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竞争性和专业性背景下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微观组织运作成败的战略要素,更多的微观组织意识到员工才是企业重要的资本,这种资本对企业的价值是以员工的能力、行为、时间、努力体现出来的,所以人力资源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传统的人力资源开发收到了信息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源开发的挑战,特别是E-training在人力资源开发领域的应用,让人力资源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 一、E-training人力资源开发概述 E-training是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出现的新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信息的存储和恢复是这一模式的关键所在,传统的人力资源培训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培训者和员工在交流与互动中实现技能与主动性的提升,在E-training换下计算机网络平台代替了传统的培训师,互联网提供的虚拟教室可以让员工根据自己的实践进行学习,员工进行独立思考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这样员工可以独立的完成知识的储备与恢复,实现了个性化的成长。 二、E-training培训模式的优势 1.实现了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和灵活的学习方式 事业单位开展培训的目的是让员工个体能力得到发挥,让事业单位业务的开展具有竞争力和有创新性,事业单位开展统一集中培训,必然对单位业务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大规模的集中培训容易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受训员工的课堂接收率有20%-30%,这部分知识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遗忘。因此统一授课的主体差异性忽视和接受度低下是传统人力资源培训的弊端。采用E-training培训,受训员工可以逐步实现自我管理,员工根据自己的特征选择课程,这样充分考虑到了员工的学习个性,员工在知识和技能的薄弱环节,员工可以反复进行观看和演练,这种自我管理的培训模式可以让员工灵活完成,实现培训的高质量地完成。 2.实现了成本的降低 传统的统一培训需要培训师去当地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培训,如果员工也要异地培训将会由此产生的费用也是一大笔开支,也不能实现各地培训的同步进行,在E-training培训模式下,培训内容得到共享,各地的员工可以克服地域的障碍,不同地域的员工都可以接入互联网进行统一的培训产品选择,并按照统一的时间点进行学习,节省的大量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3.促进组织内部知识的发酵 培训的目的是实现学的知识和技能得到应用,在传统培训结束后,在组织内部没有一定的延续性,更不利于组织内部知识发酵。所谓的知识发酵指的是在组织内部传播与扩展,这样的过程让组织成本得以降低,培训成果最大化,因此知识发酵是培训的核心。通过E-training模式,很多的知识发酵的部分在课后学习部分就可以使得实现,培训员工必须按照培训要求完成知识和技能的任务,才能取得结业证书,在作业的完成中讨论也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部分,受训员工组成不同的组群,组群内受训员工都可以进行交流发言,员工在学习的过程都可以相互探讨和血虚,最终实现知识的巩固与共享,保证知识在内部发酵,更有利于良好企业文化的形成。学习型组织是最有创新力和竞争力组织,打造这样的学习交流互动平台是企业良好文化建设的有力支撑。 三、E-training模式的局限性 1.受训员工主动性低 E-training的快速发展已经波及各个领域的人力资源开发中,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有人提出了有的培训考核有一项的关键指标是看培训视频的时间,但是很多受训者由于时间紧张的缘故,在视频播放的过程中并没有注视视屏,这样的学习基本不会发生作用,甚至比传统的学习还要低效。基于这样的问题,E-training培训平台按照地铁驾驶员的踩踏板的原理,设计了间隔时间点击法来保证受训员工的在线,但是网络时代各类辅助软件的开发让间隔时间点击法作用谨小慎微,所以激发员工培训的内在动力是E-training培训模式首要着力点。 2.培训模式多样化欠缺 E-training培训模式可以采用网络互动的模式进行,但是由于网络提供的培训范围较大,很难针对某一个组织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这样培训的针对性上有所缺失。有些时候E-training培训只是一种形式,内容上并没有对员工选择“量体裁衣”。例如很多需要面授和实践操作的培训如果采用E-train-ing模式的化就会造成实践机会的减少,因此有的最终体现为实践技能的培训并不适合采用这一模式。 3.培训氛围的缺失 很多受训员工虽然参与了E-training培训,但是普遍认为是低效的培训,在为何是低效的原因分析时,缺乏相应的学习氛围是培训低效的原因,传统集中授课让受训员工有学习的氛围,在知识和技能的接受效果上要比E-training好,他们更加倾向于集中授课的培训。因此事业单位在选择培训方式上也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随着E-training的快速发展,知识共享成了组织人力开发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未来的E-training不仅是一种培训方式,也必将成为组织知识共享和知识发酵的平台,使组织在知识经济时代,发挥其竞争优势,促进新经济的巨大发展。
有关当代文学史料研究门槛低、层次低的不良印象,研究实践中的一拥而上,研究活动的重复度偏高以及整体上良莠不齐的状态,其实都与理论思维建设的软弱无力脱不了干系。下面对当代文学史料研究中的几点理论思维进行讨论。 1.“复调”的理论思维 “复调”是当代文学史料的存在方式,也是阐释史料的思维逻辑。当代文学史料的阐释需要尊重与接纳彼此差异又互相联系的史料。在研究实践中需要我们克服一些陋习。一种是碎片化、单一性的运用史料,对“史料链”的系统性建构缺乏。类似于“就凭……就足以证明……”的逻辑思维,偶尔依然存在于当前的一些研究中。而忽视史料的变化性、虚构性、临时性等诸多特质,对研究工作的科学品质正在极大地削弱。另一种也就是先有了自己的观点或者是印象之后,有选择的使用资料进行研究,挖掘资料的内容。由于史料并不是完整的,所以我们在进行文学史料研究的过程中要做出一定的假设,所有的假设都要有根据,要在复调式史料的基础上进行,要客观的看待这些史料。更不能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放大史料或者是遮蔽史料。 2.批判性思维 史料研究中的批判性思维通常是面向史料的批判,即对史料的是非甄别、去伪存真以及对史料的个性化阐释。就目前对文学史料的研究现状来看,我们把批判性思维看成另一种面向自我的批判。也就是说,在自我研究的过程中能够明确的自省,有警觉意识。在研究实践的过程中,有两种现象深受人们的关注。第一种我们称它为历史阐述的似是而非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把历史的事件放置在语境中或者是情景中,把它和可能有联系的东西连接成一个整体。一方面,我们在研究中国当代历史的过程中能够发现时代性和代际感十分强烈。很容易变得轮廓化、复杂化。在这个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资料中有很多和整体不吻合、无法叙述的东西,就不再成为历史。另一方面,在研究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新的观点,新的方式,这也体现了强烈的时代特征。这种新观念、新方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号召力,现在被我们称作权威性的研究成果,也是很多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实际上这也是一种轮廓化的历史方式,这既带来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也为当代文学史料的研究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可能会遇见学术陷阱或者是过于简单的情况。另一种,也十分值得我们研究,那就是道德批判是否取代了学术研究。我们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文艺批判,这些文艺批判产生了巨大的摧毁效果,往往占据着道德的制高点。我们不能以简单的道德批判就把一个人物或者是一个事件给本质化,也不能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上采取一定的措辞,享受着所谓的正义感,并把这些作为自己研究的立场。我们在进行文学史料研究的过程中更需要的是耐心细致以及历史同情心,这才是正确的道德评价。 3.研究范式的开创性思维 所谓的研究范式,也就是在对史料探索的过程中保持着敏锐性,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当代文学史料研究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和古代文学史料研究相比,还不够成熟,缺少完善的研究范式和一定的规范标准。但在一定程度上也留下了更多探索的空间,在当代文学史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要抓住其鲜明的个性、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探索出不同的研究方法。在根本上,范式开创思维的确立源于研究者独立解读史料的意识与能力。研究者首先要对史料有独特的感受,自己的见解,之后才能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思考,如何以自己的方式来诠释这些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范式问题。所以这种范式开创思维注重的是自己对史料的感悟研究,并在这个基础上提出相关的问题。其中,洪子诚就是范式开创思维的代表人物。以上只是基于目前研究实践的一些断想,对有关当代文学史料研究理论思维进行探讨,但是行动非常关键,喧嚣躁动的研究局面以及学科建设等方面,需要更多的研究者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对文字史料不断的探索。
从长远来看,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转变必须要依赖技术转变与创新。基于此,本文拟探讨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的转变问题,希冀能为推动农业经济进一步向前发展建言。从而进一步夯实农业的基础地位。 1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概述 1.1传统农业技术特点 我国传统农业发展记录着我国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进程,始于先秦,一直到民国,才开始进入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时期。传统农业技术特点主要是:集约利用性;精耕细作、因地制宜;农业为主,畜牧业等多种形式结合发展。我国传统农业最初在土地利用上实现了集约型发展,后经过生产技术的不断改造,逐渐从粗放型农业变成精耕细作型农业,然后因地制宜地形成以农业为中心,畜牧业、制造业等结合的农业发展形态。 1.2现代农业技术特点 现代农业技术就是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化学技术、机械技术为技术支持与导向的综合型农业技术,现代农业技术是高度融合的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特点主要是:基因变异性,传统农业技术结合生物技术,实现了生物基因的物种转移,提高了作物养殖效率;复合性,利用化学技术,农业技术开始应用于肥料研制中,丰富了作物肥料类型;机械自动化,传统的农业设备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机械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转变的策略 2.1传承传统农业技术精髓 传统农业技术是我国传统文明的代表,是传统文化的组成,在农业技术发展中,坚决不能抛弃传统农业技术。传承农业技术的民族性特点,传统农业技术是适合中国传统国情的,在当今现代化社会建设进程中,无论是农业技术还是其他产业技术都必须顺应社会的发展,在经济创新改革这个大环境下,进行自我改革与创新。传统文化在发展进程中,保留优秀的传统文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因此,农业文明在发展过程中,也要坚持其民族性,坚持传统农业技术的地区性,坚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总结传统农业技术经验教训,发展创新理论知识。我国土地辽阔,人口众多,这是我国最明显的国情,也将会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国情。现代农业技术未来发展趋势一定是可持续发展集约型精耕细作模式,现代农业技术的集约性是知识与技术的集约,不是劳动力的集约;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农作物的循环发展,而是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人才的持续发展,是技术的持续发展。 2.2改造创新传统农业技术 社会的发展需要继承与创新,农业技术的发展也需要继承与创新,在继承传统农业技术精髓的同时,还要创新技术,发展农业经济。报告的主要内容指出,新农村建设要加快农业技术建设,要重视农业人才培养,优化农业市场改革。农业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提高农民幸福感,农业经济是主要手段,人才是技术创新核心力量。首先,要加强技术研究与技术传播。一直以来,政府非常重视农业技术研究,对技术科研机构投入比例很大。在未来农业发展中,相关部门要加强生产要素研究,提高生产效率。加强科研机构的政府鼓励,加强农业技术科研人员薪资水平,鼓励技术创新,打破传统农业技术的思想牢笼,培养专业的技术科研人才,加大技术研究的人力投入。还要加强技术传播人才的培养,优化高校农业专业结构,加大农业院校的资金投入,加强教学设施建设,创新高校教学模式,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农业技术综合技术人才。其次,要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农业经济市场产业结构,鼓励绿色农业产业发展,给与绿色产业创新企业政策鼓励与经济支持,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创新农业发展结构。政府要优化经济市场结构,把传统农产品企业目标消费转变成商业生产利益消费,建立健全的市场管理制度与监督机制,规范农业市场经济活动,净化市场竞争环境。 2.3加强“互联网+”农业技术发展 在当今21世纪,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技术化、网络化、智能化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农业技术发展也要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和物联网信息技术,实现农业技术智能化发展,农业设备自动化发展,形成国家农业技术网络系统,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实现农业技术的共享与传递,实现农业技术全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桂东.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现代化关系研究[J].农技服务,2017(13). [2]成连香,吴述云,杨晓晖,等.浅议传统的农业技术向现代的农业技术的转变[J].农业与技术,2016(20). 作者:王明霞 单位:东营区农业局
当今社会,电气化产品日渐增多,充斥于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当中。在整个电力系统设备运维工作架构中,高压试验为其基础环节,能够及早发现电气一次设备当中的绝缘缺陷,乃是监测设备绝缘情况的有效手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高压电气设备当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与缺陷,尤其是经过长时间运行后,易出现安全问题,因此,需开展高压电气试验,并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1高压电气试验中安全的重要性分析 针对高压试验来讲,可根据其结构与操作形式的不同,划分为两种类型,其一为非破坏性试验,或者是特性试验,当处于低电压状态时,或者是采用其它对绝缘不造成损伤的方法,来对电气设备的绝缘特性进行测试。比较常见的测试内容有电容量值、介质损耗角正切值、极化指数、绝缘电阻等。但对于非破坏性试验而言,其有着比较低的试验电压,现阶段仍然无法单凭其来明确绝缘的耐电强度。其二是称耐压试验,或者是破坏性试验。针对此类型试验而言,其需要施加比较高的电压,通常可以对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的具体现象进行模拟。如果是考核严格,且有着较高绝缘强度,可以将那些有着较大危险性的集中性缺陷给揭露出来,并且还能为绝缘提供一定的绝缘裕度;但需要指出的是,在时间时,对于设备的绝缘,可能会造成损伤或击穿情况,此类试验的内容有直流耐压及交流耐压等。需要强调的是,虽然高压电气试验能够对设备的一些情况进行准确检测,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酌情选择试验方法,将其作用与价值最大化发挥出来。 2高压电气试验的安全管理策略 2.1前期工作 一是强化前期勘查工作。当工作班成员已接到上级传达的工作任务后,需要及时到变电站,开展各项前期性的勘查工作。此时,需了解主要作业任务、危险点、停电范围等,并将标准化作用指导书上记录下来。二是将作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好。当任务已经下达后,便需要对本次试验当中所需要的各种工器具、仪器仪表等进行拟定,并对其进行全面、详细检查,查看其是否合格,预防现场使用时出现瓷瓶小套管、电气设备接头小等情况,预防设备损伤,避免出现设备事故。三是严格落实与执行技术与安全措施。在试验时,需遵照《电力安全规程》当中的各项规定,来为组织措施安全提供切实保障,主要内容有工作监护制度、工作票制度、转移和终结制度、装设接地线、装设遮拦及工作许可制度等。在开展高压试验时,需要依据工作内容,由班组长下达变电站第一种工作票,依据实况填报各种安全措施,明确带电范围与工作范围见的断电点,于工作范围侧合上,安装接地线,或者是接入接地刀闸,且遵照工作票签发及许可手续,为高压试验外部环境的整体安全提供切实保障。 2.2过程中控制 将试验设备接地的可靠性进行细致检查,高压试验尤其是对电力电缆、电容器等试验,会充电给被试品,因此,需对仪器仪表的接地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接地线与接地引下线间由好的接触,另外,还需强调的是,接地线不可缠绕于接地引下线上,也不可设置在有油漆、锈蚀的接地引下线上。对仪器仪表的旋钮、指针进行详细检查,查看其有无零位,检查试验接线绝缘表面有无破损、断线等状况。为防止出现感应电伤人情况发生,当处于试验环境中,因周围处于运行状态的设备携带大量电,因而有着十分强烈的感应电。针对高压试验人员来讲,当其在开展拆接电容式电流互感器末屏等操作时,其电击感会比较强烈,此时,便是由感应电所引起。针对此情况,若将被试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接地刀闸合上,或者是将1根接地线接入到被试品上,便可将感应电伤人情况给解决掉。当完成试验后,放电环节不能舍去,在完成电容器、变压器、避雷器及电力电缆等电气设备的试验操作后,需要及时降压,且将电源切断,除此之外,还需对被试品实施放电处理,预防残余电伤害操作人员。好需要指出的是,高压试验需始终秉持谁拆线谁恢复的原则,且始终遵照专人检查的操作准则,此乃一个比较好的习惯。如在围绕10kV高压开关柜真空开关,对其开展耐压试验过程中,接线人员短接触头,且没有及时拆除,但此时被变电站值班人员查出,消除了一场可能发生的设备损坏事故。 3结语 综上,因高压试验具有内在的危险性与特殊性,在进行实际试验时,不仅需要试验人员具备好的安全意识与职业责任,还需要具备好的技术技能。因此,针对广大试验人员,除了要积极学习试验规程与技术外,还需强化自身的安全意识,始终按照相关规范、流程来操作,预防因操作不当所引起的安全事故与人身伤害。 参考文献: [1]张良伟.从高压电气试验的对比分析中研究试验安全的重要性[J].电工文摘,2014(1):2-4. [2]卢俊良.金属矿区高压设备电气预防性试验与安全管理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7(9):287-287. [3]陈文菲,陈文玉,周聪.电力系统中高压电气设备试验与安全管理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6(7):156-156. 作者:刘磊 单位:宁夏银川国家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宁夏煤业集团煤制油电气管理中心
市场机械设计竞争力度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激烈,许多企业都想要在最低成本额度上,最大化地提高自身机械设计加工的产品质量。大部分企业依旧沿用传统的机械设计加工流程,在进行机械设计加工的过程中不仅拉低了加工产品的性价比,同时传统的机械设计流程已经老化,不利于机械设计加工的发展。 1机械设计加工的概述 机械设计加工是指通过一种机械设备对零件的外形尺寸等各方面进行改变的过程。机械设计加工的流程是一种复杂的长期性流程模式,需要工作人员过硬的专业素养,在机械设计加工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时代的发展,选用最适合的机械加工模式。时代的发展越来越迅速,人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迎合新时代的市场要求和人们的需要,机械设计加工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深化改革。在保证企业利益的同时,利用最少的资金,让机械设计加工零件的质量最大程度地得到保障,这是我国机械设计企业需要努力的目标。 2机械设计加工需注意的问题分析 2.1加工零件精度低 在机械设计加工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意外情况,导致加工零件材料精度低。如机械设计加工系统因受热导致变形,刀具的磨损与不合适直接导致切削参数不准确以及切削误差。在机械设计加工中,这些误差都是很难避免的,只能通过深入分析研究机械设计加工的过程误差原因,及时提出有效的建议和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机械设计加工零件中诸多因素的干扰,提高加工零件的精度。 2.2加工零件质量差 直接造成现在机械设计加工零件质量差的重要因素在于机械设计加工方面的零件材质和切削用量,如果零件材料塑性变形,加工出来的零件质会很差。而机械设计加工零件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加工零件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在使用刀具进行切削加工时和零件进行分离过程中会产生撕裂作用,将直接影响加工零件的质量。在使用刀具的过程中,对机械设计材料切削加工的过程中,材料较为脆弱,容易出现零件碎粒。 2.3加工产品性价比低 机械设计加工不仅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性要求很高,同时其操作过程也十分具有精密性。很多企业在实际机械设计加工零件的过程中,依旧采用传统的加工设备,这种落后性的设备加工成本高,加工出来的产品性价较低。在社会主义发展的经济时代,企业在机械设计加工方面投入资金大,但是对加工产品的质量却达不到要求。 3机械设计加工的有效措施 3.1合理选择加工零件 在选择机械设计加工的零材料时应当合理选择加工零件材料,根据材料的价格、性能和质量方面对比,从中挑选出性价比最高的适用型零材料进行加工。严格按照机械设计的加工要求,规范、标准地大批量生产零件材料,不仅可以降低机械设计加工的成本,同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给予其它加工商场一定的压力,促进我国机械设计加工企业的发展。 3.2科学制定工艺流程 企业通过科学地制定工艺流程,有效降低机械设计成本和人力,提升工作效率,优化机械设计加工产品的质量。由于机械设计加工的过程中采取不同的加工方法,对机械设计零件后期产生影响,所以企业制定科学的制定工艺流程不仅可以缩短加工时间,延长机械设计加工零件寿命,同时还通过合理科学化的工艺流程和加工方法优化产品性能。 3.3设置合理的切削参数 切削参数是指对机械设计加工的零件材料进行多余部分的切割数据。在机械设计加工过程中,加工零件的质量直接取决于切削深度以及切削速度。根据加工零件本身的材料特性进行切割,需要合理设置切削参数,避免在机械设计加工过程中零件的损伤。 3.4选择合适的刀具 根据机械设计材料的加工零件材料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刀具也是机械设计加工的有效手段。根据加工零件材质上的区别选择适用性较高的工具,不仅可以提高机械设计加工效率,同时也避免了因使用不合适的刀具对机械设计材料损坏的浪费。选用合适的刀具还需要注意零件表皮的粗糙程度以及零件的硬度手感,是在机械设计加工中选择合适刀具的重要途径。 4结束语 机械设计加工的过程中应注意找出问题,根据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措施,对加工零件材料的选择也要针对机械设计加工零件需求,合理科学地选取高效的零件。同时设置合理的切削参数,运用合适的刀具进行加工,规范机械设计加工零件流程,提高机械设计加工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项目管理相关论文: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相关问题的探讨 摘 要:近几年,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大了兴修水利工程的投入,在新建项目方面投入的资金逐年增多,水利工程发挥的社会效益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然而,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予以重视,从而提高项目施工质量,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该文简要探讨了当前水利工程项目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 项目管理 问题 探讨 现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水利工程项目规模的不断加大。尽管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有所提高,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一些中小型的水利工程项目,质量无法满足相关标准。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就需要加大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力度,进而确保项目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1 当前水利工程项目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1.1 质量管理的目标不清晰 尽管现今很多项目都提出“一流项目”、“优质项目”等标语,然而,这些标语的内容并不清晰,很难精准、客观的达到项目质量标准。主要包含以下内容:其一,大面积的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因为受到人力、物力等局限,很难确保检查工作的深度及力度;其二,项目的建设企业及设计、监理、施工企业可能属于相同的区域或部门,很容易造成行业保护、地方保护问题,影响质量管理工作。 1.2 建设流程无法落实 很多水利工程项目都属于公益类别的工程,通常没有直接的资金收益,投资的方法也多以国家、政府投资为主,所以,很多建设企业都将主要精力放置在获取投资方面。当拿到建设项目资金以后,并未严格遵照相关流程开展工作,从而为竣工的验收工作造成阻碍,影响整体工程项目的质量。 1.3 施工期间监管不严格 在施工期间,工艺十分粗糙,质量问题较多。尽管编订了施工方案、作业流程等,却无法严格落实。另外,质量的记录也都存在闭合性低、完整性差、精准性不高等问题。同时,在施工期间进行的生产型实验数据结果的分析、整理、总结等内容也不全面。 1.4 从业人员素养较差 一些现场质量监管从业者自身的专业技能较低,责任心较差,无法严格遵照相关标准实施监管工作;同时,施工从业者素养较低,经常发生偷工减料等问题。 2 水利工程项目加强施工管理的方法 2.1 制定目标,理清思路 遵照相关标准的规定,将目标划分为:时间目标、成本目标、其他目标等多个类别,然后明确系统网络的结构构成。同时,加大基础指导方针的软力量建设力度。软力量建设指的是在进行各个环节期间,需要从政治角度入手,让其同相关标准、法规相吻合。保证管理体系的顺利工作,网络通畅、快捷。保证价值链的管理始终处于核心,全面发挥协同、协调功能。冲破以往低效的管理禁锢,推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各环节质量的控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不断改进并完善管理标准,对核心的业务环节进行优化,缩减成本投入,增强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在进行施工管理期间,基于成本管理的前提下,分解项目、控制项目、对项目的各个内容进行核算。将项目安全、项目质量及项目进度作为总纲,严格遵照“堵漏、节支、增效”的要求,实行全成本、全过程的控制工作,从而保证水利项目施工质量,为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2.2 加大成本控制的力度 想要加大成本控制的力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内容入手:其一,在进行项目评估工作期间,需要基于预算的定额前提,同自身企业的管理能力相结合,遵照科学、合理的原则标定施工成本定额,并以此作为企业开展成本管理工作的指导标准;其二,在编订项目的目标责任成本预算期间,需要以分部分项工程为基础,对项目的盈利能力进行预测、计算,之后遵照评估的结果对项目责任合同的相关内容进行细致考量,清楚利润的指标,结合其他标准创建项目的奖惩、考核制度;其三,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照项目自身特点及管理需求开展工作,依据可靠性标准对成本中心及费用中心进行划分,从而为成本费用的考核、归集工作奠定基础;其四,遵照可靠性标准对项目目标的责任成本预算进行二次分解,将分解后的内容划归到各个成本中心、费用中心内,以此当做其考核及奖惩的依据。同时,每隔一段时间对各个成本中心、费用中心的责任成本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分析与奖惩,找寻存在的不足,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其五,不断改进并完善项目的内控标准,例如:创建员工责任标准、费用支出授权标准、资产安全管理标准、施工场地管理标准、合同管理标准、业绩考核标准等,同时严格遵照相关标准进行工作,保证项目高效、有序、标准的施工;其六,加大上级部门对成本管理工作的监管力度,及时找寻成本管理工作中不符合要求的行为,尽快予以纠正,从而将损失降至最低。 2.3 加大标准建设力度 因为水利项目的规模较大,内容较多,项目较为分散,流动性较强,缺少量化、硬性的生产标准,责任考核落实性较差,事故隐患自身的预测性较弱,从而造成日常管理工作十分混乱,从而引发各项施工事故产生,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水利项目管理工作来讲,标准建设是其开展所有工作的前提,创建完善的标准规定能够确保水利工程管理控制全面落实。创建优良的内控运转标准,是控制风险的有力保障,同时也是当前社会的要求。加大施工企业标准建设力度,不断增强员工自身与团队的能力,以点盖面,产生辐射类型的控制网络,保证水利工程施工项目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施工企业来讲,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是一项永恒的主题,提高企业形象,不断找寻施工管理的新途径,探究更合理、科学的管理方法,成为了每一个水利工程施工企业所共同奋斗的目标。唯有从业人员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管理方法,勇于尝试、大胆创新,不断完善企业管理标准,才能够确保项目施工的质量,保证企业在当前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局面下获有一席之地。 项目管理相关论文:谈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相关问题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现在各行各业都有所发展,特别是现在的电力工程这一领域的发展幅度很大,但是电力工程的发展之中仍然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其中电力工程项目管理这方面的问题尤为严重,结合笔者多年的工程实践经验,本文首先对目前我国的电力工程领域的行业特点做一个介绍,而后对目前的电力领域的项目管理状况做一个深入的剖析,然后将电力工程的项目管理和工程监理的实际做对比,并且找出这二者之间的差距,最终得出了对于我国电力工程的项目建设应该要发展的方向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电力工程管理;现况;项目管理 在我国的电力工程领域发展十分迅速,因此在电力工程这一领域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企业,电力工程的项目管理相比之前电力工程建设的初期也有了一个比较明显的提高,但由于电力工程的系统发展在我国的起步比较晚,因此在这样一个快速发展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就直接阻碍了电力工程的继续发展,因此要保证电力工程的建设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必须要认识这些问题,并且想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结合笔者多年的工程实践经验,本文首先对目前我国的电力工程领域的行业特点做一个介绍,而后对目前的电力领域的项目管理状况做一个深入的剖析,然后将电力工程的项目管理和工程监理的实际做一个对比,并且找出这二者之间的差距,最终得出了对于我国电力工程的项目建设应该要发展的方向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 1 电力建设工程特点及项目管理现况 电能因易于转换、传输、控制,从19世纪80年电力工程年代以后,已逐步取代蒸汽动力,成为现代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技术基础。20世纪以后,电能的生产主要靠火电厂、水电站和核电站。有条件的地方还利用潮汐、地热和风能来发电。电能的输送和分配主要通过高、低压交流电力网络来实现。作为输电工程技术发展的方向,其重点是研究特高压(100万伏以上)交流输电与直流输电技术,形成更大的电力网络;同时还要研究超导体电能输送的技术问题。20世纪出现的大型电力系统将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诸环节综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成为社会物质生产部门中空间跨度最广、时间协调严格、层次分工极复杂的实体工程系统。 作为能源的一种形式,电能有易于转换、运输方便、易于控制、便于使用、洁净和经济等许多优点。从19世纪80年代以来,电力已逐步取代了作为18世纪产业革命技术基础的蒸汽机,成为现代社会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技术基础。 1.1对于电力工程,由于它的行业特殊性,也就使得电力工程和其它的工程项目有所不同,其中最主要的电力工程的行业特点:配套设备多、建设项目规模小而分散、施工单位素质参差技术密集、协作单位多、资金密集、质量安全要求高、建设周期长等。 1.2由于电力工程建设这个行业具有垄断性的特征,因此很多的电力公司都是具有自己的三产公司,对于电力工程的监理公司也不例外,它就是电力工程公司的一个三产公司,而对于这样的三产公司,它由极强的依附性。也正是由于它具有这样的特征,就导致了在电力工程的项目管理之中还有很多的传统管理方式,这种传统的甚至是落后的管理方式就导致了在电力工程的项目管理之中难免会出现许多的问题。 2 项目管理的内涵 项目管理是一个管理学分支的学科,指在项目活动中运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使项目能够在有限资源限定条件下,实现或超过设定的需求和期望。项目管理是对一些与成功地达成一系列目标相关的活动(譬如任务)的整体。这包括策划、进度计划和维护组成项目的活动的进展。项目管理涉及到的具体工作主要有:设计与施工发包分析、确立项目目标、价值工程、选址分析、概念设计、可行性研究、估价、备选方案分析、监督及设施管理等。由于对于工程项目而言,其具有一次性以及独特性的特征,所以工程项建设的完工效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项目管理恰好就可以运用相关的管理支持、专业技能减少这样的不确定性,并且满足业主方的实际需求。在投资、工期和质量三者这件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让业主方获得最大的效益。 3 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的差距及原因分析 按照上文所说的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内涵,结合我国当前的电力工程的监理公司的管理状况,发现其中的差别其实是很容易的。当前虽说已经有很多的监理公司对一些工程项目管理业务有所负责,但是这些也是不系统的,不全面。绝大部分的监理企业对工程项目管理所需要的要求仍然有一定差距。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3.1发展到如今,电力工程在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方式还依然存在,也极大的限制了企业项目管理的改革之路。 3.2由于发展的快速和,导致了现在很多的监理企业形式各异,良莠不齐。 3.3监理企业制定一些政策的时候最初的考虑往往都是基于其它方面的,并不满足监理制的初衷,条块分割,政出多门,对于监理企业的全面发展不利。 4 电力工程推行项目管理 在电力工程这一领域推行项目管理这一模式有着很大的好处:提高工程质量,全过程管理;减轻业主的工作强度;降低工程成本,便于设计方案优化;缩短工程建设工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矛盾,便于工程协调。 当前的监理企业制度予以改革,要与母体彻底独立出来,在人力资源招聘,市场业务拓展,职工福利待遇确定这些方面都要和国际企业相一致,改善企业发展道路,向项目管理公司这一方向发展。于市场要主动开拓,宣传工作要做好。当前我国的政府或者私营企业主作为业主方时都不太懂项目管理,所以公司一定要大力加强宣传。必须要主动的去占有市场,而不能指望掉馅饼,很有可能业主方是不能提出项目管理招标的内容的。 建立并且完善资料信息系统,因为项目全过程的管理难度是很大的,所以必须设立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只有这样,在需要资料的时候才方便拾取,也可以为企业的未来工作展开做好准备。 项目管理相关论文:论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问题 摘要:施工项目管理是针对项目这一对象进行管理的,而项目的目标实际上就是管理的目标,开展项目管理工作就是为了凭借全程、全面组织、计划、协调、控制工程项目施工活动这一手段的运用将工程项目的施工时间与预算管控在允许范围内,同时又能依据规定的质量施工以圆满完成项目。下面,笔者将主要就施工项目管理的特性与内容展开有关的研究与讨论。 关键词:施工管理;建筑工程;控制措施 一、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详细的控制措施分析 1.1 控制施工进度 所谓施工阶段,是指以工程为对象实施详细地实施管理的阶段。这一阶段不仅仅是耗时最久的管理阶段,还是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加之要时刻应对时间的变化,因此我们要全面地对工程展开动态式地管理。 1)探索调整原先的施工进度并执行施工计划的施工进度控制手段主要有控制、规划、协调三个。 2)规划,指的是在施工项目全面实施过程中确立施工项目分进度及总进度目标并编制相关的进度计划。 3)协调,顾名思义,就是协调和施工进度存在关联性的部门、单位、施工之间的关系。 4)控制,指的是在施工项目整个实施过程中对比施工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后若偏差产生则应及时应对调整。 1.2影响施工项目进度的因素 1)有关单位的影响:最主要对有关单位作好协调工作,以达到我施工单位工程顺利进行。做到甲方影响有签证,平行施工单位影响有甲方认可。 2)施工条件的影响:在客观条件影响下,使工期发生了偏差,需要及时与甲方沟通,取得甲方认可。 3)技术失误:在技术交底过程中,要保持严肃、认真的态度,使工人对设备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达到100%。对各施工环节熟练掌握。 4)施工组织管理不利:在施工之前编制好施工计划,主要对施工顺序进行反复推敲。对施工管理制度进行制定。 5)意外事件的出现:当突发事件出现的时候,是避免不了的。这就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要保持认真的态度。作为项目经理要分析各种因素采取措施对工期进行动态的控制以保证工期。 1.3安全管理 确定安全生产目标:达到五无目标,即“无死亡事故,无重大伤人事故,无重大机械事故,无火灾,无中毒事故”。对于安全的管理要依据以下六项原则执行: 1)管生产同时管安全。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促进和保证作用,因此,安全与生产虽有时会出现矛盾,但从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目的,表现出高度的一致和安全的统一。 2)坚持安全管理的目的性。安全管理内容是对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状态的管理,有效的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清除避免事故。达到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的目的。 3)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生产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4)坚持“四全”动态管理,安全涉及的,生产涉及的方方面面,涉及的从开工到竣工交付的全部生产过程,涉及的全部的生产时间,涉及的一切变化着的生产因素。因此生产活动中坚持全员、全进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安全管理。 5)安全管理重在控制。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 6)在管理中发展、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是在变化着的生产活动中的管理,是一种动态。其管理就是意味着不断发展的,不断变化的,以适应变化的生产活动,预防新的危险因素。 1.4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措施 成本控制是做为一个项目经理应具备的,是指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将要发生的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控制成本的措施:①办理施工任务单和限额购料单的管理。②将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与施工预算进行控制,指出差异,分析差异原因,并采取有效的纠偏措施。③以某一段时间为一个周期,对成本发生进行核算比较,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正确处理。④定期检查。 施工中成本控制情况,发现情况主动处理。具体办法:①以施工预算控制成本支出,包括人、材料、机械要用的机械;②以施工预算控制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消耗。 二、施工项目管理的特性与内容 施工项目管理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寻求高效实现项目目标的方法,基于项目经理负责制依据其内在逻辑规律如何有效组织、计划、控制、协调项目从而适应内外部环境并高效组织施工,从而在实现合理优化组合配置生产要素的同时确保施工生产的均衡性,凭借着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与技术达到项目目标,进而让企业得到的综合效益有所增加。 施工项目管理是为使项目实现所要求的质量、所规定的时限、所批准的费用预算所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控制和协调。项目管理的对象是项目,由于项目是一次性的,故项目管理需要用系统工程的观念、理论和方法进行管理,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和程序性。项目管理的目标就是项目的目标,项目的目标界定了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即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费用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有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技术和资金,这些要素具有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是一种相互结合的立体多维的关系,这就说明项目是具有系统性的施工,施工项目管理具有系统管理的特点。 加强施工项目管理,必须对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详细分析,认真研究并强化其管理。对施工项目生产要素进行管理主要体现在四方面: 1)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即适时、适量、比例适当、位置适宜地配备或投人生产要素以满足施工需要; 2)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即对投入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在施工中适当搭配以协调地发挥作用; 3)对生产要素进行动态管理。动态管理是优化配置和优化组合的手段与保证,动态管理的基本内容就是按照项目的内在规律,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各生产要素,使之在项目中合理流动,在动态中寻求平衡; 4)合理地、高效利用资源,从而实现提高项目管理综合效益,促进整体优化的目的。 三、建筑项目管理的施工系统相互作用 项目管理的施工系统包括技术、社会、经济三个分系统,这三者是施工项目系统的三个不同的侧面,三者密切相关、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3.1技术系统 技术系统是三个分系统的核心,因为施工项目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向业主交付低成本高质量的工程产品。首先认真研究工程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并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变化,随时调整进度计划。对设计图纸中的疑点和问题及时以书面形式向业主和设计单位反映,要求澄清。施工方法的选择要先进,又要可靠,选择成熟的技术。施工活动关键是技术性活动,只有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才能做到低投入高产出,并创造优质产品。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与施工工艺是技术系统的重要内容。 3.2经济系统 经济系统是项目管理施工系统的关键分系统,是“目标分系统”之一。及时向业主报告阶段进度,申请进度付款,争取按时取得支付签证;制定供货商和分包商的奖惩办法,促进关键工作按时或提前完成。做好自身的财务管理,控制成本,预测流动资金的需求,合理调度资金。 四、结语 在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中,工程项目管理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要健全如今的管理体制,推动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朝着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大方向发展,认真做好工程管理工作,充分保证施工生产任务能高效优质地完成,并创造出更多的令用户满意的建筑产品。 项目管理相关论文:关于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相关问题的分析 【摘 要】随着项目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深入,不同的管理模式均出现了不同的缺陷,尤其是在集团施工企业体现的更为明显。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直接决定工程项目管理机构设置是否精练、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施工组织安排是否科学等问题,进而影响项目的盈利程度。本文结合笔者经验,对集团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提出个人观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模式探索 近年来,随着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集团施工企业在努力扩大经营规模的同时,逐渐陷入“中标难,中标后盈利更难”的困惑。盈利难最主要的原因是项目成本控制不了,直接导致产值利润率每况愈下、流动资金匮乏,出现“没活活不了,有活难赢利”的怪现象,企业生存步履维艰。虽然措施不少,但亏损项目却越来越多,很难从整体和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不得不引起企业管理者的思考。笔者仅从项目管理模式对项目管理的影响谈谈看法。 1 传统三级管理模式 通过多年来对项目管理模式的探索,我国施工企业经历了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粗放性管理到精细化管理的变迁。加强了项目成本计划管理在施工生产中的运用,如限额发料、目标责任成本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等等。尤其是项目法实施以来,集团施工企业多采用了三级项目管理模式(总公司、子公司、工程队三级管理),明确了各级管理层在项目管理中的职责,加强了施工、质量、安全及资金等方面的管理,对提高项目经济效益做出了不少贡献。但三级项目管理模式却存在一定的不足,制约了项目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 1.1 子公司各自为战,很难发挥集团作战的整体效应。集团施工企业在工程中标后,一般将施工任务分段划给各子公司,各子公司仅根据自己承担的施工生产任务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施工,这就势必造成人力、物力的重复投入、使用率低下,而相互之间又很难进行调配,造成集团作战资源不能共享,经济效益流失。 1.2 项目管理责任无法明确界定,三级管理机构相互推诿责任。较多的集团施工企业原为国有施工企业,虽经改制成公司,但资产主要还是国有资产。由于机构重复设置,三级管理层在履行各自职责或管理失控时,相互推诿责任。结果造成出现问题责任不明晰,到最后谁也没有承担应有的责任,造成经济效益低下,国有资产流失。 1.3 对管理模式和相关政策的认识和理解不同,现场管理五花八门。由于管理者对管理模式和相关政策存在认识和理解上的差异,各自推行不同的现场管理方法(如在作业层的使用上,有的用职工、有的用架子队、有的甚至使用整建制的民工队;设备租赁有的按月、有的按台班等等)。成本控制方法和力度各不相同,同样的项目盈利程度不一。在进行成本分析时,管理者又能找出诸多不同的客观原因,无法进行真正的对比。 2 集权式二级项目管理 随着对项目管理经验的不断总结,不少企业已经意识到三级项目管理存在明显问题,不断对项目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去掉工程队一级管理机构,进而发展到在去掉工程队一级管理机构的同时,对参建子公司组建的项目部进行了集中管理,加强施工组织,大宗材料和机械设备租赁进行集团招标,资金集中调度等管理手段,即实行集权式二级项目管理,该管理模式是对传统的三级项目管理模式的改革。 2.1 集权式二级项目管理的优点 2.1.1 统一施工组织安排,在资源配置和调配上拥有一定的权力,大大提高了集团作战能力,减少资源浪费。 2.1.2 对大宗材料和设备租赁进行招标采购,发挥集团购买的优势,降低了材料采购成本和设备租赁单价。 2.1.3 指导工费单价,尤其是劳务分包单价,有效控制了工费开支。 2.1.4 合理分配经济资源,将有效的经济资源运用到工程项目最需要的地方。 2.1.5 在整个项目推行统一的目标责任成本管理,一改过去按预算单价进行分解的做法,明确了管理层(局项目部)和作业层(子公司项目部)的成本责任,使作业层成本更接近实际。 3 项目直管模式的设想 针对现有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为加强项目管理,切实控制成本费用开支,做到项目核算真实反映耗费的实际情况,有的企业开始探索项目直管模式。 3.1 项目直管模式的优势 3.1.1 统一施工组织,有效配置、整合资源,最大限度发挥资源利用效率。合理配置资源是加强项目管理前提条件,项目经理部有权、更有责任根据项目部总体施工组织规划和目标,充分利用管段内人财物等各项资源,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有效提高机械设备使用效率,提高周转材料周转次数,减少不必要的重复购置和闲置。 项目管理者联盟文章,深入探讨。 3.1.2 有利于在项目范围内推行目标责任成本管理,完善责任考核和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有了统一的项目管理,有利按统一的取费标准推行目标责任成本管理,防止成本控制脱节,按管理制度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和奖罚。虽然项目部管理人员来自不同的单位,但只有一个利益共同体,无法代表各自的单位,只能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努力实现项目管理目标。 3.1.3 促进项目管理和科学技术的交流。总公司及所属子公司在管理水平和科学技术方面各有所长,拥有不同的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成果,推行项目直管模式后,来自不同单位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可以进行相互交流,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3.2 亟需解决的问题 要推行项目直管模式,组建合伙型项目经理部,调动子公司参与项目建设、管理的积极性,防止总公司与子公司争任务,还必须解决以下问题: 3.2.1 经济资源的投入问题 由于合伙型项目部是一个临时机构,无生产资源,工程中标以后,总公司根据项目生产经营的需要,要约有资质子公司,等额(也可按约定比例)出资组建合伙型项目经理部,其经济资源的投入分为货币资源、物资和设备资源。 (1)货币资源:合伙型项目经理部成立后,根据合同履约和施工组织安排,确定项目起动所需资金(含新购设备的购置费),等额(或约定比例)由总公司和应约子公司共同出资。 (2)物资资源:为充分利用总公司和子公司现有物资资源,可与项目部进行协商同意,按其市场价值调入项目经理部,其价值可抵出资额。 (3)设备资源:对经项目部同意调入机械设备,按该设备市场租赁价格和工程所需工期,计算租赁费总额的现值抵做出资额,租赁费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摊销。对提前退场的设备,相应子公司应及时补足差额,设备所有权仍属原单位。 3.2.2 人力资源的配置、考核和安置问题 项目部所需管理人员,由总公司和子公司按计划共同推荐,经考核审查后择优录用。人事关系调配归总公司,人事任免权归项目部。为鼓励各单位推荐精兵强将,防止“卸包袱”式推荐,可建立一系列奖励和约束机制。比如:人力资源可占其出资额的一定百分比,对不能胜任工作退回的人员按其职务高低相应扣减其出资比例,直至扣完人力资源出资比例为止。项目管理人员的考核由监管机构和项目部两级机构进行,项目领导归监管机构考核,项目一般管理人员归项目部考核,考核合格继续留用,反之予以退回原单位。项目完工后,管理人员可优先向新开工项目推荐,剩余人员返回原单位,由单位妥善安排工作。对表现突出人员,项目部可给予一次性特殊奖励,并建议相关单位给予提拔。 总之,项目管理足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项目管理者将全面负责进度、安全、质量和效益的管理,不管采用何种模式,企业均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项目施工的要求,建立一系列的管理办法和绩效考核措施,加强对项目的管理和控制,实现项目利润最大化。 项目管理相关论文:关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的相关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项目管理人员的需要,创新的管理模式,能够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以及加快建筑项目工程的完工。近几年以来,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通过介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实施的意义以及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原则,最后总结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方法。 关键字: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方法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虽然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多的同时,但我国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为了提高项目管理的水平,促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我们要积极创新和改进项目工程管理方式和途径,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的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应该要不断创新和完善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必须对体制进行创新,才能使项目管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 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实施的意义 建筑工程项目作为企业施工的主战场,它不仅可以成为企业形象展示的窗口,还可以成为企业的源泉来使经济效益有保障;它甚至还可以成为摇篮来培养和造就企业的管理人才。一般情况下,施工企业具体会通过组建分级管理机构的形式来实施项目管理的创新,这样才能达到按期给顾客提供既安全又优质产品的目标,实现经济收益。实际证明,在质量监控、资金管理、施工管理和安全保证等方面,组建分级管理机构的模式取得的成果是不可否认的,但它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管理人员冗余、无法合理有效配置资源等。而且项目管理随着我国越来越复杂的建筑工程环境也日益变得复杂。在对以上情况进行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建筑企业应该意识到需要对项目管理实行更加严格的要求。所以,建筑企业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上不断摸索,最终使施工管理体制改革得到深化。 三、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原则 要想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中取得成效就必须遵循以下四个原则:首先,创新要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只有高素质的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才能及时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才能够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才能在市场中生存、发展,项目管理的创新要有利于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和市场的需要,有利于企业文化及品牌效应的提升。其次,现场工程管理中要科学协调与地方的关系。工程所在地址与地方关系密切,办理完善的手续和处理方法对当前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必要的,这些工作也是现场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场项目管理中,涉及到工程的诸多方面,同时与地方有着密切关系,不能够盲目、无计划地施工,要协调和处理各个施工环节之间的关系,这对项目管理好坏有直接的联系。然后,现场工程管理中要保证各参建单位的有效联系。目前,由于工程项目规模的逐步扩大,在一般工程项目中都是通过多个单位协同合作,共同参与建设,这就会造成各个参建单位之间发生不可避免的矛盾,如果矛盾处理不完善和不恰当,则容易造成在建设之中出现了扯皮返工等现象,因此,只有把各参建单位关系协调好,避免发生各种冲突,才能够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能够有效控制,这就需要我们对现场管理进行创新,保证各个参建单位的有效联系。最后,现场工程管理中要实施科学的工程质量管理。现场工程管理力度将直接影响工程进度、工程质量。要控制好工程质量,必须要对工程整体情况有及时的和全面的了解,形成有效的科学的监督,这样才能创新管理。建筑工程质量的形成是一个有序的系统过程,其质量的高低综合体现了项目决策、项目设计、项目施工及项目验收等各阶段各环节的工作质量。通过对代建、监理、施工单位等各项目参与方的制度性、严格合同履行等全面、全过程项目管理来实现业主委托的最终项目目标。 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方法 1、对观念进行更新,重视机制的转换 想要在观念上进行更新,企业首先就要完成项目管理经营机构的转换,而此转换应该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契机,然后以对职工进行深入的形势与任务教育为基础来对机构设置和部门职能进行改革。从机构上来说,为了使合同管理的控制功能得到强化,突出合同的中心管理地位,企业应该对市场合同部、工程技术部和施工管理部加以设立,以克服资金管理、成本控制与合同管理互相脱离的弊端为主要目标,将市场合同部与计划管理、成本管理、合同管理、财物管理和结算管理集成一体。为了使适应工程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和设备新需要的问题得到解决,企业需要在足够的重视重大施工技术问题的超前研究和科研攻关的基础上专门设立工程技术部,并为创造最佳效益和建设一流工程提供技术方面的有力支持。 2、重视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作为一项复杂系统工作,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建筑企业应该把成本意识贯穿到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降低成本的措施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发动全员参与,让企业所有员工足够重视成本控制和管理,使成本意识深入人心;另外把成本目标层层分解,建立起成本索赔的连锁链,让每一个员工都意识到自己在成本节约中所担负的责任,看到自己在成本目标锁链中所处的位置,保证每一环节都必须对上一环节进行监督。要想落实好成本管理,首先要提高员工素质,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层次的人员采取培训措施,使员工综合素质提高,使其创造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对领导干部的原单位选拔制度加以实行,在一定程度上使单位领导之间的相互制约。而且要在市场法则优胜劣汰的基础上来减员增效的同时收入能增能减、人员能进能出、经营者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被建立,从而使职工当家理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3、重视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 通常情况下,分项工程多、合同管理和施工管理难度大、规模比较大等是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为了进一步减少管理层次,减化生产关系,就需要建筑企业以精干主体为出发点,把管理形式从传统的金字塔式变为扁平式。虽然不同的工程项目在管理重点上是不同的,但项目管理始终是以项目成本核算制和项目管理责任制为核心,这两个核心制度的落实与否,是项目管理的效果与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协调有序实施工程项目的保证。所以建筑企业内部要通过对市场机制、分配机制、服务机制、监督机制和用人机制等有效机制的完善,来使落实项目经理责任制得以保证。 4、健全与完善约束和激励机制。 约束和激励机制的建立,能够保证员工遵守相应的制度,能够增强标准化管理的执行力,保证各项制度的有效实施。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保证各项标准能够充分发挥功效,各有关部门有必要制定并贯彻执行标准化管理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保证员工遵守各项制度,并将其与员工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贯彻执行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原则是严格落实,奖惩分明。对于认真执行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奖励,对于没有落实的部门和个人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以保证标准化管理体系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其实际功能与作用。 5、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 提高的管理水平,实现现代化管理,必须应用计算机,计算机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工具。工程从中标到交工验收,除必须具备较高的施工技术水平外,还应采用先进的现代化施工管理手段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这些管理手段则必须依靠计算机来完成。实践证明,利用计算机辅助管理是提高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工业围绕着缩短工期、降低造价、提高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引入了许多现代化管理方法,如网络计划技术和计算机辅助管理的普遍推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种现代化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逐渐融入施工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中,对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投资效益的改善、工程质量的保证等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生存,就要不断的创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模式创新,会让这个工程的团队在精神中团结和整体实力上升至少一个档次,也只有这样的团队才能够生存,也只有生存下来才能够有未来,而且是光明的未来。 项目管理相关论文:浅谈土木建筑项目管理问题及相关措施 【摘 要】结合中国国内综合实力稳步增强,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给建筑业带来巨大发展空间,同时加剧建筑业内部竞争,建筑体系正趋于“高安全,高技术,高效率”发展,本文就土木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若干问题和相关措施做浅要分析。 【关键词】土木建筑;项目管理;相关措施 国民综合实力提升的同时带动社会整体经济体制改革,旧式“粗犷式”发展经济体制逐渐被市场经济体制取缔,社会体制改革带来国民审美意识变动,传统建筑无法满足现阶段国民审美需求,建筑工艺与设计正向前卫化,潮流化,技术化发展,相应要求项目管理也应更具规模化,深度化。 一、土木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根据笔者多年经验,现总结管理工程中出现的若干问题 1. 体制制度管理上 任何管理问题均离不开制度问题,执行力的欠缺体现制度管理的松散。中国大型建筑项目投资主要源于国家或地方政府,由项目投资到现场监督之间项目管理链较长,管理机构或组织不够明确自身职责,甚至形成交叉管理制度。 另则,体制制度目前在执行力方面有所欠缺,项目施工重点体现在搞速率上,忽视项目综合管理及相应制度执行,亦造成管理漏洞。过于强调职位,忽视执行力还体现在政府缺乏监管力度上;很多项目负责人日常无法扎根一线,形成挂名制,有驳于国家颁发的相关管理安全法律法规,监管处理机制依然停留在突发事件上,缺乏日常管理体制和绝对执行力。 中国目前土建项目管理由于管理渠道过长,经济链过长,管理空间过大,在审批,决策或领导力上存在天然缺陷,管理渠道过长无法对项目进程中相关事件做及时调整,经济链过长无法形成有效的成本管理,管理空间过大在项目施工中难以灵活进行领导决策。 2. 土建项目安全管理上 首先在制度上,由于未深入发展安全经济体制;造成土木建筑施工进程与建筑质量之间相互制约,对安全防范措施及安全管理说明一笔带过,体现制度上的欠缺和不完整性。 其二,施工单位安全意识的缺乏;由于现阶段中国土建项目中从业资格考核不严,甚至很多未达到相应考核标准的人员担任重要职务,造成安全意识匮乏,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如无法将安全监管工作切实贯彻落实,无法安全施工等诸多问题,一味讲求速率工程。 其三,监理部门职责未到位;很多监理单位和组织人员监理意识未成熟,未能按照国家相关监理管理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在追求效益,速率的同时忽视工作人员精神文明建设,缺乏安全防范,态度消极,未能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组织工作,如同虚设。 二、加强土木建筑项目管理的措施 1. 体制制度管理上 体制制度及规章准则在员工意识形态和行为准则上起约束作用,制定合理健全体制制度显得尤为重要。首先,确定企业统一信念,领导组织召开工作会议,针对项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项目管理统一信念,贯彻落实“安全第一,效益第二”指导方针,并制定合理施工作业流程以及具体管理章程和惩处措施,切实做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人才战略;我们已经在意识形态上充分认识管理重要性,而在体制之都管理上核心则为人性化管理,即以人为本,处处体现制度合理化,人性化,营造良好环境氛围,把人性化管理作为项目管理核心,把人才战略作为公司发展战略核心,增加领导慰问制度,如中暑补贴,寒冷慰问等,处处体现人文关怀。 2. 项目安全管理上 (一)落实安全责任制 建立完善监督体系,责任到人;在实际项目施工过程中从项目部到承包方应配置相应安全管理人员,确保在管理上和现场监督上有力进行。加强安全宣传,召开安全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制度,让安全责任制深入人心,杜绝制度死角。 (二)加强安全巡查和安全监督 制度建立和制度执行是形成有效安全管理必不可少准则,在行动力上坚决执行规章制度。有土建项目最高责任人担任安全监督小组组长,组织各大部门领导形成安全监督小组,在进行日常工作的同时开展安全监督工作,让安全意识深入各部门,通过领导模范作用与重视程度,让安全管理意识形态扎根项目单位。 (三)强化危险源控制 根据项目工程地形,规模,环境等做充分调研与分析,针对事故频发易发地区增设安全隔离带,规范施工设备,相关器械放置,配备灭火器具,在安全监督过程中发现任何安全隐患,组织会议分析并做相应措施探讨。 3. 项目成本控制管理上 全面的项目管理还体现在项目成本管理上; (一)科学预算 成本预算是成本控制管理计划基础,为编制合理性成本控制制度提供可靠依据,因此,合理性成本预算会提高成本计划科学性。成本预算根据中标价格和承包总价结合员工成本,材料成本,设备成本等进行科学总价预测。 (二)内部控制 成立内部财务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日常财务监管,日常财务报表制作,日常设备维修费用管控,围绕成本目标,确定成本控制制度原则,对于施工过程及财务结果进行实施监督。对工程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延长使用寿命。在内部控制上做好内部部门监管。 (三)工程项目控制 成本控制的主旨对象是工程项目控制,一直作为成本控制核心对待,其主旨则为人的管理及活动,其根本目的则为合理利用人力,财力,物力,在根本上降低成本,增加工程收益,杜绝不必要浪费,因此在项目管理条例中显得尤为重要。 在工程项目管理上努力实现以下原则:节约原则,全面控制原则,动态控制原则,目标控制原则。在项目上本着节约原则不动摇,着眼于成本监督,加大过程控制力度,在实际项目管理过程中经常检测设备偏差,深入开展监督检查工作,优化施工管理方案,贯彻先进管理理念,用以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工程项目控制还在于目标控制上,把实施计划的任务,措施,方针等逐一进行分解落实,确定目标切实可行,落实各相关部门,做到权,责结合,严控成本。 结束语 土木建筑对于现代化建筑设施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土建工程项目管理中,要实行以人文本,人才战略等基本原则,从技术,协调关系和经济角度等对施工单位和、相关企业进行有效管理,从而促进项目管理之可持续发展。 项目管理相关论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关对策 摘 要:建筑工程的项目管控活动是当前建设管控的关键内容,对于建设方和施工方等都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文章论述了建设品质以及资金和安全等相关的内容,目的是为了提升工程的管控成效。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有效途径 引言:在我国,多数工程项目会以招标投标的形式来确定,一旦项目确定后,整个项目的合同总价也基本锁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想从中获得盈利,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是现代企业所共同追求的目标,只有通过加强对工程项目成本的控制、管理制度的完善、人员素质的提高来实现。 一、目前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造价管理问题 建筑工程的施工造价对施工单位和投资者的利益都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过程,尤其要重视工程施工的成本管理。可是,现在有很多的施工方为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经常会使用一些违法的行径来减少材料的成本,例如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克扣工人工资等,进行工程施工造价的控制。导致减慢了工程施工进度,还降低了工程的质量。有些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工程造价、工程进度三者的关系并没有重视,三者出现了矛盾,这是不科学的现象。在欧美等国家,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基本步骤有:成本估算、成本预算、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数据分析和归类。从中不难看出,无论是我国还是欧美国家都强调了成本预测与计划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应通过科学的预测来制定项目成本计划,确定成本管理目标。但其实,我国项目成本管理的实践效果却并不理想。有很多工程项目直接越过成本管理环节,不进行成本预测和计划,非常随意;还有些项目成本计划和实施“两面派”,没有依据成本计划进行成本控制或不按照质量要求进行项目工程,无法依据成本计划进行成本控制,使成本管理变成形式化。 2、工程进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制约因素多,管理不到位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对工程进度的控制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工程项目实施时,影响项目实施的因素众多,但这其中的因素多数不是施工方所能控制的,因此施工方只得等工程项目管理部门把这些影响因素解决完才能进行施工,这样在工程项目管理组织上就无法保证进度目标的实现,项目管理人员执行能力较差,管理过程中只注重自己利益的取得,而忽视项目目标的实现,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着监督不利,缺乏有效的监督,这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即是工程进度无法目标进行。 2.2没有把握好进度、成本、质量之间的关系目前工程建设过程中,承包商的素质参差不齐,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不会很好的平衡工程进度与成本、质量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施工时,往往只注重抓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另一方面,因而与工程计划在很大的出入。 3、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项目人力资源不足,当前的建筑企业,同时会进行多项的施工项目,因此这些企业为了有效的降低人员的工资成本,因此在多个项目同时进行时,往往在施工期内把项目施工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配置在每个施工地点进行流动性管理,这样就存在各个项目中没有专职的质量管理人员,质量监管缺失,从而无法保证项目的质量,更没办法达到设计的预期效果。 3、2项目质量控制不严,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由于在项目控制过程中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因此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中有失控的现象存在,如在工程设计时,没有严格的进行造价及成本的控制,会导致施工过程中成本不断的攀升,往往会导致项目设计不断的进行变更,从而降低了项目的质量,导致项目的成本不断的上升,对项目的顺利进行起到了严重的影响。 二、提高建设项目管理水平的对策 1、质量控制 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工程质量,要建成一个高质量的工程,必须整个工程项目施工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首先在项目管理中要组建业务水平较高的、责任心较强的管理层,建立健全项目质量体系与项目管理组织机构,选择专业技术熟练、综合素质高的施工队伍进行作业。其次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成立质量管理小组,施工前进行技术文件会审、施工人员技术交底,施工过程中指定有质检资质的人员实施、监测及控制施工质量,对存在的质量问题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在材料采购过程中严格控制购进材料的质量。三是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按照项目的进展状况定时评价项目达到质量目标的程度,促进改进项目质量。在施工管理中实施质量控制的同时,还要考虑项目功能、工期和费用要求,以符合工程的整体效益目标。 2.、安全控制 所谓施工项目安全控制,就是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活动,通过对生产因素的具体控制,使生产因素不安全的行为和状态减少或消除,不引发事故,从而保证施工项目的正常运行。 一是应树立全员安全意识,坚持安全与施工同步,管施工必须抓安全,安全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之中,并对施工起到促进与保证作用。 二是坚持动态管理,安全工作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而是一切与施工有关的人的共同事情,缺乏全员的参与,安全管理不会有生机,效果也不会明显。施工组织者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固然重要,全员参与安全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施工过程中对安全工作必须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管理。 三是坚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一方面,人的正确行为可以避免、排除或减少各种危险因素:反之,人的错误行为则可以导致不安全因素的产生。人的行为管理是现场施工安全控制的主要内容,也是控制难度最大的环节。控制现场机械、设备和材料的不安全状态包括坚持对现场的材料、机械设备使用和管理实行持证上岗制度,落实机械、设备和材料的现场管理制度等。 3、对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进行创新 为了解决管理模式的不合理问题,可以加强对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进行创新,例如在机构的设置上,可以在设立施工管理部、工程技术部等协同项目经理部门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施工管理部可以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进度、质量、技术的管理,而工程技术 部门可以主要负责生产的调度,施工组织设计以及劳动力的配置等。通过全方位的组织实施和协调管理来解决管理模式陈旧的问题。 4、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度全面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控尤为重要,应创建优质管理团队及规范工作模式,提升员工积极性,做好合同签订,完善材料与机械分包承包管理。在工程施工前期应同当地政府做好手 续办理与配套设施安排,并应强化进度管理体系建设,成立专项管理机构,配设专职员工,令其具备生产管控经验,明确组织设计、建设方案工作,进而就施工进度作出提前准确预测。应创建完善沟通渠道,履行例会制度,强化各个单位的交流联系,令工作人员借助各级责任人与计划专员的有效引导,规范施工建设,实施反馈预警机制。再者应依据smart原理做好计划分割,确保各项工作实现良好的预期进度目标,实现全面整合管理。 结束语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工程项目管理上发挥积极的作用,成为2l世纪面对市场竞争求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技术。所以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加强工程项目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项目管理相关论文:关于路桥项目管理的相关问题探究 摘 要: 本文主要从路桥工程项目的投资控制管理、成本控制管理和具体的运行机制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公路工程;项目管理;投资控制;成本控制; 运行机制 前言 项目管理是公路桥梁建设的核心,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项目管理是以高效率地实现项目目标为目的,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基础,能够对工程项目按照其内在规律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管理系统。它是对某项复杂的一次性生产和工程项目形成的全过程管理。 1、路桥项目的投资控制管理 任何工程投资控制都关系到项目投资效益,在建设项目前期决策中,有关部门应该深入调查研究,反复认真地进行全面决策,最后在审批可行性报告的同时,审批建筑项目的投资估算。 ①优化工程设计,是减低工程投资的主要途径。优化建筑工程设计,减少工程量,无疑可以降低工程投资,还减少了许多其他相应的费用。 ②健全预算管理。施工图预算是安排施工计划、统计工程进度、办理工程结算、进行成本计算的依据。对于工程已开工,应在一个月内编制出施工图预算并据以编制责任成本范围内的工程或部分项工程的工料、机械及有关费用的预算,1~5日内编制出工程项目经济责任成本计划,报分公司审核,批准后作为财务部门控制成本、核算成本的重要依据。 2、路桥项目的成本控制管理 就投资控制而言,路桥工程的成本控制一般发生在路桥项目设计以后,即是一种“事后”控制,更体现在工程施工阶段,控制路桥工程成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①认真核定工程投资,实施项目承包。承包内容包括投资、工期和质量三部分,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进行成本控制,坚持依据工作量,制定工期要同生产需要结合起来,依据设备周期、工程难易程度而确定,整个工程质量必须合格,标准一律按国家质量验收规范执行。承包内容中,控制投资既是难点,也是重点,只有把建设单位积极性调动起来,共同把关,才能收到实效,基于此,将总投资分解切块、细化管理,将总投资分解到土建、安装等各个单位工程中,使总承包人作到心中有数,总承包人可将分项指标落实到各专业工程负责人,实现靠分项控制达到总目标控制的目的。 ②建立项目调度会制度,对建设过程实行有效控制。在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的路桥项目要实地考察,有些问题涉及设计、机动、安全、运输等部门,需要共同解决,建立现场调度会制度,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问题,每次调研会都要认真检查上次调研会所安排的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项目调研会, 实施对工程进度、工程材料等的控制。 ③加强资金平衡,管好、用好有限的资金。资金问题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资金能否及时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项目承包人能否全面完成承包任务。所以,我们必须从强化资金管理人手,对所有的项目根据轻重缓急分类排队,合理安排资金,每月下达正式的资金使用计划,计划下达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改动或挪用资金使用指标,确保建设工程资金的安全,以确保把有限的资金用于重点项目的建设中。通过加强资金平衡,强化资金的控制,确保各个项目进度用款和确保项目各阶段的用款标准,从而控制工程的工程成本。 ④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确定成本会计科目,对一项工程进行分解,分解出最小的工作单元,即为成本会计科目,在此基础上,对成本会计科目建立相应的分类账:而后建立标准成本系统,对每一分类账事先建立标准成本,作为该项成本的控制依据,最后在业绩考核时,将实际发生成本与标准成本做比较,节约和超标的视程度不同予以不同的奖惩。完整的路桥项目管理还包括一系列专题管理,如:变化管理、风险管理、财务管理等。在进行路桥工程成本控制时还应该建立奖惩激励制度,严格考核各项目业绩,本着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 3、强化路桥工程项目管理的运行机制 3.1 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3.1.1 建立严格的工程质量内部监理制度。①对不按图纸施工,外形尺寸不符合规范和设计图纸要求的;②不符合监理程序而施工的工程项目和使用原材料、外购构件不符合要求的;③未进行工序交接检查的工程和未经驻地工程师签证的隐蔽工程。 工程内部监理工程师在检查中发现造成返工损失或质量事故的,有权作出扣减项目经理部工资含量的裁决;对违反操作规程、弄虚作假、隐瞒质量事故的人员或班组,有权向项目经理提出给予处罚的建议;对提高质量有突出成绩者有权建议项目领导给予表彰和奖励。各级质检人员都有越级反映质量问题的权力。 3.1.2 充分发挥工地试验室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功能。 工地试验室是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部门,是质量保证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路桥建设的施工,必须有功能完善的工地试验室。为此,应按规范要求配备试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和相关的试验人员,建立试验报告反馈制度,最大限度地实现过程控制。试验人员必须服务到现场,用检测数据监控施工。 3.1.3 制订企业工法, 用工法保障合同规范的兑现合同规范一般都规定了对原材料、半成品和竣工工程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有时还规定使用的施工手段,如灰土路拌还是厂拌,水泥稳定砂砾摊铺用平地机还是摊铺机等。 施工单位在充分学习和理解合同规范之后必须按工序编制工法。工法规定完成这道工序(分项工程)的所有参与者的岗位职责和采用的机械设备、施工进度、质量标准、检查方法等,用工法规范要求每个施工人员的施工活动,从而保障合同规范的兑现。 由于施工技术的发展和客观因素的变化,作为企业标准的工法还需要不断地充实和完善。针对存在的问题,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2 强化施工质量管理 质量是项目的生命。在施工中,注重深化全面质量管理,提高全员质量意识,以预防为主,对质量实行超前控制,在组织形式和职能上建立健全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并按照不同专业性质和管理职能,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明确每个部门层次和个人的质量责任。同时根据工程的不同部位以及施工条件和要求。分别采取不同措施、进行质量控制、监督、检查及验收,保证每一分项目和每个关键工序控制点的质量。 3.3 强化成本管理 经理部实行目标成本控制。依靠推行科学的管理方法来实现成本目标,采取“责任成本”和“目标成本”的管理办法。教育全体职工树立成本意识,关心、控制成本,变单一控制为多方控制,全过程控制代替阶段控制,提高了经济效益。 ①以预防为基础对各队担负的工程项目费用进行预测分解测出每项工程应达到的目标值编制成本计划,落实到每一个项目,实现超前控制; ②采取责任成本管理办法,建立成本保证体系及控制图; ③控制材料消耗,根据工程进度的现场要求,重点控制钢材、水泥等,实现定额与限额管理相结合,精打细算,使材料费明显下降; ④合理组织生产,提高工效,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做好不同工种人员的余缺调剂,节约人工费; ⑤鼓励全员献计献策,大力开展双增双节活动。 3.4 强化安全管理 项目安全控制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项目经理部应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项目经理部根据项目特点,制定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或安全技术措施,根据施工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进行相应的安全控制。项目安全控制遵循下列程序:确定施工安全目标,编制项目安全保证计划,项目安全计划实施,项目安全保证计划验证, 做到安全生产无事故。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路桥建设的施工项目管理控制是多方面,控制投资、成本、质量、安全等等。管理应抓住控制主线,协调组织各方面因素,能够准确的预见不利因素。为企业盈利,为国家建设良好工程。 项目管理相关论文: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相关问题探讨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以具体的建设项目或施工项目为对象、目标、内容,不断优化目标的全过程的一次性综合管理与控制。其内涵就是自项目开始到项目完成,通过项目策划、项目控制,使质量目标、进度目标、费用目标和安全目标得以实现。可以说,加强施工项目管理工作,对提升建筑工程整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项目管理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当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七大方面详细探讨了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成本;合同;文化 项目管理概述 项目管理主要是针对建筑工程项目覆盖范围广、施工工序复杂和建设周期长等诸多特点,通过一个专门的管理组织和管理体系,对项目进行有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全面实现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和规划目标的优化。从狭义的角度看,项目管理即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对工程质量和成本费用目标等进行综合管理,以促进既定目标的顺利实现。从广义的角度看,项目管理不仅是对于施工全过程的综合管理,而还包括工程交付使用后经济、技术上的综合全面管理。 当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施工企业对项目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近几年,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十二五”规划的进一步实施,各种不同形式的基础设施工程在我国得以大范围展开。这种情况无疑给各施工企业带来了更难得的发展空间,各施工企业集中全部力量力求独霸项目承揽任务,无疑加大了项目承揽难度。由于过分注重工程承揽任务,忽视了项目管理工作,导致建筑工程整体造价增加、工程质量下降和经济效益下滑的现象。施工企必须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以降低这种现象带给社会和企业的巨大危害。 (二)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不够重视 可行性研究是研究项目是否合理可行,在实施前对其进行调查研究及全面的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由此考察项目经济上的合理性、监利性,技术上的先进性、适用性、实施上的可能性、风险性,同时为银行贷款以及合作签约等提供依据和基础资料。然而,目前我国的许多投资项目都不够重视项目可行性研究方面的工作,要么一哄而起,要么草草了事,项目匆匆上马,盲目投资,这不仅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失,而且也为后来的工程事故埋下了祸根。 (三)合同管理不规范 由于我国建筑市场不成熟,即使制定的合同条件存在“不平等条款”,施工企业也会接受,而企业为了盈利,往往会影响工程质量;合同违约现象严重,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为了需要,临时随意修改合同条款,严重影响工程建设的市场秩序;缺少合同的规范管理,合同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增加了企业的法律风险。 (四)成本核算不准确 成本核算是做好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成本管理应遵循“量价分离、成本细分、对比控制”的原则,然而大部分施工企业进行成本核算时,往往不按照基本原则实施科学化、规范化的划分和预算,仅仅是凭借过去经验进行预算和估算,使预算定额缺乏合理性和准确性。部分施工企业的成本核算仅流于形式,成本核算仅是项目经理做到心中有数,而引起工程成本核算指标失真,导致成本管理难于控制。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项目管理制度 1、建立和完善各项项目管理制度,对承包商的资质和信誉实行严格的控制,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和管理,采取各种有效的技术和施工方法以确保质量符合标准,最后通过监理工程师的严格检测和检查,以确定质量指标是否符合技术法规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 2、完善以项目经理为责任主体的项目管理责任制,明确各相关建筑人员的责权范围和岗位责任,并逐级签订项目责任书,将责任切实落实到每个人。 3、建立和完善项目管理质量保证体系,积极监督项目部认真进行实施,将确保工程整体质量和提高企业信誉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4、建立规范化的项目组织制度,组织、协调各种质量因素的相互关系,抓好用工制度和分配制度的综合管理。 (二)加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 针对目前我国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普遍重视不够的现状,必须加强工程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 1、国家和行业部门应学习国外经验,对以往的规定进行清理,指定新的有关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深度的规定,使得可行性研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基本要求是在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与国际工程咨询业的要求接轨,并根据本行业部门的特点尽量细化有关条款。 2、企业在项目上马前,必须由专业人员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从技术、经济、社会、人文、生态等各个角度,对项目进行全面的可行性研究分析和经济评价,真正把可行性研究与建设期的“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同时纳入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确保项目建成后不产生或少产生负面效应,以使各工程项目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完善工程建设合同管理体制,规范建设工程市场秩序 首先,增强施工企业管理者的法律意识。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承发包双方应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制定合同条款,这不但有利于施工过程中合同的履行情况,更是工程质量的最终保证。 其次,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合同的签订、审查、授权、公证、监督的程序来执行,进而提高合同的管理水平。 (四)强化施工项目成本管理 1、提高目标成本管理意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扩展,树立新的成本管理理念将是搞好成本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 2、引入科学管理方法,实行作业成本管理和目标成本管理 工程项目目标成本管理应从工程项目中标开始,一切活动都以目标为导向,并以完成目标的程度作为评价标准,以达到从企业内部挖掘潜力,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和增加效益的目的。 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 在企业的管理总部要构建企业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应将成本控制思想贯穿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根据项目方式的特点以及工程专业要求,灵活设置成本控制阶段与成本科目,各项目部、工程分包商、材料与设备供应商等授权使用,为企业构建一个不受时间与地域限制的多方参与的全天候管理平台。 建立奖惩制度,完善项目目标管理考核体系 加强对项目考核工作的组织指导,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主体的目标成本逐级负责制,层层落实,使每人都承担相应的职责,形成降低成本从我做起的良好氛围,并严格执行事先制定的奖惩办法;应将考核成绩纳入干部考核档案,今后项目经理的人才聘用,项目经理择优竞争上岗均要考虑项目目标成本管理方面的业绩,努力选派合格的人才担任项目经理。 (五)千方百计做好施工协调管理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必然要与当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沿线单位及广大群众之间发生情况不同的联系,并将不可避免的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因此,积极协调外部关系、沟通情况、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努力为施工创造和谐环境。施工协调管理应注意以下问题: 做好基础工作 施工安排为对外协调工作打好基础,协调工作才能为施工提供更好的服务。在工程建设实践中,往往是因为施工安排不周、措施不到位等原因引起有关单位或群众的不满甚至处罚。所以,一定要在施工做好相关的安排,把与外界有可能发生的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 提高员工素质 在施工中,外界有可能和我们的每一位员工接触,那么,他所说的话、做的事都会代表着施工单位的态度和水平。因此,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做事的责任心,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不做。 (六)提高施工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实现现代化化管理,必须应用计算机,计算机是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工具。工程从中标到交工验收,除必须具备较高的施工技术水平外,还应采用先进的现代化施工管理手段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这些管理手段则必须依靠计算机来完成。 实践证明,利用计算机辅助管理是提高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为了加强计算机辅助管理水平,应通过加强职工培训、普及现代化管理知识等手段,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都应接受现代化管理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知识的培训,并作为上岗考核的重要。企业所有业务人员均应熟练的应用计算机,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现代化、工作规范化。 (七)文化建设不可缺 一个项目搞的好和坏,最直接的表象就是项目部的这个团队面对工程是否有战斗力,面对业主是否有服从力,面向施工队伍是否有执行力,面对社会是否有表现力。在一个具体的项目上,企业文化建设首先要体现项目部内部管理上的人性化,配备一名好的炊事员把饮食搞好;根据工程地点选择租赁或建造一个合适的工作和起居场所;适当配置一些文体活动设施;请专家进行管理和技术知识讲座。领导经常强化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理念在每位员工的脑海中,教育管理人员在待人接物中的礼节礼貌,在处理文字来往中的规范到位等等。 结语 综上,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是一个全面的、全过程的管理过程,环环相扣,不能有疏忽和遗漏。这要求项目经营者要将施工项目各个环节都纳入正规化、标准化管理,这样才能使施工项目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顺利地进行。 项目管理相关论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相关问题浅析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包括设计前的准备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结算阶段,项目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通过管理使得项目施工目标得以实现,由此可见管理工作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重要性。本文就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核心人物、管理方法以及期今后的发展趋势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字: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管理内涵核心人物管理措施发展趋势 建筑工程施工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要保证工程质量,为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并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促进今后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管理工作开展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及今后投入使用之后的各种事宜,因此说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十分必要,本文就结合自身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工作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 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内涵就是指自项目开始到项目完成,要通过项目策划和项目控制的手段,使得工程项目的费用目标、进度目标以及质量目标都能够实现,即通常情况来说,就是要保证建筑工程项目从实施阶段一直到竣工结算阶段,工程的费用、材料使用状况、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进度等各项内容都需要纳入到管理的范围内,以保证项目最终目标的实现。 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要贯穿到工程进行的始终,即要做到决策阶段的管理、实施阶段的管理以及试用阶段的管理。在这三个阶段的工作中,需要对参与到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部门进行管理,即要对投资商、开发商、设计者、施工者以及材料供应者进行管理。 二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任务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在建筑工程施工领域对于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宣传和推广更加广泛,一提起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大家就会想到管理的任务就是要实现对工程项目的目标控制,包括施工费用的控制、施工进度的控制以及施工质量的控制,而在这个管理的过程中,最为核心的任务就是要实现工程建设和使用的增值。工程建设的增值主要表现在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提高工程的质量、利于进度控制并且利于投资成本的控制,而工程施工的增值就是要保证工程使用的安全、要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环保和节能、建筑项目要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需求、要有利于降低工程运营的成本以及维护的成本,无论从建设增值还是从使用增值来看,这都是建筑工程施工需要达到的目标,因此说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的核心任务就是必需要实现建筑两方面的增值。 三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措施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最为关键的是对施工成本、工程进度以及工程质量进行控制和管理。 (一)对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措施 对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的管理要从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以及合同措施四个方面进行。 组织措施即要求项目管理者建立起项目管理责任制,落实好施工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明确好各人员的责任,做到职权分工和责权明确。同时还需要编制好施工成本管理的计划,制定详细的管理流程,通过对施工要素的优化配置、合理使用以及动态监管,实现有效的控制管理。 技术措施即要在管理的过程中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确定好最佳的施工方案,同时在满足建筑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实现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 经济措施是人们最易于接受和采用的措施,管理者需要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确定好施工成本的管理目标,并对施工成本的管理目标及逆行那个风险性分析,制定好风险防范措施。对于各种施工支出,需要做好资金的使用记录,并在施工中严格控制好各项开支。 采用合同措施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管理,需要贯穿在整个合同周期,即要从合同谈判一直到合同终结。管理过程中首选需要选对合同的结构,对其进行分析和比较,在谈判中争取到适合于工程规模和特点的合同形式;其次需要在合同的条款中仔细注明影响成本和经济效益的一切因素,这样便于今后管理。 (二)对建筑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措施 对进度进行管理也需要从组织、经济以及技术手段进行。 在组织措施中,首先需要定义好工程项目的进度计划系统组成,对各类进度计划的编制程序、审批程序以及调整程序做到心中有数,制定出多套管理方案进行比对,从中选择最佳方案,同时需要建立起对进度控制的动态监管机制。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项目进度,需要制定和项目进度相符的资源需求计划,包括人员需求、材料需求以及资金需求等,通过计划反映出每个施工时段的施工进度情况,并通过对资源的分析合理的对工程进度进行管理。 随着技术的进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能够充分的运用各种先进技术手段进行施工,这样能够提高施工的进度,在管理中需要对工程的设计技术和施工进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在工程施工进度受到阻碍时需要分析是否是对技术运用不当造成的,看是否为了实现工程进度而变革施工技术的必要。 (三)对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措施 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需要从施工材料的质量、施工人员的技术以及管理者的素质三方面着手。 在施工材料的质量管理上,需要严把材料采购管理,确保采购者在合格厂商进行材料采购,除此之外,在施工使用之前还需要对材料进行抽样检查,防止以次充好现象的发生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对于施工设备的质量也需要重点把握。 从施工人员技术方面考虑,需要对其进行定期培训,并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相结合,努力提升施工人员的施工技能,这样对于质量的提升有很大帮助,同时积极的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积极借鉴其他先进经验,并结合施工实际情况进行改革,创造出适宜建筑施工的技术手段以提高施工质量。在这整个过程中管理者需要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管理监督。 管理者的管理素质对于工程的质量的高低也有很大的影响,有些管理者消极怠工,不能够进行现场管理,一些施工疏漏很难发现,这样就会造成质量安全隐患,因此说在今后管理中需要加强管理者素质,建立奖惩机制,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四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 上文中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核心任务以及管理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那么今后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如何呢? 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在近些年来不断发展和前进,因此其今后的发展也是向着更为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方向发展,其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要将项目决策阶段的开发管理、项目实施阶段的管理以及项目运行阶段的管理相结合,形成一个统一的管理系统,具有共同的管理规则和信息处理系统,能够在统一思想的指导下对建筑工程的项目进行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率;其次在新技术的带动下要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包括管理信息技术和项目信息门户技术,也就是业主和建筑项目各方共同参与,并在电子信息平台上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一种新型模式。充分利用高科技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是今后发展的总体趋势。 结束语: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程进度的关键,因此需要引起和工程项目相关者的高度注意。本文结合自身管理工作的经验,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核心任务、管理措施及今后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四个大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在管理措施方面又具体从成本管理、进度控制以及质量控制三个方面进行说明,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对今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以此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促进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 项目管理相关论文:培训项目管理规范化的相关探索 摘要:在现阶段的发展中,我国的每一项事业都获得了很大的进步,从客观的角度来说,无论是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都获得了很大的提升,这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功劳要归功于企业的培训项目管理规范化,尤其是是石油企业。对于企业来说,培训项目是促进经济效益提升最有效的方法,但前提是要规范化的进行。很多的企业对培训是非常重视的,可对培训项目的管理却很松散,从而导致问题不断。 关键词:培训项目规范 探索 培训项目管理的规范化是现阶段企业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对于企业而言,培训项目能够有效的提升员工素质和企业的业务量,在综合方面,让企业的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对于社会而言,培训项目的规范化能够让很多的地区稳定发展,我国是一个石油大国,很多地区的石油产量不在少数,但由于培训项目并不规范,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矛盾和冲突,这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本文就培训项目管理规范化进行一定的探索。 一、中心培训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分析 (一)培训效果难尽人意 对于石油企业而言,无论哪一个部门都需要进行一定的培训,否则就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在日常的工作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如果不及时的进行培训,将小问题控制,那么在将来的发展中,就会发展成为难以控制的大问题。从现有的成果来看,石油企业的培训效果虽然达到了一定的标准,但是没有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比方说员工的专业素质还有一定的欠缺,员工工作态度和责任心方面还需要进行一定的加强,这些都是培训工作的重点,同时也是培训不尽如人意的方面。总体来说,这些问题是由于培训项目管理不规范所导致的,比方说培训计划有所欠缺,内容不是特别的充分,时间较为紧张等等。 (二)培训管理工作规范不强 某些单位或部门开展的培训工作时,由于缺乏必要的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监管,导致对培训的系统管理要求不够,对培训需求分析工作相对不足,即使部分培训项目做了培训需求调研和分析,但需求调研工作也可能做得不够深,需求分析工作做得不够准。对于现阶段的培训工作而言,之所以没有达到一个较为完美的要求,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培训管理工作规范不强。有些工作人员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两层皮”现象严重。在工作的过程中,只是机械化的工作,并没有真正的将培训内容落实到员工身上。 (三)培训需求与培训计划的制定脱节 培训项目管理之所以没有达到一个较好的标准,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培训需求与培训计划的执行存在严重脱节现象。也就是说,员工接受的培训内容与实际的工作没有太大的关系,等于在做无用功。在做培训计划时,往往是业务部门的管理人员凭自己的经验,主观罗列一些培训课程和培训内容,没有将参培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送培单位人力资源的调配等内容结合起来,孤立地看待本次培训。我国的石油企业不在少数,数十万的员工都在接受培训,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这样的情况会引起非常严重的消极影响。在将来的工作中,必须要将培训需求与培训计划有效的结合,让员工的工作效率提升,使石油企业在内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这样才能让培训项目的管理逐渐的规范化。 效果评估与跟踪方面的工作做的不够 尽管所有的培训部门和工作人员都认识到了培训效果评估和后期培训效果跟踪工作的重要性,也基本上对每一个培训班或培训项目进行了一部分内容的评估,但大部分培训评估仅仅是针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效果进行评价的。因此培训项目没有规范化的进行,反而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从现有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的企业之所以会出现培训项目管理不规范的现象,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效果评估与跟踪方面的工作做的不够,导致很多的问题发生之后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 二、对培训项目进行规范化管理的思考与对策 (一)认真做好培训分析需求 在现阶段的发展中,首先需要进行一定的调研分析,这样才能获得全面的资料,从而帮助制定有效的培训计划、内容和实施策略。 1.紧密围绕油田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做好企业培训需求。石油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根据不同的战略需求,以及全球的形势进行一定改变,因此培训项目管理也要随之进行一定的变化。简单来说,培训项目管理必须紧密围绕油田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这样才能规范化的进行,从而获得一个理想的效果。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的培训工作必须为实现单位的近期和中长期目标。培训内容的设计必须贴近送培单位的生产经营实际,做到生产经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为他们培训什么样的人才。 2.以各单位员工现有能力和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位基础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在进行培训的时候,主要是针对员工进行培训,石油企业涉及到的范围比较广泛,因此必须根据各个单位员工现有能力和职业生涯发展目标进行定位培训。 3.做好二级单位年度培训计划制定的指导工作。二级单位人事部门,每年都要根据其自身生产经营特点和岗位需求以及职工自身发展的需要制定自己的培训计划。由于某些计划制定不专业、不科学,尽可能给予适当指导,以使二级单位自主的培训计划能顺利实施。 (二)精心设计和制定培训计划、方案 在培训项目管理规范化的过程中,了解培训需求之后,就需要精心设计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方案,这样才能对实际的工作产生较大的积极影响。 1.根据领导工作思路,结合工作实际,筛选重点培训项目。培训工作需要从实际的情况出发,如果完全的根据需求来进行培训,很可能达不到实际的效果,必须融入一些其它的元素,结合油田和中心实际情况,筛选出重点的培训项目,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效果,充分满足员工的需求。在之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完善,从而得到一个较为理想的效果。本文认为,在这方面的工作中,必须认真分析企业对各类人才的培训需求,精选、优选一定数量的重点培训项目,经过综合平衡后,形成书面计划和方案,上报相关部门,最终形成项目计划。 2.深入调查,仔细分析。石油企业在发展到如今的局面,具有数十万的员工,如果出现“从众”现象,将会对培训工作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必须进行深入的调查,仔细的分析,让培训计划和方案切合实际。从客观的角度来说,石油企业在培训的时候,不可能照顾到每一名员工,只能将大部分员工的利益照顾到。但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大部分的员工”不断的扩大化,这样才让培训项目管理更加的规范化、人性化。机械化的操作和培训并不适合企业的发展,需要将实际的情况了解清楚,才能制定出优良的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 总结:本文对培训项目管理规范化进行了一定的相关探索,从现有的成果来看,很多地区的石油企业都因为在培训项目管理规范化方方面的努力,从而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这不仅对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益处,同时也为居民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较大的积极影响,相信在将来还会有更大的建树。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培训工作的时候,仍然需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这样才能避免一些矛盾和冲突的发生。 项目管理相关论文:如何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研究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如何有效地加强对工程项目管理成为了企业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确保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方法。针对我国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现存的问题和现状,为追求盈利的最大化,本文主要从项目过程管理等方面,从众多角度讨论如何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效率,从而真正提高项目的运作质量和运作效率。 关键词: 项目管理, 成本管理, 企业, 举措 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加之我国与国外市场的联系愈加紧密以及我国政策上对建筑产业的重视,在给我国建筑业带来极大的挑战的同时,也为建筑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十五”国家重点工程的开工和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等政策及相应工程的建造和实施,城镇基础设施以及住宅建设的迅猛发展和投入的增加,新农村建设在全国的扩大推行,在扩大内需的同时,也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同时又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相关产业的进步。工程项目建设作为外界对施工企业进行了解的一扇重要窗口,还是企业进行生产和管理的基础,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源头。以工程管理为中心和基本点,努力提高项目运作和管理的质量,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越来越成为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和首要因素。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当前我国大部分的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这些不符合我国现今形式的要求与问题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也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行业的进步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不良影响。现在,就如何加强工程项目管理这一问题,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对此进行一些探讨。 工程管理的内涵及其意义 工程管理的内涵 项目管理水平的高低在施工实践中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施工工程质量的好坏。近年来,由于我国政策上对基础设施建设的的不断倾斜,导致基础设施建设的施工项目及其规模也在逐年上升,在建的和即将建设的重大工程项目的数量越来越多,对工程管理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工程管理所涉及到的范围和领域以及所要求的深度和知识技能的储备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深,这就给工程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提出了一个严格的要求。而在传统的规定和定位中,工程项目管理指的是受到业主委托的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单位及个人,按照我国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以及合同的相关内容规定,代表业主行使管理权,对工程项目实行全程或某些阶段的管理和监督的服务。当然,随着工程项目管理理论研究的不断进步和深化,对于工程项目管理的定义也会不断优化和完善。 (二)工程项目管理在项目施工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第一,对于项目施工工作而言,工程项目管理是项目施工工作的基石。这是由于工程项目管理可以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和科学的规划和布置,对各项资源进行科学分配,优化资源的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对包括工程的造价,施工的进度和周期,施工质量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统筹监管,并将监管的理念及其活动落实到整个项目施工的过程中来。 第二,做好工程项目管理是有效减少和杜绝施工潜在的不稳定因素,防范风险,提高施工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于工程项目施工而言,相较于其他产业,工程项目施工的风险性,不稳定性,潜在的危及安全的因素是较高的,因此一旦管理和监督工作不够到位,将不仅会造成财力上的重大损失或是不必要的浪费,还有可能危及工作人员及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更有甚者严重影响到企业形象。因此,做好工程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防范甚至是杜绝风险,减少不必要的人力财力的损失和浪费,提高项目施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第三,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可以保证和提高项目投资的回报率。加强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规划,切实落实工程管理工作,提高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对项目内容,项目范围,项目的实践和成本,项目的质量和风险等项目的具体方面内容进行协调的系统的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施工项目的投资和回报率,规避管理风险,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二、 如何进一步提高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水平 (一)项目立项阶段的主要举措 在这个阶段,围绕工程项目开展的主要管理和监督工作应该主要针对于项目建议书及其编制和立项报批这几个重要环节,工程施工方要和业主加强联系和沟通,就咨询单位的选择,咨询单位的经验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与资格,咨询合同的签订等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查和审核,同时在充分了解拟建项目的特点和特征的基础上加强对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工作,对各项前期审批的流程和具体活动进行充分的了解,并就草拟的合同进行详细的阅读和论证,将施工方和发包方之间的权责进行明确化和具体落实,同时,对业主和相关管理人员的资质具体情况进行严格审查,规避后期产生重大损失的风险可能性。 (二)施工项目规划设计阶段 在这个阶段,施工方要密切和业主的联系和合作,协助业主做好勘察设计单位的选择和相应的勘察设计合同的签订工作,同时,及时提供和满足设计单位所需的资料及其他证明条件,切实落实及对勘察设计合同的具体条款的履行和对设计单位管理的工作,及时向政府相关部门提交设计及其相关文件等。由于这个阶段是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的重要阶段,因此,施工方还要就市场的基本情况做好调查了解工作,,对勘查企业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核查,对市场的变动情况及其方向注意把握和了解,为工程项目的勘察工作的开展和落实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施工采购阶段的主要举措 在此阶段中,施工方及相应的工作人员要进行相应的包括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在内的各种证件的办理,确定工程的监理方的人选,制定和完善施工的采购工作,对各项前期招标的工作进行完善和落实。同时,施工方要和业主一起选择信誉良好,具有一定资历和经验,以往顾客信誉度较高的工程监理单位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备选单位,同时在选择过程中积极落实相关的市场原则和运作机制,对工程项目的招标和采购工作进行透明化和责任化,签订相关合同,保证资金投入和运行时的公开化、透明化和科学化、合理化。 (四)工程项目正式实施阶段的主要举措 这个阶段作为施工项目正式运行的阶段,是工程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施工方除了要加强和业主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外,还要加强同监理人员及单位的沟通,以及信息的传达和反馈工作,降低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确定的有可能会危及工作人员生命安全的因素,同时加强对工程的验收工作和复查工作,及时向相关部门上交施工情况及相应报告,重视和加强在现场的检查和督导工作,对现场存在的不合理和不科学的做法与措施提出改进意见,同时要求改进意见的尽快落实,形成闭环管理。 另外,在这一阶段中,要着重注意发挥工程管理者,尤其是负责人的作用,由于他们身上不仅直接履行着管理责任,还是风险的第一承担者,,这就要求施工方采用合理的授权和方式,将一部分的管理权力直接授予给负责人及其相关的管理人员,以确保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有序和合理开展以及真正落实。 (五)项目收尾评估及后期管理阶段的主要措施 在项目工程主体施工阶段完成后,相应的工程管理单位及其相关人员要积极配合业主以及相关部门开展好项目的验收和评价评估工作,在向物业管理单位移交相关管理权时要同时将相关材料转交,并说明情况。及时落实在验收工作的相关整改意见,保证和提高施工项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验收和移交工作完成后,还要就工程质量签订相关协议书,并且就工程的后期维护和保养工作与业主交换意见。 工程项目管理在工程进行的所有环节中,都凸显出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且只有切实落实好项目管理工作,才能不断提高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实现投资方和施工方两者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 项目管理相关论文:浅谈项目管理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其相关建议 摘要: 本文着重阐述了当前我国工程项目建设在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各参建方管理职责以及对于事故发生后最终归责处理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各种问题产生的原因做了简要的分析。最后针对当前这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工程管理;管理模式;管理责任;归责处理 0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城市建设规模急剧增大,我国的建筑市场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效益成为各企业竞争的主要目标,对建设工程进行有效管理不仅是各企业追求高效益时面临的共同问题,而且更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健的发展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问题,如管理模式、管理责任以及归责处理等,本文将着重从这三个方面浅谈一下具体存在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 1 建设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1 管理模式问题 目前,国际上普遍流行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有:DBB模式、DM模式、DB模式、CM模式、EPC模式、PMC模式、还有BOT模式及其衍生模式(BOO、BTO、BLT、BOOT、BOOST、BT)、Partnering模式等。结合国际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常用管理模式,2004年我国针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提出了代建制模式,以及一些还在理论探讨中的全寿命周期建设项目管理模式、基于并行工程的建设项目管理模式、基于Agent的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等等。总得来说,上述各项目管理模式在范围上、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传统的DBB、DM、DB、CM以及EPC模式仅限于施工阶段,侧重于建设项目的承发包方式,而BOT模式、PFI模式、代建制模式将范围拓展到前期的融资和后期的运营上,确切地说是一种工程采购方式。 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种类繁多,也因此会引发众多问题的产生。一方面盲目引进并套用国际上采用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不仅对该管理模式的概念不清,适用范围不了解,而且在应用时,未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及拟建或在建工程项目自身的特点,对该管理模式运用到某建设工程项目上做充分的分析,从而导致整个建设项目的管理失效,造成项目建设成本的增加和参与工程项目建设人员的生命财产损失等。另一方面,对管理模式未做规范化的界定,加之建筑市场本身的不完善性,致使许多管理模式在运作过程中发生偏离走样,甚至是出现打法律擦边球等不合法现象,造成建筑市场秩序混乱。再者,管理模式混合乱用,不能形成一套真正适合我国各种工程项目建设的管理模式系统,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来指导各种管理模式运作。 1.2 管理责任问题 主要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各方主体有政府、开发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目前建筑市场上这几方主体之间管理职责权限虽然划分得相当明确,但是在具体项目建设过程中落实得却很不到位。 政府与开发商之间的依存依赖关系致使许多管理权限的实施受阻,若强制推行,双方之间的博弈就会失去平衡,最终影响最大的也将会是开发商,当然政府也不可避免的遭受损失。因此政府和开发商双方宁愿让达成的管理责任流于形式,也要维持这种复杂不透明的关系。不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办事,违背建筑市场的公平公正原则,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进而严重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乃至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形象。 施工单位自身的管理责任本来就很明确,就是搞好工程项目建设,安全施工,保证工程质量。而实际上,由于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及施工企业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许多施工单位往往为赶进度、降成本而偷工减料,忽视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问题,疏于履行自身的管理职责和管理权限。这就造成了工程项目整体质量水平的下降以及施工现场安全事故问题的多发性,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 监理单位负有检查、监督、督促的职责,是对施工单位管理责任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是确保工程建设项目安全、保质、保量顺利竣工的重要参与方。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部分监理单位不能严格履行自身的监理职责,收取施工单位的好处,忽视对工程项目的监督工作或者协助施工单位弄虚作假,使得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1.3 归责处理问题 归责处理基于事故的已发性,目前针对层出不穷的与工程项目建设相关的安全事故的处理不够公正,惩罚力度不够,惩治范围也不够。对于事故责任人的责任追究,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见底”。事故一旦发生,只是追究其中几个主要负责人,对于事故的其他相关责任人的处置力度不够。这也是造成现在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易发。多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虽然相关责任人的惩处方式已经界定好,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发生许多变动,或是减免刑罚,或是采用其它方式变相脱罪等。这使得众多的违法犯罪分子存在侥幸心理,依然我行我素,对各项法律规范视若罔闻。 所以说,事故最后的归责处理是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的重要环节,在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方面,这种杀一儆百的效应远比制定上千条法律规范带来的效果要好很多。 2 解决建设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的相关建议 2.1 整合项目管理模式 对建设项目管理模式进行整合,深化建筑市场的改革,建立规范有序的建筑市场。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避免机械化,单一地套用一种模式,科学地认识和结合项目的客观实际以及开发商所掌握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社会资源,并且依法有针对性地选用比较适合的管理模式,以扬长避短为原则,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不拘泥与某一特定的运作模式。同时调整建筑企业结构,落实和完善项目法人负责制。对采用某种项目管理模式运作成功项目管理经验进行记录、梳理和整合,形成一套我国独有的切合各种工程项目建设的管理模式系统。 2.2 明确各参建方职责 明确工程项目个参与方的职责,结合实际项目建设,协调好各个管理责任方之间的联系,加强各方之间的相互监督,审查机关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审查,建立人性化的检举或举报系统,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并加大相应的执法力度,对其中共参与方的违法违规行为严惩不贷。 2.3 追究事故责任人 对事故的最终处理除了要追究主要的直接责任人之外,主要领导及主持被问责事件工作的相关负责人的责任也应该被追究。除此之外,还要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经常检查相关人员履行职责是否到位,并做好相关记录,这样在发生归责处理时,才能做到有凭有据地确定各个责任人责任的轻重。在分清主要领导责任、重要领导责任、个人责任的同时,对导致事故发生的错误决策曾明确提出反对意见,但没有被采纳的相关人员的责任,应不予追究。 3 结语 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主体多样,管理任务繁重,管理过程复杂,如果能够落实好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带来的效益将会是十分可观的。 项目管理相关论文:关于公路施工项目管理相关问题的探讨 摘要: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尤其是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施工,它们的施工都是较为复杂的,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管理工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工期以及成本,因此在对当前公路工程施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对提高公路施工管理质量的方法。施工企业承接和完成公路工程施工项目,一定要将管理水平的提高作为重点,将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如何提高公路施工管理水平,成了当前公路施工企业和企业管理者必须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公路施工;项目管理;问题探讨 前言 伴随着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公路建设市场已经开始选择招投标制,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在这样的条件下,我国的公路施工企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公路施工企业在当今完全要依靠自己的实力,迎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脚步,能够在现在社会中有自己的竞争力,公路施工企业要将管理作为重点,因为管理对于公路施工企业来讲就犹如灵魂。如何提高公路施工管理水平,成了当前公路施工企业和企业管理者必须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1.公路施工项目中存在问题 1.1 “过度竞争”与“有效竞争不足”并存 虽然,经过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整顿,各种规范市场行为的政策和措施已出、台,建筑市场的管理已曰益规范,但由于各种原因,建筑行业在管理上仍存在着不少人为的现象,特别是在市场开放程度还不高的地区,不正当竞争仍普遍存在。很多地方政府或主管部门出于本位利益的考虑,直接或间接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人为地制造各种行业壁垒和地区障碍,市场的分割导致了大量的暗箱操作和权利寻租行为,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基础和企业的市场竞争行为。也因此形成我国建筑行业中长期存在“有效竞争不足”与“过度竞争”同时并存的怪现象,使得施工企业不能真正融入市场竞争之中,更使企业对核心竞争能力的培育的动力不足。 现在很多业主单位或政府部门有意或无意地把标底定得很低,工程概算下浮百分之十几、甚至二十几点后作为中标价的现象普遍存在,施工企业利润空间很小,有时甚至要承担亏损的风险。有的施工企业明知按该工程的中标价做下去肯定要亏损,但是为了占领市场,同时寄希望于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变更设计或其它非正常手段去填补可能的亏损,甚至取得赢利。所以,很多施工项目管理一开始就是在目标扭曲的前提下开展的,在正常施工成本无法保障的情况下,要达到预期的质量、进度、安全的项目管理目标已不太可能。 1.2 业主管理不规范,施工企业自主性差 项目管理的基础是合同管理,其根本依据就是施工单位与业主方签订的承包合同以及相关的合同条款。但是,有些地方政府为了政治需要,项目立项还没批下来、设计未能完善的情况下便要求开工。有的业主利用甲方的有利地位,公开蔑视合同的平等性原则,在合同中加入许多不平等的条约。如在合同中附加由业主规定单价返包部分材料或工程项目的条件。有的在合同的执行中任意违反条款规定,如不按要求及时提供施工场所和工程技术资料,使施工单位的人员、设备和材料进场后迟迟不能开展工作,工程款支付滞后,造成施工企业的资金周转困难,工程结束后则不按要求及时结算,有的项目通车五、六年后还未能完成工程结算。 2.问题存在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机制僵化,创新不足是阻碍我国公路施工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下面主要是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几种方案: 2.1 认真落实项目经理责任制 项目经理是代表企业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合同管理,实现企业向业主的合同承诺目标、项目部的成本控制目标和施工现场管理目标的关键管理人员。落实项目经理责任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 充分授权,包括对内及外的授权。对外授权如处理和协调总包与分包方、监理方、设计方以及当地政府等各方面的关系;对内如人员聘用、分包队伍选择、资金使用等;②机制保障,完善的竞争机制、分配机制、服务机制和激励与监督机制,是保证项目经理责、权、利对等的必要条件;③ 素质保证,包括项目经理的自身素质和项目部的综合管理素质;四是组织健全。有效灵活的组织体系是实现工程项目进度、质量、安全、成本控制和合同、现场、信息、生产要素管理,保证工程项目三大目标实现的前提条件。 2.2 狠抓落实项目成本核算制 工程项目成本核算是项目经理运用经济手段履行职责的前提条件,是调动施工企业内部各方面积极性的动力,是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直接源泉。先须依据企业的有关管理制度、费用核定的内容和范围,通过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预算,确定施工项目的计划成本。再以计划成本作对项目部成本的考核和控制目标。落实项目成本核算的重点是项目成本的过程控制。它包括项目部的自我控制和企业为监督项目成本目标的实施情况而进行的跟踪控制。①指导思想必须明确,建章立制,形成项目成本核算的制度体系,使项目成本控制有制可依;②进一步落实项目成本目标责任制,使目标成本层层分解,推行全员目标成本责任制;③ 加大事中检查、事后审计的力度,保证项目成本控制落到实处。项目完工交付后,必须进 行债权债务清理和项目审计,确保项目经营成果的真实可靠。 2.3 明确划分工程项目的经营风险和施工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为占领市场所采取的经营策略而形成的风险,如投标风险、市场风险、意外风险、坏账损失风险等。施工风险是指工程项目在施工、组织、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各种风险,包括管理风险、质量风险、工期风险、技术风险等。经营风险是企业行为,应由企业来承担。施工风险是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风险,理应由项目经理部承担。项目部作为一次性的临时组织,不具备承担企业经营风险的能力。实行经营风险和施工风险的分层次管理,有利于科学合理地确定项目承包基数,充分体现项目经理部成本中心和一次性原则,使企业内部各项目部之间处于平等的竞争环境之中;项目部的管理水平和政绩的体现不受外部风险的影响,有利于调动项目部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 2.4 加强对项目经理和项目班子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激励和约束机制是搞好项目管理、规范项目管理的内在要求。结合项目管理的特点和当前施工管理的薄弱环节,尤其要体现以下几方面的激励作用:①分配激励。首先应强调内部承包合同的严肃性,做到政策明确、考核到位、帐目清楚、兑现及时。避免将内部承包合同当儿戏,或久拖不决,或敷衍了事,影响项目班子的积极性;②思想激励。加强对项目经理和项目班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危机感,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所施工的每一项工程不但是对自己、对企业、对业主负责,更重要的是对历史负责、对社会负责;③评价激励。工程完工后,企业应该进行认真的总结,找出成绩和不足,并在一定的范围内对项目经理和项目班子给出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这种评价不但是对该项目管理人员的激励,也是对其它项目管理人员的激励,以此来形成企业内部互相学习,比学赶帮的竞赛氛围。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是辩证的统一关系,激励是目的,约束是保证,两者互为条件,缺一不可。约束机制重在制度约束和过程约束,必须制定操作性强的约束考核指标和措施,克服“以包代管”。一旦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发生问题,在什么情况下,采取什么措施(如警告、限期整改、撤换项目经理等),都应该制度化、规范化,做到有理有据,才能更好地发挥约束机制的教育和威慑作用。 3.结语 本文对公路工程施工问题进行介绍,从而对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见解。要加强对施工项目管理、提高施工效益。
一、智慧城市综合运营中心概述 通过在数据层和应用层的集成,在城市治理领域进行融合计算,通过可视化手段实现智慧城市运行(指标)状态的把控、宏观决策指挥、协调指挥等三方面功能。通过各区县级城市在近几年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取得一定成绩。调研也发现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普遍缺乏智慧城市建设的规划引领和建设内容的梳理引导、基础设施(物联网、互联网、通信网、IT设施)建设不到位和数据资源中心尚未建立等问题。 二、体系建设关键技术 运营管理中心体系建设包括三屏联动展示、城市检测、智慧平台、城市运行服务、平台构建及标准建立:(1)三屏联动展示:提供一个信息化成果的展示、沟通、交流的平台,支持PC端、移动端和大屏端实现三屏联动。(2)城市监测、运行及服务:充分挖掘数据的价值,提供决策支持、协同和智慧服务。(3)智慧平台:开发技术领先、高度集成的软件平台,使之成为运营管理中心运行的基础架构。(4)城市运行服务:构建运营管理中心服务的示例应用进行价值呈现分析及决策支持类应用。(5)平台构建:搭建运营管理中心管理平台,提供数据汇聚和处理能力,同时简化未来新应用构建。(6)标准建立:根据平台建设和后续运行维护的需要,制定相关的各类业务、技术和管理规范及制度。 三、平台系统架构 (一)“区县级城市运营管理平台”系统架构 (1)OMP自下而上分为业务、数据、决策三个层次。根据业务用户的不同分别对应业务单位、大数据中心和决策领导。(2)OMP实现了“三统一”。即“标准统一、用户统一、数据统一”。(3)OMP平台提供统一的系统开发和数据接入标准。(4)OMP平台具有强大的扩展性。满足当下考虑未来,以后将扩展到其他的业务领域。 (二)“区县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主要工作内容 平台整体功能上,共划分为1个城市运营管理中心、2套标准、N个部门应用整合、1个政务支撑平台。(1)一个城市监控指挥中心。坚持“管理全覆盖、服务零距离”的工作理念,利用高科技手段,实现区县级城市管理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的管理转变,提升政府在城市管理上的效率和水平。主要实现内容有:集成所属的基础地理图形,包括影像图、地形图、道路交通图等,集成城市各种环境资源、应急资源、社会救援资源等各类城市运行中的多维度信息资源,为城市管理提供数据支撑。集成数字草原、水资源管理、智慧政务、公安、交通、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出的信息化成果,使其在成果综合管控中发挥积极作用。集成各部门视频监控资源,将防汛、园林、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生活广场、加油加气站等视频,充分利用已建的监控资源,辅助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各种问题。(2)两套标准。一是要建立一套标准规范管理标准。主要包括网络建设标准、自动化数据存储和传输标准、视频资源建设和接入标准、服务器及机房管理标准、数据中心建设标准(采、存、管、用)、各专业各部门数据管理和交换标准、统一Gis服务和应用标准、已有系统整合集成标准等内容。二是要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管理规范。参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对各部门涉密数据的使用,制定涉密数据使用标准。(3)N个部门应用整合。基于智慧城市运营管理平台,将各部门已建系统、业务功能与相应的规划数据相集成,充分发挥数据引领的作用。(4)一个中心支撑平台。构建计算平台、数据资源平台和IT服务平台形成城市运营管理中心技术支撑体系。计算平台。通过大规模分布式计算内核将计算、存储以及网络变成统一的计算服务,为城市运营管理中心提供足够的计算能力。数据资源平台。汇聚海量数据,实现政府数据、城市公共服务数据、运营商数据、互联网数据等的统一归集、统一管理和共享开放,使数据资源更为广泛的有效应用,实现数据资源的保值增值。IT服务平台。提供服务中间件、数据服务及管理、应用服务、应用质量管理等,为城市数据大脑应用提供服务支撑。 四、结语 在大数据和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运营管理中心是集城市大数据运营、城市规划、综合管理、应急协同指挥等功能于一体,是城市运行管理的“大脑”和“中枢”。对城市运行状态的全面感知、态势预测、事件预警和决策支持,提高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同管理能力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翟宝根.大数据时代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7(10). [2]郑长征.中小型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探讨[J].商,2015(44). [3]洪学海,范灵俊,洪筱楠,李国杰.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大数据开放与市场化利用[J].大数据,2016(03). [4]邹国伟,成建波.大数据技术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J].电信网技术,2013(04). 作者:屈京朝 单位:中煤科工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覆盖学生面广,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实际工作及日常生活中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微生物与免疫学的发展、实践过程中,我国科学家和世界各国研究人员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将他们的案例与课程知识点相结合,不但能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点产生浓厚的兴趣,也能“润物无声”地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1]。 1思政视域下药学专业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思政建设内容选择 基于此,整理归纳思政素材对于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课程团队经过不断的探索、研究、实践后,总结归纳出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的思政素材库,现进行简单介绍,以期为其他教师提供思路与借鉴(见表1)。 1.1挖掘具有文化自信、人文素养的思政案例 现代免疫学发展了120多年,中国的传统医学在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2020年初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在抗疫过程中,中国政府反应迅速,应对及时,保证了疫情没有大规模扩散。这里面有中国的制度优势,其实还有一个独特优势,那就是传统中医药的作用。这其中,“三药三方”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三药”指的是血必净注射液、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颗粒和胶囊3种中成药;“三方”代表了宣肺败毒方、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3个方剂。清肺排毒汤由东汉时期的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的四首经典方剂加减配伍而成[4]。连花清瘟颗粒和胶囊、金花清感颗粒、血必净注射液、宣肺败毒方和化湿败毒方也是传统中医药在防治传染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代表。 1.2挖掘具有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的思政案例 中国微生物与免疫学的不断前进,离不开许许多多临危受命、甘于奉献的科学家。讲述这些微生物学与免疫学领域专家学者的故事,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还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1.3挖掘具有科学精神、批判精神的思政案例 微生物与免疫学的发展史包括微生物学的经验时期、微生物学的形态学时期、实验微生物学时期和现代微生物学4个时期[5]。在微生物与免疫学发展的4个时期,出现了一系列经典实验或著名学说,这其中也包含着丰富的思政素材。采用学生课前查阅、课中交流、课后讨论的方法学习这些思政案例,不但能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实验的严谨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批判精神。1.4挖掘坚守职业道德底线、严守药品行业规范的思政案例在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医药技术也在不断变革,越来越多的药品可供人们选择、使用,而各种药品在帮助人类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同时,也引起了一系列的不良事件。这种种不良或者说有害事件中,最应引起我们警醒的是人为原因导致的药害事件。通过整理、讲述、分析这些药害事件,提醒学生任何时候对生命都要有敬畏之心,在实际工作中要坚守职业道德底线、严守药品行业规范。 2思政视域下药学专业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方法 在实际授课时发现,微生物与免疫学学生学习的主要障碍是知识点零碎、记忆困难。如讲述“其他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衣原体”时,书上的结构框架为“衣原体的概念、特点;衣原体与病毒、细菌的相似、不同之处;衣原体的生物学特性;衣原体的致病性、防治原则”等四大板块,每一个板块的内容都简单易懂,但学生学习兴趣并不高,只是简单机械地死记硬背,后期通过将理论知识点与我国老一辈科学家汤飞凡教授发现衣原体结合起来,不仅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获取了知识,也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6]。思政案例与理论知识点结合的具体案例见54页表2。 3结语 思政案例融合理论知识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思政案例的选择要紧扣教学内容,有启发性、典型性的思政案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汪小又,郭婷,程丹,等.“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20,47(4):1196-1201. [2]梁志宏,明玥.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21,48(4):1373-1379. [3]林玲,王秀娜,袁军,等.“免疫学导论”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探索:以“疫苗的前世今生”为教学案例[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4):148-151. [4]杨玉莹,窦晓鑫,王方园,等.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三药三方”之中医理论探讨[J].天津中医药,2021(6):700-705. [5]孙春燕.微生物与免疫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21. [6]马广强,叶荷平,朱金华,等.病原生物学专业课的德育功能探索与应用:以汤飞凡发现衣原体为教学案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1(6):204-206. 作者:杨咪 罗长浩 拓田田 李金金 单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药物与化工分院
伴随着生活水平与人类素质的不断提高,对于口腔保健的认识也不断提升。传统的口腔修复技术如固定义齿修复和可摘义齿修复均对余留牙及周围软组织产生一定的影响,且出现发音异常与美观舒适问题。种植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且随着临床应用的不断增加,其成功率也在不断提升。种植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就是种植体材料的性能。 1钛及其合金 作为种植体材料首要因素就是对人体无毒无害。现阶段钛及其合金成为口腔临床上较为常用的种植材料。初期人们将其作为一种植入材料出现在临床上。而随着学者们的不断研究,钛及其合金进入口腔领域成为种植体材料的一种。钛及其合金具有良好的生物性能且对人体的危害较小,并且其成分与人骨相符合故而在临床上备受认可,近年来在口腔医学上的应用也不断提升。其作为种植体材料具有很多优势如不易腐蚀溶解、对牙髓无刺激和化学性能稳定不易变色等。从患者方面考虑,钛及其合金作为种植体植入体内既能填补缺失牙位又不影响食物本身味道,并且其耐腐蚀性与抗疲劳性也为后期口腔修复提供良好的保障,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虽然钛及钛合金作为种植材料有巨大的优势但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制作工艺复杂故而价格偏高、弹性较高与骨组织之间存在问题、表面活性较低、同时也会出现牙龈萎缩等问题影响美观。 2陶瓷种植体 在如今口腔临床上除去钛及其合金为主要材料的种植体,以氧化锆为主要材料种植体也备受关注。早期临床上出现过以氧化铝为材料的陶瓷种植体,由于其本身性质较脆且易折故而被淘汰。在不断研发的过程中,国外学者们发现氧化锆具有较强的韧性、机械强度较高且化学性能稳定,因此将其应用于口腔种植材料中。氧化锆作为一种新型种植体材料,其具有很大的潜力与研究价值,如由于其表面特性细菌不易沉积形成大量菌斑且具有较好的美学效果以满足患者的需求。近年来,在国外陶瓷种植技术已经走进口腔临床中,但由于表面处理等技术导致其可能发生老化等一系列问题,故而需要进一步研究深入。 3聚醚醚酮复合材料 聚醚醚酮简称PEEK,是由人工合成的一种高聚物,由于其优良的性能,故而被引进口腔医学领域成为一种具有研究价值的种植体材料。其力学性能良好且表面颜色与大多患者口内天然牙色相符合,并且其优良的机械性能、弹力性能与骨组织较为相配,故而可以减少许多术后不良反应。同时PEEK也具有抗氧化、抗疲劳、耐高温等优势。但是,由于PEEK本身性质的局限,其生物活性较差,所以需要对其进行更加具体细致的研究。 4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材料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并且制作工艺较为便捷。但其机械强度与生物性能稳定性较差,长时间使用易发生降解、老化故而存在许多争议。PMMA是目前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材料,有研究结果表明其该材料各项性能良好且价格合理。但由于缺乏临床实验,并未在口腔种植领域大范围推广。 5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是近年来新研发的一种材料,其独特的结构使其在不同领域都占据重要位置,同时也是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发现。如今,纳米材料走入医学,其众多优良的性能有待探究与实验,因此,纳米材料在口腔医学中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并且有研究表明,纳米材料也将在口腔种植领域中崭露头脚。近年来,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口腔也备受关注,人们对于口腔修复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所以修复技术与口腔组织之间如何协调,并且术后发应是否良好都需要进一步研究。1965年Branemark(瑞典科学家)首次发表种植体与骨结合的演说,种植就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名词。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探讨,种植技术不断提升,种植材料也随着技术提升而不断完善。在种植过程中,如何选择种植体十分重要,其影响种植手术的成功。虽然金属合金材料与复合材料存在差异,但其最终目的都是让种植技术因种植体材料的完善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故而在选择种植体材料时,要根据种植系统的不同与口腔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材料以缩短治疗进程、降低术后不良反应且未来预期良好。综上所述,在口腔医学领域中,材料是口腔修复与治疗主要手段,所以材料性能影响着口腔修复的效果。通过对不同种植体材料的应用分析,应该意识到国内种植体材料还存在许多不足。因此,应加强对种植材料的研究使更多的患者受益。
1前言 随着日益加快的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乡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完善和丰富,加速了我国乡镇建设,为我国城乡居民幸福生活具有更好的保障。但相对于其它基础设施建设而言,我国乡镇水利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正常应用的乡镇水利设施需要完善的管理服务体系,而目前我国乡镇水利管理服务体系的滞后发展对水利设施运作产生严重影响,继而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一定阻碍,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针对完善发展乡镇水利管理服务体系的探索,一定要清晰认识乡镇水利管理服务中的常见问题。 2乡镇水利管理服务现状 一是乡镇水利设施普遍存在应用时间较长、设施老化等问题。甚至一些区域的水利设施出现荒废等问题。但随着农村经济建设逐渐加快步伐,农田水利灌溉需求日益增加,水利设施的陈旧、老化已难以达到农业生产需求。而随着时间的发展,供需之间矛盾日益恶化,若不能及时解决将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制约。二是水利管理服务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因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水利管理服务人员受个人因素影响,综合素质存在一定的差异,很多管理人员相对缺乏较强的专业技能,也没有更多的机会接受专业培训,管理服务水平难以迅速提高。另外,因基层水利管理服务待遇有待提高,对这部分群体的履职尽责具有不利影响。还有基层水利站人员结构不合理的设置,臃肿的人力资源配置,存在较多的非技术性岗位,导致人浮于事现象。针对难以引进的紧缺技术性人才,即便引进来也难以留住,不具有技术的管理人员不愿学习,因而部分地区专业人才比较缺乏,对完善和发展水利管理服务体系产生严重阻碍。三是不完善管理机制。主要是水利站承担乡镇水利设施管理服务,不管农田抗旱防涝水利设施建设还是维护,水利站作用的发挥比较重要。但目前我国水利站还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水利站具有公益性的职能,但有关部门有待进一步明确其属性的相关规定,使其在公益和盈利之间做出准确判断,以免影响水利管理服务体系的完善。 3改进乡镇水利管理服务体系的建议 一是资金投入加大,对乡镇水利设施不断改善。为与快速发展的农村经济相适应,提出对乡镇水利设施的新需求,各级政府投入资金的力度应加大,对乡镇水利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在投入水利建设重大项目与养护基础水利设施方面的资金应保持相对平衡,不仅注重关键内容,还应同时考虑具体细节。设立比较完善的财政专款专用制度,以免基层水利部门挪用、占用水利设施建设及养护资金。全面检测、检修现有基层水利设施,将水利事故隐患消除。并建设农田灌溉和抗旱防涝水利设施,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基础水利系统。将信息技术充分应用于乡镇水利管理中,构建水利管理服务体系实现现代化、智能化。二是对乡镇水利管理队伍加强建设。水利管理队伍应具有严明的纪律和过硬的素质,是不断完善乡镇水利管理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所以应加强乡镇水利管理队伍建设。对水利管理服务人员加强必要的技能培训,使其专业知识水平及操作技能明显提高,进而使水利管理服务人员整体素质提高。应进一步明确乡镇水利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严格落实乡镇水利管理人员的相关待遇,使其免除后顾之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这些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主动性。充分利用逐步完善的工作环境和条件等有效措施,在乡镇水利管理队伍中引进年轻专业技术人才,使乡镇水利管理人力资源不断优化,结合个人能力对工作岗位进行合理配置。三是建立乡镇水利管理机制并不断健全。在乡镇水利管理工作中应采取科学态度,将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坚决消除。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管理机制的创新,管理手段的丰富,在管理模式上实现信息化。并对管理职责进一步明确,科学合理地管理对相应机构进行设置,以免乡镇水利管理机构出现重叠、人员职责不清等问题。 4结语 综上所述,乡镇水利工程与百姓生产生活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为使乡镇水利管理更加完善,为百姓生活提供更好地服务。维护乡镇水利设施正常运转及实现农田防涝抗旱应基于完善的乡镇水利管理服务体系,本文针对乡镇水利工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较深入地探讨,与基层水利项目管理经验相结合提出应对措施,对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乡镇水利管理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一、前言 现如今,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而电力行业作为我国的重要建设项目,相关政府机构也加大了对电力建设的资金投入,如今的资金条件基础以及当今环境下的基础,对于电力建设领域来说正是一个发展的大好时机。但是,即使如此,由于目前我国的电力建设还不够成熟,许多的供电企业自身缺少创新意识,其营销手段始终停留在传统的观念上,电力建设的发展速度实在令人堪忧。目前,很多外在的条件因素对于电力建设都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企业自身的营销手段还有所欠缺,急需改善。所以,电力部门现如今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极力改善目前的营销模式,促进电力行业的发展。 二、市场经济下电力营销的现状 首先,电力营销体系未能适应网络经济需求。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变到市场经济,电力企业体制也经历了改革,由政企分开到厂网分开。但是有一些烙印仍旧根深蒂固,例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发电非常重视,用电轻视;到市场经济体制下则对输变电发展建设重视,轻适配网建设发展以及重生产营销等现象。现如今,虽然市场经济,电力体制已经进入改革,但是电力营销体系仍旧没有很大的改变,还存在着后勤物资保障对基建与生产产生影响,而基建与生产又制约了电力营销的发展等现象,距离真正的以市场为引导,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营销体系还有很大的距离。尤其是在国家推行绿色发展,提倡互联网+发展战略和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新电改政策背景下,将如今供电企业电力营销体系构建的弊端都显露出来。电力企业内部的有价值的信息资源没有能够得到整合,导致电力企业未能够与用电用户之间形成有效的信息互动。其次,未形成与市场经济吻合的激励机制。受到多年以来的电力销售垄断的影响,所以在供电企业内部,与员工激励有关的相关体制或者是机制建设,过多的将公平方面纳入奖励机制当中,但是在效率方面并没有通过增加收入差距来体现奖励机制的作用,也就导致员工在进行工作时,未能激起激情以及发挥潜能。最后,则是营销人员业务知识不足。长久以来,电力营销都是垄断性的,所以是供电企业在工作过程中未能够体现出在市场当中的主体角色,也就没有将其服务性特征进行展示,导致自身定位不明确,员工在进行工作时与电力互联网营销的相关知识并不具备。 三、基于当今市场经济的电力营销策略探讨 (一)构建基于网络经济的电力营销理念以及体系。在如今以市场为引导,以客户为中心的大前提下,要在电力网络平台上实现供需双方的互动以及对企业的动态管理,使企业与企业之间形成合作或者是竞争的关系,共同对电力市场进行开拓。进行能够满足网络经济形势下电力网络营销的服务体系建设,在网络平台上实现传统用电业务的办理。 (二)提升基础设施质量。网络营销平台的建设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来进行保证,所以电力企业要在该方面投入足够的资金以及技术力量,使供电企业的网络安全能够得到保障,进而为网络营销工作提供可靠稳定的平台,保证运营质量。 (三)企业要树立起竞争意识。在网络经济时代背景下,供电企业与企业之间是竞争关系,所以供电企业需要认识到当前的竞争形势以及竞争压力,树立起竞争意识,在与其他供电企业竞争之间提升自身企业的竞争力以及发展潜力。在这个过程当中,供电企业需要树立起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客户为中心的服务观念,为用户提供满意,高效,优质的服务。除此之外,还要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激励机制,促使员工们树立起竞争意识,在工作中发挥更多的激情,更多潜能。 四、结语 伴随着我国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网的实施,同时全球电力互联网已经逐步开始建设,电网的建设已经逐渐趋于智能化以及互联化,这使得风力,太阳能和水力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有了更加多的选择。而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中,每个企业也面临多向选择。
浅谈会计电算化对内部审计的影响:会计电算化对内部审计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如今会计电算化的使用,提高了会计处理的速度,降低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劳动强度,改善了内部审计信息质量,会计处理的准确性也大大提高。但同时电算化内部审计工作引起内部审计理论、技术及方法的改变、审计难度增大等新问题,这给传统的内部审计带来很大影响。因此,了解电算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分析电算化对内部审计的影响,探索开展内部审计技术方法和有效手段,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电算化,内部审计,对策了解会计电算化环境变化下的内部审计,探索电算化环境下开展内部审计技术和方法,可以推进内部审计工作的健康发展。同时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管理,从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审计入手,加强软件评审,完善内部控制,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准确、高效、健康的发展。本文从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目前现状、发展变化趋势及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会计电算化对内部审计的影响,并提出对策建议。 1.目前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目前市场上财务软件象用友、金蝶等软件,在设计时没有专用的审计接口,造成内部审计人员无法直接采集财务数据。有的财务软件虽有数据转化功能,对会计账簿转化的格式也比较简单。现在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发展:(1)从单机使用到网络化;(2)从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到决策支持系统;(3)从结构化系统到智能化系统。 2.实行会计电算化对内部审计的影响 2.1对内部审计线索的影响 传统的手工会计中,审计线索以书面形式在反映纸上,主要包括会计凭证、账薄、会计报表及附注,内部审计人员利用这些会计数据的勾稽关系进行检查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会计数据通过会计凭证、帐簿、报表等存储介质形式、会计数据的生成和传递形式进行检查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内部审计人员无法通过肉眼跟踪会计业务处理的全过程,也无法保证会计数据的安全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2.2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影响 手工操作条件下,通过职责及人员分工形成的内部控制体系和通过凭证、账簿、报表之间的钩稽关系形成的内部控制系统,保证了数据的真实、完整和安全。在电算化条件下内部审计人员很难通过肉眼对会计处理流程以及内部控制制度形成全面的感性认识,致使内部控制制度效果的减弱。同时,由于机器故障、操作失误、程序处理和网络传输故障、计算机病毒和黑客攻击等存在,也使内部审计风险增加。 2.3对审计技术方法的影响 在手工会计的条件下,审计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由人工进行顺查、逆查或抽查。审查一般采用审阅、核对、分析、比较、调查和证实等方法。在会计电算化系统条件下,审计技术方法必须更先进。内部审计人员不仅掌握计算机知识及其应用技术,还要采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执行审计监督,建立审计跟踪文件,记录符合指定条件的会计处理事项及处理操作中的有关信息,以便日后审计人员跟踪追查。 2.4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影响;内部审计人员不紧具有丰富的会计、税务、法律、审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还要了解一些的电子计算机知识及其应用。 3.我国电算化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几年审计单位在不断加大内部审计力度,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扩大内部审计成果方面成效显著的情况下仍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计算机内部审计技术运用和发展不平衡;2.内部审计信息不对称;3.内部审计人员计算机知识缺乏;4.内部审计独立性差;5.内部审计工作缺乏规范性的审计标准;6.电算化审计手段还是以手工为主;7.机构设施不规范,内部审计人员少,领导重视不够。 由于使用计算机处理会计数据易于篡改同时不易留下痕迹,因此要健全文档、硬件、软件维护、软件质量、审计等方面的控制制度,防止病毒的侵害,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合理分工,设置操作密码,相互制约,相互监督,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4.给内部审计人员提供工具软件培训的支持 计算机审计软件分为专用审计软件和商品化通用审计软件。内部审计人员的任务是经过培训学会如何操作和使用这些工具软件。由于审计主观性、灵活性比会计核算要大得多,所以加强对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培训,给内部审计人员提供工具软件的支持,将进一步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 5.更新电算化下内部审计的技术和方法 5.1建立制度审计 从职权制度、人员素质、硬件、修改方式及保密措施等方面审查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建立和完善。 5.1设置技术审计 在制度审计中发现问题时,可以聘请计算机专业人员与审计人员一起开展审查:(1)原系统设计的作用范围,注意数据共享的分配方式和传递路线;(2)阅读程序一览表和变更情况及程序流程图,知道程序的审计是会计电算化的核心。 5.2加强数据审计 对会计电算化的数据可以用人工审查,如利润分配、费用分摊等进行抽查,验证两者结果是否相符,审核会计报表及经济业务处理合理性、真实性。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抽样检查,仍出现差错,可辅以计算机审计,利用计算机的存贮、运算、判断等功能,可以很快缩小审计对象并发现问题。 5.4结合新审计准则完善内部审计方法 新颁布的审计准则规定,审计方法不再是过去的制度基础审计,而是风险导向审计,即全面深入强调了风险审计理念。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下,风险评估成为内部审计中重要的环节,只有确定被审计单位的风险点,才能合理分配审计资源,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结论: 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应用必然影响着内部审计工作,给内部审计提出许多新问题和新思路。这就要求我们在从人员培训、审计方法、软件维护、制度建设等方面努力,以满足内部审计的要求。既要看到会计电算化对内部审计带来的影响和不利的同时,又要充分利用网络化、自动化,不断提高自身知识和技能,努力改进内部审计重点和工作方法,建立相应的内部审计制度和进行有关的内部审计软件的开发、应用。希望通过我国电算化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的不断完善,使我国内部审计更加有效、科学、合理。(作者单位:淮安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浅谈会计电算化对内部审计的影响:会计电算化对内部审计的影响 【摘要】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及准确性,是会计事业史上一次重大进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会计电算化的引入在提高会计信息处理速度及准确性的同时,也对内部审计带来的新的挑战,传统的手工审计手段已经无法满足电算化的需求,因此,研究会计电算化对内部审计的影响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内部审计;会计电算化;影响;对策 要全面落实《审计法》的各项任务,落实内部审计的双重功能,依靠手工审计是远远不够的。在信息十点,推广计算机审计,实现电算化是审计手段现代化的必然需求。计算机的应用,改变了会计数据处理方式,也为内部审计带来了挑战,带来了新的风险。 一、会计电算化对内部审计的影响 (一)对内部审计取证的影响。 当前,符合《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的合格会计电算化软件总量已经多达上百种。但是实际操作中不难发现,由于各类软件适用环境不同,其功能、数据库、处理系统存在巨大的差别。内部审计要求标准化、规范化,而这样千差万别的电算化软件操作明显无法满足标准化、规范化需求,因而增加了审计难度。对审计人员而言,审计工作需要能够提供高透明度会计信息的电算化软件,而对软件开发商来说,首要影响因素是会计信息的保密,这就造成了二者出发点同源,但又存在冲突的现象。 (二)对审计技术方法的影响。 人工审计可按照情况进行顺查、逆差、抽查,这些工作都有人力完成。在电算化条件下,审计技术必然发生变更。首先,电算化的推行带来了信息处理及信息储存介质的变化。人工条件下,会计信息处理的介质为人脑,电算化条件下,虽然人工决策依然重要,但其介质及信息储存方式变为电脑及磁盘,无特殊情况不在出具打印报表文件,要实现审查只能通过计算机进行。利用电算化系统,计算机可以更加便捷地实现账务文件审阅、核对、分析、比较,能够很方便地开展如账务文件审查、抽样统计、财务数据分析等工作。 (三)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影响。 审计手段的变化造成人工审计条件下生成的规章、制度部分不适用,在电算化环境下运行旧规章,很可能存在漏洞,引发审计风险,因此,新审计标准与审计准则尚待建立。在我国,经济立法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经济事项充分发展之后,而计算机审计技术又刚刚起步,这就会导致规章制度建设的滞后性,容易导致审计工作中职责不清、权限不明、审计标准模糊等问题。 二、推动内部审计适应会计电算化的途径 (一)内部审计应规范化。 内部审计应当尽快实现以《审计机关计算机审计辅助审计》为基础,将内部审计流程梳理,构建各个环节的制度规范。一方面,要对财务软件进行规范,从审计角度统一进行登记,将软件备份与使用说明同意上报备案。另一方面,要按照《审计记挂计算机审计辅助审计》要求,构建具备可操作性的电算化内部审计工作要求及相应工作技术。 (二)内部审计部门要强化对会计电算化内控的审计。 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会计电算化容易出现安全漏洞,数据易于篡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保障财务软件安全运行,会计信息保密的重要基础。要对管理制度严格设置,对职责权限合理划分,要严防计算机病毒危害,及时备份并维护计算机系统,从而保障计算机设备安全。要加强对数据处理系统及数据本身的关注,着力做到: 1.职责分离。 手工会计系统中各会计单位职能划分已经较为合理科学,通常会按照相容职务互相分离的原则进行岗位设置,由不同工作人员开展工作。但是,电算化条件下,会计信息系统高度集成,各端口、各工作单位的职能分离及控制程序更为复杂,控制方法较以往也有了很大差距,因此,审计组织应当及时对审计系统的职责进行梳理,要检查数据系统各单位、各接口的分工情况、人员配置情况、职责分配与权力分配情况,检查内部审计各单位成员是否能够按照要求,在内部控制体系框架下运行,保障内部控制有效性。 2.安全控制。 安全控制一是要控制系统及软硬件安全,避免病毒侵害,硬件受损。另一方面要按照数据处理流程设检查机制,在保障人员工作规范的同时,将各地计算机设备包括外围设备进行检查。 (三)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 相比之下,电算化系统的开发进程要大大优于电算化人才开发进程,人才机制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特征。首先,要强化思想建设,要让内部审计人员真正看到计算机的好处,如最基本的数据输入、法规查询、公式设置,通过使用促进原有审计人员对计算机便捷性的认识,增加其自觉性与积极性,而后分阶段,分步骤的提供培训,让审计人员真正掌握计算机审计方法。第二,要注重培训方法。可以分类进行,一类为组织中原有审计人员,要通过培训强化其专业知识;二类是引进人员,组织应该通过培养、引进,实现人才梯队补充;三类是要实现组织内部人员互补,通过相互配合组成审计小组,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开展审计。 (四)发展内审后备力量。 审计后备力量的主要来源为高等院校,工作中,一方面可以在高校中增设会计电算化的相关专业,或将会计电算化纳入重要考核成分,如专业必修、通识课等,扩大注册会计师专门化的规模,增强相关专业师资力量。另一方面,可以开展校企联合,通过企业实训在高校教育阶段培养审计人才,为我国造就一批专业型、复合型审计人才,提高我国审计力量。 作者:吴林林 单位:杭州导领科技有限公司 浅谈会计电算化对内部审计的影响:浅议会计电算化对内部审计的影响 [摘要]随着计算机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给传统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本文拟初步探讨电算化环境对内部审计的诸多影响进行探讨。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内部审计 影响 会计电算化的迅速发展改善了审计信息质量,降低了审计工作的劳动强度,但电算化环境下内部审计工作存在原有纸质审计证据减少、审计难度增大等新的问题,本文拟初步探讨电算化环境对内部审计的影响及内部审计的应对措施。 一、 我国会计电算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1.我国会计电算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1)从单机使用到网络化单机系统虽然能满足中小企业的基本需求,但从长远的角度,难以管理的近一步要求,要充分发挥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和作用,网络化是一种有效的方式。通过建立会计电算化信息网络系统,可以做到信息共享,实现信息的实时处理。 (2)从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到决策支持系统核算型会计信息系统主要是借助于网络或计算机,处理已发生的会计业务,反映、提供已完成。 2.我国当前的内部审计现状 我国的内部审计建立的时间不长,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国内部审计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审计的重点仍侧重财务审计;审计手段落后,尤其当面对网络化的会计信息系统时,很多内审人员无从下手;人员素质、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足够的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与经验等。这就造成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无法充分发挥。 二、会计电算化对内部审计的影响 1.对内部审计线索的影响 由于会计工作电算化,使审计线索发生很大变化,传统的手工会计系统中的审计线索在电算化系统中将会中断甚至消失。在手工系统中,由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由过账到财务报表的编制,每一步都有文字记录,都有经手人签字,审计线索十分清楚。但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传统的账薄没有了,绝大部分的文字记录消失了,代之的是存有会计资料的磁盘,这些磁性介质上的信息是以机器可读的形式存在的,肉眼不能识别。 2.传统的审计技术手段在电算化条件下举步维艰 在手工会计的条件下,所有审查工作都是由人工执行的。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由于电子数据的不可见性,手工审计方法无法对会计电子帐系统有效地进行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仅用手工审计方式已无法对日益严重的计算机舞弊、财务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进行有效的检查,传统的审计工具也已很难适应会计数据电子化的需要。尽管财政部在有关会计信息化制度中,规定所有凭证、账簿、报表仍然应当打印输出,使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增加审计的线索,但这些书面记录是否与会计软件正确的处理结果相同需进一步验证。因此,审计人员应掌握计算机知识及其应用技术,将计算机当作一种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的有力工具来使用,结合本企业的实际开发出既规范又具有充分保留和提供审计线索功能的审计软件。审计系统为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必须要有与会计电算化相适应的计算机审计工具和适应审计人员执业环境的现代化管理手段。 3.审计信息不对称 一方面审计信息不完整,没有形成统一的审计信息资料库,对有限的信息资源进行充分管理和使用。在收集整理被审计单位数据信息、综合分析利用审计成果方面相对滞后,审计信息管理的缺失影响信息利用的层次和水平。另一方面审计信息共享程度低,影响审计资源的有效整合。从国家整体经济运转及资金循环体系而言,财政、金融、企事业单位及由此形成的政府监管体系之间密切相关,客观上要求审计信息一体化,但审计机关之间、审计机关内部职能部门之间、审计机关与政府其他部门之间没有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信息难以共享。 4.审计内容的变化对内部审计的影响 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事项由计算机按程序自动进行处理,如果系统的应用程序出错或被非法篡改,则计算机只会按给定的程序以同样错误的方法处理所有的有关会计事项,系统就可能被不知不觉地嵌入非法的舞弊程序,不法分子可以利用这些舞弊程序大量侵吞企业的财物。系统的处理是否合规、合法、安全可靠,都与计算机系统的处理和控制功能有直接关系。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及其固有的风险,决定了审计的内容要增加对计算机系统处理和控制功能的审查。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内部审计人员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了解和审查计算机系统的功能,以证实其处理的合法性、正确性和完整性,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 5.对审计标准和准则的影响 传统的审计工作中已经建立了一整套审计标准和准则,如审计一般准则、现场操作准则、审计报告准则以及职业道德规范、质量检查标准等,这些准则在过去特定的审计环境之下对指导审计工作是很有益的。但在会计信息化下,会计处理工作在信息存贮介质和存取方式、信息处理流程、处理方式、内部控制方式与组织机构设置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审计对象、审计线索、审计内容以及审计技术手段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使审计环境也产生了很大变化。手工审计中所制定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很难有效指导新环境下的审计工作,在计算机特定的工作环境中所出现的新情况和可能产生的新问题,要求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新审计标准和准则。我国也先后了关于会计核算软件的多项法规,但这些法规中只是提到少量关于审计的内容。所以,审计界必须加强审计理论和实务的研究,健全审计相关标准和准则,同时还要对相关的会计法规进行修改和完善,使两类法规相互配套。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要制定与新情况相适应的计算机审计准则,以利开展计算机审计工作。 6.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影响 由于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环境比手工会计系统更为复杂,审计对象也更多更复杂,内部审计人员只依靠原有的知识和技能是无法胜任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审计工作的。因此,要求内部审计人员除了要具有丰富的财务会计、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熟悉有关的政策、法规等审计依据外,还应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术。此外,在内部审计组织中,还应培养计算机审计的系统开发人员,从事设计和开发审计应用软件的工作,建立本单位的计算机审计系统。
文化遗产与环境艺术设计诌议: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摘要:“环境艺术设计”一词的叫法源自日本,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成为时展主题。环境艺术设计是比建筑更广泛,比城市规划更有内涵,比工程更有人性的一门艺术。在我国,环境艺术设计更加偏向于室内外设计、建筑装饰、景观园林、城市规划等,可以说这是狭义上的环境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要有自己的特点,也就是民族本土文化特点的彰显,才能走向世界。我国是世界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多的国家,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留下了丰富的艺术宝库。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探讨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如何充分利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环境艺术设计;继承;传扬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就是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息息相关,是通过家庭、师徒、学堂等形式传承下来的。截至2011年11月底,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已达36项,如:昆曲、中国古琴艺术、广东粤剧、皮影戏、京剧、中医针灸、中国书法、中国剪纸等。 1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概述 现代环境艺术是伴随着环境而产生的一门与人类生存紧密相关的艺术形式,作品强调与环境的依存、融合关系,强调作者艺术观念的表达,使作品与环境紧密的融合起来。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一门伴随着社会发展而兴起的学科,目前,社会上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量特别大,高校也一直在致力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而中国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要创新就必须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形成具有自身的民族特色,才能逐渐走向世界。 2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启示 2.1审美意象的组合 中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都有各种审美意象的组合,就拿传统的书画作品来说,中国传扬几千年的水墨画在当今可谓是艺术的瑰宝。在表现形式上,虚与实的结合是最为突出的,中国书画讲究笔不到而意到,给观众大量的留白去思考和想象,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虚实相生的意境美是中国书画最为明显的特征。从更广泛的角度来说,画家创作出来的作品是实,给观众想象的空间是画家通过作品展现出来的虚。中国人讲究意境美,讲究含蓄美,讲究“多一分嫌多,少一分嫌少”恰到好处的美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着丰富的艺术资源供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去撷取,任何一点的形式都可以经过现代化改造而独具魅力,将审美意象组合起来表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让人们处于和谐美好的环境中,给人们生活带去无限的想象空间。 2.2抽象美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任何的细节都会影响到整体,就拿室内设计来说,从空间布局到室内装饰品的选择,任何细微之处都可以让人感受到不一样的美感。那么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如何给予观众广大的想象空间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抽象美之说,如:中国的戏曲就是抽象美的典范,从舞台的这边到那边就是两个天地,只是一个手势就可以让人联想到现实广阔的场景,观众从抽象的表达中感知无限的想象空间。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上如何展现抽象美呢,如:通过景与景之间、空间与自然之间的相互穿插、因借来展现出无穷无尽的感觉,就像苏州园林一样借助景与景、景与空间之间的各种形式来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展现人类的巧夺天工,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3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传扬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天人合一”,它强调了人类的发展要顺应自然,要实现人与天、地之间的和谐统一,这一思想正符合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要实现创新,在审美上可以追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然天成”之美、“闲适恬淡”之美、“简单大方”之美、“虚实相生”之美,通过抽象的艺术语言展现别具一格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 3.1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说:一个是物质性继承,一个是精神性继承。首先,物质性继承是指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对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表面形式的继承,比如说,中国很多的仿古建筑就可以说是一种物质性继承,在现代建筑中加上一些传统的表现,如在屋顶的设计上,在室内装饰上糅合进一些传统的文化元素进去,让人感受到中国的古典美。但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上,单纯的物质性继承是无法实现发展和创新的,要有更深层次的精神性继承。 其次,精神性继承是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展现出来的审美意象、文化底蕴、风俗习惯等的深层次探讨,并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将审美习惯、文化底蕴表现出来,达到古人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境界。比如说,在室内设计中,以人性化为基本设计理念,实现室内设计的适度而含蓄,从空间布局到装饰品的选择上给人营造出平静淡雅的舒适空间。在一些材料上将中国古典元素杂糅进去,形成中国古典的抽象美和似是而非的无限美感。 3.2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扬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不仅是物质形态的表现,更为深层次的是精神文化的展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不能照搬传统文化,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西方文化结合起来实现创新,才能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展现出来的文化运用现代思维进行一定的改造,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扬。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非常广泛且有着深刻文化内涵的艺术,既要考虑到空间组合,又要考虑到当地的风俗习惯,还要考虑到审美的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提供了时代性元素,提供了人性化的理念等,这些都将不断促进中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 文化遗产与环境艺术设计诌议: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 一、传统书画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中国传统艺术包括书画、戏曲等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欣赏中国画会常常看到这样的画面:不见房屋,只露出一面酒旗;停着的小船,无船夫,也无过客;小径虽幽,却没有行人,蜿蜒曲折,似景中,又似在画中……中国的艺术形式普遍倾向于以神写形,形不似而神韵在,这和西方艺术中以形写神是大异其趣的,从而凸显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个独特的特点――对意境的表现。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它在中国的美学理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意境说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思想渊源可以一直追溯至老庄哲学。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意象说;到了唐代,从王昌龄,刘禹锡到司空图,随着“境”的概念的提出,意境说也逐渐浮出水面;宋到明清,意境说的提法更加成熟,在诗歌美学、书画美学领域都占据十分突出的地位。可以说,意境这一美学概念贯穿唐以后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整个历史,渗透到几乎所有的艺术领域,成为中国美学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艺术理论概念。很多评论家以它作为衡量艺术作品的标准。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情景交融,形神兼备,全词是几组审美意象的组合,有深秋村野的萧索镜头,有天涯旅人的断肠心态,它们的组合,既强化了见诸文字的各组意象的比兴作用,也生成了文字之外留给人们用想象来补充的一片“虚白”,衍生出极度孤寂、冷漠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蕴含着离乡游子羁旅中极度悲苦、凄凉的弦外之音。 审美意象的这种组合,类似于电影镜头中“蒙太奇”组接。前苏联电影大师爱森斯坦说:“两个蒙太奇镜头的队列,不是二数之和”,对列所产生的是“一种新的表象,新的概念,新的形象”,这种“蒙太奇”组接通过意象与意象的整合、剪辑,产生连贯、呼应、悬念、对比、暗示、联想等作用,经由“以实生虚”在组合体中产生大量“虚白”,强化原有意象的比兴效应,派生出本身所没有的、远大于它们相加之和的东西。在对于“虚白”的应用上,齐白石确实做到了加一分则多,减一分则少。它的画常常逸笔草草,言简意赅,以一当十。他画虾,常常匠心独运地处理画面中的虚实关系,对照关系,留下大量空白,由观者自己意会这水与虾,虚与实的关系。因而他的虾给人一种更为生动、鲜活的感觉。再比如他的《蛙声十里出清泉》,并没有直观刻画对象,而是选择了一群游畅、嬉戏的蝌蚪,为观者留下了大片的想象虚空,反而更加强化了艺术的感染力与天真烂漫的童趣。清人郑绩在论画时曾概括说:“生变之诀,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八字尽矣”。虚实相生,确实是意境产生的关键所在。关于意境中的“实”与“虚”的相互关系,宗白华有一段话,他说:“艺术家创造的形象是‘实’,引起我们想象的是‘虚’,由形象产生的意象境界,就是虚实的结合。”由此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景物客体都具有一种“象外之虚”的“意义空白”和“不确定性”,这个“意义空白”和“不确定性”就是广阔的想象空间,它对艺术鉴赏的再创造想象具有诱发力,这一点,从更为抽象的书法艺术中有更为明显的表现。当我们欣赏一幅书法作品的时候,如果我们避开文字内容的羁绊,首先打动我们的是在线条的流动中所蕴含的一种线条的美,即线条在构图中的虚实奇正,长短纵横所产生的抽象美。书法艺术是一种抽象符号艺术,它依靠单纯的线条的架构演绎出千变万化的视觉艺术形象,以唐朝的怀素与张旭为例,他们的书法,以狂草的形式出现,而这种形式也给予了他们在法度内的最大发挥空间。计白当黑,虚实相生,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书法的抽象美。 谈到抽象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戏曲可以说是抽象美的典范,它把对空间、时间、人物、行为的刻画抽象为一个符号、一种极致。一将、四兵就代表了千军万马,骑马只用马鞭挥挥,划船就只有划桨的动作,从舞台的一边到另一边,可以代表两个不同的时空……它不重描摹,而重造意的发挥,使观众通过抽象的语言,体会到表演者传达的信息和塑造的表演意境。而正因为它的抽象,因而为观者留下了广泛的想象空间,由观众和表演者共同完成了对舞台、故事的塑造,也因而更加地引人入胜。就像中国传统的盆景艺术,“一卷代山、一勺代水”以极为有限的视觉元素来诱发观者极为广大的想象空间。“善悟者观庭中一树便可想见千林,对盆中一拳亦即度知五岳”。意境客体的“以少总多”为观者提供了艺术再创造的广阔天地。刘熙载在《艺概》中说:“意不可尽,以不尽尽之”。邵梅臣在《画耕偶录》中说:“一望即了,画法所忌,山水家秘宝,止此‘不了’两字”。传统园林追求富有天趣的诗情画意,借鉴了画论中的“不尽尽之”、“不了了之”的手法,在叠山理水和建筑空间处理上,采用了许多巧妙的“以不结束来结束”的做法。景与景之间,空间与自然之间相互穿插、因借,似乎总有无穷无尽的感觉。计成在《园治》一书中,概述造园的一系列法则,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处处邻虚、方方侧景”等都贯穿着园林开发中对自然与人工和谐融洽的环境美的高度关注,体现出对“天、地、人三材,参赞天地之化育”天人合一的高度哲学观。 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启示 艺术创作不是孤立的,它必然受到价值观、哲学观、自然观、审美观等深层意识形态的制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渗透的道家思想是显而易见的。《老子? 第二十五章》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被西方许多现代艺术设计师认为是最大的人本思想和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而“道法自然”也可以说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理论核心和根本依据。它强调了被古人视为最高法则和最高生活美学的境界。“天人合一”即天、地、人三者之间,要有一种非常和谐的关系,它肯定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强调顺应自然。在审美上追求“大巧若拙”的美,“虚静恬淡”的美,“自然天成”没有人为造作痕迹的美。欣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美,不仅仅是体会其视觉上的形式美感,更是体会它通过一种表现性的或抽象性的艺术语言所表达出的总体的合谐一致,因而形式上的逼真程度是次要的,而捕捉和描绘各种事情在形式上的微妙特征和情感上的相互关系,才是能够开启心灵的源泉,抒发由形式带来的愉悦之情和体现人类智慧的途径。 通过以上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及对其所进行的抽象概括,我们似乎可以探求到环境艺术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发展的一些途径。由于篇幅所限,在此,我们不再对环境艺术进行细分,仍沿用现在国内艺术院校对环境艺术的定义和范畴。 三、现代环境艺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 1、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性继承 所谓物质性继承,指的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园林、建筑表层形态和形式特征的延续。如对传统建筑形制的研究,对中国传统民居、院落、园林的调研都属于此类。依笔者愚见,在对待物质性继承的路子上,不应停留在对形制的考证上,那是艺术史家或建筑史家需要去解决的问题,而对一个普通的在实践中摸索提高的设计者来说,恐怕是对材料、结构的内在逻辑的探索显得更为重要。虽然,我们在实际工作当中,也会遇到一些需要完全模仿古型的地道的仿古建筑,但必竟只是某些特定地区、特定环境的特殊需要。 2、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性继承 所谓精神性继承,指的是对传统文化深层文脉、审美习惯、哲学传统的延续和发展,因而我们前文引用的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也是作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神继承的一个参照。比如前文谈到的传统文化对意境的处理,对空间中虚实关系的处理,对事物对象的抽象处理等等方法,直至上升到“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高度,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非常有启示意义的。首先,在“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原则指导下的环艺设计应该将人本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上,无论是对建筑、景观、还是室内,都应以符合人性为基本标准,适度而含蓄,使人们在物化的环境中达到心灵与精神的平和状态。其次,在具体的表现方法上,借助抽象的手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特征通过物质材料表达出来,使物质材料在结合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炼与抽象的观念后,成为超越自身的抽象文脉符号。在以往的设计实践中,对传统形式的描摹是比较常见的手法,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那“似是而非”的意义不确定性的深层美感却被忽略了,在这一点上,台湾设计师领先一步。他们往往并不排斥古典装饰元素,在许多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许多精彩的装饰细节,但他们常常又将古典元素经过现代的材料、工艺、以理性的逻辑思维将它们重新打散、抽象、组合、穿插成为独特的传统文化的符号,进而在深层的精神层面表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意境美、抽象美,含而不露,确实达到了“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因而,我们从中可以学习的也许不是某一种传统元素的处理手法,而是在对待它们的角度上,是一种批判继承的学习态度,这也符合普兰姆敦所说:“批判的地域性是21世纪设计界的理论主流(大意)”。 结语 日本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曾指出:“不能只把眼睛看得见的东西作为传统照搬到现代建筑中来,而要注意眼睛看不见的东西。”这也是许多设计者的共识和共同的努力方向。逐步摆脱对物质传统的依赖,把主视点转移到对精神性传统上来,就可以绕开关于中国传统形式与现代设计的诸多矛盾,从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艺术找到新的结合点。只顾传统而不顾时代的发展、文化的开放,就会导致文化艺术的自以为是、萎糜不振、停滞不前,从而不利于自身文化的发展推广。但一味地追求与国际接轨而无视自身文化的精髓,也将会是无根之水、无本之木,终不会常久、稳固。因而充分借助于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优点,将之提炼,发展,就可以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结合找到良好的出发点。 文化遗产与环境艺术设计诌议:分析文化遗产与环境艺术设计 1抽象美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任何的细节都会影响到整体,就拿室内设计来说,从空间布局到室内装饰品的选择,任何细微之处都可以让人感受到不一样的美感。那么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如何给予观众广大的想象空间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抽象美之说,如:中国的戏曲就是抽象美的典范,从舞台的这边到那边就是两个天地,只是一个手势就可以让人联想到现实广阔的场景,观众从抽象的表达中感知无限的想象空间。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上如何展现抽象美呢,如:通过景与景之间、空间与自然之间的相互穿插、因借来展现出无穷无尽的感觉,就像苏州园林一样借助景与景、景与空间之间的各种形式来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展现人类的巧夺天工,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2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传扬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天人合一”,它强调了人类的发展要顺应自然,要实现人与天、地之间的和谐统一,这一思想正符合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要实现创新,在审美上可以追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然天成”之美、“闲适恬淡”之美、“简单大方”之美、“虚实相生”之美,通过抽象的艺术语言展现别具一格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 2.1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说:一个是物质性继承,一个是精神性继承。首先,物质性继承是指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对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表面形式的继承,比如说,中国很多的仿古建筑就可以说是一种物质性继承,在现代建筑中加上一些传统的表现,如在屋顶的设计上,在室内装饰上糅合进一些传统的文化元素进去,让人感受到中国的古典美。但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上,单纯的物质性继承是无法实现发展和创新的,要有更深层次的精神性继承。其次,精神性继承是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展现出来的审美意象、文化底蕴、风俗习惯等的深层次探讨,并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将审美习惯、文化底蕴表现出来,达到古人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境界。比如说,在室内设计中,以人性化为基本设计理念,实现室内设计的适度而含蓄,从空间布局到装饰品的选择上给人营造出平静淡雅的舒适空间。在一些材料上将中国古典元素杂糅进去,形成中国古典的抽象美和似是而非的无限美感。 2.2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扬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不仅是物质形态的表现,更为深层次的是精神文化的展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不能照搬传统文化,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西方文化结合起来实现创新,才能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展现出来的文化运用现代思维进行一定的改造,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扬。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非常广泛且有着深刻文化内涵的艺术,既要考虑到空间组合,又要考虑到当地的风俗习惯,还要考虑到审美的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提供了时代性元素,提供了人性化的理念等,这些都将不断促进中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 3结束语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元素充分的运用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实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创新,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促进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逐渐靠拢“天人合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专业实验教学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职业教育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也逐渐发展起来。在医学教育领域中,虚拟现实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为医学教育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本文对虚拟现实技术在人体解剖实验教学、麻醉实验教学以及针灸实验教学三个方面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以提高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职业教学中的应用,并且充分发挥出其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医学职业教育;实验教学 虚拟现实技术是在近几年中开始发展起来的一项全新的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均有较广阔的应用,尤其是在医学教学中,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虚拟现实技术主要是将多媒体技术和仿真技术相结合,从而形成逼真的虚拟环境,可以让使用者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和虚拟环境的事物进行互动,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提高教学效率。 一、虚拟现实技术在人体解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人体解剖实验的时候,可以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教学。针对人体解剖实验教学中遇到的难点以及凝点问题,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其直观展示出来,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点。例如:教师在讲授人体解剖学中的消化系统的时候,可以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三维立体的假人,并对假人的消化系统进行虚拟构建,从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人体消化系统的构造和位置,并且对其功能和作用进行了解,进而有效提高对消化系统的进一步认识,更好地掌握消化系统知识。另外,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以三维动画的形式体现出来,也可以将人体肌肉、关节、骨骼的运动变化规律等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从而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人体结构,对人体各个系统的运行进行详细的了解,以便提高教学效率。 二、虚拟现实技术在麻醉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难以进行实际操作的知识和实验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体现出来。尤其是在麻醉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研究出虚拟麻醉机,并对其进行参数的设定,设计相关的操作练习功能,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麻醉实验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确保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验教学中。与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相比,虚拟现实技术具有无与伦比的特点和优势。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麻醉实验教学,可以有效地打破空间的局限性。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由于难以观察到分子、原子等微观物质的运动情况,学生无法建立系统的物理表象。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将微观物质可视化,可以有效地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例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氧分子进入肺部的过程,以及进入到血液中的过程通过模拟实验体现出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其运行情况,这样在麻醉实验教学的时候,他们就会更加清晰地感受到麻醉的流程。另外,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地解决实验麻醉机使用不足的问题。模拟实验不需要耗费相关的麻醉材料和设备,实验成本比较低,可以有效解决实验中麻醉机设备不足的问题。 三、虚拟现实技术在针灸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针灸经络学是中医历代医学家对人体结构研究的结晶。在实验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学生无法深入感到人体经络的分布和运行情况。在针灸实验教学过程中,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教学,可以建立虚拟针灸系统。相关研究者通过应用虚拟现实技术,采集针灸数据,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在仿真系统上进行人体模型的三维重建,并标记好人体穴位和经络。使用人员只需要带上特制的立体眼镜就可以看见虚拟现实的立体假人,还可以利用仿真系统的特殊设置在三维人体模型上进行针灸实验教学。此外,佩戴特殊配套的立体感官手套,可以体会到针刺入肌体的感觉,并且能够从多角度观察针刺的要点和相邻的结构。例如,在学习十二经脉的时候,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对针灸经络的实验学习提供数字化平台,让学生直观了解人体十二经脉的内涵、特点、分布情况等,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提供了较好的平台。 四、总结 在医学职业实验教学中,充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教学,可以有效解决医学职业实验教学中遇到的难点问题,以及教学资源和设备不足的问题,并且能够将教材中的知识点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从而使之更加深入地了解知识内容,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专业实验教学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在心脏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现 摘要:虚拟现实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系统, 人们可在此进行操作或控制,实现特殊的目的。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备受关注。该文主要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心脏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现。 关键词:虚拟现实;医学教学;交互性;心脏 1 概述 虚拟现实是指用计算机生成的一种逼真的三维环境,在电脑模拟产生的一个虚拟世界中,用户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维空间内的事物,它是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仿真技术、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传感技术等许多相关学科领域交叉、集成的产物。虚拟现实系统具有三个基本特征:浸没感(Immersion)――用户在模拟环境中的真实性,交互性(Interactivity)――用户对模拟环境内物体的实时可操控性),构想性(Imagination)――虚拟现实技术具有广阔的可想像空间及环境。虚拟现实强调了在虚拟系统中的人的主导作用,实时交互性是虚拟现实技术最本质的特征和要求之一,也是虚拟现实技术的精髓。 虚拟现实技术开始于军事领域的需求,现在已开始从高端领域全面走向专业应用领域,在娱乐、教育、艺术方面的应用占主流,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2 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正在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备受关注。 国外的起步较早,美国作为虚拟现实的发源地,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进行了人体解剖图像数字化资料研究,90年代末,开展了虚拟解剖学、虚拟放射学、虚拟内窥学等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目前,已研制出了人体虚拟解剖,一套完整的人体虚拟解剖系统,学生利用在虚拟的组织和器官问的模拟操作感受触觉反馈,使学生更快地掌握手术要领和技术。从而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 我国与国际相比,虽有一定的差距,但目前已引起政府、科技界的高度重视,九五规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等都把虚拟现实列入了研究项目。目前,已成为当今最有影响力的高新产业技术之一。国内一些重点院校,已积极投入到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从2004年首届虚拟现实峰会举办以来,中国虚拟现实峰会已成为业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业内活动。绿色医疗研究院也在2012年的峰会中正式宣告成立,伴随着我国医疗事业和IT技术的不断发展壮大,虚拟现实在医学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临床培训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采用虚拟现实系统来辅助医学教学,可以使教师与医学学生以三维的形式看到人体结构的形状、位置及器官间的相互空间关系等,从不同角度,真实模拟及分析,从而获得前所未有的直观感受,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是传统的文字、二维图像、生物标本所不能达到的学习效果。 3 虚拟现实技术在心脏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现 心脏是人体重要器官之一,是一个结构复杂、快速活动的立体器官,一直都是临床医学研究的重点。心脏病很可怕,它限制人的活动、降低生活质量,甚至威胁人的生命。然而更可怕的是人民缺乏对心脏病的认知。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使得三维虚拟心脏的教学应用成为可能。不仅可以应用于医学学生的教学中,也可以应用在心脏的科普教育中。 虚拟现实在医学教育的应用与实现需要以下几个步骤:三维虚拟心脏的建模、三维心脏模型的表面纹理贴图处理、虚拟心脏动画及交互功能的仿真。 适当动画可以让画面更生动有趣,便于表述心脏的工作及病变情况。用FFD修改编辑器和动画的设计,可以充分体现心脏的跳动过程。完成了对心脏结构及血管系统的可视化处理后,最后将在3DMAX中完成的模型及刚体、柔体动画导入虚拟现实引擎平台,在后期引擎中调整贴图色彩、优化作品,编写交互脚本及交互界面设计,程序调试正常、作品。 用计算机系统可以帮助医学生试验不同的选择,分析病理问题,操作虚拟的心脏模型,不会危害到患者,对心脏的医学教学、病理分析、科普教育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4 小结 本次设计虽然仅仅涉及了心脏结构及心血管方面的虚拟现实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研究技术,并结合硬件,融合较完整的心脏病理知识,向临床实践靠拢。在医疗诊断、手术模拟方面进行实践与应用。随着我国医疗事业和IT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虚拟现实在医学中的应用将更广泛、深入。 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专业实验教学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摘 要 新兴的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将发挥其优势,解决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完善生化实验教学模式,为更好地教与学提供便利。 关键词 虚拟现实;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也称灵境技术或人工环境,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度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使其如同身临其境,无限制地观察并感受三度空间内的事物。该技术集成了计算机图形(CG)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人工智能、传感技术、显示技术、网络并行处理等技术[1]的最新发展成果,是一种由计算机技术辅助生成的高技术模拟系统。虚拟现实技术具有的沉浸、交互、构想三大特征[2],使得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有其独特而明显的优势。 虚拟现实作为一种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各行各业中,如在医学领域,虚拟现实方面的研究正在逐步形成,目前相关的研究主要有医学可视化、医学增强现实、医用机器人、手术模拟、图象引导手术、计算机辅助手术等。虽然国内研究者在虚拟现实应用于医学领域中取得大量的成果,但是现有医学虚拟现实方面的研究重点主要在临床诊断、手术等临床应用方面,而在医学教育方面的应用研究尚属少见,已有的研究也多是基于理论方面的探讨或者是只限于针对视觉教学方面的应用。 近年来,生命科学的发展突飞猛进,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简称生化)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是医学教育的主干课程,其理论和技术已渗透至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是现代生命科学的共同语言[3]。为了使医学生更好地掌握生化内容,本研究主要针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理论与实践,在不断摸索过程中探讨利用虚拟技术解决传统实验教学过程中无法解决的难题,进而完善生化分子实验教学模式,为更好的教与学提供参考。 1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生化实验教学的原因 1.1 实验教学场地受限的要求 实验教学需要用到的培养室、无菌工作台等因成本问题无法满足教学需求而影响教学质量,这种高成本的实验场地往往少数的学生才能够进入,比如研究生等;本科生的使用几乎少有,除非是特殊情况。如此使我国的本科生实验教学内容限制在只有普通实验可操作的几项内容,而大大影响了本科教育的发展水平。 1.2 实验教学试剂材料的要求 由于某些实验用品,比如氯仿、异丙醇等易挥发且具有毒性,普通的本科教学实验室设备简陋,通风设施不完善,且使用量巨大,如果每一位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都用到这些试剂,将会使实验室形成一个有毒气体存在的半封闭环境。这样的环境不利于身体健康,如果教学人员长期接触这种环境,更是对身体有极大伤害。或者是有些实验用品有辐射致癌等,也不利于实验教学使用等。若开发出虚拟现实教学软件,将能够解决这一问题。 1.3 实验教学仪器受限的要求 部分实验内容需使用的仪器非常昂贵,少数的仪器无法满足多数实验学生都会操作的需求,传统的实验教学也因教学经费的限制而对涉及昂贵实验仪器的内容感到无奈,很多教研室的做法是选择忽略不授,严重影响生化教学的质量。这就使学生的知识面得不到扩大,对新技术新知识无法实践和掌握而只停留在了解的层面,从而严重制约我国学生对生化新知识的掌握。 2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生化实验教学的优势 沉浸和实时交互要比文字、模型或效果图更形象、完整和生动,它营造了特殊的自主学习环境,由传统的“以教促学”的学习方式代之为学习者通过与信息环境的交互以获取知识、技能的学习方式,学习知识的过程变化多端,亲身的体验使学生印象深刻,主动地交互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动性提高,容易投入到学习环境中去,并且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生化实验教学不仅解决了传统实验教学无法满足的场地、实验试剂材料以及仪器等对条件要求高而在现实中做不了的,或是危险性高的难题,发展了课堂教学,弥补了教学中的不足;也为学习主体带来了心理上的愉悦和自我满足,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与虚拟环境零距离的接触使得学习者能以第一人称方式参与知识的建构。 此外,虚拟现实实验教学拥有传统教学难以比拟的优势――节省成本[4]。 3 虚拟现实技术在生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 专业合作以及技术上的问题 生化实验教学和虚拟现实技术软件开发是两个几乎完全不同的研究方向,如何促进两个不同学科研究与教学人员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此外,虚拟现实实验教学软件的开发环境和语言没有统一的标准,三维建模软件使用十分复杂,并且它们对运行的计算机性能要求很高等问题也是要解决的。 3.2 生化实验教学虚拟现实系统设计和应用问题 软件设计必须考虑到如何让使用者用起来不迷失方向,让使用者知道如何到达一个特定的位置或角度。同时还要考虑到使用者应用教育软件的能力问题。一方面,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师角色已发生转变,教师已不再是传统课堂上的传授知识者,他还必须能够会使用并指导学生去使用实验教学虚拟现实软件;另一方面,从学生的角度看,处在虚拟环境中,他们必须改变学习方式,改变思考问题方式,但是很多学生没找到适合这种环境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造成学生跟不上教师讲解等问题。 3.3 学生对教学软件的认知问题 当学习主体沉浸在一个高分辨率,全景式的虚拟空间中时,其与虚拟环境的距离感觉就会消失,没有了距离,在虚拟“存在”范围内,人的认知机制受到影响,并导致不可低估的认知问题的出现。因为当一个人长期沉浸在一个虚拟的环境中时,再回到现实中,必然会导致他有种“落差”感觉。 4 虚拟现实生化实验教学应用的对策 4.1 加强学科合作和技术研究 创造多渠道多方式,促进生化与软件开发两个学科之间的合作交流;加强更快更高质量的三维建模语言的研究,同时应该加强价格较低、用户界面良好、对编程依赖少的三维建模软件的研发。综合考虑两个学科的内在联系,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理论,支持虚拟现实技术教育应用达到理想的效果。 4.2 设计和应用要体现以人为本并加强能力培训 使用者在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的生化实验教学软件时要做到适用为先,乐用为上,同时要充分考虑到教师和学生的兴趣。此外,应该加强对使用者的能力培训,以便他们能正确地操作这些软件。 4.3 对学习者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 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把握虚拟和现实的界限,让他们明白使用这些软件的目的是为了习得知识和建构对知识的理解。 5 结语 生物化学是一门以分子水平和化学变化的深度研究生命的科学,内容比较深奥抽象,是一门比较难学的医学基础课。生物化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是系统性、抽象性、联系性比较强,难度比较大,发展比较快。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在生化教学领域中的应用必将为学习者提供很多独特的机会,使学习者和授业者都享受到其带来的便利。虚拟现实技术作为新型的教育教学媒体和手段,必将以其强大的优势和潜力受到青睐而发挥其更加重要的作用。
量子力学论文:地方工科院校《量子力学》课程教法的探索与实践 量子力学是20世纪物理学取得的最伟大成就之一,也是物理类专业标志性课程。量子力学主要研究对象是原子、分子等微观客体的运行规律,由于它的出现,材料学在导电性、超导性、磁性领域都有了突破性的进展,除此之外它还对化学、生物学、天文等学科和许多近现代技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量子力学不同于以往力、热、光、电这些经典物理,它有自己独特而全新的理论框架体系,初次接触该课程的学生很难接受,量子力学的创建者之一波尔就曾说过“如果谁在第一次学习量子概念时不觉得糊涂,他就一点也没有懂”。本人从2011年开始讲授《量子力学》课程,先后教过5届学生,对于如何教好普通地方工科院校的学生,有一些体会。 1 讲授量子力学建立背景很重要 对于任何一门课程,只掌握书本里相关的公式、定律,能熟练地做课后题是不够的,这些只能让学生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更何况正如波尔所说,初次接触量子力学的人本身就很困惑,如果刚开学直接讲授物质波、波函数的统计解释、不确定性原理,用薛定谔方程计算能级和波函数,学生会一头雾水,不知道这些知识是什么,有什么用?如果我们回顾一下量子力学产生过程:开尔文的“两朵乌云”、普朗克解释“黑体辐射”、爱因斯坦解释“光电效应”(包括康普顿散射实验的验证)、波尔的氢原子理论,物理学的发展还是有规可循的,有这些前期成果作铺垫,德布罗意物质波理论、薛定谔方程、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容易被接受,再告诉学生势阱看做简化的原子模型,得到的能级与原子发光机理相联系,学生学起来就会明白一些。这样适当增加量子力学建立背景,使学生明白它不是凭空产生的,是人类认识世界到了微观层次,由实验和理论相互促进的必然结果,教学效果会好很多。 2 讲授数学知识储备和课本的组织框架很重要 量子力学中微观体系的状态用波函数来描述,每一个状态可以看成数学中的希尔伯特空间的一个矢量,线性代数中所学的矢量运算法则(如矢量的加法、数乘、内积等)成了量子力学中基本运算。在矩阵力学中,态和力学量又可以用一个矩阵来表示,矩阵的运算法则及相关概念也是掌握量子力学所必须的。薛定谔方程本身就是一个偏微分方程,量子力学中的期望值也需要与概率相关的知识。《量子力学》课程一般开设在本科大三年级,所有数学知识都已学过,同时学生也有所遗忘,如果在正式授课前带领学生复习一下相关数学知识,不仅使学生学习更轻松,也有助于一些考研同学的复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在接触一门新课时,随着学习的深入很容易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境,所以讲授一些书本的理论框架也比较重要。我们使用的是周世勋的《量子力学教程》,该书浅显易懂,逻辑清晰,适合普通地方工科院校的学生作为量子力学的入门课本。如果学生明白课本的安排,包括这么几部分:描述一个状态及状态随时空的演化法则、状态中物理量的获取、微扰理论、自旋及多体,外加一独立成章的矩阵力学,学习起来会清晰许多,明白自己的学习进度,前后章节的联系,教学效果自然会得到提升。 3 讲授名人轶事,联系学科最新进展 和其他理论课程一样,《量子力学》抽象难懂、推导过程复杂,讲授会枯燥乏味。所幸量子力学建立的年代是上世界物理学发展的黄金时代,英雄辈出,群星璀璨。量子力学的缔造者如普朗克、爱因斯坦、波尔、德布罗意、薛定谔、海森堡、狄拉克、泡利等人身上都充满了传奇,从他们身上不仅可以学到知识、启迪智慧,每一个物理规律发现背后的故事、名人之间的师承门派还可以作为调节课堂氛围的资料,让学生感受到量子力学也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诞生在现实社会中,而不是如天外飞仙那般突然现世。学生有了这种亲近感,学习起来也会有动力。 尽管量子力学理论框架于20世纪30年代已经基本建立,成功的解释了很多实验现象,也影响了诸如化学、生物、材料等诸多学科的发展,但围绕量子力学基本概念、原理、物理图像的理解一直争论不断,随着实验手段的进步,诸如量子通讯、量子计算、拓扑绝缘体、量子霍尔效应、外尔半金属等许多新成果不断涌现,成为当今世界一个又一个的研究热点,不断提升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高度和深度。课堂上介绍这些学科的前沿进展,让学生感受量子力学的魅力和生命力,能极大的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 4 合理实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随着网络和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多媒体课件丰富了教学手段和内容,为教学带来了诸多便利。在讲授氢原子的量子理论时,公式繁琐、推导冗长,如果一一板书讲授,学生很容易听到后面忘了前面,如果提前做好课件,推导过程以幻灯片的形式播放,重点讲授推导逻辑和几个关键点,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会省力很多。还有如果把电子衍射图像形成过程用动画演示的方式播放,学生对波函数统计解释的理解会加深很多。 多媒体教学会加强课堂上教学的交流、提高学生信息获取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多媒体课件能为教学引入很多便利,也有一些不足。如过分的使用多媒体课件,一张张的过幻灯片,除了信息量太多,学生还会被课件中动画、视频所吸引,忽视其中公式推导,及和老师的交流,这样学习层次很容易流于表面,不能深入;反之如果教授板书讲授,物理过程仔细推导,关键处点评交流,学生有时间去思考和参与讨论,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构建他们的知识体系。总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只有传统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提高教学效果这一根本目标。 《量子力学》在物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学生的发展更为重要,让学生更容易的认识、接收、理解、应用相关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物理学的热爱,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也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希望这些粗浅的思考能为其他地方工科院校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量子力学论文:《量子力学》理论教学与科研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思考 摘要:电子科学与技术是光电信息产业的支柱和基础,量子力学作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最重要的必修课,其体现出的研究和对待新事物的思想和方法,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作用。论文围绕“科研融入教学、教学提升科研”的理念,提出拓展和更新量子力学理论课的教学内容,科研是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的源泉。同时,教师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需要不断充实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形成科研教学双促进,从而推动人才的培养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电子科学与技术;量子力学;理论教学;科研实践 现代信息技术即将步入光子学新阶段,光子作为信息和能量的载体,迅速推动建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现代光电子交叉学科和信息产业。电子科学与技术是光电信息产业的支柱和基础,是多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交叉学科。量子力学在近代物理中的地位如此之重,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普遍感到量子力学理论性太强,公式众多,逻辑推理严密,太过抽象,难以理解,特别是跟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从而导致缺乏学习兴趣。作者在多年量子力学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总结教学心得,提出了“科研与教学互进互促”的教学理念,建立了教学内容与科研课题相结合的量子力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 一、介绍量子力学理论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实际应用,调动学生学习量子力学的热情 兴趣是学习一切知识的源动力,在绪论讲述中通过大量多媒体资源向学生们展示现代科技革命与量子力学息息相关,量子力学渗透到现代科技的方方面面,从电脑、手机到航天、核能,从科幻电影到工业4.0,几乎没有哪个领域不依赖于量子论。同时针对学生们的喜好,科普《星际穿越》、《生活大爆炸》、《源代码》等热门影视中黑洞、虫洞、平行宇宙等量子物理的基本思想,以激发学生对量子论的求知欲,并向他们介绍一些关于量子力学的科普书籍,如曹天元的《上帝执骰子吗――量子力学史话》、霍金的《大设计》以及罗杰的《神奇的粒子世界》,并引用《上帝执骰子吗》中优美的开场向学生引出量子力学这一神秘和优美的故事,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述量子力学的发展史话,穿插每一个具有革命性大事记形成和建立的历史背景,相关科学家的简史和名人逸事,如德布罗意如何从一个纨绔子弟成长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牛顿和胡克还有其他科学家之间关于理论归属问题的争执;一个早期不受大家认可的爱因斯坦;二战期间参与研制原子弹,二战结束后大力促进核能和平利用的“哥本哈根学派”代表人物玻尔;以严谨、博学而著称,同时又以尖刻和爱挑刺而闻名的天才少年泡利;在建筑领域同样杰出的胡尔;爱打赌的霍金;等等。这些偶像级的人物在物理发展中就像一个个明星,你方唱罢我登场,一起连接起物理发展的恢弘历史,循序渐进地消除学生对量子力学的恐惧感,并且对于培养他们的科研品质有很大启迪。 量子理论的出现彻底地改变了世界的科技面貌,引发了许多的技术革命。用多媒体将最新的科技知识和高新技术全面融入到教学课程中,可以形象直观地表述量子力学与科学前沿的紧密联系,扩充学生们的知识和视野。如讲述电子自旋有两个取向这部分内容时,正好与计算机存储中二进制0和1相对应,这也正是量子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并展开介绍量子信息、量子通讯、量子计算机的基础理论均是遵从量子力学变量的分立特性叠加原理和量子相干原理。机械硬盘的原理是巨磁电阻效应,其本质是电子自旋相交的量子现象,医院里最先进的诊断技术――核磁共振,就是核自旋效应的典型应用。CPU逻辑单元CMOS中的核心部件――场效应晶体管,是量子力学在固体中的应用;集成电路生产用到的光刻机――其光源激光,航天领域对于GPS的系统误差校准以及尤其重要的卫星钟,也是量子力学的应用。没有量子力学,就没有以半导体占主导地位的现代化工业。让学生们切身感受到量子力学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影响巨大是以往所不能想象的。 二、根据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给学生讲授了教材上的基本内容,另一方面通过PPT和视频的方式将国内外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固化到教学中来,以保证教学内容总是站在专业学科前沿。通过这种融入方式,形成理论水平高、实用性强、特色鲜明的课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讲述微观粒子波动性中波长公式λ=h/时,通过比较电子和经典粒子的波长,说明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难以观测到粒子的波动性,并拓展引入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当加速电压达到200kV时,电子的波长达到在0.1纳米量级,和原子的大小相比,由于透过样品后的电子束携带有样品内部的结构信息,通过分析电子束的成像可以得到颗粒形貌、大小、位错、缺陷、成分和相组成等微观特性,进而介绍电子显微镜的结构、成像原理及电子衍射原理,加深学生对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还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相关动画,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参与性,并通过保龄球视频类比描述双缝衍射实验,形象直观。 讲述一维薛定谔方程求解例题――一维势垒贯穿时,引入隧穿效应概念,并且引用一张经典的狮子“穿墙”追到墙对面高枕无忧人的配图,这在经典物理中完全不可能想象,形象的例子可以更好地理解量子遂穿效应,并且强调了量子论与经典物理的不同之处,进而向学生介绍隧穿效应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实际应用――扫描隧道显微镜,用视频和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及分辨率的影响因素,并与课本上遂穿透射系数公式相互验证,并给大家介绍用扫描隧道显微镜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自己科研工作中的相关实验结果。 通过让学生们接触这些仪器的工作原理,等同于提前接触了科研工作,对研究工作有了切身体会和形象了解,同时对课程的理论知识有了现实认识。教学中不断渗透专业前沿科学知识,不仅可以使量子力学富有生命力和时代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质,让学习目标更明确,这些都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和考研打下了一定的实践基础。另一方面,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和建立讨论环节在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课堂教学一定不能让教师唱独角戏,要充分引导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新的思维方式。同时要让学生占主导地位,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可以鼓励学生分享量子力学理论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实例,通过查阅资料,动手制作多媒体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动性,以及增强学生探索性学习的能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 三、科研融入教学,教学提升科研 在课堂上,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对量子力学理论的认识,教师只讲授课本上的知识体系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新知识日新月异,这些均需要授课教师不断吸取养分和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科学动态和研究进展,不断加强自身的科研水平,让教学和科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围绕“科研融入教学、教学提升科研”的理念,拓展和更新量子力学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在实施过程中,紧跟学科前沿发展,将自身的科研经历和成果,以及量子力学理论相关的学科前沿实例灵活融入教学内容的各个环节,形成水平高、前沿性强、内容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这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讲述海森伯测不准关系Δx・Δp≥?捩/2时,引入衍射极限这一物理问题,衍射极限本质上来源于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关系限制,是量子特性的一种宏观体现。 由于衍射极限限制了器件最小特征尺寸和加工分辨率,必须突破光学衍射极限才能进一步发展纳米光学和光子学,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是目前解决这一瓶颈的唯一方案。进而系统地介绍表面等离子激元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光探测器、传感器、发光二极管及太阳能电池方面的应用。讲述电子自旋这一章节时,向同学们介绍材料界的新宠――电阻率超低、电子迁移速度极快,可以有效传导电子自旋的石墨烯,该材料卓越的性能令科学界普遍期待它能引领新一轮的电子元器件革命。引入科技巨头IBM公司制作的《一个男孩和他的原子》的微电影视频形象讲述自旋电子施法大数据存储,电子自旋的自由度得以被操控。当自旋电子学施展“魔法”,存储介质的体积将变得越来越小,而存储的容量却越来越大,甚至无限延展,真正一粒沙中存储一个世界。这种通过实实在在的研究案例让学生们清楚研究方法,加深对新知识点的理解,让枯燥的公式转换成形象的材料和器件,教学效果生动而富有启发性。 科研是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的源泉,同时也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必然需求。同时,教师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需要不断充实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形成科研教学双促进,从而推动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量子力学论文:还原量子力学的真相 如果理性的科学家和有志于探索宇宙奥秘的人愿意抛开权威和传统的成见,冷静地思索以下内容,这将引爆人类科技时代的新思维且达到人类思想文明的大迁跃,这是历史的选择!当然了,追名逐利的人类从来就不缺少狂妄之徒,在网络和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一切都可能是幌子。拿什么来换取世人的理解呢?――天道自在人心。 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是当代物理研究最尖端同时又是不可调和的两大理论。很多严谨的科学家和科技探索者已经发现目前世界最科学的物理学理论和实际的物理现象是格格不入的,甚至破绽百出。连牛顿和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巨擘最终都陷入不可知论,在其学术后期都怀疑自己的理论并渴望从上帝那里获得最终解释。客观地讲,不仅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当今物理学绝大部分的科学悬疑,我都能够找到解密的突破口!几乎所有的读者都以为我在吹大牛,这是可以理解的。本人的物理学水平就是普通高中阶段甚至没有专业的学习背景。(曾经在跨学科的学术期刊发表过各类专业文章,都是如此)这一切是为什么呢?拥有一个崭新的宇宙观重新来审视我们的世界,一切就会变得简简单单。 现在切入本文的话题,量子力学的奥秘到底在哪里呢?一百多年前,自从普朗克提出光量子假说以来,世界上顶级的科学家们都在苦苦思索,量子现象的奇特性让所有的物理学家们不可思议,也无法解释。许多科学家提出不同的方案来解释这一切,如超玄理论、平行世界等等,都无法彻底圆融和贯通量子现象。更加有意思的是,一些科学人士借用佛学理论来解释所谓的量子现象,让佛学和量子力学越来越变的高度神秘和费解。哎!这到底是科学的无奈还是上帝的愚弄呢? 以下,开解量子力学之答案。量子为什么有诸多神奇呢?只要知道量子的运行轨迹,所有的量子现象将会不攻自破。这可以让任何一个物理学爱好者立即明白。(真正的知识一定具有普适性)也就是说,量子现象非常之简单。我常常思考,为什么世界上那么多顶级的物理学家们都想不到呢?原因之一就是人类思维的固化,对前辈知识的盲目相信,潜意识里的思维定势导致无法认识到物质的真相到底是什么。还是感叹一句,量子现象一旦解密,物理学理论将会出现大面积的塌方,取而带之的是人类科技的日新月异。(曾经在【卷宗】(国家级科技期刊)上发表一篇文章“UFO的物理学原理和未来的发展空间”,并没有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实际上用新一轮的认识理论能够找到人类未来的新动力源以及宇宙飞船的动力核心。) 所谓量子只是一个物质微粒的表现体。科学家看到的量子只是一个显型模式,说到底量子的存在只是一种物质形式的存在表达,用微粒的说法只是更形象的接近观察到的现象。实际上说量子是微粒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概念诱导。(量子这个名称会让科学工作者潜意识中不自觉的带上思维定势,这也是量子力学的现象无法解释的原因。用既定的模式去寻找物质的真相,永远是死胡同。) 我们看到的量子运动,请注意了!到现在为至,人类物理学研究者都认为量子形成之后(或者说一个量子/光子被激发出来之后),在传导媒介里或者真空中继续以量子/光子的微粒-或者(微粒波)形式前进,而这就是所有科学家和物理学家的盲点。表面上看,科学仪器检测出来的现象是单个量子(或微粒波)在前进。是的,似乎看起来是单个量子在前进,而实际上根本不是!这就是颠倒乾坤的突破口。 胶片电影上的动画是连续的,而实际上是大量的胶片连接而成。检测到的单个量子现象在前进,其实是由不同的量子点组成的!(多么简单的事实!) 物理学家意识中一旦理解这个角度,量子力学的所有现象都会势如破竹。重点提示一下,实验中看到的量子现象都是被表现出来的,其实只是量子点的连贯状态。那么,量子是如何行进的呢?就像多米诺骨牌,量子也是一个个叠加出来的前进路线。无论量子和光子,在微观世界里都是统一的前进方式,这是宇宙变化的核心密码之一。(在天文学的宏观世界里呢?可怕的统一性还是存在的,只是时空的背景不同,变化也会不同)。 这里已经解开了量子力学的本质奥秘,余下的只是简单地和神奇现象一一对应。 量子和光子都是瞬间产生和瞬间消失的!!!??光速是如何得来的呢?就是正负电子的撞击之后,产生一个能量波。而这个能量波可以推动下一个正负电子的撞击。(光子的形成有很多原因,但是都是被能量波冲击下的能量聚合反应。无论是正负电子撞击还是其它的原因,如当原子核电子外层电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辐射出来的光子,也是能量冲击波的效果。微粒世界的本质都是能量波的物理学语言的显示,而不是所谓的固态物质体的存在。也就是说无论正负电子、质子、中字、原子核都是物理学语言,而不是绝对量化存在。这个思维点要重新的认识)这么一假设,天大的物理学奥妙就解开了。其一 、光子之所以可以保持匀速运动的根本原因就破解了。其二 、光子的速度取决于两个光子之间的影响,所以才会有量子的速度远远超过光子的速度。量子的速度取决于单个量子形成模式,而绝不是和光子保持同样的速度。 一言以蔽之,所谓光速(或量子速度)取决于前一个光子/量子与第二个光子/量子之间的聚合速度。当然这种极其超短距离的聚合是无法检测出来的,但是可以从现象中推导出来。 爱因斯坦说光速是不变的和直线行走的,这都是假设出来的理论坐标。爱因斯坦无法想象光线的行进方式,无法解释光线在太空的弯曲现象,才利用时间弯曲而替代光线弯曲的说法。(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引力会造成时空扭曲,光束接近高质量恒星就会发生弯曲。这里的只能先稍微说一点,所谓的引力不同就是物质的存在不同。引力既可以是波动的表达,也可以是物质的一种表达。实际上从爱因斯坦的质能守恒公式就可以看出来,物质本身就是一种引力。这个概念就是爱因斯坦本人和很多的科学家们没有意识到的思维转化,也是最需要体会之处――物质存在的真相)其实只要空间的密度不相同,或者光线行走的媒质不一样,光线的速度和方向就很有可能会改变。光速为什么在不同的媒介中速度不一样?是因为在不同的导体中光子的聚合难度和方式不一样,光纤中的光子路径就是明证。很多学者没有思考这些现象的根源,只是根据前人的思维来判定现象的合理性,当然无法给出确切答案。(物理学很多概念已经不适应未来科技的发展,这才是桎梏科技的最大瓶颈。) 光子/量子为什么有干涉现象,只有根据这样的推断才能够清清楚楚地解释出来。估计科学家们冷静地从这个角度去想一想,量子现象的神秘性都不需要更多的去解释了。 很多科学家和宗教家都在借用量子的随机性来神话量子的存在,似乎量子受自由意识支配,认为量子可以在任何一个点都有出现的可能。这是一个大错特错的逻辑无奈!量子出现在任何一个位置,绝不是取决于人脑的意识也不是取决于量子的自由意识,而是取决于观察者所给定的位置。如果给出量子可以到达的位置,量子就会以同样的状态出现,请注意了!这个量子是经过N个聚合生灭之后的量子,而不是刚刚被激发出来的量子。只要检测的位置到哪里,量子就会出现在哪里。再次重申!!检测位置是量子可以到达的位置,所以只要哪里检测,那里就会有量子! 量子为什么有纠缠现象?量子纠缠就是量子波的形式对称,绝不是异想天开的意识控制。当第一个量子形成的时候,就已经决定最后一个量子的形成模式了。只要这个量子能量存在,就会永远纠缠。 量子为什么自旋?自旋是微粒冲击波聚合后的现象,微粒只有通过自旋才可以控制或者说被控制。(自旋可以改变量子波的状态,不同能量等级波之间会有引力大小区别)量子只有自旋才可以保持与其他微粒的距离和引力。任何的物质只有自旋才可以存在!其实一切存在都是自旋的。地球上的人也是自旋的,只不过跟着地球一起自转。而量子现象是一个终极的宇宙存在模式,不过是缩小板块而已。强调一点,任何物体只有自旋才可能存在,才可以在宇宙中保持和其它物质的区别。自旋的速度不同,才可以保持与其它微粒子之间的距离。通过这个现象,就能够轻而易举的揭开天体运动的规律。 再说个似乎天方夜谭式的假设――只要改变自旋的状态,就可以改变物质的存在形式。举个例子,任何物质只要靠近太阳,一切都会灰飞烟灭(太阳里的物质也只是检测出来的能量波形式)。这说明什么?一切的存在只是一种形式的组合,而绝不是物质的永恒不变性。无中生有的变化模式产生了一切。自旋的这种物理学意义一旦被关注,发明比导弹更快的飞行器只是个时间问题。自旋现象将又是一个科技的亮点,通过自旋还可以推导出物质存在的更多奥秘,这里就不多说了。 还要郑重说明一点,量子描述的微粒绝不是实际的物质,而是一种推算出来的现象点,也就是说量子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形式,我们人类是无法用感知觉直接观察出来的,而只是通过仪器检测出来的现象描述。这说明什么呢?所谓的量子(任何微观世界的微粒)只是存在(或者称为存在波)的运动凸显状态。量子是否可以再细分呢?当然是可以的,只要人类的科技不断的向前发展,一定还有更加细微的存在。(这与宇宙的边界有关)。现当代的物理学家们在思考问题中,无意识地以为量子是个物质化的点,这是潜意识的思维定势。如果看懂以上的意思,就会彻底解开量子/光子的波粒二象性问题。(任何现象都要有不同的时空背景来认识,才可以找到最终的解释) 任何微粒都是波动的形式,实际上地球上的物体乃至宇宙上的任何物体都是波动的形式。大家可能会笑话我,眼前的物体如果是波动的,一切不都混乱了吗?眼前物体的静止是因为我们同步处在地球上,如果将眼前的物体放大到宇宙的星系上去观察自己,我们就会跟随地球一起呈现波动的状态。(在时间和空间的大背景下,地球也会发生聚合生灭的。从这个点上说,地球的生命是可以推算出来的。常常异想天开,若是有科学家愿意同我合作,就能够推导出很多的物理法则来服务于全人类)量子力学的伟大在于可以观察到宇宙的核心秘密,因为量子态已经可以将宇宙的运动轨迹复述出来。不过,量子是瞬间消失和瞬间产生的,眼前的物质是相对稳定的状态。 再到微观的量子世界里去观察,所谓量子就是波动聚合的刹那生灭的过程。产生一个量子/光子,必须产生一个能量波来维持下一个量子的形成。从这一点说,佛学的宇宙理论和量子现象是契合的。但量子绝不会简单地受我们的意识控制。(意识是什么?需要看我写的书【宇宙的裂缝】,那里有简洁直白的体现) 客观地说,本人的物理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同时只要我看懂的量子现象基本都可以解释。其实只要理解上面所演示的量子形成模式和运行机制,这些问题科学家们一定可以比我有更加精准的认识。如著名的电子双夹缝试验,这是物理学历史以来最不可思议的现象。如果看懂以上的内容,就可以解开这个世纪之谜。任何内行的研究者一看就会明白!这里就不赘述了。(量子的特性告诉我们,量子只会自动用波动的形式寻找可行进的最近途径,与量子的随机性是一个道理。) 量子还有一些现象,比如说,对一个粒子的测量,可以导致整个系统的波包立刻塌缩,因此也影响到另一个、遥远的、与被测量的粒子纠缠的粒子,是需要解构物质存在的根本原理才可以更加精细的表达出来。这里只说明一点,微粒是系统的存在表达,只有波动形式的变化显示,而不存在单个量子的物质形态。提示一点,量子本身就是一种波的显示方式,所以任何的单个量子必须和周围系统状态保持统一场关系。一旦对单个量子测量,就会干扰到此量子的周围场力,自然立马塌缩的。(譬如,地球上的任何物体都受到磁场力的影响,只是这种作用明显和不明显而已。而量子之间有强大的影响力,是必须相互作用的。) 本文到现在为止,只是破解出一部分的量子现象,而更多的量子力学需要更加深层的理论基础的构思和重建,这里是不敢多说的。如果继续剖析下去,将颠覆所有的物理学概念。当然了,或许有很多人以为我在胡说八道,更多的科学家不屑于去认识这种新的宇宙观。可是这一种新的宇宙观能够解释几乎所有的物理现象乃至生命、文化,政治社会等等。如果有更大的讲台,我将从宇宙大爆炸的第一动力开始,推导出宇宙的边界,万有引力的理解,时间和空间的终极奥秘是什么?(本人更加希望可以直接面对科学家的提问和质疑),超越时空的认识能够为全世界的人类带来一轮新的意识流并在科技界带来翻天覆地的发展。举一个例子,如果知道地球的重力是什么?重力最终回归到哪里去?顺藤摸瓜地思考这些问题,就会推导出磁场力就是天然的反重力,而人类就可以找到和太阳能一样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能。(这就是永动机的核心秘密) 不置可否,每个人的认识都有局限性,即便如此,也有理由相信以上有关量子力学部分的解析足以给科学界带来崭新的思路。为什么我可以推导出这么多奇怪的物理现象?或者有哪位科学家和宇宙探索者也想同样获得通天的启悟呢?这必须从宇宙的本质开始来分析,所有的答案才会有终结的解释。宇宙到底是什么真相呢?宇宙是意识的宇宙,宇宙是趋于和谐的宇宙,从这两个点出发,这个理论基础可以推导出宇宙和人类一切的奥秘。 量子力学论文:《量子力学》课程“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探讨 摘要:掌握《量子力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学生进入物理学前言问题研究和高新科学技术探索不可或缺的基础。文章结合这门课的特点以及人才培养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以“问题导向”作为切入口,将案例教学、视频、科研成果等融入教学过程,强化课堂小组讨论,推进实验教学,改进考核办法,从而为培养创新型物理电子应用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量子力学;教学探讨;能力提高 1 引言 生产力的发展客观需要,推动人们探索微观世界的奥妙,掐指算来,量子概念的诞生已经超过整整100年。但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量子物理,就没有人们今天的生活方式。量子物理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现代化生产的许多方面,如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磁性材料与器件,原子能技术、激光技术等等。《量子力学》课程的学习已成为国内高等理工科院校“应用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必修学科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素养,并为“固体电子导论”“光电子学”等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对《量子力学》课程的探讨 《量子力学》涵盖了基础物理、数学物理方法、概率论、线性代数、矩阵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内容,特别是基本概念、规律与方法与经典物理截然不同,不能凭借我们所熟悉的经典概念去证明。这些现状导致学生在该课程学习中感觉到难度更大。传统的课堂教学容易陷入纯粹的数学推导而忽略物理情景的建立。 种种现象表明,现存的“单纯授课式”教学方式不符合本课程的教学规律,无法实现其预定的教学目标,必须在各方面加以充分改进。目前,国内外对《量子力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已经作了大量的尝试和研究,提出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开发生动的多媒体课件、课堂分组讨论、模块化教学等。如何让学生在偏微分方程为主线的教学体系中,理解抽象的量子物理基本框架,并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任课教师需要探索和实践的重要课题,值得花力气去研究。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量子物理所带来的新技术又层出不穷,大量前言研究成果脱颖而出,如量子通信,量子纠缠,量子密码等。如何将这些最近量子应用技术融入到日常课堂教学中,无疑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法和综合素质以及学生的课程学习方式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问题既是学习的起源,也是选择知识的依据,又是掌握知识的手段,因此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可以尝试以“问题导向”作为切入口,将案例教学、视频教学、科研成果等融入《量子力学》的教学过程,克服抽象的物理图景给学生带来的困扰,增强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实践创新能力,进而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专题研究,用现有的专业实验室条件,针对课程理论知识带着问题和专业的实践应用问题,在科研实践中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逐步提高其创新能力。 3 《量子力学》课程问题导向型教学实施建议 3.1 学习状态的调查与分析 量子力学可谓无处不数学,因此需要以无记名答卷调查和课间交谈方式,对学生的之前数学物理知识基础,学习兴趣等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为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选取恰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打下基础。如果没有对具体问题进行严格的数学推导,就无法真正深刻理解基本原理,量子物理的实际应用也就更无从谈起。课程系统学习之前,教师应该把知识点中可能运用到的数学知识梳理后作为参考资料发给学生,便于学生在平时练习中使用。 3.2 建立“问题为导向的交互式教学模式” 《量子力学》建立在众多假设基础上,抽象难懂,研究的是微观世界物质粒子的运动规律,与现实宏观世界差距较大,特别是一些规律与日常经验完全不同。不少同学甚至认为这门课程与今后自己的工作联系不大,毫无用武之地,因而在学习上没有积极性。这一情况的解决很大程度上取得于教师的问题引导设置是否有新意,是否足够吸引学生。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化知识的渗透和迁移。如从大家所熟悉的歌星周杰伦的成名曲《爱在西元前》改编版过渡到量子物理的发展,从太阳能电池过渡到知识点“光电效应”,从量子计算机过渡到知识点“态叠加原理”,从氢原子的斯塔克效应过渡到“微扰理论”等等。这些课堂问题的精心设计和引导从理性的角度让学生接受量子物理的基本思想,激发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在无形中培养他们理性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意识和推理能力,也势必会加深学生对知识模块的理解。 采用提示启发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对本课程中重要的概念和有争议的问题进行研讨,多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有利于学生知识框架的自我构建。教师在讲解过程中需要注重物理思想的阐述 量子力学论文:基于“PBL教学法”的量子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初探 【摘 要】以培养具有科学探索精神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结合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际问题,分析了工科专业量子力学课程的教学特点,提出了基于“PBL教学法”的教学改革设计方案,讨论了量子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方面所作的一些有益的改革尝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量子力学课程的积极性,由过去的被动学习逐渐改为自主学习,并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结合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其他课程也可以起到示范作用,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PBL教学法;量子力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提出,被称为20世纪物理学的两个划时代的里程碑。特别是量子力学的创立,揭示了微观物质世界中物质属性及其运动规律,造就了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的辉煌,推动了原子能技术、航天航空技术、电子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并开辟了光子技术的诞生之路,将人类社会推进了信息时代。通过量子力学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掌握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具有利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量子力学课程的突出特点是理论性强、抽象难懂,在课程教学中需要特别把握好这些抽象理论知识的“入门教育”,把握得当,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文件精神,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应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推进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在近几年量子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中,针对量子力学教学中出现的学生自主学习热情不高的现状,结合量子力学的课程特点,立足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及创新能力,提出了基于“PBL教学法”,即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以学生为主体的量子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 1 “PBL教学法”设计方案 “PBL教学法”是一种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方法,将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激励学生积极探索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实现知识体系的建构和转化,同时鼓励学生对学习内容展开讨论、反思,教师则以提问的方式推进这一过程,最终使学生在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过程中理解知识,实现学习的不断延续,以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具体设计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PBL”教学法设计模式框图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PBL教学法”对教师备课和教学实施过程提出了更高要求。 1.1 PBL教师备课 (1)确定问题。问题是PBL的起点和焦点。问题的产生可以是学生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有意义、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也可以是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发现的问题,还可以是教师根据实际生活问题、学生认知水平、学习内容等相关方面提出的问题。 (2)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实施PBL的根本保障。随着网络课程、精品课程体系的建设,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课程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多种媒体形式和丰富的教学资源。 (3)对学习成果提出要求,给学生提供一个明确的目标和必须达到的标准。 1.2 PBL教学实施 (1)学生分组。学生分组后,要让每个小组清楚地知道自己所要承担的任务,问题解决所要达到的目标,也要确定好小组内每个成员具体的任务分工。 (2)创设问题情境、呈现问题。布朗、科林斯等学者认为,认知是以情境为基础的,发生在认知过程中的活动是学习的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可吸引学习者。 1.3 PBL案例分析 例如,在讲到微观粒子的波函数时,有学生认为波函数是经典物理学的波,也有学生认为波函数由全部粒子组成。这些问题的讨论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可以通过分组进行小组内讨论,再将讨论结果进行小组间辩论,最后老师对各小组讨论和辩论的观点进行评述和指正,实现学生对一些不易理解的量子概念和原理的深入理解。 2 用量子物理发展的渊源吸引学生 量子力学理论与学生长期以来接触到的经典物理体系相距甚远,尤其是处理问题的思路和手段与经典物理截然不同,但它们之间又不无关联,许多量子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是类比经典物理中的相关内容得出的。因此,在量子力学教学中,一方面需要学生摒弃在经典物理学习中形成的固有观念和认识;另一方面在学习某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时,又要求学生建立起与经典物理之间的联系以形成较为直观的物理图像,这种思维上的冲突导致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困惑不堪。此外,这门课程理论性较强,众多学生陷于烦琐的数学推导之中,导致学习兴趣缺失。教学实践证明,针对以上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应特别注意用学科理论自身的魅力吸引学生,通过尽可能还原量子力学早期的发展过程,让学生自己去体会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是如何建立并逐步完善的,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热情,也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 3 抽象理论形象化,与学生深入探讨 量子力学课程的突出特点是抽象难懂,对此我们进行了探索。例如在量子力学教学中,“任何实物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是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如何理解波粒二象性?我们可以先从光的波粒二象性入手,通过“光电效应”实验引出问题,通过总结光电效应实验的特点,发现与经典理论之间的严重矛盾,并通过诸多矛盾引出了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和光电方程,进而深入探讨光的本性和实质。随着内容的深入,我们可以进一步提出:波粒二象性是光子和一切实物粒子的共同本质,而且波动性和粒子性这两方面必有某种关系相联系。并顺理成章的指出物质波的概念和德布罗意关系式,从最基本的假定出发作出类比推理,理论的独创性给人深刻的印象。 在此,还可以以学生的口吻提出两个问题。 问题1)物质粒子既然是波,为什么人们在过去长期实践中把它们看成经典粒子并没有犯什么错误? 我们可以通过实物粒子子弹的德布罗意波长的求解找到答案,这是由于普朗克常数h是个小量,一般实物粒子的德布罗意波长λ=h/p很短,短到可以忽略不计。 问题2)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近似的用经典理论来处理问题?在什么情况下又必须顾及运动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进而作出解答,一般来说,当运动粒子的德布罗意波长远小于该粒子本身的尺寸时,可以近似的用经典理论来处理;否则,需要用量子理论来处理。 这种层层深入,带着问题寻找答案的教学方法符合逻辑思维,学生很容易接受,将抽象而复杂的问题形象化、简单化。 4 联系量子力学的未来发展激发学生求知的渴望 尽管量子力学是以微观世界为研究对象,但它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却非常大。例如,在当今科学界还提出了量子通信的新概念,是实现完全保密的最佳通信方式,直接导致引领现今量子信息理论和研究的热潮,代表着21世纪信息技术革命―量子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与量子力学紧密相关的实际应用技术进行调研,打消学生学习量子力学“无用化”的顾虑,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5 结束语 近几年,针对量子力学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结合量子力学的课程特点,我们提出了基于“PBL教学法”的量子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效,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其他课程也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 量子力学论文:量子力学一位实验家的探索 本书作者长期从事量子力学的实验研究。不同于传统量子力学教材中正规、抽象的讲述,作者倾向于进行生动、具体的物理学讲解,以便满足不同学科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作者善于使用直白的语言来解释一些难懂的概念。他考察了量子物理学的近展,包括贝尔不等式、位置、光子偏振的相关性、物质的稳定性、宇宙力、几何相、AharonovBohm和AharonovCasher效应、磁的单极、中微子振荡、中子的干涉测量、Higgs原理以及弱电标准模型等。本书自成一体,内容包括量子力学传统的课题,也包含了必要的原子和分子结构的基础知识。本书的主要内容来自作者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给一年级研究生讲课时编写的教材,该教材后来成为加州大学的通用教材,它包含了160多个具有挑战性的习题,通过这些习题阐明了一些物理概念,也向学生提供了检验他们知识和理解能力的机会,习题答案可以在网上(/commins)查到。 本书共25章:1. 引言;2. 数学综述;3. 量子力学的规则;4. 基本定律与和波动力学间的关联;5.量子力学规律的进一步说明;6. 一维波动力学的后续发展;7. 角动量的理论;8. 三维波动力学:氢原子;9. 对束缚态问题的时间无关近似;10. 微扰理论的应用:氢原子的束缚态;11. 相同粒子;12. 原子的结构;13. 分子;14. 物质的稳定性;15. 光子;16. 非相对论带电粒子与辐射间的相互作用;17. 微扰理论中的其它课题;18. 散射;19. 特殊相对论和量子力学:KleinGordon方程;20. 狄拉克方程;21. 相对论自旋-1/2粒子与外部电磁场的相互作用;22. 狄拉克场;23. 相对论电子、正电子和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24. 弱相互作用的量子力学;25. 量子测量问题。每章的结尾有练习题。书的末尾有3个附录、引文的出处、参考书目和主题索引。 本书著者Eugene D. Commins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系的退休教授,是该校优秀的研究生导师。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实验原子物理学。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NAS)院士,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成员,美国物理学会(APS)成员。他曾多次获得教学奖,包括2005年美国物理学教师协会颁发的奥斯卡金奖,这是对有杰出贡献的物理教师的最高奖。他发表过不少论著。不幸的是,本书出版后不久,作者去世了(1932-2015)。 本书的内容在许多方面与其它的量子力学教科书不同。传统的量子力学大多是在直角坐标或极坐标中讨论或展开量子力学问题,而本书较多地在希尔伯特(Hilbert)矢量空间探索量子力学问题,还利用了与传统量子力学的对应关系,数学工具不同,因此对量子力学各种关系的表征也不同。本书是物理系大学生和研究生的教科书和参考书。也是物理学家有价值的参考书。 刘克玲,退休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量子力学论文:意识与量子力学的内在关系 摘 要 量子力学与意识之间具有复杂的内在关联性,在量子力学中,意识被赋予了引发波函数塌缩的因果效力,并作为测量过程的初始条件由始至终地影响着对物理对象的客观描述。在意识研究中,建立在经典力学基础上的传统研究路径遭遇到无法摆脱的困境,需要引入量子力学来为自身提供全新的科学说明,这些说明形成了量子力学视域中的意识研究的三条主要路径。 关键词 意识 量子测量 波函数塌缩 神经活动 意识与量子力学原本分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学科,前者是心灵哲学与认知科学研究的对象,后者是物理学的前沿领域。随着意识问题在当代科学背景下,已经成为了哲学、心理学、物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等分科科学共同关注的焦点,意识问题的跨学科特征也日益突显。运用不同的学科方法来解释和说明意识问题,成为一种研究的必然趋势。许多的心灵哲学家和物理学家认为,意识和量子力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主张,不仅量子力学需要意识的参与以保证描述物理世界的完整性,意识研究也需要引入量子力学来突破现有的困境。 1 意识在量子力学中的位置 意识在量子力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两个方面,一是在量子测量中,意识作为测量过程的初始条件,由始至终地影响着对物理对象的描述,二是意识引发波函数塌缩理论。 第一,意识与量子测量。经典力学认为,只要在测量过程中,具备明确的初始值,根据一系列基本粒子的初始位置和速度,就可以实现对事件的准确预测,揭示出世界的真实状态,并且,其测量结果不会受到观察者意识的影响。因此,就某种程度而言,经典力学中观察者的行为同样是被决定和可准确预测的,观察者的心灵与观察者本身的原子构成的经典态被视为相等同。但是,在量子测量的过程中,这种测量过程和结果的客观严格决定性和确定性会发生改变。依据标准的量子力学思考,以玻尔、海森堡等人为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认为,测量和观察在描述物理实在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量子测量的过程中,测量的结果会表现出一定的不确定性,即每一次的测量结果都不相同。这种不确定性主要来自观察者的意识和测量工具在每一次测量过程中所产生的差异性影响。“量子力学并不描述物理实在本身,而是描述物理实在出现的概率,而这种概率取决于观察者的观察。”①量子力学的产生从根本上改变了观察者在测量过程中的地位。 测量问题研究的是一个处于经典态的观察者是怎样在一个量子世界里存在的问题,量子世界描述了不同态的叠加,但是人类主体对世界的知觉和描述却属于宏观层次上的经典态。所以,在维格纳、斯塔普(Henry Stapp)等物理学家看来,人类主体对经典世界的经验为什么以及怎样从量子世界中突现中出来,是量子理论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之一。在量子理论中,人与微观领域的物质和能量同处于一个测量过程,观察者的意识会对测量的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使测量结果表现出一种主客体不可分割的特征,正如海森堡所说,“自然科学不是自然界本身,而是人和自然界关系的一部分,因而就依顺于人。”②量子力学所揭示出的物理实在以几率波的形式呈现,并且只有在观察者的意识参与到测量过程进行观察时才会出现。在测量过程中,观察者的意识是量子力学所描述的物理实在本身的基本前提,自始至终都决定着测量的结果。因此,量子理论不是关于描述客观物理实在本身的知识,它从一开始就包含了观察者意识这一因素。量子理论实际上是由人类主体意识通过对物理对象的观察得到、并经过认知加工的知识。但是在经典力学中,情况则恰恰相反,人类主体同测量过程和测量结果截然分离,有意识的主体与客体对象之间有明确的边界。 第二,意识引发塌缩理论。冯・诺依曼在其1932年的著作《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中首次提出“意识引发塌缩”理论(consciousness cause collapse proposal,简称CCCP),受到维格纳和斯塔普的支持。该理论认为,“测量”仅仅发生在有意识的观察者和波函数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所以仅从量子力学的角度来描述世界是不完整的,一个完整、科学、系统的描述应该包含意识状态对量子力学的影响,而塌缩就是在有意识的观察者的心灵同其它系统的纠缠中发生的。“量子力学的规律是正确的,但是有一个系统有可能要用量子力学来说明,这个系统就是整个物质世界。有一个不在量子力学之内的外部的观察者,这个观察者就是人类(和动物)的心灵,它在大脑上执行测量并导致波函数的塌缩。”③持这种观点的哲学家和物理学家,如查尔默斯(David Chalmers)和洛克伍德(Michael Lockwood)认为,“塌缩动力学为交互论说明敞开了大门”。④同时,他们也认为意识能够从某种复杂的大脑物理状态中突现出来,从而具有引发波函数塌缩的因果效力。 当然,“意识引发塌缩”理论实际上还面临许多问题。例如,意识引发塌缩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是否仅在有意识的观察者参与的测量过程中,意识才会引发塌缩?根据现有的宇宙知识,早期宇宙的量子状态并不是一个意识的本征态(eigenstate),在宇宙产生的最初的三分钟里,也没有一个有意识的观察者在观察一切的发生。如果宇宙最初的那个状态是根据薛定谔所提出的规律而演化出的早期宇宙状态,那么一个与有意识的观察者的存在相关联的本征态就不可能产生。第一次的塌缩需要有意识的观察者出现才能产生,但是有意识的观察者的出现则需要更早状态的塌缩才能产生,塌缩与有意识观察者出现的先后顺序问题的不确定,直接导致意识引发塌缩不可能开始的结论。尽管,“意识引发塌缩”理论受到了许多科学性和哲学家的支持,但是他们并没有为该观点提供一种可靠的论证。并且,这一理论和作为主流说明的多世界理论相悖。多世界理论认为,波函数是对于整个宇宙的完备描述,它是一种基本的物理实体,从不塌缩;并且,量子测量不需要意识的参与,把意识引入到物理说明中,只会使实在论遭遇到危机。 尽管对于意识在量子力学中的位置尚无定论,但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物理学家和哲学家参与到这一争论中去,比如维格纳、斯塔普、查尔默斯等人,他们关于意识在量子力学研究中的作用的积极讨论,已经表明,意识是量子力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2 量子力学视域中的意识研究 早期的量子力学研究者如普朗克、玻尔、薛定谔等人主张,意识研究应该引入量子随机性来解决与决定论之间的矛盾,此后,量子力学视域中的意识研究开始兴起。我们将首先说明为什么意识研究要引入量子力学,然后论述用量子力学研究意识的三条主要路径。 2.1 为什么意识研究需要引入量子力学 还原的唯物主义的观点以经典力学的决定论、还原论等原则为立论的基础。决定论认为,质点是真正的实在,只要给出质点的位置和动量,那么,依据一定的初始值,自然和人的行为就可以被准确地预测。还原论主张,一切高级运动形式都可以还原为低级、基本的活动形式,把这种方法运用到意识研究中就是把意识这种大脑的高级活动形式还原为最基本的大脑神经活动,以达到揭示意识本质的目的。传统的意识研究建立在这种理论基础之上,而意识问题的关键在于,意识的主观特征该如何进行有效的还原,并且使被还原为神经活动的意识仍然能够具有说明主观感受的完备性呢?这一问题被查尔默斯称为著名的“意识困难问题”。 “在经典力学中没有任何支持‘感受’存在的逻辑上的依据。它是一个理性封闭的概念系统,它的原则只有在决定事物的位置和运动的时候起作用,这个系统局限于一个狭小的数学框架内,不涉及任何现象性的性质。”⑤这就是说,在以经典力学为基础的认识论框架内,并没有人的主观感受的存在地位,经典力学以排除意识问题来实现自身体系的完整性。一种排除了意识存在地位的理论如何能够解决意识问题?这显然是令人怀疑的。 因此,彭罗斯(Roger Penrose)、斯塔普等物理学家认为,如果对意识的研究仍局限在经典力学的框架内,意识问题永远不可能得到解决,我们必须在一个全新的框架内说明意识和大脑活动之间的关系,而量子力学的引入,能够为我们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2.2 量子力学视域中意识研究的三条路径 意识是由大脑神经活动基于某种动力学而实现的过程,由于它涉及到微观层面的化学和电子现象,因此,对它的描述必然要涉及到量子理论。从而,我们可以把意识看成是一个发生在大脑微观世界中的特殊的量子力学现象。持这种观点的物理学家和心灵哲学家认为,“意识是一种对神经反射的直接认识,这种神经反射是通过已知的量子事件突然实现的。”⑥根据目前的研究,量子力学对意识的说明可以分为三条路径。 第一条路径是运用相关的量子力学概念,如量子叠加、塌缩等原理与意识活动进行类比来达到说明意识的目的。在说明的过程中,不需要涉及复杂的运算,也不需要将具体的概念运用到具体的情境中。这种方式的说明仅仅是一种概念上相似性的类比,因此本质上不是对意识过程的科学表征,并不能真正揭示意识的本质。 第二条路径是运用具体的量子力学概念来揭示神经生理学的过程。通过这条途径,量子力学对意识的相关特征做出了说明。 第一,用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说明意识的高度整合性。个体在反观当下的意识状态的时候,大脑中会呈现一幅统一和谐的意识场景。例如,当某人在上课的时候,因为听到窗外的音乐而想起了某部电视剧的情节、大脑中会浮现电视剧的场景和人物、甚至是当时的天气,同时,他的耳边又传来老师的讲课声,同时他的右手正在做着笔记。于是,他所有的感官都被调动起来,在大脑中形成了一幅统一但富有情节跳跃性的场景。这幅场景完整且丰富,个体无法把它自行分割,也就是说,大脑中所呈现的统一和谐的意识场景不能被分割成他正在听音乐或者他正在做笔记这些构成意识内容的元素而独立存在。同时,随着老师的突然提问,他形成的意识场景被打破,继而思考老师提问的意识场景,或者随着窗外音乐声的停止,他的意识场景转换成了另一幅图像呈现在大脑中。不论意识的内容如何改变,他的意识状态总是统一且不可分割的整体。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是一种全新的物质状态,即不同活动水平的原子在温度极低的条件下会凝聚在一起而具有统一的特征。当这些原子处于静止状态时,它们以无序的方式排列,一旦它们受到外界的刺激,并且细胞的能量因刺激而达到某个临界水平时,它们就会一致性地被激活。这种神经元的激活能够波及整个大脑,并产生一致的量子电场。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的过程机制恰好能够说明,分布在不同脑区且活动水平各异的神经元活动怎样能够协同行动,以支持一个完整统一的意识场景的产生。 第二,用测不准原理说明思维的量子化特征。EEG (Electro Encephalo Gram)实验已经证实,思维过程在本质上具有量子化的特征。思维过程与量子过程的变化有诸多相同点。例如,当一个人在回忆多年前,在某节印象深刻的课堂上被老师提问自己所做的回答时,大脑中许多与当时场景相关的模糊要素都处在被调动的潜在状态中,例如当时的天气、情绪状态、问题的内容、他的回答、同学们的反应等。当他把注意力刻意集中到其中一个记忆片段,如当时回答问题的紧张状态上,准备仔细回想和再现曾经回答过的内容时,他会发现在回忆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困难。对当时所回答内容的记忆会变得不如刻意集中注意力之前那样清晰和完整,甚至试图回忆起来的思路也会消失而被其它的思路所取代。在未刻意回忆时本来清晰完整的回答,反而在集中注意力之后变得模糊,甚至原先的回忆思路也被打乱,最终导致意识场景发生改变。这一特征能够用海森堡在1927年所提出的“测不准原理”来说明。 “测不准原理”表明,一个微观粒子的物理量,如位置和动量、时间与能量等不可能同时具有确定的数值,如果在一对物理量中,其中一个量的值越确定,那么另一个量的值就越难以确定。就思维的特征而言,被刻意关注的回忆类似于电子的二象性中的粒子性而具有“位置”,在刻意集中注意力之前的潜伏性的整体思路,就像电子的二象性中的波而具有“动量”。两者不能同时清晰或者同时确定,而只能确定一个。 第三条路径是一种关于量子力学的普遍性理论,其代表人物是玻姆(David Bohm)和斯塔普。玻姆等人提出一种“新实在论”的观点。他们认为,意识和物质不是两个根本性的实在,物质和意识只是从隐序的基本实在中投射到显序中的投射物。斯塔普持类似的观点,并提出了建立在过程本体论上的意识观点,即最本质的实在元素是现实场合(actual occasion),而不是物质或者心灵。现实场合可以把心理的和物理的特征紧密地联系起来。这样,心物直接互动的观点就被他在更为深层次的基础上提出的心物关联的约束集合(constraint set)所取代。 3 结论 量子力学与意识看似毫不相关,但实际上却是一对具有多重内在关联性的奇妙的搭档,两者的交叉研究极大地拓展了彼此的理论视域,其背后的形而上学基础是一种交互二元论。从交互二元论的角度出发,意识被赋予了引发波函数塌缩的因果效力,并作为一种测量过程的初始条件由始至终影响着对物理对象的客观描述。并且,意识研究中量子力学的引入,突破了长期以来用经典力学规律说明意识问题所遭遇到的瓶颈,为意识的高度整合性等特征提供了有力的科学说明。随着交叉学科的纵深发展,意识与量子力学的内在关联性将会得到更多的揭示。 量子力学论文:Hilbert 空间和量子力学 本书以完整和自成一体的方式详细阐述了非相对论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和它们所需要的数学理论,它们是为了使量子力学系统化而由David Hilbert, John von Neumann 及其他的一些数学家所开创的数学物理分支。 自量子力学诞生以来,该领域的许多先驱都曾向Hilbert请教有关数学问题。Hilbert从1926年开始系统研究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并在1926-27年曾经讲授过“量子理论的数学方法”。按照他和他的助手Johnvon Neumann等的观点,适用于量子力学的数学框架就是在1927年由一种抽象的数学结构所确定的空间。1926-1932年von Neumann证明了Hilbert空间算符的许多定理,于1932年撰写成非常著名的 “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一书,Hilbert空间中的线性算符作为量子力学数学基础得到了公认。 量子力学和Hilbert空间算符是物理和数学概念之间完全对应的罕见实例之一。不幸的是,量子力学许多教科书中关于这一方面的内容几乎被完全忽视了。发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在物理学家群体中,Dirac的量子力学远比Johnvon Neumann的量子力学流行。 Dirac的方法几乎不需要多少数学,很多概念缺少严格的数学定义。实际上,处理量子力学要求比Hilbert空间更普遍的数学结构。但是在Hilbert空间中量子力学更迷人,因为从中可以更清晰地看到数学结构如何以一种必然方式与物理理论联系在一起。 很多关于基础量子力学的著作不加证明地使用Hilbert空间算符理论的结果,而许多关于Hilbert空间算符的著作不处理量子力学。本书的目的不是完整地处理Hilbert空间算符,而是在完全的数学精度下讨论量子力学原理,并尽力追溯它们所赖以建立的实验事实。对于量子力学的处理是公理化的,其定义都是从以数学方式所证明的命题得到。本书不要求读者具备量子力学知识,仅从初等分析出发发展数学理论,详细给出了涉及的所有的证明,使本书很容易被仅有大学数学和物理知识的读者接受。对于自学也是非常理想的。 本书是一部纯理论著作,可以被分成几个部分用于多种课程。 全书内容分成20章:1. 集合、映射、群;2. 度规空间;3.线性空间中的线性算符; 4. 正规空间中的线性算符; 5. 扩充实线; 6. 可测集合与可测函数; 7. 测度; 8. 积分;9. Lebesgue测度; 10. Hilbert空间; 11. L2 Hilbert空间;12. 伴算符;, 13. 正交投影与投影值测度;14. 对投影值测度积分;15. 谱定理;16. 单参量幺正群和Stone定理;17. 对易算符和约化自同构;18. 迹族和统计算符;19. Hilbert 空间中的量子力学; 20. 非相对论中的位置与动量。 与量子力学密切相关的数学领域或物理类高年级大学生和研究生、泛函分析的研究人员和研究生以及物理学家会对本书感兴趣,他们可以看到抽象的泛函分析预言如何把量子理论所用的明显不同的方法引向统一。 丁亦兵,教授 (中国科学院大学) 量子力学论文:工科非物理专业“量子力学”教学初探 摘 要 本文主要针对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数学和普通物理基础通常比较薄弱情况,对“量子力学”课程教学进行初步探讨,以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量子力学 教学探讨 量子力学作为当代科学发展最成功的理论之一,它主要研究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量子力学是学习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和微电子技术等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已经成为很多理工科专业最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程之一。其体现出的研究和对待新事物的思想和方法,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毕业后从事其工作均有很好的指导和启迪作用,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及科学素养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量子力学理论与学生长期以来接触到的经典物理体系和日常生活常识相距甚远,尤其是处理问题的思路和手段与经典物理更是截然不同,但二者又是科学上的继承和创新的关系,许多量子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是从经典物理中的相关内容类比而来的。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需要彻底打破学生在经典物理学习中已经形成的固有观念和认识,另一方面在学习量子力学某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时又要求学生建立起与经典物理之间的联系,以形成较为直观的物理图像,这种思维上的冲突导致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困惑不堪。同时,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由于数学和普通物理基础比较薄弱,众多学生陷于烦琐的数学推导之中,导致学习兴趣缺失。那么,在教学量子力学时,应如何激发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呢? 一、学习量子力学发展史,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量子力学课程的第一节课讲授效果对学生学习量子力学的兴趣影响很大,所以量子力学绪论课的讲解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学习量子力学这门课程的态度。作者主要通过列举早期与量子力学相关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以及量子力学中奇特的现象来抓住学生的兴趣。诺贝尔奖得主历来都是世人瞩目的人物,处于网络时代的学生当然也会有所关心和理解,而且他们的主要工作在量子力学这门课程中都将会一一介绍,这样通过举例子的方法强调了量子力学在自然科学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为学生探索什么样的工作才可以拿到诺贝尔奖留下悬念,逐渐消除学生对量子力学的恐惧感。通过介绍四大经典力学,引导出量子力学和大家熟悉的经典物理学的关系,并结合经典物理学史上出现的困难和解决过程,让学生深入了解量子力学发展史。这样一方面可使学生对量子力学的形成和建立的科学历史背景有深刻了解,有助于学生厘清经典物理与量子理论之间的界限和区别,加深他们对量子力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使学生对蕴藏在这一历程中的智慧火花和科学思维方法有一全面的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科学素养。 在授课过程中,在介绍量子力学发展史上一些著名科学家的简历,如爱因斯坦,海森伯,薛定谔等的同时,适当地量子力学发展史上的大事记,比如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第一个晶体管的发明等。通过介绍这些学生熟悉的人物及相关事件,有助于促进学生对量子力学课程的兴趣,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了解量子力学的诞生,通过讲述量子力学与经典物理学的关系,让学生明白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基础之一,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后续课程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等学科的发展中它都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 二、加深对物理概念的把握,帮助学生找寻学习方法 量子力学课程的教学和学习需要线性代数、概率论、高等数学、数理方法等数学课程作为的数学基础,而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薄弱,从而对量子力学产生畏惧心理,影响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在物理学中,数学只是用来表述物理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逻辑演算的工具,教师不能将深刻的物理思想淹没在复杂的数学形式之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于加强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讲授,把握这些概念和理论中所蕴含的物理实质。对一些涉及繁难数学推导的内容,在教学中刻意忽略具体数学推导过程,着重于使学生掌握其中的思想方法。例如:在一维势垒问题的教学中,对于数学方面的问题,只要求学生能正确写出入射粒子能量和势垒高度不同关系情形下三个区域薛定谔方程、记住其结论即可,重点放在该类问题所蕴含的物理意义及对现成结论的应用上。 三、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加深学生的理解 “量子力学”课程本身实验基础薄弱、理论性较强,物理图像不够直观,一味采取灌输式教学方法和长时间的板书推导,学生势必感到枯燥,甚至厌烦。长期以往,必然挫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习效果大打折扣。作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类比的方法构建物理图像使学生对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和理论形成较为直观的印象,从而形成深刻的记忆和理解。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结合图形、影像等多媒体手段,模拟实验全过程。借助有关的教学软件,通过对真实情景的再现和模拟,可以让学生重复观察模拟实验过程,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述微光粒子的波动性,借助电子衍射实验图像类比讲解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和态叠加原理时,使用多媒体动画,我们可形象地展现电子一个一个打到屏幕上最后得到衍射图样的过程。通过减弱电子流强度使粒子一个一个地被衍射,粒子一个个随机的被打到屏幕各处,显示电子的粒子性;但经过足够长的时间,所得衍射图样和大量电子同时衍射所得图样一样,显示电子的波动性以及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理解其物理意义,同时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比较电子和经典粒子的波长,说明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难以观测到粒子的波动性,加深学生对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的理解和掌握。若使用传统板书手工绘制,不仅速度慢而且不准确,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作为电子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主要是研究电子或离子在固体材料中的运动规律及其应用,以实现微米和纳米尺寸下电路和系统的集成为目的。针对这种情况,在授课时应注意介绍量子力学和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的联系,尽可能进行知识的渗透和迁移。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总结和创新的过程。要实现量子力学这门课程的全面深入的改革,还有待与同仁一道共同努力。 量子力学论文:研究生教育课程高等量子力学教学改革 摘 要 研究生阶段既是知识深化的学习过程,也是科研能力培养的过程,学习知识为科学研究打下基础。本文从现阶段研究生授课模式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了高校研究生高等量子力学教学的必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研究性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掌握量子力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综合素质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关键词 量子力学 教学改革 创新能力 研究性教学 自上个世纪80年初期恢复研究生教育,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①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也迅速扩大,研究生教育质量已成为一个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国研究生的素质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研究生教育是为国家培养现代化建设、发展科技培养高水平、高层次人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站上世界知识经济高点的重要支持;同时也是高校实现由教学型向研究型转变的重要基础。研究生教育不同于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不仅包含课程教学,同时包含了社会实践、学位论文等诸多环节。②然而作为科研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的基础――课程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指导研究生思考,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根本。 研究生教学质量是整个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如何合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条件,使得研究生教学质量能够稳步提高,则成为研究生管理的首要解决问题之一。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改革逐渐兴起,其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教育界越来越多地关注教学方法创新研究。首先,研究性教学,是一种能有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式,引起全世界各地的教育及其相关部门的关注。目前,教育部实施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研究计划, 现在全国已有100多所大学参加这项计划。其次,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国内外在总结以前高等教育成果与不足的基础上,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教育主要目标,对原有的传统高等教育模式进行了改革。 自从20世纪50年代美国施瓦布教授首先提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科学家的研究过程是一致的以来,研究性学习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提出了各种相关的理论。③④⑤ 然而,现在国内的高校课堂教学大部分都是基于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教学――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而研究性学习,则主要是以研究问题为基础、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设计解决方案、解决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相应的能力,基于此中方式来展开教学与研究的教学模式在国内现有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资源条件下,应用并不广泛。尤其是在相对较为抽象难懂的理工类课程如量子力学课程教学中应用更是甚少。⑥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与素养,首先要在“研究”的培养上下功夫,而研究生课程教学正好提供了这一平台。在本文中主要以高等量子力学课程教学为主要研究内容,探讨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自1978年国内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以来,高等量子力学就被列为物理系各专业研究生必修的学位课程之一,同时高等量子力学也是报考博士研究生的考试科目之一,在原来本科阶段“量子力学”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和拓展,主要是提供学生在后学研究工作中要用的一些知识和方法。量子理论已经成为解决物理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和材料科学等理论问题的关键。 量子力学作为一门微观物理课程,与经典物理学相比,有一个很明显的差异:其中很多理论很难与日常生活和经验对应,涉及的理论、概念非常抽象,同时涉及非常多的数学知识,如(线性代数、Hilbert 空间、群论、数学物理方法和复变函数等),内容繁多,知识结构广泛,使得学生理解起来有非常大的困难,同时容易诱使学生陷入复杂繁琐的计算,而失去对量子力学学习的兴趣。目前,从我校物理系硕士研究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的量子力学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以前没有学习过量子力学,有的学生学量子力学学时非常短,同时每个研究方向对量子力学的需求也不尽相同。 因此,量子力学成为教师公认难教的课程、学生公认难学的课程。 高等量子力学的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以后的科学研究创新能力与论文水平。为了培养研究生日后的科研能力,我们主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改革探讨。 在教学内容上,结合本校教学时限(48学时)和本校学生的特点、学生的研究方向,主要目标是将量子力学的知识应用到其它领域,避免冗长的理论计算,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重点学习量子力学的形式理论、微扰理论、对称性和守恒定律、量子散射理论等。 在教学方法上,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输式、填充式,由于量子力学本身的特点,这些教学方法对量子力学的教学实效非常有限。一方面,一个主角的表演使得本身比较枯燥的量子力学课堂毫无生气,学生面对复杂繁琐的数学推导,思维跟不上教师的节奏,学生的学习热情下降。另一方面,学生本身的角色没有改变,自主学习、自主思考没有可锻炼的平台。教师考虑到自然科学的特点,一定要从知识的传承角度出发,这样教师要去贯彻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一门课,学的是前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间接知识。一个好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思考,自己是否也能根据一定的实验现象,通过分析和推理去得出前人已认识到的规律?自然科学中任何一个新的概念和原理,总是在旧概念和原理与新的实验现象的矛盾中诞生的。⑦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新旧理论的矛盾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问题,并设计一套完成的解决方案。在量子力学的课堂教学中,笔者结合实际情况,主要采取的是学生讲授为主、教师辅导的方式。尽管学生对量子力学知识的理解有限,但是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在课前预习;另一方面学生为了准备一堂课,要查阅相关资料,这样就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拓展学生知识面。作为教师,从学生讲授中也可以得到一些启发,诸如学生对一个问题理解的切入点与教师理解的不同,从而教师可以调整日后的课堂教学,使得课堂教学的内容从抽象化为通俗。 将科学研究融入到课堂教学,也是实现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方式之一。研究生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的是做科学研究,寓教于研同样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在课题教学中,针对一个主题,在讲授基本知识的同时,更多的引入与之相关的前沿知识,并要求学生设计相关的问题,展开调查研究,以论文、学术报告的方式提交研究成果。通过此种方式,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得到锻炼,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培养,符合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本文结合本校研究生的实际情况以及量子力学学科特色,我们主要从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两方面探讨高等量子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还有待进一步地深化,这样才能提升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整体水平,为祖国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日益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护士毕业论文:护士毕业后教育实践探索 1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两次调查,分别为2012年8月和2013年8月,即2011年来院工作的临床护士轮转满1年及2年时。两次问卷发放时间均为护理部对其进行集体规范化培训时。为尽可能控制偏倚,问卷发放前集中对问卷发放者进行统一培训。在研究对象填写前,采用统一性指导语介绍填写要求及方法,问卷在培训开始前发放、结束时回收,培训期间留出专门时间以便轮转护士完成问卷填写。两次发放问卷分别为125份,回收有效问卷分别为107、119份,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5.6%、95.2%。两次调查中,轮转1年护士107人,其中男护士3人、女护士104,护士学历中专12人、大专85人、本科10人,年龄21.73士1.38岁;轮转2年护士119人,其中男护士4人、女护士115,护士学历中专11人、大专98人、本科9人,年龄23.12±1.56岁。调查工具:(1)一般资料包括研究对象年龄、学历、性别等;(2)采用自行编写的《轮转护士轮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该调查表共13个问题,包括对轮转模式的认同情况、轮转对其职业生涯作用、轮转中的科室可能存在问题、归属感及轮转对其个人成长的帮助等。每个问题均有3个选项。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研究对象一般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进行描述;轮转护士轮转情况采用频数、百分比描述;两次调查结果对比采用卡方检验。 2结果 轮转护士在轮转2年后,其轮转意愿、对轮转模式及轮转作用、轮转中归属感等问题的认识相对于第1年轮转结束时发生了显著变化,两次调查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单一专科性护士已不能满足护理工作的需要,临床护理工作迫切需要具有熟练的护理专业能力和全面的知识结构、善于沟通的复合型护理人才。有研究指出,轮转是培养护理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轮转即新毕业护士进入临床后,不会马上固定科室,而是根据疾病及护理措施等特点,在医院某些科室分别工作一段时间,再根据医院的安排及护士自身情况,将其固定在一个科室。轮转制度的执行对于新毕业护士及护理管理者而言均是一种挑战,经过近3年运转,我院在护士轮转工作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3.1护士对轮转认识发生了转变 尽管轮转对新毕业护士而言有利于其个人成长,但开始实行时并不是所有护士均能理解并接受。2011年毕业新护士中有74.8%的护士不希望轮转,但经过近3年轮转后,该百分数下降至40.3%。说明临床护士正在转变观念,逐渐接受毕业后轮转这种培养方式。另外,在本研究中,认识到轮转对其职业生涯规划及技能培养有促进的护士人数也在增加。这一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轮转在新毕业护士能力培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与秦彦荣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3.2轮转模式需要改进 目前我国部分医院对于新上岗护士实行轮转,轮转过后将其固定于某一科室,这也是我院采取的轮转模式。轮转不同于实习,它对医院、轮转护士及护理管理者而言,都是极大挑战。护士究竟采取何种轮转方式、轮转时间多久合适、轮转范围划分等关键性问题,到目前为止尚无定论。有研究指出,护士最佳轮转时间为2年,工作1~2年后再进行全院重点科室轮转,轮转后定科。我院目前要求轮转护士在全院范围内轮转,轮转3年后定科,各科室轮转时间3~6个月不等。但在本研究中,不认同这种轮转模式的轮转护士人数由轮转1年时的57.9%上升至轮转2年时的83.2%,说明我院护士轮转模式亟待改进。目前轮转模式下,护士轮转时间长、轮转科室多、环境变换过快等使其不确定感增加,这种感觉可能会影响到其心理适应过程。本研究结果提示,应尽快改变目前护士轮转模式,缩短轮转时间、制定规范合理的轮转计划以提高轮转学习效果。 3.3规范科室对轮转护士接纳方式,提高轮转护士归属感 归属感对于护士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极其重要。在本研究中,由于轮转护士科室不固定,有些科室不能将轮转护士当成本科人员看待;部分科室对待轮转护士与本科室护士不能一视同仁;轮转护士轮转1年后,缺乏归属感人数占调查对象总数69.2%,表示“有归属感”仅为0.9%。针对这一情况,护理部对轮转制度进行了更加细致地规范,明确要求各科室对待轮转护士要一视同仁,学习机会、班次安排、奖金及福利发放均应与本科室护士同等对待;本科室护士应为轮转护士提供帮助;在从事临床工作同时应着重培养轮转护士技能;轮转中应明确轮转计划以提高轮转效果。经过1年改进,再次调查时,缺乏归属感的护士仅占6.7%,多数科室能够做到一视同仁、把轮转护士当成科室成员看待。 4展望 护士毕业后轮转工作的顺利实施有赖于制度的保障,但更离不开科室的支持,科室对待轮转护士能否一视同仁、及时给予帮助、将其当成科室一员等都会对轮转护士心理产生重要影响。在今后工作中,各科室应进一步改进对轮转护士的接纳方式,增强其归属感;另外,还应改变轮转模式,如适当缩短整体轮转时间,将3年轮转改为2年轮转、尝试先定科再轮转等方式,通过这些举措提高护士轮转学习效果、促进临床护理质量提升。 作者:张志云 郑一宁 护士毕业论文:探究式学习模式在新毕业护士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探究式学习模式对新毕业护士进行培训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新入职大专学历护士100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观察组在规范化培训的基础上运用探究式学习模式进行培训,对照组应用常规的规范化培训,比较两组培训后对培训的满意度、情景个案分析考核结果、评判性思维测试结果,分析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结果:两组护士培训后对培训的满意度、情景个案分析考核、评判性思维测试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 探究式学习; 新护士; 规范化培训; 评判性思维 护士培训是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于新毕业的护士,在从事专业的早期给予科学、有效的培训,有利于新护士尽快适应临床环境、角色转变、专业的成长和发展。传统培训法没有针对新护士的具体情况采用具体病例实施全程的理论结合实践进行培训,有时只是针对某项护理操作进行考核,此种培训方法存在着新毕业护士培训仅为操作而操作,无法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不能很好地运用评判性思维实施个体化护理。为了更好地寻求科学、便捷、有效的新毕业护士培训方法,笔者所在医院在新毕业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基础上融入探究式学习模式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新入职的100名大专毕业护士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名、女98名,年龄21~24岁,均为注册护士。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性别、年龄、学历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按《广东省护理学会护士规范化培训》细则要求,制订笔者所在医院的护士毕业后规范化培训计划及培训实施手册。培训学员按规范化培训要求逐步完成包括理论、技能、临床护理查房或专科查房、书写反思日记等内容的培训。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按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基础上,应用探究式学习模式进行培训。护理部对临床指定培训老师进行培训,内容包括探究式学习模式的理论、培训目的、要求及方法,要求带教老师结合所选病例有目的的设置问题、设置情景,每周设置情景案例至少2例,在临床实践中,以护理查房、个案讨论的形式对临床护士进行评判性思维的训练,要求被培训人员结合情景题作答。 1.3 效果评价标准 1.3.1 评判性思维评价 评判性思维评价方式通常用CTDI-CV量表进行,显示了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以香港理工大学彭美慈等翻译和修订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中文版)测量表(CTDI-CV)为测评量表。该量表共70个条目分别测试评判性思维的7个维度,每个维度10个条目。每个条目后的选项从“非常赞同”到“非常不赞同”分为6级,计为1~6分。各维度得分为10~60分, 1.3.2 一般满意度调查 设置一般满意度调查问卷,包括护士对培训工作认识的重要性、培训方式的满意程度、培训对临床实践中的帮助、医生及护士对配合方面迅速主动性的评价、对患者的评估能力、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处理能力、在工作中建立科学的评判性思维等方面的评价。观察组与对照组培训前后发放一般满意度调查问卷表进行填写,分析培训后两组护士对培训方法的满意程度。 1.3.3 设置临床个案情景考核题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培训前后予临床个案情景题进行考核,分析比较培训前后两组成绩的差异,检测培训的效果。 1.4 观察指标 两组护士对培训效果的满意度、评判性思维量表结果、临床个案情景考核成绩。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x±s),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两组护士对培训前后满意度比较,详见表1。两组护士临床个案情景考核成绩比较,详见表2。两组护士培训前CTDI-CV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22,P 0.05);两组护士培训后CTDI-CV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58,P 3 讨论 对新毕业护士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培训,创新了培训模式,通过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促进护士在工作中建立评判性思维。 3.1 创新培训模式 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方式,优点在于策动学、引导学、促成学,通过把教学内容问题化,用问题驱动学生进行探究实践,以对问题的探究为途径,从而实现了教学目标。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不断加强护士队伍的建设,平均每年招聘新毕业护士100~180名,为使新毕业护士尽快适应从理论到实践的角色转变,探讨切实有效的新护士培训模式。郜正美用工作笔记法来培养新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认为在发现问题、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问题、评判思维自信心及求知欲和认知成熟度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笔者所在医院结合临床所选病例有目的设置情景案例,以护理查房、个案讨论的形式对年轻护士进行评判性思维的培训。新护士每天学习有目标、有方法、有反馈,形成学员之间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在工作中能力得到患者、医生及同行的肯定,大大提高新护士对培训和自我提升的信心。 3.2 建立科学的培训管理体系 培训模式是否能有效落实直接决定培训效果的优劣。为更好地落实培训工作,笔者所在医院建立护理部-规范化培训小组-病区的三级培训管理体系,护理部设计整体培训方案,医院护士规范化培训小组负责计划具体的实施安排及监督执行情况,每名新毕业护士按照规范化手册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培训,在规范化培训的基础上,融入结合临床的探究式学习模式。 3.3 促进评判性思维的建立 评判性思维是个体在复杂情景中,能灵活地应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选择,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作出合理判断的一种思维方式。在面临各种复杂问题及各种选择的时候,进行评判性思维,可以帮助个体作出正确取舍。探究式学习培训模式诱发求知欲,培养她们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建立评判性思维。目前评判性思维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学生的评判性思维的培养,也有对教师及管理者的培养研究。国内对临床护士评判性思维培养方法研究较少,还未形成体系。笔者所在医院通过对2013年新毕业护士实施不同培训模式培训效果对比发现,在新毕业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基础上运用探究式学习模式,可锻炼新毕业护士在实施整体护理过程中能有效运用评判性思维解决问题。可较快提高新护士在患者入院评估、病情观察、健康宣教及护理查房等方面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的研究选取了2013年入职大专学历100名护士,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其中观察组在规范化培训的基础上运用探究式学习模式进行培训,对照组应用常规的规范化培训,比较两组培训后对培训的满意度、情景个案分析考核结果、评判性思维评价。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接受探究式护理学习模式后,其满意度高达98.00%,远远高于对照组的满意率76.00%。 护士毕业论文:中专护士毕业后去向浅谈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护士队伍也从以中专为主转向中专、大专、本科等多层次发展,但中专护理教育在当前仍然占较大比例。本文从中专护理毕业后的各种选择的优缺点的比较探讨中专护士毕业后的规划,对中专护理学生的培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职教育;护士;职业规划 一、中专教育现状 截至2011年底,全国注册护士总数已达224.4万人,比2005年增长了89.4万,增长了66%。同时,我国护士学历结构不断优化。我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占总数的51.3%,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8.8%,中专学历的护士占46%。与2005年相比,大专及以上护士的比例提高1.97个百分点。目前虽然护士队伍从以中专为主转向中专、大专、本科多层次发展,但中专护理教育仍占较大比例,中职教育任重而道远。现阶段,中专护理学生毕业后将有很多不同的选择,而不同的选择对于学生本人以及当地和国家的卫生事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中专护理毕业生的职业规划以及优缺点 二、探讨优缺点 1.毕业后先就业然后提升文凭。《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07年,全国三级医院的编制护士达到护士配备标准,到2010年,全国85%的二级医院编制护士应达到护士的配备标准。全国各地医院为达到这一标准招聘护士,期中中专护士仍是二级、一级医院的主要招聘对象。另外由于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保险制度的健全,国家医疗改革的推进,对于护理人员的需求缺口依旧很大,因此,中专护士目前就业情况良好,直接就业能够锻炼自己的能力,获得更多的职业经验,并且大多数就读于中专护理专业的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一般不是特别富裕,及早的就业能从一定程度上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缺点:中专毕业才十七八岁,年龄偏小,大多数人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上对护理的艰苦和复杂性准备不足,导致中专毕业生需要更长的时间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甚至有些学生无法适应由原来的“小公主”到照顾别人的这种角色转变而选择了放弃,使护士的职业满意率降低。另外中专毕业生由于文凭较低,很多大的医院对于文凭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上各方面和大专本科生的差距,导致中专护士想直接进入这些医院难度也越来越大,而且文凭对于今后的职业发展有比较大的限制。适宜人群:大多数中专毕业生,特别是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 2.直接考取全日制大学。护理人员学历情况:我国护理人员学历偏低(中美比较)。2000年美国护士医院护士中,研究生毕业7.6%,本科毕业35.7%,大专毕业38.4%,社区护士中本科毕业22.5%,大专毕业48.2%。而我国2003年中专占64.5%,大专24.315%,本科1.3%,以中专为主,教育层次偏低。2002―2003年卫生部护理人才需求预测研究课题指出(资料来源: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2015年应达医生∶护士=1∶1,每千人口医护人员均为1.5,则护士数应为232.3万,应净增103.6万;护理人才招生数中专占50%,大专30%,本科1.5%、研究生0.5%。所以高学历必将是护理专业发展的趋势。而大学生活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求学过程,能让她们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获得更好的文凭,锻炼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大学这几年更是她们思想不断成熟的过程,对于职业和人生能有更深入的思考,这些都是她们今后职业以及人生当中重要的财富。而且现在各大医院对于护理专业的学历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全日制大学毕业以后面对激烈的职场竞争更具有优势。缺点:现在大多数医学院校已经取消了对中专护理的招生,中专生如果想读全日制大学的话一般只能选择各个职业技术学院的统一的单靠单招而这种考试对于文化课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除了单考单招,毕业生也可以参加有些学校有独自招生,但这些学校往往良莠不齐,招生资质甚至都存在问题,择校时就存在一定的风险。加上有些学校由于学费较高,对于很多来自本不富裕家庭的学生来说,造成比较大经济压力。而且由于政策可能的转变,对于高职护理文凭的认可度的不确定性,毕业生的就业也存在一定风险。适宜人群:学习成绩较好或者有较好的学习动力和目标,最好是家庭经济条件,学生的心理、家庭经济方面都能承担一定的风险。 3.参加国外的学校培训。优点:目前世界上护理人力资源短缺非常普遍,英国因年轻人较少选择护士作为职业,老年护士快到退休年龄,注册护士人数虽然较前有所上升,但不够补充在职护士求学和转岗导致的流失,护理人数严重不足,伦敦有■的护士来自海外。美国因工作场所的暴力及工作压力造成护士流失。另外,护理人员老化,招生人数减少,女性就业机会增多,护士不受尊重等原因造成护理人力短缺。2000年,美国缺少11万名注册护士。预计到2020年将有20%的职位空缺。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注册护士的不足导致非技术人员代替护士职位,从而影响了护理质量。欧洲在护理人员的配置方面主要存在两个现象:一是为了降低人力成本,尽量少雇佣高级护理人员,造成高级护师与初级护理人员的配置比例不合理;二是尽量雇佣护士代替医生的部分职能。所以目前国外护士急缺的现状给了想出国就业的护士提供了很好的机会,除了就业的相对容易,国外的护士的待遇以及社会福利以及环境都是吸引国内护士出国从业的重要原因,以新西兰护士为例,每个月1~2个夜班。下午8点以后上班工资1.25倍,周末上班1.5倍工资,周末晚上8点后就是1.75倍了,节假日上班2倍工资加补休一天。一年带薪年休5周。所以如果能成功的申请国外发达国家的护士资格并能找到工作,不但能从经济上获得更多,而且能享受更多的社会、教育等各方面福利,并能开阔个人的视野,获得更高层次的满足。缺点:一句话来概括就是门槛高。一是语言关的门槛高,就算是去英语国家就业,以绝大多数的中专生来说,语言这关就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坎。除了语言,学历也是一个难题,对于护士这个专业来说,发达国家基本是要求本科学历而且是他们承认的或者能直接考到他们的护士资格证,所以出国留学是大多数人的选择,而留学对于一个学生来说除了经济上的压力,还有出国后的适应,适应文化、教育、语言等,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而且还会有毕业不了或者毕业了难以就业的问题。所以风险也是比较高。建议:适合一些具有这方面想法并且意志坚定的学生,家庭条件能承担留学的费用,英语水平较好,并且能吃苦,有较好的自控和自我照顾能力的学生。 4.从事医疗相关职业。护士毕业以后还可以从事一些和医疗护理相关的职业,比如医药代表、器械代表、营养师(取得营养师证书后)、月嫂等。优点:有了医学知识的基础和背景,从事这类职业的学生来说能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而且能更快的适应。工作时间的安排相对自由,回报可能会比临床护士高。缺点:与自己本专业有一定的差别,工作相对来说没那么稳定,需要比较好的沟通能力,需要自己付出更大的努力来获得更多的回报,而且由于中国的现状,很多只能作为一个阶段的工作而不能作为一辈子的职业。建议:适合不想从事临床护理但一时没有其他合适的工作的学生,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愿意付出更多。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从事其他与护理无关的行业或者学习其他的专业,这里我们就不做讨论了。 三、总结 中专护理目前是我国医疗护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学生毕业的时候才是十七八岁的年龄,是面临着很多选择和迷茫的阶段,我们不应该让他们每个人都走着一样的道路。相反的,学校和老师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和学生和家长共同规划一个适合学生的将来,让他们能发挥自己的潜能,为学生的人生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引领的作用。 护士毕业论文:护理专业毕业生选择社区护士岗位就业意向调查与分析 摘 要 调查高校护理毕业生的就业意向是高校专业课教师和学生工作管理者共同关注的话题,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迫在眉睫,如何吸引人才服务社区卫生是的摆在目前改革者面前的重大课题。以医学院校为基地培养的高级护理专业毕业生是社区护理服务稀缺的生力军。 关键词 护理毕业生 社区护士 就业意向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的日益增加,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迫在眉睫,实现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已成为社区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吸引和培养一批高层次的社区护理人才也成为社区卫生工作的当务之急。目前国外的社区护理定位较高,社区护士的学历普遍为本科和硕士以上,而我国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业的护士学历水平较低,主要由正在从业的护士参加短期教育培训后转型而来,远不能达到卫生改革对人才的需求。怎样就高级护理学生毕业后能面向社会基层“下的去、留得住和用的上?”笔者通过对本校的2013届本、专科毕业生进行有关选择社区护士岗位就业意向的调查。以探讨我校护理专业各层次毕业生对社区护士工作的认识和就业意愿以及在日常的教学培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现讨论如下。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选择我校护理专业2013届毕业生本科122人、专科112人作为调查对象,共234人,其中男16人,女218人。调查内容为“知道什么是社区护士吗?是否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你认为现如今的社区护理工作如何?你认为社区护理工作工资多少?何种情况下愿意从事社区护士工作?”结果有96.15%的学生不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其中本科毕业生达98.36%,专科毕业生达93.75%)学生认为工资水平提高可以考虑从事社区护理工作以及迫于就业压力也会暂时从事社区护理工作。从以上调查结果分析来看,社区护士工作有其特殊性,人才的培养方面要强调知识结构的合理性。笔者认为从以下几点加以强化社区护士的培养: (1)增设社区护理专业,提高护士学历层次是解决社区护理人才缺乏的长远之计。我国社区护理工作的现状是社区护理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之一,除与经济、社会观念、政府支持度等有关以外,还与我国社区护理教育有一定的关系,社区护理教育并没有为社区护理的开展作好相应的铺垫工作,目前的医护比为1:0.78,提示社会对社区护士的需求量较大。近几年一些高校开始培养社区护理研究生,但将来主要从事社区护理研究、教育和管理工作,因而不能满足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因此,应根据社会需求,调整护理教育布局,适当限制中专层次的招生规模,大力发展大专和本科护理教育,提高学历层次,并尽快构建社区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2)在培养社区护士与临床护士时在知识结构和运用能力方面要加以区别,社区服务对象年龄跨度大,疾病种类多种多样,且以慢性病为主,心理受到不同程度的压抑,所以要求社区护士不仅要掌握全科护理知识,而且要学习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在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的同时,还要考虑到他们在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3)建立实用型课程体系,突出社区护理工作的技能性和实践性教育部提出护理本、专科专业教育要开设社区护理学课程,重视与社区护理相关课程的设置,建立“医院一社区”联合性质的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式的改革,探索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方法的应用。逐渐掌握个体及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的护理及其管理的知识和方法。 “十二五”期间,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建成较为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社区护理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重要的增长点。目前,我国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护士很少,而西方发达国家的社区护理工作人员的比例则较高。在美国,社区护士逐渐趋向于具有硕士学位者,而我国目前社区护士主要由临床护士参加短期教育培训后转型而来,且学历较低,难以通过短期的培训达到社区护理工作中所需要的特殊性和综合性的知识结构,社区护理工作落后,跟不上日益增长的社区护理需求。而对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表明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比例仅为3.85%,这对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社区卫生事业改革的发展是个严峻考验。提高社区护士的待遇,包括工资的提高和社会的认同度的提高,这也是实际工作中社区护理难以吸引高层次的护理人才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社会性方面也注意政策引导,认识社区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社区护理将承担更多的初级卫生保健、流行病学调研、卫生宣教等工作,成为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社会要一方面注意政策引导,使护理工作受到关注和敬重,也鼓励和促使有志之士献身于社区护理事业;另一方面,加强社区护士自身的职业教育,积极主动地发挥护理作用,让社区群众接受更好的服务。还要注意解决实际存在的工资待遇低、社会地位低等问题。 护士毕业论文:新毕业护士工作压力源的调查分析 [摘要] 目的 调查新毕业护士工作压力源并进行相关分析,为指导新毕业护士的培训和稳定护士队伍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在参考“中国护士职业压力源量表”的基础上自行设计“新毕业护士压力调查表”,对广东省4家三甲医院资历在1~3年的94例新毕业护士进行调查和相关性分析。 结果 不同性别、科室的新毕业护士工作压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量太大”评分最高,为(2.59±0.71)分,其次是“所学知识不能满足实践需求”“担心出差错”。 结论 新毕业护士工作压力严重,医院领导要注意不同科室的压力程度和主要压力源对新毕业护士的影响,做好相应的管理对策,以促进新毕业护士的身心发展。 [关键词] 新毕业护士;工作压力;压力源 护理工作的特点决定了护理是一项具有压力强度较高的工作,护士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新毕业护士作为护理人员的新力军,刚刚踏上工作岗位,其所面对的困难和承受的压力比一般护士要大得多。为了更好地了解新毕业护士所面临的工作压力问题,本研究对其工作压力源进行调查和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广东省4家三甲医院资历在1~3年的94例新毕业护士为研究对象,男11例,女83例;大专51例,本科41例,硕士研究生2例;内科27例,外科23例,监护室17例,手术室15例,急诊8例,其他科室4例。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在参考“中国护士职业压力源量表”和王妤等[2-3]的“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的初步修订”建议的基础上,根据新毕业护士的特点自行设计“新毕业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量表的第一部分为一般资料:性别、文化程度及所在科室;第二部分为评估内容:包括5个因子,15个条目,每个条目的选项分4个等级,即完全没有压力、轻度压力、中度压力、重度压力,分别赋予0~3分,总分45分,分数越高,表明压力的程度越大。 1.2.2 研究过程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所有调查问卷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进行发放,由被调查者立即填写,填写后当场收回,本次调查发放问卷94份,回收率100%,条目应答率100%。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 2 结果 2.1 不同特征新毕业护士工作压力情况的比较 不同性别、科室的新毕业护士工作压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不同特征新毕业护士工作压力情况的比较(分,x±s) 2.2 新毕业护士工作压力源情况 所调查的15个压力源,每个压力源都给新毕业护士带来一定压力,特别是工作量太大、所学知识不能满足实践要求等9个压力源, 50%的新毕业护士感到中度和重度压力(表2)。 表2 新毕业护士不同压力源评分情况(分,x±s) 3 讨论 3.1 新毕业女护士的工作压力比较大 本调查显示,新毕业女护士工作压力平均得分比男护士高,说明新毕业女护士工作压力比较大。虽然女性在护理人群中占很大比例,但与男护士比较起来,仍然有其劣势,如女性体能不如男性好,周期性的生理因素容易引起情绪波动,另外,遇到抢救危重患者时,在经验同样不足的情况下,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这些可能都是新毕业女护士工作压力大的原因。 3.2 新毕业护士的工作压力与文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主要是大专和本科学历的新毕业护士,硕士研究生才2例。统计结果显示,不同文化程度的新毕业护士工作压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研究生的平均得分比其他两组人群要高,可能与硕士研究生的新护士除了要承受一般新毕业护士所承受的压力之外,职业满足感低、工资待遇无法与自己的学历挂钩等原因有关。 3.3 特殊科室的工作压力比较大 从表1可以看出,特殊科室如监护室、手术室和急诊科工作的新毕业护士压力比较大,与内、外科有明显不同。对于新护士而言,内、外科护理知识的学习在学校占了大量学时,而毕业实习安排在内外科的科室多,实习时间长,所以学到的知识比较多,经验相对也足。一些特殊科室如监护室手术室和急诊科,在学校理论知识相对少,实习也短,且特殊科室又有其科室特性,如监护室患者重,急诊病患数目多,这两个科室经常发生抢救危重患者的情况,除了要应付大量的护理工作之外,还必须临危不乱,懂得如何进行抢救工作,所以其常常处于紧张或焦虑的工作状态,工作压力自然很大[5-6]。手术室也有其的特殊性质,学校的理论讲授没有详细的介绍某个手术要使用哪些手术器械,实习时也不可能每个手术都能体验,因此手术室也是新毕业护士压力比较大的科室。 3.4 工作量太大和患者的护理是新毕业护士主要工作压力源 本研究调查显示,工作量太大、所学知识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担心给患者护理时出现差错事故是最主要的压力源,与绝大多数国内研究结果一致[7-8]。新《护士条例实》实施后,虽然许多护生在毕业前就考取了护士执业证,在理论知识方面具备独立当班的资格,但其当班时处理突发事件和临床问题的能力仍然欠缺。另外,护士薪水较低、地位低、患者和家属要求过高、医院对新职工的理论和操作的考核较多,这些都是新毕业护士面临的压力源。李艳红等在研究中提到,当今社会因护士的人员数量相对不足,使护士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对于新毕业的护士来说,其理论知识还不牢固,操作技能也不够娴熟,因此工作量太大成了最大的压力源。由于护理工作是一种高风险的工作,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医疗差错引起护患纠纷,对于新毕业护士来说,其踏入社会资历不深,对于网络、电视上所报道的医疗事故纠纷,会处于一种害怕与焦虑的状态,因此害怕在护理工作中出现差错与事故,在关键时候感觉到所学知识与技能不能满足实践的要求。 综上所述,了解新毕业护士工作压力源有利于管理者了解新毕业护士的心理状态,制订良好的管理策略,解决新毕业护士工作上的问题,提高其工作效率,利于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新毕业护士也能更好地了解自身问题,做出适当的心理调整,减轻压力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及心理素质,有助于身心发展。 护士毕业论文:注射室护士如何做好新毕业护士的带班工作 【摘 要】注射治疗是门诊病人较常用的处理方式, 门诊注射室具有气候性和季节性高峰期,病人多、流动性大、文化素质高低各异,环境喧闹,工作繁忙等特点。根据以上护理工作的特点,要求带班护士更新对新毕业护士的带班模式,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业务水平,运用合适的教学模式,给新毕业护士进行入科教育、服务意识教育、安全教育、业务技术教育、管理教育等以适应注射室的护理工作。近几年很多新毕业的护士在毕业前已参加了全国护士执业考试,一般工作几个月就能取得执业证,大家都以为取得执业证的护士就能应付我科的护理工作,在工作中就没有了顾虑,因此不重视对她们的带班和培训。其实年资高的护士不要有理所当然的想法,应该多一些换位思考,作为一位新人刚来到医院工作,经验不足,且对我科环境不熟悉,与患者沟通技巧欠缺,业务技术欠熟练,而且目前护患形势严峻,护患纠纷多,导致进行各项操作时有一定的恐惧心理,对医院感染、消毒隔离、各种核心制度、应急预案未能联系实际等一系列问题。针对新毕业护士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消除她们的心理压力,帮助她们蜕变为一位优秀的注射室护士,现介绍一些更有效的培训措施,能充分激发新毕业护士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工作能力的方法和经验。 【关键词】注射室护士;新毕业护士;带班 1 入科教育 1.1首先护士长向新毕业护士介绍科室的同事和周围环境,如更衣室、洗手间、茶水间等功能室的位置,消除陌生感,并给予配备必要的钥匙和个人私用储物柜,增加归属感,使其更快地熟悉科室环境和适应本科工作。做好岗前培训,清楚解释医院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仪表、仪容着装要求,交待工作的注意事项、要求。选择具有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刻苦好学、工作认真负责、态度和蔼且有耐性的年资长、职称高的护士带班。 1.2带班护士首先向新毕业护士介绍科室布局,工作流程、方式、要求,各班的工作时间、职责,交接班的内容,各物品摆放,污物处理,器械、仪器的使用保管,水电开关位置,使新毕业护士对本科的情况有一个大致的认识,以便于日后的带班工作。 2 服务意识教育 随着社会进步,患者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我们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带班护士应让新毕业护士熟悉我院患者就诊、交费、检查、治疗处理的流程和了解门诊常见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使新毕业护士可以向患者作出正确的指示和做好健康教育。带班护士首先是培养新毕业护士的服务态度,逐渐从微笑服务做到主动服务、热情服务,说话有技巧、沟通有艺术等,杜绝不必要的投诉和护理纠纷。例如:主动为病人倒一杯水、递一块纸巾、治疗过程中多一些问候、病人离开时送一句祝福等,让病人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提高满意度。其实带班护士一些细微的动作直接影响新毕业护士在以后的工作态度,培养新毕业护士拥有更强的服务意识、细密的心思,可以更周全地照顾病人的需求。 3 安全教育 带班护士在平时工作中需加强新毕业护士医疗安全和护理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她们的法律意识,避免发生医疗差错事故。 3.1加强落实查对制度,备药时应检查药物质量、有效期等,配药时应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安全用药原则,药物剂量、用法是否有错误。目前电脑网络系统普遍应用于临床,在工作中会遇到医生输错医嘱,药房的工作人员没发现,导致错误发药的现象,这就需要培养新毕业护士具有谨独精神和广泛的医药知识,严格把关,避免差错事故发生。规范新毕业护士为病人注药前除了做好理论上所说的三查七对外,还应查对患者的年龄、诊疗卡号是否与注射单上的年龄、诊疗卡号相同,避免发生同名同姓的病人打错针的现象。并且在用药前应查病历和问病史、用药史、过敏史、用餐史,例如:肌注复方氨基比林前,必须询问患儿是否有蚕豆病;中老年病人滴注葡萄糖时基于安全考虑,最好能够询问病人是否有糖尿病;需皮试后才能使用的药物,皮试后常规在病历上记录药品批号、皮试时间、执行者签名,且字迹清晰,方便以后用药查对;遇到不懂之处或者病人有疑问时,应及时询问同事或医生,弄清楚后才执行,避免差错事故发生。 3.2 带班护士应重视新毕业护士消毒隔离制度能理论联系实际,教会消毒液配制、浓度监测、紫外线灯使用,加强无菌观念培养,规范无菌操作,规范手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做好个人防护,落实保护性措施防职业暴露。例如:为病人静脉穿刺时,使用的止血带严格实行一人一管一用一消毒原则;处理完病人后,立即用消毒液擦手;操作完成后,能习惯性地将医疗废物分类放置处理等。 3.3带班护士在平时工作中,可以根据患者使用的药物性质有针对性地向新毕业护士灌输用药安全方面的知识。输液时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药物性质选择合适的输液针头,我院考虑到输液安全,建议1岁以下小儿常规使用5号输液针头、其余患者使用5.5号输液针头,以免在输液过程中患者自行调节滴速,从而发生危险。在静滴氨茶碱、氯化钾、钙剂、倍他司汀、间苯三酚、阿奇霉素等副反应较多的药物、年老体弱和婴幼儿患者输液时,滴速应慢,每分钟不能超过40滴。但静滴甘露醇时,则应选择8号以上输液针头,且应把滴速调至每分钟125滴,以保证疗效。穿刺后告知患者不能擅自调节滴速、离开输液室,并着重巡视,加强病情观察,重点交班。熟悉常用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禁忌等,如遇到患者询问时,可以正确解答,增加患者信任感,如喹诺酮类药物禁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未满18岁人群,癫痫史者、精神病患者慎用,使用前应详细询问清楚,以免造成严重后果。用药前应告知患者用药过程中或用药后会出现的反应,必要时交待注意事项,例如:静滴阿奇霉素时会出现腹痛、恶心、针眼刺痛等不适,最好不要空腹滴注,减慢滴速可缓解症状;静滴左氧氟沙星针、氧氟沙星针时,可沿输液静脉走向皮肤出现条索状红斑、感觉有少许痒,如没有伴随其他不适,则不必惊慌,此乃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拨针后会慢慢消散;静滴甲硝唑针和克林霉素针会出现口苦现象,嘱患者多饮水、含服话梅可减轻不适,2至3小时后自觉症状消失;使用654-2针、阿托品针后,会面红、口干、心跳稍快等症状,即使饮水也不能缓解,大约用药后2至3小时症状会消失;肌注退热药后应多饮温开水;肌注苯海拉明针、异丙嗪针等会出现疲困、嗜睡,应避免高空作业、驾驶车辆;育龄期使用利巴韦林等易致胎儿畸形的药物时,要告知至少3个月内避免怀孕,最好半年后才孕育小孩等。预防性地把这些药物反应和用药注意事项告诉患者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减轻出现药物反应时的恐惧心理,使患者理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医疗纠纷。 3.4,带班护士应严格按照交接班制度引渡新毕业护士独立交接班。接班时应细心观察病区环境是否整洁、安全,认真清点急救物品、药品、检查设备仪器的性能,点清押金、体温计、冰袋、车床、枕头、被单的数量,认真听清交班者交待的病情、未执行完的医嘱、特殊事件等,有疑问之处弄清楚,并认真巡视病人,注意特殊病人做好床边交班。交班前本班工作做清、卫生搞清、特殊性治疗及病情变化病人的记录写清,写好交班记录。能全面、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地向接班者表达清楚病人病情、治疗、特殊处理,保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安全性、有效性。 4 业务技术教育 4.1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带班护士制定计划,设定目标,对新毕业护士实行循序渐进地由易到难的操作训练。重视正规操作训练,不能因忙、贪方便而简化程序,避免形成不良的工作习惯。科室可以通过业务学习、操作示范、经验交流等方式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掌握无痛注射技术、准确判断皮试结果等。刚开始静脉穿刺训练应选择合作的、血管较粗、易于穿刺成功的成年患者。成年患者的静脉穿刺技术熟练后,多选择不合作、血管较细、穿刺后要用夹板固定的幼儿进行静脉穿刺,刚开始时带班护士可从旁协助新毕业护士进行操作,穿刺成功后指导固定技巧。待幼儿的静脉穿刺技术也较熟练后,增加婴儿的静脉穿刺操作锻炼,尤其是头皮静脉穿刺操作锻炼及穿刺成功后的固定方法。带班护士多向新毕业护士分析在实践过程中穿刺失败的原因和应对策略、指导患者及患者家属配合操作的技巧、减轻穿刺疼痛的小窍门、穿刺部位的选择、尤其是老年患者和血管硬化患者血管的选择和穿刺技巧等,新毕业护士应不断总结经验,平时留心观察。准确选择肌肉注射部位,手法正确。根据药液的量、粘稠度和刺激性的强弱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避免在瘢痕、硬结、发炎、皮肤病、旧针眼处、淤血及血肿部位注射,长期作肌肉注射的患者,注射部位应交替更换,避免硬结的发生。药物按规定时间临时抽取,立即注射。注射前,排尽空气。进针后,必须先抽有无回血,无回血方可推注药液。掌握“二快一慢”无痛注射技巧,注射后观察药物反应,交待注意事项。着重训练婴幼儿的肌肉注射操作,不宜选用后臀注射,可选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小儿臀部肌肉不发达,定位不当易伤及血管及神经,部位是食指尖与中指尖分别置髂前上棘与髂嵴下缘处所构成的三角区内,注射前应指导家长固定好患儿,注射时近距离垂直进针,推注药液稍快,防小儿扭动折断针头。“惧针”心理者在注射前摆正体位,最好躺在床上进行,做好解释工作,注射时分散注意力,缓慢推注药物,减少疼痛,防止晕针发生。血友病、浮肿病人 肌注后应延长按压穿刺部位时间。认真配制好各种皮试药液,浓度准确、规范保存环境和使用时间,准确判断皮试结果,讲解有关导致假阳性、假阴性的因素。例如:注入药物剂量不足0.1ml,注入过深,药液外渗,使用激素或抗组织胺类药物等均可造成假阴性。皮试液配制不标准,针刺过浅,注入药量过多,患者对刺激的高度敏感,患者处于体质衰弱、空腹、疲劳、有药疹等特异的生理病理状态,皮肤消毒时对酒精过敏,注射部位衣物摩擦用手按捏,缺乏对照手段,患者的心理因素,医护人员怕担责任放宽阳性的标准、时间等原因均可造成假阳性。对于可疑的阳性或者判断意见不一致时,可用生理盐水在对侧手臂做空白对照观察实验。若确定阳性时必须有两名以上执业护士判断,并在病历上用红色签字笔注明并双签名。重视患者自觉症状的反应:如患者感到针眼发痒或有其他症状时,应定为阳性,但也要排除患者的心理因素。带班护士应禁止新毕业护士单独进行药物过敏试验操作,带班护士可在旁指导新毕业护士完成操作,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 4.2平时工作应注重能力的培训,体现在特殊事件、突发事件的紧急应对。带班护士应重视新毕业护士卫生法律法规的学习,新毕业护士熟练掌握医院制订的各种风险的应急预案措施,当遇到患者出现病情变化、药物反应、输液反应、过敏反应、晕针、低血糖反应,或工作过程中发生投诉纠纷、护理不良事件时,能够及时调整心态,从“愣住了”迅速转变到积极应变、根据情况必要时报告上级、处理后做好登记和按要求写好护理记录是需要新毕业护士在临床上刻意去锻炼,刻意去观察别人在遇到相似事件时的处理方式才能慢慢培养出来的。对于在工作中发生的任何情况,带班护士应指导新毕业护士如何处理并完成相关记录,多组织大家共同交流讨论,分析应急处理的成功和失败例子的原因,不断总结经验,增强危机意识,使新毕业护士懂得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保护好患者和自己,避免出现法律纠纷。逐渐培养新毕业护士具有考虑问题周全、遇事处变不惊、动作利落,果断冷静的素质,不仅表现在发现问题及时正确处理,更应该反映在一定的预见能力上。护理工作中的应急应变能力是建立在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仔细的观察、正确的判断、自信的处理上,如何能提高新毕业护士的的应变能力,关键是基础理论知识扎实,熟悉各种规章制度和工作规程,具有熟练掌握抢救仪器设备操作、抢救药品使用和注意事项的能力,具有丰富的经验。 5 管理教育 带班护士完成一级护理质量管理,做好专责护理和个案管理,把握关键环节的工作重点,使质控常规化职责化,并参与二级护理质量管理,监控核心制度的执行,落实质量持续改进。培训新毕业护士积极参与科室护理质量管理活动,认真执行护理核心制度、遵守护理技术规范和工作指引,确保患者安全。新毕业护士了解护理质控的内容,参与落实科室环境安全和卫生监督管理,做好消毒隔隔离和指导和监督卫生员搞好卫生,遇到输液患者较多,场面混乱时应对患者做好指引,懂得疏导分流处理好患者,熟悉科室物资请领、设施设备保管保养,协调科室工作。 6 总结 护士长应重视新毕业护士的培训,平时多关注新毕业护士,及时帮助她们解决学习、工作、生活方面的问题。定期检查教学计划落实情况,并组织考核。带班护士能对新毕业护士进行全程管理,系统地、有步骤地进行带班教育,及时总结经验,促进提高。共同鼓励新毕业护士不断加强学习,认清发展趋势,加强自身素质修养,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白衣天使。 护士毕业论文:探讨手术室新毕业护士带教中的几个问题 [摘要]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及医疗观念的改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对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手术室的新护士是手术室的未来,必须有一个好的开端。因此,对新护士的带教必须重视,考核必须严格,结业标准不能降低,才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合格的护理队伍的主力军。笔者探讨了手术室新护士带教中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新毕业护士;手术室;带教;护理质量 医院每年都要招收从护理专业新毕业的护士(以下简称新护士),这是医院的未来,也是护士今后良好发展的开端。正如2010年Skees研究发现的那样,寻求继续教育也是护 理人员自身的愿望,是为患者提供最佳护理服务作好准备意愿的反映。做好新护士的培训是医院和新护士共同的愿望。 以下谈谈带教手术室新护士中的几个问题。 1新毕业护士的特点 1.1环境陌生 新护士来到医院手术室,是一个陌生的环境,产生好奇心的不少,什么都想知道,又怕脏怕累,特别是手术室带血的纱布、器械、布巾、手术垃圾等,多不敢用手去摸,见到手术中切除的组织器官害怕而不敢看。对手术室的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工作性质的认识还停留在护生阶段,了解很肤浅:有的因故未能到手术室实习,对手术室工作全然不知。 1.2文化水平、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在新护士中,有中专毕业生,也有大专毕业生,因文化水平、学历层次不同,在业务技能、思维方法与文化素质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美国也是这样,新护士进入护理岗位时的各自教育背景是不同的。这些差异表现在对问题的看法和认识、工作态度、接收能力都各不相同:有的满足于现状,不求上进,不主动学习:有的认为自己能胜任,甚至感觉有点大材小用:也有的认为自已不行,工作中缺乏信心,不安心工作。 1.3不能虚心听取带教老师的知道 新护士年龄大多数为18~21岁,而且多数为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宠儿。在这种环境中长大,考虑问题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形成唯我独尊性格,缺乏自律性,不能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说轻了不当回事,说重了就接受不了。 1.4风险意识差 目前新护士多为90后,从小生活在社会安定、经济逐渐好转的环境中长大,没有吃过苦,受过累,更没有受过委屈、遭受险境的经历,多为第一次走向社会。因此,表现在什么都不在乎,没有压力,缺乏责任心。很多事都只停留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缺乏经验,工作凭借在校学的知识想当然去做,护理安全意识较差。 2带教方法 带教方法采用一带一的导师制。就是新护士与其导师上同一个班,一直作为导师的副手参加工作。具体带教的方法是:(1)带教导师第一次与新护士见面,先简介自已的经历,也就是自已刚到医院上班的心态、表现、体会,这样与新护士的心就贴近了。用自身的例子去纠正新护士的错误想法,实践证明其做法收效很好,让新护士把埋在心底的错误想法都告诉导师。(2)带新护士到手术室各处,边看边解释各房间的用途,重点说明手术室是一个风险高、责任重、时间紧的场所,所以每做一件事都要按规章制度来办,这也可以说手术室的工作是不能随意更改的,只能照规章做,不能自行一套。告诉新护士从现在起就要尽快熟悉、掌握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3)对每项操作采取逐项做到:先看着导师做(多次)导师手把手教着做(多次)导师看着新护士做直到不需导师指导即可圆满完成任务。内容包括外科洗手、穿脱隔离衣、戴无菌手套、无菌台的铺置、器械台的摆放、手术刀片的装卸、缝针的夹持及传递器械等。(4)由导师带教,先使新护士了解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的职责,熟悉各种班次的工作职责,并要求新护士对所配合的每台手术进行记录,导师通过查阅并提出修改意见,也可随时了解新护士对手术配合的掌握情况,有利于导师及时指导纠正,这样就把“教”与“学”紧密结合起来了。(5)新护士参加每周由科室举办的理论讲座,内容包括:护士遇到危急患者的处置、特殊手术体位的摆置、特殊仪器的使用等。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再进行模拟训练,增强、巩固理论知识。(6)导师要定时指导督促新护士写学习心得,导师通过批改新护士的“学习心得”,了解新护士遇到不懂和难以解决的问题,以便有的放矢地及时与新护士沟通,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 3业务水平考核 对新护士的业务水平考核,按时间分为:(1)第1个月,由手术室护士长主持,组织全科导师对新护士、新护士对导师相互评价,这样可达到相互了解,有利于相互保持优点,改正缺点。(2)每个季度末,考核由导师安排,主要按教学内容考核新护士,考核范围:基础操作、专科手术实践技能操作等,如静脉穿刺、穿脱隔离衣、无菌技术操作、巡回护士及器械护士配合工作等:不定时对新护士测评已教过的专科护理操作。(3)带教结业考核,由护理部、手术室护士长、带教导 组成。由被考核的新护士抽签,抽到哪一组项目就考核哪一组项目,要求新护士边讲解边操作,考核成员随时可以提问 达到操作熟练、讲解清楚,能回答为什么者为满分(100分)。及格(60分)的底线为操作项目能完成,但不熟练,讲解不全面,为什么能答出大致内容。将考核结果报组织人事科,作为转为正式护士的资料。考核不及格者需延长带教时间,然后再由带教导师提出申请,进行第二次考核。经三次考核均不及格者,报组织人事科降为助理护士(护理员)安排工作。 4体会 对新护士实行导师制的优越性有以下几个方面_31:(1)导师的责任明确。导师自接收新护士的那一天起,就明确自已的任务和目标,因为自已负责,积极性自然就高了。新护士也是这样,因为导师是固定的,只有依靠导师才能顺利转为正式护士,很自觉地就会尊重导师和听从导师的指教,两者易搞好关系。(2)有利于提高业务能力。在以往的新护士教学培训中,护士按工作排班,1名新护士先后要跟多名老师。因此带教导师责任性差,一般以自身岗位工作是第一位的,带教只是附带任务,一般都是完成自己岗位工作后,再去指导新护士,对培训计划也不过问,自然要影响培训效果:当新护士做洗手护士,配合手术医师做手术,由于心中无数,又缺乏导师在身旁指导,心中害怕,现得手忙脚乱,心里慌张,难免发生差错,影响手术的时间和质量。黄宝珍等报道实行导师制后,导师有明确的岗位责任,并有考核标准,明确了导师的责任,并能按计划对新护士进行有计划督导,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对导师本身来说,因为需要向新护士指导,和解答新护士提出的问题,就要去找资料阅读,写读书笔记,无形中提高了导师的业务水平。(3)有利于提高新护士手术配合技能。以洗手护士为例,第一步:开始导师洗手,新护士不洗手,专门看导师是怎么做的,看了几次以后:第二步:导师和新护士都洗手,新护士在手术台旁,导师在其身旁手把手的指导,到手术复杂处可以替代新护士上阵:第三步:新护士洗手,导师不洗手,这时导师只在身后做指导,随着需指导的次数越来越少,最后新护士就独立做洗手护士的工作了。(4)加快了新护士角色的转变。手术室对新护士实行“导师制”后,保证了导师全程带教、督导,使新护士样样都跟导师学,使带教工作按序就班进行,显得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使导师能动态掌握新护士在考核期间的全过程,即使她们有一种依靠、归属感,使她们尽快掌握新知识、新业务,加快了步入合格护士的行列中去。还使她们感到身后有一只大手,随时都可以为她们解决不懂的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她们面对问题时不感到慌乱,因为有导师做后盾,遇到问题仍能往前冲,加快了新护士的成长速度。经过1年的培训新护士都完成由护生到护士的角色转换,成为能适应手术室护士角色,成为一名能做好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正式护士。 护士毕业论文:浅谈中专毕业护士如何带教本科生护士 摘要: 新护士让教员带教是临床实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提高已学知识的有效途径。众所周知,1998年以前毕业的护士大都是中专毕业,中专毕业的护士如何带教本科生新护士成了我们急需探讨的话题。 关键词: 护理;临床;带教护士;新护士 1 要求新护士尽快适应医院环境,完成角色转变 现在新护士多为87年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居多、自幼生活条件优越、 娇生惯养。进入医院工作后,应让其尽快适应医院环境,完成角色转变,观念转变,把病人当上帝,成为为人民服务的白衣天使。这种角色的转变会使新护士产生失落感。对新护士要进行思想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责任感和道德感。 2 中专生与本科生取长补短、互相提高 带教护士理论知识没有本科生扎实,但临床经验丰富、实践操作能力强。新护士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能力较差,在校缺乏扎实有效的训练。通过调查,有的新护士常规操作仅训练过一次,连最常用的静脉穿刺、肌内注射技术也只训练了二、三次,以致定位不准。带教护士在理论上要多向本科生请教,弥补理论知识的不足。本科生在临床上要虚心向带教护士学习,形成互补,互相提高。 3 带教护士以身作则、并注重培养新护士的敬业精神 护理工作千头万绪不能有丝毫马虎,带教护士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正规的操作技术,扎实的理论基础。在带教中要以身作则,工作中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有条有理。在抢救急症病人时,要表现得沉着、机智、操作准确无误。这样,新护士才会信服,学习态度和效果才会最佳,品行、情操也会受到陶冶。 4 带教护士要有耐心、爱心、包容心和强烈的责任感 带教护士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对工作要有责任心,热爱护理及护理教学工作。在工作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自己的言行会潜移默化的影响新护士。对新护士要有耐心、爱心、包容心和强烈的责任感,要不厌其烦的纠正其在操作过程中忽视的细节。下班后要及时总结,让其把自己当天上班所遇到的困难及护理细节写出来,教员要及时找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完善和保障带教目标的实现。 5 开展谈心教育、提高新护士心理素质 针对新护士心理准备不足,承受能力差、眼高手低、又想获得病人尊重的实际,开展谈心活动,提高心理素质。首先正确看待护士在病人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中护理工作的意义,从中体会乐趣。要想获得更多的尊重,关键要靠自己眼明、心灵、腿勤、手快,并不断积累和总结工作经验从委屈中进步。其次要善于掩饰自己,无论心情多差,都要表现得态度和蔼,语气温和。如果注意这些方面,就会逐步得到病人的认可和尊重。 6 带教护士要敢于承担责任,解除新护士后患之忧 新护士在初学阶段做事常会畏手畏脚,害怕在病人身上操作失败,病人对她们也会有排斥心理。此时,带教护士应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同时也教育新护士学会尊重患者,并为新护士创造有利条件主动与患者沟通,以取得病人的信任。在操作前反复多次熟悉操作的每一个细节。只有这样才可能减少事故发生。在事故面前,老教员要敢于主动承担责任,解除其后患之忧。这样新护士才能敢于面对各种挑战,快速进入护士角色。 7 通过岗前教育,使新护士明确临床教与学之间的关系,规范自己的行为,明确临床教学的目的 教会新护士进入临床后如何处理好医、护、患三者之间的关系。 8 培养新护士独立工作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理论和实践培养如何稳、准、快进行专科护理和急救技术的培训,提高抢救病人的能力。使其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临床知识,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水平、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1 动手能力的培养 ①明确操作程序。将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分解成简单的流程图,便于记忆和操作。②多看、多做。对于少见的操作,带教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先将相关的原理、适应证、护理观察等内容逐项讲解,操作完毕进行讲评,指出问题所在,这样既巩固新护士理论知识,又增强操作步骤的记忆,然后再组织新护士强化训练。 8.2 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①讨论式护理查房,发挥新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带教护士指定一例典型病例,由新护士到病房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收集资料,然后以护理程序为引线,由新护士自由发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找出患者现存、潜在的健康问题,并对彼此间的共性和个性问题进行分析,培养新护士运用护理程序解决患者个体问题的能力。②提问式床边查房,新护士面对患者,带教护士提问有关护理问题让其通过直接观察患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带教护士再作讲评。这样生动、直观、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带教,能激发新护士思维,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能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临床带教中,带教护士应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注重培养新护士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做到以新护士为中心,不断探讨带教新理念,努力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实践证明,只要带教老师用一颗爱心为新护士的健康成长着想,就能保证带教任务顺利的完成,也能使新护士体会到教员的关心。带教护士在教育新护士“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做事,学会生活”的过程中,应当把繁重的工作当成是生活给予教育者最崇高的任务,用爱心与耐心去教育关怀,用信心与决心去鼓励劝勉,让新护士在护理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懂得去学习创造、感恩、包容。一个有着明确奋斗目标和严格规范操作的带教护士,一定会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扬帆起航的最坚实的后盾,最初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 新毕业护士阶梯式培训模式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新毕业护士的培训模式和方法。方法:采取二阶段式培训模式,建立完整的系统培训架构:包括培训对象的界定、培训目的、阶段培训计划、培训考核体系、培训评价体系的建立等。结果:经过二阶梯模式培训,新毕业护士业务技能显著提高, 病人满意度明显提升,能胜任临床护理工作。带动全院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结论:新护士培训系统化、科学化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毕业;护士;阶梯式培训 我院在2006年1月由原桂林市第四人民医院(三级综合医院)与桂林市妇幼保健院(二级专科医院)组建, 原两所医院护理单元不一,服务对象各异,对新毕业护士的培训模式不同,为探索新毕业护士培训体系及效果, 特制定二阶段式培训模式, 经过3年时间,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2006-2008年,我院共分配新护士88人,年龄17~22岁,学历结构:本科生 4人占4.5%,大专生28人占31.8%,中专生56人占63.7%。其中2006年:大专生5人,中专生9人;2007年:本科生2人,大专生11人,中专生25人;2008年:本科生2人,大专生12人,中专生22人。 2 新毕业护士三至五年培训模式(阶梯式培训) 2.1 建立完整的系统培训架构:包括对象的界定、培训目标、培训时间、阶段设置、培训方法、培训考核体系、培训评价体系的建立等。 2.2 培训对象:新毕业来院从事护理工作的护理本科、专科、中专生,从毕业第一年见习期到护士(师)阶段的培训。 2.3 培训目标:达到卫生部《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规定的护理师基本条件。 2.4 培训时间、阶段设置:培训时间为3~5年,分二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中、大专毕业后第1、2年,本科毕业后第1年;第二阶段为中专毕业后第3~5年、大专毕业后第3~4年,本科毕业后第2年。 2.5 培训方法 2.5.1 成立新护士培训管理小组:由一名护理部副主任为组长和各病区护士长组成管理小组,建立护理部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的层次管理体系。 2.5.2 建立《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以国家卫生部《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为架构,结合培训大纲具体要求设置:①培训大纲、培训计划;②科室轮转计划;③培训考核实施记录;④基础护理记录等。 2.5.3 第一阶段的培训:①岗前培训一周,考核合格后转科室培训。②科室护士长制定入科培训计划,重点巩固专业思想、规范护理服务行为、明确临床护理工作程序和工作职责,抓好“三基三严”训练。指定带教老师负责进行培训考核,每月进行理论和操作考试1次、绩效考核1次,成绩记录在培训手册。③每3个月轮转科一次培训。④每月在示教室完成2项操作训练。护理部每季度进行理论和操作考试1次,每年度进行绩效考核1次,成绩记录在培训手册。⑤完成工作量化标准。⑥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考试。 2.5.4 第二阶段的培训:对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考试合格人员,经注册后,考核达到临床护士的工作要求,可独立承担临床护士工作,进入第二阶段培训。科室护士长制定入科培训计划,重点掌握专科护理知识、危理论考试成绩(重病人护理及常用仪器的使用和保养等,抓好“三基三严”训练,提高学历教育。①科室每月进行理论和操作培训考试1次、绩效考核1次,成绩记录在培训手册。②每月在示教室完成操作示教1次,护理部每季度进行理论和操作考试1次,每年度进行绩效考核1次,成绩记录在培训手册。③完成工作量化标准。 2.6 培训考核体系:①成立考核小组:成员有主管培训的护理部副主任、科护士长及操作培训老师;②理论考核:建立试题库,理论考试为笔试;③操作技能考核:包括基础护理技术和专科护理技术;(4)理论和操作考核内容年初下发到各科室。 3 效果 理论考试成绩(表1),操作考试成绩(表2)如下。 经过3年有计划的阶梯式模式培训,2006年毕业生第一年通过护士执业考试取得护士执业证8人,通过率57.1%,第二年通过5人,通过率80%,一人连续2年未通过予解聘;2007年毕业生第一年通过护士执业考试取得护士执业证29人,通过率76.3%,第二年通过9人,通过率100%;2008年毕业生第一年通过护士执业考试取得护士执业证31人,通过率86.1%。执业考试通过率逐年提高。所有本科生均取得护师资格。“三基”理论和操作考试合格率逐年提高;护士学历有较大提高,87名(解聘1名)新护士中参加学历教育新取得本科2名,大专7名,大专以上学历占47.1%(41/87),本科在读24名,大专在读43名;医院3年来未发生护理差错和事故,住院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为96.8%。 4 讨论 护理学是一门应用性、 操作性及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一名新护士必须经过有目的、有目标、有措施、有针对性的系统培训,才能在临床实践工作中不断掌握更多、更新、更深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护士自身实际工作能力,真正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保证护理质量。 4.1 传统培训模式中存在的弊病:新护士的传统培训方法以经验教学为主,带教老师不固定、带教内容比较随机、散乱缺乏系统性,一般没有制定详细、系统的新护士培训计划,培养周期延长;缺乏完善、系统的理论和操作培训考核内容,每次理论考试无具体科目规定,一般为综合性出题,需复习的书籍多,无针对性;缺乏完整的培训考核评价体系;因此不利于新护士的长远发展,有必要改进和研究。 4.2 新护士阶梯式培训的特点:新护士的培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也是随着医学科学发展而不断改进的教育工程。新护士只有通过有目的、有目标、有针对性的系统培训,才能胜任护理工作岗位。实行新护士二阶段式培训,将新护士培训变成了集体行为,通过培训管理小组和师资队伍共同参与管理,按计划、规范、系统地完成培训任务,在缩短培养周期的同时提高培训质量。培训考核内容由基本到复杂,由基础到专科,分解细化实施,循序渐进的设置,为护士临床工作的初期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一阶段培训考核达标后才能进入第二阶段的培训 4.3 新护士阶梯式培训提高了年轻护士学习的自觉性:护士们充分认识到了仅仅有课本知识还不能适应新世纪的要求,必须进行知识的更新及自我完善,否则会被时代淘汰。报考大专、大本自修的人数增加了,营造了一种学习的氛围。同时提高了技术操作的能力,逐渐实现了由护生到护士(师)的角色转变,“三基”理论和技术操作考试合格率逐年提高,在医院管理年检查中“三基三严”考核合格率100%。 4.4 新护士阶梯式培训促进了临床服务质量的提高:护士将文明规范言行和沟通技巧运用到实际工作各个环节,增强了病人对护士的信任,融洽了护患关系。在护理工作满意度测评中,满意度达96.8%,护理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3年来医院未出现严重护理差错和事故。 自2006年加强了对新毕业护士的管理,重点改进了规范化培训与考核方法,实行二阶段式的培训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只有规范化、标准化的人才培养才能使医院稳定、快速发展。新的培训体系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单位:541001 广西桂林市妇女儿童医院 护士毕业论文:新毕业护士压力来源分析与岗前培训 摘要:目的:通过对县级医院新毕业护士压力源的了解,制定培训方法与内容。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表对宁夏隆德县人民医院2011年招聘40名新毕业护士的压力源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县级医院新护士前6位的压力源依次为护理工作繁重且责任重大、个人前途发展方面、角色转变的压力、临床知识及沟通交流能力欠缺、人际关系方面压力、来自社会与病人的压力。主要通过制定培训目标、增强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沟通技巧树立良好形象、重视健康教育培训、因人施教提高学习质量等方面进行岗前培训。结论:有助于县级医院管理者从各个角度减轻新护士工作承受的多种压力源,建立规范合理的岗前培训内容,使新护士更快进入临床护理人员角色,尽早适应临床护理工作。 关键词:新毕业护士;压力;角色;岗前培训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对护理工作者的需求越来越大,使大批新毕业护士进入医院担任起临床护理工作。新毕业护士是指毕业1年以内的护士,新护士从学生走向工作岗位,面临环境的改变和角色的转变。由于受临床经验的限制,加上工作环境的变化,对角色期望值过高等因素的影响,使部分新护士表现出由最初的自负感过渡到失落感,逐渐出现理论与现实脱节,主动性及学习态度欠佳等问题。如何帮助新护士摆脱这些问题的困扰,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培训计划,使其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和顺利进入角色,是临床护理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对我院2011年新招聘护士角色适应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招聘新毕业护士43人,其中本科2名,大专20名,中专21名,平均年龄22.6岁。其中3名护士在工作一年内离职,离职率7%,给医院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2方法 采取问卷及个别访谈的方法对新护士进入临床工作时面临的压力进行调查,问卷由一般资料和工作压力源量表修订后组成。修订后问卷包含6个方面因素,即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方面,个人适应角色方面,人际关系方面,病人方面,专业技能方面,地位与职业发展方面,共15条内容。发放40份,全部填写后当场收回,有效回收率100%。 3结果 duchscher于2009年提出了转变冲击理论,认为新护士进入临床工作时,会面临责任、角色、知识、人际关系4个方面的重大变化。余菁等对工作1个月护士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主要以人际关系敏感和焦虑为主要表现,与护士工作环境、社会角色发生变化、专业知识缺乏和适应能力差有很大关系。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院新毕业护士的压力主要来自于:护理工作繁重且责任重大、个人前途发展方面、角色适应能力差、临床知识及沟通交流能力欠缺、病人不合作等方面。排名前6位的压力见表1。 表1调查40名新毕业护士排名前6种压力来源压力来源 选择人数 百分比工作量太大及职业责任感带来的压力 38 95%个人发展方面压力 36 90%角色转变的压力 31 78%知识的缺乏 28 70%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 16 40%来自社会与病人的压力 8 23%4讨论 4.1新毕业护士面临的压力原因分析 4.1.1工作量太大及职业责任感带来的压力:因病房的护士配比未达到卫生部规定0.4:1的要求,导致护士工作量过大,加之护理工作与人的生命质量密切相关,在护理服务过程中决策时,面临着复杂的、决策方式不断变化的背景环境,对新护士来说,要做好护理工作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新护士毕业后面临一个全新的环境、重大的责任压力,使新护士在校园形成的价值观与临床工作的价值观产生了冲突,从而降低了临床工作的积极性。 4.1.2个人发展方面压力:新毕业护士未取得上岗证以及受医院编制限制等因素,工作中缺少稳定感,要面临资格考试、国家正式招聘等各类考试的压力,大部分新毕业护士对个人前途感到渺茫。 4.1.3角色转变的压力:角色压力是工作压力的重要压力源,从离开学校到进入临床的第一年中经历了一个由“理想”到“现实”差距日益增大的心理过渡期。在实习期间有临床带教老师指导,做错事可以有改正的机会,不会造成太坏的后果,因而依赖心理比较强。在步入工作岗位初期,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感到陌生,业务不熟悉,担心出差错事故,教科书与临床实际差异诸多顾虑使其不能很好地由护生角色进入护士角色。 4.1.4知识的缺乏: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临床护理的发展对护理人员的知识、能力、素养等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但要求护士具有精湛的技术操作能力和优良的服务态度,而且要求护士具有更新、更广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社会、人文、心理学等知识。新护士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工作热情高,有一定的护理学理论知识,但是她们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差,技术操作不够规范熟练,缺乏灵活应对临床工作中实际困难的能力。 4.1.5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一旦走上工作岗位意味着学生时代的结束,人际关系网变得复杂,使她们面对的不只是昔日的同窗和师长们,还要面对医院里所有工作人员及形式各异的病人,总觉得自己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皆空,什么都不会做,什么都做不好。加上合同护士较多,造成护理队伍不稳定,个别护士缺乏团队精神,合作性较差以及医生对护理工作过分挑剔等等因素,使护士感觉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动摇了对护理事业的信念。 4.1.6来自社会与病人的压力:由于社会上一些人对护士职业存在不同程度的偏见,没有正确看待护理工作和护士的劳动付出,否定了护理工作的技术含量。部分病人对疾病知识缺乏,对医疗技术服务期望过高,认为护士应对病人百依百顺,呼唤帮助不及时、说话语气不注意等都会导致病人的不满意,新毕业护士由于年轻没经验,病人和家属容易产生对她们的不信任,导致不合作,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4.2对新护士角色转变的培训 4.2.1制定培训目标和内容 新毕业护士规范化培训是为完善毕业后护理学教育,对临床新护士所进行的专业培训。培训要求及目标包括①熟悉医院工作环境,了解医院规章制度、医院文化;②护士仪容仪表规范和沟通技巧;③准确掌握医院感染知识;④掌握护士的基本要求与素质,熟悉工作流程、各班职责;⑤掌握各种护理文书的书写、护理基本操作、健康宣教,能独立胜任护理工作。⑥熟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与急救程序等;⑦根据“三基”训练的要求,逐项考核过关。 4.2.2增强护理工作中的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帮助新护士尽快熟悉环境,调整其心理状态,加强法律法规知识学习,重视强化自我防护意识和责任意识,使其在短时间内能够独立完成护理工作,担当起护士这一神圣职责。 4.2.3加强新上岗护士沟通技巧、保持良好的护士形象:护士除了有良好的仪表,还要有一个美好的心灵和得体的言谈举止,无论在什么环境和场所都应干净整洁、精神饱满、富有朝气、举止文雅、步履轻盈、动作娴熟、言语精炼,给病人以安全感、信赖感,以保证护理服务圆满完成。进入临床科室后,带教老师带领新护士做好在为患者进行护理的各个环节的有效沟通及规范的服务方式,赢得患者的信赖,使其主动配合治疗。 4.2.4重视健康教育的培训:随着优质护理的深入开展;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科室带教老师根据本科室的病种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具和讲课方式,组织学习健康教育的概念、方法和目的意义等,强化健康教育意识。结合临床护理中的事例,从不同的角度诠释有效的护患沟通及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4.2.5因人施教,不断提高新护士的学习质量:带教老师要根据新护士的学历、心理、个性和接受能力,对带教计划做适当调整,因人施教。对专科生及接受能力强的,要着重培养其临床综合能力,评判思维能力,对中专生及接受能力差的,要着重培养其工作主动性、动手能力及知识应用能力。 5体会 通过调查了解大多数刚毕业护士希望把护理作为终生职业,入职1年内对护理专业充满信心。由于全球护士短缺和经济危机,医院必须寻求更多创造性的方式来保留护士,协助新护士完成角色转变就是策略之一。通过对新护士压力来源的了解,建立一套规范化的岗前培训内容,做到有的放矢,有利于新护士更快进入临床护理人员角色,尽早适应临床护理工作,以提高护理质量。 护士毕业论文:浅谈新毕业护士岗前培训的实践与体会 【摘要】目的 加强对新毕业护士临床带教工作的落实,提高新护士的整体素质,为临床培养实用型的护理人才,确保护理安全。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0月招聘49名毕业一年内的新护士进行1个月规范化培训,首先制订培训计划和确定培训内容:包括规章制度、医院文化、职业道德、护士礼仪、沟通技巧、护理基本操作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与急救程序等;挑选合格带教老师,由护理部及科护士长监督带教的落实情况,并不定时检查新护士对业务技术的掌握情况。结果 新护士从学生到临床护理人员的角色转变快,工作责任心、主动服务意识、法律意识、急救意识明显增强,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并适应临床护理工作。 结论 对新毕业护士有计划的、合理的、有效地进行岗前培训,有利于新护士的角色转变,护理技术操作更规范,更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确保护理安全。 【关键词】新毕业护士 岗前培训 工作能力 我院于2006年创建为惠州市唯一的一所二级甲等妇幼保健,我院的发展走上新的平台,随着技术力量的不断扩大以及技术水平提高,业务量也迅速的增加。全院始终坚持“母亲安全,儿童优先”的服务宗旨,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服务理念;为了能给服务对象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服务,必须有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护理队伍。2007年1月-2010年10月我院公开向学校、社会招聘,共招聘了97名护士,其中新毕业生49人,如何综合培养、提高新毕业护士运用所学知识和基本理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如何将新毕业护士培养成为实用型人才,使其能尽快在临床各科独立地进行护理工作,有效的岗前培训及临床护理带教是关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思想意识和精神上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对护理人才的培养、岗前培训、护理带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让患者得到安全,有效,满意的优质服务。使患者感受到护士良好的服务和职业素养。培养出具有专业知识和综合解决问题的护理人才,这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我院2007年开始对新上岗护士的岗前培训及临床带教方法进行改革和实践,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对象 2007-2010年新招聘的新毕业的护士49人,其中本科8名,大专26名,中专15名;女43名;男性6名;年龄在(18-23岁),平均年龄为20岁。 2 方法 2.1 挑选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带教老师 作为临床带教老师,自身素质对周围的影响,特别是对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护士,这种影响甚至可能成为她们终身的行为楷模。为此,挑选合格的带教老师是加强护理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我们在挑选带教老师时,除了对业务素质进行考核,还严格考核政治素质,同时,较强语言表达能力和良好沟通技巧也作为临床带教老师选拔必备条件。 2.2制定培训目标和内容 培训要求及目标 (1)熟悉医院工作环境,了解医院规章制度、医院文化;(2)准确掌握消毒隔离制度及所有消毒液的浓度、配制方法、使用时的注意事项;(3)掌握护士的基本要求与素质,熟悉医院的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各班职责;(4)掌握各种护理文书的书写、护理基本操作、健康宣教,能独立胜任护理工作。(5)熟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与急救程序等;(6)根据“三基”训练的要求,逐项考核过关。掌握各种护理文书的书写。 3 实施培训计划 改进了我院传统的一周的岗前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只是枯燥乏味的规章制度、医院感染、护理文件书写、护理常规,护理操作示范等的课堂讲解。2007年以来,我院在传统的培训方法上,延长岗前培训时间为1个月,内容增加了护理临床实际操作试教,医院丰富文化生活的介绍、职业道德及本院服务宗旨和服务理念的教育;消防安全演练;护士仪容仪表规范和沟通技巧;健康宣教以及急救、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等方面的内容。现将具体实施介绍如下: 3.1 院领导高度重视,直接参与培训,培训的第一节课由院长主讲,采用看、讲、互动的形式引导新上岗护士做好自己的职业定位,坚定信心,树立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强调我院始终坚持“母亲安全,儿童优先”的服务宗旨,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服务理念;始终以服务对象的安全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作为医院医疗活动目标。 3.2 加强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增强护理工作中的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日益增强,医疗纠纷时有发生,护理工作往往首当其冲地受到瞩目,因此,对新上岗护士加强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增强护理工作中的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结合临床实践开展护理纠纷中法律问题的学习和探讨,明确护士在护理行为中的责任和义务、病人的权力等。并结合典型病例,分析护理差错高危因素,对可能发生的主观风险,制定预防措施。同时,认真详细讲解“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反复练习,力求尽快掌握护理文书的规范书写基本要求,避免由于护理文书书写不当而引发医疗纠纷。 3.3 加强基本技能和急救技能的培训 在培训室进行基本技能操作和急救知识的理论培训的基础上,首先让新上岗护士通过学习熟悉医院“护理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模拟训练加深印象,帮助理解,观看护理操作流程的光碟,并下发人手一份常用护理技术操作流程规范。护理工作绝大多数是通过操作来完成的,并且通常是作为评价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指标。我们在带教过程中,操作技能训练由师生共同完成,选拔出来的带教老师和新护士在其中承担不同角色(患者及操作者),演示规范了日常护理行为,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改变了以往通过病人实际操作示教的模式,这样能有效避免不必要护患纠纷的发。 3.4 加强新上岗护士沟通技巧、审美能力培养,保持良好的护士形象 新上岗护士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感到陌生,并且有恐惧感;我院首先在护理人员的仪容仪表,日常行为规范,语言礼貌方面进行培训;进入临床科室后,带教老师带领新护士通过与患者沟通,了解不同的患者的心理需求,做好在为患者进行护理的各个环节的有效沟通,及规范的服务方式,赢得患者的信赖,使其主动配合治疗。同时,良好的护士形象给人以愉悦的感受,能有效地调整病人的负面情绪,有益于改善护患关系。护士除了有良好的仪表,还要有一个美好的心灵和得体的言谈举止,从而增加被病人接受的机会。无论在什么环境和场所都应干净整洁、精神饱满、富有朝气、举止文雅、步履轻盈、动作娴熟、言语精炼,给病人以安全感、信赖感以保证护理服务圆满完成。在护理实践中不断提高新护士的素质,并使这种气质修养成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 3.5 重视健康教育的培训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优质护理护理的深入开展;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科室带教老师根据本科室的病种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具和讲课方式,组织学习健康教育的概念、方法和目的意义等,强化健康教育意识。结合临床护理中的事例,从不同的角度诠释有效的护患沟通及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3.6 因人施教,不断提高新护士的学习质量 带教老师要根据新护士的学历、心理、个性和接受能力,对带教计划做适当调整,因人施教。对专科生及接受能力强的,要着重培养其临床综合能力,评判思维能力,对中专生及接受能力差的,要着重培养其工作主动性、动手能力及知识应用能力。在护理技能操作中要做到“放手不放眼,放做不放教”,从严把关使新护士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以提高其学习质量。 4 体会 通过认真落实以上带教措施,帮助新护士尽快熟悉环境,调整其心理状态,重视沟通技巧及审美能力的培养,强化健康教育意识,强化自我防护意识和责任意识。使新上岗护士通过培训后分配到临床科室,短时间内就能够独立完成护理工作,担当起护士这一神圣职责,受到临床科室好评。 5 小结 新毕业护士规范化培训是为完善毕业后护理学教育,对临床新护士所进行的专业培训 。长期以来,新护士的培训一直延续经验式、直接面授的方式进行带教,其结果造成新护士的护理技能,工作方式、服务质量因带教老师的能力的不同而出现偏差。个人的理解能力,动手能力,思想态度,服务意识也决定了新护士的成长过程的偏差;新护士毕业后面临一个全新的环境,责任的改变,相关制度的学习、掌握均对新护士造成不同程度的压力。建立一套新护士规范化培训计划,是护理管理的任务之一。3年来,我院对新毕业护士进行有计划的、合理的、有效的岗前管理培训,有利于新护士更快进入临床护理人员角色,护理技术操作更规范,更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护士毕业论文:浅谈新毕业护士岗前培训的实践与体会 【摘要】目的 加强对新毕业护士临床带教工作的落实,提高新护士的整体素质,为临床培养实用型的护理人才,确保护理安全。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0月招聘49名毕业一年内的新护士进行1个月规范化培训,首先制订培训计划和确定培训内容:包括规章制度、医院文化、职业道德、护士礼仪、沟通技巧、护理基本操作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与急救程序等;挑选合格带教老师,由护理部及科护士长监督带教的落实情况,并不定时检查新护士对业务技术的掌握情况。结果 新护士从学生到临床护理人员的角色转变快,工作责任心、主动服务意识、法律意识、急救意识明显增强,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并适应临床护理工作。 结论 对新毕业护士有计划的、合理的、有效地进行岗前培训,有利于新护士的角色转变,护理技术操作更规范,更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确保护理安全。 【关键词】新毕业护士 岗前培训 工作能力 我院于2006年创建为惠州市唯一的一所二级甲等妇幼保健,我院的发展走上新的平台,随着技术力量的不断扩大以及技术水平提高,业务量也迅速的增加。全院始终坚持“母亲安全,儿童优先”的服务宗旨,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服务理念;为了能给服务对象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服务,必须有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护理队伍。2007年1月-2010年10月我院公开向学校、社会招聘,共招聘了97名护士,其中新毕业生49人,如何综合培养、提高新毕业护士运用所学知识和基本理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如何将新毕业护士培养成为实用型人才,使其能尽快在临床各科独立地进行护理工作,有效的岗前培训及临床护理带教是关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思想意识和精神上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对护理人才的培养、岗前培训、护理带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让患者得到安全,有效,满意的优质服务。使患者感受到护士良好的服务和职业素养。培养出具有专业知识和综合解决问题的护理人才,这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我院2007年开始对新上岗护士的岗前培训及临床带教方法进行改革和实践,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对象 2007-2010年新招聘的新毕业的护士49人,其中本科8名,大专26名,中专15名;女43名;男性6名;年龄在(18-23岁),平均年龄为20岁。 2 方法 2.1 挑选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带教老师 作为临床带教老师,自身素质对周围的影响,特别是对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护士,这种影响甚至可能成为她们终身的行为楷模。为此,挑选合格的带教老师是加强护理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我们在挑选带教老师时,除了对业务素质进行考核,还严格考核政治素质,同时,较强语言表达能力和良好沟通技巧也作为临床带教老师选拔必备条件。 2.2制定培训目标和内容 培训要求及目标 (1)熟悉医院工作环境,了解医院规章制度、医院文化;(2)准确掌握消毒隔离制度及所有消毒液的浓度、配制方法、使用时的注意事项;(3)掌握护士的基本要求与素质,熟悉医院的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各班职责;(4)掌握各种护理文书的书写、护理基本操作、健康宣教,能独立胜任护理工作。(5)熟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与急救程序等;(6)根据“三基”训练的要求,逐项考核过关。掌握各种护理文书的书写。 3 实施培训计划 改进了我院传统的一周的岗前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只是枯燥乏味的规章制度、医院感染、护理文件书写、护理常规,护理操作示范等的课堂讲解。2007年以来,我院在传统的培训方法上,延长岗前培训时间为1个月,内容增加了护理临床实际操作试教,医院丰富文化生活的介绍、职业道德及本院服务宗旨和服务理念的教育;消防安全演练;护士仪容仪表规范和沟通技巧;健康宣教以及急救、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等方面的内容。现将具体实施介绍如下: 3.1 院领导高度重视,直接参与培训,培训的第一节课由院长主讲,采用看、讲、互动的形式引导新上岗护士做好自己的职业定位,坚定信心,树立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强调我院始终坚持“母亲安全,儿童优先”的服务宗旨,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服务理念;始终以服务对象的安全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作为医院医疗活动目标。 3.2 加强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增强护理工作中的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日益增强,医疗纠纷时有发生,护理工作往往首当其冲地受到瞩目,因此,对新上岗护士加强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增强护理工作中的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结合临床实践开展护理纠纷中法律问题的学习和探讨,明确护士在护理行为中的责任和义务、病人的权力等。并结合典型病例,分析护理差错高危因素,对可能发生的主观风险,制定预防措施。同时,认真详细讲解“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反复练习,力求尽快掌握护理文书的规范书写基本要求,避免由于护理文书书写不当而引发医疗纠纷。 3.3 加强基本技能和急救技能的培训 在培训室进行基本技能操作和急救知识的理论培训的基础上,首先让新上岗护士通过学习熟悉医院“护理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模拟训练加深印象,帮助理解,观看护理操作流程的光碟,并下发人手一份常用护理技术操作流程规范。护理工作绝大多数是通过操作来完成的,并且通常是作为评价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指标。我们在带教过程中,操作技能训练由师生共同完成,选拔出来的带教老师和新护士在其中承担不同角色(患者及操作者),演示规范了日常护理行为,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改变了以往通过病人实际操作示教的模式,这样能有效避免不必要护患纠纷的发。 3.4 加强新上岗护士沟通技巧、审美能力培养,保持良好的护士形象 新上岗护士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感到陌生,并且有恐惧感;我院首先在护理人员的仪容仪表,日常行为规范,语言礼貌方面进行培训;进入临床科室后,带教老师带领新护士通过与患者沟通,了解不同的患者的心理需求,做好在为患者进行护理的各个环节的有效沟通,及规范的服务方式,赢得患者的信赖,使其主动配合治疗。同时,良好的护士形象给人以愉悦的感受,能有效地调整病人的负面情绪,有益于改善护患关系。护士除了有良好的仪表,还要有一个美好的心灵和得体的言谈举止,从而增加被病人接受的机会。无论在什么环境和场所都应干净整洁、精神饱满、富有朝气、举止文雅、步履轻盈、动作娴熟、言语精炼,给病人以安全感、信赖感以保证护理服务圆满完成。在护理实践中不断提高新护士的素质,并使这种气质修养成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 3.5 重视健康教育的培训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优质护理护理的深入开展;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科室带教老师根据本科室的病种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具和讲课方式,组织学习健康教育的概念、方法和目的意义等,强化健康教育意识。结合临床护理中的事例,从不同的角度诠释有效的护患沟通及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3.6 因人施教,不断提高新护士的学习质量 带教老师要根据新护士的学历、心理、个性和接受能力,对带教计划做适当调整,因人施教。对专科生及接受能力强的,要着重培养其临床综合能力,评判思维能力,对中专生及接受能力差的,要着重培养其工作主动性、动手能力及知识应用能力。在护理技能操作中要做到“放手不放眼,放做不放教”,从严把关使新护士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以提高其学习质量。 4 体会 通过认真落实以上带教措施,帮助新护士尽快熟悉环境,调整其心理状态,重视沟通技巧及审美能力的培养,强化健康教育意识,强化自我防护意识和责任意识。使新上岗护士通过培训后分配到临床科室,短时间内就能够独立完成护理工作,担当起护士这一神圣职责,受到临床科室好评。 5 小结 新毕业护士规范化培训是为完善毕业后护理学教育,对临床新护士所进行的专业培训 。长期以来,新护士的培训一直延续经验式、直接面授的方式进行带教,其结果造成新护士的护理技能,工作方式、服务质量因带教老师的能力的不同而出现偏差。个人的理解能力,动手能力,思想态度,服务意识也决定了新护士的成长过程的偏差;新护士毕业后面临一个全新的环境,责任的改变,相关制度的学习、掌握均对新护士造成不同程度的压力。建立一套新护士规范化培训计划,是护理管理的任务之一。3年来,我院对新毕业护士进行有计划的、合理的、有效的岗前管理培训,有利于新护士更快进入临床护理人员角色,护理技术操作更规范,更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护士毕业论文:浅谈对本科毕业护士的教育管理 【关键词】:护理教育管理 2000年~2006年以来,我院共招收应届本科毕业护士68名。多年来,我院注重实践性教育,建立健全的护理管理制度,保证了本科毕业护士临床实践的护理质量。 1 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改进对本科毕业护士的教育管理 1.1 加强领导,确保教学质量。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1。招收本科毕业目的是为临床输送高质量,高水平的护理人才。护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本科毕业护士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要求在原有的基础上,理论和技能都有所创新,能解决新理论,新观念,并要锻炼成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成为临床业务骨干。职能部门要严格招收本科毕业护士的条件。 各科护士长是本科毕业护士的直接管理者。对本科毕业护士的培养是在繁忙的护理与临床教学工作中,在没有脱产老师的情况下进行的。在目前护理人才普遍缺编,工作和培养人员即有一致性,又有矛盾性。如果计划不周,安排不当。往往出现顶班使用多,而培养指导少的情况,从而提高对本科护士的管理效果。 1.2 发挥优势,促进教学提高。选择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作为带教老师,提高教学意识,增强责任心。不仅注重传授专业技术,更重要的是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具有优良的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素质以及敬业精神。在科里能起到表率作用。 1.3 事实一带一专人带教。根据不同能力的本科毕业护士,落实适合的带教老师具体跟班指导切实纠正了以往那种让轮科护士顶班上岗使用多和任意放手的现象。处理好培养和使用的关系。一带一专人带教可以了解本科毕业的全面情况,因材施教。 1.4 制定培训目标,确保本科毕业护士的轮科质量。根据本科毕业护士轮科要求制定教学素质目标,知识目标和专业技能目标。实施目标管理,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护理质量2,使教与学都有章可循。如轮到急诊科者应掌握10项急救护理操作技能和14种疾病的常规抢救程序。 2 以提高其整体素质为原则,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1 本科毕业护士是全方位的塑造和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的重要环节。是毕业后继续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毕业后通过临床实践,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希望在有带教老师的情况下找到答案,为以后独立当班打好基础。但本科毕业护士个体差异很大,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因此,除对业务素质培训外,还要全面提高其整体素质。 2.2 增加教学护士编制,是保证教学任务完成的前提。在护理人员缺编的前提下,教学所担当的任务如讲座,查房,操作示范等不可避免地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难免会出现注重临床实践工作而轻视临床教学的现象。增加教学护士编制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 3 采取有效的措施,调动本科毕业护士的主观能动性 3.1 严格管理,严明纪律,严格教学,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所有的技能都要按标准的程序操作,不得有误。 3.2 尊重和爱护本科毕业护士。在工作上视其为老师;在生活上视其为姐妹,建立良好的感情沟通。发现问题正面教育,促膝谈心,找出问题的根源,帮助解决。严格考核的同时加强精神鼓励,增加本科护士和其他护士的凝聚力。 3.3 改善本科毕业护士轮科期间的待遇,大多数单位对轮科护士奖金打折扣。她们因为是新同志工资收入也低,这样影响了她们的工作积极性。改善本科毕业护士的待遇,稳定求学者的情绪,解决她们的后顾之忧,激发她们积极学习的热情,以提高高级护理人才的质量。 护士毕业论文:新毕业护士临床工作差错防范探讨 【摘要】 针对新毕业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容易发生的差错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有效杜绝差错事故发生。 【关键词】 新毕业;差错;防范措施 护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新护士刚从学校毕业到临床,呈现在她们面前的是一个真实的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接触的是疾病和死亡及繁琐的事务性工作。她们需要把护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知识向能力转化。新毕业护士虽然经过临床实习,但所学到的知识有限,与专业护理人员有很大差异,独立工作存在很大的隐患。我科针对新毕业生易出现的差错进行讨论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现介绍如下。 1 新毕业生临床护理工作中易发生差错 ①操作不规范,未正确执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范;②核对不正确,未认真执行三查七对,药名相近、人名相似等,未正确区分,导致输错液或发错药;③病情观察不细,不能及时发现隐患;④交接班不细,重危患者重点用药,交接不全面;⑤执行医嘱错误,用药剂量错误或执行医嘱后未及时更改处置卡,导致漏治疗或漏护理;⑥输液操作时,空气未排净,导致空气栓塞或输液速度太快,导致急性肺水肿;⑦对急救药品剂量、用法、急救设备使用不熟练;⑧对不正确的医嘱在未弄明白之前就已执行;⑨与患者沟通缺少技巧,导致患者不满意;⑩巡视不及时,健康教育不到位。 2 易发生差错的原因 ①未全面掌握各项技术的操作规范,专业知识欠缺;②责任心不强,工作疏忽大意;③法律意识淡薄,忽视患者权益,缺乏自我保护意识;④基础知识不扎实,技术不全面;⑤工作量大,过度疲劳紧张;⑥医护、护患之间关系处理不当,思想素质不高;⑦因合同制护士增多,工作不稳定,导致护士责任心不强;⑧由于工作时间短,基础理论及专业理论都相对缺乏,技术水平不过硬,工作经验少,对临床中一些问题不能正确判断、处理或采取预见性治疗护理;⑨管理不严,各项工作达不到标准。 3 措施 3.1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护理工作制度是保证护理工作程序,提高护理质量,防止差错事故的重要法规。新毕业护士必需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各种疾病护理常规及操作规程,在执行各项操作时,不可随意简化操作程序,不可存有丝毫侥幸心理。 3.2 重视法制教育,强化法律意识。学习相关护理法规,加强职业道德培养,了解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自我护理的指导失误、疏忽大意、侵权行为、渎职护理文件等。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了解患者的权利,自己的权利,有据可依,有法可循。与患者交谈要慎重,既要对患者负责又要不违法原则。 3.3 加强思想教育。随时了解新毕业生的思想动态,做到心中有数,根据每位新护士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思想教育,使之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要求护士不带任何情绪上班,要进入角色,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4~5]。 3.4 加强理论知识学习,重点学习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新毕业生入科后,由资历深的老护士逐项讲解各项操作,并进行考核。在工作中,利用观摩、示教、情景模拟训练等,扎扎实实地掌握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三基内容以及其他专科护理技能;利用床头交班、晨会学习、护理查房、病例讨论、临床教学等形式多样的训练方法,打造良好的专业氛围,提高专业素质;组织大家学习中医理论知识,选择典型病例进行辨证施护,每周提问一题,切实做到完全掌握。 3.5 加强责任意识。新毕业生入科后,通过临床生动的例子说明职业责任心的重要性,借鉴因护士责任心不强而造成的临床护理差错、事故,以警戒护理人员,切实使全体护士认识到良好的职业责任心是患者的生命保障。必须以严谨的态度落实各项护理查对制度及操作规程,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按护理要求及时巡视病房,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3.6 合理分工,科学排班。根据个人的特点,合理安排工作内容,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合理调整护理人员的数量、结构,可弹性排班,平时多给予关心和沟通,使心情舒畅,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3.7 新毕业人员刚刚走上护士岗位,她们体会不到患者的痛苦,不会站到患者的角度看问题,因此,教育她们要有爱心、同情心,尽量帮助患者解决问题,满足患者需要,学会尊重别人,体谅别人,这样才能与患者、同事处好关系。 4 总结 通过对新毕业护士护理工作差错事故的分析及制定相应防范措施,新毕业生的差错事故发生率明显降低,同时也提高了新毕业护士的理论知识和各项护理操作技术,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护士毕业论文:谈带教老师素质对儿科新毕业护士的影响 [摘要] 临床实习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素质型、多向型、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护生由学生向护士角色转变的过渡阶段,对于新毕业护士也是如此。所谓护理专业教育,是指学校所教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理论知识的延续与深化,因此,带教老师的教学态度、得体的语言、师生之间适当的交流、经常性的提问及合理化的建议等各方面因素都会影响新毕业的护士。同时,带教老师的操作技能及业务素质等也不同程度地影响新生在临床工作时的情绪。笔者就目前带教的角色认知程度和差距作一分析,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带教老师 临床带教 新生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的科学,而临床护理带教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环节。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与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未来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护士素质,发展护理事业,关键在于临床带教的效果。 1 良好的医德医风是护士必须具备的思想道德品质 作为儿科带教护士在工作中应做到传、帮、带,所谓“传”,即传承老一辈护理人员先进的护理方法,护理经验;“帮”即帮助身边的弱小同志,工作中遇忙遇乱时互相帮助;“带”即通过自己的言行带动身边的每一位年轻同志,包括带思想、带作风、带技术,作为一名优秀的带教老师应该是新护士思想作风和医德修养的引路人。作为一名新毕业的护士虽然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与临床实践无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而且思想上较单一,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事物的影响,在工作中形成不正规的操作模式及不良人际关系,因此带教老师应该严格要求,言传身教,为新护士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2 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南丁格尔似的护士 南丁格尔曾经说过:“护士的工作对象不是冷冰冰的石块、木头和纸片,而是有热血和生命的人类。护理工作是精细艺术之中最精细者,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护士必须具有一颗同情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作为一名护士,在工作中不仅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工作,用心关心身边的护理同仁,用心去聆听身边患儿及家属的心声,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带教老师对患者热情周到的服务、认真负责的态度、一丝不苟的作风、精益求精的技术等一招一式,都是对新护士最生动、最实际的示范和教育。如果带教老师满足于干完本班工作即可,从不向患儿做过多的解释工作,对患儿及家长生冷硬拽,则很容易把这种不良习惯传染给新护士,新护士一旦养成不良行为往往很难改正。我病房是陪住病房,在护理部倡导下简化病例书写,要求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在工作中要求所有护士进入病室工作,闲暇时可以与家长很好地沟通,减少护患矛盾的发生。 3 提高护理安全意识,培养合格的护理人员 工作中要求新护士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做到胆大心细,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完成各项护理操作,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针对护理工作,就应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介绍前人工作时的经验教训、护理差错等给患儿造成的严重后果、不良影响,从而使新护士在工作中做到小心谨慎,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在工作中一旦有护理不良事件出现,我们立即召开全病房护士集中学习,大家集体讨论,找出问题所在,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避免再次发生。 4 用理论知识武装自己,是做一名优秀带教老师的基础 作为带教老师,带教的同时也是在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自我学习的过程,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各种临床护理知识、操作技能,不断充实自己,同时又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毫不保留地传授给新护士,使他们在最短的时间里最快地适应护理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充实护理队伍。 我病房带教老师在进行护理操作指导时不但要教会新护士怎样做,还要告诉新护士为什么要这样做,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针对患儿的实际情况,向新护士提问,并留给新护士一些相关问题,让他们带回去查找资料,进行分析思考,培养新护士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天新护士要写工作日记,将一天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把每天的工作流程、学习到的新知识、新技术重新整理一下,以便次日工作时忘记。因此,师生之间相互多交流、多理解,对教学质量及效果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5 新护士由专人带教 由于每一个带教老师的带教方法不同,如果频繁更换带教老师,新护士摸不准带教老师的脾气,会无所适从,影响了新护士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效果,同时,频繁换带教老师也使带教老师责任心不强,对新护士容易出现放任状态,直接影响临床带教效果。因此,护士长排班时,应相对固定带教老师,尽量专人带教,这样才有助于带教老师对新护士实行全程管理,便于师生相互了解,融洽关系,共同努力,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我病房带教老师的选择一般是护师,且是上一级护理专业在读的老护士,他们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且对学习孜孜不倦,有上进心,可以更好地将临床知识授予新护士。 6 加强带教老师的责任心 由于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起步较晚,发展慢,教育相对滞后。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总体素质相对滞后于护生的需求,临床带教老师多数是大专或中专学历,带教老师的素质参差不齐也会影响带教质量。他们对带教工作认识不同,有的认为新护士反应慢,碍手碍脚,工作效率低,先让他们跑跑腿,拿个东西,干一些杂活,熟悉环境后再学一些业务,使新护士精神不愉快,有些工作不会做,缩手缩脚。一些带教老师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工作态度、带教态度常受情绪影响,遇有不顺心之事就乱发牢骚,说不负责任的话,看谁都不顺眼,对新护士百般挑剔,甚至把气出在新护士身上,既损害自身的尊严和威信,又令新护士无所适从。也有一些带教老师对新护士过于迁就,或碍于面子,对新护士的不良行为不及时批评阻止,以至于带教老师说的话新护士可以不听,带教老师提的要求新护士可以不做,一旦新护士脱离带教之后,后果可想而知。 7 带教老师的双重角色 带教老师不仅是一名护士更是一名老师,但在工作中很多带教老师常常只想到自己是护士而忘记了自己还是一名老师。在带教过程中,忙于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认为只要带着新护士认真干活就行了,或只作些业务指导,较注重患儿及同行的评价,对新护士的言行示范、启迪、激励作用比较淡漠。事实上,带教老师除临床经验及业务水平外,能否发现新护士的学习需求、有计划地进行临床教学、强调学习重点、评价学习效果、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并给出清晰的解释和指导等临床教学技巧的高低,会在整个带教过程中产生不同的效果,老师可能激发学 习,也可能阻碍学习。 8 结语 带教老师肩负着培养护理接班人的任务,既是护理者,又是教育者。临床带教是一个通过带教老师与新护士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作为带教老师要有正确的带教方法、诚恳的育人态度,我们在带教过程中要以身作则,提高临床学习效果,不断提高带教老师的整体水平,培养护理事业接班人。 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带教老师的思想、技术要过硬,态度和蔼可亲,服务热情周到,处处以身作则。必须扩大知识面,吸收新知识,刻苦钻研,以严谨的科学作风,熟练、准确的技术,为新护士树立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事,带教老师必须做到。认真做好传、帮、带工作,使新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转变护理观念,拓宽知识面,提高与患者的交流技能,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带教老师应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以良好的素质、娴熟的技能、丰富的知识、热情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新护士,加强与新护士的沟通,维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新护士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能保持良好的心态,使他们能够早日成为一名护理人员。
建筑工程造价论文:浅议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问题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整个建设项目的工程管理需要,合理、正确、有效的控制及管理建筑工程造价,已经成为工程造价工作者应该普遍关注和重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首先探讨了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的现状及意义,然后探析了我国建筑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问题;措施 工程造价是反映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个综合指标,合理确定和全面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是对工程建设优化管理的重要手段。造成工程造价失控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对工程造价的认识不深,管理不力。在设计阶段伊始,对造价的影响因素分析不够,设计概算的编制不能按所处环境及时间范围内的设备材料进行有效的分析预算;对设备、材料价格的浮动因素预测不准;在施工过程中,劳务设备材料等影响因素变动对预算的影响;在合同签定时,对工程特点、工期长短,结合客观情况确定合理的包干系数不符合市场规律。因此,要更好地适应市场,将工程建设完全交予市场来调控,必须加强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1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现状 我国现在实行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是形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完善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制度,其主要表现在国家直接参与工程造价的经济管理活动。因此,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存在将主要精力投入在预算与结算上的普遍问题,着重于计算细账,反而是事倍功半,未达到控制的目的,也没有实现管理的目标。“三超”现象频频出现: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情况严重影响建设工程投资效益的管理。建筑工程造价的金额大小可以直接判定建筑工程的投资消耗资金的大小。 2有效控制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意义 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贯穿并影响项目建设的决策、设计、施工以及竣工结算的全过程,同时在建筑企业的工程运营期间,合理的造价控制能够极大的减少工程资金的消耗,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为建筑单位带来无与伦比的经济利益的同时,有助于施工单位对人力、财力、物力等相关资源的有效配置,优化企业结构,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筑单位所积极追求的最终目标都是经济效益,怎么才能将最低的资金投入来获取最大的、最让人满意的价值回报,是每一个人都会积极考虑的问题。从这一根本上采取相应合理的资金消耗计划,能够更好促进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3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建筑项目前期的造价控制普遍被建设单位忽视,重点过多的投入在施工阶段,如施工图的预算审核、工程结算款等。长期以来,我国的建筑工程造价普遍存在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现象,对建筑工程的合理投资与效益管理都有严重的影响与困扰。另一方面,建筑企业往往忽视工程造价管理及管理人员的重要性。 3.2建筑施工过程中对成本的控制与管理不够,未能做到成本的合理节约,未能实际结合经济与技术问题,未能及早发现经济管理的相关问题,甚至造成无法弥补,以及相关其他问题导致的成本不可控制状况。 3.3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系统不完整,各环节未能紧密相扣,如投资预算、设计概算、合同价等分别、各自管理,未能紧密相连。报价与经营管理人员未能很好的进行沟通,管理细节上存在漏洞,导致工作人员只能通过社会平均水平完成各自的工作。 3.4建筑企业未能形成科学的评价管理系统,缺乏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导致企业缺失合理的报价体系,直接影响了企业资源的严重浪费,随着建筑物的完成,珍贵的经济技术数据也会随之消失,从而使企业丢失了能够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3.5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待完善。对于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法律,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建筑工程技术的提高,这些法律逐渐不能满足造价管理更高水平的需要,仍需进一步完善。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工程控制与管理现状复杂多变,以往的内容已经不能涵盖工程造价的方方面面,这就造成了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可依的情况。法律法规的欠缺对建筑工程造价的真实、有效、合理控制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6造价控制管理忽视设计的重要性。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发展到现在要求工程投资做到事情预测和事中控制。但是就目 来看,大多数的做法是把造价控制重点放在了施工阶段,对于设计则没有足够重视。这种轻经济中技术、轻决策重实施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工程效益的提高。 3.7没有健全的工程造价资讯机构。近年来,一些工程造价的相关资讯机构正在迅速发展,但是目前管理制度部完善,配套的设施也不健全,所以各种资讯 机构也很难执行下去,这就要求重视资讯机构的设置。这样才能保证资讯机构按照规定办事,确保工程造价管理的公正性,促进招投标工作的有序进行。 4加强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途径和方法 4.1加快工程造价市场化进程,学习外国先进经验在计价方法上,实行量价分离原则,这符合国际上习惯采用的fidic(土木工程建设合同条件)的要求。这种计价方法的优点是在招投标过程中,工程量是由发包方提供的,工程量的测算由发包方完成,投标单位不用再次计算;可以保护承、发包双方的合法权益,施工过程中,工程量发生变化,工程造价也作相应变化,把双方承担的风险降到最低;有利于发包对项目投资的控制;对于工程计价中的利润,应以社会平均利 润为标准,考虑建筑业的发展水平和市场工程供求关系由企业决定利润水平。 4.2改变造价费用结构和计费方式改变目前的造价费用构成和计费程序,将间接费等需要按照规定取费程序计取的费用计入综合单价中,同时将实体性费 用与措施费用分开,以利于各企业采取新工艺、新材料,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措施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建设工期。 4.3改革造价咨询部门机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积极转变职能,提高办事效率,支持行业协会建立行业自律机制,让行业协会真正成为服务政府、服务企业的中坚力量;对各类工程造价咨询机构进行脱钩改制,借鉴国外造价咨询企业的先进经验,提供咨询企业实行合伙制,变有限责任为无限责任,解决目前国内大多数工程造价咨询机构政企不分、责任有限的状况;尽快制定工程造价咨询业的专责任赔偿方法,以解决目前国内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弄虚作假,提供虚假信息的不良现象,增加咨询机构的责任风险,以提高咨询企业的信誉、公正性和优质高效的服务态度;拓宽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的服务面。在建设项目的施工、监理中,由造价咨询机构委派具有造价工程师资格的专业人员或施工、监理单位内部具有造价工程师资格的专业人员参与项目的投资控制、施工管理、合同管理4.4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工程造价管理必须由法律的保障和规范,工程建设全过程各环节各阶段都要有具体的法律法规制度可遵循,工程造价管理应渗透到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自己的实际,在不违背国家法律的前提下,制定可操作的行政法规,在当地建设市场为卖方市场的条件下,利用地方规章有 效地保护了施工企业的利益。 4.5建筑工程造价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的一个关键是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因此,工程造价的相关工作人员要在工程的设计阶段与设计人员进行密切的沟通与配合,及早并及时的对工程项目进行相关的合理对比分析,及时反应造价信息,必要时要联合工程设计人员与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共同的讨论与验证,以便做出合理的预算。这就要求工程设计人员的设计过程与工程预算都要遵循国家的标准设计,以促进工业化水平,加速工程进度的脚步等。 4.6通过开展教育活动提高人员素质、提高服务水平目前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除少数拥有造价工程师资格证书外,绝大多数是持预算员资格证书的人员,这部分人员文化水平低、经验少、专业知识缺乏,因此要加大培训力度,尤其是 对造价工程师的培训,应逐步提高现有人员的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这样企业才能建立自己的定额,在编制投标报价时,才能正确掌握材料价格、机械使用费、劳务市场价格及市场行情,才能对市场的走势作出预测。 5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程投资的确定与控制变得更为复杂化,这就需要建设单位对工程造价的管理既要两手抓又要一手硬。在工程实施的各个阶段,建设单位要科学、合理的控制工程造价,发挥掌握第一手资料的优势,注意分析和充分利用建设周期中的各种信息,与市场紧密相连,避免建设资金的流失,积极有效的调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建筑工程造价论文:关于建筑工程造价审核工作的思考 摘要:本文阐述了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基本原则和审核方法,分析探讨了建筑工程造价结算审核的要点,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审核工作;思考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是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必要程序及手段,通过对预结算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和复核,可及时纠正所存在的错误和问题,使之更加合理的确定工程造价,达到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1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基本原则和审核方法 1.1 基本原则 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工作中,应该严格坚持以下的基本原则:a、在开始工作之前,必须做好有关准备,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设计图纸应该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熟悉,核查其资料是否准确和完整,有问题及时提出上报加以解决;b、选择合适有效并符合企业和工程实际情况的审核方法,尽量减少在审核过程中出现问题。 1.2 常见的审核方法 1.2.1 全面审核法:这种审核方法所审核的面非常广,工作量较大,但是审核结果在准确度上很高,所以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用的最多就是全面审核法。 1.2.2 联合会审核法:这种审核方法主要通过联合专业的专家进行会审预算,提出问题,设计方针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修正设计,最终得出会审结果。 1.2.3 重点审核法:这种审核方法是建立在全面审核法的基础上的,主要是对一些占造价比例大的部分进行有针对性审核,提高工作效率。所以这个审核方法主要就是对那些需要进行重复审核的建筑工程,不用复审时应进行全面审核。 1.2.4 对比审核法:这种审核方法主要是针对那些在地区和用途上相差不大的建筑工程,通过对建筑工程预结算的造价指标进行对比,再进行有针对性审核,这种审核方法速度快且准确度也非常高,各项造价的指标也比较全面和精准。 1.2.5 对比分析法:这种分析方法主要是在预结算审核时,对比建筑规模和标准相关批文、工程量和设计图纸,发现预算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此来确定预算精度,这种对比分析法主要用于一些预算精准度要求不高的情况。 2 建筑工程造价结算审核的要点探讨 一般来说,工程造价结算审核的方法有多种,但无论哪种审核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优缺点,如全面审核法优点在于全面细致,审核的质量高,效果较好;但工作量大,且有一定重复劳动。在审核中都必须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的要点入手: 2.1熟悉合同。工程竣工结算是以合同为依据,所以首先要对合同的约定熟记在心,重点注意这些: 2.1.1 注意承包范围及价款调整方式和风险范围,这些直接关系到哪些可以调整和怎么调整,哪些不能调整。 2.1.2 材料价差、暂估价调整应该按合同约定 2.1.3 措施费及专项措施费的约定 2.1.4 注意奖励和惩罚的约定,如工期和质量方面 2.1.5 注意专项分包、甲供材的配合费用计取 2.1.6补充协议等 2.2 充分掌握好工程定额。任何一个施工单位的目的都是获取最高利润,在利益驱动下,经常出现错套定额、高套定额、重复套定额的情况。审查人员在接到送审的预算书时,首先应查看招标文件、施工合同或协议确定该用何种定额;其次对照施工图纸逐个核对预算子目,看是否与定额内容相一致,特别注意对定额进行换算或补充定额的子目,要核对其消耗量和预算基价的取定,对高套定额、重复套定额、多套定额的坚决予以纠正。例如,某建筑是一栋高31.9m、建筑面积为10450m2的综合办公楼,按照工程费用定额该工程取费类别属于二类工程,建设单位要求招标公司按三类工程计取工程费用编制公开招标文件,但送审的预算控制价却按二类工程计取工程费用。审查人员认为不能以工程本身属于的工程类别计取费用,应严格按照招标文件,并向招标公司提出了质疑。公司却以招标文件出错为理由,解释为准备修改招标文件,对此,审查人员又与建设单位进行沟通,证实了建设单位的本意,不允许修改招标文件,这样审查人员计算该工程费用时按三类计取就有了充分的依据,单这一项就为节约了资金80多万元。 2.3 核对竣工图与现场对应。理论上要按照竣工图纸结算,但是竣工是由施工单位绘制,监理甲方审核,但是有时候施工方为了某一目的往往把结算时不利自己的东西故意遗漏掉,如果监理甲方责任心不强不一定审核出来。所以所有的变更、联 系单一定要好好的跟图纸对应起来。 2.4 注重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工程监理会根据实际选择最佳方案,充分利用先进的设备和材料,追求高效益。施工中采用的新材料或新工艺,经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认可后才能实施,施工单位按优化的施工方案编制工程预算,与定额按常规计算肯定有差别。作为审价人员,不单要熟悉施工组织设计,认真核对送审的预算,在定额标准允许调整的条件下,合理核定造价,还要结合设计方案,按定额规定的常规施工方法计价。然后对比两者的差异,仔细分析,属于施工单位为了保证质量或加快工程进度而采取措施的,差额部分不予认可;属于特殊施工环境或其它客观因素造成无法按常规或原施工组织施工的,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共同商定后方可认定其费用。如某综合办公楼混凝土工程模板计价,原预算是按常规施工木模板计算的,施工单位却全部采用了加厚夹心板,也做好了签证,审查人员在审核该工程结算时发现签证单上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只是签了“情况属实”,后根据调查取证,是施工单位仅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提高工效而改变常规做法的,在预算定额标准中,不允许对此项目进行换算,故核减了该费用15万元。 2.5 加强现场签证的核实和计算。现场签证是预结算审核重要依据,因此必须加强现场签证管理,严格报送程序,送审材料由建设单位报送,对于施工单位送来的工程变更或签证单拒收;所有的签证单要求建设单位逐张核对其合法性、准确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对签证单上表述签证原因不清的,应核实签证原因,属施工单位工作失误造成的或多计费用的,坚决减掉;对于施工单位提供的竣工图,不仅要认真核对每一张联系单内容是否修改到竣工图中,而且要到工程现场核对竣工图与工程实物是否相符合。 进行结算审核时应着重审核工程结算是否符合工程施工合同、招投标文件的相关条款。施工单位报送的资料是否完整、准确、真实,工程量及费用计算是否准确,原图纸中未做项目是否全部扣除,甲供材料的领用数量有无超欠供现象,施工现场发生的各类配合费用有无按规定计算等。尤其对于工程变更应作为审核的重点。 3 结束语 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作为确定工程造价重要环节,是确定建筑工程造价的必然手段和程序。近年来,建筑工程超支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了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了保证施工企业的投资资金实现合理化使用,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显得愈加重要。因此,探讨研究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对控制工程成本、保证施工企业实现最大化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建筑工程造价论文:浅析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摘 要:建筑工程概预算能够有效地分析和控制工程造价,控制投资规模,缩短建设的时间,对于提高投资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中概预算的编制工作,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提高概算编制质量,为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工程造价 1.建筑工程概算与工程造价的关系 建设工程概预算是指在执行工程建设程序的过程中,根据不同设计阶段设计文件的具体内容,参照国家规定的定额、指标及各项费用取费标准,预先计算和确定每项新建、扩建、改建和重建工程所需要的全部投资额的文件。 它是建设工程项目在不同建设阶段经济上的反映,是预先计算和研究建设工程价格的费用性文件,是对工程投资进行决策、分配、控制、管理、核算和监督的主要依据。现代建筑工程为了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提高概预算编制质量、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做好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要,控制风险投资,改进和完善工程投资估算,实行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有效地指导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工作。 2.当前建筑工程预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预算方法存在滞后性 由于社会的进步,在建筑领域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不断涌现,编制预算时,需要经常进行定额换算,但由于我国现行的工程预算确定方法多为静态、滞后的方法,定额单价通常是以几年前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价格的统计为基础,并且新增补的定额往往缺少代表性,这就造成了工程量计算取费的差错。 2.2预算设计缺乏全过程意识 我国现行的预算管理大多是处于阶段性的管理模式,缺乏建设项目全过程综合管理的意识。由于预算设计仅仅是工程前期经济预测,在建设项目的其他阶段,由于市场、人为因素,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计划外支出,这样的情况下,盲目以预算为纲,成为制约工程进度、精度的瓶颈。 2.3施工设计变更的随意性 施工阶段设计变更随意性大。施工阶段施工单位为方便施工,不按设计施工,导致很多计划外支出,造成工程超支,不得不对原有设计进行变更以调整工程预算。而相关各方对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的可行性、科学性、适用性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管、管理等。 2.4工程招标和设计制度的不完善 现行工程建设的设计与招投标制度管理存在漏洞。在设计招标中,建设方缺乏科学管理,导致设计方盲目追求效果,背离了适用、科学、安全、经济的设计原则。同时在招标过程中,施工方为追求利益,擅自虚报、多报工程量,造成投资预算与实际工程造价严重不符。 3.加强概预算编制工作的具体措施 3.1了解项目工程现场情况和施工组织的特点 掌握工程建设项目现场的第一手资料,并考虑可能采取的施工方法和措施是编制好设计概预算的必要环节。如水电工程中的砂石料需求量较大,其价格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故需深入现场了解施工场地布置情况、砂石料开采条件以及场内交通运输条件和运输方式。根据现场布局确定材料构件及设备存放点,据此计算是否需二次搬运及运距等。 3.2熟悉设计图纸,充分理解设计意图,正确计算工程量 概预算编制人员必须充分熟悉各定额册说明、总说明、章说明、节说明及定额所含工作内容,熟悉设计图纸、设计说明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阅读图纸应从设计说明和总平面图开始,要清楚工程的性质、类型、规模,依次阅读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材料做法,了解各类图纸所示部位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工程量计算。正确合理地套用定额,力争做到定额项目和实际相符,不重复计算、不漏算。 概预算编制人员要依据设计图纸准确地计算出与设计图纸相对应的工程量,这要求编制人员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及丰富的现场施工经验。施工经验表现在编制人员对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工艺的把握上。例如:采用脚手架类型,各种施工机械的性能与特性,以及建筑工程本身特点及施工中的特殊要求等。 3.3客观分析价格因素,价差调整要留有余地 概预算定额表中的设备材料价格反映的是编制年的价格水平,编制设计概预算使用定额时,其价格水平是按市场价格来确定的,需要进行价差调整,也就是所说的动态管理问题。一项工程从开工到竣工往往是历经数年。其间设备材料价格可能会发生较大变动,为使概预算起到控制投资的作用,必须建立工程造价价差预测系统。首先预测出未来设备材料价格的演变情况,然后预测出与之相关的各项工程造价指标的变化趋势,合理确定价差,适时地调整价差,使估算、概预算的编制在动态中进行。 3.4充分利用计算机来进行概预算编制 因为工程的概预算编制时间紧、任务急,难免会出现多算、漏算或重复计算的情况,另外概预算编制人员也不得不在大量的定额条目以及各种项目计算表之间反复抄录和校对,所以在大量的重复计算中花费了过多的时间,这样计算机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现在研究出的很多计算机软件在概预算编制过程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大大减轻了工程概预算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概预算编制的工作效率,是提高概预算编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的根本保证。 3.5提高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对造价预算管理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造价预算管理人员要掌握工程预算的专业知识、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对设计、材料设备采购、现场工艺、工程整体结构、投资分析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应熟悉。对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全面设计、工程施工、设备安装等工作都要了解掌握。所以,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要有过硬的专业基本功,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4.结束语 工程概预算编制的质量水平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工程造价水平,随着我国经济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造价已经进入了一个改革和完善的新时期,这就要求概预算编制工作不断提高和完善。要做到结合工程各方面需求,掌握影响工程造价的各个因素,编制出一套合理、准确的概预算方案,保证工程整体施工的正常运行。 建筑工程造价论文:建筑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的内容与方法探讨 摘要: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实施控制假设工程造价的最重要环节就是工程预结算审核工作,它将直接的影响着项目建设投资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本文笔者对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的内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方法,以便更好地解决建筑工程预结算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 造价 预结算 审核 策略 1、引言 对于建筑工程企业来说,实施有效地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是降低投资成本的需要,是科学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重要方法和必要手段。只有通过认真细致的进行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工作的审核和检测,才能够确保及时的发现和解决施工问题,才能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才能有效地控制企业在工程项目上的投资成本,才能实现使用有限的投入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用。因此,企业必须不断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工作,组建更加专业的技术团队,将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质量提升到最优。 2、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内容 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的审核工作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包括费用计取是否准确、工程量计算是否正确、单价套用是否合理这三方面,并且能够结合施工图纸的基础之上,将工程合同、招投标书、协议、规章制度、材料设备价格变更签证、隐藏工程验收记录、施工记录等等资料,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审核。 2.1工程量的核算 在进行工程量的审核工作时,应该熟练地掌握工程量计算的规则,把握好工程量审核中的正负误差分析。所谓的正误差就是指,工程施工过程中土方的实际开挖高度应该比设计室外的高度要小,但是要注意计算工程量时还应该按照图纸进行计算。例如,进行柱体、板面和梁交换处的捆筋和受力筋的重量计算,设置在墙体中过梁和圈梁所占体积没有扣除,没有扣除楼地面地沟、孔洞所占面积,不扣除保护层就进行钢筋计算等等方面;相对来说施工中完全按照理论尺寸进行工程量的计算,不对实际的工程量进行考虑的方法就被称为负误差,在负误差中往往会出现项目的遗漏现象。所以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要对以下工程量计算的规则熟记于心,将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做到最佳。 (1) 对计算范围要及时进行分析,例如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要分清楚混凝土工程中的梁高、柱高的划分以及砖石工程中的墙身、地基等方面的划分。 (2) 分清楚限制范围,例如当建设过程中遇到房屋坡度大于45度时,可以采取计算坡屋外面脚手架偶的费用方法进行替换;当建筑层的高度在3.6米以上时,加上顶棚的装修时就可以进行满堂脚手架费用的计算。 (3) 防止计算错误,在审核过程中要仔细的对图示尺寸和计算尺寸进行对比核查,防止出现不相符的数据。其次,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设计变更计划书和现场签证进行认真地核实,确保签证凭据工程量的审核工作做到计算合理、准确,实事求是。 2.2套用单价的核实 在建筑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工作中,工程造价的定额具有权威性、法令性和科学性的特点,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在使用过程中都应该严格的执行工程造价定额的形式、内容、计算单位和数量标准,杜绝随意提高或者降低定额的现象出现。同时,在进行审核套用预算单价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1) 限价材料的定额套用规定 如果出现主材料的价格远远超出指定的最高界限,那么就应该直接价以最高的限价进行,最后按照实价进行补价差。当然,如果主材料的价格符合最高限价的定额规定,那么也按照实际价格进行差价补偿。 (2) 换算的定额单价审核 我们在实际的套用单价计算时,在满足上述要求以外,还应该对换算的内容进行细致的了解,审核内容中包括的是定额中材料、机械、人力等的部分还是全部。同时,还应该对采用的系数进行审核,检查其是否正确,换算方法是否得当这些因素都将对单价的准确性造成直接的影响。 (3) 对补充定额的审核,这方面的内容主要就是指检查编制的方向和依据的合理性。 2.3费用的审计 在工程项目的取费费率计算时,一般都应该按照当地工程造价部门的规定,以及招投标的合同进行确定。在进行费率的审核时,要注意文件的时效性与准确性。明确取费计算的基础是以人工费用为基础还是以直接费用为基础,并且在进行总结 算时将新增项目或者变更项目都考虑全面。 3、目前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存在的问题 (1) 偷工减料,项目减价格不减。在施工过程中的建材价格都是在定额中有所规定的,实际的采购肯定会出现偏差,这就是材料差占据工程造价与审核的最主要内容。一些施工单位在材料的采购和使用中,采取各种手段规避材料差,以次充好,造成不同程度上的造价虚增。 (2) 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对一些土石方或者零散工程项目进行议价的方式进行价格计算,脱离定额报价的限制,导致工程虚价现象。 (3) 施工单位还会采取各种手段有意抬高工程造价,例如利用工期紧、任务重的情况来索要巨额赶工费,变更项目时收取变更费等等。 4、提高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质量的策略 4.1做好工程量的审核 对于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来说,它的价格随着工程量的增加而增加的。在进行工程量的审核时,要全面的结合图纸、专业设备材料表、运输表、定额规则、计算方法等等进行。主要进行审核的内容包括工程量是否有多算、漏算、重算、错算,针对分项工程要注意尺寸和数据来源、计算方法等方面内容,进行详细的计算和审核。 4.2熟悉精通工程量计算规则 工程量计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着工程预结算的质量,建设单位的预算审核人员必须具备高水平的工作技术与经验,熟练地掌握计算规则,对施工单位编制的决算方案进行严格的审查,避免隐蔽交叉部位的多算工程量,有效地进行去伪存真的工程量审核。 4.3对定额子目的审核 对于工程项目应该套用哪一类子目和哪一部分子目来说很重要,一旦出现错套子目就会带来巨大的差异。因此,建筑企业应该对定额子目进行严密的分析和探讨,确定出适合的定额子目,确保工程造价的科学和理性。例如,在进行土石方类别的子目套用时,一定要熟悉定额中同类工程的子目套用界限,严密分析之后在实事求是的加以核定。 5、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是一项专业性、知识性和技巧性都很强的工作。对于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工作中,还有很多要注意的方面,例如对工程签证的审核、对费用的审核、对项目小计、合计的审核、对材料价格的审核等等。建设单位只有指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审核方案,组建技术过硬,专业性过强的审核团队,才能将建筑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工作做到最好,实现企业的最大效益。 建筑工程造价论文:建筑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对信息化的管理的概念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并分析了建筑工程造价实施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然后具体的罗列了当前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研究 1 建筑工程造价信息管理概念和实施的必要性 信息化管理是一个现代化企业实现其目标的前提,它为经营与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或指令。管理活动中的信息不会自动流向管理者,所以对原始的数据和信号进行采集、整理加工、保存、传送和应用,是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必备内容,即信息化管理。其本质就是依据信息自身的特点,有目的的组织信息共享,使决策者能准确和及时的掌握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完成正确决策。为了达到此目的,就要熟悉信息管理的所有环节,并做到一下几点:了解并掌握信息的来源,对信息资源进行分类;掌握并正确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熟悉信息流程的所有环节,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1]。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已成为必然趋势。当前,it技术和网络技术在企业管理经营得到中广泛的应用,这给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带来众多新的机遇[2]。 2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工程造价管理不断深入的改革,在整个市场竞争中工程造价机制已经走向完善,工程造价管理需要适应市场发展的方向。经过近些年的努力,可以说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框架已经建立起来,工程造价系列的软件也逐步丰富多样,为工程相关活动、造价管理所提供的服务和信息的网站数量也不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目前,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有了一定的理论根基,但是同时也有了很多一些不可小看的的问题[3]。 2.1 基础设施不能够满足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现有的基础设施没有根据工程造价、当前业务的可预见性发展对信息的收集、储备和运用,但是构建与采购因为网络通讯、信息构造、软件支柱以及数据库之类而构成的运用环境,工程的造价讯息有效运作以及参加到社会经济市场的竞争根本条件满足不了需求。 2.2 工程造价系统的管理人员讯息互质无法适应信息化的需求 工程造价系统的管理人员讯息理念通常比较落后,工程造价系统的讯息资源的收集,加工处理类的方法滞后,没有主动掌握讯息的积极性。这一切都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甚远,严重阻挠了工程造价系统讯息能源化以及信息化的进步。 2.3 工程造价系统讯息资源采集和处理手段落后 工程造价系统讯息资源收集水平依旧保持在最原始的时候,采集到讯息数量比较少的时候,且讯息的分类规范并不统一,数据的格式以及存取方法不同,对信息能源的加工处理相对来说就变得比较困难,讯息能源的基本质量无法提高,讯息的维护和更新速度就很慢。 2.4 工程造价系统讯息采集系统还没有成立 工程造价系统的管理人员内部讯息的共享体系,包括和业务伙伴或者用户之间的讯息互换、和外部联系的讯息体系都没有真正的形成,因此,大范围内的讯息共享更难以实现。 2.5 工程造价系统讯息资源管理没有统一规范 因为没有工程造价系统讯息能源管理的统一规范,不能确保讯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便不能确保新讯息有序和快速的流通[3]。 3 推进工程造价系统管理信息化的政策 根据当前工程造价系统管理讯息化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工程造价的管理人员应该重点去创造对工程造价管理讯息化构建有利的环境,创建与改善相对应的工作体系,以创新改革为动力,环绕增强工程造价的管理技术与整体的竞争为基本目标,从实际的角度出发,统一规划发展、突出侧重点、分步进行实施、务求实际效果,从以下几点来进行相应的改善。 3.1 量身定制工程造价管理的讯息化总体规划 工程造价体系管理讯息化构建顺应市场经济体制下信息的发展和进步,是构建领域信息化的重点。定制工程造价体系管理讯息化的总体规划以及最终目的,统筹规划,加快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备,完善 联网项目。在实现规划时期应改明确的工程造价体系管理讯息化构建的主要系统,包含了技术目标、讯息收集目标、维护目标以及人才培训的目标等,方便分解和落实。 3.2 充分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意识水平 工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是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信息意识。工程造价管理人员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引导,工程造价的管理部门需要利用信息进行造价调控。管理部门可以使用多种手段和媒介合作,宣传信息的重要性,从而提高进一步工作质量。 3.3 充实工程造价体系讯息能源资料库 新的工程造价讯息资料库已经在造价领域建立,通过数量和质量上看来,并未真正的成为工程造价讯息产业。所以,应该不断的扩大工程造价系统专业领域建筑造价体系讯息能源的基础上,将视线延伸至构建领域的有关讯息能源,提高建筑造价讯息资料库的容量,来填充整个建筑造价讯息资料库的,与此同时也要提升建筑工程造价讯息能源的管理水平,来更好地达到各个阶层的建筑工程造价讯息客户的要求。 3.4 完善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标准体系和政策环境 已经建立完成的众多的工程造价信息网络,在还没有建立一致的标准体系和工程造价信息编码分类体系的情行下,横向和纵向联系比较少 ,还达不到实现工程造价信息共享的目的。所以,应该尽快制定包括工程造价电子商务、软件、知识产权与工程造价信息资源保护等方面 的政策法规,并和建设领域信息政策环境进行衔接,对照相关信息化技术标准体系,建立权威、统一和规范标准的工程造价信息体系,保 障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健康有序发展。 3.5 加大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 在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和建设过程中,需要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系,并制定优惠的政策,在资金短缺上需要充分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于此同时,还要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为实现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和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证。 3.6 大力发展建设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 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和任何其它工作都一样,最终均需要取决于人力资源。为了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就迫切需要造就培养一大 批既懂工程造价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要制定对应的政策,采用各种有效的形式,培养大批的多层次的适应工程造价管理信 息化发展需要的人才,成立一支能力强大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应用团队,来满足实现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需要。 3.7 建设工程造价信息市场体系 工程造价信息事业的存在、进步及繁荣的基础是工程造价信息市场,其也是工程造价信息提供者、生产者、需求者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场所更是进一步实现工程造价信息的重要场所。所以,需要建设工程造价信息市场体系,同时开发工程造价的信息服务,提高工程造价信息的服务手段和服务领域。与此同时,工程造价信息服务的社会化、企业化快速发展,有利于促进工程造价产品的产业化和商品化。 4 结论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需要意识教育、组织建设、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作为保障,同时也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作为其经济基础。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研究也是工程造价领域的最基本的建设。所以,只有我们工作者吸取教训,提高业务水平,加大发展的力度,这样才能推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管理。 建筑工程造价论文:论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摘要:从建设单位的角度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进行研究和探讨,综合相关的理论研究及实践经验,主要从建设工程的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和实施阶段三个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进行阐述,通过对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尤其对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以达到对整个建设项目造价控制的目的。 关键词: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投资决策 1 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普遍把控制工程造价的主要精力放在预结算上,算细帐,结果是事倍功半,控制的目的没有实现,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却屡禁不止,严重困扰着建设工程投资效益管理。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就是要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其目的不仅在于把项目投资控制在批准之内,更在于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效益。 2 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工作贯穿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而决策阶段各项技术经济的决策,对项目的工程造价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的选择、设备选用等,都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据有关资料统计,在项目建设各阶段中,投资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最高,可达到80%-90%。因此,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各个建设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是否科学合理。 第一方面在投资决策阶段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保证详实、准确。 第二方面认真做好市场研究,是论证项目建设必要性的关键。 第三方面做好方案优化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 第四方面是合理确定评价价格和基准参数是做好经济效益的基础。 财务评价是在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下,计算项目范围内的效益和费用,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以考察项目在财务上的可行性。在财务评价中,评价价格的选用是项目经济评价的关键,直接影响评价的质量。目前在经济评价报告中,产品销售价格按市场价格计算,不考虑计算期内价格相对变动,这样,若产品销售价格逐年下降,那么就夸大了项目的效益,如果产品的价格是逐年上升的,就缩小了项目的效益。显然,经济评价仅用当时的市场价格来编制是不够的,这就要求评价人员针对不同项目的特点,结合市场分析、竞争力分析、不确定性分析等因素选取多种价格方案并加以分析,以使投资者对项目未来的效益有充分的了解和减少项目投资风险。 3 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项目勘察设计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综合性非常强的工作,是建设项目进行全面规划和体现其实施意图的过程,是工程建设的关键,对工程项目的造价及竣工后能否获得较好的经济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应该说,控制造价必须从投资决策阶段开始抓起,这才是从龙头抓起。但是,由于投资决策时连方案都没有,要确定准投资额也确实不那么容易,尤其民用建筑变化比较大,虽然都是宾馆饭店,可是由于建筑方案不同、设计标准不同,所选用的材料设备不同,所采用的结构形式不同(当然施工地点、方法、管理的不同也是造成造价不一样的重要原因),致使它们的造价是千差万别的。因此,虽然建筑类别相同,但很难有相同的工程造价。在设计阶段,由于针对的是单体(具体项目)设计,是从方案到初步设计,又从初步设计到施工图,使建设项目的模型显露出来,并使之可以实施。因此,这一阶段控制造价比较具体、直观,似乎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感觉。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利用价值工程对设计方案进行经济比较,对不合理的设计提出意见,从而达到控制造价,节约投资的目的。 3.1 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主客观条件 设计阶段控制与管理造价的主观条件是:业主(建设单位)非常真诚而且迫切需要控制造价,设计单位不但有水平非常高的设计师而且还有非常精通造价业务的造价师。这样,业主、设计师、造价师三方密切配合才有可能在设计阶段控制造价,而缺一方都是不可能的。设计单位应有完善的造价控制系统,每一建设项目都有一套完整的估算、概算、预算。 设计阶段控制与管理造价的客观条件是:国家(包括中央和地方的各级政府)要有相应的、明确的政策法规。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设计概算要有明确的规定,一定要有资质的单位和人才能编估算、概算、预算,不能是什么人都能干。要建立严格的概算审查制度和对编制单位、编制人员的审核检查制度。同时,要赋予造价师一定的权力,还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3.2 设计阶段造价控制与管理目标的确定 当明确了控制造价的关键在设计阶段和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的条件具备时,要控制造价就要合理的确定控制目标。 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的目标一般是用投资估算(一般是可行性研究的投资估算)作为方案设计估算的控制目标,用方案设计估算作为初步设计概算的控制目标,如果有技术设计时用初步设计概算作为技术设计修正概算的控制目标,用修正概算作为施工图预算的控制目标,如果没有技术设计时就直接用初步设计概算作为施工图预算的控制目标。 3.3 设计阶段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方法 合理地确定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目标值以后,就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对造价进行控制。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的方法有:利用价值工程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估,进行限额设计,搞标准化设计。这些方法对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确实也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当前要强调的是;加强对设计阶段方案估算、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编制的管理和审查是至关重要的。工作实际中经常发现有的方案估算不够完整,有的限额设计的目标值缺乏合理性,有的概算不够正确,有的施工图预算或者标底也有不正确的地方。 实际工作中经常有这样的问题:初步设计概算不准,与施工图预算相比,差距很大。当前初步设计概算确实存在一些质量问题,造成其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有些初步设计图纸的深度不够,有些概算编制人员缺乏责任心,概算与设计脱节,又与施工脱节,工程量算错,定额套错,间接费计取错误等都时有发生。从这些年的概算抽查实践来看,概算审查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避免重大错误的发生,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如在概算审查中就发现:有的写字楼概算,居然在概算汇总时将整个弱电工程概算漏掉;有的多层住宅楼概算,居然没有内墙的工程量。这些都是不应该发生的。 4 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长期以来,我国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一直是将重点放在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相关的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较全面,现对实施过程中各相应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进行简要阐述。 4.1 招投标阶段 通过投标竞争,业主择优选定承包商,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是造价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一是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加强对招投标的监督;二是要不断提高标底的编制质量和评标人员的业务素质,切实防止压标或低价抢标;三是要严格禁止招标人利用施工企业“找活”心切的特点,人为地要求施工企业压价让利和提出垫资施工等条件;四是标底的确定原则上应使招投标双方都有利可图,达到双赢的目的。 4.2 施工阶段 即把设计变成具有使用价值的实体的过程,也是实现工程造价有效控制、为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提供原始依据的过程。业主可建立项目造价控制责任人制度,由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的专业人员对项目造价控制负责。严把签证关,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尽量减少变更费用,审核评估相关索赔等。没有项目造价控制责任人签名的签证不得结算工程款,同时对工程付款进度进行控制负责,防止工程款超付。 4.3 竣工验收及后评价阶段 工程竣工结算是工程造价合理确定的重要依据,无论施工单位还是业主都十分重视工程价款的审计结算。工程结算书由施工单位编制,经业主委托有资格的中介机构进行审查。编制工程结算不仅直接关系到建设方与施工方之间的利益关系,也关系到项目工程造价的实际结果。工程结算要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实事求是进行编制。实践证明,通过对工程项目结算的审查,一般情况下,经审查的工程结算较编制的工程结算价款相差10%左右,有的高达20%,对控制投入节约资金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5 结论 加强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建设单位、造价咨询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以及审计单位等要提高认识、充分重视、共同努力、恪守职责,尤其是加强前期阶段的主动控制,才能有效控制工程项目建设的总投资,才能真正提高经济效益,降低工程造价。 建筑工程造价论文:浅议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动态管理 论文关键词:工程造价控制;动态管理;经济体制;材料价差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中具体的措施。 1 前言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是现行基本建设管理的重要环节。按照价值规律和市场经济条件下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在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构成的基础上.理顺价格和价值的关系;改革工程造价的计价依据,并根据国家及有关部门颁布的政策、法规和各地区的工程价指数,实行动态调整.逐步形成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以市场经济为主的价格机制;建立起政府宏观控制,业主对建设项目投资全过程负责.强化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和成本管理;这是当前深化工程造价改革的基本思路。本文就建设项目实施各阶段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展开分析与阐述,以期提高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水平,提高投资效益。 2 工程造价控制动态管理的现状 工程造价是一种通称,在不同的场合下其含义也不同,本文主要讨论如何对建设工程造价进行动态管理。建设工程造价是指完成一个建设项目的全部花费的费用总和。它包括业主、设计单位,总承包商、分包商的费用。从我国现行工程建设项目费用组成的规定内窖看,它包括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和工器具购置费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印对工程造价动态因素的管理工程造价的动态因素,是指那些影响工程造价增减的变动因素,就基础建设工程造价而言,一般可分为三类,一是量变因素,二是价变因素,三是定额取费的变动因素 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就是对造价实行全过程跟踪管理及预测管理方法。 自1994年起,我国的建筑业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招投标承包。它结束了多年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建设工程分配任务的局面,是我国建设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成为当前建设市场中确定建设任务的主要形式。所以,近几年我国的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工作主要集中在工程招投标阶段和建设实施阶段,实行公开招投标,增强了施工企业的竞争力,在努力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在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承包合同价为控制目标,根据工程合同按时完成合同约定的工作内容,处理好工期、质量、造价三者间的关系,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选择质量保证,价格合理的材料,有效地对工程造价进行动态管理。 应该说,近几年来对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取得 一定的成绩。在尊重传统标准定额计价的同时,完成定额从法定性向指导性过渡的阶段,找出了一种较为合理的计价办法,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市场经济新秩序的发展需要。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昔,现有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许多不尽合理之处也需要不断改进,并加以完善。 3 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中措施 在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中,以社会主义市场机制为导向,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拟采取以下措施: 3.1 材料价差处理 为了加强材料价差的管理和合理调整材料价差, 实行根据各类工程的不同特点, 结合各个时期的市场价格情况, 采用系数与单项材料相结合调整价差的办法.即主要材料,钢材(包括钢门窗,铝合金门窗等) 术材、水泥以及特殊装饰材料(面砖、大理石、花岗石等等)按定额材料用量补差。砖瓦、石灰、砂石及其它材料测定综合材差系数进行调整价差,各类工程主要材料范围、信息价格、地方材料综合价差系数,由当地定额站每月或按季公布,作为工程计价的基础,也可以由承发包双方在合同中商定价格结算的办法,对工期短(如六个月内)的工程,或承发包双方同意,在工程招投标或工程中标(含议标)后的合同价格,可增列材料价格风险系数。造价一次包死,决算时不再调整,风险系数可参考公布的价格预测系数、由双方协商确定、或投标报价自行确定。凡不考虑增列风险系数的工程,在确定标价时,都必须填列"材料价格明细表"(包括招标和投标价格)。作为工程结算调整价差的依据,并应在合同中明确规定条款,单项主要材料结算价格超过(或低于)签订合同所列材料价格时,可对超出(或低于)部分进行调整。单项主要材料结算价格,目前根据采购时的发票价格按实结算。这种按实结算的办法不利于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且发票价格存在着种种弊端。急待改进, 单项主要材料结算价格的确定,应该以施工期内公布各期信息价格总和除以期数之值, 而期数则按合同工期的80% 确定, 并以合同规定计算工期日(开工日期)为期数的始点。 3.2 人工费差额调整 当前建筑产品价格改革正在逐步展开。我们对人工费的组成和计算办法暂不宜作改变,采用以基本工资和各项工资性质的津贴补足到预算工资单价中的形式作过渡性调整,以解决当前人工费远远脱离实际,减少建筑产品价格与价值偏离幅度。制止施工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的局面,随着建筑产品价格改革的深入,加快工程造价管理的改革步伐,积极稳妥地出台人工费改革方案,实行综合人工费的计价办法。 3.3 物价变化与工程造价挂钩 物价改革进一步深化,物价放开,实行随行就市,物价将随着市场供求关系和社会经济情况变化而变化,物价的变动。必然影响生活费用总指数的上下浮动。施工企业的人工费或工资收人及生活支出,也将随之变化。为解决这个问题,采取物价变化与工程遣价挂钩的办法来处理,即根据当地政府定期公布的物价或生活费用总指数,测算出人工费补贴系敷,定期公布调整,作为工程计价的依据。同时,材料价差系数作为直接费,应该收取相应管理费,与社会市场物价相适应。 3.4 缩短工期增到措施费,推行提前工期奖 经济建设要求建设速度加快,建设单位也从经济效益方面考虑。要求用较短的工期完成投入使用。这样就普遍出现较国家定额工期提前的情况,这是正常的现象,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当然,我们提倡科学的、合理的、可行的工期。而不是盲目的、随心所欲、无法实现的工期。凡是较工期定额缩短10% 以上工期的工程,在标价内增列抢工措施费用,此项费用由施工企业自行确定,量力而行。参加竞争,同时实行提前工期奖,按国家定额工期或承诺工期考核。凡工期提前20% 以内者,每天按总造价万分之二奖励。工期提前如30% 以上者每天按总造价万分之四奖励,工期奖发给生产工人与一线的管理人员。以促进加快建设速度。为确保合同工期的实现,要在合同中签订工期奖罚条款,双方严格遵守。 3.5 工程质量优劣差额实行奖优罚劣 我们在强调建设速度的同时。也强调生产优质产品, 工程质量等级分合格、优良。 在招标文件中或在工程合同中由建设单位提出要求达到的工程等级。凡要求达到优良等级标准并经质监站验收评定达到优良等级的工程,按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奖励,验级达不到要求标准时要受到罚款处理。这些条款都应在合同条款中明确规定,并接受有关部门的审查监督,不得有不平等的现象。奖罚款额也可由承发包双方商定,一般为占工程造价的3% 左右,体现优质优价。 3.6 设计修改和变更的处理 施工过程中设计修改或变更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一个动态的因素,必须加以解决。除实行施工图预算加系数包干的工程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外,一般对发生的设计修改和变更的工程项目都应予以调整。采取按定标价为基础,实行量可变单价不变的原则,减少工程项目则按原定价中如数扣除,增加工程项目则按实按定标原则计算,列入工程总造价结算时增补。通过对上述动态因素采取调整措施, 工程造价控制将会得到较理想的理顺,防止价格与价值偏离幅度继续增大,施工企业的合法权益和经济效益基本上得到了保障,促进企业在竞争中初步形成具有承担经济风险的能力。同时也将大大缓和建设单位与施工企业的经济关系, 保障基本建设的顺利进行。 结束语 总之,建设工程投资活动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只有用系统的、全面的观点去分析影响因素,对影响因素实施控制,才能达到工程建设投资控制管理的目标,即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利用科学管理方法和先进管理手段,合理的确定造价和有效地控制造价,以提高投资效益和建筑安装业经营效果,减少耗费,增加效益。 建筑工程造价论文:概预算编制质量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探讨 摘要:工程预算和造价对于控制工程投资规模,缩短建设时间,提高投资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合理地确定工程造价,从严格取定概预算编制依据,广泛搜集基础资料,为概预算编制作准备,正确套用定额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概预算编制质量,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方法。 关键词:工程造价;预算;工程管理 预算和造价工作是一项对技术性、政策性要求较高的经济工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程建设投资越来越大,对工程造价预算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工程建设中不可避免的要遇到市场、人为因素等的风险,使预期的工程造价预算超出投资控制,这明显不利于工程整体建设。只有提高概预算编制质量、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做好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风险投资,改进和完善工程投资估算,实行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才能良好的完成工程造价概预算工作。 1 严格取定概预算编制依据 为了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概预算人员要做到“嘴勤、手勤、腿勤”。编制依据是概预算编制的大前提,一切都是在这个大前提下进行的。它的取定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嘴勤”;在概预算编制之前,概预算人员要向有关人员询问,了解工程性质等相关内容。“手勤”:对有价值的资料、对概预算编制工作有利的资料随时记载下来。“腿勤”:要做到正确取定概预算编制依据,包括执行文号、定额、材料价格、费率标准、价差调整标准等。 2 做好工程造价预算的编制工作控制预算 工程量是影响工程造价预算的原因之一,计算得正确恰当与否,将给工程造价指标带来很大影响。在综合考虑工程的施工组织特点的基础上,应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收集工程勘查报告、地形测量图、施工设计图纸、各类标准图集等相关资料,深入现场勘察、调查施工环境并进行施工方案研究,了解现行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取费标准、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及材料预算价格。尽可能多的掌握工程建设项目现场第一手资料,控制好工程造价预算。对工程总造价影响较大的桩基工程和相对复杂的保温防腐项目,特别要注意工作内容漏项的问题。严格按照清单计价范围,掌握项目施工过程,完善工作内容,尽可能的避免施工过程中增加项目变更,保证预算造价的有效控制。 3 加强设计工作的管理 对项目设计推行招投标制或限额设计,使技术和经济有机地结合。一个成功的设计方案,应该的功能适宜、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统一体,只有当三者得到充分平衡时,建筑的价值才能充分体现,这就要求技术和经济有机结合。在目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建设项目,都应进行设计招标,通过招标进行多种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优选设计方案。也可通过限额设计,按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投资估算,依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严格控制施工图设计,利用价值工程的原理,对工程造价进行分解,合理地确定设计方案。当然,限额设计也不应该一味地从节省投资来考虑问题,而应尊重科学、尊重实际,在实行限额设计的同时,注重优化设计、兼顾功能提高。 4 掌握要素价格市场动态 建筑工程建设所需要的设备与材料品种多、价格不一,购置设备材料的费用在造价构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材料、人工费占总价的比例一般为60%~80%。因此价格在市场中的动态变化直接影响到工程的预算,也是合同风险中相当重要的因素,建设单位应重点注意其动态变化而带来的风险。要求工程造价编制人员对设备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和价格做到心中有数。在投标报价时必须及时了解市场价格,预测其变化趋势,使报价准确合理,减少风险的潜在因素。在实施中更应密切关注,搞好动态分析,及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材料订货,确定合理要素价格,减少风险。尚未实现的产品的成交价,只有竣工工程的结算造价才能真正代表市场价格。因此,在资料收集方面,工程造价人员对具体工程的造价指标进行预测分析、对合同中工期、质量、造价三要素的控制要求及相应违约责任要做到心中有数,为合同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5 加强审核力度,力求准确 概预算编制有时时间紧、任务急、工程数量繁杂,难免多算、漏算、重复计算,这就要加强审核力度,提高概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5.1 审核工程量、审核采用的定额单价、指标是否合适 (1)根据设计图纸、设计说明、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审核工程量。 (2)定额具有科学性、权威性、法令性,它的形式、内容任何人都必须严格执行。审核采用的定额名称、规格、计量单位、内容是否满足施工方法要求,套用定额不同,单价则不同。 (3)定额包含内容是否与设计相符。如定额含筋率、混凝土标号等。 (4)补充定额是否符合要求,计算是否正确。 5.2 审核材料价格 对材料价格、运杂费进行审核,材料价格是否包括运杂费,材料运输方法、措施是否符合实际,做到既要满足工程要求,又要努力降低费用。 5.3 审核其他费用 (1)取费标准是否符合工程性质; (2)费率计算是否正确; (3)计算基数是否符合规定; (4)价差调整是否符合规定。 6 监理、建设等部门监管职能切实发挥,施工阶段设计不得随意变更 工程项目应该经过严格的可行性研究和投资额度的审批程序,其工程造价应该按批准的概算投资额度加以控制,把工程建设实施中各阶段的工程造价实际发生额度控制在限额以内,强调精心准备、科学合理的组织实施,严格地控制工程造价。但是,很多建设单位在没有做好必要的准备情况下急于项目开工,对投资额度的控制、建筑标准的把握、设计深度的审查、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的合理与完善程度没有严格把关。造成边施工边变更。对施工中的工程想改就改,甚至有的一改再改,对更改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没有监督,对更改造成的损失没有相应的责任制约。 7 广泛搜集基础资料,为概预算编制作准备 概预算人员在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之外,还应该注重现场调查。深入现场,就是上面提到的“腿勤”。现场调查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环节,是选择施工方法、决定就地取材、合理布置施工、材料运输方法、规划临时工程和确定概预算费用的重要依据,调查资料是设计、编制概预算的基础资料,资料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设计及概预算文件的质量问题,是一项基础而又重要的工作。必须在设计的各个阶段(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设计)认真对待。特别是在招投标、施工阶段,更应本着为业主着想,从维护国家利益、荣誉出发,进一步深入调查,了解情况,与建设单位充分交流(获悉当地征用土地价格、拆迁价格等),对已有资料加以核对并适当补充,不能怕麻烦而沿用既有的资料。如北京铁路局北京勘测设计院在编制京承线密云站到发线延长工程施工设计概算时,经过调查,了解到有一家铁路专用线经过协商可以加以利用,因此,可节省一笔修建施工便线费用。搜集好第一手资料,为正确地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编制概预算打下有利的基础。 8 提高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对造价预算管理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造价预算管理人员要掌握工程预算的专业知识、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对设计、材料设备采购、现场工艺、工程整体结构、投资分析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应熟悉。工程造价预算工作又是一项工作时间长、工作内容项目繁多,要求非常细致的工作。就是对造价预算非常熟悉的人员,也难免有一些疏漏和难以处理的棘手问题,加上现在新材料、新技术不断出现,必须要不断学习才能较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对图纸、当地法规文件、地方特色一定要了解透。造价预算管理人员还要深入工程第一线,因为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图纸上的有时候差别很大。比如孔桩下面如果有溶洞,就需要用填充材料进行处理,溶洞的大小、地质情况都是决定用料多少的决定性因素。对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全面设计、工程施工、设备安装等工作都要了解掌握。所以,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要有过硬的专业基本功,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用人单位要关心预算管理人才的培养,为造价预算管理人员的深造和提高搭建平台。 建筑工程造价论文: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方案优化探讨 【摘要】从建筑工程投资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以及竣工等阶段论述了相应阶段造价管理方案优化要点。 【关键词】造价;方案;优化 引言 建设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是建设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以实现有效控制工程项目投资,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其主要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要求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利用市场经济规律、科学管理方法和现代化管理手段确定工程造价并对其加以有效控制。随着国内经济体制的转变工程造价管理由原来的概预算管理向全过程、全方位管理,由静态管理向静态管理转变,应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但实际造价管理往往被视为项目管理的薄弱环节而影响了预期目的的实现,因此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方案进行优化对有效控制工程投资,实现其预期经济效益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1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方案优化措施 1.1 正确把握投资决策 项目决策即选择和最终确定投资方案,其是建筑工程的源头,在决策前应将不同方案进行及时的技术和经济方面比较,在投资决策阶段应首先建立工程项目控制制度以对各岗位实行分工控制,并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以保证在决策阶段收集更为详细和准确的资料,并应充分做好市场研究,并对搜集到的统计数据和信息资料进行加工和处理,依据市场需求合理确定工程的规模和标准,最终落实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最后应对所确定的方案进行优化,即根据实际情况对多个方案进行技术和经济的比较,并尽量简化工艺流程、节约建设资金,并应从全局、全方位出发充分考虑现实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对工程造价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工程投资在实现项目要求的基础上留有一定空间,从而真正发挥投资预算的控制作用【1】。 1.2 优化设计 工程设计时将建设项目从计划变为现实的首个阶段,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施工进度、质量及成本,其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设计阶段造价方案优化应加大对设计单位图纸质量的监督和审查,并通过设计概算规范化措施将已经确定的投资限额作为取费基数以避免人为的扩大设计规模所需费用,并应从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利用,推进其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优化工程设计的经济指标提高设计的技术含量,进而提高建设项目的综合效益。 执行限额设计。限额设计即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在保证受控于决策投资的设计文件的前提下进行投资控制,是按照设计任务书批准的投资估算额进行初步设计,按照初步设计概算造价限额进行施工图设计,按照施工图设计预算造价对施工图设计各个专业设计进行控制。其要求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各个专业人员密切配合,以做到技术与经济统一,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经济支出并作出方案比较以利于强化设计人员的造价意识,造价编制人员及时进行造价计算以为设计人员提供信息,改变设计过程不算账,设计完成见分晓的现状,实现动态控制投资的目的【2】。 在建筑设计上应做到健康、舒适、低耗以及绿色环保、节能等,并优选建筑朝向、日照分析和建筑布局,合理布置采光通风与建筑平面,并应控制建筑密度、容积率和使用面积系数,优选节能型门窗以及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等;结构设计上应从基础选型、持力层、承载力选用,基坑围护及防水方案,钢筋连接及其应用,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配合比,地下及地上结构选型以及楼板结构选型等方面考虑;专业设计上应考虑给排水方案,污水处理方案以及雨水收集并利用方案,燃气、供电配电方案,用户设施智能化方案以,绿化与景观方案以及专业设备选型和专业建材选用和垃圾处理方案等方面考虑。 1.3 招投标优化 在市场经济模式下工程招投标工作首先应充分引进市场竞争机制,以实现优胜劣汰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并可促使投标方在质量、价格和周期等角度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竞标方降低成本以及招标阶段造价控制的优化,同时由于建设项目受到价格规律的影响,因此只有充分遵循市场价格机制,基于市场的供求情况和价格规律才能做好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 建立企业清单定额库。企业应结合自身技术和管理水平建立自己的定额以反映自身企业能力,由于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不同导致企业定额水平存在差距,编制过程中应遵循国家及行业的有关规定的原则,具体实施可通过定额修正法、经验统计法、现场观察测定法等方法,最终实现能够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以及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基础上建立内部企业定额。 建立造价指标分析子系统。造价指标是反映工程造价构成的技术经济数据,包括工程造价指标和工程量指标两大类,造价指标分析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造价指标查询、对比分析。工程造价指标应反映工程项目每个分部分项的合同金额、单方造价,工程量指标应反映工程项目的结构材料用量指标,单方工程量以及平均造价等,并可对不同项目间的造价指标可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可为快速估算提供依据。在进行快速估算时可根据拟建工程的相关信息在工程造价指标库内查找相似工程造价指标,并可在查找到相似的指标后通过分解合并调整拟建工程的快速估算;可作为公司内部审核的依据。公司在编制成标书后可通过造价指标分析模块和指标库内的同类工程进行指标对比偏差,对存在较大偏差的应对标底重新检查以提高效率【3】。 1.4 施工阶段优化 项目投资主要发生在施工阶段,该阶段也是投资消耗最大的阶段,因此该阶段也是整个项目建设中必须优化造价管理方案的阶段。在人员组织上应强化任务与职能的分工,从节约成本的角度落实施工跟踪的人员,并详细的编制该阶段的工作计划和流程;应采取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的方式合理利用资金,以对工程造价目标进行风险性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对应措施;应控制施工变更以免对造价带来较大影响,对必要的设计变更应进行严格审查,并继续寻找潜在的可节约资金的可能性,并对主要施工方案进行必要的技术和经济分析。 1.5 竣工阶段造价管理优化 竣工阶段造价管理方案优化也是整个造价管理优化的组成部分,该阶段首先应确定工程实际造价,确定过程中应科学的审核竣工结算和竣工决算以为工程资金的合理利用提供保证,同时应进行工程竣工后的相关工作,利用统计预测、对比以及因素分析法等进行合理评估以实现对工程最后阶段造价管理进行优化。 2 结语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集技术、质量、管理等学科于一体的系统工作,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应贯穿整个工程建设的始终,使其与工程建设每个环节都密切联系,因此要求工程参与人员各负其责,从各自的范围着手对资金进行有效控制和优化利用,最终才能实现建筑工程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筑工程造价论文:大学建筑工程造价的审计 摘要;工程造价审计对控制工程造价,节约建设资金,抑制基建领域腐败具有重要意义,审计人员对工程造价文件的主要内容及计算情况进行检查核对,以发现可能出现的差错,提高工程造价的准确性。为此每个单位对此都是非常的重视,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当今日益激励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以下就是本人对这些问题的一些见解,供于参考。 关键词:控制工程造价;审计管理 传统的基建维修审计往往是项目完工后的工程决算审计,这种事后的决算审计无法对基建维修工程进行全过程监督,致使工程在事前,事中的治理混乱,因为事前事中监督不利甚至造成概算超计划、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情况,导致投资失控,严重影响单位的经济承受能力。在广东工业大学新建教学楼施工项目中,我们就转变审计方法,就是要由单纯的工程决算这种事后审计逐步向事前事中审计发展,犯患于未然。下面结合审计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简单探讨。 一 工程项目介绍 学校新建综合性教学楼项目,主要包括阶梯教室,图书馆、现代化多煤体教室以及办公宣。施工周期为2年,总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000平方米,总投资概算3000万元。该项目由学校作为发包人,广州大学城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为建设组织管理单位。共同对工程的建设进行控制与管理。 二 工程造价审计实施环节 1 严格履行合同条款约定 凡施工合同条款中对工程结算方法有约定的,且此约定不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的,那就应按合同约定的方式进行工程结算。凡施工合同条款中没有约定工程结算方法,事后又没有补充协议或虽有约定,但约定不明确的.则应按建设部与广州市的有关规定进行结算。例如在该项目中:技术工一个工日4 5元,普通工一个工日3 5元。但合同中没有对4 5元一个工日的技术工和3 5元一个工日的普通工约定进直接费。项目造价管理小组参照上述审价惯例,根据广州市标准与定额管理总站规定的技术工一个工日3 5元、普通工一个工日2 5元可以进直接费的条款执行。从而有效解决了虽有合同约定但约定不明确的普遍问题。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合同条款的定义必须准确.约定必须完整,不然容易造成工程结算中建设方与施工方各执一词,影响工程审价工作的质量和时效。 又例如底楼施工在开办费的产品保护费这一项列出了0.5万元人民币。实际施工中,由于工期紧迫,底楼的地面面砖先于楼上标段完工前铺贴好,其楼上标段完工后的建筑材料和建筑垃圾都要从底楼已铺好面砖的地面上通过。施工单位为保护已贴面砖的完好,在其通道面砖上铺了一层细木工板作保护层,增加了2万元的费用支出。在结算审核中,施工单位提出要增加地面铺设细木工板所花费的产品保护费,审价人员和建设方都没有认可。因为该工程办理过施工招投标手续。这0.5万元是施工单位在施工开办费中产品保护费一项的投标价,虽然不足施工中实际发生的产品保护费用,但施工招标文件中有开办费包干使用的条款。施工投标文件作为施工合同文件的一部分,与施工合同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施工合同中没有约定的,则应以授标文件中的条款作为计价依据。 2 做好材料价格调研工作 过去多数施工合同对材料价格的约定是:材料价格有指导价的按指导价,没指导价的按信息价,没信息价的按市场价。此时,审价工作的一个工作重心就是材料市场价的调研。首先应由施工单位提供建设方认可品牌的材料发票,亦可由施工单位提供材料供应商的报价单和材料采购合同,然后根据这些资料有的放矢地进行市场调研,则可提高询价工作效率。但审价人员应该清楚地知道,材料供应商的报价和材料采购合同价与实际采购价会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审价实际工作中,应当找出“差距”,按实计算。 在本项目中按学校要求由内审部门进行先期审计,在核实工程量工作中,发现施工方所结算中基础工程中放坡系数不依据土质和开挖深度确定;砖墙工程中,主梁与次梁交换处和框架柱的起止点,不以工程计算规则为准,多算工程量。屋顶装饰所用琉璃瓦由校方白购,由施工方案装,施工方结算中却垒盘参造园林定额,将全部造价计入结算-墙体涂刷时,该扣除的门窗洞口,踢脚线等少扣漏扣等问题。当审价人员让施工单位提供无框玻璃门的拉手、地弹簧、上下帮条、地锁等材料发票,施工单位因没支付材料款,无法提供发票。在这种情况下,审价人员要求施工单位提供材料采购合同。结果从其提供的材料采购合同的材料价格中看出,施工单位上报的结算价高出了材料采购合同价的1 5%。仅通过核实工程量就核减工程造价几十万元。该情况证明,如不搞市场调研,仅根据材料采购合同来定价也是不行的。材料采购合同中有时会含有“水份”,材料供应商的让利可以体现在材料采购合同中,也可以体现在材料采购合同外,即明.如不搞市场调研,仅根据材料采购合同来定价也是不行的。材料采购合同中有时会含有“水分”,材料供应商的让利可以体现在材料采购合同中,也可以体现在材料采购合同外,即在合同外另行约定。审价人员只有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界定材料供应商让利的情况,做好工程审价中的材料核价工作。 3 亲临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 在施工阶段踏勘现场,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有利于提高工程审价质量。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目前在工程审价中常常会遇到新的施ii艺和新材料,没有现成可以套用的定额子目,需要审价人员自己测算人工、材料、机械的用量。收集这些新的施工工艺和新材料的基础资料,是做好审价工作的前提条件。 在这个项目的审价工作中,审计小组了解到施工单位在轻钢龙骨石膏板墙的施工中没有使用嵌缝油膏,经向工程监理核实情况后,确认为未按图施工,必须对此定额子目进行换算,相应扣除了轻钢龙骨石膏板墙中嵌缝油膏的材料费每平方米30.7 5元。审计小组查看和清点了灯具、风口等暴露在外的材料后,又查看了安装在吊顶里面的材料。这时,审计人员发现风管的保温材料是离心玻璃棉板,而不是施工单位结算书上所报的橡塑保温板。当即指出施工单位错报了保温材料的材质。这两种材料每立方米要相差上千元人民币。经过调整,扣减了施工单位数万元人民币的保温材料费。 上述例子可以证实,审计人员是否认真踏勘现场,审价的结果往往是大不一样的,如不踏勘现场,仅凭施工单位上报结算书上的材料来核实材料价格的话。就有可能发生所报结算书上材料与实际施工中所用材料有出入.造成建设单位多付工程款的情况发生。 三 工程项目审计成果 1 完成各项目的工程造价审核,比原概算节省资金2 0 0余万元,实现了较大的资金结余。 2 纠正了施工中出现的偷工减料,报价不实等种种弊端,避免了不必要的资金开销。 3 围绕工程具体要求,在校领导的指示下树立全局观念,灵活处置和化解各项矛盾,配合各职能部门及时处理和解决审计期间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保证了各项工程进度的顺利进行。 结束语 通过工程造价审计,可以有效的发现施工中的一些弊端,抓住影响工程造价的重点,以经济法律、法规为准绳,实事求是,独立、客观、公正的开展工作,纠正不合理的支出,最大程度的保障企业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害。 建筑工程造价论文:关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的探讨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对建筑造价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对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的土地、管理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的应对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问题;对策 所谓建筑工程造价,实际上就是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建设过程中的全部资金消耗,简言之就是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的投资成本。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带动了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各种建筑工程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建筑市场上的竞争也变得更加的激烈。同时,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关系着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因此应当给予高度的关注。 1、建筑工程造价 建筑工程项目自投标至竣工全过程,均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因素,这也就定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与压力,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涉及到的金额比较大:实践中可以看到,任何一个工程项目的涉及金额都非常的大,造价较高,数百万、上千万的投资非常的平常,甚至有些建筑工程项目的投资可达数百亿;建筑工程项目造价差异性较大:由于工程项目的用途、功能以及规模要求等有所不同,对工程中的结构、造型、空间设置和装修等,也提出具体的要求,因此建工程项目造价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工程造价动态性:工程项目自其施工设计至建设完成交付全过程,均需要较长的施工。在这一段时间里,因多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导致工程项目的造价呈现出动态性特征。例如,方案的改变、机械设备、施工材料价格上的浮动以及工资、取费费率等的随意调整等,加之银行贷款利率的不断变化,都可能会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建筑工程造价,实际上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期间均处于不确定性状态,当竣工决算完成后方可确定具体造价;建筑工程造价的层次性:工程造价层次性主要决定于工程建设自身的层次性,不同的工程项目总是包含着多项独立的单项建筑工程,且这些单项的建筑工程又由多个建筑单位的施工工程组成。在该种运行模式之下,工程的造价主要有三个层次,建设工程项目的总造价、单项建筑工程的造价和单位工程造价。若将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各项目进行细致的划分,则可能导致建筑工程造价层次发生更深的变化。这种由实际情况造成的不同分工,使建筑工程造价表现出很强的层次性特征;建筑工程造价自身的兼容性:兼容性表现在其自身的特点、工程造价构成上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不同费用间的交叉与融合等。 2、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虽然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实践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总结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初期的各项工作规划的不够细致,落实效果比较差。长期以来,建筑工程项目业主方最为关注的是施工中的投资管理工作,并未将影响投资较大的因素,即设计阶段作为管理的重点;设计人员在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设计时,只顾着选择建筑结构方案,而且对设计方案中的相关经济因素缺乏重视和分析研究,因此导致多数工程项目因建设施工前期的可行性缺乏考究、效益分析以及方案设计没缺乏科学的论证等,导致设计方面的投资很难有效控制,因此造成了严重的浪费;设计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实践中多存在着很多因人为的因素而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不同设计人员跟你讲中标方的要求,对设计进行变更、随意抬高设计标准,这些因素的存在均造成了工程造价的大幅度提高。 第二,工程造价管理理念相对比较落后,而且还存在着严重的政府干预现象。 当前国内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思想观念依然比较落后,有人对工程造价没有一个整体上的概念与认知。实践中,常见的问题是没有对建筑工程造价予以全程动态控制,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也缺乏动态管理的意识。随着当前国内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施工材料市场上的价格监管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大,市场管理机制已经基本形成。当前国内市场的材料价格总是随着市场的波动而出现加大的变化, 场调节作用变得更加的明显。但从实践来看,当前国内市场的价格变动也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滞后性,由此可见,市场机制的自身调节作用虽然有其优势,但并非万能。基于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转变这种思想观念,充分发挥其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杠杆作用,对房价进行适当的调控,以免出现房地产泡沫现象。但实践中却并非如此,由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想观念依然影响很大,市场观念相对比较淡薄,部分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市场价格管理中的政府干预范围比较大,对工程造价管理采用老套方法,因此严重影响了工程造价的有效性与客观性。 第三,工程造价管理机构与控制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实践中可以看到,虽然当国内各地区均已建立了工程造价管理部门,但具体职权上还没有真正的落实和执行,即功能作用没有有效发挥,实际工作中的管理职能与服务职能相反。除工程管理部门,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参与到工程的造价管理或者之中,造成造价管理部门之间相互推诿。这些建筑工程造价控制部门在实际上从属于工程技术部门,根本起不到控制建筑工程造价之作用,所谓的控制工作只不过是流于形式。 3、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国内建筑工程总价特点、实际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笔者认为要想加强管理,确保建设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就必然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大法制建设力度,提高造价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利用法律手段来规范施工方与建设单位之间的各种市场行为,并依法对实践中的各种垄断、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以确保生产者、经营者以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同时,不仅要加大立法、执法力度,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开放、统一和平等的现代市场管理机制,并逐渐打破传统的关卡壁垒以及地区保护模式。对实践中尊重着质量问题追查到底,一旦发现有违法乱纪的行为,决不姑息、决不手软。同时,还要不断提高造价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这是当前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造价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业务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建筑行业非常需要复合型的造价管理人才。基于此,笔者建议加快造价管理步伐,培养高素质造价管理和执业人员,并制定培训与教育计划,尤其要注意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对法律、法规和专业技能知识加强学习与实践,从而全面提升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能力与素质。 (2)对工程项目招标阶段的造价进行有效管理与控制 在这一阶段,应认真编制招标文件,签订建设合同,把握好招标过程以及合同中的策划要求,尤其要注意以下内容:招标方式的确定、保函或者保证金的应用、报价的形式、拟签约的承包商数量与发包方式的确定、比较重要合同条款的确定以及合同价格形式的确定。对设计过程实施监理制度,可以使设计方案更加的科学合理,造价管理在限额范围之内,可有效做到以最小投入取得最大效益。同时,还要积极推行限额设计方法,它具有较高的技术性。从实践来看,限额设计方法可对建筑工程项目造价进行全面的管理与控制。为确保限额设计方法能够达到预期之目的,设计人员应当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而且对技术经济也比较的了解。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必须多方案之间相互比较,因为设计成果是一个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不会初期阶段就能确定下来,而是应当在多个方案之中相互比较和衡量,这样才能确保其实用性和经济性。 (3)对施工阶段的建筑工程项目造价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是该工程项目建设的核心,该阶段的造价管理非常重要。实践中,应当正确合理地选择管理模式,对图纸和要求非常的熟悉,对日常管理中的常见工程造价变化及重要环节加强造价管理;作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应当对工程项目的整个建设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并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工程的变更予以严格的管理;做好技术交底工作,避免返工等现象的出现。对于实践中费用相对较高的施工设计方案变更,应经设计、建设、监理以及施工单位进行联合商榷和研究,最后做出合理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合同之外的各种费用开支。同时,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应当深入施工场地,去详细了解该工程项目建设的具体情况,从而保证工程项目建设造价管理工作的 准确性与实效性。 (4)对竣工阶段的结算过程加强造价管理与控制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竣工结算阶段而言,它也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科学合理地确定建筑工程造价是竣工决算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在这一过程中,应当认真对各项资料进行审核,尤其要注意工程量的计算准确与否,看其是否存在着重复计算和遗漏现象。同时,还要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全过程费用开支、取费予以严格审查,以确保其合理性与准确性。在建筑工程项目竣工结算过程中,应当做好工程造价审查相关方的关系处理工作,这也是确保工程结算与造价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结语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作,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同时也关系到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实现,因此应当加强重视和造价管理理念、模式的不断创新。 建筑工程造价论文:合理控制建筑工程造价的探讨 摘 要:合理控制建筑工程造价是企业投资效益得到最大化的关键因素。本文对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影响因素与可重点控制阶段进行阐述,对比当前现存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方法提出优化方案。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今后合理的工程造价控制起到指导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合理控制 1 概述 随着多元化建筑工程的出现,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实施起来越来越困难。如何科学、合理、有效的控制建筑工程造价,节省开支获取最大利润已成为当代工程师急需解决的问题。使有限资金最大化是工程造价的终极目的,为了实现此目的必须对造价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寻找到最佳切入点,掌握控制重点阶段的特点,以便实行有效控制。与此同时还要采取相应措施抵制阶段问题,控制工程中不利因素。 2 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的因素 建筑工程造价是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其控制环节是一个复杂工程,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过程。如何控制工程造价是一个综合问题,不仅需要建设单位还要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审计单位的积极配合,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好工程造价工作。下面就影响就建筑工程造价的因素进行探讨:首先,建设单位在工程造价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如果其管理水平低下、经济核算部到位、无人员录用标准等都会严重波及工程造价的高低,所以建设单位要从自身思考,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制,全面狠抓工作中的瑕疵,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严格控制建筑工程造价的准确性。 其次,设计单位在工程造价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现实统计设计费虽然只占整个工程的1%,更精确的说还不到1%,但其产生的工程费用高达70%,所以应高度重视设计单位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在现实工作中避免设计人员为了自身利益抬高概算的现象,杜绝设计单位自行提高所用产品标准,无形中使费用增加的做法。 再次,就是施工单位的影响。工程的工期较长,施工单位在控制材料成本使要严格按照统一的成本价格预算购置材料,坚决打击施工单位利用差价获得利润的不正当行为。另一方面还要正确核算工程量,不要盲目改变工程量的大小,给工程造价带来负面影响。 最后,审计部门给工程造价带来的影响。审计部门工程一道工序竣工核算的督促部门,如果核算出现错误后果将不堪设想。在实施督查使审计员要以公正的原则工作,不要因为一己私利影响工程核算,尽量做到对工程的细致了解,在自己的范围内做好工程预算的审查与控制工作。 3 建筑工程造价重点控制的阶段 3.1 决策阶段。决策阶段是工程计划投资的最初阶段,对整个工程采取怎样的布局、实施什么样管理极其重要。因此如何对决策阶段做工程造价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工程造价在此阶段最难做的便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确定,对工程将会采取的各种方案做可行性研究,对多个影响参数进行综合审查评估,定制出最理想的报告,为后续工作做准备,确定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控制工作。 3.2 设计阶段。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是为业主和企业的共同利益服务的,无论是研究阶段还是初步设计阶段都要始终坚持顾客利益至上的原则,尽可能的满足其要求。进行全面的调研,考察实际可行的、经济、节能的方式完成设计。施工单位在设计施工方案时也要严格现场条件,确定合理、安全的施工图。 3.3 招投标阶段。标底制定、发包方式的选择都需要张弛有度的把持。建设单位根据实际工程的工程量拟定标底,投资方按照现场作业工况的性质特点择优选择发包方式降低工程造价。另外,合理制定招标文件也是必不可少的,完善招标的详细内容,最后要对比分析哪个施工单位更适合工程,通过竞争,定出中标单位。 3.4 施工阶段。施工阶段是对工程造价真正落实的阶段。严格按照工程造价核算施工过程的物品。工程实物的形成与工程最终完成需要的工期较长,应强化该过程的资金控制,采取有利方法提高工程造价的可靠性。工程图纸及相关方案的控制,尽量做到不出现变更或最小范围的变更,节省资金开销、人工的浪费;索赔事项落实,以事实求是的态度解决问题,认真处理工期延误、施工失误等反索赔问题;在工程质量、验收条件合格情况下,工程款按合同约定按期支付,杜绝拖欠现象的出现。 3.5 竣工阶段。作为工程最后的阶段,也是工程造价 后的繁琐阶段的竣工结算需要严格审核各方面的开支情况。竣工结算最终给出实际造价,甲方依照合同约定可,对额外费用核减,由甲方审核施工现场,对合同中的变更项目,严格控制附加费用。做好工程造价最后一道程序。 4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优化 4.1 把控制重点放在设计阶段,强化其它环节控制。任何一项工程设计做好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一个良好的设计方案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还可以缩短工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督促设计院认真对待工程图纸的设计,把好关,确保设计质量;统一规范,执行国家标准,避免出现一数二意的现象;提倡创新,借鉴前沿领域的相关研究采用新技术、使用先进设备与工艺进行施工,提升设计质量与科技含量,为工程有客观的经济效益努力。 4.2 严格控制工程成本。成本问题一直是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关注的问题,科学、合理、有效地控制工程成本是非常重要的,对实现利润最大化起到“心脏”的作用。控制项目成本主要是要制定统一的成本价格,以此作为对照。成本价格是工程中的材料、人工、费用标准成本。成本价格不同市场价格,是由公司自行定制,主要目的是激发工人干劲,及早完成工程任务节省开支;在制定成本价格的同时还要考核成本差异,及早发现、及早反馈、及早处理;责任制对于节省成本有利,项目经理制定各种相关责任制,将任务分派到个人,能及时有效的完成成本核算,同时可以采取激励措施,能更大限度的发掘节约成本的方法。 4.3 控制审核过程。对工程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审核,每个阶段遵循的标准不同,严格按照标准对单位项目做细致审核,由于工程周期长短不同,工期较长的要做分阶段审核。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做好审核工作对工程核算起到铺垫的作用,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的准确度,所以要设立监察机构对审核过程实施实时监控,审核具体落实到单位项目。 结语 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持续时间长、控制难度大、见效慢的特点决定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控制方法,应对长久存在的问题和突发性问题。确保工程成本的真实性、审核的公正性至关重要,因此工程造价对工程中的任何一阶段的控制都是非常必要的,在造价理论研究的同时对其优化控制是企业获得最高经济效益的正确之举。 建筑工程造价论文: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探析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目前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一些发展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 造价管理与控制 0 引言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指的是利用一定的管理手段,对工程各阶段的造价进行合理的控制与调节,在保证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的花费,最终达到节约工程建设资金的目的。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及其他各有关部门、各地区对建立健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改进建设工程计价依据做了大量工作。20世纪90年代初期,除了继续按照全过程控制和动态管理的思路对工程造价管理进行改革外,在计价依据方面,首次提出了“量”、“价”分离的新思想,改变了国家对定额管理的方式,同时,提出了“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的改革设想。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它主要包含的特点有:项目法人对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负责,在国家宏观控制下,以市场形成造价为主的价格机制,充分发挥协会和其他中介组织作用等等。 1 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 1.1 在现代社会,随着项目性质的改变,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于很多大型项目的性质近年来已经改变,随着这些改变,改善项目管理的需要变得更加迫切。首先发生的一个改变是商业发展项目的融资、设计、营销和管理的创新,导致私营部门商业项目规模日益扩大和日益复杂。特别是集零售、办公、住宅和其他设施于一身的大型综合发展项目。这些项目都是纯商业性质的,其成功或失败都倚靠管理团队保证开支不超过预算的数字。随后一个改变是项目融资的其他创新导致私营部门日益深入参与此前只有政府才会涉足的建造和营运。如果未能恰当地控制成本,则整个项目可能一败涂地。因此今日的大型项目的私营部门投资程度很高,从而导致对预算的严格控制。于是,在这种现状下造价控制的重要地位便突显出来。 1.2 我国目前造价工程师处于紧缺状态,由于考试要求严格,资质审查细密,迄今已取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注册造价工程师资格证者,全国只有十万余人,而全国预计需求则在100万人以上,如此庞大的一个人才缺口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弥补,因此人才也是制约造价行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 根据这两个问题,工程造价在未来的发展必定要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尽快建立更加完善的法律机制,监控法律落到实处,这样才能给这个行业营造一个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另外在人才严重紧缺的情况下,未来一段时间内,肯定会催生出大量的工程造价培训机构和造价人才服务机构,这样又会面临新的问题,例如会有许多不够资质的培训机构会培养出一大批貌似合格的“造价师”,但实际上是有名无实的造价人才,还会有一些新的人才服务机构,打着造价人才招聘的旗号四处敛财等等,这些都是目前不可避免的一些问题。但终究到底,相比以前工程造价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要想加快工程造价的发展步伐,国家和协会还有个人都是任重而道远,我们相信只要每个人都严格以行业规范自律,工程造价的未来发展会更好。 2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趋势 2.1 工程造价管理的国际化趋势。在现在,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使国际性的跨国公司和工程项目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招标,咨询等工作。相对的,我们国家的企业在国外投资经营建设的工程项目也在不断的增加,这就促成了国内外市场经济的融合。而国外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又在总体上高于我国,在工程总承包市场势必会对我国的企业造成冲击。 2.2 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趋势。随着网络的普及,知识经济时代的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知识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管理在工程管理中形成的协同办公模式,推动了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发展趋势。我国应全新构建中国工程造价分析的技术框架,工程造价人员在造价分析时,应具有企业级和行业级实时准确动态的造价关键要素的数据库支撑,即工程量、价格、消耗量指标(造价指标、企业定额)数据库。这些数据库具有低成本、高效率自增长积累和自完善机制,为具有快速准确的动态造价分析能力创造条件,将工程建造过程中所有变化的因素融于一体,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分析,掌控动态造价成本变化过程。 3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发展对策及建议 3.1 加强对人才的培养 3.1.1 加大力度投入到每一年全国各个地区的造价行业的薪资调查中。尽管人才十分紧缺但是我们要给这个行业提供一个有理可循的薪资参考,这样可以避免人才的漫天要价,也可解决企业不知该开出多高的价格而烦恼。 3.1.2 人才培养从学校抓起。每年继续举行校园招聘。结合企业的用人需求鼓励并建议用人单位多自主培养人才,从刚刚走出象牙塔的学生抓起,这样给同学们一个成长的过程同时也可给企业的人才储备提供一个循序渐进的缓冲过程。 3.1.3 继续扩大跟企业之间的交流,及时的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面临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加有助于服务于企业。由于地域,地方政策的不同,他们的需求和面临的问题都不一样,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企业档案,针对这些不同需求的企业一对一的研究,一对一的为他们提供帮助,达到即使没有分管人力资源的专职部门也可以让这个部门的工作超值超量的完成。 3.1.4 扩大人才的面。因为造价行业本身是一个针对性局限性都很强的行业。但是对人才的知识面要求确是相当的高。所以扩大这个行业的人才面,使其资源共享,打造中国最优质的土木人才资源服务机构。 3.1.5 工程造价的发展离不开更多人的努力,呼吁行业内外的相关机构和个人,都能提出有利于工程造价行业良好发展的方法,并一起为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工程造价体现出中国土木工程中应有的价值。 3.2 加强工程招投标,合理确定工程造价。 3.2.1 在评标过程中,应在合理低价中标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既能降低工程造价成本,又能保证工程按质按时完成的中标单位。应充分考虑投标单位的社会信誉、资质情况、施工能力、设备状况等,对它们予以综合的考虑。 3.2.2 严禁人为地要求施工企业压价让利和提出垫资施工等条件,禁止招标人员利用施工企业找活心切的弱点。 3.2.3 对评标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编制质量提出更高一步的要求。 3.2.4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加强对招投标的监督。 3.3 积极推行无标底合理低价中标方式,它是以工程量清单报价为主要模式的。工程量清单报价是无标底合理低价中标的主要计价模式,它是国际通用计价方法,也是建立在充分完善市场和工程担保制度基础之上的进行的,是我国招投标制度改革的方向。 3.4 加强全国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网络的建设及应用。为具有快速准确的动态造价分析能力创造条件,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分析,将工程建造过程中所有变化的因素融于一体,掌控动态造价成本变化过程。 3.5 完善法规体系,加强政府管理职能。尽快建立更加完善的法律机制,监控法律落到实处,这样才能给这个行业营造一个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4 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涉及到工程建设的诸多方面,完善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提高造价人员的素质,是为企业能够长远发展的基础。它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每个环节紧密相连,只有提高技术经济分析论证能力,才能最终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建筑工程造价论文:浅谈建筑工程项目工程造价与优化设计 一、工程造价的控制 建设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相对应四个阶段的投资控制值可称为:可行性研究阶段的估算、初步设计阶段的概算、施工图设计阶段预算和施工阶段决算。这四个阶段对工程造价都有直接的影响,必须进行全过程的控制。 据西方一些国家分析,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百分之一以下,但正是这少于百分之一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占到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由此可见,设计质量对整个工程建设的效益是至关重要的,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对提高设计质量,促进施工质量的提高,加快进度,高质优效地把工程建设好,降低工程成本也是大有益处的。 现在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建设项目中的投资方讲究投资效益,业主(建设单位)、承包方(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也都有各自的经济利益。因此,市场经济的建立,为造价控制在大的环境方面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虽然在设计阶段控制造价比在施工阶段的效果好得多,但它并不是无条件的,设计阶段控制造价依然需要主客观条件。没有条件就根本谈不上控制造价。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的主观条件是:业主(建设单位)非常真诚而且迫切需要控制造价,设计单位不但有水平非常高的设计师而且还有非常精通造价业务的造价师。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的客观条件是:国家(包括中央和地方的各级政府)要有相应的、明确的政策法规。只有在主客观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设计阶段控制造价才能实现,也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造价控制。 二、建设项目的优化设计: 优化设计控制投资是一个综合性问题,不能片面强调节约投资,要正确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是控制投资的关键环节。设计中既要反对片面强调节约,忽视技术上的合理要求,使项目达不到功能的倾向,又要反对重视技术,轻经济、设计保守浪费的现象。设计人员要用价值工程的原理来进行设计方案分析,要以提高价值为目标,以功能分析为核心,以系统观念为指针,以总体效益为出发点,从而真正达到优化设计效果。 (一)设计方案的优化: 单项工程设计中,其建筑和结构方案的选择及建筑材料的选用对投资都有较大影响。 1、建筑方案的选择: 建筑方案设计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集工程性、艺术性和经济性于一体,只有技术上先进可靠,经济上合理可行的建筑产品才能被社会所接受。但由于建筑设计工作的特点,更多的设计者主要从事的是建筑设计工作中创造性劳动部分,同时受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经济意识薄弱,缺乏将经济意识贯穿于设计过程中。 一个优秀的建筑设计方案,之所以能在众多方案中脱颖而出,应该集中了众家之长,不仅在设计中有独特的构思,而且在经济分析上也占有优势。然而在目前的方案设计过程中更多的是考虑了建筑的新颖,外形的美观,功能的完善等等,而对于经济分析这一块即便有所考虑,也是花 费的功夫甚少。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一环套一环,始终围绕着方案设计进行。初步设计概算不能超过方案设计阶段的投资估算,施工图预算不能超过初步设计概算。所以,方案设计阶段的投资估算是重中之重,方案设计阶段的经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2、建筑材料的选用: 例如框架结构的非承后墙体种类选择对工程造价有着较大的影响。传统的做法是粘土空心砖,自重大,保温性能也差。现在有许多轻质、隔音、隔热且价格较经济的新型建材可供选用。如加气砼、砼空心砌块、水泥玻璃纤维板、石膏条板、膨胀珍珠岩空心条板等。 3、结构方案的选择: 基础的经济技术指标对高层建筑的总造价有很大的影响,基础的工程造价在整个工程造价中所占的比例较高,尤其是在地质状况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现以基础方案的选择来说明结构方案的优化。 10%,甚至可达10%~20%。 所以,方案设计阶段的经济分析做得好,才能真正从源头上控制工程造价,对设计人员和造价管理人员都应该重视起来,使工程造价控制真正落到实处。 4、结构设计的优化: 目前承建方对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的控制:现在包括房地产公司在内的承建方已经不同层次的认识到结构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设立专门的人员控制结构设计。由于认识的不同,只是一味的控制含钢量,混凝土用量等等低级的方法。结构施工图设计不能给房地产公司创造价值,但是好的结构设计绝对可以给房地产公司降低工程成本,真正的在设计过程的各个环节控制,保证工程结构设计的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面及配筋。 5减少设计变更: 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实行限额动态控制。一般来说,设计变更是不可避免的,但不同阶段的变更,其损失费用也不相同。变更发生得越早,损失越小;反之,损失就越大。如果在设计阶段变更,则只需修改图纸,其它费用尚未发生,损失有限;如果在采购阶段变更,不仅需要修改图纸,而且设备、材料还须重新采购;若在施工阶段变更,除上述费用外,已施工的工程还须拆除,势必造成重大变更损失。为此,必须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堵塞由于不合理的修改变更而提高造价,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初期,尤其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更要用先算账后变更的办法解决,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6、适当采用标准设计: 经国家或省、市、自治区批准的建筑、结构和构件等整套标准技术文件图纸,称为标准设计。标准的工程设计,来源于工程建设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是已被实践证明了的优秀设计,它适应我国的自然条件和技术发展水平,能合理地利用能源、资源、材料和设备,体现施工、生产、使用和维修的要求。因此采用标准设计一般都能使工程造价低于非标准设计,但对于特殊的工程例外。同时,采用标准设计还能节约设计费用,缩短设计周期,能较好地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它是在设计阶段有效控制和降低工程造价的重要方法。 7、各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 在实际中经常发生凿洞拆墙现象,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各专业应相互配合,及时协调各有关问题,把隐患消灭在设计中。只要加强设计阶段管理,选用节约方案可以达到经济适用的目的。 总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虽然并不那么轻松,但它确实是真正体现了事前控制的思想,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花小钱办大事的目的,只有当业主(建设单位)真正把控制造价的关键阶段确立在设计阶段时,才能收到投资省、进度快、质量好的效果。
艺术学类论文:度艺术学理论类专业建设热点与难点调查报告 摘 要:本调查报告力求以2013年度艺术学理论学科整体发展为主线,着重选取本科教育教学以及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状况为调查对象,依据调查事实、统计数据和文献检索等资料进行梳理和剖析,主要探讨了以下八方面的问题:一是艺术学理论学科各层次学位授予点及本科专业方向设置状况;二是艺术学理论学科本科专业设置状况分析;三是艺术学理论专业本科阶段人才培养问题探讨;四是与本科教学相关联的研究生培养问题分析;五是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存在的问题;六是学术研究面临方向或探讨进路模糊的问题;七是艺术学理论学科与相邻学科边界模糊的尴尬局面;八是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的契机与挑战。 关键词:[HTK]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专业方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学位论文;学术研究;边界;发展契机;挑战 引言 2013年伴随着艺术学学科门类的升格,艺术学理论学科遂成为该门类属下的一级学科,其发展有着显著的改观。具体表现可以概括为:其一,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的命名,避免了早先与学科门类艺术学同名所带来的混乱和麻烦,使学科定位和发展有了明确的方向。尽管对这一学科命名及学科体系建构至今仍存有不同的看法,但在总体认知上学界还是能够求大同存小异,基本肯定这门学科命名的必要性以及存在的合理性,从而达成基本共识:艺术学理论学科属于人文学科,其设置遵循的原则,一是传统学科的定位原则,是对各艺术门类进行宏观、整体、综合的研究,旨在探讨艺术的一般规律及跨门类艺术的交叉规律,具有观照和解释人类社会所有艺术现象与艺术共性特质的学科特性,其基础研究包括史、论、评三个领域,这和相邻的哲学、文学等学科门类属下的一级学科定位相类似。二是现实原则,即学科定位与发展要适应现实的迫切需要,能够为国家和区域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服务。例如,艺术管理和艺术创意研究方向的设立,便是关注现代技术的新进展,适应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需要,从而使艺术学理论更具有多学科之间的渗透性,进而扩大其研究的范围。其二,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无论是研究生教育,还是本科教育在本年度里均有较大的发展,主要是硕士学位授予点和本科专业(艺术史论专业)申报的院校增加,使学科的覆盖面大幅度扩大,促进了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均衡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社会对艺术学理论学科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其三,从今年初开始,伴随着从事艺术学理论研究人员人数的不断增加,相应的学术成果又有明显的增加,期刊数,截止2013年11月中旬统计,本年度约2200篇,论著约50部,教材约30部。从艺术学理论学科年度发展各项指标来看,有理由证明,2013年度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发展势头不弱于艺术学学科门类属下的其他四个一级学科。当然,在学科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时,也存在着新旧问题的交织,面临着学科持续发展的新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在新形势下,提出加强和改进学科建设的明确思路,准确把握学科定位,在学科服务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需要下,不断探究新思路和新举措。本调查报告力求以2013年度艺术学理论学科整体发展为主线,着重选取本科教育教学以及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状况为调查对象,依据调查事实、统计数据和文献检索等资料进行梳理和剖析,力求概括本年度学科发展的热点与难点问题,揭示出艺术学理论的整体状态,为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年度咨询报告。 [HS(3][HT5H][JZ(]一、艺术学理论学科各层次学位授予点及本科专业方向设置状况[JZ)][HS)] 截止2013年11月底统计,2013年度全国高校及科研院所具有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单位有2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单位有69个。目前,以艺术学理论学科名义设立本科专业方向点的院校有50余所(主要是艺术史论、艺术管理和文化产业等大类专业方向)。另据不完全统计,明确以艺术史论或艺术理论方向设立本科专业方向点的院校有5所,即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史论(专业方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专业方向)、山东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艺术理论(专业方向)、哈尔滨师范大学原艺术学院艺术理论(专业方向)和四川音乐学院艺术学理论系艺术史论专业。这里需要说明,以艺术学理论学科名义设立本科专业方向点的院校,是指依据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允许的专业范围内设立的专业方向。此外,从统计资料来看,本年度全国共有40余所院校的本科专业是以艺术管理或文化产业名目拓展专业方向,计有“艺术管理”、“艺术创意”、“艺术传播”、“艺术商务”、“艺术市场”和“文化产业”等。如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艺术管理专业、中央音乐学院音乐艺术管理专业、上海音乐学院艺术管理专业、中国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艺术策划专业、星海音乐学院艺术管理专业、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艺术管理和文化产业专业等。此外,综合院校、师范院校、工科院校,如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也都设有艺术管理类本科专业方向。 二、艺术学理论学科本科专业设置状况分析 针对艺术学理论学科设立本科专业方向点的情况分析来看,基于设点申请的现实状况,各类先行设点的院校均是以专业方向名义招生,直到教育部于2012年底正式颁布实施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之后方才开始有大量院校正式申请,这也是形成2013年度艺术院校、综合院校、师范院校和工科院校集中申报“艺术史论”本科专业热点效应的原因。由于所有申报院校获准招生计划需要等待至2014年初公布,故对于2013年度“艺术史论”本科专业的设点,只能根据全国各院校申请联络的信息进行预测,估计院校在30所左右。比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和南京艺术学院等院校,就是依托原有的美术史论本科专业或艺术学理论博士学位点、硕士学位点的基础上申请设置本科专业的。综上所述,表明两个特点:一是这些申请院校都十分看重艺术学理论学科的配套建设,希望完成从本科到硕士至博士学位点的整体建设,以推进学科发展,带动学科建设,进而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二是从目前申请院校来看,还主要是偏向艺术学理论和美术史论或设计史论这几类专业领域,这类专业转弯幅度不大,基本治学思路、研究方法和教学方式有相近之处。相对说来,音乐、舞蹈、戏剧、戏曲、电影等专业,则由于研究对象和治学方式的差异,导致来自这类院校的申请相对较少。关于艺术管理专业,从现状分析来看,可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只能是以专业方向的设点形式存在。虽说艺术学理论学科二级学科拟设有相应的艺术管理或艺术跨学科研究这样的研究方向,但主要是在研究生培养层面,可供本科专业延伸的条件有限,其原因:一是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新《目录》和新《规定》中没有确立为本科专业点,这样就无生长空间;二是管理学属于独立学科,对于艺术领域而言,属于跨界学科,艺术管理只是借力发展,学科生长空间同样有限。因此,这一专业点在本科阶段只能以借力发挥的状态存在。但现实状况是,仅以全国31所独立设置的艺术院校(包括解放军艺术学院)为例,均设有艺术管理类专业。如果再加上其他各类院校,保守统计其数目也在翻翻之上,这是一个庞大的教育领域。 三、艺术学理论专业本科阶段人才培养问题探讨 人才培养是本科专业学科价值最为显在的标志之一,对于艺术学理论学科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以往都是以能否适应和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作为学科建设成功与否的“晴雨表”。这一评价指标的思想根源,究其依据主要是教育部历次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和《规定》所言明的意图,即强调“本科学生能在相关专业领域从事应用开发与管理工作”。这样一来,针对艺术史论本科专业的申报,也引发了对其专业培养方向问题的争论,归纳意见,有一种意见认为,本科开设艺术史论专业是改变以往单科专业教育模式,重点加强以综合艺术史论为主的跨门类、跨领域专业教学,着眼于知识拓展及审美素质教育,着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艺术创造能力,以适应全方位及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需要。另一种意见认为,艺术史论只能是较高层次的教育,基础还是门类艺术史论,如果专业指导思想及课程设置不明确,很可能会影响对人才基础能力的培养,弄得大而空,缺乏专业的精深度,难有适应的社会领域。再一种意见认为,理论与实践对于任何艺术专业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而目前艺术史论专业教学中的课程编制,或者说课程结构存在诸多问题,诸如两者难以有机结合,如果没有彻底改变的措施或策略,容易导致学生毕业时理论与实践能力的不足,无法适应社会对艺术学理论综合人才的培养要求。因此,许多院校建议召开全国性本科专业教育教学专题研讨会,就艺术史论本科专业的设点问题,诸如生源、招生方法、教学思想、课程编制、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等关键环节组织论证,制定相应的教学指导标准,力求通过一系列教学改革使之尽快摆脱目前的困境,呈现生机和活力,实现其应有的重要价值。当然,这里也有一个对待本科生就业认识的误区。如果说考察现行择业去向,能够接纳艺术史论本科专业学生的机构主要是事业型文化艺术创意及行政管理单位,诸如出版社、报刊社、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或艺术馆及文化宣传部门(高校和研究院所基本不含对本科生的吸纳,故不在列);民营单位则为辅,如画廊、艺术社团或演出公司等。现在突出的问题是,无论事业还是民营单位普遍趋于高学历消费,原本较低层次的工作岗位最适合本科生就业,但统统提升为研究生,甚至连硕士生都排斥,要求博士生入职,这种势必造成本科生去向日益狭窄,这不仅仅是教育界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对人才结构合理配置使用的问题。那么,从另一角度来认识,将艺术史论本科专业当作是人文学科(即大文科)一部分来看待,培养目标可以认定是具有较为宏阔的视野和较为综合的素养,可以在更加广泛的范围内对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批评和艺术跨门类学科研究进行宏观认识和应用。作为吸纳人才的储备,本科生中的优秀人才明确就是为高一层次学科点输送合格人才,即为硕士和博士学位点培养高质量的基础人才,如同哲学、文学、语言学、历史学和考古学等长线学科一样,是学术薪火传递不可分割的人才储备。据此,艺术史论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和特征可以拟定为:本科生应具有较为宽阔的视野、较为扎实的艺术史论知识基础、较为综合的素养和较强的创造意识,能运用中文和一门外语进行文献阅读、资料查询和学术交流,掌握本学科学术研究前沿动态,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或创作与策划、管理实践能力,具有运用艺术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可针对某种艺术现象进行批评,可以从艺术跨学科研究中获得较为实用的知识,以服务于艺术和其他社会实践。本专业培养的本科生能够继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深造,或在艺术管理、编辑出版、新闻传播、艺术创作等部门从事策划、管理、编辑、评论、创作等工作。如上所述,艺术学理论本科专业的招生和培养,是学科建设的基础环节,而且是重要的学科生长链条。当前,艺术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塑造国家新形象以及国民艺术文化修养方面的作用,具有不可置疑的重要性,而这项工作的推进需要各个层面、各类专业人员的共同协作才能够完成。从艺术教育的角度看,国家在培养从事各门类艺术专业的人才外,同时也需要能够在宏观层面上对艺术加以认识和阐释的专业人才。如此说来,传统的门类艺术专业对应各个艺术领域,且偏重专才教育,而如今,艺术文化事业的交叉与综合发展,对于具有综合素质的艺术人才的培养就提出了新的需求,这一需求即构成了艺术学理论学科本科专业培养的根本价值。此外,由于历史原因,艺术学理论学科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建立以来,主要是在研究生教育层次上推进的,因而学科建设的成熟度也主要体现在研究生教育,这就造成了教育教学在某种程度上的倒挂。而适度促进艺术学理论学科本科专业的发展,也能够为该学科业已形成规模的研究生教育,储备、输送更加对口的人才,使得这一学科在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这两个层面上达到相对的平衡。就当前的状况而言,目前已经开展较为纯粹的艺术学理论学科本科专业方向的院校,在全国范围内为数不多。其中,代表性的是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在该院下设的艺术学理论系,本科阶段开设的专业主要课程有:艺术导论、艺术史(包括门类艺术史)、艺术哲学、艺术心理学、艺术社会学、艺术经济学、艺术管理学、艺术史学、艺术批评。从专业名称及课程设置来看,课程结构比较完整,尤其是在开设课程的思路上,与艺术学理论学科设立的初衷较为匹配,即这样的本科阶段教育尝试是有目的地按照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学理要求进行探索和实验。另外,哈尔滨师范大学原艺术学院从2005年至2012年连续八年开设艺术学本科专业方向,以培养艺术学理论综合素质人才为目标。开设课程有艺术学概论、艺术史专题、艺术理论、艺术批评、艺术市场管理与策划,以及门类艺术理论的课程,诸如美术史、音乐史以及相关专业理论等。自该院于2008年划分为美术学院和音乐学院以后,逐步改为美术学和音乐学本科专业。加之,在教育部颁布新《目录》和《规定》之前,要求重新申报专业方向,故2013年艺术学专业暂停招生。山东艺术学院也属于国内开设艺术学理论本科专业方向较早的院校,该专业方向设立在该院艺术文化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内,名为艺术学专业方向,其本科课程有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批评以及相关的艺术经济、艺术产业、艺术管理等。培养目标定为,具备较高的艺术理论和策划创意方面的能力,能够在各类文化艺术机构、文化传播系统、文化企业等部门从事文化艺术研究与教学、艺术编辑与批评、艺术项目策划与运作等方面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相比而言,仍有多所高校开设以艺术学为名义的本科专业,其课程未能形成结构体系,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往往是以门类艺术的相关课程替代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必要基础课程。出现这种专业与专业方向不相配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地说,课程体系的不完备、师资配备的不对口、教材建设的缺失,特别是认识上的局限等,都使得艺术学理论学科的本科专业教育无法达到专业设置的根本要求。再从学科定位来说,艺术学理论在一开始已经明确其研究对象就是艺术,这可以称得上是先天的优势。事实上,美学、文艺学等文科专业也都给艺术予关注,对于艺术本身发展而言,这种关注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研究者及实践者的思路和视野。然而,美学、文艺学等专业的研究,仅从近年来发表的学术成果统计来看,他们关注的视域又大于艺术本身。试想,如果艺术学理论学科在已具备学科定位的天然优势下,还不能对艺术进行有效且价值凸显的研究,从而证明其无法取代的学科价值,那未免大大浪费了这样的先天优势。此外,从当下学科发展趋势看,美学及文艺学对于艺术问题的研究视域,实际上也在产生着某种转向,即逐渐拓展到更广的哲学、社会学等其他人文社科领域当中。这似乎暗示着,在艺术学理论学科建立后,美学及文艺学也在探寻着自己新的发展道路。在这样的学术相互推进、多元学科互渗互融的际遇下,艺术学理论学科如何能够既牢牢把握住自己的研究方向,凸显自身在艺术本体问题开展研究的学科价值,又抓住学术大发展的契机,着力明确发展方向,是本学科需要认真思索的命题。 四、与本科教学相关联的研究生培养问题分析 与本科专业教育相比,艺术学理论学科的研究生培养工作应当说是已有一定的历史积累,且成熟度要强得多,其原因是:一方面研究生培养历史较长,如东南大学艺术学系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随后有哈尔滨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上海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南京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四川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西安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学校相继建立自己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截止到2013年10月底,全国已有69家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开展艺术学理论学科的硕士研究生的教学与培养。其中,具有艺术学理论博士学位授予点的单位达到20家,从数量上看远超其他门类艺术学科:音乐与舞蹈学12个,戏剧与影视学15个,美术学13个,设计学12个。至于艺术学理论硕士点,数目也远远超过其他门类艺术学科点。从这一点来说,艺术学理论学科丝毫不逊于艺术学学科门类属下的其它四个一级学科。然而,从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来看,不难发现,艺术学理论学科的二级学科点承担的研究生教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依然存在着杂乱现象。具体来说,许多院校并未按照既定的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美学、艺术管理或艺术跨学科研究等初步拟定的二级学科名目来规划专业方向。可见,关于艺术学理论学科的设置,在全国范围内还未达成共识并形成一定的规范。造成此种状况的原因在于,艺术学理论学科的二级学科目前尚未明确学科目录和指导标准,从而造成各自为政的局面。例如,某些院校研究生培养不分专业方向,笼统称作艺术学理论学科,结果什么专业方向都往里放,既有美学、文艺学的研究方向,又有大量门类艺术的研究方向,甚至细划到水彩教学和钢琴教育,使得学科点及研究方向成了典型的摆设,挂羊头,卖狗肉。这种状况是需要在今后教育教学工作中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着手加以解决的。同时,更要防止学科建设中抢山头、铺摊子、要指标的现象发生,为了达到招生数量增加的目的,全然不顾该专业的属性和师资条件。如果这样的问题不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加以调整和纠正,那么,艺术学学科门类升格的意义会全被串换、稀释,这对于学科健康发展有着极大的危害。由此可说,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由于规范缺失造成的诸多混乱,在一定程度上也将直接影响到本科专业的教育教学。况且,在研究生教育中,至今还缺乏对课程结构与课程体系的探究,所谓的核心课程、通识课程以及各类选修课程仍处于缺失状态。至于研究生课程教材建设更是滞后,到目前为止还缺少学界认可的、规范的、通用的基础课程教材,诸如:艺术学导论、艺术哲学、艺术美学、艺术类型学、艺术学方法论、艺术价值论、艺术史学史、艺术经济学、艺术文献学、艺术学经典文献选读、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等。更不要说,尚未启动的事关提升学科研究水平专门化教材的编撰工作。此外,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问题也十分突出,仅从分类学角度来对近年来各个院校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进行评估的话,学位论文选题与学科立足研究方向的匹配就存在很大的不实。实事求是地说,这里列举的诸种现状问题,的确给艺术学理论学科研究生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同时也引发了其他门类艺术学科,以及外界学科的非议。相对门类艺术学科而言,似乎并非缺乏明确的具体研究对象,而是对象太过庞杂,难以把握,以至于不能深入研究,因而使研究生教育方向显得空洞。归根到底,如果一个学科连内核问题都尚未解决,怎么能使其成为一个学科并且建立学科点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呢?这些质疑理应受到重视。不可否认,与本科教学相关联的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本科教育和教学,这也是本调查报告列出针对艺术学理论学科研究生教育存在问题探讨的目的。由此看来,依据《目录》和《规定》,针对艺术史论本科专业明确培养方向和学科类课程建设问题的探讨已迫在眉睫,明确艺术史论本科专业方向,其教育教学必须在课程结构、教材建设和实践教学等方面深化改革,再需要从师资选配上着手启动,这样才能避免研究生教育的种种问题在本科教育教学中的翻版出现,进而促使艺术史论本科专业教育教学从课程开发、教学理念、学习方式等方面作出调整,呈现一系列崭新的、可行的、切实有效的变化。 五、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存在的问题 艺术学理论学科在研究生培养阶段所存在问题,还首先表现在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始终没有明确的研究指向和学术积累。选题对于艺术学理论学科本身的偏离是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存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当然,造成这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研究生的生源极其缺乏,基本上来自于各门类学科,造成学生将艺术学理论与门类艺术理论完全等同理解,从而在学位论文选题中表现出极为强烈的门类思维的倾向,这样的状况普遍存在于艺术学理论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选题过程。具体表现为,大量的门类艺术理论研究课题仍然作为艺术学理论研究方向的选题,稍好一点的是,研究视角有所转变,但这一点在门类学科的艺术史论研究中已多有体现,仍未构成选题上的实质性突破,更难有选题指向性的创建。其次,就其他人文学科或者理工科转入的艺术学理论学科生源来说,他们大多对于艺术的理解非常感性,但同时又非常片面,虽然较门类艺术出身的学生而言相对容易建立一种抽象的理解观念,并且能够站在门类学科之上较为整体的来看待艺术,然而,真正当他们开始进行艺术或者艺术学理论的思考和研究之时,他们的理解可能依旧会停留在对于“艺术”甚至“美学”等非常感性的层面上,仅仅认为艺术或者艺术学理论可能会和“美”密切相关,甚至理解它们之间就是某种意义上的等同关系。这样一来,他们对于艺术学理论的认识实际上就会被定位在一种局限与片面的抽象观念之中,从而导致学位论文选题停留在某种感性描述,深入不到艺术本体的研究当中。再次,由于指导教师本身来自于不同的研究领域,所以在指导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以及研究工作时,不免带有某种观念和认识上的局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没有帮助研究生对艺术学理论进行深入的探讨,甚至影响了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对于艺术学理论学科中所谓“艺术一般”观念的形成和建立,更难以形成所谓的学术积累,有的学科点,十年甚至二十年也看不出对艺术学理论研究的体系脉络及升级研究的课题,从而导致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选题的重复乃至偏离。 六、学术研究面临方向或探讨进路模糊的问题 艺术学理论学科的科研成果统计,表现在学术论文上,归纳来说有这样几点特征:从综合性大学的学术刊物及学报(社会科学类)以及各省市自治区的社会科学刊物来看,此几类刊物对于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关注实际上是远远弱于哲学、史学、文学、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其他人文学科的。例如,就《中国社会科学》而言,截止2013年11月出版的期刊统计,并没有刊登一篇严格意义上的艺术学理论学科的论文。而这样的差距,一方面或许是由于综合类的人文社科类杂志对于艺术学理论类的科研论文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另一方面我们不得不反思,艺术学理论学科科研水平的提升,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当然,也表明艺术学理论学科研究领域还有比较大的上升空间。如果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各种文艺或艺术类的专业学术期刊,则又会发现艺术学理论学科的科研又有着多个研究方向或是探讨路径:一是从门类艺术切入,进而升华到“艺术一般”的层面,展开对艺术以及艺术学理论的研究;二是借助于美学或美学方法论切入艺术的研究;三是从艺术史或者门类艺术史的角度对艺术发展的历史进行梳理,从而以“古”观“今”或从“今”观“古”,得出较有价值的理论认识;四是从文化、哲学以及社会学等角度对于艺术进行本体的思考。以上所述的研究方向或探讨路径大致概括了当今艺术学理论学科研究的主体方向,必须承认这些研究,拓宽了艺术学理论的研究路径,但从中我们也应该反思艺术学理论研究本身存在的问题:是否只要拓宽研究的路径,以美学、文艺学、社会学、文化学的视域对艺术进行观照,就意味着从门类理论上升到艺术学理论,从艺术个别抽象为艺术一般?方法的突破是否能够代表艺术学理论研究的全部?艺术本体的探索是否就只能依赖于上述这几种路径?这是一个亟待探讨与追问的问题。 七、艺术学理论学科与相邻学科边界模糊的尴尬局面 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艺术学理论学科随之也从以前的二级学科艺术学被提升为现在的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在学科建制上确立了自己的栖身之地,拓展了自身的发展空间,理所当然能够获得极大的进步。然而,我们又不得不面对一大问题,就是艺术学理论成为一级学科之后,所面临的与相邻学科边界模糊的尴尬局面。比如说,艺术学理论与哲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美学,以及文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属下的二级学科文艺学之间形成学科交织,甚至相互研究领域覆盖的关系。又比如说,许多综合性大学,在学科申报过程中也是将美学和文艺学师资加以整合纳入到艺术学理论学科中来。所以说,艺术学理论学科与相邻学科边界模糊的尴尬局面的形成有着多重因素。当然,从学科发展和学科交叉角度来说,艺术学理论与美学以及文艺学共同面对艺术问题进行探究是大有好处的。也就是说,从不同学术观念、不同学术视角和不同治学理路探讨艺术问题,能够使得艺术理论建设更趋完善。然而,也出现一个不得不引起我们思考的问题,这就是艺术学理论学科在这样的学术研究背景下,学科自身所面临的复杂局面。我们看到,美学、文艺学的研究中或多或少地都牵涉到了对于艺术诸方面问题的研究,尤其是美学,在20世纪以来的演变过程中已经越来越深入艺术的领域进行考察和探究,逐渐形成了艺术哲学、艺术美学等研究方向,其复杂性原因我们在此不作深究。在这样一种局面下,作为以艺术为其重要研究对象的艺术学理论,显得极为尴尬,如何建立起自身的学科优势?如何区分出与艺术美学或美学本身研究的差异?如果艺术学理论不能尽快建立起自身的学科优势,那么多足鼎立的态势又会让艺术学理论何去何从?我们在统计2013年度学术成果时不得不承认,实际上将艺术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归属存在诸多难度,首先是分类,其次是方向,都有模糊不清的问题存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各个学科都会有一定的本位思想,美学、文艺学、艺术学理论的研究成果归类认定不清,在艺术学理论的研究领域,会将美学以及文艺学的研究成果统计在内;而在美学领域,艺术学理论以及文艺学的研究成果也会被归入其中。江苏省2013年美学年会征集的论文就是这种状况,其中涉及艺术学理论研究的题目约占2/3左右。这一点实际上不论在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学术交流中,还是美学学科的学术交流中我们都能够感受到。而这样的学科胶着态势,对于艺术学理论学科而言,就会产生学科边界模糊的状况。表面上看,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外延扩大了许多,艺术学理论的研究不论从方法上,还是涉足领域,以及学术成果上都趋于多样化。然而,我们却是把较为成熟的美学方法、美学的研究思路或者文艺学的研究思路拿过来为自己所用,甚至由于艺术学理论学科的“新生”,促使美学、文艺学的从业学者“转向”研究,从而谋求发展空间。艺术学理论学科外延被无限扩大的同时,其学科内涵正渐渐被弱化,导致学科边界越来越模糊不清。从历史上看,学科历史能够追溯到古希腊的美学,以及受苏俄影响在我国发展近百年的文艺学,在研究方法上较之艺术学理论要相对成熟。正因为如此,如果我们站在艺术学理论学科本位上把对于艺术的研究当作艺术学理论研究的话,那么艺术学理论的学科内涵在研究方法上的话语权实际上毫无疑问被美学、文艺学或多或少地蚕食了。而照此下去,研究对象上“艺术一般”的明晰,也会因为美学以及文艺学研究对象的宽泛性而产生某种程度上的弱化,这一切还有待进一步考察。但艺术学理论的先天优势或者研究对象上的纯粹性,即研究“艺术一般”的艺术学理论学科也会因此而慢慢消解。如果这样的情况持续发生,对于艺术学理论学科而言,必将遭受严重的威胁。话说回来,我们可以理解原本艺术学理论学科的设立,可以理解为是狭义的“艺术一般”理论研究,即将过去分门别类的艺术研究打通提升,从个别上升到一般进行观照,而现在似乎是广义“艺术学”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类似于广义相对论覆盖了狭义相对论,其研究性质发生了改变。在此条件下,我们也看到,全国多所院校申报设立艺术学理论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点,就是将原有的美学及文艺学学科点经过整合申报。可见,美学及文艺学从业学者向艺术学理论学科的转向,正是艺术学理论学科研究队伍不断扩大的原因之一。这种转向势必造成学科边界的模糊。举例来说,如果现在要统计全国美学及文艺学学科的研究状况,或是学科点的建设状况,那么艺术学理论学科点会不会被统计在列?反之,如果现在要统计全国艺术学理论研究状况以及学科点的建设状况,那么,美学及文艺学的学科点是否也在统计之列呢?更为现实的问题是,如果试图用科研成果来对全国各院校的艺术学理论学科进行排名的话,其结果一定会出现表里不一的尴尬局面。评估排列目的是什么?分类条件是什么?指标如何设立?当然,在此并不是要否认美学及文艺学对于艺术研究的学术贡献,美学及文艺学之所以能够强势进入艺术研究的领域就已经说明了它们在某些方面的优势。综上所述,艺术学理论学科目前面临的这种复杂状况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因为这样的复杂状况实际上已经给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纠正、区别对待,那么对于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势必产生另一种扭曲。艺术学理论学科具有自觉地从艺术(具体门类艺术)中来,形成一般层面的艺术理论,再转入到艺术中去加以实践指导或提升,这样的学术路径,实际上就是为艺术而“生”的学科。而当前如果因为其他学科的强势进入,使得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外延和内涵发生变化甚至慢慢消解学科设立的初衷,那么,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发展确实存在着问题。 八、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的契机与挑战 综合考察艺术学理论学科(包括本科与研究生教育)在学科定位、人才培养、课程建设诸方面的现实状况来看,其存在问题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学科演进的历史问题,又有学科现实发展的困境。诚然,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如果仍然沿着过去的老路走下去,而不加以调整与改进,那么,积累的各种问题将会彻底否定一个学科存在的价值,这不是武断的推论,而是现实的昭示。诚然,任何一个学科的推进,直至成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经历一个曲折的建设和发展过程。本报告所指出的问题,只能说明艺术学理论学科的成长还不够成熟,还需要做很多的工作。事实上,任何一个学科的成长总是要经历从不成熟、不完善走向成熟和完善的过程,艺术学理论学科的成长当然也不会例外。以下就调查研究问题,从四个方面来探讨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发展契机: 1.厘清学理认识带给学科的发展契机诚如上述论及的人才培养以及学科定位问题,艺术学理论学科与其他门类艺术学科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界限不清,甚至在某些学者看来,艺术学理论可以直接等同于其他门类艺术的理论,甚至被其他艺术理论所取代。这种观点在很多由门类艺术研究转来的学者中间较有市场,这也是艺术学理论学科真实性遭受质疑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这种现状及遭受质疑的境遇,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艺术学理论学科的特质,它是融通了各门类艺术,是建立在一般层面上的艺术理论。这种从整体上去把握、研究各门类艺术的思路,使得人们实现了从一个切入点能够“观看”到所有艺术门类的可能性。换言之,“艺术”肯定不等同于音乐、舞蹈、戏剧、戏曲、电影、美术和设计,因而需要有一套理论从一般层面去认识它、把握它。但如果因为当前“艺术一般”的研究还不够成熟,还不足以令所有门类艺术研究者,甚至学界信服,就轻易否认这样的一门学问的存在,显然是简单粗暴的。即便是站在门类艺术的角度去思考音乐、舞蹈、戏剧、戏曲、电影、美术和设计的艺术形式,也是不能为艺术“代言”的。或者说,门类艺术之所以能够被理解为是一种艺术形式,而不是其他,必然有其内在的共性和联系。诸如,这样的问题放在任何一个门类艺术当中来讨论和研究都是不合适的,因为通过某个具体门类艺术的视角来把握其他艺术形式,无疑是管中窥豹,只能见其一斑。然而,被某些学者认为可以被门类艺术取代或消解到各门类艺术中的艺术学理论,却可以做到这一点。因此,从学理上说,艺术学理论已然具备了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同时也就形成了这一学科发展的契机。在现实层面,艺术学理论学科作为一级学科的设立,使得近年来艺术学理论学科的继续发展成为可能。随着艺术学理论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艺术学理论学科内涵和界限问题终将会清晰、明朗起来,可以说这为艺术学理论学科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最为核心的保障。 2.社会需求带来的发展契机如果说从学理上为艺术学理论学科正名还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的话,那么,当下的社会需求以及大众艺术文化素质亟待提高的现实,就从实践上为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契机。在当前文化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由此,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包括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繁荣、人民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实健康等目标,成为党的十八大提出“文化强国”的方针和政策,使得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更为清晰,这也更好地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如此说来,艺术文化的发展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更加凸显。正如本报告在“艺术学理论专业本科阶段人才培养问题探讨”一节中提到的,提高全民艺术素养,实际上重点并不在于音乐、舞蹈、戏剧、戏曲、电影、美术和设计门类艺术形式的专业表现技巧的提升,而是在于培养对于艺术审美中感性表现的接受、认知、传达的能力。而要实现这一艺术素质培养目标,既需要门类艺术方面的实践人才和理论人才,同时也需要具有综合性艺术素养的专业人员,甚至艺术领域跨界人才来共同合作完成。当然,艺术学理论学科除了理论研究外,还应有艺术实用人才的培养。诸如艺术与经济、艺术与科技等行之有效的促进社会艺术文化多方发展的艺术综合人才,这为艺术学理论学科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学科博弈带来的发展契机目前,在人文学科中针对“艺术”这一对象的理论研究,实际上分散在多个子学科领域当中,主要是美学、文艺学、门类艺术学以及艺术学理论。其中,门类艺术学重点研究门类艺术方面的理论,而美学、文艺学以及艺术学理论则都在进行着艺术一般性规律的研究,只是各自选取的视角有些不同,但也有较多的重叠。在此,限于篇幅我们暂不涉及对美学和文艺学关于艺术理论问题讨论的评述,但美学和文艺学触及到的艺术学理论研究的既成事实,必然会引发各学科间的相互博弈。从现阶段来看,美学、文艺学、艺术学理论都对艺术理论有所推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三者甚至不太容易明确区分。如果功利地将研究艺术理论看作是一块“蛋糕”的话,那么,当下各个交织学科实际上就是在分这样的一块蛋糕。事实证明,学科之间的博弈导致不进则退,哪一个学科能够在艺术理论的研究过程中展示出自身独特的价值,并且有效地把握艺术本体,甚至指导艺术实践,那么哪一个学科的研究就更容易为学界所接受,从而在博弈中占据上风。而一旦退却,其结果就是逐渐被其他优势学科所蚕食,直至替代。从学科定位来看,艺术学理论学科从一开始已经明确其研究对象就是艺术,这可以称得上是先天的优势。事实上,美学、文艺学对于艺术问题的关注并非坏事,对于艺术本身的发展而言,多种学科的关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研究者及实践者的思路和视野。然而,较之于美学、文艺学对于艺术问题的研究,如果艺术学理论学科在已具备学科定位的天然优势下,还不能对艺术问题进行有效且凸显价值的研究,从而证明其无法取代的学科价值的话,那未免大大浪费了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此外,从当下学科发展趋势看,美学及文艺学对于艺术问题的研究视域,实际上也在产生着某种转向,即逐渐拓展到更深广的哲学、社会学等其他人文社科领域当中。这似乎暗示着,在艺术学理论学科建立后,美学及文艺学也在探寻着自己新的发展道路。在这样的学术相互推进、多元学科互渗互融的际遇下,艺术学理论学科如何能够既牢牢把握住自己的研究方向,凸显自身在艺术本体问题开展研究的学科价值,是该学科需要着力强调和明确的方向;同时又抓住学术大发展的契机,是本学科需要认真思索的命题。4.艺术学科“空白”问题探究带来的发展契机除上述提到的诸多契机外,还可以看到一点,艺术范围内的诸多问题尚未得到研究者的足够关注,艺术学理论研究仍然有着多种路径与空间,如艺术伦理学、比较艺术学、艺术管理学、艺术心理学、艺术社会学、艺术人类学等等,都是美学与文艺学研究少有涉足的领域,这些研究领域亟需一个学科对此进行专门的探究,只有努力将这些“空白”问题填补续上,艺术研究才能在一个更新的层次上获得发展。越来越多的艺术理论性问题,需要有一个学科去思考和研究。而对于这些问题的探讨,实际上又是不断引导人们从新的角度认识和把握艺术,从而为艺术发展提供新的契机。如此看来,以某种纵观艺术全局的观点、方法和路径,来对艺术中一些尚未明确的问题进行统摄研究,是获得新思维、新认识的途径。从这一角度来说,对“空白”问题的探究将成为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的一个契机。 九、结语 总而言之,就艺术学理论学科定位而言,注重“艺术一般”的理论研究,探讨其本质与特征、功能与系统、审美与鉴赏等学科内涵,是其学科重要的基础所在。 众所周知,艺术门类很多,形式、样式、风格,以及题材、体裁的纷繁差异,决定了它的多样性,并不断地推陈出新。如何针对不同的门类艺术,把握其观念、形态、风格及表现等复杂现象,并作出整体性的观照,区别其个性与共性,将其共性归纳和构建成为完整的体系,解释艺术的性质与特点,艺术的发生与发展,艺术的功能和社会作用,艺术在文化系统中的定位,以及“艺术一般”的种种问题,使之纳入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的轨道,可以说这是艺术学理论学科在相当长时间内的主要任务。 与此同时,艺术学理论学科与相邻的一级学科,即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更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它们是共同推动艺术学学科朝着新向度发展的主力军。这也表明,立足于艺术学理论基础和应用实践的贯通研究,为跨门类艺术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当然,也应当看到对于艺术学学科的认识还有许多亟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 正因为如此,我们推论说当下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发展仍处于学科发展的初级阶段,契机与挑战共存。我们不能因为外界对于现阶段学科范围内暂时存在的种种不足和不完善的质疑而怀疑自身,甚至停下学科建设的推进脚步。艺术学理论学科在学理上,以及社会应用方面的价值是不容质疑的,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发生及日渐增强的艺术文化大发展的需求,实际上已经印证了这一点。然而,学科价值的完全彰显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迅速完成的,艺术学理论学科所需要完成的工作还有很多,尤其是学科的基本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实际上都处在机遇与问题同步增长的阶段。 于此,我们必须认识到,艺术学理论学科的价值与发展前景,不必急于用今天的显性成果去证明什么;关键在于夯实学科基础,厘清学科内涵,完善学科建设,并最终以丰硕的成果来证明学科价值。展望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发展,必定会有美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楚小庆) 艺术学类论文:艺术学升门类后的艺术教育新思路 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是艺术教育界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自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了将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的决议后,时至今日,诸多专家学者纷纷发表文章,或阐述艺术学升门类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或思考艺术学科今后的发展走向。那么,在近两年的时间里,通过适应、调整与改革,各高校艺术教育部门该如何应对这一变化、艺术教育面临哪些新问题、艺术教育工作者又该如何转变心态等,都需要重新梳理与总结。 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背景下,艺术学升门类后艺术教育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已经不只是理论问题,更是紧迫的实践问题,如何使艺术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是艺术教育工作者亟待思考与践行的课题。在2012年第七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召开之际,本刊针对艺术学升门类后艺术教育面临的新形势邀请业内专家学者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对今后高校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一些启示。 “艺术院校自身规模的负重、学科设置的单一及滞后、与市场及行业的脱离等诸多问题日益凸显。”//“把本来让孩子自由发挥天性的艺术教育,又变成一种新的应试教育,很多孩子是被逼着去学艺术的,这样艺术教育就失去了它真正的意义。” 从专家开始呼吁将艺术学从文学门类中独立出来,至今已有10余年的时间,这期间业内学者对艺术学自身的学科地位、学科属性和学科方向等问题已进行多年的思考,而升门类后艺术教育及艺术学科内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彭吉象对艺术学升门类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盲目扩招——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有些学校艺术类专业为了收学费进行扩招,比如某理工大学的二级影视学院,每年招上千名学生,却没有一个全国知名的学科带头人,这种情况是必须制止的。目前全国在校艺术类本科生近100万人,约占中国高等教育的十分之一,数量太多,其实不需要这么多人考艺术,而且很多人学了艺术之后也没有从事与艺术相关的工作。 缺乏规范——艺术学升门类后,有5个一级学科,每个学科都需要理顺。一是艺术学理论升级为一级学科,但是里面有很多问题,这个学科到底应该怎么发展,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思想,各个学校自行其是,一些规模较大的学校还比较好,而一些规模较小的学校完全随心所欲,甚至个别学校连一个搞艺术学理论的教师都没有,居然也有这方面的硕士点,这样教出来的学生能合格吗?再有,比如戏剧与影视学方面,问题更严重,现在影视热,一些学校便盲目扩招。升门类后,这5个一级学科,都有规范自身的问题。建议教育部组织每个学科的专家进行研究,比如艺术学理论,到底应该开哪些课?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什么?课程设置有哪些?甚至每个一级学科里面有哪些二级学科也没有讨论。另外,还应该对师资进行培训,比如原来没有艺术学理论这一专业,教师是改行去做的,所以应该规范师资。 层次不清——现在艺术教育只是分门类,实际上还应分层次,比如在戏剧影视学里面,应该有少数是培养精英的,第二部分是培养电视台或电影的从业人员,第三个层次是培养技能型的人才。这样分出三个档次,一是精英型,二是一般型,三是大众型。很多学科都涉及这样的问题。艺术教育还是应该培养尖子的,比如像北京电影学院,重点就是培养电影演员。 定位不准——目前艺术教育往往是专业艺术教育,其实还有广义的艺术教育问题,比如现在各个学院都在招艺术特长生,艺术特长生在招生时会加分,这是应该的,但现在搞成了一种新的应试教育,有些家长逼着孩子从小弹钢琴、跳舞、唱歌等,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因为以后可以加分,这样艺术特长就成了上大学的另外一块敲门砖,把本来让孩子自由发挥天性的艺术教育,又变成一种新的应试教育,很多孩子是被逼着去学艺术的,这样艺术教育就失去了它真正的意义。另外,目前还有一些学校没有真正进行艺术教育,甚至个别学校团委认为艺术教育只是搞活动,认为唱歌、跳舞等就是艺术教育,其实不是,真正的广义艺术教育,是要把艺术当成人们心灵的家园,这就是蔡元培讲过的以美育代宗教,这个宗教其实就是一种精神家园,是精神的寄托。 吉林艺术学院院长冯伯阳认为,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在快速扩张发展的同时,高等艺术教育的办学格局也经历了一场令人始料未及的分化与重组,尤其是在中国社会变革的激流中,在各种观念的冲击下,在理想的坚守与利益的博弈的同时,艺术院校自身规模的负重、学科设置的单一及滞后、与市场及行业的脱离等诸多问题日益凸显。面对当下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形势,面对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后的艺术学科建设,面对中国日渐融入世界艺术发展潮流的趋势,艺术院校能否尽快实现内涵的拓展及转型发展,抓紧构筑跨门类、跨学科专业和全口径、紧密服务于行业的艺术人才培养体系,重新进行办学定位,将成为未来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艺术院校的竞争,从来就不是规模的竞争,各院校的生存基础,也不会绝对地建立在规模之上,对规模的限制,即是提升质量的前提,未来的社会发展对艺术人才的选择和需求,会永远是以质量作为考量人才的唯一标准。” 彭吉象教授在其代表作《中国艺术学》中用六个字概括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即道、气、心、舞、悟、和。把艺术的各个门类打通,它们的特点都是相同的。他认为艺术学这个学科,有很多种划分法,第一种划分法,比如艺术学理论,应划分为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这是参考文学的划分法。第二种划分法,是根据艺术概论,一是艺术创作、二是艺术作品、三是艺术鉴赏。第三种划分法,即在艺术学理论中,现在常用的划分不同门类的理论,比如艺术学理论包括音乐理论、美术理论、影视理论、戏剧理论等,把这些理论的共同点抽出来进行研究,也是一种方法。第四种划分法,艺术学在西方发达国家,近一二十年来衍生出很多新的学科,比如艺术人类学、艺术心理学、艺术社会学、艺术文化学、艺术管理学、艺术传播学,还有比较艺术学,我们现在还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比较艺术学在中国没有发展起来,是因为以前在中国搞艺术理论的人非常少,各个艺术院校都重视创作和实践,艺术理论起步较晚。 与彭吉象教授关于艺术学学科建设及专业结构调整相呼应,冯伯阳认为,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背景下,在艺术教育使命的感召中,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艺术院校应尽快实现办学的内涵拓展和转型发展。他提出以下建议: 突破院校名称对办学内涵拓展的限制 我国目前的专业艺术院校名称多半是在上世纪计划经济时代确定而沿用至今的,其间,伴随着我国人口基数的不断增长,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末高等教育扩招以来,各院校的办学规模都相应地扩大了几倍、十几倍,甚至数十倍,与此同时,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对各类艺术人才的需求,以及艺术学科自身的发展已经悄悄地改变着艺术院校的办学内涵,然而,人们将艺术院校的名称与学科专业设置对应的观念,或多或少地限制着艺术院校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我国一些省份设置的几所综合性艺术院校均已处于超负荷状态,在此情况下,按行政大区设置的单科性艺术院校就更难满足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对各类艺术人才培养的需求,于是,在艺术人才培养被盲目分流的状态下,专业艺术院校的生源质量受到严重削弱,进而导致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相应的制约和影响。有鉴于此,专业艺术院校理应主动突破院校名称的限制,大力拓展学科专业方向,整合艺术教育资源,在培养多学科高端艺术人才方面承担更多的重任。 突破学科专业设置对院校发展的限制 2011年,当艺术学上升为独立的学科门类后,标志着专业艺术教育从此有了自己的学科属性,按照新的艺术学学科门类下设的五个专业类,从当下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和艺术院校的现状来看,在学科规划和建设方面仍具有很大的拓展空间。艺术院校在学科专业类别方面的跨越和突破,将成为艺术院校内涵拓展的途径之一。 在教育部2012年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规定,除了艺术学门类下设的五个专业类中所包含的29种专业外,在教育学、工学、管理学等门类中的若干专业也可授艺术学学士学位。此外,许多学科门类中的专业都具有与艺术学门类跨界的可能,尽快构建学科门类内部的学科群以及跨学科的学科群,将对艺术人才的培养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突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限制 高等教育的扩招,曾一度使传统艺术教育模式陷入了严峻的困境,一方面体现在艺术教育规律对办学规模的制约,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办学规模对人才质量的制约,这几乎成了艺术院校面临的共同难题。近年来,随着各院校教学条件的改善,教学投入的增加,硬件条件虽然有所提升,但人才质量问题仍不容乐观。为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大家共同寻求的改革目标。 自创新型人才观念提出以来,对传统型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已产生深刻的影响。创新型人才观念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在我国教育规模达到一个空前发展的阶段时,大家探讨创新型人才培养,实际上也是在寻找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新的精英教育模式,也正是艺术教育在寻求的新的教育理念。 突破内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方面的限制 作为公办艺术院校,一方面享受着政府主管部门在财政拨款及公共资源配置方面的巨大优惠,另一方面也受制于多年来形成的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高校带来的冲击,艺术院校内部现行的人事分配制度已经不断地出现尴尬境况。近年来,被广泛关注的高校管理行政化的趋势,近期内仍难以转变,学术的力量、专家的声音还不足以影响和控制学校的决策。 艺术院校内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与突破,既有待于国家政治体制与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渐推进,更需要院校自身的改革与创新,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进一步落实和强化,随着高校自身办学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对高等艺术教育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艺术院校必然会摆脱各种束缚,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模式。 突破单纯追求规模效益发展的限制 时至今日,如果不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招生计划的宏观调控,我国艺术院校的办学规模仍有扩张的空间和可能。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文化市场对艺术人才的需求以及大众对接受高等艺术教育的渴求是规模扩张的外驱力,而艺术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则是规模扩张的内驱力。然而,艺术院校的转型发展,必定要实现从规模发展向质量发展的转变。这不仅仅是对艺术教育规律认识的回归,更是对未来艺术人才社会需求的理性判断。 “多年来,由于诸多方面的需求及利益所致,‘艺考热’一直持续升温,丰富的艺术生源在支撑艺术类院校规模扩张的同时,也造成了艺术教育虚假繁荣的景象。而随着我国人口红利期的逐渐退去,尤其是当人们对接受艺术教育的动机逐渐趋于理性之时,艺术教育必将面临一次新的转型。我们应该看到,艺术生源数量的下降,将为艺术类院校寻求规模与质量的协调发展创造新的机遇。而且,近年来在高校提高办学质量呼声日益增强的同时,社会评价大学的视角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专业特色、学生就业、为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已成为衡量和评价大学办学质量和影响力的基本着眼点。”正如冯伯阳所说,“艺术院校的竞争,从来就不是规模的竞争,各院校的生存基础,也不会绝对地建立在规模之上,对规模的限制,即是提升质量的前提,未来的社会发展对艺术人才的选择和需求,会永远是以质量作为考量人才的唯一标准。” 要实现办学的内涵拓展和转型发展,从而进一步实现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必然涉及改革。针对教学改革,星海音乐学院副院长雷光耀提出教学中融合的必要性,包括:课程设置的融合,如合理合并一些相近的课程,如公共课程中的和声与曲式、乐理与视唱练耳等。教材的融合,指伴随着课程的融合而新编必要的教材。教学内容的融合,指教师有意识地加强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改变由于过分强调完整性与系统性而造成的课程之间内容割裂的情况。雷光耀认为,无论是一类学科、一个专业或是一门课程,只有在有纵横发展坐标的参照下,才能明确自己的定位,也才能了解自己的发展方向。另外教学观念的转变也很重要。包括教学管理者的前瞻性:政策的制定方面,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教师转变观念,积极参与改革。因为在现行体制机制下,改革若没有广大教师的参与支持,是难以为继的。教师要能在大视野背景下做学问,搞教学。古人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即此道理。 “通过‘录音笔’工程,将教师授课中的精华记录下来,形成体系,提升至理论高度,这样做可以帮助艺术类教师从一点一滴抓起,提升理论修养。”//“树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理念,强化民族音乐课程和地方音乐文化课程建设,实现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和知识结构与地方文化的对接。” 在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后,各艺术院校及高校艺术院系均不同程度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对艺术学科今后的发展进行理性思考,也为学校的长远发展不断探索。 重视科研:调整理论与实践杠杆的平衡 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执行院长赵炳翔介绍说:“艺术学升门类后,学校召开艺术学科发展和建设研讨会,发现了很多不足,以前我们只重视艺术专业的技能性,而忽视了艺术类专业的理论性与科研方面,这些方面始终是我们的一个软肋,这对学校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梳理一下,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教师还是轻理论重实践,轻科研重技能,几乎所有艺术专业都存在这样的问题。现在我们在这方面调整杠杆,包括科研的奖励力度、教师的考核机制以及一系列的规章制度,都做了调整,我们充分认识到,艺术学科升格门类后,我们应拿到一级学科的硕士点和博士点,几个艺术学院资源共享,同时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加大对人才的投资。另外,从长远发展看,学科的整合,把每个学科的薄弱环节找出来,着重去加以弥补、修正,这时我们从本科专业开始梳理,严格按照教育评估的要求去做,至少理清我们还缺少什么,需要怎样去做,把艺术类专业抓实抓好。我们引进相关理论专家,辅导相关技能教师,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做到‘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调整奖励机制,另一方面引进理论专家,促进教师申报科研课题。另外,学院通过‘录音笔’工程,将教师授课中的精华记录下来,形成体系,提升至理论高度,这样做可以帮助艺术类教师从一点一滴抓起,提升理论修养。” 赵炳翔认为,通过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全国各高校管理者及教师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艺术教育的发展及未来,了解各高校的发展情况及问题,共同探讨策略,共商发展大计,非常有意义。同时传达了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的一些办学理念: 一是作为一所学校不可能所有学科都很成功,我们的原则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提出“1+X”设想,如将准备申报博士点的“艺术学理论”学科作为“1”,其他学科是“X”,成熟一个,支持一个,学校加大力度支持“1”,鼓励作为其他学科的“X”,这样就调动了所有人的积极性。 二是错位竞争,所谓错位,就是要比较同类院校有什么优势,相互取经,取长补短,这样就可以知已知彼,赢得一席之地,这样对学生的就业是非常有好处的。要看全国重点高校的长处是什么,作为市重点学校我们应该怎样错位,比如培养艺术类的师资,如表演师资,将来那么多高校总会需要教师,从2007年开始我们将表演分为影视戏剧表演和表演师资两个方向,这样就可以融入到师资队伍中去,几年下来,我们的很多学生毕业后进入高校做了教师。 整合资源:将校园文化与民族特色融为一体 湖南文理学院音乐学院院长吴修林介绍了湖南文理学院在教研实践中的一系列作法:一是整合资源,将民族民间优秀文艺纳入大学艺术教育课程讲台;二是精心编排,把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品搬上校园文艺舞台;三是策划创意,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时代风采的文艺精品推上国家大奖台;四是服务社会,将校园文化与地方文艺融合为一体,高校师生浓情献演地方大舞台。 “在课程设置上,强化民族音乐课程和地方音乐课程建设,促使课程结构与地方文化的对接。学院的课程设置,强化在公共基础课程、公共选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中民族民间优秀文艺的纳入。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努力形成音乐、艺术和文化三位一体的整体课程结构。树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理念,强化民族音乐课程和地方音乐文化课程建设,实现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和知识结构与地方文化的对接。将民族民间优秀文艺纳入大学艺术教育课程,其特色体现在多方面:一是指导思想明确。‘挖掘民族传统之艺术,围绕专业教学搞研究,立足学生成才重实践’一直是学院紧紧围绕的目标和动力。二是地方特点鲜明。常德丝弦、汉剧高腔、澧州大鼓等颇具地方特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均纳入了课程。” 地方院校结合自身所处地理优势开展特色专业课程及教学研究,并非只是在艺术学升为门类后才开始的,但在传统文化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艺术教育的本土化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正如湖南理工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柳青所说:“从近年正式刊发的教研论文与教育新闻报道及地方高校专业建设数据可知,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意识的增强,国内不少地方高校的本土音乐教研意识明显提升,地方高校的音乐教育本土化办学特色日渐鲜明:福建泉州师范学院音乐学本科开设‘南音’方向,并申报成功‘南音’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3),后又创立南音专业,成立南音学院等;评弹走进苏州大学的课堂;九江学院成立青阳腔戏曲艺术中心与青阳腔戏曲艺术教学实践基地;涪陵学院与长江师范学院开展乌江流域民间音乐的研究与教学活动;漳州师范学院成立闽南民俗文化研究所;安庆师范学院开展黄梅戏艺术教育,成立黄梅戏艺术学院;昆曲成功地走进中国多所高校;绍兴地方戏曲进入绍兴文理学院的音乐教学课堂等事例说明,不少地方高校在新时期努力履行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服务区域经济文化建设的高校职能的同时,逐渐彰显出了强势的区域音乐文化研究态势与鲜明的地方高校本土音乐的教育特色。蓬勃的地方高校本土音乐教研教育势力,同时引领着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也将区域音乐文化的教育传统纳入到地方高校校园文化生活当中,大幅度强化了地方高校的本土文化特色。” “目前很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并不理想,也没有好的师资,很多高水平的艺术教师不愿意开艺术普及课,呼吁各位专家学者要给本科生上课,而不是只带博士生。高水平的学者要开一些普及课,要面向大学生讲课。” 今天的高等艺术教育在整个中国高等教育的格局中已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从高等艺术教育学科设置的覆盖范围、生源的数量、社会影响力等方面,都可看出高等艺术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尽管如此,艺术院校在办学模式、招生计划、资源配置、管理方式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高等艺术教育乃至整个中国高等教育自主办学空间有限。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及管理者,如何在自己的领域里以改革的态度与创新的精神,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更好地实现艺术学学科调整后对人才培养的优势效应,是当下需要思考的问题。 不可否认,艺术教育是提高人的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精英教育还是普及教育,要培养有文化的知识分子,加强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提高其艺术修养尤为重要。采访中彭吉象再次重申艺术教育包含两个方面,即专业艺术教育和公共艺术教育,二者同样重要。他说:“目前很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并不理想,也没有好的师资,很多高水平的艺术教师不愿意开艺术普及课,而低水平的艺术教师又影响了学生的胃口,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呼吁各位专家学者要给本科生上课,而不是只带博士生。高水平的学者要开一些普及课,要面向大学生讲课。” 在艺术学升为门类后,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艺术教育构筑人类精神家园的旨归已经足够明晰,相信通过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通过高等艺术教育自身办学理念的完善,高等教育必将真正实现大学的理想和精神。 艺术学类论文:艺术学升门类后中国影视传媒教育发展分析 艺术学升为门类后,影视教育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如何培养新形势下的影视传媒高端人才,需要新的发展思路。回顾中国影视传媒艺术的发展历程,深切感受到坚守精神价值的意义。探究传媒艺术的新时展需要观念正确认知,也需要把握现实状况。 一、影视传媒艺术发展状况分析 毫无疑问,影视传媒是历史发展的需要促发了快速发展现状。传媒艺术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当代文化构成的最为重要的对象之一,在影响人心、陶冶精神上举足轻重。而围绕传媒艺术的教育事业更是突飞猛进大规模扩展。按照原有学科门类,传媒艺术长期以来一直置身于文学门类中,分别驻足于文学门类的新闻传播学科和艺术学科中,其生存规则和发展所限也和其所依托一样得失相间。而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过决议,将艺术学独立为国家第13个门类,其中设立5个一级学科,“戏剧影视学”成为包容于传媒艺术的一个一级学科。这既和中国艺术文化的地位得到高度重视、社会对于艺术精神价值的更多认可息息相关,也是传媒艺术在新形势下跃升到新的平台与获得新的发展机遇的契机。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也伴随着艺术与传播文化的高速扩展,传媒艺术理应顺应时展需要成为一级学科来进一步建设。将视野放大到社会历史背景中看,传播的力量不亚于物质生存的力量,而随着国力不断增强,重视艺术文化和传播价值是衡量国家文化发展平衡与否的重要因素。可以说,中国艺术文化建设和传播力量的发挥顺乎自然,而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所迎来的新的契机,使得传媒艺术教育格局也将发生重要变化。 影视传媒艺术教育因为艺术学成为学科门类而获得新的发展生机,就艺术而言,是伴随人类精神发展史而存在的重要对象,更是人类情感抒发历史的主要呈现。艺术学是公认的独立研究对象的学科,但作为研究人类艺术思维和艺术表现形态规律的学科,从来就存在却并非被格外重视,在阶级纷争和艺术形态至上的年代,艺术只是修身养性和小资娱乐的对象,不登大雅之堂的意识也表现在艺术学不太为学术所认可。但传播的兴起改变了艺术学的地位,某种程度上,依赖传播而走出象牙塔的艺术,在社会的认可度大大提升,而随着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艺术传播也日渐具有影响,但限于旧有学科划分,其在众多学科中没有得到专业人士预期的高度认可,不断涌现的对于艺术学地位的议论就情有可原了。人们抱怨的只是被轻视的不满、被划归门类的错误、被另类要求的误解等,所以,合理性的学科门类定位的渴望滋生奔涌也是事理所然。如今艺术学升级为门类后,名分真正确立,接着需要的就不只是理论上成立与否,而是需要观念的进步和自身完善的支持,甚至需要在自立门户时让自身理论基业得到夯实,同时应当在自身独立的精神支柱上论证强化。 首先,随着艺术门类的独立建制,影视和新媒体艺术自身的独立性研究需要加强,确立自身独立身份和自有规律的意识需要强化。其次,有了自主掌握学科发展规律的可能性,对于影、视、广播、动画、新媒体等自身差异性与共通性的认识需要更为扎实的理论支持。接着,“传媒艺术”的综合性特征的认知需要梳理,学科包容了戏剧戏曲、影视广播、动画新媒体等,其相互影响使得艺术既有本质如何把握,传播导致变化的异同都需要更为深入的探讨。 二、新形势下的传媒教育认知 艺术学升级门类后,艺术传播教育所面对的现实也有了不小的变化,我们所应对的任务也随之而生。 (一)首当其冲的就是传统传媒的单一性教育面临综合性教育设置的问题。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后,直接带来学科教育影响的就是一级学科的大幅膨胀。此前,在2010年一次全国范围的一级学科调整中,原有文学门类下的整个“艺术学一级学科”增加了包括艺术学一级博士点和硕士点在内的130多所学校,其中包括电影学和广播电视艺术学的艺术传媒学科。按照2011年新门类建立后相应对应调整的原则,这些刚刚获批还没有静下心来的学科迅速跃入快车道:2011年申报新的学科门类下的五个一级学科的学校猛增,一下子就有424个学科申报点,其中报一级学科硕士点35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68个。和传媒相关的一级学科申报超过100个学科,其中报博士点一级学科中的“戏剧影视学”有17个学科,报硕士点一级学科“戏剧影视学”的有89个。显然,过度增长的学科遭遇到共同的问题:如何适应获批后新的学科建设和方向调整,尤其是综合性的人才培养问题。比如,即将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目录中“戏剧影视学”初拟设定11个专业:表演、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录音艺术、播音主持艺术、动画、影视摄制等。其中几乎都涉及或包容影视传播。而研究生培养的二级学科目录初步确定为: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戏剧影视表演、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编剧、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戏剧影视摄影、戏剧影视音乐与录音、播音主持艺术、戏剧影视教育。其中也几乎都涉及或包容影视传播。影视传媒的时代需求不言自明,但综合性的传媒艺术学理建设还需要假以时日来巩固提高。 显然,综合性是时代走向,也是传媒更好发挥时代影响力的内在要求,而影视传媒在成为文化产业的先导定位上,不能不扩大自身的视野,而影视传媒教育的综合性设置变化无论是实际需要还是学科要求,都已经迫在眉睫。 (二)传媒的学术理论阐释需要加深。在综合性明显的趋向中,学科自身、学科与学科交融的机理需要更为合理的理论阐释。在电影与电视、传播与艺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之中的各自性状、交织可能都需要进行理论的探究。作为技术性强的已有学科,影视传媒学科在自身学科基础认知上一直有游弋和漂浮的成分,在艺术的精神性和传播客观性认识上都需要更为扎实的学理透视。实际上,艺术学科自身整体上也遭遇到门类建立后的理性认识矛盾,我们以往强调艺术门类确立对于艺术学科发展意义重大无可置疑,引起艺术教育界的不断研究也是必要之举。但5个一级学科的现有格局也未必被全部认同,主要原因在于艺术门类之间的差异性较大,而影视和戏剧在表现形态上也差异大于归同,但为了学科独立的大归类而聚合的格局基本合理,但回到自身的划分就难免凸显一些矛盾。尤其是戏剧戏曲与影视广播的分立要求明显,却需要合理联系的麻烦不小,而传播特性和影视艺术之间的关系梳理更为迫切。显然归类的学科建设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将来还将遇到如何考量一级学科的学术含量问题。理论如何梳理,理性如何对待技巧创作、学术理论和传播客观性的关系,正是影视传媒需要正视的问题。 (三)传媒学科教育的质量提升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尽管影视传媒迅猛发展是绝对的好事,但鱼龙混杂和缺乏明确门槛的问题也将凸显出来。不能不说,在此前原艺术学目录下放宽的一级学科点申报,也许在别的学科门类发展中比较自然,因为没有门类升格的新跃进,艺术学科在旧体制下的大膨胀和新规中的一级学科核定显然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却不能不交织而造就学理和逻辑的难题。传媒艺术也是如此,迅猛发展的需求与扎实学历的支撑之间还有不小的裂痕需要弥补。简言之,艺术学科和传媒学科的质量忧虑相伴而生。专家们一般都认为艺术学科需要发展,但质量跟进十分必要。由于上一轮的学科论证有归于宽泛之嫌,而且是准许在8个原二级学科划分范围中的三级学科方向上进行一级学科申报,要由此来进行归并复杂化的新一级学科在学科门类意义上的对应,其拔苗助长的一些渴望,就容易催生刚刚建立的艺术门类大膨胀的一级学科局面。传媒学科也难以避免。在传媒学科申报者中,一些学科学理基础不好,而学科拼凑现象明显,教学科研带头人学术影响力很弱,队伍的质量也不高。如此这般的学科发展不免影响着影视传媒学科的发展质量。严格新生学科的对应理应成为重要问题。而在审核程序和甄别步骤上,依赖学科评议组的学术判断,与制定有步骤的删选规则,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既有膨胀发展的不利因素,也为真正需要并且也有条件的学科上台阶提供机会。及早规范传媒艺术学科的入道门槛和学科建设规格已经迫在眉睫,实施必要的准入制与质量监督也势在必行。而关键是确立学科在人才艺术质量把握与传媒水准的衡量上,否则,我们一些学科教学基本准则就难以确立,人才质量也必然不能提高。 总之,传媒艺术学科教育在适应时展大局与学理规范要求之间,在传媒的客观规律把握与宣传的意识形态性之间,在理论要求和实践性之间,都有新的探究问题需要细致的质量把控。艺术学升门类后传媒艺术学科获得更为开阔的发展空间,意义不可低估,按照艺术传播规律进行学科建设,更多依赖行家来评判、推进发展学科,促进传媒艺术学理更为扎实的深度建设,都具有了更为有利的条件。“独立成人”也就意味着更为宽广的心胸和视野。艺术学门类将要开始新的建设,必须从观念上重视学科门类是一个理论体系的建立,而不是简单的番号变化,艺术学科性质内容的介定,才是学科为自立门户建设的重要事情。艺术传媒的自身理论基础建设和学科定位将会是下一步重要的工作,我们期望在传媒教育中,中国特色的传媒学科和传媒教育经验将得到确立,独立精神的艺术传媒摒弃随波逐流的屈就市场和娱乐放纵,高扬艺术人文精神的高尚性和传播的客观公正精神,适应新背景下传媒艺术发展规律,造就健康发展的新局面。 三、新形势下综合大学复合型优秀影视高端人才培养构想 我们已经到了重新思考影视人才培养变化的新阶段,而其中电影成为国家文化产业的先导性对象,这里着重从适应时代需要的电影高端人才入手来窥视如何培养影视传媒人才,首先要对电影人才基本认识: (一)中国艺术教育包括电影教育经历着历史性的变化,包括观念变化和社会需求现实变化 一般而言,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艺术教育,限于传统局限和艺术教育较为狭隘的局面,几乎等同于艺术技巧教育,艺术教育以培养专业艺术人才为唯一标准,以艺术表演对象和个人技艺突现为设置目标,课程体系基本沿袭苏式表演体系的路子。这是和物质基础条件薄弱相关的培养艺术专才的旧式路径,口耳相传的师徒教育和注重技巧忽略文化的教育成为简单精英教育的伴随物。包括电影教育在内,遵循的是艺术是个人技巧技艺的体现,看家的本领和吃饭的本事都在于技艺高低,于是推崇的就是艺术专一技巧教育。就整体社会形象而言,艺术也是高雅的代名词,专业艺术教育就是培养艺术专才的教育。这导致的是传统艺术教育成为精英艺术表演专才,技巧成为衡量标准,单一专才教育的时代必然性和人才培养必要性都无可置疑,以电影学院为代表的电影教育取得了门类区分、各自掌握专业分工的基本路子。其长处是以技能精到为目标分工合作的电影创作体制,保证了电影的综合性的聚合。但不能不看到其弊端可能是突现了在获得技巧专一的同时,其他关系到人的全面的价值的让位和文化素养的低落。电影人才适应少而精的专才教育也是时代之需,却不是长远之态。 近10年,被时展促发而逐渐醒悟的艺术教育开始观念和体系上的变化,综合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凸显,具有人文素养的综合性人才在实践中凸显其价值。电影创作从单一性的电影学院分科教育到跨科类的创作(如摄影、美术系毕业生成为导演等),再逐渐扩展到戏剧学院等其他艺术门类人才崛起成为电影创作专才(包括在编剧、导演、表演人才上非电影学院分科培养人员成为电影创作崭露头角角色),综合性人才慢慢地从综合高校的各类学科学生中涌现成为电影创作的新生力量等。而这一新现象在电视台更为明显:越来越多非学电视人员成为创意主体的骨干。于是,时代需要高素养、综合素养艺术人才的趋势日渐明显。艺术教育对人的全面成长的要求,和电影创作需要综合型人才的期望,超越了仅仅是技能教育阶段,而引起大规模的综合性高校影视专业的发展热潮。综合文化进入电影艺术学科教育视野、技巧之外的文化素养的迫切性要求加强、认可培养艺术家需要综合功底的认识扩大等,都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以艺术专才为唯一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国电影教育的多样化开始呈现。 而环顾国外,以电影教育发达的美国为代表的综合性大学(南加州大学、纽约大学等为代表)成为高端电影人才基地,跨学科人才深造成为美国电影创作主力、综合性大学培养电影出色人物的例子越来越明显,创作人才迭出于综合大学的现实,大大鼓舞了中国电影教育的综合性发展步伐。中国电影学科在综合性大学或综合性艺术学院发展迅速已经令人惊讶。 与此同时,综合大学的电影专业教育注重研究生层面的高端人才的优势得到展现,博士、硕士点的迅猛发展,改变了电影创作的技术型单一人才的景观。以MFA专业硕士人才为目标的电影艺术教育格局开始形成。中国电影教育已经走到专业院校和综合院校并驾齐驱的阶段,但专业分科性占据电影实践主力的长处和发展局限、与综合性人才增多却还不能影响创作大局的现象凸显出来。 (二)复合型高端电影人才培养的现实分析 综合性大学进入电影人才培养肇始于1993年,当时教育部批复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设立影视教育专业,这是综合性高校第一次染指电影教育。次年,北京师范大学被教育部批复设立了“影视艺术与技术”硕士学科,开始招收电影学硕士,后按照学科目录调整自然变成“电影学”和“广播电视艺术学”两个学科点。综合性大学的电影学科有别于专业电影学院的培养体系,在北师大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成熟,在2001年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奖。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获得中国高校第一个电影学博士点,随后以此电影学博士点为核心,北京师范大学又获得中国第一批为数不多的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高端电影人才培养在研究生不同层面得到发展。 与此同时,专业艺术院校如电影学院也开始在研究生层面招收高端电影人才,开始转变电影创作只要分科性人才的观念,综合性意识逐渐渗入专业艺术学院。而综合大学的电影高端人才培养则驶向快车道。 在这里,重要的是艺术教育观念的变化:包括电影创作不仅仅是分科技术人才培养而需要综合性素养教育,综合院校的电影人才培养自有其时代需要和独特性,专业艺术院校的电影人才也必须在人文综合素养和超越技术技能培养上扩展。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数字技术的发展,DV影像创作的普及性时代到来,电影的技术创作门槛降低,而创意的文化水准越来越重要。社会需要更多的影视影像创作人才,更多跨专业人才进入影视创作,电影人才期望高端提升的愿望增强,几所重要的首批MFA培养高校的艺术硕士报名人数高涨,更多电影人才培育学校跟进,高端电影人才教育需求增加。 在包括《阿凡达》带来的3D技术的风行和乔布斯的苹果手机所引发的创意创造的现实面前,电影创造性思维的价值得到高度重视。随着视觉时代已经到来的现实,综合性电影创造人才的意义更得到广泛认同。中国电影教育迎来了综合性教育与专业性人才相互融合的时代。将专业性提升为综合性创造人才和综合性培养需要拓展跨学科意识,以及专业与综合相互为用的认识,促发电影培养新观念,恰逢其时人才培养意识促发了需要多校整合资源、联合培育电影人才的时代,复合型电影高端人才培养研究生学位计划肯定会带来电影高端创作人才涌现的新景观。 (三)如何创设复合型高端电影人才培养的思考 复合型高端电影人才需要强化理论观念和技能操作的结合,北京师范大学的电影人才培养除了前述的最早开设综合性大学电影在职硕士、第一个综合高校电影硕士点、第一个高校电影学博士点以及第一个开设高校电影制作专业(培养出如演员潘粤明、导演宁浩),以及创设至今的大学生电影节为电影多样人才实践打下基础等外,形成对于综合性复合型电影创作人才培养多层次培育的经验。其中,综合性电影人才培育观念的确立第一重要,而培育课程和方式成为实现的保障,理论和创作实践结合的实施要求是促发因素,以师资保证和教师素养提高来支撑也是必要的措施。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获得国家唯一的中国电影史重大攻关项目的资助,周星教授和于丹教授的电影与电视课程分别获得国家精品课程,周星教授还获得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多位教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在电影历史与理论、纪录片理论、影视创作实践等方面获得突出成就。 由此,建立复合型电影高端人才培养机制势在必行。并由此提出如下贯彻设想: 在观念认知上:高端电影创作人才的概念,应该是具备综合人文素养又具有扎实的专业电影认知、理论思维观念先进和形象创作能力突出、把握综合性电影创作眼光又有操作动手能力的高端硕士以上人才。对象多样性:应当包括:A.现有艺术专业硕士;B.包括创设艺术专业博士和部分学术硕士在内的电影研究生培养对象;C.连通电影创作专业的5年制电影本科硕士连读培养对象;D.为在职电影行业人员专设的多校专修学位办在内的培养体制。在选拔方式上:A.以专设复合型电影高端人才培养指标和招收计划为主,兼顾从联合培养高校入学后电影专业学生中考核选拔结合的全日制人员;B.针对在职人员的选拔结合艺术硕士招生单独进行;C.针对已有成绩的从业人员培训学位班单独考核。在培养方式上:A.多校生源共同招收聚合、分阶段培育和分校综合培育结合;B.各校分别招生、多校交叉授课、集中优势专家讲授课程;C.分别培养小学期聚合交流创作研讨;D.各校分别和共同实践创作机构合作培养。关于毕业标准:毕业阶段多校互请专家答辩考核;创作作品需要校外专家参与评审;课程共同制定规定动作与各校自主设立差异性课程;毕业签章多校认可签署等。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 国务院艺术学科评议组成员 艺术学类论文:艺术学独立为门类之后的四个核心问题 摘要:该文研究认为,当中国的艺术学科独立为门类之后,有四大核心问题是必须尽快着手研究和解决的。即:新的艺术制度确立问题、艺术本土学理研究的问题、艺术教育规划问题、确立学术艺术观念的问题。 关键词:艺术学;艺术学理论;独立门类;核心问题;学科建设;学术艺术 中国的艺术学科建设在2011年的春天具有了新的、历史性的起点。因此,如何适应和推动中国的艺术学科之整体、完善的建设与发展,当下有四大方面的问题亟需研究解决。 一、新的艺术制度确立问题 从艺术体制批评的视点看,当下中国如何构建确立艺术学科新的体制,是一项首要的工作。构建艺术学科新的制度及其体系,在当下是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现实问题。目前已经开始出现了——有人用习惯于原有学科制度来看艺术学科的新问题,长期如此是会极大地危害艺术学科的生存与发展的。 构建中国的艺术学科运行体制势在必行。这从2011年2月和3月国家有关部门相继颁发的学科文件之差异就可以证明。在2011年2月1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会议最新通过的将一级学科的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的议案内容中,将“艺术学门类”下设了四个一级学科:1301艺术学理论、1302音乐舞蹈艺术学、1303戏剧影视艺术学、1304美术设计艺术学。而在2011年3月由教育部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2011年3月8日起实施)中,艺术学下辖的一级学科不仅变更为五个,而且在名称表述上也有变化,即:1301艺术学理论、1302音乐舞蹈学、1303戏剧影视学、1304美术学、1305设计学(可授艺术学、工学学位)。因此,涉及中国艺术学科建设的根本问题——艺术学体制问题是当下和最近未来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首先,艺术管理系统的制度问题。在当下及最近的未来,中国艺术学界及其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行政学界等都应该好好研究中国艺术学科的社会地位和管理体系的问题。研究构建中国的艺术新管理体制的方法论是,在辨析原有合理内容的基础上,以调适和创立的方法予以完善建设之。比如:现有的“中国文学艺术家联合会”的管理模式是否有变化?按照现有学科逻辑,其理应该分出一个名为“中国艺术家联合会”的新机构。如果从学理逻辑上看,文学应该纳入艺术学范畴,继而,“中国文学艺术家联合会”就应该变更为“中国艺术家联合会”。如此,涉及艺术学的相关协会、学会等组织机构,以及有关艺术的法律、政策等等都应该有新的调整、构建、补充和完善。诸如中国艺术市场法等法规制度就需要加快建设。2011年4月11日的《参考消息》(13版)就刊文说中国的《美术作品维权“任重道远”》①。 其次,艺术教育系统的制度问题。这是艺术学独立为门类之后最实际的一个问题。在学校艺术教育系统,如今,虽然教育部颁发了艺术学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但是,各个一级学科下设哪些二级学科的问题并没有解决,这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比如:“书法学”是美术学的二级学科呢?还是三级学科?曾经一段时间,不少从事书法教育的人一直把书法学与美术学并列称谓,并由此认为提升了书法的学科地位。然而,从中国视觉艺术传统看,书画不分家。即,书法艺术是美术学科中的一个子学科,书法学最多与绘画学相并列。再从艺术学科学理看,书法这种形态的视觉艺术内在逻辑地应归属于美术学之中。在非学校艺术教育系统,目前更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比如,美术馆教育问题,在我国目前都是亟需完善的新问题。总之,这些关于艺术教育的现实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再次,艺术传播系统的制度问题。艺术传播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它涉及艺术意识形态系统、艺术市场等形而下操作系统。艺术博物馆、影剧院、画廊、画院、大学、艺术品拍卖机构、艺术节等等的构建与传播的制度问题,在当下都是应该全面讨论的问题。 最后,艺术评价系统的制度问题。艺术批评关系到艺术创作、艺术历史书写、艺术文化传播等多方面的问题。然而,中国长期以来的艺术批评不说落后,至少是较为虚弱的状态。比如:艺术展览作品的评审标准问题、影视艺术作品的艺术审查标准问题、大众艺术评价观念引导问题等等。如今,应该趁着艺术学门类独立之机好好梳理性、原创性构建中国艺术评价系统的制度,以确保中国艺术学科的健康发展。 二、艺术本土学理研究的问题 目前,至少有三个现实的理由让笔者提出这个问题。一是,打开目前市面上流通的艺术理论著作中关于艺术起源论和艺术批评论等内容多是欠缺中国的艺术学说。二是,2010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艺术学经典文献导读书系·美术卷》里没有收入一篇中国的艺术理论文献。三是,专门论述中国艺术理论及其体系的著作较少。尤其是缺乏20世纪以来的中国人自己建构的艺术学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及最近的未来,中国艺术学科建设的重任是要花大力气研究和构建中国自己的艺术学理。即,在艺术学独立为门类之后,如何有效构建中国的艺术学理是一个很急迫的现实问题。 首先,急需揭示总结出中国人自己完整的艺术学科理论。20世纪以来,如果说中国对于西方艺术理论、艺术历史、艺术批评等艺术学科的了解和认识还有盲区和不足的话,那么,中国人对自己的艺术理论、艺术历史、艺术批评的认识就更是盲区加误区了;如果说中国近现代以来艺术界有许多的创造贡献,那么,其主要是偏向于艺术作品的创作上。换句话说,当下一个准备去念大学的艺术专业的人,他接触的艺术内容基本上是非中国的艺术文化。比如,在绘画课上,首先是缺乏系统理论的教育,即使有一些零散的所谓艺术理论也是外来的。如,精神分析主义、符号学理论、接受理论、酷儿理论、结构主义理论等等。在美术史课上,基本不涉及艺术史观和艺术批评学说。即使有,也是人家的而非本土的艺术历史学说和艺术批评理论。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艺术、形式主义分析、图像学艺术史、社会学艺术史、经济学艺术史、体制批评、价值批评、社会批评、心理批评等等没有一样是中国本土的。然而,有一个事实是不可回避的,那就是:中国艺术学科的发展和厚实不能缺失中国自己的艺术学理。笔者在2008年出版的《审艺学》②,就是在研究总结艺术变迁历史和自己的艺术理解与艺术创作基础上,在期望形成本土艺术理论的理想牵引下完成的。总之一句话,中国的艺术学科应该有自己本土的“中国艺术芯片”。中国艺术学科如果长期没有本土厚实的“中国艺术芯片”,中国艺术学科的一切发展都将会出现贫血征候,那是令人可怕和沮丧的事件。 艺术学:独立学科门类的学域扩张与学理建构 摘 要:艺术学成为独立的学科门类,是从“文学”这一学科门类中独立出来;促成这一“独立”的学科目录调整,是对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调整。这是一场历时14年之久的“独立战争”。艺术学力争成为学科门类的“独立战争”,不是向统摄自己的“文学”开战,而是向“文学”与“艺术学”之间的逻辑关系开战。这场“独立战争”之所以历时弥久,在于“逻辑理性”的水到渠成,但并不意味着“学科实际”的瓜熟蒂落。艺术学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主要是实施着学域扩张的业绩;而艺术学学理建构的成就,至少在目前就其主导方面而言,仍然是“文学”统摄的结果。探讨艺术学学理建构的独特性,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彻底摆脱所谓的“文学思维”。所谓“文学思维”是一个比拟性的词语。就文学与艺术的创作思维而言,我们通常称为“形象思维”,它以始终伴随着形象、充溢着情感、运演着联想和想象以区别于“抽象思维”。但实际上,形象塑造的材料成为思维运演的材料是“形象思维”更深层的本质特征。对于艺术学的学理建构,事关学科门类独立后的学科品质。艺术学各艺术样式学理建构的特质,在于其具有极高技术含量的实践性,如何将这种“实践性”上升为“实践理性”,是艺术学学理建构的核心课题。应当注意到,艺术学近十余年的学域扩张主要是“解牛”之术而非“屠龙”之道的扩张,这是我国教育事业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的结果。作为独立学科门类的学科建设,要重新审视和调整艺术作为职业教育的若干关系。 关键词:艺术学;学科门类;独立;文学;关系;学域扩张;学理建构;学科建设;发展 中图分类号:J0文献标识码:A 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批准了经过调整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这个“学科目录”的颁布顺应了我国艺术界长期的、强烈的诉求,因而理所当然地引起了艺术界持久的、热烈的反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仲呈祥先生更是称“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史、学科建设史和人才培养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是21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艺术自觉、艺术自信、艺术自强的一项重大举措。”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是艺术学成为“学科目录”中第13个“学科门类”。 一、艺术学成为独立的学科门类,是从“文学”这一学科门类中独立出来;促成这一“独立”的学科目录调整,是对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调整。这是一场历时14年之久的“独立战争”。 据我所知,14年前或更早些时候,艺术教育、特别是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艺术教育是比较薄弱的。这个薄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普通高校除师范院校外,基本上没有高等艺术教育。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由于定位于为中、小学培养音乐、美术师资,学科界域、学科层次都有所规限;而一些普通高校所设“艺术教研室”,基本上行使着开设美育共同课和课外活动课的职能。 其二,作为独立院校的艺术教育,其主体部分是培养艺术从业者的职业教育。这使得我们的艺术院校理所当然地把技能教育放在比学理教育更重要的位置,这也使得艺术教育在既定的“重道轻术”的教育理念中被“矮化”,特别对某些“早期专业型教育”(即在孩童时期便开始技能训练)的表演艺术更是如此。 其三,艺术教育由于艺术样式本身的多样性,各艺术样式的学理建设“存异”容易“求同”难,因而从各自不同的视角不同的需求借助文学理论、美学理论(这已属“哲学”学科门类了)的“他山之石”。这一方面体现出艺术学学理建设对于文学、美学学理的“追随性”,一方面其实还体现出艺术学各艺术样式学理之间的“排他性”。 从以上三个方面来看,在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层次上,艺术学在“学科专业目录”中从属于文学,在当时不仅有其合理性而且有其针对性——针对文学学理在艺术学学理建设以及艺术学学科提升中的积极影响和实践意义。这是我们在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的今天仍应铭记的一段历史。 二、艺术学力争成为学科门类的“独立战争”,不是向统摄自己的“文学”开战,而是向“文学”与“艺术学”之间的逻辑关系开战。这场“独立战争”之所以历时弥久,在于“逻辑理性”的水到渠成但并不意味着“学科实际”的瓜熟蒂落。 其实,早在1992年由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学科分类与代码》中,就确定中国学科分类的国家标准是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五大门类。在这个学科分类中,“艺术学”与“文学”是并列在“人文与社会科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 实际上,如果需要一个学科门类统摄并且仅仅统摄“文学”和“艺术学”的话,将原来统摄着“艺术学”的文学改称“文艺学”也未尝不可,只是本身还涵括着“语言学”庞大学科家族的“文学”未必愿意就范。事实上,“文学”作为独立的学科门类,不仅在于其数千年来可考可研的文献积累和有知有识的学理建构,而且在于其作为社会交往工具和思维编程语码的普遍性。 相形之下,在“艺术学”的各艺术样式中,许多久远的艺术形态(特别是表演艺术形态)一部分靠“口传身授”来延续,一部分在只鳞片爪的文献记述中难以复原;而那些依托科技进步出现的新兴艺术业态,一时半会儿似乎还难以为传统人文科学的话语体系所接纳。 一个显见的事实是,艺术作为学科教育的迅速扩张和高速发展,对应的是一个“浅阅读”的读图时代,是一个“娱乐至上”乃至“愚乐至上”的接受境遇。成为独立学科门类的艺术学,在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之时应清醒地认识到,实施着广袤的学域扩张并不意味着实现了伟岸的学理建构。 三、艺术学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主要是实施着学域扩张的业绩;而艺术学学理建构的成就,至少在目前就其主导方面而言,仍然是“文学”统摄的结果。探讨艺术学学理建构的独特性,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彻底摆脱所谓的“文学思维”。 艺术界在欢呼“艺术学”升格为独立的学科门类之时,溢于言表的是自信、自尊和自豪(似乎少了些自觉和自强)。学者们似乎更乐意喋喋不休地去说艺术的发生早于文学的发生,说艺术的内涵丰于文学的内涵,甚至说《周礼·地官》便有“六艺”之说,而《汉书·艺文志》更把“艺”排在“文”之前……其实,这些说法都不是当下“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的主打理由,其不容忽视的理由主要在于学科的学域扩张和学理建构。 顺带说一句,“六艺”的“礼、乐、射、御、书、数”并非今天意义上的艺,对它的言说只是比照出今日之“艺”的式微;而“艺文志”作为《汉书》的史述,关注的主要是“经史子集”中“集部”的文字而非“艺术”,《汉书》、《后汉书》另有“礼仪志”、“礼乐志”录述乐舞之类的艺术。 之所以提及这一点,是因为面对“艺术学”提升为“学科门类”,我们更需要的是超越自尊、自豪的自觉与自强。说到“自觉”,人们必然会想到“艺术学”旗号下各艺术样式的本体研究及学理建构,又必然会提及“文学”统摄时学理框架的借助和学理思维的限制。 事实上,从事艺术学学理建构的学者,由“文学”步入“艺术”领域者为数可观且成就甚丰。正如对于“美学”的研究有“自上而下”(自哲学领域走出)和“自上而上”(自艺术领域步入)之分,对于“艺术学”的研究也可以有文学学理的参照和艺术本体的升华。 艺术学类论文:文化视野中的艺术学门类建构思考 摘 要:艺术是否具有独立价值应当在文化精神层面上来认知,艺术学门类的建构同样需要文化视野的认知和阐释。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学门类的建立,不仅是翻身或者归位这样简单的问题,而是承认艺术精神是人类创造精神、艺术文化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要义。从艺术学一级学科到艺术门类的跨越,不仅是观念形态和等阶意义上的转变,其实还有文化构成的考量。从文化精神发展的角度看,艺术学科升为门类是中国文化建设的大事,给予艺术文化和艺术教育更为开阔的空间,是需要艺术人珍惜学科发展机遇而不是放纵乃至于泛滥学科扩展,这才是艺术文化成熟与否的标志。 关键词:当代中国;艺术学;门类建构;艺术学学科;文化视野;文化认知;文化建设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文化不由自主地被裹挟入经济盘算的快车道似乎心安理得,人们计算文化指标也不可避免地用收益数据来证明,这里隐含了正常的不合理和合理中的不正常,因为,文化艺术另有精神层面的判定标准,是不是具有精神层面的价值才是艺术的最终判断指标。应当承认,艺术文化建筑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理所应当,因为从根本上而言艺术文化生存发展需要经济支撑推动。但更为根本的是艺术文化依存于超越物质利益之上自由畅快的跃进,艺术创造力和文化精神品格绝不取决于经济的赐予。所以,量化的增长需要辨析,而内涵的深浅更要澄清。就艺术学科而言,快速膨胀已经是事实,学科疾驰入快车道也不可阻挡,在2010年一次全国范围的一级学科调整中,原有文学门类下的整个“艺术学一级学科”从原本不过20多所学校,猛然增加了包括艺术学一级博士点和硕士点在内的130多所学校。紧接着,按照2011年新门类建立后相应对应调整的原则,这些刚刚获批不到3月还没有静下心来的学科,又一次迅速跃入高歌猛进的漩涡中:2011年申报新的学科门类下的5个一级学科的学校猛增,一下子就有600个学科申请报点,其中除了设计学170余个申报点外,报一级学科硕士点35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71个。按照基本对应标准,大部将得到批准,于是短短时间内,艺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将猛增十倍以上,艺术学科的数量发展春天似乎到来。 但我们需要进行艺术文化视野的得失思考。 在中国文化的建构中,艺术文化始终是核心所在,古代文人的文化标志除了科举就是书籍书写所代表的文化高下,而大众的有文化与否不是琴棋书画就是吟诗作对,能不能赏鉴词曲,会不会沉溺戏曲唱段都是一种判别的标志,孔子的成就包括有关对于六艺的注解和听了韶乐叹赏若干时光、李煜皇帝的误国也因为过于沉溺歌舞升平等等。艺术文化是文化含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认知延续不衰,一直达到当今创意文化的认可层面——因为创意文化的要害是艺术的观念形态的创造性认定。国家在2010年第一次将创意文化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几乎就是高峰之态的认识了。 在艺术认知的另外一端,也显然是充满了无关社会经济利益获取的文化推进的热情。艺术学科的增长是和以往所谓关涉无用、休闲之类认识相反的精神认知高涨相关的。这就是如同巴尔扎克所论述的:“帝王统治的人民不过一朝一代而已;艺术家的影响却能绵延整整几个世纪。”①艺术不是短期的效益增长而是世道人心的濡染,所以,在文化的历史观中,艺术不亚于物质财富的意义和艺术创造对于精神的影响作用巨大而深远。 一、文化视野的认知 艺术学门类建立标志着艺术学科发展进入文化建构的新阶段。我们谈论问题的背景已经今非昔比,艺术具有了独立的门类,可以按照艺术文化标准和发展独特性来建设,其认知的视野就不同以往。首先,艺术文化的蕴积其实不在于外在的变化,艺术的积累是渐进性的,大起大落未必是福音,也难免不会混乱,自然,艺术学门类建立绝对是大得——因为在国家文化层面认可和社会文化的认知上,艺术地位猛然上扬有利于站到进一步发展的新平台。但同时,艺术的精神性文化价值却还没有得到同步理解,数量的外在功利需要还影响着艺术文化内涵的发挥。于是,艺术是不是具有独立价值就应当在文化层面来认知。 在人类历史上,艺术的审美精神和价值一直是备受尊崇的,诚如鲁迅先生所言:“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②何等崇高的艺术价值认定!但在很长一段时间中,以学术评价为标准的肯定却一直将艺术学作为边缘而漠视。艺术其实是独立而个性的精神创造对象,但艺术研究和艺术学术的被看轻,和艺术学没有独立门类、以及集中到艺术门类的被忽视的问题上却是事实。奈何如此?个中的历史文化和时代局限造就了缺憾的现状。艺术学一直屈居于文学门类中而缺乏昂首挺胸的气度。艺术与文学原本具有亲密关系自不待言,艺术和文学不仅是兄弟关系,按照艺术学家的认知,艺术在某种程度上包容了文学,至少应当说,艺术伴随着人类精神创造就得以出现,从发声而有歌唱、狩猎而有岩画,欢悦就有载歌载舞的肢体舞动开始,艺术已经成为与人类文化创造相互依存的对象。艺术精神是文化精神的重要标志,她的呈现兴旺与否也是文化兴旺几何的标志。 可惜,在艺术学被长期淹没在文学门类的不恰当时期,艺术的明显被忽视伤害了艺术学科的正常发展,只是到了最近这一局面才彻底改变。艺术一直是文学门类中的一个分支,无奈安分守己几十年后终于得以分门别类而独立成人,这无疑是和艺术自身的发展壮大、中国艺术文化的地位得到高度重视,和社会对于艺术精神价值的更多认可息息相关。艺术学门类建立是艺术学科2011年最为值得关注的大事,因为这一举措牵一发而动全身,从此开始的艺术将以独立身份开始自身的强身健体和布兵排阵的一系列工作。强调这一事件的背景,也不能不将视野放大到社会历史背景中来梭巡——随着国力不断增强,重视艺术文化建设成为衡量国家平衡发展的重要因素。由此,中国艺术文化建设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迎来新的契机有其应运而生的经济文化必然背景。2011年初,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会议上,通过将艺术学科从原隶属的文学门类中的一级学科,升格为独立的“艺术门类”——下设五个一级学科:1301艺术学理论、1302音乐舞蹈艺术学、1303戏剧影视艺术学、1304美术学、1305设计艺术学。从2011年起,占据全国招生人数超过5%大数的艺术学生,将迎来全新的“艺术学学士”,自2012年开始,研究生将按照“艺术学硕士”、“艺术学博士”等艺术门类学位招生。2012年艺术学门类下的艺术各类型学生将按照艺术的课程培养计划实施教育。按照惯例,编号为第13门类的艺术学成为最新的发展学科门类。在2011年5月开始的一级学科大调整中,艺术学科成为最大动态规模的调整门类,也向学术、教育界证明艺术学的重要地位。 放置在文化背景下看待艺术门类建立,不仅是翻身或者归位这样简单的问题,而是承认艺术精神是人类创造精神、艺术文化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要义。“人类,只有人类,能创造自己想要的环境,即今日所谓的文化。”③这当然意味着人类具有文化建设的独有品性,也因为文化才是人类独有存在的精神意义。艺术与人类精神创造的普泛性价值还包含了艺术的个性创造的独一性意义的认同。如果说,在生存意义上,人类是趋同的群体追求,而艺术的意义则是求异的个性追求,那么强调艺术不是经济盘算,也不是群体创作的趋同自有其道理。 艺术学类论文:关于艺术学升级为门类的缘起\争议和一致意见的达成 摘 要:2002年,学者们呼吁将艺术学升级为门类。2009年,这种呼吁得到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的支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学科评议组开始组织讨论并草拟升级方案。2010年,升级方案在全国艺术学学科专家之间进一步得到论证,最后于2010年4月达成一致意见。这个方案就是把艺术学升级为门类后下设5个一级学科(基础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美术与设计学、戏剧戏曲学和广播影视学)的最终确定的方案。 关键词:艺术学;学科;升级;门类;基础艺术学 自2002年起,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四届艺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央音乐学院原院长于润洋教授为首的许多学者就呼吁把艺术学从文学门类中独立出来,作为一个单独的门类来设置。这种呼吁持续了八年,期间,不少院校的学者都加入到这种声音中来。直到2009年下半年,艺术学升级为门类的呼吁才得到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的确定性支持,绝大多数国务院艺术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也对这种支持作出了积极响应,并制订了相应的方案。2010年4月1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学科调整工作组成员、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教授在该院召集了全国具有代表性的艺术院(校)长和专家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绝大部分国务院艺术学学科评议组的新、老成员都出席并做了发言,大家就艺术学升级为门类的基本方案达成了一致意见。 从学科升级动议的提出到国务院学位办对学科升级的实质性支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也是一个促进艺术学思考自身学科地位、学科属性、学科对象和学科方向的过程。 根据国务院学位办1997年颁发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现文学门类下共有四个一级学科,分别是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艺术学目前隶属于文学门类,是文学门类下的一个一级学科,共包含8个二级学科。最初把艺术学放在文学门类下,可以说是与艺术学的学科特征基本吻合的。因为学科是一个学术研究和研究生培养的概念,其主要作用还是体现在学术研究以及研究人才的培养上。此外,艺术学与文学相比影响也比较小。但随着艺术的快速发展,艺术学在文学门类下就受到了诸多限制。其最大的限制就是被“文学化”,其学科个性也进而受到文学门类学科制度的限制。其次,在近20年的文学艺术发展过程中,艺术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显,甚至从广度上已超越了文学。因此,再用文学的学科制度来约束艺术学,就必然会出现不少问题。譬如,对于学科的评价、对于学者的评价、对于学生的评价、对于学术成果的认定等等。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研究的对象就是以语言文字为表达符号的形象,而艺术学所研究的对象则是以图像、声音、动作以及上述因素综合运用的形象。文学形象依靠人的想象在人的脑海中映现出来,而艺术的形象则是通过人的视听感受感觉出来。针对文学形象的研究可以大量依靠以语言文字表达的论文来表述,而针对艺术形象的研究则不仅仅依靠以语言文字表达的论文表述,许多通过田野调查所得到的图像资料、声音资料以及通过文物考古所得来的实物资料、通过艺术展演所得来的形象资料都能显示艺术学的学术成果。文学资料的种类相对单一,其研究过程相对短暂,而艺术学资料种类比文学要更加丰富,其研究过程也相对漫长。由此可见,不能将文学学者的研究成果与艺术学学者的研究成果放在同一个标准下用量化的方法来衡量。因此,学者们呼吁提升艺术学的学科地位,呼吁把艺术学从文学当中独立出来、升级为一个单独的门类,这样,既符合时代的要求,又符合学科特征的要求。 但在将艺术学上升为门类的过程中,艺术学自身的问题也同时涌现出来。这个问题源于国务院学位办对艺术学升级为门类后下设的一级学科数量的限制。因此,原先设在艺术学属下的8个二级学科如何在升级过程中被体现出来就成为最大的问题。面对这个问题,最直接的做法有两个:一是删减,二是合并。学科制度是体现学科地位的重要标志,目前许多专业艺术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艺术院系都是根据现有的学科目录来设置的,如果目录变化了,就直接影响到艺术院校和艺术院系的设置问题。因此,哪些学科可以被删减、哪些学科可以合并就在艺术学科自身引起了争议。 这场争议首先体现在被删减的学科当中。根据国务院艺术学学科评议组的初步方案,原先在一级学科艺术学下的、与一级学科艺术学同名的二级学科“艺术学”被率先删减。其次体现在学科合并中,原先各自发展的美术学与设计艺术学被合并起来,成为美术与设计学;音乐学与舞蹈学被合并起来,成为音乐与舞蹈学;而戏剧、戏曲、广播、电视、电影被合并起来成为戏剧戏曲广播影视学。说实话,这种方案也是不得已的方案。但即使这个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案仍与目前的学科设置以及目前艺术院校、艺术院系的设置之间有着诸多矛盾。 二级学科艺术学自1997年设置以来,全国已有东南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等6家培养单位培养博士,61家培养单位培养硕士。如果被删减,首先面对的就是这些学生怎么办、如何安置,其次面对的是要不要打破艺术门类之间的壁垒、要不要研究不同艺术门类之间关联性问题、要不要寻找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共通规律、要不要从宏观上来认识艺术现象等问题。而诸多相近学科的合并则使目前的单科艺术院校和艺术院系觉得尴尬,一方面他们认为自己作为一个培养单位没有完整的学科,另一方面他们认为自己的学科与别的学科放在一起无法明确学科重心,在学科线路上显得不够清晰。 二级学科艺术学被删减所引起的震动最为明显。那么为何这个学科被删减呢?许多学者认为,每个艺术门类都有自己的历史及理论研究,因此就不需要一个涵盖所有门类的二级学科艺术学了;第二个原因是国外没有这个学科,中国的学科需要同国际接轨。但二级学科艺术学的学者们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 二级学科艺术学最初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原召集人之一、东南大学教授张道一先生号召并于1997年在东南大学率先设立的,这个学科的设立得到了当时全国约60位知名学者的支持,其宗旨是要打破艺术门类之间的壁垒、寻找艺术的共同规律、促进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互相影响。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二级学科艺术学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已取得了初步成效。虽然门类艺术学有自己的历史及理论研究,但长期以来,由于各自局限于自身的门类,许多问题都无法看清。至于国外有没有二级学科艺术学(德国、俄罗斯、日本均有),已不是中国该不该设置二级学科艺术学的理由。与国际接轨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到中国特色。如果单纯地认为国外没有,中国就不能有,就会使中国的学术研究失去自信。问题的关键在于该学科合理与否,有没有相应的学科可以替代该学科。事实证明,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尽管二级学科艺术学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但其学科平台、学科成果都说明了设立这个学科的必要性。而在艺术学升级为门类的过程中,人们对于学科删减与合并的思考其实也是一个十分现实的、属于二级学科艺术学的问题。因此,以于润洋教授、仲呈祥教授为首的部分知名学者都表现出假如把这个学科删减之后的焦虑。2010年3月初,他们在北京召集部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和专家进一步讨论艺术学升级为门类的方案。这次讨论把二级学科艺术学纳入重新考虑当中。 2010年3月27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学科目录调整工作组秘书、中央音乐学院丁凡教授分别给东南大学凌继尧教授和笔者打来电话,征求对学科升级方案的意见,凌继尧教授和笔者都明确反对把二级学科艺术学删减的做法。因此,丁凡教授希望东南大学草拟一个将二级学科艺术学升级为一级学科的方案。事实上,在此之前相关方案已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和南京艺术学院起草过,这次重新起草主要是鉴于东南大学的艺术学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笔者在征求了多位学者的意见后,起草了两个方案,两个方案在学科名称上都倾向于采用“基础艺术学”的称谓。因为“基础艺术学”表现出对艺术的基本脉络和基本原理进行研究的特点。作为针对所有艺术门类的最基本的脉络和原理进行研究的学科,“基础艺术学”从名称上可明显区别于门类艺术学。为谨慎起见,2010年3月31日,东南大学在北京召集全国十余所院校的二十余位知名学者针对这两个方案进行论证。经过大家论证,倾向于第二种方案。会后,笔者进一步吸收了专家们的意见,修订之后于4月6日提交给了丁凡教授。 2010年4月13日,在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教授召集的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和专家的工作会议上,仲呈祥教授向大家通报了近期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尧学院士协商的结果,提出了把艺术学升级为门类后下设5个一级学科的较为确定的方案。这个方案包含基础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美术与设计学、戏剧戏曲学和广播影视学共5个一级学科。针对这个方案,虽然许多单科艺术院校代表提出了不同看法,但处于学科升级整体目标大局的考虑,大家通过了这个方案。会议委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曹意强教授牵头对这个方案进一步完善后上报国务院学位办。最后,于润洋教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虽然许多单科艺术院校觉得学科合并会有不少问题,但总体上艺术学的学科地位还是提高了,相近学科合并后从原则上不会对学科发展产生负面效应,也不影响各单科院校建设自己的学科。他高兴地表示,今天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艺术学科升级为门类主要是考虑到维护艺术学科自身的特点。本项工作自2002年就开始努力,今天终于有了希望。艺术学学科升级为门类后将会大大推进艺术学学科的发展,也将会有力推动我国艺术事业的繁荣昌盛。本次会议之后,受丁凡教授叮嘱,笔者参照原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和南京艺术学院起草的方案,并征求了张道一教授、凌继尧教授、黄教授、夏燕靖教授、李心峰研究员的意见,对方案作了完善(见附录),于2010年4月16日提交给了丁凡教授。这个总的方案就是把艺术学升级为门类后下设5个一级学科(基础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美术与设计学、戏剧戏曲学和广播影视学)的最终确定的方案。(责任编辑:楚小庆) 附录:基础艺术学一级学科设置说明 基础艺术学一级学科设置说明 方案草拟单位:东南大学 一级学科名称:基础艺术学(或一般艺术学、普通艺术学、宏观艺术学、理论艺术学、艺术学理论) 所属学科门类:艺术学 一、该学科简要概况 基础艺术学旨在打通各艺术门类之间的壁垒,构建涵盖各艺术门类的宏观艺术学理论体系。有关该学科的研究自我国的先秦时期和古希腊时期业已开始,分布于不同的学科当中。有关艺术学问题的研究在美学当中涉猎最多。19世纪末期,鉴于美学研究对象不能涵括所有的艺术现象,德国学者康拉德•费德勒主张把艺术学从美学当中划分出来。1906年,德国学者玛克斯•德索出版了他的《美学与一般艺术学》,并创办《美学与一般艺术学》杂志,从而确立了基础艺术学的基本地位。这种主张得到世界各国学者的响应。我国学者最早于20世纪初致力于该学科的专门研究,代表人物为宗白华、滕固、马采。该学科在原文学学科门类下的艺术学一级学科中属于二级学科艺术学,与一级学科同名,学科代码为050401,设置于1997年。1998年,东南大学率先设置该学科的博士点。迄今为止,该学科在我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已有61家单位设置硕士点,6家单位设置博士点,1个国家重点学科,13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在读硕士生和博士生约2000余人。 二、该学科培养目标 基础艺术学主要培养研究贯穿于各个艺术门类的艺术的总体规律的专门人才。与各具体门类艺术学不同的是,本学科培养的人才具有较为宏阔的视野和较为综合的素养,可以在更加广泛的范围发挥作用。 该学科吸收的生源为具有较好艺术理论基础的学生。因此,可根据社会需要,选择条件优厚的学校和应用性较强的方向设置少量本科专业,如艺术管理、艺术产业、文化遗产保护等。该学科的人才培养应着重放在硕士生和博士生层次。 基础艺术学的主要方向为艺术史、艺术原理和艺术批评学。 艺术史主要培养研究艺术总体发展历史规律的专门人才。 艺术原理主要培养研究不同艺术门类之间关系进而研究艺术共通规律的专门人才。 艺术批评学主要培养针对艺术价值、艺术思潮、艺术流派、艺术家等艺术创作和其他实践现象进行批评的专门人才。 以上方向在硕士生层次可侧重于基础性教学与研究,在博士生层次则需要更深程度的教学与研究。 三、该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 基础艺术学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史、艺术原理、艺术批评。 艺术史主要研究艺术的总体发展脉络和历史发展规律,如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形成、艺术的发展规律、艺术的发展过程、艺术的未来前景与走向等。与各门类艺术学研究艺术史有所不同的是,基础艺术学的艺术史研究着眼于带有普遍性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形式的发展脉络。 艺术原理是基础艺术学的基础与核心,针对艺术的各种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和各门类艺术共通规律,以及艺术学自身的发展与建构等进行理论探讨,如艺术的本质与特性、艺术创作规律、艺术作品的构成、艺术接受原理、艺术传播规律、艺术学自身的地位、作用与建构,以及艺术政策、艺术管理、艺术产业、艺术遗产等领域提出的各种基本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艺术批评学作为“运动中的美学”,主要着眼于艺术在现实社会文化语境中的实际进程与发展态势,对现实中出现的各种具体的艺术作品、艺术现象、艺术思潮进行富有实践性的批评,引导社会的艺术鉴赏。艺术批评关乎艺术在现实中的健康发展及在社会中的影响与传播,其研究的对象十分广泛,如艺术鉴赏、艺术价值、艺术思潮、艺术风格、艺术影响等。艺术批评一方面针对存在于各个艺术门类中的普遍现象确立评价标准、适时进行批评,另一方面将这种评价标准与各个艺术门类中的具体现象有机结合进行批评。 四、该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 基础艺术学一方面要以门类艺术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另一方面也要关注美学和文艺学的研究成果。基础艺术学从具体的艺术现象出发,主要采取自下而上、横向比较等方法,探究艺术的本质属性、总结艺术的共通规律。同时,基础艺术学还借助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传播学、管理学、经济学、宗教学、民俗学、教育学等学科进行跨学科交叉研究。 基础艺术学下设的三个二级学科的核心课程分别如下: 1、艺术史:中国古代艺术史、中国现当代艺术史、外国艺术史、艺术史专题、艺术史哲学、艺术史方法论、艺术史学史、艺术思想史、艺术考古学等。 2、艺术原理:艺术学原理、比较艺术学、艺术社会学、艺术心理学、艺术传播学、艺术教育学、艺术人类学、宗教艺术学、民俗艺术学、艺术管理学、艺术产业理论研究、艺术政策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艺术原理专题等。 3、艺术批评学:中国艺术批评学、西方艺术批评学、艺术批评方法论、艺术批评专题等。 五、社会对该学科的中远期需求情况及就业前景 在技术高度发达、社会结构趋于复杂、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艺术现象越来越纷纭多变,社会对于具有综合性素质的艺术研究、管理、教学和创作等方面的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广泛而迫切。单纯的美学人才局限于哲学,单纯的门类艺术学人才局限于各艺术门类自身。因此,在未来数十年乃至上百年当中,从总体上了解艺术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传播等社会形态之间的关系和熟悉各个艺术门类、懂得不同艺术门类之间关系、了解艺术的本质属性和共通规律的人才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欢迎。尤其是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文化建设被提升到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地位,与文化建设密切相关的文化艺术产业、文化艺术管理、创意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等领域,都急需从总体上谙熟艺术基础理论和共同规律的综合性艺术理论人才。该学科人才就业前景普遍看好,可到文化艺术研究、艺术教育、文化艺术管理、文化艺术遗产保护与管理、报刊杂志图书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有关文化艺术的编辑采录等十分广泛的行业、部门就业。 六、该学科的主要支撑二级学科 1、艺术史(中国艺术史、外国艺术史、艺术史哲学); 2、艺术原理(艺术学基础、比较艺术学、艺术跨学科研究); 3、艺术批评学(中国艺术批评史、外国艺术批评史、艺术批评原理); 七、该学科与哪些现行一级学科密切相关 基础艺术学与美学和门类艺术学密切相关。 美学属于哲学范畴,基础艺术学与美学交叉的内容为对于艺术美感的研究。基础艺术学涉猎美学,但不止于美学。基础艺术学与美学互为参照,互为借鉴,互相促进。 门类艺术学分别是对各个艺术门类的研究。基础艺术学与门类艺术学的关系为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基础艺术学从门类艺术学中获得经验与实证的基础,门类艺术学从基础艺术学中获得原理与方法论等方面的理论支撑。 此外,基础艺术学与文艺学也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其交叉之处主要体现在方法论方面。文艺学主要针对语言艺术进行研究,基础艺术学则针对造型艺术、表演艺术以及与现代媒介相关联的新兴艺术进行研究。 基础艺术学与美学、门类艺术学、文艺学既各自独立,又互相关联、互为补充。 八、新增设一级学科请说明增设的原因和理由 增设基础艺术学主要有如下4个方面的原因和理由: 1、门类艺术学培养的人才往往以门类为界,拘于一隅、互不往来,无以从宏观上审视艺术、促进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增设基础艺术学可加强艺术宏观理论的研究,满足社会对于宏观艺术理论人才的基本需求,促进艺术创作的活跃与繁荣。 2、基础艺术学与门类艺术学之间可以建构起一个普遍与特殊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共生共赢的科学合理的艺术学学科结构。 3、门类艺术学无以从整体上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社会形态之间进行对话,不利于促进国家软实力的提升,使艺术在国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增设基础艺术学可以弥补此种缺憾。 4、基础艺术学便于从整体观念上使艺术与社会成员之间发生关系,增设基础艺术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可对提高国民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责任编辑:楚小庆) 艺术学类论文:艺术学升格门类后戏剧影视学科的发展前景 艺术学科由文学下的一级学科升为与文学并行的门类,这种层面的学科调整,其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艺术学升格门类后戏剧影视学科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好。 一、促进戏剧影视学科发展 原来艺术学放在文学门类,艺术学是一级学科,戏剧影视是二级学科,比较而言,戏剧影视学科发展的空间受到一定限制。 艺术学升格门类后,戏剧影视成为一级学科,发展的空间增大了很多,促进了戏剧影视学科发展。 戏剧影视成为一级学科,对戏剧影视学科目录、人才培养规模与层次,以及课程和院系设置带来新的变化。可以预料,各人才培养单位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的主动性和规模会有所增加。 戏剧影视成为一级学科,我国戏剧戏曲学科的发展和研究方向逐渐完备、完善,各高校在原有戏剧戏曲史、戏剧戏曲理论、戏剧戏曲美学、戏剧曲艺史论、话剧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与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紧密关联的新的学科领地,又新增了比较戏剧、少数民族戏剧、戏曲创作、戏曲民俗学、戏曲文化传播等理论研究以及戏剧戏曲表导演等实践类研究方向,丰富了学科建设,实现了学科教育的全面培养。 戏剧影视成为一级学科,电影电视学科主要发展和研究方向逐渐细化、多样化,并且向纵深挺进,例如中国电影艺术史、外国电影艺术史、非线编辑、摄像与实践、电视新闻与采编、大众传播、电视纪录片、电视剧研究、影视语言、电视频道及栏目研究、录音与剪辑、媒介传播、影视制片管理、照相与实践、摄像与实践、影视策划、电视艺术研究、港台电影研究、广告理论与实务、世界电影美学思潮、世界传媒发展研究、新媒体传播与发展、媒介运营与管理、中国电影现状研究、媒体发展策略研究、美国电影研究、网络电视研究等。 戏剧影视成为一级学科,我国戏剧戏曲学科与电影电视学科的互动与融合会进一步加强,戏曲电影、戏曲电视会进一步得到重视。有关戏剧戏曲改编成电影电视,有关电影电视改编成戏剧戏曲,这种改编与融合的研究会得到进一步深化、细化。因此,戏剧影视学科内涵会变得丰富,外延也会得到拓展。 二、推动艺术教育发展 戏剧影视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学升格门类后,戏剧影视成为一级学科,会促进戏剧影视教育的发展,也会推动艺术教育的发展。 戏剧影视成为一级学科,中国戏剧影视学科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随着国家艺术教育政策的力度加大和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多,戏剧影视学科尤其是电影电视学科会进入全新的大发展时期。伴随着各地高校的电影电视专业或电影电视方向如雨后春笋般建立,电影电视学科在原有的业务教学、理论教学和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更拓展了产业发展、文化研究、数字技术等多个教育领域,以期更好地应对世界电影电视产业化、数字化、全球化发展的新形势。全国数百所高校陆续加入电影电视教育的行列,或者创办专门的电影电视学院,或者将电影电视作为独立学科加入艺术学院的拓展范畴,或者在原有的中文系或文学院范围内将电影电视拓展成为全新的专业方向,形成了高校电影电视学科教育的新潮流。电影电视学科体系在专业内容、人才培养、教育层次等方面多元化建构,形成了专业教育、理论教育和素质教育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因此,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戏剧影视人才。 在国民艺术素养和综合性人才的素质培养方面,戏剧影视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电影课程已经纳入了从少儿到大学生等系统化的美育教育范畴。国家有关部门出台多项措施,下发多个文件,对影视教育提出具体要求,并以附件形式列出百部优秀影片推荐片目,进一步强化中小学和大学影视教育。2004年,电影频道增加了“少儿影院”节目时段,各地也把收看“少儿影院”播出的优秀影片与学校的德育课、艺术教育课等内容结合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专业艺术教育领域向纵深发展之外,在学科的普及教育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如京剧进中小学课堂、“教育戏剧”概念的推广等,使戏剧戏曲在素质教育和文化环境建设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 三、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 戏剧影视是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学升格门类后,戏剧影视成为一级学科,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 戏剧影视成为一级学科,有些高校对有关戏剧影视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等方案进行了适当的调整,突出了信息社会和传媒经济时代对戏剧影视人才能力的新要求,与产业经济、新媒体和传媒文化有关的课程也成为戏剧影视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世界传媒发展研究、新媒体传播与发展、媒介运营与管理、媒体发展策略研究等。 在一些影视艺术学院还新近设立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该专业作为一个交叉学科,涵盖了管理学、影视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相关理论和课程,是对影视教育的一个有力补充,符合当下电影电视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也体现了我国影视教育发展的一个大方向――与产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和融合越来越积极。 戏剧影视人才培养在戏剧影视学科稳定发展的大背景下,呈现出专业方向涉猎面越来越广、交叉性和文化内涵越来越强、与数字媒体交融逐渐增加的特点。同时,各类型和层级的戏剧影视人才培养各有重点,特色更趋明显。如师范类院校专业方向以培养戏剧影视教育方面的师资为主,专业院校和职技学校戏剧影视人才培养则多随戏剧影视市场上实际人才需求方向转型,更注重编导类、表演类与剪辑类等方向,专业的倾向性、应用性高于对其文化的要求。 当今的戏剧影视教育,基于戏剧影视的专门领域与信息技术,体现了戏剧影视在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即面向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代表了信息科技与文化艺术结合的新方向。从人才培养目标来看,戏剧影视教育注重学生艺术的原创能力、整合能力和策划能力,培养具有新的人文、艺术、科技观念和素质的综合型人才,体现了戏剧影视学科交叉发展和国际化的趋势,会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艺术学类论文:理工类院校艺术学院教学管理探索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很多理工类院校都陆续成立了艺术学院,开设艺术类相关专业,如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艺术与科技专业等。这有一定的办学优势,可将技术性与艺术性紧密结合,在艺术实践教学中更倾向于科学性,有利于开拓创新。然而就理工类院校而言,对艺术这个特殊的行业领域,在没有培养艺术类学生的基础和经验的情况下,如何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专业技能,更具备充满创造能力的艺术人才,是艺术学院教学管理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也是艺术学院的教学管理人员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一、艺术学院专业教学的特点 (一)艺术学院专业教学更注重实践教学环节 艺术专业教学是以艺术创作为载体,通过创作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设计理念及设计能力等,没有精湛的艺术技巧就无法表现高妙的艺术境界。因此,在艺术学院专业教学中,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较多,包括上机操作、动手制作以及风景写生等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课堂教学中常常也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训练相互结合,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艺术学院不仅要重视实验室建设,还要开拓社会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二)艺术学院专业教学更注重教学方法 理工科专业教学是运用统一的概念、定义、推理及运算方法传播知识,而艺术专业的教学是重视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播已有的观点和技法,更重要的是启发和引导学生求异创新、寻求新的设计理念和创意思路。艺术专业学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自我意识强烈,注重个性发展,重专业,轻文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掘学生独特的个性,因材施教,促使学生标新立异,在已有理念和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思考和分析,产生新奇的创意构思。理工类院校要打破传统的学徒式的教育方式和管理模式,将艺术的本质规律贯穿于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艺术眼光和批判精神,把培养学生艺术思维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目标。 二、艺术学院教学管理的特殊性 (一)艺术学院教学的专业属性 一般理工类院校经过多年岁月的磨砺和自身的沉淀,都积累了许多属于自己的规范化和模式化的东西,也形成了行之有效的适合理工科教育的教学管理潜在的标准。用这些标准来衡量艺术学科教育,却有着本质的差异性。对于新开设的艺术类专业,这些理工类院校也不可能很快地改变现有的教学管理观念和模式来适应艺术学科教育的发展,不得不使用非艺术类教学的管理模式。但是,艺术学科教育与理工科教育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甚至在授课地点、授课人数上都有着本质的区别。在这种管理模式下,艺术类专业教学的专业属性被淹没了,没有形成突出的专业特性,并制约了专业的发展。 (二)艺术学院师资配备的特殊性 由于理工类院校往往过于重视教师的学历,招聘要求多为博士学位,但具备博士学位的艺术人才大多偏向理论方向,缺少实际动手操作等应用实践环节的相关能力。学校所设置的艺术专业(如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专业)应用性较强,这些高学历教师无法胜任技术性与实践性较强的艺术课程,譬如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合成、材料与施工工艺等。 (三)管理对象的特殊性 从艺术学院教师本身而言,多为专业艺术院校毕业,个性突出、情感丰富,在思维方式、工作方法等方面和其母校的教学体系和规律是一致的,对理工类院校的很多管理规章和要求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在工作上难免存在抵触情绪,在落实学校下达的有关任务和要求上常常拖拉、工作不严谨。 艺术专业的师生天性及专业性使其个性突出,他们比理工类专业的师生更富情感,工作学习易受情绪影响。艺术专业管理者在教学管理中,不仅要充当管理者、组织者,还要做协调者、服务者等多种角色,努力使教学管理与其它管理之间统筹安排,默契配合,协调一致。 三、理工类院校加强艺术学院教学管理的一些举措(一)根据艺术专业属性改变教学观念,合理安排教学 学校应根据艺术专业的特殊属性,从实际情况出发,适宜地制定出有助于专业长远发展的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不能以理工类专业的教学管理模式来对艺术专业进行单纯的管理。例如,在时间安排和课程设置上不能全部按照理工类专业的形式进行,应以专业教学为主,公共课程或其它教学活动应在适当之时予以补充,甚至单独进行授课,形成以专业教学为主的良性教学秩序。 (二)建立有效的艺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并切实落到实处 艺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专业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环节,是艺术学院及专业教师共同来完成的一件大事。首先,应该建立完善的校内实验室,合理进行部分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其次,建立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学院要根据专业发展方向,利用各种途径联系公司或企业,签订实践教学协议。通过校内和社会双重的实践教学安排,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同时也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提供有力保障。 ・文化艺术田颖颖,韩帆,朱珠:理工类院校艺术学院教学管理探索(三)优化师资结构,提高师资综合实力 目前,国内理工类院校开设艺术类专业时间较短,教育水平与国外同类大学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需要利用好现有条件,采用多渠道优化师资结构,提高师资综合实力。1.培养在职在岗的教师。根据教师的教学科研成果,选拔优秀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带动专业团队形成更好的教学科研氛围,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组织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出国培训学习,充实自身专业素养,力争专业教学与国际发展接轨。2.引进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吸收国外先进的艺术理念和专业水平。 (四)充分运用激励手段,创建良好氛围 艺术学院的教学活动是一种多样化和灵活性并存的活动,艺术教学的管理工作,在确保制度权威的前提下,要时刻注意遵守艺术规律的弹性原则,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下,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和富有个性的艺术氛围。 良好的教风、学风不仅要靠监督管理,更重要的是靠引导和激励。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对老师,学院要极力创造条件满足其在教学过程的合理需求,引导其将需求与教学目标相结合,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学院将其优秀作品展出和收藏,颁发优秀作品收藏证书,并要引导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或展览活动,以开阔眼界。 (五)加强自主学习,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创新能力 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围绕教学这一中心工作,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的工作需要,保障其最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也要为学生成才服务,为其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学管理工作不断发生新的变化,工作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要想成为优秀的教学管理者,必须加强学习,探索新方法,勇于创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综合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 理工类院校的艺术学院正处在成长发展阶段,教学管理者必须利用合理的教学管理方式,严肃而灵活地处理好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力争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更要不断探索完善艺术专业教学,提升教学管理水平,提高艺术人才培养的质量。 艺术学类论文:艺术学升门类后综合艺术院校学科建设中的思考 【内容摘要】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后,为高等艺术教育在学科建设方面提供了机遇,同时也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一系列挑战。文章基于地方综合性艺术院校自身的特点,从学科建设在综合艺术院校发展中的重要性、发展中的现状分析,以及建设中的重点环节几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得出以下结论:艺术院校在学科建设中首先要发挥和调动自主发展的内动力,构建合理的学科组织结构;其次,借力于社会文化发展的外动力,充分发挥艺术院校服务于地方的优势,找准自身在高等教育大系统中的学科空间定位,发展优势、特色学科,带动整体发展。 【关键词】综合艺术院校 学科建设 目标定位 随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的《关于下达按进行学位授权点对应调整结果的通知》(学位办[2011]51号)的公布,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后,名正言顺地成为第13个学科门类,下设艺术学理论、音乐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5个一级学科,标志着专业艺术教育从此有了自己的学科属性,同时也为学科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学科门类的提升并不代表学科整体水平的提升,从当下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和艺术院校的学科发展现状来看,在学科规划和建设方面各艺术院校仍具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在学科专业类别方面的跨越和突破,将成为艺术院校内涵拓展的途径之一。经过两年多的适应、调整与改革,各综合艺术院校越来越强烈地认识到学科建设在艺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学科发展水平不仅决定着艺术院校的发展水平,还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特色的彰显。如何在新形势下提升综合艺术院校的竞争力,如何在发展中保持自身的特质,如何使艺术类院校之间在艺术学升格后把握发展的机遇强强联合,形成合力,“突出重围”已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 面对当下中国文化发展的趋势,面对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后学科的构架,面对中国日渐融入世界艺术发展潮流的趋势,作为综合艺术院校需要重新审视以往的办学定位、学科构架,并尽快地、有效地实现其内涵的发展,在提升本体学科的同时,拓展艺术类跨学科专业和交叉专业,将成为未来一个时期各艺术院校的重要任务。 一、学科建设在综合艺术院校发展中的重要性 “学科”在英文里的解释具有多种含义,包括学科、学术领域、课程、纪律、严格的训练、规范准则、戒律、约束、熏陶等。在《辞海》里解释为:“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学科是人类在认识和研究活动中针对对象,而将自己的知识划分出来的集合,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学科是指对同类问题所进行的专门科学研究,从而实现新旧知识的更替,学科活动不断导致某学科内现有知识体系的系统化和再系统化。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中的首要任务之一,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内容覆盖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实验室建设、校园文化等各个方面。协调可持续是关键,在不断深化和拓展中,任何一个环节的不协调都会影响整个学科的发展。 学科建设是艺术院校综合性和全局性的工作,学科发展水平是高等学校质量和水平的主要标志,也是实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的基础,是社会衡量一所大学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学术地位等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它不仅直接体现艺术院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更决定着学校的发展特点和优势。因此,学科建设始终是高校各项建设工作的核心,是带动学校发展,提高学校教学与科研及社会服务能力和整体水平的基础。 21世纪高等艺术教育的竞争,其本质就是学科实力和学科水平的竞争。哪一所高校在学科建设中有一批高水平的学科群、高水平的学科研究成果,以及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反之,就会被激烈的竞争所湮没。 二、综合艺术院校在学科发展中的现状 2011年,在清华大学举行的大学校长全球峰会暨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第15届校长年会上,来自五大洲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多所大学校长齐聚清华园。“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成为中外校长热议的一个话题。艺术类高校同样要有这样的眼界与胸怀,能否将地方综合艺术院校建成国内一流、国际一流的艺术大学是各艺术院校的共同目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发展是长期的、脚踏实地的事业,浮躁、急躁是无法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一流大学是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需要几代人锲而不舍的付出艰辛的努力。牛津大学用了800多年的时间才拥有目前的学术地位和国际影响。此外,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及英国剑桥大学等一批国际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均是历经数百年时间才建成的。艺术院校要抓住艺术学升门类的机遇,迎接挑战。 艺术学升门类后,地方综合性艺术院校学科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其一是综合艺术院校在激烈的竞争中学科发展不平衡、学科结构不合理、人才知识结构单一等诸多问题日益凸显。在学科建设中架构合理的体系结构是重中之重,在近几年的学科建设中,各艺术院校都有不同级别的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有的院校还专门成立了学科办,但在发展建设中宏观思考和整体布局,以及发挥重点学科的引领作用是不够的。重点学科与一般学科、学院整体发展与学科发展、学科办与学科之间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理顺。在学科建设中不是只建重点,不关注一般。而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各学校可根据本校的优势和实际选择、调整学科方向,注重学科本体的发展,并利用综合性艺术院校的优势,构建各学科之间的联合与协作,优势互补,整体推进。 其二是来自部属艺术院校在资源等领域优势地位的压力和各类非艺术院校无序竞争、盲目扩招的生源与就业压力。首先,由于部属艺术院校先天的优势,在人才资源、学术资源以及国家的经费投入方面的保证,使得地方性院校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显得先天不足,后天乏力。有限的资源、有限的经费投入,留不住优秀人才,以及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都制约着地方艺术院校在学科发展方面的步伐。其次,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有些非艺术类院校无序地抢占艺术生源,盲目扩招,使综合艺术院校的招生质量日益下滑,有的非艺术类高校的舞蹈学院在校生近两千人。还有的高校没有舞蹈专业的教师也在招收舞蹈硕士研究生。利益像被放出笼子的恶魔,破坏了大学之间平衡的学科生态环境。当然,没有哪一个高等学校是以规模取胜的。艺术院校之间的实力竞争,从来就不是学生数量的竞争,而是靠培养出优秀学生的质量说话,各院校的生存基础也不会只是建立在规模之上。任何一所高校发展的关键是学科建设水平,这是提升质量的前提,更是保证优质的基础。艺术类高校培养造就高水平的艺术人才并接受社会的选择和检验,唯一标准是学生质量。一所合格的艺术院校,培养出的学生要有学术发展的潜力或者要有社会职场的竞争力,因此建设一流的学科是艺术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保障。 其三是地方综合艺术院校师资团队领军力量不足压力。由于地方院校的先天不足,从外因看缺少使教师成长为学科专家的土壤与空间,缺少本学科高层次国内外交流的平台。从内因来分析教师比较安于现状,满足于在各类比赛中获奖或在刊物上,缺少对本专业教学、科学研究卓越追求的精神。美国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前院长亨利・罗索夫斯基认为:“迄今为止,衡量大学状况最可靠的指标是该校教师队伍的优秀程度。这几乎能决定其余的一切,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能够吸引优秀的学生、基金以及校友和公众的支持,并能赢得国内国际的承认,保持和提高高校声誉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改善教师队伍的质量。”此外,教师、学生之间的缺乏纯学术交流和不同观点论战的文化环境,这与全国大的学术氛围和文化环境有关。艺术从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没有百家争鸣哪有百花齐放。芝加哥大学校长罗伯特・齐默说:“芝加哥大学崇尚激烈学术论战是高产诺贝尔奖得主的‘秘诀’,学生和教师团队始终在‘充满挑战性’的氛围中做学术,任何研究成果都必须要经受得起来自多方面的、激烈的论战才能‘站得住’。” 其四是优秀的、有影响的原创艺术成果缺乏。综合艺术院校教师来源――以舞蹈专业为例,主要源自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以及本校优秀的毕业生。相同的教育背景和学缘结构是导致优秀的创作成果缺乏的原因之一。因为相同或相近的学习背景、知识结构、人文环境会导致具有“同质性”的教学群体和相对固定的思维方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像父子、母女、师徒,学生对教师更多的是言听计从,很难产生彼此间不同思维方式的“撞击”,无法形成创新思维的火花。当学生成为教师后只会延续师父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无法挑战权威、挑战自我,无法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开放的平等交流的空间,更无法产生具有创新意识的优秀成果。 三、综合艺术院校学科建设中的重点环节 (一)准确的学科发展定位,逐步形成结构合理高水平的学科群。学科群是若干个学科间相互渗透,围绕共同领域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学科组合,学科间交叉、联合、协作,形成网络状学科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的学科群可以产生学科协同效应,其发展脉络是:学科点──学科系──学科群。综合性艺术院校可以有效地发挥若干个学科系有机结合而形成的跨学科群体,是学术领域的组合。在学科建设中注重学科间的联合协作,以发挥各学科互补的优势。这种联合有两种情况,一是以重点学科为核心,带动其他学科。加强重点,突出特点,带动一般,由若干学科合理搭建组成学科群,这种联合的优点:1.集各学科的专长,取长补短、优势互补;2.在有限的资源内集中优势力量完成重大科研项目的突破。二是列入学院重点建设的学科本身是联合交叉学科,如艺术院校的音乐学与舞蹈学可以联合协作民族音乐学、民族舞蹈学、美术学和舞蹈学的联合等,这种联合有利于产生新的学科生长点,促进学科之间的科研、教学不断发展。 (二)凸显学科建设中的特色。艺术院校在学科建设中坚持各自独有的风格,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内涵,是存在的价值和水平的体现。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持续性,对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效果明显。全国五所综合艺术院校的巨大财富是在百年和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各自较稳定的发展方式,并具有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秀的办学特色,并使之有别于其他院校。第一,特色凸显其学科建设中的优势,特色确定着在全国同类艺术院校中的地位与影响。著名的大学一定是具有特色的,但有特色不一定就能成为著名的大学。第二,形成特色的关键是在学科建设上注重特色、重视特色、体现特色;在本学科领域中努力处于知识前沿的方阵之中;在成果的转化中努力为社会的文化发展做出贡献,在专业领域和社会领域中产生影响,从而提升学校的知名度。 各综合艺术院校还要充分利用各自所处的地缘优势,利用地域文化特色来加强学科建设,凸显学科优势。所谓地域文化,就是最能够体现一个区域、一个空间范围独特的文化类型。所谓独特,就是与众不同,跟其他区域、其他地方的显著区别。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传统性和独特性,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艺术院校的学科建设中地域文化是十分重要的教育资源,将本地区特有的历史背景、自然环境、民族结构、社会条件、人文精神下形成的地域文化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凸显学科特色优势,这是综合艺术院校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 在学科建设中要将地域特色体现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各项成果上。例如,新疆艺术学院地处素有“歌舞之乡”“丹青之乡”美誉的新疆,在古老西域文化的深厚底蕴衬托下,其对于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保护成为显著的特色。舞蹈学科根植于丰富多彩的新疆各民族民间舞蹈之沃土,音乐学在古老的十二木卡姆的乐声中徜徉,美术学在中西交融的浓墨重彩中绽放,多民族、多元文化的氛围成为学科建设的特色,在5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各学科的发展始终将独特的地缘、民族、多元文化优势和艺术资源优势转化为教学和科研优势,在地域文化的氛围中显现自己的艺术品格。 (三)学科建设的关键是学科队伍建设。正如季羡林所说:“一个大学,人才不是在课堂中教出来的,而是在大师所创造的氛围中熏陶出来的。没有一流的大师,就没有一流的学生。”可见优质的师资队伍对打造优质学科建设的重要性。 首先,学科队伍是学科发展的主体,是学校发展的依靠力量。没有一流的学科队伍,就没有一流的学科,也就无法有一流的大学。“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师对学校而言是实力的象征、地位的象征。在艺术院校中大师体现着所在学科的学术思想、学术水平,因为大师的存在,学科发展才得以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其次,学科建设中合理的学科组织结构同教师成长为专家学者的过程相辅相成,学校应该对内搭建合理的学科组织结构,为教师的学术研究提供发展平台;对外搭建起一个通往国内外学科领域的桥梁,为教师提供交流、成长的土壤。两者之间互为条件,学科的发展、提升需要专家学者,而专家学者更需要具有优势的学科作为平台体现其学术的价值。 综上所述,艺术院校在学科建设中,从自主发展的内动力而言,要做到学科定位准确、学科特色凸显、学科结构合理、学科带头人及团队具有良性发展的学术空间;从社会发展的外动力而言,要做到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能够将学科建设的成果转化为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群众的有效资源,能够拓展出更为广阔的学科发展领域空间。 学科建设作为高校的基础性建设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方法多种多样。各个学校的学科基础不同,办学条件不同,运筹资源的环境和能力不同,学术底蕴、传统特色不同,因而需要因时因地制宜,寻找适合本校学科发展的最佳途径。在艺术学门类下,每一个艺术院校都有着自己的定位与学科生存空间,在各学校大的学科生态系统中准确有效地拓展自身的学科生态空间,合理科学地定位本校的发展目标,从而有效地推动学科建设进程,提升综合艺术院校的竞争力,是艺术学升门类后,综合艺术院校在我国高等艺术教育格局中可持续良性发展的首要任务。 艺术学类论文:“升门”后的艺术学学科与艺术分类 摘 要: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批准了经过调整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艺术学从文学学科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门类。在新的学术视野下,艺术学理论建设面临许多新的任务,新的艺术分类理论呼之欲出。本文对当代应用较广泛的几种艺术分类方法进行了具体分析和再认识,并就此提出一种新的分类设想。同时还就新的艺术分类设想的内容、分类原则及其实践意义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艺术学;艺术学理论;艺术学门类;艺术分类;学科建设 艺术分类是艺术学学科基础建设任务之一。艺术学学科的分类理论因其内涵的丰富性、形象化和多元交叉等特点,要实现“多层多角”的分类理想,尚需时日。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批准经过调整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①,艺术学由此脱离“文学”学科门类,成为“学科目录”中第13个独立的学科门类。“升门”后的艺术学,在“调整后”和“学域扩张”②的新的学术视野下,分类问题再一次成为学科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 一、艺术分类所面临的基本形势 在艺术范畴中,音乐、舞蹈、戏剧、杂技、绘画、建筑、雕塑等传统艺术形式已经具有了广泛的影响力,电影、电视、动漫等后起形式更是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当下,艺术呈现出总体繁荣的趋势。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各种艺术形式在追求最佳艺术效应的同时,也自觉不自觉地开始追求艺术手段的综合性和多样化。原本意义上的单个艺术形式出于特定历史时期的生存本能而发酵、膨胀和扩张,如:杂技戏剧化,器乐演奏歌舞化,声乐演唱伴舞常态化,戏曲表演话剧化,行为艺术的出现,新媒体的产生等。各艺术形式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内涵和外延等方面都已发生了不小的变化,随之产生了新一轮艺术形式的交叉与融合以及新形式的出现。艺术分类自然要直面如此多彩多姿的艺术形态。倘若照旧原封不动地以各艺术形式的名义进行分类组合,必然会遇到诸多新的问题。“升门”后的艺术学,首先需要迅速厘清文学与艺术的学术分界,更要在立足艺术现状,对既有的艺术分类做出新的判断、分析,并就此提出一种新的分类设想。 二、既有艺术分类方法分析 一般认为,在艺术学史上,首先提出依据某种原则对艺术形式进行分类的,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认为艺术是模仿,并根据模仿的媒介、对象和方式的不同,区分了绘画与音乐、悲剧与喜剧、史诗与戏剧等。我国先秦时期的《尚书・虞书・舜典》和汉代《毛诗序》中都涉及到对艺术分类的思考。20世纪以来,出现了真正具有现代形态的艺术分类学研究。 根据不同的分类原则和分类标准形成的,并在当代被广泛应用的艺术分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依据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可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和时空艺术。时间艺术如音乐、文学;空间艺术如建筑、雕塑、绘画、书法;时空艺术如戏剧、电影、电视、舞蹈。 依据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可分为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和视听艺术。听觉艺术如音乐;视觉艺术如建筑、雕塑、绘画、书法;视听艺术如戏剧、电影、电视。 依据艺术的物化形式可分为动态艺术和静态艺术。动态艺术如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电视;静态艺术如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工艺美术。 依据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可分为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实用艺术如建筑、工艺,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塑,表演艺术如音乐、舞蹈,语言艺术如文学,综合艺术如戏剧、电影、电视等。 依据艺术形象的表现方式可分为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表现艺术如音乐、舞蹈、抒情诗;再现艺术如绘画、雕塑、戏剧、叙事文学等。 依据艺术行为的表现方式可分为行为艺术、肢体艺术、语言艺术、表情艺术等。行为艺术是艺术家以自己的身体为媒介,通过某种行为方式展示其文化观念和美学态度的艺术;肢体艺术如舞蹈;语言艺术如文学,表情艺术如音乐、戏剧等。 从媒介的角度艺术形象可分为视象、听象、心象和视听形象。视象如绘画、雕塑等;听象如音乐;心象如文学;视听形象如戏剧、电影、电视等。 大体上看,上述分类方法中有些是按照“大艺术”的概念来分类的,譬如:“时间艺术”、“语言艺术”“心象”等类别,已把文学整体性的纳入艺术的范畴。这种大艺术观虽然从其实践的角度出发,但是作为更加精细、缜密的学科理论建设工程,不仅与“升门”后艺术学的独立学科思维相矛盾,也与早已成为独立学科的文学学科建设思想不相符。那么,如今做艺术的分类,首先,需要请文学③出局,并要对艺术中的文学元素如戏剧、电影、说唱艺术中的文学内涵做出新的恰切的阐释。再者,“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和视听艺术”之分与“视象、听象、心象和视听形象”之分显然有着异曲同工之趣,特别是在作为“心象”的文学出局后,两者已别无二致,两相存在则缺乏理论的独特性和实践意义。第三,“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与“行为艺术、肢体艺术、语言、表情”的两种分类方法即使在文学出局之后也还有相类和缺乏自洽之处,也需要再斟酌。当然,既有的几种分类方法在学科建设和艺术发展过程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是不言而喻的,这里意在立足于新的理论基点,发现和认识过往各种艺术分类方法的历史局限,从而为新的分类设想提供参考。 具体来讲,依据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划分的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和时空艺术的分类方法所反映的是生活中最常见、应用最普遍的一种时空观,是基于人类生活经验的一种由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所构成并被人们所普遍感知的艺术存在方式。在特定的感知范围内,以这种时空形式解释艺术,把艺术的创作与审美过程置于一个与客观存在相一致的特定的界域来进行,不仅符合人们的生产生活习惯,也与人的认知能力相契合,是一种具有共识基础和便于应用的分类方式。然而,又不能不看到,科学体系中的时空观是多样的,是挣脱了人的日常生活经验和感知局限的对宇宙天体及其客观存在的创造性发现。譬如:以霍金为代表的现代物理学是用十一维空间来解释宇宙的。高维空间不会因为它不被人类所感觉而不复存在,就如我们人类听不到超声波、看不到红外线的客观存在。现代科学认为,宇宙的许多自然之谜如黑洞、超自然力、意志力、时空通道等,以更多空间的理论才有可能存在和解释。看一看时间的“穿越”理论,空间的一维、二维、三维……十一维……二十六维、N维等理论,就不能不说采用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为艺术分类或多或少地显得有些奢侈和粗疏。时空概念更多的应用于超越生活经验的天文物理科学,也适用于几乎所有客观事物,并且是多义的、相对的,其内涵远远大于人类的艺术生活。现代艺术正以开放的姿态在作品中表现科学的、更加多样的时空观。一句话,时空概念不是艺术所独有的,这样的艺术分类不易真正触及艺术的特殊本质。 依据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将艺术分为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和视听艺术的分类方法,与上述的时空分类方法似乎有相应之处――听觉艺术对应时间艺术,视觉艺术对应空间艺术,视听艺术对应时空艺术。所不同的是,以人的视听功能作为艺术分类的依据,能够从人的感官感受出发,体现了人类感知外部世界的基本路径和人性特点。尤其是关于“视觉艺术”的理论和实践,已使绘画、书法、建筑、雕塑等依赖视觉而呈现的艺术形式有了坚实的理论支撑,进而在“读图时代”获得了时代认证和现代意义。与之相比,“听觉艺术”显得有些寂寥,其同类较少,并且,作为听觉艺术主体的音乐艺术只能依赖“音乐的耳朵”来感受,又大大减弱了它的接受群体及其影响力。作为分类结构中的一支,听觉艺术的提法虽然明白无误,但是结构性的支撑力还显得薄弱。对于“视听艺术”的框定似乎也有些笼统和松散,致使戏剧、电影、电视等所谓视听艺术形式无需借助其理论,甚至完全抛开视听艺术这个称谓而竟自发展。这不禁使人产生疑问:这种分类方法是否更偏爱视觉艺术? 依据艺术的物化形式将艺术分为动态艺术和静态艺术已然显得过于粗疏,因为世间万物无外乎动与静两种运动形式,并且,物质的动态和静态存在方式均具有相对性,这一分类方法对于认识各种艺术形式的艺术特性到底能有多大帮助? 依据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将艺术分为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在去掉“语言艺术”之后,还应该看到,其中“实用艺术”与其他艺术种类的关系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关系。实用艺术确实有着十分广泛的实践意义和重要的历史价值。一般认为,在人类发展史上,最古老的原始艺术都曾是实用艺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越来越追求实用物品的审美性质,致使一部分实用物品最终发展成为纯艺术品。这一变化过程还将继续。再者,从理论上讲,能与实用艺术并列和相对应的,也许只能是非实用艺术或纯艺术,而不是其细类。 表演艺术与综合艺术其实也是有交叉的,尽管类似的分类方法在王朝闻主编的《美学概论》等一大批原理性著述中均可找到,即使在作为经典释义的工具书《辞海》(1980版)中,也在“艺术”一词的释义中作了类似的表达:“艺术”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由于表现的手段和方式不同,艺术通常分为:表演艺术(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绘画、雕塑)、语言艺术(文学)和综合艺术(戏剧、电影)。”不难看出这也是一种大艺术观。问题还在于,被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形式的戏剧,又何尝不是一种表演艺术?但是,无论如何本文仍认为,这是几种分类方法中的一种最为贴近艺术特性的分类方法。 依据艺术形象的表现方式将艺术分为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的分类方法也是值得慎思的。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与其说该方法所列举的表现艺术如音乐、舞蹈、建筑、书法,再现艺术如绘画、雕塑、戏剧、电影,不如说以上每一种艺术形式无不渗透着表现与再现的艺术手法。任何对生活的模仿和再现都反映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美学判断。尽管歌剧中含有主要用于叙事的宣叙调和主要用于抒情的咏叹调,舞蹈中有抒情性舞蹈和叙事性舞蹈,绘画有写实和写意、抽象与具象,但是,在操作层面上特别是在综合艺术形式里,表现艺术与再现艺术在同一形式乃至同一作品中的截然分离几乎是不存在的,每每使人难于分辨。表现与再现不过是艺术家艺术审美经验的主观倚重或曰同一形式的不同侧重而已。表现与再现作为一种艺术思维方式是有其特殊意义的,而将其运用于艺术分类则往往使各艺术形式和作品难分难解,以致不能真正实现其分类意义。 依据艺术行为的表现方式将艺术分为行为艺术、肢体艺术、语言、表情等的分类方法同样需要首先除去“语言”类。同时,其中的“行为艺术”与“肢体艺术”二者也存在矛盾,因为所有行为艺术都是通过肢体来完成的,有些肢体艺术本身就是典型的行为艺术。 尽管行为艺术不断地僭越艺术学学科规诫并获得新发展,但是它仍然“能够被匡正为艺术史和艺术批评对象”,被认为是传统架上艺术形式(绘画、雕塑)的观念化移置或拓扩,尤其是抽象表现主义之“行为绘画”(Action Painting)和“无形式艺术”(Art informal)的延伸和变异。④由此,行为艺术被作为艺术分类中的一个大的类别会引起质疑。本文认为,它起码不适于位居艺术类别的第一层级。 该分类方法将行为艺术、肢体艺术之外的其他艺术形式均以“表情”来概括,其做法也同样值得商榷。一般认为,表达情感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一切艺术形式都是表情的,都是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行为艺术、肢体艺术又何尝不是如此?也有将表演艺术统称为表情艺术或单纯的将音乐和舞蹈称之为表情艺术,那么,这些基本特征也一定能够从行为艺术和肢体艺术中寻找到。可以说,这种分类方法没能在同一层面上进行。 三、新的分类设想、分类原则及其基本形态 受既有艺术分类研究成果的启迪,本文所要提出的新的分类设想立足当下,是从实践的、经验的、具体的事物出发,并力求对艺术学学科门类进行整体性思考,来寻找和思考各艺术形式间的同一性、关联性和方向性。新的分类设想遵循如下原则: 1.只适于艺术学特性,反映学科内在联系原则;2.顺应与其他学科的外部关系原则; 3.从艺术形式的主体出发,去表象化、综合化,力推原型、元素和基本特征原则;4.力求穷尽类项,规避将不易归类的或具有综合性质的现象归入“综合”类、“假设”类、“其他”类等把问题堆积一隅原则;5.兼顾新形式的归属和未来发展原则。 本文认为,在艺术学范畴里,在艺术学与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电影、电视等具体学科之间,还实际存在着一个中间层级――它集中了某些艺术形式的共通特性,并使各艺术形式相互联系与区别。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分类设想,即依据艺术呈现方式的介质不同分类,将艺术划分为动作艺术、声音语言艺术⑤、材料艺术、操作艺术、音像制作艺术。 第一,动作艺术。动作艺术是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包括舞蹈(含戏曲舞蹈)、杂技人体技巧、哑剧等。其主要特征是:1.人的表演的本真性;2.人体技巧的真功夫;3.动作语言体系的特殊性和包容性;4.动作语言的民族性、地域性、传统性、时代性及个体差异。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一些重要艺术活动中,包括国家艺术学社科基金项目的评审工作,杂技是被放在戏剧类中进行评审的。这从一个角度充分肯定了杂技与戏剧都是以人的自然身体为媒介的基于身体表现的艺术,以及身体技能对于二者的重要性,也肯定了当代杂技与戏剧在戏剧性、情节化方面的相关性。但是本文认为,这种做法模糊了杂技与戏剧在主体方面的重要区别――杂技是一种以人体技巧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戏剧则是以声音语言为主、以对话或以歌舞演故事的艺术。从基本属性来看,杂技与舞蹈更为贴近,二者同为动作艺术。 第二,声音语言艺术。声音语言艺术是以人的声音和语言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包括话剧、戏曲、曲艺、声乐等。其主要特征是:1.由人的声音创造出的语言和音乐艺术形式;2.多以艺术中的文学元素作为创作的基础。正如曲艺形式被直呼为“说唱”艺术。话剧突出一个语言功能。尽管戏曲以唱、念、做、打著称,但是一般的剧目还是以“戏”甚至以唱念为主。即使是以武生、武净、武丑、武旦、刀马旦唱头牌的戏曲武戏,也还是以戏为主,以武为辅,如:《挑滑车》《伐子都》《长坂坡》等。为此,还出现了专供欣赏武功表演的折子戏,如:《三岔口》《挡马》《杀四门》等。 这里之所以把声乐与器乐分离开,是更加看重声乐和器乐的相对独立性。声乐是由人的发声器官――声带产生振动所产生的音乐效果,而器乐则是由人操作物,使物体发出音响、音律、音频等的音乐效果。二者的发声材料和发声原理明显不同。在艺术实践中,声乐与器乐也常常被分开来应用,凡单纯的人体人声艺术都是声乐的近亲或本是它的归属。例如:声乐训练被作为戏剧学院学生的必修课;民间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为载歌载舞。器乐学习和训练是另一套功夫,它是人与自身之外的其他器物共为介质的音乐艺术,当属于操作艺术。 第三,操作艺术。操作艺术是指由人操作物、人与物共同完成,乃至以物的某种性能作为主要审美对象的艺术形式。即:通过人的技能所产生的物理的艺术呈现。它包括器乐、木偶、皮影、魔术、驯兽等。其基本特征:1.人与物一同进入创作的共时性;2.始终在人的操控之中,使物的某种性能成为审美对象,“驭物为灵”;3.以人的艺术技能为主导,并由此决定艺术品水平的高下;4.离开人的操作其艺术效果便不复存在。操作方式一般有演奏(吹、拉、弹、打),耍弄(耍皮影、耍木偶、耍杂技道具),魔变(变魔术),驯化(马戏、驯兽)等。吹、拉、弹、打基本包容了乐器演奏中的所有管乐、弦乐、打击乐器;耍皮影、耍木偶、耍杂技、变魔术、马戏、驯兽……等,更是呈现出了人操作物的千姿百态和无限可能。 动作艺术中包含了杂技人体技巧。这里的杂技道具节目(如:手技、蹬技、顶技、走钢丝、抖空竹、舞流星等)和魔术、驯兽被作为操作艺术形式,在于着意强调人与物(动物、实物)在艺术呈现过程中的相互依赖关系,如实反映杂技艺术⑥所含纳的“杂”之属性和技术特点。 第四,材料艺术。材料艺术是物化了的艺术形式。包括绘画、雕塑、摄影、书法、建筑等。材料艺术是艺术家审美创造的一种可见形式,是艺术家将自己的艺术才华完全依托于物、显现于物的艺术。其基本特征:1.依材质、材料性能、形态等特性在材料上形成;2.艺术品是为审美对象,艺术家与艺术品分离。例如:绘画由水墨、水粉、水彩、油彩和宣纸、绢、画布、画笔等材料实现画家的创作。艺术家的审美创造一经凝聚于物,便就此形成一个艺术品实体而凝固不变。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材料艺术也是一种遗憾的艺术。 第五,音像制作艺术。音像制作艺术是指录音录像艺术形式。即:以镜头形式、录音效果等录制技术呈现的,对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各种活动影像、声音效果的摄录、创制及放映与传播的艺术形式。包括电影、电视、广播艺术等。其基本特征:1.跨介质⑦;2.技术的作用显著;3.艺术家的现场参与与艺术成品相分离,即“缺席的在场”;⑧4.具有音像记录、合成双重属性;5.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制作;6.机构、团队形式的集体劳动。 音像制作艺术的跨介质性质不同于以往的综合艺术。它不仅是戏剧、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形式的集合体,它还汇集了人、物、特定材料和技术设备等共同作用共同参与的艺术创作,突出了技术的特点。它是一种异质性综合媒介系统。 音像制作艺术与物化了的材料艺术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是先进技术引导下的成像方式和录音、传输方式,其物质介质本身均具有科技含量。譬如:当前影视技术已经出现了光-电子-数字成像方式,并有最终替代传统的光-化学成像方式和光-电子-模拟成像方式的趋势。由于人的审美需要,音像制作艺术还将继续积极引入高技术手段为之所用。 四、新的分类设想的实践意义 1.自始以来,宏观艺术学与各艺术门类之间缺乏理论打通与拓展,即缺乏对艺术总体的分解、分析,对艺术个体的归纳、综合。构建艺术总体与艺术个体之间的中间层级是艺术学理论建设的根本任务。这为新的分类设想提出了学理性、实践性要求。 2.“要不要打破艺术门类之间的壁垒、要不要研究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关联性问题、要不要寻找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共通规律、要不要从宏观上来认识艺术现象”⑨等问题是当下艺术学的重要理论关切。新的分类设想具有建设性、创新性意义。 3.新的分类设想既是宏观的又是可以细致入微的,有望成为研究当前纷杂繁复的艺术现象的一个把手,把实践引向深入,具有基础性、工具性价值。 4.新的分类设想从艺术实践的、经验的、具体的事物出发,企望与既往的分类科学切磋、互补,所产生的科学价值和认识价值也不过是多一个看待问题的角度。历史所赋予我们的使命唯有――尊重过去,建设未来!
浅谈中医护理中的健康教育:中医护理健康教育论文 1中医护理方法 1.1中医护理诊断 中医护理诊断是以中医辨证分析作依据,通过中医护理评估,确立护理对象生理、心理、精神、情志方面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一种临床判断[4]。如知识缺乏与缺乏对本病的认识有关,便秘与胃肠积热有关;或与气虚传导无力有关;与饮食不节、过食辛辣有关等。 1.2制定健康教育计划 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时,对收集到的临床资料、症状、体征进行全面辨证分析,确立其病因、病性、病位,“急则护标,缓则护本”,根据不同体质、疾病不同阶段制定计划。如急性胰腺炎(胰瘅),中医辨证分为急性期、缓解期。急性期以禁食、持续胃肠减压、卧床休息、使用通腑泄热法为宜;缓解期以畅情志、防外感时邪、适当下床活动、清淡饮食、补气健脾为主。 1.3中医健康教育措施 1.3.1情志护理:中医学认为人和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情志与人的健康关系极大。《黄帝内经》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讲的就是要保持内心平静,排除杂念,真气通畅,精神不外泄,如此,疾病就不会发生。反之,情志刺激过大过久,超越机体的调节力度,就要伤人体正气,干扰气血运行,损伤脏腑功能,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5]。如慢性胃炎患者,因长期胃脘部疼痛,涨满不适,常情绪激动,焦虑不安。应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帮助消除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使其保持乐观心态,生活规律,劳逸结合,如此使气机条达,营卫调和,经脉通利,心神安和,有利于健康。1.3.2生活起居护理:人是大自然的产物,人类要想获得健康,必须“顺四时调阴阳”,这种“天人合一”的整体思想,要求我们在生活起居方面做适当的节制和调整。在春季,虽气温开始回升,但早晚温差较大,寒气尚存,宜早睡早起,告知患者注意肩部、颈部、头顶保暖,防寒邪。外出可踏青以达到调节目的。1.3.3饮食护理:饮食是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以濡养的源泉,是人体血津液的来源,也是中医非常重视的环节,如对食管瘅患者,告知低脂饮食,少食多餐,饮食结构合理,做到荤素兼顾,粗细搭配,不偏食挑食,夜间睡前4h不得进食等,如此利于康复。1.3.4用药护理:有效的用药护理可以最大限度发挥药物的疗效。药物的煎煮及给药时间是最重要的两个部分。煎药器具以砂锅、瓦罐、陶瓷品为佳;药物煎煮根据药量、药质决定。矿石类、贝壳类等质地坚硬,宜先煎;气味芳香,含挥发油多的中药如薄荷、木香等宜后下;大黄、番泻叶、钩藤不宜久煎;花粉类中药宜包煎等。《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而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之,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说明不同疾病给药方法差异很大。如滋补药、开胃药宜饭前服;解表发汗药可随时服用。 1.4中医健康教育评价 成立专门的中医护理评价小组,按中医护理特色评价内容对病区120例病例进行效果评价。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并深入临床:一看,护理病历书写内容及质量;二知,患者症状、感受及对自身疾病健康指导掌握情况;三问,责任护士对患者九掌握;四征求,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征求。护士长组织召开评价结果分析会,研究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小结 在临床工作中,将中医特色护理健康教育融入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宣传中医保健知识,有针对性进行辨证施护,在预防疾病、强身健体及满意度调查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同时将祖国传统医学发扬光大。 作者:曾虹 兰春容 单位:四川省绵阳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 浅谈中医护理中的健康教育:中医护理健康教育缺陷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实施中的缺陷,分析缺陷发生的原因,探讨减少或杜绝缺陷发生的方法与对策,提高患者对中医健康教育的依从性,提升医院中医护理服务水平。方法对本院14个病区的健康教育处方涉及中医护理方面的内容进行总结,利用调查出院患者满意度的机会与患者面谈了解患者对中医护理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对每月护理质量检查中发现的中医护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分析。结果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实施者理论知识欠缺、经验不足;健康教育内容空虚、缺乏个体化特点;患者接受程度有限,效果评价难以统计。结论应加强对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实施者的中医理论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实施健康教育的能力;实施责任制整体化护理模式,增设营养科,加强护士沟通及心理评估能力的培训,量化中医护理健康教育评价,使中医护理健康教育能够跟上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步伐。 关键词: 中医护理健康教育;缺陷分析;对策 随着我国中医药卫生事业日益的发展壮大,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中发挥的作用也日趋明显,同时也体现了护士的专业价值和专业水平,满足了患者对中医护理知识的需求,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开展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如何把中医学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养生理论运用到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去,进一步深化中医护理与现代化整体护理模式的有机结合值得深思[1]。现采取以下三种方法对我院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缺陷进行分析,提出对策:①对本院14个病区的健康教育处方涉及中医护理方面的内容进行总结。②利用调查出院患者满意度的机会与患者面谈,了解患者对中医护理健康教育的知晓率。③对每月护理质量检查中发现的中医护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以我院14个病区的现行的121种健康教育处方,以及近半年随机抽取的200名住院患者和2014年4月—2015年4月每月护理质量检查结果为研究对象,了解本院中医护理实施的情况及效果。 1.2内容与方法总结121种健康教育处方中涉及中医护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利用调查出院患者满意度的机会随机抽取200名患者进行面谈,询问患者的饮食、用药、情志、康复指导等,以及对每月护士长检查涉及的中医护理方面的护理质量问题进行总结。以上三方面收集的资料进行有序整理及系统分析。 1.3结果121种健康教育处方中涉及中医护理方面的内容的处方有61种,占总处方的50.4%,而涉及中医内容的61种健康教育处方中有只有47种处方内容较为丰富,涉及到了中医的饮食、用药、情志、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及康复指导等内容,占总处方的38.8%。大部分只注重饮食或者是只注重用药。调查的200名住院患者能够比较全面地说出自己的饮食、用药、情志、康复指导方面主要内容的有107名,占总调查人数的53.5%。还有半数多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接受不全面,甚至有部分患者住院期间就没有接受到中医护理方面的健康教育。每月护理质量检查中有关中医护理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有:护士对本科优势病种的中医护理常规掌握不全面,护士给患者进行中医护理操作时未给患者交代注意事项,责任护士不知道自己分管的患者所用中药的作用,住院患者不知道自己饮食的注意事项。 2存在缺陷及分析 2.1健康教育实施者的中医理论知识缺乏医院内的护理人员大部分都毕业于西医院校,在学校期间未系统地接受过中医理论知识教育。虽然医院每年都有计划地对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进行中医知识培训,但接受培训的人员基础较差,对中医护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积极性不高。中医是一门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学科,如果不能系统地学习,一般是很难理解和接受的。护士上班期间工作较忙,不能做到每次培训都能按时参加。 2.2健康教育的内容缺乏个体化特点护士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一般比较宽泛,不能根据患者的证型以及舌苔脉象为患者制定适合其自身的饮食指导。不能根据中药的作用指导患者合理的煎药方法、正确的服药时间及方法。护士不了解情志变化对患者病情及康复的影响,对患者的心理状况难以把握,不能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抗疾病。 2.3个体化饮食实施困难目前许多医院虽然已经设立营养科,但营养师资源欠缺,营养科的饮食种类不够丰富,不能根据患者个体的需要配备饮食。患者的饮食情况受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经济条件差的患者饮食种类比较固定,营养单一。我院治未病科正在谋划成立之中,刘同坤副院长兼治未病科主任提出:要对患者进行体质辨识,将来的营养科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制定适合患者自身体质的饮食,以更好地促进患者的康复。 2.4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多方面受限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不再被动的接受治疗、护理,而是更多的渴望了解相关知识及自我护理保健[2]。然而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受患者自身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条件、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影响。文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理解能力。而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接受程度某些程度上又受家庭经济条件及生活方式的制约。经济条件差或者是生活方式不规律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接受程度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从而也影响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2.5健康教育效果评价难以量化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内容丰富,教育范围较广。其中涉及到食疗、中药的药性、煎煮方法、服药时间;情志变化对疾病的影响、中医养生、康复指导、中医技术操作等。中医提倡治病求本,很多疾病的康复是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教育实施者对受教育者实施的健康教育是否有效、有效率是多少、哪方面有效都难以用数字统计,难以量化、难以用数字直观判断健康教育效果的好坏。 3对策 3.1加强对健康教育实施者的中医理论知识及沟通交流能力培训制定中医培训计划并有效地落实,请医院中医功底比较深厚且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专家授课,对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进行系统的中医知识培训。对《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中医护理学》等中医基础课程实行每年集中、反复授课。医院或科室适时组织一些奖励性质的中医知识比赛,对学习积极或成绩优异者给予精神及物质上的奖励。也可以利用网络授课的方式,为参加培训者提供学时、课题练习、疑难问题解答等服务,有效提高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实施者的中医理论水平。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开展健康教育的前提,护士与患者交谈时语言应通俗易懂,不宜生搬硬套医学术语,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人采取相应的语言表达方式,使患者都能接受[3]。加强护患沟通技巧的学习,使护士熟练地掌握沟通技巧,不同的患者采用适宜的沟通技巧[4]。护理部定期请护理专家为护士进行沟通及交流能力的培训,或者适时组织一些提高沟通交流能力的素质拓展训练,逐步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交流水平。 3.2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辨清体质,“量体裁衣”真正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责任护士在做治疗之余多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需要、了解患者的病情,辨清患者的体质。根据患者的体质、证型、心理状况等因素,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饮食、用药、情志、康复等具体的健康指导,并能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调整健康教育指导方案,实施动态的教育及评价。 3.3增加营养师,增加饮食种类,制定饮食量表营养师是被当今社会十分推崇的一个新兴职业,营养师之所以备受社会关注是因为人们健康意识逐渐提高,对中医的养生以及“未病先防”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有营养学专家曾说过,许多的疾病都是吃出来的。营养成分搭配的不合理,烹饪方法使用不当就能导致人体阴阳平衡的失调。营养师的任务就是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及疾病的特点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饮食,为患者制定饮食量表,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无论是从国家、社会还是从个人的角度,都需要这样的专业人士来引导大众科学合理膳食,提高自身身体素质,以帮助解决日常饮食失衡、营养缺乏、预防“富贵病”等各种切身问题。[5] 3.4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生活习惯设置不同层次的健康教育内容由于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受其自身文化程度及生活习惯的影响,各科室可根据本科室收治疾病的特点、不同患者的文化程度及生活习惯的差异,设置不同层次的健康内容的健康教育处方。护士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可采取一对一口头传授、发放健康教育处方书面告知、区分不同病种集中授课等多种方式综合实施。健康教育的实施者要把医学专业知识变得大众化、亲民化、熟练化,以便受教育者能够很好地理解和吸收,从而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 3.5运用信息化的工具使健康教育评价指标量化如今的社会是信息化的时代,医学的发展也需要信息化。许多大型医院为适应社会信息化的需要已经使用了移动护理工作站,把护理工作的内容及考核指标量化,使护理价值逐步可以量化。“品管圈”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也使得护理的许多指标得以量化,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理水平和护士处理问题的能力。中医护理健康教育评价内容较为宽泛,难度较大,但如果也能引进一些信息化的管理工具,使其量化也不是没有可能。 4结论 中医历来高度重视护理,“三分治、七分养”的理念突出强调了中医护理在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的疾病康复的进程,同时也体现了中医医院护理水平的高低。总结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足并及时整改,提高中医护理健康教育水平,使患者切实受益,是我们中医护理工作者的任务与使命。 作者:赵瑞敏 汤丽杰 单位:河南省濮阳市中医院护理部 浅谈中医护理中的健康教育: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在门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在门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输液的患者220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工作,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知晓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工作后疾病知晓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关键词] 中医护理;健康教育;门诊输液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门诊输液的患者220例进行分析研究,23-45岁的青年有75例、46-60岁的中年有90例、61-72岁的老年有55例。平均年龄在58岁,静脉输液时间3-9天,平均5天。均排除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手术、精神障碍或有精神病史的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经常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实施中医护理健康教育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基本资料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具有临床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健康教育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1.2.1 基础护理干预 门急诊输液室的患者病种多而且较为复杂,护理人员在输液前进行对患者的病情了解,评估患者的基本情况,对于不同的病种给予不同的健康宣传教育,讲解输液的必要性,输液的方法,以及所输药品的名称、作用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1]。向患者说明输液的速度,输液的瓶数液体总量,告诉患者不能随便调节输液速度,尤其是心功能不全患者,[2]向患者说明如有不适及时向告知护理人员,确保输液的顺利完成,将呼叫器放置患者身边。 1.2.2 心理护理干预 正确的评估输液室的各个病人各阶段的心理状态,有计划的进行心理护理,与患者细心的交谈,主动了解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年龄、输液的药物,总量,合理的输液速度、选择合理的穿刺部位、针头固定方法以及采取最佳的体位,并向患者讲解输液的相关知识,减少患者焦虑、恐惧、抑郁的心理状态。采取中医方法调节患者的情志,常使用的有调节呼吸法、穴位按压方法、中医按摩等方法,能够更好的消除和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 1.2.3 中医健身干预 唐代的中医孙思邈提出“每日调气补泄,按摩引导为佳”,主要长寿的秘诀就是“四体勤奋,每日劳动”,老年人在不断的参加户外互动,例如:太极拳、易筋经、鹤翔桩、八段锦多种健身方法,此几种健身方法全是由古代中医保健而演变过来的。现代医学认为,合适的锻炼方式、适当、持久的运动队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以及智能和神志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1]。 1.2.4 中医养生干预 《素问・上古田真论》说:“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不妄劳作,起居有常,饮食有节,故能形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而去。”此文章指出能适应自然变化的规律,起居定时,劳逸适度,饮食合理,正确安排生活方式方法的人可以益寿延年[2]。现代老年疾病,有许多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有关。 1.2.5 生活卫生干预 生活环境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从古至今人类在不断的改变周围的环境,提高个人生活卫生,从我国夏商时期,人们已经开始知道凿井而饮了;在殷墟遗址中发现住房的附近有废水的排泄沟;在周代人们已经通过除害来改善周围环境卫生;到了秦代,已经有下水道、洒水车、茅厕等公共卫生设施;到了唐代人们使用开水泡茶,使用熏蒸消毒,对减少疾病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3]。 1.3 效果评价 根据我科自制的疾病知晓率以及患者满意调查表分别进行调查,其中满分为100分。 1.4 数据处理 经数据统计进行数据分析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l3.0进行统计。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在实施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后的疾病知晓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3 讨 论 静脉输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是给药迅速、刺激性小、起效快的给药途径。在挽救生命中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4]。随着现代医疗护理的发展,其临床中也不是简单的技术操作,更注重的是中医健康教育全新护理理念和护理过程。形成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具有创造性、有效的综合性护理模式。不断的加强急门诊输液患者的中医护理健康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业务技能能力,提高静脉输液的成功率增,护理管理干预在急门诊静脉输液患者的应用过程中效果显著,对提高患者对急门诊输液护理的满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近些年,汽车工业领域的快速发展,使其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我国经济,同时,汽车的出现,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并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这也使汽车维修行业成为一大热门行业,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汽车检测与维修变得越来越自动化、智能化,极大程度的提高了汽车检测水平,有效保障了汽车驾驶安全。在汽车自动化检测中,如何更加合理的进行故障诊断,并采取针对性的对策来对故障予以维修,也已成为汽车维修行业的重要课题。为此,以下便对汽车自动化检测中的各种故障进行类别划分,以便于更好的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进行解决。 一、汽车自动化检测中故障的划分 (一)以工作状态划分 在汽车自动化检测中,以工作状态对故障进行划分可将其分为间歇性故障与永久性故障,间歇性故障是指具备时有时无特点的故障。而永久性故障则是通过人工排除的方式才能明确的始终存在的故障。 (二)以故障程度划分 以故障程度进行划分可分为局部功能与整体功能故障,汽车内部结构中的某个零部件发生故障时,其自身功能难以正常运行,但却不会影响到其他零部件的运行,此故障为局部功能故障。而当某个零部件发生故障后还会波及到其他部分时,致使汽车的其他功能也无法运行时,则为整体功能故障。 二、汽车自动化检测中故障诊断的相关对策 (一)汽车诊断参数要尽量详细 在汽车自动化检测中,对诊断参数进行收集是十分重要的,诊断参数能够对系统、零部件及结构的状态变化进行真实的反映,从而为检测人员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因此,在对汽车进行自动化检测时,应确保诊断参数能够尽量详尽,并通过技术与经济角度来对诊断参数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以此选择正确的诊断参数。 (二)汽车诊断方法要正确 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其结构中的各个零部件均处于装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是不能进行直接测量的,比如对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曲轴轴承间隙、汽缸的磨损程度等。因此,在对汽车故障进行诊断时,主要是通过间接测量方法来实现的,但这种方法必然会产生一定的不准确性。比如,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其内部结构中的曲轴主轴承的运行状态既可能是正常的,也可能是不正常的,如果在对轴承工作状态进行判断时,以机油温度作为衡量标准,则其油温又包含过高与正常两种情况,这就会使检测结果发生误判。这是因为如果机油的温度过高,必然会是轴承不运转所造成的,同样其他原因也可能造成这种情况,比如机油量不足或者其黏度不合理等。 (三)确保维修信息合理 在汽车自动化检测系统中,对其进行检测时,需要确保维修信息合理。因此,在汽车故障诊断中,应根据汽车说明书来进行检测,如果原车说明书缺失,可以对其他相同类型的说明书进行参照检测。不过必须要对数据差异进行充分的考虑,这样才能使检修人员更好的对故障进行诊断,以避免自动化检测时产生问题及漏洞。此外,检修人员在对汽车的机构及电路进行自动化检测时,还要具备相应的机构图与电路图。在汽车生产厂家所提供的维修手册中也同样包含有详细的维修信息,可按照这些提供的维修信息来对汽车进行维修。同时,检修人员还可以利用传感器来对故障进行自动化诊断,当无法判断故障位置时,应按照相应的检查流程来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 (四)主动探查故障原因 由于部分汽车故障为间歇性故障,因此较难诊断,只有在汽车正好出现该故障时,才能及时诊断出来。也就是说,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汽车没有明显的故障症状,检修人员不通过自动化检测技术的应用,是难以判断该车是否存在故障的。因此,当该车出现间歇性故障症状时,驾驶员应尽量不要启动汽车,这样不仅会使汽车的能耗增加,甚至还会进一步引发更严重的故障,此时,检修人员就必须要及时到达现场来进行诊断与维护,以便于及时排除故障。在汽车自动化检测中,当计算机中安装了能够进行拆卸的存储器时,应确保存储器中的信息得到及时刷新,如没有刷新,则可对其进行更换,不过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花费更多的精力与成本。此外,在汽车发生故障时,某些故障会产生故障代码,而这些故障代码并不一定就代表其内部某一零部件发生故障。比如,当排气阀被烧坏时,会造成汽缸出现压缩性变差,但其故障代码却表示氧传感器缺氧。因此,检修人员必须积极主动的探查故障原因,并结合自动化检测手段,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排除故障。 三、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使民众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这也使人们对汽车的舒适性及安全性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汽车自动化检修水平的进步,不过在汽车自动化检修中,仍旧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如果忽视了这些问题,势必会对汽车的维修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本文通过对汽车自动化检测中的故障分类进行探讨,提出了汽车自动化检测中故障诊断的相关对策,希望能为汽车检修人员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
为了能够更好地保证播音主持可以胜任相关的工作,在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要注重把语音文学和新闻传播的内容作为具体的培养目标,保证播音主持人具备着多个语言的技能,更好地从事电视台或者传媒公司等一些相关的工作,为整个传媒行业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从传媒视野下,对播音主持的艺术要素进行思考,主要对四个方面的艺术要素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视觉形象与内涵 目前影视传媒已经成为了影视文化以及大众文化发展当中,非常重要的传播媒介和推动者,因此在对播音主持人进行培养的过程当中,注重进行视觉形象方面的包装和打造是比较关键的,是传媒行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塑造成功影视传媒播音主持人非常重要的一个条件。对于一个成功有魅力的播音主持人来说,不仅需要有着一个端正的视觉形象,同时还需要有着较为深刻的内涵和心理素质,能够在影视节目播出的过程当中,积极应对一些突发的状况,及时开展相应的处理工作,对节目的现场进行控制,同时也能够利用自身的视觉形象和内涵,提升整个节目的影响能力,为人们塑造审美方面的指向。在传媒行业发展的过程当中,视觉形象与内涵受人们的关注程度已经越来越高,并且二者之间会形成相关的联系,不仅注重视觉方面的审美,更注重在审美的领域当中提高自身的内涵,不会落入一种低俗的审美理念里面。对于主持人来说,无论他们是风趣幽默的形象还是严谨庄重的形象,他们最终代表的都是当今的一种审美导向,因此他们的良好视觉形象设计是必然的一个发展要求。除此之外,播音主持人还要具备着比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能够充分缓解现场的气氛,并且给观众更加充足的艺术享受。 二、发声和语言表达 播音主持人在进行电视节目主持的时候,不管自己主持的节目是什么类型,都应该具备着一定的发声以及语言的表达能力。对于不同的主持人来说,他们在发音方面的能力和习惯是不一样的,因此自身的音调和音速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例如:央视著名的主持人董卿,她的声音就比较的圆润,同时她的声线十分的细腻,具备知性女人的特征。江苏卫视的主持人孟非,他的声音就比较的沉稳和温和。因此对于一个优秀的播音主持人来说,根据他们在主持方面的内容,合理调整他们的发声以及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使得播音主持人一些较为独特的艺术要素得到合理的呈现。语言本身就是人类对于一些客观事物的认识,也是表达情感非常重要的工具,促进播音主持人的语言技巧和自身内在素养的提升,能够有效的提高影视节目的质量。播音主持人在自身的语言表达上,首先要符合影视节目的具体要求,其次他们的语言表达也要根据不同的影视节目风格适当做出调整,能够调动观众的情绪和积极性。 三、社会价值 实际上,播音主持人的工作不仅需要他们有着比较专业的能力,同时还要有着较为丰富的人生阅历,能够不断的提高自我的人格魅力,同时适应社会本身的发展需求,体现出整体的社会价值,例如:在央视的《新闻联播》节目当中,主持人需要了解当前时事政治的变化,了解国际当中的时事动态,能够对新闻进行定时的播报,保证人们可以掌握相关的新闻内容。除此之外,主持人在进行新闻播报的过程当中,要树立一个端正的形象,这样不仅能够发挥自身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能弘扬社会当中的正能量,最终使得播音主持人在社会当中的价值得到全方面的呈现。 四、综合作用 在社会文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影视传媒能够在社会文化传播当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为文化信息提供有效的载体,促进文化自信的提升,产生独特的审美特征。在电视节目与影视传媒充分结合的背景之下,影视传媒的播音主持人,能够根据电视节目自身的特点,运用和发挥声音以及画面当中的作用和功能,提高电视节目的新鲜感以及时代感。除此之外,作为播音主持人,他们无论是自身的语言形态还是艺术形态,都需要符合自己所主持的电视节目,因此,自身要不断地适应电视节目所提出的审美特征,能够充分把握电视节目传播的形式以及相关的规律。在节目的现场当中,播音主持人在节目录制时,还需要考虑背景音乐的艺术审美感,能够结合摄影机的位置,做出适当的站位调整,充分满足观众所提出来的审美要求。 五、结语 总的来说,在影视行业传播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播音主持人在其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作为文化传播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播音主持人自身的存在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在传媒视野下,播音主持人艺术要素的构成比较多样化,一个优秀的播音主持人除了需要有着比较高的艺术底蕴之外,还要有扎实的专业素质,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艺术语言,表达自我对于生活当中的感悟状况,形成较为独特的主持风格,最终获得大众的认可。 参考文献: [1]董杨洋.传媒视野下播音主持艺术要素思考[J].西部广播电视,2017(4):108-108. [2]程勇.传媒视野下播音主持艺术的要素探讨[J].新媒体研究,2016,2(6):89-90. 作者:唐晓乐 单位:涿鹿县广播电视台
由于受到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束缚,导致在新媒体时代传媒业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档案整理不够规范、内容混杂、检索质量低、效率不高等,难以实现从纸质文件向信息数据转变,这些问题不仅给管理者造成困扰,也给使用者带来不便,甚至还会造成经济损失。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媒体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各式各样的传播媒介盛行,这就对传媒业档案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下面我们就来简单分析传媒业档案管理发展现状,并共同探讨一下解决现有问题的一些措施。 一、新媒体时代的资讯现状 (一)社会化媒体层出不穷。社会化媒体简称社交媒体,是人们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比如早期的博客、论坛、百科维基等,到现在的微博、微信以及各种社交网络平台,开阔了人们社交范围,缩短了空间距离,增进人际关系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向高速化、便捷化方向发展。 (二)大数据时代悄然崛起。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也产生了日益庞大的数据。从早期的专业IT人士和数据分析师,逐步扩散到社会的每一位普通群众,我们每天或多或少会接收到大数据信息,并早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是,庞大的数据库给传媒业档案管理带来诸多困扰,冗杂的信息资源和庞大的数据量,造成管理无序混乱,无形中降低了客户检索效率。 二、当前传媒业电视档案管理现状 (一)媒体主管部门对管理工作的忽视。长期以来,由于部分主管部门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导致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识较为薄弱,没有意识到它对新媒体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导致部门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低下,工作积极性不高,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主管部门长期忽视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考核以及资源的利用监督,更是阻碍了在新媒体时代档案管理的长远健康发展。 (二)管理模式陈旧,方式落后。由于对新媒体档案管理工作的忽视,往往导致这些媒体主管部门存在机构庞大、分工不明的问题,使得工作效率低,档案管理不规范,并依然主依赖传统的纸质档案记录,硬件设施、技术落后,整理速度慢、周期长,与新媒体要求的快速、高效不相适应。 (三)档案管理人才建设不足。我国传媒职能类管理人才较为缺乏,尤其是档案类管理人才,其中大多数人往往专业知识不足、思想落后、工作行为不规范、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低,不能跟上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技术。总之,档案管理的发展需要一支专业知识过硬、善于接受新事物的思想先进的队伍。 三、如何应对当前状况 (一)重视档案整理工作,借鉴国外管理经验。我们应该定期邀请档案管理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学习,了解新媒体的发展现状,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主管部门要深入贯彻实施《档案法》,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使其意识到作为一名档案管理员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做到工作有原则、有担当。同时,我们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我们档案管理的专业水平,空闲时间可以多读读相关书籍、看看最新动态。及时掌握最新资讯,并结合现实情况进行利用。使资源向大众靠拢,并服务于大众,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 (二)鼓励传媒业档案的创新发展和分种发展。我们要加强以技术为支撑的形式创新,加大科研力度。还要加强对市场的分析研究,把握市场动向和人们的消费意愿,提供分众化和有针对性的档案开发利用产品,有效地满足各类需求。 (三)将档案管理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伴随着互联网及电子产品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用于各大行业之中,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我们能不能将档案管理工作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呢?答案是肯定的。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档案管理工作中,不仅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同时也能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减少人工错误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还对保护客户隐私,防止资料泄密有重要意义。通过以网络为支撑的档案管理最终会实现网络化、信息化、高效化,更好地服务大众。 (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思想先进的传媒职能类管理队伍,是传媒业档案管理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传媒业必须着眼于现有人才的全面发展,实施人才激励机制,鼓励组织干部和优秀干部以身作则,积极引入系统干部竞争机制,定期进行人才培训,适当“换血”有助于将有效资源组织收益最大化,为企业注入新鲜力量。 四、总结 在现代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新媒体时代,想要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的错误,使得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需要我们加强网络化、便捷化的建设。实现信息共享,建设完整的数字化管理系统,是档案管理行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发展速度比较快,其专业性强,施工过程复杂,对混凝土的使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主要内容,水利水电施工直接关系到国家整体发展,因而注重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能够助力工程发展,对我国整体社会经济建设也极为有利。 1混凝土施工技术概况及必要性 1.1混凝土施工技术概况 混凝土施工技术稳定性强,而且施工过程简单,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极具适用性,也有助于保障整体工程质量。混凝土是该技术使用过程中的主体,其稳定结构框架的同时,也有助于后续施工的推进。这一过程中应结合材料性能,科学配置混凝土比例,最大程度确保混凝土结构框架的稳定性。依据实际工程背景,确定混凝土主要成分,再进行科学配比,以完成混凝土制备工作。 1.2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必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复杂,涉及到的技术种类繁多。任一工序的施工都会对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和使用产生影响。其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尤甚。无论是施工单位,还是一线施工技术人员都要立足于项目工程实际,对混凝土施工过程进行严格把控,确保水利水电工程时刻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 2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 2.1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应用流程 一是搅拌混凝土。该工序的实现多依托大型混凝土搅拌设备,因该设备较为先进,故而具体工程实施中很少出现因混凝土搅拌不均匀干扰施工的情况;二是混凝土运输。通常情况下,水利水电工程多被建在偏远地区,路况复杂。混凝土运输过程中需要考量当地交通状况,尽可能缩短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和运输距离。同时,注重承载量,以免承载过多混凝土或运输工具过于密集;三是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初期,要及时清理岩石。具体操作方法是清理岩石上的杂物,用碎石或湿砂铺垫底部,并浇筑混凝土。倘若浇筑混凝土时发现表面出现凝固现象,要立刻清理凝固层;四是混凝土养护。开展该阶段工作时,使混凝土和钢筋模块紧密结合,规避裂缝或空洞情况。 2.2水利水电大坝施工中混凝土具体应用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水利水电大坝修筑过程中常会采用混凝土技术,大坝建设施工质量直接受混凝土技术影响。大坝修理过程中要严格落实混凝土的分缝施工,通过对纵缝分块、错缝分块、通仓分块三种模式进行对比,开展施工。一是纵缝分块技术施工过程简单,不太容易受外部及周边环境影响,也易于实现温度控制,但施工过程复杂,浇筑模块用量大,还需考量大坝的完整性和整体性;二是错缝分块技术。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主要考量因素是竖缝错开方向和浇筑高度。技术优越性体现在浇筑块很小,对温度控制要求很低,不需要进行接缝灌浆操作。但是,浇筑块之间相互影响,使用时常会出现裂缝,对工程质量无益;三是通仓分块技术。施工过程简便,既不需要铺设冷却水管,也不需要预留纵缝。混凝土的分层浇筑主要视坝段情况而定。该工艺对温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工程实施中会用到特殊浇筑设备,施工速度快,机械化水平高。 3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除了探讨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技术的应用之外,也要认识到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从多个方面予以把控,最大程度规避各类工程故障和问题。首先,参照相关建筑标准,科学选购混凝土施工材料,对骨料大小进行合理控制,注重骨料和水泥结合性。严格控制施工材料使用,杜绝违规购买行为,确保混凝土骨料的级配和水泥品质与工程设计要求吻合;其次,混凝土施工应以标准施工规范为参照,考量图纸因素,确保施工性能满足标准。兼顾混凝土运输,采用专业运输工具,做好搅拌车的防水工作,注重运输过程中的搅拌工作,以免混凝土发生离析问题。 4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利益。施工单位和工程领导要结合具体工程背景,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过程,全面了解混凝土施工技术,认识到将该技术应用到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的必要性,确保水利水电工程整体质量及效益。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论文:浅谈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生态性 【摘 要】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的高楼大厦破坏了原有的绿色植被,因此园林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反映了人类的一个新的梦想,它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和后工业时代的到来而日益清晰,尽管随着这些时代的过去,设计思想已经逐步发展,于过去迥然不同,但是这个中心思想还是亘古不变的,这个思想就是自然与文化、设计的环境与生命的环境,美的形式与生态功能的真正全面地融合,它要让公园不再是孤立的城市中的特定用地,而是让其消融,进入千家万户;它要让自然参与设计;让自然过程伴依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让人们重新感知、体验和关怀自然过程和自然的设计。 【关键词】生态环境 园林景观规划 设计 自然生态环境与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息息相关,更是我们人类与各种动植物都赖于生存的大空间。从古至今,人类为了拓展和创造更广阔的生存空间,一直在不断地改造自然,以致如今的生态环境千疮百孔,很多物种都已渐渐退减甚至消亡。而园林景观作为人类高速发展中的城市乡镇里的自然环境的缩影,我们在建设园林景观时就应该着重自然环境、经济、资源相协调,注重园林规划设计的生态性,处理好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一、认真看待和处理园林建设与生态平衡 园林,令人第一画面便是皇家园林亦或贵族的花园之类的联想,似乎很遥远。而人类社会需要发展,需要生产价值,工业生产给人类创造出了无限的物质需求和经济价值,却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环境污染,于是人们开始怀念清新的空气和鸟语花香的大自然,开始大兴城乡建设,大量的资金、资源都投入了绿化上,很多城市的大小园林和社区单位的大小绿地的翻新频率快得令人咂舌,这似乎变成了不停的在破坏。盲目的规划建设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在破坏环境,生态平衡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我们应着眼整个城市的生态坏境,合理布局,根据各种不同功能用途的园林绿地,进行合理布置,使城市绿地不仅围绕在城市四周,而且要把自然引入城市之中,以维持我们城市的生态平衡,使园林生态系统改善城市小气候,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条件,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营建卫生、清洁、美丽、舒适的城市。 二、创新园林规划思路 城市园林景观环境是与整个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息息相关。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的城市规划模式严重的忽略了对城镇的生态环境和社会公正的关注,现今我们人类已经直接感受到了藐视环境所带来的巨大代价。城镇建设和园林景观体系的规划必须走出以经济作为唯一目标的误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构建基于经济、社会、环境、技术等多元价值目标的规划是城市开敞空间体系规划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这就要求重塑生态园林城市的景观要素,要具有以人为本的城市观念、适应空间和生态的自然观念、保护环境资源的发展观点、整合环境的设计观念来整合规划要素。 三、园林设计的形式和原则 如果把园林作为一种艺术的处理手法的话,那么,尽管它有多少的自然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性质,它都必须还要遵循理性主义的原则,这是因为现代园林通常是一种实用场所,还因为园林会涉及环境安全的内容。现代园林通常都是功能体系的一种特殊形式,其要求把相关的功能因素放在优先位置考虑,不能因为追求某种预定的纯艺术形式而与功能抵触。园林除了附属的功能之外,其本身也具有功能义务,除了悦目以外,园林的场所必须让人感到舒适,要提供最起码的树荫、座椅、散步路等功能,还要根据自身的条件性质,进一步加供如慢跑径、水池及游泳池、运动场地和设施等健身娱乐内容。园林的功能除了实现一些实用意义外,其原则还为艺术表现形式的本身提供了重要的价值观保障。园林的传统中有着很强的娱乐意味,但是不能过分,对于这种表现过分的追求只会使艺术走向庸俗。在功能体现范畴内适当追求视觉享受是无可非议的,但如果为此附加过多与其功能无关的内容,它的艺术性就会遭到破坏。园林本身和园林中的各种设计元素都已经具有了很强的装饰效果,功能性必须格外强调才能引起关注,没有必要再刻意过分添加非功能因素。 四、生态规划设计理念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结合 生态设计的原则,园林景观设计具有科学、艺术和社会3个方面要素构成,三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不同的景观设计师和景观作品对三个方面有不同的侧重,因而指导思想和表现形式不尽相同,缺少了其中任何一方,设计就存在缺陷。如果从这点来理解,生态设计思想作为景观设计中科学原则的重要部分,应当贯穿设计过程的始终。在现今,园林景观设计师的任务和责任已转变为帮助人类合理的进行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的利用以及为人类创造户外活动空间,所有的景观设计都必须建立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之上,生态设计应是景观设计中的一个普遍原则。生态设计思想与园林景观设计的结合,作为生态景观设计,不应单纯地把重点放在设计和自然本身上面。作为一个设计师,他所寻求的不应是武断的硬性的设计,而是去充分的利用自然提供的潜力,当然这还要必须根据自然本身的限制条件来设计。 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绿化及生态环境的加强与改善也成为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生态环境的质量不仅受到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关注、一些事业单位也越来越重视环境景观设计,因此既懂得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和花卉苗木养护,又懂得“绿色经济”经营管理的人才具有广泛的就业前景。通过设计,使环境具有美学欣赏价值、日常使用的功能,并能保证生态可持续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和价值取向及设计者个人的审美观念。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论文:浅析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摘 要】在现代繁忙的都市中,人们出行和工作速度加快,疲倦成了人们的家常便饭,车水马龙,穿梭在密集的城市高楼中,空气、泥土和水受到污染,人们急需一个优良的生活环境。21世纪,是一个注重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时代,注重生态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生活的环境也是一样的,园林景观设计和城市环境规划也随之发展,人们意识到生态园林景观的重要性,园林规划也成为了城市一种标志。生态园林景观是自然园林的人为二次创造,是创造一种良好生活环境的艺术表现。本文从园林设计在城市中的作用、特点和要素并结合现实案例对其进行探析。 【关键词】生态、园林景观、城市环境规划 一、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因此,要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就必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我国环境保护法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其主要任务之一,正是基于生态环境与生活环境的这一密切关系。 二、城市景观的分类和作用 城市景观包括人造景观和自然景观两类。人工景观有楼房、马路、广场、河堤等等;自然景观有来自大自然的和人造自然景观,就是我们所说的园林,以绿色植被为主。 园林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生活环境物质上和对精神方面的要求,主要是要以人为本,把生态环境、人文社会文化、娱乐、经济等方面融合在一起,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园林设计在城市规划中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主要是美化、休闲娱乐给人的一种回归自然的享受。 三、园林设计的特点有: 1、园林可以突出城市特点。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形成历史、地理和发展规模等特点。园林设计就是要根据这些特点进行规划,要反映出城市的历史发展过程,记录历史事件和故事。可以让游客在游玩其中就可以了解到这座城市的发展历史和浓厚文化底蕴。 2、园林设计还可以塑造城市的形象。园林的设计可要融入人们的城市生活中,一个园林设计可以影响人们的精神文明;对于一个游客来说,园林设计就是这座城市的形象。 四、园林设计的要素 (一)地形 1. 首先对地形进行分析探究,要掌握地形的结构和方位,如地形的坡度、形态等因素,同时也要对对各不同的用地、空间以及其它因素与园址地形的内在结构保持一致。 2. 绘出园址的地形图。绘出等高线、地界线、原有构筑物、道路及现存植物。原始地形图可通过现场勘测、地图测绘或航测等方式绘制而成。 3. 排水问题,要考虑防止水土流失,多种一些植被,太平坦不利于排水,要调节好地表排水和引导水流方向,这是园址地形设计的重要而又不可分割的部分。 (二)植物 1. 风景园林师要通晓植物的综合观赏特性,熟知植物健康生长所需的生态条件,以及对植物所生长的环境效应的了解方面。 2. 因为,地被和灌木一般先于乔木达到成年,因此,设计师还需拟定一项定期更换衰老灌木和地被植物的计划。 3. 一般植物在室外环境汇总能发挥三种主要功能:建造功能、环境功能及观赏功能。 1)建造功能:植物能在景观中充当建筑物的地面、天花板、墙面等限制和组织空间的因素。这些因素影响和改变着人们视线的方向。在涉及植物的建造功能时,植物的大小、形态、封闭性和通透性也是重要的参考因素 2)环境功能:植物能影响空气的质量,防治水土流失、涵养水源、调节气候。 3)观赏功能:因植物的大小、形态、色彩和质地等特征,而充当景观中的视线焦点。也就是说,植物因其外表特征而发挥其观赏功能。 五、实例探究 因城市绿化对社会经济有显著推进作用,使得园林规划在城市规划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城市在城市规划中,结合自己的城市特色进行生态园林景观规划。例如, 1991年开始的《上海2050 绿地系统规划》;南京市中心城区由于天然的地理条件及历史人文景观因素形成的条带式绿地系统模式; 苏州市、三亚市利用水系网络形成的网格式绿地系统;杭州市利用周围的山、水等地形地貌形成的环绕中心城区的环状绿地系统;桂林市的分散集团式城市结构间的放射状的楔形绿地系统,将田园的优点引进城市,为城市发展提供秩序和弹性;等等。 苏州园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特点是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它形成在人口多和缺少自然风光的城市里,人对自然喜爱,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对自己居住的环境进行美化和改造。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这四座古典园林,建筑类型齐全,保存完好,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布局、结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装修、家具、陈设等各个方面内容,反映了明清时期,中国江南地区人们居住文明,一度影响整个江南建筑格调,促使民间对建筑的思考,懂得设计、构思、布局、审美以及施工技术,体现出了当时城市建设科学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 结语: 随着人类的发展,人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必须化废为宝,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在城市规划一定创造一个人和生态环境和谐共处环境,人类依赖自然,尽可做到不破坏自然环境,21世纪的城市需要可持续发展, 需要生态绿色环保, 需要成为"山水城市"、"园林城市"。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论文: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摘 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小区景观设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将对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进行相关探析。 [关键词]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前言 住宅小区园林景观是居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住宅的高速发展,市民对人居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人们更喜欢追求自然美,如何将自然的魅力融合在小区园林设计中,是现代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议题。总之,加强对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才能满足人们对现代住宅环境需求的基础。 1.浅析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现状 在建国初期,人们对生活的需求较低,不讲究居住的环境。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地提高,普通的住房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越来越重视小区的居住环境,这就产生了小区园林景观规划的概念。其实,景观规划设计的概念起源于欧洲国家,他们很重视小区园林景观规划,使居住的环境具有园林的特性,给生活在其中的人带来一种亲和力,满足居住者的生理、精神双重需要,欧洲国家的景观规划设计在整体环境规划方面的应用已经相当成熟。在我国,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理念并没大量的应用到民用建筑中,只是简单地进行绿化,并没有真正地引入景观环境规划设计,这是我国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现状。不过,随着人们不断地重视小区的园林景观规划,直接影响到其购买房产的重要因素,房地产开发商也开始将小区园林规划设计纳入到建设重要项目中。 2.现代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弊端 由于人们很重视小区园林的景观设计,同时,房地产市场的竞争也愈演愈烈,这促使房地产开发商加大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力度。可是,我国园林景观设计水平并未成熟,虽然国内不断地涌现新的设计原则、理念、手法等,但是却存在很多的弊端,现在将简单分析下这些问题。 2.1 设计过程中忽略人们的需求 目前大多数开发商主要强调自己所开发小区的绿化环境和绿地率,不惜将一些居民的停车场甚至是老人儿童的休闲娱乐场地全部改造成了绿地,完全的忽略了人们的需求。这些小区外观看上去虽然给人以非常美的感觉,但是大规模的绿地导致人们不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休闲场所,孩子们也没有了合适的娱乐场所,老人们没有健身的地点,情侣们也没有了适合自己约会的地方,这样设计出来的小区显然不是居民想拥有的。 2.2 设计的景观并未体现生态化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开发商并没有将所设计的景观与大自然真正的结合在一起。所设计出的景观只注重外观,为了追求外观上的大方得体,有些开发商甚至不惜高代价种一些价格昂贵的树木,有些树木的胸径甚至能达到50厘米左右,而由于照顾不得当,甚至不能成活;一些开发商在小区内开辟河道,而由于后期河道内的水质不能得到保证,使河道变成了一道臭水沟。还有一些开发商在建设草地的时候,不考虑土质的问题,也不考虑土壤的酸碱性,盲目的引进一些名贵的草种,最终导致了草坪的大面积死亡。这些设计不仅劳民伤财,而且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这样开发商对于景观的开发完全没有意义,得到的结果只会与当初的想法适得其反。 2.3 小区景观规划设计无创新 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即使足不出户也能了解到许多国外成功开发商的设计样式。许多开发商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为了追求国外的大手笔,大多数开发商都盲目的引进国外的高品质的材料,盲目模仿国外的园林设计布局手法。 3.探析新一代的多元化小区园林景观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在的小区不应该仅仅只有绿化,更应该满足广大业主的需求。人们已经不仅仅要求小区的地理位置好,更希望自己生活的小区能有一个吸引人们眼球的景观。房地产开发商在进行小区建设的同时,更要对整个小区的景观进行一个完美的设计。开发商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主要的改正。 3.1 景观的整体规划应体现出人性化的特点 业主就是上帝,这是广大开发商心中亘古不变的真理。怎样才能真正的让业主们满意?开发商要真正的从业主的角度来考虑,在设计的过程中,不能仅仅的追求小区外观的美观,更要使业主的出行、娱乐、休息变得方便。在小区的设计过程中,希望能单独的开辟出一部分空间来以供业主们的休闲娱乐。在小区内设计出专门的儿童小型游乐场,公共的健身设施,老人们的活动场所。综合考虑各个年龄层的需求,在景观的设计过程中,要做到物尽其用,不浪费每一寸土地,也不要糟蹋每一寸土地,做到景观的美观同时还能让业主们能享受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这些都能给业主们心底深处的享受,让他们对小区有着更强的归属感。 3.2 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时,应注重回归自然 在进行小区的景观规划设计时,应有着生态设计的理念。生态设计,就是绿色设计,环保设计。不能一味的追求大规模的绿地,开发商要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在进行绿地设计之前,要对小区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小区周边环境,选择适合种植的绿色植物,千万不能盲目的种植一些名树名草。在不适合种植树木或草地的地方合理的建设一些休闲娱乐的场所。若要在小区内开辟河流,则必须保证河流的水质,河流要常年流动,不能使河流变成一潭死水,这样才能使小区更加的和谐而亲近自然。而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节省原材料,材料要尽量做到回收利用,在使用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产生会污染环境的废物废气,不要让废物影响到整个小区的环境质量和人们的身心健康,要集中起来处理。所设计的小区景观要做到经济、环境、社会这三方面完美结合,要让每个业主都能感受到社会的关爱,让大家都能有着爱护这个环境的理念。 3.3 不同地域的园林景观,应蕴含特定的文化特色 我们国家在设计景观的时候,不要盲目从众,要有自己的地方特色。不能一味的学习国外的设计先例,要有自己的理念。我国地广物博,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习俗,在进行小区园林设计过程中,应将地域性的文化特色纳入设计的范畴。现在人们追求的是高尚的精神生活,设计者就应该改变一下设计的理念,多方面地考察地域的文化历史,进行进一步挖掘该地域的文化精髓,并通过建筑与环境艺术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让小区成为我国文化的承载地,这不但可以美化小区环境,而且可以延续我国的优良文化。现在,我国有很多这样成功的例子,如杭州的“白荡海人家、“江南山水”等,都是结合当地的文化习俗,而设计出具有历史感和现代感的中国风格的艺术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小区景观设计的目的也发生了变化,以前它主要起到绿化的作用,而现在需要体现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展现出文化的魅力。 4.结语 经济的发展让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小区的建设过程中,景观的设计已经变的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一个安静祥和的环境能够极大程度的缓解人们的生活压力,所以开发商一定要从全方位进行考虑。开发商不仅要学习国外的设计理念,还要将东方人的审美与西方人的理念进行结合,形成自己的设计方法,设计应密切结合环境并力求创新,这样才能达到更为完美的效果。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论文:浅谈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摘 要】园林景观规划是城市规划重要的一部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景观规划为城市化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推动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本文分析了园林景观规划的作用,同时提出了园林景观规划在城市中的运用。 【关键词】景观规划;城市景观;作用 一、园林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作用 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居住环境日益城市化。城市,是人们集中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便是改造自然,创造集中的人居环境的做法。随着人类对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就必然包含有人工重建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使城市人群更贴近自然而生活。 如何才能将与自然分离的城市通过人为的手段有机地融汇到大自然中,成为城市规划中的重大课题,而这一课题的实施,有赖于园林规划设计的再创造。在城市中营造园林,将自然景观融入到人造环境中,使之成为一个自由、合理、平衡的新的生活空间,这种自然回归力一直在有力地抗衡着城市与自然彼此疏离的倾向。这样,园林已不仅仅是提高人们休憩、 娱乐、 观赏的场所,而是同时考虑到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及对社会功能的满足和实现。园林,在为人类的活动环境创造美景的同时,还必须给予城市居民以舒适、便利和健康。这一设计理念的提出,使园林规划设计被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 二、将园林设计运用到景观规划中,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 2.1 生态园林城市的概念和理念 现在所提出的生态园林城市,属于“大园林”的概念,出发点是建立在保护、建设和完善城市大环境的共识之上,其归宿是追求与自然和谐的共存环境。生态园林城市强调人与城市、自然与社会、现在与未来的相互依存和共生。生态园林城市的要求是:经济繁荣,市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富足,衣食住行方便;城市建筑及构筑物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合理分布,相得益彰;人与动植物相亲相近,和谐共存。特征是到处绿荫掩映,风清水净,楼台与山水相依,人类与花鸟为伴,充满诗情画意和生机活力。生态园林的基本理念在于创造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共生的乐趣,使人们在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过程中,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2 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景观生态学要求 “生态园林”强调重视园林的生态效益,利用园林改善城市生态系统时,可借鉴以下的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原则: 1)整体优化原则 景观是一系列生态系统组成的,是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在进行城市景观规划时,应把景观作为一个整体单位来考虑和管理。 2)多样性原则 景观多样性是描述生态镶嵌式结构拼块的复杂性、 多样性,自然环境的差异会促成植物种类的多样性。景观的多样性还包括垂直空间环境差异而形成的景观镶嵌的复杂程度。这种多样性,往往通过不同生物学特性的植物配置来实现。还可通过多种风格的水景园、专类园的营造来实现。 3)景观个性原则 每个景观都具有与其他景观不同的个性特征,即不同的景观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这是地域分异客观规律的要求。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不同的周边环境,选用适宜的动态景观,将会呈现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景观。 4)遗留地保护原则 保护自然遗留地内有价值的景观植物,尤其是富有地方特色或具有特点的植物,应当充分加以利用和保护。 5)综合性原则 景观是自然与文化生活系统的载体,景观生态规划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综合多种因素,满足人类各方面的需求。例如水生植物景观不仅要具有观赏和美化环境的功能,其丰富的种类和用途可作为科学普及、增长知识的活教材。 例如广州荔枝湾涌在重新规划改造之后,从当年的城市臭水沟摇身一变成为广州的城市文化名片。这个城市改造复原工程巧妙的将景观、环境、人以及城市的历史有机结合,不但复活了城市历史上美丽的记忆,更成为了城市的心的象征。 湾涌始自公元前206年,这里见证了广州2000多年的城市发展历史。随着社会发展、城市变迁、污水污染,荔枝湾涌与其他众多河涌解放后多已被填没、上筑房屋、或成为暗渠、上为道路。几十年间,曾经的荔枝湾涌美景早已消失不见。水系打通以后,城市老区的涌和珠江将形成环形:珠江水从沙基涌进珠江口,又灌入荔枝湾,利用珠江潮汐,完全把水复活,水系的恢复还将带来另一次老西关文化的复苏,荔枝湾涌两岸将一连串的历史景点:文塔、西关大屋建筑群、陈廉伯故居等串联,这使得岭南庭园文化得到了有效的恢复和保护。 2.3建设园林城市的措施与对策 1)加强都市公园规划与建设 生态保护首先是整治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应加强绿地建设,绿色植物及其群落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光合作用、 蒸腾等生理、 生化过程改善小气候,达到冬暖夏凉;增加空气湿度,制造氧气,吸收有害气体,滞尘,防御风沙,减低噪声,防治水土流失,涵养水源,从而维护城市生态平衡。都市公园是绿地建设最多、 绿色植物及其群落最集中的地方,因此,加强都市公园规划与建设,是城市景观规划的主要措施。 2)控制用地性质,增加绿地面积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城市绿地的发展提出总体目标和要求,并对城市的各类绿地进行规划布局,从而控制城市绿地的建设和发展。坚持绿地系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同步实施,是加速发展城市园林绿化的关键。 3)合理进行植物配置,提高绿地中的绿量 在城市不同性质的用地中进行植物配置,应根据用地性质、 建筑物的功能和营造景观的要求以及各地的气候变化特点,合理选择绿地的整体设计风格及树种,力求做到适地适树,科学合理地配置植物,使丰富的植物群落组成多样的园林空间和园林景观, 达到既绿化美化又改善环境质量的目标。 例如广州珠江公园,它坐落在天河区珠江新城,是一个集观赏、游憩、科普和休闲于一体的市级公园。珠江公园占地28hm2,是以绿化造景为主的生态公园,环境优美,格调幽雅,通过丰富的植物群落与山体、溪涧、瀑布、湖泊、建筑巧妙结合,尽显南亚热带风情景色。 珠江公园内依据植物生态特点和植物形态,划分风景林区、荫生植物区、规划园、木兰园、棕榈园、百花园、快绿湖区等主要景区。园内景区各具特色:风景林区位于公园最高的山地,以成片的混交林种为主,运用各种配置手法及不同的树种,体现不同的季相和花期,形成一个植物色彩丰富、层次鲜明的景区山上有高耸云霄的英雄树,翠绿茂盛的南洋杉,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景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幅完美的景象。山南“积石飞泉”景点以自然的山石砌筑而成,瀑布飞溅而下,溪涧蜿蜒期间,溪涧源头奔雷声势浩大,雄伟壮观。山北鲜花丛,争鲜斗艳。各区绿化种植多采用科属群落配置,聚散有致,层次分明,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三、从大环境上来看城市园林规划 由于人口密集、工业发达、交通繁忙和环境污染,使城市生态失去了原有的平衡。为使破坏了的城市生态平衡得到恢复和健全,以建立宁静、舒适优美的环境,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好办法是用生态学的观点和途径进行园林规划和建设。从城市环境质量要求进行规划,这是现代园林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现代园林绿化的主要特征。总结世界上著名花园城市的建设经验,良好的城市园林生态环境的形成,城市绿地面积要占到总土地面积的50%以上。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如何才能不像过去一样陷于被动局面,我们应当要做到主动性、系统性、连续性及网络一体化,在城市规划部门的统一规划下,园林绿化部门应当有自己的规划方案,有目的、步骤地进行建设改造,不能“东敲一锤,西打一棒”,要有全局观,主动地去改变绿化环境,不为其他客观原因而耽搁。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切景观设计的宗旨,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有利于城市发展的品位提升,对城市居住者的身心健康得到提升,同时促进生态平衡,为人民赢得绿色环保的居住空间。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论文: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摘要: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主要研究人类聚居环境中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通过生态学理论基础和原则的阐述,对生态理念下园林景观规划构成要素进行梳理整合,力求达到使人居环境在兼具审美价值、使用功能的同时,真正实现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以人为本,保证人居环境的生态可持续性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在生态理念支持下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 关键词:人类聚居环境;生态;园林景观规划 1当前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现状问题 美国当代风景园林大师西蒙兹曾说过,“景观设计师的终生目标和工作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他们的生活――同生活的地球和谐相处。”自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人与生物圈计划”开始,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探索之路就未曾停止过,力求实现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永续的发展目标。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是较为新兴的行业,其产生背景是在古老传统的造园学和西方现代景观专业的冲击下形成的,特点是起步晚而发展迅速。由于技术、经验、理念等因素的影响,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许多城市户外空间的休闲广场,园林景观成为艺术品摆设;草坪多半不允许进入;树荫少、座椅少的现象屡见不鲜;交通围合成的广场其可达性几乎为零等问题,这些都让户外空间环境失去了亲切感和舒适感。此外,还有些设计师在进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时,过于沉迷各种意向图片,将自己或别人已有的设计成果重组成为新的设计成果,这些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使得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和本土生态环境、地方文脉缺乏联系,同时也背离了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理念。 2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 2.1生态园林景观规划概念 生态学(Ecology)一词源于希腊文“Oikos”,原意为房子、住所、家务或生活所在地,“Ecology”原意为生物生存环境科学。生态学就是研究生物和人及自然环境的生态结构、相互作用关系,是多学科交叉的科学。生态园林景观规划指以整个园林景观规划为对象,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方法,所营造的园林绿地系统。主要研究景观规划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原理、景观地域审美格局,合理利用和保护环境资源等内容。 2.2生态园林景观规划基本原则 (1)可持续性原则。自然优先是生态园林景观规划的重要原则之一,资源的永续利用是关键。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地形地貌、河流湖泊、绿化植被、生物的多样性等要素构成园林景观的宝贵资源,要实现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目的,必须树立可持续性设计的价值观。(2)地方性原则。通过对基地以其周围环境中植被状况和自然史的调查研究,使设计切实符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尊重并强化当地自然景观特征和生态功能特征。不仅有助于特色的保持与创造,而且从更高层次提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2.3生态园林景观规划构成要素 (1)地形地貌。自然地形地貌决定了某个区域的自然、经济、文化属性,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规划设计诉求。高山、平原、沟壑、河谷等地形地貌既有表达出环境特征,也体现其美学价值。因此,在充分挖掘利用地形优势,因地制宜,并通过改造、遮蔽、借景等手法,规划出最适宜的空间结构。(2)气候。通过设计的选址和场地的规划设计,来创造适宜的气候是生态园林景观规划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对气候的营造大致可遵循以下几点原则:提供直接的庇护构筑物以抵抗太阳辐射、降雨、飓风、寒冷;在区域内引入水体,通过水分蒸发形成制冷的微气候效果;植被具有气候调节的用途,如林荫树和吸收热量的植被。尽量保护现存植被,或者在需要的地方增加植被的运用。(3)水体。自然水体不仅给人各种感官的享受,同时也往往是区域内景观设计的精华所在(如溪水、泉水、河流、湖泊等),“亲水性”使得滨水空间成为极具人气的景观。因此,应加强关注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如河流水体堤岸的生态功能设计,避免混凝土或砌石陡岸,维系好水体与陆地之间的物种连续性;尽量使用自然排水引导地表面径流;利用生态方法设计湿地净水系统,提升水体的自净能力等。力求达到水环境的生态功能与景观审美享受并重的目的。(4)植物。从景观生态的角度出发,强调植物要素,能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通过加强园林生态系统的绿色基质,充分考虑植物系统的丰富多样化,可形成自然生态系统的自稳性、独特性和维持投入低成本的特点。同时,植物要素多样性也是生物多样性得以保持和延续的基础。 3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发展构想 3.1尊重自然,协调物种关系 从尊重自然演化过程的角度进行设计实践,是生态园林景观规划的核心内容。如对区域地形地貌格局的连续性、完整性的保持和复原;发挥水体沿岸带的过滤、拦截的作用,并种植对污染物有分解吸收能力的水生植物来增强水体自净能力;强调乡土树种和植被的合理运用,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境系统。 3.2以人为本,关注人文生态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理论家Eckbo认为:“人”作为园林景观中根本要素,所有的景观规划设计都应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生态规划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一方面,面对自然生态的外部世界,运用生态手段,来满足人在环境中的存在与发展需求;而另一重要的方面,即人文生态系统,指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层面。各种社会文化要素间是相互作用、不断流变的动态复合系统。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人文生态能有效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打造区域文化内涵,提高经济效益、凸显地域特色和魅力。 3.3技术支持,科学造景 运用新技术,循环使用能源,努力做到节能环保。综合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 informationsystems,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GPS)简称“3S”技术,运用前景广阔。通过客观数据的量化和比对分析,能为传统的规划方法提供更科学的依据。通过技术手段,把人类生存环境真正变成一种开放、自由、有序的理想空间。 4结语 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核心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注人类聚居环境,要求我们从生态、永续的角度出发,以满足人类生活、经济发展、环境健康、资源可循环为目标,将生态园林景观规划的设计理念为人类创造出稳定、健康、可持续的生活环境。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论文:东兴市北仑华府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摘要:随着人们对精神文明生活要求不断提高,人们居住区的环境作为生活的主要场所,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作为提高居住区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主题、设计形式等都在无形中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本文通过对东兴市北仑华府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改进对策。 关键词:住宅; 小区园林; 景观规划; 设计; 引言:随着人们经济水平及生活品味的不断提高,住户对居住环境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尤其是现代化小区住宅的园林景观设计,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成了当前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最高要求标准。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主题,绿色生态园林景观居住环境已越来越现实出它存在的魅力,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将自然、功能以及艺术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使住户在拥有住宅的同时也享受着生活。 1.住宅小区园林设计的现状 1.1 设计上片面看重形式 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必然是贯彻开敞空间优先原则的城市,居住小区也是如此。目前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往往流于形式,忽视其本质的功能性要求,也没有考虑到小区人性空间和功能性空间,景观建筑往往占相当大的比例。常出现建筑规模虽然很大,功能却不能满足社区居住者的现象。这种现象实际上也是重文体建筑,轻开敞空间的表现。 1.2 软、硬质量景观比例不当 只注重硬质景观在图纸上的丰富表现,缺少从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角度对植物进行合理配置和造景设计。小区绿地景观的开发与设计必须考虑城市绿色空间具有的多样化功能,与自然特性相吻合,并在此基础上按自然的本来面貌加以升华改造。过分注重景观视觉效果,导致硬质景观比例过大,挤压有限的绿地面积,不利于生态效益地发挥。在景观设计中水体面积也有过大的趋势,在现在的很多居住区水体处理上,为了施工方便常用硬质材料将水体与自然环境隔开,使绿化和水体没有良好的有机结合,感觉比较突兀。且居住区中人造水景的营造消耗较多的水资源,日后管理维护费也不菲。 2.东兴市北仑华府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方案 在充分与甲方交流的基础上,吸收原有方案1的特点,结合北仑华府小区的地形特征,将休闲空间和观赏空间相互穿插,和城景、社区景观、建筑空间融合在一起,形成连续的主题景观概念。根据景观设计的特点,小区在两端入口处人车分流,中部庭院为人行活动空间。将步行者与机动交通参与者区分开来,提供了轻松、宁静的社区环境,大部分景观在使用者活动进行时呈在面前。由于完全步行,有充分的时间欣赏和感受景观设计的细微之处,从而获得愉悦和满足。东兴市北仑华府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主要由四个景观区组成: 2.1 溢翠流馨景区 溢翠流馨景区,主要设计有入口特色铺装广场、景观梯级花坛、组合花坛、艺韵组合景墙、景墙叠水、亲水木平台、雕塑小品、赏心亭等系列景观。此区域位于小区北入口,正对小区入口区域设置一组景墙跌水水景,作为小区主入口的视觉焦点。一湖碧水、一挂跌瀑,都能使小区景观瞬间生色增辉,引人注目,同时也提高了整个小区的高档次和高品位。植物配置上注重乔灌木草的搭配来丰富绿地景观。入口两侧采用叶色丰富花灌木成带状种植,如七彩朱槿、朱砂红、红继木、花叶假连翘等,种植银海枣、洋紫荆、鸡冠刺桐、造型三角花、苏铁等,突出主入口氛围,烘托热烈的气氛,营造一种春天氛围,激发居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己家园的喜爱和依恋之情。 2.2琴韵怡心景区 该景区作为小区安静的休闲娱乐场所。设计采用硬化景观和软化景观来组成一把抽象“琵琶”的造型,通过提取一些相关音乐元素,来增加社区的文化内涵。以硬化铺地结合园林小品(如花坛、趣味景灯、花池座凳、艺韵亭廊等)、软质景观(主要指园林植物。如树阵营造的林荫休闲空间)来营造可憩、可赏的园林空间。植物配置方面也考虑采用一些芳香植物(如白玉兰、含笑、四季米兰、鸡蛋花、栀子花等)来营造一种优雅舒适的气氛,身临其境令人心旷神怡,沁人心脾,感受到芳香迷人的气息。 2.3翠意闲庭景区 该景观区是社区活动的主要区域之一,以硬质铺地广场结合景观小品(如绿荫廊架、听泉亭、艺术景墙、特色雕塑等)、趣味水景及软质景观(主要指树木),力求多层次,分区域,给小区各年龄段的居民有一个和谐融洽的活动区域,便于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促进邻里关系友好健康发展。 植物配置以草坪作为底色,以乔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使小区的景观绿化,层次分明,错落有致,而在单纯的视觉方面,则注重空间舒服和视觉的美观,如材料质感、道路线形、硬地铺装景观、植物配置、园林小品组合等都给人一种美感,增强趣味性。 2.4童趣乐园景区 儿童嬉戏乐园,设有色彩不同冰纹艺术景墙,既生动活泼,又增添趣味性;砂池和塑胶铺装上置放儿童娱乐设施,提高景区的档次和安全性;花坛座凳设计主要是为了满足大人接送看护小孩休息之用,也增添了园林景致;林荫广场设置健身运动器材,满足居住户外身体锻炼之用。 3. 东兴市北仑华府住宅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应突出的重点 3.1 结合绿脉规划设计 对于住宅小区绿地来说,室内外绿色景观的链接是相当重要和必需的,既要使室内绿化、阳台绿化、庭院绿化、道路绿化及中心花园绿化相连,更要使住宅小区绿地延伸到住宅小区外即与绿地自然生态系统相连,这将是现代住宅小区绿地景观生态系统的发展方向。在规划设计时要考虑住宅小区内外保持树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结合造园艺术,使住宅小区外的绿地也成为居民晨练、散步的场所。 3.2 结合水体规划设计 水是生命的象征,从生态的角度,用模拟自然结合现代园林的包装手法,可使水产生流动跌落,不仅增加空气湿度,增加负离子浓度,调节气温;而且从视觉上给人以美感,例如水池、喷泉、溪流及可接近的水域边界将组成参与性的动态景观,成为居民留恋的场所。在住宅小区景观设计可应用水体,如溪流或跌水池,并种植水生植物或养些观赏鱼类等,以满足人的亲水本能,使人们心理上得到了回归自然的满足和欢愉。 3.3植物配置的多样性原则 植物配置向生态化、景观化、功能化方向发展。植物材料既是造景的素材,也是观赏的要素,所以正确的选择树种、理想的配置将会发挥植物的特性构成美景。理想的植物配置应是: (1)乔灌草合理结合。将植物配置成高、中、低各层次,既丰富植物品种,又能使三维绿量达到最大化,使放出的氧气更多;住宅小区绿化应减少草坪、花坛面积;常绿树应多于落叶树,以保持绿视率。 (2)配植高大乔木时,选择树种要有针对性,种植树种应考虑植物景观的稳定性、长远性。树种选择在统一的基础上,力求变化,创造优美的林冠线和林缘线;配植高大乔木时,要有足够的株行距,为求得相对稳定的植物生态群落结构打下基础,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植物配置应体现四季有景,三季有花。充分利用色叶植物,例如红叶李、红枫、肖黄栌等;充分利用管理粗放、观赏期长的花卉,例如大花马齿苋、紫鸭跖草、美人蕉等。 4. 结语 总而言之,景观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始终息息相关,因此,景观的设计必须立足生态、体现自然,同时融入人文文化,满足社会和个人的基本需要。通过宁静、自然的小区景观环境来缓解因长期居于水泥丛中的办公环境所形成的压力,为推动城市景观系统进程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论文:小区住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探讨 摘要:城市园林景观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科学的城市园林景观规划有助于城市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助于城市的长远发展,有助于提升城市居民的居住水平。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是进行科学规划的前提,进行专业科学的设计对于城市建设越来越重要,本文将主要来探讨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概念。 关键词: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的环境各种条件不断提升,以及城镇化不断推进的需要。房产商通过合理的规划与园林独特的艺术设计来吸引观众的眼球,进而提升商家竞争力和消费者的购买欲望。除了现代小区内外设施,交通,治安各方面,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也在不断提高。 一、我国小区住宅园林景观的发展 我国的小区住宅景观环境设计,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引进住宅小区的绿化概念。到80年代末,学习国外的居民社区的绿地集中、规模型绿化的概念。近年来,国内房地产事业的蓬勃兴起,正日益成熟,竞争越来越激烈,提高小区住宅的档次,便于营销,已经成为各个房地产企业成败的关键。因此,设计师们纷纷开始着眼于住宅园林景观设计的丰富性、和谐性,加强人性化设计,努力营造那种舒适、优美、内涵丰富的住宅环境。居住区景观的设计逐渐进入稳步的发展阶段。 二、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一些问题 1、忽略园林景观的功能性 “人性化”的设计思想没有被很好采用。居住小区的建设最主要的并不在于选用时尚的设计风格、最好的建筑材料、最好的配套设备,而是它能够提供一个方便、舒适的居住环境,给居民一个完全放松、完全舒适的家,可以为住户空间的舒适感觉的享受。如有的楼盘用绿地做隔离带,却忽视了人的生活方便。两分钟的旅程可能需要几分钟,这样的小区住宅景观设计便是忽视了功能性。 2、缺乏艺术性、观赏性、文化性 多数园林景观与建筑外立面相谐调,不重视多方向观赏效果,而注重其室外观赏效果。对于住户来讲,体验享受户外的风景的室内也很重要。一些住宅设计粗糙,只是为了满足规范或绿色的法规要求、缺乏情趣,使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空间设计很少。一些住宅花园设计时甚至拒绝非小区人员进入,于是就设计草坪、花坛、绿色景观包围的铁栅栏来隔离。这样的绿化虽然覆盖面积达标,但其实用功能却远远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缺乏艺术性、观赏性、文化性。 三、住宅园林景观的设计要求 1、以功能性为根本出发点 居住区环境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应考虑是否会在物质层景观要求上以功能性作为出发点。辅助设施属于建筑的报告,有一定的实用功能,景观设计是人们生活方便和安全的最重要考虑因素。 2、立足生态循环、崇尚自然 根据当今社会人们的文化层次越来越高的特点,花园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突出文化特征、文化品位,使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现代生活中,使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创造出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的气氛;全面了解居民的体育和休闲需求,做好沟通工作,满足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的居民要求;基于生态,体现了自然,让居民们接触到更多的绿色,享受到了更丰富的景观。 3、渗透文化艺术 为了能够体现个体景观的形式美及人们在欣赏时产生的意境之美,在住宅园林景观的设计中,既要渗透文化艺术的构图原理,又应满足植物和环境在生态上的统一,深层次地发掘文化艺术内涵。通过各种植物的季相变化,对质地、形体、色彩、线条巧妙地进行运用,形成艺术构图。 4、通过小品进行点缀 住宅景观中,景观小品点缀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如雕塑、灯具、水景、凳子、花架、楼梯扶手,它们给小区景观增添了生动性,富有情趣。 5、环境绿化 在住宅区的用地上种植花草、树木等继而形成绿地,构成了住宅区的环境绿化。小区住宅的绿地功能有:为各种休闲环境创造条件,构建户外的生活空间;通过小品景观等手段,为居民创造接近自然的环境,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小区住宅环境。 6、生态保护 生态保护的实施可以防止有毒有害物质,它属于一种自然资源。居住区绿色空间种植,使自然资源的范围大大增加。 四、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要点 1、绿化种植景观的设计 “互惠共生”原理是指两个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存,双方获利。如地衣即是藻与菌的结合体,豆科、兰科、杜鹃花科、龙胆科中不少植物都有与真菌共生的例子。一些植物种的分泌物对另一些植物的生长发育是有利的,如黑接骨木对云杉根的分布有利,皂英、白蜡与七里香等在一起生长时,互相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另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则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不利,这些都是小区住宅园林景观在生态设计中应当注意的。 2、道路景观的设计 道路景观设计在居住区,交通空间、生活空间作为一个整体,通过进入无关车辆停止,和街道、宽度、路面、草图都经过精心设计,降低了速度,达到了人车共存。以支链或环状路尽头进入该地区。在空间形态上,支链或环端的道路设计和住宅建筑入口、停车场、走廊做拓扑变形,不同形式的院落空间展开、结合绿色和对空间的划分,以满足居住公共场所的多种功能,如邻里交往、临时停车、儿童和老年人的场地,道路和道路也发挥了景观欣赏的作用。 3、水景景观设计 各种不同水面宽狭、不同缓坡,造就了各处不同水深。溪流也有急有缓,浅的地方,要控制水流使之不冲不淤;可掘井,促深的地方使上下循环。大型水面,还要兼顾交通、娱乐、生产的种种需要,并以开挖水渠及缓坡之土方,高低起伏,堆叠地形,既节省费用,又体现自然。采用自然水灌溉,在流域附近的绿地形成了水的生态良性循环和雨水的回收利用。同时在不同的水体环境,布置各种不同的动植物。 4、建筑小品景观的设计 小品在景观设计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体积不论大或是小,本身的功能也是环境来源的装饰。施工现场的艺术作品,如室外楼梯、走廊;户外项目实施艺术小品,如入口、挡土墙;公共设施,如垃圾、路灯、标志;活动设施,尤其是儿童游戏场地应特别注意,一是阳光明媚的、良好的通风排气口应远离主要交通道路、停车场和地下车库;二是为了保护孩子们的安全,地面最好铺设防滑橡胶垫,避免碰撞。雕塑是景观设计的重要手段之一,传统雕塑的绿色中部或在游泳池喷泉组合处是视觉的中心,现在的雕塑在形状、材料、颜色、设置位置将比以前有更大的发展。建模偏向于具体、真实,一些看似很随意的位置,如在休闲步道设置一组推着婴儿的母亲,丈夫和妻子手牵手走真人大小的雕塑,能够反应真实生活场景,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这类雕塑虽只起陪衬作用,但在造型上是以理性的方式塑造场景与装饰空间的,在功能上烘托了气氛,增加了情趣。 结束语 纵观园林景观的建造历史,景观的发展始终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而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也始终影响着景观的发展。因此,景观应该满足社会和人的需要。小区的园林景观,以其宁静、自然的环境成为钢筋水泥丛中的办公环境的缓冲空间,其规划和设计还有待于设计者的进一步挖掘。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论文:对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与工程施工联系的探讨 摘 要:一个园林景观作品能否成为一个优秀的作品,它的规划设计与工程施工是分不开的,弄清规划设计与工程施工的具体联系对工程质量来说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对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与工程施工各个阶段的联系做了必要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工程施工 前言 在居住区环境中,建造花草树木、水面这些软质景观固然重要,但同时人们也需要活动场地和游乐设施等硬质景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应体现在硬景与软景的良好结合上,同时更应注意景观的细部构造。现阶段中国的景观设计行业需求增长与发展较快,加上项目建设周期紧,各项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安排都是倒排时间表,造成设计环节推敲不够,设计与施工脱节,唯有设计者和施工者紧密的互动方能创造出优秀的园林景观作品。 1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与工程施工的紧密联系 建筑设计是严格按图施工的,但园林景观是一种意念和愿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而且景观实景已经远远超出了图纸二维或三维的表达范围。景观施工实际上是一个设计再创作的过程,需要施工人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调整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同时,园林景观项目涉及的地域范围大、涉及工种多, 如果在规划设计和工程施工过程中, 各类因素不能进行有效的协调, 施工单位按图施工的结果未必是设计师和甲方所预想和需要的。由此可见,园林景观作品的规划设计与工程施工具有紧密联系,两者必须进行良好的互动。设计需要通过工程施工的结果得以体现设计的效果和价值,而施工队伍通过对设计的深入理解以提高自身的技艺水平。设计是整个园林景观的灵魂,施工是整个园林设计的身体,没有灵魂园林景观不能正常存在,没有身体,园林景观就成了空中楼阁就不能完美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规划设计与工程施工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谁也离不开谁,对园林景观来说是缺一不可的,它们相互补充与相互促进。 2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与工程施工的前期准备 为了因地制宜地做好园林景观工程的规划设计与工程施工工作, 在规划设计与工程施工前,必须勘察施工现场,根据施工现场的立地条件,有的放矢地进行规划设计与组织施工。在勘察过程中,对施工现场的自然地势、地貌及地下的土质结构及埋藏物、周边环境和水源情况都要做深入调查,为工程的规划设计与工程施工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这样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的科学的规划设计与工程施工方案。 3、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与工程施工贵在互动 3.1.方案设计阶段设计和施工的互动。 一般情况下,从方案到施工图阶段,设计者只是反复向甲方汇报设计意图、设计效果,而施工单位并没有获得全部设计信息,从而导致施工与设计脱节。在工程的规划阶段设计和施工达成互动,可以使设计师少走很多弯路,增加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以住宅小区设计为例,在做总体规划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建筑与园林景观的协调关系,而作为园林景观的施工单位也要对设计方案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便了解设计者的意图。首先,设计者要先做出园林景观的总体设计方案和重要环节的设计方案,然后再组织一些富有经验的工程师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核,在经过园林专家审核之后才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如果这个过程缺乏富有经验的工程师的参与,这很可能会给整体设计造成弊端,因为不管设计者如何优秀,毕竟缺乏实战经验,想象和现实往往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因此,在最后落实设计方案的时候一定要请一些富有经验的工程师对设计方案进行最后的审查,以保证设计不脱离实际,最大限度的达到完美。众所周知,设计是施工有效进行的前提,而施工也可以促进设计水平的提高,所以说在工程规划设计阶段同样可以完成设计和施工的互动。 3.2.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和施工的互动。 在确定了园林景观总体设计方案和重要环节的设计方案之后,下一步就是要进行具体详细施工图的设计了。施工图是指导施工的有效依据。因为施工图可以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能否顺利进行,所以在进行施工图纸的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周全,一方面要考虑到施工图纸所呈现的效果,另一方面更要考虑到施工图纸的可行性。施工图纸一定要详细,体现在每个小小的细节上,细节处理一定也要尽量详细。要注意的是,设计者不能盲目的根据别人以往的设计案例去进行设计,而不考虑能否够到达合理的效果。而设计者所设计出的尺寸能否达到具体的施工要求、是否能够和周边的环境协调起来等等这些问题或者相关问题,对施工图纸的设计者来说不好评定,但是对于施工单位的工程师来说很容易解决,因为这些有经验的工程师亲身体验比较多,能够就设计的合理与否提出合理的见解。 总之,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必须加强设计和施工的沟通与交流。施工单位可以给设计团队提出一些对设计非常有帮助的意见和建议,让设计者发现设计的不足之处,然后改正、完善,增强图纸的可操作性,而施工单位也可以进一步的了解图纸所要表达的内容,以便科学合理的组织施工。因此,施工图纸设计阶段设计和施工的互动也必不可少。 3.3.工程施工阶段设计和施工的互动。 在工程施工前,必须进行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以便设计单位准确地向施工单位传达设计意图。设计图纸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施工的好坏,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能及时发现图纸中的缺陷和问题,并在施工前及时纠正,避免施工过程出现更大的损失;而对设计图纸的会审和讨论有利于施工单位更好地理解设计意图,以便在施工中更好地让设计意图得意实现。在工程施工前,设计单位应会同甲方、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审核确定材料样板。在施工阶段,作为工程的设计者,应该经常去施工现场,了解施工的实际情况,指导施工单位按合理的工序进行施工,对地形效果进行调整,对苗木种植加以指导,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把控。在此过程中还可以给施工单位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从而帮助纠正一些施工不合理的问题。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也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或者与设计的效果偏差比较大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对设计图纸进行修改和完善,等到图纸完善之后才可以通知施工单位继续施工。 4结语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们开始进一步追求精神享受,追求更好的居住环境,都希望生活和工作的环境更加优美和温馨。园林景观作为居住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在设计与施工的良好结合,只有优秀的设计方案加上精湛的施工工艺,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园林景观作品,才能创造出美好的环境。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论文:探讨商业住宅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摘要:商业住宅区作为城市建筑主体形式之一,其居住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城市环境的质量,其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是建设现代化城市景观不可缺少的部分, 也是城市文明的标志之一。本文以广州市锦尚蓬莱商住小区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对商业住宅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商业住宅区;景观园林;规划设计 1.商业住宅区园林景观的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逐渐成熟和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商品房外部环境成为影响其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构建良好的商住环境,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发挥着有效并且重要的作用。首先从经济效益上来说,园林景观在商业住宅区的应用可以帮助构建良好的小区环境,提高商住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提高销售份额和入住率,扩大房产市场,促进消费热点和国民经济增长点的形成;其次从景观效益来说,园林景观宁静、自然、优美,给用户以美好的享受,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理、心理以及精神生活,同时缓解了人们对城市钢筋水泥建筑的不适感,为人们创造出适宜的办公及居住环境;第三,从生态效益来说,园林景观是整个城市生态环境中良好的一部分,给人们带来良好的生态服务功能,满足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需求;最后从社会效益来说,商业住宅区园林景观环境在满足用户个人私密空间需求的还向用户提供了齐全的活动设施和开放的公共空间,利用优美的环境引导用户参与公共交往,同时提高用户的家园归属感, 提高他们的生活文化品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商业住宅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具体做法 下面以广州市锦尚蓬莱商住小区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为例, 探讨在城市中建造独具特色的、宜居的商业住宅区的具体做法。 2.1项目介绍 锦尚蓬莱商住小区位于广州市花都区马鞍山公园南面,整体设计面积为53400平方米,包括商业、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及住宅,住宅属于高层建筑。该项目处于商业大道以北,凤凰路以东,路况好且交通便利,有已经开通的公交路线可供出行。并且随着新机场的启用,区域交通网络更加完善,到新白云机场只需1 0分钟车程,到市中心也很便捷。3000米半径生活圈内有花都广场、区政府、育贤中学、银行、大型肉菜市场、区中医院、花都大酒楼等,设施比较齐全。项目地块比较平整,地势高差仅3米左右,东北角高,中西部低,地块内部为一些荒地及一些规模小、陈旧的建材商业。基地总用地面积为65 89 2平方米,其中可建设用地面积为6 25 68平方米,代征城市公共用地面积为3324平方米,属于城市建设密度2区。 2.2规划及设计原则 (1)整体系统原则,构建独立完整的居住空间。《黄帝宅经》主张“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肤,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得如斯,是事严雅,乃为上吉”。可见古代风水学将整体系统原则看做建筑设计的总原则,锦尚蓬莱的设计就完全遵循了这一原则,采用共享的设计理念,将商住小区功能进行混合布局,加大了对周边的功能辐射,使其逐渐形成的商业文化和人文情怀与旁边马鞍山公园的自然景观形成互动。该项目充分考虑了人们的日常行为模式,将居住空间、消费空间、文化娱乐空间以及亲近自然的空间紧密联系成一体,又很好地保持了其独立完整性;(2)顺乘生气原则,建立多元生态的生活空间。《管子枢言》云:“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则以其气。”强调的是风水学中的“聚气”一说。项目在设计时,总体布局向马鞍山开口形成景观引入的通畅,以获得良好的景观,并利用建筑布局形成的袋型花园围而不合,很好地符合了“聚气”的要求,为使用者提供了具有吸引力、亲和力的交往空间;(3)观形察势原则,体现尊重自然的理性设计。《考工记》云:“天下之势,两山之间必有川矣。大川之上必有途矣。”强调大自然地形地势具有本身特点,而在设计时我们应该考虑对其进行充分尊重。该项目在设计时通过绿化的配置和园建的巧妙布局,将马鞍山的景观汲取进入住区内部。以基地和周边环境的肌理以依据,从建筑的类型、空间的围合与尺度、点板式的建筑群体的规模与形态等方面,体现与自然环境的“合一”,且保持整体的多样性特征。 3.总平面规划设计 3.1景观功能分区 本项目形成“一个中央花园、三条脉络、五大组团”的规划空间结构。其中“一个中央花园”是指小区向马鞍山公园呈开敞形态,通过“三条脉络”,将“气”聚集于住区内,中央花园则成为一个组团花园和周边环境的过渡空间,也是居民公共活动的焦点;“三条脉络”是指以“水、绿(山)、人”三大脉络为主线贯穿于整个设计中,将“天人合一”的人居原则充分的体现出来。“水脉”在设计中的体现是充分采纳水景观,在建筑群落开放有序的围合空间中,以曲折蜿蜒的水系融合贯穿于整个住区之内。“绿脉”的体现是设计成半围合的空间结构,最大限度的引入绿色—山—马鞍山公园的景观,并利用“绿脉”这一绿色生态的景观轴线,以相同的植物配置,自然曲线的散落在“水脉”周边,使住区与马鞍山公园的景观联系并融为一体。“人脉”的体现是私密的组团花园、半私密的中央花园、公共的商业广场的结合,将人文主义融合于环境空间之中,体现家庭为根、住区为本、社区为天地的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设计理念;“五大组团”是指设计中的主入口轴线、次入口轴线、泳池区和两个阳光车库景观区这五个景观组团,利用“水脉”、“绿脉”和中央花园将其各个串联起来,充分注意楼宇间的竖向高度变化和平面空间结合,达到最大限度借景的设计理念和闹中取静的居住氛围。 3.2绿化规划设计 设计采用“依山造水”、“融合”等绿化手段,以“造景”来改造小区的风水。在马鞍山的山脚的“泉眼”处开始构筑“水脉”,借山势聚气引水,符合人“依水依山”而居的天性。将流动的水(叠水池、小瀑布)、平静的水(中央花园与组团花园的大面积水面)、自然的水(串联各花园的小溪流)、人文的水(中央花园的游泳池)等不同风格的水景观有机结合,形成一种温馨的、具有自然之风的氛围。在“融合”方面除了将小区内部景观和马鞍山公园等外部景观融合,还注重小区园林景观与建筑的融合,住宅建筑部分楼宇底层局部架空,除达到建筑体量变化丰富,视觉通透连续的景观效果外,结合基地的蜿蜒水景,绿树葱葱,保留富裕的空间以蜿蜒连续的地景,将大片的绿地、水景、以及各组团联系起来,使景观连接自然,与居住空间和谐融合。并且还注意将东西方造景手法进行完美融合,本项目以东西方造景手法的统合,通过研究,以理性的线、面、轴型质整理整体规划的秩序,再以中国造园的手法以自然的曲线柔和强烈、硬化的轴线边界。随着层次的渐进,园林进一步强调趣味性,并且注意每家每户的视觉效果。设计中注意私密的居住空间,内敛的生活空间,开敞的娱乐空间和交往场所的场地定性,从而组织了丰富的空间“关系”和景观层次。 3.3特色景点设计 本项目有很多独特的景点设计,比如蓬莱遗境,这是一座位于小区水系与园路相交地的一座绿岛,将一条水系一分为二。小岛上丰富浓郁的植物配置,形成别有洞天的小气候小环境,人们于桥和小岛中穿行就如同与蓬莱仙境擦身而过,美妙绝伦。又比如采用无极泳池设计的星月湾,令整个水面犹如一块平整的镜面,将星空完整地倒映进泳池,流畅的泳池边界,犹如月亮的弯边,环抱着水面的星空。还有名为流映方阁的阳光车库组团,构架亭眺浮于下沉水面上,亭阁倒影汆汆灵动,临观瀑布,树影萦绕,现代构成手法与悠然自然氛围于上下廊道,平台间错综交错,相互碰撞融合.在阳光车库间低于繁杂,高于自然,旁边的水景跃映入池,圆形水面上的线向喷泉组,高低错落有致,非对称性的喷泉组合打破视线惯性,步移景变,以浓密绿化作映衬,更显水景晶莹洁净。 4.结束语 追溯园林景观的发展过程,其始终是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所以景观要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需求。在商住小区中加以园林景观,能够给人们带来宁静美好的自然享受,缓冲人们对城市钢筋水泥的不适应感,满足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需求。上述参考广州市锦尚蓬莱商住小区的规划设计案例,简单探讨了商业住宅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但更深入的规划设计理论还有待于相关研究者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论文:浅谈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摘要: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有着重要作用,需要了解其作用与效益,研究注意事项,本着美观实用的原则来完成规划设计。 关键词:城市规划;园林设计;设计思路 前言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各地的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已成为城市建设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园林景观设计是在传统园林理论的基础上,具有建筑、植物、美学、文学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士对自然环境进行有意识改造的思维过程和筹划策略。具体的讲,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通过景观设计,使环境具有美学欣赏价值、日常使用的功能,并能保证生态可持续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和价值取向及设计者个人的审美观念。城市景观规划是否能适应城市建设的发展和要求,该如何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将成为衡量“宜居”的重要尺度。城市园林景观作为一种人文景观,是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的综合体,它是城市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达到“诗意地栖居”的理想境界,必须进行“原创性”的城市景规划设计,实现景观价值的最大化。 园林景观的作用及效益 1、园林景观对环境的作用 城市园林景观以其自然、宁静的环境而成为那些钢筋水泥丛林的金融办公环境的缓冲器。亲近、宜人的居住环境是城市人内在的需求。环境是人创造的,又反作用于人的性情、心理和行为。城市园林景观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理、心理以及精神生活。良好的城市园林景观环境可以给居民以美好的感受。 2、有利于城市生态化建设 城市本身就应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城市园林景观是住区构成要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系统,给整个城市带来良好的生态服务功能。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愈来愈渴望找到一个舒适健康的良好的居住环境。 二、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1、设计与施工双方加强沟通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常出现这种情况:设计师将施工队想象的过于专业、过于有经验,而与施工方缺乏沟通,造成很多设计图在专业人员眼里的意图非常明显,所有没有确定最终规格,给施工方留有发挥的空间,但是若施工方的素质不高,则会造成工程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面临返工,在这个过程中,设计与施工双方的沟通十分必要。如假山上的每一个石块的位置等,并不需要设计人员将其确定,而在专业施工人员的眼里,在选材和施工中就较好操作。因此,设计与施工双方加强沟通,了解双方情况,能有效保障园林景观工程的时间与质量。 2、加大培养生态园林知识的的综合型设计人才 根据生态园林工程的生物学特点、要求,所培养的工程设计人才应具备生物学知识背景,应该懂得植物生理学、植物保护学、土壤以及植物分类、植物栽培等学科的理论,能根据不同的气候、土壤条件和植物品种的特征,采取不同措施确保设计的合理性,控制工程进的造价,有效地督促城市人居环境生态园林景观建设快速健康的发展。 3、杜绝脱离实际需求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应结合实际需求设计,杜绝以下情况的发生:盲目引进,结果栽培的植物因环境不适,成活率不高,从而增加维护费用;小区中使用的树种未能体现生物多样性;盲目移植大树,结果使用过多,既增加成本,也造成对现有生态资源的破坏。 境设计跟风照搬,缺乏特色和个性。把国外成熟的住宅区景观规划设计理念和一些经典作品不加分析、不分地域地搬到国内来应用,建出一些明显缺乏地域文化特性的建筑。 过分强调视觉的美化性,追求装饰性、豪华性、异域性,缺少实用性。设施不足,无处休闲,忽略了人休息和娱乐最基本的行为心理。 三、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思路 1、园林景观设计与生态环境相结合 现代化城市园林景观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对改善并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加强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与生态环境相结合。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中,常存在过于追求景观的规划和设计,却忽视将植物引入景观而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所以,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景观的实用性与美观性,还应通过加强植物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而保护城市的生态建设。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园林景观的设计与施工应尽量选择原来就有植物的地方进行景观的设计与施工,以避免由于引入外来植物而对本土植物产生的影响,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可在原有的树木、花草或石头等资源的基础上,添加一些元素,因地制宜地加强景观设计,既合理利用本地资源, 又将其与美化环境相结合,而设计出独特的园林景观。另外,积极选择本土植物,能有效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发展,确保城市生态平衡。另外,选择本土植物能为打造城市特有的植物景观打定基础,促进城市文化氛围的提高。 2、保护性城市园林景观设计 城市景观保护设计必然遵循自然景观的保护,严格意义上来说,就是生态设计。生态型城市自然遗留地包含有代表性的生物群落和风景样本,其中的动植物物种、生境和地貌具有保护、教育、游憩和科普的意义。根据管理目的的不同,还可以再分为生态保护型、生态游赏型、生态科普型等。在城市景观设计和建设中,生物多样性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城市景观是人们在生活及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必须考虑景观设计给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带来的正面及负面影响。建筑景观的保护设计,必须充分考虑资源的优化利用,在城市整体设计中,资源的合理利用最为重要。取代所有旧的事物来满足新的要求会浪费资源,而且很昂贵,这会毁灭整座城市甚至一个地区。不满足今天的需要,不预测明天的需要,可能会导致经济和文化的自毁。我们必须在某处打破平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本地的实际,同时参考别的地方的经验,认真做好城市景观保护工作。 3、城市园林规划中树木的应用 树木是城市园林功能的主要承担者,承担着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作用。树种的规划是城市园林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树种的规划对整个城市良好生态系统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须认真研究。树种规划的原则是树种要丰富。从生态的度看,树种越丰富,系统的稳定性越高,种群的生命力越旺盛。城市的气候、土壤、等植物所需的立地条件相对较差,树种的选择应该考虑树种的丰富性,保持物种的多样性,增强其整个群落的生命力。以乡土树种为主。乡土树种对气候、土壤的适应性强,易成活,有地方特色,苗源多,应作为城市的主要绿化树种。乡土植物易于临近区域的群落能流、物流、基因流的交换,形成本地原生生境或近似的原生境,这是生态学所极力推荐和赞同的。 4、重视城市园林景观中的水系设计城市园林景观及绿化工程是城市中唯一具有自净功能的系统,对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美化城市美观及保持城市生态平衡发挥重要作用,是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并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与支持。随着城市园林景观的快速发展,城市中的绿地与景观面积日益增多,在园林景观内的用水量也逐年增多。当前,我国大多城市的园林景观中的水源需要多来自自来水,并且利用效率较低,这给城市的用水资源造成了压力,同时也阻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园林景观中的绿地规划,是城市整体环境发展的重点,因此在总体施工阶段,就应注重园林景观的布局及绿地的布置,可充分利用湖泊水系等天然水源,形成良性循环的城市生态水景规划,尽量减少使用自来水等洁净水源而设计的人工水景。 结束语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对城市的投资环境、居住舒适度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要以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基础,以此促进城市综合环境的改善,提高人们居住的舒适度。设计人员本着美观而又实用、简单而满足需求的设计原则来设计。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论文: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之我见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园林的绿化成为了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城市生活的舒适度以及幸福度有着重要影响。园林绿化维系了城市环境与自然的平衡,是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然而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布局对园林绿化的质量有着直接的重要影响。基于此,将本论文命名为《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之我见》,首先对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进行概述以及重要性进行分析,其次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进行分析阐述,再次对开阔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对策进行分析,最后进行全文总结。旨在与同行进行交流,为园林的景观设计的发展与进步贡献一份力。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重要性 城市园林在现代的生活中已经成为了城市生活的一部分,对城市的投资、居住等环境有着直接影响作用。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是园林绿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规划设计除了要考虑空气净化、噪音吸收等问题,还应该根据景观设计对空间进行分割、对园林环境进行美化;除了提高园林的观赏性、节能型、科学性还要考虑城市的文化氛围营造、生态平衡的把握、城市综合建设的协调。 1.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概述与重要性分析 1.1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城市园林设计规划的关键环节是景观的主题思想,按照不同主题设计不同特点风情的景观。景观规划设计前,设计者应该仔细推敲,匠心独运的确定主题思想。如某公园用荔枝树作为主题,设计为岭南风情的休闲长廊,进行植物配置时,长廊两边沿着草坪种植荔枝树,并设杨贵妃雕塑讲述了当年杨贵妃与荔枝的故事,呼应景观主题。又如广州亚运会广州的很多公园以五羊(本届亚运会的吉祥物)和运动主题,设计了很多与五羊和运动有关的雕像、园艺等。对于城市景观主题思想的确定还应该考虑园林绿地功能。 1.2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分析 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除了单纯的植树、摆雕塑、种草等简单流程外,还应该按照科学合理的种植密度以及划分空间达到不错的视觉效果。在进行规划设计时不仅要达到城市美观的效果,还要注重景观功能性体现。其重要性的体现为:一是科学合理的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可以使城市的生态环境以及生态系统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也能够有效地改善城市的综合环境;二是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是营造城市良好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以及舒适生活重要保障;三是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与城市居民居住的舒适性、开展休闲运动、投资环境建设、人们素质提高等有着重要的影响[1]。 2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分析 2.1根据生态环境进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城市生态环境关系着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对城市生态环境有着保护改善的作用,因此规划设计中城市的生态环境因该作为首要考虑因素。现代化的景观设计中常常出现过于看重景观的建设、规划形式,从而忽略了植物引入造成的城市生态环境受到的影响与危害。就此看来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时设计员除了把握好美观与实用,更应该重点所用植物以及种植方式等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尽全力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可规避城市生态环境破坏的方法有是在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时可尽可能的选用该城市特有的或原生的植物,规避外来植物的侵犯。本地植物的选用能够促进生态环境的完善与发展,使当地生态保持平衡,一定程度上也为可以达到打造特有城市景观的目的,加快了城市综合文化的氛围建设。如在广州市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中,木棉花成为了越来越多的公园、道路等景观设计规划所用到的主要植物,快速的提高了广州木棉花故乡的城市名片的知名度,对城市文化建设和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3]。 2.2结合文化主题进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现代城市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常见方式是以多元化的形式表现同一主题,并以该主题命名园林。城市发展规划导致了园林建设形式分为两种,分别是改建与新建。 2.2.1改建 园林规划设计在原有园林改建基础上应该保留原来的建筑设计风格。进行规划设计前,设计人员应该实地进行考察,对原建筑进行分析,对建筑的历史故事、建筑损耗、设计原理灯光进行了解分析,为新园林的设计规划做好充分准备。 2.2.2新建 景观规划设计应该按照园林的设计主题与场地的地形、城市气候条件、本土植物的形态特征及生长特点等综合因素进行结合与分析,最终确定景观设计主题并开展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2.3将互动式园林景观作为设计方向 现代城市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已经成为了常态,缺乏互动缺乏沟通。因此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以互动式原来景观为反向,能够让人们在互动景观的带动下增进感情,丰富休闲娱乐活动,促进沟通。现代城市的景观规划设计应该打破以前的“景”“观”的观念,不能够只注重设计“景”忽略人的与景的互动。如,在很多城市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时,采用立体的石头雕塑、植物雕塑等突出景观的局部中心思想,导致人们进行休闲活动时仅仅局限在“观”上了。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应该将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和园林设计的理念相结合,注重景观和游人之间的互动性,用互动形式提供更多的、更丰富、更有趣的休闲娱乐。如,很多园林景观设计规划中,利用水景突出整体景观视觉效果,但并没有达到很好的互动效果,部分水景喷泉设计互动形式,加入了音乐的概念,引起人们的注意力与之产生很好的互动。以互动作为原来景观设计方向,已经成为了当展的趋势。如,在水流的上方设置秋千式的吊桥让人们观赏景观同时也可以进行娱乐活动,该设置既注重了景观的观赏价值也提高了城市园林的娱乐价值,也使得园林氛围建设得到促进[3]。 2.4采用立体绿化进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园林景观立体绿化的积极采用让城市绿化面积大范围的提高,也为景观的规划设计建立了一个新的发挥空间平台。进行景观立体绿化设计时应该严格按照多年长植物原则和植物生长特点,设计可持续性的立体绿化景观。进行立体绿化时还可以利用园林中的灯柱、墙体、座椅、栅栏、高架、绿棚、凉亭等可以利用的建筑,增加园林空间,设计出独具风格的绿化立体景观,让人在视觉、感觉的空间变大,还能够利用绿化立体景观吸附浮尘,净化空气,成为城市高质量环境的重要保障。 3.开阔景观设计方式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生活的要求、生活环境的要求都在进一步提升,因此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与进步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园林景观设计员应该将设计思路更加放开,用多样的形式提升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生态。如将园林景观路面规划设计使用小路用泥地、零散铺石方式进行,还将道路两边设置模仿的野生环境,设计成郊外自然风景。泥地、零散铺石方法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园林绿化的面积并提供了便捷条件,泥地和路石之间缝隙大大增加了园林里绿化草种植的面积,有助于打造独特园林景观,提高园林绿化面积[4]。 4结 语 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对城市绿化起着关键的作用,会直接影响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投资环境。设计规划以保护城市生态保护为基础,最大限度的利用空间,提升绿化范围,促进综合环境改善,生活舒适度提升。因此,这对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人员的技术以及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掌握园林情况以及城市基础信息以外,还应该考虑生态影响、人性化设计、创新互动性等人们的需求。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是作为城市园林设计人应该重点考虑以及需要深究的课题。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论文:城市住宅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摘要: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环境问题变得日益严峻。住宅区作为城市居民的重要活动区域和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基本单位,对自然生态环境及功能性要求更高。健康、生态、和谐的人居环境景观已成为衡量住宅区质量和品位的重要标准。以通辽龙庭秀舍小区的景观环境设计方案为例,从设计理念、人性空间设计、植物景观的营造、景观整体风格、景观的完整性和统一性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建设速度加快,房地产光速般的升温。老百姓越来越关心我们的周边环境,尤其是居住环境。 关键词:生态;人性场所;园林景观 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进步,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各种城市基础设施等相关设施的发展相对滞后产生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长期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中的人们渴望绿色、健康的田园生活,作为运用艺术和技术等综合手段营造生态、低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居环境的景观环境设计相关专业日益收到人们的重视。 1、园林景观的现状 园林景观发展的历史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适应现代园林景观研究只有四十几年。所以,很多人对园林景观的认识很肤浅。他们认为园林只是种花种草,挖湖堆山,置石理水。改革开放以后,很多人有了出国的机会,看到欧洲的几何对称的园林,开阔的大草坪很壮观。于是出现欧陆风、草坪风。随着房地产的兴起,中国园林风、欧陆风吹进了居住小区,他们不考虑小区人性化空间和功能性空间,也就是只注形式不注重功能。不理解东方园林的风格和特色,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服务的对象。 2、园林景观特点 现代园林景观考虑最多的是人性化空间,以“人”为本,经常见到大家提,真正运用到实际当中很少。各大城市都有广场,广场大而空,导致人不能留足,原因树很少,城市家具少(座椅少),草坪大,不让人进。雕塑很大让我们窒息,比例关系和控制范围考虑不足。现代园林景观应多注重尺度“宜人、亲人”,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尊重文化、文脉。不能违自然而行,不能违背人的行为方式。鲁迅先生说过:“其实地上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所以我们的设计应符合人的行为方式。既要继成古代文人、画家的造园思想,又要考虑现代人的生活行为方式,运用现代造园素材。形成鲜明的时代感,如果我们一味的推崇古代园林,就没有进步。不同的时代要留下不同的符号。 3、园林景观生态设计 从园林景观设计的目标着眼,任何项目的设计中使用功能和景观效果丰富的创新都应当基于生态设计理念的基础上。生态园林的景观性应该体现出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与和谐。风能、光能、循环在利用合理应用在设计当中,如在通辽龙庭秀舍小区设计中,采用了光能驱动所有户外照明设备。小型风力发电助推喷泉水景等等。废弃的塑料瓶、轮胎等被成功应用在了儿童活动场地中。另外植物生态群落设计应源于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顺应于自然规律,包括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同土壤、地形、气候等与植物相互影响制约的关系,对此充分的考虑和认识加之同园林美学的融合,才能从整体上更好地实现漂亮的植物群落。在维护这种整体美的前提下,适当利用生态造景的其他要素,来表现住宅区园林景观的丰富性,使美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除此之外生态园林设计更加重视和要求把握景观的动态性,屏弃死板固定的塑像式的景观效果。因此,如何在居住区绿地中创造丰富的动态景观效果,也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 4、园林景观的艺术性 园林景观的艺术性是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的目的之一。当设计解决了园林景观的技术与使用功能,艺术便成为其永无止境的追求。当园林景观在其功能基本一致时,园林景观的艺术设计风格符合大众的审美心理,这种园林景观就能受到人们的欢迎,通过人们在心理上对这种设计形式的接受,以便实现设计师在经济、文化、审美等方面的影响,强化所设计园林景观的社会认同感。因此,在设计中,强调景观艺术性理念在园林设计理论与实践中的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4.1设计的艺术性 设计是从审美的角度出发,以实用功能为目的再创造。艺术形式层出不穷,纯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艺术家们吸取了电影、电视、戏剧、音乐、建筑、自然景观等的创作手法,创造了媒体艺术、行为艺术、光效应艺术、大地艺术等一系列新的艺术形式,而这些反过来又给其他艺术行业的从业者以很大的启发[1]。现代园林规划设计,从一开始就从现代艺术中吸取了丰富的形式语言。而对园林规划设计中影响最大而且稳定不变的主观因素是人类的感官对园林景观的感觉。因此,自然景观也好,文学绘画也罢,对于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以三维空间为主的园林景观视觉毕竟是其核心基础。从现代艺术早期的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风格派、构成主义,到后来的极简艺术,每一种艺术思潮和艺术形式都为设计师提供了可借鉴的艺术思想和形式语言。因此,设计既要考虑园林景观的使用功能,同时还要考虑园林景观的艺术性,我国园林规划设计艺术正是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综合。 4.2设计的前卫性与多变性 设计既然是艺术,就要有一定的时代性。在最近的半个世纪中,艺术设计从一开始就扮演着前卫的角色。园林规划设计发展至今,无论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城市的发展,园林规划设计都起着先锋的作用[3]。因此,作为园林规划设计师,必须把握住那些相对稳定而不变的园林规划设计元素,并能接受新的设计元素,包括新理念、新材料,紧跟时代的发展。在通辽龙庭秀舍的设计中,大量的考虑到现代前卫的设计思想,如景墙采用当地片岩搭建造型,几十米长的景观坐凳,造型前卫现代。事实上,要设计一个好的园林景观,不管其形式有多么新颖,如果没有传统的精华,没有未来的展现,就很难能成为打动人心的艺术珍品。 4.3设计的意境创造 园林规划设计的意境美是指通过园林景观的结构、图案和文字所反映的情意使使用者触景生情、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城市住宅区园林景观的意境更应产生于园林景观境域的综合艺术效果,给使用者以情意方面的信息,唤起以往经历的记忆联想。当然,不是所有园林景观都具备意境,更不是随时随地都具备意境,然而有意境更令人耐看寻味、引兴成趣和深刻怀念。所以意境是我国多年来住宅区园林规划设计的名师巨匠所追求的核心,也是中国园林景观外形设计具有世界影响的内在魅力。通过这种意境的创造,在空间物质化的表现与无限的联想之间,以空间、形体、文化、寓意所呈现出的信息载体,它涉及这样一种理念:即存在着一种超越个人理解力并能借助于一种中间媒介达到的群体共通的普遍的状态。挖空心思,想尽办法,来寻求、创造、组织、表现这些中间媒介,这是住宅园林景观设计中最为基本而重要的工作。 5、住宅区园林规划设计的发展方向 对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现代景观规划设计,鲜明的视觉形象、良好的绿化环境、足够的活动场地,这是基本的出发点,随着景观环境建设的发展,仅仅满足这三方面,肯定还远远不够。毕竟远期景观建设发展的基础,对未来景观建设的腾飞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正是基于景观规划设计实践的三元,在众说纷纭的各类景观规划设计流派中,三种新生流派正在脱颖而出: (1)与环境艺术的结合:重在视觉景观形象的大众景观环境艺术流派; (2)与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结合:以大地景观为标志的区域景观、环境规划;以视觉景观为导向的城市设计,以环境生态为导向的城市设计、城市景观的生态流派; (3)与旅游策划规划的结合:重在大众行为心理景观策划的景观游憩流派。这三种流派代表着现代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 那么,三种流派的侧重强烈,但也并不是不可以融合,在城市住宅区尤其是综合性大型社区中是有条件同时实现流派交融的。未来在我国住宅社区中的景观无疑是大众艺术、生态景观和休闲游憩设计方向的完美结合。 6、结束语 城市住宅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是一门没有标准答案的学科,但是通过设计解决了于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人与功能、人与审美艺术的相互和谐的关系即是达到了设计的意义和目的。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论文:关于住宅小区中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探讨 摘要:城市园林景观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科学的城市园林景观规划有助于城市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助于城市的长远发展,有助于提升城市居民的居住水平。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是进行科学规划的前提,进行专业科学的设计对于城市建设越来越重要,本文将主要来探讨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概念。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的环境各种条件不断提升,以及城镇化不断推进的需要。房产商通过合理的规划与园林独特的艺术设计来吸引观众的眼球,进而提升商家竞争力和消费者的购买欲望。除了现代小区内外设施,交通,治安各方面,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一、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对提高小区宜居水平的重要作用 我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作为现代住宅小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能够以婀娜多姿的花草树木、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同时利用植物、水体的组合分割小区休闲空间,美化住宅区环境,以此达到促进人们身心愉悦的目的。同时,通过科学的园林绿化设计还能够改善住宅小区小气候、调节气温、降低风速,为缓解人们焦虑情绪起到一定的作用、提高小区的宜居环境。现代人们审美需求的不断提升,使得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也必须紧跟人们审美趋势,以简约明快的设计风格营造舒适的居住环境。 二、住宅小区园林规划存在的问题 住宅小区的园林中不同的板块有不同的功能,设计时要有不同的侧重点,避免单一死板。尽管现代住宅区发展迅猛,但在住宅小区的园林规划设计,尚有不少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 (1)设计规划观念陈旧。一些住宅小区设计方案粗糙,仅仅满足符合规范或绿化法规条例的要求,但缺乏情趣、有人情味的可持久的绿化空间设计。有些住宅区的园林甚至有拒人于园外的感觉,草坪、花坛、绿地景观被铁栅栏、围栏包围,这样的绿化虽然覆盖面积达标,但其实用功能却远远不能发挥它的作用。 (2)过分追求水景,片面注重视觉效果 。时下,许多的住宅小区里会大面积的布置水体。由于人具有先天的亲水性,所以水作为重要的景观要素在今天的居住区环境中被不断加以运用。追求水体的大面积、多形态,正在成为一种风气。多数住宅小区设置了大型人工水面、人工湖、人工溪、泳池、跌水、喷泉、涌泉、水墙等多种形态的水景。水无疑可以和植物材料一起共同软化和丰富住宅建筑围合的硬质环境,但不宜过分强调视觉效果。大量实践已经证明,追求大面积、多形态人工水体会带来以下问题:一是冬季的景观尴尬;二是运行成本昂贵;三是水资源的巨大浪费;四是景观水的水质问题。 (3)过分重视草坪,缺乏创新。在住宅小区园林规划设计上,过分追求大面积草坪的“时尚”风席卷全国。无论什么设计都侧重在草坪上,但也经常出现草地成道路的场景,既没起到美化作用,又破坏了居住环境的和谐。植物群落可以制造层次感、神秘感。使小区避免出现一眼望穿之感。在此,还可以经常见到许多住宅小区园林工程都是生搬硬套,没有特色,识别性不强,以致来访的客人很难准确找到他们所处的位置。许多园林规划设计上都是在不切实际的刻意模仿,没有因地制宜。 三、住宅小区园林绿化措施 1.以科学的园林绿化设计基本原则为设计基础提高住宅小区宜居水平 现代园林绿化设计工作必须以设计基本原则为基础,进行科学的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以此提高小区的宜居水平。首先科学的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美化环境的原则。根据住宅小区气候特点以及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进行园林绿化的设计。 在进行园林绿化设计过程中要注重自然环境的构建与设计,通过平面构图、立体构图、植物与建筑雕塑的合理运用等影响良好的空间环境。同时还要注重设计过程中统一绿化形式,避免过于激烈的对比对人们心情的影响,以对比调合、主从搭配等设计手法进行园林绿化的规划设计,遵循景观为人服务的原则提高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水平、提高小区宜居水平。 在进行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时还要注重景观、树木、花草等对居民住宅通风、采光的影响,以科学的搭配营造绿化环境,同时还要不能影响低层住宅的居住环境。 现代城市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中,投资企业为了提高土地使用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其绿地面积仅能够满足国家规定的要求,这也使得现代住宅小区中的绿化面积较少,给人局促的感觉。因此,作为绿化规划设计人员应注重这一现状对园林绿化规划的影响,以现代园林设计手法合理规划空间,在满足居民绿化需求的同时提高绿化面积。其不仅要营造半封闭、宁静的绿化空间,同时还要能够为居民提供敞开式的、扩大视野的绿化景观。通过空间规划可创造人所需的空间尺度,丰富视觉景观,形成远、中、近多层次的空间深度,获得园中园、景中景的效果。利用“分、隔、挡、通”的园林艺术手法,挖掘住宅楼区土地潜力,以扩大绿化面积,弥补绿化用地的不足的一种绿化形式。 2.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植物选用与搭配 科学的植物选用与搭配是提高住宅小区宜居水平的关键,其对住宅小区居民居住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绿化设计应注重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以此提高住宅小区的宜居水平。 在以往的住宅小区绿化设计中,常常会见到由于植物选择与搭配不合理造成影响居住环境情况的发生。如:住宅区内选用飘絮的杨柳植物造成小区内柳絮纷飞影响居住环境等。针对现代住宅小区园林绿化组成科学的选用植物搭配是营造小区舒适、卫生、宁静、优美园林环境的关键。针对现代小区的绿地组成,其的公共绿地、道路绿地、宅旁绿地的植物选择也各不相同。宅旁绿地适用于低矮植物,以此减少高大植物对室内采光的影响。小区整体园林绿化的规划应在规划初期即确定基调树种,在同一的基调上运用低矮的乔灌木、花草等寻求变化,提高小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小区宜居环境。在距离住宅楼宇一定距离的道路两旁,应选用树冠宽阔遮荫效果较好的树木,同时小区内不宜栽植大量飞毛、落果的树木,如悬铃木、柳树等,宜多植常绿树科。以科学的植物选用与搭配为提高住宅小区宜居水平奠定基础。另外,植物选择与种植地点的选择还要根据住宅小区地下管网进行选择,避免根深植物对地下管网维修养护的影响。 绿化植物设计具体要求乔木距建筑物5 米,距地下管网2 米,灌木距建筑物和地下管网l~1.5 米,临窗10 米内不宜种高大常绿树。且应种植生长健壮、管理粗放、少病虫害、有地方特色的优良树种。花齐布置宜选用多年生宿根花卉及自播繁衍能力强的品种,如美人蕉、天竺葵、丁香等。配置多种攀缘植物如爬墙虎、常春藤等,用以绿化建筑墙面、围栏、棚架。以科学的植物选用与搭配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提高小区宜居水平。 3.运用现代园林绿化方式提高小区宜居水平 传统小区绿化设计中,常常会运用一些园林景观绿化设计来进行居住区的绿化。通过近年来的研究与分析发现,其并不适用于居住区的绿化应用。如:区域传统园林风格的古建筑庭院布置方式曲折变化过多、封闭有余、视野宽阔不足,与现代住宅小区环境不能统一。同时这一景观也不适用于现代人们对绿化简洁明快、视野开阔、开放性较强的需求。因此,在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园林绿化设计应以现代人们审美需求为出发点、运用现代园林绿化方式在有限的绿地空间中提高绿化面积,影响良好的居住环境。使居住小区绿地设计与现代住宅更加协调协调、其景观更加符合现代人们审美需求,更容易被居民接受。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规划设计是住宅小区宜居水平提升的关键,是人们选择住宅的关键因素,其对工程投资企业与业主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以现代园林绿化设计理念与方式进行住宅小区绿化设计,提高小区宜居水平,促进现代城市住宅小区整体水平的提高。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论文: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及施工探讨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园林建设越来越普遍。近年来,园林景观规划越来越人性化,园林景观设计中增加了园林景观对生态和人文环境的考虑,从而为景观更好的发挥提升城市美感、美化人们生存环境提供了途径。园林景观作为当下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发挥景观对城市的积极作用,就要从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入手,并做好园林的施工,从而才能设计出出更符合要求的景观。本文基于工作中的体会,探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以及施工的要点,以期为园林景观的构建提供思路。 关键字: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园林施工; 0 引言 园林作为城市景观美化的重要元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提供城市居住的舒适度,而且可以降低污染保证人们居住环境的安全性。当下,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推进,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变得越来越普遍,这就要求在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兼顾居住人群需求,以保护环境为根本出发点,科学合理的进行园林景观构建。本文主要针对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思路以及园林施工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而服务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 1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1.1 园林景观设计要突出地方特色 园林景观设计要突出地方特色,这是园林景观构建中的重要原则之一。在我国,不同地域有着地方特色,由此要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合这种地方特色,从而保证景观构建中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从而使园林景观成为地方代表之一,使人从景观的构建风格就能对当地文化特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所以,在景观设计规划中,要把地方特色融入到城市园林景观的构建中,从而使景观富有当地特色。除此之外,在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园林所在位置的地形特征,使园林规划真正做到创意与个性的统一,保证园林景观的效果。 1.2 园林景观设计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环境 在园林景观的设计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到自然生态环境的因素。园林景观设计规划和建设中要时刻秉承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由此在园林设计过程中要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的具体实际,防止由于刻意构建园林景观而对生态的改变。具体来说,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的先天条件,对绿色植被加以保护,在原有树木的基础上进行景观的构建,最小程度的破坏生态先天环境。选择本土植物进行景观的构建,从而加大植被的成活率,保证生态环境与景观构建的协调统一。 1.3 园林景观设计要充分贯彻人本思想 在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中,要充分贯彻人本思想。具体来说,在景观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人与人之间的私密性以及尺度的大小,园林景观设计规划过大,会给人以过于空旷的感觉,使人对园林形成排斥作用;如果园林过小,会使人与人接触难以保证私密性,从而降低人们身处园林的舒适度,由此要特别注意园林尺度的选择。除此之外,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注重园林规划的趣味性,保证园林的活泼,防止园林建设过于严肃。在园林的设计中,可以铺设一些石子路,供人们散步休闲。可以建立一些喷泉,营造舒适气氛;还可以设置一些休闲场所供人们交流休息,这些都是人本化思想的体现。 1.4 园林景观设计要充分符合整体协调原则 在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中,要充分把握整体协调的原则,使园林的规划设计充分体现整体划一的原则,防止园林景观设计过于特立独行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情况的发生。在景观的规划过程中,要体现出景观、轴线、节点、路径以及视觉等要素,使园林建设有序不杂乱,充分发挥景观效应,满足人们对景观设计的要求,形成一定的视觉冲击感。 2 园林景观施工注意事项 2.1 园林施工要紧密结合园林规划设计理念 在园林施工过程中,要紧密结合设计图纸,深刻理解设计人员对园林规划设计的理念。在具体的施工环节,要对园林所在地环境进行充分考虑,从而保证园林设计和施工达到协调统一,符合设计师对园林规划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园林景观建设符合设计预计效果。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充分熟悉设计图纸,具有专业的施工技能,对一些园林施工的具体细节能够做到专业化处理。 2.2 园林施工人员要加强与设计人员的沟通 在园林施工过程中,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不能脱离,要加强沟通,对园林施工中的问题进行讨论,从而保证施工问题出现时可以及时进行解决处理。当下,一些设计人员过于重视园林景观的构建,而忽视对园林所在地具体环境和地理位置的考虑,由此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难以实现的操作,由此加强设计施工方的联系就变得尤为必要。除此之外,一些施工方专业素质不高,在施工过程中有设计人员在现场,可以保证对一些具体处理细节进行解释,从而防止由于对设计理解不清而出现的施工偏差。由此,在园林施工过程中,设计和施工方要加强沟通,在材料的使用和施工操作方面多多探讨,服务于园林建设效果的发挥。 2.3 园林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施工管理 施工环节是建设园林景观的重要环节,由此要加强施工管理,保证园林景观建设效果的发挥。具体来说,要防止园林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瑕疵以及安全隐患,要规范施工人员操作,防止违规操作和违章操作行为的发生,保证园林建设的质量。要对园林构建的全程进行跟踪,对材料做好质量控制,防止劣质材料进入园林施工现场,充分保证园林建设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发挥园林建设的作用,促进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3 结语 园林景观的设计和规划要紧跟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的审美要求,要体现城市特定的文化底蕴,只有这样,城市园林景观的构建才是符合要求的。那么在园林景观的设计规划过程中,就要对本土文化有清晰的认识,以当地人们需求为出发点,以保护和美化居住环境为落脚点,科学合理的设计园林景观并做好园林的施工,保证景观的设计规划与施工效果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园林规划设计的效果,保证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论文:浅谈美学原理与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结合 摘要: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促进了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一说起园林,就必然想到其与美的结合,美学原理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就是要用美学艺术将园林景观的各种要素相结合,并且通过美的形式具体表现出来,使园林中的各种景观用途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为人们营造一种美感享受。本文就以从对美学原理的简单介绍出发,指出其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字:美学原理 ;园林规划设计;具体应用 园林规划设计需要和美学艺术相结合,既突出视觉效应中的色彩美,又能够享受听觉中的音乐美,使得大众在欣赏园林景观时能够充分的调动多感官。要实现美学原理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结合,就需要先对美学原理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够运用的得心应手,下面本文就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并在分析的过程中论述美学原理的具体应用。 一 园林规划设计中的美学原理 园林规划设计中要充分的运用美学原理,将景观中的各要素和美结合,能够更好的突出形象,那么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具体要遵循的美学原理有哪些呢? 首先表现为对比衬托手段的运用。对比衬托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美学规律,园林设计中,要在对比的基础上才能够凸显主题,才能够彰显丰富的色彩,才能够实现美的享受。美学中的对比不仅是色彩的对比,还有园林景观中外观的对比和形态的对比,在对比中能够体现出既统一又变化的特点。 其次,园林规划中的美学原理还表现在组合美的呈现。园林规划设计中需要有景的配置来突出美,由于每个景物各不相同,形态各异,但是单独使用又略显单调,因此要展现美感就需要进行组合,美学原理中将之称为组合美原则。 最后需要实现意境美。园林要想让他人感受到美,首先需要具备美感,而意境美在美感营造中具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说在园林规划设计时需要有创造性的营造意境,做到用景物创造美感,用意境营造美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投入设计者的真挚情感,要有创新的思维,才能够充分的将这种意境美呈现在园林规划设计中。 二 美学原理在园林规划中的具体应用 园林规划设计的目标就是要尽最大限度的凸显美感,为此需要在规划设计中坚持美学原理,上文中简单的从三个方面对这一原理进行了分析论述,下面本文就对该原理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对比衬托原理的具体应用 对比艺术是园林规划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美学表现手法,园林中景物配置的疏密程度,景观色彩的变化、园林空间的弯曲和笔直等,以及景物的形态和大小、虚实明暗、刚柔程度等,都是对比衬托手法经常运用的。在园林规划设计应用中,首先可以利用该手法突出重点。在人们的观念里,对比主要是突出主次,因此在园林规划设计中,需要注意主体和背景之间的关系,利用对比衬托的手法来突出重点,这样更容易激发起人们的审美情感。其次可以运用动静对比的手法在园林规划中创造美。园林中具有很多固定不变的景物,而以此为背景,运动的队形更容易引起大家的关注,这就是所谓的动静对比突出美感,即动态美的展现。相对于静止的景物来说,动态的景物更具有生机和活力,更能够展现外观形态,因此更能够彰显美感。例如水景,其能够在风的吹动下波浪起伏,变化多端,用动态的水景和周围的静态景物相结合,能够更加展现景物的情致和美感。最后,对比衬托原理的运用还体现在虚实对比上,古语曾用“密不通风,疏可走马”来形容疏密和虚实在绘画构图中的作用,这种手法也能够应用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园林景物在配置中可以运用疏密和虚实的对比给人一种变化多端的神秘感。在园林空间的处理上,开敞是虚,闭合是实,虚实对比之间更能够彰显美学艺术,同时虚实的对比中还能够增加景致的深度效果。 (二)组合美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组合美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具体体现在园林组景的应用上。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经常会用到框景、借景以及障景等表现手法来展现园林的美感,对园林空间进行剪裁和分割,在变化中营造出步移景异的效果。组合美的应用具体表现在景和景的组合中。景景组合设计中,可以采用借景的手法,园林借景,不仅能够借山水之景、植物之景以及建筑之景,还能够借助自然界存在的各种景物,甚至是水声和风声都能够借助,这样能够在园林设计中为人们提供一种视听觉盛宴。例如苏州的拙政园在园林规划设计中成功了借了清风和明月,为园林美的呈现更增添一丝风韵。 (三)意境美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意境的营造能够给园林带来意想不到的美感,最能够打动人并且传递美的园林设计是情景交融且充满意境的,那么意境美在现代园林规划设计中是怎样应用的呢?首先设计者需要创新的思维,观赏者的素质需要提高,这样才能够发现意境美。意境美的创造需要依附于园林景观的创造上,意境美在具体应用是需要保证在景物配置的基础上实现立体布局,由景物来诠释意境美。由于意境不是像景物那样可以摸得到的,而是需要用心去感受到的,因此其是无形的、是无限的、是可以想象的,每个人的感受不同,获得的意境美也不同。为了满足大众的需求,迎合大家的口味,在园林规划设计中意境美的营造上之前需要先了解大众的需求这样大家才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园林的意境美。 结束语:物质文化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尤其是对美感的追求,在这种趋势的带动下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也在不断地发展。园林的规划是设计者对于风景的再创造,是在充分发挥景物用途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展现其美感,并且使人们通过对园林景观的欣赏陶冶情操。园林规划设计需要充分应用美学原理,本文就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论述,指出了美学原理在规划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希望本文对于美学原理和园林设计的应用对于今后的园林规划设计工作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使园林的设计能够充分的展现美,最大限度的促进园林规划设计朝着美的方向发展。
小学数学课堂篇1 教学活动的本质是双向的,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实现师生的双向互动,让学生也能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真正以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为核心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参与式”课堂就是要求教师从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出发,保障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真正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活力。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需要对传统的教学课堂进行变革,这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参与式课堂的特点 (1)参与性 参与性是参与式课堂中最明显的一个特征,所谓参与性主要表现在学生可以真正参与到课堂的一些教学活动中,比如,教师应该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探讨时间,对一些比较简单的课堂习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到黑板上尝试解答。在参与式的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得到有效发挥,这也是参与性在课堂上的重要体现。 (2)民主性 所谓民主性,就是要求学生要尊重每一个学生个体,从观念上将师生看作一种平等的关系,用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学生。参与式课堂不仅要求学生要参与到课堂环节中,也要求教师始终以一种包容的态度去对待学生,学生在参与式的课堂上往往会遇到很多问题,教师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应该给学生一定的鼓励和支持,不能盲目批评学生。同时,参与式课堂也允许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应该积极采纳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在教学的过程中提升自我。所以,民主性主要表现在教师应该适度放低自己的身段,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意愿,肯定学生的差异性,从而更好地保障学生在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中得到提高。 (3)创新性 创新性是近年来教育领域被不断提及的一个新要求,也是创新中国战略实施的关键一步。参与式课堂要求创新性本身也符合教育发展的现状,在参与式课堂中,教学活动本身是围绕学生进行的,但是学生的主体之间存在差异,而且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近年来刚刚兴起,这就意味着教育领域势必缺乏足够的成熟经验辅助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这也就对参与式课堂的创新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参与式课堂中,教师应该着重发挥自身的课堂引导作用,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获得自身素养的良好提高,这是参与式课堂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2.构建参与式课堂的教学优势 (1)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中有很多比较抽象的内容,而且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知识理解能力较差,对那些抽象的内容也很难顺利理解。而参与式课堂的存在就可以将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化知识转化成直观的内容,这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课堂上讲解的内容。常言道:“闻道在先,教师先学”,教师本身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教学能力,即全面理解教材原理、规律、架构以及章节间、内容间的联系。与此同时,教师要站在动态化、发展、系统且全面地视角看待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寻找数学直观化的载体,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再将全新的教学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以提高教学效率。 (2)能充分尊重学生主体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近年来各个科目教学大纲中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是教育发展新时期的一个重要举措,这对学生的学习素养的提高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的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上,学生往往都是在教师的安排下被动进行学习,从学习目标到学习内容,直到最后的学习评价等各个环节全都由教师主导,这就严重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发挥,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实验证明,小学生生性好动,对那些具有更多参与机会和实践可能的课程有着更高的兴趣,所以,参与式课堂的构建要求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为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创造可能。 (3)实现高效的师生互动 师生的良好互动是参与式课堂的另一个积极作用,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如果单凭学生自己的力量是很难完全理解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知识点的,但又不是所有学生都有着课下与教师主动沟通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创造更多的师生互动的机会,而参与式课堂正为这种高效的课堂互动提供了可能。通过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高效的互动,互动的次数和质量都与传统教学相比有了显著提高,这能很好地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3.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的构建策略 (1)借助游戏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往往对那些趣味性更高的教学方式感兴趣,所以教师在开展参与式课堂的时候可以借助游戏的方式辅助构建,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的兴趣,也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提供充足的动力。而且,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往往很难将注意力长期集中在课堂教学中,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增添更多的趣味性,那么学生就能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结合一些游戏的内容去开展参与式课堂的教学,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比如,教师在讲解一年级下册“加与减(二)”这一课时的内容时,教材中有一个“套圈游戏”的例子,那么教师就可以将这个简单的游戏搬到教室里。在课前,教师应该准备几个饮料瓶,或者玩偶,在上面贴上几个不同的二位数,然后准备几个套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每个小组都派一名学生去投掷套圈,每个学生投掷三次,将三次投中的数字之和加起来,就是这个小组的最终得分。当然,如果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分别投掷一次,将每个人所得的分数记录下来。每个小组都进行一轮以后,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互相交换成绩,然后由不同的小组负责计算另一个小组的分数,最后算出分数最高的小组获胜。所以,在投掷的时候,每个小组的成员都会努力投掷分数更高的饮料瓶,所以教师就可以将分数高的饮料瓶摆得稍远一些,让学生体验到游戏的乐趣,也能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就学会两位数的加减法,这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加减法的理解。 (2)开展生活情境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生接触的大多数学习内容都与实际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同时也应该掌握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构建策略,以更好地拉近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知识掌握程度,将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更好地转化为学生的生活经验。而参与式课堂的构建也要借助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实现,许多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低,往往是因为对教师讲解的内容感到陌生,而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就能很好地改变这一现状,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比如,教师在进行三年级下册的“元、角、分与小数”这一课时的教学时,就可以将“买文具”这个学生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事例展示在课堂上。比如,教师可以出示这样一个例子:“妈妈给了小明5元钱,让小明去超市买2支铅笔、1个橡皮,已知一支铅笔1.5元、一个橡皮五角钱,问小明最后能剩多少钱?”这样一个例子将元角转换和小数的内容同时包括在内,并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许多学生都会到超市去自己买文具,但是现在许多学生都习惯使用移动支付,也忽视了元角转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借助这道例题,教师可以拉近课堂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生活经验,为学生的实际生活带来一定的便利。而且,如“1.5元”这种使用小数表示价格的方式在生活里随处可见,掌握了小数表示价格的理解方法以后,学生在生活中购物的时候就可以正确识别商品的价格,这对学生的实际生活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3)实现高效课堂互动,促进课堂参与 从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来看,许多教师都会选择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分组,同时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教师应该在构建参与式课堂的时候重视对小组合作和课堂提问等教学方式的运用,将传统的教学方式的优点积极融合到新的教学实践中,从而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显著提高。比如,教师在讲解“扇形统计图”的有关内容的时候,比较重要的教学内容是要让学生学会“看图”,即通过一幅扇形统计图要读出有用的资料。教师就可以在大屏幕上展示一张扇形统计图,然后给学生准备几道思考题,比如“通过这张统计图大家能读到什么信息?”“一张扇形统计图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扇形的大小能够代表什么内容呢?”这些问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扇形统计图各部分的内容。当然,如果仅凭学生一个人的力量解决这些问题可能比较耗时间,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开展合作探究,由一个小组中的学生分别解决一个问题,然后将每个人的答案集中到一起,提高学生的课堂思考的效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知识。 (4)运用生活化案例,促进主动探究 小学数学是为学生今后的数学知识学习打基础的,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有着非常关键的地位,这也就决定了小学数学知识并不是非常深奥晦涩的,而是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就在日常生活中,生活中方方面面都体现着数学的元素。而且小学生心智尚未发展成熟,小学生仍然充满着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基于此可以得出,在小学阶段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与生活关系的认知是有极大的帮助。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善于挖掘数学教材上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纽带,利用生活案例开展教学活动,进而促进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和参与欲望。如,以“多边形的面积”与“组合图形的面积”的教学活动为例,这两部分的教学任务都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计算各种图形的面积。生活中需要运用到面积计算方法的事例有许多,是数学实用性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教师可以将这些在生活中计算图形面积的事件作为课堂教学的案例,例如,教师可以举农民伯伯计算农田面积的例子:政府要占用农民伯伯的土地,为了让农民伯伯获得合适的补贴,就需要计算农田的面积,但是农民伯伯的农田有很多块,并且每一块都不是非常的规则,于是便开始为如何计算土地面积而发愁。教师通过套用这一生活化的案例,构建了一个生活化的情景,有益于引导学生融入数学知识的生活化运用中,进而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探究、学会运用,学生在课堂上所收获的也不再只是死板的数学公式和数学理论,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 4.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在构建参与式课堂的时候应该正确把握参与式课堂的特点,并且发挥参与式课堂对教学提高的优势,同时掌握合理的教学策略,真正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构建高效的参与式课堂。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应该利用游戏和生活情境构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同时与学生进行高效的课堂互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陈建忠 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墩北小学 小学数学课堂篇2 构建高效课堂的理念需要每位老师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不断地探索和磨合。数学教师一定要明确教师“教”的高效率+学生“学”的高效率的总和才是“高效”课堂的真实体现。因此,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掌握多元化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流程等各项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一、应用趣味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 趣味教学是提高小学生学习效率的不二法宝,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小学生因年龄的特点对于故事(动画)具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创建情境,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促使他们在舒适、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逐渐树立学习的兴趣和自信。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知》时,导入“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故事,慢羊羊村长做了一个非常大的香草蛋糕,喜羊羊和懒羊羊都想要吃,于是村长就分成了两份。但懒羊羊想吃得更多一些,村长不同意,懒羊羊着急得哭了出来,村长赶紧安慰,就这样分成了10份,懒羊羊得到了5份,开心地笑了出来。在讲述完这个故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这样分配之后懒羊羊就不再哭了?若是一分为二的话,懒羊羊可以得到多少?那分成10份的话,懒羊羊得到其中5份,那实际会分到多少?将故事和教学内容相结合,可极大地提高课堂趣味性,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小学生自律能力较差,上课时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而信息技术因自身优势可充分吸引每一位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在直观情境中完成学习,进而夯实其数学基础,为后续学习发展提供便利。例如,在学习《百分数》的时候,教师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商场购物的动画情境,通过动画中的“老师”告诉学生,现在每个人手中都有100元钱,商场今天打折促销,全场八折。商场中钢笔(12元/个)、教科书(15元/个),让学生通过计算,怎样才能够买到更多的物品。学生在计算时不仅要计算两个物品的不同数量,还需对总价打八折进行计算。这样,通过动态的画面充分引起每一位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在充满趣味和探究的氛围中主动学习。 二、探索教学新法,渗透数学思想 在小学文本中概念和推导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只有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本质,体验数模构建的过程,才能更加扎实地掌握到数理知识。例如,在教学《倍数》时,教师可提前准备好若干张规格标准相同的纸张,其中一张画上2苹果,两张上分别画上2个石榴共4个石榴。如果将画有2个苹果的纸张视为一份,则画有石榴的纸张可有两份,石榴个数4是苹果个数2的两倍。依次,一张纸片画3个苹果,两张纸片上分别画上3个石榴共6个石榴,如果将画有3个苹果的纸张视为一份,则画有石榴的纸张可有两份,石榴个数6是苹果个数3的两倍。同理,其中一张纸片画上2苹果,三张纸片上分别画上2个石榴共6个石榴,如果将画有2个苹果的纸张视为一份,则画有石榴的纸张可有三份,石榴个数6是苹果个数2的三倍。在反复尝试的过程中,指引学生体验形成识别寻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若干倍的理解,在自主探究中归纳倍数概念的含义。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还没有完全被打开,他们对于新内容的理解常常会滞留在已学知识中,在新知识的讲解中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维动态,明确指引探究活动的主要方向,真正把握数学思想的渗透契机。例如,在教授《梯形面积计算方法》时,学生之前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怎样将梯形变换已学的图形,或进一步点拨学生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联系,促使其意识到两个梯形可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自然就可以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体会这种转化思维形成的过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认知和应用的能力。 三、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探究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中常用的教学模式,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模式。该模式具有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强化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意识的作用。例如,在教授《长方形的面积》的时候,教师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由民选组长组织组员分析求长方形面积需要必备哪些要素?各个小组完成得出求长方形面积的公式后,由小组代表分别展示,最后教师加以整体或补充讲解。由于小组合作学习自身特征,必然导致各个小组形成竞争关系,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主动学习,深入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练习实践性题目,强化学生应用能力 数学学习的目的在于实际应用,强化学生应用能力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在讲解完数学概念和解题思路之后,可通过例题训练,进一步引导学生巩固、应用解题思路,查漏补缺。例如,在学习《圆环面积》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同心圆因半径不同产生差距的同时,还要组织其加以应用。如教师可这样设计:XX市新建立了一个运动场,400米跑道弯道为两个半圆形,内圈半径为36米,一共有4条跑道,每个跑道宽1米。那么这两个半圆形跑道的面积是多少?实际上,两个半圆形可组成一个圆形,计算面积即为计算内径36米,外径为40米的圆环面积。学生在进行计算的时候,既可以活跃自身思维,还能巩固训练圆环面积公式。 五、设置合理问题,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设置问题通常是指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引导性的提问,合理有效的提问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其有效掌握所学知识,还能进一步提升师生间的互动效果,强化学生探究意识。对此,教师还要综合考虑学生们的认知规律,打造出浓郁的探讨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制造能力。例如,在学习《人民币简单计算》的时候,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利用电子白板呈现出一些物品的价格,并提出:50元钱可以买到哪些商品?然后让学生在各自小组内交流,比一比谁的方法更多,如此设置问题,既尊重了他们的主体性,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还可以带动学习氛围,从而充分激发出自身的创新,创造能力。小学数学教师要始终秉承以生为本,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根据学生的成长需求及发展空间,为学生模拟出全新的教学氛围,为培养适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未来人才,打造良好的“教”与“学”双赢的高效数学课堂。 作者:雍唯贞 张富宏 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县第一小学 小学数学课堂篇3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小学数学教学对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影响,而高效的数学教学可以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正确使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战略,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而且关系到他们在小学教育中的发展。 (二)研究目的 本文从对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和讨论,并对其进行了优化,并在此基础上,对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的途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保证了教学的品质,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提升,使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得到了加强。 (三)研究意义 本文从小学数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入手,深入和推动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使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学品质,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用有关的理论来引导,并通过不断地优化教学策略和方法来促进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发生偏离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促使学生主动地认识数学概念,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从而巩固所学知识,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这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行为。但是,笔者通过一次班级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的学生都不清楚自己参与教育活动和教育工作的目的,也不知道通过教育的实践可以使他们更好地认识到自己对数学的认识。甚至存在部分学生在没有理解数学概念的情况下就开始动笔写作业,导致一边做题一边看书,效率大打折扣,而且学习的效果也不理想,这种学习方式是很难得到成效的。导致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教学目标发生偏离,学生没有明确学习目标。 (二)学科素养参差不齐 教师的职业能力和质量是决定教学活动效果的重要指标。在新一轮的新课改中,教师不仅要具有客观性,还要具有很强的适应教学实践的能力。而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以反省意识为导向,对日常的教育行为进行反省和反思,以求发展,从而为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就目前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状况来看,作为教育阵营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授课技术参差不齐,部分教师没有把学生当作课堂主体。同时,在课业繁忙、课余时间较短的情况下,教师在完成了课堂教学后没有时间进行反思和完善。 (三)课堂教学方式单一 以往的一些研究认为:在教学活动中,不同的教学方法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活动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教学环节的安排。 三、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对策 (一)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三维教育是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引入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实施立体的课程目标可以保证学生的学习取向,教师要深刻认识到立体目标的意义和核心,并把它贯彻到课堂的每一个方面,从而实现立体的教学目的。 (二)多样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教育的战略执行是实现教育活动向教育结果转化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战略不仅会对课堂的教学结果有重要影响,而且与教学目的的达成有着密切关系。针对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应从学生的特定年龄段认识发展的基本原则入手,根据其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保证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1.灵活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通过以往的教学实践,在教学中,教师选用的教学方法要尽可能的生动形象,把情绪因素结合到教学中,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新课程改革中,情感经验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目的,它能够体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经历。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直观和形象的特点和优点,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和手段,使抽象、僵化的数学理论在多媒体的帮助下便于学生理解,让课堂氛围变得生动活泼。 2.关注学生学习心理以培养良好氛围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一个好的学习气氛可以潜移默化地刺激学生的潜能和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得到安全感和自由,从而让他们对新的东西充满了好奇和探究。在参加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心态也会由抵触转化为积极。小学生的年龄特殊,其心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对其学习有一定的影响。这个阶段的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对新的东西总是很感兴趣。如果教师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那么学生的求知欲就会被激发出来,从而愿意主动地去探究新的东西。 四、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案例研究 (一)案例研究设计 研究对象:执教教师,枣庄市峄城区翰林小学两名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师(A教师与B教师);学生,枣庄市峄城区翰林小学三年级(一)班、(三)班;教学时间: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将两个三年级的数学教师分成两个部分,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概念来进行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执行,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将两个教师在课堂上的效率和表现进行比较,分析教师的有效教学方式对教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课堂案例分析 1.A教师的教学案例 教师问道:“12块钱1本书,如果要买24本书请问要花多少钱?这个问题的做题思路是怎样的呢?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学生很快回答出:“做题思路是12×24,二者相乘得出来的数就是要花的钱数。”教师接着提问:“那12×24的结果是什么呢?”学生都回答不上来,由于学生目前只掌握了一位数乘二位数的解法,还不会二位数乘二位数的算式,所以很难得到准确的解。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新知思路,教师问道:“我们总共200块钱,能不能把24册书都买下来?”教师的提问引发了学生们的讨论,为了方便学生的思考与探讨,教师把班级分成4个组,利用分、算、摆等方式,让学生在5分以内的时间进行分析和计算。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经常往返各个小组之前,注意观察学生间的谈话,并及时地提供建议。5分钟后,由各组的代表进行报告,大部分学生可以在以往的一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基础上,尝试去解决新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将两位数相乘的正确运算方法用板书的形式显示在黑板上,并在进行运算示范时,结合相关的知识要点和运算原理,用新的方法来展现新的知识。 2.B教师的教学案例 教师:“大家都清楚,在围棋中,有19条横线和19条竖线,那么这些线总共有几个相交的地方呢?你们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学生答:“可以将这些线画出来,然后数一数相交的位置数。”教师接着说:“这个方法确实可以知道答案,但是花费的时间太长了,如果在考试中遇到这种题还能这么做吗?还有别的方法吗?”另一个学生答道:“19×19的得数就是答案。”教师问道:“你可以告诉大家得数是什么吗?”学生摇摇头表示自己也不会求解,这时教师可以利用“19×19”的垂直运算程序,使运算的程序更为直观和清楚,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了解和把握。 (三)案例研究结果 1.导入行为对比 在A教师的课堂上,为了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课程和学习目的,该教师采用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一本书要12块,要买24本,总共要花多少钱?”为了让学生能够回想起自己的日常经历,教师从买书的角度出发设置问题,虽然表达方法很简单,但缺乏情境感,而且学生也没有参与的热情。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便引入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教师采用了问题扩展法。在B教师的课堂上,为了让学生知道他们的学习内容和目的,教师的做法是把两个数字的两个数字相结合,即“19×19”;为了让学生能够回想起自己的生活经历,展现出自己的真实生活场景,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一边欣赏视频,一边认真地倾听教师的解释;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引入了深度的探索性教学法。从有效性的观点看,高效的课堂导入既要使学生对教学的目的和内容有所了解,又要尽量选用符合学习目的和环境因素的导引素材。按照这个需求,教师A所选用的个案教学方法更加高效;但是在场景方面,B的表现得更加有效果,那就是用生动的“下围棋”场景,来唤起学生的兴趣,用图画材料来唤起他们的日常生活经历。 2.讲解行为对比 在A教师的课堂上,通过“12×24”的纵形表示两个数字,通过4×12得到48和1×24得到24个数字,最后得到288这个数字。在这个阶段,教师采用了一种由新到老的思路,整个学习时间为9分钟,教师用黑板来展示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这个问题。在B教师的课堂上,通过“19×19”行的垂直排列,通过9×19得到171和1×19得到19个数字,再加上相应的数字,最后得到361这个数字。本课程共26分钟,以多媒体形式呈现解题的全流程,在“9×19”的运算中,将第一个数字隐去,使学生能更容易地理解渐进的运算,使其对此有较强的理解能力。从效率方面看,两位教师都是采用垂直式的方法进行授课,其结果是比较理想的,但是在时间上,A教师的授课时间要比B教师的时间更少;而将知识解释与数理转换的思想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则是一种由新到老的思考方式。不过,从直观上来说,在解释垂直公式的过程中,没有正确地计算出数据,当二次因子与十位数相乘时,很可能会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影响。但B类教师因为讲授的内容太多,使一些学生无法集中精力,从而在某种意义上影响了课堂的教学。但是,教师做得很好,在用二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相乘时,隐藏了二位数的个数字,这样可以减少对二位数的影响。 五、结语 关于有效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学界已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但是关于小学教学与初等教育的结合却很少见,因此,笔者试图以有效教育模式的运用为起点,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基于高效教育的小学数学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建议。为了更好地理解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本论文采取问卷法进行分析。为了解决课堂上的教学模式过于单调,教学评估的手段也不明确的问题,笔者提出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采取一套具体的教学方法,即在实现立体教学的前提下,实行多元化的教学实施战略;加强教师的多元教育评估。最后,为了检验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运用高效的教学方法,运用实例进行了比较和研究。从而证明了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实行高效的教育策略,对于改善小学数学的教学品质具有重大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春花.深度教学视域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1. [2]伍曲云.小学数学课堂中建模思想的设计与实施[J].试题与研究,2020(34):191—192. [3]叶小玉.课堂变式练习的设计与实施——基于小学数学“当堂练习”的教学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21):66—67. [4]尧黛.小学数学课堂游戏的设计与实施[J].科幻画报,2020(6):217. [5]王春,袁蕴闻.关于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与实施的探讨[J].新课程导学,2019(26):89. [6]柴敦涛.“互联网+”背景下中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大众科技,2021(1):121—122. [7]牛飞,姚雪琴.浅谈互联网+环境当中中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提升的方法[J].学苑教育,2020(13):49. [8]张进.浅谈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五求”[J].西部素质教育,2017(12):34. 作者:张娇阳 单位:峄城区翰林小学
教育史论文:美术教育史教学与研究体会 我国源远流长的美术教育发展史在我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近些年来,美术教育史的研究日益为美术教育界重视。不言而喻,研究美术教育史的意义是重大的,尤其对于师范美术教师教育来说更是如此。但我国美术教育史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以往学术界对此领域虽也有过一些涉足,但缺乏系统的整理与研究。时至今日,没有一部较系统的“中国美术教育史”专门著作出现。其实,我国美术教育史的研究与我国美术教育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不相称的。 面对中国伟大的美术文明与现代阵容庞大、发展迅速的中国美术教育现状,对我国美术教育史进行研究是一项非常必要、非常紧迫的任务。从我国师范美术教育来说,按照2005年“教育部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的通知”,美术教育史作为必要的基础理论课程进行开设,但目前最缺的是教材和相应的研究资料。另外从阵容庞大的中小学美术教师来看,他们职前教育就缺乏这门必要的知识。教师工作中要进行教学研究,参与教学改革,研究、思考问题是不能缺乏教育史知识平台的。古今中外教育史中蕴含着先贤宝贵的经验,有着深厚精辟的理论,体现着美术教育与社会关系的规律,是他们思考发展和改革我国美术教育不可缺少的知识资源。 我国美术教育史涉及美术教育观念、教育理论、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各个层面,我国美术教育发展史蕴含着美术兴邦的历史经验。通过展现美术教育的历史,有助于深化人们对中华美术多方位的总体认识,对美术教育事业发展与社会进步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为:第一,能为正确认识美术教育的性质、特点和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思考依据。第二,是改革我国美术教育与我国美术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建设的必要因素。 研究我国美术教育史要在深入挖掘和大量占有历史资料的基础上,深入探讨美术教育从传统走向近代的各个层面的深刻变革过程,探讨美术教育的产生、发展与社会转型的内在联系,展现我国美术教育走过的辉煌历程。我国美术教育史不仅要勾勒出我国美术教育的总体发展面貌,并要史论结合,概括出各个时代的特点,找出规律性和特殊性。美术教育史研究必须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与方法论为指导思想,研究各时期的美术教育现象、教育形式与教育思想的社会政治文化历史关系。紧密联系社会背景进行分析,并广泛吸收学术界科学研究的成果,对我国美术教育发展的历史作出在宏观上把握教育思潮流向的前提下,对具体的教育制度、教育经验进行剖析和梳理。美术教育史研究紧密联系着历史学、社会学、美术史、美术学等,美术教育史研究要思路开阔,在综合其他学科史学研究的成果上建立新的美术教育考证方法,借鉴教育史研究的一切具有科学意义的成果和方法,博采众长,努力以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在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中研究美术教育发展的历史。 美术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它继承和发展着人类的文明成果,传播、保存、融合、发展着民族的文化,是民族形成、生存及发展的生命机制。美术教育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对人们的社会心理、风俗习惯、道德规范、文化传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成为整个文化建设的基础。 谈到美术,我们可能会想到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或者现代人说的艺术设计)。谈到美术教育,我们可能会想到美术本体的传承教育,这显然是不全面的。那些流传在民间的属于造型艺术的现象,其实也都属于美术现象。这些美术现象是劳动者的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体现着他们的情感、理想、审美和造型观念,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典型的美术文化特征。那些被称作“美术”的作品,发展中既有明显的承传性,又在不断地翻新。这些美术在民间传承与发展的过程,属于美术教育的范畴,美术教育在其中的作用是特殊而意义重大的。 不同的美术教育形式对应不同的社会阶层,一般来说美术教育史研究包括三大类:一是专业美术教育。“专业美术教育”在传统中的主要教育方式是:父子相传、师徒相授、图样临习等。在现代社会“专业美术教育”一般在学校实施,如美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和其他各类学校的美术专业学科。这种教育以培养专业美术人才为主要目标,教育目的是美术文化本体的传承与发展,最终指向是以创造的产品为社会提供精神的与物态的艺术,促进社会发展。二是人文素质美术教育。“人文美术教育”的主要教育方式是:作品认知、社会活动与信息接受等方面中的教育,主要指为教化国民素质而言。在现代社会的“人文素质美术教育”一般指幼儿园、中小学和大学中的通识教育,教育目的是公民素质教育。三是社会美术教育。“社会美术教育”包括家庭与社会生活、活动等方面的美术现象对人的影响与教育,内容丰富多样,主要有家庭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建筑、影视、网络、工业产品、宗教美术、政治美术、商业美术;生活活动的器具、婚丧嫁娶与礼仪活动中美术参与的运用等。这些美术文化随时随地对公民起着教育的重要作用。 美术教育作为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其本质是对应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它贯穿于人类历史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促使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美术教育将人类积累的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加以整理、保存、传递和发展,它与人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有着广泛、普遍的联系。从原始社会到今天,美术不仅是广大民众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仔细研究美术教育史我们会清楚地看到,美术文化以及其传承发展对于社会意识与社会文明进步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美术文化是人类社会生产与生活的产物,但同时又是人类生产和社会生活得以继续进行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对我国美术教育历史现象进行梳理,立足现展角度进行研究,是学术研究的必要,是美术教育实践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美术教育和其他各行业一样迅速进入一个繁荣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美术教育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及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标准都需要新的创立。美术教育工作者有必要了解美术教育的历史,研究美术教育规律,思考美术教育的发展。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加强美术教育学科的教育理论研究,推进美术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美术教育史的研究成为摆在美术教育界紧迫而重要的一项任务。 教育史论文:口述史在农村教育史研讨中的运用 一、口述史的特点 口述史作为历史学独特的研究方法,笔者认为将它引进到农村教育的研究领域中,这与它所具有的独有特点是分不开的。 第一,研究内容的客观真实性。一方面,口述史研究采访的对象都是某一事件的亲历者,他们把自己对该事件的所见、所闻、所感用通俗的语言或者方言叙述出来,这样的描述最接近历史事实的本来面貌,具有较强的真实性。另一方面,研究者毫不保留地将受访者录音转换成文字稿,甚至连体现受访者心情的语气词都会记录下来,这样得来的口述史料不会掺有研究者本身的主观感受,具有一定的客观性。正如英国口述史学家塞缪尔所言:“口述证据是接近最可靠、最自然的历史事实的最佳途径,因为日常经历在某种意义上说不受思想回顾的影响……而历史实际上就是从最初的直接经历中建立起来的。” 第二,研究视角平民化。法兰西学院思想史教授米歇尔•福柯认为,所有的知识、思想及信仰,实际上都是和权力有关系,话语如果没有权力,话语就不能构造事实,只是耳旁风。在中国亦如此,知识代表统治阶层的利益,发言权只掌握在权力精英手中,只有他们才会发出“有价值”“有力量”的言论,而且经过历史的记载,我们所能看到的是王侯将相、豪门权贵等特权阶层的历史。而对广大平民百姓来说,因为他们没有“话语权”也就无法给历史留下任何记录,成为沉默的大多数。口述史研究方法的使用可以让普通百姓发出自己的声音,将历史恢复成普通人的历史,并与现实密切联系,由此获得的口述资料便多了几分平民色彩。 第三,研究范围的广泛性。口述史采访的对象是各种历史事件的各类亲历者,因此,它所涉及的研究范围相当广泛。从纵向研究来说,口述史可以涉及明末清初、民国时期、建国时期、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时期等长达400多年的不同时期不同专题的研究。从横向研究来说,口述史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社会上层、精英人物,也逐渐开始向社会下层、普通百姓拓展,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范围。 二、用口述史来研究农村教育成为必然趋势 为什么要用口述史的方法来研究农村教育呢?这与农村教育的研究现状以及口述史研究方法的微观视角是分不开的。从研究成果来看,目前教育界在宏观层面上对农村教育的研究成果颇丰,这些研究更多的是在上层社会或者精英文化的层面上进行叙述和分析,而对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乡村民众是怎样看待农村教育的,他们的生活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农村教育的影响,这些社会微观的问题却很少有人涉足,从而造成对中国农村教育实态研究的缺失。将口述史研究方法引入教育史研究领域中,为我们拓展教育史研究的微观视野,构建出更具“现场感”的农村教育图景,探寻农村教育对于广大民众的真实意义提供了可能性。从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来看,教育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和人口等社会因素的制约,又对这些因素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但这种关系是通过民众生活这一中介间接实现的。一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政治经济制度、风俗习惯等因素首先体现和落实在民众生活中,并通过民众的观念和行动来影响农村教育的实施。 另一方面,教育是通过塑造民众的综合素质,并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他们原有的生活状态来实现对社会的反作用。所以,在教育和社会之间,民众生活是一个“中间环节”。我们要了解近代中国农村教育的实际状况,就必须将研究视角下移,让民众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从乡村民众的真实生活中去考察。因此,通过把握民众生活来理解近现代农村教育,是教育史研究的基本路径。从乡土的视野来看,近代学校教育到底给民众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是讨论教育如何在适应民众生活的基础上改造民众生活的前提条件,这也应该是教育史研究的一个重大任务。教育史学科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已经构建出了一个由各种通史、专题史和地方史构成的宏观图景,但是欠缺基于微观实证研究所提供的图景。正是微观视角的欠缺才导致国家对农村教育始终难以准确把握,使得近代以来历次教育改革的设想与实际的执行之间相距甚远。口述史研究方法就是提倡从民众底层视角出发来研究农村教育,给中国“沉默的大多数”一个发出自己声音的机会,讲述属于他们自己的受教育经历,以及因接受学校教育而获得的生活变化情况,正是他们丰富多彩的教育故事和教育生活,才能让我们清楚认识到农村教育历史的真实面貌,同时,可以使国家教育政策和制度的制定与落实密切联系现实,更符合百姓的心声。 三、用口述史研究农村教育的注意问题 口述史研究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通过访谈来搜集声音资料。做访谈就要提出问题,提问问题的方式多种多样,既有正式的、严谨的提问方式,也有非正式的、聊天式的提问方式。优秀访谈员可以灵活运用各种提问方式,取得更多更好的访谈效果,同时也要关心、尊重受访者,理解受访者的观点,静心聆听受访者的表述。第一,访谈之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1.收集背景信息,仔细准备提问方式,既要防止死气沉沉的高度结构化的访谈,又要防止变成琐碎闲聊的无拘无束的对话两种极端。对于健谈的受访者,只需要掌掌舵、特别提示一下表述不清楚的地方;对于说话简练的受访者,要提出范围广、没有限制的问题,并及时补充、提示。访谈提纲中的问题要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直截了当,避免使用引导性的问题。 2.访谈前认真检查录音设备,麦克风应该离谈话者嘴边一英尺左右的距离,保证录音的音调正合适,提高录音质量。同时,也可以准备各种辅助记忆的物件。比如你要了解老年人的私塾经历,可以随身携带一本旧《三字经》,受访者看到它就可能不自觉地讲述自己当年读私塾的经历。类似这样的东西也有可能促使受访者拿出旧信件、日记、简报、照片等,成为访谈中最有价值的副产品。 3.访谈地点最好设在受访者自己家里,这样受访者感到自在便会畅所欲言。如果访谈是私下进行,会营造彼此充分信任的氛围,双方可以更坦率。 4.制定切实可行的访谈计划,在使用过程中要有灵活性和想象力。同时,要在访谈开始前简练地解释一下研究的目的和访谈的用处。第二,访谈过程中要保证受访者不被打扰可以完全自由的讲话,访谈员尽可能地不要插入自己的评论和经历,要给予受访者充足的思考时间,当然,聆听对方讲话时也要给予适当的回应,保证访谈是在相互合作、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进行。访谈员需要保持敏捷的记忆力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避免提出已经得到的信息。同时,将那些可能唤起受访者痛苦回忆的问题放在访谈的最后,当受访者有所芥蒂时,千万不能对他施加压力,要尊重受访者的主观意愿。最后,用轻松的口气结束访谈,针对所获得的信息,向他们表示热忱的谢意。 作者:沙莉莉 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教育史论文:高等教育史与高等教育的行政化 一、从古至今我国高等教育行政化的表现 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外部管理行政化。清末时期,全国当时还没有管理新学堂的专门机构,各省学堂事务就由京师大学堂管理,为了保证高等教育走在符合封建统治需要的方向上,当时京师大学堂最高领导管学大臣下设教学和行政两套班子。国民党时期,以为代表的大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后,教育更是成为高度重视、严密监控的领域。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国家对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也是几经调整,大致经历了建国初期的校长负责制,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20世纪70年代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20世纪80年代的校长负责制,直至1998年颁布《高等教育法》才明确规定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从而逐步稳定下来。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充分表明,行政化因素在我国高等教育历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二、高等教育行政化的不良后果 1.不利于调动教育主体的积极性 高校的主体本来应该是教学、科研人员,行政人员,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也需要通过发挥教师的教学和管理的积极性来实现。但是高等教育的行政化使得行政人员成为支配学校的核心,教学科研人员成为行政系统中的“被管理者”,在行政系统运作中缺乏主动性,没有独立自主发展的可能和起码的主人翁感,结果,教学科研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受挫伤,行政系统制定的规章也不易得到教师和研究人员的积极配合。没有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的管理必定是舍本逐末,可能在短时间内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不利于高等教育自身的长期发展。 2.导致机构膨胀 由于教育资源按行政权力的大小和权力涉猎领域来分配,于是人们的精力投向千方百计地机构升级上。收到利益的驱使,大量人员跻身于行政和后勤系统中,机构庞大,系统人满为患,从而导致效率低下,人浮于事。 3.不利于科学研究的发展 高等教育的行政化容易导致学术与权力的界限模糊,很多高等教育机构中颇有成就得研究者和学者都是高等教育系统中的领导者,权力的拥有和行政职责会分散学者的精力,从而导致其在学术上的研究能力下降,故不利于科学研究的发展。 三、我国高校行政化的历史原因 对于高校形成行政化现象的历史原因,下文将从我国传统教育管理体制、国家体制传统和文化心理意识三个方面来分析。 1.我国传统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 中国古代教育体系尤其是高等教育中的官学具有明显的“学在官府”、“政教合一”的特点。秦统一中国后,“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设置有“吏师”制度和博士官制度,从而形成了以国家法统宣教天下的局面。汉代统治者继承西周以来“天子视学”的传统,皇帝经常亲临太学视察,至东汉光武帝时期,乃成定制。隋唐时期,设立了专门管理学校的机构“国子监”,设祭酒专管教学事务。清朝时期,设国子监管理太学,祭酒、司业为国子监正副首长,另有监丞、博士、学录、典籍等各司其职,地方官学则有府、州、县学,与中央官学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官学体系。及至近代,国家为救亡图存而创设了高等教育,从外部宏观管理体制到内部微观事务,都可见国家政府干预的踪迹。时至今日,中国可以说仍然是一个行政权占主导的“人治”(实为“官治”)型的国家,“官师治教”传统根深蒂固,这就使得各级官员尤其是地方官员在潜意识中有了治理一切事务的观念;而在现实中我国政府管理的制度设计又为此提供机会,因此,各级官员也会不自觉地插手教育事业。 2.国家行政权力相对集中的政治体制 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对中国的文化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秦汉以来,历朝历代无不在强化中央集权,国家权力的触角无处不在。新中国成立后,“苏联模式”计划经济体制对我国的深刻影响也使的我国逐渐形成了高强度的中央集聚资源和分配资源的“集权型”体制,教育体制也以计划的形态运行。尽管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使得中央对高等教育的管制有所放松,但政府仍然在高等教育的人事、财政、招生、教学和科研等各个环节中有所涉及。 3.传统文化意识是高等教育行政化的摇篮 不可否认从文化意识的角度来讲,中国仍然是一个“传统型社会”的国家。从中国传统制度与社会环境两个角度上来说,几千年来,中国就是一个官治主导、伦理至上的国家,在传统文化意识里,民众早已习惯于个人服从国家、政治权力一元,所以高等教育管理权的高等集中于中央能够存在。传统文化意识里不乏有“中庸”等这样的意识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他们认为一国如同一家,以安定为上。因而人民的权利意识极其淡薄,在心理上也习惯于服从,这为行政行为的高效运转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四、结语 通过回顾我国高等教育在各个不同时期的表现,本文论述了高等教育的行政化与我国传统教育管理体制、国家体制传统和文化心理意识不无关系。就像是一个人个性的形成脱离不了成长环境的影响一样,我国的政治体制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就决定了我国的高等教育会与行政权力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这些因素也只是一个从高等教育史的角度分析的,因此,对于我国高等教育行政化的原因的分析还有很大的空间,只有充分分析了高等教育行政化的原因才能够在肯定高等教育行政化所起到的历史作用的同时,进一步反思这种高等教育模式的缺陷和不足,从而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寻求更合理的发展道路和方式。 作者:李妍单位:四川大学中美大学战略规划研究所 教育史论文:中外教育史对比分析 一、设置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方向的初衷 当我们研究教育问题时,我们无法将一个个教育问题封闭起来,孤立地就事论事,我们不得不把目光投向历史的深处,追根溯源,去探寻那些导致今天教育现状的种种因素;我们也无法将我们的教育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教育割裂开来,闭门造车。因为历史的、别国的教育都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不容忽视的作用。“任何出色的真实有效的教育都是民族生活与特点的写照。它根植于民族的历史中,适应于它的需要”[1](P65)。忽视我们自身的历史传统,我们的教育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丧失生存的土壤。同时,“以正确的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研究国外教育制度的作用”,以便“促使我们更好地研究和理解我们自己的教育制度”[2],使本国人民意识到自己教育制度中的优势、缺陷,尤其是“对照别国,发现本国的弱点,并予以改进”[1](P63),这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工作。所以,当我们研究今天的教育时,不可能回避历史的和别国的经验。“古今贯通,中西融汇”,将古今中外的教育历史融于一炉,对其进行比较鉴别,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既吸取我国教育历史中的精华,又借鉴国外教育历史中的优秀成果,并结合当前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建立起一个既具有中国特色又有现代教育意识的教育史研究新体系,这是我们在硕士生阶段教育史专业设置中外教育史比较方向的初衷。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一)再发现———促使学生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路径 从事高等教育的人都清楚一个事实:硕士阶段的教育不同于本科阶段的教育。相对而言,硕士教育阶段更侧重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和科研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呢?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纳关于引导学生发现和再发现的主张给予我们很大的启发。布鲁纳认为,人类的全部活动中的最独特之点,在于人类能够亲自发现,人不是一个被动的有机体,人掌握概念、解决问题都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发现是教育学生的主要手段,教师向学生提出有关问题,引导学生搜集、钻研有关资料,通过积极思考,自己体会,从而“发现”概念和原理。按布鲁纳的话来说,发现学习就是以培养探究性思维的能力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发现”与“再发现”的步骤来进行的学习。这里特别引起我们重视的是,布鲁纳指出学校中的发现学习不局限于对未知世界的发现,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力量对人类文化知识的“再发现”,其实质就是把“现象重新组织或转换,使人能超越现象进行再组合,从而获得新的领悟,包括寻找正确结构和意义”[3](P465-470)。具体在教育史研究领域,设置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方向的目的首先就在于使学生从历史上已有的教育现象出发,通过自己的探究性学习,深入体会造成此种教育现象的社会历史原因,并通过对中外教育史的比较研究,发现中外教育历史中被遗忘的或尚未发现的新的研究领域。但更为重要的是,设置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方向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对已有的史料、史实、知识结构和教育问题进行再发现,使这些教育现象在学生的头脑中重新组合,从而获得新的体悟,寻找出教育的真谛。这种发现和再发现的过程是一个相当艰辛的过程,甚至是一种痛苦的、需要付出巨大精力的劳动过程,但也确实是使人意志受到磨练、思维得到升华的过程。因此,通过中外教育史的碰撞与比较,着实可以使学生走出仅从中国教育史着眼或仅从外国教育史入手研究教育问题的局限,促使学生从比较的视野重新审视以往对教育问题的看法,积极思考中外教育的异同,“发现教育问题,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在特定背景中的解决办法,以及发展教育的原理或原则”[4](P436)。 (二)宽视野———拓展学生知识面的有效手段 在教育史领域,以往学生看问题,仅仅从自身所主攻的研究方向的角度出发。研究中国教育史的学生,埋头于钻研中国教育史方面的知识和史料,虽能达到一定深度,但对外国的教育历史知之甚少,思路难以拓宽;而研究外国教育史的学生,虽然对外国的教育研究得比较到位,但却缺少对中国教育历史和现状的应有了解,因而难以很好地对外来教育制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而事实上,中外教育在历史上是互相借鉴、互相融合的。“我们的祖先不仅曾以印刷术和指南针推动世界文化的历史车轮前进,更曾以儒家思想和考选制度有功于各国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的建树”[5](P4)。而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化,西方的近代学制直接影响了中国现代型学校诞生的进程,为中国近代学制的完善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借鉴。可以说,“我国既是文化教育的输出国,又是文化教育的输入国”。“妥善地把东西方教育史沟通起来和妥善地把中外教育史挂起钩来”[5](P4),有利于拓展我们的视野,使我们认识到人类教育历史的整体性。因此,设置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方向,意在弥补硕士研究生培养中以上两种偏向的不足,拓宽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面,教会他们以比较的眼光和辩证的思维来看待中外教育发展中的史实,使其知识体系既植根于中国教育的肥沃土壤中,又能充分吸收外来教育中有益的成分为我所用。 (三)相碰撞———为教育改革寻找切实的借鉴 历史的事实告诉我们,“世界的文化教育都不是绝缘体”,“世界文化总是通过彼此接触而向前发展的”,“当各国在战火纷飞的时刻,他们的教育文化常常是和平相处或互相取长补短的”,“当今各国的学校都是混血儿”[5](P3)。随着亚历山大的东征,客观上使得东西方文化教育第一次发生了大规模的碰撞,产生了闻名遐迩的文化教育之城———亚历山大利亚城,将当时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教育集于一堂,哺育了欧洲文化教育几千年,成为“人类文化教育前进的渊源”[5](P4);在我国宋代,富有历史使命感的理学大师们将外来的佛教、本土的道教引入到儒学中来,使它们发生碰撞,最终形成了以儒家为主体,融合佛、道的新儒学———理学思想体系,并成为封建社会后期统治思想的主干,影响中国文化教育事业达千年之久。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文教事业的进步,世界各国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到一起,任何国家的教育事业都无法脱离其他国家而单独存在,也不能脱离历史传统来研究教育问题,而应从各国历史的经验教训出发,使它们与当前的教育改革发生激烈的碰撞,在碰撞中发现真理的光芒,使其成为我们切实有力的借鉴。如:我们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就在相当程度上借鉴了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思想,意在充分发挥儿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参考了新传统教育派的主张,以便通过教师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学会“人类积累的知识”,掌握某些人类历史上“永恒不变的要素”[6](P236);而且,还主张发挥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对学生“言传身教”、“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建构以“情”为根基的主体发展观[7]。实践证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确实可以促使中外教育在现实的基础上发生碰撞,为我们的教育改革提供切实的借鉴。 (四)融多元———当代教育发展的呼唤 当谈及世界教育史时,人们关注更多的是以欧美为中心的强势国家的教育,似乎世界教育的历史只有西方的历史,或仅仅是欧美几个强势国家的历史。而事实上,“历史从东方开始”[8](P160),人类教育的发达以东方为先。亚述、巴比伦、埃及、印度、中国等东方国家的教育是早于欧洲的希腊、罗马而兴起的,其在教育内容、方法以及管理上,在当时堪称是相当完善的。各个国家和地区及其不同时期的教育各有其特征,人类文化是多元的而非一元的。就世界教育的肇端和进步来看,多元论恰是正确的。很多现在看似弱势的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教育,都在历史上作出过贡献。如,古代阿拉伯的教育曾经为人类文化教育,特别是西欧文化教育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阿拉伯人在公元7世纪兴起之初,其文化教育是相当落后的,但是由于推行开明的文教政策和尊师重教、鼓励学术研究的有力措施,在继承东、西方文化成果的基础上迅速发展了自己的文化与教育,从而建立了“一种融合了犹太文化、希腊———罗马文化和波斯———美索不达米亚文化传统的混合文明”[9](P360)。阿拉伯伟大的数学家花剌子模创立了代数学,他编写的《积分和方程计算法》于12世纪传到西欧,一直到16世纪还是大学使用的教材。通过学习他的著作,西方懂得了使用阿拉伯数字。阿拉伯的医学家伊本•西那被誉为“医中之王”。他的《医学原理》一书讨论了传染病、寄生虫病、皮肤病、精神病等广泛的医学问题,记载了七百六十多种药物,因而有“医中圣经”之称,该书在12世纪至17世纪一直是西欧大学医学科教育的主要教材。阿拉伯哲学家伊本•路西德对亚里士多德著作所作的注解、提示和摘要在西方流传了几个世纪,对西欧重新认识古希腊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3](P153)。阿拉伯的赫克迈大学是中古和近代的第一所大学,当波伦亚、巴黎、萨勒诺、牛津、剑桥还没有出现大学的时候,赫克迈大学已经将学术上的火炬高高地举起了。阿拉伯的文化教育成果,传入处于基督教统治之下几近陷于愚昧的欧洲,使那些久已忘记希腊学术的士子耳目一新,从阿拉伯的译著中重新发现古希腊文化教育的辉煌;使那些长期以来被基督教控制的学校从繁琐的宗教论证和枯燥的教条记诵中解放出来,获得新的学科内容和方法,这不仅给予欧洲学术文化以生机,更为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准备了条件,为文艺复兴作了先导[5](P53)。可以说,“欧洲的文艺复兴是在底格里斯河一带预备的,不是在顿河、泰晤士河、莱茵河、第聂伯河一带预备的。迈蒙、易斯哈格、萨顿姆、花剌子模和其他阿拉伯学者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而佩特拉克、但丁、伊拉斯谟等,便是沿着这条路径走去的。文艺复兴既蒙阿拉伯人的引导,则人类文化应当感谢阿拉伯人的盛意”[5](P81)。因此,应该将东方古国教育史放在和西方古国教育史同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们共同构成了多元化的世界教育,组成了世界教育史的框架。到了当代,世界的文明范围进一步扩大,各个国家之间的交往和联系更加紧密,各国都必须不同程度地面对多元化的世界。如何正确地认识处在多元化中的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及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消除彼此之间的文化偏见,增进对自己文化的自尊和对他国文化的尊重与理解,是摆在当今世界各国面前的一个共同的议题。以历史的眼光、比较的视野积极思考每个国家的文化教育存在的原因和价值,以及各种文化在一起互惠的益处,从而在世界各国不同文化教育之间进行积极的交流,使它们互相融合、吸收,取长补短,这是教育的使命,也是当代世界教育的呼唤。 (五)新领域———教育史研究的探新与拓展 用比较的方法研究中外教育史,近些年来,在国内除了少数几所学校为硕士研究生开设此研究方向外,其他学校少有涉及。从目前的研究成果上看,虽然也有不少学者在研究中自觉不自觉地采用过这种方法,发表了一定数量的论著,但较有影响的还是张瑞幡、王承绪二先生主编的《中外教育比较史纲》,其中对中外教育历史的发展与演变有较为系统的论述和比较,对后人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启发性。但可能由于篇幅所限,该书对很多教育问题仅作了一般性的论述和比较,尚缺乏更细微的、全方位的探讨和更深入的学理性分析。除此之外,在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方面,很难找到更为系统、全面的论著。可以说,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一项具有开拓性的工作,既是对中国教育史研究的拓展,也是对外国教育史研究的拓展。我们从2002年开始招收第一届该领域的研究生,至今已招收六届,其中已毕业三届,在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方面进行了艰辛但卓有成效的探索。 二、近年来的探索实践 (一)筚路蓝缕———师生同下真功夫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这正是我们在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这条崎岖的山路上艰辛探索的真实写照。我们企盼摸索出一条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能提供有效借鉴的路径。为此,我们刻苦钻研、身体力行,师生同下真功夫。首先,导师以身作则,在招收第一届研究生前已经在该领域探索了多年,数年如一日地埋头于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并与本校和兄弟院校的同行积极探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力求做到“经师”与“人师”的结合。与此同时,历届学生也以导师为榜样,刻苦钻研学问,广泛涉猎书籍,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的专业积淀和兴趣爱好,初步确定自己的主攻课题,并细心钻研有关资料,其中既包括古文献资料,也包括外文资料,为自己的进一步深入研究积累有益的素材。如:对教育家的思想感兴趣的学生,平时就注意搜集并钻研有关资料,不仅仅只是教育方面的史料,而且包括与之相关的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科技等各方面的资料;对宗教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感兴趣的学生,平时就注意钻研宗教和教育方面的书籍和史料,包括宗教的产生、传播以及对教育的影响和教育对宗教信仰的反作用等。在广泛积累的基础上,殚精竭虑,深入进行比较思考。此外,学生们还注重自发组织读书报告会和举办专业范围内的学术讨论会,交流思想,提高思维,互相取长补短。与此同时,在导师的鼓励下,积极地参加专业领域内的各种学术会议以吸取学术营养;踊跃向专业学术期刊投稿,,将自己零星的想法通过这些学术交流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内化为自身的独特体悟。就这样,师生一心,伏下身去,埋头于中外教育史的浩瀚海洋中,下真功夫开创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的新局面。 (二)深思熟虑———把握选题,剖析研究的可行性、创新性与价值 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写作与答辩可以说是硕士生阶段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它直接反映着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成果。而把握选题,又是整个毕业论文写作过程的重中之重。为此,在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选题上,我们紧紧围绕中外教育史比较的有关问题,从严要求,认真剖析研究的可行性、创新性与研究的价值,务使每位学生的毕业论文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水平。下面仅以2004级(即2007届)硕士研究生王亚辉同学的选题为例来说明我们是如何把握选题的。王亚辉同学的选题为《“信仰”与“理性”的交织和互动———宗教视域下的宋代书院与中世纪大学之比较》,它的可行性在于宋代书院和中世纪大学是中西方高等教育史上两颗璀璨的明珠,而且在办学时间上也大致相近,具有可比性;前人又曾从两者的形成机制、办学精神、教学管理、藏书功能等方面进行过比较,这可以为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但是,从宗教的视域对两者进行比较,国外还没有此方面的论著;国内只有彭岚同志2000年在《北京科技大学学报》上发表的《宗教对中国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影响之比较》的一篇文章。文中阐述了宗教对两者的影响关系,但该论文是把儒学当作宗教———儒教来与基督教进行比较的,而把儒学作为宗教,在目前仍很有争议。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没有真正从宗教的角度去研究宋代书院和中世纪大学之间关系的论著。而佛教、道教对宋代书院的影响和基督教对中世纪大学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历史事实,对二者的比较研究既有现实意义,又有一定的深度。王亚辉同学利用自己几年来对宗教和教育的研究积累,较深刻地探讨了佛、道对宋代书院影响与基督教对中世纪大学影响之异同,这成为他的这个选题的创新之处。至于这一选题的价值,则在于它从客观历史的角度去进行宗教对两者产生影响的共性及差异性的比较,透视中西方文化和教育,反思信仰和理性的关系,文章有个性、有深度,从而有助于加深思考,并有助于解决当前教育中出现的一些现实问题。 (三)初显成效———探索取得了理论与实践成果 数年来的探索使我们积淀了较为丰厚的研究基础,在中外教育史比较方面产生了一批有分量的学术成果。如:导师先后承担并高质量完成了国家教育部《中西方道德教育思想与实践比较研究》、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中外德育比较研究》、国家留学基金资助《中俄教育比较研究》等课题;出版了《人性:存在与超越的省视———中西方道德教育思想与实践比较研究》、《大起大落的命运———杜威在俄罗斯》等著作;在专业杂志上发表了《文理学科的相互渗透与结合———当代中外高教改革面临的共同问题》(《高等师范教育研究》)、《中西方道德教育思想与实践之差异及其成因》(《教育理论与实践》)、《中西方德育比较概论》(《河南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的中国特色:建构以“情”为根基的主体发展观》(《河南大学学报》)等比较方面的论文,并在社会上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研究生们经过学术上的磨练,也在中外教育史比较的体悟方面上升到了新的高度,一篇篇研究成果脱颖而出,如:《伦理的政治化与伦理的哲学化———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及其践行过程之比较》(王娟华)、《传统的反叛:中西方现代教育的思与行———欧美现代教育运动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教育革新之比较研究》(于书娟)、《“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教育视野下张之洞与福泽谕吉西学思想之比较》(周娜)、《洪堡德与蔡元培大学改革思想与实践之比较》(徐晓飒)、《“道法自然”与“以天性为师”———中西方自然教育观之比较》(王文礼)、《返于自然与超越历史———卢梭与梁启超“贤妻良母”女子教育目的观之比较》(李琳琳)、《“信仰”与“理性”的交织和互动———宗教视域下的宋代书院与中世纪大学之比较》(王亚辉)、《裴斯泰洛齐和晏阳初乡村教育理论与实践之比较》(张爱梅)、《中美高师生教育实习发展之比较》(常艳丽)、《中英教育督导制度发展之比较》(王为民)、《中美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发展之比较》(杨婧)、《余家菊和森有礼国家主义教育思想之比较》(王雅芳)等,这些论文从不同视角、不同历史时期进行比较研究,虽在某些方面尚显得有些稚嫩,但毕竟对教育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在此过程中学生也感到收获颇多。 三、探索中的体认与感悟 (一)难度之大,不容否认 如前所述,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只能在借鉴有限资料的基础上“摸着石头过河”。而且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两者任通一史已是颇有难度的。就中国教育史来说,“中国教育的发展源远流长,涌现出了众多的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许多独具的特点和优良的传统”[10](P1)。如此丰富的教育内容,若要精通,必须深入钻研,充分占有史料不可。而中国古代的史料可谓是浩如烟海,并且大都是不符合现代人阅读习惯的、较艰涩的文言文。而外国教育史的内容也是极为广泛的,“从纵向而言,它涉及从原始社会直到如今的人类教育的产生和演变的全部过程”;“就横向而言,它涉及除我国之外所有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的发展”[5](P1)。这么宽广的范围、浩繁的内容、庞大的体系,即使原始材料全是现代汉语,研究起来也是颇有难度的,何况原始材料大都是用各国自己的民族语言或被翻译成国际通用的英语语言来书写。要将中外教育史两者结合起来,时兼古今、地兼东西,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它非要我们有“坐冷板凳”的精神,几十年如一日地潜心研究不可。然而,对中外教育史的比较研究无论难度有多大,却是一件很有意义、值得做的事情。中外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宝藏,有些宝藏必须通过我们比较鉴别才能发现它的现实价值。“教育史学家说,研究物质变化的自然科学,如物理学、化学等等,要在实验室中进行;作为社会科学的教育科学则不尽然,虽则许多比较具体的课题可以通过实验取得答案,但许多具有理论性、根本性和久远性的重大课题是无法着手实验研究的”[5](P1)。要论证或判断这种课题,继续借助历史发展的往事并在比较中来反思和解决是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史不啻是教育科学的实验园地。那么我们可以说,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是其中的一棵生命力旺盛的幼苗。 (二)知难而进,融通中西,寻找教育的真谛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也;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清]彭端淑:为学)。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追求学贯中西,是每一位杰出的教育家的人生态度。例如,被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陶行知,把教育事业作为救国救民、改造社会的武器,为争取民族和人民的解放而奋斗一生,为改造中国的旧教育、创造人民的新教育而奋斗一生。陶行知先后就读于家乡私学、南京汇文书院、金陵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伊利诺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曾以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孟禄为师,并取得博士学位。他先后担任过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员、教授、教育专修科主任、教务主任,东南大学教授、教育科主任,《新教育》杂志主任干事。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他完全可以得到高官厚禄,但是他却放弃优越体面的生活,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投身于广大平民的新教育、广阔农村的乡村教育的开拓中去。他轻视那种只是争权夺位的“政客式的教育家”,认为“第一流的教育家”“要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或者“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做个边疆教育的先锋”[11](P119)。怀着对民族、对劳苦民众、对儿童的深挚感情,他先后开办了晓庄师范学校、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等教育实验学校来实践他的教育救国的理想;在此期间又撰写了《行是知之始》、《教学做合一》、《在劳力上劳心》、《生活即教育》等文章,论述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教育观点,将他所学的中西方教育理论贯穿起来,应用于当时中国的教育实际,最终形成了其独树一帜的人民大众的生活教育理论,他本人也成为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教育家[12](P1)。大师的境界也许不是我们这些平凡的学者所能达到的,但是他们为我们树立的榜样,却是可以令我们追求的。面对困难迎难而上,追求学贯中西,以比较的眼光,分析研究各个历史时期人类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进程,总结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体察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寻找到教育的真谛,为解决当前教育问题提供启示与借鉴,是笔者数十年来所孜孜以求的。生命不息,追求不止。 教育史论文:教育史 统计结果与分析 1.刊载论文的数量在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期间,(教育史研究)杂志(共24期)刊发论文总计517篇(平均每期21.5篇)。其中属于外国教育史领域的研究论文132篇(平均每期约为5.5篇),占全部论文数的四分之一左右(25.5%)。各年论文数量具体情况见表1。 由上表可见,从1999到2003年,外国教育史类论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其中2003年的增幅最大,比前一年增加10篇,比1999年增加了19篇。外国教育史类论文在全部论文中所占的比例也由1999年的16.7%逐年上升,到2003年,这一比例已攀升至36.3%。这表明,外国教育史研究领域在近几年的(教育史研究)杂志中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学科地位有逐渐提升的迹象。2004年《教育史研究)杂志上,外国教育史类论文篇数虽有所回落,但仍高于外国教育史年均论文25.5%的比例。 2.论文的选题分布 论文的研究选题体现了研究者的研究志趣,其总体情况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该领域中的研究视域和研究方向。对(教育史研究)论文选题的归类和分析可以让我们比较直观地了解外国教育史领域近些年来研究主题的分布情况。我们将教育史研究分为四大领域:教育人物及思想、教育制度与实践、教育理论与思潮、史学研究(在归类时,我们将涉及某个具体人物及其思想的论文归为“人物与思想”,将概括性讨论某种理论、思想或思潮的论文归人“理论与思潮”。由于后3类中个别也包含有具体的人物,因此在归类时有6篇文章进行重复归类)。通过对132篇论文的逐个归类,取得了相关数据,结果显示,近6年来,《教育史研究)刊发的论文中,对人物及思想的研究占外国教育史论文总数的43.2%,对教育制度与实践的研究论文占41.?%,两者合计占84.9%,对理论与思潮以及史学研究的文章分别占10.6%、9.0%。可见,教育人物及思想、教育制度与实践是我国外教史学者的重点研究领域,这与美国教育史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刊物之一——《美国教育史期刊)(AmericanEduca-tionalHistoryJoumM)表现出相同的研究趋向,《美国教育史期刊)有关教育人物及思想、教育制度与实践的论文占全部论文的90%[1]。不过,相对于美国72%的“教育制度与实践”论文比例,我国学者似更倾向于对“教育人物及思想”的研究。 根据论文题目所包含的信息,我们还对外国教育史类论文所涉及的具体研究领域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显示,论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部分研究领域论文数量相对密集,形成了热点研究领域。具体情况见表2。 由表2可知,高等教育、基础教育、教育改革与发展、课程与教学是教育史类论文研究最集中的问题领域,教育法制与政策的研究次之,教师教育再其次,接着依次是职业教育、宗教教育和道德教育。除此之外,论文涉及的研究内容还包括女子教育、农村教育、公民教育、家庭教育、扫盲教育、种族教育、成人教育、农村教育以及文化与教育的关系等方面,这类题材的论文通常都是2篇或2篇以下。 (1)教育人物及思想。从论文涉及的外国教育史的具体人物看,6年来共计38位,古代部分有苏格拉底、柏拉图、德谟克利特、西塞罗4人;近代部分包括夸美纽斯、卢梭、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蒙田、赫尔巴特、凯兴斯坦纳、纽曼、阿诺德、马克思、康德、孔德、杰斐逊等13人;现代部分包括杜威、苏霍姆林斯基、林曼德、蒙台梭利、赫钦斯、马卡连柯、马斯洛、布里克曼、爱因斯坦、甘地、约翰逊、穆罕默德·阿里、戴尔、贝林、克雷明、克伯雷、库恩、斯昔林、罗杰斯、雅斯贝尔斯、博耶等21人。古代、近代、现代人物在全部人物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5%、34.2%和55.3%。 外国教育史类论文对“人物及思想”的研究还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对杜威的研究是人物与思想研究的重点。研究杜威的文章最多,几年来一直没有中断,共计11篇,分别探讨了杜威的知识观、环境观、素质教育观、教育目的论、教学思想、生活教育思想、杜威对教育家的影响、杜威与中国近代教育的关系等问题。一方面表明杜威教育思想仍然对当代教育发挥着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人们对杜威教育思想的研究正往纵深方向发展。 第二,一些以前没有或较少被研究的人物也进人了教育研究者的视线,比如埃及教育改革家穆罕默德·阿里、美国心理学家戴尔、古希腊哲学家德漠克利特、美国政治家杰斐逊、印度政治家甘地等都成为学者们研究的对象。对这些人物的研究表明外国教育史在人物及思想研究方面正在开拓新的领域。 第三,将历史人物的研究与社会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在人物与思想研究论文中,有些论文较为注重从教育改革的现实问题去挖掘历史素材,从历史人物的思想叙述中寻找现实变革的思想源泉。例如,寻找杜威的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观的联系、挖掘马斯洛的教育思想与主体性学习的关系、展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与自我教育机制的关联等等。 (2)教育制度与实践。教育制度和实践是一个包含范围十分广泛的领域,这一领域6年来共57篇,根据上述论文所涉及的论题,我们将内容相近或同一论题的论文归为一类,统计其篇数,发现在这一领域中,仍然是高等教育、教育改革与发展、课程与教学、教育制度与政策等方面的内容占有比较大的比重。 除此之外,也有大量其他题材的研究,涉及的领域也十分广泛。非正规教育领域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家庭、教会、妇女、民族等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在教育制度与实践层面上得到研究的。例如,有关家庭教育的(19世纪英国公学的家庭伴读现象);有关宗教与教育的(基督教在西方教育发展中的历史作用);有关民族教育的(英国的种族问题与种族教育)等等。 (3)教育理论与思潮。对教育理论和思潮的研究在全部论文中占10.6%,高于(美国教育史期刊)的9%[引。对教育思潮的研究主要包括后现代主义、要素主义、古希腊教育思想和日本明治前期的教育思潮等;对教育理论的研究主要涉及对教育功能、西方学术自由、人的学说与教学、美国大学理念等理论问题的历史考察。 (4)外国教育史学研究。对史学本身的回顾与反思是学科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近6年来外国教育史研究加强了对外国教育史学的反思,学科反思类论文占论文总数的9.0%,远高于(美国教育史期刊)的1%[1],这表明我国外国教育史研究的发展正处于师范教育转型给基础学科带来冲击的阶段,这一时期对教师学科自身的反省远比转型早已完成的美国要频繁、深入得多。外国教育史学的研究关注学科的研究对象、范围、目的、功能、作用、方法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近年来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单纯的学科教材教法的研究取向。 3.研究主题的时间和空间范围 (1)研究的国别范围。从空间上看,可包括全球或世界范围的研究,也可以是包含了若干国家在内的地区范围的研究,还可以是国别研究。本文主要从国别研究的角度进行统计。统计显示,论文涉及的国家主要有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苏联、意大利、捷克、印度、埃及、刚果等。其中对美国的研究达36篇之多,占总数的27.3%。对英、法、德的研究论文数量也有相当的比例。尽管不乏(穆罕默德·阿里与埃及世俗化教育改革)、《东南亚五国华文华人高等教育论略)、《刚果共和国教育发展历程)等一类的论文,但研究中的欧美中心倾向依然如故。 (2)研究内容的时段分布。我们将研究时间划分为古代、中世纪、近代、现代四个阶段,由于有些论文内容所涉及的时间是横跨上述年段的,因此,根据论文所涉时间的实际情况,增补了“通史”和“近现代”两个时间段。论文内容的时段分布情况详见研究内容时段分布一览表。 可见,在研究内容的时间取向上,主要还是以近、现代为主,两者合计占总数的72.7%。对古代和中世纪的研究所占比例较低。与(教育史研究)杂志中国教育史类论文研究内容古代、近代和现代分别占22.7%、27.8%和49.5%相比[2],外国教育史对古代和中世纪的研究是较为薄弱的,而相对于 美国教育史期刊)对古代、欧洲影响初始阶段、殖民地阶段研究的零记录来说[3],我国对外国教育史的古代研究还是有所涉及。这一状况反映了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历史传统和研究的价值取向,也反映了我国外国教育史研究者在此两者间的折衷倾向。 4.论文合撰程度 论文作者合作度是考察科研水平和研究活跃程度的重要指标。合撰程度指标是指论文总样本中合撰论文的比率,合撰指数表示的就是论文总样本中论文作者数与总论文数的比例。本次统计显示,论文作者总人次为147人,合撰论文数为15篇;2篇以上的作者数为16人,3篇的有3人,发表4篇的有1人,论文合撰指数为1.11,合撰程度为11.4%。也就是说,合作撰写的论文仅仅只有总数的十分之一多一些,绝大多数作者都是单枪匹马搞研究的,几乎没有跨校或跨单位的项目研究成果,这与外国教育史的论著编写出现了相反的情况,外国教育史的许多著作,特别是通史类的著述都是由众多学者联合攻关、合撰而成的[4]。对此台湾学者也作过专门的阐述,认为“集体合作是大陆教育史研究的特色之一,”[3],这种现象反映了我国外国教育史研究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作为专著或史料编译,一般可以把它或按时期或按地域或按人物在参与撰写的研究人员之间进行分配,这是一种教材编写的分配模式,反映出外国教育史的研究在教材编写方面是倾向于合作的;而研究论文的撰写不同于教材的编写,研究论文更具有研究的性质,通常需要以项目或专题的方式展开研究,在研究的深度上通常要高于教材,学者们在项目或专题的研究上反而不倾向于合作,这说明教材编写式的研究对我国研究者的影响根深蒂固,并制约了外国教育史富有深度的问题或专题取向的研究。这种教材取向的研究模式是亟需改变的。 5.引文文献情况 篇均引文的多少是作者信息意识的表现,也是吸收利用已有成果能力的表现。6年来,全部116篇外国教育史类论文共有引文1807条(包括注释和文献),引文运用率为90.9%(132论文中120篇有引文)。引文最多的为41条。篇均引文为13.7条,这个水平与JCR(《期刊引证报告》)对2000年收录的45种中国期刊和抽样统计的45种国际期刊的篇均引文数的统计结果相比,接近中国的期刊篇均引文14条,但与国际篇均引文的28条还有很大距离,本项研究还对论文所引文献的语种和类别进行了分析统计: 近年来外国教育史的文献引文语种主要是中文和英文两类,中文1442条,占79.8%,英文349条,占19.30,6,其它语种的引用很少。在引文条数上大体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003年为340条,达到最高点。 在引文类别上,主要是论著书籍,论文类的次之,还有的引用互联网上的资料,但比较少。引文资料的来源,主要是教育史学论著以及宗教、历史、文学等方面的资料。 统计显示,近年来外国教育史研究者在引文方面的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在英语语种的引用上。但引用语种还较为单一,英语居多,其它语种如日语、德语、法语较少,使得外国教育史的研究首先在语言上就难以突破“欧美中心”。 6.研究方法 所统计的论文在研究方法上以采用比较法、历史法和文献法者居多。比较法在研究历史人物及思想方面较为常用,既有横向对比,又有纵向对比,既有同国比较,又有中外比较。例如,颜元与洛克教育思想的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的“道德可教性”思想比较、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比较、杜威“生长目的论”与罗杰斯“自我实现目的论”比较、杜威与苏霍姆林斯基论教育环境思想比较、夸美纽斯与卢梭“适应自然”教育思想比较,福禄倍尔与蒙台梭利思想比较等等。在历史事件或过程的研究中,历史法应用较广,主要侧重于对事件或过程的定性描述。文献法是大多数研究采用的方法,这从 教育史研究)接近我国期刊篇均引文率便可窥见一斑。总体来讲,外国教育史研究方法还比较单一,田野调查法、考古学、人种志以及新史学的一些方法在论文中几乎没有出现过,这既是受研究条件和环境限制的结果,也反映了我国外国教育史研究者对新的史学方法的认识和使用还处在较低级的阶段。 教育史论文:外国教育史考察 [摘要]以我国(教育史研究)杂志近六年刊发的外国教育史类论文为研究对象,就这些论文的数量、选题分布状况、刊载论文作者单位和地区分布、论文合撰程度、引文文献情况以及研究方法等进行分项统计,展示了我国当前外国教育史研究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并从这一角度探讨了我国外国教育史学科近六年发展的基本动向。 [关键词]外国教育史;研究近况;相关论文;量化分析 教育史是我国教育领域最早取得博士学位授予资格的专业领域,也是拥有博士点数量较多的专业领域之一,该领域的专业杂志——(教育史研究)(季刊)是全国中文核心刊物,1989年始由全国教育史学会发行。作为这一领域的唯一专业刊物,《教育史研究)刊发的论文,其选题大体代表了我国教育史领域研究的基本方向,其研究程度基本体现了这一专业领域的研究水准。本文试图通过对该杂志近6年刊发的相关论文的统计分析,对我国外国教育史研究的现状作一基本描述。 一、分析对象与方法说明 我们从刊登在(教育史研究)1999—2004年的论文中,选出所有外国教育史领域的研究论文,就这些论文的数量、选题分布状况、研究主题的时间和空间范围、论文合撰程度、引文文献情况进行分项统计,并在此基础上作出分析。被统计和分析的论文时间跨度为6午,共含24期杂志。采用的方法主要为统计与分析。 二、统计结果与分析 1.刊载论文的数量在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期间,(教育史研究)杂志(共24期)刊发论文总计517篇(平均每期21.5篇)。其中属于外国教育史领域的研究论文132篇(平均每期约为5.5篇),占全部论文数的四分之一左右(25.5%)。各年论文数量具体情况见表1。 由上表可见,从1999到2003年,外国教育史类论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其中2003年的增幅最大,比前一年增加10篇,比1999年增加了19篇。外国教育史类论文在全部论文中所占的比例也由1999年的16.7%逐年上升,到2003年,这一比例已攀升至36.3%。这表明,外国教育史研究领域在近几年的(教育史研究)杂志中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学科地位有逐渐提升的迹象。2004年《教育史研究)杂志上,外国教育史类论文篇数虽有所回落,但仍高于外国教育史年均论文25.5%的比例。 2.论文的选题分布 论文的研究选题体现了研究者的研究志趣,其总体情况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该领域中的研究视域和研究方向。对(教育史研究)论文选题的归类和分析可以让我们比较直观地了解外国教育史领域近些年来研究主题的分布情况。我们将教育史研究分为四大领域:教育人物及思想、教育制度与实践、教育理论与思潮、史学研究(在归类时,我们将涉及某个具体人物及其思想的论文归为“人物与思想”,将概括性讨论某种理论、思想或思潮的论文归人“理论与思潮”。由于后3类中个别也包含有具体的人物,因此在归类时有6篇文章进行重复归类)。通过对132篇论文的逐个归类,取得了相关数据,结果显示,近6年来,《教育史研究)刊发的论文中,对人物及思想的研究占外国教育史论文总数的43.2%,对教育制度与实践的研究论文占41.?%,两者合计占84.9%,对理论与思潮以及史学研究的文章分别占10.6%、9.0%。可见,教育人物及思想、教育制度与实践是我国外教史学者的重点研究领域,这与美国教育史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刊物之一——《美国教育史期刊)(AmericanEduca-tionalHistoryJoumM)表现出相同的研究趋向,《美国教育史期刊)有关教育人物及思想、教育制度与实践的论文占全部论文的90%[1]。不过,相对于美国72%的“教育制度与实践”论文比例,我国学者似更倾向于对“教育人物及思想”的研究。 根据论文题目所包含的信息,我们还对外国教育史类论文所涉及的具体研究领域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显示,论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部分研究领域论文数量相对密集,形成了热点研究领域。具体情况见表2。 由表2可知,高等教育、基础教育、教育改革与发展、课程与教学是教育史类论文研究最集中的问题领域,教育法制与政策的研究次之,教师教育再其次,接着依次是职业教育、宗教教育和道德教育。除此之外,论文涉及的研究内容还包括女子教育、农村教育、公民教育、家庭教育、扫盲教育、种族教育、成人教育、农村教育以及文化与教育的关系等方面,这类题材的论文通常都是2篇或2篇以下。 (1)教育人物及思想。从论文涉及的外国教育史的具体人物看,6年来共计38位,古代部分有苏格拉底、柏拉图、德谟克利特、西塞罗4人;近代部分包括夸美纽斯、卢梭、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蒙田、赫尔巴特、凯兴斯坦纳、纽曼、阿诺德、马克思、康德、孔德、杰斐逊等13人;现代部分包括杜威、苏霍姆林斯基、林曼德、蒙台梭利、赫钦斯、马卡连柯、马斯洛、布里克曼、爱因斯坦、甘地、约翰逊、穆罕默德·阿里、戴尔、贝林、克雷明、克伯雷、库恩、斯昔林、罗杰斯、雅斯贝尔斯、博耶等21人。古代、近代、现代人物在全部人物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5%、34.2%和55.3%。 外国教育史类论文对“人物及思想”的研究还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对杜威的研究是人物与思想研究的重点。研究杜威的文章最多,几年来一直没有中断,共计11篇,分别探讨了杜威的知识观、环境观、素质教育观、教育目的论、教学思想、生活教育思想、杜威对教育家的影响、杜威与中国近代教育的关系等问题。一方面表明杜威教育思想仍然对当代教育发挥着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人们对杜威教育思想的研究正往纵深方向发展。 第二,一些以前没有或较少被研究的人物也进人了教育研究者的视线,比如埃及教育改革家穆罕默德·阿里、美国心理学家戴尔、古希腊哲学家德漠克利特、美国政治家杰斐逊、印度政治家甘地等都成为学者们研究的对象。对这些人物的研究表明外国教育史在人物及思想研究方面正在开拓新的领域。 第三,将历史人物的研究与社会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在人物与思想研究论文中,有些论文较为注重从教育改革的现实问题去挖掘历史素材,从历史人物的思想叙述中寻找现实变革的思想源泉。例如,寻找杜威的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观的联系、挖掘马斯洛的教育思想与主体性学习的关系、展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与自我教育机制的关联等等。 (2)教育制度与实践。教育制度和实践是一个包含范围十分广泛的领域,这一领域6年来共57篇,根据上述论文所涉及的论题,我们将内容相近或同一论题的论文归为一类,统计其篇数,发现在这一领域中,仍然是高等教育、教育改革与发展、课程与教学、教育制度与政策等方面的内容占有比较大的比重。除此之外,也有大量其他题材的研究,涉及的领域也十分广泛。非正规教育领域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家庭、教会、妇女、民族等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在教育制度与实践层面上得到研究的。例如,有关家庭教育的(19世纪英国公学的家庭伴读现象);有关宗教与教育的(基督教在西方教育发展中的历史作用);有关民族教育的(英国的种族问题与种族教育)等等。 (3)教育理论与思潮。对教育理论和思潮的研究在全部论文中占10.6%,高于(美国教育史期刊)的9%[引。对教育思潮的研究主要包括后现代主义、要素主义、古希腊教育思想和日本明治前期的教育思潮等;对教育理论的研究主要涉及对教育功能、西方学术自由、人的学说与教学、美国大学理念等理论问题的历史考察。 (4)外国教育史学研究。对史学本身的回顾与反思是学科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近6年来外国教育史研究加强了对外国教育史学的反思,学科反思类论文占论文总数的9.0%,远高于(美国教育史期刊)的1%[1],这表明我国外国教育史研究的发展正处于师范教育转型给基础学科带来冲击的阶段,这一时期对教师学科自身的反省远比转型早已完成的美国要频繁、深入得多。外国教育史学的研究关注学科的研究对象、范围、目的、功能、作用、方法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近年来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单纯的学科教材教法的研究取向。 3.研究主题的时间和空间范围 (1)研究的国别范围。从空间上看,可包括全球或世界范围的研究,也可以是包含了若干国家在内的地区范围的研究,还可以是国别研究。本文主要从国别研究的角度进行统计。统计显示,论文涉及的国家主要有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苏联、意大利、捷克、印度、埃及、刚果等。其中对美国的研究达36篇之多,占总数的27.3%。对英、法、德的研究论文数量也有相当的比例。尽管不乏(穆罕默德·阿里与埃及世俗化教育改革)、《东南亚五国华文华人高等教育论略)、《刚果共和国教育发展历程)等一类的论文,但研究中的欧美中心倾向依然如故。 (2)研究内容的时段分布。我们将研究时间划分为古代、中世纪、近代、现代四个阶段,由于有些论文内容所涉及的时间是横跨上述年段的,因此,根据论文所涉时间的实际情况,增补了“通史”和“近现代”两个时间段。论文内容的时段分布情况详见研究内容时段分布一览表。 可见,在研究内容的时间取向上,主要还是以近、现代为主,两者合计占总数的72.7%。对古代和中世纪的研究所占比例较低。与(教育史研究)杂志中国教育史类论文研究内容古代、近代和现代分别占22.7%、27.8%和49.5%相比[2],外国教育史对古代和中世纪的研究是较为薄弱的,而相对于 美国教育史期刊)对古代、欧洲影响初始阶段、殖民地阶段研究的零记录来说[3],我国对外国教育史的古代研究还是有所涉及。这一状况反映了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历史传统和研究的价值取向,也反映了我国外国教育史研究者在此两者间的折衷倾向。 4.论文合撰程度 论文作者合作度是考察科研水平和研究活跃程度的重要指标。合撰程度指标是指论文总样本中合撰论文的比率,合撰指数表示的就是论文总样本中论文作者数与总论文数的比例。本次统计显示,论文作者总人次为147人,合撰论文数为15篇;2篇以上的作者数为16人,3篇的有3人,发表4篇的有1人,论文合撰指数为1.11,合撰程度为11.4%。也就是说,合作撰写的论文仅仅只有总数的十分之一多一些,绝大多数作者都是单枪匹马搞研究的,几乎没有跨校或跨单位的项目研究成果,这与外国教育史的论著编写出现了相反的情况,外国教育史的许多著作,特别是通史类的著述都是由众多学者联合攻关、合撰而成的[4]。对此台湾学者也作过专门的阐述,认为“集体合作是大陆教育史研究的特色之一,”[3],这种现象反映了我国外国教育史研究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作为专著或史料编译,一般可以把它或按时期或按地域或按人物在参与撰写的研究人员之间进行分配,这是一种教材编写的分配模式,反映出外国教育史的研究在教材编写方面是倾向于合作的;而研究论文的撰写不同于教材的编写,研究论文更具有研究的性质,通常需要以项目或专题的方式展开研究,在研究的深度上通常要高于教材,学者们在项目或专题的研究上反而不倾向于合作,这说明教材编写式的研究对我国研究者的影响根深蒂固,并制约了外国教育史富有深度的问题或专题取向的研究。这种教材取向的研究模式是亟需改变的。 5.引文文献情况 篇均引文的多少是作者信息意识的表现,也是吸收利用已有成果能力的表现。6年来,全部116篇外国教育史类论文共有引文1807条(包括注释和文献),引文运用率为90.9%(132论文中120篇有引文)。引文最多的为41条。篇均引文为13.7条,这个水平与JCR(《期刊引证报告》)对2000年收录的45种中国期刊和抽样统计的45种国际期刊的篇均引文数的统计结果相比,接近中国的期刊篇均引文14条,但与国际篇均引文的28条还有很大距离,本项研究还对论文所引文献的语种和类别进行了分析统计: 近年来外国教育史的文献引文语种主要是中文和英文两类,中文1442条,占79.8%,英文349条,占19.30,6,其它语种的引用很少。在引文条数上大体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003年为340条,达到最高点。 在引文类别上,主要是论著书籍,论文类的次之,还有的引用互联网上的资料,但比较少。引文资料的来源,主要是教育史学论著以及宗教、历史、文学等方面的资料。 统计显示,近年来外国教育史研究者在引文方面的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在英语语种的引用上。但引用语种还较为单一,英语居多,其它语种如日语、德语、法语较少,使得外国教育史的研究首先在语言上就难以突破“欧美中心”。 6.研究方法 所统计的论文在研究方法上以采用比较法、历史法和文献法者居多。比较法在研究历史人物及思想方面较为常用,既有横向对比,又有纵向对比,既有同国比较,又有中外比较。例如,颜元与洛克教育思想的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的“道德可教性”思想比较、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比较、杜威“生长目的论”与罗杰斯“自我实现目的论”比较、杜威与苏霍姆林斯基论教育环境思想比较、夸美纽斯与卢梭“适应自然”教育思想比较,福禄倍尔与蒙台梭利思想比较等等。在历史事件或过程的研究中,历史法应用较广,主要侧重于对事件或过程的定性描述。文献法是大多数研究采用的方法,这从 教育史研究)接近我国期刊篇均引文率便可窥见一斑。总体来讲,外国教育史研究方法还比较单一,田野调查法、考古学、人种志以及新史学的一些方法在论文中几乎没有出现过,这既是受研究条件和环境限制的结果,也反映了我国外国教育史研究者对新的史学方法的认识和使用还处在较低级的阶段。 三、结语 通过对(教育史研究》6年来刊发的外国教育史类论文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外国教育史研究渐趋活跃,研究内容和领域都有一定的拓展,对学科自身建设的反省工作虽未达到像中国教育史研究领域那样出版相关专著的阶段,但对学科反思的初步思考已经形成,并有向纵深发展的倾向。本项研究显示,我国外国教育史研究者重点关注外国近现代教育史的研究,在研究中试图通过对教育历史资源的挖掘,为现代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借鉴,在研究中注意历史资料的引证,所有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外国教育史研究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研究领域仍然较为局限、研究人员的语种单一、缺乏专题性研究的合作攻关、与国外的交流和合作过少、研究方法较为陈旧、信息素养有待提升等。外国教育史的研究只有在对自身研究状况和水平有较为清晰准确的认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向前发展,希望本文的统计分析工作为推进外国教育史的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能够发挥绵薄之力。 教育史论文:儒家教育史学科未来 摘要:教育史学科的未来,是与教育史学科百年历史和学科现实状况密切联系的,我们必须从学科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出发,对教育史学科进行历史总结和理论建设,加强教育史学科的基础建设,重视教育专史的研究,确立教育史学科的基础地位,同时注意教育史研究的国际化,从而进一步增强自主研究的能力,以推动教育史学科的发展。 关键词:教育史;教育史学科;教育专史;儒家教育思想 教育史学科的未来,是与教育史学科百年历史和学科现实状况密切联系的,我们必须从学科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出发,去考虑和推测学科未来发展的问题。我个人近来曾在这一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现把所想到的几个问题提出与大家共同商讨,以利于集思广益,为学科未来的发展,预做一些必要的思想准备。 一、教育史学科的基础建设需要更加坚实 教育史以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为其考察研究的对象,掌握真实而充分的教育历史资料,是开展研究工作最基本的条件,所以教育史资料(包括文献、文物、档案、图像、录音、访问记录、调查报告等等)的广泛收集和整理,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学科基础建设工程。有些研究者对此有较深刻的认识,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投身于教育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编纂,或是汇编成专题性历史资料,或是汇编成断代历史资料,先后出版,公之于众,为学科的实证研究创造条件,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方便,既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和经费,也提高了研究工作效率,他们无私的贡献不可低估,应该向他们学习。 教育史基础建设是一项规模较大、时间较长的工程,只有小部分先觉者的努力显然不够,还需要较多的志愿者参加,使这一工作系统化、全面化、持久化,有一定的组织、有一定制度来加以保证,努力为后人留下完整的真实的教育史资料。至今为止,古代、近代、现代教育史在资料搜集、整理、编纂方面都分别做了一定工作,成果颇为可观,但还不完整,与目标还有相当一段距离。现代教育史部分因条件限制,只能提供已公开文件的汇编,档案没有开放,事情具体的因果发展过程未能了解清楚,进行研究有很大局限。所以教育资料还要进一步扩展挖掘,汇编成多种专题史资料,为教育史研究建立坚实的研究基础。 教育史基础建设虽不能一时就成功完事,但必须从思想上加以重视,逐步推进,终归会接近预期目标。相信有了坚实的学科基础建设,以后中青年从事学科课题研究,就不会像过去那样辛苦,工作效率会更高,出成果会更快,达到的水平会更高,因缺乏历史资料观在没有条件谈的问题,后人会有条件谈,现在未能有结论的事,后人会得出应有的结论。 二、要进行教育史学科的历史总结和理论建设 在中国,教育史学科的存在已有百年的历史,百年来学科设置和学科研究相互推动,有了学科设置,首先就需要教材,进一步还要充实教材内容,这就促进了学科研究,并有了一些研究成果,可以用于丰富和更新教材内容。由于各历史阶段行政当权者对教育史学科价值的认识和利用程度不同,研究者的专业素养和认识深浅不同,思想控制放松之时,内容选择、分析、评论的自由度大些;思想控制收紧之时,内容选择、分析、评论的自由度就受到一定的限制,在多方因素影响下,学科发展的道路比较曲折。随着形势的变化,文教领域出现不同的潮流:如保持中华文教传统、主张思想信仰自由、提倡民主与科学、宣传阶级斗争理论、实行兴无灭资、开展文化革命等等。随着这些潮流的更替,教育史学科也大大改变面貌,既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值得加以认真总结。 有些研究者对教育史学科的现状感到不满,认为虽然研究成果不少,但理论水平不高,重要的原因是缺少理论指导。这一批评是很中肯的,促使人们加以反思,呼唤加强教育史学科的理论建设。有些研究者有志于改变教育史学科的现状,并且开始行动起来,对教育史学科的有关理论问题开展逐个研究,有的已写成论文公开发表,引起了较广泛的关注和共鸣。教育史学科的理论建设,需要一个由探索、逐步加深认识、总结理论、形成体系的过程,比较可行的是两途并进:一方面是借鉴和运用现代人文社科等学科新理论来研究教育史;另一方面是认真总结教育史学科的经验与教训,研究教育史基本理论问题。两途结合的结果是形成教育史学,确立自己的理论、体系、方法。教育史学既是教育史学科发展的历史总结,它反转过来又对教育史学科研究发展起一定的规范作用。 我们期望教育史学的创建,它将成为教育史研究者入门的必读书,借以提高专业素养,这将有助于提高教育史学科整体的研究水平,对于评估教育史学科的研究成果亦将会有共同的标准和尺度。 三、确立教育史学科的基础地位和扩展生存空间 在高等教育中,教育史学科不像外语或政治理论,成为本科不分专业的公共必修课,也不像教育学成为师范专业的公共必修课,它只是师范专业之一的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传授教育史的基本知识,形成历史发展的教育观,养成热爱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这门课程在培养教育专业人才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 现在高等师范学校的各级领导,因专业素养不同,对教育史学科在师资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存在差别,在教育改革中对教育史学科就有不一样的态度:有的采取压缩教育史学科的措施,一年的课程缩短为半年;有的把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两门课再合并为一门,为的是腾出时间用于增开引进的技术性、实用性的新课程。在全国性高师改革浪潮中,教育史作为教育专业基础课程地位不稳,往往成为改革试验的牺牲品,到了阶段检查整顿时,又要求恢复原样,待到下一轮改革时,教育史再次成为主要对象,又压又砍,造成肢体残缺不全。教育史的基础课地位动摇,生存空间因减少课时而缩小,学科的特色难于体现,学科在培养专业人才方面的作用不能发挥,这种状态实在让人担忧。 造成教育专业教育史课程地位发生重大变化,有其现实的原因,我国对外开放之后,教育改革就倾向学欧美,向欧美看齐,唯恐学得慢,欧化美化不够,改革中注重学习实用技术,忽视人文学科,淡化民族文化,放弃中华教育精神,用实用标准衡量教育史学科,视教育史为无用,作为被改革的重要对象。 要消除高师课程改革中忽视教育史课程的作用所发生的偏差,只有期待高师领导提高认识,端正指导思想,才有条件进行矫正。教育史研究者要自强不息,不懈地争取教育史学科在高师教育专业中确立基础课程应有的地位,并尽可能开设选修课,扩展教育史学科的生存空间,教育史学科的作用才能得到发挥,才会有光辉的前景。 四、重视教育专史的研究是教育史学科发展的重要策略 教育史学科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现实,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现实中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希望总结历史经验,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以期对解决现实的教育问题有所启示。这种需求不是局限于领导层对宏观教育策略历史经验方面,而是各个阶层各种职岗的人对教育历史知识经验都有需求,但具体需求则因职岗的实际需要而不同,这种多方的要求,是多卷本教育史满足不了,也是高师教材教育史或教育简史或教育史纲要满足不了的,这一现状势必促使教育史学科更细、更专业化,分化出更多二级、三级分支学科,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都有专史,教育的各组成部分、各方面的关系、各种重要问题也都有专史。各种职岗的人希望教育史结合他们专业需要,研究和编纂出分门别类的教育专史。专史不是小项目,但也不是大型项目,从规模来说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中型项目,与上下都有密切的关系。重视专史,就会带动与专史内容有关的个案研究、专题研究,这类研究成果,会丰富专史的内容,实际上这是专史的基础。专史能形成系列,又为系统的全面的教育通史进一步再提高创造了基本条件。专史的研究有较大的灵活性,联合三五志同道合的研究者协作也可,个人自愿独立承担也可。专史由于规模不是很大,参加人员不太多,较易于调度,也可能在一定时限内见其成效。专史是由“术业有专攻”的专业研究者来参加撰写,是专家写专史,保证研究是专门又是深入,具有自己的专业特色,能经受较长时间的考验。教育史学科的发展,需要有更多研究者投入专史研究,为教育史学科整体水平提高创造条件,这有待于教育史研究者的继续努力,不断贡献。 五、对儒家教育思想需要再评价 儒家思想是数千年中华文化的主流,而百年来成为批判的主要对象,这就影响了教育史学科对人物学派的评价。教育史存在着如何评价儒家教育思想的问题,从20世纪延续到21世纪,想回避这个问题总是回避不了,今后还得对儒家教育思想再作评价。 儒家创始人是春秋末期鲁国孔丘,儒家是在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转变这一社会大变革时期主张走社会改良路线的一个学派,很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虽然依靠私学传授扩大社会影响,也只是百家争鸣中的一个学派,并未居统治地位。但儒家对促进私学兴起,文化下移,宣扬民本主义,主张仁政德治,重视农民生活,建立社会秩序,有重要贡献。有人抹煞儒家对历史发展有积极贡献的一面,而抬高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或以赞扬佛学而贬低儒学,说儒学只讲伦理政治,哲学理论粗陋,不如佛学精细。这些评价因脱离历史实际,存在一定片面性。 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对儒家有不同的认识和对待。秦朝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曾对儒家实行专政,进行严厉打击,儒家被迫潜伏以求生存。西汉初,儒家虽可恢复活动,实际上还是受冷落。直到汉武帝时,国家达到相对富强,才由“无为”转为“有为”,利用儒家学说,为巩固中央集权服务。以儒家为统治思想加以利用,因人而殊,并非持久一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儒家曾多次受到冲击,几度起伏,这是政策变化造成的,要利用就加以尊崇,不利用就加以打压。二千多年来,经受无数的批判,结果是批而不倒,或倒而不亡,在民间继续流传,待时变境迁,重新振作,再登统治地位,受到罢黜和受到尊崇相互更替,这就是儒家在古代的经历。 20世纪的中国,在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斗争中发生重大的社会变革。每一次重大变革过程中,儒家思想包括教育思想总是争议问题之一,不同地位不同立场的人,对儒家思想有不同的认识和主张,归纳起来,有三种主要态度:一是完全否定,资产阶级西化派和无产阶级文化派对儒家都持否定态度,认为儒家是旧时代的产物,不能适应新时代,应该批判并抛弃,彻底决裂;二是基本否定,认为儒家对社会历史发展功不抵过,负有历史罪责,因它重德轻智,忽视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过于保守,不能创新,阻碍社会进步,造成中国落后,要加以贬责;三是有否定也有肯定,认为儒家历史上曾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流,虽在近代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应该加以扬弃,但也有些宝贵的思想可以继承改造,在现实生活中,既要发扬优良传统,也要适时创新,以服务于现代社会发展需要。 百年来,儒家的处境多变,由受批判被否定到受尊重再被利用,曾有几度反复。之后,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时期,面临不少问题,都与中华文化传统有关联,如普及教育、因材施教、尊师重教、做人诚信、修养道德、以德治国、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国家统一,都继续利用儒家思想的积极因素,这说明儒家思想不是一批了之,我们应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儒家教育思想进行再评价。 六、面对教育史研究的国际化,中国要有独立自主的研究 教育史学科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最初设置学科时,依靠引进的教材。1905年开始,中国人有了自己编写的《中国教育史》,虽然内容仅是先秦教育,但已经有了开头。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研究本国教育史的学者渐渐增多,王凤喈、陈青之、陈东原等先后有着作出版,并被用为高师教材,外国人虽也有重视中国教育史研究的,但毕竟外国人代替不了中国人研究中国教育史。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半封闭的条件下,只与社会主义国家有部分往来交流,国际社会很少了解中国,研究中国教育历史则更少,唯有日本人例外。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经济建设迅速发展,让世界各国刮目相看。外国学者由研究中国经济建设成就进而研究中国文教事业的发展变化,逐渐成为新潮流,有人称之为中国教育的国际研究。外国学者并不对中国教育进行系统的全面研究,只是对中国近现代教育问题感兴趣,有选择地做专题研究,较多的是采用比较法,如中日教育比较、中西教育比较,以尽快抓到中国的教育特点。外国学者对中国教育史的研究,受到我国一些研究者的注意,并积极加以学习,吸取其观点和方法,以作为先进的标准,来衡量和评价国内的教育史研究,以改变国内教育史研究的状态。 在经济全球化成为时展趋势条件下,中国教育史的国际研究迟早也会成为现实,我国既实行开放政策,自然欢迎外国学者研究中国教育发展变化的历史,相信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察,会提出一些与我们认识有所差别的新看法,值得我们加以关注和吸取。另一方面,我也认为外国学者研究中国教育史,也会有他们的局限,他们没有长时间生活在中国的社会环境里,对中国教育并未全面了解,也未参加中国的教育实践。他们只是根据他们利益的需要,站在他们的立场,用他们的思维方式,来选择和思考中国的教育问题,并提出他们的结论,对这些结论,我们不能一翻译过来就相信、就崇拜,我们不能跟在别人的后面,成为别人的思想附庸。我们应学习外国正确的观点和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本国教育史,本国人比外人条件更充分。中国的社会是我们长期的生活环境,参加教育实践,对教育现象有所见,对群众的教育呼声有所闻,对教育问题的认识更深,所以我认为“不能依靠别人为我们提供结论”,要交流而不崇拜,要知情而不照搬,取其所长,为我所用。我们要立足中国,独立研究,教育史学科建设的责任在肩,外国人无法替代。 教育史论文:美术教育史教学体会 我国源远流长的美术教育发展史在我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近些年来,美术教育史的研究日益为美术教育界重视。不言而喻,研究美术教育史的意义是重大的,尤其对于师范美术教师教育来说更是如此。但我国美术教育史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以往学术界对此领域虽也有过一些涉足,但缺乏系统的整理与研究。时至今日,没有一部较系统的“中国美术教育史”专门著作出现。其实,我国美术教育史的研究与我国美术教育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不相称的。 面对中国伟大的美术文明与现代阵容庞大、发展迅速的中国美术教育现状,对我国美术教育史进行研究是一项非常必要、非常紧迫的任务。从我国师范美术教育来说,按照2005年“教育部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的通知”,美术教育史作为必要的基础理论课程进行开设,但目前最缺的是教材和相应的研究资料。另外从阵容庞大的中小学美术教师来看,他们职前教育就缺乏这门必要的知识。教师工作中要进行教学研究,参与教学改革,研究、思考问题是不能缺乏教育史知识平台的。古今中外教育史中蕴含着先贤宝贵的经验,有着深厚精辟的理论,体现着美术教育与社会关系的规律,是他们思考发展和改革我国美术教育不可缺少的知识资源。 我国美术教育史涉及美术教育观念、教育理论、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各个层面,我国美术教育发展史蕴含着美术兴邦的历史经验。通过展现美术教育的历史,有助于深化人们对中华美术多方位的总体认识,对美术教育事业发展与社会进步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为:第一,能为正确认识美术教育的性质、特点和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思考依据。第二,是改革我国美术教育与我国美术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建设的必要因素。 研究我国美术教育史要在深入挖掘和大量占有历史资料的基础上,深入探讨美术教育从传统走向近代的各个层面的深刻变革过程,探讨美术教育的产生、发展与社会转型的内在联系,展现我国美术教育走过的辉煌历程。我国美术教育史不仅要勾勒出我国美术教育的总体发展面貌,并要史论结合,概括出各个时代的特点,找出规律性和特殊性。美术教育史研究必须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与方法论为指导思想,研究各时期的美术教育现象、教育形式与教育思想的社会政治文化历史关系。紧密联系社会背景进行分析,并广泛吸收学术界科学研究的成果,对我国美术教育发展的历史作出整理。在宏观上把握教育思潮流向的前提下,对具体的教育制度、教育经验进行剖析和梳理。美术教育史研究紧密联系着历史学、社会学、美术史、美术学等,美术教育史研究要思路开阔,在综合其他学科史学研究的成果上建立新的美术教育考证方法,借鉴教育史研究的一切具有科学意义的成果和方法,博采众长,努力以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在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中研究美术教育发展的历史。 美术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它继承和发展着人类的文明成果,传播、保存、融合、发展着民族的文化,是民族形成、生存及发展的生命机制。美术教育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对人们的社会心理、风俗习惯、道德规范、文化传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成为整个文化建设的基础。 谈到美术,我们可能会想到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或者现代人说的艺术设计)。谈到美术教育,我们可能会想到美术本体的传承教育,这显然是不全面的。那些流传在民间的属于造型艺术的现象,其实也都属于美术现象。这些美术现象是劳动者的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体现着他们的情感、理想、审美和造型观念,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典型的美术文化特征。那些被称作“美术”的作品,发展中既有明显的承传性,又在不断地翻新。这些美术在民间传承与发展的过程,属于美术教育的范畴,美术教育在其中的作用是特殊而意义重大的。不同的美术教育形式对应不同的社会阶层,一般来说美术教育史研究包括三大类:一是专业美术教育。“专业美术教育”在传统中的主要教育方式是:父子相传、师徒相授、图样临习等。在现代社会“专业美术教育”一般在学校实施,如美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和其他各类学校的美术专业学科。这种教育以培养专业美术人才为主要目标,教育目的是美术文化本体的传承与发展,最终指向是以创造的产品为社会提供精神的与物态的艺术,促进社会发展。二是人文素质美术教育。“人文美术教育”的主要教育方式是:作品认知、社会活动与信息接受等方面中的教育,主要指为教化国民素质而言。在现代社会的“人文素质美术教育”一般指幼儿园、中小学和大学中的通识教育,教育目的是公民素质教育。三是社会美术教育。“社会美术教育”包括家庭与社会生活、活动等方面的美术现象对人的影响与教育,内容丰富多样,主要有家庭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建筑、影视、网络、工业产品、宗教美术、政治美术、商业美术;生活活动的器具、婚丧嫁娶与礼仪活动中美术参与的运用等。这些美术文化随时随地对公民起着教育的重要作用。 美术教育作为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其本质是对应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它贯穿于人类历史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促使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美术教育将人类积累的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加以整理、保存、传递和发展,它与人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有着广泛、普遍的联系。从原始社会到今天,美术不仅是广大民众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仔细研究美术教育史我们会清楚地看到,美术文化以及其传承发展对于社会意识与社会文明进步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美术文化是人类社会生产与生活的产物,但同时又是人类生产和社会生活得以继续进行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对我国美术教育历史现象进行梳理,立足现展角度进行研究,是学术研究的必要,是美术教育实践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美术教育和其他各行业一样迅速进入一个繁荣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美术教育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及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标准都需要新的创立。美术教育工作者有必要了解美术教育的历史,研究美术教育规律,思考美术教育的发展。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加强美术教育学科的教育理论研究,推进美术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美术教育史的研究成为摆在美术教育界紧迫而重要的一项任务。 教育史论文:幼儿教育史研究开展思考 幼儿教育史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然而长期以来,幼儿教育史研究不仅鲜有人问津,似乎也无问津的必要。事物向来如此并不意味着就应该如此、只能如此。本文在对当前认为没有必要开展幼儿教育史研究之“不合时宜说”和“替代说”回应与批判的基础上,进一步就现实中如何开展幼儿教育史研究进行了思考,权作一家之言,愿就教于方家。 一、没有必要开展幼儿教育史研究吗? 开展幼儿教育史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值得倡导与落实。然而现实中,当前仍有不少人认为没有必要开展幼儿教育史研究。为此,在具体论述如何开展幼儿教育史研究之前有必要先澄清是否有必要开展幼儿教育史研究这一前提性问题。盘点起来,当前认为没有必要开展幼儿教育史研究之观点主要有“不合时宜说”和“替代说”两种。 (一)目前开展幼儿教育史研究不合时宜吗? 现实中有不少人都认为,当前幼儿教育需要关注与研究的问题很多,如幼儿教育公平问题、幼儿教育制度建设问题……这些才是目前幼儿教育亟待研究的问题,而幼儿教育史研究虽然必要,但现阶段开展幼儿教育史研究尚不合时宜。初看起来,“不合时宜”说似乎很有道理,毕竟现阶段幼儿教育还有很多根本性、关键性问题亟待研究,而开展幼儿教育史研究貌似真的不合时宜。其实,进行史学研究常常会遭遇是否合时宜这一困惑,就连科学史之父的萨顿都曾质疑过自己对科学进行史学研究是否合时宜,其在《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一书中曾如此这般问自己:“为什么要考察过去?为什么不让过去的事过去算了?为了前进,甚至只是为了生存,有那么多要做的事,有那么多实际问题需要立刻得到解决。”[1]是啊,现在有那么多问题亟待研究解决,为何要追溯过去呢?对此,或许有人会说:“未来模糊不清,现在沉重不堪;只有毫无生气的、完结了的过去才适合于思考。那些观察它的人活得比它长久——他们是它的产物及其征服者。因此,人们对历史的关注不足为奇。渴望了解过去发生了什么,以及渴望理解历史的进程,这些是人类共同的特征。”[2]然而,“关注过去是一种普遍的人类特性,这或许是真实的,但是这并没有解决问题”[3]。那么我们为何要关注那些离我们如此悠远的过去呢?事实上,“不管进入历史的事实多么悠远,实际上它总是涉及现今需求和形势的历史,那些事实在当前形势下不断震颤”[4]。“只有借助现在,我们才能理解过去,也只有借助过去,我们才能充分地理解现在。使人们理解过去的社会,使人们增加掌握现在社会的能力,这就是历史的双重作用。”[5]具体来说,“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但却不会完全消逝,它还以潜在的形式存在于我们周围;如果了解了中国教育史,再看当今的教育问题,就会意识到在现实社会中随处都能看到历史的影子,而且有些还在起作用。历史经验和教训对我们具有现实意义,这并不是说历史经验可以简单地移植或套用到现在,但认识到有些问题并非今日所独有,当有助于观察和理解现实问题”[6]。“通过对过去教育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思考和解决当代教育问题;有助于为现实教育改革的决策提供服务;有助于阐明现在和将来教育发展的可能趋势;有助于认识现存的不同文化背景下教育的特点和相互影响的重要性。”[7]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常说:“教育史是教育理论的源泉,这是无可争议的。”[8]由此可见,幼儿教育史研究不管是对当前幼儿教育的理论建构还是现实践行都是十分重要、宝贵的,开展幼儿教育史研究非但不是不合时宜,反而是非常迫切和需要的。 (二)历史研究和学前教育史研究可以替代幼儿教育史研究吗? 具体来说,关于历史研究是否可以替代幼儿教育史研究这一问题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历史研究能否直接替代幼儿教育史研究,二是基于史学视角来审视幼儿教育是否可以替代幼儿教育史研究。对于前一个问题很好回答,我们都知道历史学是很少关注幼儿教育这些“小问题”的。实际上,不仅不关注似乎还有些不屑关注。纵使有极为少数的历史学家在其言谈著作中涉及那么一点点幼儿教育的问题与思考,那也仅仅只是基于个人经验或感觉的随意之谈,是十分不充分、不成系统的,故企图用历史研究替代幼儿教育史研究是行不通的。既然历史研究不能直接替代幼儿教育史研究,那么基于史学视角来审视幼儿教育能否替代幼儿教育史研究呢?对此,我们说这是不合适的,同时也是存在很大隐患的。幼儿教育与历史的联姻并非一种“1+1=2”的机械凑合,更不是把现行占统治地位或主流的史学理论看作是一种“既成的”、先于幼儿教育活动的存在,一种具有普遍性、绝对性的原则应用于幼儿教育活动的结果。倘若诉诸史学视角审视幼儿教育,则史学是以外在于幼儿教育的状态进驻幼儿教育的,史学不是作为“幼儿教育问题”而出场,而是“为了”幼儿教育而被邀的,史学前来是为了“启蒙”幼儿教育,而不是“分享”。史学是高居于幼儿教育之上的,先知般的诱导者。这种高姿态割裂了与幼儿教育的血脉相连,史学的立场是空置的,导致人们容易采用一种“理论-应用”的思维模式来看这个问题,将历史视为高高在上的、完美的理论,而幼儿教育仅仅只是历史学的应用之域。幼儿教育史研究其实是幼儿教育和历史研究的有机组合,而不仅仅是基于历史来审视、考量幼儿教育的,历史高高在上,幼儿教育匍匐在地,如此以后,幼儿教育史研究将丧失其教育学立场,这是很糟糕的,不仅异化了幼儿教育史研究,同时亦异化了幼儿教育。综上可见,历史研究不可替代幼儿教育史研究。那么,学前教育史研究可以替代幼儿教育史研究吗?对此我们的回答依然是否定的。虽然目前学前教育史体系较为完善,但当前学前教育史大多关注的是学前教育制度、学前教育思想这些较为宏大的话语体系,虽然其间已有关涉幼儿的,但毕竟还是很少、很不系统的,可以说幼儿教育史仅仅只是个脚注而已,故学前教育史研究依然替代不了幼儿教育史研究。 二、如何开展幼儿教育史研究工作? 开展幼儿教育史研究不仅必要而且必须,那么我们该如何开展幼儿教育史研究呢?这既是务实之举又是当务之急。开展幼儿教育史研究是个系统工程,限于篇幅在此将不系统阐述,仅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初步展开。 (一)明确幼儿教育史研究之研究对象 明确研究对象是开展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倘若没有正确且明确的研究对象,就算投入再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也往往事倍功半、徒劳无益,甚至非但无益反而有害。故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对于一项研究来说,生死攸关的一个问题就是要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那么幼儿教育史研究之研究对象是什么呢?关于幼儿教育史研究对象这一问题,似乎无须多问,甚至有些明知故问,幼儿教育史研究研究什么?顾名思义肯定是研究历史上的幼儿教育问题了。这固然没错,但倘若就这么将幼儿教育史研究对象界定为历史上的幼儿教育,则不免简单、抽象。问题是研究的对象,但还仅仅只是一个抽象的结论而已。为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追问幼儿教育史研究到底都研究历史上幼儿教育的哪些问题。唯有如此具体的思考,方能把抽象的结论具体化,从而较为精准地回答幼儿教育史研究对象这一问题。一般来说,幼儿教育史研究主要研究历史上幼儿教育的事实性问题和价值性问题。具体来说,所谓历史上幼儿教育的事实性问题主要是指历史上幼儿教育的缘起、发展、演变以及性质样态等客观性问题,如幼儿教育是如何缘起的,其又是如何发展演变的,每个时期阶段的幼儿教育又有什么性质等等。而历史上幼儿教育的价值性问题主要关涉历史上诸种幼儿教育价值主张的竞争、排序问题,通过对历史上幼儿教育价值问题的关照,人们将能更为透彻地了解和把握历史上对幼儿教育所秉持的价值观。在此有必要强调的是,上述两类问题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常常纠缠着共存于幼儿教育问题中的,只是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常常将其区分开来介绍而已。 (二)澄明幼儿教育史研究之研究价值 事物的价值是实然存在的,但价值的发掘与发挥却仰赖于人们主观上对其的了解与认识。并且,对于事物价值的描述,既是对其客观存在的一种事实性揭示与显露,同时亦是对现实中该价值彰显的一种可能性敞开与导向。“教育史研究的功用或价值是教育史学科的关键问题。它既涉及教育史研究作为一个专门学术领域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同时也关系到对教育史研究的目的、任务的认识,关系到对具体的研究方向和问题的确定、选择,关系到教育史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方向。”[9]此外,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具有一种‘求价意志’(WilltoValue),是一种‘价值’动物。人类的任何活动都打上了价值的烙印。从理论上说,人类不会去从事那些自己认为没有价值的事情。这也就意味着,人类对自己所从事活动的价值认识得越清晰、越深刻,就越能够克服种种困难,追求并最终实现活动的目的。“追求价值作为人们活动的一般目的,它直接规定和影响着活动的性质和方向。”[10]“价值对于活动的意义和力量还在于它使人产生一种强烈的意志、情感,即强烈的活动意识。正确的和正义的价值目标反映在人的意识中,便产生了人们对价值目标的信念和渴求,强烈的渴求便形成意志、情感,使人们在活动中表现出极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人们进行任何有目的的活动都不可缺少的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这种动力的保持与丧失,不仅对活动的持续进行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关键时刻决定着活动的成败。”[11]教育史研究价值历来存在求真与致用之争,实质上,求真与致用二者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可以统一且必须统一的。幼儿教育史研究既要求真又要致用,求真是致用之前提与基础,但求真往往以致用为旨归。所以在幼儿教育史研究中,我们要树立求真达于致用的幼儿教育史研究价值观。开展幼儿教育史研究,主要是通过中外幼儿生活,地位和价值认识的变迁,幼儿教育发展过程的展示和幼儿生活场景的再现,幼儿教育规律的揭示和把握以及幼儿教育思想的演进,揭示出中外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幼儿教育的特殊规律和一般规律,为现实中国幼儿教育理论建构和实践提供历史资料和启示。 (三)在坚守叙事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幼儿教育问题研究 任何一门科学要想成为真正的科学,除了必须十分明确并坚持它的研究对象外,还必须采取科学的研究方法,两方面缺一不可。只讲方法而不讲对象,就可能南辕北辙,相去愈远;只讲对象而不讲究方法,就无异于海市蜃楼,望洋兴叹!那么我们该采取什么研究方法来开展幼儿教育史研究呢?“叙事原是历史著作最早形式中的常用模式之一(如修昔底德、波里比乌斯、李维、塔西佗的著作)。”[12]“叙事乃历史本身所固有的。”[13]“所有历史都有不可化约的叙事元素”[14]。叙事研究是历史研究的主要方法。而“长期以来,受史学传统的影响,教育史研究主要是叙事研究。叙事研究被看作教育史研究的基本功和主要的研究方法”[15]。那么教育史中是如何开展叙事研究的呢?所谓的叙事研究主要强调教育史研究要如实地描述过去的教育实践,尽可能全面、客观、详尽地将教育史叙事清楚。事件是怎么缘起、发展的,又是如何结束的。可以说叙事研究是比较重视教育事件的分期、时段以及发展演变的。公允地说,叙事研究之于教育史研究是十分必要、重要的,教育史研究的求真价值也主要源于叙事研究。但这种研究方式在效力于求真的同时无益于致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致用。为此,教育史研究方法有必要进一步丰富与创新,恰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张斌贤教授强调的那样:“教育史学科要不断地发挥它的固有的社会作用。在研究方法上,也应当不断改革和创新,与时代共同发展”[16]。为此,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积极诉诸问题研究来开展教育史研究。这里提出通过问题研究来开展教育史研究绝非随意,其也有学理上的考量与因循。比如在历史学研究中,法国年鉴派学者(主要以费弗尔和布洛克为代表)就提出:“传统史学只是叙述历史上发生的事情,这种史学毫无益处。‘历史只有从叙述的变为解释的,它才能成为一种科学’”。因此,他们认为“历史学家必须提出问题,必须用对问题的分析来取代对事实的平铺直叙”。[17]当然,这里提出要在教育史研究中积极开展问题研究并不是说不要先前的叙事研究了,对叙事研究简单否定、扬弃了,而是说我们要在坚守叙事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教育史的问题研究,以期对彰显教育史研究的致用价值有所裨益。故在幼儿教育史研究中,我们要在坚守叙事研究这一传统教育史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幼儿教育史问题研究。 (四)现实中开展幼儿教育史研究工作需要注意的常见问题 上面仅从研究对象、研究价值以及研究方法这三方面初步探讨了如何开展幼儿教育史研究,实际上,幼儿教育史研究工作还远不止这些,然限于篇幅在此不能系统阐述。下面将简要谈谈现实中开展幼儿教育史研究需要注意的几个常见问题,旨在从另一方面补充、完善幼儿教育史研究工作。首先,开展幼儿教育史研究要坚守教育学立场。所谓坚守教育学立场主要是指我们在开展幼儿教育史研究时,要注意其历史之维,但不能过于沉溺于历史。我们关注历史上的幼儿存在、发展等状况,但一定要注意其中的教育学意蕴。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把幼儿教育史研究缩水为幼儿历史研究了。虽然幼儿教育史研究是历史与幼儿教育史之联姻,但现实中人们在具体研究时往往会把其践行为幼儿历史研究,遗忘或遮蔽了其中的教育学意蕴,丧失其教育学立场。其次,在开展幼儿教育史研究时要有大视野。这里所谓大视野首先是指我们开展幼儿教育史研究时,不能只关注与研究我国幼儿教育史,同时还要关注与研究外国幼儿教育史,幼儿教育史实质上应该包括中外两大部分,我们不能只研究中国幼儿教育史或外国幼儿教育史。此外,这里所谓大视野还意指我们在开展幼儿教育史研究时不光要像传统教育史研究那样关注制度或思想,还要关注幼儿的存在、生活的问题。最后,开展幼儿教育史研究要处理好其与教育史、学前教育学研究的关系。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有学前教育史、教育史这些较为成熟的研究前例,开展幼儿教育史研究可以说有所依托。但我们在欣喜“大树底下好乘凉”的同时,也不要忘了“树在树下难成材”。因为有前例在,我们难免会模仿与借鉴。当然,这里并不是说不要模仿与借鉴,只是我们不应在模仿与借鉴中迷失了自己,迷失了自己的方向,丢弃了自己的研究对象,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地方。毕竟幼儿教育史和学前教育史、教育史不同,否则的话,也没有必要再单独进行幼儿教育史研究了。当然,以上仅是对幼儿教育史研究的一点初步构想,欲切实有效地推动幼儿教育史研究还需要不断进行自我反思,不断开拓新的资源,增强自我创新的能力,使幼儿教育史研究在现实中在更好地认识幼儿发展、促进幼儿教育方面有更多更大的作为。 作者:张睦楚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教育史论文:教育史学异同辨析 教育史学和比较教育学是两个比较年轻的学科。具有近代意义的教育史研究始于18世纪后半期,而比较教育诞生于19世纪初,20世纪末两门学科又不同程度地进入了“学科危机”时代。美国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认为比较教育是延续至今的教育史[1],我国学者贺国庆教授认为外国教育史和比较教育原本就是姊妹学科[2]。教育史学与比较教育学究竟是怎样的学科?二者又存在哪些区别和联系?厘清两者的关系对于深入认识这两门学科及加强两门学科的基础理论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教育史学和比较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一)教育史学的性质教育史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由于其发展历史比较短,学界对于教育史的概念及其基本特性尚未形成统一的界定和看法。不过,只要是一门学科就应该有自己的基本界定,虽然这一界定需要不断完善,但这对于教育史无论是作为一门科学研究还是作为一门课程设置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笔者认为,教育史是以历史法为主要方法,研究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揭示教育发展的真相和规律并为当代教育改革提供参考经验的与历史学相交叉的教育学科。教育史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既包括外国教育史也包括本国教育史,由此通常又可以划分为外国教育史和本国教育史两个不同的方向。关于教育史的学科性质,国内学者经过不断探索基本上取得了渐趋一致的看法,那就是教育史是一门教育学和历史学的交叉学科,具有双重的性质。一方面,它具有教育学的基本特征,是一门教育学的基础学科;另一方面,它又是一门历史学科,是历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3]虽然教育史具有双重特性,但笔者认为,至少在我国,教育史应该归类于教育学科,教育学科是其母学科,教育史学主要是一门教育学分支学科,教育史的教育科学性质是主要的方面,并具有实践性和历史性的特性。教育史学科与教育学科所有的分支学科一样,都以回答现实的教育问题为己任,只不过教育史是通过历史的方法来观照现实问题的。[4]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史有其自身的学科目的和学科功能,而学科的主要目的和功能往往是相互联系的。张传燧教授主要从学术功能和社会功能两个方面分析教育史的功能。他认为,教育史的功能具体有四种:一是展现性功能,重在描述和再现教育历史的过程及其发展状况;二是思辨性功能,重在论述和寻求教育历史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三是应用性功能,重在发挥对当代教育实践的借鉴与指导作用;四是人文性功能,重在发挥教育史学蕴涵的育人作用。[5]总之,可以将教育史的功能概括为认识功能、借鉴功能、教育功能等。学习和研究外国教育史,可以扩大眼界,增长见识,并且加深对本国教育的认识;学习和借鉴外国教育史也可以为当今的教育改革和实践提供借鉴和指导;教育史也可以通过课程的开设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比较教育学的性质比较教育学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1817年朱利安发表《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和初步意见》标志着比较教育学科诞生至今尚不到二百年的历史。关于比较教育的学科性质等问题的探讨也还处于不断地摸索和完善之中,笔者根据冯增俊主编的《当代比较教育学》将比较教育学界定为“比较教育学是指以整个教育领域为对象,对当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探讨教育发展规律及特定表现形式,借鉴有益经验,推动本国或本地区的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的一门教育科学”。这一概念首先明确了比较教育学是一门教育学科,揭示出了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教育领域,研究的范围是各国教育或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的研究,其最主要的研究方法是跨文化比较法,同时也指出了比较教育学的研究目的是揭示教育的发展规律,总结教育的基本形态和特征,借鉴他国教育经验,推动本国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比较教育学的主要功能是与其目的紧密联系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认识和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这是比较教育学的认识性功能。比较教育通过比较世界各国和不同区域内的教育,为人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信息,为人类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教育现象、把握教育发展的实际状况提供基础,对教育学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二是借鉴外国教育经验,促进国际教育交流,这是比较教育学的应用性功能。比较教育诞生之初就源于借鉴的需要,是为促进本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服务的,这是比较教育的最为初始和直接的目的。比较教育研究主要是以国家为单位而进行的研究,这种跨文化的比较可以增进各国教育之间的理解,促进人员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对教育的合作也产生积极的影响。三是揭示教育发展的规律,这是比较教育学的学术性功能。比较教育的研究不应仅仅局限于各国和各区域教育的描述,还应该从各国教育发展的具体考察中,通过相互之间的比较揭示各国教育和各区域教育所具有的共同规律和特征,以此来深入探讨教育的基本规律和认识。四是提高学习者的能力和素质,这是比较教育学的教育性功能。比较教育学课程可以对教育学院学生进行专业训练,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育史学与比较教育学的融通 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认为,学科的所有分野和划分相对来说是次要的和肤浅的。我们不是某学科而是某问题本身的研究者。[6]由于教育史学和比较教育学研究问题的交叉使得这两个姊妹学科具有了更多的相似性。康德尔认为,为了理解、体会和评价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真正意义,有必要了解该国的历史与传统,比较教育就是“延续至今的教育史研究”;英国比较教育学家马林森认为“比较教育学要以理解、欣赏外国文化、风俗为基础。比较教育的学生必须首先是一个历史文化学家,了解某一国家人们的生活方式、哲学态度、思维模式、宗教、政治背景”[7]。瞿葆奎教授在其主编的教育学科分支学科丛书的教育科学分类框架表中将教育史学和比较教育学划分在同一类的直接分析教育活动的学科,揭示了二者之间的更为密切的联系。从学科属性上来看,教育史学和比较教育学同属于教育学科,都是教育学科的二级学科。虽然教育史学既兼有教育学的学科特性又兼有历史学的学科特性,但归根结底教育学特性是其根本性的特性。比较教育虽然也由于美国比较教育学家安德森等人的研究导致了比较教育学科与社会学的混淆,但比较教育学界普遍认为比较教育属于教育科学,而非其他的学科,即使是关于比较教育学科的危机问题也是关于其研究对象和方法的独特性问题的争议,而非是否教育学科的争议。教育史学和比较教育学虽然在研究的具体目的上有一些不同和侧重,但是从其最终研究目的上来看仍然是一致的,都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探寻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科学,目的都在于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促进国际教育交流,为本国当前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提供思考与借鉴。教育史和比较教育虽然在研究时间维度上差异明显,但也有一些相同的部分。例如,教育史的现代教育史研究与比较教育主要为“二战”以后的研究在时间上是交叉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的教育史研究一般很少关注现代的、当代的教育,认为尚未形成定论,变化莫测,不能盖棺定论而难以研究。随着教育史学科的发展,教育史研究的时间下线已经开始延伸到了现在,“过去的都是历史”的看法逐渐开始获得广泛认可。教育史的博士、硕士论文选题已经延伸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甚至21世纪初,教育史学科也开始带有一定的时代特色。从研究对象及内容来看,教育史和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和内容都极为广泛,它们都以整个教育领域为研究对象及内容,研究教育的各种问题,教育学所关注的问题都可以成为教育史和比较教育所关注的问题。外国教育史的现代教育部分与比较教育在研究对象上基本是一致的。尽管教育史的研究注重的是教育发展的过程,即纵向的发展,而比较教育则对当代教育的某一个点进行横向的解析和剖析,但是由于教育史也可以采取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及综合比较的方法,比较教育也采用历史研究方法而使得二者在研究对象上的相似性大大增强。近些年,由于比较教育的研究单位发生了新的变化,一个国家的省、市和特定区域的教育现象也成为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从研究方法上来看,虽然教育史主要以历史法为最主要的研究方法,比较教育以比较法为最主要的研究方法,但是这两个学科还是借鉴使用了彼此的主要研究方法。教育史也常常使用比较的研究方法,比较法的运用可以使得史学的研究更为深入和精确,为教育史学的研究带来了全新的不同视角。教育史可以采用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两种研究方法,或者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比较研究。同样,比较教育也使用历史研究法。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现代,但是教育的发展是有着必然联系的,为了阐明当代教育现象发展演变的由来,比较教育需要用历史研究法对当代以前的教育现象做一追述。需要注意的是,比较教育的历史研究往往是研究的背景,而不是研究的主要内容。除了二者互相借鉴彼此独特的研究方法之外,作为同为社会科学的学科,两个学科还共同使用了许多相同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例如,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统计法、行为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分析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等等。从研究的相关学科来看,二者也具有一些共同的相关学科。同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两门学科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如社会学、哲学、历史学、文化学等的关系都比较密切。尤其是教育史中的外国教育史方向,由于与比较教育有着更多的共通性,在关联学科上更为接近,所要求的基本学科素质也更为相似,如二者同样对外语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 三、加强科际交流与彰显学科特色教育史学与比较教育学是教育学科中关系最为紧密的两个学科。二者既有太多的交叉和融通之处,又有各自差异明显的领域和特点。二者的共通性决定了两者之间要加强科际合作与交流,而二者的不同之处又要求它们厘清自己的学科边界,不断创新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完善各自的学科基本理论,凸显自己的学科特色。 (一)借鉴研究方法,加强科际交流教育史学科与比较教育学科应该加强合作和交流,谋求共同发展。外国教育史应加强和比较教育学科的合作。[8]加强两个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相互借鉴研究方法教育史学和比较教育学各有自己主要的研究方法,教育史学擅长于运用历史研究法,而比较教育则善于运用比较研究法。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这些研究方法伴随着自身学科的发展不断得以成熟而日渐体系化,借鉴彼此的优势研究方法可以发挥优势互补的作用,更好地促进两个学科的共同发展。教育史学科应该借鉴比较教育的比较法。事实上,一门新兴的比较历史学已经兴起,受其影响比较教育史学研究也日渐多见。“美国历史学家需要一种跨国、跨界的视野,加强比较历史研究。没有这样的比较的证据,充分评价教育对社会的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9]我国一些比较教育学和教育史学的学者都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张瑞璠、王承绪主编的《中外教育比较史纲》将历史研究法和比较教育方法相结合,为教育史学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比较教育史学的新领域,而比较教育学老前辈王承绪先生的经典之作《比较教育学史》则是运用历史研究法研究比较教育学科发展史的经典著作。这些成果属于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成果,弥补了学科研究的空白,同时也促进了教育史学科和比较教育学科的共同发展。比较教育研究也应该关注历史、借鉴历史。历史主义的分析方法曾经是比较教育发展史上因素分析时代的基本研究方法,随着比较教育进入社会科学方法时代,比较教育研究方法日益丰富和多元,传统的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在比较教育研究中受重视的程度有所下降。历史主义方法在比较教育发展史上曾作为一个时代的主要研究方法存在并不是偶然的,是历史分析法与比较教育研究的必然联系和密切关系使然,不应该因为大量的新的社会科学方法的诞生与运用,而完全抛弃历史分析的方法,使得比较教育的研究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互相补充研究内容比较教育的时代性学科特性决定了其关注的重点在现代,研究的是一种最新的教育现象,但是却往往无暇顾及更为深入的研究。一种教育现象的探明仅仅局限于当代是不可能的,某种新型教育制度、教育思潮、教育活动的结果怎样?成功还是失败了?有何经验和教训?呈现一种怎样的规律和普遍意义?这些都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才能最终回答的问题。比较教育以其鲜明的时代性学科特性在拓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及时总结和交流人类研究成果方面发挥着先锋的重要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其对问题做更为深入的进一步的研究,因而,这些课题需要教育史学者做更进一步的完善和深化。而对于一些不是两个学科共同关注的、各自独特的研究领域和内容,则更是一种相互补充和支撑。教育史学科是对教育现象产生和发展过程进行的研究,这就决定了它的研究要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但对当代的动态性很强的现象它却很难给出一个定论,这是教育史的“求真”特性所决定了的。因此,教育史可以广泛吸收比较教育的开拓性研究成果,补充其不足,解决其未能解决的问题,还历史之本来面目,从学术性上发挥自己的优势,做更深入的、理论性的、规律性的探讨。3.加强研究人员交流教育史学和比较教育学的关系十分密切,早期我国老一辈的教育史学家和比较教育学家是不分家的,两个学科原本就是一个学科,只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学科领域的不断分化而逐渐形成了两个独立的学科。因此,教育史学和比较教育学应该加强研究人员方面的交流和合作,密切两个学科之间的联系。教育史学研究工作者要关心和研究一些比较教育问题,比较教育学研究工作者也应该关注教育史问题,要注意彼此吸纳对方研究人员开展共同研究,以拓展研究思路和研究视野。在教育史和比较教育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培养中也应该加强教育史和比较教育导师队伍的合作;研究生培养课程中也应该相互开设彼此的课程,教育史侧重于历史,比较教育侧重于现代,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使学生具有更为完整的知识结构,才能获得更全面、更广阔、更深入的思维时空。 (二)厘清学科边界,彰显学科特色 1.完善学科理论教育史和比较教育无论关系多么密切,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学科。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强合作和交流的同时要认真厘清两个学科的边界,搞清教育史和比较教育的不同。教育史学和比较教育学的边界在哪里?两个学科的性质、目的、对象、功能和方法是什么?对于这些基本学科理论问题还需要做进一步深入的探讨。教育史在自身学科理论建设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教育史学的产生历史比比较教育学要长,但是,教育史学的学科体系和基础理论问题研究却远远落后于比较教育学。20世纪90年代,随着“史学危机”的出现,我国教育史学界开始关注学科自身理论建设问题,虽然也有一些论文和专著发表,但整体来看,关于学科建设的研究成果仍然十分薄弱。我国比较教育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左右就开始了相关学科理论问题的探讨,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虽然关于学科基本问题的探讨尚未也不可能取得完全一致的认识,但在争论的过程中,比较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已经取得了许多渐趋一致的看法和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比较教育研究及学科建设成绩喜人,比较教育学者在国际交流、扩大学科领域、探索研究方法上,都取得了较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10]比较教育和教育史学要获得更大发展都必须要加强学科基本建设,完善学科基础理论体系。 2.创新研究范式方法论或曰分析框架是一个学科赖以存在的学科基础。科学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一个学科要保持学科的生命之树长青就需要与时俱进,勇于探索,尤其要进行学科方法论方面的创新,探索独特的学科研究方法,并以此彰显本学科的特色和优势。教育史在研究方法的演变历史上明显表现出“借用”和“依附”的特征,主要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尚未形成自己独特的概念、范畴、研究方法,更谈不上自身理论的建构,一直不能与哲学、史学、文学、美学、经济学等学科媲美。[11]一个学科发展的根本在于对学科研究对象认识的不断更新和为此目的而进行的研究方法与“范式”的不断变革。[12]创新是21世纪外国教育史学科建设的关键,唯有创新,教育史学科才能摆脱当前的危机,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创新的途径在于加强史料建设和引进新的研究方法。[13]显然,教育史要创新关键在于学科的方法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的创新。教育史学者要不断借鉴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例如,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方法、系统论的研究方法,甚至是一些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也应该拿来为我所用。实际上,教育史学科自身有顽强的生命力,一百多年的教育史学科由诞生到壮大的历史本身就证明了这一点。恰恰是在学科的不断融合和交流中,教育史才获得了新生,才更突显了自身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当然这也是社会的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不断创新,不断开放,建立具有本学科特色的理论分析框架也是比较教育学目前的迫切任务。比较教育学科分析框架在发展过程中,既有来自于学科自身发展起来的内生型的框架,也有吸收引进其他学科观点的外生型框架。目前比较教育学界的许多理论框架都是外生的,比较教育学者更多的是借助于影响比较教育的“外部”理论,例如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世界体系理论、文化相对主义理论等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理论来研究比较教育的基本问题,但源自比较教育学科“内部”的理论框架却不是很多。 比较教育学需要深入学科内部,深入挖掘比较教育的学科特性、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学科历史等深层次的比较教育的理论问题,这是建构比较教育理论和独特分析框架的基础;比较教育还需要广泛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将之纳入比较教育研究中来,从而生成跨边界的新的比较教育的研究理论和框架,使之成为比较教育进一步成长的生长点;比较教育还要走不断创新之路,不抛弃传统、不囿于传统、突破框架、勇于尝试新的观点和新的方法,使比较教育获得永不枯竭的发展动力。 教育史论文:高等教育理论建设剖析教育史研究重要性 高等教育史是高等教育学科领域的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学这一学科的分支学科,更准确地说,是高等教育学与历史学的交叉学科。高等教育研究理应包括高等教育史的研究。但更深的含义是:高等教育理论建设,有赖于高等教育史研究的支持。 在史学研究上,有“论从史出”之说。这本来是说史论与史实、史料的关系。史论必须从史实以及反映史实真象的史料出发,概括引申出来,而不应先构想史论,再找史料来“小心论证”。但这句话也可以用来说明理论研究与历史研究的关系。高等教育史是高等教育理论建设的源泉之一。 教育理论的源泉有三条渠道:第一条是教育史研究,第二条是比较教育研究,第三条是现实的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提高。这三条源泉在实质上是一致的。历史的与外国的,是借鉴前人和国外的经验及其所总结的理论,而现实的经验总结,是根据当前我国教育实践或研究者个人的教育实践所总结提高的。这三条源泉的价值比较,可以说第三条最为重要。历史的、比较的所获得的经验、理论,必须结合当前的实际,通过实践经验,才能被确认而体现它们的社会价值。但是,一个国家或一个人的实践经验有局限性。这些经验可能包含某些必然性的规律,也存在许多偶然性的现象。坐井观天,视野狭窄,很难看得深远,往往被许多表面现象所困惑、干扰。而历史与比较研究,可以从纵横两个维度观察教育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视野开阔,又能集古今中外无数前人的智慧结晶和国外学者在不同情况下所提出的一些精辟见解,使我们能够站在他们的肩膀上攀登。 如果对这些智慧结晶、精辟见解,不能很好地吸收,我们现实的理论研究,不但视野狭窄,以偏概全,流于肤浅,而且往往要重复历史上或外国已经历过的错误,在指导教育实践上难免不发生误导,这种教训是很多的。例如,“”前和“”中,所谓“教育革命”的某些理论和措施,除了政治原因之外,就教育本身来说,主要是对实用主义教育的精华与糟粕的无知,把实用主义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已被证明为糟粕的东西充作“革命”的货色,强行推广,造成教育秩序的混乱和教育质量严重下降。 因此,在处理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与教育史的关系上,我们要批判。在50年代末的“教育大革命”中,有一种权威性的谬论,认为教育史所讲的是奴隶主、地主、资产阶级的教育,从这样的教育中找出来的是剥削阶级的教育规律。社会主义教育规律,只能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来。以致有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教育史的研究被迫中断,严重影响了教育理论的发展与提高。 这样说,是不是高等教育史的研究,就只是为了服务于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教育理论研究无裨于教育史研究呢?恐怕不能作如此理解。教育理论研究,有赖于教育史研究的支持;教育史研究,也有赖于教育理论研究的支持。 史学研究上,还有“以论带史”的说法,如果说的是先有史论,再找史料来论证,作为史学研究方法,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但如果所指的是以新的科学观点与方法来指导历史研究,无疑是正确的、必要的。高等教育史的研究,必须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如果没有充分掌握教育理论,教育史的研究只能做到史料的罗列,很难从教育的历史演变中探讨教育规律,对教育现象和教育思想做出深入、正确的评价。当前高等教育许多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研究,还不成熟,往往使高等教育史的研究感到困惑。例如,研究高等教育发展史,首先遇到的就是高等教育的起源问题,包括高等教育为何产生,如何产生以及何时产生等问题。就何时产生来说,外国高等教育史就有五、六种说法,最远的说法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古代,最近的只承认欧洲中世纪大学为高等教育的起源;中国高等教育的起源,也有多种说法,最远的可以追溯到西周甚至夏商,最近的只承认始于清末按照西方模式建立高等学校。为什么如此分歧,究其原因,是由于对高等教育这一基本概念大家的理解很不一致,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为大家所确认的界定。至少不要看到“大学”、“太学”一词就理所当然地比附为高等教育。在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上,也有不同的说法。一般说是源于中世纪大学,理由是中世纪大学已经具有近代大学的某些特征。例如,它是按几类需要高深知识的职业或行业来进行分科教学的。但中世纪不是近代,高等教育不可能超前于时代几百年。那么,中世纪大学如何、何时演变为近代大学?却很少有人进行深入的研究,至今还是高教史上的一个“黑箱”。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也同样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明清的书院就是近代大学了,一般则是从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算起。把1862年作为中国新学校的开端,也作为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倒也顺理成章。但如果近代高等教育的特征是按照近代科学分化来设置分科课题,则我宁愿认为,1866年的算学馆才算得上近代高等教育。 其实,高等教育史的研究,总要接触到许多高等教育的理论。例如,高等教育的功能、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高等教育与科技的关系,以及人才观、质量观等等一连串理论或原则。至于对历史上高等教育思想和思想家的评论,就更需要高等教育理论作为依据。所以,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与高等教育史研究之间,是相互支持的。 在当前,我们特别希望高等教育史研究,尽可能结合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带着问题研究高等教育史。历史与现实是不可能割断的,要解决当前教育改革的问题,差不多都要了解其历史渊源、历史经验与教训,纵观历史发展的趋势,即所谓“观今宜鉴古”。在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中,有许多问题,弄不清它的历史根源和发展过程中的得失,需要通过高等教育研究来弄清楚。例如,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关系,教育观的演变,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产生、发展、作用与影响,大学在创造与发展文化上的作用,大学在促进科技发展上的作用,通才教育观的演变,学分制的演变及其在各国实施过程中的得失,各国高等教育的学术性与职业性的消长,各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演变,中国留学教育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与经验,世界和中国私立高等教育的演变,等等。正因为如此,每一本高等教育理论著作,差不多都要有专章作历史叙述,每篇较完整的论文也要作历史回顾,但一般都不够系统深入。 教育史研究结合教育改革的需要,它的作用也是双向的。一方面,“古为今用”,为当前教育改革服务;另一方面,在“古为今用”中,教育史研究也能较好地体现其现实的价值,使研究工作富有活力与生机。当然,不应把“古为今用”作狭隘的实用主义理解,更不能要求每本书、每篇论文都要直接针对实际问题来写作,更不是像有人所误解的那样,要求教育史研究给处理具体问题提出什么方案。相反,教育史解决教育现实问题应当站在历史的高度,在深层次上使人通过历史演变更好地认识教育规律及其作用。总之,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函需高等教育理论工作者和高等教育史研究下作者的合作。这就是这次会议的实质性的意义。 高等教育史作为教育史的组成部分,应该说,旱已有所研究。每部中国或外国教育史专著,都有高等教育的专门章节(主要是制度史);单篇论文,也早已屡见之于报刊。但作为高等教育史专著,据我所知,最早的一本是蔡克勇的《高等教育简史》(1982),其后有熊明安的《中国高等教育史》(1983)。值得高兴的是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史又出版了许多部。如高奇的《中国高等教育思想史》(1992)、曲士培的《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1993)、余立与郑登云的《中国高等教育史》(1994)等,以及曹拒生翻译出版格·芦茨的《中国教会大学史》(1988),熊明安的《中国高等教育史》也出版了修订补充本(1988),还有刘海峰和我合编的《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高等教育卷》(1993)。至于外国高等教育史,公开出版的似乎只有国别史,如陈学飞的《美国高等教育史》(1989)。倒是湖南教育出版社陆续出版了《世界著名学府》丛书约50本,提供了不少重要的历史资料。这些高等教育史专著,各有各的特点。相对地说,中国高教史较多,系统的外国高教史专著尚未见到;从内容看,制度史较多,思想史尤其是外国高等教育思想史研究者较少,以致谈起教育思想和教一育家,就只有大家所熟悉的几位教育家的思想,见不到在高等教育历史上起重大作用的高等教育家的思想。希望大家在重视中国高等教育史研究的同时,也重视外国高等教育史的研究,尤其是外国高等教育思想史的研究。 还有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就是编写高等教育史就要写成高等教育史。突出高等教育,而不是大量转抄一般教育史资料。这在开始时,由于高等教育史料不足,研究工作刚刚展开,高教特点不突出,大量资料是从一般教育史摘抄来的,势所难免。随着高教史研究的逐步深入,我相信这个间题是能够解决的。 我是从事高等教育理论工作的,对于高等教育史只有一知半解,只能从高等教育理论建设的角变,提出问题,提出希望。希望高等教育史专家和高等教育理论工作者,紧密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领域的繁荣而共同努力。 教育史论文:教育史诗的生命教育探讨 一、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生命教育的起始。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父教是根本,母教是重要补充。《歧路灯》塑造了许多误入歧途的形象,他们虽性格各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在家庭教育中缺少了父教。在以父权为主导的封建中国,父教的缺失就等同于家教的缺失,其结果就会“少调失教”。小说在家教问题上对比塑造了两个典型形象,一个是谭绍闻,一个是娄朴。他们同从一师,资质相仿,外人对其评介也相当,说他们是“玉堂人物,……将来都是阁部名臣。”事实上,二人后来的发展却相差甚远,究其原因,父教的缺失与否正是关键。缺了父教的谭绍闻走上了歧路,父教严格的娄朴功成名就。对父教的重要性,谭绍闻本人也有清醒的认识。他在老师娄潜斋家曾被师伯训诫,随后,娄朴与其有段对话:“家伯年老,未免语言重些,世兄只领略家伯的意思罢。”谭绍闻道“:咳!我若常有这位老人家说重话,未必不与世兄并驱,何至到这上不上下不下地位。只因先君见背太早,耳少正训,遂至今日与世兄相判云泥。”昔日同窗“相判云泥”,“只因先君见背太早,耳少正训”。在这段对话中,父教的作用以主人公之口表达出来,意义非凡。 父教很关键,母教也很重要。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教育,本质上就是在诠释“礼乐”思想。笔者认为,父教体现出一种“礼”的意识,而母教则体现为“乐”的功能。关于“礼乐”的关系,荀子说“乐合同,礼别异”。就家庭教育来说,父亲是让子女积极进取,并让其因发现与父亲之间的差异而生敬畏之心;母教是要在父亲与子女的不平等关系中达成一种协调,以和谐家庭关系。这是一种理想的家教分工,但事实上,由于父教的严厉,常常让母教陷入溺爱和娇惯。这可能是母亲弱化父亲意识的一种手段,也可能是源于女性一种本能的母性意识。但母亲的这种意识,常成为家教开展的障碍。 在《歧路灯》中,谭绍闻母亲王氏对儿子的溺爱娇惯就是这种作用的最有力诠释。王氏对儿子谭绍闻的败落是负有全责的,她“溺爱”、“无知”,用作者的话说就是:“王氏本因溺爱而不明白,又由不明白而愈溺爱”。王氏中年得子,溺爱孩子也是情理中的事情,但她却溺爱到了无知。她担心孩子受委屈,为孩子请来了只知道献媚学生家长、谋取教资的老师侯冠玉。侯先生当着王氏的面对绍闻说“:不出二十二岁,必中进士。后运且俱系佳境。………看来这是一二品之命,妻、财、子、禄俱旺,更喜父母俱是高寿”。王氏听完,认为“这样先生,天上少有,地上难寻”,因而“心满意足,喜的欲狂”,并且“几恨相见之晚”。王氏仅因侯老师的一番蜜语甜言便将其视作了儿子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而对侯老师的人格、学识不做任何调查,就做出相见恨晚的慨叹,着实叫人可叹、可笑、可惜。对王氏在教育问题上的无知,谭绍闻的父亲常为此气恼得大动肝火:“妇人坏事,如此可恨!”小说对王氏概括得很精辟,说她:“是一个昏天黑地的母亲”,而“谭绍闻是个信马由缰的儿子”,小说将这样两个对立的矛盾形象置于同一个教育环境中,在紧张的矛盾冲突中,为我们诠释了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应有的素养和应当注意的一系列问题。简单来说,作为母亲,我们不能对孩子过分溺爱,即使是有一定程度的溺爱,也应该明辨是非曲直,不然,无知的溺爱不仅不能教育好孩子,反倒是将其推向歧途的幕后推手了。总之,家庭是子女出生后最初的教育场所,父母作为最初始的家庭教育元素,常常是子女成才与否的关键。 二、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保障,在小说中,作者通过“用心读书,亲近正人”这八个字的诠释表达了他对社会教育的理解,而这八个字也是贯穿整部小说的核心理念。对青年人来说,“用心读书”是成才的基础,“亲近正人”是成长的保障。从这一意义上说,在人的一生中,健康的成长比成才更重要。当然,如果既能“用心读书”,又能“亲近正人”,便是两全其美之事。不过,若不能好好读书,那能否做到“亲近正人”,便是生命教育的全部了。李绿园在《歧路灯》中对这一问题作了明确的判断,他说:“子弟宁可不读书,不可一日近匪人”,明确推崇了“亲近正人”在生命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歧路灯》对“亲近正人”重要性的诠释也是从正反两个方面展开的:在谭绍闻父亲活着的时候,年幼的谭绍闻交往的都是正经人,谭绍闻能依照家长为他设计好的目标用心读书。但在父亲去世后,他跟宦门浮浪子弟“换贴结拜”。在交往中,绍闻“竟把平日眼中不曾见过的,见了;平日不曾弄过的,弄了;平日心中不曾想到的,也会想了”。并最终在“匪类”的诱惑下,“有了邪狎之心”,以致弄出诸多丑事,染得一身恶习。《颜氏家训》中说“: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行举动,无心于学,潜移默化自然似之”,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歧路灯》对教育理念的诠释是正反两个方面的,小说在谭绍闻浪子回头之后借他自己的话现身说法,再度强调:“古人云,不可一日近小人,真金石之言。”可以说,《歧路灯》对社会教育问题的关注是很迫切的,这一点对当下的社会教育来说也有启发意义。 三、学校教育 李绿园做过老师,谙熟教育之道。在小说中,他借故事人物道出了许多至今还有重要作用的求师之道、教育规律、教育方法等问题,很有借鉴意义。 (一)师德师才 小说认为师德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俗语说,拜师如投胎”,因此,强调延师要慎重,要选择有良好的“师德师才”之人。小说中,谭绍闻先后师从了四个老师,但其结果却大不一样:第一次“延师”娄潜斋,他“端方正直博雅,尽足做幼学楷模”。他的教导为谭绍闻后来学业的继续及浪子回头奠定了基础。第二次“延师”侯冠玉,侯老师喜谈阴阳风水,看戏、饮酒、赌博,让谭绍闻“落得快活,脸上一点书气也没有”。这个侯老师是谭绍闻步入歧路、家庭出现变故、人生发生转折的关键。第三次“延师”惠养民,这位先生“心底不澈”,课堂上把谭绍闻讲得“像一个寸虾入了大海,紧紧泅了七八年,还不曾傍着海边儿”。这是一次不关痛痒的经历,但对谭绍闻而言,浪费了光阴。第四次“延师”智周万,他“博古通今,经纶满腹”。结果“谭绍闻沉心读书,童生取了第三名,单候学宪按临,指日游泮”。对比前两次的教学效果可见,师者的品德与才能,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教材与教法 除了对师德问题的关切外,李绿园在小说中也表达了对教材教法的关注。作为教师的李绿园曾采用戏剧的样式编写了《四谈集》(即谈《大学》、《中庸》、《诗法》、《文法》)作为他的教学读本,将儒家的经典理论用戏曲形式传递开来,寓教于乐,显现出了积极的开拓意识。在小说中,他对类似的启发式教学也是赞叹有加。小说写智周万善于启发、诱导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启发学生悔过自新的思想工作揉合到知识的传授之中。譬如他给谭绍闻出了一道“为善思贻父母令名必果”论的作文题,将“为不善,思贻父母羞辱必不果”的思想巧妙地传达给学生。因谭绍闻深有体会,言之有物,得到其极力夸奖,在表扬和肯定之后,智老师见水到渠成,便因势利导:“尔文如此剀切。可以想见令先君家教。但昨日众先生俱言尔素行不谨,是何缘故?”谭绍闻这才向老师敞开心扉,真诚请求老师的帮助。智周万针对谭绍闻行动和思想上的弱点,写就一篇戒赌箴铭,使得谭绍闻“沉心读书。考试童生,取了第三名,依旧文名大振”。而对惠养民的教法,作者认为他“终日口谈理学,公然冒了圣人之称”、读死书、言行不一,批评这种策略是难以达成教学效果的。李绿园透过故事人物表达了他的教学思想及策略,强调只有“育人有道”,教育才能成功,对我们很有启发。 四、结语 总之,《歧路灯》作为一部有关生命教育的小说,用主人公的家族兴衰诠释了作者的教育理念,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等方面展示了影响人生健康成长的积极或消极因素,对当下生命教育的开展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作者:孙振杰单位:平顶山学院 教育史论文:外国教育史 [摘要]以我国(教育史研究)杂志近六年刊发的外国教育史类论文为研究对象,就这些论文的数量、选题分布状况、刊载论文作者单位和地区分布、论文合撰程度、引文文献情况以及研究方法等进行分项统计,展示了我国当前外国教育史研究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并从这一角度探讨了我国外国教育史学科近六年发展的基本动向。 [关键词]外国教育史;研究近况;相关论文;量化分析 教育史是我国教育领域最早取得博士学位授予资格的专业领域,也是拥有博士点数量较多的专业领域之一,该领域的专业杂志——(教育史研究)(季刊)是全国中文核心刊物,1989年始由全国教育史学会发行。作为这一领域的唯一专业刊物,《教育史研究)刊发的论文,其选题大体代表了我国教育史领域研究的基本方向,其研究程度基本体现了这一专业领域的研究水准。本文试图通过对该杂志近6年刊发的相关论文的统计分析,对我国外国教育史研究的现状作一基本描述。 一、分析对象与方法说明 我们从刊登在(教育史研究)1999—2004年的论文中,选出所有外国教育史领域的研究论文,就这些论文的数量、选题分布状况、研究主题的时间和空间范围、论文合撰程度、引文文献情况进行分项统计,并在此基础上作出分析。被统计和分析的论文时间跨度为6午,共含24期杂志。采用的方法主要为统计与分析。 二、统计结果与分析 1.刊载论文的数量在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期间,(教育史研究)杂志(共24期)刊发论文总计517篇(平均每期21.5篇)。其中属于外国教育史领域的研究论文132篇(平均每期约为5.5篇),占全部论文数的四分之一左右(25.5%)。各年论文数量具体情况见表1。 由上表可见,从1999到2003年,外国教育史类论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其中2003年的增幅最大,比前一年增加10篇,比1999年增加了19篇。外国教育史类论文在全部论文中所占的比例也由1999年的16.7%逐年上升,到2003年,这一比例已攀升至36.3%。这表明,外国教育史研究领域在近几年的(教育史研究)杂志中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学科地位有逐渐提升的迹象。2004年《教育史研究)杂志上,外国教育史类论文篇数虽有所回落,但仍高于外国教育史年均论文25.5%的比例。 2.论文的选题分布 论文的研究选题体现了研究者的研究志趣,其总体情况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该领域中的研究视域和研究方向。对(教育史研究)论文选题的归类和分析可以让我们比较直观地了解外国教育史领域近些年来研究主题的分布情况。我们将教育史研究分为四大领域:教育人物及思想、教育制度与实践、教育理论与思潮、史学研究(在归类时,我们将涉及某个具体人物及其思想的论文归为“人物与思想”,将概括性讨论某种理论、思想或思潮的论文归人“理论与思潮”。由于后3类中个别也包含有具体的人物,因此在归类时有6篇文章进行重复归类)。通过对132篇论文的逐个归类,取得了相关数据,结果显示,近6年来,《教育史研究)刊发的论文中,对人物及思想的研究占外国教育史论文总数的43.2%,对教育制度与实践的研究论文占41.?%,两者合计占84.9%,对理论与思潮以及史学研究的文章分别占10.6%、9.0%。可见,教育人物及思想、教育制度与实践是我国外教史学者的重点研究领域,这与美国教育史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刊物之一——《美国教育史期刊)(AmericanEduca-tionalHistoryJoumM)表现出相同的研究趋向,《美国教育史期刊)有关教育人物及思想、教育制度与实践的论文占全部论文的90%[1]。不过,相对于美国72%的“教育制度与实践”论文比例,我国学者似更倾向于对“教育人物及思想”的研究。 根据论文题目所包含的信息,我们还对外国教育史类论文所涉及的具体研究领域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显示,论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部分研究领域论文数量相对密集,形成了热点研究领域。具体情况见表2。 由表2可知,高等教育、基础教育、教育改革与发展、课程与教学是教育史类论文研究最集中的问题领域,教育法制与政策的研究次之,教师教育再其次,接着依次是职业教育、宗教教育和道德教育。除此之外,论文涉及的研究内容还包括女子教育、农村教育、公民教育、家庭教育、扫盲教育、种族教育、成人教育、农村教育以及文化与教育的关系等方面,这类题材的论文通常都是2篇或2篇以下。 (1)教育人物及思想。从论文涉及的外国教育史的具体人物看,6年来共计38位,古代部分有苏格拉底、柏拉图、德谟克利特、西塞罗4人;近代部分包括夸美纽斯、卢梭、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蒙田、赫尔巴特、凯兴斯坦纳、纽曼、阿诺德、马克思、康德、孔德、杰斐逊等13人;现代部分包括杜威、苏霍姆林斯基、林曼德、蒙台梭利、赫钦斯、马卡连柯、马斯洛、布里克曼、爱因斯坦、甘地、约翰逊、穆罕默德·阿里、戴尔、贝林、克雷明、克伯雷、库恩、斯昔林、罗杰斯、雅斯贝尔斯、博耶等21人。古代、近代、现代人物在全部人物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5%、34.2%和55.3%。 外国教育史类论文对“人物及思想”的研究还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对杜威的研究是人物与思想研究的重点。研究杜威的文章最多,几年来一直没有中断,共计11篇,分别探讨了杜威的知识观、环境观、素质教育观、教育目的论、教学思想、生活教育思想、杜威对教育家的影响、杜威与中国近代教育的关系等问题。一方面表明杜威教育思想仍然对当代教育发挥着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人们对杜威教育思想的研究正往纵深方向发展。 第二,一些以前没有或较少被研究的人物也进人了教育研究者的视线,比如埃及教育改革家穆罕默德·阿里、美国心理学家戴尔、古希腊哲学家德漠克利特、美国政治家杰斐逊、印度政治家甘地等都成为学者们研究的对象。对这些人物的研究表明外国教育史在人物及思想研究方面正在开拓新的领域。 第三,将历史人物的研究与社会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在人物与思想研究论文中,有些论文较为注重从教育改革的现实问题去挖掘历史素材,从历史人物的思想叙述中寻找现实变革的思想源泉。例如,寻找杜威的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观的联系、挖掘马斯洛的教育思想与主体性学习的关系、展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与自我教育机制的关联等等。 (2)教育制度与实践。教育制度和实践是一个包含范围十分广泛的领域,这一领域6年来共57篇,根据上述论文所涉及的论题,我们将内容相近或同一论题的论文归为一类,统计其篇数,发现在这一领域中,仍然是高等教育、教育改革与发展、课程与教学、教育制度与政策等方面的内容占有比较大的比重。除此之外,也有大量其他题材的研究,涉及的领域也十分广泛。非正规教育领域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家庭、教会、妇女、民族等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在教育制度与实践层面上得到研究的。例如,有关家庭教育的(19世纪英国公学的家庭伴读现象);有关宗教与教育的(基督教在西方教育发展中的历史作用);有关民族教育的(英国的种族问题与种族教育)等等。 (3)教育理论与思潮。对教育理论和思潮的研究在全部论文中占10.6%,高于(美国教育史期刊)的9%[引。对教育思潮的研究主要包括后现代主义、要素主义、古希腊教育思想和日本明治前期的教育思潮等;对教育理论的研究主要涉及对教育功能、西方学术自由、人的学说与教学、美国大学理念等理论问题的历史考察。 (4)外国教育史学研究。对史学本身的回顾与反思是学科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近6年来外国教育史研究加强了对外国教育史学的反思,学科反思类论文占论文总数的9.0%,远高于(美国教育史期刊)的1%[1],这表明我国外国教育史研究的发展正处于师范教育转型给基础学科带来冲击的阶段,这一时期对教师学科自身的反省远比转型早已完成的美国要频繁、深入得多。外国教育史学的研究关注学科的研究对象、范围、目的、功能、作用、方法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近年来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单纯的学科教材教法的研究取向。 3.研究主题的时间和空间范围 (1)研究的国别范围。从空间上看,可包括全球或世界范围的研究,也可以是包含了若干国家在内的地区范围的研究,还可以是国别研究。本文主要从国别研究的角度进行统计。统计显示,论文涉及的国家主要有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苏联、意大利、捷克、印度、埃及、刚果等。其中对美国的研究达36篇之多,占总数的27.3%。对英、法、德的研究论文数量也有相当的比例。尽管不乏(穆罕默德·阿里与埃及世俗化教育改革)、《东南亚五国华文华人高等教育论略)、《刚果共和国教育发展历程)等一类的论文,但研究中的欧美中心倾向依然如故。 (2)研究内容的时段分布。我们将研究时间划分为古代、中世纪、近代、现代四个阶段,由于有些论文内容所涉及的时间是横跨上述年段的,因此,根据论文所涉时间的实际情况,增补了“通史”和“近现代”两个时间段。论文内容的时段分布情况详见研究内容时段分布一览表。 可见,在研究内容的时间取向上,主要还是以近、现代为主,两者合计占总数的72.7%。对古代和中世纪的研究所占比例较低。与(教育史研究)杂志中国教育史类论文研究内容古代、近代和现代分别占22.7%、27.8%和49.5%相比[2],外国教育史对古代和中世纪的研究是较为薄弱的,而相对于 美国教育史期刊)对古代、欧洲影响初始阶段、殖民地阶段研究的零记录来说[3],我国对外国教育史的古代研究还是有所涉及。这一状况反映了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历史传统和研究的价值取向,也反映了我国外国教育史研究者在此两者间的折衷倾向。 4.论文合撰程度 论文作者合作度是考察科研水平和研究活跃程度的重要指标。合撰程度指标是指论文总样本中合撰论文的比率,合撰指数表示的就是论文总样本中论文作者数与总论文数的比例。本次统计显示,论文作者总人次为147人,合撰论文数为15篇;2篇以上的作者数为16人,3篇的有3人,发表4篇的有1人,论文合撰指数为1.11,合撰程度为11.4%。也就是说,合作撰写的论文仅仅只有总数的十分之一多一些,绝大多数作者都是单枪匹马搞研究的,几乎没有跨校或跨单位的项目研究成果,这与外国教育史的论著编写出现了相反的情况,外国教育史的许多著作,特别是通史类的著述都是由众多学者联合攻关、合撰而成的[4]。对此台湾学者也作过专门的阐述,认为“集体合作是大陆教育史研究的特色之一,”[3],这种现象反映了我国外国教育史研究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作为专著或史料编译,一般可以把它或按时期或按地域或按人物在参与撰写的研究人员之间进行分配,这是一种教材编写的分配模式,反映出外国教育史的研究在教材编写方面是倾向于合作的;而研究论文的撰写不同于教材的编写,研究论文更具有研究的性质,通常需要以项目或专题的方式展开研究,在研究的深度上通常要高于教材,学者们在项目或专题的研究上反而不倾向于合作,这说明教材编写式的研究对我国研究者的影响根深蒂固,并制约了外国教育史富有深度的问题或专题取向的研究。这种教材取向的研究模式是亟需改变的。 5.引文文献情况 篇均引文的多少是作者信息意识的表现,也是吸收利用已有成果能力的表现。6年来,全部116篇外国教育史类论文共有引文1807条(包括注释和文献),引文运用率为90.9%(132论文中120篇有引文)。引文最多的为41条。篇均引文为13.7条,这个水平与JCR(《期刊引证报告》)对2000年收录的45种中国期刊和抽样统计的45种国际期刊的篇均引文数的统计结果相比,接近中国的期刊篇均引文14条,但与国际篇均引文的28条还有很大距离,本项研究还对论文所引文献的语种和类别进行了分析统计: 近年来外国教育史的文献引文语种主要是中文和英文两类,中文1442条,占79.8%,英文349条,占19.30,6,其它语种的引用很少。在引文条数上大体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003年为340条,达到最高点。 在引文类别上,主要是论著书籍,论文类的次之,还有的引用互联网上的资料,但比较少。引文资料的来源,主要是教育史学论著以及宗教、历史、文学等方面的资料。 统计显示,近年来外国教育史研究者在引文方面的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在英语语种的引用上。但引用语种还较为单一,英语居多,其它语种如日语、德语、法语较少,使得外国教育史的研究首先在语言上就难以突破“欧美中心”。 6.研究方法 所统计的论文在研究方法上以采用比较法、历史法和文献法者居多。比较法在研究历史人物及思想方面较为常用,既有横向对比,又有纵向对比,既有同国比较,又有中外比较。例如,颜元与洛克教育思想的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的“道德可教性”思想比较、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比较、杜威“生长目的论”与罗杰斯“自我实现目的论”比较、杜威与苏霍姆林斯基论教育环境思想比较、夸美纽斯与卢梭“适应自然”教育思想比较,福禄倍尔与蒙台梭利思想比较等等。在历史事件或过程的研究中,历史法应用较广,主要侧重于对事件或过程的定性描述。文献法是大多数研究采用的方法,这从 教育史研究)接近我国期刊篇均引文率便可窥见一斑。总体来讲,外国教育史研究方法还比较单一,田野调查法、考古学、人种志以及新史学的一些方法在论文中几乎没有出现过,这既是受研究条件和环境限制的结果,也反映了我国外国教育史研究者对新的史学方法的认识和使用还处在较低级的阶段。 三、结语 通过对(教育史研究》6年来刊发的外国教育史类论文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外国教育史研究渐趋活跃,研究内容和领域都有一定的拓展,对学科自身建设的反省工作虽未达到像中国教育史研究领域那样出版相关专著的阶段,但对学科反思的初步思考已经形成,并有向纵深发展的倾向。本项研究显示,我国外国教育史研究者重点关注外国近现代教育史的研究,在研究中试图通过对教育历史资源的挖掘,为现代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借鉴,在研究中注意历史资料的引证,所有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外国教育史研究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研究领域仍然较为局限、研究人员的语种单一、缺乏专题性研究的合作攻关、与国外的交流和合作过少、研究方法较为陈旧、信息素养有待提升等。外国教育史的研究只有在对自身研究状况和水平有较为清晰准确的认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向前发展,希望本文的统计分析工作为推进外国教育史的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能够发挥绵薄之力。
比较文学研究论文:试论比较文学的“超文学研究” 一、“超文学研究”的性质及与“跨学科研究”的区别 我们所说的“超文学”研究方法,是指在文学研究中,超越文学自身的范畴,以文学与相关知识领域的交叉处为切入点,来研究某种文学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它与比较文学的其它方法的区别,在于其它形式的比较文学是在文学范畴内进行,而“超文学研究”是文学与“外来文化”的关系的研究 这里所说的“超文学研究”与已有的大量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著作中所说的“跨学科研究”,并不是一回事。 什么是“跨学科研究”呢?我国现有各种比较文学学科著作对“跨学科研究”的解说,大都全盘接受了美国学派所倡导的“跨学科研究”的主张,认为“跨学科研究”是比较文学研究的组成部分。通常的解释是:“跨学科研究包括文学与其它艺术门类之间的关系研究,文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以及文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不过,我们在认可“跨学科研究”是比较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之前,首先必须解答这样的问题:第一,“跨学科研究”是所有科学研究中的共通的研究方法,抑或只是文学研究中的研究方法?第二,“跨学科研究”是文学研究的普遍方法,还是文学研究中的特殊方法(只是比较文学研究才使用的方法)? 对于第一个问题,众所周知,“跨学科研究”是当今各门学科中通用的研究方法,并不是文学研究的专属。科学的本意就是“分科之学”,分科就是一种分析,然而光分析还不行,还要“综合”,而“跨学科”就是一种综合。自然科学中的数、理、化、生物、医学等学科的研究,往往必须“跨学科”,以至产生了“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新的跨学科的交叉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中,也有“教育心理学”、“教育经济学”、“历史哲学”、“宗教心理学”这样的跨学科的交叉学科。在许多情况下,需要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哲学、自然科学的跨学科研究,才能解决一个问题。如我国最近完成的“夏商周断代研究”的课题,就是历史学、考古学、文字学、数学、物理学、化学、文艺学等跨学科的专家学者联合攻关的结果。 对于第二个问题,回答也是肯定的:“跨学科研究”是文学研究的普遍方法,而不是只有比较文学研究才使用的方法。“文学是人学”,一切由人所创造的学问,都与文学有密切的关联,这是不言而喻的。而研究文学势必要“跨进”这些学科。例如,我国读者最熟悉的恩格斯对巴尔扎克创作的评价。恩格斯从经济学、统计学看问题,这就使文学与经济发生了关系;从阶级分析的角度谈到了巴尔扎克与传统贵族阶级和新兴资产阶级的态度,这就使文学与社会学发生了关系;又谈到巴尔扎克对法国风俗史的描绘,这就使文学与历史学发生了关系。可见,文学评论与文学研究,势必会不断地涉及到纯文学之外的各种学科——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然而,虽然恩格斯评论巴尔扎克的时候跨了学科,我们也决不能把恩格斯对巴尔扎克的评论视为“比较文学”。再如,我国研究《红楼梦》的“红学”,王国维的研究角度是叔本华的悲剧哲学,俞平伯等“索隐派”用的是历史考据学的角度与方法,等人用的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现在更有很多人从宗教学的角度研究《红楼梦》与佛教、道教的关系,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研究《红楼梦》之“梦”及人物的变态心理,从性学角度研究男女两性关系,从医学角度研究林黛玉等人的病情和药方,从政治学的角度研究《红楼梦》与宫廷政治,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红楼梦》中的经济问题,从语言学角度使用计算机统计《红楼梦》中的用字用词规律。《红楼梦》的研究成果,绝大部分是“跨学科”的。然而,我们可以因为红学研究都跨了学科,就把“红学”划归到比较文学学科中来吗?当然不能!凡有一些文学研究经验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一旦提笔写文章,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跨学科”,“一不小心”就“跨了学科”。对文学研究来说,最容易“跨”的,是社会学、心理学、艺术学、哲学、宗教学、民俗学、历史学等。有很多文学研究的文章,仔细分析起来,就跨了许多的学科。前些年文学研究和评论界提倡的“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观照作品,其实质就是提倡用“跨学科”的广阔视野来研究文学现象,而不能一味胶着于某一学科的视角。可见,如果我们单从“跨学科”来看问题,则大部分文学评论、文学研究的论著和文章,特别是有一定深度的论著和文章,都是“跨学科”的,然而,我们能把这些文章都视为“比较文学”的成果吗?都视为比较文学研究吗?当然不能!文学研究,除了纯形式的文本研究(像当代英美有些“新批评”理论家所做的那 样,尽管纯粹的形式的、纯文本的研究极难做到“纯粹”)之外,即使纯粹的字句分析那也是跨学科的——从文学“跨”到了语言学,更不必说字句和形式之外的研究了。可见,“跨学科”是文学评论的文学研究中的共同途径和方法。文学与其它学科的这种“跨学科研究”,甚至形成了若干新的交叉学科,如“文艺心理学”、“文艺社会学”、“文艺美学”、“文学史料学”等。但是,恐怕很少有人赞成把“文艺心理学”、“文艺社会学”或“文艺美学”等看成是“比较文学”,尽管它们是文学的“跨学科研究”。 因此,我们在学科理论上必须明确: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必须是同时又是跨语言、跨文化、跨民族的研究,那才是比较文学,才是我们所说的“超文学”的研究;单单“跨学科”不是比较文学。例如,在宗教与文学的跨学科研究中,研究佛教与中国文学、基督教与中国文学、伊斯兰教与中国文学的关系,是比较文学的研究,因为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对于中国来说,是外来的宗教,这样的跨学科研究同时也是跨文化的研究,属于比较文学研究;而关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与中国文学的关系的研究,还有某一国家的政治与该国家的文学的关系研究,某一国家的内部战争与文学的关系研究等,都不是我们所说的比较文学的“超文学研究”。这种研究没有跨文化、跨国界、跨民族,这只是一般的跨学科研究,而不属于真正的比较文学研究。在这里,“跨语言、跨文化、跨民族、跨国界”应该是比较文学学科成立的必要的前提。换言之,有些“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属于比较文学——当这种研究是“跨语言、跨文化、跨国界”的时候;而另一些“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则不一定是比较文学——当这种研究没有“跨语言、跨文化、跨国界”的时候。总之,比较文学的“超文学研究”,是将某些国际性、世界性的社会事件、历史现象、文化思潮,如政治、经济、军事(战争)、宗教哲学思想等,作为研究文学的角度、切入点或参照系,来研究某一民族、某一国家的文学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这里应该特别强调的是与文学相关的有关社会文化现象或学科领域的“国际性”。 可见,我们不使用“跨学科”或“科际整合”这样的概念,而是使用“超文学”这一新的概念,是表示不能苟同美国学派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尽管这种看法已经为不少人所接受。使用“超文学”这一概念,有助于对漫无边际的“跨学科”而导致的比较文学学科无所不包的膨胀和边界失控加以约束。它可以提醒人们:“跨学科研究”是所有科学研究中的共通的研究方法,也是文学研究的普遍方法,因此,我们不能把“跨学科”研究等同于“比较文学”。 二、“超文学研究”的方法及适用范围 现有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教材和专著,绝大部分都在“跨学科研究”的专章中,列专节分别论述文学与其它艺术、文学与哲学、与历史学、与心理学、与宗教、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诚然,搞清这些学科之间的关系对于跨学科研究是必要的。但是,这些只是文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研究,是一般的跨学科研究的原理层面上的东西,还不是我们所指的“超文学”的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的“超文学研究”方法,不是总体地描述文学与其它学科的一般关系,而是要在一定的范围内,从具体的问题出发,研究有关国际性、全球性、或世界性的政治事件和政治运动、经济形势、军事与战争、哲学与宗教思想等,与某一国家、某一地区、某一时代的文学、甚或全球文学的关系。“超文学”的研究,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在这个前提下建立自己的方法,确定自己的适用范围的。 同“跨学科”的研究相比,比较文学的“超文学研究”方法的范围是有限定的,有条件的。与文学相对的被比较的另一方,必须是“国际性的社会文化思潮”或“国际性的事件”。这是比较文学“超文学研究”得以成立的前提和基础。什么是“国际性的社会文化思潮”或“国际性的事件”呢?“国际性的社会文化思潮”或“国际性的事件”不同于所谓“学科”。“学科”本身是抽象的、人为划分的东西,“学科”是科学研究的范围与对象的圈定,而不是科学研究的对象与课题本身。而“国际性的社会文化思潮”或“国际性的事件”可以被划到某一学科内,但它存在于一定的时空中,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东西。例如,对文学影响甚大的弗洛伊德主义,可以划归“心理学”或“哲学”学科,但弗洛伊德主义作为“国际性的社会文化思潮”,又不等于“心理学学科”或“哲学学科”;“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我们所说的与文学关系密切的“国际性事件”之一,可以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划到“军事”学科,但它显然不等于“军事”学科。比较文学的“超文学研究”,所涉及到的正是这种具体的“国际性的社会文化思潮”或“国际性的事件”。它们不是被圈定的学科,而是在一定的时空内有传播力、有影响力的国际性的思潮与事件。这些思潮和事件大体包括政治思潮、经济形势、跨国战争、宗教信仰、哲学美学思潮等。在这样的界定中,自然科学作为一个学科与文学学科的关系,不在“超文学研究”方法的适用范围之内。而与自然科学有关的、具有传播力的国际性思潮,如唯科学主义思潮与文学的关系等,则属于比较文学的“超文学研究”的范围。 例如,在政治与文学的关系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研究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所谓“红色三十年代”的共产主义政治思想对欧美文学、对亚洲文学乃至整个世界文学的影响。那时,以共产主义为理想的左翼政治思潮,极大地改变了那个时代世纪文学的面貌,而且,左翼政治思潮从欧洲、俄苏发源,迅速地波及了包括日本、朝鲜、中国、印度、土耳其等在内的亚洲国家,并影响到文学,形成了文学史上所说的颇具声势的“无产阶级文学”。同样的,六十至七十年代中国的“”运动,不仅对国际政治本身产生了影响,而且对于不少国家的文学也产生了影响。在美国、在英法等欧洲国家,在日本,甚至在黑人非洲的一些国家,都出现了呼应中国的“”的“文学作品”,出现了规模不等的青年人的“造反文学”,出现了歌颂的诗歌;相反地,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也出现了反对中国“”的文学作品。另外,虽然有些政治事件并没有国际性的影响,但对比较文学而言也有价值。如,二十世纪后半期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出现了对党和国家领导人歌功颂德的文学,在政治意识形态上具有深刻的相似性,很值得进行超文学的比较研究;在二十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的所谓“冷战”时期,在某些敌对国家出现了具有强烈冷战色彩的文学,如中国、朝鲜、越南、古巴等国家的“反美”文学,中国的七十年代大量出现的“反对苏联修正主义”的文学,作为政治与文学的“超文学”的比较文学研究,都相当具有研究价值。但是,上述提到的这些课题,目前的研究均非常薄弱。在我国,艾晓明博士的博士论文《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1]是研究三十年代中国左翼文学与国际共产主义政治及国际左翼文学的不可多得的力作。而上述其它方面的研究,则基本是空白。 在国际经济形势与文学的“超文学”比较文学研究中,也存在着许多诱人的研究课题。例如,历史上的经济活动、商业活动对文学的影响,商人在文学的国际传播中的作用,如古代的“丝绸之路”是闻名的连接东西方重要的国际商业、经济通道,“丝绸之路”的经济活动对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对中东地区乃至古罗马帝国文学有何影响?是人们感兴趣的问题。而描述“丝绸之路”的各国文学作品,也非常值得加以收集整理和系统研究。在古代文学中,反映经济活动的作品有不少,如阿拉伯的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大部分故事以商人为主角,以商业活动为题材,我国阿拉伯文学专家郅溥浩先生在其专著《神话与现实——〈一千零一夜〉论》[2]中,有一专节,从国际商贸的角度,对《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做了独到的分析,并把它与中国的“三言二拍”中的有关作品做了比较,是经济与文学的“超文学研究”的成功的例子。日本 十七世纪的作家井原西鹤的作品中,有一类小说称为“町人物”,即经济小说,笔者曾在《井原西鹤市井文学初论》[3]中,以当时的东西方经济状况为大背景,对他的经济小说作了分析。到了现代社会,经济与文学的“联姻”现象越来越突出,例如法国十九世纪大作家巴尔扎克,被英国作家毛姆称为“认识日常生活中经济重要性的第一个作家”(毛姆《巴尔扎克及其〈高老头〉》);马克思也认为巴尔扎克在其作品中所提供的经济材料,比那些职业的经济学家?统计学家还要多。在现代世界中,经济的全球化对各国文学的影响,越来越成为全球化的文化现象。如1929年的那场世界经济危机就在中国文学中留下了印记,茅盾、叶圣陶、叶紫等在三十年代初写作的反映农村凋敝商人破产的作品,都以当时的世界经济危机作为大背景。九十年代亚洲金融危机对亚洲各国、对我国的港台地区的文学,产生了一定影响。七十年代以来,在日本文学中产生了“经济小说”、企业商战文学这种类型,并影响到了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的文学。看来,商品经济与文学活动、文学作品的商品化等问题,已经成为比较文学“超学科”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文学与战争、与军事的关系,历来密不可分。古代世界文学的史诗,是以描写部族之间、民族之间的血腥战争为基本特征的。可以说,没有战争,就没有史诗,而这些战争往往是“跨民族”的、没有国界的战争。到了现代,除了一个国家的内战之外,所有大规模的战争都是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或国际集团与国际集团之间的战争,因此,战争本身往往就是“跨国界”的人类行为,战争对文学的影响也往往是跨越国界的影响。从战争、军事的角度来研究文学现象,很多情况下就是揭示战争与文学关系的“超文学研究”。特别是二十世纪上半期的两次空前规模的世界大战,对作家的文学创作所产生的刺激是空前的。可以说,两次世界大战导致了二十世纪“战争文学”的繁荣。要深入研究以世界大战为背景、为题材、为主题的“战争文学”,就必须立足于战争与文学的关系,在“战争”与“文学”之间,在不同的交战国之间,找到独特的契合点、交叉点和问题点。一方面,研究战争及战争史的学者,应该重视并充分利用“战争文学”这一不可替代的材料,重视战争文学所特有的对战争的形象、细致的描写,以补充战争史文献的缺欠和不足;另一方面,研究文学的学者,面对战争文学作品,不能只逗留在作家作品的审美分析、人物性格的分析、作品形式与技巧的分析等纯文学层面,而必须研究战争与作家的立场与观点,例如作家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思想,人道主义思想,抑或是作家的法西斯主义思想,作家的好战态度与反战态度;必须研究战争与作品的人物形象,战争与作品中的人性、战争与审美、战争与文学的价值判断等问题。但是,在目前的文学研究中乃至比较文学研究中,关于战争文学的“超文学”的研究,还很少见,还没有被展开。笔者的《“笔部队”与侵华战争——对日本侵华文学的研究与批判》[4]一书,是战争与文学的“超文学”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尝试;倪乐雄的专题论文集《战争与文化传统——对历史的另一种观察》[5]中的有关论文,如《武亦载道——兼谈儒文化与战争文学》?〈诗经〉与〈伊利亚特〉战争审美背景与特征之比较》等,从中外文化比较的开阔视野,成功地展开了中外战争文学的比较研究。但是,迄今为止的大多数研究战争文学的论文和著作,还都局限于“战争题材”本身,局限在国别文学内部。这种研究也有战争与文学的“跨学科”意识,但是,却往往没有把视野进一步扩大为跨国界的、跨文化的广度,因而它还只是一般的“跨学科”的研究,还不是真正的“超文学”的比较文学研究,另一方面,将反法西斯主义文学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学现象进行总体的比较的研究,就很切合战争与文学的“超文学”研究的途径;同样,对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国的法西斯主义文学的研究,也必须具有跨国界的世界文学的总体眼光。对中国的抗日文学的研究,仅仅站在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内部还不够,还必须有自觉的中日文化的比较意识,必须将中国的抗日文学与日本侵华文学置于一个特定的范围,进行必要的对比,研究才可能深入。 宗教是最具有国际传播性的一种文化现象。文学与国际性的宗教的“超文学”的研究,其目的在于揭示宗教与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彼此共生的关系。这种研究有两个基本的立足点。其一,是在宗教中看文学,所谓“在宗教中看文学”,就是立足于宗教,去寻找和发现宗教如何借助文学,如何通过文学来宣道布教。其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宗教性的文学作品,亦简称“宗教文学”。如起源于印度、流传于亚洲广大地区的佛教文学,包括本生故事、佛传故事等;起源于犹太民族,而流传于全世界的圣经故事、圣经诗歌等。其二,是在文学中看宗教。所谓“在文学中看宗教”,就是立足于文学,看作家如何受到宗教的影响,作家如何借助宗教意象、宗教观念、宗教思维方式来构思作品、描写人物、表达情感和思想。这两种不同立足点的研究,目的都在于揭示外来的宗教文化如何影响和作用于文学。在以往的比较文学研究中,文学与外来宗教的比较研究受到了重视,涌现出了大批的成果。在我国,关于印度传来的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的研究,已经相当广泛和深入了。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就陆续有梁启超、鲁迅、胡适、陈寅恪、许地山、季羡林、赵国华、孙昌武、谭桂林等重要的研究家。他们的研究成果表明,佛教及佛教文学对于激发中国作家的想象力,对于志怪小说、神魔小说的形成,对于汉语声韵的发现及诗歌韵律的完善与定型,起了重要的作用;而佛经的翻译,对于大量印度民间故事传入中国,对于引进和丰富中国语言中的词汇、语法,对于文言文体的通俗化,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关于基督教与中国文学‘特别是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关系研究,近年来也取得了相当的进展,光这个课题的博士论文,就出版了五六种。伊斯兰教与中国文学的关系,特别是与我国的回族和维吾尔族等西北部少数民族文学,也有深刻的联系。近来面世的马丽蓉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伊斯兰文化》[6]在这个问题的研究上具有开拓性。 哲学与文学的关系也特别的紧密。外来哲学思想对某一本土文学的影响和渗透,可以改变本土作家的世界观,可以影响作家对世界、对人生及文艺的认识角度与方法,从而使作家的创作呈现出更为复杂的面貌。在比较文学的“超文学”的研究中,外来哲学思想与某一本土文学的关系,有大量的课题需要研究。如,在东亚文化区域中,中国的哲学思想曾影响到了日本、朝鲜和越南等国。中国的老庄哲学的自然、无为的观念和儒家哲学中的忠孝观念等,对日本历代文学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中国晚明时期的“实学派”的哲学思想影响到了朝鲜,使朝鲜产生了“实学派”文学。对阿拉伯文学造成很大影响的“苏菲主义”神秘哲学,受到了印度的吠檀多派哲学和欧洲的新柏拉图主义哲学的影响。二十世纪以来,西方哲学思潮对东方文学的影响特别明显。如尼采的“权力意志”及“超人哲学”,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哲学等,在东方文学中,或引发了相关的文学思潮,或出现了相关的文学流派,或出现了表现相关哲学思想的作品,或促进了文学批评观念与方法的变革。应该说,二十世纪东方各国的先锋派的文学,无一不同西方的哲学思潮有关,换言之,外来哲学思潮是东方现代文学发展嬗变的重要的外部推动力之一。 看来,作为比较文学的基本方法之一,“超文学研究”在谨慎规定自身的同时,也可以在许多丰富的、有价值的研究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比较文学研究论文:中韩近期比较文学研究 在东方比较文学领域中,中韩近代文学研究部分是一片“净土”,尤其是中韩近代新小说研究领域受到了长期的冷遇。虽然中韩新小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未出现比较系统的研究着作。韩国文学专家赵杨的《中韩近代新小说比较研究》(以下简称《中韩新小说》)一书的问世,意味着填补了中韩近代文学研究方面的空缺。尤其对于中韩近代新小说研究而言,具有开垦意义。作者先从整体上把握了中韩新小说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了两国的具体的作品———勾勒出中韩两国新小说的发展轨迹,这是本书中的亮点。《中韩新小说》无疑为中韩近代比较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生长点。中韩近代时期的小说发生了“新”的变化,正如康有为说:“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之奇变。”[1](P288)随着人们意识的开化,具有了“从乡下人到国人到世界人”[2](P1217)的眼光,逐渐形成了“世界”及“世界文学”意识。 中韩近代新小说的发展历程也是如此,我们清楚地看到中韩的小说观念、文体、叙事方式及新小说与传统小说的关系等方面都受了外国小说的影响,不仅如此,中韩两国近代新小说发展也有影响关系,又有各自新小说的特点,因此,本题具有一定可比性。全书有“中韩新小说的萌芽”、“中韩新小说的历程”、“中韩新小说观念和形成的变化”、“中韩新小说个性与共性的内外因素”、“承前启后的中韩新小说”共5章,着者借鉴了中韩两国文学研究成果及其研究角度,书中指出:“中国学者惯于在新小说中寻找现代小说的源头,而韩国学者喜欢挖掘新小说从传统中承继了什么,一个向前看,一个回头看,似乎在打通整个小说史的研究中都没能做到两者兼顾,这也是双方需要相互借鉴之处”。与此同时,着者还利用比较文学的平行研究方法,结合宏观比较文学的视角,揭示出了中韩两国的近代新小说的形成、发展及其思想上的特点、艺术上的特色等诸多问题。为我们清晰地整理、概括、分析出了中韩近代新小说历程足迹。《中韩新小说》对于新小说类型方面有新颖的见解,着者主要论述了政治小说、社会小说、言情小说共三个方面。 《中韩新小说》的研究对象新小说这一小说形式大致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着者认为:“中国新小说开始于1902年《新小说》杂志创刊、止于五四小说兴起;韩国新小说起于1906年李人稙《血之泪》的发表、止于1917年李光洙的《无情》,时间上大体相当”。从上述时间来看,中韩两国的新小说“出现盛行退潮”只不过用了11年(韩国)、17年(中国)的时间,可以说,中韩新小说在近代文坛上是“昙花一现”式的。在这短短十几年间之所以出现新小说这一小说形式,是与中韩两国的近代小说观念变化有关,而其观念的变化来缘于两个原因:一个是外部因素的“冲击”,一个是小说自身发展的规律。外部因素中,以梁启超对韩国近代文学家的影响为甚。着者在第二、三章的部分章节做了详细的论述。例如:梁氏的《译印政治小说序》(1897年)、《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1902年)等一系列主张“小说界革命”的文章影响了韩国近代文人申采浩的《近今国文小说着者之注意》(1908年)、《小说家的趋势》(1907年)的小说观,和李海朝的《自由钟》(1908年)等作品———分别产生以下的小说观:“小说之国民之魂”、“小说是先导国民的精神”和“批判旧小说”等等。 他们都受到了梁氏的“小说界革命”的影响,注重和强调小说对民众的教化作用。虽然这些功利主义的文学观忽视了文学作品该具有的“审美感”,但是,从近代小说观念变化的角度来看,这还是可以理解的。而且这与此后产生种种的“新小说”有着重要的联系。由此可见,带启蒙意识的政治小说,如:中国的《新中国未来记》《狮子吼》等对于韩国的《自由钟》《禽兽回忆录》等开了中韩新小说的先河作品具有一定的启迪,梁氏《新中国未来记》倒叙的手法对韩国新小说的影响也非常深远的,可见,中韩近代新文学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联。接着,着者在《中韩新小说》第二章第二、三节中,对中韩社会小说和言情小说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政治小说这一小说形式慢慢退出中韩近代文坛之后,新小说中的社会小说逐渐占了上风。众所周知,中韩两国的社会小说之所以有不同之处,是因为受到各自传统文学的影响。着者认为:“韩国的社会小说《鬼之声》《雉岳山》《鬓上雪》等也都反映了新教育、反迷信、两班贵族的没落等(社会现实),可以说融入了一些近代化的元素,洋溢着对旧道德、旧制度的批判,但仍然沿袭了一些惯用的传统小说主题,如妻妾争端、继母虐子等,围绕着家庭问题展开社会批判。 而中国以清末四大小说为代表的社会小说对《儒林外史》的借鉴则是非常明显的,都自觉、不自觉地把揭示某种社会弊端作为小说的创作中心,由种种社会问题直接构成情节矛盾,引领读者进一步认清面对的黑暗和无奈”。同样的,在中韩近代文坛上,稍晚出现在中韩的作为新小说的言情小说也具有了各自的特点。中韩两国的言情小说都对“婚姻爱情”自由恋爱等进行了新的探讨。但是,中国的言情小说常常是“郎才女貌”式的恋爱观的模式,而韩国的言情小说结局也没能摆脱“大团圆”的俗套。如上所述,通过两国的社会小说和言情小说澄清了各自的特点。如果将政治小说和社会小说、言情小说做比较的话,不难发现,后者大大强调了其“娱乐性”和“商业性”。鉴于此,着者有一段精辟的论述:“此时的小说观念价值取向是政治思想的启蒙宣传和社会问题的揭露,小说的审美需要和人物情节等的安排都是次要的。当制约小说观念的政治因素消弱之后,小说又回到它的本色中来,消遣娱乐功能得到了强调。这一时期的中韩新小说不再是单纯的政治附属品,小说家们开始注意小说自身独特的价值和艺术特征,追求形式的创新,两国小说从注重政治性转向注重艺术性。” 可想而知,新小说经历的种种历程,亦遵循着社会的发展规律,政治小说、社会小说、言情小说粉墨登场。在强调真实历史地写作的时期,政治小说应韵而生,而在随后的发展中,社会及读者对于其观赏性、艺术性、生活性的作品呼声日涨,对于新小说的进步,言情小说的出现可谓是众望所归。从此,中韩新小说的主题慢慢与通俗性、娱乐性靠拢,这虽与有近代出版媒体商业性操作分不开,但不可否认,到了近代末期中韩新小说的“虚构性”、“娱乐性”、“商业性”都加快了他们的普及,随之越来越受广泛民众的青睐。新小说的这种发展趋势,无疑对“纯小说”发展有积极影响的。着者在解释了新小说的观念渐变之后,又谈论了新小说的文体渐变问题,着者通过中韩两国重要历史事件与其主旨相对的思想来比较晚清的“白话运动”和韩国近代的“彦文一致”运动。从而发现了其主旨的一致性:通过“革新的文体”让更多的平民百姓接受“新思想”,借用小说这一工具来启蒙思想乃至改良社会。中国的“半白半文”的文体和韩国的“韩汉混用体”都是“文体革新运动”的结果,虽然它们都不是在现在意义上的“白话文”和“纯韩文”,但是,废除科举考试后出现的“过渡期”文体可以看作是一种突破。《中韩新小说》另一个独特和新颖的分析是在“承前其后的中韩新小说”章节上。在本书的末尾处作者从整体上研究了中韩新小说的“旧”与“新”问题。中韩两国的新小说不约而同的重要作用是承前启后、衔接古今。[3]所谓的“旧”是在中韩两国新小说中的“传统的继承”部分,所谓的“新”意味着新小说开始走向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小说”的道路。 如上所述,从文学观念上看,中韩两国的新小说虽从批判“旧小说”开始,但仍然沿用传统文学观念中的“文以载道”思想,只不过所载道由“忠孝节义”改为“爱国之思”罢了。[4](P7)从文体方面看,在中国,林纾用“文言文”翻译外国小说,后来也流行“旧文体”骈文,而韩国新文学也由于受到传统文学的影响,往往在小说重要的起转关尽文辞铺排之能 事,韵文的色彩仍然比较浓厚。[3]在具体的创作方面,中国的新小说注入了西方的“新思想”、“新观念”,但是“作者长期浸其中的传统写法还是在不经意间流露了出来”[3]与中国新小说相比,韩国新小说的审美更趋于传统。当中国新小说、特别是言情小说已表现出自觉的悲剧意识时,韩国新小说仍保持了对‘大团圆’的偏爱。[3]另一方面,着者认为新小说的“新”(文学成就)成了后世文学的“养料”。对此,陈平原也认为:新小说是“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的起点”。中韩现代文学的大家鲁迅、李光洙等人也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他们正因为汲取了新小说的“养料”才能创作出了一系列不朽之作。当然,用现代的审美观点评价中韩现代小说,恐怕不能打高分。但是,它(新小说)尽到了从古代到现代的“转型期”文学的责任,中韩近代新小说无疑推动了中韩各方面的小说的发展。虽然真正踏入“现代文学”时期之后,中韩小说开始“分道扬镳”,各自发展,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中韩近代新小说共同发展的足迹。 纵观全书,逻辑严谨,在宏观把握整体面貌的基础上,再微观细致地分析———中韩新小说重点观念、文体、新文学中的“旧文学”传统等问题。着者在新小说的核心问题上深刻而系统地揭示中韩两国新小说的“蕴涵”,理论概括性非常强,具有深刻的启发性,必将对中韩比较文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但是,相对而言,文中涉及到的当时的文学评论、批评文的小说理论比较少———尤其是韩国新小说的序、跋。虽然着者重点论述了李海朝和李人稙二人的“小说观”(韩国新小说的代表观点),不过,除了这两位作家的小说观之外,还有着名近代作家崔瓒植之父崔永年写的《序》(1907年),《后记》(1912年),《后记》(1912年),《后记》(1912年),《后记》(1913年),《后记》(1914年),《后记》(1915年)等文章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这也是我们日后在中韩新小说这一领域继续要做的功课。 比较文学研究论文:比较文学研究的学术创新 内容摘要:谢天振的《译介学导论》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为研究本体,以文化意象传递、文学翻译中的误译、翻译文学史与文学翻译史为研究客体,标志着一门新型学科译介学的诞生。译介学以不对文本作价值判断为理论恪守,极大地拓展了翻译研究的学术视野,增加了翻译研究的对象,丰富了翻译研究的方法,成为学术创新与学科开拓的典范。 关键词:译介学 新型学科 谢天振 作者简介:贺爱军,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苏州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生,主要从事比较文学、翻译学研究。方汉文,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比较文化研究。本文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英美海洋文学与人类核心价值观研究”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09YJC751076]成果。 1993年,苏珊·巴斯内特又提出了“比较文学的翻译转向”这一论断。她认为,“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气数已尽,女性研究、后殖民理论和文化研究已经从整体上改变了文学研究的面貌。从现在起,我们应当把翻译学视为一门主导学科,比较文学只不过是它下面的一个有价值的研究领域而已”(Bassnett 161)。他们最早倡导“翻译学的文化转向”和“比较文学的翻译转向”。然而怎么转,转向后这一学科与传统的翻译研究区别何在?这一新兴学科的理论基础又是什么?研究的客体、研究方法是什么? 《译介学导论》是北京大学推出的“21世纪比较文学系列教材”中的一部,被纳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在译介学的本体研究方面,作者是从译介学的定义以及译介学与传统翻译理论的区别性特征切入的。自从英国比较文学家苏珊·巴斯内特提出比较文学应该成为翻译学下面的一个子学科以后,在比较文学界和翻译界中引起了学科概念之间的混淆,造成了学术理路的混乱。基于此种考虑,作者论述了译介学与翻译研究之间的区别,以及译介学给翻译研究带来的新视野和新领域。“译介学最初是从比较文学中的媒介学的角度出发、目前则越来越多是从比较文化的角度出发对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和翻译文学进行的研究。其实质不是一种语言研究,而是一种文学研究或者文化研究,它关心的不是语言层面上出发语与目的语之间如何转换的问题,不参与评论其翻译质量的优劣,它关心的是原文在这种外语和本族语转换过程中信息的失落、变形、增添、扩展等问题,它关心的是翻译(主要是文学翻译)作为人类一种跨文化交流的实践活动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和意义”(谢天振10)。它与传统的翻译研究在研究角度、研究重点、研究目的方面不尽相同。它是一门以创造性叛逆为理论基础,以文化意象和翻译文学为其研究对象,吸收了解释学、结构主义、多元系统论等文化理论的比较文学研究。 “创造性叛逆”构成了译介学本体研究的第二个维度。埃斯皮卡指出:“说翻译是叛逆,那是因为它把作品置于一个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参照体系里;说翻译是创造性的,那是因为它赋予作品一个崭新的面貌,使之能与更广泛的读者进行一次崭新的文学交流;还因为它不仅延长了作品的生命,而且又赋予它第二次生命”(137)。创造性叛逆是译介学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本体,“翻译文学不同于外国文学”“翻译文学是中国文学的组成部分”“译作具有独立价值”等命题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该书作者认为文学翻译的创造性性质“使一件作品在一个新的语言、民族、社会、历史环境里获得了新的生命”。而“文学翻译中的叛逆性,在多数情况下就是反映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为了达到某一主观愿望而造成的一种译作对原作的客观背离”(谢天振72)。 在译介学的客体研究方面,作者首先探究了“文化意象的传递与文学翻译中的误译”。“文化意象的传递,实际上反映的是不同民族文化在翻译中如何碰撞、转换、交流、接受的问题”(谢天振96)。“误译可以分为无意误译和有意误译两种”(谢天振111),在比较文学研究中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尤其是误译,“因为在有意误译里译语文化与原语文化表现出一种更为紧张的对峙,而译者则把他的翻译活动推向一种非此即彼的选择:要么为了迎合本民族的文化心态,大幅度地改变原文的语言表达方式:文学形象、文学意境等等;要么为了强行引入异族文化模式,置本民族的审美趣味的接受可能性于不顾,从而故意用不等值的语言手段进行翻译”(谢天振117)。 译介学客体研究的第二个维度是翻译文学史。长期以来,学界对翻译文学的性质和归属聚讼不已,争论不下。有些学者认为翻译文学属于外国文学,对相反的观点提出了质疑:“难道英国的戏剧、法国的小说、希腊的拟曲、日本的俳句,一经中国人(或外国人)之手译成汉文,就加入了中国国籍,成了‘中国文学’”(王树荣12)?“没有一部文学史会把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说成是本国文学作品”(施志元28)。文学翻译是文学创作的一种形式。与原作相比,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种存在形式的译作,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它可以介绍、传播和普及原作;它可以帮助作者认识原作的价值;也可以帮助源语国的读者重新发现被忽略作品的价值。翻译文学不能等同于外国文学,其原因在于:第一,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叛逆决定了原文与译文之间必然存在差距,从而决定了译作不可能等同于原作。翻译文学是民族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翻译家和作家一样,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深入认识作品中所要表现的时代、环境和文化背景,也要体验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方式,然后用最恰当的语言形式把这一切表现出来。第二,从写作的语言和作品的接受者来看,译者使用语言翻译与民族文学家使用的语言创作面临大致相同的问题,译作和原作一样,都要面临读者的检验。第三,翻译文学不仅与民族文学发挥着同样的作用和影响,有时候它的作用和影响甚至还大大超过了民族文学的作品。对翻译文学性质和归属的厘清,意义重大,它为翻译文学这个“弃儿”找到了家园,也为文学翻译研究开拓了一片巨大而又相对独立的研究空间,并在一定程度上刷新了国别文学史的书写。 该书是作者在大量调研,深入思考的基础上的智慧结晶。全书纲目清晰、新意迭出、语言畅达淋漓、论述通透可见。学科学认为凡是一种系统的知识所研究的对象与其它知识系统不同,有着自己独特的、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任务并能据此产生与完成任务相适应的理论、原则和方法,这样的知识体系就可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译介学以“文化意象”、“文学翻译史”、和“翻译文学史”为研究对象,以探究不同文化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为研究任务,并且以“创造性叛逆”为理论基础,对译本不作价值判断为理论恪守,具备了独立学科初步形态。全书既有理论高度,又有丰富的实例,把翻译文学作为文学和文化研究的对象进行分析和评述,从而揭开了从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角度研究翻译的一个窗口,开拓了国内翻译研究的新领域,也为探究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该书把翻译文学定位于民族文学的范畴,这种合理定位刷新了民族文学史的书写,为民族文学史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比较文学研究论文:王元化比较文学研究 一、“饱含着东方人的智慧卓见” 学者王元化也被推重为“时代的思者”①。虽然作为学者或思想者,王元化都难以完全纳入“比较文学”论域,后者却可能是感触前者独特风貌的一个有效视角,而前者也可能为后者提示“中国气派”的启示。就王元化学术方面而言,一位前辈文艺学者将之梳理概括为八个方面后写道:“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了不少学术大师,如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鲁迅、胡适、郭沫若等”。而及至21世纪,“王元化作为一代学术大师的意义和价值,似乎还不曾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和揭示”②。在改革开放以后形成的“比较文学”学科领域中,着名法国文学研究者钱林森《缅怀远去的智者———王元化先生与〈跨文化对话〉二三事》中写道:“国际双语论丛《跨文化对话》自1998年创刊至今,已迈过10年历程了。……不久前离世的王元化先生,他为《跨文化对话》留下的思考和文字,更值得我们珍惜、怀念”③。王元化被推重为“比较文学”研究领域开拓者的代表作是1979年出版的《文心雕龙创作论》。该书在全国首届(1979~1989)比较文学图书评奖活动中获“荣誉奖”④。学者赵毅衡当年评论:“一九七九年或许是我国比较文学研究进入‘自觉期’的一年:钱钟书《旧文四篇》、《管锥篇》前四卷、杨绛《春泥集》、范存忠《英国文学语言论文集》、王元化《文心雕龙创作论》,这些解放后出版物中中西比较文学内容最集中的书籍,都出现于一九七九年。”①季羡林先生在更早的1981年写道:“应该把中国文艺理论同欧洲的文艺理论比较一下,进行深入的探讨,一定能把中国文艺理论的许多术语用明确的科学语言表达出来。 做到这一点真是功德无量。你在这方面着了先鞭。”②王元化另一部代表作《思辨随笔》于1995年获第二届中国国家图书奖。着名翻译家萧乾先生在《〈思辨随笔〉不可不读》中写道:“这里论述的真是从中至外,从古至今:从孔子、刘勰到鲁迅、胡适,从莎士比亚到普希金,没有冗长引句,更不见老生常谈,全是作者的思绪和心得。他对莎剧有些评论如译出来传到国外,估计必会赢得西方莎学家们的赞赏,因为其中饱含着东方人的智慧卓见。”③如果说萧乾评语中对“东方人智慧”的强调在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界是先着一鞭,那么其所思所见与王元化本人同时期关于中西文化比较的主导思想之强调是不谋而合:研究中国文化,不可避免地需要以西学作为比较的参照系,但又不可以西学为主体,用中国文化去比附。恕我再一次借用正在受人指摘的余英时的直率说法:“今天的文化危机特别表现在知识分子的浮躁心理上,仰慕西方而不知西方文化的底蕴,憎恨传统文化又不知传统文化为何物。”④并非偶然的是,十年后日本学者将《思辨随笔》作为《王元化着作集》之一而完整译介⑤。《思辨随笔》于2004年增补修订为《思辨录》⑥。有的高校教师开始将之作为“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入学时必读的教科书”⑦。最近一位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年轻学者在《王元化〈思辨录〉的方法论意义》专题论文中提出:“《思辨录》体大思精虑全、圆融中外古今,对其展开全面研究是一门大学问。”⑧笔者初步考察统计,《思辨录》全书出现的外国作家与文学人物姓名不下三百之数。如果以外国文学作为“比较文学”参照系,则该书内涵之丰富也可见一斑。 王元化学术中的“比较文学”因素还可追溯到其历年乃至早期着述中。例如文艺评论集《向着真实》初版于1952年,其中所及的外国文学家不仅有契诃夫、车尔尼雪夫斯基、别林斯基、罗曼?罗兰、果戈理、卓别林,还包括法国作家左拉、美国作家考德威尔、捷克作家伏契克,以及委内瑞拉诗人等。该书再版后记回顾道:“我写下了对自己所喜爱的某些作家的一些感受。其中有些看法现在虽然已有所变化,但对于这些引导我认识生活和怎样对待文学事业的先驱,我始终怀着青年时代的崇敬心情。今天重读这些文字,我的心中仍激起当年的感情波澜。”⑨一位年长学者回忆八十年代末读到《向着真实》与《文心雕龙创作论》二书时的心情:“那时,我在一些前辈鼓励下,正起步于比较文学教学与研究,并开始招收比较文学方向的研究生。相遇王先生这两部着作,对我而言,真是不期而遇的‘机缘’。《向着真实》这部处处充满真知灼见的评论文集中,最引起我注意和兴趣、且对我产生影响的,是他评论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两篇文章,先生对罗兰作品认识独到,见解高远,我不仅在自己的论作中加以征引,也在对研究生授课中多次介绍过。”①王元化青年时代最初论文是1939年发表的《鲁迅与尼采》。他晚年自述该文“受到了由日文转译过来的苏联文艺理论影响”,其中有“机械论的痕迹”②。然而在中国现代文学思想史叙事中,迄今它依然不失为“三十年代关于鲁迅的最有分量的论文之一”③。《鲁迅与尼采》的标题与今天“比较文学”研究的通常模式相契。该文作为王元化最初发表而产生影响的论文,意味着其学术生涯中的某种潜在基质。如果说这种基质与后来引进的“比较文学”研究视阈和方法不谋而合,那么王元化自1939年迄至去世的2008年,在近七十年中先后出版的四十余种着述中,都可能包含“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独特因素和资源。 二、“比较文学方法”与“综合研究法” 原初意义上的“比较文学”基于两个要素:一为文学对象,二为外文研译。前者是比较文学的特定对象,后者是赖以成立的前提。就此而言,王元化学术至少包含若干原初意义的“比较文学”因素。例如他的莎士比亚研究包括对西方莎剧论文的译介。他的《文心雕龙》研究,前期成果之一是对西方“文学风格”代表性论文的译介,后者成书为《文学风格论》④。此外,王元化还与父亲王维周教授合译过《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⑤。然而在中国语境中,比较文学研究通常也以中译本为对象。即便在这一场合,研究者是否自觉意识到外文原文与中文译文之间可能存在意味差异乃至歧义,这无疑会影响到他所作判断和所下结论是否中肯合理。这种差异乃至歧义尤其表现在一些专门术语上。因此,至少就中外文艺理论的比较研究而言,对中外术语意味之差异的清醒认识,以及基于 这种认识的追溯考辨斟酌等,理应是研究者的必要条件和基本素质。王元化学术中的“比较文学”因素也蕴含于他对汉译西方着作的研读和阐释中。这方面他所提供的启示之一是,对于西方着作中的一些关键性理论术语,必须结合外文语源和语境而尽可能充分辨析、追溯和考量。例如他的《读黑格尔》中多处研讨了黑格尔术语的中译问题。诸如:“情志”、“情致”、“情欲”三者相对于黑格尔原着中古希腊词“”何者更为恰当;“知性”较之于旧译“悟性”或“理解力”为什么更能妥切传达德文原着“Verstand”之旨;“总念”、“概念”之于德文“Begriff”的孰所优劣;中国古典美学“气韵生动”、“生气灌注”与黑格尔美学“beseelt”的汉译关系;被英译为“sense”(感觉)的德文“sinn”是否可以译为“艺术敏感”;为什么应该用“宁静”来替代中文旧译的“静穆”,等等⑥。这里我们以《读黑格尔》用“情志”翻译“”的一例观之。 后者在黑格尔德文原着中就是一个源于古希腊的外来词,并且黑格尔本人认为它在德文中很难找到确切译词。而据《读黑格尔》对“”词的考察:它在英文中译作“Pathos”(意为悲哀,哀愁,动情力,悲怆性等),在拉丁语中译作“Qual”(意指本原的痛苦),在恩格斯着作中被解释为“苦闷”,在中文旧译中转成“情致绵绵”。这些译词相互歧异,究竟如何汉译为恰?王元化考辨的结论是:“”这个词不仅涉及情感方面,也潜在“志”的意蕴,它指谓的是一种“合理的情绪方面的力量”;中文旧译“情致绵绵”未能传达该词的“志”意,英译“Pathos”(悲怆情感)也遗漏了该词的伦理意味①。这个例子至少表明,王元化对黑格尔术语的把握是经过多方考究和反复斟酌的。一方面,其结合黑格尔理论体系背景而辨析的方法是超出了一般语言翻译家的关注所及;另一方面,其对该词语源的尽可能追根溯源,亦足为重思想而轻学术的年轻后辈有所借鉴。就外来的“比较文学”方法而言,通常认为主要有“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两种。而这两种方法在王元化着述中多处可见。这里仅就平行研究方面管窥一斑:在我读过的剧作中,我把具有这种特点的剧本称作是“散文性戏剧”,将它与“传奇性戏剧”相区别。……我对散文性戏剧和传奇性戏剧所作的比较说明,在我过去所写的文字中曾留下了痕迹。②王元化以“散文性戏剧”与“传奇性戏剧”来概括契诃夫与莎士比亚作品的不同特点,这显然可纳入“平行比较”。据考察,我国建国初戏剧界关于戏剧结构的分类,有开放式、闭锁式、人物展览式的三类型说;至上世纪80年代有纯戏剧式、史诗式、散文式、诗式、电影式的五类型说,其中将莎士比亚戏剧作为史诗式结构的典型,契诃夫戏剧作为散文式结构的典型;同期又有论者以“非戏剧化倾向”来指谓契诃夫戏剧的特征。 由此回瞻,王元化五十年代对契诃夫戏剧与莎士比亚戏剧之异同的概括至少可谓先着一鞭③。比较文学界通常所谓“平行研究”主要限于将A与B两个不同国别的文学对象加以比较(例如阿Q与唐?吉诃德之比较)。这一方法无疑来自国外。相对于此,王元化的方法另有其独特之处:即比较的对象常常不限于A与B,而是A、B、C乃至更多。例如在被评赞为中国比较文学“开拓”之着的《文心雕龙创作论》中,比较所及的外国文论包括马克思、黑格尔、歌德、威克纳格、契诃夫、别林斯基等;其所涉国别则包括德国、英国、法国与俄罗斯等。这种比较显然超出了通常以两个国别文学为对象的“平行比较”模式。这种不拘常套的“平行研究”在王元化着述中多处可见,下面是另一例:《雷雨》充满浓重的传奇色彩,《北京人》只是生活的散文:平凡、朴素,好比一幅水墨画,……我不想判断传奇的悲剧好,还是散文的悲剧好。莎士比亚式的悲剧我喜欢,契诃夫式的悲剧我也喜欢。不过,传奇的悲剧容易渲染过分,以致往往有失真之弊。雨果的《钟楼怪人》是伟大的作品,可是我个人的口味更喜欢史坦培克在《人鼠之间》中所写的莱尼。这是一个力大、粗鲁、丑陋的壮汉,在粗糙的灵魂中同样充满了人性和柔情。他更平凡,也更使我觉得亲切。以上这些就是我当时的看法,其中许多观点,我至今未变。但是任何一种正确观点,如果固执地推到极端,作为审美标准的极致,就会产生片面化,从而使自己的眼界狭窄起来。……前人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话,确实是有道理的。④其中比较所及对象除了莎士比亚与契诃夫外,还包括曹禺的《雷雨》、《北京人》,雨果的《钟楼怪人》、史坦培克的《人鼠之间》。 英文中,两个对象之间的比较与三个以上对象之间的比较,在语言表述上需要分别使用不同的介词,即“between”与“among”。其差异表述如下:(1)totelldeferencebetweenAandB.(比较A与B两个对象的差异)toshowsimilaritybetweenAandB.(比较A与B两个对象的相通)(2)totelldeferenceamongA,B,C.(比较A、B、C三个对象的差异)toshowsimilarityamongA,B,C.(比较A、B、C三个的对象相通)如果将上述两种比较分别称为“between型”与“among型”,则王元化着述中的“平行比较”方法,如上所见是两者皆有,而构成其独特之处的则是“among型”①。这种独特的“平行比较”并非出于纯方法的创意,而是与王元化探究的问题有着潜在逻辑关联。就上举《文心雕龙创作论》而言,其目标是要探寻文艺创作规律;而“规律”是普遍的,因而必需尽可能广泛地比照中外文论而分析概括揭示之。该书所及诸多对象和国别的中外文论正是缘此而被纳入比较视阈。至于王元化当年之所以要探究“文艺规律”,不仅因为“在文艺领域内,长期忽视艺术性的探讨,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也是由于“那时候人们似乎丧失了理智,以为单单依靠意志,就可以排山倒海”②。值得注意的还在于,八十年代中国背景中的“比较文学”是一门方兴未艾的显学,然而当《文心雕龙创作论》在八十年代末获全国首届比较文学图书“荣誉奖”后,王元化却公开承认:“老实说,我对比较文学没有研究。在撰写本书时,我也没有想到采取比较文学的方法(例如比较文学的平行研究方法等)”。他回顾当初首先想到并尝试的是“综合研究法”,其具体途径则是“三个结合”:即古今结合、中外结合、文史哲结合。他还特别强调其中“古今结合”一端尤其受到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方法论的“极大启发”③。由此约略可见,王元化“比较文学”方法之独特的原因,不仅与其所研究问题是有逻辑关联,也不仅是基于中国特定时代和语境中的重大问题,而且在方法论本身的思想资源方面,也包含着其独立思考探索的结晶。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王元化“比较文学”方法之独特,同时也表征了比较文学研究领域中的某种“中国特色”。 三、独特风貌与思想关怀 王元化“比较文学”研究的另一显着特色在于贯穿始终的思想关怀。仅以他本人所说生涯中“三次反思”为焦点稍作考察可见,其思想轨迹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谓是进入和不断深入“比较文学”研究的历程。第一次反思发生在抗战时期的一九四年前后:那时我入党不久,受到了由日文转译过来的苏联文艺理论影响。……在四十年代读名着的诱发下,很快就识别了自己身上那种为了要显得激进所形成的左的教条倾向。还要补充说,当时一些朋友,特别是满涛,对我这次反思起过很大作用。④这次“反思”对象包括苏联文艺理论、日共藏原惟人艺术观等。这意味着反思主要涉及当时新进的外来文艺思想之偏颇。而据以反思的资源包括“读名着”(主要是读十九世纪欧洲文学)与满涛(《别林斯基论文学》翻译者)的影响。这又表明他的反思是以某种外来文学来比照另一种外来文学。换言之,贯穿这次反思之思路的是将两种不同类型的外国文艺思想进行比较。该时期王元化读得最多的是契诃夫文学:“一九三八年我认识了满涛。他从俄文译出了契诃夫《樱桃园》,……读了《樱桃园》,我马上再去找契诃夫的其他剧本。”契诃夫吸引王元化的首先是“情节上都平淡无奇”,“但是契诃夫把这些平凡的生括写得像抒情诗一样美丽”;王元化从中领悟到的是“柔和的、含蓄的,更富于人性和人道意蕴的”魅力①。这种魅力与他原先所接受的由日文转译过来的苏联文艺理论影响,即“为了要显得激进所形成的左的教条倾向”是迥然别趣。 这次反思的标志性成果是数年后发表的小说《舅爷爷》。据王元化当年一位学生后来回忆,《舅爷爷》发表后,时任上海地下党文委委员的作者曾遭到老文委 书记的指责:“为什么写童年时代的东西?为什么不为政治服务?”②可见该小说与当时另一种文艺观有所抵牾。而当年另一位地下党文委长者却赞扬作者“真的脱胎换骨了”;王元化从此也成为“满涛所喜爱的契诃夫作品的爱好者”③。《舅爷爷》的主人公有种种缺陷,例如喜欢赌钱喝酒,被大人们看不起,受小孩们嘲笑,妻子谩骂也不敢回嘴。但是惟独他,在涨大水时不顾危险跳入急流去救溺水小狗;惟独他,在童年“我”发烧昏睡时整夜不合眼看护;惟独他,在赌博赢钱后高兴得带“我”去看戏。小说叙事主人公说:“舅爷爷使我觉得这个世界是这样温暖、光明和可爱!”这个“舅爷爷”既不是英雄人物,也难以用善恶分明的阶级论方法归类,但是该形象蕴涵着对契诃夫文学“富于人性和人道意蕴”之魅力的认同却是显然④。就该小说在当时所触及和反思的问题而言,也是当年中国历史语境中的文艺观焦点所在。第二次反思发生于一九五五年因受胡风案牵连而被隔离审查的时期。其间王元化所读书目首先是、列宁、斯大林、苏联哲学、马恩着作等,几乎囊括了当时“马克思”系列的所有着作家:当这一切进行完毕,我把我的全部攻读集中在三位大家身上: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黑格尔《小逻辑》、《莎士比亚戏剧集》。有关前两种,我写了数十本笔记。其中《资本论》是马克思最主要经典,黑格尔是马克思思想主要来源之一,莎士比亚戏剧则是马克思着作中引用文学典故最多的对象。 因此可以说,读这三位大家的过程,某种程度也是“比较研究”的过程。这里我们仅观其读莎士比亚方面。中国最早翻译莎士比亚者梁实秋的《丹麦王子汉姆莱脱之悲剧》于1936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王元化在1938年读过该书;至六十年代初,他先后写过论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佩斯的四篇论文,编集为近十万字的《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手稿(“”中迫于情势而烧毁了)。然而当时王元化对莎剧的魅力并不十分推重。他自述原因之一是受“五四”流行观念的影响。当年文学思想多重功用,更关注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如胡适),以及弱小民族的文学等(如鲁迅)。另一原因是“对于三四百年前的古老艺术觉得有些格格不入”。因此,当年偏爱契诃夫的王元化与夫人张可(莎剧汉译者之一孙大雨先生的学生)之间,在艺术观念上形成有趣比照:那时我常和张可谈论这个问题。她并不赞同我的意见。她不善于言谈,也不喜欢争辩,只是微笑着摇摇头,说莎士比亚不比契诃夫逊色。当时我们谁也没有说服谁。⑤王元化对莎士比亚真正产生爱好是在五十年代下半叶的隔离时期。其时“无论在价值观念或伦理观念方面,我都需要重新去认识,有一些更需要完全翻转过来”。在这样的困厄中,王元化重读奥瑟罗时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奥瑟罗的绝望这样震撼人心;因为他由于理想的幻灭而失去了灵魂的归宿。伟大人文学者笔下的这个摩尔人,他的激情像浩瀚的海洋般壮阔,一下子把我吞没。我再也不去计较莎剧的古老的表达方式……如果说西方莎学研究中鲜有把奥塞罗悲剧原因解读为“失去理想”,那么王元化的所感所悟可谓中国新论。 这个新论缘何产生?王元化自我分析道:我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大多数都是理想主义。尽管不少人后来宣称向理想主义告别,但毕竟不能超越从小就已渗透在血液中,成为生存命脉的思想根源。……这种对于奥瑟罗失去理想的共鸣,终于改变我对莎剧的看法,引导我重新进入他的艺术世界。仅此可见,王元化读莎士比亚的新认识,不仅缘起于他所遭遇的中国语境中的政治磨难,而且相当程度上表征了一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这样的莎士比亚观,意味的应该不仅是艺术趣味方面的新见解。第三次反思主要见于《九十年代反思录》,作者称之为自己“最好的思想劳作”①。然而以现在“学科”观念视之则该书大都超乎“文学”范围,下面且举数段与文学关系比较直接者(标题为笔者所加)。1、汉译西方名着的“奇迹”(五十年代末)我在书店看到北京的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不少汉译西方名着,这些书的质量远远驾凌在过去商务印书馆出的同类书的水平之上,只要将同一原着的前后不同译本作一比较,就可以立判高下。解放后形成了一支优良的翻译队伍,他们工作认真负责,在掌握母语和外语的能力上,在专业知识的修养上,都属上乘,不仅超迈前人,而且(恕我遗憾地说)也是现今许多译者不可企及的。……这些译着的出版似乎是个奇迹。(第286页)2、“至今仍在沿袭那套陈词滥调”情志既非思想又非感情,同时既有思想的某种性质又有感情的某种性质。一般文学教程从来没有像这样来探讨问题。黑格尔的情志说不仅发人所未发,而且将艺术作品中表现思想感情的问题置于更深入更合理的地位上加以解决。遗憾的是在黑格尔提出情志说后,很少有人重视这一说法。我们的文学教科书至今仍在沿袭那套文学既表现感情又表现思想的陈词滥调。(第231页)3、“一些写法国大革命的小说”我要和朋友们一起讨论的不仅是理论,还有一些写法国大革命的小说;特别是狄更斯的《双城记》、罗曼?罗兰的法国革命悲剧系列:《七月十四日》、《丹东之死》、《群狼》、《爱与死的搏斗》等等。这些书我在青少年时期读过,但近来它们给予了我过去未曾领受到的一些新意蕴。(第108页)王元化(1920-2008)生涯中的“三次反思”先后发生于中国现代史以来的三个三十年。依次为:1、“五四”初期至新中国成立(1920-1949),反思“左的教条倾向”;2、建国至改革开放(1949-1978),反思“极左思潮”;3、改革开放至新世纪初期(1978-2008),反思的是范围更广的“激进主义”与世界蔓延的“物质主义”②。在这个意义上,王元化的思想历程具有持久的连续性、现实的针对性和时代的标志性。从而,王元化“比较文学”独特风貌的底蕴,与中国现代思想史并非无关。 四、推重“王国维读《资本论》”的启示 二十多年前获首届中国比较文学“荣誉奖”的《文心雕龙创作论》,迄今依然有一个鲜为学界注意的特点。这就是同时推重王国维学术与马克思《资本论》。该书对王国维学术的推重至少有四方面表征:(1)引鉴王国维的文字考证成果,并称颂其“义据甚明,可为胜解”;(2)评赞其文艺美学观点,并结合古典美学而阐发其文论史上的现代新意;(3)运用其首倡的地下文物与地上文献相结合的“二重证据法”,并率先得出相关新结论;(4)称颂其为在近现代学术方法史上“开拓新境界”的首要代表,并循此方向而继续努力①。就推重《资本论》方面而言,《文心雕龙创作论》初版后记写道:“从我开始写作本书的那天起,我就以马克思《资本论》第一版《序言》的最后一段话作为鞭策自己的良箴”。据笔者对该书各章考察所见,其中直接引鉴后者之处计数16条。《文心雕龙》与《资本论》两部经典,年代上有古今之隔,文字上有中外之别,内容上更有文艺学与政治经济学的截然异域之归类。缘此之故,虽然二书传播历史长久,研究文献积厚,而迄今罕见相互关联而切实研讨的文字。王元化的《文心雕龙》研究是唯一特例②。王国维曾长期被视为顽固反动,或落后守旧、冬烘迂腐的代表;王国维与《资本论》之关系通常还被认为风马牛无涉乃至对立。然而以今日中国学界通识观之,王国维已然堪称中国传统学术价值的守护人和维新者;《资本论》的作者则已被西方知识界推为“千年第一伟人”。由此可见,早在六十年代《文心雕龙创作论》手稿中就同时推重王国维与《资本论》的王元化,在当代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可谓先着一鞭。 2007年王元化在新编《王国维全集》序言中③,引录了王国维写于上世纪初的如下一段话:余谓中西二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风气既开,互相推助。且居今日之世,谓今日之学,未有西学不兴而中学能兴者,亦未有中学不兴而西学能兴者。(《国学丛刊序》)这段话的意义在今天无疑不限于比较文学界。马克思《资本论》研究目标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隐蔽规律”,以打破资本主义永世长存的幻想;王元化研究《文心雕龙》的最初目标是揭示“文艺规律”,以破除教条主义文艺观的迷妄。《资本论》分析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根本矛盾;《文心雕龙创作论》最初是深切感应中国语境中 文艺与政治的时代性问题。《资本论》在当时欧洲政治经济学领域属于异端;《文心雕龙创作论》与当初中国文艺潮流迥异。马克思是在类似“下地狱”和“坟墓边徘徊”的艰难条件下从事研究;王元化最初撰写该书是在沦为“政治贱民”的六十年代。马克思以毕生精力从事《资本论》研究;王元化研究《文心雕龙》经历了三十年以上的“漫长历程”④。如果说马克思学说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标志性特征之一,那么王元化在研究《文心雕龙》的同时借鉴《资本论》,当亦可谓是“中国化”的“比较文学”研究之开拓者。王元化晚年写有《王国维读〈资本论〉》专文。笔者循此考查发现,王国维读《资本论》时间是在1902-1907年之间,比通常认为中国最早读《资本论》的学者早了近十年(是在1914年留学日本后开始研读《资本论》)。因而前者可能是中国现代史上最早接触《资本论》的学者之一①。 然而《王国维全集》始终未见谈论《资本论》的文字。这意味着王国维与《资本论》之间存在隔阂。就此而言,王元化率先同时推重王国维与《资本论》,倡导的是一种打通隔阂,继往开来的新思路。王元化在《王国维读〈资本论〉》中感叹:“那时的学人阅读面极广,反而是后来的学人,各有所专,阅读也就偏于一隅,知今者多不知古,知中者多不知外。于是由‘通才’一变而为鲁迅所谓的‘专家者多悖’了。”②如果说这番感慨连同王元化“比较文学”的独特风貌,启示了一种“思通博雅”的人文境界③,那么跨学科跨文化的“比较文学”具有走近这一境界的相对优越性,而后者也可能为前者提示并丰富“中国气派”的内涵 比较文学研究论文: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技巧 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相遇并存。多元共生、相互对话、相互交融的文化多元主义时代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文化组成部分的语文教学需要一个更为广阔与充满活力的、跨文化的“世界文学”视野。同时,许多语文教材不同程度所体现出的比较文学的思维框架和思维特质存在着某种内在的需求,有着较大的比较空间。再者,就是教学对象的自发需求。通过培养比较文学意识,引导学生用比较思维去观照世界,用更宏大的人文情怀去创造和感悟生活。尽管现有体制下的语文课程一定程度融会了比较思维,如有的版本教材在单元的组合上已经显示出学科整合的倾向,但缺乏系统的理论提升和更大范畴的比较文学视野。鉴于此,将语文教学与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有机结合,在语文课程中开拓比较文学视野,对于改进语文教学模式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比较文学的定义及其主要研究方法 比较文学是一门兴起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独立学科,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的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文明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和跨文明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特性,以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一)影响研究法 影响研究法是比较文学研究传统的研究方法之一,由法国学派所提倡。其目的在于考察不同国家的作家、作品之间互相接触、渗透和影响的“实际联系”。注重材料,讲求考据,实证法是其核心操作手段。它综合运用流传学、渊源学和媒介学方法,从影响的放送、接受、传播途径这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影响研究的具体对象包括题材、主题、文类、形象、风格、技巧等文学因素。影响的类型分为正影响、负影响、反影响、回返影响、虚假影响、超越影响。 (二)平行研究法 由美国学派提出的平行研究法是对没有事实联系的不同国家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进行的比较研究,主要包括对作家、文体、主题、题材、情节、人物、风格、艺术手法、思潮流派的类比或对比研究。求同变异,经由对于精神契合的探寻和对于异质元素的离析,总结出文学发展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为沟通寻找平台,达到互证、互识。 (三)跨学科研究法 跨学科研究法又称“科际整合”(interdisciplinary)或“超文学学科研究”(extraliterary study),是对文学与其他学科相互关系的研究,旨在揭示在人类文化体系中不同知识形态的共通性,彰显文学之独特性,把握文学的内在规律。它包括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文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及其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主要研究方法是:(1)移植理论,即运用其他学科理论或艺术理论来阐释文学作品或文学现象;(2)平行比较,即研究文学作品与其他艺术作品在结构因素、创作规律和审美价值等方面的异同;(3)追溯影响,考证事实,探讨文学与科学、文学与艺术间的孕育、融合、影响等关系。 (四)跨文明研究法 跨文明研究法是比较文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它运用生成于一文明中的文学观念或其他学科知识来阐释、研究生成于另一文明中的文学作品;也可以同时存在于多个文明之间。其核心是跨越文明界限的文学理解,包括作品阐发、理论阐发等。主要表现为两个向度:(1)运用西方文学理论对中国文学作品进行阐发;(2)运用中国传统文学观念对西方作品进行阐发、解读。事实上以西释中常多于以中释西。 二、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及价值 (一)拓展思维,培养自觉的比较意识和批判鉴别能力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比较文学平行研究法“着重研究同一主题、题材、情节、人物典型跨国或跨民族的流传和演变,以及它们在不同作家笔下所获得的不同处理”。[1]这种“比较”并非表面的类比和比附,而是站在世界文学的高度,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或文学现象联系起来做跨文化的比较,是开放、开阔、开拓的比较,避免了传统语文教学仅限于同类文体、相同主题、相似情节等的狭隘、封闭、保守的比较。 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借鉴比较文学平行研究法,抓住一些典型的篇目或单元适当开展比较式教学,改变对作家、作品封闭、孤立的一元解析,认识文学异中之同,辨别其同中之异,以把握文学创作的共同规律和不同民族作家的创作个性,引导学生思维走向科学性,提供给他们新的视角和开放的意识,培养自觉比较的思维能力和世界文学眼光,从而更深刻地去认识作品的特点与价值。 在讲解初中语文的《威尼斯商人》和高中语文的《守财奴》两篇课文时,可将中西文学史上的五大“吝啬鬼”形象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一个不同时代、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的某些规律性和一定普遍性的文学形象——“被金钱扭曲的奴隶”。但同时,又因时代、民族和作家创作个性的差异而各具特色。夏洛克的凶狠,葛朗台的狡黠,阿巴贡的多疑,泼留希金的迂腐,严监生的薄情,构成了他们各自最显着的气质与性格。相似的人物形象体现着作家们各自不同的匠心,各吝啬鬼身上体现的不同时代特色又折射出作家对所处时代的敏锐把握。这种打破民族、地域的界限,重新组合起来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构建起一个横向比较的知识平台。同时,将外国文学中类似人物置于跨文化的语境下去进行对比阐释和理解,也改变了传统、单一的社会学分析,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既发现人物的普遍共性,又看到他们的个性差异。 比较文学研究不只局限于文学文本比较,还强调通过比较,从文化层面来理解和阐释文学现象,探讨文学现象背后的文化因素。譬如,将《愚公移山》与《老人与海》进行比较,《愚公移山》讲“挖山”,是关于山的文学;《老人与海》讲“闯海”,是关于海的文学。两部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作品体现了各自鲜明的文化特性。中国古代文化属于内陆文化,思维相对保守,精神乐观,讲求安稳,崇尚力量;而西方文化属于典型的海洋文化,思想开放,追求冒险,充满激进,崇尚智慧。不 同的地理生存环境导致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差异,这些差异也不可避免地在作品中得到体现。比较学习让学生学会思索,将自己融入到多样性的文化当中,深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充分体验文学的乐趣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准确把握作品所蕴涵的深意。这种跨文化的研究无疑会极大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们从更广阔的比较视域来看待中外文学、文化现象。通过文学比较学文化,这既加深了他们对外国文化特质的认识,又加深了对本国文化的了解。 平行研究法打破了时间、空间、质量、强度方面的限制。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具有不同地位和影响的作家和作品都可以在可比性的前提下进行比较研究。透过现象,深入辨析同异。这样的比较学习既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的思辨方法和鉴别能力,还丰富和充实了知识系统。当然,对任何文学实体、文学现象的科学对比与分析都必须是从相互联系的观点出发,切忌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顾中西文学特质的迥异的为比较而比较的硬性比附。譬如,李白因有几首写饮酒之乐的诗,而“常常被称为浪漫诗人”,杜甫可能由于博学,而“总是被贴上古典诗人的标签”。[2] (二)置换视角,打开文本多重解读的审美空间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除其人文特性外兼有工具作用。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其他学科知识呈现的载体及进行学科性思维的必备工具,这就使语文的跨学科教学具有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在语文教学的跨学科研究中要特别注意文学系统的开放性,关注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横向、纵向的融合与沟通,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基础性表达工具的作用,引导学生开拓视野,强化思维训练,通过实践,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鼓励学生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解读作品,不断尝试换一种角度去解读作品,建立起文学审美的多元视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新的方向是语文课改所倡导的。譬如,最为传统的课文《项链》一文的教学往往是从阶级论等出发的冷峻的道德评判:所谓尖锐讽刺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这种对主题理解的偏颇及过于简单化难以让学生对作品产生认同,无法与文本产生心灵的共鸣。但若转换视角,采用比较文学跨学科和跨文明研究法,从接受美学或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中人格结构理论角度出发,关于《项链》的许多新见解得以生成:玛蒂尔德的幻想不乏自身的审美诉求;尽管她无法超越她的阶级,但她超越了自己,实现了一种生命价值的嬗变,成为由外在形象美到内在精神美的女性;玛蒂尔德的这一形象塑造,体现了作者的广博而深厚的人文情怀,为爱慕虚荣的妇女指明了一条拯救自身的道路;作者在小说中借玛蒂尔德的经历不仅展现了人性欲望发展的不同阶段,人格三重结构在现实环境中的矛盾冲突,同时也证实了“道德在拯救人性危机时的力量”。在跨学科研究的范围内,以别的学科理论对文学做出阐发,从非文学的角度解读作品,让作品获得多元化的诠释,展现另一种形式的生命价值,更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如,沪教版以“爱情如歌”命名单元的选文有:苏霍姆林斯基的《给女儿的信》、普希金的《致凯恩》、夏洛蒂·勃朗特《简爱》中节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舒婷的《致橡树》、公刘的《只有一个人能唤醒它》以及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这种既跨学科又跨文化,以主题为主、突破文体的限制来结构的单元,要求教学设计要综合考虑爱情与心理学、爱情与教育学、爱情与青春期教育、爱情与人生观教育、爱情与生命教育等。跨越文学内外之分的障碍,构建穿越文学内外的桥梁,使学生沉浸在文学、音乐、绘画、戏剧等多门类艺术之中,以达成对文学的整体把握。文本的多元化解读,既还原了阅读的真正本质,又注重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由于受到僵化思维模式的禁锢,语文教学常常囿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对于文学作品的讲解缺乏对其文学特性的真正把握,往往是强调作品的现实批判价值及其阶级和时代局限。这种功利性讲解,无法帮助学生真正了解和掌握作品独特的思想艺术价值,更无助于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独特见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譬如,着名汉学家奚密就曾专门针对何其芳《秋天》中的隐喻在现代诗歌中的某些独特表现展开过论述,“这首诗表达了对主题的意象性模仿。就像F.奥康纳,她说她的故事的意义就是故事本身,在何其芳那里,诗的意义就是诗本身。”[3]国内大多学者却认为,“这首勾勒秋天景象的诗,把农、牧、渔都描绘得诗意盎然,显然是美化了国民党反动统治下的中国农村”。[4]同样的《秋天》,中西学者不同的解读反映出二者在评价取向上的差异,前者更符合作品本身的艺术特色。西方学者在讨论文学作品时,角度多而新颖,有从社会、政治的角度展开的,有的甚至将作品视为研究社会历史的一部分。但总体来看,他们更关注作品的艺术性。 跨学科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决策的思维方式,它从另一角度打开了人们的眼界。打破原有的学科教学习惯和教学思维方式,在多学科的融合交叉教学中,建立各学科知识、能力之问的横向联系与整合,培养起学生的学科共通能力,从而促进其全面素质的整体发展。同时,也鼓励学生站在世界文学高度,以多维视角去进一步挖掘作品内涵,感受作品的情感美,而不应以实用性、功利性的眼光来审视作品内容。这样,才能真正认识和体会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才会获得一种高屋建瓴、融会贯通的全新感觉。 (三)扩展和延伸文化视野,认识中外文化传播的双向互动及其意义 文学的传承和交流是保证其生命力的前提。比较文学在本质上就是其跨越性,主要体现在跨文化、跨语言。它强调联系、关系、交叉与汇通,寻求世界文学构成的基本规则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对任何文学实体、文学现象要做到科学的分析,都必须从相互联系的观点出发。不同国家及民族的文学虽无直接联系,但也可能包含着某种“一般通行的原理原则”,世界文学正是在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中共同向前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有意识地运用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法。在讲解作品时,穿插介绍对该作家产生一定影响的外国作家及作品,使学生的认识从单一走向多维,在“求同辨异”中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众所周知,“五四”以来的中国许多着名作家,如鲁迅、巴金、郁达夫、沈从文等,都是沐浴着“西风欧雨”成长起来的。可以说,“西方文学为中国新文学提供了一种‘形成性影响’”。[5]鲁迅的小说创作就是最好的影响研究的范例。他曾公开承认,“我所取法的,大抵是外国的作家”。[6]他的《拿来主义》蕴含着比较文学的精神,他的《狂人日记》有着俄国小说家果戈理和德国诗人与哲学家尼采的影子。他的短篇小说《药》更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外国文学的例证。受西方小说的叙述手法的影响,《药》采用了第三人称的限知叙事视角;小说的思想内容、主题意义、行文安排则主要是受俄国作家安特莱夫及其作品《谩》《默》《齿痛》的影响;小说的结尾,也分明留着“安特莱夫似的阴冷”。[7]当然,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途径往往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一国文学既可能播入他国而产生影响,又可能受他国文学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追溯这些文学间的因缘关系,自然要采用比较文学影响研究法。中国文学和文化自古以来就播入了邻国,其影响既久且深,近数百年也影响到了西方国家,如莱布尼茨、伏尔泰、威廉·琼斯爵士 (Sir William Jones)、歌德、艾兹拉·庞德、艾米·洛厄尔、布莱希特等。美国诗人庞德的意象派诗歌《在地铁站》就有着日本俳句的痕迹,其间更多的是对中国古典画作的借鉴,庞德成功地将中国古典画作的美学思想融进其诗歌创作技巧、审美理论和主题中。中国古典画作讲究意境及对意境的渲染,以典型的意象和巧妙的构图为背景来烘托主体。诗的两行相互依存,诗人将在车站上看到的过往人群的一张张脸与湿润黑色枝条上的花瓣并置,前者逐渐变成一片片彩色印花色底,后者成为前者要烘托的意象。花瓣随意四散,悠然落于地铁车站,花瓣传递了美的信息。这一信息由于有深色而又带湿气的树枝的反衬而变得突出鲜明。模糊重叠的意境之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比较文学不仅要研究各民族文学的相互融通,也要研究异质文化碰撞所产生的变异。文学作品与作家之意义与价值,往往就体现在这种“变”与“异”里。例如,“最初读到二十年代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还好像一见如故”[8]的卞之琳就有所选择并创造性地将西方象征主义诗歌与民族审美传统进行了有机融合。他的《断章》摈弃了西方象征主义诗歌晦涩的特征及其“出世”的超验色彩,表现的对主客体相对关系的探究有着中国道家哲学的思考。他将审美的触角伸入现实生活的情趣中,从最常见的行为和关系发掘复杂精微的意义,呈现“人世”的风貌和含蓄的审美特质。“他在选择和营造智性诗美的同时,也完成了对象征主义等西方现代诗学的创造性转化”,[9]为中国新诗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通过阅读比较,让学生明白文学创作中传统继承与借鉴他山之石的辩证关系,以及各国文学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共同进步的道理,以使学生逐渐养成从世界文学的高度来阅读、审视文学作品的良好习惯,从多元文化角度分析中外文化交流中的现象,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能力。人类文明发展的无数事实已经表明,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互补与互渗会使各民族的文化更加丰富和完善 比较文学研究论文: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在当代文学研究中的运用 【摘 要】本文探讨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的运用。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主要有四种类型:影响研究、平行研究、阐发研究、历史类型学研究。文章探讨前三种方法在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具体运用,试图在学术论文写作范围内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在当代文学研究中的运用有所指导、帮助。 【关键词】当代文学 比较文学研究 运用 就大多数情况而言,文学研究就是文学评论,文学研究方法就是文学评论方法。各个学科有着共同的基本的科学的研究方法,而针对具体学科,又都有专业性的研究方法。下面我就简略谈一下在当代文学研究中众多专业方法中的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及其运用。 二十世纪,是整个世界在各民族及其文化的急剧碰撞、交流中走向对话和交流的重要历史阶段,而二十一世纪是全球化的世纪,尤其经济全球化更促使各民族文化跨出国门,世界文化交流更是频繁。在这种情况下,比较文学作为一种“跨越国界和语言界限的文学比较”在文学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代社会,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强烈关注。在当代文学研究中,不少学者在比较文学的研究框架中,还运用心理学、文化学、形式分析等多种方法,使文学比较研究深入全面。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具有四种类型:最早的源于法国的“影响研究”,继而又有美国首倡的“平行研究”,苏联创造的“历史类型学研究”,中国提出的“阐发研究”。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主要运用“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阐发研究”这三种研究方法。 比较文学研究中“影响研究”的法国学派注重国别影响,也就是研究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学影响,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来印证有关“影响”的假设,凸显作家作品之间的精神联系。某个作家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对外国作家及其作品有所了解,并且自己在写作中可能受到他们的影响,如鲁迅的有些小说就是受到外国文学的影响,在内容和形式上体现出了和传统小说不同之处。这种研究方法目的在于寻找作家作品跨文化相互影响的规律,研究作家接受外来影响与个性创造的辨证关系,影响发生的原因、条件以及变化过程。“比较学者们对影响所作的界说大都强调它的外来性和隐含性。”在当代文学研究中,题材处理、主题原型、艺术风格、技巧等艺术创造的范围内都可以运用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展开研究和比较。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很多作家受西方文学的影响,王蒙是比较突出的一位。我们都知道,王蒙作品中的幽默是一种“中西合璧”式的幽默,他从西方的“黑色幽默”里吸取了“浓缩的荒诞性”和“黑色的”戏剧性。并且我们知道,王蒙在十七年的创作中,在作品的结构方面独树一帜地采用意识流动结构法,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他的这种写法与西方的现代派的表现手法有着深刻的联系,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运用“影响研究”的方法研究西方文化对王蒙创作的影响。这方面论著如《论王蒙小说的文学空间》李珠鲁(韩国仁济大学中文系)就重点考察了王蒙小说所展现的文学空间形态及其性质,探讨王蒙在艺术创作中如何运用现代主义的意识流交错手法来结构作品,强调了西方意识流手法对王蒙小说创作的影响。再如许子东《当代小说探索与西方现代派文学影响》,就探讨了西方文学流派对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影响,《沈从文与精神分析学说》注重研究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沈从文的文学创作的影响。当然,影响都是相互的,在看到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学影响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文化对其他文化的影响,要找到文化影响对作家作品影响的普遍规律。在当代文学中这样的影响俯首皆是,我们要用发现的眼光更深入研究当代文学。 美国学派提倡的平行比较方法研究,提倡文学跨国界“共时性”研究,是“将那些相似、类似、卓然可比,但是并没有直接关系的两个民族(或几个民族)文学,两个(或多个)不同民族的作家,两部(或多部)属于不同民族文学的作品加以比较,研究其异同,并导出有益的结论。”也就是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比较方法。是对那些没有事实联系和影响的文学现象进行跨文化的对比研究,将不同的文学现象贯穿起来,揭示它们之间的逻辑和理论联系,以探索世界文学创作的共通规律。平行比较方法包括两种类别的研究,一是探讨作品的类同,一是探讨作品的对比。它并不是将两种文学简单地相比,而是在主题、题材、类型诸方面建立比较关系:以文学作品的主题为中心,考察同一主题在不同国家的文学里表现的异同点;以题材为中心,分析同一题材在不同国家文学中的不同处理;按照文学的不同类型进行分类比较,如风格比较、情节技巧比较、人物形象比较等等。如《〈天龙八部〉的原型分析(从〈俄狄浦斯王〉谈起)》,这两个作品乍看上去毫不相干,但作者通过深入研究从作品表层的巨大差异中找出了它们之间深刻的内在一致性。《不同国土上的荒野:中西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不同语境》、《廖辉英〈盲点〉与张爱玲〈金锁记〉中的母亲角色》等,都为我们的当代文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有效的研究方法。对同一个国家的不同民族的文学作品也可以采用这种比较分析的方法。 在运用平行比较方法时,对比研究注重在某类现象的比较中寻找差异时,较多采用演绎思维方式,如对中西文学中吝啬鬼形象的比较研究;类同研究在差异中寻找共同点时,则更多使用归纳思维方式,从个别中见一般,分析文学的社会、历史土壤和文化条件的研究,如《〈莫须有先生传〉与〈堂吉坷德〉之比较研究》。平行比较研究方法拓展了文学研究的领域,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在更广大的空间中来研究文学,是大有裨益的。 中国提出的阐发研究,也就是用西方的理论阐发中国文学。这种研究方法在近十几年受到学者相当的重视,并作出了相当的成绩。比如用精神分析法来分析鲁迅《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形象,可以更加透彻地看到狂人的无意识行为中隐藏的心理动机,能够更好地理解狂人形象,进而为理解作品找到突破口。《艺术心理与政治心理的冲突——矛盾小说理性化倾斜的心理学阐释》运用荣格的心理学理论分析矛盾的小说创作,可以说是另辟蹊径,从非传统研究方法中挖掘出作品更多的内容,让我们看到了作品内容的更多层次。二十世纪西方在文学理论方面大有收获,文学的各个环节,不管是作家、作品、读者还是文学创作过程,都有一系列的理论,这些理论传到中国,对当代文学的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如结构主义理论,新批评理论、存在主义理论、女权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等,我们在当代文学研究中,可以运用这些理论来寻找与当代文学的契合点,用它们的理论来分析文学作品,可以融会贯通,更加细致地解剖作品。《中韩当代女性小说的对比研究》就是运用女权主义的理论来分析中韩当代女性小说的异同。《须一瓜小说中的荒诞性》则是从存在主义的理论出发,看到须一瓜作品中的荒诞的性质。当然,不管我们运用什么理论去阐述文学作品,研究之前都要对一种理论模式做分析和选择。另外我们还可以在寻找文学创作与历史、宗教的联系中,加深对文学的认识,如当代作家的宗教信仰对创作的影响,当代作家创作与佛教、道教文化的关系等。如贾平凹、孙犁等作家作品中传递出浓重的道家文化,就可以研究他们的创作与道家文化影响的关系等。 我们对中外的文学作品、作家进行比较研究,同时我们也不要忽略了在历史纵向范围内的对比研究,可以探讨中国古代、近代文学对当代文学的影响,可以将不同时期的作家的创作行为及作品进行比较研究,如《张爱玲、王安忆小说创作中的市民意识比较》《异中有同的两种中国味:观照赵树理和汪曾祺》等,可以加深我们对作品的理解,加深对文学的认识。 总的说来,新时期文学的比较研究,是一个容易出新的批评领域。借鉴新观念、新方法,剖析比较研究对象,作出新颖而深入的发现、体现出鲜明的当代性特征。 比较文学研究论文:现代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 一、现代文学作家、社群与思潮 (一)战后以至1950、1960年代的作家与文艺社群 1945年以后,大陆学者文人随国民政府来台者众,当时进入台大任教的几位师长,带来了“五四”文学的精神,也开启往后的现代文学之路。最具代表性的,在中文系有台静农,他是鲁迅的学生,来台后虽然转向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但他的小说集《建塔者》、《地之子》,后来也出版了,使读者一窥“五四”遗风。在外文系则以夏济安为代表,他创办《文学杂志》,带动写作风气,影响了当时仍是学生的白先勇等人,也缔造了学院派文学杂志的成果。当时的青年学生辈,有来自大陆的学生,也有台湾本地出生的青年,他们因为进入台大就读,受到这些老师前辈的启发,以及同侪间的鼓舞,纷纷崭露创作的才华,终于成为台湾具有代表性的作家。这些学生包括中文系的林文月、叶庆炳、张健、吴宏一、柯庆明,外文系的余光中、白先勇、陈若曦、王文兴、欧阳子、王祯和、杜国清、叶维廉等,各自在诗、散文、小说创作方面留下可贵的成果。林文月、叶庆炳以散文著名,余光中参与蓝星诗社的创立,张健亦为蓝星主要成员,杜国清、叶维廉则是笠诗社、创世纪诗社的重要成员。而以白先勇为主的《现代文学》杂志在1960年代创办,陈若曦、王文兴、欧阳子、王祯和等人,都是创始社员,共同推动现代主义的文学创作。 (二)文学杂志对现代思潮的译介 由夏济安主导的《文学杂志》创办于1956年9月,而在1960年8月结束。但这份刊物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代表台湾战后初期的文学潮流中,一群学院里的师生对于文学的喜好和坚持,并开辟另一个有别于“战斗文艺”的园地。他们刊登的文稿,除一般创作,文学理论的译介、中西文学的相关论述也相当多,这个现象可以说开创了一种风气,也就是将现代文学的创作和文学理论、西方文艺思潮连结,提供给创作者和读者新颖的观念。以白先勇为主导的《现代文学》深受其师长辈创办的《文学杂志》之启发,该刊在1960年3月到1973年9月共发行51期,由白先勇负责筹措资金,而外文系的几位同学一同写稿、译稿和拉稿。比起《文学杂志》,《现代文学》更强调创新的精神,他们努力介绍各种西方的思潮、创作观念,以便所写的作品可以表达属于现代人的艺术情感;对于西方文学与理论的介绍,《现代文学》更以“专号”的形式推出,除作品翻译外,往往也包括作者生平介绍,并附带加以评论。除创刊号推出“卡夫卡专号”,也曾刊出多位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的专号,对于艾略特的诗作与诗学,更前后刊出多期。《现代文学》编辑群对文学充满热情与执着,而这些译介,为创作者与读者带来不同的视野,开拓更多元的文学品味。 二、比较文学的学科成立与研究扎根 如上所述,《文学杂志》、《现代文学》以译介外国文学与理论为宗旨,进而启发作家的创作以及解读作品的角度,其实已略具比较文学的雏形。进入1970年代,台大文学院更以三轨并进的方式———成立比较文学博士班、成立比较文学会以及结合《中外文学》,促进了比较文学在台大扎根与茁壮。1970年,台大外文系成立比较文学博士班,推动者是当时文学院院长朱立民与外文系主任颜元叔。但这个博士班不打算走英美文学博士班的路线,反而希望结合外文系与中文系的学术资源,使学生可以同时接触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进而可以建立具有中国/外国文学双重视野的比较文学研究。纪秋郎、单德兴、李有成、高大鹏、陈昭瑛、古佳艳等,都获得此博士学位,成为外文、中文学界的优秀学者。近年台大外文系虽已将比较文学博士班并入一般博士班,但比较文学仍是其修业与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1973年7月,朱立民等八位外文系学者与叶庆炳等四位中文系学者发起成立“中华民国比较文学会”,并藉此在《中外文学》开始介绍比较文学的观念和发展;譬如《中外文学》创刊号(1972年6月)即刊登李达三著、周树华与张汉良译的《比较的思维习惯》,仿佛已经有所预告,2卷9期则有Al-dridge,A.O.著、胡耀恒译的《比较文学的目的与远景》(1974年2月);其后则陆续有袁鹤翔《中西比较文学定义的探讨》,李达三著、许文宏与冯明惠译的《东西比较文学史的检讨》等文章,一路推进,颜元叔、胡耀恒、朱炎、叶维廉、张汉良、陈慧桦、古添洪等,都是比较文学的旗手。古添洪与陈慧桦编著的《比较文学的垦拓在台湾》(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76年)、李达三的《比较文学研究之新方向》(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78年)二书,可说是最早结集的相关著作。而叶维廉、古添洪与陈慧桦在东大图书公司主编的“比较文学”丛书,更可说是具体的成果。此外,结合外文、中文两系教授的“中华民国比较文学会”,自1974年8月起对外扩大征求会员,凡大专院校教师和研究生有志于比较文学者,皆可申请入会。而学会也每年度主办国际或全国比较文学会议,开放对外征稿,相关的征稿主题、研究论文也都以专号的形式收录在当期的《中外文学》或另一英文的比较文学刊物《淡江评论》(淡江大学外语学院出版);譬如第4届国际比较文学会议主题为“比较文学与中国文学”(1983年8月),第5届主题为“现代主义与中西比较文学”(1987年5月);第25届全国比较文学会议主题为“灾难、创伤与记忆”(2001年9月)、第30届主题为“认同的变向:全球化时代的主体生成与转化”(2006年5月);无论其主题是企图与中国文学对话,或是呼应世界文学脉动,或是跨领域研究、文化研究,都在带动台湾学界的研究潮流,累积丰富的学术资源。外文系主导的比较文学博士班、比较文学会,再加上《中外文学》,形成了现代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的铁三角。我们也可以发现,就在《现代文学》即将衰退之际,1972年6月,外文系与中文系多位教授共同发起创办一份新的刊物《中外文学》。这些学者包括外文系朱立民、侯健、齐邦媛、颜元叔、胡耀恒与中文系郑骞、叶庆炳等人;而该刊自创刊以来,迄今一直稳定出刊,在台湾学术界已占有关键性的位置。《中外文学》创刊初期,系以颜元叔为主导人物,他引进新批评,在第一期至第四期,藉由《细读洛夫的两首诗》,掀起一串现代诗论战;而后又连续登载王文兴小说《家变》,并举行座谈会,引起各方注目、论辩,具体呈现学界与读者大众对这篇小说褒与贬的两极化情形,也为现代主义小说的读者反应留下珍贵的纪录。《中外文学》也曾连载林文月翻译的日本文学名著《源氏物语》、《枕草子》等书,引起很大的回响。该刊既命名为“中外”文学,除了对外国文学以及理论的译介,当然也兼纳对中国文学的研究论文。除现代文学研究外,也有对于古典文学的研究,可分为两个类型,一是属于中国文学本身的研究模式,例如作家传记考述、作品流派、文学史研究,另外更为突出的则是以西方文学理论来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例如张汉良的《“杨林”故事系列的原型结构》(1975年4月),系以荣格的神话原型理论研究古典小说“杨林”、“枕中记”系列故事,这种研究视角深深地影响了此后台湾学界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也是比较文学研究的具体实践。综览《中外文学》的文章,可知其编辑和登稿的方向,和“比较文学”在台大外文系的扎根与开展着实有密切的关联。《中外文学》在1980年代以后,逐渐聚焦在对当代文学理论与文化研究的介绍,例如精神分析、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后殖民等理论,透过专题邀知名学者撰稿,无论是就理论观念加以译介,或是以文学作品为例实际操作,都成为后来者追摹的范例,也大大助长了现代文学与文化的研究风气。 三、现代文学、比较文学的教学与研究 作家的培育,本不限于任何科系,但因为小说家白先勇、王文兴等人的光环,“作家都是出自外文系”的说法也流传一时。然而随着中文系现代文学课程的增加与写作风气渐盛,出身中文系的作家,以及投入现代文学研究的中文系学者,也日渐增多,“现代文学”遂形成中文系学术传统的脉络之一;这方面,曾任系主任的叶庆炳教授实有开创性的贡献。而当代年轻一辈的作家譬如散文家陈幸蕙、简,小说家郝誉翔、黄锦树,诗人陈大为等,都是台大中文系毕业。在外文系方面,虽以外国文学课程为主,但中文、外文两系常有合作开课的例子,如外文系王文兴所授的现代小说、王建元所授的文学批评、齐邦媛所授的高级英文(讲授英美小说与诗)等,系为中文系而开;中文系也长期为外文系开设中国文学史课程;因此除了在文学杂志上的通力合作,在课程、师资的援引上,中文与外文两系一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担负文学教育的责任。值得注意的是,2004年8月,台大成立台湾文学研究所(简称台文所),因为课程设计与发展方向的关系,进入台文所的学生,不乏已经有现代文学作品集出版,或是已在文学界崭露头角的青年作家;加上各教授的专业取向,台文所加入了现代文学、比较文学研究的阵容。按,台湾文学的发展,于史可考者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除1930、1960年代是现代主义兴盛时期外,台湾文学的多元性,以及与日本文学、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关联,都可以从中发掘比较文学的议题。是故,台大教授对现代文学、比较文学的研究成果,除了前文所介绍外,近年可以看到的是,中文系何寄澎的现代散文研究、陈翠英的现代小说研究、外文系廖炳惠的后现代研究、廖咸浩的文艺/社会思潮研究、张小虹的性别/同志文学研究、流行文化研究,刘亮雅的台湾后殖民小说研究、朱伟诚的同志文学研究等,都是很好的例子。而台文所教授对于现代文学研究可说更有推波助澜的作用,例如柯庆明的现代主义文学研究,郭玉雯的张爱玲小说研究,王文兴小说研究,梅家玲的现代小说研究、眷村小说研究,以及洪淑苓的现代诗、女性文学研究,都已出版相关的学术论著。另外,黄美娥的日治时期台湾通俗文学研究、张文薰的日治时期台湾新文学研究以及苏硕斌的台湾都市文化与文学研究,也都为现代文学研究扩充了领域与视角。 四、结语 展望历年来的台大师生藉由现代文学创作、译介与发行文学刊物的成果,和台湾文坛产生密切的互动,在现代文学与比较文学的研究上更有开创性、主导性与关键性的位置。现今,为了促进现代文学研究,总图书馆也积极展开作家手稿资料的典藏工作;目前已有王祯和、王文兴、林文月与叶维廉等作家的手稿典藏。而比较文学的观念和方法,也已成为学术研究的常模,相信台大教授与研究生将秉此深厚的人文传统,在新世纪共同勾勒出台大、现代文学、比较文学以及文学史的复杂网络。 作者:洪淑苓 单位:台湾大学 比较文学研究论文:比较文学研究中的翻译与误读 [摘要]在比较文学的研究当中,由于文学作品的翻译涉及到两种不同文化的差异,因此翻译不再单纯地是两种不同文化间文字符号的转换,在翻译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误读现象。本文侧重了解阅读过程中产生的误读含义及其产生的原因,阐述了翻译误读对跨文化交流和世界文学发展的积极和消极作用,为了促进跨文化交际和世界文学的发展,我们应该慎重对待误读。 [关键词]翻译;误读;文学 引言 20世纪80年代后期,比较文学翻译的研究出现了由原来单纯的语言层面的翻译向了解文化的转变。而伴着全世界经济的迅猛增长,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也随之增加。两种不同的文化间的沟通也就是用一种语言去认识和解释另外一种语言。但是由于生活在一种文化里的人们在认识和理解另外一种文化的时候,常常会依照者自己原有文化的思维形式去对其他文化进行理解,这种情况或多或少就会产生一些文化误读。而在文化理解的过程中翻译是一种最直接、最普遍的文化交流形式,尤其是在研究两种文化的文学作品的时候,翻译也会存在一些误读现象。那么到底什么是文化误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误读现象,并且这种现象对翻译起着怎么样的作用呢?笔者将在本文中逐一探讨。 一、误读定义及内涵 误读是产生在阅读文学作品中的一种现象。它是指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原有内容本身的含义和内容曲解,进行了错误性的阅读。读者对于阅读内容通常可以分为“正读”和“误读”。“正读”是读者能够正确理解作品的内涵、艺术价值和作者的创作目的;而“误读”则是不能正确理解作者的真正意图。乐黛云教授曾经给对误读进行过这样的解释,那就是误读是读者按照自己原有文化的思维形式,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去了解另外一种文化的理解方式。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当代著名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就曾经提出一个非常著名的文学理论--即“影响即误读”理论,并且用此理论给“误读”定下一个新的含义。布鲁姆提出在弗洛伊德尼和采之后,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不可能完全按照原文的含义进行理解,多多少少会有一些修改和创造。实际上很多人认为跨文化之间的文学阅读是一种“重新创造”,是另外一种创造性的阅读,多多少少都会出现一些“误读”现象。 二、翻译活动中的误读 翻译是我们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文化沟通中所使用的一个非常重要手段。但在某种方面来说,它所进行的过程里会不断出现由原来一种文化对另外一种或多种文化的误读。在我们进行翻译时出现的文化误读实际是指翻译者因为受到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近而错误地对原文进行加工改造,并把这些经过加工改造的错误文化信息展示到译文中。如果从主观性的角度上看,翻译者在进行文学比较时所出现的翻译误读又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蓄意误读,另外一种是无意误读。蓄意文化误读是翻译者由于受本身主观动机的制约从而造成的误读,是一种有意识地加工改造或者曲解。无意文化误读一般是指翻译者的语言底蕴不够或者存在一些非常不负责任的态度,错误地把不正确的文化信息译到译文当中,从而造成了非常严重的误译或错译。每一部文学作品都体现着它所代表的时代和环境,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底蕴。为了了解另外一种文化,进行跨文化间的交流,翻译是我们常常使用的一种媒介手段。所以当翻译工作者对某一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他也就在进行一种跨文化间的交流,从一种文化进入另外一种文化。对这两种不同的文化进行对照、比较、研究,最后创作出他的译文。但是由于两种不同的文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翻译者在进行翻译的时候要充分地评估自己的译文,不能出现过大或过多的误译或错译。翻译者要充分思考如何处理文化差异的问题。光从表面上来看,在翻译的过程中出现的误读没有传达出翻译的“信”,没有体现出对原文的忠实性。但是,我们不能仅从表面来看,只是重视讨论译文对原文的忠实度,没有从文化的层面上去看这个问题,这里涉及到文化的交流和传承。有些译者为了让广大读者能够对作品有深刻的印象,在翻译一些国外的作品时按照自身文化习惯把外国的主人公的姓名翻译过来。这也说明,翻译仅用“信”即忠实原文这样的标准定位为唯一的标准的话,是非常不可取的,也是行不通的。因为它脱离了实际社会和环境,没有体现出该部作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翻译过程必须是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对目标语言进行分析研究的。 三、翻译中产生误读的原因 众所周知,在比较文学翻译研究当中,因为文化背景的不相同,翻译者是不可能避免翻译误读现象的发生的,而且这种现象出现的频率还很高。每一本具有不同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都会有它自己独特的性质,例如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等特质,并且这些不容易在另外一种语言文化中体现出来。并且翻译活动还存在时代的局限性,不可能在真空中进行翻译,或多或少体现翻译者所在的时代和文化的环境。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由于风俗习惯、知识框架和思维模式上都有着一定程度上的不同,所以,这样的读者就会有着不同的“期待视野”。这种读者所独有的“期待视野”事实上在他阅读另外一种文化的文学作品前就已经有了的观点、立场和思想方法等。这也造成了翻译者对原文文本内容的理解含有一部分自己的主观想法,而这种新创造出来的主观想法就会对原文化中的文学作品造成一定的误读。这样在翻译的过程中进行一些创造性的翻译就不可避免地。尤其在翻译跨文化的文学作品时,因为翻译者不同的“期待视野”,创作出来的译文也会有不同的解读。为了不断地满足读者所持有的期待视野,有些翻译者就会对原有作品不断地进行加工修改,以便于译文可以在译文的文化和环境中获得广大读者的认可和喜爱。正如我们所了解的翻译家林纾,他翻译了很多的外文作品,但他的译文中有很多不符合原文意图的曲解和添加,这就扩大了读者的文化视野。他在翻译外文作品的时候,同时兼顾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并用能够让中国读者理解的中国文化诠释或误读西方的作品。在这里我们需要知道的是,翻译者文学翻译过程中先是一位读者,其次才是一名翻译工作者。 四、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的作用 在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中,文学作品会被重新理解并产生一些新的含义,所以它会体现当时的时代和环境的情况,甚至会超越那个时代和环境。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的影响下,翻译存在着误读。也是这样在翻译中出现的误读让译文有了它不同于原文学作品的审美含义。这样在历史的角度上看,这种主体文化被翻译中出现的误读体现得更为丰富了,这也对历史文化发展和文化沟通交流起着非常重要的推进意义。而且还能从不同的角度地完全扩展译文文化的解读。例如,由于受到时代的局限性,尼采提出向往权利是人类生活中最强的意志。按照德国人文化意识的解释,那就是“我愿成为其他民族的主宰者”。有权利的人持有一种“像对待蚊虫一样,无任何良心的悲悯击毙它。”的态度来对待那些等级比较低并没有任何权利的人们;而当年茅盾对于尼采作品就有了误读。茅盾的解读是:“唯其人类有这‘向权力的意志’,所以不愿做奴隶来苟活,要不怕强权去奋斗。要求解放,要求自决都是从这里出发。倘然只是求生,则猪和狗的生活一样也是求生的生活。”从上述解释中可知,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在特定的历史、政治、和文化的语境下,会产生出非常丰富的译文文化的艺术表达,这样可以不断启发翻译者文学意识,让文学创作和翻译过程形成一种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制约的关系。同时,因为译文中出现的文化误读不能正确地表达外来文化的内容,会造成错误的信息,不利于正常的跨文化沟通。而研究这种文化误读现象也会帮助了解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消化。这在客观上非常利于译文文化文学的发展。反之,在某种意义上来讲,翻译误读也对文学的发展有一些不好的影响。众所周知,翻译误读实际上就是对原文化文学作品的错误认识,修改了原文的真实含义,这样就会造成文学作品在交流和传承的过程中有所流失和误译。译文的读者不能够正确全面认识和了解原文文化的真实含义和精神本质,真正的文化交流效果体现的就会不充分。所以在翻译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者还要尽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误读。 五、结语 文化误读常常会出现在文学翻译,这种现象显而易见的。由于受到时代、环境、文化等方面的不同,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鲜明地突出了不同文化间的冲突、曲解与修改,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一种文化的文学作品在另外一种新的文化和环境里获得了新的诠释。也就是说翻译实际上是一种文学的创造性行为,是翻译者根据自己处于的生活环境和文化影响所进行的一种创造性文学创作。但是这种创造性文学创作是受到一定限制的,也就是说原有的文学作品所体现的内容和创作出来的译文同时都要限制翻译者。翻译者只能在读者能够接受的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主观性。同时,翻译者还要考虑读者和译文的接受语境。所以,翻译不是单一的创作性活动,它是不同的两种语言文化体系的相互制约。翻译者既是表达原文内容的人,还是原著内容的重新解读的人。从文学发展的角度上来看,翻译工作者的任务不应该单纯复原和传达原文学作品所表达的全部含义,还应该在理解作者写作意图和原作品内容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并且对跨文化交际之间的文学交流有益的作品。 作者:姜旭 单位:黑龙江工业学院 比较文学研究论文:语文课本中比较文学研究 笔者所从教的中学语文课本选有一定数量的外国文学作品。初中计14篇,高中计10篇,其中不乏脍炙人口、情文并茂的名篇佳作,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据一定的地位。编者基于“文道统一”的原则,一方面使学生通过学习能领会作品的艺术特色,另一方面于作品本身所蕴含的深意给学生以启迪。作为教学活动主导者——教师,怎样才能教好这些外国文学作品,并通过这个“窗口”来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其对庞杂的世界增加感知和了解,一直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比较文学定义 比较文学是一门独立学科,最早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国。比较文学既不是“比较”,也不是“文学”,它是一门开放性、多方位的动态学科,其定义为:研究两种语言、两种民族关系之间,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以及其他意识形态和相互关系的学科。学习这门学科,掌握比较文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对于中学语文教师既可以扩大视野、丰富知识,又可以在课堂上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学习作品来了解世界,并把课内讲授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培养学习的兴趣,拓宽学生的思维,使其具有全球意识。这种隐性作用,一旦发挥出来,这些经过培养的21世纪人才,不论在专业还是在建设上都会取得更大的成绩,做出更大的贡献,从而落实了教育的目的。 二、比较文学研究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主题相同的作品加以归类分析,进行平行研究:第一,将杨沫的《坚强的战士》与伏契克的《二六七号牢房》进行比较,两文都是以反抗殖民者和法西斯的压迫而在狱中斗争为主题,通过详细而具体的狱中人不屈不挠的斗争历程,赞扬了革命者的顽强意志和勇于献身的精神。两者不同的是,伏契克的作品属于报告文学,真实动人;杨沫的《青春之歌》则是长篇小说。结合历史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当时风起云涌的斗争情况以及法西斯必然灭亡的规律。第二,学习都德的《最后一课》,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郑振铎的《最后一课》。它们反映的都是外族入侵使本国语言禁教的故事,叙述了在沦陷区上最后一堂国语课的感人情景。作者细腻刻画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及思想斗争,充满着对祖国的挚爱之情以及对侵略者的切齿仇恨。文章在生动处,催人泪下。学习这样的作品,能使学生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第三,在入选的外国文学作品中,不少篇幅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本质,批判了它腐朽的金钱制度。如《最好的顾客》《竞选州长》《我的叔叔于勒》《警察与赞美诗》等文均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资本主义社会冷漠的人际关系和堕落腐败的制度作了曝光。作者虽然不属一国,他们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却是一致的。通过这些文章,学生对所谓“先进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就能有正确的认识。平行研究的题材学是研究同一题材在不同国家中的发展变异,运用这种方法,讲授巴尔扎克的《守财奴》时可联系各国形形色色的同类人物,像果戈里的《死魂灵》的泼留希金,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等,分析作品便可以发现特殊时代背景造就特殊的守财奴,有资本主义初期的,有封建社会末期的,有封建社会中期的,他们都具有贪婪、吝啬的本质,但他们也各不相同,如泼留希金呆板地守财,以致所有的家产都毁掉;葛朗台视金钱甚于生命,毫无夫妻、父女之情;严监生吝啬到令人发噱的地步。经过类比分析,学生对“守财奴”形象系列就会具有全面的认识,并于理论的高度加以批判。再如高尔基的《母亲》叙述了二十世纪初一个由逆来顺受,备受压迫的普通劳动妇女成长为一名无产阶级英雄的过程。母亲叶尼夫娜就是这一过程中的一个典型。作为同种题材的叶圣陶的《夜》塑造了一个由悲痛到愤怒、由怯弱到勇敢的母亲形象。反对派的疯狂屠杀,普通家庭的悲惨遭遇,人民群众经受的深重灾难是母亲转变的原因。两文都热情讴歌了母性宽广伟大的心胸,反映了正义的革命必胜,同时也阐发出斗争使人坚强的真理。用影响研究的方法,从渊源学的角度,我们发现鲁迅的《狂人日记》是受了果戈里作品的影响。果戈里的《狂人日记》在主题、人物、情节、风格和语言诸方面成了鲁迅作品的渊源。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里说过:“但《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庭制度和礼教的弊害,都比果戈里的忧愤深广……”就是说两篇同名作品分别塑造了两个时代的狂人,而鲁迅笔下的狂人要比果戈里笔下的狂人“忧愤深广”,也可以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以“救救孩子”作结,喊出了时代的呼吁,令人不由猛然警醒。让学生了解两篇作品的内容,理解其中的渊源并着重分析鲁迅作品的现实意义,对于认识鲁迅的短篇创作是大有裨益的。 三、结束语 经过课外的阅读就会发现世界各国的文学,无论在主题还是风格上都有相同或者同中有异的特点,这是世界文学的规律。运用比较文学,可以系统的把外国文学作品和中国文学作品加以比较,这就以理性的角度使学生对世界有了更深一步的感知。对于中学生来说,要学好课本中的外国文学作品仅仅满足于课本是不够的,除了要读一些辅导书、参考书之外,还要尽可能地多读些外国文学作品。时代需求更多的人才,因此掌握科学的方法,通过作品来了解外国,对于中学生不啻为一条捷径。 作者:周琳 单位:宁夏石嘴山市光明中学 比较文学研究论文:全球化背景下的比较文学研究 一、比较文学对于文学研究的意义 比较文学的产生及发展对于文学研究有不可取代的贡献和意义 1.拓宽视野,扩展研究领域 比较文学是一门跨语言,跨学科,跨文化,跨民族的包容性极强的学科,它跨越和打破了民族,语言,文化的障碍,双边及多边的事业取代了单一的文学视角,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更能广泛地理解各文学及文化之间的差异及联系,大大扩宽了研究视野。比较文学的研究体系包括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历史类型学研究,阐发学研究,跨学科研究等。影响研究的范围包括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平行研究的范围包括主题学,形象学,文类学,比较诗学等;文类学是对于文学种类,文学体裁的比较研究;主题学是研究同一主题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不同表现形态及其形成原因,发展过程,包括题材,人物,母题等的比较研究;比较诗学是对各民族文学理论的比较研究;形象学专门研究一个民族文学中其他民族(异国)的形象,研究在不同文化体系中,文学作品如何构建它种文化的现象。这样,比较文学涉及及涵盖了许多领域,角度,跨越了多种联系,大大扩宽了研究领域和视角。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涉及广泛的领域,但仍然以文学为中心,但文学与众多学科都有联系,也可以跨越众多学科,与艺术的其他门类紧密相连,如音乐、绘画、雕塑、戏剧、电影等等;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相互渗透,如哲学、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语言学等;与自然科学也彼此关联。 2.百家争鸣,促进多元文化并存 比较文学是一门跨越国家的学科,它研究各种文化形态下的文学现象,仔细研究各种文化形态下的特征和规律。不管作家作品的水平高低与名声多响,不受国际,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使各种文学形式,文化形式相互了解,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比较文学这一跨越与包容的学科,使百家争鸣,多元文化并存的“和谐”现象得以实现。它曾突破了法,美学派的二元对立,改变了欧洲中心论的文化僵局,将对历史与金泰的多种国家与民族间交流的认识及思维模式打开,使各种文化平等交流得以实现,使百家争鸣的局面得以实现,促进了多元文化并存的和谐局面的实现。 3.文化交流,推动文学发展 比较文学是在各国家,各民族文学相互交流,各种文化相互交流之上发展起来的。反过来,比较文学也将会促进文化交流,推动文学发展。比较文学的跨越性,跨越了文化,民族,学科,语言,是一个开放性的宽领域,大视野的研究学科。在其研究过程中必然会对不同的文化,文学及其它文学,文化现象加以比较进行研究,这样就会使两个不同的文化群体对对方有一些清晰深入的认识,这种认识和理解就是一种文化交流,并在某种成都市反映到文学上,不知不觉中推动了文学的发展。 二、比较文学易陷入的误区比较文学有两个易陷入的误区需要注意一下 1. 认识的误区 有的学者认为“比较文学”就是比较不同国家、民族、文化的作家作品,或者不同文学文化现象之间的异同。他们认为只要找到了两者或多者的异同,并挖掘出原因,他们的研究就成功了。但有些学者认为真正的比较研究一定要有一个特定的文化和学术背景,说明为什么要选择做这样的研究课题的原因及做了这样的研究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所以说要想做好比较文学的研究,就一定要对着一门学科有个正确的认识,对所研究的课题有个深入的认识和挖掘。 2.比较的误区 有些学者认为,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之间的文学现象只要存在相似性就可以进行比较研究。有些论文只要找到了一些相似点就匆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得不出什么结论,或者得出的结论没有说服力和意义。这样的比较研究只能说是浅层次的研究,因为没有得出有价值性的结论。对于文学或文化的研究是通过对作品及文化有深入地了解并精读,品味才得出的可比性,而不是在表面上看有相似性或差异性就进行对比研究的,要注意差异性不等于可比性。对精细品味之后对可比性进行研究并得出结论,才是比较文学的真谛了。 三、结语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比较文学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比较文学对于文学研究的意义也愈加显现,不仅开拓了比较的视野,促进了多元文化的共存,还加强了各民族各种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但在进行研究的同时要注意两个误区,深入认识比较文学这一学科及研究方法,并作出有价值的研究结论。 作者:王文静 单位: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 比较文学研究论文:大学语文比较文学研究 一、影响研究在教学中的应用 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的首创。所谓影响,并不是在一个民族内部文学或者作家的相互影响,而是一个民族内部所不具有的外来因素。影响研究就是要运用充分可靠的材料来阐明不同民族文学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借鉴的事实,探讨其中的规律。西方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形成性的影响。《大学语文》中有许多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名篇,可以采用影响研究的方法来分析。比如用影响研究的方法分析教材中涉及的张爱玲的《我的天才梦》、王蒙的《语言的功能和陷阱》、戴望舒的《萧红墓畔口占》和冯至的诗歌《为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等,主要探讨西方文学的艺术特点或者文化思想对我国现代文学造成的影响。 (一)分析外国文学艺术上的影响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许多文体均受到西方文学的影响,包括在我国古典文学中占主导地位的诗歌和散文。通过分析这种影响,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艺术特点的认识。以《语言的功能和陷阱》为例。这是王蒙在2004年受聘南开大学兼职教授时发表的演讲,可以看成是一篇论述语言功用的论文。笔者在分析这篇文章的艺术特点的时候,有意引导学生将这篇文章的论说方式与中国古代文论中诗话、词话的形式进行了对比。王蒙的文章是以逻辑分析为主,而传统文论中的诗话、词话则是主要采用感悟的方式。王蒙采取的这种言说方式,其实就是西方文论的言说方式,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的《诗论》已经采用了这种言说方式。许多同学认为,这样的讲解方式加深了他们对中西方文论的认识,也使他们认识到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中西文论言说方式的不同。 (二)探讨外国文学思想上的影响 汉语不仅是文学形式的载体,在更深层次上它是思想的载体。西方文学不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艺术特点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它给中国现代文学带来了新的思想。通过分析现代文学中某些篇章的思想渊源,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明白作者或者作品的深刻思想。笔者在讲授张爱玲、钱钟书和冯至等名家作品的时候,分析了西方文艺思想对他们的影响。在张爱玲一讲中,以《倾城之恋》为例,与学生共同探讨了西方个人主义对张爱玲的影响。张爱玲在其小说名篇《倾城之恋》中现身评论说:“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个人主义者总是无处容身的,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队平凡的夫妻”。我们就以这句话为由头,讨论白流苏和范柳原是不是个人主义者。大部分同学认为白流苏和范柳原是个人主义者,因为两个人都是自私的人,在恋爱的过程中机关算尽。在学生发表完意见之后,我给学生分析了个人主义的渊源以及个人主义的本质。通过我的分析和讲述,学生明白了张爱玲在某种程度上误读了西方的个人主义。真正的个人主义,不仅是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强调自我支配的个人或自我,而且是建立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基础上的。通过影响分析,学生不但加深了对中国作家作品的认识,而且认识到了各种思想来到中国之后经历了一个“中国化”的过程。 二、平行研究在教学中的应用 平行研究是比较文学美国学派的理论基石。平行研究是对那些没有事实联系的不同民族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进行研究,比较其异同,并在此基础上引出有价值的结论。相对于影响研究而言,平行研究摆脱了“事实联系”的限制,具有更大的自由性。在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既可以将文中的某些内容拿来进行平行比较,也可以将整部作品与其他民族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 (一)课文局部内容的平行分析 大学语文教材中有一些篇章是学贯中西的大学者所创作。在这些文章中,学者站在中西文化交汇的立场上,将中西文化进行了对比。其中一些言论是这些学者多年思考和深入体味中西文化的结果,因此是振聋发聩的。但是由于多种原因,论者没有将一些观点进行进一步论述。在教学中可将一些观点作进一步解释,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序二篇》是季羡林和陈省身为范曾所作诗剧《庄子显灵记》写的序。季羡林在序文中说,中西方在处理人和大自然关系的时候采用了不同的态度,西方主张“征服自然”,而中国则主张“天人合一”。这个论点无疑是非常深刻的。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个观点,我们在分析这两种态度时,将爱琴海的地理特点、黄河中下游的地理特点与中西文明的产生联系起来。爱琴海的地理特点导致了西方商业社会的发达,而黄河中下游一马平川、适合耕作的特点,则导致了中国农业社会的发达。西方商业社会的发达使人们倾向于“征服自然”,而中国农业社会使人们更倾向于“天人合一”。接下来还分析了这两种态度在文学上的表现。深入分析季羡林、傅雷等学术大师对中外文学、文化的看法,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大师们的思想,也可以进一步引发他们对大学语文的兴趣。 (二)作品的平行比较 作品的平行比较是一个较为自由的研究范围,它既可以把不同民族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也可以将它们的艺术思想进行比较。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引入作品平行比较,将大大增加教学的信息量。许多学生觉得《诗经》里面的许多诗歌已经耳熟能详,《诗经》的艺术特点已经烂熟于心,因此对学习教材中所选《蒹葭》不怎么感兴趣。为此,笔者尝试了一种新的方法。在讲述这篇诗歌的时候,将它与象征主义诗人里尔克的《严重的时刻》进行对比。我将两首诗歌诵读之后,许多学生凭直觉发现这两首诗歌具有不同的美学特色,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两篇诗歌风格的迥异。当学生急切想知道原因的时候,我展开了层层分析。最终学生认识到,《严重的时刻》表现了生命的真实存在状态———人生的荒谬,而《蒹葭》则体现了一种虚无缥缈的审美意境。《严重的时刻》表现的是生活的“真”,而《蒹葭》反映的是生活的“审美”。教学中运用平行比较的方法,可以使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提高他们对大学语文的兴趣;同时也可使学生加深对具体作品的理解,深化对不同民族文学特性的认识。 三、跨学科研究在教学中的应用 跨学科研究是比较文学中后起的一种研究类型,它以文学研究为中心,探讨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20世纪后半叶,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如文学与哲学、文学与宗教、文学与人类学、文学与心理学、文学与其他艺术等,已有长足的进步。中国语言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或隐或显、或大或小的关系。从这种关系入手,可以使学生触类旁通,深化对课文的感悟和认知。大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可从语文与艺术学科之间的关系、语文与社会科学的关系入手。 (一)语文与艺术学科之间的打通 在中国古代,诗、乐、舞三者是紧密结合的。音乐、舞蹈、美术的变迁往往也影响着语言文学的发生与发展。许多大学语文老师在讲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时候,只是考虑到了文学的艺术特点与思想主旨,而淡化或者忽略了文学与其他艺术学科之间的联系,因此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应当将文学与其他艺术学科联系起来。比如讲解《诗经》,就可以适当分析《诗经》文本与音乐之间的关系;讲授《春江花月夜》,可以将诗歌与音乐、绘画、舞蹈联系起来。笔者在讲授《春江花月夜》的过程中,先朗诵诗歌文本,接着让学生初步分析这首诗歌的艺术特色,然后让他们听同名的民族管弦乐曲、欣赏同名的舞蹈、观看同名的绘画。同学们发现《春江花月夜》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下,呈现出形态各异却又大致相似的艺术特点。于是,引导大家共同寻找它们的相似点。最后,同学们终于发现各种形态的《春江花月夜》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意境美。这样,通过学习《春江花月夜》,同学们不但深化了对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特点的了解,而且明白了意境美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共同特点。 (二)语文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打通 大学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打通语文与艺术科学之间的关系,而且可以打通语文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仅仅局限在文学作品本身,认识的境界就不大宽广。将文学与哲学、历史等学科联系起来,大学语文的讲授就会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使学生觉得既生动又深刻。讲解教材中的许多古代文学名篇,都可以从历史、哲学和社会科学等角度去挖掘它们所蕴含的社科内容。比如讲授《庄子•秋水》,不仅分析它艺术特点和思想主旨,而且还应该进一步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分析庄子思想对中国古代文人的影响,使学生看到道家思想的积极意义。 总之,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跨学科的方法,将文学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深化学生对文学作品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的认识。四、结语在当今信息空前发达的社会背景下,大学语文的教学不能局限在文学作品的字词知识、段落大意、艺术特点等方面,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需要与时俱进。比较文学是一门以跨越与打通为宗旨的学科,将它的一些研究方法运用于大学语文教学中,可以使大学语文的课堂产生更多会意的微笑和深沉的思考,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跨越学科、民族之间的界限,做到融会贯通,从而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比较文学研究论文:比较文学研究中的文学与哲学 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是基于人类文化各子系统的互渗及各学科门类的混生而提出的,它应和了人类认识世界的历程及知识系统的发展规律,是对比较文学“跨越性”的新阐释。正式的跨学科研究概念是1961年,由美国学者亨利•雷马克提出的,他在《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ComparativeLitera-ture,ItsDefinitionandFunction)一文中说:“比较文学是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和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包括艺术(如绘画、雕塑、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简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1]文学与哲学同属社会科学,在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诸多领域中尤其重要。哲学探索的是关于知识、真理、理性、现实、意义、精神和价值的问题,文学也以此为中心,两者关系密切。正如王国维所说:“诗人之所悲歌,哲学者之所瞑想,与夫古代诸国民之传说若出一揆。”[2]16“哲学”一词,在西方意谓“爱智慧”,在中国也与智慧相关,“哲,智也”(《尔雅》),“哲夫成城,哲妇倾城”(《诗经•大雅•瞻卬》)。西方传统中的譬喻“镜”与中国古代的“文以载道”都说明了文学与世界及对世界之反思的关系,当然也包括与反思之抽象结晶———哲学的关系。因此,对文学与哲学展开跨学科研究既有学理依据,也有重要意义。 一、文学与哲学跨学科研究的可能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在学科分类不明晰的古代,文学与哲学都是混生互渗的关系,表现为哲学的文学化或文学的哲学化。远在古希腊时期,学者们就从与哲学的混生互渗中研究文学。毕达哥拉斯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源为“数”,从这个基本观点出发,毕达哥拉斯学派从数量比例关系角度探寻文学艺术,提出“美是和谐统一”。赫拉克利特用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研究文学艺术,提出“艺术模仿自然”,艺术与自然都在对立排斥中追求和谐,“自然是由联合对立物造成最初的和谐,而不是由联合同类的东西。艺术也是这样造成和谐的,显然是由于模仿自然”。美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最美丽的猴子与人类比起来也是丑陋的……最智慧的人和神比起来,无论在智慧、美丽和其他方面,都像一只猴子”。德谟克利特认为宇宙万物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的,原子流放射出来造成影像,作用于人的感官与心灵,形成人对事物的认识。根据这一朴素的唯物认识论,德谟克利特建立了自己的文艺观,认为“文艺模仿自然”,“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而追求和创造美“是一个神圣的心灵的标志”[4]4。苏格拉底哲学的中心是神学目的论,认为宇宙、自然、人和艺术都是由神创造的,神创造自然和艺术是为了满足人的欲望,从这种神学目的论出发,他认为判断美的标准应是对人是否有用,有用即美,无用即丑。柏拉图的文艺理论是其哲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他把理式设定为宇宙的本体,认为理式世界是真实的,现象世界是对理式世界的模仿,文学艺术又是对现象世界的模仿,“他们的产品和真实体隔着三层”,“在我看,他如果对于所模仿的事物有真知识,他就不愿模仿它们,宁愿制造它们,留下许多丰功伟绩,供后世人纪念。他会宁愿做诗人所歌颂的英雄,不愿做歌颂英雄的诗人”。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里,哲学家是最高等级的人,是理智的化身,而诗人以虚构的谎言亵渎神明、贬低英雄、摧残人的理性,投合人性中低劣的“无理性部分”,应该被逐出理想国。“我们现在理应抓住诗人,把他和画家摆在一个队伍里,因为他有两点类似画家,头一点是他的作品对于真理没有多大价值;其次,他逢迎人性中低劣的部分。这就是第一个理由,我们要拒绝他进到一个政治修明的国家里来,因为他培养发育人性中低劣的部分,摧残理性的部分。一个国家的权柄落到一批坏人手里,好人就被残害。模仿诗人对于人心也是如此,他种下恶因,逢迎人心的无理性的部分(这是不能判别大小,以为同一事物时而大,时而小的那一部分),并且制造出一些和真理相隔甚远的影象”。留在理想国中的诗人只许描写公民的诚实、勇敢、节制等美好品行,歌颂神灵和英雄的美好性格,“除掉颂神的和赞美好人的诗歌以外,不准一切诗歌闯入国境。如果你让步,准许甘言蜜语的抒情诗或史诗进来,你的国家的皇帝就是快感和痛感,而不是法律和古今公认的最好的道理了”。 亚里士多德继承了“文艺模仿自然”的思想,但反对柏拉图对现象世界和文学艺术的贬低。他认为现象世界是“第一实体”,文学艺术反映现象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不仅是真实的,而且富有哲学意味:“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历史家与诗人的差别不在于一用散文,一用‘韵文’;希罗多德的著作可以改写为‘韵文’,但仍是一种历史,有没有韵律都是一样;两者的差别在于一叙述已发生的事,一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因此,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更被严肃地对待;因为诗所描写的事带有普遍性,而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古希腊这种哲学与文学的混生状态被维柯称为“诗性智慧”,他说:“最初的哲人们都是些神学诗人,任何产生或制造出来的事物都露出起源时的那种粗糙情况。我们只应该根据这种粗糙情况来考虑诗性智慧的各种起源。至于流传到我们的诗性智慧起源所享有的那种巨大而崇高的尊敬,则起源于两种虚骄讹见,一种是民族的,另一种是学者们的,更多的是第二种。因为正象埃及高级司祭曼涅陀(Manetho)把埃及的神话故事性的历史都翻译成为一种崇高的自然神学,希腊哲学家们也把希腊的神话故事性的历史都译成哲学。”[6]中国古代文史哲也是一体的,如《论语》《庄子》等先秦典籍探索宇宙人生、进行哲学思辨,或深刻平实、含蓄隽永,或说理明晰、词约义丰,既是哲学文本,也是文学文本,“文化呈现一种综合的形态。先秦有些文学作品是史学或哲学著作。史学和哲学著作也富有文学意味”[7]。《论语》从文学角度讲是纯语录体散文。它的语言或者简练而用意深远,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或者诙谐风趣、和平愉悦,如“割鸡焉用牛刀”(《论语•阳货》);有的浅显易懂、接近口语,如“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论语•八佾》)。《论语》还是我国最早的文学评论,孔子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论语》还是一部深刻的哲学著作,以形象的语言表现对天、天命等的思考。如孔子将王孙贾所问“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解释为“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八佾》),孔子对自己的表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孔子同时代之人更是认为孔子受命于天,“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论语•八佾》)。此外,《老子》韵散结合,采用排比、对偶、比喻等手法,以诗意的语言探讨玄妙的形而上问题,犹如辞意洗炼的哲理诗;《孟子》巧用逻辑推理方法迂回曲折地表达哲学思想,长于譬喻、排比、叠句,文气磅礴,是对话式论辩文;《庄子》“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庄子•天下》),通过虚构的世界表达深邃的哲学思想,想象奇崛,是哲理抒情散文的瑰宝。在古代哲人看来,文学艺术陶冶性情的审美功能与哲学伦理功能可以一起实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毛诗序》)。可见,从根源上哲学与文学就有着紧密的联系。 二、文学与哲学跨学科研究的学理分析 文学和哲学都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形式,都表达了人们对人的存在、世界的本质的认识,都要借助语词,并且依据语境进行阐释才能被接受。因此,在对世界、语言、语境、阐释的依赖上,文学与哲学是一致的。不过,从对世界的把握方式来说,哲学是对整个世界抽象化和理性化的认识,希望透过现象见到本质,而文学是对世界或人生具体问题的审美把握。从表现方法上看,哲学强调通过概括与判断等对世界进行理性的考察、逻辑的论证,文学则强调通过想象、比喻和象征等对世界进行审美表现,不要求作出逻辑判断,而主要与读者形成共鸣。从内容上看,哲学探究思想或事物的本质,如宇宙的起源、世界的本质等,是对思想的思想,即黑格尔所谓“反思”,它力求客观、理智,“不过具有为思维所决定所浸透的情绪和表象是一回事,而具有关于这些情绪和表象的思想又是一回事。由于对这些意识的方式加以‘后思’所产生的思想,就包含在反思、推理等之内,也就包含在哲学之内”[8],而文学关心的是思想的具体化,是用审美的方式表现思想,带有浓厚的现实性、形象性和情感性,“对诗人来说,文字不主要是‘符号’或一望而知的筹码,而是一种‘象征’;它本身和它的表现力都具有价值,一文字甚至可以是一‘物’或一‘事’,贵在有声音和有色彩”[9]94。从文学的内部研究看,文学尽管是对生活的感性表现,却包含着理性认识,有些甚至达到了哲学的高度,是在审美的感性形式中追问抽象的哲理。而在文学的外缘研究中我们又会发现,哲学作为独立的思想体系也会影响文学,有些文学作品就是对某种哲学思想的反映、反思或反驳。如康德哲学对唯美主义文学的影响,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和悲观主义哲学、尼采的权力意志论、克罗齐的直觉主义、海德格尔和萨特等的存在主义对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影响。正如韦勒克及沃伦所说:“文学可以看作是思想史和哲学史的一种记录,因为文学史与人类的理智史是平行的,并反映了理智史。不论是清晰的陈述,还是间接的暗喻,都往往表明一个诗人忠于某种哲学,或者表明他对某种著名的哲学有直接的认识,至少说明他了解该哲学的一般观点。”[9]123文学批评也会受到哲学的影响,尽管韦勒克和沃伦对某些特殊情况有所不满:“那些认为社会因素是文学产生的决定因素的人往往是最激进的决定论者。这种激进主义的根源在于他们与19世纪的实证主义和科学有着哲学上的亲缘关系;但是,我们一定不要忘记那些坚持思想史研究法(Geistesgeschichte)的唯心论者,在哲学上与黑格尔体系或其他形式的浪漫主义思想有亲缘关系,这些人士也是极端的决定论者,甚至是宿命论者。”[9]74文学与哲学彼此渗透、互相影响:哲学启发作家按照一定的价值观表现世界,赋予了文学深刻的思想;文学对哲学也产生了影响,有些哲学思想的提出就源于对文学现象的考察;帕斯卡尔、施莱格尔、克尔凯郭尔、伏尔泰、叔本华、尼采、瓦雷里、海德格尔、萨特、加缪、马尔库塞等都既是哲学家,又是文学家。这一课题的研究如周国平的《诗人哲学家》、刘小枫的《诗化哲学》等。 三、文学与哲学跨学科研究的实践 在对文学与哲学进行具体的跨学科研究时,必须以文学为中心,或至少以文学与哲学两者同为中心进行研究。可以对两种学科的规律进行相似性与差异性的比较研究,也可以以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为中心,研究其中的哲学影响,或者以哲学理论为工具分析具体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应该注意的是,虽然文学也会影响到哲学,但文学对哲学的影响研究不应被视为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而只应被视为两学科跨越性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因为文学对哲学的影响立足哲学为中心,应属于哲学研究的范畴。 (一)文学与哲学的学科“间性”研究文学不是把哲学转换一下形式,塞进意象和诗行,而是要表达一种对生活的认识。对命运与自由、偶然与必然、精神与物质、生命与死亡等问题的思考贯穿于文学和哲学之中。如古希腊的克列安提斯(Cleanthes)所说,诗是传达哲理的有效工具,“韵律、歌词和节奏唯有在默想神圣的哲理时,最接近真理”[10]。薄伽丘认为文学的本质即哲理:“为了使真理因难得而显得更可爱,因而记得更牢固,诗人们往往把真理隐藏在表面看来好像与真理相反的事物之下。因此,他们就用寓言而不用别的方法隐藏真理,因为寓言之美能吸引哲学家论证或雄辩之词所不能吸引的人们。”[11]锡德尼(PhilipSidney,1554—1586)在《诗的辩护》中也说:“凡是哲学家说应该做的事,诗人就假定某一个人做了这事,给这过程画了一幅完美的图画来,因而把一般概念和个别范例结合到一起。我说一幅完美的图画,因为诗人给人心的各种能力提供一个具体形象,因而哲学家为着说明这形象的内容,却只提供了冗长的描写,这种描写决比不上形象那样能打动、深入并且占领读者的洞察力。”[12]比较研究文学与哲学这两种学科在思维方式、表达手法、思考主题等方面的同与异,以及它们发展道路的互渗影响、相合与分离,也是跨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文学作品中“包裹”的哲学思想研究“哲学是文学的思想背景。哲学乃理性的思考,它所建立的完整的思考体系可满足人类知识上的好奇心,同时哲学可使人与人之间、人与宇宙之间,亦即人的大环境、小环境有所配合。……文学家在致力于反映人生,描摹人生,提出人生的理想,把自己的情感思想表达出来的时候,显然都会受到哲学影响。事实上,文学家就是一个哲学家,而其表现方式则是多面的而更具体的,与生活及现实更为接近。”[13]文学作品中的哲学可能是作家本人的思想———有的作家本身就是思辨哲学家,他们写的诗可以称作哲理诗;也可能是作家接受影响而表现于作品中的哲学思想———这种影响可以是同一国家、民族、文化体系内的,也可以是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体系之间的。前者如陀思妥耶夫斯基,他一般被看作既是文学家又是哲学家、宗教思想家,其作品中包含着对人性、罪恶、拯救、正义等哲学命题的思考:《罪与罚》就是以拉斯柯尔尼科夫哲学思想的形成、实践、失败为线索构筑而成,作者借以反思青年人中流行的哲学思想及其危害,并表达其宗教拯救思想;《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兄弟四个是不同思想意识冲突的象征,同时也含有个人内在的冲突。此外,爱默生、梭罗、霍桑等作品中的超验主义思想,麦尔维尔作品中的神秘思想,斯宾塞《仙后》中的“无常”与“自然”的争执,马洛作品中的无神论与怀疑论,萨特作品中的存在主义,加缪作品中的荒诞哲学等都属此类。后者如中国哲学对东西方文学的影响,如托尔斯泰曾说:“我曾竭力要理解我所读到的一切,尤其是中国人的宗教的智慧的宝藏:孔子、老子、孟子的著作,以及关于他们的评注。我也曾探究过中国佛教状况,并且读过欧洲人写的关于中国的著作。”[14]卫礼贤(RichardWilhelm,1873—1930)、荣格(CarlGustavJung,1875—1961)、德布林(AlfredDoblin,1878—1957)等人先后译介过庄子的著作,卡夫卡(FranzKafka,1883—1924)以拥有一部《南华真经》而自豪,因为道家思想对德国文学产生了影响,特别是在表现主义运动中。[15]在东南亚,“中国古代典籍和各种著述大量输入越南”[16],最突出的是贯彻整个越南文学创作进程的思想一直是从中国传入的儒道并重的精神,“为士大夫者非尧舜之道不陈前,非孔孟之道不著述”(张汉超《北江关严寺碑文》),儒家的三纲五常、忠孝节义等成为衡量社会道德的标准,文学中的正面形象都是节义兼全、忠君孝亲的典型人物。同时,老庄思想也较为普遍地被吸收,在知识分子中间则表现为遗世绝俗,消极退避。[17]这样的跨学科影响还有西方存在主义和荒诞哲学对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影响,经院哲学对邓恩的影响,东方思想、柏拉图主义对弥尔顿的影响,普罗提诺、斯宾诺莎哲学对歌德的影响,康德、谢林哲学对湖畔派的影响,费希特、谢林哲学对施莱格尔、诺瓦利斯的影响,斯宾诺莎、柏拉图思想对雪莱的影响,悲观主义和无神论对哈代的影响,费尔巴哈和施特劳斯哲学对乔治•艾略特的影响,勃特勒、尼采哲学对萧伯纳的影响,维科哲学对詹姆斯•乔伊斯的影响,神秘主义对叶芝的影响,唯灵论对波德莱尔的影响、克尔凯郭尔对卡夫卡的影响等。同一位哲学家对不同作家可能产生不同影响。如杰克•伦敦受尼采影响长于描写在弱肉强食的险恶环境中个人奋斗者的形象,卡夫卡最爱读《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对《悲剧的起源》一生推崇备至,中国现代作家对尼采哲学又有不同的变异。乐黛云的《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对尼采哲学在中国的接受作了翔实的分析。乐黛云首先介绍了尼采哲学及其在西方的评价,然后分四个阶段分析其在中国的接受:“五四”前有王国维、鲁迅、陈独秀,“五四”后有傅斯年、田汉、沈雁冰、郭沫若,1925年以后有以高长虹、向培良为首的狂飙社和郁达夫,40年代有战国策派。四个阶段侧重不同:“辛亥革命前,人们从尼采找到的是具有伟大意志和智力的‘才士’,希冀雄杰的个人可以拯救中国的危亡。‘五四’前后,人们心目中的尼采是一个摧毁一切旧传统的光辉的偶像破坏者,他帮助人们向几千年来的封建统治挑战,激励弱者自强不息(虽然这并非尼采本意)。1927年后,由于革命形势的发展,进步思想界已经很少提到尼采。到了四十年代,为适应国民党法西斯统治的政治需要,尼采又在国统区一部分知识分子中广为传播,这时对于尼采思想的介绍无论是目的、方法,还是社会效果都与‘五四’时期截然不同。”最后总结出文学影响的规律:“一种外来思潮要发生影响决不是偶然的、盲目的,它必然按照时代和社会的需要被检验和选择。……任何外来思潮发生影响的过程都是一个选择、鉴别、消化、吸收、批判、扬弃的过程。”可以说,这是基于影响关系而做的哲学与文学的跨学科研究。 (三)以哲学为文学批评的工具对于没有事实联系的哲学与文学,有时也可以进行研究,因为它们可能对同一命题有相近的表现,即通过第三方产生迂回的联系。例如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即是运用叔本华哲学来研究《红楼梦》的成果,其中兼及《老子》《庄子》《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浮士德》《神曲》《创世记》《佛国记》《诗学》等中外哲学、宗教、文学、文论名作,可说是在跨学科研究中糅合平行研究、阐释研究的典范。全书第一章“人生及美术之概观”以《老子》“人之大患在我有身”与《庄子》“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开启,重点介绍了叔本华哲学。“生活之本质何?‘欲’而已矣。欲之为性无厌,而其原生于不足。不足之状态,苦痛是也。既偿一欲,则此欲以终。然欲之被偿者一,而不偿者什佰。一欲既终,他欲随之,故究竟之慰藉,终不可得也。即使吾人之欲悉偿,而更无所欲之对象,倦厌之情即起而乘之,于是吾人自己之生活,若负之而不胜其重。故人生者如钟表之摆,实往复于苦痛与倦厌之间者也。……故欲与生活与苦痛,三者一而已矣。”怎么解除痛苦呢?王国维转述了艺术的路径:“兹有一物焉,使吾人超然于利害之外,而忘物与我之关系,此时也,吾人之心无希望,无恐怖,非复欲之我,而但知之我也。”王国维还引用中国古籍辅助说明叔本华哲学:“濠上之鱼,庄惠之所乐也,而渔父袭之以网罟;舞雩之木,孔曾之所憩也,而樵者继之以斤斧。若物非有形,心无所住,则虽殉财之夫、贵私之子,宁有对曹霸、韩干之马而计驰骋之乐,见毕宏、韦偃之松而观思栋梁之用,求好逑于雅典之偶,思税驾于金字之塔者哉!故美术之为物,欲者不观,观者不欲。而艺术之美所以优于自然之美者,全存于使人易忘物我之关系也。”第二章“《红楼梦》之精神”以叔本华哲学对《红楼梦》进行了演绎式的分析,解释其中的“欲”与痛苦,“《红楼梦》一书,实示此生活此痛苦之由于自造,又示其解脱之道不可不由自己求之者也”,提出解脱之道是“拒绝一切生活之欲”,而非自杀:“出世者拒绝一切生活之欲者也。……故金钏之堕井也,司棋之触墙也,尤三姐、潘又安之自刎也,非解脱也,求偿其欲而不得者也。彼等之所不欲者其特别之生活,而对生活之为物则固欲之而不疑也。故此书中真正之解脱仅贾宝玉、惜春、紫鹃三人耳。”何以这样区分?乃是因为他们的解脱又有不同,一种如叔本华所谓“断念”,一种为文学艺术。“前者之解脱,如惜春、紫鹃,后者之解脱如宝玉。前者之解脱,超自然的也,神明的也;后者之解脱,自然的也,人类的也;前者之解脱宗教的也,后者美术的也;前者平和的也,后者悲感的也,壮美的也,故文学的也,诗歌的也,小说的也。此《红楼梦》之主人公所以非惜春、紫鹃而为贾宝玉者也。”《红楼梦》正是描写宝玉由“欲”所产生的痛苦及解脱,宝玉与浮士德相比,“且法斯德之苦痛,天才之苦痛;宝玉之苦痛,人人所有之苦痛也。其存于人之根柢者为独深,而其希救济也为尤切”。第三章“《红楼梦》之美学上之价值”提出,与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相比,《红楼梦》是“彻头彻尾之悲剧也”,且为“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为之”的人生悲剧。第四章“《红楼梦》之伦理学上之价值”论说拒绝“生活之欲”而达到“解脱”乃是伦理学的终极目的。第五章“余论”批评了清代考证学影响下对《红楼梦》的索隐派研究,认为贾宝玉指向的是一种普遍的生存状态。 四、余论 毫无疑问,跨学科研究进一步拓展了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和理论视野,而文学与哲学的关系研究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在具体研究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跨科学研究应以文学为出发点和归宿,追溯文学与哲学间的关系,特别是哲学思想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以及以哲学为理论工具对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进行综合研究,而非以哲学为中心进行研究。在这方面,我国学者做出了许多颇有建树的努力,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绩,如乐黛云、王宁主编的《超学科比较文学研究》,高旭东的《中西文学与哲学宗教》,郭延礼的《近代西学与中国文学》等。其次,相对于丰富的研究实践来说,对文学与哲学跨学科研究的理论建构稍显不足,这点已经引起学界的重视。如对于同一文化系统中文学与哲学概念进行认真梳理,才能更准确地界定文学与哲学的关系及哲学对文学的影响。在中国语境中,文学与哲学不仅互相影响,而且与宗教、艺术等其他学科门类也有交叉关系,因此概念的梳理就更显重要,何云波先生就说:“在跨学科的比较研究中,首先便需要清理其概念范畴,有哪些是共通的,哪些是各自独特的。以中国文学艺术理论为例,由于它们的研究对象分别是诗文和琴棋书画,研究对象的差异,便构成了各自的一套概念体系。而它们同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很多话语又是相通的,如道、气、形、象、意、阴阳、机、玄、妙、神、仁义、动静、虚实、奇正、理数、心数、象数、体用……问题是,同一范畴,在不同的艺术门类,其具体内容又是有差异的。就像中国艺术中的‘虚实’之‘虚’,在画论中可能是指‘空白’,在乐论中可能是‘此时无声’,在棋论中是‘空虚’、‘虚势’甚至就是一种空间的存在,在诗论中是‘意在言外’,但它们又都与中国哲学的‘无’有着亲缘关系,这就需要我们在跨学科中寻求话语的沟通时,先作一番细致的辨析。” 最后,在运用某种哲学思想研究具体的文学现象时,要认真考察其学理依据的适用性,避免做无限度的阐释。虽然文学与哲学都是对人类生存的思考和表现,但不是所有的哲学理论都可以运用于文学分析。那些有影响关系的哲学与文学,如尼采哲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关系,克尔凯郭尔哲学对卡夫卡创作的影响等,可以进行具体的事实分析。而那些没有明确的影响关系,或者根本不可能有影响关系的哲学与文学虽然也可以进行研究,但是,在进行这类研究时要注意联系历史学、人类学等其他学科,寻找其学理依据的适用性,并做出有理有据的分析界定。其实,早在跨学科研究提出的时候,对于其研究领域是否应限定在影响关系上,就引发了诸多争议。韦斯坦因在《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中探讨了法、美、德等国学者对这一问题的普遍争议后,提出跨学科研究可能成为一种“包罗万象”的研究,主张用影响研究中注重事实联系的“规范”来限定它,认为这种研究最好首先从“事实联系”开始。虽然关于跨学科研究的界定尚不清楚,但学者的研究实践已经表明,没有影响事实也可以进行跨学科研究,不过要注意其可比性及得出恰当可信的结论。 作者:孙彩霞 单位:河南大学 文学院 比较文学研究论文:浅析比较文学研究中的翻译与误读 [摘要]在比较文学的研究当中,由于文学作品的翻译涉及到两种不同文化的差异,因此翻译不再单纯地是两种不同文化间文字符号的转换,在翻译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误读现象。本文侧重了解阅读过程中产生的误读含义及其产生的原因,阐述了翻译误读对跨文化交流和世界文学发展的积极和消极作用,为了促进跨文化交际和世界文学的发展,我们应该慎重对待误读。 [关键词]翻译;误读;文学 引言 20世纪80年代后期,比较文学翻译的研究出现了由原来单纯的语言层面的翻译向了解文化的转变。而伴着全世界经济的迅猛增长,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也随之增加。两种不同的文化间的沟通也就是用一种语言去认识和解释另外一种语言。但是由于生活在一种文化里的人们在认识和理解另外一种文化的时候,常常会依照者自己原有文化的思维形式去对其他文化进行理解,这种情况或多或少就会产生一些文化误读。而在文化理解的过程中翻译是一种最直接、最普遍的文化交流形式,尤其是在研究两种文化的文学作品的时候,翻译也会存在一些误读现象。那么到底什么是文化误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误读现象,并且这种现象对翻译起着怎么样的作用呢?笔者将在本文中逐一探讨。 一、误读定义及内涵 误读是产生在阅读文学作品中的一种现象。它是指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原有内容本身的含义和内容曲解,进行了错误性的阅读。读者对于阅读内容通常可以分为“正读”和“误读”。“正读”是读者能够正确理解作品的内涵、艺术价值和作者的创作目的;而“误读”则是不能正确理解作者的真正意图。乐黛云教授曾经给对误读进行过这样的解释,那就是误读是读者按照自己原有文化的思维形式,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去了解另外一种文化的理解方式。 20世o60年代后期,美国当代著名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就曾经提出一个非常著名的文学理论--即“影响即误读”理论,并且用此理论给“误读”定下一个新的含义。布鲁姆提出在弗洛伊德尼和采之后,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不可能完全按照原文的含义进行理解,多多少少会有一些修改和创造。实际上很多人认为跨文化之间的文学阅读是一种“重新创造”,是另外一种创造性的阅读,多多少少都会出现一些“误读”现象。 二、翻译活动中的误读 翻译是我们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文化沟通中所使用的一个非常重要手段。但在某种方面来说,它所进行的过程里会不断出现由原来一种文化对另外一种或多种文化的误读。在我们进行翻译时出现的文化误读实际是指翻译者因为受到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近而错误地对原文进行加工改造,并把这些经过加工改造的错误文化信息展示到译文中。 如果从主观性的角度上看,翻译者在进行文学比较时所出现的翻译误读又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蓄意误读,另外一种是无意误读。蓄意文化误读是翻译者由于受本身主观动机的制约从而造成的误读,是一种有意识地加工改造或者曲解。无意文化误读一般是指翻译者的语言底蕴不够或者存在一些非常不负责任的态度,错误地把不正确的文化信息译到译文当中,从而造成了非常严重的误译或错译。 每一部文学作品都体现着它所代表的时代和环境,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底蕴。为了了解另外一种文化,进行跨文化间的交流,翻译是我们常常使用的一种媒介手段。所以当翻译工作者对某一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他也就在进行一种跨文化间的交流,从一种文化进入另外一种文化。对这两种不同的文化进行对照、比较、研究,最后创作出他的译文。但是由于两种不同的文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翻译者在进行翻译的时候要充分地评估自己的译文,不能出现过大或过多的误译或错译。翻译者要充分思考如何处理文化差异的问题。 光从表面上来看,在翻译的过程中出现的误读没有传达出翻译的“信”,没有体现出对原文的忠实性。但是,我们不能仅从表面来看,只是重视讨论译文对原文的忠实度,没有从文化的层面上去看这个问题,这里涉及到文化的交流和传承。有些译者为了让广大读者能够对作品有深刻的印象,在翻译一些国外的作品时按照自身文化习惯把外国的主人公的姓名翻译过来。这也说明,翻译仅用“信”即忠实原文这样的标准定位为唯一的标准的话,是非常不可取的,也是行不通的。因为它脱离了实际社会和环境,没有体现出该部作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翻译过程必须是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对目标语言进行分析研究的。 三、翻译中产生误读的原因 众所周知,在比较文学翻译研究当中,因为文化背景的不相同,翻译者是不可能避免翻译误读现象的发生的,而且这种现象出现的频率还很高。每一本具有不同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都会有它自己独特的性质,例如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等特质,并且这些不容易在另外一种语言文化中体现出来。并且翻译活动还存在时代的局限性,不可能在真空中进行翻译,或多或少体现翻译者所在的时代和文化的环境。 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由于风俗习惯、知识框架和思维模式上都有着一定程度上的不同,所以,这样的读者就会有着不同的“期待视野”。这种读者所独有的“期待视野”事实上在他阅读另外一种文化的文学作品前就已经有了的观点、立场和思想方法等。这也造成了翻译者对原文文本内容的理解含有一部分自己的主观想法,而这种新创造出来的主观想法就会对原文化中的文学作品造成一定的误读。这样在翻译的过程中进行一些创造性的翻译就不可避免地。尤其在翻译跨文化的文学作品时,因为翻译者不同的“期待视野”,创作出来的译文也会有不同的解读。 为了不断地满足读者所持有的期待视野,有些翻译者就会对原有作品不断地进行加工修改,以便于译文可以在译文的文化和环境中获得广大读者的认可和喜爱。正如我们所了解的翻译家林纾,他翻译了很多的外文作品,但他的译文中有很多不符合原文意图的曲解和添加,这就扩大了读者的文化视野。他在翻译外文作品的时候,同时兼顾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并用能够让中国读者理解的中国文化诠释或误读西方的作品。在这里我们需要知道的是,翻译者文学翻译过程中先是一位读者,其次才是一名翻译工作者。 四、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的作用 在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中,文学作品会被重新理解并产生一些新的含义,所以它会体现当时的时代和环境的情况,甚至会超越那个时代和环境。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的影响下,翻译存在着误读。也是这样在翻译中出现的误读让译文有了它不同于原文学作品的审美含义。这样在历史的角度上看,这种主体文化被翻译中出现的误读体现得更为丰富了,这也对历史文化发展和文化沟通交流起着非常重要的推进意义。而且还能从不同的角度地完全扩展译文文化的解读。例如,由于受到时代的局限性,尼采提出向往权利是人类生活中最强的意志。按照德国人文化意识的解释,那就是“我愿成为其他民族的主宰者”。有权利的人持有一种“像对待蚊虫一样,无任何良心的悲悯击毙它。”的态度来对待那些等级比较低并没有任何权利的人们;而当年茅盾对于尼采作品就有了误读。茅盾的解读是:“唯其人类有这‘向权力的意志’,所以不愿做奴隶来苟活,要不怕强权去奋斗。要求解放,要求自决都是从这里出发。倘然只是求生,则猪和狗的生活一样也是求生的生活。” 从上述解释中可知,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在特定的历史、政治、和文化的语境下,会产生出非常丰富的译文文化的艺术表达,这样可以不断启发翻译者文学意识,让文学创作和翻译过程形成一种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制约的关系。同时,因为译文中出现的文化误读不能正确地表达外来文化的内容,会造成错误的信息,不利于正常的跨文化沟通。而研究这种文化误读现象也会帮助了解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消化。这在客观上非常利于译文文化文学的发展。反之,在某种意义上来讲,翻译误读也对文学的发展有一些不好的影响。众所周知,翻译误读实际上就是对原文化文学作品的错误认识,修改了原文的真实含义,这样就会造成文学作品在交流和传承的过程中有所流失和误译。译文的读者不能够正确全面认识和了解原文文化的真实含义和精神本质,真正的文化交流效果体现的就会不充分。所以在翻译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者还要尽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误读。 五、结语 文化误读常常会出现在文学翻译,这种现象显而易见的。由于受到时代、环境、文化等方面的不同,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鲜明地突出了不同文化间的冲突、曲解与修改,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一种文化的文学作品在另外一种新的文化和环境里获得了新的诠释。也就是说翻译实际上是一种文学的创造性行为,是翻译者根据自己处于的生活环境和文化影响所进行的一种创造性文学创作。但是这种创造性文学创作是受到一定限制的,也就是说原有的文学作品所体现的内容和创作出来的译文同时都要限制翻译者。翻译者只能在读者能够接受的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主观性。同时,翻译者还要考虑读者和译文的接受语境。所以,翻译不是单一的创作性活动,它是不同的两种语言文化体系的相互制约。翻译者既是表达原文内容的人,还是原著内容的重新解读的人。 从文学发展的角度上来看,翻译工作者的任务不应该单纯复原和传达原文学作品所表达的全部含义,还应该在理解作者写作意图和原作品内容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并且对跨文化交际之间的文学交流有益的作品。 比较文学研究论文: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在韩国文学作品教学中的运用 内容摘要:韩国文学作品是中国高等院校韩国语专业的专业课程,也是学生理解韩国历史和文化的最佳途径。但韩国文学作品本身具有的时代特殊性、以及作品中出现的各种修辞手法和复杂的句式结构使得韩国语专业学生无法走出韩国文学作品这一困境。若只是一味地阅读并讲解韩国作品,会造成课堂内容枯燥,学生也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如何有效并有趣地讲解韩国文学作品成为高校韩国语专业所面临的问题。将比较文学研究方法运用到讲解韩国文学作品中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也是一种趋势。运用其中的平行研究方法去解读不同作家的作品,对改善课堂氛围、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将有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平行研究;历史在流淌;教学 G633.3 一、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与韩国文学作品 韩国文学作品是高校韩国语专业的专业课程,它有助于学生理解韩国文化内涵、提高鉴赏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课程的改革,单纯地阅读并讲解韩国文学作品的传统方法已不能适应高校发展的要求,因此寻找一个恰当的方法去进行韩国文学作品的教学成为教师的首要任务。中韩两国相似的历史发展轨迹和文化传统,使得教师将中国的作品纳入韩国文学作品的比较对象范畴。随着中韩交流的快速发展,将比较文学研究方法运用到韩国文学作品的教学成为一种趋势。比较文学是跨越国界和语言界限的文学比较研究,是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它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并希望相互怀有真正的尊重和宽容。其方法主要有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影响研究注重各民族文学的相互接触和交流,强调实证和事实联系;而平行研究则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对相互间没有直接关联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文学进行研究,准确地指出作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解释其原因。因国内韩国语专业学生是从零基础阶段开始学习韩国语,到高年级学习文学作品时,接触韩国语也不过几年光景,考虑到现阶段国内韩国语专业学生的能力,比起影响研究,平行研究方法更加适合也更加有效。将韩国作品和学生所熟悉的中国作品相比较的过程中,学生可通过寻找作品中的异同点及其原因来消除国界的隔膜,达到理解和鉴赏的目的,增进文学知识。同时通过比较中韩两国文学作品,可发掘出两国相似的文化底蕴和内涵,而通过发现的不同点,对于学生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学习待人接物的礼仪也有积极的作用。 二、平行研究方法在作品《历史在流淌》教学中的运用 韩戊淑的小说《历史在流淌》是一部历经朝鲜时代到光复时期的历史长篇小说,勾画出朝鲜波澜壮阔的历史发展过程。根据小说和戏剧的近邻关系及处在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时代背景下的典型的女性形象繁漪和朴玉莲,挑选出具有可比性的中国作品就是曹禺的《雷雨》。在教学过程中,女性形象、不同人生结局之主客观因素和作家视角是比较的重点。 1.叛逆的女性形象:曹禺曾说过:“繁漪是一个最‘雷雨的’性格,她的生命交织着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 繁漪以恶魔般的形象和毁灭性的杀伤力造成了同归于尽的悲剧。朴玉莲则是主人与仆人的私生女,但却在坚强勇敢的性格下,做出了勇敢的反抗,跑出家门求学,最终成为人人尊敬的女校长。两者虽都生活在父权制时代,但与生俱来的叛逆的性格下做出的反抗,使两者都成为迥异于传统道德规范的女性。 2.不同结局之客观因素:繁漪和朴玉莲都生活在男人掌权的时代,男权制的压迫使得两者都做出了反抗,成为不同结局的客观因素。繁漪的反抗结局是在傀儡婚姻中挣扎、在周氏父子的打击下爆发、面对儿子和惨死和爱人的自尽最终发疯;朴玉莲的结局则是在赵氏家庭为了生存挣扎、成功逃离赵家、求学成功最终成为女校长,为祖国光复做出贡献。两者都做出了相应的反抗,但结局却截然不同,这一切归根于主观因素。 3.不同结局之主观因素:繁漪尽管受过西方教育,接受先进的思想,但中国式封建思想已在她骨子里根深蒂固,因此她的反抗处处显露出她的懦弱与卑微。例如她顶撞周朴园却不曾与周公馆决裂、卑微地爱着周萍,视他为全部,同时她缺乏自我意识,无法独立生活,将自我的幸福从周朴园转移到周萍身上,等矍橥嗜セ丽的外衣露出狰狞的面目时,她的世界也随之倒塌,带来了毁灭性的杀伤力。朴玉莲作为大家庭中的下人,受尽侮辱与蔑视,但她却做到了自尊和自爱。打破只有男人才能读书的社会制度,接受了新教育,用新思想武装自己,明白幸福要靠自己争取,成为开创性的人物。 4.不同性别作家视角的影响:性别视角就是作家在创造作品的时候,以作家的性别为基础,对文学作品进行审视和评价的一种观念和方法。由于作家性别不同,曹禺和韩戊淑直接影响了两位女性人物的结局。男性视角是建立在男权制的基础之上对文学艺术作品进行审视和评价的一种观念和方法,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形成的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批评观念和方法。 曹禺毕竟不是站在女性的角度去看待女性,他终究逃不过性别的束缚与限制,在潜藏意识的影响下,繁漪只能变成男权社会不能容纳的悲剧形象。女性视角指的是从性别入手来审视人类文化遗产和文化创造的一种批评观念和批评角度。 因韩戊淑是女性,了解当时女性艰难的困境,在她的女性意识下,作家将自己的梦想融入到作品中,创造出了父权社会的颠覆者,实现自己追求获得新生的女性形象。 三、结语 比较文学研究方法是帮助学生读懂韩国文学作品、理解韩国历史文化的最佳途径,也是有效适当的教学方法。其中平行研究方法对于学生找出作品异同点、理解作品内容来说有较强的操作性。学生通过平行研究方法,从熟悉的母语作品出发,根据母语作品的相关内容有针对性地找出具有可比性的韩国作品,并找出可比项。在比较分析可比项时,归纳存在的异同点及其原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将两国文学知识融会贯通,开阔视野,提升思考能力和学术能力。 比较文学研究论文:网络时代的比较文学研究 摘要:20世纪的比较文学出现了重重危机,法国的影响研究注重事实考据而否定美学评论,美国的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关注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和学科联系而忽视社会历史和学科独立性。随着21世纪的到来,网络时代的比较文学应运而生。本篇文章将以韦勒克的《比较文学的危机》为出发点,研究网络新媒体时代下比较文学面临的新的危机与机遇。 关键词:比较文学;网络时代;危机与机遇 一、20世纪比较文学的危机 20世纪的比较文学经历了一系列危机。1958年,雷内・韦勒克发表了论文《比较文学的危机》。中国学者黄源深把韦勒克文中的观点归纳为三点:第一、没有确定明确的研究内容和专门的方法。第二、机械地把比较文学局限于研究渊源和影响,以至于比较文学降到了附属学科的地位。第三、比较文学研究中的文化民族主义动机,使研究本身失去了应有的客观性,而成为本民族“争夺文化声誉的舌战”。 1993年,苏珊・巴斯奈特提出:“20世纪末的比较文学进入了灾难性阶段,这种研究在西方已经在危机之中, 这是无可置疑的了。”这可以看作是比较文学第二次危机的宣言书。对一门学科有不同的认识是正常的,但如果一门学科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后再次出现危机,确实值得警惕。 二、21世纪网络时代的比较文学研究 (一)网络时代带来的研究危机 半个世纪以来,互联网带来了巨大的社会革命。对于比较文学研究者来说,互联网带来的挑战是全面而深刻的,不仅许多新问题不断浮现。而且传统问题在新的文化语境下又面临新的追问。 网络时代为比较文学研究带来了一系列危机,首先表现为文学的经典性被日益弱化。网络的持续发展使得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变得越来越自由随意,也使得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在纷繁复杂的文化中地位越来越轻。对于许多的年轻学者而言,传统的纸质小说、散文、诗歌已经不再是他们研究的重点,大数据时代下的传媒研究、女性研究、后殖民研究早已经占据了历史舞台。更多的人习惯于通过网络搜集资料,通过电影研究情节。 网络给受众带来话语权实现的场所和空间,促进公众话语权实现的同时也导致任何个体都可以成为网络空间里的自由话语者,所以,信息错误流传c资源荒诞存在便成了不容质疑的事实。此外,网络也为学术抄袭提供了工具。网络的普及使得一部分学者从宁静的书斋中转移到了喧闹的网络空间,并由此失掉了研究活动的独立性,而妄图以速成的形象来成就自我。 (二)网络时代提供的研究机遇 网络时代为比较文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机遇。首先,网络可以为比较文学研究实现资源共享。乐黛云说:“世界进入信息时代之后,高速信息网络、电子邮件等媒介使快速的跨文化传递成为现实,全世界各种文化的地区和人民,都可以在同一时间接受到同一信息,以至于任何自我封闭、固守自隅、逃避交往的企图都可以受到成功的抵制。”网络作为一个中介,能够使得比较文学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西方文化体系内部,而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异质文化的对比和共存中获得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在这个空间里,研究者们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使自我的研究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为研究活动的进一步提供保障。 网络运用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开发有力地促动了文学翻译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文学翻译的空间。翻译文学作为中外文学交流的主要媒介,是比较文学研究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译者而言,一方面文学传播的渠道得以拓展,不同国度的作家由此获得一种世界文学在场感,有利于共时性的世界文学语境的形成;另一方面网络翻译软件的改进增强了机器翻译的效能,令翻译变得更加迅捷高效。对于读者而言,网络负载的世界文学资源远远大于纸媒传播的文学信息,读者在网上既可以阅读译作,也可以借助翻译软件和电子词典来直接阅读原著。按照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文学翻译的发展必将出现新的景观。 三、总结 网络时代的各民族文学正走向整体文学意义上的比较文学,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21世纪的人们更加渴望美与自由,比较文学将逐渐走向一条重情感体验的新批评之路。人们将发现跨越时空、语言、文化的界限后,人类情感世界的更多相通点。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开发了比较文学研究的新领域,另一方面也隐藏了意料之中的危机。只有当比较文学研究者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仔细甄别,网络才能为比较文学研究的繁荣提供更好的平台。 比较文学研究论文:比较文学研究案例分析 【摘要】朱光潜先生以其敏锐的艺术审美眼光,加之诗歌、绘画、音乐方面的良好修养,在中西比较诗学研究领域做出了非凡的贡献。本文拟以他的一篇文章《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为案例,综述文章中的主要观点,分析朱先生对人伦、自然、宗教和哲学三大方面的平行比较,分辨出中西比较诗学的联系与异质性,更进一步理解朱光潜先生对中国诗的学理研究,从而寻找中西诗学的价值联系。 【关键词】中西诗 情趣 比较诗学 平行研究 朱光潜的诗歌美学思想主要集中在《诗论》中,《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是朱光潜先生研究诗学里一主题论文,主要针对中西诗题材中关于“情趣”的平行比较,平行研究是比较诗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朱先生通过严谨的分析和逻辑的归纳,鞭辟入里地论述,形成自己独特的视角。文章以中西诗中最普遍存在的三大题材即人伦、自然、宗教和哲学为主体架构,具体深入到诗中的情理上,阐明中西两大不同文化领域的诗学同点和异点,直观简洁,层次分明,具有启发性意义。本文将以这篇主题论文为案例,综述文章中的主要观点,分析朱先生对人伦、自然、宗教和哲学三大方面的平行比较,分辨出中西比较诗学的联系与异质性,更进一步理解朱光潜先生对中国诗的学理研究,从而寻找中西诗学的价值联系。 一、审美比较的特点 总的来说,朱光潜先生对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主要运用了平行研究的方法,文章的阐述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主次分明,可比性突出,把问题提到一定范围之内,准确地支出不同体系下诗作的联系和区别。平行研究里有三种基本的功能模式:一、连类比物、相类相从的类同研究;二、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的互衬式的平行研究;三、相生相克、相反相成的对比式、反比式研究。在《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一文里可以清晰看到:以“题材”的连类类同为框架,具体的内容里则以对比式的分析归纳,突出中西诗的异质性。 第二,朱光潜先生列举了许多中西诗的具体诗学例子与现象,并用多种实例详细陈述中西文学现象的同或异,很少用孤证说明问题。但他并没有只停留于表面的现象,而是进一步深入分析产生这些差异的社会原因、历史原因伦理和道德原因等等,在纷繁芜杂的事实中寻求异同之根源。例如,对比中西的人伦叙事诗朱先生就用了许多例子说明中西的交谊观,如诗人苏李,建安七子,李杜,韩孟,苏黄、纳兰成德与顾贞观诸人,在西方诗人列举了歌德和席勒,华兹华斯与柯尔律治,济慈和雪莱,魏尔伦与兰波等。又例如,如何说明中国诗有‘怨’的特点?他例举:“中国爱情诗最善于“怨”,《卷耳》《柏舟》《迢迢牵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梁玄帝的《荡妇秋思赋》以及李白的《长相思》《怨情》《春思》诸作是“怨”的胜境”。这些都是用大量实例来说明诗歌现象,在双方的多方面对照中既加强了相互的认识,也加深了对自己的认识。 在实例现象后,他更进一步深化现象探索成因:如在第一部分“人伦”的探讨,恋爱在中国诗中不如在西方诗中重要,朱光潜先生认为原因有三:一,西方侧重个人主义,中国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强调群体意识。二,中西女子受教育的程度不同造就与男子的契合度不同。三,东西恋爱观相差也甚远。这些分析简洁,准确,到位。除了对自身民族充分了解,还需要一个宏观、非常开阔的全球文化视野和现代方法论的自觉意识,这体现了朱先生学术研究的基本立场。明确基本立场,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他的主题论文,分析其中如何进行的平行研究。 二、比较的价值和意义 平行研究的基础在于文化、文学的普适性与差异性。完全相同,甲等于乙,没有比较的必要;甲与乙不相干,没有比较的可能。正是文化和文学的这种普适性与差异性使平行研究具有了可行性。根据比较文学的理论原则:“事物在比较之中,才能显示出它的特性与价值”,②朱先生表现的态度也与之相符:“一切价值都从比较得来,不比较无由见长短优劣。现在西方诗作品与诗理论开始流传到中国来,我们的比较材料比从前丰富得多,我们应该利用这个机会,研究我们以往在诗创作与理论两方面的长短究竟何在,西方人的成就究竟可否借鉴”。③ 《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里经过这样的比较,读者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差距,从而促使人们在诗歌创作时超越现实因素的羁绊,赋予诗歌深沉而永久的生命,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当时中国正在兴起的“纯诗”实践提供了有力的论据。 此外,平行研究打破了影响研究局限于放送源与接受者的关系限制,从而扩大了比较文学的范围,开辟了比较文学新的研究领域,使其不再受时间、空间以及地位、水平等各种条件的束缚。它以文学性、审美性作为其自身规范的基础,虽然平行研究具有很大的自由度,但它又强调,可研究的平行关系必须出自或围绕文学的审美特征。在这种条件下,朱光潜先生作为一个对中西哲学、文学、美学等学科具有渊博学识的学者,虽然不是专门从事比较文学,但是他又不自觉地运用了比较文学的研究意识和方法,聚焦中西共同诗现象,严谨地对中西诗歌的发展规律和特点进行比较、归纳和总结,从而在现代文化的语境下重新诠释它们的价值,思维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 但是,不可否认,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仍然存在它的局限性,在朱光潜先生生活的年代比较文学在中国更是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有待蓬勃生机,故在《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里,我认为有以下的几点不足: 一,可比性的范围受较大约束。文章以三大题材为中心展开的论述显示出比较强的针对性,但是中西的人伦诗和自然诗不同的深究原因还是以哲学和宗教的为主要根源,可以说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以“哲学和宗教”这个影响因素为主,因此比较的范围放在哲学和宗教里即显范围之窄,中西诗歌的可比与参照也局限于此。 二,相似性分析略显不足。在《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中西诗歌在不同文化体系中是如何滋养出不同类别的花朵,但由于民族文学缺乏共同的基础,相似和交集的范围相对较为狭窄,朱光潜先生在此文对这方面的分析也相对缺乏。相似性其实是平行研究里的一个重点,有利于对整个人类的发展进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和规律做更深入的了解。 比较文学研究论文:在语文教学中应用比较文学研究方法的作用 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的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文明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许多语文教材不同程度所体现出的比较文学的思维框架和思维特质,有着较大的比较空间。通过培养比较文学意识,引导学生用比较思维去观照世界,用更宏大的人文情怀去创造和感悟生活。鉴于此,将语文教学与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有机结合,对于改进语文教学模式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拓展思维,培养自觉的比较意识和批判鉴别能力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比较文学平行研究法“着重研究同一主题、题材、情节、人物典型跨国或跨民族的流传和演变,以及它们在不同作家笔下所获得的不同处理”。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借鉴比较文学平行研究法,抓住一些典型的篇目或单元适当开展比较式教学,改变对作家、作品封闭、孤立的一元解析,认识文学异中之同,辨别其同中之异,以把握文学创作的共同规律和不同民族作家的创作个性,引导学生思维走向科学性,提供给他们新的视角和开放的意识,培养自觉比较的思维能力和世界文学眼光,从而更深刻地去认识作品的特点与价值。 二、置换视角,打开文本多重解读的审美空间 跨学科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决策的思维方式,它从另一角度打开了人们的眼界。打破原有的学科教学习惯和教学思维方式,在多学科的融合交叉教学中,建立各学科知识、能力之间的横向联系与整合,培养起学生的学科共通能力,从而促进其全面素质的整体发展。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语文教学的跨学科研究中要特别注意文学系统的开放性,关注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横向、纵向的融合与沟通,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基础性表达工具的作用,引导学生开拓视野,强化思维训练,通过实践,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也鼓励学生站在世界文学高度,以多维视角去进一步挖掘作品内涵,感受作品的情感美,而不应以实用性、功利性的眼光来审视作品内容。这样,才能真正认识和体会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才会获得一种高屋建瓴、融会贯通的全新感觉。 三、扩展和延伸文化视野,认识中外文化传播的双向互动 文学的传承和交流是保证其生命力的前提。比较文学在本质上就是其跨越性,主要体现在跨文化、跨语言。它强调联系、关系、交叉与汇通,寻求世界文学构成的基本规则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有意识地运用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法。在讲解作品时,穿插介绍对该作家产生一定影响的外国作家及作品,使学生的认识从单一走向多维,在“求同辨异”中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通过阅读比较,让学生明白文学创作中传统继承与借鉴他山之石的辩证关系,以及各国文学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共同进步的道理,以使学生逐渐养成从世界文学的高度来阅读、审视文学作品的良好习惯,从多元文化角度分析中外文化交流中的现象,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能力。 比较文学研究论文: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在英语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摘要] 比较文学的性质及其研究方法为英美文学研究带来了勃勃生机,为英美文学的教学提供了借鉴。尤其是英美文学这门学科的教学与研究,采用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比较文学方法;英美文学教学;教学与研究 “对文学研究者来说,比较文学首先是一种胸怀和视野,是一种对文学的思考和把握方式”[1]。其研究方法主要有:影响研究、平行研究、阐发研究和科际研究等。就英语人才培养来说,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具有重要作用。 一、夯实学理基础,发展和谐主题 比较文学研究强调从宏观的角度研究文学,从国际的角度俯视各种文学现象,具有开放性、宏观性和理论性的特征。各国文学,尤其是欧美文学,是相通的,互相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运用比较文学原则,可以勾勒出英美文学、尤其是世界文学发展的线索及其文化动因。在此情况下,单单学习某一个外国文学史显然是不够的。如果一个英美文学专业的学生,只知道“贝尔武甫”而不知道法国的著名民间史诗《罗兰之歌》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那他将来如何能愉快地担任文学教师这一职务呢?我们知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欧洲18世纪新古典主义文学和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象征主义文学以及后来的现代派等文学运动,这些不同的文学潮流都席卷了当时欧洲许多国家的文学领域,有的甚至还跨越了洲际,成为了全世界的文学潮流,影响了当时的许多国家。如果一个外语系学生只了解自己专业国家的文学史,而没有更加广阔的整个欧洲和世界文学的视野,那么他的文学知识就是不完整的。如果我们在英美文学中讲到《圣经》时,我们不仅要告诉学生它一经传入西方后,对西方文学产生的巨大影响,同时还要介绍它在东方文学史上的地位,从而加深学生对文学与宗教关系的认识。再如英美文学中的“人道主义”问题,尽管它作为一种文学思潮产生于近代,但也必须把它放到古代、近代乃至现当代的世界文学中去分析,只有这样方可能全面、准确地认识它的实质与内涵、进步与局限。否则,离开了宏观的角度,离开了整体的观照,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就不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国外传统大学教育,强调“通才教育”,让学生首先具有各种综合的文化背景,然后再进一步求“深”求“专”。实际上人类文明的发展一直有相互影响交流的特征,如我国古代文化对日本、朝、韩社会发展建设的影响。因此时代要求现代文明下的学者应有全人类的眼光与视野、胸襟与气魄,只有了解了全局,从整体出发,夯实了学理基础,才能更好地把握全球化和多元化背景下英美文学教学的和谐发展规律。 二、拓展知识领域,丰富教学内容 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大都局限在文学课本范围内,就文学讲文学,就思潮讲思潮,就作家讲作家,就作品讲作品,教学方法都比较程式、固定,学生接受的知识面相对窄,学的知识也比较死。而在英美文学教学中适当运用比较文学方法则大大地克服了这一局限。由于比较文学的研究不受时间、空间和学科的限制,也不受著名作家与普通作家、经典作品与通俗读物的限制,只要通过比较研究能够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即可。“一个优秀的比较文学研究者,往往都是以他从语言和文化上能够较为深入把握的少数国家文学和理论为研究基础和出发点,进而去展开成功研究的。”[2] 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如果教师启用平行研究的方法,通过比较讲授,就既能概括出它们公有的本质特征,又能清楚地揭示出其区别之点。如教师在讲英国文学时,就可以把《威尼斯商人》的夏洛克这一“吝啬鬼”的形象和阿巴公、葛朗台、泼留希金以及严监生等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其异同点以及产生的原因就会显得十分清楚,易于学生理解掌握。像这样类似的文学形象在中外文学中比比皆是,诸如中外文学中的“个人奋斗者”形象、“父爱”形象、“仆人”形象、“僧侣”形象、“多余人”形象、“淑女”形象等。如果在教学中能运用一定的标准,恰当地进行比较分析,在有限的课时内,给听者勾画出世界文学间的相互影响与接收,都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和科际研究方法,在英美文学教学中也是有用的。本来世界各民族的文学由于各国之间的对外开放和文化交流,其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必然会产生,因此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就不可能忽视这种影响的作用。如在介绍16世纪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时,就必然要谈到他对中国现代戏剧的巨大影响。在介绍美国作家惠特曼时,也会论及到他对中国现代作家尤其像郭沫若之类的大作家的影响。至于科际研究用于英美文学教学也是很有必要和行之有效的。因为文学和历史、哲学、心理学、宗教、艺术乃至自然科学等其他学科之间本身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单就文学与哲学而言,可以说在整个欧洲文学发展的长河中,每一时期一种文学思潮的形成都与那一时期某种哲学思潮或者某种哲学思想紧密相关。除文学与哲学的关系外,在英美文学中还涉及到跨学科的问题。如中世纪的文学与宗教、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启蒙运动与启蒙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与佛洛依德的心理学理论,艾略特的《四个四重奏》对音乐上的四重奏在结构技巧上的借鉴等,所有这些比较研究,无疑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领域,丰富了英美文学教学内容。诚如托多洛夫所言:“文学既是小说,也是宣传手册,既是历史,也是哲学,既是科学,也是诗。”[3] 三、增强学术意识,激发主动思维 文学是人类心灵的产物,关乎于人的情感,“是民族的表征,是一切社会活动留在纸上的影子”。[4]将文学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对于以推进人类思想进步为己任的大学教育来说,必将是重中之重。一般说来,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在本科阶段的课程设置上,除了以强化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技能以外,现都已为高年级学生开设了与英美文学研究入门相关的若干选修课,基本涵盖了小说、戏剧与诗歌三个文学体裁,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点时也提高了对文学语言的感性认识,加深了对英语国家文化和思维方式的认知,这对增强学生的学术意识和激发他们的主动思维都是不可或缺的。 过去,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停留在对一般知识的被动接受和死记硬背上,对学术理论问题不感兴趣,因而缺乏主动思维,人云亦云。教师怎么讲,学生就怎样记;教材上说什么,学生就信什么;少有独立钻研和怀疑精神。因此在学习中难于发现和提出问题。这既不利于教师的提高,也无益于学生成才。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纳入比较文学方法之后,由于开阔了学生视野,拓宽了他们的思维空间,从而也就增强了他们的学术意识,调动了他们的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自觉性。如在讲授艾米莉的《呼啸山庄》时,就可把它的结局和亚力山大・大仲马的抗鼎之作《基督山恩仇记》的结局进行比较,完全否定了传统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新看法,即基督山伯爵正直、勇于反抗,足谋多智,是一个资产阶级个人反抗的英雄。而希斯克厉夫性格倔强、善良正直,更像一个英雄,一个类似于拜伦式的英雄。然而无论是邓蒂思还是希斯克厉夫,他们都是所生活的那个文明社会的受害者。他们的爱和恨、复仇和死亡,无不渗透出斑斑血泪,无不铭刻着资本主义社会残酷的标记。这种比较研究使学术很有兴趣,使他们认识到,对学术上的很多问题,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要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大胆探讨问题。更何况英美文学这门学科在过去由于受到极“左”思想的影响,对其中的不少问题的认识和评价难免存在一些偏颇之处。基于这样的认识,不少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认真读书和深入研究,对教材的一些传统观点提出了质疑,主动与老师商谈,在课堂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如西方文学中的“人道主义”问题、“爱情描写”问题、“个人奋斗者形象”问题,李尔王的“父爱”问题,以及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等人物形象的评价问题。其中不少都运用了比较分析的方法,表现出较强的学术意识。这种科研意识的增强,无疑能为学生将来从事英美文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奠定较好的基础。 比较文学研究论文:近年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概述 摘要:近年来,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呈现出多维度、多层次的发展模式。学者们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探索集中于梳理比较文学学科史、开创比较文学理论范式。以跨文明和变异学为核心的比较文学新理论,直接推动比较文学科学理论建设。中西比较诗学作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独树一帜。面对中国文论“失语”困境,学者们提出重建中国文论话语、中西文论平等对话、跨文明研究等出路。比较文学实践研究渐渐摆脱传统“X+Y”式的肤浅比较,走上跨学科、跨文明、变异学研究。对前人学术的传承与发展,对于比较文学学科史和比较文学学术史意义重大。 关键词:比较文学学科史;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中西比较诗学;跨文明研究;变异学 近年来,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发展迅猛,已经渐渐成为人文和社会科学中最引人注目的学科之一。一大批杰出学者为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卓有成绩的比较文学研究者前赴后继,优秀教材、理论著作、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面对如此红火的研究现状,及时有效的阶段性总结意义重大。本文根据近年出版的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著作,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两方面,概述近年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状况。 一、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探索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离不开理论探索。理论研究作为风向标,决定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走向和历史进程。 1.对比较文学学科史的梳理 中国比较文学理论研究的重点首先体现在对“中国比较文学史”及“比较文学学科史”的梳理。 1996年,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徐志啸的专著《中国比较文学简史》。贾植芳先生在序言中说道:“他对比较文学在我国的历史渊源、发展流变以致蔚然成为我国一门有独立的学术地位与价值的学科,做了一个全景式的叙述和描绘。……为我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建设,增加了新的学术积累。”①全书将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分为史前期、发轫期、初兴期、发展期、滞缓期、复兴期等,各时期内以富有代表性的个人学术活动和研究成果为论述对象。 乐黛云、王向远所著的《比较文学研究》虽然没有以“史”命名,但对“比较文学”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有详细论述。“中国的比较文学并非欧美比较文学的分支,也不像欧美比较文学发端于大学讲坛。它是中国文学发展本身的要求,是中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②全书有意区分“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学学科”两个概念。前者是中国文学自身的发展要求,后者是在西方比较文学学科影响下建立的一门学科。学科化促使“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更加系统,人才培养呈阶梯式发展,效率提高,成绩斐然。不过,《比较文学研究》对此问题的探讨尚局限于理论层面。2007年,严绍璗、陈思和主编的《跨文化研究:什么是比较文学》则以“北大——复旦比较文学学术论坛”为依托,立足于比较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重点讨论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问题。首届论坛以“关于比较文学学科的范畴、观念和方法论的理解问题”为讨论核心,第二届论坛则以“比较文学的学科界限和学科身份、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两者的关系”为议题。全书所呈现的对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反思和建言,特别是学生培养、教师教学以及学位论文规范等方面的讨论,启发性很大。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必须以世界比较文学学科史为根基。在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关键期,曹顺庆主编的《比较文学学科史》为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书第一编“欧洲的曙光”,以法国学派影响研究为中心,兼及英国、德国及北欧,意大利及南欧,俄国及东欧比较文学学科史,分别阐明其基本理论、学科发展史及学科史地位。第二编“欧洲北美的崛起”,以“美国学派”平行研究为中心,论及加拿大比较文学学科史以及当代欧洲(法国、苏俄、英国、德国等)比较文学学科史。第三编“东方的回应”,以“中国学派”跨文明研究为核心回应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同时,梳理了港台、印度、日韩和阿拉伯、南非的比较文学研究情况。比较文学研究须有世界眼光,中国比较文学学科是世界比较文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洞悉世界比较文学学科史才能够明白:继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之后,跨文明研究将成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主流。中西文化的异质性决定了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在比较文学跨文明研究阶段所肩负的重任。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世界比较文学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 2.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范式的探索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进入承前启后的关键期。对比较文学学科史的梳理是“承前”,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范式的探索则是“启后”。一直以来,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秉持着以学派理论为框架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体系。此体系造成学派与研究领域隔阂,容易产生误解,认为法国学派只有影响研究而没有平行研究,美国学派只有平行研究而没有影响研究。为了打消隔阂,消除误解,曹顺庆在主编的《比较文学教程》中果断打破学派理论体系,概括出一个全新的学科理论范式。该书明确提出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一个基本特征和四大研究领域:一个基本特征即“跨越性”,包括跨国、跨学科、跨文明;四大研究领域即“实证性影响研究”、“变异研究”、“平行研究”、“总体文学研究”。特别是“变异研究”的提出,拓展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体系,一举解决了比较文学研究中不少令人困惑的难题。“比较文学的变异学将变异性和文学性作为自己的学科支点,通过研究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文学交流的变异状态,来探索文学变异的内在规律。”③比较文学理应蕴含“跨越性”和“文学性”,在跨越过程中,受到文化因素、心理因素等影响和制约,一定程度上会产生变异。文学变异学主要从五个层面进行:语言层面变异学研究、跨国与跨文明形象的变异学研究、文学文本的变异学研究、文化的变异学研究以及文学的他国化研究。其中包括文化过滤与文学误读、译介学、形象学、接受学、文学的他国化研究等。 曹顺庆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经验,将“译介学”从“媒介学”中抽离,置于“变异研究”名下,亦属首创。在《比较文学教程》中,曹顺庆指出:传统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只注重文学传播和交流过程中的实证性影响关系,故将译介学划为媒介学。这种观点忽视了接受者主观选择的能动性和心理文化因素。这些因素会导致文学在传播和交流过程中发生变异,因此,译介学关注的是文学在被翻译过程中的变异关系,理应被归入“变异学”。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科学或一门学科,不能沉溺于学派隔阂。中国比较文学想要创新,首先要打破法国学派平行研究、美国学派影响研究、中国学派跨文明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派构成论。曹顺庆的《比较文学教程》以四大研究领域划分比较文学新学科理论体系,将比较文学研究按研究领域分门别类,领域有交叉,方法可通用,既相互区别又互相联系。比较文学第三阶段“中国学派”的建立,迫切需要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作支撑。《比较文学教程》适时而出,“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教材的一个新体系”④。 3.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研究相结合 张宏的《比较文学的理论与实践》就理论与实践结合做出了积极尝试。全书先总论比较文学的学科形态,肯定比较文学的超越性,得出“从根本上说,比较文学是一门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知识学科”⑤。比较文学不是专讲理论的学问,具有很强实践性。作者在第二编分论比较文学的方法体系。在第三编中,作者将学科理论融入实践研究,用“美国文学中的中国人和中国”阐释形象学实践研究,用“《白鹿原》和《静静的顿河》的比较”明晰主题学实践研究,用“莎士比亚和汤显祖剧作的比较”讲述历史类型学实践研究,用“20世纪文学观念的演化”考察跨学科研究。当然,书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第五章论述“接受过程的选择与阐释”时,作者持传统观点,认为译介学是影响研究的重要分支。 张隆溪的《比较文学研究入门》利用国际视野审视中国比较文学,力图在国际比较文学发展历程中为中国比较文学找到准确定位。全书先论述中西比较文学所面临的挑战,如民族主义造成的东西方对立、文学和文学研究政治化等,然后对中西比较的可能性给予肯定回答。在作者看来,只要能正视、迎接并战胜这些挑战,东西方比较文学研究将成为“国际比较文学一个无可置疑的重要部分”⑥。根据个人经验,作者在书中开出“重视语言和文学阐释”的“药方”。从语言出发可以看出中西方在哲学思想和文学批评中怎样讨论语言、表达、意义、理解和解释等问题。注重阐释就不会将西方理论机械套用于东方文本,也可以避免把中西作品随意拼凑,做牵强附会的肤浅比较。第三章讨论西方比较文学研究中有影响的著作。第四章专论中西比较文学研究的成功范例。全书虽秉持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的立场,对中国学派不置可否,但从理论与实践结合角度上看,依旧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 二、中西比较诗学研究 比较诗学在我国萌芽较早。王国维1904年发表《〈红楼梦〉评论》,运用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分析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被认为是中西比较诗学的起点。此后,裘廷梁、蔡元培、鲁迅、梁宗岱、宗白华、朱光潜、钱钟书、王元化等人,为开拓现代性诗学的中国视野做出了重要贡献。1988年,北京出版社出版曹顺庆的专著《中西比较诗学》,标志着“中西比较诗学”这门学科在大陆正式确立。全书从艺术本质论、起源论、思维论、风格论、鉴赏论五个方面对中西文论中的具体概念和术语进行梳理和比较,互证互释,双向阐发,求同存异,确认中西文论的不同文化背景和理论特色。从学科史的角度上看,《中西比较诗学》无疑“为学科史上纲领明确的奠基之作”⑦。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再版《中西比较诗学》,可见此书的影响经久不衰。 2000年,王晓路的《中西诗学对话——英语世界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出版。由于中西诗学交流过程中“以西释中”为主流,不对等关系造成中国文论的全面“失语”。王晓路试图打破不对等,与西方文论展开平等对话。首先,作者从中国古代文论输入英语世界的历史轨迹和接受语境两个方面概述英语世界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状况。随后,用“他者的眼光”、“迁移的变异”、“诗学的对话”三章,阐释中国古代文论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理解,明确语言作为中介在交流过程中的“牢笼作用”。全书在翔实材料的支撑下,洞悉中国古代文论在英语世界中的生存困境,如理解与阐释不成体系、散点式研究多于全面思考等。由于语言障碍,英语世界对于中国古代文论术语的译介和接受存在困惑。因此,王晓路认为,应该“将中国古代文论中富有生命力的术语加以整理和翻译,不断地,有系统地推出,使西方世界对此有所了解并逐步熟悉”⑧。中西文论间的对话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对话。消极的对话只会停留在大原则的反复讨论中,结果只能是一厢情愿。我们只有做好具体工作,将中国古代文论加以梳理、转型、译介和推出,与西方文论展开积极对话,才能逐渐改变中西诗学对话的不平等局面。 饶芃子的《比较诗学》是一本论文集,共25篇,融汇作者20年潜心研究比较诗学的主要成果。其中,不仅涉及理论探索,还关注中西戏剧、海外华文文学等问题。赖干坚的专著《二十世纪中西比较诗学》旨在探讨20世纪“中西诗学的融汇如何推动中国诗学的现代化进程,同时揭示某些文艺思潮和理论流派的渊源流变”⑨。全书将中国比较诗学的发展历程、中国现代文论的创始、转型及嬗变与西方文论的传入、接受过程紧密结合,侧重于外国诗学对中国诗学的影响和渗透。作者发现中国现当代诗学的建立、成长、繁荣与西方文论在中国传播与接受紧密相连,但没有意识到中国诗学已经全面落入西方“窠臼”。西学传入既为中国诗学带来繁荣,也造成中国文论的“失语”。 面对中国文论的“失语”,刘介民在《中国比较诗学》一书中提出“重建中国比较诗学”,直言根本动力是“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的自身要求”⑩。他认为:要想重建中国比较诗学,必须从西方文学理论所造成的压抑和羁绊中解脱出来,与西方文论展开跨文化对话。全书从比较诗学本体论、发生论、方法论、本质论、起源论、思维论、风格论、鉴赏论、实践论、概念论等方面,概述从古至今中西方重要诗学家和理论著作的主要观点,厘清中国比较诗学的发展历程。尤其是第十章“概念论”,列举了50个比较诗学术语,深层剖析诗学内涵,明白晓畅,意义非凡。 杨乃乔的专著《东西方比较诗学:悖立与整合》从对中西诗学“本体”的考察入手,将“经学中心主义”(如第三章第四节“儒家诗学的内在批评精神:经学中心主义”)作为中国诗学的“本体”,将儒家作为中国诗学的中心,利用“解构”和“建构”理论解释中国文化中的“儒道互补”现象。受德里达影响,作者进一步将中国诗学传统定义为“书写中心主义”(第八章第三节“东方诗学的书写中心主义与一个颠倒的形而上学等级序列”),认为中国诗学传统书写优于说话。从语言学角度,作者又将中西诗学语境分别概括为“写意”和“写音”。整体看来,《东西方比较诗学:悖立与整合》一书站在本体论高度,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打破传统中西比较诗学范畴式研究方式,探讨诗学本源,对中西比较诗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全书共23章,32万字,纷繁复杂,一些定义和结论未免主观。但这些问题不能抹杀《东西方比较诗学:悖立与整合》作为中西比较诗学本体论研究优秀著作的事实。 中西比较诗学研究走过二十余年风雨历程,在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也进入了研究瓶颈期。面对全球化冲击,面对中国文论的“失语”,中西比较诗学领域急需一部总结性与指导性兼备的著作。在此背景下,曹顺庆主编的《中西比较诗学史》应运而生。全书不仅从学科史层面梳理了中西比较诗学的萌芽期、前学科期、学科创立以及港台和海外汉学界中西比较诗学的研究概况,还为文论失语、中西文明交流与碰撞、全球化语境等中西比较诗学研究困境指明出路。《中西比较诗学史》不是一部浅尝辄止的学科史著作,它对中西比较诗学现状和未来的论断鞭辟入里。如第六章“诗学话语的论争与中西比较诗学的拓展”,经过缜密分析,指出“重建中国文论话语”、“中西文论平等对话”、“跨文明研究”才是中西比较诗学的真正出路。面对全球化带来的交流与碰撞,中西比较诗学必须明确文明之间的异质性,以本土文化为本位,寻求与西学的沟通,通过跨文明研究,主动置身于全球化语境。只有展开积极对话,中西比较诗学才能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中“适者生存”。 三、比较文学实践研究 理论与实践研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斯蒂芬·托托西的《文化研究的合法化——一种新实用主义:整体化和经验主义文学与文化研究方法》一书讲述了文学与文化研究的整体化和经验主义。整体化认为文学是一个拥有开放、多元系统的综合体,文学研究由于作家、文本、读者均起作用,因此随时代变化而变化。这一观点为比较文学跨文化和跨学科研究奠定了基础。经验主义将文学研究作为一个包括写作、出版、发行、阅读、翻译等在内的社会活动系统来考察,其研究步骤是提出假设、投放实践、测试和评价,其使用的观点多从心理学和社会科学中吸取,力图使文学研究更科学化,更联系社会。斯蒂芬·托托西坦诚地指出,目前人文学科特别是文学研究正在被边缘化,正在越来越远离社会主流。要想使文学合法化,文学学术界必须建立起自身的学术价值,这种价值体现在多学科整合。 斯蒂芬·托托西的理论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开启了一扇全新的大门。对文学与文学研究整体化和经验主义的认识,促使研究者打破传统“X+Y”式的研究模式,逐步走向跨文明和跨学科的全新视角。 1.跨文明视野下的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走过30年风雨历程,曹顺庆教授关于比较文学第三阶段“中国学派”跨文明研究的观点得到了广泛认同。2005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吴格非的专著《当代文化视域下的比较文学研究》。该书有两大特点:一是从中西文化视角研究比较文学,二是整体论述与专题研究相结合。前者站在不同文化立场,重新审视外国文学、翻译文学和中国文学的关系与界限问题,并进行有关中外文学的比较研究:实证—影响研究,平行—对话研究,跨文化阐发研究和文化渊源研究。后者先整体论述一个研究领域,再提供两个专题研究作为示范,理论与方法兼备。全书旨在讨论西方作家、理论家及作品在中国的传播、接受和影响,借此论述当代文化视野下的中国比较文学。跨文明必须以异质性基础进行双向交流和平等对话,否则,永远摆脱不了“X+Y”式的浮泛研究。杜进的《跨文化视野中的比较文学》根植于理论研究。承袭传统“三派一体”结构,重点论述媒介与译介、翻译研究、跨文化形象学研究、跨文化文类学研究和中西叙述文类的比较。作者试图利用跨文化视野打破比较文学“三派”三分天下的局面,但这种尝试因为自身定位不清而显得淆乱无章。跨文化是一种明确文化异质性特征基础上的综合比较,不是简单的中西对比。 姜智芹的《当东方与西方相遇——比较文学专题研究》以理论为先导,主要叙述他者视角、学科边界(跨学科)、经典阐释、文化过滤与文学误读(变异学)等。实践研究涉及两方面:一是外国作家作品在中国的接受与影响。作者从卡夫卡的中国情结谈起,论及其作品对中国现当代作家如宗璞、残雪、余华、刘震云等的影响。这次跨文明对话是积极的对话,中国作家在卡夫卡作品中找到了灵感和共鸣。余华、刘震云等将卡夫卡的创造性叛逆、精神的真实追求、文本的哲学意义、跨越时空的精神聚合等吸收、改造并运用到叙述中国文化和社会现状中,取得了显著效果。二是中国形象、作家及作品在外国的研究状况。中国文学不能关起门来研究,借助“他者的眼光”可以拓宽视域。研究外国作家笔下的中国形象,“首先,有助于从文化层面上寻找中外表面冲突的深层原因。……其次,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其他国家的民族性格、社会发展及其文化潜意识中的某种心理结构”B11。跨文明对话是“迎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的互动过程,对中国新时期作家及作品在国外传播与研究状况的考察,为中国比较文学提供了新的研究领域。东西方碰撞与交融,不仅体现在文学作品、文学思想上,还发生在文学理论领域。作者以跨文明视角探讨比较文学,却对比较诗学三缄其口,为全书留下了遗憾。不过,这点瑕疵不足以影响《当东方与西方相遇——比较文学专题研究》成为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的典范之作。 2.比较文学视域下的中国古典文学 比较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学结缘已久。随着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逐步成熟,比较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学的联姻展现出新活力。周发祥、魏崇新在《碰撞与融会:比较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学》一书中共选编20世纪国内外有关比较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论文20余篇,分为“文海汇流”、“殊质映照”、“出位之思”、“诗学互鉴”和“西论中用”5个部分。由此书可以看出20世纪从比较文学视角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基本状况。编者试图按照文章内容分门别类,但由于这些文章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彼此间关联性不强。2009年,魏崇新出版专著《比较文学视阈中的中国古典文学》。该书主要是个人研究成果的总结,分为“原型与母题”、“性别批评”、“叙事研究”、“比照与借镜”四编。前三编运用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如主题学、形象学、叙事学等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第四编关注中西比较,如“三言”、“二拍”与《十日谈》文学精神的比较等。该书论述最精彩的部分是“性别批评”。面对以男性话语为主宰的古典小说,作者精确地分析了小说中女性角色的“失语性”,为她们翻案。不过,该书虽命名为《比较文学视阈中的中国古典文学》,但全书只论及了明清小说、戏剧、话本等,而对中国古典文学的主流“诗文”避而不谈,颇有舍本逐末之嫌。全书采用西方理论重新阐释中国古典文学,新意有余,但深度不足。作者如果能在现有基础上,总结出中西文学发展规律的异同,兼及中国古典文学在西方的传播与影响,一定会为全书增色不少。 3.中西戏剧比较研究 蓝凡的《中西戏剧比较论》是中西戏剧文体比较研究的扛鼎之作。此书由其1992年出版的专著《中西戏剧比较论稿》扩充所得,共12章,68万余字。第一、二章为总论,从本体角度论述中西戏剧的异同。如第二章,作者指出中国戏曲艺术在形式美上遵循“以一求多”,由共性见个性,在统一中求变化的规律。西方戏剧则“以多见一”,由个性见共性,在变化中求统一。这便是中国戏曲与西方戏剧最根本的内在差异。第三章以下是分论,从美学和哲学层面对中西戏剧的舞台时空、表演体系、导演风格、结构观念、语言性格及悲喜剧等进行比较。如第四章“戏剧舞台的时空观”中,作者指出,任何西方戏剧,其舞台时空都是可见的、纯粹物质的。中国戏曲的舞台时空有时却与演员的唱念做打共存,非独立存在。不同文化背景决定戏剧在中西不同文明体系内的发展道路、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均不同。纵观全书,作者从“比较”入手,熔戏剧美学、观众心理学、史学、社会学以及音乐、舞蹈、绘画等于一炉,将中西戏剧艺术放在人类文化的大背景内,寻找中西戏剧的基本特征和规律。如西方戏剧重再现、写实,中国戏曲重表现、表意。蓝凡先生凭借丰富的学识、广阔的知识面、严谨的治学精神,冷静观察西方戏剧,认真思考中国戏曲,理性比较二者的异同,最终推出这本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著作。《中西戏剧比较论》虽为新作,多为旧谈。蓝凡先生关于中西戏剧比较研究的成果一版再版,充分说明20余年来,在中西戏剧比较领域尚没有其他著作与之比肩。 4.中国比较文学实践研究的其他表现 中国比较文学实践研究还有两个重要表现:一是对西方理论的形成、传播及其在中国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如西惠玲的《西方女性主义与中国作家批评》对女性主义的研究。全书充分运用影响研究、变异研究、平行研究、跨文明研究等,打破学派与方法的隔阂,是运用比较文学研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有益尝试。第一、二章为总论,具体介绍女性主义的形成、发展和在中国大陆的传播。第三、四章分论女性主义对中国女作家创作的影响。最后一章探讨中国文化背景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立足于异质文化背景,作者认为:“女性主义文学在诞生时起,并不属于世界”B12,它在人性较为自由的西方产生,最终成为极富个性的“时代文学景观”。西方女性主义思想是中国女性文学创作空前活跃的动因,“我们的女性文学研究者选择‘开放和吸纳’不仅没有造成女性文学的发展的困境,而且提高了中国女性创作的主体意识”B13。随着创作和批评实践的发生,女性主义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逐渐产生新变化,中国的女性主义研究和批评,作为世界女性主义研究的一部分,必然与西方女性主义走上全面对话的道路。全书基于此总结出一条“吸引——影响——融合——发展”,最终走向对话的理论研究道路。 二是将比较文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王虹的《中日比较文学研究》是其中的典范。作为国别文学比较研究,中日文学比较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这与中日两国文化与文学的历史关联密不可分。王虹此作以多年来个人研究的部分成果为基础,共分八篇,采用中日双语形式,运用历史考证、作家论、作品论等多种研究方法,针对日本近代的文学作品和中国近代著名作家的作品进行较为详尽的比较分析,如《蜜柑》与《一件小事》的比较、芥川龙之介与郁达夫的比较等。该书虽然是一部中日比较文学研究著作,但既适用于对外汉语研究教学,也适用于中国日语专业学生研读,是一部文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优秀作品。 四、传承与发展——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 学术传承与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大批学者为此付出的努力。他们用尽一生心血,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推动了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留下了数量可观的研究成果。无论是“旧学”还是“新知”,都是前人筚路蓝缕的足迹。今人在重估和评价前人学术成果的同时,更应该从前辈学人勤勉的学术实践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中汲取丰富的学术营养。对于前人著述的整理再版,无论对于比较文学学科史,还是比较文学学术史,都意义重大。 2009年,《宗白华中西美学论集》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与一些著作等身的大家相比,宗白华先生的著述少得可怜。该书虽不是鸿篇巨制,但却是宗白华先生数十年学术生涯的缩影。他从“艺术人生观”立场出发,以“审美”精神和“唯美”眼光,巧妙地将中国传统的审美智慧及生命体悟与德国生命哲学的浪漫精神相结合,进而孕育出独特的生命本体论。以此为基础,以审美为内核,宗白华先生进一步生发出对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解读。宗白华先生中西比较美学之路以两点为根基:一是他对中西美学的冷静态度;二是他的文化主义视野。前者表现为对中西两种文化的同样尊崇,这使他可以用超功利眼光客观看待两种文化各自的优劣之处。后者主要以文化的视角切入,探索出贯穿于中西文化的精神内核,并在现代及本土视野的关照下对两者加以超越。从这部“论集”中,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宗白华先生的“艺术人生观”,还可以明晰青年时代先生的一腔热血和社会责任感,更可以体悟他对中西文化碰撞与融合的深刻见解。全书散篇居多,有很多讲稿和随笔,虽不成体系,但字字珠玑。即使时过境迁,宗白华先生对于中西美学和中西文化比较的相关观点依旧不落陈套。 2005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王佐良的《文学间的契合:王佐良比较文学论集》,该书由王佐良先生1985年出版的《论契合——比较文学研究集(英文)》一书扩充而得。王佐良先生是著名学者,在多个研究领域成绩卓著。本论集精选王先生有关比较文学的论文15篇,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论契合”共8篇文章,主要研究20世纪中西方文学间的关系,特别是中国新诗中的现代主义。第二部分收录王先生讨论翻译的7篇文章,其中有对翻译家的比较和评价,有对近代翻译理论的回顾和分析,也有对翻译中语言和文化关系的解剖。王佐良先生著述颇丰,精品尤多。他善于思考,立足于教学和翻译实践,很多学问即由此而来。他巧用“契合”,列举不同文化之间多种相互渗透现象,如中西文学之间的关系、前人对后人的影响(例如查尔斯·兰姆对詹姆斯一世时期英国诗剧的兴趣)及作家之间的关系(例如美国现代诗人詹姆斯·赖特与中国古代诗人白居易)。在《Two Early Translators》(《两位早期翻译家》)中,王佐良先生对严复和林纾的翻译实践做出品评。在《严复的用心》一文中,王先生用翻译实践检验严复“信达雅”理论,认为“信”是指准确传达原作的内容,“达”是指尽量运用习见的表达方式,“雅”是指通过艺术地再现和加强原作的风格特色来吸引读者。为此,他提出两点建议:一是辩证地看——尽可能顺译,必要时直译,任何好的译文总是顺译与直译的结合;二是一切照原作,雅俗如之,深浅如之,口气如之,文体如之。同样作为翻译家,王佐良先生以自己的翻译实践和心得预见翻译研究和文化研究的互动发展,并丰富“信达雅”观。翻译的作品既要可靠,又要可读。王先生的论文既高屋建瓴,又明白晓畅,堪称比较文学研究的典范之作。 五、小结 近年,对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史、学科史的梳理证明:中国比较文学作为世界比较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独特的学科特点和理论特色。比较文学第三阶段“中国学派”跨文明研究是顺应比较文学学科发展史的必然结果。学派与方法间的隔阂已经严重影响比较文学的进步,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首要任务是打破传统“三位一体”的学派理论体系,创造一个在比较文学跨越性基础上,综合运用实证性影响研究、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的全新理论体系。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跨文明研究和变异学在中西文化、文学交流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西比较诗学面对中国文论的“失语”,只有立足自身,重建中国文论话语,与西方文论展开积极、平等对话才是真正出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每个历史节点,面对每一次挑战,唯有认真思考、仔细梳理、勇于开拓、努力实践才能保持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旺盛生命力。 比较文学研究论文:比较文学研究的新收获 杨玉珍同志在高校从事外国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已有多年,是一位很有成绩的青年学者,看到她的这部《东方神韵――东方文学与文化视野下的沈从文研究》著作(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我为沈从文研究领域和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新收获,感到非常高兴。 熟悉比较文学的人都知道,这个学科自19世纪下半叶诞生以来,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以影响研究为基本理论特征、以法国学派为主要代表的欧洲阶段。在这个阶段里,研究范围局限于欧洲,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欧洲中心论”;二是以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为基本理论特征、以美国学派为主要代表的北美阶段。在这个阶段里,研究突破了欧洲的范围,但它仍然局限在欧洲和北美之间,只不过“欧洲中心论”变成“欧美中心论”罢了。目前是以跨越东西方异质文化或文明为基本理论特征的新阶段。这种基本理论是中国学者乐黛云先生提出来的。杨玉珍同志的《东方神韵――东方文学与文化视野下的沈从文研究》就是比较文学发展第三阶段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实绩。它突破了“欧洲中心论”和“欧美中心论”的框框,这是书稿的一个重要价值。 书稿的另一个重要价值是在沈从文研究中开辟了一个新的层面。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沈从文研究的开展,世界语境中的沈从文研究也搞得有声有色。这种比较视野下的研究涉及的外国作家有福克纳、哈代、梅里美、乔治・桑、兰盖、卡拉姆津、屠格涅夫等。令人遗憾的是,在比较研究的文章中,除个别文章涉及川端康成等作家外,沈从文与东方作家的比较研究则显得比较薄弱。作为沈从文重要研究基地――吉首大学的一名教师,杨玉珍同志向读者奉献出《东方神韵――东方文学与文化视野下的沈从文研究》一书,正好弥补了上述缺陷。正如作者在书稿的《前言》中所说:“笔者拟将沈从文置于‘东方’视域中,审视其创作个性、创作风格与文学成就,用文化学、美学、比较文学等研究方法对其进行解读,看这个在中国现代文学中风格卓异、个性突出、被论者称为‘中国现代罕有其匹的艺术家’,在文学的历史链接上所具有的东方特性和世界意义;并通过将他与东方其他几位著名作家如泰戈尔、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等的比较研究”,“审视他与‘东方审美文化’、‘东方乡土文化’、‘东方宗教文化’的关联互动,在共时与历时的层面凸显东方文学的现代意义和世界性。”应该说,书稿的主旨是非常明确、很有创意的。 书稿分上、中、下三编。上编着重从与民族传统的关系、理想主义倾向、女性形象与作家自我、“死亡的东方之美”等方面对沈从文与泰戈尔、川端康成进行比较;中编主要从立足乡土的边缘文化立场和原乡追寻的美学建构对沈从文与大江健三郎进行比较;下编则主要探讨沈从文与佛教和《圣经》的关系。可以看出,书稿主要是对东方国家同质文化的比较研究,但同时也指出了沈氏在各个问题上与三位东方作家的差异,以及沈氏和三位东方作家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与西方文化的差异,既揭示了沈从文文学的独特风貌,也展示了20世纪东方文学对人类的特异贡献,这是很有价值的。 如果说,过去“发现东方”的主角是西方,那么现在,这种角色正在逐渐转换,即“发现东方”的主角正在由西方变为东方。杨玉珍同志的这本著作正是在东方人自己“发现东方”和中国比较文学“又有新的开拓与创获”这一大背景下出现的一个成果。它不仅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而且也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 比较文学研究论文:跨越比较文学研究中的障碍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当前比较文学研究中存在的障碍的分析,并结合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提出了解决比较文学研究中障碍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比较文学 障碍 对话理论 一、引言 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Habermas)为了研究关于交往的一般理论,对于交往的媒介与条件──语言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在1976年发表的《什么是普遍语用学》一文中指出:“普遍语用学的任务是确定并重建关于可能理解的普遍条件。”即确立“交往行为的一般假设前提,以促成主体间的相互理解”。①他认为,言语行为是以理解为目的的,相互理解以取得共识,达到认同为旨归。为了确立可能理解的普遍条件,他提出了凡是参与言语交往行为的人所必须遵循的四项基本要求,即对于言语的可理解性、真实性、真诚性和正确性的要求。这四种有效性要求缺一不可。 二、比较文学研究中的障碍 只有参与言语行为的人才能够相互理解、共享知识、彼此信任、互相认同,才能形成主体之间的认同和协调。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中西文学对话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偏颇与失误,都是由于忽视了上述某种有效性要求而造成的。概括地说,当前主要有以下三种障碍值得我们认真地分析。 (一)文化客观主义 持这种主张的人自认为能够对西方文化作出全面和准确地领会,他们也期望西方人同等地对待中国文化。对文化交流中出现的任何误解和误读,他们都横加指责。他们主张有一个客观现实的世界的存在,这个世界不依赖于我们而存在,并且具有我们能够洞悉的确定的本质和属性。“外在”(客体)的东西被假定为独立于“我们”(主体),知识是在主体正确地反映并呈现了客观实在时所得到的。因此,在文化客观主义的认识论中,我们得到的是一种主─客体的认知模式,换言之,自我与他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目的论的主─客体关系。这样一种关系无疑与交往理论所追求的主体之间的双向的交流和选择的关系背道而驰。 (二)文化中心论 如果说在文化客观主义中作祟的是主体性,那么,左右文化中心主义的则是人类(自我)中心论。这在现代西方社会具体表现为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对于这种“主义”的揭露和批判由来已久,至尼采为一大转折。到了当代,德里达(Derrida)在《人的终结》一文中将其看成是已消逝的神话。但是目前学术界仍有两种倾向值得提防,一种是自愿地接受西方文化话语的控制;另一种则认为西方中心已成为历史,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也该让我们尝尝“中心”的滋味。然而,这两种倾向都有损于中西文化之间进行建设性的对话。因为,就语用学而言,任何一方持有中心论的观点,他都无法真诚地表达其意向,让对方欣然地接受他。 (三)文化相对主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化相对主义思潮在英国兴起,其主要观点是认为土著地区有其独特的文化特性。该理论的核心人物美国人类学家梅尔维尔・赫斯科维茨(Melville Herskovits)认为,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是尊重差别并要求相互尊重。它强调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这种强调以寻求理解与和谐共处为目的,而不去批判甚至摧毁那些与自己原有文化不相吻合的东西。简单地说,就是承认并尊重不同的文化,并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表面上看,文化相对主义颇具说服力,但实际并非如此。文化作为人类的一种创造,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方式,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在实际过程中我们不应该走极端,把对话双方完全隔离开来,导致绝对意义上的文化相对主义或极端文化相对主义。 总而言之,以上三种主义的表达不具备可领会性,使对话双方不是落于主―客体的关系中,就是处于游离状态,无法真正达到相互理解和达成共识的目的。 三、对话理论 对话理论作为一种文学理论概念是由前苏联文学批评家巴赫金(Bakhtin)提出的。从1920年的《审美活动中的作者与主人公》,1935年的《小说话语》,到1961年的《论陀斯妥耶夫斯基一书的改写》,经过逐步的补充、深化和拓展,他建立起了自己的对话理论体系,这是他哲学思想在文论中的具体体现。他指出:“一切莫不都归结于对话,归结于对话式的对立,这是一切的中心。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②换言之,相对与包容是对话主义的基本立场,他性与差异是对话主义的基本条件,互补与创新是对话主义的最终目的。 在比较文学研究的语境下,对话理论的意义在于: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一种操作方法,它是一种话语形式,即用“非我的”和“他者的”眼光来看待所研究的对象,把不同民族的文学视为各自独立的、各具特色的、相互平等的、能够展开对话的双方,破除一切形式的中心主义,促进当今世界的文化发展,最终实现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友好交流。 四、文化对话――跨越比较文学研究中的障碍 那么,我们该运用何种理论才能跨越比较文学研究中的障碍呢?在比较文学的研究中,对话理论是绝对必要的。巴赫金(Bakhtin)认为,一般说来,文化在定型的时期,基本上由统一的“独白话语”所支配,而转型时期的标志就是“独白话语”的中心地位的解体和语言杂多局面的鼎盛。也就是说,各类语言和文化在转型时期只有通过互相对话与交流,才能同时共存。虽然对话不能完全消除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也不能彻底地取缔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但是,对话能够帮助我们采用商谈的形式,来对待这种差异或冲突,从而克服民族的片面性和时代的局限性,最终通过对话达成相互了解。 具体而言,在比较文学的研究中,只有进行跨时代、跨学科、跨文化的研究,才能冲破一切人为的界限,在各种边缘的重叠交合之中,在不同文化的人们的视野融合的基础上,寻求新的发展突破口,创造出新的未来。 五、结语 总而言之,我们正在从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时代,逐步走向一个相互理解、平等交往和对话的时代。比较文学的未来发展需要建立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在比较文学的研究中,我们要克服以上三种障碍的影响,就要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各种不同的语言与文化,主动地把他者作为主体来看待,并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另一个自我,然后在“我们”这个集合中寻求共同的生存。
中学政治结合时事政治教学:初中政治教学中结合时事政治教学的意义及其措施 摘要: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应用时事政治不仅是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补充的材料,同时也是通过实践对政治教学中各种理论的佐证。将政治理论与时事进行有机的结合,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政治理论的内涵所在,利用所学的实例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将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结合时事政治;措施 将时事政治引入到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对教材理论知识理解更加透彻,也能够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同时教师可以定期带领学生开展时事评论活动,针对社会上发生的一些有影响的话题事件,师生之间共同讨论和分析,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了解时政大事的内涵。 一、初中政治课堂引入时政教学的必要性 (1)现阶段新课程教学改革需要 我们教师改变传统的枯燥教学模式,让学生有较好的热情参与课堂学习。很多时候我们传统的教学由于强硬地灌输理论,同时学生又不能很好地理解,导致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无法得到较好的培养。再加上老师太过于一言堂的教学导致学生更加抵制课堂教学,甚至出现一种懈怠甚至厌恶的情绪。然而通过最近社会的热点新闻就能较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注意力。 (2)社会环境的需求 现阶段社会发展较快,同时网络环境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环境也变得十分复杂。那么在此背景下避免不了有一些不健康的信息传入他们的脑海。这时就要我们教师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正确健康的价值观,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保护青少年健康的成长。同时也可以借助最近热点的青少年的一些反面案例对其进行教育。 (3)素质教育的需要,社会需要 青少年的道德素质教育。一个人只有道德美才是较好做人的前提,道德败坏的人,智力再高给社会带来的都是灾害。所以我们既要做好学习教育也要做好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他们成为一个德智双馨和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我国当下初中政治教学现状 所谓时事政治教学其实就是将时事政治合理有效的引入初中政治课堂中,通过外界社会实际发生的事件设计的政治理论以更好地进行政治理论传输,同时理论联系实际的将所教知识借助时事来表现。我们也可以通过实例来分析设计的政治理论。另外,我们教学中也可以通过时事政治的实例,让学生独立分析,培养他们健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便为社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三、加强和改进初中政治课堂时政教学的措施 (1)时政教学应突出教育性和时效性 教师自身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就要养成不断学习的习惯,及时了解时事,然后进行合理筛选后引入课堂教学。由于学生对新事物都很感兴趣,那么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定会非常集中,学习效果也会大大提高。 (2)将时政融入到课堂教学各个环节 在课堂教学中要合理选择时事信息,然后分享从中学到了什么,有什么可以借鉴。通过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和身边事的习惯。教师也可以通过留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关注身边的时事小播报,鼓励他们将这些时事引进课堂。长期坚持分享学习,那么就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将时事背景与所学政治理论联系起来,学习效果定会大大提高。 (3)鼓励学生对时事进行评论 我们教师可以设置一个专栏,定期总结小评时事,发表个人看法,也可以通过师生互动,共同讨论和分析。在讨论中,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让每一个人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无论是否一针见血,都要鼓励每一个人发散思维评论。 (4)鼓励学生收集整理时政资料 课堂教学过程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需要师生之间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观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等节目,让学生通过互联网络收集感兴趣的素材,在学习之余可以阅读一些报纸,如《参考消息》和本地的报纸等,让学生去收集、整理时政资料,关心社会国家发生的大事,培养学生认识社会和关心社会的意识。针对学生收集的材料,对其进行分析并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对学生难以理解和困惑的现象,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点拨,将时政材料与教材知识相结合,同时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形成自己的见解。 (5)开展形式多样的结合方式 政治课堂教学环节,是将时事政治融入到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点拨,也可以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深入分析问题。例如当前世界杯小组赛中发生的苏亚雷斯“咬人事件”,涉及到的政治教材知识有“人身权利”“自尊自信”“肩负使命”等,通过辩论能够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记忆。也可以设置课堂作业,借助时事政治事件,设置与政治教材相关的问题,将时事背景与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用时事政治提高个人分析问题的能力。 (6)注重时事政治的教育意义 初中政治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在将时事政治与课堂教学结合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重视对教材知识的联系掌握,通过时事政治材料与教学中学习的内容联系起来,以时政素材解释教材知识,并且教育学生遵守国家法律制度,并要有正义精神,敢于与社会危害分子做斗争,形成高尚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同时要对未来充满希望,不断努力奋斗,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四、结语 总之,由于现阶段政治课理论太多,太抽象,整个课堂就是枯燥无聊,学生根本提不起兴趣,就导致政治课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所以,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就要大胆革新教学传统,从而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质量。 中学政治结合时事政治教学:如何结合时事政治进行高中政治教学 摘要:时事政治作为政治教学内容的补充,与思想政治教学结合,对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政治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时政热点问题也是高考政治必考试题,本文结合笔者的积极教学经验和经历,对如何结合时事政治,将时事政治融入高中政治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时事政治;融合;利用 时事政治是当前国内外发生的热点,也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不仅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影响重大,而且反映了当前国内外政治形势。《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政治教学课文教材中,时事政治教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与篇幅,这也是教改后对高中政治教学提出的明确要求。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时事政治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现代化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人,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成功为目标、以学生会学习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成为当前现代化教育 的主导思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着力全面培养学生能力,提升学生各方面素质。时事政治涉及当前生活的方方面面,多是反映社会的焦点问题、热点问题,其在 较大程度上体现了当前社会的变迁与改革。政治教育中开展时事政治教育能够打破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时空局限,增加政治教学的丰富性。高中思想政治课向学 生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也起到了一定的思想引导作用。在思想政治学习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学习政治知识,另一方面思想受到感化,因此,政治教学过程中应较好 地引导学生将学科知识和外界环境结合起来,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全面分析及表达的能力。时事政治和其他学科的教育不同,其不仅可以运用 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把握、理解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同时,还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高中政治教学现状 目前,高中时事政治教学主要围绕时事热点、时事评述、时事新闻展开,以讨论作为教学的主要形式。在高中的不同阶段,时事政治教学的重点也不一 样。但由于目前高中政治教学受到升学模式的限制,在时事政治教育方面,缺乏系统性、知识性及科学性的认识,因此,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时事政治 进行政治教学, 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及法律意识。 1.高中时事政治教学不够深入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 很多教师缺乏对时事政治教学的深入理解,没有充分利用时事政治增强教学效果,仅在课前或课后引入时事新闻,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没有将时事新闻贯穿高中政 治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忽略了时事政治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部分教师对时事热点的关注度较低 ,或过于表面 ,没有充分发挥时事热点效应,也没有对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专题讲座,教学过程带有强烈的随意性,说服力低,教学效果不理想。 2.高中时事政治教学缺乏客观性 在进行政治教学时,部分教师过于主观,对时事政治的评论主观性较强,缺乏客观性,因此,在进行时事事件分析时,会出现信息传达错误的情况,导 致学生对时事的认识不够深刻,从而出现思想认识的错误。教师在时事政治教学过程中,没有对时事相关热点进行整合,忽略了时事事件之间的关联性,没有充分利 用时事事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或迫于高考升学压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对时事政治缺乏关注,以教材内容作为政治教学的重点,没有充分利用时事对政治课本内 容加以分析,导致政治教学过于理论,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的对策 1.转变课堂教学观念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学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者,不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主体对象,而是课堂的主体,要求教师在开放平等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关 注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社会与现实生活,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高中政 治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秉着师生合作原则,在素质教育课堂教学中,引入时事政治,倡导”探讨式”、”讨论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打破教师的”一言堂”,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并要求教师以平等的身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起到引导作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让高中政治课堂充满生机、焕发无穷魅力。 2.激发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兴趣 举行时事政治专题讲座:高中政治教材的滞后性与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学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与矛盾性,这就需要高中 政治教师很好的处理这一点。高中生对于每天接触的社会、所见所闻,对他们而言都是新奇的,甚至感到非常困惑,如果困惑无法得到及时的解决,就容易导致高中 生产生挫败感,不利于高中生学习兴趣、学习自信心的建立。如果高中教师可以定期举办时事政治专题讲座,对某一个重大时事政治事件进行剖析与讲解,不仅可以 让高中生把握事件,还可以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思维能力。进行演讲式课堂教学:通过演讲,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释放学生的热情,并引发学生对 美好事物的关爱之情,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3.合理安排应用时事政治时机 应用时事政治的时机主要表现为:课前 5~10分钟;课中 10分钟左右;临下课前 5分钟;或者整个课堂过程运用一个时事政治事件进行整体穿插与利用。至于到底什么时机应用时事政治效果最好,这并没有统一的答案与标准,必须要视具体情况 而定。但笔者通过对一些一线教师的采访可知,他们都喜欢利用课堂前的 5-10min c下课前的 5min,这是因为课前 5-10min,学生可能还沉浸在上节课的内容中,这时应用一些时事政治,可以有效的将学生的注意力从上节课转移到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中去,激发学生热情, 带着疑问与好奇进行高中政治教学中去,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学效率;下课前5min,教师通过一件时事政治事件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与归纳,可以让学生 产生顿悟感,不仅理解了理论,也理解了时事政治,二者相得益彰。 总之,将时事政治引入课堂教学,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了解国内国外情形,活跃上课气氛,避免枯燥的理论概念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教学重点。还可以激发学生讨论的热情,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又能有效弥补教材的滞后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高中教师有必要、有义务在素质教学环境背景下,积极探讨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的对策与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时事政治教育。 中学政治结合时事政治教学:高中政治结合时事政治教学方案 【摘要】 高中政治课应该是紧跟国家政策,国际局势发展的,时事政治与高中政治课堂的结合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了解了时事才会激励学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领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明白时事就会激励学生的斗志,明白青少年的使命。在课堂教学中要选择合适的案例进行讲解,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同时还提高学习效率。所以两者相结合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希望可以帮助更好的让时事政治和高中政治教学相结合。 【关键词】 时事政治;高中政治教学;有效运用 当今世界事实与政治的事例,发掘它们的特色与重点,把这些充分运用在授课上面,可以间接的促进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高中政治老师不仅仅要讲授课本中涵盖的知识点,还要把时事政治运用进来,尤其是必须要在第一时间了解各类热点和焦点,把它们当作时事政治的案例融汇到整个教学体系,将时事政治与思想政治合理地联系起来,达到教学效果增加的目的。 1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地位 1.1时事政治案例教学符合高中生期望新课程改革认为,现代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认知的发展过程,也是情感发展的过程,更是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的有效统一。学生的求知欲即兴趣是情感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高中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是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特点。政治案件可以说是如今的生产力,具备明显的现代文化,促进同学们的开创意识,懂得更多课外知识,与如今更紧密、与现实更结合,在其知识里是非常多样化、新有趣的、灵动的,比书本里所讲的知识要更结合现实、更加具有新鲜感觉等的特征,从而促进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更能促进同学们的兴趣以及自觉性。 1.2可以概念高中政治教学的传统教学方式新课改认为,学生不仅仅是知识接受者与传递知识的主体对象,更是新时期政治课堂教学的主体。通过时事政治案例教学,将时事话题当作其主要内容,能够把书本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有效结合,实现理论的具体化、内容的形象化,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同时,时事政治案例教学能够提升政治学科的教育作用,通过长期的、潜在的影响,从量的积累逐步发展到质的飞跃,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良好习惯,提升其爱国热情,能够有效提升高中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1.3案例教学可以有效的让学生增加实际生活知识能力学习文化知识是提高学生如何分析判断并且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当前存在的各种国家乃至世界的社会各种群体之间的联系,通过授课者的提示,教育能提高个人的喷锡判断,处理问题的素质。在教学过程中,要引领学生收集、整理时事政治案例,锻炼学生收集整理时政素材的能力,开阔自身视野,刺激发散性思维能力。 2时事政治案例教学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存在不足 当前,高中阶段时事政治教学主要是围绕热点新闻、热点时评及时事评论来进行讨论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内容较为枯燥,导致学生不完全感兴趣,教师授课重点也不够突出。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时事政治案例观念有偏差。按照目前的教育体系,高中阶段面临较大升学压力,教师、学生首要的任务就是围绕高考这根指挥棒转,时事政治只占极少分数,平时不闻不问,高考前临时勾勾重点、抱抱佛脚,学生背背重难点,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二就是选择不适合的时事政治这样面案件材料。其中最大原因就是老师很少看有关新闻杂志,而且很慢的推出新的政治知识,并且通常典型时事政治这样面案例都是每年都给学生讲,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就不会有好效果。当今社会,信息传播速度较快,有时候学生获取的信息要比教师知道的更多更早,所以,教师只有及时的了解,课前认真准备,尽可能的引用最新的案例,防止与时代脱节,造成学生没兴趣,达不到上课的预期效果。三是时事政治案例处理不准确。时事政治案例,首先要注重时效性。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对时事政治教材把握不全面的情况,甚至出现案例与所讲内容无关的情况,即使讲得再精彩也无济于事。有时引用材料过多,但与考试的重点、难点没有关系,只注重引入案例的外在形式,不注重实实在在的内容,过于枯燥乏味,无法求得精彩的教学过程,更没有换得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3时事政治案例教学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方法 3.1合理修改教学计划教学计划要合理安排,时间上不要太紧或太松,同时老师应合理安排课堂时间,使课堂教学和时事政治相结合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并在规定的教学计划内完成教学。 3.2将知识点与时事政治相结合,吸引学生的兴趣老师上课过于呆板,导致学生上课效率不高,因此将时事政治融入知识点,既能按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吸引学生上课兴趣,从而营造一种轻松而不拖沓的课堂氛围。当然这一点要求老师在备课时要做足准备,能准确的运用知识点,使知识点和时事政治事件紧密相连。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将近期热门事件准确的与知识点对应,在事件的讲解分析中引出知识点,这样的授课方式可以让学生充分的理解知识点,从而更好的记忆知识点。 3.3提升老师的政治素养一个好的政治老师,不仅能清楚的掌握政治考点,更能将政治与当下的社会热点向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去认识世界,而不是做一个高分低能的“机器”。结合式政治教育对老师有着极高的政治素养要求,那么老师就需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进而提高自身的政治文化修养。 3.4考试结合时事政治知识考试内容与时事政治相结合似乎是在用考试的方式强求学生去关注时事政治,其实不然,通过该方法不仅能体现政治的与时俱进,更能对政治呆板教育进行改革创新。对时事政治事件的分析可以检查学生对政治知识点的掌握能力,同时也能反映学生的价值观取向是否正确,以便老师及时与有问题学生沟通。在新的课程整改的条件下,不仅可以有效的发展教育新体制的完善,还可以促进学生们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以及整体品质。政治思想教育在我们周围,和我们的生活环境联系在一起,和政治思维关联密切、互补,在我们教学途中应该把教育工作课表作为必要的学习,掌握第一新闻。 作者:阳立 单位:桂林市第十九中学
本论文从不同方面阐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财务会计课程中的应用,希望为研究财务会计课程应用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一)理论知识过于繁多 应用型本科院校一般都是民办院校居多,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财务会计课程是一门应用型比较强的课程,需要增加学生实践能力,符合现代企业用人的标准。但是我国现在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会计课程理论学时过多,实践学时很少,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很多学校都是上大课,一个大教室200左右名学生,教师利用多媒体在讲课,学生被动的学习,记笔记,没有体现学生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上师生互动性差,没有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个别教师主动师生互动性,但由于客观等原因,其效果不好,没有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有效提高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财务会计课程的课时量较少 财务会计课程是财会专业一门重要的课程,这门课程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同时需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但很多高校设置财务会计课程100学时左右,这对应用型本科学生来说课时量有点少。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企业的职业岗位能力需要进行课程设置,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学时数,需要满足学生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技能练习的课时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二、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中的应用 (一)课前准备 翻转课堂教学是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是课堂主体,要求学生课前必须充分进行预习,这是保障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组织形式。翻转课堂一般都与微课等配合使用,教师借助互联网平台,比如蓝墨云班课,在平台上上传学生预习资料,比如课件、视频、习题等。学生在课前需要进行充分预习,学生也可以通过蓝墨云班课的交流平台进行师生互动,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师生都可以回答,可以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前准备中,能有效提高学生预习的质量。 (二)课堂学习 课堂教学需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在掌握一定知识的技能基础上进行学习,同时具有一定的问题,这样学习更加有针对性。学生对于视频中所遇到的疑点难点向教师进行提问,或通过小组形式进行学生之间进行问题交流与探讨,并回答教师预设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疑点与难点进行解答,并补充与完善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偏差,对出现频率较高的知识点授课教师需要进行深入讲解,对出现频率较少的问题进行独特讲解和辅导,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相应的调整课程教学进度,提高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起到辅导答疑作用,激发了学生学习潜能,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课后拓展 课后拓展是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过程,财务会计课程需要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这就需要进行课后拓展,全面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在应用型本科财务会计课程中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对时间、空间的限制,有效利用了课前及课后的时间,通过课前准备、课堂学习、课后拓展来综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利于学生对财务会计知识的巩固练习,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实践证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财务会计课程上的应用,对提高学生实践技能起到重要作用,对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培养企业需要的应用技能型人才起到保障作用。
现阶段,我国电气自动化程度还不是很高,很多控制设备还是需要人为操作来完成。但大部分技术人员对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认知不够,只是硬性的进行控制操作,致使在电气自动化控制工作中出现大量失误。因此,提高对电气自动化控制人员的素质是极其必要的。高中生作为我国接受能力较强的群体,对他们进行电气自动化控制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为此提出基于高中生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研究。为了提高论述的准确性,本文从三个方对面影响电气设备可靠性的因素进行研究,针对不良影响因素的特点,从电气设备进行自动化控制的工作前、工作中、工作后分别研究提高电气设备可靠性的策略,进而提高对高中生电气自动化教学的教学效率,促进我国电气自动化行业的发展。 1电气设备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若想提高自动化控制可靠性,首先要提高电气设备自身的质量。因为国家没有明确的电气设备质量监管机制,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好坏并不为人知晓,因此有些无良厂家为了追求高效益而偷工减料,导致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相关零件规格不达标,在自动化控制工作过程中造成控制能力下降、控制范围缩小等现象经常发生,大幅降低电气设备的可靠性。其次要改善电气设备所处环境。由于受温度、气压等大气环境变化的影响,使得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设备散热量较高、设备结构损坏、设备运行状态不稳定等问题,甚至造成电气设备的全部损坏。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极易受到电磁波的干扰,因此最后要减缓电磁波的干扰。在受到电磁波加速度、电磁冲击力等多方面的机械作用后,造成电气自动化的控制效果不够稳定,降低电气设备控制过程的可靠性。长时间受到电磁波干扰的电力设备,其相关控制元件会慢慢腐蚀,进而导致元件损坏,降低电气设备的控制效果的同时,加大电气设备的资金投入,降低电气企业的经济效益。 2提高电气设备可靠性的策略 2.1合理选用零部件 根据对影响电气设备可靠性因素的分析知道,最直接影响电气设备可靠性的因素就是电气设备的各个元件的质量。为此,合理选用电气设备元件是极其重要的。根据电路特征和使用环境对元件进行合理选择,尽量满足技术人员的操作要求和自动化控制的工作要求。企业在进行元件购置时,严格参考各零部件的合理规格,保证电气设备在根本上提高其可靠性。电气设备各部件的合理规格如表1所示。根据表1的零件规格作为参考,仔细对元件进行对比分析,选择规格和参数都合适的电气设备元件,以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在发电元件损坏或老化时,要及时进行维修和防护工作,最大限度的延长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元件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整体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2做好气候防护工作 气候的变化是自然现象,不受人为控制,因此,要避免气候变化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影响就要做好电气设备的气候防护工作。雨季来临时,空气中的稳度和湿度都会有所增加,导致电气设备的某些元件受潮,进而影响电气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为了避免因气候潮湿导致电气设备元件受侵蚀现象的发生,可在这一时期将电气设备的表明覆膜,每一次降雨过程中都要停止电气设备的控制工作,实现对电气设备的隔离效果。 2.3重视对技术人员的培养 对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的素质训练,对提高电气设备可靠性是及其必要的。从高中生自身出发,重视对高中生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培养。从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理论技能出发,使高中生真正了解并掌握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元件及操作过程。增加高中生的实践环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感受电气设备的控制技术要点,检验高中生的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同时,政府要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从根本上杜绝劣质部件出现,为提高高中生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掌握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以进一步提高我国高中生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 3结束语 本文对影响高中生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因素进行逐一分析,针对不良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探讨提高电气设备可靠性的有效策略。通过建立电气设备质量的监管机制,从根本上杜绝劣质电气设备的生产;合理选用电气设备零部件,使每个元件都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利用效率;重视对高中生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教学与训练,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进一步提高电气设备的可靠性。为我国电气设备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果输血前检查结果显示,HBsAg(+)人数最高,共计742例,占所有输血患者的12.63%;抗-HAV(+)人数最少,仅有11例,占总人数的0.19%;抗-HIV(+)与抗-HCV(+)分别为89与166例,占总人数的1.52%与2.83%;抗-TP(+)人数为385,阳性率占总人数的6.55%。结论输血前检查可有效减少病毒的输血传播,避免并预防患者院内感染以及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切实保护医务工作健康安全,同时降低医疗事故纠纷案,对患者、医院乃至供血部门都具有重要意义。 输血是临床治疗与抢救病人的重要方法,同时输血也将带来很多意外风险,如病毒性肝炎、梅毒以及艾滋病可通过输血进行传播。近年来随着输血人流量大幅度上涨,人们对输血的安全意识与法律意识也不断提高,因输血引发的医疗纠纷事件不断见诸于各种媒体。为减少医疗纠纷案的发生,同时也为预防和避免患者在院内感染,必须大力加强输血前相关检测,检测内容包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甲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A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等五项,并应作为重点检查项目,降低传染病通过输血途径得以散播。现将我院近2年来需进行输血治疗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必要性,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来源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中门诊及住院部接收并需输血治疗的5874例患者,男3621例,女2253例,年龄3d~88岁,平均年龄(43.5±10.8)岁,均于输血前收集所有患者的血清标本,当天检测输血前检查。 1.2方法 所有检测均在本科免疫室中完成,由上岗多年、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按操作标准严格进行检测,HBsAg、抗-HIV、抗-HAV、抗-HCV、抗-TP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测定。其中HBsAg、抗-HAV、抗-HCV、抗-TP试剂由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抗-HIV试剂由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提供,所有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检测仪器:MK2型酶标仪(美国大龙)和1575型洗板机(英国伯乐)。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珋±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输血前检查结果显示,HBsAg(+)总人数为742,占12.63%的比例;抗-HAV(+)总人数为11,占0.19%;抗-HIV(+)为89例,占1.52%;抗-HCV(+)人数为166,占2.83%;抗-TP(+)人数为385,阳性率占总人数的6.55%,其中抗-HAV(+)人数最少,HBsAg(+)人数最高。 3讨论 输血虽能治病、救命,在临床医疗活动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也将带来一定的风险,有因输血引起的交叉反应,也有因输血传播相关疾病,包括:艾滋病,甲、乙、丙型肝炎,梅毒等严重疾病,而由此引起的医疗纠纷屡见报道。各地区对此采取成分及无偿输血等措施虽降低病毒传播几率上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病毒检测的“窗口期”问题,因输血问题导致的血源性疾病发生率仍居高不下,医疗纠纷案也因此频频发生。而由于病毒性感染途径多种多样,我们需要在是因输血等医源性感染所致还是患者在入院治疗前已感染病毒中区分,则必须通过输血前检查。自2000年起,我国卫生部颁布《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开始,要求各部门必须对输血前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大大降低传染病因输血途径散播的几率。本院通过对输血前检测结果统计发现,输血前检测出HBsAg阳性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12.63%,其次为抗-TP阳性,占总人数的6.55%,而抗-HIV、抗-HAV、抗-HCV阳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1.52%、0.19%,2.83%。表明上述患者在就诊前已被病毒感染,成为病毒携带者。若没有进行检测,患者及其家属将认为可能是入院诊治后被感染,继而出现医疗纠纷,医院承担不必要的责任,所以输血前检查相关疾病的病毒抗体十分重要。我国作为乙肝高发国家,其感染性极强,仅需少量血液即可被感染,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目前乙肝病毒携带者约有2000万人,约占总人口的15.38%,与本文统计结果大致相同;梅毒是由螺旋体感染所引起,本研究385例抗-TP阳性中包含74例孕产妇患者,并检测出其新生儿抗-TP也为阳性,梅毒存在经母婴传播的高度危险性,十分必要进行输血、产前、术前血液检查,切断最终传染源。艾滋病一直是全球性公认的重要疾病,其通过血液、吸毒与性进行传播,被HIV血液进入体内,感染率高达90%~100%。丙型肝炎是引起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的重要的原因之一,有学者调查统计表明,HCV感染者中8%~12%是由于输血所致,且大多由于创伤性治疗、检查而引发。甲丙乙肝、梅毒、艾滋病均通过血液为主要传播途径。因此输血前检查可有效降低病毒散播,避免日后医疗纠纷。综上所述,输血前进行相关疾病检查,不仅有助于发现潜在传染源,及时诊治疾病,同时也可让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降低被感染的风险。另外也可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客观依据,使其对是否因诊疗而引起的血源性疾病有一个清晰的界定,为举证提供有力证据,从而避免或减少因输血事故引发的医疗事故。
随着我国不断发展和成熟的制造行业,尤其是在各行各业应用机械自动化技术后,使得我国传统机械制造行业进一步得到了技术完善,机械制造的效率显著提高,这对机械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探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前景,有助于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概述和优势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在生产产品的机械过程中,依靠自动化技术,使其实现连续生产,并且进一步优化生产过程,改进生产方式。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多种技术的融合体,不断朝着微型化、虚拟化以及智能化方向发展,不仅提高了机械生产效率,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具体来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优势主要有以下方面。 1)改进生产方式,提高机械生产效率。机械设计制造是利用机械设备来代替手工作业,能够大大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操作,从而减少在生产过程中对人身造成的不必要的伤害,也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公司或企业的生产规模。自动化是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数控以及相关信息处理等技术,从而使机械操作更加趋向智能化,既能减少人力操作,又能极大的优化生产过程,改进生产方式。通常来说,在进行大型生产过程中,总会不可避免的遇到非人力控制以及一些极端生产环境的状况,此时可以运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2)确保生产安全,完善生产流程。传统的机械生产若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故障,智能依靠人力来进行检查和维修,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主观经验,没有准确的客观依据,很难提高维修精度,也会在很大程度上使机械设备受到过度磨损。然而,机械自动化生产由于每个生产环节都是由电子元件控制,会在第一时间对出现问题的部位进行自动保护、监控和诊断,不仅会保障生产安全,也会更加完善生产流程。 3)精简生产流程,推动产业变革。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能够降低因人力而带来的一系列不便,使整个生产流程变得更加的简便流畅,从根本上提高了工业生产效率,推动了整个机械生产产业的变革。 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前景 1)机械制造微型化。历史上的工业革命都是由一个生产工具起步,在形状上不断由小变大的过程,机械设计制造也不例外。机械设计制造在刚发展时,全都是超大型的机械设备,当时虽然适应生产要求,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许多机械设备已经不能适应快速的发展需求,从而相继被社会所淘汰,所以,机械设计制造微型化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微型化机械制造已经有了萌芽,随后虽然有些难题阻碍了它的发展,但至今改良大型机械的内部构造、缩小机械体积等一直是机械设计制造领域热门的研究课题。 2)机械制造虚拟化。在制造传统机械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机械图的设计,在理论方面对机械制造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之后反复实验,确定机械的运转效果,最后进行生产制造,这需要十分漫长的过程,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成熟,可以使用专业的软件,在电子设备上来虚拟设计和调试机械,在其完成后进行模拟试验,这不仅能节约机械设计的成本,而且能够更加直观的观察到机械制造的设计过程,这必然会成为当下机械设计制造领域的主流。 3)机械制造智能化。机械制造智能化是指通过设定相应的程序,让机械可以具有类似人类的“智能大脑”,它能将人类思维模拟出来,智能分析推理生产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并给出对应的决策,使机械能够真正实现全自动生产。不断完善的智能机器人技术,必定会使智能机械融入到人们的生产中。 3结束语 总之,将自动化仪表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到实际的工业生产中,实现工业生产管控智能化,进一步促进了工人们的劳动生产效率。虽然这么做可能需要购置很多设备,投入较大的生产成本,但是前期设备投进生产以后,工业生产中的各类资源都可以得到有效的节约,使实际获得的经济效益要远远大于前期的设备成本投入。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在21世纪,播音主持岗位是连接官方广播电视台与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在播音员朗读稿件的过程中,能够融入自身对于稿件的情感因素,从而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广播节目的生动性和感染性。但是,因为情感表达具备较强的个体差异以及复杂性,广大的观众们难以对情感表达产生统一的认知。因此,探讨在播音主持过程中的情感表达原则,具有很大的必要性,本文将从适度性、真实性、艺术性以及互动性四大原则进行探索。 一、播音主持过程中情感表达原则分类 (一)真实性原则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情贵于真,广播主持作为艺术学科的范畴,表达丰富的情感也是其必须达到的目标。对于很多播音主持人员而言,在播出新闻稿件的过程中,就是在和观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只有在朗诵中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才能够感染观众,这就要求播音员能够深入了解稿件的具体内容和内涵,充分感受稿件背后人物的喜怒哀乐,通过自己的声音以及肢体动作来流露真实的情感。在这里,播音主持人员应该满足两个要素。第一是尽可能的自然,真正的把自己融入到稿件事件中,不娇柔也不造作,而是为观众呈现一个真实的自己,从而实现播音主持与观众之间的亲密接触交流,播音主持人员不能一味的照本宣科,也不能表现出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情感,又要避免呈现出矫揉造作,拿腔作势的轻浮举止,而是利用轻松自然的播音带领观众融入到故事人物生活中,形成作品情感的共鸣。第二是真诚,播音主持人员要与观众进行性格真诚的沟通,利用语言和视频动作来传递自己真实的感受,这不仅仅是为了工作任务。尤其是进行现场面对面主持活动时,播音人员要站在观众的角度上,与特约嘉宾进行一对一的交流,真诚的将情感传递给观众[1]。 (二)艺术性原则 播音主持原本就是一门艺术。在播音主持工作中,需要自然的流露出自己的情感,这里体现了艺术的色彩。因此,播音主持工作人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从而实现情景的交融。在播音主持过程中,有很多经典的文艺作品受到了播音人员的重视,这些作品中包含了丰富的人物情感,只有经过反复的诵读,充分理解任务背后的艺术效果以及情感,才能在播音过程中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对于播音人员而言,应当努力秉承适度性的原则,一来是不断加强自己的艺术修养,多读书,读好书,从文章的细节中仔细体会一作品中人物的艺术魅力,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走向,并掌握基本的情感走向,在播音过程中加以体现。二是要加强自身的品质修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人生观,明辨是非。只有具备较强的人生观,具有爱憎分明的感情,才能把握播音的度。三是努力提升自己艺术二次创作的能力,全身心的将自身情感带入播音作品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2]。 (三)适度性原则 播音主持人员每天需要面对众多的播音稿件,稿件风格迥异,有喜有悲,有哀有乐,甚至覆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播音主持人员需要将自己融入到不同的稿件背景中,及时调整自己的情感状态,适度表达自身感情。这就要求播音主持人能够及时的控制自己的感受,不会因为个人情感的偏好而对播音内容造成影响。例如,2008年汶川地震的播音过程中,主持人几度哽咽,但是仍然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播音的语速以及进度,顺利完成了播音任务。主持人能够流露出自身真实的情感,也能够及时控制自己的播音进度,是播音主持的典范案例[3]。 (四)互动性原则 在播音主持过程中,播音主持人员不能够沉浸在自我陶醉与自我欣赏中,而是应当谨记时刻以观众为中心,将播音工作作为连接观众与作品的纽带,实现情感的互动与流动。一来播音主持人员需要保持与观众情感走向的一致性,充分体会观众的心理状态,与观众同乐同悲,而不是任凭自己随心所欲的发泄和表达。二来播音人员也要能够善于发现观众的情感,很多时候,播音的节目并不是故事,也不是名人事迹,而是客观存在的一些动物、建筑或者古迹,然而,就算是沉闷的建筑,也寄托着一些沉重又伟大的故事,三来是要抓住与观众互动的机会,尤其是在现场主持节目中,主持人应该积极鼓励嘉宾与观众进行交流,实现情感魅力的传递[4]。 二、结论 播音主持工作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工作,作为专业的播音主持人员,应该在播音过程中进行再创作,渗入必要的感情因素。在此过程中,播音人员也要保持真实性,适度性,艺术性以及互动性的原则,从而将个人的情感融入作品中,从而增加节目的艺术渲染度,引发观众的共鸣,实现感动观众、教育大众的播音目的。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但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形势并不乐观,很多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以破坏农村环境作为前提。在此形势下,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一问题进行探讨非常必要和迫切。 1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分析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院一是确保农业生产的生产率健康尧稳定地增长,以切实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并保障粮食安全;二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并促进农民实现创收,彻底改变以往农村贫困落后的局面,推动我国农村建设的现代化;三是推动农业实现产业化,搭建农业生产经营机制;四是大力倡导农业资源的循环意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五是彻底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确保资源实现永续利用。 2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2.1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区域优势 农业经济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结合区域特点合理安排农业产业结构,选择主导性产业,同时应使这些产业与区域环境和资源具有协调性和一致性。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大部分龙头企业均将追求经济利益置于首位,并且普遍根据自身所掌握的市场信息指导基地和农户生产,往往对具体的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缺乏科学的认识,且对区域的市场需求信息认识也不够深入,这就导致出现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尧主导产业很难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及资源优势等情况。针对这些问题,都需要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深化对区域资源和市场需求的分析,以促使区域优势得到充分尧有效的发挥。 2.2综合治理农业环境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环境污染较重的问题,这一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究其根源,很多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是过量使用农药尧化肥等造成的,针对这一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对农业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最关键的是要提升并加强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还应严格管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做好农村地区中小企业的污染防治和资源管理工作。 2.3采用节水灌溉技术 水资源是一种非常宝贵且不可再生的资源,目前水资源缺乏已经成为制约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农村地区无论是政府尧企业尧农业技术部门还是农户都应将节水视为一种自觉的行动。但农业灌溉用水量大,应大力倡导和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广泛运用生物节水尧农艺节水以及工程节水等节水技术和节水措施。此外,还应加强农业节水技术的研发工作,提升农业用水效率。这不仅能极大地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同时还利于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2.4推进农村新兴产业的发展 新兴产业被视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后起之秀,同时也是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关键支柱。因此,对于那些具有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应加大其开发和推广的力度,特别是对于新兴的高效尧低成本的能源产业。同时,注重优化农村地区的能源结构,将着眼点放在地热能尧沼气能尧风能等新能源的使用和推广上,让其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经济发展。此外,还应大力推广低碳农业,提升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并加强新型肥料和生物农药等产业的研发工作,实现变废为宝,倡导施用新型环保肥料。 2.5统筹利用农业资源 传统农业生产会产生很多农业废弃物。如水稻收割后会产生很多秸秆堆积在农田中,如果将这些秸秆燃烧会严重污染农村生态环境,不仅会极大地降低农村空气质量,而且还会导致雾霾天气,更有甚者会降低周边城市的空气可见度,这都给城乡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困扰。针对农业废弃物问题,应对农业资源进行统筹,实现农业资源循环利用的同时,还解决了农业废弃物带来的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 3结语 总体来说,要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应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将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治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在对土地资源尧水资源等进行开发利用的同时,减少对其的破坏和污染,以实现对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的有效控制,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现今,随着人们在物质生活上的需求和需要,汽车市场正在不断的繁荣和发展起来,随之而来的就是人们对于汽车维修领域的重视。对汽车维修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进行相应的探讨和分析,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们对汽车维修技能方面的学习,使学生们可以在今后的时间里成长为汽车维修领域的高素质及高技能的专业化人才。 1汽车维修专业实训基地的功能 1.1课内教学方面 当前在全国各大高职院校实施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课程的改革之后,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开始逐渐地注重实践与理论教学内容的相互融合,进一步突显出学生们在进行课堂学习之后获得专业知识与能力的重要性。在进行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要把专业化的项目当作课堂学习的基本载体,并且在课堂上要摒弃之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要把学生当成教育教学工作当中的中心,进而去实施一些能够提升学生们专业技术水平的实践培训,通过这一过程把专业化理论以及技术类型的实践过程相结合,从而实现一体化的教育教学目标和相应的基本教学原则。在教师进行专业化教学的过程当中,还要把实训基地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在这一过程当中充分体现出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实训基地的重要作用,让学生们适应汽车维修专业的实践操作,从而在以后的工作当中,可以快速的适应工作环境。 1.2课外实训方面 如果想要学生们更好的进行汽车维修专业方面的学习,这就需要学生们要把自己在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相关理论性的专业知识进行一定程度的复习以及完善,而在这一过程当中,还要全方面的提升学生们的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彼此之间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并且在此基础之上还要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们自身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如果想要实现上述教学目标,就需要教师在每一个学期的教学过程当中,充分的利用好学生们的课外时间,从而给学生们设定一些与所学课程相关的实践培训的操作任务,并且在这一过程当中还要有专门的老师进行指导,通过这些举措来提升学生们对于汽车维修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2汽车维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规划 2.1建设目标 在进行实训基地建设时,教师应该把实际操作的提升作为最终目标,把学生们今后的就业作为实训教学的基本方向,把“市场有需求,办学有条件,质量有保障,就业有出路”这一专业化的教学理念作为主要的指导思想,并且把这一思想作为主要的实践教学目标,着重培训学生们进行汽车维修的操作能力,让学生们在一个比较真实的环境之下进行实践操作以及情景学习。在汽车维修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当中,进一步对基地的内部设施进行完善,从而达成一个长效的实践学习机制,全方面的达成高职院校培养专业化人才的基本目标。 2.2实训基地的建设 第一步,对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所实行的管理机制进行相应的完善,把一些有缺陷的制度进行改革,并且在进行汽车维修的实践教学过程当中,要保证实训基地内部设备和工具的完好程度。第二步,建议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制度,让理论教学教师与实践教学教师换位进行授课,从而在根本上实现“理实一体”培育人才的教学目标。第三步,把汽车维修实训基地内部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相应的完善,并且要与时俱进不断引入新的设备,从而满足目前我们国家对汽修人才水平提升的需要。第四步,设立“校企共建”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案。校企合作共同建设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所流行并且推广的教学模式。这是一种具有实践性和创新性的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在这一过程当中实现合作共赢,并且确定学校和企业之间所需要实施的相关权利以及义务。第五步,把顶岗实习的计划进行补充,并且学校内部还要加大对实训教师的监管,从而量化管理目标。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汽车维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结束之后,应该让学生们在一个能够获得实践工作经历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相应的培训,或者是在一些校外的实训基地让学生们进行相应的顶岗实习工作,这种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目前高职院校汽车维修实训基地所存在的一些不足的地方,进而更全面地完善学校汽车相关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同时满足学生们在每一个不同阶段所需要掌握的实践技能,最终实现学校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和实践体系全方位地有机融合。
引言 智能建筑主要是为客户提供一个舒适、安全、便捷的生活环境,从而运用了现代社会先进的智能化技术与信息化技术来满足客户对房屋的结构、系统、服务、管理等要求进行的科学合理的设计。电气安装施工水平的提升,以及电气安装质量的提高,可以为智能建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高效的特性。所以本文的探讨主要目的就是提升电气安装施工技术的水平与质量。 1电气安装技术现状及施工特点 传统的建筑施工中弱电方面不是经常涉及到,所以建筑领域的电气技术是相对独立的,因此在安装弱电设备上的技术与经验较少。电气安装是一个专业性、系统化、长期性、工作量较大的一项工程。建筑工程的施工时间长、周期长,从前期的预埋预留再到中期的安装再到后期的调试等经历了很长的时间,所以说电气安装具有长期性的特点。如今,居住建筑正逐渐向密集型的方向发展,高层建筑与超高层建筑正逐渐增多,对地下空间的利用程度也越来越大,技术也逐渐成熟,从而增加了电气安装施工的工作量,其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广。电气安装与其他专业不同,其所包含的内容较多,包括管道、线缆盒、电器元件等安装,安装复杂、数量多,所以增加了电气安装的工作量。 2提高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的措施 2.1提前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电气安装之前,设计单位应根据建筑项目的具体电气安装过程进行设计,这样设计出来的方案才合理、完善、有效;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应按照设计单位绘制的图纸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图纸有问题应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进而解决问题。保证施工图纸的正确与准确性后,设计人员向施工人员讲解图纸的要点,疏通思路,并将重点程序抓紧,同时还要注意准备好电气安装中所需要的材料,做好质量监控。 2.2电气安装管线的铺设 安装电气的时候,部分管线难免要经过潮湿、环境较差的位置,这时就得加强对导线、电气设备的保护,避免其受到影响。在铺设线路时尽量不要经过建筑的基础,如果要经过一定要做好对管线的保护措施。另外,在设置电线管的接头时要减少接头的数量,为穿线工作提供方便,也有利于日后的应用效果;避免管头的部位发生裂痕,要将线管结实的绑在一起。在施工过程当中,电线管需要用锁扣将其牢固的固定在一起,当然不一样的管线要有所区分,还有就是电气设备与器具之间的导线连接要用金属软管比较合宜,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金属软管的长度要合适,要小于2m,最好其弯曲的半径要大于软管的半径六倍以上。最后要注意钢管中穿线时要保证每个管口的户口是一致的。 2.3加强对电气施工技术的监督 电气安装施工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工期等问题,因此在电气安装过程中要注意现场的施工情况,为了避免施工现场出现偷懒、不按要求施工等现象,应加强对现场施工的监督。随着电气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成熟,电气安装工程中的很多问题都已经改善了,但是在电气安装工期与质量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加强对电气施工技术的监督,可以督促员工严格按要求进行施工,同时有利于提升员工的施工技巧,同时员工施工时应按照施工图纸来施工,满足客户的需求。监督时如果发现质量不达标的情况,要及时提出、沟通并要求其改正。施工技术不到位,工程质量就会出现问题,工期拖延问题,从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通过监督控制好施工进度、质量的过程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过程。 2.4做好相关审核工作 施工前,要做好工程技术、施工设计的审核,记录好设备清单。首先保证监控点表的控制点在图纸上要有所标注,并且设备的数量、型号、规格等要保持一致,并与受控点的接口相契合。这样才能保证系统在硬件设备方面可靠性,满足接口界面、信息通讯等对技术参数的要求,使得能够在工期内保质保量的完成作业。 3结语 综上所述,施工技术对智能建筑的电气安装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它能够提升系统的完整性性、实用性,施工人员必须要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工艺来实施作业,从而提升电气安装的质量。电气安装工程的专业性、范围较广,施工人员只有认真负责、用积极的态度去应对工程才能发挥建筑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