的同时,也充斥着大量有害信息,如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及其政治观点的文章、作品,具有色情内容的图片、软件等等。这些信息,往往有很强的欺骗性、蛊惑性、腐蚀性,若经常受其熏染,容易使思想蜕化、道德堕落、斗志懈怠。对这些网络信息毒流,要通过必要的技术、法律手段,控制网络信息来源,剔除有害信息。为此,一是要运用先进网络技术,建立“网络信息海关”,对进入部队网络系统的信息进行监控,适时调整和更新信息内容。二是加强对部队网、局域网的管理,完善规章制度,禁止有害信息上网、流传,从而净化部队信息网络系统,为官兵提供健康的网络信息服务。积极利用现代信息理论和网络技术,逐步建立思想政治工作调研网络和信息网络,加强对社会心理和社会舆情的动态分析。重视互联网的作用,认真研究网络和“网民”的特点,加大力度,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时效性。 (二)借鉴心理学知识,加强疏通和引导 疏导法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它是指依据官兵思想行为活动的基本规律要求,疏通思想,向正确方向引导,正确解决官兵的思想认识问题。疏导,就是疏通、引导。疏通,就是广开言路、集思广益。要广开言路,就要创造条件,让官兵畅所欲言,把各种意见和心里话都讲出来。集思广益就是要集中官兵的智慧,广泛吸取有益的意见,达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改进工作的目的。引导就是循循善诱,说服教育,就是在疏通的基础上,提高官兵的思想觉悟,帮助官兵实事求是地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把官兵的思想引到正确的方向。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疏导方针,既要反对强制压服,又要反对放任自流,听任错误思想自由泛滥。要把疏通与引导结合起来,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在新形势下,要增强做好基层官兵心理疏导的紧迫感。当前,引起官兵心理问题的因素日益增多。比如,改革开放条件下观念的碰撞、利益的调整、竞争的加剧,使官兵心理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各种诱惑因素的增多,使一些意志薄弱者产生心理扭曲;经济拮据、家属下岗、邻里纠纷等家庭问题的增多,使官兵承受沉重的心理负担,等等。为此,必须注重对新形势的准确把握,不断增强做好基层官兵心理疏导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首先,要在清楚认识其对维护部队安全稳定的重大意义中增强紧迫感。消极心理是导致基层官兵产生过激行为的一种不安定因素。只有通过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基层官兵走出消极的心理误区,才能有效地防止和控制消极心理的加剧,避免各种事故、案件的发生。其次,要在充分发挥其教育的辅助功能中增强紧迫感。人的思想行为不仅受政治观点、道德修养、价值取向的支配,而且受到性格、情绪、气质等心理因素的影响。青年官兵在自尊心受到伤害、进步受挫、精神压力过大等情况下,如果不能从心理上得到有效调节,就很容易产生消极情绪。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疏导和矫治,就能收到思想政治工作难以达到的效果。再次,要在提高“打赢”能力的迫切要求中增强紧迫感。由于消防部队日常工作和值勤任务比较重,官兵将承受极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应高度重视心理疏导和训练,不断提高官兵的心理承受能力,为“打得赢”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同时,要突出重点环节,不断增强做好基层官兵心理疏导的针对性。一是要加大心理教育的力度。应把心理教育作为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组织官兵学习心理基本知识和心理卫生常识,使官兵了解青年期的心理特点、变化规律及调节方法。二是要加大心理训练的力度。结合平时官兵可能遇到的因“丢面子”而导致情绪激动,受到不良刺激容易出现心理过激等情况, 设计一些相应的控制、调节和处理办法,并组织官兵进行练习,提高官兵对不良心理的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三是要加大心理咨询的力度。努力建立一支由政治机关干部、基层政工干部、卫生医务人员、思想骨干组成的“四位一体”的心理咨询网,及时解答官兵的心理困惑,化解官兵的消极思想情绪。 (三)应用行为科学,批评和激励促工作 行为科学认为,人的行为有共同规律,其基本的模式是:环境影响(有时决定)需要产生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指向目标。一个目标实现,再重复这个过程。如此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在这个模式中,环境是人体以外一切客观条件的存在及影响的总和;需要是个人对于某种目标的追求与渴望;动机是引发行为的起始点;行为是人的一系列动作的总和;目标是人们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追求的某种事物的标准、规格或状态。根据这一普遍规律,在管理教育中,可以通过优化环境、调节需要、激发动机、设置目标来制约军人的行为,使之符合条令条例的规范。 批评法是指通过对某种思想和行为的否定,削弱错误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使之转化到正确方面来。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坚持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创造了一整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就是其具体体现。根据过去实践经验,开展正确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有几个原则应该注意:一是实事求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不同行为、性质的错误,分清不同的情节和程度。二是发扬民主。要让人讲话,允许犯错误的人申辩。三是一分为二,对人对事都要采取分析态度,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一概抹杀,一切否定,是不利于促使官兵思想向积极方面转化的。四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动之以情,就是使批评真正触动被批评者的感情,激发其克服错误的决心。晓之以理,就是要讲清道理,分析错误、缺点的性质、危害及其产生原因,使被批评者增强改正错误的自觉性。导之以行,是以先进人物的榜样和教育者的模范作用去引导官兵。 激励法是指通过对某种思想行为的肯定,使这些思想和行为得到强化和推广的方法。“励士”是古往今来军队管理的基本功能。组织行为学中的激励,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产生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行为过程。在日常工作中,激励的作用十分重要,它对于调动人的潜在能力,全力实现既定目标,不断提高工作绩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动用激励的基本方法:一是内容型激励,即根据人的需要的内容和结构进行激励。一般说来,人的需要由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友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求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不同层次和内容组成。二是行为改造激励,即通过激励将人的消极行为改造、转化为积极行为。比如,对一个士兵的缺点和错误进行批评是必要的,但同时,能及时抓住他的优点和成绩进行鼓励,效果更好。三是过程型激励,根据人的行为过程及原因,通过激励使其沿着一定方向发展。激励有几种类型:一是信仰和目标激励。它是激励官兵从事各种活动的内驱动力。引导官兵坚信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并将个人奋斗目标统一到全体官兵的共同奋斗目标上来,激发官兵的积极性,是激励法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内容。二是荣誉激励。对于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个人或集体,给予相应的荣誉并将这种荣誉以一定的形式或名义标定下来,以便产生较大的激励效果。对于荣誉获得者,可以成为不断鞭策自己保持和发展成绩的力量;对于其他人,荣誉也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可以为官兵树立学习的榜样和指明奋斗的方向,产生比学赶帮的动力。荣誉激励要与物质激励相结合。三是情感激励。情感是官兵思想行为的一种重要动因。思想政治工作中,大量的工作需要情感激励,如对人的某种思想行为给予关心、赞许、鼓励,就会产生坚持下去的激情;对犯错误者关心爱护,就会使其增强改正错误的决心和信心等。总之,情感激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重要方法。只有真正运用好科学,结合好批评和激励的合力,充分发挥好这两把思想“利刃”,才能更好地做好工作。 思想政治类论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课程目标意识的调查与研究 1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目标意识及其意义 课程目标意识解决的是“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何而教”的问题。“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何而教”的课程目标意识具体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来说,就是高扬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发现和尊重学生的价值,重视所有学生共同发展、普遍提高的意识。 1.1课程目标意识有利于促进教师在教学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坚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时代精神。课程目标意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着眼于社会发展阶段的特点,遵循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具有高度的时代性。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已毫无异议,但世界变化很大很快,日新月异的科技革命深刻地改变了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任何马克思主义者都不能不认真对待。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2课程目标意识有利于促进教师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本,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课程目标意识促使教师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具有“对象”意识和“全人”概念,即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全面发展。在教学中坚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全面弄清学生想什么,要什么,有什么,缺什么,并综合各方面情况一起融入到创造性的备课活动中去,把握学生需求的实质即摸清学情、了解生情。所谓学情,指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爱好、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的意志和品格. 1.3课程目标意识有利于促进教师在教学中建构以实践为基础、以科学理论为支撑的课程知识体系。课程目标意识要求课程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课程知识体系。通过富有意义的案例呈现问题,提供问题发生的情境和分析问题的思路,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注重认知工具的给予,注重学生生活逻辑的主导,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 1.4课程目标意识有利于提高课程实施的实效性和开放性。实践性,就是要切实加强实践环节,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理念,不断拓展和更新课程资源,精心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奇、吸引力强的实践活动。开放性,就是要给学生呈现一个真实的世界,使他们具有走进社会、面对挑战、规划人生的真实本领。 思想政治类论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小论文 辅导员工作作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今天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时期,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新形势下,我们要继续发挥好辅导员工作的作用,就必须认识和把握其中的新特点。辅导员工作,是开导人的思想的工作,是沟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工作,也是以理服人的工作。既然辅导员工作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这就要求辅导员工作者,必须以自己的品德、情操、风范、感情、行动,去影响和带动工作的对象,也就是说,对工作的对象要有一种“亲和力”。辅导员工作者的“亲和力”,实质上是指辅导员工作者以自己特有的素质,在辅导员工作中所产生的一种亲近、和谐的力量,一种感染、凝聚的力量。通过形成“亲和力”,使说理产生更好的效果,使工作的对象真正感到心悦诚服。增强“亲和力”,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辅导员工作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辅导员工作新的特点。尤其是在高校,更需要通过这种亲和力,在师生员工之间搭起一座心灵和情感的桥梁。那么,辅导员工作者的“亲和力”如何形成、如何体现呢?我认为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人格力量的“亲和力” 人格,是一个人品德、情操、气质的集中体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由于教育、修养、经历的不同,人格也有所不同,有的高尚,有的卑下。辅导员工作者的人格,理所当然应当是高尚的人格。这也就是说,辅导员工作者的品德、情操,应当是他人的楷模,应当在他人中间产生一种榜样的力量。通过人格的榜样作用,形成“亲和力”,做到“说话有人听,做事有人跟”,团结大家实现共同的目标。这种人格力量的“亲和力”,主要体现在:一是“德在人先,利在人后”。在品德方面将自己摆在群众的前面,在利益方面将自己摆在群众的后面,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辅导员工作者人格力量的基本立足点。只有在品德、情操方面为群众做出表率,才能在群众中说得起话。也只有在各种利益面前,首先为他人和群众着想,群众才会对你信任、敬佩。如果一事当前,首先为自己打算,甚至将群众的利益搁在一边,那就势必在群众中失去威信,群众在你的背后就会指指点点,也就谈不上有什么“亲和力”,谈不上去做什么辅导员工作了。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辅导员工作者,要在群众中形成一种凝聚力,重要的是首先要做到品德高尚,始终将人民、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摆在第一位,真正做到高风亮节。 (一)“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对自己要求严格,对他人热情宽厚,是一个人情操、胸怀的根本体现。只有时时、处处、事事对自己要求严格,才能站得直、行得正。也只有对他人热情宽厚,才能虚怀若谷.,得到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尤其是作为辅导员工作者,对己严,对人宽,更为重要。你要求人家做到的,你先做到了,人家才会跟着做。你要求人家不能做的,你首先没有做,人家才会跟你学。如果你对群众是一套,对自己又是一套,对他人要求严格,对自己无所约束,那就只能在群众中产生一种离心作用,是谈不上产生“亲和力”的。所以,严以律己,群众才会对你敬慕;宽以待人,群众才会对你亲近。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将辅导员工作做得富有成效。 (二)“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这是做人的一个重要准则,也是辅导员工作者在群众中形成“亲和力”的重要前提。辅导员工作是以理服人的工作。以理服人,不仅要求所讲的道理正确,而且要求讲道理的人以自己的行动实践这种道理。因此,作为辅导员工作者,不仅要会说,而更重要的是要会做,要使所说的正确道理与自己的实践行动保持一致。从效果上讲,实践行动的“做”,是更有说服力的辅导员工作。这样,群众才会认为你既说得对,也做得好,才会将你说的道理自觉变成他们的行动。如果你在会上说的是一套,背后做的又是一套,在群众面前说的是一套,在群众背后做的又是一套,那么,你说得再动听,群众也不会相信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卑下的人格损害了辅导员工作的威信。因此,要取得辅导员工作好的效果,在人格上以身作则是至关重要的。 二、平等态度的“亲和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做好辅导员工作,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调节。通过调节好人际关系,以充分调动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将我们各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因此,在辅导员工作中,采取一种平等态度,以形成“亲和力”,是取得辅导员工作成效的一种重要艺术。辅导员工作的平等态度,首先体现在相互尊重,不居高临下。无论是一个单位还是一个部门,大家在一起工作,都是集体中的一员,目标都是为了将单位和部门的工作做好,将我们的国家建设好。无论是领导还是一般师生员工,大家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在工作责任上都是平等的。一般师生员工应当尊重领导,而领导更应当尊重一般师生员工。而领导在做辅导员工作时,以尊重人的平等态度对待他人更为重要。你对师生员工采取了平等态度,师生员工受到了尊重,他就会感到领导是师生员工的贴心人,他也才会对你说真话,才会按你讲的正确道理去做。如果居高临下,摆出架式,他就决不会与你亲近,反而对你的态度十分反感,甚至离你越来越远,这是很难取得辅导员工作的成效的。 辅导员工作的平等态度,还体现在相互理解,不强词夺理。辅导员工作的过程,是心境相互沟通的过程,也是人际关系相互梳理的过程。这中间就有一个相互理解、相互体谅的问题。辅导员工作的目的是要让大家都知道正确的道理,是要妥善解决好有关思想问题。这就需要有针对性地讲述某些道理,平等沟通,达成共识。这样,也才能形成一种“亲和力”,融洽相互关系。如果强词夺理,以势压人,那就会压而不服,不仅思想问题不能解决,而且还可能造成新的思想问题,甚至激化相互之间的矛盾。 辅导员工作的平等态度,还体现在相互友善,不疾言厉色。辅导员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为了更广泛地团结群众,更广泛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加快推进各方面工作。因此,与人为善,和颜悦色,十分重要。如果疾言厉色,盛气凌人,动不动就火气冲天,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就是对一些不正确的思想,对有某些毛病的同志,也应当抱着善意的态度,而不是整人的态度,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服教育工作。这种善意态度产生的“亲和力”,在辅导员工作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是不能低估的。 三、正确方法的“亲和力” 辅导员工作中的“亲和力”,还来源于正确的方法。方法对头,少走弯路。方法不对,费力受累。特别是在辅导员工作中,尽管出发点是好的,心是好的,但是如果方法不对,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这就要通过寻求正确的方法,恰当地解决好某些思想问题,达到团结人和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 在辅导员工作中采用正确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要根据辅导员工作的不同任务和不同对象,确定适当的正确的解决思想问题的途径。比如,对某些带有共性的思想认识问题,就可以采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方法。对某些带有倾向性的思想认识问题,则可以采用典型引导、现身说法的方法。对某些个别的思想认识问题,则只能采用个别谈心、循循善诱的方法。这样,针对不同的问题和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就能产生一种“亲和力”,使矛盾和问题迎刃而解,达到预期的效果。确定了正确的方法,还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使用好这些方法。不顾实际情况,将各种方法随便套用,也是不能产生“亲和力”的。如果对于共性的思想认识问题个别谈心,那就会你通我不通,认识难以一致。如果对于个别谈心的思想认识问题在大会上说一气,那就会适得其反,加深思想矛盾。因此,在辅导员工作中,出发点正确还要方法好,方法好还要运用好。 四、真诚情感的“亲和力” 人既有思想,也有情感。辅导员工作虽然主要在于说理,但是也离不开动情。许多事实说明,情理交融、寓情于理的辅导员工作,是最有效的辅导员工作。这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真诚的情感,能产生极大的“亲和力”,从而使人们对某些道理不言自明,激发人们去自觉地实现共同的目标。以情感密切关系,这是产生“亲和力”的条件之一。辅导员工作者与工作对象,领导与群众,实际上是多重关系。这中间除了同志与同志之间的关系之外,还体现了组织与个体、单位与员工、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我们的辅导员工作者,需要我们的领导者,对师生员工、对群众有[文秘站-您的专属 秘书,!]一种很深的情感,要学会以情感密切其中的关系。党的好干部孔繁森两次赴**工作,他除了不畏艰难、吃苦耐劳外,还对**人民倾注了深厚的情感。正是这种深厚的情感,密切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也使党和政府与**人民之间形成了强烈的“亲和力”。“为民书记”郑培民同志,正由于他一心为民,所以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很强的“亲和力”。由此可见,对于有“亲和力”的辅导员工作者,群众才是最信服的。 以情感凝聚人心,这是产生“亲和力”的条件之二。做辅导员工作,是为了及时有效地解决好人民群众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和困难,团结大家为自己的共同利益而奋斗。要在群众中形成一种凝聚力,很多时候需要领导者要有真诚的情感,要有体现这种情感的实际行动。在当前抗击“非典”的斗争中,许多党员干部和医护工作者视患者为亲人,在为患者进行精心治疗的同时,也在党和政府与患者之间架起了一座心灵的桥梁。他们以自己的真诚情感,消除了患者心理上的恐惧感。在病房里,医院领导和白衣战士形成了一种将大家团结在一起的“亲和力”。他们实际上以自己的言行,做了一次次很有成效的辅导员工作。以情感振奋精神,这是产生“亲和力”的条件之三。辅导员工作,不仅是解决人的思想问题的工作,而且也是鼓舞人、激励人的工作。这就需要辅导员工作者,要学会以情感振奋[:请记住我站域名/]群众的精神,鼓舞大家团结一致,矢志不移,克服困难,夺取胜利。比如,在1998年长江抗洪抢险最紧张、最危险的时刻,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来到长江大堤,以自己的真诚情感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军民的精神,也形成了极强的“亲和力”,增强了广大军民的抗洪斗志。在其他时期的辅导员工作中,我们同样需要更多的领导同志,以自己的情感去振奋群众的精神,形成新的“亲和力”,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伟大事业。 思想政治类论文: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问题 1.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趋于复杂性 当今社会,各大高校已经拆除了传统的“围墙”限制,学校在人们心目中“世外桃源”的地位已经不复存在,随着各种新媒体的兴起,外界的各种诱惑、语言、文化以及思想不断的传播至学校,社会上的这些复杂的东西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此外,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学生获取资料以及信息的方式变得多样,这些信息可能来自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而带有笼统色彩的地方性文化就容易影响大学生的思维。新媒体中不同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宗教等会极力推崇他们自身的思想,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会接受这些观念、思想,从而改变自己的理念以及信仰,可见,新媒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2.新媒体可能导致学生情绪不稳定,进而引发争斗 新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传播速度快,不管是国家大事还是身边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学生都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信息并且做出相应的反应,比如时下无论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的召开还是马航事件,打开电脑或者手机,你都会收到一系列的消息通知,如果大学生的情绪得不到控制,最终将会被舆论所吸引,导致过激行为的出现。此外,新媒体有可能导致校园群体事件的发生,大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9至22岁,这个年龄阶段的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思维,在思想、心理、价值观等方面都不稳定,一旦矛盾产生,他们就会拉帮结伙,以武力来解决问题。 二、解决新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措施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理念 教师是学生学习路上的标牌,教师要积极帮助学生探索新媒体背景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且对学生进行悉心的引导,争取以最快的速度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正确的明辨是非,认清楚事情的真假,从而做到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最终走出新媒体所带来的阴霾。此外,教师还可以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到新媒体的双刃剑的本质,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 2.建立起广阔的交流平台 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要了解一个人,你就必须与其进行思想上的以及精神上的交流,交流永远是了解对方的最快捷的方式,也是走近一个人的最好的方式。在各大高校,学校可以建立沟通平台,在平台上,众人皆是采用匿名方式进行交流。在这里,学生、辅导员或学校领导可以尽情的表达自己对某些事情的看法,对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也可以在这里进行反应,对于学校存在的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因素,要积极的提出来,并要求学校杜绝这些因素的传播,最后促进学生、教师以及学校的共同发展。 三、结语 新媒体是新时期大学生面临的一把双刃剑,在未来,新媒体还将持续不断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发展以及祖国的崛起,大学生必须从一个客观的角度出发,认清新媒体带来的益处与弊端。对于好的一面,我们要积极的将其延续下去,对于不好的一面,我们要做到坚决取缔,因为这不仅关乎大学生自身,还与学校、社会、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 思想政治类论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当代价值的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价值取向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目标、理念和原则,是教育主体对教育方向的选择和把握,是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逻辑架构模式,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以开展的基础。科学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问题。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价值取向的历史演进特点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予以厘清对于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价值取向的历史演进特点则对此提供了诸多启发。 改革开放前及改革开放一段时期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注重工具性的价值取向。统观改革开放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所要求的价值目标,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过分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而忽略个体价值。在这种评价导向之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内容上表现为,往往围绕党和国家的发展任务、发展目标来设定,而较少考虑个体的利益诉求,也就是注重集体利益而忽视个体利益,体现了评价取向的工具性特点。 尽管这种取向有其局限性,但其产生和发展却有着历史的必然性。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外资本主义势力的极力扼杀和国内残余反动势力疯狂破坏的复杂环境下,维持社会秩序稳定、肃清封建残余、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成为首要的历史重任。这一时期一切工作的核心是政治稳定。这种特殊的现实情况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评价必须以政治为中心、以社会稳定为前提和根本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面临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下加快经济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必要的物质基础的形势。这一时期,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这是工具性价值取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继续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但是,就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而言,教育是关于人的活动。人本身就是兼具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存在物,而其本质属性则是社会性。“社会本身,即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①因此,仅仅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工具性价值,无视其目的性价值,久而久之,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变成远离人们社会生活需要的空洞的理论说教,这必将遭到受教育者的反感和抵触,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长期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由于过于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政治价值或经济价值,否定或无视本体价值和育人价值,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人”即受教育者的空场,内容设计上的片面性与残缺性、手段方法上的单一性和刻板性、教育手段的单一性、目标规划上的狭隘性和短视性。这种评价的价值取向导致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零效应或负效应,值得深思。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向以人为本转变。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开始了从工具性到以人为本的伟大转折。“以人为本”即把人的需要和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旨在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价值取向以人为本,即要求通过评价活动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把人作为主体和目的,而不是客体和对象。从“四有”新人目标的确立到“以人为本”价值目标的提出,实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价值取向上的历史性转变。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价值取向的转变与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所带来的种种变革息息相关。从国内来看,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深入发展的历史过程,先是国家的工作重心由政治领域转向经济建设,而后注意到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进而到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继而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最后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格局的转变,这就决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辩证看待和处理一手抓经济工作、一手抓思想政治工作的相互关系,把二者统一到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既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又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从国际来看,世界多极化格局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日益明显。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发展趋势不可阻挡,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国外各种思想文化潮流乘势而入、相互激荡;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转型关键时期,各种社会问题矛盾突出,国际敌对势力采取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手段,竭力对我国大学生实施“西化”、“分化”图谋。原有社会背景与现代社会背景的置换,决定了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价值取向由工具性向以人为本的历史转变。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价值取向的未来发展 长期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分突出社会价值而忽视人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也表现出过分倚重工具性价值的倾向。②这不仅使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科学化水平大打折扣,而且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成效不尽如人意,严重阻碍着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地位的巩固。 由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仍然处于转型期,所以历史上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价值取向的偏颇所带来的影响依旧存在。这使得现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呈现诸多不足之处。 第一,价值取向单一化,这主要是指单一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在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评价上,倾向于知识性的传授,而忽视思想、灵魂、智慧的培育和塑造;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评估上,重视认知过程评测,忽视情感体验、意志锻炼和行为训练过程的检验;在评估方法层面则表现为定量成分太多,定性成分不足。 第二,育人本位的错位与迷失。现行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过分依赖科学的范式,使评价过于重视数的测量而不是质的探究;注重终结性的评价,而忽视过程评价。这种价值取向指导下,评价的“管理主义倾向”凸现,其根本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地位的不平等,是“忽视价值的多元化”。具体表现为,在评价中,重视评价者(即管理者)的价值观,而忽视被评价者的价值观,长此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本能将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或者会被淡化,从而导致个体的畸形发展、精神价值的丧失和道德水准的下降。 第三,学生本位价值观的缺失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大学生理应是评价的主体之一,但是长期以来,大学生仅仅是作为被评价的对象而参与评价,其主体性得不到体现,直接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丧失、利益受损和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话语权的丧失。学生主体性在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双重挤压下无法释放。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价值取向的种种现实弊端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兴起的背景下日益凸出,时代呼唤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理论的创新,实践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转变。面对新形势、新境况,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须坚持以下价值取向的发展要求。 第一,时代性与前瞻性相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价值观念及价值取向都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都必然带有时代的烙印。我国目前尚未完全得以改变的工具性、理论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价值取向与教育体制、教育行政管理、教育水平现状等实际背景有密切的关系,它在一定程度上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产物,是时代性的价值观念体现。然而,就教育而言,它总具有前瞻性,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价值取向也应该着眼于未来,从发展的角度出发,做到时代性与前瞻性相统一,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促进和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第二,多元性与一元性相统一。人们价值观的丰富性决定了价值取向的多元性。但从人类社会发展来说,价值取向又存在必然的一元性,价值取向的一元性与多元性是统一的。这种统一反映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上有两个层次:在具体的层次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应该反映参与教育评价的各个主体的多元性特征;在较高的层次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又应该反映为人类社会发展服务的目标。强调多元性与一元性相统一,是一种发展性评价,体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人本价值取向与政治价值取向的有机统一。 第三,个人与社会需要相统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基础和关键是价值判断。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活动也是一种价值活动,而价值活动的主体在价值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时必须遵循主体原则。马克思指出:“首先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体对立起来。个体是社会存在物。”③根据价值活动主体原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不应仅仅对客观的教育现象作判断,而首先要对主体本身及其需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评价。但是,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的发展需要会制约社会的发展进程;另一方面,人的需要的满足依赖社会提供的物质条件,社会的发展必需人的推动才得以进行。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必须将个人需要与社会要求统一起来。 三、以人为本: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价值取向的总标准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价值取向的历史演进阐明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价值取向的发展规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价值取向的未来发展趋势指出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价值取向的构建框架。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价值取向的总标准,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体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一致。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现时代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总思想原则下进行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必然要求科学发展思想的指导,必然要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现代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种贯通以人为本价值理念的教育实践活动。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根本原则,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地位的不可动摇性,决定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秉承其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另外,“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目的性也决定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必然弘扬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因此,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所当然地应承担起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光荣使命。以人为本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精神需求与物质需要、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在以人为本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的指导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必然成为以塑造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实践活动,它的主客体都是人,是解决人的思想、观点和政治立场,是从人出发建构在“人”的基础之上的一项基本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需要,而“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④。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这种人文关怀的价值旨归,使其挣脱了“理论世界”条条框框的束缚,回归教学意义生成之域的“生活世界”,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对生活的疏离、对人的割裂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淡漠。继而扎根“生活世界”,关注人、促成人的主体性不断优化;关切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促进人际和谐与个人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从而使个人的生命价值得到最真的实现;关爱人的现实生活需要,使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融合,进而使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意义上成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喜闻乐见的精神需求。 人文关怀的价值宗旨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同时也升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现效性,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从“文本”向“人本”的转变,促成其教学形态由单向灌输走向平等对话,教育方式从“独白范式”向“对话范式”转换。更重要的是,这种人文关怀不仅为受教育者的“自主建构”提供了现实可能性,而且为教育者的自我发展与完善搭建了宽广的平台。因为,人文关怀的价值诉求作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贯穿于其交往活动的始终,使其真正达到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融洽的教育环境氛围中彼此共享知识、情感共鸣、智慧共筑、意义共建,双方相互影响、彼此促进、共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由此真正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具体的、历史的辩证统一。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难见成效的症结就在于其缺乏交往意识和人本精神。所以,时展内在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历史性的实践活动应然地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就其本质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成人之学”,它理应成为以“人”的方式来关注人、认识人、理解人,促进人的发展,促进人的生命的精神交往的交往实践活动,其交往的目的在于促进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展和教育者的提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基本环节,是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客观指标,对其进行评估的过程,它是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服务的,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因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也必须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秉持其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和完善的价值取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就是要在测评中充分体现和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就是要在评价指标的设计中体现其对促进大学生个体人格发展和完善的价值所在及其对于大学生成长和成才的重要性;就是要使评价的结果能够显现大学生思想政治和人格发展中的缺陷,为我们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明方向;就是要在评价后的调整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总之,无论在评价指标的设计、评价活动的开展过程,还是评价结果的反馈、调节中都要时时展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以人为本理念,使其无愧于“成人之学”的赞誉。 四、全面、协调、平衡:以人为本总标准的具体体现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将以人为本作为总的评价标准,而这一总标准在具体操作中又必须通过一系列具体标准体现出来,这些具体标准则呈现出全面、协调、平衡的特点。 1.经济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反作用于经济,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作为上层建筑形式之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样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并且通过自身的教育活动,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⑤就这一层面而言,思想政治教育集中地体现了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要求,体现了一定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因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内容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必然具有经济价值,对其考评自然也要坚持经济价值取向。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坚持经济价值取向就是要考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否为党的领导服务、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服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是否树立了科学的市场经济观念、是否能够引导大学生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不断增强自我创新意识和竞争能力等。 2.政治价值取向 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仍要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最终取得伟大胜利的坚强保障。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崛起,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扞卫党的领导地位。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领导阶级,共产党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是为其阶级统治服务的,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特征所决定的。换言之,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目的和价值都要服从、服务于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三个代表”的体现者,党的理论与实践集中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⑥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以拥护党的领导为己任,以传授、贯彻和落实党的大政方针政策为价值追求。进而,在此基本价值观的指导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基本价值取向之一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这种价值取向贯通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全过程,就是要做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指标设立中,不仅要对大学生对于党的拥护程度予以定量的测定,还要给予定性的考察;就是要做到将党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政方针政策作为评价的基本指导思想之一;就是要做到将评价的结果,经过科学的分析和总结,归依到党的领导上来,使其为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服务水平提供基本的借鉴,为改革、创新党的领导指明理路。 3.理论价值取向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⑦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但是,马克思主义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我们要不断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将马克思主义不断推向前进,创新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就是要测评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这一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掌握和践行程度;就是要考量大学生对于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对未来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理解水平;就是要考察大学生对于资本主义制度及其思想文化的态度;就是要在综合考评的基础上,使当代大学生形成科学、正确的政治社会观,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4.知识价值取向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不仅涉及政治学、心理学、教育学、美学、伦理学的相关内容,而且包括法学、社会学以及人学的知识成分。虽然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育人、发展人、完善人,但其同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承担着向受教育者传输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的责任,尤其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研究创新促进其学科自身的发展和完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指标之一就是考察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吸收“内化”情况以及“外化”成效;大学生对于党的大政方针政策的熟识程度;道德知识的习得和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等等。这些观测点都是基于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知识传授效果的考评。 5.生活化价值取向 从历史源头上看,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变迁,离开了人的生活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合理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是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从根本上讲,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是为了生活,也只能在生活中才可以进行。但是,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陷于理想化、知识理论化、工具化的误区,脱离了现实的生活世界。只有实行生活化的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回到生活的母体,在生活中进行,为生活服务,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有生命的活力,更有实效。 坚持生活化价值取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要时刻关心大学生多层次的现实需要,关注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能力的发挥发展,注重大学生个性的彰显和主体性的弘扬,营造生活化的学习环境。 思想政治类论文:公费医疗管理的思想政治论文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的思想也开始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呈现出越发复杂的态势,而对于公费医疗管理来说,其面对的是不同形态的人,也面对降低公费医疗费用的压力,这更对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也只有从一线员工到公费医疗管理人员整体思想政治水平提升是解决公费医疗管理的重要措施,本文以下内容将对提升公费医疗管理的思想政治水平措施进行研究和探讨,以供参考。 二、公费医疗管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分析 根据本人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在公费医疗管理中应着重加强如下几个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一,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重点学习马列主义及其跟我国实际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逐渐促使广大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其理论水平和政治觉悟,并能不断提高解决和分析实际情况的能力。第二,将单位的各项行为与我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相融合,并加大教育力度,确保广大职工能够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统一到单位中来,提高对工作的事业心,自然地为各项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贡献力量。第三,进行法制和纪律教育,使职工自觉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提高制度的执行力。第四,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从各方面着手提升职工的整体素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三、提升公费医疗管理的思想政治水平的措施研究 根据本人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要提升公费医疗管理的思想政治水平应从如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第一,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目前,不仅社会意识的传播规律、生成特点和表现形式产生了深层次的变化,而且思想政治工作所处于的设置条件、工作对象和外部条件等均和以前不同,广大干部职工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道德选择也产生了变动,其迫切需要满足心理和谐、缓解心理压力和改善心理健康环境,这就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具体的工作中进行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工作,要不断摸索完成这项工作的合理途径,在这个过程中要根据心理疏导的特征,严格按照规律,不断提高心理咨询服务的标准,建立人性化的流程,并定期组织谈心交心活动,可以取得明显的效果。在公费医疗管理中通过融合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工作,给枯燥的思想政治工作添加了更加科学的要素和人文精神,注入了不竭动力,对促使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更加有效的实际成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同公费医疗管理工作相互配合。思想政治工作是为公费医疗管理这个中心业务工作服务的,业务工作检验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的标准之一。公费医疗管理队伍不出问题或少出问题,是思想政治工作和干部职工队伍管理的基本要求,但最终要求是调动全员的积极性,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各项工作中,促进业务绩效的提升。要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使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建设达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效果。第三,加大宣传力度,发挥模范示范带头作用。在公费医疗管理中树立优秀的职工典型并及时做好各种宣传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发挥模范示范带头作用。在公费医疗管理过程中要能够善于发现和培养严格按照单位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就医的典型人物以及工作中的典型代表,并积极将这些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进行大力表彰和宣传,使单位中更多的员工受到鼓舞和激励,进而促进广大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引导职工规范就医。第四,建立公费医疗管理人员共同的奋斗目标。 共同的目标,也就是通过一个团体成员共同的努力可以取得的预期成果,而各个成员在完成目标后能够得到其心理和生理上的慰藉和满足。可见,实际工作目标对于公费医疗管理人员具有很大的正面作用,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管理人员可以带领全体职工朝着明确的方向努力,并最终完成目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这个目标确定以后,管理人员就可以理所应当的带领广大职工顺利的朝着目标前进,这期间还需要管理人员根据实际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特别是要注意应用激励措施,全方位多举措提高干部工作积极性,使得全体人员团结在一起,在高凝聚力的作用下,就可以相互协作和配合完成共同目标。第五,培育管理文化,铸造管理核心价值观。管理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是培育先进的管理理念、提炼优秀的管理精神、塑造良好的管理形象、造就高素质的管理队伍。管理文化建设首先应当提炼管理的核心价值观,因为它主导和支配管理文化的其它要素。公费医疗管理的特点是价值不能完全以公费医疗费用的控制标准来衡量,工作成果带来的有相当一部分反映为职工群众良好的就医条件。思想教育工作应当通过大力宣传加强和规范管理对职工群众公费医疗的重要作用,让员工看到、听到、亲身感受到加强和规范管理带来的好处,从而产生强烈的满足感,产生持久的维护这一措施的动力。第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提高如下几个方面的能力。一是要强化决策的科学性。在决策中一定要考虑实际情况和规律,不能蛮干、乱干和瞎干。二是提高协调能力。对于公费医疗管理中的中心任务,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工作方针计划,而且要定期进行督促检查,提高执行力;要注意协调好上下级、同级之间的关系,以便能够更好地形成领导合力。三是要强化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必须深入到公费医疗管理的实际工作中,与广大职工谈心交心,从而掌握工作情况及其思想动态,找准存在的实际问题,并针对问题找出科学的解决办法。四是要强化说教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以情感人和以理服人,尽力做到趣味性、理论性、知识性和思想性的统一,增强工作实际效能;要提高自身形象,在注重言传的前提下更要采取措施使得身教效果发挥到极致。五是要强化分析判断能力。要能透过普遍现象,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并针对具体的矛盾能够准确的对其质、量和度进行合理的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科学的化解。 四、结尾 本文以上内容首先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随后提出了提升公费医疗管理的思想政治水平措施,表达了观点,提出了见解。但作为一名管理人员,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严格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公费医疗管理的整体水平。 思想政治类论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哲学思考 摘要:本文从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效性出发,从教学实践的主体、客体、中介三个方面进行哲学思考,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进行“综合治理”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高等学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改革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培养青年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在高校教育环节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十六大以来先后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并相继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和工作部署。十七大后,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进行了较大幅度改革,把科学发展观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贯穿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始终。但同时不容否认的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面临着严峻的困境。比如学生学习兴趣低,缺乏学习热情;部分学生厌学、教师厌教;人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存在误区;教学内容重复泛化,教学方法简单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又掣肘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改革,使教育很难达到预期目的。所以需要对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要进行实事求是的深入分析,既考虑学生和教师的主观原因,又考虑社会的客观因素,既考虑教学主体与课题,又考虑教学中介各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这才是科学的态度。以此态度指导教学改革,才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并内化为他们自觉的行动。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师队伍素质建设是有效开展教学实践的关键 教师是教学实践的主导,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设计者和指导者。邓小平曾明确指出:“能否促进学生主动、和谐、活泼地发展,关键在教师。”所以,要有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于培养和建设一支坚信马克思主义,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科研能力、比较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献身思想理论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现代社会科学文化知识日新月异,知识创新和更新速度越来越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理论品质在于与时俱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不断更新知识,不断调整知识结构,才能从思想上认识上跟上形势,不断提教学水平。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发展着的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也必须具有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客观理性的逻辑思维,坚持不懈的追求真理的精神。理论与现实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根本,他在认识论中再三强调理论必须回到现时中去指导实践,才能发挥其巨大威力。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都是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实践中,才日益深入人心,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的。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的过程。这一历史经验表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主题紧密结合起来,是历史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具备了对马克思主义的透彻理解,才能把它与当代中国的现实结合起来,尤其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阶段目标结合起来,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富有鲜活的教育意义。 按照邓小平的话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在这一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理论与实践的难题。这都加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内容,客观上不可能包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所有方面。因此,能否及时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揭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理论本质,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有具备较高的基本素质,才能在大学生普遍关注某一问题的时刻,及时为其做出解答,也才可能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在现行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实践中,我们要大力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深人进行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提高自身教学和科研水平。加强学术研究,鼓励教师大力开展学术研究活动。由此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全能型”的教师队伍,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良性湖动,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二、完善更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内容是有效开展教学实践的基础 教材是制约教学过程的一 个重要因素。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给“教材”下的定义是:“所谓教材,就是一个有目的的情境在发展过程中所观察的、回忆的、阅读的和谈论的种种事实以及所提出的种种观念”。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杜威是把教材作为活的知识来把握的。这里的“知识”决非死的、静态的知识、现成的知识,而是活的、动态的、生成的知识。这就是说,能够作为“教材”的知识,应该具有及时更新完善的与时俱进的功能。 但在现时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作为其教学知识的教材却存在诸多不足。如教学内容重复泛化。主要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与中学时的思想教育课程衔接性差、重复多。据统计,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中学政治课有近1/4的课程是简单重复,学生感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空洞的政治说教;教材内容与现实存在一定的不相适应和滞后性,教材编写的特点决定了教材总是相对滞后于社会现实,导致了教材内容与现实存在一定的不相适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从教材和教师口中得不到对现实情况的合理解释,从而对教学内容产生了厌倦。 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改革就成了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一重要环节和内容。200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这个《意见》最终确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格局,即:在高校四年制本科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四门必修课。并决定举全国之力编写一套代表国内最高水平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并将其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项目,力争于2006年秋季开学后在全国高校(包括高职高专院校)统一使用。新教材的编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和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成果,充分反映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和基本经验,充分反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有针对性地回答了大学生关心的理论问题。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后,根据教育部要求,又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进行了新一轮的修改和补充,及时把十七大相关精神加入教材,反映了教材编写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三、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文化自觉是有效开展教学实践的核心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学术反思的思想结晶,是继“文明冲突论”后又一重大社会理论突破,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今世界文化转型的时代需要。“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费孝通先生在此讲的“自知之明”应该具有两层意思,一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这里的认知不仅仅局限于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而且包含对外来民族、外来文化的理解、探寻。以便明白在多元文化交叉融合中,本民族文化处于何境地,较之他族文化,我族文化有何特色,在未来发展中该往何去。这是一种兼深度和广度的认知,不是传统意义上个人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忏悔,而是走向自身文化深处、走向其他文化殿堂并筹划和追求民族文化理想的探索历程。二是认知的升华,即把对民族文化的认知上升为一种自觉行动的理念,也就是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把自身视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把民族文化视为自身生命的组成部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主客,合二为一。这样,就把保护传统文化作为自身使命,把认知内化为自身信念和行动指南,在新形势、新环境中自觉地去继承它,保护它,弘扬它,甚至不惜用生命去扞卫它。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文化自觉,就是要让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有“自知之明”,即使大学生在认知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及其相关知识的同时,把此认知上升为一种自觉行动的理念,内化为自身行动的指南,自觉意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信念和准则,主动将之付诸实践,从而表现为一种自觉践行和主动追求的理性态度。 由于当前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利益多元化的影响,在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取向选择方面,部分大学生在政治信仰、价值观念方面发生了动摇,出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危机,对主流文化存在质疑。多数学生尚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念,在一些问题上常常表现出矛盾或多变性,对社会主导价值和信仰抱有更多的“游离”态度。一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认识肤浅、模糊、有疑虑,信心不够。诸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这些主流文化价值观念受到扭曲、侵蚀和消磨。有些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呈现明显的实用性和功利性的特点。有的大学生把参加政治学习,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积极参与学校所组织的各项活动等,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手段,希望通过政治活动和政治参与来锻炼自己的能力,实现个人的发展和要求。 所以,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之际,在世界多元文化互相冲突和激荡中,在多重世界观和价值取向碰撞与交融下,文化自觉作为当代中华民族应有的、正在增强的新型文化观念,对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是一种强大的内驱力。大学生是传统文化及国家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继承者和扞卫者,是外来文化的借鉴者和批评者。只有培养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化自觉意识,才能对中国文化的历史和现状具有清醒的认识和判断,对于当今世界文明发展的潮流以及中国应当如何应对这种潮流,就有科学的思考,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培养对于保持中国先进文化的丰富性和独立性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按照时代的要求对多元文化进行审视、鉴别和筛选,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意识。这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我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教学改革的核心。 思想政治类论文:关于加强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青年知识分子是国家、企业振兴和发展的希望所在。做好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企业改革、生产建设等各项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切实加强对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认真地研究与实践。本文结合我公司的实际从其重要性、客观性、针对性、有效性四个方面,作初步探讨。一、必须充分认识对青年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江总书记在“五四”讲话中指出:“能不能充分发挥青年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我们事业成败的关键之一,也是衡量党的领导水平和领导艺术的一个重要标志。”可见,做好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从思想上做到充分认识。 首先,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看,青年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无数革命先烈和老一代革命家牺牲、奋斗取得的胜利成果,全国人民艰苦创业取得的伟大业绩,需要青年一代去继承、巩固和发展。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青年知识分子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我们国家和人民的前途。 长期以来,西方资产阶级敌对势力,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于中国青年,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身上。1989年春夏之交在北京发生的动乱、个别青年知识分子修炼“__功”等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对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教育工作。要让他们明白,只有科学技术与现代化管理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献身的精神,而达到这样的目的,也必须坚持不懈地对青年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其次,从企业自身的振兴与发展看,也需要重视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这不仅是保证完成当前生产任务的需要,也是企业竞争的需要。在这种竞争中,青年知识分子必须具备:奉献意识、团队意识、技术进步意识、市场意识和拼搏意识。有了这种意识,才能在顺利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在逆境时同舟共济,奋发向上。这种意识的养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公司是一个具有1.5万多员工的大型国有企业,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知识分子的比例正逐年增加。企业需要对旧装置不断更新改造,需要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需要改变营销策略等。这些有赖于全公司广大干部员工,尤其是青年知识分子的不懈努力。这就需要紧紧依靠知识分子,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励他们挑重担,多做贡献。近几年来,我们公司把善管理、懂技术的一大批青年知识分子放到了重要领导岗位。今年,我们炼油厂也把一批普通青年知识分子提拔到车间领导岗位。厂党委也始终把做好知识分子工作作为党委工作的重要内容,尤其在过渡阶段,必须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青年知识分子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对青年知识分子的整体评价应具有客观性 正确评价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搞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现在,有些人产生一种疑虑:“青年还能胜于蓝吗?”有的人看到企业的暂时困难,就感到“一代不如一代”。其实只要对青年知识分子的现状及成长过程进行全面的、本质的具体的分析,就会得出比较公正的评价,任何悲观的论点都是没有必要的。 首先,从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看,主流是好的。同志在90年纪念“五四”报告会上讲话中,精辟地分析了我国当代青年知识分子在本质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热爱社会主义的,有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贡献力量的愿望。我公司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本质上也是希望自己能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贡献的。有很多人还能够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生产、顾全大局,表现出了一定的政治觉悟。其次,他们来公司后,经过几年的实际锻炼,很多人在技术上能独挡一面,他们有的成长为工程技术人员,有的担任了项目负责人,有的还担任了基层党、政领导职务。他们的科研成果,有的还受到了上级的表彰和奖励。这两个方面的总体状况,充分说明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主流是好的,是可以依赖的。但是,他们大多数人由学校直接跨入到工作单位,对社会了解和认识不够深刻,思想容易受到资产阶级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好高骛远。他们也没有受到过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教育,对中国的国情和中国人民奋斗的历史缺乏深入认识,对我国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了解不足。还有一部分人在思想认识上存在着偏激、理想化、简单化的倾向;在伦理道德上存在着个人本位主义思想。对以上种种现象,只要我们给予充分重视,采取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情况总会向好的方向转化的。我公司应发动青年知识分子对《实践论》、《矛盾论》、“三个代表”等理论进行学习,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理论学习和企业精神教育,使青年知识分子的理想信念和伦理道德观念有所增强。 三、对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具有针对性 青年知识分子文化层次较高,接受能力较强,多数人主要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对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要求,应有别于领导干部和政工干部,主要是对他们进行基本理论、基本感情与基本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当前,对青年知识分子主要应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和优良传统教育。 社会主义教育主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使他们懂得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深刻道理。从而坚定不移地支持四项基本原则,走社会主义道路。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通过学习近代革命史和了解中国的国情,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觉地把个人的命 运与祖国的命运,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主要是结合生活和他们的思想认识实际,使他们学会全面地、历史地、发展地看待世界和事物,克服认识上的片面性。要使他们懂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它不仅是指导人们正确认识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的重要武器,也是指导人们从事科研技术工作的武器。以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纪律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精神教育,主要是培养他们乐于奉献、关心集体、热爱劳动、艰苦奋斗、遵守纪律的精神和作风以及良好的道德风尚,消除资产阶级人生观、价值观对他们的不良影响。在实践中,必须把说服教育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广大青年知识分子逐步成为“四有”新人。但是这里必须明确,理论灌输不是填鸭式的硬灌。由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处于恢复阶段,进行理论灌输确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积极实践,认真探索,不断改进,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因此,在对青年知识分子进行理论灌输中,必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行之有效。一是在教育内容上,要坚持实事求是,密切联系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实际。二是在教育方法上要掌握教育对象的认识过程,抓住症结。三是教育目的上要引导青年知识分子学会用马克思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使他们学会认识世界,又学会改造世界,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四、对青年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措施要注意有效性 当代青年知识分子善于独立思考,思想活跃,民主意识强。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把继承与创新结合起来,探索适合青年知识分子特点的方法和措施,开展多种教育活动,以期收到好的效果。 俗语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无论是人才的培养,还是对人才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结合生产实践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一点一滴入手,长期不懈地抓。笔者认为在做这项工作时要做到政治信任,生活上关心,工作上放手,有力地激发青年知识分子积极向上、为企业献身的热情。从他们入厂的那一天起,党支部就应该抓紧对他们进行政治教育,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拢。党组织则应把他们列入重点培养对象,一旦条件成熟,就及时将他们吸收到组织中来。在使用上注意把一些重要的工作大胆地交给他们干,使他们每时每刻都感受到组织上的信任和关怀,只有加倍努力工作,才能不辜负组织上的殷切期望。车间做为基层组织,党支部应审时度势,及时把一些优秀的青年知识分子选拔到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有意识地给他们压担子,放手让他们参与管理,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增强驾驭全局的能力,从而理解企业的各项工作,更好地为企业服务。这种从工作上放手,也是把思想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的一个重要体现。近几年来,我厂在上级党委的支持下,也推荐了几名青年知识分子,让他们分别担任了我厂重要领导职务,在对他们进行指导、帮助的同时,放手让他们开展工作。现在,这些人都能独立地挑起我厂某个方面的重担,成为驾驭炼油企业的优秀人才。在生活上关心、帮助青年知识分子,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专心致志地去干好本职工作,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法宝。新分配来的青年知识分子许多人远离家乡、父母,孤身一人。车间党支部应通过形式多样的工作,让他们深刻体会到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使他们安心于本职工作,从而激励他们奋发向上,自觉成才。为了及时掌握青年知识分子的情绪波动和思想脉搏,增强思想工作针对、有效性,建议各级党支部建议“三必访”制度,即:青年家中有矛盾必访;家里有困难必访;生病住院必访。通过诚心诚意的工作,使他们前进途中尽量少走或不走弯路。每当他们生活上遇到困难,党组织就设法帮助解决,为他们成才创造条件,铺平道路。 各级党组织还要积极引导青年知识分子进行自我教育。青年知识分子有较强的求知欲望,自学能力较强,喜欢思想交流,愿意平等探讨,对居高临下式的说教式教育方法有反感。要充分尊重他们的这个特点,积极为他们创造条件,通过开展自学讲座、专题研讨、专题辩论、演讲比赛、社会调查等活动,启发、鼓励他们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比较,认真思考,自己寻找正确答案,达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 思想政治类论文:谈谈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适应改制后的企业 当前,国有企业的改革改制,正在向纵深发展,大部分企业改革改制工作已经结束,改制后的企业建立了新型的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优化机制,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全身心地投入到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中去。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经过重组,成为名符其实的民营企业。改革给企业带来了新的生命力,使企业焕发了生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如何继续开展,如何与改制后的企业相适应,这是摆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个新课题。 一、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改制是一场革命,是对旧体制的摒弃,对新体制的创立。我们的改革,其性质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各种关系的调整、完善和发展,它所破除的只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以便更好地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也是我们改革中必须坚持的大方向。坚持这个大方向靠的是什么,就是要靠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来保证。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着优良的传统和丰富的经验。我们的革命事业之所以取得成功,并不断发展壮大,除了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外,就是通过了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来教育、启发、激励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作为一个企业,也要靠思想政治工作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引导企业和员工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树立正气,端正行风,克服和纠正不利于企业的不良风气,保证企业健康、兴旺、发达。 当前的企业改革改制,将触动着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人们传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心理结构等方方面面,必然会给人们的传统观念的惯性思维带来巨大的冲击,也必然会给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一系列的新问题。因此说,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不仅没有减轻,而是更加重了。 二、继承传统,更新观念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它和其它任何一门科学一样,也是在不断地继承、发展、完善和创新的。随着改革的深化,旧的格局被打破,新的机制在形成,导致人们必须要用新的价值尺度去衡量传统观念,实现观念更新,而观念更新又势必给行动带来重大的影响。思想政治工作要与之相适应,也要在观念上有所更新。如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方式问题;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作为生产要素分配多样化的问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双向选择”的用人机制等等,这些都突破了我们在计划经济时期所宣传的传统思想,在这些理论问题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如果我们的观念不更新,还停留在过去一贯制的思想政治工作观念和方法,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不能成为改革的铺路石,反而会成为绊脚石。 那么,哪些观念需要更新呢?一是要更新思想政治工作的不切合实际的一刀切,大呼隆观念,而是要从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出发,使形式和内容联系更紧密,防止“空对空”。二是要更新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上级布置,基层贯彻、检查验收三阶段形式的观念。而是要运用多种形式进行生动活泼的教育方法。三是要更新思想政治工作只是讲大道理的观念,而是要在思想政治工作上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在关心人,尊重人的基础上,不光是讲道理,还要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四是要更新思想政治工作就是简单说教的观念,而是要广泛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信息学、管理学、美学等科学知识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 观念更新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强调更新,并不是摒弃一切传统观念,而是对传统观念的继承、完善、发展和提高。 三、掌握规律,创新方法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门科学,也是有规律可循的。过去我们已经认识和总结出不少规律,并形成了一套系统理论,今天随着形势的变化,我们还要不断认识和掌握新的客观规律,才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一,要加强对新情况和新问题的研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着眼于改制后企业的特点,要注意企业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员工的思想反映和动向;要注意企业在改革改制方案实施过程中可能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的潜在问题;要注意企业改革中的横向对比中出现的不平衡对职工心理承受能力的影响;要注意企业改制后抓经济效益和执行国家政策的关系;要注意有所为才有所位的用人机制和岗位竞争的矛盾问题等等。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思想政治工作就难以产生实效。 第二、要加强对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的研究。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我们解决问题就是要从普遍矛盾中去寻找主要矛盾。一般地说,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大都表现在一些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上。如改制后的企业,特别是成为民营经济的企业,原国有企业身份的员工如何尽快适应民营企业的机制,包括规章制度、岗位安排、分配形式、作息时间、工作效率等,只有缩短磨合期,使企业及早正常运转,才能使企业更早地产生效益。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总会出现一些不同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比如,打破了“大锅饭”,拉开了分配差距 ,就会使一些人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强化企业的内部管理,就会使一些人感到受约束,不习惯;商品价格下跌,市场形势发生变化,导致业务经营困难,需要寻求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等等。这些问题总是随着时间、形势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解决一个问题,又会出现新的问题,我们只有不断深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从中发现并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经验,就会对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第三,要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研究。同志曾作过一个比喻,把解决问题比作过河,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比作桥和船,没有桥和船,过河就是一句空话,说明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的重要作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一个重要途径。比如搞政治教育,按上大课的形式,容易使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之间产生无形的心理屏障,效果不太理想。通常的听课、念文件,受教育者如果不做笔记地话,仅能接受不超过5的信息量,而人们潜移默化地接收到的信息(不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大量大量的都是来自于书报杂志、广播电视、社交活动和亲友的交往中。因此,政治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封闭施教”的方式。当然,必要的相对集中上大课还是要的,但方法可灵活一点,切忌照本宣科,可多采用电化教学,对话交流,咨询答辩,演讲竞赛,参观访问等多种形式,使教育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来达到教育效果。但改制后企业都是把经济效益摆在第一位,经营理念更趋向于追求利润最大化,时间就是金钱,不可能用大块的时间搞政治教育,集中只能是相对的,还是要通过大量日常的、分散的、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和自我教育来达到教育目的。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它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通过谈心、拉家常、家访、文化活动等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使之产生共鸣,通过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气氛,寓教育于无形中。也可以运用激励机制,心理调节,规范约束和行为引导等方式,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对象,采用不同方法,取得最佳效果。如坚持以宏大事业感召人,优厚待遇吸引人,优秀文化凝聚人,创造条件成就人,培育竞争意识,倡导团队精神,使员工始终处于激活状态,使企业形成强大的生命力。 四、群策群力,齐抓共管 思想政治工作如果单靠少数人来唱“独脚戏”,限制在一个狭隘的小圈子里,必然会冷冷清清,软弱无力。因此,要发挥各方面的力量,使大家都来做思想政治工作,各部门齐抓共管,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活跃、生动、有效。 一是在纵向上,要搞好上下结合,发挥领导和下属的两个积极性。事实证明,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企业主是党员或党委(支部)书记,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一般都会得到重视,党组织在企业内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认同感就强、影响力就大。党务、人事部门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制度、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施,并积极主动地开展具体的思想政治工作。 二是在横向上,要做好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发动部门领导和骨干,使人人都做思想政治工作,形成合力,业务部门也要结合各项业务活动一道,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各项工作中去。部门领导直接和员工接触,相互了解,感情接近,有共同语言,做思想政治工作有着更有利的条件,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是要充分发挥工、青、妇的组织作用。工、青、妇组织都是企业的群众性组织,从他们的性质、任务来看,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他们的任务之一。因此,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通过他们建立一个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使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到各个层次,全面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做到了企业发展我发展。这也是抓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一环。 综上所述,在企业改革改制后的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要与之相适应,就必须不断加强,更新观念,探索规律,研究问题,创新方法,真正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思想政治类论文:思想政治课是重要的素质教育课 全面提高中学生的整体素质,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社会的共同目标。培养跨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需要从基础做起,需要学校各学科教师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缺一不可。在这中间,思想政治课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 广义的素质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可以说它包含了人本身物质的和精神的、外在的和内在的一切方面。具体可划分为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美学素质、科学素质、技术素质、身体素质等许多方面。在主必个方面中思想素质起着基础的和决定的性的作用。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面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目前的中学生是将来的社会主义劳动者,不论他们从事倾听种职业,都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一个人的政治思想素质决定着其他素质的发展方向,并成为其他素质发展的精神动力。思想政治课既一门社会科学教育课,同时又是一门德育课。这就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所具有的独特的核心地位和基础作用及重大任务,是任何其他课程所无法取代的。这是由思想政治课的性质、目的、内容和特点决定的,同时好是我国学校教育与资本主义学校自由发展的本质区别。 二、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决定了它素质教育中的重大任务 初中开设的各门课程都有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的素质教育任务,如语文、外语主要有文化素质教育并兼有思想、科学、美学 等素质教育任务;数、理、化主要承担文化、科学素质任务;音、体、美汾别承担的素质教育方面多,任务重大。它的内容习定了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思想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高尚的美学素质,坚实的科学文化素质等,并且由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来推动和激励其他方面素质的健康发展。用通俗的说法就是,思想政治课的任务则要教育学生堂堂正正做人,兢兢业业做事。只有牢固树立堂堂正正做人的思想,才能由习心和毅力去学习兢兢业业做事的本领。通过兢兢业业做事,在将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增砖瓦,才能体现出堂堂正正做人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目前现实决定了思想政治课完成素质教育任务的艰巨性 由于目前现实生活中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存在和制约,使人们对思想政治课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模糊,经常外于摇摆不定的状态,有时是抽象肯定、具体否定。这是社会上存在的“一手硬、一手软”在学校教育上的反映。目前学校教育仍然未摆应教育的束缚,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被人们充分认识和接受,思想政治课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和基础作用也还未能被人们认识和肯定,因此便会出现抽象肯定,具体否定的现象。事物总是在矛盾中不断发展的,人们的认识出总是在实践中不断深的。随着党的十五大精神的贯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相信全党全社会将对思想政治工作重新加以重视,这必将会为学校思想政治课完成素质教育创造一个更为有利的环境和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思想政治课教师贩须坚行不懈地努力素质教育 思想政治课的目的、内容、特点决定了它是一门重要的素质教育课,它的每册书、每个内容无不承载着素质教育的任务。尽管目前人们对素质教育还认识不足,但事物总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要有一个过程。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只有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发扬爱岗敬业精神,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使人们逐渐认识. 思想政治类论文: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如何引导人教育人塑造人培养人的工作,是企业必不可少的生命线、向心力。随着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的变化,经济发展、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日趋多样化,职工的活动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方法方式和对象也发生了变化,文秘站原创如何面对错综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是亟待我们认真研究和努力实践的问题。1思想政治工作要务求“实”受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部分思想政治工作者习惯于灌输式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思想政治工作游离于企业中心,走形式,图过场,实际效果不佳。在市场经济发展和企业不断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职工队伍的构成、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必须由旧变新、由虚变实。系统性的务虚教育应减少,日常的针对性教育应增多,脱离经营活动的教育应减少,密切经营管理的教育应增多,普遍性的灌输教育应减少,针对性的改革政策教育应增多,改变过去我们讲什么职工听什么为职工关心什么、议论什么我们就讲什么。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要抓主要矛盾,抓关键问题,把作用发挥在决策前,落实在执行中,渗透到管理上,增强内容的针对性。 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与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人的思想矛盾和问题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在很多情况下,来自自身工作和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理顺矛盾和情绪,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对各项工作能起到非常直接的促进作用。所谓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一个直接的重要方面,就是表现在对工作的促进上。要想把本部门的工作做好,就必须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自身实际做思想政治工作,就能有的放矢。比如:每年评奖、评先进等,本来纯属好事,但弄不好,反而会惹出一大堆矛盾和意见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办事公道、程序规范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工作做实了做细了,道理讲通了,关系摆平了,矛盾也就减少了,这样好事才能真正办好。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离开物质利益这个原则,我们要看到观念的背后是利益,观念受物质利益的制约,利益得失是观念转变的重要动因。因此,要在职工中大力宣传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思想,并用制度来加以保障。同时,要积极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工作上。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单纯地就事论事,抓职工的观念转变要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增加国家、企业、职工的共同利益为目的。以此来引导职工观念的转变。2思想政治工作要突出“细”在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注重针对性。针对性是实现经常性的具体细化,实践中把握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针对任务定内容,旨在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企业生产建设、业务发展任务均十分繁重,工作中要做到针对任务定内容,在每完成一项任务中,把握宏观控制,在做好动员的基础上,及时宣传先进,表彰好人好事,提倡奉献和奋斗精神,形成人心向上的好风气。有针对性的开展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调动职工的积极性。针对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前预测组织教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依据思想形势分析提出问题,对在完成生产任务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要树立超前意识去预测,把容易出现的问题做为政治教育的内容,用以保障单位的思想建设健康发展。在平时工作中,应及时对职工进行劳动纪律、遵守职业道德的教育。在职工中进行“假如我是一个用户”的教育,启发职工遵章守纪的意识,用以加强企业的职业道德建设和纪律性。针对不同人员的情况,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在做好旨在加强整体素质建设的同时,也必须做好具体人的工作,而且要真正做到点子上,因此应掌握具体方法和正确处理几个关系:一是细心观察分层次,调查研究讲方法,职工年龄大小、知识结构、个人经历,男女性别这些不同方面带来的思想问题也是千差万别的,思想问题所表现的形式也是不一样的,应细心观察,采取不同方法,就一般来说:老同志在沉默不语的时候、技术人员在情绪不高的时候、青年职工在不说不笑不高兴的时候,这时正是需要做好思想工作的时候,要通过谈心拉家长等了解掌握情况,并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解决职工思想和实际问题。二是大道理和小道理的关系。坚持大道理管小道理、小道理服从大道理,该讲大道理的时候,必须要讲,只有在道理上讲清楚,才容易收到好的效果。三是处理好主动做与被动做的关系,对于主动找上门来,找领导谈思想解决问题的,应热情接待耐心听。针对不同情况给予疏导、解释、批评、鼓励。对于不能马上解决和答复的,要研究后认真做好善后工作。在平时工作中还要主动做好不同层次人员的思想工作,在对党员教育中,重点强调党员模范作用,针对实际情况,组织党课教育,对外勤人员要以表扬为主,肯定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思想政治工作有针对性,在实际工作中才能收到一定的效果。3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情” 情,是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起点,是协调人际关系的动力。在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环境、渠道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思想政治工作除了从内容上加强针对性外,还必须从方法上加强和改进。要由过去的强制性、指令性转变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参与性、指导性,与有情管理相结合,创造出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职工广泛参与并乐于接受的活动方式,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建立起与员工深厚的感情,要真心实意,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做工作,象对待自己亲人那样无微不至地关心人、体贴人,使对方切实感受到温暖,感受到你为他好。要放下我是来教育你的架子,以平等的姿态与之交流。要学会换位思考,倾听不同意见,只有设身处地,以心换心,才能真正理解人,说服人,达到教育人的目的。要坚决克服那种方法简单,急于求成,带着情绪做思想工作的弊端。具体工作中,要善于将大道理转化为与具体的人贴的更近的小道理。思想政治工作虽然最终是要让人明白大道理,但最好是把大道理贯穿和渗透在小道理中,转化成与具体的、感性的人贴得很近的小道理,以小道理的形式出现,娓娓道来,让人感到平实可亲,听得实在,觉得有理。无论大道理还是小道理,都要通情达理,富有人情味。思想政治工作着眼的是整个社会的和谐、进步,但同时也是对每一个个人的关爱。无论谈哪种道理,无非是帮助人提高认识,解开疙瘩,抚平情绪,认清方向。这本身就是很有人情味的事情。但如果忽视这一点,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官僚主义的态度,就会让人感到思想政治工作似乎都是生硬的、强制的、不得不听的,反而失去了人情味。为了防止这种扭曲,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就应该大力提倡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尽量设身处地地为人着想,帮助解决具体的困难,从实际的思想认识问题出发,有的放矢地讲明道理,解开疙瘩,提高认识,在温暖和煦的气氛中促进人的内心世界的升华。讲道理最好多用讨论式,少用训诫式。在某些情况下,如果简单地用是非对错、非此即彼的方法,用我对你错、我讲你听、我训你受的方法,就不仅达不到预想的效果,还可能起到反作用。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最好多用讨论式、探讨式 ,以平等的地位和态度,在切磋交流中共同寻求正确的答案,促进双方思想觉悟的提高。当然,这并不是说不能训诫了。严格的批评就是一种训诫,在不少情况下也是需要的。只不过要用得对路,用得适当。4思想政治工作要致力于“帮”为了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应注意在帮上下功夫。 帮助员工正确认识形势,增强信心。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应多到员工中去,通过举办各种报告会,对员工进行形势教育,引导员工站在宏观的高度,从社会发展大趋势、改革开放大格局、企业生存的大环境中知形势,明方向,增强工作的干劲。 帮助员工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改革意识。最重要的是要用邓小平理论教育干部员工。注意把学习邓小平理论同学习十五大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员工了解具体政策,增强执行政策的自觉性。具体政策是党的路线、方针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与员工切身利益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员工如果对具体政策不理解,很容易引起思想上的疑惑、情绪上的波动。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住房制度改革和公司三项制度改革等一系列具体政策的陆续出台,帮助员工学习这些政策、掌握这些政策、用好这些政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每一个干部都应深刻领会政策,并把政策原原本本地交给员工,帮助他们了解政策出台的背景,掌握和熟悉政策内容,提高执行政策的自觉性。 帮助员工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凝聚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首先要重视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对员工反映的实际困难,不管能否解决,都不能回避,应当满腔热情、主动关心。特别是事关企业、员工利益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我们更应该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清理各类需解决的问题,尽最大能力创造条件加以解决。总之,只有深入调查研究,了解职工“所思”、“所盼”、“所想”,积极解决职工的实际问题,才能使职工心情舒畅的干好工作,为企业发展奉献聪明的才智。 5思想政治工作要力争“新”创新是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新形势下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变化的新情况,大胆进行探索和创新。在思路上,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在内容上,由单一的思想教育向提高队伍整体素质转变;在形式上,由集中、统一、大型的活动向小型、灵活、多样的方式转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专职政工人员要消除工作的“时间差”和滞后性,要以平等的态度待人,加强和职工的沟通和交流,做到以情感人,让职工产生信任感、成就感、温暖感和舒适感;要注意把握职工的情绪,主动把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要坚持做到让思想政治工作进车间、入班组、上一线、到现场,及时把握职工的思想动态,针对职工中出现的思想实际问题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引导职工做好本职工作。应当肯定,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的许多探索和创新已经取得明显的成效,抓住了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但也要清醒地看到,这些探索还需要继续深化和拓展。当前,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正在进行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变革。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复杂、任务更繁重、工作更艰巨。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和切实贯彻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密联系实际,积极开拓创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方式,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渗透力,努力开创一个生动活泼、扎实有力、促进企业长久发展的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要采用新工作方法,以换位的方式思考问题,想职工群众之所想,急职工群众之所急,多做得人心、稳人心的工作。少说大道理,多做实事。这样,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就会更有说服力,感召力。6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活”思想政治工作要利用科学手段与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结合起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和气氛中陶冶情操,提高觉悟。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不仅是抽象思维的过程,也是形象感化的结果。开展各种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可以增强大家的参与兴趣,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调整人的思想情绪和心理情感。这种形式既易于为人所接受,又能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和引导人的价值取向,对思想政治工作能起到很好的帮助或辅助作用。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不必处处摆出一副正儿八经的面孔,有时候不妨把形式搞得活一点,乐一点,美一点,轻松一点,尽量把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当然,活动形式要有品位,不能流于庸俗。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和载体发生了变化。思想政治工作要针对新情况、新问题,着重从三方面开拓。一是向市场领域开拓,进行超前教育。企业改革深化,市场竞争加剧,使职工的经济观念、利益观念日益突出,如果引导、处理不好,就会同我们一贯倡导的团结协作、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发生矛盾。因此,我们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做好超前引导工作。二是开拓视野,多方面、多角度地进行渗透。随着股份制改造和公司上市,企业走向市场以后,职工和社会接触更加广泛,特别是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甚至种种丑恶现象会侵蚀职工队伍。因此,我们既要做好内部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又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净化矿区社会环境,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三是向企业文化领域开拓,尽量满足职工的文化和精神生活需求。职工思想观念的更新对物质和精神生活有了新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对职工进行培植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精神、树立企业形象的教育,另一方面要研究职工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广泛开展多功能的企业文化活动,促进职工素质的全面提高。总之,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只是简单地重复过去的老办法是难以奏效的。我们应与时俱进,在创新上、“适应”上多动脑筋,使思想政治工作在为生产经营服务中体现“生命线”的作用。 思想政治类论文: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充分体现了党对现阶段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1]思想政治课作为学生德育的主渠道担负着促进学生学习知识,提高思想品德,塑造健康心理品质,树立正确的“三观”的重要职责,其目标是系统引导学生形成符合特定社会和时代以及人类自身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观点和行为品格。从某种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居于统领性地位,因为只有在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引领下,才能培养出具有信念坚定、社会责任心强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国内改革发展的深入推进,引发了多元社会价值观的碰撞和交流,一方面使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不可避免地受到环境的影响,部分学生道德素质下降,变得功利、自私、浮躁、褊狭;另一方面部分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观念却仍然停留在唯应试教育上,沿用着传统的单向灌输教学方法,致使学生上课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有些学生甚至将思想政治理论与生硬、枯燥划等号,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如何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契机,在实践探索中确立新的教改思路,培养新的教与学的思维方式,寻找教学改革的创新点,实现“教化”向“内化”转变,最终促成学生知行统一,已成为思政课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2]为此,笔者总结自身多年思政课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以下意见。 一、树立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教育理念 通过制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激励全体教职工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参与德育工作,并要求部分党政和学生党团政工干部必须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教学任务,寓德育于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对学生开展学习动机、学习态度、良好学风、政治思想品德、意志品格等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并通过挖掘不同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所蕴涵的丰富伦理道德、科学精神、人文思想等内容,春风化雨,潜移默化间使学生敬畏并遵守社会公德、规章秩序、宪法法律等,形成一种内在的自我约束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此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与学校党政人员、各科专任教师的互为补充,理论教育与日常思政教育、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还可聘请校外有关政府部门、高等院校、民间慈善公益组织等相关人员担任兼职思政理论课教师,通过参与教学实践指导或是开设专题讲座,进一步充实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和结构。 二、整合思政课教学资源,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以学校党委行政为领导、思政课教研室为核心、整合教务、学工、团委在内的相关部门力量的组织管理系统,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思想政治工作、学生管理工作“各自为政”的问题,从领导体制机制上形成齐抓共管的德育格局。同时加强思政课教学研究机构的组织建设,突出其教学主体地位。可由校党委书记或副书记兼任教研室负责人,成立“大思政”教研部,由专兼教师共同承担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心理健康与公共安全教育、社会实践等任务,教研室负责教学任务中课程方案及标准的制定、选配教师、编写或选订教材、排课、考核等具体工作,教务处全程督导教育教学质量。 三、增强学生考核科学性,建立多元化复合型考评机制 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应遵循思政理论课既重考知识,更重考能力的理念,实施中应侧重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突出思维方式的考核,围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能力设置考试目标;二是突出实践运用能力的考核,围绕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置考试目标;三是突出日常道德修养的考核,围绕提高学生精神境界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设置考核目标。具体操作应将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理论学习成绩与实践成绩相结合、师生评价与社会考核相结合,以实现考试的实效性与教育教学实效性的有机统一。 为杜绝少数学生最后几周通宵加班靠“死记硬背”过关,忽视平时学习的日积月累和良好道德规范的日常养成,应加大日常考核、实践考核的权重。同时,参与学生考评的主体除了任课教师外,还应向两头拓展,即相应减少任课老师在考评中的权重,适当增加同学互评和社会评价的权重。课 程成绩考核权重可设置为3∶3∶4。第一个“3”即平时考核占总绩的30%。内容包括单元测试、学习态度、作业情况、课堂表现、出勤等。为体现学习理论“要精,要管用”的原则,根据大纲要求,平时考核适当增加综合应用内容,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点,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个“3”即实践考核占总成绩的30%。与其他课程配合,将学生日常遵守行为规范、参加市级以上人文社会科学类知识竞赛、辩论赛、征文比赛等社会实践活动的成绩以及完成诸如调查报告、课堂教案制作、参观感想写作、文明礼仪志愿者活动等实践作业的情况量化计入思政理论课考核成绩。对于那些在校内违反校纪校规并被处以记过以上处分的学生,实践课成绩被视为零分,但本着惩前毖后、教化育人的目的,允许犯错的学生通过在课余时间参与公益爱心活动、义工活动等进行品德补偿式自我教育,以重新获取实践学分。“4”即理论考核包括期中、期末考试总计占成绩的40%。 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思想政治课只有教学方式和方法真正贴近学生实际和社会生活,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用学生易懂爱听的语言,整合生动鲜活的案例,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启发学生思考,才能让学生真心喜欢上政治课,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己息息相关,对促进自身全面成才具有推动作用。 (一)教学手段现代化,拉近师生关系 加大教学硬件设施投入,实现每班都安装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每几名学生就配置一台电话,课堂上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图文并茂、声像结合、动静皆宜的PPT课件,使整个教学过程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增强教学的情感性和吸引力,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中将基本概念、核心观点、主要方法、重大事件牢牢“入耳”、“入脑”和“入心”。针对目前学生家庭大多配有电脑的现状,思想政治课老师还可延伸校外“第二课堂”,通过组建班级或年级QQ群、MSN群等,围绕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目的设计、制作各种学习栏目,展示教学资源,供学生随时自主安排和选择学习内容,同时通过即时聊天、电子邮件、语音聊天等形式,师生间进行信息交流,打造一个针对性、个性化、开放式的网络学习空间。 (二)教学方式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学生在校时间主要是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度过的,因此,抓住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就能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经常性、稳定性和长效性。要上好思政理论课,老师应抛弃以往手拿教学大纲从头到尾满堂灌的单一陈旧模式,在课外做足功课,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将理论讲授法、讨论式教学法与案例式教学法有机结合,灵活运用。1.理论讲授。要求讲授围绕核心观点、主要内容进行讲解,做到重点突出,讲解精辟,让学生很快抓住篇章要领,掌握理论精髓。2.讨论教学。选择学生普遍关注的时事、热点问题开展课堂讨论和分析,以学生述评为主,老师引导为辅。如:就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这一热点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由各组派出学生代表做“阳光体育助我们腾飞”的演讲。通过对活动目的和意义、面临的困难、解决办法以及对自身影响等诸多方面的层层剖析和观点陈述,既培养学生关注思考社会热点问题的习惯,又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陈述问题的能力。3.案例教学。结合学生生理特点、心理特点、知识水平、能力水平以及教学要求等,精心选择案例,将理论观点融入生动可感的典型案例中,通过先亮出观点再举例说明或是先举例再阐述论点来印证和说明理论观点,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真正掌握知识点,并通过案例引申鼓励学生培养发散思维的习惯,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3] (三)突出实践教学,重视学生的德育养成教育 提高参与实践活动的意识,培养良好的实践能力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局限于上好一堂课,保证学生拿到一个理想的分数,只有将理论运用于实践,通过实地考察、调查研究和参与实践等,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更好理解和融会教材中提出的理论观点与思考问题的方法,加深对知识的巩固、系统和拓宽,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增强自身综合素质。课堂、校园和社会是学生践行日常道德行为的三个不同场所,三者具有教育承接和互为影响的内部联系,课堂是基础,校园是重要实践场所,而社会则是检验和培育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大舞台,只有当走出校门的学生思维方式、言行举止、价值取向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要求并能在日常生活和突发事件中展示出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就表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成功的。由此可见,学生离不开这个三个相关场所的教育和影响,如果三个场所所给予或渗透的教育是一致的,则学生会加速成长,反之则会抵消教育正面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三结合”原则,即将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堂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堂理论教学与学生校内实践相结合、课堂理论教学与校外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制订一揽子教学任务计划,诸如要求每位专任教师组织开展多个实践项目活动、联系一个爱国基地或专业基地、指导一个学生社团、举办一次道德修养或人文素质专题讲座、完成一篇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报告等,促使老师以学生社团、爱国教育基地、校企合作单位、姐妹友谊校等为载体拓展实践课程外延,通过组织学生参与“青年志愿者”、“学雷锋树新风”、“文明出行”、“绿色家园”等社会实践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延伸理论教学,使教育不再封闭于教室和书本,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到主动的参与、探究和思考,在实践“大课堂”中接受道德教育,培养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 五、多管齐下,建立高素质专任教师队伍 新课改能否取得成绩和实效的关键在于能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队伍。高素质体现在:一要责任心强。如果专业教师缺乏起码的自信和责任感,那么,在教学中就不会投入极高的热情并付出辛勤的汗水,在自身业务上也不会深入钻研,讲课也必然空泛杂乱,更毋庸谈讲课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了。二要业务精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课程体系与旧版相比,内容更综合、更系统,一些重点和表述都有所变化,尤其是科目考试题型中主观分析题分量加重这一趋势,都对教师知识更新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必须加强思想政治修养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做到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同时持续关注研究专业理论发 展、课程教学改革成果及学生思潮动向等发展变化,在学习思考中不断提高运用理论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三要勇于创新。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以“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在教学上不断寻求适合学生特点的方法,在师生、生与生之间的交流与启示中完成学习任务。鼓励并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教室参与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开阔视野,丰富体验,巩固知识。学校应严格思想政治课任课教师的准入资格,真正将那些责任心强、业务精通、勇于创新的高素质教师纳入思想政治课专任教师队伍,并通过制定相应的考核与激励措施,鼓励教师通过在职进修、参与专业培训、参加企业实践锻炼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担当起推进教学改革的重任。 思想政治类论文:新时期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与地位 摘要:改革开放 3O年,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院干部职工在院领导的领导下,历经百年创伤,一步一个脚印,送走了开启百年新篇章的第一年。我们经过十三年的努力创建,辛勤付出,按照医院“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前两年挤入了三级甲等医院行列,这是医院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们医院已经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化医院。然而,在欢庆、喜悦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医院还有“硬伤、软肋”,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地去做。社会在进步,医院在发展,面对国际金融风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医院要生存,要发展,机遇与挑战同在。我们有党的优良传统,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作用的优势。在新时期就如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作者作了粗浅探讨。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创新 作用 地位 近些年来,在卫生事业改革的浪潮中,我们医院在管理的体制、机制 、模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医院体制、管理机制 、分配方式、人事制度等,已经无法适应近代医院管理新形势的要求。按照总书记努力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寓于创造性的要求 ,认真研究新时期医院改革中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已经是我们当今务必探讨的新课题。 一、 确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认识 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教育群众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任务 ,做好人的思想工作。战争年代,支部建在连上,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建设时期 ,我党加强组织、作风、纪律建设,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条战线上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市场经济形势下,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但不能削弱,而且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医院在新时期,认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工作是提高在医院管理、医院建设中的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的有效途经,也是医院改革 、医院发展中化解各类纠纷、矛盾的催化剂。在不断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 ,思想政治工作不仅可以创造精神财富,同样也能间接地创造物质财富。面对国际金融风暴的侵袭,我们要从新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只有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在医院管理工作中作用和地位,积极面对当前的经济困境,才能更好地为医院的改革、医院的建设保驾护航。 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 思想政治工作在医院深化改革中,同样也要进行自我变革和自我完善,要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完善和提高,才能适应近代医院新形势的要求。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发挥时代导向作用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所在。因此,我们务必要注重学习现代科学理论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我党的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党的地位,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为本,正确运用现代思维方式的新理念,从内容上贴近群众,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根据不同时期职工和病人关心的热点 、难点来不断充实和调整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以适应时展的要求。如,转岗分流中做好适应新岗位的技能培训;举办深化改革中的心理学知识讲座;人事分配制度中进行政策和形势教育;开展社会责任感和是非界限的讨论,批判各种错误思想,弘扬科学文明的新风尚,帮助职工提高适应改革新形势的能力等。思想政治工作要有开拓性、预见性和超前意识,不断创新理念,才能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三、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 围绕医院管理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注意三个“结合”。一是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行政管理工作的结合,引导职工对领导负责为对社会负责;二是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医院文化建设的结合,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来推动精神文化建设,教育 、引导 、统一职工的思想 ;三是把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和主动性 、超前性 、预见性的结合,确保思想政治工作走在改革前列,主动深入群众,了解职工呼声,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进行前瞻性预测和预防性宣教,换位思维,及时疏导。 在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中,还要注意做好四个“拓展”。一是由单向性向多向性拓展,运用思想教育的多向方法和信息传递的多向手段,形成各部门的多向合力;二是由偏重灌输向注重渗透拓展 ,通过正面教育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繁杂的医疗活动中,渗透到医院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渗透到全院职工的创建活动中去,激励职工奋发向上,爱院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三是重点覆盖向全面覆盖拓展,做到因地、因事、因时、因人制宜地开展工作,对普遍的问题常规宣教,对特殊性的问题重点宣教 ,力求思想政治工作的全方位覆盖,不留“盲区”和“死角”;四是由思想关心向人文关怀拓展,在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医院的特点,抓住社会的热点、群众疑点,改革中的难点、生活中敏感点 ,把解决思想的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为职工解疑释惑 、排忧解难。 四、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沟通与技巧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心灵”撞击的复杂工作,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十分注意思想政治工作的技能和技巧。一是示范技术,即借助榜样作用,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质实施积极影响的系统方法。如榜样优选法、人格比较法 、追踪宣传法、普遍认可法等;二是沟通技术,也就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规律,对受教育者的心理和思想实施积极影响的系统方法。如精神同情法 、人格关怀法、情绪宣泄法 、平等对话法等;三是渗透技术 ,可以利用文化的特殊功能或效用,通过营造特殊的文化氛围,采取各种形式的文化手段,对受教育者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影响或思想教育的系统方法。如寓教于乐法、演讲辩论法、知识竞赛法等;四是接受技术,是指运用行为学原理和规律,认真考虑思想政治工作的可接受性,讲究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以及效果与效率的有机结合的系统方法。如,言传身教法、用事实说话法、情景体验法、将心比心法等;五是分层技术,就是运用分类学知识和规律,通过科学程序和手段,分门别类地解决思想问题的系统方法。如行为分类法、情绪分类法等。根据不同对象的个体差异理论,注重研究特殊心理活动,消除逆反心理。要针对职工的心理和思想状态,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也就是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使工作更有针对性;六是垂范技术,也就是要求政工干部 ,注意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到襟怀坦白、诚实正直、作风民主、公道正派 、严以律己、身先士卒、表里一致,通过自身良好的人格魅力去感召人、激励人,同样可以取得工作的成效。 总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开放和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势必会遇到种种新情况、新问题,面对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挑战与机遇并存,只要我们对思想政治工作在近代医院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有充分的理性认识 ,对改革中可能会出现的变数有敏锐的反应,工作中有足够的前瞻性预测,对医院的改革和发展有足够的信心,积极应对新时期下的新形势,就一定能够开辟创新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思想政治类论文:浅谈医院推行人事后的思想政治工作 【关键词】人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卫生事业进行转轨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及问题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机制单一、用人不活、分配不公等问题困扰着医院的快速发展。所以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卫生事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卫生事业单位自身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我院根据淮安市人事局、卫生局的布署,结合医院实际,对新进医院的大中专毕业生推行了人事,就是人事制度改革中的一项内容。通过改革优化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为医院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卫生事业的发展,但也给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1人事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一种新型的人事管理方式 所谓人事,就是人事单位受用人单位或个人委托有关人事业务,实现人事管理社会化,把用人制度推向市场,创造一种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人事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新的人事管理方式,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事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根据市人事、卫生等部门的部署,自20__年起,在与新进医院的大中专毕业生签定《聘用合同》的同时,又与市人才交流中心签订《管理合同》,正式建立托管关系。从20__年起,对新进医院的本科生也同样实行了人事,其目的是创造公平、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促进人员合理流动,逐步建立起符合卫生工作特点的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由择业、能进能出、结构合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 2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推行人事重要的保障 推行人事,把“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解决了单位用人“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的问题,目前对象主要是大中专毕业生,今年增加了24名本科生,这些同志年轻,思维敏捷,接受新事物、新信息的能力比较强,对改革富有激情。然而因受社会上经济利益思潮的影响,他们中一些人盲目追求高收入、好待遇,不能正确对待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只注重业务知识的提高而忽视政治学习。对此,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人施教,使思想工作更加贴进实际,要积极深入临床各科室,及时掌握医护人员深层次思想问题的难点、重点、热点,充分调动科室党团员的骨干带头作用,使思想政治工作逐级渗透,培养年轻同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建立良好的医德医风,使“以病人为中心”的各项工作正常开展,确保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的各项措施顺利实施。 3积极探索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走势,适应卫生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 31思路创新——由被动向主动转变思路是行动的先导,必须冲破思想“禁区”,倡导创造性思维,实现思想再解放、观念再更新、思路再突破,要从“等布置、等指令”转变为从实际出发,把握工作的主动权。要根据新进人事人员的实际需要确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力求工作上有独创性、超常性、开放性,使思想政治工作不断适应卫生人事制度改革需要。 3.2内容创新——由单一性的思想教育向提高年轻队伍整体素质转变医疗、教学、科研工作是医院的中心工作。医院思想政治工作要围绕中心工作进行,将其作为自己的主战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性要求体现在管理制度之中,使人事人员在“情”的激励之下爱岗敬业,在“法”的约束下努力工作。同时,要拓展教育内容,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结合医院和人事人员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实施文化建设等教育,以提高年轻队伍的整体素质。 33形式创新——由集中、统一、大型的活动形式向小型、灵活、多样的方式转变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使思想政治工作从统一教育向层次教育转变,从单向灌输向自我教育转变,从被动应付向超前预防转变,从单纯说理向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转变。通过各种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活动,利用多种手段、多种形式、多种场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34载体创新——把学习教育活动同医院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医院文化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载体,医院文化以共同的价值观为核心,通过创造医院精神、塑造医院形象、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将教育培训、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等工作连接起来,使人事人员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得到心灵的陶冶。随着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新课题也随之增加。我们要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中不断进行创新的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创新,以推进医院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适应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
毕业素质论文:浅谈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从师任教的综合素质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音乐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更加突出,音乐教育在培养和提高人的全面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功能已逐渐被全社会所认识。 一、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应主动适应基础音乐教育改革 1. 应注重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有正确的、坚定的思想观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具有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能表明自己的音乐观、教育观和教育思想;能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来鉴别、评价音乐艺术作品,帮助学生从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形式美各个方面来欣赏、理解音乐,使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2. 强化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 音乐教师应具有“讲、写、唱、奏、演”五个方面的能力。“讲”是指教师具有较强的音乐课堂教学能力;“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板书能力,二是指撰写工作总结和科研论文的能力;“唱”是指教师的歌唱能力和自弹自唱的能力;“奏”是指教师的钢琴伴奏能力和器乐演奏能力;“演”是指舞蹈表演能力,教师开展课外音乐活动和音乐“第二课堂”的能力。同时还要具有这样的一些知识和技能:声乐技能与歌曲演唱,键盘乐的弹奏与即兴伴奏民族舞蹈与儿童舞蹈编导,合唱队训练,指挥常识,少年鼓号队训练,文艺晚会的排练,组织与节目排演,良好的乐理,较好的口才和组织能力等。 3. 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要懂得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熟悉各种著名的教育思想体系和方法,用以指导自己的音乐教育实践;掌握并能运用基本乐理、和声学、曲式学、中外音乐史等有关理论知识,来指导欣赏、合唱、合奏等能力;要掌握系统的音乐理论知识;具有较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掌握一或两门的外国语言;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工作和学习;具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 二、改革建议 1. 建立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模式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应以中小学音乐教育为出发点。要改革不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课程内容与形式,建立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模式。例如:在声乐教学中,要“唱”“教”结合,也就是说既要让高师教育专业的学生自己会唱歌,又要学会教别人唱歌。不仅要掌握声乐艺术规律,而更需要掌握声乐教学规律,以适应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需要。此外,高师的声乐教学课程应纠正重技能、轻理论的偏向,在适当开设原有的技能小课的基础上,增设和充实以声乐基础理论和教学法为中心环节的教学内容。 2. 挖掘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潜能,改进教学方法 (1)高师音乐教育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是运用“传授”和“灌输”的方式,这种方法没有把知识、技能技巧的学习和教学能力的培养有机的融合起来,贯穿在学习过程中,而且在时间安排上将课程学习和教学实践分开。学生在大部分学习时间里很少主动意识到自己的未来角色及其与现在学习的关系,只是到最后一年的教学法课程学习和毕业实习时才开始体验教师角色,才开始对自己是否已经具备教师素质和能力有所认识。作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仅会弹会唱是不行的,关键是学会怎样教人会弹会唱。可根据学生的程度编成若干学习小组,相互讲解、辅导,激励学生的自我求知欲和主观能动性。变“教会学生”为“学生会教”,求得知识与应用的统一。 (2)在高师音乐教育中,应提倡“基础理论相互渗透,基本技能交叉运用”的教学原则,比如讲“合唱”贯穿“和声学”,融入“和声”的知识;练“视唱”时增加钢琴曲的“旋律”;上“钢琴”课时锻炼“视唱”的能力。这样就使学生在单科知识的学习中,增加多维的视角,进而提高了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3)高师音乐教育应该是“通才教育”基础上的专才教育。让学生在拓宽知识面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需求寻找相关的结合点。这样就避免了教学中偏于“专、深、窄”的现象。特别是技能课教学中,有些教师一味的求深,让学生不合实际地练大型曲目,其结果只能是“一学期唱几首咏叹调,一年弹几首奏鸣曲。”需要强调的是在多能的基础上去实现“专”,力求“通才”与“专才”的统一。 三、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应结合新音乐课程标准,提高自身能力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育教学结合音乐课程标准可采取以下措施:让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了解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现状及新教材的使用;了解“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等课程目标的学习;将新课程纳入《音乐教育学》课程中。音乐教育学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重要的一门必修课,它涵盖音乐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是理论和实践结合,并和教育改革有实际联系;要组织师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音乐课程标准》,并结合实际进行讨论,在教学中结合新课程标准,实施自我掌握运用的能力。 毕业素质论文:强素质\重技能\拓市场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摘要: 结合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的招生就业工作实践,分析了职业院校业招生就业工作现状,提出了应从明确学生定位、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着手,强化就业市场开发,不断提高学生就业质量,从而促进招生、就业工作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就业;毕业生;大专;职业院校;政策研究 0引言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大力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拓展就业市场,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实现招生、就业进出两旺,推动学校稳步发展。 1近年毕业生就业情况 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前身为成立于1953年的西安电力学校,1994年3月升格为专科,是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所电力类普通高校。学校招生范围为全国30个省区,总体生源情况良好。在计划投放较多的省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等,占总计划的85%左右),生源情况较为理想。以陕西为例,报考比例达到3:1左右,近三年理科录取最低分分别为458分、462分、464分,平均分分别为477分、482分、488分,远远高于省控高职线。学校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5.94%、93.60%、92.88%,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 从近三年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来看,国有企业吸纳学校毕业生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60%以上,而其他经济形式企业占35%左右,并且其他经济形式企业录用份额出现逐年上升趋势。情况表明,在目前我国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情况下,集体企业、民营企业和个体经济也已成为安排大专毕业生就业的一个渠道。 从行业分布来看,学校近三年在电力行业工作的毕业生分别占就业总人数的77%以上,主要集中在电网企业、五大发电企业、其他发电企业及其他电力企业。 从就业区域分析,学校毕业生就业基本上是以面向西北的电力企业为主,但近年来毕业生选择到沿海及其他地区工作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从区域就业比率上看,学校沿海及其他地区就业比率从2008年的20.81%,2009年22.08%,逐渐增长到2010年的41.98%,这不仅说明毕业生逐步转变了就业观念,也同时反映出毕业生就业市场开发工作日见成效。 2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强化技能培养,积极为企业输送合格适用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出台后,高等职业院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定位越来越清晰。 学校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加大教改投入力度,强化激励和示范作用,扎实推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具体做法:一是加强教学改革力度。在强调“精、严、细、实”的教学传统前提下,不断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结合省级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按照“工学结合”的理念,进行“理实一体”的课程开发,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学习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和试点,近三年来,学校投入150多万(师均投入5000元)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保证了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二是强化技能实训。学校结合教育部16号文件精神和国家职业教育定位,大力开展技能实训教学,加大技能实训基地建设投入,近三年投入资金1.2亿,建成符合生产现场实际的发电、变电、输电、供电、营销、通讯、管理等21个实训基地,并开展技能鉴定,强化学生生产技能实训,提高学生就业前技能水平提高。根据学生就业后反馈的数据,学生在就业后3个月至半年时间即可达到发电厂生产运行岗位定岗要求,较电力企业要求提前半年到一年时间拿下工作岗位职责,为生产企业提供了高质量的技能型专门人才。三是强化学生管理。秉承六十年一贯的严谨管理,学风、教风、校风建设卓有成效。1999年以后,在高校大量扩招生源质量下降的情况下,学校积极应对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的状况,结合电力企业生产特点,坚持半军事化管理,加大学生管理力度,在学生积极开展素质教育、诚信教育、考风考纪教育,坚持违纪处理和学籍处理,近三年学生违纪处理人次数从2.3%降到0.67%,留级生由1.3%降到0.55%,对达不到学业要求的学生严格处理,从而保证学生质量。严格管理,铁的纪律,强化了电力行业特点职业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在就业后很快适应企业要求,这也是学校学生在电力企业中普遍受到欢迎的原因之一。 3在就业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 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能源基础工业投资,电力类企业人才需求也不断增加,学校在坚持传统电力类专业特色的同时,加大就业工作力度,确保学生就业质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不断完善规章制度,保证就业质量持续提高。为使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到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在原有就业制度的基础上,对毕业生就业管理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和细化,制定出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办法》,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针对性,突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效性,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向纵深开展。二是建立就业工作激励机制。针对近年来学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局面,学校于2009年3月颁布实施了《促进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暂行办法》,建立就业工作激励机制,促进就业市场开发,稳定毕业生就业率。该项制度充分调动了全校教职工参与就业市场开发的积极性,极大提升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三是注重“市场导向”,积极开发就业市场。就业市场的开拓和建设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我国已建立起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针对这一现状,学校积极开展毕业生就业市场开发工作,由校长及分管领导亲自带队赴青海、陕北、内蒙、深圳、广东等地开发就业市场,并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市场开发团队。根据学校学生专业特点,加大在能源产业聚集区的开发力度,如新疆吐哈地区、宁夏宁东地区、陕北地区等,在巩固原有就业市场的基础上,向西北以外地区不断拓展,在沿海及其他地区也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四是加强信息沟通,建立毕业生反馈机制。毕业生就业市场也具有一般市场运行特点,及时捕捉就业市场信息,是做好市场开发的关键。学校依靠五十多年办学积淀的影响力,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与用人单位间的信息沟通,开发就业市场。另一方方面,高度重视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及时准确的接收到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评价,了解毕业生的工作现状和发展状况,以改进学校教育、教学的薄弱环节,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五是加大就业指导的有效性。学校在开设常规就业指导课程的同时,增设电力企业发展方向讲座,向学生讲解国家能源工业发展的特点,明确本校毕业生及就业工作的科学市场定位,积极引导学生到国家能源工业重点发展的西北地区就业。 毕业素质论文:“双轨”规划,打造高素质毕业生 摘 要: 为了让毕业生更快地给自己定位、更好地找到合适的工作、更强地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我院采用“双轨”规划教育方法,从学院“育才规划”和学生“成才规划”两个方面着手,双轨其下,以把毕业生打造成综合素质高、发展后劲足、理论和实践能完美结合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双轨”规划 成长规划 育人规划 自1998年的高校“并轨”、扩大招生开始,我国高等教育迈入了空前的跨越式发展阶段。在社会就业市场的吸纳能力没有相应增长的背景下,高校大规模扩招后的学生相继毕业,一年多于一年。此时,毕业生就业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前途,而且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是高校重点研究的问题。 目前,毕业生盲目就业的问题十分严重。经常有大量毕业生直到临近毕业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还没有一个大概的定位,简历的制作基本处于一种无知状态。招聘会上,许多应届业生乱投简历现象屡见不鲜,签订三方协议后,毁约的现象也经常发生。针对毕业生就业竞争大、自我认识不充分、择业盲目等不良现象,我院制定了新型的就业指导措施,利用“双轨”规划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步步为营”,以绝对的实力立足于竞争激烈的社会之林。 一、何谓“双轨”规划教育? “双轨”规划即为学院的“育才规划”加上学生的“成才规划”。“育才规划”是学院根据学校、系部及学生的特点制定的职业指导课程,全面、深入、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育才规划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专业、了解社会、进而树立正确的择业、创业、就业观念。育才规划课程的构建以实用性、针对性、阶段性、系统性为原则,对学生实行分阶段职业指导:一年级开设择业指导课;二年级开设创业指导课;三年级开设就业指导课。 “成才规划”是指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简称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生涯设计的目的不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达到与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制定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二、“双轨”规划之间有何关系? “育才规划”是学院面对全体学生的宏观教育,而“成才规划”则是学生个体对自身的微观设计,两者平行的发展,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首先,“育才规划”是“成才规划”的基础。学生刚步入大学的校门,难免对大学生活感到新鲜,而对自己的学校,专业,甚至自己本身并没有很深刻的认识,没有能力准确地进行职业定位。在这种情况下,学院及时按阶段给予“育才规划”教育,即择业指导,让学生在入学适应教育以后,就对学校、对专业、对自身有整体的认识,能够根据专业特点、自身能力、兴趣等具体情况“量身定做”一个职业生涯规划。由此可见,学生的“成才规划”建立在学院“育才规划”基础之上。 其次,“育才规划”调控“成才规划”。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年级的提高,基础知识的丰富,自身能力的增强,学生会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将职业生涯规划作及时的调整,学院的“育才规划”教育在这个过程当中起着很好的调控作用。学院在二年级、三年级分别给学生“创业指导”和“就业指导”,在各种教育课程、专业讲座等的教育、感染下,学生的思想可能发生一定的改变,从而改变自己原先制定的生涯规划,向着另一个方向发展,或是对原来规划作适当补充。如,有一名学生原来根据专业特点、自身评估给自己职业生涯定位为高级工程师,但在经过学院深入的育才教育,听了老师的创业指导教育后,他改变了原来的想法,想在毕业五年后就开创自己的公司,职业定位由原来的高级工程师就转变成了高级管理者。可见,学院的“育才规划”教育确实给学生的“成才规划”起到了一定的调控作用。 再次,“成才规划”反作用于“育才规划”。当今,大学生的“成才规划”已经成为各大院校重点关注内容。职业生涯规划这个话题也到处可见,许多院校已经开设了相关的课程或是专题报告与讲座。但不少大学毕业生还没有真正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确切含义,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程序,缺乏进行规划的具体技巧。所以不少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或冷眼相对,或茫然无以适从,或使规划流于形式,或不顾主客观条件任意随自己的兴致“规划”,这都会导致职业生涯规划的应有作用不能充分发挥。这个时候需要学院给予相应的合适的“育才”教育,同时又根据成才规划的独特性与阶段性对宏观的育才规划进行相应的调整。根据成才规划的结果使育才规划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与细化,让其更适合学生的发展。目的是在多次调整以后,找到一个最好的结合点,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术精湛、适应能力强、团队精神足的优秀毕业生。 三、如何实施“双轨”规划教育? “双轨”规划具体实施的过程是一个阶段性的教育活动,学生在“育才规划”的基础下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成才规划”,再根据学院“育才规划”不同阶段的教育对自己的生涯规划作适当的补充和调整,目的就是将自己培养成高素质的毕业生。 “育才规划”第一步:择业指导。一年级的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是一次重大转折。此时,大多数学生对大学感到无以适从,不知道如何学习,不知道如何走好三年的大学之路。虽然选定了专业,但并不一定了解它、热爱它,对于所学专业相对应职业群的素质要求,更是一片茫然,因此,学院在大一开展择业指导课显得尤为重要。 一年级的“择业指导”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应放在“学生所学专业今后就业情况以及所学专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上,重点应放在“未来社会和职业发展对学生的素质要求”,“全面认识自己和社会”等问题上。新生在入学适应教育期间,对他们进行学校、专业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学院不同阶段的学习情况和基本要求,了解所学专业在社会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认识本专业相对应的职业群及相关职业群的素质要求,从而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端正学习态度,巩固专业思想,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综合职业素质。 如何在接受“择业指导”教育以后正确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呢?大一阶段,应该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人才库”档案,记录学生的特点、兴趣、职业能力倾向等内容,然后正确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学院的育才教育已经使学生加深了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的认识,增强了大学生学习专业的自学性,使学生树立了专业学习目标并让学生初步了解了将来所从事的职业,为将来制定的职业目标打下了基础。由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一般首先选择的是大学生某专业方面的特长,大学生迈入社会后的贡献,主要靠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来实现。如果职业生涯设计离开了所学专业,无形当中就增加了许多“补课”负担,个人的价值就难以实现。因此,大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要精深、广博,除了要掌握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拓宽专业知识面,掌握或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相近的若干专业知识和技术。 学生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对自我进行正确的评估,准确的进行职业分析,确定职业目标,制定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然后根据规划的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地、踏踏实实地学习,努力提高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 “育才规划”第二步:创业指导。把“创业”作为学院育才规划的第二步是时展的要求,是学生在激烈市场经济大潮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经之路。一方面创业给学生一种全新的就业思路提供了广阔的成才天地,另一方面现代社会和市场已不可能再给学生一个现成、舒服的职业,学生要靠自己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谋取职业。本阶段教育的内容是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重点进行必要的礼仪教育、人际关系教育、挫折教育,还包括创办小型企业的基本条件和步骤,等等。 大二阶段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鼓励他们通过参加各项活动,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如鼓励学生参加兼职工作、社会实践活动,并要求具有坚持性,最好能在课余时间长时间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如参与学生科研工作,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同时增强英语口语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英语和计算机的相关证书考试,并开始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以充实自己;同时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并要根据个人兴趣与能力修订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部分学生在创业指导后会改变其原先生涯规划,而有的学生则坚持原来制定的生涯规划,只是在某些细节方面做了更深层度的细化。 “育才规划”第三步:就业指导。无论是育才规划,还是生涯规划都是为了学生的就业,这才是最重要的任务。现在劳动就业制度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这既给学生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和广阔的就业渠道,同时也给学校、家庭和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就业指导必须正视这一现实。学生要实现就业,除了要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之外,还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择业观,懂得求职就业的有关知识和技巧,以调整心态为主线,使学生充分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式,转变落后的就业观念,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主动与被动等关系。掌握求职就业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巧、自谋职业的方法和途径,在摸清社会经济和就业市场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实际作出职业决策,尽快地适应社会,转变角色,找到自己的职业位置。 这个时候再回首看看自己入学时候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自己有没有根据学院“育才规划”教育及时对“成才规划”进行适当的细化或调整?自己是否按照规划要求一步一步走来?是否达到了自己的预期要求?是否让自己成为了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毕业生?是否能够以一定的能力立足于竞争激烈的社会之林? 学院实行“双轨”规划这样的教育方式,将“育才规划”和“成才规划”完美结合,互相影响、互相渗透,进一步提高了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双轨”规划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我们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不断的实践、谋和、创新;需要学生、家长、老师的共同努力。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把我们的毕业生打造成综合素质高、发展后劲足、理论和实践能完美结合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毕业素质论文:新时期企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英语综合素质的要求与学校的应对策略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时期企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将根据企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英语综合素质的要求进行分析,为高职毕业生提供提高英语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以及为高职院校提供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企业 高职院校 英语 策略 一、企业对高职毕业生英语综合素质要求调查分析 1.专业知识需求 通过企业对高职毕业生英语综合素质要求调查分析,企业对高职毕业生英语综合素质要求基本包括专业知识、人才能力、岗位素质需求三个维度。从企业对高职毕业生英语综合素质要求中专业知识需求中可以看出,知识是对客观事物认识的积累,对了解客观规律有很大的帮助。企业中国际贸易类行业,对于一些高层次、高科技的系统化信息,需要以大量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因此,大部分企业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强、英语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企业对高职毕业生英语综合素质要求的调查分析中,企业认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是胜任工作需要具备的最基础的能力,而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毕业生掌握充分的专业知识作为工作储备。 2.人才能力需求 企业对高职毕业生英语综合素质的要求,还体现在人才能力的需求上,能力不仅需要专业知识作为基础,还需要进行一定的实践活动,以及专业的培养与训练。企业日常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有关中英文工作的处理问题,这就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英语能力素质提出了挑战,由此可以看出,高职院校毕业生需要具备处理日常工作事务的实践能力以及实务操作能力。大部分企业对高职毕业生英语综合素质要求中最为看中的就是英语听说能力以及营销推广能力,不少企业中的中外文化与经济的交流非常频繁,掌握英语听说的实践能力将有利于帮助企业开拓国外市场,因此企业对高职毕业生英语综合素质中对人才能力有着较高的需求。 3.岗位素质需求 对于岗位素质,是指在工作岗位上完成工作任务所必需的基本条件。企业对高职毕业生英语综合素质要求中对于岗位素质的要求则需要高职院校毕业生具备善于沟通与学习的基本素质,这样在工作过程中才能不断发展、不断进步。此外,应变能力强、组织协调能力强也是需要高职院校毕业生所具备的素质,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能够及时应变,组织协调好自己的工作。其中,企业最重视的是高职院校毕业生需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在面对一些中英文工作时,能够拿出坚持的态度,认真完成工作。其次,企业对高职毕业生英语综合素质要求中还比较重视团队精神,在团队合作中能够善于协作,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 二、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及面临问题 1.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困境 高职毕业生是经济发展的紧缺性人才,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困境的根本在于高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达不到企业用人单位的要求。由此可见,高职毕业生所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不足,以及高职院校对于人才培养的力度不足。目前我国的高职毕业生就业方向基本是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对于英语综合素质的要求比较高,但是由于高职毕业生自身能力不足,与企业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2.就业过程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高职毕业生就业过程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与高职毕业生自身英语能力不足,不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另一方面,是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不够完备,没有完备的英语课程设置。造成高职毕业生就业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本身对于英语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充分,实践经历少,以及师资力量较弱,教学方法与实际社会岗位需要脱节。 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应对策略 在国际化背景下,企业对高职毕业生英语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进行重新规划培养方案,高职院校方面应当注意完善英语教学体系,对英语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与发展,对于教师方面应当对英语师资力量进行强化及培训。 1.高职毕业生英语综合素质培养方案 高等职业院校需要明确认识到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是最大限度的符合未来职业岗位的需求,因此,在高职毕业生英语综合素质培养方案中需要明确新时期企业的需求,进行高职英语教学思路的改革。当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内容缺乏创新精神,教学观念落后,一定程度上束缚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也很少根据企业需求进行教学,因此,在高职毕业生英语综合素质培养方案中要注意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交流工具,在实践运用中才能发挥出英语的使用价值,高职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不仅是注重理论教学,更要注重英语实践应用。高职院校应当以职业岗位需求的发展为目标,根据职业岗位需求相关的工作,创新高职院校毕业生英语综合素质培养方案。 2.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体系改革与发展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应对策略中,还需要注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体系改革与发展,当前高职院校中英语教学体系课程十分单一,分为英语技能训练课程和专业英语课程两种。其中,基础技能训练课程主要是以英语语言运用教学为主,而专业英语课程专业性过强,理论知识过多,学生中在学习过程中常会感到课程偏难,词汇量大,内容形式单一、枯燥,容易导致学生的厌学心理,也因此使得英语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衔接出现问题。基于高等职业学校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在未来工作中更多的是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因此,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构建符合企业用人单位需求的高职英语教学体系,强化学生职场英语运用的能力,调整英语难度,根据学生自身发展情况以及企业需要创新教学体系。 3.英语师资力量的强化及培训 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普遍较大,学校进行扩大招生,基于这种情形必将导致教师需求的增加,而在高职院校中,对于英语专业的教师相比于其他专业比较欠缺。目前高职院校中缺少英语教师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双素质教师,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普遍存在着实践经历少,教学经验与教学技能弱等问题,导致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较弱。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强化英语师资力量,对英语专业的教师进行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注重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而不是停留在教师学历高低上。 毕业素质论文:论高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摘 要:我国大学生的数量逐年攀升,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就业市场,各高校应尽快加快对现行教育模式的改革,一方面应继续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另一方面应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帮助毕业生更快地适应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就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综合素质;核心竞争力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我国大学生的数量逐年攀升,根据教育部的统计,201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总数达到了749万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另一方面,对于许多学生而言,毕业即是失业已成为一个残酷的事实。当然,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部分大学生的自身素质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需求。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就业市场,各高校本应尽快加快对现行教育模式的改革,一方面应继续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另一方面应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帮助毕业生更快地适应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但是,现实情况不尽人意:用人单位反映部分大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掌握不够,且存在功利性强、缺乏爱岗敬业奉献的精神。由此可见,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就业核心竞争力,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一、综合素质的涵义 通常而言,综合素质是指个人在特定的时期,所应具备的知识水平、道德素养、社会修为能力,以及对社会生活、工作、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应变能力和所体现的价值观念等。人的综合素质是人们自身所具有的生理、心理和外部形态以及内在涵养的比较稳定的特点,[1]是指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整合能力和交流能力。我国现行的大学生手册上明确标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包含了德行素质、在校成绩、文体素质及能力素质四个部分,而更有学者对大学生的素质做了更加细致的分类,即: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科学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技能素质、身体素质这七个方面。[2]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是社会发展的硬性要求。 二、增强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 (一)加强专业知识学习 毫无疑问,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对其日后的职业生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便是其在从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与其在大学期间所读的 专业不是一个方向,但大学中所学到的专业知识也会对他的综合能力和思维方式起到润物无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虽然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在对事物的观察方式、知识领域范围、逻辑思维乃至个人的性格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不同的专业知识的教授过程对于所有学生而言,都是一个相似的人生体验,它们会帮助学生做好知识、心理、价值观念等各方面的储备,即不同职业对所有从业人员的共同要求及专业人员本身所固有的职业素养。通过不胜枚举的成功人士的实例证实,许多人可以在非专业的职业领域内之所以可以取得显著的成就,究其原因,正是他们通过在某一特定专业领域内的学习获得了有效的学习方法并提高了自身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而这些方面都对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大有裨益。由此可见,无论大学生在毕业后选择什么职业,他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都会得到直接或间接的发挥和运用。[3] (二)综合素质的构成要素及相关能力的培养 经济全球化时代下,无数的事实证明,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取决于国民综合素质的竞争。作为当今时代的大学生,除了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在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时立于不败之地。 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正确的价值观念主要包括诚实、守信、奋进、拼搏、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良好的道德品行等在内的思想道德品质。从近些年用人单位意见和人才市场的就业信息反馈意见来看,更多的用人单位在聘用人才时更多地是看重人才的品行。而这其中,爱国主义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基础价值观念,只有牢牢树立起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紧结合起来的理想与信念,才能使之成为个人人生奋斗方向和前进的驱动力。 2.增强法律观念意识。当代大学生应该不断加强自身法律知识的学习,树立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观念、公平与正义观念、权利与义务等基本观念。[4]自觉养成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习惯,特别要注重培养大学生权利与义务的观念。 3.提高科学素养 在全球信息化的今天,大学生们应该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不断培养自身的科学认知方法,在自身获取和应用科学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养成客观冷静的内在心理素质,树立求真务实的做事态度,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4.广泛猎取文化知识 科学巨匠钱学森曾说过:“我们要培养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5]文化知识中包罗万象,涉及到文学、哲学、史学、艺术、宗教学等领域内的人文常识。古人曾讲:“腹有诗书气自华”,意识是形容一个人只要饱读诗书、学识渊博,便自然会表现出文人的优雅举止和翩翩风度。而要做到这点,可以通过诵读经典名著和欣赏文艺作品等途径培养。 5.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自我抗压,解压能力、向上进取的奋斗精神、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健全的人格等素质,这些素质的培养都是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外界教育环境共同作用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独特心里特征、行为方式和能力等心理因素。而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克服自卑等不良情绪,增强自信心,养成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有助于培养个人良好的心里素质。 6.扎实的专业技术 牢牢掌握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核心的专业知识及技能,着重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这些知识技能在学生毕业后的择业、就业的过程中,都能为他们保驾护航。 7.强身健体,强壮体魄 身体素质是指大学生的体质、体魄、身体耐性和灵活性等,大学生在学校期间所养成的锻炼身体的习惯,对其日后形成坚忍不拔的意志促进其身心康健和良好的社会适应力都大有裨益。 (三)储备社会实践能力 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还要兼顾到个人兴趣、爱好及个人特长的选择,也更要注意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人际交往、组织协调、语言表述、开拓创新、团队合作等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是一种无形的作用力,同时,它也是一种潜在的领导能力,这是因为,社会实践能力是一种无形的作用力。这是因为,社会实践能力在某种程度上会形成一种独特的竞争力,许多用人单位都认为,大多数大学生应聘者自身所具备的硬性条件往往不差上下,而能决定其成败的是他们自身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但可惜的是,在校园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往往更为重视英语能力、计算机应用等课程的学习,却忽视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而实质上,这些被人们所忽视的实际能力,却恰恰成为学生们找工作及阻碍他们事业发展的障碍。因此,在不影响学生专业学习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走进社会,积极投身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和就业能力,尽快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最直接、最简单的途径。 (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现实中部分大学生缺乏正确的就业观,不能客观地看待自我。这具体表现为对求职岗位、薪金等期望较高,一味追问企业能够给自己什么样的生活待遇,而较少自问自己能够为企业做什么。此外,在求职过程中,有的学生在遭遇挫折后,便意志消沉,一蹶不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不是唱高调,也不是一味地不讲个人利益,只讲奉献,而是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看待就业市场的正常竞争。只有在这样的就业观指导下,大学生才可以根据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及自身特点,尽快确定将社会与个人求职目标相统一起来,不仅如此,正确的就业观能够帮助大学生转换角色,以便尽快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因此,大学生要及时、充分了解就业信息,实事求是地衡量自身专业水平与实践操作能力,正确地评估自己的综合能力,用阳光的心态应对职场障碍。 (五)提高求职面试技巧 求职面试的技巧是获取用人单位青睐的秘诀之一。用人单位都在积极地找寻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应聘者担任某一特定岗位,但是,求职者若想叩开职场大门,就必须将自己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通过特殊的技能展现给用人者,即求职技巧。求职技巧意义涵盖广阔,这包括口头及书面沟通技巧、多视角分析问题的技巧、现代化办公设备运用技巧、人际交往技巧、跨文化沟通技巧、组织策划等技巧。【6】在求职者了解到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后,求职者就需要有目的地针对用人单位的要求,认真准备应聘材料和应答语言,并要精心设计自己的求职简历与面试材料,以期更有效地展示自我真实水平与风采。良好的求职技巧有助于求职者更加直接、更加有效地把自己的个人才能及素质展示给用人单位的负责人。这里所涉及的各项能力不仅在学生择业时需要,这也必将在其整个人生职业生涯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学生要掌握这种对自己能力正确评估的技能,及时了解自身与用人单位用人要求的差距,同时不断督促自己不断进步,以期早日达到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此外,学生要根据招聘条件,逐步完善自己的应聘资料,这将会大大提高其应聘成功的机会。 深入进行综合素质教育改革是进一步顺应全球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和更好地适应新世纪人才市场竞争的硬性要求。它既代表了我国高等教育思想及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果。大学生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在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在就业竞争中把握机会,取得成功。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接受了高等教育多年的大学生们,拥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如能给予其较为全面的综合素质的训练,培养其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及适当的求职技巧,就能助其早日找到适合自身的工作岗位。总之,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其就业竞争力,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对策及有效途径。 毕业素质论文:适应市场需求的会计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模型研究探索 摘 要:随着会计工作环境的变化、会计人才就业竞争的加剧,会计教育必须适应市场需求而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从毕业生角度开展调研分析,采用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麦克利兰开发的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BEI),通过对会计专业往届毕业生的面对面访谈,了解其过往几年实际工作中正反面的工作事例,用专业技术分析总结出会计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会计专业学生建立有效的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会计专业 综合素质模型 知识 技能 职业素养 如果把毕业生看做院校输出的产品,其商品化后面的细分市场就是数量众多的中小微型企业,要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就必须清楚地了解该细分市场的需求,只有真正把握住市场需求,围绕需求去开展人才培养,我们的产品才具有市场生命力。 本文重点从员工(即毕业生)角度展开。课题组利用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麦克里兰创建的能力素质模型理论,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选取会计专业绩优毕业生和绩差毕业生进行了调研,收集有效数据,并以此为基础对会计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素质进行分析。 一、会计专业毕业生素质现状 在素质模型中,识别素质和能力应该从三个层面进行。知识:即包括从事某一职业领域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专业信息;技能/能力:指掌握和运用某项专业知识完成具体工作的技术;职业素养:指从事具体工作所应具备的深层次意识和习惯,它是决定个人职业潜能的重要指标,即冰山素质模型中水面之下的部分。 从本次受访的毕业生实际陈述的其现实工作中的情况,提炼出影响其实际工作表现或业绩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三个层面的现状如下。 1.知识层面 在知识层面,受访学生基本掌握了会计学原理、会计电算化、企业会计核算与账务处理等财务知识,但成本核算、纳税实务、财务管理等知识的掌握比较欠缺。 知识的教学比较局限于财务专业领域,这当然是可以起到集中资源、集中精力重点学习好专业知识的作用,但由于缺乏对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知识的了解,导致学生在就业后理解企业业务的进度比较缓慢,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适应性。 2.技能/能力层面 在技能/能力层面,受访学生在陈述自己做得成功和失败的案例时,对于影响其工作成效的技能/能力的表述多集中在: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知识转化能力、关注细节的能力等方面。 受访学生相关真实语言表述节选见表1。 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影响学生就业后工作成效的关键能力都是做为财会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最基础的技能和能力。 3.职业素养层面 在职业素养层面,受访学生对于影响其工作业绩的主要素质表述集中在:责任心、主动性、成就动机。 受访学生相应的真实语言表述节选见表2。 对于从事基础会计工作的技工院校毕业生而言,责任心、主动性、成就动机成为影响其工作成效的主要职业素养。其中尤其以成就动机的影响最为明显,而在素质模型三个层面的能力素质中,职业素养是最难培养和训练的。 二、适应市场需求的会计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模型 综合本次调研的结果,结合企业管理中对财务人员素质模型的研究和运用结果,我们对适应市场需求的会计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模型做如下总结。 1.知识层面 掌握基本的财务知识、税务知识和企业管理知识。 2.技能/能力层面 (1)财务核算、税务处理能力 ①定义:收集企业财务信息并进行归纳整理,准确、及时地编制各类凭证和报表、计算并上缴应纳税款,完整反映企业经营实际绩效的能力。 ②需要达到的水平 a.合格水平:能独立进行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并确保正确性、及时性、合法性。 b.优秀水平:能够根据业务类型选择正确的会计核算原则和处理方法;能够审核他人的财税业务处理,准确判断正误;能够根据业务类型进行纳税筹划、帮助企业合理避税。 (2)学习及知识的转化能力 ①定义:主动学习专业知识,理解专业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将其转化成实际操作步骤的能力。 ②需要达到的水平 a.合格水平:能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根据各类交易的要求,正确分解并形成财务核算的具体操作流程。 b.优秀水平:能积极主动了解专业领域形成的新知识、新技能并运用到实际工作。 (3)沟通协调能力 ①定义:能够正确理解他人的意图,与他人达成共识,并能以合适的形式(书面、口头或其他)正确表达出来的能力。 ②需要达到的水平 a.合格水平:能正确、清晰表达自己的意图,掌握与他人的交流重点,能对可能影响达成一致的因素有准确的预判。 b.优秀水平:交流中能根据目标有意识地引导对方达成共识,对产生的矛盾能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方案。 (4)关注细节的能力 ①定义:了解实际工作中各个细节的具体工作,准确掌握各个细节的工作方法和内容,最大限度控制错误产生的能力。 ②需要达到的水平 a.合格水平:能够细致地检查凭证、账簿、报表等,数据准确率不低于99%;对他人提交的数据资料的细节性问题能准确判别。 b.优秀水平:能有意识地从工作流程、工作制度等系统性工作的建立方面去思考减少细节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5)自我激励能力。①定义:指在没有任何外界奖励和处罚的情况下,能自行设定工作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的能力。 ②需要达到的水平 a.合格水平:在没有外界激励因素存在的情况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工作,仍能保质保量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 b.优秀水平:在没有外界激励因素存在的情况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能自行设定工作目标并排除干扰去实现。 (注:优秀水平是在合格水平基础上的能力提升,是在满足合格水平之后的进一步的培养目标。) 上述能力只是列举了与学生工作业绩关联度相对比较高的几种核心能力,也是几种需要重点培养和加强的能力。当然,要取得好的成绩,是需要多种能力综合发挥作用的。 3.职业素养层面 (1)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一个人内心追求卓越的一种心理内驱力。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对自我绩效目标的高标准设定,以及采用各种方法提高绩效水平; ②愿意承担更多职责,将事情彻底完成; ③不断积累各种成就,对完成工作所需要做的一切事情都充满热情,努力达到标准或客户(包括内外部客户)的期望等。 这种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一个人其他职业素养的水平,直接影响其自身能力的发挥。 (2)责任心。责任心体现在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是基于责任而形成的一种应该承担、敢于承担的意识。对于财务工作者,责任心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工作中,这种责任心体现在各个方面,比如: ①一种严谨务实、关注细节的工作态度; ②信守承诺,正确对待自己所犯错误的品质; ③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保证个人工作、行为符合规范等等。 对于刚步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来说,责任心的缺失必然直接导致其工作质量下降;假以时日,必然强化其“打工者”的心理暗示,从而加大其职业积累的难度。 (3)主动性。所谓主动性,是指人在完成某项活动的过程中,来源于自身并驱动自己去行动的动力的强度。积极主动的人会给人一种充满激情的感觉,具备敢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品质。因此,主动性常常等同于超出工作需要或期望的某种努力。在具体工作中,主动性表现在: ①充分利用当前机遇,在尚未要求解决问题之前就积极了解问题,为将来解决问题提前做准备; ②对工作相关联的甚至工作之外的问题进行思考; ③积极发起变革或是采取行动以提高效率,处理现有的或潜在的问题,满足顾客(内外部)需求等。 (4)自信心。自信心是一种对自己的观点、决定、能力的自我信仰。对于刚步入职场的毕业生,自信很大程度来源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技能的熟练运用程度。而在实际工作中,自信心体现为: ①偏爱或热衷于向工作中的某些难题发出挑战; ②积极寻求独立,愿意以独立的姿态开展工作,对专业工作认真负责; ③在主要问题上表现出丰富的专业知识,愿意以一种明晰、自信的方式挑战他人的想法; ④在那些更有经验、更有知识的人面前也能有效工作; ⑤能妥善处理批评意见,即使在逆境中也能把握重心控制局面。 三、小结 在教学现状中,由于教育体系重视理论知识教育,在技能培养方面尚处于摸索期,一直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而对于职业素养,基本没有涉及。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合格人才”这一目标的实现。 从素质模型的分析可以看出,个人要成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合格人才,必须是在知识、技能、职业素养三方面都要符合市场需求。 根据调查模型和会计教学经验,提出技工学校会计专业“企业化”的教学模式,教学以企业为中心,把企业的工作环境应用于教学,将实际工作所需的理论知识与企业会计实践相结合,单独制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构建以技能应用为核心的培养目标。“企业化”教学模式采用项目式教学和案例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即在项目教学的情况下以案例教学的形式教学,教学所使用的案例主要采用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将学生引入企业的工作环境之中。把教学的各个环节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可以就关键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开展反复、针对性训练和评价的立体的教学实践体系,以确保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合格人才。 (作者单位:广东省国防科技技师学院) 毕业素质论文:独立学院毕业生综合素质考核与校企合作的就业实践研究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社会非常重视的现象,本文就提高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为目的,基于社会对毕业生的能力期望分析了独立学院毕业生综合素质及就业的现状,探讨了综合素质考核的重要性以及综合素质考核应该具备的基本内容。并以提高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深入研究了校企合作的就业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综合素质;校企合作;独立学院;就业实践 如今国内外的经济增速放缓,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以及就业市场的供需较为严峻。要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就必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顺应社会的发展,适应企业的人才要求。因此,考核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是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必要组成部分。此外,要提高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学校还要起到搭建桥梁的作用,推广校企合作的就业实践模式,与企业联合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进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从人才市场来看,高校毕业生择业就业也变得更加民主,拥有更加多的选择机会,从而人才的流动性也变得更加频繁,就业压力加大。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综合型、复合型人才越发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因此,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大部分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期望有如下几点[1]: 1.良好的专业文化基础和专业理论素质。要求高校毕业生在大学期间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对本专业的现状以及该领域的前沿展望有广泛的认识。 2.具有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现在很多用人单位在招人的时候把思想道德列入考核的项目,是继专业能力水平之后的第二大重点考核内容,希望能招纳德才兼备的综合型人才。具体上是考核高校毕业生是否爱岗敬业,拥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3.更注重团队精神。现在众多企业十分重视团队意识,一个好的团队能带来的贡献远远比个体贡献值相加还要大。要求毕业生有团队意识和整体思维,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4.拥有较好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拥有较好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是触发团队合作的重要前提,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团队气氛。同时良好的交际能力,会对个人的就业和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5.有较好的动手能力,把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可以说是如今企业普遍担心的一个问题,很多企业都担心会招到理论知识强而动手能力弱的员工。动手能力涉及到个体的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 二、独立学院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考核的重要性及其现状 1.独立学院毕业生综合素质现状。独立学院是在市场经济下顺应我国教育改革趋势的大众教育办学模式,在十多年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且不断得到了更多人们和企业的认可。但这种办学模式仍然处在探索和发展阶段,需要不断地去革新、转变。所以独立学院的办学模式在管理和教学等方面仍存在很多的困难。由于独立学院特殊的办学体制和有别于其他公立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了独立学院毕业生在整体就业竞争上处于落后地位,学生的综合素质略低于公立院校。 2.高校毕业生综合素质考核的重要性。高校毕业生进行综合素质考核有利于培养综合型人才。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大量高素质人才,高校对在校生进行综合素质考核十分重要。通过多方面的锻炼和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得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在以后进入社会、进入企业的时候,能适应该领域各个岗位。同时,综合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与毕业生就业好坏程度成正比,拥有较好的综合素质更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3.现今高校毕业生综合素质考核的局限性。如今高校在设定毕业生综合素质考核的实施方案时,大多都是以学校的角度,主要为了更好地管理学生以及培养学生。并且在实际操作中,综合素质考核的成绩往往是用来作为党员入党考核、评选优秀学生干部或者是各类奖学金评定的标准。这种考核方式及考核项目很多时候都会出现运作大而实际虚,无法真正体现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无法顺利市场趋势,无法为学生做出更好的锻炼、考核,进而无法为学生的就业择业创造良好的平台。 三、高校毕业生综合素质考核的内容设置 高校在制定毕业生综合素质考核方案时,所考核的内容应该以更利于毕业生将来进入企业后能更好地适应企业、适应社会为标准,能反映学生走上工作生涯所具备的综合素质。作为21世纪的综合型人才,除了拥有能自主刻苦学习的能力、扎实的专业基础外,还应该具有良好的抗压能力、学习能力、心理调节能力。因此,高校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考核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1.热爱祖国,热爱社会。如今国际形势风云变换,社会形势日益严峻,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和转型的特殊时期,受到来自世界各国各种各样的挑战。当代大学生更是肩负着祖国伟大复兴的重大使命,正受着来自世界其他不同文化的冲击,容易被这些文化所迷惑。因此,考核高校毕业生是否有正确的爱国观念、热爱社会观念,不可忽视。 2.思想道德修养。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能为高校毕业生产生正确的人生指导。当代大学生经过了多年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应该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有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能很好地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因此,思想道德修养的考核内容可以包含以下几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社会责任感、法律基础意识;职业道德精神等等。 3.专业文化水平与素养。我国现在正经历着快速发展的时期,高校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文化水平的高低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影响着世界科技水平的发展。同时,对学生个人而言,高校毕业生在进入企业时,由于工作经验的缺乏而导致工作能力难以全面发挥,因此,这要求学生必须在在校期间努力地学习本专业领域的知识,全面系统地认识到行业及其行业发展的趋势,合理地规划好自己的人生。积极参与行业相关的调研,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所以,专业文化水平与专业文化素养也是高校毕业生综合素质考核的重要部分。 4.健康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进入社会、进入企业不可或缺的必要素质。如果就业形势不佳,经济增速放缓的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在择业创业中难免会遇到挫折,这时候就要求学生在挫折到来之前有相应的心理准备,或在经历挫折时,有能调节自我心态的能力,使得自己能从容冷静地处理所遇到的困难。因此,健康的心理素质是高校毕业生综合素质考核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就业实践中的探讨 要提高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除了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之外,还必须要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把理论知识联系到实际生活中去。因此更需要注重和加强学生的就业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 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是就业实践的可行模式。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产业化存在许多的弊端,一是注重理论学习,轻视实践环节;二是人才培养“同质化”倾向严重,没有体现其“专门人才”特色;三是实践环节薄弱,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较差。实践表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的就业实践模式在大学教育环节中显得十分重要。 校企合作实际上是由教育行业和大中专院校等职业教育院校与用人单位共同培养学生的教学模式逐渐进行发展而来的。这种培养模式既有利于学生健康的成长,又能培养社会和市场需要的专业人才,是高校和社会双赢互动的模式之一。加强大学和企业的合作,教学和科研的结合,校企双方相互沟通、相互促进、相互渗透、共同发展,是提高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实现高校与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选择,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2.校企合作可获取全新行业信息,拓展就业的渠道。校企合作能够促进学校学生对外交流的机会,了解市场和各行各业的实时信息。学校以企业为对外交流的纽带,认识社会和市场的实时状况,不但增强了学校在本领域的知名度,而且提高了信息接收范围。同时校企合作还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让学校和企业得到广泛而有效的宣传,它不仅是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还是企业获得优秀员工的重要渠道。学生能尽快接受企业的文化理念,进入工作角色,产生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其团队凝聚力。 3.校企合作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重要特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的不断深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学校作为人才输出方,要让培养的人才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就应该以市场为导向。校企合作增强了领域和学校的沟通和理解,有助于培养真正意义的实用技术人才。(1)正确树立新的、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和监控体系,全力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使之能深刻地认识到市场经济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的需求,从而正确衡量适应市场经济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同时以此为根本进行有用的专业配套设置和有关的课程调整,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多维实践体系。(2)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管理,促使企业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视,让学校的教学手段逐渐以学生成才需求为主线进行转化,对课程与课堂的教学改革起到了非常有效的促进作用。 毕业素质论文:陕西省会计毕业生专业素质状况的调查研究 【摘要】我国大学会计教育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学者认为,我国高等会计教育基本上是封闭的应试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忽视职业道德和诚信教育。针对此问题,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陕西省会计人才的专业素质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深入了解了会计毕业生的专业素质状况,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会计专业素质 会计专业毕业生 问卷调查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会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胜任职业的会计人员,即培养会计人员所应具备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近几年来,我国大学会计教育取得显著成绩,但仍存在许多突出问题。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陕西省会计毕业生的专业素质状况进行了研究,以期能够对陕西省大学会计教育的不足和为提升陕西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供帮助和建议。 二、问卷设计及样本描述 (一)调查问卷设计 此次调查问卷设计主要包括三大部分,一是关于会计人员各专业素质重要性方面,二是关于对陕西省会计毕业生专业素质满意度方面,三是对学校教育需要改进提出建议以及对学生自身提高专业素质提供建议方面。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文将调查对象分为四类:一是从事会计教学或学术研究的教师;二是实际会计工作人员,包括在企业、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等;三是公司高层管理者;四是会计专业大四学生。调查方法:纸质问卷和电子邮件问卷相结合。 (三)样本描述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包括纸质问卷和电子邮件),剔除没回和无效的,实际有效问卷384份,样本数据如下: 按职业,会计教育或研究人员30人,会计实务人员212人,非会计专业管理人员52人,大四学生58人,其他32人。 按学历,硕士及以上51人,本科234人,大专99人。 按从业时间,0年的58人,0-1年的69人,1-5年的114人,5年以上的143人。 三、调查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人员各专业素质分析 结果分析,按重要程度排序依次为职业道德素质、技能和职业判断能力、知识;受访者认为职业道德素质对于会计人员最重要,而知识最不重要。按评价结果看,受访者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均不太满意;其中,对知识素质最满意,而对职业判断能力最不满意。 (二)陕西省会计毕业生专业素质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调查中显示,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太满意。会计人员知识陈旧、懒得学新知识,跟不上会计知识与技能的更替,导致业务处理的估计和处理出现错误,严重影响了会计的工作质量。有些会计人员缺乏认真负责的态度,使得企业往往账实不符,出现问题;有的对参加继续教育不够积极,主动考取专业职称和会计师证书的意识十分淡薄。 2.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不完善。目前,陕西省大学会计课程体系存在着一些问题:侧重知识理论教育,轻视综合素质教育和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课程设计中往往重视专业知识,如设置初级会计、中级会计、管理会计、税法、审计等课程,而忽视对职业判断能力、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课程中教师较少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帮助其进行职业判断能力的提升,也较少插入具体案例进行实际分析。在实践方面,学校学习与单位实习结合较少,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强,直接影响了学生就业时的综合素质。 3.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教学方法上,教师仍然以课堂讲授书本知识为主,添加案例较少,与学生互动少,使得学生学习被动,知识变得抽象和枯燥,难以发掘其主动性。很多院校的会计实践课很少或者没有,导致学生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难以学以致用,与实践相结合。这样就造成了会计毕业生综合能力较低,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不强,毕业从事会计岗位的职业素质自然就低了。 四、对于提升会计专业毕业生专业素质提出建议 (一)调整会计培养目标定位,制定好专业教学计划 大学会计教育应该定位与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而不是单一的专业知识和强调应试教育。所以,在教学课程设置中,要强调综合专业素质,包括专业知识、职业道德、社会关系等多方面的教育。教师应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不是仅就科论科,而应把所学过的知识进行综合与运用。因此,老师应该具有多方面专业知识与能力,不能总让某些老师长时间带某一门或几门课程,应定期给老师换课,使其知识充分。老师应让学生养成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和具有诚信为本的职业道德,为他们将来步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推进教学改革,加大实践力度 在教学改革中,要合理安排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和课时分布,增加一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如会计实训模拟、会计实操训练、电算化操作、会计案例分析、毕业实习等;在实训课程中,可以邀请校外的会计、税务、审计等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指导与讲学,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业务水平。同时,行业或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或技术等级证书应引入学校的课程中,使职业培训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学生毕业时同时拿到学历证书和专业技能证书,增强其社会竞争力。 (三)改进传统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法结合运用 在会计教学方法上,必须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改变为启发式和培养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分析、学生来讲等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授课过程中,要增加与会计职业判断相关的内容,强调培养职业判断意识的重要性,使学生慢慢养成职业判断的思维习惯。 (四)安排学生参加社会实习 学校应在学生大三或大四期间抽出时间安排其参加实践学习。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实习单位或者学校选择某一实习单位进行长期合作。学生到实习单位兼职会计相关岗位,可以使所学的专业知识得以运用,又增强了实践能力。学校要把课程学习时间和实习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可以分开并各自集中在某些周进行,也可利用周末或长假时间安排实习。 (五)加强财会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 首先,各级部门和单位要重视继续教育这项工作,将其作为人才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把继续教育和企业的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合理安排时间对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切实帮助员工提高综合素质。其次,会计人员应当主动通过各种方式来了解和掌握国家最新的财经法规及审计、税务、会计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 毕业素质论文:音乐专业毕业生素质的培养 摘 要:音乐人才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专门人才,我校音乐学学生临近毕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给毕业生们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我们必须紧跟时代,与时俱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适时改变我们的培养模式和人才标准,才能造就出一大批现代优秀合格的音乐专业毕业生,从而繁荣我们艺术的园地。 关键词:底蕴;音乐修养;声情并茂;情感优化;市场包装 音乐人才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专门人才,他们对繁荣社会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弘扬时代主旋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尤其是经济形态的不同,便必然出现对音乐人才的不同素质要求,我校音乐学学生临近毕业,我认为,为了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了能够顺利实习试讲,再此对音乐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归结如下: 一、坚实厚重的文化底蕴及贯通的音乐修养 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音乐毕业生,必须要了解历史、文学、哲学、地理等多门综合的文化知识。有一些音乐工作者(包括音乐教师、歌唱演员、乐手等)在拿到一首歌或一部音乐作品时,仅仅是演唱汇了作品的旋律,对作品所要表现的思想内容不甚了解;某些音乐教师也只是会教唱曲调、节奏,讲不出作品的含义。近几届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电视歌手大赛,测试项目中加入了素质测试。对这一举动,社会反映褒贬不一。笔者认为,这样要求音乐工作者音乐毕业生不仅不是对他们的额外要求,而正是社会在发展中向专门音乐人才提出的更高标准。坚持这样的培养方向才可能逐渐减少以至于以后的音乐人才不要成为“音乐匠人”。 音乐素养指的是音乐毕业生个人综合素质,综合能力。是衡量音乐毕业生的一个重要标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音乐文化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国外,大量以前鲜为人知的音乐文化领域。如西方的蓝调、布鲁斯、偶然音乐、噪音音乐等等。这些西方音乐的涌入不仅拓宽了我们的视野,而且还引导了我们同国际音乐主流接轨,并将中国传统音乐推向了国际舞台。正如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有效的结合形成了我们独具特色的“中国唱法”。在器乐上,民族器乐与西洋乐器的相得益彰,使中国民族乐团一次次出现在维也纳的新年音乐会上。因此,作为一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音乐毕业生,必须具备中西音乐文化贯通额素养。 二、声情并茂的表演风格 在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下,音乐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这就必然要求音乐人才也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所谓音乐人才的多元化发展是指不仅在技巧上、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在表演上都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音乐艺术只有当“声”与“情”完美结合在一起,并使之声情并茂,才能将乐曲的内容、作者以及演唱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充分而完美地揭示出来,并将之流进听众的心灵,使观众得到真正的艺术享受。“声”与“情”两者在音乐艺术中始终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捷克著名歌唱家亨利-费尔迪南-爱斯坦说:“表情是歌唱的灵魂。因此,只有当声音加表情同样完美时,歌唱才能被称为艺术”。现在很多音乐工作者具有较高的技术技巧和较强的教学能力,但一上台参加表演就觉得无论是动作、举止还是抒发作品情感上都有欠缺,音乐本身是时间的艺术,它要求表演者在一段时间内将多年积累的技术技巧及经验表现和发挥出来。因此这就需要表演者在具备较高的技巧的同时,具备相当多的实践经验,以情带声,做到声情并茂,已达到较好的舞台演出效果。要达到声情并茂,先要以声传情,“声”即指音乐技巧、技术理论、歌者的演唱技巧、乐手的演奏技术、作曲家的作曲配器理论等。再以情带声,“情”是音乐家的思想感情,丰富渊博的文化知识和音乐修养,对音乐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情感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有“声”无“情”,那是没有灵魂、没有意义的音乐,同样,只有“情”而无“声”那只是头脑中的思维、情感而已。现代音乐人才只有“声”“情”结合,才能使音乐作品更加富有感染力,只有“声”“情”并茂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才能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音乐毕业生的素质要求。 三、情感的优化效应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健康,以情感教育维系素质形成,是音乐学毕业生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的重要课题,是社会发展对现代音乐学毕业生所提出的新的要求。在音乐教育中进入特定的环境。以情感诉求为基础和纽带,可以促进音乐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产生一系列的优化效应。 传统的教学中存在着诸多呆板的教学模式。这种教条、注入式的教法形成了学生思想上的依赖、创造力的凝固。音乐教育本身就需要大量的演唱、节奏、节拍的重复及律动的配合,乏味的教法必然会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音乐学毕业生要学会贯穿情感,创造引人入胜的形象化氛围使学生用“心”去学。音乐学毕业生在音乐教学之始就要把本源的历史文化、风格特点以及蕴藏其中的思想感情向学生做生动的介绍,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环境。同时,走出课堂,调动学生的“经验”感觉,进进入一个情感的真实环境。这是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联系,本源环境和现实环境的联系。教学的着力点必须始终放在调动学生“经验的兴趣和同情的兴趣”上,使学生处于萌发情趣的氛围之中,这里面,关键是音乐学毕业生的教学中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使学生由学唱的单纯模仿进入艺术形象的精神世界和情感表述,进入自己的探索。要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过程,必须精心编创教案,调动多种手段,开展组合式教学,动静结合,衔接配套。具体到音乐教育,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唱歌与律动结合,是歌唱与情感表达互为作用。 四、熟练的电子音乐技术及自觉的市场包装意识 将电子技术运用到音乐艺术中去,打破了以前音乐只能由人演出或由人演奏,传播途径只有口传心授的单一模式,不仅加快了音乐文化的传播速度,而且造就了音乐的多样化形式。尤其在电脑音乐出现以后,一些电脑软件的使用,可以使我们在电脑上制作出具有任意一种音色、音量,时值的音乐,由电脑制作出来的音乐里有相当高的精确性并且具有修改方便的特征。就传播途径来说,通过电脑及电子信息技术可以使音乐冲破地域和国界的局限性。加强音乐的传播速度和力度,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音乐人才,应当将电脑多媒体及电子信息技术等作为一种工具,加强电子技术在音乐制作和流通过程中的运用,将多媒体,电子信息技术与传统音乐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我国的传统音乐的革新与传播。 音乐作为知识产业的一部分,发挥着促使社会全面发展的作用,它将通过自己特有的性格,以多种形式、多种媒体方式,把一种形象、精神、潜移默化地根植到社会中,使人们在商业文化、美学文化中得到更多的美的享受和更多健康文化的参与。高水准的音乐沙龙、交响音乐会以及新兴的音乐美学文化将取代很多诸如电子游戏厅、低下赌场E不健康的社会现象。例如近期在社会上兴起的一种新酒吧,除了高品位的室内设计和优雅的消费环境,更重要的是直接引进音响视听器材,在这里可以听到、买到最好最新的音乐作品。所以音乐也就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产品的不断升级,提高社会文化生活质量作出了贡献。音乐包装了市场,同样现代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音乐毕业生的自我包装意识也要不断提高,从开初的一支笛子、一把口琴到每晚十九点听到新闻联播上演奏出庄严雄伟的《国歌》,感受到音乐和声的魅力与震撼,歌唱演员从以前单一小电声乐队伴奏演唱,到现在气势庞大的乐队演奏,我们也感受到了音乐通过包装后强大的感染力。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员简单的装束、舞台单调的设计到现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容光焕发的演员出现在华丽辉煌的舞台上,这一切让我们耳目一新。这一切都说明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音乐以及音乐人才包装的重要性。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音乐的发展创造了无限的空间,同时也给音乐毕业生的培养成长,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我们必须紧跟时代,与时俱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适时改变我们的培养模式和人才标准,才能造就出一大批现代优秀合格的音乐专业毕业生,从而繁荣我们的社会主义艺术的园地。 毕业素质论文:职业化教育背景下毕业生素质与企业需求匹配度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步增多,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的现状,应以企业的需求为出发点,并深入分析大学毕业生素质与企业需求匹配度。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仅关系着高校的就业效果,同时也与企业日后的发展密切相关,职业化教育已成为必然。因此,如何以就业为导向开展全方位的职业化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现已成为各学院思考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企业需求;毕业生素质;匹配度 在大学生的职业生涯中,大学毕业生与企业需求匹配程度是决定其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仅包括自身的知识技能,同时也包括自身素质及实践经验等,这些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匹配度。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形势,要想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就应让学生明确自身的素质,并清楚自身在就业中的优势与劣势。由此可见,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职业化教育背景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一、大学毕业生素质现状 (一)在身心健康及个人修养方面,大学生普遍缺乏运动,对于身体素质也不是特别重视,同时,也不是特别注重穿着打扮等礼仪问题。 (二)在社交能力方面,多数大学生的交际圈子过于狭窄,交际能力比较薄弱;团队协作能力也很弱。首先,学校所提供的团队环境对此有一定的影响,社团组织有限,其次,多数学生没有培养自身团队协作能力的意识。 (三)就适应社会能力来讲,随着如今社会发展的开放化,大学生在假期结伴外出旅游早已司空见惯,因此,大学生的适应能力还是比较强的,但在创新能力这块,如今的大学生空有创新意识,却缺乏创新的能力,一方面,我国高校存在不利于创新意识培养的诸多因素,另一方面,当前国内高校部分学生缺乏大胆求新的精神,局限于书本知识,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创新能力的提升。 (四)在实际操作能力方面,在校成绩在影响大学生就业方面占一定比例,而大学生在校成绩现状却不容乐观;另外大学生虽然都有过兼职的经历,但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却很少,所以工作经验是大学生的一大薄弱环节;最后,令人担忧的是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由于学校对理论学习的偏重和学生实践意识的缺乏导致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相当匮乏。 (五)在自我决策能力方面,领导能力是最差的,调查显示,多数大学生仅仅想当次要管理者或者服从命令的群众。这充分体现大学生的领导意识不强。但在自我管理和独立方面还比较乐观。 二、企业对大学生素质需求 (一)人际交往:一个人能够与他人准确、及时地沟通,才能建立起人际关系,进而能够使得自己在事业上左右逢源、如虎添翼,最终取得成功。现代社会,不善于沟通将失去许多机会,同时也将导致自己无法与别人的协作。只有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协作,才能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才能获得成功,所以企业重视人际交往是无可厚非的。 (二)实践能力:工作与学习最大的区别是,一个是实实在在的实践,一个是纸上谈兵;而这恰巧也是我们从校园进入到工作岗位所必须面对的;同时,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最看重的无非也是你的实践能力,因为这关系着公司的利益,所以,实践能力是我们进入社会进入工作岗位所必备的。 (三)团队协作能力: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懂得协作,敢于协作,放下身段去与团队中的他人协作,是生活中的你、我、他必须具备的能力。而在如今的企业当中,对于团队协作能力也越来越重视,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也应该着重培养自己的这种能力。 (四)领导能力:每个人都希望有所作为,都追求成功、渴望成功。渴望当一名受人尊敬领导者,想要作一名领导者,就需要你具备领导能力。而领导能力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一个人的领导能力决定一个团队是否成功。企业当然也希望大学生能够具备领导者的素质。 三、建议 (一)职业能力和企业需求制定校企合作模式。从高职院校来看,可以依托企业技术人员充实师资队伍,弥补”双师型和师资的不足,完善办学条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根据企业需求制定校企合作模式;从学生能力角度看,让学生提前进入企业,进行职业实践活动,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接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同时,通过掌握职业技能与学生就业相挂钩,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使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得到增强。 (二)教育与职前培训一体化。一个新员工从一种环境到另一种环境中,往往会受到各方面的冲击,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学识和经验与工作的不适、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等,会感到较大的压力。这导致员工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全身心的投入,既不利于企业的经营,又不利于员工的自身发展。因此,职前培训不可忽视。因此可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设置相对应的职前培训必修课。 (三)大学生素质拓展。第一,以非业务素质为重点,根据学生个人的特点、爱好和能力,对他们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进行设计指导,并就学生完善素质的具体方法和途径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学生建立成才目标,引导他们有意识、有选择地参加各种素质拓展活动;第二,以学生为本,根据不同阶段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成才需求,广泛开展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社会实践以及其他有益于学生素质提高的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训练和帮助。 综上所述,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就业形势,应充分考虑大学生素质与企业需求匹配度的高低,并基于企业的需求分析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提高匹配度。有些学校由于忽视了企业的需求,仅仅从大学生自身出发,致使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企业无法满足人才需求。由此可见,在职业化教育体制改革背景下,提高匹配度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必经之路。 毕业素质论文:民办高校毕业生素质拓展训练与就业创业工作分析 摘 要: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本文提出了将素质拓展训练运用到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中去,为做好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对于保持就业形势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毕业生 素质拓展 就业创业 1.毕业生素质拓展训练 素质拓展训练是以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普遍提高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为目的,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进行科学规划、个性化培养和综合性开发的训练。素质拓展训练可丰富毕业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毕业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拼搏奋斗精神,最终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素质拓展训练是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迫切需求,也是更好地服务和促进民办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 2.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将达到749万人,比2014年再增加22万人,创下历史新高,毕业生就业面临新的挑战,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2014年创业大学生人数比2013年增加了超过3成,今年,又有48万大学生在工商部门登记创业,比去年多了12万。民办高校要把毕业生就业放在今年就业工作的突出位置,发挥市场作用、着力改革创新,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力争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比例双提高。 在国务院办公厅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2014年至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通过提供创业服务,落实创业扶持政策,提升创业能力,帮助和扶持更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逐步提高高校毕业生创业比例。民办高校要广泛开展就业创业教育,通过以下措施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 2.1积极开发创新创业类课程 创新创业类课程是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基础,属于通识性教育。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有效载体,因此正确理解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关键。我国大学创新教育较多停留在对创业计划和就业层面的指导上,系统性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不足,而“创业计划大赛”和“科技创新项目”等多为临时性的安排,并未采取规范性的课堂模式,很难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综合素质。从这个层面讲,创新创业类课程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它是整个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基础层,是实践层的有效支撑;同时从实践的角度看,它又是比当前惯常采用的创业计划大赛等更规范和更高层次的形式。总体来看,创新创业类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基础,对于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就业能力,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指:民办高校有计划地位培养毕业生创新创业精神和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所组织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 2.2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类教育体系应包含基础层、引导层和实践层三个方面。其中,前两个层面属于课堂教育,第三个层面为实践能力培养。基础层的课堂教育指的是“创业管理”、“创新管理”等性质的课程;引导层指的是带有导向性的课堂教育,比如“风险投资运作”等具有强烈创业导向性的课程。部分民办高校已形成一些成熟的创业培训模式,如“GYB”(产生你的企业想法)、“SYB”(创办你的企业)、“IYB”(改善你的企业);民办高校毕业生可选择参加创业培训和实训,并可按规定享受培训补贴,以提高创业就业能力。 2.3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要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纳入学分管理,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实际效果。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分管理,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建好一批实训实践基地。同时建立成果和学分转化制度,实行弹性学制,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资助创新创业项目。民办高校首先在课程设置和专业上要进行调整,要积极开创性的开设创业指导课程,聘请创业导师;其次要推动高校建好一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实践基地,举办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再次要改革教学管理,允许学生休学创业;最后再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建立学生创新创业基金。 3.通过素质拓展训练,有效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素质拓展训练是“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中心环节,是大学生能力和素质实现和获取的有效途径。这个环节关键是要梳理和构建我校“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训练项目,让每个学生能够按照个人需求,自主选择、合理排列,形成符合特点、张扬个性的素质训练方案。 3.1毕业生素质拓展训练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民办高校应加强对毕业生的指导,帮助毕业生建立就业目标,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各种素质拓展训练,积极开展各种素质拓展和创新能力培养训练,广泛开展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社会实践以及其他有益于提高毕业生素质和能力的活动,为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条件。毕业生素质拓展和创新能力培养实行学分制,进行量化管理。民办高校的素质拓展训练应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即课内外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参加大学生素质拓展学校组织的“第二课堂选修课”和“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取得相应的“第二课堂”学分,不仅达到极拓展自身素质目的,还可以提升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促进民办高校完备的素质拓展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建设。 3.2毕业生素质拓展训练有利于团队意识的培养 团队协作是一种为达到既定目标所显示出来的自愿合作和协同努力的精神。“一根筷子容易断,十根筷子抱成团”,团结就是力量。在拓展训练,团队协作意识及精神总是运用得淋漓尽致。比如:过雷区、过电网、越障碍、过独木桥和珍珠岛任务,这些项目都不再困难,关键就是要运用集体的智慧,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的优势,将每个人的力量集中到集体中,共同完成每一项任务。这些项目主要是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还有水上训练(扎筏求生),它的训练项目是积极参与、合作的团队精神。其成功的基础是合理的安排活动,注意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一切行动听从指挥,有全局观念、协作意识,积极投入并有必胜的信念。 3.3毕业生素质拓展训练有利于增强自主创业就业的意识和能力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按照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的思想和理念,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进行科学规划、个性化培养和综合性开发。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既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增强大学生自主创业就业的能力,也有利于增强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在社会中的综合竞争力。 毕业素质论文: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素质培养的思考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不少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心理方面出现了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在大学生中常见的一些心理问题,提出针对这些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就如何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心理素质提出了设想。 一、求职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求职择业是大学生人生的重要转折。目前,社会要求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心理方面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艰苦奋斗的精神,正确的择业观,在实践中,能够主动适应环境、自觉调节情绪以及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等等。然而,准备踏进社会的大学生们,显然还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准备。毕业在即,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和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状况,大学生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工作待遇、工作环境、能否找到自己既喜欢又擅长的工作、在择业的过程中能否享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诸如此类的问题,让初次涉入社会的大学生们本来正常的心态变得敏感起来,反映在就业心理上,主要有下列几点。 1.焦虑心理 焦虑是由于个体的心理冲突或者挫折而引起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主要表现为恐惧、不安、忧郁及某些心理、生理的反映。就业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经过“十年寒窗苦读”,每名学生都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但是,在激烈竞争的社会实践中,每名学生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残酷的现实,对毕业生们产生了有形或者无形的强大压力,导致习惯了父母呵护的大学生们产生焦虑的就业心理。工作待遇、工作环境、能否找到自己喜欢的又是自己擅长的工作、在择业的过程中能否享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诸如此类的问题,让初次涉入社会的大学生们本来正常的心态变得敏感起来。过度焦虑是大多数毕业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适度的焦虑是正常有益的,并可以产生动力,促使个体不断向着预定的目标前进,但过度的焦虑则会影响个体的正常社会功能和身体机能,使大学生精神负担加重、紧张烦躁,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焦虑程度发展严重时,个别毕业生可能会产生“就业恐惧症”,一提起就业就紧张、恐惧,对前途没有信心,害怕离开学校,极个别学生还会出现极端行为。因此,过度焦虑这种心理现象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2.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 成功择业的首要步骤是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长以及自身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期望强,这是正常的,一名求职者只有坚信自己有实力胜任某项工作,才能展现出坚定的态度和从容不迫的风度,才能赢得用人单位的赏识和信任。因此,自信心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自信不等于自负,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当今的社会在充满机遇的同时也充满着严峻的挑战,这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人们必须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的学生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对自己估计过高,认为自己在选择职业中具备种种优势:学习成绩优秀,政治条件好,学校牌子响,专业需求旺,求职门路广……因而盲目自信,选择职业时胃口吊得很高,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和对困难估计不足,盲目自信是一种幼稚的求职心理,也是心智不成熟的一种表现。其实,用人单位往往反感急功近利和过高估计自己的人。到头来,这些人会因为对自己的劣势估计不足反而在择业中受挫。所以,毕业生除了要客观地分析就业环境外,最重要的是正确认识、评价自我。正确认识自我是毕业生合理定位的前提。 3.缺少充分的心理准备 毕业生就业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要想获得就业的成功,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不行的。心理素质在一般情况下主要是指“人在认知、情绪情感、意志、性格、自我意识、价值观及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素养。”它是个体在环境的熏陶下,经过有意识的修养,逐渐内化成的一种心理结果。作为初涉社会的求职者,既要有成功的准备,也要有落聘的准备。面对落聘的现实,必须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落聘并不等于失业,更不等于事业无希望。它只是失去了一次选择职业的机会,也许还是好事,因为以后找到的工作可能会更适合自己。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们在这方面的表现是不尽如人意的。他们在就业时出现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盲目自信、自卑畏怯、急功近利、目标游移、依赖、从众等几个方面。 二、从“心”开始,创造美好的未来 求职就业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的一次大考验。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毕业生表现出的不同心理特征,对就业也造成了不同的结果。“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是国家把大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人力资源,通过市场调控,使用人单位能够录用到满意合格的人才,毕业生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单位和工作岗位,实施优化配置的一项就业政策。在这种双向选择中,毕业生要想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单位和工作岗位,就必须与其他的毕业生展开激烈的竞争,且若想在竞争中不断成长和进步,就必须避免上述错误的产生,从“心”开始,创造美好的未来。 1.认识自我,确立积极主动的求职意识、培养强烈的竞争意识 美国职业指导专家帕森斯认为职业选择包括三个主要步骤:一是认识自我;二是了解职业环境;三是决策。可见,在职业选择中,正确评估自己的特征与职业活动的相关因素,是正确选择职业的重要前提。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学校教育与社会对学生的职业要求联系不是太紧密。在大学生就业的实践中,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并不少见,而且还有许多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选择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偶然性,因此,一些学生对自己将来要从事的工作并不是很了解。所以,为了尽快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适应社会改革的步伐,大学毕业生必须培养积极主动的求职意识,了解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发展方向,注意收集社会各个方面的用人信息,不断调整自己的职业取向,多角度、多方位地主动出击,来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职业。 2.要有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 作为初涉社会的求职者,既要有成功的准备,也要有落聘的准备。面对落聘的现实,必须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没有人喜欢挫折,但是漫长的人生路上难免遭遇挫折,狭路相逢该如何应对?如前所述,作为初涉社会的求职者,必须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落聘并不等于失业,更不等于事业没有了希望。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选择职业的机会很多。客观结果已定,能够改变的只有主观的态度和行动,要切切实实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要学会从失败中寻找教训,从教训中学会“重新做人”,放下包袱,再上征程。 3.正视现实,自信豁达 大学毕业生要进行职业选择,就应该对自身所处的就业环境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且有勇气面对这种现实,采取灵活变通的态度。 “天生我材必有用”。自信豁达地面对择业当中的困难,才能够战而胜之。自信是大学生择业成功应当具备的重要心理品质。自信是对个人自我价值的表达,是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和估计。“自信的人力量强大,怀疑的人力量薄弱”。求职者只有坚信自己有实力胜任某项工作,才能展现出坚定的态度和从容不迫的风度,才能赢得用人单位的赏识和信任。在充分了解用人单位的要求后,只要自己符合条件,就要充满信心,相信自己能够胜任工作,大胆地接受挑选。 三、结语 大学扩招、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种种因素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客观看待社会、正确看待自己,按照上述的几个的基本要求从“心”开始,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就业心理素质,及时排除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障碍,才能顺利就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作者单位:深圳市罗湖区翠竹街道新村社区工作站) 毕业素质论文:从毕业设计入手提高军校合训学员综合素质能力 【摘 要】针对当前军校合训学员的培养模式与特点,提出改进一种开放式的毕业设计模式设想,并对具体的执行方式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合训学员 毕业设计 综合素质 当前全军院校正在深入推进任职教育改革,教育模式的转变对于当前部分学历教育院校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本科学员经过四年的培养,参照原有专业进行二次分流,重新分配专业进行为期一年的任职培训。学历教育的侧重点不仅在于打牢学生的科学文化基础,还需要培养毕业生全面的综合素质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岗位任职培训。 本科毕业设计是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前接受课题任务,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或工程实践并取得成果的过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其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潜在的专业变化、学员自身能力素质差异、现有教学计划、执行模式的弊端等,都使得毕业设计这一最后的实践环节出现了许多问题。 为满足岗位任职培训对应届毕业学员的能力素质要求,充分发挥毕业设计这一实践教学环节的重大作用,锻炼和提高应届学员的综合素质能力是摆在全军院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 当前毕业设计的现状分析 通过对海军几所学历教育院校毕业设计执行情况的调研和学习,并结合近年来毕业设计教学工作的经历,我们发现当前毕业设计教学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1.毕业设计实际执行时间较短 每年3月开学后,学员选题与导师分配,通常在4月底之前完成;5月开始进行毕业实习,大约2~3周时间,5月下旬返校;实习结束后,全面投入毕业设计和论文撰写阶段;最后由各教研室组织所属相关专业教员进行毕业设计的答辩工作。 由此可知,留给学员的毕业设计工作时间在一个月左右,同时毕业临近各项活动也相应增加,因此实际的时间可能还不足一个月。毕业设计的实际执行时间较短,再加上一些行政性活动占用时间和日常作息时间的要求等,时间问题是当前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2.分流专业变化影响工作热情 当前的分流模式是全海军院校统一分配,指挥类、政工类、机械类、电子类等专业交叉分流,尽管在分流的问题上,各院校均能依照尽可能贴近原有专业的原则,但每年的任职培训专业计划与当年应届毕业本科生的专业出入仍然很大。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2010年毕业的兵器工程专业20人,有一半的学员毕业时分流到其他专业,专业岗位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即将毕业学员对于毕业设计的投入与热情。 3.自身素质能力差异较大 军校毕业学员相比地方大学生毕业时的工作压力要轻松得多,却带来一个问题:同一个班的学生经过四年的大学学习,彼此之间综合素质及能力相差却很多。一部分积极上进的学员综合素质较高,知识全面、思维敏捷、应变能力强;也有一部分学生能力较差、心理素质差、应付思想严重、基础素质低,只会读死书,缺乏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所有这些问题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表现为: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意识薄弱、知识与能力分离严重、具有较强的依赖性、缺乏协作精神。总之,学员自身的思想认识、能力水平等差异也对毕业设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过程控制是保证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规范的开题报告、中期检查与汇报、多级答辩等形式都可以有效提高毕业设计及论文的质量。然而,对于现有的毕业设计模式而言,采用中期汇报等形式的过程控制手段已经不是很现实了。主要受进度安排与时间的限制,具体有两点:(1)毕业设计的前期展开由于学员缺乏足够时间进行题目的消化与理解,很难得出行之有效的研究结论,因而进行阶段性总结缺乏基础;(2)完整的毕业设计执行时间原本就不多,很难再给学员分配出单独的阶段性汇报与检查的时间。 5.答辩及成绩评定存在人情分 在毕业考核、论文和答辩等多重压力下,毕业设计中一筹莫展的学员开始向指导老师诉苦,指导老师无奈于学员的前途与毕业模式的限制,最后给出近似于捷径的毕业设计帮助,使得学员可以顺利完成毕业设计,而这一做法正是对于学员综合能力与素质锻炼的极大偏离,违背了毕业设计的初衷。 上述几个问题虽不够全面,但在当前毕业设计过程中却比较普遍,有针对性地解决或避免这些影响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当务之急。 二 改变现状的途径和方法 由前面的分析可以把影响毕业设计质量和水平的因素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类。主观上有学员自身能力素质差异和心理的不确定性因素;客观上有教学计划与实施模式、严格有序的过程监管和综合全面的成绩评定机制。对于这些问题,除了加强日常思想教育、强化文化知识学习以外,还需要强化以下几个方面: 1.加大课程体系改革的速度和力度 为使学员能够适应信息化条件下战场环境的复杂要求,必须建立体现能力素质要求的新型课程体系,打破传统课程体系“三层楼”结构(基础课――工程技术科学基础课――专业课)。新型课程体系可以采取模块化设计,“底层”为共同基础课面对所有专业的学员,包括思想政治基础、军事技能基础、理工文化基础等;“上层”则主要拓宽专业平台,以专业主干和专业方向的模式设置。专业主干课程主要考虑搭建学员们的专业素质平台,不直接面对未来的专业方向;专业方向课则可以采用选修或公共选修的形式,目的是扩展学员的专业认识、开阔眼界,同时为进一步的专业选择提供参考和帮助。 2.因材施教,提高全体学员的综合素质 在教育实施过程中,因材施教是最难的。由于学习条件、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不同,学员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知识基础等方面各有差异。学分制是很好的一种模式,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却需要更多的关注。努力设计和改进科学合理可行的学分制课程模块,以学员为中心,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酌情建立个人能力模型,针对不同特点的学员,侧重不同的教育培养模式。 3.加强教员的主导作用,增进师生交流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员不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更应该是学员的亲密导师。笔者所在单位正在开展的“导师制”教育模式改革,就是加大师生交流,强化教员主导作用的有益尝试。导师制培养是近似“一对一”的培养模式,本科学员从进入高年级开始指定相关教研室或相关专业的教员作为学生的“导师”,为学员提供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心素质等全方位的指导与帮助,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汇报与交流的方式建立师生之间的联系。教员与学员的深入交流,不仅有利于学员科学文化基础的培养,更重要的经过教员的言传身教,教员的自身素质会对学员的成长产生有益的影响,而且对于学员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具有重要意义。 4.创新毕业设计模式,强化学员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毕业设计不同于各种竞赛、创新大赛等活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竞赛参与者的选拔与培养更多倾向于精英模式,因为竞赛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声誉;毕业设计则更倾向于一种普适教育和锻炼的过程,每一个取得学士学位的本科学员都会经历一次毕业设计的考验。创新毕业设计模式,以学员为中心,在真实的工程环境中培养其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 开展开放式毕业设计的设想 针对军校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能力素质要求,设想一种以学员为中心的开放式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目的在于通过不断的实践、交流与合作,最大限度地培养和提高应届毕业学员的综合素质能力,同时利用科学合理的监管方法和成绩评定机制,保证整个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开放式毕业设计模式以学员为中心,设计开放式的教学实施过程和严格的过程控制机制,概括来说,主要包含:一个开放式的选题平台;相对自由开放的毕业设计时间;开放交流的设计过程;严格的监管机制。 开放式的选题平台是指在毕业设计的选题过程依托网络化平台,建立一个开放式的选题环境。即将进行毕业设计的学员,通过网络浏览等方式了解课题背景和要求,并进行选题和交流。 相对自由开放的毕业设计时间安排基于如下考虑,虽然教学计划是相对固定的,但可以将毕业设计的时间向前延伸,在四年级开始时结合专业课的学习同时开展;或者在四年级下学期开学时同时开展。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通过提供充裕的时间,使得整个过程相对自由,避免由于进程紧张所带来的匆忙。 开放交流的设计过程是指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几个阶段性任务,主要指开题报告、中期考核、毕业答辩等采用开放式的实施方法,不仅提供给应届毕业学员之间交流的机会,同时允许低年级学员参加,使得他们对于毕业设计有一个预先的充分认识和了解。开放式的报告会将提高学员对于阶段性工作汇报的重视程度,从另外一个角度促进毕业设计的进行。 严格的监管机制是对毕业设计过程质量的保障,为避免人情分和临时“抱佛脚”等行为和现象的出现,将毕业设计过程进行分解,同时设计对应的评分机制。开题、中期汇报、导师评定、评阅意见评分、答辩小组评分等分别记分,综合后作为整个毕业设计的总分。各部分有明确的评分标准,基本上反映了毕业设计的质量。为避免导师有给高分、评阅教师评分有随从导师的倾向,同一专业指导导师可以采取课题小组交叉答辩。申请优秀的学生还要实行两级答辩,以确保优秀论文的公正性,同时也给一般答辩者起示范和导向作用。 四 毕业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开放式的毕业设计将为应届毕业学员提供一个自由展示的平台,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从而使得这个平台在学员综合素质与创新精神的锻炼方面提供更多的支持与帮助。 1.注重课题的实用性、教学性 学习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应用。与实际结合的课题能激发广大学员的学习动力,产生强烈的爱好。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课题应尽可能地贴近部队实际、装备发展现状。课题的教学性能使知识得到传承,强化理论基础,重视实际应用,有助于学员在未来的岗位上融会贯通、开阔视野、锻炼技能。 2.充分考虑学生实际能力的差异 每一期学员不可避免地在理论基础和动手能力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课题的预备应有层次性。课题的分组设计要合理安排,充分考虑基础不同的学员的课题方向问题,尽可能符合每一位学员的实际能力。 3.指导教师应投入更多的精力 毕业设计既涉及理论知识又涉及实际操作技能。因此,指导教师既要从理论上给予指导,又要从实践上给予帮助。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应投入更多的精力,设计课题、控制课题进展、把握课题质量。 4.兼顾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与文化培养 军队大学生不同于一般的地方院校,学员的特殊身份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在整个指导过程中,教员不仅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需重视道德品质与文化的熏陶与培养。通过言传身教,树立学员的爱国奉献精神、精武爱军精神等。文化的传承其意义远远大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 五 结束语 素质教育泛指一切提高个体适应性的教育,一切有利于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性与职业适应性的教育都可以称为素质教育,而这种教育正是高校素质教育的实质和核心。全军院校正在开展的任职教育改革对于应届毕业学员的素质能力要求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毕业设计作为普遍且重要的实践教学手段,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才能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通过对当前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分析,提出的开放式毕业设计模式有利于创建一种实践技能和创新精神的锻炼平台,对于提高应届毕业学员的综合素质有着一定的辅助意义。当然,具体的执行效果还需要在进一步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地修正和改善,但我们相信,通过不断的尝试和努力,军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精神必将在全体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坚持下得到成长。 毕业素质论文:注重素质教育培养机械类本科毕业生的专业技术能力 摘要:作者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对多所学校机械类本科毕业生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了大学毕业生专业改行的原因,相当数量的大学生改行原因是一直找不到专业感觉,难以担当专业技术工作,所以注重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素质教育,培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 关键词:改行;就业; 素质教育; 行为导向教学理念 作者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进行了调查统计,发现有相当数量的工科大学毕业生改行了,专业改行浪费了人才资源,本文提出了在工科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注重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改革思想。 1. 调研样本选择、调研结果统计分析 (1) 选择调研样本 对多所学校工科机械类本科毕业生网上发放问卷,委托企业人力资源和技术部门统计,借大学生返校聚会的机会,向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608份,共收到问卷496份作为样本。 (2) 对改行的界定 考上研究生的不在统计之内,在企业从专业技术工作做起,走上管理层岗位的不算改行;跨越一级学科的专业才算改行。 (3) 对改行与毕业年限关系统计分析 对496个样本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图1所示专业改行与毕业年限关系统计结果,毕业就改行的162人占32.2%;工作一年改行的178占35.8%;工作一年改行的178占35.8%,以后改行的可能性很少,可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占32%;可见超过一大半毕业生改行了。 2. 改行原因分析 对一年内跳槽的166人的原因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图2所示结果:在企业心理落差很大,与自己理想状态的工作相差很远的占26%,而这些人大部分还没有接触真正专业技术工作,半年内就跳槽;业务能力不适应单位需要,不能承担专业技术工作的占70%;总感觉工作太累待遇低的占18%,这三者百分比大于100%是因为部分跳槽者原因占二或三项,为此以由重到轻的顺序统计跳槽的原因依次为:E、D、F,可见跳槽第一位的原因是在原单位业务技术能力不足,在比较大的程度上不适应专业技术工作。 可见:机械类大学生在企业工作一年基本就是决定是否跳槽的关键时间节点,而在校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在企业第一年工程实践能力的锻炼程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是否跳槽,也决定了大学生职业技术生涯发展前景。 2. 反思机械类本科实践性教学环节存在的弊端 大学生专业技术能力不能适应原单位岗位技术工作,原因如下: (1)很大原因是在校学习期间没有比较好地培养起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尤其是做为把学校教学向企业专业技术工作过渡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偏离了工程自然的正确道路,做了脱离工程实践的纯理论性设计,没有起到把学校教学向企业专业技术工作过渡的桥梁作用。 (2)学校政策上缺乏青年教师到企业工程实践能力锻炼的机制,影响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 (3)大学毕业生实践创新能力差,与我国高校长期过分偏重理论和学术性专业教育,忽视了基于行为导向教学理念为特征的实践教学和专业工程能力培养,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严重滞后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3. 机械类本科教育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思路 (1)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贯彻行为导向教学理念组织教学,即把知识点和企业实践工作过程融入教学,让学生“看实物、看工作过程、动手做、置于工作现场发挥耳、眼、手、动作全部投入的教学过程”,拉近理论与工程实践之间的距离,形成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2) 教师在指导实践性教学环节过程中,如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要注重选择来自企业工程应用题目,注重把知识点、实物、实验和企业工程项目案例弄明白,掌握的原则是只要是真刀实枪设计、安装、操作的实实在在课题就认为与企业工程实践接轨。通过企业工程案例获得感性认识之后再进行设计,即使学生照图册抄也明白为什么这样设计,避免闭门造车和就画图而设计,不能提高大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 4. 企业要以项目的形式加强毕业生实习期工程实践能力的锻炼 大学生毕业进入企业首先面临半年左右的实习期,调查发现,不少企业对学生的能力估计过高,没有安排学生以工程项目为切入点进行实习,而让学生全厂逐个车间工段观看实习,很容易走马观花,难以达到应有的实习效果。如调查发现某企业三位机械类毕业生在机械加工车间实习了四个月,问及某台立式铣床相关技术问题时,只知道铣轴上键槽,其他如工序尺寸、定位基准、测量基准、设计基准、铣床传动链和电气控制等问题一概不知,这样实习期满根本承担不了轴的加工工艺设计和铣键槽工装设计。 建议企业对新来大学生分组进行项目实习:每组给具体的实习项目,已经设计成功投入使用的项目(一道工序为主)即可,如A组轴铣键槽项目、B组精车削轴项目:均涉及加工设备、工装、工艺规程、加工工艺尺寸链计算及电气控制与维修等实习,把书本知识和前人的设计理实一体化认真学习通一遍,把电气控制原理图再对照实物画一遍,毕业生以项目成果和实践为导向,深入学习、理解、学习项目的内容,组与组之间再互相交流学习,达到实习一个项目有多个项目的收获。项目实习结束可转入另一项目。有的企业就这样以项目为切入点安排新到大学生实习,明显提高了实习效果,实习期满学生感觉有承担技术工作的能力了。 作者在2013年指导专业课程设计设计进行了文献[2]所述的实践性教学改革,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大学毕业生进行项目实习,实际就是基于行为导向教学理念的项目教学法在企业实习的延伸,实践证明能够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很快就能担当起专业技术工作,有效地培养了人才,跳槽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使人才资源充分发挥作用。 孙哲:男, 1986年5月生,硕士,山东淄博新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工程师
环保与低碳论文:叉车的绿色环保与低碳举措 工业车辆巨头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寻求替代能源来为叉车提供动力,以减轻碳排放以及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叉车是工业车辆中的一个重要设备,国内从业人数为20万左右,以目前中国工业车辆保有量为50万台计算,其中有70%为内燃叉车(即为35万台)。如果每台内燃叉车每天平均工作4小时,每台平均每小时耗油3.5升左右(假定均以柴油),每升柴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约2.67公斤,因此得出这35万台内燃叉车每年(365天)的碳排放约为477.5万吨,而每台内燃叉车的年平均排放为13.6吨二氧化碳。这只是一个非常保守的算法! 我们无法去计算和评估另外30%电动叉车在更换和淘汰废旧驱动电池以及所有工业车辆在每年更换轮胎和倾倒的废液(机油、润滑油等)所产生的碳排放以及对环境造成的第二次污染。当然,还不包括每年有庞大的叉车零部件更换以及一定数量的废旧叉车整机退市,同样会产生数以万吨计的二氧化碳和对环境的污染。如果把叉车参与的所有环节产生的碳排放进行计算的话,估计其为中国的天空贡献了不少于上千万吨的碳排放。叉车对全球经济社会产生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对地球绿色环境增加一块无法抹去的污渍。 氢燃料及混合动力叉车的出现 在国外,几个工业车辆巨头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寻求替代能源来为叉车提供动力,以减轻碳排放以及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在内燃叉车方面,德国STILL叉车公司在2008年推出新型的RX70混合动力的柴油叉车,这款载重量为2.5吨叉车将柴油消耗量降低到每小时2.5升,并在当年获得英国叉车协会“FITA2008环境奖”。同年5月31日,在第二届德国汉诺威物流展上,叉车巨头德国Linde公司展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完全使用氢作为燃料的内燃叉车。随后,日本Komatsu、Toyota、Mitshubishi叉车也纷纷推出自己的混合动力叉车,中国叉车制造商开普在2009推出首台混合动力叉车。 在电动叉车方面,燃料电池率先在汽车工业上得到使用。1988年,加拿大巴拉德公司最早将开发出的氢燃料电池提供给全球汽车巨头,1999年德国戴姆勒-奔驰汽车厂和巴拉德公司率先推出燃料电池汽车样车,2002年日本本田和丰田向市场推出自己的燃料电池汽车。2005年,丰田将世界上首台FCHV-F型氢燃料电池叉车在德国汉诺威举行的世界最大国际物流展上进行了首次亮相。随后,美国Cat公司(氢)、德国Jungheinrich公司(甲醇)、德国STILL叉车公司(氢)、德国美国Crown公司(氢)、美国Raymond公司(氢)、日本Nissan(甲醇和锂)、Mitshubishi-Nichiyu氢)等公司纷纷在近年推出使用不同动力的燃料电池和非传统铅酸电池的电动叉车。 无论是燃料电池还是混合动力叉车和传统叉车有个非常明显的区别就是他们产生的碳排放为零或者大幅度的下降了。事实上,排放为零的氢燃料电池叉车因为制造成本和技术等原因直到今天也没有在市场上广泛推广,而混合动力叉车则因技术日趋成熟,目前在全球工业车辆市场正在缓步推进中。 那么叉车能为低碳和绿色环境做点什么样的具体贡献呢?纵然中国本土的叉车制造商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在工业车辆的使用上和发达国家有相当大的距离,但叉车制造商和叉车的使用者依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在低碳和绿色环保领域作出自己的贡献。一句话,就是控制并减少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的排放。 叉车制造商: 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内燃叉车的发动机是排放温室气体的罪魁祸首。以石化燃料(柴油、汽油、GAS等)燃烧后的主要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其余则为有害气体(CO(一氧化碳)、HC+NOx(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PM(微粒,碳烟),控制发动机温室气体排放的前提是要控制有害气体的排放,也就是说,必须提高发动机的燃料利用率,使其充分燃烧进而降低燃料不完全燃烧的机率。 1996年,美国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CARB)和美国联邦环保署(EPA)联合签署了一个适用于非公路用机动设备柴油机的原则意向书(SOP)。签署该意向书的发动机制造商有:卡特彼勒、康明斯、迪尔、底特律柴油机、道依茨、五十铃、小松、库伯塔(Kubota)、三菱、北极星(Navistar)、纽荷兰(New Holland)、威士康(Wis-Con)和洋马(Yanmar),2009年美国CARB再次叉车及其他设备排放新的测试标准。这个标准非常苛刻,要求凡是进入美国加州市场的非道路车辆(包括内燃叉车)排放必需符合该标准。因此,在上述签署意向书的发动机制造商中,配备卡特彼勒、康明斯、迪尔、道依茨、五十铃、小松、三菱的发动机的内燃叉车则可顺利进入美国加州市场。这对中国的叉车出口商来说,无疑是一个启示。 因为技术的原因,中国国产叉车内燃机的排放(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的排放)目前正在朝符合欧盟和美国的标准而努力,这需要内燃机制造商加大资金投入和技术储备去缩小差距。目前,中国浙江新柴公司(中国最大的小吨位叉车动力供应商)已经成功研发出符合欧洲Ⅲ标准的叉车柴油发动机,填补了以往出口机型都由日本柴油机一统行业的局面。 提高和延长电动叉车驱动电池的使用寿命。内燃叉车和电动叉车都会使用到电池,前者是内燃机启动电池,后者是驱动电池。目前在全球工业车辆市场上,基本都采用铅酸电池,燃料电池和锂电池等尚还没有广泛地普及。 使用铅酸驱动电池的电动叉车看似对环境没有任何直接的污染,没有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的直接排放。但在铅酸电池的使用寿命终点,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第二次污染。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2003年就《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中,就有关于铅酸电池的运输、储存和报废后再利用的详细规定。也就是说,电动叉车同样会对环境构成潜在的污染。 减少电池报废后碳排放和潜在污染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必须有整套严格而合理的电池管理报废和回收程序。在正确处理的前提下,提高和延长驱动电池的使用寿命是对绿色环境作出的最佳贡献。 这依然回到需要电池供应商加大技术和资金的投入,缩小国产电池和进口电池在使用年限上的差距。 采用环保节能型的部件。不管是电动叉车还是内燃叉车,都是由若干零部件组装而成的。叉车制造商在寻求有竞争力的产品同时,应当考虑尽可能的采用环保节能型的零部件,比如采用高效节能的电控系统(马达和线路板)等。 零部件供应商对其产品过度的包装会消耗大量的纸张和木材,不利于环保,同时会增加成本并转嫁在消费者身上,应该尽可能的降低消耗。令人遗憾的是,在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组织和国家对工业车辆的包装因环保而制定严格的包装标准。 当然,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叉车制造工厂,任何零部件都贴有碳排放和对环境潜在污染的量化“环境责任标签”,这个标签如同目前全球现代化的超级市场所出售的产品都进行物联网一样,通过射频识别(RFID)等技术手段来感知产品的所有信息(碳排放量、产地、潜在的第二次污染量等)。对于那些来自具有高污染高排放的零部件进行识别、竞争和淘汰,最终选择排放和污染最低的产品作为自己的环境战略供应商。 叉车用户: 合理安排叉车的使用 高效节能的物料搬运环境需要叉车使用者来创造。节能减排不仅仅是叉车制造商的事情。 比如对于叉车使用大户的物流和仓储中心而言,除了叉车外,还有贮藏和仓储设备、行李架存储检索装备、订单拣选设备、高层行李架商店的检索设备、手动控制储存和检索设备、自动储存和检索设备、自动化立体仓库等。真正的节能减排方案改善应该包括对所有驱动设备的控制,对耗费能源的设备进行淘汰和改造,设置合理的叉车搬运路线,减少固定设备的拆除和移动,使得整个货物存储中心在设计上更加高效,或者合理调整整个系统的绩效来适应实际情况的需要。 减少叉车的空载行驶率。叉车如今经常在没有产品搬运的时候依然保持运行状态。叉车空载行进时,且通常行进时所遵循的并不是最短的路线。为了做到真正的能源节约,有条件的情况下,仓储操作中应该使用智能的仓储管理系统,这种智能系统能对整个进出货物搬运进行实时监控,对所有搬运工具进行智能调配,从而降低叉车的空载行驶率。 杜绝使用不符合排放标准及有潜在污染的二手叉车。非常遗憾的是二手叉车在中国没有严格地报废机制。因此,目前在中国正在运行的二手叉车对环境是个潜在的威胁。原因在于,临近报废的二手内燃叉车往往因为发动机及其他部件老化,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的排放上没有人监管。临近报废的二手电动叉车其废旧电池的回收上难以遵循严格的国家制度。 所以,在没有严格的报废机制和制度监管的情况下,只能依靠叉车的使用者自身去杜绝使用不符合排放标准及有潜在污染的二手叉车,同样是对绿色环境的贡献。 杜绝使用不合格的零部件。中国是假冒伪劣产品的零部件大国,叉车零部件自然也不例外。大量伪劣的零部件在市场上流通,实则是对环境的污染和能源的巨大耗费。伪劣产品寿命期短,却同样使用巨大的包装,占据社会的流通资源,消耗能源而对经济贡献不大。因此,叉车的使用者尽可能的使用经久耐用的常用叉车备件并在其使用期后加以回收。 培训合格的叉车司机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叉车的购买者应该培训合格的叉车操作者,和汽车司机一样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好处在于可以延长叉车的使用寿命、提高搬运效率、减少能源的消耗。 合理处理回收被淘汰的叉车零部件。叉车的使用者应当有一套完整的叉车管理方案,这个方案包括合理处理和回收被淘汰的叉车零部件。 叉车行业倡议:向每台叉车征税 叉车行业专业人员经核算,一辆内燃叉车在一年中,平均排放13.6吨二氧化碳。如果,把叉车排放的碳作为“碳足迹”来计算,根据国际流行的算法是,按照30年冷杉吸收111Kg二氧化碳来计算需要种多少棵树来补偿,因此,一辆叉车工作一年,需要种植122颗树来抵消其碳排放。全国所有在工作的内燃叉车(35万台)则需要42700000颗树来作为碳补偿才能达到环境平衡,如果一亩可以植树1000颗,即4.27万亩(28.4平方公里)。这显然是个非常庞大而惊人的数字! 根据国际一般碳汇价格水平,每排放一吨二氧化碳,当补偿10美元钱。因此,一辆内燃叉车所排放的碳汇价格为136美元,约合人民币928人民币,这个钱可以给别人帮你种树,用所种植的树所吸收的二氧化碳来抵消自己的排放。 因此,包括《物流》杂志、中叉网在内的多家专业媒体和行业协会的多个专家倡议:在中国市场上所销售的每一台叉车(包括内燃叉车和电动叉车),其所销售的价格中平均每年以3--500元人民币每台来作为“地球环境税”征收,这个税用于有专门监管的机构来植树造林,将来(30年后)因植树造林所获得的收益再予以反哺。这个可称为存款给“碳基金”或者“环境银行“,即用植树的方式来抵消自己对环境的“犯罪行为”,在未来还有可观的收益,达到两全齐美的目的。 由《物流》杂志社和中叉网联合制作的“叉车与环保”网络专题报道也将于近期。 林德氢动力叉车 2008年5月31日,在德国汉诺威物流展上,林德展示了其采用氢原料为燃料的氢动力叉车,叉车的氢动力与传统的汽油、柴油、电瓶叉车相比,环保和耐用性都非常好。氢动力叉车其排放物是水及水蒸汽,为零污染,而且无机械振动、低噪音、低热辐射。 丰田的燃料电池混合动力叉车 在2008年在CeMAT展会上丰田公司首次展出燃料电池混合动力原型叉车――FCHV-F,该技术中采用蓄电池和燃料电池向电机供电,具有两种独立的电源。电机由两个电容器和一个氢燃料电池供电。它与电动叉车的性能相同。电瓶车和燃料电池车的主要区别是燃料电池可产生稳定的能量,而电瓶的功率会随电瓶使用时间延长而下降。所以,其最重要的一个优点是在整箱燃料的使用过程中具有稳定的性能。 2008年12月,丰田在日本开始销售另一款燃料混合动力叉车――HYBRID, 丰田将柴油发动机,电动机和镍氢蓄电池组合在一起,CO2的排出量和燃料的消费量只有同等柴油车的50%左右!相比电瓶车的定时充电,HYBRID采用镍氢电池,氢燃料加入5分钟后立即使用,特别是需要24小时运作的大型物流中心。 永恒力甲醇燃料电池叉车 永恒力在2008汉诺威国际物流展上首次展示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概念产品,这种产品尺寸小,可完全置于步行式电动拣选叉车的电瓶舱内。与小汽车行业正在研发的氢燃料电池相比,这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更适合于所谓的“低容量”叉车系列。可用于驱动电动叉车及步行式电动堆垛机。它特别适合于大型叉车车队多班轮流作业。 与氢燃料电池相比,这种高能量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另一大优点是其所携带的电力相当于原来电瓶的两倍多,甲醇使用起来就像汽油和柴油一样方便。 三菱重工镍离子电池 混合动力叉车 三菱重工(MHI)在日本市场上推出了世界上首台发动机/蓄电池混合动力叉车――GRENDiA EX系列叉车。 GRENDiA混合动力叉车的装载力为4到5吨,使用镍离子二级蓄电池及高效率的电机,并使用整合的小型柴油发动机。叉车的动力传动装置由MHI已获专利的镍离子蓄电池、柴油发动机、两个异步电机及转换器组成。该叉车采用了排列组合的行驶模式,车轮可由发动机单独控制,或由蓄电池单独控制,或发动机及驱动电机同时控制。在进行提升工作时,叉车采用排列的模式,发动机可同时操纵液压泵及提升电机。 与传统的标准设置内燃叉车相比,新叉车可节约39%的燃料。GRENDiA EX混合动力叉车是三菱重工首台使用其专利镍离子电池的产品,将在2011年的第一个季度走出日本。 再造叉车属具价值 “绿”,即意味着绿色环保;“萌”,则寓意力量的重新萌发。“绿萌”系列产品,是将回收的旧属具经过严格的再生产流程,变成可以重新使用的,符合卡斯卡特同类产品各项性能指标要求的系列叉车属具,并以绿色的产品铭牌与全新属具加以区别。 据介绍,“绿萌”产品不仅要求回购的旧属具需要保持良好的性状,更重要的是再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流程:用蒸汽清洗属具,去除所有油迹、油脂和污垢;完全拆卸,再用蒸汽清洗全部部件,并进行目测检查;喷丸去除结构件原油漆和氧化层,修复表面轻微伤痕;对每个肉眼看不见缺陷的焊逢进行探伤检查;修理或更换油缸、阀体和其他零部件,更换全部油管;整机装配,按全新属具标准油漆,并按全新属具标准测试整机性能参数,确保属具工作正常。在生产流程的每个环节,都必须经过与全新产品制造过程一样的质量检验。严格的工艺要求和质检标准,都是为了确保广大消费者将以非常实惠的价格,获得品质性能与全新产品相一致的正宗卡斯卡特产品。 据了解,自1985年卡斯卡特美国总部开展“绿萌”业务至今,卡斯卡特逐步形成了如上所述体系完备的工艺和业务操作流程,“绿萌”产品也在北美市场广受欢迎。 环保与低碳论文:港口在低碳与环保方面的举措 物流是碳排放的“大户”,港口在低碳发展方面责无旁贷。国外港口正在研究建立低碳港口认证机制,国内港口制定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港口战略。 自哥本哈根全球气候会议以来,低碳成为世界各国发展中所关心的重要,而物流(运输、仓储、包装等)是碳排放的“大户”,也是低碳发展所关注的重点行业之一。作为港口而言,在低碳发展方面责无旁贷。据我国港口行业管理部门在港口能源消耗方面的约束指标显示,港口综合能源单耗以2005年为基数,到2015年要下降8%,“十一五”期间完成了4%,“十二五”期间还要完成4%,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国外港口出台强制性措施 全球港口发展均不同程度面临气候变化、港口周边环境破坏和生态恶化的问题,鉴于港口企业通常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难以自觉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需要政府采取政策性的强制管理措施和激励措施。发达国家通过对港区周边环境质量实施严格管理,促使港口为适应相关控制要求不断采取节约能源和其他资源、减少排放以及保护环境和生态的措施,从而推动了低碳港口物流的建设,缓解了港口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港口因此得以可持续发展。为进一步推动低碳港口的建设,一些机构正在研究建立低碳港口认证机制。 美国加州实施严格的空气质量管理法规,实施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定期委托评估机构年度港口空气排放情况。洛杉矶港分析二氧化碳和各种污染物排放的分布和来源,以便引导港口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效、减少二氧化碳和污染物的排放,推动低碳港口物流的建设。洛杉矶港还逐年提高使用减排技术装卸设备的数量份额,通过相关管理规定,实施逐步限制老、旧、残破卡车进入港区,减少更多的车辆尾气排放。 为了进一步改善港口环境,针对船舶在靠港期间会产生大量燃油废弃排放,对港口地区空气受到严重污染的问题,洛杉矶港实施AMP计划,强制要求船舶靠泊之后停止使用船用柴油机供电,改用由码头配备的岸电设施提供电力,大力推动靠港船舶使用岸电,同时鼓励使用低硫燃料,该项措施取到了很好的效果。 船舶利用岸电最初主要是滚装和邮轮码头,现在已经扩展到油码头、集装箱码头等。在推进岸电使用的过程中,国外主要是通过立法,财政补贴等方式实现的,国外码头船用岸电设施一般都由港口、码头运营商、船公司、货主、地方市政部门中的一方或几方出资建设,既要在码头上建设供电设施,又要在船上设置岸电受电设施。随着近几年的推广应用,岸电技术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据不完全统计,自1989年哥德堡港开始为3艘客滚船供应岸电以来,世界上已有二十多个港口在其特定的泊位上配备了为船舶供应岸电的设施。 美国洛杉矶港是岸电使用的先行者和代表,为减少港区及其附近区域的空气污染,洛杉矶港实施靠泊船舶使用岸电替代船舶柴油机动力(简称AMP)计划。荷兰鹿特丹在2007年底展开了一项为期两年的试验计划,为默兹港口流域的内陆趸船供应岸电。鹿特丹港口安装了120个接驳点向趸船供应足够的电力,该计划现已解决供电系统的缴费和接驳问题,并会在2012年前后,在公众船舶停泊处完成加装更多接驳点。美国长滩港、日本名古屋、德国波罗的海吕贝克港、欧共体等一些国外港口及机构开始在每个码头均提供大船用岸电设施。 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技术应用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早期码头上提供的岸电多为低压,现在有高压电上船后再由船上的变压器变成低压供船舶使用,还有高压供电直接与船舶高压供电系统连接的方式。在应用过程中,根据靠泊船型不同,选择相应的技术方式。美国洛杉矶港方案是将岸电设备安装在驳船上,通过多根低压供电电缆连接到靠港船舶上为其供电。瑞典的哥德堡港则采用高压上船,船上变低压的方式。而美国长滩港的某些集装箱码头则采用高压电缆直接与船上的高压供电系统连接的供电方式。 同时,在港口运行管理方面,国外港口通过调整港口作业方式、改善运行调度等方法,致力于节能减排在港口的实施。美国长滩港开始对其码头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工程,将铁路集疏运方式引入港内,用来替换原来的有货运卡车集疏运方式,旨在减少卡车在港内行驶的几率,减少排放。 在清洁能源利用方面,韩国釜山港口局则通过太阳能、地热能降低港口能源消耗和成本。到2013年,港口局将投资50亿韩元建立太阳能、地热能和风能应用系统。并且追加30亿韩元建立海浪发电系统,预计于2016年投入使用。美国海军除了在太阳能、海浪能以及在港口应用岸电技术以外,仍积极开发新能源技术,甚至计划利用海藻能帮助船舶获得动能。 并且,在局部地区采取一些政策性调控措施,也可以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例如:美国长滩港采用白天和夜晚收费差异,调控货车流量,减少了港区道路的拥堵,避免了能源浪费,收到了一定的效果。2006年5月欧盟委员会通过法案2006/339/EC,提出欧盟港口靠泊船舶使用岸电,要求成员国提高认识,与IMO(国际海事组织)合作制订岸电连结的国际标准,制订促进实施此法案的经济政策,交流各港口船舶供电和服务的经验,在港口推广岸电设施应用。 国内港口低碳物流成效果显著 目前,世界各国对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我国也将长期面临能源紧缺、环境恶化以及来自于国际的减排压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要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交通运输是国家节能减排重点行业,在建设“两型”社会过程中,要充分挖掘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潜力。港口是交通行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以节约能源、减少排放、保护环境为标志的低碳港口是推动港口发展方式转型的抓手。 近年来,我国一些港口已经开始船舶靠港时应用岸电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工作,青岛港、上海港、连云港港等在此方面均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船舶应用岸电方面相关政策缺失的问题,如:船舶使用岸电服务许可、计价计费等方面。在港口环境保护方面,特别是散货码头防尘、抑尘方面,需要重点解决煤炭、矿石在装卸和堆存过程中粉尘污染严重的问题,行业相关管理部门正着手制定粉尘控制规范标准。 在船舶应用岸电方面,青岛港招商局码头2009年首先完成了5000t级支线集装箱船舶接岸电的改造任务,进行了初步尝试,其岸电改造项目也被确定为交通运输行业第二批节能减排示范项目,项目的实施是我国港口靠泊船舶使用岸电的有益尝试。2010年上海港务集团与中国海运集团在上海港外高桥港区联合宣布,中国首个港口移动式岸基船用变频变压供电系统正式应用。该系统将由港口岸基供电取代船舶油料发电,有效减轻港口地区的空气污染,实现低碳水运。2010年,连云港港采用 “高压上船”的方式,通过在港口测试,获得了交通运输部、船公司、口岸单位专家的一致好评,各项技术参数已达到国内先进、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在宁波港、蛇口港等还有正在实施的岸电项目。 在以电代油方面,针对集装箱轮胎式门式起重机(RTG)在我国应用广泛,但是存在油耗高,噪声大、污染物排放多收到问题,在沿海港口广泛开展“油改电”工作,即将原来完全依赖燃油的RTG增加电力驱动功能,减少RTG在作业中燃油类能源消耗,减少排放,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在清洁能源利用方面,提高电力、太阳能、风能、地热等能源的应用比重,降低煤炭、燃油等高排放的能源消费比重,可以大大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天津港通过对太阳能、土壤能、海水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大力推广和利用,在2001年到2006年的5年间累计节约能源2.7万吨标准煤,节约价值400万元左右。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50吨左右;大连港采用海水源热泵技术,利用海水作为热泵的冷热源进行交换,达到冬季供热和夏季制冷的目的。连云港利用风能、太阳能开展风光互补照明技术的探索应用。国内很多港口企业都开展了清洁能源的利用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在港口运行管理方面,港口根据自身运行特点和需求,对其工艺流程、生产调度过程进行优化和技术改造,使港口的运行能耗成本降低。青岛港集装箱码头根据装卸作业特点,优化作业调度系统,实现集装箱“满进满出”,减少了集装箱起重机空载运行的时间,节省了能源。秦皇岛港根据其煤炭散货储运的特点,针对输送流程空载运转进行研究,提出顺料流启动流程的设想,以减少输送皮带机在流程启动过程中的空转时间,达到节能的目的;并且,粉尘污染治理主要是“以防为主,以除为辅”。港口传统除尘抑尘系统主要通过喷洒水、干式除尘等技术实现,存在效果差、能耗大、水量需求大等弊端。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除尘技术和设备,如:干雾除尘、新型防风网等。京唐港3000万吨煤码头煤堆场应用了防风抑尘网技术。 环保与低碳论文:建筑设计与低碳环保的重要性 摘 要:“低碳经济”是我国今年“两会”关注的热点,低碳建筑是实现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普及低碳建筑,应从建筑节能设计入手,结合我国建筑建设环境现状,分析建筑节能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在低碳环保前提下,提出建筑设计的原则 要求及节能设计要点,以探讨我国低碳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建筑设计;节能;低碳环保 引言 2009年12月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使“低碳经济“成为世界将来发展的主流,2010年的两会使“低碳经济”模式成为我国未来的发展热点。在气候大会上,我国向世界宣布并承诺,到2020年中国在2005年碳排放总量的基础上再下降40%~50%。我国的现代建筑占碳排放的三分之一以上,推动现代建筑向低碳建筑转型,是实现国家“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措施之一。低碳建筑能够实现建筑业对环境的低碳排放、低污染、低影响,是我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据目前我国的建筑环境和技术,大力推动低碳建筑,将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课题。 1 建筑设计与低碳环保的密切关系 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效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建筑物是能源和资源的固化物,据调查表明,产生废气的50%来自于建筑物,二氧化碳排放中的40%来自于建筑,建筑物的总能耗占25%~28%的比例,占有总能耗中的相当大的份额,因此,节能将是实现低碳建筑的关键,大力发展低碳建筑将从节能设计入手。 2 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的建筑业相对发达国家发展还比较缓慢,技术还不够成熟、先进,在低碳环保的理念上认识还不够深刻、完全,在建筑节能设计上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节能设计基准概念模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下简称“公建设计标准》”)和《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下简称“,居住设计标准。”)均规定在采取节能措施后,全年总能耗与未采取节能措施前减少50%。50%的节能目标,仅是对当前建筑平均水平的一个总体节能效果,并不能反映具体建筑的一个精确节能效果。 (2)建筑节能设计重视程度不够。尽管国家推动国家建筑节能的工作力度较大,但设计人员对建筑节能知识的接受和积累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对于大多数设计人员,缺少相应的节能理念和知识,缺乏主观上进行建筑节能设计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3)未能将节能设计与居住舒适性和人身健康结合起来。对许多建筑,设计采用大面积窗户,而开启的部分面积则很小,由于缺乏自然通风,空气流畅不通,空调的长时间运行,室内空气质量非常差,不仅增大了损耗,而且对身体健康非常的不利。 (4)缺乏严格的节能设计审查体制。建筑施工图的节能设计审查是节能设计审查的重要环节,许多节能设计审查单位本身就缺少专业的节能知识和完善的节能体系,缺少节能审查能力,致使很多建筑施工图节能审查不严格,走过场,失去了真正的审查作用。 3 低碳环保前提下建筑设计的原则及要求 各类建筑应当按照相应的低碳节能标准进行设计,设计文件也应当符合低碳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建筑设计的原则及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 (1)应遵循“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此“地”主要是指建筑物所在地的气候特征,如济南属典型的温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气候特征表现为冬冷夏热,雨量集中。因此,济南地区的节能建筑,必须适应济南地区的气候特征,既不能照搬严寒地区的建筑型式,也不能照搬夏热冬暖及海洋性气候地区的建筑型式,更不能照搬四季如春的温和气候地区的建筑型式。 (2)热工设计应遵循超前性的原则。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建筑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规定性指标水平较低,仅仅是实现现阶段节能50%目标的需要,距离舒适性建筑的要求还很远,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将分阶段予以修改,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会逐步提高。由于建筑的使用年限长,到时按新标准再对既有建筑实施节能改造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应贯彻超前性原则,特别是夏季酷热地区,建筑外围护结构(屋顶、外墙、外门外窗)的热工性能指标应突破节能设计标准规定的最低要求,予以适当加强,应控制屋顶和外墙的夏季内表面计算温度。 (3)建筑设计人员要有社会责任感。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每设计一项工程,自工程施工建设开始,设计者就开始对它承担起终身的社会责任。工程责任的范围广,且责任重大,所负责任的时间长(直至设计使用周期止)。能源是我国的战略物质和经济发展的动力,又是后代人生存的必要条件,建筑节能是贯彻国家节约能源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大事,所以低碳节能建筑的设计者又实际上承担了一份牵涉到国家发展战略和后代人生存条件的社会责任。 4 低碳环保条件下的建筑设计要点 建筑低碳节能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并不是多项节能技术或者节能设备的简单累加,而是需要定量化的系统设计。节能设计的定量化思路要求整体协调平衡,从分析多方面因素出发,以最低的投资、最简化的手段完成并达到节能设计目标。建筑低碳节能设计可以分为节能建筑系统设计和环保建筑系统设计。 (1)节能建筑系统设计。该设计是在装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提供能源使用效率实现节能目标,例如空调热泵比一般的空调机要节能。另外,也可以使用可再生能源设备,如风力发电、太阳能伏电、地源热泵等,利用取之不竭的能源,是提倡节能建筑系统高效、科学的设计手段。 (2)环保建筑系统设计。该类型设计是在满足生活舒适度需求的情况下,其目标是要尽量减小能源设备装机功率。该设计主要是依靠自然资源来保证和维持建筑内的温度和通风等使用要求,即理想的状态就是在大部分时间里,建筑内冬暖夏凉、通风良好,仅需要小功率的空调和采暖系统就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或工作需要。在方案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对建筑的方位、体型、朝向进行优化,充分利用自然风、阳光等自然资源创造条件;在初步设计中,需要对建筑材料、外墙、楼板、分户墙、屋面、玻璃、窗框及窗墙比进行量化和优化。从方案设计到初步设计,设计师需要根据不断调整的设计方案模拟量化建筑的能耗情况,计算空调和采暖设备的装机功率,对比各种影响因素,最好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 正确地选择和协调使用节能建筑系统设计和环保建筑系统设计的原则方法,可有效地改变目前大量存在的不务实效、只求政绩的节能表象,大大地减少人力、物力、财力、能源资源的浪费,大力地推动舒适、健康的节能建筑发展,高效地促进建筑业的“低碳”模式的经济增长。 5 结语 “低碳”模式经济将是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主流趋势,也是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建筑业的碳排放量占碳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低碳节能建筑将势在必行。普及低碳生活,应当从建筑节能设计入手,加强设计人员低碳节能理念,不断学习低碳节能专业知识,增强节能设计社会责任感,研究低碳节能新技术,创新建筑环保新材料。低碳建筑拥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将是我国建筑发展的主要方向。低碳建筑节电、节水、环保、低污染,将会给人们带来一个绿色、健康、和谐的生活居住环境。 环保与低碳论文:浅谈低碳环保与设计理念 [摘 要]在当今的全球化市场中,从设计师到消费者,每个人都在不断提高对产品的环保意识,与环境和谐相处成为更先进的文化观念。在期待实现完全主义的“绿色”产品中,环境污染问题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减少因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更是当代社会刻不容缓的选择。保护环境越来越重要,设计群体应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工作对生态的影响,从而做出更加环保的设计选择。随着当前全球多国纷纷发起环境保护的诉求,世界各地的人正重新评估现代生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设计师也希望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关键词]环保;低碳;设计理念 北印度拉达克白莲学校(The Druk White Lotus School)提倡以传统价值合文化为本,把现代设计教育理念灌输给孩子。它体现在学校的设计与建设很注重与自然并肩,它的出色之处在于传统以木和石为材料的建筑,采纳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和建筑技术。而且,学校外墙使用的是从当地或者临近地域开采的花岗岩,内墙则使用当地的泥石块,这种材料具有一流的耐用性和隔音效果。教室面朝早晨的太阳,可以从分利用自然的光和热,因此学校在能源供应方面实现了自给自足。这一设计理念向人们逐渐追求的绿色生活迈进了一大步。 如今,人类已经开始摆脱“依靠铁与火来征服自然”的瓶颈。于是,古老的木材再一次进入了设计师的视野。众所周知,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大量吸收二氧化碳,而且木材属于有机材料,生长周期短,不但能多次利用,可以在自然环境中迅速分解,重量轻便易于运输,堪称低碳经济各个环节的楷模。 如何能让木材融入当代设计主流,成为了众多以环保为己任的设计师们的新课题,其中颇具环保理念的创意设计建筑作品是这个名为“WISA WOODEN DESIGN HOTEL”的全木质酒店,以它的全木质开放结构最具特色。它采用了天然松木条,经过塑型,拼接构成了建筑的主体。弯曲修长的松木条从中庭一路延伸到直至酒店的两端。木头既可以建筑基本的构架,也用作墙面、天花板、地板的公共区域装饰。本来分割清晰的建筑格局,在可塑性极强木条的连接下融为一体。由于采用木条的扭转作为基本结构,形成独立的隔断,整个建筑中留有许多缝隙,既颠覆了人们心目中的传统建筑造型,让人耳目一新。清新的空气与灿烂的阳光直入进来,让人们与自然没有一丝距离。除了在轮空上的突破,设计者的环保理念更引人关注。相比钢筋混凝土,木材是是十分轻便的材料,不但易于造型,也方便搭建组装。搭建木材之间的缝隙,让采风通光都自然完成,从最大限度上减小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垂直花园”的设计更加让人们感受到人与自然独特相处的设计环保理念。它用柚木制成一个型隔的隔板,可用于室内外使用。最引人入胜的地方就是多个花架和层架,每个花架茂密的植物,赋予空间嫩绿无比,苍翠繁盛的感觉,让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更贴近大自然,给现代人独特的私人空间和片刻宁静的生活。 众所周知,日本是世界上最具饮食文化的国家之一,他们使用的餐具常常精挑细选,以便搭配食材和佳肴。日本人进餐时喜欢用手感受原始材料的舒适,仿拟经手工打造的质感。现如今人们追寻的优质生活已经日趋普遍,人们希望生活的细节都能更丰富,更健康,更环保,因此设计师们以人文美学为本,结合低碳环保理念,设计了优雅的环保型餐具,尽管提供的是一次性用品,但产品的取材都是不损害生态的非木材物料――原生芦苇、竹浆、甘蔗渣,加以设计制造,可以持续使用,容易进行生物分解,使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在我国,2010年举办的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世博会的主题,这是自193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首次设定主题以来,世博会第一次出现“城市”主题。这一主题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审视和研究人类文明进步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紧紧抓住了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的最热点问题,提倡低碳环保的设计生活理念。这一反映人类永恒追求的主题,富有创意,体现了中国・上海的城市特点。其已经将节能环保作为重要的理念贯穿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在世博园区内大规模运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园区内主题馆、中国馆、世博中心、演艺中心等主要场馆设施以及部分国家的自建馆,在屋顶和玻璃幕墙上都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总装机容量超过4.68兆瓦,每年能减排二氧化碳4 000吨。并且增加了太阳能的装机容量,让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成为世博会亮点。屋面最大的主题馆增加到了2.57兆瓦,世博中心装机达到1兆瓦。 主题馆建筑设计项目负责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助理曾群告说:“以往很多太阳能建筑,太阳能仅仅是摆设,而主题馆的太阳能是光伏建筑一体化,不单是从艺术的角度将黑乎乎的太阳能组件和建筑的设计合二为一,而且光伏发电站产生的电力将并入城市电网,年发电量达到280万千瓦时,能解决4 000多户居民一年的用电问题。”此外,因为主题馆屋面大,达到6万平方米,能够使得太阳能组件安装成本控制下来,这是国内光伏建筑建设的一大突破。 城市最佳实践区是上海世博会的另一个亮点。全球多个国家的案例入选,而几乎所有案例都将节能环保低碳作为主题,典型如伦敦零碳馆。国内有四个案例入选,代表上海参加的“沪上生态家”便是其中之一。 沪上生态家的原型在闵行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内,是一栋四层楼高的生态示范办公楼。中空、天庭通风隔热,各办公室呈正方形围绕。。整个办公楼每一个房间都非常明亮,而且自然通风很好。地板下,还看得见太阳能热水循环系统盘绕,冬天用于地板取暖。屋顶,太阳能发电、小型风力发电设备一应俱全。 沪上生态家总设计师、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汪维解释说,这栋生态示范楼,利用了自然通风、智能控制、绿色建材、雨水收集等十大技术,是国内最早的示范生态建筑。中国每年大量的能耗中,40%是建筑能耗,要节约能源,就是要建造可持续建筑。低碳世博,其一是减少排放,其二就是节约能源。沪上生态家运用的新技术共达到30项,有30%是前瞻性技术,代表了未来二三十年生态住宅的发展趋势。 当今,产品与设计理念的出发点已经集结在――责任感和良知。每一位设计师都心怀着对大自然的美好愿望并努力工作,脚踏实地。低碳环保的理念才是幸福生活的关键所在。他们力图寻找、制造完美和谐的产品来服务,打造更加完善的人文自然环境,使我们的生存世界更加完美。 环保与低碳论文:浅谈低碳环保生活与环境监测的关系 【摘要】加强对环境的监测力度,加强管理水平,对于提高环境的治疗、减少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低碳环保生活与环境监测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低碳生活;环保生活;环境监测;能源消耗;污染排放 1 环境监测职能 对环境的监测是一种新型的综合性学科,其主要研究对象是环境,主要是利用生物、物理及化学等手段作为实施的技术基础,对于监测的样品进行定量定性取样与综合分析,研究环境的变化规律,其对评价低碳与环保有直接的影响,并且始终贯穿在整个评价的过程中。环境监测职能特征主要有: (1)以统计学作为基础,将社会科学与自然当中的精华成分聚集。 (2)全面面向社会,为社会而服务,对环境进行监测之后分析其主要数据,而所监测出的数据可以反映出水、大气及噪声等环境的容量,对环境的规划与评价提供了准确清晰的数据,给实现低碳的生活方式提供更全面的参考依据。而低碳与环保对环境的评价主要是通过预测、分析与评估规划的项目,观测有可能出现的影响因子,并针对环境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 2 环境监测当中存在的问题 2.1 环境监测相关部门缺乏工作动力 中国当前对环境监测的机制通常是在计划经济当中所延伸出来的产物,并继承着许多在计划经济过程中所具有的一些特点,加上对环境的监测工作是一项事业单位,其内部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往往因其处于单位的编制型性质而缺乏工作的动力。 2.2 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 尽管在环境监测站中所吸纳的工作人员比较多,但是都是一些新人,加上监测站中没有制定中长期相应的人才规划和培训机制以及管理阶层的形式化,对人员培训的力度不够,使得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普遍不高,导致整个监测站中缺乏相应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最终造成整个监测站无竞争力与生命力。 2.3 环境监测工作质量水平较差 在环境监测站中,工作人员通常以目标责任制作为工作的核心,也就是把完成环保局所分派的任务为己任。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型污染源和污染物源不断出现与更新,对环境产生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峻,虽然监测站方面不断加大了执法的力度,但是临时性和突发性的监测任务占据着更大的工作成分。而因为技术与设备的落后,加上一些工作人员对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视力度不足,就会使得环境监测的工作质量非常差,无法达到监测的要求与标准,最终造成监测站对监测数据的分析也越来越没有前瞻性,对于监测技术的开发与利用也就微乎其微。 3 低碳环保和环境监测之间的关系 环境监测指的是监测站所预测的实施项目对于环境有可能带来的影响而进行评估的一种方法与技术手段,因此也可以说环境的监测是一项技术工作,其不但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保护环境,还能推动人们对于低碳与环保生活的进一步认识与了解。 3.1 环境监测作为低碳与环保的生活基础而存在 低碳与环保生活将环境的监测作为基础,当对某个项目实施环境监测时,必须要对项目的环境要素展开客观详细的分析,探讨该项目能否符合低碳与环保当中的生态要素、水环境与大气环境、噪声环境等容量,而在完成项目之后是不是会对环境造成变化与影响,项目是不是拥有环境可承载力等。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在于环境监测,一旦这个地方的水环境符合要求,大气的污染物浓度比具体质量标准值要小,噪声的容量达到要求,才能够更顺利地建立起低碳与环保的生活模式,同时也会带来更加美好、更加优质的低碳生活体验。 3.2 环境监测于低碳与环保当中具有监督功能 对于环境的体系进行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最为基本的方法就是采取环境监测,其也可以作为一种监督的方法而存在,主要工作就是监测环境有无科学性与可行性证明,而在日常生活过程中低碳环保实施的情况,就能够直接对环境监测的数据进行参考,以此对低碳与环保生活的开展施加监督与评价,同时还能够判断实施低碳与环保行动之后生态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及噪声环境是否改善等,这些数据的支持都需要通过环境监测所提供的相关数据进行表达与证明。 3.3 环境监测始终贯穿于低碳与环保的生活当中 一旦项目已经开展了环境监测,并且对实施的结果进行评价之后,必须由环境监测赋予可行性评价之后才能实施这个项目,否则就会对环境有严重的影响,从而无法达到低碳与环保的要求与目标。环境监测对于低碳与环保来说,始终贯穿于其发展的过程中,并贯穿在整个低碳与环保的评价体系中,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开展低碳与环保的生活方式,从而保护环境。 4 结语 由上述可知,低碳与环保的生活观念逐渐得到人民的认可,而环境监测作为低碳与环保生活的保障和基础,并始终贯穿在低碳与环保的整个体系当中,具有非常强的监督能力,可以让人民正确认识低碳与环保生活的重要性,从而创造出更好的低碳与环保生活方式,为环境减压,从而达到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 环保与低碳论文:关于乡镇农民低碳环保意识与行动的思考 摘 要: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渐突出,环境保护日渐得到人们的重视。低碳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话题,低碳生活应运而生。农村是我国经济的主要载体,农民的意识和行为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本文通过对遵义县农民的低碳环保意识及行为的调查及分析,客观地指出调查中发现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强化农民低碳环保意识与行为的可行性建议,以倡导低碳环保行为。 关键词:农民;低碳环保;环保意识 所谓低碳环保,就是指在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生活理念的引导下,减少生活上、工作中碳排放量以保护生存环境的意识行为。为了解遵义县农民的低碳环保意识与行为,我们对遵义县农民进行了问卷调查。 1 根据183份问卷得出以下调查结果 1.1 非常了解“低碳环保”,环保意识较强 10.38%的人非常了解“低碳环保”,环保意识较强,生活中能把自己知道的低碳环保常识落实到位,基本没有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现象。 1.2 了解“低碳环保”的部分内容,环保意识不够强 49.73%的人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部分了解“低碳环保”,能运用自己知道的低碳环保常识到生活中去,但生活中仍然存在部分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现象。 1.3 听说过“低碳环保”,但不太了解,环保意识相对较差 37.16%的人不太了解“低碳环保”, 环保意识相对较差,不能运用自己知道的低碳环保常识到生活中去,生活中存在较严重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现象。 1.4 没听说过“低碳环保”, 环保意识相对很差 2.73%的人没听说过“低碳环保”, 环保意识相对很差,日常生活中存在较严重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现象。 2 调查结果反映出农民低碳环保意识与行为中存在的问题 2.1 个人低碳环保意识不强 通过调查,了解到多数农民对低碳环保的认识水平还很低,生活中随处出现污染环境、浪费能源的现象,如烧煤或烧柴煮饭、炒菜、烧水;电视摁下遥控器后不彻底关机;饮水机等电器不用了不立即拔掉插头;垃圾从不分类便丢弃;年轻人赶潮流,经常更换衣物;家用卫生纸随处可见;洗脸水等直接倒掉而不会二次利用;为了方便经常使用塑料袋装物品等。 2.2 政府的宣传力度不够 分析调查问卷,发现大多数人通过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来了解低碳环保,这种宣传方式具有一定的社会效应,但无法衡量农民的接受程度。多数农民表示在农村无正式的低碳环保宣传,即使在农村社区大家公共休闲娱乐的地方,宣传公告栏里有时出现部分低碳环保内容,也很少有人认真去看。 2.3 农村经济发展较慢 当今社会,只有发展农村经济,才能促进农民增收,低碳环保生活方式在农村的推广才有保障。调查发现,农村经济发展较慢。农村经济发展较慢是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多外出打工,在家务农的多是文化程度较低、思想观念落后、小农经济意识较浓的老人、妇女,这直接影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近年来国家投入了不少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但由于地域广,历史欠账多,使得相对投资有限,农村基础设施总的来说还较差。农村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人员少,经费不足,技术不能及时更新,不能及时推广普及。 3 针对问题提出的强化农民低碳环保意识与行为的可行性建议 3.1 增强农民的低碳环保意识,强化农民的低碳环保行为 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低碳经济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目标。做好村委会工作,将各村村民召集在一起学习,呼吁低碳生活,引导农民群众养成较好的节约型生活习惯,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如推广使用节能灯节约用电;电视屏幕调暗一点,延长其使用寿命并节约用电,同时还可保护眼睛;用电饭锅煮饭,提前淘米并浸泡十分钟;洗脸、洗脚、洗衣、洗菜的生活废水可收集起来二次利用;不要经常买不必要的衣服等。 通过多种形式降低废弃物的排放,以达到当地环境所能承受的范围,实现农村低碳生活中的低污染。如积极推广节能型的居住房屋,更好地运用保温、隔热、环保、节能型材料,提升房屋的采光比例;充分利用太阳能,改燃煤温室大棚为太阳能温室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洗菜、洗衣,普及使用太阳能;将沼气建设与厨房、厕所改造相结合,运用生活垃圾、牲畜粪便等来发酵并生产出沼气用于做饭、照明,沼渣、沼液则作为有机农肥使用。 3.2 充分发挥舆论的作用,加大政府的宣传力度 地方政府应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各种方法对农民进行低碳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低碳环保意识与行为。政府要积极建立和完善关于低碳环保的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和规范用能行为。政府可培养骨干,在条件成熟的村庄建立低碳生产、生活示范户、示范村,组织农民参观学习,发挥模范表率作用。政府要大力宣传低碳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低碳环保成为全社会的主流意识,把低碳环保的实施作为生产和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来抓。鼓励农民探寻和应用低碳生活技巧,推广使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争做低碳生活的创新者。 3.3 加大财政经费方面的投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我国农村,特别是中、西部经济较落后的农村,经济发展绝大多数依赖于政府的积极支持与帮扶。全面加大财政经费方面的投入,切实提升政府在农村地区低碳经济发展当中的地位,从而促进农村低碳经济的全面发展非常必要。如太阳能温室大棚的建立、使用技术推广;垄作免耕技术的推广;退耕还林、还草而产生的经济林种植、生态林种植、牧草种植、时令水果采摘园建立;沼气池的建立、使用技术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的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等都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 环保与低碳论文:浅析现代建筑智能化与低碳环保节能设计 摘要:建筑智能化与节能技术的开发,是建筑行业力求解决的问题。加强智能化与节能技术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建筑的综合使用效果,也有利于人类社会的稳定发展。采用建筑智能化设计,节约能量是建筑业的发展趋势。本文对现代建筑智能化与低碳环保节能设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现代智能化建筑 低碳环保节能设计 一、现代建筑智能化的概述 智能化建筑IB(Intelligent Building)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它的基本要素是通信系统的网络化、办公业务自动化和智能化、建筑柔性化和建筑物管理服务的自动化。我国智能化建筑多集中在大城市,像瑞安这样的小城市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建筑,所谓的智能化建筑也只是些自动化功能的简单罗列。事实上智能建筑是建筑、装备、服务和经营四要素相互联系、全面综合并达到最佳组合以获得高效率、高功能和高舒适的建筑物 二、建筑智能化设计分析 建筑智能化设计,能够有效实现建筑节能与环保目标,是现代建筑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建筑智能化从建筑环境的多角度出发,通过对空调、给排水、照明以及电梯等环节进行合理的优化和改进,从而对相关设备进行实施的监控和评估,满足相关工作需求的同时,有效地提升设备的综合使用效率,减少设备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问题,起到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实现良好的高效、低耗、污物等建筑环境,保证人类活动同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 1、照明系统智能化设计。照明系统智能化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建筑监控系统进行合理优化,实现对区域照明系统的有效控制,对照明设备进行定时的通断,对照明设备进行统一的监控和管理,从而保证有效控制照明系统的高效应用;二是通过对感应设备的改良和应用,做到对照明系统照度控制以及通关的控制,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照明系统智能化设计,是现代建筑施工过程中尤为重视的一点,可以在最大限度上节约能源,降低建筑能源消耗。 2、空调系统智能化设计。空调系统智能化设备,能够有效提升空调机组的工作效率,减少共条机组台数,并可以根据相关感应设备,对室内CO2浓度进行有效的监控、对室内温度进行实时监控,通过数据反馈进行空调运行效率的智能化控制,从而有效提高空调机组的运行质量,避免能源消耗,优化室内环境,真正解决空调系统的能源消耗问题。空调系统智能化设计是现代建筑智能化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硬件和软件进行综合的计量和分析,并加强对技术的优化和引进工作,保证室内环境和室内问题条件的基础上,做到对能源消耗的降低,并有效建立评价体系,建立良好的量化指标,使空调系统智能化设计真正起到良好作用。 3、给排水系统智能化设计。给排水系统智能化设计主要包括对水泵的故障报警、对水泵的状态检测以及对水箱的自动监控,使给排水系统能够针对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进行自动调整,以满足用户的相关需求,并降低水资源的浪费问题。同时,给排水系统智能化设计也逐渐涉及到对雨水收集和利用的方面,通过良好的雨水收集系统,加强对雨水的有效利用,如园林绿化、建筑清洁以及部分生活用水的补充,提高雨水的综合利用效率,达到节约能源的有效目的。 4、建筑系统综合智能化设计。建筑系统综合智能化设计,就是充分的利用BMS集成系统,对建筑工程系统进行开放式的设计,通过对子系统接口的有效设计,有效的解决建筑系统的标准化,使建筑系统保持良好的互操作性,并实现建筑工程系统的局域网管理,提高建筑工程智能化系统操作性的简单化和效率化。建筑工程BMS集成系统的有效建设,能够对中央空调系统、建筑照明系统、建筑配电系统以及独立的发电机组进行智能化的协调和控制,能够根据相关数据反馈对相关建筑系统进行有效的调节和控制,减少建筑能源的消耗,减少能源的不合理的浪费,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全自动运行。建筑系统综合智能化设计,是目前建筑工程智能化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也是现代建筑工程智能化设计的主要目标,建筑系统综合智能化设计结合做了多种现代技术,在保证建筑工程良好运行状态的同时,做到了真正的环保性、安全性、智能性和可操作性,对于现代建筑工程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5、综合安保系统。综合安保系统是大楼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安全保卫技术的集中体现。整个安保系统由视频安防监视、出入口控制、入侵报警、电子巡更、停车管理等系统组成。建设一个完整的、集成的、可靠的、易操作的安保系统,使其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对整个建筑进行监控和管理,并接人楼宇智能化管理系统,是建立安保系统着重要达到的目标。 三、建低碳环保建筑的重要性 低碳环保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环保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发展低碳环保,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今年全国两会上,民建中央提交的《关于发展绿色建筑促进节能减排提案》重点突出,将目光放在建筑节能领域。该提案强调,我国应该构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的低碳环保建筑(绿色建筑),同时更注重人的舒适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因为这代表了现代建筑的发展方向。 四、低碳环保节能设计 1、低碳建筑内部环境设计 1)声、光环境设计 天然采光方面,整栋楼的设计为了增加日照时间,可以设计成波浪形或弧形。每个房间要考虑窗的面积及方位。设置反射光板或光导管等天然光导入设备,建筑内装修可采用浅色调,增加二次反射光线,通过这些手段保证获得足够的室内光线,并达到了一定的均匀度,由此减少白天的人工照明,节省照能耗。夏季要有可收放的遮阳篷在夏季尽可能减少不需要的太阳辐射热进入室内,门窗设置还要有利于自然通风,带走热量。冬季又有利于太阳光进入。针对声环境设计来看,设计师应考虑将卧室设置在背向噪声源的方向,这样可降低噪音30dB,有时可能和采光冲突。这就需要合理布局。采用隔音窗也能显著阻隔室外噪音;在住宅区沿路适当栽植绿色植物,对降噪也有一定效果。在实际的声环境设计中,可以采用多孔吸声材料,用亥姆霍兹共振原理组成的吸声构造。理想的做法是在建筑设计的同时进行音质设计,已达到人性化的温馨环境。 2)水、热环境设计 低碳建筑讲究节水,并且要考虑水质和水量两个问题。低碳建筑采用的节水方法有:选用有良好节水型供水设施;安装收集雨水装置,建立污水处理系统,就地处理污水。小区景观用水要专门设计并将其纳入全局一并考虑。热环境的实现尤其重要。小区的热供应该满足居民的舒适度的要求,并能实现建筑节能和环保的要求。夏季空调的室内适宜温度为22-27℃,冬季供暖的室内温度宜在20-24℃。可采用制冷、取暖、生活用热水联合供应的热环境技术。 2、低碳建筑外部环境设计 1)绿化设计 首先,应将建筑空间与城市绿化通过资源整合的方式达成统一。其次,将建筑与绿化复合,做到双方效益的最大化。建筑与绿化覆盖结合。再次,这种设计方式是一种人性化的方式去解决建筑与城市的生态问题。最后,这种方式有利于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的整合。绿化是与自然环境有机的结合,而不是脱离地面而孤立存在的,是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整体;同时,由于这种空间的连续性,建筑的可达行增加了,人们也能够从一个外部环境轻松地进入建筑的上部空间,并享有这份空间提供的视觉与心理上的轻松、愉悦。 2)智能系统设计 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优化设备运行,减少设备开启台数和运行时间,节约电能,减少电厂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通过建设方便、快捷的信息设施系统和信息化应用系统。使用户足不出户即可进行信息交流和应用,减少人们出行的交通压力及CO2排放量,保护环境;另一方面是紧跟低碳建筑的发展趋势,积极开发智能化技术在环保生态设施和系统中的应用,如对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雨水及污水综合利用系统的监控与管理等,与环保生态系统共同营造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为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在建筑智能化系统中最具节能降耗潜力的是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具有对建筑设备进行测量、监视和控制的功能,不仅保证各类设备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和可靠。提高效率,降低运行费用,而且能改善环境,并达到节能和环保的要求。 结术语:现代建筑智能化与低碳节能建筑是适应新形势需要的,低碳经济时代的新建筑若想要有开拓性的创新,必须要破除传统的建筑学观念,深入研究低碳建筑相关的技术与方法。同时,需要建立科学与低碳建筑设计交融的框架体系,积极运用新科学影响下的各种技术手段尤其是计算机技术,探索高效的低碳建筑设计技术与方法,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环保与低碳论文:刍议低碳环保下工程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摘要:机械行业在不断更新,机械产品也越来越多,然而机械产品的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发展,一些环境问题随着机械业的发展也不断涌现。过多地开发资源使得资源浪费,制作过程中废气的排放污染环境。为了在发展过程中不破坏环境,如何在低碳环保下设计工程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显得至关重要。文章对如何设计低碳环保机械进行了研究,希望可以研制出比较人性化的工程机械。 关键词:低碳环保;工程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机械行业;环境问题 随着我国建设的不断发展,为我们改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带来不小优势。然而,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在带来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我们生存的环境也遭到了极大破坏。科技水平的发展意味着我们现在不用耗费过多的人力,然而随着科技的创新,我们机械设计的目的以及方法并未改变,这就导致了现在很多工程机械存在较大弊端。现在的机械虽然不需要耗费过多人力,然而还是会给操作人员带来一定不适感,与此同时,机械制作过程中还大大污染我们所在的环境。目前,我国走的是可持续性发展路线,为了跟上时代的脚步,在机械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注入一些低碳环保元素,同时还要设计出比较人性化的机械。 1 在机械设计中添加人性化因素 现今社会中,我们一直在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想要设计好一个机械必须要考虑好人的因素,在设计中添加人性化因素。人性化因素添加的目的在于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以及舒适度,工作过程中主要是操作人员在进行,所以工作人员的基本安全需要防护好;另外,还要照顾到操作人员的情绪以及舒适度。为了操作人员工作的效率,让其在一个舒适、愉悦的环境中工作,我们需要设计出一种人性化的低碳环保型机械。如何能够体现设计中的人性化,具体表现如下: 1.1 舒适驾驶室的设计 驾驶室是操作人员工作的环境,为了保证工作人员安全,需要充分利用工程机械的设计原理,设计出具备足够安全性的驾驶室,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加入一些操作便捷的设计来保证操作人员的舒适度。 1.2 外观的设计 操作人员需要长时间在机器面前工作,因此,机器的外观非常重要,在外观设计过程中多加入一些温馨的元素,通过改变外观的颜色、标牌以及造型来改善员工的心情,让员工高高兴兴地开始一天的工作。 1.3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 将计算机系统与机械设计结合起来,应用计算机的控制系统,让员工通过电脑来控制机器的运作,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设计的安全性、舒适度等。 1.4 可靠性的设计 为了能够更好地符合人性化原则,还需要保证机器整体的可靠性,设计比较完整的体系,避免零部件的频繁更换,最重要的是在设计环节中注意不要破坏环境。 1.5 润滑系统的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防尘,在结构中加入一些防尘设计,以免异物进入机器中。设计过程中不能忘记润滑系统,在一个机器中,润滑作用非常重要,为了在安全前提下更好地节省成本,我们可以设计定时定量的润滑自动注入系统,这样还可以更有效地将润滑集中到 一起。 2 优化低碳环保工程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 2.1 对材料的选择 设计过程中为了符合我们的环保主题,我们需要严格控制材料的选择。对于不可再收、不可利用的材料,我们全部放弃,选择可再回收利用的资源。在材料选择过程中,尤其是结构件的选择,我们更需要保证其无毒、环保。为了提高机械运作效率,保证机械的耐久性,我们必须遵守一个原则,即长寿、无污染、低 能耗。 2.2 对电机的选择 选择电机的时候也需要保证其低碳环保性,电机是带动整个机械运作不可或缺的物体,因此,对电机的选择需要慎重。选取的时候需要找公害较小的电机,保证其排废气少、耗油量低、噪音少。同时,在设计的时候,需要利用先进的科学发展技术,更好地减轻机械噪音以及污染的影响。为了让机械能够更好地运转,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守低噪音、低排放、低耗能的原则。 2.3 对技术的改进 2.3.1 对机械产品噪音和振动的改善。在机械产品中,噪音和振动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如何设计更好的产品,减轻产品的振动问题以及噪音污染一直是我们要面对的问题。减轻产品噪音以及振动不仅仅是为了保护我们的环境,还能够体现出产品的人性化设计,减轻噪音与振动问题,员工操作起来才能更舒心。 2.3.2 液压系统的保养与后续改进。液压系统的寿命和液压系统的日常清洁有很密切的关系,要想保持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延长液压系统的使用寿命,日常的清洁和保养必不可少。日常的液压系统保养和清洁能够确保其工作过程中内部油温不会升得过快,从而延长更换机油的时间。一般的液压系统会采用增压液压油箱,这种油箱能够防止灰尘以及外部空气水分进入其中,从而达到清洁液压的目的。为了延长液压油箱的使用时间,对液压系统的零部件选择也有要求,一般都采用耐腐蚀能力强,性能优良的材料以确保液压系统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渗漏污染。此外,液压系统的设计阶段也很重要,目前液压系统的设计多采用国内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相对前沿的设计想法,这种设计理念能够确保液压系统在工作中尽量减少油液中的垃圾,并最大程度降低液压系统运行时的零部件磨损。 2.4 液压系统的节能设计 随着国际能源供应的日趋紧张,节能问题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液压系统有很大的节能潜力,绿色是当前社会倡导的热点话题,也是机械工程发展的最终目标。因此如何确保液压系统的低消耗、无污染也是一个我们需要关注和思考的问题。那么如何让液压系统做到高效、节能呢?笔者以为首先可以选用节能发动机,其次利用双泵分合流技术、液压负荷传感技术和静液驱动技术等多项技术来实现低消耗。通过对液压系统的控制元件、执行元件、工作介质和辅助装置等方面的节能设计,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液压系统的能源损耗,有效节约 资源。 3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机械自动化的脚步已不可阻挡。为顺应大潮,设计人员要做的是在现阶段的基础上实现设计里面的创新并将其应用的机械设计实践当中去,只有这样我国的机械行业才能够取得巨大的进步和实质上的质量提升。以上所表达的就是这一主题――如何做好绿色环保机械的设计,如何在绿色环保机械设计中融入人性化的理念以及最新的设计思想。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够说我们在机械自动化这一块有了一定的心得体会。而笔者以人为本的最新机械设计理念将是机械工程产品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会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环保与低碳论文:浅谈对中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的重要性 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就是指人类生活的环境。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就是人类共生共存的唯一家园――地球。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近年来频繁爆发的地震、海啸、飓风、泥石流、极速融化的南北极冰川以及雾霾……为人类一次又一次敲响了警钟!也让人类认识到,人类只有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像爱护自己一样去保护地球,从点滴做起,树立必不可少的环保意识,培养健康文明的低碳生活方式,使有限的地球资源更好的为人类服务,地球家园才会和谐永恒! 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是学生品格、性格定型的重要阶段,中学生是将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对低碳、环保等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中学生在倡导低碳、环保方面应该是全社会主的力军和引领者,所以,培养他们的低碳、环保等健康生活方式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通过“中学生环保与低碳生活”问卷调查发现,有部分中学生对环保知识知之甚少,环保意识很是淡薄,更谈不上低碳、环保的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现就对中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的重要性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1 对中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首先,对中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在2014年3月7日参加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作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按要求结合教材适时对中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这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以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其次,对中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符合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 科学的环保意识、健康文明的低碳生活,既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文化,对中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体现了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能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乃至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最后,对中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发展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中共中央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2013年5月24日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当代中学生是将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广大人民群众中的一员,也是宣传环境保护和倡导低碳生活的生力军,通过对他们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首先让他们树立起科学的环保意识,逐步培养起健康文明的低碳生活方式,再让他们把科学的环保意识和健康文明低碳的生活理念像接力棒一样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以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整个社会一旦形成人人环保、人人低碳,天变蓝了,水变清了,环境变美了,成果终将惠及人民。 2 对中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符合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中的“人”,就我国而言指的是每个国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以更好地保障全体人民生存和发展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发展观念、价值取向和评价尺度。 从环境保护角度理解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其实,保护环境就是以人为本的直接体现。加强环境保护,可以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说直白了就是努力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保障人健康生活,这也是对人的生命健康权利的最大尊重。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也最期待的是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延长人均寿命,是环境保护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求。 从低碳角度理解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我们要的发展,不是不计代价的发展、竭泽而渔式的发展,而是全面的发展、协调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2004年2月2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当前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这个“突出问题”,从对中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的角度理解,指的就是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那就是要教育学生树立起科学的环保意识和健康文明的低碳生活理念,让他们每一个人都为下一代人的更好生存和发展创造条件。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是追求低碳生活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求。 3 对中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和谐社会人人共享,构建和谐人人有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诸多要求和特征中,就对中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而言,主要指的是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最有效利用。要求我们让学生认识到,构建和谐社会要从自己做起,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在整个社会中,广大青少年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笔者通过“中学生环保与低碳生活”问卷调查发现,有部分中学生对环保知识知之甚少,环保意识很是淡薄,更谈不上低碳、环保的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充分暴露了当前部分青少年中出现的理想信念模糊、思想道德滑坡、社会责任感缺失等问题,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和谐社会的构建。试想,本应该是二十一世纪生力军的青少年,本应该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却出现诸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相符的现象,甚至是思潮,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也是我们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因此,对中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可以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总之,对中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从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角度出发,对中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使每位中学生都成为环境保护与低碳生活的宣传者、践行者,以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让每个人自觉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环保与低碳论文:低碳环保球场的认证与管理 摘要:由于相关政策的限制以及公众对高尔夫球场污染环境的质疑严重制约了我国高尔夫球场的建设和发展,采用低碳环保的方式去维护和管理高尔夫球场,可以为其开辟一条新的途径。通过阐述低碳环保球场的内涵,提出了低碳环保球场在认证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和依据,分别从废弃物的利用、水资源和农药化肥的管理3个方面讨论了低碳环保球场在管理过程中应该采取的措施,分析了低碳环保球场所具有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并提出了其未来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高尔夫球场;低碳;环保;认证;管理;效益 E-mail: 现代高尔夫球运动诞生于苏格兰的圣・安德鲁斯,那里至今还保存着与现代高尔夫球场相同的古老高尔夫球场。高尔夫运动自从500多年前在苏格兰的圣・安德鲁斯风行之后,至今已走过了一段漫漫长路[1]。据统计,2008年全世界大约有35 112个高尔夫球场[2]。高尔夫球场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还可以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然而,高尔夫球场维护和管理所产生的污染和能耗一直备受诟病[3-7]。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尔夫运动在我国迅速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外投资者将进入中国的高尔夫市场,可以预见,高尔夫运动在未来的若干年内在我国仍将蓬勃发展。面对机遇与挑战,中国的高尔夫建设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如何改变整个社会对于高尔夫的成见,促进我国高尔夫运动健康、合理的发展,已经成为业内人士共同努力的目标。21世纪,整个高尔夫行业将是现代环境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碳环保球场作为现代高尔夫发展和管理的一种趋势,在美国一些球场已经实施多年,而在我国高尔夫产业中,由于人们环保意识的淡薄,相关研究的匮乏,导致我国基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低碳环保球场。 1 低碳环保球场的认证 1.1 低碳环保球场的内涵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与发展,大量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的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全球变暖也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低碳环保球场指球场在设计建造和维护管理时使用无污染的环保材料,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排放,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包括材料的环保,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管理的低碳等方面。同时也要研究草坪碳汇的能力,在碳交易市场,谋求一席之地。 1.2 基本原则 低碳环保球场从选址建造到后期的维护管理必须遵循发展经济可行、环境友好型高尔夫球场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追寻的目标。首先,球场的建造必须以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为主旨,无论是决策者、投资者,还是管理者都必须将每一个高尔夫球场的建设和管理作为其所在生态系统当中的一分子来考虑,他们所需要遵循的是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为生态系统提供重要的绿色空间。其次,在高尔夫球场规划、建设、维护和运行中要尊重邻近地区的用地,球场的设计和建造应该最大程度地保持原始地貌。再者,农药化肥的施用以合理、适度、低污染为宗旨,尽可能地使用有机农药和化肥。最后,这种类型的球场还要保护野生动植物并且为其提供栖息地,确保不破坏原有的生活习性。 1.3 认证过程及依据 目前,未形成一个关于低碳环保高尔夫球场的认证依据和程序,低碳环保高尔夫球场的认证是一个漫长而严格的过程,它包括建设前的决策,建设中的监督,建设后的跟踪等一系列的过程。我国低碳环保高尔夫球场的实施必须遵循一定的法律法规,但由于缺乏专门的高尔夫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因此,实施过程具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可以参考我国其他行业的相关规定和标准,结合高尔夫自身的特点,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认证依据。这些相关规定和标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和《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285-1989)。 2 低碳环保球场的管理 2.1 废物的循环利用 高尔夫球场在管理实践中需要面对环境问题。一个典型的问题就是处理绿色废物,如修剪下来的草屑、灌木和其他植物等。通过废物再利用,不仅减少了垃圾占用的空间,还节约了成本。循环经济是一个废物重新利用的过程,包括收集、运输、分类、储存和处理。高尔夫球场能回收的废物包括使用过的发动机油、轮胎、电池、纸板、剪下来的草屑和树枝等,在一些国家,杀虫剂的箱子也能回收。高尔夫球场中用过的轮胎和电动机油可用来维护高尔夫球场的器材,球场使用的汽车也可以循环利用。修剪下来的草屑和秋天的落叶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将制作成新的肥料被循环再利用,不仅能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给土壤,促进草坪的快速生长,也能减少农药的使用[8]。割碎的灌木能作为景观植物的基肥,通过碾磨和粉碎机器把灌木碾碎覆盖在植物和人行道周围,覆盖物能够保持土壤潮湿,防止杂草和增加有机质含量。杀虫剂废弃物处理方法就是在野外使用循环杀虫剂。根据美国环境暑(EPA)研究指出,循环杀虫剂是“经济的、技术简单的、适合特定地点环境并产生最少废水的”。 2.2 水资源的管理 水是草坪草生长和生存的重要因素,草坪草含水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其生长和外观质量[9]。我国大部分地区水资源紧缺,北方地区表现的尤为突出,因此,如何节约用水,循环利用水资源,合理利用再生水已经成为高尔夫球场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应该选择抗旱性较强的植被,从源头上减少水资源的利用。其次,研究制定合适的灌溉数量和灌溉间隔。饥饿灌溉的研究表明,雨量少的地方,频繁轻浇时草坪生长的更好。因此,必须研究土壤类型、种类和蒸发率以确定最好的水分保持方法,通过研究,确定最佳的浇水时间和频率。此外,及时查找和预防灌溉系统是否漏水也非常重要。再者,推广使用保水剂等高科技材料,如类似于海绵的人工合成材料在根部能保存大量的水分,然后缓慢释放水分渗入到土壤中。能减少大量的水分流失和蒸发,减少灌溉次数,还能吸收营养物质、杀虫剂和除草剂。保水剂的缺点是昂贵并且难以渗入土壤中,但在将来的球场管理中将会更加普遍并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再生水的引入与使用也为高尔夫球场水资源的管理提供了另一条解决途径,高尔夫球场使用再生水灌溉不用担心其中的有毒成分进入人类食物链。此外,再生水中含有的氮、磷、钾是草坪生长的营养来源,因此,高尔夫球场为再生水提供了最佳的使用场地[10]。最后,严谨、恰当的管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合理利用雨洪,建立蓄水池和缓冲带,充分利用天然降雨。将草坪割草机的刀片制造得更加锋利,割出来的草坪就生长得更好,就需要的水分较少。 2.3 农药化肥的管理 与农业生产相比,高尔夫球场化肥及农药的污染负荷有所减少,但其使用的种类较农业生产更为复杂,对生态环境系统存在潜在的危胁[5]。低碳环保高尔夫球场应该加强管理,提高草坪的抗性以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选择施用有机化肥和农药,以生物防治的方法预防病虫害的发生。与此同时,为了规避环境风险,高尔夫球场必须建立蓄水塘,汇集含残留农药和化肥的雨水和地表径流,逐级净化,其出水不应外排。了解雨讯,安排好施用农药、化肥的时间,少量多次或采用根外追肥的方法[6]。针对球场土壤养分状况和草坪草种类对养分的需求特征,按合理比例和用量来配合施用氮、磷、钾肥[11]。农药使用应严格按照国家颁发的《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285-89)及其他有关规定执行,不准施用重金属、氰化物、氟化物等污染物含量高的劣质化肥和农药。 3 低碳环保球场的效益 自1744年第一个高尔夫球场在苏格兰诞生至今,全球高尔夫运动经历了起起伏伏的发展,有被禁的低谷,也有蓬勃的发展。高尔夫球场在我国的发展更是一波三折,呈现出一种夹缝中求生存的局面,究其原因是高尔夫球场在建造和管理过程中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以及人们对高尔夫球场认知度的不足。低碳环保球场的推广与实践不仅可以响应国家的政策和法规,改变公众对我国高尔夫球场的偏见,提高公众认知度,还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节约建造和管理成本,促进高尔夫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碳排放,调节城市小气候做出巨大贡献。因此,低碳环保球场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3.1 社会效益 通过低碳环保球场的推广和宣传,能够促进高尔夫球场进一步的发展。首先,作为大众绅士运动,高尔夫独特的文化赋予了高尔夫不同于其他体育运动的精神内涵,参与高尔夫运动,便是参与其文化认同的过程,他们追求的是一种自律和时刻为他人着想的精神[12,13];其次,低碳环保球场的发展可以促进招商引资、拉动房地产、解决就业等问题,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整个城市的品质与韵味,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人与环境的和谐建设;第三,高尔夫作为一项综合性的体育运动,对球手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其发展也必将推动了高尔夫人才培养院校的专业化发展。 3.2 经济效益 低碳环保球场由于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就将节能、环保和低碳放在首要位置,强调对废弃物的再利用,因此,可以节约建造和后期管理的成本。同时,由于高尔夫产业规模庞大,涉及面广,投资量大,低碳环保球场在增加球场数量的同时,也可以带动其附属产业的发展,例如高尔夫赛事、高尔夫旅游和高尔夫地产等等。在美国2005年,高尔夫为美国创造了760亿的物品和服务,200万个就业岗位,支付薪酬达610亿美金,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力已经不容小觑[14]。除美国外,世界各国的高尔夫产业也都为本国经济创造着巨大的价值,欧洲各国、加拿大、日本的研究均表明高尔夫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并且仍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15-18]。 3.3 生态效益 低碳环保球场的建设可以利用沙地、裸土地、裸岩石砾、沼泽地、河流水面、苇地、滩涂等不宜耕作的土地,这样可以极大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而且对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尤其在绿化隔离带上兴建高尔夫球场,以绿养绿,可以减少政府投入,提高绿化水平,并带来可观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19]。低碳环保球场在减少自身碳排放的同时,还有助于改善环境,球场种植的草坪和树木可以固碳释氧,产生大量的氧气,同时还具有吸收空气中有毒气体和尘埃、降低噪音、美化环境和调节小气候的作用[11,20]。此外,高尔夫球场的草坪和树木不仅能够防止土壤侵蚀,它还是一个良好的过滤器,能吸收和截留污染物质,过滤掉自然降雨、表面径流和灌溉中的污染物质,并且能够补充地下水。同时,球场对再生水的利用使其成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最终处置场所,在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缓解了我国淡水资源匮乏的窘境。研究表明,高尔夫球场建设对改善生物多样性也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增加高尔夫球场内的植被面积,尤其是湿地面积、松树林面积及混交林面积,有利于保护高尔夫球场内鸟类和其他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环境,最显著的证据就是鸟类数目的增加[21,22]。 4 展望 世界高尔夫运动在赞美和质疑声中快速发展,低碳环保的高尔夫球场必将成为高尔夫发展的趋势。目前,如何认证和管理低碳高尔夫球场还处于探索阶段,有关试验研究较少,特别是严谨的科学研究报告甚少。低碳环保高尔夫的推广与发展需要同仁共同的努力。首先,相关部门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成立相关组织专门负责低碳环保球场的认证工作;其次,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需要通过科学研究为球场管理者提供第一手数据,以便今后在球场的日常养护管理中采取有效的措施;最后,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应当给予高尔夫积极的报道和支持。 环保与低碳论文:浅谈对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笔者做过“中学生环保与低碳生活”问卷调查,发现有70.5%的学生认为环保与低碳生活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有90.5%的学生认为二氧化碳排放关系到地球环境和气候变化,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从这方面看,的确令人欣喜。但有81%的学生认为有必要为减少碳排放贡献力量,但没有采取行动,有62%的学生去购物时没有有自带包具或循环使用塑料袋的习惯,认为带上不方便 ,有50.5%的学生在外面就餐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认为一次性餐具方便,有59.5%的学生用完的电池随便扔掉......从这方面看,又令人相当担忧。这种对环保与低碳生活的“知行不一”的现象,值得广大教师深刻反思,并且应该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对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让他们做到知行统一,真正成为环境保护与低碳生活的宣传者、践行者。现从环境保护与低碳生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1 通过课堂教学,充分挖掘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是学生学校生活的最主要部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对于学生出现对环保与低碳生活的知行不一的现象,无论是哪门学科的教师,都有责任从育人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 对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对于思想品德课教师来说,其责任自不必说,首当其冲,且责任重大。其他学科的教师也不例外。 如,七年级生物学下册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给学生分析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等;九年级数学下册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设例题“为了绿化荒山,某地打算从位于山脚下的机井房沿着山坡铺设水管,在山坡上修建一座扬水站,对坡面的绿地进行喷灌。现测得斜坡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是30°,为使出水口的高度为35m,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阅读《脚踏一方土》一文后,查找有关资料,了解国家现有土地资源状况和每年耕地面积减少的数据,同时调查家乡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诸如此类,不甚枚举。 这充分说明对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应该说是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当中的。从数学学科的角度看,学会解题最重要;从语文学科的角度看,选好材,组织好语言,学会写作最重要。事实上,“教好书”和“育好人”同等重要。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利用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也是主阵地,充分挖掘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资源,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观、科学的教学质量观、科学的人才观,特别要树立人人都是环保与低碳生活知识传播者之观念,树立以“培养学生环保与低碳生活理念”为己任的大教育观,不失时机对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这应该是最主要也是最有有效的途径之一。 2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宣传环保与低碳生活有关知识,对学生进行教育。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可以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通过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来宣传环保与低碳生活有关知识,对学生的品格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的作用,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学校要利用少先队、共青团等组织,结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让每一堵墙都会说话,让每一块黑板都有感情”,利用诸如黑板报、墙报、校园广播、宣传橱窗等载体宣传环保与低碳生活有关知识;组织开展以宣传环保与低碳生活有关知识为主题的作文竞赛、演讲比赛、专题讲座;组织开展以“建设节能环保型校园”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低碳进校园”公益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将生态文明意识融入学校教育活动中,让对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的教育常态化、长期化,使全体学生均能系统地接受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特别要利用好每年3月12日植树节和每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集中开展以宣传环保与低碳生活有关知识为主题的义务植树、义务宣传等活动,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倡导环保意识,节能意识,低碳经济意识。 3 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直观感受,对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 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具有集成性、形象性、直观性、可控性以及信息量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既实用又高效。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包括部分农村学校也已经得到很大的普及和应用。 就环保与低碳生活有关话题而言,这不仅仅是学生应该关注的问题,这更是新闻媒体、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中央电视台有很多公益广告就是关于环保与低碳生活方面的,有很多新闻、图片、视频也是关于环保与低碳生活方面的,其他新闻传播途径也不例外。教师在组织开展以宣传环保与低碳生活有关知识为主题的作文竞赛、演讲比赛、专题讲座;组织开展以“建设节能环保型校园”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低碳进校园”等公益活动时,要充分利用好自己学校现有的教学设施、设备,特别是要利用好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让学生更直观、更近距离的感受,最终深刻认识到,环保与低碳生活离我们并不遥远,环保与低碳生活必须得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 4 家校结合,多渠道对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子女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子女最亲的人,也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 从家庭的角度来说,父母在对子女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时,不应该看理论是否精辟,而应该在勤俭节约等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上下功夫。比如前面提到的,81%的学生没有为减少碳排放采取行动,62%的学生购物时没有自带包具或循环使用塑料袋的习惯,50.5%的学生在外面就餐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有59.5%的学生用完的电池随便扔掉……这些其实是习惯问题,需要父母以身作则,从小开始培养。当然,这更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从学校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时,既应该注重理论学习和培养,也应该在环保实践和行为习惯养成上下功夫。作为教师,从信息来源上看通常来讲比家长来得快,对现象的分析要更科学、全面,这是对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的理论优势。从教师职业特点看,教师首先应该做到为人师表,这又为对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提供了现实优势。在这个问题上,教师要以身作则,做环保与低碳生活的践行者,争取学生的信任、尊重,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更快地进步。 父母、教师各尽其责后,需要家校的一些具体结合,互通学生在行为习惯上存在问题的相关信息,做到时时有人引导,处处有人帮助督促,杜绝出现对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的盲区。 总之,为培养学生的环保与低碳生活理念,养成低碳、环保的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充分挖掘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资源,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以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载体,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以解决在环保与低碳生活上的“知行不一”的问题,真正成为环保与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引领者。 环保与低碳论文:对物流产业低碳环保发展趋势的现状与思考 摘 要:随着人类矿产能源的大量使用,给我们生存的环境带来了越来越恶劣的影响,相关的问题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低碳经济”的发展已经得到全人类的共识。物流产业的低碳环保发展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逐渐成为发展的趋势。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我们以往使用的交通工具其碳排放对我们的环境会造成极大的破坏,而以往物流产业的碳排放量非常巨大,所以低碳物流的发展势必成为今后的主流。在低碳环保的理念下的物流产业必须要降低碳的排放量,从而符合新时代对物流产业的要求。 关键词:物流;低碳物流;可持续发展 人类发展到今天,虽然已经站在了时代的高峰,但当我们回望周围的环境,就会发现我们为了盲目的获得经济利益已经使我们栖息的家园满身伤痕。温室效应、雾霭、酸雨等现象频繁的出现,时刻在提醒我们,当前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最值得人类关注解决的问题。而低碳物流就是在这个环境问题的大背景下出现的一种较为有效的解决措施。 所谓的低碳物流主要是指在物流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实现低能耗、低排放、低排污染为目标,尽可能的减轻物流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从而实现整个物流活动的低碳环保化。想要实现物流产业的低碳环保,首先必须达成两方面需求:一是减少物流运输中碳排放量;二是优化整个物流产业的系统流程。通过实施低碳物流还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输成本,是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物流产业低碳环保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人类对于自己所生存的地球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大,在这其中非常急迫需要改善的就是汽车所排放的尾气造成了温室效应。而物流运输的过程中车辆尾气的排放的造成了大量的污染,所以只有积极普遍的发展低碳环保型物流,才能较为有效的减少在物流运输的过程中污染气体的排放,所以说低碳物流可以有效的降低物流产业对环境的污染这对人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些年来随着自然资源的逐渐减少,运输能源的价格不断攀升,这对于物流产业来说增加了很大一部分成本。而如果倡导低碳环保物流的发展可以有效的减少碳排放量,这么做不但减小了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车辆消耗的能源也必将有所降低。从而可以大大的降低能源的消耗,同时也就降低了运输的成本,这对于物流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好的推动。 在物流产业中逐渐形成了低碳环保的经济发展趋势和理念,可以对其他相关产业产生积极的影响。目前人们已经逐渐的树立起正确的环保意识,低碳环保的物流理念可以影响、促进整个运输相关产业的低碳转型。 二、物流产业低碳环保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在现阶段发展低碳环保的物流产业急需较高的技术水平,这就提高的物流企业的成本投入。而我国政府也就此推行了一系列的低碳环保物流发展的政策,然而就当下低碳环保物流发展的水平来看,政府推行的政策无法在更大的范围内促进物流企业采用低碳环保的方式。 从全社会的角度出发,自从“低碳”概念出生以后,各国普遍展开了尝试经济发展方式与低碳环保理念相互融合的方式,然而,民众对低碳这一概念的了解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而对于物流产业来说,也势必推行低碳环保发展的道路。但我国的物流产业产生的时间还比较短,其专业化水平还比较低,低碳环保的物流概念进入我国的时间也是较为短暂的,因此还有更多的物流产业并没有意识到实行低碳环保理念的必要性。 现阶段我国所从事低碳环保物流产业的人才还较为缺乏,培养力度仍需加强。当前虽然我国有很多高校和研究所都陆续开设物流管理或物流工程专业,但其较少开设低碳环保物流方向的课程;其实有所开设其教学水平也不够高,尤其是课堂学习也实践脱节,高校对低碳环保物流的相关教学和研究缺乏具体的实践活动,这些都导致了低碳环保物流产业的相关人才储备不足。 我国低碳技术的开发与实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其重点在于如何才能够实现低碳环保物流的实施。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未能建立起专门来规划和监督物流产业发展的相关部门。 三、对物流产业低碳环保发展的几点建议 大力促进物流产业的低碳环保发展,首先最主要的就是政府加大制度建设,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低碳环保物流产业的发展。想要减少物流企业的排污主要是指碳排放量,首先必须有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出碳排放标准,用行政手段确保我国物流产业必须想办法减少碳排放量。同时政府还应该更多采取一系列促进利用新型环保能源的税收政策,给使用的物流企业相应的税收优惠和政府补贴。让物流产业以低碳环保的形式转型发展,首先要提升企业与民众整体的低碳环保意识。政府应在制度和法律层面,出台相关的低碳环保物流的指导性政策。 推进低碳环保物流产业的实行试点。积极把新技术新理念与本地区的资源特点相结合,低碳试点工程的开展,还可以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很显著的示范效应。 对低碳环保物流技术的实际应用,加快新型物流产业的结构调整。通过对体制的创新,推动整个物流产业的优化升级,改变物流产业的发展方式;大力倡导发展推行现代物流业,科研部门积极进行低碳环保技术研发创新,要逐渐形成以低碳环保理念为产业特征的物流体系。 对于低碳环保物流产业相关人才的培养,需要高校等科研机构制订科学合理的培养规划,发展在职人员的低碳环保教学培训体系。政府应该对高校中的物流专业给予适当的资金补贴。还要注重加强高校物流教学与国外物流教学机构的联系与合作,深入学习国外优秀的低碳环保物流产业的发展经验,逐渐培养出属于自己的高素质物流人才。 环保与低碳论文:低碳环保生活与环境监测的关系探讨 【摘 要】本文简单陈述了环境监测的含义,分析环境监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低碳环保生活与环境监测之间的关系,并就环境监测机制进行简单的研究。 【关键词】环境监测;低碳环保;生活;关系 1、前言 低碳环保是指减少能源消耗与排放污染,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在低碳环保中最重要的是环境监测部分,由于环境监测可以及时、准确并且全面反映出我国实行低碳环保工作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为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和合理规划环境等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依据。所以对环境监测加强管理,提高环境监测水平,在我国的低碳环保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环境监测具有的职能及存在的问题 环境监测中对象主要是环境,以物理、生物、化学等各种方法当作技术手段,定量且定性的鉴定分析监测对象组分,对监测对象中的环境质量、监测质量具有规律进行研究,主要监测有:环境生物、水、大气、放射性物质、土壤、固体废弃物、噪声等方面进行监测。主要是对样品组分鉴定及测试污染,研究其在相对的空间环境质量具有的性质、组成、结构等。实施监测计划,能够监控环境实时污染情况,避免环境恶化且发生恶性循环,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 2.1环境监测主要职能 环境监测是新型学科,具有综合性,对象为环境,技术手段是利用物理、生物、化学等,对监测样品组分进行综合分析,采取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对环境变化具有的规律进行研究,它能够直接影响到低碳环保的评价,且贯穿于整个评价过程。其分析有一下特征:(1)以统计学为基础,把自然、社会科学中的精华聚集;(2)面向社会,主要为社会服务,监测环境、分析数据,其监测数据能够反映出噪声、水、大气等环境容量,给环境规划、评价提供准确的数据,为实现低碳生活更好的提供根据。低碳环保进行环境评价主要是分析、预测、评估规划及项目,观测可能影响,针对问题,提出有效对策[2]。 2.2环境监测存在主要的问题 (1)环境监测部门动力缺失。我国监测机制几乎是计划经济遗留的产物,有着计划经济的很多特点,更是由于属于事业编制型的单位,导致环境监测部门内部动力相对缺失。(2)环境监测部门的工作人员工作质量不高。环境监测的工作人员实施目标责任制,只需把环保局派发下来的任务完成就可以。因技术、设备陈旧,导致经常加班加点,同时因为部分工作人员重量不重质,间接的使监督技术发生弱化,造成监测部门缺失数据分析的能力。(3)内部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监测站招聘了很多新人,但没有对人才进行中长期规划、培训制度,同时管理层存在形式化,导致部门缺乏创新精神与能力,最终会消弱整个监测部门的生命力及竞争力。(4)降低大型设备使用率。现阶段,大型环境监测仪器已经被归入地级市标准配置,各级主管、财政部门把大量资金投入监测站,还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如气象色谱等,但是没重视地级市实际具体的情况,导致大大降低了先进设备的使用率,甚至闲置[3]。 3、低碳环保生活与环境监测的关系 低碳生活指日常生活中最大程度的减少排放二氧化碳,就是通常所说的低消耗、低开支以及低能量的新型生活方式。其中低碳生活是一种重要的日常生活方式,是一种健康、安全、舒适、自然的生活方式。例如,常见的低碳生活习惯有:(1)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来洗手擦家具,干净卫生,自然滋润,同时,洗米水也可以用来浇花,洗头,还可以用来做免费的护肤品。(2)出门购物,自己带环保袋,无论是免费或者收费的塑料袋,都减少使用。(3)喝茶剩下的渣,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既舒适,又能帮助改善睡眠。(4)在网上进行银行业务和账单操作,不仅能够挽救树木、避免开车去银行,排放不必要的二氧化碳,还能减少纸质文件在运输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等等。所以,所有公民都应该有责任和义务主动加入该行列,保护环境从自身的点点滴滴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环境监测主要由监测部门实施预测项目,评估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的技术。因此可以说环境监测部门是技术部门,它不但能够促进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还能够有效使人们正确认识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 3.1环境监测能够监督低碳环保 环境体系具有多种评价方法,但最基本和最主要的监督方法只仅仅是环境监测,主要是检测环境的可行性能否证明其科学性,日常生活中如何实施低碳环保,能够直接采用环境监测的数据进行参考,通过数据评价并监督低碳环保在日常生活中的实施情况,还能够比较正确的判断低碳环保在日常生活实施后对大气、噪声、生态等各个环境的影响好坏,这需要环境监测数据进行证明及表达。如我站受大冶市清波水务有限公司委托对其处理设施进口、出口进行监测,处理设施出口pH、悬浮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总氮、石油类、动植物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色度、粪大肠菌群监测结果均未超过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表1中一级标准B标准;总铅、总镉、六价铬、总铬、总砷、总汞监测结果均未超过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中标准值。监测结果数据证明环境质量均符合标准值。 3.2环境监测能够保障低碳环保生活 低碳环保生活最主要的基础就是环境监测,对项目实施环境监测,先分析其环境各个要素,观察项目是不是满足低碳环保的水、大气、噪声和生态要素等环境的容量要求。项目完成后对环境的变化与影响和项目具有的可载力。这些问题都要经过环境监测,在符合了水环境的容量要求,大气污染物的浓度不高于质量标准,噪声容量也满足相关条件的要求,才能够建设起低碳环保的生活,才能够真正体验到美好的低碳生活。 3.3低碳环保整个评价体系被环境监测所贯穿 当某个项目正式进行环境监测,且对环境采取评价之后,通过环境监测确定其具有可行性的评价,再实施项目,否则对环境将会产生严重影响,难以实现低碳环保的最终目标。所以,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和项目建成进入正式的投产运行后,必须要对其进行环境监测,若是项目建成后严重的影响到环境,投产后与投产前的大气环境进行比较,水、噪声等环境的变化情况等问题都必须进行环境监测,当项目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必须再次进行综合分析该项目实施具有的可行性,最后才明确决策。因此,环境监测是监控着整个项目在初期、建设期、运行期和后期,低碳环境保护整个评价体系被环境监测所贯穿,有效保障了低碳环保的这种健康生活方式。 4、结束语 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发展,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已经得到大众的认可。环境监测是低碳环保生活的基础与保障,并且贯穿于低碳环境保护的整个评价体系中,监督性能非常强,能够让人们正确认知低碳环保生活,正确评价及监督,环境监测在低碳环保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更好更快的促进低碳生活方式的实现。 环保与低碳论文:民间低碳与制度环保 如果问中国和加拿大,哪个国家更环保,估计绝大部分人都会回答加拿大。加拿大青山绿水,空气清新,即便在城市里也能看到大片的原始针叶林,面对着一片湖光山色,中国游客总是要感叹一翻:看看人家的环境保护得多好。 在温哥华生活了10年之后,才深切的体会到发达国家的奢靡生活有多浪费。他们的青山绿水都是靠把高污染行业转移出去造就的。温哥华的路灯是24小时全年无休开着的,第一次在大白天看出路灯开着的时候,我着实心疼了一把。 在温哥华的CBD,包括我到过的所有北美城市的CBD,都是从来不关灯的,所以从飞机上看下来,城市才那么明亮耀眼。只有每年关灯一小时活动,美国、加拿大的城市才惺惺作态地提倡一次节能减排。一年一小时,和那无数个灯火通明的夜晚相比,实在是杯水车薪。 再说到汽车,众所周知美国是个汽车国度,就连去街口的信筒丢封信,美国人都要开车去。加拿大总自诩为节能国家,当然,与美国相比,加拿大对汽油征了重税,油价比美国贵了许多,但这并没有挡住加拿大人开车的欲望,只是增加了温哥华人越境到美国加油的比例。 身处消费主义社会,老百姓的节约意识也好不到哪里去。美国常常能看到丢在路边的半新家具,因为搬家的搬运费用可能远比购买新家具来的昂贵。衣服、饰品在这种地方就更像是快速消费。温哥华很多街角都会有个大号邮筒似的东西,那是衣服银行,每年都会有人把小了的、过时的衣服装在大大的黑色垃圾袋中,扔到这个大邮箱里。据说这些很多都是八成新的衣服会捐献给亚非拉的人民,但后来有个纪录片显示,很多是被私人公司当商品买到了亚非拉,据说还没少赚钱。 在中国,虽然这些年汽车出行、消费社会、公款吃喝,浪费的风气日渐兴盛,但大多数人还是从小养成了节约的习惯。哪个孩子不是从小被教育,随手关灯,不浪费粮食?在北京这种缺水的城市,很多人都自觉的重复用水,洗菜的水拖地,拖地的水冲厕所。这样看来,论起节能环保,中加之间的差距并不在老百姓过日子的习惯里。 但是加拿大环境质量明显优于中国,究其原因除了地广人稀的客观条件以外,强有力的环保政策导向是关键。首先,与居民生活相比,生产型产业对环境的影响更大,因此加拿大对企业的环保标准有严格的要求。举个例子来说,温哥华所在的英属哥伦比亚省以出口木材为主要产业之一,但是从未造成过乱砍乱伐。 一方面,加拿大有相关法律严格控制每年森林砍伐量,另一方面,法律规定,所有伐木公司都必须种植所砍伐森林同等面积的树苗。 其他产业的能源及资源消耗也同样是被严格控制的。因此,据加国统计局的数字显示,工业生产已经不再是加拿大能源消耗的主要部门,目前占总能源消耗三分之一以上的耗能第一部门是交通。而且,工业产业对能源的消耗还在以不小的幅度逐年递减。只要法律制定完善,执行有力,环保节能与产业发展和经济利益并不冲突,反而相得益彰。 从居民生活的角度来看,加拿大也有很多法律法规来限制浪费的习惯。加拿大人的浪费是和价格直接挂钩的,在温哥华电价水价非常低廉,一般租房子水电都是包括在房租里边的,很少房东会要求租客单独缴纳,但是天然气价格不菲,所以如果哪个房东冬天时候可以免费供暖,那就是一大福利了。 从天然气定价可以看出,政府的政策还是鼓励多用电能少用石化能源(电力公司和天然气公司等能源企业基本都是政府背景或是政府支持下的垄断,这点与我国比较相像)。电力也是政府统一供应,而天然气却是每个大楼、每栋住宅自己烧小锅炉,用多用少自我调节。所以,大多数人家都用电磁炉、电烤箱,只有冬天取暖烧天然气。 加拿大水资源丰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居世界前几位,且雨水丰沛,水资源回收系统也建设的不错,所以水费几乎等于零,大部分时间对用水不加节制。但是,以英属哥伦比亚省为例,没到夏天就到了旱季,高温少雨,常常发生森林火灾,这个时候政府就会强力控制水的使用。一旦发生森林大火,水资源就要以供给灭火为优先。 用水吃紧的话,第一步就是禁止漫灌花园,禁令一下,谁敢再开花园水管子,就会有严厉的处罚和罚款。如果旱情持续,第二步就会控制洗澡水的使用,以至于全部禁止除饮用以外的所有生活用水。我赶上过一次停止浇花,没有发生过更为严重的旱情,所以不知道停止生活用水如何能够强制执行。不过就我个人经验,西方人看似漫不经心离经叛道,对法律的遵守程度确实非常高,相信政府一声令下,全民不洗澡还是有可能的。 为了限制居民生活浪费,加拿大实行了多年的垃圾分类。每家都有三个垃圾桶:普通垃圾、可回收垃圾、花园草木垃圾,而且每周垃圾量是有控制的。说起来,控制垃圾桶的体积和垃圾重量起因于对垃圾工人的保护,过大过重的垃圾量会对收垃圾的工人造成身体伤害,但是这确实促进了居民对垃圾的细化和再利用。 我刚到温哥华时不清楚规矩,买了一个超标的垃圾桶,也不做细分,什么都丢在一个桶里。第一周收垃圾的没有收走,我以为是疏忽了,没收我们这条街道。第二周又没收走,仔细一看,贴了张字条说我垃圾桶过大,拒绝处理。可这时候,两周的垃圾,已经堆积如山了,况且是在夏天,泛起不好的气味。 迫于无奈,我偷偷开车把垃圾丢到了朋友住的公寓楼。限重限高的规定仅限于独栋住宅,公寓楼有小区统一垃圾站,标准不同。像我这种偷倒垃圾的行为,一旦被发现,也是要处以相当额度的罚款的。从此之后,换了标准垃圾桶,小心翼翼细分垃圾,做到平均分配,充分利用三个桶的定额。 可见,政府主导,制度保障下的节能减排远比依靠国人的节约习惯和环保热情来的效果显著。宣传环保理念,在民间倡导节约传统当然有益处,但是环保与节能并非小工程,需要法律法规的强制执行。首先,不能本末倒置,节能减排的关键还在控制工业产业的生产流程,居民生活的耗能和排放远不如工业生产巨大并容易控制。其次,改变居民的浪费习惯并不能只依靠自觉自愿,必要的时候法律强制是养成良好节能减排习惯的手段。当然,重中之重,有了法律,还要有一个独立的强有力的执行部门,才能推而广之。 (作者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博士生) 环保与低碳论文:简析新能源汽车与环保低碳之关联 摘 要:本文通过对我国电动汽车政策的阅读,简析了新能源汽车的分类及国内现有纯电驱动车型,指出新能源汽车的碳减排效果及能源使用效率和国家电力结构、电力传输系统密切相关。随各国可再生能源比重提高及电网设施建设加强,新能源汽车将在碳减排及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方面显示出更大作用。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纯电驱动;节能减排 1、概述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指出: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可见,十二五期间,国家将节能环保行业列在首位。节能环保关系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特别是对于人均能源资源严重不足而能源需求持续增长的我国来说,更具有战略性意义。 我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近几年能源需求快速增长,对国家能源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将"可再生能源低成本规模化开发",列为专项技术,将"重点研究高效二次电池材料及关键技术,发展高效能量转换与储能材料体系"列为前沿技术。2012年初国家的《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摘要)》明确提出,"纯电驱动"汽车是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方向和重中之重。纯电驱动是战略目标,既包括了纯电动车型,还包括了部分混合动力车型。 动力系统的设计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纯电驱动汽车发展过程可以理解为储能电池逐步取代内燃机地位的过程。由于电池技术不成熟、成本偏高等问题,电池无法完全承担动力来源的责任,伴随着电池成本逐渐下降,成熟度日益提高,对内燃机的替代能力将逐渐增强。随着近年来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代表的"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试点工作的运行开展,锂离子电池逐渐在动力、储能等大容量电池领域得到应用。尽管如此,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方面,"新能源汽车是否真正环保低碳"这一话题频频引发业界各种争论,本文将引用相关数据对此进行评述。 2、新能源汽车分类 新能源汽车是采用新的能源作为能量载体的汽车。发改委2007 年底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定义了新能源汽车是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它们包括混合动力汽车(FCEV)、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电动汽车(PCEV)以及其它新能源汽车等。笔者认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为:混合动力汽车的产业化生产,通过汽车各个功能模块的发展与组合逐步推动汽车动力化,从只具备自动启停、怠速关机功能的"微混合"、以并联式混合动力发动机为主体的"轻混合"和以混联式为特征的"全混合",随着设备功率的逐步提高,最终过渡到串联式"可充电混合",最终实现纯电动汽车产业化。在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从"十一五"开始起步,在国家科技计划近10年的支持和引导下,国内200余家单位组成了产学研研发团队,开展持续攻关,攻克了一批电动汽车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了一系列典型产品,部分产品正在开展示范运营,初步具备电动车从研发到产业化转化的条件。 3、新能源汽车的碳减排作用与能源效率分析 在能源使用效率方面,新能源汽车在后段PTW(Power to Wheel 燃料到车轮)效率明显高于传统汽车,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优势明显。传统汽车的能量损失主要在内燃机,PTW 值约为16,即损失84%;而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等后段PTW值较高,纯电动汽车甚至可以达到80 以上,如表2所示,即使考虑到前段WTP(Well To Power),新能源汽车的综合能源利用效率更高。 碳减排方面,纯电动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后端 PTW 环节碳排放量为零,碳排放集中于前段WTP 能源获取环节;但相比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WTW 整体的碳排放量要减低30%到50%。闵海涛等[1]分析研究表明新能源汽车在其全生命周期内的排放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其中温室气体减少20-50%,臭氧前驱体排放量最多可减少80%。 可见,讨论碳减排效果和能源利用效率不能忽略前端环节,新能源汽车的碳减排效果及能源使用效率和国家电力结构、电力传输系统密切相关。法国70%是核电,核电本身发电不排二氧化碳,当然法国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上是减排的;我国大概80%是靠煤、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发电。发电的问题是循环经济的问题,可用风能和核能等可再生能源来解决充电的问题。还有煤也可以通过技术变成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在发电端比例越高,实现的碳减排作用和能源使用效率提高越明显;另外电力传输系统效率也有影响,电网线路损失率越低,能源使用效率越高。随各国可再生能源比重提高及电网设施建设加强,新能源汽车将在碳减排及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方面显示出更大作用。 4、展望 新能源汽车尚处于发展初期,市场占有率远不及传统汽车。在新能源汽车无法充分应对市场竞争的阶段,政府将扮演重要角色。基于能源、科技、环保发展战略,政府制定多种政策扶持新能源汽车,驱动产业技术升级、成本下降至大规模推广,新能源汽车将迎来较大发展空间。
城市社会学论文:国内城市社会学的论述 大量中国社会学家把“社区研究”应用到中国本土社会的研究中去,取得了丰富的关于中国社会不同社区类型的研究成果。在城市社会调查方面,大量的社会调查活动得以展开,开启了社会调查之风气。20世纪初,大量外籍教师和教牧人员带领中国学生开展城市社会调查。如1917年,上海沪江大学社会学系为配合教学创立了“沪东公社”,为杨浦树一带的工人提供社区服务并成为沪江大学师生的社会学试验区。1914年北京青年会发起“关于北京302个人力车夫生活情形”的调查。1918至1919年间,燕京大学的社会学系主任步济时和传教士甘博在北京进行了一项大规模调查研究。1924年,教会学校齐鲁大学社会学系的中外教师带领学生对济南社会状况进行全方位调查,内容涉及城市管理与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外籍教师和教牧人员所组织的城市社会调查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带来了很大触动,引起了较大反响,社会调查风气盛行一时。据当时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学生统计,从1927年至1935年间,全国共有各类大小社会调查报告约9027件。 同一时期,中国的社会学家也关注城市社会问题,并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研究,如沪江大学对广东凤凰村和沈家行的调查,李景汉对北京人力车夫生活费的调查。调查成果有影响力的如李景汉的《北平郊外至乡村调查》、陶孟和的《北京生活费之分析》、杨西孟的《北平生活费指数》和《上海工人生活程度的一个研究》、林颂和的《塘沽工人调查》、施裕寿等人的《山东中兴煤矿工人调查》等。上述调查大多是针对某一个城市进行的,但也有学者对多个城市进行调查,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严景耀指导学生采用人类学实地调查方法对北京、天津、上海等20多个城市进行犯罪调查并写成《中国监狱问题》等专着。总的看来,这一时期的社会调查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目的上侧重于社会改良的现实性目标,而忽视了以社会结构为考量的学术型目标;在方法上过于注重经验型的社会事实,而忽视了理论的指导作用和理论建构;在内容上往往集中于某一群体或某一方面的调查,而忽视了城市综合性社会问题的研究。 在“观点”和“方法”的提出及学科建设方面,一些社会学家在城市社会学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建构方面进行了尝试,其中有代表性的成果当属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和邱致中的《都市社会学原理》。这是两部系统性较强的城市社会学着作①,对中国城市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吴景超先后获明尼苏达大学社会学学士、芝加哥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25年至1928年期间在芝加哥大学研究社会学,随派克等学者从事都市社会学原理的研究,必定深得“芝加哥学派”的真传。其1928年完成的博士论文《唐人街:共生与同化》,从中国人移民美国的历史讲起,研究了唐人街的社会结构、文化冲突及家庭生活等,同时对唐人街的生活组织、帮会、通婚、同化、边际人等进行了深刻而细致的分析。吴景超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研究都市社会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博士论文正是他作为“中国现代都市社会学研究开创者”的奠基之作。1928至1931年,吴景超任南京金陵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其间出版《都市社会学》。 该书是中国最早的都市社会学研究着作。全书共计四章84页,篇幅虽小,但内容充实。首先,深刻地探讨了两个关系,一是都市与附庸的关系,都市离不开它的附庸,都市及其附庸构成了都市区域,都市区域是研究都市经济的基本单位。都市繁荣的标志是看它的附庸的富饶程度及工业化水平。都市与附庸的关系不是看两者的远近,而是看两者之间的交通,交通是沟通都市与附庸的“唯一妙法”。吴景超还对居民在都市中的“自觉观念”进行了论述,他指出,“都市居民应该有一种自觉的都市观念,时时刻刻去研究如何发展他们的都市,如何保有他们的附庸,如何发展他们的商业势力到别的都市的附庸中去”。二是都市间是互助与竞争的关系,从互助关系看,都市之间应常通有无、货物流通,这样才能达成“共赢”。从竞争关系看,都市间存在贸易竞争,这种竞争是国际性的也是局部性的。 其次,富有洞见地分析都市人口增长、人口质量及城市化问题。吴景超认为,都市人口增长的方法有三种:人口的自然增长、移民(人口流入城市)、扩充市区(把附近市镇和乡村划归都市)。可以说,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研究渗透着深刻的城市化理念,他认为,中国有大约75%的 农业人口,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生产率极其低下,最经济的办法就是发展工业,“发展中国实业,创造中国的都市,使附庸中可怜的农民,以及一切游手好闲的人,到都市中去寻生活,乃是救济中国人口过剩问题的一个好办法”[8]。中国人口集中到都市,是大势所趋。第三,提出了都市问题的研究方法。要找出都市病态产生的原因,才能找出恰当的对策。寻找都市病态原因的方法是实地调查研究,有“靠得住的事实”作根据,然后才可以谈都市改良,谈都市控制。都市中各区域的环境不同,人们的行为也不尽相同,产生的社会问题也不同,因此,研究都市问题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是“暗射地图”,把社会问题的分布情况标注在地图上,然后再根据地图开展实地调查。①研究都市问题的另一个工具是都市区域发展史研究。 此外,芝加哥学派在都市研究中综合统计法、个案法、自传法,以此弥补各种方法存在的缺点。最后,强调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在都市控制中的作用。他认为,都市社会约束人类的力量还比不上乡村社会,这是社会学要关注的问题,因为社会学的中心问题便是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乡村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们交往紧密,每个人的行为都受乡村“舆论”的监督,宗族、家族、家庭等因素都是约束人们行为的重要因素。而都市社会是一个陌生社会,人们互不相识,“舆论”的约束力较小,个人行为的自由度较大,没有完备的约束手段。除了“舆论的制裁”之外,人们的行为还需“良心的制裁”。都市社会较之乡村社会,以道德律令为根源的“良心的制裁”要明显薄弱许多。因而既要重视道德、宗教、舆论、良心等非正式制度在都市控制中的作用,也要重视法律等正式制度在都市控制中的作用。 应该说,吴景超在《都市社会学》中提出的观点、思想和方法是对现代文明都市发展的深刻思考,在中国社会学发展史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具有较强的学术意义,更具有重大的社会现实价值,在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现实背景中,其意义更加凸显。与吴景超作为知名社会学家的身份不同的是,邱致中虽然获得过社会学博士学位,但更多是以市政规划专家的身份示人。1933年从暨南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期间也在上海江南学院讲授“都市社会学”课程,因资料匮乏,故自制讲义,先作《实用都市社会学》,后着《都市社会学原理》。1934年,两本着作相继出版。《实用都市社会学》共15讲,详细论述了都市的形成、意义、公共建筑、工业区域、商业区域、住宅区域、市政交通、卫生、金融机构、文化、人口、政治组织、行政、政党、职业团体、流荡与寄生阶层等。该书仅仅是对都市构成要件的分类概述,在应用社会学视角方面却有所欠缺。《都市社会学原理》恰好对此进行了弥补。 《都市社会学原理》共10章,首先对城市社会学的学科发展、学科定位、研究范围及研究方法进行了论述。作者认为,都市社会学是阐明都市社会的组织,并科学地论究它的发生、发展、变化和消灭,而理论地探寻其构成及进化的内在的必然关系的科学。都市社会学研究对象,不仅仅是都市的物理形态,更主要的是基于物理形态条件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广义的都市社会学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即都市社会历史学、都市社会构造学、都市社会政策学。而狭义的都市社会学仅指都市社会构造学,范围包括都市社会经济构造、社会构造、政治构造、文化构造。都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哲学的方法和伦理的方法,哲学的方法主要是不带成见地观察事物、收集资料、观察事物之间的关系,伦理的方法则是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准确而非谬误的解释并作出推论。 其次论述了都市社会的起源、分类、进化、环境、构造、人口、政策、发展趋势等内容。其中论述最为深刻的当属都市社会与农村社会的关系。邱致中先生认为,都市社会存在于社会整体之中,都市社会是从农村社会发展而来的,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和农村社会相互影响。在不同历史阶段,都市社会与农村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不一样的,在物物交换的时代,都市社会附属于农村社会,都市内部还带着农村的性质;在以货币为媒介的社会中,两者的关系从交换形式上,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从交换的性质上看,又是相互对立的。从人口变化来看,都市人口因都市经济的发展而增多,农业的落后使农村人口减少,集中于都市。都市社会吸收农村人口,不仅从数量上吸收,还从质量上吸收,一切农村里的优秀分子都被城市的文化所吸引,离开落后的农村,集中到进步的都市去。再从政治文化看,资本主义一切政治与文化,都支配着整个农村社会。现代农村与都市之间交互影响,或者说是一个矛盾的循环,农村社会的经济没落与文化落后造成都市社会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兴盛,这是矛盾的一面;农村社会的经济没落与文化落后造成都市社会的经济恐慌和文化畸形,这是矛盾的另一面。 而对于都市社会问题,主要有人口问题、劳动问题、妇女问题、儿童问题、娼妓问题、犯罪问题、卫生问题等。这些社会问题是由社会内部矛盾所产生的,有着深刻的制度根源,因而解决都市社会问题就要找出并改革蕴藏在社会内部的制度性矛盾。最后,作者还从四个方面讨论了都市社会学史等,即美国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的产生背景、研究旨趣及主要的研究内容;都市社会学的雏形及其发展;都市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都市社会学发展现状。 总的来讲,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呈现了一些很有见地的新观点和较为科学的新方法,邱致中的《都市社会学原理》则在学科发展史、研究对象、理论、方法、发展趋势等方面有所建树。邱致中的《都市社会学原理》晚于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以下简称“吴文”)5年出版,期间并未出现中国学者撰写的城市社会学着作。因而邱致中编写《都市社会学原理》的时候,参考资料极为匮乏,必然会对吴文做过深入的研读和思考。于是,在《都市社会学原理》的最后一章里,邱致中结合孙本文对吴文的评价,进一步阐述了其贡献和不足。在贡献方面,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注重社会学的观点,二是注意研究方法。在不足方面,吴氏仅仅介绍了都市研究的大体内容(都市的经济、人口、区域和控制),以及中国的都市研究,并没有在学科意义上探讨都市社会学之所以成为学的根据。 在西方社会学快速发展并在中国开花结果的背景中,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与邱致中的《都市社会学原理》成为应用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都市问题的典范,在中国城市社会学研究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吴景超先生在“观点”和“方法”上的贡献,还是邱致中先生在城市社会学学科建设方面的贡献,都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城市社会学的发展进程,堪称中国城市社会学发展的奠基之作。也正是综合了吴氏“观点”和“方法”上的贡献以及邱氏学科建设上的贡献,才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城市社会学发展描绘了一副相对完整的图景。也正是包含了“观点”、“方法” 和“学科意识”的中国城市社会学,成为了20世纪早期中国社会学发展的一个分支、一个缩影,它跟其它分支社会学一道构筑起西方理论与中国本土相结合的社会学的“中国学派” 城市社会学论文:浅谈新城市社会学的社会空间转向 摘要:新城市社会学是都市研究的替代范式,其展现的社会空间转向是新城市社会学有别于“旧”城市社会学的重要维度。城市空间能动地、全面地反映着资本、权力、财富、社会地位、利益等社会关系。透过“社会空间转向”这一特定过程把握新城市社会学的社会空间研究史,城市空间不是片断式的社会图景再现,政府、阶层、利益群体之间的博弈和角逐,使城市空间成为一个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过程推动下的动态发展过程。 关键词:新城市社会学;社会空间;转向 在城市研究中,空间一直是建筑学、地理学、规划学等传统空间学科研究的对象,空间进入城市社会学视野,始于20世纪70年代亨利·列斐伏尔对于空间的发现以及新城市社会学的社会空间研究。新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社会空间不同于传统社会学根据群体、社会距离划分出的社会结构形成的具有抽象意义的社会结构空间,而是将社会与城市空间紧密结合。从地理维度去阐释社会特征和社会结构,表达了对于传统城市社会学研究范式的某种修正和拓展。我们必须认真地审视这个转向过程及其意义,才能真正认识社会空间如何成为研究城市社会的—种新的理论和视角。 一、空间的发现:社会空间转向的早期奠基 城市社会学在萌芽时期,就不乏学者以空间的角度关注城市社会。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讲述了城镇和乡村的分离和对立,内在地表达了对空间的某种程度的强调,尽管还比较隐晦,但视野转向可见一斑。ⅲ迪尔凯姆在《宗教社会及其基本形态》中指出,—个特定社会里的每个人都以同样的方式体现着空间,那么各个地区不同的情感价值使空间具有了不同的品质,空间可以根据源于社会的标准进行划分,空间安排会折射出主导陛的社会组织模式。从而为城市社会与空间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恩格斯为了揭示城市内在的贫富现象,对19世纪曼彻斯特的居隹隋况进行研究,把英国社会划分为穷人和富人两大阶层,并将其投影到城市空间,描绘出曼彻斯特的住宅分离景观模式。芝加哥学派的伯吉斯(e burgess)在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同心圆城市结构模型的解释框架,描绘出城市内部人群的地带分异。其后霍伊特(homerhoyl)又提出了扇形模式,指出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土地使用会沿交通线放射状延伸发展,成为扇形地区。贫民环绕在工商业地区,中产阶级和富人则沿道路、河道向外发展。这种将社会阶层和人群分布进行—种地理学想象的阐释模式,暗含了对于城市社会问题分析的空间语境。 这些早期的论述认为空间是城市社会存在和运行的既定处所,表现为一种外在的、客观的、既定的背景,肯定空间与社会之间的对应关系。空间作为研究城市社会的一种视角被发现,这使得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空间路径”具有了认识论上的合法性,城市社会的空间性特征成为学科中的理论建设,城市空间性的确立为新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社会空间转向奠定了基础前提。 二、传统空间理论的局限:社会空间研究的兴起 传统的城市空间理论认为空间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是社会、心理、文化和经济进程的场所,社会行动的特征与分布不过是对空间形态的一种适应和利用,缺乏对于空间背后的社会动力因素的探析,即使是专门进行城市研究的芝加哥学派,也仅从生态决定论和环境均衡适应的角度来考察,吉登斯批评其“采取一种形式主义的空间观念,并偏重某种客观主义的立场。”在沃斯(l.wirth)、雷斯菲尔德(r.redfield)基于城市和乡村的区分的论述之后,城市社会学在思想上陷入了贫困,发展不出富有创见的作品。新城市社会学转入空间社会属性的研究正是在传统空间研究停滞和衰微的背景下兴起的。 另一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进入了全球化时代,全球化导致的城市间资本产业投资的重新配置、城市劳动力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大量人口失业,加之城市郊区化使内城普遍衰落,欧洲普遍爆发了城市危机。把空间当作社会简单反映的传统理论,无法从更深层次去解读都市空间背后的社会因素,因此不能解释新形势下的问题。为了解决当下的城市危机和城市问题,新城市社会学的学者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将城市纳入社会、政治、经济更加广阔的背景之中,探索城市背后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财富的积累与权力的集中、社会阶级关系与国家管理职能等社会过程,将城市空间过程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空间研究实现了完全的社会学转型。 三、社会空间的诸种阐释:从列斐伏尔到新城市社会学 列斐伏尔(henry lefebvre)是公认的新城市社会学的奠基人,他致力于返回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论述以重新阐释城市空间的再生产机制。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空间化解读为新城市社会学的社会空间转向提供了理解阐释。列斐伏尔指出,城市空间是资本主义的产物,“我们现在获得一个基本而又重要的思想:资本主义通过占有空间以及将空间整合进资本主义的逻辑而得以维持存续。空间长久以来仅仅作为一种消极被动的地理环境或一种空洞的几何学背景。现在它已经成为工具。”空间被注入资本主义的逻辑,其形态和组织方式是社会关系、经济结构和不同团体间的政治对抗博弈的结果,并且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再生产。 其后,深受列斐伏尔思想影响的卡斯特、哈维、索亚等新城市社会学学者,以空间视角对资本主义城市和社会问题进行研究,从不同的路径进入到社会空间转向这一新城市社会学的理论演进脉络之中。 卡斯特(manuel castells]认为,城市空间是人类根据一定的生产方式创造出来的,内在于经济活动的四个层面:生产、交换、消费和管理,并且体现在工业区位、住房、交通设施和都市治理这四个不同的维度。生产活动生产出土业和办公室,劳动力的消费生产出住房和公共娱乐设施,交换活动生产出交通和商业设施,市政管理和城市规划则统筹各项城市活动,深入城市空间的形成和变动。他还把意识形态系统加了进来,指出,意识形态用符号网络来组织空间,意识形态内容塑造了空间形式。 哈维(david harvey)指出,城市空间的生产是与资本主义的生产逻辑紧密相联的。资本主义生产可以分为三级循环:资本向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利润性生产投入是初级环节。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矛盾,在资本运动的初级环节会出现商品和资本的过度积累,因此出现对次级环节投资,即资本向物质结构和基础设施的投入。资本进入第三级环节是指资本对科教、卫生福利事业等的投入。资本的投资生产了由道路、码头、港口、工厂、住房、学校、公园、停车场、办公楼、商店、污水处理系统等物质设施组成的城市空间。 索亚(soja)从空间结构和社会行动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角度人手,揭示城市社会的发展,提出社会空间 辩证法(social-spatial dialetic):“有组织的空间结构本身并不具有自身独立建构和转化规律的结构,它也不是社会生产关系中阶级结构的一种简单表示。相反,它代表了对整个生产关系组成成分的辩证限定。”城市空间是社会过程和生产关系的产物,另一方面,空间又是一种物质力量,它影响、引导、限制活动的可能性以及人类在城市中的存在方式。 马克·戈特德纳(m gottdiener)则提出一个更具操作性的研究视角——社会空间视角(socio—spatialperspective),试图将阶级、教育、权力、性别、种族等更多的因素纳入城市空间的分析中。指出,城市空间生产与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复杂社会过程密切相关,尤其是政府干预和房地产发展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房地产发展涉及资本积累和阶级冲突,可以改变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城市居民的定居空间。 新城市社会学认为空间不单是承托社会的场域,同时也是社会发展动因推动下形成的。空间和社会相互塑造,不可分离地交织在一起。因此不局限于对城市空间形态和特征的客观描述,而是挖掘城市空间形态和变化背后的社会、经济、政治动因,这种将空间过程和社会过程结合起来的分析方法,使空间蜕变为一种“社会空间”,呈现出社会学的学科属性,这标志着社会学意义上的空间研究已经脱离边缘、零散的状态,开始形成独立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范畴。 四、空间的社会涵义:社会空间理论的基础框架 新城市社会学试图建构起一种关于空间的一般社会学理论,因此,社会性是空间的核心属性。通过分析新城市社会学学者有关城市空间的经验研究和理论思考,我们可以总结出社会空间理论的基础框架。 第一,城市空间是社会的产物。新城市社会学所说的空间不是数学概念中的三维空间,也不同于地理学意义上承载物质的实体空间,而是社会的产物。城市空间是由建筑、道路、医院、住宅、学校、公园、办公楼、商店等物质设施组成的,具有一定地域界限的实体空间,但城市疆域的形成,物质设施的建设,归根到底都是人们实践活动和社会过程的产物,具有深刻的社会涵义。“空间在其本身也许是原始赐予的,但空间的组织和意义却是社会变化、社会转型和社会经验的产物”。空间是带有意图和目的被生产出来的具有层次性和政治性。行动者在不同场域中进行的实践,以及行动者的“生存心态”,行动者在权力斗争和较量中所产生的结果生产出城市空间,城市空间能动地、全面地反映着资本、权力、财富、社会地位、利益等社会关系。同时,城市空间不是片断式的社会图景再现,政府、阶层、利益群体之间的博弈和角逐,使城市空间成为一个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过程推动下的动态发展过程。 第二,社会具有空间性。新城市社会学所研究的社会空间具有明显的地域意义,列斐伏尔曾说,空间内含于财产关系(特别是土地的拥有)之中,社会生产创造出的生产关系、财产关系通过土地所有、空间占有、场所秩序而存在并得以维系,在生产城市空间的同时将自己铭刻于空间,因而成为一种客观存在。城市社会是有地域载体的,它不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主观构建,而是行动者基于其所处的地理空间进行的一项集体建构。社会结构体现于不同人群的地域分异格局,社会生产方式表现为生产、消费建设所组成的空间模式,城市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生产方式是相互对应的,社会空间就是社会存在的物化。 第三,空间和社会是辩证限定的。城市空间是人创造的,主体性的社会实践和行动策略尽可能地改变和调整环境,并逐渐将属人的特性施加于空间,同时,空间又以其特有的方式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影响着主体性行为的流动向度,使人适应于周围的环境。此外,我们生活于其中的集体或社会生产出更大的社会空间,不同社会群体在其所处的地域进行集体实践,将各种社会关系投射于空间。空间反映了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同时又制约着资本、权力、财富、社会地位及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因此,这里存在着一个连续的双向过程,即个人、社会群体、社会组织和社会过程在改变城市空间的同时,又被所在的空间以各种方式控制着,空间和社会不是相互分离和独立的实体,而是不可分离地交织在一起。 第四,空间是一种社会的隐喻。空间是社会实践和差异性建构起来的符号象征体系,具有表征社会意义的特性,即能够表达和理解物质空间活动的所有日常性或专业陆标志、符号和知识。“空间特性可以表达‘建构环境’的相对固定的性质,用物理的结构,用土地使用的地图标志,来表达经济财富、文化认同、阶级差异和都市居民的个体与集体属性、关系、思想和实践的全部范围。”社会空间和城市结构是相互对应的,社会空间研究表面上是在处理城市空间,实际上是在处理整个社会建构的程序,处理日常生活世界创造的过程。社会过程与空间位置、结构紧密相连,各种空间隐喻,如中心、核心、区域、边缘、地域、边界、门槛等,无不透露出政府、公共领域与个人的抗衡和边界,权力、资本、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对抗与妥协,以及主体认同建构自我与异己边界的机制。社会空间理论形成了独立的逻辑运作机制,其背后有—套特殊的象征系统相对于社会现实。 五、新城市社会学视野下的空间研究 城市是社会的产物,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空间。但由于社会学研究惯常的历史决定论淹没了空间思维,地理学的霸权消解了空间的社会性,长期以来空间与社会在城市社会研究中一直处于并行不悖的发展状态。城市空间在以前仅仅被视为“自然”存在,为地理学所主宰;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则缺乏空间维度,只关注城市事件和问题的前因后果。新城市社会学的社会空间转向,通过空间的线索将城市社会现象串联起来,空间结构和社会过程之间的辩证关系得以清楚呈现。社会空间进入城市社会学的研究视野,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社会空间是一种新的实践路径、分析策略与理论视野,对于城市社会学的研究起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作用。 在理论建构上,社会空间转向从城市社会现象、城市社会发展动力等不同研究方面,累积和吸收理论,将空间概念发展成一种重要的旨在解释人类行动的系统理论,摆脱了空间的结构主义阴影和传统的先验主义影响,赋予空间研究社会学的意义,社会空间成为理解城市社会特征和过程的出发点,一个全新的城市社会知识系统从空间的角度发展出来。 在研究方法上,社会空间转向使人类聚集的邻里、社区成为城市社会分析的重要工具,这种空间维度为我们理解社会阶层、社会阶级、性别、族群等群体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分析角度,即可以从边缘和中心、门槛和隐喻、位置和身份、流动和隔离等核心概念来理解不同的社会群体或个人在不同空间中的“存在”和生存方式。人们可以借助其所寄寓的空间来考量行为主体的社会行为和行动意义,透过空间模式来分析社会结构、社会过程和社会关系;并通过考察身体和社会在空间中的状态来赋予空间以意义,营造一种 社会学意义上的空间。这种研究方法能够帮助我们重新推演出一个理解社会本质的认识系统。 在实践应用中,社会空间转向使城市问题有了新的分析工具,社会空间转向不是主观的臆想,而是城市问题推动的结果。在实践中发展的社会空间研究,融合了城市空间与社会结构,同时挖掘社会发展的动因,将空间和时间紧密联系起来,建立起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社会一历史—空间”的三方辩证关系,使新形势下的城市问题有了正确合理的分析工具。同时完善和丰富了城市问题的研究视角,进而可以深入以前研究忽略的领域,以新的方法获得城市经验研究的进展。 六、结 语 新城市社会学的社会空间转向是全球化时代城市重要性凸显的结果,城市成为人类聚集、生产活动和社会运行依存的重要载体,城市空间表现为一种社会建构的结果或社会建构的过程,新城市社会学学者将空间结构、社会组织和人类地理结合起来,并推进到理论的高度,社会空间由此出现。要指出的是,新城市社会学对于空间社会性的研究虽然突破了传统理论的某些局限,成为当代城市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分析范式,但也因此导致了其在研究中对于时间性的忽略,许多学者批评新城市社会学对于空间的重视已成为一种“空间拜物教”。其实时间的思索始终暗含在新城市社会学的社会空间研究中,时间、空间和社会是交织在一起的,要认识空间必然要理解时间,新城市社会学的学者索亚就曾经指出,将历史、地理和社会结合起来,以辩证的视角来解释城市社会。只是新城市社会学过度强调“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自身研究中一直隐藏的时间思维,没有将社会空间分析中的历史脉络系统明确地阐述出来,新城市社会学社会空间研究的历史的维度应当成为今后我们研究、反思的重要方面。最后,新城市社会学通过空间对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进行的分析、比较和抽象,以及社会空间的具体意义也存在着差异和分歧,如何为社会空间研究提供更精确和统一的思路,也是下一步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城市社会学论文:城市社会学的女性主义论文 一、城市与女性紧密相连、相互增进 (一)女性认识在城市化进程中萌芽 不同于乡村生活,城市生活更加具有选择的自由性,是人类生活的最佳社会形式之一。工业化与现代化的进程催生了一个又一个大规模城市,这一过程中改变了人的生活空间和生活形态,并且也巨大地解放了人类自身。人们开始倡导自由思考,随着生活视野的不断拓展,人们的基本素质和精神境界也都水涨船高。伴随着这一过程,城市妇女也得到了史无前例的解放。女性的角色在城市的环境中也发生了变化,那是因为如今的城市社会环境已经不再以体力决定社会角色了。城市中的女性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争取更多的机会与权利,更加积极地对待工作、参与时政,也对传统的社会观念进行挑战。由此可以看出,女性解放运动与女性主义是伴随着城市产生的。 (二)城市所引发的女性问题 城市化必定是把双刃剑,女性在城市中有了更广阔的生活空间,女权意识不断觉醒,但是与此同时城市化也发现了一些女性问题,使女性生活的部分方面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恶化,甚至使部分女性陷入困境。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当中,女性并不是必定的受益者。在低端劳动力市场,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自乡村的女性移民身体健壮、易于管理、工资水平低等特点使其相对于城市固有女性居民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是也伴随着一定的代价:健康问题、推迟婚姻等。 (三)性别歧视与城市化过程中女性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性别歧视意味着不同的性别所拥有的待遇是有差异的。为了消除性别歧视,使女性获得与男性相同的社会地位和社会权利,我们应在城市化发展中加入性别视角。女性在社会中的弱势地位,使她们往往对城市的一些问题更加敏感,更容易体会到城市社会的规划和管理中不合理、不人性化的地方。但是由于适当途径的缺乏,城市管理者接收不到她们合理的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学术界普遍认为,城市发展的最大障碍就是管理不善,而非财政资源、技术缺乏等原因。城市的规划和管理过程中加入性别视角,就会弱化不平等这样的道德问题,而且能更加全面地吸收接纳全体市民,特别是女性市民对城市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二、城市女性的生活空间 (一)传统(古代)城市中女性空间的特点 在女性社会很低的传统社会,我们在大街小巷很少看到女性的身影,因为世俗的束缚,不允许她们出现在公共场合,她们日常的活动范围基本只能在家中,甚至在家中的一些区域也是她们不能涉足的。在中国传统的居住设计中这一点表现得尤为明显:在中国传统住宅中男女有各自的活动范围和区域,前堂后室,以“中门”为界,而“前堂”往往是女性不能涉足之地。这种格局看似保护妇女,事实上限制了女性的生活空间和人身自由,使女性完全脱离了社会生活。 (二)现代城市中女性空间的特点 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了很大提高,职业女性史无前例的增加,女性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并且可以随意出现在公共场合。传统的社会格局被打破,城市公共空间不再是男性的专有空间,女性也加入其中。然而,由于男女平等问题一直难以解决,性别歧视仍然没有根除,不难发现城市社会空间存在着性别不同所带来的各方面差异。由于性别不平等,男性、女性占据着不同的城市生活空间,社会地位也有着明显的差异。社会空间的占有取决于男女的社会角色,男女的社会地位也从城市空间中反映出来。在城市社会中社会管理者往往都是男性,很少有女性的身影,而辅助性、服务性的工作往往由女性承担。 作者:何宝琳单位: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城市社会学论文: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的价值 一、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对我国地域政策的启示 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研究的渐趋深入是同当时西方城市化进程紧密相连的。城市空间开发的唯物质主义、内城衰落与生活共同体的瓦解、权力机构对空间规划的任意宰制、中心空间对弱势群体的排斥等等议题都是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理论与实践的议题。对这些问题的批判及其解决理念极大地影响了西方世界的地域政策发展方向,规避了城市的异化发展,激发了城市的内在活力。当下,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完成了城市化进程,地域发展间的对立与冲突已趋于缓和。但在我国自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发轫的城镇化进程正迈向深水期,由城乡“二元结构”所引发的地域发展问题正处于集中爆发期。为此,从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理论出发,审视当代中国地域政策的发展方向应当成为一条可供尝试的文本路径。另一方面,我国城镇化也面对与西方情况不同的困境与挑战。作为农业大国,中国的城镇化肩负着几亿农村人口城市融入与身份转换的重任,地域间的发展差异决定城镇化道路的多元选择,在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小城镇的突围,城乡之间的依附发展与城市群内部如何在协调联动中走向均衡发展,这些都需要立足本土国情,结合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借鉴西方地域政策的发展经验,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一)空间生产的地域政策:人本主义的社会性规划从城市自身看,城市化的突出表现在于外部空间的扩张与内部空间的改造。城市发展趋同的症结也正在于此,列斐伏尔认为,城市空间不仅仅是现代化的物质景观,更是社会关系的容器。当前,城市的空间生产缺乏人本主义的社会性规划,空间生产往往是经济发展指向下的单兵突进,生活在原有空间中的人们被迁移出原有社会网络,不断走向陌生地;重新进入被城镇化空间的人们也需要重建社会关系网络,期望形成守望相助的邻里关系。对此,我们需要重新讨论地域开发的目标问题。地域开发应当有物质与社会发展的总体性规划布局,更为重要的是要以生活共同体为核心的地域居民及其组织建设为中心。地域开发不能仅仅限于物的条件的整备,地域政策发展到较高的阶段应当考虑到地域居民和其组织的自主的行动创意、自发性的活动所产生的成果,这实际上是强调地域开发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同时,地域开发应当关注空间整体生态系统的建立,以地域文化为土壤,在地域经济自立的基础上迈向政治、经济与社会相辅相成的一体化发展。在此,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理论关注的是社会性空间再生产的公共性建构与整体性发展。城乡二元结构一直是我国诸多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当前,从城市与乡村的关系看空间的生产,城市空间正不断“侵入”乡村世界,以都市现代性“接替”乡村传统。在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理论中,通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空间中的复制、集体消费对空间生产的促进以及资本在空间生产中的循环,资本主义的发展得以延续。城市的发展正成为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漩涡,不断汲取乡村的物质与人力资源,城市的过密化成为发展隐忧,诸多城市的地域政策是通过就业空间、居住空间、交通空间的不断再生产暂时解决问题的。与城市空间生产相对的另一个方面是,乡村空心化与过疏化正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我国地域政策正倡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方面,抵抗城市空间作为一种生产与生活方式过于关注资本再生产的倾向,另一方面,根植乡村文化自性,发挥本土性资源的优势,走向新乡土主义。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前提下,空间生产的地域政策渐趋演进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二)空间分配的地域政策:农业人口的自由流动与身份转换在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者的眼中,空间是一种具有使用价值的特殊商品和社会产物,空间分配的地域政策应当保证开放透明的过程,每个人都有进入优势空间的权力。我国城乡二元发展的地域政策已经造成空间差距症候。甚至“不仅仅是收入差距问题,已经广泛地表现在社会结构、社会心理等方方面面。不能只看城市,也不能只看农村,要把城乡关系的统筹和协调作为一个极具复杂性的大政策加以研究”[7]。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认为,在优势空间与劣势空间既存的前提下,个人依据自身的空间偏好,能够自由进入空间的权益将会从内部为中心空间进行“去权力化”。中国户籍制度的渐趋放开,标志着中国地域政策正走向开放的空间分配。当下,学界关注的一个焦点是,公民自由流动权力的获取造成了城市的过密化与乡村的过疏化,但是,“既然各地域发展的速度是不均衡的,那么,如果欲缩小地域之间的差别的话,就不能抑制人口流动。而且,如将过密、过疏的消解作为政策的中心目标,如抑制人口移动,地域差别必扩大无疑。由此,地域差别纠正的政策目标和过疏过密问题的解决之间,可以发现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8],以社会个体的动态流动化解社会结构的静态差距成为地域均衡政策的选择。我国的地域政策是逐步使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不仅要放开小城镇落户限制,也要放宽大中城市落户条件。当流动人口进入城市中不再面临“收容遣送”的社会风险,关于空间分配的地域政策进一步要解决的将是优势空间的社会排斥问题,这也是为什么说农业人口市民化的过程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渐进过程中,城市社会的保障与福利制度如何有序地向流动人口开放,包括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的父母与子女,让城市空间成为“爱的容器”,这成为地域政策在社会流动性的前提下急需探讨公共服务供给如何从属地服务到居住地服务的转向,这些服务指向的是农业人口的空间融入。地域政策的重点在于“推进农民人口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群体融入社会”,建设“共荣共生”的包容性城市空间。 (三)空间交换的地域政策:从城乡对立走向协调联动如何处理以城市为载体的地域之间的关系问题成为当下城镇化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空间分配不均时,将会造成地域对立的局面,其初级表现形式是言语攻击和以地域为单位的相互排斥和对抗,其高级形式则是分离主义。从动态视角下看,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认为地域分裂的形成过程在于长期不平等的空间交换,背后演绎的是空间权力之间的博弈。在中国城乡空间交换的地域政策中影响至为深远的制度当属城乡工农剪刀差,它让“现代化的大城市(它们像闪电般迅速成长起来)来代替从前自然增长起来的城市。凡是它所渗入的地方,它就破坏了手工业者和工业的一切旧阶段。它使商业城市最终战胜了乡村”[9]。在城镇化进程中,我们需要警惕这种倾向,在乡村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的过程中,赋予生活在此间的人们以自由平等的空间交换权力。从城乡关系到城市内部关系来看,城市群落内部的空间交换也需要地域政策予以调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也是为了消解长期以来空间交换的工业化发展的坚硬后果。“缩小地域间格差是地域政策的重要目标。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地域政策即以地域之间均衡发展为主旨,重视四大工业基地之外的工业设施的整备,试图通过在空间上分散工业企业的做法来改变地域之间发展的差距问题。进入70年代,上述措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10]。京津冀的产业转移与协同发展的一体化地域政策也正是基于此点的考虑。京津冀都市圈的重新整合将是一个漫长的空间权力博弈过程。一方面,通过周边城市相关资源的增量发展来稀释原有城市空间交换之下的利益格局,另一方面,需要看到,周边城市在新一轮空间交换过程中不应仅仅被定位为缓解高房价、交通拥堵等北京大城市病的疏散空间,而应在均衡发展的地域政策推进中,形成“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作用互补、利益相连”的城市群发展的新格局。 (四)空间消费的地域政策:共享城镇化空间与反贫困工程无论是空间的生产、分配还是交换,最终指向的是空间的消费。在这一点上,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关注的是集体消费,集体消费主要指的是公共住房、社会公共设施、医疗服务、教育机构以及闲暇生活的满足,劳动者能否实现这些方面的消费,正是资本主义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关键。但是,由于私人资本追求的是个人利益的实现,而非公共利益的“善”,他们或者是将集体消费的投资降到最低限度,或者是以市场化运作形成对弱势群体的屏蔽。这样,集体消费就成为国家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都曾经面临集体消费供给的危机,具体表现为公共住房匮乏、医疗服务不足、学校资源落后、交通环境拥堵、文化设施短缺和社区发展迟缓等等。在这场危机中,一些城市的地域政策是人为地切割集体消费的空间,贴上富有和贫穷的标签,富有的地区享受优越的空间消费,弱势群体则被隔离在边缘与破旧的集体消费空间里,集体消费的空间最终只能成为“堆放梦想碎片的垃圾场”[11]。反贫困的地域政策由此与集体消费有了学术意义上的契合。西方发达国家反贫困的地域政策一般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在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末,拆除贫民窟,重建新公共住房,大规模、有计划地分散人口和就业到周边地域的新城政策;20世纪60年代末,反贫困的地域政策主要是实施针对地方的特殊措施和更新项目;20世纪70年代开始至今,城市中心再开发及社区建设逐步成为反贫困地域政策的中心课题,采取物质性环境改造与经济社会环境改善相结合的形式”。[12]作为后发展国家,在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反贫困的地域政策正全方位推进。从棚户区改造到保障性住房和经济适用房政策的实施、从政府购买服务到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的项目运作,我国反贫困地域政策正力求使国家力量与社会力量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弱势群体的救助与保护,让弱势群体共享城镇化发展的成果。 二、结语 20世纪70年代至今,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派在理论创新方面屡有突破,以卓有建树的城市空间研究不断弥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新时代的裂隙,以独辟蹊径的理论框架检视了资本主义城市发展进程,成为当下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主流。这一引领城市社会学发展潮流的学派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的理论“血统”和研究的可对话性,都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为理论底蕴,以空间研究为核心,透视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生产过程及其生产关系。他们指出,空间开发不是城市表象的繁华,而是在于社会之根的生成。如果城市空间样态的建构有悖于正义,那么就要提出相应的地域政策来修正,使城市空间成为人们可达、可以栖居而非无根的社会。据此,笔者认为可以将地域政策的实践原则引申为“以人为本的空间生产,开放透明的空间分配,自由平等的空间交换,公平共享的空间消费”。以人为本的空间生产抵抗的是资本在空间中的肆意复制,开放透明的空间分配针对的是不公正的空间分配制度,自由平等的空间交换警惕的是互相敌对的空间对立,公平共享的空间消费抵抗的是现代空间对弱势群体消费的屏蔽。以此为实践原则,我国的地域政策立足本土国情,以城镇化为空间发展的原动力,着重解决农业转移人口问题,为其落户城镇打开渠道,在城市空间更新运动中大力开展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以东北老工业振兴、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等社会工程解决地域发展不均衡问题。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的成果。紧紧抓住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契机,使城镇化成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进一步推动城乡之间与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这对于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作者:张霁雪田毅鹏单位: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讲师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 城市社会学论文:国内城市社会学论述 大量中国社会学家把“社区研究”应用到中国本土社会的研究中去,取得了丰富的关于中国社会不同社区类型的研究成果。在城市社会调查方面,大量的社会调查活动得以展开,开启了社会调查之风气。20世纪初,大量外籍教师和教牧人员带领中国学生开展城市社会调查。如1917年,上海沪江大学社会学系为配合教学创立了“沪东公社”,为杨浦树一带的工人提供社区服务并成为沪江大学师生的社会学试验区。1914年北京青年会发起“关于北京302个人力车夫生活情形”的调查。1918至1919年间,燕京大学的社会学系主任步济时和传教士甘博在北京进行了一项大规模调查研究。1924年,教会学校齐鲁大学社会学系的中外教师带领学生对济南社会状况进行全方位调查,内容涉及城市管理与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外籍教师和教牧人员所组织的城市社会调查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带来了很大触动,引起了较大反响,社会调查风气盛行一时。据当时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学生统计,从1927年至1935年间,全国共有各类大小社会调查报告约9027件。 同一时期,中国的社会学家也关注城市社会问题,并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研究,如沪江大学对广东凤凰村和沈家行的调查,李景汉对北京人力车夫生活费的调查。调查成果有影响力的如李景汉的《北平郊外至乡村调查》、陶孟和的《北京生活费之分析》、杨西孟的《北平生活费指数》和《上海工人生活程度的一个研究》、林颂和的《塘沽工人调查》、施裕寿等人的《山东中兴煤矿工人调查》等。上述调查大多是针对某一个城市进行的,但也有学者对多个城市进行调查,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严景耀指导学生采用人类学实地调查方法对北京、天津、上海等20多个城市进行犯罪调查并写成《中国监狱问题》等专著。总的看来,这一时期的社会调查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目的上侧重于社会改良的现实性目标,而忽视了以社会结构为考量的学术型目标;在方法上过于注重经验型的社会事实,而忽视了理论的指导作用和理论建构;在内容上往往集中于某一群体或某一方面的调查,而忽视了城市综合性社会问题的研究。 在“观点”和“方法”的提出及学科建设方面,一些社会学家在城市社会学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建构方面进行了尝试,其中有代表性的成果当属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和邱致中的《都市社会学原理》。这是两部系统性较强的城市社会学著作①,对中国城市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吴景超先后获明尼苏达大学社会学学士、芝加哥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25年至1928年期间在芝加哥大学研究社会学,随派克等学者从事都市社会学原理的研究,必定深得“芝加哥学派”的真传。其1928年完成的博士论文《唐人街:共生与同化》,从中国人移民美国的历史讲起,研究了唐人街的社会结构、文化冲突及家庭生活等,同时对唐人街的生活组织、帮会、通婚、同化、边际人等进行了深刻而细致的分析。吴景超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研究都市社会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博士论文正是他作为“中国现代都市社会学研究开创者”的奠基之作。1928至1931年,吴景超任南京金陵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其间出版《都市社会学》。 该书是中国最早的都市社会学研究著作。全书共计四章84页,篇幅虽小,但内容充实。首先,深刻地探讨了两个关系,一是都市与附庸的关系,都市离不开它的附庸,都市及其附庸构成了都市区域,都市区域是研究都市经济的基本单位。都市繁荣的标志是看它的附庸的富饶程度及工业化水平。都市与附庸的关系不是看两者的远近,而是看两者之间的交通,交通是沟通都市与附庸的“唯一妙法”。吴景超还对居民在都市中的“自觉观念”进行了论述,他指出,“都市居民应该有一种自觉的都市观念,时时刻刻去研究如何发展他们的都市,如何保有他们的附庸,如何发展他们的商业势力到别的都市的附庸中去”。二是都市间是互助与竞争的关系,从互助关系看,都市之间应常通有无、货物流通,这样才能达成“共赢”。从竞争关系看,都市间存在贸易竞争,这种竞争是国际性的也是局部性的。 其次,富有洞见地分析都市人口增长、人口质量及城市化问题。吴景超认为,都市人口增长的方法有三种:人口的自然增长、移民(人口流入城市)、扩充市区(把附近市镇和乡村划归都市)。可以说,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研究渗透着深刻的城市化理念,他认为,中国有大约75%的农业人口,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生产率极其低下,最经济的办法就是发展工业,“发展中国实业,创造中国的都市,使附庸中可怜的农民,以及一切游手好闲的人,到都市中去寻生活,乃是救济中国人口过剩问题的一个好办法”[8]。中国人口集中到都市,是大势所趋。第三,提出了都市问题的研究方法。要找出都市病态产生的原因,才能找出恰当的对策。寻找都市病态原因的方法是实地调查研究,有“靠得住的事实”作根据,然后才可以谈都市改良,谈都市控制。都市中各区域的环境不同,人们的行为也不尽相同,产生的社会问题也不同,因此,研究都市问题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是“暗射地图”,把社会问题的分布情况标注在地图上,然后再根据地图开展实地调查。①研究都市问题的另一个工具是都市区域发展史研究。 此外,芝加哥学派在都市研究中综合统计法、个案法、自传法,以此弥补各种方法存在的缺点。最后,强调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在都市控制中的作用。他认为,都市社会约束人类的力量还比不上乡村社会,这是社会学要关注的问题,因为社会学的中心问题便是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乡村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们交往紧密,每个人的行为都受乡村“舆论”的监督,宗族、家族、家庭等因素都是约束人们行为的重要因素。而都市社会是一个陌生社会,人们互不相识,“舆论”的约束力较小,个人行为的自由度较大,没有完备的约束手段。除了“舆论的制裁”之外,人们的行为还需“良心的制裁”。都市社会较之乡村社会,以道德律令为根源的“良心的制裁”要明显薄弱许多。因而既要重视道德、宗教、舆论、良心等非正式制度在都市控制中的作用,也要重视法律等正式制度在都市控制中的作用。 应该说,吴景超在《都市社会学》中提出的观点、思想和方法是对现代文明都市发展的深刻思考,在中国社会学发展史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具有较强的学术意义,更具有重大的社会现实价值,在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现实背景中,其意义更加凸显。与吴景超作为知名社会学家的身份不同的是,邱致中虽然获得过社会学博士学位,但更多是以市政规划专家的身份示人。1933年从暨南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期间也在上海江南学院讲授“都市社会学”课程,因资料匮乏,故自制讲义,先作《实用都市社会学》,后著《都市社会学原理》。1934年,两本著作相继出版。《实用都市社会学》共15讲,详细论述了都市的形成、意义、公共建筑、工业区域、商业区域、住宅区域、市政交通、卫生、金融机构、文化、人口、政治组织、行政、政党、职业团体、流荡与寄生阶层等。该书仅仅是对都市构成要件的分类概述,在应用社会学视角方面却有所欠缺。《都市社会学原理》恰好对此进行了弥补。 《都市社会学原理》共10章,首先对城市社会学的学科发展、学科定位、研究范围及研究方法进行了论述。作者认为,都市社会学是阐明都市社会的组织,并科学地论究它的发生、发展、变化和消灭,而理论地探寻其构成及进化的内在的必然关系的科学。都市社会学研究对象,不仅仅是都市的物理形态,更主要的是基于物理形态条件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广义的都市社会学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即都市社会历史学、都市社会构造学、都市社会政策学。而狭义的都市社会学仅指都市社会构造学,范围包括都市社会经济构造、社会构造、政治构造、文化构造。都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哲学的方法和伦理的方法,哲学的方法主要是不带成见地观察事物、收集资料、观察事物之间的关系,伦理的方法则是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准确而非谬误的解释并作出推论。 其次论述了都市社会的起源、分类、进化、环境、构造、人口、政策、发展趋势等内容。其中论述最为深刻的当属都市社会与农村社会的关系。邱致中先生认为,都市社会存在于社会整体之中,都市社会是从农村社会发展而来的,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和农村社会相互影响。在不同历史阶段,都市社会与农村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不一样的,在物物交换的时代,都市社会附属于农村社会,都市内部还带着农村的性质;在以货币为媒介的社会中,两者的关系从交换形式上,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从交换的性质上看,又是相互对立的。从人口变化来看,都市人口因都市经济的发展而增多,农业的落后使农村人口减少,集中于都市。都市社会吸收农村人口,不仅从数量上吸收,还从质量上吸收,一切农村里的优秀分子都被城市的文化所吸引,离开落后的农村,集中到进步的都市去。再从政治文化看,资本主义一切政治与文化,都支配着整个农村社会。现代农村与都市之间交互影响,或者说是一个矛盾的循环,农村社会的经济没落与文化落后造成都市社会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兴盛,这是矛盾的一面;农村社会的经济没落与文化落后造成都市社会的经济恐慌和文化畸形,这是矛盾的另一面。 而对于都市社会问题,主要有人口问题、劳动问题、妇女问题、儿童问题、娼妓问题、犯罪问题、卫生问题等。这些社会问题是由社会内部矛盾所产生的,有着深刻的制度根源,因而解决都市社会问题就要找出并改革蕴藏在社会内部的制度性矛盾。最后,作者还从四个方面讨论了都市社会学史等,即美国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的产生背景、研究旨趣及主要的研究内容;都市社会学的雏形及其发展;都市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都市社会学发展现状。 总的来讲,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呈现了一些很有见地的新观点和较为科学的新方法,邱致中的《都市社会学原理》则在学科发展史、研究对象、理论、方法、发展趋势等方面有所建树。邱致中的《都市社会学原理》晚于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以下简称“吴文”)5年出版,期间并未出现中国学者撰写的城市社会学著作。因而邱致中编写《都市社会学原理》的时候,参考资料极为匮乏,必然会对吴文做过深入的研读和思考。于是,在《都市社会学原理》的最后一章里,邱致中结合孙本文对吴文的评价,进一步阐述了其贡献和不足。在贡献方面,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注重社会学的观点,二是注意研究方法。在不足方面,吴氏仅仅介绍了都市研究的大体内容(都市的经济、人口、区域和控制),以及中国的都市研究,并没有在学科意义上探讨都市社会学之所以成为学的根据。 在西方社会学快速发展并在中国开花结果的背景中,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与邱致中的《都市社会学原理》成为应用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都市问题的典范,在中国城市社会学研究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吴景超先生在“观点”和“方法”上的贡献,还是邱致中先生在城市社会学学科建设方面的贡献,都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城市社会学的发展进程,堪称中国城市社会学发展的奠基之作。也正是综合了吴氏“观点”和“方法”上的贡献以及邱氏学科建设上的贡献,才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城市社会学发展描绘了一副相对完整的图景。也正是包含了“观点”、“方法”和“学科意识”的中国城市社会学,成为了20世纪早期中国社会学发展的一个分支、一个缩影,它跟其它分支社会学一道构筑起西方理论与中国本土相结合的社会学的“中国学派” 作者:保跃平江华峰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城市社会学论文:新城市社会学的空间转向透析 摘要:新城市社会学是都市研究的替代范式,其展现的社会空间转向是新城市社会学有别于“旧”城市社会学的重要维度。城市空间能动地、全面地反映着资本、权力、财富、社会地位、利益等社会关系。透过“社会空间转向”这一特定过程把握新城市社会学的社会空间研究史,城市空间不是片断式的社会图景再现,政府、阶层、利益群体之间的博弈和角逐,使城市空间成为一个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过程推动下的动态发展过程。 关键词:新城市社会学;社会空间;转向 在城市研究中,空间一直是建筑学、地理学、规划学等传统空间学科研究的对象,空间进入城市社会学视野,始于20世纪70年代亨利·列斐伏尔对于空间的发现以及新城市社会学的社会空间研究。新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社会空间不同于传统社会学根据群体、社会距离划分出的社会结构形成的具有抽象意义的社会结构空间,而是将社会与城市空间紧密结合。从地理维度去阐释社会特征和社会结构,表达了对于传统城市社会学研究范式的某种修正和拓展。我们必须认真地审视这个转向过程及其意义,才能真正认识社会空间如何成为研究城市社会的—种新的理论和视角。 一、空间的发现:社会空间转向的早期奠基 城市社会学在萌芽时期,就不乏学者以空间的角度关注城市社会。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讲述了城镇和乡村的分离和对立,内在地表达了对空间的某种程度的强调,尽管还比较隐晦,但视野转向可见一斑。Ⅲ迪尔凯姆在《宗教社会及其基本形态》中指出,—个特定社会里的每个人都以同样的方式体现着空间,那么各个地区不同的情感价值使空间具有了不同的品质,空间可以根据源于社会的标准进行划分,空间安排会折射出主导陛的社会组织模式。从而为城市社会与空间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恩格斯为了揭示城市内在的贫富现象,对19世纪曼彻斯特的居隹隋况进行研究,把英国社会划分为穷人和富人两大阶层,并将其投影到城市空间,描绘出曼彻斯特的住宅分离景观模式。芝加哥学派的伯吉斯(EBurgess)在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同心圆城市结构模型的解释框架,描绘出城市内部人群的地带分异。其后霍伊特(HomerHoyl)又提出了扇形模式,指出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土地使用会沿交通线放射状延伸发展,成为扇形地区。贫民环绕在工商业地区,中产阶级和富人则沿道路、河道向外发展。这种将社会阶层和人群分布进行—种地理学想象的阐释模式,暗含了对于城市社会问题分析的空间语境。 这些早期的论述认为空间是城市社会存在和运行的既定处所,表现为一种外在的、客观的、既定的背景,肯定空间与社会之间的对应关系。空间作为研究城(整理)市社会的一种视角被发现,这使得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空间路径”具有了认识论上的合法性,城市社会的空间性特征成为学科中的理论建设,城市空间性的确立为新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社会空间转向奠定了基础前提。 二、传统空间理论的局限:社会空间研究的兴起 传统的城市空间理论认为空间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是社会、心理、文化和经济进程的场所,社会行动的特征与分布不过是对空间形态的一种适应和利用,缺乏对于空间背后的社会动力因素的探析,即使是专门进行城市研究的芝加哥学派,也仅从生态决定论和环境均衡适应的角度来考察,吉登斯批评其“采取一种形式主义的空间观念,并偏重某种客观主义的立场。”在沃斯(L.Wirth)、雷斯菲尔德(R.Redfield)基于城市和乡村的区分的论述之后,城市社会学在思想上陷入了贫困,发展不出富有创见的作品。新城市社会学转入空间社会属性的研究正是在传统空间研究停滞和衰微的背景下兴起的。 另一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进入了全球化时代,全球化导致的城市间资本产业投资的重新配置、城市劳动力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大量人口失业,加之城市郊区化使内城普遍衰落,欧洲普遍爆发了城市危机。把空间当作社会简单反映的传统理论,无法从更深层次去解读都市空间背后的社会因素,因此不能解释新形势下的问题。为了解决当下的城市危机和城市问题,新城市社会学的学者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将城市纳入社会、政治、经济更加广阔的背景之中,探索城市背后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财富的积累与权力的集中、社会阶级关系与国家管理职能等社会过程,将城市空间过程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空间研究实现了完全的社会学转型。 三、社会空间的诸种阐释:从列斐伏尔到新城市社会学 列斐伏尔(HenryLefebvre)是公认的新城市社会学的奠基人,他致力于返回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论述以重新阐释城市空间的再生产机制。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空间化解读为新城市社会学的社会空间转向提供了理解阐释。列斐伏尔指出,城市空间是资本主义的产物,“我们现在获得一个基本而又重要的思想:资本主义通过占有空间以及将空间整合进资本主义的逻辑而得以维持存续。空间长久以来仅仅作为一种消极被动的地理环境或一种空洞的几何学背景。现在它已经成为工具。”空间被注入资本主义的逻辑,其形态和组织方式是社会关系、经济结构和不同团体间的政治对抗博弈的结果,并且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再生产。 其后,深受列斐伏尔思想影响的卡斯特、哈维、索亚等新城市社会学学者,以空间视角对资本主义城市和社会问题进行研究,从不同的路径进入到社会空间转向这一新城市社会学的理论演进脉络之中。 卡斯特(ManuelCastells]认为,城市空间是人类根据一定的生产方式创造出来的,内在于经济活动的四个层面:生产、交换、消费和管理,并且体现在工业区位、住房、交通设施和都市治理这四个不同的维度。生产活动生产出土业和办公室,劳动力的消费生产出住房和公共娱乐设施,交换活动生产出交通和商业设施,市政管理和城市规划则统筹各项城市活动,深入城市空间的形成和变动。他还把意识形态系统加了进来,指出,意识形态用符号网络来组织空间,意识形态内容塑造了空间形式。 哈维(DavidHarvey)指出,城市空间的生产是与资本主义的生产逻辑紧密相联的。资本主义生产可以分为三级循环:资本向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利润性生产投入是初级环节。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矛盾,在资本运动的初级环节会出现商品和资本的过度积累,因此出现对次级环节投资,即资本向物质结构和基础设施的投入。资本进入第三级环节是指资本对科教、卫生福利事业等的投入。资本的投资生产了由道路、码头、港口、工厂、住房、学校、公园、停车场、办公楼、商店、污水处理系统等物质设施组成的城市空间。 索亚(Soja)从空间结构和社会行动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角度人手,揭示城市社会的发展,提出社会空间辩证法(social-spatialdialetic):“有组织的空间结构本身并不具有自身独立建构和转化规律的结构,它也不是社会生产关系中阶级结构的一种简单表示。相反,它代表了对整个生产关系组成成分的辩证限定。”城市空间是社会过程和生产关系的产物,另一方面,空间又是一种物质力量,它影响、引导、限制活动的可能性以及人类在城市中的存在方式。 马克·戈特德纳(MGottdiener)则提出一个更具操作性的研究视角——社会空间视角(socio—spatialperspective),试图将阶级、教育、权力、性别、种族等更多的因素纳入城市空间的分析中。指出,城市空间生产与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复杂社会过程密切相关,尤其是政府干预和房地产发展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房地产发展涉及资本积累和阶级冲突,可以改变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城市居民的定居空间。 新城市社会学认为空间不单是承托社会的场域,同时也是社会发展动因推动下形成的。空间和社会相互塑造,不可分离地交织在一起。因此不局限于对城市空间形态和特征的客观描述,而是挖掘城市空间形态和变化背后的社会、经济、政治动因,这种将空间过程和社会过程结合起来的分析方法,使空间蜕变为一种“社会空间”,呈现出社会学的学科属性,这标志着社会学意义上的空间研究已经脱离边缘、零散的状态,开始形成独立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范畴。 四、空间的社会涵义:社会空间理论的基础框架 新城市社会学试图建构起一种关于空间的一般社会学理论,因此,社会性是空间的核心属性。通过分析新城市社会学学者有关城市空间的经验研究和理论思考,我们可以总结出社会空间理论的基础框架。 第一,城市空间是社会的产物。新城市社会学所说的空间不是数学概念中的三维空间,也不同于地理学意义上承载物质的实体空间,而是社(整理)会的产物。城市空间是由建筑、道路、医院、住宅、学校、公园、办公楼、商店等物质设施组成的,具有一定地域界限的实体空间,但城市疆域的形成,物质设施的建设,归根到底都是人们实践活动和社会过程的产物,具有深刻的社会涵义。“空间在其本身也许是原始赐予的,但空间的组织和意义却是社会变化、社会转型和社会经验的产物”。空间是带有意图和目的被生产出来的具有层次性和政治性。行动者在不同场域中进行的实践,以及行动者的“生存心态”,行动者在权力斗争和较量中所产生的结果生产出城市空间,城市空间能动地、全面地反映着资本、权力、财富、社会地位、利益等社会关系。同时,城市空间不是片断式的社会图景再现,政府、阶层、利益群体之间的博弈和角逐,使城市空间成为一个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过程推动下的动态发展过程。 第二,社会具有空间性。新城市社会学所研究的社会空间具有明显的地域意义,列斐伏尔曾说,空间内含于财产关系(特别是土地的拥有)之中,社会生产创造出的生产关系、财产关系通过土地所有、空间占有、场所秩序而存在并得以维系,在生产城市空间的同时将自己铭刻于空间,因而成为一种客观存在。城市社会是有地域载体的,它不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主观构建,而是行动者基于其所处的地理空间进行的一项集体建构。社会结构体现于不同人群的地域分异格局,社会生产方式表现为生产、消费建设所组成的空间模式,城市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生产方式是相互对应的,社会空间就是社会存在的物化。 第三,空间和社会是辩证限定的。城市空间是人创造的,主体性的社会实践和行动策略尽可能地改变和调整环境,并逐渐将属人的特性施加于空间,同时,空间又以其特有的方式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影响着主体性行为的流动向度,使人适应于周围的环境。此外,我们生活于其中的集体或社会生产出更大的社会空间,不同社会群体在其所处的地域进行集体实践,将各种社会关系投射于空间。空间反映了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同时又制约着资本、权力、财富、社会地位及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因此,这里存在着一个连续的双向过程,即个人、社会群体、社会组织和社会过程在改变城市空间的同时,又被所在的空间以各种方式控制着,空间和社会不是相互分离和独立的实体,而是不可分离地交织在一起。 第四,空间是一种社会的隐喻。空间是社会实践和差异性建构起来的符号象征体系,具有表征社会意义的特性,即能够表达和理解物质空间活动的所有日常性或专业陆标志、符号和知识。“空间特性可以表达‘建构环境’的相对固定的性质,用物理的结构,用土地使用的地图标志,来表达经济财富、文化认同、阶级差异和都市居民的个体与集体属性、关系、思想和实践的全部范围。”社会空间和城市结构是相互对应的,社会空间研究表面上是在处理城市空间,实际上是在处理整个社会建构的程序,处理日常生活世界创造的过程。社会过程与空间位置、结构紧密相连,各种空间隐喻,如中心、核心、区域、边缘、地域、边界、门槛等,无不透露出政府、公共领域与个人的抗衡和边界,权力、资本、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对抗与妥协,以及主体认同建构自我与异己边界的机制。社会空间理论形成了独立的逻辑运作机制,其背后有—套特殊的象征系统相对于社会现实。 五、新城市社会学视野下的空间研究 城市是社会的产物,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空间。但由于社会学研究惯常的历史决定论淹没了空间思维,地理学的霸权消解了空间的社会性,长期以来空间与社会在城市社会研究中一直处于并行不悖的发展状态。城市空间在以前仅仅被视为“自然”存在,为地理学所主宰;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则缺乏空间维度,只关注城市事件和问题的前因后果。新城市社会学的社会空间转向,通过空间的线索将城市社会现象串联起来,空间结构和社会过程之间的辩证关系得以清楚呈现。社会空间进入城市社会学的研究视野,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社会空间是一种新的实践路径、分析策略与理论视野,对于城市社会学的研究起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作用。 在理论建构上,社会空间转向从城市社会现象、城市社会发展动力等不同研究方面,累积和吸收理论,将空间概念发展成一种重要的旨在解释人类行动的系统理论,摆脱了空间的结构主义阴影和传统的先验主义影响,赋予空间研究社会学的意义,社会空间成为理解城市社会特征和过程的出发点,一个全新的城市社会知识系统从空间的角度发展出来。HTtP//: 在研究方法上,社会空间转向使人类聚集的邻里、社区成为城市社会分析的重要工具,这种空间维度为我们理解社会阶层、社会阶级、性别、族群等群体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分析角度,即可以从边缘和中心、门槛和隐喻、位置和身份、流动和隔离等核心概念来理解不同的社会群体或个人在不同空间中的“存在”和生存方式。人们可以借助其所寄寓的空间来考量行为主体的社会行为和行动意义,透过空间模式来分析社会结构、社会过程和社会关系;并通过考察身体和社会在空间中的状态来赋予空间以意义,营造一种社会学意义上的空间。这种研究方法能够帮助我们重新推演出一个理解社会本质的认识系统。 在实践应用中,社会空间转向使城市问题有了新的分析工具,社会空间转向不是主观的臆想,而是城市问题推动的结果。在实践中发展的社会空间研究,融合了城市空间与社会结构,同时挖掘社会发展的动因,将空间和时间紧密联系起来,建立起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社会一历史—空间”的三方辩证关系,使新形势下的城市问题有了正确合理的分析工具。同时完善和丰富了城市问题的研究视角,进而可以深入以前研究忽略的领域,以新的方法获得城市经验研究的进展。 六、结语 新城市社会学的社会空间转向是全球化时代城市重要性凸显的结果,城市成为人类聚集、生产活动和社会运行依存的重要载体,城市空间表现为一种社会建构的结果或社会建构的(整理)过程,新城市社会学学者将空间结构、社会组织和人类地理结合起来,并推进到理论的高度,社会空间由此出现。要指出的是,新城市社会学对于空间社会性的研究虽然突破了传统理论的某些局限,成为当代城市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分析范式,但也因此导致了其在研究中对于时间性的忽略,许多学者批评新城市社会学对于空间的重视已成为一种“空间拜物教”。其实时间的思索始终暗含在新城市社会学的社会空间研究中,时间、空间和社会是交织在一起的,要认识空间必然要理解时间,新城市社会学的学者索亚就曾经指出,将历史、地理和社会结合起来,以辩证的视角来解释城市社会。只是新城市社会学过度强调“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自身研究中一直隐藏的时间思维,没有将社会空间分析中的历史脉络系统明确地阐述出来,新城市社会学社会空间研究的历史的维度应当成为今后我们研究、反思的重要方面。最后,新城市社会学通过空间对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进行的分析、比较和抽象,以及社会空间的具体意义也存在着差异和分歧,如何为社会空间研究提供更精确和统一的思路,也是下一步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城市社会学论文:城市社会学对电视研究论文 关键词:城市社会学电视研究空间 [摘要]:城市与电视,都是重要的社会空间。通过这种空间属性的交互,城市社会学可以拓展电视研究的空间视野。对于城市现象与城市过程理解不同的四个流派(古典城市理论、人文主义城市理论、城市政治经济学理论、全球化城市理论),在研究态度、生态观念、生活方式、人文思考、时空观念、知识生产以及从社会功能等维度,对于电视研究的空间有所拓展。 引言 城市与电视,对于国家、社会与民众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空间(space)所在。“实体性”与“想象性”是二者特征的主要差异。不过,如果检视作为空间的城市与电视,就会发现二者在实体与想象之别以外,还是具备“现实的关联”,即:电视是城市的镜象,城市的实体为电视的想象拓展了空间。 城市社会学(urbansociology),作为社会学最早的分支学科,以城市为研究对象;而电视研究(televisionstudies),作为媒介研究的主要分支,以电视为研究对象。那么,因为城市与电视“内在的关联”,城市社会学与电视研究也发生了“理论的关联”。 在假设上述两组关联是一种机会,而非威胁的基础上,笔者通过这篇文章想粗略讨论一个问题:城市社会学对电视研究的空间拓展有何意义?这一母题包含几个子题:城市社会学的诸流派建基于什么社会立场?有哪些观点?这些立场与观点,对于电视研究,又有什么启发? 从19世纪末,西方社会学先哲(滕尼斯、西美尔、涂尔干等)以现代性视角关注城市现象与城市过程算起,城市社会学已有了一百多年的演进史。本文借用一个社会学界的梳理框架[1],再择出具有代表性的四种流派:古典城市理论(芝加哥学派)、人文主义城市理论(芒福德和雅各布)、城市政治经济学理论(新马克思主义)、全球化城市理论。这四种流派既有延续的线索,也有相左的思路,笔者将采用价值中立的切入视角,在一个广泛的语境中进行具体阐释,力求达成电视研究空间的多维拓展,并超越电视研究(特别是在现有的中国语境下)已知与未知的边界。 城市生态观下的电视与生活方式 芝加哥学派是古典城市理论的代表,其领军人物罗伯特•E•帕克作为一名曾经的新闻记者,自1920年代开始就带领他的学生到周围的日常世界中去发掘“重大的社会学新闻”[2],而芝加哥整个城市也成为他们的研究对象。这种走出书斋、现场工作的治学态度,对于中国电视研究选题、视角单一的现状就是一种思维的重启:不要只关注国外先进电视经验以及国内知名电视机构、文本,哪怕身边一个普通的城市电视台,也会有值得观察、研究的问题。仅以笔者于2008年在浙江某地市级电视台的半年挂职工作为例,这种“准”社会学田野调查的经验累积,让笔者过往仅限于海外前沿趋势、国内一线频道(特别是卫视)动态的视野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并起码在如下两个问题中,思路得到了拓展:即城市电视台与所在城市的冲突与融合,以及所谓广电集团化整合与频道制竞争性运营在实务操作层面的冲突与融合。其中具体的思考,或许会成为另一篇专文的内容,在此不展开。接续,还是回到芝加哥学派。 帕克在研究中创造了“人类生态学”(humanecology)的概念,城市作为人类空间生态的一部分,可以被看作一个有机体,城市过程如同一切生物为生存而适应或改变环境的生态过程,包括了人口的集中与扩散,功能的中心化与去中心化[3]。路易斯•沃思不再仅把城市看成是一个简单的物理实体,而看成是“一种生活方式”(awayoflife),并由人口规模、人口密度与社群异质性三个变量制约[4],比如城市比乡村人口多,由此更为个性化、多样化;城市人口密度大,则必须发展出与陌生人共处的容忍;而城市里各色人等的共处,也必然会突破阶级、种族的区隔。 电视研究的对象是电视,从帕克的生态论来看,其作为特别的社会组织机构,在城市生态中拥有自己的位置与功能。由此,关注电视的演进发展,可能就需要突破传统思路“从电视看电视”的局限,借用“社会史”的范式,“从电视看社会”,看各种社会组织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看电视与整个社会生态之间的关系及其所扮演的角色。 城市,作为实体性空间,可以被视为“一种生活方式”。那么,电视,作为想象性空间,也可以被视为生活方式的一种镜象。于是,对于电视研究而言,除了机构、文本之外,在观众研究领域,可能也需要考虑规模、密度与异质性的指标对于收视的影响,特别是其中的异质性指标。比如,以一部名为《双面胶》的电视剧为例,这部剧集的故事主线很简单:一位东北丈夫与他的上海妻子在上海的生活历程。在笔者看来,正是由于中国社会因改革开放,人口流动频繁,社群异质性提高,才产生了剧中这位东北丈夫在上海工作的可能性,否则,就还只是东北人普遍在东北生活、工作,上海人普遍在上海生活、工作;与此同时,反映社群异质性的电视产品吸引的也是外来人口较多的那些城市的观众,他是们能够切身理解东北丈夫(外来)与上海妻子(本地)在上海可能发生的那些矛盾与冲突。那么,进一步讲,《双面胶》这部电视剧,首先是新时期中国社会“新陈代谢”的特殊产物;而其本身与之发生“收视关系”的特殊观众一道,作为重要的“当事人”,也参与到了这一“新陈代谢”的社会进程当中——其中的自反性(self-reflexive)特征,或许才是作为研究问题最有魅力的地方。 寻找诗意的空间:城市与电视 在以人文主义视角来研究城市的社会学者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莱维斯•芒福德与简•雅各布斯。无独有偶的是,他们都非“学院派”专业人士。芒福斯没有大学文凭,“来自社会,这所最好的大学”;雅各布斯只是一个社区活动家。但是,他们对于城市的思考,却突破了正统的桎梏,赋予城市诗意的气息。 在芒福德的《城市是什么?》一文中,他认为城市是社会活动的剧场,艺术、政治、教育,商业等一切事物,都只是使“社会戏剧”(socialdrama)更加富有意义,都是作为精心设计的场景,加强和突出演员的姿势[5]。他自己作为卓越的公共知识分子,也以亲身的历程,在他钟意的“大舞台”纽约演出了精彩的剧目,比如,在1950年代,他反对在纽约格林威治华盛顿广场横穿高架。雅各布斯,则如同一位对城市、社区充满温情的母亲,她用“街头芭蕾”(dailyballet)来描述市民参与生动而丰富的城市生活以及社区活动,反对追求技术效率的刚性城市规划,并坚持认为传统的城市虽然看起来缺乏秩序,但在其背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在维持着街道的安全和城市的自由[6]。她的这种“都市乡愁”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展现得淋漓尽致。 无论是“社会戏剧”还是“街头芭蕾”,上述两位学者都把深深的感情赋予到他们生活的城市中,并在精神层面找寻一个诗意的家园。如果城市是人文的,那么作为其镜象的电视也必须有人文情操与关怀。在电视研究领域,节目品质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由于电视媒体以及相关研究其自身的价值观囿于眼球、收视率与广告创收之中,对于思辨与审美、对于文化意义的追求已经麻木。那么,如何去思考电视媒体的此类问题?或许,我们可以从人文主义城市研究中习得:电视空间,与城市空间一样,更应该成为人性成长、人际互动的空间,并让这种空间为社会成员带来更好的生活。这也令笔者联想到2008年初,“体制内外”两位资深业者对电视空间人文属性的追问与召唤:黎瑞刚认为,“我们很多电视机构大量地满足于模仿海外成熟节目样式,挖空心思相互抄袭克隆,完全丧失了文化的原创力。把世俗文化的消极因素通过娱乐的包装和电视平台的放大,以满足观众文化需求的名义来瓦解社会理性,这是电视从业人员职业理想的丧失、人文精神的放弃”;而在刘春看来,“现在的电视界都忘了自己是个媒体,只考虑收视率。作为一个媒体人应该有基本的公共追求,应该有道德底线;西方媒体都是这样的,我们看到的普利策奖都是这样的。但是在电视界你感受不到这个,整个电视界从南到北讨论的全是收视率。我觉得最大的悲哀就是,电视没有坚持”[7]。 以上反思,是来自实务业者的共鸣与映照。而就电视研究者自身而言,也是否也能够像芒福德与雅各布斯从心底珍视城市发展、参加城市进程一样,去珍视电视、参与电视呢?毕竟,仅以笔者所见,就有不少研究者对于电视并不以为然,甚至从来不看电视;还有不少研究者不看日常播出的电视,只看以英美为主的西方节目——责任意识与主体性双重失范,研究岂能有所推进? 空间的政治经济学:生产与流动 城市政治经济学是城市社会学研究的重要一支,其主要代表人物有三位:亨利•列斐伏尔、戴维•哈维与曼•卡斯特。 法国学者列斐伏尔的工作代表了马克思传统在城市分析中的复兴[8]。这位复兴者,以其1974年的第一本著作《空间的生产》拉开这一流派的大幕,并且该书书名“空间的生产”(theproductionofspace)就意味着一种范式(paradigm)的转换,因为较长期以来,人们关心的只是空间中事物的生产,而通过列斐伏尔的理论,空间,不单单是社会的载体,不单单是生产的空间;空间,作为“社会的产物”(socialproduct)也是被生产出来的[9]。戴维•哈维是牛津大学的一位地理学家,他在城市过程与时空之间建立了一种辩证的联系。一方面,时间和空间塑造城市过程;另一方面,城市过程也形塑城市空间和时间[10]。这种辩证关联的价值在于:城市演进是一种具有张力而非刚性的过程。哪怕在空间设计上、在当前时期“看上去很美”的城市、社区,也是有内在缺陷的。那么,只有在空间内注入城市的教化与道德,在时间上考虑长时段、可持续的社会效应,才是一种好的城市发展。卡斯特是一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学者。在1980年代末,他提出了“信息城市”(informationalcity)的概念。信息是一种具有流动性的社会概念,若固定,则无法被传播;而城市是一种相对实体性的社会存在,一般而言是固定在某处空间之中,与信息的特质正好相反。从这个意义上讲,卡斯特的概念意味一种突破条框的理论创新,在他看来,信息城市不是一种固化的形式,而是一个能够流动的过程,一个以“流的空间”(spaceofflow)的结构性支配为特征的过程[11]。 上述学者的观点,对于传统城市理论是一种突破,因此对于电视研究的拓展也别有洞天:既然城市空间是可以被生产的,电视空间是否也可以被生产?以往电视文本研究的对象,常常只是具体的栏目与节目个案,也即电视空间内部的生产。那么,是否可以拓展到电视空间本体的生产?电视本体的空间生产,有哪些制约因素?哪些机构,在什么机制下,对其产生影响?抑或不同的机构,在不同的机构之下,又有哪些不同的影响?列斐伏尔给我们以思考的新起点。在此仅举一例,简要说明:在当前的中国电视屏幕上,在不同频道的不同时段中,往往会播出同一档电视剧,上文提到过的《双面胶》即为典型。那么,如果仅从电视空间内部的生产而言,其文本对象是完全一致的。不过,列斐伏尔提醒我们:剧集虽然相同,但其呈现的空间是迥异,涵盖省级卫视、省级地面频道、城市电视台等播出平台。此类空间本身生产的不同,在遇到空间内部生产的相同时,所呈现出的异同现象,理应进入电视研究的观照视阈。 哈维对于时间与空间张力的省思,让我们看到,电视作为一种社会空间形态,仅只追求现在时态中的形态美也是不够的。以当前较为关注的节目模式(format)研究为例,在引进西方优质电视节目模式时,其模式的成熟并不直接导出“中国版”的成功,还需要注入“中国元素”;而“中国元素”的挖掘,也并非穿件旗袍、唱句昆曲,而要超越眼前所见,沉潜入传统资源,并把握未来走向,在这一点上,《功夫熊猫》倒是给中国影视业上了一课。 卡斯特给电视研究最大的启发在于:勾连对立性概念,制造突破性的理论。电视,现在被认为一种典型的传统媒体,互联网则是新媒体的代表,似乎二者处在不同的“阵营”。但在传统与新之间,是否有汇流点?电视与互联网的融合,作为一种若隐若现的事实,其趋势如何?是网络电视台,视频网站,还是其他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说,电视业者与学者都不能也不必固步自封,更不需妄自菲薄。 全球化时代城市:多元与创意的“主题公园” 伴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思想界各种新“终结论”席卷而来,这其中就包括全球化的终结、经济资本主义体系的灭亡等。但是,即便如此,全球化对城市发展的重大影响,还是毋庸置疑的。全球化城市理论,将全球化与城市化作为核心概念,关注城市在全球经济、政治中所扮演的角色。 洛杉矶学派代表人物爱德华•W•索亚以大洛杉矶都市圈为研究领域,进行社会学的透视。他发现当代的城市化是一个完全的全球化的社会过程,城市化与全球社会变革是相伴而生的,全球化的城市化或后福特主义城市化产生了像洛杉矶这样的全球城市[12]。除了观念的抽象之外,他细腻地描绘了洛杉矶及周遭的科技园区、工业园区、空军基地与印第安人保留地以及这些区域中的白人与少数族裔,这些人有的是白领雇员、有的是蓝领工人[13]。这些眼花缭乱的都市元素,让城市好似一座“主题公园”,但在其背后,索耶也看到一种分离而非“协奏”的多元景观。在全球化时代,对于不同国度的不同城市而言,什么是决定其发展、盛衰的关键?美国学者理查德•佛罗里达在2002年出版的《创造性阶级的兴起》一书里提出:创造性阶级(creativeclass),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关键。在他看来,美国的社会阶层构造发生了主要变化。除了劳动者阶级,服务业阶级以外,一个新的阶级在悄然兴起,那就是创造性阶级。属于创造性阶级的人们从事各种不同的行业,但其中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经常会有创新的想法,发明新技术,从事创造性的工作;创造性阶级的出现对城市和社区的未来有深远影响[14]。 如上所述,全球化的城市是多元的,其发展需要创意的支撑;而创意本身,也需要以多元的城市空间为承载。这是因为,一个拥有不同阶层、族群、职业以及文化认同的城市,一定是一个对外开放的空间,这种开放性意味着对于突破传统的观念与事物的接纳。由此,全球化城市理论对于电视研究的启发,或许更多地就体现在对于多元与创意的认知上。 既然城市空间的发展,呈现出多元的面貌,那么,对于电视研究者而言,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在电视空间中反映这种多元性?如何通过电视,满足多元城市人的信息、娱乐需求?而且,更重要的是:上文提到城市的多元,是一种分离而非“协奏”的多元,也就是说,在同一个城市中生活的人,可能种类很多,但是每一类却是“自顾自活”,甚至“老死不相往来”。电视媒体,是否能够在一个特别的高度去打破这种壁垒,而让“城市的协奏曲”在荧屏中上演?如果这一观点尚有其合理性,那么,我们是否也需要反思当前常常被人称道的分众化、小众化传播模式?而如果这一反思也有其合理性的话,于是顺着这条理路,也就很容易看到:当前的分众化、小众化,其实都是高端分众化与品质小众化。面对传统“工、农、兵”概念人群的电视空间生产与空间内生产,为什么在分众化、小众化的所谓时代趋势语境下不常被提起?或者哪怕被提起了,却难以践行?甚至被践行了,也常常与初衷渐行渐远? 如果从另一个视角去思考,试问面对创造性阶级的兴起,电视媒体应该持有怎样的姿态?当下的电视研究,经常谈到电视的社会责任与媒体功能。其实,贴近创造性阶级的生活与工作,满足他们的媒介需求,就是对于电视责任与功能在某一特定层面上的最佳描述。而能够做到这一点的电视媒体,其作为一个充满创意的空间,也能够依靠媒体话语的力量再创造城市的空间。 诚然,以上两个视角,或许是有内部紧张性的。但是,对于电视研究而言,它们都是一种有益的拓展。 结语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任何研究活动,都需要“到现实中去,发掘具有理论意义的可作实证考察的问题”[15]。但是,当前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作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后起之秀”,在“找问题”、“选方法”上做得差强人意;而当前中国的电视研究,又作为新闻传播学研究领域的“新鲜力量”,在这方面,则做得更不尽如人意。因此,有了笔者欲图从社会学,特别是城市社会学中获取理论支点、问题意识与研究路径,从而拓展电视研究的想法。 不过,如果不至于妄自尊大,那么,妄自菲薄也同样是要不得的。笔者在通观并梳理之后,也发现,如果有优良的理论“活水”浇灌,电视,特别是中国电视,会是一块“找问题”的良田沃土。这是因为,电视的传播过程、结构与变迁是如此丰富且充满不确定性;而在我国的特殊语境中,电视媒体又因其浓郁的“中国特色”而更加具有魅力且让人想一探究竟。其中海量的鲜活素材与史料、复杂的框架结构与功能以及微妙的产制流程与环节,是能够带来较有建设性的理论建构与知识生产。 具体而言,城市社会学与电视研究的理论嫁接,基于空间的概念。虽然,面对的是不同的空间,但是,空间性的思维以及对于空间性思维的把握,在两者之间可以形成理论的共鸣。如果要一句话来说,那就是:城市社会学拓展了电视研究的空间视野——希望这一被城市拓展了的电视空间观念,能够落实到电视学者的研究中去,当然,目前这些都还只表现为一种可能性,尚待从“应然”走向“实然”。因此,我们仍然在“发现电视之旅”的路上,斯途中,也包括笔者自己。 城市社会学论文: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女性主义视角 [摘要]男性与女性共同构成了城市社会主体。为了使城市社会学的研究更加开阔,使研究更加务实,更加贴近现实,我们在城市社会学中加入了性别视角。女性的解放与城市的发展紧密相连,与此同时,增加女性赋权也将会对城市的合理化发展起到积极作用;通过对于城市空间中女性生活空间的研究,将会发现在不同的时期女性的生活空间、生存处境不尽相同。为了使城市社会消除性别歧视,创立更加和谐互惠的城市生活环境,更需要加强在城市社会学研究中加入女性主义视角。 [关键词]城市社会学 女性主义 性别研究视角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女性主义已经成为最为活跃的社会思想之一,对人文社会科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城市社会学研究中加入女性主义视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市社会学中的女性主义视角 伴随着20世纪60到70年代第二次妇女运动的浪潮,在世界范围内女性主义(或女权主义)已经由社会运动逐步进入了学术研究的范畴,并且当代思想理论也受到女性主义(或女权主义)的极大影响,“或快或慢地发散到了多个学术领域和教学领域,在各个学科的研究和教学中,都将包含与女性主义研究有关的观点、思想及材料”。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指出,“性别关系问题对于社会学分析来说是如此根本, 以至于不能将其简单地归并成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由此,社会学的观察角度、思考方向及问题认识将会受到女性主义的更深入的认识。 二、城市与女性紧密相连、相互增进 (一)女性认识在城市化进程中萌芽 不同于乡村生活,城市生活更加具有选择的自由性,是人类生活的最佳社会形式之一。工业化与现代化的进程催生了一个又一个大规模城市,这一过程中改变了人的生活空间和生活形态,并且也巨大地解放了人类自身。人们开始倡导自由思考,随着生活视野的不断拓展,人们的基本素质和精神境界也都水涨船高。伴随着这一过程,城市妇女也得到了史无前例的解放。女性的角色在城市的环境中也发生了变化,那是因为如今的城市社会环境已经不再以体力决定社会角色了。城市中的女性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争取更多的机会与权利,更加积极地对待工作、参与时政,也对传统的社会观念进行挑战。由此可以看出,女性解放运动与女性主义是伴随着城市产生的。 (二)城市所引发的女性问题 城市化必定是把双刃剑,女性在城市中有了更广阔的生活空间,女权意识不断觉醒,但是与此同时城市化也发现了一些女性问题,使女性生活的部分方面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恶化,甚至使部分女性陷入困境。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当中,女性并不是必定的受益者。在低端劳动力市场,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自乡村的女性移民身体健壮、易于管理、工资水平低等特点使其相对于城市固有女性居民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是也伴随着一定的代价:健康问题、推迟婚姻等。 (三)性别歧视与城市化过程中女性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性别歧视意味着不同的性别所拥有的待遇是有差异的。为了消除性别歧视,使女性获得与男性相同的社会地位和社会权利,我们应在城市化发展中加入性别视角。女性在社会中的弱势地位,使她们往往对城市的一些问题更加敏感,更容易体会到城市社会的规划和管理中不合理、不人性化的地方。但是由于适当途径的缺乏,城市管理者接收不到她们合理的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学术界普遍认为,城市发展的最大障碍就是管理不善,而非财政资源、技术缺乏等原因。城市的规划和管理过程中加入性别视角,就会弱化不平等这样的道德问题,而且能更加全面地吸收接纳全体市民,特别是女性市民对城市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三、城市女性的生活空间 (一)传统(古代)城市中女性空间的特点 在女性社会很低的传统社会,我们在大街小巷很少看到女性的身影,因为世俗的束缚,不允许她们出现在公共场合,她们日常的活动范围基本只能在家中,甚至在家中的一些区域也是她们不能涉足的。在中国传统的居住设计中这一点表现得尤为明显:在中国传统住宅中男女有各自的活动范围和区域,前堂后室,以“中门”为界,而“前堂”往往是女性不能涉足之地。这种格局看似保护妇女,事实上限制了女性的生活空间和人身自由,使女性完全脱离了社会生活。 (二)现代城市中女性空间的特点 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了很大提高,职业女性史无前例的增加,女性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并且可以随意出现在公共场合。传统的社会格局被打破,城市公共空间不再是男性的专有空间,女性也加入其中。然而,由于男女平等问题一直难以解决,性别歧视仍然没有根除,不难发现城市社会空间存在着性别不同所带来的各方面差异。由于性别不平等,男性、女性占据着不同的城市生活空间,社会地位也有着明显的差异。社会空间的占有取决于男女的社会角色,男女的社会地位也从城市空间中反映出来。在城市社会中社会管理者往往都是男性,很少有女性的身影,而辅助性、服务性的工作往往由女性承担。 城市社会学论文:城市社会学研究对象与相邻学科关系 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现状进行研究,探索中国城市发展的未来,避免重复其他早发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所犯过的种种错误。解决我们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突出的社会问题,使我国城市走上理性化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学界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对象 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城市,但城市是一个复杂的自然一经济一社会复合系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城市进行研究。归纳起来,学术界大致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 (一)研究对象是城市生态系统 这种观点以芝加哥学派为代表,它强调城市是一个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自然一经济一社会一生态系统,是城市居民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综合体。城市社会学着重研究城市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城市与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 (二)研究对象是城市社会问题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城市社会问题,如人口膨胀、就业困难、住房拥挤、交通紧张、污染严重等。这些社会问题的起因,有的是物质性的,即是因为物质条件缺乏造成的;有的是社会性的,即是由社会和人的行为引发的。城市社会学要研究城市问题产生的原因、城市问题的表现以及解决办法。 (三)研究对象是城市化 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转变为城市人口、农村区域逐渐演化为城市区域的过程。整个世界都处于城市化的过程之中。城市社会学要研究城市化的时空进程、城市化的形式、内容以及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并在对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城市化的比较中把握城市发展的规律。 (四)研究对象是城市生活方式 美国社会学家沃思认为,城市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城市社会学要研究城市生活方式的特点、城市生活方式的起源与变迁以及城市生活方式的传播与辐射。 (五)研究对象是城市社会关系 城市社会关系是在城市生活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在城市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及各种群体生活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城市社会关系还包括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农村以及城市与区域之间的关系。 以上观点都是截取城市社会的某一方面或某一过程作为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很难形成对城市的整体认识。笔者认为,作为社会学分支学科的城市社会学,应该发挥社会学系统研究的优势,它应以城市整体为研究对象。城市社会学不过是把这个“社会”缩小到城市这一特定范围而已,它用系统、综合的方法对城市社会整体进行研究,形成对城市社会的完整认识。 二、城市社会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一)城市社会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在城市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其理论与社会学同时期的主导理论之间,有着紧密联系。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城市社会学的创始人师从欧洲社会学理论家,且城市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理论必然受到社会学基本理论的深刻影响。两者是基础学科与分支学科的关系。 2.城市社会学的突出特点,就是它的实证研究特性。其核心问题,是将现代社会抽象理论在城市这个固定的场所进行调查,以得到验证。城市社会学家们认为:城市区域适合用做一个调查点,在这个调查点上,社会学家可以考察构成日常经验的社会制度,以及它们彼此相互依存的重要细节。各种综合性理论可以系统阐述,并可在有限的空间地域里,通过观测互动关系网络而得到实证的验证。城市社会学创始人帕克一贯认为城市是一个“社会实验室”。社会学的理论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检验和验证。 3.由于城市社会学要在城市区域的调查中验证社会学的理论,因此,它的理论发展必然与社会学理论所关注的问题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城市社会学实证研究的问题,经常是社会学主导理论所关注的问题。两者的理论关注点是基本一致的。 城市社会学来源于社会理论在城市区域的实验和验证。两者无论在理论渊源、理论关注点或发展过程,都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 (二)城市社会学与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20世纪70年代,米歇尔·福科对“空间时代”崛起的前瞻性观察以及亨利·列斐伏尔对于空间科学的研究,形成了人文学科、社会学科广泛的空间转向,其后,新城市社会学将空间应用于城市社会研究,开启了城市社会学理论的空间时代。 空间是城市活动的重要载体,新城市社会学家们发现了空间,将原来属于不同领域的现象,以空间的线索串联起来,使空间结构和社会过程之间的辩证关系得以清楚呈现。空间进入城市社会学的研究视野,空间是一种新的实践方式、政治策略与理论视野,对于城市社会学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作用。 在学科发展上,一方面,空间转向促成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为基础的新城市社会学的兴起,其替代芝加哥学派成为城市社会学研究新的主导力量,使新形势下的城市问题有了正确合理的分析工具。另一方面,空间转向推动了城市社会学的跨学科研究。空间被引入城市社会学,受其影响,空间学科(如,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建筑学)则进行了社会转向,将空间关系看成社会关系等。 (三)城市社会学与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城市设计的应用性研究,城市规划人员使用建筑学、经济学、行为科学等工具合理地发展现有城市、扩展小城镇和建设新城市。城市规划理论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合理的选择和环境控制努力影响未来,建设人类城市。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城市规划的目的是控制和驾驭环境。 城市规划与城市社会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交叉和渗透,它们在各自的实践中不断地应用对方的理论。城市社会学着重从社会联系上来运用规划理论。早年,霍华德以其“花园城市理论”名噪一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后来芒福德从城市的形式和功能方面又提出了新的理论,他认为在形式上任何两个城市都是不同的,而城市的主要功能则都是为人类提供交往的舞台,城市是文化和社会关系的象征。 城市社会学在规划方面还研究密度对人类的影响,研究自然空间位置与人们社会行为的关系。提出了“空间接近”是友谊、交往观点形成的重要变量,但这个变量又受到人口同质或异质、文化差异、收入等的影响。 城市社会学在我国只是刚刚起步,它的一些理论已开始深入到我国城市规划理论界。如私密空间、半私密空间、公共空间、邻里关系理论等,其中一部分理论已付诸实践,并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四)城市社会学与城市经济学 20世纪40年代,城市经济问题的研究已进入系统化的阶段,内容涉及城市房地产市场、级差地租、土地价格、土地合理利用、工业布局、空间距离、运输成本,等等。城市经济学的正式形成大约是在20世纪50—60年代。20世纪70年代以来,城市经济学成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新的经济学科。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城市经济学对城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实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下述五个方面: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的关系研究,都市圈发展与城市之间经济合作及协调分析,区位选择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进研究,产业集群与城市经济发展分析,城市政府职能与城市治理模式研究等。经过20多个年头,城市经济学在我国已经得到长足发展,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五)城市社会学与城市生态学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的环境价值观念发生重要变化,先进城市的标准由“技术、工业和现代建筑”演变为“文化、绿野和传统建筑”,人们向往“回到自然界”。这种生态保护思想开始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开展了对“未来城市”的研究,以寻求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形式,其中关于“生态城市”研究占有重要地位。人类在城市建设活动中,谋求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生态和历史文化生态的综合动态发展。人类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根本性变革,这标志着人类正迈入“生态时代”。 城市生态化就是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实现城市自然一经济一社会的协调发展。这里“生态化”已不再单纯是生物学的含义,而是综合、整体的概念。城市生态化发展模式包括自然生态化、社会生态化、经济生态化等内容。在三者的关系中,自然生态化是基础,经济生态化是条件,社会生态化是目的。 生态城市是人类生态价值取向的结果,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向,是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应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学为基础,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为核心,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综合协调城市及其所在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系统,建设健康、高效、文明、舒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作者单位:中共南通市委讲师团) 城市社会学论文:从城市社会学角度浅谈旧城改造模式及对策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类新城、城市新区建设逐渐兴起,相对新城区,旧城区基础设施老化、公共配套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就目前阶段来说,旧城区的改造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如何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合理改造,都是社会必须要解决的客观问题。这种问题具体表现在,城市化进程中现代性与传统社会观念起着激烈的冲突。根据国外的旧城改造经验来看,要逐渐将规划手段从单一走向综合,在改造过程中不能随意抛弃历史文化以及旧的风俗习惯,文脉的延续与继承,这些都是原有城市的风貌特征。如果加以随意改造的,将会引起一定的冲突。对于改造旧城区,需要更多地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尽量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冲突,全力为构建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而努力。 关健词:城市社会学;旧城改造;和谐对策 前言 旧城改造的主要工作是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安排,以便实现现代化城市目标而实施的一项重要工程。旧城改造的方式总体来说有很多种,但不管采取哪一种方式,都要结合实际,从各个角度进行合理而有效的规划,一切要以人民的利益为主,遵循一定的规律,秉着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尽量避免大拆大建,为旧城改造探索出一条科学的改造之路,实现现代化都市的发展,构建和谐文明社会。 1 旧城改造的实质及问题 随着城市建设的扩张及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紧缺,中国城市发展由单纯的外拓型走向内外并举型:由以往单纯的经济增长走向经济、社会、环境三者综合、和谐的可持续性发展。从社会学角度来说,则是由以往计划经济时期的均质社会走向了多元分化的市场经济社会,而城市旧城地区则是此种社会双重转型中的难点及社会矛盾集中爆发的地区,促使我们必须审视以往旧城改造的方式与对策,重新寻找其解决之道,其改造的重点及实质,应是社会问题的和谐解决,是在城市化进程中现代性与传统社会观念的,中突与对立的有效平衡。 1.1自身发展不平衡 旧城是由各个不同系统而组成,它们之间相互影响与制约,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如果其中任何一个子系统发生变化都有可能导致整个的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又主要表现在发展过度和发展滞后这两个方面。发展过度是因为在改造中片面的追求经济,而忽视了社会和环境代价,导致建设的强度和人口的总量超过规定的承载力,从而造成整个项目功能失调。发展滞后是因为各城区内部的变迁进程不一样,导致不和谐现象的产生。 1.2城区老化或衰退现象严重 当一个城市自身发展不平衡,就会产生严重老化衰退现象,具体表现在三方面:(1)物质方面,即旧城区内的建筑和设施因为时间的长久而老化、衰退。(2)功能性衰退,城市规模的不断壮大,人口分布密集,和谐的城市环境被打破,进而导致整个城市的机能下降。(3)结构性衰退,城市的空间急速在扩张,城市的内部也在不断的变化,而城市结构往往不能适应这种快节奏的方式而进一步衰退。 1.3经济发展受到一定阻碍 旧城区的自身发展不平衡和老化衰退等现象,阻碍了城区经济的发展。在大部分旧城中,因为提供的就业机会少,城市的贫困程度也相对较高。因为在旧城中,年富力强的居民在经济得到改善后都迁离至别处,留下来的多数是一些能力较弱,经济困难的居民,这就更加会阻碍城市发展。 1.4文化传统遭到一定的破坏 政府在对旧城改造的过程中,很少重视城市的特色资源,往往只片面的追求旧城改造地块的经济账,而忽视了社会账和环境账,不顾旧城市保留下来的传统文化。一旦将其破坏,使城市失去其传统风貌,也失去了历史沉淀的厚度和价值。这对于一些在就城中居住己久,已经对城市有很深的感情的人来说,是非常失落的,缺乏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同时还会影响传统的邻里关系和社区文化。。 2 旧城改造的弊端及危害 中国的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长期受以空间规划为主的物质性规划思想影响,把城市的发展看作一种可掌控的线性进化忽视了城市历史与现状。芒福德(Lewis Mumford,1961)曾提出过批判:“把城市的生活内容从属于城市的外表形式,是典型的巴洛克思想方法。但是,它造成的经济上的耗费几乎与社会损失一样高昂。大街必须笔直,不能转弯,也不能为了保护一所珍贵的古建筑或一棵稀有的古树而使大街的宽度稍稍减少几英尺。”而在旧城改造中,我们的政府领导、开发商、规划人员往往对传统城市旧区内的“功能与空间混乱无序”持否定态度,过分强调功能分区与用途纯化追求“理性”的城市空间形态,试图通过规划的行政手段,重新构建一个“唯美”的旧城城市形象。 反思现有旧城改造的方式,其主要弊端表现在:(1)过于理想的单一终极规划目标,对现状的混乱无序多采取彻底否定态度,对城市社会的复杂问题视而不见,缺乏规划多目标的比对与平衡,从而造成阶级分化、治安犯罪等诸多方面的社会矛盾。(2)规划理念及手段的简单化、标准化。以统一建设物质空间形态来确定城市的发展态势,却因忽视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而造成旧城社会经济活力的衰退与空洞化。(3)“破旧出新”的规划模式过分追求功能的完美,生硬地将旧城有机社会网络割裂为单纯的功能社区,忽视了社会脉络的发展与内在联系规律。(4)兼顾所谓公平的政策取向,规划方法较多地体现了政府部门的意志,较少反映地区现状及来自社会与个人的实际需求。政府和市场力量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居民自身积极性尚未得到充分调动,特别是旧城改造项目的封闭决策,导致原住居民意志和愿望得不到应有的尊重。(5)旧城改造建设与管理中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对旧城更新和房屋拆迁中所涉及的法律、道德问题认识浅薄,往往将多元化社会问题当作纯粹的经济问题对待,忽略了对社会问题、环境问题的研究,特别是针对旧城的特色,没有一部相适应的城市规划管理专项法规,如历史街区改造中,简单套用日照间距法规,从而造成历史风貌特色的丧失。(6)社会资源的浪费与改造建设方式的粗放化。旧城居民对发展的愿望较为强烈,但在一定时期内,各级政府对旧城改造的一元主导机制,对旧城中固有文化特色资源的毁坏,造成整体社会资源体系的破坏,同时对文脉的所谓有机更新与改造的肆意扭曲,造成整体文化资源内涵的缺失与变异。 当前中国开展的大规模旧城改造,实际上是一种主张用高积累、高消费来刺激经济增长抒不可持续发展模式,它反映的是一种大工业时代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但是旧城地区往往因为漫长的历史积淀,形成了一个动态平衡的复杂社会经济结构,为各种收入阶层的人提供了合理而有效的生活空间和就业空间;而简单化的改造,不仅破坏了该地区的动态平衡结构,带来了房价和地价的大幅上涨,导致大部分原有低收入居民无法回迁,一些居民从而也失去了收入来源;昔日充满生活情趣的街区也变得冷清,难以形成以往富有生机活力的社会结构。长期以来,旧城改造中简单的单向思维方式加上“自上而下”的城市规划和管理体制,一直影响着我们的城市改造。特别是现阶段的改造中,因涉及太多的利益群体,许多利益难以协调,改造者无意也无心去开展公众参与,听取各方意见后制定合理的改造方案,从而造成拆迁中的矛盾激化,不但使许多原住民利益受到损害,而且也不能使未来新使用者满意,从而产生严重的社会纠纷和负面影响。 3 旧城改造的基本对策 3.1坚持将改造建设的规划手段从单一走向综合 旧城改造的模式多种多样,在改造过程中要将以往单一的模式向综合模式迈进。通过对旧城格局的仔细研究,在遵循城市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要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去保留旧城原有的特色风貌,保证旧城的物质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关系能够协调发展。 3.2全力保留历史文化和文脉的延续性 旧城经过历史的积淀,保留了很多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对其改造过程中既要符合时代的发展需要,加入新鲜的现代元素和风格,但同时也要保留一定的文化底蕴,尽量保持城市的原风味。同时也要对破坏的地段进行维修改造,还原其本质。另外还要注意环境的改善,城市建设的管理,为城市以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3.3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在改造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将破坏度降低到最小。不能在改造前期就生硬地采取大规模的改造,要先取多方案比较,既具有规划的合理性,又有可操作性,对不同年代的建筑采用不同的改造方式。采取渐进式的模式能更好地保护建筑,同时也可以充分保护街巷的空间不受破坏,维护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活动场所,以减少社会动荡。 3.4重点关注旧城中的人文关怀.构建和谐社会 在改造中,要先对社会各阶层矛盾进行认真研究和仔细探讨,借鉴国外旧城改造模式,结合我国国情,制定一个适合我国国情发展的旧城改造模式,可以保证居民有一个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各项设施配套完整,经济能够迅速得到发展,丰富居民的生活。 3.5制定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政策 旧城的改造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说规划建设、资金筹集,经济平衡以及交通设施的改善,历史文化特色保护等方面,都与其他城市建设的发展有区别。而我国对于这些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和完善。所以国家要根据旧城的一些特定情况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政策。而且对于在改造过程中存在的大量社会问题和矛盾冲突,也要相应的拟定一些有效政策,并且要根据城市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对拟定的措施做及时的修改和完善。与此同时,还需要借鉴国外的旧城改造模式和经验,改变以往以政府为主导,忽视居民心愿的状态,政府要提出相应的指导方法,与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决策机制。政府也可以通过相关政策以及各种补贴的灵活运用,维护社会稳定,为居民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还可以加大投资力度,提供就业培训和技术援助上的帮助,将旧城原有的社会功能保留起来,进一步促进旧城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4 结束语 旧城区是城市中存在的一个固定的区域,它与许多其他的领域形成了一种错综复杂的网络体系。经过漫长的历史改革,旧城中蕴含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相当具有内涵价值的传统文化,这些丰富的资源可以为旧城以后的发展带来活力,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所以在改造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这些资源,不能为了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对这些资源进行破坏,而是要将他们与现代元素进行有效结合,最大程度的发挥他们的作用,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历史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扬,推动城市进入一个更新的领域和发展空间。 浅谈城市社会学理论对广州城市规划的启示 摘要:城市社会学理论研究对城市的发展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城市社会生活、城市社会文化、城市化和城市规划等理论,在吸取国外优秀理念之后,结合我国实际,很好的指导着我国的城市建设。社会学从不同角度来解释城市,使人们更好的了解城市社会现象,并指导于城市规划工作。在城市社会学的指导下,实现生态城市的建设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社会生活;社会文化;城市化;城市规划 引言: 城市人是城市的主体,由于受城市自然、经济及人文环境的影响,城市人形成了有别于乡村人的社会特征,这些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塑造城市性格与城市文明的重要内容。城市规划师综合性、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又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社会学历来关注人们的现实生活,在研究城市规划时,从人文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角度来关心都市人群的生存生活方式。 一、城市社会生活 芝加哥学派将城市的人口特征总结为:人口多、密度高、异质性 ,由此推演出城市生活方式的主要特征。城市生活方式的最大不同就是人际关系的变化——亲密程度降低、交往的非人本性和目的取向而专业化、正式的社会控制、社会距离与竞争、居住隔离等方面都体现了人际关系的变化。 1.1天生的异质性 城市人的异质性是人类城市集居形式发展的必然产物 ,也是城市经济与城市文明不断发展的基本动力。 在农村中,家属关系、邻里关系、朋友关系等社会关系支配一切,人们具有强烈的认同感、情感主义和传统主义。而在城市中,生活的主要特点是“分崩离析,肆无忌惮的个人主义和自私自利 ,甚至相互对立”。 城市总是以惊人的速度在不停地改变,城市人为了能够生存在这瞬间变化的都市空间里,不惜疲于奔命地追赶城市的步伐。在城市的快速变化中,城市人为了保护自己,唯有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麻木地对待周遭的一切。于是,城市人的疏离之感、冷漠之情便由此而生。 1.2高密度聚居 人口密集无疑是城市的一个重要特征。 城市化不断发展 ,一些城市的人口密度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地步。城市人口的相对集中以及较高的人口密度 ,虽然有利于城市的社会生产和生活 ,但是也会造成一定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 ,如住宅紧张、活动空间狭小、交通拥挤等。沃思认为 ,城市居民的高密度聚居无疑会给城市居民带来各种影响。高密度聚居带来的另一种心理影响是对差异的容忍。城市居民间空间距离缩小 ,精神距离却扩大 ,这极易导致如犯罪、自杀、精神失常等异端行为和其他反社会行为发生。[1] 二、城市社会文化 人类的智慧带动了城市的发展 ,加速了现代化的进程;而城市则在物质上带给人们一种享受和满足 ,同时也带给人们一份文化上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感。 2.1城市文化的阅读 自人类历史上城市出现以来 ,城市就为人类提供了新的聚集方式和生活方式。按照马克思的论述“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城市是人类最新创造的并依赖其发展生存的文化空间。 理解城市文化,不仅城市的建筑雕塑、园林景观是代表城市文化的标志和象征 ,而且城市本身所涵盖的时间和空间也是现代社会的象征系统。结构主义者雅各布森指出:“人类社会中最社会化、最丰富和最迫切的符号系统显然以视觉和听觉为基础”,毫无疑问 ,城市包含了最丰富的现代性视觉和听觉的符号系统。[2] 2.2城市文化——以广州为例 在城市迅猛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 ,人们不仅需要认识到城市的经济、政治意义上的功能 ,更加需要认识到城市的文化意义。就像“食在广州”的说法,足见广州的饮食文化在全国的重要地位。 在广州,早上见面打招呼说的就是“饮咗茶未(喝了茶没有)”,以此作为早安的问候语,可见广州人对饮早茶的偏爱。因此,一直以来,羊城大街小巷的各种茶楼都是广州人款待亲朋好友、合家欢聚的好去处,是一般老百姓泛谈生活、信息交流的重要场所。广州的早茶就是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 文化是深深打在城市上的烙印,久久不会褪色。广州的饮食文化,好象是百年老窖里的古酒,愈久愈香,愈香愈醇,因此,城市文化正日益成为城市竞争中最强有力的品牌。 三、城市社会学与城市规划——以广州为规划对象 世界城市规划的实践和理论已经有了久远的历程,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到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再到如今的生态城市、城市经营等理念…… 3.1传统的广州古城 广州始建于周秦。南越、南汉、南明曾立为都 ,负山带海”的生态环境孕育着广州的文明。近年来在中山四路挖掘的南越王宫殿苑囿遗址 ,足以证明秦汉时广州就是一个古代“山水城市”。唐诗人高适用“海对羊城阔 ,山连象郡高”来赞誉广州壮丽 ,广州 城在历史上一直保持着三山、二湖、六脉、八氵豪、十闸 ,街道与建筑随地形而建 ,形成了自己固有的城市风貌。[3] 然而 , 随着广州经济的发展 ,人口的增加 ,广州已不可能是原始“山水城市”了 ,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重构新的“山水城市”就成了当前我们的历史责任。 3.2广州规划理念 在规划理念上,广州应该在体现“人文关怀”和“城市个性构建”的基础上,坚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3规划内容 1)搞好园林绿化 有绿才有生态平衡,才有鸟语花香的好风光。广州的白云山、芳村、万亩果园等地就是很好氧源。建议在大广州范围内从生态和社会效益出发营造上千个不同等级的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森林公园、主题公园、专业公园、村镇公园、小游园 ……统筹安排、集生产、旅游、观光休闲和文化康乐于一体。在滨水地带不宜多建高层建筑,两岸应以自然景色为主,使人能与水接触,形成城市公共蓝带绿廊空间。 2)美化人居生态环境 按国外先进规划理念 ,旧广州是综合中心城市 ,应控制人口扩增 ,四周可规划发展和新建众多的大小卫星城 ,每一卫星城应定位定性 ,并各具特色 ,其外围布列下属乡镇 ,相互间用田野、森林、苗圃分开 ,之间用高速便捷的道路网络相联 ,大广州将是一个系列的、有序的、有机的、多层次的群星灿耀的文明生态城。[4] 在房地产开发时,提倡山水庭苑、花园居住区、生态住宅区等新宅小区、团组庭苑的布局,叠山理水,呈现天然情趣。 3)注重城市文化建设 广州是一个外来人口多,生活方式多元化的城市。城市广场和公共设施是体现城市文化的一个标志,可从门牌、路灯、路标、邮箱、垃圾箱到桥梁、公园、道路以及政府、公司、商店、广场的符号、名称、标志均作为规划中城市景观的一部分来设计。 古村落和城中村作为广州传统历史文化古迹,不宜全数消灭。老城以保护为主,在改造中实施现代化,减少人口负担,转化成商业区和旅游区。历史建筑群、古文化街区、风景名胜区要重点保护,合理利用。 3.4规划目标 建设生态城市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是关系到将来广州生存与发展的长远大计。把环境保护放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增加绿地面积,遵照“以人为本,崇尚自然”的原则,把环境建设作为一项可持续发展战略来抓,并把“生态广州”和“文化广州”作为自己城市建设的目标,提升全民的居住环境质量。 五、结束语 城市社会学研究从理论出发,结合我国的社会现实,具体而深入的研究城市社会问题。我们应当放宽对社会学的视野、要在为城市服务的同时,努力发展城市社会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吸收国外先进的规划理念,结合本国实际,解放思想,创建中国的城市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论文:城市社会学视角下城市居住空间重构初探 摘 要:本文从新城市社会学理论视角出发,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沈阳市城市变迁与居住空间变化的整体特征,并分析了社会转型中正在进行的居住空间的再生产与重构。文章认为,现在中国大城市居住格局可以分为5个层级,并对应相应的居住群体,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社会分层状况。 关键词:空间;空间生产;居住空间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学术界经历了一次“空间”导向的理论转型。西方学术界在20世纪初期对“时间”的热情,纷纷被对“空间”的关注所取代。20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发达国家陆续进入后工业时代,城市也逐渐走入后现代都市的发展阶段。空间文化理论正是对这一“后现代”转向的回应。西方传统理论认为空间是物质概念,将空间视为物质的容器,静止的平台,关注的是“空间内的生产”,而空间文化理论开始关注空间自身,将其视为社会关系与社会实践的动态建构过程,强调空间本身既是社会的产物,又是社会生活的建构力量之一。在众多空间文化理论中,法国哲学家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具有开创性意义。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列斐伏尔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是一个不断超越地理空间限制而实现空间“自我生产”的过程。资本主义通过占有生成新的空间和空间整合来不断延续资本主义的框架体制。他提出以“空间生产”作为城市研究的新起点。在列斐伏尔的影响下,新城市社会学将城市空间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的循环与积累等社会过程结合起来,成功的解释了城市的空间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关系,为认识现代城市社会变迁与城市社会问题,提供了独特而有力的理论视角与分析框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处在高速城市化进程中。体现为城市空间的扩张和资本的积累与增值。城郊的村落与农田不断被纳入城市的新版图,城区面积不断扩大,而传统老城区则被不断的改造与拆迁。在我国城市空间的变迁与生产中,居住空间的变化无疑是显著的,最近10年房地产业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的居住状况。大城市的居住环境发生了一些普遍性的转变。本文以沈阳为例,试从新城市社会学视角出发,通过对沈阳城市和居住空间变迁的分析,来理解和揭示社会转型中中国大城市居住空间的逐渐生成与重构。 二、改革开放以来沈阳城市变迁的几个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在迈向现代化进程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渐形成了现代城市体系。沈阳作为辽宁省省会、传统老工业基地,城市演变呈现出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 由工业化为主向多种产业齐头并进 我国由优先发展重工业转向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在继续发展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逐渐从生产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整体上已经完成初步工业化,正在向中高程度工业化甚至后工业化过渡。沈阳作为传统老工业基地在进入90年代后陷入了较明显的发展低潮,大量工厂、企业倒闭破产。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出台,沈阳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显著好转。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转变趋势明显,第三产业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2. 城市发展的主导性力量日益多元化 改革开放前,我国城市发展的唯一主导力量是政府,城市的各项政策安排与规划均由政府控制承担。改革开放唤起了社会与市场的巨大能量与活力,国家资本不再是城市投资的唯一主导力量。从80年代起,沈阳市先后吸纳了各种新兴力量以发展改造新老城区。随着浑南新区、铁西新区和沈北新区等各种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金融开发区等新区的陆续诞生,一个多元的投资格局正在形成。 3. 由生产功能向消费功能转变 在工业化初期,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生产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消费。城市就本质来说更是一个生产单元。但随着工业化初步完成,我国经济由产品短缺迈向了物质极大丰富。刺激消费日益成为当前重要的经济建设理念之一。发展各类生产生活服务业成为城市的重要发展目标。近年来沈阳工业生产区域陆续向城市边缘迁移,主城区逐渐被第三产业占据,在全市几个中心区域,大型商业综合体、步行街替代了原来的工厂与住宅。 4. 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 城市人口不断增多,至2012年末,沈阳市常住人口达到822.8万人,流动人口显著增加。同时,全市投入大量城建资金,城区面积不断扩大,正由十年前的二环向现在的四环推进,一个连接城乡、辐射周边、便捷快速的立体化综合交通网络正在形成。沈阳已提出到2020年实现城市化率达到90%。在此基础上,以沈阳为中心、覆盖周边七个城市的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建设有极大进步,带动了大沈阳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同时,城市居民的生活状态也发生了转变,新型市民阶层逐步壮大,人们对公共事务的参与热情也在提升,各种社会组织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开始介入城市的发展。 三、居住空间的演变与重构 在这种情况下,沈阳市的居住空间开始发生重大变迁。原有居住格局被打破,一个新的结构正在重构中。主要特点为: 1. 居住范围随城区面积扩大而扩张 作为辽宁省省会和东北最大的城市,沈阳市城区面积在最近十年间有了长足扩展。10年前大部分市民都居住在一环周边,二环已是城市边缘地带,只有少量低密度商品房小区。10年后,二环内外楼盘遍布,人口稠密,且多为高层建筑。沈阳市向北、西、南三个方向各建立了新区,开发商正随着城市规划者的雄心将商品房小区盖向三环、四环。 2. 城市中心区居住空间被大幅压缩,人口向城郊迁移 城市日益呈现多中心分化,无论是传统中心区还是近年来形成的新中心区域,都逐渐由生产和居住空间被置换成商业空间。以铁西区为例,为了提高土地交换价值,当年在铁西区的西边建立新的工业开发区,实现老城区企业用地和工人村的整体搬迁。而原有地块被用于大规模的商业和房地产业开发,中心区域已被各种大型商业物业和中高档住宅区占领。生产和居住不断让位于消费。 3. 城市居住空间分化与隔离趋势加强 随着房地产产业的快速发展与产品细分,目前沈阳市居住空间主要分化为这样几个层次: (1)上层社会居住的豪华社区。主要是别墅区、城市豪宅、花园洋房等高端社区。如二环内清昭陵附近的龙玺壹号楼盘、金廊景观路沿线的少量高端大户型豪宅,浑河景观带最前沿的河景住宅,以及清东陵与棋盘山风景区之间主干道旁的别墅洋房区。这类住宅数量不多,单套房价在300万至500之间,为城市顶层群体拥有。 (2)中产阶层居住的高尚社区。主要是品牌开发商的中高档社区或少部分实力较强的单位开发的单位型社区。其特点是地段优越,占据主要交通干道沿线,临近城市中心,周边市政建设良好,配套设施齐全,园区建设优美,物业管理规范,人文环境较好。如皇姑区环昭陵区域的多个社区和浑河南岸沿河居住带。 (3)普通收入者居住的经济型社区。主要是各开发商建设的大量经济适用型社区,以及年头较远不能经常维修的老住宅区。其共同特点是,房屋建筑质量、园区环境与管理水平、配套设施服务一般,位置离主城区中心点或交通干道较远。这里的居民主要是城市新老居民中的中低收入者。 (4)低收入者居住的远郊社区。在城市远郊区,近年来也开发了一些以小户型、单身公寓为主的低端楼盘,与城郊拆迁农民的回迁房混在一起。比如沈北新区北部、浑南新区南部、铁西区西部的住宅,这里距主城区通常车程一个小时以上,周边配套设施不足,大部分居民均视此地为城市生活的起点或中转站,并为有朝一日搬进二环附近而努力奋斗。 (5)城中村。目前沈阳市主城区还有个别城中村残留,居住条件恶劣,环境糟糕,成为城市的伤疤。留在这里的少部分是无力搬迁的最贫困群体,大部分是低收入外来打工者。这里因低廉的生活成本而成为城市最底层的容身之所。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市场化资本是如何一步步改变了城市的原有面貌,生产并重构了新的居住空间。在城市的高速发展所取得的各项成绩中,城市居民原有居住空间整体被不断压缩,剥夺,向城市外围和远郊迁移的事实却是不应忽视的。此外,资本主导形成了居住空间不断的分化、隔离,居住分化强化了不同阶层居民在社会资源拥有上的差异,而居住的隔离带来了社会交往的隔离,社会各阶层之间疏离趋势日增。因此,政府应从城市整体规划管理与住房政策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遏制因市场化改革造成的不平等的扩大趋势,真正提高城市化质量与人民生活水平,从而维护社会稳定与促进社会融合。 (作者单位:辽宁社会科学院 社会学所) 城市社会学论文:城市社会空间的扩展:北京奥运会的城市社会学分析 摘 要:在当下的研究中,围绕经济、文化、体育诸角度的奥运会研究都未将城市本身作为研究的主体,研究认为,在后奥运时期,城市本身特别是城市社会空间应该逐步成为研究和实践关注的主要论题,北京应该取代奥运成为研究的主体,从城市本身出发,以全球化、国家治理和市民社会空间的优化多个层面的出发来思考奥运会对于北京城市形塑的历史效应,从深层次实现人文奥运的理念价值,扩大城市公共物品的阶层交流与共享,促动社会结构的优化,实现社会建设和谐的重要目标,从此种意义上讲,公共空间与社会空间必将成为后奥运时期的北京城市研究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城市空间;北京奥运会;和谐 对于城市的研究,素来有城市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三驾马车的说法,相较于前面二者,城市社会学更加注重于对城市空间中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研究,从而发现物理空间的社会意义。从这样一种角度来审视北京奥运会对于整个北京城市发展的影响,就可以发现当前关于中国2008年奥运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体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但是如何发挥奥运会对于城市社会空间的优化,特别是在奥运会结束后如何合理利用奥运场馆建设对于北京城市深层发展的研究还相当的初步。换言之,北京在奥运会结束之后将恢复其城市社会生活的常态,奥运会对于北京城市发展的影响应该回归到城市本身的社会空间之上,我们只有将关注点回置到城市社会空间本身的逻辑之上,从城市自身的整体逻辑来思考奥运对于北京的发展,强调人在城市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人与建筑互动的社会空间的价值,发现城市如何更好的为居住其中的市民服务,唯有如此,北京奥运所倡导的人文奥运理念才能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留下应有的影响。 1 奥运对北京城市空间的改造 北京是一座先有规划尔后营建的城市,北京的传统建筑格局真正体现了建筑是对文化最为生动的反映这样一种认知,在长久的封建社会和城池建设历史上,历朝都城大都一般因为沿用前朝旧址,城市格局难以刷新,元世祖忽必烈在北京建立元大都时,得以在金的上京附近重新规划,完全以《周礼》为范本,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建立面朝后市、左祖右社的都城格局,明、清两朝又仿照《周礼》,增建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等,形成今日以中轴线为核心的城市空间格局。[1]北京旧城城市中轴线很有特点,可以说是世界城市建设史上的奇迹,举世无双,中轴线是北京城市的脊梁,是展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主线,也是北京历史文化遗存的精华所在。梁思成先生是这样赞美中轴线的:“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形体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条中轴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申、一贯到底的规模。”[2] 建国后,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北京的城市传统空间遭到了巨大破坏,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的城市虽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是城市空间本身的不合理扩张也是饱受批评,而北京的城市发展又是发生在中国社会转型最为迅速的背景之下,所有发达国家城市化中产生的问题集中的压缩式出现在北京的城市空间生产之中,2008年奥运会是影响北京城市空间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性事件,北京的城市空间生产藉此更多的被纳入到“国际大都会”或者萨森所说的“全球城市”(Saskia Sassen,2005)当中去。因而,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当年进行奥运会场馆设计时设计评审委员会提出,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应注重的内容包括:功能布局应充分满足奥运会的要求,并有利于城市的长远发展;要体现生态、环保的概念;交通系统及交通组织规划应有利于赛时和赛后的使用,重视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空间形态应体现北京城市特色,强调中轴线的特殊意义;应具有较强的分期建设与市场化融资运作的可操作性。客观而言,最终实施的称之为“人类文明成就的轴线” 2008年奥运会建筑设计相当完备而精细的呼应了北京城固有的建筑精神,被认为是:以环境为导向,体现了中国传统城市规划的人文理念和恢弘气势,寻求了城市建筑的秩序和平衡。这一设计方案还被认为是“激活北京城市建设”的创新之举,是北京继承历史文化传统、保护古都风貌与现代化建设有机结合的典范。[3] 从某种程度上讲,在奥运场馆建成之后,建筑本身已然退到历史的帷幕之后,如何在实践中使建筑能更好的为社会生活服务将成为最为主要的问题,因为空间的产生、发展和形变都是人类作用的产物,尤其是对于城市这样一个高度人工化的非自然空间,“空间乃是社会的一个切面,跨越社会的所有领域,是社会存在与运作的展现和结果,以及凭借和中介,我们无可想象一个没有空间而能存在的社会,空间一开始已然是社会空间”。[4]我们着力去发现奥运建筑之后城市的社会空间显得非常重要。费孝通先生就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问题曾经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文化自觉的要义在于它是为人的,而不应该舍人救所谓的文化,文化是要来保存人的,而不是让人来保存它。”[5]对于城市来讲,文化上的关照最终同样要在城市空间的主体――人的价值的实现上得以达致。我们可以看到,2008年奥运会的场馆在北京城市空间分布于相当大的范围,由于场馆的建设是一个固定化的过程,对于整个城市的社会文化结构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建筑的社会意义将逐渐在社会生活中显现出来。从任何意义上讲,奥运会在北京城市建筑布局和城市空间上的影响在整个北京城市史上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北京的城市空间在经过建国后和改革开放以后的种种变形之后,在奥运会的设计中再一次被注入了新的因素,奥运会实际上对北京城市空间进行了某种全新的解释。这种解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被赋予了多重的意义,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典型性的公共空间,但我们以往的解读仅仅是停留在文字的或者想象的公共空间,其实,在短暂的奥运会结束之后,真正赋予其公共空间品质的恰恰是我们极大忽视了的市民对于这一空间的利用。 2 社会空间:奥运空间形变的社会学视角 北京奥运会取得的巨大成功是有目共睹的,甚至连挑剔的西方媒体也赞誉颇多,成功的背后不但有我们对奥运会巨大的资金投入,全民支持和我们社会管理体制发挥的作用更不容忽视。在奥运会结束之后,延续或者扩大奥运会的后续效应就需要我们将这样一个投入巨大的经济项目有机的融入到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部分。根据北京市的城市社会区定量数据分析,北京土地利用高强度区主要在城市中心区,包括东城、西城、宣武和崇文4区,人口和家庭户密集,居住小区价格最高,房地产业发达,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等高度集中,商业服务业网络繁华,同时老龄人多被抚养人比例高,就业率相对低。在二环到四环之间,由于近期居住小区的修建和旧城居民的搬迁,出现人口聚集的趋势,尤其在北三环和北四环之间及东四环和东三环之间,人口比较稠密;在北四环、西四环、东四环及南三环的外围区域人口则相对稀疏。从土地利用强度因了得分空间分布看,以东城为中心,向西北、北和东北方向发散,呈同心圆分布模式。同时这种同心圆结构又具有不对称的特征。[6]整个奥运会的场馆分布虽然具有一定的分散特征,而且部分场馆建设在了大学等这样一些利用率比较高的区域之内,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场馆的分布依然相当的紧密,这样一种专门化的空间分配,有其优越之处,但同时在社会公众的利用上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 主要的问题表现在奥运会的场馆设计功能分区与公众利用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相对于西方意义上的市民社会,我国城市中公共领域的发育状况还非常的初步,2008年奥运会本来是加大以体育运动类公共设施来发展公共领域的一个良好契机,如果我们不能对城市空间的设计和利用,忽略城市空间中深刻蕴含的社会意义,不能不说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对人文奥运精神深层阐释的一个缺憾。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如何使奥运会成为优化北京城市空间结构而不是成为城市发展的包袱,应该是整个奥运规划中最为核心和关键所在,说到底,城市空间最后必然是社会关系的外在体现。 社会生活的空间轮廓对社会中的生产性质、治理、认同和群体等方面都有很大影响,反过来,这些方面对社会生活的空间轮廓也有很大的影响。[7]正因为如此,城市地理学从社会学功能学派那里吸收规范,将社会经济阶层、阶层竞争群体和城市土地空间分配达成一致,赛克和威廉姆于1949年在《洛杉矶的社会区》首次提出城市社会区的概念,将人口普查区在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家庭状况(城市化)和分隔(少数民族状况)三个基本框架下划分出社会区的类型。而社会学的研究则经由列斐伏尔,直接而深入的以社会空间为主题展开对城市的空间布局的研究,1974年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详细论述了“社会空间辩证法”的展开过程,“我所概括的理论……并不是想要提出一种(或某种)空间话语,而是要把各种不同的空间及其生成样式全都统一到一种理论之中,从而揭示出实际的空间生产过程”。以往人类考察的只是空间中的生产(Production in Space),而现在应该转向考察空间自身的生产(Production of Space)。这种空间的生产在当代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经济生产如果将重心置于空间生产的话,那么,空间,包括与它相关的一切,都会成为剩余价值的中介和手段。空间是带有意图和目的被生产出来的,是一个产品,空间生产就如任何商品生产一样,是被策略性和政治性地生产出来的。因而,空间不是自然性的,而是人造的,是政治性的,是各种历史的、自然的元素浇铸而成的,它是社会的产物,“社会(空间)就是(社会)产品。[8]列斐伏尔对当代城市研究的影响是深远的,当代所谓的“新都市社会学”在很大程度上即是由列斐伏尔、卡斯泰尔和后继者哈维、索雅的推动下强劲复苏,并波及到整个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之中。高特第纳和亨切森在1995年出版的《新城市社会学》一书提出城市研究的“社会空间视角”(Social Spatial),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概念的内涵,将“社会空间视角”具体表述为:(1)空间与社会因素(阶级、教育、权力、性别、种族等)的关系;(2)空间与行为因素的关系,强调空间与行为的互动;(3)空间与文化、心理因素的关系,特定的社会文化是空间意义的基础与渊源所在。[9] 3 空间、人文与城市互动的建构 我们的城市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空间改造运动,被创造的空间(created space)替代实在的空间(effective space)是工业化城市的发展轨迹。[10]在这样一种视角下来看奥运会对于北京城市空间的影响,就需要进一步的来分析人文奥运所具有的深层价值,人文奥运绝对不是简单的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简单对接,其终极价值在于对人的重视,始终将人放置在中心的位置。在这样的视角下来审视奥运会场馆在城市空间中的定位,重新回顾雅各布斯的观点就显得非常重要,在雅各布斯看来,现有的、为人们所坚信不移的城市规划理论根本就是伪科学,“经年之学和数不胜数微妙复杂的教条原来建于一派胡言之上”。霍华德的“花园城市”不过是一笔购销了大都市复杂的、互相关联的、多方位的文化生活,处理城市功能的方法仅仅是分离或分类,认为好的规划就是一系列静态的行为。而声名卓著的柯布西埃则是“最知道怎样把反城市的规划融进罪恶堡垒的建筑师”,他的梦幻之城不过是一个“垂直的花园城市”,而对于城市到底是如何运转的,在这样一些著名而宏大的规划中除了谎言,什么也没有说。[11] 在中国目前的环境下,奥运会使北京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动到达一个相当深入的程度,而处于发展上升期和民族主义逐渐复苏背景下的社会也相当主动的融入到这样一种动员当中来,奥运会的举办因而被赋予了诸多体育之外或者说奥运之外的社会文化意义。在北京奥运会的举办过程中,始终交织着两种强烈的深层意识,一方面,中国在近现代以来的种种波折,现代化成为社会意识的一个深层动力,渗透到体育运动之中,奥运会成为一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一种集体表演,中国的奥运会举办有着其他国家所不具有的举国体制和表现,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利益,以国家目标为最高目标,“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国内练兵、一致对外”,从为国家整体竞技体育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等等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对于奥运会的宣传和解读;另一方面,作为一项全球性的体育盛事,奥运会又深深的受到了经济利益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在消费主义大潮的席卷之下,连奥运会本身也被商业化了,这与奥运会本身的精神相违背,却好像又是一个无法逆转的悖论。 奥运场馆的建设本身具有很强的公共物品的特性,对于普通的房地产开发如果说在市场经济的逻辑下还能得到一定的认可的话,那么对于举国体制下奥运会公共产品的利用则有了更多的社会关注,围绕着奥运会之后的集体欢腾之后则有可能产生一种对于公共物品区隔的集体不满。因为一方面奥运会设施的后期利用面临着金融上的压力,从一开始奥运的经济帐和文化帐是结合在一起的,在前面所分析的巨大财政压力之下,奥运会场馆的赛后利用如果体现出过多的经济考虑,将不但会被批评为与奥林匹克精神相违背,为普通的民众所诟病,而且在社会空间上造成城市各阶层住区隔离和城市公共物品区隔化。文学对于社会的变迁总有着最为敏感的反映,从此种角度来看,奥运会的纪录片《筑梦2008》选择以原奥林匹克公园搬迁户一家展开的叙述可以说相当恰切的把握了奥运会与基层民间社会之间的微妙而深刻的关系。 在对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分析中,有学者认为:“在这个空间架构下,公共二字意蕴,被阅读为公家的(权威性)、大家的(商业化)、非私有的(排他性)的性格,它推动了类同中世纪以实质生活社会网络为取向的城镇纹理和公共空间中的市民性的内涵;事实上,公共的字源本身就含有聚集的意思,是一种氏族、社区聚集的意思;所谓公共空间,应该就是类似我们传统社会中的庙隍活动本质和社会性的象征意义。……公共空间在我们的社会里,被挤压退缩在社区的边缘苟活着,是底层的、甚至是违章的”。[12]这样一种对空间生产的逻辑进入到对于奥运会场馆的利用之后,对奥运会的解读就必然出现某种片面化的形式。我们可以发现,在奥运场馆的定位上存在着被各种利益所遮盖的盲区和误区,从根本上来讲,奥运会是应对于整个世界日益一体化和碎片化下对于人类共通的一种精神和文化凝聚的一种努力,由顾拜旦亲自起草的《奥林匹克宪章》中又深入地强调:“奥林匹克主义是将(人)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在新的世纪北京承办的奥运会同时又被赋予了更多的文明的意义,中国对于这样一种普世性的文明应该做出自己独有的贡献,因此,如何真正的在深层次上以奥运会为契机对北京城市空间、人文与城市互动的建构发展一种良性的关系,成为一个深层次的挑战。 4 奥运:北京城市空间优化的历史契机 由于奥运经济前期的场馆建设是一种非生产性投资,近五届以来奥运会的投资的直线上升为举办城市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体育场馆闲置、奥运村楼宇销售困难、基础设施使用率不高、投资难以得到回报等使奥运会举办城市背上了的沉重负担,[13]因而,对于北京奥运会场馆的利用从一开始主要集中在了对于经济效应的考虑上,甚至到了现在,也鲜有论及作为城市公共物品在整个城市空间布局对于城市社会经济更为深层的影响,特别是固定化的建筑如何为整个城市不同阶层的人来共享的问题更是被极大的屏蔽了,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反观关于奥运会如何来促进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倡导和号召公众对奥运会深度参与总显得有点底气不足。实际上,如果说19世纪的社会科学为时间说纠缠的话,那么在20世纪空间将取代时间成为了社会科学分析的有力工具,对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我们对空间的分析还应该有着更为强烈的人文关怀,尤其是要特别的注重对于社会空间优化的重视,将文化精神与功能分区二者统筹到社会空间的建设之中,因为,对于北京奥运会来说,没有什么比让最多的民众来在长周期中共享奥运会优化后的更健康更和谐的城市空间,更能体现“人文奥运”这一理念。 历史的实践证明,奥运会是“发展激素”,既能增进经济中的良性因素,又能放大经济中的负面因素,如何从更为全面的视角出发,从社会空间的视角加强对后奥运北京城市空间的优化,对于中国社会转型中某些结构性因素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大卫•哈维说过,西方后工业都市中长期的居住区隔强化了社区意识,从而取代了阶级意识。在西方左派的眼中,阶级意识的销蚀,置换为中性的社区意识,意味着历史变革的动力被空间规划所阻隔。[14]由于历史的原因,北京形成了较为典型的单中心城市格局,由于只有一个中心、旺地紧缺,房价难以控制,而且在内城和文化区的住区隔离现象日渐严重。目前,北京在单中心格局一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奥运会正是一个推动城市深层结构调整的绝佳机会,以更为完整与长远的视角来探求奥运会对于北京城市空间的影响,则可借奥运会之力,既有效的优化城市本身物理空间,极大的增强北京在京津冀城市群中的竞争力和核心地位,对形成以北京为核心的城市带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又能有效促进城市社会空间的和谐,扩大城市公共物品在阶层交流,从深层次上促动社会结构的优化,实现社会建设的和谐。 城市社会学论文:城市社会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为顺应城市规划教育新趋势,本文针对目前城市社会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改革城市社会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的探讨。 【关键词】城市社会学;教学改革 一、 发挥城市社会学课程作用,顺应城市规划教育新趋势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规划人材的培养,现在已不能只局限于工程建筑方面的训练,它必须加强对现代城市发展所面临的许多社会、经济和环境区域科学方面的知识内容,把城市规划工作者培养成‘具有一门专才的通才’,这应该是城市规划教育发展的总趋势。” 目前作为工科培养体系的城市规划专业,培养过程中人文学科一直是薄弱的、被忽视的环节,导致城市规划教育体系下的毕业生在这方面缺乏必要的知识和素养,最终影响他们参与决策的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原则性,这将对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建设带来严重而深远的影响。 针对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应首先在城市社会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课程特色,以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加强城市规划决策中的人文考虑为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上强调该门课程在城市规划专业培养中的重要性以及实用性。通过该课程的培养能够让学生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做到:重视规划方案前期的社会文化调查研究及方案的社会文化效益评估;认真研究和实践公众参与的规划路线;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和行政体制改革等社会背景,将城市规划决策与政府有关决策相结合;学会应用社会科学工具分析国内外城市规划项目的正反经验等。 二、完善教学内容,实施“两个联系” 在城市社会学教学内容方面,可以通过联系社会现实和结合城市规划相关问题来提高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对城市社会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从而发挥该课程培养城市规划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作用。 1、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相联系,突出课程实用性 城市社会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随着城市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因而在教学内容的学习中也不能脱离现实社会,同时将大学生密切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与教学理论知识相结合,更能提高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首先,城市社会是纷繁复杂和不断变化的,必须将社会现象中具有本质联系的内容以及具有权威性的学术研究新成果作为联系实际的教学内容。联系实际并不是简单的让学生了解现实状况,而是让学生能够运用社会学的知识来解释和分析产生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比如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认识,当前我国处于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时期,但改革开放前三十年我国城市化进程缓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就要求引导学生运用城市化相关理论知识来对社会实际进行解释。 其次,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相联系融入教学内容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社会科学方面的素质,学会运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如对目前我国户籍制度是否对城市化具有阻碍作用问题的认识,可以结合2009年初上海户籍制度改革这一实例,让学生运用社会调查方法,经过自身的具体实践调查来了解目前户籍制度对人们生活各方面的影响,运用社会学理论知识认识分析户籍制度存在的弊端及改革的措施。 2、将城市社会问题与城市规划相联系,实行专题化教学 城市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在动态中展示着自己的魅力,它的魅力不只在于外在的物质特征,更在于和时间、人群、文化和自然这四种巨大力量的不断斡旋。对应“四种力量”可以将城市社会学的教学内容分为“城市和城市化”、“城市社会结构”、“城市文化与城市发展”和“城市生态系统”四大专题。在每个专题的框架下不断拓展知识的宽度和深度,以“城市社会结构”为例,可以分为城市社会结构的基本载体、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等内容,重点掌握城市社会中不同类型的社会群体及其社会功能、社会角色、社会阶层的划分和社会流动所带来的相关问题,并结合我国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启发学生运用城市规划的技术方法来解决城市社会问题,如我国现阶段社会阶层的变化所带来的居住分异等问题,如何在城市规划决策中解决。让学生明白城市规划不仅仅是一门技术,还是一门艺术,它规划的不只是城市中的空间格局,更重要的是城市中人们未来的生活方式。 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并回答城市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重大问题,用城市规划手段解决城市社会问题,将城市社会问题与城市规划相联系,不仅是适应城市规划教育的发展趋势,更是适应社会发展对城市规划人才的需要。如现实社会中许多城市基础设施落后于实际生活需要,既有物质上的困难,也有认识不足的问题。从城市社会学中居民生活方式角度可以进一步发现生活方式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关系非常密切,可以把生活方式理解为“人们享用物质的劳务的方式”和由个人“支配闲暇时间的方式”,那么为实现这一消费和支配时间的方式,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时就要做出相应的安排。人们既要有物质生活,又要有精神生活,这一切都要有活动基地或场所以及通畅的联系手段。在城市规划决策时,对信息中心、艺术中心、教育中心、医疗中心及其组成单位,还有宾馆、饭店、运动场、游泳池、公园、绿地以及城市交通工具等,是否有足够的认识,是搞好城市规划的先决条件之一。 三、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工作的成败,教学效率的高低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城市社会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推引教学和案例教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1、推引教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推引教学是就教师通过结构性地介绍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推动学生阅读教材并钻研相关实践、理论课题,从而作出大胆思考,引导学生彼此启发讨论、共享彼此成果的教学方法。它符合城市社会学课程理论内容多和实践性强的特点。 “推”学生在阅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阅读城市社会学方面的理论研究论文和相关书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如将城市社会学的基本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从日常生活所见所闻中搜集素材,学会分析包括自己在内的社会环境。如自己所生活的社区是如何建设的?社区中的人群有何共同点?鼓励学生做读书笔记和观察笔记。 利用课堂讨论“引”学生探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每一章教学内容开始前布置相关的讨论题,讨论题的布置尽可能地有吸引力和争议性。例如:在讲授“社会阶层与流动”专题前向学生布置讨论题:“我国是否存在中产阶级?社会上的‘小资’人群属于中产阶级吗?”这样的讨论题引起学生的普遍兴趣甚至怀疑。讨论题的给出,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动力、方向和范围,促使学生努力寻找吻合自己观点的研究,同时留意与自己观点相反的研究,学生的探究能力在这种探索中得到培养,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实际、思考社会现象。 2、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案例教学法是指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通过设置一个具体案例,展示并分析案情,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索,培养学生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沟通和管理能力的教学方式。 通过案例教学可使学生接触到第一手原始资料,贴近生活,接近社会。通过对案例的讲述和评价,让学生感受到理论的源泉所在,并举一反三。在案例教学课堂上,教师要控制案例讨论过程,不仅引导学生去思考,去争辩,去做出决策和选择,去“解决”案例中的待定问题,使学生从案例研究中获得某种经历和感悟,更要引导学生探索待定案情的复杂过程及其背后隐含的各种因素和发展变化的各种可能性,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交通管理论文:浅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公安交通管理工作 当前我们公安机关正在市委的统一部署下开展“解放思想,改进作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我也积极的参与到这次教育活动中,认真的学习有关文件。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的思想认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有道是学以致用,作为一名交警我想就如何在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发表几点自己的看法。 第一,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含义和现实意义 总书记曾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指明了国家各项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方针,是我们正确认识社会干好本职工作所必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样,对于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来说,如何正确的认清当前的形势,如何正确的干好相关工作,如何使交通管理工作适应时展的需求,都必须全面的贯彻科学发展观。 第二,用科学发展观来认清当前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交通的压力急剧增加。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对于我们公安交通管理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考验。面对千变万化的社会环境,我们如果只是静态的一成不变的看待问题,判断我们所面临的工作形势,将永远落在时代的后面,面对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新的工作,我们将措手不及。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我们只有用科学发展的观点来动态的,有预见性的认识当前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走在时代的前列,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工作的需要。 第三,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工作 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我们交警的工作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工作内容上不用我说,只要看一眼公路上交通运输工具的变化就可以明白,我们的工作内容可以说越来越“丰富”了。在工作的方式上,从过去的偏三摩托车、各式表格加钢笔,到现在性能优良的警车、电脑加网络,我们的工作方式可以说越来越现代化了。在工作要求上,无论是在服务态度、服务质量还是在执法质量上党和人民对我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 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工作,党和人民对我们越来越高的要求,我们如果不能解放自己的思想,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有预见性的去学习新的业务知识,科学合理的积极处理新遇到的问题,我们的工作将永远落在时代的后面,我们将无法满足党和人民对我们的要求,将无法胜任自己的工作。因此,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积极的,有预见性的学习新业务,新知识,为适应人民的需求,工作的需要,做一个有准备的交警。 科学发展观是指引我们正确开展各项工作的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作为交通管理工作的直接参与者,我们每一名交警一定要将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们的每一项工作中去,为我们伟大的公安交通管理工作而努力奋斗。 交通管理论文:增强忧患意识做好公安交通管理工作 随着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猛和发展。与此同时,各类交通事故的居高不下给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了重大损失。同时,也给国家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造成了极大地安全隐患。因此,作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深刻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忧患意识,认真做好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发展和谐稳定应该放在第一位,只有和谐稳定,社会才能不断发展进步,人民群众才能安居乐业。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创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就必须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当前,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火灾、煤矿事故、交通事故等接连不断的发生,造成了大量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极大的影响着社会稳定发展。我们看到,在所有安全生产涉及的领域中,交通事故的发生居于首位的,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得到国家安全生产部门的高度重视。因此,作为交警部门所承担的压力是前所未有的,做好“一降两保”刻不容缓。 二、增强忧患意识的必要性 交通事故的发生是我们不能左右的,但是,我们却能够发挥自身部门的功能,全力做好公安交通管理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就要不断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安慰冷暖时刻挂在心上,认真做好管理和预防工作,最大限度的把事故降下来,还广大群众一个安定和谐的安全生活和出行环境。对此,作为每一位交通民警要深刻认识到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给广大群众生民财产带来的巨大损失,以及给社会稳定和谐造成的危害。我们知道,在社会的发展中,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是最主要的两个方面,而交通事故的发生与这两个方面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首先,从影响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讲。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交通事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方便、快捷、效率是当前的特点,机动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们无论出行,或者经商,旅游等都离不开机动车,极大缩短了时间,提高了生活效率。但是,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大量机动车上路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道路里程的不断增加,远远跟不上机动车数量的增长,因此,承受着越来越沉重的压力。同时,在机动车迅猛增长的同时,驾驶员队伍不断扩大,而驾驶员队伍素质却远远达不到要求,给交通安全带来了严重影响。我们看到,随着驾驶员队伍的扩大,安全问题越来越显现,特别是各种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越来越严重,闯红灯、超速超载、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不断发生。这些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造成了道路交通事故的居高不下,给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仅拿城乡结合部来说,广大农民群众是参与道路交通的主力军,他们在搞好种植的基础上,又把眼光投向进城经商和务工。于是,大量的农用车辆浩浩荡荡来往穿梭在城镇的大街小巷,极大地推进了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这经济繁荣发展的背后,交通事故居高不下又极大的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在农村,一个一般的农村家庭,一年的经济收入本来就不高,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对于事故受害双方打击是非常大的。一起死亡交通事故要赔偿十几万元甚至数十万元,这些对于他们来讲无疑是天文数字,即使是倾家荡产也是无力承担的。因此,交通事故的居高不下极大地制约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次,从影响社会稳定的角度来讲。当前,从国际和国内发展形势来看,发展是主题,和平稳定是保障。但是,国际国内形势不容乐观,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对世界构成威胁,恐怖主义民族分裂势力也在影响着国家的稳定发展。藏独疆独分子与境外反华势力勾结,妄图瓦解中国。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社会发展与广大人民群众需要和平稳定,国家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作为交警部门承担着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的重任,同时,也肩负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职责。我们知道,交警部门是政府部门与广大群众联系的一线窗口单位,要做好这项工作,信访工作非常重要。事故处理工作是焦点热点问题,交通事故发生后,作为事故受害人从精神和思想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情绪不稳定,这样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有一点处理不好,群众就可能情绪失控,出现上访问题,就会造成警民关系的不和谐。由于大多数群众的思想观念没有跟上形势的发展,认为事故处理就是交警部门一家的事情。由于受事故带来的危害的影响,人们就可能转移矛盾,认为是交警部门处理不好才造成的这样,于是,就把矛头指向交警部门,甚至出现上访和暴力事件的发生。 三、交警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 既然交通管理工作在社会发展和稳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那么,作为交警部门就要深刻认识到这项工作的的重要性,不断增加忧患意识,全力做好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对此,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增强忧患意识,就要放宽思路纵观大局。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系统的社会工程,在社会发展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在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中,交通事故处理工作是与信访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虽然我们交警部门在尽最大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做好这项工作。但是,我们不可忽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我们不要只是把交通管理工作放在狭小的范围内予以考虑,而是要从社会发展稳定的大局来考虑,在要把这项工作放在社会稳定发展的大局来认识。在这方面,领导干部要站在全局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一是,维护社会稳定。对于一些敏感问题,特别是涉及到社会稳定大局的问题,诸如信访问题,要认真研究对策,要从维护全社会稳定这个大局来认识,防信访问题的发生。二是,维护社会经济发展。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具有其社会功能,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由于工作中存在问题而带来了的一些问题。诸如“三乱”问题,就是一件非常棘手的问题,对于经济发展影响非常大。如果这项工作做不好,就会影响地方形象,给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履行防止“三乱”问题职能部门的作用,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二)增强忧患意识,就要打牢宗旨意识。交警工作肩负着维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任,其宗旨就不言而喻。要做好这项工作就要把树立宗旨意识放在首位。一是,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疾苦放在第一位,急他们所急,想他们所想。深入一线了解广大群众在办理业务中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增加服务项目,改善服务态度,让广大群众感受到交警工作真正宗旨,真心实意的支持我们。二是,实际工作中要突出服务。在事故处理工作中,要做到公平公正,做好事故认定,并积极做好调解工作,尽最大努力使事故双方达到满意的效果。在一线执勤工作中,要做到严格履行法律程序,要以广提高大群众认识入手,在做好处理的同时,要积极做好宣传工作,使他们明白自己为什么被处罚,以及违法的危害性。同时,对于影响当地经 济发展的问题认真加以整改。在办理车管业务中,要热情服务,笑脸相迎,把有关规定上墙,让群众心知肚明,不跑冤枉路。三是,要走出去,深入下去,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心声。要采取换位思考的方式,深入到群众中间,用拉家常,聊天的形式进行接触,询问他们的需求,征求他们对公安交警工作的看法。同时,积极利用警营开放日活动,让群众走近交警工作,了解交警工作,以便提出好的建议和措施,利于制定出有效措施,改进工作方法。 (三)增强忧患意识,就要彻底整治各种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是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造成的,这些问题的发生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民财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只有做好管理工作,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一是,周密部署,合理安排。根据各自辖区的实际,各地要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有力措施,针对车辆以及驾驶员队伍的实际状况,深入进行摸排,将车辆数、驾驶员队伍人数进行详细的登记,做制作档案,做到心中有数,便于管理。同时,做好培训管理。利用交通安全学校,法制宣传等部门的优势,积极进行宣传教育,抓好源头预防工作。二是,做好各种严重违法行为的整顿治理工作。要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工作措施和方案,利用当前开展的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百日行动的契机,大张旗鼓的开展整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活动。要在重点路段设立检查站点,设立流动检查组,做到动静结合,流动与固定相结合,二十四小时不间断警力,加大对过往车辆的查处力度。同时,要做好对各种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和重点车辆的管理整治力度。要加大对闯信号、超速超载、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整治,同时,要着重加大对客运车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等重点车辆的整治,做到逐车登记,发现问题车一辆也不放过,将问题遏制在萌芽状态。三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利用新闻报刊和电视宣传媒体的作用,利用以案说法等形式进行宣传,扩大宣传影响力。同时,利用互联网的作用,争取让更多的群众通过网络了解交警工作。在此基础上,深入到学校、农村和商店,以及车站、集镇等重要地点和单位进行重点宣传,真正做到把交通安全宣传家喻户晓,尽人皆知。 总之,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涉及社会发展进步和安全稳定的系统工程,需要从事这项工作的每一位交警要忧患意识和大局意识,从内心深处重视起来,把这项工作做好,落到实处。 交通管理论文:交通管理信息市场化应用 1.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市场化应用平台设计 1.1技术方案和线路技术方案:充分调研社会对全国民用机动车和驾驶人登记信息需求,集成以机动车和驾驶人登记信息为主的交通管理信息,通过内外网接入平台,进行数据的隔离交换,补充部分交通、汽车生产和销售、保险、税务、人口管理、法人单位管理等部门相关信息,实现关联信息的整合管理,在此基础上通过数据规范、挖掘、加工,制作满足各种需求的数据产品,并通过灵活的信息与查询、比对手段,向各类数据需求者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技术路线:在全国公安交通管理信息中心建设专门的Web服务平台,设置专用的服务平台服务器,为各外网应用系统提供服务。在外网上服务系统软件,交通、汽车生产和销售、保险、税务等单位实现对业务信息的采集,再通过内外网接入平台将外网采集的信息交换至公安内网的信息中心数据库中,通过Web服务(WebService)实现与公安外网各类系统的信息共享和访问服务。WebService在外网专用服务器上,对服务申请进行身份和安全认证,并详细记录访问者身份和访问内容,如图2所示。其中:(1)考虑到现行的公安交通管理安全管理制度,为保证数据安全,在建设本项目时,公安交通管理数据和外网机构数据均储存在公安内部网络上的全国公安交通管理信息中心,通过安全隔离设备隔离公安内外网数据和应用。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市场化应用平台数据库仅储存系统管理、接口管理、安全监控等数据。(2)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市场化应用平台应用软件部署在内外网安全接入平台的应用服务区,市场化应用平台应用软件通过接入平台的消息服务模块实现实时的数据查询和更新功能。(3)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市场化应用平台提供统一的数据交换访问方式及相关管理功能实现与外网机构的数据交换及管理。数据交换访问方式包括文件打包传输和接口访问两种方式,其中接口访问采用Web服务技术,数据交换格式采用XML文本方式。1.2WEB服务平台设计根据信息服务和共享需求,市场化应用平台主要模块功能包括信息查询、接口管理、安全监控和系统管理等。主要模块功能如下:(1)信息查询提供机动车和驾驶人相关信息的查询功能。主要包括:机动车基本信息、驾驶人基本信息、驾驶人交通违法信息、驾驶人交通事故信息、机动车交通违法信息、机动车交通事故信息、机动车业务办理信息、驾驶人业务办理信息、机动车告知信息、驾驶人告知信息、营运车辆和营运驾驶人信息、驾驶学校信息、汽车维修企业信息、客货运场站信息、车辆生产和销售信息、整车及零部件特征信息、二手车交易信息、车辆保险信息、车辆出险信息、车辆理赔信息、机动车购置税、车船税、车辆发票信息、身份证和组织机构代码核查和解析信息等。查询时提供导出EXCEL和XML文件功能。各查询按权限实现分等级查询,即查询结果返回部分字段信息或字段信息的部分内容。各查询按服务对象实现分对象查询,即查询结果返回的整合信息中只包含该对象需要的信息。(2)接口管理实现对各信息接口使用的管理功能。包括:接口分配功能,实现接口的注册登记、申请、审批;安全访问控制功能,实现接口授权码的分发、验证和接口权限取消等;接口应用情况查询统计功能,实现接口分发、使用、数据访问交换情况的查询统计;访问日志分析功能,实现接口使用情况的分析监控,及时发现和跟踪接口使用的异常情况。①查询类接口此类接口仅供查询使用。查询结果返回内容同信息查询。②写入类接口此类接口仅供市场化数据关联部门调用,用于补充机动车和驾驶人的关联信息。如交通部门写营运车辆和驾驶人、驾驶学校、汽车维修企业和客货运场站等基础信息,汽车生产和销售部门写车辆生产和销售、整车及零部件特征、二手车交易等信息,保险部门写车辆保险、出险、理赔等信息,税务部门写机动车购置税、车船税、车辆发票等信息,人口和法人单位管理部门写身份证和组织机构代码核查和解析信息等。(3)安全监控实现对市场化应用平台全方位的安全监控功能。包括:系统运行监控,主要是监控平台的软硬件情况是否正常,平台的安装信息等;后台任务监控,主要是监控后台自动运行任务是否正常,查看后台任务的相关日志信息,并通过该模块实现任务手工启动、运行等;接口运行监控,主要是监控应用平台提供的接口是否正常、是否有被非法调用、高频访问等情况。日志查询,主要是查询应用平台提供的各类业务操作的相关日志信息。(4)系统管理主要包括部门管理、角色管理、用户管理、系统代码参数维护等功能。 2.应用实例 为说明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市场化应用平台的运作方式,我们以“车辆保险业务系统”为例,该系统运行在保险公司(外网上),利用此平台与运行在外网上的车辆保险业务系统交换数据,协同工作,系统业务操作流程如下:(1)投保人(人)到保险公司投保机动车交强险或商业险,业务人员登录车辆保险业务系统,输入车牌号,业务系统通过该平台提供的查询接口,自动获取机动车基础信息、被保险人情况、保险公司出险记录、续保前该机动车发生的事故、最近三年的机动车事故和交通违法记录等信息。业务系统只需很短时间即可计算出保费,出具正式保单,(上接第203页)置、称量台车操作状况;测温取样装置的上下限位到位信号、称量台车限位,测温取样装置精确到毫米的实时位置信息,测温取样装置实时取样温度,称量台车铁水重量;变频器的故障复位。 3.结论 为了充分利用全国公安交通管理信息中心存储的交通管理信息,更好地为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广大民众服务,全面推进交通管理工作市场化进程,本文提出了一种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市场化应用平台建设方案。该方案在全国公安交通管理信息中心建设专门的Web服务平台,通过WEB服务(WebService)实现与公安外网各类系统的信息共享和服务。该项目的实施不仅填补国内空白,而且会提高交通管理工作服务社会的整体水平,其社会效益十分明显,从优化交通管理相关资源配置,充分培育和发掘市场潜力等角度来说,其间接经济效益更加显着。该平台主要用于各级政府部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机动车生产和销售企 业、保险公司和金融机构、租赁公司、科研院所和征信部门,市场覆盖面非常广泛,市场容量巨大。尤其是顺应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物流产业发展政策、征信政策等趋势,政府和社会需求量大,成长空间无限。 4.结束语 本文将西门子PLC应用于铁水倒罐控制中,实现了倒罐站的自动监控和设备的数字化管理,提高了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和运行可靠性。目前已在济钢4#210t转炉投入运行,运行情况良好,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与操作难度,提高了监测精度与工作效率;使用方便、可靠,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业务系统通过该平台提供的写入接口,将该车辆的保险信息交换至内网的信息中心数据库。(2)投保车辆发生交通事故,业务人员接到报案电话后,输入车牌号调取机动车保险信息,核实情况后,输入该机动车的出险记录,并通过该平台提供的写入接口,将该车辆的出险信息交换至内网的信息中心数据库。(3)投保人(人)到保险公司进行索赔,业务人员登录车辆保险业务系统,输入车牌号,业务系统通过该平台提供的查询接口,自动获取事故车辆的基本信息,车辆多次理赔情况,出险驾驶员情况,机动车交通事故记录、事故责任认定记录、报案人情况,第三方车辆的情况、汽车修理机构的资质、维修发票等信息,核实相关材料后,进入理赔流程,理赔结束后,业务系统通过该平台提供的写入接口,将该车辆的理赔信息交换至内网的信息中心数据库。 交通管理论文:交通管理的关键技术探析 1关于空域规划关键技术的分析 1.1空域运行特征提取与分析技术分析空域规划主要以空域运行特征提取与分析作为基础。该技术从定义上看,主要指工作人员以空域基础数据作为出发点,在数理统计方法提供的帮助下构建完整的空域运行特征量化和预测模型,对空域运行时产生的流量分配以及空域结构设计等一系列问题开展合理的分析。空域运行特征在内容上可以划分为多个特征,但重要的特征有3个部分,分别为空域服务质量、飞行航迹保持能力以及空域结构技术性能。当中的空域服务质量主要指像终端区、飞行情报区以及航路点等每个要素流量,同时还包括噪声系数、潜在冲突系数以及运行成本等内容;而飞行航迹保持能力的内容主要指处于空域飞行状态中飞机的侧向以及垂向偏差概率分布统计;空域结构技术性能主要为空域利用率、网络连接度以及网络可达性等内容。目前效果比较理想的空域性能数据分析与报告系统主要由FAA开发的系统,该系统可以达到对飞行程序设计进行指导、合理控制空域运行、客观分析空域噪声以及正确评估和分析空域流量等效果,当前主要应用在FAA的下属办公室、终端管制中心以及职能部门中。1.2终端区飞行程序自动化设计技术分析合理对终端区领域中飞机每个环节空间飞行路线开展设计,从而达到飞行程序各要素模块化绘制和自动生成等效果,可以被称为对飞行程序自动化设计。工作人员经对导航台、机场以及定位点等每项飞行程序要素特征进行分析,并且构建其和点、线、面等图形图素之间映射关系,从而取得飞行程序每要素模块化绘制与参数配置的效果。科学构建障碍物对设计模板影响关系模型,再根据终端区中机场附近具体地质条件。对设计模板进行合理的调整,进一步可以对飞行程序实施有效的设计。国外研究的飞行程序设计与空域管理软件系统,该系统将地理信息技术与计辅设计技术聚集为一体,包含大量飞行程序设计标准,能够达到仪表和目视进离场飞行程序设计效果,现阶段该系统已经应用在多个国家的航空领域中。1.3高空航路网设计与优化技术分析对高空航路网进行设计与优化的目的在于构建依托点为国家和地区综合枢纽机场的高空主干航路网,同时达到对进出终端区过渡航路以及支线航路网进行设计的效果。以现行航路网运行特征分析为背景的前提下,制定航路网设计目标。航路网中每个网络节点根据具体层次对其连接提出各种要求。以节点重要程度为基础,构建完整的航路网层次划分模型,合理对国家航路网络进行划分,将其更改由区域支线航路网、区域干线航路网以及枢纽主干航路网这三个层次组成。每个层次内的航路网和终端区飞行程序两者当中的过渡航路便转变为高空航路网设计与优化的内容。每层次过渡航路与航路网设计从时间上可以划分为初始化设计、网络拓扑优化设计以及三区避让设计这三个阶段。该技术的设计目标以确保航路网运行安全为基础,在增加航路网运行效率的同时影响航路网运行成本,使其呈现减少的趋势。通过网络规划技术等提供的帮助下建模与处理每层次各个阶段航路网络设计多目标优化存在的问题。1.4通信导航监视保障能力评估分析该能力评估主要以空域运行对通信、导航以及监视这三个方面性能的需要为出发点详细评估空域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为航路以及飞行程序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通信导航监视保障能力评估需要按照实际通信导航对台站进行监视,也就是其需要具备电波传递特性,同时还详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客观构建每种台站信号传播距离模型与观测误差模型,进而对地基范围中的导航台站信号作用空间、侧向容差以及沿航迹容差进行分析。由FAA研究的RNAV-Pro功能非常强大,可以对终端区飞行程序障碍物开展评估,同时还能够对监视通信台站覆盖进行分析。 2我国空域规划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分析 现阶段我国民航可用空域资源非常少,连全国空域总资源20%也打不到,但是飞行流量却伴随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存在缺陷的空域结构直接对航空运输业发展造成影响,尤其是奥运会等重大国际活动顺利举行后,我国航空运输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给空域运行造成严峻的形势,因此对空域资源做出优化配置迫在眉睫。当前,国家不断提高空管科研力度,并且构建大量的空域规划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课题,以自主研发为出发点,通过航空发展需要推动空管技术发展,统筹我国优势力量,促使我国空域规划技术取得一定的成果,并且给我国空域规划技术规划和设计提供大量理论依据以及技术,使其被广泛应用在民航空域建设领域中。 3结束语 由上可知,现代空中交通管理中的空域规划关键技术对我国航空运输业的影响较深,直接关系到其发展方向,对此专家们需要发扬积极探索和不怕艰苦的精神,不断研发出新技术并将其投入到应用中,为我国航空运输业发展作出贡献。 交通管理论文:对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及其经济效益探究 [论文关键词]信息管理 智能交通 交通管理 经济效益 [论文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对我们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经济增长中也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结构——信息经济,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有了明显的提高。一个比较系统的信息管理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充分体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怎样使用现代信息资源,将影响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现代管理信息系统是计算机应用的一个重要的领域。本文将系统地介绍在计算机被用在管理数据的情况下:城市交通综合管理的停车场系统管理及产生的社会经济效应。 为了解决我国城市的交通问题,改善城市交通系统的性能,一方面需要通过改造路网系统、拓宽路面、增添交通设施以及道路建设等城市交通所必需的“硬件”建设来实现,另一方面需要通过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把现代高新技术引入到交通管理中来提高现有路网的交通性能,从而改善整个道路交通的管理效率,提高道路设施的利用率,实现城市交通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一、智能交通发展的现状 我国在ITS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全球范围智能交通技术研究的兴起,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也加快了对智能交通技术研究的步伐。一方面,北京、上海、沈阳等大城市陆续从国外引进了一些较为先进的城市交通控制、道路监控系统;另一方面,国家加大了自主开发的步伐,如国家计委、科技委组织开发的实时自适应城市交通控制系统HT-UTCS,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市交警总队合作开发的SUATS系统等;1998年交通部正式批准成立了ISO/TC204中国委员会,秘书处设在交通智能运输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智能运输系统的标准化活动,现在正进行中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体系框架的研究。此外,我国将从今年起在全国36个城市实施以实现城市交通智能控制为主要内容的“畅通工程”,并逐步推广到全国100多个城市。 二、中国发展智能交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是一个经济持续发展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与汽车化发展十分迅猛。改革开放前,城市化水平不足19%,目前已经发展到超过30%,预测2010年将接近50%;机动车拥有量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预计2010年达到13亿多辆。中国道路交通设施及管理设施虽然有较大改观,但跟不上机动车增长速度。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大多数城市路网结构不合理,道路功能不完善,道路系统不健全。交通管理设施缺乏,管理水平不高。即使各地都建立了交通控制中心,大多只是实现了监视功能,而远没有发挥控制功能的效应。 三、现代城市交通管理的现状及智能交通系统的经济效益 当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人口迅速向城市迁移聚集。人口、车辆数量不断的增长,但是有限的可用土地以及经济要素的制约却使得城市道路扩建增容有限,因此不可避免的带来一系列的交通问题。当今世界各地的大中城市无不存在着交通问题的困扰。交通拥堵使得人们每天将大量宝贵的时间消耗在路上、车中,同时也导致商业车辆在交通运输中延误,增加了运输成本。交通事故率也不断上升,每年都会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所谓的智能交通系统是指将先进的信息技术、电子通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有机地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实时、准确、高效的交通运输综合管理和控制系统。它是由若干子系统所组成的,通过系统集成将道路、驾驶员和车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加强三者之间的联系。借助于系统的智能技术将各种交通方式的信息及道路状况进行登记、收集、分析,并通过远程通讯和信息技术,将这些信息实时提供给需要的人们,以增强行车安全,减少行车时间,并指导行车路线。 四、智能交通管理的应用方案及其带来的经济效益 1.电子不停车收费(ETC)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简称ETC)是一种用于公路、大桥和隧道的电子自动收费系统。它应用RFID技术,通过路侧天线与车载电子标签之间的专用短程通讯,在不需要司机停车和其他收费人员采取任何操作的情况下,自动完成收费处理全过程。不停车收费涉及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回收,又是缓解收费站交通堵塞的有效手段,而且在使用中收费卡的用量又很大,因此各个国家都优先投入不停车收费系统应用系统的开发,并且积极推广,目前在欧美应用已经比较成熟、普遍,我国也已经在广东、四川等地的高速公路上投入应用。通过应用不停车收费系统可以提高通过效率,防止收费站交通“瓶颈”的发生,同时通过RFID技术实现无人为干预的收费,有效地遏制了偷逃过路费,收费人员玩忽职守、循私作弊等行为,同时降低收费站的管理成本,更快地收回基础设施的投资。 2.城市交通调度管理系统(TMS) 车辆调度管理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采用先进的信息通讯技术,收集道路交通的动态、静态信息,并进行实时地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安排车辆的行驶路线,出行时间,以达到充分利用有限的交通资源,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率,同时也可以了解车辆运行情况,加强车辆的管理。 应用RFID技术作为交通调度系统信息采集的有效手段。比如利用将RFID应用于公交车场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公交车进出站,信息自动、准确、远距离、不停车采集,使公交调度系统准确掌握公交停车场公交车进出的实时动态信息。通过实施该系统可有效提高公交车的管理水平,对采集的数据利用计算机进行研究分析,可以掌握车辆运用规律,杜绝车辆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实现公交车辆的智能化管理,提升城市形象。同时采用RFID作为技术手段具有很高的经济性,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等技术相比具有安装方便、适应性强、成本低,车辆无需改造等特点。同时一些地区和城市也开始将RFID应用于垃圾运输车辆、危险品运输车辆等特殊服务车辆的调度和管理。通过在车上安放电子标签,在特定路段的监控点放置识读设备来 监控车辆是否按照规定的路线行驶、在有泄漏等情况出现时及时发现事故车辆。 3.电子注册管理(EVR) 车辆的注册登记以及牌照管理一直以来都是交通管理部门的管理重点也是难点所在,黑车、假牌照等问题始终都没有得到根除。但是新技术也许会变得简单,采用RFID技术实现车辆电子注册管理系统就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车辆注册登记后加载RFID电子车牌,由于每个标签都有一个全球唯一的ID号码——UID,UID是在制作芯片时放在ROM中的,无法修改,所以可以实现防伪功能。同时标签可以被远距离识别,无需停车及人为干预就可以监查,因此可以规范车辆管理手段,加强对车辆的监查力度,实现车辆年检的智能化管理,加强对非法车辆的打击力度。现在该系统已经在军车等方面得到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交通管理论文:小议雾天的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工作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逐年增加,高速公路已经逐渐成为保障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大动脉,我省地处华中腹地九省通衢,在全国高速公路交通网中处于中心枢纽位置,但是,与通车里程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的是,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特别是交通管理部门对雨、雪、雾等恶劣天气的处置,基本上仍然依靠着历史经验和人海战术,效率不高。本文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在大雾天气特别是团雾突发的天气如何提高高速公路交通管理能力,预防和减少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以期抛砖引玉: 一、雾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一)什么是雾?在水气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如果接近地面的空气冷却至某程度时,空气中的水气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雾的出现以春季二至四月间较多。凡是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气象学称这种天气现象为雾。 (二)雾形成的条件:一是冷却,二是加湿,增加水汽含量。 (三)雾的种类:1、辐射雾: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和清晨。2、平流雾: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气象上叫平流雾。3、混合雾:有时兼以上有两种原因形成的雾叫混合雾。4、蒸发雾:即冷空气流经温暖水面,如果气温与水温相差很大,则因水面蒸发大量水汽,在水面附近的冷空气便发生水汽凝结成雾。这时雾层上往往有逆温层存在,否则对流会使雾消散。所以蒸发雾范围小,强度弱,一般发生在下半年的水塘周围。 5、烟雾:城市中的烟雾是另一种原因所造成的,那就是人类的活动。早晨和晚上正是供暖锅炉的高峰期,大量排放的烟尘悬浮物和汽车尾气等污染物在低气压、风小的条件下,不易扩散,与低层空气中的水汽相结合,比较容易形成烟尘(雾),而这种烟尘(雾)持续时间往往较长。 (四)雾出现的特点:一般来说,秋冬早晨雾特别多,为什么呢?我们知道,当空气容纳的水汽达到最大限度时,就达到了饱和。而气温愈高,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也愈多。1立方米的空气,气温在4℃时,最多能容纳的水汽量是6.36克;而气温是20℃时,1立方米的空气中最多可以含水汽量是17.30克。如果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多于一定温度条件下的饱和水汽量,多余的水汽就会凝结出来,当足够多的水分了与空气中微小的灰尘颗粒结合在一起,同时水分子本身也会相互粘结,就变成小水滴或冰晶。空气中的水汽超过饱和量,凝结成水滴,这主要是气温降低造成的。如果地面热量散失,温度下降,空气又相当潮湿,那么当它冷却到一定的程度时,空气中一部分的水汽就会凝结出来,变成很多小水滴,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这就是雾。它和云都是由于温度下降而造成的,雾实际上也可以说是靠近地面的云。 二、雾天容易引起事故的原因 (一)驾驶员方面存在的原因:1、大雾阻碍视线,驾驶员缺乏对前方路面信息的有效判断;2、超载、超员、超速车辆发现前方情况异常后,不能有效制动;3、大雾多发在早晨,部分驾驶员经过一夜的长时间驾驶,存在一定程度的疲劳,注意力不够集中;4、遇到前方堵塞,大部分驾驶员停车后采取措施不够,容易引发二次事故。 (二)路面设施方面存在的原因:1、监控设施不足,不能满足对路面的全天候监控;2、引导设施不足,出现大雾天气后,在来车方向缺乏必要的可变信息板等提示设施,在高速公路收费站等经常分流的地点缺乏路面广播等指挥引导手段。 (三)交通管理部门存在原因:1、应付大雾等恶劣天气的快速反应能力不强,采取措施相对滞后;2、路面管控存在漏洞,依靠人力巡逻在空间和时间上有一定的缺陷;3、遇有大雾等恶劣天气,路面巡逻民警能够采取的措施较为单一、低效,例如:路面巡逻当中发现前方有团雾,巡逻民警有两种选择,一是继续向前巡逻查看路况,同时向上级汇报;二是马上停车,先在雾区后方采取紧急交通管制(封路)阻止后方车辆驶入雾区。两种选择都存在着一定的弊端,选择第一种方案,极有可能也被大雾包围,遇到堵塞则进退两难。选择第二种方案,则对前方路况不能有效掌握,并且与关闭高速公路的相关规定相抵触,当事民警思想上有一定的顾虑。 (四)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按照目前我省的高速公路交通管理模式,恶劣天气情况下采取交通管制措施时有以下几点不足。1、指挥调度环节过多。采取交通管制措施牵扯交警、路政、经营等部门,各个部门再层层上报,等候命令,环节过多;2、相邻部门、单位之间联动机制不健全。分流、封闭等交通管制措施的实施,往往需要相邻几个基层高管大队和相关部门共同配合,这中间的协调指挥环节需要一定时间,再加上部分单位存在这样那样的客观原因,对驶入管制区域的车辆远程控制不够,路面滞留车辆仍然可以源源不断驶入雾区。 三、通过“四个提高”,积极采取的应对措施: 1、加大投资力度,努力提高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科技含量。国务院《收费公路管理条例》、《湖北省高速公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明文规定高速公路经营部门“遇有公路损坏、施工或者发生交通事故等影响车辆正常安全行驶的情形时,在现场设置安全防护设备,并在收费公路入口进行限速、警示提示,或者利用收费公路沿线可变信息板等设施予以公告……”和“收费站入口处及高速公路上设置电子信息牌及时交通管制信息和交通运行信息”。 国内外其他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先进地区的经验表明,健全路面电子监控手段,做到对路面全方位、全天候的电子监控,使监控信息及时得到相关部门的反馈,增加监控信息的利用效率;利用可变电子信息板,及时路况信息,在路侧设立大功率高音广播提醒司乘人员提前做好应变准备,是一项行之有效的交通安全措施,也是相关法律明文规定采取交通管制时必须履行的一项法定义务。 2、定期组织实战演练,努力提高各部门快速反应能力。组织人员认真开展恶劣天气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的专题调研,详细分析一线民警和不同的基层大队在恶劣天气处置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有针对性制定详细周密的措施,使一线民警和基层大队在处置环节上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并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按照预先设定的各种“突发情况”开展贴近实战的演练,一方面警钟长鸣,提高一线人员的快速反应意识;另一方面使各个部门和人员熟练掌握遇有恶劣天气时应该采取的具体措施。 3、加强沟通,努力提高相邻单位的协作配合能力。针对采取分流、封路等交通管制措施时,部门之间存在的配合不力问题,一方面应从管理体制等方面查找深层次原因,经过上级部门的充分调研和论证,以行政手段加以解决;另一方面应在目前状况下,研究具体可行性方案,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弥补在指挥调度环节上普遍存在的滞后现象。 4、加强 宣传教育力度,努力提高驾驶员雾天安全防范意识。通过宣传,增强交通参与者对恶劣天气情况下安全驾驶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要把雾天以及雨、雪等恶劣天气的安全驾驶技能列入驾驶员培训内容,做好源头化管理。进一步加大超员、超速、超载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治理力度,减少路面交通违法现象,避免加重恶劣天气引发的交通事故后果。 交通管理论文:城市交通管理“畅通工程”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2008年河东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畅通工程"实施方案》精神,加强和深化我区"畅通工程"工作,全面提高我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水平,有效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市政府的统一要求,结合建设"平安河东"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经济建设为出发点,以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水平为中心,以率先实现现代化为奋斗目标,更新思想观念,改革管理模式,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管理效率,充分发挥交通综合协调部门职能作用和公安建设部门的主力军作用,重点解决城市交通的堵点、乱点、事故黑点等突出问题,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水平和群众交通文明素质,为我区招商引资、加快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安全、畅通、文明的交通环境。 二、实施范围和工作目标 2008年河东区确定在全区普遍开展畅通工程活动。总体工作目标是:构筑起社会化的城市交通文明建设和实施"畅通工程"的工作框架。进一步加大交通管理软、硬件投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提高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改革城市交通勤务工作,建立科学、高效、文明的交通管理勤务模式,提高城市交通组织、指挥、疏导能力;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城市管理和执法水平;全方位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交通参与者的交通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文明意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构建畅通、快捷、安全、环保的绿色交通系统。达到B类城市三等管理水平。 三、评价项目 2008年评价围绕"交通有序畅通,管理科学高效,执法严格文明,设施齐全有效"等方面的要求,以《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2008年版)为主要依据。评价指标分为基本指标与附加指标两大部分,基本指标适用于所有城市,附加指标适用于对应类城市。评价结果同时考虑工作进展和效果。 四、实施步骤 (一)实施阶段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具体制定本部门实施方案和创建目标,要按照畅通工程评价体系标准及畅通工程方案要求全面开展工作,完善城区各类交通设施,搞好城市综合执法活动,共同整治维护城区交通秩序,达到预定的创建目标。 (二)初评阶段 各部门根据畅通工程评价体系标准做好自评工作,自评结果和自评的文字材料于2008年7月5日前报送到区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迎接市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初评和省级评价验收。 (三)总结阶段(2008年10月-12月底) 根据检查结果和各单位全年的创建活动,对实施畅通工程效果显著的单位和表现突出的个人予以表彰。 五、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城市交通管理"畅通工程"的组织领导。各单位要把城市交通管理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研究工作措施,解决交通管理"畅通工程"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强化组织领导和协调机构。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切实把"畅通工程"作为形象工程、系统工程、民心工程来抓,要牢固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思想,坚持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打破行业部门界限,形成公安、建设、宣传、规划、教育、交通、环保、工商、广电、安全等多个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共同抓好"畅通工程"。 (二)强化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全民交通法制观念。充分发挥新闻宣传部门的作用,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结合《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宣传和实施,营造良好的执法氛围,及时报道实施"畅通工程"的情况及效果,要针对不同对象,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开展宣传活动,使交通法规家喻户晓,不断提高交通参与者自觉守法的意识。 (三)实行目标责任制,任务再分解,加强量化考核。结合本单位的职能作用,认真分析城市交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具体的工作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把"畅通工程"要达到的目标进行再分解,逐一落实。要精心部署,量化考核,抓好落实,及时纠正、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措施到位,取得实效。 (四)加大科技投入,加快交通管理现代化进程。各单位要把交通管理科技化工作作为交通管理工作的重点来抓,要以提高城区道路交通管理水平为中心,以交通管理示范城镇建设为突破口,更新思想观念,改革管理模式,加大科技和设施投入,科学调整交通流量,提高管理效率。要将近期的工作措施同长远的工作目标有机结合起来,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加快城市交通管理工作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建设的步伐。要认真抓好驾驶员信息卡发放工作,确保公安部《机动车驾驶员交通违章记分办法》的落实。 (五)坚持建管并重的方针,完善城市道路网络,全面实施公交优先战略。要集中力量打通一些卡口和瓶颈,使城市交通局部路段拥阻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要进一步加大对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和公交设施建设的投入。要加强对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的管理,认真落实公交优先的各项具体政策措施。要发挥城建监察队伍的作用,加强执法检查。要按照《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山东省城市建设管理条例》等法规的要求,重点整治小商小贩占道经营、在城市道路或沿线乱搭乱建广告牌、不按规定挖掘和占用城市道路以及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车辆的规范营运等问题。 (六)强化交通秩序综合整治,确保畅通工程顺利进行。按照国家、省、市的要求,要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秩序整治活动,强化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努力减少各种交通违法行为,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进一步提高交通管理的整体水平,推动实施畅通工程,创造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服务。 六、组织领导 区政府成立城市交通管理"畅通工程"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宣传、公安、交警、交通、公路、财政、建设、规划、教育、工商、安监、综治办、文明办、人保公司、人寿公司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河东交警大队,大队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城市交通管理"畅通工程"工作。 交通管理论文:创建中国特色空中交通管理理论体系 【摘 要】本文提出了我国空管体制改革的思路,揭示空管体制改革的必然性与紧迫性,研究提出制度完善、运行顺畅、技术先进、用户满意的中国特色空中交通管理体系,为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空管理论提供指导。 【关键词】中国特色 空中交通管理体系 一、我国现行空中交通管理体制的弊病 1.政令不统一 上级空管局对下级部门业务性管理指令,民航地区管理局向地区空管局行政性管理命令,因此总局空管局需要以行政手段推行一项行业管理标准时,必须通过民航地区管理局。 2.设施建设管理不统一 空管部门根据业务需求所作的建设规划,项目安排在向上申报逐级审批的过程中,下级空管部门的信息分别通过行政和业务两条渠道上报,使各个渠道所获得的信息事实上不精确、不完整。空管部门所获取的仅仅是一些业务统计信息,而某些对空管非常有价值的管理信息都不能直接地、及时地获取。在管理体制不顺,信息渠道不畅的情况下,各级空管部门既要对空管系统的安全运行负责,又要开展行业管理,这实在是有违科学决策、政令统一、责权利统一的管理原则。 3.投资管理不合理 国家对空管的投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通过行政管理主线实施的。对于民航建设基金的投资,空管部门只提出需求规划和投资建议,并对已明确的投资项目的建设过程实施管理,而没有投资决策权,也不承担投资的风险责任。使得有些地方和部门领导没有投资风险意识,对投资额很高的进口空管设备只重视购买,而不设法提高其利用率,造成投资效率十分低下。对己购置的空管设备,不注重管理和维护,致使许多空管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大为降低,造成国有资产的不必要浪费。 4.空管设施资源配置不合理 民航总局统收统配国际航班的航路收益,各个空中交通管制中心独立统计结算国内航班的航路收益,因此各空中交通管制中心与负责管理维护航路设施的民航部门之间,存在着航路费收益的分配问题。并且,航路设施的产权采用自然归属的方式划归原来负责管理维护的部门。维护管理部门对于航路设施未能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去保证维护质量和运行可靠性,严重影响了精密设备的使用寿命和运行状况。 5.空域划分不合理, 航路设置未体现经济性原则, 空域利用率低 由于大量公布及未公布的危险区、限制区, 不仅现有民航航路多曲折设置, 不符合“尽可能减少飞行里程”的航路设置规范, 而且新辟航路困难,造成少数航路容纳不合理的高飞行流量。 6.军、民航飞行隔离方法原始 当军航特殊任务飞行时,军航指定的协商方案多为空域隔离, 由于军事飞行的突发性,民航避让的初期必然产生混乱, 后期由于空域使用限制往往必须进行流量控制。并且, 目前我国军、民航飞行间隔标准不同, 造成空域大面积的浪费。 二、中国特色空管理论体系框架 1.中国特色空管体系的定位 空中交通管理是建设我国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环节,是民用航空安全、高效和公平运行的基础。在我国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空中交通运输方式是国家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民航在国家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比重将持续增大,成为长途旅客和高端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民航发展的瓶颈在空管”,我国民航在空管领域投资、建设和行业管理水平的落后是制约我国民用航空可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中国特色空管系统开发建设是提升民航基础性运行体系的关键举措,可以成为我国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核心工程之一。 2.中国特色空管体系的框架 (1)改变以往的“两条主线,三级管理”的管理体制为直线制管理体制。直线制空管体制改变了业务部门必须通过上级行政主管局对下级业务部门实施管理的现状,形成了政事分开、运行一体化。民航局空管局、地区空管局的空管行业管理职能与运行职能实行分离,行业职能交由总局和地区管理局行使;民航局空管局和地区空管局行使业务管理与运行职能,实行垂直管理,实现一体化运行。实现行政管理和业务管理的统一。 (2)在空中交通管理的责任区域设置管理机构。这种管理体制突破了以往计划经济模式下以行政管理为纽带的条块分割的管理格局,有利于各级空管部门根据总局的统一部署,结合自身空管辖区的实际业务需求制定发展目标,有效地改变过去那种只注重机场飞行区设施建设,忽视航路设施建设的状况,有利于航路设施的合理配置和完善。 (3)以国家重大技术专项和列入国家中长期规划等形式确立中国特色空管体系技术平台建设的目标与方向,寻求国家支持、国民关注,集中国家各方面资源获得技术突破。 (4)从机制上建立跨行业的协作平台以及行业间的战略合作关系,从建立系统性能需求(目标)、完善技术政策、调动行业外可用科技资源等方面开创民航技术开发的新模式,开创民航宽阔的发展格局。 三、构建中国特色空管理论体系的政策建议 1.军民空管制区域应尽可能一致 从国家空域资源的整体考虑,科学、统一地划分管制区,达到军民空管制区尽可能的一致,这是提高空域利用率,利于军民航相互协调的有效办法。 2.合理改造航路(航线)结构 我国航路(航线)结构,是随着民用航空运输的需要逐步发展形成的,其走向受到军用机场训练空域的限制,转弯较多,航班飞行不够经济。近些年,对北京、广州、上海等繁忙地区的进离场航线进行了调整优化,收到了良好的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规划、修改航路(航线)要着眼于国家的经济效益,实行整体规划,使城市间的航程尽可能缩短。 3.建立统一的全国流量管理系统 实行总局和地区两级流量管理体制,在民航总局建立全国流量管理中心,统一实施全国的飞行流量管理工作;在各地区建立流量管理机构或席位,根据全国流量管理中心的要求实施对区内的飞行流量管理工作。各类飞行计划的审批、飞行流量的安排、航路空域的灵活使用以及飞行冲突的临时调整,都将通过统一的流量管理系统来实现。统一的全国流量管理系统,将为实现集中统一、安全高效的空管运行目标发挥巨大的作用。 4.改进管制方式 加强空管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通过改变现行的程序管制方式,实现自动化的雷达管制,在保证飞行安全的前提下,加大飞行流量。 5.在空域管理上要灵活 在军用机场训练空域没有活动时,应允许民用飞机使用,以提高空域的利用率。在空域的管理上,国家政策及军民航的协调是非常重要的。 交通管理论文:交通管理单位内部会计控制浅议 [关键词]交通管理单位;内部会计控制;财务管理 [摘 要]本文依据内部控制原理,结合交通管理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实际,提出了交通管理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原则,阐述了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和方法。 交通管理单位是负责各种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维护和管理,对公路运输和水路运输进行调控的行业管理部门。交通管理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健全有效,对其正确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财经法规,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合理有效的使用,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内部会计控制的原则 1 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交通管理单位资金来源渠道多,支出频率高、会计业务种类多。根据《会计法》中关于职务分离的规定,在这些业务处理程序中授权和执行的职务要分离,记账与货币资金管理和实物资产管理的职务要分离,执行和复核的职务要分离。 2 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交通管理单位的财务会计部门其资金类别和核算业务种类较多,各项资金的日常收支决策权应当集中在财务负责人手中,未经财务负责人批准,不得动用任何资金。由于资金种类多、核算业务量大,需要将各类业务分别设置会计岗位,根据财务人员的数量和能力分配岗位,每位财务人员可从事一岗位或几岗位的财务会计工作,以形成分工合理,各负其责、职责权限明确的管理机制。 3 业务处理程序化、规范化原则。会计业务处理程序化是明确业务处理责任,执行财经纪律,防止在资金取得和使用上感情用事、以权谋私、贪污舞弊的有效手段。会计业务处理规范是会计人员处理会计业务应达到的标准或要求,会计业务的处理规范化对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具有重要作用。 4 计划管理和例外原则。资金收入计划是对一定时期的资金收支进行的事先安排。它的主要作用,一是对资金收支进行统筹规划,明确责任,作为资金收支和考核责任的依据;二是控制资金支出的标准。交通管理单位的财务会计部门应当根据经批准的年度预算、计划等编制本部门的年度资金收支计划和月度资金收支计划,该计划应业务类别和按资金类别编制。对于超计划的支出、计划外的支出必须事先由单位负责人或财务负责人批准后才能支付。 5 稽核的原则。稽核是由稽核人员对单位一定时期的会计凭证资料进行审查、核对,检查财务各项收支和会计处理是否真实、合法、合规,是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重要措施。在每一会计期间终了对日常发生的会计业务进行处理后,必须进行账实核对、账证核对、账账核对,在核对账目的基础上对每类资金进行试算平衡,编制会计报告,作到账实相符、账证相符、账账相符和账表相符。 6 重大资金收支事项商议的原则。重大资金收支事项是指在正常财务收支以外发生的、对全局或今后有重大影响的一些资金收付事项,如数额较大的计划外或预算外资金收支、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大额借款和还款、给所属单位的贷款、重大的对外投资、金额较大的设备机具购置等。这些重大资金收支事项应事先提出方案,进行集体讨论,必要时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后才能办理。 二、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 1 岗位设置与分工。 交通管理单位财务会计机构内部工作岗位设置,依据内部控制制度关于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应设置财务负责人岗位、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和稽核岗位。其中会计核算岗位应根据业务种类及业务量大小和会计人员数量进行分工,设置不同的会计核算岗位。在岗位设置与业务分工中必须坚持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原则。财务负责人不得直接办理资金的收付及填制记账凭证等业务;需经授权或批准后方才能办理的业务在未经负责人授权或批准之前,执行人不得办理该业务;财务印件、银行予留印章应由财务负责人、稽核人和经办人分管,不得将财务印章、银行预留印章交由一人保管;会计岗位和出纳岗位必须分开,会计只对本岗位的业务进行核算,不得兼办该业务的货币资金收付业务;出纳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不得兼办会计核算业务。稽核人员不得兼管货币资金收付和记账报账业务等。 2 资金收支控制的几个关键环节。 资金收入业务中应主要抓好银行开户环节控制和收入存款环节控制。交通管理单位必须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银行账户管理办法的规定和各项资金管理的要求在银行开设账户,银行开户应经单位负责人批准,不允许未经批准擅自开户。银行户头要保持稳定,若需变动须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关于收入存款控制,凡属单位的资金除国家规定应由有关部门单独管理的外,其余资金都应由财务部门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收入款项要及时全部交给财务部门,其他部门不得私收私存;交通管理单位的财务部门对于收到的款项也只能存入规定的账户,不允许私设户头私存私放。 资金支出业务中应主要抓好支出计划环节控制和支出审批环节控制。年度资金支出计划是对年度内资金支付的统筹安排和平衡,以对资金支出进行总的控制和考核;月度资金支出计划是依据年度资金支出计划的要求对月份内资金支出的具体安排。对有所属单位的交通管理单位来说,资金支出计划应按支付项目、收款单位等编制,其中对拨款计划应确定拨付的时间和金额。年度资金支出计划应经过单位负责人批准,月度资金支出计划应经财务负责人批准。对于各种拨款,应依据单位负责人或财务负责人批准的月度资金支付计划进行拨付,经批准的月度支出计划在正常情况下应不折不扣地执行,不得出现多付和少付的情况,遇有特殊情况时应按例外原则处理;对机关本身发生的费用应以单位负责人批准的凭据进行支付。 3 业务处理程序和标准。 对资金收支业务来说,通常有计划、审批、收支、稽核等程序;对会计核算业务来说通常有审核原始凭证、设置账户、填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告等程序。 交通管理单位资金收支业务主要有交通规费资金收解业务、交通基础设施维护资金拨付及报批业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措和拨付报批业务、交通行政事业经费领拨、支出和报批业务、预算外资金收支业务、国有资产管理业务等。交通管理单位的财务会计部门应当根据《会计法》和财务制度的规定及内部管理制度的要求,对每一类会计业务规定明确具体的业务处理程序。 交通管理单位的财务会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及内部管理要求制订业务处理标准或规范。会计业务处理标准主要包括:应执行的会计制度、应执行的财务管理规则、业务处理程序、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等。交通管理单位的会计核算业务多,资金种类多,管理要求严,政策性强。每一类会计业务国家都规定了相应的会计核算办法,每一种资金国家都有相应的财务管理规定。财务会计人员应按规定进行核算和管理。如果交通系统有一些特殊业务国家尚未规定其具体管理规定,交通主管部门应与财政部门协商并征得其同意,制订一些具体的核算办法和管理办法,使所有会计业务的核算和资金管理都有相应的规范。 交通管理单位的会计核算必须符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不论是自制原始凭证的设计与传递、会计账务处理、财产清查和会计报告编制,还是会计核算资料和会计档案管理等都应当尽力作到规范。 财务会计机构在对外编报会计报告的同时,应当设置和定期编报本部门的财务会计报告,以供单位领导和财务负责人了解和掌握本部门各项资金的收付和结存情况、有关计划的执行情况。 4 稽核与监督。 稽核应以财经纪律、内部控制制度、经批准的资金收支计划等为依据,对财务收支和会计资料进行审查和核对。日常业务审查的重点应是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在会计凭证审查中要特别注重原始凭证的审查,在会计账簿审查中要特别注重银行存款收支及结余的审查。在日常审查的基础上定期审查会计报告,审查时既要审查每一笔资金收支业务的真实性、手续凭证的完备性、业务处理的合规性、账簿和报表数据的正确性,也要审查单位总体的财务状况,注意检查资金的流量和流向,评价单位的资产负债情况,预算或计划的执行情况,各项借款合同的履行情况等。在核对账目方面,在账实核对、账账核对、账证核对、账表核对中特别要注重银行存款账目和银行对账单的核对,有价证券账目和有价证券实有数的核对,借款合同与借入款项的核对、资金拨付数与资金支出计划的核对,往来款项与债权、债务方定期核对等。 在财务部门内部稽核的基础上,交通管理单位应定期接受内部审计部门和国家机关等监督部门的审计和监督,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纠正,保证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真实、合法。 交通管理论文:道路交通管理非现场执法遭遇“电子狗”法理性探讨 一、电子狗概述 电子狗的背景。近几年来一种号称电子眼“克星”的反监控设备在全国各地市场上出现,这种名叫“探测狗”的无线侦测设备虽然价格在千元上下,但一面市就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据“探测狗”的发明者清华大学安全技术实验室的工程师说,他发明这一项技术的初衷是为了防止电子眼的滥用以保护个人隐私。应当看到,“探测狗”这种反监控手段的出现,源于保护个人隐私的一种私力救济手段,其存在有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但它同时也可能会对国家机关的正常执法活动造成影响,事实上,这种装备目前已被一些机动车驾驶人用于针对“电子警察”的反侦测中。那么法律对此应当如何看待呢?从公民合法权益保护和公共管理实现两个角度出发,不宜采取一概禁止“电子狗”使用的做法。 电子狗的定义。狭义的电子狗。是指以早期无线发射及接收原理制成的反测速产品,现在在黄河以南地区还有大量销售,只能在一些地区起有限的作用。广义的电子狗。是指许多人习惯上将所有的反测速产品统称电子狗,这种产品现在一般叫反测速雷达,产品包装上写的是安全驾驶仪或雷达警示器。此类产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全频反测速雷达。全频反测速雷达是伴随雷达测速仪大量使用而产生的一种车用设备,雷达测速仪是根据接收到的反射波频移量的计算而得出被测物体的运动速度。(2)gps反测速雷达。目前世界大约80%以上城市测速采用的是压感线圈方式测速,这种测速的方式是在路面上埋上感应线圈,通过计算车辆通过线圈的时间来计算车速。(3)gps全频反测速雷达。gps全频反测速雷达将前两类反测速雷达的功能结合在一起,既能对固定雷达测速器的准确预报,也能预报流动测速,全面解决了前两类产品的不足。 电子狗的原理。1、萝卜机是靠预埋发射机来提前预警的。厂家在需要提前预警的地方埋放有无线微波发射器,这无线发射器只有一固定的频段。同时它也销售只能接收这一频段的接收器。2、gps机器是通过采集坐标经gps定位来提前预警的。也是厂家把需要提前预警的地方的坐标采集后,以数据的形式储存在gps存储芯片内。 二、使用电子狗法理性分析 使用电子狗非法的理由。尽管没有现有国家法律明确禁止车辆安装电子狗,但《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任何车辆不得安装妨碍交通监控技术取证的设备。而在地方法规上,则有些比较严格,像《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第五十八条规定,对驾驶机动车有这种行为的,责令改正,处警告或者200元罚款。据此,广东省内东莞、江门等地目前已明确表态安装电子狗违法。四川、浙江、福州、海口等地也明确规定:安装电子狗等干扰交通监控设备的装置属违法行为。国家安装测速仪、监视器是为了有效地加强交通管理,但是这种反抓拍探测设备的出现助长了一些违法司机的违法行为,这违背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管理原则。对于那种能够反电子眼拍摄的设备,电子监控设备除了能有效制约超速行为以外,还能监视路面交通状况。 电子狗合理使用的作用。(一)减少司机违章 。从客观效果上看,安装“电子狗”,对交通秩序基本上是有利的。相关交通管理部门和警方在路口安装“电子眼”设备等特殊装置,目的是为了减少超速、违章行为,而“电子狗”能够提醒驾驶员不要超速、违章。(二)补充取证效力 。作为违法行为取证设备的“电子眼”,本身的合法性尚值得考量。而“电子狗”的使用将有力补充“电子眼”所取证的证据效力。(三)不碍交警执法。安装在车内的电子狗,实际上就是一种无线电波接收装置,能“接收”到电子眼附近的发射装置发送过来的电波,并提醒司机。就象收音机一样,收音机接收电波,并不会影响广播电台技术设备的正常使用,“电子狗”也不可能“影响”或“干扰”交警安装的“电子眼”的正常使用。 三、电子狗国外使用情况及发展趋势 在韩国,公交车上都装有电子狗,而在日本,也有近50%以上的汽车装了这种产品。在美国等国家电子狗已为合法科技产品,在美国50多个州中仅有3个州不合法。雷达超速探测器在结构上和功能上而言是属于一种无线电信接收机,被定位为交通电信器材,在不妨碍国家安全以及破坏电波秩序的大原则下可以自由使用,其功能仅限于接收,不会涉及干扰频道。依据美国fcc制定之频率,为合法接收法定频率。使用目的仅为事先接收警方之雷达频率,并对警方取缔超速产生预警及提前警示、告知功能,为避免取缔而送到减速之目的,与道路旁所竖立前有固定测速照相警示牌有相同之意。 电子狗科技发展趋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汽车、摩托车消费的政策,有效刺激了汽车消费市场,汽车产销呈高增长态势,首次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2009年,汽车产销分别为1379.1万辆和1364.5万辆,同比增长48.3%和46.15%。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为1038.38万辆和1033.13万辆,同比分别54.11%和52.93%;商用车产销为340.72万辆和331.35万辆,同比增长33.02%和28.39%。2009年中国汽车电子狗市场销售收入约为2000亿元。作为当前汽车功能和性能提高的重要部分,汽车电子狗产品应用将更为广泛,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得到更多的重视。自主品牌与自主核心专利技术是有区别的,国内企业在目前已经保持的成本竞争力的基础上,应该积极创新,一方面研究现有技术的更新与升级,另一方面研究下一代可预见技术,争取在今后的竞争中争取更多的机会。 四、中国加强电子狗立法的建议 “电子狗”一旦将其合法化,它将肩负减少交通事故提醒机动车驾驶人时刻注意行车安全的安全卫士和杜绝违法的重任。我们必须以立法立法形式明确“电子狗”的技术标准,各项电子信号参数,从“电子狗”的生产、安装、使用等环节进行立法探索。目前大多数销售地区没有制造“电子狗”的厂商。在各地出售的“电子狗”主要是经销商从广东等地买入的。由于很多这样的公司处于“地下状态”,产品没有保修期,很容易产生消费纠纷。规范了“电子狗”的合法生产,并且将“电子狗”的合法化才能使该产品作为一种法律允许的商品进入市场,并使消费者和销售者的合法权益能有所保障。为此,只有通过全国性立法,确立“电子狗”的合法化使用,那么将更有利于交警部门的行政执法,使行政执法更加公开化,透明化,也将使“电子狗”的使用更趋规范,“电子狗”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如果通过全国性立法确立“电子狗”的合法安装使用规范那么,将有效监督交警部门的行政执法,使行政执法公开化,透明化,也将使“电子狗”的安装使用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因为立法规范“电子狗”的生产、销售是规范其安装使用的重要保证,所以一旦完成对“电子狗”的各项合法化规范化进程我们可以预见的是透明的行政执法以及交通事故数量的降低,更可以使得警力的大规模节约,由此节约国家财政,而且可以通过对电子狗的特许生产、销售经营权的有偿发放促进政府财政收入的提高,税收就更是情理之中。这样做既增加了财政又达到了行政执法的透明,促进警民关系,构建和谐社会。 交通管理论文: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浅析 摘要:随着我国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交通行业的广泛应用,对交通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只有不断推动交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借助和应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我国交通行业才能适应交通建设、生产和管理等各个环节发展需求,更好的为公众服务。 关键词: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运输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日益突显。为此,急需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我国的交通建设与运输管理的全过程中来,因此,必须加强交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为公众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以全面提升整个交通行业的管理水平。 一、加强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交通是人类所有活动的纽带,对城市及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不断推进的城市化进程,道路交通量急剧增长,全国范围内的大中城市及沿海地区公路网基本都出现了严重的交通阻塞现象。 通常来讲,解决交通拥挤的办法是降低道路交通负荷,使道路通行能力适应交通流的要求。降低交通负荷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一是交通建设,提高交通网络容量,以达到降低交通负荷的目的。通过道路建设解决交通问题往往是人们首选的措施,但是,道路交通建设投资巨大,建设周期也很长。而且当道路网络基本完善后,新建道路能产生的网络运输效益就已经非常低了;二是控制交通需求的管理,通过控制、限制、禁止某些交通方式的出行,减少出行量,以达到降低道路交通负荷的目的。三是交通系统管理,通过一系列的交通组织、交通设施控制交通流量,使交通流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都趋于均匀,这可有效地避开交通阻塞时刻及阻塞地段,提高网络运输效率。 与建设道路相比,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管理手段充分发挥道路网络的潜在功能,全面提高运输效率,缓解道路交通紧张局面,投入少、见效快,更具有现实意义。现代化管理的技术核心是信息化建设,即道路交通综合信息的管理与应用。 二、我国交通信息化建设现状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公路管理信息化工作。对建立全国公路数据库的可行性进行了调研,同时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和开发。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自行研发的路面管理系统、桥梁管理系统逐步推广应用,为道路管理决策科学化和信息化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部分省份逐步开发完成了高速公路交通监控系统,并实现了联网收费、电子不停车收费。目前,全国初步实现了公路基础数据资源的计算机管理,部分省份还初步建立了公路数据库,并实现了公路属性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的交互查询,建立了不同比例的电子地图,基本满足了日常道路管理与养护工作的数据需求,为可视化、现代化、科学化的道路管理工作提供了支持平台。 信息化成为现代公路管理的重要工具。这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公路管理信息化实现了以管理公路信息资源为工具,解决所管养公路基础数据的信息化管理问题。这样,公路管理部门能够准确、详细的掌握最基本的公路的信息。同时,这些信息应能同步在电子地图上进行显示,从而构建可视化的电子公路,使宏观决策、行业管理等工作更方便、快捷。 其次,公路管理信息化实现了及时向公众提供信息的服务。通过信息化建设,向社会公众提供人性化的出行信息,如公路基本情况、堵塞、断交、封闭、施工等信息。这项工作是新形势对公路管理部门的要求,更是体现全行业服务理念,树立行业社会形象的重要措施。 第三,公路管理信息化提高了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公路管理工作的许多决策都是以海量数据为基础。如公路养护计划管理、超限运输路线安排等,应结合公路技术状况、公路病害、交通量、公路基本情况等综合因素。以往都是根据经验和上报情况为主进行决策,加强公路管理信息化建设后,工作效率和决策科学化水平均有大幅提高的余地。因此,应开发与日常业务紧密相关的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提高公路管理信息的现代化水平。 三、加快推进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1、信息化管理的规划必须立足高起点 高起点的规划,是实施交通管理信息化高质量建设的基础。交通息化建设必须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原则,做好统筹规划。通过各个分系统联网,加强数据采集、交换和更新,建立公路基础信息库、运输企业库、船舶库、车辆库、从业人员库等大型基础信息资源库,形成信息集中再反馈的互联互通机制。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统筹、集约、便民等因素,以整合、升级为主,改造、新建为辅,并注重与国家和相关行业的规划相衔接,为各类资源的综合利用奠定基础。规划既要体现综合性、权威性和计划性,明确交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目标、基本原则和建设重点,实施统一的建设标准与规范,又要明确各阶段的建设目标,保证信息化建设的有序、持续发展。 2、统一规范标准,不断完善信息应用系统 首先,要以规范运管业务为基础推进软硬件建设。在机构调整的基础上整合业务需求,以优化组织机构为前提,优化业务设置,使各项工作流程适应计算机处理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数据采集、存储、传输等各方面的业务操作,并不断提高软硬件建设的针对性,加快软硬件更新升级,以不断适应运管行业发展的需要。其次,要提高整个系统的标准化建设水平。以完善的代码标准、数据标准、接口标准为基础,以严格的项目管理体制为保证,按照统一组织管理的原则,统一数据采集的口径,规范业务流程,实现数据一致、信息共享、综合利用的目的,提高数据信息共享度和有效使用率,实现数据及软件平台的标准化。 3、信息化建设中要注意保障信息、数据的安全 在建设信息网络系统时,应同步建立安全保密体系,坚持内网外网分离,利用数据备份与恢复、身份认证、实时检测与监控、访问控制、病毒防护等手段确保信息网络的安全,并通过定期培训、教育等方式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保密和安全防护意识,杜绝安全隐患,保证公路信息网络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 4、加强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的管理 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各级交通管理机构的积极参与,只有将部门的信息化纳入目标考核体系,才能调动积极性,增强紧迫感,信息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随着信息网络的普及,各级交通管理机构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管理、信息系统维护都需要专门人员负责,这就有必要建立信息主管制度。 5、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队伍 信息化建设人才是关键。在推动交通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要更加重视行业信息化人员队伍的素质建设,要广纳贤才,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研究制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政策和措施,努力在信息化建设中培养和锻炼人才,逐步建立一支既熟悉交通业务、又掌握信息技术的,适应交通信息化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交流、奖励等机制,落实各项人才政策,创建良好的人才环境。在培养方式上,针对不同层次需求对交通行业工作人员进行信息化知识的培训,提高其使用和运用信息化技术的能力。 结语 交通信息化建设以为社会提供“安全、便捷、舒适、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环境为宗旨。因此,必须进一步解决客观现实存在的问题,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规范、引导和推进交通信息化发展,全面提高交通持续综合竞争力,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交通管理论文:空中交通管理空域资源经济学浅析 摘要:空域一词,在空中交通管理文献中被定义为“地球表面以上可供航空器飞行的一定范围的空气空间”。空域作为一种“天然的资源”,和陆地资源、海洋资源以及其他空间资源共同构成一国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总量,是国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的空域是固定的,之所以能从曾处于闲置状态自然资源转变为创造市场价值的经济资源,凸现稀缺性特征,是由于航空运输业的崛起。本文笔者通过对国内外空域资源的研究状况,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我国空域资源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空中交通管理财务方面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空域资源 现状 解决方法 一、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关于国家空域资源利用与管理的研究、关于国家资源数量及其用于国家安全的比例的研究,从经济思想基础看,英国经济学家庇古(pigou)福利经济学思想、凯恩斯(keynes)有效需求原理及乘数原理,以及美国经济学家希奇(xejy)有关管理思想均有涉猎;此外,美国国防经济学家施莱辛格(sylejenc)提出的按照“替代成本原则”和“边际效用原则”配置经济资源的理论等,亦有论述。 在美国,学术界和政府部门非常重视对国家空域资源利用及其管理的研究。例如,在充分认识空域资源的稀缺性方面,美国政府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民航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家天然的空域资源,为国民经济服务,限制军方使用,规定其固定使用的空域只能占全国空域的7%。此外,提出空域资源归国家所有的政策主张,认为实行“空域管制一体化”,有助于公民享有平等使用权,从“空尽其用”中获取最大效用;这种“大一统”思想,在实践上表现为联邦航空局拥有空域使用的最高决定权。而且,积极主张“开放天空,放松管制”,进一步促进民航运输业发展,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地位。 二、我国空中交通管理空域资源利用现状及问题 目前我国空域资源利用率每年都保持另人可喜的增长水平,民用运输业的大力发展,低空的开放等都切实有效的利用了我国的空域资源,但由于历史的、体制的原因,我国空域资源的利用仍存在着以下不足。 (一)民用航空运输压力持续加大,军民航空域相互重叠 近十几年来,我国空中交通运输事业飞速发展,每年航班架次增长率都在15%以上,民航运输机队每年增加飞机150架以上。目前我国民用运输机场达到190个左右。到2020年,国内的运输机场数量预计会达到250个左右,运输飞机总数将会达到近2600架,航班起降总量将会达到近1000万架次。在我国少数机场和航路上,空中交通拥挤现象较为严重,特别是北京地区、京广航路等;随着空军建设在国防安全中地位的提升,空军飞行训练任务的增加,加上我国军民航机场分布极不合理,有的机场为军民航合用机场,导致军民航空域相互重叠,空域资源更加紧张,常常造成飞机不必要的空中盘旋等待、地面延误。这不仅造成运营成本的大幅度增加,同时也加重了空中交通管制人员和飞行人员的额外负担。 (二)空管基础设施不能及时跟上空域资源开发,资金滞留严重 造成空输压力大,军民航空域相互重叠问题主要是我国空管系统财务制度的不健全导致资金滞留问题严重,基础设施兴建无法及时跟上空域资源开发利用所致。由于空管建设项目一般都涉及很大的资金数量,国家在项目安排上相当谨慎,很多项目都要经过多个部门的协调,各环节上的审批检查也比较复杂,容易导致空管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滞后,投入无法及时到位资金的严重滞留等问题。再者,空管项目建设要经过规划、国内分布,地质勘探、测量、设计、招投标等一系列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工期能否按计划进行。 (三)空管自动化系统过于依赖国外企业,升级成本高 空管自动化系统主要功能是显示飞行目标、识别飞行目标、冲突监测和告警、飞行计划处理等,能帮助现代空中交通管制指挥员实施空中交通管理,对保障航空安全、提高航空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机场、空中区域管理中心等空中交通管理机构。因此,空管自动化系统的使用效率和空域资源的利用效率密切相关。而目前我国民航空管自动化系统的市场份额主要为:海外供应商法国泰雷兹公司的欧洲猫产品占全部区管中心大型系统、美国德雷费尼克公司占有多数中小型系统。由于空管自动化系统属于极高壁垒行业,行业准入条件较高,且空管行业关乎国家安全,一般企业进入需要很长的时间,导致竞争企业单一而且如果要升级,就需要重新做,而不是简单地在原来系统上增加软件功能模块,所以,空中管制自动化的升级需要大量资金,这种环境下,如果我们要进一步提高空域资源的利用率,空中交通管理局无疑要付出很高昂的财政代价。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大规模新建、扩建和迁建机场 目前我国机场空间性与相对时间性严重分布不均是造成空管难度大、流量控制难、航空保障问题严重、空域资源状况紧张的首要原因,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历史的、体制的原因造成的。根据民航总局空管局统计,因空管原因(流量控制和航空保障)造成的航空公司不正常航班达到15-20%左右。针对种情况,我们应该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借着国家为解决此次金融危机刺激经济的4万亿投资的东风,在原有机场的基础上,视情况而定扩建机场。在空域资源宽裕处,根据统一合理的规划,新建或大规模新建机场。对于空域资源分配不合理,起不到积极作用,或没有达到预期作用的机场,则要进行拆迁整改,将其迁建到更适合的地点。 (二)简化审批手续,解决资金滞留 目前我国对空管部门的资金投入审批手续过于繁琐,是造成大规模资金滞留在企业手中,“有钱不敢动”的主要原因。建议有关部门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进一步简化对空管部门的资金审批,只有这样,才能使资源利用效率更高。 (三)空管重大系统实现国有化 空管系统关乎国家安全,国家对空管重大装备国产化的要求十分迫切。而重大系统若能实现完全国产化自主生产,不仅可以节省空管财政的支出,降低成本,对空管系统的即时换代更新,乃至对我国惶恐事业,国防事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最后,向工作在空管第一线的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因为你们的努力,我国空域资源利用的明天会更美好。 交通管理论文: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及其经济效益探究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对我们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经济增长中也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结构——信息经济,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有了明显的提高。一个比较系统的信息管理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充分体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怎样使用现代信息资源,将影响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现代管理信息系统是计算机应用的一个重要的领域。本文将系统地介绍在计算机被用在管理数据的情况下:城市交通综合管理的停车场系统管理及产生的社会经济效应。 关键词:信息管理 智能交通 交通管理 经济效益 为了解决我国城市的交通问题,改善城市交通系统的性能,一方面需要通过改造路网系统、拓宽路面、增添交通设施以及道路建设等城市交通所必需的“硬件”建设来实现,另一方面需要通过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把现代高新技术引入到交通管理中来提高现有路网的交通性能,从而改善整个道路交通的管理效率,提高道路设施的利用率,实现城市交通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一、智能交通发展的现状 我国在its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全球范围智能交通技术研究的兴起,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也加快了对智能交通技术研究的步伐。一方面,北京、上海、沈阳等大城市陆续从国外引进了一些较为先进的城市交通控制、道路监控系统;另一方面,国家加大了自主开发的步伐,如国家计委、科技委组织开发的实时自适应城市交通控制系统ht-utcs,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市交警总队合作开发的suats系统等;1998年交通部正式批准成立了iso/tc204中国委员会,秘书处设在交通智能运输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智能运输系统的标准化活动,现在正进行中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体系框架的研究。此外,我国将从今年起在全国36个城市实施以实现城市交通智能控制为主要内容的“畅通工程”,并逐步推广到全国100多个城市。 二、中国发展智能交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是一个经济持续发展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与汽车化发展十分迅猛。改革开放前,城市化水平不足19%,目前已经发展到超过30%,预测2010年将接近50%;机动车拥有量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预计2010年达到13亿多辆。中国道路交通设施及管理设施虽然有较大改观,但跟不上机动车增长速度。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大多数城市路网结构不合理,道路功能不完善,道路系统不健全。交通管理设施缺乏,管理水平不高。即使各地都建立了交通控制中心,大多只是实现了监视功能,而远没有发挥控制功能的效应。 三、现代城市交通管理的现状及智能交通系统的经济效益 当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人口迅速向城市迁移聚集。人口、车辆数量不断的增长,但是有限的可用土地以及经济要素的制约却使得城市道路扩建增容有限,因此不可避免的带来一系列的交通问题。当今世界各地的大中城市无不存在着交通问题的困扰。交通拥堵使得人们每天将大量宝贵的时间消耗在路上、车中,同时也导致商业车辆在交通运输中延误,增加了运输成本。交通事故率也不断上升,每年都会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所谓的智能交通系统是指将先进的信息技术、电子通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有机地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实时、准确、高效的交通运输综合管理和控制系统。它是由若干子系统所组成的,通过系统集成将道路、驾驶员和车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加强三者之间的联系。借助于系统的智能技术将各种交通方式的信息及道路状况进行登记、收集、分析,并通过远程通讯和信息技术,将这些信息实时提供给需要的人们,以增强行车安全,减少行车时间,并指导行车路线。 四、智能交通管理的应用方案及其带来的经济效益 1.电子不停车收费(etc)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简称etc)是一种用于公路、大桥和隧道的电子自动收费系统。它应用rfid技术,通过路侧天线与车载电子标签之间的专用短程通讯,在不需要司机停车和其他收费人员采取任何操作的情况下,自动完成收费处理全过程。不停车收费涉及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回收,又是缓解收费站交通堵塞的有效手段,而且在使用中收费卡的用量又很大,因此各个国家都优先投入不停车收费系统应用系统的开发,并且积极推广,目前在欧美应用已经比较成熟、普遍,我国也已经在广东、四川等地的高速公路上投入应用。通过应用不停车收费系统可以提高通过效率,防止收 费站交通“瓶颈”的发生,同时通过rfid技术实现无人为干预的收费,有效地遏制了偷逃过路费,收费人员玩忽职守、循私作弊等行为,同时降低收费站的管理成本,更快地收回基础设施的投资。 2.城市交通调度管理系统(tms) 车辆调度管理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采用先进的信息通讯技术,收集道路交通的动态、静态信息,并进行实时地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安排车辆的行驶路线,出行时间,以达到充分利用有限的交通资源,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率,同时也可以了解车辆运行情况,加强车辆的管理。 应用rfid技术作为交通调度系统信息采集的有效手段。比如利用将rfid应用于公交车场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公交车进出站,信息自动、准确、远距离、不停车采集,使公交调度系统准确掌握公交停车场公交车进出的实时动态信息。通过实施该系统可有效提高公交车的管理水平,对采集的数据利用计算机进行研究分析,可以掌握车辆运用规律,杜绝车辆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实现公交车辆的智能化管理,提升城市形象。同时采用rfid作为技术手段具有很高的经济性,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等技术相比具有安装方便、适应性强、成本低,车辆无需改造等特点。同时一些地区和城市也开始将rfid应用于垃圾运输车辆、危险品运输车辆等特殊服务车辆的调度和管理。通过在车上安放电子标签,在特定路段的监控点放置识读设备来监控车辆是否按照规定的路线行驶、在有泄漏等情况出现时及时发现事故车辆。 3.电子注册管理(evr) 车辆的注册登记以及牌照管理一直以来都是交通管理部门的管理重点也是难点所在,黑车、假牌照等问题始终都没有得到根除。但是新技术也许会变得简单,采用rfid技术实现车辆电子注册管理系统就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车辆注册登记后加载rfid电子车牌,由于每个标签都有一个全球唯一的id号码——uid,uid是在制作芯片时放在rom中的,无法修改,所以可以实现防伪功能。同时标签可以被远距离识别,无需停车及人为干预就可以监查,因此可以规范车辆管理手段,加强对车辆的监查力度,实现车辆年检的智能化管理,加强对非法车辆的打击力度。现在该系统已经在军车等方面得到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交通管理论文:基于GIS平台的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构架研究 摘 要 本文对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城市智能 交通 管理系统的共用信息平台的可能性进行了 分析 ,提出了系统总体架构及gis平台的基本功能,指出系统存在的 问题 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gis 共用信息平台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1 背景 为了解决我国城市的交通问题,改善城市交通系统的性能,一方面需要通过改造路网系统、拓宽路面、增添交通设施以及道路建设等城市交通所必需的“硬件”建设来实现,另一方面需要通过采用 科学 的管理手段,把 现代 高新技术引入到交通管理中来提高现有路网的交通性能,从而改善整个道路交通的管理效率,提高道路设施的利用率,实现城市交通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各个子系统的信息需求复杂多样,但有一些信息是可以共享的,通过共用信息平台可以使这部分信息增值,而且整个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信息通过共用信息平台的统一存储、组织、处理,能够更有效地保证数据间关系的正确性、可理解性和避免数据冗余,提高系统中信息的利用率和传输速度。 2 以gis作为共用信息平台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视频监控系统、 电子 警察系统、110/122接处警系统、车辆运营管理系统、路口控制系统、公共交通系统、gps系统、交通诱导系统等。对整个系统而言,应充分发挥子系统的作用,并做到无缝集成。 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geo-information system)作为一种综合处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技术系统,能够有效地对地球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存储、检索、建模、分析和输出。它的独特之处就在于能够把地理位置和相关属性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众所周知,交通信息与地理位置密切相关,利用gis技术构筑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共用信息平台,不但能够使交通信息在空间上直观明了地显示出来,并能为这些信息的深层次挖掘和后续信息服务及辅助决策提供空间属性上的支持。 信息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中重要的基本元素,也是联接各个子系统的纽带。通常把交通信息划分为两类:静态交通信息和动态交通信息。静态交通信息是指包括道路信息、交通附属设施信息、停车场信息、车辆管理信息等随时间变化较小的信息,它又可以分为基础数据(如道路路网数据等)和 历史 数据(如车辆违章历史数据等);动态信息主要指各类实时采集到的交通信息,如交通流量信息、视频监控信息、公交车位置信息等。利用gis可对以上所有数据进行集成管理。针对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对信息要求的特点,建立专属的地理信息数据库,通过 网络 互联与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建立gis平台。gis作为整个系统的协调者,对数据和 应用 进行管理。图1所示为地理信息系统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环境下的集成。 3 系统的技术框架 3.1 系统的总体架构 根据信息平台的一般架构,结合考虑gis作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共用平台的要求,系统可采用三层体系结构: (1)客户端。指的是信息平台的用户主体,包括道路使用者、道路建设者、交通管理者、运营管理者、公共安全负责部门、相关团体等。具体的服务对象由系统的建设者决定。 (2)应用服务层。以gis作为城市交通智能管理系统的信息平台,由各个交通管理子系统采集交通数据,将这些原始数据以规定的格式返回,再对数据进行分类、抽取、挖掘和融合等处理,在数据存储的同时,将不同的信息按照规范的协议给相应的应用子系统。同时提供多种静态和动态交通信息查询接口,满足这些外部系统的交通信息需求。 (3)数据管理层。存储系统所需的基础数据,提供平台与各子系统之间的信息接口。 基于gis平台的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组成如图2所示: 3.2 gis共用平台的基本功能 各个子系统由于功能的不同,获得的交通数据也不同,但大多具有信息量大、情况复杂等特点。将这些来源不同、类型不同的大量信息融合在一起,从中提取具有更多特征的更深层次的信息,并最终在系统的管理决策核心中得到应用,是维持整个系统正常运作的关键环节。信息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中的综合利用如图3所示。 gis共用平台作为整个智能 交通 管理系统的枢纽,它担负着信息汇总、融合和中转的职责。其基本功能表现在: (1)信息采集功能。从各子系统按规定的格式提取共享数据,完成对静态交通信息和动态交通信息的重组,并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可读性,避免大量数据的冗余。 (2)信息融合功能。根据各个子系统间的功能要求和内在联系,对采集来的信息在一定的准则下加以分类、统计、关联,挖掘出更深层次的信息,以用于交通管理决策。 (3)信息提供与功能。按各子系统的要求,以规定的格式向子系统传输所需信息;根据服务请求和查询权限提供给客户数据、图形或图像等信息。4 主要 问题 与解决对策 以gis作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共用信息平台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实时性和数据量过大两个方面。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要求共用信息平台能够实时刷新数据用于交通管理(如决策、指挥和调度等)和信息,从而对gis平台提出了实时性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不允许将高精度的gis数据刻入光盘,相当一部分地理信息基础数据需要通过无线下载方式获得,导致各子系统与平台间的数据交换量庞大, 影响 gis平台的有效工作。 针对上面的两大问题可将地理信息分为基础地理信息(道路位置信息、单行道信息等)和交通属性信息(停车场位置、建筑物位置等),将大量的基础地理信息通过gis共用信息平台通过专用短程通信(dsrc)方式下载至车载装置的内置内存介质,少量的属性信息从智能交通系统实时,通过多种通信方式送至车载设备。 对于数据量大的问题,可考虑采用数据压缩技术减少数据量,采用分布式数据库来管理数据以分担数据存储的空间,降低 网络 堵塞的可能性。对实时性要求高的数据通过网络在gis平台和各子系统中传送,对实时性要求不高对数据定时传送到平台的数据库中。 5 结束语 本文探讨了基于gis平台的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构架问题,主要讨论系统的技术框架与主要功能及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 方法 ,对系统中的细节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研究 。 交通管理论文:浅析解决我国城市交通管理问题的措施 论文 关键词:城市 交通 问题 原因 结构 措施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国民 经济 的快速 发展 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是城市总体规划中重要的环节,制定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也就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而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有利于提高我国城市整体管理与文明水平,适应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 0 引言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先导性的行业。 科学 地搞好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对于建立 现代 化城市,适应高速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我国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现状 目前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历程相当于西方国家的60~70年代,与发达国家相比,城市机动车密度还比较低。尽管如此,由机动车引发的环境污染和城市交通堵塞问题也很严重。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在道路交通管理方面还存在体制上、行政上和技术上的问题。 随着全国城市道路交通畅通工程的深入开展,许多城市的交通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观,而且一系列先进的交通管理设备和先进的管理模式被采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楚地认识到,目前我国城市交通管理总体水平与畅通工程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2000年全国“畅通工程”工作组检查的138个城市中,42个城市的交通管理规划工作只达到畅通工程11项要求中的5项要求,20个城市仅满足4项要求。由此可见,我国在城市交通管理规划方面远远滞后于现代道路交通发展的要求。 城市 网络 很复杂,交通的运行很复杂,产生交通问题的因素也很复杂,相应制定的城市交通管理方案往往由多个管理策略、管理措施组合而成,任何一个建设或管理措施的实施都会引起整个城市路网上交通运行情况的改变。如将一条路的某个路段改为单行道或单双号通行、将交叉口的类型改变(无控制改为信号控制)、将某路段改为公交专用道、打通某条路或拓宽某条路等,都会引起整个城市80%~90%以上的主要道路交通流量和车速的改变。因此,交通管理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常用的经验性的方法是不能完全解决的。因此交通管理需要做规划,实际上,目前一些城市所实施的有些管理措施,都是做过规划的,只是不太系统、全面而已。 2 我国当前交通所面临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2.1 道路容量严重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只是近十年方开始有较快发展,人均面积由2.8平方米上升到6.6平方米。尽管增长幅度较快,仍赶不上城市交通量年均20%的增长速度。目前全国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有27个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种局面产生的其直接原因是道路面积严重不足。首先,我国目前大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积尚不及发达国家的1/3。其次,我国大城市市区正处在从中心区向郊区化扩散过程中,近几年城市道路建设的增加,主要分布在新开发的市区和郊区,相对来讲,中心区的道路面积率反而略有下降。再次,城市房地产开发集中于市中心地区,产生了过量的交通,造成道路超负荷运载。 2.2 汽车增长速度过快 最近几年是大城市机动车增长速度最快的年份,轿车、客车、面包车以至于摩托车增幅年平均在15%以上。广州市近10多年来机动车每年增长速度为17%,其中轿车19%,摩托车35%。汕头市近三年增长速度为30%,仅1993年一年,比上年增长39.2%,摩托车增长90%。1994年,全国汽车拥有量达941.95万辆,城市地区约占其一半,而且大城市增长势头还在上升。北京1995年末由于传言要收车辆增容费,仅12月份就卖出轿车2万辆,占全年销售量的13%。 根据我国轿车增长分析,每当轿车拥有量年增长率超过20%时,必将引起当年以及随后几年城市 交通 恶化。我国现有城市路网一般都是密度低、干道间距过大、支路短缺、功能混乱,属于低速的交通系统,难以适应 现代 汽车交通的需要,阻碍着汽车化在城市的实现。 2.3 公共交通日趋萎缩 80年代中期开始,大城市的公共汽车交通(含无轨电车)相继萎缩,从运营效率到经营管理,从服务水平到 经济 效益,出现了全面的衰退。公共汽车交通的萎缩,加速了自行车的极度膨胀,反过来又影响城市交通拥挤的波及范围。至今,我国大城市公共交通几乎还全靠公共汽车一种方式,只有北京、上海、天津建有67公里的地铁线路,尚未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综合运输客运体系。出租汽车和小公共汽车容纳量有限,因此,一旦单一的公共汽车受到冲击,被转移出来的乘客便要寻找出路,最有吸引力的便是自行车。结果,使原本已经超量的自行车更趋于饱和。 2.4 交通管理技术水平低下 由于 历史 和认识方面的原因,我国大城市中交通控制管理和交通安全管理的现代化设施很少。由于设施明显不足,管理疏漏不少,交通事故率居高不下。北京近年来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一直在每年500人左右,万车交通事故死亡率约6人,而日本东京为1.9人,美国和澳大利亚为2.6人,英国为2.7人(均为1985年数)。从停车场看,大城市中特别是中心区严重短缺停车设施,车辆大都停在道路和人行道上,加剧了拥挤堵塞和事故发生。此外,国际上正在研究并开始使用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系统,在我国基本上还是空白。 2.5 缺乏整体的交通 发展 战略 城市交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研究交通需求和供应的平衡,还要考虑土地和财力的可能,是一项决策性很强的工作。当前出现的城市交通问题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 科学 的整体交通战略和规划,治理工作往往顾此失彼,前后失调,投入不小,而收益不大。 有一些大城市热衷于建设高标准的大型交通工程,出现了许多立交桥、高架路和城市环路,以为只有高标准的大型交通工程,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交通问题,实际上这种办法只能缓和暂时矛盾,拥挤问题不但没有解决,甚至诱发聚集更多的交通量,引起结构性的“负效应”。城市交通是一个动态的整体,仅靠几项大工程不可能解决交通问题。另一个问题是长期忽视公共交通的发展。其实,公共交通是效率最高的交通方式,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在经历了痛苦曲折之后,都鲜明地选择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我国城市用地紧张,人口密度高,适宜于公共交通运输,所以国家早就制定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 3 解决措施 加密城市支路网,为提高公交网密度、缩短步行到站的距离创造条件;用gps手段在公交车站上公布行车时刻表,缩短居民候车时耗;改善道路交通和车辆,设置公交专用道。提高公交车的行车速度;各种公交线路站点间在时空上衔接好,换乘便捷;建有轨道交通的城市,由于轨道交通网造价高,线路网较稀,居民步行到站点的距离远,步行时耗长,抵消了轨道交通车速提高所带来的效果。为此,要在轨道交通站点上做好与公交车的接驳;并设置自行车停车场,使远的居民能骑车到车站、存车换乘,节省到站的时耗,同时也扩大了乘公交出行的比例。反之,若城市道路交通混乱,公交行驶车速和运送车速低,则居民出行的旅行速度将更慢,城市交通会进一步恶化。 通过以上分析,结合城市居民出行特征调查资料、城市远近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和土地使用规划资料,可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地确定该城市自己的交通方式结构,从而为进一步制定相应的城市交通发展政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交通管理论文:浅述现代城市交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建议 论文 关键词:城市 交通 ;交通管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交通需求;预测 论文摘要: 现代 文明城市的创建,交通管理是关键。随着现代城市步伐的加快,交通管理滞后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大规模的项目建设搞好后,更要加强管理,采取相应措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是城市可持续性 发展 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分析介绍了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现状,阐述了交通管理规划的目的、内容、层次及过程 当前,世界现代城市交通正进入以信息化为目标的新时期,一个包括道路建设、客货运体系和交通控制管理组成的快速、便捷、舒适、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统,是衡量当前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提高现代化水平,既是城市交通发展的客观趋势,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国国民 经济 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保证城市交通合理、有序的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从城市交通系统的内在机制及其与外部环境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出发来进行合理的交通管理规划。 一、城市交通管理问题的现状 目前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历程相当于西方国家的60~70年代,与发达国家相比,城市机动车密度还比较低。尽管如此,由机动车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和城市交通堵塞问题也很严重。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在道路交通管理方面还存在体制上、行政上和技术上的问题。随着全国城市道路交通畅通工程的深入开展,许多城市的交通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观,而且一系列先进的交通管理设备和先进的管理模式被采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厦门、大连、南京、青岛,济南、杭州等城市的交通管理工作均很有成效,先后被评为畅通工程“优秀管理水平”。 1、大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2、大城市已经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心。 3、大城市作为区域交通的枢纽作用日益明显。 二、当前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 1、道路容量严重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只是近十年方开始有较快发展,人均面积由2.8平方米上升到6.6平方米。尽管增长幅度较快,仍赶不上城市交通量年均20%的增长速度。目前全国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有27个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汽车增长速度过快 最近几年是大城市机动车增长速度最快的年份,轿车、客车、面包车以至于摩托车增幅年平均在15%以上。 3、公共交通日趋萎缩 80年代中期开始,大城市的公共汽车交通(含无轨电车)相继萎缩,从运营效率到经营管理,从服务水平到经济效益,出现了全面的衰退。1978~1995年的17年间,全国公交车辆和线路长度分别增长了2.5倍和2.8倍,公交车辆达到0.62辆/千人,但公交车辆的运营速度由每小时12~14公里下降到5~10公里,新增的运力被运输效率下降所抵消。90年代初,公共汽车在居民出行交通结构中,多数大城市从原来30%下降到10%以下。其原因是“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方针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票价政策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4、交通管理技术水平低下 由于 历史 和认识方面的原因,我国大城市中交通控制管理和交通安全管理的现代化设施很少。从停车场看,大城市中特别是中心区严重短缺停车设施,车辆大都停在道路和人行道上,加剧了拥挤堵塞和事故发生。此外,国际上正在研究并开始使用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系统,在我国基本上还是空白。 5、缺乏整体的交通发展战略 城市交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研究交通需求和供应的平衡,还要考虑土地和财力的可能,是一项决策性很强的工作。当前出现的城市交通问题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 科学 的整体交通战略和规划,治理工作往往顾此失彼,前后失调,投入不小,而收益不大。 6、长期忽视公共交通的发展。 公共交通是效率最高的交通方式,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在经历了痛苦曲折之后,都鲜明地选择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我国城市用地紧张,人口密度高,适宜于公共交通运输,所以国家早就制定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落实,城市交通疲于应付,导致了公共交通的萎缩。 三、城市交通管理规划的目的 1、目的: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目的是解决要不要管、什么时间管、怎么管、管什么地方等问题。通过规划,人们能预先知道管理策略实施后的效果,避免由于盲目管理而带来政策上的失衡和经济上的巨大损失。 2、城市 交通 管理规划的基本内容 1)城市道路交通现状调查 2)现状分析与问题的诊断 3)城市交通需求分析通过交通需求模型的建立和 计算 4)城市交通管理方案的制定一个城市的交通管理方案,往往是由多种管理策略和数种管理措施组合而成的。 5)城市交通管理方案的评价通过方案评价,分析交通管理措施是如何影响交通流的,预测交通管理措施实施下的交通运行指标,分析是否达到了管理目标。 四、城市交通的几点措施建议 1、坚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公路、交通、安监等有关部门之间的协作,形成预防交通事故合力。 2、广泛进行交通安全宣传 教育 ,提高交通参与者特别是公路沿线村民、中小学生及摩托车、农用车驾驶员的交通法规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3、加强对客运 企业 、客运车辆和客车驾驶人的管理,落实安垒生产责任制,有效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4、全面排查、整治辖区事故多发路段,消除事故黑点。 5、提高民警工作责任心和工作主动性,加强公路巡逻监控,对车辆违法行为做到见违必纠,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6、加强城市政府对交通的统一领导,建立大城市的交通委员会。 7、增加路网密度,提高交通建设决策水平。 8、疏解大城市中心区人口,调整城市土地使用功能。 9、落实优先 发展 公交的政策,调整过低的公交票价。优化公交运行条件。 10、采取交通限制措施,适应私人小汽车的需要,车和路的发展相互协调。 11、加强 经济 可行性研究,重点发展特大城市的轨道交通。 12、广开渠道,多种形式解决资金来源。 13、加强 科学 技术研究力度,提高全民交通意识。 五、城市交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问题的核心是要实现城市交通 现代 化。城市交通现代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设施装备现代化,即城市交通设施技术水平要不断提高,既要发挥现有的实用技术,又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新技术,谋取综合效益。二是交通战略现代化,即政策措施要不断完善,既要合理调整交通供需与交通方式的协调配合,又要提高城市路网在整个城市活动的运输效率。先进的设施是硬件前提。正确的战略是软件保证,两者相辅相成。 总体目标应该是,建设大城市现代他的多层次的综合交通体系。所谓综合交通体系,主要包括:①道路。具有与城市规划相结合的 网络 系统,其面积率一般达20%左右,设有快、慢分道,专用的快速汽车干道、商业区内步行道、公交优先行车道,以及足够的停车场地。②车辆。具有性能良好的私人车辆,经过专门设计的各种专用车辆,便捷的公共汽、电车和出租车,以及必要的轨道捷运系统,各种车辆形成互补的群体,并具备耗能少,废气少,噪音小的性能,有较高舒适度,有专用的停车站点设施。③管理。有严谨的交通法规、客货运输管理规则、交通设施管理规范。
城市型农业论文:资源型城市新型农业发展论文 1淮南矿区农业生产条件评价 1.1地貌情况。 地形地貌决定农业发展面积,淮南以淮河为界,淮河以北主要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适合农业发展,淮河以南多为丘陵地带。 1.2发展布局。 淮南城市发展布局具有明显的特点,即总面积广却分散,众多煤矿企业分割城市,严重制约城市集约型发展,但这确是新型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多个小城镇由市中心带动起来,会起到以点带面,以面促点的循环效果。 1.3水资源较为充足。 水源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淮南却成为了促进因素,据统计,淮南市年降水量达到10亿立方米左右,同时淮河上游具有大量来水。 1.4拥有良好的现代农业基础。 2009年,淮南市印发《关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促进和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发展,并着力打造都市农业“一圈三区”新模式,即主城区都市农业圈、潘凤采煤沉陷地都市农业区、凤台加工服务型都市农业区和毛集休闲观光都市农业区。 2面临问题分析 淮南市煤炭资源丰富,被称为“建在金库上的城市”,但是经过多年粗放型发展,资源匮乏,带来一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2.1塌陷区面积大。 淮南煤炭资源开采几乎都是井工开采,煤炭开采之后会形成大量采空区,随着采空区自然充填,地表会形成大面积的塌陷区,进而造成积水和沉陷湖等,导致生态坏境的破坏,众多的塌陷区也分割了耕地面积。 2.2土壤质量下降。 由于长期排矸开采,各煤矿均有大量矸石山,矸石经受雨水冲刷,有害有毒物质流经土壤,同时采空区的塌陷造成水土大量流失,进一步造成农业生态物质元素钠磷钾不平衡。 3解决途径探究 农业的发展根本问题是土地,而类似淮南这类资源型城市发展带来的最大问题正是土地破坏,因此,充填开采和土地复垦是重中之重。 3.1充填开采。 利用井下采空区处置煤矸石的充填采煤技术,既可以减少煤矿固体废弃物排放、又可以减轻开采沉陷灾害、提高矿井资源回收率,是实现煤矿绿色开采的理想途径和关键技术之一。充填开采可以实现地面沉陷的微变形和保障建(构)筑物安全;改变大量矸石升井占地堆放并污染环境、地表塌陷破坏环境和“三下”呆滞资源浪费的多重被动局面。对于新型农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3.2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 由于采空区塌陷,导致地表土壤性质差异较大,针对不同情况,应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复垦措施,以保证土壤生产力的恢复。针对尚未稳定的塌陷区,积水深度和塌陷区域在动态变化,根据变化规律,在湖底进行水产养殖,已经形成的稳定边坡发展水产作物;针对塌陷稳定但盆底较浅的塌陷区,可以采取人工造田,同时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的模式;针对已稳定深层塌陷区,可采用水产养殖与加工相结合的综合模式。此外,可以在矿区周围进行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将矿井塌陷区建设为人工湖,围绕修建人工游乐园,同时可将废弃矿井加入游乐项目中,优化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4结论 本文针对淮南矿区塌陷区等不同实际生态情况,因地制宜规划发展,实现资源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生态产业化的升级和创新。淮南市拥有良好的农业发展基础,将塌陷区改造发展新型农业,不仅可以实现科学系统化的产业结构,同时能够提高就业机会,增加当地收入,优化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坚持政府引导、项目带动、科学调整、技术依托的模式,必将促进淮南矿区新型农业的快速发展,为当地创造一定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给类似地区的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汪颖 袁媛 单位:淮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城市型农业论文:发展现代农业振兴经济型城市建设分析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阜新的自然环境和农业资源;阜新经济转型现代农业发展现状;阜新市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加快发展阜新现代农业的改进建议;结语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农村土壤、河流污染少,无疫病区、阜新宜牧草场广阔,农民有从事畜牧业的传统习惯、丰富的土地资源、适宜的气候条件和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阜新经济转型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阜新市转型发展现代农业取得的初步成果综观、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初具规模阜新市现已引进和培育、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总产值增幅较大、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专业基地建设步伐加快继、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成倍增长、经济转型试点缺乏有效的政策扶持、项目立项审批难由于阜新地区工业基础薄弱、缺乏金融资本的有效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亟待建立、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应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导、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应以民营为主、现代农业必须发展绿色经济、重视软硬环境建设、打造知名品牌努力打造几个知名品牌、重视生态建设把经济发展、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进一步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先用之于民,再取之于民”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摘要:通过实际调查,在分析阜新经济转型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以及总结阜新发展现代农业成果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阜新发展现代农业进行了理性思考,提出了促进阜新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经济转型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化 1阜新的自然环境和农业资源 阜新市位于辽宁省西北部,北邻科尔沁沙地,东接辽河平原,西靠热河山地,为辽河与大凌河流域上中游浅山丘陵区域。土地总面积10316万hm2,其中耕地面积3716万hm2,林地面积约30167万hm2,草场面积约7万hm2;丘陵山地占58%,风沙地占8%,平原占23%。总人口193万,其中农业人口108万。阜新地区人均耕地约0137hm2,农村人均耕地超过014hm2,为全国人均耕地的4倍。农村土壤、河流污染少,无疫病区。该地区属于北温带亚温带亚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降水集中,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气温年平均在711℃~716℃,活动积温337716℃,年日照时数282617h,是辽宁省日照时数最好的地区。正常年份年降水量在45520mm,大水面蒸发量1789mm,无霜期154d左右。阜新宜牧草场广阔,农民有从事畜牧业的传统习惯,发展畜牧业有着较好的基础。粮食年产量15亿kg左右,其中70%以上为玉米,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20亿kg,大部分可用做饲料,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天然条件。阜新拥有健全的种畜繁育体系,原种猪场、关山种羊场、阜新种牛场在全国种畜同行业中占有重要位置。丰富的土地资源、适宜的气候条件和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使得阜新经济转型发展现代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阜新经济转型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1、阜新经济转型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2001年12月8日,国务院将阜新市确定为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历经4年的转型实践,阜新市经济转型思路渐渐清晰,即坚持“自力更生,龙头牵动,科技支撑,以民营为主,市场运作”的方针,立足现有基础和优势,构筑“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经济格局,变单一经济结构为多元经济结构。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经济转型的重点方向,把发展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作为主导接续替代产业。同时培养玻璃、电子、橡胶、氟化工业等一批支柱产业。经济转型的最终目标是走出以煤为主的黑色经济,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建设以现代农业为主导的绿色经济,建立起阜新市在区域经济中的优势地位。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是着重发展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推进阜新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建设一批绿色农业产品生产基地,走“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都市市场和国际市场=高附加值生态农业”的道路,努力建成为辽宁省和全国的现代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 2、阜新市转型发展现代农业取得的初步成果综观4年实践,“以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的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渐渐清晰,农业产业化的雏形已初步显现。农业也不再局限于第一产业,而是三种产业的搭接和融合,努力寻求一个链条式的综合式产业。阜新市大力发展了高科技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以及与农业相适应的农产品加工业,由种养业向现代加工业和现代物流业延伸,建设了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农业园区和农业专业小区;大力发展了以优质牧草为主的饲料作物种植业,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3、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初具规模阜新市现已引进和培育70多家龙头企业,包括河南双汇、内蒙伊利、上海大江、草原兴发、东阿阿胶等国内有知名度的优质农产品加工企业。初步形成了生猪、肉鸡、乳品、肉羊、白鹅、肉兔、杂粮、食用菌、牧草、花卉等14个农业产业化链条,已建成东北地区最大的肉食品加工基地和食用菌加工出口企业。龙头企业和产业链条、农产品生产基地带动了农产品加工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1217%上升到2005年的26%,总量居阜新市第二位,基本完成了培育农产品加工业第一阶段的布局,初步构筑起接续主导产业框架[2]。 4、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总产值增幅较大从表1可以看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1999年的265103万元增长到2005年的700531万元,增幅达264125%,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14156%,增幅较大。农业(小农业)比重由1999年的6816%下降到2005年的4710%,下降幅度2116%;林业比重由1999年的211%上升到2005年的417%,增幅达12318%;牧业比重由1999年的2819%上升到4714%,增幅达6410%。4年来,林业和牧业呈现较快增长趋势,畜牧业迅猛发展,种植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21213特色种植业迅速崛起经济转型给阜新市的种植业结构调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这突出表现在以高油大豆、专用玉米、杂粮、食用菌、花卉、专用马铃薯、红干椒为代表的特色种植业迅速崛起。阜新市发展特色农业的一个特点是打造绿色品牌,截至目前,阜新市已有4户企业、4个产品、约423313hm2基地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有16户企业、35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①。特色种植业中,杂粮发展尤其突出。在转型中诞生的香香食品集团、五彩杂粮公司、化石戈谷业有限公司等杂粮加工龙头企业,采取公司与农户签订单的形式组织杂粮生产,使杂粮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在2005年种植的约4113hm2杂粮中,为上述龙头企业配套的生产基地就超过约0167hm2。龙头企业的引导和牵动,使小米乳、绿豆乳、红豆乳为代表的阜新市杂粮产品以独特的风味迅速打开了市场。 5、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专业基地建设步伐加快继 2001年国家批准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后,阜新市又相继建立了29个专业小区。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已成立14家农产品加工重点企业和10个研发中心,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专业小区配套设施相继完成。 6、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成倍增长仅在2003年的农村投资中,除国家和地方财政用于电网改造、水利、道路等基础性投资外,分布在乡镇的企业、基地和农户共完成7亿元的投资,是2002年的215倍,2001年的313倍。213阜新市发展现代农业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转型4年来,阜新市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面临的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也很多 7、经济转型试点缺乏有效的政策扶持阜新市作为国家确定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国家和辽宁省的支持多是针对具体项目,多是一事一议,缺乏一种长期有效的机制和统一的政策扶持。阜新市在财政、税收、信贷、土地、社保等方面与其他城市没有特殊之处,在招商引资方面不具备优势,没有形成政策洼地效应[3]。 21312项目立项审批难由于阜新地区工业基础薄弱,企业规模小,规划上报规模不大,与国家开设的专项项目对路少,很难进入国家计划,在项目争取上处于劣势,争取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国债扶持项目很难。同时,国家为抑制投资的过快增长,实行了最严格的土地政策,停止新批建设用地指标,许多转型项目因用地审批问题而搁浅,土地问题已成为阜新市招商引资的瓶颈。 8、缺乏金融资本的有效支持,项目资金筹措难由于经济发展滞后,阜新地方财政紧张,配套能力较弱,对一些重点项目很难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不利于引进科技含量较高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阜新市是信贷贷差地区,许多信贷资金靠拆借筹措,不良贷款率较高。除4家国有商业银行外,只有1家地方城市银行———阜新市商业银行,在4家国有银行中,工行、建行审贷权已经收到省行,阜新市行只有报送权,没有审批权,经济转型缺乏金融资本的有效支持。 9、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亟待建立调查问卷显示,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民渴望建立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盼望尽快建立市场信息反馈体系,能获得正确市场导向;盼望建立健全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盼望建立权威的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使产品符合国际标准;盼望政府不越位,不要强迫命令;盼望健全生产资料市场的法制监管。 3阜新市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 阜新市转型4年来现代农业发展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如何在阜新这样一个资源枯竭、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尽快转变,农业发展中应注意哪些问题等等,这些都值得我们进行理性思考。 1)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建立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就必须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整合农业资源。 2)发展现代农业应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导,打造特色产业链。人们对农产品加工食品的消费逐年增加,农产品加工业有着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当今的国际农业竞争,不再是单个产品、单个生产企业的竞争,而是包括农产品质量、品牌、价格和经营成本、经营方式在内的整个产业体系的综合竞争。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是对农业资源实行纵向整合、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3)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应以民营为主,依靠科技支撑。民营为主是解决经济发展资金困难的有效途径。在转型投入上,坚持以民营为主,地方政府应为民营经济提供便利,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向一、二产业延伸,促进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同时按照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公务员之家 4)现代农业必须发展绿色经济。发展绿色经济不仅是世界潮流,也符合阜新市情,是阜新市经济转型的竞争力和生命力所在。要以发展绿色经济为主旋律,阜新市要力争建设成中国一流的绿色食品基地。绿色不仅包括绿色食品,还包括生态、环境、政府服务、人文和消费。 4加快发展阜新现代农业的改进建议 国家应尽快建立对阜新等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长期有效机制和统一政策扶持,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国债扶持项目上给予一定的倾斜,最终使直接投资项目转变到政策扶持项目。例如,对阜新规模较大的龙头农产品加工企业,国家可以通过国债资金予以扶持;对农产品加工企业、承包农业园区或养殖小区的下岗职工和农户,由农业发展银行提供贷款支持;对利用矿区复垦地为吸纳下岗职工再就业而创造的企业,应少征或通过行政划拨方式免征土地出让金和相关费用等。地方政府及其行政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是转型成败的关键,高素质和富有感召力的政府团队对经济转型具有重要作用。阜新市各级政府应积极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建设服务型政府,清理地方性法规,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打造标准化、公开化平台,开展一站式服务。 411重视软硬环境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政府应努力创造良好的投资硬环境和服务软环境,树立环境经济理念,用市场手段经营好城市,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优化投资环境,努力打造阜新市经济转型的城市品牌。对各类投资项目实行保姆式服务,对重大项目建立绿色通道,努力建设良好的政务环境、政策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和舆论环境。其次,尽快建立健全包括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气象服务、政策和法律服务以及市场营销在内的相应机制。 412打造知名品牌努力打造几个知名品牌,以知名品牌宣传阜新新形象,以阜新新形象带动知名品牌,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政府应重点扶持象福龙生物科技、比牛哥乳业、田园实业等管理科学、有发展潜力的本地企业,通过辽宁省和全国范围内新闻媒体宣传这些品牌,在打造出全国知名品牌的同时宣传阜新转型中的新形象,打造城市品牌。这样既提高了城市知名度,同时也有利于招商引。413重视生态建设把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加强水利、生态、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把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开发利用放在首位,搞好外引水源和域内水源项目建设,抓好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和节水灌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项目建设。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型农业。 414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努力提高就业率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逐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劳动职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调整劳动力供给结构,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供给需求,增强向二、三产业转移的能力,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水平。同时,要在农业内部进一步挖掘就业潜力,提高农业内部的吸纳能力,扩大、实现农业劳动力在农业内部的充分就业。 415进一步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步伐一是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二是加快建设种养业良种繁育体系;三是加快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体系;四是加快建设农产品流通体系,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和运输业,强化农产品流通和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的产业对接,推进贸工农、产加销专业化经营一体化;五是加快建设农业生态保护体系。 416“先用之于民,再取之于民”既然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型的重点方向,政府就应加大对相关企业和农民的扶持力度,实行“先用之于民,再取之于民”的政策。在扶持中,政府应注意多采用市场手段,而不是行政手段。应鼓励银行降低贷款门槛、提供优惠利率、延长还贷时间,考虑给予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户贷款补贴或者提供政策性贷款,帮助解决资金问题。 5结语 发展现代农业,实现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需要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优势进行分析,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龙头牵动、科技支撑、民营为主,需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如何实现资源枯竭城市振兴已成为一项世界性的难题,探索一条符合阜新市实际情况的资源枯竭城市的成功转型之路,不仅实现阜新可持续发展,而且将为中国118座资源城市的发展起到示范作用,这对国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平稳实现渐进式制度变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城市型农业论文:城市化进程中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摘要:基于当下城市化进程中都市农业发展的热潮,文章对都市农业与城市化的关系进行梳理,着重分析北京市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北京市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城市化;都市农业 ;房山区 一、城市化与都市农业的关系 (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是都市农业形成的直接原因 在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农业和农村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城市化、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农业、农村和农民为其后来的推进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客观条件。在工业化、城市化步入中等发展水平以后,就应该用工业化和城市化中所获得的资源和收益反哺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最终实现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都市农业是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农业产业形态,都市农业产生于城市化进程中,并服务和依赖于城市化建设与发展(周春江,2011;田玉敏,2010)。 都市农业与传统意义上的农业不同,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与城市的经济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它服务于城市,城市也反哺于它;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延伸产业链,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也有一定的改善生态环境和丰富城市生活作用;科学化生产管理和先进农业技术对于其推动作用明显;生产、运输和销售环节高度集约化,增加了抵抗自然灾害和不稳定的农产品交易市场的冲击。 (二)发展都市农业是解决城市化问题的客观要求 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必然带来一些伴生问题。城市中生活和工作压力大、居住条件紧张、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成为了普遍现象。城市人口密度大,空间宝贵,居民生活节奏紧张,对于农产品有着极大需求量,因此都市农业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这种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农产品的供应上,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高要求使得都市农业在生态和旅游方面的贡献日益凸显(宁超乔,2006;金国峰,2004)。正是这种巨大的需求缺口,迫使都市农业在补充城市功能方面必须做出更大的调整和更重要的贡献,这也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决定的都市农业必须全方位、高标准的发展。 (三)发展都市农业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 当前,我国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迅猛发展,乡村经济相对滞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高,且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农村居民,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在农村地区,由于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出现大量剩余的劳动力,农产品结构性过剩情况严重,农民只增产不增收。为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发展都市农业及其产业化的推进已经迫在眉睫,主要原因有如下两点。 1. 通过发展都市农业,能够促使农业具有与工业相同的交通、信息、电力等基础设施,并且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基础,有力地促进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侯满平,2006)。 2. 都市农业作为城市与乡村联动的最佳结合点,能便利地利用城市资本集聚科技成果,采用先进的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的空间利用能力,缩小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之间的差距,同时带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由此看来,城市化进程与都市农业的发展有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有着特殊作用和特殊地位的都市农业势必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快速发展,并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房山区城市化进程中都市农业发展现状 (一)农业物质装备水平显著提高 2011年,房山区高标准农田面积不断扩大,在全区42.11万亩的可耕地面积中,有25万亩就是高标准农田,比重达到58.6%。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能达到75%,超过国家平均水平。 (二)房山区粮食种植日益规模化 2011年,房山区粮食总产量达到15.2万吨,种粮农户为寻求更高效益,彼此融合,进行规模化生产,已有201户种粮大户的种植规模达30亩以上,总承包面积18000亩。 (三)设施农业效益最为突出 2012年上半年,房山区已发展20581亩设施农业,同比增加1065亩,增长7.4%。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2012年上半年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势头强劲,其生产总值逐年增长迅速。但是,由于2012年7月21日发生特大暴雨灾害,使房山区都市农业下半年蒙受损失,特别是观光休闲农业受其影响严重,业绩大幅度下滑,民俗旅游、观光休闲农业这一年仅实现收入2.6亿元,与2011年相比下降13.3%。 由此可见,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潜力巨大,但该产业发展尚未完全成熟,抗风险能力较差,亟需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对策,以实现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的突破性飞跃。 三、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的问题 (一)城市化发展水平较落后 近几年,虽然房山区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但受城乡二元结构和农村发展水平的限制,与北京其他区县相比,还有不少差距。2011年,房山区城乡一体化进程综合实现程度达到80.94%,在北京各远郊区县中处于第四位,落后于排名前三的平谷84.64%,门头沟81.18%和怀柔81.11%。2012年,房山区的综合排名在全市十六个区县中处于第十位。从监测结果看,房山区尚未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其城市化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耕地资源、水资源匮乏 由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房山区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复种指数不断下降,粮食和经济作物总产量明显降低,不利于都市农业发展,特别对种植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冲击。 在水资源方面,房山区人均水资源量为1200立方米,但人均可用水资源量仅258立方米,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由于连年干旱,房山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紧缺,水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三)主导产业扶持力度欠缺 房山区的产业结构已初步形成“二三一”的产业格局,但是整个产业依然缺乏规模培育,科学技术含量过少,可持续性不足,三个产业分配依然不合理等特点,导致主导作用不突出,进而影响了城市化进程和都市农业的发展。种植业、畜牧业、民俗旅游产业还缺乏规模整合、规范和档次的提升,缺乏科学化管理和经营,与真正意义上的主导产业还存有一定差距。房山的主导产业没有作为主打产业进行整合、扶持,也没有起到“火车头”的作用,其发展还有待进一步进行整合调整。 (四)观光农业综合服务落后 当前,房山的观光农业园区发展迅速,但在这一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最突出的就是房山观光园区布局零星分散,大多数园区规模较小,活动内容单调,缺乏完善的休闲娱乐设施。由于园区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宣传力度不足,缺乏科学指导,使得园区的社会知名度较低,缺乏对游客的吸引力。 (五)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房山在北京属于农业大区,山区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65.7%,但是复杂多样的地质状况,严重阻碍全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制约都市农业发展。房山区基础设施滞后主要表现在道路和水利设施两个方面。在交通道路方面,城区道路缺乏合理规划,不同等级道路之间错综复杂,衔接不合理,不能很好地发挥整体协同效应,整个路网形态混乱,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在城区中覆盖率较低,直接阻碍了农产品的流通。在水利设施方面,供水设施老化,全区供水不足,排水系统落后,不能满足全区建设发展的需要(刘伟,2009)。 四、加快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房山资源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 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中耕地资源短缺,为此应建立土地集约利用和优化机制,认真组织开展房山区土地利用普查评价工作,评估现有可利用土地,对其开发和投入产出情况进行了解,并且对可供开发利用土地、低效利用土地和闲置土地的数据信息进行详细统计(刘伟,2009)。在土地市场供应中,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利用这一点,房山区在建立土地管理动态维护机制的基础上,可以对都市农业用地进行有计划的安排和供给,保障土地的高效利用率,避免无规划建设和无目的开发的情况发生。 (二)促进主导产业升级,打造农业示范区 首先,对于已经有一定规模的食用菌产业,应大力推进房山区食用菌产业发展,引进先进技术,集中资源优势,进行规模化生产经营,打造食用菌产业链,将食用菌作为房山特色品牌产品推向全国,争取成为北京乃至全国的食用菌高端产业示范基地。 其次,建设现代都市型养殖业体系。养殖业一直是房山区的优势产业之一,发展都市农业,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生态优势和品牌产业优势,通过强化养殖业支撑保障体系,加强养殖基地建设,提升房山养殖业知名度,建立生态循环系统等各项工程措施。此外,房山区要建立一套运行良好、功能完善的现代都市型养殖体系,引进科学技术积极改良所养殖的畜禽品种,改变传统的饲养管理方式,改革对畜产品的经营流通手段,进行规范的经营管理,推动房山养殖业不断趋于规模化、专业化,使房山区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养殖产业大县。 (三)做好观光农业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绿色产业成为了一个新兴的经济增长点,房山区应抓住这一机遇,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和绿色休闲产业,特别是重点发展林果、花卉和生态休闲农业。房山区要实现特色观光农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还必须考虑其所处地理位置和城镇居民对观光农业的消费需求(王占锋,2010)。在房山周边地区,居民通常对休闲度假及城镇旅游具有较高的需求,所以在周边地区应该重点开发休闲观光农业园和风光型农业园。而在房山区中心集镇地区,具有农庄特色,发展农庄经济也是该区域的建设重点,所以在中心集镇地区,大多以建设休闲农庄为主,突出发展农庄式的农业休闲园区。房山区发展观光农业,不能仅注重其休闲娱乐功能,还应该着眼于农业生产,引进农业高科技品种,拓展园区功能,使观光园区成为娱乐性、科学性和文化性并存的高级休闲农业园区。 (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集聚农业发展力 在道路交通方面,房山区充分利用北京市建设轨道交通的机会,对轨道交通沿线的土地资源进行整合规划,实行有效开发,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发挥每一寸土地的价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造区内路网,加强与城市中心交通联系,方便农产品运输。 在水利灌溉设施方面,着眼房山区水资源匮乏的现状,要特别重视灌溉用水计量的精细化管理,在保证全区农产品品质的基础上,采取各种节水措施,最大程度降低农业用水量,实现都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针对农业节水灌溉,房山区正加大力度实现智能化管理,争取对全区农业用水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 在应对农业自然灾害方面,重点强化公共安全设施的建设,还要特别强调防灾减灾工作的落实,在规划中注重对防灾场地的预留建设,保证有充足的空间应对突发状况;建立完善的减灾应急体系,尤其是对墒情、旱情和水情的应对,建立自动监测网络,提高农业抗旱防涝能力,增强农业的减灾水平。 (五)构筑科技支撑体系,推动规模化经营 根据房山区的农业产业发展及定位,房山区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的主要功能是利用首都北京的人才、科技、信息等优势,研发或引进房山农业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先进、适用技术,创建房山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房山农产品品牌。同时积极主动寻求农业技术的国际交流合作,努力跟进国外农业技术发展新趋势,全面提升房山农业科技化水平。 房山区政府应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支撑未来本地区农业科技体系建设的重点:一是以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为核心力量,积极构建种源产业生产体系;二是以现代工业技术为依托,构筑农业装备产业;三是以科研院校的人才和技术为依托,构筑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城市型农业论文:人类理想型城市农业一体化方略 [摘 要]本文旨在探讨新型的理想化养老城市伴随理想的一体化农业,以期指导新城市内外建筑布局、农业布局和农业发展。坚持永续最佳生态原则,系统全面优化设计,生产优质绿色食品,并创造保持其必不可少的土壤养分最佳生态状态;农业各产业均以农场形式组织生产;农业教学科研农场三者一体化,务农人员培训持证上岗,按岗位操作规程从事务农工作;各农场按新城市需求订单进行生产。高科技尽可能地在农业上应用,全面实现理想新城农业现代化。 [关键词]理想新城;一体化;优化;永续生态;顶层设计 1 理想城内农业总体规划――战略规划 高楼农业:食用菌、种菜、养鸡(下蛋期鸡、1000只/千人)、养猪(100头/千人)、养牛(高产期牛、20头/千人)等,种菜区与睡眠区相邻相通。人需要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蔬菜正相反。菜园的富氧空气输向人用、“人用”后的富二氧化碳空气再返输给蔬菜,实现人呼吸与蔬菜呼吸“互惠”。采用植物声频发生器促进植物生长和灭虫。 1.1 新城内与城外农业一体布局DD统筹规划 城市内农业:高楼农业、池塘河养鱼、果树。 城市外:高楼养牛养猪养鸡等(适者进城)、果树、种植需量大的农作物,如土豆、大白菜、花生、地瓜、甜玉米等。 规划需考虑的关键要素:固体肥料、液肥(粪水)、饲料、农机、污水处理、循环利用、土壤养分保持与实时检测、无公害农药、病虫防治、气候、地质、水源、人工增雨驱雨、道路、桥梁、储藏、运输、车辆…… 1.2 新城内外水务规划DD科学处理 A雨水-河流:城市内雨水流入河和鱼塘。 B饮洗水:无污染的水库或地下水经二级超滤成为无菌的饮洗水、游泳水。 C中水-鱼塘:洗涤水和游泳池水经一级超滤后(中水)直接用于冲厕、余水进入区内鱼塘(户外游泳池)和区外大鱼塘、其浓水排入冲厕污水管道; D冲厕水:多区集中处理,一级超滤水排入区外鱼塘或河流或浇地,浓水排污水道; E污水道-城外处理站:冲厕超滤浓水再科学处理后(除臭分解油)供浇地、干粪便发酵后制造有机肥供高楼种菜。 F有油污的涮锅洗碗水给猪和鸡饮用。无油污的冲碗水同冲厕水处理。 1.3 城市食物消耗与农业生产一体化DD订单生产 新城人口总数是固定的,每天消耗食物也就相对固定,这样就可以订制农副产品需求计划,农业生产管理部门按订单计划生产,做到农业产出与消耗平衡,杜绝每类食物供大于求或供不应求,必须做到不浪费人力物力和土地。这一目标的实现,始于顶层设计。 1.4 农场与农学农研一体化DD统一管理 目前,德国农业全面实现了机械化,不需要太多的人工劳动。生产出来的产品更不愁销路。政府完善保险制度,使医疗、退休、工伤等保险覆盖到每个农民,从而做到老有所养,无后顾之忧。所以,在德国,想当农民十分困难,每位农民都必须参加专业培训,持证上岗;在德国大学,农业专业名额特别少,每10-15个申请人中才有一个被幸运录取;农民是德国最惬意的职业,是社会中最富的人群,就业率特别高,只要能毕业,就几乎不会有失业的问题。 理想城农业充分体现高度组织化、高度现代化,每个工位都有其岗位工作流程、操作规范。务农人员要求高技术、高技能、高素质,持证上岗。这样就使得农业教学机构和农业科研机构与农场、具体务农人员一体化,相当于现代国际大企业的培训部门和研发部门。每位务农人员都要学习园艺、农学、土壤、环境、畜牧、饲料、饲养、防治病等专业全面基础知识,这样,每个人可以在“知识和智慧”指导下工作。 主城区外端为从事农业工作人员居住生活区。退休之后可自愿选择居住在城内其它地方。饮食、住宿、医疗保障同城区老人和学生一样。 2 农业各产业一体化DD统一安排 2.1 有机物循环利用与工厂化无害化制肥一体化DD永续生态 遵循生态规律,创造最佳的生态环境DD耕地土壤养分维持稳定最佳状态,是生产优质绿色食品必不可少的条件。加强建设土壤退化防治与障碍因子消减技术、土壤培肥与有机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养分精准管理与高效利用技术和新型肥料创制。 废物利用与生态保护一体化。城市污水处理与农业用水一体化。 植物吸收土壤中一些元素而生长,畜禽吃了植物和人吃了蔬果肉蛋奶,吸收有益营养成份,排泄废物,通过科技手段,将这些废物变成有机肥料返回土壤,实现人与农业大循环。 中央7台报道,湖北省鄂州谢柞豹1996年开始高楼养猪,猪粪养鱼。 中国农村“地靠粪养,苗靠粪长”的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施用有机肥料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和植物生长的作用。施用有机肥料既增加了许多有机胶体,同时借助微生物的作用把许多有机物也分解转化成有机胶体,这就大大增加了土壤吸附表面,并且产生许多胶粘物质,使土壤颗粒胶结起来变成稳定的团粒结构,提高了土壤保水、保肥和透气的性能,以及调节土壤温度的能力。所以尽可能地科学地施用有机肥。 有机肥原料有鸡鸭等禽类粪便、猪牛羊马等畜类粪便和人粪便;秸秆、树枝树叶、豆粕、棉粕、果壳、酒糟、醋糟、木薯渣、糖渣、糠醛渣等废弃物;屠宰场杂物等;人餐厨垃圾等;河道和下水道淤泥。这些废弃物中含有大量农作物特别需要的氮、磷等元素。 利用它们加工生产成有机肥,必须采用工厂化无害化科学方法。规划时,有机肥厂靠近各养鸡场、养猪场、养牛场等养殖场。 值得一提的是,奶牛每天都产生大量粪尿,并有大量冲洗废水,通过污水处理,有形固体可制成颗粒有机肥,污水制成肥液。乳品加工厂每天会产生大量洗刷罐废水,同样可以分离出固形物、含氮磷的水和符合排放标准的净化水。 城市生活用水分为饮用洗物优净水、冲厕中水两大类;洗物水可以经过超滤处理变成中水,用于冲厕;冲厕污水经处理后,干物质变成固体有机肥,污水变成液肥,收集于湖塘,湖塘兼有水库功能,养鱼、浇花浇地、畜禽饮用、冲洗地面。 多级循环利用十分重要。例如,牛粪用于制造有机肥(俗语称为牛鲜花)、沼气、再生燃料、生态蜂窝煤等。可实施“牛粪便-蝇蛆-鸡-猪-鱼-肥-草-牛”循环利用链条模式,即利用有机牛粪繁殖蝇蛆或蚯蚓,可作为鸡的高蛋白质饲料,鸡粪发酵后可喂猪,猪粪处理后喂鱼,鱼塘淤泥制成有机肥料,促进蔬菜牧草庄稼生长,用作牛饲料。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所有元素利用与循环,才可确保实现生态环境优化,人类与植物、动物、自然和谐共生。 2.2 鲜奶是万食之王DD突出牛业 人吃各种食物,最终进入人体内的基本营养成分是相同的,不同的是盗浚如水、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分解后的小分子物。 中国俗语说“金水银水不如奶水”,因牛奶营养成分齐全又均衡、尤其含有活性免疫物质和多肽激素、容易消化吸收、食用方便,是最“接近完美的食品”,是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可谓是“万食之王”、“白色血液”、“人类的保姆”,越来越受到各国民众的青睐。乳制品已成为很多国家人的当家食品。世界每年人均饮奶量达90千克,发达国家超过270千克,而中国只有零头,很多中国人一生没喝过牛奶。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谈到二战后欧洲重建问题时曾说过“没有什么投资比得上向儿童提供牛奶更重要!”。日本政府在二战后更是提出了“一杯奶强壮一个民族”的口号,使得战后一代人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改善。美国政府通过“三杯奶”运动,解决了国民钙营养的问题。印度,政府继旨在发展现代农业、解决国民吃饭问题的“绿色革命”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发起了“白色革命”,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提倡饲养奶牛和提高牛奶产量,实现增加国民营养、改善国民体质的愿望。200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再次提议,将每年的6月1日定为牛奶日。由此,一些具有农业战略思想的学者认为“牛业是农业半壁江山”。 事实证明,世界上每一个长寿的国家、每一个健康的民族都与牛奶的人均占有量息息相关。乳品消费量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标之一,众多国家都已把增加国民牛奶的消费量作为改善国民营养、增强国民体质的重要举措之一。综之可说,没有好牛奶不算好生活。 3、农业发展与高科技发展一体化 3.1 成熟技术全面应用 很多方面科技的进步都与农业现代化紧密相连,诸如“克隆组培”工厂、农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物联网应用技术、立体种植、人行路上空间生长结果、自动化播种流水线、电动汽车运输、绿色环保农药、基因育种、低成本高效大棚、人工增雨驱雨、卫星遥感、卫星定位农机械、高产食用菌、无土栽培、少土栽培、缓释肥料、电子灭虫、果味玉米、果味黄瓜等。 加强农业电脑软件开发,如种植软件、饲养软件、管控软件等,通过互联网传输研究中心、管控中心。 3.2 量子技术应用 众所周知,我们所见的有形物质结构是分子、原子、质子、电子等,电子以光速不停旋转,电与磁是一体两面,电子运动就产生了微弱磁场,或称为复合电磁波,有人称为量子(量子有多层概念)。每一种粒子都会发出共有一样的复合电磁波,如粒子是生物体就称为生物波。波,都具有共振特性。 3.2.1 具有检测土壤养分手机 20多年前,美国一位发明家根据波这个特性制造出了给人体体检的量子检测仪。其工作原理:先用仪器捕获各种各样生物波,将众多波编码制成数据库,检测时,选定项目,电脑程序让仪器发射相应波,如与检测棒测到的波发生共振,电脑程序可得出半定量结果,基于互联网,成了具有体检功能的手机[3],此款手机目前在调试软件。 如果捕获土壤、肥料中诸多生物波制成数据库,就成了土壤肥料检测仪DD探棒(托盘)接触样品,电脑就会自动检测,目前电脑处理能力,几秒钟就可以检测一项指标。并可通过互联网实时传到监控中心,专家们根据检测结果,实施补肥、补水等措施。同理,还可以建各类植物和各种禽畜正常生理体检项目和疾病生物波数据库。 3.2.2 量子技术培育新品种 俄籍华人姜堪政1959年开始生物场导(量子技术)实验研究,1978-1993年从事动植物以及人体生物导实验,发现小麦的生物微波能促进玉米分蘖生长增产,陆续研发出具有甜瓜味等多种水果味的黄瓜,采用该方法可以产生花生味向日葵籽等很多新品种,能适应人们多口味需求,这些新品具有传代性[4]。 城市型农业论文:城市化进程中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摘要:基于当下城市化进程中都市农业发展的热潮,文章对都市农业与城市化的关系进行梳理,着重分析北京市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北京市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城市化;都市农业 ;房山区 一、城市化与都市农业的关系 (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是都市农业形成的直接原因 在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农业和农村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城市化、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农业、农村和农民为其后来的推进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客观条件。在工业化、城市化步入中等发展水平以后,就应该用工业化和城市化中所获得的资源和收益反哺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最终实现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都市农业是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农业产业形态,都市农业产生于城市化进程中,并服务和依赖于城市化建设与发展(周春江,2011;田玉敏,2010)。 都市农业与传统意义上的农业不同,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与城市的经济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它服务于城市,城市也反哺于它;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延伸产业链,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也有一定的改善生态环境和丰富城市生活作用;科学化生产管理和先进农业技术对于其推动作用明显;生产、运输和销售环节高度集约化,增加了抵抗自然灾害和不稳定的农产品交易市场的冲击。 (二)发展都市农业是解决城市化问题的客观要求 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必然带来一些伴生问题。城市中生活和工作压力大、居住条件紧张、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成为了普遍现象。城市人口密度大,空间宝贵,居民生活节奏紧张,对于农产品有着极大需求量,因此都市农业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这种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农产品的供应上,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高要求使得都市农业在生态和旅游方面的贡献日益凸显(宁超乔,2006;金国峰,2004)。正是这种巨大的需求缺口,迫使都市农业在补充城市功能方面必须做出更大的调整和更重要的贡献,这也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决定的都市农业必须全方位、高标准的发展。 (三)发展都市农业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 当前,我国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迅猛发展,乡村经济相对滞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高,且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农村居民,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在农村地区,由于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出现大量剩余的劳动力,农产品结构性过剩情况严重,农民只增产不增收。为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发展都市农业及其产业化的推进已经迫在眉睫,主要原因有如下两点。 1. 通过发展都市农业,能够促使农业具有与工业相同的交通、信息、电力等基础设施,并且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基础,有力地促进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侯满平,2006)。 2. 都市农业作为城市与乡村联动的最佳结合点,能便利地利用城市资本集聚科技成果,采用先进的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的空间利用能力,缩小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之间的差距,同时带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由此看来,城市化进程与都市农业的发展有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有着特殊作用和特殊地位的都市农业势必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快速发展,并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房山区城市化进程中都市农业发展现状 (一)农业物质装备水平显著提高 2011年,房山区高标准农田面积不断扩大,在全区42.11万亩的可耕地面积中,有25万亩就是高标准农田,比重达到58.6%。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能达到75%,超过国家平均水平。 (二)房山区粮食种植日益规模化 2011年,房山区粮食总产量达到15.2万吨,种粮农户为寻求更高效益,彼此融合,进行规模化生产,已有201户种粮大户的种植规模达30亩以上,总承包面积18000亩。具体情况见表1。 (三)设施农业效益最为突出 2012年上半年,房山区已发展20581亩设施农业,同比增加1065亩,增长7.4%。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2012年上半年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势头强劲,其生产总值逐年增长迅速。但是,由于2012年7月21日发生特大暴雨灾害,使房山区都市农业下半年蒙受损失,特别是观光休闲农业受其影响严重,业绩大幅度下滑,民俗旅游、观光休闲农业这一年仅实现收入2.6亿元,与2011年相比下降13.3%。 由此可见,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潜力巨大,但该产业发展尚未完全成熟,抗风险能力较差,亟需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对策,以实现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的突破性飞跃。 三、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的问题 (一)城市化发展水平较落后 近几年,虽然房山区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但受城乡二元结构和农村发展水平的限制,与北京其他区县相比,还有不少差距。2011年,房山区城乡一体化进程综合实现程度达到80.94%,在北京各远郊区县中处于第四位,落后于排名前三的平谷84.64%,门头沟81.18%和怀柔81.11%。2012年,房山区的综合排名在全市十六个区县中处于第十位。从监测结果看,房山区尚未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其城市化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耕地资源、水资源匮乏 由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房山区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复种指数不断下降,粮食和经济作物总产量明显降低,不利于都市农业发展,特别对种植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冲击。 在水资源方面,房山区人均水资源量为1200立方米,但人均可用水资源量仅258立方米,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由于连年干旱,房山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紧缺,水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三)主导产业扶持力度欠缺 房山区的产业结构已初步形成“二三一”的产业格局,但是整个产业依然缺乏规模培育,科学技术含量过少,可持续性不足,三个产业分配依然不合理等特点,导致主导作用不突出,进而影响了城市化进程和都市农业的发展。种植业、畜牧业、民俗旅游产业还缺乏规模整合、规范和档次的提升,缺乏科学化管理和经营,与真正意义上的主导产业还存有一定差距。房山的主导产业没有作为主打产业进行整合、扶持,也没有起到“火车头”的作用,其发展还有待进一步进行整合调整。 (四)观光农业综合服务落后 当前,房山的观光农业园区发展迅速,但在这一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最突出的就是房山观光园区布局零星分散,大多数园区规模较小,活动内容单调,缺乏完善的休闲娱乐设施。由于园区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宣传力度不足,缺乏科学指导,使得园区的社会知名度较低,缺乏对游客的吸引力。 (五)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房山在北京属于农业大区,山区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65.7%,但是复杂多样的地质状况,严重阻碍全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制约都市农业发展。房山区基础设施滞后主要表现在道路和水利设施两个方面。在交通道路方面,城区道路缺乏合理规划,不同等级道路之间错综复杂,衔接不合理,不能很好地发挥整体协同效应,整个路网形态混乱,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在城区中覆盖率较低,直接阻碍了农产品的流通。在水利设施方面,供水设施老化,全区供水不足,排水系统落后,不能满足全区建设发展的需要(刘伟,2009)。 四、加快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房山资源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 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中耕地资源短缺,为此应建立土地集约利用和优化机制,认真组织开展房山区土地利用普查评价工作,评估现有可利用土地,对其开发和投入产出情况进行了解,并且对可供开发利用土地、低效利用土地和闲置土地的数据信息进行详细统计(刘伟,2009)。在土地市场供应中,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利用这一点,房山区在建立土地管理动态维护机制的基础上,可以对都市农业用地进行有计划的安排和供给,保障土地的高效利用率,避免无规划建设和无目的开发的情况发生。 (二)促进主导产业升级,打造农业示范区 首先,对于已经有一定规模的食用菌产业,应大力推进房山区食用菌产业发展,引进先进技术,集中资源优势,进行规模化生产经营,打造食用菌产业链,将食用菌作为房山特色品牌产品推向全国,争取成为北京乃至全国的食用菌高端产业示范基地。 其次,建设现代都市型养殖业体系。养殖业一直是房山区的优势产业之一,发展都市农业,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生态优势和品牌产业优势,通过强化养殖业支撑保障体系,加强养殖基地建设,提升房山养殖业知名度,建立生态循环系统等各项工程措施。此外,房山区要建立一套运行良好、功能完善的现代都市型养殖体系,引进科学技术积极改良所养殖的畜禽品种,改变传统的饲养管理方式,改革对畜产品的经营流通手段,进行规范的经营管理,推动房山养殖业不断趋于规模化、专业化,使房山区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养殖产业大县。 (三)做好观光农业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绿色产业成为了一个新兴的经济增长点,房山区应抓住这一机遇,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和绿色休闲产业,特别是重点发展林果、花卉和生态休闲农业。房山区要实现特色观光农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还必须考虑其所处地理位置和城镇居民对观光农业的消费需求(王占锋,2010)。在房山周边地区,居民通常对休闲度假及城镇旅游具有较高的需求,所以在周边地区应该重点开发休闲观光农业园和风光型农业园。而在房山区中心集镇地区,具有农庄特色,发展农庄经济也是该区域的建设重点,所以在中心集镇地区,大多以建设休闲农庄为主,突出发展农庄式的农业休闲园区。房山区发展观光农业,不能仅注重其休闲娱乐功能,还应该着眼于农业生产,引进农业高科技品种,拓展园区功能,使观光园区成为娱乐性、科学性和文化性并存的高级休闲农业园区。 (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集聚农业发展力 在道路交通方面,房山区充分利用北京市建设轨道交通的机会,对轨道交通沿线的土地资源进行整合规划,实行有效开发,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发挥每一寸土地的价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造区内路网,加强与城市中心交通联系,方便农产品运输。 在水利灌溉设施方面,着眼房山区水资源匮乏的现状,要特别重视灌溉用水计量的精细化管理,在保证全区农产品品质的基础上,采取各种节水措施,最大程度降低农业用水量,实现都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针对农业节水灌溉,房山区正加大力度实现智能化管理,争取对全区农业用水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 在应对农业自然灾害方面,重点强化公共安全设施的建设,还要特别强调防灾减灾工作的落实,在规划中注重对防灾场地的预留建设,保证有充足的空间应对突发状况;建立完善的减灾应急体系,尤其是对墒情、旱情和水情的应对,建立自动监测网络,提高农业抗旱防涝能力,增强农业的减灾水平。 (五)构筑科技支撑体系,推动规模化经营 根据房山区的农业产业发展及定位,房山区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的主要功能是利用首都北京的人才、科技、信息等优势,研发或引进房山农业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先进、适用技术,创建房山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房山农产品品牌。同时积极主动寻求农业技术的国际交流合作,努力跟进国外农业技术发展新趋势,全面提升房山农业科技化水平。 房山区政府应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支撑未来本地区农业科技体系建设的重点:一是以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为核心力量,积极构建种源产业生产体系;二是以现代工业技术为依托,构筑农业装备产业;三是以科研院校的人才和技术为依托,构筑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城市型农业论文:资源型城市发展现代农业路径探索 【摘 要】发展特色农业,是农业自然规律与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实施农业由弱变强的战略决策,也是农业实现持续、稳定、高效发展的最佳选择。本文迁安市为例,通过转变发展思路,探索出适合当地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的突围之路。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现代农业;发展思路 发展特色农业,是农业自然规律与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实施农业由弱变强的战略决策,也是农业实现持续、稳定、高效发展的最佳选择。作为资源型重化工业城市,迁安在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进程中,坚持把“一产抓特色”作为加快科学发展的战略任务,按“旅游串线农业建点”的思路,积极探索发展现代农业新模式,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的突围之路。先后涌现了55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特色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惠及全市10多万农户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2011年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人数12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和瓜果采摘等农业综合收入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698元,同比增长15.9%。2011年迁安被国家农业部、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首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也是河北省内唯一一家。 一、升华思路:在城市转型中找准农业科学发展的正确方向 作为一个依矿而兴、依钢而起的典型资源型城市,迁安自“七五”以来依靠资源优势实现了较快发展,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但在工业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贫富差距和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出,历届市委、市政府班子费尽了脑筋,做了许多积极的探索,但由于缺乏治本之策,该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土地资源的日益减少、矿业资源的日渐枯竭,以及国内一些资源枯竭城市发展的困境,让迁安深切认识到要想实现科学发展,农业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不能离开农业谈转型。为此,迁安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实施“四五”转型攻坚计划,建设“魅力钢城、绿色迁安”的目标,把发展现代农业和旅游服务产业作为带动经济发展 “两翼” 的战略构想。就是在传统产业优势和城乡建设优势的基础之上,主动引入创意思维,使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与休闲旅游业发展相结合,生态建设与生态旅游相结合,大力发展现代特色休闲农业,将迁安创建成为“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区”。一系列思路目标的提出,在全市上下引起热烈反响和强烈共鸣,迅速成为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强大动力。 二、明析举措:在产业攻坚中创新农业科学发展的崭新局面 (一)规划先行,构建科学合理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布局 按照“旅游串线农业建点”的思路,在《迁安市城市总体规划》、《迁安市城乡统筹规划》、《迁安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和《迁安市旅游总体规划》基础上,聘请湖南省休闲农业规划设计中心专家高起点、高标准科学编制了《迁安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总体规划》,依托市域三大主体功能区和四条绿道,将全市划分为发展以传统农业体验、农业生态景观、高科技农业示范等为主的中部南部都市农业休闲观赏区、发展以设施蔬菜、特色果品、规模养殖、农产品加工、旅游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等为主的东部北部高效农业旅游体验区和发展以矿山改造、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和地质公园文化为主的西部生态农业地质文化景观区等“三个特色区”;以四条绿道周边区域为重点“顺藤结瓜”建设新三抚路沿线的物华京东水果采摘带、滦河沿岸的诗意滦河湿地景观带、万太路沿线的神韵迁安地质文化带、建彭路沿线的锦绣田园高效农业带等“四个休闲产业带”。通过四条绿道建设,实现特色景区、景点和农业生态园、采摘园的有机串联,以绿道为藤、景区为瓜,顺藤结瓜,将绿道建成游客观光消费之道、市民休闲健身之道、农民增收致富之道。 (二)政府引导,促进现代休闲农业健康有序发展 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奖补办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实施意见》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扶持奖励办法》,市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扶持现代农业发展,并专门设立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专项基金。近年来,迁安每年实际投入农业的资金都在2亿元以,在这种引导和鼓励下,全市民营企业家踊跃响应,九江公司、正元集团、联旺集团等纷纷“出招”,投向休闲农业及相关产业的资金近20亿元,也吸引了香港赛伯莱船运有限公司、香港融信华创公司、北京伊萨德投资公司、中粮集团等战略投资者也纷至沓来。投资20亿元的长城国家公园、5.4亿元的红峪口10里旅游画廊等一批休闲旅游项目已经落地,塔寺峪旅游开发、挂云山度假区、山叶口旅游开发等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几年来,依托绿道的带动引领,先后建设了红峪口、大龙王庙、成山等16个集农事体验、采摘、观光、休闲、旅游等于一体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和白羊峪现代休闲农业示范园区、瑞阳生态大观园、龙泽谷葡萄农庄等8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园区,投资20亿元正元国际养生文化村、1亿元的九江农场等一大批休闲农业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在统一规划指导下“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已经形成了集聚发展的态势。 (三)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展 坚持特色发展理念,在建设中特别重视在农业休闲项目中挖掘、培育、提炼各自特色,以点带面,促进全市现代休闲农业实现特色发展。一是挖掘区域特色。充分利用区域特色优势资源办好休闲农业项目,让休闲服务体现区域特色,如在北部长城沿线依托长城资源、立足燕山丘陵地貌、良好生态和古朴的民风,以“绿道藤上结金瓜”模式长城沿线红峪口、白羊峪、冷口、徐流口等山村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摘农家果、体验农家风情”为重点的民俗农家乐项目,形成的具有独特魅力的长城山野休闲农业产业带,其中白羊峪长城旅游景区被评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二是培育产业特色。以村或一个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带为基础,发挥优势产业特色,有序推进休闲农业生态园建设,与优势农业产业相互促进发展,培育出休闲农业产业特色。如以龙泽谷生态农业科技园为基础,通过项目与周边3000多亩的葡萄种植基地有机联,形成一个集葡萄种植、葡萄酒的生产制作、葡萄文化鉴赏、生态旅游、高端会议为一体的以葡萄为特色的现代葡萄酒农业生态庄园。三是提炼服务特色。不断扩大休闲农业服务功能,实现服务内容由常规化向多样化转变,服务形式由提供式向互动式转变,更多的策划出如贯头山酒业酿酒、弘业地毯手工织毯、李姑店手工抄纸等一批有地方风俗特色的休闲、娱乐、体验等服务项目,更多的提炼出内容丰富、别具特色、游客参与性强的地方品牌服务项目,实现特色化经营。 (四)依靠科技,为发展现代休闲农业提供科技支撑 科技进步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一是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依托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成立了河北省首家县市级现代农业特邀院士工作站,加强了与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河北、北京等华北五省市农科院合作,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步伐,累计引进示范创新成果、新技术440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8%。二是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延伸农技推广网络。全市按照“六有”、“四统一”要求投资2800万元,建设了8个区域技术推广综合站。三是实施品牌战略。加快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全市农业企业取得有机食品标识28个,绿色食品标识15个。注册正式商标24个,其中中国名牌1个,河北优质产品2个,省名优农产品28个,辐射带动全市30万亩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四是提高农民素质。通过采用科技培训、专家讲学、农技电波等多种方式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培养现代农业经营者。几年来,已累计培训农民20万人次,从业人员中初中以上比重达到80.5%,有一技之长的农村劳动力比重达到83%。 三、创新机制:在现代化进程中凝聚农业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一)优化发展现代休闲农业软环境 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坚持以“四五”转型攻坚的宏伟目标统一思想,以科学的考评激发干劲,以健全的机制引领方向,在全市唱响了“清简务本、行必责实”的干事创业导向。根据三大主体功能区分类考评,将农业和生态旅游型作为单独一个类型,探索建立有利于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资源配置机制、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互补性。 (二)完善基础配套设施 切实解决好影响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的用地、用电等实际问题。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目前,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918公里,道路密度为241.6公里/百平方公里,形成了“七横八纵”的综合交通道路网体系,各景区均可乘公交快速到达。目前,投资6000万元的,30公里森林生态绿道和47公里长城山野绿道正在加快建设,年内将全部建成。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成立了迁安旅游咨询服务中心,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游客接待中心也正在加紧建设,建立健全了旅游接待制度,完善了相关设备设施,为游客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 (三)规范市场管理 为确保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市场安全有序,健全了旅游安全保障体系,成立了成立休闲农业协会,出台《迁安市休闲农业星级划分及评定标准》。加强旅游环境保护,强化卫生管理。提同时,通过举办“旅游服务技能培训班”、“餐饮、客房服务培训班”、“农家乐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对全市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工作,培训人数达到万余人次,培训率达80%以上,促进了全市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服务品质的全面提升。 (四)作好品牌宣传推介 以举办成山金秋采摘节、石梯子沟观花节和杨各庄民俗文化节等各类休闲农业旅游节庆活动为载体,借助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宣传推介平台,做好“以节促旅、以会促旅”文章,不断增强了迁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美誉度。 城市型农业论文:新兴能源型城市发展现代农业的探索 【摘 要】本文以甘肃庆阳市为例,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提出在转型发展中给农业以合理地位,以农业综合开发为基础,以农业产业化为龙头,以农业科技进步为支撑,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关键词】能源型城市;发展;现代农业 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素称“陇东”。历史上的庆阳是我国旱作农业的重要发源地,在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曾被誉为“陇东粮仓”。“十一五”时期,甘肃省根据全国发展大局、甘肃省区域发展战略,特别是庆阳煤炭石油资源丰富的实际(见注释),确定把庆阳建设成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和甘肃省新的经济增长极。这样庆阳市转型发展的历史课题就鲜明的提了出来。如何在转型发展中处理好建设能源工业基地和推动现代农业的关系?庆阳的初步探索可以概括为:在转型发展中给农业以合理地位,以农业综合开发为基础,以农业产业化为龙头,以农业科技进步为支撑,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一、突出农业的基础地位 转型发展、建设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农业怎么办?庆阳市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必须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最忌瞎折腾,农民最怕政策摇摆。为了在发展能源工业的起步阶段就考虑到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问题,保护好青山绿水,实现富民与兴市的双赢,庆阳市在深入开发“红、黑、绿、黄”四大资源优势产业时,就给农业以科学、合理的地位、定位。在建设国家级大型能源化工和西电东送基地的同时,依托庆阳丰富的“绿色资源”即绿色农产品和子午岭生态旅游资源,努力把庆阳建设成绿色农产品加工出口创汇基地,使之成为甘肃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全国规模最大的杏制品加工基地和白瓜子加工出口基地、全国品质最优、发展面积最大的黄花菜基地,争取农产品加工出口始终位居甘肃省第一。以此构筑起庆阳转型发展、跨越式发展的产业体系,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中实现农业现代化。 (一)远学近比,高起点谋划 为了避免走传统能源型城市那种资源开发城市兴盛,资源衰竭城市衰败的老路,庆阳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全市经济社会要“率先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就是要在全省各市州率先、中远期要在陕甘宁周边城市、西部城市中率先;创新发展就是要借鉴类似地区开发建设的经验教训,避免走错路、走老路;和谐发展就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兼顾各方方面,实现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统一。绿色发展就是走绿色发展的道路,使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实现多方利益的共赢。不仅要使庆阳市成为全省“两翼齐飞”之“东翼”的核心区域,还要按照陕甘宁区域经济圈中心城市和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将我庆阳市建设成为绿色能源之都和西部经济强市。 (二)高起点开发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甘肃省对庆阳市的定位决定了庆阳率先腾飞必须依赖能源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尽管石油、煤炭是黑色的,但我们坚持用绿色的理念、循环经济的方式开发利用它。庆阳市不仅坚持引进大型央企开发资源,提高石油产能,形成强有力的煤炭生产能力,提高资源就地加工转化升值的能力;还要求各级政府着眼绿色发展,叩门招商,吸引中石油、华能、中电、中铝等大型国企进入庆阳参与资源开发,使其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领头羊。 (三)按照现代农业理念,加快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步伐 农业是庆阳市传统的优势产业,坚持用现代的理念、现代的手段谋划、改造、发展农业,不断夯实“三农”工作的基础。按照“川变白、塬变红、山变绿”的目标,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全力实施紫花苜蓿、肉牛、肉绒羊、生猪、全膜玉米、瓜菜、苹果等“七个百万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循环农业,促进特色农产品向规模型、质量型、效益型、区域特色性转变。坚持农业综合开发,坚持用产业化的手段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引进、培养一批大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农畜产品品牌,使庆阳农业真正成为绿色的、有竞争力的农业。 (四)坚持工业反哺农业方针,加大支农力度 坚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年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伴随资源开发力度加大,庆阳财政状况逐年好转。2011年,庆阳市财政大口径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05.2亿元,小口径收入完成4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9.8%、47.7%,财政运行实现了平稳快速增长。随着财力增加,“十一五”时期支农支出年均增幅40.54%。2011年仅市财政就安排三个7000万元,支持粮食增收、农村公路建设、水利与生态建设。同时积极引导协调社会资金、信贷资金向农村流动,形成了中央和省上项目投资加力、市县乡政府扶持加强、社会力量广泛投入、农民积极增加投入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二、突出农业基本建设 近年来,庆阳市把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农业基本建设的主要抓手,在改善农业基本条件和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使农业基础有了很大改善。 (一)全力改善农业的基础条件 农业综合开发充分利用项目综合、资金综合、措施综合的三大优势,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综合配套,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综合运用水利、农业、林业、科技四大措施,大力建设方田林网化、道路砂石化、灌溉节水化、耕作机械化、种植区域化的高标准农田和粮食生产基地,显著改善了项目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仅近两年来,全市就完成改造中低产田面积6.99万亩,项目区新打(维修)机井57眼,新打小电井480眼,新建蓄水窖120眼,架设输变电线路35公里,埋设管道214公里,完成节灌850亩,营造防护林3470亩,修筑机耕路310公里,引进推广先进适用新技术和新品种37项(次),完成技术培训2.6万人(次)。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一定基础。 (二)提升现代农业水平 坚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围绕特色产业搞开发,围绕做大龙头企业搞开发,仅近两年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共完成产业化经营项目19个,扶持了一批具有规模优势和辐射带动能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不断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并不断推广新品种应用、双垄沟播、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等新技术,购置了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形成了技术和市场、专家和农民有机结合的科技合力,初步走出了一条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农民科技水平提升的开发之路。 (三)增强现代农业资金保障 通过中央财政资金引导、地方财政资金配套,同时吸引银行贷款、农民自筹和其他资金共同投入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不断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力度。近两年庆阳市共完成农业综合开发总投资14643.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完成5600万元,地方配套完成2373万元,自筹资金完成5006.6万元,银行贷款完成1664万元。通过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有效发挥了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四两拨千金”的作用,进一步扩大了全市农业综合开发的总体规模,从而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三、突出农业产业化的龙头带动作用 农业产业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近些年庆阳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呈现了良好态势。 (一)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新建、改建、扩建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性高涨,新建企业投资规模大、建设标准高、科技含量高。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到234家,上半年新建农产品加工企业11家,改建、扩建农产品加工企业26家,计划总投资17.44亿元,已完成投资5.37亿元。全市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23家,市级龙头企业68家。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涵盖了全市草畜、苹果、瓜菜三大主导产业,有92户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销售收入8.66亿元,带动20.63万农户发展特色产业基地建设。 (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蓬勃发展 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843个,创建省级示范社30个,市级示范社50个。仅去年上半年,新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7个,其中示范性合作社13个,涉及种植业、养殖业、科技服务等多个领域。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带动下,全市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达50.17万亩,较上年增加13.53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和成长壮大,引导农民有组织地进入市场,大大提高了农户生产、销售行为的可预测性和有序性,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农业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制定完成绿色食品地方标准29项,建成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点49个。全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33个,产品认证34个;绿色食品产地认证14个,产品19个;有机食品产地认证3个,产品12个。“庆阳苹果”等6个农产品通过国家地理标志登记;“早胜牛”、“陇东黑山羊”、“庆阳苹果”3个农产品证明商标成功注册。“维思特”杏制品、“古象”奶粉等11个农产品荣获甘肃省名牌产品,“新一代”等21个品牌获甘肃省著名商标;“维思特”牌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实现了我市农产品申请注册中国驰名商标零的突破。全市农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和知名度明显提升,品牌效应逐步凸显。 四、突出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两个一号文件精神,庆阳市委、市政府专门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农村持续稳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全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预期目标、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全市各级农牧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工作重点、完成时限和要求,使农业科技教育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有保障地推进。 (一)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紧紧围绕“草畜、果品、瓜菜”三大产业开发,依托庆阳市农科院建设,加强农业科技源头储备和技术创新,组织实施了陇东地区日光温室棚型结构对比、瓜菜新品种引选、高原夏菜品种试验示范、黄花菜种质资源征集及特晚熟品种选育、胡麻新品种引选、小麦原原种扩繁与基地建设、冷季型草坪草引选等农业科研项目23个。 积极实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计划,全市引进推广名优特瓜菜、特种芽苗菜、特种玉米新品种、立体穴盘基质育苗、有机无土栽培、膜下滴渗灌、膜面集雨、多层覆盖、全膜覆土穴播、纳米生物技术等农业新品种新技术53项(次),经过试验示范,筛选出了一批优质、高效主导品种,形成了一批综合配套适用技术,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步伐。 (二)创新农技推广方式 在深入调研,多方论证的基础上,市委一号文件明确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全市按照“明确职能、三权归县、财政保障、双重管理、以县为主”的基本思路,按乡镇设置农业技术推广站,确保公益性职能有效履行。全市依托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条件能力建设项目,加强乡镇农技站业务用户、仪器设备、交通工具等基础条件建设,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得到效提升。 (三)深入开展农民培训 围绕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发展,结合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全市农业科研、推广单位及农民培训机构的技术人员,综合运用现场培训、集中办班、入户指导、田间咨询、发放资料等多种方式,深入田间地头和农家院落开展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仅去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3.6万人次。依托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实施,市、县农广校,以农村种养专业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植保员、防疫员、沼气工等人员为重点对象,完成阳光工程项目示范性培训4196人。全市各级农广校积极创新教育教学模式,通过送教下乡,采取进村办班、半农半读等多种形式,完成中专、中专后继续教育151人。 对我们庆阳市而言,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适应转型跨越发展需要,在建设大型能源化工基地的背景下如何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我们的探索只是初步的,需要继续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比如,在工业反哺农业方面力度不大,贫困人口占比比较大。在农业综合开发也存在一些需要继续解决的问题,如农业基础建设薄弱,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效益低下;种植结构单一,农业科技水平低;农业生产力落后,土地产出率不高等。在农业产业化方面,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还存在不少的差距和问题。主要表现:一是发展不平衡。部分县区新建、改扩建农产品加工企业、养殖企业数量少,投资规模小,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入驻企业不集中,带动效应不明显。二是龙头不强。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中年销售收入过2000万的仅33户,过亿元的仅5户。龙头企业量少质弱,“龙头”作用发挥不充分。绝大多数企业尚未建立起真正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三是链条不长。绝大部分农产品领域尚未形成从生产到加工、包装、储运到销售、服务的完整产业链,特别是龙头企业科技研发投入不足,绝大多数是以分拣、包装为主的初级加工,产业链条短,同质化生产现象突出,产品的附加值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四是机制不优等等。 城市型农业论文:盐城市新型农业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近年来,盐城市农业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着服务体系不健全、专业人才缺乏、平台效能不高、信息资源整合不到位、信息化技术应用发展滞后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强力推进服务体系、平台、信息资源、智能农业、营销平台的建设等对策,力争2018年全市新型农业信息服务覆盖率达到97%。 关键词 农业信息服务;覆盖率;现状;问题;对策;江苏盐城 农业信息化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强大推动力[1-2]。盐城市提出到2018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明确了21项发展目标任务,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新型农业信息服务覆盖率2018年前要达到97%,而目前全市只有76%,与目标值仍有较大差距。为此,笔者系统分析了盐城市新型农业信息服务工作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提升盐城市新型农业信息服务覆盖率的对策。 1 盐城市新型农业信息服务现状 近年来,盐城市认真实施农业信息服务全覆盖工程,不断创新服务模式,积极打造新型信息服务平台,在全省率先构建了“四电一报”(即电视、电台、电话、电脑、报纸)新型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实现了“让农民天天能看到电视、让农民处处能听到电台、让农民时时能找到电话、让农民随时能点到网络、让农民随时能读到报刊”的服务目标,有力地提升了全市农业信息服务覆盖率,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但总体看来,目前全市农业信息化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制约着新型农业信息服务覆盖率的提升。 2 存在的问题 2.1 信息服务体系仍不健全 目前全市9个县(市、区)中只有东台、大丰、阜宁等3个县(市)有单独的事业编制性质的农业信息中心,其他县(区)还未成立专门的农业信息中心,只是与其他科室合署办公,而且专职从事信息工作的人员偏少。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点比例不高,即使有标准也不高,普遍达不到“六有”(有信息服务站牌子、有上网设备、有热线电话、有农业信息大联播乡镇二级网站、有信息栏、有服务制度)的标准。 2.2 信息化人才十分缺乏 目前农业信息网络人才十分缺乏,从市、县层面来看,缺少既懂农业、又懂计算机网络的复合型人才,导致农业信息资源综合利用率较低。从乡镇层面来看,虽然部分地区配备了农业信息员,但多以兼职为主,除了信息收集、报送工作外,还有很多其他工作要做,导致其精力不足,难以保证农业信息服务的工作质量。 2.3 信息服务平台效能不高 虽然近几年打造了一批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但从总体来看,平台的利用率不高,服务覆盖面不广泛,效能偏低。如《盐城农业信息网》等农业网站信息更新速度不快,点击率不高。三农服务热线 “12316”公众认知度有限,拨打率不足。村级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刚开始示范,“一点通”视频终端数量偏少,信息服务范围有限。网上营销平台缺乏,通过网络销售的农产品比重不到3%。 2.4 信息资源整合不到位 农业信息采集标准化程度低,指标体系不健全,采集点不足,覆盖面不够。纵向上,市、县、乡、村4级未能真正形成信息资源的有效互通与共享;横向上,农业部门与物价、统计等部门也缺乏正常的信息沟通与交流渠道,信息采集、的数量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3-4]。 2.5 信息技术应用发展滞后 农业信息化工作重点仍处于信息的收集和上,而忽视了信息技术如“3S”(RS、GIS、GPS)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智能决策系统在农业生产领域中的应用。近年来,通过实施江苏省农业信息化全覆盖工程项目,盐城市虽建成了一些信息技术应用示范点,但数量少,覆盖范围不广,仅是“星星之火”,未形成“燎原之势”,需进一步加强示范推广。 3 对策 今后几年,应围绕当前农业信息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紧扣农业现代化工程的目标要求,以江苏省农业信息服务全覆盖工程项目为抓手,主攻健全体系、平台、信息资源、智能农业、网上销售、技术培训等方面的建设,力争2018年实现新型农业信息化服务覆盖率97%的目标。 3.1 主攻服务体系建设,在健全信息工作队伍上求突破 加快农业信息化步伐,体系队伍是基础,人员素质是关键。要搞好信息化服务工作,必须强化体系队伍建设。一是加快组织体系建设。借助农技推广体系、事业单位改革契机,建立健全基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十二五”末,县级要全面成立专门的农业信息中心,乡镇要完善提高信息服务站点,要求全部达到“六有“标准。二是加快人才队伍组建。引进、选拔一批既懂计算机网络、又懂农业经济运行规律的复合型人才充实到信息化工作队伍中来,不断提高农业信息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三是加快技能素质培训。组织信息专家及专业技术人员对基层信息服务人员在信息采集编辑、上网查询、智能农业应用技术等方面进行培训,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应用能力,增强信息服务意识和工作责任感。 3.2 主攻平台建设,在拓展信息传播渠道上求突破 在巩固提高“四电一报”信息服务的基础上,全力打造新型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引导农民调、指导农民种、帮助农民销,不断扩大信息服务覆盖率。一是重点打造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改版升级《盐城农业信息网》,解决栏目不全、版面不新、功能不强等问题,增强信息的集散力和用户的凝聚力,打造苏北领先、全省一流的农业门户网站。加快建设《江苏啤麦网》《华东蔬菜网》等农业特色网站,不断推进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二是重点打造“12316”热线咨询平台。借助江苏省农业信息全覆盖工程项目的实施,加快建设东台、大丰、盐都、建湖4个县(市、区)“12316”三农热线工作站,实现全市范围内“三农”热线信息服务全覆盖。同时,加强与盐城移动公司的合作,全面建设“12316”移动农业信息专家平台,实现专家与农民面对面视频交流,提高服务质量与效果。三是重点打造村级综合服务平台。按照“1处固定场所、1套信息设备、1名信息员、1套管理制度、1套长效机制”要求,加快建设村村“一点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2011年,射阳县已在全省率先建成并开通运行。在此基础上,今年将再建亭湖、滨海、大丰3个村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示范县。2012年后1~2年内其余5个县(市、区)也将陆续开工建设,届时将真正实现全市范围内为农信息服务“村村通”。 3.3 主攻信息资源建设,在提升信息服务效率上求突破 信息化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器,而信息资源是这一加速器的重要粒子。必须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全力推进信息收集工作。一是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完善市、县、乡、村信息互通机制,强化与物价、统计、气象等部门的横向联合,整合信息资源,拓宽采集渠道,丰富信息来源,提高信息采集的网络化、标准化水平。二是强化网络内容保障。完善《盐城农业信息网》等农业网站的网络信息更新机制,健全信息采集队伍,大力采集政务信息、市场、技术信息上网,加快农业网站内容更新速度,提高农业网站为农信息服务水平。三是推进数据库建设。积极统筹农业系统内部各部门的力量,重点建设“农产品品牌及加工数据库”、“农业环境和灾害监测数据库”、“农业地理信息数据库”、“农产品品种数据库”、“农作物实用技术数据库”、“畜禽养殖技术数据库”等6大数据库系统,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为农业生产和领导决策提供参谋助手作用。 3.4 主攻智能农业建设,在推进信息技术应用上求突破 积极顺应物联网发展趋势,加快“3S”、自动控制等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步伐,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升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一是重点建设远程监测指挥系统。联合盐城移动公司,建设全市农业生产远程视频监控和指挥中心,监测点将覆盖全市各县(市、区)重点乡镇,实时掌握全市各地农产品生长发育、农业自然灾害、植物病虫害等动态信息,为及时、科学指导农业工作提供现代化手段。从县级层面来讲,2012年阜宁县和响水县将建成县级农业远程监控指挥中心,今后几年,其余各县(市、区)也将逐步建设该系统,不断提升全市电子政务水平。二是重点建设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2011年,盐城市在全省率先建成了集政府监管、基地追溯、企业诚信、信息查询于一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引入政府部门、检测机构、企业基地等应用试点用户100个以上,基本实现了农产品生产可控制、信息可查询、产品可溯源、问题可追溯等功能。2012年,重点建设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二期工程,扩大监测示范用户,改造升级平台功能,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三是重点建设“数字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借助“数字盐城”地理信息平台,联合国土部门,以高效农业为切入点,建成“数字高效设施园艺”、“数字休闲观光农业”、“数字土壤”、“数字畜禽养殖”等数字农业平台,及时农业地理信息,推动农业产业快速发展。 3.5 主攻营销平台建设,在增加农产品网络销售率上求突破 网络销售是农产品销售的新型业态,也是目前增长速度最快的销售方式。但盐城市农产品网络销售比例偏低,必须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力争到2018年网上销售比重达到40%。一是积极打造盐城市农产品营销网。建成集产品广告、交易洽谈、网上订购、网上支付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产品网上营销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拓展盐城市农产品营销范围,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二是引导创建网上营销店。积极引导企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在淘宝网、江苏农业优质农产品营销网等网站上建立优质农产品营销店铺,不断提高盐城市农产品网上销售比例。三是巩固提高农产品网上交易会。在2011年成功举办盐城市首届农产品网上交易会的基础上,组织和引导更多的企业到网上交易会进行展示展销活动,力争把盐城市网上农产品交易会办成全省规模最大、名牌最响、效益最好的网上交易会。 城市型农业论文:依托城市型观光农业发展思路 摘要:文章研究的重点就是关于现代都市中发展生态农业的一系列探索,对都市生态农业的内涵、以及建设都市生态农业的基本途径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生态农业;观光季节性;可持续发展 观光农业是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交叉型产业。近年来,我国的中心城市观光农业相继开发了许多观光农业项目,有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一、郊区观光农业项目发展现状 城市边缘区是指位于城市和乡村之间,以土地的城市和乡村利用方式相混合为典型特征,人口和社会特征具有城乡过渡性质的一个独特地域。在这一地域,城乡之间的相互影响大,城乡用地犬牙交错,乡村用地逐渐被城市线网分割,土地利用、人口和社会特征在传统村镇基础上出现城市化趋向。 以城市为依托、服务于城市,城市经济实力雄厚,科技力量强大,不但为观光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科技实力,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充足的客源。关注生态性、强调生产性、突出观光性、重视生活性,这是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改善和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观光农业的基本功能。 二、科学开发城市观光农业的建议 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是当前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增收的有效举措,是促进乡镇企业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推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应积极从以下方面抓紧抓好: (一)项目论证需要从多角度入手 观光农业项目的开发具有不同于一般项目的特点,它需要从更广泛的角度去综合论证,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本地区农业资源基础的分析。即农业、资源基础、自然景观系列、乡村民俗的可展示性。以山东寿光为例,其观光农业的发展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处于前列的,在投资建设观光农业旅游景点时也能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缺山少水就依靠自己的蔬菜种植技术做大旅游,菜博会为这个从前默默无闻的县城带来了国内国际知名度;生态观光农业使其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市场定位分析。从目前我国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来看,观光农业首先是城市居民的“后花园”,其目标市场应主要定位在城市的居民,为他们提供一个自然、传统、休闲的场所。 (3)区位选择分析。城市边缘区农业地带应为首选,这些区域有着独特的地域性和明显的发展优势。通过发展城市边缘区、城市近郊区,带动交通便利、农业基础较好的区域发展观光农业。 (二)观光农业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观光农业的基础是农业内部功能的良性循环和生态的合理性。因此,观光农业的发展要保证旅游与生态农业的协调,对植根于符合自然生态的生态农业和传统农村民俗文化必须加以保护并得到充分体现: (1)必须立足现有基础进行开发,严格控制滥用耕地。 (2)必须因地制宜,突出个性和特色。 (3)避免对环境和景观的破坏,如在旅游景点内设立不当的建筑等。 (4)控制“农业观光园”周边的工业以及城市化等对景点的不利影响。 (三)政府要积极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理顺管理体制 (1)全面规划,确保重点。对都市农业的发展要在全市郊区或一个区域内全面规划,选准重要项目,集中资金,重点开发。对开发项目要注意整体规划,分步推进,使都市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具有丰富内容,才能有经常性的吸引力。 (2)理顺管理体制,加强规划和创建管理、服务体系。在旅游开发区要防止出现管理体制混乱,政出多门的现象,要分清责任,各司其职。政府有关部门应做好观光农业发展规划的指导;建立一些咨询服务机构,加强对观光农业发展的调查研究与总结,以建立农业政策信息服务体系。此外,还应制定一些优惠扶持政策,如引资、税收优惠等。 三、都市生态农业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都市生态农业的建设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世界上的其他国家,都是新世纪的巨大工程,要想使生态农业走向科学化、合理化,缓解经济发展与环境恶化的矛盾,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绝不是一年两年的时间就可以达成的,它需要的是世世代代的努力,所以,建设都市生态农业需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它造福的是子孙万代。 (一)更新观念,树立新型农业环保道德 生态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也不同于现代农业,他需要的是一个全新的农业道德体系的支撑,加强生态农业的宣传力度,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并且要把农业环境道德观放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去,认真对待,积极贯彻,规范各种社会行为。 (二) 转换机制,提高农业环保工作效能 第一步先建立生态农业决策系统,生态农业机构最好要有多个部门参与,而且要明确工作的职能和性质,将常规的农业生产管理改为生态农业建设管理。接下来还要制定生态农业建设规划,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生态富民家园,并在开展生态镇和生态农业的工作中累计成功的经验。最后对国家实施的各种关于建设生态农业的法律法规等要严格执行,落实农业环保各项措施。 (三)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增强生态农业的发展后劲 既要抓生态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也要抓龙头型企业建设,按照专业化的生产要求,根据就地生产、近地加工的原则,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品牌效应。除此之外还要开展国家交流与合作,吸取国外成功经验的同时,落实我国的现状,然后积极招商引资,借助外部资金和人才的力量开发建设项目。 城市型农业论文:资源型城市农业主导产业选择的实证研究 摘要:通过对大冶市实地调研考察,分析了大冶市农业产业化发展阶段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培育问题,根据大冶市农业主要产值数据(2004-2008)及相关资料,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农业主导产业选择评价模型。论证了大冶市发展现代农业应以农产品加工和畜禽业为主导产业,建立健全农业产业的组织形式,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全面发展,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农业主导产业;大冶市 1 引言 要进一步推动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正确选择和培育农业主导产业是重要前提。由于农业发展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域特征与资源禀赋特征,随着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不同地区由于资源禀赋及经济状况的差异而出现不同层次的新问题。因此,各地区只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与其经济发展及资源状况相适应的农业主导产业,才能保障农业产业化具备丰富的经济与资源基础,得到长足发展并进一步促进农业其他产业甚至其他国民经济一级产业的较好发展。 大冶市依托长江,背靠武汉,北连黄石,南毗九江,西邻咸宁,成为承接长江开发带和大中城市辐射的交汇点,从自然地理条件来看,大冶市地形以平畈、丘陵、山地为主,其中丘陵地带占全市面积67%,平畈地带占全市面积15%,具备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大冶市气候特征属于典型的大陆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3℃,平均降雨量1 507.3mm,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光照雨量,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大冶市总面积1 566hm2,其中耕地面积5.015万hm2,园地面积2.259万hm2,林地面积3.63万hm2,水域面积1.467万hm2,拥有小型水库114座,总库容量1.54亿m3,有较灌溉面积3.32万hm2,丰富的水土资源、为农业牧副渔提供了先决条件。 早在大冶市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全国资源枯竭城市之前的2005年,大冶市政府就意识到了农业产业化对经济转型的重要影响,并将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大冶市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的重大政策。2007年10月,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意见》,大冶市政府确定了农业产业化的目标,即力图将大冶市建设成三个“大县”和两个“示范县”,经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大冶市以现代农业发展为方向,通过农业产业链的完善、产业集群的形成及龙头企业的引进与培育,在经济转型时期发展新农村取得了初步成果,使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业产品通过产业化实现价值,使得农业产业化生产关系更为规范,确保和协调了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大冶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是以畜禽养殖加工、水产休闲养殖、花卉苗木、优质粮油等为四大主导产业。以养殖和加工为主的农产企业,生态环保,资源浪费程度极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冶市生态环境恶化的压力。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乡镇企业重要的一部分,是农业劳动力非农化的重要载体,是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目前大冶市规模以上产品加工企业共327家,完成年销售收入1 567 895万元、利税22 983万元,吸纳就业4万人,极大地促进了大冶市经济发展与转型。 2 大冶农业主导产业选择的实证研究 农业主导产业对地区国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与影响。那么,本文依据(2004-2008年)大冶市农业各主要产业指标值数据,并参照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或理论模型,论证大冶市选择发展农业主导产业促进经济转型产生的影响力及作用力。 2.1 指标选取及理论依据 (1)以经济学家钱纳里和库兹涅次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观点,认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依赖于产业结构的合理转化,产业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这里将社会发展的因素总结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3个方面,以此来分析主导产业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对于三级指标的选取,这里主要从主导产业的特点及社会发展对主导产业的要求等方面加以考虑。主导产业的经济效益主要指的是产业的市场竞争力、生产增长能力,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与影响。 (3)主导产业的生态效益主要反映产业对社会生态环境的影响或改善程度,包括森林、水土资源的利用与破坏、人口承载等。 (4)主导产业的社会效益主要指产业对社会民生问题的解决与改善程度,这里根据以上原则选取就业增长率和人均收入增长来解释这一问题。 2.2 样本选择及研究方法 2.2.1 样本选择 自转型以来,大冶市致力于发展新型产业以摆脱其资源依赖,并于2008年《湖北大冶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规划》中提出大冶市将“重点扶持农业中的粮食种植,畜禽业,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基地的建成,”据此选取大冶市农业中的6个产业部门进行分析,其中各数据来源于《大冶市统计年鉴》(2004~2008),《湖北省统计年鉴》(2004~2008)及2008年、2009年大冶统计白皮书,与大冶市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2.2 研究方法 应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影响主导产业发展的潜在变量作为评价体系的二级指标,它既可归类于三级指标,构成合理、层次性的指标体系,也可解决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多重共线性。同时,通过因子分析得到有实际解释意义的公共因子。 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变量的主观权重,分析系统中各因素的关系,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确定上下层次元素的隶属关系,然后对同一层次各元素关系上一层次的重要性进行比较,构成两两比较判断矩阵,进行层次内元素权重确定。一般情况下采用9级标准来反映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表1)。 注:元素i与j的重要性介于ay=zn-1与ay=zn+1之间时,其标度值zn(n=1,2,3,4) 该方法主要通过判断矩阵导出排序权重,使权重在定性的基础上得以量化。 2.3 产业评价指标及定量计算 2.3.1 理论模式的建立 根据大冶市产业发展现状及各产业部门的发展特点,选择三级评价指标包括有需求收入弹性系数x1,生产增长率系数x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x3,就业增长率系数x4,产业人员收入增长系数x5,能源消耗系数x6,排污强度x7,土地利用率x8,产业专业化率x9,产业影响力x10,产业内人均产值系数x11,人口承载力x12,森林覆盖率x13。 根据综合分析及试验,选择提取3个主因子,表2是特征值及各主因子对应的方差贡献率。 从表2中可看出,从13个原变量中产生了3个主因子,共解释总方差的85.925%。 表3为因子载荷矩阵,显示每个因子主要由哪些变量提供信息。由表3可看到,第1因子主要与需求收入弹性、产业专业化、产业影响力、生产增长率、人均产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等因素正相关,更多地是反映社会发展的经济效益;第2因子主要与土地利用率、森林覆盖率、能源消耗率、人口承载、排污强度等因素正相关,更多的是反映社会发展的生态效益;第3因子主要与就业增长率、从业人员的人均收入增长系数正相关,是反映社会发展的社会民生效益。 根据表3中各变量的特征,确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大冶市产业结构评价的二级指标,构建评价体系(图1)。 2.3.2 指标权重确定 主要通过判断矩阵导出排序权重,使权重在定性基础上得以量化,具体计算如下图2。 在对矩阵作出一致性检验并计算出一致性率后,即可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如表4。 得出以上数据结论后,最后计算各项产业的综合得分情况,如表5所示。 表5中所得出的结论,给出了大冶市农业各产业在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数值,以上数据是大冶市农业各产业在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等各方面竞争力的数据表现形成。在表5中可以看到,各大产业中,最具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是畜禽业,其需求收入弹性值为2.082 1;而最具生产增长能力的产业则是农产品加工业,其生产增长率值为0.738 8。 2.3.3 分析结果 综合以上表中数据结果,将各产业指标值与各指标权重进行复合计算,得出评价模型: Fj=Wi Rij。(1) 其中,Fj为某地区的j产业各项指标的综合得分,Wi为第i项指标的权重,Rij为j产业下,i项指标的具体值。本文中,主要涉及到6个农业产业,因此,其中n=6。 将指标权重与数值代入模型(1)中,得出各项产业的综合得分及排名如表6。 从表6中可以得出,大冶市农业发展各产业根据其综合得分排名,依次为畜牧业(1.398 1)、农产品加工业(1.327 4)、粮食种植业(1.287 9)、水产业(1.207 3)、蔬菜种植业(1.116 7)和林业(0.879 2)。大冶市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可以根据以上综合得分进行选择与扶持。 主导产业的选择是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需要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情况和经济发展条件作出调整与改进。对于大冶市农业主导产业的选择,除了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以上评价指标体系和评比结果,作出选择与决策以外,还需要根据城市转型程度和经济发展状况及时作出调整,以更好地促进大冶市的经济转型。 3 理论建议 目前,大冶市在发展农业主导产业过程中,要进一步健全农业产业化组织,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主体要素的发展。 (1)大力扶持龙头企业,使其发展壮大。大冶市市级财政要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扶持措施,通过财政倾斜、逐步抬升劲牌公司、福润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品牌影响力,支持具有资源优势的龙头企业:如水产品加工、稻 加工和蔬菜加工等公司进行资源整合,同时还要培育后备发展力量。 (2)培育具有资源优势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围绕畜禽养殖,水产品、优质水稻和花卉苗木等4大优势产业,重点推行标准化生产,扶持建设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基地。 (3)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逐步完善。完善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生产发展,信息传递,生产资料供给等相关链条,大力加强中间组织建设,健全农县产业化组织形式,构建一体化经营体系等措施进行促进农业产业顺利发展并推动城市最终转型。 城市型农业论文:资源枯竭型城市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 【摘要】 文阐述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原则,以辽宁阜新为例,分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总结了阜新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并提出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了经验借鉴。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农业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阜新是因煤而兴的资源型城市,故有“煤电之城”、“共和国的发电机”的美誉。然而,随着煤炭资源的日趋枯竭,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经济与环境发展问题也日益突出。“全国第一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农业部首批循环农业示范市”,阜新被赋予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结合经济转型,阜新将建设循环型工业、循环型农业、循环型第三产业和循环型社会确定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实践证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资源型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原则 1、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农业循环经济是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农业资源循环利用为途径,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利用为特征,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组织农业经济活动,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农业循环经济的原则。农业循环经济的“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的行为原则。减量化原则――农业生产过程中减少投入量和废弃物排放量。主要形式是“九节一减”,即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节电、节油、节柴、节粮与减人。再利用原则――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对各类农产品及其副产品、有机废弃物进行系列开发、反复加工、深度加工,不断增值,延伸产业链。再循环原则――农业废弃物实现肥料化、能源化、饲料化、无害化、资源化、生态化循环利用,重新变成可利用的资源。 二、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1、经济转型的需要。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衰退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70%以上的城市。随着资源枯竭,资源产业萎缩。在这种情况下,要大力发展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的循环经济,培育接续替代产业,进而破解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难题。 2001年12月,阜新被国务院确立为全国第一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2007年11月6日,国家正式确定阜新为循环经济试点市。同年,农业部确立阜新为首批循环农业示范市。阜新地区人均耕地5.6亩,农村人均耕地超过6亩,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为辽宁省人均耕地之首,是辽宁乃至东北重要的粮食和畜牧业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业是阜新经济转型中打造的三大产业基地之一。阜新农产品加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转型前12.7%上升到27.3%,成为继煤、电之后的重要接续产业。在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过程中,需要以龙头企业与农业园区为载体,坚持农业循环经济的再利用原则,实现农产品、畜禽产品、林产品深加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由此可见,农业循环经济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需要,同时也为其发展带来了契机。 2、保护生态的需要。目前,农业发展中除了受到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等资源瓶颈的制约,还面临着一系列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化肥、农药、农膜过多使用,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滞后,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白色污染”等。因此,要发展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利用”为特征的农业循环经济,减轻农业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阜新是内蒙古高原和辽河平原的中间过渡带,属于辽宁西北部的低山丘陵区。地处亚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属于资源性缺水城市,水资源相对短缺,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等生态退化。阜新农业生产过程中也同样存在着长期滥施和偏施农药化肥、地膜回收不力、用水浪费所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坚持“九节一减”的减量化原则,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增施有机肥、控制化肥用量、优化肥料结构,减少高毒农药使用量和薄膜残留量。由此可见,农业循环经济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需要,同时也为其发展提出了要求。 3、改善民生的需要。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和根本,“三农”问题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阜新总人口19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8万人,百万农民致富增收是关系民生、“三农”问题的大事。阜新已建立起以农作物秸秆、林产品、农产品、畜产品为资源的四大循环经济体系。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等10多个循环经济链条运行良好,带来可观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通过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农业园区等农业循环经济载体的培植,“四位一体”生态户的推广,“彰武五峰模式”的典型带动,在安置农村劳力、带动农户致富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由此可见,农业循环经济是改善民生的需要,同时也为其发展提出了目标。 三、阜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践 2001年被确定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以来,阜新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2001年的22.1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134.4亿元。其中,农业(小农业)比重由2001年的44.6%下降到2009年的40.0%,林业比重由2001年的3.9%上升到2009年的8.3%,畜牧业比重始终位居首位。2007年阜新被确定为全国循环农业示范市以来,在农业循环经济的实践中不断涌现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模式。 1、“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四位一体”,是辽宁省首创的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生态综合工程。该工程将沼气池、畜(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有机组合,实现产气、积肥同步,种植、养殖并举,取得能流、物流和社会诸方面的综合效益。“四位一体”以其投资少、风险小、效益高,农产品无污染、无公害,节水、节能等特点,在辽宁农村发挥了重大作用。 随着阜新市猪、牛、羊、禽等畜牧业的发展,阜新通过发动农户建“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户的办法,使畜禽粪便得到处理,减少粪便对环境的污染,使农户用上清洁的能源。阜新市“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户从1990年开始,2009年全市累计建设生态模式户4.5万户,年综合处理畜禽粪便约72万吨,年产沼气900万立方米,年增收节支超亿元,被评为辽宁省农村能源建设先进市。 2、秸秆综合利用模式。阜新粮食年产量15亿公斤左右,其中70%以上为玉米,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20亿公斤。2009年,阜新市农作物秸秆青(黄)贮6.5万窖,秸秆气化站6处,大中型沼气池45座,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40%以上。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一是农作物秸秆通过青(黄)贮、氨化饲料化,发展草食畜牧业;二是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食用菌;三是农业机械粉碎后直接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四是农作物秸秆通过气化炉裂解产生可燃气体供给农户。 3、种养加复合模式。阜新市彰武县五峰镇,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特点和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的条件与经验,创造出一个适于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五峰模式”。一是五峰镇扩大甜玉米种植面积,为辽宁金禾实业有限公司的保鲜玉米深加工项目提供原料,打造了甜玉米种植―保鲜玉米深加工产业链条;二是发展黄牛饲养,为福元公司屠宰、初加工肉牛提供牛源,为清河门皮革加工基地提供牛皮原料,打造了肉牛饲养―肉牛屠宰加工产业链条;三是实现农业和牧业之间的良性循环,打造了甜玉米种植―秸秆青贮―肉牛饲养产业链条;四是实现清洁生产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打造了养牛―牛粪―沼气―照明(燃料)、沼肥产业链条。 4、林下种养模式。阜新在加快林业生态建设同时,充分利用林地空间,实施了林下种养。由最初的林粮、林草等常规模式,逐渐开发出了林药、林菌、林烟、林下养殖等20多个高效、高产和高附加值的发展模式。涌现出如阜蒙县太平乡林烟模式、王府镇林瓜间种、海州区林菌间种、彰武县林下养鹅等一批产业典型。2009年,阜新林下经济开发实现产值8.5亿元,农民增收由最初的200多元提高到630元。 5、农业园区模式。阜新经济转型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突破口,以农业园区为载体,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较高科技含量和多层次的园区发展格局。以双汇等加工企业为龙头,建立养殖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发展链条;建成了沿101公路、阜沈公路、阜锦公路、阜锦高速公路布局的线状园区带,各类农业园区和小区达322个;建成了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龙头沿城市外环布局的环状园区带,经济转型农业园区达20个,设施农业小区达55个、各类种养棚舍达5400栋。阜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被批准为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及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同时,阜新与清华大学、中国农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建成了奶牛、杂粮、食用菌、蔬菜、林业等10个产业研发中心,引进推广新品种112个、新技术18项。 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保障措施 农业循环经济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必须要建立强有力的保障措施,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长效发展。 1、加大宣传,转变观念。无论是农业增效还是农民增收,农户参与都是至关重要的。目前由于农户农业循环经济的观念意识缺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因此要转变农户的思想观念,强化农业循环经济意识,引导和教育农民积极参与。根据农村的特点,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标语、宣传车、村务公开栏、科技入户、典型示范工程等途径,开展多层次、多样式的宣传,将农业循环经济新理念有效地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之中,营造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2、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农业循环经济不同于以往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需要具备一定农业知识和技术的农民。然而,我国农业生产者文化素质不高。因此,需要“政府、市场、企业”多方协同,加大培训投入,建立农民技能培训网络,引导农民参与培训。发挥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机构的作用,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使农户得到科学用药、合理施肥、保护性耕作、立体种植和间作套种、生态畜禽养殖、沼气综合开发利用、节地节水技术等应有的技术指导。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更好地适应农业循环经济的需要。 3、确保多渠道资金投入。农业生产的特殊性与农民收入的波动性,农村信用环境欠佳,使得资金问题成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瓶颈。因此,需要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政府财政、银行信贷、社会资本投入力度。争取国家、省级的农业投入,加大市(县)本地财力的投入。推动政策性银行(农发行)、商业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增加信贷投入,重点支持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畜牧养殖、生态建设。鼓励非银行金融机构、大型企业等投资主体参与农业循环经济项目。 4、发挥政府管理与服务职能。政府应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应强化责任意识,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纳入地方基层政府的职责范围之内,把资源和环境作为硬指标纳入政绩考核体系。应加强组织领导,进行规划引导。阜新已率先成立了“农业循环经济领导小组”,编制了《阜新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管理办法(暂行)》、《阜新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阜新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实施方案》。应采取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取向。对环境污染、农药超标、化肥过度使用的可采取限制性政策,对节约资源、清洁生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沼气工程的给予鼓励性政策。 城市型农业论文:发展城市型现代农业的融资思路 摘要:城市型现代农业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农业,城市型现代农业的建立,需要资金的强有力支持,拓宽融资思路,开辟新的资金来源渠道,建立新的筹资方式,是解决现代城市型农业发展资金短缺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融资渠道;工商资本;信用社改制 城市型现代农业是依托城市,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改善城市生态系统为目标,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形态更高的农业。城市型现代农业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农业,城市型现代农业的建立,需要资金的强有力支持,特别是农业自然条件较差,农业基础建设比较薄弱的地区,建立城市型的现代农业,就更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如何解决融资问题,便成为发展城市现代农业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当前,大多数地区农业投入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农户的投入、政府的财政和各专项支农资金的投入、信贷投入。由于各种原因,上述三种渠道已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建设的需要。为此,必须拓宽融资思路,通过对正规金融、政府财政和民间资本的整合,通过体制创新和政策创新,建立新的资金来源渠道和筹集资金的方式,解决现代型城市农业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 一、以土地流转为主要形式的融资方案 从我国沿海地区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农业投资的回报率并不一定比工业低。例如,根据对浙江省的调查,其农业收益率一般在20%或者更高,基本接近、甚至超过工业的收益率。正是由于农业有着较高的投资收益,才吸引了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进行深度和广度的开发。吸引工商资本参与地方城市型现代农业的建设,要以土地的流转为前提。具体做法可以有如下几种选择: (一)成立农地开发公司,通过农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实现农地经营权的集中 成立农地开发有限公司,一方面将不想种地但又不愿放弃土地承包权的农户的土地,通过土地经营权的有偿转让集中起来,另一方面将已经脱离农业生产并在非农产业就业甚至在城镇定居的农民的承包地,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租让或有偿转让集中起来,统一进行管理并出租给愿意从事农业开发的工商企业。 农地开发有限公司可以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村或乡镇范围内的农地开发有限公司,其主体由村或者乡镇范围内的经济组织构成。这种公司可以是隶属于村或者乡镇政府的经济组织,也可以是不受村或者乡镇政府管辖的独立经济组织。第二种是直接由工商资本自己成立的农地开发有限公司。农户土地经营权向这两种公司的集中,可以采取间接出让的办法,即农户将承包土地的经营使用权作价,间接出让给乡村农地开发有限公司;也可以将承包土地的经营使用权作价,直接出让给工商资本自己成立的农地开发有限公司。 在现实中,出让土地经营使用权的农户,是选择间接出让土地经营使用权的方式还是选择直接出让经营使用权的方式,主要看哪种方式更有利于保护出让农地的农户利益。从出让方即农户的角度考虑,直接出让的方式更能保护农户的利益。由于减少了中间环节,土地经营权出让方与受让方可以直接面对面地协商制定受让价格,提高整个受让过程的透明度。而采用间接受让的方式,由于增加了一道中间环节,即出让土地经营使用权的农户与农地开发有限公司之间的土地受让过程中,农户面对的不是工商资本而是一个中介组织。这样一来,农户土地经营使用权受让收益中的一部分将流向中介组织。受此影响,中介组织与农户的关系就有可能演变为利益对立的关系,反映在具体的受让过程中就是,中介组织会尽可能地压低受让价格和抬高向工商资本的出让价格,从中谋取更多利益。 但是,从受让的角度考虑,工商资本如果采用一对一,即逐一向农户谈判、签约的方式获得土地的经营使用权,将大大增加谈判费用和成本。因此,出于节约费用成本的考虑,工商资本宁愿选择间接的方式取得土地的受让。转让农地经营使用权方式的选择是市场行为,应尊重市场的选择,而不应进行行政干预,更不能体现政府的意志。 (二)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的形式直接与工商资本结合 除了直接和间接出让土地的经营使用权外,市场经济还为其他形式的土地经营使用权的集中创造了条件。例如,农户可采用以土地经营使用权入股的形式,直接与工商资本结合,参与城市型现代农业的开发和建设,例如与工商资本一起成立现代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与第一种融资形式不同,在这里,出让土地经营使用权的农户是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他们可以直接介入公司的生产,并按照股份有限公司的章程行使自己的权力和履行自己的义务。例如,股东有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表决权,有权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股东从企业获得的收益是土地的逐年分红收益,而不是出让土地经营使用权的一次性收入。采用这种形式,既可以充分发挥股东的生产积极性,也可以减轻工商资本购买土地经营使用权的资金支付压力。这里需要提出注意的问题是:第一,入股土地的股份作价要合理,否则农民不会以土地入股的形式转让土地的经营使用权。第二,坚持按照股份公司的规章制度办事,尤其要根据制度的安排,进行正常的股份分红和保护股东的权益。否则,土地经营权的集中就会因缺少基础而不具有可持续性。 (三)村或乡镇公共土地的经营使用权直接出让给工商资本 公共土地从产权性质来看,均属村镇所有,没有承包到户,所有权和经营使用权结构比较简单,便于流转。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从事农业开发,包括养殖业、林业、休闲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开发,具有很大的潜力。 总之,在进行土地流转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其中最突出和重要的是,要尽量避免依靠政府动员和行政手段实现土地经营使用权的集中,更要避免一些村庄或乡镇行政组织,借土地经营使用权集中和进行流转的时机牟取私利,或者损害农民的利益。 二、推进信用社改制和建立以小额信贷为基础的融资方案 从农村信用社获取贷款,是发展城市型现代农业融资的一条重要渠道。 目前,农村信用社向农户发放的小额信贷,是从国外引进并经过在国内农村地区充分实践后,被证明是有效支持农业和农户经济发展的一种金融服务形式,特别是在当前的农业结构调整中,它做到了信贷资金直接进村入户,使发放贷款的对象更明确,针对性更强,在地方农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从地方还是从全国农村的金融发展来看,信用社是农村地区主要的支农金融机构,信用社开展的小额信贷金融业务,是真正有效支农的金融业务。因此,深化信用社改革,依托信用社的小额信贷支农金融服务,通过对小额信贷制度的不断深化和创新,可以建立推动地方城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融资平台。具体做法如下: (一)将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 地方农村信用社要想实现增资扩容和壮大资金实力,将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的途径和办法。农村信用社是目前农村地区,尤其是乡镇以下农村地区惟一向农业和农民提供信贷服务的金融机构。地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农村信用社的支持。尽管农村信用社为地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但不能因此而忽略其自身存在的严重问题。这些问题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得到彻底解决。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第一,可以通过股份制改造,吸收民间和社会资本,实现其增资和壮大资金实力,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目的。第二,不仅可以避免地方民间资本流出地方,而且还可以吸纳大量的外地资金,为地方发展服务。第三,可以在中央和省市级政府的支持下,改善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状况,提高资产的优良率和自有资本的充足率。而在多种改革形式中,将信用社改制为区域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 (二)调整小额信贷金融服务的投向和规模 无论是从全国还是从各个地方的发展情况看,小额信贷在实践中都被证明是一种有效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形式,仍然需要在当前和今后的金融发展中继续坚持。对于地方来说,将小额信贷金融服务与城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结合起来的关键,是要根据城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相应地调整小额信贷金融服务的投向和规模。具体做法:一是小额信贷的投放要向城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倾斜,例如向设施农业和养殖业、休闲观光农业、园艺农业倾斜,重点满足这些农业发展的需要;二是要在资金投放的规模上,适当放宽数量限制。现代农业是资金密集的农业,对资金的需求数量要大大超过传统的种植业。如果仍然坚持小额信贷的资金投放标准,即每笔一般在2000元左右的话,很难满足现代农业项目建设的需要。因此,要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适当将每笔小额信贷的资金投放规模提高,同时扩大和推广联保贷款,以适应种植业以外的农业发展对资金需求量大的特点。提高的标准视地方的发展需要来定。 三、创建农村开发投资基金 地方政府为了更好地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专门建立了财政担保基金,旨在解决农户由于缺少贷款抵押而面临的贷款难问题。应该说,财政担保基金的建立,对于缓解当前普遍存在的农业贷款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财政担保基金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第一,如果财政担保基金担保的农业项目失败,金融风险就会转变成财政风险,直接威胁到政府的运转。第二,财政担保基金担保的农业项目,大多数是规模比较大的项目,而对于规模经营比较小的现代农业生产项目则很少能够照顾到,因此,不能从根本上满足绝大多数中小农业开发项目的需要。第三,财政担保基金主要由财政资金构成,不允许有其他资金进入,也不允许与民间资金结合。在地方财政实力比较弱的情况下,财政用于建立担保资金的投入将是有限的,而且,在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和社会闲散资金方面并没有发挥积极的作用。 鉴于财政基金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建议地方政府在现有财政担保基金的基础上,将这部分资金从财政中分离出来,成立专门的农村开发投资基金,并吸收民间资金入股。农村开发投资基金的主要金融活动有两个:一是对城市型现代农业的融资项目进行担保,从而使这些项目能够从农村金融机构那里获得需要的资金;二是对农业和农村的生产项目直接进行投资,用投资获取的利润来确保基金的可持续发展。 四、几点建议 发展城市型现代农业的融资方案和实施,不仅涉及到像土地流转这样政策性很强的问题,而且也涉及到民间金融浮出水面和农村信用社改制等深化改革的问题。因此,融资方案的制定者不仅要在战略上对包括土地和金融政策在内的农村发展政策有深入的认识,有灵活运用政策的高超技巧,有对现行体制进行改革和突破的胆略和雄心,更有建立适应未来经济发展政策和体制框架的远见卓识,而且要在战术上制定出有利于当地城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具体 政策和措施。为此,我们建议: (一)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创造条件吸引工商资本 工商资本进入农业进行深层次开发,对于建立地方城市型现代农业是一条有效的途径:第一,与小农相比,工商资本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再融资的能力,可以满足城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资金需求,进行规模生产和开发,并取得规模经营收益。第二,工商资本,尤其是科技型的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从事开发生产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生产的过程,有利于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改造和提升农业的综合竞争力。第三,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进行开发,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所需要的资金,而且也带来了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手段。将工业化生产的管理方式引进农业生产领域,对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进行全过程规范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活动的管理效率。第四,城市型现代农业是为城市居民提供副食品和观光、休闲服务的农业,其生产活动始终与最终消费紧密结合在一起,有利于解决农业生产者进入商品市场难和渠道不畅产生的风险问题。 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进行深层次开发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就是,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要能够进入土地市场进行流动。因此,地方城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要首先解决土地要素流动性差的问题,要在体制和政策创新的基础上,推动和发展土地要素的流动,在土地要素的流动中,完成现代农业对传统农业的替代。根据新的土地承包法,在非农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高比重、农民收入中来自工资性收入占较高比重且恩格尔系数比较低的农村地区,应在体制和政策创新的基础上,鼓励土地经营权的有偿转让,鼓励探索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以便在土地流动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竞争力。 (二)加快农村信用社转制步伐 在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中,通过将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区域性的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可以吸收大量民间资本入股,达到扩充资本和壮大金融实力的目的。农村信用社向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改制,目的主要是解决当前信用社产权不清、经营机制不顺和资本不足、不能有效支持城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问题。将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后,其运行机制和运行目标都将发生变化。商业性金融机构要更好地为现代农业发展服务,就必须在大的发展环境方面进行制度、政策和金融产品方面的创新。例如,通过建立必要的金融服务制度,规定其金融投放总量中有多少百分比的资金必须用于现代农业的建设;或者在其资金投放总量中,有多少百分比的资金必须用于小额信贷金融服务,支持现代农业发展。通过制定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其对现代农业提供金融服务,如根据服务现代农业的实际情况,给予支农信贷财政贴息和专项补助等;通过金融产品创新,引导流出农业和农村的资金回流农业和农村。 (三)加紧对建立民间中小金融机构的可行性论证和筹建的前期准备工作 从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深化的进程来看,国有金融机构独家垄断的格局必将打破,多种所有制和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会共同出现在同一个金融市场,并通过相互之间的补充,支持国民经济的发展。目前,央行已经明确表示在不远的将来,通过某种制度创新,允许民间资本通过参股国有商业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甚至在符合商业银行法的基础上组建私人中小型商业银行的途径,允许民间资本浮出水面,给予其合法开展金融活动的空间。有些地方是否存在有组织的民间金融机构或者“地下钱庄”,不能给予一个肯定的回答,但是,从大量民间资本存在这一现象,可以肯定许多地方存在大量的民间借贷行为。如果没有这些民间借贷在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地方的民营经济也不会发展到今天。一方面存在大量的民间资本,另一方面存在大量资金需求,能够将两者结合起来并赋予其合法经营的纽带,就是金融创新。因此,地方政府应该从现在起就要高度重视民间金融的发展动向,摸清民间金融的基本情况,紧跟国家金融改革的方向,有重点地培养金融方面的一些专门人才,并对地方金融市场进行深入的调查,有重点地引导和规范民间金融的借贷行为,为日后时机成熟时建立民营和私营中小型商业银行创造条件。 城市型农业论文:生态旅游农业是推进资源型城市农业产业化的可行选择 生态旅游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是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有机地附加了生态旅游观光功能的交叉性产业。这种新兴产业外向型强、关联度高、增长快、拉动广,是符合现代产业发展趋势的朝阳产业,对发挥资源型城市资源优势、促进农业产业化、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巨大的现实推动作用。随着国家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生态旅游农业在资源型城市农业产业化上大有可为。 一、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是打破资源型城市农业基础束缚的有效途径 受资源开采理念和技术手段限制,资源型城市开发往往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对耕地、草原、植被的破坏尤为严重,这些因素决定了资源型城市农业经济不可能走常规发展道路,必须在精细化、集约化发展上谋求新的突破。生态旅游农业将农业景观、生态景观、田园景观的深层次开发与旅游业延伸交叉,寓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可有效提高农业科技普惠率和农副产品商品率,且其所创造的良好环境、农村特有的民俗文化等无形产品转化成比较可观的旅游经济收入,可有效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最大化地创造财富。 二、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是发挥资源型城市农业比较优势的理智选择 依托资源开发和产业集聚,资源型城市往往成为区域的中心城市或副中心城市,经济实力较为雄厚,市民人均收入较高,消费拉动力较强,这为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提供了较为稳定的市场空间和充足的社会开发资金。同时,资源型城市农业属于城郊型农业,大多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和科技水平,交通、水电等配套设施较为完备,这也为生态旅游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三、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是改善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生态旅游农业是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交叉渗透,不仅可衍生出丰富的农产品,而且具备休闲娱乐、文化教育、医疗保健及美化环境等综合效用。由于产业本身倡导绿色化、环保化,使其在农业生产上可以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由于过分施用化肥、农药所带来的生态破坏,充分发挥其维持生态平衡、净化空气、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协调人与自然体系的功能,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是推进资源型城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可行方式 生态旅游农业能够促进农村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加工业、建筑业等相应产业发展,可以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生态旅游农业强调生产性、科学性、知识性、艺术性和商品性的融合,在生态旅游农业推广过程中,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不仅可以使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得到改善,大幅度增加产品附加值,而且通过示范培训,能够普遍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生产技能,培养造就具有一定科技水平、能基本运用现代技术、了解社会信息的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技术支撑。 笔者认为,资源型城市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应主要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是突出科学规划,优化生态旅游农业布局。要坚持高起点规划,按照“旅游开发、规划先行”的工作思路,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合理开发、体现特色、有效利用、科学保护”的原则,因地制宜地编制生态旅游农业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确定生态农业功能区。要突出规划的科学性,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必须符合资源型城市本地可持续发展综合规划的基本框架。要突出规划的整体性和长效性,严格按规划建设。同时,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以优化生态资源为开发前提,尽量保持原生态,避免对生态环境的二次破坏。 二是突出生态功能,彰显生态旅游农业特色。特色是生态旅游农业的魅力所在,没有特色就没有吸引力、竞争力。要遵循“差异产生效益”的发展原则,树立“民俗文化就是资源、特色品牌就是客源”的理念,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农民为主体、农村为特色”,利用当地特有的农业资源优势、特殊的农业文化底蕴、特别的农业产业景观,精心做好“吃、住、行、游、娱、购”六篇文章,走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的综合配套开发之路。要注重体现休闲性和参与性,重点发展集疗养度假、观光赏鱼、采摘垂钓等为一体的观光农业,建立乡村休闲民俗农庄,让游人住农家屋、品农家菜、干农家活、采农家果,充分享受乡村风情和民俗文化。 三是突出科技含量,打造生态旅游农业精品。生态旅游农业不同于一般农业,它要求经营者要富有科学文化知识,精通农业技能,善于经营和创新。在实际工作中,要强化科技引导牵动作用,加大与科研院校合作开发力度,实现农业与科技双向拉动。要以“立足城市自然资源、汇聚现代农林科技、展示未来自然田园”为主题,着力打造一批高科技精品观光农业园区,使农业科技与休闲观光有机结合起来,为科研工作提供农业高科技研究场所,充分展示农业科技新成果,满足游客休闲娱乐、开阔眼界、学习参观的需求,满足农业启蒙教育、科学知识普及、亲体农耕活动的需求。 四是突出扶持培育,壮大生态旅游农业规模。政府支持和引导是资源型城市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重要支撑。要建立完善“政府扶持、业主为主、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着力培育重点基地和优势产业,不断壮大优势产业规模,尽快形成生态旅游产业带和产业链。政府每年应安排若干建设用地,解决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必需土地问题;金融机构应逐步把休闲观光农业区建设纳入信贷支农项目,在贷款要件、贷款利率上给予一定倾斜。同时,要制定民营资本参与生态旅游农业建设的优惠政策,鼓励其以协作、参股、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建设,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机制。 五是突出营销推介,叫响生态旅游农业品牌。营销是观光农业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是提高生态旅游农业品牌知名度、争夺客源市场的关键所在。因此,要加强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打响特色牌、生态牌、旅游牌,以高品质、高知名度的农产品增强吸引力、提高竞争力。要努力拓宽对外宣传领域和渠道,通过农事节庆、节会等活动,增强对外宣传实际效果,进一步提升本地生态旅游农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叫响生态旅游农业品牌。 城市型农业论文:长株潭城市群发展“两型农业”的禀赋分析 [摘要]发展长株潭“两型农业”具有重要意义。要积极推进长株潭城市群的现代农业建设进程,需要了解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现代农业的禀赋和基础条件。本文从生态环境保护、现代农业基础、综合经济实力、科技人才基础、体制机制基础等五个方面分析了长株潭“两型农业”发展的禀赋。 [关键词]长株潭城市群 两型农业 禀赋 一、问题的提出 “两型农业”是“两型社会”的外延,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建立“两型农业”,就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和生态损耗强度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有效保护、改善环境为内容,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长株潭要率先发展“两型农业”,需要明确禀赋要素,发挥“两型农业”建设的有利条件。 早期关于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大都认为,丰裕的自然资源作为一种潜在财富,可以便利地被转化为资本,丰裕的自然资源为经济起飞提供了很好的支持。Habakkuk(1962)、wright(1990)、David(1997)、De Ferrantietal(2002)等认为,自然资源的丰裕使美国获得了更高的生产率。Gylfa-SOn Thorvaldur(2001)发现,挪威因成功管理了丰裕的自然资源而实现了经济繁荣。不过,Auty(1993)第一次提出了“资源诅咒”(即丰裕的资源对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并不是充分的有利条件,反而是一种限制)和“荷兰病”概念。Sachs Warner(1995,1997,2001)对“资源诅咒”假说进行开创性的实证检验。本文拟对从基础要素和高级要素两个层面来探讨“两型农业”的禀赋,为推动长株潭地区乃至全国“两型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农业”建设的禀赋分析 1、长株潭城市群建设“雨型农业”的基础要素分析 (1)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是促进“两型农业”发展的载体 发展两型农业必须提升环境的承载能力。资源节约农业和生态环境保护得到推广和普及,进一步增强了长株潭环境的承载能力。一方面减轻了农业对资源的需求压力,另一方面治理以前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对环境新的破坏。 第一,长株潭城市群区位和资源禀赋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丰富优质的自然资源保障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从而使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有了一个稳定的基础;反之,资源也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经济系统。自然资源影响产业时空布局。长株潭城市群水光热生物资源是丰富的,具备发展两型产业的自然条件。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降水丰沛,适宜于发展农业。长沙农副产品较为丰富萁中宁乡猪、浏阳黑山羊、浏阳金桔等享誉中外。长株潭人均水资源拥有量2069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54.7%,具备较强的环境承载能力。 第二,两型农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湘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已上报国务院,2008年关闭、停产、退出污染企业594家;国土资源部批复了株洲35平方公里重金属污染耕地的处置方案;长沙在大河西先导区实施了“大部制”改革,开展了首批排污权交易试点;湘潭市规模工业污染物排放量下降,已从2007年全省第10位上升到了第2位。 (2)现代农业发展具有良好的经验和现实基础 第一,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农业产业化发展初具规模。长株潭地区农业生产水平优于全省平均水平,粮食、生猪产量占全省20%以上。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农产品资源的充分利用,促进了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的形成和发展。初步形成了以生猪生产为龙头,集产前种苗供应、产中饲料、兽药、疫苗供应到产后猪肉贮运加工、皮革制造、副产品利用及猪粪生产复合肥为一体的生产体系。 第二,农业结构调整有新的突破。现代农业的形态不断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产基地。如长沙的四大产业带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34%。畜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42%提高44%。据统计,2008年,仅长沙市就有各类高科技农业观光园、农家乐、度假村、休闲垂钓基地300余处,闲观光农业收入超过亿元。其经营收^占农村经济的比重逐年攀升。工厂化农业已经初具规模。工厂化种养殖面积在不断增加,产值也增长迅速。 第三,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农产品市场广阔和农产品流通顺畅。农副产品资源较为丰富为长株潭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丰富的原料。长株潭形成肉食品加工产业带。市场体系逐步建立,农产品销售网络不断拓展。长沙通过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改造、新建“农家店”938家,建设村级农资服务站1450个,全市农资统销分购、集中配送、连锁经营的新型农资服务网络体系基本建成。 第四,农业设施装备水平提高。农业机械逐年增加,先进适用农机具逐步普及(见表1)。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见表2)。2007年长株潭旱涝保收面积达403.12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达126.17千公顷。 (3)长株潭城市群的综合经济实力是促进“两型农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长株潭城市群经济总量保持快速增长,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投资和消费需求持续旺盛,外贸进出口稳定增势,财政收入持续增收,人民生活更加富裕。作为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综合实力显著,发展优势突出,聚散功能强劲,为长株潭两型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第一,经济实力和增长潜力促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农业”发展。近年来,长株潭经济具有显著的综合实力和较强的增长潜力。从增长方面来看,2004―2008年,长株潭城市群5年GDP增长速度分别为14.7%,14.0%,14.1%,15.7%,14.5%,年均增长14.6%,比全省年均12.6%的增速快了2个百分点;比全国年均10.82%的增速快了3.7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长株潭经济增长潜力巨大,目具有互补性。 第二,产业基础和结构优化有利于促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农业”发展。产业基础雄厚,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的分工有着明显的互补性。2008年长株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562.99亿元,占全省43.8%。产业结构逐步优化。2008年长株潭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8.21:52.49:39.30(同期全省为18.01:44.19:39.00),因此,可以说,长株潭结构高级化水平较高,二、三产业比较发达,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第三产业保持对国民经济的有力支撑。长株潭产业一体化初见成效,具有建立集约化程度较高的“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产业基础。在三次产业中,符合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高新企业古有较大比重,而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长株潭集中了全省大部分产值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五大行业增加值过百亿。“十五”末,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939.2亿元,占全省总量的61.7%。 第三,消费能力强,具备两型产业发展的基础。截至2007年。长株潭城市化水 平为50.9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3.9%。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品质好、有利于健康的绿色食品,肉蛋奶、精品水果、蔬菜以及无公害食品在人们的食物结构中所占的比例逐渐提高。两型农业可以为城市提供新鲜、卫生、无污染的农产品,满足城市居民的消费需要。消费升级和绿色消费品的基本理念已经形成,也有这样的现实需求。从消费来带动投资,带动经济发展,带动“两型社会”的建设是有非常重要的现实需求基础。 第四,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外向度升高。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流动,到城市落户、经商、办企业。长株潭城镇化率为81.40%,高于全省58.61%的平均水平。长株潭地区招商引资、进出口贸易、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取得明显成效,开放型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三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达占全省的60%以上,三市进出口总额占全省的80%左右。 2、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两型农业”的先进要素分析 (1)长株潭城市群强大的科教、智力资源是促进“两型农业”发展的支撑 第一,智力资源储备充足,能够不断运用到农业中来。长株潭拥有密集的科教和智力资源。聚集了全省90%以上的科研人员和80%以上的科技成果,不少科研成果达到了世界水平。在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促进经济增长、科技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都处于领先位置。长株潭拥有59所高校,90多万名专业技术人员。拥有两院院士达45人,有10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9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49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科教和智力资源可以为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和科研人才。同时还可以开发农业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也可以将工业的科技运用到农业上,促进长株潭“两型农业”的发展。 第二,科教实力雄厚,具有发展两型农业的科教条件。其一,长株潭农业科技研发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湖南农业科学院就有13个研究所(中心),以及3个国家级农业工程技术中心。各龙头企业科技资源储备丰富、人才资源雄厚。金健米业、亚华种业、隆平高科等企业还启动了“博士后流动站”。其二,农业科技服务能力迅速提高。目前,仅长沙市就有农技推广服务机构242家。科技助农直通车工程和“双百”星火科技富民工程,每年培训农民30万人次,推广农业技术150项左右,推广新品种200个以上。其三、农业科技的领先研发与快速推广不断促进长株潭农业科技进步,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明显高于湖南省其他地区。在2007年各市州科技进步总得分排名中,长沙市、株洲市和湘潭市分列1至3位。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各市州支出总和的70.6%,地方政府科技拨款占63.2%,R D经费支出占76.6%,大中型工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56.5%,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55.9%。随着科技环境不断改善,人才制度更加灵活有效,吸引优秀科技人才能力越发突出,科技资源的洼地效应将更加凸显。 (2)体制机制创新是促进“两型农业”发展的制度保障 第一,创新城乡统筹体制。发展长株潭“两型农业”存在的最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城乡差距过大,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在长株潭实施创新城乡统筹体制,有利于去除造成城乡差距的根源。通过城乡统筹工程,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大力促进农村人口转移,着力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显得非常迫切。 第二,农村公共产品制度创新是促进“两型农业”发展的保障。例如,株洲启动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集体土地流转等试点;湘潭开展了基础设施建设债券融资、土地征转分离等试点,已经实现了长株潭1300万居民共享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务。长株潭城市群实施以交通为先导的基础设施工程,已经形成了长株潭海陆空交通网的集散畅通。 第三,其他方面的制度创新。长株潭实施了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为“两型农业”发展提供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金融服务和支撑体系。湖湘文化的底蕴深厚,也具有发展两型产业的文化基础。比如,长株潭城市群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很具备这样的优势,湖南人非常有“敢于担当、敢于天下先”的精髓。 三、结论与政策 1、结论 在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中发展两型农业,具有优越的基础要素优势和部分先进要素的条件,但是这些基本要素只能提供脆弱的、转瞬即逝的发展能力,而且不能禁受要素成本、贸易和政策等方面的波动。为防止静态效率变成动态无效率,需要进一步发挥先进要素的作用。创造先进要素应当成为长株潭发展两型农业的首要任务。 2、政策建议 要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农业”建设,应做好以下几点:充分发挥长株潭城市群的工业优势,不断加大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充分发挥长株潭城市群的科教资源优势,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紧紧抓住统筹城乡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紧紧抓住“两型社会”改革的历史性机遇,突出建成一批农业的重大基础和产业发展项目;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化相结合,继续生态环境保护,突出“两型农业”项目,瞄准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对内对外合作步伐。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西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学改革探析 摘要:贵州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于2012年进入本科专业预警名单,这对该专业的发展既形成挑战也是进一步完善的机遇。西部高校由于等方面原因,导致该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培养目标不明晰、课程体系设置不舍理等问题。本文以贵州M高校为例,主要剖析人力资源专业本科教学面临的各种困境,从而探索解决对策。 关键词:西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发展现状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从“劳动经济学”专业发展而来,1992年国家教委决定将“劳动人事管理”专业更名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1998年才真正进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独立发展的时期,1999年全国只有37所高校开设该专业,2000年增至61所。通过多年的发展该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量能在各类企业、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区组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如今该专业由于开设院校太多、高校扩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导致该专业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状况令人堪忧。比如在西部地区,贵州省2012年启动普通高校本科专业预警退出机制,该专业被列入预警名单。基于此,高校必须进一步明晰学校定位、培养目标、办学思路,以适应社会需求,推进专业良性发展。 贵州M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该校2006年新增本科专业,现有在校生228人。在教学方面,为了提高学生实践水平,学校和教研室积极与校外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或调查,并且提交实习或调查报告,使学生掌握调查问卷设计、制作、分析的技术;注重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技能训练诸如公务员面试模拟训练、写作能力训练、模拟招聘和培训、模拟绩效评估等,根据学生就业选择的特点,进行专门的辅导,培养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领悟到相关专业知识,达到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要求。为更好适应专业教学工作的需要,优化了师资队伍结构,保证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充分供给,鼓励支持青年教师求学深造,并针对科研能力的提升问题开展相关培训。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学生主要设置了三大课程模块,公共课、专业课、选修课。其中专业课主要围绕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开设,注重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选修课主要开设一些注重扩宽学生知识面和动手能力的综合素质课程。近三年以来,学生考上初级、中级会计执业资格证、人力资源管理师、教师资格证等五十多人次,2010届毕业生人数为43人,就业率为98.04%;2011届毕业生人数为39人,就业率为94.87%,考研率为5.1%;2012届毕业生人数为46人,就业率为93.48%,实现了较高的就业率。 二、M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困境 (一)专业发展支撑条件不足 1、基础支撑条件 随着人力资源管理学科校企合作项目和实践教学的加强,教学经费的需求也随之增加,然而M高校现行教学经费已经不能满足其需要,需要及时增加教学经费的投入。M高校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较低为落后,学校办学经费有限,在人才引进方面较为困难。目前,贵州省高校人力资源专业的教师。大部分具有较高的学历和较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从理论到理论,缺乏在公共部门、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经验,加之教学任务重,学历职称压力大,缺乏实践锻炼的时间、机会与动力,实际经验不足,动手能力不强,M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研室专职教师14人,年龄大多集中于29-34岁,其中有2人为在读博士,实际在岗教师只有12人,数量相对不足,导致教师整体教学任务重,再加上经费不足等原因,该专业教师除了到外校攻读博士学位,从2006年至今很少有外出学习机会。由此可见,该专业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过于年轻化,教学及工作经验不足,且尚未形成有效的科研团队,总体上还需要进一步强化针对青年教师在教学与科研方面的培训与开发。 2、专业教学存在问题 第一,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不合理。2012级教学计划中公共基础课程共计1026学时,占整个学分比例为30.97%,专业基础及专业必修课共1566学时,占49.43%,专业选修课共180学时,占5.68%,素质教育课90学时,占2.84%,实践环节包括社会调查、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占9.09%。从所占学分比例来看,公共基础课所占比例过大,在专业课程中只有人力资源会计、培训与开发、招聘录用与配置管理信息系统设置实践教学环节,而且在1746学时的专业课程中只有32学时。 第二,缺乏实践教学。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面临学校外联系实习单位难度加大,实习经费少及时间短、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在教学计划中的社会实践方面,要求学生在大二暑假进行假期实习,要求学生第二学期到学校报道时上交带有实习单位公章的实习鉴定及一份实习报告,但部分学生不愿实习而出现弄虚作假行为。另一次则为大四毕业实习,这一次实习不少同学已将其作为工作试用阶段,态度积极且认真,可已到用人单位要求学生具备实践能力的时刻。 第三,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工具方面,虽然引入了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但是没有体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功能,而只是对传统工具的简单替代。在教学形式方面,主要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讲授方式。考核方面,课程考核中选修课程一般采用开卷考试或课程论文等形式,而非选修课程则一律采用期末闭卷考核形式。成绩构成为平时成绩占30%(包括日常学习中教师对考勤、提问、作业完成情况等的评价),期末成绩占70%(专业课程体现为期末考试卷面分数)。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形式也比较简单,以开展就业专题讲座、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为主。 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积极提升办学条件 首先,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上,企业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平台,通过在企业人力资源相关部门实践,亲身体验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工作,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知识,锻炼实际操作的能力。因此,必须进一步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并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机会。但是,尽管如此不少学生在暑假实习和毕业实习时难以找到对口的实习部门和岗位,或在对口的岗位却学不到相应的知识,这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非常不利的。针对上述现状,应加大人力资源模拟实验室建设的力度为学生提供校内实践场所,使学生能在“模拟”的环境下掌握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技能,学会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借此机会对企业实际运作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的认识,为毕业后成功地走上社会参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打下基础。此外,专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支撑,针对M高校教师队伍现状,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吸收和培训具有高学历、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态度严谨的教师队伍,以保证能够实现“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完善教学体系,全面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及人文素养 1、优化课程体系设计 课程体系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基本手段与措施。基于目前的M高校的教学计划,可在当前课程设置基础上,可增设诸如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等具有一定时效性、前瞻性的提升专业职业能力的相关课程以及计算机高级应用等适用性广泛的一般职业能力的相关课程,以有力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同时,针对M高校缺乏实践教学这一问题,尤其应注重科学合理地设计符合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针对现有教学计划应适当增加专业课程及素质拓展课程比重,尤其应该注重在专业课程中增加实践环节,将诸如绩效管理、薪酬管理、招聘与培训、工作分析、人力资源会计等实践性较强课程设置为实训课程,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学生综合性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加快本专业相关课程选修化的道路,积极开设员工心理帮助、管理沟通、组织文化、战略管理等选修课程,为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课堂之外,积极聘请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家学者或者大型企业人力资源方面的主管等到学院开设专题讲座,拓展学生视野,更好地理解人力资源管理所需各项技能。此外,可参照英国的Sandwich Course安排,对现有的固定学制进行改革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大学生延长大学修读时间,鼓励大学生勤工助学、半工半读,甚至工作一定时间以后继续修读学业。 2、丰富教学方法,注重学习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首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将进入企业,可在大一就安排学生集体到实习基础或工厂当中进行参观,让学生对企业有一个大概的认识,以更好地引入相关的课程;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可引入专业培训机构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的形式,通过小组讨论、专题汇报、情景模拟等方式开展参与式教学,并且可以针对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方法,如《组织行为学》运用角色扮演、《人力资源会计》运用模拟实验、《薪酬管理》运用社会调查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因为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而主动地学习,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而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提高;其次,在就业能力培养方面可在传统方式基础之上引入一些新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方式,如就业心理辅导、职业适应性辅导、职业测评、体验式培训。再次,通过实习基地的建设,根据学生专业培养目标及学生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实习,并分配教师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训练和指导,以保证实习目标的实现。 3、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必须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实践能力,而非部分同学在期末考试中表现出的优秀记忆能力。因此,可适当降低传统的笔试在整体评价中的比重,同时,针对传统的考核方式一些专业课程可根据教学目的大胆地尝试新的考核方式,如《工作分析》可采用将学生分组的基础上,以团队协作方式对某一具体职位采用人员导向性的工作分析系统(PAQ、JEM、TTAS)或工作导向性的工作分析系统(FJA、TIA、CIT)等进行职位分析,并最终形成职位说明书,相对于传统的试卷考核方式能够更有效地让学生加深对本门课程的理解及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无论采用任何考核方式,一定要注重学生对诚信。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动关系课程教改探索 摘要 文章从当前普通高等院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培养服务地方的应用型人才目标出发,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分别从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了“劳动关系”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以适应新形势下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应用型人才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劳动关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普通本科院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对自身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的规格越来越清晰,培养服务地方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一致选择。基于培养服务地方的应用型人才这样的定位,就要求在人才的培养模式上要处理好学科体系与实际需要、就业市场的关系。①这反映在教学上不仅要注重理论基础知识的讲授,而且也要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就业特点,注重应用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 劳动关系是研究劳动关系的基本理论、制度模式和运行规律,是一门涉及管理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交叉学科,目前在很多本科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动关系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和劳动经济学专业等经管类专业均有开设。该课程属性决定了劳动关系课程教学活动不仅要重视劳动关系的基本理论和原理知识的讲授,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协调处理劳动关系的实践能力。就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来讲,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由于人才培养定位不同,因此对于劳动关系课程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应该是不同的。比如劳动关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劳动关系管理师”,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应用型人力资源管理工程师”,基于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同,劳动关系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以及教学内容范围应该就有差异性。但是,从目前我国一些开设劳动关系课程的普通高等院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来看,受制于传统教学模式和师资力量的学科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劳动关系课程的教学中,其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的制定与其他专业雷同,教学内容难以体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对这一课程的特定需求,在这种背景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就不能真实有效地落实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就难以实现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因此,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引下,东莞理工学院的教学团队从2007年开始对劳动关系课程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分别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劳动关系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以适应新形势下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需要。 1 修订教学大纲,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制订课程教学目标 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由于该专业培养的是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工作的应用型人力资源管理“工程师”,其专业技能之一是具备劳动关系协调和处理能力,②且这种能力应该是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和实务操作中。结合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人力资源管理者就必须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根据这一情况,将劳动关系的课程教学目标确定为“力求使学生能够掌握劳动关系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尤其是加强对我国(国家、广东省和东莞市三个层次)现行的劳动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并使其初步具有运用自己掌握的管理方法以及相关劳动法律知识观察、分析、处理有关人力资源管理中劳动关系问题的能力。” 2 重新编排教学内容,突出应用性特征 在新的课程教学目标指导下,为了突出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目标,将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编排,将劳动关系课程内容划分为“理论篇” 和“实务篇”。其中,理论篇主要包括劳动关系导论、劳动关系理论和劳动关系主体角色等内容,目的是让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当前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的基本制度和一般规律;实务篇按则按照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来设置,包括招聘录用管理、劳动合同管理、集体合同管理、薪酬福利管理、绩效管理、培训和保密制度、离职管理、特殊员工关系管理、劳动争议处理和非标准劳动关系管理。这种教学内容的安排可让学生们清晰地认识到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中。 由于受课时的限制,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理论篇与实务篇的学时分配为1:4,同时在实务篇内容的教学中,强调以劳动法律法规为基石,以企业的用工流程为主线,从劳动相关法律法规视角讲授人力资源管理的招聘、薪酬、绩效、培训、离职等各个环节如何规范合理用工,以减少和防范劳动纠纷的发生或顺利地处理劳动争议,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发展。针对学校学生生源地和就业地主要集中在广东省内尤其以珠三角和东莞市为主的特点,在实务篇内容的教学中无论是劳动相关法律法规的讲解与运用还是案例的选用侧重以广东省和东莞市为主。 3 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应用能力的培养 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和核心集中在“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基本问题上,要全面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除了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积极改革外,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是一大关键。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在教学中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或记”的课堂灌输教学方法改为“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和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实施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案例分析。案例教学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是教师根据每个知识点来设计案例,案例的选择尽量选择广东省尤其是东莞市的企业实例,这样既可降低学生的距离感,又可以让学生对本土的劳动关系状况有真实的了解;其次,在案例分析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导,教师起引导和指导作用。如在招聘录用管理中选择“广东东莞诺基亚乙肝歧视案——2007年十大劳动纠纷案例”作为教学案例后,先让学生讨论分析这起纠纷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给用工单位的招聘管理的启示是什么?然后老师再对学生的讨论发言及案例分析结果作出点评和总结。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情景模拟。案例教学固然可以强化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理解,但由于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学生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分析问题的,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制约,而情景模拟则通过为学生创设现实活动中的情景,进行仿真实践,来弥补学生社会实践的不足。在劳动关系的课程教学中,情景模拟主要用于招聘广告的设计、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劳动争议的处理中。 第三,实践体验。在实践体验这个环节中,主要采取了“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为真切地了解、体会和认识社会。 “请进来”是指在教学中邀请本地企业、工会、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和律师事务所等组织中的相关资深从业人士,来学校根据自身的工作实践开展专题讲座或学术报告,以此给学生创造与实战专家直接对话和交流的机会,以加深对劳动关系实践的理解,开阔视野,活跃思维。 “走出去”是指学生到校外进行劳动关系相关的体验性认知活动和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调查研究。第一,要求每位学生到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企业至少收集一个劳动纠纷案例并进行整理分析;第二,组织学生到人才市场的招聘现场、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和企业进行参观学习;第三,进行专题调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关系相关专题调查,并撰写专题报告。如先后组织了以“《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以东莞市为例”、“《劳动合同法》背景下高校后勤劳动用工的若干思考——以东莞理工学院为例”、“工会在劳动关系协调中的作用——以东莞市为例”、“金融危机对东莞市外资企业劳动关系的影响及对策”、“东莞市劳动争议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东莞市2010年重大劳动争议案件为例”和“集体谈判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作用——由东莞市新生代农民工劳资群体性事件引发的思考”等多方面的专题调查与研究,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调研,不仅强化了学生对劳动关系实践的认识,而且锻炼了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毕竟劳动关系课程开设的时间较短,在实践中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无论是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或是课程考核评价方式都值得教学人员去探究,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切实培养出大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优秀人才。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培养体系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有关规定,我国高校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需要培养两种人才:一是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研究型人才,二是在各部门从事经济管理实际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嘉兴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2000年经教育厅批准设置的本科专业;2000年成为浙江省唯一的人力资源管理本科自学考试主考院校;2003年确定为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2007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厅重点建设专业验收,成为浙江省重点专业。本专业围绕学校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办学定位,一直致力于学生技能培养方面的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也显现出一些问题。 (一)嘉兴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培养体系现状 嘉兴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培养体系主要是从学生基础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三个方面入手,已经构建了比较科学合理的专业技能培养体系,近几年来,以专业技能培养体系为指导,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1.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技能为目标的基础技能培养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本专业开设了基础课实验实训,主要包括计算机基本训练和外语基本训练等项目,以全面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 2.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为目标的专业技能培养 结合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工作能力的要求,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点,为提高学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本专业采取实验实训、经管基本技能训练、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等多种形式,要求学生毕业论文写作必须和毕业实习工作相结合,加强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的培养。 3.以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 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管理综合能力,适应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更高要求,本专业利用各种渠道,充分利用第二课堂,采取让学生积极参与ERP沙盘操作、社会实践、企业实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走进企业,全面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际,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二)嘉兴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培养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几年的实施探索,总体感觉本专业技能培养体系在体系架构上是好的,但在专业实验体系的构建上还显得比较混乱,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主要表现为: 1.技能培养体系总体良好,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有待提高 本专业技能培养体系经过这几年的实施证明,技能培养体系总体良好,符合我校培养目标和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要求。但由于社会不断发展,企业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企业对本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本专业的技能培养体系,在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上还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体系架构,在课程实验、专业实验教学模块及实验教学方法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由于实验教学体系上存在较多问题,影响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并最终对本专业技能培养体系的实施效果产生了一定影响。 2.实验教学实施过程中面临较多问题,需要逐步解决 技能培养体系构建以后,由于实验教学体系还没有构建,本专业实验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实验教学层次不分明,实验教学内容缺乏一体化的整合,实验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实验项目之间的脱节现象,大多实验教学基本上是在固定的场所模拟进行,不能将企业的实际情况反馈到高校,就不能保证实验环境、实验内容等不断更新与完善,不能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也就不可能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 3.实验教学多在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进行,经管实验中心优越的实验室没有充分利用 近几年来,本专业实验教学大多在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进行,但我校经管实验中心成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以来,实验室建设有了很大提高,相关的实验室有人力资源实验室、人力资源沙盘实验室、ERP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ERP沙盘实验室等一系列的实验室,这些优越的实验室条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直接影响专业实验教学效果。 (三)嘉兴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培养体系改革思路 1.改革理念 本着“明确思路、创新理念、塑造亮点、创建示范、加强规范、保证常规”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构建思路,坚持一要充分利用我校经管实验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这一优越的实验条件,用足用好现有的实验室资源;二要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市场需求和我校学生现实状况出发,对以往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项目实施加强与改进相结合,在探索两者契合点的基础上力争构建系统性、科学性和具有可操作性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特点及我校经管实验中心的实验条件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图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图 2.改革具体思路 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主线,以现有技能培养体系为基础,充分利用经管实验中心优越的实验条件,以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为主线,构建新的实验教学体系;以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综合操作实务等企业人力资源工作内容设计专业实验教学模块;采取模拟型实验教学、案例教学、行动学习法及探究型实验教学等多种实验教学方;加快校内团队素质拓展实践基地建设,使其成为学生校内实践的重要基地;加强与拓宽校企合作联合人才培养基地,全面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全面实施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体系,为实现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3.改革预期成果 为实现学校“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结合学校实际和市场需求情况,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进行改革研究,这是顺应我校全面推行教学改革、实现“做强经管”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从总体来说,改革将达到如下预期成果: (1)优化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真正适合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点的实验教学体系并全面实施。 (2)全面提高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各项素质,使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能真正成为适合市场需要的有用之才。 (3)全面提高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的各项素质,使本专业教师能够成为既有一定理论知识,又有一定教学能力,更有一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技能的“双师型”教师。 浙江省新世纪教改项目《依托经管实验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研究》(编号:YB01047)阶段性研究成果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毕业论文:浅议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本科课程设置 摘要:本文讨论了二本院校HRM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教学改革中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问题,对HRM本科课程设置给出了若干具体建议。 关键词:地方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设置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在国内的热度不断走高,主要原因有二: 1、从劳动力市场需求方面看,由于我国人口红利窗口逐渐结束、劳动法律逐渐严格、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等多方面原因推动,我国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整体上有所增加,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上扬。 2、高校重视度增加,特别是一些管理类专业的转型压力使得设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高校迅速增加。何凌怡、姚芸芸注意到,工商管理专业的宽泛性已成为该专业学生就业难的一大原因,已经被列入教育部控制专业名单。很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考虑转型,人力资源管理是很多工商管理专业转型选择之一。 根据EOL网站数据,1999年全国37所高校开设HRM本科专业,2009年已增至288所(未考虑独立学院、高职高专、自考)。本文拟对西部地区某老牌二本院校(1999年之前即开始举办本科的高校)HRM专业课程设置问题进行一些讨论。 二、二本院校HRM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1、劳动力市场正确定位原则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二本院校人才培养规格介于研究型大学与高职高专之间即所谓应用型本科,因此二本院校HRM专业第一、首位、最主要目的不是培养学者、也不是培养企业家,而是主要培养劳动力市场中的中级劳动力,具体即中小企业、政府从事人事行政工作的基层与中层管理人员。 当然,这并不是完全否定出现二本院校中少数优秀学生进入大型企业、政府部门担任要职的可能性。如何为少数学生设计充分成长的灵活培养机制,并非本文主题,本文讨论的是如何在HRM专业针对多数学生设计课程的问题。 2、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理论课程与应用课程平衡 我国传统文化一直存在“重学轻术”的偏见,特别是在现有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下,强调学术与理论研究的研究型大学占有更多的办学资源,因此地方高校普遍存在升格冲动,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管理层缺乏自知之明,偏离地方本科院校应有的地方性、大众性的办学特征,热衷于把学校办成研究型大学,培养市场需要数量较少的高端劳动力,学校定位虚高,结果是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劳动力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早在30多年前原剑桥大学校长阿什比(Eric Assby)就指出“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英]阿什比.滕大春译.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21世纪的科技发展深度与广度将大大超越19、20世纪,高等教育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体现在传统学术与职业关系上,一大趋势是越来越多高校学术性和职业性的界限日渐模糊、融合,单一的学术价值取向正在逐渐软化。实际上,即使长期坚持通识教育、博雅教育、古典教育的美国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近十五年来也开始减少通识教育课程,增加职业性课程。 社会需要学术研究人才数量远少于职业人才,今天绝大多数高校的绝大多数毕业生并非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职业工作,不能刻舟求剑地将100多年古典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与今天大学就业去向相提并论。因此,二本院校HRM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避免高等教育小众化时期的学科化、学术化、理论化特征,适当突出人才培养的非学术就业基本取向,建议理论与应用、学术与职业课时数量按照5:5或者4:6比例考虑。 3、尽可能采用国内外权威标准 课程设置与课程教学大纲充分参考国家、公司大学、行业协会等制定的标准。地方高校多数专业的资金、科研实力有限,教学管理与教师的视野相对局限,在课程设置上与其自行摸索,重复前人走过的弯路,不如采取拿来主义态度、一步到位。 以创业管理课程为例,如果由教师自行设计大纲,由于个人力量有限,课程设计质量难免受限,实际上创业管理课程早已存在权威大纲,直接采用或者稍加调整即可,比如国际劳工组织开发SYB、KAB等多种教材(2007年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国际劳工组织KAB教育广西首所试点院校)等。 4、毕业生短期就业与长期发展的兼顾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已不再是传统的终结性教育,高等教育必须增加基础性、通用性、复合性教学内容。主张二本院校教学活动应该主要集中于多数社会职业所需知识技能,并非完全否定培养学生学术能力的必要性。 职业技能解决的是短期、当前的就业生存需要,而学术能力解决的是长期、未来的职业发展需要,两者完全可以而且应该互补、结合起来。实现互补的基本思路是: (1)开设培养学生变换职业所必需、迁移性很强、学生难以独立或者毕业后难以抽出足够成块时间学习与练习的知识与技能之课程,比如汉语、英语、研究方法论、定量分析、编程知识与技能是人类社会绝大多数工作都需要的。 (2)开设一定比例人文课程。 三、二本院校HRM专业课程设置的具体建议 本科专业课程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理论课、实验课等。本文不给出详细课程计划,HRM典型模块所对应的专业课程设计由于其自明性也不涉及(比如人力资源管理的招聘、培训、薪酬、考核等4大典型模块都需要单独开设一门课),而只讨论基础、专业课程设置,不讨论课时。对于两课、英语等教育部规定的课程也不做讨论。 1、跨工作、跨领域知识与技能课程模块 具体包括母语、外语、研究方法论、定量分析、计算机应用尤其是编程能力是从事各项工作都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可迁移性非常强,具备合格的上述课程训练,那么可以快速自学与理解新知识与技能,理应突出课程设置。 实际上,这早已是欧美一流高校的普遍做法。哈佛把定量推理(Quantitative Reasoning)列入11个核心课程领域之一。耶鲁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等都把写作、外语、定量推理并列三大必修(Distributional Requirements)课程。 国内有少数高校如华中科大开设《中国语文》选修课,该课程32个学时、2学分,考试为闭卷考试(称《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学生未达标不得获学位。二本地方院校可以考虑引入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课程。 研究方法论课程能够培养学生如何凝练问题、搜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流利表达等跨领域能力,正是如此欧美高校本科阶段普遍都开设了研究方法课程。长期以来国内地方本科院校普遍没有在本科阶段开设研究方法论课程,这是一个重大失误。 定量分析模块有5门子课程: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基础、应用统计(含计量经济学)、管理建模。压缩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部分课时,增加应用统计、管理建模课时(有些二本院校经济管理类本科微积分课时甚至达到160多课时之多)。定量分析教学全面引入相关软件如Matlab、SAS或者国产DPS统计软件等。数学实验课时比例要足够,可以要求学生自带笔记本电脑在教室中实时练习,大大降低对实验室资源的要求。 2、计算机运用课程 该课程内容主要包括:①HRM专业软件;②企业管理软件(如ERP);③办公软件高级应用(根据工作需要,进行一般难度的office软件二次开发编程);④某种计算机编程语言。 目前很多二本院校管理专业都开设C语言课程,这是对C语言典型应用领域缺乏了解的结果。C语言典型应用于基础软件开发(如操作系统)、嵌入式、工业开发,缺乏内存垃圾回收机制,编程难度较高。管理类本科生并非理工科领域的专业编程人员,学习编程主要应用于网站建设与办公软件二次开发,因此管理类专业本科不宜开设C语言,应选择其他更适合非理工科学生的编程语言。 建议以“全国信息技术高级人才水平考试”取代计算机等级考试。前者考试内容更贴近实用,后者考试内容相对僵化滞后,仍然考试VB语言就是最好例子(VB、Foxpro正逐渐淡出编程领域)。 建议目前普遍开设的“计算机文化”课程不以讲授形式开设,因为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诸如Office文字处理等)日益平民化,无需专门集中授课,学生按照教学视频或教材自学、集中考试考核即可。 3、经济学课程 目前国内高校均开设以新古典经济学为理论框架的西方经济学课程。但是,新古典经济学存在不少缺陷,假设脱离现实、过度数学化、对现实解释与预测能力不足,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批评为“黑板经济学”。本科生学习了西方经济学课程,却不具备理解与分析现实经济运行的情况普遍。 近年来出现了“将新古典经济学从大学课堂赶出去”的国际经济学改革运动。当然,由于新古典经济学在欧美大学长期占据主流,一代又一代教师都是接受新古典经济学教育,挑战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很难系统进入教材、教师与教室,因此新古典经济学仍然一枝独秀。 建议开设现实性更强的国民经济管理课程(类似课程名称还有政府经济学、宏观经济管理、国民经济学等),有利于学生理解现实经济现象与经济政策,更有益于其实际工作。对于考研需要,在第三学年开设西方经济学课程供考研学生选修即可。 4、其余建议设置课程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交叉学科,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是“杂家”,最主要是4个学科即心理学、法律、经济学、会计。建议开设以下课程:心理学、心理咨询、企业经营法律、人事法务(单列)、财务报表分析(含会计基础)、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战略管理、公司治理、商务策划与项目管理、管理诊断与咨询、生产质量控制与管理、采购管理、工业工程或者人类工效学、创业管理、商业情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检索与分析课程(日本高校普遍开设经营情报课,美国成立全国竞争情报协会SCIP)、全球社会文化常识、金融与投资、行政实务、体系审核等课程。 此外,考虑毕业生去政府工作就业管道,应开设若干政府人事与行政方面课程,如中外人事制度、社会保障、保险学、财政学等。 5、灵活确定课程开设方式 对于一些文字性较强、课程难度不大的课程,完全没有必要由教师集中讲授课程,比如中外人事制度、商务礼仪、全球社会经济与文化、计算机文化等课程。 可以采用教师给出学习要求、具体详细的阅读材料与阅读书目清单,由学生个人或者小组自学,最后采用集中考试、口头报告、课程论文等方式考核。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毕业论文:从高校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前景 【摘 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作为当前热门学科,该专业学生就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同时由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发展的不完善,也存在着巨大挑战。作为高校,社会的机遇和挑战要求我们从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去增强同学就业的水平和机会。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就业;机遇;挑战;原因及对策 人力资源是当前热门学科之一,而我们现在所说的人力资源并不是过去简单的人事工作,如今招聘、培训、考核、企业文化等等都是其涵盖的内容。社会各个层面对人力资源的重视也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人力资源方面的人才,更令一些企业求贤若渴。人力资源专业人才需求存在很大缺口,可以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但不是都能进我们以前概念的“好”单位(如事业单位、知名企业等),或者直接就可以做管理岗位。 一、当今高校医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 当今高校医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或者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医药方向)主要是由医药类学校开设,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培养的目标一般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医药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合格毕业生应该掌握扎实的医药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医药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技能的训练,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具备医药人力资源的测评、招聘、配置、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医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实际操作技能。 结合培养目标所设的主要课程有:管理学基础、人力资源管理、宏微观经济学、心理测量与人力资源测评、组织理论、雇佣与培训、薪酬管理、工作分析、管理心理学、现代医药企业管理、普通心理学、统计学原理、公司财务管理、劳动法规、英语、计算机等。而设定的就业方向:可在企事业单位和相关政府部门,特别是医药生产和流通企业、医院等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的管理、调配、培训等相关工作。 二、当今医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1.当今医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就业机遇 从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大范围上来说,我们知道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领域,前途十分广阔。在国外许多企业资源计划(EPR)软件系统中,人力资源(HR)是非常独立的一块。在企业实施ERP过程中,HR部分都是由专门的HR顾问负责。我国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人才十分稀缺,据调查显示,很多企业做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大多都是行政出身,进来许多高校也开设了人力资源专业,但是这些毕业生的质量和市场的需求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反映为人才资源队伍的国际化水准不高,国际通用型人才十分紧缺。在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国内的人才资源队伍素质,不仅急需在总体上大力提升,而且要实现三大战略性转变:由再现型素质向开拓创新型素质转化;由内向型素质向外向型、国际通用型素质转化;由单一型素质向复合型素质转化。据权威机构调查,国内现在需要中高级人力资源专业人才的量为600多万,主要集中在大中型城市:其中北京缺40万,上海缺60万,广州缺50万以上,武汉也在30万人左右。对于其中的细分医药人力资源管理也不例外。 由于市场巨大缺口,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工资也在节节攀升,据调查,大集团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薪水一般月薪数在1万至1.5万元或高达1.8至2万元(一般在1.5万元上下浮动);薪酬经理、招聘经理等大抵在6千元一1.2万元之间(一般在8千元上下浮动),在这样的工资标准中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薪资水准一般在1.2万元左右浮动,最高不超过1.5万元,最低不低于8千元。高薪使人力资源管理师成为许多人眼中极具吸引力的热门职业。从前段时间风靡一时由徐静蕾执导的励志电影《杜拉拉升职记》可见一斑。 2.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面临挑战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由西方传入中国后,迅速得到传播和认同,由传统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热潮近年来逐渐升温。然而,由于对人力资源管理还缺乏系统的、科学的认识,很多企业还存在许多观念误区: (1)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责属于行政管理范围错误。实质上这仍局限于传统的人事管理,而不是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核心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激励员工,使企业内最有潜力的资源--人力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并服务于企业增值的目标。因此,凡与调动员工积极性,并充分发挥员工对企业价值有关的职能,都应包含在一个完整的人力资源系统中。这个系统大到宏观层面,如远景、战略(与人是否配合,是否能够产生激励),小到微观操作层面,如招聘技巧、绩效测评,其间还有企业组织、职位设计、企业文化等中观层面。行政管理职能基本上是微观层面的,只是大人力资源系统中的一小部分。 (2)人力资源工作基本处于企业内部,对企业经营业绩没有直接贡献错误。许多企业认为人力资源部门在企业中处于辅助位置,而生产部门、营销部门、财务部门才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来源。生产目标、成本目标、利润目标,都必须在承担这些职责的人的有效工作下才能最好地完成。一个好的市场推广活动也许在短时期内可以显著增加企业利润,但若缺乏一支高素质的营销队伍,长期稳定的市场拓展是无法想象的。所以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使企业目前的业绩得以保持,更重要的是推动企业长期稳定地成长。 (3)人力资源管理只是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责错误。对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系统的理解,是造成这一误解的原因。实现对全体员工的价值开发是人力资源工作的目的,这不仅包括基层员工,而且包括中级甚至高级管理层。只要员工存在之处,人力资源管理就应该延伸,整个企业实际上是一个大人力资源系统。许多跨国公司提倡这样的观念:所有部门经理都应是人力资源经理,因为他们对下属负有招聘、考评、开发、激励等职责。人力资源工作要想切实有效,没有各职能部门的执行、配合是不可能实现的。 以上观念误区的一个共同根源是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贯穿企业各部门的系统性。那么,专职的人力资源部门应该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对企业整个人力资源系统作出规划;提请高层管理者重视人力资源工作的价值;说服各部门主管认真履行人力资源管理职责;对各部门的人力资源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服务(如专业化的技术系统);注重对企业员工,尤其是职业经理层的培养。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发展趋势:由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转变(职能的转变又是大的经济发展环境要求的),就要求人力资源从业者不能仅局限于人事手续的管理技能,更关键的是要把目光聚焦到企业战略的整体把握和有效执行上来。从参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制定到战略的分解、监督执行,从企业文化重塑与再造,学习型组织建设、综合绩效管理、企业经理人的培养机制的建立、人力资源价值分析、人力资源会计制度、人力资源审计等一系列事关企业发展与命运的重大职责都将成为人力资源工作者新的职责。这些变化要求人力资源工作者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和角色并提高自己的从业技能。 三、如何从课程设置引导人力资源本科毕业生的就业 1.我校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就业分布及其原因 由目前市场上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需求的数量和就业的远大前景,我们可以预见本专业学生毕业生的就业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是不成问题的。然而实施情况并不尽然。根据我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调查情况显示,本专业学生初次就业率达到100%,然而专业对口的就业率较低,从就业分布来看:医药代表占36%;人事专业占20%;办公室文员占16%;咨询顾问占6%;自主创业占4%;入伍占4%;考研占4%,其他占10%。因此可见,班级的大部分的同学主要还是从事于与医药营销相关的职业,人事岗位的比率只占第2位。造成同学们应聘人力资源管理岗位不能如愿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看似入门较低,可实际上,这一职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很高,盲目追逐导致职业生涯错位是很可怕的。确立职业发展方向一定要知己知彼,一厢情愿追求职业目标不可取。“某管理培训中心有关负责人认为,人力资源工作者的职业性格应该是感知型和沟通型,善于协调、组织、演讲,是一个很好的聆听者和艺术的沟通者,同时又是严谨的政策制定实施者。” (2)由于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竞争性、效益性,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的单一型知识结构或技能结构,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必须是复合型的。而我国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人才十分稀缺,据调查显示,很多都是干行政出身的,最近几年有高校开设了人力资源专业,但是这些毕业生和市场的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其反映为人才资源队伍的国际化水准不高,国际通用型人才十分紧缺。 (3)从应聘情况看,医药营销岗位的门槛要更低一些,没有太多的专业限制,而且招聘人员需求量较大,同学在此列求职中往往是一投即中。而部分医药代表的成功也刺激了同学的专业“转向”。 2.加强课程设置合理性,提高同学就业质量 为了促进同学们的全面发展及在求职过程中占有优势,找到满意的就业岗位,在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发挥优势,我们必须在同学的课程设置上加以培养和引导。 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除了发挥专业优势,牢固学好经济类和管理类相关课程,更要发挥我们学校优势,增加相关医药类课程,使得我院的医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在应聘岗位时,除了一般的企业、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医药类的企事业单位也是他们可以选择对象。而这就要求同学们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医药类的专业背景,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占有优势。 3.课程以外的证书式教育增加了就业的砝码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加入WTO的背景下,中国人才资源队伍的素质,不仅急需在总体上大力提升,而且要实现三大战略性转变:由再现型素质向开拓创新型素质转化;由内向型素质向外向型、国际通用型素质转化;由单一型素质向复合型素质转化。大学本科毕业生要想在毕业时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除了专业知识成绩过硬,普遍的英语计算机知识之外,还应该根据专业特点进行职业资格考试,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便是人力资源管理师。 随着外部坏境的不断变化,就业形势也在不断的变化当中,当今的大学生应该根据本身和外部就业市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充分利用自身和学校等周边的有利条件,多方位的寻找就业途径,审时度势,不断进行自我完备,迎接挑战。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毕业论文:本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多样化教学方法设计与实施 摘要: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通过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配合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能使课程本身更具吸引力、趣味性和创新性,从而使学生对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本文以云南大学工商管理系为例,介绍了本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具体实施技巧。 关键词:本科 人力资源管理 多样化教学 方法设计 实施 1 本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施多样化教学方法的意义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大学本科教育已由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本科的办学方向、培养目标都要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化素质为目标,以社会需求指导教学工作的开展,提高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结构是多维度的,大学本科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提高需要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教师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本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时数是有限的,但该门课程的内容是丰富而精深的,在学生学习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老师起到的作用是进行学习目的、学习观念、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引导和指导,学生学习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成效依赖于其课前、课中、课后学习行为的日积月累。在大学教育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通过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云南大学教学理念中提出的“教为不教”的效果。 2 本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多样化教学方法设计 云南大学工商管理系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总时数为54学时,一般安排1个学期,笔者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讲授时数一般占该课程教学总时数的2/3,互动过程及学生参与项目占1/3。一般每个学期安排1~2次哈佛案例研讨活动,2~3次的管理游戏练习,1~2次较长(一般40分钟左右)教学视频案例的观看与讨论;20~30次的简短视频案例学习;1~2次课后实践练习;1次企业参观考察。为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互动活动,配合该门课程的教学,笔者对每个学生在各项互动环节的表现都及时进行记录并公布,作为该门课程平时成绩和期中成绩评分的直接依据。 3 本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多样化教学方法实施 3.1 哈佛案例研讨教学法 哈佛案例研讨教学法的具体做法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6~8人,每组选出1名组长、1名副组长来负责组织与管理本组案例研讨活动,将哈佛案例提前2~3周发给每位同学,要求每位同学先详细阅读案例,思考案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由各组召开案例研讨会,研讨会要求小组每位成员都参加并发表自己的观点,研讨会后组长要安排好每位成员的工作任务,如查资料、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做幻灯片、负责讲解等,研讨会要求全程录像,以利于检查监督;最后,要求每个小组提交案例分析报告文本,并要求每个小组至少派3~4名代表在课堂上进行20分钟的案例分析演讲,介绍本组案例分析报告的关键内容。这种教学方法提供机会让每个同学都参与进来,同时发现、挖掘、重视学习者的个性,引导学习者个性健康发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增强学生的角色意识和责任感,实现了互动教学,有效减少了“搭便车”现象的发生。 3.2 视频案例观看与研讨法 笔者在备课阶段会精心准备一些与教学内容高度相关的视频案例,较长的教学视频案例一般需播放40分钟左右,这些案例有《中国式变革》、《聘用这位新员工吗》、《老板密码》、《光明:新帅新政》和《UPS情景规划》等,这些视频的共同点是:紧扣教学内容,背景资料介绍充分,问题明确。在讲到相应理论部分时,笔者播放这些案例请学生观看后,再根据学生落座情况,按就近原则将学生分成4~6组,根据案例内容提出讨论问题,请各组进行讨论,然后选出1~2名代表发言。为了避免出现“先发言的小组将各种观点全部提出,后发言的小组只能重复前面发言人的观点”的情况,我们规定每个小组最多只能讲3点,待各小组都发言完毕后,如果有哪个小组还需要补充的,我们也适当给予机会。视频案例观看与研讨法具有生动、直观、学生参与度高、学后印象深刻等突出特点。此外,笔者还准备了一些简短的视频教学资料,如《投名状中的员工激励》、《知识管理幽默案例》、《海尔员工激励》、《情景面谈法》、《什么样的软件工程师最适合企业》、《CPI上工资条》和《央企经济增加值考核》等,这些案例在课堂教学中灵活穿插,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有效降低学习疲劳感。 3.3 情景模拟教学法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创设接近工作实际的场景,由学生在这种场景中分别模拟不同的角色,教师在一旁进行辅导的一种虚拟实践性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讲究趣味性,突出操作性,注重实效性,具有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特点。笔者一般在讲授人员招聘内容时,会根据课程进度来安排学生模拟整个招聘流程或面试过程。模拟整个招聘流程所需时间较长,不宜安排课堂时间进行,我们会给学生提供背景资料,包括招聘企业和招聘岗位情况,要求学生在课后分组完成,模拟过程要求全程录像,模拟结束后各小组向教师提交模拟过程录像,并将关键部分在课堂上公开播放,同学们就模拟过程还可以互相交流、提问,教师进行现场点评。这样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训和互相学习的平台,使学生掌握如何制定招聘计划,如何准备招聘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资料,如何布置招聘会场和招聘摊位,如何筛选个人简历,如何根据岗位要求对求职者进行笔试、面试以及测评考核等各个方面的实务。模拟面试过程所需时间较短,可以安排随堂进行,如讲到“行为面谈”面试方法时,首先由教师进行理论上的讲解,由于理论相对比较抽象,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能理解并灵活运用;随后我们会给学生布置一个小练习,如“某公司需要招聘一名销售经理,该公司对销售经理的要求是‘具备很强的说服他人的技能’,请主考官运用行为面谈法来考察应聘者的说服他人技能水平如何。模拟角色分配:主考官――公司CEO;被试――公司销售经理应聘者。”学生思考5分钟后,请自愿者两两一组分批上台模拟,一般来说,第一组模拟效果较差,教师可以对他们进行辅导,通过辅导,同学们对这种方法会有一个直观的了解,随后学生边模拟教师边辅导,经过三~四组的模拟后,同学们就可以深刻理解和掌握这种方法。 3.4 课后实践练习教学法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管理人才,使其在实践中能够灵活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方法,为企业解决相应管理问题。课后实践练习教学法在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课后实践练习教学法,就是教师给学生布置实践性很强的课后练习,这些练习往往模拟或取自某个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请学生思考、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和操作对策。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曾为学生布置了如下一些课后实践练习题:“以一家你较为熟悉的公司为例,为该公司制定一份未来5年的人力资源计划,内容包括该公司的战略目标,如何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来达到战略目标……”,“给学生提供一份由岗位任职者填写好的岗位分析问卷,请学生撰写一份该岗位的岗位说明书”,“给学生提供必要的企业背景资料和若干岗位的岗位说明书,请学生根据该企业岗位价值评价的目的编制岗位价值评价表并对这些岗位进行价值评价”,“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请企业领导介绍企业情况和企业面临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企业内部管理文献,请学生为该企业面临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撰写一份诊断咨询报告”等等。课后实践练习教学法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有效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实作能力,通过练习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该门课程的实际价值,从而坚定决心,努力学好该门课程。 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我们还适时邀请人力资源专家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者为学生开展专题讲座,拓展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动态和实践的了解,引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思考问题。此外,我们也穿插采用管理游戏练习教学法。通过这套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运用,我们发现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极高,课堂学习氛围很好,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教学相当满意。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毕业论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摘 要:本文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院校的类型特点、功能定位、层次定位、学科水平、规模定位和特色定位,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体系构建的设想;结合我院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中的探索和尝试,总结了一些经验和做法,希望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实践能力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 教学型高校层次多、类型多、面广量大,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力量,对学生的培养模式不同于基础深厚的研究型或学术型大学,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建设应突出理论性、应用性、实践性和操作性。 一、人力资源管理本科实践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色不明显 一般都是根据开设人力资源专业高校的原有基础,设立相关的实践教学活动,如工科背景的院校设立一些工科的实践实习、大管理类一般设立管理类的实践实习,没有形成具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色的实践性教学。 2.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少 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实习有很多需要到工厂、企业去完成,实际操作起来较为困难;另外由于受经费、教师及其他条件的限制,许多高校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使得学生实践、实习环节少,学时数少。 3.实践教学系统性不强 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设立都是依托各学校原有的学科、专业的背景各异,在人才培养上只重视办学的基本规范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并没有形成符合学校定位与特色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也没有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不同层次的要求。加之培养过程的存在局限、教学设施的不完整,导致人力资源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实践性教学系统性不强。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构建 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实践性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独立思考和实际操作能力,正确地掌握专业技能技巧,完善其智能结构,使之成为适应专业工作需要的应用型技术和管理人才。 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构建原则 教学内容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的实现,根据应用型本科教学的特点,应将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根据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即考虑社会需求和学生的整体素质、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做到强化技能、增强能力,提升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按照“重在素质、面向应用、系统发展”的建设思路,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重在素质”就是加强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教育,使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同时引导学生根据职业意向和自身特点,从根本上提高专业素质;“面向应用”就是面向企事业单位实际需求,面向学生职业生涯设计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应用性能力的培养:“系统发展”就是综合应用素质教育、个性教育和自主教育、全过程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全面协调地发展。 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体系构建 本科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应突出高层次的个性特征与功能,必须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专业实践教学应该包涵教学的整个过程,具体主要由以下几个模块组成:社会实践模块、专业实习模块、课堂实践教学、专业技能训练模块和实验教学等。 (1)社会实践模块。包括军事训练与理论教育、本专业有影响的知名的理论与实践的专家讲座、各类社会实践(包括社会调查、社会体验、思想政治教育)等。 (2)专业实践实习模块。一般包括专题讨论(学年论文)、教学实习以及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以上两条是教育部规定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内容,一般学校在教学计划中已做安排。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理论性、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相对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所需的能力来说,单凭以上两条实践教学要求是不够的,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专业特点及社会的需求。 (3)课堂实践教学模块。课堂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课堂讨论、模拟操作、教学观摩、课堂辩论和课堂演讲等。在所有专业课程中都应根据课程特点确定课堂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形式。 (4)实验教学模块。将本专业相关学科的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整合为一套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如综合反映人力资源管理全流程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人力资源测评系统;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实验流程等。 (5)专业技能训练模块。教学实习应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全流程内容,但根据学生未来的择业方向和目标,可以有所侧重。一般包括:工作分析、人才招聘、绩效考核、员工培训、薪酬设计等技能的训练与培养。 另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中,还应将素质教育贯穿始终。采取多种措施,利用各种机会和手段将素质教育融入实践教学。 三、我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 我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根据应用型本科教学的特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1.构建“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为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我院构建了较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学计划主要包括了以下内容: (1)第一学期安排了军事训练与理论教育,专业思想的培养教育:第二、四、六学期分别安排了暑期社会实践。专业思想的培养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过程,采用校内外专家讲座、学生专题讨论等形式,使学生明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及要求。根据学院的总体安排,常年不间断地聘请有影响、知名度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家、人力资源经理等介绍他们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现实问题,使学生及早了解专业的发展趋势及未来的职业要求,并要求学生在校参加相关的讲座不低于8场次。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实地从事一项调查研究或管理实践活动。在具体社会实践中我们根据专业的特点,由学生自主确定调查题目,报学院审核批准,并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学生根据题目开展调查活动,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写出调查报告(或体会)。 (2)第六学期安排了学年论文,第八学期安排了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实习要求学生写实习小结报告,记录实习内容和实习收获;教师对实习单位进行定期回访,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毕业论文抓好选题、指导和答辩三个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所有专业课程中都根据课程特点在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中具体安排了实践教学,而 且保证具体学时要求:一般理论性课程的课堂实践教学时数占课程总学时的10%以上;应用性课程的课堂实践教学时数占课程总学时的15%以上。 (4)实验教学模块:依托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实验室,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教学中实际应用操作,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依托人力资源测评实验室,在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测评、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生涯管理等课程中实验教学都得到了很好的开展;依托已建设的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实验室,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建构知识和技能,在劳动关系管理、员工培训、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中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5)在第五、六、七学期,分别专门安排2周的时间用于专业技能训练。第五学期实习是“工作分析与招聘”,内容为某一岗位的工作分析,根据工作分析结果,形成职位说明和任职要求,并以此为据,进行模拟招聘,选拔出特定岗位的人选;第六学期是“绩效考评”,结合岗位分析的结果,对岗位和职工的绩效考评制度进行细致的资料收集,并进行诊断考评制度的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可以改进的方面,并提出对此制度进行修补和改进的意见和设想;第七学期是“薪酬设计”,总结某一具体的企业薪资福利设计的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诊断企业的薪酬福利弊病,使学生积累有效薪酬福利和奖励政策的设计技巧及日常应用管理方法。 2.实践教学中多样化的尝试 作为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加强自身对人、人性、文化的认识与感悟,形成与激发相关认识及具备相关能力,十分重要。在教学及管理活动中可以开展许多工作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我院在实践教学中也进行了一些尝试。 (1)实践教学中应用“协作学习”方法 协作学习就是在实践教学中运用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共同活动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在协作学习过程中,个人在必要时要借助组内成员的帮助与支持,同时要求学习者之间关系融洽,态度真诚,共同担负学习任务。通过这一方式让学生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学会与他人相处和共事的正确态度和有效方法,加深了对人的认识;在学习活动中,还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和客观对待别人,有利于培养专业必备的基本素质,对他们的个人专业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2)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就是在基础教育中全面提高学生身体、心理、文化品德的质量水平,促使其完整素质结构形成的教育,其中又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基础。人文素质包括对人的语言文字修养、文学艺术修养、伦理道德修养、文明礼仪修养的培养。在教学中,我院主要通过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加以培养和引导。 ①利用课余时间为二、三年级的学生开设影评课程,通过对教师精心挑选的电影背景、内容与手法的分析,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人性的复杂性与文化的多元性,为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提供了丰厚的人文底蕴,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亦有一定的帮助。 ②在学习型组织、管理思想史等课程中还强化了我国古代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经典文献的阅读。如对《弟子规》、《增广贤文》、《老子》第八十一章等都作为相关课程的课外补充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写出阅读的感想并进行课内外交流,增加学生对我国传统伦理道德及文明礼仪的修养,以适应本专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 (3)强化基本技能和素质训练 ①在教学时加强了表达技能的训练。在“管理沟通”、“员工培训”中安排了相关的培训,锻炼学生做到口齿清晰、态度从容、言辞得体、说话目的明确、中心突出、简明扼要、有条不紊、富有逻辑性。 ②在学习之余,让学生积极组织社团活动或与教师一起参与对社团组织的活动的指导,让学生在接近现实的模拟环境中运用并强化专业知识和技能。如组织或指导每年一期的全院校园模拟招聘活动,学生既可以在活动中表现自己的专业能力,又让学生了解完成一项真实的工作是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协作。 ③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人力资源测试手段和方法后,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安排下,对全院的毕业生进行相关测试,并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为毕业生进行职业定位与职业发展提供咨询。通过这一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又培养学生了良好的职业自豪感;同时由于咨询工作的严肃性和长期性,使学生在工作中养成了良好的敬业精神。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性教学探索 摘要:实践性教学已越来越受到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的重视,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如何在教学中实施实践性教学,本文以东莞理工学院为例,阐述了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性教学的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地方性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性教学 所谓实践性教学环节就是为配合理论教学,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强化对学生专业训练和锻炼实践能力而设置的教学环节。我们之所以要突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把它培育为本专业的特色,是基于如下的思考:第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需要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紧密结合,这一专业本身的特点就决定了我们的专业建设必须重视实践性教学;第二,满足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需求,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现在大部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是:除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外,更需具备一定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动手能力。第三,东莞是我国制造业名城,其拥有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达数十万家,仅外资企业就有一万六千多家,东莞丰厚的社会资源为我们实施实践性教学提供了可能;第四,实践性教学是我们专业建设的薄弱环节,过去我们重视不够。如何利用好东莞的资源,努力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多年来,我们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现已形成雏形,地方特色已逐渐凸显,我们的这些尝试和探索已得到评估专家的肯定。 一、在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凸显实践性教学 为了使实践性教学能够成为本专业的办学特色,在对其他兄弟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办本科专业的指导思想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东莞的经济和社会的状况,结合我院本专业的实际情况,我们确定了本专业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具有创新特色的名牌地方院校的办学理念:以人力资源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为根本,紧密围绕东莞地方经济建设,积极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应用研究和服务;充分利用东莞丰厚的社会经济资源,不断探索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及多元培养的途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立足东莞,面向珠三角,为东莞以涉外(包括外向型和外资)为主体的工商企业和地方企事业单位及政府机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经济、法律、管理等方面专业知识,受过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技能专业训练,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胜任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通过在专业指导思想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凸显实践性教学,使我们强化实践性教学有依据,使实践性教学以相当于教学的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 我们通过在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增加实践性课程的比重,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实践性教学课时,来贯彻我们的办本科专业的指导思想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骨干课的设置中,实践性课程的比重基本占2/3,在每一门实践性课程的教学计划中按照一个学分二个课时的比例,增加实践性教学课时,使实践性教学固定下来。由于实践性教学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言,对任课教师的要求较高,如果在教学计划中不加以体现,就会使之成为可有可无的东西,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会不愿做,我们之所以这样做,目的是要使实践性教学能够制度化、规范化。 二、践行具有东莞地方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模式 在多年的专业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东莞企业众多而且大多数企业愿意与学校合作的优势,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充分利用企业和社会的资源。目前具有东莞地方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模式已初现端倪。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模式基本由课堂教学和课后教学组成。 1、课堂教学广泛使用案例教学的方法,积极使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参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我们认为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应该从课堂教学方法开始,要改变过去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广泛使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结合东莞实际,重视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改变过去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在重视课堂的案例教学的同时,更重视通过各种方法和渠道,使学生学以致用,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案例教学中,我们鼓励教师充分利用东莞丰厚的社会资源,深入东莞企业,自编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使用东莞企业的案例,用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情来教育学生,使学生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性强的特点,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性教学的积极性。 2、课后采用如下几种实践方式 (1)邀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理或专家讲座。我们认为邀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理或专家到学院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专题讲座是实践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讲座经理或专家能够把他们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告诉给学生,使学生能够不出校门就能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真实情况。由于东莞拥有很多的外资和民营企业,尤其是港资和台资企业,因此,我们每年都要邀请一些著名的港资和台资及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经理或公司的总经理到学院就企业的员工招聘、员工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专题讲座,这一形式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某些专业主干课程,如员工招聘管理、员工培训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资关系管理等,在老师教授本门课的同时,我们还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到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的调查,并撰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然后举办调查报告答辩会。学生可以自选企业也可老师指定企业进行实地调查,企业的类型不限,但需要有一定的规模。通过这种形式,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实际状况,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参观企业。我们除邀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理和专家到学校讲座以外,我们还在本专业的一年级,组织学生深入到企业进行参观访问,并邀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理给他们现身说法,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本专业的专业主干课之前能够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际情况及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知识是如何在企业实际管理中应用有一大概地了解,从而对自己今后的专业学习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避免学生学习的盲目性。 (4)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大赛。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才能,我们指导学生成立了人力资源开发协会,使协会成为学生学习交流及能力锻炼的平台。通过协会 组织一些活动,其中比较有特色的是我们每一年都要举办两届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大赛,现在已经成为一个传统。大赛分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大赛和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大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大赛就是让学生深入企业实际,撰写人力资源管理案例;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包括工作岗位分析、企业员工招聘方案设计、企业员工培训体系设计、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制度设计、企业员工薪酬制度设计等方面,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认为这种形式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5)实验室模拟实习。通过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我们购买了一些人力资源管理的软件,通过实验室模拟实习使学生能够熟悉和掌握一些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技能,如绩效考核、薪酬管理、人员测评。除此以外,我们还进行了一些模拟训练,如人员招聘模拟、无领导小组、文件筐等。虽然实验室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模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情况,但是它与企业的真实情况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只是把它作为一种实践性教学的辅助性手段,我们认为东莞的企业是我们一个大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验室,我们要充分利用我们得天独厚的社会资源。 (6)企业实习。为了使学生能够有比较长的时间深入企业,了解并熟悉企业人力管理活动,本专业学生培养计划中,安排有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两个实践环节,专业实习安排在三年级下学期进行,包括暑假的时间总共有11个星期,学生可以通过专业实习来反思自己在学校学习的知识状况,对自己作一个评估。毕业实习安排在4年级下学期进行,学生可以在企业实习过程中,根据企业的实际撰写自己的毕业论文。除此以外,我们还鼓励学生利用其他假期时间,积极到企业进行短期的实习活动。根据东莞企业众多的特点,我们要求学生一年至少要深入一家企业进行短期实习,以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状况,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7)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关键性一环,我们认为毕业论文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自己实践能力的一种好途径,因此,我们从学生的选题开始就要求学生一定要联系东莞的实际来写,要小题大做,学生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入企业搞调查。 三、精心建设校外实习基地 我们认为具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是本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保证,通过几年的努力,根据需要我们按照“产、学、研”相结合的原则分别在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建立了六个人力资源管理实习基地,并且按照:(1)每年都能接受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实习;(2)实习基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理或专家能够到学院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开设讲座并逐渐成为本专业的兼职教师;(3)实习基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理或专家能够与本专业教师一起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4)实习基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能够与本专业的教师共同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工作;(5)企业需要时,本专业优先推荐、企业优先接纳本专业的毕业生来等要求来建设这些基地。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与实习基地之间基本形成了一种双赢的局面。 四、采取各种措施,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 实施实践性教学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为了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我们积极鼓励教师:(1))深入企业,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和服务,收集和撰写东莞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案例;(2)参加各种人力资源开发协会,以建立广泛的社会关系,为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与教学搭建平台;(3)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在企业兼职,理论联系实际,提升教师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参加全国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考试,鼓励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 总之,我们认为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是实现本科专业培养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虽然经过多年的探索,本科专业具有地方特色的实践性教学已初步凸显,但要形成鲜明的特色还任重道远,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毕业论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探析 【摘要】 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院校毕业生提交的一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际价值的文章或设计。它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标志性作业,是对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和检阅,也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基本能力的一份综合答卷。本科毕业论文环节的教学是综合性的教学过程,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水准,更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因此,在教学改革中绝不能忽视这一环节。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毕业论文 设计 改革分析 在中国,目前很多企业还处于经验管理模式下,对人的管理仍然是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近几年来,中国企业正逐渐从以事为中心的管理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式转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如何把人作为一种活的资源加以利用与开发,如何能真正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任务,也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首要职责。但是,随之而来带来一系列问题,如不了解人力资源为什么重要,不知道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应该做些什么,不懂得如何去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等。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因此,社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空前增长。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继在很多高校设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方法,具有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能胜任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教学和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更多是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因而在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是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是提高本科生综合实践能力的一个主要环节。 一、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必要性 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院校毕业生提交的一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际价值的文章或设计。它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标志性作业,是对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和检阅,也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基本能力的一份综合答卷。本科毕业论文环节的教学是综合性的教学过程,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水准,更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因此,在教学改革中绝不能忽视这一环节。 1.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大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的都是单门学科的考试,或是一些课程实践、实验等,虽然这些都是对大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检验,但是毕业论文(设计)则是对大学所有课程学习和大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的一个全面的检验。毕业论文的完成需要运用所学专业的各种知识,而且只有具有一定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做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新型的学科,而且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的学习成果,更需要系统地检验。而且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有要具备一定的说、写、收集信息等实践操作能力,对于这些能力的检验更加不是能只通过考试就能检验出来的。因此,通过毕业论文(设计)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检验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2.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学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专业考核的重要环节。大四学年基本上是毕业实习和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占了整个大学期间近四分之一的时间,这个环节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正是因为有毕业论文(设计)这个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环节的存在,能引导和激励大学前三年的教学任务的完成,提高前三年的教学质量是顺利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前提。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很多高校都是一个新设的专业,对于此专业的教学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还处在摸索的过程,因此教学质量还有待大大提高,而毕业论文(设计)不仅能提高本环节的教学质量,也能促进其他环节教学质量的提高。 3.是培养学生科研实践能力的重要方法。毕业论文(设计)是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使他们初步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大学生毕业后,不论从事何种工作,都必须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写作能力。毕业论文(设计)虽然不能全面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才华,也不一定能对社会直接带来巨大的效益,对专业产生开拓性的影响。但它总是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一个人的能力与才华,向社会展示自身的价值。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要学会搞调查研究,学会起草各种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等,为此就要学会收集和整理材料,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将其结果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而且还要学会构建人力资源管理各基本职能的管理模型,因此毕业论文(设计)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为以后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我校和其他一些高校近几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情况来看,作为重要教学环节的毕业论文(设计)形式仅仅是限制在论文的范畴,基本上不考虑设计,从而导致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脱节;选题基本上为约束性选题,这种方法既不符合创新人才的培养原则,也偏离了该专业的培养目标。结果是,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又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激情,从而敷衍了事,无法达到毕业论文(设计)这一重要教学环节的预期效果。 1.形式单一。作为本科毕业检验的重要形式,近几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绝大部分是以毕业论文作为单一的形式,基本上不考虑设计,从而导致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脱节。虽然毕业设计是理工科学生毕业检验的主要形式,但是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分支,其实践性特强,而且对人的管理本来就是就是非常复杂的事情,人力资源管理很多职能模型的建立都不是仅仅通过一篇毕业论文就能完成的。因此,毕业论文这种单一的形式限制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教学环节质量的提高。 2.选题不当。由于应届毕业生工作经验的缺乏,加上有些学生毕业实习工作的不到位,导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在选题时,很多都理论性过强,题目过大过宽,不能很好地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很多学校都是由指导老师限制选题,学生不能很好地与自己的毕业实习联系起来,这样就限制了学生在选题时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3.与教学脱节。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同时也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而且是更生动、更切实、更深入的专业知识的学习。首先毕业论文撰写和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把学过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际,在理论和实际结合过程中进一步消化、加深和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并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在搜集材料、调查研究、接触实际的过程中,既可以印证学过的书本知识,又可以学到许多课堂和书本里学不到的活生生的新知识。但是现在很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毕业论文撰写和毕业设计过程中,不能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与前面三年的学习过程脱节,结果是既不能巩固知识,又不能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4.不能指导工作实践。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管理学科,纯粹的空洞的理论说教,对于企业管理的实践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现在很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要不就是一些空洞的理论的摘抄,要不就是一些企业管理现象的罗列,不能用来指导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实践。 5.管理不合理。因为现在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很大,加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所以,很多学校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管理工作相当松懈。对于整个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很少过问,只关注最后的论文或设计。而对于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查阅资料、初稿撰写、修改等环节基本无人过问。管理不善也是导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6.评审制度不健全。对于毕业论文(设计)的评审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到目前为止,基本上没有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色的评审标准和评审程序,一般都是照搬其他专业的一些方法和程序,根本不能客观、真实地评价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三、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问题的对策 1.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并重。要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特色,改变过去只注重毕业论文的撰写,忽视毕业设计的做法,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尤其是是要加强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真正把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设计出能指导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模型。 2.指导贯穿于教学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虽然是大四学年的教学工作,但是要通过改革现行教学体系来提高本科生论文质量,首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毕业论文写作的前提。其次,提高整个教学质量,学生打好了理论基础,才能顺利地完成毕业论文。再次,毕业论文(设计)水平的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要把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只有平时加强锻炼,才不会到时临阵磨枪。 3.规范管理。对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改革应从提前安排毕业论文选题、毕业论文答辩方式等方面进行,要以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先导,深化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改革,有效科学地规范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力求做到毕业论文命题多样化、毕业论文研究知识化、毕业论文价值化、毕业论文答辩系列化,加强对于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工作。 4.加强评审。除了采用传统的毕业论文答辩的方式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进行评审外,应该结合其他多种方式全面评审,而且对于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应该采用不同的评审方式。要进一步规范评审的的程序,严格评审的各个环节,把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最后一关。 本文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创新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毕业论文:本科生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组织及效果提升策略探讨 摘要:案例教学由于其本身的优点而被广泛使用,但是对于本科生来说,案例教学又必须要考虑一些实际情况和现实约束;探讨了在一些现实条件的约束下,对本科生讲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且部分学时采用案例教学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可以采取的方法和策略,毫无疑问,这对于更好地提升本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有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教学效果;提升策略 一、本科生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及案例教学的特点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一门既有理论性,同时实践性又很强的管理类课程,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工作分析和评价、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与考核、薪酬与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在对本科生具体讲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过程中,适当地引进和使用案例教学方法,往往能够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实践证明,案例教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践性、开放性和互动性,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较为成功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向学生提供一个模拟管理实践的情景,把实际管理中的问题通过案例的形式带到课堂上,把学生置于问题、约束和矛盾之中,让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背景、材料、数据之后,按照要求找出解决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进行管理决策。通过案例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更好地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工具和方法,同时也增强了学生搜集、整理和加工信息以及相互合作和沟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虽然案例教学有诸多好处,但是在对本科生讲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时候,我们往往必须要考虑以下实际情况:(1)学时的约束。一般来讲,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只有48个学时,在这短短的48个学时中,还要讲授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所以案例分析的课时就不可能太多,当然,也不能太少,否则的话,没有办法具体展开,更不能形成完整的案例体系。(2)学生实践经验的缺乏和教师实践经验的局限。对于本科生来说,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足够的职业经验、感悟和实践认知,所以也往往会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而且,目前在中国高校担任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工作的教师以高校应届硕士和博士毕业生为主,教师本人也很少具备管理实践经验,尽管很多教师通过调研、咨询、科研、甚至亲身体验经历的方式对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实务工作有较多的认知、理解和感悟,但由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部分内容如绩效管理、员工开发和培训等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行业特点,所以整体上来讲,教师的经验也往往是缺乏的。(3)案例库建设和案例制作水平和数量有限,对于有些985或211高校来说,很多商学院或管理学院对案例建设非常重视,投入较大,而且往往设置了案例中心,专门负责案例库建设和案例制作。但是对于我们这些二本、三本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来说,往往不具备这个案例教学条件,能够供教学使用的较为成熟的完整的案例尤其是大案例、整套案例、本土案例是非常少的。(4)没有专门的案例讨论室。具有MBA学位授予权的学校在对本科生上案例课的时候可以共享MBA或EMBA的案例讨论教室,但是很少有学校专门为本科生建设案例课教室,尤其是二流、三流高校更是如此。(5)其他教学条件和设施的限制或不足。案例教学需要具有较好的甚至高档的用以满足教学的设备、设施和条件,如数量足够的电脑或笔记本、方便的上网条件或无线上网、丰富的图书文献资料、一定的调研费用或其他费用支出等,而这些对于本科生教学来讲,也可能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 上述的困难和约束不能成为不对本科生进行案例教学的理由,因为案例教学所具备的优点已经被实践所证明,案例教学能够更加贴近管理实际,更加生动活泼,易于被学生所接受,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能够更加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当然,考虑到本科生的特点,案例教学形式可以有两种,一种是穿插在理论教学过重中的短小精悍的小案例,这种形式的案例教学可以多一些;另外一种是大案例,一般要通过专门的案例课来组织教学。 二、本科生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大案例教学的组织过程 案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但离不开教师的精心选择、设计和策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在一定的程序和步骤下,明确问题,搜集和阅读、理解相关资料和信息,并且在一定的情景和约束下,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弥补实践教学的缺乏,让学生在启发下和互动中,通过研讨完成教学过程。众所周知,过程是结果的保证,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组织过程,就很难有一个满意的效果。所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也应该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要求学生按部就班完成案例教学。 在组织学生上大案例课的时候可以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和课堂两个阶段;课前阶段的主要工作是:首先给学生分组,一般可以根据案例任务的复杂程度和任务量大小将一个班级(约30人)分为2~3组,在上课前让学生根据界定的问题,阅读和熟悉案例背景资料,当案例是真实的情况下甚至可以自己去搜集资料和信息,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理解管理问题所面临的环境和约束,并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和讨论的方式,形成方案,撰写汇报提纲和决策研究报告。课堂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让每一个小组的代表使用PowerPoint演示稿进行汇报,汇报时间一般在10~15分钟,汇报的主要内容为决策结果或具体解决方案,以及所依据的原因和理由,当然,所使用的背景资料、数据、工具和方法可以不是汇报的重点。 在具体组织大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应该更加注意: 1.精心选择和设计案例。对本科生进行案例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教学条件的实际情况,精心的选择案例,精心的组织教学过程,切实保证教学效果。 选择合适的案例是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的首要环节。一般而言,适用的案例应是教师自己能把握的、易为学生所接受的、同时也是质量上乘的案例。由于大案例的教学组织相对来讲难度大,耗费时间多,尤其是扩招以来普遍采用大班授课方式,使得一个大案例的教学很难在2个学时内完成,而且,对于有些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的内容,也没有必要选择配套大案例进行教学。在选择和设计大案例的时候,应遵循少而精的原则,前后案例最好能够针对某一个企业的进行有一定深度的彻底的一体化的研究,即前面的案例可以是分析和研究某一企业的工作岗位,后面的案例可以就这些工作岗位进行绩效管理和考核研究、薪酬福利体系研究等。 2.阅读案例、综合分析。这是一个基础环节,是学生熟悉案例、理解消化案例所提供信息的过程,是调动以往相关知识和经验进行独立思考的过程。在这个环节,重点是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案例提供的情节内容和相关的背景资料,当然也允许和鼓励学生自己搜集一些补充资料和信息,要求学生掌握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背景因素,以及这些因素是如何对人力资源管理产生影响的。在这个环节,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分析、判断、归纳和推理等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制定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方案,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 3.小组讨论、形成共识。分组内进行分工、合作和讨论,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环节。在小组讨论过程中,组内成员各抒己见,充分表达各自的想法和意见。每个学生因为个人价值观、偏爱或对人力资源管理等问题认识的不同,可能会产生多种不同的看法,所以通过讨论可以相互启发,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最终达成共识并形成案例分析报告。在讨论的过程中,也强化了学生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集体意识。 4.全班交流、分享成果。全班交流是案例课堂教学的高潮,是形成教学结果的重要环节,是个人分析和小组讨论都无法体验和收获的。首先,案例分析小组代表走上讲台,对本小组的案例分析结果进行陈述,并接受和回答其他小组成员的提问和质疑。意见和观点不同的同学可以相互争论,学生的思维不断碰撞,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专注程度很高,常常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这样的体验式教学对学生而言是非常难得,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来思考同一问题的思维,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归纳、深化提高。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的角色扮演非常重要。教师要对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进行归纳、总结,但关键的是把握总结的分寸,阐述原因和理由,评析学生每一种观点或结论,以鼓励为主,也承认和尊重存在的缺陷。 教师的总结还应该留给学生进一步思考的余地,引导学生反思从案例教学的内容和过程中,感悟到了什么,得到哪些有价值的启示,是否通过案例学习启发和掌握了处理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以及如何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加以应用,以实现学生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和提高。 6.实施方案、强化技能。总结归纳的过程还不是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过程的结束,最后的阶段是模拟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技能训练,更是对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技能运用的内化过程。一般来讲,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后,案例学习就基本结束了。但是,因为人力资源管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政策性,学习它是为了使用它,如何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方案仍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在案例背景下,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技能的训练,使学生们在技能训练中强化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更深刻地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人力资源管理技能训练要以案例为背景,符合案例中解决方案的要求。其主要方法有:工作说明书的制定、模拟面试、人才测评、公文写作、会议管理、考核谈话、工作访谈、薪酬设计、管理沟通等,关键是要求学生能够按照案例中的某个人物角色来完成这些人力资源管理任务。这样,案例教学就和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密切的结合在一起,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三、提升案例教学效果的方法和措施探讨 除了精心策划和组织实施案例教学过程外,在案例本土化、教师对案例的深度研究或参与案例制作、教学方法创新、加强和完善对学生的考核等方面如果进一步加强,对于保障案例教学的效果也是有帮助的。 1.案例本土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很多案例来自国外企业的实践,经常是一些跨国公司如摩托罗拉、麦当劳、肯德基、通用电气、IBM、微软、沃尔玛等此类公司的案例。然而我们都知道,对于人的管理一定是基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条件的,只有本土真实的案例才能反映出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才能够使得案例教学工作对于分析解决中国企业的实际问题更具有针对性。 2.教师负责或参与案例的选择和制作。仅仅实现案例本土化还是不够的,最理想的案例应该是任课教师亲自或参与选择、设计和制作的。如果教师参与了制作案例的过程,就会有切身的感受,对某组织会有整体的把握,也会了解很多无法在案例中表达的信息,而这些策毫无疑问对于理解和把握管理决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只有教师对案例中的组织了解的足够多,才能从更准确的把握决策的背景、环境和条件,而这些仅仅通过阅读案例有的时候是不够的。 3.教师要争取更多的机会接触一线人力资源管理实务。教师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至少应该有一桶水。案例和实践教学也是一样的,要求教师应该尽可能的利用一切调研、实习、咨询、科研项目等机会多到企业走一走,看一看,多了解实际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做的怎么样,成效如何,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进行改进和完善等等一系列问题。只有教师接触了更多的实务,有了更多的感悟和思考,在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讲授时,才能给学生讲的更加深入浅出,讲的既有理论水平,又紧密结合实际操作。 4.教学方法应更加科学。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意地创造一种自由讨论的气氛,借助于提示、提问、反问、引起争论等方式使学生各抒己见,将讨论引向深入。案例教学本身就是启发式、互动式的典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组织者、引导者、咨询人和监控人,最重要的工作是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以及更深入的思考,学生才是整个学习和教学过程的中心和主体。 5.学生的参与和配合。案例教学需要学生在课下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比如阅读案例资料、搜集信息、小组讨论、撰写报告、制作汇报提纲等,而且这些任务需要学生以小组团队的方式完成,所以在组织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端正态度,认真对待,并且能够真正将自己置身于案例所描述的背景和环境中,往往是案例教学是否能够组织成功的关键因素。 6.改进对学生的考核和考试。为了让学生能够有一个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积极性,案例教学过程中应该切实加强对学生的考勤和考核,调整或改进学生成绩评定方法,例如下表的考核方式。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毕业论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个体差异与相关分析 [摘 要]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工作流动、求职过程和对大学生涯的评价,并对各个方面进行了个体差异分析,发现不同的本科毕业生存在显著差异。通过相关分析发现,工作评价与工作流动原因、对大学生涯的评价与工作评价均显著相关。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就业;个体差异 1 就业现状 (1)岗位与薪酬。岗位方面,目前绝大多数毕业生为普通员工,处于中高级管理层面的毕业生为少数。主要是因为毕业时间在1~5年之内,而HRM岗位属于行政岗位,一般需要晋级的年限至少为2~3年。毕业生的平均薪酬为4.9万/年,而处于这个水平之上和处于这个水平之下的百分比接近经典的2∶8,运用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薪酬水平上,就是20%毕业生处于“富人”级别工资,80%的毕业生处于“大众”级别工资。职位等级与年级存在显著差异,正如上文所述,职位很大程度上与工作年限相挂钩,因而,越早毕业的年级职位总体水平越高;薪酬水平在性别、年级上均有显著差异。男生在薪酬水平上处于优势,一方面男生本来在这个行业属于少数,物以稀为贵,另一方面,虽然行政类工作女性较多,但是高级行政类主管以男性居多,因而男性的薪酬水平相对较高。薪酬水平之所以在年级上有很大差异,与职位差异相类似,随工作年限增加,尤其是最初3年,会随转正、定岗、调薪等环节,使得薪酬水平上升。 (2)工作满意度与工作压力。从表1中描述统计的详细数据中发现,2008、2009届毕业生工作喜欢度和薪酬满意度相对较高,工作满意度应该也较高,事实上是2008、2009届的工作满意度均值小于5届总均值,究其原因,可能为对于早毕业的同学而言,薪酬等有所提高,纵向看比较满意,但是横向相比有差距,又由于自己工作了几年,进展不大,从而对现有工作处于不太满意和一般满意之间。这满足了Rachel A Rosenfeld“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员工也可能越来越觉得报酬与他或她的资源不匹配”的论断。 2 工作流动 毕业生中将近一半同学没有转换过工作,1/4的同学只转换过一次工作,平均流动次数为1.9,流动率较低。访谈中,大部分毕业生表示,一旦有相对稳定和匹配工作,一般情况下至少会工作2~3年以积累经验,而且人力资源管理作为行政类工作本身稳定性较高。 (1)工作流动原因的个体差异。毕业生工作流动最主要原因为职位前景不满意、待遇不够高和寻求更好机会。此外想积累其他方面的工作经验、工作性质不符、家庭因素、公司前景不满、想尝试自主创业和工作厌倦是影响毕业生流动的次主要因素,由此可以看出,毕业生工作转换过程中考虑的不仅仅是个人职业发展,也考虑了企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家庭因素。 在所有的工作流动原因中,家庭因素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分析具体数据可得在工作流动中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受家庭因素影响,很可能是因为男生在家庭中是支柱角色,因而具有更大的金钱、地位等压力,如果在职的岗位不能很好地释放他所面临的压力,那么很可能通过转换工作获得他所期望的薪酬和社会地位的工作。另外寻求更好机会、工作压力太大、工作厌倦和对公司前景不满意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 (2)工作流动原因与工作状况评价的相关性分析。 自主创业与员工工作喜欢度、工作满意度、工作投入三个方面的评价显著正相关,与“对HRM前途的认识”异常显著正相关。可能的原因是,自主创业会承担一定的风险,精力投入较大,对于一般人而言,具有较满意的工作不太会选择自主创业。 工作待遇与工作满意度、工作压力、工作投入度存在显著相关看,与工作喜欢度、薪酬满意度和“对HRM的发展前途认识”存在异常显著正相关。薪酬水平对薪酬满意度具有最直接的影响,一旦薪酬水平低,薪酬满意度必然会随之降低,此外,薪酬水平的高低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他工作状况评价。 职位前景与工作满意和工作投入存在显著正相关,与薪酬满意度、工作压力及HRM发展前途存在异常显著正相关。这说明薪酬满意度、工作压力以及“对HRM发展前途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与对职位前景的认识相关。毕业生在工作满意度高,工作投入大,薪酬满意度高,工作压力大的工作状态下,已拥有一定的权利和地位,从而对于该职位的前景比较满意,更加不会因为此原因离职。 3 求职过程 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普遍表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比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就业要容易一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也充分拓宽信息渠道,挖掘就业途径,促成自己的就业。在求职过程中,最大的困扰因素首先是实践能力不足、综合素质不高和缺乏社会关系,其次为缺乏需求信息、对社会缺少了解和企业了解不足,并且这些困扰因素在不同的毕业生身上的影响有显著差异。 社会了解方面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年级越低,对社会了解不足,在求职过程中略显稚嫩,从而影响其求职。职业素养方面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明显比女生所受影响大,对于在校生,普遍认为女生总体综合素质高于男生,其中也包括职业素养,女生总体情商高于男生,在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上均高于男生,因而对于男生而言这方面欠缺,成为求职困扰因素。性别歧视方面,女生在求职过程中比男生更加容易遭受性别歧视,但总体数据看,歧视程度不高。专业不对口方面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各年级均值参差不齐,没有明显的递增递减趋势。学校就业服务方面在性别、年级和政治面貌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缺乏社会关系方面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分析具体数据,各个年级没有呈现一定的规律,这有可能是因为各年级踏入社会的不同,也就是进入职场的时间造成的交际圈效应存在一定的浮动性,先增加,后减小。 4 大学生涯评价 对于大学生涯的评价中,兴趣得到很好发展和强化了综合素质两个方面,在性别、年级和政治面貌上均没有存在显著的差异,而在结交有影响的朋友、学到有用新知识、认识有影响的老师、获得锻炼提升能力和找到适合自己专业五个方面在性别、年级和政治面貌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大学生涯评价与工作喜欢存在异常显著正相关,大学生涯的收获对工作喜欢度产生较大的影响,较大的可能的因为毕业生在大学期间收获颇多,大学的较大收获培养了良好的综合素质,在此优势下,发生连锁反应,较高的综合素质,寻求较好工作,较好工作具有相当满意的薪酬,同时具有较高的工作职级。本着在其位,谋其职的思想,愈加积极地投入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工作压力,从而整个大学生涯评价对工作状况评价产生显著的相关性。 5 调查研究总结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专业,目前社会需求量较大,浙江理工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状况良好。但无论是就业现状、工作流动、求职过程,还是对大学生涯的评价方面均存在个体差异。而且学生对大学生涯的评价直接影响其毕业后对工作的评价,而对工作的评价又与工作流动密切相关。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对本科生的培养中,应该通过教师的引导、实践能力的强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着手进行教学模式和培养方式的改革,进一步提升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和工作胜任力。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毕业论文: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一、国内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趋势分析 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和质量大幅度提高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类组织已经越来越重视人才的作用,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与此同时,如何吸引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和用好人才等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也受到了高度的重视,使得所有组织将目光聚焦于人力资源管理。相当一部分组织或企业致力于为企业选拔和培训兼具创新思维、丰富知识和实战经验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的数量和质量较20年前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具有系统化、职业化、规范化的特点 所谓系统化,是指各类组织,尤其是各类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理论知识的要求,即要求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掌握人才招聘、人员培训、绩效管理、员工激励、薪酬管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劳动关系管理的理论知识及其他相关领域(如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的研究成果,具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从业素质和能力。 所谓职业化,是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要具有职业资格,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具有特定的知识范围、从业标准、行为准则、职业规范。通过国家的有关任职资格考试,加强和规范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所谓规范化,就是指人力资源管理要改变过去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要求从业人员运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掌握工作的实践性和艺术性,为组织或企业搭建一个和谐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办学优劣势分析 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办学优势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多地处二、三线城市,主要以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其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将地域条件变成人才培养的资源,在办学中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强”。这种定位既与老牌、名牌大学产生错位,又满足了地方和基层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其差异性办学定位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专业定位差异、课程设置差异、实践教学体系的差异等方面。 此外,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双师型特点明显。由于许多新建本科院校都是由过去的高职高专合并升本的,教师实践经验较为丰富,许多教师一直与地方企业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这种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有利于教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办学劣势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条件、办学经验、教学资源等方面较老牌、名牌大学有一定差距,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成果虽然可以支撑教学工作,但前沿理论和代表性学术成果较少,这需要这些院校在发展中注意逐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的基本思路 1. 在人才培养上,主要面向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 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如人力资源规划、职务分析、员工招聘与培训、薪酬设计、绩效考核、劳动关系管理等,帮助企业摆脱目前的传统人事管理状态;培养学生成为领导者和变革推动着,帮助企业建立和形成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使其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提高人力资源的效益。 2. 在专业设置上以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来设置专业课程群 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底蕴,对人力资源管理了如指掌,而且需要通晓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要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经验,能在工作中运用经验准确做出判断。 3. 在学科体系设计上,充分体现交叉复合学科特征 要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以及领导的基本能力;熟悉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及法规;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等。 4. 厚基础、宽口径 人力资源管理属于管理学范畴,从人才成长、发展的阶段性考虑,应在拓宽专业口径,加强管理学、经济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再考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色问题。另外从人才的社会适应性考虑,较宽的专业背景有助于毕业生的就业与进一步深造。同时,兼顾课程设置不应该偏重于宏观管理层面,而应该着重于企业管理中的特定职能。 5. 培养学生从业素质 敬业、守信、主动、规范、服务,具有沟通能力、领导能力、谈判能力,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的基本职业修养,也是从业的基本要求。 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的构建 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体现以下特点: 第一,公共基础课、学科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学时、学分比例分配合理。 第二,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学时、学分比例分配合理。 第三,全学程贯穿学生的素质培养与专业技能培养。 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第一,首先要明确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原则。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将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是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由于地方性本科院校其人才培养主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因此,其学生就业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和管理的第一线,因此除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贯穿学生大学四年学习的全过程。 第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体现以下几个特征:课程实践教学部分与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的有机结合、专业技能实践与综合技能实践的有机结合、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践的有机结合。因此,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包括这样几个部分: (1)课堂实践教学模块。主要包括: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模拟操作等,所有理论课程教学中都应该包括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理解、消化所学知识。 (2)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模块。主要包括:以培养专项技能为主的实践课程,如模拟招聘、职务分析、绩效管理等专业模块,此外还包括以综合能力培养的综合实训课程,以及借助于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软件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全程模拟训练、人力资源测评系统、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此外,学年论文、教学实习以及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都应纳入课程体系。 (3)社会实践模块。主要包括学生的认知实习、校外专家的学术讲座、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等环节,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毕业论文: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一、国内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趋势分析 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和质量大幅度提高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类组织已经越来越重视人才的作用,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与此同时,如何吸引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和用好人才等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也受到了高度的重视,使得所有组织将目光聚焦于人力资源管理。相当一部分组织或企业致力于为企业选拔和培训兼具创新思维、丰富知识和实战经验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的数量和质量较20年前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具有系统化、职业化、规范化的特点 所谓系统化,是指各类组织,尤其是各类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理论知识的要求,即要求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掌握人才招聘、人员培训、绩效管理、员工激励、薪酬管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劳动关系管理的理论知识及其他相关领域(如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的研究成果,具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从业素质和能力。 所谓职业化,是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要具有职业资格,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具有特定的知识范围、从业标准、行为准则、职业规范。通过国家的有关任职资格考试,加强和规范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所谓规范化,就是指人力资源管理要改变过去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要求从业人员运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掌握工作的实践性和艺术性,为组织或企业搭建一个和谐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办学优劣势分析 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办学优势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多地处二、三线城市,主要以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其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将地域条件变成人才培养的资源,在办学中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强”。这种定位既与老牌、名牌大学产生错位,又满足了地方和基层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其差异性办学定位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专业定位差异、课程设置差异、实践教学体系的差异等方面。 此外,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双师型特点明显。由于许多新建本科院校都是由过去的高职高专合并升本的,教师实践经验较为丰富,许多教师一直与地方企业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这种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有利于教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办学劣势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条件、办学经验、教学资源等方面较老牌、名牌大学有一定差距,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成果虽然可以支撑教学工作,但前沿理论和代表性学术成果较少,这需要这些院校在发展中注意逐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的基本思路 1. 在人才培养上,主要面向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 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如人力资源规划、职务分析、员工招聘与培训、薪酬设计、绩效考核、劳动关系管理等,帮助企业摆脱目前的传统人事管理状态;培养学生成为领导者和变革推动着,帮助企业建立和形成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使其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提高人力资源的效益。 2. 在专业设置上以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来设置专业课程群 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底蕴,对人力资源管理了如指掌,而且需要通晓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要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经验,能在工作中运用经验准确做出判断。 3. 在学科体系设计上,充分体现交叉复合学科特征 要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以及领导的基本能力;熟悉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及法规;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等。 4. 厚基础、宽口径 人力资源管理属于管理学范畴,从人才成长、发展的阶段性考虑,应在拓宽专业口径,加强管理学、经济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再考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色问题。另外从人才的社会适应性考虑,较宽的专业背景有助于毕业生的就业与进一步深造。同时,兼顾课程设置不应该偏重于宏观管理层面,而应该着重于企业管理中的特定职能。 5. 培养学生从业素质 敬业、守信、主动、规范、服务,具有沟通能力、领导能力、谈判能力,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的基本职业修养,也是从业的基本要求。 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的构建 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体现以下特点: 第一,公共基础课、学科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学时、学分比例分配合理。 第二,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学时、学分比例分配合理。 第三,全学程贯穿学生的素质培养与专业技能培养。 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第一,首先要明确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原则。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将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是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由于地方性本科院校其人才培养主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因此,其学生就业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和管理的第一线,因此除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贯穿学生大学四年学习的全过程。 第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体现以下几个特征:课程实践教学部分与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的有机结合、专业技能实践与综合技能实践的有机结合、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践的有机结合。因此,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包括这样几个部分: (1)课堂实践教学模块。主要包括: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模拟操作等,所有理论课程教学中都应该包括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理解、消化所学知识。 (2)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模块。主要包括:以培养专项技能为主的实践课程,如模拟招聘、职务分析、绩效管理等专业模块,此外还包括以综合能力培养的综合实训课程,以及借助于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软件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全程模拟训练、人力资源测评系统、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此外,学年论文、教学实习以及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都应纳入课程体系。 (3)社会实践模块。主要包括学生的认知实习、校外专家的学术讲座、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等环节,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毕业论文:福建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探析 [摘要]加强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是福建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项极其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文章通过调查,对福建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福建省新建本科院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路及对策。 [关键词]新建院校;后勤队伍;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十一五”期间,教育部共批复福建省新组建7所本科院校。这些新建院校大多数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办学经费主要由地市一级政府负责,服务方向主要也是所在的地市,习惯上我们称之为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这类院校后勤基础设施薄弱,后勤队伍人员基本上为合并前各类学校的原班人马,后勤管理和服务如何满足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加强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实现后勤人力资源管理优化配置,已成为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深化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项极其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一、加强新建院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意义 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是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后勤管理服务过程中,如何充分调动员工潜在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加强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益,直接关系到新建院校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败。 (一)后勤人力资源管理是确保学校后勤工作顺利进行的条件 高校后勤队伍包括各级管理人员和各部门的员工。在学校后勤管理服务过程中,作为提供后勤保障管理服务的后勤员工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地联系于组织系统之中,需要互相协调配合。这里既有部门间人与人的协调配合,又涉及人与事的配合。可见,后勤人力资源的管理是实现后勤管理服务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确保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秩序顺利进行的条件。 (二)后勤人力资源管理是提高后勤工作质量与效益的前提 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目标是调动后勤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后勤管理服务工作实施的质量与效益的提高,除了受到周围环境、历史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外,主要取决于后勤员工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只有高素质的后勤管理服务人员,才能创造出高效益的后勤管理服务工作。因此,加强后勤人力资源管理,努力提高后勤员工的素质从而提高后勤管理服务工作的质量与效益,已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后勤工作的当务之急。 (三)加强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是进一步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关键 目前,高校后勤社会化已经进入深化攻坚阶段,改革中必须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确保高校后勤管理服务实现“三服务两育人”宗旨的落实。为此,必须从根本上摆脱过去那种单纯管物而忽视管理人和培养人的观念,建立起以培养和提高后勤管理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技能为突破口,实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以人本为中心,以市场经营为导向的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加强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要致力于提高后勤全体员工的素质和技能,强调人才的吸纳、培养、开发和利用,不断凝聚员工的敬业精神和整体意识,调动后勤人力资源中的一切积极要素,从而有力地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化。 二、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分析现阶段福建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利于科学实施后勤人力资源管理,实现后勤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从而进一步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福建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滞后。对管理机制研究不够 由于福建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合并前主要由各地专科院校、成人高校及中等专业学校组成,各校隶属于不同行政管理部门,学校的管理体制不一;合并升格后学校办学时间短,与福建省其他本科大学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相比较,更显得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滞后,管理机制研究不够。第一,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尚未深入人心。在用人上普遍存在着只注重人力资源的职前学历,忽视人力资源的职后培训;注重人力资源的组织建设,忽视人力资源的个体需求;注重人力资源的一般使用,忽视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墨守成规,以致后勤管理服务工作普遍缺乏前瞻性、主动性和创新性。第二,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研究不够。高校后勤社会化要求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福利型”、“供给型”、“行政管理型”管理模式,对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改革和调整,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后勤工作由行政管理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化。要求高校后勤必须配备一支懂经营、善管理,具有现代市场经营观念和熟悉高等教育规律的管理服务队伍。但是,从福建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来看,一方面表现为各校全方位人事制度改革尚未开展,学校的改革往往先从后勤部门人手,而后勤社会化改革特别是人事改革一直是形式多于措施,而措施又多于实施;另一方面是这些院校为满足福建省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学校几年来处于连年扩招发展之中,后勤部门管理者疲于应对庞杂的事务性管理,忽视了对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仍然有相当部分后勤员工观念中对“下岗分流”这种社会普遍现象很难接受,真正意义上的“能上能下”、“下岗分流”管理机制尚未建立。因此,必须加强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研究,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激励与竞争机制。 (二)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 几年来,福建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后勤人力资源开始发生变化,一些院校已开始注意从优秀毕业生和行政干部队伍中挑选部分人员进入后勤队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后勤人力资源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但是,从福建省新建本科院校后勤人力资源调查结果来看,仍不能适应学校改革发展的需要,不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仍然存在。第一,年龄结构不合理。从福建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后勤队伍年龄构成来看,后勤员工平均年龄偏大,40岁以上人员比例占77.89%,30岁以下人员仅占7%,有些院校30岁以下行政管理人员甚至出现断层。第二,人员工种结构不合理。后勤员工中从事技术操作岗位一线人员偏少,而多数技工的实际技术水平达不到相应的技术等级所规定的标准和实践操作能力。从临时工队伍构成来看,既有失地农民工,也有一时找不到工作的外来工、家属工、下岗人员等,成分复杂,动机不一;临时观念强、服务意识差、流动性大,难以进行系统培训。从管理岗位的人员构成来看,既有管理干部、 工人(以工代干),也有临时工。这些人员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结果导致“干部不懂干事,工人变为监工”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这种管理层的错位,且相当部分人员缺乏现代管理知识、理念和技能,在管理过程中往往表现出不能科学、公正地对待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对待临时工队伍的人才),工作上表现为压制人才、感情导向,最终导致外来人才的流失。第三,知识结构不合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后勤人力资源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也远远低于本校中政工队伍的比例,后勤人员中具有本科学历人员仅占19%,中级职称人员仅为26.7%。从后勤人力资源内部来看,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分布不合理,具有本科文化程度和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主要是医务人员、基建部门人员和处室主要领导,一半以上科室(部门)没有中级技术职称人员,有的部门甚至连初级职称的人员都没有。这种不合理的人力资源知识结构已不能适应学校教育现代化和科学管理的需要。 (三)后勤部门人力资源不稳定。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后继无人 “十五”期间,福建省7所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普遍建有新校区。新校区处于城乡结合部,市政配套设施尚未完善,校园周边社会治安复杂,这无疑给后勤管理服务增加了负担。学校在人事管理体制尚未全方位进行改革的时候,急于突破制约办学的瓶颈,往往从后勤部门作为突破口,操作中缺乏细致的思想工作,后勤员工在社会化改革中,承担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和思想压力。第一,后勤部门人力资源不稳定。由于后勤部门人员工资低,容易产生消极和埋怨思想情绪,队伍不稳定。加之长期的超负荷工作,不能脱身外出进修学习,相当部分人员职称评聘问题不能解决,也造成了思想上的不稳定。第二,高校后勤社会化要求高校后勤服务实体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这种转变在增强竞争意识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后勤服务实体对短期利益的过度追求。为降低劳动力成本,对部门人力资源不注重投入与培养,导致了原后勤人力资源知识体系陈旧和工作技能水平较低,多数员工无法适应后勤社会化对人力资源新的要求和需要,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后继无人。 三、加强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通过对福建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因素既有管理体制的原因,也有运行机制的原因,但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后勤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问题。 (一)更新观念,切实加强后勤人力资源管理建设 高校后勤员工不仅承担着为教学、科研、师生生活服务提供后勤保障的工作,而且还担负着“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任务,是“不上讲台的老师”,后勤员工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服务功能的发挥。 1.深化人才意识,坚持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指导思想。实践证明,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中,最紧缺的资源并不是财物,而是有丰富的后勤工作经验的优秀管理者。学校的领导要像抓教学、科研队伍建设一样重视后勤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出培养和提高后勤人才队伍的措施。舍得把得力干部放在后勤管理工作岗位上来,把那些真正有奉献精神,能任劳任怨,而且有工作水平、工作魄力的干部放到后勤管理岗位上来,尽快使后勤干部员工从“学校人”、“行政人”转变为“社会人”、“企业人”、“市场人”,培养出一大批适应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需要的管理型、经营型人才。 2.要及时研究和解决后勤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高度重视后勤管理中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深层次的开发,在人才组合配置中要有结构观念。一要特别重视人力资源中“带头人”的综合素质,防止后勤管理服务中“核心低能”;二要注意科学调整现有人员结构,注意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保证人才培养的目标方法和主体功能相一致,使管理者“人尽其才”,在人才的带动下,提高后勤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三要注意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性格气质的层次梯度和优势互补,提高后勤人才组合配置的整体性功能和群体活力。 (二)制定后勤人力资源管理规划。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目前,福建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中后勤人力资源结构中“三高三低”矛盾仍然较为突出,“人员进不来、队伍稳不住、素质提不高”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为此,必须尽早制定后勤人力资源管理规划,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才能确保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开展。 1.科学制定后勤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规划。高校后勤社会化要取得成功,离不开高素质的后勤人力资源作支撑。如何调动高校后勤各种人员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创造性,将人力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以求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应引起各校的足够重视。就福建省新建本科院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状况来看,无论是后勤管理处或是各集团服务中心基本上没有专职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各类人员开发与管理仍处于无序流动状态之中。为此,各校必须尽快建立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选配素质好、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干部专职从事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工作,以后勤总体发展为依据,以满足后勤发展对人力资源需求为目标,制定出科学、合理、系统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规划。 2.优化后勤人力资源结构。一要充分管理利用好现有人力资源。这些员工大部分都经历了学校的合并升格,亲身参与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他们与学校具有深厚的感情。为此,必须利用好现有的人力资源,使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展。二要改变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打破工人与干部、正式与临时工身份界限,要广纳人才,不拘一格,择优选聘后勤各部门急需的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真正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机制,提高知识型技术员工比例,增强后勤人力资源的整体活力。三要不断深化用人机制改革,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后勤员工转变观念,做到“改革无情、操作有情”,在机构调整、岗位设置、岗位职责、技术要求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既要坚持“按需设岗、公开公平、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竞聘原则,又要讲究“注重学历讲能力,不唯能力重潜力”的选人之道,为将来更好地发挥个人潜力打下基础。 (三)加强人力资源培训,优化人力资源队伍结构 人力资源培训是改进员工工作态度,提高和增加工作技能而进行的有组织的企业行为。加强高校后勤员工的培训和后续教育,是不断提高后勤经营管理服务水平和社会竞争力、全面提高后勤人员素质的基础工程。 1.加强后勤干部的培训,提高管理层素质和水平。从福建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后勤管理层来看,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管理、培养的情况并不令人乐观。特别是后勤服务实体中,相当部分管理者是由普通工勤人员转变为管理者,缺乏相应的管理知识、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创新意识、市场经济意识 较弱,文化水平也较低。为此,各校应尽快制定出系统培养计划,通过派出专业进修、脱产学习等方式,努力提高后勤管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 2.加强后勤职工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后勤职工队伍是后勤工作的基本力量,是高校后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环节。目前各校原有职工知识水平、劳动技能普遍较低。为此,必须下大力气,通过系统的政治思想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增强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改进劳动技能,才能适应高校后勤社会化对人力资源的新需求。同时,必须建立一整套目标明确、制度完善的培训体系,并严格结合考核人实际情况,将培训结果与员工考核、晋升、晋级等结合起来,提高员工自主学习和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合理运用激励手段 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在后勤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中要充分考虑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充分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不断完善管理中的激励机制,促使后勤全体员工能够全心全意投身改革做好各项工作,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1.物质利益激励。物质利益需要的满足,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强烈的激励作用。高校后勤管理服务工作量大、任务重、头绪多、工种杂。为体现奖勤罚懒,杜绝干好干坏一个样,必须在管理中体现物质利益杠杆作用,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员工,要给予物质奖励。 2.精神激励。精神激励就是注意用精神因素激励人才从事工作。人不但有经济和物质上的需要,更有精神方面和事业发展的需要,精神激励是在较高层次上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其激励深度大,维持时间长,收获持久。因此,在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中,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来说,他们对提升专业成就、各类声誉以及相应的地位比物质利益有更强的需求。精神激励主要是创造机会和条件,保证他们能够施展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才华,实现他们的职业生涯目标。 3.管理激励。让后勤员工通过参加民主管理,广泛听取职工建议,让后勤员工参与重大决策,激励员工的责任感,增强员工的成就感,使员工产生一种积极向上、奋发努力的动力。 4.岗位竞争激励法。竞争就是一种激励机制。竞聘上岗,双向选择,使后勤员工不仅有光荣感,而且具有危机感,促进后勤员工珍惜岗位,真正爱岗敬业,在岗位上发挥最大效能;同时,完善与岗位职责和工作相挂钩的分配机制。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加强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研究,充分调动后勤人力资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发掘人力资源的潜能,对于深化福建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直接关系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败。
人力资源管理状况研究:河北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状况 提要本文对河北省80家中小民营企业,从企业领导者、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以及普通员工三方视角进行系统调查,了解并归纳它们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指出河北省中小民营企业在员工培训、绩效考核、薪酬激励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建议。 关键词: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河北民营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据《科学时报》统计,截至2008年底,民营经济在河北GDP中的比重已占53.7%,全省民营经济单位达198.1万个,民营经济占城镇就业人口的比例已增至67%。研究者指出,中小民营企业为这些成绩的取得做出了主要贡献。与民营经济取得巨大发展形成对比的是,有关民营企业的管理研究并没有跟上,特别是有关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还很不充分。对河北为数众多的中小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进行研究十分必要。特别是现阶段,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小民企经营状况整体下滑,倒闭企业不断增多,对其内部管理状况,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就更显必要和紧迫。 一、文献回顾 笔者分别以“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为篇名在中国期刊网进行文献搜索,分别检索到相关文献396篇和310篇,这些文献中基于正式研究工具的调查报告与实证研究只有27篇,基于个案研究的6篇,其余94%的文献均为现象描述兼评论性质的杂谈,归纳分析有余,结论证据不足。 从研究方法上看,采用定量分析方法的实证和调查研究明显偏少,有的调查研究没有对研究样本进行规范的报告,对样本进行说明的研究中,除了少数5项由于政府项目资助并由官方负责组织问卷发放,其样本的覆盖区域较为广泛且取样数目超过了300家之外,其余的研究均存在方便取样、范围较小、样本量不足的缺陷。在测量工具的选取上,已有研究基本上采取的是自编的调查问卷,未对问卷的信度、效度进行说明。在数据的分析中,大部分使用的是单变量的描述性分析,回归和结构方程等多变量的统计测量学属性分析方法较为少见。同时,已得出的结论主要集中在中小民营企业的家族式管理、领导者及员工素质状况、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等三个方面。 二、调查方法与样本 本文利用对河北中小民营企业高层领导、人力资源从业人员和普通员工2009年10月的实地调查数据和资料,从民营企业领导者、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以及普通员工三方视角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系统审视和调查研究。 本次调研采用个别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共访谈企业创业者11位,平均访谈时间为1小时左右。访谈提纲中的主要问题涉及企业主的创业动机、创业过程中所遭遇过的重大挫折、当前经营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企业的人才吸引与培养状况、绩效考核的方法与效果等。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在河北省内选取样本企业80家,所涉及的领域包括服装纺织、陶瓷、玻璃、照明、塑料、电子、家具等行业,基本反映了河北的行业布局。企业规模从100人以下到1,000人以上不等。(表1) 共向这80家企业发放企业高层领导问卷80份,调查对象为企业的总经理,回收68份,有效问卷65份,有效率为95.5%,高层领导问卷采用台湾学者郑伯的家长式领导简化版,该量表共计3个维度12个题目,Cronbach a系数为0.75;发放人力资源管理状况问卷80份,调查对象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负责人,回收77份,有效问卷72份,有效率为93.5%;发放普通员工问卷400份(平均每家企业50份),回收386份,其中有效问卷379份,有效率为98.1%。普通员工问卷所测量的内容包括高绩效人力资源系统、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等,这三个分量表的Cronbach a系数分别达到了0.71、0.73和0.80。上述三种问卷均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选项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对应得分为1~5分。 三、调查结果 1、中小民营企业高层领导状况。所调查企业的高层领导从学历和年龄结构看,呈现低学历和年轻化的趋势。具体表现为:高中及以下学历占45.7%、中专和技校学历占21.5%、大专及以上学历占33.8%;年龄构成上,35岁以下占30.9%,36~45岁占50.0%,46岁及以上占19.1%。21位35岁以下的高层领导中,继承父业的二代企业主有3位,这一方面反映出本地区自主创业的年轻化趋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本省民营家族企业的传承工作尚未到位;同时,本地区中小企业领导者的低学历状况也限制了他们自身的素质和视野,这直接反映在对企业的定位与发展目标上:所回收的65家高层领导者问卷中,明确将“自主创新、建自有品牌”作为近2~3年发展目标的只有8家,而31家企业将近期目标定位为“稳扎稳打、维持现状”,有15家企业将“适度扩大规模”作为近期发展目标。结合开放式问卷和深度访谈,笔者发现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中小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融资渠道也相对匮乏,抵御经营风险能力低;二是缺乏相应的高素质人才;三是企业主冒险精神不足,不愿轻易创新、变革。这种相对保守的观念和意识直接造成了河北民营经济领域缺乏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企业家。 从领导方式看,样本企业领导者的家长式领导风格特征显著,平均得分达到了45.7分(满分60),其中“仁慈领导”、“威权领导”和“德行领导”三个子维度的均值分别为17.5、13.2和16.7。对家长式领导的三个维度进一步在人口统计特征、企业规模等变量上做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年龄领导(45岁以上和45岁以下)在“仁慈”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45岁以上领导在该维度得分显著高于45岁以下的,F值为4.83,p 2、中小民营企业员工状况。调查显示,民营企业员工高中及以下学历占88.1%,本科学历者只有3%。员工平均年龄28.7岁,其中21~25岁员工所占比例最大,为39.4%,员工的年平均收入水平为12,293.6元。其中,34.2%的被调查者年收入为10,001~15,000元,21.5%的年收入水平为7,001~10,000元,18.2%的年收入水平在7,000元以下。 样本员工工作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均不高,工作满意度均值为20.11(满分为30分,标准差为5.89),生活满意度均值为14.80(满分为25分,标准差为5.61)。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学历的员工在总体满意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F=4.82,P 数据分析还显示,尽管工作满意度不高,但样本民营企业员工的离职倾向得分较低,平均分为10.3分(满分为20分,标准差为3.9),近三年来平均每家企业员工流失率在3%左右,这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年15%的普工流失率形成较强对比。 3、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状况。调查数据显示,46%的中小民营企业没有独立的人力资源部门,38%的企业将人力资源工作放在企业的行政部或办公室,52%的企业没有人力资源工作的专项财务预算;人力资源负责人经常参与企业重大决策的只有23%。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的年龄结构偏低,35岁以下人员占到了76.8%,尽管有51.3%的从业人员表示曾接受过人力资源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但从业人员的整体知识素养不够,这表现为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中高中及以下学历占到了52.8%,72.3%以上的从业人员没有经济、管理类专业背景,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的从业时间过短,平均时间只有2.3年。人力资源从业人员学历、年龄、岗龄三低的状况无疑会影响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水平。另外,数据还显示,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的工作生存状态不容乐观,75.6%的从业人员日工作时间超过了8小时,71.2%的从业人员表示他们正感受到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从业人员对企业的情感承诺很低,平均分只有12.5(满分30分,标准差为4.76)。 笔者还从招聘、薪酬、培训、绩效考核四方面对中小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中小民营企业最常采用的人员招募方式是员工推荐、主动求职、人才交流会和校园招聘。在与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的访谈中还得知,由于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致使毕业生的就业预期降低,校园招聘正逐渐为中小企业所青睐,但中小企业所选择的学校更多集中于职业技能类大专院校。另外,企业主要采用简历筛选、面试、体检这三种手段对所招募员工进行甄选,较少使用心理测验、工作取样等技术。 尽管91%的中小企业都表示对本企业的员工进行过培训,但79%的中小民营企业从未进行过正式的培训需求调查,培训内容集中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岗位操作上,较少涉及知识与技能的提升,并且62%的被调查员工认为“培训效果一般”。所调查员工的年均培训时间也只有21小时,尚不足一天。 薪酬调查显示,73.6%的企业最低月工资水平在501~1,000元之间;24.5%的企业最低月工资水平在1,001~1,500元之间;所调查企业的薪酬制度中,岗位工资制、业绩工资制和技能工资制三种制度并存,以业绩工资制为主;定期为员工调整薪酬的企业只有17.6%。 所调查企业对绩效考核重视程度较高,82%的企业建立了正式的绩效考核制度,而且绩效考核周期普遍较短,以月为单位进行考核的企业有65%。在考核结果的运用上,71%的企业只是将考核结果用于发工资和奖金,而用于晋升、培训需求分析和绩效改进所占的比例之和也不到30%。员工对考核方法和考核指标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也存在较大争议。 四、讨论与建议 1、中小民营企业主与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制约河北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是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较低,高素质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尤其缺乏。虽然企业的高层领导者相对素质较高,但大多缺乏二次创业的激情和欲望,对现状更多地持基本满意态度。民营企业领导层视野不够开阔与自我提升愿望的不足,直接导致了他们所领导的企业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缺乏敏锐的判断与反应,使得企业的发展从源头上受到了束缚。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河北的中小民营企业应进一步着力提升企业主的能力和水平,重点从冒险意识和创新精神来进行提升,因为这两点是区分企业主与企业家的本质特征。企业主们只有增强了创业的动机和欲望,才能对品牌创新与内部管理优化产生持续的动力和热情,从而带动企业的整体发展。 2、中小民营企业普遍忽视员工的培训、开发。所调查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开发工作还很不到位,这反映为近80%的企业从未进行过培训需求分析,培训内容相对单一,集中在安全生产和规章制度上,忽视了员工知识与技能的提升。超过半数的被调查员工也表达了对当前培训现状的不满。这种现状与大多数企业主的经营理念有关。笔者在和企业主们访谈时发现了轻视培训的两条主要原因:一是中小民营企业处境相对艰难,他们将培训视作成本,竭力压缩;二是中小企业的员工流动率高,企业主们不愿意为别人做嫁衣。尽管这些担忧有其合理性,但企业不能就此因噎废食。健全内部培训体系、加大培训投入不仅有利于民企提升自身吸引力和竞争力,提高员工满意度,还有利于企业全面提升员工素质,发现和培养技术与管理人才。理论和实践均证明,内部培养是企业解决人才问题的主要有效途径。 3、重视绩效考核,但做法简单粗放。所调查的中小民营企业普遍重视绩效考核,这反映为考核周期短、制度严、考核与奖惩严格挂钩。这与中小企业生存空间小、重视业绩导向是相符的。但当前的民营企业绩效考核大多简单粗放:考核指标设计简单、考核方法单一,指标以工作业绩为主,较少涉及工作态度和能力;考核主要由上级打分,较少采用自我考核、同事考核和客户考核;考核结果主要用于工资和奖金发放。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在民营企业发展初期是可行的,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工作内容的丰富,这种粗放式的考核便不再适宜。民营企业需要提升绩效考核在员工职位晋升、绩效改进以及培训需求制定等方面的作用,同时加强对员工的绩效结果反馈,并听取员工对自身绩效结果的评价和建议,将简单的业绩考核向系统的绩效管理转变。 4、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从总体上看,被调查企业的薪资收入较低,同时缺乏配套的福利项目,普通员工的满意度尚未达到基本满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员工的士气,也造成了核心人才的流失。因此,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就成为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大关键。因为相比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民营企业本身就在资源、机会、管理等诸多方面先天不足,如果再不能在激励机制上灵活主动,那么凝聚人才无疑会更加困难。笔者在与某陶瓷企业所有者进行访谈时,该企业家就十分有见地的指出,“做民营企业关键是两件事,一是分好钱,二是用好人。”笔者对此十分认同,同时认为“分好钱”是基础,只有具备了合理有效的激励,才能够汇聚人心、凝聚人才。 5、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功能缺位。被调查企业的整体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较低,绝大多数企业仍然停留在人事管理阶段,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较少参与高层的决策,更多的是执行。还有相当数量的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建制不齐、缺乏人力资源工作的财务预算,这反映了企业对人力资源工作缺乏实际上的重视。正如业界所流行的说法: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我们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其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地位和功能还相去甚远。要改变这一状况,需要企业的高层从理念到做法都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予以切实的重视。因为经验表明,中国的民营企业更多的是“一把手”工程,自顶向下的推行,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功能的提升,是非常关键的。我们的调查事实也证明,凡是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地位高、工作到位的企业,其业绩也是领先的,换句话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回报。 (作者单位:1.河北大学经济学院;2.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状况研究:当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状况及对策研究 【摘要】我国电力企业由于历史和体制原因,人才开发管理相对落后,企业职工队伍建设现状不尽人意,虽然多数成立了人力资源部门,但并不能自觉运用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于实践。不断提高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水平,是企业长期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因此加强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的研究对我国电力企业而言是一项十分紧迫的课题。 【关键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开发 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制约作用,对企业当前的经济效益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一、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人力资源问题往往牵涉文化、制度与人三个层面。首先是文化。再优秀的公司在制度上也不可能做到天衣无缝,管理者再职业化也会带有主观性,不公平的现象无论哪一家公司都绝对存在,员工的抱怨更难以避免。但优秀的公司一般有强大的文化,借助文化的力量增强公司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使员工愿为大“家”做出适度的个人让步乃至“牺牲”。文化建设是公司领导层的核心任务。其次是制度。优秀公司并不片面夸大文化的作用,一家公司应通过制度和程序的设计与优化,确保高绩效者获得高待遇。面对员工抱怨时,请思考一下,公司的薪资制度是否不甚合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制度、程序就是管理者的“利器”。公司人力资源部主要承担制度建设的责任。最后是人。文化与制度固然重要,问题是面对既定的文化制度,管理者做什么与怎么做?管理者最紧要的是用心做,做“人”的文章,这里面就包含着领导艺术成分。 相同岗位的员工拿相同的待遇,却经常性地担负不同数量和难度的任务,那些自感负荷大的员工就会感到管理者不公正,由此滋生不满情绪。但如果管理者原本是想培养某个关键员工,并已通过沟通示意给该员工,即使面对更大压力,想必这个员工也不会有什么抱怨,那么管理者分配工作任务的程序是否公正、公开?是否向员工解释清楚工作分配的理由?是否考虑了员工的素质和需求特点?是否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手段?给成就欲望强的员工委以重任,给有培养潜力的员工加大工作压力,给有特定专长和兴趣的员工安排对应的工作,并与员工面对面的充分沟通,这就是管理者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当然,公司方面还应着重加强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制度建设。 二、 我国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1.相当多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变革不够彻底,从管理的内容到方式、方法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上。管理中还处处体现出以事为中心、以物为中心,一般将员工看成一种管理对象,主要采取制度控制和物质刺激手段来管理,没有真正实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本的思想转变。 2.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够健全。目前我国电力企业中工资收人与企业效益和个人业绩脱钩现象仍普遍存在,分配形式单一,计划经济的平均主义、大锅饭仍然存在,严重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 3.效绩考核缺乏有效手段。近几年,随着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化,加大员工的绩效考核是每个企业都非常关注的问题,但缺乏科学的手段和方法,使考核常常陷人误区,更甚者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员工的评价考核 依赖于两个方面,即领导的决定和民主评议,不够客观与真实,从而打击了员工的积极主动性。 三、建议与对策 无论是从宏观环境还是从微观条件来看,转型期的我国市场、经济、法规等外部环境约束,以及传统人事管理系统的重重阻碍,都决定了要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成功引进和应用到我国电力企业,是一项艰难困苦、任重道远的工程。但是,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学习引进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精髓理念,并将它置于我国本土文化的肥沃土壤,这是我国电力企业要“活”下去并逐步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企业引进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3. 1.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人作为知识的主体,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的程度如何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创新能力,并最终决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电力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积极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投资是第一投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是第一要务”的新人才观。切实增强“人才就是财富、人才就是效益、人才就是竞争力、人才就是发展后劲”的新型人才意识。 3. 2.建立有效的人才开发使用机制建立企业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激励和约束机制。对照具体岗位标准和采用管理评价中心法,科学合理地选配各级领导干部及后备人才。建立和完善普通员工选拔、培训、任用、考核体制。完善企业内部人才培养和流动机制。优化用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留住优秀人才方面的作用,充分做到人尽其才。高度重视人才培训工作,积极开发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 3. 3.进一步完善员工绩效考核体制针对电力企业传统人事考核制度的弊端,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方法,构建适合企业特点的人事考核制度,在人才个体考评中,尽可能地使标准量化,积极引进一些现代企业管理中关于人才考评的标准,完善考评指标体系。企业绩效考核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来帮助企业获取竞争优势。一是监督员工的行为以确保实现组织目标,二是引导员工的行为趋向于组织的目标。 3. 4.创新人才激励机制人才激励是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环节,电力企业应适应新形势,在人才激励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一要坚持和完善人才动态管理机制,依据科学的考核评价,通过上岗、下岗等手段,激活人才队伍。二是鼓励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对高级管理人才,可以实行年薪制、期股制,把他们的收人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成果挂钩;对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可以推行特殊津贴制、设置专项科研活动经费制度,将其收人与技术成果的大小、转化效果挂钩。 结语:充分认知“人力资源管理实质上是一个组织创造效益的动力源泉”这一现代管理理念,建立科学化、系统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设计以人力资源规划为重心的企业发展战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充分调动组织中人力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能动性,将是决定一个组织有效创造效益和长期持续发展的关键之所在。 人力资源管理状况研究: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状况以及举措 所谓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一个组织为有效利用其人力资源而进行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制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和人力资源计划,并在其指导下,进行人员安排、业绩评定、员工激励、管理培训及决定报酬和劳资关系等。人力资源管理是在20世纪中叶逐渐由人事管理转化而来,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其功能经历了上升的过程,人力资源管理对中小企业发展极为重要。 一、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中小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已超过1千万家,占全国全部工商注册登记企业总数的99%。但是长期以来,小企业由于管理人才缺乏、管理手段落后和管理制度不健全,相当一部分企业只能从事劳动密集型和粗加工的产业,产品往往不具备竞争力。据统计,全国大型企业每百名职工中拥有的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为10.46人,中小企业仅2.96人,只相当于大型企业平均水平的28%。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一,环境激烈变化需要中小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在新一轮的企业竞赛中,不从构筑人力资源竞争力入手,企业将很难取得独创与速度的优势。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我国的中小企业在硬、软件的更新与提升中,商品、资本和技术相对较为容易与全球接轨,唯有在人力资源的提升上,没有近路可走。 第二,人力资源竞争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小企业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而能否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关键在于企业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来自于企业中的众多资源——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企业组织生存发展的命脉,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优秀的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中小企业更是如此。 第三,人力资源战略是企业战略成功实施的保障。企业战略着眼于未来,人力资源战略与经营战略、成本战略、产品战略、研发战略一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职能战略。企业的任何战略目标的完成,都离不开人力资源战略的配合。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人力资源规划的实质是根据企业经营方针,通过确定企业人力资源来实现企业的目标。 因此,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真正瓶颈是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如果忽视被称为“世纪第一大资源”的人力资源的管理,中小企业的兴盛繁荣将只是表象,它的发展和壮大也将可望而不可及。只有搞好人力资源管理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小企业的战略目标。 二、当前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和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问题 我国中小企业的主要特点是量大、面广、起点不高,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人才缺乏,尤其是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高水平的技术人才的缺乏已严重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的现状 据国家中小型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的一项问卷式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56家企业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共计4235人,占全部企业总人数的9.6%,其中技术人员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有2097人,管理人员有1792人,两者合计3889人,占企业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总数的91.8%。企业内人员过剩与人才短缺的矛盾同时并存。在上述的调查中,共计有各类人员44246人,其中管理人员5064人,占总人数的11.5%;技术人员4489人,占总人数的10.2%;熟练工人23185人,占总人数的52.4%;一般工人11509人,占总人数的26%。企业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和高水平科技人才存在较大缺口,一般人员过剩。人才一部分流向海外,我国仅在美国的本科以上的各类专业人才已达45万人;一部分流向国内的外企,外企以其优厚的待遇和科研环境的优势以及科学高效的人才管理方式,大量吸纳国内人才;一部分流向经营好的大型内企。人才的缺乏已严重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虽然数量多,但规模小、资金少、人数少,与大企业、外资企业相比,困难集中体现在他们难以吸引、留住和合理运用优秀的员工。这主要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中小企业规模限制人力资源管理发展;二是中小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模式不合理而产生的主观原因。如忽视系统、长期的培训。企业人事部门还没有从开发人的能力的角度,制定培育符合企业未来发展需要的、有潜质的人才规划。 三、中小企业实施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面对人力资源开发的严峻形势,中小企业需在充分重视的前提下,从新的高度以新的眼光,采取断然对策。以求突破性地开拓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新局面。 (一)建立合理的人才引用和变更制度,建造优质的人力团队 对于新进人才进行公开招聘,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外部招聘制度,包括填写统一的申请表,参加统一的笔试、面试和绩效模拟测试;对于现有人才,实行优化组合,竞争上岗,并定期考核;在相同或不同岗位上,人员可以自由流动,做到人员的最优化配置。建造优质的人力团队,可从选才、留才和育才渐次入手。 选才——在遴选组织成员时,适才可能比精英还来得重要。台湾企业管理专家邱义城认为,所谓适才,就是成员不论智慧、才能或专业能力、都能胜任所担任的工作,更重要的是组织能满足他追求工作的动机,而且能在现有的企业文化下快乐地工作,能在团队运作下与人合作,至于是否最聪明的反倒是其次。精明的中小企业高层管理者应当认识到,员工配合公司的能力和员工本身的专业能力一样重要,因为适才才会为企业建立竞争优势。 留才——选合适的人才,并让他们安心地为公司努力。如透过工作努力作贡献,公司能保障其合理正常的待遇,而且公司成长员工也能水涨船高,被肯定及对工作成就感的心理满足,提供事业发展机会及建造享受工作乐趣的环境等。 育才——人力的训练及发展,对企业而言,不重视人员的培训开发,必将无法适应以人力资源竞争为基础的商业竞争挑战,同时也是对员工不负责任的表现。中小企业一定要借助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先进方法技术,建立规范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筑高效的人力资源平台,与国际接轨,才能获得在全球范围内同台竞技的机会。 (二)制定有利于企业战略发展和员工自我实现的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就是为了满足变化中的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企业员工的潜能,使企业和员工的需要都得到满足,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通过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的外部机遇与威胁以及内部优势和劣势,制订必要的人力资源政策和措施。人力资源规划首先要开展调研工作,摸清企业决策和经营环境以及企业内外部人力资源的状况。在调研的基础上,对企业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进行分析,预测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的数量、质量和层次结构。进而制订人力资源理与开发的总体计划和业务计划。其次对人力资源计划的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价,确保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 为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促进员工不断发展。针对环境、观念和需要的改变,企业要在尊重员工的前提下,帮助员工确定个人职业发展目标,并给员工提供在工作中提高职业熟知的机会,使企业发展目标和员工个人发展目标一致,建立企业与员工间的双赢关系,进而结成利益乃至命运共同体。 (三)建立多样化的激励机制 员工的工作动力来源于自身需要的满足程度。人的需要是多样化的,因此激励的措施也应该是多样化的。首先建立把员工和企业紧密联结在一起的经营方式,如通过合同或契约把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和提高员工收入,改善劳动条件、增加福利要求等措施具体化,形成人人关心企业命运、并谋企业发展大计的局面。其次建立员工全方位、多渠道参与管理决策的民主制度,如职工代表大会制度。鼓励员工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沟通上下关系,协调经营者与生产者之间的情感,正确处理维护员工利益与发展生产之间的关系。通过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综合作用,是员工和企业真正形成命运共同体。再次可以通过淡化所有权,强化经营权,从员工中提拔经营管理人员等手段,让员工参与企业经营,共同分担风险;通过人的积极性激励机制和风险的约束机制,在员工中传播“企业是大家的”思想。这样就形成了经营者、员工和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命运共同体”。 (四)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估和约束机制 建立一套客观有效的业绩指导、业绩评价和业绩辅导改进体系,可以准确评价员工的各种表现,并以此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各种激励制度、人员培训与开发计划、人员进退升迁制度和形成相应的流程程序等。 中小企业应根据绩效评估反馈的信息做出人力资源决策,并指导人事决策与调整、人力资源培训、激励、薪酬以及工作分析和员工招聘等决策。在绩效评估中应坚持客观公正以及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坚持评估经常化,制度化以及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原则,还应确定要对员工的哪些业绩评估以及要采取哪些客观或主观的评价方法。实践中,中小企业常用的绩效评估方法有:生产记录法,评分表法、目标管理法、强制分布法、评语法等。有效评估体系的确立,一方面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企业中形成一种公平竞争的机制氛围,激励员工奋发图强;另一方面能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而不至于流出企业。 (五)建立学习型组织,为员工提供宽松、自由的发展空间 企业只有建立学习型组织,鼓励员工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鼓励员工之间、不同岗位之间相互学习,横向发展,以填补纵向升迁情况下员工的失落感,才能使企业充满活力。 如何建立团队学习型组织及领导者教授型的组织,都是企业的重点工作。学习型组织对企业创新能力及弹性有很重大的影响,而教授式的组织,能为企业创造出更多成功的领导阶层,并透过人力发展建立组织共同的价值观,达到系统性思考的优秀团队。 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愉快的生存环境,包括软环境(文化环境、人际关系、舆论环境等)和硬环境(工作环境、娱乐环境、硬件设施等)。尤其是软环境的建设,营造软环境要做到相互沟通,相互尊重。 为员工提供有力的发展空间。给专业人才留出足够的个性空间,给他们一定的自主权;对每一类型的员工提出明确的要求,让他们承担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并充分地予以信任和理解,肯定每一位员工的个人尊严和价值理念,针对不同的情况,予以不同的培养、提高和晋升机会,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长处。 (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经营业绩的促进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基础。每个中小企业都应在学习国内外优秀企业文化基础上,建立自己独特的、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健康发展注入持久的文化推动力。 企业的发展源自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技术,技术来自于管理,而管理靠的是企业文化,现代企业文化的核心又是以人为本。新世纪的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企业即人、企业为人、企业靠人,中小企业更要体会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只有切切实实地尊重人、理解人、关怀人、成就人,才有可能让员工认同公司的企业文化,并将自己的理想与公司发展壮大的目标融合在一起。 人力资源管理状况研究: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状况透析论文 【论文摘要】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人才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发展,本文分析了了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并对中小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对策。 【论文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中小企业对策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发展与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实施企业经营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而目前我国有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存在的众多问题,成为制约其发展壮大的瓶颈。 一、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理念仍需建立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重要资源,有效整合人力资源,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提升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而这需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高效的运作。但从当前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看,尽管领导层对人力资源有了重视,但是人力资源部门在企业部门中的地位依然偏低。大部分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往往注重于招聘、员工合同管理、考勤、薪金制度、调动等与公司内部员工有关的事务,而对员工激励、培训、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关注不够,对人力资源开发重视不够,以人为中心的理念没有被中小企业真正接受和运用,从而导致员工参与企业的意识不强,主动性也比较差,对企业的认同感不强。 2.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贡献不大 这主要是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对企业长远的发展、员工绩效或企业效益,以及企业整体竞争优势等方面的影响力度或作用大小。当前,许多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其职能依然没有超越传统人事管理的特点,仍停留在档案管理、工资和劳保福利等事务性管理上,是典型的以“事”为中心的静态人事管理,没有承担起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力资源部门作为一个内部管理部门对业务部门提供服务和支持,缺乏对企业发展战略的洞察力,无法与企业结合起来。这种滞后于实践的管理模式也注定了人力资源部门无法成为一个企业的轴心部门,从而难免成为一个无法与业务部门并列、具有相等地位的部门。 3.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员工流动性高 在人力资源激励上,相当多的中小企业单纯以物质刺激为主,过于强调员工工作的动机就是为了获取物质报酬这一实用主义的观念。没有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大多数中小企业对员工的评估主要是基于企业既定目标下员工对工作的服从和完成任务的效率,激励机制的不完备,导致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比较差,不利于员工在企业发挥其潜能。此外,评估的权力集中在少数领导人手里,造成企业人治色彩浓厚。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最具推动力和决定性的环节即人才评价制度和标准的建立及与此相适应的激励约束机制措施的缺失导致了员工流动性高,留不住人才。 4.缺乏有效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所凝结、沉淀出来的企业价值观及企业精神,它对员工的行为方式和习惯会产生强烈的影响。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不注重企业文化建没,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企业文化,大多数员工是抱着打工的思想而不是主人翁的姿态为企业工作,感觉不到自身发展与企业的未来有什么关系,从而使个人价值理念与企业理念错位,无法形成强有力的凝聚力,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这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我国市场开放的程度逐步加深,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的严重性也日益凸显出来,极大地影响了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健康发展,中小企业应在充分重视的前提下,从新的高度、以新的眼光,采取断然对策,以开创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新局面。 二、中小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对策 1.强化“第一资源”理念,进行理念创新 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上升为第一资源,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企业老总和高层管理人员必须要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把人看成是文化人,它注重发掘人的内在潜力和主动性,只有转变思想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才能激发人的活力和创新精神,实现人的全面和自在发展。要顺应人性、尊重人格、激发员工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潜能,充分尊重人的价值,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使企业的目标和员工个人的目标结合在一起,通过有效的管理机制,提升人们的价值追求和需求层次,不断增强企业活力。公务员之家 2.建立科学的管理架构,建立多样化的激励机制 多数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缺少规划,缺乏明确的规划意味着人力资源管理在招聘、培训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人员流动性大。因此,要加强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地位,首先要做好人力资源管理规化,就是在评估现有人力资源存量和界定企业核心人力资源的基础上,制定预备性的支援人力规划,做出相应的培训计划,其目标是在企业面临生产或服务能力扩张性机遇时,尽可能迅速地为核心人员配备中层支援人员,以提高组织的反应能力。 其次是要建立多样化的激励机制。中小企业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注重员工自身的发展,员工自身在企业得到了发展,就会对企业有感情,就会更加努力去回报企业,这样企业才能发展,从而才能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人才。中小企业还应建立员工全方位、多渠道参与管理决策的民主制度,鼓励员工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沟通上下关系,协调经营者与生产者之间的情感,正确处理维护员工利益与发展生产之间的关系。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的综合作用,使员工和企业真正形成命运共同体。 3.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评估体系,准确评价员工 建立一套客观有效的业绩评价及改进体系,可以准确评价员工的各种表现,并依此制定人员培训与开发计划、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各种激励制度、人员进退升迁制度,形成相应的流程等。目前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绩效管理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绩效考评模式,如考评标准不合理,考评方法与方式不合理,考评层次单一,只注重考评结果,不注重帮助员工改进等,要改进这些问题,都必须进行绩效评估管理改革,建立有效的评估体系。实践中,中小企业常用的绩效评估方法有:生产记录法、评分表法、目标管理法、强制分布法、评语法等。有效评估体系的确立,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企业中形成一种公平竞争的机制和氛围,激励员工奋发图强,同时可以留住人才。 4.建立和谐企业文化,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建设 企业文化影响着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模式和制度的选择。企业文化能够把员工和企业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使每个员工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通过企业文化培育、管理文化模式的推进,使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行为规范,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态度和行为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强势的企业文化,会强烈影响员工对企业的根本看法,并影响企业的领导风格、领导方式、组织结构及其关系、企业控制职能的应用方式等,而这些都是企业能否留住人才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小企业要完善企业制度建设,克服管理特别是人力资源开发建设中的随意性,才能推进企业文化的塑造和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给员工带来和谐而富有动力的工作环境,使员工产生较强的内在需要和期望目标,从而促使员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提高自己的劳动生产率,改善工作行为,这对组织和个人都是极为有利的。 人力资源管理状况研究:改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状况及措施探求论文 内容摘要:企业改制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现象之一,文章通过对企业改制中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提出了我国企业改制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对策,即更新观念,提高对人力资源重要性的认知;重视企业改制后员工情绪的问题;重视员工的社会化培训以及完善企业经营者的选拔机制。 关键词:企业改制人力资源企业产权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国有企业逐步走向以法人治理为特征的现代公司,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国家对企业的行政干预和对企业一包到底的现象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我国政府在《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提出了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任务。按照决议,对那些长期亏损、无市场前景、无竞争的国有中小企业,通过兼并、出售、破产等形式逐步改制。 目前,我国企业改制的核心主要是企业产权制度方面,即理清企业产权关系,真正转变政府职能。企业改制后,尽管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使企业产权结构初步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但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的人事管理,在企业改制过程中或改制后,没有树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观念,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进而影响到企业改制的深化,如企业中富余人员安置问题、员工的再社会化问题以及企业经营者的配置问题等。 企业改制后的人力资源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落后 勿庸置疑,人力资源是企业各种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2002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指出:“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当今和未来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现代企业实践也证明,企业最终所产出的价值归结到底是由企业的人才发挥作用。尽管我国企业改制走过了风风雨雨,但不少企业在人力资源的观念上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呈现滞后现象。 在我国国有企业中,人力资源观念滞后主要体现为:传统的人事管理被视为一种单纯的事务性管理活动,通过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等手段,实现人和事的相互协调,从而发挥员工的潜能。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企业改制后的人事制度改革不到位,企业经营者没有完全从人事管理转变到现代人力资源的管理上来,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处于割裂状态,而不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大多数企业普遍忽视人力资源的资本性,不承认人才是企业中重要的生产要素,将员工看为被动的生产要素和用来达到利润目标的手段而加以控制,没有对员工进行开发和利用。企业改制后,缺乏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岗位分析,常因人设岗、因人设事,结果造成员工职责不清、工作推诿、绩效考核缺乏量化的指标体系等现象。 富余人员问题 据统计,我国国有企业职工近8300万人,而企业冗员大约是1100万-1500万人,每年用于这部分人的支出高达550亿-570亿元,高于1998年490亿元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利润。尽管1996年下半年,中央政府出台了下岗减员政策,国有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裁员,但到目前为止,国有企业裁员仍然步履维艰。作为裁员既是企业改制中一项十分棘手的问题,也是现代组织变革的重要环节。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用传统人事管理的方法和模式实施裁员,稍有不慎,就可能给社会稳定和企业改革带来负面的影响。在我国目前企业改制的形式下,企业员工的安置是各种形式改制的首要任务。因此,在我国企业改制的背景下,如何真正做到减员增效,在裁员过程中既实现组织形态的最优化,提高竞争的灵活性,又不挫伤留岗者的组织承诺,增强工作团队的凝聚力,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亟待探讨的问题之一。 员工情绪问题 情绪问题在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主要是基于传统的管理理论把情绪看成是企业声名狼藉的破坏者,较多的从负面角度来探讨其与组织行为的关系。随着企业改制的进行,员工面临的体制和制度均不同于以往,从不担心失业到随时可能下岗或待岗,从平均主义到奖励优秀,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过渡到一种随机性的状态,这些问题都会对员工的情绪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和离职等。而目前,改制后的企业对员工的情绪问题没有产生足够的重视。 员工激励问题 激励可以说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其作用在于协调个体和组织目标一致性,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在我国政府对国有企业长期包办的背景下,衍生出“平均主义”、“大锅饭”等产物,激励措施对员工几乎没有任何效果。企业改制后,这种现象在一些企业中还大范围的存在,主要表现在缺乏科学的岗位分析和科学的绩效考核,使员工工资分配无据可依,关键岗位和技术骨干的工资上不去,导致了企业内部奖惩不公正,效率和公平失衡等现象。此外,改制企业后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措施也不尽完善,国有企业现有的薪酬制度严重地挫伤了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无法使他们把个人目标同企业目标结合起来。职工的积极性无法调动,激励机制的作用得不到发挥,造成生产和管理的低效率,企业改制后的制度优势显现不出来。管理层选拔机制问题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一项调查显示,国有和集体企业的经营者主要有上级部门任命的比例明显高于中小企业。在我国尚未形成一定规模和较规范的企业经理人市场前提下,企业经营者主要是通过上级任命,对于已经实行公司制改革的企业,董事长和总经理也大多数由党委和政府任命,这种管理体制使经营者普遍缺乏市场竞争的压力,所以说我国国有企业老总的产生具有很强的政府色彩,缺乏明显的选拔标准。尽管我国的劳动就业管理已经开始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但人事干部管理机制仍然残留着国家计划管理的痕迹,在这种机制下的国有企业管理者与其说是企业家,不如说是另一种形式的行政官员。因此,随着企业产权的明晰,在对企业资产保值和增值的条件下,要改变传统的政府任命方式过渡到市场化的人才招聘——聘任制和聘约制,通过市场来选拔和任命企业经营者。 企业改制后的人力资源对策 更新观念,提高对人力资源重要性的认知。“态度决定一切”。如果对人才的重要性认识还处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初级阶段,只注重人才可用性而忽视人才发展性。如果企业人力资源还没有被提到企业发展重要推动力的高度来认识,那么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部仍旧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职能层面上。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资本和劳动是创造企业价值的两个基本要素。因此,工业经济时代最基本的分配形式是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作为生产要素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是否拥有知识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制瓶颈。研究表明,现代企业能否成功,依靠企业员工的知识和人力资本的含量,依靠企业中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因此,改制后的企业应该改变传统的分配方式,在科学岗位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激励模式,实行技能工资制,即根据员工所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深度和广度来确定其工资的薪酬制度,也就是员工薪酬支付的基础不再是工作,而是员工所掌握的技能和知识。这样在企业和员工之间建立起利益共同体,形成一种双赢模式,既能提高员工学习新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提高企业经济绩效。 重视企业改制后员工的情绪问题。改制后的企业对员工来说,是一个新的环境,包括体制和制度,也涉及到养老、医疗及保险等问题。因此,企业员工面对新环境势必会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等问题。如果员工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在企业内部会产生越轨行为,对企业的绩效管理和制度运行产生不良影响。最近国际上所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理论即强调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问题,这和现代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不谋而合的。对员工情绪的重视,就要求企业在改制后引进员工援助计划方案(employeeassistanceprogram)。该方案是一项由应用心理学专家成员深入企业,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为企业管理者和员工提供个人心理帮助的专家解决方案。由于员工援助方案对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建设企业文化具有积极作用,该方案已被世界知名企业所广泛接受,成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 注重对员工的社会化培训。20世纪70年代,西方组织行为学家把“社会化”移植到管理学领域进行研究,主要探讨新员工进入企业后,通过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更快融入企业的过程。从广义的角度看,社会化的对象不仅仅限于新员工,也包括那些再就业或跳槽后进入企业的员工,所以其“新”员工是相对意义上的新。对我国企业改制而言,改制后企业留岗员工如何更快地适应新的企业使命,是企业改制中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改制企业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对员工进行社会化指导,通过企业提供的组织社会化策略和员工自身的组织社会化策略,使改制后留岗的员工获得新的角色认知,加速融入改制企业的氛围中。 完善改制企业经营者的选拔机制。目前,中国企业在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所碰到的问题是人力资源,这在企业经营者的选拔方式上也是很明显。企业改制后,按照现代企业经营原则,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政府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选派管理者参与改制企业,将组织部门对他们政治素质考核和董事会对他们工作能力、工作业绩考核结合起来,取消企业干部行政级别,彻底打破“官本位”思维,把企业经营者上级任命制改为从企业家市场上公开招聘和选拔。此外,对改制后仍为国有独资的企业,可以借鉴一些欧洲国家的做法,内部不设监事会,由国家直接向这些企业外派监事。外派监事的主要职责就是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出发,监督企业遵守财务制度,检查企业帐目的真实性、合法性,为政府提供有关企业的各种真实信息以供政府决策参考,而不干预企业的决策和日常生产经营事务。 人力资源管理状况研究:我国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状况浅析 【摘要】自古以来,人才一直被置于极其重要的位置,“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的浪潮更是把人才放到各类竞争力的顶端,而愈演愈烈的“国际人才争夺战”也使得每个企业把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基础,积极地吸引人才、开发人才和留住人才。但国企在人力资源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已是不争的事实,国企吸引不了人才,更难以留住人才,这已经成为制约国企发展的一个瓶颈。 【关键词】国企;人力资源;问题研究 一、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我国传统的人事管理是在新中国诞生后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对于经济改革的要求而言,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一)传统的人事管理注重作业性,忽视战略性 传统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一般为作业性的,主要指的是考勤、绩效考评、薪资福利等行政性和总务性的土作。在国企,现行的人事部门除要管理干部劳资工作以外,还要承担上报各类统计报表,管理各种保险、住房基金,职工培训、人员调配等大量的工作。每个人都是一身多职,陷于纷繁复杂的事务性工作中。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人事管理基本上是一种业务管理,它仅在企业“需要”时发挥作用,这样的人事管理模式使人力资源部门沦为纯粹的后勤部门,不能产生最大的效益。 (二)传统人事部门地位尴尬,自主性差 虽然已经步人市场经济,但企业人事的重大决策权仍不同程度地集中在政府行政部门,企业自主权不够,影响到人事部门也只能够机械地按章办事,造成各企业人事管理千人一面,缺乏企业个性。其实一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和一个企业经营战略、组织结构体系与文化价值紧密相联的,具有独特性和不可代替性。部分国企一直标榜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但实际上人事权一直没有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得到有力的落实。 二、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理解国语简单和片面化 没有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来看待,许多企业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搞活激励机制,而搞活激励机制就等于薪酬制度改革。而事实上,在没有完整的工作分析和绩效管理等其他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支撑的情况下,许多企业的内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越改革矛盾越多,越改革激励效果越差,这种情况我们在工资水平较低的企业和工资水平大大高于市场水平的企业中都同样看到过。 (二)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解不求甚解 当前我们有不少企业一听到某种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或者其他企业的一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不考虑这些新的概念或者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产生的原因和它们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产生有益的作用。比如,一些国有企业看到国外企业加大企业文化建设的投入来激励员工,就不惜花费很大的成本去“提炼”自己的企业文化,指望企业文化能够为企业带来强大的竞争力。但事实上,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的企业文化只有建立在作为正式制度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政策基础之上,并且与后者的导向相同,它才能真正起到锦上添花、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人力资源开发考评中存在诸多问题 在人力资源开发考评中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培训体制单一,培训、交流等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可靠途径,我国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上必须顺应转轨时期知识经济发展的潮流,在形式上有所创新,不应只局限于有限的几种开发手段。二是开发管理缺乏科学性。国有企业未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未认识人力资源开发投资在国有企业的重要意义。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资金投入上,往往未进行合理性分析与评估,资金使用未做到以节俭、实效为原则,未做到科学化。三是考评不规范,考评方法单一,以及考评与使用脱节。首先是由于我国目前国有企业职位分类线条过粗,国有企业制定的考核标准各不相同,致使考核标准不规范、未量化,实际考评难以操作,考评结果准确度不高。 三、加强国企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相关建议 (一)构建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 一是根据国企和员工实际拟定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广泛听取员工的意见,通过工会表决通过,使其能真正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广大员工的大力支持。二是由上级主管领导、企业工会、员工代表组成民主监督体系,规范绩效考核评价的操作过程,确保过程公开、公平、公正。三是构建激励性绩效考核评价机制,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将考核评价的结果与薪资待遇调整、职务晋升等相联系,充分发挥绩效考核评价的激励作用和约束功能。四是科学量化考核评价的指标,主要在过程管理中实施绩效考核评价,把年终考评与平时考评结合起来。 (二)健全合理的国企薪酬分配制度 要想执行好岗位绩效工资制,一是在分配工资时,一定要按规定岗位的工资执行,决不能因人而异。二是应制定各种与“效”相配套的薪酬分配制度。如节约材料奖励办法,可详细规定出材料人员经严格管理降低运输损耗或其它损耗等,按节约下的材料款的百分比所应得的奖金;员工在误差范围内及保证质量合格的情况下,降低材料消耗所应获得的材料节约款奖励比例等;还有机械费用降低奖励办法、安全指标达标奖励办法、质量达标奖励办法、项目部利润奖励办法等。 (三)规范国企人才选拔机制 在国有企业人才任用和选拔过程中,一是应实行竞争上岗制,对所有员工进行定期考核,凡量化指标考核不合格的立即下岗;考核时,应坚持过程管理考核与年末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加体现考核的真实性、客观性。二是根据绩效考核择优选择,从而打破铁饭碗,更好地激发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于工作绩效考核合格的员工,准予继续留用,或予以晋升;对于工作绩效考核不达标的,进行下岗分流或重新培训,再竞争上岗。三是要建立晋升、提拔制度,以便使员工感到竞争的公平性,更好地人尽其才;构建较完善的晋升、提拔机制,使国企人才选拔机制更加规范、健全,更加有利于国企的长远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状况研究:中国电信人力资源管理状况分析 摘要:随着通信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电信发展的形势和生存环境已经和正在发生巨大变化,通信和信息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市场竞争随之愈演愈烈。从中国电信开始实施转型战略,提出要从通信网络运营商转变为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战略目标。经过几年的跨越发展,业务的转型、网络的转型取得了巨大突破,但管理和人力资源转型的步伐相对缓慢,已成为企业成功实现转型的瓶颈和桎梏。文章将从激励机制方面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关于中国电信如何解决人才管理与培养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电信;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 面对当今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各企业,无论大小,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这将成为主导企业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知识资本将成为企业创造效益的推动力。尤其当今社会最为明显,离开人才,企事业单位发展将举步维艰,对于竞争更为激烈的电信企业更是如此。激励机制基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作为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在于正确地引导员工的工作动机,帮助他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满足自身的需要,保持并发扬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激励机制在企业发展中的意义 “激励”主要基于人的行为动机来开展工作。通过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实施,员工可以形成一种意识,即要满足自己的欲求,需要采用符合要求的方式做事,从而做出符合企业组织需要的行为。为了达到预期效果,企业需要进行有效的激励,为此,企业经营者必须了解员工的行为规律,行为变化的过程、条件及特点等。 (一)激励是企业目标实现的基础 企业目标的实现需要基于人的行为,而人的积极性推动着行为,因此,调动积极性的最佳方式便是激励。激励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等。通过激励机制让企业充满活力,通过激励机制让员工紧紧围绕在以实现企业目标这一最终任务周围,从而提升企业的凝聚力与战斗力。激励机制的建立既可以满足一般员工的需求,同时也可以通过其他奖励满足特殊人才的需求,从根本上为企业奠定基础,逐步发挥出人才的作用,从而实现企业的最终目标。 (二)激励能够充分发挥企业生产要素的效用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离不开人的因素,它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企业的生产要素包括人、劳动对象以及劳动手段,其中,人是最根本的、最活跃的要素,其他因素只有同“人”这一生产要素相结合,才会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进而发挥各自的效用。缺乏人的积极性,或者积极性不高,再好的原料、再好的技术和装备都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 (三)激励有利于员工工作效率及业绩的提高 古今中外,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管理学家们都十分重视人的积极性。有效的激励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员工的革新精神与创造性,提高员工的努力程度,由此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使企业取得更好的业绩。 (四)激励能够提高员工的素质 企业可以采取措施进行员工激励,对于不思进取的员工给予适当的批评,对于坚持学习业务知识的员工给予表扬,并从待遇、福利、晋升等方面进行区别。通过这些举措,能够促进员工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并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二、中国电信人力资源管理在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国电信的各级企业都实施了一系列激励机制,包括引人、用人和留人的各个环节。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很多企业内容因实施统一的激励约束制度,实施过程中缺乏弹性;或者主要以物质激励作为激励手段,忽略了员工需求的多样性。当前,市场经济高度发展,人们的需求无法完全依靠单调的激励手段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在激励机制方面面临着以下问题。 (一)管理者对激励机制的重视不够 公司的管理者关心的重点会出现偏重于企业的盈利问题。当然,这是一个企业的核心问题,但是,是谁创造了效益?是谁在推动企业的发展,归根结底还是人,是人才。许多管理者舍本逐末,只看重最后的结果,而忽略了其中的过程,如何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如何留住人才、发掘人才,也就是激励员工不断上进的过程。因此企业拥有合理的激励机制,是激发员工工作激情,产生竞争力,提升公司源动力的基础也是重点所在。 (二)激励措施的单一、无差别化,缺乏有效的个体激励机制 激励方式有许多种,物质奖励只属于激励机制中的一种,也是管理者常用的激励手段之一。管理者通常针对在工作某些阶段有突出贡献或是在年终时对各部门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奖金奖励的方式成为管理者普遍采用的手段,这种方式简单实用,也受员工的欢迎。但是,单纯的物质奖励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的研究表明,员工在工作中的需求即激励需求是根据其努力程度和公司发展而不断升华而变化的。 首先,员工进入公司工作,满足的是其生理需求,他们需要生活,所以必须工作赚钱,养活自己及家人。接下来,他们希望企业有一个安全稳定的氛围,能让他们踏实的继续工作下去。这是员工初级阶段的需求,也就是说在这个阶段可以用普通的物质奖励,奖金等方式来满足激励员工的需求。其次,员工们在有稳定收入及适当奖励的同时,他们不断努力工作希望在公司找到一种归属感和尊重,这是员工中级阶段的需求,也就是说在此阶段的员工通过努力之后希望得到的是管理者、企业上下员工的尊敬及表扬,这是心理层次的激励需求,员工这一层次的需求是无法用简单的物质奖励所能达到的。最后,当一个员工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一定的知识文凭,他就会产生更高层的需求,这一层次的员工需要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希望自己的能力得以体现,希望进入公司更高层将自己的思想与理解运用到企业的发展之中,这也就是最高阶段的员工需求。在此阶段用物质奖励及普通表扬已经无法对该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很多情况下,如果一个管理者无法正确做出判断,此类型的员工会选择离开企业,这也就是为什么企业人才流失严重的关键所在。 (三)激励机制缺乏明确的管理制度 许多电信分公司虽然有明确的管理制度,但他们对激励机制的管理与解释,偶尔会出现按事件的处置结果是否符合或超出管理者的预期来决定,从而根据管理者下达的命令进行适当的奖励。当然此类型奖励一般也没有奖励标准,普遍也采取奖金或其他物质奖励为主。虽然,这样奖励的奖励方式相对灵活,但如果没有制度对其奖励的内容、标准以及奖励等级进行界定,就会在员工之间产生不公平的现象。如,由于奖励机制的不健全,导致管理者对某位员工的业绩表现做出了有偏差的判断,但在实际工作中此类员工并没有做出最优秀最突出的贡献,只是参与了部分工作,但因为管理者偏差的判断导致最终不公平的的激励效果,长此以往,容易导致企业内部的不团结,久而久之员工的积极性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四)绩效考核过程中缺乏沟通,缺少快速的反馈渠道 偶尔有分公司往往只重视命令的传达,而忽略了反馈的过程。绩效考核是激励机制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同时也是基础环节,绩效考核的最终结果,影响到员工最后所获得的奖励多少,是否符合奖励标准等。绩效考核虽然是评判个人奖励标准及工作状态的工具,但是,很多企业往往忽略了其中的反馈性原则。部分企业主管人员没有良好的沟通技巧,而且对考核缺乏持续性,不能正确对待每一个员工所反映的问题,使得反馈质量难以保证,考核通常是自上而下的进行,但是考核是否公正、是否符合标准,最终考核意见是否符合民意,是一个管理者有义务和责任去了解去跟进的。企业内部一旦向上反映问题的通道不畅通,那么绩效考核中所发现的问题就不能及时得到解决,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也就无法达到,使得绩效考核不能正常激励员工,反而制约公司内部凝聚力的形成。 三、针对企业激励机制的改进提出几点意见及建议 (一)管理者首先要意识到激励的重要性 企业管理者的行为对激励机制的成败至关重要。一是管理者要做到自身廉洁;二是管理者应该公平公正;三是在企业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尊重并支持下属,与员工保持沟通,及时表扬员工所做出的成绩,并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四是榜样效应,即企业管理者通过展示自己的职业素养、管理艺术、工作技巧、办事能力等方面,树立起下属对自己的尊敬,由此来提高员工的凝聚力。综上所述,企业管理者要通过与员工的沟通交流,促使企业文化能够真正渗透到每位员工心中,促使员工在工作中得到物质及心理的满足,并获得价值体现。此外,激励机制也应同时应用于管理者,国家出台对管理者的年薪制就是要充分调动企业家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推动企业的不断发展。 (二)实行差别化原则,针对员工的个体差异进行激励 通常来讲,激励的目的在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影响激励的因素包括以下方面:报酬福利、工作性质、工作环境、人际关系、领导行为、个人发展等。对于不同企业来说,不同因素产生的影响也不同,企业需要根据企业的类型及特点制定具体的激励制度,制定时还要考虑员工的个体差异。例如,在职务方面,一般员工和管理人员之间有着不同的需求;从文化层次来看,拥有较高学历的人往往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主要表现为精神层面的要求,因为他们相较于学历较低的员工,在基本需求得到保障的基础上会更加追求精神层次的满足;性别方面,男性一般更加注重企业和自身的发展,女性员工相对而言对报酬更为看重;年龄方面也有差异,一般来说,20~30岁之间的员工对工作条件等各方面要求更高,因为他们的自主意识相对更强,这部分人群更容易跳槽,而31~45岁之间的员工则相对比较稳定,因为这部分人群会因为家庭等原因更容易安于现状。因此,企业要基于企业的特点和员工的个体差异制定激励机制,这样才获得最大的激励效果。 (三)制定公平的、精确的激励机制 在激励制度制定及执行的过程中,企业应首先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应在充分征求员工意见之后,制定出一套为员工普遍认可的制度,并将这项制度公布于众,并长期坚持执行;其次,激励制度应和考核制度结合起来,将外部的推动力量转化为员工努力工作的原动力,从而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最后,在激励制度中还要体现科学性,尽可能地细化工作,企业必须系统地搜集、分析与激励有关的信息,加强反馈通道的管理,全面了解工作的质量及员工的需求,根据情况的改变制定出相应的政策。 (四)借鉴学习优秀的激励制度 企业在制定激励制度时,还要研究、借鉴国内优秀企业、西方及其他一些国家的激励方法,挖掘学习我国古人的管理思想,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本企业情况,有着本企业特色的激励措施。 企业的每一位员工就像一块块规格不同的砖块,在建设企业这座高楼之时,即使每块砖即使规格不同,但只要在接缝处用合理的粘结剂来填补,就能盖出傲世的建筑。企业的员工就是建筑的基础砖块,而有效的激励机制便是使砖块紧密联合产生效用的粘合剂,一个企业拥有一套健全完备的激励机制,就预示着它向成功迈出了更为重要的一步。 (作者单位: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 人力资源管理状况研究:通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状况探讨 【摘要】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带动了通信企业的发展。而在通信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一定要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对其进行合理的管理和分配,并且适当进行创新改革。本文就针对通信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探讨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 通信企业 人力资源 管理状况 优化措施 一、通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1)通信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缺乏重视。由于国家建设脚步的加快以及企业经济的发展,通信企业意识到人力资源对企业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影响,因此,开始注重引进高素质人才,为通信企业注入新鲜血液,但却缺乏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导致人才分配不合理。他们得不到展现自身才能的平台,从而选择离开。 (2)通信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制度不完善。通信企业是个盈利性的企业,并且具有很强的竞争性,从而在其发展过程中过于重视通信运营及营销效益,对人力资源管理缺乏重视,缺少一个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导致通信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人力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不合理,浪费了人才和资金,并严重制约通信企业的发展。 (3)通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团队素质层次不同,上层的管理水平不高。目前,很多通信企业都忽视了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以及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对管理团队的素质没有一个严格的规定,从而出现了管理团队的管理水平和技能不在同一层次的状况,也就不能良好的管理企业人力资源。 (4)通信企业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通信企业虽然有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但是缺乏先进的符合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管理制度,在招聘过程中存在靠人情、关系进入企业的情况,其中很大一部分人缺乏专业的管理技能和经验,导致通信企业人力资源的上层管理人员素质、水平、能力不够。 (5)通信企业对各职位缺乏详细的工作分析。通信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只想到营销效益,职位的设置也是为达到更好的营销效益,缺乏深层次、详细的工作分析,导致在招聘过程中录用的标准片面、模糊,导致用人不当的出现。 二、优化通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措施 (1)调整观念,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虽然对于通信企业来说营销是重中之重,但是没有一个优秀的人力资源团队是不能完成营销计划的。因此,通信企业要提高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度,提高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加强管理,合理配置,从而不仅提高整体员工的素质水平,而且优化了人力资源的结构,为更好的达到营销计划提供基础和条件。 (2)制定完善的人力资源规划,严格依据规划招聘专业人才,形成实力雄厚的人力资源团队。首先,依据企业的发展目标,对每一个设定的职位都进行详细的分析,明确其工作本质,确定雇佣人才标准、薪酬待遇以及所需人员数量。其次,应根据企业发展规划,并结合现有员工情况,明确各职务的人员数量、人员调整情况、目前空缺职务以及今后的人员流动情况。最后,要制定员工培训计划,保持并提高整体企业员工的素质水平,保证企业发展的活力。 (3)调整招聘方式,采取对内招聘和对外招聘相结合的招聘方式。对内招聘主要是将一些优秀的职位低的员工或劳务工转为适合其能力的岗位职员。对外招聘就是针对企业以外的范围进行招聘,这也是主要的引进人才的方式。但是在对外招聘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人才招聘标准进行招聘,保证人才的素质,从而确保整个人力资源系统的质量。 (4)提高上级管理者的专业知识和素质,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案。首先对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层次人员进行调整,对于缺乏现代管理知识的人员进行调换,并且对管理人员进行现代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先进的管理理念,促进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优化配置,提高效益。 (5)做好人力资源培训,提高企业整体员工素质。目前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更新速度快,从而带动通信事业的发展更新步伐。因此从事通信行业的人员需要不断的学习新技术来完善和提高自身的知识、能力,促进通信事业的发展。通信企业提供培训的机会,不但促进了企业员工的素质,带动企业的发展,而且也是留住人才的一种办法,任何员工都愿意留在能让自己有所发展和提升的企业工作。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信企业的发展要以人为本,深刻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采取有效措施,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结构,同时提高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将人力资源的作用和价值发挥到最大化,从而提高通信事业的营销效益。 人力资源管理状况研究:论改善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状况的办法 摘 要:本文从一个基层单位人力资源工作者的角度出发,剖析企业人力资源面临的状况,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同时从培训、配置、福利角度出发,提出改善人力资源状况的办法。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改善 一、当前人力资源存在的矛盾 1.工作量与人员数量存在矛盾。比如某县供电公司五年时间售电量增加40%,变电容量增加83%,如此数量的增加,而员工数量基本保持不变。也正因为企业不断的发展,员工数量没有增加,维持了企业较好的工资福利,但同时也使员工的工作量不断上升,强度不断加大,成为部门、员工抱怨的焦点。对策: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状况是“总体趋紧、局部过剩”,具体是管理、生产岗位人员不足,服务岗位存在冗员。因此,对服务岗位,尤其是社会通用工种的年轻员工,经培训后,向生产岗位分流;对涉及企业安全、发展的生产岗位,应确保足额配置;对管理岗位员工应按“适度从紧”的原则配置。 2.培训数量与培训质量存在矛盾。某县供电公司每年外送培训人均1次,自办培训每年60余期。经过这些培训,员工业务却没有明显提高。究其原因,存在以下主要问题:①培训没有考核。员工参加了培训,但没有考核,没有压力,也就没有学习的动力。②培训不是员工急需的知识。距离“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这种精细化培训还有差距。③非业务培训。对策:开展培训评估,进行培训需求调查;对社会培训,严把审批关;对内培训,做到有训必考;外送培训后,参训人员应负责向本专业的其他员工传授培训知识。 3.人才比例与工作能力存在矛盾。当前,各单位新录用员工都是大专以上学历,人才密度、人才技能比例普遍较高。但笔者不时听到部门领导抱怨“不要给我安排多个员工,只要给我安排一个会干活的就行”。可见,“人才”与员工实际工作能力有较大差距。对策:加强应用能力的培训;进行应知应会的考核;建立岗位动态运行机制。 4.发展与人才竞争存在矛盾。电力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两种制约情况:一是人才来不了;二是人才留不住。如有些基层单位缺乏本科以上员工,员工知识储备不及沿海发达地区。在人才的发展空间、工作、生活环境不如沿海地区,优秀的、有能力的人才争向沿海企业。以上两种现象,一定程度抑制了电力的发展。对策:“决定一个舰队速度快慢的不是那艘航行最快的船,而是那艘最慢的船。”总理提出的“舰队理论”,同样适用电力系统。应加强对非沿海地区单位的政策倾斜,出台优惠的政策吸引人才到山区工作;加强人才双向交流;单位与单位间的人才对流等等。 二、改善人力资源状况的想法 1.在员工培训上打破“三包”。1.1改变企业“包办一切”的作法。当前企业现状是人才结构不能满足用人需求,好用的人抢着用、一般的人将就着用、不好用的人不用也得用。要改变企业“包办一切”的作法,就要激发员工自主学习技能的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行企业备员制,强制备员人员学习,以尽快达到上岗条件,在岗人员有危及感,不断学习,形成争先创优的学习氛围。1.2改变人资“包打天下”的作法。改变人才结构、提高人员素质除了要有企业重视、人资部狠抓外,部门、班组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各部门、班组要把管业务与管人、管培训有机结合起来。人资部在培训经费方面予以保证,部门立足实际、依托班组、围绕技能,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 2.在人员配置上把好“三关”。2.1新进员工把好“入口关”。对新员工的招聘,一定要高起点、严标准,有三大好处,一是“省时”,就是省培训时间,高素质的员工能很快掌握新技术;二是“省力”,高素质的员工能很快熟悉工作;三是“省钱”,高素质的员工,可以为企业节省大量低层次的培训经费。2.2专业人员把好“稳定关”。根据电力企业生产特点,运行、检修等技术人员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对设备原理、系统流程、操作规范及相关技术的熟练程度日益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断加强,确保着设备的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行。辩证看待“人才流动”“一岗多能”的做法,笔者认为专业人员流动性要小。2.3退休准备人员做好“培训关”。专业人员经过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越来越丰富,此时他们的精力、体力每况愈下,尤其是诸如线路维护、设备检修等需大量体力的老员工,在即将退休前一、两年,转为企业培训员,做好“传、帮、带”工作,可以激活大量人力资源。 3.在员工福利上注意“三个要求”。福利反映了企业对员工的长期承诺,众多在企业里追求长期发展的员工,更认同福利而非仅仅是高薪。3.1强制性福利要有保障。按国家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企业必须为员工购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这些福利既是强制性的又是“互惠”性的,它既是对员工的保障,又是对企业的保障。这些福利是一切福利的基础,是维护企业稳定的保障。3.2自愿性福利要有选择。电力企业在效益较好的情况下,对于小型福利,可以逐步实行,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于大型福利,如提供住房补贴、提供购车补贴,在了解员工需求的基础上,可以择优一两项进行,以进一步增强员工的荣誉感和归属感。3.3反对一切福利货币化。福利是货币的转化形式,是员工工资和奖金等现金收入之外的一个重要补充。在激励因素中,福利属于物质性方面的内容,它不等同于薪酬。在员工婚宴上,送上鲜花;在节假日,企业领导陪员工过节。这些富有个性鲜明的福利,不仅丰富员工生活,同时赋予企业高尚的企业文化。 4.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电网建设,确保安全生产,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紧紧抓住选人、用人、育人、留人四个环节,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工作领域,努力造就一支责任心强,有技术、有效率、有活力的专业管理、技术人员队伍和政治、业务素质较高的职工队伍。4.1把好选人关:科学发展观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以人为本”,电力企业必须根据各部门的生产情况确定人力资源需求,确定人力资源长远规划,尽可能做到专业对口,优化人力资源配量。要特别注重引进、吸收、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4.2把好用人关:必须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际、群众公认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实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不拘一格、量才使用,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4.3把好育人关: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伴随的将是整个电力企业综合能力的提高,这样才能保证电力企业的发展后劲。电力企业必须通过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两种方式来充实和完善企业自身。由于培训是素质弹性的调节器,因此电力企业的高层领导在制定企业战略规划的同时,要始终把对员工的培训放在首要位置,从而为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培训结束后,人力资源部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评估机制和人才提拔制度。 总之,电力企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同时又是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别的企业相比,既有共同点又有异同点。只有找出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才能把“人”开发好,企业才能可持续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状况研究: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状况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历来是企事业单位管理活动中的重点与难点,在企事业单位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才能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优秀的人才,提高单位组织管理水平。以下就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进行概述,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企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区别以及各自存在的问题,使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事业单位管理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一、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概念及区别 1.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是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1]。对于企业而言,通过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帮助公司获得更好的人力资源,有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从而适应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人力资源在现代社会被认为是企业最重要的核心资源,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效应凸显的21世纪,人的因素已经成为超越传统的包括设备、资金、厂房等有形资源的最重要的因素。 2.企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区别 随着人才战略的实施,人才成为各行业发展和竞争的主要推动力。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部门职能得到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是以政府职能、公益服务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单位、非公益性职能部门等。从事公益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是事业单位最重要的特征,由此也决定了事业单位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有着本质的区别。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行政性、事务性色彩浓重,由于体制的影响,人才在事业单位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单位的战略性与专业化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资源配置的非社会化,导致某些事业单位人才利用率低。 二、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管理理念相对陈旧 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相对传统和陈旧。单位领导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知比较浅。长期以来,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大多是由上级组织任命,并且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都是随着工作年限提拔上来的,或者由其他岗位上的调任过来的。大多缺乏管理知识和技能,专业素质不高。 2.管理基础薄弱 事业单位缺乏对岗位的明确分工,员工对岗位的性质,劳动条件及任务缺乏责任感,对于员工考核标准较低。在人才的聘任上,大多是岗位终身制,缺乏完善的聘用模式和人才测评体系;没有建立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同时单位的培训管理体系缺乏系统规划,没有建立能够有力推进培训工作的长效机制,培训开发活动与组织发展战略相脱节[2]。 3.管理缺乏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 事业单位内的工作人员人浮于事,无论能力大小,工资和职位都随着年岁的增长不断晋升。终身保障的制度,使体制内的人员丧失积极性主动性。缺乏相应的绩效考核政策,平均主义思想严重。在职工中存在“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错误思想,职工工作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工作缺乏热情。人才在岗位上的发展上缺乏职业规划,难以为人才的才能发挥提供平台。 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企业在“人力资源工作的财务预算”、“(工作)岗位分析”、“绩效管理制度执行”以及“工会组建”等多个方面管理水平逐渐提升,但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等其他性质企业相比,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1.企业绩效管理缺乏有效的计划性 绩效管理作为企业人才管理的主要方面,是企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所在。企业绩效管理在组织实施前缺乏必要的计划性,使得绩效管理在组织实施中混乱难以控制,导致绩效管理的方向不明确、结果不明朗,这样的绩效管理结果缺乏说服力,组织难以形成共同的愿景,绩效管理目标不能实现。 2.外部人才招聘、内部人才选拔存在一定问题 近年来,企业加大了对人才招聘和选拔的重视度,但是人才缺乏仍旧是企业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究其原因,不仅仅是由于外部人力资源市场存在人才供应缺口,也一定程度反映了企业在搜寻外部人才能力方面的缺失,如缺乏有效的途径了解外部市场状况、薪酬待遇竞争力不足等。 3.人才资源管理软环境管理存在不足 人才往往去有着良好发展空间的公司,如何留住优秀的人才是企业最为关注的。在企业,导致一线员工和专业人员离职的前三个主要原因分别是薪资缺乏竞争力、职业发展机会少、激励匮乏。当企业在硬件投入和配置上达到较高层次后,企业家和人事经理们必须在职业规划、培训开发、员工关系、企业文化等方面加强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软环境建设,努力提升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微观领域的执行力和市场竞争力。 四、结论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一个主要环节。只有管理人员既具有管理的能力,同时也具有管理的动力,一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才能真正产生效果。在促进企业战略实施、激发员工活力、提高员工素质、创造企业文化、保证企事业单位各项目标的实现等方面意义重大。只有正确认识人力资源管理所存在的问题,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加强日常的实施和监督,才能使人力资源管理在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第十八研究所;北京 100076) 人力资源管理状况研究:浅析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状况 【摘 要】旅行社是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产业之一,对旅行社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当前河南旅行社人力资源总体现状是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欠佳,层次不合理,后劲不足。本文结合河南旅行社人力资源的状况,对河南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河南旅游省情,提出可以借鉴的旅行社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与途径。 【关键词】河南;旅行社;人力资源;开发对策 一、旅行社人力资源的特点 (1)创造性。旅行社的业务以旅游者为服务对象,必须针对旅游者追求新、特、异的消费特点,提供具有新颖奇特的创意和功能的产品,才能够满足旅游者不断变化着的消费需求,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其经营管理人员与业务人员应具备较强的创造性。(2)主动性。多数国家或地区的旅行社行业属于零散型行业,即行业内有许多旅行社在进行竞争。旅行社规模小、实力弱、经营分散的现状,导致旅行社的抗风险能力普遍较差。因此旅行社比其他行业的企业更加积极主动争取市场机遇,在激烈的竞争中发展壮大。(3)独立性。旅行社业务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分散性,即由某一位员工单独实施和完善某一项产品销售、旅游服务采购或旅游接待任务。(4)流动性。旅行社行业进入门槛较低,造成了我国旅行社数量众多,并产生了对旅行社专业人员的大量需求。相比之下,旅行社业务技术含量不高,导致大量的员工不断地从一家旅行社离开,到另一家旅行社,即所谓的“跳槽”,从而使旅行社人力资源产生较大流动性。(5)知识性。旅行社是知识密集型企业,不仅导游人员需要掌握较多的知识和接受较高层次的教育,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而且其他的工作人员如产品开发人员、销售人员、财务人员等都必须具备较高层次的知识水平,接受过专业教育。 二、河南旅行社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1.河南旅行社和导游从业人员状况分析。截止到2011年底,河南省新许可经营国内和入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有75家;注销经营国内和入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132家。截至2011年底,河南省共有旅行社1101家,总资产7.72亿元,直接从业人员10430人。2011年,河南省导游报名人数达22295人再创新高,居全国第一。截至2011年底,全省导游证持证人员33426人,其中直接从事导游工作持证人员6258人。在导游从业人员中,年龄在30岁以下的占80%左右,大专及以下文化学历的占80%左右,外语类导游占不到10%,外语类导游出现了后继无人的现象。90%左右为初级导游,导游人员对于晋级积极性普遍不高。导游从业人员男女比例为2:8,女导游数量居多。河南导游从业人员收入平均在2000元左右,导游收入普遍不高。从河南旅行社行业发展情况看,普遍存在利润较低、竞争力不强、境外客源不足等现象,发展相对滞后,无法适应旅游产业发展形势要求。具体表现为:一是旅行社经营集约化程度低,企业规模小、实力弱、效益差,致使旅行社对客源市场深度开发能力差,难以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二是部分旅行社在经营中缺乏诚信,短期行为严重,恶性债务拖欠严重;三是旅行社经营管理落后,普遍存在从业人员无序流动、经营分散、部门承包和个人挂靠等突出问题;四是旅游市场竞争无序,存在“零团费”、“负团费”等恶性削价经营方式,超范围经营也不同程度存在,如国内社甚至所谓旅行社办事处、人等经营出境旅游业务;五是旅行社门槛过低,从业人员缺乏职业培训,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有待提高。其中,制约河南旅行社业发展的最大问题就是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使用。 2.河南省旅行社从业人员存在的问题。(1)由于全省旅游专业教育水平的不一致,以及旅行社从业大军人数的快速增长,旅行社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急需提高。高素质的小语种导游人才,通晓外语并能在境外独当一面的领队人才,熟练掌握出入境业务并掌握市场动态的业务人员,高层次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缺少是不争的事实。(2)目前从业的一线人员普遍缺少保障,缺少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河南省各家旅行社对一线人员的薪酬制度和管理都是各行其道。少部分是公司专职人员,其余则属于挂靠性质。(3)由于年龄,学历,性别等因素,尤其是旅行社行业特点的影响,员工的流动性比其它行业要大,人才流失问题比较严重。 3.河南省旅行社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与不足。(1)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滞后,还只停留在用人的阶段,企业内部机构设置不完善。大部分旅行社在机构设置上没有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门,旅行社招聘部门只负责劳资,档案及劳动关系进出的具体性事务,而没有在招人用人育人留人的人力资源关键环节上进行科学管理。对员工的招聘选拔管理等缺少标准流程,企业领导的个人意愿往往左右着企业的人事任命。(2)用人短期行为较多,缺少人力资源规划。旅行社一般从学校或对外招聘信息招聘员工,一般会在岗位空缺时紧急招人,通常要求到岗员工尽快上岗,不注重人力资源的规划。由于很多公司采取内部承包的形式,只要求承包部门上交利润,用人的权限直接下放,对其人力资源情况缺少管理。(3)培训育人缺少系统性。由于对人力资源管理不重视,影响了旅行社业系统的培训。很多旅行社着眼点在企业的创利上,无暇顾及人力资源建设,更忽视了员工的培训,不愿意在培训上花费人力、物力和财力。观念与财力的制约,以及一些旅行社松散的雇佣关系造成旅行业的培训工作严重缺少系统性。部分旅行社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需要,也进行一些内部的培训,但是总体来说,由于缺少人力资源部门的有针对性的计划,员工流动性又比较大,培训还是不成系统,造成培训目标和实际效果结合不好,针对性不强关联性差,培训课程设置不合理,培训方式不适应需求等等。如何根据本行业的特点和企业在不同阶段的实际需要,设计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培训课程,并不断更新培训内容,使培训达到最好的效果,是旅行社业面临的问题之一。(4)激励手段简单化。多数旅行社不讲究激励手法,在业绩评估体系上不规范,评估标准不科学以及评估结果不兑现等问题制约了员工的积极性,束缚了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旅行社企业其实是一个很需要企业文化建设的行业,服务产品的无形性,服务工作的特殊性,都需要企业的员工有着较好的服务理念和习惯,才能在工作中保证质量并不断创新,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传承和内化,将使企业走得更好。由于我们的旅行社业目前管理较散,在企业文化的建设方面也比较落后,企业的核心价值和经营理念,共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内化的企业特色,都是目前业内所缺少的。 三、旅行社做好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1.跟上市场跟上现代旅游趋势,树立人才意识,规划人力资源。随着旅行社业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国外旅游企业将逐步进驻中国,其先进的管理虽然也要经受中国式的洗礼,但总体还是将对中国现有的旅行业模式造成巨大冲击。如何跟上市场发展,看清趋势所在,打造本企业的员工队伍,进行长远的规划和科学的管理,是现代旅行社业的当务之急。人是旅行社的核心,将来市场竞争力的强弱,归根到底将由员工的素质来决定,要树立人才意识,把员工看作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和最重要的资源。 2.合理进行培训投入,丰富培训手段,创新培训机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实行差异化培训。旅行社竞争能力的强弱,主要因素在于员工素质的高低,培训是提高员工能力和素质的直接途径。市场形势不断变化,员工知识需要不断更新,企业需通过培训向员工传达企业精神和理念。旅行社必须充分重视企业培训,把培训列入公司计划,给员工充分的教育机会。根据本行业性质,特点和目标,各岗位要求和员工特点,确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和内容,并注意培训的差异化。给员工培训职业技能的同时,更要注意培训员工的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灌输企业的文化。合理进行培训投入,利用一切资源,包括内部人员自我培训,注意知识内部转化,在培训方法的选择上学习人才培训的先进理念、技术,保证培训效果。有效培训可帮助员工充分发挥潜能,增加对企业组织归属感和责任感。 3.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有效激励机制。员工根据教育、经历、能力、努力,经验等来衡量获得的报酬时,如果认为其付出的与收益不成比例,情绪会受到打击或挫伤,影响工作的积极性,最终影响对企业的信任感,忠诚感和归属感。河南旅行社业要重视建立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择优招人,科学用人,有效育人,合理留人,并加强激励机制的完善。旅行社管理人员要了解行业正常平均收入水平,保证员工付出的正常回报,并加强激励机制的完善,使员工乐于为企业多付出,愿意与企业共同进步,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企业人才竞争的实力。 4.承认人才价值,重视员工发展。企业除了按劳分配外,应该关注员工的可持续发展,给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职务晋升,业务培训以及工作选择的机会;适当给员工授权,让员工有机会参与决策,增加荣誉感集体感;营造民主和谐的工作氛围;建立学习型组织。一个重视员工教育与发展的企业,将拥有热爱企业的核心人才。 5.重视一线人员的管理,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一线人员是旅行社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是旅行的点睛之笔,大量研究表明,它在游客的满意度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必须承认,一线人员的工作是一项高强度的体力和脑力劳动,而且由于工作岗位在外,工作自主性自律性要求很强。誉感归属感等。给一线人员一个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改变目前的无保障的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让他们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重视,将为旅行社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益。 6.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将通过潜默化的影响让员工在共同价值观的约束下,自主管理自觉工作,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旅行社业要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根据历史情况及内外部环境,努力使本企业的宗旨、目标和核心理念得到员工从内心的赞成和支持,培育企业精神,并不断创新积淀企业文化。一旦企业形成了良好的企业文化,并保持持续性和稳定性,管理会变得愉快和谐,企业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也会更强,企业战略目标也更容易实现。 扶持有实力、有发展前景的旅行社企业做大做强,做好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强行业自律,通过监管、规范,引导旅行社走上形式多样的发展道路。旅行社想要做大做强,关键是要转变观念,整合资源,使人力资源达到最大最合理的优化配置。 人力资源管理状况研究: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笔者通过调研,分析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形势和管理难度加大的原因,并提出破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措施。本文认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矛盾不容忽视,要通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劳动者与企业的沟通,及时化解劳资矛盾,努力构建和谐劳动人事关系。 关键词:企业 人力资源 管理 调查 思考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原有的用人制度和体制发生重大变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最近,我们深入企业单位进行调研。从调研情况看,产生问题的原因众多,内容日趋复杂,处理的难度逐步加大,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矛盾时有发生且不容忽视,通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劳动者与企业的沟通,及时化解劳资矛盾,努力构建和谐劳动人事关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形势 1.1企业劳动人事争议不断增加。2011年如东县劳动争议仲裁院共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567件,与2010年同期相比案件总数上升了20.72%。 1.2劳动人事争议日趋复杂。既有正式职工与企业之间的纠纷,又有事实劳动关系的农民工与企业的纠纷;既有因企业不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引起的纠纷,又有因工资报酬、生活费支付、保险、福利、医疗、工伤等待遇不能落实引起的争议;既有对解除劳动合同、辞退、开除处理决定不服引起的纠纷,又有对经济补偿金计发引发的争议;既有企业对职工辞职追索相关责任引起的纠纷,又有因劳动者人事档案转移、社会保险关系办理等因素引起的劳动争议。 1.3解决争议的难度加大。一是企业对众多的劳动人事保障法律法规、相关司法解释、规范文件了解甚少,缺乏依法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的自觉性。二是部分企业未建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没有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平台。三是劳动者与企业进入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程序之前未经企业或基层调解组织的调解,双方矛盾比较激化,开展思想工作化解争议的难度较大。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难度加大的原因 一是劳动合同签订率较低。劳动合同是职工唯一的护身符,但这道护身符很多劳动者却得不到享用。据调查,目前我县个体和民营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依然偏低,有些企业即使签订劳动合同也流于形式,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难于得到保障。 二是农民工维权意识不断提高。农民工在企业务工中,迫于珍惜工作岗位的原因,对企业的非法用工行为敢怒不敢言,但事实劳动关系一旦被终止后,往往引发劳动关系确认、劳动报酬、经济补偿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争议。 三是超时劳动现象普遍。服装、鞋帽、工艺品加工等行业大幅度提高劳动定额,劳动者每天工作9-10小时的情况比较常见,特别是服装行业甚至更长。企业以计件工资为由拒发加班工资。 四是拖欠工资问题时有发生。一些企业以留住工人为由,工资要到半年,甚至年底才发,有些企业借最低工资标准,想方设法降低职工工资待遇;部分个体私营企业实行口头的协议工资,说多少或给多少全凭企业主的意愿。 五是工伤事故频发。一些企业不开展安全生产技术培训,安全防护设备不到位,长期加班造成职工身心疲惫,导致工伤事故频繁,劳动者遭遇医疗、工伤事故时,极易导致劳动关系恶化。 六是缺乏基本社会保险。一些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拒不为员工办理社会保险。 3.破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措施 总的来看,近几年我县各类企业和各级政府部门通过宣传、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开展积极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大劳动关系协调和调控力度,全县劳动关系总体处于平衡状态,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如果不及时制定和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将严重影响劳动关系的稳定与和谐,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通过调研,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要加强宣传教育,营造知法懂法用法的氛围。在企业人力资源问题的处理方式上,预防为主是一项重要手段。从企业人力资源问题的特点和产生的原因来看,有很多问题是由于当事人对劳动人事法律、法规和上级的方针、政策不了解,或理解不透而产生的。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积极开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规、政策的宣传,从而提高企业管理者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和政策观念,做到知法、懂法、用法,最大可能地预防和减少企业人力资源和管理出现的问题。 二要建立调解组织,做实开展思想工作的平台。建立健全劳动人事纠纷调解组织,是积极开展思想工作,化解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重要途经。具体要通过建立县、镇、村、企业四级劳动人事纠纷调解组织,在全县形成覆盖城乡的调解网络。一是建立县劳动人事调解中心。负责全县劳动人事纠纷调解的指导和重要劳动人事纠纷的调处。二是建立乡镇劳动人事调解中心。负责辖区内企业单位劳动人事纠纷的调处,该中心由劳动保障、司法、工会、共青团、企管所等部门人员组成,且人员需具有较丰富的思想工作经验。三是建立企业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委员会由工会、职工代表和企业代表组成,运用法律、法规开展思想工作,及时将劳资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四是在所有行政村设立劳资纠纷调解员,将思想工作融入纠纷当事人的家庭。 三要强化正面引导,充分发挥思想工作的优势。《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法》、《人民调解法》确立了调解在劳动人事争议处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所以,我们在处理企业劳资纠纷的过程中,要依据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强化正面引导,通过讲事实,摆道理,针对双方纠纷的焦点,开展耐心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当事人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把当事人的矛盾调解到双方可以接受的基础上,最终达成调解协议。 总之,通过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对化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的问题具有重要作用。要通过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建立健全各级调解组织,积极开展思想工作,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努力维护劳动人事关系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人力资源管理状况研究:现代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状况略论 摘 要:文章以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为例,对现代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状况进行分析。指出要通过选拔优秀人才、加强人员培训、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及深化思想教育等,使医院逐渐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向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过渡,在不断的改革和总结中找出管理中的缪误和纰漏,从而从中提取一套适合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路子。认为只有管理好医院的人力资源,才能使医院更适应现代卫生事业的发展,增强医院的竞争力,促进医院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医院 现代人力资源 管理 协调性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目前,虽然改革开放已30余年,但计划经济的影响还或多或少地存在于医院的管理之中,尤其是公立医院影响更为严重,而其重要影响之一就体现在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上,大多数医院还处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阶段①②。医院人事单位作为一个行政部门,不能进行相应的政策和制度的改革,不能为医院提供更好的人力资源和服务,这就制约了现代卫生事业的的发展,从而使医院的竞争力减弱,不利于医院的长远发展。笔者所在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在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现阐述如下,以供同行一起分析探讨。 一、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人力资源基本概况 1.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人力资源情况。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始建于1896年,前身是英属加拿大人开办的基督教博济医院,先后更名为惠民医院、平原省省立医院、豫北医专附属医院等,1982年易名为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至今。全院在职职工2249余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00余名,在职博士、硕士240人。医院占地300余亩,建筑面积16.8万平方米,核定床位2800张,设临床、医技科室46个。其中河南省重点学科2个,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3个,河南省医学临床特色专科4个,河南省重点中医专科1个,硕士学位授予点11个;河南省医学重点实验室1个(神经病学实验室);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神经病学研究所。改革开放以来,医院得到迅猛发展,现已成为豫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省级综合性医院。1983年被评为全省卫生战线先进集体,并荣获“全国卫生先进集体”称号,1996年在豫北地区首家通过卫生部“三级甲等医院”评审,1997年通过卫生部“爱婴医院”验收,1999年被命名为“河南省双十佳医院”,2000年被河南省委、省政府评为“省级文明单位”,2004年被省卫生厅评为“全省卫生先进集体”,2005年被命名为“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院党委2004年被河南省高工委、教育厅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06年被中共河南省委授予“全省优秀基层党组织”称号。 2.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9~2011年医院招聘情况。 二、传统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其弊端 1.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僵化③④。在现代社会中,医疗机构特别是国有医疗机构虽然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单位,其在社会资源的运行中仍然会受到行政部门的干预,一旦遇到政策性文件,还是需要行政手段来进行管理。但在现代社会中,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仍缺乏规范的、科学化的管理模式,而医疗市场人力资源模式也尚缺乏规范化,所以,完全不需要行政手段来监督管理也是不科学的。因此,行政部门应该放手一些权利,扩大医院用人方面的自主性,从而减少一些“想要的人进不来,想走的人出不去”等情况。 2.缺乏科学的评估机制。由于医院在目前仍然被列为事业单位,所以,很多医院特别是国有医院的绩效考核仍然和政府机关及其他事业单位一样,不论什么层次、什么专业的医院人员,都在使用同样的考核标准,所考核的“能、德、绩、勤”内容和形式也很简单,没有细分,从而各个科室的人员情况像是走过场一样,根本无法看出每个员工对医院的贡献情况。形式主义严重,使考核情况与实际情况严重脱节,从而间接地助长了员工的消极性,不利于医院的发展。 3.员工薪酬制度缺乏竞争性和论资排辈。虽然在近些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对从事医疗事业的人员取消了人事分配制度,同时,医院打破了“大锅饭”,从而进一步拉大了收入差距,从而显示工作的绩效。但还是有很多医院仍然延续过去的等级工资来进行薪酬的分配,而且加上评估机制的不完善,从而很难带动员工的积极性⑤。而新进的一些员工,由于在学历上层次很高,而年龄相对较低,需要锻炼,但同样需要一个发展的平台,但在传统的论资排辈观念中,也被扼杀了积极性,甚至产生重新选择医院的想法,从而不利于高层次人才的挽留。 三、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上采取的措施 1.对优秀的人才进行选拔。在当今社会中,紧紧地抓住人才才是医院在竞争之中处于不败之地的强大的支柱。因此,我院在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上立足于挖掘员工的潜能,在员工未来的发展中结合实际做好规划,并使员工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在选择就业人群的同时,我院在2006年开始对招收的人员已经不再以新乡医学院的毕业生为主,到2007年已不再招收本学院的毕业生。其主要目的在于能够将医院内部的企业文化与思想通过外来优秀的文化与思想从多个角度进行推动,使员工思考问题模式在传统的企业文化基础上,得到外来优秀文化的催化,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全院员工的综合素质。 2.重视员工的就业再培训,激发员工的自主创新意识。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学发展的迫切要求,医学知识的更新也十分频繁,而很多医学工作者的知识老化程度也在进一步加剧。因此,经常对员工进行培训,更新其知识范围尤为重要。我院在2005~2010年之间共派遣150多名临床医师、护理及管理人员奔赴各地进行培训,其中有30多名派往国外进行培训,充分体现了我院对员工培训的重视。同时,我院还经常组织在本院内进行各种技能培训及技能竞赛,以达到更便捷的学习医务工作者的专业新知识,增强个人的知识学习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激发新思维,从而进一步拓展员工的自主创新意识。 3.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世界上没有一片相同的树叶”,每个员工在知识层次和个人环境上都是不同的。所以,在激励方法方面也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方法来使不同层次、不同职责的员工得到激励,而且不仅要有物质激励,同时还要有精神激励,家庭安定才能够使员工安心地工作。我院在2005~2010年之间招收的人员中,其中都是以男同志为主,并以未进行婚配的男同志为主(见表1)。主要是因为我院现有员工中女性未婚比例较高,所以,可以增加相互的选择范围,从而使员工能够迅速地稳定下来。而对于已婚配两地分居的高层次人才,可以相应地在医院内安排其配偶的对应工作,以稳定其生活,从而提高其工作效率。同时,我院在每年都举行各种评优活动,对在职员工的工作绩效给予进一步的肯定和表彰,从而增加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四、小结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现代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要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上创造很好的环境,使医院的每一位员工都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和规划,从而使医院在改革大潮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为医学的技术和管理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⑥⑦。同时,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推进,医院在人事制度上的变革已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全面、积极地进行医院人事制度的改革,其作用就是使医院的用人制度与医院的发展建设的步伐相一致,使医院的用人制度能够更加公平、公正、合理以及符合本院发展需求,建立一套合理的薪酬制度、晋升制度与提拔骨干制度,并将管理制度尽量完善,加强监督机制,使医院在发展层次和发展策略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人力资源管理状况研究: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状况及途径 本文作者:陈星澍 单位: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国际旅游管理专业 一、前言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酒店的要求和标准逐渐提高,酒店管理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酒店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酒店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酒店的良好发展和质量的提高依赖于酒店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酒店管理的核心和精髓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如果一个酒店的人力资源管理做得不好,那么这个酒店发展势必不会好,因此,要从根本上重视酒店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升酒店的整体质量和形象,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居住环境。 二、酒店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通过招聘、选拔、培训、聘用等程序将符合条件的人员招进来,为酒店的发展服务,将这一部分的人员通过组织和调配有效的利用,满足酒店发展的需要,保证酒店目标的实现和人员的最大化利用。人力资源管理分为六个部分:人员的招聘和培训、岗位的设计、人员的薪酬制度、人员的绩效管理制度、劳动关系的管理、人力资源的规划和设计。随着经济的发展,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需要进行改革,满足现代的酒店管理需要,为酒店的蓬勃发展服务。 三、酒店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一)人力资源管理不能满足酒店的发展 目前,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第三产业不断进步,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酒店的要求和标准提高。需要更多的酒店服务,需要酒店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内容,但是,我国酒店数量突飞猛进,日益增长,酒店管理人员缺乏,从事酒店管理的工作人员数量少,管理的水平有限,人员的综合素质比较低,服务的质量低下,导致很多酒店停滞不前甚至是亏损,不仅是酒店的名誉受损,更影响到整个酒店行业的整体发展,影响了社会的效益。 (二)酒店中的人力结构分布不平衡 目前我国酒店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的另一个问题是人员的结构不均衡。酒店不仅需要大量的基层服务人员,例如清洁工、餐饮服务员等,更需要专业的管理人才,需要智慧型人才对酒店进行有效的管理,酒店行业竞争如此激烈,更需要酒店招聘形象气质好、外语水平高、专业知识丰富的人才来增强酒店的竞争力,需要综合型人才领导酒店的发展。但是,由于目前酒店行业的数量庞大,需要大量的人才,而从事酒店管理的人员有限,人员的知识和素质有限,无法在短期内填补酒店管理的人才空白,需要做长期的打算。 四、酒店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员结构不完善,管理缺乏创新 酒店管理属于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来支撑酒店的运作,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酒店的发展不单纯的需要简单的员工进行清洁就行了,而是需要专业的管理人才对酒店进行结构调整,需要领袖型人才领导酒店进入现代化、国际化发展轨道,摆脱传统的发展模式,适应时代的需要,满足人们的更高层次的需求。不管是从长远利益还是短期的利益来看,酒店需要引进更多优秀的人才,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 (二)酒店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低 酒店行业需要大量的清洁工、餐饮服务人员进行日常的工作,由于这些人员大都是初中未毕业,学历比较低,生活经验不够丰富,所掌握的知识少,参加的培训有限,因此专业技能欠缺,服务人员大都是文化程度低的人员,因此对于酒店的管理工作来说一无所知,无法作为酒店管理的中坚力量。而愿意从事酒店管理的高学历人员有限,很多大学毕业的学生不愿意从事酒店行业,而且很多酒店需要大学生从基层做起,这就导致很多人才的流失,不利于酒店人力资源的充实和优化,无法实现人员结构的完善。我国目前很多的酒店管理仍然保持了传统的管理方式,工作缺乏创新,员工的激励机制不合理等问题大量存在。 五、原因分析 (一)酒店对人力资源的规划和设计工作不够重视 多数酒店没有人才储备意识,人才的引用和招聘计划做得不到位,只有等到了继续用人才的时候,才匆忙的招聘人员,这样会导致招聘的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不够,无法胜任酒店管理工作。酒店很少会考虑酒店内部的人员结构是否还适应酒店的发展,很多酒店的人员很少改动,人员从事的岗位流动性不强,岗位的调整力度不够,甚至是岗位没有经过任何的调整,同时,在酒店继续进行总体规划时,缺乏专业的人才进行专业的计划,导致出现各种矛盾和冲突,严重阻碍了酒店的发展。因此,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计划,根据酒店的需要实事求是的规划,要紧跟时代的发展作出相应的调整,否则最终会被社会淘汰。 (二)招聘制度不规范 很多酒店由于没有做好用人计划和安排,当即需要用人的时候,就在酒店的门口张贴招聘公告,公告的形式不规范,有些酒店的招聘公告很小很难看清楚上面写的内容,还有另外一些的招聘公告没有张贴在醒目的地方,很多需要找工作的人看不到,造成酒店和就业者之间的脱节,酒店招不到人,而很多人却不知道酒店的用工启示,就业渠道不畅通。酒店的员工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新员工经过半年或者是一年的工作之后,就成为老员工又会对下一批的新员工进行培训,由于这些老员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还没达到一定的水平,那么他们培训出来的人能力也有限。另外,酒店的中层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不够,中层人员对于员工的跳槽现象习以为常,而不是通过各种手段留住人才,中层管理不善,对于酒店中发生的各种问题,中层人员不能有效的处理,影响了工作的开展。总之,由于酒店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管理水平不够,导致酒店的缺乏有效的管理,加之领导没有指定成熟的酒店管理体系制约工作人员的行为,导致客人的投诉、人员的跳槽等事件的发生,严重破坏了酒店的管理气氛、影响了团队合作。 (三)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 酒店工作人员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一份丰厚的回报,但是由于酒店没有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没有明确的奖惩制度,有些员工努力了很多之后却得到令人失望的收入,这势必会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影响了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率,有些员工由于和领导的关系比较好,会巴结领导,即使工作中出现了错误也不会被指责,反而领到了很高的薪水,这样会造成员工之间不公平,员工之间的互相不服气,产生很多矛盾和冲突,不利于员工之间的团结合作。酒店的薪酬制度应该是基础薪水加上奖金或者是效益薪水,但是很多酒店在实际的操作中灵活性太大,没有按照规定去严格执行,薪水的发放比较随意,没有考虑到员工的心情。挫伤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很多优秀的人才就是因为薪酬的不合理而辞掉工作,导致酒店人才的大量流失。 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对策 (一)积极挽留、热烈欢送、欢迎浪子再回头 中国酒店行业之父—卢鸿炳自1959年进入酒店行业之后,经过几十年的摸索和研究,他认为中国的人员流动造成了今天的进步,年轻人的跳槽是为了取得更好的薪酬,对于酒店的员工管理,他认为应该用酒店的爱心留住人员,酒店首先要做到的是要爱护自己的员工,给员工人性化的关怀,爱心留人、热情留人、文化留人。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员工全心全意的工作,他本人对员工也像是对自己的家人一样爱护有加,不仅要关心酒店的前途和命运,同样也要关系员工的前途和发展。对于辞职之后又重新回来的员工,酒店不应该拒绝,而应该热烈欢迎浪子回头,这样的大度可以让员工更加感动,让员工踏实的工作,赢得了员工的归属感。另外,他还认为酒店总经理应该具备的几个素质:最基本的是协调组织能力,还要经理还要过“四关”:一是忍住饥饿,有时候忙于接待客人来不及吃饭,三餐无法准时。二是要忍住困倦,因为酒店的工作上班时间早,下班晚,要顶的住身体的疲劳,保持精神饱满。三是站立关,经常要和客人站着说话,避免坐下给人的不尊重。四是要做好家庭的工作,由于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家庭,因此要做好家庭的工作和安排。 (二)员工离职时候请他们留下改进意见 中山国际酒店总经理吕庆生认为当员工离开酒店去别的地方发展,肯定是因为酒店有做的不好的地方,那么在员工离开时候要请他们留下改进意见,作为酒店改进服务质量的主要依据。这样酒店才能快速的提升质量,保证客人的满意。酒店是个发展非常迅速的服务行业,要求酒店的人员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高水平的管理经验、丰富的知识储备、良好的公关能力、优秀的组织协调能力,要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 七、结语 总之,人力资源的管理对酒店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更应该在实际中注重人员技能的培养,素质的提高,从各方面入手提高酒店管理的整体质量。
音乐学本科论文:博洛尼亚音乐学院钢琴本科课程设置带给我们的思考 博洛尼亚音乐学院,全称是博洛尼亚-乔瓦尼•巴尔蒂斯塔•马尔蒂尼音乐学院,坐落在意大利北部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的地方首府博洛尼亚,是意大利重要的文化、艺术和科学中心之一,也是高等学府集中地,以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而著称于世。博洛尼亚音乐学院是意大利著名的8所国立音乐学院之一,有强大的师资队伍,目前钢琴系拥有10名主科教授,其中6位教授和4位副教授,另外有6名副科教师和5名钢琴伴奏。每位教授都拥有相当丰富的经历,他们不仅是钢琴教育家同时也是出色的演奏家。在欧洲、美洲进行的讲学、演奏等交流活动十分频繁。这里曾培养了世界顶尖的音乐大师。其中包括歌剧大师罗西尼、唐尼采蒂;钢琴大师布佐尼等等。 意大利的音乐教育体制与我国不同的是,没有一所专门的师范大学用来专门培养音乐师资人才。所有音乐学院毕业的学生如果想从事教师行业都必须进行额外的教师课程的考试。 根据博洛尼亚进程的规定,为了协调欧洲学位、促进学生的国际交流、便利人才的自由流动、方便学位的国际承认,意大利教育体系正在与欧洲两个层次的大学模式接轨。现在,意大利音乐学院实行新旧两种教学体制并轨,我们所研究的是它新的课程安排。它接收的是完成8年中学音乐方向课程的意大利学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外国留学生。在这里,学生在10至11岁进入音乐学院,跟随本科教授系统的学习钢琴演奏,通过3年初中和5年高中学习,经过考核,进入本科阶段。而大学部将本科生和研究生学制分为两个阶段:即高中毕业后继续学习3至4年达到本科生学历要求(BAC+3/4);达到本科生要求后继续学习2至5年可以取得研究生学历。 博洛尼亚音乐学院对于本科一年级学生的入学要求是具有热诚的音乐学习态度、足够的音乐知识和能力、被学院承认的较高的钢琴演奏水平、良好的文化和音乐基础、 足够的意大利语水平与能力(对于外国学生)和 高中毕业文凭。 意大利钢琴专业本科三年的教学大纲,其内容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基础课、专业课、综合及相关课程和其他培训活动。笔者通过学习,感到其中一些理念与课程安排值得我国高师本科钢琴专业学习。再结合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的现状,从中总结出四点可以借鉴的经验。 首先,它的基础课程设置是按照由浅入深、由全面到具体、由古典到现代的层次递进的。在意大利本科基础课的设置中,我们看到第一年开设音乐史第一部分(不包括20世纪),第二年开设音乐史第二部分(20世纪),第三年开设钢琴的历史及其曲目。另外,第一、二年开设历史音乐语汇与分析,第三年开设当代与现代音乐语汇与分析(见49页上表)。 不难看出,意大利不仅重视传统音乐的学习,还至少把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对现代音乐的教学与研究上。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配合大学三年级专业技能课中开设的20世纪当代钢琴曲库作为专题实践,从而把20世纪音乐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学校图书馆里珍藏有大批的新音乐资料。教授甚至学生的个人电子曲库(spartiti)中,也系统的收藏很多在中国很难找到的作品。其实,这种音乐训练早在学生11岁入学时就已经开始了。经过系统的学习,学生们普遍喜爱并接受20世纪新音乐,学校经常组织各个专业学生举办现代作品音乐会,城市里的各个教堂和音乐厅也经常上演各种形式的现代作品音乐会,并且每到周六都开设爵士合奏课程。 20世纪新音乐是音乐发展历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受未来即将走向中小学音乐课堂老师(我们的学生)知识结构的影响,我国大批的新一代少年儿童也将对这方面的音乐越来越陌生,从而也进一步阻碍了20世纪音乐在我国的发展,因此,中国高校教师应注意积累和进行20世纪新音乐的研究性的学习,并形成一套规范的教学方案,使学生充分领会理解现代音乐带来的重大意义。 其次,在专业技能课程方面,钢琴技能课是三年必修专业,由专业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逐年递进教学,这当然在课程安排和考试制度上要求是相当严格。但除此之外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它的专业课同时也包含前两年的室内乐课程和第三年的双钢琴及四手联弹课程。 国外学生喜欢合作学习,他们总是与同学一起寻求各种组合演奏的方式。学校也重视对于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因此,意大利学生比我们了解更多的室内乐作品,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双钢琴及四手联弹。例如,很多双钢琴作品,是从管弦乐改编而来,或本身就存在几种演奏形式,为了更好地学习双钢琴演奏,就需要学生广泛了解相关内容,从而扩展了他们的学习视野。大家都知道,钢琴是音响最为丰富,和声最具感染力的乐器。音乐的发展规律是沿着从单线条到多线条,从简单多线条到复杂多线条的轨迹发展的。因此,钢琴的学习者一定要具备非常敏锐的听觉。能在乐句的呼吸间找到声音的平衡。博洛尼亚音乐学院钢琴系在大学一年级就开设了室内乐课程及合唱训练课程,从入学的早期,最大限度上开发学生的听觉能力。我们经常能够听到在钢琴课堂上学生与教师多声部合唱训练。同时,培养学生相互的协作能力。从入学时就将其列为重要课程进行专门训练、一直持续不间断,并不断地向这个方向注入新的内容。例如在一、二年级的综合及相关中的合唱训练、伴奏实践课程训练、三年级的艺术指导训练课等。 再次,在综合与相关课程设置中,第一年,安排了记忆技术、耳朵培训、 合唱训练、伴奏实践(一);第二年,安排钢琴教学法(一)、音响学、合唱训练、伴奏实践(二);第三年,安排钢琴教学法(二)、即兴演奏的训练/声乐演唱指导的训练。 分析这部分课程时,我们可以发现,意大利人重视伴奏实践和即兴演奏。钢琴专业学生大量承接伴奏任务,教师给予悉心的指导。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两个专业的教授同时为两名合作的学生上课,相互交流意见供学生参考,课堂气氛十分热烈。这不仅使学生了解自己,更从多角度的掌握作品的声音、气息、乐句等等。从而在实践中提高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虽然这在无形中增加了钢琴专业学生的负担,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些学生在大量的伴奏中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笔者认为,在我国高师教育中,不论是钢琴方向还是声乐方向的学生,都应在钢琴伴奏课程上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鼓励学生大量实践。 最后,在其他培训活动中,第一年培训松弛的演奏技术,第二、第三年分别增加专业外语和电脑音乐,并始终把讲习班和其他培训活动,包括公开课列为所修课程计入学分。 就专业外语而言,在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中,这门课程的开设是在研究生阶段,而意大利在本科二年级就已经开设了。和中国人一样,意大利人普遍学习英语。由于意大利语与英语同属于罗马语系,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学生们普遍有着良好的外语基础。由于这里与欧洲各国学术交流和大师班活动进行得十分频繁,这就要求每个学生包括中学生都能够独立的与国外专家进行交流。笔者认为,如果在我国的高师音乐教育中,能将专业外语提到本科阶段开设,在音乐专业领域中,快速提高学生语言理解能力,这样,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才能适应国际化的音乐交流。所以,重视音乐语汇的研究学习是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前提。 音乐学本科论文:关于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视唱练耳》教学的有效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进程的推进,地方本科院校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能够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一批批高素质人才。就地方本科院校的音乐学专业而言,《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性,有利于为专业学生奠定坚实的音乐基础,同时促进音乐学专业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对此,本文主要对地方本科院校《视唱练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视唱练耳》教学质量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 音乐学专业 《视唱练耳》教学 思考 伴随音乐艺术的快速发展,使本科院校的音乐学专业备受重视。对于地方本科院校的音乐学专业而言,对《视唱练耳》教学的重视度较高,以期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推动专业教育发展。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存在一定的问题,直接对音乐学教育产生阻碍影响。因此,作者认为,有关人员应加强对其具体问题和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促进《视唱练耳》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 一、地方本科院校《视唱练耳》教学中的问题 地方本科院校《视唱练耳》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地方本科院校的音乐学专业教学水平普遍不高。由于学生数量不断增多,教师教学压力逐渐加大,而学生音乐素养水平具有明显差异,教师如若不能采取有效教学策略,则降低教学水平。其次,教学手段十分单一,只是向学生传授音乐技能,忽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审美能力等,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再次,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的《视唱练耳》曲目教学较为单一,容易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不利于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最后,在教育教学中,缺乏足够的灵活度,且教学过于刻板,降低学生的音乐学习效率。由此可见,地方本科院校《视唱练耳》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 二、影响《视唱练耳》教学质量的因素 就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的《视唱练耳》教学而言,影响该学科教学质量的因素相对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具的应用逐渐增多,但多媒体设备虽然能够精确表达音高,却缺乏音乐表现力,对教学活动产生不良影响。其次,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提高教学质量,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然而,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地方本科院校的《视唱练耳》教学考试中,部分省市仅开展口试,未能开展乐理考试、练耳考试等,使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长期以往,学生的视唱练耳兴趣逐渐降低。最后,教师在教学活动发挥重要作用。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不能采取因材施教的策略,难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可见,影响《视唱练耳》教学质量的因素相对较多,教师必须采取合理的策略而解决,才能推动《视唱练耳》教学的深入开展。 三、提高《视唱练耳》教学质量的有效对策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氛围 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氛围。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于重视培养学生的技能,忽视理论教学,不利于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对此,教师应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将音乐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既利用理论指导实践,又能通过实践对理论加以证实。长期以来,由于《视唱练耳》教学知识内容十分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极易出现走神、打瞌睡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教师有必要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氛围。首先,在枯燥的理论教学中,教师善于应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复杂的乐理知识和增强记忆,以更好学习教学知识内容。其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多创设课堂互动情境,促进师生间的有效交流,以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达到活跃教学氛围的目的。 (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的《视唱练耳》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有必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占据重要地位和发挥积极作用,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所以,教师有必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首先,教师应积极参与培训活动,以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技能水平,为更好施教创造有利条件。其次,音乐学专业《视唱练耳》教师应加强与其他教师之间的沟通,相互交流教学经验,实现教学相长,对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有利,同时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三)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根据作者教学实践经验看,作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首先,教师可引导学生加强视唱练耳的训练,以提高其音乐敏感度,有助于对音乐作品做深入的分析,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所以,教师可通过分组竞赛的教学方法而强化练习,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而且可全面提高学生的视唱练耳能力。其次,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应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当前,由于多媒体使用不合理,为教学增大阻碍,降低教学成效的案例屡见不鲜。所以,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时,可根据音乐模式、音乐风格、学生实际特点等条件而掌握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的度,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再次,教师可利用唱名法的教学手段,分为首调唱名法和固定唱名法两种。前者具有较强的调式感,有利于学生把握音高、掌握音程,但需L时间的锻炼;后者相对较为简单,可强化学生的音高训练。最后,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节奏感的培养,一是加强节奏型的理论训练,提高学生节奏反应能力;二是鼓励学生进行节奏型模仿;三是带动学生进行单独的节奏训练。 四、结语 在音乐学专业教学中,视唱练耳是音乐学习的基础技艺,因而开展《视唱练耳》教学尤为重要,保证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相关技能培训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现阶段,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视唱练耳》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且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逐渐增多。所以,教师应提高《视唱练耳》的教学质量,一是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氛围;二是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三是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等。 (作者单位:湖南省邵阳学院音乐系) 音乐学本科论文:浅析民办高校音乐学(师范)本科专业钢琴课程的特点 【摘 要】2013年4月,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经教育部批准转为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成为重庆市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获得批准转设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并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应用技术型大学战略研究试点高校之一,正在积极创建西部领先、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应用技术型大学。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文献搜集这几种方式,对调查资料与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钢琴》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对比分析,发现该校音乐学(师范)本科专业钢琴课程主要有以下几点特色。 【关键词】技术型;教学模式;钢琴 一、充分利用课程资源 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钢琴》课程的教学指导纲要指出,《钢琴》课程资源如下: (一)教师应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师德师风,职称要求一般为讲师及以上,学位要求为本专业硕士及以上,教学方法上要能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进行全面教学。 (二)教学设备。1.学校应为教师配备能够对学生进行集体授课和个别授课的教室,为学生配备课下练琴的琴房,另外还应配齐数码钢琴教室和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教学资源。2.配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像资料、乐谱、图书、期刊(含纸质和电子等)、教学课件、网络资源等。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是保障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民办音乐教育发展的关键。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钢琴教师队伍主要有三大特点:一、专职教师是教学主体力量;二、教师年龄年轻化;三、在学校择优资助计划的影响下,教师成长速度较快。为了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每位教师每学期开学前都要更新教学大纲、教案和教学日历备查。教学过程中,每个年级设置专职教师负责该年级的一切教学、考试事项(每两位老师一组,轮换负责),每月举行一次专题教学例会,集中备课、讨论各项教学及教研室建设的相关问题。每学期末还将进行教研室工作总结,对该学期计划中的任务进行总结。通过笔者了解,每学期教研室基本完成了_学时的工作计划,无论是在课程教学工作上,还是计划的各种比赛和学术交流中,同时对于教研室设备改善也是均有成效的。学校的教学设备在同级同类院校中也是较为先进的。 二、有效开展课程评价 《钢琴》课程的教学指导纲要指出,课程评价的要求如下: (一)钢琴课程评价的重点是考核学生钢琴演奏和掌握钢琴综合技巧的能力。教师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态度、过程、效果、考试现场发挥等方面做出评价。评价的主要标准是学生演奏方法是否正确和规范,同时还要参考学生在节奏、节拍、音高、音色和音乐表现力等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在学生之间可以进行相互教学的考察,从而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的熟练程度。 (二)采取在课程规划的过程中对课程进行修订、改进的评价方式,同时对课程整体进行评价,还可采用教师对平时作业的书面评语、考试的现场点评、教师与学生的自评、互评、教师之间的互评等形式进行课程评价,来确定课程的价值和效果。 (三)形成性评价是在课程形成过程中进行的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的一一把握,以随时了解问题所在,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加以修改。 (四)要求学院把不同形式的教学观摩演奏会加入课程计划中,每学期定期举行,并纳入课程考核内容。 一方面,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和音乐学院都分别成立了自己的教学评估小组,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1.每学期学校和学院都分别派出几名专职教师对每位教师的教学质量、是否迟到、早退进行严格督察,特别是即将评职称和享受学校择优资助的教师,更是频繁被查对象,同时他们还会抽查教师布置的平时作业、期中作业和期末成绩等;2.教师之间每学期也会安排交叉听课,互相提出合理建议,取长补短,以促进自身的进步和课程的有效实施;3.每学期末,学生也将对教师进行教学评价;4.学院每学期末组织开展教研室活动,对每位教师的教学科研进行评估,进行奖罚。学院每一学年结束,规定专职教师必开一场个人或师生钢琴教学音乐会,作为教师科研的一部分,年终进行科研一次性奖励。除此之外,要求教师每学年至少完成一篇本专业的学术论文,通过此举可以强迫教师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进而解决技能教师评职称难的问题。另一方面,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在改革的过程中,对钢琴课程的期末考核内容进行了修订,在传统考查内容中加入了符合课程目标的,体现学生综合素养的钢琴伴奏和自弹自唱能力的考试内容。通过如此完善的教学监督制度,不仅对教师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很好的监控,而且有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合理安排课程内容 《钢琴》课程的教学指导纲要指出,该课程内容要求如下: (一)应重点考虑符合当代大学生兴趣和心理需要、艺术性较高的古今中外经典钢琴作品,并挑选当下优秀的钢琴音乐作品作为教学内容。 (二)在教学中教师应着重挑选带有中国民族特点的钢琴音乐作品,使学生熟悉中国钢琴作品的特点。 (三)紧跟当下基础音乐教育现状,恰当挑选中小学教材中的曲目和青少年熟悉并感兴趣的作品。 (四)教师应准确把控精练曲目和浏览曲目的平衡,让学生在提高演奏水平的同时,加入能够培养实践能力,包括视奏、即兴伴奏、自弹自唱能力的曲目内容。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音乐学(师范)专业钢琴课程内容在改革过程中,紧扣教育部音乐教育(教师教育)钢琴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加入了钢琴教学法、钢琴伴奏和自弹自唱课程,同时钢琴伴奏与编配和自弹自唱课程从大二就开设,这在同类院校中开创了先例,很多院校大一、大二打基础,大三开始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该校敢于在大二就开设此课程,可见对其的重视程度,也体现了他们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笔者认为,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这种课程安排是紧扣课程指导纲要,符合自身转型特点的。 四、发展过程中的不足 笔者认为教师教学内容偏重独奏曲目,应加入四手联弹,双钢琴,甚至八手联弹内容的教学,在《独立院校钢琴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一文中,作者也提出“在传统专业选曲的基础上,还要增加双钢琴、四手联弹、八手联弹等教材内容,多选取一些与生活接轨的流行钢琴曲出版物。”[1]这样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锻炼他们的综合水平。同时课程制定者在制定过程中应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现有内容涉及范围过于狭窄,缺少中小学教材中的曲目以及青少年熟悉和喜爱的作品作为教学内容,同时现代派、印象派等不同乐派的作品要求也是凤毛麟角,致使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不符合实际,造成教师教学障碍和学生学习态度消极的情况。该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可以引入“翻转课堂”等新颖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模式上的创新,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而也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该课程评价基本符合教育部《钢琴》课程指导方案,但在形成性评价所占比重上,笔者认为略显不妥,现阶段的30%,势必会导致学生对钢琴学习产生错误的认识,以为只要练好期末考试的曲目,便能顺利通过考试,获得学分,因此轻视日常的学习过程,更有甚者长期缺课,意识不到平时上课的重要性。这样必然难以完成教学内容,影响课程实施,不能实现课程目标,从而与培养目标相去甚远。 音乐学本科论文:黑龙江省黑河学院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试点工作总结 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黑河学院音乐系通过教学试点工作,教学管理制度更加完善;教学质量得到了较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显著增强;为科教兴省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现针对几年来黑河学院音乐学本科专业课程试点工作的经验、做法以及存在的问题作以下总结。 一、试点工作经验 1、完善了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黑龙江省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对学校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恰当的定位。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后所反映出来的培养结果反馈到社会,接受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外显特征的评价;反馈到学校自身,接受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 2、优化课程结构 为使我校课程体系建设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确保每位学生得到更加充分、全面的发展,我们对音乐学专业课程进行了优化,将课程结构分为“三大类,一环节”: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地方和学校课程以及实践环节。通过优化这些课程结构,培养了大学生创新能力,使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满足了社会的要求。而且对增强学生的自主参与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完善教材建设 教材是体现创新教育教学理念,传授知识和培养人才的主要媒介和载体,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为了确保高质量的教材进入课堂,我院确立了以“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十一五规划教材”为教材选用的原则,使在学生获得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获得本课程最前沿的信息。试点工作后我们又引进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教材,同时引进了俄罗斯艺术院校的教材及教学内容;还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参与教材建设,在实践环节中不断充实教材内容。 4、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实践环节,积累实践经验,培养创新意识,提高专业技能 在办学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只有加强对实践教学工作的管理,才能真正突出地方院校教育特色,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竞争能力。为此,一方面我们充分利用地处中俄边境的地域优势,每学期在专业教师(含俄罗斯外教)的指导下,举办学生音乐会;组织学生参加院内外的重大演出;定期让学生深入到中小学校参加组织艺术实践活动;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鄂伦春民族音乐采风》和《俄罗斯民族音乐采风》等活动。 5、总结多年与俄罗斯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实践经验,突出办学特色 黑河学院作为中俄4000多公里边境线上中方唯一的一所高等院校,走出了一条边疆高校发展的特色之路。几年来,通过与俄罗斯教育交流与合作,音乐教育专业创出了一条与俄罗斯高等艺术院校教育合作的新模式。通过中俄师生相互的教学交流、培训、艺术实践、音乐采风、师资的引进等方式,在声乐、钢琴、舞蹈、管弦等主修课程中引入了俄罗斯高校优质教育资源、突出了特色,独具魅力。 通过对俄教育交流与合作,学习俄罗斯课程设置注重实用性及俄罗斯教师教学方式注重兴趣性的特点,全力吸引俄罗斯优质教育资源,加大了引进力度,努力做到了“教学计划、课程、教材、教师”四引进。 二、试点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师资队伍还不能适应试点工作的整体要求 由于历史原因以及地理位置的影响,在引进师资力量方面不足,师资队伍总量不足、学历结构不够合理,教师教育观念缺乏创新,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不高,教师来源单一和整体结构不合理等严重问题都是我们今后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2、教育经费的缺乏影响试点工作的发展要求 当前需要做的工作很多,而极为紧迫的是要进一步研究解决好科教发展的外部条件―经费投入问题。一方面黑河学院地处边疆地区,受到当地经济发展的限制,产、学、研结构不够合理,难以通过自身的努力筹集到更多的教育经费;另一方面由于黑河学院属于地方性院校,与重点大学相比,国家投入的办学经费相对薄弱,影响了本科专业课程试点工作的开展。 三、对试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黑河学院音乐学本科专业课程试点工作经过几年的发展,在专业建设、课程内容、教材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如何根据《方案》和《纲要》的要求把课程试点工作开展得更好,还应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建设。 1、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对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专业建设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格局与办学水平,决定着学校培养目标能否实现。今后要将专业建设作为音乐学本科课程试点工作重要的切入点,成为本科课程试点工作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平台。 2、师资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试点工作开展的关键,积极提高团队师资队伍的实力,提高师资队伍的学历、年龄结构等,构建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对于黑河学院音乐学本科专业课程试点工作至关重要,在以后的工作中还要从以下几方面继续努力: ①继续引进俄罗斯高校优质教育资源,短期内计划在原来5名外教的基础上继续引进俄罗斯外教3-4名。 ②优化团队师资结构,进一步提高学历水平、明确各自的教研方向,创造更多的培训、进修、交流机会,大力提高音乐学本科课程的整体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 3、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作为高等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大面积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学院必须积极推进课程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精品课程建设力度,大力推进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建设,落实《黑河学院音乐系精品课程规划》,进一步明确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 以上为我系试点工作开展近3年的总结,相信在教育部体艺司的正确指引下,在黑河学院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下,黑河学院音乐系在大力引进俄罗斯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试点工作一定能够独具特色。 音乐学本科论文:关于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的发展研究 【摘要】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是培养音乐教师和社会音乐文化工作者的重要平台。随着社会诸多因素的不断发展变化,对于音乐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本篇论文主要从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的现状分析、教学理念和体系的改革、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论述对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今后的发展。 【关键词】音乐学 本科专业 发展研究 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是培养音乐教师和社会音乐文化工作者的重要平台。但是近年来,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毕业生的师资水平以及就业率都呈下滑的趋势,且改行率非常高,这说明现行的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方法、学生实践活动能力等具体方面与社会需要和培养未来音乐教师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对我国普通高校现行音乐学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技能训练及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客观分析,并针对现实问题着力加以改革创新已成为一件极为紧迫而富有现实意义的事情。 一、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的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文化、社会音乐生活的不断发展变化,高校扩招改革与专业岗位需求,社会需要与毕业生素质问题发生双重变化,大多数院校音乐院系原来的音乐学本科专业办学定位以及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等都与当下现实的社会音乐生活有一定的错位现象,从而出现了毕业生师资水平以及就业率下滑,改行率高的现象。 我国普通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一直以来是专门人才培养模式,并由此模式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总体来说是没有完全脱离表演专业培养的模式。这主要体现在专业必修课的学科类课程中音乐技能类课程过多,音乐学理论类课程和音乐课堂教学法课程严重不足。音乐学专业既是技能专业也是理论学科,在培养音乐学专业学生的时候,既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演唱、演奏、节目编排等的专业技能,也必须培养学生扎实的音乐理论功底,还应该让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创作、音乐活动组织、策划、音乐活动宣传等方面的实践能力,理当做到技能、理论和实践的并重。而当下大多高校的音乐院系对于音乐学本科专业学生培养基本靠近音乐表演专业,重技能、轻理论、缺实践。造成当今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毕业生专业口径狭窄、专业基础薄弱、科研理论水平低、社会适应能力差,缺乏综合素质等等现象。 教育教学实践类课程单一,甚至脱离实践。学生缺乏必要和足够的课堂教学课、舞台实践、节目编排、音乐活动组织等实践课程,即便一些学校安排了此类课程,也是非常少的课时,或者有的学校就直接放在了实习期,时间为4~8周不等,多数为6周,内容是中学音乐课或是其他社会音乐文化工作。缺乏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的毕业生,必然很难适应、驾驭和组织好实际的课堂教学,当然也很难做好社会其它音乐文化工作,所以,就出现了大批毕业生,不适应社会岗位的需要,专业领域不能得到拓展,学校培养与社会需要不相适应的现象。 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也进行了多次课程改革,但总体框架并未发生大的改变。以分科设置为主流的学科课程体系已不适应新时期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发展的要求。 二、教学理念和体系的改革 (一)进一步明确办学思想 从整体上讲,符合时展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核心,是增强富有时代意义的质量意识和素质教育意识。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必须建立在市场需要的基础上,依据市场的需要培养社会各领域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建立紧密的人才供需关系的高校培养模式。在基础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上,树立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的思想;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的思想;在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的关系上,建立因材施教、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多元发展的人才培养思路。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在新的历史时期,各类高等学校应该不断调整办学思想,明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和要求,依据社会的需要,确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培养已不仅仅是培养音乐教师的单一目的,同时承担着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广泛的音乐文化工作者的任务,以适应当今市场对多类音乐人才的需求。改变以往单一专门人才培养向复合性音乐人才培养发展。 (二)课程设置改革 我国普通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课程改革应在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基础上,体现“面向未来、面向大众、面向社会”的教育发展思想。体现新时期的教育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多元化价值取向,课程设置必须适应社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对专业全面性的要求、对适应多岗位就业的要求,设置创新性、开拓性、研究性的音乐专业课程。对于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的课程结构不要求专一而精,而需要全面发展。 (三)创新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思维 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的课程包含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等属性。所以,在课程设置结构环节,既要体现课程独立又彼此协调共融的属性,又要体现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分类、教学模式设计等环节突出对发散思维的训练,体现出以引导创新思维为核心的课程结构机制的构建。 教学过程要遵循以激发创新意识为中心,引导创新思维为核心,鼓励创新实践为途径,其最终目标是培养创新素养。创新素养涵盖了理解力、创造力、领导力、创新力、沟通力等,是适应社会飞速发展对人才的高素质要求,是音乐素质教育功能的重要体现,同时,作为人文教育之一的音乐教育,是以学生音乐实践能力和素质培养综合发展作为总目标。在音乐教育中倡导“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淡化知识、技能的同时,强调人文素养的培养。 高校音乐学专业的课程改革应优化实用性强的主干课,扩大选修课程范围,以此在扎实学生的主干理论和技能课学习基础上,突出学习的个性发展。在课程内容方面,强化教育学类课程,拓宽基础课程,调整音乐学科专业课程。依据社会的实际需要设置与之相适应的课程,通过合并、新设、优化课程设置结构,增加选修课与自修课的比重,这样会极大的开阔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拓宽学生的理论思维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活动创新能力。有利于形成音乐学专业学生合理的音乐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以适应社会发展对音乐人才的需求。 三、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 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的教学目标并非是培养单纯独唱或独奏型人才,而是具有一定音乐理论知识和演唱演奏能力的社会音乐工作者,即需要综合音乐学知识与从事音乐实践活动能力的工作者。传统音乐学专业教学沿袭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技能课多以琴房一对一小课教学为主,着重训练了学生的独唱独奏的技能及水平,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会专一门而精,但却很难适应社会对于音乐人才的多元需要。所以,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于复合型音乐人才的需求,高校对于音乐学本科专业应该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改革。 理论课应遵循训练学生多听、多看、多说、多写、多想、多问的原则,采用个性教育与共性教育结合的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教师讲为学生问,形成学术讨论为主的教学方式方法。 技能课一对一教学,转变为一对一、小组课和集体课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多听、多看、多想、多讨论,形成师生互动教学为主。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较强的分辨能力。 教学方式方法要从专业性教学向普及性教学转变。强调专业性的精英化教学转变为应用型的普及化教学。集体教学比例和实践教学比例要高出个别教学比例;知识传授与应用能力行为要同时进行,以在实践中掌握知识为主体教学方式;把课堂教学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转变以舞台实践、社会实践和与团体合作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 四、实践教学改革 传统的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主要是舞台实践,所以,长期以来,在实践教学中都只是关注学生的舞台演唱或演奏水平,而忽略了学生音乐活动的组织能力、舞台协作能力、音乐活动的策划能力、音乐创作能力和写作能力等,而目前的社会音乐生活多元化的发展,恰恰需要音乐专业的毕业生具备这些能力。所以,为了使学生符合社会音乐生活的需要,高校音乐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范围需要扩大,并且需要将各种艺术实践纳入学生学分体系或考评体系,促使和保证学生切实的学习和实践行动,获得相应的艺术实践能力。当然,这就需要学校最大限度的给学生提供和创造实践机会,并形成长期和完整的实践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改革关键要改变传统的舞台实践观,确立人文视域中的音乐艺术实践观,即把与音乐有关的一切组织策划活动都纳入实践教学的体系,摈弃以往的把舞台表演作为唯一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在更多、更广泛的音乐活动领域得到实践锻炼。 今后,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大体可以涵盖:舞台表演、舞台策划组织、音乐观摩、音乐活动宣传、音乐比赛、音乐活动分析等等。把以上这些实践活动贯穿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会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极大的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元需求。 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的发展要符合社会音乐生活发展的需求,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只有通过不断的改革和探索,构建科学的教学理念和课程体系,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教学,在各个方面不断完善自己,才能为社会和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音乐人才。 音乐学本科论文: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学生艺术思维对就业趋向的影响研究 【摘 要】随着全国各大院校的扩招,音乐学专业人数的增加,生源质量方面也有所下降,导致部分学生专业基础知识薄弱,大学期间进步较慢,毕业后就业也就成了问题,本论文通过对部分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学生的艺术思维和就业趋向分析,寻找出更加适合此类学生发展的就业方向和工作岗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关键词】音乐学专业;艺术思维;就业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致使更多人去追求精神文明。艺术也成了越来越多的高考生热衷与喜爱的门类。每年全国有上百万艺术特长生进军艺考现场,为考学也好,为寻求艺术之美想潜心研究也罢,随着全国大多数高校增开艺术专业方向,更多的艺术高考生有机会读大学,可是大学毕业就等于失业的问题日益严峻,艺术生就业成了一大问题。艺术专业院校学生专业优秀的毕业生只要是对单位要求不高、而且努力工作,就业还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一般的地方本科院校学生从考入大学时成绩就不是特别的好。在大学虽也努力刻苦学习,但毕业时和专业院校学生相比还是有些差距的,那么他们在找工作时就面临很大压力,学校不够出名,专业不够好,而且人数众多,工作自然不好找,部分学生毕业后面临改行的难题。 面对如此严峻的艺术生就业问题,结合本人也是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的在校大学生,为了让更多的艺术生能够根据自身条件和自身优势去找到适合自己的一份工作,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生长的一片土地使其能茁壮的成长,施展自己的才华。本人从地方本科院校艺术类音乐学专业学生的自身条件和艺术思维的共性进行分析研究,找到适合自己思维方式的企业、事业单位和适合自己的工种。为地方本科院校艺术类音乐学专业学生毕业就业问题略尽绵薄之力。那么艺术类音乐学专业学生都有哪些不同于其他专业的思维方式呢?这样的思维方式能够去哪些企业工作?适合和什么样的人群在一起能够发挥自己最大人生价值呢?这些就是本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 什么是艺术思维 艺术思维就是指在艺术创作活动中,想象与联想,灵感与直觉,理智与情感,意识与无意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经过复杂的辩证关系构成的思维方式,他们彼此渗透,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艺术思维。其中形象思维是主体,起主要作用。 不同的艺术种类、风格、流派、都是艺术思想的传达。高尔基说“艺术靠想象而生存”,每件艺术设计作品,无论是感性还是理性都传达着作者的思想情感。也许这就是艺术思维的共性吧。也许我们不懂凡高的《向日葵》、田崴的《开拓者》,只有他们自己才能对自己作品传达的思想真正了解。这个思维过程将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如日本的浮世绘;浮世绘最初以"美人绘"和"役者绘"(戏剧人物画)为主要题材,后来逐渐出现了以相扑、风景、花鸟以及历史故事等为题材的作品。都是审美的传达。 艺术思维的主要表现方式是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灵感思维。形象思维的培养和提高主要靠田野采风和深入实地体验生活,看到的具体事物通过人的大脑分析获得;抽象思维是通过逻辑推理进行判断分析和论证的一种思维方式;灵感思维是在人类生产时间活动中,人的大脑高度兴奋时偶然产生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具有偶然性、不可预见性、瞬间即逝等特征,可遇而不可求,不过往往建立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后。 二、音乐学专业学生的艺术思维方式有哪些主要特征 首先我们要明白,与艺术有关的知识思维和技术思维并不是艺术性思维。凡是学校里教师教授的知识,只能是一种艺术知识,和思维无关,比如我们听一首音乐,能明确的判断音乐的风格、表达的感情等,这只是在学习与积累中的经验之谈,最多只是一种准确的感受,而并非是自我的艺术性思维。本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并翻阅了许多与之有关的文献资料,得出了音乐学专业学生艺术思维的主要特征如下: (一)艺术思维的重心是直觉 艺术性思维本质不是理性的,而是单纯的感性感觉。起点是感觉,终点是形式。 单从音乐方面讲,艺术思维只是一种直觉。鉴赏一首歌曲,是以最初的直觉来欣赏它的旋律到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而不是通过结合所学的知识,对这首歌曲进行专业的赏析。只有真正融入了自己真实的感情,才能体会真正的艺术。所以说音乐专业学生大部分都是情商大于智商的。在同一件事情上我们通常以感性思维来判断该事物的价值趋向和处理结果。比如说当我们看到一个乞丐在大街上乞讨,就会感觉到他的辛苦和不容易,马上就会尽自己的能力给一些零花钱。我们不会考虑这个乞丐是不是一个骗子。这也是大多数音乐人的共性,感性的情商驱使我们的内心让我们必须这样做。 (二)艺术思维的内容是人生经历的所感 曾看过一本书,书里有大概这样一段话。人与人的共鸣往往不是来源于同等生活水平的人之间,而大多发生在生活差距大,思想境界高度一致的人们身上。就像小孩和老人流下的泪水意义不可能一样。但是教养同等的穷人与富人的思想观念可能会有相同之处。 在《艺术创造论》一书中为艺术制定了这样一个定义“艺术,是一种把人类生态变成直觉审美形式的创造。”那么,艺术思维就是在这个创造过程中,产生的直觉感性思维。人经过对人类世界的认识经历,有了一定的想法,而这些想法与修养气质有关。有些作曲家的词写的好,就是因为现实中经历使他涵养提高,从而艺术思维的修养也随之提高,写出的作品自然是好的。所以说艺术思维来源于对世界和生活的直觉感知。 (三)艺术思维没有确定性 艺术思维指导艺术创作,而艺术创作往往是留给人一定的想象空间。所以艺术思维通常没有确定性。如果艺术思维过于僵化,就不能创作出有吸引力的艺术作品来。 创作艺术的灵感就来自于不确定性,思维是一种意识,不是现实。虽然它来源于现实,但并不代表所有的现实事件都能给艺术的创作提供灵感的。拿一种哀伤的情歌作比喻,热恋中的人是不会有创作哀伤歌曲的灵感的。而人的喜怒通常又在一念之间。这就是最大的不确定性。 三、艺术思维方式对我们的就业趋向有哪些影响 艺术思维总体来说就是人的那一部分感性思维。一般艺术性思维强的,逻辑性思维就比较差。学习艺术的同学一般都相对感性,感觉重于理智。故不适合从事呆板乏味的工作。这对于学艺术的同学是有双向影响的。 对本科音乐毕业生来说,学生们毕业以后一般都会选择什么职业,经过和许多地方本科音乐院校的老师和学生沟通发现,在未来的道路上可选择的工作职业有: 1.公务员: ①宣传部②教育局(厅)③文化(厅)部门④公安部⑤文体局⑥各级政府部门⑦所有认可文学学士学位的公务员岗位。 2.事业单位: ①歌舞表演团体 ②合唱团体③专业文艺团体 ④文化娱乐传播公司⑤演艺经纪公司 ⑥广播电视局⑦地方文体局 ⑧部队文工团⑨医院(音乐治疗)。 3.教育类: ①中小学教师 ②幼儿教师③音乐理论研究员 ④文化宫、青少年宫教师⑤高等教育教师 ⑥专职音乐教师(理论、声乐、钢琴等) ⑦民族音乐研究。 4.传媒类: ①广告公司、文化传播公司②电视台、广播电视③音乐环境工程设计、策划宣传人员④数字音乐版权管理、版权经营、编务⑤唱片公司的电子音乐制作、MV制作、节目创作、数字影视制作、媒体研究、画画合成等⑥电视节目片头、片花、宣传片、预告片制作⑦各类无线增值运营公司、网络音乐编辑、音乐节目编辑⑧网络音乐电台主播。 5.工程类: ①电影厂音乐录音音响工程师②影视剧声音艺术设计工程师 ③舞台音响导演、声学工程师④音乐录音制作工程师⑤网络电台音乐制作工程师⑥电影电视片尾曲插曲编辑工程师。 6.创业类: ①个人音乐工作室、录音棚②MIDI音乐制作人③成立自己的琴行、独立艺术学校④自由撰稿人⑤自由职业艺人⑥传媒公司⑦成立个人演绎公司⑧独立唱片公司⑨影音广告公司⑩独立音乐厂牌 文化传播公司网络音乐电台成立乐器制造厂。 7.销售类: ①琴行经理②唱片行经理③品牌乐器④音乐类书籍批发销售⑤琴行职员⑥乐器厂销售经理⑦乐器厂职员。 8.制造类: ①乐器制作②乐器维修,制造③品牌乐器制作,建立分厂 ④唱片制作的加工⑤承接艺术类书籍的编辑,排版,印刷 9.娱乐类: ①音乐编辑、职业编曲②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人③编辑、音像、唱片公司企划④网络公司、音乐杂志编辑⑤音乐出版社、文化经纪人⑥节目主持人⑦新闻记者。 10.表演类: ①演员、影视演员、话剧演员、音乐剧演员②歌舞剧团演员、民族舞团演员、现代舞团演员③乐队指挥:交响乐团、民族乐团④音棚乐手⑤影视剧配音演员⑥职业乐手:吉他手、键盘演奏家、各类提琴手、中国乐器演奏家、组建职业乐队、管乐演奏家等⑦职业歌手、歌唱家、唱作人。 经过问卷调查得出,有50%以上的人,更喜欢与自己本专业有关的职业,有20%的人喜欢从事艺术指导类工作,大约22%则更喜欢自由职业,影视类,及转为其他职业变成职场强人。只有8%的人希望考研究生去更高的学府深造。 更多的具有艺术思维的艺术生认为自己在创新意识和解决事情的能力上比别人有优势;求职考虑的最重要因素则是实现自我价值和工作环境;首选就业单位是私企而不是国企,原因是国企或者事业单位门槛较高、管理较为严格、艺术性的思维方式得不到更好的发挥。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大部分人只有短期的规划,随机应变能力更强。这也就决定,其实多数人是不适合做老师这个职业的,选择这个也只不过是生活所迫。 四、什么样的工作单位能让此类毕业生更具有发展空间 根据以上观点所述,艺术性思维特点是感性思维大于理性思维,自由创新大于安于现状,艺术美的感知能力强,热爱生活并追求生活趣味。所以哪些单位能够接受具有以上思维特征的毕业生,哪些单位就更有发展空间,笔者通过调查分析,得出以下更为适合此类思维方式的几种职业:自由撰稿人、歌曲词曲作者、活动策划、服装设计师、造型师、摄影师、模特、演员等,因为音乐学专业学生无论在形象、气质、艺术思维修养上,亦或是在情商和创新能力上,都会占有一定优势。所以这些职业更有利于艺术生发挥自身优势,把事业做到最好。 这就是我们对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的学生艺术性思维对就业趋向影响的调查研究所得出的粗浅结论,希望帮助更多的学生找到自己理想的职业,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不足之处恳请音乐界同仁们批评指正。 论文项目:该论文是湖南科技学院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学生艺术思维对就业趋向的影响研究”(立项号:xkyjz20140822)的系列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刘一俗(1993年4月―)女,汉族,河北省张家口市,现就读于湖南科技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1303班音乐学专业。 音乐学本科论文: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转型发展改革探索 摘 要: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地方本科院校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面临转型发展的挑战和机遇,只有积极融入转型发展中,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凝练自身办学特点,找准办学定位,从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学生职业教育等方面入手,加强制度保障,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防控,这样转型发展才能有序推行,取得良好成效。 关键词: 转型发展 目标 举措 保障 风险 一、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1.国家教育发展的环境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①。国务院总理在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化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改革、高等院校综合改革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②。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指出600多所地方高校需要转型,要淡化学科、强化专业,按企业需要、按岗位来对接③。 2.地方教育的发展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地方本科院校对地方基础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四川文理学院是于2006年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地处川东重镇达州市,这所由师范院校升本而来的学校承担着川东北地区基础教育师资的重担。 3.培养人才的规格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面临的首要问题。 艺术教育是基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而音乐教育则是艺术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因此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和文艺工作者是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的重要社会责任。四川文理学院的音乐学专业作为学校的特色专业,不仅在全国的各类专业赛事中获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而且为川东北地区的基础音乐教育培养了大量师资,但随着教育的发展,培养的毕业生也存在就业率低、专业对口率低、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而川东北地区整体对音乐类师资的需求却得不到满足,一些中小学还没有专职的音乐教师,培养的人才和社会的需求存在错位和矛盾。 正是这样,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也面临大量地方艺术教育、文艺工作者的人才需求和自身发展的重大机遇。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④。在这样的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二、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转型发展的目标 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基础音乐教育师资和基层文艺工作者,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以学生的职业发展为核心,接受社会评价。主要达到以下目标:一是办学与地方经济发展对接,二是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对接,三是人才培养规格与工作岗位要求对接,四是中小学和基层文化机构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强化音乐教学理论、注重音乐教学技能应用、突出实践教学,五是人才培养过程体现与中小学合作、工学交替,六是加强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研究为主的科研。 三、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转型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1.重视调研,搞清楚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为加快转型,为改革奠定基础,四川文理学院音乐与演艺学院于2013年开始就着手调研,一是调研了23家用人单位,从满意度看,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满意度有60%,对学生的工作态度满意度有75%,90%的用人单位希望能加强对学生的教学技能、合唱指挥、即兴伴奏等方面的专业训练。二是调研了毕业生,只有50%的学生就业和专业对口,60%的学生认为在学校应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三是调研了在校生,调研结果显示,学生对实践性的课程的兴趣明显优于枯燥的理论学习。 通过调研发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重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专业和学科优势,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与中小学和基层文化机构合作,让用人单位参与育人。加强双师型师资的培养,让教师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真正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应用型艺术人才为目的,以服务地方文化建设为己任,办让学生、社会都满意的专业。 2.分析自身的办学特点。 每所地方本科院校的音乐学专业都不同,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只有深入自我剖析,才有可能真正办出成果,办出特色。 四川文理学院音乐与演艺学院地处大巴山腹地,没有地域优势。从每年在四川招生的实际情况看(四川音乐专业艺考总分400分),330分以上的学生基本被各大音乐院校录取,320分以上的学生基本上了省会城市的高校,280分以上的学生基本被靠近省会城市的高校录取,而四川文理学院录取的音乐学专业学生基本在270分左右,虽然近年来有所改善,但总体生源质量仍然不容乐观。 3.找准办学定位。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具体规定了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的实施措施,这就对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有了准确描述。所以地方本科院校的音乐学专业也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如果和专业音乐学院等定位一样,那么培养歌唱家、高校教师等,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是培养中小学教师是很多同类高校正在做的事,但是真正立足地方,立足基层的高校还不多。例如在川东北地区大量的农村、乡镇中小学却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而作为该地区唯一的高校的音乐学专业,学生毕业后都自视甚高,不愿意去基层。 地方本科院校的音乐学专业只有正视自身的困难,不拼面子,真正立足地方,培养服务于基层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和文艺工作者才是出路。 4.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结构。 一是推行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育人。四川文理学院的音乐学专业课程由公共课、选修课、专业学科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等组成,学生学习的时间被大量的公共理论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占据,通过调研发现,现在的中小学音乐教师需要的钢琴伴奏、声乐演唱、舞蹈编导、合唱指挥、活动策划等专业技能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得到重视,如钢琴、声乐只开设四个学期,合唱指挥只开设两个学期,教材教法只开设一个学期,学生毕业后觉得在学校学到的真正能在工作中用得上技能反而比较少。所以让用人单位根据他们的需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才能真正让学生毕业有学有所用。 二是要加强实践环节,延长见习、实习时间。从现在的大四才开始见习实习工作提前到大三开始见习实习,使毕业前的各层次的实习不低于9个月,让学生提前进入职业状态,使学生毕业后就能很好地适应工作。 三是改革毕业论文,设计的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创新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模式,可以是论文;可以是音乐会,也可以是创业实践,还可以是优秀教学课堂展示,使毕业论文(设计)成为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次实践教学。 四是改革学生学业评价体系,通过技能考查、书面考查等方式重点评价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在的音乐学专业学生学业评价标准往往是以一次考试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虽然已经有平时成绩计入总分,但仍然存在考查方式单一,学生大部分都是应付考试,有的甚至还要作弊。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改变考试方式,加强对学生学习工程的监控,并重点考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降低期末考试的比重,使考试评分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 5.加强教师队伍培养。 一是培养双师型教师,让在职教师深入用人单位挂职锻炼,有针对性地对在校生进行教学。现在的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教师队伍中,大部分是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有比较深入的研究,但对自己从事的专业教学对于解决学生在职业生涯中的实际问题知之甚少,所以让在职教师到用人单位挂职锻炼,让教师真正了解自己的专业教学对于学生就业的作用才能真正让培养应用型人才落到实处。 二是改革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加强教学管理,从教师的备课、上课、考试等环节入手,着重考查教师的教学效果,建立学生评价、教学考核、同行评价的立体评价体系。 三是引导教师从事与培养目标一致的科学研究。 现在教师所撰写的论文,从事的科学研究多数是务虚的,很多仅仅是为了职称的晋升,真正应用型的科学研究少之又少。所以应该引导教师从艺术创作、基础教学等方面进行研究,使艺术创作促进专业教学,以研究基础教学理论提升教学水平。 6.加强就业指导,从入学开始就进行职业教育,使学生能正确选择创业和择业。 学生进校就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规划职业方向,使学生始终在通往职业的路上学习。如学生进校后规划自己毕业后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基层文艺工作者,那么就要引导学生从声乐演唱或乐器演奏、文艺活动策划等方面加强训练。 四、建立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转型发展的保障体系 1.配套政策。 一是成立音乐学专业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整个改革过程的顺利进行。 二是建立系列保障制度。如《音乐学专业教学人才培养方案c定办法》、《音乐学专业课堂规范》、《音乐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XX学院校地合作条例》、《音乐学专业课程考试办法》、《音XX学院“双师型”教师培养办法》等。 三是结合学校绩效考核相关办法,激发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热情,鼓励教师从事与教育改革相关的科学研究。 2.保障条件。 一是具备改革良好的外部条件。从国家到地方,从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都对地方高等院校的转型提出了迫切要求,而国家总体的教育改革目标也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音乐学专业来说是一个发展的良好契机。 二是具备良好的内部条件。地方本科院校一般都有悠久的办学历史,教师队伍中不仅有经验丰富的教授、副教授,更有一批充满活力的年轻教师,通过调研,大部分教师都有迫切的改革欲望。 三是有坚实的物质保障。近年来,国家对地方高校在硬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四川文理学院对音乐学专业的投入逐年加大,不仅建成了独立的音乐教学大楼,更有先进的演播厅、录音棚等完善的教学硬件条件,完全能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四是已经建立较完善的服务地方的模式。地方本科院校的音乐学专业往往都为地方的文化事业、艺术活动作出了重要贡献。四川文理学院音乐与演艺学院也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与达州市的各大中小学、文化馆、政府等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结合大巴山革命老区的特点创作出了一大批接地气的文艺作品,并在全国舞蹈荷花奖、大学生艺术节等专业赛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不仅丰富了达州市的文化生活,而且提升了达州城市文化水平。 五、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及防范 在改革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教师有抵触情绪、用人单位无法真正投入育人的过程中、学生不接受改变和改革措施无法真正落到实处等情况。 针对这些情况首先要做到全体教师齐心协力,把教育改革上升到学院生死存亡的层次上,真正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建立更多的合作育人基地,并根据实际情况重点抓几个单位,在不影响合作单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互派人员。三是在学生中做好宣传工作,从入学开始就让学生明白毕业后可能从事什么工作,并将这个作为学习的动力和方向。 总之,地方本科院校正面临改革发展的重要节点,如何在改革的浪潮中站稳脚跟,办出特色,是地方本科院校目前最首要的问题。而音乐学专业有自身的专业特点,只有找准定位,大胆改革,以社会需求为人才培养目标,融入地方的经济文化发展中,才能在此轮转型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音乐学本科论文:浅谈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教学改革 【摘要】笔者根据自己在青岛大学10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学校音乐学专业本科教学特色及办学现状,从借助综合性大学办学优势,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到根据现有的培养方案提出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建议。从基础做起,优化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规范教学,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音乐学 教学改革 课程综合 随着社会物质与精神文明的飞速发展,对音乐教育人才的需求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如何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合格人才,成为高校当前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尤其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的颁布以来,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成为了研究热点,引起众多专家、学者高度关注,分别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培养模式”等多角度多层次提出各种改革建议及实施方案。笔者亲历了青岛大学音乐学专业的创建、发展与变革,在此,根据自己10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学校办学的现状,就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教学改革谈几点想法。 一、青岛大学音乐学专业办学现状 青岛大学音乐学专业由前身师范学院音乐教育专业发展而来,98年正式开设音乐学(音乐教育)专业,发展至今已包含两个方向:音乐教育方向、音乐理论方向。目前实施的“3+1+1”人才培养模式,“3”是通识教育、专业、专业基础3个课程模块,“1”是创新课程模块,“1”是表演艺术实践项目,在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培养同时兼顾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明显。 经过近20年的发展,在学科队伍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学术交流、科研成果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虽然成绩显著,但现实教学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必要的素质底蕴,专业学习相对困难。课程之间相互独立,缺乏融会贯通,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不足。教学方法模式化,忽略学生基础差异,对单项技能的培训超过对音乐美的教育,偏离了音乐教育的本质,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欠缺。 二、优化通识教育,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具备渊博的知识,良好的文化修养是一个教育从业者必备的素质。针对目前音乐基础教育中,重技能轻文化的弊端,在低年级的时候着重加强学生的文化基础素质教育,弥补文化欠缺。借助综合性大学齐全的学科门类,优质的教学资源,融汇贯通的教学平台,在通识教育中,不仅要加强学生美、史、哲等人文学科课程学习,而且要鼓励学生选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等跨专业跨学科课程,了解不同领域的科学知识,掌握各学科发展动向,开阔眼界,提高个人文化修养,为高年级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各项素质能力提高提供保障。跨学科的学习,为每一个学生打开了一扇新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依托学科优势,培养出更高素质的复合型音乐教育人才。 三、课程综合化,开设综合实践课程 “课程的综合化趋势是课程价值观的深层变革,它由追求‘工具理性’的分科主义课程体系,转向关注生活世界和人格整体发展的综合课程结构与理念”[1],课程综合化是符合教育规律,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有些传统的课程体系有必要进行重新组合调整。参照著名的达尔克罗兹教学体系,可以对部分音乐理论课程进行综合化调整,比如和声、复调、作曲、配器四门课合并组合为一门综合课程,一改以往割裂脱离的教学状态,同时提高了授课效果,减少了学生重复学习的内容,增加了学习其它课程的时间。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增强了学生对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综合掌握与运用。这也正符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中培养目标的要求。 综合理论水平的提升旨在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在目前培养模式中缺乏对综合能力的培养,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在教学中开设综合实践课势在必行。在开设钢琴伴奏、自弹自唱以及合唱指挥等综合实践课程基础之上,采用综合授课方式,比如声乐课、钢琴伴奏课、合唱指挥课以及自弹自唱课,各授课教师在同一时间综合授课,通过各科教师的现场指导,让学生各种专业技能协调发展提高,真正达到各种音乐技能的综合驾驭,实现学以致用,提高择业的竞争力。 四、结语 “音乐教育的本质,在于它的审美特性之体现。这种美的特质是诉诸于心灵的、感情的、形象的、思想的,是其他任何一门教育科目所不能代替的。”[2]如何加强音乐教育内涵建设,提升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我们所有音乐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愿意为音乐教育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音乐学本科论文: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摘要】在大学生就业形势发生改变,人才培养模式走向市场化的时候,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也发生着巨大变化,他们的就业渠道和方向及其趋势值得我们关注。笔者通过调查湖南科技学院音乐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分析当前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为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学生成功就业提供帮助。 【关键词】音乐学专业;就业现状;分析;建议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从1999年高校扩招后,学习和报考音乐学专业的学生人数增加了许多,地方本科院校的音乐学专业招生计划也成倍的增长,造成了近几年,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毕业生数大幅增加,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就业形势严峻。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要提高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必须客观的了解和分析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引导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找准定位和职业目标,努力提高就业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竞争,实现成功就业。本文通过调查湖南科技学院音乐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分析当前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为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学生成功就业提供帮助。 一、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及归因分析 笔者通过对湖南科技学院音乐学专业近三年来毕业的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受社会需求、就业形势及传统就业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学生就业渠道主要有考研升学、考入公办中小学校和事业单位、各类艺术培训机构、到企业公司任职以及自主创业等,呈现出就业面不断拓宽和就业地区分布越来越广的特点。 1.通过硕士研究生考试继续深造。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艺术教育投入的力度,增加了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计划,为艺术类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的大幅增加提供了条件,为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学生继续深造提供了机会。同时,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和实现自身的愿望,越来越多的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学生积极投入到硕士研究生考试中。也有小部分学生选择出国留学或进修,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2.参加全国各地音乐教师入编考试或者与专业相关的事业单位的招考,这是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学生一直以来主选的就业方向。目前,我国许多省市农村地区中小学校缺少音乐教师,对音乐教育专职化、专业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他各类相关部门、事业单位也亟需音乐人才,使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机会有所增加。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学生中女生往往占据总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她们中大部分人的的第一就业期望就是稳定。因此音乐教师就成了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学生(特别是女生)的就业首选。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等与音乐相关的事业单位也因其稳定性强、需求量大而成为许多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学生就业的重要选择。 3.选择国家或地方基层服务项目,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三支一扶”、服务西部计划等。在国家的有关政策、方针的引导下,国家和各地方都积极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大学生服务基层计划,这些项目的优惠政策也具有着普遍的吸引力。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多的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学生愿意选择服务基层,到基层建功立业。 4.应聘音乐琴行或艺术培训机构,担任专业教师。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艺术培养逐步受到家长的重视,形成了较大的艺术教育市场,使得社会出现了规模大小不同的音乐琴行或艺术培训机构,这些培训机构需要大量的音乐专业教师。由于艺术培训机构的工资高、工作自由等原因,也成为许多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学生的就业选择。 5.自主创业。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难,国家、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各地方本科院校也加大了创业教育,采取了帮助学生自主创业的措施,如建立免费的创业孵化基地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尝试着创业,也出现了许多大学生成功创业的例子。部分音乐学专业学生看准了艺术培训这一比较有前景的市场,毕业后,甚至在校期间就开始开办琴行等创业尝试,且不少学生取得了较好的创业成绩。 6.到各类企业、公司任职。目前,很多企业和生活小区需要音乐专干,星级酒店也需要大量的钢琴、舞蹈演员,还有旅游产业也需要大量的音乐人才,都为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同时,由于在企业、公司里工作有着发展空间大、收入高、入职要求低以及工作在城市等优势,到企业、公司任职成为许多大学生的就业选择之一,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学生也不例外。随着全国各地经济的发展和便利的交通,大学生们选择任职的企业、公司也不局限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二、给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学生实现成功就业的对策 目前,社会为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学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但由于音乐学专业毕业生人数的快速增长,社会对音乐学专业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竞争更加激烈,已经形成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作为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应更加的努力学习专业,并不断拓展知识面,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力。本人根据自己近三年所从事的音乐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经验,为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学生就业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上好学校所安排的专业课程的同时,通过自学,掌握更多的专业内外知识,提高参加音乐教师入编考试或升学考试的应试能力。学校安排的课程是教学经验的积累,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特点,所以作为音乐学专业的学生,首先就应该上好学校开设的每一门课程。与此同时,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的学生还应学习和掌握更多的课堂外的知识。如准备参加教师入编考试的同学,课后应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以及基础常识等知识,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因为这是笔试时常考的内容。同时还应锻炼自己的说课能力,练好三首钢琴曲、二首演出歌曲、一支成品舞蹈。当然,事先需取得教师资格证。准备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的同学应尽早确定报考方向,除了统考的英语和政治,《中西方音乐史》和《和声曲式》是许多招考高校的出题重点。当然,在选择报考学校时,应尽量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选择,切忌盲目跟风和攀比,也不能抱着“非名校、专业院校不上”的思想。 2.转变就业观念,参加国家及地方组织实施的基层服务项目,到基层建功立业。近年来,国家和各地方针对传统大学生就业形势发生的变化,为了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难题,引导着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他们到基层工作,陆续组织实施了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选调生和选拔生计划等,由于这些项目的人才需求量大、门槛较低、针对性强等特点,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学生提供许多的就业机会。比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它能实现大部分希望成为音乐教师的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学生的梦想。准备报考“特岗教师”的同学所要准备的内容与教师入编考试的内容基本一致。有些毕业生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工作,想尽办法考入编的教师,应当清楚的看到,绝大多数刚考入编制内的中小学教师都被安排到农村地区的中小学任教,甚至有些地方在招考时就明确说明招考的岗位为农村地区学校。所以,想成为一名光荣的教师,也得“量体裁衣”。随着农村文化建设的推进,许多基层文化单位(如农村文化站)都需要音乐人才,所以,“到村任职”、服务西部也应成为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学生重点考虑的就业渠道之一。 3.在学好主项的同时,根据自身实际和社会需求,尽可能的多学习一些副项,以增加就业“资本”。对于大学生而言,就业能力取决于自身所拥有的专业知识、技能及态度。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学生在高考时都有自己的主项,进入大学后,许多学生仍然将绝大多数精力投入到主项的学习中,而忽视了其他副项的学习。实际上,无论是入职前的各类考试还是入职后的实际工作需求,经常能发现很多学生对于主项以外的副项知之甚少。其实,副项是最重要的补充。为了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每一位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学生都应该摒弃专业上的主项意识,尽可能的多学副项,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音乐人才。 4.了解有关政策和职业要求,为自主创业和到企业、公司任职做好准备。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社会对毕业生素质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然而,由于大学生初出茅庐,没有丰富的社会经验,要想展现自己,必须了解有关政策和职业需求,为自主创业和入职公司企业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创业带动就业”已成为许多地方政府促进就业工作的重点之一,也为此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因此,想自主创业的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学生就需充分了解国家和地方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特别是创业贷款、税收、资助、行政手续优惠简化等内容。同时,要有意识的培养满足社会竞争的决策力、创造力,实践操作能力等,打铁先需自身硬。对于准备到企业、公司入职的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学生而言,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分析自己的实力、价值和需要,找出想做的而又能做的职业,并应针对自己的入职目标企业的类型,学习相关知识,适当的考取一些职业资格证书。如心理咨询师、物流师、高级文秘、计算机、证劵、会计等职业资格证书。 总之,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各高校均在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着改革,但要解决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更需要作为就业主体的同学们认真分析就业形势,调整好就业期望值,努力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以增强就业竞争能力,最终实现成功就业。 音乐学本科论文: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担负着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重任。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即便在今天,计划经济体制对高等教育的惯性作用依然存在。在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的教学中,不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关注学生观念、能力、创新等综合素质培养和提高的倾向依然存在,实践教学、创新教学一直以来是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全面了解目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的教学状况,了解新课程改革环境下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总结借鉴国内外音乐教育的新思想新理念,提出以实践教学体系为基础的、以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的改革思路,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如何创新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构建一个具有较强科学性、操作性、可行性的教研模式,是一项十分复杂和庞大的任务,也是一件值得广大高校教师思考和探索的工作,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包含三层含义。第一层:“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的教育理念以实践、创新为本”,强调确立学生在高校教育科研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教育科研工作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围绕学生的成长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研工作。第二层:“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必须以实践、创新为本”,强调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教育科研基础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第三层:“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的培养过程必须以实践、创新为本”,明确提出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的人才必须全面发展型、综合型、创新型相互促进,师范性、专业性、基础性特征明确。因此,强调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教育内容的实用性、教育过程的实践性、教育手段的科学性、教育评价的激励性以及教育系统的开放性。 一、合理构建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院校为实现其培养目标,为社会输送合格的音乐师资而实施的培养方式。而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则是指相对于专门的理论研究工作者而言的、从事音乐教学具体工作的、优秀的一线教育工作者。由于各校的办学理念不同、课程设置不同、师资力量不同、教学硬件设施不同等因素,造成各地办学模式上的较大差异。而办学模式的差异就必然会带来教学质量上的不同结果。 二、明确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 在培养目标方面,提出:“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教育科研基础的、高素质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并明确提出“三型”相互促进,“三性”的明确特点,强调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培养目标应符合“三个面向”的要求,作为区别于专业音乐院校、普通学校培养目标的特色。 对于培养规格,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要求,其中既有政治思想要求,又有音乐专业知识、技能、能力要求。 1、政治思想要求:领会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熟悉和掌握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热爱教育事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2、音乐专业知识、技能、能力要求:系统地掌握中等学校音乐教育所必备的音乐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多项音乐专业的基本技能技巧(含声乐、钢琴、中外管弦乐器各一项);熟悉了解学校音乐教育规律,胜任音乐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工作;具备比较全面的音乐学知识素养,有较为丰富的中外音乐和多元文化、学科综合的知识与能力;具备较强的音乐审美、音乐表现与音乐创作能力;具备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传授音乐的能力。 3、教育观念、方法、能力的要求:牢固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的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和把握学校音乐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培养目标,能较深入地理解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学会运用符合音乐教育规律的教学方法;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现代教学手段的操作能力;掌握科学的教学评估理论和方法,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当代音乐教育发展新动向,并初步具有从事音乐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4、文化素养、外语、计算机的要求:具有较为宽阔的文化视野和人文、自然科学素养;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能运用计算机,具有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5、身心、情操、品格、为人的要求:具有健康的心理与体魄,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自觉培养为人师表的高尚情操。能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在集体中具有团结、协调的能力。 使学生能够:①具备正确理解音乐、音乐学科、音乐教育、中小学音乐课程在学科体系、文化、教育中的位置和特点的能力,并能够以此为指导来进行学科、课程的教学实践。②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具备胜任中小学音乐教学所必备的音乐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多项音乐专业基本技能技巧的能力。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能运用现代化设备进行教学并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③具备丰富的民族音乐和多元文化、学科综合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创新思维。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④掌握面向全体学生、发展个性、注重实践、提倡创造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⑤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先进教学手段的操作能力。⑥掌握科学的教学评估理论、方法,具备正确评价自身、他人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状况的能力。⑦具备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传授音乐的能力。⑧掌握多能型的专业知识,要求每位学生要具有一定程度的声乐演唱能力,钢琴演奏伴奏能力,初步掌握一门乐器的演奏法,能够组织课堂音乐教学和课外音乐活动。⑨开阔的文化视野。对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有较为深入的了解,理解尊重世界多元文化,通过学科间的渗透获得宽广的文化素养。⑩优良的职业知识。了解现代音乐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和从事音乐教学的基本能力,包括熟悉教育法规,掌握音乐教育理论的基本知识并形成初步的音乐教学实践能力。 音乐学本科论文:谈我们在本科阶段的音乐学习 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音乐类专业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科阶段音乐学习的主要任务,应持的态度,以及相应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本科 音乐学习 态度 方法 民族性 一、明确学习任务 本科学习是我们迈向音乐世界的第一步。在这一阶段,我们应牢固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拓宽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技能,加强对音乐修养的培养和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多渠道全方位地吸取营养,充实自己。 二、端正态度 这里的“态度”是指对各种音乐现象的认识。在本科学习阶段,应该正确对待民族音乐、西方音乐、流行音乐这三个概念。 1.大力弘扬民族音乐。学习民族音乐,更重要的是学习民族音乐所体现出来的民族精神及其内涵,“在于把握我们民族特有的心态、情感、审美意识、思维方式等等,对民族、戏曲、曲艺音乐、民间器乐的研究、吸收、运用都应取其‘神’似,在整体把握上去用功。” 2.广泛吸收西方音乐文化。“中西音乐文化关系”是近现代中国音乐的一个突出主题。无可否认,中西音乐在和声、节奏、曲式结构、乐器、音色乃至音乐的功能、观念、文化渊源等方面各有特色,并且各自取得了丰厚的成果。在对待中西音乐文化关系的问题上,我们也可以采取“多极化”态度。这种“多极化”是指“每一位音乐家在其自身特色话、个性化追求中努力创造自身独特的音乐世界,并由此营造出当代音乐的多极化格局”“音乐是人类生活的表现,东西民族的思想、行为、感情、习惯,既各有不同,其所表现于音乐的,当然也彼此互异了”。在此前提下,中西音乐文化不应强求服,而互相尊重,在借鉴中并行不悖。 应该注意的是,我们在广泛吸收西方音乐文化的同时,也应同时对其它地区(非洲、拉美以及除中国之外的其他亚洲国家)的优秀音乐文化进行学习。 3.宽容对待流行音乐。对待流行音乐,我们应该多一些宽容。流行音乐在歌曲创作上的题材个人化、城市化,歌词的朦胧化、歌谣化,旋律的口语化、时尚化、节奏的舞曲化,演唱的自由化;流行音乐更加关注个人的生命体验和个性的自由创造,对个性、特色、创新显得包容和尊重,这些恰好迎合了现代人的口味。 但我们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现今流行音乐存在的种种不足:由于商品经济意识对现代人的不断渗入,很多音乐人的创作并不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而是利用流行音乐带有群众性、通俗性的特点,一味地片面地追求其商业价值。“今天中国的流行音乐品位较低(从创作、表演到欣赏都是如此),与世界优秀流行音乐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三、注重学习方法 要调动自己学习的主动性,做到多读,多听,多练,以批判怀疑的眼光,与其它学科相结合进行学习。 1.要主动地学习。我们应积极主动的学习各种音乐知识,善于把握、理解、总结各种音乐观念和观点,能够把新旧知识加以联系,注重音乐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同时,也不应忽视“接受学习”。在课堂学习中应加强与老师的探讨、交流、互动,在宽松的氛围中更加主动地进行学习。 2.多读多听多练。本科阶段,应全面阅读,尤其对自己“不喜欢”的音乐家、作品更要仔细分析研究,找出你认为不如意的地方,并尽可能加以解决,这才是一种理性的学习。 多听多练主要对音乐作品而言。“听”,分为“泛听”和“精听”。“练”,是对音乐作品的实际操作,不能盲目地练,要有目的地加以练习,“练”是对作品情感的重塑过程,所以,要注重练习中情感的体验,避免工具化。 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应把“听得见的声音”和“看得见”的文字、图形相联系,要通过乐谱和音乐音响的反复结合对比,使“听”和“看”达到高度的统一,看到乐谱就能“听到”音响效果,听到音乐就能“看到乐谱”。 3.以怀疑的眼光开展学习。学者著书立学,是为了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认识,有些观点难免有局限性,我们在学习中就应多问几个“为什么”。著名音乐家吕骥老师在对编钟进行科学测试时,发现一个钟在敲击时可以发出两个音,史书未有记载,有的音乐史学家也对此持怀疑态度,后经证实:一个编钟确实可以敲击出小三度或大二度的两个音。后来,吕骥老师写到:“不要被古书框住了……”同样的,我们也不要被书本所限制,应以开放审视的眼光做学问。 4.注重其它学科的学习,多学科交融。在不少学生中,流行“专业一百分,文化六十分”的说法,针对音乐类专业开设数学课这一现象更是感觉“莫名其妙”,这些想法带有很大的片面性。一方面,音乐一开始就与文学、宗教、戏剧、哲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要想学好音乐,就必须了解与之息息相关的自然学科、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另一方面,从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对社会最有用、最受欢迎的人。也许有的学科与所学专业没有直接联系,但它可以启发我们的思维,能够让我们多角度、多方位、全面地看待问题。所以,“与其它学科结合”对于音乐学习是必要的。 四、结语 本科阶段的音乐学习对于成才道路十分重要,在这一阶段,我们应自觉培养良好的音乐习惯,学习音乐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注重对自身的精神世界、心灵及内心品位的良好塑造。
农业教育论文:浅析农业职业教育应走出专业设置的误区 论文关键词: 农业职业教育;误区;改革途径 论文摘要: 农业职业教育要走出专业设置的误区,就要从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出发,充分认识三农问题,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健全激励机制,加大实习基地建设,走出一条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一、目前农业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专业改造的误区 农业相对效益较低,使农业职业学校或学院的涉农专业在生源竞争中处于弱势,为了追求生存、发展,多数学校都在大刀阔斧地进行老专业改名、新专业设置,目的是为了吸引生源。但忽略了与之配套的相关改革,改造后的专业大多数换汤不换药,新专业师资力量匮乏;实习基地数量少、规模小,甚至没有,专业课教学依然存在“实验室养猪、黑板上种田”的现象。 2、教学环节的弊端 专业变化快,课程设置跟不上步伐,征订教材教师参与少,教材与实际需要和学生能力脱节,学生水平评价主要以理论考试为主,教师水平评价仍然是传统的方式(教案的规范性、教学环节的完整性、学生对教师的满意程度、领导的印象等),使工作缺乏推动力,教师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导致教师队伍新技能欠缺或技能熟练程度不高,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脱节,技能训练不到位。 由于上述原因,培养出来的学生基础理论不扎实又缺乏特色和职业能力,毕业后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虽然新名称、新专业在招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很快就被扼杀在摇篮中,生源又会陷入困境。 二、抓住机遇、深化改革 1、充分认识三农问题 众所周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力举措。近几年各级政府对农村劳动力的跨地区转移在政策上给与诸多照顾优惠,使其待遇有所改观,但我们看到大中城市大多选择发展资本、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劳动力,况且城市本身存在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在与城市富余劳动力的竞争中多处于劣势,数量庞大的农民工仍然是城市的贫民阶层,低成本、低风险的土地将成为农民生存的最后保障,况且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最终也只能靠农民自己,因此,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既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是对农业职业教育提出的挑战,并带来机遇。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未来农业将成为一项新型产业,同样也要求造就新一代农民来改革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适应现代农业生产需求。农业发展趋势表现在由单纯的数量增长转向优质高产高效,产品系统转向名、特、优、稀、新、少,林果牧渔各业及产品生产规模扩大,发展工厂化基质栽培技术,产业化经营成为农业的走向。以上各项战略均对农村从业人员的种类布局、技术结构和能力的层次规格等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目前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低、优秀科技人才奇缺、信息渠道不畅通阻碍着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效益的提高。职业教育应密切关注“三农”需要,实施全面的、多元化的专业和培训,同时加强与之相配套软硬件建设。抓住机遇,以优质“产品”迎接挑战。 2、走出一条“凭实绩体现质量,以质量创造品牌,以品牌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招生”的良性循环的发展路子 (1)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学校应根据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构建与当地人力资源开发相适应的课程新体系。该体系应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和能力的培养,根据职业能力需求,自制教学方案和教学大纲,强调适用、够用,突出实用性、体现地方化、模块化和现代化。设置区域性或乡土性专业课程,组织编写适合地方特色的实用教材。结合实际增减课程,培养学生熟练使用各种工具书、手册及图表的能力,提高学生适应新形势的能力。 职业的现实性因素决定了职教的课程和教材是多变的,教材的选择要依靠有能力把握现实职业环境、有能力创新的专业教师。至少有内行教师和德才兼备的人员参预订购教材事宜。 (2)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职业教育,如果忽视了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专业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就等于丧失了办学生命力,所以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体系,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一个客观真实的环境,增加学习接触实际技能和社会实践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岗位业务能力。 突出“应用性”的 教学内容。基本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专业课程的理论部分应削枝强干、删繁就简,体现知识能力的“岗位针对性”。教学过程强调结论和应用,教学重点告诉学生“是什么”和“怎么用”,加强基础专业技能训练、实习等实践性教学内容。 (3)启用教学能力评价模式。评价机制对提高教师教学能力至关重要。作为价值导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更是教师能力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评价指标。把学生对常见的一些专业现实问题,有没有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没有通过查找资料、广泛寻求合作、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作为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衡量标准。删减当前的理论考试,把单独进行理论知识测试和技能测试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教学水平的测试方式。有说服力的评价指标可以促进教师在教学上将传统的文化课教室变成“教、学、做”相结合的理论课堂,将实训基地作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应用课堂,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要做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边做边学,教、学、做合一,手、口、脑并用。这样既对学生实行了“高标准、严要求、强训练”,使学生所学习的理论和掌握的技能融为一体;又对教师完善自身理论知识、技能水平和技能熟练程度无论从主观和客观上都起到推动作用。 (4)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无论是改造老专业还是设置新专业,教师能力欠缺是改革的最大障碍。育人先育师,教师的专业培训,应当成为专业建设的前提,只有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教师队伍建设与新专业建设相匹配,新专业才具有生命力。 学校体制、政策对能力的发挥和积极性的影响同样至关重要。学校应以实绩作为能力标准、待遇标准。取缔效益甚微的岗位和影响职工积极性的一劳永逸的待遇,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奖罚制度,建立、健全鼓励扶持政策,使全校职工个个有压力,人人有动力。 支持、鼓励实训基地建设中教师技能的创新、名特优品种的引进、示范、试验。农业受天时、地利的影响明显,允许一二次的失败,鼓励教师大胆实践、探索、创新。支持、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指导专业户或自办实体。以实体和专业户的效益、学生能力展示评价教师能力,并作为评选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的依据。奖励应倾向于技术含量高、难度大、艰苦、能力要求高、对学校发展影响大的工作和岗位,真正体现能者多劳,多劳多得,充分调动全体职员的工作热情,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鼓励专业课教师充分利用寒暑假期,在节假日深入各行业一线参加生产、管理实践活动。经过锻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计划的对教师进行外出培训、考察学习。积极采取引进人才、校企联合等完善师资队伍。 (5)加大实习基地建设。农业职业教育要办好,就要确立培养实用技术型人才的目标,加大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在自己的实训基地上依靠它的技术优势、人员优势,建立一套与专业对口、科技含量高的实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生产实践中去,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学有所练,学有所得。而且该实体能对外营业,效益可观,使基地具有较高的示范性和较强的辐射功能,以此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走出了一条“凭实绩体现质量,以质量创造品牌,以品牌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招生”的良性循环的发展路子。 农业教育论文:论农业职业教育与农业产业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要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必须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当前,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增长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型向现代的集约型转变,使农业的增长由依靠土地、资本、劳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主,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以促进全部生产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为主,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质的飞跃。 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核心是知识和技术的集约,关键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只有培养大量的科技与管理人才,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并研究、引进、开发和应用先进的生产与管理知识,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和经营效益,才能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正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农村从业人员的素质状况要实现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必须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没有高素质的农业从业人员,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就不可能得到推广应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就无法普及,农业劳动生产率就难以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目前,我国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低,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只有39%,每年2000多项能应用的科技成果推广不到1/3,其根本原因是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差,大部分劳动力不能掌握现代科学技术,仍然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方法从事生产,加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足,致使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难以推广。另外,我国建国以来培养的104万农业科技人才,目前只有50万左右尚留在农业战线,平均每万农业人口中科技人员仅6.6人。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农业劳动者素质极为低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严重不足,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实现。因此,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普遍提高农业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大量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人才的需求农业产业化以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促使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为基本特征,它注重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因而,对人才的需求非常广泛,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1.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与操作技能,能运用新型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农业生产者。 实现农业产业化,需要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效率,以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来满足社会需要。它有赖于农业生产新技术和新型农机具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而这些应用离不开新型农业生产者。 2.能研究、引进、开发和推广应用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新技术,能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环节的技术指导与推广者。 我国农业生产基本上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规模较小,缺乏对新技术的研究、引进、开发和应用能力,而农业产业化注重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非常需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产前、产中环节提供有效的服务,这就离不开大量的农业技术指导与推广人才。 3.具有现代经营与管理知识,市场意识强,有开拓精神,懂经营、会管理的农业产业的经营者与管理者。 农业产业化强调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而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现状是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生产和经营,不利于农产品的销售,也影响生产效益与生产者的积极性,因此,需要大量的经营管理人才去做好产后服务、开拓市场、促进销售,从而带动农业生产。 4.能不断开发和应用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与包装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农产品加工者。 实施农业产业化,要使农业产业由目前的低效益、弱质产业向着高效益产业转变,需要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以适应市场需求,这就需要进一步对农业初级产品进行保鲜、贮藏、加工和包装,而这些都需要农业职业教育为其培养大量的专门人才去完成。 搞好农业职业教育,适应农业产业化需要我国目前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较低、文化水平和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低,与现代农业相配套的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市场信息闭塞,农业生产管理落后,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广大农民,普遍缺乏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大量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推广应用,有限的资源不能有效利用,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农业职业教育应充分发挥本身优势,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培养出大量的农业技术人才和经营人才,为提高农民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 1.明确培养目标,调整专业设置。 农业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要适应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农业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和新型农民。 农业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围绕上述培养目标,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与优化,使之与农业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相联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从总体上保证人才培养的适销对路,以更好地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服务。 2.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 农业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应以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打破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模式,逐步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观念,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有选择性地开设课程,注重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在传授给学生以先进的知识和实用的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自主选择能力,以提高其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本领。 3.加强实践教育,注重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师生共同承担实习基地的生产、经营任务,产教结合,教师既传授知识,又作为师傅传授技能,实地指导生产与经营;学生既学习知识,又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增加感性认识,掌握生产技能,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既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又培养和提高了生产经营能力。因此,农业职业教育应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创造良好的实验实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去培养和训练实践技能,并加强考核,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4.推动教师深造,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农业职业教育中的教师,不仅是理论教学的设计者与执行者,还是联系实际的实践者和指导者。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实现农业职业教育目标,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根本保证。教师应加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更新专业知识,树立素质教育新观念,积极探索和实践农业职业教育的新方法、新形式,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实践与专业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开展农业科研活动,密切关注教学与专业发展新动向;努力学习,拓宽知识面,提高学历和职业技能。 5.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职业教育培养输送的新型劳动者,应是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因此,农业职业教育应把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牢固树立起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为目的的素质教育观念;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使学生在农业产业化建设中体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具备深厚扎实的文化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具备创新意识、竞争能力、适应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一专多能、能适应多个职业岗位的能力;具备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顽强的意志,能经受挫折和承受环境变化的良好的心理素质。 农业教育论文:试谈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的研究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农业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模式 论文摘要:本论文在进行调查研究和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并结合盐城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实际情况,在剖析盐域市农业职业教育现状基础上,找出问题,提出盐城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对策,以推动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20年来,农业职业教育呈现了开放搞活和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职业教育全面走向市场,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在发展中遇到许多新困难、新问题、新挑战。 一、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现状 盐城市农业职业学校目前主要有四家: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射阳职业高级中学、建湖二职中、东台二职中。 1、盐城农业学校建于1952年,是一所知名度较高的省部级重点学校,长期开设果树、农学专业、2004年3月,盐城农校升格为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2、射阳职业高级中学是一所在全国有影响的农业类职业中学,江苏省射阳职业高级中学创建于1983年,设有13个专业,50个教学班,师生员工3000多人。 3、江苏省建湖第二职业高级中学是省级重一皇职业中学,学校化于建湖县东郊钟庄镇,学校设有现代农业、园林等专业,为学生成才就业创造优越的条件。 4、苏省东台第二职业高级中学创建1968年,是一所省级(国标)重点职业高级中学:学校拥有多种经营、半自动化鸡场等20多个文习场地和多种经营等专业实验室。 二、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模式分析 1、盐城农校培养人才模式 盐城农校培养的是实用技术人才,它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农业生产所需的实用技术.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 2、射阳职业高级中学培养人才模式 盐城市射阳职业高级中学是盐城市的四所农业职业高中之一。教学的组织模式和盐城农校是一样的教学大纲、教材的要求相对低一些。学制为二至三年,但是它的教学大纲、教材的要求相对低一些。 三、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盐城市农业学校办学方向不明晰 随着盐城丁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许多农业职校把视角从农村转向城市,纷纷停办原来的涉农专业,改办而向城市的机械、电子等专业,农林专业规模相当小,2008年盐城中职招生中涉农专业仅占2.2%,且多为参加汀苏对口单招升学班,加入应试行列。许多农业职校没有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思想相当严重。 2、盐城市中等农业学校生源下滑 招生难的问题已成为制约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1997—2000年盐城市农业巾专经历了历史性转折和困境,前:年基本保持稳定的发展势头,但到2000年,农业中专招生人数严重下滑四所不同层次的农业类学校学生培养米看,都存在着在招生规模不断扩的同时,农、啦类学生招生比例不断下降的明显反差。 3、生源基础素质差 从盐城农校近十年录取学生的平均成绩统计(见表)可以看出.并轨前录取的学生平均成绩较高,但并轨后录取的学生平均成绩呈逐年下降趋势,到了2004年以后,入校学生的平均成绩还不到300分。这是由于招生困难,中等农业学校为了维持办学,文化基础再差的学生只要愿意读农校,还得招收进来培养。 4、办学经费不足 农业学校的建设起点普遍较低,财政投入少,收费低,基础设施差,实验设备落后,现代化教学手段装备不足,实习基地科技含量和产业化水平较低。 5、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由于严重缺乏专业教师,所以中等农业学校不得不从校外聘请专业人员从事专业课教学,有的外骋人员甚至只会操作不会讲,有的只是为了一些课时费而上课,责任心不强。 6、农业学校办学模式封闭 许多教师还是习惯于传统教学方法一支粉笔、一本书,于是出现了“教室里养猪,黑板上种田”的现象比比皆是。这对于适用性很强的农学教育以及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说,已经严重的不能适府当前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7、毕业生就业难 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农业中专业生主要就业单位一乡镇农技推广部门基本满编,甚至趟编。农科类毕业生对口从业率不足20%。许多毕业生走上外出务工的路子。 四、盐城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盐城农业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大成绩同时存在不少的问题。经过分析现阶段中等农业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借鉴一些发达国家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经验,笔者提出发展盐城农业职业教育的对策。 1、明确办学指导思想 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非常广阔的空间和前途、相对于其他职业学校,积极“投身科教兴农主战场,坚持为‘三农’服务”,必须贯穿在学校各项工作的始终。 2、实行农业专业优惠政策 当前盐城要通过招生宣传,增强全社会的职教意识加快盐城农业职教免费的步伐,可以以职教券的形式实行减免费政策.实施农贫同学生助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政策辅以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学费减免、校内赞助等措施。 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让学生到生产第一线直接感受“大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开展科学研究,把研究成果整合到教学内容上来,小断更新知识。并积极推行学分制,实行弹性学习制度和灵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创造条件: 4、构建多元化办学机制 突破中等农业职业教育长期单一部门办学的管理格局,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多元化的办学机制。 5、提高师资队伍建设 盐城市应加大农业职教师资培养力度,从以下几方面蕾手培养农业职业教师:一是要依托1-2所高职院校人力培养巾职师资;二二是要大力引进专业教师和聘请农业专家、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改善师资队伍结构。 6、改进办学模式 农业职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按照“产教结合”的教育思想,根据学习需要,自己从电脑网络中查询信息、最新资料等;图书馆全面向学生开放,学生可随时查阅或复印材料,使用针对性、实用性很强的“活”教材。 7、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 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力度,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保证毕业生的就业。 结语 随着前不久困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开发正式升格为国家战略。盐城作为江苏沿海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利用沿海独特资源,积极发展海洋产业、盐土特色农业和沿海农产品加工业,盐城农业职业教育必须溶入沿海开发大战略中去,为盐城地方经济振兴作出应有贡献。 农业教育论文:论努力构建现代农业物流人才教育教学体系 论文关键词:农业 物流人才 教育教学体系 论文摘要: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业产业化,核心是形成先进的农业产业链。将农业职业教育的专业优势与现代物流经营理念相互渗透,构建培养现代农业物流人才教育教学体系,对于建设和谐、节约型社会将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中国农民收入低和农村的生产方式、观念是密切相关的,今天的农村生产经营仍旧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为主,分散、跟风经营的高生产成本,销路不畅的瓶颈现象,堪忧的是,农村有资源却贫穷。解决“三农”问题亟待在中国农村形成生产规模化、深加工;经营产供销一体化;结构绿色生态链,从而走出一条新型农业产业化道路,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物流。 中国是农业大国,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化的人才何在?如何培养?如何发展、构建培养现代农业物流人才教育教学体系并以此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 目前由于物流业在我国正向着现代化迈进,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尚未形成以物流科技创新和知识型物流人才为核心的物流教育目标体系,尤其是农业物流人才教育领域更是缺乏规范化的物流人才培养途径。因此从教育体系的构建入手,以国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决心为契机,结合现代物流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围绕农业物流人才培养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建设、师资建设、教材建设四大方面构建教育教学体系,努力探求培养高素质农业物流专业人才的途径已势在必行。 农业职业教育要真正培养出能够带动农业、农村、农民摆脱贫穷的现代农业物流人才,应从以下三点出发:第一,首先改进人才培养模式,调整课程设置结构。在职业教育中淡化专业间的界限,拓宽专业的口径,增强专业的弹性,加强专业间的交叉性和互联性。今天中国农村不仅需要农业技术人员,更需要既懂农业又懂市场运作、产业经营、销售、管理、信息技术的实用性、复合型人才;第二,加强实践环节,物流业所需要的专业人员须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只有理论和实践真正得到良好的结合,物流业才能得到较快的发展。高水平的物流教育培训体系,才能保证农业物流业专业人才较高的专业素质。同时针对农村经济落后、复杂的现状,构建农业物流教育体系一定要实现对学生的创新、适应、分析、判断、经营能力以及团队精神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是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的基础;第三,广大的生源应该立志于农、取之于农,立足于农、服务于农。因为解决“三农问题”无论以人为本还是抓经济源头,聚焦点是要有农业规模、循环、生态、绿色经济的建设者。 作为高等职业教育者欲从教育教学领域寻找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构建培养现代农业物流人才教育教学体系,是一项富有时代使命的重要课题,也是当今职业教育改革的创新之处。具体应该体现在三个比较优势上:农业产品产业链规模经营比独立经营和单品经营农产品所具有的成本效益优势;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人才培养模式比独立专业学科的人才培养,具有理性、前瞻性和适应性的优势;传统产业(农业)和现代新兴产业(现代物流)相结合,具有古典精粹与现代潮流相结合的创新理念优势。 总之,按照我们现有的农业职业教育的专业优势与现代物流新型经营理念相互渗透,构建现代农业物流人才教育教学体系,培养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现代农业物流人才,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将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农业教育论文:浅析农业职业教育应走出专业设置的误区 论文关键词: 农业职业教育;误区;改革途径 论文摘要: 农业职业教育要走出专业设置的误区,就要从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出发,充分认识三农问题,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健全激励机制,加大实习基地建设,走出一条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一、目前农业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专业改造的误区 农业相对效益较低,使农业职业学校或学院的涉农专业在生源竞争中处于弱势,为了追求生存、发展,多数学校都在大刀阔斧地进行老专业改名、新专业设置,目的是为了吸引生源。但忽略了与之配套的相关改革,改造后的专业大多数换汤不换药,新专业师资力量匮乏;实习基地数量少、规模小,甚至没有,专业课教学依然存在“实验室养猪、黑板上种田”的现象。 2、教学环节的弊端 专业变化快,课程设置跟不上步伐,征订教材教师参与少,教材与实际需要和学生能力脱节,学生水平评价主要以理论考试为主,教师水平评价仍然是传统的方式(教案的规范性、教学环节的完整性、学生对教师的满意程度、领导的印象等),使工作缺乏推动力,教师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导致教师队伍新技能欠缺或技能熟练程度不高,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脱节,技能训练不到位。 由于上述原因,培养出来的学生基础理论不扎实又缺乏特色和职业能力,毕业后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虽然新名称、新专业在招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很快就被扼杀在摇篮中,生源又会陷入困境。 二、抓住机遇、深化改革 1、充分认识三农问题 众所周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力举措。近几年各级政府对农村劳动力的跨地区转移在政策上给与诸多照顾优惠,使其待遇有所改观,但我们看到大中城市大多选择发展资本、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劳动力,况且城市本身存在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在与城市富余劳动力的竞争中多处于劣势,数量庞大的农民工仍然是城市的贫民阶层,低成本、低风险的土地将成为农民生存的最后保障,况且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最终也只能靠农民自己,因此,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既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是对农业职业教育提出的挑战,并带来机遇。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未来农业将成为一项新型产业,同样也要求造就新一代农民来改革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适应现代农业生产需求。农业发展趋势表现在由单纯的数量增长转向优质高产高效,产品系统转向名、特、优、稀、新、少,林果牧渔各业及产品生产规模扩大,发展工厂化基质栽培技术,产业化经营成为农业的走向。以上各项战略均对农村从业人员的种类布局、技术结构和能力的层次规格等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目前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低、优秀科技人才奇缺、信息渠道不畅通阻碍着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效益的提高。职业教育应密切关注“三农”需要,实施全面的、多元化的专业和培训,同时加强与之相配套软硬件建设。抓住机遇,以优质“产品”迎接挑战。 2、走出一条“凭实绩体现质量,以质量创造品牌,以品牌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招生”的良性循环的发展路子 (1)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学校应根据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构建与当地人力资源开发相适应的课程新体系。该体系应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和能力的培养,根据职业能力需求,自制教学方案和教学大纲,强调适用、够用,突出实用性、体现地方化、模块化和现代化。设置区域性或乡土性专业课程,组织编写适合地方特色的实用教材。结合实际增减课程,培养学生熟练使用各种工具书、手册及图表的能力,提高学生适应新形势的能力。 职业的现实性因素决定了职教的课程和教材是多变的,教材的选择要依靠有能力把握现实职业环境、有能力创新的专业教师。至少有内行教师和德才兼备的人员参预订购教材事宜。 (2)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职业教育,如果忽视了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专业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就等于丧失了办学生命力,所以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体系,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一个客观真实的环境,增加学习接触实际技能和社会实践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岗位业务能力。 突出“应用性”的 教学内容。基本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专业课程的理论部分应削枝强干、删繁就简,体现知识能力的“岗位针对性”。教学过程强调结论和应用,教学重点告诉学生“是什么”和“怎么用”,加强基础专业技能训练、实习等实践性教学内容。 (3)启用教学能力评价模式。评价机制对提高教师教学能力至关重要。作为价值导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更是教师能力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评价指标。把学生对常见的一些专业现实问题,有没有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没有通过查找资料、广泛寻求合作、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作为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衡量标准。删减当前的理论考试,把单独进行理论知识测试和技能测试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教学水平的测试方式。有说服力的评价指标可以促进教师在教学上将传统的文化课教室变成“教、学、做”相结合的理论课堂,将实训基地作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应用课堂,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要做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边做边学,教、学、做合一,手、口、脑并用。这样既对学生实行了“高标准、严要求、强训练”,使学生所学习的理论和掌握的技能融为一体;又对教师完善自身理论知识、技能水平和技能熟练程度无论从主观和客观上都起到推动作用。 (4)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无论是改造老专业还是设置新专业,教师能力欠缺是改革的最大障碍。育人先育师,教师的专业培训,应当成为专业建设的前提,只有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教师队伍建设与新专业建设相匹配,新专业才具有生命力。 学校体制、政策对能力的发挥和积极性的影响同样至关重要。学校应以实绩作为能力标准、待遇标准。取缔效益甚微的岗位和影响职工积极性的一劳永逸的待遇,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奖罚制度,建立、健全鼓励扶持政策,使全校职工个个有压力,人人有动力。 支持、鼓励实训基地建设中教师技能的创新、名特优品种的引进、示范、试验。农业受天时、地利的影响明显,允许一二次的失败,鼓励教师大胆实践、探索、创新。支持、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指导专业户或自办实体。以实体和专业户的效益、学生能力展示评价教师能力,并作为评选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的依据。奖励应倾向于技术含量高、难度大、艰苦、能力要求高、对学校发展影响大的工作和岗位,真正体现能者多劳,多劳多得,充分调动全体职员的工作热情,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鼓励专业课教师充分利用寒暑假期,在节假日深入各行业一线参加生产、管理实践活动。经过锻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计划的对教师进行外出培训、考察学习。积极采取引进人才、校企联合等完善师资队伍。 (5)加大实习基地建设。农业职业教育要办好,就要确立培养实用技术型人才的目标,加大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在自己的实训基地上依靠它的技术优势、人员优势,建立一套与专业对口、科技含量高的实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生产实践中去,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学有所练,学有所得。而且该实体能对外营业,效益可观,使基地具有较高的示范性和较强的辐射功能,以此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走出了一条“凭实绩体现质量,以质量创造品牌,以品牌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招生”的良性循环的发展路子。 农业教育论文:论农业职业教育与农业产业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要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必须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当前,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增长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型向现代的集约型转变,使农业的增长由依靠土地、资本、劳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主,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以促进全部生产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为主,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质的飞跃。 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核心是知识和技术的集约,关键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只有培养大量的科技与管理人才,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并研究、引进、开发和应用先进的生产与管理知识,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和经营效益,才能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正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农村从业人员的素质状况要实现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必须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没有高素质的农业从业人员,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就不可能得到推广应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就无法普及,农业劳动生产率就难以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目前,我国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低,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只有39%,每年2000多项能应用的科技成果推广不到1/3,其根本原因是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差,大部分劳动力不能掌握现代科学技术,仍然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方法从事生产,加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足,致使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难以推广。另外,我国建国以来培养的104万农业科技人才,目前只有50万左右尚留在农业战线,平均每万农业人口中科技人员仅6.6人。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农业劳动者素质极为低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严重不足,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实现。因此,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普遍提高农业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大量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人才的需求农业产业化以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促使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为基本特征,它注重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因而,对人才的需求非常广泛,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1.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与操作技能,能运用新型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农业生产者。 实现农业产业化,需要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效率,以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来满足社会需要。它有赖于农业生产新技术和新型农机具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而这些应用离不开新型农业生产者。 2.能研究、引进、开发和推广应用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新技术,能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环节的技术指导与推广者。 我国农业生产基本上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规模较小,缺乏对新技术的研究、引进、开发和应用能力,而农业产业化注重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非常需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产前、产中环节提供有效的服务,这就离不开大量的农业技术指导与推广人才。 3.具有现代经营与管理知识,市场意识强,有开拓精神,懂经营、会管理的农业产业的经营者与管理者。 农业产业化强调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而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现状是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生产和经营,不利于农产品的销售,也影响生产效益与生产者的积极性,因此,需要大量的经营管理人才去做好产后服务、开拓市场、促进销售,从而带动农业生产。 4.能不断开发和应用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与包装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农产品加工者。 实施农业产业化,要使农业产业由目前的低效益、弱质产业向着高效益产业转变,需要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以适应市场需求,这就需要进一步对农业初级产品进行保鲜、贮藏、加工和包装,而这些都需要农业职业教育为其培养大量的专门人才去完成。 搞好农业职业教育,适应农业产业化需要我国目前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较低、文化水平和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低,与现代农业相配套的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市场信息闭塞,农业生产管理落后,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广大农民,普遍缺乏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大量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推广应用,有限的资源不能有效利用,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农业职业教育应充分发挥本身优势,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培养出大量的农业技术人才和经营人才,为提高农民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 1.明确培养目标,调整专业设置。 农业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要适应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农业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和新型农民。 农业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围绕上述培养目标,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与优化,使之与农业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相联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从总体上保证人才培养的适销对路,以更好地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服务。 2.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 农业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应以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打破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模式,逐步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观念,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有选择性地开设课程,注重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在传授给学生以先进的知识和实用的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自主选择能力,以提高其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本领。 3.加强实践教育,注重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师生共同承担实习基地的生产、经营任务,产教结合,教师既传授知识,又作为师傅传授技能,实地指导生产与经营;学生既学习知识,又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增加感性认识,掌握生产技能,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既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又培养和提高了生产经营能力。因此,农业职业教育应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创造良好的实验实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去培养和训练实践技能,并加强考核,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4.推动教师深造,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农业职业教育中的教师,不仅是理论教学的设计者与执行者,还是联系实际的实践者和指导者。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实现农业职业教育目标,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根本保证。教师应加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更新专业知识,树立素质教育新观念,积极探索和实践农业职业教育的新方法、新形式,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实践与专业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开展农业科研活动,密切关注教学与专业发展新动向;努力学习,拓宽知识面,提高学历和职业技能。 5.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职业教育培养输送的新型劳动者,应是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因此,农业职业教育应把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牢固树立起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为目的的素质教育观念;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使学生在农业产业化建设中体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具备深厚扎实的文化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具备创新意识、竞争能力、适应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一专多能、能适应多个职业岗位的能力;具备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顽强的意志,能经受挫折和承受环境变化的良好的心理素质。 农业教育论文:试谈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的研究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农业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模式 论文摘要:本论文在进行调查研究和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并结合盐城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实际情况,在剖析盐域市农业职业教育现状基础上,找出问题,提出盐城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对策,以推动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20年来,农业职业教育呈现了开放搞活和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职业教育全面走向市场,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在发展中遇到许多新困难、新问题、新挑战。 一、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现状 盐城市农业职业学校目前主要有四家: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射阳职业高级中学、建湖二职中、东台二职中。 1、盐城农业学校建于1952年,是一所知名度较高的省部级重点学校,长期开设果树、农学专业、2004年3月,盐城农校升格为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2、射阳职业高级中学是一所在全国有影响的农业类职业中学,江苏省射阳职业高级中学创建于1983年,设有13个专业,50个教学班,师生员工3000多人。 3、江苏省建湖第二职业高级中学是省级重一皇职业中学,学校化于建湖县东郊钟庄镇,学校设有现代农业、园林等专业,为学生成才就业创造优越的条件。 4、苏省东台第二职业高级中学创建1968年,是一所省级(国标)重点职业高级中学:学校拥有多种经营、半自动化鸡场等20多个文习场地和多种经营等专业实验室。 二、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模式分析 1、盐城农校培养人才模式 盐城农校培养的是实用技术人才,它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农业生产所需的实用技术.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 2、射阳职业高级中学培养人才模式 盐城市射阳职业高级中学是盐城市的四所农业职业高中之一。教学的组织模式和盐城农校是一样的教学大纲、教材的要求相对低一些。学制为二至三年,但是它的教学大纲、教材的要求相对低一些。 三、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盐城市农业学校办学方向不明晰 随着盐城丁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许多农业职校把视角从农村转向城市,纷纷停办原来的涉农专业,改办而向城市的机械、电子等专业,农林专业规模相当小,2008年盐城中职招生中涉农专业仅占2.2%,且多为参加汀苏对口单招升学班,加入应试行列。许多农业职校没有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思想相当严重。 2、盐城市中等农业学校生源下滑 招生难的问题已成为制约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1997—2000年盐城市农业巾专经历了历史性转折和困境,前:年基本保持稳定的发展势头,但到2000年,农业中专招生人数严重下滑四所不同层次的农业类学校学生培养米看,都存在着在招生规模不断扩的同时,农、啦类学生招生比例不断下降的明显反差。 3、生源基础素质差 从盐城农校近十年录取学生的平均成绩统计(见表)可以看出.并轨前录取的学生平均成绩较高,但并轨后录取的学生平均成绩呈逐年下降趋势,到了2004年以后,入校学生的平均成绩还不到300分。这是由于招生困难,中等农业学校为了维持办学,文化基础再差的学生只要愿意读农校,还得招收进来培养。 4、办学经费不足 农业学校的建设起点普遍较低,财政投入少,收费低,基础设施差,实验设备落后,现代化教学手段装备不足,实习基地科技含量和产业化水平较低。 5、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由于严重缺乏专业教师,所以中等农业学校不得不从校外聘请专业人员从事专业课教学,有的外骋人员甚至只会操作不会讲,有的只是为了一些课时费而上课,责任心不强。 6、农业学校办学模式封闭 许多教师还是习惯于传统教学方法一支粉笔、一本书,于是出现了“教室里养猪,黑板上种田”的现象比比皆是。这对于适用性很强的农学教育以及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说,已经严重的不能适府当前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7、毕业生就业难 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农业中专业生主要就业单位一乡镇农技推广部门基本满编,甚至趟编。农科类毕业生对口从业率不足20%。许多毕业生走上外出务工的路子。 四、盐城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盐城农业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大成绩同时存在不少的问题。经过分析现阶段中等农业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借鉴一些发达国家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经验,笔者提出发展盐城农业职业教育的对策。 1、明确办学指导思想 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非常广阔的空间和前途、相对于其他职业学校,积极“投身科教兴农主战场,坚持为‘三农’服务”,必须贯穿在学校各项工作的始终。 2、实行农业专业优惠政策 当前盐城要通过招生宣传,增强全社会的职教意识加快盐城农业职教免费的步伐,可以以职教券的形式实行减免费政策.实施农贫同学生助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政策辅以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学费减免、校内赞助等措施。 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让学生到生产第一线直接感受“大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开展科学研究,把研究成果整合到教学内容上来,小断更新知识。并积极推行学分制,实行弹性学习制度和灵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创造条件: 4、构建多元化办学机制 突破中等农业职业教育长期单一部门办学的管理格局,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多元化的办学机制。 5、提高师资队伍建设 盐城市应加大农业职教师资培养力度,从以下几方面蕾手培养农业职业教师:一是要依托1-2所高职院校人力培养巾职师资;二二是要大力引进专业教师和聘请农业专家、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改善师资队伍结构。 6、改进办学模式 农业职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按照“产教结合”的教育思想,根据学习需要,自己从电脑网络中查询信息、最新资料等;图书馆全面向学生开放,学生可随时查阅或复印材料,使用针对性、实用性很强的“活”教材。 7、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 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力度,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保证毕业生的就业。 结语 随着前不久困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开发正式升格为国家战略。盐城作为江苏沿海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利用沿海独特资源,积极发展海洋产业、盐土特色农业和沿海农产品加工业,盐城农业职业教育必须溶入沿海开发大战略中去,为盐城地方经济振兴作出应有贡献。 农业教育论文:浅析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作者:高吭 李玉柱 姬江涛 贺智涛 李心平 貌建华 罗四倍 论文关键词:行业人才;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论文摘要: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致力于为社会培养农机专业人才,具有明显的行业背景。面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调整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人才队伍已势在必行。通过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构建农机专业教学人才队伍,建立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是本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本次教育教学改革通过人才队伍的调整与完善,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方案、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为行业和地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在长期产学研合作教育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本专业教学团队于2003年起,在“河南省教育厅高校创新团队”计划项目和河南科技大学教改课题的资助下,以河南科技大学具有50年办学历史的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为试点,以“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国家级建设点建设为契机,系统地开展了“农业机械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创新与实践”项目研究。 教学团队在国内外进行了广泛调研,走访了日本筑波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江苏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国内外同类高校。在查阅大量资料和参加国内外教育教学会议交流经验的基础上,剖析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多种典型模式,树立了产学研合作教育新观念。走访了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收获机械有限公司、河南省坤达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郑州三中收获实业有限公司、河南强豫农业技术装备有限公司、洛阳卓格哈斯机械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业,发放调查问卷1000多份,对毕业生的状况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一、提高认识,明确教学改革思路 树立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合作教育新观念,进一步提高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认识。确定了“一条主线、两个突出、一个强化、一个目标”的教学改革思路。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主线,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突出学科基础,加强学科基础教育;突出工程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强化专业方向特色,凸显办学特色优势;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为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工学、农学、管理学齐备的多学科优势,拓宽专业发展空间,开设具有明显行业特征的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农业机械设计制造及经营管理的综合能力。 二、全程互动,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新模式 结合多年的校企合作办学经验,提出了“校企全程互动”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新模式。全程互动主要体现在招生计划、培养方案、理论实践教学、基地队伍建设、课程教材建设、科学研究和就业创业等环节的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紧密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和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具体实施方式有:(1)利用科研与生产提升办学条件。自2000年以来,本学科共计入校经费1000余万元,在进行科研的过程中,研制成功各类实验样机如切割器实验台、风扇实验台、犁体外载测定装置等12台,价值60余万元。通过设置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开发项目,内容涵盖专业课实验内容的50%以上。(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生产实践能力。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一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夹具设计、冲压模具设计、毕业设计等38周的实践环节,强化了实践环节,提高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同时,还建设了若干个满足专业教学要求的、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保证学生受到与现代生产技术水平相对应的岗位实习训练。(3)生产实践发现的问题反馈于科研。针对我国玉米机械化收获存在的问题,对玉米收获机械、玉米秸秆处理、玉米根茬处理等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有效降低了玉米联合收获机的作业功耗,解决了双行背负式玉米联合收割机配套主机宽度较大,田间作业开道困难等问题,正是生产实践对科研的反馈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不竭的动力。(4)利用科研成果和生产实践丰富教学内容。专业教师将科研和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穿插到本科生课堂教学中,以实际积累的工作经验和科研心得丰富本科生教学内容。(5)用科研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专业教师十分注重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本科生到研究项目中来参加课题工作,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学有所用。要求专业教师在进行校基金与校实验技术开发基金的研究中要有本科生参与,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与实践能力。 三、校企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新方案 针对农业机械行业的新发展、新需求,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研究教学计划,制订了“厚基础、精专业、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低年级学生统一开设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构建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完备知识结构,以利于学生长远发展,使学生就业后能迅速胜任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高年级学生主要强化实践环节和动手能力。 建立了与生产实际、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二平台+专业方向+创新教育”的课程体系。二平台是基础课程教学平台和农业机械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基础课程教学平台由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两个模块构成,开设课程主要包括科学基础、人文社科基础、工程学基础和专业基础四大部分,占总学分的65%,实现厚基础教育。农业机械综合实践教学平台由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和专业实验室构成,为学生基本技能训练、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专业方向包括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2个模块,占总学分的8.5%。创新教育包括全校公选课、素质教育和综合创新3个模块,占总学分的9%。将创新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渗透到教学科研、工程实践和公益活动等各个环节,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 四、强化能力,优化实践教学新体系 建立与理论课程体系相适应的“四层次、八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四层次由基本素质、基础技能、专业技术和综合训练组成。八模块由素质拓展、科技创新、科研训练、工程训练、专业技能等模块组成,构建了学生基本素质、基本技能和专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框架,占总学分的18%。 充分利用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科研基地,以现代农业装备设计技术和先进农机制造技术为基础,以农机设计与制造信息化技术为纽带,整合、充实、提升原有实验室资源。同时,依托形成的行业合作优势,校企联合建立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全方位构建集农机设计与制造、智能控制、农业机器人技术、测试测量技术为一体的开放式农业机械综合实践教学平台。 五、专兼结合,形成教师队伍新结构 学校为企业举办不同层次、不同模式的农业机械学习班,教师在行业协会兼职,到企业进行技术指导、讲学或短期工作、实践进修,聘请企业院所高层管理和技术人员为兼职教授,为学生开设专业课和学术讲座、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等,企业设立专项奖学金。校企双方互动,相互渗透,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坚持走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道路,立足培养,重点引进,尽早规划,分步实施,使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拥有学术造诣较深、基础理论雄厚、专业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逐步打造一个教学科研能力强,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的教师团队,从而带动整个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情况采用具体情形具体分析的策略,鼓励硕士学位的教师读博的同时加强对在职人员的培养。鼓励和支持教师到国内条件好的重点实验室去进修学习、参加科学研究,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支持教师出国进修。在学校人事部门统一筹划下,加强人才引进工作,提高引进人才的质量。对青年教师予以扶持,吸收青年教师进入科研梯队,锻炼其科研能力。做好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使他们在培养期结束后,都有较大的提高,成为合格的学术、学科带头人。 六、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调查 通过近两年对用人单位的毕业生情况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总体评价中,优秀与良好占90%以上。普遍认为本专业的毕业生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较高,基础扎实、踏实肯干、动手能力强。在对毕业生的随机抽样调查中发现,毕业生对所学专业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及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优秀与良好占91%。毕业生对多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也比较满意。从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可以发现,除了考取研究生的毕业生之外,近三年本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都达到100%。这几方面肯定了本次教育教学改革路线的正确性。 农业教育论文:论析近代乡村教育运动与高等农业教育通向农村 论文关键词:乡村教育运动;高等农业教育;农村 论文摘要:从历史的视角,探索在近代乡村教育运动中高等农业教育的兴盛与改革、知识分子走向农村与农村建设结合等教育实践,以期对当代高等农业教育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以启示。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曾经兴起过一场以乡村教育为起点,以复兴乡村社会为宗旨,由知识精英推进的大规模乡村教育和建设试验,形成了中国近代波澜壮阔的乡村教育与建设运动。在乡村教育实践中,各高等农业院校和众多博士纷纷走向农村,以农业教育、农业科技推广为基础,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乡村教育与建设试验。如北京大学农学院的罗道庄乡村建设试验区,金陵大学农学院的乌江试验推广区等,在农村先后设立的乡村教育与建设实验区有193处。通过连续多年的乡村教育建设试验,积累了通过教育和科技改造乡村、建设乡村的宝贵经验,而且创造了各具特色的乡村教育理论。这一运动持续十余年之久,对中国农村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今天我们仍面临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艰巨任务,而且高等农业院校责无旁贷。2006年12月教育部、农业部、科技部及全国农林院校在河北农业大学召开“高等学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座谈会,进一步明确高等院校的办学方向和社会服务职责,坚持走“太行山道路”,使高等农业院校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而近代乡村教育运动中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建设相结合的实践探索,为高等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许多现实启示。 一、乡村教育运动促进了高等农业教育的勃兴和农业学科调整 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决定了教育必然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并体现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职能。为适应乡村教育运动的需要,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一批农村教育或建设学院,有些综合性大学还设置了为农村培养人才的涉农学科。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成立的乡村教育学院有河南村治学院、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四川乡村建设学院、安徽农村合作研究训练院、河北定县中华平民教育总会专科学校、上海农村服务专修科等多所,这些学校都带有农业教育或农村教育的内容,聘请农科大学的教师前去任教。一批学校增设了涉农专业或农业学院增设了服务农村的学科。1933年后,教育部曾指定中央大学、金陵大学、武汉大学分别办理农艺、园艺、机械等职业师资科,如1939年金陵大学农学院奉命令举办园艺职业师资科;1934年燕京大学正式成立农村建设科,1930年成立的江苏教育学院附设了农事教育专修科。一些大学还设置了农业教育系。如金陵大学农学院农业教育系、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农业教育系、福建协和大学农业教育系、国立青岛大学教育学院乡村教育系、湖北教育学院农业教育系等,根据教育部1939年的规定,一些大学设立的与农业培训有关的农业专修科、乡村教育科等统一改为农业教育系。农业教育系中开设了乡村社会学、农业合作、农村教育概论、农业推广学等贴近农村实际的课程。 在乡村教育运动的影响下,加之教育行政力量的推动,许多教育家关注农村教育和建设问题,创办了一批农村教育学院,综合大学增设了农业教育学科,使得近代农业教育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涉农学校、涉农学科快速增加,而且创造了许多更快、更有效地为农村服务的教育培训形式,培养了一大批农业教育、乡村教育人才。 二、乡村教育运动带动了知识分子走向农村 乡村教育运动的发起者和参与者以大批洋博士、洋硕士和高校的教授学者为主体,他们以其拳拳报国之心,走出高楼深院的象牙之塔,离开繁华的大都市,向农村,到乡村施展自己的抱负,与农民为伍,为农民服务,成为乡村教育运动中的靓丽景观。 1926年底,陶行知先生联合赵叔愚教授在南京近郊筹办乡村实验师范学校,1927年3月15日该校正式开学,标志着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下乡的开始。1929年后,以晏阳初为代表的定县实验,更是延揽了相当数量的一流知识分子。在各乡村教育流派和各建设试验区中,都有一批高层次的知识分子参与其中。如在农业和乡村教育方面,有美国康乃尔大学农业经济学博士冯锐,衣阿华大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农业工程专家刘拓,康乃尔大学乡村教育博士傅葆深;在卫生教育方面,有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毕业的陆志潜;在乡村文化教育方面,有曾留学日本的原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校长郑锦,留法归来的原北京大学教授、北京《晨报》副主编孙伏国,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曾担任政法大学教授兼教务长的矍菊农等等。中国农村社会学的开拓者之一、留美博士杨开道教授,康乃尔大学教育硕士、金陵大学农学院院长章之坟教授,金陵大学农学院主任章元玮教授等等均参加了乡村建设实验;还有一批农业专家被乡村建设学院聘请讲课。这些参与乡村教育运动的博士人数,已很难统计准确,它以定县、南京晓庄和山东的邹平为中心,形成了波及全国的博士下乡运动。他们积极参与乡村教育改造,“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乡村教育与建设尽心尽力。 以洋博士为代表的近代知识分子对广大农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怀着振兴农村与改造社会的美好愿望,从城市走向农村,以埋头苦干的精神,把做学问与做社会服务结合起来,走知识分子与民众相结合的道路,并在不同程度上做了大量有益于“三农”的工作,尤其在改良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农业科学知识,改造乡村卫生条件,推进扫盲运动,普及文化科学知识,提高农民的道德水平和改善农民精神面貌上,取得的明显的成绩。乡村教育运动对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高度关注以及他们那种敢于走出城市,走出书斋,走到乡村与农民结合的精神,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就是在今天也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乡村教育运动实践,探索出了高等院校和知识分子如何与农村发展相结合、如何为农民大众服务的途径。他们走向乡村献身乡村教育的精神值得进一步倡导,他们的行动为今日知识分子走向农村、建设农村做出了榜样。 三、乡村教育运动促进了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建设相结合 “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的无形的手”,正因为如此,乡村教育家们认为“改造中国必先改造乡村,改造乡村的关键是重视乡村教育”。正是基于这一共识,乡村教育派才全身心地投人到乡村教育运动。在乡村教育和乡村建设试验中,尽管各派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方式不尽相同,但综合不同乡村教育流派的观点和实践,“培养乡村教育人才、改进农业、改良乡村生活”是三条途径是共同的,因此,农民教育、农业教育和农事推广工作,成为乡村教育与建设运动中的重要内容。正如黄炎培所说:“我们要以新农业推行到普及到农村,而农村经济农村自治也都是相连不可分的。于是我们的职业教育中农业教育就变成到农村去作一种整个农村改进运动了。” 乡村教育运动的特点决定了高等农业院校和农业专家在这场运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乡村教育和建设运动中,高等农业院校、综合大学农学院和一大批留学归国的洋博士、农业科学家纷纷走向农村,加人到乡村建设的洪流中,他们不但参与了各种教育团体建立的乡村试验区,成为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而且许多农科高校、大学农学院利用农业学科和技术优势,以农业教育、农业推广为基础,创建了各具特色的乡村建设试验区,开展综合性的乡村建设试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了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建设的紧密结合。 以晏阳初为代表的定县实验区,由南京东南大学农科教授冯锐担任其农业教育部主任,傅葆深教授担任乡村教育部主任,农业工程专家刘拓也参加了农业和乡村教育工作。中华职业教育社与中华教育改进社、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东南大学农科和教育科等单位,在1926年共同开辟了江苏昆山徐公桥实验区,由职业教育家黄炎培负责,成立乡村改进会,建立农艺实验场,推广金陵大学农科的改良品种,进行农业新品种的实验、农业技术和农机具的推广、组织合作社等。1931年,梁漱溟在邹平县创办的乡村建设研究学院也汇集了一些农业教育专家,并与山东大学在济南合办实验场以改良农业生产。 农业大学或综合性大学农学院在乡村教育中的活动也各具特色。如北京大学农学院在京郊罗道庄建立“农村建设实验区”,其组织办法大纲中规定:农业推广教育业务既包括教育事业,也包括社会事业。教育事业包括农村成人补习学校、妇女补习学校、儿童简易学校,社会事业包括农业科学之推广、农民知识之提高、农民自治之提倡、农民生活之改良、农民健康之促进。可见,乡村建设实验不仅仅局限于农业技术的推广、生产生活的改善,也注意到了农村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是全方位的农村建设试验。 而金陵大学农学院在农村建设中成绩斐然,赢得了国内外关注。自金大农科创办以来,就采用美国农科大学的教学、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制度,十分重视社会服务。先后建立了江宁农业推广示范县和乌江试验推广区,其中乌江试验推广区是1930年与中央农业推广委员会合作创办,其宗旨是:(1)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村教育、农村卫生、农村组织及地方自治等方面,推进试验区的乡村建设。(2)作为金大农学院农业推广工作试验地,将大学研究成果推广到该区农民。(3)作为金大农学院学生及其他机关研究乡村问题的实习地。 试验区成立以后,成绩卓著,名声在外,许多机关团体相继前去参观和考察,认为乌江“讲求实际干的很好”,所进行的事业,使农民获得了利益,无论是农业技术的推广、经济生产上的合作事业,还是提高农民文化水平与素质的各种教育、改良农民生活状况的社会活动,都对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产生积极的作用。而且,试验区成为了金大农学院的实验实习场所,帮助了农学院的科学研究和学生培养,形成了双方良胜互动。 四、启示 1.高等农业教育的目的需进一步明确。虽然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其教育目的仍需要进一步明确。尽管传统的观念认为,大学从事知识的普及与推广,是“令人难以置信的荒唐事,是不必要降低自己的身份,使自己庸俗化和机械化”。但自从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在1904年发端于威斯康星大学后,不仅为当时美国其他州立大学所接受,而且逐渐影响到美国乃至世界各国大学成为大学的重要职能之一,从此为社会服务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可逆转的潮流。近代农业教育家过探先认为,农业教育的目的“是要造就一般有知识的人,为现在的农业谋发展、为现在的农业谋福利罢了”。他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农业教育思想,“农业教育的宗旨,在辅助农民,改良农业,发展农村”。高等农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改良农业、改变农民、发展农业服务。只有高等农业教育通向农村,才能使农业人才、知识、技术通往农村,使其在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实现其教育的最终目的。 2.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建设的结合仍需加强。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建设紧密结合,才能促进教育与经济的和谐发展,互动提高。高等教育为农村服务的前提是要适应农村的实际需要,符合农村的生产、生活实际,符合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学院式的研究,往往容易脱离实际,研究成果束之高阁,不能为实际所用和被实践检验。乡村教育运动的实践证明,专家走出书斋,深人农村,就会使高等教育和农村生活打成一片,从中不断修改研究课题和研究计划并获得新的研究课题。这不仅可以使农村的发展直接得益于高等农业院校的科研成果,而且也使高等农业院校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质量不断提高,达到“和谐发展,互利双赢”之目的。 3.农民素质的提高仍是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乡村教育运动中,尽管各教育家所关注的重点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重视农民的教育。如中华职业教育社在上海潜河径创办的“农村服务专修科”,晏阳初在定县创办的“平民学校”、“平民职业学校”、“平民教育讲习所”,陶行知的“乡村工学团”,梁漱溟的“乡村服务人员培训部”等等,都是通过教育培训来提高农民知识水平。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人力资本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要素,农民的素质更决定了农村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农村兴,则中国兴;农村富,则中国富。而农村的兴与富,最终依靠的是大批有知识文化的新型农民。 农业教育论文:试谈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的研究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农业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模式 论文摘要:本论文在进行调查研究和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并结合盐城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实际情况,在剖析盐域市农业职业教育现状基础上,找出问题,提出盐城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对策,以推动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20年来,农业职业教育呈现了开放搞活和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职业教育全面走向市场,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在发展中遇到许多新困难、新问题、新挑战。 一、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现状 盐城市农业职业学校目前主要有四家: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射阳职业高级中学、建湖二职中、东台二职中。 1、盐城农业学校建于1952年,是一所知名度较高的省部级重点学校,长期开设果树、农学专业、2004年3月,盐城农校升格为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2、射阳职业高级中学是一所在全国有影响的农业类职业中学,江苏省射阳职业高级中学创建于1983年,设有13个专业,50个教学班,师生员工3000多人。 3、江苏省建湖第二职业高级中学是省级重一皇职业中学,学校化于建湖县东郊钟庄镇,学校设有现代农业、园林等专业,为学生成才就业创造优越的条件。 4、苏省东台第二职业高级中学创建1968年,是一所省级(国标)重点职业高级中学:学校拥有多种经营、半自动化鸡场等20多个文习场地和多种经营等专业实验室。 二、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模式分析 1、盐城农校培养人才模式 盐城农校培养的是实用技术人才,它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农业生产所需的实用技术.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 2、射阳职业高级中学培养人才模式 盐城市射阳职业高级中学是盐城市的四所农业职业高中之一。教学的组织模式和盐城农校是一样的教学大纲、教材的要求相对低一些。学制为二至三年,但是它的教学大纲、教材的要求相对低一些。 三、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盐城市农业学校办学方向不明晰 随着盐城丁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许多农业职校把视角从农村转向城市,纷纷停办原来的涉农专业,改办而向城市的机械、电子等专业,农林专业规模相当小,2008年盐城中职招生中涉农专业仅占2.2%,且多为参加汀苏对口单招升学班,加入应试行列。许多农业职校没有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思想相当严重。 2、盐城市中等农业学校生源下滑 招生难的问题已成为制约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1997—2000年盐城市农业巾专经历了历史性转折和困境,前:年基本保持稳定的发展势头,但到2000年,农业中专招生人数严重下滑四所不同层次的农业类学校学生培养米看,都存在着在招生规模不断扩的同时,农、啦类学生招生比例不断下降的明显反差。 3、生源基础素质差 从盐城农校近十年录取学生的平均成绩统计(见表)可以看出.并轨前录取的学生平均成绩较高,但并轨后录取的学生平均成绩呈逐年下降趋势,到了2004年以后,入校学生的平均成绩还不到300分。这是由于招生困难,中等农业学校为了维持办学,文化基础再差的学生只要愿意读农校,还得招收进来培养。 4、办学经费不足 农业学校的建设起点普遍较低,财政投入少,收费低,基础设施差,实验设备落后,现代化教学手段装备不足,实习基地科技含量和产业化水平较低。 5、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由于严重缺乏专业教师,所以中等农业学校不得不从校外聘请专业人员从事专业课教学,有的外骋人员甚至只会操作不会讲,有的只是为了一些课时费而上课,责任心不强。 6、农业学校办学模式封闭 许多教师还是习惯于传统教学方法一支粉笔、一本书,于是出现了“教室里养猪,黑板上种田”的现象比比皆是。这对于适用性很强的农学教育以及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说,已经严重的不能适府当前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7、毕业生就业难 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农业中专业生主要就业单位一乡镇农技推广部门基本满编,甚至趟编。农科类毕业生对口从业率不足20%。许多毕业生走上外出务工的路子。 四、盐城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盐城农业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大成绩同时存在不少的问题。经过分析现阶段中等农业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借鉴一些发达国家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经验,笔者提出发展盐城农业职业教育的对策。 1、明确办学指导思想 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非常广阔的空间和前途、相对于其他职业学校,积极“投身科教兴农主战场,坚持为‘三农’服务”,必须贯穿在学校各项工作的始终。 2、实行农业专业优惠政策 当前盐城要通过招生宣传,增强全社会的职教意识加快盐城农业职教免费的步伐,可以以职教券的形式实行减免费政策.实施农贫同学生助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政策辅以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学费减免、校内赞助等措施。 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让学生到生产第一线直接感受“大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开展科学研究,把研究成果整合到教学内容上来,小断更新知识。并积极推行学分制,实行弹性学习制度和灵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创造条件: 4、构建多元化办学机制 突破中等农业职业教育长期单一部门办学的管理格局,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多元化的办学机制。 5、提高师资队伍建设 盐城市应加大农业职教师资培养力度,从以下几方面蕾手培养农业职业教师:一是要依托1-2所高职院校人力培养巾职师资;二二是要大力引进专业教师和聘请农业专家、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改善师资队伍结构。 6、改进办学模式 农业职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按照“产教结合”的教育思想,根据学习需要,自己从电脑网络中查询信息、最新资料等;图书馆全面向学生开放,学生可随时查阅或复印材料,使用针对性、实用性很强的“活”教材。 7、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 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力度,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保证毕业生的就业。 结语 随着前不久困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开发正式升格为国家战略。盐城作为江苏沿海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利用沿海独特资源,积极发展海洋产业、盐土特色农业和沿海农产品加工业,盐城农业职业教育必须溶入沿海开发大战略中去,为盐城地方经济振兴作出应有贡献。 农业教育论文:农业院校大学生性别认知的调查与对性别教育的思考 试论华中农业大学为例 作者:张延华 姚江林 徐燕 周磊 论文摘要:以华中农业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对大学生陛别满意度、性别观念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期望对高校性别教育的深入开展、促进男女大学生都获得充分、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有所帮助。调查发现,大学生对自身性别总体比较满意,男女生的性别满意度存在一定差异,性别观念体现出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基于高校性别教育的相对缺失以及大学生对于性别教育的强烈需求,建议高校特别是农业院校尽快开展性别教育。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性别;教育 20世纪70年代以来,性别教育在发达国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教育观念的进步与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性别教育在高校开始有了自己的声音和阵地。本文以华中农业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对大学生性别满意度、性别观念和性观念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期望对高校特别是农业院校性别教育的深入开展有所启示。 一、调查资料与方法 本次调查时间为2009年5月,调查对象为华中农业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生。共调查学生200人,收取有效问卷19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7.5%。其中男性30.3,女性69.79%;年级分组方面,大一42.1%,大二46.7%,大三10.8%,大四0.5%。全部问卷资料经检查核实后进行编码和数据录入,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类型主要为单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双变量的交互分类统计。 二、结果分析 1.性别满意度 调查发现,总体来说,大学生对自己的性别比较满意。其中认为非常满意的占39.0%,比较满意的占47.2%,说不清楚的占8.7%,比较不满意的占4.1%,非常不满意的占1.0%。男生和女生对于自我性别的满意度存在一定差异,男生对于自己的性别的满意度比女生高,男生对于自己的性别持“非常满意”的占61.0%,持“比较满意”的占35.6%,而女生对于自己的性别持“非常满意”的仅占29.4%,持“比较满意”的占52.2% (见表1)。进一步分析表明,在对自己的性别满意度上男女生存在显著差别。 2.性别观念 (1)对性别歧视的看法。调查显示,对于“你是否认为现实社会中有性别歧视现象”时,绝大多数认为有性别歧视,比例高达93.8%。在这一点上,男女生无显著差异,一致认为性别歧视现象普遍存在。 (2)对性别平等的看法。对于男女平等,《墨西哥宣言》早就作了比较权威的界定:它是指男女的人格尊严和价值的平等及男女权利、机会和责任的平等|。我国宪法也明确规定,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和家庭生活各方面都享有和男子平等的权利,法律意义上的“男女平等”早已成为一种现实。时至今日,社会现实和公众观念层面上的“男女平等”究竟如何呢?受访大学生中84.0%认为“有了进步但还没有完全实现”,认为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占11.9%。 (3)对部分传统性别观念的看法。调查结果显示,对于“男性学习能力天比女性强”和“男性受教育程度应该比女性高”的说法,被调查者大多数持否定态度。对于“男性应该有更广的交际面”和“男性比女性在就业方面更有优势”,持传统肯定态度的占大多部分。 (4)婚姻家庭观念。近年来,在大学女生中间“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说法不胫而走,这既反映了部分女大学生择偶标准的变化,同时也折射出女性应该固守婚姻家庭角色的传统观念。在全体被调查者中,对“对女性而言,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不同意”者占64.6%,“同意”者占22.7%,“说不清”者占12.9%。而对于女大学生而言,65.9%坚决否定“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但持“同意”态度的女大学生也占有一定比例(20.7%)。进一步分析表明,男女大学生在“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上的差别不显著。这说明“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虽有一定的市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女性主体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女性勇于开拓事业,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另外,相对于一般人群来说,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思想观念更具现代性,因而大多数学生对于“对女性而言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说法持否定态度。少数学生持同意态度,反映出部分女大学生在社会竞争面前的退缩和无奈,以及陈旧观念和社会压力带给她们的认知变化。 在婚姻家庭观念上,对于“男人以社会为主,女人以家庭为主”的观念,“不同意”者占64.6%,而对“女性应避免在社会地位上超过丈夫”的观念,大部分也持“不同意”态度(56.9%)。另外在家庭的家务分工上,对于“结婚后女性比男性应该承担更多的家务”的观点,传统性别角色分工受到了挑战,持否定意见的居多,“反对”和“强烈反对”之和占到61.6. % (5)性别角色特征比较。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证明,“人们普遍认为男性是有抱负的、有独立精神的、富有竞争性的,女性是依赖性强的、温柔的、软弱的”。勇敢、坚强、理性通常被认为是真正的男子汉品格,而温柔、贤惠、感性常被认为是具有女人味,这就是历史传承下来的性别刻板印象。本次调查发现,男性角色特征排名前六位的依次为粗犷、刚烈、冒险、包容、进取、坚强而女性角色特征前六位排名依次为:贤良、温柔、弱小、细致、坚强、包容。可见,两性角色特质中坚强、包容是共有特质,这与调查中属于中性特质的主要集中在排名前四位的进取、坚强、包容、冒险有着一致之处。大学生选择男性角色独有的特质主要是粗犷的、刚烈的,而选择女性角色独有的特质则按重要性依次为贤良、温柔、弱小、细致。 研究表明,大学生对男性角色观认同更趋传统,将男性描绘为粗犷的、刚烈的、冒险的、包容的、进取的、坚强的;而对女性角色观认同既体现了传统观念影响(贤良、温柔、弱小、细致),同也体现出一定的现代性(认为女性坚强、包容,而这是以前男性的独有特征)。可见,大学生对于男女性别角色特征虽然还存在一定的刻板观念影响,但这种差异并不明显,并且已出现中和的趋势,发展出相对中性的性别角色特征。 3.对开展性别教育必要性的认识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于高校开展性别教育的期望和要求比较迫切,认为“非常有必要”的占41.8%,认为“有必要”的占51.0%,两项之和占到了92.8%。 三、对性别教育的思考 1.大学生对自身性别总体比较满意。男女大学生存在一定差异 性别教育是使男女两性都获得充分、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的教育,其实质不在于消除两性发展上的差异,而是如何使两性都获得全面发展。性别教育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何为男人?何为女人?男女两性对于自己的性别满意吗?满意或不满意的原因是什么?调查发现,大学生对自己的性别总体比较满意,性别满意度处于一般水平,同时发现,男大学生的性别满意度比女大学生高。究其原因,可能与有些学者所指出的那样,男大学生的职业角色与性别角色的关系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这有利于他们增强自信和确立较大的自我发展目标,而女大学生却会因性别角色和职业差异的矛盾冲突产生困惑,由此会成为她们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2.性别观念体现出传统与现代的交织 (1)大学生主张两性平等、自由和充分的发展,呼唤性别平等早日实现。大学生大都认为性别平等虽然有了进步但还没有完全实现,现实社会中性别歧视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男女平等”目前还只是一个美好愿景。调查发现,在人际交往和就业方面体现“男强女弱”的传统性别观念比较明显,而在学习能力和受教育程度方面,绝大部分学生对于“男性学习能力天生比女性强”和“男性比女性应该拥有更高的受教育程度”的说法持否定意见。近年来,政府在促进女性教育与就业方面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社会为女性成长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平台,女性受教育程度较以往有了大幅度提升,社会生活中涌现出大量优秀女性人才,凡此种种使得大学生看到女性的学习天赋和职业能力并不亚于男性,应该也可以通过发挥自身聪明才智努力实现自身价值。在婚姻家庭观念方面,无论是择偶观、两性社会地位还是家务分工,都体现出对于传统性别角色的挑战。 (2)传统性别角色特征呈现模糊化,双性化课题值得关注。调查发现,大学生对男性角色观认同更趋传统,而对女性角色观认同既保有传统观念,又具有现代倾向。男女性角色特征的某些概念特征已经模糊化,“中性”以及“双性化”越来越受到关注。这其实就是近年来有学者指出的双性化人格的表现形式。“双性化人格又称两性化人格、心理双性化或双性同体在心理学层面上的表现”。在双性化人格理论研究者看来,传统意义上的男性人格特征和女性人格特征是可以在一个个体身上得到很好的融合,很多被旧有文化约定为男性或女性单独拥有的人格特质,实质上是属于两性共有的性别特征。陕西师范大学李少梅1998年对319名男女大学生的调查研究证明,“在人格发展及适应水平上,双性化者最优,男性化者、女性化者次之,最差者是未分化者”。可见,双性化教育有利于减弱性别刻板印象的消极影响,有助于形成大众化的性别意识,值得深入研究。 3.农业院校开展性别教育迫在眉睫 性别观念和行为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阶段正值青年大学生性别角色选择和准备时期,他们面临着诸多性别角色选择和定位的困惑。在社会民主化和多元化的历史进程中,大学生的性别意识、性别态度和性别角色定位,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还将直接影响到成千上万未来家庭的质量、未成年人的发展和社会和谐程度。性别教育就是要使男女两性都获得充分、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的教育。高校开展性别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对性别问题的理解,克服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偏见,强化性别平等和社会和谐的意识,为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提供一个客观认识自我、理性认识社会的性别视角,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几千年男权制度历史的国家,文化和传统对民众影响至深,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同时,新中国女性解放运动自上而下推进的历史也使得性别平等在法律层面和公众观念层面出现不对等,科学性别意识的引导、理性性别行为的塑造还需时日。多数农业院校学生来自农村,家长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受“重男轻女”等传统思想影响较重,部分地导致农村学生性别刻板印象浓重。而学校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农业院校多囿于传统,在校园精神上存在保守倾向,师生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相对欠缺,校园文化活动还缺乏对性别问题的关注。因此,相对而言,农业院校开展性别教育的形势更严峻,任务更重。 调查发现,部分学生性别意识懵懂不清,性别观念受传统影响至深,对“男女平等”等某些性别问题的看法还停留在经验感知阶段,缺乏深入分析与理性应对的能力,这与高校性别教育的缺失不无关系。 同时,调查也表明在校大学生对于开展性别教育课程的需求非常迫切。长期以来,高校缺乏“因性施教”的理念,对学生实施的是“无性别教育”。由于缺少社会性别意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到女大学生的性别视角和心理需求,更不可能专门为女大学生营造成才的氛围和成才的条件,当女性潜能未被挖掘出来时,“无陛别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的大氛围中可能就忽略了女性成长的空间拓展和潜能开发时机,这就会给女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带来滞后性影响,进而影响男女大学生发展的同步性。 我国政府在2001年由国务院通过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规定“将性别平等意识纳入教育内容”。高校贯彻“因性施教”的原则,就是要针对两性心理发展所存在的客观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按照教育的目标要求和理想的健康人格的标准,主动塑造和发展个体的性别心理特征,并完善和提高不同性别个体的整体心理水平。在具体路径方面,正如学者闫广芬所指出的那样,要将先进性别文化纳入到大学文化建设中去,成为学校全体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包括有形的制度建设、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活动等,也包括无形的大学的教育理念、校风、学风、教风等学校风貌的建设等。开设性别教育课程是目前最重要也是最便利的措施之一。目前,少数大学开设了部分性别系列选修课,但从全国来看,性别教育课程建设还是处于起步孕育阶段。我们应在学习外国经验的基础上,把性别教育课程纳入国家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之中。可以加强教师性别意识的培养,鼓励性别教育融人课堂;开设性别教育公选课程,举办各种性别教育知识讲座,通过开展“女大学生风采展”等第二课堂特色活动营造校园性别氛围,鼓励和指导学生开展性别问题调查研究,多层面、全方位地普及和渗透性别教育,强化新时代科学性别意识的培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长和素质提升。 农业教育论文:农业科技推广与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思考 摘要: 农业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其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更是我国人们生活的基础模块。而农业科技则是我国农业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依据。青少年一代肩负着促进国家强盛、民族兴旺、社会进步的责任,是现代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后备军,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加强青少年对农业科技的了解学习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下面就“新时期农业科技推广与推进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工作”进行一下探讨。 关键词: 新时期;农业科技推广;推进;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 我国发展希望都寄托在未来的创新人才身上,而创新人才的科学培育离不开青少年的教育模块。即青少年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可进一步推进我国科技实现可持续发展,也能够确保青少年实现健康成长。农业科技推广是科研发展创新的拓展延伸,也是培育农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在进一步推动农业科技在新时期的发展中,借助农业科技提供相关的教育资源,面向农村青少年开展科普活动,发展农村青少年科技普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广大青年的主力军作用。 1新时期农业科技推广在推进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农业科技是我国青少年进行科学教育工作的重要源头之一。其包含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和农情信息,为我国青少年带来充足的科普条件,把农业知识有机贯穿于各类学校教育中,利于提高青少年学科素养和学业质量。青少年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农业科技的内涵知识、对农业生产进行观察体验,有利于其身心实现健康发展、增强青少年的智力发育,有效培育其科学创造精神、提升其对科学知识的研究兴趣与探求欲望,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对我国青少年产生的积极影响。 2新时期农业科技推广与推进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进展 开展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是落实农业部和共青团中央“十二五”《共同实施农村青年创业就业行动框架协议》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为现代农业发展培养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重要举措,从2011年开始,全国青少年科普基地建设工作开始认定,在面向农村青少年开展科普活动中成效显著,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我国青少年在实际进行科普工作过程中可以借助很多机构,如:科技展示园、农业嘉年华平台活动、农场大观园、农业科普基地等,其中休闲农业科普基地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青睐,农业科普基地不但能够向我国青少年普及农业的技术知识、动植物生长环境、生态养殖感官认识等,还能够让青少年参与科普实践环节,增添了解、学习的趣味性与探索欲望。下面我们用深圳光明区的农场大观园为例,简单介绍一下有关内容,为开展科普活动提供参考和建议。【案例】休闲农业是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生产经营形态,既可以发挥特色农业的休闲旅游功能又满足休闲需求,增进青少年对农村生态环境和农耕文化的体验,达到农业科普的目的和作用。光明区的农场大观园根据功能分区可开展的科普资源活动如:经济动物养殖区,其建有生产区、亲牛园、自动挤奶大厅、通过展览、示范讲解、品尝等形式,开展奶牛生产、饲养、挤奶等科普内容,使青少年实地了解奶牛生产概念和技术、奶牛饲养营养搭配知识、奶制品生产链及自动化生产的优势等;瓜果蔬菜及花卉区,通过展示栽培模式、生产管理技术、基质培养等让青少年了解植物品种的多样性、繁殖方式的多样性及现代生物育种知识等;还有其他形式多样的农业科普展示,都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我们的青少年了解到大自然的奥秘、学习更多的农业科学知识和农业技术。 3新时期农业科技推广与推进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建议 3.1凸显农业科技研究的特色进行多元化青少年科普活动 农业科普活动最重要的环节即其活动的具体内容,其内容的优劣能够决定该活动是否能够有效激发青少年的参与兴趣。为了不让农业科技科普活动变成形式化活动,我们要对活动的展示内容进行完善改进,根据农业科技的各种发展特点,进行各种丰富多样的科普活动。(1)我们可以举办观察类的农业科技科普活动,让青少年对我国现有的农业科技试验过程或者成果进行观察,进一步提升青少年对农业科技的理解与研究兴趣,加强其观察能力。(2)我们可以举办体验类的农业科技科普活动,让青少年参与到农业的具体管理生产工作中,结合农时农事的不同管理阶段,让他们自己动手进行田间管理并了解现代农业设备的简单操作,激发其动手操作兴趣。(3)我们还可以举办探索类的农业科技科普活动,让青少年对农业科技方面的某一内容进行探索,如:做实验、查资料、做记录等,从而进一步加强其思考能力。(4)我们还可以举办应用类的农业科技科普活动,让青少年选择蔬菜、花卉、畜牧小动物、鱼类等的种植和领养。培养其参与农事活动的兴趣,提高对农、牧、渔等不同领域的了解和基本管理技术特点,提高应用的实践效果。总之,有趣的体验和科普活动,传递的不仅是每一份“农产品”都来之不易的理念,也是影响青少年爱惜粮食,珍爱生命的教育主题,更让他们发现、经历农业科技背后的精彩,实现科学素质潜移默化的整体提升。 3.2发挥农业科技优势资源将科普活动的合作机制进行完善 农业科技研究机构可以凭借自身的各种资源优势,加强与我国各大高校的合作力度,建设相应的农业人才培养机制,组成具备专业农业知识、能进行科学传播的队伍,让其发挥三种功能。(1)第一项需要发挥的功能,根据青少年科学教育的需求,规划出与其能够实现有效结合的科普活动形式。该农业科普活动需要具有专业代表性,同时还要契合我国青少年的健康发展需求。(2)第二项需要发挥的功能即其联动效能,该机构可同时担任组织宣传活动的任务。(3)第三功能,即可以充分发挥该机构农业科技科普活动的优势,能够有效推广、宣传农业科技成果、传播相关农业专业技术信息等。 3.3借助大众传媒加大农业科技推广与青少年科普活动的宣传推广 农业科技推广传播力度能够对其科普教育工作最终质量产生巨大的影响,若想要对我国青少年起到良好的科普教育效果,我们需要充分利用新兴媒体与传统传播媒介,这样才能够将农业科技理念与成果向大众进行展示传播。其中我们可以利用的传播途径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重点媒介,即:期刊、电视、网络、微信、报纸杂志等等。如此我们才能够增强农业科技科普力度,进一步推动我国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工作。 4结语 本篇文章针对“新时期农业科技推广与推进青少年科普教育”的有关内容,为大家详细讲解了目前农业科技推广在推进青少年科普教育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该科普教育工作的详细进展。同时并针对其有关特征提出了新时期农业科技推广与推进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工作的建议,如:发挥农业科技优势资源将科普活动的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凸显农业科技研究的特色,进行多元化青少年科普活动;借助大众传媒加大宣传推广有关农业科技科普活动等等。 作者:刘彦侠 单位:廊坊市农业科技站 农业教育论文:农业院校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路径 关键词: 农业院校;创业教育;人才培养;路径选择;培养模式 摘要: 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有其特殊意义,承载着培养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人才的重任。以创业教育为契机,加强大学生人才培养,可以提升学生品格、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笔者通过对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相关性的分析,提出“四个基准点,三种路径”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创业教育组织实施提出对策和建议。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的来袭和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作为人才储备库和资源库的高等院校,其人才培养方向也悄然发生着转变。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常务会议、夏季达沃斯论坛、世界互联网大会等场合中多次提到创业及其重要意义:“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可见创业不仅能够缓解新形势下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而且能够创造工作岗位、转化创新成果并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对指导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的人才培养改革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和意义[1]。农业院校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生源数量和质量逐步下降、教学经费投入偏少、专业思想不牢固、重理论轻实践等现象一直存在。 1创业教育理念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性 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指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技能的教育活动,即培养学生如何适应社会,提高生存能力,以及进行自我创业的方法和途径[2]。在一份关于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调查中,运用SPSS专业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总体状况均值水平为3.56(单样本检验值t=3),处于中间值偏上水平[3],说明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可程度值得对其进行积极引导。 1.1创业教育理念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效平台 参加创业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实践锻炼提高的过程,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可以了解创业的基本内涵、基本政策、企业运作、市场竞争、企业文化、资本经营、团队意识等内容,对于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锻炼创新思维等都有着很好的作用。比如现在采取的比较多的形式———企业家进校园讲创业活动,学生通过与创业成功人士面对面地交流,能够直面企业家的风采,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树立创业的信心。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或遇到的困难,也必然要去主动学习相关专业知识,通过阅读思考、积累、剖析研究,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这就是创新能力培养和形成的过程。 1.2创业教育理念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创业教育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倡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基层企业,在实践中学习与运用专业理论知识,有效调动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某农业高校的一份针对学习自主性的问卷调查中,总体状况均值水平为2.78(t=3),其中学习态度仅为2.38[4]。说明目前大学生在自我学习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通过实践方式加强。在创业教育学习过程中,学生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剖析,以团队或个人的形式找到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的对策与办法,大学生不断补充专业知识,不断积累,不断发现与解决随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自主学习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和体系,以此良性循环,积累实践经验,为成功踏入社会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1.3创业教育理念有助于发掘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创业教育的推行及其理念有利于发掘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它没有按部就班的理论,更没有可套用的模式,只能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实践,极大地启发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大学生作为创业教育的对象,从创业计划、创业要素、创业类型、创业过程、创业融资、创业管理、创业风险、创业者个人素质等诸多方面都需要审慎斟酌与思考,这个过程恰恰就是求同存异、启发思维的过程,也是大学生个人品质形成的过程。教育者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给每个有创新意识的个体提供平台,为其铺平道路,也要充分激活大学生在创业教育中显现的个人能力和创新思维。 1.4创业教育理念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 创业教育本身与社会实践、基层一线结合紧密,需要随时关注动态发展、变化趋势、信息更迭等。通过创业教育将脑海中的创新点转化成实践成果,每个环节中都考验着创业者的动手与动脑能力。将抽象的创新点和思维逐步转化,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进而提高了实践能力。 1.5创业教育理念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团队协作是所有创业教育必须倡导的理念之一,一个良好的创业团队会带来1+1>2的效果。在一个团队里,所有的个体各自发挥所长,承担着不同的分工与任务,各司其职、各展所长、通力协作。团队协作能够较好地提高大学生的集体意识、荣辱与共观念、互相帮扶精神和顽强拼搏意志,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也较好地锻炼了大学生的沟通、协调等组织能力。 2创业教育理念的“四个基点,三种路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总体设计应遵循“强化基础、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加强实践、拓宽专业、提高素质”的原则,重点突出创新[5]。基于创业教育理念的“四个基准点,三种路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即以理论体系教学、创新创业竞赛项目、创业实践训练、后期追踪反馈为四个基准点,实施学科优势与专业背景、高校创业产业孵化园、校企合作与联合培养三种路径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独特优势。 2.1四个基准点 1)以创业教育理论体系教学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基础。创业教育的重点在于对创业教育基本理论、知识点和技能点的理解和掌握。课堂中的讲授是获取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最主要形式,任课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课堂教学对理论知识的传播,特别应在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评价指标等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设计,充分发挥系统理论教学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性作用。注重基础课的安排,注重实践环节的落实,注重对学生的创业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同时,开展参与式、互动式体验和研究,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枯燥的理论知识,在体验中对理论进行思考,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建立跨学科、多学科交叉的尝试,拓宽知识面,培养敢于批判的自由学术氛围,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大胆假设,小心求证。2)以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项目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主要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等三类主要形式,旨在促进高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以增强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创新创业竞赛项目自实施以来,得到了在校大学生的积极响应:他们在导师指导下,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完成创新研究项目、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作、撰写创业报告、开展创新型实验和实践活动。通过一系列的实践载体,充分激发大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钻研与刻苦精神,培养大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3)以创业实践训练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通过创业教育实践训练可以较好地锻炼大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在实践一线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相结合,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知识二次创造的过程,它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大学生通过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在学校或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符合市场规律的创新型项目的基础实践设计和基础性实践实训,对于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都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创业教育实践环节的训练过程,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加大实践训练的比重,让大学生走出教室和校园,走进基地和一线,走进企业内部和核心,通过最为直接的感官进行学习的再提升,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4)以创业教育后期追踪反馈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体现。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作为创业教育培养机构的高校在完成大学教育之外,其并未完成终身教育的历史使命,而应该继续进行后期追踪、加强反馈、统计分析。通过后期追踪形成人才培养报告,以此来指导在校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使其不断地得到完善与提高。比如:2015年“两会”期间,政协委员温思美对国内17所高校近6000名大学生进行了创业教育的调查,其中“三低”(创业率低、创业层次低和创业成功率低)是摆在高校创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最大挑战,其中“大学教育对创业帮助”观测点在10分制的评分中还不到3.0分,为所有观测点的最低分。这组数据充分说明了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不能局限于大学教育阶段,更要注重终生学习和后期持续培养工作,这种倒叙式的人才培养理念应得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2.2三种路径 1)学科优势与专业背景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广州某高等农业院校刘某某为例,该生为2003级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后攻读动物科学领域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该生专业成绩名列前茅,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过学术论文,也曾获得省级、校级优秀硕士论文等荣誉。该生硕士毕业时,放弃了高薪的饲料厂职位、体面的大学教师和令人羡慕的公务员等工作机会,到珠海斗门农村,养殖南美白对虾。创业路上充满艰辛,靠着坚定信念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摸爬滚打,勤奋执着,矢志不渝,愈挫愈奋。通过两年创业努力,已经在当地水产养殖领域初具规模,创造千万财富,水产养殖事业也正以蓬勃的态势高速发展,成为了该校毕业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典范。2)高校创业产业孵化园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广州某高等农业院校为例,该校历来重视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与扶持,通过“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红满堂”计划等,鼓励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大刀阔斧地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每年经费投入过300万。截止2015年,共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工作室103个,有55个创业团队入驻创业孵化基地,有45个企业正式注册落地。学校为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提供政策扶持和场地,孵化大学生创业实体,推进校园创业环境建设,提高创业者综合能力与素质,同时开展创业教育与研究工作,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孵化园建设创造更有利的条件。3)校企合作与联合培养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广州某高等农业院校为例,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该高校自2011年起,与广东某大型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创新型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共同组建某某创新班,针对该企业的农科专业特点,实行订单式创新型人才培养。该模式主要采用“学校课程学习+企业课程学习+企业实习”的校企联合培养方式,探索校企协同育人的新型办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进入该班的学生,由公司从大二开始资助学费及住宿费,企业安排学生进行实习锻炼,学生毕业后,公司优先录用,为毕业生在集团发展提供空间和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在管理上,采取精细化培养,由学校和企业各派一人担任班主任,每1~3名学生配备1名导师。在教学上,除开展通识教育和专业理论教育外,还涵盖管理、营销、经济、法律等多方面的课程,力图打造该农科领域的领军人才。三种路径均取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无论是刘某某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坚忍不拔的毅力,还是学校主导开展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与校企合作订单式联合培养,其最终的目的就是培养又博又专的优秀创新型人才,这三种路径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均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个体的创新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的迸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完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6]。 3组织实施的对策与建议 3.1保障机制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首要前提 机制建设是保障创新型人才培养持续开展的首要前提,农业院校可依托农科专业的资源优势,开展适合学校特点的创业教育式人才培养,以其为突破口,将创业教育及其理念融入其中。加强教学条件和资源平台的整合建设,充分利用实验室、孵化基地、图书馆、高校联盟等资源,开展创业项目宣讲、论坛、沙龙等系列活动;充分利用受大学生欢迎的微博、微信、BBS、APP、O2O等新媒体平台和线上线下形式,积极参与创新型人才教育;充分发挥农业院校校内外实践基地、实习基地、校友等资源的作用;逐步提升对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的认知程度,在制度、管理、队伍、硬件、环境、经费等多方面加以倾斜。 3.2激励机制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措施 激励机制是通过一定的方法与管理体系,将个体工作效能最大化的过程,它主要包括精神激励、薪酬激励、荣誉激励、工作激励等,能够对系统本身的生存和发展进行调节,起到助长作用和致弱作用[7]。在农业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结合创业教育理念,因地制宜地运用激励机制能够更好地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可以考虑恰当地运用机会均等、阶梯晋升和破格提拔等措施,对人才进行规划和培养,公平竞争、惟才是举,特别是对非常之才、特殊之才等稀有杰出人才应该不拘一格,以激励促成长,以激励促成才。 3.3约束机制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约束机制是为了规范组织成员行为,便于组织有序运转,充分发挥其作用而经法定程序制定和颁布执行的具体规范性要求、标准的规章制度和手段的总称[8]。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农业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更应该如此。根据农业院校办学特色、学科特点、师资力量、学生生源等多方面实情设立相应的约束机制。规范合理的约束机制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三公”原则,让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教学能力的教师能够真正融入人才培养创新工作中来,也能够让具有创新思维的大学生得到更好地培养,真正使教与学融合统一,共同发展。 3.4转化机制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价值体现 成果转化机制是进一步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持续发展的一种长效机制,成果展示能够起到模范引领作用,发挥扩散效应,持续保持创新型人才新鲜血液的引入。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室、教研室、教研团队等资源平台,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成果如论文、专利、创新项目、实践教学成果、基地建设特点、学科竞赛优势、学术讲座成果、素质教育成果等进行互动展示。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中心,加强对技术型专业技能的培养,尝试开展校企联合招生、校企联合培养,拓展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结合创业教育理念,遵循创新培养规律,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全面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开创农业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新局面。 作者:李伟 林佩云 陈雄锋 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农业教育论文:茶叶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探索 摘要: 我国历史悠久,拥有很多优秀的农业文化,这些凝聚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的智慧。茶叶作为我国农业职业教育中的一个部分,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茶叶农业职业教学模式需要改革。本文基于互联网+背景下,从茶叶农业职业教育模式的现状入手,谈论分析茶叶农业教育的重要性,并根据茶叶农业教育在互联网+中所出现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最后总结文章。 关键词: 互联网+;茶叶;农业;职业教育;网络教学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茶叶作为其中一种,若能利用好互联网+,在当下茶叶农业的职业发展教育中可以解决很多棘手的问题。我们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以拓展的眼光去认识茶叶农业教学模式的问题。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了推进茶叶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大趋势。在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互联网+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鼓励学校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适应互联网+新趋势。茶叶农业职业教育能够为祖国培育茶叶专业技术人才,促进农村茶园建设。因此,只有利用好互联网+,才能够更好地开展茶叶农业职业教育。 1互联网+背景下茶叶农业职业教育教学现状 茶叶农业职业教育模式利用互联网+符合当代的社会发展需求,有助于实现传统茶叶到社会教学的转型。社会越是发展,我国对于茶叶精神、农业信仰、学习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利用好互联网+显得尤为重要。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对于农业职业教育的学术文章已经越来越多,社会正逐步重视茶叶农业教育。从85年的几篇论文逐年增长到上百,直接反映出我国对于茶叶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当然,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学科之间都需要相互连接和沟通。要想创新茶叶农业职业教育模式,我们只有把握住互联网+的精髓,才可以更好地在茶叶农业职业教育中将其传承和发扬。理论是实践的指南针,探究我国茶叶农业职业教学模式的创新,有利于把握住互联网+的核心,有效带动茶叶农业职业技术的发展,从而带动农村经济的水平提升。总之,茶叶农业技术以一种创新形式在延续着传统的精神,换句话说,茶叶农业技术是不会消亡的,它代表的是我国的传统精神,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茶叶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会变得更好。 2茶叶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存在的问题 2.1茶叶农业职业教育重视力度不够 我们对于相关茶叶农业的人们做了一个调查(如表2)。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农村真正懂得茶叶农业技术的人才并不多,大多都是通过面对面的形式进行教育,相较城市,利用互联网+模式学习的茶叶技术更是少之又少。由此可见,互联网+茶叶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如今,诸多职业学校的领导对于茶文化信息传播的重视度不够,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只是停留在表面,并缺乏茶叶播种实地操作。 2.2茶叶农业职业教育技术人才的缺失 缺乏专业茶叶技术知识是影响农业职业教学的一大因素。作为茶叶农业职业教育,要想具有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要重视对于茶叶技术人才的培养问题。当下,诸多农业职业学校没有重视人才的管理,将专业技术人才作为一种资本来投入。只是一味地让职业教师给学生讲道理,重复一样的工作。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茶叶的专业知识已经革新,如今已经是互联网+的时代,若农业职业学校依旧遵循传统,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欠缺互联网+茶叶技术的最新知识。这将会增加农业职业学校的流失,影响互联网+下教育模式的全新定位。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要想掌握茶叶农业技术,就必须要寻求复合型人才,指导职业学校。面对互联网+的挑战,我国茶叶农业职业教育不能再止步不前,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有效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3互联网+背景下茶叶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措施 3.1加大支持力度,更新互联网+观念 在互联网+背景下提升农业职业教学的教学效果,需要对原有的茶叶农业教学模式和内容进行创新。首先要提升茶叶技术上的课程设置,而不能纸上谈兵。茶叶农业职业教育能够丰富学生们的知识面,是我国农业教育价值的体现。茶叶涉及到的知识面很广,同时应当强调实践性。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应当积极地参与到实践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知识的价值,否则很有可能遇到实际的问题时也会束手无策。在这当中,政府和学校应当加大支持力度,首先要从增强茶叶农业职业教育的规范性入手,制定相关条例,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护茶叶农业职业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促进资金的投入,充分保证互联网+茶叶农业职业教育有足够的资金来源,才能让茶叶农业职业教育不断往前发展。学校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充分借助互联网让教学更加有趣和高效。譬如利用互联网+课程的形式,扩散覆盖面。利用互联网+教学的形式,搭配多媒体设备,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重新设置教学时间,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校,应当努力为学生创造实践的平台,让学生能够最大程度地走出校园,去茶叶农业基地进行实践操作,这样教学效果才能提升上去。 3.2促进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 互联网+背景下茶叶农业教学和以往不一样了,对教师的要求会更高。而对于教学效果来说,没有好的师资就没有一切,所以学校要切实提升茶叶农业职业教育教师的素质水平。对教师来说,要让茶叶农业职业教学的课程更加规范化,茶叶农业职业教学的教师,应至少有茶学专业的教学实践经验,严格招聘流程。只有专业的教师,才能够专业地指导学生,传授专业的茶叶农业技术。在培训教师时,要着力体验式教学,将互联网+技术贯彻在茶叶农业职业教学中,真正的发挥互联网的价值。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有利于茶叶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将互联网+引入农业职业教育中是十分有必要的,可以促进茶叶职业教育的信息化与网络化。在互联网+背景下,为职业学校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对挖掘传统茶叶技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曾志娟 单位:宜宾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农业教育论文:农业继续教育培训有效教学 摘要: 农业继续教育是对农业系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种高层次的追加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农业发展中起着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很多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流于形式,培训基地进入了一个误区:观念陈旧、固步自封,以完成任务为目的,轻视或忽视了教学效果,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和无效性,并未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作为培训工作的实施主体,就必须在培训教学上狠下功夫,不断摸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作者通过对农业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调研和实际参与,认为用“有效教学理念”来指导农业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事半功倍。 关键词: 农业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有效教学;培训效果 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是对农业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种高层次的追加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继续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和参与,甚至英国、美国、法国等众多国家开始利用政府的行政手段强有力地推动这一工程,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各行业继续教育工程的范围、对象、要求和方式。上世纪60年代,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曾邀请各国专家成立了“继续教育工程国际专家工作组”,对各国继续教育工程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研讨和论证,并介绍和推广了先进经验。此后,我国也相继开始了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工程。农业系统自1979年以来,各级农业部门在抓好农业领导干部培训的同时,也积极开展了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由此可见,农业继续教育在农业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方面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工作实践中,很多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流于形式,作为继续教育实施主体的培训机构进入了一个误区:观念陈旧、固步自封,以完成任务为目的,教学形式单一,双师型教师匮乏,部分课堂气氛死板,轻视教学效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无效性,并未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那么,作为培训基地如何在操作层面保证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保证参训学员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培训工作的实施主体,就必须在培训教学上狠下功夫,不断摸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这里,通过我本人对农业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调研和实际参与,认为用“有效教学理念”来指导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事半功倍。 1基本概念 1.1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投入,为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其具备三种特征: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 1.2有效教学培训与传统继续教育培训 传统的农业继续教育培训一般采用直接的教授式方式,以课堂授课为主,教师是课堂的主角,有着课堂上的绝对权威性,属于知识传递型的教学方法。有效教学培训一般采用构建问题情境、学员自我探索、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以学员学习为主,学生是课堂的主角,课堂相对传统而发言较轻松活泼,属于知识建构型的培训方式。 2有效教学理念下继续教育培训的前期筹备 2.1农业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学设计 农业继续教育教学设计应根据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需求确定教学培训目标,细化到各个知识点,培训目标应该具有明确性、适度性和实用性。包括创设情境模式、学员自主探索、协同学习、评价效果等。例如:《番茄无土栽培技术》课程讲授中,分组创设栽培中各个环节的情境,利用道具让学员自己参与模拟栽培全过程;《果树的修剪技巧》课程讲授中,在理论知识讲授结束之后,开设田间实践,让学员通过理论教学内容自己做枝条修剪,相互检查和评价,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最后做课堂效果评价,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2.2农业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学设计原则 在农业继续教育的教学设计中,有以下3个原则需要遵循:一是注重人际关系与教学环境的融洽性。大家知道,在课堂教学中,若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人际关系,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创造欲望和创新才能。同时师生关系融洽,教师热情、学生信任,可以导致健康愉快、活跃的课堂心理气氛。相反,不和谐的、僵化紧张的师生关系则易酿成消极的、沉闷的课堂气氛。二是教学的要素要适应学员需求。教学要素包括三个构成要素和三个影响要素。即:构成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影响要素———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设计者与指导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内容主要是课程标准、教材和课程等。教学目的反应的是学生的需要,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教学环境是指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教学条件。我们做农业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学设计时,要根据学员需求提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的,选择适合学员需求的老师,设置符合实际的教学课程,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构建融洽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员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才能收到好的培训效果。三是学员是学习的主体。学员是继续教育培训教学中的学习主体,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直接决定着继续教育培训的成效。作为继续教育基地等培训机构在设计各项教学活动时,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构建全方位、多渠道的学员参与平台,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3有效教学下继续教育培训的学员分析 2.3.1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情分析 包括学习的起点状态和潜在状态两个部分的分析。起点状态分析包括3个方面。①知识上:学员的认知基础。如:预防兽医课程的难易程度要针对上课对象是否是专业院校毕业的学生。②技能上:学员已有的学习能力程度,专业技术人员一般都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③素质上: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意志品质。专业技术人员均为成人,一般地学习态度较为端正,教学工作重点要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品质。潜在状态分析: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状况和可能性。学员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能参与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状态,适宜于采取哪种教学方法完成学习。如:学员对某一问题可能会怎么反应,教师应该怎样应对。 2.3.2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心理分析 一般地技术人员都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学习中带有指向明确的动机,同时其对过往的经验有很强的信心和依赖,有着很强的速成学习心理。 2.3.3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学习特性分析 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学习一般是在全年的工作过程中完成的,主要表现为插曲式、问题式、即用性、结果式等学习形式。 2.4教学素材使用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压缩、实践内容、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等。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介,一般地倾向于充分调动学员兴趣和积极性,使得其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如在《蔬菜嫁接技术》中的多媒体课件中添加操作技术视频,在实践课程中设置嫁接手操课程,增强学员的参与性和主动性。 2.5教学模式选择 教学模式主要分正规教学模式、非正规教学模式和高适应性教学模式3种。正规教学模式主要有课堂讲授模式、开放课堂模式和模拟教学模式;非正规教学模式包括实训式模式、研修式的培训模式;高适应性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专题讲座模式,讨论交流模式,互助学习模式,活动学习模式,竞争比赛模式,才艺展示模式等。一般农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应多采用高适应性的教学模式。从近年的培训工作中,我们发现,采取“专题讲座+讨论交流+活动学习/互助学习”或者“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效果显著。 3有效教学理念指导下继续教育培训的后期实施 3.1教学实施 在教学过程的实施中,作为培训方要构建一种和谐、轻松、互动性强的教学环境,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采取讲解式、对话式、讨论式、发现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员自主学习,从而达到有效的教学目的。 3.2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效果评价中一般分为学员评价和教师评价。 4师资队伍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农业继续教育培训的师资队伍,不同于一般性学校的师资队伍,在构成上较为复杂,有双师型的专职教师,又有农业行业的技术专家;有大专院校的教授学者,也有田间地头的“土专家”,他们的学习经历和实践经验各不相同,师范类教师更是少之又少。为了能更好地让教师队伍掌握好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各个重要环节,更好的开展各项培训工作,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应该启动师资队伍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的培训工作,不断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的培养,为农业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提供有力地智力支撑。第一,提高学校现有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通过多种方式有计划地选送系统内骨干教师到省内外高等院校接受再教育,加速知识更新,努力提高骨干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第二,邀请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涉农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培训服务工作。通过开展技术指导、项目开发、试验示范、技术培训等活动,增强专业教师队伍力量。第三,发挥乡镇涉农干部、农机农业大户、农民科技能手等基层人员的实践技术优势,通过加强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兼职教师素质和能力。 综上所述,如何才能达到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有效教学,作为培训机构,需从这几个方面下功夫,开展学情分析,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构建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选择高适应性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实现学员自动学习,进行适时的教学效果评价,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综合素质,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作者:李闻珠 单位:四川省达州市农广校
中小企业营销管理论文:中小企业的营销管理问题研究 摘 要 我国中小企业的营销管理水平一直以来都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无论是营销观念还是相关的手段,都难以达到更高的层次。中小企业营销管理存在营销理念不尽科学、营销手段缺乏创新、营销战略缺少理性、营销人才供应短缺等问题。针对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从营销的文化、管理、发展等方面进行改进,为中小型企业的营销管理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营销管理 问题 发展 对策 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的数量上升,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忽略的一股力量,而现在,市场上的竞争也越发的激烈,中小企业在营销管理等方面做得不尽人意。怎样才能令中小企业更好的做好营销管理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和对相关资料的借鉴,就目前中小企业发展的情况,对中小企业在营销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寻其解决方法。 一、中小企业的营销管理 营销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其中营销策略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一个创造性的思维过程。中小型企业想要做好市场营销,必须遵循营销活动的客观规律。所谓的营销策略就是指企业为了提高销售份额,占据更大的市场,在对市场和受众进行调查分析以后,根据分析结果所做出的促销活动策划,而营销管理则是对整个营销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二、目前中小型企业的营销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起来。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制约其发展步伐的关键因素就是营销管理。营销策略是否合理有效,直接关系到中小企业能否稳健的发展。下面简要分析一下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营销管理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1、营销手段落后。虽然一些中小企业能够鞭策自己,让营销手段与时俱进,但是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信息获取渠道比较狭小,在加上其对市场需求把握不够准确和对市场营销片面的认识,导致其将市场营销看成简单的推销,以至于营销手段落后。另外,一些中小企业对现代化的设备,如互联网等不够重视,不能很好的利用,令其信息收集比较困难和片面。 2、尚未树立科学营销的理念。科学营销理念,是保证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有利盾牌。虽然许多中小企业已经逐步培养自身的市场意识和品牌意识,但是,在落实过程中却无法将其与具有战略意义的营销理念很好的结合。无论是中小企业还是大企业,其企业文化都是至关重要的,想要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需要企业树立科学的营销理念,做好文化营销。 3、营销创新动力不够。中小企业多以劳动密集型生产为主,其技术和资本的含量都比较低,利润主要从加工费上面获取。这样的发展模式就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中小企业的投资中来,从而使市场上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进而使各个企业之间开始展开价格战。在这样的竞争中,归根结底还是低水平的重复生产惹的祸,多数中小企业不愿意在营销创新方面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这样就导致了价格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不断上演,而企业得不到发展,甚至被摧毁。 4、营销战略不尽人意。中小企业想要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在面对市场之时,不仅要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更要具有理性的营销战略指导,发挥其与众不同的优势,生产别具一格的产品,走“降低成本,增加产量”的道路。目前,一些中小企业不够重视理性营销,再加上其信息面较窄,致使营销渠道单一,制约了企业发展。 5、营销人才缺乏。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营销人才对于中小企业的营销来讲至关重要。目前,多数中小企业都处于缺乏营销人才的困境之中。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与企业中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招揽人才、培养人才的机制。 三、解决中小企业营销管理问题的策略 解决中小企业营销管理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丰富营销手段。不仅要注重市场营销,加强较强市场营销的力度,与此同时还要做好网络营销的计划和策略,注重企业网站建设。 2、树立科学营销管理理念。在中小企业中监理科学的营销管理体系,主要是要制定合理的营销人员分配及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营销人员分配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首先是考核体系从单一变为多维,不仅看销售额,还要同时关注回款率、销售增长率、市场占有率等。第二则是监理有激励意味的薪金和培训,让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对销售人员的管理则要通过建立行政管理制度、业务管理制度和行动管理制度等来规范员工的业务流程、个人行为和工作时间。企业可实行例会制度,探讨问题,鼓励员工,让员工得到认同感和归属感。 3、培养创新的营销文化。要做到这一点,企业就必须树立科学合理的价值观,因为这不仅是企业的立足点,更是企业内员工们的精神动力。在创新营销文化建设的同时,培养适合其发展的价值观,并要让企业内的员工明白自己工作的意义,进而形成一种凝聚力,让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培养创新的销售文化还有利于规范销售人员的行为,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增添一道保护屏障。 4、正确的选择发展战略。发展战略要依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但是一般都是要从企业的产品、价格、渠道以及促销等方面来确定的。值得一提的是促销活动,适当的促销可以让中小企业更加深入人心,从而是产品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增强自己的竞争优势。 5、培养优秀的营销团队。“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有效的营销团队不仅可以令企业稳步发展,还能够在发展中补查缺漏,不断提升。对于人才的招聘,不仅要放眼人才市场,还要与各大高校、培训机构等加强联系,不仅让其为企业输送优秀的人才,还要请资深的营销专家定期为企业中的营销人员培训,提高员工技能和素质。 四、小结 中小企业虽发展迅速,但是其营销管理环节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企业要正视上述问题,并及时解决,以确保中小企业在面对竞争和挑战之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并积极应对。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11秋1班) 中小企业营销管理论文:纯佣金制度在中小企业营销管理实践创新中的难点和对策 摘要:本文以江苏TY公司咨询实施案例聚焦探讨纯佣金制度在中小企业营销管理实践创新中的难点和对策,具体从现有销售人员、新销售人员、规范管理、量化考核和员工忠诚度等几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纯佣金制度 中小企业 营销管理 实践创新 1 纯佣金制度与江苏TY公司实施背景 纯佣金制指的是按销售额(毛利、利润)的一定比例进行提成,作为销售报酬,除此之外销售人员没有任何固定工资,收入是完全变动式的薪酬制度。这一制度是按销售人员的销售量或利润的大小给予固定或滑动比率的报酬。销售人员在执行推销工作中所开支的费用,公司可能给予或不给予补助。纯佣金制在某些行业尤其盛行,如保险推销、投资债券、家具办公设备、小型办公机器、衣服、纺织和制鞋行业,以及药品和五金批发行业等。纯佣金制的销售报酬制度在美国有20%的企业采用,国内企业运用得也较多。中小企业的管理既有等同于大企业的一面,又有许多不等同于大企业的方面。因此,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有自己的特点,不能用大企业的管理方法套在中小企业的管理上。在具体实施纯佣金等制度时需要坚持原则,灵活运用。 江苏TY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热(冷)量表、供热计量控制装置、IC卡水表等智能设备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自然人投资的科技型民营中小企业,所属行业为仪器仪表加工,主要产品由于计量准确度高,功耗低,密封性好,抗干扰性强,在国内部分地区和客户中拥有一定知名度。TY公司成立于2007年,截止2011年末,注册资本为人民币 1080.00万元,在岗员工近100人(其中研发部门人员约20人),厂房面积约15000.00平方米,年产值约2000万元,各类产品年产量约10万只,公司税后净利润约为600万元。由于产品特殊性和公司前期市场重点开拓的结果,目前产品销售主要集中于中国北方市场,主要客户群体为水暖建材管道阀门经销商、房地产公司、热力公司、自来水公司等。 由于近年来国内经济增速进一步趋缓、与该公司产品相关行业持续低迷以及本行业产品品牌竞争空前激烈等因素的出现,公司管理层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在经过对公司内外部环境的认真思考并比较、借鉴了标杆企业的成功经验后,公司初步提出该公司2012-2015年中期发展规划,其基本目标是实现销售量在2012年10万只的基础上达到20万只,经测算保持年均销售量增长不低于30%的速度可以实现上述目标。目前公司的生产规模和能力已经实现扩大,具备达到支撑销售增长目标的设计能力;但公司销售部门和团队根据现有营销管理的实际状况难以顺利完成上述销售任务,未来将面临实现销售目标的考验和压力。如何完成2012-2015中期发展规划、如何设计具体方案并落地实施就成为摆在公司总经理面前一道棘手难题。鉴于公司自身不具备完成上述课题的实际情况,于是总经理经过考察、谈判,决定从外部聘请管理咨询公司,专门就上述规划中该公司营销管理提升进行专项咨询。 根据诊断确认结果,咨询顾问详细制定了TY公司营销管理提升方案。作为TY公司营销管理提升方案管理实践创新点,在营销系列薪酬管理设计方面,为最大限度激励营销人员完成销售目标,经过反复权衡后,确定营销系列外勤人员施行纯佣金制度。该制度下的起算点和佣金分成比例统一经过测算以本公司产品定价管理为基础,具体各年度产品定价情况按公司每年测定执行。在该项制度实施过程中,确实达到了制度设计的预期结果。据初步不完全统计,截止2013年6月末,TY公司主要产品累计销售量比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50%,销售人员激励示范效应明显,实现全年预期30%的增长目标不成问题;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困扰管理层的问题,针对难点,咨询顾问提出了相应对策。 2 纯佣金制度在中小企业营销实践中的难点 2.1 从底薪+提成的销售薪酬制度转变为实施无底薪的纯佣金制度,现有销售人员的思想观念转变需要适应过程。尽管在前期大量调研和访谈的基础上已经取得基本共识,但是TY公司正式于2013年初实施这一制度以来,由于薪酬制度的转变使得现有销售人员只有实现销售才能获得收益,因此销售压力剧增,业绩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较明显,优胜劣汰的局面初现,销售人员思想意识上急需快速适应制度转变。 2.2 由于工业品营销的特殊性,实施纯佣金制度对新销售人员的招聘有一定冲击。自2013年初以来,根据营销管理提升实施方案的要求,TY公司为组建区域销售团队一直在人才市场招聘新销售人员,但是应聘面试者多,录用上岗者少。主要原因出在新销售人员对公司产品销售心里没有底,产品获得市场和客户也需要一定时间;同时对实施纯佣金制度认识上也有顾虑。 2.3 中小企业管理上的不规范给实施纯佣金制度带来困难。许多中小企业没有企业战略,经营活动随意性很强,盲目性也很大;组织机构职能不明确,家族管理普遍,当企业发展起来后,家族管理的缺点,就会阻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企业规章制度建设不够,管理随意性强。TY公司不同类型的薪酬制度的并存运行以及绩效管理的不完善等等,都给推行纯佣金制度带来挑战。 2.4 纯佣金制度在不同企业的量化设计和配套考核,需要因企而异,不能一刀切。理论上纯佣金制度的原则和方法适合于各类企业,但是实施纯佣金制度的量化标准和相应的考核细则却需要紧密联系不同企业的实际,制定符合特定企业特点的差异化方案。TY公司属自然人投资的科技型民营中小企业,投资人意识比较超前,家族管理特征明显,因此该公司在纯佣金制度的设计和考核上更倾向于加大激励惩戒效果,突出目标保底和超额奖励;相比较稳健型的中小企业在推行相关制度时可能会选择中性或温和的制度安排。 2.5 实施纯佣金制度可能对中小企业的销售队伍的忠诚度和稳定性带来影响。在中小企业实施底薪+提成的薪酬制度时,由于有底薪保底,作为一种保健性因素,虽然销售人员不会增加满意度,但是对于维持销售队伍的忠诚度和稳定性具有明显作用;推行纯佣金制度后,由于无底薪,销售人员实际上是接受雇佣完全独立依靠自身的业绩获得生存和发展,保健因素消失了,无疑会削弱中小企业的销售队伍的忠诚度和稳定性。TY公司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3 纯佣金制度在中小企业营销实践中的对策 3.1 经过事前的充分调研、沟通和宣贯、培训,获得共识,完成现有销售人员的思想观念转变。在前期取得的共识的基础上,针对TY公司的现有销售人员加大了宣贯和培训力度,引导现有销售人员加快意识转换、促进观念更新,通过销售支持、优化配置,紧紧围绕销售目标开展工作,强化优秀销售业绩示范效应,促进良性竞争机制的形成。为了推动公司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鼓励销售人员创新思路,积极开拓;反对销售人员因循守旧,坐以待毙。坚持上不封顶,下不封底,不重资历,只认业绩,树立“不进则退、不进则亡”的生存意识,强化“业绩赶超、业绩为王”的发展理念,建立销售人员能者上、中者留、庸者下的良好氛围,最终建立销售人员按业绩大小分配资源、获得荣誉、实现报酬和变动职务的良性动态格局。 3.2 对新销售人员的招聘,采取过渡期的方法,给予6个月的试用期,期间采用底薪+提成+奖金的销售薪酬制度,过渡期结束实施纯佣金制度。TY公司规定:处于见习期(最长为6个月)的销售人员的薪酬组成为:岗位工资(其中25%部分参与考核)+工龄津贴+学历、职称津贴+业务津贴+业务提成+五险+福利+奖金,相关费用管理制度按公司原有规定执行,见习期转正上岗后实施纯佣金制度。具体讲,营销系列外勤人员薪酬构成=佣金收入*80%+佣金收入*10%*X+佣金收入*10%+五险+福利+奖金(佣金收入*10%*X的部分为营销系列外勤人员的目标责任风险金,X为风险金考核系数,考核后对应取值1.5、1、0.8、0.6和0;佣金收入*10%的部分为营销系列外勤人员的坏账准备金,货款全部收回后返还)。针对TY公司施行纯佣金制度的人员规定:①完成计划年度核心销售目标人员,目标奖金=目标计划数量*0.8元/只;②超额完成计划年度核心销售目标人员,超额奖金=(实际完成数量-目标计划数量)*1.2元/只。 3.3 规范管理,强化执行,目标滚动,量化考核。对薪酬制度和人力资源管理开始统一协调、对接,确保公正、公平,着力提升管理效率。TY公司对各区域按年度实施目标管理,于每年年初确定目标任务,并签订目标责任状;公司目标管理的指标构成由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两部分构成。根据公司现状和实际工作需要,各区域绩效考核方法现阶段确认为目标管理法,具体实施工具可选择绩效合同的形式(也可用目标责任状替代)。根据目标管理(MBO)完成的计划目标程度,确认为各区域的实际工作绩效,据此做出奖励或惩罚决定。营销系列(外勤)施行纯佣金制度人员,为按月预考核,按季公布,按年兑现。营销系列未施行纯佣金制度人员,为按月考核,次月兑现。绩效考评结果作为本公司确定相关部门和员工的薪酬、奖惩、晋升或降级的唯一依据。公司根据各区域目标完成程度,结合绩效考核结果实施绩效面谈制度。通过绩效反馈和沟通,听取被考评者申诉,共同为其制定绩效改进计划,以进一步深化绩效管理。 3.4 TY公司为简化考核便于管理,规定纯佣金制度下的起算点和佣金分成比例经过统一测算以该公司产品定价管理为基础,佣金起算点自第一笔交易算起,以核定的出厂价格作为销售的最低价格,佣金分成比例经过产品成本、合理费用和必要利润的统一测算后间接以产品价格体现。纯佣金制的计算方法在佣金计算基础、佣金率和佣金起算点方面理论上有多种选择。可供选择的佣金计算基础,可以是总销售量,可以是扣除退货后的净销售额,也可以是毛利润或净利润。佣金率可以是所有销售量全照一个统一标准计算,也可因顾客或产品的不同而有差异;也可不论销售量大小保持固定,或随销售量的增减而递增或递减。佣金起算点可自第一笔交易算起或从达到最低定额销售量后算起。为了便于管理,大多数公司都以销售量作为计算销售佣金的基础,但这种方法不能把推销努力与产品利润联系起来。以毛利计算支付佣金可以刺激销售代表改进其产品和顾客组合,因而公司便可提高利润。 3.5 建立长效人力资源激励约束机制,着力提升员工个体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为建立符合TY公司长远发展目标并进一步提升公司营销人员长期激励效果,以共同创业、共同合作、共同成长、共同分享为经营理念,建立命运共同体,在未来条件成熟时逐步考虑实施营销人员长期激励计划。计划内容可包括:营销经理年薪制、营销员工持股计划、期股、股票期权、合作伙伴制等,大力提升营销人员个体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持续增强营销队伍的稳定性和战斗力。同时,针对年度销售目标,TY公司也规定: ①实现当年新客户开发指标或达到同期销售指标以上(含)的营销经理及其业务人员,除按绩效考核办法正常实施奖励兑现外,其奖励形式还包括:评优评先、辖区范围扩大、职务提升、高额福利奖励、组建独立销售公司和成为公司合伙人等。 ②未实现当年新客户开发指标或未达到同期销售指标的营销经理及其业务人员,除按绩效考核办法正常实施惩罚兑现外,其惩罚形式还包括:训诫谈话、检查报告、辖区范围缩小、职务降低、区域换岗、退出销售系列等。 中小企业营销管理论文:淮南市中小企业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就企业来说,营销管理有效实施是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尽管有些企业把营销管理提升到至关重要的地位,但仍旧少许企业还停留在初级管理阶段,科学的营销管理还相对欠缺。本文通过阐述淮南市中小企业在营销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某些问题,提出改进淮南市中小企业营销管理的具体对策,希望对淮南市中小企业的营销管理有一定程度的帮助,力求中小企业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淮南市中小企业 营销管理 问题 对策 淮南市中小企业在所有企业中所占比例比较大,中小企业中各行业所占比例也不相同,图1为淮南市各行业在中小企业所占比例;在对我市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暴露出在企业营销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 淮南市中小企业营销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未完全落实到位 最近几年来,中小企业快速的发展,当然这与国家的大力支持是密不可分的;与此同时,国家、省、市也相应的出台了一系列发展中小企业的政策。但相关部门未制定出可操作的、具体的配套政策,影响了政策的有效实施;市工商联曾对中小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数据显示,知道中小企业优惠政策的只占30%,大多数没听说或者学习过,精通政策的更是凤毛麟角。因此,中小企业很难运用和掌握优惠政策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2 市场营销管理不规范 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管理不规范主要表现在:首先是营销管理人员未能制定有利于企业的长期战略规划,而且长期又缺少营销战略。营销管理缺乏规范与程序,管理的各项职能不能具体到人,权责不明确。其次是过程管理控制不善,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感知不明显,当外界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最后短期计划不能制定出科学、实际可操作的营销战略,容易出现不符合实际的情况,或者出现“市场营销近视症”,于是往往是在环境的推动下随波逐流,缺乏主观能动性。 1.3 市场营销队伍不健全 中小企业营销的一大软肋是市场营销队伍参差不齐。中小企业营销队伍的薄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社会认知因素:大多数人尤其是大学生对中小企业有偏见,例如淮南有5所高校,每年的毕业生也有10000多人,但是能够留在淮南工作的少之又少,主要是对这些中小企业不认可,认为发展潜力不大;其次是企业自身管理方面的原因,如缺乏有效地激励措施和相对公平的薪酬管理体系,因为中小企业的利润不高,如果建立、健全薪酬体制和激励措施会增加企业的成本,所以企业很少做到这一点。最后就是有营销人员自身素质的问题,因为自身素质不够导致能力有限、成绩平平,并且营销人员的跳槽率很高。所以营销队伍亟待健全和完善。 1.4 产品创新能力强,但营销创新能力弱 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中小企业管理者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个人的创造力与主动性得以发挥是中小企业较宽松的管理环境,无论从量上还是质上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但是光有创新能力是不够的,其营销创新能力薄弱。例如淮南的某些企业能生产高科技、高含量的产品和服务,但是销售渠道比较单一,不能很好的利用一切资源,造成了资源浪费、产品库存过多。另外管理者自身能力问题导致营销创新能力差,企业市场开发能力普遍较差,不能合理开发、占领新的市场。 1.5 市场竞争力弱 中小企业由于拥有的资金、资源有限、导致规模小,所以不能建立自己的品牌,即使能建立一些有特色的品牌,也不能有效的宣传和进行特色的挖掘,雷同化和宣传不到位是中小企业品牌建设不力的又一重要表现。 但与此同时,也正是由于拥有的资金有限、规模小的特点,它们所采用的方法大多数具有模仿性质,所以很难与技术先进、管理科学、资金雄厚的大型企业进行竞争,导致其寿命短,倒闭频率高。 1.6 销售渠道单一 中小企业由于没有专业的市场营销队伍,导致其销售渠道单一,不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销售企业的产品,以至于企业产品库存增加、资金周转不开、导致不能生产新产品,不能跟紧市场的脚步。所以销售渠道是否多样化也是企业能否成功与否的关键。 2 淮南中小企业营销管理的对策 2.1 加大政策的宣传贯彻力度 建设淮南中小企业经济服务网、淮南市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滚动播出党和国家关于中小企业的有关信息和方针政策,打造永不落幕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在报纸、电视、电台开辟专栏,创业致富信息,解读中小企业优惠政策。宣传中小企业发展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和先进典型经验。加强对创业者的教育和培养,使之增强对政策的掌握和运用。组建中小企业政策落实专家咨询团,邀请有关专家、部门领导,与创业者进行对话,解决实际困难。全面构建全民创业立体宣传体系。通过强有力的舆论宣传教育,增强全市全民创业、发展中小企业的社会氛围,推进优化投资环境,使各项优惠政策得到充分发挥与落实,推动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2.2 树立营销管理的新观念 营销管理的观念由最初的生产观念、产品观念、销售观念、市场营销观念到社会市场营销观念。营销方式到了21世纪,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尤其是随着计算机普及和互联网的出现,产生了“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的概念。尤其是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绿色产品得到了的青睐,出现了“绿色营销”概念。在2013年淘宝、天猫的“双十一”中销售突破了350亿销售额,由此可见电子商务在我们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并且各种各样的中小企业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 2.3 塑造优秀的营销管理团队 优秀的营销管理团队,成员之间应相互合作、信任,共同分享市场利益和研究成果,准确把握产品市场的分化和走向,建立共同的企业品牌形象,制定和实施企业的营销管理计划。第一,要转变观念,挣脱从内部选择人才的束缚,树立“眼球向外”的人才招聘意识。第二,要重视团队文化建设,团队赖以运行的组织文化是团队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小企业营销管理者必须致力于创造一种支持团队建设的、开放性的组织文化。 2.4 营销管理人才创新 为紧紧围绕全市“四争目标”,建立“招生招工、毕业就业、盘活存量、多方受益”的人才引进创新机制,加快招才引智步伐,推进大学生到本市就业创业,增加全市人才资源总量,提高人才资源质量,增强我市产业竞争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淮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通过了《淮南市大学生就学就业“万人计划”实施意见》,能更好的将人才引进来,推动淮南中小企业的发展。 2.5 提高市场竞争力 对于提高市场竞争力:可通过有效方法降低成本的低成本战略、通过别具风格、独具特色的差异化战略、最优成本供应商战略、集中化战略以及竞争合作战略,为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获得更多的主动权。同时提高企业的柔性化管理,使企业在面对变化多端的市场环境中能够从容面对,将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 2.6 销售渠道多样化 销售渠道的多样化能够更好的发挥渠道作用,使企业的产品通过多种方式销售,减少产品的库存,加快资金的周转速度,为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开发迎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所以说销售渠道的多样化是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会对企业发挥积极的作用。 3 结束语 营销作为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面对错综复杂的营销环境,营销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中小型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优化企业销售资源、应对企业竞争的重要前提与必经之路。中小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特点,认真分析营销风险类型,制定营销风险预警体系,在营销活动各环节做好差异化管理措施,合理地规避营销风险,适应国内外经济发展新要求,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小企业营销管理论文:中小企业营销管理常见问题及对策探讨 【摘要】中小企业在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其自身也暴露出缺乏市场调研、市场推广不力、产品同质化、难以吸留优秀的营销管理人才、网络营销开展乏力等常见问题,因而有针对性地加强市场调研、善于利用两种“力量”做好促销工作、用差异化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加强网络营销建设是促进中小企业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中小企业 市场调研 产品同质化 用人环境 网络营销 一、中小企业营销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一) 缺乏市场调研导致营销定位不准。营销管理中的决策和执行需要大量相关信息的支持,但是大部分中小企业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系统的、专业的市场调查分析,通常只注重分析自身的内部环境如价格、成本、渠道等因素,忽视对外部环境如国家政策、竞争者、消费者等的分析,往往找不到营销管理的切入点,也难以发现市场机会。企业是应先专注局部市场做大、做强?还是一下子全国遍地开花? 营销定位不准,没有方向,决策常常忽左忽右、朝令夕改,使得营销人员疲于奔命却无法取得良好的业绩。 (二)过分看重媒体广告而忽视其他促销方式。媒体广告(这里主要指电视等价格昂贵的广告)固然有影响力大、覆盖面广、到达率高的优势,但大多数中小型企业财力有限,负担不起,却偏偏忽视其他如终端推销、产品促销、产品铺货、产品陈列、展览会等促销方式,导致市场推广非常不力。 (三)同质化的产品没有竞争力。由于研发能力不强、设备工艺水平较低、工人的素质不高,中小型企业的产品往往缺乏竞争力,因而不得不走模仿、山寨化的道路,看到市场上的什么产品热销就盲目跟风,没有自己的产品特色,更没有创新能力,加之品牌知名度不高,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低,无力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四) 难以吸留优秀的营销管理人才。中小型企业由于各种资源有限、薪酬待遇不高,特别是老板往往受制于自身的素质,在初始创业、财富积累阶段事事亲力亲为,养成了事无巨细都习惯插手指挥,使营销管理人才无所适从,处处受制,难以发挥其优秀的营销管理才干,甚至心生抱怨而愤愤离开。 二、中小企业营销管理中的对策 (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营销发展战略。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是企业制定一切营销决策的基础。作为全国饮料行业的老大,娃哈哈集团的老总宗庆后不但十分重视市场调研,而且还从自身做起,他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奔波在一线市场,就是为了调查市场、了解市场、调整市场,以便为企业的营销管理找到最佳切入点,找准企业的市场定位,从而上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营销发展战略。对中小企业来说,制定营销发展战略的关键在于围绕自己的优势来确定与之相适应的市场目标,找出市场空隙,采用聚焦策略,做精做细做透做牢,集中优势循序渐进地做大做强。决不能认为市场调查太浪费时间,而使自己的决策频繁调整,使经销商、营销人员、消费者丧失对企业的信心。 (二)善于利用两种“力量”做好促销工作。市场促销一般都要通过两种力量来完成,即拉力和推力。电视这种媒体广告仅是一种重要的拉力,如果企业没有足够的财力,没有电视广告同样可以借助终端推销、产品铺货等推力来撬动市场。脚踏实地地从拜访客户、扫街铺货、最佳陈列、路演推广、创新模式、开辟渠道、市场反馈等诸多方面着手做起。落实好营销计划,执行好营销流程,用更多的付出来弥补没有媒体广告的不足,通过充分地积累,实现财富的增加,再辅以媒体广告的投入,形成推拉的合力,将促销工作做得更好。 (三)用差异化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要摆脱同质化、山寨化的老路,一方面要切实加大研发的投入,更新设备,提高工艺水平,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营销手段创造出来的产品优势来实现差异化,如强调产品卖点、产品包装、品牌营销等,打造自己的拳头产品,不求全不求多,唯求精、好、细,不盲目跟风,而要加强创意,丰富自己的产品线。把4P、4C等各种营销要素,进行最合适的配置,用灵活多样的市场手段创造出差异化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四)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吸留优秀的人才。中小型企业虽然在不少软、硬件上无法同一些大型知名企业相比,但仍可以营造自己良好的用人环境,用感情、事业、待遇吸留优秀的人才。首先要特别尊重、信任、关心人才,给他们提供更宽广、更自由的发展平台,更大的晋升机会、更好的发挥空间,避免过多干涉他们的工作,尽可能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使他们能够充分地发挥和提升自己的营销管理水平。其次要让他们理解企业发展过程中暂时的不足,并看到企业美好的未来,尽力提高他们的薪酬待遇,如近期、远期股权的赠与,相信通过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大家共同努力,一定能实现企业的目标和自身价值的双赢。 (五)加强网络营销建设,拓展营销渠道。首先对网络营销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网络营销并不会完全取代传统营销方式,但它有着低成本、传播广、方便快捷等传统营销无法比拟的优势,如今的消费者购物已经离不开网络。因此,开展网络营销是企业适应消费习惯变化的必要转变。其次,中小企业既可以寻找一些B2B、B2C网站,推出自己的产品进行销售,也可以通过第三方建立自己的营销型网站,突出自己的企业形象来进行营销。同时,要不时更新网站信息,关注网站每天访问量、成交量,及时与顾客沟通、处理顾客意见,选择好第三方物流,做好售后服务等工作,从而拓展营销渠道,扩大市场份额,树立自己良好的品牌形象。 中小企业营销管理论文:浅谈中小企业的营销管理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开放程度逐渐加深,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纷纷进驻中国市场,我国的中小企业逐渐进入了非常严峻的市场夹缝中。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的营销管理策略主要注重于服务。当中最本质的目的就是通过更加高效的营销管理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产品以赢得顾客,而生产商则通过向销售商提供优质的渠道来赢取顾客。当前随着国内外市场消费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以经济性作为经营标准进行经营销售,根据实际情况构建合理的营销渠道结构和建立良好的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原有的经营运作方式进行变革。在进行销售管理的实际过程中,营销渠道是营销系统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降低企业的销售成本和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随着市场化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企业原有的销售渠道也不断发生变革,原来的销售模式和渠道已经无法满足现代营销的需求。因此企业营销渠道的选择就直接营销到了其他方面营销策略的选择。比如产品的定价、粗想方式和同质产品的竞争策略等等,同时也成为了是否能够成功地开拓新的市场以及实现销售目标的重要实现手段。 [关键词] 市场研究、战略管理、市场营销 一、前言 我国目前的企业结构当中中小型企业大概占企业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市场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的发展模式机动灵活,但是自身的发展实力有限,很多人力和其他方面的资源都无法满足生产要求,管理水平跟不上,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怎样在市场中找到符合自身的营销方式是很多中小企业遇到的问题,如何通过营销战略将有限的资源挖掘出最大的潜力并创造高于普通价值的方式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通过对销售市场合理深入的研究磁能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长处,取得比较长远的发展。 二、中小企业营销策略制定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很多企业认识到了现代营销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因为缺乏系统科学的计划,在很多营销决策上更多的是企业管理者个人的决定,缺乏民主性和科学性。据数据表明,管理者最重视的是对市场现状的分析,而对企业的内部分析不够重视,最后才是对消费客户的分析。目前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策略是很多中小企业进行企业营销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但是因为缺乏正确的营销策略就会严重制约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近几年来,很多在市场上存在不长时间的中小企业都证明了很多企业在进行跳板发展成功之后因为缺乏对市场、企业本身、顾客和竞争对手等因素缺乏比较系统的长期分析,导致了自身在快速市场发展过程中没有跟上市场的发展的脚步而被市场淘汰。 对待消费者没能做到“因材施教”。差异化的销售策略才是企业销售的最终方法,这种销售策略的出发点是根据消费者的喜好,通过整合营销资源同时制定以消费者为向导的消费策略。只有充分了解到顾客的需求进行差异化的营销才能取得成功。市场差异化主要是根据产品的销售环境等多个因素而产生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为价格差异和销售渠道差异。在进行价格差异化战略之前很多中小企业缺乏对自身产品的定位和企业自身的实力以及生产产品的生命周期,所以没能及时调节和引导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很多的中小企业就没能将潜在的需求转变为购买现实,也没能将未来的购买欲望转变为近期购买行为。 三、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主要采用的营销综合管理策略 首先要强化中小企业的营销意识和营销水平,提升营销队伍的整体水平。要想提高营销水平就一定要进行企业内部的营销培训。要将培训做到日常化和制度化,将培训的内容灌输到每个日常经营环节中。同时要提高管理层的整体素质,中小企业的发展水平很大呈高度上取决于领导层的素质,领导者的才能也决定了企业的发展路线和发展前景。所以中小企业的中层和高层管理人员更应该不断地加强自身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不断地进行理论学习,从产品的发展阶段就开始对理论和实际进行磨合。要在企业内部打造一支执行力强大的队伍,在一个企业的运行中执行力的模范作用非常大,所以就需要企业每一个员工都具有非常强大的执行力。除此之外企业管理者的自身素质对一个企业的发展也有非常大的影响,一个成熟的管理者需要对自己的执行力和决策有足够的信心,在决策过程中要果断、切忌投鼠忌器。要在销售过程中建立迅速的执行反应机制。在销售渠道的管理过程中要做到正强化和负强化的区分,使得中小企业的各个部门形成一个高效运转的良性封闭系统,使得各个部门之间形成环环相扣的关系。及时通过反馈机制就可以从各个断点中得到有效的反馈信息,对销售渠道可以进行及时的调整以适应市场和自身情况的变化。 树立差异化销售策略以满足顾客的多种需求。差异化销售策略要求了企业在平时的生产销售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产品或者服务某个部分或者整体不同于其他同质类产品的优势,作为企业持续确定的发展方向。根据市场上信息的主要供求状况和发展趋势的分析上,商品的重合度过高而导致产品市场供需不平衡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采取销售商的差异化战略是解决市场中供需不平衡的必由发展之路。当每个企业向自身的客户提供具有独特价值的产品而不仅是在价格上有差异的产品的时候,消费者就会将特殊化的产品和销售服务区别于其他的竞争对手。这也就实现了企业通过差异化获得的溢价,表现为在周期性或者阶段性的经济萧条以及长期不景气时也会有大量的忠实客户来保证销售业绩。如果溢价超过了在销售独特性上追加的成本就会使得差异化的营销管理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而且因为我国的中小型企业一般投入规模都比较小,资金和技术的构成成本一般比较低,这就导致了这些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比较低而且抗风险的能力比较低,特别是很多的企业从事一些低技术含量的生产作业无法实行低成本的方式进行营销,而采用差异化的营销策略就是提高营销收入的最好办法。 通过选择合理的销售渠道模式来实现企业的销售目标,企业在进行销售模式的规划时需要打破传统的销售规范和销售政策,只要在事前做好系统发展规划即可。从理论方面来讲,渠道的最基本营销策略主要分为两种,即直销和混合渠道营销模式。直销是通过直接销售的方法满足市场的要求,还可以通过自己已有的技术为自己的渠道提供更多的增殖服务以获取更多的利润增加点。混合的渠道模式是指企业不只是局限于一种销售渠道,二十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况进行多种渠道并用,多个渠道之间相互补充,在多个渠道的混合模式中进行有效的渠道内的资源配置,以避免渠道内部的冲突从而获得最佳的销售效益。 四、结束语 总值,营销管理是每一个中小企业都必须进行的发展过程,我国的中小企业普遍发展较快但是平均寿命普遍较短。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大部分中小企业缺乏对公司整体战略和企业营销战略的长远性和全局性的营销指导。所以在新的市场发展条件下,我国的中小企业要想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市场比重,就需要立足于企业的现实和市场的实际发展状况,正确地分析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同时对未来的市场发展做出准确的定位,通过适当的营销激励政策以激发企业员工的销售积极性和在销售商的创造性。通过不断提高管理层和参与销售工作的员工以提高团队的整体凝聚力和协调彼此之间工作的能力,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各种灵活的措施来调整自身在市场的发展空间以求得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 中小企业营销管理论文:论中小企业营销管理的改进 【摘要】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其营销管理工作是密不可分的,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的营销管理水平总体来讲还比较落后由于观念陈旧、制度不全、人才紧缺、创新不足等方面原因,导致其营销现状不理想,严重制约着它们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本文通过分析企业在营销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完善中小企业自身的营销管理工作和营销现状的具体对策,希望能助力中小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与成长。 【关键词】中小企业 营销管理 对策 一、中小企业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一般是指规模较小或处于创业阶段和成长阶段的企业,它是企业规模形态的概念,是相对规模较大的企业而言的。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在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等方面都比较薄弱。由此在营销管理方面体现出一些问题: (一)营销观念陈旧落后 市场营销观念在营销实践中要经历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和社会营销观念五个发展阶段。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营销观念是很陈旧落后的,仍然停留在产品观念和推销观念阶段,尚未树立市场营销和社会营销的科学营销观念。 (二)营销手段有待改进 许多中小企业缺乏现代意识和创新意识,所采取的营销组合策略老套落伍,市场开拓力度不大、信息反馈机制不灵、市场需求趋势把握欠准,很难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甚至许多中小企业还不知道借助现代化的互联网、专业信息机构、相关科研单位等渠道获取所需的信息,而仅仅依靠本企业微不足道的自有力量或老经验、老手段。 (三)营销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许多中小企业还存在营销管理制度空缺的情况,很大一部分也处于有制度却形同虚设的阶段。 (四)营销创新动力有限 在我国市场上存在的中小企业,大多是从事简单的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企业,技术、资本含量极低,这些中小企业采取的营销方式依然以传统的营销方式为主,这样也就导致其在营销活动中缺乏创新,无法取得突破。 (五)忽视品牌建设 不少中小企业在营销实践中,缺乏对品牌建设的重视,对企业自身的发展缺乏长远的规划,资源投入也不足。如此,当企业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往往会遇到巨大的发展瓶颈——产品牌子不响,价值无法提高,利润回报低。 二、提升中小企业营销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转变营销观念 中小企业现在的营销观念还存在着诸多与新经济不相适应的方面,要树立正确的市场营销观念。第一,更加重视战略。第二,更加重视合作。第三,更加重视客户。 (二)建立科学的营销管理制度 建立科学的营销管理制度,其重点是营销人员的分配制度和营销人员的日常管理制度。首先,改变过去单一考核销售额的目标考核体系为多目标考核体系,将考核的指标由单一销售额变为销售量、回款率、新客户开发率、销售增长率、客户满意度、市场占有率等多项指标。第二,适当提高基本工资,建立富有挑战性的激励制度,并帮助营销人员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将营销人员的个人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三)塑造优秀的营销团队 优秀的营销团队,成员之间应相互信任,共同分享市场利益和研究成果,准确把握产品市场的分化和走向,建立共同的企业品牌形象,制定和实施企业的营销计划。首先要重视团队文化建设,团队赖以运行的组织文化是团队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小企业营销管理者必须致力于创造一种支持团队建设的、开放性的组织文化。其次要转变观念,挣脱从内部选择人才的束缚,树立“眼球向外”的人才招聘意识。再次是从相关的高等院校、培训机构、咨询公司或政府部门聘请高水平的营销专业讲师,对营销人员进行市场调研、市场开发、客户管理、通路管理、促销与市场推广、广告、公关、谈判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培训,以全面提高营销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水平 (四)加强营销创新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营销创新的表现是全方位的、多维度的,但是营销创新也不是天马行空、为所欲为。它必须在了解市场的需求与变化后,基于自身的核心能力,考虑到自己与竞争对手的差距,而后自发地从组织内部启动一场彻底的变革。 (1)营销观念创新。营销观念就是企业在开展营销过程中及适应新的营销环境而形成的思想和认识,它是企业营销创新的灵魂。而观念的创新应具备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正确的市场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强化合作意识。 (2)营销组织创新。现代企业的营销组织呈现出联合化、扁平化和概念化的发展趋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立的企业“孤军作战”不可能取胜。从现实看,我国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不强,在和大企业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而其营销组织亦大多仍停留在销售部门而不是营销的层面上。 (3)营销技术创新。营销技术是指企业在开展营销活动过程中采用的技术和方法。包含目标市场的确定、产品定位定价、配销和促销及广告策略等等。由于目前国内中小企业大多尚未真正掌握专业营销技术,因此必须在企业中建立专业的营销企划部门,挑选资深绩优的人员负责,同时聘请专业营销顾问协助,制定并实施企业的营销企划。营销企划的流程与步骤:市场情况分析、决定营销目标、拟订各种相关策略、选择最佳策略、获取管理认可、拟订战术计划、整合企业计划。 三、结语 总之,依据中小企业产品结构相对单一、市场覆盖区域性、营销人才职业化薄弱等特点,其在实施营销组织体系设计时应从实用角度出发,做到组织结构复杂化程度低,保证对市场反应的高效、敏捷;做到营销决策相对集权,保证决策质量;做到营销运营的正规化、标准化。 中小企业营销管理论文:浅谈中小企业营销管理体系的构建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使中小企业能够很快地建立一个网上竞争的平台。企业无论大小,都可以通过其网站使世界各个角落的买家了解其;只要产品有竞争力,就可以在全球范围找到买主。在营销手段上,中小企业可以与大企业进行等的同步竞争。本文对我国企业网络营销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的基本特点,研究提出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的网络营销管理体系策略。 【关键词】中小企业;营销管理体系;营销策略 1.我国中小企业的基本特征 我国尚属于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有其固有的特征,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策略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1.1我国中小企业的基本特征 总的来说,与国有大企业相对而言,中国中小企业具有政企关系明确、优胜劣汰机制明显、市场适应力强、决策机制灵活、创新机制好、创新效率高、就业成本低、对地方税收贡献大等优势特征,同时也具有生存率低、成长潜能弱、人员素质差、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实力弱、资产负债率高、资产质量差、资信度差、信贷风险大、融资难度大、亏损面大等劣势特征。 1.2我国中小企业的地位与作用 中小企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就企业户数和就业人数而言,中小企业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是经济持续增长、社会稳定发展、科技不断创新的基础性力量。国家经贸委中小企业司的《2001年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对中国中小企业规模、现状、发展的理论、实践做了全面评析。据报告提出的权威数字表明,在中国,广义的中小企业约有3980万户,狭义的中小企业约有 1000万户,可以看出中国中小企业不仅量大面广户数众多,而且以其48. 5%的资产,安置着69. 7%的职工就业,提供着57. 1%的社会销售额,还为国家创造了43. 2%的税收。特别是小企业以其32. 7%的资产,承担了52. 7%的就业岗位,为社会提供了42. 6%的销售额,为国家创造了28. 7%的税收。所以说,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中小企业营销管理体现存在的主要问题 要了解和建立网络营销的环境,必须先了解网络营销的各个障碍,然后靠社会的促动和政府与各企业的积极参与。只有各方面都积极地配合才能够迅速地建立起网络营销的大环境。目前来说,网络营销的发展还存在以下主要障碍: 2.1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较低 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企业内部信息化基础和水平制约着网络营销的发展。从企业信息化进程来看,信息系统建设水平目前尚处于一般事务处理和简单信息管理的阶段,呈现出“信息孤岛”严重、资源不能共享、信息化建设综合优势发挥不出来的局面。从系统应用和网络增值服务来看,除CAD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应用比较好外,整体效果不明显、不理想,与国外水平有相当大的差距。很多中小型企业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内部网络,信息化设备也很有限。有很多企业还是依靠Modem上网。 2.2营销观念和信誉存在障碍 网上购物不直观,客户缺少这样的购物观念。受传统购物观念的束缚,消费者的“眼看、手摸、耳听”购物习惯已根深蒂固,用户对网络营销的意识淡薄,根本谈不上有这方面的需求,这就需要有个观念转变的过程。目前,英国有8 6%的人表示不会以任何形式进行网上金融交易活动,88%的人不打算在网上购物。据调查,我国有59%的人认为网上商品无实体感,对其质量不放心,而宁愿选择自己去商场购买。这种眼见为实的购买心态及对新事物的不信任感,制约了网络营销的发展。 3.解决对策 3.1加强网站宣传 一个网站建起来了,并不等于有人会来看。到1998年全世界己经有3亿多网页,可是每天新增加的网页仍在100万份以上。网上材料增长的速度比用户数量增长的速度要快得多。网站对用户注意力的争夺越来越激烈。要想获得理想的浏览量,企业必须主动地去宣传。对于大企业来说可以采取付费促销(如在综合性的大网站做广告)、利用传统媒体报导、以及与其他网站链接等策略来获得明显的网站推广效果。其关键在于选择好的时间、好的媒体来做。中小企业虽然没有财力在综合性的大网站上和传统媒体如电视上大做广告,但也有许多机会和策略宣传自己。 3.2加强网络广告 在进行网络营销时,对网上营销活动的整体策划中,网上促销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促进销售即促销是指企业利用多种方式和手段来支持市场营销的各种活动。而网上促销是指利用Internet等电子手段来组织促销活动,以辅助和促进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购买和使用。传统促销组合包括4种促销方式: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和公共关系。由于网络营销的特点,使得4种促销方式的重要性各不相同。人员推销在网络营销中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网络上的销售促进与现实世界中的销售促进相比也没有什么新花样:网络公共关系与传统公共关系相比有其新特点,但对大中小型企业来说,采取的策略可以大同小异。因此,本文主要讨论针对消费者的网络广告促销策略。由于中小企业自己的网站访问量有限,广告设计策划力量也有限,网络广告的最重要决策是选择广告媒体和工具。 3.3加强个性化推广 在过去相发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工商业都是将消费者作为单独个体进行服务的。在这一时期个性消费是主流。只是到了近代,工业化和标准化的生产方式才使消费者的个性被淹没于大量低成本、单一化的产品洪流之中。另一方面,在短缺经济或近乎垄断的市场中,消费者可以挑选的产品本来就少,因而个性不得不被压抑。但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多数产品无论在数量还是品种上都已极为丰富,消费者能够以个人心理愿望为基础挑选和购买商品或服务。更进一步,他们不仅能做出选择,而且还渴望选择。他们的需求更多了,需求的变化也更多了。消费者开始制定自己的准则,他们不惧怕向商家提出挑战,这在过去是不可想像的。用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考察,消费者所选择的己不单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还包括其他的“延伸物”,这些“延伸物”及其组合可能各个不相同,因而从理论上看,没有一个消费者的心理是完全一样的,每一个消费者都是一个细分市场。心理上的认同感已成为消费者做出购买的品牌和产品决策的先决条件,个性化消费正在也必将再度成为消费的主流。 4.结论 中小企业在我国有着重要的地位,有着其特殊性,网络营销利用了网络手段与技术,面向特殊的网上市场环境,可以使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价值交换更便利,更充分,更有效率。因特网作为全球性的分布式网络构架,其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使用成本的低廉。其次,比起印刷或电视这样的媒介,借助因特网进行信息传播不仅效率更高,而且成本极其低廉。使得网上最小的、刚起步的公司看上去也能象是一个巨大的公司。因此,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使中小企业能够很快地建立一个网上竞争的平台。企业无论大小,都可以通过其网站使世界各个角落的买家了解其产品;只要产品有竞争力,就可以在全球范围找到买主。在营销手段上,中小企业可以与大企业进行等的同步竞争。本文对我国企业网络营销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的基本特点,研究提出适合中小企业的网络营销策略。对于我国中小企业开展网络营销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中小企业营销管理论文:中小企业营销管理三大怪现状 认识的高度与实践的难度落差太大,清晰的思路与实际的执行常常背离,于是导致了中国中小企业营销的三大怪现状:实践对知识的猜疑、方法对策略的背弃、能力与愿景的距离。 营销新知迷惑 经过30年的营销演进和营销实践,我们对营销、管理的认识达到了一定高度,这应当归功于无数营销人不断的思路创新和实践积淀。 30年的时间能够改变一切,当然也包括营销环境。宏观政策调整、产业链重构、行业洗牌、经济全球化、消费者成熟、营销精细化……这些关键热词,阐释了整个营销环境的巨变。 在环境巨变之下,中国企业又陷入了迷茫与困惑之中,集中体现为: 认识的高度与实践的难度落差太大; 清晰的思路与实际的执行常常背离; 对于市场竞争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进而在现实中给企业埋下无穷的隐患。 如果说30年前中国营销是意识、概念上的懵懂,现在则是实践对知识的猜疑、方法对策略的背弃、能力与愿景的距离。 认识与实践的落差 品牌建设左右摇摆 这样的经历你一定不陌生:以前几乎不做品牌建设,销售状况很好;后来市场份额急速下滑,于是不得不加大资源投入、全方位建设品牌。但这样的花钱行为并不会立即带来良好的业绩,于是用不了多久,“品牌建设”就成为众矢之的。 实际上,中小企业的“品牌建设”一直如此:销售出现较大阻力,所有人员都意识到品牌力的薄弱;业绩压力更大,所有的资源却又转向了销售。谈论竞争对手,异口同声地把品牌提到无与伦比的高度,为自己的无能找到最合适的借口;比较取舍建设品牌的投入与销售需要的费用时,“品牌”又变得可有可无。 在“先”与“后”、“急”与“缓”、“长远”与“眼前”、“多”与“少”的现实态度上,不同的情境、不同的角色、不同的需要,对于品牌的认识有着截然不同的角度。品牌,在中小企业里从来都是“风筝”,忽高忽低,高到所有人都仰视,低到有如一根鸡毛。 之所以如此,背后还有一个原因:销售可以救企业于生死,而品牌不能;企业先要解决生存问题(销售),然后再谈发展(品牌)。 生存(销售),还是发展(品牌)?这道题不知道曾把多少企业从辉煌推向艰辛、从艰辛推向万劫不复。 实际上,这是一个伪命题:没有“生存”固然谈不上“发展”,没有销售的品牌是失去意义的品牌,但是这并不能推理出中小企业在谋求生存时不要考虑发展。没有品牌的销售注定是一个暂时的生意、短期的交易。所以在考虑“生存”的同时也需要考虑生存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动力。生存之于发展、销售之于品牌,不是割裂、取舍、妥协的问题,而是依存、互动、协同的关系――这是30年营销留给我们的一个经验与教训。 达不到这种认识的企业,常常陷入“狗咬尾巴”式的恶性循环,也终有一天会明白:只做销售,销售反而节节败退!南宋大诗人陆游在《示子律》里说得好:“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不明白这个道理,或者不能坚持实践,这是中小企业被淘汰一批又一批,只有少数才能生存和发展下来的关键原因。 关键是没有决心,也缺乏方法。很多中小企业都在说:如果有钱了我将如何如何做品牌,但是我们没有钱怎么去建设品牌? 资源对于企业而言永远都是匮乏的。没有任何一个企业比蒙牛创立时更缺钱了,成功的企业知道如何把资源进行最优化的配置。钱多钱少都是可以做品牌建设的,因为品牌建设不仅仅是在电视台上做广告。 服务的左右为难 近年来,中小企业对“服务”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稍具规模的企业都在内部设置有专门的岗位来做服务工作。但“专门的岗位”并不代表“专业的水平”,甚至很多企业的服务工作,既没有明确的服务对象,也没有明确的服务内容、标准。在这些企业里,服务被简单地理解为解决消费者的投诉、维修联络、知识咨询等等。服务仅仅是一种补充,其作用是为了弥补产品的不足。 由于具体、实践的工作很少,这种服务常常类同于中介机构或电话接线员,量化其工作质量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常常给企业的感觉是“鸡肋”:保留吧,工作量似乎很小,工作人员很清闲;撤销吧,人人都在说“服务是关键”! 怎么办?企业再次遇到一个选择题。 在任何企业里,所有工作的行为取向其实都是为市场服务。因此,相对于销售部门,其他部门的工作既是对销售的支持,也需要在工作内容、标准上完成对销售的延伸而不仅仅是补充,这样才能具有工作的真正价值。 不是所有的中小企业都需要设置专门的服务机构,这一部分工作内容完全可以转移给其他的专业人员/机构去完成。这需要慎重地考量产品特性、消费的复杂程度、市场的需要强度等等因素。只有能够产生增值的工作才是必需的,否则都可以省略,资源有限的中小企业,尤其应该这样做。 思路与执行的偏离 产品结构混乱 造成产品混乱的外在原因是迫于竞争的压力,内在原因是由于战略的缺位或得不到坚持。 1.产品研发盲目模仿、跟进。 很多中小企业在产品开发上盲从于竞争品牌,他们很容易在产品开发或产品策略上丧失立场:只要同类企业有一个销售较好的产品,他们马上想到的就是生产类似的产品。但结果是惨痛的:模仿竞争产品铩羽而归;新品开发“见光死”,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这种跟进型的产品策略,其实也需要系统支持。一个销售很好的产品,不仅仅好在产品本身,还需要有渠道、推广、终端的支撑,还要与自身品牌形象相吻合。 2.已有产品的完善、升级换代欠缺基本认识。 我们无力用产品来引导消费者,就只好以产品来迎合消费者的正常购买心理。尤其是一些特殊敏感的商品,如婴幼儿食品、药品等,每一次更换品牌都可能承担一种潜在的风险,因此消费者会十分认真地对待。他们会细致地比较配方差异、产品新鲜度、适应人群特征等等。 当绝大多数消费者已经认可一种剂型,或者适应人群时,如果不迎合其心理,可能会造成接受上的障碍。如果在这一点上,中小企业没有清醒的认识,往往造成产品升级失败。 3.对环境变化反应迟钝、滞后。 如近来国家对于辅助添加剂、包装标示、食品标准等等出台了一系列的规范性政策,对中小企业的产品构成一道难题:更换、更新――现有大量的库存包装材料怎么办?继续沿用――担负着巨大的追究风险。 4.产品体系混乱,产品策略模糊。 大多数企业都会对产品进行分类,但这种分类常常是按照包装形式、规格大小、品质高低等产品特征来进行的,而不是根据企业对于市场的把握、与战略的匹配、对竞争趋势的判别。 中小企业往往没有能力根据“波士顿管理矩阵”把产品分为瘦狗型、问题 型、明星型、现金流型,据此来区别对待;也没有把产品根据竞争的需要,细分成品牌型、进攻型、侧翼保护型;更没有根据自身产品的特征,来进行产品线的规划。 很多中小企业的产品之所以可以形成一条产品线,仅仅是因为这些产品具有功能相近、分销渠道一致、目标消费者相同、关联性消费等特点。这些企业往往无意识地做到了产品线的延伸,在产品组合方面做了很少的一点,但在营销上却毫无建树。 也有部分企业在规划里很明确地指出了产品的主要发展方向,但在实践中,大多因为竞争的逼迫、业绩的压力,放弃了这个立场,就范于眼前的销量,牺牲了未来的强项。 机构设置的逻辑性混乱 在中国,由于权力制约、平衡的思想还没有被广泛接受,所以在机构设置上,绝大多数企业把工作沟通的便利性、工作内容的关联性、领导能力的风格喜好等作为第一要素来考虑。 例如:品质控制部门是对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考核、控制的重要部门,很多企业却把这个部门归属于生产系统;消费者投诉受理中心,其工作包含对品质控制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物流运输部门等工作质量进行监测、考评,有些企业却不是把它置于品控部门的领导,就是把它作为销售部门的一个下属单位;产品研发部门,往往也被作为生产部门的一个下属单位等等。 这样的机构设置,表面上看效果不错:再也不会为一些工作而需要召开协调会议了,减少了很多工作沟通环节、工作简单且快速了。但是由于“裁判人”的本位主义、岗位错置、权利关联,必然导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行为趋向、问题被掩盖的利益性结果。 试问,有多少人能够违抗领导的意愿,把一些可以不公开的问题曝光?谁愿意因为曝光的问题太多,而导致本部门、本人的考核分数降低,从而直接遭受利益上、名誉上的损失?很显然,仅仅依靠个人觉悟、职业道德是不够的,必须有一个制度上的保障、机制上的合理才能体现工作的实际状况。 随着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本着“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的理念越来越强烈地反映到机构、部门的增多。逐渐增多的部门也会增加沟通的成本、管理的成本,但是简单的合并、不合理的设置都会造成“精而不减”、责权利不对等、投鼠忌器等一系列现象,给企业埋下隐患。 机构设置的混乱,是因为人与事的混乱,也反映公司战略(策略)的不稳定性。机构因为需要而设置,但是在方法上,“需要”并不真正符合策略,所以经常变更这个“需要”。这时就出现企业经常变动机构的设置与组织架构体系。不稳定的结构往往造成工作的混乱,于是再次调整,周而复始。 能力与愿景的距离 人才价值观的矛盾 “以人为本”,这已成了任何一个企业领导人的口头禅,同时,这也成了中国企业失败后最重要的借口:人才难觅、人才难用、人才难管、人才难留。 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意识到,或者没有足够意识到:人才价值必须在一个组织中去实现,而人才在中小企业中所遇到的组织问题是:授权、自我、流程。 1.中小企业对授权理解不够,还仅仅停留在岗位职责概念上。 这已经不能满足人才对于工作的把握与调度。错综复杂的信息处理、瞬息万变的应对策略,需要更多的协调、协同,中小企业的岗位设置并不完备,往往需要岗位与职责的错落,甚至是分离,这就容易导致矛盾的产生。 在中小企业,更多地需要岗位泛定式,职责无边界。这一点不是通过“临时小组”、“一人多岗”类的显性命令完成,而是需要达成一个共识:因为工作内容的延伸,允许平行岗位的互相约束或要求;因为工作的重点不同,允许职责的变动或权限的补充。 例如,由于研发新产品的需要,市场、销售、生产等部门在不同的阶段由不同的部门来牵头做大量的协同工作,这样复杂的、较长时间的工作,如果靠一个职责、规定来协调,会在工作中造成大量的消耗、疲损,更何况其中要涉及部门里更小的工作单位。 2.中小企业很难认同新生代人才个性化的张扬、价值观的自我、职业化的倾向。 人才会与企业谈福利条件、谈薪水待遇、谈度假、谈学习等等,都成为无法逾越的“代沟”:先表现你的“才”与“能”,然后再“量体”晋升;要尽快融入团队,不要影响团队的稳定;要认同企业的文化,不要对企业有任何疑虑或异议等等,这些固有的、甚至是不合乎逻辑的思路与观点,严重制约着人才的发展。 很多需要人才的领导人都很难做到像曹操一样“唯才是举”。新人的到来需要一个阶段来融入团队,如果影响了团队的稳定,可能与目前团队的惰性、帮派性、排斥性等因素有关;刚刚进入企业的人才对企业的文化都处于无知的状态,何谈认同?企业文化(很多中小企业根本就无从谈“文化”)真的就是那么无可挑剔?对于新人的到来,现在有很多的企业首先就是鼓励、要求他们对于企业的各个方面发现问题,只有新的眼界、目光,才能打量一个企业陈旧的“谷仓”。如果不带来改变,何必要引入新的人才? 这些问题不解决,人才会在一开始就被打上怀疑的烙印、贴上异类的标签。 3.组织流程、业务流程的欠缺,极大地影响了人才发挥和个人发展。 说到底,是企业的人才环境恶劣。中小企业人才的培养往往不是通过正常的考评,而是喜欢通过同僚的评价、非专业的考量来完成,这里面含有大量不真实、人为的信息。 长此以往,造成企业的用人文化里是非观念不清晰、价值观念模糊、人人为确保名声而追求“一团和气”。公司想通过“鲶鱼效应”来改变局面的想法完全不能实现。在实际工作中,流程的混乱是造成人才痛苦的最大根源,这对于他们而言简直就是浪费他们的时间、消耗他们的激情。 企业的愿景目标空泛不当 中小企业需要设立自己的目标:发展与竞争的目标。但很多中小企业往往把它描述成很空泛的语言;竞争的目标就是树立自己学习、模仿的对象。 这些被中小企业理解为“标杆操作”的新知,一再地把他们推向迷惑的十字路口。 让我们再次解读一下标杆管理/操作的概念:向业内或业外的最优秀企业学习其最佳实践,以此为基准与本企业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实现企业的重新思考和改进经营实践,从而使自己企业得到不断改进,创造优秀业绩的良性循环过程,进入或赶超一流公司,创造自己的最佳实践。这实际上是模仿创新的过程。 于是,中小企业把要学习的“标杆”公司拿来学习、研究,一下子发现自己原来这么差劲,这么多的环节都没做好!于是中小企业开始了“整风运动”“全面大补”、“系统改进”。 这是对营销新知的错解。标杆操作还有重要的一点:在竞争力的要素里,研究和发现对手没有做好的“短板”――最优秀的企业也有自己无法触及的短板。把别人的短板打造成自己的最长处,这也应当列入标杆操作的思考范畴。 在实际的操作上,中小企业应当明白:对于所有成功要素,不是都要做到最好,而是要把多数的要素做到平均水平,甚至是差强人意的水平;但一定要发现、并保持自己最有效、最容易突破的一个要素。这是中小企业的当前资源与能力所决定的。所有的事情都做到最好,这是几乎不可能的,但是把一项事情做到更好,还是有可能实现的。 中小企业营销管理论文: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管理的常见误区 笔者从2000年开始研究网络营销理论,2002年开始从事网络营销实践,这当中有诸多经验与教训,现在深刻地体会到网络营销思路的重要性。思路是方向,方向错了,就难以达成网络营销的目标。所以,无论是即将要开展网络营销,还是正在开展网络营销,或者是实践后并放弃了网络营销的中小企业负责人,皆需思考,看看是否也存在以下的误区? 误区一:建个网站就是网络营销 网络营销不是建网站这么简单,建网站只是网络营销的一个工作环节。网络营销主要包括以下工作: 1.前期调研。网络营销需要对网络市场环境进行调研,如行业分析、网络环境下竞争对手分析、网络环境下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分析及企业自身分析等。 2.提出网络营销战略和网络营销策略。根据第一步的调研结果,找到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提出网络营销战略和网络营销策略。网络营销战略主要包括对整个网络市场进行细分和选择、提出网站的定位。网络营销策略主要包括找到产品或服务的卖点;明确主推产品:确定价格策略和促销策略等。 3.建设网站。根据第二步的网络战略和策略来确定网站域名、主机空间、企业邮箱、设计网站的整体风格、规划网站内容等。 4.网站与推广。网站建好后要,并进行搜索引擎登录、SEO(搜索引擎优化)、搜索引擎竞价排名、网络广告、导入外部链接等系统性工作。 5.检查与改进。网络营销是个系统的PDCA管理过程。网站按计划与推广后,更多的工作是要监控网站的访问量、网络广告和客户转换率,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并改进等长期性工作。 误区二:只建一个企业网站 中小企业的领导者会有这样的思维定势认为建网站当然是建企业网站,既然企业只有一个,那当然是只建一个网站了。 一个网站是网络海洋中的一滴水,若者就像大超市中的一个商品,如果我们能多建几个网站,就相当于多推出几种产品,尽可能多地占据超市的货架陈列空间,消费者才有可能更多地接触到我们的产品。 如果我们的产品分别面向不同的细分市场,则最好有不同的网站。如批发和直销就应该分成两个网站。 如果我们的产品面向不同的国家,可能会有不同的语言,则需要用不同的语言单独设立网站。单独设立站点更有利于搜索引擎的自然排名,方便潜在客户更方便的找到企业网站。 企业不仅可以建企业综合性网站,还可根据目标市场来建议独立运行的产品网站,还可以建立行业资讯类网站。 误区三:只要懂计算机就可以开展网络营销了 很多中小企业的领导者为网络营销就是建网站,要建网站当然是招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了。 其实,网络营销需要综合素质的人才。例如,做国外市场的网络营销,则需要四方面的技能:网络技术,外语工具,营销知识,产品知识。 从企业招聘的人来看,现在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可能在C语言或Delphi编程语言较熟悉,但在开展网络营销时却派不上多少用场,因为网络营销主要是用到网络编程语言或工具如PHP、ASP、net、Dreamweaver,很多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对此并不熟悉,而有些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凭着自己的兴趣对这些知识的进行自学,掌握得较全面。 中小企业开展网络营销最好组织个项目团队,项目团队负责人应具备以上四个方面的综合素质,下面再配置1个专业的设计人员、1个更专业的网络编程人员、1个更专业的外语翻译,开始还可先招1个懂外语的负责与客户进行EMAIL沟通联系的销售员,如果网上的询单多了忙不过来,再组建一个网络业务销售团队予以配合。 误区四:资源投入不足或投入方向错误 一方面,中小企业开展网络营销,往往是资源投入不足。他们对网络营销缺乏信心,只愿花几千元钱请设计公司设计个网站,然后在名片上打上网址似乎就足矣。 另一方面,有钱的中小企业虽然投入不少资金,但没把钱用到实处。他们的叫公司的网络管理人员来主管此事,网络主管就去买高价的计算机或服务器,再吃一笔回扣。其实,网络营销并不需要高性能的计算机、服务器或专用光纤,在硬件方面投入的费用大致如下:到电信、网通或铁通开通1M的ADSL宽带,不超过1000元/年;国际域名1个,约80元/年;5G国外的虚拟主机空间大约500元/年,电子邮箱免费;再按项目团队的人员配置若干台普通的计算机,大约每台3000~4000元即可。也就是硬件投入在2万元左右即可。更多的钱应投入到两个方面,一是项目团队成员的工资及奖金二是网络广告的费用投入。切记不要把钱都投到设备上。 误区五:没有站在客户角度来设计网站及推广网站 很多中小企业意识到网络营销的重要性,但企业负责人甚至整个公司的人都不知道如何开展网络营销,于是就看竞争对手的网站是怎么做的,自己也就怎么做。 在网站设计方面,很多企业网站是你抄我,我抄你,设计风格相似,栏目相似,甚至内容都相似,没有反映企业个性或产品个性,更没有从目标客户群的角度来思考:客户喜欢什么风格?喜欢什么颜色?客户想在网站寻找什么?对什么最感兴趣7用什么语言最能打动客户7很多中小企业会找市场上的网络公司或广告公司来设计网站。这些网络公司或广告公司绝大多数只懂做网站,懂网络营销的可谓凤毛麟角。所以网络公司做出的网站技术很复杂,功能很多,还有声音及视觉效果都很棒的FLASH动画,而广告公司做出大幅的图片,而且图片也很精美,但这些也许都不是潜在客户感兴趣的。潜在客户感兴趣的是他自己,是他自己想要找的产品,还有他自己可以获得的利益。 在网站推广方面,也没有从客户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没有考虑潜在客户是谁7他们出现在什么国家或地区7他们使用什么语言?他们使用什么搜索引擎7他们使用什么关键词进行搜索?他们主要去什么类型的资讯网站……如果没有思考这些问题,广告无目标的投入,将会导致广告资金严重浪费。比如目标客户群是来自美国的游客,就应该把广告投放地区限制在美国,否则其他地区如中国的点击就是对广告资金的一种严重的浪费。 误区六:没有解决网络营销的两个关键问题 中小企业开展网络营销普遍没有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如何让客户找到我们?让更多的潜在客户找到我们的网站,网站的访问量增加了,我们销售的机会才会增加。二是如何让客户信任我们?客户找到我们网站,如果网站不能获取他的信任,他很可能会放弃浏览而失去销售机会,顾客转换率与投资回报率也就相对较低。 要提高网站的访问量,就应该做好搜索引擎登录、搜索引擎自然排名(SEO,搜索引擎优化)、搜索引擎付费排名、营销网络广告、Affiliate联属网络营销、软文营销、网站外部链接等长期而细致的工作。 要增加客户的信任,就需要从客户心理的角度来规划网站的内容,尤其是网站首页的文字内容;对客户询单及时、耐心地回复:详细的FAQ、网站的及时更新、充实的网站内容、对个人隐私和安全支付的承诺、“Visible Prices”(可见的价格)、客户口碑与证言等细节都可增加客户对我们的信任,从而尽快促成交易。 误区七:高估了或极端地否定网络营销的作用 网络营销是传统营销的良好补充。网络营销的廉价性、高效性、广域性、及时性、互动性、便利性弥补了传统营销的劣势。我们不要轻易陷入非此则彼的极端。 网络营销是中小企业长期而细致的营销管理工作。过度的乐观或悲观都不利于企业网络营销工作的长期开展。我们应该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网络营销,成功的要总结经验,失败的要总结教训,切记不可急功近利。(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中小企业营销管理论文:中小企业目标市场服务营销管理战略研究 摘 要:中小企业己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中小企业的创立、生存与发展的不同阶段,结合企业自身优势和劣势,采用目标市场营销策略去确定符合企业自身的目标市场,进行合适的产品和企业的市场定位,制定切实可行的服务营销策略,对于成长过程中的中小企业而言,是合适的选择。对中小企业目标市场服务营销战略及其实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小企业;目标市场;营销管理;战略研究 1 中小企业目标市场服务营销的定义 流通企业的营销属于服务营销,服务营销相对于实体产品营销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些不同主要表现在服务产品的性质、特性和提供方式上。菲利普・科特勒给服务所下的定义:服务是一方能够向另一方提供的本质上无形的任何行动或利益,并且不会导致任何所有权的产生。它的生产可能与某种物质产品相联系,也可能毫无联系。一般来说,企业对市场的供给可以从纯商品延伸到另一个极端纯服务。 2 中小企业目标市场服务营销的类型 (1)纯有形商品。此类供应主要是有形物品,如盐、肥皂或火柴等,不附带明显的服务。 (2)伴随服务的有形商品。如汽车,汽车制造商在销售汽车本身时,由于汽车技术的复杂性,制造商必须同时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配送、维修保养等服务。 (3)混合型。此类供应包含有相同部分的产品和服务。例如,餐馆既提供食品,又提供服务。 (4)伴随少量产品的服务。此类供应由一项主要服务和附加服务及辅助物品所组成。例如,航空乘客购买的是运输的服务,同时也包含了某些有形物品,像食物、饮料。 (5)纯服务。 此类供应主要是提供服务。例如教育、理发、洗熨衣物等等。 3 开展服务营销的方式 3.1 有形展示 在产品营销的过程中,企业常常借助一些抽象的联想来表现自己的产品。如可口可乐公司塑造的青春、健康的形象,而七喜给人的感觉是明快和活泼。然而,服务的无形性的特征,代表着服务本身就是抽象的、不可触及的,这就在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造成一种障碍,企业在推广自己的服务时,定位自己的服务时找不到一种准确的、固定的方式。这使得生产者必须将服务这种产品“实体化”。这就是我们说的无形服务的“有形展示”。 (1)服务人员的外貌,特别是接待人员、客户经理的容貌、声音、语言,会对顾客的感觉产生重大的影响。此外,顾客往往对某些服务人员的外表有特殊的愿望。例如,保安人员的外表应能使顾客产生安全感。 (2)服务人员的服装,不仅应该便于服务人员工作,而且应能增强顾客的信任感和舒适感。 (3)服务人员使用的销售资料。服务企业的工作人员经常随身携带的服务工具、宣传小册子,广告传单、录像带、CD等宣传资料,向客户说明服务项目和服务范围。有时服务企业还会向客户赠送销售资料,以便客户今后与本企业联系。服务企业向重要客户赠送的礼品也属于这类有形展示。强化有形展示的管理,努力借助有形的元素来改善服务质量,树立独特的服务企业形象,无疑对服务企业开展市场营销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3.2 开展服务创新 服务是独特产品,企业靠服务取胜,应该注意不要把服务变成一种大众商品,那样的服务企业不具备竞争优势。然而服务的创新不是简单的模仿,创新一定要具有新的策略和措施。服务的创新是一种超越。例如企业经常使用的800免费电话服务,由于开始使用时竞争对手没有使用,所提供的服务具有独特性,提供这种服务的企业投入成本不高而获利丰厚。时间不久,竟争对手都使用了这种服务,企业失去独特性,由此而获得的利润越来越小。提供服务的企业一定要与众不同,所提供的服务一定要有独创性。这些独创性可以是拥有独特的知识产权、技术专利、人才资本。 这些无形资产形成的竟争优势是不易被其他企业复制和拥有的,因而这些企业会取得持久的竞争优势。服务营销创新活动的内容十分广泛。创新的方法和途径很多,而且彼此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4 目标市场营销战略在中小企业的应用 4.1 创立阶段的应用 当某人想要创业时,界定新企业所处的行业是很重要的。首先要对现有的市场进行分析,接着根据分析所得出的结果对市场进行细分,然后根据自己所拥有的资源确定应该进入的行业和市场。但在进行这一系列活动之前,必须有一个远景规划和确定目标,尤其对于将要创立一个公司的企业主,没有规划将会变得毫无头绪,以后各项工作的开展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①远景规划对要进入的市场范围确定要窄,集中是企业成功的秘密武器,通过市场细分集中于特定需求,使小企业与大企业的竞争在目标市场上分开来,才能使创立小企业一开始就立于不败之地。②远景规划不能对要进入的市场范围确定过窄,要能打开一定的市场,即明确细分市场,要能使企业有成长的可能,并能发挥它的潜能。 4.2 生存阶段的应用 随着中小企业在创立之后的发展,客户与所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增加,企业应从客户的角度经常核实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的变化,这有助于企业随时发现和跟踪客户的需求,进而进一步对市场进行分析,并根据自己的资源细分市场,找出自己的优势目标市场,在激烈的商战中获得生存。此外,对几个接近的竞争者也需不断地分析,列出影响企业生存的关键因素。这样根据关键任务来评估绩效,表明必要的管理活动,以确定最佳的经营领域。在进行行业评价中,一般采用行业关键生存要素评价矩阵。 4.3 发展阶段的应用 (1)经营环境的分析。当企业创立成功并具备了生存能力之后,必须对自己的经营环境重新进行审视,通过市场细分,重新规划自己的发展战略与远景目标。企业本身竞争力的决定性指标是企业是否能满足细分市场中顾客的多种需求。而对于这一指标的衡量则主要应考虑以下四个方面:①产品/服务;②价格;③促销;④渠道。 (2)竞争者状况SWOT分析。竟争者的综合对比过程,应该始终围绕四个方面展开,即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这种对比分析方式也称为SWOT分析。来自竞争者的对于企业的机会和威胁(O/T)是指能够影响企业前途的外部竞争和挑战。中小企业应该对于机会和威胁十分重视和敏感,为此必须时刻关注竞争者的目标和策略变化,从中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带有某种方向和趋势的结论,从中发现针对本企业的机会和威胁。中小企业在认识到来自竞争者的机会和威胁的基础上,还应该辨认企业在与竟争者就市场机会争夺或就威胁展开抵抗方面的优势与劣势(S/W),中小企业在进行SWOT分析时,关键是将威胁、机会与优势和劣势,围绕着逐一罗列出来,通过这种有条件的系统归类,并加以一定的科学分析,可以将企业与竞争者比较而出现的问题显现出来。 5 中小流通企业营销应注意的问题 5.1 竞争以服务质量为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市场供求格局出现了根本性转变,实现了总量基本平衡并相对过剩的宽松局面,市场竞争也由争夺资源转变为以争夺需求为主的价格竞争。众多企业纷纷采取“降价销售”、“让利销售”、“折价优惠”等办法吸引顾客。虽然打折降价刺激了一些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但事实证明,仅靠它来促进销售增长,已不切合实际。因为,现代的科学技术水平使同类商品的质量差距缩小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对消费者来说,在商品品质趋同,价格相差无几的情况下,企业能够增加的价值只能是周到、实在、方便的服务。因此,服务竞争就成为企业竟争的主要内容。美国哈佛商业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再次光顾的顾客比初次登门的人可能为公司带来85%的利润,而吸引他们再来的因素,首先是服务质量的好坏,其次是产品质量,最后才是价格”。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服务竟争必将取代商品竟争和价格竞争,而成为21世纪企业竞争的一张王牌。 5.2 加强商业道德建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灵魂。然而,要使市场竞争有序,就必须重视商业道德建设。商业道德作为商业的经营思想、经营作风和经营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其特定内容是以“诚”和“真”表现出来的。诚和真在商业活动中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商人优秀的品德;良好的服务;货真价实的商品;买卖双方融洽的人际关系。但是,日前一些企业利欲熏心,道德观念发生扭曲,许多商家口头上喊“顾客第一”、“顾客是上帝”,实际上把消费者当作欺骗的对象,出售假冒伪劣商品,在计量上缺斤少两,搞价格欺诈等,侵害消费者的权益。中国消费者协会曾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78.4%的消费者受到商业欺诈行为的损害。从市场上所提供的服务状态来看,服务质量虽然比前几年有些好转,但低质量服务,不合格服务,甚至欺诈服务,还是相当多的。因此,开展服务营销,维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而且有利于加强商业道德的建设。 5.3 创立商业服务品牌 服务品牌是商业服务发展的产物,也是商业竞争的延续。在买方市场条件下,我国居民的消费行为日趋成熟,消费者的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日益增强,消费者对企业的品牌忠诚度、形象信任度,以及销售服务的满意度,就成为购买商品时的重要参考依据,从而迫使商业企业不得不重视服务品牌的创建。服务品牌是企业在商品流通,服务领域提供销售、服务中形成的独特的服务模式,是被社会或消费者所认可和信赖的业务技能、接待艺术所产生的一种效应。其特征主要体现于智能型的销售技能、市场型的接待方式、情感型的服务艺术。由于服务品牌是在以顾客满意为宗旨的具体服务中提炼而成的,要经过从规范服务――承诺服务――优质服务――品牌服务,这样一个较长的发展阶段。一个服务品牌的创立,可以是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因此,商业企业要创立服务品牌,必须坚持不懈开展服务营销,脚踏实地提高服务质量,通过服务营销营造优质服务、特色服务的良好氛围,为创立服务品牌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小企业营销管理论文:中小企业富有特色的营销管理 摘要:中小企业正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中小企业拟采取富有特色的营销管理策略,包括营销理念、市场定位、4P营销组合策略。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富有特色,营销理念,营销管理 中小企业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 当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我国加入WTO后,它必然带来了中国产业结构的高位调整及企业规模扩大与企业小型化同时并存的格局,这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即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又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与严峻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使我国中小企业也能进入国际市场及参与国内市场的国际竞争,具有更多的商机或市场机会。它既有利于我国中小企业具有劳动与资源比较优势的产品出口,又有利于发达国家把劳动与资源密集型产业或某些生产环节向我国转移,这对我国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例如,美国波音飞机的零部件分别在世界70多个国家生产。它是利用世界各国生产各个零部件的相对低成本与技术优势,增强最终整体产品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我国加入WTO后,随着发达国家对华战略的调整,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它们“根植于中国”的本地化战略成为对华投资的新趋势,需要我国中小企业发挥资源与劳动力成本低等方面的优势,生产它们所需要的产品或零部件。如果中小企业能抓住这一有利机遇,灵活应变,高效运行,就可以进入新的第二次创业的里程。 但是,机遇与挑战总是并存的。经济全球化在加速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将会更进一步形成全球经济过剩。发达国家的商品输入、资本输入、品牌输入与跨国公司进入及国内企业集团化的发展,将会对中小企业形成严峻的挑战。 一、中小企业规模效益较差,抗风险能力弱。它们最大的弱点在于资源与资本积聚相当有限,在规模上难于和国有大企业相提并论,更不能与发达国家的大企业相比。随着我国企业集团化的发展与外国大企业的进入,我国中小企业无法与其抗衡。 二、中小企业知名度较低,市场吸引力较差。由于中小企业经济实力有限,在产品竞争力、广告、宣传、公关等方面的投入,无法与财大气粗的大企业相比。因此,市场知名度与市场吸引力也往往不如大型企业,与进入我国的跨国公司相比,差距更大。 三、中小企业人才素质较差,观念滞后,管理手段单一,技术陈旧。由于中小企业知名度较小与影响力不足,尽管许多中小企业愿意提供优厚的薪酬和良好的工作环境,但往往仍难以招聘到理想人才。由于中小企业智力资本与知识能力的积累不足,企业内部现有人才也难以迅速成长。由于企业高素质的管理与技术人才较少,企业制度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较差,凭感性、经验、直觉进行决策,管理手段单一。同时,由于技术改造投入不足,设备更新缓慢,技术陈旧,加之销售渠道较为单一,市场面较窄,这些均难以应对大企业的挑战。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虽然具有应变能力强、内部决策效率高,易于转产适应市场需求等优势,但整体市场竞争实力较差,企业的人、财、物与产、供、销均难以与大企业抗衡。因此,必须扬长避短,发挥优势,采取特色经营策略。 中小企业特色营销管理策略 一、营销理念:顾客第一,以小取胜。中小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跳出“以我为中心”的狭小圈子,摆脱至今依然有较大影响的“生产观念”和“推销观念”的束缚,奉行以顾客为中心的现代营销理念,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树立顾客既是上帝又是企业合作伙伴的思想;在企业规模中,中小企业都有把自己“做大”的冲动,常常把企业集团看作公司发展的最高形式,这实际上是一种误区。要知道,中小企业能发展成为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是一种成功,但却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可以转变观念,拓宽思路,不把大企业看成竞争对手,而是看成合作伙伴,以大型企业为自己最大的消费者,为大型企业提供零部件、配套产品及其服务,发展成为支持大企业的中心企业群,这也是一种成功。随着国内大型企业集团的不断出现与国外跨国公司的进入,我国中小企业挤进大企业集团行列的可能性越来越少。中小企业应充分挖掘“小”的潜力,发挥“小”的优势,树立以小取胜的新观念。 二、市场定位:拾遗补缺,甘当配角,再造优势。中小企业面对大企业的竞争对手,应采取避让定位策略,即选择特定的细分市场或者尚未被竞争者涉足的市场以及大企业不屑于进入的行业或领域,进行补缺拾遗,满足市场需要。同时,中小型企业应甘当大型企业的配角,建立以大企业为中心的大中小企业分工协作的体制,大企业以雄厚的资本与先进的技术扶植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为大企业生产零部件、配套产品及提供其他服务。这样做,不仅可以避免与大型企业的正面竞争,而且可以利用大型企业的品牌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借梯上楼,借船出海,使中小企业能够将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投入某一个细分市场,或者某一个特定的产品,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同时,通过专业化合作与经营,可以达到降低成本与市场风险,提高劳动生产率与经济效益的目的,并取得相对的规模优势。 三、产品策略:突出特色。中小企业为顾客提供的必须是整体产品,包括核心产品、有形产品与附加产品。核心产品应突出顾客所需要的产品功能特色,有形产品应确保产品形式的完整与顾客所喜欢的外观特色,附加产品应确保顾客获得购买产品时尽可能多的附加利益与服务。中小企业为使自己的产品具有特色,必须不断改进与开发新产品。由于率先创新技术开发全新产品,投入大,风险也大,中小企业一般不拟采用。由于模仿创新开发新产品,可以有效回避率先创新的风险和高额投入,中小企业可以采取模仿和改进相结合,开发出仿制性新产品,体现中小型企业产品策略的特色。 四、价格策略:适度弹性。中小企业经营的商品价格,既要反映商品的价值,也要反映供求关系。根据不同产品不同的供求状况,采取不同的价格策略。有些日用消费品在某一特定供求状况下实行降价促销,以价格低的优势扩大市场份额,增强市场竞争力;有些日用消费品在某一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实行价格折扣,或超基数优惠价促销,鼓励居民或大用户多销售。同时,根据不同的渠道特点实施不同的折扣价,确保对中间商有吸引力;根据顾客不同的心理状况实行不同的价格策略。中小企业为社会生产提供的生产资料及为大企业提供的零部件、配套产品、其它配套服务产品也可适度采取富有弹性的价格策略。 五、渠道策略:选择性、专项性与创新性。中小企业由于经济实力有限,不应采取广泛分销策略,而应采取选择性分销渠道策略,即仅选择少数与企业关系好的高素质的中间商来推销产品,也可与大企业结成联盟,视大企业为消费者,与之建立专项性直销的销售渠道。同时,中小企业应进行渠道策略创新。其主要点是:以关系营销作为构筑分销渠道体系的理论基石,中小企业与中间商建立战略联盟,形成利益共同体,增强渠道竞争力,并尽快建立网络营销的直销渠道体系,为中小企业走进国际市场或参与国内市场的国际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六、促销策略:突出柔性化。中小企业的促销策略应有自己的特色,突出柔性化促销,即不把大量金钱投入到广告等硬件促销手段中去,更多地采取有人情味的全员促销、关系促销及多种方式与消费者进行双向沟通等柔性化促销策略。 中小企业营销管理论文:我国中小企业营销管理现状与创新 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先天不足和成长环境因素,导致其抵御风险和开拓市场的实力和能力普遍脆弱,特别是小微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比较突出。面临同样的外部环境,企业在市场上生存与发展,最终依靠的还是自身经营素质和内生动力的提升。当前,中小企业自身营销管理水平滞后、营销创新乏力,使其在复杂多变的需求和不断发展的新技术带来的经营压力面前,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一、我国中小企业营销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市场营销观念滞后营销人员素质偏低。大多数中小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指导思想还停留在产品观念上和推销观念上,企业把注意力放在产品和推销上,而不是放在市场需求上,不愿投入资金开展市场需求调查,不重视市场研究和消费者行为分析。笔者作为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考评人员,在营销师论文评审与答辩工作中深有感触,即便是沿海一线城市,前来报考的中小企业销售经理、营销主管等,很少有科班出身或接受过市场营销专业系统培训的经历。这些人实战经验尚可,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普遍欠缺,直接制约其营销创新能力。 2.营销决策的科学性欠缺。现代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必须提高市场营销管理水平,根据市场需求现状与趋势,制定一套系统、完善、统一的市场竞争战略,通过合理配置资源、科学地组织实施,才能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赢得竞争优势,求得生存与发展。分析中小企业的营销管理模式,普遍存在忽视市场营销组织系统、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等相关要素的整体构建,追求局部创新、短期效果,对协同创新和长期整体架构研究不足,导致营销战略制定缺乏科学的依据和可行性分析,凭经验、感觉等主观因素而决策,常常使企业经营陷于被动之中。 3.品牌营销意识不强。现实中不少中小企业缺乏品牌意识,没有把品牌创设和管理纳入到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当中。一些企业即便有品牌营销意识,但对品牌的开发利润与技术开发能力和销售渠道开发能力之间密切联系并没有深刻理解,在品牌管理、品牌维护方面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和制度。中小企业品牌培育意识淡薄、品牌定位不明确、品牌文化内涵不足等问题,直接影响产品在目标市场上的地位。 4.营销组合因素分析不足策略有失。(1)产品定位不准,难以契合市场需求。中小企业对整体市场环境分析不够,对消费者行为与购买心理把握不准,产品定位较为盲目。譬如,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由于市场消费环境不利,许多中小企业一方面想要提高产品品质,另一方面又不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担心产品成本上升,价格提高,销售不畅,其结果是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始终得不到提高。(2)价格策略灵活有余,定价依据分析不足。中小企业对影响价格策略的因素和调价的客观条件缺乏更详细的分析研究和信息数据支持,不仅影响企业对产品价格及时做出调整,而且也不能准确地把握价格调整的幅度和技巧。最终影响市场对其产品的需求水平,影响到生产者、中间商及消费者的利益。(3)分销环节薄弱,渠道控制乏力。中小企业通常在分销环节上的管理与控制较为薄弱。一是分销渠道选择没有全面分析目标市场、产品、企业自身和中间商特性,以及竞争对手和相关政策法规约束的影响;二是分销渠道设计缺乏明确的市场覆盖率、渠道控制度和渠道灵活性目标,致使厂商与经销商之间关系松散;三是销售政策与激励措施不完善,中间商缺乏积极性;四是销售体制僵化、销售组织与销售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这种既缺乏与中间商有效沟通,同时对自己的分销网络又缺少管理和控制的状况,使分销渠道在市场营销过程中的研究、促销、接洽、配合、物流、融资和风险承担等作用难以发挥,对中小企业的产品价格、产品销售以及促销活动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4)促销组合整体运用不够,促销手段缺乏创新。中小企业制定促销策略时对目标市场需求、产品特点和营销目标等因素缺乏综合考虑,对各种促销方式的合理选择、编配和运用缺乏整体研究,从而难以形成最佳的促销组合效果。由于促销组合整体效果欠佳,企业及其产品信息不能及时、完整地传递给消费者和用户,现实或潜在的顾客无法详细了解、评价,信赖并购买产品,对扩大企业产品的销售带来不利影响。(5)忽视企业形象宣传,缺乏企业形象战略。企业相关环境的关系者,透过企业各方面的运作而来了解企业实态,逐渐发展对企业的形象认知。当形象实态优于企业实态时,就必须尽力改善企业实态,使之与企业形象相符,反之,当企业实态优于形象实态时,就应改进企业形象,使之正确地反映企业实态,这就是企业形象战略(CIS战略)的目标。中小企业在市场营销活动中对CI设计、 CIS战略等与企业形象有关的系统和整体活动的作用与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 二、中小企业营销创新的对策 中小企业要善于利用自主权大、应变能力强的特点,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在营销创新上下功夫,通过营销创新扩大和实现市场潜在需求。 1.改变传统思维,树立正确的营销理念。面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主体与市场法规愈加规范、消费需求不断趋于理性的市场环境,中小企业要从更深层次上认识营销战略问题,理解市场导向的真正含义,明确创新是营销制胜的法宝。中小企业要主动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对营销创新的必然要求,从营销观念创新入手,不断学习营销新知识接受新理论、掌握新技术新方法,进一步开拓营销思路,在营销中逐步实现整体协同创新。 2.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应依托外部规模经济积极寻求与大企业建立协作关系,通过细化分工使自己成为大企业供应链中密不可分的一环;通过大企业的技术援助、企业信用等方法来规范中小企业的产品及服务标准。与大企业的合作有利于带动技术创新,帮助中小企业保持其技术先进性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小企业开拓更大的市场铺平道路。此外,中小企业还可以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结合产品市场需求来进行技术创新,获取知识产权,逐渐形成技术壁垒。 3.重视信息化建设,提高营销决策的科学水平。信息支持和程序合理是决策科学化的前提条件,首先,要加强、改进企业市场营销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报告系统、营销情报系统、市场调研和营销分析系统,确保企业经营基础数据和外部信息的准确完整和及时获取应用。其次,要遵循科学决策的原则,明确各项信息工作的内容、步骤与方法。充分利用反映企业内部活动状况的内部报告系统做好销售、存货及客户管理;及时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做好产品与顾客调研、销售与促销调研;广泛利用营销情报系统,全面掌握有关企业外部营销环境发展变化的最新动态信息,为营销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4.发挥协同创新优势,提高整体营销能力。充分借鉴在市场开放过程中带来的国外和国内先进、成熟的营销技术和经验,利用社会经济和技术进步为营销创新带来的可能条件,及时在商业模式、营销组织和营销服务管理体系上进行创新,以全面提高企业的营销能力和水平。 5.重视环境营销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环境营销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市场营销观念的新发展,是企业应全球对环境恶化发展出来的一种营销重点和技术操作,其主要内容是搜集环保信息、开发环保产品、设计环保包装、制定环保价格、建立环保销售渠道及开展环保促销等。作为对社会和环境变化的反应,企业必须树立环境营销意识,把环境价值观融入企业价值体系和经营目标中,在营销决策组合变量中加入环境因素的考量,实现以提高消费质量来减少消费数量,从而降低环境压力的目标,而非一味刺激消费、鼓励消费更多数量导致与环境的冲突。中小企业要从过分注重近期和微观利益中转变到对环境营销的足够重视上,要看到绿色消费的市场趋势。 6.创新营销组合提高营销实效。产品与服务方面,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变化,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投入少、生产灵活的特点,把握市场趋势与机会,在高端市场、农村消费市场、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市场空白之间寻求市场定位,针对细小的目标市场进行精准营销。做好产品创新与上市管理工作,包括产品价值设计与成本核算、商业模式创新配套的服务设计与流程规范、衡量新产品研发的绩效,处理好需求与利润的对应关系、平衡新产品项目的资源分配。突破产品定位的传统束缚、采取质量领先的差异性产品定位,通过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来提高顾客价值;根据品牌优势分配产品革新重点,定期更新产品,保持品牌差异优势,努力实施品牌竞争的企业形象战略。价格方面,加强与供应商之同的关系以便联合进行成本管理,降低生产费用;改变过去僵化的定价模式,根据顾客不同实行差别定价。渠道方面,适应新经济的需要整合优势,通过规模经济、协调渠道关系和职能转化强化成本优势。强化与分销商的合作意识、服务意识,合理确定利润分配,形成利益共同体,变传统的交易、合作关系为新型伙伴关系,确保销售渠道的稳定性。在具体制定渠道策略时,要根据顾客、产品、企业、中间商特性,结合竞争和环境特性进行分销渠道设计;还要根据企业预期达到的顾客服务水平和中间商应执行的职能,确定中间商类型、数目和特定任务,并从经济性、控制性、适应性及业务优良性和客户亲密性考虑制定渠道评估标准。促销方面,强化市场研究,转变推销观念,树立营销意识,制定符合市场经济运作的销售政策,规范销售行为;适应信息化社会和网络化思维要求以及大数据营销趋势,建立健全企业营销管理信息系统,保证信息沟道流畅,及时为企业营销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充分利用不断创新的数字化信息技术和新媒体传播平台强化与顾客沟通,定期开展顾客满意调查,完善客户关系管理,改变以抓硬件服务为主的售后服务方式,逐步建立起突出软件服务为主的售后服务体系。 (作者单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中小企业营销管理论文:关于完善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思考 摘 要:市场营销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只有加强市场营销管理,才能更快扩展市场,促进自身健康稳定发展。目前我国营销管理理念还很滞后,忽视了营销管理重要性,相应的体系也有待完善。因此,中小企业要正确认识自身问题,增强市场营销管理理念。本文试阐述我国市场营销管理中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之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对策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地位,推动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与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受到了很大阻力,尤其是在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下,中小企业对营销管理较为抵制,极大阻碍了营销理念的引入,对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很大。因此,我国中小企业要逐步朝着营销型企业方向发展,既要为企业营销管理奠定人才基础,同时还要构建良好企业文化氛围,让中小企业营销管理有更好的组织基础。 一、市场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营销观念落后。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然而目前很多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在思想上没有跟上时展潮流,市场营销方面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短腿”现象。尤其是对很多中小企业来说,市场营销管理只停留在概念理解上,并没有真正落实,导致中小企业市场营销难以取得较好效果。 (二)忽视消费者基本需求 很多中小企业将产品作业市场营销工作中心,忽视了消费者的基本需求。一直以来,中小企业仅仅关注产品生产过程,以产品为市场营销中心。企业经营发展时,先要做好产品生产计划,并以此制定营销计划,并根据既定计划进行各项经营活动[1]。但是市场经济发展很快,竞争形势相当严峻,这种经营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企业生产发展需求,势必要做出相应调整,以消费者实际需求为中心,重视市场营销的作用,加强控制与管理市场营销工作,从而更好立足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三)企业营销手段落后。大多数中小企业未能运用现代化营销手段,在工作中依然采用落后的营销模式,这样让企业掌握市场信息的能力受到制约,造成企业在作决策时存在一定失误。另外,很多企业盲目跟风,在开展营销工作时未能从企业实际情况及市场环境入手。比如,有些企业盲目开展打折促销活动,这些企业未能详细分析市场需求特点,制定的营销方案缺少针对性,未将自身能动性调动起来,制定适合企业本身的营销方案,往往是花了很多钱,销售业绩虽然增加了,但利润却没有增长甚至有所下降。 二、完善市场营销管理工作的策略 (一)转变营销观念,创新营销意识。市场机制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中小企业要想让营销工作更具针对性,就必须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和出发点,认真调查研究市场需求现状与特点,掌握消费者心理特征与行为特征。在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包装和营销工作中与当前消费者现有的或潜在的需求相结合,合理配置现有人力资源,构建健全面的市场营销网络和广告定宣传策划,让消费者能够全面了解企业及产品特点,从而实现市场占有率的提升。同时,中小企业必须重视产品的售后信息收集工作,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客户在产品使用过程的信息,即可以体现企业的社会营销责任,让消费者感到关心与尊重,增加社会影响力。也可以通过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深度挖掘,找出现有产品不足之处,作为下一代产品的研发基点。 (二)科学制定营销计划与方案。在制定营销计划与方案时,要做好对未来市场的预测,并根据主要竞争对手的经营战略,有针对性的实施制定的营销方案[2]。另外,所制定的营销方案要兼顾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在制定长远战略目标时,要确定在一定时期内企业所要实现的目标,比如市场占有率、销售额、销售增长率及利润等短期目标。短期目标一般为一季度或一年,在制定过程中要将企业短期营销策略、促销方案及促销活动包含在内。在目标制定后要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营销工作,同时要通过定期的市场检查和营销分析会议,加强营销执行进度控制,并根据营销活动执行效果及时调整方案,以确保短期营销目标的实现。 (三)运用网络营销手段。据媒体报道,截止2014年底,中国互联网网民的规模已经超过8亿,网络交易金额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国内消费者对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子商务认同度不断提高,因此,中小企业必须适应本次经济发展潮流。 企业传统营销手段一般是通过用电视、杂志、报纸等刊物进行宣传与推广,还有名人宣传与上门营销等方式。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这种简单的一对多的宣传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竞争的需要。中小企业要不断学习与应用新的网络营销技术,在互联网平台上有针对性地开展产品营销活动,精准、高效、个性化地满足客户在购买前、中、后三个阶段的需求,这样既能减少企营销成本,还能有效提高营销业绩。 三、结语 总之,消费者需求是市场营销管理工作的根本,处于自由竞争机制下的中小企业要及时改变原有的市场营销观念,必须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将现代互联网技术应用市场营销工作中,从而实现自身的又快又好发展。 中小企业营销管理论文:中小企业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中小企业所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受生产规模、资金数量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中小企业在营销管理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从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本文将总结和分析中小企业营销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当前营销趋势,提出了中小企业加强营销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营销管理;问题 截至2013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达到5000多万家,占国内企业总数的99.4%。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所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其最担心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市场营销如何开展。根据Yodle所的首个中小企业信息调查结果,有高达42%的中小企业主担心找不到新客户。尤其在面对新媒体和新技术的冲击下,可以说,中小企业的营销管理必须要转变思路,否则只能被淘汰的结局。对此,本文分析和总结了当前中小企业营销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结合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中小企业加强营销管理的对策。 一、中小企业营销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较于规模企业而言,中小企业不具备任何优势。规模小、组织结构简单、管理方式单一、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等都是制约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因素。因此,在先天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只有加强营销管理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但仍受制于上述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的营销管理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营销手段过度依赖低价竞争 不少中小企业把产品的竞争优势定位于价格低廉,低价竞争往往成为其扩大市场营销的最主要法宝。一些具有相同经营产品的中小企业,由于技术和质量都在一个层次上,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往往通过压价来实现营销。事实上,简单的价格战只能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无异于“壮士断腕,比赛流血”。此外,低价竞争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所有的中小企业因采用压制价格的营销手段,出现利润空间较小、资金周转紧张的情况,这种状况下,中小企业较难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去进行营销手段创新,从而在营销管理上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2.营销人才匮乏,营销团队缺乏战斗力 人才稀缺是中小企业营销管理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在中小企业成立初期,企业可以网罗一些敢拼敢闯的营销人员。但是在市场发展几年后,营销团队的管理将会出现一个瓶颈期。不少中小企业的老营销人员会因前期打拼成为元老功臣后,逐渐失去早期的闯劲,思维僵化、工作懒惰、倚老卖老等一系列问题随之出现,失去原有战斗力。 同时,在出现上述问题后,一些中小企业的老板经常采用新人换旧人的粗暴方式,从而出现“一年换一个营销总监,营销团队天天都是新面孔”的情况。最后,营销人员的费用花掉不少,但营销业绩却毫无起色。 3.品牌建设摇摆不定 一些中小企业在创业初期几乎不做品牌建设,并且也取得了较好的销售业绩。随着后期市场份额的快速下滑,这些企业意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于是加大资源投入全面建设品牌,然而,由于前期品牌建设的基础未打牢,后补式的品牌建设不一定会带来良好的业绩。现实中,不少中小企业的品牌建设一直都是这种模式:销售出现较大阻力,所有人员都意识到品牌力的薄弱;业绩压力更大,所有的资源却又转向了销售。谈论竞争对手,异口同声地把品牌提到无与伦比的高度,为自己的无能找到最合适的借口;比较取舍建设品牌的投入与销售需要的费用时,“品牌”又变得可有可无。 对中小企业而言,品牌就是“风筝”,忽高忽低,高到所有人都仰视,低到有如一根鸡毛。 4.营销创新力度不足,盲目跟风严重 盲目跟风,是当前大多数中小企业营销管理中的一个弊端。舍不得投入,跟风大企业,照抄照搬其成功经验,模仿其营销方法和策略。老实说,在企业成立初期,跟风模式并不存在优劣,一些好的策略本身就值得推广,但是一些中小企业往往只得皮毛,不究实质,往往跟风不得要领,最后还花了冤枉钱。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当年脑白金以软文营销模式迅速启动市场以来,众多企业群起效仿,有的甚至把软文当成神话,结果花了钱市场却起不来。这是由于这些企业并没有把握软文的精髓,写作手法、媒体策略、版面技巧,都是软文成功的必要条件。 二、中小企业加强营销管理的主要战略对策 现代营销战争,在某种意义上而言,已成为一场战略竞争,这对在竞争中各方面处于劣势的中小企业来讲更是如此。尽管中小企业先天不足,但是只要抓好营销要点,充分利用规模小、经营方式灵活的特点,提纲挈领,还是比较容易取得成效。笔者认为,中小企业的营销管理要点有五个方面:(1)做好产品;(2)制定适当的价格策略;(3)建立好队伍;(4)建立营销品牌;(5)创新营销手段。只要运用好便可以收到奇效。 1.做好适销对路的高质产品 中小企业首先要洞察消费需求,明确市场需求。所谓市场需求什么就生产什么。营销就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过程。通俗点来讲,就是搞清消费者对现有产品的看法、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消费者的期望,根据消费者的要求来设计产品,满足了市场需要也就是适销对路。 同时,在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时,更要注重产品的质量问题。“三鹿奶粉”等事件的发生,最终导致企业倒闭。质量下滑是不少企业由盛转衰的重要原因,只有产品质量稳定如一,才能在竞争中取胜。 2.采取适当的价格策略 中小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消费者收入等多方面的因素,采取适当的价格策略。不能单纯地采用低价竞争的手段,同时,也不能拉高价格捞一票。可以说,产品价格是产品畅销的杀手锏。由于消费者选择余地很大,而目前产品雷同现象普遍,加之购买力有限,因而在所有营销工具中,最常用也最有用的就是产品的价格,中小企业应在制定营销策略时考虑如何巧妙运用价格。一般而言,中小企业可采用的产品价格策略有: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产品价格策略、产品线定价策略、差别定价策略等。成功的价格策略,是中小企业营销成功的又一关键因素。 3.建立一支能征善战的营销队伍 营销队伍的战斗力能否发挥出来,关键是看团队的精神凝聚力,这就要求队伍必须有一个核心。这个核心是一种理念,或一个领导人。共同的信念、共同信任的领导人,能给大家带来一种稳定感和自信心,这样才能形成凝聚力,才能充分发挥出团队的力量。否则,队伍内部人心不齐,不能建立协调一致的行动步骤,无法发挥出应有的团队力量,销售工作会非常被动。 4.建立营销品牌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市场经济也逐渐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消费者具备了“货比三家”的现实条件。唯有实施品牌战略才可能占领市场。 不少中小企业认为,品牌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其实,品牌建设是要分阶段进行的,一开始不一定要做大投入,企业主可以根据自身条件进行该阶段的品牌营销战略规划,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投入和策略,只要企业主有心留意就不难找到适合自身条件的品牌包装策略。 中小企业品牌营销之路关键在于企业主首先要建立品牌宣传意识,然后根据自身条件建立该阶段品牌营销策略蓝图,整合营销传播工具,提升品牌价值,品牌的打造只有经过日积月累,才能走向成功。 5.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创新营销手段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营销”、“移动营销”等已成为当前企业营销的主流方式。比如,通过移动整合营销服务平台,可以融合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三网的先进技术,集双网平台建设、移动搜索推广、移动营销、移动应用等全方位移动商务服务于一体,真正给中小企业带来“做生意,随时随地”的新体验。 中小企业也应顺应发展,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创新自己的营销手段。就目前的社会趋势而言,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对于“网络营销”、“移动营销”还保持观望态度。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展开移动营销的中小企业仅占到全部中小企业的30%。面对蓬勃发展的移动互联网,考虑到市场占有率的提前争夺,企业急需从观望调整到参与。 中小企业营销管理论文:我国中小企业营销管理创新途径分析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使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这种形势下,中小企业应不断加大营销管理创新,提升自身竞争力,赢取更大经济效益。本文在阐述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形势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营销管理创新的途径。 【关键词】中小企业 营销管理 创新途径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得以迅猛发展的同时,企业间的竞争愈加激烈,企业面临的市场形势也更加严峻。如何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对于我国中小企业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我国当前经济转型时期,我国中小企业要结合自身发展状况,不断拓展发展思路,探索营销管理模式,提高企业营销管理水平,实现企业营销管理的不断创新,以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中小企业营销管理面临的形势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小企业沐浴着改革的春风,也遭受着暴风雨的洗礼。一是经济全球化。各中小企业加快了对外合作交流的步伐,与国外相关领域和行业的企业开展的合资合作也越来越频繁,技术交流大大加强,有效提升了我国中小企业的产品技术含量和生产效益。二是竞争激烈化。由于我国中小企业所在行业一般处于行业生命周期的发展和成长阶段,这两个阶段本身就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经济体制改革盘活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活力,使它们不断地进行营销管理创新,提升产品盈利水平。三是信息网络化。由于信息的高度发达,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也在提高,相对灵活的中小企业更是敢于先尝先试,走在信息化和网络化的营销管理的最前沿,成为营销管理的领头羊。 二、中小企业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价格管理问题 企业进行市场营销的目的就是促使产品快速变现,来实现企业价值增值和盈利。然而,产品价格是产品变现和实现盈利的关键因素。由于中小企业在与后方的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较弱,前端又要受制于终端消费者,因而,中小企业一般采用基于成本的固定定价模式。因而,存在着利润空间较小和受到供应商议价能力方面的影响,企业具有亏本的风险。 (二)团队组建问题 中小企业受制于自身规模和管理体制的影响,营销团队的建设方面有一些问题:一是业务人员的总体素质不高,大多不是市场营销专业科班生,也不具有一定的市场营销专业理论知识,更不能将市场营销有关的理论和方法有效地运用到产品营销实战之中。二是中小企业缺乏对于其营销业务人员进行相应的营销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导致业务人员业务知识得不到更新,销售观念陈旧,营销技巧和方法也不能有效运用。三是中小企业过分看重单个业务人员的业绩,而容易忽视企业营销团队价值的最大化。 (三)信息应用问题 信息的网络化发展改变了我国很多行业和产业。但是,对于我国很多中小企业来说,在营销过程中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方面还存在着欠缺:一方面,营销理念有待于更新,很多企业家对于信息技术用于销售模式的更新方面感觉无法对接;另外,众多中小企业的销售管理人员对于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掌握程度有限。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在营销模式的信息化方面拓展的思路不清晰,不敢涉足。尤其对于传统制造业来说,他们的营销管理模式更需要进行网络化元素的加入,需要进行营销模式的创新。 (四)营销流程问题 中小企业一般缺乏相对完善的营销流程,也不具有规范化的营销环节,因而在产品销售和市场维护方面往往存在着重重困难。大部分中小企业的业务人员不经过专业的营销业务培训和产品知识讲解的情况下就草率去开发市场,不但营销过程中屡屡碰壁,还会在市场营销过程中给企业的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很多企业没有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营销流程,对于客户的拜访和维护不到位,不顾及客情关系等等,都容易导致战略客户的流失和产品销量下滑。 三、我国中小企业营销管理创新途径 (一)优化价格管理机制 中小企业应合理地进行产品定价,摆脱以成本为纲的固定定价方案,可以采用不同区域和不同人群的价格歧视定价策略。根据人群的产品需求弹性和效用,来确定产品定价方法。可将产品适当差异化,并以有层级的价格面对不同的消费者,促进产品利润的最大化。 (二)提高营销团队素质 一是要提升企业业务人员招聘门槛,加大对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和具有丰富市场营销实战经验的社会人员的招聘力度,优化业务人员结构,提升营销团队的整体素质。二是要开展在职业务人员培训,加大对营销基本理论和相关技巧的讲授,以有效提高业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增强业务推广能力。 (三)注重信息营销应用 一是开展网络营销,近年来,在网络营销逐渐发展,规模日益增长的时期,我国中小企业要敢于创新,采用网络营销手段,开始专门网络推广产品的网站,来赢取网络用户对产品的关注度。二是探索移动营销手段。对于日用品生产的企业,可以开发基于Android和IOS平台的移动手机应用,开展产品功能介绍和查询功能;同时可以利用微信和微博,设置公共账号,及时产品推广信息,以便获得更多的用户关注。 (四)完善营销管理流程 一是建立扁平化的营销组织架构。压缩营销管理人员层级和规模,由传统金字塔式的管理结构向扁平化发展,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效率。二是增加市场维护人员的数量。改变常规的只注重市场开发,而忽视市场维护的管理方式,将市场真正守住和守好。三是考核营销管理绩效。合理定期调频业务人员和区域,实现人员的动态调动,真正盘活市场和人员,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并调动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服务营销策略论文:图书馆品牌管理及服务营销策略 摘要:受到数字化时代的影响作用,行业间所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组织,在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可选择的信息获取渠道也越来越多。而品牌管理与服务营销作为一种提升自我价值的手段,对于图书馆竞争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怎样才能更好地打造图书馆的文化服务品牌,促进图书馆的品牌营销,并以此来提高其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图书馆管理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图书馆;品牌管理;服务营销 简单来说,公共图书馆是为社会提供文化服务,并履行政府职能的一个重要机构。而就针对于图书馆的文化服务品牌营销来说,则主要是指其通过相应的宣传手段,来让读者们能够对图书馆服务的内容与特色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之后,来对图书馆的服务品质进行有效的宣传,从而塑造起良好的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形象,确保读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对图书馆的功能有所掌握,进而对其所提供的服务有一个基本的认可。因此,良好的品牌管理与服务影响,对于图书馆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非常显著的重要意义。 1图书馆品牌管理与服务营销的意义 1.1利于打造图书馆核心竞争力 在传统的图书馆文化服务过程中,并没有从根本上来将图书馆所具有的独特性展现出来。而对于读者来说,图书馆更多的就是一个进行书籍借阅与资料查询的场所,这样一来,其就难以体会到所存在的差异性。而通过文化服务品牌的构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图书馆转变传统思维,并促进图书馆自我创新意识的发挥,来深入挖掘图书馆自身的特色,并展示给读者。在这样的情况下,图书馆本身就有了一个独特的标志,能够强化读者的认识,并且留下深刻的记忆,这样一来,也就能够更好的打造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为公共图书馆建立起一个更加强势的地位[1]。 1.2利于提高图书馆社会影响力 在进行实际的品牌管理与服务营销过程中,图书馆需要通过运用各种宣传手段,来将自身的特色与服务能力展现给公众,让公众能够对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这样一来,一旦形成品牌,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图书馆社会影响力的提升,这也是在品牌管理之前难以实现的。 1.3利于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从本质上来说,图书馆要想确保文化服务的质量,就必须要将各个部门的人力与物力资源充分的调动起来,并协调部门间的合作,来确保部门间的通力合作,进而将服务的优势充分体现出来。在实际的文化服务构件过程中,其所指的其实就是对图书馆高品质服务的一个宣传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相当于图书馆对于工作所作出的一个品质上的承诺。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就能够对图书馆的文化服务质量起到有效的监督,并且能够确保公共图书馆可以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对文化服务当中所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优化与完善,以此来促进图书馆文化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2]。 2目前图书馆品牌管理与服务营销存在的问题 2.1品牌营销的意识薄弱 简单来说,所谓的品牌意识,指的就是图书馆自身对于品牌价值与形象的重视程度,图书馆进行相关文化服务工作的一项基本理念。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思维的影响作用,导致其对于先进的品牌意识比较欠缺,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其对于品牌价值并没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就会导致其认为公共图书馆主要就是以被动服务为主,能够确保可以正常开馆就可以了,并不重视图书馆的品牌,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其难以打造出优秀的文化品牌,使得其在行业竞争过程中,始终处于劣势地位,对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好的影响。 2.2品牌营销缺乏针对性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很多公共图书馆的品牌营销过程中,所追求的往往更多的是大而全,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其对于目标读者缺乏明确的重视,难以实现自我优势的全面发挥。与此同时,其在开展相应的营销活动过程中,每次所选用的主题都不一样,导致难以对公共图书馆的资源进行集中,也难以吸引一些特定的群体,来形成忠实的读者群。因此,由于图书馆品牌营销的盲目性,导致其核心竞争力得不到提升,进而难以在激烈的竞争当中,实现自身优势地位的巩固[3]。 2.3缺乏多样化的营销策略 现阶段,在公共图书馆的品牌管理与服务营销过程中,由于营销意识薄弱等原因,导致其所采用的营销策略比较单一,这样一来,就会使得图书馆的文化服务品牌存在目标不明确的现象,导致服务营销的系统过于松散。与此同时,其所采用的品牌宣传模式,往往是依附于产品之上的,并没有真正实现对公共图书馆的整体宣传,导致图书馆难以形成自身的品牌价值。此外。现阶段,在部分图书馆的新产品宣传过程中,所采用的通常是会的形式,来进行产品内容与特色的诠释,其并没有对营销本身进行统筹规划,导致服务营销缺乏有效性。 3图书馆品牌管理与服务营销对策 3.1强化服务品牌营销意识 在进行实际的品牌管理与服务营销过程中,要求图书馆中的相关人员必须要创新营销意识,做到与时俱进,促进自身竞争意识的提升,来重视文化服务品牌营销工作。只有充分了解了品牌营销的重要作用,才能够更好的提升图书馆的文化服务品质,展现出图书馆自身的鲜明特色,这样一来,才能有效的推出图书馆的文化品牌,进而形成一定的品牌价值,并促进图书馆的创新与进步。 3.2采用更科学的营销策略 在进行品牌管理与定位过程中,要求图书馆应当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明确图书馆的目标读者,并在此基础上,来充分集中人力与物力资源,将自身的特色充分的展现出来。这样一来,才能够更好的实现图书馆品牌建设与文化服务特色之间的充分结合,确保图书馆的品牌能够更具标志性。此外,从本质上来说,图书馆品牌的维护与建设工作具有明显的复杂性,因此,相关的管理与营销人员,应当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长期的营销策略,促进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3.3采取多方位的宣传手段 就图书馆品牌的建设来说,有效的宣传手段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要求其在明确了自身的品牌定位之后,应当加强对新方法的运用,来实现多种方法之间的相互配合与相互结合,提高图书馆文化服务品牌的知名度。 3.4积极开展互动营销模式 所谓的互动营销,指的就是情感营销当中的一种形式。近年来,在各行各业中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例如,某省图书馆就是通过读者QQ群的建立,来与读者之间进行积极的互动,并为其设置专门的互动专区,让读者能够及时的发表自己的意见与感想,并且通过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来对互动专区进行科学的管理,并及时回复读者所提出的问题,对于读者的评论等进行积极的回应,这样一来,就能更有效的强化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联系,提升读者的忠诚度。此外,图书馆的相关工作人员,还应当加强对读者意见的整理与分析,并将其中部分好的反馈当做宣传的素材,来吸引读者的共鸣,以此促进图书馆的发展。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科学的品牌管理与服务营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图书馆社会影响力的提升,并且能够对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进行强化监督,进而打造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不过,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品牌营销还存在着各种问题,因此,在日后的宣传过程中,要求其应当建立起良好的营销意识,并采取科学的营销方法,来促进营销质量与水平的提升,进而更好的推动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作者:付丽丽 单位:林口县图书馆 服务营销策略论文:服务企业品牌营销策略 摘要:我国众多的服务企业当前还未找到一条合适的品牌营销之路,主要是受到能力与资源不足等固有缺陷影响,无论是品牌营销还是品牌意识,都还显得不够成熟。所以,对服务企业的品牌营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尤其是对实施服务企业的品牌营销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中国服务企业的品牌创建以及品牌营销提供更多切实可行的方案与建议。 关键词:服务企业;品牌;营销策略 一、品牌营销相关理论 品牌营销是市场营销的一部分。早在20世纪50年代,国外就已经开始对品牌营销理论进行研究。发展到今天,品牌营销理论经过了超过三个时代的发展,主要包含以下两个品牌营销理论: (一)USP理论 USP理论首先对产品的特殊功效和利益进行强调,达到必须有一个独立的销售主张对应一个广告;而且这种特殊性必须是竞争对手无法更不能提出的,竞争对手不能提出的这种主张保证了产品的独特性;其次,强劲的销售保障。这一项主张必须能够对百万的社会公众产生很强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达彼斯给出USP的一个定义:揭示一个品牌的精髓是USP的创造力所在,并运用极具说服力与强有力的实证来证明它是独一无二的,使之不可阻挡,达到所向披靡的效果。 (二)品牌形象论 D.奥格威20世纪60年代提出品牌形象论,他认为力图使品牌存在并且一直拥有一个高知名度的品牌形象是广告能完成的目标,广告是民营服务企业想要成功塑造品牌服务时首要选择。Biel在1993年提出品牌形象是品牌的各种感知概念,联想反映消费者思想中的品牌出来,利益、属性以及一种具体品牌的评估态度是按照品牌抽象性水平的维持度来把品牌进行联想划分的。 二、影响服务企业品牌营销的要素 当前观点普遍觉得服务主要存在不可分割性、易变性、易消失性与无形性这四个特征。服务品牌营销的特点由这些特性决定,品牌营销战略与服务企业发展都受到这种因素影响较大。 (一)服务的无形性 有形产品可以让顾客在购买前能够听得见、闻得到、看得到、摸得着,而服务活动或行为不能完成这些。顾客难以对无形的服务给出合理的评价与判断。按照传统的产品品牌营销的理念,品牌是可被感知的因素的集合,是一系列与竞争对手相区别的因素,消费者是否对品牌所产生的持续好感是品牌力量的重点。所以,服务企业在品牌营销方面遇到的问题是怎样在无形供应上提高有形展示,以此来打造良好的服务品牌形象。对服务企业来说,企业品牌必须主导旗下的品牌组合,应该得到重点建设。 (二)服务的不可分割性 一般服务的生产与消费是一块进行的。通常商品都是先生产,然后销售,最后消费,但是服务是不同的,首先销售,然后同时进行消费与生产。在人来提供的服务中,提供者自身就是服务的组成部份。但是由于正在生产服务时顾客也必然在场,所以提供者与顾客都会对服务质量和服务的结果产生影响,会直接影响服务品牌。服务营销的一个特点是顾客与服务提供者存在相互作用,使得交互关系在进行服务品牌营销时是要被极度重视的,服务的提供者必须与顾客产生良好的关系。以希尔顿饭店为例,HiltonGardenInn品牌被经济型商务饭店市场引入,第一,能够利用企业品牌的市场号召力;第二,能够借助副品牌来突出其具体服务产品的特征。 (三)服务的可变性 生产者、顾客或时间的不同会导致服务的产出或质量产生相应变化。服务存在极高的可变性,服务质量往往会受到服务对象、服务时间地点、服务提供者等的变化而产生相应改变。服务质量难以控制是服务的可变性造成的,同时为而服务品牌的建立和维系带来很大的难题,品牌营销时服务企业在这一点上通常感到非常棘手。 (四)服务的易消失性 服务无法进行储存,顾客前来的这一刻是服务的价值体现。服务的易消失性在需求稳定时可以解决。与产品制造企业相比,一但需求发生波动时,服务企业对需求与供给两者之间的矛盾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这种状况会造成缺乏稳定的服务质量,导致顾客的抱怨,是企业品牌的建立的重点问题。短时间的媒体轰炸无法保持顾客的品牌忠诚度,只有长期的品牌营销工程能够实现这点,持续优良的产品品质,优秀的服务品牌规划设计,稳定的品牌形象以及个性鲜明的品牌特征等都是必不可少的。 三、服务企业品牌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一)品牌营销处于初级阶段 我国大部分的民营服务企业对品牌有这错误的认知,只是简单地认为给产品取个好听的名字,然后拍个好广告,最好在CCTV这样的主流媒体上砸钱打广告,这样就是品牌战略。而实际上做广告只是营销策略的一种,品牌战略有着更高的要求。秦池、爱多等民营服务企业是当年的央视标王,在央视消耗巨资打广告,以此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可是由于不能真正的理解品牌战略的内涵,在提高品牌的美誉度方面缺乏主动性,导致品牌发展畸形,最终成为历史。 (二)缺乏品牌塑造意愿 民营服务企业主要把目光集中于表面文章,只把品牌认同为一种标志与符号和。设计企业形象,达到自己区别于其他企业的的特色,这是可以形成的。可是品牌无法通过这种办法形成,只有打造和锤炼才能诞生品牌。无论是利用新闻事件还是通过广告宣传来制造轰动效应这种方法,都只能在短时间内起到一定作用,无法通过这种行为造就知名品牌。服务企业由于对品牌价值的认识误区与自身资源有限等问题,大部分缺乏自有品牌。 (三)服务品牌理念脱离实质 苦心经营多年才能形成有着高质量与成功定位的品牌,经常由于盲目的品牌延伸最终拖垮,受益于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这一品牌可以迅速利用这一优势打开其他产品市场,短期内带给民营服务企业高额利润,但商品定位不准不利于长期发展。深圳某火锅加盟店,开业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日营业额都不足1000元,只能黯然收场。这是由于未顾及南、北方饮食习惯的不同而盲目扩张增加加盟店带来的后果,最终影响品牌形象。 (四)品牌营销定位不具备持续价值 短时间的媒体轰炸无法保持顾客的品牌忠诚度,只有长期的品牌营销工程能够实现这点。持续优良的产品品质,优秀的服务品牌规划设计,稳定的品牌形象以及个性鲜明的品牌特征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服务企业存在不利于企业文化塑造的难题,如果品牌管理没有组织性与规划,没有品牌的企业价值观的内化与持久性的企业文化史,无法树立品牌;企业价值观的外化就是品牌的实质。企业的品牌无法在缺乏企业文化的支持下持久。 四、服务企业品牌营销策略分析 (一)实行差异化的服务 服务形象差异可以划分成两个方面:一是差异化的企业员工形象;二是差异化的企业服务环境。前者重点需要员工的素质来展示,而员工的服务水平以及服务态度更是服务质量的关键决定因素。员工是任何一家企业发展的基础,高素质员工是企业能够最终成功的重中之重。拥有不断增强自己素质的员工可以促进企业整体素质的提升。无论是服务前、服务中还是服务后,服务内容都是一个差异性的系统化过程,需要企业能够提供与竞争对手存在差异性的独特服务。例如肯德基以商品的独特口味作为市场优势。在中国做全家桶、玉米汤、鸡肉卷等符合中国消费口味的产品。所以,差异化的服务内容即能够满足顾客的需求,也能够帮助企业树立优质的品牌形象。 (二)树立服务品牌营销意识 良好的信誉对企业来说是无形的资产。企业花费在增加信誉上面的投入可以说是对未来的一项长期投资,而未来的收益具有不可估量的特点,重点体现在与合作伙伴建立的稳定关系、市场份额占领、顾客对企业的忠诚度等多个方面。以修正药业集团为例,提出“做良心药,做放心药”,在这一信念的指导下,让消费者对修正药业更加信任。修正药业坚持“疗效不确切坚决不生产,质量不合格坚决不出厂”的原则,胃药类产品全国销量第一。 (三)提高顾客满意度与忠诚度 顾客满意度指的是顾客所表现出的对于自己购买的产品或服务获得的满意程度。当顾客的满意度较高时,下次可能还会购买。与此相反,满意度低时则会造成顾客下次拒绝购买同种产品或服务,心理感受是最为重要的。对企业来说,顾客满意度能够对企业的业绩有直接的影响。顾客在购买企业服务或是产品之后对其产生的信赖即为顾客忠诚度,这回促使顾客能够再次购买这种服务或产品的一种心理承诺。所以,顾客的满意度是服务型企业首先必须重点关注并努力提升的,只有使顾客保持对产品或服务的忠诚,才能促使企业获利。顾客忠诚度提升即让企业获得了一批稳定的客户群,又为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宣传提供了帮助。 (四)打造高品质的企业服务文化 对企业来说,想要塑造更好的品牌形象必须提高企业服务文化的品质。提升价值、提高信任、传递文化是企业服务的根本所在。“顾客就是上帝”是每个企业员工都应该明确的服务文化,只有把顾客当做自己的家人、朋友,才能更好的跟顾客相处,注意即使顾客有错也必须足够礼貌。所以,打造良好的服务文化是服务型企业的一项关键的营销策略。以海尔集团为例,注重“五个一”的维修服务形式是其品牌的核心理念,虽然内容简单,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好体现。 作者:韩颖 丁慧娟 单位:大连财经学院 服务营销策略论文:汽车服务营销策略探讨 一、汽车服务营销特点 1.全面服务顾客 全面服务顾客里面包含两个层面。首先,要提供全程的服务,从按照客户选配汽车,到客户交款购买汽车,最终到汽车报废的整个周期,都要提供最优质的汽车服务;其次,要提供全员的服务其中服务包括技术性服务与非技术性服务,全体员工都要参与到服务的行列中来,体现企业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从而让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能够与顾客交流,展现了企业所提供的服务的质量。所以企业内部要建立起全员及全程服务的理念,为用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2.服务具有多重性 企业在汽车服务营销过程中要提供多种服务,包括:车辆咨询以及介绍免费的服务和专业的售后服务,包括:汽车的维修、保养及汽车的改装等。此外,汽车服务营销中要帮助用户办理车辆上牌、事故车的理赔等收费服务,从而提高用户对企业的认同度和满意度,为企业带来长远的经济效益。 3.特定地点服务 汽车自身的价值比较高,且运输非常的困难,所以销售汽车的销售需要在宽敞的展厅中进行,从而让用户能够挑选到自己最满意的车辆,集中的技术力量能够带给用户最满意的服务。 二、汽车服务营销中的问题 1.落后的服务理念 国内的汽车服务理念落后,只对汽车实物分销服务。服务理念只强调售后服务,处理各种送货、投诉、维修及保养等内容,而忽视其他各个环节的服务,不能够满足人们对高质量服务的要求,限制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2.信任感缺失严重 国内汽车企业与经销商之间存在严重的信任危机,供需双方没有成为紧密联系的利益共同体,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汽车企业希望通过将车辆销售出去而回笼资金,从而进行车辆的再生产,而经销商会担心因为大量的车辆会出现积压,而浪费资金。所以,企业与经销商之间没有建立紧密合作的关系,合作处于松散阶段,阻碍了双方的发展。 3.服务员工素质低 服务员工在进行汽车产品销售过程中不能够将向客户介绍汽车方面的相关的知识,而国内的客户缺乏对汽车相关知识的了解,在购买车辆之后很少阅读说明书及注意事项,导致出现汽车使用方面的问题。其次,工程技术人员素质整体不高,知识结构和能力都有待提高。其中,某些汽车服务行业虽然具有部门的技术人员,但是专业素质程度不够高,制约了汽车服务行业的发展。 4.售后服务不到位 售后服务过程中,维修点收取过多的手续费用致使无法承担高额的维修费用。此外,售后服务过程中,维修的过程较长,导致车主不能够及时地拿到车;汽车维修的过程中,采用的传统的维修方式的方式为用户服务,通过多个工种的配合才能够完成;另外,缺乏各种先进的维修的设备。 三、汽车服务的营销策略 1.提高品牌意识 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树立品牌意识,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从而吸引大量的消费者,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首先,企业要引进先进技术,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为消费者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其次,企业可以通过大众媒体进行广告宣传,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拓宽企业的销售市场;最后,企业用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增强创新能力,满足消费者对先进产品的需求,让自己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2.坚持以人为本 在汽车服务营销过程中,经销商应该制定严格的用人标准,不仅要提供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不断提高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定期对服务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并且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而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能够全心地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3.创新服务营销 首先,汽车服务营销过程中,要树立为用户服务的理念,提高服务的水平,服务人员要倾心地帮助用户能够顺利地买车、用车、养车。其次,应建立完善的配件供应链,满足用户的需求;应对售后服务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维修水平;要建设售后服务的救援队伍;加强信息的沟通,提升对信息反馈与处理的能力;构建完善的奖惩机制。 4.引进先进技术 汽车服务营销过程中要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服务的质量,不仅要向用户提供优质的汽车,更要维护好用户利益及企业声誉,要提高汽车的出厂率,降低汽车返修率,为用户提供最优质贴心的服务。四、结语企业市场竞争中要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迎合消费者需要,服务营销已经遍布各大汽车企业,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汽车服务营销是现代汽车营销中的新观念,能够促进汽车企业的发展,同时要努力地克服汽车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发挥汽车企业的优势,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韦红梅 单位: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服务营销策略论文:电力服务营销策略论文 1电力营销供电服务内容与特性 电力企业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用户生产和生活中对电能的需求,则需要将电力、劳务为形式的电力产品和服务向客户进行提供。在电力企业供电服务中,通常都会将其分为服务支撑、业务服务、客户满意度和服务质量四个方面。电力企业通过向用户提供电力供应和电能计量服务,同时还需进行故障抢修、停送电服务、电话呼叫、用电检查、业扩报装、电费抄核收等服务,这些服务都是以客户为中心而进行开展的,另外还会通过客户对电力企业供电服务质量的感知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来不断的提升电力企业的服务水平,确保为客户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供电企业营销服务具有自身的特征。首先,无形性。这是供电服务最为显著的特征,服务是看不见和摸不着的,没有具体的形状和属性,供电服务只能依靠顾客的感知来对其进行度量。其次,供电服务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供电服务人员与供电服务的质量具有直接的关系,由于供电服务缺乏统一的衡量标准,对其服务质量水平也没有一个准确的界定范围。供电企业服务人员在为客户提供服务过程中,由于个人素质、能力的不同,都会导致服务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即使同一服务人员,其处于不同的服务环境或是不同的身体状态下所提供的服务也会存在不同之处,这必然会导致电力企业服务的差异性得以显现出来。再次,供电服务具有不可存储性。供电服务是瞬间完成的行为,一旦提供完服务就无法对其再行改变。最后,不可分离性。供电企业由于其具有特殊性,其服务与生产具有不可分离性,一旦供电企业服务人员为客户提供服务,则表明客户已经在享受供电服务,由于供电企业生产与消费的统一性决定了其服务具有不可分离性的特征。 2营销供电服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1服务意识相对落后 近年来,电力企业一再的强调优质服务的重要性,同时也向社会公开承诺了各项供电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供电服务的质量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当前供电企业的优质服务并没有全方位开展起来,仅限窗口及营销部门,而且在各环节无论是信息还是运行都较为缓慢,供电企业全员并没有形成大服务格局的思想,而且当前电力企业优质服务管理体系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服务意识还较欠缺。 2.2队伍素质需不断提高 长期以来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都过多的放在发电上,而对于供电和用电等方面的工作重视度都不够,这就导致电力企业并没有配备一支优秀的营销队伍,而且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也较为落后。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营销人员由于受制到自身水平,专业营销知识缺乏,知识更新较慢,服务意识欠缺,所以对当前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要求很难适应,所以当前电力企业营销队伍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2.3对优质服务认识存在局限性 从实际上作中来看,部分员工未能从企业的生存发展,企业经营战略的高度去充分认识优质,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未弄清优质服务的深刻内涵,仅片面地从其外延,如服务态度、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去理解,而未能从服务内容、质量、客户需求等方面去考虑。部分员工对优质服务的目的不明确,领导安排怎么做就怎么做,完成任务就行,缺乏主动性、创造性的服务,致使服务工作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局限性。 3提升营销供电服务的对策 3.1要树立“以客户为中心”及“全员服务”的理念 从服务的内容、方式和服务机制上进行创新,把不断提升优质服务水平作为促进电力场营销的自觉行为,并体现在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每个员工都要为企业的社会形象负责,与客户建立和谐的供用电关系。要深刻认识政府和客户对供电服务的新要求和面临的新环境,切实增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不断提升优质服务的整体水平。优质服务是一项长期工程,每一项细微的工作,特别是在客户工程、电费回收、业扩报装等方面,都需要扎实地做好,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电力服务。优质服务是一种行动,需要我们实实在在的付出,真正做到急客户所急,想客户所想。 3.2培育服务文化理念,增强主动服务意识 培育服务文化理念有助于凝聚团队精神,统一全体员工的奋斗目标,使广大干部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真正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学习进取心和工作积极性,真正达到广大干部员工目标同向,思想同心、行动同步、团队个体优秀,力量凝聚的目的。 3.3创新服务管理,增强整体素质 优质服务就是要通过管理创新,对外做到“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对内做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地强化服务意识,从而达到企业内部之间的沟通,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沟通,职工与客户之间的沟通,企业与上级之间的沟通等等。有了这样的服务理念和管理机制,就会形成强大的优质服务整体功能,就能将“窗口”的微笑服务,热情服务提升到以提供优质的电能、合理的价格和高质量的服务为主要特征的新台阶,使电力企业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得以提高。 3.4搞活服务方式,拓宽服务渠道 要规范和优化用电报装下作流程,强化报装环节时限考核,推行快速方便的“一站式”用电报装服务方式,缩短报装周期,千方百计让客户早用电、用好电,积极创造企业和客户“双赢”的优良环境;逐步开放电话报装、网上报装、上门报装,提供多渠道,多层次的优质服务方式,大力提倡电费储蓄、银行代收、推广“充值卡”电费缴纳,网上电费支付等缴费方式.进一步增进广大客户对电商品和电力服务的认知度。 4结束语 在当前新形势下,电力企业市场化速度不断加快,电力营销服务面临着重大的机遇的同时,也迎来了严竣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电力企业需要加快对市场的拓展,努力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从而在竞争中占据优势,确保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 作者:康海莉 单位: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营销部 服务营销策略论文:服务变革和社会营销策略 1价值共创的理论综述 1.1消费价值概念内涵的发展随着市场环境和消费行为的演变,营销研究范畴中的“价值”的内涵也在不断发展。传统上,消费价值指顾客在权衡自己的利得与利失基础上,对产品和服务整体效用的评价。企业围绕顾客的需求,创造并传递价值,价值的创造和消费泾渭分明。近二十年来,越来越多营销学者认为,传统观点忽略了许多重要的消费现象,价值不仅包含效用,消费价值的决定性要素是体验。从体验视角看,价值是顾客与产品/服务之间互动的结果,而且消费价值具有很强的情境依赖性,同一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会因消费情境不同而发生变化。因而,企业撇开顾客和情境因素,无法独自完成价值创造。Holbrook等学者根据顾客的体验,从三个维度探讨消费价值:①消费活动以自我为导向还是以他人为导向;②消费者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③消费者重视从消费体验本身所获得的内在价值,还是旨在通过消费产品和服务达到更深层目的的外在价值。这三个维度把消费价值分为功效、乐趣、卓越、美感、地位、伦理、尊重、心灵等八种形态。例如,效用价值是顾客从消费中主动获得的一种外在的自我导向的价值。顾客通过主动参与消费活动,给自己带来便利、实惠等实用收益或自由、独立等心理收益。伦理价值是顾客从消费活动本身获得的一种他人导向的价值。顾客遵循自己内心美德、正义和道德的指引,不仅关注自身需要,还考虑消费行为对他人的影响。地位价值是顾客主动获得的一种外在的自我导向的消费价值。顾客把消费行为视为工具,主动通过印象管理赢取社会的认可[3]。一项产品或服务的消费体验可同时带来多类价值,但无论哪类价值都需要顾客作为价值共同创造者,有效参与互动。1.2服务主导逻辑下的价值共创理念2004年,Vargo和Lusch两位学者正式提出了服务主导逻辑理论,强调一切经济都是服务经济,虽然企业的产出形态各异,但实质上都为顾客提供服务或解决方案。从服务逻辑看,顾客是在自我服务过程中消费产品和服务的,因此,消费价值的生成过程就是顾客运用技能和其他可用资源为自我服务的过程。企业的首要角色不是价值创造者,而是提出价值主张和整合资源,为顾客提供他们在自我服务时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协助顾客完成价值创造。企业还可以通过与顾客的互动,制造与顾客共创价值的机会,更积极、直接地参与顾客的价值实现过程[4]。简而言之,价值是由顾客决定的,并由企业与顾客共同创造。要真正地与顾客共创价值,企业不仅本身要实施最优的营销活动,而且要考虑在整合资源和创造价值过程中如何支持顾客。1.3公共服务中的价值共创服务主导逻辑的价值共创理念在企业营销理论和实践界引起了广泛影响,推动了营销范式的转变。Lusch将服务主导逻辑的适用范围延伸到公共管理领域,指出价值共创理念也可以应用于政府提供的“产品”,例如与民众一起制定和执行法规政策。民众的体验和感知是决定公共服务价值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应把管理重心放在提出价值主张、监控民众对公共物品的使用体验上,而不包办价值创造。为了提高民众对公共服务的价值感知,政府需要为民众创建多元化的对话和沟通平台,积极引导民众主动运用知识、技能和经验参与价值共创,并为民众提供更多的发展技能和优化知识结构的机会,提高他们更新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此外,作为资源整合者,政府公共服务管理部门还应营造和维护公平的市场环境[5]。为了社会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政府不仅要维系公共服务体系的运作,还要与时俱进引导公共服务变革,如倡导节约资源的新方式、推动医疗服务改革、改进垃圾处理服务等。Russell-Bennett等学者指出许多政府机构都进行家长式社会营销,向民众灌输并强制民众落实“正确的决定”,结果收效甚微。政府机构借鉴商业营销的原理和技巧,用服务主导逻辑下的价值共创理念指导社会营销,才能成功进行公共服务变革管理,激励民众接受、拒绝、改变或放弃某种行为,进而增进个体、集体或社会整体利益。Russell-Bennett等人提出了公共服务变革的价值创造过程模型,把消费价值划分为功能价值、社交价值、情感价值和利他价值,并强调四类价值的相对重要性会因公共服务项目不同而异。政府机构发起公共服务变革时,不仅要了解民众对变革结果的满意度,还应了解民众在整个消费过程中对价值类型的感知以及各类价值从何而来,以便通过社会营销前摄性地为价值共创提供支撑[2]。综上所述,价值共创是社会营销的发展趋势。学术界强调政府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角色,不再单方面把民众视为公共服务变革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积极吸纳民间智慧,通过社会营销改变民众的消费体验,让民众在参与服务变革的过程中明确他们对公共服务的真实需求,激励民众支持服务变革并创造最优整体价值。然而,迄今为止,价值共创范式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尚未形成指导具体实践问题的理论体系。具体而言,消费价值的多元属性决定了感知价值类型在不同社会营销服务中的差异性,针对不同的公共服务项目,企业需要锁定受众最为关切的消费价值类型,并识别价值类型对民众响应公共服务变革的支持行为的影响,同时探寻那些影响个体价值感知的因素,发掘价值来源,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社会营销干预策略。此外,公共服务是一种共同使用的服务,其消费难以排他或排它成本昂贵,因此,公共服务的特性使得其消费寻求必然是集体性的过程,为避免有人不合作,只想享受不愿付费,在制定决策和操作规则时,还需要为维护这种公共秩序进行管理,但以往的价值共创理论极少探讨用户的公平感知对消费价值的影响。本文将从价值共创的角度出发,探讨垃圾分类服务变革中民众的感知价值类型及其对民众支持行为的影响,同时分析影响民众感知价值的因素,继而探寻有效推动垃圾处理服务变革的社会营销策略,以期为政府相关部门落实变革理念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设计与调研过程 近年来,广东多地积极引进先进理念,试点开展垃圾处理服务变革,鼓励市民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并改革收费政策,采用垃圾费随袋征收的方式,按袋计量、直收直运,以达到有效回收可利用资源并从源头减少垃圾量的目的。本次研究首先对居民进行深度访谈,结合Russell-Bennett等学者的价值创造过程模型,探索民众对垃圾分类的价值感知及其影响因素。继而通过问卷调研分析价值影响因素、感知价值类型和支持行为之间的关系,以探索有效推动垃圾处理服务变革的社会营销策略。2.1定性访谈研究通过深度访谈了解民众对垃圾分类服务变革的感知价值类型及其影响因素。我们共采访了广州市区31位居民,根据访谈资料整理归纳发现,民众对垃圾分类变革的价值感知主要表现在功能价值、社交价值和利他价值三个方面:功能价值是一种外在导向的价值,是个体在参与过程中感受到的便利、实惠等收益,表现为民众对垃圾分类在改善环境、促进人们身体健康和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等方面功能和绩效的感知;社交价值表现了民众对其垃圾分类行为影响和评价的关注,是民众主动获得的一种外在的自我导向的消费价值,通过印象管理赢取社会认可;利他价值是民众从垃圾分类活动本身获得的一种他人导向的价值,是民众为他人着想,为社会整体利益而创造的价值,也表现为民众“作为社会一份子”的责任感。同时政府与市民的双向沟通、服务变革的实施环境氛围、民众对服务变革的公平感知及其变革意识,都会影响他们对垃圾处理服务变革的价值感知及参与行为。图1概念模型Fig.1Conceptualmodel2.2问卷调研我们根据访谈结果开发了调研问卷。问卷首先向调研对象详细介绍目前试行的垃圾分类处理新政方案,并请其评价对新方案的感知消费价值。然后,从政府在垃圾分类政策制定和推行过程中与市民互动、宣传政策、及时听取民意、双方共同协商等方面测量“双向沟通”;从垃圾分类服务变革中的支持性硬件设施和人际环境所营造的氛围两方面测量“环境氛围”;从民众在垃圾分类服务变革中对收费制度、流程管理、环境氛围等方面公平性的看法测量“公平感知”;从民众对垃圾分类服务变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测量“变革意识”;从民众身体力行参与垃圾分类处理和宣传垃圾处理新政的意愿两方面测量“支持行为”。调研在广东省广州、深圳、中山、湛江、汕尾5个城市不同类型和档次的居住区展开,共派发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44份。18-30岁的调查对象占样本的46.6%,30-50岁的占32.4%,50岁以上和18岁以下的分别占11.6%和9.3%。被访者学历多为大专及以上(44.7%),其次是高中(30.5%),家庭规模多超过4人(34.2%),三口之家占33.1%。 3调研数据分析 3.1民众对垃圾分类感知价值类型的因子分析我们采用主成份分析法进行因子提取,并采取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对垃圾分类感知价值11个题项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出3个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6.21%,所有题项的总体信度为0.89,三个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均达到可接受水平,三个因子分别代表了民众对垃圾分类感知价值的三个方面:功能价值、社交价值和利他价值。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3.2价值影响因素、民众感知价值类型和支持行为之间的关系我们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发现,在垃圾分类这项公共服务变革项目中,三种类型的感知价值都对民众支持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见表2),政府与市民的双向沟通、服务变革的实施环境氛围、民众对服务变革的公平感知及其变革意识能够显著影响民众感知的功能价值和利他价值。社交价值主要受双向沟通、公平感知和变革意识影响(见表3)。调查结果也显示,只有38.7%的居民会严格按照政策规定的分类方式进行垃圾分类,同时他们指出完善的垃圾收集和处理设备的重要性(86.5%),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氛围也会对其自身造成影响(86.8%),但如果自己遵照分类政策而环卫工人又将垃圾混装运输则会严重打击其积极性(77.8%)。另外,91.6%的被调查者希望政府进行更多关于垃圾分类的宣传,90.9%认为政府应该更加积极地听取群众意见,并希望政府提供更多便捷地听取民意的渠道让市民发表看法(89.6%),而对于垃圾实名制,62.2%的被调查者并不支持,认为实名制会泄露个人隐私(39.6%)、责任到人(32%),且执行起来会很困难(59.3%)。 4结论与建议 垃圾处理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由民众从源头将垃圾分类是破解其围城威胁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一步,是垃圾进入后续处理过程的先决条件。民众在垃圾分类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支持和参与,直接决定了该公共服务变革项目能否开展,对政策执行至关重要。4.1明确各方定位,重塑政府角色,调动民众参与垃圾分类要求国人改变其长久以来“垃圾一桶扔”的生活习惯,本身就比较困难,再加上收费政策的敏感性,更加重了项目推行的阻力。况且新政还缺乏相应的民意基础,政府在垃圾分类政策上只单方面制定准则,并仓促执行、强行推进,让民众被动接受,对政策执行细节却缺乏公开。如果民众感到心理收益减损、价值感缺失,甚至感到不公平、自身利益受损,在政府倡导社会变革时就会消极对待,甚至反对、批评和抵抗。政策执行离不开公民参与,这也是民众对自身权利的行使。因此,政府需要解构原来单向的行政管理链条,把自身角色从命令转换为引导及沟通,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公开透明、真诚无碍的双向沟通机制,畅通建言渠道,让民众有机会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就发表自己的意见,及时反映基层群体的需求,并行使权利监督政府行为,落实政策执行,实实际际成为政策的参与者。这也有助于避免政府和民众的对立冲突、建立和修复官民互信。同时,政府还需进一步明确垃圾分类项目从源头到末端整个链条中各方的责任和权利,引入市场机制、吸收社会资本、重视民间智慧,与居民、企业、社会团体一道,承担社会责任、分享市场利润。政府应将自身定位为垃圾处理服务的提供者,向市场组织定购垃圾处理服务,并把这种服务提供给广大市民,由他们作为实施分类行动的主体,从根本上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另外,政府应当将垃圾堆肥、焚烧发电、循环利用等产生的经济收益账目公开,与各方共同商议、集体共享垃圾分类所得,最大化公共利益。要让大家切切实实享有政策开放所带来的益处,并感受到垃圾分类处理对改善居住环境、促进身体健康和自身环保生活习惯养成的积极作用,促进民众主动参与分类行为,最终形成政府和社会上下协同、互利共赢的局面。4.2完善制度方案,精细管理,提升垃圾分类处理服务的功能价值垃圾处理除了明确定位、双向沟通以外,更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将方案细化、实现精细化城市管理。政策执行的成败,有时正是显现在一个个微小的细节之处。比如,有的居民认真执行了垃圾分类政策,但是环卫工人又将分好类的垃圾合起来装运,严重打击了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再比如,“垃圾实名制、垃圾费随袋征收”会令民众担心泄露个人隐私,也难以监督考评,如果缺乏应有的管理办法和相应配套措施作为保障,则政策不但难以落实,反而可能招致市民抵触。政府应当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实现分类投放、收集、储存、运输、处理、循环利用等各个步骤畅通无碍、环环相扣,保证整个系统的顺利运行。这也是对政府执行力、公信力和组织动员能力的考验。各城市应制定简单易行的垃圾分类方法,完善收费制度,分类计量,以提高民众对垃圾减量排放和分类投放的积极性;合理设置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建设现代化的城市垃圾分拣中心,以实现生活垃圾高效分类处理和循环利用。同时政策执行者还需为居民提供技术指导,加强垃圾分类收集方法和相关知识的普及,提升其对垃圾分类变革的支持度和投放准确率,并将各类垃圾收运时间、分类处理环节、过程细节等予以详细公开,方便市民和媒体监督。借鉴台北市经验,其垃圾收运是在一周内分日、分时、分段收运不同类型的垃圾,并在网上公布收运的时间、地点、方式等细节,有效实现“垃圾不落地”。4.3推进社会营销,营造支持性变革氛围,增强参与服务变革的社交价值和利他价值政府需丰富受众的信息来源、加强教育培训,提升民众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变革意识。要让民众了解到:垃圾围城对人们居住环境、生活水源和身体健康都造成危害;垃圾分类与否是关乎自身及家人健康、影响子孙后代生活质量的关键问题;施行垃圾分类处理不仅可以回收大量资源,还能够降低环卫工人工作难度,减少相应的垃圾运输及后续处理费用、简化工序、减少成本;正确分类有助于促进生态良性发展,对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维护社会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都有积极推动作用。传播过程中还应注意内容与形式并重,要通过人性化的双向沟通提升民众对变革项目的知晓、认同和参与,而不只是单向宣传和行政施压。因此,更加可行的做法是,让民众发挥自身力量,让热心居民和业主委员会共同配合,通过派发环保小手册、组织参观垃圾填埋场、开展社区垃圾分类比赛和文艺活动、定期评比奖励分类优秀家庭等方式,丰富社区生活的同时,让大家进一步了解垃圾分类新政、提升居民参与热情,让垃圾分类观念深入人心。让家人带动家庭、街坊影响街坊、相互影响、相互监督,形成群体压力,唤醒民众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使命感,并逐渐让垃圾分类成为民众评价公民道德的标准之一,主动承担起作为城市一份子应尽的职责和义务,身体力行地将垃圾分类政策贯彻落实。4.4重视民众公平感知,维护价值共创研究发现,民众在垃圾分类服务变革中对收费制度、流程管理、环境氛围方面的公平性感知会影响其体验到的消费价值,特别是社会价值和利他价值。由于垃圾袋是按户定量发放,超出部分付费购买,对于人口多的家庭来说显得不公平。同时,垃圾分类下游处理的同步性也直接影响居民对政策的参与,如果管理者只一味强调源头分类的重要,狠抓分类投放,而忽视了分类收运、处理等环节的衔接和持续,只会让居民的辛苦付诸东流。另外,民众所处环境的垃圾分类参与氛围的公平性,也会影响个体消费价值感知和支持行为,如果居民自身严格执行了垃圾分类,但其他人却都没有行动,势必会打击其参与热情。当民众觉得垃圾分类的收费制度不公平、自己的一番努力得不到保持,或者仅有自己在辛苦执行而旁人对政策无视,会降低其对垃圾分类行为的价值感知。这会严重挫伤民众参与的积极性,更加有损于政府公信力。因此,管理者需进一步细化收费政策,并畅通垃圾分类处理整个流程,让每个环节紧密连接,严格把控,公平公正,同时也有必要采取措施强制性地对不参与分类的市民施加压力。民众既是垃圾的创造者,也是受害者,更是城市环境保护和垃圾处理的最主要力量,政府应当在价值共创的基础上,明确各方定位,重塑自身角色,与民众携手,共同探索适用的垃圾分类推进办法,建立垃圾分类管理相关政策,完善配套处理设施,畅通双向沟通渠道,营造公平氛围,各方互利共赢,共同推进垃圾分类变革的顺利执行。 作者:吴清津 邹锐 杨春梅 黄萍 许燕纯 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服务营销策略论文:超市服务营销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超市竞争日趋激烈。在购物过程中,顾客已不再单纯追求低廉的价格,更重要的是想要在超市中获得更好的服务体验。以新隆嘉超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实地调查等形式来调查和分析其服务营销策略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并藉此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服务营销策略。 [关键词]新隆嘉超市;中小型连锁超市;服务体验;服务营销策略 一、新隆嘉超市的背景介绍 新隆嘉水果连锁超市成立于1998年,是国内第一家实现了水果超市化、集约化经营的企业[1]。目前,新隆嘉超市主要经营包括海鲜、豆制品、熟食品、凉拌菜以及小型超市在内的众多项目。自从其在沈阳开设第一家超市以来,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目前新隆嘉超市在全国范围内拥有上百家自营店,且超市的平均面积为300平方米以上,最大的新隆嘉超市占地面积甚至达到近3000平方米,其在各个经营地区所拥有的员工数量达到5000余人,拥有百余辆产品运输车,平均每年各类产品的采购数量达到百万吨以上。新隆嘉超市始终秉承着“优质低价、便民利民、开拓创新、诚信自强”的经营理念,深受所在地区消费者的喜爱与支持,逐渐成为入驻地区消费者购买新鲜果蔬鱼肉的首选之地。 二、新隆嘉超市服务营销的成功与不足之处 (一)新隆嘉超市问卷调查情况 为了深入地了解新隆嘉超市服务营销实施的现状,进而找到新隆嘉超市服务营销的成功与不足之处,笔者重点对大连市内3家新隆嘉超市的消费者进行了问卷调查。 (二)新隆嘉超市服务营销的成功之处 1.服务产品种类较为丰富。目前新隆嘉超市在其主营商品———蔬菜水果的基础上,开始为顾客提供一些便于他们更好购物的服务型产品。而其中最受顾客欢迎的就是新隆嘉超市所提供的产品包装服务、三公里内送货到家服务。这些服务性质的产品虽然并不会直接地给各地的新隆嘉超市马上带来更多收益,但通过超市所提供的这些贴心的服务能够给消费者在新隆嘉超市购物的过程中带来良好的服务体验,有利于长期地提高新隆嘉超市的销售量。 2.服务营销手段日益丰富。由于新隆嘉超市逐渐意识到让消费者体验到宾至如归的感觉对超市未来持久发展的重要性,超市拓展了服务营销手段,在广告宣传以及人员促销和口碑营销方面也逐渐加大了力度,这使得新隆嘉超市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在辽宁省开设了众多分店并受到周围消费者的普遍欢迎。 (三)新隆嘉超市服务营销的不足之处 1.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在对新隆嘉超市的产品和服务进行调查后发现,不少消费者反映不同的新隆嘉超市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相对于开设在居民区、消费者相对比较密集的新隆嘉超市来说,那些开设在消费者相对较少的新隆嘉超市的产品经常出现隔夜售卖,产品质量较差的频率更高。与此同时,即使在同一家新隆嘉超市,其产品质量也并不完全相同。而这种产品质量问题,对新隆嘉超市的未来发展非常不利。 2.缺少系统性的促销规划。通过对新隆嘉超市的促销活动进行调查后发现,新隆嘉超市所采取的促销活动有着典型的缺乏相关促销规划,以及促销活动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的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新隆嘉超市在进行促销活动时仅仅考虑了其促销活动地点以及特定地点的促销效果,并没有对同一时间进行相同促销活动的所有新隆嘉超市进行全程系统性的控制。 3.服务人员素质不高。就目前新隆嘉超市服务营销的情况来看,新隆嘉超市仅是满足了消费者对于实物产品的需求,但并没有满足消费者对于无形的附加产品(也就是服务)的需求。而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新隆嘉超市缺乏对于超市实际管理方面的具体策略,但更重要的是超市服务人员的素质不够高,无法在消费者对产品提出疑问时及时地给出解答。 4.付费排队时间过长。通过调查发现,新隆嘉超市由于每天的客户量不稳定且在收银服务中没有达到规范化、标准化,造成超市服务排队付款现象严重[2]。与此同时,在早晚高峰的这段时间大部分消费者都比较着急购物,故其更加要求用最短的时间来完成购物,所以这种付费排队时间过长的问题就严重影响到了消费者的服务体验。 5.超市布局陈列不合理。新隆嘉超市由于其蔬菜水果都是汇总在一起来进行贩卖,价格并没有一一标注在每种蔬菜水果上面,这就使得消费者不能够在第一时间知晓每种水果蔬菜的价格,就会在正常贩卖和购买的时候耽误双方的时间,从而在影响消费者正常购买的同时影响到新隆嘉超市的营业额。 三、对新隆嘉超市服务营销策略的建议 (一)加强产品质量监管 为了让新隆嘉超市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进行持久性购物,进而提高超市的营业额,新隆嘉超市应该从其目前现有的管理部门单独抽出来一部分员工来做超市内部的产品质量监管,定期对其所管理的地区内不同分店的产品进行质量监管,按照定期检查结果来对不同分店进行星级评定,对一定时间内没有达到标准的分店进行适当的处罚,以此来保证新隆嘉超市所提供的产品质量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二)制定合理的促销方案 目前,新隆嘉超市仍未意识到制定具体且有针对性的促销方案对其经营的推动作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新隆嘉超市应该从价格和非价格两个方面来制定具体的促销方案。首先是价格方面,新隆嘉超市应该定期举行满减活动或者买赠活动来吸引消费者。其次是非价格促销活动,新隆嘉超市应该通过在周年庆或者重大节日在店门口举行一定的符合节日气氛的互动活动,或者将消费者相对不熟悉的产品进行试吃,以此来打消消费者对这些产品的疑虑,促使消费者购买。 (三)提高服务人员素质 面对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超市只有持续地关注顾客、服务客户、培养客户,才能进一步发展壮大,立于不败之地[3]。而新隆嘉超市由于目前所聘用的员工以中老年为主,他们对于产品、服务的认知只是停留于日常的经验,缺乏系统性的学习,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新隆嘉超市应该对其员工进行简单系统的入职培训和定期学习,帮助他们了解最新产品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技巧,帮助他们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向消费者提供服务,进而吸引消费者的重复购买。 (四)优化服务流程 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结账等候时间过长这一问题,新隆嘉超市应该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将超市营业时间按客流量进行科学的划分,然后在客流量相对较大时在每个结账的档口增加工作人员,将结账与称重相分离,加快消费者结账的速度,减少排队时间。而在人流量相对较小时,适当地将工作人员进行分组,实行科学的排班制工作。这样对结账流程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进,有利于新隆嘉超市合理地运用其现有的人力资源,加快结账时间,减少消费者因排队过长而产生的不满情绪。 (五)改进有形展示 在调查过程中,一部分消费者认为新隆嘉超市有些指示牌尤其是蔬菜水果区附近的指示牌,由于产品种类过多,指示牌标识不够明确,影响到了其正常购物。因此,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新隆嘉超市应该在目前超市内部现有的指示标牌的基础上,在特殊产品和易混淆商品以及变价商品的陈列位置上适时地添加相应的强调标志,以此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知晓价格和产品的变动,以方便消费者的购买。 作者:尚梦洁;温韬 单位:大连大学 服务营销策略论文:加油站服务营销策略探析 摘要: 通过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加油站服务营销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加油站服务营销的创新策略,并提出新媒体环境下加油站服务营销策略的实施方向。 关键词: 加油站;服务营销;新媒体;创新 引言 随着油气产业的不断市场化,国内加油站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形势,在服务的竞争方面尤其激烈。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加油站进行服务营销创新研究是适应时代的需求,也是满足顾客的消费需求,关系到加油站营销竞争优势的凸显。本研究期望结合新媒体对加油站服务营销进行创新,从而使加油站实现收益并提升其形象。 一、新媒体环境下加油站服务营销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理念更新慢 加油站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利润和形象。目前国内加油站的服务人员普遍趋于年轻化,基层人员的行业知识和经验不足,服务态度不是很好,造成整体服务水平较差。除此,国内加油站由传统的服务营销理念向基于新媒体的服务营销理念的转化较慢。 (二)服务竞争激烈 加油站现在的服务主要是加油人员对顾客的直观服务,其他新型的新媒体服务还正在发展中。国内加油站与跨国加油站相比,在环境、服务以及设备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加油站为了实现盈利,不断地优化加油站的外观、服务、设施以及利用新媒体实现全方位的服务顾客,因此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形势。 (三)完善服务及掌握技术的有限性 新媒体技术发展迅速、层出不穷,在加油站的运用中存在着很多的发展空间,加油站工作人员目前对这些新技术的掌握有限。加油站工作人员只有在掌握这些新技术的基础上,才能提供完善的服务,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加油站对新技术的管理和合理使用上都存在着不小的压力。 (四)传播能力及引导模式的有限性 利用媒体来传播信息,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因此在新媒体平台上传播的信息就必须要求真务实,使企业展现出一个良好的形象,然而加油站如何做好引导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加油站服务营销创新策略 (一)服务理念创新 在目前将加油站服“亲情服务、情感营销”的理念基础上,增加新型服务设计观。 1.建立微服务营销。主要利用微信和微博服务营销增加加油站的服务能力,微博服务营销注重的是传播和体系化运营,微信营销注重的是互动和综合性。加油站可开通微博,并且将微博与网页端进行链接,方便对顾客的服务和顾客对各种信息的查询;利用微信进行封闭式的一对一交流,与顾客建立良好的交流沟通。 2.信息化建设。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实施加油站的精细化、精确化管理。可落实加油站的财务信息化建设,促进销售信息系统的IC卡推广工作,抓好信息系统管理员、操作员的培训。把信息化建设与基础管理相结合,对数据采集、录入制度、数据分析、数据反馈等制度进行明确规定,提高信息质量,为管理与决策服务。广泛推进电子采购、电子销售、电子商务网站建设,逐步建立从计划到采购、监督、储备、调拨、使用情况反馈的网上信息交流的运行机制;与物资供应商建立网上合作,建设合作型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二)服务过程管理创新 1.完善工作人员服务流程。这一过程包括加油的车辆和顾客进入加油站开始到消费阶段最后离开加油站。工作人员的服装礼仪、面目表情、专业知识都要定期进行培训;对车辆的“服务”不仅是加油方面,还应包括主动擦拭车窗等细节服务;利用网络平台与顾客进行互动,了解顾客的需求方向,认真聆听并处理顾客的提出的意见。 2.加强客户管理。重视对客户的管理,能够保证企业拥有稳定的客户群。每个加油站应对客户进行资料收集,若是能掌握加油站的有些“老客户”的消费习惯和心理,并在每次这些“老客户”来消费时,提前准备好这些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这不仅会让顾客感觉受到了重视,同时也为客户节省了时间。 (三)加油站的交叉销售策略 交叉销售即利用网络来进行交叉销售,交叉销售的实质是利用自己的一切资源向自己的顾客或者是合作伙伴的顾客进行推广。而网络交叉销售即是将交叉销售的思想运用在网络销售中,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在两个有相关用户需求的企业间进行交叉销售。在加油站的油品业务非油品业务之间可以运用该思想进行业务的进一步推广,操作方式主要与客户联盟、集团客户等机构合作,通过联名卡、协作发卡、网络合作的方式,来挖掘潜在客户。 三、结语 基于新媒体环境下,加油站在实施新的服务营销模式时,需要加强职工和高层管理者的服务营销观念更新,从最高决策者到一线操作员的观念更新与思想交流保持一致,从而将服务营销活动统一到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上来。加油站需要认识到“互联网+”新时代的重要性,主动适应新产业的发展变化,以取得未来的竞争优势。 作者:冉玉嘉 罗晶 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山东销售公司 服务营销策略论文:电动汽车充电桩服务营销策略 【摘要】 环保电动汽车充电桩是在传统充电桩概念中加入风能及太阳能的电能输入概念的新兴电动汽车充电装置。该文在于利用服务营销策略对于新型环保电动汽车充电桩进行市场营销。结论:提出了利用服务营销进行产品市场开拓及推广,在确保电能运行稳定情况下,不同等级客户区别对待,充电流程的电子化管理,开拓信息功能,关注用户体验,让用户享受方便,及时,快捷充电服务。 【关键词】 环保;充电桩;市场;服务营销 1.环保电动汽车充电桩简介 1.1输入模块电网供电:通过电力网直接供电。风力供电:通过风力带动发电机运转,产生直流电,储存在电池中,也可通过逆变器逆变成交流电直接供电。太阳能供电:通过太阳光经过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直流电,储存在电池中,也可通过逆变器逆变成交流电直接供电。 1.2输出模块直流/交流电,根据充电桩的类型输出相应电压类型。 1.3刷卡计费系统刷卡登陆,启动充电系统,选择充电类型及充电金额等。 1.4充电模块通过充电电路,变压器,逆变器等相应电力电子器件,输出安全的,快速的,稳定的充电参数。 1.5安全模块保护电路,防止过充,线路短路等等安全性问题,保护充电桩及汽车的安全。 1.6通讯模块通过无线/有线通信,使用户登录,传输用户指令行为,反馈充电桩的运行状态等信息。 1.7充电枪与汽车充电接触的接口,目前已出台国标统一标准。 2.环保电动汽车充电桩的产品竞争优势 环保电动汽车充电桩服务营销策略文/阮玉洁环保电动汽车充电桩是在传统充电桩概念中加入风能及太阳能的电能输入概念的新兴电动汽车充电装置。该文在于利用服务营销策略对于新型环保电动汽车充电桩进行市场营销。结论:提出了利用服务营销进行产品市场开拓及推广,在确保电能运行稳定情况下,不同等级客户区别对待,充电流程的电子化管理,开拓信息功能,关注用户体验,让用户享受方便,及时,快捷充电服务。 (1)由传统的电能供应,变成由风光能互补发电系统和电能结合供电; (2)具有通用性,具有多种充电接口; (3)具有普适性,适合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电动车。 3.环保电动汽车充电桩市场需求分析 电动汽车充电桩市场空余量很大,在未来五年的时间内至少有1万座充换电站需要被建成。然而市场上的电动车充电桩企业还是一片蓝海,大型企业如特斯拉的销售价格为60万人名币以上,普通消费者无法独立承受,而且其电动车桩的适配性较低,只能适配其专属的电动车。小型企业虽然价格有所降低,但是在运行监控和售后服务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缺陷。面对这个市场,环保电动汽车充电桩潜力巨大。 4.环保电动汽车充电桩服务营销策略 4.1确保电能运行稳定现今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市场,产品同质化现象明显。据此,从产品中提升经济效益具有很大难度,产品应该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努力完善产品服务,进而扩大产品销售范围,以期更大的经济效益。首先,应该做到不断完善电力网络,太阳能与风能极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诸多不稳定因素,应该考虑合理适配电力网,进而保证电能的优质与稳定。 4.2充电流程的电子化管理由于市场对于充电桩的性能的要求不同,所以在销售时因及时关注目标客户群体的不同需求,环保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建筑占地面积较大,发电效能较高,可能不适用普通个体消费者,需要连结多个个体消费者形成消费网络群体,这就需要有营销技术服务管理系统对于掌握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有需求预测,报修投诉,电费管理等不同模块功能,尽可能实现充电流程的电子化管理,便于个体消费者及时找到消费网络群体享受充电桩服务,同时可以利用电子化管理掌握用户在用电过程中的困难与限制,并及时反馈以便于调整服务内容,创建高效,便捷的服务标准,最大程度满足电动汽车用户的充电需求。 4.3开拓信息功能开发环保电动汽车充电桩的APP系统,给用户提供方便,及时,快捷信息服务平台,例如用户可以通过APP及时了解电动汽车充电状态及完成充电的剩余时间,在行驶途中及时掌控附近环保电动汽车充电桩的所在位置进行及时充电。APP开发模式主要可以借鉴一下两种:(1)借助已有微信平台进行服务营销。微信作为更快速的即时通讯工具,传播到达率100%,使沟通更灵活、更智能。微信的用户基数大,用户关注快,且可以享受运营上为其量身定做的有针对性的服务,其实用性最强。(2)自主开发产品APP进行服务营销。前期用户市场开拓及资金投入较大,对于新兴产品不建议使用此种模式,在后期客户量增大后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一步开发自主APP软件应用。 4.4关注用户体验对用户使用信息资源进一步深入精细加工,充分揭示其中隐含、分散、动态的信息,促使信息情报化,实现信息的增值性,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通过APP平台及时掌握用户消费体验状况,定期对固定用户进行电话回访,派专业人员定期对于环保电动汽车充电桩进行定期检查,让顾客在购买此产品后感到物有所值,让消费不仅仅是一次性购买,还帮助推销产品,建立产品与终端之间、终端与终端间的良性关系。同时,利用现有营销“大数据”,实现用能在线监测掌上运用,开发需求响应互动功能,为用户提供灵活双向互动服务。有针对性地服务平均电价高、能效水平低的用户赠送移动服务终端,为大型企业免费提供能效诊断服务,对不合理的企业用电进行指导。 5结论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是七大新兴产业领域里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而此前由于电动汽车规模较小,充电设施建设投资巨大,投资短期效益不明显,因此充电设施建设速度较慢,现在则进入到一个很好发展时期。与传统电动汽车充电桩相比,环保电动汽车充电桩具有能源利用效率高和环境污染少(或无污染)的特点。就宏观来看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市场将会具有强烈的竞争,国内一些大型的国企对这个市场已经虎视眈眈,并且也做了相当的准备。环保电动汽车充电桩应利用强大的市场空间进入这个领域,推广服务营销,实现物联网效应占领一定范围内的市场。 作者:阮玉洁 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服务营销策略论文:星级酒店服务营销策略研究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旅游者的消费意识不断成熟,对酒店服务的要求也日益多样化。酒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若采用传统的营销方式,将会失去顾客,降低竞争力。酒店应以人为中心,提供服务产品时要更加注重服务营销意识,这样才会更好的满足顾客的需要,提高顾客满意度,增强酒店自身的竞争力。以服务营销为核心的营销策略是酒店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延边地区星级酒店的服务营销现状的分析,提出星级酒店开展服务营销的解决对策。 一、服务营销 随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服务营销已经成为新世纪的营销主流,早在20世纪60年代服务营销就成为了众多学者研究的对象。1960年,AMA将服务最新定义为用于出售或者是同产品连在一起进行出售的活动、利益或者满足感。“服务营销理论之父”格罗鲁斯认为服务营销是企业在设计、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都要以顾客为中心,关注顾客需求,知道顾客的价值需求和兴趣领域,并且要了解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期望,尽量去超越这个期望。艾静超(2011)指出酒店的硬件和软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酒店服务是二者共同作用下,酒店员工为消费者提供酒店的产品,进而满足顾客的需求。郑孝庭(2005)通过对服务营销的三个环节(销售前、销售过程和销售后)营销策略的研究,提出服务一体化、个性化和一对一式营销策略,为了满足消费者满需求,要实现服务的一体化;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以此突出消费者的特殊性,提倡建立客户忠诚度,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提供个性化或一对一的服务。马晓巍(2009)通过对感知服务质量在服务营销中重要性的研究,提出感知服务质量是由消费者预期服务质量和实际服务质量两个因素决定的,他认为感知服务质量的形成和克里斯廷格罗鲁斯所提出的消费者感知服务质量形成的产生原因基本相同。杨晴云(2008)通过对人性化服务营销策略的研究,指出个性化服务方式能使跨国企业能通过了解当地文化更快地融入新市场;提出服务营销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于消费者的影响需求不同。阁黎(2010)通过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指出服务营销的质量管理非常重要,这是企业的一种营销手段,更是一种营销过程和模式。范林生(2011)提出创新对于服务营销的重要性。创新是服务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源泉,企业应认识到价值链、服务利润链及知识价值链等相关理论之间的关系,其可为企业的服务营销战略提出创新点,有利于服务创新的形成和影响机制。 二、延边星级酒店开展服务营销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服务理念,服务营销意识淡薄酒店的软硬件产品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消费者购买的不单单是酒店的客房使用权,更是附带了酒店的各类服务。目前,延边地区星级酒店硬件设施陈旧,许多设备赶不上大城市的品牌酒店,而且酒店的服务过于突出当地民俗特色,员工缺乏服务理念,更谈不上服务营销。现代酒店以营造良好口碑为首要,如万豪酒店、喜来登酒店、皇冠酒店、希尔顿酒店等,酒店将其软、硬件建设融入酒店形象中,营销的重点往往是酒店形象而非客房。如果忽略酒店软件建设的服务体系,不仅落后于时展,也无法立足于竞争激烈的市场中。 (二)过分重视外部营销,忽略内部营销通常酒店的营销部门采取网络广告、户外宣传的方式开展促销策略。这种措施对新产品和价格变动敏感的潜在顾客来说,确实有效,但促销是短暂的,要支付相应费用的,因此可以看作短期的企业管理策略。而员工面对顾客提供服务时,可以自行开展服务营销,如推荐新产品或者是因人而异地提供特殊服务等。而大多数酒店员工,缺乏服务营销的相关培训,即使发挥其作用,也是比较单一的形式,如向顾客介绍产品。 (三)员工专业水平不高,难以开展服务营销延边星级酒店员工的整体素质不是很高,难以树立服务营销理念,不能将“顾客满意”的服务精神全身心的贯彻到工作中去。酒店本身就是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性行业,再加上酒店工作累,流动性强,薪资不高,使得酒店不得不对招聘的人员进行简单、基础性的培训。有时候被招聘的员工还没了解酒店文化和工作职能的情况下,就分配到岗位上,因此缺乏工作认知,更谈不上服务营销理念的树立。员工是服务在一线的工作者,员工的服务表现直接影响酒店的服务质量和酒店信誉。 三、解决对策 (一)树立员工服务理念,积极开展服务营销酒店应该针对新员工进行入职培训,使员工认识酒店的服务理念、学习酒店的文化,让新员工对酒店有个正确的认识。在对员工服务营销理念的贯彻执行方面,需要简单易懂的方式灌输相关知识,使员工能够在较为轻松灵活的氛围中工作的方法,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酒店为客人提供服务时难免出现一些意外,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况服务员工一般会张皇失措,如果员工能够迅速处理份内的问题,并与其他部门合作解决顾客的麻烦,会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使员工感到工作的成就感。树立员工服务理念是积极开展服务营销的保障。 (二)提供差异化服务,促进酒店内部营销服务营销因其最能体现服务特性,在诸多营销方式中具一定的竞争优势。在实行差异化服务营销战略上,酒店可以通过两方面来提高酒店的竞争力。一方面是酒店为客人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及服务,给顾客提供产品及服务的附加值;另一方面,酒店为消费者提供一对一的配套服务,给顾客带来同级竞争者所不能提供的独特的体验,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从而获得酒店的长久发展。 在营销策略选择上侧重内部营销,加强对酒店内部营销建设的投入。酒店的产品及服务需要通过员工来向顾客销售,因此,员工的工作方式、工作态度对顾客的影响力很大。酒店管理者应加大对员工的关心,及时与员工沟通,拉近彼此距离,了解员工的真实想法,切实为员工打算。这会大大提高员工的归属感,让员工开展内部营销起促进作用。 作者:朴健文 姜鲜女 单位: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服务营销策略论文:顾客价值的酒店服务营销策略分析 摘要: 酒店作为第三产业中的一个部分,应该以服务为基础,为顾客提供优质的全方位服务。现代酒店业的营销模式中,已经将传统酒店对于自身产品的营销转变为营销自己的服务过程,既包括顾客感受也包括酒店整体的服务人员态度。本文将以酒店的日常经营的中心,即酒店面向的顾客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顾客的选择倾向与个人喜好,对酒店服务营销策略的影响,同时规划出酒店服务营销基本方法,对酒店服务营销的策略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 顾客价值;酒店服务;酒店营销;顾客策略 引言 为在酒店的经营过程中创造出更多的价值,酒店不仅应该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更应从服务入手,提升顾客的感受。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份子,应该深入贯彻顾客至上的理论,为顾客提供良好的服务。唯有做到这点,才能从当下激烈的酒店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满足顾客需求,甚至酒店应思考创造顾客需求,从而实现顾客与酒店二者之间的双赢。 一、酒店服务营销策略研究现状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酒店业就已经开始发展,作为最早一批享受改革开放的行业,酒店业积累大量的宝贵经验与发展的资本。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对外交流的密度更为频繁,无论商业贸易还是关乎民众的旅游,都会促进人口流动,增加酒店的客流量,这不仅是为酒店业带来了发展与进步的机遇,创造出巨大的营收额,同时也在考验酒店业的服务水平。一个酒店能否在客户满员的情况下依然保证优质服务,是检验酒店是否具备良好服务意识与高服务水平的唯一标准。以往的酒店经营模式中,更重视酒店的基础设施这些有形的产品,包括客房的装修,酒店提供的菜品,现今世界发展迅速,产品更迭速度极快,酒店能够提供的基础设施同质化现象严重,这也就意味着酒店的竞争,从以往的比拼硬件设施,转变为比拼酒店服务模式上面来。服务营销已经成为酒店日常经营中的中心,酒店需要传造出自己品牌独有的服务模式与经营方式,采取行之有效的服务营销方法,才能在当下激烈的第三产业的竞争与发展中,处于领先的地位[1]。酒店的经营不应只注重单次利润,酒店获得利润的过程应该是可以延续的,通过优质的服务,吸引大量的回头客,形成酒店利润的良性循环。如何获得长久的利润,大量学者、酒店业从业者与管理人员进行了很多讨论与研究。国外的酒店服务营销的理论往往寓于企业经营理论之中,没有开辟自身独立的研究模式与体系。最重要的是,传统酒店营销与管理方法中,有一个弊端,忽视酒店的经营中心,也就是顾客的感受。针对当下酒店的营销策略,没有从顾客这一角度出发的现状,酒店的日常经营与管理急需转变方式,服务营销的思想是以人也就是顾客为基本,尽全力顾客的全部合理需求,引导顾客进行消费,并维护顾客的一切正当利益。只有关注顾客,酒店才能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营销策略,提升酒店自身的竞争力,传造出更多的产值,得到自身发展,同时满足顾客和社会的需要,承担自己的责任[2]。 二、酒店服务营销中顾客的价值 (一)顾客价值的意义 顾客价值不是单一方面的,顾客不仅是企业经营中需要去满足于维护的主体,是酒店业经营的中心,更是企业向其顾客传达的信息,也就是酒店能够带给顾客什么,顾客价值是相互的,顾客与酒店双方都为受益者,唯有依靠服务营销,酒店提供良好的服务,与顾客之间建立密切稳定的联系,才能够促进价值循环[3]。顾客价值层次理论中指出,在酒店的服务营销过程应将顾客的价值划分,三个不同阶段的顾客价值,对酒店经营的中心顾客,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服务营销中的基本,也就是底层为服务的属性价值,服务属性表示酒店提供的硬件设施,能够提供的服务种类,能够为顾客进行的服务方式。顾客价值中的更近一层是顾客对酒店提供服务预期效果,既可能是满意的,也可能是失望的。顾客价值模型中的顶层是顾客目标层次,代表酒店的服务的优劣最终对其顾客造成的印象,是评判顾客满意度的一个标准。顾客选择酒店考虑的几个因素有:酒店的硬件设施档次;酒店能够提供的服务种类;酒店服务水平的优劣。以上三个因素互相综合,最终形成对酒店的期望,这也是顾客价值的源头。 (二)服务营销的意义 服务营销是酒店经营模式与管理战略的重要体现。科学而合理的酒店经营管理,能够为酒店带来巨大的利润,提升顾客满意度。酒店能够提供的服务是建立在酒店的硬件设施之上的,并不能脱离酒店的设施而独立存在。先进酒店业的服务理念已经提升,不仅需要提供酒店源自于基础设施的服务,更致力于提供酒店服务环节中的附加服务,比如,酒店服务的技术水准,服务的细致程度,顾客通过酒店服务能达到的满意度,这几个方面都决定了酒店服务能够带给顾客的附加价值。酒店营销作为现代酒店企业经营的重心,关乎酒店的整体发展[4]。 (三)服务营销与顾客价值的关系 酒店进行的服务营销与顾客的关系是相互的,酒店进行服务的目的,就是使顾客得到优质的服务,既满足顾客的生理需求,也要使顾客得到心理上的愉悦。顾客能够对酒店产生正面情绪,是由酒店能够提供给顾客的价值量大小决定的。顾客价值不仅从酒店从业者细致、专业的服务中涌现出来,更是维系顾客与酒店紧密联系的纽带。酒店拥有系统化的营销模式体系,能够满足多方需求,在酒店获得利润的同时,满足顾客的需求,使二者达到双赢。现代酒店业得到发展与进步,维护核心利益,吸引更多的潜在顾客,提升自身品牌在整体行业中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就是把握好酒店服务营销与顾客价值二者之间的关系[5]。 三、基于顾客价值的酒店服务营销策略 (一)酒店服务产品的营销策略 在诸多的酒店产品中,包括有形与无形两大种类的产品,这两大种类占据绝大部分。其中有形产品包括客房、饮食、酒水等,另外还包括酒店各种设备与设施;所谓无形产品,就是摸不着看不到的,但是可以感受得到,即酒店服务。酒店服务的顺利营销,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有形产品的质量,并为其创造出超高的价值。酒店服务产品的营销不只是简单地包括顾客的合理需求、酒店各个方面的合理设计以及向顾客提供质量良好,令顾客满意的产品,更要对品牌塑造排在第一位,比如酒店服务品牌塑造。酒店产品虽然有很多种类,但酒店服务作为酒店产品中的重中之重,酒店在对待酒店服务时,要充分优化酒店服务中的各项指标与内容,对服务的标准进行不间断的优化与改进。尽量做到周到化、细节化。与此同时,设立独立产品很重要,例如酒店独有的特殊服务项目,再考虑到顾客需求的前提下,塑造自己的品牌,让顾客理解品牌的价值和理念[6]。 (二)酒店服务价格的营销策略 酒店服务价格的营销策略是需要酒店运用市场调研的方法进行实际营销,并得出相关的营销经验,全方位的去搜集酒店顾客对酒店各方面的评价,针对顾客的需求进行详细的了解,从而使酒店的价格尽量能让顾客满意,并为合理的价格提供客观有效的依据[7]。价格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其一是折扣和免费,在折扣和免费相关策略中,酒店要针对自身的情况,在不会亏损的前提下,尽量考虑顾客对价格高低的敏感程度,制定出既能让顾客满意,又能使酒店盈利的价格优惠方式,为了一时的高利益而提升价格是万万不可取的,即使是在旺季也不能随意的去抬高价格,更不能在提高价格之后在进行所谓的“打折”。这样的做法从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顾客对于酒店的感情,使顾客对酒店失望,酒店与顾客的利益均会受到伤害。其二是心理定价,心理定价策略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顾客进行消费的策略手段,并且能照顾到顾客的情绪,例如酒店在设置特价房时,在价格上充分利用中国人所喜欢的吉祥数字,这样的做法既可以满足顾客的心理上的需求,又能为酒店带来充分的利润。 (三)酒店服务过程的营销策略 酒店的服务过程对于一个酒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一般的酒店来说,其生产过程和消费一直是同时进行的,这能表明其服务过程始终处于互动的状态,这种互动状态包括酒店内部的活动,例如内部员工的一系列活动,最重要的即是酒店与顾客之间的活动。酒店与顾客之间的活动产生于顾客对于酒店服务的一系列评价,酒店方面希望这种互动是充满积极性的[8]。比如在大多数酒店的大厅是不允许吸烟的,酒店需要对此现象进行严格的监督,因为烟气会随着空气进行扩散,从而导致吸烟者影响到不吸烟者。则只是针对不吸烟者设立的服务策略,针对吸烟者,酒店设立专门的吸烟区[9]。除此之外,在一些特定的节日,例如我国的传统节日,酒店开展一些相关活动,以此来满足顾客的节日需求,使顾客对酒店的信赖及忠诚度迅速提高。服务人员与顾客之间也会存在互动现象,酒店人员在服务过程中,需要态度忠诚,酒店需要加强对员工对待顾客友好方面的培训,避免员工与顾客之间的过度友好导致工作上的失职。 (四)酒店服务人员的营销策略 酒店服务人员营销,及我们所说的内部营销。内部营销可以说是一门哲学,员工在企业看来,也是一个市场,内部市场的员工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来帮助酒店进行更好的市场营销以及各种营销策略与手段,成为一名优秀的服务人员,能满足顾客的基本需求,友好对待顾客。酒店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内部营销:其一是建立以服务关系顾客为导向的服务文化;二是维持这种服务文化,以保持酒店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是以人为本,以此来实现酒店服务的质量上升。 (五)酒店服务关系的营销策略 酒店的服务关系可以说是酒店对外的关系,对外关系主要体现在酒店与顾客之间的关系。酒店与顾客之间的关系的良好维护是目前酒店工作的重点。部分酒店服务生产和供给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现象,在旺季,酒店的服务供给在一定程度上是满足不了顾客的需求的,从而导致服务质量严重降低,顾客就会出现抱怨的现象,相反在淡季时,酒店会出现严重的浪费情况。因此酒店需要积极面对酒店在淡季与旺季带来的问题,并想出解决方法,尽量快速解决,来满足顾客的需求,提高顾客对酒店的期望值,自始至终的使顾客保持在满意的态度中。酒店在服务过程中,一定要与顾客建立良好的关系,并建立关系数据库,将顾客视为酒店长期的营销对象,大部分的顾客组成了一个客户群体,酒店做好与这个群体之间的关系,可以为将来酒店的发展做好铺垫,群体大小无所谓,当酒店的信誉提上去之后,像这样的群体会越来越多,酒店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好。顾客对酒店的信任,是一种无形的财产,也是酒店服务的最终目的[10]。酒店在服务过程中,难免会受到顾客的抱怨,针对这些抱怨,酒店要持有友好的态度,并及时解决顾客抱怨中所涉及到的问题,顾客的抱怨不是空穴来风,往往是针对酒店的某种服务或者设施持有不满意的态度,酒店需要及时解决,不要对其置之不理,如果做不到及时解决,就会失去顾客,从而使酒店的盈利受到打击。 四、结语 酒店服务的营销策略有很多,不同的种类与方式层出不穷,酒店采取何种的营销策略与如何采取这些策略,与酒店的利益和酒店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酒店需要将服务营销提至工作中的重点,酒店在传统的产品营销上是不会取得有效的结果的,将产品影响转变为服务营销是现代酒店发展的潮流趋势,总之,加强酒店的服务营销,必将为酒店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作者:龚梦颖 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服务营销策略论文:商业银行服务营销策略思考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经济体制也在逐步完善,其中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不仅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贡献,还是经济全球化下比较先进的管理理念。所以,我国农村商业银行服务营销想要更快、更好地发展,就必须制定与发展环境相符的时代战略,这是在经济全球化中的立足之本,也是现阶段最为棘手的问题。 关键词: 农村;商业银行;服务营销;方法 一、农村商业银行服务营销目前的状况 目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服务意识薄弱,发展根基不稳,尤其是在服务营销方面,处于被动状态,金融产品严重同质化,缺乏创新,市场调查方式较为原始,数据信息准确度较低,无法准确扑捉到市场信息,在竞争日益加大的市场环境中处于劣势。 1.经验不足,产品比较单一在计划体制中逐步发展的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时间较短,经验不足,且在计划体制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比较看重计划,实践力度却不够;看重行政管理,却忽视服务管理等顽疾。从目前看,金融市场发展迅速,竞争激烈,管理制度也不断完善,但发展水平参次不齐,各有利弊。首先,商业银行产品相似度极高,没有特色,更没有针对性,导致客户流动性较强,客户满意度不较低,难以留住客户。加上国家金融制度不完善,在存贷款利率方面国家实行最高利率上浮百分之十的上限管理,取消贷款利率下限,使得小型企业和农户的享受利益较少,但又不可忽视小型企业和农户,所以在价格竞争上比较激烈。其次,“三农”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农村金融更是重中之重。农村商业银行的改革已迫在眉睫,如何推陈出新,是紧要任务。最后,经济全球化,对商业银行来说既是一种机遇,又是挑战,如何在动荡不安的金融市场中涅槃重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2.营销服务意识较弱,服务水平低金融产品是较为特殊的一种商品,具有服务产品的基本特性。在我国,银行赚取利润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存储、贷款及提供其他金融服务。在市场经济中,商业银行原有的经营模式已满足不了小型企业和农户的需要,与时展趋势相冲突,且服务过程僵硬,影响顾客对产品好坏的判断,直接影响银行的收益。服务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服务流程分配不合理,在服务客户过程中,工作人员较为慌乱,分配不均,忽略细节,后台与前台配合度不够,效导致率低下,客户等待时间较长。其次,员工没有接受边准化服务培训,没有统一的规范,企业形象难以突出。最后,农村工作人员老龄化严重,接受新型知识较慢,思想陈旧,没有营销服务的意识,模式单一落后,影响年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进度,使其整个团队两极化严重,不利于银行发展。 3.信息建设较弱,员工专业技能较差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银行交易方式也突破了传统的模式,出现了网上电子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等服务,这些新型的交易方式,给客户提供了方便,也缓解了银行人手不足的压力。而且,随着电子商务贸易迅速普及,交易时都需绑定银行卡,这样不仅增加了银行的交易量和用户,促进互联网与银行相互融合,使其做到缺一不可,还可以在无形之中加强品牌的建立。但是,由于农村商业银行的宣传力度不足,让农户意识不到互联网的便利,银行业务模式无法突破,会导致在金融市场化中的差距越来越大,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其次,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跟不上时展的节奏,无法满足银行现阶段的需求,服务质量也就无法提高,难以落实银行改革发展、推陈出新的策略,达不到宣传目的,导致先进投资方式难以说服农户,使其收益方式较为单一,资金流动较慢,信息普及片面,发展速度较慢,政策实施困难,发展水平日益拉大。 二、农村商业银行服务营销发展的对策 1.注重网上电子银行的应用和创新电子银行业务是信息时代化的产物,也是未来商业银行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银行通过使用信息科学技术,不仅能让客户感受到既方便又快捷的服务,还可以提高企业形象,增加银行收益,减少客户的流动性。农村商业银行想要进行电子银行的应用和创新,首先就必须建立完善和安全的信息化体系,保护客户和系统的安全。规范业务渠道和服务流程,结合原有的服务规范,推陈出新,制定具有特色的服务流程,加强市场推广度。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只要用户办理了银行业务,可以采取捆绑赠送手段,让用户对金融产品有所了解,这样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达到了宣传金融产品的效果。其次,可以加强操作流程统一性,减少失误。挑选业绩精英,先集中培训,然后再分批次培训,提高工作技能和工作效率,避免电子安全问题的发生,赢得用户百分百的信赖,增加用户应用电子的频率,提高银行信赖度。第二,增强客户对电子产品的体验过程。只有用户亲身体验过,并对其有所了解,才可以提出建设性建议。银行才可以对产品进行调整,来满足用户的需求。第三,增加对小型企业和农户的扶持力度,加大贷款投放面积,不断开发潜在客户,与多重企业联合推出便民活动,提高企业形象。其次,加强网络营销力度。网络营销手段是时下传播范围最广和最快的媒介手段,根据不同的金融产品进行创新。最后,不断开发新型产品,依据客户的需求不断创新。 2.制定明确的市场定位,提高服务水平服务业在我国民经济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且我国也在大力度推进服务行业改革。因此,我们要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服务管理理念,结合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吸其精华,弃其糟粕”,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战略方针,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在银行行业内的竞争力。在金融市场化的新格局中,服务质量已成为各个银行之间竞争的核心,而已不是人力、物力之间的单纯比拼。提升服务质量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首先,无形性、同步性是其本身的特性,服务不是商品,无法储存,每个人的服务情况是不相同的,用户的感受也不一样。所以,要统一服务流程,统一问候语,把服务作为一种精神面貌,永远给客户展现最好的自己,诚心为每一位客户解决问题,了解客户的需求,真真切切地站在客户的角度看待问题,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还要及时反应客户建议,给予解决方法。其次,农村商业银行服务的主体明确,面对的客户群体主要是小型企业和农户。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做到针对每一位客户,都有相对应的产品。小型企业在贷款过程中常会出现较高的不良率,银行应针对这种情况采取合理的对策,使其以传统企业良性发展。最后,可以加强互联网合作,开通支付宝,购物折扣券,积分换购等促进消费的活动,扩大互联网发展面积,开发潜在客户群体,使农村商业银行紧紧跟随时展潮流。 3.完善信息化建设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虚拟交易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中日益普遍,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等交易方式也让人们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快感,电子商务贸易已成为一种新型的消费方式,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购尽天下物,知全球潮流发展趋势,在本质上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农村商业银行也是如此。首先,要改革和完善信息化建设体系,保护用户和系统的安全,让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无后顾之忧,放心消费,绿色消费,保障用户的利益。与多家商家进行商业活动合作,扩大消费覆盖面积,为广大群众提供便利。其次,做好信息宣传工作,定时更新宣传单页,找准企业形象定位,投放各种媒体广告等方式,加大宣传量,增加信息覆盖面积,提高竞争力。不断给银行企业注入新鲜血液,让客户感受到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氛围,让其更容易接受金融产品,对其以往落后思想有所冲击,给百姓的生活增添乐趣,让其感受到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潮流,提升企业形象。还要维护好老客户,利用老客户的口碑进行形象宣传,传播社会正能量,吸引社会各个群体的关注,从而达到信息宣传的效果,吸引新顾客。最后,强化服务流程。在营业过程中,细分服务流程。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大堂经理对客户进行判断,将其引导到适合窗口办理业务,减少扎堆情况,让整体配合井然有序,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增加顾客对银行的好感度。另一方面,职责分工明确,细分业务流程后,客户可以迅速找到相应的服务窗口,设立特殊窗口业务办理,将贴心的服务融入其中,做到服务具有自身特色,并且统一服务规范,第一时间解决客户问题。例如,当客人进入营业厅时,要向顾客亲切问好,然后询问客户需要办理何种业务,指导其正确填写资料,引领到相应窗口办理业务,发放最新宣传单页让客户阅览,了解最新活动。最后,客人走时有声,欢迎下次光临,请慢走。让用户感受到宾至如归,办理业务时快速而又温馨,这样可以起到稳定客户,减少流动性,树立企业形象的作用,更好地落实服务营销战略。 三、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化的潮流中,农村商业银行也在我国经济深入改革中逐步发展,在农村金融中占据主导地位。由于起步较晚,经验不足,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服务意识薄弱,为使银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有效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推行改革,在产品上推陈出新,以客户的需求为宗旨,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银行体系。在服务上尽心尽力,打造温暖舒适的环境,塑造银行的企业形象,提升竞争力。在政策上,多扶持小型企业和个体农户的发展,提出利于其发展的策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总之,服务营销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想要更好的发展,就必须重视服务营销理念,制定相关的条例,提升竞争力。 作者:黄晓敏 单位:内蒙古宁城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义支行 服务营销策略论文:市场营销中的服务营销策略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渐应用在社会的各层各面,服务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对服务的重视程度较之以前也有了提升。因此企业在市场营销中增加了服务营销,将服务理念运用到市场营销中去,这对企业提高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有很大的帮助。服务营销是企业通过满足消费者变化的需求,用全面的服务使消费者满意,并且保证企业获得最大的效益,服务营销是市场营销中的重要手段,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推动意义。 一、服务营销的概述 服务营销是企业在充分认识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为充分满足消费者需要的营销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活动。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服务在市场营销中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和进步,产业日渐升级,生产逐步专业化,导致产品的服务含量逐渐增大,并且随着消费者的消费水平提高,消费需求也多样化发展,这就引导者服务营销的产生,服务作为企业营销的一种方式,不仅是产品,还牵涉到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流和活动,还是一种运用营销知识来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营销模式。服务营销作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竞争的手段,企业应该全面掌握服务营销的内涵,灵活的运用。 二、服务营销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 服务营销在市场营销中占据很大的比重,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要掌握好如何使用服务营销手段,及时关注市场变化动态,掌握消费者消费需求的变化,让企业的营销重视稳定顾客消费群,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引导消费者购买所需产品、发挥消费者宣传作用,最终目的是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在科学生产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生产水平并没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使企业得到竞争发展的手段是在产品销售中的企业服务质量,当前企业的营销理念是满足顾客需求,因此服务营销是实现现代营销理念的途径之一,还有通过提供服务企业可以及时全面的收集到客户反映的意见和信息,进而得到改进。 三、当前市场营销中服务营销存在的问题 1.客户定制化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现阶段,从市场营销中服务营销实行的结果可以得出服务营销在一些方面需要改善,在客户定制化服务方面,特别是服务技术上有待提高。比如检索客户的信息,部分客户有自己特有的要求,在对这些需求检索的时候,现代网络科学技术没有很好的应用到信息检索,造成客户需求不能完全被满足,降低了客户对企业服务的满意度。还有客户的反馈渠道不通畅,造成客户反馈意见和信息不能及时到达得到处理,造成企业不能做出有效的政策调整,不仅降低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还影响企业的长久发展。除此之外,服务营销在收集客户数据信息方面也有很大的不足,没有利用好信息挖掘技术,使企业没有足够大的信息量扩展客户。以上这些都是服务营销在实行过程中需要完善提高的问题。 2.客户信息安全管理问题服务营销注重客户定制化服务,客户是服务营销的中心,所以客户信息的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在获取客户信息之后确保客户信息安全也是市场营销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执行服务营销的同时,客户的信息数据也会交由企业管理,企业获取到客户的信息之后,要对这些信息加强管理和保护,防止客户信息的流失,保护客户的隐私,企业首先要做的是拓宽客户信息获取的途径和内容,全方位记录客户的服务信息,其次根据客户的信息和需求制定出客户的个性化服务方案,确保每个客户都得到良好的服务。在对客户信息采取的同时,企业要重视对客户信息的保密管理,诚信服务是服务营销中又一重要工作内容。 3.服务营销意识比较差随着服务营销理念的推广,一些企业已经开始执行服务营销,服务于各种各样的客户对象,但是存在服务营销意识模糊,对服务营销不能灵活运用,认知不深刻的问题。不能及时意识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群体的需求也发生着变化,不同的消费对象消费需求也存在着不同,不能准确判断消费对象所需服务价值不同,一层不变的服务营销并不能满足变化的消费需求,所以企业应根据当前社会经济情况,客户需求情况,实施多样化的服务营销模式,针对不同的消费对象,制定不同的服务对策,提供不同的服务。 四、市场营销中服务营销的定位 1.服务专业化在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下,处于不同发展时期的不同企业对于服务营销的执行和理解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方式,所以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要逐渐建立起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企业的发展目标作为服务理念的引导思路,用服务质量来衡量企业的营销管理制度,依据层次分明的服务流程实现企业发展的目标。挣脱传统服务方式的束缚,将被动服务逐步过渡到主动服务。除此之外,在服务营销过程中要不断创新服务营销方式,用新奇的服务手段吸取客户,提高服务质量,扩大服务对象群,做到服务专业化、个性化。 2.服务多样化当前社会环境下,人们的需求表现出多样化、层次化、个性化,这对市场营销提出了要求。在一切以客户为中心的前提下,企业要根据客户的这些不同要求制定出对应的解决政策,建立以及完善客户数据信息,为企业市场营销人员提供接近完美的客户信息,从而有助于企业制定出有效的市场营销对策。对于海量的客户,企业除了为他们提供普遍的服务之外,还必须了解到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最大限度满足客户的需求。在此基础上,企业在服务营销工作中不要拘泥于一种形式,要重视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使客户感受到新鲜感,重视客户的需求,真正做到客户多样化服务。 五、强化市场营销中服务营销的措施 1.完善市场营销定制化服务技术市场营销中服务营销要想得到很好的执行,一定的技术支持是很有必要的。所以企业在实行服务营销的同时,要掌握一些必要的技术作为服务营销顺利实行的基础,比如信息挖掘技术,帮助企业及时获得客户数据信息,为客户提供更完善,高质量的服务,同时也提高企业服务效率,在利用信息服务客户的同时,企业还应重视对所获取信息的保护和管理,帮助客户定制化服务更好的执行。还有企业要重视拥有现代信息技术人才的吸收,以及内部技术人员的培养,让更多相关技术人员参与到市场营销定制化服务的制定中去,不断完善市场营销的定制化服务。除此之外,企业还应注重对现有定制化服务的创新和改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改进,企业内部也要顺应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将新进技术应用到定制化服务中去。 2.加强客户信息管理市场营销中的服务营销本质上是企业与客户之间互相交流,在交流的过程当中,企业要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高质量服务的前提条件是企业所获取到的客户真实有效的数据信息。企业在得到客户的信息之后,要将这些信息录入企业的客户信息管理库中,根据客户的信息划分为多个客户信息资源体系,在这个客户信息管理库中,客户信息的录入和读取必须有一个可以依靠的工具技术支持。另外企业要与客户进行及时的交流和沟通,掌握客户变化的需求,并且对掌握的最新信息进行再次的录入和划分,时刻更新客户信息资源库,掌握客户最新资料,还有,企业在服务客户的同时要及时收集到客户反馈的信息和意见,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和处理,有效制定企业的有关服务制度,定制化服务策略。最后,企业拥有客户海量信息的同时,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好客户的信息,确保客户信息安全,不流失。 3.树立良好的服务营销意识目前社会上的消费者不仅仅需要高质量的产品,还重视企业对他们的服务品质,消费者在消费的同时还会注意到企业能否满足自己的服务要求。所以,企业在销售产品的同时,还要树立良好的服务营销意识,认真落实好服务营销策略,贯彻好顾客至上的准则,最大程度满足顾客的服务需求。其次,企业要重视对内部员工服务营销意识的培训,定期开展会议或者其他相关活动,提高员工服务营销的意识。并且在实行服务营销的同时,要深入了解,认识服务营销的实质,结合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人群变化的服务要求,将消费对象划分好层次,制定对应的服务营销政策,提升服务营销意识,真正的将服务于顾客作为企业发展文化内容之一,这样才能提高企业在当今激烈市场环境下的竞争力。 六、总结 服务营销可以说是企业的一种文化,是企业发展中的一种策略。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营销中的服务营销作为企业竞争的有力手段占据了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服务营销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让服务营销更好的应用到市场营销中,企业要完善服务营销的定制化服务,加强客户的信息资源管理,提高服务营销意识,进而帮助企业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提高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得到长久的发展。 作者:凌辉 单位: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服务营销策略论文:图书馆服务营销策略探讨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图书馆受到了严重冲击,即使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阅读环境,逐年下降的读者到馆率和借阅率,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高校图书馆应该加强信息服务营销,把自己的馆藏和服务特色加以宣传,开展多种多样的服务营销活动,扩大高校图书馆的影响,将广大读者吸引到图书馆来,使得馆藏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营销活动势在必行。 1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营销的必要性 1.1能够提高高校图书馆信息利用率网络资源和电子资源的普及,网络简单方便的特点,使其成为人们查找和利用信息的主要途径,高校图书馆已经不再是师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虽然高校图书馆有着幽雅的阅览环境,有着海量的馆藏资源,但是近几年从高校图书馆的读者到馆率和借阅率来看,都是呈连续下降的趋势,这是不争的事实,值得图书馆界思考。所以,图书馆必须通过开展服务营销工作来提升服务质量,根据用户需要,加强二、三次文献的开发,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宣传,把读者吸引到图书馆来,提高图书馆的信息利用率。 1.2能够提高用户满意度由于高校图书馆员缺乏服务理念,缺少竞争意识,没有切实考虑到读者的真正需求,也没有认真考虑到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更没有把自己当做是读者和信息资源之间的桥梁,发挥为读者找资源、为资源找读者的重要职能,观念还停留在“坐等读者上门”的时代。这种落后观念势必导致读者的流失,同时也造成高校图书馆资源的浪费,所以信息服务营销是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新的理念和方法,是提高用户满意度的途径,也是当代图书馆管理的重要内容。 2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营销现状分析 2.1缺乏营销意识不注重用户需求高校图书馆在平常工作中缺乏营销意识,在服务上基本处于坐等用户上门的状态,不积极主动向读者推销自己的服务和资源,对新进的资源特别是电子资源不能及时向读者介绍。读者不会使用新进的资源和服务,造成高校图书馆资源的极大浪费。再有就是高校图书馆这种被动服务形式,不了解用户的需要,新进的资源缺乏针对性,没有用户,造成图书馆资源与教学实际、科研需求相脱节,馆藏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由于高校图书馆缺乏营销理念,没有从用户的实际需要出发,也没有积极主动地推销自己的资源和服务,导致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未能得到最合理的利用。 2.2馆员专业素质较低且缺乏深层次文献开发流通服务直接体现了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服务模式和服务绩效,在一定程度上流通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流通部门工作人员年龄老化,学历不高,专业素质较差,缺乏服务营销意识和爱岗敬业精神。高校图书馆流通部承担着为读者提供文献借阅、一般咨询等基本服务的任务,直接面对读者,只有引入营销理念,围绕转变流通服务用人观念,重视直接面对读者服务交流,才能全面提升流通服务的整体服务质量。由于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制度处于开始建设阶段,学科馆员能力参差不齐,缺少既有专业背景又有图书情报方面知识的人才,也缺少计算机网络技能水平和外语水平都相当高的综合性人才,在工作中不能胜任开发挖掘网络资源的工作,难以形成二、三次文献提供给用户使用,也难以胜任对院系教师和科研人员提供优质服务的工作。面对这些困难,学科馆员应时刻关注学科科研动态,树立营销理念,积极主动把工作渗透到系部,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 2.3不重视服务营销效果且缺少评估体系根据调查,我国高校图书馆建立有效的服务营销效果评估体系的不多,虽然高校图书馆采用各种方式来推广其资源和服务,但服务营销结果很少有人去关心,例如服务营销的过程是否存在问题,是否起到应有的效果,读者满意度怎样,这些情况都没有人过问,也没有总结经验教训,无法知道自身的不足和服务营销的效果,这样就造成图书馆只重视服务营销计划的实施,不重视服务营销的结果,图书馆的工作得不到提高。 3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营销策略 3.1注重用户需求并树立营销理念根据调查,将近一半的高校图书馆没有服务营销计划,只有少数的图书馆在工作计划中谈到服务宣传,但没有具体的服务营销计划。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营销活动还未得到重视,成为图书馆的日常工作。高校图书馆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就要打破传统服务观念,加强服务营销理念的学习,寻找图书馆服务新的突破口,将营销理念贯穿整个图书馆工作过程,围绕用户需要开展营销活动,通过调查了解用户的需求,根据用户个性化、多样性等不同需求,高校图书馆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资源和服务,来满足科研和教学的需要。同时我们也要与时俱进,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通信技术的更新,时刻关注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使高校图书馆资源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 3.2开展营销活动以提高服务形象高校图书馆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营销活动,面对面与读者互动,缩短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让读者更深入、更全面地重新认识了图书馆,吸引他们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提供的资源和服务。(1)利用课堂介绍。对大一新生进行入馆教育,向他们发放图书馆读者手册,带领他们实地参观,介绍图书馆的功能、图书分布、借书环节等。对大二学生开设信息检索课,主要介绍各大搜索引擎的使用以及各种数据库的使用。对大三、大四学生进行学科信息素养教育,针对他们的学科特点以及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提供指导。高校图书馆通过课堂,把学生带进图书馆,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利用图书馆。(2)借助读书月活动宣传图书馆,树立品牌营销形象。通过举办国学知识竞赛、汉字英雄比赛、全校十佳读者评选、“读书之星”评选、有奖征文评选、朗诵比赛、知识竞赛、信息检索技能大赛等活动,来宣传图书馆、图书资源以及购买的特色数据库资源、自身开发的数据库资源等高质量资源,彻底改变高校图书馆的原有形象,树立高校图书馆的新形象。(3)积极开展日常宣传活动。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馆内外的宣传板、校内的宣传板、校广播站等形式,将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图书馆中长期规划、新进的图书馆资源、新的服务方式和服务形式、在科研教学中的支撑性作用、图书馆获得的奖励和荣誉等这些内容加以宣传,让读者能够随时了解图书馆的变化,树立图书馆的形象,吸引更多读者走进图书馆,能够熟练地利用图书馆提供的资源。 3.3加强馆员培训以提升专业素质近几年,我国高校图书馆员队伍正在向高学历化、知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但是图书馆一线岗位仍然存在些学历不高、专业素质较差的馆员。他们每天直接面对读者,跟读者接触最多,他们的言谈举止直接代表了图书馆的形象,使读者对图书馆的满意度受到影响。当前,高校图书馆应该加强这些馆员的培训。对此,笔者所在的图书馆请来信息工程系老师和本馆的专业馆员讲座,组织他们学习网络知识、计算机应用知识以及图书馆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素质;请礼仪专家讲着装形象、言谈举止,提高他们的服务形象,让读者进入图书馆就感到亲切温馨,在读者中树立图书馆良好的声誉和形象。 3.4关注营销效果并建立营销评估体系图书馆开展服务营销的目的就是赢得更多读者,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让图书馆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为了达到营销预期的效果,就要对服务营销的结果进行评价。高校图书馆可以将读者到馆人数、读者借阅量、读者满意度、对教学科研产生的支撑作为服务营销效果的评估指标体系,每次服务营销活动结束,都要进行对比,找出差距和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服务营销产生的效果,吸引更多读者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 4结语 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营销工作,不仅可以提高高校图书馆信息利用率,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同时也可以提高用户满意度。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是教学和科研的基地,是高校的信息中心,只有用户得到满意服务,做好信息服务推广工作,高校图书馆才能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 作者:丁红艳 单位: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中心 服务营销策略论文:基于营销理念的学科化服务营销策略 随着21世纪数字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广泛存在的网络数字资源分流了图书馆的一部分用户,使图书馆不再是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唯一场所。而目前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广泛面向全校师生的统一服务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庞大的教育体系,以及越来越细分的学科化教学模式,特别是综合型大学,理工科与文科对信息的需求有着很大的差别。高校图书馆为了更好、更快、更有效地服务于用户,贴近于用户,必须提供个性化、专业化以及更深层次化的信息咨询服务,并获得更多的用户认可,以获得更多、更先进的图书资源,充分提高图书资源的利用率和提高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价值,也获得更多维持高校图书馆更快发展的经济来源。因此,高校图书馆在适应客观实际的情况下,应将学科化的图书馆服务与市场营销的经营理念相结合,以便更快地开拓信息服务市场,吸引更多的用户,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效益。 1学科化服务营销的概念 学科化服务营销是图书馆和用户沟通的高铁,是图书馆创新服务、品牌服务向用户高效推广的战略基础,也是图书馆应对信息全球化的客观的、必要的、积极的管理策略。基于营销学理论和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特点,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营销理论,其概念为以学科为市场细分标准,与各类用户群建立一一对应的服务模式,以用户需求和相互共赢为导向创造并提供出品牌服务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2]。学科化服务营销的目的在于,在以学科细分用户的基础上,开展服务营销活动,更快、更有效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巩固图书馆信息交流中心和文化传承中心的地位和社会职能,同时取得合理的服务效益。 2学科化服务营销的内容 2.1学科化服务营销是以学科为用户细分框架按学科来确定服务内容、组织机构设置和人事安排,分别制定各学科相应的服务计划,使用各种有针对性的宣传和推送手段,相应的建立起各自的服务渠道。这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的重要指导思想。 2.2学科化服务营销强调差别化在学科化的用户细分框架下,面向不同类型的用户群体,量体裁衣,提供个性化服务,并对营销渠道、推送的方式和方法、价格等做相应调整,以适应用户的需求,来提高图书馆服务效益和读者满意度。 2.3学科化服务营销强调创造性行为创造营销是积极主动发现,挖掘用户潜在的需求和欲望,并激发用户,同时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使用户积极地响应这些创新服务,并得到预想的满足感。这是学科化服务营销的重要前提。 2.4学科化服务营销强调品牌服务品牌不仅是一种质量保证,还是一种社会责任。以品牌为核心开展各项工作,各部门团结协作,用集体的智慧来打造品牌,注重团队精神。对内提高图书馆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提高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并提升图书馆社会价值。同时培养用户的品牌忠诚度,在相同服务内容下赢得更多的用户群体,从而打造国内一流大学图书馆。这是学科化服务营销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科化服务文化的精髓所在。 2.5学科化服务营销是一种管理过程学科化服务营销主要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①面向用户调研分析,挖掘用户需求和欲望。②指导制定品牌服务,即图书馆需要打造什么样的创新服务给用户。③组织配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各部门合力、全方位打造品牌服务。④实施营销策略,建立沟通渠道和服务网络,以最佳的推送方式让用户知道图书馆的品牌服务,并参与体验图书馆品牌服务,享受优质品牌服务乐趣,同时也分享与他人。⑤对营销过程进行控制,实现无形服务的有形化和价值化。学科化服务营销也是高校图书馆与师生、与社会互动、联系的纽带。学科化服务营销理论延续了社会市场营销学理论,在制定图书馆营销策略的同时既要考虑到图书馆的发展和利益,同时也要考虑到用户与社会的价值创造,在提高图书馆整体效益的指导思想下开展营销活动才可持续发展,并经久不衰。 3学科化服务的营销策略建设 为了配合教学与科研,让教学和科研人员更广泛地了解学科化服务的有效方式,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的学科馆员主动上门联系各院系不同的教学科研用户群体,主动了解他们对信息的需求情况和对目前馆藏资源的满足程度。为他们设计学科化服务的方案,为他们提供科技决策、科技管理的信息保证和科技决策的依据、建议和方案等具有高附加值的深层次知识服务。所以,要让教学科研人员更加了解和认识,接受并信赖学科馆员的服务,提升信息资源的利用,进而建立一套适合本校教学科研人员的学科化信息服务营销策略具有深远的意义。 3.1广告宣传学科化服务营销是以学科为基础,以服务有形化展示为核心,以网络和实体宣传为方法、以用户体验活动为催化剂,分层次、分步骤地进行学科化服务推广宣传。以院系为切入点,首先在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进行试点,随后再逐步向全校推广学科服务营销。广告宣传是品牌推广最常见的手段和方法,如张贴海报、悬挂横幅、通知(校园网、馆网、微信等网络平台)。海报、横幅效果直观生动、持久性强;网络平台速度快、范围广、持久性差。两者结合互补,能更好地达到宣传目的。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通过一学年对学科服务营销的宣传,给院系和教学科研人员留下了初步印象,也激发了他们了解、使用学科服务营销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为开展学科服务营销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也为今后的工作做了铺垫。2013年初至2013年底,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学科服务营销团队张贴海报和悬挂横幅多达80多幅,在校园网和馆网发表宣传和新闻稿件50余篇。 3.2学术交流学术交流活动是同行间创新思维的互动,也是学科服务营销推广的重要机遇。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从2012年派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国内各类同行会议,吸引同行来馆交流参观访问,同时积极主办学术交流论坛和会议,请同行专家做讲座等,积极主动与同行们对学科化服务营销进行切磋交流和宣传,吸收同行们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地提升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学科服务营销的服务品质,并被广大用户所接受和认可。 3.3回访院系教授专家教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力量和重要环节,而专家、教授是学术知识和校园文化的传输纽带和桥梁,他们是图书馆服务重点宣传推广的对象,教授的每一个认可都是我们服务的“活招牌”,使图书馆服务的宣传力度和宣传范围得到大大地提高。2013年,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的学科服务营销团队主动深入院系,上门为专家、教授提供贴心专业咨询服务,为教学科研团队进行专场讲解,将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设工作和学科服务营销项目与各院系的教学科研发展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此项服务得到教学科研人员的一致好评。各院系专家教授和科研团队也主动提出要求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开展定题服务和专项信息素质课程培训,并愿意参与图书馆的资源共建工作。 3.4利用微信搭建学科化服务营销平台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日益发达,微信作为即时语音通讯软件,以其诸多的优点被广大用户所接受并喜爱,是目前普及最广和流行最热的即时通讯工具和社交平台。高校图书馆也注意到了这一新型的工具和平台,慢慢开始探索利用这一用户数量庞大的新兴媒介,为师生提供方便快捷的移动信息服务。2014年,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在官网首页向读者公布了微信公众号和二维码,只要读者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和添加关注图书馆微信号便成为图书馆的好友。图书馆利用微信为读者提供APP化的服务,其诸多的优点为读者提供更多元化的移动信息营销服务,拉近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把微信与图书馆的学科化信息服务等结合起来,利用其便捷性和庞大的用户群,拓展深层次学科服务营销,具有更深远的现实意义。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利用网络微信平台开展学科化服务营销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利用微信推送最新的讲座和培训、阅读推广、图书漂流等图书馆最新活动,使读者能尽早地了解图书馆安排的各项活动。②利用微信及时发送最新资讯,增强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信息互动,满足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如图书馆每月定期向读者推送优秀图书及新书,读者不再需要登录图书馆网站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内获取新书通报信息,及时到馆借阅新书,从而提高新书利用率[3]。③读者通过微信实时获得个人所借书籍的借书期限、预约书籍到馆情况和逾期书籍的罚款情况等,使读者能按时还书,及时到图书馆办理借书等。④为了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主页上建立了学科化服务信息平台。学科馆员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提供有针对性、具有使用价值的学科化信息服务。通过微信、QQ等网络工具与用户建立交流沟通渠道,学科馆员可以不受时间、不受地点制约,随时掌握用户的信息需求,实时的提供学科化信息。 3.5学科服务营销团队的网络建设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目前面临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学科馆员少,学科服务工作任务重。面对如此繁重的学科服务营销工作,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如何将学科服务营销深入到全校师生中去?怎样合理安排人员,融入并构建学科服务营销团队?如何积极推广学科服务营销工作?如何优化人力提升学科服务?这些都是摆在馆员面前要处理的问题。所以,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搭建了与院系沟通联络的微信网络公共平台,覆盖了全校的各个学科、科研团队。负责信息联络是由各学科馆员与各院系科研团队中的优秀年轻教师或优秀学生来进行的,信息联络员都是由各院系科研团队(包括学科带头人)推举出来的。图书馆定期对他们进行信息素养的培训,定期组织他们进行交流、研讨,解决一些问题。他们将图书馆和各院系架起了高效沟通信息的桥梁,为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科研团队的深层次发展研究提供深层次的信息专题和信息分析服务等。 3.6开展学科信息素质的多元化讲座讲座是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2012年,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了深化学科服务,促进学科服务营销发展,便融入院系学科素质教育培养,讲座由常规文献检索讲座发展到内容拆分,细化为多模块、多元化的讲座,逐步向学科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面向教学科研团队及学科带头人等介绍学科专业资源和检索技巧、学术资源和服务概况以及如何利用资源写论文等,帮助他们又快、又全、又准地找到所需要的文献。此外,学科馆员不仅要认真梳理各学科专业资源,同时还要对各学科专业最前沿的发展动态有所熟知,以便将普遍、针对性的学科资源以及最新的学科动态资源转化成讲座模块,宣传给师生。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以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作为试点院系,开展了一系列学科服务、营销创新活动。学科馆员提前将信息素质培训讲座的资料发送给院系教学科研负责人,让师生能够清楚学科馆员他们能提供哪些帮助,而院系则根据具体需求来调整和组织师生听讲座。确定培训内容之后,为了达到良好的宣传普及效果,学科馆员还会亲自登门宣传讲解学科讲座的内容,或刊登海报、发放讲座通知单,还可以通过图书馆网页、微信以及院系的BBS、教师邮件、学科博客等进行宣传。这一学科服务营销形式,能够拉近图书馆与教师、科研人员、学生的距离,使学科服务营销深入院系,将学科服务营销贯穿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过程当中去。 3.7信息素养教育培训与实施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素养已成为当代人才的重要素养。而目前长江师范学院广大师生群体的信息素养参差不齐,影响并制约着广大师生的创新和科研能力,全面推广信息素质教育是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势在必行的举措,信息素质的提高有助于提升长江师范学院师生的整体科研水平,并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为此,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从2010年起就为学校广大师生精心打造了“师生信息素养培养教育实施方案”,以多元化的讲授模式、分阶段地开展系统化的信息素养教育培养,为广大师生提供真正的信息需求服务。 3.8有形化服务营销展示为了让师生们更充分地了解图书馆的各项服务,提高师生对各项服务的使用率,同时也为了提升学科馆员的服务信心和读者的满意度,促进学科馆员与师生间的互动,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进而开展了有形化服务营销的展示。 3.8.1设立服务咨询窗口。为了打造高品质的服务,第一时间了解师生的需求,将优质服务送货上门,面对面地宣传给广大师生,在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各外借书库、阅览室和总服务台(还书台)窗口处都设置了学科服务营销工作点,有专人负责问题解答。图书情报部也设立总服务咨询台,每天由部主任来负责解答,甚至学科馆员亲临各院系将优质的服务零距离地展示给广大师生,节省了师生们宝贵时间。 3.8.2网络展示平台建设。网络展示平台是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服务有形化展示最为重要的手段。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在主页上增加了学科服务专栏,将学科服务项目推送给师生第一视野,并在主页上实时学科服务的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存档,同时也在学校校园网站上进行宣传报道,以加强广大师生对学科服务的高度重视。 3.8.3信息宣传栏。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各外借书库、阅览室都设有信息宣传栏,将各学科的前沿信息都出来,这也是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有形化服务展示和宣传的又一窗口,信息宣传栏的内容平均每2~3个月更新一次。 3.8.4总服务台信息。在图书馆总服务台通过用大型液晶电视来为广大师生播放动态的学科服务资讯,内容涉及服务宣传、学科服务营销活动、培训信息、信息素养培训视频、图书馆导读推荐、图书馆活动通知等。 3.8.5交流提升,规范服务。同行间、非同行间的创新思维的互动,是一种服务推广的重要机遇。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馆员形成了定期工作会议的模式,建立了学科服务的QQ、微信讨论组,随时交流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通过讨论交流,学科馆员们很快在学科服务定位、内容和方式方法、学科服务营销计划等方面达成共识。积极与各院系、同行等进行交流和宣传,来规范图书馆的学科服务,不断提升学科服务营销的品质,提高图书馆学科服务营销团队在学院、同行间的知晓度。 4结束语 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自2012年实施学科化服务营销以来,已经与院系和教学科研人员建立并保持了良好的互惠关系,在面对他们专业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的时候,学科馆员亲自登门造访,宣传图书馆资源、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最大限度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让更多的教学科研人员认知并接受学科馆员所提供的学科化服务,同时也能够给该馆带来新的服务增长点,使图书馆的服务体系更加拓展和完善,使学科化服务营销更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同时也提升了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和核心竞争力。 作者:刘晓莉 单位:长江师范学院 服务营销策略论文:图书馆学科化服务营销策略 随着21世纪数字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广泛存在的网络数字资源分流了图书馆的一部分用户,使图书馆不再是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唯一场所。而目前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广泛面向全校师生的统一服务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庞大的教育体系,以及越来越细分的学科化教学模式,特别是综合型大学,理工科与文科对信息的需求有着很大的差别。高校图书馆为了更好、更快、更有效地服务于用户,贴近于用户,必须提供个性化、专业化以及更深层次化的信息咨询服务,并获得更多的用户认可,以获得更多、更先进的图书资源,充分提高图书资源的利用率和提高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价值,也获得更多维持高校图书馆更快发展的经济来源。因此,高校图书馆在适应客观实际的情况下,应将学科化的图书馆服务与市场营销的经营理念相结合,以便更快地开拓信息服务市场,吸引更多的用户,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效益。 1学科化服务营销的概念 学科化服务营销是图书馆和用户沟通的高铁,是图书馆创新服务、品牌服务向用户高效推广的战略基础,也是图书馆应对信息全球化的客观的、必要的、积极的管理策略。基于营销学理论和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特点,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营销理论,其概念为以学科为市场细分标准,与各类用户群建立一一对应的服务模式,以用户需求和相互共赢为导向创造并提供出品牌服务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学科化服务营销的目的在于,在以学科细分用户的基础上,开展服务营销活动,更快、更有效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巩固图书馆信息交流中心和文化传承中心的地位和社会职能,同时取得合理的服务效益。 2学科化服务营销的内容 2.1学科化服务营销是以学科为用户细分框架按学科来确定服务内容、组织机构设置和人事安排,分别制定各学科相应的服务计划,使用各种有针对性的宣传和推送手段,相应的建立起各自的服务渠道。这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的重要指导思想。 2.2学科化服务营销强调差别化在学科化的用户细分框架下,面向不同类型的用户群体,量体裁衣,提供个性化服务,并对营销渠道、推送的方式和方法、价格等做相应调整,以适应用户的需求,来提高图书馆服务效益和读者满意度。 2.3学科化服务营销强调创造性行为创造营销是积极主动发现,挖掘用户潜在的需求和欲望,并激发用户,同时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使用户积极地响应这些创新服务,并得到预想的满足感。这是学科化服务营销的重要前提。 2.4学科化服务营销强调品牌服务品牌不仅是一种质量保证,还是一种社会责任。以品牌为核心开展各项工作,各部门团结协作,用集体的智慧来打造品牌,注重团队精神。对内提高图书馆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提高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并提升图书馆社会价值。同时培养用户的品牌忠诚度,在相同服务内容下赢得更多的用户群体,从而打造国内一流大学图书馆。这是学科化服务营销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科化服务文化的精髓所在。 2.5学科化服务营销是一种管理过程学科化服务营销主要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①面向用户调研分析,挖掘用户需求和欲望。②指导制定品牌服务,即图书馆需要打造什么样的创新服务给用户。③组织配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各部门合力、全方位打造品牌服务。④实施营销策略,建立沟通渠道和服务网络,以最佳的推送方式让用户知道图书馆的品牌服务,并参与体验图书馆品牌服务,享受优质品牌服务乐趣,同时也分享与他人。⑤对营销过程进行控制,实现无形服务的有形化和价值化。学科化服务营销也是高校图书馆与师生、与社会互动、联系的纽带。学科化服务营销理论延续了社会市场营销学理论,在制定图书馆营销策略的同时既要考虑到图书馆的发展和利益,同时也要考虑到用户与社会的价值创造,在提高图书馆整体效益的指导思想下开展营销活动才可持续发展,并经久不衰。 3学科化服务的营销策略建设 为了配合教学与科研,让教学和科研人员更广泛地了解学科化服务的有效方式,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的学科馆员主动上门联系各院系不同的教学科研用户群体,主动了解他们对信息的需求情况和对目前馆藏资源的满足程度。为他们设计学科化服务的方案,为他们提供科技决策、科技管理的信息保证和科技决策的依据、建议和方案等具有高附加值的深层次知识服务。所以,要让教学科研人员更加了解和认识,接受并信赖学科馆员的服务,提升信息资源的利用,进而建立一套适合本校教学科研人员的学科化信息服务营销策略具有深远的意义。 3.1广告宣传学科化服务营销是以学科为基础,以服务有形化展示为核心,以网络和实体宣传为方法、以用户体验活动为催化剂,分层次、分步骤地进行学科化服务推广宣传。以院系为切入点,首先在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进行试点,随后再逐步向全校推广学科服务营销。广告宣传是品牌推广最常见的手段和方法,如张贴海报、悬挂横幅、通知(校园网、馆网、微信等网络平台)。海报、横幅效果直观生动、持久性强;网络平台速度快、范围广、持久性差。两者结合互补,能更好地达到宣传目的。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通过一学年对学科服务营销的宣传,给院系和教学科研人员留下了初步印象,也激发了他们了解、使用学科服务营销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为开展学科服务营销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也为今后的工作做了铺垫。2013年初至2013年底,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学科服务营销团队张贴海报和悬挂横幅多达80多幅,在校园网和馆网发表宣传和新闻稿件50余篇。 3.2学术交流学术交流活动是同行间创新思维的互动,也是学科服务营销推广的重要机遇。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从2012年派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国内各类同行会议,吸引同行来馆交流参观访问,同时积极主办学术交流论坛和会议,请同行专家做讲座等,积极主动与同行们对学科化服务营销进行切磋交流和宣传,吸收同行们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地提升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学科服务营销的服务品质,并被广大用户所接受和认可。 3.3回访院系教授专家教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力量和重要环节,而专家、教授是学术知识和校园文化的传输纽带和桥梁,他们是图书馆服务重点宣传推广的对象,教授的每一个认可都是我们服务的“活招牌”,使图书馆服务的宣传力度和宣传范围得到大大地提高。2013年,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的学科服务营销团队主动深入院系,上门为专家、教授提供贴心专业咨询服务,为教学科研团队进行专场讲解,将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设工作和学科服务营销项目与各院系的教学科研发展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此项服务得到教学科研人员的一致好评。各院系专家教授和科研团队也主动提出要求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开展定题服务和专项信息素质课程培训,并愿意参与图书馆的资源共建工作。 3.4利用微信搭建学科化服务营销平台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日益发达,微信作为即时语音通讯软件,以其诸多的优点被广大用户所接受并喜爱,是目前普及最广和流行最热的即时通讯工具和社交平台。高校图书馆也注意到了这一新型的工具和平台,慢慢开始探索利用这一用户数量庞大的新兴媒介,为师生提供方便快捷的移动信息服务。2014年,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在官网首页向读者公布了微信公众号和二维码,只要读者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和添加关注图书馆微信号便成为图书馆的好友。图书馆利用微信为读者提供APP化的服务,其诸多的优点为读者提供更多元化的移动信息营销服务,拉近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把微信与图书馆的学科化信息服务等结合起来,利用其便捷性和庞大的用户群,拓展深层次学科服务营销,具有更深远的现实意义。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利用网络微信平台开展学科化服务营销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利用微信推送最新的讲座和培训、阅读推广、图书漂流等图书馆最新活动,使读者能尽早地了解图书馆安排的各项活动。②利用微信及时发送最新资讯,增强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信息互动,满足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如图书馆每月定期向读者推送优秀图书及新书,读者不再需要登录图书馆网站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内获取新书通报信息,及时到馆借阅新书,从而提高新书利用率[3]。③读者通过微信实时获得个人所借书籍的借书期限、预约书籍到馆情况和逾期书籍的罚款情况等,使读者能按时还书,及时到图书馆办理借书等。④为了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主页上建立了学科化服务信息平台。学科馆员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提供有针对性、具有使用价值的学科化信息服务。通过微信、QQ等网络工具与用户建立交流沟通渠道,学科馆员可以不受时间、不受地点制约,随时掌握用户的信息需求,实时的提供学科化信息[4]。 3.5学科服务营销团队的网络建设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目前面临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学科馆员少,学科服务工作任务重。面对如此繁重的学科服务营销工作,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如何将学科服务营销深入到全校师生中去?怎样合理安排人员,融入并构建学科服务营销团队?如何积极推广学科服务营销工作?如何优化人力提升学科服务?这些都是摆在馆员面前要处理的问题。所以,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搭建了与院系沟通联络的微信网络公共平台,覆盖了全校的各个学科、科研团队。负责信息联络是由各学科馆员与各院系科研团队中的优秀年轻教师或优秀学生来进行的,信息联络员都是由各院系科研团队(包括学科带头人)推举出来的。图书馆定期对他们进行信息素养的培训,定期组织他们进行交流、研讨,解决一些问题。他们将图书馆和各院系架起了高效沟通信息的桥梁,为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科研团队的深层次发展研究提供深层次的信息专题和信息分析服务等。 3.6开展学科信息素质的多元化讲座讲座是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2012年,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了深化学科服务,促进学科服务营销发展,便融入院系学科素质教育培养,讲座由常规文献检索讲座发展到内容拆分,细化为多模块、多元化的讲座,逐步向学科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面向教学科研团队及学科带头人等介绍学科专业资源和检索技巧、学术资源和服务概况以及如何利用资源写论文等,帮助他们又快、又全、又准地找到所需要的文献。此外,学科馆员不仅要认真梳理各学科专业资源,同时还要对各学科专业最前沿的发展动态有所熟知,以便将普遍、针对性的学科资源以及最新的学科动态资源转化成讲座模块,宣传给师生。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以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作为试点院系,开展了一系列学科服务、营销创新活动。学科馆员提前将信息素质培训讲座的资料发送给院系教学科研负责人,让师生能够清楚学科馆员他们能提供哪些帮助,而院系则根据具体需求来调整和组织师生听讲座。确定培训内容之后,为了达到良好的宣传普及效果,学科馆员还会亲自登门宣传讲解学科讲座的内容,或刊登海报、发放讲座通知单,还可以通过图书馆网页、微信以及院系的BBS、教师邮件、学科博客等进行宣传。这一学科服务营销形式,能够拉近图书馆与教师、科研人员、学生的距离,使学科服务营销深入院系,将学科服务营销贯穿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过程当中去。 3.7信息素养教育培训与实施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素养已成为当代人才的重要素养。而目前长江师范学院广大师生群体的信息素养参差不齐,影响并制约着广大师生的创新和科研能力,全面推广信息素质教育是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势在必行的举措,信息素质的提高有助于提升长江师范学院师生的整体科研水平,并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为此,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从2010年起就为学校广大师生精心打造了“师生信息素养培养教育实施方案”,以多元化的讲授模式、分阶段地开展系统化的信息素养教育培养,为广大师生提供真正的信息需求服务。 3.8有形化服务营销展示为了让师生们更充分地了解图书馆的各项服务,提高师生对各项服务的使用率,同时也为了提升学科馆员的服务信心和读者的满意度,促进学科馆员与师生间的互动,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进而开展了有形化服务营销的展示。 3.8.1设立服务咨询窗口。为了打造高品质的服务,第一时间了解师生的需求,将优质服务送货上门,面对面地宣传给广大师生,在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各外借书库、阅览室和总服务台(还书台)窗口处都设置了学科服务营销工作点,有专人负责问题解答。图书情报部也设立总服务咨询台,每天由部主任来负责解答,甚至学科馆员亲临各院系将优质的服务零距离地展示给广大师生,节省了师生们宝贵时间。 3.8.2网络展示平台建设。网络展示平台是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服务有形化展示最为重要的手段。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在主页上增加了学科服务专栏,将学科服务项目推送给师生第一视野,并在主页上实时学科服务的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存档,同时也在学校校园网站上进行宣传报道,以加强广大师生对学科服务的高度重视。3.8.3信息宣传栏。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各外借书库、阅览室都设有信息宣传栏,将各学科的前沿信息都出来,这也是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有形化服务展示和宣传的又一窗口,信息宣传栏的内容平均每2~3个月更新一次。 3.8.4总服务台信息。在图书馆总服务台通过用大型液晶电视来为广大师生播放动态的学科服务资讯,内容涉及服务宣传、学科服务营销活动、培训信息、信息素养培训视频、图书馆导读推荐、图书馆活动通知等。 3.8.5交流提升,规范服务。同行间、非同行间的创新思维的互动,是一种服务推广的重要机遇。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馆员形成了定期工作会议的模式,建立了学科服务的QQ、微信讨论组,随时交流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通过讨论交流,学科馆员们很快在学科服务定位、内容和方式方法、学科服务营销计划等方面达成共识。积极与各院系、同行等进行交流和宣传,来规范图书馆的学科服务,不断提升学科服务营销的品质,提高图书馆学科服务营销团队在学院、同行间的知晓度。 4结束语 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自2012年实施学科化服务营销以来,已经与院系和教学科研人员建立并保持了良好的互惠关系,在面对他们专业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的时候,学科馆员亲自登门造访,宣传图书馆资源、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最大限度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让更多的教学科研人员认知并接受学科馆员所提供的学科化服务[4],同时也能够给该馆带来新的服务增长点,使图书馆的服务体系更加拓展和完善,使学科化服务营销更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同时也提升了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和核心竞争力。 作者:刘晓莉 单位:长江师范学院
中学生论文范文:中学生课外阅读探究论文 一、反思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老祖先早就形象凝练地道出了关于阅读的要义——我想无论如何,在教书先生的学堂是破不了万卷书的,唯有在学堂外也即今天的课堂外才有可能去读成千上万卷的书,也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学生自发的课外阅读兴趣有助于作文能力的发展,增加课外阅读比增加经常性写作训练对帮助发展学生作文能力更有效。”这是美国的斯迪芬·德·克拉森教授通过对写作与课外阅读的关系进行长期调查和研究后在其《作文:研究,理论与应用》一书中提出的观点。与中国古人不谋而合,英雄所见略同。然而我们既丢掉了优秀的传统,也没有借鉴外国学者的先进理念,却走进了讲课文讲作文“唯讲是上”的死胡同,在“讲”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具体看来,对课外阅读的忽视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两大硬伤:无趣和贫乏。“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现在有一种现象,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家长和学校都把学生束缚在教材中,不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孰不知,这就切断了学生了解生活和社会的一条重要通道,也压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刘国正先生的这段话十分清楚地阐明了轻视课外阅读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在闭塞中压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即抑制了学习的兴趣。在许多地方和学校,语文课成为学生最反感和最不受欢迎的课。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无疑为语文早早地判了死刑。学生对语文失去兴趣,这正是我们长期以来不重视课外阅读所付出的最惨重的代价。 另外,忽略课外阅读致使学生囿于狭小的“课本”空间,成为“井底之蛙”;大多患有“贫血症”,从而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总是同样的答案,作文中总是同样的思路同样的材料,甚至是同样的假话、空话和套话,孰不知这一恶果的酿造正是我们自身的失误。张志公先生指出:“语文这个工具,要掌握得好,运用得好,首先必须手中握有丰富的材料,贫乏是语文能力的致命伤。古人一直强调多读,他们认为只有多读,才能善写。他们不主张狭窄,主张广博。”“多读”“广博”正是课外阅读所承载的任务,要治愈语文的致命伤“贫乏”,唯一的药方就是走进课外阅读。 二、实践篇 基于在语文大讨论中的反思,基于对语文高考命题原则“知识点在课内,题在课外”的理解,更基于深圳学生(尤其是笔者所在学校生源为三类)因阅读少而文化底蕴浅,因广东白话的影响而语感差的现状,为适应高考改革形势,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我把抓好课外阅读作为突破口,从1998年起在高三这个敏感的雷区大胆进行了尝试和摸索,连续四届高三均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为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其中也包含考试能力)走出了一条希望之路。 我尝试的方法和探究的途径可概括为课外阅读“五个一工程”。 一、喜爱一本杂志。推荐内容丰富、类型多样、人文性较强、国内知名度和发行量最大的杂志《读者》为日常读物(也可选择《青年文摘》《视野》《中国青年》等),并开展“读《读者》评《读者》”课前演讲活动,学期结束将演讲稿由学生自行设计、编辑、打印、装订结集为作品集。每期《读者》约15万字,一年24期,约360万字。 二、欣赏一个作家。买或借自己喜爱的作家作品,潜心阅读,高三一年内读所喜欢的作家作品不少于20万字,加深对作家的感情,并写出自己的体会。 三、辑录一本《作品精选》。每周选择抄写一篇自己喜欢的作品,给予点评,并写出喜欢的理由。文体不限,每篇不少于1000字。一年约有3万字。 四、推荐一篇好文章。每周轮流由一名同学给全班推荐一篇自己欣赏的好文章,要求写出百字左右的推荐语,印发给全班阅读,每篇不少于1000字,文体不限。一学年全班累计有6万字。 五、做一系列专题对比阅读。借《语文学习》杂志上的“阅读新空间”栏目,指导学生进行专题阅读。共进行了如下10个专题: 1.倾心阅读(关于读书与人生) 2.音乐之声(关于音乐与人生) 3.学会倾听(关于感悟自然) 4.品读文化雕塑(关于文人与古迹) 5.风景的再造(关于唐诗宋词散文化) 6.最后的家园(关于环保) 7.感受奥运(关于奥运会与体育文化) 8.疯狂足球(关于足球、球星与人生) 9.感受余秋雨 10.语言的艺术 以上每个专题各由3篇同一话题不同角度的文章组成,同中有异,异中有同,适于对比。每个专题约有6000字,共计6万字。利用课外辅导课进行。 阅读“五个一工程”的尝试实验取得了五大成果: 第一,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使之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在高三读《读者》成为学生学习生活重要的一部分,据班主任反映,在学习之余学生借读《读者》做调节的为最多。在调查中有50%的同学能期期必买必读,有90.2%的同学读完每期一半以上的文章。还有不少同学课桌上同时有几份杂志,阅读兴趣高涨,阅读蔚然成风。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选抄佳作时,有许多学生一次抄10页以上甚至20页,我劝他们不要因此而费太多时间,应适可而止时,他们竟风趣地说:“这是我们的权利,我喜欢,你管不了。”在学生离校前的调查中,有95.8%的同学认为经过高三一年的培养,已基本养成了经常阅读的习惯,从而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完成了阅读积累,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语感能力。北师大博导刘锡庆教授强调,一个人学语言,第一是靠积累。阅读“五个一工程”一年提供给学生的阅读总量达到了近400万字,有60%的同学阅读总量达到了300万字以上,有30%的同学达到200万字以上,其余同学也在100万字左右,远远超过了新大纲要求高中三年阅读300万字的要求,而在高三以前每学年的课外阅读量在20万字以上的只有9.85%,10万字以下的却有70.4%,而每学期的课外阅读量在3万字以下的所占比例最高,达36.6%。300万与10万之比是30倍,300万与3万之比竟达100倍,而这又是在学业最紧张繁重的高三完成的,面对如此大量的阅读要求持赞成的同学高达97.2%,认为量有些大的只有2.8%,不赞成的为0。有85%的同学认为阅读开阔了视野。有57.7%的同学认为增强了对文章的感悟力和理解力,是培养语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有62%的同学认为提高了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认为“西洋的语言是法治的,中国的语言是人治的,要习得以‘人治’为主要特征的汉语文能力,积累语言素材,培养语感是一条非常重要而有效的途径。”“五个一工程”阅读中“读读—说说—抄抄—背背—写写—讲讲”的方式方法也切合了时下被语文界认同的语感培养模式。 第三,顺应了教育改革,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以“讲析”为主要特征的课堂阅读教学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就是把学生当成纯粹的“听客”或“看客”,消磨了学生求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五个一工程”阅读给予学生极大的主动性,课外阅读的性质就决定了学生本身是阅读的主人,老师即使“欲讲不休”也只能是“鞭长莫及”。无论是“喜欢一份杂志”“欣赏一个作家”,还是评《读者》演讲,推荐文章和选抄文章,都突出一个“自己”,尊重学生的选择权,以学生自己“最喜欢”和“最欣赏”为标准,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决不替代学生,老师只做一个组织者和参谋者。即使是“专题对比阅读”,也是以学生阅读、交流、讨论为主。自主性不但使学生有了做学习的主人的强烈优越感,也为语文学习带来了极大的语文空间。令人惊讶的是曾经不喜欢的鲁迅成为学生的最爱,钱钟书、沈从文、托尔斯泰、余秋雨也成了学生经常谈论的作家。原先在自习课看不到学语文的状况极大地改变为人人都在学语文,致使其他学科羡慕不已。而当高三的课外辅导课在学科安排上有冲突时,学生总是以最快最急切的声音呼唤语文课。在多次问卷调查中,语文课总是我所任教班最受欢迎的课。 第四,高考结硕果。尽管素质教育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但高考依然是评判老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禁得起高考检验的教改实验才能得到学校、家长和同行的认可。令人欣慰的是在进行课外阅读“五个一工程”实验的四年中,实验学生的高考成绩年年有进步,届届有突破。1999届有4位同学突破了700分,12人在600分以上;2000届政史地班平均分达522分,最高765分,600分以上10人,其中班级9名本科生的语文成绩有7名在600分以上,是语文的受益者;2001届政史地班均分创历史新高达555分,理化生班的均分也比上年提高25分;2002届理化班和生物外语班均分均达530分,较上年提高30分,创学校理科班均分新高,600分以上12人,最高725分。这些成绩的取得,我想主要应归功于课外阅读,2000届几位学生戏称自己的本科是读《读者》读来的,戏言中有真意。2000届王雁声同学回北京参加高考,语文竟考了139分、北京市第二的优异成绩(最高为140分),她说坚持读《读者》,爱读余秋雨作品是成功的根本因素。由此看,以为大量阅读、少做练习会影响考试成绩的看法大可休矣。 五,提升了人生境界,强化了人文精神,真善美广植人心。“人文精神”的失落是语文失去魅力的根本原因。课外阅读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学生的人文精神。以人性、人道、善良、美好为基本标尺的《读者》作为国内最具人性、最具温情的杂志,被读者喻为“温暖灵魂的阳光”。余秋雨先生这样评价《读者》:“它的大多数篇目,只是挖掘出了许多普通人蕴藏在心底的点滴美好;这些美好并不壮丽却纯净得不羼杂质,因此可以一篇篇、一期期地融合在一起,组成一个独立的精神天地;执掌这个天地的主角不是悲剧英雄,凌世超人或深思智者,而是平民百姓;平民百姓不再是呻吟者、诉苦人或抗击者,而是心灵光亮的点燃者。”难怪学生中有80%把《读者》选为自己最喜欢的一份杂志,人文精神的光芒使它散发出了恒久的迷人魅力。学生喜欢的作家鲁迅、沈从文、钱钟书、朱自清、巴金、托尔斯泰、哈代、莎士比亚……无不是人性的化身。10个专题阅读所选的文章也都与文化与人生相关,学生推荐的文章大多也是向真向善向美。钟锦云同学在《满溪流水香》的推荐语中写道:“柔弱的溪水尚且能不畏阻挠而勇往直前,那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生活着的人的我们又有什么做不到呢?只要我们用心去把握那股冲劲,那么当深度、广度、纯熟度合并为一时,便再也没有任何事情可以成为我们的阻碍了。”在选抄点评自己喜欢的文章时,同学们更是自由地抒发出了一些对人生的体验和理解。“一台破旧的冰箱竟成了夫妻二人爱的结晶,物件因为爱而有了生命,世界也因为爱而充满生气,只要珍惜眼前的一切,满眼都是爱!”“文章是随性随心的东西,它的美需要共鸣和应和的。凡事只求不负心,不负心,便有了宁静;而宁静,恰是绵延的源泉。”这两段文字分别是周家荣和钟玉清两位同学对《满眼都是爱》和《缺口》写的点评,课堂是教不出这种体悟的。在学生评价课外阅读的意义和价值时,“有书相伴,人生不寂寞”“在阅读中品味人生”“提升了人生的境界”选择率高达90%,学生的所得,正是我的期望,也是课外阅读的一种必然收获和最大收获。 三、启迪篇 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做得既让学生乐于接受,又获得良好的效果,从四年的实践体会来看,以下五个问题至关重要。 第一,激发兴趣是前提,养成习惯是最终目标。国际阅读协会把“鼓励人们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而努力”作为根本宗旨。语文教学的“叛徒”——复旦附中教师黄玉峰自豪地说:“学生们爱读书,会读书,将来养成终生与书为伴的习惯,我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养成习惯的前提是激发兴趣,使学生对读书达到入迷的程度,从而自发地去大量阅读课外读物。中学生年龄增大,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欲了解社会,关心天下事,要求探讨人生的价值;他们课业繁重,开始人生的烦闷,欲寻求解脱,愉悦自我心情,调整生活节律;他们还想提高修养,涵养气质。这些精神需求正是引导学生投入课外阅读的内在有利因素。还有更直接的外在功利因素是阅读的积累可强化语感,提高理解力,提高语文成绩。只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充分利用积极有利的因素,就一定能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实现阅读的最终目标。 第二,积累是首要任务。实现积累要达到三个要求。一是量要多,曾有学者将语文教学的问题归纳为“三少一多”,其中一少就是阅读量少。新大纲要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分别要达到400万字和300万字,就是对量的要求。量的保证,才能带来质的变化。二是范围要广,阅读视野要开阔。刘锡庆教授提出:“经典名作和有兴趣的好书,或应读、可读之书等,都可以尽兴去读,越多越好。”著名作家贾平凹也建议:“文学书要读,政治书要读,哲学、历史、美学、天文、地理、医药、建筑、美术、乐理……凡能找到的书,都要读读。若读书面窄,借鉴就不多,思路就不广,触一而不能通三。”《读者》杂志视野的开阔和涉及领域的广泛性是获读者好评的原因之一,因而被称为“百科杂志”。三是要坚持长期性。课外阅读主要利用课余时间,是一点一滴积累所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口也吃不成胖子。应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学习期间的边角料时间或休息日来阅读。语文阅读还要积极与其他课争抢学生的时间领地,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主动让时间给数理化和外语。也不能给学生没时间的借口。高三学生尚且一年能读300万字,其他年级更无理由不读多一些。鲁迅先生早就说过时间如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苟子曰:“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坚持就是胜利。 第三,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阅读要体现自由性。复旦附中黄玉峰老师的语文教学班与学生达成共识突出一个“自己”:靠自己看书,靠自己领悟,靠自己修炼;让学生自己看书,和古人对话,和外国人对话,自己升华。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是不可逆转的教育改革潮流,教师应充分地相信学生无限的潜能,尊重学生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生活,用自己的心体味人生。只有这样,学生在实践中才能产生学习的愉快感和自豪感,并享受探求知识的快乐,学习的兴趣会越来越浓,越学越要学。 第四,阅读的读物和方式要多样化,切忌单一。课外阅读的读物应允许在统一中求个性,阅读的方式要在稳定中有变化。在“五个一工程”阅读尝试中,“最喜爱的杂志”以《读者》为主,也允许选择《青年文摘》等;“欣赏一个作家”任学生自由选择,不求一致;“课前评《读者》演讲”因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力和心理素质能力而受欢迎;“推荐一篇文章”因同龄人推荐,更有知音之感,并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而大受赏识;“系列专题阅读”则因开阔了阅读的视野得到70%同学的肯定;即使是被少部分学生反对的“每周抄写并点评自己喜爱的一篇文章”的阅读方式也仅仅由于“抄文章也是一种享受”得到了绝大多数同学的维护和认可。让名著经典与杂志时文并存,读写抄评与听说论辩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多样中获得丰富,在丰富中拥有厚实,在厚实中求知欲得到满足,从而保持经久不衰的阅读欲望。 第五,提高品位,突出人文性。浙江师大王尚文教授认为,语文界数十年高举语文的工具性,致使语文学科的人文价值、人文底蕴严重流失,应当掀起以突出人文性为基本特征的第三次浪潮。课外阅读在尊重学生阅读的选择性和自主性的前提下,一定要积极地引导学生阅读那些充满人性,关注人类命运和地球家园,使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真假、美丑,具有正义感,爱好和平,拥有爱心和温情的报刊杂志书籍,尤其要诱导学生与那些人类良知的代表者如莎士比亚、托尔斯泰、鲁迅、曹禺、巴金等大师对话,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培养起他们对人的终极关怀,奠定坚实的人文底蕴。巴金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倘若通过课外阅读,让每一个学生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那么便达到了阅读的最高境界,也实现了阅读的终极价值。 中学生论文范文:作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培养论文 一、必须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年龄特征确定作文训练的形式和培育创造力的要求 语言活动是交际和概括的统一。交际需要概括,而人的思维可以实现这种概括。小学生主要学写记叙文,也应兼学其它各种简单的实用文体。他们的作文能力可以有多种,但概括起来是两种;产生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和表达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前者包括选题、审题、产生材料、选择材料等具体能力,后者包括安排文章结构、选词、造句等具体能力。在这两种能力中,前者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所在,它的心理机制是将鲜明的表象和准确、生动的语言结合起来,以及正确地运用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发散性思维。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要根据儿童思维发展的年龄特征确定各种不同的作文训练形式,以逐步培养各种作文的智力技能和创造技能。 小学低年级主要进行想象作文,同时适当地进行记实作文,重点培养学生重现表象的技能。 低年级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低年级儿童产生意义(包知思想、意向、情感、需要等)的主要心理结构是想象。他们正是借助于想象和幻想来理解他们生活的世界,研究和解释这个世界。用神话的方式来观察和解释世界是他们固有的特点。因此,低年级要发展儿童初步地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自我表现的语言功能,最佳的作文心理形式既不是复述,也不是看图作文和观察作文,而是创造型的想象作文和童话体作文。通过童话作文,可以培养学生有意地重现表象的技能,包括在头脑中有目的地产生丰富的表象,确定表象之间的联系和积极地变换表象结构。童话体作文教学,应着力培养想象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 小学中年级主要进行记实性的观察作文,同时适当地进行想象作文,重点培养学生形成典型表象的技能。 在中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迅速发展,表现为观察的目的性、持续性、细致性和概括性不断加强,能通过观察比较正确、全面、深入地感知事物的特点。观察力的发展也是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概念思维逐步取得均衡发展的重要标志。可以说中年级是学生观察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此外,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教会学生“虚构”,而是教会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因此,中年级要发展儿童比较系统地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自我表现的语言功能,最佳的作文训练形式是观察作文(素描作文),即以实物、音乐、表演、图画、语言等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激起儿童内心的感受和情致,形成表达的愿望。儿童需要观察,犹如植物需要阳光,空气和水一样。因为儿童靠观察去认识周围世界,观察为儿童的思维、想象活动积累了表象。有许多创造发明就是在实际观察中,从某一现象中得到原型启发而成功的。所以,通过观察存储表象,是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的首要步骤。在观察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获得丰富、鲜明的感性表象,帮助他们从五光十色的感性表象中“筛选”出典型的表象,并让他们通过想象生动地表现该典型表象。 小学高年级主要进行实用型的记实作文,同时适当地进行想象作文,重点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发散性思维的技能。 高年级学生思维的特点是抽象思维开始成为思维的主要形式。此外,高年级的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他们的自我意识迅速增强,人际交往开始成为他们的主导活动。因此,要发展他们根据不同对象施加影响和自我教育的语言功能。作文训练应该从观察作文转向实用型作文,包括写中心明确的记叙文,写简单的议论文和说明文,写各种应用文和读书笔记,其间,也要依靠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的协同活动适当地进行想象作文训练,或者鼓励学生在前述文体中展开想象。写各类实用文必须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的技能以及发散思维能力。各年级的作文训练形式和培养创造力的目标: 附图 2、根据培育创造力的要求科学地确定小学作文教学的序列 (一)小学作文教学中培育学生创造力的含义和突破口 所谓创造力,是为了一定的目标,运用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具有社会和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这种产品可以是新观念、新设想、新理论,也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新作品(包括创造性作文)等等。它的最本质含义就是“新”,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新”是对人类社会来讲是新的,是前所未有的,通常将这一层次的创造力称为“特殊才能的创造力”;第二层次的“新”是对社会某一个特定群体来说是新的,而对于社会来说可能并没有新的含义,通常称之为“群体比较的创造力”;第三层次的“新”是对每个个人自己来说是新的,是前所未有的,而并不要求其他,通常称之为“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在一定条件下,这三个层次的创造力可以相互转化。小学作文教学要培育的,主要指第三层次的创造力。我们判断学生的习作是否具有创造性,是以他个人(或同龄儿童)的经验和知识范围为依据的,只要能摆脱常规经验和现成答案的影响,独立体验,独立思考,表述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独特见解,这样的习作就算具有创造性。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其核心是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同时也要激发创造意识和逐步形成创造性个性品质(如主动、好奇、自信心、独立性、变通性、独创性等)。 我认为,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当前小学作文教学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突破,以实现培育学生创造力的目标。 1.在作文命题上培育学生的创造力,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提倡写简单的研究性文章。 2.在作文材料来源上培育学生的创造力,除了对现实的记实作文外还应将想象作文列入教学计划,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 3.在作文体裁上强调学生的创造力,要求不拘形式,淡化文体,灵活运用记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现方法。 4.在作文指导下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对作文的立意、构思、用词、造句都要求开阔思路,自由表达,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5.在作文评价上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并要求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养成独立思考习惯。 中学生论文范文: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分析论文 一、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农村物理教学一般不太可能像大城市的物理教学一样拥有许多先进的实验条件,但我们仍然不能耽误学生在创新能力方面的发展,在现有条件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实施。 1.通过启发式教学,诱导学生创造性思维。 高中物理教学要坚持启发式,把教学问题变成一连串地提出问题,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知识和能力发生有机的联系。提出问题就是给学生设疑或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疑问,这是启发思维的关键。例如在色散的教学中,笔者在告诉学生同种介质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的事实情况下,给出7种色光对冕牌玻璃的折射率,然后提问:一束包含7种色光的白光射到棱镜的一个侧面上,7种色光将如何射出?调动学生的思维。在进行启发式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重视所学知识,与其物理知识的联系及其它学科相关知识的关联,并强化其它知识对现学知识学习的作用,实现知识迁移、综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例如:在进行机械波与交流电的教学中就可引导学生在已掌握数学上正、余弦函数规律基础上,进行有关物理内容的学习。另外,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开展积极的思维,以达到诱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2.通过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一个人的创造性思维的成果,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所取得的,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采用直观的方法,生动的语言,应用各种灵活的教学形式,如适时开展物理课外兴趣活动,布置(项目)课题研究等。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学生的兴趣总是在他们的欲望得到充分满足时才能进入最佳状态。教师要不断教育学生懂得,偶然一个小小的发现,可能导致重大的发现。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关于发现新线索,一旦发现,应尽全力追踪它,要善于从各个可能的角度予以观察,并将它和其它知识联系起来,找出新东西、新途径,不断教育学生理解学习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将知识作为创新的阶梯。 3.通过鼓励学生表现个性的思想,保护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日常物理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限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认识偏差或错误,作为物理老师不要强制纠错,更不能不屑一顾,讽刺打击,而是要耐心、细致鼓励地让学生尽可能表达出其个性思想,并对其正确认识及求异性要及时加以称赞,对有关错误认识引导其自我纠正。平时要尽量与学生效流,让学生在教师面前敢想敢说,敢争辩,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得以顺利、健康的发展。 二、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与城市的学生相比,农村孩子在独立思考能力方面要强,但尽管如此我们仍然不能忽视了对农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这样有利于他们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更好的思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 1.鼓励大胆质疑 中学生的天性是好奇和求异,凡事喜欢问个究竟,在方法上喜欢另辟蹊径。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善于捕捉学生星星点点的智慧火花,要想方设法解决他们心中的疑问。即使学生提出古怪的疑问也不应该急于否定,要及时地对学生的问题做出积极的评价,使学生时时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到思维劳动本身的乐趣,以此强化学生的质疑意识。 当然,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质疑品质,仅让学生停留在能提出问题的层次上是不够的。因为科学的创造不仅仅表现在提出问题,而更重要的是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上。在物理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即培养学生提出“科学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中,我做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让带有细线的金属球与乒乓球从同一高度同时落下,直观显示重球先落地。有的学生问,轻重球下落快慢不同是不是空气阻力的原因?如里没有空气阻力,它们下落是否一样呢?还在同学问,若把两个球捆在一起下落,两球的下落速度怎样?这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使我感到欣慰,因为善于思考,善于从无疑处生疑,正是创造的起点。 2.引导多角度思考 科学研究表明:只有当大脑各种皮质中枢交替兴奋、抑制或同时兴奋而协同工作时,大脑的潜在力量才会真正得以挖掘和发挥。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教学形式就可以采取"开放式",以代替过去常见的“封闭式”。让学生只按照课本、教师的想法、说法去想、去说,不可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而教给学生的知识面太窄,则不利于激发学生思考。因此,中学物理课的课程标准就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探索一个问题的各种答案,鼓励学生抓住时机引起争论,发挥各人的独特见解。例如:在“宇宙速度,人造地球卫星”教学中,一开始就可以提出问题,能否设计这样一种方案:让抛出的物体不落地?这时学生往往变得十分活跃,甚至议论纷纷:有的会说,将物体上抛,初速度越大,上升的高度越高,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的程度,物体飞到外太空,就不再回来了;有的会说,由平抛运动规律可知,物体从越高的地方、抛出的初速度越大,落地的水平距离越长,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程度,物体就落不回地面了;还有的同学可能会进行反驳:落地的跨度长了,可地表就不是一个水平面了;也有的同学说,由匀速圆周运动可知,当重力正好提供它作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时,物体绕地球在圆形轨道上运动就不回地面了。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构建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以及物理学科的特色和实际,构建的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结构即:探索性预习(阅读)——反馈性质疑(实验)——参与式讨论——自主性练习——点拨式精讲——系统性小结(内化)。 实施具体程序如下:1.阅读:引入新课——出示“思考问题”——学生阅读教材——教师巡视指导;2.问题(或实验):随堂实验和演示实验或动画模拟实验(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无条件的情况下可用图片或板书替代)3.讨论:小组讨论,教师组织下的集体讨论。4.练习:学生口头答,上台板演,实验操作,书面练习等。5.讲解:精讲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分析、归纳、评价。6.小结:师生共同归纳,使知识系统规范化。 这种教学模式结构,体现了主体性的教育思想:1.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2.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增加了信息交流量,培养了互助合作精神;3.创设了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4.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创造精神;5.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获得发展。 教学实践表明,这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有以下特点:1.基础性的、难度不大的知识的学习是可以通过学生自学和课堂互动学习完成的,对部分优秀学生来说,初步达到自主性认知、自主性学习的效果和目的。2.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较大限度地发挥了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发展的机能。3.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从系统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变为学生自主性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教师不必面面俱到地讲授知识,而是随时把握课堂教学的动向,引导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活动向更高层次发展。这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更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较高的教育心理学基础。4.教学过程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作用,对课前学生的自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若某一个学生在课前没有一定的自学,那么他们在课堂上就会处处显得被动,甚至不能完成学习任务。5.课堂教学的重点,从系统地传授知识,转向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课堂教学更侧重于对知识的深入学习和对物理问题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复述讲授。 2.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内化 所谓内化,是指个体将自己内在的智力操作、外在的动作,自己与环境的作用及关系,概括到主体已有的心理结构中,转化为内在的心智活动,成为稳定的个性特征的过程。教师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其实质就是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有意识地对知识进行加工处理,最后将客观的知识转换为主观的知识的过程;而学生能否将自主学习活动中的各种操作内化为个人的技能,实现优化心理结构、形成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或学习风格。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其关键是使学习活动中的方法、策略使用的习惯化和迁移化。 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虽然农村学生在实验条件上无法与城市学生相比,但这正是一个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机会,要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利用有限的条件充分发挥自己的实践能力。 1.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 根据学校物理实验器材的配备,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仪器创造条件,将某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使学生在充分观察、操作、讨论中,手脑并用地学到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如“单摆的振动周期”、“电阻定律”、“楞次定律”、“透镜成像规律”等实验教学。 2.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 把某些“验证规律”的实验提高为“探索规律”的实验,让学生从“发现规律”中获取知识,从而使学生领会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牛顿第二定律”、“玻——马定律”等实验教学。 3.化实验习题为设计性实验 对实验性很强的习题,我们有条件地选择一部分,给出实验所需的器材,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己操作、验证,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如在高二“稳恒电流”教学时,我们布置了这样一个实验习题——用两节干电池,两个小灯泡(2.5V、0.3A),一个滑动变阻器、电键及导线,设计并安装一个电路,当改变变阻器滑动触头时,一个变亮,一个变暗,并用实验验证。 中学生论文范文: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探究素养培养论文 一、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素养,是物理教师的职责和使命 提到在基础教育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也许有的老师会说,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没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还未及形成,让他们搞科学探究尚为时过早。这是一种颇具代表性的错误认识,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这是一个发生在平顶山市第八中学的真实事例。一次物理课上,老师在讲完密度的有关知识之后,出了一个思考题:在一个矩形的容器中装满了水,你不借助其它任何器具,能否将其中的水准确地倒出一半?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最终找到了答案:将容器慢慢倾斜,当其下底的一条边线与和它相对的上底的边线都处于水面时,容器中所剩的水即是原来的一半。问题到这里,应该说是已经解决了,但班上有位名叫杨雪的女同学却仍在思考:从容器的上角向底角引出的一条倾斜的对角线可将容器的容积等分为二,那么,如果从这个上角向容器的底部分别引出多条斜线,不就可以将容器的容积进行不同的倾斜等分吗?如果将这种倾斜等分的方法运用到量杯、烧杯和量筒上……呀,太好了!杨雪同学沿着这条思路,研制成功了“能够倾斜读值的量具和容器”,实现了液体容器和量具在倾斜状态下的直接读值。此作品在“河南省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一举夺得了“天狮小科学家奖”、“先导科技奖”和大赛一等奖三个奖项,国家知识产权局还免費授予了她国家专利。 一道思考题,能够在中学生中引出一个国家专利,类似的事例,在近些年各级各类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并不罕见,这不仅说明青年学生思维活跃,在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创新潜能,而且也表明在他们中间,有着朝气蓬勃的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将所学到的知识尽快应用于实践的热情。为了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为了培养国家所需的创新型人才,作为物理教师,作为科学知识的启蒙者和传授者,在自己的教学中,竭尽全力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激发他们渴求知识的兴趣和热情、教给他们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意识和素养[2],应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况且,我们开展探究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让学生获得多少重大的创新成果,而是旨在将其置身于一种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让其通过自身的体验来了解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增进他们对科学观念的理解,培养和提高其身心素质。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素养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 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意识为主要目标,是物理新课程的一大亮点。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新课程不仅调整了传统物理教材中的章节和顺序,而且在教学内容上也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删减了过去一些繁、难、偏的部分,选择了与生活、自然、社会密切关联的最能体现教育价值的知识作为课程的基本内容,并注意将物理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如纳米技术、超导技术、快中子增殖反应堆、可控热核反应等引入课程,体现了新课程简、易、宽、新的特点。在探究的内容方面,新课程设计了近40项的探究活动,这些探究活动,不仅在教材中出现的频度高,而且从设计上,不仅注重了贴近自然和生活,而且也注重了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以及人文精神与自然科学的融合。这样,既便于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习到探究的方法,体验到探究的乐趣,更便于他们客观和直接地了解科学的社会功能,进而培养自身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探究意识[3]。 另外,总体看来,穿插于新课程中的探究活动,从根本上有别于传统教材中的实验。其主要差别在于,老教材中的实验都“划”出了从问题到结论的单一路径,不仅列有明确的实验原理和目的,而且写有严格而详尽的实验步骤。做这样的实验,学生根本没有质疑和探究的时间与空间,只能按图索骥,比着葫芦画个瓢。其结果非但难以让他们体验到科学探究的喜悦,而且也让学生脱离了实验学科最为本质的学习[4]。而新教材中的科学探究活动,则是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猜想可能、制订计划、设计实验,然后进行实验操作、收集证据、分析论证,最后再予以评估、交流,并撰写完成实验报告。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所学领悟到的东西,要远比他们多学一个、两个所谓的知识点更重要。 3、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素养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素养,是一个动态的开发系统,目标是开发学生的大脑,培养他们勇于和善于探究的科学品质。为了达此目的,在我们的教学中,应当首先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尤其是中老年教师更应如此。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重要性,不可产生抵住情绪,不能将在教材中插入探究活动和对传统教材所进行的调整与改革,说成是“没事找事”的“瞎折腾”,更不能在教学中,“你改你的,我教我的”,凭着多年积累的所谓教学经验和习惯,我行我素走老路,甚至不惜将教材中所设置的探究活动弃之不顾,而只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和传授,这无疑是本末倒置,其结果必将贻误学生。 第二,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活动时,要放开手脚,让学生确实能够自主,这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和基础。至于活动的内容,则既可以是教材上所安排的,也可以根据教学环境的需要,因地因时地随机插入。但需注意,活动的定位,不是“验证理论”,而是“探究未知”。教师在活动中的作用只能是尽己所能地为学生创设科学探究的原始思维环境,并去诱发和引导他们进行“质疑”,然后再由学生自己去想办法——构思实验方案,并且由他们自己通过试验、探究和分析,找到答案,达到释疑的目的。唯有这样,才能使其在活动的实践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进而激发他们刻苦奋进、勇于探究的欲望,并逐步养成善于探究的科学品质,这才是我们所倡导的在学生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精华所在。 具体地说,就是在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时: 1、要使学生知道,学习的过程,并非纯粹是对前人的模仿、复制和崇拜,要敢于在自己的思考中,提出见解、质疑前人、探求真知,从而积蓄其敢于发现真理和超越前人的果敢与勇毅。 2、要教育学生重视意外情况的发生。因为,意外情况往往能够透视出人们尚未发现的自然信息,预示着获得创新成果的机遇来临[5]。 3、要鼓励学生敢于大胆假设。这是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也就是说在提出问题之后,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猜想。 4、要引导学生悉心求证。就是要通过试验来验证或者是推翻假说,从而建立能够令人信服的理论,这是科学探究活动的核心。 4、结语 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是新课程、新大纲对物理教学所提出的新标准、新要求。作为一个物理教师,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这场教学改革中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并且要尽己所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力求让每一个孩子都知道自己的潜能、都能尽情地去发挥、去想象、去施展自己的能力、都能建立起坚实的自信、都能从事属于他们同时也是属于这个社会的富有个性的创造!唯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步入自由之路。 中学生论文范文: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我们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有缺点、短处的用品、用具或器材,引导学生观察,当学生发现不足时,就会努力设法弥补这些短处,激发出创新的热情。 例如情景一:用煤气给水壶烧水,一不注意,水开后溢出的水会把火浇灭,酿成危险。请问同学有何改进办法?情景二:有人发明在壶盖开个小孔,水沸腾后,会发出叫声。这又是什么道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通过有趣的物理小实验创设情景。 例如在讲物质的导热性质时,可以向学生展示这样的一个实验情景: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如图),火焰很快就熄灭了,请同学们解释这一现象。 在物理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创设情景,如物理实验、多媒体演示、情境活动、讲故事或案例等。通过生动有趣的情景展现,巧妙质疑,不但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诱发学生进入质疑思维状态,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2借助想象与联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便于“驾驭”课堂,往往有意避开课堂教学的创造性和多样性,把自己的思维方式与问题的结论直接的强加给学生,不敢让学生自由讨论与争鸣,对学生的不同意见和观点,以及学生的独到见解有时不予理会。这样就不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相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相互讨论,踊跃发言,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介绍一些物理学家(如:哥白尼、伽利略等)怀疑前人的事迹,以此来激励学生要有质疑的勇气;对前人尚未揭示的事物和规律,要有勇于发展的精神。即使学生有的想法是可笑的,有些提法是错误的,某些探索是失败的,教师也要从积极的方面加以鼓励,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和失败的原因,不能挫伤学生求异思维的积极性。总之,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过程中,我们要记住爱因斯坦说过的话:“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例如:用什么办法把鸡蛋从三楼扔下来不破碎;将来人会不会象鱼一样在水中生活;能不能直接将地球内部的内能转化为电能供人类使用等。从而促动学生进行发明、创造,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创新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还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新技能。 3通过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具有真实、直观、形象和生动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实验为学生创设了有效的获取知识的学习环境,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意识训练和科学方法训练的有效途径。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同时要重视实验的创新。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所学的内容适时安排一些有趣的物理小实验,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取塑料饮料瓶一只,在瓶壁上钻一个小孔,将一只小气球塞入瓶内,吹气口套在瓶口上,第一次用手指堵住小孔,从瓶口向气球内吹气,发现很难把气球吹大。第二次将堵住小孔的手指松开,再次吹气,气球就胀大了许多;再用手指堵住小孔,接着把吹气的嘴从瓶口移开,就会发现,瓶内胀大的气球的体积竟然几乎没有缩小! 其次青少年对实验操作的兴趣特别的强烈,他们要求通过自己的亲手操作,进行物理实验,而物理学科的特点是大多数知识是可以通过动手实验去理解、去掌握的。那么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学生探究物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学生电学分组实验中,在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实验,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在各种因素中取舍,对所得的信息进行筛选,这就要求学生在追求既定目标的过程中进行应变、思考和探索,使学生的分析、想象、抽象、综合、表达的能力都得到训练和发挥。 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做一些课外实验(包括小制作),主要是以拓宽知识面,发展创造力为主要目的,让学生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发挥创造性,从而获得成功。 4留心生活中的物理知识、指导学生开展相关研究、培养创新人才生活处处皆学问,日常生活中的许许多多现象都蕴涵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在学生接触到大量的实际问题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结合中学物理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自己尝试去解决,学生在自主活动的过程中,就会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首先要指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例如:有些同学在做早餐时会发现,同样的情况下,加热一杯牛奶与同质量的豆浆所用的时间不同,这是为什么呢?电磁炉和微波炉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两种小家电,它们的工作原理相同吗,对电能的利用效率哪个高呢?等等。 其次要指导学生设计研究方案。教师指导的重点是:第一,背景知识的准备,告诉学生对此问题进行研究,需要准备哪些知识,可从何处获得这些知识等。第二,指导学生确立具体的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实验推理法等)。第三,指导人员的分工和具体实施的步骤。在整个研究活动中,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给予方法指导,特别是在学生研究工作受阻时,教师要“指导方法,解答疑难”,但不可越俎代庖。 象这样的研究性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和加工信息资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促进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研究性学习是个人兴趣、个性特长最好的发展方式,完全是一种自主创造性的学习活动,是将学生培养成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5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科技创新改变生活的快乐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要让学生真正做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教师还要安排学生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科技创新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例如带领学生走出学校,参观考察机场、工厂、农村、电站、等,了解物理知识和科学技术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科技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增强科技运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许多新鲜的事物,会产生许多的疑问,会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去图书馆、上网查阅资料或者请教专家、学者等方法尝试解决。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科技创新带来的快乐,还可以激发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 总之,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知识经济、科学技术及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增强。当今社会的竞争实质上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广大教师要承担起开发青少年的创新潜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神圣使命。广大教师只有树立创新意识,形成创新作风,自身具备较高的创新才能,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更多的适合二十一世纪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中学生论文范文:物理教学中学生提问问题研究论文 一、物理课堂提问的好处 物理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与学生作情感的双向交流。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括,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下面从四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 1.提问是最好的反馈方式 通过提问所接收到的语言反馈信息,比其它形式的反馈信息具有准确性、具体性、即时性和简洁性。它可以使教师当堂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及时地调控教学程序,改变教学策略,使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2.提问可以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 如果注意力集中,大脑中只有一个学习兴奋中心,听课效果就比较理想。学生在答问时精力集中,而在听讲时有时散漫。教师光靠静讲、维持课堂纪律来保证学生的注意力是达不到要求的,而应以授课的内容来吸引学生,用一个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问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把学生的思维钳住,激发学习兴趣,赋予学习动机。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提问可以让学生发现不足 对于一些重要物理概念,一般水平的学生往往以为自己能复述就算懂了,其实不然。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针对概念提出一些题意明确清楚的实际问题,诱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克服盲目的自满情绪,这样对提高学习效率、突破教学难点很有用。特别是在学生一般认为理当如此的地方,可提出与常规看法相悖的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独特性和创新意识。同时引导学生对已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或以题目的本身提出疑问或变换题目的条件,来拓宽学生的视野,诱发学生发散思维,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4.提问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总是和语言分不开的,课堂提问便是培养学生正确地掌握学科语言表达能力的契机。如在教师做演示实验的过程中,采用边做边提问让学生回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提问学生和由学生发问,可以通过对话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设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冷静考虑,合理处置。 通过提问,教师可直接表达关心学生的思想情感。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和发现的喜悦,有利于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信息交流。通过提问,能够发现作业、考试中的抄袭现象,以便在教学中及时解决。 二、现状及原因分析 根据笔者的经验,一届中难得有几个学生能主动提问,绝大部分学生基本上提不出问题。课改的深入使得科学探究已成为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据笔者了解,科学探究中大多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再猜想探究,可以说学生薄弱的提出问题的能力,已大大影响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什么原因使得学生不肯、不会提问呢?一般有下列三种原因: 1.学生就是有问题也不肯提出来,特别是好同学。学生普遍有这样的想法:我提出的问题会不会被同学们耻笑;我讲不清楚,老师会不会批评我;别人不提问我也不提……。 2.学生没有提问题的习惯,也不知道如何提出问题。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熏陶,学生已习惯于等着教师告诉答案,缺乏提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3.教师自身的因素:不重视;不知道怎么做;怕浪费时间;认为学生没有这个能力……。 三、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1.从学生的心理入手,让学生敢问 学生只有认识到提出问题对人发展的重要性,从要我问到我要问,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才会得到内在推动。 (1)教育学生提出问题 教学中结合教材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一些著名科学家敢于提出问题,攀登科学高峰事例,这样从历史的角度说明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如:学重力时,给学生讲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的故事,启发学生,苹果从树上落下大家习以为常,牛顿却提出:为什么苹果会从树上落下?拉住苹果的力和拉住月球的力是不是同一个力?最后发现了万有引力。 从成材角度向学生说明提出问题的必要性。教育学生国家要实现现代化,要赶超世界发达国家,只有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实现。一个学生如果学习不主动,没有求知欲望,懒于思考,也就无创新可言,将影响个人的成长。提出问题能力的提高可以促使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敢于挑战权威,积极主动去探索知识的奥秘,成为自觉的学习者。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需要勇气,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良好的质疑氛围,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和勇气,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大胆地怀疑,提出自己的问题。 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予恰当的评价。对于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同学及那些基础差、胆小的同学,一旦提出问题,首先应称赞其勇气,然后再帮助其分析,这样有利于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调动积极性;对于好问但总是抓不住要点的同学,不嘲笑、讽刺,而应耐心引导;对于提出好问题的同学,应鼓励其进一步的探索,大胆创新,让学生品尝质疑的乐趣,激发提问的热情。 碰到冷场时,教师对学生说一些鼓励的话。如:谁来试一下,说错了不要紧;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居里夫人说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教师的鼓励,肯定会有学生响应,经常这样训练后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会越来越多。如果教师由于不耐烦而直接提出问题,学生就失去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3)让质疑成为学生的习惯 教育学生对各种权威不盲从,大胆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养成爱问“为什么”的习惯,用疑问的眼光看待各种现象,探究我们不知道的自然规律。如:对课本进行质疑,课本在编写的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有些概念、规律并不严密;对各种媒体进行质疑,有些报刊杂志经常犯一些科学错误,有意识让学生纠正;对权威进行质疑,如亚里士多德能撬动地球吗?判断王冠搀假是否属实;在习题讲评中质疑,该题是否有漏洞?考查什么知识点?……。 2.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愿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向上的原动力。教师应想方设法,设置各种情景,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科学探究的问题有三种:一是学生根据教师、教材或其它途径给出的问题进行探究;二是学生从所提供的问题中得到启发而提出的新问题;三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毫无疑问,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的问题,最有兴趣、最有动力去深入探究。教师的指导工作,重点应该放在设计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情景上,而不是在设计问题本身上,应着力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这样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勇于置疑、大胆创新。 (1)从课本插图提出问题 新教材有很多有趣的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细微处并比较与日常不同,再提出问题。如:在学习折射规律后,让学生看图“鱼在哪里?”学生会提出“为什么鱼叉要对准鱼的下方?”“是不是看见的鱼并不是实际的鱼?”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又如:在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前,先让学生看摄影师倒立照相的图,学生会提出“是不是照相机成倒立的像?” (2)从日常生活中提出问题 日常生活中很多现象与物理息息相关,这些现象天天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已习以为常。教师能够引导提醒学生关注这个大自然,必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无穷求知欲。如: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师先播放自然界一些物体发声,然后教师问:“声音对于我们来说太重要啦,对于声音,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 学生问题总结如下: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什么是超音速?什么是立体声?月球上能不能听到声音?……。又如:讲温度计时,先让学生看昨天的天气预报。从天气预报中通过讨论,学生提出以下问题:气温为什么有高低?怎样判断气温的高低?什么是云、霜?它们是怎样形成的?风是怎样形成的?四级风有多大?……。 ①从各种俗语中提出问题 五千年的文化沉淀,使民间流传着许多俗语,很多是有科学道理的。引导学生分析它并提出问题,学生兴趣很大。如:讲平面镜成像时,先让学生讨论俗语“水中月,镜中花”,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水中有月亮?为什么镜子中有花?镜子中的花和实际的花为何一样?为什么水中捞不到月亮?……。讲密度时,先让学生讨论俗语‘油比水轻’,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油会浮在水面上?油的质量一定比水小吗?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明确考虑油和水的质量,还要了解它们的体积,从而引入质量和体积关系的探究。 ②从实验现象提出问题 教师可有意识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比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不断完善问题。如:讲改变内能的方法前,教师先做压缩引火实验,学生首先提出:“筒内为什么会有火花?”通过教师引导棉花燃烧说明什么,学生又提出:筒内温度为什么会升高?教师又提醒温度升高说明什么,最后学生提出:筒内内能为什么会增加?又如:做覆杯实验,学生提出:是什么把水托住?做筷子提起米杯实验,学生提出:是什么把米提起? (3)通过自身体验提出问题 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做实验或参加活动、比赛,由于亲身体验,感受很深,学生也乐意提出问题。如:讲内能时,学生通过搓手,提出:手心为什么会发热?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学生通过手弹课桌,提出:手为什么会疼?讲压强时,让一男一女二个同学比赛顶棍子,由于女同学顶的一端粗,女同学赢,从而提出:女同学为什么能赢男同学?通过分析发现输赢不仅跟力有关而且与受压的面积有关。 3.教会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会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提出问题的基本方法。有人说:好的方法等于成功的一半。一个平庸的教师只会奉送真理,而一个优秀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的方法。因此,学生只有掌握了发现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才能从平常中看出异常,从普遍中发现特殊,从而不断地发现问题。 (1)掌握提出问题的一般方法 碰到某个物理现象,一般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由何(为什么)、如何(怎样)、若何(如果条件变了,将怎样)、是何(是什么)。如:做完真空中的闹钟实验,根据现象可提出:为什么听不到钟声?怎样才能听到声音?通入空气后能否重新听到声音?声音靠什么来传播? (2)及时点评学生提出的问题 由于学生的差异,学生提出的问题参差不齐,有的层次比较低,有的比较有价值。当然教师应该以鼓励为主,承认学生有差异,但是并不是不加评论,教师应有价值导向,让学生明确哪个问题更有价值。最后进行小结,让学生体会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3)鼓励学生相互提问题 学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肯在全班同学面前提问题,但跟他同桌就不同了。在下课前五分钟,让学生根据本课内容相互提问。如还有不懂,再在全班同学面前提出来,往往会有意外惊喜。 (4)适当出一些探究题,设置一些情景让学生提出问题,检验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4.须注意的二个方面 (1)切忌急功近利。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应该逐渐培养。开始时的问题可由教师直接提出,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最后由学生直接提出问题。 (2)与其整天抱怨学生启而不发,不如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新课程要求我们改变观念,将教为主改为学为主。时刻牢记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兴趣,最好的向导是脑中的问号,最大的动力是自信。 四、提问中常出现的一些误区及对策 有些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在提问方面可能存在这样一些误区:1)整堂课只管自己讲,不提一个问题,"满堂灌"。2)什么都要问,低级的、重复的、漫无边际的、模模糊糊的问题。3)所提问题与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距离较远,偏离了主题。4)只提好学生,不提差生;专提一小部分学生,冷落了大多数学生;或对差生进行惩罚性提问,给学生难堪。5)提问没有层次性,难易问题无阶梯。6)提问表达不言简意赅,有时不知所云,学生无法回答。7)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对学生的提问不理不睬。8)提问随意,东拉西扯,越扯越远。9)不能灵活应变,针对课堂气氛、学生的回答和反应,追问下去,扩大战果。等等。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提问中应处理好这样四个关系:1)点与面的关系。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提问应有较大的辐射面。既要照顾点又要照顾面,以点带面,培养优生,转化差生,达到共同提高。2)难与易的关系。教学内容有难有易,提问应当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对于较难的问题应力求深入浅出、化难为易,切忌过深过难而造成冷场。3)曲与直的关系。提问题不能只问"是什么"、"对不对",问题要富有启发性,否则学生会感到单调乏味。4)多与少的关系。授课时不在于多问,而在于善问、巧问。教师切不可为提问而提问。提问过多过滥,学生应接不暇,没有思考的余地,必然会影响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兴趣。提问过少,难以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势必造成学生厌倦反感,效果必然很差。 五、提问对象的选择和时机的把握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多数情况下提问后要停顿一会儿。有经验的教师常在提问后环顾全班,一些非语言的暗示也可告诉教师,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如学生举手则表明他想回答这个问题。每当一个学生准备回答问题时,他便会嘴微张,身体稍前倾,眼睛也睁得更大一些,或许会抬起头微笑,这表明他对回答这个问题比较有把握;而对听到问题后低头或躲避教师的目光者,则可能他对这一问题不会。因此,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停顿期间,要寻找这些表现。当学生对问题不能正确回答时,提示与探询是必要手段。对学生答案中出现的错误或不确切的内容,或者思维方法上的不足,要及时给以提示。要善于运用探询的方法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给出更完整的答案,要运用追问、解释等帮助学生回答。最终达到满意的效果。 总之,培养学生会提问题的能力,是促进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之一。著名美籍华人杨振宁教授曾指出:“中国学生普遍学习成绩出色,特别在运算和推理方面比国外学生有明显优势,但中国学生最大的缺撼,就是不善于提出问题,缺乏创新精神。”让我们共同努力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论的精神,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教师的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不断实践,不断摸索,就会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充分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 中学生论文范文:中学生德育教育探析论文 一、中学生与德育 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中学生就是未来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其心理生理发展具有不成熟、可塑性强的特点,他们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时能否全面认识理性分析问题不仅是部分人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 众所周知,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或政治思想教育,它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当代青少年面临更多的机遇和史无前例的挑战,只有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才能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取得成功。 二、中学生现状令人堪忧 1.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接二连三发生的暴力案件令人触目惊心。某校两个14岁的中学生因发生一点小矛盾,男孩便有预谋地在放学途中将女孩连勒带砸至死。今年二月在某校均为三好学生的刘某和杨某在家做完寒假作业后,谈到了网上色情,心里产生了躁动,将在宿舍里玩耍的七岁幼女骗至家中,将其猥亵奸污。更有甚者,由于学校考试中四门功课不及格,难以向家人交待,竟将父母和奶奶杀死,然后自杀。 2.厌学队伍日渐扩大。据对部分学生抽查,近20%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他们大部分抱有读书没用的想法,认为只要有钱便可畅行天下。他们整日无精打采或上课睡觉,周末整日泡在网吧,有的甚至猝死在网吧,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甚至有学生逃课旷课长达数周的现象。 3.日常行为极不规范。在校园经常听到学生胡侃,什么社会上的“行话”、俗语如行云流水脱口而出,脏话臭话随口流露,这部分人也不排除女生。长发、染发、穿耳者为数不少,以至常听到社会人员议论“如今的学生有时候真的分不清是否是学生”。 4.造成上述现状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社会风气的影响,家庭对孩子的溺爱,父母外出打工缺乏家庭管教,影视音像制品及网络文化的影响等。 总之,中学生表现出的种种现象令人堪忧,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思考,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整个社会都有责任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 三、如何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本人的密切配合,涉及到学校、家庭及社会教育的各个环节。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有的放矢。针对上述情形,当代德育教育犹其应强调如下几点: 1.加强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内容,讲道德是做人的起码原则,中学生道德教育主要是进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初步的职业道德教育,具体表现在坚持“五爱”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师在此过程中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以身作则,以身示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应以伟大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去感化学生,让学生耳濡目染,最终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紧抓心理健康教育。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二者不可偏废。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往往具有情绪不稳定,意志品质薄弱,性格尚未定型,以及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特点。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关键要做到:增强学生交往能力,培养丰富的情感和健全的情绪,以及较强的自制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塑造和培养,不是纸上谈兵,重要的是结合社会实践,联系中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挖掘和提炼,正反两方面施加影响,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学会自觉调节情绪、意志坚强、性格良好等。 3.提倡个性发展教育。个性发展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中学生主要是进行良好的意志品格和审美情趣的培养,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二十一世纪,人们的审美观易受影视、音像制品、网络文化以及广告宣传等的影响,中学生更是如此。因此,个性发展教育的迫切任务之一就是要在尊重发展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培养健康的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综上所述,中学生德育需要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探讨,我们的目的是让每一位中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并最终成才。 中学生论文范文: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之际,更应关注数学课堂教学这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的口头禅,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本文将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发展的心理环境和如何诱发心理动因方面来探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 时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始终没有逃脱应试教育的阴霾,还是在升学指挥棒的指引下,要讲"颗颗"、"米米"。教师中心主义和权威主义还很流行,传统的"教师负责制"教育弊端在今天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仍不断上演。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高高在上,利用学生的"向师性"和教师"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的知识权威,以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为借口,自觉或不自觉地大势采用简单甚至是粗暴的方式,把知识作为像"圣旨"一样的东西强加给学生,再加上教师的"绝对权威"的震慑,更何况学生自己本身意识到就该"学而不厌",因而教师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心安理得的"统治"着,没有争论,没有异样的声调,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也在这种长期的、没有硝烟的"传统版教育"中"正常"的淹没。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民主自由权利,使学生的心理和情感不受来自外界权威的管束和压制。教师要通过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积极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发现问题,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培养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学习钻研精神,班门弄斧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呼唤"新版教育",呼唤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确立,呼唤学生生命活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自由舒展。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自由、充满生命活力的民主氛围,使学生作为一个极富独创性的主体来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形成多元交流的统一体,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分析教育哲学主义认为:教学不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强迫,而是一种施教者和受教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的活动。"天地君亲师"这一论调已经到需要重新界定它的真正含义的时候,在打破教师"铁饭碗"的同时,别忘了教师的"特权"影响,它严重阻碍了现代的课堂教学改革,多尔认为,教师作为领导者,他仅仅是作为学习者团体的一个平等的成员,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从外在于学生情景转向与情景共存。在共同的教学情景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实际上是一种相互探讨和共同学习、共同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是整体的,有机的,全面的,而不是只让学生参与练习、回答问题等局部过程。这有利于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取长补短。有利于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在探索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错误是难免的,也是允许的,不要一棍子打死,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少些"小人之心"。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一些支持,对学生的正确行为或好的成绩表示赞许,少一些打击和嘲讽,"好学生是夸出来的",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学生更是如此。良好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活动的有效合作过程。教师要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指导,尝试运用发现法、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变式教学,发挥教师的向导作用,创造性地运用提问技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有利于学生产生稳定的探究心向和积极探究的过程。另一方面表现为教师引导之下的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师要在充分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运用讨论法、研究法等鼓励学生相互探讨、争论、交流思维方法,相互启迪,产生共鸣,使学生的思维由发散而集中,由集中而发散。这种合作必须是人人平等参与的合作,每个人都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审视教学中提出的种种问题,让课堂呈现出"杂音"。同时,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合作方式,使合作过程成为一个愉快、欢乐和充满智能挑战的过程。 人的活动都是有目的的,而目的都是为了需要的满足。所以说,需要是人的活动总动力、总根源(也称内在驱力)。学生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如求知的需要、理解的需要、美的需要、创造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各种心理需要,每一具体教学环节的实施,都应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为行动目标,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实施差异教学,以特定的教学方式和行为引发学生探究、创新的需要。学生一旦形成了这种需要,并能深刻体验这种需要,就会形成一种满足这种需要的内部动力,推动学生去创造性地学习和思考,充分地开发自己的潜能,能使人的创造心理活动全部都处于亢奋状态,为人的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不竭的能源。 虽然人的活动的动源是需要,但是人的活动的产生、持续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心理动因,即以需要为核心,以兴趣、情感等为内容的心理动因。由于兴趣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后天学来的。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诱发学生的心理动因。(一)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引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的去解决,去创新。(二)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如: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比赛、晚会、故事演说等等,借助学生的聪明才智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感受自己胜利的心理,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和快乐,培养创新的兴趣。(三)利用数学中的美,教学中的美(语言美、意境美、方法美、和谐美等)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线条美、色彩美等给学生最大的感知,使他们充分体会数学给生活带来的美。使他们产生创造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四)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等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有趣的内容和活动总是吸引着他们,即使这种活动需要克服较大的困难,他们也乐意参加。教师只有创造出教学中的各种美,才能引发学生不断探索的欲望,激起学生智能的涟漪,点燃学生创造的火花。 创新,既需要智力的参与,也离不开情感的支持。教师是保护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监护人"。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情感的培养,鼓励学生发扬"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学生的情感十分丰富,如热爱、美感、羡慕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创新的动机。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认知信息的交流,也是情感信息的交流,教学过程需要教师真挚情感的灌注。 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综观全局,充分协调教学中的各种因素,创设民主氛围,确保学生心理自由,采取教学技法,激活思维能力,运用人格力量,弘扬学生个性。惟其如此,学生创新能力之花,才能在数学课堂教学这块沃土上结出丰硕之果。 中学生论文范文:中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论文 一、学生的原有的认知结构 学生掌握数学语言知识的能力随年龄的增长、智力的发展、数学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发展。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结构是学习者进行现实学习的前提。在认知结构的同化发展中,迁移对数学语言的学习影响较大的。 迁移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影响。学习之间的影响有时是积极的,有时是消极的。凡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的,叫正迁移;凡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的,称为负迁移。 二、数学学习材料 数学材料是影响数学语言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具体地,可以从数量、变式、典型性、反例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1.数量。数学学习材料的数量太小,学生对具体材料的感知就会不充分,就难以对具体材料所包含的各种要素进行全面鉴别,对数学语言和知识的掌握所必需的经验也难以建立起来,这样就会由于语言感知、转化不够而对知识的本质特征和非本质特征的比较不充分,最终无法建立理解知识和语言转化所需要的坚实的基础。相反,数量太多一则会数学的非本质可能得到不恰当的强化而掩盖了本质特征,二则会使学生的认知情感受到不利的影响,多既能生巧也更能生厌。 2.变式。变式是通过多种语言的转换而变更对象的非本质属性的表现形式,变更观察事物的角度或方法,以突出对象的本质属性,突出那些隐蔽的本质要素;一旦变更具体对象或变更对象的语言陈述形式,那么与具体对象紧密相连的那些非本质属性就消失了,本质属性就显露出来。数学知识的掌握就是通过变式进行比较而舍弃非本质属性并抽象出本质属性而掌握的。 3.典型性。实践表明,数学知识的本质属性越明显,学习越容易,非本质属性越多、越突出,学习就越困难。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选择具体实例时,为了突出知识的本质属性,减少学习困难,教师可以采用扩大有关特征的办法,通过多种语言形式表征,并对知识的本质可以做适当的归类练习。 4.反例。反例提供了最有利于辨别的信息,使人产生深刻印象,对知识理解的深化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反例的适当使用可以使学生对知识和数学语言的理解更加精确,而且还可以排除无关属性的干扰,学生对本质的属性的表述不准确是也是造成错误的一个关键原因。但应该注意的是,反例是在学生对知识的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才能使用的。 三、非智力因素 从数学与教育心理学来看,影响数学语言的认知的非智力因素中主要是情绪和情感。所谓情绪和情感,就是个体受到外部环境的刺激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或心理反应。情绪和情感的产生是以客观事物和对象是否满足个体需要为中介的。通常那些满足个体需要的对象,会引起满意、高兴、喜悦等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反之妨碍需要得到满足的对象,就会引起痛苦、忧愁、厌恶等消极的情绪情感。 学生在数学语言的认知活动中,必然伴随着情感体验,它常使学生依此来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情感体验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积极的情感体验。另一类是消极的情感体验。中学生常常处于这两种体验的交替状态。积极的情感体验能促使主体对原有目标修正,或重新确立新目标,即使遇到思考不清楚的问题时,也能有勇气、有自信心,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常常处于消极体验中的学生,则有可能丧失信心,破罐破摔。学生对数学符号的情感直接影响着数学符号的学习效果。数学家A·巴特斯布说过:“实际上,我们学校的成绩在一个方面常常是消极的,那就是学生们学习后不但对数学符号冷漠,而且感到它们可怕。”这种现象看来是带有一般性的,这种情绪障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1)情绪的产生是以客观事物和对象是否满足个体的需要为中介的,数学符号的高度抽象性使部分学生不能立即感到“满足个体的需要”;相反地,往往还会因其抽象、难懂而产生沮丧心情。(2)一些不适当的、夸大了的宣传,歪曲了数学符号的形象,使学生产生一种畏难情绪。数学符号是抽象的,但它充满生机,有其数学思想,不是枯燥的。然而“公众的舆论”有时并不是公正的。有些好心的教师告诫学生说:“数学抽象、枯燥,你们要好好学习,否则将会留级。”这种讲法没有积极作用,只能使学生讨厌数学。 四、教师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执行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在学生的眼中,数学教师是最直观的数学,数学教师是数学的形象代言人。大量的研究表明,一个民主、开朗、风趣幽默、知识渊博的数学教师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的发展、吸引学生对数学的喜爱。教师的教学观、学习观、学术水平是形成教师教学风格和方式的关键因素,它们影响着教师的行为方式。教师的言谈举止特别是语言对于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教学中如果教师的语言能够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则将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为此,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关注自己的教学语言,要注意以下几点:(1)数学教学语言要有科学性和准确性,不能出现知识性错误;(2)数学教学语言要具有规范性和逻辑性,符合语言的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合乎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3)数学教学语言要具有形象性和生动性,尽量用学生熟悉的形象、生动、有趣的语言,通俗易懂的比喻来表达,使数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清楚明白;(4)数学教学语言要具有启发性,通过语言来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掌握了方法;(5)数学教学语言要具有简洁性,教学用语应简洁、明快,符合青少年学生的特点,要加强对数学语言的提炼,并充分利用数学术语、符号和式子来表达有关内容。 五、结论 由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教学只有立足于学生的已有认知结构,选取合适的数学认知材料和问题情景,调整学生的学习认知情感和情绪,有效的迁移才能发生,学生的数学语言认知能力才能得到正常的发展。学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学生、数学材料、教师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 中学生论文范文: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一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1.情绪方面 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是由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期”,情绪不稳定,情感既丰富又脆弱。遇到一些刺激就表现为易急躁、易冲动,自我失控,承受挫折的能力比较差,遇到困难容易灰心丧气。 2.行为方面 一方面世界观还不够成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行为能力等;另一方面又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意识,主要表现为好逞强、好与人争斗、做事鲁莽、不顾后果,逆反心理强烈,对父母或老师有较强的抵触情绪。 3.个性方面 主要表现为任性,自尊心、好奇心特别强,过高估计自己,以自我为中心,看问题片面,总把错误归于别人,爱嫉妒他人。 4.异性交往方面 中学阶段是人生观确立的重要时期,学会和异性交往,在交往中认识异性,是中学生青春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学生逐渐走向成熟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初中生处于青春的萌动期,对异性感兴趣、有爱慕心理,对两性关系意识朦胧。他们渴望与异性交往,但是在同异性相处时又感到害羞不自在,对与异性交往有误解,这说明他们还很不成熟,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引导。 2、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1.不是“心理有病”的人才需要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恰当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使学生更有效更积极地适应社会、适应自身的发展变化,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心理健康是全员性的问题,是每一位学生在成长与发展中都必然会面临的挑战,包括那些学习优秀、在教师和家长看来是“好”孩子的学生,也同样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有的时候可能还会更需要,因为,往往由于学习成绩好,这些“好”学生心理发展中不健康的侧面就常常被忽视,得不到重视和及时的帮助。 2.心理健康教育不等于心理咨询 根据各级教育部门的要求,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建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需要在开展心理咨询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高。然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主要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而不应仅面对个别学生和家长的特殊需要。心理咨询只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方面,它不应成为全部内容。心理咨询室可以被视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为依托,应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广播、刊物等各类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与教育活动。 3.心理健康教育不等于开设心理课 开设心理课的做法很好,但是认为开了心理课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部内容就太片面了。诚然,每周固定的课时安排,使心理健康教育在时间上有了保证,并有了稳定的传播知识的途径。但从目前我们所了解到的各学校开课的情况来看,仅仅开设心理课难以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首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有许多属于非知识性的内容,单单在心理课上是达不到教育目标的。它需要让学生通过活动、实践、训练等亲自体验才能获得,而课堂教学所能提供的活动空间、实践机会是极有限的。其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除主题内容外,还包括测验、咨询、班团会活动、野外训练等,而这些内容是无法由心理课来涵盖的。再次,心理课侧重解决一般性、整体性及共性的心理问题,而无法深入地解决特殊的、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所以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向学生日常生活中渗透,心理知识的传授应与心理教育活动相结合,对全体学生的心理教育应与对个别学生的心理咨询相结合,心理课程应与心理训练、辅导相结合。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在教室里进行,而更应该走出课堂用各种实践活动来内化所学的心理学知识。 4.心理健康教育不等于德育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与德育工作相辅相成的而不能由它来代替。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使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重新认识和看待自己的学生以及学生出现的一些行为问题,可以有效地帮助学校教师改善师生交往状况。例如,一位学生最初在课上捣乱,可能他就是为了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只是他以不恰当的方式表现出来了。如果教师以传统的德育的眼光看待这位学生课上表现出来的捣乱行为,这位学生就会很容易就被纳入到坏孩子的行列。如果教师重视并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他就会觉察这位学生行为问题背后的心理需要,更多地给这位学生以积极的关注,这位学生需要关注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就不会在上课的时候以捣乱来引人注意了。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教师以一种更宽松、更接纳和理解的态度来认识和看待学生和学生的行为,不仅注意到行为本身,更注重去发现并合理满足这些行为背后的那些基本的心理需要,不简单地进行是非判断,而是从一种更人性化的角度去理解和教育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3、在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前面概括了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误解。为此我们查阅了许多相关资料并走访了几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小学了解情况,主要从学校管理、教师培训、家校协同和学生发展等不同的层面,全方位地、立体地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深入思考,得到一些启发,下面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谈几点建议: 1.培养中学生有效调节自己的情绪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精力旺盛,充满活力的时期,他们情绪变化强烈,易冲动,不善于用理智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感情用事。如果是在正确思想引导下,激情状态能使他们做出对自己和他人成长有益的事;但如果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也可能干出危害他人及社会的事情。因此教会学生调控自己的情绪是增进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2.加强青春期性心理教育 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身体和生理上发生巨大变化,尤其是性器官迅速发育并趋于成熟。他们这时会对异性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接近了解异性的要求和愿望,并且在性本能的驱使下,他们逐渐产生性意识,有了性的冲动,心理学上称这一时期为“暴风骤雨的时期”。 中学生对这种迅速成熟带来的巨大生理和心理冲击缺乏一定的心理准备,他们对异性表现出眷恋和向往,但又不知道这是成长中的正常现象,于是可能会产生悔恨、恐惧、自卑等矛盾心理,造成精神紧张,影响身心健康。所以在这一时期加强对中学生的青春期性心理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进行性心理教育,即关于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学习,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性观念,指导学生认识和掌握与异性交往的知识及技巧,如如何与异性同学交往、早恋心理调适等就至关重要。 3.要注重实践,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依赖于个体在真实情境中的实践操作与体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成为一门说教课,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深入生活,在实践中加以训练、巩固。为此,我们倡导注重实践,让学生在“做”中真正受到心理健康教育。通过那些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来源于生活、实践于生活的基本道理,从而将心理健康教育再一次真正落在实处。 4.学校应与家长、社会一道,共同推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当孩子进入中学后,家长作为学生成长与发展中的重要他人,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家长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观念将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除此之外,各种社会现象、社会舆论、影视文化与传媒等其它社会因素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任务和职责,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和认可,才能得到真正开展。 总之,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祖国将来的栋梁之材,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们要在保证他们身体健康同时,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建立相互支持、相互理解和信任的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是使中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必由之路。最后我呼吁全社会都动员起来,为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而共同努力。 中学生论文范文:中学生迷恋网络分析论文 影响思想道德观念趋向。大量的网络信息为上网中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开拓了他们的眼界,大大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但是这些信息都是没有加工筛选的原始信息,良莠不齐。在各种信息、观点自由表达的网络上,个人主义、利已主义和实用主义等西方价值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追求奢侈等腐朽生活方式以及注重感官刺激的庸俗情趣,乘信息大潮汹涌而来。中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还没有成熟,还没构成一个较完整的体系。大量的接受这类信息,势必影响中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趋向,使他们逐渐认同西方民主和西方文化,并对自己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产生动摇,进而动摇传统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另外,网络也是色情、暴力等文化垃圾生存和传播的土壤。据调查显示,上网中学生当中,有近八成访问过色情网站。另据《华商时报》报道,我国涉嫌性犯罪的未成年人几乎全部观看到淫秽影碟或访问过色情网站,青少年的犯罪手段也大多来自网络。 影响现实人际交往。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思维异常活跃,他们渴望获得与成年人同等的交流自由。网络正好给他们提供交友的天地。这种交友是以网络为中介,以文字为载体,以虚拟化的交流角色为主体的交友方式,具有间接、虚拟、平等、自由的特点。这种特点使得中学生可以在网上宣泄自己内心真实的快乐、烦恼、狐独、痛苦。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扮演一个满意的角色,真实生活中的缺憾可以通过上网制造出的虚拟来弥补。而且网上交流是虚拟的平等交流,可以自由选择交流对象。正是中学生内心渴望的一种交往方式,极具吸引力。中学生的性格尚未定型,长期迷恋网上交友,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他们与真实世界的交往能力,严重的还能导致心理疾病,一个重点中学的技小能手,自从迷上网上聊天后,一天短则二小时,长则四五小时,花费不菲还在其次,问题是竟像换了一个人,回到现实生活中就感到狐独,感到不再适应——不愿再与他人交往。心理学家说:他是患了一种“自闭症”,因为网络世界的“自由度”使他有种错觉,似乎可以不再关心现实生活的冷暖、得失。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研究协会的一份报告指出,在每周上网超过5年小时的互联网用户中,有25%人表示他们与家人及朋友呆在一起的时间少了。 影响身心健康成长。中学时代正处于一个人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至关重要。迷恋网络世界,一方面挤占了课余体育煅练和参与社会实践的时间,有的甚至挤占正常的学习时间,不利于养成健康的体魄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也不利于学习。另一方面,长时间的上网,也易倒致眼睛疲劳和神经衰弱,造成视力下降,情绪不振等疾病,影响身体发育。另外,网络传播的形象化(图、文、音、像),强化了学生“看”的接受方式,而弱化了学生“想”的思维方式。经调查发现:常“泡”在网上的青少年,其写字作文、分析综合、评论欣赏的能力,要比接受传统学习的学生差一些。 防范措施 做好上网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网上世界的精彩丰富和网络文化的简单快捷,对学业重负下的中小学生具有极大吸引力,因而也极易使之沉迷上“瘾”。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为上网会对人的心理产生障碍而禁止或阻止学生上网。相反,应积极让已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学生上网。但对因上网而导致心理障碍的学生应积极疏导。首先,是防患于未然,应在学生上网前就向学生传播有关上网可能导致心理障碍的信息,以及防止心理障碍产生的方法,使学生尽量避免上瘾。其次是对已患上上网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矫治。如适当控制上网时间,要求学生在上网的同时不要忽视与同学、家长、教师的人际交往,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引导家长正确指导孩子上网等。 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和免疫力。要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增强政治敏感力和鉴别力,树立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感和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其在西方的价值观和腐朽生活方式、黄色信息面前,能够自觉地抵制诱惑。 加大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力度。首先,是要多让学生参与各种道德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面对各种道德问题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力和道德行为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其次,要加强对学生的写字、运算等基本功的操练。特别是对正在打基础的小学生和初中生,更不能以电脑和网络来代替写字和运算。再次是加强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在电脑面前,只要点击鼠标就能驰骋在因特网中。长此以往,由于手脚活动减少,不利于他们协调性的培养和大脑的全面发育。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则弥补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这一缺陷。 加强对中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目前还没有成熟和有效的法律和道德规范来约束上网行为。上网人只是按照自己在信息网络中的需要来活动,这就对现实社会中主导的道德规范形成巨大的冲击,并使其约束力明显下降。世界各国纷纷开始研究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道德规范。美国华盛顿有一个名为“计算机伦理研究所”的组织推出了“电脑伦理十诫”。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网络伦理声明中,指出了6种网络不道德行为类型。这些规范都是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的补充和发展,使其在数量上不断积聚和扩大。当前,我们应该加强青少年学生的上网道德规范教育,使他们从一开始就能按照一定的规范行事,免得等到以后问题成堆后再回头来矫正。 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与管理。面对网络上良莠参杂的信息流,有必要建立有关的监控机制,可通过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控制信息源头,以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特别是有关技术部门,应承担起保护青少年的重大职责,及早研制出能“过滤”有害信息,为青少年学生输送科学、正确、健康信息的软件。 加快教育网络的建设。随着信息技术向教育领域的扩展,计算机网络在教育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中小学教育网络也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但是提供的内容明显缺乏对学生学习功能的开发,且趣味性、信息量等却远不及互联网。所以一方面,对尚未建立教育网络的地方,我们要加快建设步伐。另一方面,有必要对已建的教育网络进行改造,以吸引更多的学生访问,使之成为中学生喜爱的网络。 网络对中学生来说即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要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培养适应21世纪信息化社会需要的下一代。 中学生论文范文:物理教学中学生提问问题分析论文 1.提问是最好的反馈方式 通过提问所接收到的语言反馈信息,比其它形式的反馈信息具有准确性、具体性、即时性和简洁性。它可以使教师当堂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及时地调控教学程序,改变教学策略,使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2.提问可以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 如果注意力集中,大脑中只有一个学习兴奋中心,听课效果就比较理想。学生在答问时精力集中,而在听讲时有时散漫。教师光靠静讲、维持课堂纪律来保证学生的注意力是达不到要求的,而应以授课的内容来吸引学生,用一个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问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把学生的思维钳住,激发学习兴趣,赋予学习动机。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提问可以让学生发现不足 对于一些重要物理概念,一般水平的学生往往以为自己能复述就算懂了,其实不然。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针对概念提出一些题意明确清楚的实际问题,诱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克服盲目的自满情绪,这样对提高学习效率、突破教学难点很有用。特别是在学生一般认为理当如此的地方,可提出与常规看法相悖的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独特性和创新意识。同时引导学生对已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或以题目的本身提出疑问或变换题目的条件,来拓宽学生的视野,诱发学生发散思维,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4.提问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总是和语言分不开的,课堂提问便是培养学生正确地掌握学科语言表达能力的契机。如在教师做演示实验的过程中,采用边做边提问让学生回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提问学生和由学生发问,可以通过对话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设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冷静考虑,合理处置。 通过提问,教师可直接表达关心学生的思想情感。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和发现的喜悦,有利于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信息交流。通过提问,能够发现作业、考试中的抄袭现象,以便在教学中及时解决。 二、现状及原因分析 根据笔者的经验,一届中难得有几个学生能主动提问,绝大部分学生基本上提不出问题。课改的深入使得科学探究已成为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据笔者了解,科学探究中大多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再猜想探究,可以说学生薄弱的提出问题的能力,已大大影响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什么原因使得学生不肯、不会提问呢?一般有下列三种原因: 1.学生就是有问题也不肯提出来,特别是好同学。学生普遍有这样的想法:我提出的问题会不会被同学们耻笑;我讲不清楚,老师会不会批评我;别人不提问我也不提……。 2.学生没有提问题的习惯,也不知道如何提出问题。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熏陶,学生已习惯于等着教师告诉答案,缺乏提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3.教师自身的因素:不重视;不知道怎么做;怕浪费时间;认为学生没有这个能力……。 三、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1.从学生的心理入手,让学生敢问 学生只有认识到提出问题对人发展的重要性,从要我问到我要问,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才会得到内在推动。 (1)教育学生提出问题 教学中结合教材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一些著名科学家敢于提出问题,攀登科学高峰事例,这样从历史的角度说明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如:学重力时,给学生讲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的故事,启发学生,苹果从树上落下大家习以为常,牛顿却提出:为什么苹果会从树上落下?拉住苹果的力和拉住月球的力是不是同一个力?最后发现了万有引力。 从成材角度向学生说明提出问题的必要性。教育学生国家要实现现代化,要赶超世界发达国家,只有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实现。一个学生如果学习不主动,没有求知欲望,懒于思考,也就无创新可言,将影响个人的成长。提出问题能力的提高可以促使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敢于挑战权威,积极主动去探索知识的奥秘,成为自觉的学习者。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需要勇气,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良好的质疑氛围,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和勇气,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大胆地怀疑,提出自己的问题。 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予恰当的评价。对于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同学及那些基础差、胆小的同学,一旦提出问题,首先应称赞其勇气,然后再帮助其分析,这样有利于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调动积极性;对于好问但总是抓不住要点的同学,不嘲笑、讽刺,而应耐心引导;对于提出好问题的同学,应鼓励其进一步的探索,大胆创新,让学生品尝质疑的乐趣,激发提问的热情。 碰到冷场时,教师对学生说一些鼓励的话。如:谁来试一下,说错了不要紧;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居里夫人说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教师的鼓励,肯定会有学生响应,经常这样训练后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会越来越多。如果教师由于不耐烦而直接提出问题,学生就失去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3)让质疑成为学生的习惯 教育学生对各种权威不盲从,大胆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养成爱问“为什么”的习惯,用疑问的眼光看待各种现象,探究我们不知道的自然规律。如:对课本进行质疑,课本在编写的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有些概念、规律并不严密;对各种媒体进行质疑,有些报刊杂志经常犯一些科学错误,有意识让学生纠正;对权威进行质疑,如亚里士多德能撬动地球吗?判断王冠搀假是否属实;在习题讲评中质疑,该题是否有漏洞?考查什么知识点?……。 2.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愿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向上的原动力。教师应想方设法,设置各种情景,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科学探究的问题有三种:一是学生根据教师、教材或其它途径给出的问题进行探究;二是学生从所提供的问题中得到启发而提出的新问题;三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毫无疑问,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的问题,最有兴趣、最有动力去深入探究。教师的指导工作,重点应该放在设计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情景上,而不是在设计问题本身上,应着力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这样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勇于置疑、大胆创新。 (1)从课本插图提出问题 新教材有很多有趣的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细微处并比较与日常不同,再提出问题。如:在学习折射规律后,让学生看图“鱼在哪里?”学生会提出“为什么鱼叉要对准鱼的下方?”“是不是看见的鱼并不是实际的鱼?”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又如:在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前,先让学生看摄影师倒立照相的图,学生会提出“是不是照相机成倒立的像?” (2)从日常生活中提出问题 日常生活中很多现象与物理息息相关,这些现象天天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已习以为常。教师能够引导提醒学生关注这个大自然,必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无穷求知欲。如: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师先播放自然界一些物体发声,然后教师问:“声音对于我们来说太重要啦,对于声音,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 学生问题总结如下: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什么是超音速?什么是立体声?月球上能不能听到声音?……。又如:讲温度计时,先让学生看昨天的天气预报。从天气预报中通过讨论,学生提出以下问题:气温为什么有高低?怎样判断气温的高低?什么是云、霜?它们是怎样形成的?风是怎样形成的?四级风有多大?……。 ①从各种俗语中提出问题 五千年的文化沉淀,使民间流传着许多俗语,很多是有科学道理的。引导学生分析它并提出问题,学生兴趣很大。如:讲平面镜成像时,先让学生讨论俗语“水中月,镜中花”,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水中有月亮?为什么镜子中有花?镜子中的花和实际的花为何一样?为什么水中捞不到月亮?……。讲密度时,先让学生讨论俗语‘油比水轻’,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油会浮在水面上?油的质量一定比水小吗?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明确考虑油和水的质量,还要了解它们的体积,从而引入质量和体积关系的探究。 ②从实验现象提出问题 教师可有意识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比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不断完善问题。如:讲改变内能的方法前,教师先做压缩引火实验,学生首先提出:“筒内为什么会有火花?”通过教师引导棉花燃烧说明什么,学生又提出:筒内温度为什么会升高?教师又提醒温度升高说明什么,最后学生提出:筒内内能为什么会增加?又如:做覆杯实验,学生提出:是什么把水托住?做筷子提起米杯实验,学生提出:是什么把米提起? (3)通过自身体验提出问题 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做实验或参加活动、比赛,由于亲身体验,感受很深,学生也乐意提出问题。如:讲内能时,学生通过搓手,提出:手心为什么会发热?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学生通过手弹课桌,提出:手为什么会疼?讲压强时,让一男一女二个同学比赛顶棍子,由于女同学顶的一端粗,女同学赢,从而提出:女同学为什么能赢男同学?通过分析发现输赢不仅跟力有关而且与受压的面积有关。 3.教会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会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提出问题的基本方法。有人说:好的方法等于成功的一半。一个平庸的教师只会奉送真理,而一个优秀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的方法。因此,学生只有掌握了发现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才能从平常中看出异常,从普遍中发现特殊,从而不断地发现问题。 (1)掌握提出问题的一般方法 碰到某个物理现象,一般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由何(为什么)、如何(怎样)、若何(如果条件变了,将怎样)、是何(是什么)。如:做完真空中的闹钟实验,根据现象可提出:为什么听不到钟声?怎样才能听到声音?通入空气后能否重新听到声音?声音靠什么来传播? (2)及时点评学生提出的问题 由于学生的差异,学生提出的问题参差不齐,有的层次比较低,有的比较有价值。当然教师应该以鼓励为主,承认学生有差异,但是并不是不加评论,教师应有价值导向,让学生明确哪个问题更有价值。最后进行小结,让学生体会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3)鼓励学生相互提问题 学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肯在全班同学面前提问题,但跟他同桌就不同了。在下课前五分钟,让学生根据本课内容相互提问。如还有不懂,再在全班同学面前提出来,往往会有意外惊喜。 (4)适当出一些探究题,设置一些情景让学生提出问题,检验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4.须注意的二个方面 (1)切忌急功近利。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应该逐渐培养。开始时的问题可由教师直接提出,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最后由学生直接提出问题。 (2)与其整天抱怨学生启而不发,不如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新课程要求我们改变观念,将教为主改为学为主。时刻牢记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兴趣,最好的向导是脑中的问号,最大的动力是自信。 四、提问中常出现的一些误区及对策 有些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在提问方面可能存在这样一些误区:1)整堂课只管自己讲,不提一个问题,"满堂灌"。2)什么都要问,低级的、重复的、漫无边际的、模模糊糊的问题。3)所提问题与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距离较远,偏离了主题。4)只提好学生,不提差生;专提一小部分学生,冷落了大多数学生;或对差生进行惩罚性提问,给学生难堪。5)提问没有层次性,难易问题无阶梯。6)提问表达不言简意赅,有时不知所云,学生无法回答。7)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对学生的提问不理不睬。8)提问随意,东拉西扯,越扯越远。9)不能灵活应变,针对课堂气氛、学生的回答和反应,追问下去,扩大战果。等等。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提问中应处理好这样四个关系:1)点与面的关系。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提问应有较大的辐射面。既要照顾点又要照顾面,以点带面,培养优生,转化差生,达到共同提高。2)难与易的关系。教学内容有难有易,提问应当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对于较难的问题应力求深入浅出、化难为易,切忌过深过难而造成冷场。3)曲与直的关系。提问题不能只问"是什么"、"对不对",问题要富有启发性,否则学生会感到单调乏味。4)多与少的关系。授课时不在于多问,而在于善问、巧问。教师切不可为提问而提问。提问过多过滥,学生应接不暇,没有思考的余地,必然会影响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兴趣。提问过少,难以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势必造成学生厌倦反感,效果必然很差。 五、提问对象的选择和时机的把握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多数情况下提问后要停顿一会儿。有经验的教师常在提问后环顾全班,一些非语言的暗示也可告诉教师,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如学生举手则表明他想回答这个问题。每当一个学生准备回答问题时,他便会嘴微张,身体稍前倾,眼睛也睁得更大一些,或许会抬起头微笑,这表明他对回答这个问题比较有把握;而对听到问题后低头或躲避教师的目光者,则可能他对这一问题不会。因此,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停顿期间,要寻找这些表现。当学生对问题不能正确回答时,提示与探询是必要手段。对学生答案中出现的错误或不确切的内容,或者思维方法上的不足,要及时给以提示。要善于运用探询的方法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给出更完整的答案,要运用追问、解释等帮助学生回答。最终达到满意的效果。 总之,培养学生会提问题的能力,是促进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之一。著名美籍华人杨振宁教授曾指出:“中国学生普遍学习成绩出色,特别在运算和推理方面比国外学生有明显优势,但中国学生最大的缺撼,就是不善于提出问题,缺乏创新精神。”让我们共同努力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论的精神,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教师的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不断实践,不断摸索,就会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充分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 中学生论文范文: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一、坚持有利于创造力培养的教学原则 1、民主教学原则 课堂上学生规规矩矩坐着,面无表情地听着,唯唯诺诺地举手,小心翼翼地回答,显然,这种课堂气氛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的火花,为此,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努力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身心愉悦,有安全感,学生才能自由地,敏捷地去探索,创造火花才会迸发。 2、激励原则 教师通过各种方式,激励学生的成就感和进取精神,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着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敢回答,对后进生不能回答时应耐心鼓励说“Tryagain”、“Don’tworry,Takeiteasy.”、“Ithinkyoucandoitwillnexttime.”,使不同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喜悦和自身价值,对学生消极情绪,思想顾虑,精神负担和学生困难要给予耐心指导帮助。 3、主体参于原则 传统教学目标死板,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过程是执行教案过程学生思维自始至终在教师语言轨道上运行,这样课堂教学不能给学生创造主动学习机会,也谈不上创造力的培养。我们必须使教与学两类活动真正形成多向相互的有利条件。这就要求由“学生”决定“教法”,使教师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教学内容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 4、学习动机内化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缺乏兴趣,学生只能被迫去学,根本谈不上创造学习。要把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就需要教师持续不断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要注意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充满情绪让学生扮演各角色,相互对话,讲故事,当小老师,表演短剧节目。听英语歌曲和看英语电影等。这些活动极大地激发学习热情。时间一久,这些兴趣就会转化为强大内部学习动机。使学生进行自觉、自主、有创造思维的学习。 二、构建创造性课堂教学模式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交际工具,需要教师使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积极参加操练,同时培养语言能力,语用能力,思维能力,使学生成为功能性目标交际者,能超越具体结构和功能,成为语言创造者,达到交际目的和丰富自身同时,创造或创造出内涵深刻,形式多样的语言。 当代教学论一致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组成的教育活动”,就英语而言,“教学的实质是交际,”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是语言教学特别是外语教学的专利。在现实生活中多数人际交流是听说交流,而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都是“聋子”、“哑巴”。从全盘考虑英语教学的角度来看,听说交际能力的提高势必为读写创造条件。因此听说交际活动应作为外语教学突破口。有的人认为学生开口就算交际,在课堂中要求学生背词组,背对话,背课文就算交际。显然不是!课堂内听说训练分为语言能力训练和交际能力训练,前者重掌握语言,后者重运用,要学生有真正意义上的交际和交际能力提高是创新教育一大目的。 在外语教学中采用情景交际法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如在刚刚开始上课或下课闪,使用情景交际性游戏,调动学生的内在潜力和积极性,让学生兴奋起来,并让他们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备课时教师要精心准备,周密组织,那么效果会锦上添花。如上课时教师应准备好必要的图画、卡片等。 在具体的操作中,则宜遵循先模后应用,先机械后活用,先语言训练后交际的总原则来安排和开展课堂活动,即呈现(Presentation),机械性训练(MeahanildDrills),有意义操练(MeaningfulDrills)到交际性练习(CommunicativeDrills)。如JEFC(下)L115先呈现,Howmany/muchdoyouwant?Howmuchis/arethe…,再组成对话进行有意义操练,MayIhelpyou?Thankyou,I’d…,Howmuchis/are…?Howmanydoyounow?后出示图片或创设情景让学生自由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性练习,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在各种购物场所如clothesshop,foodshop,supermarket等创造性地综合训练交际。 在经过一定的操练之后,学生对所学语言的掌握有了一定的基础。此时,交际练习的时机已经成熟,教师应设计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其学言能力,开拓其交际能力。这种练习特点要求学生综合性,创造性地运用学到的语言进行交流。 实践证明,在交际训练的初始阶段,教师设计与所教内容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情景,提供一些有用词组和句型,能够帮助学生摆脱无从开口或无话可说的尴尬,从而迅速进入角色,更好地理解适应交际训练。 虽然,课堂中的听说交际教学需要花许多时间精心设计教案,备课费时费力费心。但是如果能通过我们的创造性劳动为学生提供一个舞台,让他们在这个舞台上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这是非常值得努力去做得。听说交际活动使教师的角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讲授者,而根据需用要具有多元的特征,如学生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生进行活动的帮助者,学生表演时的观众评价者,甚至是学生小组活动的参加者。师生关系发生了变化,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由此教学注入了新的内容,正体现出教学相长的特点。 实践证明,运用这样的思路进行英语教学,学生不仅在听说方面的交际能力大大增强,同时也促进了读写交际能力发展,取得较好效果,更重要的是学生从以前被动的听讲者转变为课堂的积极参与者,他们的主体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尊重与强化,从而增强了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了学习能力,增强了创造意识,培养了创造能力.
诚信论文:诚信准则下契约精神传统文化论文 一、中国传统文化诚信缺失探源 1.中国传统文化诚信的实质是伦理式诚信。 中国人在很早之前就特别注重诚信,《韩非子》里就记载有“曾子杀彘”的故事。而作为传统主流文化的儒家文化更是把诚信作为立国之本、作人的基础。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诚信是建立在封建土壤上的,是为维护封建伦理统治服务的。诚信主要是在家族与朋友之间展开,仅仅局限在乡土社会狭小范围和熟人之间,具有有限性和人身依附性,缺少开放性和广泛性。《论语》中讲:“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孟子》也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对朋友要讲诚信,那么对朋友之外的人那就不一定了。中国的家长在孩子小时就对孩子说:“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能吃,陌生人说的话不可信!”正是这种伦理思想,使传统中国构成了一个亲族社会和熟人社会。所有的道义,首先在亲族那里发挥作用,然后扩展到熟人圈子。拉关系、走后门、拉帮结派等社会现象,就是这种建立在人际关系基础上的熟人社会的表现,只要是关系内的亲属或者熟人,所谓的规则都可以变通。费孝通先生曾把这种社会结构精辟地概括为“差序格局”。伦理式诚信靠伦理关系去维系,由关系的亲疏去看诚信的程度,这是一种狭隘的诚信。在这种关系中,人们只对自己圈子内的亲朋好友讲诚信,对所谓圈子外的陌生人则要有所保留。人们为了维系传统社会秩序和熟人圈子的人伦关系,提出圈子内诚信的道德观,有时代的局限性。一旦破坏规则,伦理式诚信态度是要看你的后台硬不硬,与处罚你的人熟不熟,处理的结果是与你的强势地位、人际关系密切相关的。 2.“义高于信”价值观及其对诚信的影响。 儒家文化是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义高于信”是儒家文化的主要价值观,《论语》和《孟子》里用大量的篇幅论证“义高于信”的思想。孔子曾经这样讲:“君子贞而不谅”;“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有一次别人告诉孔子说老家有一个人,他的父亲偷了别人的羊,儿子去告发了父亲,孔子不认为儿子是正直诚信,而是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而孟子则直截了当地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只要符合儒家的仁义,讲不讲诚信并不重要。所以信陵君可以“窃符救赵”。这就给人们不讲诚信,刻意变通提供了理论支持,只要是打上道义旗号就可以不讲诚信。为了国家、为了他人就可以不讲诚信,为了自己慢慢也可以不讲诚信了。这样的“义”是“虚义”“伪义”。比如,在近些年的国际比赛中,在“为国争光”旗帜下,就能随意改变运动员的年龄;打着为百姓谋福利的旗号,就可以谎报瞒报。久而久之演化成为了所谓的大义,可以为所欲为:为了改善民生可以强行拆毁民房,为了给国家培养人才可以不顾学生健康,为了给父母看病就可以抢劫别人,为了一家老小的生活就可以坑蒙拐骗。 3.“成王败寇”价值观及其对诚信的影响。 在中国人的传统中成功者是不应当受到指责的,尤其是在政治斗争中。成功了的称帝称王,并且拥有了公共宣传、历史编撰的自由,无人敢责难;失败了的被称为寇贼,失去了合法地位,没有发言权,有口难辩,即使被贬损,也没有申辩的机会。孙中山后来把它称为“历史习惯”。他说:“中国历史上有一习惯,所谓‘成则为王,败则为寇’。”甚至有人认为:“自古以来成功的大英雄,也必是大流氓,他们有一共同的特点:就是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一切手段,他们从不信守什么仁义道德。我们分析了刘邦、曹操、朱元璋等历代的大人物,几乎很少有例外。”“成者王侯败者寇”是伴随着儒家信义文化同时存在的亚文化。所谓亚文化,是指和主流文化同时存在于一个社会的、与主流文化相抵触的文化。其特点是不见于官方与主流社会的明文倡导与正面认同,但事实上却为人们所熟悉,并且心照不宣地彼此默认。在这些人眼里,成功是唯一的目标与原则,只要获得成功就将诚信抛在一边,甚至屡屡尝试用计谋和背叛来获得成功。为了成功他们不承担道德责任,在他们眼里成功就是至真、至善、至美。成王败寇价值观作为敌我双方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的需要本无可厚非,但久而久之成为中国人的一种传统心理,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现实生活的潜规则:只要获得成功,可以突破道德底线。考试作弊、科研造假、论文抄袭、假唱假摔、短信诈骗等这些信息无时无刻不在挑战着我们的诚信底线。“成者王侯败者寇”的价值观根本无视诚信的存在,甚至无视道德的存在,把诚信当作成功的附庸,不问过程只看结果。民间流传的“英雄不问出处”“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谋大事者不拘小节”等都是它的翻版。它的存在与蔓延不仅破坏了人们交往中的诚信,而且直接冲击人们的道德底线,从而带坏了社会风气,造成社会上行贿受贿、贪赃枉法、买官卖官、坑蒙拐骗等不良现象。 二、市场经济需要契约诚信 “契约”一词源于拉丁文,原义为交易,是双方或多方协议认可并承诺遵守的行为规则。它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未能履行义务时的惩罚措施。在契约关系中,大家都必须信守承诺,如果一方违约,对方就会取消他的利益实现的保证权利,并要受到惩罚。出于自我利益的考虑,加上契约的外在约束机制,就会促使社会成员之间自觉地遵守自己的诺言。契约信守精神是契约精神的核心精神,人们订立契约源自彼此的不信任,当契约上升为契约精神以后,人们订立契约就成为彼此的信任。西方社会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他们的诚信准则,同中国人的伦理式诚信大不一样。他们的诚信,建立在契约基础上。早在中世纪的欧洲,国王贵族、领主附庸通过分封采邑就确立了权利与义务关系。附庸必须履行兵役和劳役义务,否则领主就有权收回采邑;同样,领主如果不能有效地保护附庸,附庸就可以另找其他领主。这种制度下,贵族一方面需要忠于国王,另一方面又可以反抗违背契约的国王。由此,形成了欧洲式的契约传统。当然欧洲式的诚信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不是以熟人圈子为前提,而是以双方缔结的权利义务的契约为基础。契约的达成构成了诚信的界限,一方的诚信,必须有赖于另一方履行义务方能实现。随着近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契约精神成为一种契约文明,不仅在商品领域人们要遵守契约原则,也体现在社会关系与人际交往中,契约原则成为现代文明的基本特征。契约文明的产生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产物,是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历史发展表明,人性的自由、权利的平等、政治的民主、体制的宽松以及社会价值观的正义取向,既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其客观的保障体系,可以说契约精神是现代文明的基石。在当代,进一步强调契约精神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要求。从契约理论发展史来看,市场经济就是契约经济,市民社会就是契约社会。市民社会正是依靠各种形式的契约,来规范交往主体行为,从而实现经济交往的公平。从国际贸易交流与合作到市民生活方方面面,契约精神被公认为最具有公平、自由、效率的时代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成熟,契约已经广泛地进入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经济秩序的基础。 三、伦理式诚信与契约式诚信的根本区别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是建立在道德自律基础上的诚信,相信人可以通过教化、修身而达到诚信,诚信主要靠道德约束来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又是建立在不平等精神基础上的诚信,本质是为强势服务的,有利于强者,不利于弱者;有利于熟人,不利于“生人”。对强者而言,是权利大于义务;对弱者而言,是义务大于权利。而近现代西方社会的契约诚信的出发点是,人是靠不住的,只有通过“契约”的形式迫使其诚信。西方的契约诚信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规则诚信,任何人在规则面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有人都不能破坏规则,否则必受惩罚。诚信的对象包括整个社会上所有互不认识的陌生人,而不仅仅是熟人。四、传统诚信、契约诚信对当代社会重建诚信的启示在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一方面需要承接中国诚信文化的优良传统,同时还要实现诚信文化的现代转型。不管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伦理诚信还是近现代西方社会的契约诚信,都是人们诚信文化的宝贵财富,都可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但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对待。 1.产生传统文化当中的伦理诚信的经济基础虽然已经不复存在,但是造成人们依靠伦理诚信的社会土壤还没有消除干净。 虽然我们的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还有待完善,还需要不断推进。比如社会福利制度,目前我们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刚刚起步,人们之间,特别是亲人与朋友还是我们在遇到困难时候主要的支柱。要改变中国这种现状需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改变人们之间的依附关系。 2.现代化的浪潮虽然摧毁了滋生伦理式诚信的社会基础,但是我们不能割断历史,文化的传承是历史的必然,我们应该看到传统的诚信文化在我们重建诚信社会中的重要价值。 另外,我们在继承传统伦理诚信的同时要善于科学分析,结合时代与时俱进,古为今用。在此问题上,既要反对那种认为传统的东西已经过时,一味地追求和全盘照搬西方文化的做法;也要反对打着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旗号,把中国诚信重建的希望寄托在照搬古人的做法上。 3.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趋利性必然产生非诚信行为,契约诚信无疑是实现诚信的一种不可替代的形式。 借鉴西方社会的契约诚信重建我们的现代诚信是现实的必然选择,这就要求我们在以下方面加强建设。首先是依法治国,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优化法制环境,构筑诚信的法律基础与制度保障,为诚信社会的建设保驾护航,让不守信的人受到应有惩罚。其次是要加强诚信意识为重点的道德建设,实行全方位的诚信与契约精神教育,使之成为我们的国民精神与民族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以讲诚信为荣的社会风尚。又次是要构建社会诚信体系,包括政府的政务公开与失信惩戒,完善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等。 作者:崔艾举 单位: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诚信论文:高校学生诚信教育论文 一、高校诚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施教者诚信缺失的不良示范。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作中缺乏踏实肯干的精神。例如有的教师不认真备课,不亲自制作课件,而直接使用教材附带的课件,并将制作者修改成教师本人的名字;有的教师为了评教获得良好,在对学生课程成绩评定时没有原则性的讨好学生,而不结合学生平时课业表现给予评定。二是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学术不端行为主要表现为: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等。殊不知,教师的上述行为都不经意间都潜移默化地在影响学生的道德认知和价值取向,影响大学生诚信道德品质的形成。 2.诚信教育途径较单一。 当前,高校诚信教育主要通过第一课堂来实施,如以系列思政课的形式培养学生诚信态度,提升学生的诚信道德意识,形成良好的诚信行为习惯。由于途径、形式较单一,效果不甚明显,许多学生对诚信道德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感性认知层面上,没有达到理性认知程度,更没有形成内心信念和内化为行为习惯,使学生难以自觉做到知行的统一。 3.诚信操作教育惩罚机制不健全。 目前高校实施诚信教学存在重课堂教学、轻操作教学的实际。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各高校在诚信操作教育方面虽然也制定了一些约束、监督机制,如签订考试承诺书和发表毕业论文声明等。但在约束的同时,缺乏有效激励、惩罚措施,更多强调克己和自我反省,对符合诚信准则的行为一般的做法是口头表扬,对违反诚信、违背道德的做法普遍做法是批评教育,没有建立有效的惩罚终止措施,诚信操作教育效果不明显。 二、扎实推进诚信教育对策 (一)加强师德建设,充分发挥育人者的示范引领作用 高校教师作为传播高深学问的践行者,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也担负着教会学生如何诚信做人的重任。一个对待教学严肃认真,对待学术严谨诚实的教师,必然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社会阅历和人生经历去影响学生。这对学生而言恰恰是看得到、听得见,且比起书本式的教育更显真实,更具说服力。为此,高校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师德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在诚信教育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一是高校要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将培养教师树立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作为师德建设的一项长期工作,常抓不懈,使广大教师自觉提高为人师表的道德觉悟,以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等道德规范严格约束自己,自觉接受监督,用良好的道德形象和渊博的学识取信于学生,真正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诚信道德风范影响和教育学生。二是高校要重视对教师学术道德规范的培养,制定相关制度来约束和规范教师的学术行为。一方面高校要加大对学术道德规范基本要求的宣传力度,另一方面要依据学术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在教师职前培训以及教师整个职业生涯中贯穿学术道德基本规范的培训工作。对在科研工作中出现的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违规使用科研经费以及滥用学术资源而产生的不良学术影响制定相关惩处制度,发挥制度规范约束作用。三是要激发教师提高诚信度,发扬主人翁精神,自觉捍卫职业尊严,珍惜教师声誉,提升师德境界。要明确诚信道德培养目标,并将诚信道德修养自觉纳入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自主学习,自我改进,将诚信道德规范转化为稳定的内在信念和行为品质,并主动融入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实践中,提高诚信道德践行能力,在工作和生活中,以良好道德形象影响、感染、取信学生,培养学生诚信良好品质。 (二)以契约精神为导向,使受教者重视并践行诚信道德自律教育 契约精神是现代法治社会和经济社会的基本特征,只有契约才能使现代社会建立所有人都平等互信的有效保障机制。契约的本质,在形式上体现了主体的相互平等和意志自由,契约主体行为是一个“他律和自律”不断交错的过程,如果达成了协议,则是他律和自律统一的结果,从过程到结果都具有道德性。为此,高校在对受教者实施诚信教育时,首先要在学生入学教育时宣传契约精神,通过课程教学、校园网页等多种途径让学生对契约精神的发展历史、内涵、作用等方面形成感性认识;其次要让学生重视契约精神在诚信教育,特别是诚信自律教育中的重要性,使契约主体行为中“他律和自律”不断交错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律教育作用。将诚信道德教育自觉纳入到个人道德修养养成的过程中去,通过自主学习,自我改进,将诚信道德品质转化为稳定的内在信念和行为品质。并主动融入日常学习、朋友交往等社会生活实践中去,提高诚信道德能力。 (三)重视诚信操作教育,建立集约束、监督、奖惩、评价为一体的诚信操作教育机制 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的“破窗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如果将这一理论运用到我们的诚信失范行为中来,就可以理解为如果一个不讲诚信的人,没有得到应有的惩处,很容易使其他人产生效仿或侥幸的心理,逐渐导致整体诚信环境的缺失。诚信教育不光是一种信念道德品质的常识性教育,更是集合了约束、监督、奖惩、评价为一体的一种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教育。为此,首先要建立诚信制度作为对诚信行为的监督和约束,让所有的学生生活在一种信任和被信任的环境里。其次要建立诚信奖惩制度,让学生参与对诚信行为的奖励和对失信行为惩罚制度的制定,并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自主管理和参与,并使学生明白诚信行为是一种荣誉,不诚信行为受到惩罚是对荣誉的一种玷污,让学生从内心认识到诚信对于社会的重要性,自觉遵守诚信制度,这样既能约束学生的不诚信行为,又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最后要建立诚信评价制度,形成个人诚信档案。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对自身以及对周围学生的诚信评价,且评价范围不仅仅局限在日常考试、作业、论文等方面,评价范围可以扩展到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的方方面面,并将这种评价结果作为个人今后信用的评价的参考标准。 作者:欧阳琰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诚信论文:高等艺术院校诚信教育论文 一、高等艺术院校学生诚信面临的主要问题 1.恶意拖欠学费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在校贫困生的支持和鼓励,不仅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在奖补力度上也是大有增加。针对家庭贫困学生,有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金等奖励,解决了贫困生的燃眉之急。另外,部分艺术院校还提供家教指导和有偿社会实践等活动,使艺术院校的学生在参加实践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为家庭创收,解决了自己的学费和生活问题。然而,正是由于艺术院校学生思路广、参与性强的特点,部分学生将学费用到创办公司、投资炒股等方面,故意拖欠学校学费。有些学生甚至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正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体现。 2.不能及时偿还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实行以来,为贫困家庭带来了福音,为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据调查,艺术高校贫困学生贷款率达到91.5%以上,按时偿还率却远远低于基本水平。导致很多家银行不再与学校合作助学贷款,也使近几年的新生贫困生无法正常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是一项利于民生的工程,得到家长和学校的支持和好评,却由于大学生缺乏对信用度的了解及对偿还贷款抱有侥幸心理而受到不良影响,这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具体体现和现实后果。 二、高等艺术院校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艺术院校的学生具有自主能力强、自制力差的特点,他们常常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创意无限,但总是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激动时的行为。加之当代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不少人是在家庭的百般呵护之下长大的,多以自我为中心,临时毁约、不信守承诺的做法,在他们看来并非错误,这是导致学生诚信观不强的一个主要因素。此外,学校作为教育机构,一般以文化知识教育为主。诚实守信属于道德范畴,学校不能以纪律的形式约束失信行为、奖惩不同步导致了学生心理上的放松,也助推了失信行为在高校的发生。 三、建立高等艺术院校学生诚信教育体系 1.诚信教育是基础 培养德艺双馨的高等艺术人才是高等艺术院校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而艺术高校的学生往往只注重自身专业的学习却忽略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诚信教育是基础,艺术院校的教师应该切实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人师表,言传身教。艺术高校也应加强诚信教育的课程开设。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校园活动,如开展主题班会、名家讲座等,营造良好的校园诚信氛围,创建诚信校园,从总体上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2.加强诚信校园建设 诚实守信应从校园抓起,培养诚信精神,建设诚信校园。高等院校尤其是高等艺术院校在培养艺术人才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基础道德建设。在当今大学校园里,诚信教育是以思想政治课的形式存在,使得诚信教育显得较为抽象。但是随着近年来学生贷款进高校、招聘单位进高校等形式的普及,使得诚信教育更加具体化,也对高校的诚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强化诚信教育,培养大学生诚责任感、事业心和平等竞争的意识,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 3.构建大学生个人诚信体系 在大学生中建立个人诚信体系有积极的引导意义。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构建大学生个人诚信体系刻不容缓。大学生在今后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要时时与诚信打交道,如住房贷款、购车贷款、创业贷款、信用卡透支消费等,如不守信用将寸步难行。艺术高校要引导大学生健康地“消费”自己的信用,树立正确的信用消费观念。要将诚信等级与学生的自身利益挂钩,使学生从自身利益出发,形成诚实守信的忠实守护者和捍卫者。 作者:刘宁 单位:四川音乐学院 诚信论文:动物科学学生诚信教育论文 1动物科学类人才的诚信教育将直接影响畜牧业行业的发展 瘦肉精、苏丹红、三聚氰胺等畜产品安全事件,一度引起社会极大关注,畜产品安全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安全问题和社会问题。畜禽安全生产,特别是特色畜牧业安全养殖、畜产品药残、疫病等检测直接影响到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在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特别加强诚信教育,务必引导学生构筑道德底线,提高畜牧业行业自律意识,做到诚信生产,为畜产品安全提供最基础最有力的保障。动物科学学院应努力营造诚信育人的校园环境,加强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特别加强科研诚信教育,将科学道德教育纳入学生阶段的必修课,帮助学生领悟科学道德与科学职业的伦理精神,从而掌握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让学生在课程学习、实践、科研学习过程中受到感染,将科研诚信、学术诚信付诸于平时的学习及课题研究中,保证实验态度端正,实验数据真实,学术论文正当引用。更重要的是,动物科学类学生将来直接参与畜牧业养殖生产中,学生的德育素养,特别是科研、学术诚信尤为重要,这将直接影响到科研成果的真实性,进而涉及到动物健康养殖、食品安全等民生问题。 2加强动物科学类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2.1加强新生入学诚信教育,建立学生诚信档案 重视新生入学诚信教育,并将诚信教育作为入学教育的重中之重,在新生手册中增加学术诚信和科研诚信等条例,对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不诚实行为做出详细的处罚规定。注重加强新生入学诚信思想教育,通过开展诚信教育宣讲活动、畜牧业企业精英专题讲座、观看诚信教育纪录片等多种活动在学生中大力宣扬诚信教育。南开大学在2013级研究生入学时,新生会领到一份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的材料,新生阅读后,要签署一份学术诚信承诺书,针对不作假、不抄袭、遵守学术道德等多项道德规定做出承诺,这份承诺书将直接由学校永久保留。在新生入学时提出警示,学术诚信是严肃认真的事情,对学生将来参与企业发展、科学研究时起到鞭策作用。因此将诚信教育作为动物科学类新生入学教育的重点内容,不仅强调了学术道德方面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告诫学生要诚信生产,诚信做人。从入学开始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引起学生对诚信品质的高度重视。将学生不讲诚信的行为,或是诚信楷模行为记录在档案里,进行相应的教育惩罚或表彰,鞭策并激励学生坚守诚信。同时,学生诚信档案直接作为学生评奖评优最直接的评价依据。学生诚信档案也能激励他们将诚信的优良品质从学校延伸到工作及生活中,让学生因诚信而受益终身。 2.2思想政治、专业教育与诚信教育有机结合,多维度开展诚信教育 抓住现行大学生学习阶段的特殊性,开展适合学生学习、科研和生活实际的思想道德教育,明确科学道德的定义、范畴,向学生普及畜牧安全生产、知识产权教育,提醒学生在学习、科研中如何做到坚守科研道德,并告知学生哪些行为属于触犯科学诚信的行为。动物科学类专业学生诚信思想教育,把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并且加强实践教学的环节,紧密联系现实社会生活、企业安全生产,联系学生对诚信的现实想法和生活实际,结合诚信履行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开展教学,力争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把道理讲透,使学生理解。除此之外,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专业课的渗透作用和启发效果开展学术诚信教育,使学术诚信教育与政治理论课、专业课相互交融,同时将诚信法制意识教育作为学生的选修科目,帮助学生建立诚信法律法规意识。充分利用“两课”作为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增加和渗透诚信教育内容。既要使教育内容不失我国传统诚信的优秀元素,还要代表时代特征,使诚信更加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在讲授过程中,避免单纯的知识灌输,以召开讲座、座谈会的形式,通过明德楷模、案例警示等多种方式,结合诚信理论教学向学生系统灌输诚信道德知识。重视学生诚信的引导,加大诚信宣传,发挥舆论导向,通过校内媒体如校内电台广播、饭堂电视视频宣传、校园网络、宣传栏等方式多维度渲染诚信的教育气氛,促使学生自觉做到诚实守信。 2.3将诚信作为学生评奖评优的重要考核标准 评奖评优是加强校园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事关学生的切身利益。它与学生年度综合素质测评紧密结合,既可以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为学校、家长、社会提供评价学生在校发展和综合素质发展现状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目前对学生的诚信考核缺乏规范化、程序化、可操作化的评价指标,评价往往会带有浓厚的主观意识。但也有部分高校尝试制定专门的学生诚信考核评价制度,不过具体操作性、针对性不强,实施起来比较麻烦。评奖评优要对学生德育进行评分,进一步完善学院评奖评优的细则,取消把学术论文作为最重要的硬性指标,避免急功近利的功利主义,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素养尤为重要。动物科学学院2014年制定了《动物科学学院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暂行办法》,针对诚实守信提出了要求,其中评选基本条件的第三条:诚实守信,品学兼优;并规定若经查实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隐瞒事实或有虚假内容的不予以申请。但是文件没有针对诚实守信列出详细的考核指标。是否将助学贷款信用记录、学费缴纳、奖惩情况、人际交往、日常生活、科研态度等方面直接纳入诚信考核指标,再设计具体的评分细则。评奖评优将科研论文的发表作为最重要的衡量标准,优秀得奖等级最重要的是看论文点数。在评奖评优等优秀考核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有关加强学术诚信教育力度的相关管理规章制度。建立严格详细的诚信奖惩机制,及时公开表扬、奖励遵守诚信规范等诚信表现良好的学生;同时通过取消申请助学贷款的资格、撤销干部职务、取消评奖评优资格等方式,公开公正批评、处罚违反诚信的学生,绝不姑息恶劣行为,督促学生坚守诚信。 2.4充分发扬学生导师的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作用 目前来看,动物科学学院学生群体都是80后、90后独生子女,个人修养不成熟放松自身要求,一定程度上表现自我,个性化强,思想活跃。某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投机取巧,不尊重科学,肆意妄为。部分学生在实验实习过程中,随意改动实验或调查数据,有学者调查显示学生在遇到实验结果与实验预期有差别时,大部分学生会选择重做实验或分析数据错误原因,并反复做实验。但是也有少部分学生由于懒惰不愿意费时费力进行重复实验或多次调查,会选择满足实验预期结果要求的数据,私自舍弃不符合要求的数据,甚至修改实验数据。更有个别学生不愿费时费力搞调查,做实验,为了能顺利毕业,又限于毕业时间、经费和实验条件的限制,只好选择篡改或编造数据。动物科学类学生在培养过程中采用“导师制”。“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导师要发挥育人功能,在学生指导过程中,以身作则,对学生进行学术诚信道德教育。加强对导师学术道德的考核,建立学生问责制度,学生出现学术问题,导师负连带责任。在导师遴选环节中,加入严格的学术诚信考核标准,要求导师必须思想道德、科研学术诚信素质优良。对于口碑不好,存在诚信问题的人,经费再多也不能评聘为导师。导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承担育人的主体,导师要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作为学生践行诚信的榜样。因此,建立学生导师问责制,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作为学生践行诚信的榜样。同时明确导师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职责,可以通过建立导师诚信育人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学生导师带领学生进行认真诚实的科学研究的同时,开展多项实践活动,将德育特别是诚信教育得到具体的塑造。导师帮助学生养成诚实的科学研究素养,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保持健康积极的就业心理状态,有效地促进了优良教风和学风建设。除此之外,导师帮助学生养成诚实的科学研究素养,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保持健康积极的就业心理状态。有利于帮助研究生端正自己的位置,客观分析个人现实和职业现实,正确对待就业和择业的区别,才能坦然的面对就业困难。 3结语 学生本身具有良好的素质和较强的自我约束、管理的能力,学生的诚信教育可以把理念教育与学生自觉行动结合起来。通过明德楷模、案例警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方式,让诚信立足于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实际活动中,开展更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多亲身体验社会和企业的服务活动、提供学生深入企业调研实习的机会,在实践中树立起诚实守信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准则。 作者:付晓兰 孙宝丽 魏蒨 谢青梅 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诚信论文:医患关系视域下医学生诚信教育论文 1医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分析 1.1学校缺乏明确政策指导 如何把诚信教育作为重点,既没有教材指导,又没有可行性的参考评价体系,各医学院校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尽相同,实际效果也相差较大,大部分院校在此问题上大多持谨慎、观望、探索态度。在医学生教育课程中,越来越多地追求“精品课程”,忽略了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片面强调政治上的意义,忽视了诚信待人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教育。 1.2教师缺乏诚信激励作用 目前,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配备和建设落后于学生增长的速度,辅导员无论是知识面,还是工作经验,都难以承受在新形势下繁重多变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医学院校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工作者忽视了对学生发展成长的主题意义,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次上,办法不多,实效性不强,偏离了诚信教育的根本作用,导致总体水平不高。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做人的教育,习惯用分数来衡量一切,而忽视了诚信教育。另外,有的教师给学生起到的某些负面示范作用,也势必会潜移默化给学生造成不诚信的影响。 1.3医学生行为存在诚信不足 目前,医学生诚信状况的主流是好的,但是医学生的诚信危机日益突显。学业上弄虚作假:受奖学金、就业等因素诱使,再加上医学内容需要记忆的东西多,有些学生便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经济上骗取助贷:有的学生出具假贫困证明来骗取助学金和贷款,有的甚至毕业后仍然不还贷款,恶意拖欠学费现象也时有发生;工作中不讲信用:在临床实习中不诚信,采集病史不仔细地去询问,体检不认真去实施,书写病历瞎编乱造。在求职中不诚信,制造假获奖证书,伪造学习成绩,与已签订合同的单位毁约,无个人诚信。 2医学生诚信教育的路径 加强医学生诚信教育的路径主要是构建和落实医学生诚信教育的“四个机制”,即学校领导机制、育人管理机制、学生自律机制和效果评价机制。 2.1构建学校领导机制 医学生诚信教育作为医学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领导应主动担负起加强医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的责任。 2.1.1建立由校长主要负责的领导机制。 为统筹诚信教育工作,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为副组长,党委组织宣传、教务、学工、团委等多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小组。医学生诚信教育工作作为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有专人来负责。校长如果亲自抓医学生的诚信教育工作,就为学校顺利实施诚信教育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2.1.2建立由各院系院长(主任)亲自负责的教育机制。 医学生诚信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院系领导的重视程度。院系医学生的诚信教育工作应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实施方案。 2.1.3建立由思想政治课部和学工部直接负责的有效机制。 思想政治课部直接负责医学生诚信教育的课堂教学,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和改进对医学生诚信教育工作的领导,同时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医学生诚信教育掌好舵、把好关。学工部门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加强对医学生诚信教育管理工作的领导。只有高校相关部门协同配合与努力,并形成有效的合力,医学生诚信教育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2.2构建育人管理机制良好的管理机制有助于医学生的健康成长,诚信教育创新的着力点在于注重人文关怀,突出管理育人。 2.2.1营造管理环境。 医学生诚信缺失现象,说明其诚信意识薄弱,诚信心理不健康。因此,要注意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把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把诚信教育带进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在学校里形成一个领导、干部、教师共同参与的诚信教育环境。 2.2.2建立联动队伍。 为提高工作效率,形成校、系、班三级联动,做到工作层次清晰,信息畅通,运转有效,保证学生诚信教育工作正常有序进行。建一支好榜样的教师队伍,高校教师个人的专业知识、渊博学识、科研能力、职业道德及诚信素养,在学生眼中都有强烈的示范作用。医学教师往往具有教师和医生双重身份。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医患关系和医护关系,都是医学生学习的榜样。只有教师应言传身教,不搞“双重道德标准”,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2.3实施教育措施。 提高医学生诚信素质的关键在于教育,包括课堂教育和课外实践教育两个方面。而高校诚信教育的质量又取决于教育措施。学校要及时制定各项有关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措施。教务管理部门要采取措施解决课堂教育中的主要教育方法、手段与教材。学工管理部门应采取哪些方式开展课外诚信教育活动,采取哪些措施提升学生诚信素质,如要求辅导员老师每月至少与学生谈一次心,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与家长每学期至少联系一次(发一封邮件或打一个电话),将学生在校情况告知家长,提升诚信教育工作的影响力。这些日常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2.2.4形成奖惩制度,加强诚信制度建设。 参照发达国家经验,构建社会诚信体系,应出台相关的法规或部门规章,约束医学生的行为,构造诚实守信的外部环境。根据中央和省有关文件精神,制订《诚信教育管理办法》,从诚信教育的原则、组织实施机构、信息管理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规范。采取一系列优惠措施,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建立健全医学生诚信评估及惩罚机制。对医学生的诚信状况进行记录,在大学校园里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2.2.5健全档案制度。 医学院校非常有必要开展以诚信评价为基础的诚信档案建设,从入学开始到毕业就业,应全过程建立医学生诚信档案。基本原则:(1)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诚信表现情况,对学生诚信状况评价等。(2)辅导员和班级民主评议小组对学生平时消费进行摸底调查的情况。(3)毕业后将学生诚信档案转给用人单位,督促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继续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因此,诚信档案建设也应与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相结合。 2.3建立学生自律机制着力构建学生自律机制,探索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2.3.1诚信理论学习。 学校建立学生诚信教育专题校园网页(站),各系建立网络教育专栏和飞信网,各班级建立QQ群和班务公开栏,以准确传达政策信息,全面提供各种资讯。以诚信为主题,构建现代化教育平台,鼓励在校生成为各种诚信宣传教育的主力军。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科学发展观相关理论、医学伦理学、与医患关系和医疗卫生法学相关知识。学国传统医德和外国医德思想中精华部分,如大医精诚、希波克拉底誓言等。 2.3.2诚信活动教育。 营造校园文化体系,并充分利用高科技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将诚信教育渗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一是在新生中开展入学诚信教育。以新生入学教育为契机,开展诚信教育第一课,确立自我诚信教育起点。将诚实守信的理念及时转化成学生的行为,帮助同学们提高诚信意识,树立诚信理念,并在开学典礼上组织新生进行入学诚信宣誓。二是举办诚信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引导他们要常怀一颗感恩的心,要有回报社会的爱心,真正达到育人、树人的有机结合。让学生明辨诚信道德的善恶,在“做中学、学中悟、悟中醒、醒中行”,体会诚信对社会、事业、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告诫他们:“诚信是人生的通行证”、“只有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才能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与信任,这是事业成功的关键。”三是在毕业生中开展就业诚信教育主题活动,把诚信教育列入毕业教育课程之中。 2.3.3诚信实践体验。 引导医学生参加诚信实践基地,如校内外青年志愿者诚信实践服务基地、学生党团员社区志愿服务基地、同辈咨询热线、医学生爱心天使服务社、点点爱心社等活动。鼓励每名学生每月至少参加一次义工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需求和意愿,通过班级志愿组合或牵线搭桥的形式结成“一对一,一帮一”的互助模式,也可组织他们参加社会和校、系组织开展的公益活动,以引导他们主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来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和自我价值。 2.3.4学生自我教育。 学生干部及其组织应自觉认识诚信和诚信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学生党员及其组织应以身作则,积极组织同学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把诚信认识化为诚信情感,变为诚信行动;学生应建立诚信自律制度和相应的考评体系,如引导医学生每学期至少找老师谈一次话或写一篇心得,主动报告自己的思想、心理、学习、生活情况,力争老师能及时解决自己的实际困难。 2.3.5学生品质养成。 要增强诚信观念,规范诚信行为,扭转诚信缺失,其根本解决途径要让全体医学生主动寻求诚信心理辅导,了解什么是诚信,为什么要讲诚信。广泛参与诚信建设,树立讲诚信的主人翁责任感。讲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大力倡导实事求是、诚实可靠、讲求信用的良好风气。这样才能消除“失信”意识,根除“失信”行为。 2.4构建效果评价机制 诚信教育是医学生就业后自觉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前提。增强诚信教育的效果,使医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的必要性,认识到失信将直接影响到今后的诚信度。 2.4.1构建诚信测评体系。 从生活诚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学习诚信(学习刻苦,态度端正,不迟到早退)、经济诚信(按时缴费,不恶意欠款,不弄虚作假)、网络诚信(遵守网络管理制度,文明上网)等指标进行测评。测评结果可以采用百分制或等级制。同时,学生诚信得分如实记录到本人档案中,并在校园适当范围内予以公布。形式有:一是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学生对诚信教育内容形式的看法;二是对诚信教育理论成绩加以分析;三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诚信度评价;四是对同班组学生进行诚信互评;五是了解实习带教老师、患者及其家属对见习、实习生的评价。 2.4.2完善评价奖惩措施。 对学生诚信状况进行科学分析,对有严重不良记录的学生实施预警制度,避免诚信状况进一步恶化。对诚信行为较好的学生,可通过表扬或奖励等方式宣传。建立毕业生诚信追踪调查制度,诚信记录存入学生档案,延至今后的工作单位,成为社会诚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架起学校与社会诚信教育的桥梁。 3讨论 诚信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它作为人们行为的一种范式及协调人际关系的一种基本要求,对人们的职业关系和广泛的人际关系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为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约、诚信缺失现象。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社会诚信建设,教育引导学生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当前,医学生的诚信观有弱化趋势,将会影响其以后的行医生涯。面对这种现象,加强医学生诚信教育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培养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格显得尤为重要,他们最终面对的是患者。医患关系的评论一直是社会的热点话题,其原因也有少数由于医生道德低下引起的。因此,对医学生应加强诚信教育,纠正其道德诚信的扭曲,这既是医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时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在医学生教育中加强诚信教育、培养诚信品质,对于实现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的目标,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国珍 吕文亮 向阳 龚健 毛会芬 单位: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诚信论文:道德视域中高校诚信教育论文 一、大学生群体中的诚信危机 1.学业上的诚信缺失。 有的大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经常迟到、早退、旷课,一到考试就弄虚作假,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甚至请人代考。尤其是考试作弊现象日渐泛滥,甚至日趋常态化,不少高校采取多种措施严厉打击仍难收成效。 2.经济活动中的诚信缺失。 不少大学生缺乏契约意识,恶意拖欠,甚至不还助学贷款等。助学贷款是国家为扶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而采取的一项政策,是完全意义上的信用贷款。但是,有的大学生毕业后用各种借口拖欠贷款,甚至隐瞒工作单位,不透露联系方式,以逃避归还贷款。更有甚者,恶意拖欠学费,夸大家庭贫困程度,以骗取特困生困难补助。有些大学生为了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根据用人单位提出的条件,在简历上编造工作经历、涂改学习成绩、伪造获奖证书以及虚假的学生干部头衔等。还有少数大学生缺少诚信观念和契约意识,在就业过程中心猿意马,个个签约,然后根据个人的喜好随意毁约,全然不顾学校和个人信誉以及由此引起的法律后果。 3.日常交往活动中的诚信缺失。 有些大学生在与同学、教师的日常交往中心口不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阳奉阴违;功利思想严重,入党、评优、竞选学生干部等动机不纯,虚荣心强;虚报班级出勤情况。在网络交往中,有些大学生在网络虚拟世界里互相传播虚假信息,制造病毒,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甚至走上网络犯罪的歧途。有鉴于此,在今天的大学教育中,如何加强以诚信教育为重点的大学生德育,确是一项重大课题。近年来,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公民诚信教育问题。2001年,中共中央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列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基本道德规范。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也有“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为24个字,其中,个人层面的要求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诚信危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高校诚信教育的效率低下也难辞其咎。伦理学是德育理论的哲学基础,任何德育理论都必须建基于对道德的正确理解之上。高校的诚信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真正提高效果必须正本清源,以对道德的正确、全面的理解为基础和前提。由于传统的德性伦理学和规范伦理学将德性和规范作二元对立式理解的局限性,建基其上的德育理论也相应地具有不可避免的缺陷,这是高校诚信教育效果不佳的深层次原因。在当代伦理学的视域中,德性和规范作为道德的二维,不可或缺。高校诚信教育也应该从两个方面展开:既重视个人诚信品德的培养,也注重以制度规范、惩戒个人的失信行为。 二、道德的二维视域:德性和规范 伦理学史上存在德性伦理学和规范伦理学两种基本形态(规范伦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别,本文中的规范伦理都是指狭义的规范伦理)。德性伦理又称美德伦理,曾在古代伦理学史上长期占据主流地位。它以行为者为中心,探讨“人是什么?”和“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之类的问题。其基本观点是,人的道德行为出于德性,有德之人的行为自然会“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以其为指导的德育实践以人为中心,以培养受教育者健全、高尚的德性为目的。德性伦理的优点在于以人为中心,落实到德育实践中也就是以受教育者为中心,可以充分体现对受教育者的尊重。但是,在当代社会,其局限性也是明显的。 1.德性伦理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高尚的德性,但哪些德性是高尚的德性 或者,一个有道德的人应该具备哪些德性呢?换言之,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呢?这既是德性伦理探讨的主题,也是以其为指导的道德教育必须明确的问题。在现代社会的多元文化背景下,不同群体对这类问题往往不可能有一致的回答。 2.德性伦理指导下的高校诚信教育往往过于理想化,脱离实际。 德性伦理一般认为,德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健全德性。而任何德性总是以具体人格为其载体,凝结在不同文化传统的理想人格典范之中,诚信品德也不例外。相应于此,高校诚信教育往往采取榜样示范的办法,试图通过榜样的道德力量产生以德服人的效果,从而达到感化学生,使学生努力效仿的目的。在这种德育理念指导下,我们给学生树立了一个又一个践行诚信之德的榜样和模范,如古代的曾子、商鞅,当代的诸多诚信楷模等。此外,我们树立的诚信榜样往往产生于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和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和道德情境有相当的距离。当代大学生们即使受他们的感化,但在面临具体道德情境,需要作出选择时,他们仍会感到无所适从。规范伦理一般认为行为的正当与否与德性无关,只要行为符合道德规范的要求,它就是道德的行为。在“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的问题上,规范伦理一般保持沉默,它们认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每个人都有权利决定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任何其他人、包括社会都没有权利干涉个人的这一权利;与此相应,伦理学也就没有必要去关注和研究人的内在道德品质,更不应当为所有的人提供某种共同的、普遍的道德品质的模式。”相对于德性伦理,规范伦理的道德观和自身定位显然更适应当代社会的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并存的现状,因此,近代以来,规范伦理逐渐取代德性伦理成为占据主流的伦理学形态,功利主义和义务论都属于规范伦理学。 3.规范伦理学指导下的高校诚信教育往往表现出智育化的弊端。 规范伦理以行为为中心的道德观落实到高校诚信教育实践中必然导致对教育主体———人的忽视,并进而导致诚信教育智育化问题。因为,如果“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之类的问题是私人问题,社会和他人无权干涉,那么诚信教育自然也不应该涉及此类的问题。如果这样的话,高校诚信教育的内容将仅局限于教会大学生知道、理解当今社会的诚信规范,诚信教育也就蜕化为规范教育或规则教育了。在诚信教育的过程中,规范或规则又总是以既定的“知识形态”出现,教师和学生都难免将对规范的理解、记忆与其他课程的知性内容相混同,诚信教育的智育化也就不可避免。智育化的高校诚信教育只能考察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能真正考察这些诚信原则的内化程度怎么样。概括言之,这种诚信教育是重知而轻行的。因此,学生往往在课堂上、考试中对诚信的意义、内涵等讲得头头是道,但这些课堂上接受的知识对日常生活却基本没有影响。德性和规范作为道德不可或缺的二维,并不是彼此排斥的,也非彼此悬隔,正如有的学者指出:“要克服德性论和规范论的缺陷,仅仅对二者作调和处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根本的方法和道路在于将道德作二维理解,而不是二元理解,即将‘德性’和‘规范’均理解为道德本身蕴涵的维度,而且这两个维度不是分离互竞的关系,而是互生互成的辩证关系,是道德的一体两面。”德性和规范之间互生互成的关系表现在:一方面,离开规范来谈德性,这样的德性只能是无内容的、空洞的。传统德性伦理在“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的问题上从未达成一致,其原因就在于离开规范来谈德性,使这一问题成为一个完全抽象的、空洞的问题,对它的回答也必然是形而上的和独断论的。此外,德性虽然是内在于人的,但又必须表现为外在的德行,正如杨国荣先生所言:“如果德性是真实的,那么它就总是既凝于内,又显于外。”德性之外化为德行便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规范。另一方面,规范若不能内化为德性,规范就是外在于人的,非道德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是现代社会的两种主要规范形式,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法律规范具有明显的强制性,是外在于人的;而道德规范则不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它要求人的自觉遵守。只有以内在德性为保障,个人的行为才能自觉地符合道德规范的要求,这不仅要求其对道德规范的了解和熟知,更进一步要求个人将道德规范内化为德性。道德规范如果不能内化为德性,那它就和法律规范没有区别了,其本身就是非道德的了,不能称之为道德规范。 三、道德二维视域中的高校诚信教育路径 伦理学史上出现的这两种形态的伦理学理论对道德的理解各有偏蔽,这是建基其上的高校诚信教育缺乏实效的深层次原因。有鉴于此,不少研究者指出,指导当代高校诚信教育的应该是一种突破德性伦理学和规范伦理学各自局限的一种新型伦理学。如肖群忠就认为:“单方面地依靠‘自我限制伦理学’的‘规范伦理’或‘自我实现伦理学’的‘美德伦理’均是不行的。”还有研究者指出:“(规范伦理和德性伦理)这种明显的不同并不表明二者互不相容,事实上它们表达了良好道德秩序建构和传承所需要的相辅相成的两条思路,一个和谐社会的道德教育和教化必须融通二者,使两种教育方式相互支持、相得益彰。”在道德二维的视域中,诚信既是一具体的德目,是个人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又表现为一系列遵守诚信规范的行为。因此,诚信教育的展开应该是一个“化德性为规范”和“化规范为德性”相结合的双向过程。“化德性为规范”意味着受教育者必须将其内在的诚信之德外化为符合现代社会诚信规范的行为;“化规范为德性”则意味着诚信教育必须以培养受教育的诚信之德为目标。只有通过这一双向的过程,个人的诚信行为才能获得稳定的担保,个人也才能得到提升和完善。 (一)“高校诚信教育应该以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德为目标 无论从个体还是社会的角度看,诚信教育如果只是使社会成员停留在熟知、遵守规范的层面显然是不够的。从社会的角度看,社会的维持需要社会成员对规范的自觉遵守,但个人对规范的遵守既有可能出于内在的德性,也有可能是出于某些外部的功利的原因。在后一种情况下,规范仅仅以外在于人的形式存在,其现实的作用本身往往缺乏内在的担保,是不稳定的,社会也难以达到完善的道德秩序。从个体的角度来看,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群体,对他们应该有更高的要求,他们应该成为诚信的楷模和典型,为社会其他群体树立榜样,为推动社会诚信之风的建设做出贡献。从这一意义上讲,高校诚信教育也不能停留在使大学生熟知相关和遵守诚信规范的层面。只有当他们将外在的诚信规范内化为德性,成为人的第二天性,它才能“作为存在的一种规定”而存在。因此,高校诚信教育必须以“化规范为德性”为目标,只有这样,个人的诚信行为才能获得稳定的担保,个人也才能获得道德上的提升和完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高校诚信教育应该充分借鉴、利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避免单纯智育化的教育和考核方式,既重言传更重身教,让诚信教育真正进入大学生的灵魂深处。身教的关键在于大学教师能否切实践行诚信之德,以自身体现的道德光辉来感染学生。教师的示范一方面使得规范具体化、人格化,并具有比理论更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另一方面教师和大学生生活于同一时空中,对学生而言是一真实、鲜活的存在,比较那些不同时代树立的“高、大、全”的偶像来说具有更高的可信度,更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这一意义上讲,大学诚信教育不仅仅是专职思想政治课教师和学生辅导员的事情,也是学校管理层和专业课教师的责任。事实上,现实中常有这样的现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途径使学生达到对诚信的认同,却因为其他课程教师的一句话而前功尽弃。甚至,某些教师受当前恶劣、浮躁的学术氛围的影响,本身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就存在很多的不诚信行为。如某些教师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甚至将学生的研究成果强行据为己有。这些行为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远大于社会层面,也是任何正面教育都难以消除的。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努力遵守诚信规范,做诚信的榜样,创造大学校园的诚信文化氛围,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来感化、引导学生。 (二)建立完善的大学生诚信体系,规范大学生的不诚信行为 道德教育是实践性的学科,培养德性正如锻炼身体,必须德行合一。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我们通过造房子而成为建筑师,通过弹奏竖琴而成为竖琴手。同样,我们通过做公正的事成为公正的人,通过节制成为节制的人,通过做事勇敢成为勇敢的人。”大学生也只有行诚信之事才能成为诚信之人。诚信之德的养成不可能是纸上谈兵式的,而必须通过个体真切的诚信实践。诚信之德并非天生,而是在后天习得。当大学生的诚信之德还没有完全养成之时,通过各种规范、制度对其行为进行范导是必需的阶段。只有经过这一阶段,才能养成习惯,最终达到习惯性境界。目前,大学生对于哪些行为是诚信的行为,哪些是失信的行为在认知上是能够明辨清楚的,问题是知而不行。其外在原因在于,我国高等学校关于大学生诚信方面的监督制度并不健全,对大学生违反诚信的行为,学校与社会没有实现信息共享。学校的不良记录无法影响其长远利益,所以大学生就容易铤而走险。而一旦获利没有受到惩罚,又会强化这种意识,致使周围诚信意识比较强的人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和困惑,一些意志薄弱的人就成为诚信缺失的俘虏。因此,建立与完善大学生诚信体系已经刻不容缓,其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失信惩罚制度。 惩罚是保证一个制度能够具有刚性约束的重要手段。因此,对大学生的失信行为,要根据其情节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如记过、警告,乃至开除学籍等,对于触犯法律的失信行为应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绝不能护短、隐瞒。通过这些惩戒措施,使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制,从而既可以实现对违约者的惩罚,又可以对其他学生起到警戒作用,促进大学生信用观念的提高。 2.大学生诚信档案的收集、管理制度。 各高校应成立专门的诚信档案管理部门,负责对大学生个人诚信资料的建档、记录和保管,保证大学生个人诚信资料的准确、完整,而且要能够实现资料的及时收集进而方便汇总与查询。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一方面可以起到长期的警戒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档案对有过失信行为的学生进行跟踪教育。对于某些程度不是特别严重的失信行为,在惩戒之后,如果学生在一定期限内没有再犯类似的错误,可以通过社区服务等方式而将其记录予以取消。 3.大学生信用评估制度。 各高校应成立专业部门对学生诚信档案中的记录、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对大学生的个人信用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最终获得对有关个人的总体信用评价。这个总体信用评价将作为大学生将来就业时用人单位判断该生是否值得聘用的重要依据。 4.大学生诚信体系和社会个人诚信体系的兼容和信息共享。 国务院办公厅早在2007年就了《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到:“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制度安排。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与此同时,地方政府积极开展了信用体系建设的实践工作,部分省市对信用体系建设高度重视,把信用体系建设作为进一步优化投资和贸易的软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积极推动。提出了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发展规划和具体措施。大学生诚信体系应该和这些地方、行业的诚信体系实现兼容、信息共享,使大学生的诚信记录在走出校门后同样有效,以产生更大的震慑效果。 作者:方建斌 王海成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诚信论文:学校自强不息诚信教育论文 一、诚信 为何首倡诚信二字?当今市场经济进程中,人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往往见利忘义,虚假、失信时有发生,大则扰乱社会秩序,小则破坏团体、亲朋好友关系,信任危机阻碍和影响社会组织关系的健康、稳定、和谐发展。倡导诚信,就是要从我做起,在集体中营造一种言语真实、真心诚意、互相值得信赖的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和谐相处,共同发展,让传统的道德力量在经济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团结 圆形为团,解不开为结,故用力量将绳索打结成圆形即为团结。此为名词,但在实际使用中,团结则为名词动用,引申为使之聚合。依《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或结合,即目标、力量、结合三者具,方为团结。学校为了培养“有专业技能的劳动者”,需要用一种力量将培养者与被培养者结合起来。在学校这一团体中,有老师无学生,有学生无老师,都不成其为学校;更进一步,有领导无群众,有群众无领导,亦不成其为学校。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依存,故只有团结起来,将这种力量凝聚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共同完成和实现我们教学任务和培养目标。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我们必须审时度势,与社会协调发展,发扬团队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出和谐、团结向上的人文环境。广大师生员工需要通力合作,集思广益,紧紧围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高质量人才的根本任务,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同心同德,携手并进,共同进步。在现代社会中,由于职业分工的明细化,个人也越来越走向专业而缺乏综合性,因此,必须加强协作。只有依靠团队,团结起来,才能更好发挥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才能更好实现集体的理想。 三、自强不息 《周易•乾卦》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为阳为天为刚,故曰:天行健。自强不息即为自己努力向上,不懈怠。人生于世,必努力,必向上,方为君子。君子者,德行高尚之人之称谓也。荀子以为,人有智,能仁义法智,可以为善,可以为君子。故其《劝学》曰:“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又曰:“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亦为自强不息之另一解。国学大师张岱年认为,中华民族之所以几千年来生生不息,就在于有自强不息之精神,是故,自强不息,就是中华民族精神。无论古人、今人,皆倡导“自强不息”,强调人生于社会,不论环境如何,必须时时努力,不可松懈,即强调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发挥个人潜能。我校每年举行“诚信板报宣传”,使我校师生以“自强不息”作为精神支柱,奋发图强。 四、结语 综上,在中职学校内,要倡导一种校园文化精神,营造一种人与人之间真心诚意、值得信赖的和谐生态环境,树立人与人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能顽强奋斗,努力向上,并在任何环境中,都勇往直前,永不停息。 作者:鞠爱莲 单位:江苏江阴中等专业学校 诚信论文:公立医院诚信危机管理论文 一、公立医院诚信体系的重要作用 (一)公立医院诚信体系是社会诚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立医院所提供的医疗服务是社会最为基础且必不可少的民生需求之一,具有牵涉面广、点面结合紧密、传导效应较强等鲜明特点;而公立医院本身被社会赋予了显著的公益性,其诚信体系并非单独存在,它已经涉及到了政府诚信、行业诚信和个人诚信等多个方面———民众往往会从日常感受接触最多的公立医院诚信体系的角度来认知、透视、总结、宣传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状况,因此它在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人们认知社会诚信体系的重要窗口。 (二)公立医院诚信体系是化解医疗纠纷的利器 导致目前医患纠纷高频、高危、高劣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患者对公立医院的不信任;而公立医院也鲜有好的措施来处理诚信危机,结果导致了恶性循环。实际上,公立医院良好的诚信体系是化解医患纠纷的最好武器,它可以将医患纠纷化解于无形之中———因为一旦患者信任、认可公立医院所采取的一切诊疗行为,那么所有的怀疑、对抗等言行自然就不会产生;即使产生,也会因为公立医院的及时处理而变得短暂存在,不会堆积和爆发。 (三)公立医院诚信体系是公立医院文化建设的内核 企业文化是引领企业长远发展、经久不衰的灵魂和内核。对于公立医院来说,诚信体系建设则是其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唯有如此,才能夯实公立医院发展的基础,才能以患者为服务核心、充分保障患者的就医权益,才能确保实现国家医疗建设的最终目的。 (四)公立医院诚信体系是公立医院科学管理的基础 诚信之于公立医院而言,就是严格遵守职业操守,调动一切可用资源,采用最佳诊治方案挽救患者生命,减轻或去除患者病痛,恢复患者机体和精神健康;在治疗的过程中坦诚对待患者,不隐瞒,不造假,不乱处方和乱收费,不加重患者负担,不私自省俭必要的诊治环节而严格遵守临床诊治路径等。这些均是诚信行医的组成要件。诚信医疗诊治行为必将成为公立医院科学管理的基础;而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管理,才能坚实可靠,才能为民众认可和接纳。 二、公立医院处理诚信危机的原则 (一)坦诚与及时 一旦发生医患双方的诚信危机,院方应当主动、及时地与患方沟通,坦诚地交换意见和建议,争取患方的理解、接受和配合,将各种报复、暴力、威胁、非理智抗争等行为化解在萌芽状态,这样才利于医患双方维持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实现患方就医的目的。 (二)平等与真相 在就医过程中,患者往往被视为弱势的一方,所以一旦发生诚信危机,院方需要俯下身去,以一种平等的身份与其对话交流,切不可犯大忌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傲慢姿态,否则将会进一步激化、加重矛盾;同时,院方需要将患者就医过程中的真实资料提供给患方研判,不能作出隐瞒、销毁、伪造病历资料等愚蠢行为,这样就能取得患方信任,容易为双方的分歧找到共鸣点,也容易为争论的问题找到解决办法。 (三)人性化基础上的依法依规处理 院方对患方以诚相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给予人性化关怀,这是职业道德使然。但也不能因此任由患方我行我素,对于暴力对抗者,仍需要依法依规处理;而对暴力行为要实行“零容忍”,院方应配合公安等部门依法严厉打击那些暴力破坏公立医院秩序和暴力伤医的恶劣行为。 (四)分散处理 为避免形成群体性事件,院方需要抓住时机主动出击,分散化解诚信危机下所隐藏的暴力对抗意识,最好采取与患方重要的某几个较为理智的人商谈,忌讳与对方的团体对话,这样可以带来几点好处:一是与少量重要人谈话,容易达成协议;而与多人商谈则可能使对方难以统一意见,争论加剧、矛盾加深。二是在多人的场合下,容易形成“首羊和群狼”效应,不容易控制场面,易出现群体性煽情和攻击事件。三是分散情形下,患方将会更加冷静和理智,也便于选择妥协方式,利于问题的快速解决。 三、强化公立医院诚信危机管理的有效路径 公立医院的危机包括诚信危机、技术危机、财务支付危机、运行危机等多种;其中诚信危机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它会直接影响公立医院存在和发展的根基,因此强化诚信危机管理则是公立医院危机管理中的首要任务。 (一)制定并实施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完善的公立医院质量体系,严格规定了有机体各组成部分的标准化职能及其操作规程以及相互之间的衔接与监督。该体系能够保证从业者综合素质满足执业要求,服务质量高标准,职业过程标准化,问题能够被记录,存在的隐患能够被及时发现和有效纠正;该体系具有严格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在其运转过程中,医务从业者不能发生差错、不敢发生差错、不愿发生差错,可督导、规约他们全心全意为患者分忧解难,按照标准化规程操作;这样的标准化作业,患者自然会放心接受,即使发生了意外,也能够拿出充分而客观的原始证据还原诊治过程及其现场,从而公正地甄别原因所在,准确地划分责任。向公众大张旗鼓地宣传公立医院本身所建立的质量控制体系,接受社会监督,并且定期向社会公示执行的情况,尤其要突出对违规违纪人员不带袒护性的严厉处罚措施、对制度执行过程中的反思及补救措施,及时、全面地回应社会所关切的相关事项,这样才能显示出公立医院严格制度管理、公平公正处理相关事务的决心,为诚信危机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建立独立权威的第三方监督和评价机制 为了让社会大众更加清楚、全面地了解公立医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执行情况,以便消除大众的种种疑虑并纠正错误的认知,管理当局应当出资建立一种独立权威的第三方监督和评价机构。该监督和评价机构属性独立,具有公益性,与公立医院及其管理机构之间不存在利益、从属管辖等利害关系。首先,该机构需要配置数量相当且具有监督和评价能力的工作团队,一般从具有公立医院管理、临床管理、医事法律、药学、审计、护理等从业经历的人员中进行遴选,挑选那些从业经验丰富、工作作风正派公正、坚持原则、全面掌握本领域基本理论知识及其相关知识(偏重使用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热爱该项事业的人员参加。其次,需要建立科学严密的工作制度,屏蔽一切干扰因素,保证结论具有权威性、公正性;如果条件许可,可以建立异地交叉监督评价或者全省、全国随机抽取专家监督评价制度,监督评价可以采取现场验证、患者回访、投诉信息收集等多种方式。最后,要确保将监督检查的结论落到实处、见到成效。建立独立的第三方监督评价机制的目的,一是及时回应社会的热点和焦点关切,将疑惑事件的真相原原本本地公之于众,消除怀疑,避免负能量累积叠加后更具危害性的冲突和爆发;二是揭示公立医院所存在的问题,指明改进的方向,利于公立医院在改进中不断强化核心竞争力。在目前诚信严重缺失、医患关系紧张的形势下,需要尽快建立这样的机制,通过这样的机制开辟畅通的医患双方沟通渠道,通过独立权威的第三方进行沟通更具说服力且更易被患方接受,因此该机构除定期进行评价外,还需要随时接受患者投诉并根据情况采取随机临检的方式,限时回复处理患者诉求。 (三)培育良好的沟通技巧 良好的沟通技巧在处理诚信危机的过程中具有事半功倍的功效,它需要具备以下几个重要的构成要件:一是需要认真倾听,让患方达到语言和情感发泄。二是采用大数据优势分析掌握患者或者患方特点,采取换位思考思维,肯定其合理成分,及时释疑,并尽可能快速地满足其合理诉求。三是现场不能答复的,需要限时办结反馈,不能采取拖延战术;在办理的过程中,还需随时与患方保持联络和沟通,采取冰融方式逐渐化解患方的心结,逐步取得患方的理解,甚至是谅解。四是适当使用妥协战术。妥协战术是给对方台阶下,在处置医患诚信危机的过程中,院方需要采取适当的妥协战术,以便化解对方的对立情绪,避免造成更大的危害;妥协战术可能是几句话、缓冲接待、承诺、友善送离、友情慰问、给予一定帮助等多种形式。五是适当运用法律惩戒的威慑力。院方应当通过多种媒介大量宣传运用法律手段大力打击医闹、伤医方面的典型案例,对大众实施普法教育,对有暴力倾向的人员产生一定的威慑力;同时,需要与警方保持良好的联络,以便及时处理突发的暴力事件;院方也需要加强对自身的安保队伍进行普法教育和反暴训练,使之能够运用“文武结合”的方式来维护正常的就医秩序。 (四)院方应当行使有效告知权 根据调查,现在患方对公立医院的告知、签字认可等程序怀有极大的不满情绪,认为这是院方为了推脱责任的非诚信表现。其原因,在于患方对医学知识知之甚少,无法全面领悟其中的真正含义;而院方由于处于事实上的强势地位,又极易给人造成院方倚强凌弱的态势(或明或暗,或强硬或软拖拉)强迫患者签下排除其一切责任的不平等协议的错觉。笔者认为患方的质疑是合理的,院方应当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行使有效告知权,提前向患方用非医学专业术语耐心地讲解清楚协议的真正含义、患者的真实病情和发展趋势等,并给予患方一定的思考、咨询和选择时间(危急情形除外),即让患方在完全理解的情形下从容而自愿地签下认可的字据;否则就会演变成强力告知,而威逼恫吓式诱导患方签字,其结果只会加深医患双方的诚信危机。 (五)建立医疗责任事故赔偿分担机制 引发医患双方走向深度矛盾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患方的赔偿诉求无法得到较为快捷的满足,每一次矛盾的深化就加重一次诚信危机,一个人或者一件事的诚信危机将会以成倍的数量级在大众中蔓延传播,结果将激发更多人对院方不信任,加入与院方对抗之列,这将给医院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针对这种现状,院方应当采取积极的态度予以解决;其中较好的办法,就是构建医疗责任事故赔偿分担机制,将本应由院方承担的赔偿责任进行分解,这样就可以达到患方“赔偿快捷、赔偿有效”的核心诉求,从而快捷地处理好医患纠纷。医疗责任事故赔偿分担机制有以下几种方式供院方单一或综合使用:一是公立医院按照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费用,建立专项赔偿基金,专门用于对医疗责任事故的赔偿;二是由从业医师、护士和公立医院各自按照一定比例出资,购买商业保险公司的医疗责任保险,如果出现需要赔偿的医疗责任事故时,交由保险公司进行赔付,由此减轻公立医院和从业人员的压力;三是由多家公立医院按照一定比例共同出资,形成医疗责任事故赔偿基金,一旦出资公立医院出现了需要赔偿的医疗事故时,经过一定的程序鉴定、审批,较为快捷地向患方赔付,这样可以减轻从业人员的压力。 (六)患者如实告知涉医的相关元素 由于患方隐瞒病情及其相关事项,往往会给患者自身和医师带来伤害(比如紧急情况下实施的手术,由于院方来不及全面医检,仅根据患方的陈述作出判断,其中就有可能出现因患方隐瞒重要病情而意外死亡的情况;再比如,患方隐瞒感染艾滋病病情,而院方在紧急情形下所实施的救治,就有可能使医师等人感染上艾滋病毒等),这是患方缺乏诚信的表现,会导致院方对患方的不信任,加剧诚信危机。患方在就医时,应当如实向院方陈述病情及其既往病史及医师所询问的相关事项(涉及个人隐私需要保密的,可以向院方提出保密要求),积极配合医师及时交清医疗费用(对于无法按时结费的困难家庭,也应当讲清原因,说明解决办法),不造谣、不诽谤、不无理取闹、有礼有节地与院方沟通和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总之,患方也应当诚实守信,尽一切可能避免诚信危机的产生和加剧,尽一切可能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公立医院的诚信危机可控,但不是瞬时处理所能奏效的,需要长期坚持诚信文化的沉淀积累才能形成,故公立医院管理者需要透过危机表象抓住内在实质予以管控,持之以恒地灌注于每一人、每一事、每一环节之中,最终形成一种骨子里的诚信文化,诚信危机便会迎刃而解。 作者:黄显官 彭博文 邹小萍 单位:泸州医学院 诚信论文:大学生社会信用诚信教育论文 一、大学生诚信调查的主要结论 (一)绝大部分大学生对诚信的现状持乐观态度 当接受问卷调查的大学生被问到“你认为你们学校学生的总体诚信状况如何”时,认为“很好,不需要过多担忧的”的占27.59%;一半以上认为“一般,只是个别行为”;仅1.15%的人认为“很差,值得思考”。这说明绝大部分大学生对诚信的现状持乐观态度。由此可见,目前我省学生的诚信水平总体上较高,但由于各方面因素影响,仍有部分学生的诚信水平需要改进和提高。 (二)大多数学生不愿意参与学校开展的诚信教育活动 通过调查,相关数据表明,大多数学校会定期开展诚信教育活动,但提到参与活动,41.38%的大学生表示“不会”参加,“觉得没意思”;只有40.8%的人“会积极参加”。既然各高校都有开展关于诚信教育的活动,那学生为什么不愿意参加?除了大学生自身的问题之外,学校是否应该反思下诚信教育活动的开展形式以及其开展的真正意义呢? (三)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形式多样 调查题目中所涉及的考试作弊、贫困生身份造假、论文剽窃、求职失信、上课帮点到、撒谎请假等诚信缺失的表现形式,现在的大学生均有不同程度涉及。其中有高达81.61%的同学认为“考试作弊”现象频繁;还有76.44%的同学认为“上课帮其他同学点到”很常见。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形式日益多样化,这已向我们昭示着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不容乐观,完善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刻不容缓。 (四)大学生的学业诚信状况令人担忧 调查时,当被问及“据你了解,周围同学考试作弊是否会被发现”时,七成以上同学表示“偶尔会被发现”;仅有3.45%的人认为“一定会被发现”。从调查数据来看,大学生的诚信品质总体是好的,态度也是积极向上的。然而大学生不诚信现象却屡屡发生,面对这些问题,加强其诚信教育,完善其道德人格,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的系统化工程。 二、提高大学生诚信水平的对策措施 (一)加大高校诚信教育的力度 首先,加强高校诚信校园文化建设,改变高校目前“重知识技能传授,轻道德素质教育”的局面,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主题活动,在学生中树立诚信意识,这是促进师生身心和谐以及人际关系和谐的有效途径。其次,要把诚信贯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通过校广播台、校报、校内网等媒介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同学恪守道德要求。而加大高校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宣传力度也是重要举措之一。高校学术造假、学术腐败等行为屡见不鲜,这些现象的负面效果往往比普通失信行为有过之而无不及,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巨大影响。对于那些损害学术道德的失信行为应予以曝光和严惩,用诚信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城墙。 (二)建立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诚信信息反馈与沟通机制 构建学校与家庭积极互动的诚信网络。首先,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庭的教育内容之中应努力给学生营造诚信的家庭氛围。其次,应通过信息交流等方式,加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联系,有效地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监护与引导,共同营造诚信的环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诚信道德品质。所以说,学校诚信教育是重点和主导,家庭诚信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三)建立大学生诚信约束机制 1.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评价制度:从老师、同学和大学生自身三个角度对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作出定期书面化评价。 2.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规范信用考评体系:针对大学生诚信状况,形成书面化、系统化的大学生诚信档案,并基于诚信档案进一步形成规范化、系统化的信用考评体系。 3.建立和完善惩戒机制:针对大学生不诚信状况,采取行之有效的监督与惩戒机制,让诚信之人一路畅通,让失信之人寸步难行。 (四)重视社会诚信教育的导向作用 1.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2.加强社会保障制度 3.加大社会诚信宣传力度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大学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主力军,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社会整体素质水平的高低。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协同推进机制的实施路径研究,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促进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推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 作者:王丽旦 薛烨南 李旋 单位:江苏大学 诚信论文:诚信缺失与诚信教育论文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 1.学业中的诚信缺失 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甚至剽窃论文这一系列行为时有发生。一方面影响了教师对教学成果的判断,另一方面,也是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过去考试作弊被发现后,学生还会感到很羞愧,现在学生对考试作弊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甚至认为是可以理解的,不得不承认,这无疑反映出了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滑坡。 2.经济活动中的诚信缺失 在回答调查问卷中“如果要申请国家助学金时,您对您的家境会怎样描述?”一题时,约65%的学生表示会从实回答,而约35%的学生认为可以言过其实。可见,有近1/3的学生为达到目的,会弃诚信而不顾,会把诚信抛之脑后,不能遵守诚信原则。在回答调查问卷中“如果您成功申请到了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时,你将会怎样?”一题时,表示会准时还款的同学占87%,剩下13%的学生则存在侥幸心理,回答到时再说,能拖就拖。困难补助是国家或学校为了帮助那些家境贫寒、难以负担或无法维持正常学业的学生设立的,但有些学生为了获取助学金或奖学金,伪造家庭情况,骗取特困生困难补助,使真正需要补助的学生无法享受正常的国家待遇。 3.就业中的诚信缺失 当代大学生思想意志不坚定,政治立场迷茫,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生活中,很多学生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至于实现目的的方法手段是不是被社会道德所接受,他们都漠然置之。当周围人提出质疑时,他们也还是一意孤行,这是诚信观念日益淡薄的结果。近年来,由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不少大学生为了竞争好的工作岗位,伪造各种荣誉证书、资格证书及社会实践经验等。在诚信就业方面,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适当地修饰简历是可以接受且可行的;另有学生认为,在签约后,如果有更适合的单位,那么违约是可以理解的。由此可以看出,在面对择业的问题上,在诚信和自身的实际利益发生冲突时,多数学生会选择重利轻信。 4.人际交往中的诚信缺失 钱钟书曾说过:“看一个人如何,看他的道德修养高不高,有一个最简单的标准,就是看这人讲不讲信用。今天跟你这么说,明天他就不认账,这种人没什么道德可言。”大学生人际交往中诚信缺失可表现在为人不真诚,言而无信;在恋爱交往的过程中,怀揣不良心态,进行感情欺骗等。2008年10月,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大杀师案”或多或少是由于感情纠结而酿成的惨剧。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在回答“当前影响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因素”一题时,70%的学生认为社会主要承担影响大学生诚信意识的责任,但50%的学生认为家庭是其形成诚信意识的主要方面。 1.缺乏社会安全感 人的行为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外界不良环境对大学生的诚信品质缺失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我国的法律制度对不守诚信的人的制约还相当薄弱,人们的法律意识和诚信观念也相对淡薄,这使不诚信行为肆意妄为,导致当今社会陷入诚信危机之中。这样的社会环境更是让当代大学生惶恐和迷茫,甚至很多大学生为了应付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而去学习与不诚信相关的“处世哲学”。另外,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一些用人单位的选人标准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技能,很少过问学生的人品,这就为大学生不诚实的行为创造了条件。 2.缺乏学校安全感 刚步入大学的学生对大学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想象,但接下来的现实可能会让绝大多数人失望,这里也有不公平、不公正、不诚实,比如有些学生凭关系而非能力当上学生干部,获得奖学金、助学贷款、补助金,入党等等,其他的学生在无法改变这种现象的同时,逐渐认同了这样的做法,并且也开始弄虚作假,而后便成为了一种不良的校园风气。缺乏校园安全感直接导致了大学生的诚信缺失。 3.缺乏家庭安全感 当今社会的开放给予了人们极大的自由,但同时也造成了极大的不稳定。很多大学生拿感情当游戏,这都与家庭环境和教育是分不开的。家庭的破裂和不幸福让孩子们缺乏安全感,为了自我保护,寻求安全感,他们将自己封闭起来,不信任他人,也对人不真诚。 三、开展诚信教育的策略 诚信教育奏效的关键在于能否为学生提供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为此必须明确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的责任。 1.明确社会的责任 “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当今的社会环境为大学生不讲诚信提供了机会。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纵容了不诚信行为,漠视了诚信行为。诚信得不到褒扬,不诚信得不到处罚。邓小平曾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由此可见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弗朗西斯•福山在他的《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一书中,认为诚信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由于法律制度具有强制性和制约性,在我国目前的社会条件下,诚信必须建立在法律制度约束的基础上。制度建设既包括失信惩罚机制的建立,也包括诚信法律制度的建设。 2.明确学校的责任 高校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应把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放在首位。德里克强调,大学有责任培养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者本身的不诚信行为直接导致了大学生诚信的缺失,如果学校能为大学生提供安全可靠,诚实可信的校园环境,那么不诚信就没有市场。因此,作为教育者,必须坚持自身的提高,自己做一个诚信的人。除了提高教育者的自身素质外,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力度,为学生营造健康成长的优良环境,把相关的法律制度引入到学生的诚信教育中尤为重要。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就要正确开展对各种错误倾向的批评,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提高大学生对诚信的认识水平,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促进大学生的诚信。 3.明确家庭的责任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孩子行为及道德的典范,对孩子的诚信教育责无旁贷,但很多家长对诚信认识的偏差导致他们错误地引导了孩子,当着孩子们的面做有违诚信的事,认为这是“智慧”的表现。因此,家长必须坚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诚信言行教育影响带动孩子。另外,家长为孩子提供稳定和幸福的家庭环境对完善孩子的人格,尤其是进行诚信教育至关重要。 四、结语 孟子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充实之谓美。”我国高校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总之,在当今的社会条件下,把相关法律制度引进大学生诚信教育中,构建诚信监督和制约机制,建设有利于诚信行为的社会、校园、家庭环境,使之更具说服力,才能真正从源头上解决诚信缺失的问题,达到诚信教育的目的。 作者:杜文娟 曲超 王丹丹 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 诚信论文:班级管理与诚信教育论文 一、讲述美德事例进行感化教育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传统美德的伟大民族,古往今来,沉积了数不胜数讲诚信的人和事迹。这对于人生观、价值观还在形成中的学生培养诚信品质也是大有裨益的。例如,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立木为信”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变法改革得以推广,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六国,人们把商鞅奉为信守承诺的典范。又如秦朝的季布,非常讲究诚信,信守诺言,他的美德赢得了许多朋友。当时有“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谚语。当他被汉高祖刘邦悬赏捉拿时,他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他,季布得以免遭灾祸,“一诺千金”被传为千古佳话。前些天看了一篇报道:四川女孩黄冬梅的父亲为偿还赌债卷走公司4万多元票款,下落不明。母亲一气之下离开了家。当时只有15岁的黄冬梅,来到公司向领导承诺:爸爸欠的钱,我长大后一定替他还。为了信守承诺,她放弃了学业,去广东打工,做过钟点工、清洁工、饭店服务员,甚至捡垃圾挣钱。辛苦打工四年,她终于兑现了自己的承诺。通过这些信守承诺的美德故事让学生明白,无论在为人处事还是创立事业中,都应该时刻把握住做人的底线。必须信守诺言,要一诺千金,惟有诚信才有发展。 二、列举社会失信的人和事进行教育 学生之所以在校园里出现失信的现象,源于这些学生受到了社会上种种不良信息的感染,学生偶尔会对自己在不讲诚信中得到的小利益沾沾自喜。这种暂时利益的满足和诱惑往往促使他们抛弃诚信的品质。所以我们要让学生明白,诚信缺失只能获得暂时的小利益,比如,人民的功臣沦为蛀虫,本应彪炳史册却走向断头台,这些例子有许多,他们付出的代价是非常沉重的,甚至是生命的终结。企业由于失信而倒闭关门也有许多,让人痛心,如温州的制鞋业有段时间无人敢问,假货泛滥成灾;奶粉行业的巨头三鹿被媒体披露“毒奶粉事件”,导致企业倒闭。20多家奶制品企业牵涉其中,造成了国产奶粉行业的信任危机。这一铁的事实再次告诉我们,失去信誉,纵然一时得利,日后必吞苦果,要生存和发展就要珍爱信誉。 三、创造班级环境进行净化教育 环境育人一直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十分形象地表达了环境对人潜移默化地影响。净化学生的信誉心灵,营造诚信氛围,我想应从三方面入手:1.利用板报、学生园地等开展诚信文化建设,张贴诚信主题的名言、宣传画等。2.开展诚信主题班团会、辩论赛、演讲比赛。探讨自我信用状况,讨论诚信危机、诚信价值等问题。提高信用水准。培养学生从作业不抄袭、考试不作弊、不对老师和家长撒谎等小事做起,将诚信精神贯穿到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3.教师树立良好信用形象。做到言传身教,教师爱信用如眼珠,学生才会视信用如生命。 四、严明制度强化诚信道德教育 要想强化学生诚信意识,制度的约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教育学生使诚信化为一种思想理念,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建立诚信公约。在班级管理制度中强调诚信公约的重要性,建立奖惩制度,逐步形成诚实守信的班风,引导学生学会自觉把握自己的行为。2.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班主任要充分了解本班学生的诚信状况,褒奖诚信典范;坚持对诚信度较差的同学耐心教育帮助;对屡教不改严重违反道德标准的要给予必要的处罚。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美好的明天,学生的诚信教育应得到足够的重视。虽然在校学生的诚信度存在着严重问题,但是如果我们更新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我想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正处在可塑时期,他们的信誉人生一定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作者:张晓辉 单位:赤峰市华夏职业学校 诚信论文:诚信度实验下诚信教育论文 1案例调查 某高校调研人员做了一项为期4周的“诚信度”调查实验。调研人员在教学大楼入口处设置一个无人售货的“诚信小卖部”,柜台所有商品均贴上价签,旁边放置自动投币箱,所售商品均为学生日用文具、矿泉水和小零食等,并在收货柜台处张贴无人售货制度。第一周,诚信小卖部的商品消耗量很大,每天补充短缺的商品。周末结账时,调研人员将销售情况进行统计,发现实收账款与应收账款差额较大,回款率不太理想。调研人员决定在下阶段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提高诚信度,看能否改变销售状况。第二周,在柜台旁安设一个未开启的摄像头,并贴提示:诚信第一,请拿货后主动投币。结果发现回款率有一定提高。第三周,调研人员举办诚信承诺签名活动、开展有关诚信诗词鉴赏活动,如:对“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等古诗词欣赏解析比赛,并对积极参加的同学发放小礼品。第四周,晚上免费放映电影《阿甘正传》、《美丽的故事》、《雷锋》等;实验结束后。通过“诚信度”调查实验表明,一是各周的回款率均占在60%以上,表明多数人具有一定的诚信度,自觉买单。二是随着介入诚信教育的深入,商品销售的回款率不断增加,回款率由最初的61.1%上升到实验结束时已经达到92.8%,也表明学生的自觉性、诚信度在不断的增加,诚信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大学生出现“诚信问题”原因剖析 诚信是立身之本、经商之道、为政之要,是整个社会良性运行的基础。从小到大,诚信教育伴随始终,小时候听过的美国总统华盛顿砍树的小故事至今记忆犹新;小学时,老师就教育我们做人要诚实,不能欺骗老师同学;中学期间学校也教育我们要诚信考试不作弊。但在高校中,却仍可见不诚信的例子,主要表现在学习和学术研究、社会活动和就业求职过程三个方面,如编造请假理由逃课,考试作弊,学术造假,伪造求职简历等,这些值得我们深思诚信缺失的原因何在?通过诚信实验、社会调查分析,诚信问题出现的原因可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2.1应试教育机制中诚信教育的缺失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不是很重视,主要体现在学业成果评价制度的不合理、教育引导不积极和监督制度不到位三个方面。首先,大学“重知识,轻德育”的现象严重,过分看重学生的个人成绩,如考试成绩、竞赛名次和比赛得奖等,而对学生的平时表现不够重视。这些能在某些学术上取得好成绩的同学会受到表扬和奖励,造成学生把学习的重心放在了取得最终结果的事情上,甚至为得到奖学金而在考试中作弊。其次,大学开设有关诚信教育的课程或讲座较少,对出现诚信问题的学生处理不严厉,如学生考试作弊,一般只给口头警告,或轻度处分,不足以让学生认识到诚信问题的严重性。再者,大多数高校平时对学生的监管力度不够,多在事后给予批评教育,导致学生从诚信思想上放松,对投机取巧、舞弊的思想未能及时纠正。 2.2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市场经济的空前发展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相对滞后于形势发展,而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及时的跟上社会制度变化的步伐,从而导致了正确引导的缺位,给西方资本主义和各种思潮的渗透发展提供了可乘之机,人民群众的诚信观念和价值观念处于混乱迷茫的状态。目前社会上出现的为数不少通过弄虚作假而获利的现象,如“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等事件;还有部分高校的领导和教师,不以身作则,参与学术腐败、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金钱或地位的现象屡见不鲜,大学生身处“失信”的文化氛围,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大学生在思想上还不成熟,面对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价值观念的迅速转换、信念的矛盾冲突、物质金钱的巨大诱惑,导致部分学生容易迷失方向,面对利益的诱惑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2.3中小学教育阶段对诚信教育程度不够 目前中小学虽然提倡素质教育,但迫于升学的压力,教育现状仍然是重成绩而轻品德。中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思想发育的最重要的时期,而大部分学生埋头学习理论文化知识,无暇顾及道德修养方面的问题,甚至某些教师有纵容学生为取得好成绩在考试中投机取巧,导致部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沾染了一些不正之风。 2.4学生自身素养和家庭氛围 学生自身的诚信品质修养不足、诚信价值观和自身道德观的背离也是诱发诚信问题的重要原因。自身的素质与家庭、朋友、社会关系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家长的教育理念、名利观以及诚信认知和对待诚信的态度决定了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的“轻品德而重成绩,轻身教而重言教,轻过程而重结果,轻道义而重利益”的误区,深深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过程。某些学生为了不让父母失望而采取欺骗、作弊等来掩盖其真实学习状况,长此以往养成了欺下瞒上的坏习惯,在校欺骗老师同学,在家欺骗父母;有的父母因工作、事业的繁忙,在孩子出现困惑迷惘时未能及时指导,且还有的经常在孩子面前谈一些商场的尔虞我诈,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家庭背景不同,学生素质也各异,导致学校教育难以从同一个层次进行,留下一些的诚信教育死角。 3加强和改进诚信教育措施 针对大学校园出现的诚信问题,通过对诚信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并结合诚信度实验得出,要改变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提高大学生的诚信度,综合考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3.1完善诚信教育体制,将诚信教育贯穿始终 目前诚信教育管理制度尚未在各大高校形成系统而完善的体系,但一些高校已对某些方面的诚信制度进行了构建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可为我们建构学生诚信教育管理制度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参考。如在诚信档案制度方面,中国海洋大学率先在全国高校中建立了《大学生诚信档案》制度,将大学生的在校的诚信表现情况记录在《大学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学生诚信档案的电子化管理[7]。高校应该从各方面制定相关的诚信制度,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考试等方面建立完善的诚信教育与考评制度,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可学和有章可用,在全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做好诚信化建设。 3.2优化诚信教育环境,让学生潜移默化改变自己 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应为学生树立“诚信标兵”,让每个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去学习。学校可以定期播放关于伟大人物和道德模范的电影,鼓励学生学习伟人英雄的精神和美德;经常举行关于诚信教育的讲座,吸引学生参与评价和指导,从中体会诚信道德的重要性;在校教师和领导也要作诚信的楷模,给学生做好诚信的榜样,营造诚信文化环境。老师不得欺骗学生,要说到做到,在日常的教学与指导中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做到以德服人,让学生从心里佩服和尊敬,并感染学生去模仿;建立良好的校风、学风,平时大力宣传诚实守信的学风,最终得到学生的认可。 3.3加强诚信美德宣传,引导学生诚信待人 学校组织各种团体活动,宣传诚信美德,通过学生的参与达到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体会到诚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彻底根除不诚信的思想。也可以组织诚信考试签名活动,引导签名的学生要遵守自己的承诺,在考试中不作弊,同时带动其他的同学也参加到诚信考试的队伍中来。 3.4完善诚信监督机制,辅助实施诚信教育 构建诚信社会,需要把道德自律和制度他律有机结合起来。学校制定相应的监督奖惩制度,对表现好的同学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对于有失诚信的现象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严厉的批评和惩罚,让学生认识到不诚实的后果严重,这样在学生毕业之后走入社会,才不会因为诚信问题犯下大错。比如:在考试考场中安视频装监控设备,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观察学生的考试纪律情况,对违规的学生进行通报批评和相应的处罚;制定奖惩制度,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诚信现象进行表扬的加分等奖励;由学生组成的团体监督校园中的弄虚作假的现象,一旦发现及时进行教育指正等。 4结论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进行的调研和深度剖析,得出几点结论:一是虽然当前学生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但在校园中仍存在诚信缺失现象,但如果学校能采取相应的措施开展诚信教育,正确的引导学生日常行为,学生的诚信度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二是造成诚信问题的原因很多,主要影响因素有教育机制、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所以诚信教育要从根本原因入手;三是诚信教育要讲究教育方法,可以从制度、环境、榜样和奖惩几方面同时进行,让学生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自觉提高诚信度。诚信无小事,生活中的点滴不自觉行为都会导致日后形成不诚信的习惯,诚信教育是一个防微杜渐,日积月累的过程,在社会发展、人们的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提示、引导。 作者:杨巧梅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诚信论文: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论文 1大学生就业诚信危机的原因及主要表现 1.1就业材料准备阶段的虚假 自荐书、学习成绩单、荣誉证书等就业求职材料是毕业生呈献给用人单位的展现自我的基本媒介,也是用人单位考查毕业生基本条件的重要依据,就业材料中内容的优秀与否关系到毕业生是否能够被用人单位接纳参加笔试、面试等环节。毕业生为了获得用人单位的好感,篡改学习成绩,虚构学生干部身份,没有入党填党员;不是优秀改优秀“;四级”没过表上过等现象较多。此类弄虚作假,自食苦果的例子很多,用人单位一旦来查证便可真相大白,即使侥幸混入单位,无法逃脱实践的检验。 1.2双向选择过程中的不诚实 用人单位为了能够招录到专业知识优秀,有技能、有才干的大学生,大都采用笔试加面试的双向选择环节。在双向选择就业笔试环节,部分大学生为了能够考出好成绩,往往利用高科技手段作弊,在就业考试中出现了不公平的现象。在面试环节,为了博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吹嘘个人成绩与能力,夸大其词、不懂装懂,给用人单位造成不良影响,影响了整个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形象。 1.3签约后违约的虚假行为 当前,迫于严峻的就业形势,“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被许多毕业生接受,但部分毕业生曲解了这一观念。许多毕业生“以不变应万变”,凡是符合条件的招聘都要参加,盲目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但是过后又见异思迁、随意毁约;也有的毕业生只顾自身利益,抱着好高骛远的态度频繁跳槽,缺乏长期、理性的职业生涯规划。这些缺乏诚信的违约行为,不仅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影响高校毕业生的整体社会形象,也不利于毕业生自身的职业发展。 1.4报到后的职业角色转换与改派行为 有些毕业生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后,为了能够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在入职报到后的学生角色向职业人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对待工作懒散怠慢,怕吃苦,不虚心请教,自以为是,对待上级和同事不讲诚信,遇事推脱,不遵守企业规章制度。有些毕业生在这个企业工作却时刻想着跳槽,编造各种理由要求办理改派手续。 2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体系的构建 2.1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做好入学时的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 新生入学时是开展就业诚信教育的初级阶段,需要在课程设计和授课方式上不断创新,理论结合实际, 提升就业诚信教育质量,授课教师以自身的学识、品格、阅历影响学生,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提高学生就业诚信意识。教育部印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提出,所有普通高校均要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并明确规定将诚信作为目标职业对个人素质的基本要求列入教学内容,通过职业发展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诚信是求职应聘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从认识根源上解决毕业生不诚信就业行为的发生。把诚信就业观念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在“两课”教学中,结合《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的教学实际,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充分认识到诚信在未来职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真正懂得诚信光荣,弄虚作假可耻,在择业过程中践行“八荣八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2以第二课堂为载体,做好择业前的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 择业前的就业诚信教育是构建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体系的重要阶段。从目前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随着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矛盾的加剧,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大学生为了能够尽快找到满意的工作,在就业准备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诚信的心理和行为,这一阶段主要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个体辅导、就业心理咨询和开展各种第二课堂教育为主,具体就是设立就业诚信辅导工作室,对学生在择业前出现的各种不诚信心理和行为建立预警机制,在第二课堂课外活动教育中,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就业诚信主题班会,就业诚信征文比赛和演讲比赛,树立就业诚信榜样、诚信典型等活动将诚信教育推向深处。 2.3以诚信评价体系为主线,做好双向选择中的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 双向选择过程中的就业诚信教育是构建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体系的核心阶段。学生诚信评价体系包括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诚信纪录、诚信承诺、诚信评价、诚信档案等,是对大学生个人信用的一种评价和评估制度。由学校行政管理机构对其进行管理,并为社会和用人单位提供信用依据。同时,做好就业管理,尽量减少由于不确定性造成的就业失信行为。学校应该为学生和单位提供全面可靠的就业信息,制订严格的毕业生就业管理制度,对大学生整个就业过程起到监管作用,减少违约的可能性。道德教育不同与文化素质教育,不能“填鸭式”地只讲理论,应该突显价值主体的需要和要求,根据受教育者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其次应该在实践的层面上,激发受教育者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让学生主动去思考,怎样建立诚信,怎样使社会尽量多一些诚信,而不是一味地宣讲诚信的重要性,为什么要进行诚信教育。诚信教育要以学生为载体,让学生主动去实践诚信,才能使诚信教育真正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2.4以离校教育活动安排为依托,做好离校前的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 毕业生离校前开展就业诚信教育是构建大学生诚信就业体系的保障。在毕业生离校前,学校要对其诚信就业教育活动进行周密谋划和精心组织,引导毕业生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而坚定理想信念,吃苦耐劳、诚实守信、乐于奉献,确保每一名毕业生在离校前都能接受至少一次诚信就业教育,帮助毕业生顺利走上新的学习和工作岗位,及早完成学生角色向职业人角色的转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功立业。对即将离开学校奔赴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开展就业诚信教育,要认识到大学和社会是紧密相连的,大学生既是学校教育的主体,也是社会生活的主体。诚信原则是将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合为一体的原则,不诚信的行为除受到道义的谴责外,还要受到法律的惩罚,在就业过程中也不例外。毕业生就业的过程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签订合同、履行合同的过程,受到法律的保护,要加强对毕业生维权意识教育,把《劳动法》、《合同法》作为毕业生离校前就业诚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使毕业生能够与用人单位平等对话,保障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引导毕业生做到勇于说诚信话、行诚信事、做诚信人,养成诚信美德。 2.5以跟踪调查和回访为切口,做好离校后的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 离校后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是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的补充环节。告别校园,踏上新的工作岗位,意味着学习、工作、生活环境的转换,意味着一个正式社会成员的产生,意味着大学生拥有了一个全新的角色。学校生活与职场环境有很大差别,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工作压力显著增加,人际关系更加复杂,正是这些差别使得学生难以进入职业人状态,虽然就业诚信教育在这个阶段主要由用人单位开展,但学校应该建立大学生就业诚信跟踪调查反馈机制。构建人才培养中的就业诚信教育反馈机制,通过跟踪调查毕业生和回访录用毕业生的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入职后的思想道德状况和工作能力情况,及时汇总分析数据,对毕业生思想道德教育有针对性地起了促进作用,根据调查反馈信息,及时地调整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内容和模式。党的十八大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到了所有就业群体的首位,充分体现出党和国家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诚信自古至今都是人们交往过程中的道德准则,诚与信互相贯通,诚是信的基础,信是诚的外在表现。就业诚信关是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能否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键。当前,各高校正在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中国梦”教育活动要与就业诚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起从入学到入职全过程的就业诚信教育体系。大学时期正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黄金时期,帮助学生树立诚实守信的就业道德品格,在择业就业过程中,积极践行诚实守信的新内涵。 作者:胡建军 单位:兰州工业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诚信论文: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论文 1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面临的困境 第一,需要接受诚信教育的人群数量大,层次多。高校是一个集约化集合,而这个集合又由不同家庭影响,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个性特征,不同年级的群体组成,这就使得高校诚信教育面临着数量大、层次多的困难。 第二,诚信教育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甚至是缺失。虽说诚信是人的立足之本,是人社会生活的基本修养,但是在社会不良风气日益向高校渗透的今天,大学生诚信缺失是社会影响的间接结果,但却又是高校诚信教育迷茫的具体表现。 第三,网络等新媒体不良信息在高校的渗透。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不良信息的传播导致大学生信念动摇,立场不坚定。网络等新媒体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是一种集群化影响。 2高校诚信教育困境的解决办法 第一,重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的同步发展,简言之就是既要使学生端正思想态度,在思想上认识诚信教育,了解诚信的本质意义,又要让大学生在社会活动中切实做到诚信。使学生在思想和行动上同时诚信,不偏废。思想诚信和行为诚信共同发展,相互影响,达到互补目的。最终使得诚信能深入人心,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工作的良性基因。 第二,鉴于当前诚信教育方式主要是集中在社会道德约束的层面上,集中在喊口号的阶段,针对当前高校诚信教育模式不成熟,教育的理论研究不够的局面,为了充分发挥诚信教育的社会功能,使诚信成为大学生日后社会生存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就应该自上而下建立健全高校诚信教育模式,提升高校诚信教育的理论研究水平,提高诚信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增强诚信教育的实施力度。切实使高校诚信教育在横向和纵向功能上都有延续。 第三,积极关注社会不良风气对校园的影响。最大限度的控制不诚信向校园的渗透,最大限度的扩大校园诚信对外环境的积极影响。扩充高校环境对诚信教育的内涵解释维度。 第四,扩充诚信教育的范围,优化诚信教育的方式方法。确立诚信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强调诚信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明确诚信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功能。使学业诚信、资助诚信、就业诚信等诚信教育活动成为诚信教育的支撑手段。不断夯实、扩大诚信教育成果,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 第五,分类引导、层次化教育、个别针对是高校诚信教育的工作方针,根据大学生的年级特点、家庭背景、个性特征等存在的差异,制定适合不同层次可以接受或应当接受的诚信教育内容。继续深入优化诚信教育的积极作用,扩大诚信教育的接受范围。 第六,坚持对不诚信行为的零容忍。把诚信教育扩展到上课、作业、实验、实践等大学生学习生涯中。做好高校诚信教育的引导工作,坚持适宜的高校诚信教育原则:不容忍不诚信,鼓励诚信。努力使诚信成为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第七,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注重网络等新媒体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帮助大学生把握正确价值取向,建立大学生网络诚信考评体系和相应的信誉档案,档案详细记录大学生的诚信轨迹。将新媒体平台作为诚信教育的前沿阵地。 3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学做人、学做事、学做学问相辅相成,诚信对于正逐步迈入社会的大学生显得尤为重要。诚信教育也是大学生走向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必然过程,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有助于帮助他们对社会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和了解,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建立积极正确的人生态度,能把自己尽快地融入到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去,有助于他们准确地设计和规划自己的人生。 作者:钟奎 单位:新疆农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诚信论文:中职学生诚信教育论文 一、缺乏诚信给中职学生带来的影响 诚信就像一条纽带,连接着每个个体,而人的生活不可能是一座孤岛,不讲信用,害人害己。无数的事例告诉我们,失信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难以在各种情况下立足。人际交往中的诚信缺失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关系疏远。缺乏诚信会使中职学生在所在单位不被信任,从而使中职学生在就业中遇到种种困难。缺乏诚信,就会有损个人或集体的形象,不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破坏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中职学生缺乏诚信的原因 中职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 (1)受到社会上的弄虚作假、坑蒙拐骗现象的影响,使中职学生有了背弃诚信的思想。 (2)家庭中家长们溺爱孩子,对孩子做错的事情不管不问。在中职学生家庭中,有的家长为了让学生在家多待一天,谎报孩子生病,替孩子向教师请假,使得中职学生养成撒谎和不诚信的习惯。 (3)学校诚信教育不足也是中职学生缺乏诚信的主要原因,学校重视文化知识,而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不重视,使学生没有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 (4)中职学生自己的道德修养不高,没有良好的道德基础,也是中职学生缺乏诚信的主要原因。 三、应对诚信教育不足的方法 1.教师应当起诚信的典范作用 要充分发挥教师诚信典范的作用。教师应当以身作则,为广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学校应当下大气力开展师德教育活动,教师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师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去培养学生的诚信素养,教师不但要以自己的知识、智慧和才能来教育学生,而且要特别注意言与行、内在素质与外在形象的统一,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启迪学生、感召学生,要引导学生将诚信教育的要求内化为自觉行动。 2.加强学校道德教育的建设 学校是诚信教育的关键阵地。加强学校的道德教育能够使中职v生在讲道德诚信的学校氛围中成长,从而使中职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要把诚信教育贯穿到各个学科之中,而不能靠德育课一枝独秀。重视日常诚信品质的培养和教育,通过各种手段,让中职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熟悉诚信的内涵及做人要诚信的必要性。 3.家庭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是诚信教育的基础。家长应该正人先正己,身教重于言教,家长要求孩子做到的,必须自己先做到。这样就能使家长给孩子做出榜样,使孩子有了诚信的基础,在无形中自觉做到诚信。 4.形成一个体系 学校应当与社会、家庭齐抓共管,不能脱离社会,忽视家庭环境的影响。诚信是中职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课程,是中职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前提。家庭、社会、学校在对中职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诚信品质是中职学生一生所要学的必要课程,是中职学生完成学业、走向社会、立足社会的重要筹码。只有各方形成合力,才能使中职学生有一个良好的诚信道德培育环境。 5.在学校中建立诚信奖罚制度 诚信奖罚是个人行为社会意义的一种硬性评价和公开褒贬。奖罚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是让中职学生明白诚信缺失的后果,明白诚信做人的重要性。 6.让中职学生在生活中形成诚信的品质 生活即是教育,学校中的生活最能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观察和寻找学校中的诚信与不诚信现象,在观察和寻找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诚信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诚信的可贵,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自觉践行诚信。 作者:于金声 单位:山西省寿阳县第一职业中学校
住宅电气设计论文:住宅电气设计探讨分析 【摘要】当前电气工程设计仍然有不少问题,严重影响到了工程的建设质量,为了使电气设计能够更好地发展,需要我们加强对电气设计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住宅建筑;电气设计;探究 引言 电气设计是一项十分复杂且重要的工作,主要是为居民、商业及工业提供输电、变电及配电服务,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用电安全。所以,对电气设计工作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一定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设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重视相关问题并进行研究,才能够对电气设计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准确控制,在了解根本原因的前提下,及时找到有效的对应策略,解决电气设计中存在的各项问题,提高自身电气设计工作质量和专业素养。 一、住宅电气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1、没有依照相关设计规范进行 在电气设计过程中有一定的标准,如原则性、约束性、规范性等等,在实际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几年在实际工作中,有非常多的电气设计人员都不依照相应的设计规范来完成电气设计。 1.1计算用电负荷。实际工作中常出现电气用电设备数量较少但是容量大的状况,因此在计算用电负荷时,要严格按照电气设计的规范要求,采用二项式法进行计算。有些单位在设计中并不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电气设计,更多的是依靠自身设计习惯对电负荷进行系数计算,使得很多计算结果与实际用电负荷量相比都要小很多,造成电气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1.2电气设计的安全性。电气设备与普通设备不同,一旦发生故障会造成严重影响,并且危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电气设计的安全性十分重要。设计人员要对设计电气设计中出现设计人员需对相关问题进行失误成因收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总结,如有必要需对相关典型电气设计安全问题进行案例记录和分析。例如,某供电企业在为某小区居民提供居民用电而为其安置电缆,在设计初期忽视了电缆线埋深要求,后来该区进行天然气管道重修,致使部分电缆损坏,严重影响了该区居民安全用电。 2、关联设计之间缺乏协调作用 电气设计是整个电气设计在整个电力供应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主要内容包含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等分段项目内容,各个项目都是分段独立存在的项目,各工程之间都有联系。因此在设计时,需要把握连接点的细节问题,对具体的施工方式加以研究,确定其是否能完全满足安装要求。然而在实际的电气设计过程中,许多设计方案上仅仅只注明相关环节的设计问题,而没有进行更加细致的工作,并且在与之相关的基础工程、杆塔工程或架线工程施工施工图纸上没有标注。关联设计之间缺乏协调作用,会造成实际施工中出现工序冲撞的情况。 3、控制方式和设备选择缺乏科学性 依据相关调查统计,笔者发现较多电气设计人员都习惯采用降压起动。但是在实际电气设计中,选择电机起动方式应该考虑是否会对其他设备造成不良影响,并且起动时产生的大电流冲击下,母线产生的压降是否过大等因素,否则起动功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虽然在变压器的负载率方面,平方值等于铜损和铁损时是最好的,但是许多设计单位在以此为标准选择变压器容量,并不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导致计量容易普遍较大,许多变压器在运行时都处于半载状态,进而极大程度的浪费施工和运营成本。 二、住宅电气设计的策略探究 1、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 只有从全局性的角度出发,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才能全面的、科学的、合理的控制电气设计过程,从而提高电气设计质量。质量控制体系应该涉及到所有的工作人员和所有的施工环节,并且使每一个分项工程管理部门之间保持和谐的交流沟通,保证建筑施工信息与意见都能通畅传播。 2、对于基础工程各项目的设计应当依循设计理念和设计要求 主要还是加强电气基础工程设计施工单位的选择。电气设计单位应该采取公开投标的方式选择符合投标条件的施工单位参加,并且对参加的设计单位进行严格审查,了解设计单位是否具备相应的施工资质及信用状况。通过严格的招投标环节,为电气设计工程选择可靠的施工单位,从源头解决电气设计可能出现的问题。 3、根据实际情况按时审查图纸,保证电气的设计合理 电气设计的工作需要充分地掌握和了解实际的工程环境状况,不能够脱离实际的情况去理想化地进行设计。因为电气设计不是一项独立工作,当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和很多分项的工程设计去关联,所以,在实际设计的工作中,需要根据建设工程实际的进展状况,对设计图纸采取反复的审核,如果发现设计方案里有欠缺的问题,应该及时对设计人员进行组织依据实际情况去修改,以保证电气的设计和其他的分项工程工作相互吻合、和整个工程的环境相融合,从而保证电气设计的方案可以更科学、合理,也可以为工程后面的施工减少了很多麻烦。 4、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与规范要求进行设计 在进行电气设计工作前,要对实际工程环境的状况作一个非常全面的了解,掌握实际情况与规范要求之间的联系,杜绝设计图纸与实际情况脱节现象。在整个电气设计的过程中会参与到很多工程分析,它并不是一项具有严格独立性的工作,它还需要充分考虑建设工程的整体进度,在电气图纸设计完后要进行反复的修正和调整,一旦发现问题就需要根据具体工程情况进行更正或者修整,保障整个电气设计与关联工程相符合。能适应整个工程环境。设计人员要保证电气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性,尽量避免在工程的后续施工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5、业主关于设计单位的选择 业主方应该按照招标的方式去进行设计单位的选择,并且要对参加竞标的设计单位去实地考察。此外,当签订合同的时候,业主需要采用一些措施让设计单位保证设计的质量。与此同时,建设单位关于那些递交投标文件的单位要进行严格审查,查看投标的单位是否具备相关的设计资质,在以前的工作中有没有相同类型的工程设计经验,在已完工或者正进行的设计工作的主要业绩怎样,另外,建设单位还需要对投标单位信用的状况进行一定的了解,在以前的设计里有没有出现过明显的质量问题。依靠严格招投标的环节,给电气设计的工程选择最可靠的设计单位。 6、电气设备的合理配置 6.1高压送电线路杆依据受力特点可分为直线型和耐张型,在电气设计中对于高压送电线路杆的选择应当结合当地地理情况、供电需求等多方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合理选择高压送电线路杆塔的型式和结构。就地理特征而言,对于平原或者是丘陵等施工较为便利的地域,电力设计应当优先考虑预应力混凝土杆,而对于施工较为困难的山区,则可采用三角或四角铁结构。 6.2许多设计人员在电气设计中忽视了防雷计算的重要性,仅仅根据设计经验确定防雷等级并不合理。应该严格按照要求计算建筑物的年预计雷击次数,科学合理的确定防雷等级,并且设计恰当的防雷装置。 结束语 电气设计作为一项非常复杂并且责任巨大的工作,电气设计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建成以后使用的功能。在具体的工程施工中应当根据实际的情况及时地审查图纸,以保证电气设计的合理;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去促进电气设计的优化。此文中所提到的关于处理电气设计问题的观点希望对同行业的技术人员能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住宅电气设计论文:探讨民用住宅电气设计要点分析 摘要:电气工程是住宅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电气设计又是电气工程的重要部分,直接关系到住宅的质量、工期、投资和预期效果。本文通过分析总结,就影响住宅电气设计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就民用住宅电气设计要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住宅电气;设计;措施 前言 随着电气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带来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力,所以现代社会人们离不开电气。电气的到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许多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因此,住宅电气设计这一重大问题需要我们加强关注。并根据不断变化发展的要求,制定合理的新理念,不断进行改革更新。 一、现代住宅电气设计存在的问题 1、目前,住宅设计大量选用模数化配电箱,其中大部分型号是PZ30,但PZ30 是不应该在住宅中使用的。因为,PZ30 和PZ20 是同时开发的两个系列,分别按两种使用场合设计的,PZ20 按非熟练人员场合设计,主要用于家庭和类似场所;PZ30 则按熟练人员使用设计,主要用于工业场所。因此,只要电气间隙爬电距离足够,很多三相系统PZ20 能代替PZ30 系列。由此可见,PZ30 不应在住宅中使用。 2、暗敷线路按最近路线敷设时,由于住宅的面层比较薄,线路管线交叉不易处理;另外照明线路通常利用顶棚灯的接线盒进线分线,在住户铺设木地板时,往往将敷设在地坪内的管线打断,造成电气不安全和使用的不方便。暗敷线路沿板孔、墙缝垂直或平行于地面敷设,就可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因为管线交叉可以在墙缝中解决,而照明线路则在墙的拐弯处利用接线盒进行分线,而非顶棚灯的接线盒,这样住户也可根据《住宅使用说明书》中的配电平面图,了解进入灯具线路的具体方向和位置,从而避免在铺设木地板时将管线打断。 3、由于住户搬进住宅后一般会装修,为避免浪费,只在灯位处布置灯座。我国正在大力推广实施绿色照明工程,对于家庭来说,紧凑型荧光灯是取代白炽灯的最好选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卡口灯座在更换光源时,稍不注意,就会电着人,加之紧凑型荧光灯的灯头是螺口,不能用卡口灯座,所以在住宅设计时应选用螺口灯座,以确保住户使用安全和方便住户更换光源。 4、忽视浴室的电气安全措施,在浴室发生电击事故的危险机遇特别大,因为潮湿人体的接触电阻大都非常小,所以很小的接触电压也会发生严重的电击事故与死亡事故。由于这一缘故,浴室被称为电气安全的特殊场所,但我国却至今没有特殊场所的国家电气标准,仅在行业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92)(以下简称《民规》)有一些电气安全措施的规定。 二、民用住宅电气设计要点分析 1、每套住宅的用电负荷确定及电度表规格 随着广大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电器设备的增多,居民生活用电量急剧增加,每套住宅的设计用电负荷应适当留有余量,考虑未来10- 15 年居民用电负荷的增加。《住宅设计规范》规定了一、二、三、四类型住宅的用电负荷和电度表规格,这些规定仅是用电基础要求,目前大面积户型的住宅越来越多,其住宅面积也远远超过了规范中的规定的面积,对于这种大面积户型的住宅,宜按规范确定设计用电负荷。 2、从配电箱出来的分支回路主要有空调电源插座、电源插座、照明、厨房电源插座、卫生间电源插座等。而目前在住宅中,起居室、卧室都会有空调,根据空调器负荷大小,空调回路应有2 个,回路数量一般不少于5 个,分支回路导线截面不应小于2.5mm2 铜芯绝缘导线,导线基本上都采用铜芯绝缘线穿管或电缆暗敷设方式,穿线管采用符合阻燃性能要求的PVC 管,严禁导线直埋墙敷设。除了从配电箱出来的回路外,还有有线电视、电话线路,至少有七路管线进入居室,其中这七路管线中除照明是在顶板辐射外,其余管线均敷设在地面垫层内,彼此交叉是不可避免的。暗敷线路按最近线路辐射时,由于住宅的垫层比较薄,线路管线交叉不易处理;另外照明线路通常利用顶棚灯的接线盒进行分线,在住户铺设地板时,往往将敷设在地坪内的管线打断,造成电气不安全和使用的不方便。暗敷线路沿板孔、墙缝垂直或平行地面敷设,就可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因为管线交叉可以在墙缝中解决,而照明线路则在墙的拐弯处利用接线盒进行分线,而非顶棚灯的接线盒,住户可根据配电平面图,了解进入分支回路的具体方向和位置,从而避免在铺设地板时将管线打断。 3、 配电箱的布置 在配电箱设计中,除要标明配电箱每部电气元件如断路器、隔离开关等型号,还要明确配电箱本身的型式,所选的配电箱应适合用于住宅楼内,配电箱相对体积较大,内装电气元件,又有不少管线敷出,设计时对其位置的确定更要考虑周全。一方面要对照水专业图,协调好配电箱的安装位置,防止两个专业都看中了同一面墙,配电箱与消火栓箱位置重叠。 在住宅电气的设计中,通常是将两户(普通多层住户)的户表箱置于楼梯间,而随着每户配电线的增加,必然造成楼梯间管线增多,给施工带来麻烦,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在户表箱内放置电度表、燃气和冷热水的室外计量表,将每户的分支回路开关置于户内配电箱,户内配电箱应装于室内易操作的地方,这样做首先是要以将集中于楼梯间的管线分散来布置,其次是可以使入户的管线简单,其余的管线则完全在室内布置,再次是为住户的操作带来方便。在设计中可以考虑在冷热水表和燃气对应位置的墙上留86 型接线。然后在预埋线至室外户表箱,如果用户需要安装只要接上线就可以了。 4 、室内灯具、插座及开关的布置 灯具的布置要与建筑专业相结合,在做灯具布置前,首先向建筑专业了解住宅是否做吊顶,住宅的高度等。灯具应靠中间布置,避免灯具的布置靠近结构架。灯具的基本功能是提供照度,要注意荧光灯比白炽灯光较高,直接照明比间接照明灯具效率高,吸顶安装比嵌入安装灯具效率高,还有注意灯具遮光材料的透射率及老化问题,应选择光效高、寿命长,功率因数高的光源、高效率的灯具和合理的安装方法以保证照度并节约用电。要注意保持各部分亮度平衡,营造舒适的气氛,住宅仅有均匀照明会显得呆板,要根据室内装修确定照明的中心,合理利用吊装花灯、壁灯、筒灯、射灯以及不同光源的光色创造居住环境。 5、电视、电话出线口的设置 伴随电视技术的发展和光纤的使用,其进入家庭已经非常普遍,并且现在一台电视已经不能满足要求,有的家庭有两台或三台电视,而且图文电视、购物电视等也已经开始进入家庭,因此在起居室及每个卧室均应设置电视出线口。电话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在一般的家庭需要1- 2 部电话,并且每个房间均要设置电话,因为住宅电话为同一个号,住户一般需要自己关机,因此设计中应将电话线引入居室后,再分引至各个房间的电话出线口,由用户自己来完成内部电话的连接,同时在工程设计中每户预留两对电话线。 6、防雷装置 建筑物应尽可能利用建筑物金属导体作为防雷装置,这样可以更好地平衡室内的电位,起到很好的均压效果,更有效地保护建筑物内的设备和人身安全;但是要注意的问题是在地下水位很高的时候,建筑物内的钢筋外常包裹有塑料、橡胶等防水材料或沥青质防水层,这时钢筋与大地已经是基本绝缘的。因此,应在建筑外面四周敷设闭合状的水平接地体作为建筑物的接地装置,这样才能满足接地电阻值的要求。 结束语 总之,作为设计人员,对住宅电气设计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尽量使电气设计做到安全、可靠、合理、方便,以减少和避免住宅电气事故和电气火灾的发生。 住宅电气设计论文:普通民用住宅电气设计的新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飞速发展, 住宅电气设计也逐步往复杂化、精致化发展,新产品、新技术及新的电气系统不断涌现,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安全、可靠、美观、方便、灵活等等要求,本文主要阐述了住宅电气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以供参考。 关键词: 民用住宅 电气设计发展 前言 作为人类生存基本需求之一的住宅,已逐步从安居型向小康型发展,实施文明居住。为此,对小康住宅的电气设计提出了新的思路。现代化的文明居住区对过去没有实施,或者实施甚微的电气安全及住宅信息化、智能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建筑电气设计内容必须更新、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居住也有新的理念和要求。 一、住宅暖通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 目前,暖通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基本上采用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简称BAS 或 BA 系统。BA 系统是智能建筑的特征之一,也是建筑节能的有效途径之一,节能效率达 10%-30%。系统接口节能设计:BA 系统工程师应与暖通空调系统、强电系统工程师密切配合,以优化系统的接口设计。主要包括:检测参数与传感器的选择;风、水、蒸汽阀门管径的计算;电动调节节阀的流量特性选择;电力与照明配电柜的一次、二次接线原理图设计;与独立运行控制系统的通信接口设计。节能控制优化设计措施:BA 系统控制方案的优化应将节约能耗和提高控制水平放在首位,对系统的结构和参数进行最佳匹配,使整体效能最佳。例如,PID 控制策略下的参数优化应考虑被控对象和环境条件等因素。从整体上讲,暖通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应考虑下列策略:机电设备启停优化控制;变风量、变流量系统最优控制;冬夏季部分负荷时水泵分设控制;与冰蓄冷相结合的低温送风系统控制;参数设定节能控制,包括温度标准设定、焓值控制、利用室内 C02 浓度控制新风量等。 三、照明系统节能设计与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 照明系统的能耗非常大,约占建筑总能耗的 15% ~30%。现行国家标准为(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新标准提高了照度水平和照明质量。在住宅设计中,应采用如下系统设计节能措施:采用独立运行的二线制控制系统;采用 BA 系统,将照明系统作为 BA 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设计,这一系统适用于大空间场所的集中控制;荧光灯功率因数应补偿至 0.9 以上,根据应用场所特点选用节能型电感镇流器或电子镇流器;照明负荷为单相负荷,要尽可能平衡分接相序;利用采光板的昼光照明设计;应用声光结合控制装置及宾馆客房用节电装置。 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其优点是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应用场所主要包括 : 建筑物部分用电设备;环境照明,如庭院灯、草坪灯等;道路照明、体育场照明等。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用电负荷的性质、大小及每天工作的时间;系统输出的电压等级;阴雨于气时系统连续工作时间;建筑物所在区域的太阳能辐射量和日照时间;太阳能电池板的安装位置和抗风荷载的措施。 二、浴室电气安全 在浴室潮湿环境中,人体的接触电阻非常小,因此浴室内发生电1 强电配电箱禁止与浴室共用墙体如果共用墙体, 配电箱所在墙的另一面往往是浴室的 0、1、2区,按照现行规定“在 0、1 及 2 区内,不允许非本区的配电线路通过;也不允许在该区内装设接线盒”。,配电箱如与浴室共用墙体,不可避免会有电气管线穿越浴室,并且因潮湿而产生漏电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应禁止这种做法。 2、在浴室内安装插座及接线盒应符合有关规定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条规定:“在 0、1 及 2 区内,严禁装设开关设备及辅助设备;任何开关和插座,必须至少距淋浴间(或整体淋浴房)的门边0.6m以上”恰好是这一点有不少设计师忽视了,常在 1、2 区内安装带防溅盒的插座供给电热水器、电吹风、排气扇等用电设备,如果浴室面积较小时,这种情况就更容易发生。还有一种情况也应注意避免: 在浴室内安装了由安全超低压供电的按摩浴缸或淋浴房,但是其 AC220V供电插座仍然装在 1、2 区内。因此必须做到:浴室内电热水器、电动按摩浴缸或淋浴房的电源插座的安装高度应高于 2.25m, 除非该插座安装位置距淋浴盆边缘 0.8m以外或距淋浴喷头 1.2m以外。 3、浴室采取局部等电位联结时应注意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浴室内原无 PE 线,浴室内的局部等电位联结不得与浴室外的 PE 线相连, 因 PE 线有可能因别处的故障而带电位,反而能引入别处的电位。如果浴室内 PE 线,浴室内的局部等电位联结必须与该 PE 线相连。另外,因为同一理由,建议进入浴室的电气穿线管应采用塑料电工管,不应采用钢管,即使套内穿线管都采用钢管,在进入浴室时也应改为塑料管,避免因他处故障而通过钢管引入电位,而这一点现行《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并没有做规定。 三、住宅建筑进线总开关的设置 1、住宅进线总开关处漏电保护功能的设置 现行《住宅设计规范》规定“:每幢住宅的总电源进线断路器,应具有漏电保护功能”,按规范条文的字面理解,应在进线总开关处设置漏电保护功能,但是对板式住宅楼来讲,有多个楼梯位,一般在中间楼梯位的底层设置总配电箱,再由总配电箱配出分支回路至每个楼梯位的集中电表箱,如果在总配电箱的进线开关处设置总漏电保护器,在用电容量较大情况下,线路和设备的正常泄漏电流也较大,势必难以满足《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GB13955-92)中的规定“选用的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不动作电流,应不小于电气线路和设备的正常泄漏电流的最大值的二倍”,可能导致误动作而造成大范围停电,并且找出故障点很困难。一种较好的做法是:在总配电箱的出线开关处设置漏电保护器,这样既缩小了故障范围,又满足规范要求。对于高层住宅而言,一般由电气竖井内的竖向干线电缆或预分支电缆供电,建议在楼层集中电表箱的总开关处设置漏电保护器,也可满足以上要求。 2、住宅建筑进线开关处应设置隔离电器 上述对于《住宅设计规范》中“每幢住宅的总电源进线断路器,应具有漏电保护功能”的规定,基本都能遵照执行。但应注意的是《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规定“由建筑物外引入的配电线路,应在室内靠近进线点便于操作维护的地方装设隔离电器。”因此,该断路器除应具有漏电保护功能外,还应有隔离功能,否则应加设隔离开关。 四、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与合理选择变压器 优化用电负荷计算与负荷分配,选择最佳变压器负载率,从而降低变压器容量,减少变压器损耗;采用集中或分散方式进行无功补偿,提高低压侧功率因数,使其大于0.9,减少变压器损耗及配电线路损耗;合理确定配电点位置,配电间或配电柜应靠近负荷中心,从而减少电压损失与电能损耗;控制各类非线性用电设备所产生的高次谐波。降低高次谐波值,减少变压器、电动机、线路等的电能损耗;采用峰谷调节能量控制。 变压器作为配电系统的基本设备,其损耗大约占总耗量的 6%,主要分为铁耗和铜耗,铁耗又称为空载损耗,与负荷大小无关,仅与铁芯的制作材料和制造工艺有关,故一般来说,最好选择节能型变压器。铜耗与负荷的大小有关,故在选择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时,应根据负荷运行的时间性变化,相应的选择变压器的运行参数与台数,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耗。 结束语 总之,电气设计是极其重要的,在设计阶段各专业设计人员应该考虑周全,对该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及相关的专业要求应有充分的了解。由于一般住宅没有专门技术安全部门负责电气线路的维护管理,加之住户大多对电气知识知之甚少,所以住宅往往是电气事故和电气火灾多发场所。希望设计人员能在设计中考虑周全,使人们的生活空间更加安全可靠。 住宅电气设计论文:住宅电气设计浅析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住宅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电气设计是其重要部分,本文主要就住宅电气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住宅电气;设计要点 一、住宅电气设计的原则 1、安全性原则 建筑电气设计的安全性整个建筑所重视的重要部分,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于住宅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电气是关系着人们居住安全的关键所在,直接威胁着其生命财产安全,因此,进行电气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把握好安全性的原则。 2、人性化原则 当前,社会的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无论是什么工作都与人息息相关,都是围绕着人来进行的,尤其是住宅电气设计更是与人息息相关的重要内容,所以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也需要进一步将人性化原则充分考虑在内,认真听取住宅居民的相关意见,促进住宅电气设计的有效性。 3、因地制宜原则 住宅电气设计的因地制宜性的原则,主要就是需要按照当地住宅的具体情况,并与当地的气候以及地形等特征,进行科学合理的电气设计规划,促进电气设计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二、住宅电气设计现状 针对住宅小区建筑电气设计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等加以分析,是促进工作完善和增强的关键点,在实践工作之中应当加以重视。当前相关工作的缺陷存在于多个方面之中,诸如电气设计的问题以及用电的问题等之间存在的矛盾性,故加强对现状的分析,必将是促进工作全面改善的关键点。设计者在设计住宅电气时,使用的模数化配电箱大部分都是PZ30,但正确使用的模数化配电箱应该是PZ20,它适用于家庭和类似家庭的场所,而PZ30则适用于工业场所;其次,由于不专业的设计者在墙内所布置的导线直径较小,致使有些家庭在使用大功率电器设备时由于电压过低而不能正常工作,严重的甚至还可能引起火灾。还有很多电气安装比较混乱、电气设计不规范等因素也会导致危险事故的发生【2】。在家庭中,电器的正确使用关系到家庭成员每个人的人身安全,有些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对自身安全很重视,但他们却忽略了在日常生活中对电器的正确使用。例如,某些住宅居住时间久了,屋内电气设施陈旧得难以使用,他们没有与物业反映就自行采用直敷布线来进行配电改造设计,但却毫不知道这样垂直敷设的导线是没有符合国家正确使用电的标准;他们用紧凑型荧光灯代替白炽灯,而只在灯位处布置灯座,但在某种情况下,卡口灯座在更换光源时极容易使人触电;另外,住户比较忽视浴室中的电气安全,容易发生危险的电击事故。 三、住宅电气设计要点 1、用电负荷的设计 住宅电气设计在实际的工作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用电负荷的设计,一般来说,家庭用电是现阶段社会用电的主体,并且存在“早高峰”和“晚高峰”。例如,在清晨的时候,家庭用电主要集中在为孩子做早饭或者是一些家务当中;当夜晚来临,家庭聚会或者是宴请宾客,再或者是洗澡、洗衣服等家务都会用到很多的电力资源。此时的用电负荷设计必须结合客观实际来进行,一方面要保证住宅建筑电气设计的安全,另一方面要保证负荷承载力有所提升,不会因为某一个“点”的触发,导致整个设计系统的崩溃。表1是现下用电负荷标准及电度表规格。 2、电源开关回路的设计及导线选择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与千家万户的生活和工作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电源开关回路的设计及导线选择,是目前的一个重点与难点。本文认为,今后的工作应该依据国家的相关规范来决定,例如,每套住宅的空调电源插座、电源插座与照明,应该按照分路设计的原则来进行;另外,厨房电源插座和卫生间电源插座应该设计独立的回路,防止在特殊用电情况下,造成电源开关回路的问题。除了电源开关回路以外,导线的设计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从主观上来说,导线选择会影响到住宅建筑电气设计的成果;从客观上来讲,导线的选择需要结合很多的因素,例如温度、环境变化等等。本文认为,目前的地热采暖系统要求进水温度不超过65℃,导线的敷设环境温度较高,当环境温度为50℃时,会比通常情况下的25℃时的导线载流量减少10A左右,相当于导线自动降低一个等级的载流量。从以上的阐述来看,导线设计必须在长度和宽度上进行有效的设计,避免出现不良事故。 3、系统插座设计与安装 住宅插座设计是住宅电气设计的重要环节,随着家用电器多元化发展,住宅家用电气设计中家电种类也繁多,这便对其中的插座设计与安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气系统插座的安装需要参照插座高度与线路布局等要素进行住宅电器的安装,其中尤其要注意微波炉、油烟机及冰箱等电器插座的设计与布局。笔者基于住宅电气设计规范与实践应用,进行了相关电气的插座安装最佳高度标准,其中微波炉插座最佳高度为1.6m左右,油烟机插座最佳高度为1.7m左右,而冰箱插座安装的最佳高度为0.3-0.5m之间,关于挂式的空调插座的最佳高度为2.4m左右,对于其它家用电器的插座中安装高度低于1.8m的插座都要安装相应的具有安全性能的插座【3】。 4、住宅建筑弱电系统的设计 4.1 楼宇对讲系统 随着住宅建筑电气设计的不断发展,楼宇对讲系统更加普及,很多的住宅小区都在设计更加优良的楼宇对讲系统。就客观实际情况来分析,每套住宅应该留门铃管路,高层、中高层住宅应该设置楼宇对讲系统。设置楼宇对讲系统可以提供一个相对更加安全的封闭环境,以此来满足住户的需求。楼宇对讲系统在今后的设计当中,需要达到以下几点要求:第一,楼宇对讲系统必须能够实现24小时无阻碍对讲。住宅建筑电气设计的目的在于,更好的服务广大住户;第二,楼宇对讲系统在实际的工作当中,需要向广大用户争取意见。无论是住宅还是电气,最终的服务对象都是各种各样的住户,每一位住户的诉求点都不同,要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提升电气设计的有效性,实现楼宇对讲系统的全面实效。第三,在日后的相关工作中,楼宇对讲系统必须结合整个住宅建筑设计的总体要求来进行,不能阻止其他电气的正常运行。从以上的表述来看,住宅建筑电气设计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需根据客观和主观上的要求来进行。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设计存在固定的框架和规范,不能单纯凭借技术和设备来实现突破,那样只会导致在最后的工作中,埋下较大的安全隐患,仅仅需要一两个不良操作,就会引发重大的安全事故。 4.2 电视系统 住宅建筑电气还需要在电视系统方面努力,一般来说,有线电视系统的线路应该预埋到住宅套内,并且满足有线电视网的相关要求,一类住宅每套应该设置1个终端插座,其他类别的住宅每套需设置2个。电视系统对广大的住户来说,是生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电视会对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更加清晰的信号和电视系统,已经投入到了生产之中,电视系统需结合技术上的优势以及当下的发展来进行设计,既要满足住户的需求,还要避免对其他的电气设计造成损害。电视系统的设计可以在今后的相关工作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对电视系统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看看哪些地方的发挥空间较大,哪些地方的发挥空间较小,遵循扬长避短的原则来进行设计;第二,电视系统不能“独占鳌头”,必须在多个方面努力,帮助广大的用户实现更多的享受;第三,电视系统需要与其他的电气设计进行全面融合,仅仅在单一方面努力,并没有办法取得理想的成果。 结束语 住宅电气设计水平与人们的生活水平息息相关,只有住宅电气设计水平得到有效保障,才能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具有高质量的居住环境,从而更好地提升住宅建筑功能水平的有效提高。 住宅电气设计论文:民用住宅电气设计应用 摘要 :本文阐述了住宅小区建筑的电气设计。 关键词 :配电系统 照明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有关供配电、照明、消防、防雷接地、通信、网络等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建筑开始走向高品质、多功能领域,并进一步向多功能的纵深方向和综合应用方向发展。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某住宅小区住宅楼,共两个单元,地下一层,主要为储藏室,一到六层均为住宅。 2、设计要求 设计需做到方案合理、技术先进、运行可靠、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还要简捷实用、便于操作、管理和维护,减少综合投资。 3、设计原则 本次住宅的设计突出“以人为本”和“节约电能”的设计原则,在设计中做到安全、节能、经济、方便、美观、适用、便于安装与维修,还要具有适应时代的发展可拓展性。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提高设计的起点,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并积极采用经过国家认定推荐的新材料、新产品和新的技术成果,提高住宅使用的科技含量,满足人们对住宅功能增长的需求。 4、设计内容 本设计共主要包括强电部分设计、弱电部分设计。强电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低压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的设计,其中包括负荷计算、照度计算等。 弱电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电视系统。 5、配电系统设计 5.1 负荷等级及供电要求 本工程为三类民用建筑,照明用电均为为三级负荷。 5.2 设备选型 5.2.1电缆选择原则 一是根据计算负荷电流选断路器整定值; 二是根据断路器整定值选电缆; 三是导线及断路器选择时要前后级之间相互配合,前一级断路器整定值至少比下一级断路器整定值高一级;四是动力设备考虑自启动影响,断路器整定时要选高一级数值。 5.2.2选择结果断路器的选择根据以上负荷计算设备选型 (1)用户配电箱内断路器的选择,照明回路断路器选BMN-32/1P-C16。普通插座回路断路器选BMN-32L/1P+N-C16 30mA/t≤0.1s。厨房插座回路断路器选BMN-32L/1P+N-C20 30mA/t≤0.1s。卫生间插座回路断路器选BMN-32L/1P+N-C20 30mA/t≤0.1s。空调插座回路断路器选BMN-32/1P-C20。 住户配电箱进线处断路器选BM-63/2P-C32+MV+MN。 单元配电箱内断路器选BM-63/2P-C40。单元进线总电缆处断路器选SBL-200C/430-150A 300mA/t≤0.4S。地下室进线处断路器选BMN-32/1P-C10。 (2)线缆的选择,室内导线:照明BV-2×2.5-PVC16,插座BV-3×4.0-PVC20。单元配电箱到终端箱导线选BV-3×10.0-SC25。进线电缆选YJV22-4×50-RC100。 (3)配电箱的选择,住户强电配电箱选800*800*200。单元楼配电箱选300*200*150。局部等电位端子箱选200*120*60。 5.3 配电方式 对配电间的配电宜采用下列方式之一。一是工作电源采用分区放射式,备用电源也采用分区放射式。二是工作电源和备用电源都采用由首层到顶层垂直干线的方式。三是工作电源采用分区树干式,备用电源取自应急照明等电源干线。 本工程配电采用分区放射式。 6、照明系统设计 6.1 总则 电气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是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环境条件对照明设施有很大影响。要使照明设计与环境空间相协调,就要正确选择照明方式、光源种类、灯泡功率、照明器数量、形式与光色、使照明在改善空间立体感、形成环境气氛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6.2 照明光源选择原则 发光效率高;显色性好,即显色指数高;使用寿命长;启点可靠、方便、快捷;性能价格比高。 6.3 照明灯具选择 灯具的主要功能是合理分配光源辐射的光通量,满足环境和作业的配光要求,并且不产生眩光和严重的光幕反射。选择灯具时,除考虑环境光分布和限制眩目的要求外,还应考虑灯具的效率,选择高光效灯具。 在各类灯具中,荧光灯主要用于室内照明,汞灯和钠灯用于室外照明,也可将二者装在一起作混光照明,这样做光效高、耗电少、光色逼真、协调、视觉舒适。 6.4 照度和照明方式选择 依据建筑照明设计规范选择照度是照明设计的重要问题,照度太低会损害视力,不合理的高照度则会浪费电力。选择照度必须与所进行的视觉工作相适应。在满足标准照度的条件下,为节约电力,应恰当地选用一般照明、局部照明和混合照明三种方式,当一种光源不能满足显色性要求时,可采用两种以上光源混合照明的方式,这样既提高了光效,又改善了显色性。 6.5 照明负荷平面布置设计原则 6.5.1每一照明单相分支回路的电流不宜超过16A,单支回路所带灯具(插座)数量应满足相关要求,一般最多可以带灯具20盏,插座10只 6.5.2每个照明开关所控光源数不宜太多,体育馆、影剧院、候机厅、候车厅等公共场所应采用集中控制。6.5.3供电半径应满足要求,一般不超过30米。6.5.4插座不宜和照明灯接在同一分支回路。6.5.5尽量使三相所带负荷平衡。 7、电视系统 7.1 干线部分设计 干线传输部分是把前端接收的电视信号传输给用户分配系统的一系列传输设备。为了向各地点传输符合要求的信号,传输网络的结构可以是星形、树形或是星-树形,在某些场合也可以采用网形或环形结构。电缆对信号的衰减基本上与信号频率的平方根成正比,故有时需要加入均衡器以补偿干线部分的频谱特性,保证干线末端的各频道信号电平基本相同。 7.2 室外线缆管道设计 管道可采用钢管、混凝土预制管或硬质PVC管,孔径应不小于80mm。钢管壁厚应大于4mm,PVC管壁厚应大于4.5mm,钢管应进行防腐处理,埋深应不小于0.8m(冻土层以下)。由于建筑物可能下沉,进出建筑物的管道应选用钢管。与热力管道交叉的地方,不宜采用硬质PVC管,车行道以外的地方可以使用硬质PVC管。 7.3 电缆分配网络设计 有线电视前端信号经放大器进入分配网络,前端信号进入一层的分配器,再由分支干线(SYV-75-7视频线)引至各楼层的分支器,再通过用户线(SYV-75-5视频线)到各个终端的有线电视插座。 进线口的设置,一是多层式住宅楼及板式高层住宅楼,可根据线路设计要求按一处以上进线组织暗管系统。二是楼外应设手孔,由手孔引至住宅建筑内放大箱的管道,孔径应不小于40mm,数量应不少于2条。 7.4 分配器、分支器的设计 信号主轴线的末端不得使用分配器;分支器的串联不得超过6个;分配器到每户的终端盒应采用单独的暗管设置,不得与其他住户终端盒相串接; 一户内多终端口的设置方式可采用户内分配方式。 分配器的输出端不能开路,否则会造成输入端的严重失配,同时还会影响到其他输出端。在系统中当分配器有输出端空余时,必须接75Ω负载电阻。 7.5 用户终端的设计 应同时具备TV输出口和FM输出口;应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和防潮防腐性能;应符合国标规定的安全要求;用户终端电平要求满足(68±4)dB;每套住宅应最少设计一个终端,高标准住宅可按实际需求对终端数进行设计安排,并应设置在每套住宅的起居室或卧室内。用户盒暗敷距地 0.3 米。 7.6 同轴电缆选择及穿管管径 一是用户分配网中使用的同轴电缆均采用物理发泡电缆;二是分配放大器输出端连接的分配器的分路电缆距离较长,宜采用-75-9、-75-7的电缆;分支器、分配器和用户终端之间的连接宜采用-75-7的电缆;三是楼内暗管系统应全部采用钢管;四是只敷设一条-75-9型电缆时,应采用内径≥25mm的钢管。 8、结束语 建筑电气技术是以电能、电子、电器设备及电气技术为手段来创造、维持和改善人民居住或工作生活环境中的电、光、声、冷和暖环境的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的技术科学。进行民用建筑建筑电气的设计,并满足保障人身、设备及建筑物安全、供电可靠、电能节约、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 住宅电气设计论文:住宅电气设计及电气防火研究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各类家用电器逐渐增多,一旦发生火灾,损失巨大。改善居住环境,完善住宅使用功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当前社会可持续发展倡导的主题。因此,要求电气设计在完善住宅电气设备使用功能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以人为本的安全设计理念。文章从对电气火灾分析入手,剖析了家庭电气火灾的原因和紧迫性,探讨了居民住宅的电气设计,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插座系统,照明设计 ,接地防雷 1 电气设计的概念 电气设计简单的看是一个从构思的表达到反思,然后再构思表达再反思,并最终形成一个合理的、完善的建筑电气布局和网络式架构构思。从这个过程上看,首先电气设计应当符合用电力传输的一般规律,然后再符合日常用电的需求,实际上电气设计就是一种用电理念的体现,这样的理念是根据建筑的用途来表达的,而且设计的内容是不断的被完善的。 2 住宅电气设计的现状 目前来看,住宅用建筑的电气安装情况比较混乱,主要是因为电气系统在设计的时候就没有做到规范和严格,很多住宅在电气设计时没有考虑到电气使用数量增加和系统升级的需求,尤其是对一些大容量的电气产品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这就导致了电气基础设备在某些情况下不能够适应电气使用的需求,导致出现导线线径小、电压低影响了家用电气的使用,严重时还会引发危险。 另外,电力需求的市场化,也推动了居民电力消费的提高,合理的设计住宅建筑的电气系统,不仅可以保证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可以方便电力部门对用电计费的统计,更给居民带来方便。如: 将电力计量表统一规划,安排在合理的位置,方便电力系统检验和维修,就可以给电力工作人员提供方便,也可以不必打扰居民的正常生活。 3 电气线路的设计 (1)导线的选择 导线的选择主要是确定导线的型号和规格,其原则是既能保证配电的质量与安全又能节省材料,做到既经济又合理。其中导线型号应按使用工作电压及敷设环境来选择;导线的规格(导线截面)可按下列要求进行选择:一是,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为防止出现断线事故,导线必须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一般照明回路计算电流较小时(<10A),其导线都应按机械强度选择。二是,能确保导线安全运行。选择导线时应保证其安全电流大于长期最大负载电流。三是,能确保电压质量。对于住宅建筑来说,电源引入端至负荷末端的线路电压损失不应大于2.5%,如线路电压损失值大于规定电压损失允许值,应加大导线截面以保证线路的电压质量。 (2)线路的敷设 线路敷设时应尽量走近路、直路,避免迂回曲折,减少交叉跨越。线路间的相互连接及线路与电器的连接处,接触电阻较大,产生的焦耳热易引燃绝缘层。因此接头要牢固,防止接触面松动氧化。线路穿墙的部分要设置套管,防止线路磨损而造成漏电、短路;线路未穿墙的部分要设置阻燃套管,避免因线路起火而引燃室内其他可燃物。 4 电气装置的设计 室内外导线及电器设备的选择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住宅用电的安全及经济效益,因而必须在工程设计中合理选用导线和有关电器设备。 (1)插座 插座高度要考虑使用要求和对环境的影响。由于带档板的安全型插座的普及,可以不去考虑容易被儿童碰到这个因素的影响,因此,居室内除空调、排风扇等插座外,其他插座应尽量低一些,以踢脚线上方、距离墙面0.5m为宜,最好与电话等其他种类插座高度一致,这个高度插拔插头还是比较方便的,电源线的弯曲半径也能满足要求。壁挂式空调、排气扇等电源插座是不需要经常插拔的,距地面2m较为合适。厨房和卫生间内的电炊具、电冰箱、洗衣机等电源插座的高度距地面1m较为合适。为了安全,居室内要采用带档板的安全型插座,厨房和卫生间的插座要带防潮盖。 我国住宅内的插座数量也偏少,为此居民不得不乱拉电线加接插座板。由于居民缺乏电气安全知识,多用双芯单层绝缘绞线来接插座板。这种电线没有护套,易因挤压损伤而破环绝缘,又因不注意加接PE线(接地线),使所接家用电器不能接地。而插座板则多为不符合标准的产品,其接触压力和接触面积均不足,负荷电流稍大插座板即因接触不良而产生异常高温。[1]因此,住宅内乱拉电线常引起电气火灾事故。发达国家为避免乱接电线,对户内插座数量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如在美国规定家用电器电源线长达1.8m,其国家电气法规(NEC)就规定墙上两插座点间的距离不得超过3.6m。我们应总结多年来乱拉电线引起事故的教训,在住宅内应适当增加插座的数量。 (2)、熔断器的选择 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只要大于熔体的额定电流即可。 但当配电干线的距离一定时比例越大,则要求导线或电缆截面越粗,为了节约金属又能保证一定的灵敏度,熔体的额定电流应小于导体允许载流量的3倍。 5 接地设计 在住宅电气设计建设中为确保电器设备和人身安全务必做好用电系统的安全接地。目前我国的住宅配电系统方式一般有三种:TT、TN-C-S和TN-S系统,在进行设计施工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接地系统。 在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供电系统中,电气设备必须保护接地,接地电阻R≤4Ω。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供电系统中既可采用保护接地,也可采用保护接中性线。为确保接中性线保护系统的安全可靠,必须将中性线干线或支线的终端再次接地,这称为重复接地。重复接地有以下作用:增大流过线路保护装置的电流使其加速动作,从而减轻或避免事故的发生;设置重复接地后可降低漏电设备的对地电压,减少触电的危险程度。 6 防雷设计 家庭住宅雷击可通过以下渠道进入室内:低压配电线路、室外或公用天线、电话线、高层金属构件等。 家庭住宅防雷一般可分为:防直击雷,防感应雷及防高电位入侵三个内容。就防直击雷而言,一般是在屋面易受雷击部位安装接闪器,然后通过引下线与接地电阻很小的接地装置可靠连接,安装时要注意屋面突出的金属部件与避雷针、带、网应全部可靠连接。目前一般利用屋面板钢筋作为避雷网,柱主钢筋作为引下线,基础钢筋作为接地装置,这是较为实用经济的作法。为了防止感应雷和高电位入侵的危害,可在电缆进出户处将绝缘子的铁脚支架可靠接地,同时安装避雷器或其它型式的过电压保护器。[2]此外要强调进行等电位联结,也就是在设计施工中要把建筑物内、附近的所有金属物用电气的方法连接起来使整座建筑物空间成为一个良好的等电位体,这样能有效地降低建筑物内部和附近不同金属部件间的电位差,从而避免内部的设备被高电位反击和人被雷击的事故。 7 住宅的电气防火 居民住宅要做到用电安全,关键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电线 电线的选择要考虑用电负荷对电线的要求,选择安全载流量大的电线,还要根据环境需要选择导线的类型。因为铝线较之铜线容易起火(据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统计,使用铝线的火灾发生率是使用铜线的55倍),如果条件许可,尽量使用铜线,但不能铜线和铝线混用。 (2)合理敷设电气线路 敷设线路要尽量走近路、直路,避免迂回曲折,减少交叉跨越;线路间的接头要牢固,防止接触面松动氧化。 (3)正确使用家用电器 一是避免频繁开关电器,防止电动机启动电流骤增,温度急剧上升引起电动机等元件过热烧毁起火;[3]二是家用电器使用后,不但要把本身开关关闭,还应拔掉电源插头;三是使用电热器具要远离可燃、易燃物;四是注意避免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电器,造成线路过负荷;五是注意电冰箱、电视机、电脑等电器的通风、防潮、防尘,并经常检查电源线是否老化、破皮,防止因积热、漏电等引起火灾;六是要避免使用质量低劣的家用电器。 结束语 要从根本上减少甚至杜绝住宅电气火灾,首先应该深刻认识家庭电气火灾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把预防家庭电气火灾作为防火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其次是住宅电气设计既要考虑当前的实际情况,也要着眼于未来,要能跟上时展的需要,还要与建筑寿命相配套,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或重复建设。住宅在进行电气设计时应首先考虑设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确保可靠、安全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美观等方面的需要,切不可舍本逐末。综上所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住宅电气的设计建设也应跟上时代的步伐。在保证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基础上引入高科技技术,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住宅电气设计论文:住宅电气设计及电气防火研究 摘要:建筑电气消防设计是保证建筑正常安全使用的重要前提,是及时准确发现和处理火灾的有效防范措施,在电气消防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关注一些合理的流程问题, 做好消防和生活的和谐统一,既要保证人们生活的方便,也要做好消防安全设计,避免出现施工反复的现象等。 关键词:建筑 电气 消防 设计 正文: 1 、电梯消防设计 电梯是高层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 而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兴起,我国的电梯建设也在长足发展,其中, 电梯消防作为设计的重要因素, 是设计师进行设计的重点和难点。一般来说,电梯有两种设计方式, 一种是客梯,一种是消防梯, 这两种电梯采用的电源方式不同,采用的间隔也有所不同,适用的范围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一般来说, 在电梯的设计中, 电气线路是比较复杂的一方面, 而且存在的问题也多,而在客梯的设计中, 也需要对消防技术的大量投人。由于电梯的特殊性,其消防设计需要采取特殊的手段, 而一旦电梯发生问题,会发生较大的事故,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做好电梯的电源工作和消防工作,保证电梯的通畅可行,是每个高层建筑消防的关键环节。在消防设计中,需要考虑电梯间的间距问题,没隔一段导线就需要加强控制, 避免导线过多排布的现象, 以免发生危险。 2、照明装置设计 在我国,对于照明的装置会有明确的法规规定, 一般来说,照明都有备用照明,这种备用的照明是由两路电源供电的, 这种备用电源主要使用蓄电池进行充电的。 当疏散的照明正常使用的时候,需要将分配电盘设计到专业的电路上去,或者按照本地区的防火配电盘节能型合理的设计。现代社会, 照明时人们保持光亮和稳定心态的重要所在,而对于一些应急的照明来说,其特殊性决定了和普通照明的区别,如果仅仅依靠诱导照明,人们就会发生混乱,特别是在一些公共的场合。在笔者的经验中指导,按照法规的规定进行照明时一种稳妥的方式。所谓的应急照明是指在应急时候使用的照明方式, 这种照明方式主要是由于普通的照明无法满足基本的照明需求所采用的,包括备用照明、安全照明等各种类型。对于不同类型的照明方式来说,我国的消防法规对于适用的范围有着明确的规定,特别是在设计应急照明的时候,需要根据当时的实际条件,按照一定的配电需求,进行合理的设置。 应急照明的控制一般有两种形式: 第一是平时处于光源常闭状态, 只在正常照明因故失电时, 才自动点亮;第二是作为正常照明的一部份并与此同时使用, 当正常照明因故失电时,无论应急照明的控制开关处于何种状态(开、闭),都应自动点亮二在照明装置的设计中,因为其毕竟不是消防设备;也不同于上述的客梯迫降, 即便在疏散阶段,普通照明也不是必须的, 按规范设置的应急及诱导照明已能满足疏散照明要求, 只是在疏散阶段,对稳定人心,普通照明有比无好。并且, 当人员基本疏散完毕时,普通照明必须切除。另外, 为确保用电安全及防止通过电气设备、线路扩大火势, 普通照明的配电导线应采用阻燃型, 并应严格按有关消防规范敷线, 同时其配电回路应设置漏电保护。当然对宾馆、 办公楼的走道等普通照明与应急及诱导照明的照度相差不十分大的场所,在火灾确认后, 普通照明可立即切除,但应适当增加应急及诱导照明的数量, 以尽量减少照度差所造成的人心恐慌。 3、双末端自切问题 根据有关规范,消防用电设备之电源应专用,且为双电末端自切。但在实际的工程中特别是楼层面积大,功能较多的, 消防用电设备往往是数量多,分布广,单机容量较小。若在每台设备就地设置双电源自切配电箱,并由二路专线供电,则将造成变电所出线仓位紧张,配电通道拥挤,较难满足规范的要求。为满足规范要求, 上述双电源自切配电箱应相对集中设置, 在消防用电设备就地设置按钮盒接触器及热继电器均设于配电箱内, 或在就地设置磁力起动器配电箱内仅设置断路器。双电源自切配电箱的供电半径宜控制在30 米内。对该类配电箱可采用链式供电, 即由变电所引来一组双电源带若干台双电源自切配电箱,所链接的双电源自切配电箱不宜超过3 台, 总容量宜控制在50 K W 以内。 这样设计, 既减轻了变电所及配电通道的压力,又完全满足有关规范的要求。 4、消防水泵保护问题 消防水泵是消防重要设备之一,供电负荷等级为二级以上,这点在5民规6的条文说明中有详细的解释。一般设计者都能执行, 但是装单相接地报警装置在许多控制设计图纸中都忽略这一点。条文中/不应装设切断电路的过负荷保护电器0,大多数设计都没有执行。无论由生产水泵厂家提供的控制箱原理图,又或是一些参考资料图集,均在电路中加了过载负荷保护装置。可见这问题较为普遍,应引起大家关注, 因为5民规6JGJ fr 16一92 已有明确规定。但有同行则认为,消防水泵设备一般都有备用水泵,过负荷热继电器动作是实现备用设备自动投人的条件。 5、消防泵保护设计 消防水泵设备一般都有备用水泵, 过负荷热继电器动作是实现备用设备自动投人的条件。然而这并非是备用水泵自动投人的唯一条件。笔者认为在消防水泵的主回路加装漏电继电器和过负荷继电器,将它们的触点动作信号, 通过模块传送到报警主机进行显示。 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要点。 6.1系统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一般是依靠计算机网络进行远程监控,利用联动灭火设备实现灭火功能,实时接收火灾信息,保证对建筑中发生的火灾进行及时准确的发现,预防火灾的蔓延和扩大化。火警报警系统采用多线制或总线制实现消防联动控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过火灾探测器对建筑内的可燃气体、红外光线、烟雾浓度、温度水平进行分别探测或复合探测发现火灾情况,并对火灾发生的具体地点进行铃声报警,以图片形式显示在显示器中,安排人员进行疏散工作,然后自动启动消防水泵进行灭火工作。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原理如图 3 所示。 6.2非消防电源切除。消防设备中比较大的消防负荷是消防泵、消防电梯和消防应急灯,在消防设计时应通过对整栋建筑的最大消防负荷进行计算,以解决因非消防负荷未能及时切除而带来的隐患。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重要的一个步骤是将非消防电源进行切断,通常有手动切断和联动切断两种方式。手动切断方式应在非消防配电箱部位标有显著标注和操作方式,联动切断方式主要是通过低压断路器的分励脱扣器进行切断,为保证分励脱扣器能准确有效地对非消防电源进行切除,需要对控制配电室的低压断路器的分励脱扣器提高电源电压,因为这部分的低压断路器会有较强的电流产生,如果只采用规定的 24 V 电源,会造成因电流过大而导致消防联动系统不能正常运作,使得系统不稳定甚至停止工作,所以一般采用 220 V 或 380 V 电路。 6.3楼梯间火灾探测器设置。依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要求,建筑楼梯间需要设置火灾探测器。建筑楼梯间是发生火灾时人员进行有效疏散和消防人员实施抢救的主要应急通道,火灾探测器能有效监控应急通道的火势情况,方便人员逃生。因此无论是敞开式楼梯还是封闭式楼梯都应该划分单独的探测区域,设计人员应按照设计规范,充分结合建筑结构和建造成本在楼梯间设置火灾探测器。通常火灾探测器主要有带地址编码探测器和不带地址非编码探测器,前者也称为智能探测器,一般为模拟量型,带有地址码,可由报警主机识别。非编码探测器一般为开关量型,不带地址码,接入报警系统需配接相应的输入模块。由于非编码探测器不占用地址编码,合理的使用非编码探测器可以降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机的容量,减少投资。 结语 本文从电气消防的角度出发, 重点阐述了在我国的高层建筑中需要重视的电梯、照明等方面消防的问题。对于建筑电气消防设计而言,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定进行,特别是有一些强制性的规范,需要特别关注,同时, 一旦发生火灾,需要及时抢救和设备的调制, 以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住宅电气设计论文:浅析高层住宅电气设计工作关键点与节能原则 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现代高层住宅电气设计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设计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高层住宅;电气节能;电气设计 当前我国高层住宅越来越多,也逐渐为人们所认可,但是高层住宅电气设计质量保证是比较复杂的一个课题,同时,高层住宅耗能浪费的现象也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目前设计者应该熟悉和掌握的与高层住宅电气有关的设计规范主要有【高层民用住宅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民用住宅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等。前两部是国家标准,后者是国家建设部的行业标准。 一、高层住宅电气设计的主要内容 1、负荷的计算。 电力负荷是供电设计的依据参数。计算准确与否,对合理选择设备,安全可靠与经济运行,均起决定性作用。高层住宅的电力负荷计算,基本上采用负荷密度法和需要系数法。 2、供电电源及电压的选择。 为了保证供电可靠性,现代高层住宅至少应有两个独立电源,具体数量应视负荷大小及当地电网条件而定。两路独立电源运行方式,原则上是两路同时供电,互为备用。另外,还须装设应急备用柴油发电机组,要求在15秒钟内自动恢复供电,保证事故照明、电脑设备、消防设备、电梯等设备的事故用电。国内高层住宅的供电电压,都采用10kV标准电压等级。 3、高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 (1)高压配电系统:现代高层住宅均是采用两路独立的10kV电源同时供电。一般高压采用单母线分段,自动切换,互为备用。(2)计费方式,采用高供高计。但在低压侧,仍装设计费电度表,采用将照明与动力分开的两部电价法。(3)为减少变压器台数,单台变压器的容量选择一般都大于1000kVA。为限制低压侧的短路电流,正常时变压器解列运行,中间设联络开关。(4)高压系统及低压干线的配电方式基本上都采用放射式系统。楼层配电则为混合式系统。配电设备中的主要部分是干线。现代高层住宅的竖井多采用插接式母线槽。水平干线因走线困难,多采用全塑电缆与竖井母干线联接等等。 4、主要设备的选型。 (1)高压开关柜。现代高层住宅的变配电室设在主楼地下层,按规定不宜采用油开关。应根高层住宅地下室的标准,选用具有“五防”功能的真空开关手车式高压开关柜。(2)电力变压器。根据防火要求,主楼内是不允许装设大容量的油浸电力变压器的。(3)低压配电屏。国外低压配电屏的结构,几乎都做成抽屉式,特别是大容量的出线,则做成手车式。(4)应急备用发电机组。过去大多是采用柴油发电机组做应急备用电源的。近年国外高层住宅已开始采用燃汽轮发电机。这种发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反应速度快,故障率低等优点。 5、变电所位置的确定。 现代高层住宅的用电量相当大,在确定变电所位置时,应尽可能使高压深入负荷中心。这对节约电能,提高供电质量都有重要意义。 6、电气照明设计。 电气照明设计,包括光源选择、照度计算、灯具造型,灯具布置,眩光控制和调光控制和照明配电线路敷设等。照明设计与住宅装饰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应该相互配合,在使用功能及艺术意境方面求得统一。选用高光效电光源,可以取得节能的明显效果。 7、防雷与接地。 现代高层住宅的防雷设计,除采用避雷针和避雷带的传统做法外,近年还出现有消雷器和放射性避雷针。这两种防雷技术虽然在工程上得到不少实际应用,但在理论上一直是有争议的。现代高层住宅都是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与楼板的连接是十分可靠的。关键是做好金属管线的接地。现代高层住宅的防雷接地、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都是合在一起的,组成混合接地系统。接地电阻按最小的要求而定,通常是在4欧以下。利用住宅物的钢筋混凝土基础作接地板。尽管基础钢筋等自然接地体已能满足接地电阻的要求,仍需要装设水平的人工接地体,将主要的住宅物基础连接成接地网,这对均衡电位,提高安全性都有好处。 8、电梯。 电梯按使用功能分,有高级客梯、普通客梯、观景梯、服务梯、消防梯、货梯、自动扶梯等许多种;按速度又分为低速梯、快速梯、高速梯和超高速梯等;按电流分则有交流和直流两大类。设计人员的任务是要确定电梯台数和决定电梯功能。电梯的配置和造型,不是电气设计人员单方面所能决定的,必须与总住宅师或总体交通设计人员共同研究才能确定。 9、消防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系统。 现代高层住宅的火灾自动报警灭火系统,包括:火灾探测器、分区消防报警控制器、消防中心和气体自动喷射灭火及自动洒水灭火系统等四个部分,实现报警灭火自动化。探测器探测到火灾信号后转换成电信号,进入分区报警器和消防中心,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消防中心负责整座大楼火灾的监控和消防指挥。关于高层住宅中消防用电的设计问题,涉及到其他许多学科,而且规模越大,功能越多,控制内容越广泛,设计内容也就越复杂。 二、住宅电气设计中的节能原则 由于人口的增加,工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的消耗也就急剧增加,能源危机迫在眉睫。因此,各行各业提出了节能的要求,节约二次能源―电能,也就成为民用住宅电气设计的焦点。住宅电气设计节能的原则住宅电气节能应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1、满足住宅物的功能即满足照明的照度、色温、显色指数;满足舒适性空调的温度及新风量,也就是舒适卫生;满足上下、左右的运输通道畅通无阻;满足特殊工艺要求,如娱乐场所的一些电气设施的用电,展厅的工艺照明及电力用电等。 2、考虑实际经济效益节能应按国情考虑实际经济效益,不能因为节能而过高地消耗投资,增加运行费用。而是应该让增加的部分投资,能在几年或较短的时间内用节能减少下来的运行费用进行回收。 3、节省无谓消耗的能量节能的着眼点,应是节省无谓消耗的能量。首先找出哪些地方的能量消耗是与发挥住宅物功能无关的,再考虑采取什么措施节能。如变压器的功率损耗,传输电能线路上的有功损耗都是无用的能量损耗,又如量大面广的照明容量,宜采用先进技术使其能耗降低。 三、结束语 因此,节能措施也应贯彻实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原则。民用住宅的节能潜力很大,应在设计中精心考虑。但是在选用节能的新设备上,应具体了解其原理、性能、效果,从技术、经济上进行比较后,再选定节能设备,以达到真正节能的目的。 住宅电气设计论文:高层住宅电气设计实践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以及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各类家用电器逐渐增多。如何满足家居的需要,为业主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生活空间,是电气设计人员的责任。本文就关于高层住宅电气设计实践中的一些问题,如住宅用电负荷的预测及变配电系统、变配电所的设置、住宅进户线及电气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希望提供既能完善住宅使用功能,又能满足一定时期发展的住宅供电系统。 关键词 :住宅;电气设计;供电系统 住宅的电气设计是住宅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对于住宅建筑的美观、实现住宅建筑的使用功能、保障居住者的生命财产安全、降低住宅造价,均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就关于生活小区住宅电气设计实践中的一些问题,如住宅用电负荷的预测及配电系统、住宅进户线及室内电气设计、电器设备的选择进行了初步探讨。 1、住宅用电负荷的预测及变配电系统 一般来说,按面积大小可以将住宅分为三种户型:小型(小于60 m2),大型(大于100m2)和两者之间的中型[2]。一般小型住宅照明用电负荷500w,娱乐用电(包括电视机、音响、电脑等)负荷950W,厨房用电(包括电饭煲、电热水器等)负荷3500W,卫生间用电(洗衣机、排气扇)负荷1170W,再加上其他可能的用电,合计各类用电负荷不会超过共8400W;中型住宅的用电负荷乘1.3系数,大型住宅乘2.6系数。而根据调查,居民用电的峰值,一般在夏天晚饭之时,此时的实际用电负荷可能达到估计最大值的40%,查电气设计手册,我们知道需要系数0.4~0.6,所以根据上述实际情况,我们设计时取0.4便可以,则小型住宅负荷计算取3.5kW,同理,我们也就得出;中型住宅负荷计算取4.5kW,大型住宅负荷计算取8.5kW。 2、供电电源及变配电所的设置 在确定居民区的供配电方案时,应根据城市规划、城市电网发展规划综合考虑近期、中期、远期的用电负荷。变配电所设置的原则:接近负荷中心,进出线方便,接近电源侧,小区会所或专用管理用电房内。高层建筑的配变电所适宜设置在地下层或首层。从小区的建筑特点方面考虑,即住宅群、楼栋之间间距较大,分布分散。可在小区中心会所设高压总配电房,分区、分片设低压配电房。当条件不允许时亦可设置户外箱式变电站,但应注意对小区整体环境的影响和电力变压器噪声对小区住户的影响,应符合现行的《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规定[3]。 (1)当小区电气负荷小于200kVA时,供电范围在200米以内,可以采用低压为380/220V供电。 (2)当小区电气负荷大于300kVA时,应采用高压供电,以实现高压深入负荷中心,从而达到减小线路损耗,降低电压损失的目的。 (3)当小区电气负荷小于8mVA时,可以采用10kV电压等级供电,在小区适当处设置10kV/0.4kV/0.23kV变电所。设置的位置应考虑以下两个因素:一是变电所系统容量控制在3.2mVA以下;二是变电所的控制供电半径一般控制在250米以内。 小区规划用电负荷应考虑今后的发展,对变电所应留有余量,以备将来发展的需要,避免今后的东添西改,争取小区规划一次到位为佳。 3、住宅配电室及配电系统 高层住宅的总配电室或总配电箱适宜选在地下层或首层,这样进、出线方便,且便于运行维护。低压配电室内布置的配电屏,其屏前屏后的通道最小宽度应按GB50053-94规定设计,并考虑配电室的高度、耐火等级,以及门向外开设等问题,房间长度超过7m的应设两出口。 住宅配电系统要求各级保护可靠,维修方便。一般一栋楼(三个及三个单元以内)设一个总箱,若直接由城市低压电网供电,还应设总计量表。总箱应在负荷中心处,可设于楼梯间内,也可设于外墙上,各地做法也不尽相同,以当地做法为主。设在外墙上的总箱要注意安装高度,一般底部距地1.5米,箱体应选择户外防水型。室内开关箱应尽量靠近门口,底部距地1.8米暗装。为了检修方便及合理的选择导线的截面,每单元应设一台分箱,箱子不单设,只是在单元配电箱内加设一只分开关。 4、住宅电气设计 一般家庭都具备了电视机、电冰箱、空调、电炊具、洗衣机等大量的家用电器。设计中必须认真地考虑用电负荷,确定用进户线,合理地选择照明灯具、电气插座型号及位置等。 4.1 住宅进户线设计 住户进户线必须采用三线制进线,即引至住户的电源线必须有火线、中性线和保护地线。线路必须采用符合安全和防火要求的敷设方式配线,导线应采用铜芯导线,每套住宅进户线截面不应小于10mm2。进户线大多是明敷设的,以后更换难度不高,费用也较低,而大部分住宅室内导线则是暗敷设,以后要更换难度较大,费用也较高,同时又影响美观。因此室内电气线路设计不能片面强调节约,而应该有一定的超前意识,结合我国实际来合理设计室内住宅的电气线路。 4.2 照明灯具的选择及开关的设置 (1)灯具选择:住宅照明灯具的选择以普通节能型为主,节能又分为高光效光管节能和高效率灯具节能,尽量选用电子镇流器。客厅、卧室一般白炽灯头,并在灯具旁边板下予埋螺栓,供用户安装花灯时使用,也可统一安装32W环型节能日光灯。厨房、卫生间采用白瓷防水座灯头,楼梯间采用声控灯。灯具安装时相线接在开关上,零线接在灯口上。厨房和厕所的灯塑台下全部加胶垫密封。 (2)开关设置:墙装跷板式暗开关,全部采用86K系列,手柄中心距地面1.3米,应尽量设在便于操作处。 4.3 插座类型的选择及位置的确定 电气插座在住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正确地选择插座种类及安装的位置。客厅、卧室均选用带安全门二、三极扁圆两用插座安全型距地面0.5米暗装;厨房、卫生间采用二、三极插座防溅式暗装,安装高度:厨房排烟罩、卫生间排风扇插座距地面1.8米~2.0米,其余插座距地面1.5米。 (1)起居室、卧室应设置三个单相扁圆二极插座、三个单相三极插座,并在适当的位置设一个空调用插座。 (2)厨房应设二个单相扁圆两极插座,三~四个单相三极插座(共排风扇、电冰箱、电烤箱、微波炉等用电)。 (3)卫生间设置一个单相二极扁圆插座,二个单相三极插座(考虑洗衣机、电淋浴器等),安装高度不低于1.5米。所有插座均应暗装,厨房及卫生间采用密闭式(防潮防溅型),其它房间采用保护式(安全型)。 5、接地及安全 高层建筑的钢筋混凝土基础较深、较牢固,为节约投资,要充分利用这一自然接地体。当住宅供电采用TN系统时,在线路较长、导线截面较小的情况下,接地故障电流也随之减小,过电流保护电器常常不能满足切断故障回路的时间要求,因此必需采用漏电保护器和专用PE线作接地故障保护。 每幢住宅的总电源进线断路器和电源插座回路应具有漏电保护功能。当装设漏电电流动作的保护电器时,应能将其所保护的回路所有带电导线断开。在TN系统中,当能可靠地保持N线为地电位时,N线可不需断开。对漏电保护器极数的确定应根据采用的接地系统类别和接地情况而定。 采用接地故障保护时,在建筑物内应作总等电位联结。等电位联结是使电气装置各外露可导电部分和装置外可导电部分电位基本相等的一种电气联结。等电位联结的作用,在于降低接触电压,以保障人员安全。 6、结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住宅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要求住宅电气设计要不断发展以适应住宅灵活多变的新要求。根据住宅的工程实际情况多方面分析考虑,严格遵守电力规程和国家规范,同时住宅电气设计应面向未来,不断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使住宅功能更加完善,逐步实现现代化。 住宅电气设计论文:住宅电气设计应注意的八个问题 [摘要] 本文以住宅电气工程设计为题,提出几个容易被人忽略的问题:如变电所的位置,插座的选择,花灯控制,浴霸的配电,电热水器的供电,柜式空调的配电等。 关键词:带开关的插座,花灯控制,暗装断路器盒。 笔者最近参加了一套住宅的装修,在住宅的装修过程中,发现了目前在住宅电气设计中,普遍存在的几个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广大电气工程设计人员的注意: 1.关于浴霸 现代住宅的卫生间内,业主基本都会安装浴霸。很多设计人员对此不太了解。浴霸的连线是什么样的呢?笔者特意到家电市场进行了调查,大多数的浴霸安装在卫生间的吊顶上,一般自带一个四位的明装开关,一位用于照明,一位用于排气扇,两位用于加热器,所以由户配电箱至浴霸间的电源线为3根,浴霸开关至浴霸间的连线为5根,加热部分的功率一般是1kW左右,再加上照明的灯炮及风扇,一般不会超过1.1kW,所以,应从户照明箱内单独引一路给浴霸,不应与其它负荷混用。浴霸配套的开关可以安装在预留的接线盒上。浴霸与浴霸开关间的连线可以用工程上预埋的导线,一般2.5的铜芯塑料线就可以了。 2.关于花灯 现在,住宅的客厅一般都比较大,大多数的情况下,要在客厅的中央安装一个大型的花灯,因为光源比较多,为了节能及控制的方便,过去的设计都要给它配一个3位或4位的开关,由开关到灯具间有4~5根导线。 通过本次灯具市场的调查,笔者发现,现在市面上出售的大中型的花灯、水晶吸顶灯本身都配有数码遥控器。该类遥控器一般采用数码射频技术,利用编码芯片编码,配有接收天线及遥控器,利用遥控器,可以进行灯具光源的多种组合,其内部接线比较复杂;而广泛使用的多档控制的节能灯灯具,则是每按开关一次就改变一种照明模式。上述常用灯具与外部的连线仅有两根线,一根相线,一根N线,接线非常简单。所以,在设计时,笔者认为现在仅安装一个单极开关就可以了。假若业主有特殊需求,可以在装修时,自行安装多位翘板开关。 3.关于柜式空调 当客厅比较大时,所选空调一般在3P左右,电流在13A左右,所以如用插座,应选16A插座,也可以采用16A的暗装断路器盒,当空调功率较大时,有的空调生产商按与断路器连接生产,没有插头。笔者认为,此时使用暗装断路器盒较好。 4.关于电热水器 关于热水器,有很多业主选用电加热热水器,电加热热水器又分为储水式热水器及即热式热水器两种。储水式热水器带有一个水桶,功率较小,一般在800W~2000W左右,要洗澡,先要将筒内的水加热到预定的温度,然后可以切断电源,从而确保用电的安全。这就要求开关方便,用单纯的插座就不太方便了,所以亦应该采用暗装断路器盒,但要注意设在远离淋浴头处以免淋湿,或者安装带翘板开关的防水暗插座。而即热式热水器,因为没有储水桶,要求水流过,就要达到洗澡需要的温度,所以功率较大,一般为单相5~8kW,洗澡时也不能切断电源,这种即热式热水器的使用,要求我们整个住宅的供电容量增大了许多。是否允许使用,在设计时应考虑清楚。如允许使用,应增大户箱容量及进户线截面,为其配电,必须采用带漏电保护的断路器。同时,整个供电系统负荷都会发生很大变化,断路器,供电线路,甚至变压器的容量都将大大增加。 5.关于电线保护管 电线保护管现在种类很多,有镀锌钢管,焊接钢管,以及各种塑料管。 在住宅的装修过程中,楼板上,墙壁上要打很多洞,以楼板为例:在做吊顶时,要在顶板上固定龙骨,要打膨胀螺栓,深度一般在6CM左右,在安装木地板时,为了固定龙骨,要在地面上钻很多的洞,深度一般也在6CM左右,一个楼板,既是下一家的顶板,又是上一家的地板,而楼板的厚度,一般为10CM~12CM左右,暗敷其中的电线管,被电钻碰上的可能性极大,如果采用塑料管,由于其非常薄弱,在工人没有任何感觉的情况下,电线就被打断了,如果采用钢管,当钻头钻到钢管时,工人会感到异常,可能会停止,从而避免或减少电线被打断或造成短路事故地发生,因此,笔者认为,电线保护管应用钢管,而不应用塑料管,即使是管壁较薄的电线管也不宜使用。 6.供家用电器使用的插座 对于不需连续供电的家用电器使用的插座,比如厨房内的电热炊具.加工机械,电视机,电脑,音响,DVD播放机,洗衣机包括房间内的壁挂式空调等,在停止使用时,均应关闭电源。如果采用将插头由插座上拔下的的方法来切断电源,是非常不方便的,新的可能比较紧,插拔比较困难,用久了,可能接触不良,所以,应该选用带开关的插座。 7.供电系统断路器的选用 各级保护断路器应尽可能选择同一个品牌的。因为同一品牌的断路器上下级的配合会比较协调。由于变电所内的低压配电屏,母线上的插接箱,户内配电箱可能不是一个供货商供货,断路器就可能不是一个品牌的,比如,某小区的一栋住宅就出现了这种情况:户内配电箱内的微断为A厂家的A系列,母线上的插接箱内的断路器是B厂家的的B系列,而变电所的低压配电屏内的断路器却是A厂家的C系列的。出现了什么问题呢:在住户进行装修的过程中,因为户内的电线被电钻打断,发生短路,户内配电箱的微型断路器拒动,而母线上的插接箱内的断路器却频繁跳闸,每次发生短路,均是如此。住户每次都要找物业管理人员去合闸,非常不方便。开始,我们怀疑是供货商提供的A厂的A系列微断是假的,不会动作,所以,请A厂的工作人员来鉴定断路器的真假,结果却是真品。而户箱内的微断最大的出线回路是25A,最小的出现回路是16A,母线上的插接箱内的断路器却是塑壳50A的,是户箱内最大的断路器的两倍,但户箱内的断路器就是不动作。厂家的解释是系统短路电流太大,达到了50A塑壳断路器的动作电流,而其又处于电路的上级,先动作了。但是究竟是什么原因,谁也说不清楚。也可能是施耐德的塑壳断路器有问题,也可能是B厂的B系列塑壳断路器有问题,也可能是两者均有问题。如果插接箱的塑壳断路器也选用的是A厂的塑壳断路器,是否还会是塑壳动而微断不动呢?这个问题也希望同仁们共同探讨。 8.变电所的位置应远离住户 变压器运行时有一定级别的噪音。变压器所造成的噪音为低频率噪音污染,低频率噪音长久对人的精神神经系统产生危害,还对人的听力有影响,最重要的是,此损伤对儿童造成的危害更大。 在住宅工程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变压器所产生的噪音对居民的影响。在网上搜索“变压器噪音”,可以有很多居民不堪变压器噪音的侵害的报道。笔者一个朋友,房子买的是一层,但在附近的地下室内设置有本楼的变电所,白天室内外背景噪音均比较大,听不见变压器的噪音,但每当当夜深人静时,就能整夜听见地下室的变压器发出的嗡嗡声,不胜其烦,怀了孕的儿媳妇不敢在家住。所以,变电所尽可能的不要设在高层住宅的地下室,或者在设计和施工时就采取相应的隔音措施(事实证明,事后的补救措施,效果很不理想);而其它诸如水泵房,热交换站等噪音较大的站房,也同样尽可能避免设置在高层住宅的地下室,而应尽可能的设置对住宅相对影响较小的地方。总之,在设计时,就应充分考虑变电所及其它站房所产生的噪音对居民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住宅电气设计论文:高层住宅电气设计重要环节与节能原则探讨 摘要:为了提高现代高层住宅电气设计质量,结合规范和工程管理经验,详细阐述了现代高层住宅电气设计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设计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高层住宅 电气设计 内容 关键点 当前高层住宅越来越多,也逐渐为业主所认可,但是高层住宅电气设计质量保证是比较系统的一个课题,同时,高层住宅耗能浪费的现象也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建筑设计阶段进行统筹考虑。 一、高层住宅电气设计的主要内容 1、负荷的计算。电力负荷是供电设计的依据参数。计算准确与否,对合理选择设备,安全可靠与经济运行,均起决定性作用。高层住宅的电力负荷计算,基本上采用负荷密度法和需要系数法。 2、供电电源及电压的选择。为了保证供电可靠性,现代高层住宅至少应有两个独立电源,具体数量应视负荷大小及当地电网条件而定。两路独立电源运行方式,原则上是两路同时供电,互为备用。另外,还须装设应急备用柴油发电机组,要求在15秒钟内自动恢复供电,保证事故照明、电脑设备、消防设备、电梯等设备的事故用电。国内高层住宅的供电电压,都采用10kV标准电压等级。 3、高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1)高压配电系统:现代高层住宅均是采用两路独立的10kV电源同时供电。一般高压采用单母线分段,自动切换,互为备用。(2)计费方式,采用高供高计。但在低压侧,仍装设计费电度表,采用将照明与动力分开的两部电价法。(3)为减少变压器台数,单台变压器的容量选择一般都大于1000kVA。为限制低压侧的短路电流,正常时变压器解列运行,中间设联络开关。(4)高压系统及低压干线的配电方式基本上都采用放射式系统。楼层配电则为混合式系统。配电设备中的主要部分是干线。现代高层住宅的竖井多采用插接式母线槽。水平干线因走线困难,多采用全塑电缆与竖井母干线联接等等。 4、主要设备的选型。(1)高压开关柜。现代高层住宅的变配电室设在主楼地下层,按规定不宜采用油开关。应根高层住宅地下室的标准,选用具有“五防”功能的真空开关手车式高压开关柜。(2)电力变压器。根据防火要求,主楼内是不允许装设大容量的油浸电力变压器的。(3)低压配电屏。国外低压配电屏的结构,几乎都做成抽屉式,特别是大容量的出线,则做成手车式。(4)应急备用发电机组。过去大多是采用柴油发电机组做应急备用电源的。近年国外高层住宅已开始采用燃汽轮发电机。这种发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反应速度快,故障率低等优点。 5、变电所位置的确定。现代高层住宅的用电量相当大,在确定变电所位置时,应尽可能使高压深入负荷中心。这对节约电能,提高供电质量都有重要意义。 6、电气照明设计。电气照明设计,包括光源选择、照度计算、灯具造型,灯具布置,眩光控制和调光控制和照明配电线路敷设等。照明设计与住宅装饰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应该相互配合,在使用功能及艺术意境方面求得统一。选用高光效电光源,可以取得节能的明显效果。 7、防雷与接地。现代高层住宅的防雷设计,除采用避雷针和避雷带的传统做法外,近年还出现有消雷器和放射性避雷针。这两种防雷技术虽然在工程上得到不少实际应用,但在理论上一直是有争议的。现代高层住宅都是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与楼板的连接是十分可靠的。关键是做好金属管线的接地。现代高层住宅的防雷接地、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都是合在一起的,组成混合接地系统。接地电阻按最小的要求而定,通常是在4欧以下。利用住宅物的钢筋混凝土基础作接地板。尽管基础钢筋等自然接地体已能满足接地电阻的要求,仍需要装设水平的人工接地体,将主要的住宅物基础连接成接地网,这对均衡电位,提高安全性都有好处。 8、电梯。电梯按使用功能分,有高级客梯、普通客梯、观景梯、服务梯、消防梯、货梯、自动扶梯等许多种;按速度又分为低速梯、快速梯、高速梯和超高速梯等;按电流分则有交流和直流两大类。设计人员的任务是要确定电梯台数和决定电梯功能。电梯的配置和造型,不是电气设计人员单方面所能决定的,必须与总住宅师或总体交通设计人员共同研究才能确定。 9、消防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系统。现代高层住宅的火灾自动报警灭火系统,包括:火灾探测器、分区消防报警控制器、消防中心和气体自动喷射灭火及自动洒水灭火系统等四个部分,实现报警灭火自动化。探测器探测到火灾信号后转换成电信号,进入分区报警器和消防中心,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消防中心负责整座大楼火灾的监控和消防指挥。关于高层住宅中消防用电的设计问题,涉及到其他许多学科,而且规模越大,功能越多,控制内容越广泛,设计内容也就越复杂。 二、住宅电气设计中的节能原则 由于人口的增加,工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的消耗也就急剧增加,能源危机迫在眉睫。因此,各行各业提出了节能的要求,节约二次能源―电能,也就成为民用住宅电气设计的焦点。住宅电气设计节能的原则住宅电气节能应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1、满足住宅物的功能 即满足照明的照度、色温、显色指数;满足舒适性空调的温度及新风量,也就是舒适卫生;满足上下、左右的运输通道畅通无阻;满足特殊工艺要求,如娱乐场所的一些电气设施的用电,展厅的工艺照明及电力用电等。 2、考虑实际经济效益 节能应按国情考虑实际经济效益,不能因为节能而过高地消耗投资,增加运行费用。而是应该让增加的部分投资,能在几年或较短的时间内用节能减少下来的运行费用进行回收。 3、节省无谓消耗的能量 节能的着眼点,应是节省无谓消耗的能量。首先找出哪些地方的能量消耗是与发挥住宅物功能无关的,再考虑采取什么措施节能。如变压器的功率损耗,传输电能线路上的有功损耗都是无用的能量损耗,又如量大面广的照明容量,宜采用先进技术使其能耗降低。 因此,节能措施也应贯彻实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原则。民用住宅的节能潜力很大,应在设计中精心考虑。但是在选用节能的新设备上,应具体了解其原理、性能、效果,从技术、经济上进行比较后,再选定节能设备,以达到真正节能的目的。 住宅电气设计论文: 如何提高住宅电气设计的质量 【摘要】在人类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中,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一个更加宽广的平台。“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所必需的,而且人们对其质量也有一个更高层次的要求。就住房而言,给人们创造一个更加舒适的环境是大势所趋。文章就如何令住户满意而进行住宅内部电气设计和装修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针对其中的一些问题,提出较为规范的建议,以提高电气设计质量,提高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关键词】住宅建筑;电气设计;问题;建议 前言 我国建筑行业在社会的繁荣发展下,也展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因而住宅建筑的工程出现了一个良好的态势。在一般的住宅建筑项目中,电气方面的投资比重在所有投资中是比较少的,因此如果设计再不合理的话,也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我们在相关的资料上都可以看出西方发达国家的住宅内电气设计都是以国际电工标准作为指导的,而且在实际情况中,往往还会提高标准要求,因为国际电工的标准只是电气安全要求的下限,而在国内,我们的电气设计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与国际标准仍有很大的差距。现在为和国际接轨,电气设计的问题是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作者就自己在该领域内多年的实践经验,针对主要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1 电气设备的设置要求 对住宅电气的相关知识而言,住户一般了解甚少,所以为达到使用简易、方便的目的,电气设计必须按照国家标准来,主要有电箱、线路、开关、插座等的选型和布置,避免事故发生。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线路的容量和分配必须要确保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负荷增长而出现问题。因此,一般的电度表和开关等应该可以比较方便更换,但电气的线路布置等却不能随意更换。电气装置需满足下面三点: (1)住宅的试用期一般在十到三十年之间,在此期间电气设备必定会大量增长,为满足相关需要,所以电气设备必须具有一个良好的扩展性能。 (2)根据具体的情况,应保证每户的供电达到四至十千瓦,以避免在使用期间进行再次改换。 (3)电器产品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以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2 住宅用电负荷量的设计 从最近几年新崛起的住宅建筑来看,一般户型面积在90-150m2左右,而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家电类型日趋丰富。早些年的电负荷早已不能承受现在用电负荷量了,但是一味的增加电负荷量的设计也是行不通的,毕竟不是所有电器都同时使用,就个人看法而言,家庭住宅的负荷量增加至七八千瓦即可,只要规范用户使用进户配线,就能方便日后曾荷换线。 3 住宅内分支回路数的确定 (1)可以按照功能进行划分,每一条支路需要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再进行电器的装接,比如,一般的两居室就可以划分为主次卧、厨房、卫生间、客厅。 (2)按房间格局或承重墙划分,这样有些支路很有可能安装非分承重墙上,那么在装修时,就会在非承重墙上改造设计,为后期的电路安装无形中增加了麻烦。那么按照功能区的划分,其优点有:能提高电气使用的安全性;能方便后期电路改造;能避免在地面上布置走线。 在初期的设计时,往往更看中住户使用的安全性,再在此基础上考虑方便性,这样就显得设计的死板,但按照功能区划分接线,就可以二者兼顾,不仅保证了安全和方便使用。 4 住宅布线的设计要点 (1)先确定好各个房间包括阳台的插座位置。 (2)家居的电话线、网线等应设置于书房等通风良好且方便移动的地方。 (3)电路一般选用PVC管布置线路走向的较多,而PVC管通常应先预埋在墙体内部,如果某些地方必须从地板下布置,就一定要注意对线路的保护。 (4)家庭中最好多备用一些插座,安装时尽量不要扰乱整体的格局,通常在沙发后面、卧室床头柜旁、书桌下面等等都是比较好的地方,以应一时之急。 (5)每一房间的线路终端至少留有两个口,以避免一个坏了,另一个就能替代使用。 (6)网线布置最好避开厨房和卫生间,因为长期的油烟以及湿气都会对网络模块造成损坏。 5 插座的配置与设计 电器起火是造成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且发生在住宅内较多。在住宅内电气火灾多是由嫁接的插座板质量和安装问题引起的,而插座板就是起火源。在发达国家,插座板电源和电线的长度都在2m范围内,且都只是临时使用,使用后必须及时拆走。我国因墙上插座太少,就会大量使用且都是永久性的使用插座板,这就是我国住宅电气火灾的多发原因之一了,发达国家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在墙上都会有许多的插座。其中一些设计的细节需要注意: (1)暗装的插座必须高于30cm,可以使用安全性较高类型的插座,这样可以很好地避免儿童触电事故; (2)单向三眼插座在接线时按一定规则来:顶端的接地孔必须和接地线连接且要求正确、可靠;剩下两孔按“左零右火”严格接线。单向两眼插座:孔眼竖直时,上火下零;横向时,左零右火。安装完之后需要认真进行后期检查工作。 (3)在布置线路走向时,强弱电的电线距离必须超过50cm。 (4)在住宅内,大型的家电需要单独使用带有保护接地的单眼插座,比如,空调、冰箱等等。厨房中抽油烟机的电源插座最好使用三眼插座,严厉禁止私自拉线,必须要保护用户的绝对安全。 (5)严格施工,电气安装完毕后还需进行相应的实验,看插座是否有发热现象,及时查看各线路的电阻、通电状况,合格后才能够使用。 6 灯具的合理使用与节能 在现在这样一个能源与环境问题突出的时代,电气设计都应符合环保的理念,在照明方面荧光灯便因其高光效、低能耗、长寿命的优点脱颖而出,且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也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如果荧光灯的接线方式出现问题,就会出现频闪现象。一般为了避免这种现象,设计者最好根据灯的型号和室内的照明度来看,并通过一个合理的高度尽量减少频闪的危害。 (2)摆脱一个灯泡两根线的思维模式,根据色温、环境等情况合力照明,为住户提供一个舒适的光亮环境。 7 电能表和表箱的合理选择 虽然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有相关的规定说明计量表箱具体且详细的设置方式,但并没有说明对集中式计量表箱内的电表数量,所以就作者本人的经验和实践心得来看,控制在20个范围之内即可,否则在安装时就会出现问题,而且,多层的住宅表箱一般都在第一层安装,所以,过大的表箱安装也不方便。 8 结语 住宅建筑内的电气设计与住户的利益息息相关,在初期设计时,以安全为主;在施工时,选材必须要质量过关,按照相关的规定标准来;施工结束后必须进行测试和检查,及时和施工工人交流下一步的施工,避免对已经安装好的成品造成破坏。在现在快速发展的社会,居民的用电量日益增长,所以住宅的电气设计需要强有力的规范来提高质量,这样不仅可以带来长远的利益,还能为社会创造一份巨大的价值。 住宅电气设计论文:试论普通住宅电气设计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电气工程开始广泛地,并且成为人们生活比不可少的部分应用开来。作为建筑工程使用功能中的重要部分,建筑电气设计对于建筑使用功能有着重要影响。电气设计合格与否会对建筑使用安全以及人们的生命财产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本文从住宅电气设计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完善电气设计的措施。 关键词:普通住宅;电气设计;问题;对策 随着住宅电气设计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的使用环境,但是住宅电气设计中的一些细节问题仍然存在,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电气设计的合理是实现住宅电气有序、安全使用、合理布置的方式。合理的住宅电气设计是确保投资以及减少后期维修、确保经济性的重要手段,一下先从住宅电气的设计问题先进行分析。 1 普通住宅电气设计主要问题 (1)《住宅设计规范》第6.5.2 条第1点规定住宅供电应采用TT、TN-C-S、TN-S 三种接地方式。设计普通住宅楼在城市公用低压线路供电中,通常采用TT系统:住宅小区使用小区变配电站配电,采用的是TN-C-S 系统;高层住宅配有配电所,采用TN-S系统。 (2)当前住宅设计大都是型号PZ30的模数化配电箱。其实PZ30是使用在工业场所中的,不应该使用在住宅设计中,作为同时开发的两个系列的PZ30和PZ20,开发时根据不同场设计。PZ20使用在家庭或是类似场所,一般非熟练人员可以设计。而 PZ30是用于工业场所,熟练的人员进行的操作设计。在英国,PZ20应符合BS5486-13,PZ30应符合BS5486-12。在BS5486-13非熟练人员用的模数化终端组合电器标准中,强调单相电路和结构上要设有各种保护和防护,如主开关为隔离开关,主开关应设有端子外罩,以便开关在断开位置时,安装载有电压的端子。电器间的联接线上,应设有障板,用来防止无意识的直接接触,同时外壳中还设有挡板,用以挡住接近时可能出现的直接接触和对电器元件的电弧起防护作用。工业用的PZ30结构相对简单。另外,PZ20和PZ30对于污染物的要求等级不一样,PZ20必须必须满足2级,安装类别(过电压级别)为Ⅲ类,PZ30必须满足3级,安装类别为Ⅱ类。通过以上的分析说明,在设计的电气设计中是可以使用PZ20系列来代替PZ30,发挥更好、更高效的作用,为电气的使用带来便捷的、安全的使用。 (3)一些老式或是旧的住宅,改造配电设计时是采用直敷布线,导线垂直敷设当低于一点八米时,要对穿管进行保护,有很多电气配电导线敷设都没有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操作,低于一点八米也没有采取措施保护,给用电安全留下隐患。 (4)暗敷一般按照最近的路线敷设,但是线管之间交叉现象不好处理,加上住宅的面层比较薄,更加增添难度。而且在住宅使用木质底板,通常会将敷设在地坪内的管线打断,会对电气的安全使用造成一定影响。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发展,暗敷线路是沿着板孔、墙缝垂直或平行于地面敷设,将管线隐藏在墙缝中,接线盒的分线处于墙体拐弯处可以设置照明线路,并不是用顶棚灯的接线盒。 (5)住宅电气设置插座都是在灯处,也是为了避免出现浪费,随着我国推行绿色照明工程,家庭最好使用紧凑型荧光灯,而不是白炽灯,卡口灯座更换光源很容易使人触电,由于紧凑型荧光灯的灯头是螺口,不能使用卡口灯座,所以设计要使用螺口灯座,确保居民更换光源时安全、方便。 2 特殊场所的电气安全措施 (1)浴室是电气事故发生的重要场所,人体在潮湿的状态下电阻会非常小,因此,接触到很小的电压就会造成严重的电气安全事故。作为电气特殊场所,浴室电气的安全设置非常重要。但是我国对于浴室电气设置相关的规范标准还没有全面的、具体的规定,尽量避免在浴室内设置插座等电气设备。 (2)配电箱与浴室不应共用一个墙体。原因就是浴室的水分会进入配电内,造成电气事故,根据《电气安装技术》规定“区域0、1和2除了为区域1和2中的固定安装电器敷设深入墙内不超过5cm的导线外,不得在墙灰底部和墙灰中以及护墙板的后面敷设导线”。既然不能敷导线,那么也不应该设置配电箱。如果配电箱和浴室在同一个墙体,必然会有其他线路通过这个墙体。在0、1及2区是不允许不是本区配电线路通过,更不能安装接线盒;线路的通过有严格的标准和规定,这也是保障用电安全额规范。 (3)对于开关设备的装设或是辅助设备,插座布置在浴室内,插座要同时具备防水以及电气线路的双重绝缘,导线敷设要使用塑料管,如果使用钢管敷设,也需要塑料管保护。有关对于电气线路安装规范中提到。电线的敷设要在非金属的管道中。 (4)电源插座设置在阳台。有些居民会将洗衣机放置在阳台上,特别是南方居民,冬季的温度相对较高,下水管不会结冰,雨水和污水是一起排放,因此,设置插座同时要满足靠近排水管,还要避开窗户,放置雨水渗透进来造成危害。 3 规范的遵守问题 (1)住宅电气设计都有相关的规范条文,其中重要的条文有《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 95、《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 9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 9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2)进行住宅电气设计是根据建筑大样图进行说的,大样图的设计是一个涵盖比较广的电气工程的整体图,对但对于装修设计或是户型、其他家具布置可能对于电气设计造成的影响并不会显示出来,像是电源的合理布置、弱点插座,在设计时尽可能不被遮挡,方便居民用电,体现电气设计的完善。 4 结语 住宅电气设计,按照设电气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工作,设计人员要加强和掌握设计规范,在实际操作中总结经验,不断的更新思想观念,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趋势,设计出精品电气工程。 住宅电气设计论文:住宅电气设计论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住宅电气安装与安全用电的矛盾日渐突出,其质量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主要从多层住宅电气的用电负荷、住宅供电、户内配电系统、接地保护、防雷设计等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住宅;电气设计;配电系统 1 住宅用电负荷的预测 我们将住宅面积分为三类:小型住宅60以下,中型住宅60~100,大型住宅100以上。一般小型住宅照明用电负荷500w,娱乐用电(包括电视机、音响、电脑等)负荷950 w,厨房用电(包括电饭煲、电热开水器等)负荷3500 w,卫生间用电(洗衣机、排气扇)负荷1170 w,空调用电负荷2250 w,综合上述各类用电负荷共8370 w,中型住宅乘1.3系数10881 w,大型住宅乘2.6系数21762 w。根据统计调查,一般住宅用电负荷的高峰期是夏天晚饭后的时间,这时用电负荷有:电视、电冰箱、电热开水器、消毒碗柜、电脑、空调,占住宅用电总负荷的40%,查设计手册得需要系数0.4~0.6,所以根据实际情况,我们设计时取0.4系数便可,则小型住宅负荷计算取3.5 kw,中型住宅负荷计算取4.5 kw,大型住宅负荷计算取8.5 kw即可。 2 住宅的电源与配电系统 小区住宅供电由小区变配电所引入,应采用三相四线(TN-C系统),经重复接地后进入单元总电表开关箱,改成三相五线制(TS-S系统)后再放射到各用户,配电箱中应有短路、过载、漏电保护。住宅用电负荷计量应采用一户一表制,建议将单元总开关及分户电能表集中设置以便管理。户内配电系统:随着家用电器的增多,为避免电气线路过载和降低谐波电压的影响,户内配电系统应采用多回路形式,至少应设照明回路、一般插座回路和空调回路,如实际需要也可将厨房沐浴室设为单独回路。此外考虑到家庭办公和信息化的发展,还可增加一条专用回路。 3 导线及电器设备的选择 室内外导线及电器设备的选择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住宅用电的安全及经济效益,因而必须在工程设计中合理选用导线和有关电器设备。 3.1导线的选择 导线的选择主要是确定导线的型号和规格,其原则是既能保证配电的质量与安全,又能节省材料,做到既经济又合理。其中导线型号应按使用工作电压及敷设环境来选择;导线的规格(导线截面)可按下列要求进行选择: 3.1.1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为防止出现断线事故,导线必须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一般照明回路计算电流较小时( 3.1.2能确保导线安全运行。选择导线时应保证安全电流大于长期最大负载电流,同时应注意一下几点:①在选择进户线及干线截面时应留有适当余量;②单相制中的中性线应与相线截面相同;③三相四线制中的中性线载流量不应小于线路中的最大不平衡负荷电流。用于接中性线保护的中性线,其导线不应小于该线路相线电导的50%,气体放电灯的照明线路因受三次谐波电流的影响,其中性线截面应按最大一相电流选用。 3.1.3能确保电压质量。对于住宅建筑来说,电源引入端至负荷末端的线路电压损失不应大于2.5%,如线路电压损失值大于规定电压损失允许值,应加大导线截面以保证线路电压的质量。 3.2电器设备的选择 电器设备主要指电源配电箱、电表、控制开关、漏电保护开关及电源插座等。电器设备的选择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选用时应根据住宅的负荷情况、安装要求、使用环境、设备的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等合理选择电器设备的型号规格,注意设备的容量等级。为确保其质量,应选择符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和国内GB、JB有关行业标准,并具有产品质量认可证书的电器产品。总之,电器设备的选择尽可能做到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 4防雷和接地 4.1防雷内容和措施。防雷内容一般可分为:防直击雷、防感应雷及防高电位入侵三个内容。就防直击雷而言,一般是在屋面易受雷击部分安装接闪器,然后通过引下线与接地电阻很小的接地装置可靠连接,安装时要注意屋面突出的金属部件与接闪杆、带、网应全部可靠连接,基础钢筋作为接地装置,这是较为经济实用的作法。为了防止感应雷和高电位入侵的危害,可在电缆进出户处将绝缘子的铁脚支架可靠接地,同时安装电涌保护器。此外要强调等电位联结,也就是在设计施工中要把建筑物内、附近的所有金属物用电气的方法连接起来使整座建筑物空间成为一个良好的等电位体,这样能有效的降低建筑物内部和附近金属部件间的电位差,从而避免内部的设备被高电位反击和人被雷击的事故。 4.2安全接地的形式与要求。在住宅电气设计建设中为确保电器设备和人身安全务必做好用电系统的安全接地。目前我国的住宅常用配电系统方式一般有:TN-C-S和TN-S系统,在进行设计施工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接地系统。以下着重谈谈住宅配电系统中的保护接地,在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供电系统中,电气设备必须保护接地,接地电阻R≤4Ω。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供电系统中既可采用保护接地,也可采用保护中性线。为确保接中性保护系统的安全可靠,必须将中性线干线或支线的终端再次接地,这称为重复接地。重复接地有以下作用:增大流过线路保护装置的电流使其加速动作,从而减轻或避免事故的发生;设置重复接地后可降低漏电设备的对地电压,减轻触电的危险程度。为确保接中性保护系统的安全可靠,按照规定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重复接地的接地电阻必须小于10Ω;②保护接中性线的电导不得小于线路中线电导的一半;③用于接中性线保护的中性线不能安装带有熔丝的开关或熔断器。 5 消防系统 大型现代住宅中由于电气设备越来就越容易发生火灾,因此应安装完善的消防系统。笔者认为现代大型住宅在电气消防方面应做到以下几点:①供电电源应采用两路方式,一路为市电电源,另一路为应急电源;②有应急照明系统;③应用手动响鸣火警警报系统,如可能,可加装火灾自动警报系统;④和导线应选用符合防火规范的开关和阻燃型的电线电缆。 6 智能化发展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随着微机自动检测和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楼宇智能化的实现已成为可能。未来的住宅楼应有一个由检测单元、执行单元、数据采集单元、控制单元和微机组成的智能监控系统,由该系统对楼宇内的设备运行、电气故障、火灾、盗情等进行集中监控。再设置综合布线系统,将一定区域内的楼宇按星型拓扑结构建成小区局域网,进而所有局域网连接,同时与公安、消防、电讯、广播住宅管理等部门连网,从而建成城市住宅管理信息网络,实现住宅的全天候、全方位监控和管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住宅电气的设计建设也应跟上时代的步伐。在保证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基础上引入高科技技术,使人民的生活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