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汽车制造与维修:机械加工技术在汽车制造维修中的应用 【摘要】加强机械加工技术在汽车制造维修中的应用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机械加工技术在汽车制造维修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汽车;机械加工;刀具 近几十年来,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很快,各种新技术在不断发展和应用。尤其是以数控机床发展为先导,即以数控机床专机化或者是以专用机床数控化来解决柔性和高效率的矛盾。目前,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大多采用高速加工中心组成的敏捷生产系统。欧美及日本等国不仅掌握了设备制造的专用技术,而且都非常重视汽车制造工艺流程的开发,他们能够实现交钥匙工程,拥有自己的系统开发能力,机床可靠性指标极为先进,制造成本不断降低,新产品投放周期大大缩短。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机械加工技术在汽车制造维修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一、机械加工技术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一)切削工具 切削工具是决定生产能力的重要因素,而刀具则是确定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其所用材质和组成结构决定了切削的数量。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刀具材料的发展大致相同,炭素工具钢、高速钢、硬质合金、陶瓷、立方氮化硼、聚晶金刚石等等都是组成刀具的各个时期的重要材料。而碳化钨、碳化钦、氮化钦等一些涂层技术则可以增加刀具的使用寿命。目前国外机械夹固的各种刀具广泛采用的都是各种型式的硬质合金刀片,不仅包含了方形、圆形、萎形、三角形等多品种形状、规格和尺寸精度,甚至包括各种正负前角和断屑槽的刀片,而且刀体与刀片的刃磨精度都很高,可以达到尺寸完全互换的效果。这就是我国各种刀具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夹具 夹具是专为加工零件定位夹紧用的工艺装备,因此夹具本身的定位精度必须要高于工作的精度,才能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夹具的设计制造精度一直在不断提高,由过去的占工件公差带的1/3至l/5发展到现在的l/10,国外采用了精度补偿技术,将误差尽可能地控制到最小,已经快要实现零公差。然而我国的制造公差却还停留在0.01mm的水平,有待于我们加快脚步迎头赶上。 对于夹具结构来说,气缸、油缸、浮动夹紧与辅助支承装置这些通用化、系列化的功能部件以及自动化的定位元件与夹紧元件等都已成为市场上专业化的商品,能够极大地简化设计与制造,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夹具本体的刚度是其质量的保证。国外夹具焊接本体多采用40~60mm厚的钢板,用二氧化碳保护气体自动进给焊丝焊接而成,并特别注意冷却液与排屑的通畅,极少发生变形的情况。而我国采用的却还是铸铁本体,其缺点在于结构比较复杂并且刚度不足。 质量优良的夹具技术性尤为重要,其在专用机床自动线中的价值约占20%但我国对于夹具缺乏研究,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技术水平还处于五十年代从苏联引进的水平,没有大幅度的提高。因此,我们应努力将夹具通用化、系列化和标准化,并向不断提高精度和自动化程度发展。 (三)机床 我国大部分生产汽车零件的流水线还是由标准机床加专用夹具组成的,国外的生产线也相同。但不同的是国外注重了机床的改造,并且配置了功能部件,适当地采用了数控、数显装置以提高加工精度和自动化程度,相对于采用专用机床来说,节省了不少的开支。专用机床刚度较好、自动化程度较高、加工质量较稳定,是大量流水生产汽车的主力军,但采用什么型式的专用机床或自动线则根据加工汽车的品种和生产纲领来选定,才能达到以最少的投资获取最多的效益的目的。尽管随着汽车品种的不断改变、增加和市场需求量的变化,各种加工中心(MC)、柔性制造单元(FMC)、柔性生产线(FML)、和集成制造系统(IMS)也已开始发展,并日趋成熟,但为数还是不太多的,因此我国仍应将发展组合机床作为重点。 二、 机械加工在汽车零件修复中的应用 (一)零件修复中的注意事项 汽车修理中恢复零件使用性能的主要手段就是零件修复机械加工,经济、可靠而且方便。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机械加工的零件多数都存在基型改变、定位失准以及硬度较大等不利因素,因此,对零件进行机械加工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注意确定定位基准。待维修的旧零件工作表面上多会存在扭曲、变形、磨损等缺陷,各工作表面之间的位置也会发生改变,甚至部分零件原有的加工基准受到磨损、碰伤造成严重破坏,修复加工余量很小的情况下,就必须认真选择定位基准,对基准面进行仔细检查和修整才能使待加工表面与机床刀具之间保持正确的位置,并且保证加工后的表面与其余不修理表面间相互位置的精度要求;其次要注意降低修复件表面粗糙度。由于汽车上多数重要零件都是处于重载、高速、受冲击的工作环境下,汽车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也都是由这些零件表面质量的好坏来决定的。所以,这些主要零件对表面的质量要求都比较高,其表面质量的好坏则由表面粗糙度和表层金属的物理机械性能来决定(如:发动机汽缸表面的粗糙度为0.2~0.4微米,活塞销表面的粗糙度为0.1~0.2微米,而其他一些重要零件表面的粗糙度在1.6~3.2微米)。因此,在零件修理加工过程中必须要要满足零件表面粗糙度的要求。 (二)零件修复中的机械加工方法 零件修复的机械加工方法中修复配合副零件磨损的其中一种方法是修理尺寸法,其做法是利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将待修复配合副中的一个零件恢复其正确几何形状并获得新的尺寸(修理尺寸),再选配相同尺寸的另一配合件与之间相配,恢复配合性质。 零件修复的机械加工方法中另一种常用方法是附加零件修理法。其做法是将磨损部分切除,恢复零件磨损部位原有的几何形状,再加工一个套采用过盈配合的方法将其镶在被切去的部位,代替零件磨损或损伤的部分,使零件恢复到基本尺寸。例如:气门座圈、气门导管、气缸套、飞轮齿圈、变速器轴承孔、后桥和轮毅壳体中滚动轴承的配合孔以及壳体零件上的磨损螺纹孔等等,都可以利用这种方法进行修理。 零件修复的机械加工方法除了修理尺寸法和附加零件修理法外,还有零件局部更换修理法。由于汽车零件都具有多个工作面,但在实际使用中各个工作表面的磨损并不一致,当有些部位损坏不能使用时也有其他部位还可使用,因此,可以采用局部更换法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具体做法是将零件上磨损或损坏的部分切除、重制,然后将其与零件基体用焊接或螺纹连接的方法连在一起,再进行加工以恢复零件的原有性能。 汽车制造机械加工技术的研究应用及装备本地化是我国汽车产业和机床产业共同的历史使命。目前我国机加工新技术的研究应用发展很快,有一批设备厂家生产的装备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我们相信,紧紧抓住汽车产业20年大发展的战略发展机遇,加速汽车制造技术及装备创新体系建设,国内机床制造商真正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市场持续改进的思想,我国的汽车制造技术和装备水平赶超先进发达国家就指日可待了。 浅谈汽车制造与维修:中职汽车制造与维修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渗透 摘 要:中等职业校中的汽车维修专业每年为汽车行业输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由于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汽车性能日益更新,这就使得汽车理论专业知识与汽车维修实践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差距。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的教学质量和理论学习的实用性。该文首先简要分析了中职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然后从汽车专业课程设置、教材的选用和编写、教学场所的选择以及该教学模式下学生考核制度4个方面展开了讨论。旨在为中职汽修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教育 汽车制造与维修 一体化教学 教学模式 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在各个行业进行,汽车行业在深化改革过程中技术进行了大幅度的革新,中职学校的汽车专业为了能够追上汽车行业技术革新的步伐也在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2016年两会中着力强调了创新对于各个行业发展建设的重要作用,中职教育作为技术专业性人才培养的摇篮要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让培养出的人才符合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准之一是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提高,汽车作为便利的交通工具将走进寻常百姓家,社会对汽车维修服务的需求量也将大幅度上升。因此,通过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可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必要的社会服务型技术基础。 1 中职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 首先对传统的先进性汽车理论教学知识的讲解,然后在组织学生进行汽车制造与维修实践活动,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将汽车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结合起来进行的。这种教学方法符合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的规律,可以让学生习得理论知识后立即进行应用,从而避免了实践课与理论课相隔时间太长导致理论知识遗忘,进而能够提高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进行指导的效率。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有利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和汽车专业综合能力的提升。 职业技术性学校多数在与企业合作办学,工学结合模式下是让学生在学校学习一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之后进入企业进行实习。学生在企业中的主要目的是夯实自己的汽车技能,将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制造与维修工作当中。专业一体化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学校就对汽制造与维修工作的流程和技术有直观的认识,并且能够进行适度的联系。这种教学方法是对学生学校理论知识学习和企业技术实践的良好过渡,从而避免了学生进入企业后眼高手低的情况出现。此外,学生具有较强的上手能力非常受企业欢迎,无论是从校企联合培养角度,还是从学生个人职业发展角度,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都有显著优势。 2 中职汽修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2.1 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课程设置 中职学校一年级只需要掌握有关汽车文化、汽车概论基本常识和技能。二年级的学生要学会汽车的八大模块,其分别是:(1)发动机的构造与检修;(2)底盘构造与检修;(3)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检修;(4)汽车空调;(5)自动变速器构造与检修;(6)车身修复;(7)喷涂美容技术;(8)汽车营销。在实行的一体化授课模式中,汽车各部分教学在一起共同构成了8个模块,这8个模板地掌握会使得学生对于汽车整体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三年级的学生到制造企业和汽修厂实习,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2 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教材的选用和编写 一体化授课的时候,老师在教材的选择方面也有讲究,它们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内容充实的。这种授课方法的执行,老师会对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相结合,慢慢地把自己理解创作的课本和该校的课本相结合。然后在该校中使用该教材,从而来提高该校教学的效率。汽车专业教材与时俱进改编是为了让学生毕业时所具有的职业技能与汽车行业的需要相适应。汽车专业教材实现校本化、课程化,是为了突出中职学校的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质,有利于定向地向某些地区汽车行业输送专业性的人才。 2.3 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场所的选择 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对教学场所有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有进行理论教学知识讲解的黑板和多媒体,要有供学生进行观摩和实践的设备。这样的教学场所是将教师和实训实验室结合起来。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的实训实验室建设经费比较高,学习汽车专业的学生数量又非常多,这需要在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深度协调。 关于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场所的选择建议参考一下3个方面:第一,以教室为主要教学场所,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来进行实践教学的演示活动。选择这类教学场所主要是针对理论课知识比重较大,主要是对专业名词的界定等识记性知识的讲授。在这样的课程中,实践演示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对号入座。因此,用多媒体来替代实际器材具有很大可行性,而且还具有可以根据需要对局部零件进行放大观察的优点。第二,以汽车实训实验室为主要教学场所,充分利用投影仪和可移动教学白板来进行理论教学活动。选择这类教学场所主要是针对实践课比重大而理论课比重小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对汽车制造与维修的流程有很好的记忆。在实训实验室中,学生可以模拟汽车制造与维修的过程,回顾所学的技术,从而有利于其在实践中对专业理论进行反思。对学生实践中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白板进行讲解。实训的维修流程则可以通过投影仪进行循环展播以供学生参考。第三,以校企合作的汽车制造企业和汽修厂房为主要教学场所,充分利用企业的车间来进行汽车制造与检修实践活动,由学校教师和汽车工人师傅共同对学生相关的理论课内容解析。选择这类教学场所主要是针对于理论实践联系非常紧密的综合性教学内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人师傅是最佳的客串老师,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高度的指引作用。 2.4 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考核制度 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考核制度需要在原有的考核制度上进行优化和完善,从而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进行科学评估。在完善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考核制度中,要增加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具体考核指标,要增加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报告项目。在优化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考核制度中,要提出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以及实践报告撰写3项考核内容不能瘸腿的新要求。对这3项考核内容要设定权重系数,实践能力的权重系数为5分,专业理论课的权重系数为3分,实践报告撰写能力的权重系数为2分。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充分说明了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其专业理论课成绩不佳多数是学习态度问题,可以矫正应是态度;之间报告撰写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对学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毕业后深造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除上述考核制度外,学校要根据自己工学模式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考核制度的附加成绩。附加成绩主要是对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情况进行总结,对该项成绩打分的主要是企业带领学生实习的带队负责人。考核的主要项目是学生的实习态度、汽修实践能力、表达沟通能力等。学生考核附加成绩有利于激发学生在企业实习的热情,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从而让学生在企业中得到更好地锻炼。 3 结语 综上所述,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应用一体化教学模式,从教育学的角度分析提高了技术类专业教学的科学性,从汽车制造于维修技术角度分析其增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能力,所以,该教学模式需要受到广大教研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一体化教学从教学硬件上同比传统教学方式而言更高一些,这就对教学设备的经费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中职学校的领导要对教学经费进行合理规划,大力支持汽车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活动。此外,中职学校要与当地的汽车制造和汽车维修企业进行密切联系,通过沟通来促进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从而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汽车维修实践课资源,进而节省了学校汽车维修实训设备购进的经费,同时也能够保证学生汽车维修实训课的设备与社会需求同步。 浅谈汽车制造与维修:浅谈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成本控制方法及配套措施 论文关键词:采购成本 生产成本 销售成本 成本控制 制造企业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汽车制造行业标准逐步建立和完善,汽车企业面临市场竞争激烈,靠价格提升利润空间的可能性较小等局面,因此我国汽车制造企业为占据市场、攫取利润,有效控制成本仍然是取胜的关键战略之一。本文针对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的特点,分析企业制造各环节成本费用控制的基本方法,并提出相应配套措施。 当前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正面临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全球生产资料价格日益增长的严峻局势,有效控制企业成本,增强成本领先的竞争优势,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课题。汽车制造企业需要树立成本不断降低意识,细化汽车制造各个环节,加强成本控制,此外还要顾全大局,注重成本控制的各项配套对策措施。 1 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特点和必要性 1.1 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特点 成本费用控制主要是指企业运用以成本会计为主的各种方法,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比较,衡量经营活动的业绩和效果,以提高工作效率。汽车制造企业成本控制涉及很广,也有自身比较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汽车制造成本从构成方式上来讲,设计成本占到总成本80-90%,而制造成本只占到15%左右;第二,汽车生产中原材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等存货库存量大,占用大量流动资金,且库存时间不容易准确控制;第三,汽车制造环节复杂,工作精密,成本核算工作不易精细化,尤其缺乏对零部件成本核算,且难以进行产品和关键部件的追溯,不能有效控制成本。 1.2 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成本控制必要性 第一,我国汽车产业目前仍然处于成长期,国内企业最主要要做足内功,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第二,各项行业规范性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对汽车制造品质和排放标准都有了严格的限制,提高了成本投入,为企业控制成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汽车生产资料价格持续高涨,成本增加挤压了汽车制造企业的利润空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企业不敢贸然涨价,唯有把成本控制好才是生存的根本;第四,我国汽车制造企业起点较低,技术较发达国家落后,大多数制造企业存在严重的生产浪费现象,尤其表现在汽车制造各环节成本控制的系统性不强,缺乏信息技术应用以及其他成本费用控制的配套措施,这要求我国企业学习成本控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 2 我国汽车制造企业各环节成本控制方法 现代汽车制造企业成本控制需要结合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控制重点在于根据采购、库存、生产和销售环节,并注意各环节的紧密衔接,数据信息及时充分共享,从而合理有效的降低成本。 2.1 采购环节成本控制方法 建立严格的物料采购制度。物料成本占汽车制造企业所有物资成本的70%左右,是控制成本的关键之一。为了降低外购汽车零部件的价格,企业可以规定采购员向供应商询价、议价后列表比较,把被选的供应商及其报价写在请购单上。超过一定金额的采购须附多个书面报价等,最后供财务部门或者内部审计部门稽核。 加强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对于大宗物料采购,企业可以实行竞争招标。对于重点材料和关键零部件要到供应商实地考核或者经本企业多部门联合审批。对企业正式的供应商建立档案管理,详细记录联系方式、交货期限、条款、品质等级、付款条款和银行账号等。采购时尽量选择归档供应商,供应商档案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更新。 评价采购价格、优化付款方式。企业主管部门组成价格评价小组,定期收集、分析、评价采购价格信息,建立并更新企业价格评价体系和价格档案。对重点监控材料根据市场变化和产品标准成本定出标准采购价格,结合价格评价体系对采购人员提出奖惩措施。此外,企业还要选择适宜的付款方式,对于进口材料要结合外汇币种和汇率走势选择合适的外币付款。 2.2 库存环节成本控制方法 加强库存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汽车零件成千上万,要避免物料积压或短缺,主管需要及时得知需要盘点的物料及盘点结果;随时能对现存的物料进行生产配比的模拟预算。总之要在保证生产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降低库存。 库存部门和财务部门紧密衔接。形成高效的过账措施,做到使成千上万种物料的账物相符、账证相符、账账相符,及时反应成本信息,为成本分析和控制提供信息。 应用科学的库存管理和生产管理方法。例如:借鉴ABC管理理念,库存物资根据重要性不同,建立物资的库存批号,实施重点管理。生产环节推行JIT及时生产和看板管理,减少在制品、减少物料库存甚至实现某些项目的零库存以降低成本。 2.3 生产环节成本控制方法 对料、工、费消耗建立定额和审批制度。第一,劳资部门对各车间各工序进行实地考察,每道工序都制定符合岗位生产所需人数及工时定额;第二,工艺部门根据工艺标准对各车型分别制定消耗定额,没有定额的要进行实地测量,保证产品物料定额的准确性。第三,生产环节的各项费用支出(如:固定资产维修过程中费用支出等)在开支前要经过申请、批准后才能支付。 建立成本支出奖惩办法。财务部门月底将各部门、各班组统计的消耗物料、人工及燃动费与目标成本进行对比,月底汇总后进行奖惩。 制定内部结算价格。内部结算价格是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之间转移中间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结算和明确责任所使用的计价标准,能为企业决策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便于制定成本控制方法。 2.4 销售环节的成本控制方法 建立科学制度控制变动费用。第一,明确切实可行的开支范围、报销手续等标准。第二,寻找快捷低廉的产品运输工具,区域性选择最佳路线,统筹安排降低与产品数量成正比关系的费用。第三,对于酌量性支出的销售费用等,可整体、重点、区域性投放,精打细算。 预测销量,严防销售退货。汽车制造企业要对购买者意向和经销商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充分掌握市场需求动态,才能控制销售退货带来的运杂费支出的增加、产品损失等相关支出。 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与控制。首先要选择资信良好的客户。其次要采用适宜的结算方式,制定合理偿还期限。此外,对发生的应收账款及时登记,编制清单,按合同付款日期提醒对方早日付清。 3 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控制成本的配套措施 我国汽车制造企业除了要注重各环节成本控制方法以外,为求得整体成本控制效果和总体利润的增加,企业还需要注重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加强成本管理的配套措施。 3.1 做好成本分析与考核的系统工作 汽车制造企业还要建立系统的反映成本发生情况的数据记录、收集、传递汇总和整理制度,做到每项工作专人负责。同时做到各制造环节紧密衔接,数据信息及时充分共享,以便使企业决策者能总体把握企业成本变动规律,随时调整成本支出方案,充分挖掘企业内部潜力,促进成本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3.2 改善企业的生产经营条件 汽车制造企业为开拓市场,树立形象,需要注意长远利益。因此企业一方面要注意开发新的经营模式,敢于接受新技术、善于利用新方案;另一方面,注重提高技术装备,这样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节约物资消耗,有利于降低成本。 3.3 注重企业全员成本节约意识的培养 企业应注重生产现场的各种浪费现象,同时企业配合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教育,使成本控制变为职工的自觉行动,不管是否从事会计工作,都有义务对报表中的成本数据真实性负责,努力降低成本。
光纤通信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 【摘 要】本文阐述了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应用中的重要性,然后对光纤在电力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最后分析了光纤通信技术发展趋势。 【关键词】光纤技术;传输性;调度自动化 1 光纤通信技术的概念、组成和特点 1.1 光纤通信的概念 光纤通信是利用光波作载波,以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将信息从一处传至另一处的通信方式。光纤由纤芯,包层和涂层组成,内芯一般为几十微米或几微米,比一根头发丝还细;中间层称为包层,通过纤芯和包层的折射率不同,从而实现光信号在纤芯内的全反射也就是光信号的传输;涂层的作用就是增加光纤的韧性保护光纤。光纤通信的原理是:在发送端首先把要传送的信息(如话音)变成电信号,然后调制到激光器发出的光束上,使光的强度随电信号的幅度(频率)变化而变化,并通过光纤发送出去;在接收端,检测器收到光信号把它变成电信号,经解调后恢复原信号。 1.2 光纤的机构组成 就光纤通信技术本身来说,应该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光纤光缆技术、光交换技术传输技术、光有源器件、光无源器件以及光网络技术等。光纤通信在技术功能构成上主要分为:①信号的发射②信号的合波③信号的传输和放大④信号的分离⑤信号的接收。 1.3 光纤的特点 ①频带极宽,通信容量大。②损耗低,中继距离长。③抗电磁干扰能力强。除以上特点之外,还有光纤径细、重量轻、柔软、易于铺设;光纤的原材料资源丰富,成本低;温度稳定性好、寿命长。由于光纤通信具有以上的独特优点,其不仅可以应用在通信的主干线路中,还可以应用在电力通信控制系统中,进行工业监测、控制,且在军事领域的用途也越来越为广泛。 2 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应用中的重要性 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中加强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能有效应付目前电力通信系统日益复杂的网络结构的需要,而且能有效的提升信息的传输量和信息传输的适时性和安全性,对于服务的对象范围比较广,例如发电厂,供电局,变电站等。且光纤通信技术具有更高的可靠性、灵活性和抗冲击能力等,能够满足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更高的要求。从而更好地适应当前电力系统对通信的需要,以更好地为广大电力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3 通信规约 在目前,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以下有三类比较流行的通信规约:1)循环式规约如:CDT、DXF5、CO1、DCF5、DXF5等。一般是按时间顺序不断循环自发的向后台进行现场数据的回报,后台自动进行接收。2)应答式规约如:Modbus、u4F、SC1801。一般是以后台为主,一次向现场发出查询命令,以命令进行信息串长度可变的回答。3)对等式规约。 4 在调度自动化中,光纤通信的运用 随着供电可靠性的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的各项信息都需要进行可靠稳定的传输,这是对电力系统通信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构建能够承载各项综合业务的通信网络已经成为了发展电力系统的必然趋势,光纤技术也成为组成电网的重要手段之一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目前,在调度自动化中,光纤传输技术在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和实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电力系统主要是由发电厂、输变电系统、配电系统等共同组成。而在系统中,信息的采集和传输是其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因此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双光纤通信的组网方式极其灵活,大致分为树形、星型、链型、网状、环状等。按照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特点,光纤网通常采用环型网或者树型环型相结合的网络,并通过与计算机的连接实现数据资源共享。由于环路节点较多,为防止光缆设备故障、通讯中断等通信事故出现,大多数企业采用双光纤环路自愈网,并配置具有自愈功能和自动切换的光纤收发器。当光缆出现故障时,断点两侧的光纤设备通过双环路切换器构成新的光纤路径,实现自愈功能,为电网的运行调度和继电保护系统保驾护航。 (2)某单位在供电区域内设立供电所变电站共有29个站点,在每个站点之间都采用光缆和光端机来开展通信业务,并且在调度自动化中使用智能的PMC设备接入实时数据和语音。在现阶段的通信中,光纤通信承担了整个单位的网络、调度自动化联网、监控的视频以及远程信息业务等重要方面。有效地解决了通信容量以及质量上的问题,为城市的现代化信息化标准化发展建设打下了可靠的基础。 (3)在输电线路的保护方面,光纤通信也有着重要的运用。由于现阶段各单位对电网可靠性不断的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发展的前提下对输电线保护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侧重点也发生了改变。在系统发生故障时要迅速的切除,不能够发生保护不当的情况。因此在对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的工作中,对电网的保护起到了举足轻重作用,是对电网稳定的一项重要保证。保护好传输的通道,对故障信息进行判别找出故障发生在哪个环节,从而使装置更好的受到保护。在区外故障发生时按兵不动,在发生区内故障时迅速进行故障的排除。利用光纤通道的特点,为电流的保护的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证。 (4)当通信环路上有较多的节点时,为了预防光缆或者光端机等设备发生故障致使通信被中断,就要进行有效的光纤通道配置方式。许多单位在这个问题上都运用了双光纤环路自愈网的技术,在环网上的每一个站点都配置能够具有自愈功能以及能够自动切换的光纤收发器。一般情况之下,在使用12芯的光缆时,只有其中的两个芯用来作综合信息的运输通道,因此也就组成了两个独立的通信环网。当分站接到两份通信报文时,光端设备就只选其中的一个信号传送给RTU。当光缆发生了故障的时候,两侧的光端就只能够接受到一个信息,在一段时间后切换控制器就会自动的把接受的信号切换到另外一个发送端,形成一个新的循环构成新的路径,使光纤环路的自愈功能得以实现。除此之外,光纤通信还有许多种通讯方式,组网方式灵活构架多种多样,能组成各类拓扑结构的网络。根据调度自动化的特点。光纤网要与局域网连接,组成环形网,实现数据信息的有效共享。 (5)在其他方面的用途。调度自动化的建设不仅仅是综合信息传达的自动化还要在其他的通信系统上对其进行辅助,共同建设调度自动化。因此光纤通信在视频监测、直统电话、预防系统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通信的一个重要环节。 5 光纤通信的发展趋势 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光纤通讯迅速提高的前提下,自动化系统对其的运用也在不断的加深。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人们需求的不断增加,智能化变电站成为了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对光纤更高一个层次的要求。智能变电站是信息采集、传输、处理、输出等全程实现数字化的变电站,是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延伸。目前,智能变电站的主要技术特征有以下几点:自动化的运行管理系统以及标准的通信网络、网络化的二次设备等技术。智能变电站是变电站自动化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各项技术的融合和兼并,其发展建设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工作的重点集中在开关设备、检测设备以及光纤传感器等方面,现阶段还不能够大范围地进行推广和运用。 6 结束语 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也是迅猛的,将电力通信的质量和速度大大提高。光纤通信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中的广泛应用满足了对传输信息多方面要求,实现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保证了电网生产的安全经济运行,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光传输组网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加速了我国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将成为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必然选择。 光纤通信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力系统光纤通信故障的检测与排除 [摘要]光纤通信是现代通信的重要支柱,文章重点就SDH在高速率光纤传输中的应用进行分析,SDH传输系统是较为复杂的网络系统,它的标准对于高速数字传输有着主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促进现代通信网的逐步发展,因此,如何确保电力系统光纤通信故障的检测与排除也是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电力系统;SDH光纤通信设备;维护内容 光纤通信系统当中的单模光纤传播途径比较简单,只允许使用一种模式对信息进行传播,这种光纤的纤芯直径普遍较小,宽带规模较大,膜间没有色散现象,运行当中要求配备半导体激励器LD对其进行激励,单模光纤适合在距离长的信息传输中应用;多模光纤实质的传播途径很广泛,主要是因为其允许多个模式同步对信息进行传播,这种光纤的纤芯直径普遍较大,可运用发光二极管LED作为主要的光源装备,这种光纤膜间有一定的色散现象,所以一般情况下应在短距离的信息传输中使用。SDH光纤通信设备具有多种性能优势,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为电力系统运行提供安全保障,但这并不意味着SDH光纤通信设备不存在故障,其在运行中也会发生一些或大或小的设备故障,这些故障对设备本身的运行及电力系统有一定的直接性或间接性影响,因此设备维护人员既要做好日常的设备维护工作,同时还需要维护人员按照故障等级对故障进行及时处理,确保SDH光纤通信设备的安全运行。 1、光纤通信技术概述 光纤通信系统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通信系统。其中,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单模光纤传播路径较为单一,其仅允许使用一种模式进行信息传播,该种光纤的纤芯直径一般都是比较小的,其宽带范围较大,膜间不存在色散现象,在运行过程中需要配置半导体激励器LD进行激励,单模光纤比较适合在长距离的信息传输中使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多模光纤的实际传播路径是非常广泛的,这主要是因为其能够允许多个模式同时进行信息传播,该种光纤的纤芯一般都是比较大的,其能够运用发光二极管LED当作是主要的光源装置,由于该种光纤膜间存在着一定的色散现象,所以,其一般是应该在短距离的信息传输中进行使用的。相较于传统的任一信息传输方式来说,光纤信息传输系统的能量损耗是最低的,就目前而言,商品性质的石英光纤的实际能量损耗可以达到低于0到20dB触的标准水平的。日后,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未来可以将非石英系统的极低耗能光纤应用在通信中,使得光纤通信系统对于更加大的无中继距离的有效跨越变为可能,这样做的目的使得实际的中继站数量可以相应被减少,起到节约运用成本的作用。目前的光纤选用的主要制作材料是石英,该种原材料有着非常优良的抗腐蚀性能以及绝缘性,其尤为突出的优势在于能够很好地抵抗电磁干扰。 2、光纤通信故障处理程序 故障发生时,维护检修人员首先要根据通讯调度说明的情况、设备告警指示以及网管系统显示,初步判断出故障的性质和影响范围,分清是网管障碍还是设备障碍,是传输设备障碍还是交换设备障碍。还是光设备障碍。如果无法迅速恢复应采取迂回电路,然后根据障碍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光纤传输系统主通道障碍指光纤传输系统中断或质量劣化,可能由光端机、光缆、光中继器或相关电源设备故障引起。处理程序如下:发出告警的站首先要根据相关设备告警情况分清是否本站障碍,是否由于本站电源故障引起,同时报告主控站进行故障定位;障碍区段初步判明后,更换光盘、管理盘、切换盘、支路盘等,若无备件,采取迂回电路,恢复重要通信电路;若是线路障碍,应及时通知线路维护单位,即时进行抢修;为了迅速抢通电路,可以采取调换光芯等临时措施但应记明情况,在障碍排除后立即复原;在障碍排除后,应向通信调度汇报情况。光纤传输系统辅助通道障碍指公务联络、网管系统中断或性能劣化,一般不影响主通道畅通,因此可安排在业务空闲时间内处理。处理程序如下:对公务系统障碍,可用网管系统进行故障定位,以判明障碍区段,然后通过监测点信号测试,查出障碍位置。对网管系统障碍,一般可利用网管系统本身自诊断功能进行故障定位。辅助系统障碍排除后,要进行功能检查,以确认系统是否恢复。PCM设备障碍。PCM设备障碍有两种情况:数字部分障碍,该系统30路全断,借助自环等手段进行判断;模拟部分障碍,只影响其中一条或几条电路,障碍一般在基群复用设备,可采取换。 3、电力系统光纤通信设备的故障处理方法 3.1替换环回法 替换处理方法主要应用于设备维护人员无法判别设备中哪一器件出现故障,那么此时设备维护人员可以利用一个正常的器件将可能存在故障的器件替换,使故障得到定位。采用的器件可以是芯片,模块,还可以是一段光纤。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在设备外部故障排除中应用。比如光纤设备在运行中发生中断或者交换故障等。环回法在SDH光纤通信设备故障定位时应用较为广泛,环回法中又包含了多种方式,比如外环回、内环回、支路回环、线路环回、本地环回及远端环回等方式。设备维护人员在回环操作过程中,应先进行全面的环回业务通道采样工作,在设备多个故障站点中选择一个最具代表性的站点,同时还需要在站点中选择一个故障业务通道,按照设备故障实际情况及采样相关信息画出故障业务路径图,最后进行逐段环回,实现设备故障站点的定位。 3.2告警性能分析法 告警性能分析法主要以告警与性能信息为分析依据,而告警与性能信息主要是利用SDH光纤通信设备内部的网络管理系统中获取的,这些信息具有一定的精确性与可靠性,设备故障处理人员应充分利用这些信息资源对故障进行全面分析及定位。利用告警性能分析法能够全面了解整个设备当前及历史告警信息。一般情况下告警灯常有红绿黄三色,红色是指重要告警以及紧急告警,绿色是指设备系统正常运行,黄色是指一般告警及次要告警。利用这种方法对设备故障进行分级处理,优先处理设备中的高级预警故障。当设备的某一位置发生故障时,可以对其在运行中所产生的配置数据信息进行分析,SDH光纤通信设备中的主要配置及数据有板位配置、时隙配置、线路板与支路板通道的环路设置、复用段的节点参数等,通过对这些配置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对设备故障进行定位。 3.3仪表测试法 所谓的仪表测试法是指设备维护人员在故障处理过程中运用多种仪表、光反射造仪、光功率计、SDH分析仪等仪器对SDH光纤通信设备故障进行科学分析与定位。对于不同的故障现象应采用相应的仪器设备,比如针对SDH光纤通信设备业务的误码或者通断现象可以采用2M误码仪对其进行测试;还有利用万用表可以对光纤通信设备的供电电压进行测量,判断设备在运行中的电压是否正常。 4、结束语 基于SDH光纤通信设备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及重要性,对其运行安全进行全面维护尤为必要,为了提高SDH光纤通信设备的安全性能,应按照相关要求对设备进行维护操作,当设备出现故障,应根据故障实际状况选择合适的故障排除方法,从根本上实现SDH光纤通信设备维护。 光纤通信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试析电力系统中SDH光纤通信设备的维护及故障处理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光纤通信技术在国内各产业被广泛应用,标志着我国现代通信技术时代的到来。但在电力系统中,由于SDH为主的通信设备应用时间不长、技术不成熟,其运行中的故障问题也十分普遍,因此这里我们有必要对其故障的产生与预防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力系统;光纤通信设备;SDH;维护;故障处理 目前,我国正处于三网改造的关键时期,国内大部分地区的电网基础建设都面临改革,以SDH通信设备为主的新型电网正以前所未有速度向国内各地区蔓延,为电力系统故障处理、网络运行维护以及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快速、准确、科学的寻找出电力系统中的各种故障并加以处理,已成为当今电力工作者研究重点,也是促进电力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举措。 1.SDH光纤通信设备维护工作要点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信息容量大、传输速度快、安全可靠的信息设备不断涌现,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但由此也引发了人们对新技术、新设备使用、维护和管理探索。SDH光纤通信设备作为当今常见的信息传输技术,它以信息量大、传输效率高、安全可靠、抗干扰能力强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但也给其管理维护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目前的电力系统中,SDH维护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1.1掌握线路基本情况 伴随SDH信息传输设备应用范围的不断增加,其管理工作内容越来越多、工作难度越来越大,要求运行维护管理人员必须熟悉系统的整体情况,对各种问题都能做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在具体应用工作中,工作人员要熟悉和掌握各种通信网络的基本组成、特点以及原理,其包含了光缆的长度、芯数以及连续点,甚至对光缆线路的走向、光纤信息传输衰耗因素等情况要做深入了解。 1.2掌握设备运行情况 要想切实有效的做好设备管理、维护工作,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容忽视,它包含了通信系统中设备的构成、信息传输量、零件功能、周围环境等。并且在要工作中对设备的各种指示灯、警告灯的工作状态充分了解,熟练的掌握设备操作工作以及线路的使用情况。 1.3掌握仪表操作 SDH光纤信息传输系统中,常见的使用仪表主要有误码仪、光功率计、活路分析仪、时光反射仪等。因此对于仪表的掌握也就是掌握这些仪器的操作和使用方法,并对这些仪表自身参数以及运行机理给予重视。 2.SDH光纤通信设备的基本故障处理方法 2.1故障定位 故障定位工作的开展一般都是按照过去已经给出工作原则开展的,主要是以先外后内、先整体后单个、先主线后支线、先高级后低级的原则开展的。也就是说,在故障检查工作中,要首先检查出现故障设备的外观,应当针对外在所可能引发故障的因素进行分析,比如说短纤、线缆中断等,观察这些光缆连接似乎否正常。其次,在故障定位的时候要尽可能的定位到底是哪一个信息中转站出现了问题,然后再由整体向单个零件分析。第三,首先对整个通信线路进行分析,因为主线路板如果出现问题必然会引起支路线路板发出警告。最后,在进行故障定位和处理的时候首先要对级别高的告警装置所指出的故障进行处理,这些警告很少出现但是只要出现说明线路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通信故障,必须要马上处理方可。 2.2故障检查处理中常见的故障类型 SDH通信设备故障常见种类主要包含有:光缆线路故障、单盘故障、电源系统故障、网管系统故障以及尾纤系统故障等。 2.3常见的故障处理方法 目前,随着SDH通信设备应用范围的越来越广,其作用的不断明显,这也对其日常维护、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目前的SDH通信设备故障处理工作中,常见的故障处理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2.3.1替代法 替代法是一种极为常见的SDH设备故障处理方法,这种方法在具体应用的时候是利用一个能够正常、有效运行的设备来代替已经出现故障或者是存在故障问题的设备,这种方法的开展最终目标在于更好的实现故障排除和处理。其中所说的工作的模块涵盖了电力系统通信光纤设备的方方面面,比如说,单个设备装置、一段线缆以及一个单板、单条之路等等。这种设备维护方法主要是适用于将故障定位在单站以后以及针对单站内单板故障、支路故障进行排除的过程。拿一个单个的2兆设备出现中断故障的问题来说,此时可怀疑该设备位置的某个端口出现故障的时候可以经过网管维护中心来进行端口重置来实现该端口的有效替代;如果是在同一个单板中出现了多个支路中断的现象,可以考虑进行TP板的更换。 2.3.2环路检测法 进行设备故障定位最常用的一个手段就是构造环路检测,又可称作自环。设备的自环可以分为很多种,根据自环信号的方向可以将其分为设备外自环以及设备内自环两种,设备外自环主要用来检查对端站及传输链路的故障,设备内自环主要用来检查本站设备的故障。根据自环的信号等级可以将其分为2Mb/s自环、群路自环等方面,其中,自环主要是用来分别进行各自的单元是否有故障的相应检查的。通过设备各种不同的自环,就可逐级地分离出故障点来,实现故障排除。例如,如果整个系统不工作,怀疑某站有故障时作OM群路盘自环判定;某2M支路出现中断,怀疑该TP板故障时作单支路自环检测;值得注意的是,自环时还须注意接口特性,如是否使用75Ω阻抗信号线。 2.3.3仪表测试法 这种方法主要说的是可以通过对各种仪表设备的有效运用来进行设备传输故障的检测,其中,仪表包括光功率计以及万用表、误码仪等等方面。在实际的设备维护过程当中,可以采用相应的仪器进行准确的故障定位,这对维护人员的技术需求是非常之高的。具体来说,误码仪主要是用来进行通道通断以及误码性能的有效测试的;万用表是用来进行实际的供电电压测试的;光功率计主要是用来进行故障判断以及光强测试的。 2.4故障处理人员工作要求 ①在操作机盘时,必须戴上防静电手腕,且该防静电手腕必须有安全的接地。 ②当设备运行中发生故障需要更换机盘时,操作人员必须戴上防静电手腕,将拔出的机盘马上装入防静电塑料袋,放置在防静电环境。对需要送出修理的机盘,还应加防震包装,以免进一步损坏其他器件。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市电力通信业务的发展,新设备的大量涌入,通信网的智能化程度得到不断提高,功能日益强大,配置应用也十分复杂,通信网络的规模也将越来越大。今后,电力通信网络的运行维护管理主要依靠通信监控系统和随通信系统、设备一起引进的网络管理系统,因此维护人员应重视对网络管理系统的学习和应用,除了对通信设备的维护外,还要重视对智能化网络管理的维护工作,确保为日益增加的电力生产调度信息业务服务。 光纤通信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浅析电力系统通信中光纤通信的发展前景 【摘要】本文介绍了光纤通信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并与其他传统通信方式进行比较,探讨了光纤通信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和主要特点以及发展的必然性。光纤通信技术具有传统电力系统通信技术不可比拟的优势,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电力系统的通信中。介绍了电力系统中光纤电气信号通信过程,阐述了电力系统中光纤通信的优点,同时对光纤通信新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光纤;通信;发展;内涵;特征 引言 随着电力系统不断扩大,超高压输电和大容量变电所不断发展,电力网综合自动化监测控制系统和通信系统的水平需求也不断提升。当前,在电力系统中的通信技术主要有微波通信技术,导引线通信技术以及电力载波通信技术等,在上述电力系统的通信技术中,使用最多的是电力载波通信技术。然而电力系统中电力载波通信技术的抗干扰性及系统容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电力系统的发展,同时随着光纤技术的不断提高,更重要的是光纤制作成本在不断降低,这使得电力系统中光纤通信在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正逐渐变成电力系统通信的主干技术。 1.光纤通信的内涵 1.1 自激光器和低损耗光纤问世以来,光纤通信系统以其技术、经济上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而迅速崛起,并风靡全球。该系统是以光纤为传输介质,以光为载波信号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整个系统由电端机、光端机、光缆和中继器构成。光纤可分为单模光纤(SMF)、多模光纤(MMF)、长波长低射散光纤(LMF)、保偏光纤(PMF)及塑料光纤(POF)等很多种:常用的为单模和多模光纤,多模光纤就是传输多个光波模式,而单模光纤只传输一个光波模式。单模光纤比多模光纤传输距离长,目前一般地,光信号在多模光纤内可传6km左右,在单模光纤内可传30km。因此,单模光设备的价格要高于多模光设备。实用的光纤通常都是由多根光纤、加强芯、保护材料、固定材料等组合成光缆构成的传输线。 1.2 光纤MODEM可完成光信号与数字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光纤MODEM一般有一个以上的数据口用以传递同步或异步信号。通信速率可达到2Mbps或更高,配网常用的通信速率一般为同步N*64K或异步19200bps以下。故足以满足配网通信的需要,光纤按照MODEM的连接;另外,还有一种光纤MODEM具有双环自愈功能。这一功能使通信的可靠性大大增强。 1.3 A,B,C三点是通过自愈光MODEM实现的双环网,若在D点发生故障,光路在A站和C站愈合(环回),使通信不受影响,同时向主站发出相应的告警及定位信号,使维修人员及时修复故障段光缆。 2.光纤中电力系统电气信号的通信过程 光发射机,中继器,光纤以及光接收机共同组成了光纤通信。光纤通信中电信号通过光发射机转变为光信号,而电信号又通过光接收机转变成电信号。利用电调制器实现了将信息向合适信道传输信号的转化,通常情况下将信息转变为数字信号。而通过光调制器实现将电调制器的信号向合适光纤信道传输光信号的转化,通过中继器实现放大信号的目的。光纤传输以后比较微弱的光信号利用光探测器将其转变为电信号,利用电解调器放大光信号,从而实现了将原信号的输出,如此,完成了光纤在电力系统通信中的信号一次传输。 3.电力系统中光纤通信的特征 相对于传统的电力通信方式,光纤通信具有以下优点: 3.1 光纤通信具有非常大的通信容量。当前一般情况下,一对光纤能够满足几百路甚至几千路通过,一根光缆中可以包括几十根光纤甚至几百根的光纤。 3.2 由于光纤通常由硅或者玻璃制成,原料来源非常丰富,因此,无疑节约了金属材料的使用。 3.3 在电力系统通信中,光纤通信具有非常好的保密性,不易受外界电磁的干扰,同时不怕雷击,防腐蚀,不怕潮湿,敷设也非常方便。 3.4 由于光纤通信没有感应性能,因此,对于电力系统通信中容易受到地电位升高影响,暂态过程影响和其他干扰的金属线路之间,光纤通信技术无疑是最为理想的通信技术。 4.光纤通信的发展前景 目前光纤通信已经进入了第五代,其高速率和大容量的特点大大促进了社会的发展,随着世界信息化程度的日新月异,对通信速率、通信距离、通信容量的要求也更加强烈。 4.1 光传送网新技术 当前,和诸如传输40GE/100GE的网络具有紧密关系的高速传输技术主要要看了40Gbit/s与100Gbit/s两种技术,这两种传输技术主要包括了编码的调制技术,非线性抑制技术,色散的补偿技术以及OSNR保证对策。长距离的支撑技术主要有新型调制编码技术、多种增强型的前纠错(FEC)技术、采用电均衡功能的接收机、喇曼放大技术、动态增益均衡和功率调整技术等。大容量体现在时分复用、频(波)分复用、码分复用和偏振复用等。为了实现大容量光纤通信,频分复用技术,波分复用技术,偏振复用技术,时分复用技术以及码分复用技术在未来电力系统光纤通信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4.2 光接入网新技术 基于当前电力系统通信中光纤通信接入技术在实现时存在的差距,光纤的接入技术主要包括了EPON技术(以太无源光网络),GPON技术(基于ITU-TG984标准的新宽带无源光网络)基于星型结构以太网接入技术以及基于树型拓扑的APON/BPON技术。这几种PON技术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分光比,传输距离,上下行速率,QoS及维护管理和业务支持能力等。一般,GPON的多业务支持能力优于EPON,但 EPON 实现起来相对简单一些。基于星型拓扑接入技术是基于传统以太网的接入技术,适合于光纤资源非常丰富或者单用户带宽需求非常大的地区(单纤只能连接单个用户),应用范围相对狭小,不是主流的光接入技术的发展方向。 4.3 光交换新技术 在光网络中光交换是其典型属性,同时也是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的关键性技术。当前,基于实现特征与交换颗粒进行光交换技术的划分,可以分为OPS即光分组交换,OBS即光突发交换,OCS即光路/波长交换。OCS主要以波长为交换单位,业务交换颗粒最大,实现最简单,但统计复用特性/带宽利用率最差;OPS 主要以分组为交换单位,业务交换颗粒最小,实现非常复杂,但统计复用特性/带宽利用率最好;OBS主要结合OCS和OPS的特点,业务交换颗粒中等(突发分组),实现难度中等,统计复用特性/带宽利用率也是中等。基于光路/波长光交换技术与光分组交换技术的光突发交换技术,相对来说较为容易实现,同时,宽带利用率和复用特性能较好,因为光突发分组交换技术从实现,宽带利用率等方面综合考虑,其性能最高,因此,在未来电力系统通信中光纤通信的应用中,光突发分组交换会处于主导位置。 5.结语 光纤通信作为一种新型的的通信方式, 它只是刚走出实验室开始进入现场的实用的初期阶段,无论是光纤本身,还是元器件或是整个光纤通信系统,目前都还存在一些间题,有待于继续努力研究解决。然而通过近年来光纤通信在电力系统通信中的应用现实,在电力系统中光纤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好。随着光纤技术的日益发展,光纤技术一定会电力系统提供更大的支持,从而促进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绿化施工设计及养护技术篇1 1引言 景观园林绿化建设项目属于城市生态绿化项目,需要给非常的重视。它对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但由于其施工技术和养护技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我国的城市绿化项目建设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建设过程中涉及的专业知识领域比较广、施工期间需要注意的细节又比较多、施工的时间比较长等,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综合性工程,还需要不断的改进和研究。 2我国城市景观园林绿化的定义 园林绿化就是指充分利用城市自然条件、地貌特点和基础种植,将城市国家标准规划设计的各级、各类园林绿地具有特色地方和特性的园林植物最大限度的覆盖起来,并以一定的科学规律加以组织和联系,使其构成有机的系统。园林绿化不仅是对城市中原有的自然环境部分的合理维护与提高,通过人工重建生态系统的系列措施和模拟自然的园林设计手段,园林绿化更是城市这个人工环境中对自然环境的再次创造,是对园林植被这种能够塑造自然空间的资源在城市人工环境中的合理再生、扩大积蓄和持续利用。 3我国景观园林工程的现状 我国园林施工的设计方案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的问题,需要在施工技术上不断地改进。随着景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已经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但是还会受到地形、气候、土壤、土建设计的空间、道路等各种条件的制约。所以园林绿化施工需要全方位和立体化的技术支撑。而我国的景观园林绿化施工队伍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监督管理体系不是很全面,所以在景观园林绿化施工上就会存在一些缺陷,无法达到实际的设计目标和整体景观美观的需求。景观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施工技术会涉及到很多专业知识领域,这都要求我国必须形成一套完整的施工体系,才能在不断的摸索实践中提升技术。园林植物的修建、灌溉、排水、施肥和治病防虫等都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后期养护管理,在后期养护管理中哪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会影响绿化景观。所以园林养护工作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而我国景观园林绿化施工项目在建设完成之后,都缺乏养护管理意识,对绿化植被放任不管,严重不够重视。再加上养护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经验不足,导致景观园林的绿色植被成活率过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4城市景观园林绿化的主要作用 在城市中,建设景观园林绿化项目是为了通过人工重建生态系统和模拟自然的设计手段,不仅能够对城市原有的自然环境进行合理维护,还能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再次创造,使园林植被能够塑造出自然空间的资源,使城市的人工环境能够合理再生、扩大积蓄和持续利用。景观园林绿化施工已经成为城市生态系统中其他生态因子所不能替代的,例如通过它的生理活动使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产生的生态效益,通过植被景观创造出更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休息娱乐的社会效益,改善城市资源环境和促进旅游发展的经济效益。 5景观园林绿化施工技术 5.1景观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要点 在建造景观园林绿化时,需要对施工进行材料与物资的准备、施工现场的准备、施工技术人员的配备、现场协调工作的进行。在建造景观园林时,首先要对建造材料和物资进行提前采购,对于绿化植被也要购买健康美观的树木,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采购,避免带来很多麻烦。其次就是调查,在建造景观园林之前,先应该对园林现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不断地研究分析之后才能建造。最后就是要采用合格的建造机械设备,避免对植被造成损坏,雇佣技术熟练的操作人员来使用,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景观园林建设时首先要保证现场的凭证和清洁干净,然后在进行绘测地形图,才能保证建造完成之后的整个供水、供电系统的完善。建造之前就需要请专业技术人员对于施工现场进行全程的监督管理,做好植被种植的供水工作,对种植地方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还要建造一些排水沟渠,方便下雨天气的排水情况。施工人员要严格的按照图纸进行施工,技术人员也要对错误的地方指出并要求改正,保障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施工时就需要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考察,利用现代化设备进行勘查找出适合种植的植被,适合种植的地方,怎样设计合理美观等。在植被种植时要保证植被健康合理,采光效果好,不影响居民的活动等。对于施工的技术人员要进行专业的指导的培训,要求他们一定要掌握的各种随机应变的技能,冷静的处理各种突发现象,才可以保证施工现场井然有序的进行。现场的协调工作也一定要做到位,不能疏于管理,放任不管。对于景观园林绿化施工项目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树苗的采购和运输、存放这三个重要部分。购买树苗时要购买健康美观的树苗,运输过程中要平稳避免树苗受到伤害,存放时候工作人员不能将其肆意损坏,还要严加看管,防治丢失盗窃现象。当施工的准备工作做好之后,才能在施工时不会出现任何失误。 5.2景观园林绿化施工设计原则 在对景观园林绿化施工时要遵循生态化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合理选择种植树种、土壤整改措施。在整个园林绿化工程设计中,需要构建一套完整合理的建造体系,还需要配备专业高素质的设计人员和施工团队,需要了解不同植被的生产周期、生长需求和条件等。在对景观园林绿化项目进行设计时,就应该对植物的利用体现出生态化的理念,可以简单的利用带藤植物攀爬生长的特点对单调简单的建筑进行设计,让建筑物轮廓变得具有层次感和美观,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植被生长空间,还对几何建筑物加强了美观和立体化效果。在景观设计中尽可能的利用现代化设备设施,改善传统的设计工艺。充分利用景观园林当中的空间和自然环境,结合新设备与自然环境植被的优点,相互交融,突出园林景观的自然感与亲切感,让人们仿佛置身在户外园林一般,可以很大限度上的对开发成本进行节约。现代化的设计很多都突出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所以在景观园林设计当中也要凸显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处处为人们的休闲娱乐所考虑,在不伤害绿色植被的前提下为游客建造一些自由活动和观赏的空间,让游客感受到亲切感和自由感。景观园林的植被设计还要考虑到因地制宜,毕竟每一个地方的环境、地形、土壤不相同,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在设计中不能一概并论,需要多加研究和分析探讨。在建造过程中,一定要选择适合生长的植被,不能只图美化而忽略生长的环境,还要充分到考虑到城市居民的实用需求,用最小的空间创造出最大的价值。土壤、气候、温度等条件都是不可改变的因素,在实际的景观园林建设中经常会遇到这些不可避免的因素。所以只有采取合理的措施,利用一切现代化设备为植被创造出适合生长的空间和条件。园林设计人员还要对种植土壤进行简单的处理,使园林内的土壤都能够达到适合种植植被的要求。时刻保持土壤表层的疏松,定期浇水、通风、杀菌等都要进行分析。 6景观园林绿化养护技术分析 6.1注重修建平整与更新在 景观园林养护过程中整形与修建是园林植被栽培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养护管理措施,才能达到观赏性效果。类似一些比较矮小的植物品种就不需要经常修建,因为它们生长缓慢,并且容易受到损伤。修建工作也一般需要安排在傍晚前后,植被表层没有露水时才能够修建,不然就会对植被造成严重的损伤。在养护过程中,需要定期的进行土壤疏松和浇水工作,同时还要定期进行施肥养护和防虫,这样才能有利于植被健康生长。 6.2绿化树木管理树 木植被是景观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园林的景观呈现,就是要将树木植被进行合理的布局和养护。在管理方面需要保证施肥方法正确无误,尤其是对小树苗做好施肥松土和养护,对于正在成长阶段的树苗,就要在根基散开的部位进行开穴施肥,才能确保成长中的树苗有足够的养料。在树木绿化的时候还要加强对水分的控制,对于成长阶段的幼树苗要保障充足的水分,但是不能太过于多。对于枝繁叶茂的大数,就不需要控制水分,避免出现干旱的现象,做好水分的攻击。 6.3树木病虫防治树 木植被在成长阶段还要对其进行病虫的防治,如果受到病虫的侵蚀,不仅影响树木的美观,还会威胁树木的生命。一段时间过后就会就会叶枯枝黄,树干发白而死。所以在预防时,就需要定期用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也可以利用自然条件,在种植过程前将枯枝落叶进行清理干净,确保周围环境干净整洁,其他树木植被不会受到影响。 7结语 要做好景观园林绿化工作,就需要对施工和养护进行妥善管理。本文通过对景观园林绿化的施工原则和方式,养护时需要注意修建平整、绿化树木管理、树木病虫防治等做出改善。不断地提高我国景观园林绿化施工和养护技术,做好管理工作,才能保证园林绿化的质量,为城市化建设带来便利。 作者:张学庆 单位: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绿化施工设计及养护技术篇2 园林绿化在城市中不仅仅能够起到美化环境,使城市居民心旷神怡,利用园林景观中的绿植,还能够起到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控制城市的温度和湿度,并且能够起到吸收噪音和空气污染物的作用,改善城市的自然环境,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园林景观的建设过程是一个从设计到施工再到养护的完整过程,所以设计和养护是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设计需要考虑养护的难易,养护需要考虑设计的初衷。所以设计必须从实用性出发,在美化环境的同时起到良好的维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1景观园林绿化施工的技术要素 1.1从发展的角度进行设计 园林绿化可以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对于周边环境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景观园林绿化施工技术及养护必须要考虑与本地环境的适应情况,选择适宜当地生态环境的树木种类,兼顾周围的环境发展状况,才可以保证园林绿化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原有的基本生存环境不被破坏[1]。并且园林绿化景观的主要工作是植草种树,是一个漫长且具有周期性的工作,短时间内难以见到成效,并且由于要考虑园林绿化景观对环境的美化作用,所以所选择的绿植必须在一年四季的变化之中都具有观赏性。此外,也要避免对环境产生过大的压力,比如难以处理的柳絮、落花、落叶等。想要优美的园林绿化条件,不仅仅要在设计上下功夫,还要保证后续养护工作的跟进,否则园林绿化就变成了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 1.2合理利用原有生态要素 景观园林绿化设计的关键是因地制宜,不同的地域环境决定了不同的植物生长,如果一味地照搬其他地方的成功经验,则会如邯郸学步一般,既学不来成功的案例,也失去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如果结合当地特色进行景观园林绿化设计,不只能够通过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生态效益,还能够减少后期维护的成本。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考虑原有的地形地貌、植被特征等等。在分区域的尺度下,综合分析现有的城市建筑景观的特征以及与周围生态环境的关系,清晰地把握园林绿化景观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脉络[2],综合分析是在对各种要素进行充分调查和了解的基础上,分析对特定区域中现有的自然因素、特有的地域特征和文化底蕴以及限制条件、发展潜能等等。对于某一区域的综合分析,也是在通过了解该区域地域特点的基础上来寻找最适合的园林绿化景观。在拥有了较为详尽的区域特点分析后,能够为后续的设计提供参考和指导。比如在现实中,如该区域的水资源较为匮乏,就不应考虑需水量较大的园林绿化景观,如果该地区山地石头较多,可以考虑山石的景观,利用当地现有的石块和植物,在后期只要稍加修饰就可以贴合设计者的思想,而且易于融入当地的自然环境,不会显得突兀,后期的养护工作也会十分简单。 1.3保护城市原有的生态环境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自然环境的消逝就成为了城市现代化的代价,而景观园林绿化的存在,成为了在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留存自然景观的重要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保留当地具有代表性的特色风景和生物群落,其中的动植物物种还有微生物,生态环境和地貌都可能会具有科普、游玩、观赏的意义。因此,城市绿化景观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对原有自然景观的保护。在严格意义上,景观园林绿化设计的初衷是为了保护原有的园林景观,只是后来在不断的发展之中人们才开始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环境需要设计园林绿化景观[3]。所以园林绿化景观根据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又可以分为生态保护型和生态游览型等等。在不同类型的绿化景观之中,生物多样性都是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城市中的园林绿化景观是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城市景观的设计之中,必须要考虑景观对生态环境和物种多样性产生的影响,并且要保证最合理化地利用资源,如果不能够充分考虑原来的实际情况,而是选择以取代旧事物的方式来满足新的事物,就会难以避免地出现浪费资源现象,价格昂贵不言,还会给城市带来巨大的生态压力,严重者可能会破坏城市中原有的生态环境,影响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最终可能会是生态和经济的双重毁灭。所以必须始终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做好景观园林绿化的设计和养护工作。 2景观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关键 景观园林绿化的管理是一个长期而且持续的活动,据目前的管理状况而言,三分靠植栽,七分凭管理,可见管理和养护工作的重要性,经常能够看到在某些盛大的节日,出现一些美丽壮观的绿化景观,然而不到几天就已经衰败枯萎,这种现象的背后往往都是因为后续养护工作没有持续跟进。目前我国在园林绿化方面的养护工作还是一个薄弱环节。首先是相关工作人员认识不到位,园林绿化景观的后续养护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很多施工单位都将自己能够在施工结束后的2年或者3年提供后续的免费养护作为招标时的一种有利条件,出现了园林绿化施工单位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后续养护不到位导致绿植成活率低,景观呈现效果差,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其次我国现行的关于园林绿化的保护条款并不完善,在一些地区占绿毁绿严重,比如南京路、蚌埠路等占用了大量的绿化用地,并且破坏了原有的园林绿化景观。面对养护行业参差不齐的工作现状,应该尽快出台相应的行业标准,包括对于绿植成活率、工作人员养护水平、固定的工作场所等都要作出具体的要求,不能再因为没有具体的行业规范而让许多绿化施工单位钻空子,阻碍行业的长远发展。 3结语 景观园林绿化工作是一个集设计、施工、养护于一体的完整过程,设计时要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包括施工和养护的难易、当地的制约条件、生态环境的需要以及群众对于绿化环境的需求等,在综合了各方面的条件后,才可能设计出最适合当地需要的园林绿化景观。再者需要抛弃固有的重建设轻管理的观念,基于园林绿化工作的特性,加强后续的养护管理,相关部门加快有关管理办法和监督体系的出台,提高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避免占绿毁绿现象的出现,并且提高公民的保护意识,减轻养护人员工作负担,园林绿化部门尽快出具养护工作的行业标准,让养护工作有法可依,有标准可以对照,改善现在养护工作全凭施工单位的承诺和员工工作水平的现状。只有从多方面分析清楚景观园林绿化工作,抓住工作中的关键点,才能够建设出具有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园林绿化景观。 作者:王勇 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空港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绿化施工设计及养护技术篇3 景观园林被视作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的一个核心构成元素。在城市的现代化进程日益加速的当下,景观园林的设计在改进城市的环境领域发挥着不容小觑的功能。雾霾天气的出现,工业领域排放的污染物和汽车的尾气等气体,均可通过绿色植物加以调控,净化并优化空气的质量,提高水土的性能,为整个城市输送新鲜而又干净的氧气。同时给民众营造出洁净且幽雅的定居环境,从而有助于提升市民的幸福感。 1景观园林绿化施工设计所需遵循的原则 景观园林施工设计要能够设计且修建出与主题相吻合、使人满意的景观,应遵从如下的几点原则: 1.1凸显设计的独异性创新性在园林设计中十分重要,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才能提高吸引客户的能力,建造自身的独特性。 1.2入境问俗,以各种的人文关怀以及区域性文化作为契机展开创新诚然整个国家地区都愈来愈凸显出包容性的特点,其发展走向日益凸显出多样性的道路,然而,区域性文化研究明显,借助于不同区域的文化营造多元化的景观园林设计,确保设计和环境二者的整合。 1.3注意环境和舒适度、创新性之间的结合景观园林设计是否优良,并非仅仅分析设计内容的本身情况,同时关注于设计和环境二者是否相融,是否可以让民众感到适宜。这些均属于极为重要的评价指标内容。 2景观园林工程的特征 2.1突出的综合性景观园林工程在整个园林景观环境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在具体施工工程项目时,应基于整体性设计的意图展开实施。景观园林在设计具体的工程项目过程中,应确保其与园林景观的建筑物、园路、地形以及水系等诸多要素相吻合,须关注到与全局的有机联系。因此,应首先确立起整体性的设计目标,同时有意识地综合性地结合美学、生态学以及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理论内容,得出科学的结论,总结出具有理论性的知识点。据此可知,景观园林工程凸显出综合性的特点。 2.2施工素材价格的非确定性景观园林工程项目在施工时涉及到多样性的原材料类型,且原材料价格地区差异明显,因而,景观园林工程在具体施工时的材料无法有效地掌控好具体的价格。当下,国内尚未对园林景观植物素材栽植的定额加以标准化的统一处理,不同地区的运算方法及其标准均存在区别,从而导致景观园林在施工时所涉及到的造价指标存在非确定性。 2.3较长的养护管理周期景观园林绿化养护工作亦为园林工程项目中的一个主要构成部分,它的最为明显特征在于持续性的周期较长。景观园林在绿化施工养护的过程中,其所涉及到的核心项目包括植被的维护、修理、灌溉、施肥、防治病虫害、栽植花卉、维持景观园林的总体性面貌、日常性管理以及环保等方面。在景观园林工程的维护项目中,流传着“三分种,七分养”的看法,也即仅仅在完成好景观园林养护项目的管理性任务之后,才可以确保景观园林达到良好的效果。 3景观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要点 3.1场地的处理在施工之前,须先对场地展开生活与建筑物垃圾以及杂草等多种杂物的清除工作,另外,应尽可能地规避对场地所处的外界环境产生破坏性的后果。在场地适宜时,展开水循环体系的设置,保障景观园林在进行绿化和施工时所处的场地拥有充足的水源。再者,在设计场地环境时,应尽可能地使得修剪、栽植、灌溉以及养护等环节达到预定的要求,挖掘土壤和运送应采取先挖后填埋的方法,确保植被和草坪等均可以与土地紧密结合。保障植被生长环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需就土质欠佳的土层展开必要的置换与改造处理。对需要加以改善的土质展开酸碱度的抽样测试与统计,确保酸碱度与植物栽植要求相吻合。再者,保障土层的深度可以满足植被的生长要求。经由小范围的改造、土层隔离带的设置以及增强土壤的肥沃度等途径,尽可能地改良土质,提高土壤的排水性和通透性。 3.2植物的组合明晰场地所栽植的植物特征,保证植物处于良好的生长外部环境之中,定期处置土壤中的植被资源。在栽植植被之前,应先界定绿化的面积,按照土壤面积大小挑选出合适规格的植株。应尽可能地规避绿地和植被内部产生矛盾,进而影响整个外部环境的平稳性。 4景观园林绿化施工管理 4.1成本类的管理园林景观成本类的管理主要涉及到植物素材的开支、施工开支以及设计开支等。因此,在景观园林绿化施工项目立项以前,即应针对全部的项目成本开支展开研究。比如,在针对佛山云勇生态林养护中心展开绿化施工的设计过程中,主要基于人力资源的成本、能源资源成本、生态环境成本、材料成本以及机械装置成本等方面对施工成本展开了实时的管理,有效地规避了资源的浪费后果,尽可能地提高施工机构综合性的效益。另外,科学地配置好人力与物力方面的资源,目的在于提升成本管理的实效性。 4.2技术类管理技术类管理指的是就景观园林在施工的具体过程中,实施的工艺方、质量监督以及施工预备等方面的管理等。出于强化管理技术水平的目的,就应引入领先的绿化施工方面的技术,且再通过有关机构的测试。另外,在具体施工时,须有意识地强化质量的监督任务,确保施工工作者可以严格地根据相关的要求展开施工的过程。再者,还须做好和政府部门的协调性工作,从而推动施工项目的顺利展开。 5景观园林工程的养护技术要点 5.1强调施肥的合理性在栽植完景观园林之后,应按照植物在各个阶段对于肥料的所需,科学做好肥料的补充工作,施肥量不能太多,即一次性施肥的量少些,施肥的次数可以多些。 5.2注重灌溉的科学性除却施肥之外,景观园林还须及时加以灌溉。灌溉植被时,其量应按照植被的需水特征、当地土壤的含水量、气候改变状况、植被栽植时间的长短及其大小等指标加以界定。另外,在对植被进行灌溉时,须贯彻节省用水的宗旨,规避发生灌溉量偏多的问题,如此不单单对植被生长导致不良的后果,同时还造成水资源浪费。 5.3强化修剪植被的管理植被的修剪本身属于非常重要的一项养护性任务。对植被进行合理的修剪,可以加快植被生长的速度,同时还可以额外地提升观赏植被的价值。大型的植被,在恢复根系之前,须适量地芟除树冠和枝叶。地植被应定期地展开整形式的修剪。在对草坪进行修剪过程中,须把草坪修剪的高度掌控在3cm之内,在具体修剪时,应始终贯彻1/3范围的修剪宗旨。 6结语 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的背景下,景观园林绿化施工项目在整个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维护起着关键性的平衡功能,从而确保社会与经济发展具有切实的实效性。因此,在景观园林绿化施工的设计过程中,须秉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而和施工现场的现实状况相联系,对设计的方案加以优化处理。 参考文献: [1]张学庆.景观园林绿化施工及养护技术要点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8):244+246. [2]徐超.景观园林绿化施工设计及养护技术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7(4):49-50. [3]张佳金.城市园林绿化的养护技术措施探究[J].南方农机,2019,50(2):110-111. 作者:苏小惠 单位: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1前言 在机械生产制造中,将自动化技术广泛推广并应用到机械工程中去,提高工作效率加快材料的加工速度与质量,加快生产速度,解决在传统技术下所出现的工作效率、质量等的问题,这就是所说的机械工程自动化应用。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到机械工程中去,更有利于机械工程的推动和发展。将自动化推广并应用到机械工程中去,不仅是机械工程的又一个质的改变,更有利于机械工程的生产完善,优化生产程序,将繁琐的生产运作简化,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虽然自动化已经渐渐的应用到机械工程中去,但是推广不够广泛,从自动化的发展来看,我国自动化应用还处在初级阶段,自动化程度严重偏低,所以为了更好的促进机械工程的发展,应加快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2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发展的现状 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到机械工程中去,那么机械设备在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条件下,可以按照提前设置好的程序,使机械脱离人力,按照程序自动化生产。自动化技术应用到机械程序中去,可以使各个工序更加顺利进行,并且加快生产效率简化生产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并且保证生产中的质量,让机械工程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由于我国自动化的应用起步较慢,与其他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国外的自动化应用更加的灵活、标准和智能,但我国的自动化程度尚处于初级阶段,只是单一的使用自动化技术并且处于刚性阶段。目前我国关于机械工程的生产管理依旧会受到传统技术和管理思想的影响,不能更好的应用相关先进技术。计算机智能技术也不能很好的在管理模式以及生产应用中得到有效利用,生产活动及模式等由于受到传统技术和思想的影响并不能得到很好的更新和优化。根据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发现该技术的发展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同时制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的还有工作人员专业技术知识不到位,并且管理制度缺乏改善和健全,这些都会对机械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运用造成影响,限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3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 3.1管理理念的落后 我国自动化技术应用处于初级阶段,所以会出现单一自动化和刚性自动化的问题,并且工业化程度以及机械设备水平等都有待提高。由于我国大多机械工业企业起步较晚,所以企业领导以及管理人员的发展理念和管理制度都会受到传统工业管理发展的影响,忽略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性,管理体系存在问题,这就会限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发展。虽然企业会引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但是由于领导及管理者对自动化技术的不重视,并且受传统思想没有创新,就造成了机械自动化不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并且机械自动化并没有随着应用的增多而得到水平的提高。 3.2发展规划问题 机械工程中自动化的应用水平得不到很好的提高是因为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自动化技术不够先进、自动化应用单一、工作人员专业知识不到位等,其中工作人员不具备自动化技术专业知识,并且社会中缺少自动化技术人才是制约机械工程自动化应用的主要原因。并且大大降低了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价值。技术人员的知识不到位,就不能很好的发挥自动化技术的作用,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就会限制自动化技术水平的提高。除了以上原因,市场也是影响自动化应用的原因,各个企业对自动化技术的认识不到位,对自动化技术没有全面的了解从而忽略它的重要性,这就会影响机械工程自动化市场的发展,使自动化市场受到制约,经营范围受到影响。企业缺乏创新意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差,没有长远的考虑和计划,并且对实际市场和技术发展并不了解,没有认识到机械工程自动化的现实价值,从而影响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4优化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具体措施 4.1完善配套机械自动化设施 机械工程的设备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密切相关,所以对机械自动化设备进行完善和更新可以更好的提高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要想实现降低成本,节省人力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可以将数控工艺、技术思想等应用到原材料加工、零件生产的环节中去。并且设备机械的全面一体化使得整个生产过程更加的优化和简洁,使整个生产过程更加顺利的进行。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自动化生产中,可以更好的控制整个生产过程,提高生产过程中的效率和质量,使得生产更加的智能化、便利化,在保障质量效率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4.2发展低成本的机械自动化技术 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顺应当代社会技术发展,就要对自动化技术加大重视力度,并且降低自动化设备应用的生产成本,控制自动化成本在可承受范围内,增大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可行性。同时,在保留现有生产设备优势的基础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合理安排生产流程和设备应用,做到设备资源不浪费,发挥自动化技术的优势。并且管理人员要具有创新意识,能够灵活的运用管理知识,提高对自动化技术的重视程度,设立更健全的管理体制。 5结束语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网络化的时代,科学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为了促进机械工程的发展,就要合理、科学的运用自动化技术,提高工程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应用,并促进机械工程的发展。
民间美术教育在幼儿园的渗透实施体现了民间传统文化在学校中的广泛传播,体现了民间传统文化走进校园的教育理念。幼儿是未来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在幼儿园开展民间美术教育活动不仅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而且更重要的是幼儿在学习了解民间美术的过程中对其多种能力素质的提高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开展有效的民间美术教育活动需要有良好的教育环境,需要创设有利的教学环境。 一、幼儿民间美术教育 幼儿民间美术教育指的是对来自于民间优秀的美术内容,有计划与目的性地向幼儿灌输,选取的内容要健康积极,能够从正面对现实加以反映。在传统文化中作为重要载体之一的民间美术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蕴含丰富的艺术魅力,对幼儿在爱国主义与民族意识意识情感的培养,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对审美能力的提高都有着重要意义。想要使以民间美术为内容的教育活动对幼儿教育成长发挥出作用,教师需要积极主动地参与生活中,挑选的内容项目要与幼儿生活相贴近,富含中国特色,使其对民间美术这种文化进行充分认识,感受到这种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创设民间美术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 实施民间美术教育主要以陈鹤琴与陶行知两位教育学家的理论思想为教育实践的理论基础,将《幼儿园指导纲要》作为指导方针。在纲要中指出环境对教育来说是一种重要资源,幼儿依赖生存环境而发展,无时无刻都在和环境交流,作为幼儿发展中的重要资源,只有和环境产生交互性作用,才能得以发展。在环境创设中使幼儿生活及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得以释放,对自然环境加以充分利用。促使幼儿能够从幼儿园走出来,走进大自然,引导其对自然现象与事物予以关注,带着问题出发,鼓励支持大胆探索感兴趣的事物,从而使对事物的认识直接获得感知。 三、对教育内容加以选择的原则 (一)与民俗相结合 民间风俗文化是民间美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其美术教育要与民俗活动相结合,如果和民俗脱离的话难以精准地阐释民间美术这种形式。在学习中需要对各民族节日风俗、文化进行了解,如以灯笼画制作为例,幼儿对灯笼图案自主设计,这与元宵节这个传统节日习俗充分结合,将制作好的灯笼悬挂起来,不仅对节日气氛起到了烘托作用,对班级环境也起到了烘托作用。 (二)方便操作 对幼儿来说对民间美术进行的教学活动这个过程需要动身与动脑,以及动手,在教学中对创作材料的提供比呈现艺术品更重要一些,教师扮演好引导者与启发者的角色,如以“青花瓷”为背景的美术活动,教师与家长负责收集创作材料,学生完成自主创作后集中展示创作成果。从整个过程来看较简单,操作也很方便,学生在学习中的热情被激发,取得了很显著的教学效果。 四、民间美术教育环境创设策略 (一)对特色教育理念加以创建 幼儿在审美需求与心理上并没有受到年龄小的限制,从实践教学来看要以学生生活细节为立足点,根据实际使形成的教育理念颇具特色。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对教育资源进行选择,对教育效果具有直接影响,使学生在教育理念与方式的影响下获得积极性的影响。在活动结束后对其收获、感想与认识重点关注。教师要对具有随机性与渗透性的活动全面把握,从其实际需求、兴趣爱好出发,对有趣味性的课程加以设置,使审美能力得以提高,对民间美术这种文化的传播发展起到弘扬作用。 (二)引起家长高度重视 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重视支持,这对于美术教育教学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家长以积极的态度配合,能够对教学效果产生积极影响。在今后的发展中家长要对自身视野加以拓展,不能对民间美术教育单纯地理解为绘画创作。要鼓励带领其走出家门,在不断欣赏中使创作灵感得到激发,这对开展教育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如在元宵节观赏花灯期间,在花灯前拍照时能摆出各种姿势;在购买风筝时对风筝的选购有自己的标准;在参观完民间博物馆对所见所闻能够与家长分享。幼儿对民间美术的学习了解机会还是很多的,家长应认识到学习了解这种民间文化对幼儿成长的重要作用。 (三)对其教育氛围加以营造 幼儿园应根据办学目标理念,从整体上设计教育环境,对浓厚的文化氛围加以营造,向学生展示传统优秀文化。在墙壁上悬挂传统民间故事的壁画,使幼儿领略到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如以“艺术长廊”这个教学主题为例,对幼儿收集制作的手工制品与绘画作品集中展示,建立相关工作室,很多手工艺品被陈列在室内,幼儿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践操作,在这样的教学中体会到民间艺术独特的魅力,感受到亲自操作的成就感。 (四)对教育内容加以创新 民间美术在形式内容上是很丰富的,在进行实践教学中要创新教学内容,对贴近幼儿生活,充满趣味性与挑战性的教学内容不断开发。可以将现代教育理念作为对教育内容进行创新的基础,对现有教材充分利用,重新规划教材内容,对内在价值加以分析,对特征明显的内容加以选取。将风俗活动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线索,对内在的教育因素深入挖掘,对多种主题活动有计划、有目的性地加以开展。不可否定的是民间美术教育活动对幼儿健康成长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进行环境创设是为了使其教育活动能够高效的开展。教师要结合幼儿园实际与幼儿特点,设计与幼儿实际生活相贴合、感兴趣的美术教育内容,且内容应该简单且安全,对幼儿发展具有教育意义让环境真正促进幼儿发展。 作者:丁贞妮 单位:昆山开发区蓬欣幼儿园
前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新型的机电设备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加强,但是,设备的安装过程也变得更加复杂。因此,机电设备安装后施工质量能否达到工程的标准已经成为企业关注的一大重点。机电设备的安装人员技术水平以及安装环境已经成为影响机电设备工作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企业需要有专业的人员深入了解机电整个安装过程,分析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施工质量,才可以规避这些因素,做出有效的防范措施。 1机电设备安装特点 机电设备安装是施工过程中难度较大的环节之一,而且机电设备极易受外界主观因素影响,比如,在安装过程中,安装人员只根据自己安装经验去安装,没有严格安装规范来,导致施工质量严重不符合标准。其次,环境的不确定以及气候的多变性都是能够影响到机电设备的施工进度。比如,消防设备在安装的时候也会因为施工人员的不同而导致安装质量不同。这些现象对整个施工质量有着相当不利的影响。 2安装通病 2.1安装问题 机电动力系统的安装是机电设备安装的核心程序,同时也是最难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一个关键步骤。根据不完全统计发现,动力系统安装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机械故障问题,这些问题是工作人员通过排查都可以及时处理解决的,不会影响整体的进度。但是也会有电气问题的出现,这种问题极难通过排查的方式找出来,而且处理过程相对繁琐,很容易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进度。因此,工作人员在安装的过程中,不仅仅要考虑到动力系统的质量问题,还需要在安装的过程中对安装的每一步进行一点的检验,当遇到问题时能很快确定是哪一部分出错,然后进行及时解决。 2.2噪声较大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医院、学校等地方都对环境问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由于机电设备在安装、运行的过程中,大大小小的设备都会发出不同声响的噪音,再加上施工人员不关注机电设备的噪音问题,导致设备往往会发出比平时更大的早上,导致机电设备安装运行的过程中对周边人口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干扰,甚至影响到了正常生活。 2.3配线问题 配线是机电设备不可或缺的施工材料,配线安装有问题也就成为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常见问题之一。配线问题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①配线不符合标准,配线材料不能满足机电设备正常运行。②安装人员的问题,由于建筑工程现场线缆多样,使用的线缆数量,种类及其庞大,一旦施工人员安装线缆出错,轻则影响机电设备的使用,重则影响到机电设备的使用质量。 3提高安装质量的策略 3.1提高管理水平管理 水平的提升是机械安装质量永恒不变的要求,也是最严格的要求。机电机械设备的可靠运行离不开严格的制度以及高水平的管理。为了降低智能化设备安装后出现的各种问题,国家应该推出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安装的动作,严格要求机电机械设备的安装步骤。其次,施工企业也应该对专业人员投入较大的资源进行培训,通过提高专业人员的水平和素质,及时淘汰技术不过关的技术人员,这样有很大的可能降低安装过程中存在的失误问题。 3.2加强准备过程中的控制 对施工设计图纸进行严格的检查,设计图纸是工程施工的基础,很多工程延后就是因为施工图纸出现问题导致工程没办法继续进行导致工程延后。因此在施工之前,要对设计图纸进行检查,关注工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如果有问题要及时汇报。其次,在安装机电设备之前要根据设备特性做好安装人员的分配,确保工程实施中每个安装人员都可以认真负责的完成。最后,要加强检查力度,每一部分施工结束都要有足够的人手进行仔细的验收,确保每一步都可以完美的完成。 3.3加强安装技术的控制 施工企业安装技术的强弱,直接决定了机电设备的工作质量。安装技术的加强,是提升机电设备安装质量的重要环节。这要求施工企业不仅仅要有一批优秀的安装人才,还有加强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这样才能加安装技术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给未来施工过程中设备正常运行埋下伏笔。 3.4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控力度。要严格要求施工人员必须按照图纸的尺寸来完成施工内容,每当施工人员完成一部分内容,企业都要有专业的人员对施工内容进行详细的检测,如果有不符合标准的地方要及时进行处理,必要的时候要重新施工,保证施工环节的每一步都是符合标准的,这样既可以保证安装质量,又可以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 3.5加强对噪音的控制 企业施工的时候应该严格控制噪音的大小,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降低噪音对周边人员生活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在噪声大的机电设备上安装降噪设备;②在机房中设置隔音门;③对墙面或者顶部做好相应的隔音和吸音措施。 4结束语 随着我国科技发展,施工企业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提升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这不仅有助于工程的质量还可以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所以,施工企业应该加强机电设备的安装管理的监控力度,加强工程前期的准备过程的控制,这样才能在促进机电安装质量的同时,促进施工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
1公路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公路建设项目日益增多,施工管理水平也日益完善,但由于现阶段公路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方式还在探索中,因此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也有一些先天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如下。 1.1施工管理技术水平低 在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的新形势下,先进而高效的管理对于企业运营和施工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在优化公路工程施工方案和成本的同时提升施工管理水平已成为施工企业的当务之急。当前我国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中普遍缺乏有效或创新的施工管理技术,管理水平相对落后,与国际先进的施工管理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实践证明,我国公路工程施工管理若要达到国际水平就必须加强精细化管理,提升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技术水平。 1.2公路工程施工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由于公路工程的施工地点通常变化较大,人员流动性也大。目前公路工程施工人员大多数来自农村,人员老龄化严重,整体文化素养不高,更多的只是依赖自己的工作经验,缺乏上进心和学习动力,这造成公路工程施工中违规操作频繁发生,施工管理难度大大提高。另外,由于施工企业自身条件所限,没有足够的资金对施工人员进行系统化培训,导致当前市场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施工人员对自己的职责十分模糊,缺乏安全意识。近年来,报纸和媒体上报道由于公路工程施工人员不遵守行为守则和规范违规操作,而失去生命的案例时有发生,这无疑给施工安全管理敲响了警钟。为此,在公路工程施工中要实行精细化的管理,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 1.3施工管理监管力度不足 公路工程监理在整个公路工程施工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主要任务是对公路工程的质量进行监督和确认。虽然我国现阶段已经出台了相关的公路工程监理制度,但是由于并没有系统规范地明确施工监理的条件,所以造成该职位出现不少滥竽充数的现象,无法在公路工程施工环节起到有效的施工监理的作用,自然达不到对公路工程进行验收的目的。这给施工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施工企业的声誉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2加强公路工程施工中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虽然我国在公路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中有一些问题存在,但是只要及时进行总结,发现问题所在,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就可有效确保精细化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下面对公路工程施工中精细化管理的措施进行总结。 2.1不断提高施工管理技术水平 从长远意义上来讲,提高施工管理技术水平有利于公路工程行业的整体发展。在当前交通行业的环境下,提高施工管理技术水平是一种刚性需求。在施工中按照工程要求详细、规范地设计出施工图纸是对精细化施工管理技术水平的一种肯定。施工工艺的精细化管理能够促进公路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有利于促进施工管理技术的创新。为此,对施工质量控制要给予高度重视,借鉴先进的施工管理控制技术,对现有体系不断完善,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在引进比较先进的技术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1)原材料质量与施工效率,使用信息技术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监督并对施工效率给予充分的重视;(2)施工现场管理,利用DCS方针系统对施工现场进行监控,避免出现安全事故、质量事故等;(3)建立严格的审核与责任体系,促使管理人员有效完成任务,同时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审核,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2.2提高施工人员专业素质 近年来,交通行业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施工技术的更新也不断加快。为了能够在残酷的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中必须重视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鉴于大多数施工人员是没有文化的农民工,专业素质不高,为此对其技术水平进行再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新人开始作业之前,施工单位应该组织岗前培训,以免施工中因经验不足和知识储备不够而造成意外。同时,对于在岗人员也要定期组织培训和学习,使其在懂得基本操作的基础上不断成长,提高工作的责任心与积极性。 2.3落实责任制监管监管制度 对公路工程项目实施至关重要。如何增强监管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从当前新形势下的公路工程行业大环境来看,公路工程监理制度应该积极落实责任监督制度,也就是工程责任制监管,将庞大的施工任务化整为零分派到个人。责任制监管的好处是将责任风险降到最低程度,比如公路工程施工中若出现意外情况,本着连带责任的态度,监理人员会针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认真负责地反馈或上报,而不会视若无睹。此外,施工单位缺乏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等情况,都可以通过施工监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来得到解决,确保施工全面优化。 2.4完善质量管理控制体系 传统的公路施工管理控制体系应该与先进的管理控制技术和理念相结合,并进行适当的创新,使其符合我国目前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现状与发展。公路工程施工的有效完成离不开施工精细化管理控制的应用与提高。对现有施工精细化管理控制体系进行不断优化,对公路工程中的施工过程进行合理规划,不仅能有效确保项目的顺利竣工,还可以提高公路工程施工质量。 3结语 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是一项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和长期发展的过程,贯穿施工项目的整个过程,对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安全,提升工程质量和管理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经验不足等各方面的原因,精细化管理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只有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才能更好地构建科学有效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促进公路工程的施工管理由粗放式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为提高水工建筑物的防渗水平,找出一种经济合理且技术可行的防渗措施,在我国的水利工程领域,必须做好基础防渗工作。结合工程实践,对高压喷射灌浆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以探明该技术应用方法和要点。 1高压喷射灌浆施工技术的简介 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最常见的施工技术之一便是高压喷射关键技术,其渗透在施工的各个环节中。通过度实际工作的经验总结可知,利用高压喷射灌浆施工技术,其主要特点优势表现为:第一,在实施高压喷射的同时需在地面预设一定深度的钻孔,通过高压喷射灌浆改善土地的现有结构,使其与工程更适应。并通过不断的转动转杆提升地质。在对土地利用高压喷射进行固化时,可采用不同的喷嘴进行浆液喷射,实现土体的高效糅合与固化,提升地质的使用性能,保证其满足水利水电工程对土体的硬度要求,进一步强化土提性能。第二,采用高压喷射灌浆方式凝固土体时,其固结方向与性状受喷射方向与力度的影响,并表现出相辅相成的联系。采用不同的喷射方式可形成不同的土体固结,如固定方向喷射、螺旋式、摆动式喷射等,形成不同的土体固结形状。采用固定方向喷射式,可形成壁状固结;利用螺旋式喷射则可形成柱状固结,大大增强了地基可承受的剪切强度,强化地基稳定性。利用螺旋式固结可对地质土质有所改善。当地基需要承受较大荷载时,可增强地基的耐受度,保证地基平稳不易损坏。通过螺旋式喷柱可强化地基的负重能力,尤其是通过喷动式摆设可保证地基不变形,形成较厚的扇形,增强地基的防渗能力,实现对水利水电安工程边坡的固定。 2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的基本施工方法及要点 现阶段,施工过程中实现高压喷射的技术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是,将浆液灌至无损铁嘴内,其工序是先清洗打磨注浆嘴,完成加工等措施后,实施灌浆,完成灌浆后再次进行清除;第二种是,利用对地基进行打孔,将浆液灌至孔洞中实现灌浆随后进行浆液冲洗。在钻孔时需要注意及时检测与补修漏洞处,对孔洞漏渗处及时封堵,促进浆液向孔外方向流动,当其返出后及时停止。要注意把控钻机钻洞时始终保持垂直于地面的角度,控制钻机牢固性,保证钻孔进程中,孔的斜率始终符合规定要求,进而增加防渗墙间交接的精密性、高效性,防止因孔倾斜导致叉桩等问题的出现,在此过程中,还要时刻把控钻孔的深度,合理要求严格控制孔间距,通过高质量的作业提升工程的品质,避免出现返工、防止作业失误增加成本预算,调控施工进度。当现场检测钻孔符合规定时,可利用风水轮对孔隙间进行清洗除杂,保证孔洞畅通无阻,可正常工作。通常工程中多采用2×1.1的测压管并以土工布包裹外壁,同时应制造黄沙漏层在测压管的周边,保证其密实性确保其压力值规范,使测压管发挥其最大功效。向孔洞中插入喷射管时,要保证插入关于地面孔洞方向垂直,并在缝隙中插好,直至最深处,并注意控制插管速率。进行孔隙插管时应注意:第一,想套管内注入塑性水泥,并使水泥直至管口高度在停止,水泥完全凝固后,才可将插入管向外拔;第二,向套管内插入材料均匀密实的PVC塑料管,完全拔出套管后,再完全插入喷射管。进行灌注浆液配制时,需要按照标准制定的水灰配比配置喷射液,一般情况下为6:5的水比水泥,并控制水泥搅拌时间超过两分钟,但是浆液不得置放超过四小时。在对配比浆液使用之前,进行严格的过滤操作,检测的频率为15min~0.5h检测一次,控制浆液密度不得超过标准规定。不得对以配置好的浆剂进行离析处理,若违反浆液的配制规范则需将其视为废液,进行对应处置。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高压喷射灌溉技术的应用 3.1钻孔 进行钻孔施工的基础就是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全面进展状况进行了解,根据其建设现状,及时查疑补漏,保证其内部泥浆始终在不断的进行循环利用,不断向孔外反出,直至空孔终结束。在此环节作业时,必要情况下可同时开展钻进与跟管。在钻进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内容是,控制钻孔机的下钻角度与方向,当其已达到预先设计的位置时进行垫平,此后选择适宜的方式如水平尺等对物理参数进行侧脸与统计,分析孔洞性能及合标性,最常见的物理参数测定为机体水平度、立轴水平度。在进行孔位设计时,在其50mm的范围内都为正常偏差值,此时要控制孔洞灌浆率为0.5%,孔深必须要超过设计的底高程。在进行钻洞时,要注意一次成孔率,平均每3米需测量一次水平度,防止孔洞出现倾斜偏差。进行钻孔设计时,必须要对孔距进行合理设计,防止防渗出现差错,并据此提升工程质量,把控施工进度,控制施工成本,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凝结体的可靠稳定性。 3.2下入喷射杆 喷射杆应深入泥浆固壁孔内深处,直至底部最深处,但在下喷杆的下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内容为:第一,常见的套管跟进方式有两种,分别是钻杆在终孔后取出,下入喷杆完成后在向外拔出套管;另一种是钻杆在终孔后取出,将护臂泥浆注入套管内或采用PVC管护臂下入;第二,利用泥浆护臂钻孔法进行钻孔时终孔后可直接将喷杆下入;第三,将钻杆直接作为喷杆实施旋转振动钻进法或射水法;第四,完成地面试喷后再进行下管,及时检查机械管路的运转状况,并注意校正喷射方式、调控摆动角度。 3.3高压喷射施工 利用喷射管将高压水、水泥浆、压缩空气等成分下入至预定孔洞深度后,要按规定顺序合理输送不同成分,保持连续性的静喷1~3min,对冒出浆液冒出以设计参数为依据,科学合理的进行喷射,控制喷射的进程中,各项数据符合设计的要求如速度提升值、压力气压值、浆液流量值等符合设计要求,随后准确全面的记录检测的真实数据。如此一来,保证高压喷射灌注技术的各项施工参数符合设计标准,进而提升施工的精准性,保证工程质量。如此可见技术参数与喷射效果之间紧密相连,钻孔、下入喷射管等基础工作更是施工保证参数符合设计要求的基础。可见施工中任一环节的纰漏或差错都可能导致水利水电施工存在安全隐患,提升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的施工效果,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影响不容小觑。 4水利水电施工中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应用的注意事项 第一,在前期钻孔时,要充分考量施工的环境地质,对其相关环境参数进行密切调查,防止钻孔过程中,出现卡钻、掉钻头等问题,根据地质条件及时更换护壁钻、潜孔等,尽最大可能降低钻孔时可能发生的隐患,如塌孔、钻头受损等。第二,设计施工计划之初,就充分分析天气状况对应用高压喷射灌注技术的影响,对施工效果进行预测判断,综合运用地质勘察、水文气象勘察等结果,重视施工中防水措施的质量。第三,均匀搅拌灌浆注液,提升成柱的防渗透性能与承载力。第四,仔细检查施工过程中各项原材料质量与配比,施工时注意质量监控,完工后进行强度检验等,通过以上操作保证混凝土裂缝不受承重负荷影响发生变形、损坏等。 5结束语 总之,为了保证其建设质量,需要积极开展灌浆工作,并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控。由于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的施工难度较高,为此需要依据各个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以及建设需求,谨慎地选择技术类型,并做好环境保护措施,防止其对周围群众的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各行各业都取得了显著发展与进步,就建筑行业而言,建筑工程质量关系着居住者的人身财产安全,这就突出了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可以说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与施工安全。所以,文章就当前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房屋质量与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对建筑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建筑行业既是发展机遇也是巨大挑战。在实践中,安全事故与质量问题逐渐成为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建筑工程管理不但对整个工程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且对与建筑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也有重要作用。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包括建筑工程管理实施的重要性和建筑工程管理内容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建筑工程施工与管理都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着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加强建筑工程的实施管理与内容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各种新技术、新工艺使用水平,加强施工建设的速度,保证各项施工环节的顺利进行,而且还可以实现建筑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节约工程的建筑施工成本,为建筑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首先,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由于我国建筑工程行业,人口流动性大,现场施工人员的文化水平普遍性较低,大部分施工人多是进城务工人员,文化水平与专业水平都不符合现代工程管理标准,在遇到突发性故障时缺乏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施工事故的发生]。由于现场施工人员的文化水平不高,缺乏安全意识,很难做到规范化施工,从而导致施工事故。而且建筑公司的管理层和技术层人才严重缺乏,无论是建筑管理还是建筑施工都涉及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术要求,在建筑企业中,如果缺乏专业性技术人员,没有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就很难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其次,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建筑结构有较强的综合性与复杂性,在施工时也有一定的危险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工程对技术的要求逐渐加深。在建筑过程中,在设计与和施工环节都会受到环境等其他条件的限制,技术工艺要求高,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内容复杂,而且建筑项目施工还必须在各个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之间不停流转。简单来说,建筑的工程技术管理是一个复杂、系统的任务,同时建筑材料、相关设备以及施工工艺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大部分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忽视技术与环境因素等问题,使得工程管理水平难以提高。最后,缺乏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与模式。当前我国建筑管理由于受到传统制度的影响,加上激烈的市场环境,我国在建筑工程管理系统的执行力度低下,也就是说传统的建筑施工管理体制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管理制度与管理方式与实际情况相脱离,工程管理设计与实际不相符,不能达到我国相关规范要求,工程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严重影响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 3建筑工程管理改进措施分析 首先,创新建筑施工管理制度与管理模式。房屋建筑工程本身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建筑过程中的施工环节都是不可逆转的,一次性的,建筑施工管理是房屋建筑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要想保证建筑施工工程的整体质量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比如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对于积极认真的员工达到鼓励的作用,对于消极马虎的人员达到警示的作用,采用完善的管理手段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与积极性,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保证施工的整体质量与安全。建筑管理人员还可以用过定期培训来加强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与综合能力,通过绩效考核的方式来考察员工是否达到相应要求,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其次,重视技术创新管理。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不可以片面追求施工进度,只重视经济效益,要想解决建筑工程的施工问题与管理问题,必须严格依照开发企业相关规定与设计要求进行操作,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改善建筑企业的管理体系,对合同中标注的工程范围与施工阶段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建筑企业要技术上创新的基础是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为建筑工程管理更好的服务。最后,强化安全管理。管理者必须要充分中重视施工现场的安全,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对建筑工程项目开展全面检查,提高每个人员的安全意识。还应该对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技术文件以及设备材料的质量评估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不断创新工程管理模式与方法,严格依照流程开展施工,消除不安全隐患,降低施工成本的投入,在保证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基础之上将资金投入最少,从而增强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综合实力,实现建筑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开发项目不断增加,规模也不断加大,建筑行业内部存在的管理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所以,建筑企业必须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0引言 为了有效利用设备、人力资源,保证生产任务节点,工厂一般会将部分技术含量低,消耗工时长的生产任务进行外协加工,其中零件机械加工任务因其对设备、人员、场地要求较低,较易寻得承制单位,故在所有的外协任务中占比最大。机加工外协产品质量问题易形成批次性问题,影响生产交付,如质量问题在工序末端或产品总装时暴露,将会对工厂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和时间损失,大幅提升生产成本,影响生产进度。 1机加工外协产品质量现状及产生原因分析 1.1对机加工外协零件报废原因存在问题 工人粗心大意进错刻度,看错图纸;测量不准确(占25.68%);未“三检”造成批量报废(占24.46%);量具、设备故障、损坏(占21.65%);零件表面碰划伤、锈蚀(占19.36%);零件丢失(占8.85%)。 1.2对机加工外协零件一次交检不合格原因分析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表面碰划伤、飞边、毛刺(占85.29%);尺寸超差(占14.71%)。 1.3机加工外协零件不合格产生的原因分析 针对机加工外协零件出现的质量问题,从影响零件质量的5M1E因素“人”、“机”、“料”、“法”、“环”、“测”进行分析,并进行实际调查来验证。 1.3.1初步调查 为了了解外协机械加工厂家的企业资质和生产能力,设计《机加工外协供应商质量保证能力调查表》对外协厂家进行信函调查,函调包括以下内容:a.厂名,厂址,企业负责人及联系方式;b.操作者、检验工人数、资质情况;c.质量体系认证情况;d.主要生产设备、计量检测设备;e.可承制的加工项目。 1.3.2深入调查 经过初步函调,搜集供应商信息,通过现场审核的方式对供应商进行深入调查,审核围绕5M1E:“人员Man”、“设备Machine”、“材料Material”、“工艺方法Methods” 、“测量方法Measurement”、“环境Environment”六个方面内容进行。 1.3.3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按照1.3.1和1.3.2叙述方案进行调查、审核,其结果表明,工厂的12家机加工外协单位在产品防护和检验把关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这一结果也印证了1.1和1.2的统计结果,外协零件的质量水平需要通过外协厂家加强过程防护和检验把关工作来控制。 2控制机加工外协产品质量的应对措施 2.1对现有机加工外协单位的质量管控措施 2.1.1建立与机加工外协厂家通畅的沟通渠道 a.通过发出《机加工外协供应商质量保证能力调查表》,收集到外协厂家各类所需信息。b.针对外协件入厂验收过程中发现的批次性质量问题,及时发出“质量问题通知单”,通知责任单位采取措施进行纠正。c.每季度对机加供应商业绩进行综合评价,督促外协单位整改。 2.1.2合理发放外协加工任务 根据外协单位加工能力,有针对性的发放加工任务,避免超能力范围任务二次转包,或加工质量缺陷。 2.1.3协助机加工外协厂家建立基本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外协厂家进行生产,必须要有一套符合生产要求的质量管理方法进行保障。基本必须的管理制度如下:《顾客财产控制制度》、《生产设备管理规定》、《检验和检测设备管理规定》、《首件三检控制制度》、《批次管理制度》、《检验印章控制制度》、《不合格品控制制度》、《数控加工程序确认制度》、《产品防护和交付控制制度》。 2.1.4协助机加工外协厂家培养检验人员队伍 检验人员是把住质量问题的最后一道防线,提高检验人员技能水平,可有效控制产品批次性质量问题的发生,提高交付合格率。但外协单位因为企业实力限制或人员成本考虑,从事检验工作的人员往往不具备检验资质和能力,错漏检造成零件报废、批次性质量问题时常发生。 2.1.5不定期对加工外协单位进行现场监督检查 帮助外协厂家建立了管理制度,不等于可以放手不管,高枕无忧,质量问题频发,交付合格率不稳定的现实告诉我们,建立管理制度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后续还需要我们去帮助外协厂家正确理解制度,督促其认真、坚持执行制度。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反复的监督检查,现场发现问题,现场提出整改要求,指导企业进行整改,“以检查促落实,以整改促提高”。 2.1.6制定并实施机加工外协单位激励政策 通过填写《外包单位综合评价表》对机加工外协单位上年度“交付进度”、“产品质量”、“服务保障”方面的业绩进行评分,为机加工外协单位进行排名。根据排名结果,对业绩优秀者实施奖励,发放“金牌供应商”等荣誉称号,视情增加加工任务量(正激励);对于质量问题较多,排名靠后的外协单位,减少或停止任务发放责令其进行限期整改,视情取消合格供方资格(负激励)。 2.2后续新增机加工外协单位的质量管控措施 2.2.1基本条件考察 新增机加工外协单位首先应该达到以下要求:a.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b.建立有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c.配备必须的检验检测设备;d.设有专职检验人员。 2.2.2现场考察 通过实地考察,对企业生产场地、设备能力、人员配置情况进行验证,对生产过程管理进行检查,发现不符合生产要求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待整改完毕进行验证后,方可进行后续工作。 2.2.3检验培训授章 按2.1.4程序对外协厂家专职检验员进行培训、考核、授章。 2.2.4零件试加工 由外协单位自备原材料,按照工厂提供的工艺卡片进行试加工,试加工原则上不少于3批,每批不少于5件,经工厂检验验收合格后,出具试加工结论。 2.2.5整改后验证 当机加工外协厂家对前期现场考察以及试加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后,很有必要对其整改措施及整改效果进行验证,防止外协厂家假归零,整改措施无效造成后续生产加工质量问题的出现。完成以上步骤,可将该厂家纳入企业合格外协单位名单予以管控。采取以上措施基本上能够实现对外协厂家优胜劣汰的筛选目的,防止能力水平较差的厂家甚至皮包公司被误纳入合格名单的情况发生。 作者:毕丽娜 单位:河南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电气工程论文:有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 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概述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以电磁感应定律、基尔霍夫电路定律等电工理论为基础,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使用及其过程中涉及 文秘站: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主要以控制理论、电力网理论为基础,以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则为其主要技术手段,同时也包含了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以及系统管理与决策等研究领域。控制理论是在现代数学、自动控制技术、通讯技术、电子计算机、神经生理学诸学科基础上相互渗透,由维纳等科学家的精炼和提纯而形成的边缘科学。它主要研究信息的传递、加工、控制的一般规律,并将其理论用于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将控制理论和电力网理论相结合,应用于电气工程中,有利于提高社会生产率和工作效率,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同时也能减轻体力、脑力劳动,改进生产工艺等。 在实际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设计中,应该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来进行考虑,通常情况下,都是先进行硬件的设计,根据实际的工业控制需要,针对性的选择电子元器件,首先应该设置一个中央服务器,并采用先进的计算机作为系统的核心,然后选择外围的辅助设备,如传感器、控制器等,通过线路的连接,组建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在实际的设计时,除了要遵循理论上的可行外,还应该注意现实中的可行性。由于生产线是已经存在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必须在不改变生产型的基础上进行,对硬件设备的安装有很高的要求,如果设备的体积较大,就可能影响正常的加工,要想使设计的控制系统能够稳定的工作,设计人员必须进行实地的考察,然后结合实际的情况,对设备的型号进行确定。在硬件设计完成之后,还要进行软件系统的设计,目前市面上有很多通用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软件,但是为了最大程度的提高自动化水平,企业通常都会选择一些软件公司,根据硬件安装和企业生产的情况等,进行针对性的软件设计。 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应用分析 2.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应用理论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是随着工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门学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是为了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在传统的工业生产中,采用的主要是人工的方式,虽然机械设备出现后,人们可以操控机器来进行生产,极大的提高了生产的效率。但是经济的发展速度更快,对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这种背景下,仅仅依靠操作机器的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必须进一步提高生产的效率,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很多企业都实行了二十四小时生产,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采用这样的生产方式,机器可以不停的运转,操作人员却需要足够的时间休息,因此必须增加企业的员工,这样就提高了生产的成本,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企业要想获得更多的效益,必须对生产的成本进行控制,于是有人提出了让机器自行运转的概念,这就是自动化技术。 2.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1)防雷接地。雷电灾害给我国的通信设备、计算机、智能系统、航空等领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在智能建筑建设中也要十分注意雷电灾害,利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将单一防御转变为系统防护,所有的智能建筑接地功能都必须以防雷接地系统为基础。(2)安全保护接地。智能建筑内部安装了大量的金属设备,以实现数据处理,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这些金属设备对建筑的安全性提出了挑战,因此,在智能建筑中运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为整个建筑装上必要的安全接地装置,降低电阻,防止电流外泄,这样便能够很好地避免金属设备绝缘体破裂后发生漏电现象,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3)屏蔽接地与防静电接地。运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十分注意电子设备在阴雨或者干燥天气产生的静电,并及时做好防静电处理,防止静电积累对电子设备的芯片以及内部造成损坏,使得电子设备不能正常运转。设计师将电子设备的外壳和PE线进行连接可以有效地防止静电,屏蔽管路的两端和PE线的可靠连接可以实现导线的屏蔽接地。(4)直流接地。智能建筑需要依靠大量的电子通信设备、计算机等电脑操作系统进行信息的输出、转换与传输,这些过程都需要微电流和微电位来执行,需要耗费大量的电能,也容易造成电气灾害。在大型智能建筑中应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可以为建筑提供一个稳定的电源和电压,还有基准电位,保证这些电子设备能够正常使用。 2.3强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应用措施 (1)强化数据传输接口建设。在应用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时候,数据传输功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定要进行高度的重视。只有提高系统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快捷性、高效性与安全性,才可以保证系统运行的有效性。在进行数据传输强化的时候,一定要重视数据传输接口的建设,这样才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高效、安全。在建设数据传输接口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其标准化,利用现代技术处理程序接口问题,并且在实际操作中进行程序接口的完美对接,降低数据传输的时间与费用,提高数据传输的高效性与安全性,实现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全面落实。(2)强化技术创新,建立统一系统平台,节约成本。电气工程自动化是一项比较综合化的技术,要想实现其快速发展,就一定要加强对技术的投入,突破技术瓶颈,确保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有效实现。所以,在进行建设与发展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时候,一定要加强系统平台的建设,结合不同终端用户的需求,对自身运行特点展开详细的分析与研究,在统一系统平台中展开操作,满足不同终端用户的实际需求。由此可以看出,建立统一系统平台,是建设与发展电气工程自动化的首要条件,也是必要需求。(3)加强通用型网络结构应用的探索。在电气工程自动化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通用型网络结构发挥着举足轻重的 作用,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有效加强生产过程的管理与技术监控,并且对设备进行一定的控制,在统一系统平台中,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可以更加快捷的完成,同时增强工作安全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电气工程自动化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同时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更新,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电气工程论文:电气工程安装的质量及措施 一、建筑电气工程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气工程作为建筑中间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对于电气工程的要求也相应的提高了。很多新的技术开始采用,电气工程中间的智能化技术就大大的提高了电气工程的质量。电气工程的施工工序主要是安装控制装置、安装相应的电缆、安装变压器、安装照明装置、安装发电装置等一系列装置,在所有的装置安装到位之后,我们还要试运行,然后再对其中的问题进行修改。 二、智能化技术 随着建筑工程要求的提高,很多的新技术开始使用,智能化技术就是众多新技术中间的一种。智能化技术又叫人工智能技术,智能技术是计算机技术、GPS技术等技术的集合体。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概念,人工智能包括用语言识别系统、语言处理系统、图像文字分析系统、专家系统等。智能技术在控制方面的应用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的丰富着其他的系统结构,逐渐的在原来的系统基础之上加入仿生学、自动化等新的知识,构成了一个更加全面的系统。既提高了智能技术的整体的可靠性,又提高了它的运行速度和设备性能。 三、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间的应用 智能技术已经开始频繁的应用到建筑电气工程中,在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控制中,在电气工程设备故障检测和电气工程优化中都是应用的智能化技术。在这些电气工程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大大的提高了电气工程的自动化程度,加快了电气工程设备故障的检测维修速度,对电器工程的优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智能技术在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1)智能化技术在电气设备中的应用在电气化的领域中间,电气化的操作是一个复杂的工作。因为它涉及的领域较多,需要高素质的人员才能进行控制。同时还要通过控制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感,来确保操作的良好进行。(2)电气控制中人工智能的有效应用电气控制在整个的建筑电气工程中间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实现电气控制的智能化就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加快工程的进程、提高工程的质量、降低工程的成本。在电气工程中,我们的电气工程需要自我保护,我们通过将GPS的定位系统安装在里面来确定电气控制的线路。一旦出现问题,我们的计算机智能系统就会自动的传送出运行状况,然后对传出的数据进行分析,最后进行智能化的电气控制。2.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故障检测分析中的应用(1)在建筑电气工程中,我们可以利用智能化技术进行控制。在控制的中,我们对于系统的智能化检测就能很好的反馈出问题的所在。对于发生故障的部分进行智能数据的传送,以便进行更进一步的智能监控,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神经网络,模糊网络,专家系统等。(2)对于电气的变压器、发动机、发电机等诊断,我们需要及时有效的处理这些问题。电气工程中间经常会出现故障,对于故障诊断的不及时和故障诊断的不准确将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而传统的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技术比较的繁杂、检测的时间较长、准确率不高。对于变压器,我们的传统方法是检查变压箱的气体,然后对气体进行分析,来判断是否存在故障。既浪费时间,又没有很高的准确率,往往还会出现分析错误,导致故障的分析错误,造成更大的损失,而智能化的应用就可以清晰的判断出故障所在。通过人工智能中的模糊理论、神经网络、专家系统来分析,以此来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工作的准确度3.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电气设备优化设计中的应用(1)智能化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中进行设备的优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智能化技术的遗传算法,另一个是智能化技术的专家系统。遗传算法是模仿生物遗传的模仿,在运算的时主要是利用生物的进化规律进行搜索,然后对于里面系统的缺陷进行优化。但是在实际的运用中,我们通常是采用遗传算法和专家系统相结合的方法来对设备进行优化。(2)除了使用遗传算法和专机系统进行电气设备的优化升级之外,还可以采用模糊逻辑、神经网络的方法进行设备的优化升级。模糊理论主要是利用物理的方法进行的设备的优化升级,神经网络主要是将计算机中间的算法进行升级,从而提高运算速度。这种方法充分克服了神经网络运算速度慢的问题,并在优化升级中起到了重大作用。 四、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展望 (1)从目前来看,国内的人工智能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甚至有些已经经过了实践的检验,证明了其可行度。但是从整体的人工智能化应用来说,还处于低水平的发展状态,很多的智能化技术还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没有在实践中间检验它的可行度,现在的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应用还是智能化技术应用发展的一个小的步骤。对于现在的科技工作者来说,当务之急是将研究理论拿到实践中间来检验。然后将这些成果更多地应用到建筑的电气工程中间,为整个的电气工程的发展做出贡献。(2)从以上可以看出,智能化在电气工程的应用中,对于变压器、发电机、电动机等部分研究的比较的深入,而在其他发展中则相对滞后。在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的加深对于其他部分的智能化,从而整体上推动电气工程的智能化。(3)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目前是比较成功的,但是在时代的发展中,要是智能化没有更多的创新,那么肯定会有其他高端的技术来代替智能化技术。因此,智能化技术也要在时代的发展中间不断的前进,来适应电气工程的需要,从而将电气工程推向更高的智能化水平。(4)智能化技术是多种学科知识的综合,因此在智能化的发展中,我们要时刻关注其他的学科知识的发展,将其与智能化的发展相互融合,从而推进智能化的发展,以便对建筑的电气化工程进行更深层次的智能化。 五、结语 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将提升建筑的整体质量,将加快工程的进度,将更好的节省工程中间的人力资源。智能化技术也还在发展,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将会在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中间应用的更加成熟。 电气工程论文:电气工程安全管理措施研究 一、“电机学”现状及问题 各门课程的衔接统筹,本科与研究生教育的协调,已经受到一些高校的关注。西安交通大学提出了“2+4+X”的培养模式,核心是通过打通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的隔离,强调培养内容上的拓展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实现不同层次教育阶段的平滑过渡和有机衔接,从而构建以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为主体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新体系,多规格多层次多模式培养高层次人才。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提出了电类基础课程的系统关联化建设的想法和方案,并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从系统的观点,按照统一整体观重新设计相互关联的课程,如电路、电磁场、信号、电子技术基础等。同时,对各课程实验进行整合,实现跨课程可持续性实验的开发。因此,从关联性分析入手,使学生既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也能将其熟练运用到电机性能分析,实现“电机学”与电气工程中其他相关课程的平滑过渡和衔接,对电气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通过“电机学”关联性课程建设的探索,将大大加强“电机学”及其相关课程的统一规划建设、师资队伍培养及协调发展,并对相关学科建设可起到促进作用。图1是“电机学”关联性现状与预期示意图。 二、“电机学”关联性分析 1.与相关课程的相关性 “电机学”的课程内容涵盖磁路分析、变压器原理、直流电机、交流电机(感应电机、同步电机)、永磁电机与开关磁阻电机、控制电机、电机绝缘、电机发热和冷却等章节。这些章节绝大多数涉及电路中的很多内容,如回路法、节点法、相量法、自感与互感的概念、三相电路、磁路的概念、谐波分析法等;要用到电磁场中的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压(反电势)计算、磁路的计算、自感和互感的计算、电磁能量计算、电磁力计算、涡流、损耗等内容,这些知识点在电机学中都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出来。由于计算机的应用与普及,电磁场、温度场等多物理场数值计算被引入“电机学”教学之中,为电机性能分析和校核提供了更为精确的计算工具,并为研究生的“工程电磁场”课程提供了大量的仿真实例。 2.与课程建设的相关性 “电机学”及其相关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决定了在这些课程的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它们的关联性。“电机学”及相关课程的建设,与从事这些课程教学的教师、实验技术人员息息相关,师资队伍实力提高和协调配合是实现“电机学”及其相关课程关联性建设的关键。而相应的学科关联性建设是“电机学”及其相关课程建设的有力补充、支撑和保障。学生既是“电机学”关联性课程建设的受益者,又是关联性课程建设的检验者。因此,关联性课程建设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这些将在本文第三部分进行介绍。 三、“电机学”关联性课程建设方案 1.“电机学”关联课程的多样化教材建设 电机学中大量地应用了电路、工程电磁场的概念、知识和分析方法,同时电磁场数值计算也为电机磁场分析和性能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也更体现工程教育的背景。首先,在纸质教材中,可引入相关电路、工程电磁场知识背景的链接,或者在讲解理论、公式时,介绍其所体现的电路和工程电磁场的原理,力求使学生明白公式的出处,从而自觉地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加深对电机学中的概念、理论和公式的理解。另外,引入解析解和有限元法等计算方法获得的计算结果,与相应的电机学基于磁路的分析方法相互印证和比较,使学生了解电磁场计算对电机分析的重要性,也开拓他们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思路。在电路和“工程电磁场”课程例题或习题中,适当增加体现电机原理的工程类题目,在“电磁场数值仿真”课程中,增加电机电磁场数值分析的例题和习题,挺高学生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和软件技术的日益进步对丰富传统教学方式和纸质教材建设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多样化的电子教材成为纸质教材的有力补充。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多媒体教学发挥着越来越多的作用,电机学电子课件可以和其他相关课程相关章节之间进行链接,从而方便地将不同课程知识关联起来。充分利用其他相关课程的资源,使课堂教学得以丰富和完善。互联网技术为电机学及其相关课程教学形式的丰富提供了理想的平台,各课程网站可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如习题难题解答、视频、动画等教学素材,而网站中相关课程内容知识链接可使学生迅速将不同课程间相关知识点及相互的继承关系联系起来,便于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2.电机学软件的开发中突出关联性 开发电机学软件,从工程实用背景出发,可包含电机设计和电机电磁场分析软件,这些软件可使学生在实际工程环境中将学到的电路、工程电磁场和电磁场数值仿真知识与电机学贯通融合。在运行这些软件时,学生可通过帮助弹出电路、工程电磁场、电磁场数值仿真和电机学中相应的理论和公式,在工程实际应用中掌握相互关联的理论,并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笔者开发了电机设计软件和电机多物理场分析软件,通过这些软件,加强学生对电机学及关联课程的掌握。图3是电机设计软件界面及相应帮助信息。 3.“电机学”及其相关课程实验改革中的关联性 电机学本科实验以三相变压器参数测定、连接组测定和传统电机如(直流、异步、同步电机)的参数测定、运行特性测试为主,多属于验证性实验。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更多新型电机如永磁电机、开关磁阻电机和横向磁通电机等的出现,为电机学实验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如“测定永磁同步电机转子中内嵌永磁体的剩磁”实验,作为新型电机的参数测定,需要“工程电磁场”和“电磁场数值仿真”课程中的相关知识;而电路实验课程中,也可开设单相变压器参数测定和性能测量,为“电机学”打下基础。三峡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已有意将电路、模拟电字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协调统一设置,体现这些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实验的关联性,因此,在更为广泛的相关课程范围内,从关联性观点出发,整合实验项目和内容,将有助于包括“电机学”及其相关课程实验在内的电气工程类实验课程的协调发展。 4.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是关联性 课程建设的保证与支撑 关联性课程建设,不是单一课程建设,涉及到各专业多门课程中对多种形式的教材、教学网站等资源、教学软件开发和各层次实验的统筹安排和协调配合。这对参加具有关联性课程建设的教师而言,要求更高。这些教师不仅需要对自己讲授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规律非常熟练,而且要深入了解其他相关课程,特别是各个课程的关联性。在本文第三部分中详细讨论了“电机学”及其相关课程在多样化教材建设、教学软件开发和实验课程建设的关联性,可以看出,从关联性角度进行课程建设,需要承担相关课程各教学环节的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熟悉和了解各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经过充分讨论和磋商,找出各课程的关联内容和关联方式,巧妙制定各课程各种教学环节中的教学内容关联方法,并通过教师的努力加以实现。这些工作量大,需要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相互协作,因此,强有力的领导集体、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资源保障措施必不可缺。充分调动参与关联性课程建设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稳定和扩大师资队伍,并不断通过协调和磋商,及时解决课程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推动关联性课程建设的协调发展。在关联性课程建设中,相关学科的学科建设同样起到了支撑作用。“电机学”及其相关课程涉及电气工程一级学科中的“电机与电器”和“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等二级学科,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可以提供工程实际应用范例,总结新的原型例题,开发新的开放创新实验,可丰富“电机学”及其相关课程各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同时,参加学科建设,参与科学研究,明确教师的发展方向,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同样对教师队伍起到稳定作用,同样可以促进课程建设。 5.充分发挥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生助教的作用 本科生往往不具备工程实际背景,因此,对知识的掌握都是在个别点上,不易融会贯通。因此,通过本科生对“电机学”关联性课程的学习和软件的使用,逐步培养本科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建立“电机学”及关联课程的整体系统知识体系。研究生由于参加实际的工程问题研究,如对电机进行设计、优化、控制和故障监测,积累了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其从事助教工作,可以将自己的工程背景知识传给低年级同学,使本科生在学习“电机学”及关联的课程时,可通过实例掌握电机学及相关课程的系统知识。 四、结论 本文针对三峡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的“电机学”教学中存在的知识体系相对封闭,不利于学生将所学各相关课程知识融会贯通等问题,分析了“电机学”及其相关课程如电路、工程电磁场和研究生电磁场数值仿真课程的关联性,提出了在“电机学”关联性课程中开展多样化教材建设、教学网站建设及共享资源制作、教学软件开发的关联性课程建设方案。探讨了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对关联性课程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关联性课程建设,提高学生对“电机学”及相关课程的掌握程度,加强学生的工程背景知识和实践能力。 电气工程论文:论电气工程基础的教学革新 一、改革教学模式 通过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产生较高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培养的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学有所长。师生在讨论式互动教学过程中坦陈已见,做到良好沟通,促进教学良性循环,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教师既要在课堂上讲好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计算、分析方法,又要指明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整体把握。这就要求教师讲课时能够做到突出重点,牢固基础,透析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连接好知识网络。对于本课程和相关领域内的新知识点、新技术应用及时适当补充、说明,拓展学生视野,以适应其工作需求。对于本课程教学中的一些相对次要内容,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或引导、帮助有兴趣的学生课后学习。这种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教学手段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功效。所采用多媒体课件和仿真实验、配电柜装配、试验台操作等的先进教学手段,可以较好地改变过去的教师讲、学生记的弊端,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通过直观化图形、动画教学课件使学生理解相对容易,并可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其学习兴趣。并不是要求所有课程内容都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要根据不同章节的不同知识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电力负荷计算、导线截面选择、短路电流计算及电气设备校验等内容,仍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讲授好重点知识,学生通过课后习题、作业等对知识点进行加深理解和拓展。对电气工程基础等基本概念,继电保护装置整定计算,工厂供配电装置防雷与保护接地,高低压供电线路选择、设计与敷设,变电所地址选择与供电系统设计、布置,以及系统无功补偿与高/低压放电实验等内容,可以采用计算机仿真教学、观看现场录象和校外供电厂实习基地教学等手段,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该知识点和领域的掌握与理解程度。对变压器和高低压供、配电设备,如各种配电柜等的结构、原理、设计方案和设计标准等内容,则充分利用校外配电柜实习基地的便利条件,以下厂培训为主,实物教学为辅,使学生充分理解和消化相关内容。 二、增加课程设计环节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是对学生进行工程概念渗透和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电气工程基础课程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课程设计训练,可以让学生集中精力进行课程复习与设计,包括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经济、技术比较,方案选择,具体设计步骤及设计内容等,保证了课程设计质量。通过课程答辩,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到企业后经比较短的见习就能较快适应本专业技术工作。 (一)选择设计题目 通常选择10/35kV变电所作为设计蓝本。在设计中,提供给学生较新的参考资料,如设计规范、设备手册等,供学生设计时参阅。这样,可以使学生课程设计内容与当前电气工程基础技术相适应,不至于落后甚至流于形式。同时,采用AutoCAD等工程设计软件,使学生能够跟上社会发展,满足社会对毕业生工作技能的要求。 (二)加强过程管理 加强并做好课程设计过程管理工作,充分利用并发挥班级学生干部和学习骨干的带头作用。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小组中选出一到两名学习成绩较好、责任心较强的学生为小组长,全面管理本小组设计工作,如制定设计方案,合理安排设计进程,对设计任务和小组成员进行任务分配与协调,定时进行考勤和组织讨论等,向教师提供本小组的设计成果,并进行总结与报告。指导教师主动、及时与小组长联系,既不包办,也不放任。指导教师可以提出指导性建议和意见,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使学生课程设计能够圆满完成[7]。 (三)注重总结和考核,及时点评 要求学生提供完整的课程设计报告。设计内容可包括设计题目、设计任务(个人的设计专题部分)、设计要求、正文以及参考资料、设计收获、体会与建议等。其中,报告正文部分应该包括详尽的供配电系统方案分析、选择与确定,参数设计、计算与校验,设备选择与各种校验,以及绘制图纸等。设计结束时对申请成绩或评定成绩为中及以上学生进行设计答辩。答辩气氛严肃认真,可由指导教师提问,也可以由其他组的同学提问,或以抽取题签的方式回答问题。由指导教师对学生设计成果和报告说明等进行总结和点评,认真做好成绩考核与评定工作。 通过课程设计及答辩,指导教师在肯定学生设计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同时,要使学生认识到诸多不足,指出应该改进的方面,并根据具体情况建议其今后的学习方向,为工作做好储备。 电气工程论文:电气工程的节能设计 1.减少电能在线路上的传输损耗 电力系统在线路的传输过程中会消耗一部分的电能,消耗的这一部分电能是由线路上存在的电阻所引起的,如果要减少电能在线路上的传输损耗只能降低导线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电阻,而导线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电阻是与导线的电流密度以及导线的长度成正比,与导线的横截面积成反比的[2]。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降低导线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电阻:(1)选取电流密度较小的导线;(2)缩短导线的长度;导线在布线时尽量保持直线的状态,避免出现弯曲的部分,这样可以缩短导线的长度从而达到减小电阻的目的,降低电能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3)增大导线的横截面积;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降低电能在线路上的传输消耗。 2.无功补偿 电力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一部分的无功功率,这样不仅对整个传输线路造成了损耗,也降低了整个电网的电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电能的质量以及经济运行产生了影响。而对于使用者来说,无功功率直接表现在功率因数方面,当功率因数达不到供电部门所规定的数值时,使用者就要缴纳相应的罚款,这样不仅增加了使用者的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济效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要选择合适的无功补偿设备来平衡无功功率,最大限度的缩减无功功率的损耗,提高功率因数,保证电能质量,从而达到稳定电压的目的[3]。使用无功补偿设备时,有以下几点要求:(1)在利用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时,电容器容量要根据配电电压的整体容量、负荷能力、平衡度、自然功率以及功率因数等数据的计算来确定。如果在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必要的谐波,就要利用电抗器的串联来清除电力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谐波。(2)为了避免投切振荡、过补偿以及无功倒送的现象出现,在一些相关参数的选择方面最好选择无功功率。(3)传统电容器的分担形式与投切开关的形式大多数都是利用等容量分组和循环投切的方式,后来经过不断的改革,开始利用等比例分配、按级投切等方式,但这些方式都不能达到我们理想中的效果。因此,通过不断的创新,利用模糊投切的方式,这种投切方式的适应面极广,且效果显着,能最大限度的达到我们理想中的补偿效果。 3.滤波器 整个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电气设备数量的不断增多,会产生大量的谐波电流,当这些谐波电流产生的电压与正常电压相遇后就会产生电压畸变,从而导致电网连接的电气设备发出误动作。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就要避免谐波的出现,而目前避免谐波出现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使用有源滤波器。而有源滤波器有以下的特征,例如:反应快,具备良好的动态性能,在无功补偿设备的辅助下可以避免谐波的出现,使功率因数能够达到规定的数值;三项补偿的谐波电流在有源滤波器的前提下可以同时清除 3-50 次的谐波;有源滤波器采用的是并联的运行模式,这样的运行模式可以扩大功率范围。利用有源滤波器清除滤波时,在进行误动作操作之前进行阻止,这样会提高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促使无功补偿设备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它的作用,从而实现节能。 4.其他形式的节能 电气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除了利用上述的节能技术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节能方式也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5],例如:利用高效光源来节约电能,在大多数的家庭中照明所消耗的电能在总电能的消耗中占了很大一部分,也就是说,选择发光率高、显色性能优秀的高效光源是每个家庭的不二的选择,既节省了电的使用量,也达到节能的目的。 结束语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科研方面的研究也获得了突出的成绩,对电气系统的研究也在不断的向前发展。近年来,对电气自动化节能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各种节能技术的出现不仅达到了节能的目的,其发展前景也越来越好。电气自动化的节能设计要从根本做起,每一步都要在节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节能技术的作用。 电气工程论文:论强化电气工程管制的重要性 第一阶段的审核应重点核查设计图纸中方案性、原则性的问题,如果审查不严格,在以后的施工设计中若出现问题,则会造成修改不及时,或者一边建设一边修改, 造成浪费。在第一阶段的审图完成后,就要进行第二阶段的审核———技术交底和开工前的准备工作,设计单位应该与施工单位进行有效沟通,传递自己的设计想法,做一次全面的图纸说明工作,在这个阶段中,电气部分的审图工作主要包括:1)检查管线布局走向是否合理可行;2)各种设备位置设计是否合理;3)施工图是否齐全、施工图各部分(系统图、平面图、大样图、小样图、通用图)是否统一。4)配管线是否合理;5)设备型号规格说明是否准确无误。 由建设单位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定货,建设单位的管理人员要认真选择型号、厂家,把握好设备质量。对现场所用的设备和材料进行严格检验,包括从外观、性能、构成部件等全方位的检验。同时,对于设备和材料的说明书、合格证书、装配图说明等有关材料也要进行严格审查,并做好相关记录。与此同时,对于不合格产品,要果断拒绝使用。另外,要做好设备和材料的储存工作,妥善保管,防止他们因发霉、受潮、损坏而影响工期。 在施工阶段要加强管理在施工阶段,要加强管理,应该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人员在工作中是否严格按照图纸进行规范施工。一些施工人员在施工中为了图方便、省材料,不按图纸进行施工。施工中还存在忽略按系统图接线的问题,由于设计回路的安排是有一定原则的,如果违反原则进行操作,不按图纸回路编号接线,则会造成连接错误,使开关保护措施失去作用甚至烧毁线路。因此,施工管理人员在施工阶段,应严格检查并加强管理。2)加强隐检记录。 在建筑施工中,电气施工是随结构施工分段、分层进行的,因此,管理人员对于工程的检查也应该逐段逐层进行,在对每个层级的施工检查中,应认真填写检查记录表,不能因为应付上级检查而事后集中补填表格。上级单位进行检查时,应认真复查检验记录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真实性,并与图纸进行核对,避免遗漏。 加强在电气工程安装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解决能力,了解电气安装环境以及条件的要求。进行设备调试、保证使用功能的实现,并做好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调试简单地说,就是对之前的所有工序进行一次检查。调试的第一项工作是电通灯亮,配电箱柜要做好相应标签,明确所控制的对象,在设备调试的过程中, 要注意一定要按照产品说明书和设计规范进行规范操作,对设备性能指标进行逐项检查,必要时可增加调试次数,确保设备准确、可靠、安全运行。 设备调试过程是对本项工程进行最后检验的关键性工作,因此,需要调试单位、使用单位以及各专业管理单位的相关人员密切配合。另外,还要加强对于相关人员的教育培训机制,定期对有关人员进行继续教育与培训,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更新自己所具有的知识,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并强化实践学习,凡是从事电气工程的人员,必须持有劳动部门核发的上岗证书,严禁无证上岗。 电气工程论文:电气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探索 【摘 要】 本文以西安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为例,分析了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选题、指导、验收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严格选题审核,激发学生的兴趣;规范选题程序;提高认识、加强过程指导,采取一些新手段强化师生研讨交流;认真评阅、严格答辩,严把论文撰写的质量关。确保毕业设计的质量。 【关键词】 电气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答辩;改革 毕业设计是高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他教学环节彼此配合,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它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又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代替的[1]。从更深层次的意义来讲,毕业设计不仅仅是一个教学环节,它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对学生四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和检阅,旨在提高大学生科研训练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2]。毕业设计是学生走向工作单位的必要准备,其整体水平也直接反映了一所高校的教学质量。本文将根据西安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学校")电气专业毕业设计的实际情况,分析当前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改革措施。 一、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通过分析近年来学校的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可发现毕业设计面临许多值得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问题。 1、毕业设计的选题不够"新"、不够"实",题目重复率高 选题是毕业设计的基础,选题的优劣决定了毕业论文的质量,也是决定学生是否能按时完成毕业设计的重要因素[3]。选题的"新",是指选题应尽可能反映学生所学专业领域的发展水平和前沿动态,让学生能够立足于科学发展前沿,每一项工作都可能是一种创新;所谓"实",是强调选题内容和深度范围等应符合学生在校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实际水平[4]。通过与几届毕业生的交流,发现他们中很多人认为毕业设计选题过于陈旧或与自己的专业相差甚远,这大大降低了他们对毕业设计的兴趣。另外,一些题目多年不变,以及多名学生共同做一个题目等现象也比较普遍。 2、学生选题很盲目,且程序不够合理 前几年,学校电气专业先由教师拟题目,之后将选题发给学生选择。因为缺少各个题目主要的研究内容、需要的知识等说明,学生拿到题目后很茫然,基本都是盲目选择。而且,多个学生选择同一个题目的情况非常普遍,遇到这种情况,最后基本上按照学号的前后随机决定如何调剂。这样就导致很多学生被调剂,安排了自己不感兴趣的题目,选题程序缺少双向性。 3、指导教师数量不足,精力不够以及责任心的缺乏 由于各院校连年扩招的原因,毕业生数量有较大幅度增长,因此,指导教师负担过重,有的指导教师同时指导十几个学生,而且又要兼顾教学和科研任务,其精力投入明显不足。另外,由于学生数目的增加也使一部分水平未达要求的教师参与毕业设计的指导,这样就难以确保指导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就拿学校电气专业来说,指导教师有12人,而每一届学生却有120人左右。不论从师资力量,还是实验场所、设备方面来看,都面临很大的困难。 有些老师对毕业设计重视不够,学院要求上报题目时,没有经过仔细考虑就草草上交,导致题目不合适,等到学生进行了一段时间后,又更换题目;有的老师也保证不了每周至少两次的见面时间。这样很难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 4、毕业生对毕业设计不够重视,部分同学投入精力过少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导师没有动员学生在思想上给予充分重视;其次是由于毕业生考研、就业的冲击。目前大部分院校,包括本校在内,在教学计划中毕业设计都安排在第八学期,而这一学期又是毕业生确定工作的时期,择业的巨大压力使学生不得不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寻找就业单位上,考研的同学开学前一个月一直在准备研究生复试,对毕业设计的投入不够。相当一部分同学仅用几天时间东抄西拼完成论文,草草了事。而已找好工作的同学由于没有意识到毕业设计的意义,往往存在这样的想法"反正也已经找到工作了,毕业设计的好坏也不影响什么",这样他们也不会认真主动地搞好毕业设计。 5、毕业设计过程中的管理力度不够 对于毕业设计期间的管理监督各校有不同的做法,拿学校来说,每个导师根据自己的情况以及学生所选课题的难易程度确定每次指导的时间,大致是每周一到两次,到毕业设计结束前一个月左右以系为单位组织督导组对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度进行抽查。这样,由于时间安排的关系,学生遇到问题就不能及时解决,而只能等到下次与导师见面。同时,毕业设计过程中导师指导不力、监督部门管理不严都纵容了学生不负责任的态度。一部分学生往往在集中抽查前才临时抱佛脚,做出的论文内容空洞,他们也不可能通过设计学到什么。 6、对毕业论文考核不严 对毕业论文的考核一般以答辩成绩为主。答辩形式各异,一般分两步:首先学生讲述自己所选课题的研究内容、设计思路和具体实现方法,之后由答辩组老师提问,每个学生答辩时间在15分钟左右。根据学生答辩情况老师当场给出成绩。2008年以前,学校电气专业毕业生论文成绩大致集中在"良"档,基本上没有不及格成绩,且全部学生一次通过答辩,这实际上反映了在毕业论文成绩评定上的一些不良倾向。当然这和具体的考核环节有很大关系,例如中期抽查不够深入、末期的实验验收不够严格等。另外,还有一部分感情因素,大部分老师不愿意让学生仅仅因为毕业设计的原因而推迟毕业。 二、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多年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其中很多措施已经收到良好的效果。 1、严格选题审核,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毕业设计的选题上,我们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和综合能力为目标,既要考虑到题目内容、难易程度、知识覆盖面等是否能满足实践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同时强调其与科研生产实际的有机结合。 教师上报题目时,要说明研究内容、研究手段以及预期的成果等,让学生对题目有个大致的了解,避免选题的盲目性。下发给学生之前,组织教师对题目的合理性、可行性进行讨论,避免一些空洞的题目。多次审核修改后再下发给学生。结合电气专业的发展,将以往单纯设计类题目数量减少,增加了产品开发型、实验研究型以及仿真研究型题目,保证了选题的多样性,并要求三年内题目不得重复。 2、规范选题程序 在第七学期末提前公布选题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将来从事的工作进行初步选题,可以选择两个题目。选择之后由教师对学生进行选择,实现双向选择。遇到同一个题目多个学生选择的情况,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想法,在保证宏观要求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 3、提高认识、加强过程指导,采取一些新手段强化师生研讨交流 作为导师要明确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并在学生做设计之前作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对学生讲明毕业设计的目的、作用,从思想上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导师对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要全过程、全方位。在每个阶段要及时对学生提出要求,必须使学生明确各阶段的目标、任务和方法。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每周与学生见面答疑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同时要做好考勤工作。学校也成立了专门的管理和督导机构对毕业设计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 为了保证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疑问能及时解决,学校电气专业借助了qq群、bbs、电子邮件等平台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 学校电气专业每年都要对本科毕业设计进行评优,对获得优秀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进行相应的奖励,激发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认真评阅、严格答辩,严把论文撰写的质量关 要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格式、写作、外语应用、计算机应用、文献资料查阅及全面质量要提出具体、规范的要求,并切实把这些要求落实到每一位学生的毕业论文中。不规范的论文,不能参加答辩。 答辩之前,指导教师的评阅意见、评阅教师的评阅意见必须完成,否则学生不能参加答辩。评阅意见要全面评价毕业设计论文,不能少于150字,并尽量结合论文提出2-3个问题供答辩委员会参考。 答辩要分组进行,分组原则是按学生选题类型划分为人数尽量接近的小组,答辩教师也同样分组,并且教师不得与自己的学生分在同一组。答辩时,学生讲解时间10-15分钟,每个答辩组安排一名老师作为答辩秘书,对学生讲解内容、回答问题情况进行记录。今年学校电气专业要求学生制作ppt,全部采用多媒体讲解,效果很好。 每一小组的答辩成绩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具有一定的百分比,不及格的同学论文整改后参加二次答辩。这样也提高了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 三、总结 毕业设计是学生综合利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学生和教师均应充分重视这一过程,对上报题目、选题、开题、设计、论文撰写、答辩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质量监控,才能确保毕业设计的质量。对于学校电气专业毕业设计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卓有成效。今后还要进一步加强管理,以使毕业设计质量更上一个新台阶。 电气工程论文:试论“卓越电气工程师”专业知识要素及培养 论文摘要:结合国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的教育培养目标,针对电气工程专业许多本科毕业生缺乏必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不能较快适应企业的上岗要求的现状,提出了学生经过大学阶段学习后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要素,探讨了在本科教育阶段培养这些知识要素的意义和做法。 论文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专业知识要素;多方向定向培养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工程需要一大批能综合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懂经济、会管理,兼备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然而长期以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现象比较严重。首当其冲的问题是:许多本科生毕业时仍很缺乏必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不能较快适应企业的上岗要求,有的甚至长期没法适应企业岗位要求而另寻出路。而持续的问题就是科技工程领域缺乏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针对这种现象,国家教育部在2010年度启动了工科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浙江科技学院电气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成为教育部首批试点专业。根据教育部的人才培养改革思路和企业界对人才的要求,围绕“卓越工程师”的要素构成,工科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发生很大变化。同时相应的培养模式和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要求也必然随之而变。目前各校“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基本上都是借鉴“cdio”教学理念,结合本校教学目标定位来制定相应的“卓越工程师”知识、能力和素质教学培养大纲。其目的都是希望让学生通过高校的培养阶段,初步具备一名工程师所应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较快地适应工程师岗位要求,为将来成为“卓越工程师”打下良好基础。cdio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及工程系统能力四个方面。那么作为培养工程师的摇篮——大学,为了培养学生能成为将来的“卓越工程师”,在工程基础知识即专业知识教育方面应考虑哪些因素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就这个问题,探讨了“电气现场工程师”专业知识要素及其培养方式,其对应的教学环节也已在我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学培养计划中得以体现。 一、“卓越电气工程师”的专业知识需适应地方相关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目前我国存在着两类地方高校,一类是脱胎于中央部委的部属院校,这些学校往往有着较强的行业背景(教育部直属院校除外),比如湖南工程学院原隶属机械工业部,其中电气专业培养的学生面向机电行业,但主要服务于电机制造产业。这些学校由于办学的历史经历,一些专业培养的学生为某一特定产业服务的痕迹仍然很深。而另一些是新兴的地方高校,这些学校一般不具有行业背景,即使一个专业培养的学生也会在多类产业领域工作。我校就属于这类地方院校,电气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为浙江和华东地区经济发展服务。但是本地区电气行业的特点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多、电气产品和产业类别多。例如有电机与控制产品制造产业、电源及电力电子产品制造产业、电器制造产业、电力系统设备制造产业等。这种很具特色的电气产业结构,决定了地方对技术人才知识需求多样化的特点。作为地方高校来说,培养的人才主要是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因此应把握地方工业发展的脉搏。根据浙江省的电气行业的特点,在制定教学培养计划中,专业知识教学体系的构建就不能仅偏重于某个特定制造行业。否则,学生毕业后就业适应面就窄,也就有可能学而无用。但是电气学科是一个大学科,制造产业涉及的知识,即使是工程基础的知识,其范围也很广,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根本不可能覆盖。因此,按多个方向设置专业知识模块来构建知识培养体系是比较好的方法。具体做法是:在高年级阶段让学生选择其中某一方向的知识模块学习,并引导学生分流选择,使几个模块都有学生选择。可以说这是一种多方向的定向培养模式。这样可以使培养的毕业生能基本覆盖本地区电气行业的各种产业,满足电气行业不同制造业对未来“工程师”的需求。以本校电气专业制定的“卓越工程师”教学计划为例,专业课程体系是由三个专业方向模块和一个辅助跨学科模块构成:电机与控制技术类、可再生能源与电能变换技术类、供配电与高低压电器技术类及电子与计算机网络通讯类。前三个模块属于强电模块,后一个模块属弱电模块。这些模块包含的知识基本覆盖了本地区电气行业所需的工程基础知识。当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也允许其多选一个模块或相应的模块课程学习。需要说明的是,是否要按方向构建知识培养体系,应根据地方高校所在地区行业特点而定。如果本地区的电气行业没有多类别的产业,这样做反而可能使学生失去了学以致用的机会。 二、“卓越电气工程师”应掌握比较完整的工程基础知识体系 专业知识是指从事某一专业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知识,一般具有较为系统的内容体系和知识范围,掌握专业知识是培养专业技能的基础。但许多高校学者长期以来都强调人才培养要宽口径,厚基础。所谓宽口径一般指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要学习掌握多学科的知识,包括其他跨学科的工程技术知识,并认为这样培养的大学生适应性更强。因此,大学里往往给学生开设了许多跨学科的课程,学生学习的知识杂而多,但恰恰本专业的直接面向工程实际的课程却不开设。例如本校电气专业以前实施的教学计划中,就没有“电工材料”、“电磁兼容技术”、“电力保护及电力设备”等工程技术性课程,学生毕业后根本没有这类知识概念。有些人认为,培养应用型专一人才好像是专科学校的任务,本科院校就是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万金油人才。然而,这种思想和做法已不符合当今社会对本科毕业生人才要求。首先,拿本地区而言,电气行业中多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在这样的企业中许多没有岗前培训机构和培训计划,也没有师傅带徒弟的见习制度。这些企业希望毕业生一进企业就能很快上手,这就要求毕业生首先要具有比较完整的专业基础知识。但按照培养宽口径,厚基础人才的做法多年实践下来,发现企业并不十分看好所谓的“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因为这些“人才”到了一个企业后需要花较多时间熟悉企业产品的知识,这往往会使企业感到“等不及”。如果“人才”的自我学习能力也欠缺,较长时间不能适应,那更不会受企业青睐。因而这种情况迫使企业更倾向于吸收工作多年的、有经验的人才。显然,按多方向定向培养的思路,建立比较完整的、方向性的工程技术知识教学体系,才能使学生掌握某个产品行业比较完整的工程基础知识,以适应企业和社会的现实需求。例如为电源和新能源技术制造业培养人才,就需要进行电工材料及电工工艺学、新能源和电能变换技术、电磁兼容技术等配套知识的教学,让今后从事该行业工作的学生具备有该行业产品的知识背景,从而能达到企业“上手快”要求。目前我校电气专业新的“卓越工程师”教学计划就设置了方向模块内知识联系密切的课程。 当然笔者并不是否认跨学科“通识”课程设置的必要性,而是强调大学课程的设置应注意面向工程实际。就企业对工程技术人才需求而言,一位通晓该领域工程技术知识的毕业生远比什么都知道点,但都是只知点皮毛的所谓“通才”毕业生要强得多。实际上,深知某方向专业知识的专才也完全可以成为“通才”,这只要他具备有较强的再学习意识和能力就可。 三、“卓越电气工程师”应具有扎实专业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工程应用知识 工程是人类应用科学理论和技本手段,改造世界、创造财富的实践过程。工程师自然是从事这个实践过程的人。为培养未来的卓越工程师,自然要求学生在高校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这应该没有异议。在精英教育年代,本科院校的教育确实也比较偏重于理论教学。在现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尤其在社会上普遍认为大学生缺乏动手实践能力的观念刺激下,使许多学校都意识到需要强加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于是纷纷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削减理论教学课时。整体来说,高校的教学改革是必要的,但笔者认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改革应该重视两者兼顾,并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应保证学生有必要的、相对完整的基础理论学习经历,知识点的增删要结合工程应用知识来考虑 比如“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可以删去一些过时的、已不再有应用价值的电路知识内容。但有些理论知识,即使相对比较深奥,但因为广泛运用,就不能轻易削减。比如,本校电气专业“电路原理”课程中的“傅立叶变换”知识曾不做要求。但“傅立叶变换”知识在现代信号分析、电力系统谐波消除等信息与电气技术中广泛运用,可是学生毕业后居然对该理论一无所知。有些事例也说明不能太忽视理论知识的培养:许多毕业生在用人单位面试中竟被简单的理论知识问题问倒,从而失去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机会;有些学生在工作后需要用到有关专业理论知识时,因为基础不扎实无法运用而后悔当初没学好理论。大学是专业知识的启蒙和学习阶段,是系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最佳环境。大学应夯实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为之将来成为“卓越工程师”增强理论知识方面的后劲。因此学校在重视学生能力、人文素质的培养同时,也不能弱化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实际上理论知识掌握得好,就可能运用得好,这也是一种能力体现。 2.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并不是一定要靠增加理论课时,通过课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来实现 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学习一些基本的工程应用知识,参与更多的实践教学环节,从中加强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掌握。实际上,现在高校教学突出的问题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严重脱节。特别在实践环节中,启发及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认识、理解及运用方面的意识和做法还不够到位。这导致了学生即使经历了理论学习和实践环节,最后还是对所学的专业理论懵懵懂懂,许多理论问题还是不懂。针对这一问题,在我校电气专业制定的“卓越工程师”教学计划中,就确定有一年的企业实习、学习阶段。确保让学生通过这一年的学习阶段,在企业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工程应用知识,经历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磨合过程。同时和企业工程师一起,共同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考核,以观察学生理论掌握程度和实际应用的能力。另外在学校课堂的理论教学过程中,也将同步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使理论教学的效果更好,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同时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自我学习和思考的习惯。 四、结论 本文从培养未来的“卓越电气工程师”角度,阐述了几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经过四年学习后,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要素及培养方式。文中并不涉及“卓越电气工程师”的能力和人文素质要素及培养。其教学环节也已在我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中得以体现。实施卓越计划并进行实质性的教学模式改革,就能牢固电气专业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基础,同时学生毕业时分别又熟悉各地方行业所需的各类工程基础知识并掌握一定的工程应用知识。达到了这个培养目标,学生所具备的专业知识要素就能满足电气行业中各类产业对大学毕业人才的不同知识需求。而作为毕业生,由于掌握了对口行业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因而能很快胜任岗位要求。这些都为将来成为“卓越工程师”打下良好基础。当然,“卓越工程师”的造就不单纯取决于学生在高校所受的教育和经历,还要有较长期的工作磨练过程,同时需要他具有开拓精神和开阔的视野,此外也受社会环境、工作条件等影响。但高校的工科专业教育是工程技术教育的启蒙阶段,让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得到工程意识的教育和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具备有相应的知识要素,有利于他们今后的长久发展和真正成为一名“卓越工程师”。 电气工程论文:论述加强电气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摘 要:论述了加强电气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从做好设计委托书的电气要求、把好审图关及加强施工阶段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加强电气工程管理的主要工作,以全面提高工程质量。 关键词:电气工程管理;电气要求;工程质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建设工程已不满足于结构牢固,外表美观,建设工程需要装备大量的现代化电气设备,因此,基本建设工程管理中的电气工程管理,越来越具有重要的意义。 1电气工程的重要性 现代建筑的电气部分已不只是埋管穿线,电通灯亮的简单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大量现代化电气设备和装置的安装使用,已是建筑物现代化水平和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普通住宅建设必须包括电话,有线电视;高层住宅的高层供水,消防报警及其控制系统;现代办公楼的空调、防盗,计算机网络及通信系统;各种生产,科研教育用房的自动化系统及设备;文化娱乐场所的音响,灯光设备,各类建筑的现代化照明灯光装饰,代步工具的电梯、电动扶梯等等,无一不是电气工程的组成部分,成为建筑物必须具有的使用功能的重要内容,还有正待或正在开发的新技术,高新技术在生产、科研和生活中的应用如:计算机网络系统,高科技通讯系统等的推广应用,使电气工程在建筑工程中所占的位置越来越重要。电气工程如发生质量事故,给国家和人民财产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高层建筑消防电气质量事故造成无法消防灭火,中性线断开,三相不平衡时,会烧毁电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究其原因不外是对图纸和设备的技术要求未能深刻理解,布线错误或是一个焊点不牢造成的,因此,加强对电气工程的管理是必需的。 2 加强电气工程管理的主要工作 基本建设工程项目从立项、方案论证、可行性研究到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施工,直到最后竣工验收各项工作中都会含有电气工程部分,如需建设单位参加研究的讨论会,也应对电气部分给以足够的重视,以便提供必要的资料。 2. 1 做好设计委托书的电气要求 篇章设计委托书应包括电气要求篇章,如果设计委托书不能详尽地有效地表达出建设单位对拟建工程的各项电气使用的具体要求,设计单位完成的施工图将是不完整的。委托书应明确施工图设计对电气的要求、功能,应包括各项技术指标,主要设备的情况和建设位置提供电源的位置方式,各相关专业与其他建筑物电气连接的要求和条件以及使用性质,并包括工作制和工作时间,决定供配电设计的级别及设备用电计算利用系数等。设计委托书特别应对影响保障系统设备起重要作用的参数明确指出,对可燃气体报警器,如不告知气体元素名称,就无法知道它的特性、比重,无法选用合适的探测器,也不能确定探测器安装高度。所以委托书的质量将直接影响设计图纸的电气工程质量,作为电气主管人员应该认真参与委托书的起草工作。 2. 2 把好审图关 设计单位提交设计图纸后,建设单位电气部门主管人员应审核电气设计指标、设备布置、强电、弱电电路布线等。第一阶段的审图应着眼于总体性、方案性等重大原则问题。在完成第一阶段的审图后,第二阶段的审图即为技术交底和开工前的准备,设计单位整理提供向施工单位做一次较全面的图纸说明,这期间电气部分的审图主要包括:1) 管线布局走向是否合理和可行;2) 各设备位置是否合理;3) 施工图大样、做法和施工图说明是否齐全;4) 配管线是否合理;5) 设备型号规格说明是否清楚。 2. 3 施工阶段加强管理 加强施工阶段管理,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检查施工人员是否按图纸施工、规范施工。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常出现图方便,省材料,而不按图和规范施工。如焦渣层的电线管不给予水泥砂浆保护,布管时该留间距的未留,平行布管给予重叠,不按规范弯管等。施工中还往往忽略按系统图接线,设计回路的安排是有一定原则的,是进行了“相”平衡的,如不按图纸回路编号接线,一是可能造成接线错误,也可能造成“相”不平衡,使开关保护措施失去作用或线路烧毁。施工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检查。2) 加强隐检纪录。电气施工是随结构施工分段、分层进行的,所以质量检查必须分段分层进行,认真填写检查记录表格,不能事后集中补填表格,甲方管理人员在阶段检查质量时,同时复核检验记录的真实性、可靠性、准确性。并应对照图纸检查是否有遗漏。 2. 4 做好设备选型、选厂 一般情况下工艺设备由使用单位提供,保障系统由建设单位按图纸要求定货,建设单位的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控制质量,严格选择供货单位。现代建筑灯具不只有照明作用,其装饰性、艺术性在建筑物内起着重要作用,灯具选择要特别注意其电气性能指标,使其具有安全、实用、美观的综合性能,灯具必须看样定货,以选择合适的产品。 2. 5 了解电气设备 电气工程管理人员应对工艺设备有一定的了解,特别是对其安装的环境条件的要求,在施工阶段电气工程管理人员要和使用单位人员密切配合,及时发现设计时未考虑到、审图时没有发现的一些不符合使用要求的现象,及时纠正修改。 2. 6 进行设备调试、保证使用功能 调试,是对前述大量工作的一次检查。电通灯亮是调试的第一项工作,配电箱柜要做好标签明确控制对象,设备调试要按产品说明书和设计图纸要求,对其性能指标逐项进行,如空调机制冷、温度控制范围、安全保护等指标需逐项检查、试验,特别是有关安全的各种控制、操作设备,一定要反复实验,使其达到设计要求,设备调试过程是电气专业人员和各专业管理及使用单位密切配合对本项工程进行最后检验的关键性工作,决不能仅由调试单位进行,要请使用部门的有关人员参加调试,一方面可以监督检查设备的安装质量和设备的内在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参加调试为今后的使用管理打下基础,调试完成后还要经过时效考验,稳定可靠后,才能交付使用单位。 总之,要加强对建设工程的电气部分管理,那种认为只有主体结构、装修才是主项的观念是绝对错误的,一项工程如电气工程质量存在若干问题或隐患,设备不能正常稳定运行,且可能造成重大事故,这个分项工程就是不合格工程,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重视电气工程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电气工程论文:浅议电力企业电气工程项目管理 随着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迅速发展,电气工程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工期、投资和预期效果,它的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整体设备的安全运行、节能效果及建筑物投入使用后的使用功能。因此,如何做好电气工程的项目管理至关重要。 1电气工程项目管理 1.1电气工程项目管理的定义对电力企业而言,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随着电力供求关系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逐渐向法人企业转变,电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提高服务质量和开拓市场就成了电力企业(供用电施工企业)搞好经营管理的主题。但电力企业的管理,关键在于项目管理,项目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信誉、效益,能否在电力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与一般项目管理一样,电气工程项目管理就是由一支项目团队执行一定的规程、运用一定的工具和技术、做出一定的经济分析、按照一定的流程来满足或超越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完成既定的电力供应与安装任务的全过程。成功的电气工程项目管理,对项目团队、所执行的规程、所做的经济活动分析、所使用的工具和技术以及工作流程(程序文件)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要求。 1.2电力企业电气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目前,在我国电力企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企业实施电气工程项目是一种粗放式的管理,通常认为项目管理就是把工作任务分发给各部门间或相关人员,然后设想他们将取得预期的进展,结果导致许多项目的拖延;或者是有一个目标和大致的计划,但没有具体的执行方法。部分电力企业,还停留在那种项目管理无序的状态,企业硬软件管理不规范、器具材料的现场摆放严重杂乱,更谈不上用计算机来进行项目的全过程管理。也有部分企业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部署,各部门的进度要求不明确,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直接增加了由于配合不好造成的时间延误。一个项目的进度如不进行科学管理,任其自由进展,势必延长工期,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如若盲目追求进度,不顾一切地赶工期、抢进度,又势必加大成本、影响质量,给项目留下无穷隐患。 2电力企业电气工程项目管理内容所有电气工程项目像一般项目一样都涉及时间、成本与质量性能这三个因素。不同的项目,对项目的三大目标有不同的侧重。电气工程项目对三大目标都要同时兼顾,全面平衡。并且要使这三大目标最佳地实现,还要特别注意安全控制。2.1项目进度管理项目进度管理,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各阶段的进展程度和项目最终完成的期限所进行的管理。其目的是保证项目能在满足其时间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实现其总体目标。项目进度管理包括两大部分内容,即项目进度计划的制定和项目进度计划的控制。电气工程项目进度管理也是如此,而且更强调安装与生产同时,要尽量减少动能转供的停歇时间。 2.2电气工程项目质量管理项目质量管理是确保项目及其交付结果符合相关质量标准要求的过程。当前,质量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在电力企业中更是如此。一个线路跳闸,都能导致大面积停电,给电网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这就对施工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施工企业有必要在管理上下功夫、挖潜力。尤其是项目部管理,在施工质量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①建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为了保证项目各阶段的输出结果满足质量标准的要求,项目小组应在项目实施之前就制定一份全面的质量标准体系。完整的质量管理工作体系,必须有组织上的保证和健全的规章制度,其中主要是责任制度。这样才能保证质量达到预期甚至超过预期目标。 ②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在施工前,针对可能影响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必须对各个施工环节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严格控制,以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至施工过程中,推行施工现场技术员技术管理工作责任制,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的工作作风严格要求自己。正确贯彻执行各项技术政策,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正常的工程技术秩序,把技术管理工作的重点集中放到提高工程质量,缩短项目工期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具体技术工作业务上。施工质量管理的重点是按图纸、施工及验收规范、施工方案施工,要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按标准检查、监督。根据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点,关键部位及重要影响因素设质量管理点的原则,并设专职质管员负责。通过建立有效的质量信息反馈系统,由质检员、技术员负责搜集、整理和传递质量动态信息给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对异常情况信息迅速做出反应,并将新的指令信息传递给有关施工实体或人员,调整施工部署,纠正偏差。形成一个反应迅速、畅通无阻的闭环信息网。 2.3电气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成本控制就是要通过制定项目成本计划,监视实际成本执行情况,对照成本计划找出正负偏差及原因,运用各种控制的方法和技术,使项目在达到客户要求(如质量、工期等)的同时实现项目的目标成本。企业能否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通常是通过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来实现的。项目成本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项目成本管理是施工企业永恒的主题,它贯穿在电气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之中。电气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重点如下:①增强职工降低成本的意识。电力企业一线生产人员或外包单位是电力施工生产的直接参加者,是直接成本控制的主体,只有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直接成本降低了,电气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才会有大的提高。因此,只有调动一线生产人员降低成本的积极性,强调施工人员的自主管理;使职工形成一种人人讲成本,人人讲效益的新观念,才是抓成本管理应该抓住的最关键的环节,才是找到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点。②项目工程目标成本管理基本数据的建立。项目工程目标成本管理基本数据包括从项目工程总目标成本、人力资源分配、材料的消耗、实际成本。这些基本数据的建立,就能为我们预测、决策及制定管理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2.4电气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工作是企业的生命,也是最终完成项目目标的保证。电气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离不开加强检查监督、强化基础工作、落实安全责任三个环节。就电气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它贯穿在从签订施工合同、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现场平面设置等施工准备工作阶段,直至工程竣工验收活动全过程。因此,作为一个电气施工企业,搞好施工的安全管理,保护员工在施工生产中的安全与健康,保护设备、物资不受损坏,不仅是管理的首要职责,也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必要条件。没有安全的施工条件,也就没有施工生产的高效率。3结语毫无疑问,二十一世纪将给电力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希望。电力企业需要通过向管理要效益,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项目管理无疑是一种前进的动力,也是立于不败之地的不二选择。 电气工程论文:试论电气工程训练与电工电子技术应用 摘要:分析我院在电气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项教学改进措施,即对原有的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和整合,增加有关电子产品制作方面的内容,加强电工电子技术在训练中的应用,推进实践教学和现代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 实践教学 生产实践 1 引言 电气工程训练是我院面向工科非电专业及大文科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实践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安全用电常识和基本的电工电子技术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能。 2 实践教学的现状和改进措施 (1)实践课程简介 根据专业的不同,电气工程训练有两个教学模式。对于工科非电专业,开设电气工程训练a,共40学时;围绕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控制,训练工科学生一些简单的电气控制方法、控制手段,使之理解电气控制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了解电气控制在工程中的应用。对于大文科专业,开设电气工程训练b,共40学时;通过室内照明电路的设计、安装、调试与检修实践,让学生懂得安全用电,学习常用电工工具和仪表的使用,掌握最基本的电工技能。 (2)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从近三年的教学实践过程看,存在的不足之处有两点: 第一,教学内容不够充实,学生做起来前紧后松。为期一周的电工训练,前三天的实践内容是理论教学和基础实践;后两天的内容是创新设计,占用时间偏长。 第二,教学实践内容和现代生产实践结合度不够,电工电子技术含量偏低。电气工程训练a的实践内容是交流电动机的交流接触器控制线路;电气工程训练b的实践内容是照明电路的安装实践,在电路中用的是电感式镇流器。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这些电路已不是最常用的电路了。 (3)实践教学改进措施 针对在电气工程训练中存在的现状,对原有的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和整合,在电气工程训练中增加电子产品制作的内容。对于非电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制作一些和已有的实践项目相关且简单实用的电气产品。参加电气工程训练a的学生,可以选作plc控制器;参加电气工程训练b的同学,可以选作电子镇流器。学生在电工实践过程中,通过对电气产品的研制、组装和调试的亲身体验,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探知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推进实践教学和现代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 3 实践教学改进后的实施方案 (1)实践教学内容 电气工程训练实践经过改进后的教学内容可概括为四个教学环节、六大教学模块。四个教学环节包括理论教学、基础实践、创新设计和产品制作;六大教学模块包括元器件认识、工具仪表使用、电路原理和电路设计、线路板制作、组装和配线、调试和检修。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六大教学模块的实施是渗透在四个教学环节中完成的。可以看出,和电气工程训练b相比,电气工程训练a的电工电子技术信息含量大、实践操作难度高。 (2)教学实施方案 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时间安排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握三点: 第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教师在理论教学环节主要讲解安全用电常识、元器件认识与检测、电气原理图识图、实践操作技能四方面知识。脱离实践操作的理论知识不用讲,和实践操作联系不大的理论知识要少讲。通过理论教学,学生可以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电气工程实践,这才是理论教学的真正目的。 第二,因材施教。专业不同,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就不同,讲授的教学内容也不同;专业相同基础不同,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就不同,对三表学生要突出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对素质高、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进行精英培养。 第三,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对于参加电气工程训练兴趣高、产品制作有独到见解的学生,教师要积极引导,把课内教学内容和学生课外科研活动、素质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3)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创新意识。 第一,确定灵活、直观的教学方法。在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中,结合板书、多媒体课件及实物展示等教学手段,采用演示教学和渐进式启发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自学和独立思考能力等方面下功夫,使教学效果不断提升。对于基础实践项目,主要以演示教学为主,通过演示教学,学生把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感性知识上升为可以指导自己实践操作的理性知识。对于创新实践项目,主要以渐进式启发教学为主。通过启发教学,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同学们独立完成实践项目的能力。 第二,采用不同的考核标准。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学生,调整实践项目在量和质上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完成实践项目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教学目的就容易达到了。 第三,实行多方位的奖励制度。在基础实践环节,可以把一个班级分成几组,组和组之间比赛,哪个组完成的又快又好,哪个组就有额外加分,并把名次写在黑板上。这样就能激发学生之间团结合作、协同作战的意识和动力。在产品制作实践环节,可以把课内教学和课外的素质教育活动相结合,给成绩优异者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 4 结语 在电气工程训练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本着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不断提炼和整合实践教学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对电工电子线路和电气产品的设计、组装和调试的亲身体验,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探知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增强求知欲望,培养自我发展的能力。 电气工程论文:电气工程施工预算管理要点分析 【摘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电气工程在整个建筑中所占的地位日益突出,所占造价的比重也在增大。因此如何准确确定电气安装工程部分预算值,关系到整个建设工程的造价管理是否成功。电气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要根据电气工程自身的特点和相应的标准规范,思考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电气工程预算值的准确度。本文从编制电气工程预算实际工作过程出发,结合08版清单规范的相应要求,强调了电气安装工程预算编制过程中的重点问题,以及如何提高电气工程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关键词】施工图预算 准确性 08清单 施工图预算是施工图设计预算的简称。它是由设计单位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后,根据施工图设计图纸、各种现行定额以及地区设备、材料、人工、施工机械台班等预算价格编制和确定的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文件。施工图预算是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是控制施工图设计不突破设计概算的重要措施,是编制和调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依据,因此要注重如何提高编制预算的准确性。 电气工程是由变配电、动力配线、电气照明、电视、电话和火灾报警等部分组成。随着经济发展,对于生活水平要求的提高,电气投资占工程项目总投资的比例越来越高。例如,高级宾馆的电气投资已经占到总投资的25%左右,所以电气投资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总造价。由此可见,电气工程预算编制的质量高低,对工程造价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根据电气工程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高电气设备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是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加强企业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要求,也是每一个电气工程造价人员必须考虑的问题。下面按照编制电气工程预算的几个步骤,结合08清单计价规范中的相关规定,说明预算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问题。 一、准确识读电气施工图,是准确确定电气安装工程预算的基础 电气施工图相对于其他图纸而言,图纸内容表现更简洁,表现形式更加抽象。根据实际工作过程,第一认识似乎是电气图纸较其他部分图纸较简单,实际则刚好相反,特别是电气照明平面图,只是简单标明平面内的线路走向,对于垂直部分的线路则需要借助自身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土建相应的数据经过简单计算才能得出,因此难度也更大,对于造价人员提出的相应要更高。电气设备施工图主要由设计说明、设备和材料汇总表、图例、平面图、系统图和标准图集中的大样图等几部分组成。电气识图过程中一般遵循下列顺序:设计说明统图平面图。 二、熟悉相关标准规范、计算规则,准确计算工程量 电气安装工程工程量的计算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同时工程量的计算结果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后期造价值的准确性,所以每一个造价人员都应对工程量计算环节给予充分重视。实际工作中影响工程量的准确性主要有以下因素:首先是编制人员素质不够高,对工程量相关的计算规则和电气安装工程的构成特点了解不够,就着手进行工程量的计算工作,往往会出现多算漏算等现象。其次是由于前期工程设计深度不够,后期工程设计变更发生的概率增大,而造价管理人员没有及时与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沟通,没有能够获取工程设计变更的信息,这些都导致了工程量计算的不准确。根据以上具体情况,在实际的预算管理工作中应强调从以下方面着手,来提高工程量计算的准确度。 第一,掌握08清单和传统定额对于工程量计算规则的本质区别。应用传统的定额计价得出的最终的线缆工程量是在净量的基础上考虑适当的预留量和损耗量得出。而清单计价规范要求,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中的量只是指实体的净尺寸。所以根据08清单计价规范和定额计价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的不同,在预算管理工作中要求重点区分清楚下列三个量:图纸中实际测量出的工程量;各部位的预留长度;缆线敷设施工损耗量。明确各种量的使用范围,以及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做到准确选择。 第二,注意图纸上没有明确反映的工程量。电气部分图纸往往表现较简单,预算编制过程要特别强调计算工程量时,对于图纸没有直接反映的工程量部分不要遗漏。例如电气工程的电气系统调试部分、电缆头、终端头等内容没有在图纸上直接标明,因此在确定电气工程造价时,不少造价管理人员容易忽略该部分。但是电气调试部分对于整个系统最终能否有效投入使用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电气调试部分所占费用往往比较高。解决这一典型问题,首先要求电气工程造价人员一定要建立系统调试的概念,明确对于相关标准条文对于调试系统的划分说明。其次注重对图纸的材料表、设计说明的应用,最后要求造价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电气部分的基础技术知识,多方面着手提高造价的准确性。 第三,强调与施工人员及时进行信息的沟通与交流,工程实施过程中,设计变更的情况基本上是不可避免的。据此,造价人员应及时掌握工程设计变更的具体情况,使造价值能够更好的反映工程实际情况,提高造价值的准确度。 第四,重视图纸中材料设备表的具体作用。编制过程中应注意在进行工程量计算时,一定不能照搬材料设备表,因为材料表中提供的线缆、配管量有一定的余量,不能准确反映实际量。但是其他灯具、开关量、配电箱的数量则相对准确,对于编制者,可以借助该部分材料表中的工程量,作为最终检验工程量计算准确与否的工具。 三、准确区分电气安装工程中的材料、设备 材料和设备是两个不同概念,不可以混淆。而且建筑安装工程造价只包含了材料费,并未包含设备费。因此要准确确定造价值,首要就要熟练区分材料和设备。特别是电气工程中材料和设备的种类众多,价值比重大。根据国家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编写的《工程建设设备与材料划分及概预算编制中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送审稿)》中第6条电气部分的相关规定:其一,各种电力变压器、互感器、调压器、感应移相器、电抗器、高压断路器、高压熔断器、稳压器、电源调整器、高压隔离开关、装置式空气开关、电力电容器、蓄电池、磁力起动器、交直流报警器、成套供应的箱、盘、柜、屏及其随设备带来的母线和支持瓷瓶均为设备。其二,各种电缆、电线、母线、管材、型钢、桥架、梯架、槽盒、立柱、托臂、灯具及其开关、插座、按钮等均为材料。其三,刀型开关、保险器、杆上避雷器、各种避雷针、各种电扇、铁壳开关、电铃、照明配电箱等小型电器,各种绝缘子、金具、电线杆、铁塔、各种支架等金属构件均为材料。 在实际计算过程中应参照上述规定,如果造价管理人员对材料与设备的划分这个概念没有分清,将设备当作材料进入预算造价,就会给预算值的准确度造成影响。 四、掌握电气材料的价格 在电气设备安装工程项目中,材料费用大约要占到工程费用的60%—70%左右,因此设备和材料的价格对整个工程造价的影响重大,直接关系到造价值最终准确与否。市场上,建筑设备、材料型号不一,品牌繁多,各生产厂商之间的竞争比较激烈,从而导致了同种型号材料价格差距交大,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市场。因此,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造价人员要多方询价,力求最终采用的材料价格能够比较真实的反映实际价格。具体要求造价人员在编制预算过程中,应当认真了解材料的价格信息,及时收集有关价格资料,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使预算价格真实可靠,才能提高工程造价值的准确性。 五、要熟知08清单和定额相关的规定,逐步积累自身相关的数据资料,准确确定单价 有些造价管理人员对电气工程部分定额认识不深,定额子目的选取不准确,最终选择的子目没有反映实际的工作特征,也就无法准确衡量完成工程所需的生产要素的消耗水平。电气工程采用定额主要是要求熟悉第二册定额的相关规定和内容,同时注意配合第十册使用。 08清单的价格形成机制属于国家调控价格阶段,应用范围在逐步推广。在08清单的要求下,首要是掌握清单计价和定额计价在价格确定上的区别。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提出的是综合单价。综合单价的构成同定额计价的单价有明显不同。工程量清单计价在进行综合单价确定时主要要求参照企业内部定额确定,这一要求也符合调控阶段竞争形成价格的特征要求。在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初始过渡阶段,由于企业定额的编制不完善,所以统一定额在确定单价中的作用和地位不会立即被取消,在很长时间内还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因此造价人员必须熟悉电气安装工程的定额子目,合理选取,尽可能使得所选子目和工程实际相符。同时必须明确对于施工单位造价人员而言,要特别强调注意自身数据资料的积累,要求能够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系统的内部消耗水平的资料,才能更好适应在清单计价模式下综合单价的报价要求,提高自身的适应力和竞争力。 六、在工程造价文件编制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对编制说明的完善 实践工作过程中,编制说明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内容。编制说明中详细的说明在编制过程中图纸中遇到的不确定问题,以及编制人员是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不同的处理方法足以引起最终编制的准确程度,因此,专业人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准确编制电气设备安装工程预算既是电气设备安装工程造价人员的基本工作要求。也是进行造价控制,提高投资效益的要求,如果工程造价人员不能保证造价的准确性,工程造价人员也就失去了存在价值。做好电气工程施工图预算工作,就是要求工程造价人员熟悉电气专业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同时要掌握造价业务知识,不断学习,及时掌握最新的08清单规范,强调不断学习,不断学习,努力加强自身素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相关电脑、软件的应用,提高工作效率。 电气工程论文:浅析建筑电气工程安全及质量问题 摘要:建筑电气工程是依赖于建筑物而存在和使用的,与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等关系密切,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有关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每年我国发生的电气火灾居各类火灾之首,人身触电事故、电气设备损坏事故也时有发生。因此对建筑电气工程中的一些问题必须妥善地进行处理,防止在今后使用过程中各类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建筑电气工程安全质量问题 措施 一、建筑电气安全的主要危险因素 1、触电危险。触电危险是指由于工程人员在电气设备的设计、安装上的疏忽,以及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疏于维护或操作不当,造成的设备或线路等出现的过热、绝缘失效以及pe线断线等故障,从而对用户或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的威胁。 2、电气火灾或爆炸。电气火灾危险是指由于设计过程或运行中存在的不合理、不规范操作造成供电系统中出现的运行短路、过载、铁芯短路、发热等故障,导致局部系统过热,从而带来的火灾或爆炸隐患。 3、静电危害。静电维护由于系统缺乏必要的检修及维护,或接地、跨接装置的不完善,以及工作人员的静电防护不合格等造成的静电或静电火花危害。 4、雷电危害。雷电危害是指由于电气系统中缺乏必要的防雷措施,或防雷装置的设计施工存在缺陷等因素,导致建筑在雷电环境下存在安全隐患。 5、电磁维护。电磁维护是指由于高频设备参数调整不当,屏蔽设备缺陷,或外界环境因素导致人体长期处于电磁场照射下,给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的危害。 二、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问题及应对措施 1、塑料管线敷设常见问题 接口不严密,有漏水、渗水现象。恨弯处出现扁,凹,裂等缺陷。 1.1预防措施 购置pvc管时,需购置相应的接头、螺接等附件,以及适应不同管径的冷弯弹簧,以备很弯时使用。管与管连接一定要用接头并涂粘结剂。偎弯时使用与管径匹配的冷弯弹簧,必要时可将垠弯处局部均匀加热,均匀用力,弯成所需弧度,减少出现扁、凹、裂现象。pvc管连接形式有两种:可采用同径管插人法连接,将一头加热胀出承插口,插人深度易为管外径的1.1一1名倍;套接法连接,套管长度易为管外径的1.5一3倍,管与管的对口处应位于套管的中心。两种连接方法在连接处均应涂专用胶合剂。管子连接禁止用异径管相连接,如需变径可通过接线盒、箱解决。 2、导线的接线、连接质量和色标问题 多股导线不采用铜接头,直接做成“羊眼圈”状:与开关、插座、配电箱的接线端连接时,一个端子上接几根导线;线头裸露、导线排列不整齐,没有捆绑包扎:导线的三相、零线(n线)、接地保护线(pe线)色标不一致,或者混淆。 2.1预防措施 多股导线的连接,应用镀锌铜接头压接,在接线柱和接线端子上的导线连接只宜1根,如需接2根,中间需加平垫片;导线编排要横平竖直,剥线头时应保持各线头长度一致,导线插入接线端子后不应有导体裸露。铜接头与导线连接处要用与导线相同颜色的绝缘胶布包扎;采购人员要按现场需要配足各种颜色的导线,施工人员应分清相线、零线(n线)、接地保护线( pe线)的作用与色标。 3、箱与盒安装常见问题 箱、盒安装标高不一致;箱盒开孔不整齐;铁箱变形;现浇板内箱、盒移位;安装电气后,箱、盒内赃物未清楚干净。 3.1预防措施 (l)严格按照室内地面标高确定箱、盒标高; (2)铁箱、盒开孔严禁使用电气焊,应用专用工具打孔,以防箱盒变形; (3)现浇板内箱盒应先放稳,用带丝固定好,以防浇注混凝土时箱、盒移位; (4)穿线前,先将箱盒内灰渣清除,以保证箱盒内干净。 4、灯具、吊扇安装问题 灯位安装偏位,不在中心点上;成排灯具的水平度、直线度偏差较大;吊链目光灯链条不平行,引下的导线未编叉;吊扇的吊钩用螺纹钢加工,成型差;钟罩不吸顶,接线盒外露;阳台灯底盘铁板大落,生锈;天花吊顶的筒灯开孔太大,不整齐。 4.1预防措施 安装灯具前,应认真找准中心点,及时纠正偏差:按规范要求施工,成排灯具安装的偏差不应大于5mm,因此,在施工中需要拉线定位,使灯具在纵向、横向、斜向均为一直线:预埋吊扇挂钩时,应用不小于中8的镀锌圆钢与板内的钢筋固定在一起,不准采用螺纹钢,吊钩加工成型应一致,且刷防锈漆,吊扇的钟罩能够吸顶且将吊钩和接线盒遮住,成排的吊扇应成一直线,偏差小于等于5mm;日光灯的吊链应相互平直,不得出现八字型,导线引下应与吊链编叉在一起。阳台灯具的底盒铁板厚度i 0.5mm,油漆表面均匀平滑,能很好地起到防锈的作用。玻璃罩不能太薄,以免安装时破裂;天花吊顶的筒灯开孔要先定好坐标,除要求平直,整齐和均等外,开孔的大小要符合筒灯的规格,不得太大,以保证筒灯安装时外圈牢固地紧贴吊顶,不露缝隙。 5、配电箱的安装、配线 箱体与墙体有缝隙,箱体不平直;箱体内的杂物未清理干净;箱壳的开孔不符合要求,特别是用电焊或气焊开孔,严重破坏箱体的油漆保护层和箱体的美观;落地的动力箱接地不明显,重复接地导线截面不够;箱体内线头裸露,布线不整齐,导线不留余量。 5.1预防措施 认真将箱内的沙浆杂物清理干净;订货时严格标定尺寸,按尺寸生产,使箱体的“敲落孔”开孔与进线管相匹配,如不匹配,必须用机械开孔或送回厂家重新加工;动力箱的箱体接地点和导线必须明确显露出来,不能在箱底下焊接或接线,箱体内的线头要统一,不能裸露,布线要整齐美观,绑扎固定导线要留有一定的余量,一般在箱体内要有10cm~15cm的余量。 三、结束语 建筑电气安全的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较高的工作,一方面既与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相关联,又与建筑工程的统一组织管理密切相关。在建筑的初期规划设计、施工过程中,应充分重视电气安全的综合措施,既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同时也要保障各技术措施的有效施行,确保建筑产品的电气安全。 电气工程论文:面向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电气工程专业建设与实践 摘要: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建设过程中,构建了宽、专、交结合的新课程体系,并通过与知名企业建立国际联合实验室、利用科研成果研制综合实验系统等方式建立了高水平实验教学平台,导师制、创新研修课、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和学科竞赛等政策和措施有力推进了研究性教学和工程创新人才培养。 关键词:工程创新人才;电气工程;专业建设;研究性教学 一、面向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 2008-2009年,根据学校要求重新修订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本次修订工作以培养工程创新人才为出发点,对课程体系进行了较大调整,做到宽、专、交兼顾,着力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扎实、富于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工程科技人才。 1、公共课程——注重自然科学教育与社会科学教育的有机结合。培养方案中设置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结合的综合化教育课程,即公共课程。针对学生所必需的知识和基础,注意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并且为学生继续学习打基础,使学生获得较宽厚的公共基础学科、专业基础学科的知识。公共课程由文化课程类、工具课程类、能力培养课程类构成,占总学分的16%。 2、技术基础课程、专业平台课程——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复合型人才。技术基础课程涵盖电路、电磁场、电子技术、机械基础、计算机软硬件及对应的实验和设计课程。为实行宽口径专业教育,建立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平台课程群,将各专业方向的共同基础纳入该平台,包括:(1)强电类课程(电力工程导论、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2)控制类课程(自动控制理论、工业控制网络);(3)信息类课程(信号处理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仿真技术及应用)。 上述做法适应了知识经济、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对传统专业的新要求,使学生基础扎实,具有强、弱电结合,软、硬件兼顾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国防和经济建设的需求。 3、专业课程——接触学科前沿,注重设计和实践能力。本专业设有电机、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工业自动化和楼宇自动化5个专业方向,专业课程分为专业方向核心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拓展课3个层面。专业方向核心课为本专业方向的支柱课程,有理论、有实验、有课程设计;专业必修课针对本方向的技术发展,选择接触学科前沿的学生必备的专业知识;专业拓展课不再按专业方向设课,鼓励学生交叉选修。在专业拓展课中,新开出了5门工程设计类课程: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与实验、飞思卡尔(freescale)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电能参数测量系统设计、网络化运动控制工程设计专题、基于可编程控制器(plc)的控制系统设计专题。 二、面向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 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实践能力培养无疑十分重要。在专业建设中我们历来十分重视实验、课程设计等环节,在学时紧张的情况下,仍持续加大实践环节比例。同时在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中,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实践教学水平,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建设国际联合实验室,构建高水平实验教学平台。由于资金紧张,加之高端专业设备价格昂贵,专业实验室建设一度成为专业建设的难点。为此,专业建设突破常规,提出“高起点出发,建设和发展国际联合实验室,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创造双赢”的实验室建设新理念。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实践,专业已建立了“哈工大一松下电工plc控制技术联合实验室”、“哈工大一罗克韦尔控制技术联合实验室”等9个国际联合实验室,争取到公司和学校投资总计1000余万元,一大批国际先进水平的设备进入实验室,使本专业学生能够在高水平实验教学平台上进行设计型、综合型、创新型实验,全面提升了本科教学水平。 2、科研成果引入教学,研制综合实验系统。在“十五”和“十一五”国防特色重点专业建设中,除实验室常规建设外,借助专业的科研优势,着力建设综合型、研究型专业实验教学平台,研制多套适合对学生进行系统设计能力培养的高水平实验系统。目前已基本构建3个综合实验系统。 (1)控制技术综合实验教学系统——包括集散控制实验系统、开放式伺服运动控制及负载模拟综合实验装置、直升机姿态控制系统。 (2)电机及其控制综合实验系统——包括卫星姿态控制飞轮电机系统和导弹舵机电动伺服控制系统。 (3)嵌入式及网络监测与控制综合实验系统—包括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电力监控器和控制器局域网络(can总线)通信实验装置。 这些装置结合教师的科研实践,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引入其中,反映了相应技术的发展前沿。同时进行精心设计,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对其进行二次开发,完成综合设计型实验项目,成为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实验平台。 3、实验教学改革,使实验真正成为学习新知识、培养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实验不应仅是理论知识的验证手段,而应成为获取新知识,提高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以此思想为指导,为充分利用上述实验资源,开出更多的综合型实验项目,本次培养方案中部分实验独立设课,并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2门重要的平台课实验独立设课,实验学时由12学时增加至24学时,其中8学时为仿真、研究型实验。在对实验装置进行升级、改造的基础上,开出新的设计型实验,并要求学生针对设计中的问题进行仿真分析。电力系统和楼宇自动化方向专业实验也分别独立设课,改变以往实验附属于课程,内容分散、单元化的缺点,整合实验内容,开出综合实验。使学生拿出相对集中的时间在实验室完成设计和研究工作。 三、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研究性教学的核心是“教学与研究相统一”,强调从创设问题情境出发、激励、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作为研究型大学,应充分利用师资条件和研究氛围,开展研究性教学。本专业在日常教学中大力开展研究性教学:在理论课教学中,鼓励教师使用启发式、案例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自由探究、自主思考,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已有观点,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实验教学中减少验证型实验,增加设计型、综合型实验的比例,要求学生自主完成设计、自主分析和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激发其探索精神和研究意识。此外,通过对研究性教学的不断探索,我们还按照以下途径推进研究性教学。 1、导师制——引导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感受科研气氛。学生在二年级开始选择导师,通过学生与老师的双向选择,达到以“本科生导师制”为主的一对一指导。学生可以跟随导师进行研究性学习,尽早进入实验室感受科研气氛,为今后的工程实践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充分利用博士、硕士研究生资源,参与导师的科研工作,指导本科生的学习和生活。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共同的导师联系起来,互相学习,合作研究,形成本科生、研究生、教师三者间密不可分的联系。 2、开设创新研修课——实现学习、研究一体化。我校自2007年开设创新研修课,本专业已开出23门,课程均由博士生导师担任主讲教师。每期选修人数限制在6~10人,课程内容以实践、研究为主。课程内容以教师相应的科研项目为依托,从项目中提炼,突出实践性、创新性。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参与研究,实践了集“知识传授与研究创新”为一体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教学新模式。 3、实施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以项目为载体,由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自主进行实验方法设计,独立组织实施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和撰写总结报告。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得以充分锻炼。在2008、2009两年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评奖中,我专业的23个项目中获得5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 4、开展学科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学科竞赛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以竞赛的方法,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工作的能力。通过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磨炼意志,增强自信。本专业根据学校的有关政策,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电子设计、数学建模等竞赛,成效显著。 电气工程论文:建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优势专业的探索与实践 1.引言 目前全国已有311所院校开设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专业高等教育出现了百家争鸣、各具特色的格局。虽然众多高校纷纷设立电气工程学科,但是教学水平和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2004年开始招生的,通过借鉴和分析其它高校相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实践教学体系,结合区域经济的产业优势和我校的办学定位,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规划和设计,经过近十年来的努力,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形成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特色。2007年成为学校确定的重点建设专业,给予了重点支持和投入,2008年成为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校优势专业。 2.创建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1 找准定位,明确方向。 从2004年招生以来,经过了3次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遵循了强化基础、注重能力、按宽口径培养的改革原则,基本思路是突出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现电气工程新理论、新技术的应用,更加体现服务地方经济的根本。因此,专业要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适应科学技术的进步,适应学生就业需求,明确理论和实践的规格要求,要在培养规格上体现突出创新性、应用型。围绕嘉兴地区光伏产业基地、风力发电产业基地、以及浙江省制造业基地、水电、热电联产巨大的系统优势,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特别是多元化的电力企业布局和嘉兴学院自身的办学条件,专业设置了电气传动与控制、电力系统自动化2个方向。专业人才目标是: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知识和技术,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在工业电气传动控制领域、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自动控制、试验分析、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一直坚持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加强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探索和创新具有本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为装备制造业、电力工业、电子信息产业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2 创新型与应用型协调,探索人才培养模式。 以深化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应用能力的电气工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核心,以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目的,通过积极开展教学研究,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一步将创新型与应用型融合,构建适宜的培养模式,既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也将学生应用能力的训练落到实处,做到二者兼顾,不偏不废,切实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强化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实,依托产学研结合的平台、校内学科实验室平台和团队,实施的人才培养模式为: (1)加强“依托学科平台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 吸引学生参加实验室开放选题、参与实验室在研的科研项目,参加各种学科创新竞赛,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形成“听中学”、“学中做”和“做中学”有机结合的环境,构建“学科实验室+实训基地”为平台,横向、纵向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加强“专项培训认证”的培养模式。 专项技能培训既可以是来自校内的,也可以是来自社会的,培训内容不仅是职业工种的训练,主要是对本专业领域内某一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应用能力的训练,并通过社会机构的认证,取得相应的资质。从大二开始,建立了“电子电子信息技术人才认证(eitp)”、“注册电气工程师”、“自动化系统工程师(ase)”“维修电工”等认证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按照认证所必须具备的能力结构及其形成特点,专业规范的培养目标和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规格、能力结构要求和知识结构要求,来设置培训课程和课程内容,以达到培训认证应具备的理论知识基础、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等方面素质的培养要求。体现了“教室与实验室结合、学校与社会结合、教育与培训结合、专项强化与全面发展结合”。人才的市场竞争力得到加强,每届均有学生参加专项技能培训,培训和资格认证率均达到80%以上。 (3)加强“五位一体”学生科技创新体系。 更系统、更充分地建设“创新领导小组+创新协会+创新基地+开放管理机制+创新活动”科技创新培养体系。吸引学生实验室开放选题、参与科研项目、参加各种技能竞赛等。学生通过参与科研实践,接触科学前沿技术,学到先进、实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学生长期接受工程技术和工程意识的培训,在学生中产生了导向性、示范性的作用,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参加各种竞赛的积极性极大的提高,本专业每年校级及以上的科技竞赛获奖每年达到10项以上。 2.3 进一步梳理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在明确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前提下,以课程改革成果为依托,更新教学内容为抓手,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保证,突出课程建设为基础性作用,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实现经典与现代的融合,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协调,理论与实践环节搭配的合理,为本专业构筑起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提高课程建设的质量,梳理课程内容和边界,课程与培养规格一一对应,切实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经过2006年、2009年、2012年三次进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已经建成了较为合理的课程体系。理论课程体系按照公共基础课、学科平台课和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三个层次设置. 同时结合区域产业优势特点和学生就业状况及市场需求情况,为满足专业人才培养多样化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1) 构建模块化、系列化课程体系设置,加强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建立电气传动与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两个专业模块方向的“课程库”。 (2)更新教学内容,增加专业选修课数量。将专业课按专业方向划分成几个系列模块,使学生选修时更具有针对性和系统性。打破课程设置受教学计划更新速度的限制,充实新的理论和技术,调整内容重点,加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如新能源发电、新能源电气控制、物联网等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地方经济发展相关的课程。 (3)紧扣“创新型”“应用型”主题,改革课程设置 与教学内容,切实拓展专业优势,进一步探索人才培养模式,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创新教育”不断线,进一步突出学生能力培养不断线。 (4)立足于相关课程的融合,课程重新组合,避免内容的重复,提升课程的层次和水平,使各门课程内容得当、边界清晰,整体优化课程的内容,使课程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内容更加丰富、新颖。 2.4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拓展实习基地功能。 建立体现工程应用的实践教学体系。依据课程体系的培养要求,建立基础层、拓展层、创新层的结构化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激励学生自主实践和能力训练,增强学生实际能力。 (1)构建“工程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顶层设计。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发挥工程实际背景结合紧密的优势,强化“面向工程、项目驱动、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以工程为导向、以项目驱动为手段、以能力培养为关键、以全面发展为目标,进行教学实践体系的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以“工程”的观念指导教学实践,以“工程”的思路组织教学实践。实际操作中在一门课程中,或以一门课程为主,多门课程协同,从一个工程实例入手,围绕工程问题的提出;工程解决方案的确定;具体工程方案的设计;工程设计的实施;工程的运行维护等工程问题解决的过程,在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2)紧密结合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新的实践教学内容。 依托地方、行业和校内资源,积极与科研院所、企业单位加强联系,拓展校外实习基地,不断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3)以培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狠抓实验、实习、实训环节。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作为校内实验教学平台,承担“电路原理”等学科平台课、“电机学”等专业基础课;中央与地方共建的电气工程实验室负责专业课程实验教学“工厂供电”、“电力系统分析”等专业方向课的实验教学,以及电子工艺实训、电气工程实训等实训环节。新能源及耗能控制教学平台和嵌入式系统教学平台等为依托构建科研平台,为学科建设、学生创新活动、研究课题开放服务;利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实习环节的教学。 (4)分类型建设校外实习基地。 目前,依托校外已建立的15个实习基地,基本满足学生的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的需要。需要进一步分类型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主要任务有: 巩固基地型校企合作:本专业实习教师将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合作,共同指导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使学生获得真实有效的实际经验。扩大毕业设计型校企合作:部分毕业设计选题结合工程实际,题目来源于企业,学校和企业共同选派导师,以“双导师制”形式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培育专业培养深度参与型校企合作:校企共同研究制定培养计划,从课程设置、培养方向、教学的实践环节与内容、毕业论文的课题等全方位参与,教师需积极主动融入企业,实现校、企良性互动,实行校企深度合作,构建良好的合作环境。 3.专业优势更加凸显、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通过精心培育专业特色,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明显提高,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全省同专业平均水平,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考研率达到25%、达线率15%、录取率10%,位于全校各专业前列;校级及以上的科技竞赛获奖每年达到10项以上。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专业方向上围绕电能的产生、传输、分配、使用,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体系。在人才培养规格上体现了强电与弱电相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硬件与软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在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课堂与实验室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教育与培训相结合、专项强化与全面发展相结合。在培养质量上形成了高就业率、高考研率、高(竞赛)获奖率。专业特色体现在: 3.1 培养方向的特色。紧密围绕发电、输电、配电、用电四大环节进行专业培养方向的设计,设置电力系统自动化(以发电、输电为主)、机电传动自动化(以配电、用电为主)培养方向,根据应掌握的核心知识能力精心设置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增加新能源发电和装备的内容等新型产业的内容,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支撑培养目标的实现。 3.2 培养方法的特色。实施“在通才教育平台上实施专项专才教育”的培养模式,在实施“专项技能培训认证”的应用能力培养模式基础上,创建“依托学科团队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构建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使理论教学、实验实习、专项培训相互支撑、协调促进,实现了“教室与实验室结合、学校与社会结合、教育与培训结合、专项强化与全面发展结合”。 3.3 培养结果的特色。根据学生自身情况鼓励个性成才,引导学生参加考研、竞赛、培训,逐步形成各三分之一比例。考研比例20%以上(录取10%以上),参加学科竞赛比例20%以上(获奖约20%),参加培训比例80%以上(获得职业职称资格认证50%以上)。 进一步凝练和提高已经初步形成的专业特色,坚持内涵发展,在原有基础上积极创新,总体培养质量有更大的提高。 4.培养效果的跟踪和反馈 建立了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闭环系统。将培养方案中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作为控制通道;研合作机制作为修正系数;学生参与科技竞赛、社会与用人单位评价和毕业生反馈评价作为反馈通道。产学通过这个闭环系统,及时跟跟踪和反馈培养效果,调整和修改培养方案,以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5.结论 电气工程专业自成立以来,立足于面向区域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突出工程教育,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长期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改革成果;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依托学科平台培养创新能力,促进了学生自主发展;五位一体的学生创新体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深度参与型校企合作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毕业生质量受到用人单位的赞誉。
制造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初探:构建战略成本会计系统促进制造业发展分析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问题提出、战略成本会计系统的结构、战略成本会计系统的信息输入、处理与输出、战略成本会计系统的运作四点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内容包括:战略成本会计是成本会计与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相结合的产物;战略成本会计系统的结构强调按成本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来收集、处理和传递信息;信息输人反映企业经营环境变化和企业经营活动情况;信息处理来自于企业外部和企业内部的各类原始数据;信息输出战略成本会计系统的信息输出主要是以战略决策和管理分析报告的形式出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与管理人员的交流战略;战略成本会计系统要适应企业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摘要:分析了战略成本会计系统对信息要求的特点,设计了战略成本会计系统的结构,阐述了战略成本会计系统的信息精入、处理与愉出,提出了战略成本会计系统运作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战略成本会计战略成本会计系统制造企业会计系统 一、问题提出 战略成本会计是近20年来成本会计发展的新趋势,是成本会计与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相结合的产物。随着我国加人世贸组织和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制造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的来自国内外的竞争压力。要想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制造企业必须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实现向战略管理的转移。实行战略管理,成本是管理的关键.因此,引进先进的管理理论的同时结合我国制造企业的具体情况建立一个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战略成本会计系统有其重要现实意义。 二、战略成本会计系统的结构 战略成本会计系统的结构有别于传统成本会计系统,它是为战略成本决策和管理提供信息的系统,强调按成本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来收集、处理和传递信息。其与传统成本会计系统的区别可以用图1、图2结构对比图来体现。通过对图1、图2两个系统结构图的比较不难发现,由于加强了成本会计人员与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战略成本会计系统可以提供比传统成本会计系统更加有针对性的成本信息支持。而且,管理人员可以将原本由自己进行的信息收集与处理工作交给成本会计人员来完成,充分发挥成本会计人员收集和处理成本信息的特长,从而减少了重复劳动,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运作效率。 三、战略成本会计系统的信息输入、处理与输出 战略成本会计系统的信息输人、处理与输出的过程可以用图3来描述: (一)信息输人信息输人可以是反映企业经营环境变化和企业经营活动情况的各种形式的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与传统成本会计系统相比,战略成本会计系统的信息输人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复杂一些。从内容上看,战略成本会计系统将关于企业的竞争对手、顾客、供应商、政府机构和社会公众的数据都纳入信息搜集的范围;从形式上看,战略成本会计系统的信息来源不再局限于财务信息,更加直观的非财务信息也是战略成本会计系统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信息处理首先,来自于企业外部和企业内部的各类原始数据要经过指标体系的筛选和处理后才能成为对决策有用的信息。指标体系的设计和指标值的计量与计算应由会计人员根据管理人员的信息需求来完成。指标体系中的基本指标是指那些直接对原始数据进行计算得来的指标,例如,企业的销售收入。复合指标是那些以基本指标为计算基础,经过二次处理得来的指标,例如,产品的贡献毛益率。两类指标的综合程度有所不同,进而对战略成本决策的支持作用也不尽相同。好的战略成本会计指标体系应同时包括“诊断性指标”和“战略性指标”.所谓“诊断性指标”就是指那些能表明企业的运作是否处于控制之中,并能预示某些必须立即予以处理的不正常的事件的指标。“战略性指标”则是指那些能够反映企业战略目标,将决定企业能否获得战略优势的关键因素与企业的经营活动联系起来的指标。“战略性指标”使成本会计系统可以更加全面地、客观地评价企业实际的经营活动是否促进了企业战略优势的形成。其次,该系统所计量与控制的指标应具有全面性与适当的超前性。全面性是指尽可能地覆盖企业经营活动的所有方面以及所有重要的环境因素的变化。超前性是指企业的指标体系要考虑到管理人员今后的信息需求变化,尽可能地为今后的信息需求作积累。指标体系之所以要具有这两方面的性质,是因为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企业决策的信息需要也会有所不同,如果仅凭以往的或目前的信息需求情况来设计指标体系,必然会难以满足新的信息需求。再次,好的指标体系应能满足企业各层次员工的信息需求。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偏好于运用具有较强概括性的财务信息来作决策,而企业基层的工作人员则更需要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的非财务信息来评价和监督日常工作的效率。 (三)信息输出战略成本会计系统的信息输出主要是以战略决策和管理分析报告的形式出现。分析报告是以特定的形式将经过上述指标体系处理后的信息呈现给管理人员。在编制分析报告时必须明确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谁是信息的使用者2.所提供信息有何用途3.信息的内容是什么4.信息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表现形式5,信息所涵盖的时间与空间范围有多大6.信息应间隔多长时间提供给使用者才是最合适的每一个战略分析报告都针对一项决策或某一管理过程的信息需求,因而具有较灵活的报告内容、报告形式和报告期间。为保持信息的相关性,战略成本会计分析报告应按管理人员的信息需求来编制,其内容只应该包括与特定的战略决策相关的指标。如果是一个生产部门的技术经理需要分析报告,成本会计系统提供给他的报告就不应以对他来说十分抽象的财务数据为主,而应以具有直接操作指导意义的非财务信息为主。每一个分析报告提供的周期,甚至于报告中不同指标所反映的时间和空间范围都可以根据信息使用人的需要来调整. 四、战略成本会计系统的运作 为了提高整个系统的运作效率,战略成本会计系统在运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计算机、数据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给战略成本会计系统的运作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传统会计系统中,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的运算和存储功能来替代烦琐重复的手工计算和记录。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计算机还可以为企业的战略成本会计系统作很多其它的事,战略成本会计系统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运作的效率: 1.计算机的强大运算能力可以应用于预测分析。提供预测信息是战略成本会计系统的一个特点,借助计算机,成本会计人员可以将较为复杂的预测模型程序化,这样对内外部因素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的预测过程就可以转化成不同变量的计算过程,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 2.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生产的发展使信息的收集和传递更加快捷。这种结合的紧密性为战略成本会计系统追踪和分析企业的价值活动提供了很好的物质条件。 3.战略成本会计系统的信息有来自各个生产部门的也有来自企业外部的,在信息收集过程中利用企业内外的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可以提高信息输人的效率。 4;网络和数据库技术还可以使生成和传递各种形式的报告更加迅速,使战略成本会计随时根据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提供成为可能。公务员之家 (二)加强与管理人员的交流战略。成本会计系统的结构决定了管理人员与成本会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是整个系统的核心环节。传统成本会计不能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具相关性的信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管理人员与会计人员之间缺乏交流。这不仅浪费了企业的资源而且降低了成本会计系统的运行效率.首先,缺乏交流使成本会计人员不了解管理人员的真正信息需求。其次,缺乏交流使管理人员不了解成本会计人员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成本会计系统的信息资源。第三,缺乏交流使成本会计人员不了解管理人员对信息的理解能力。 (三)战略成本会计系统要适应企业。战略的动态变化企业制订战略是为了充分利用环境中的机遇,完善自我,超越对手,以求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经营环境和竞争对手的实力总是在不断变化,企业需要通过调整企业的战略来适应和利用这些变化。企业的战略因此而呈现出一种动态变化的趋势。战略成本会计系统作为企业的战略决策和管理的信息支持系统,必须具有适应企业战略动态变化的灵活性.企业战略变动主要体现 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企业所在的行业的演变影响了企业的经营行为,产业演变一般经历三个阶段,即新兴产业、成长产业和衰退产业,相应的企业战略行为表现为建立、保持、领导、收获与退出。其次是企业与竞争对手力量对比的变化,促使企业采取不同的战略取向,即追求成本优势或产品的歧异。这两种战略取向可以在产业的任何一个发展阶段内与企业的战略行为相配合. 制造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初探:战略成本会计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行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成本会计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创新性发展的需求,战略成本会计应运而生。战略成本会计侧重于企业的整体战略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本文介绍了战略成本会计的概述和在制造业中应用战略成本会计的重要意义,阐述了战略成本会计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 战略成本会计 制造业 应用 随着制造业内部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战略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战略成本会计有效地结合了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对于企业决策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一、战略成本会计的概述 战略成本会计是传统成本会计的高级发展阶段,是企业战略和成本会计的有效结合。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制造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使会计人员针对市场的需求和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运用专业的成本会计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从而形成更加有竞争力的企业战略,为企业创造更好地经济效益。战略成本会计可以帮助企业做出更加正确的企业决策,推动企业的高效化管理,结合成本会计理论,推动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二、在制造业中应用战略成本会计的重要意义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行业,是一个国家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制造行业主要是利用一些重要资源,例如能源、物料、劳动力、信息、技术、资金等,结合制造行业的市场变化和需求,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和制作流程,将这些重要资源转变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品、工业品和实用的大型机械设备[1]。随着我国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制造业需要不断地产业升级,传统的成本会计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战略成本会计可以在制造业发挥出巨大的优势。 1、完善管理制度和组织结构 战略成本会计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可以推动企业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制度和组织结构,战略成本会计可以结合制造业行业的市场变化和需求,运用专业的成本会计方法,帮助企业领导者及时调整企业管理方向,组织有效的企业决策,推动企业的创新性发展。 2、推动企业信息化发展 战略成本会计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可以推动企业实现信息化发展。战略成本会计的有效实施需要运用先进的科学信息技术,科学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决定了战略成本会计在企业运用的广度和深度[2],影响着战略成本会计的实际效果,而战略成本会计又能够反作用于科学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推动企业的产业升级,不断引进先进的科学信息技术,实现企业的信息化发展。 三、战略成本会计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1、重视战略成本会计的作用 战略成本会计是传统成本会计的高级发展阶段,是成本会计的重要发展趋势,制造行业的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当前成本会计的发展变化,重视战略成本会计的作用,重视战略成本会计的制造业的实践应用,督促企业的会计人员由传统的成本会计思路转变为战略成本会计理念,充分发挥战略成本会计的优势,推动战略成本会计在企业运行管理的广泛应用,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2、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 战略成本会计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可以推动制造业的高新科技化,推动企业实现信息化发展。首先,制造业企业要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配置高新科学技术的硬件设施,购置大量的电脑,运用先进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实现企业的办公自动化,提高办公效率,开发研究能够代表企业特色的信息化网站[3],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提升企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其次,重视培养企业的高新科技技术人才,高新科技技术人才是推动企业不断发展的动力,是企业实现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支持。企业可以通过开设讲座、开办培训班等方式,提高企业员工的科技能力,鼓励员工自主学习科学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科技能力,通过多种积极的措施,为企业培育更多的科技人才,推动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最后,结合战略成本会计的结论,吸引企业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提升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实现企业信息化发展和战略成本会计的科学化结合。 3、建立专门的战略成本会计机构 为了更好地发挥战略成本会计的优势,推动战略成本会计在制造业的广泛应用,企业要建立专门的战略成本会计机构,重视战略成本会计的重要作用,明确战略成本会计的重要职责,深入分析研究战略成本会计理论,结合先进的战略成本会计理论指导企业的生产管理,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 4、完善企业组织结构 为了推动战略成本会计在制造业的广泛应用,企业要结合战略成本会计不断完善自身的组织结构,制定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制度,健全企业的职能部门,充分调动企业各个部门所有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全体员工都参与到战略成本会计的实施过程中,使战略成本会计发挥更好地应用效果。 5、健全战略成本会计实施体系 为了更加充分的利用战略成本会计理论,制造行业的企业要健全战略成本实施体系,将战略成本会计理论应用到企业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在企业应用中充分发挥战略成本会计的作用,推动战略成本会计在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 四、结束语: 和传统成本会计相比,战略成本会计有着巨大的优势,战略成本会计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可以推动制造业的产业升级,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推动我国制造业的整体发展。 制造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初探:战略成本会计在制造业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战略成本会计是成本会计发展的一种趋势,其在企业管理中应用也是企业管理发展的一种趋势,本文深刻的分析了战略成本会计在制造业中的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且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战略成本会计在制造业中应用的具体措施。通过研究,笔者认识到我国制造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战略成本会计在制造企业管理中的必要性,并深刻的分析其可行性,结合实际采取合理措施推动其应用。 关键词:战略成本会计;制造业;应用;必要性;措施 一、引言 战略成本会计是战略与成本会计相结合的产物。具体来说就是企业管理者为了确保企业可以有效的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而督促会计人员运用专门的会计方法对企业自身及其竞争对手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借助这种分析资料而形成企业战略,并创造竞争优势的活动[1]。那么战略成本会计应该如何在制造企业中应用才能发挥其最大优势,这也成为了广大学者和制造企业关注的问题,为此本文将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 二、战略成本会计在制造业中应用的必要性 制造业是指利用可以制造的资源,如资金、技术、信息、劳力和物料、能源等,按照市场的需求,通过科学的制造流程,把可制造资源转化成可供人们使用的大型机器、工业品和生活消费品的行业。制造业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的指标,制造业水平高的国家一般会被划入发达国家,制造业水平低的国家就是发展中国家。因此,鉴于制造业的重要性当前我国正在集中力量进行制造业产业升级,在制造业产业升级中传统的成本会计就显示出了自身的缺陷,这主要的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传统的成本会计造成产品成本计算的不准确。制造业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实现制造业的信息化。制造业信息化就意味着机器人和电脑将在制造业生产系统的部分的或者全部的取代人脑,这样就造成了劳力在制造业中的使用将逐步的减少,也就是说人工成本在总成本的比重将直线下降,有数据显示当前人工成本已经从原来的40%—50%下降到了现在的5%[2]。同时信息化的应用还导致了其他工业费用的多样化,面对繁杂的工业费用仅仅依靠传统的人力是很难计算出准确的产品成本的。 二是实际发生成本与标准成本比较系统在新环境中的反作用化。在传统成本会计中有一个将实际发生成本与标准成本比较的系统[3],在这个评价系统下,制造企业为了获利,可能会采购低质量的原材料或者进行大数量的采购以利用价格差异来获利。但是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追求高品质的今天,这种行为可能导致产品质量低而损害企业的信誉或者大量的库存积压而导致企业损失。 传统成本会计以上两个方面的缺陷对于制造企业来说都是致命的,而战略成本会计具有适应市场和创造企业竞争优势等方面的特点,这就为战略成本会计在制造业中应用提出了必要性。 三、战略成本会计在制造业中应用的可行性 当前我国制造企业的发展也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行性,这种可行性主要的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当前制造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比较的完善。经过多次的与世界接轨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以及企业改革,当前我国企业已经明晰了产权,建立了完善的企业组织结构和建立了健全的管理制度[4],这为战略成本会计在我国制造企业中应用创造了条件。 二是当前制造企业已经开始战略管理实践。企业战略管理是当前企业管理中的热点话题,也是推动企业管理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制造企业在转型升级中已经看到了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并且积极的开展战略管理实践,这也为战略成本会计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行性。 三是信息技术高度发展并且在制造企业中应用。战略成本会计要想在制造企业中顺利的实施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就是企业信息化,因为战略成本会计的实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决定了战略成本会计的质量和其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当前我国信息技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且随着信息化和产业化的推进,我国制造业也在大力的推进信息化,当前制造业的信息化在我国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这也为战略成本会计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四、战略成本会计在制造业中应用的具体举措 鉴于战略成本会计在制造业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我国制造业和战略成本会计发展的实际情况,笔者提出以下五个方面的战略成本会计在制造业中应用的具体措施。 一是高度重视战略成本会计在制造业中应用的重要性。战略成本会计是当前成本会计发展的一个趋势,制造业应该充分的认识到这种趋势,并且看到战略成本会计在制造业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特别是制造业企业的管理者更应该看到这一趋势,并且支持战略成本会计在制造业中广泛的应用。 二是积极推动制造业信息化。战略成本会计在制造业中应用离不开信息化,因此我国制造业应该积极的推动信息化。第一,要配齐信息化硬件。要通过购买电脑,设置局域网,建立企业信息网站等方式配齐企业信息化硬件。第二,要积极的培养企业信息化人才。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作为企业为了推动信息化的发展要采取各种措施培育信息化人才,通过人才培养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第三,要积极探索企业信息化和战略成本会计相结合的途径。通过结合途径的探讨,实现战略成本会计与制造业的完美结合。 三是建立专门的战略成本会计管理机构。建立管理机构,明确管理主体才能更好的推进战略成本会计的实施。为此,为了在制造业中实施战略成本会计在企业中就要明确一个管理部门,明确管理主体。 四是建立适应战略成本会计实施的组织体系。实施战略成本会计工作需要企业的全员参与,离开了全体员工的参与,企业战略成本会计就是不完善的,就会出现问题。因此为了适应战略成本会计的实施,制造业应该按照战略成本会计的要求对于企业的组织机构进行再造,使其可以适应战略成本会计的实施。 五是根据制造业管理流程建立战略成本会计实施系统。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其管理流程分为:产品研发、原材料采购、产品制造和产品销售服务等环节,为此我们就应该按照战略成本会计的思想,把战略成本会计贯彻到制造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制造业战略成本会计管理全程化。 五、结语 总之,经过研究,笔者认为战略成本会计是成本会计发展的一种趋势,其在企业管理中应用也是企业管理发展的一种趋势,我国制造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战略成本会计在制造企业管理中的必要性,并深刻的分析其可行性,结合实际采取合理措施推动其应用。 制造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初探:论制造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的选择 摘 要:当竞争处于全球背景之下,各国的产业均出现升级和改造,相应的物流供应链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传统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制造业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的更新对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成本核算模式的选择就成为财会人员和学者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近年来已有众多学者致力于探究基于不同行业下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本文以制造业为切入点,研究其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制造业存在大量的物流业务,有效的物流成本会计可以提供信息支持企业优化整合企业的物流,为企业的管理者/决策者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关键词:制造业 物流成本 会计核算 一、制造业物流成本的构成 要对制造业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以及有关账户的设置进行一个正确有效的选择,必须首先对制造行业的物流成本进行分类界定。 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按成本范围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供应物流成本(指将企业所需生产材料通过采购从供给方输送回企业所发生的物流费用)。 2.生产物流成本(指产品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物流费用)。 3.销售物流成本(指从产成品包装—入库—销售网点—客户,及其反向的退货物流活动过程所发生的成本)。 4.回收物流成本(指退货、返修物品和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等从需方返回供方的物流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流费用)。 5.废弃物流成本(指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等,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的物流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流费用)。 二、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的影响因素 目前,学者们对物流成本会计的核算还存在相应的分歧和不一,但是综合概括来看,物流成本会计的核算模式大致可划分为两大派别:单轨制与双轨制。如何选用单轨制还是双轨制,很多的学者已经从是否符合我国现阶段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是否符合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和管理的需要,收益与成本是否匹配,是否与企业现有成本核算方法相适应,以及是否符合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的管理现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和比较全面的比较分析。对于这两种模式,他们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劣势。在不同的企业环境下都有自身的优势。有学者认为对于我国的大部分企业更适合采用双轨制,也有学者认为采用单轨制和双轨制模式相结合的方式更加合理。对于生产制造行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选择比较: 1.企业的规模大小,或者说是企业与物流成本相关的业务量的大小。一般规模较大的制造企业与物流相关的业务项目又多又繁琐,因此利用双轨制能够更系统全面、准确真实的单独反映出有哪些项目费用(物流成本种类核算、)但是对于一些中小型的制造业来说,可能与物流相关的成本项目类比较单一和简单,这个时候也可以采用单轨制。在遵循现有的企业会计准则的情况下,直接在一级科目相关成本费用下增设一个二级科目,如物流成本,然后再在下面分设各个明细科目。期末成本会计核算人员再根据二级科目和明细科目进行常规的账务处理之外,还要形成一份物流成本费用的报告,更好的为企业管理者进行物流方面的决策时提供数据支持。 2.会计人员和管理决策者的知识结构与专业技能。单轨制顾名思义即企业全部采用会计电算化的形式来进行成本核算和管理,抛弃传统下的手工记账模式。这对于很多会计从业人员来说充满了挑战,很多人缺乏相应的信息技术的教育背景或培训经历,使得公司的成本核算信息的编制人员没法有效地在信息化条件下及时有效的向管理者提供物流成本信息。 此外,单轨制的实施和有效运转需要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决策者对会计电算化有一定的了解,支持公司的信息化建设,适应这种信息的呈报方式——电算化下的成本信息呈报格式与传统手工下的信息汇报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管理者对信息系统缺乏了解,不会运用便捷的信息系统,便难以及时有效的掌握到信息系统提供的更为及时的物流成本信息,使得其决策缺乏数据支撑。 而双轨制对于公司的会计人员和管理决策者的知识结构与专业技能要求要低一点。因为在一段时间里公司的物流成本会计信息有两套系统同时运转,给会计人员提供一个转型的时间差。这也使得公司渐变式的适应IT环境下的会计核算和呈报方式。但是双轨制也存在自身的缺点——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资源,若该局面长期存在,会使得决策者对信息的把握程度降低。 3.操作简便性以及人工费用角度考虑。一直以来,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就是一个复杂且繁琐的工作。实务界素来存在“物流费用冰山”这一形象说法,即企业对外支付的物流费用在总物流成本的比例很小,而在企业内部形成的各种物流费用才是构成企业物流成本的部分。但是由于企业会计准则并未具体设置“物流成本”这一科目,而是把相应的物流成本归入相应的资产(原料的运费)、成本费用(企业各个工厂协作生产的运费)以及其他科目中去,致使物流成本会计不能很好地核算企业的实际物流的耗费情况,更无法完整的反映企业物流活动的全貌。使得具体核算的操作性和人工费用也不容易得到合理的控制。传统成本核算法与作业成本法(ABC)是现有的最常用的两种物流成本核算方法。这两种核算方法在单轨制和双轨制下均可实施。如果能匹配好,则可以简化物流成本的核算工作,了也使人工成本无形中得到了节约;如果不能很好地匹配,则核算工作可能费时又费力,使企业的会计工作不便于整体高效地开展。单轨制可以实现在同一信息系统中提供多种成本核算信息,而在双轨制下可能不能有效的刻画企业的物流成本信息。所以,企业在进行选择时,一定要考虑到核算工作的操作简便性以及人工费用。 三、制造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思路探讨 基于上述对比分析可知,在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中单轨制和双轨制各有优势:单轨制则充分考虑到当前国内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制度,简单易于操作,能大致反映出企业的物流成本,对于费用的核算更擅长,便于费用管控;而双轨制则可以借助两套信息系统来分别提供不同的信息,能更具体、客观、全面地反映企业物流成本信息,便于企业诊断物流问题,优化整合企业物流供应链。但是考虑到制造业的特点以及客观环境的影响,充分利用这两种方法的优点,将这两种方法融合,不改变现有的的成本核算体系,通过增设新的会计科目是比较合理的方法,此外,为了使其即能达到现行的成本核算体系的要求,又能明细地反映出物流成本费用,可以借鉴双轨制的优点,一方面,提供传统报表,另一方面,增设物流成本费用相关报表。 1.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会计科目的设置。根据前述分析,可以在现有成本核算体系下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增设 “物流成本”和“物流费用”两个一级会计科目,其中“物流成本”科目用以核算能直接对象化或者可以间接分配的物流成本费用,其成本项目类别主要包括包装成本项目、装卸搬运成本项目、运输成本项目、仓储成本项目、流通加工成本项目、物品损耗成本项目、保险和税收成本项目等;而“物流费用”是指需要间接计入或者分配计入物流作业的一些日常费用,其主要费用项目有折旧费用、物流信息费用、通讯费用、会议费用、管理人员差旅费用、办公费用等日常的管理费用。仿照“制造费用”的设置方式,“物流成本”也可以在分解为间接物流成本和直接物流成本两个二级科目来核算企业的物流成本,如仓储、装卸以及运输等环节发生的各类成本。同理,“物流费用”也可以按企业的核算的需要来进行下一步分解。这样就可以更加细致的反映企业的物流成本,便于企业的监管。 2.物流成本账务核算流程。与常规的企业会计核算不相同,物流成本账务核算有一定的特殊性,当然其仍然是遵循会计的四大基本假设的。物流成本的核算需要区别成本的习性,即按直接物流成本和间接物流成本来分别核算。根据发生的业务原始凭证,把物流活动直接耗费物资人力直接计入“物流成本”及其对应的“直接物流成本”。会计分录如下:借记“物流成本——直接物流成本”,贷记“相关科目”。对于那些为物流活动而耗费的又难以直接对象化的费用,则计入“物流成本——间接物流成本”账户,归集之后到会计期末再按照一定的分配方法(作业成本法或者其他分配标准)转入“物流成本—— 间接物流成本”。会计分录如下:借记“物流成本——直接物流成本”,贷记“物流成本——间接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流转归集分配完毕之后,可以按“制造费用”的分配方式将物流成本转入相应的产品成本中去;但是对于那些物流管理决策中会考虑的机会成本等隐性物流成本,他们不一定实际发生也不在企业两大报表中反映,可以按照规定的物流费用计算公式以及存货统计资料计算物流费用,比如存货占用资金的机会成本可以用库存占用资金乘以一定时期内投资者的期望报酬率即可,这些费用发生的时候即可计入当期“物流费用”, 并直接列入利润表,和其他的期间费用一起冲减当期损益。 3.物流成本报告。此外,为了更加系统的呈报物流成本信息,也是便于管理者决策,企业的会计人员应当基于上述会计数据来编制 “物流成本报告”——详略兼顾,信息充分。这样避免在分析物流成本时陷入碎片化的境地,便于综合把握和监控企业的物流成本。 所以有必要在企业内部编制物流成本报告,报告的主体部分是“物流成本报表”。这样可以充分反映企业物流成本费用的项目和支付形态,此外辅助文字与图表进一步形象化呈报企业的物流成本信息。通过这些会计核算方式和管控措施促进企业的物流优化和整合,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提升市场竞争力。 四、研究结论与启示 当竞争越过国界,各国各地区的区域市场日益呈现全球化融合的态势,国内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企业的管理要越来越精细化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生存和成长的空间。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物流供应链扮演者机器重要的角色,企业必须时时刻刻能监控自己的物流运转情况——主要反映在物流成本上。企业需要设置相应的核算制度,构建核算体系,来实现这一目标。物流成本核算的有效进行才能确保物流成本核算体系的完整,核算体系的完整有序才能保证企业经营者的合理决策,才能保证企业发展的持续稳定。 当然本文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未能结合案例进行分解物流成本会计这一思想和理念。这在未来的研究中要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在数据允许的情况下还进一步展开大样本的档案式的实证研究,探究物流成本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制造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初探:制造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方法探析 【摘要】物流成本的管理,必须建立在可靠的物流成本信息基础之上,而按照中国现行财务制度所提供的财务信息,不能满足物流成本管理的需要,物流成本核算状况不容乐观。文章介绍了制造业物流成本的相关概念,分析了制造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现状及形成原因,提出了制造业物流成本核算体系构建的一些设想,对解决物流成本管理需要与现行财务制度之间的技术冲突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制造业 物流成本 会计核算 据有关专家测算,我国制造业物流成本远远高于发达国家水平,大约占产品总成本的20%~40%,仅次于原材料成本。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认识到,加强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是降低成本、提高获利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第三利润源”。而有效的物流成本管理得以实现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具备准确的物流成本核算资料,因此,合理核算物流成本对降低企业成本,尤其是制造业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一、制造业物流成本核算相关概念 物流成本是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 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是指为配合企业生产而发生的物流活动所消耗的各种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包含从原材料供应到商品送达消费者过程中产生的运输成本、装卸成本、储存成本、库存持有成本、物流信息成本、客户退货的处理成本,以及物资回收、废弃物处理等各项支出。与流通企业相比,制造业物流成本基本上都体现在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成本之中,与产品成本密切相关。与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制造业物流成本包括:供应物流成本、生产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回收和废弃物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就是通过凭证、账户、报表对物流成本的耗费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计算及报告的过程。 二、我国制造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现状及成因 由于我国制造业长期以来忽视对物流成本的管理,国家又没有制定明确的核算规定,在制造业企业中大多没有真正进行过物流成本的核算,即使个别企业进行过物流成本的计算,也因为没有统一的核算标准,所提供的物流成本信息千差万别,缺乏准确性与可比性。我国制造业物流成本核算现状严重制约了制造业物流成本管理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物流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由于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引入我国时间不长,我国物流业发展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始终存在一定差距。宏观上缺乏统一、完善、细化的物流政策,加之企业管理水平不高,使得很多企业对物流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不能积极进行物流成本的核算,物流成本管理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二)现行会计核算体系中没有单独考虑物流成本的核算问题 我国现行会计核算体系没有为物流成本设置专用账户,物流成本的核算与企业的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的核算混在一起,甚至未被列入成本费用之中。这样的会计核算体系不能准确全面的提供物流成本的核算资料,如果企业需要物流成本信息,就必须从有关的会计资料中寻找剥离,这样不但费时繁琐,而且很难取得准确全面的物流成本资料,严重制约了物流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和推广。 (三)物流成本核算标准不统一,范围不全面 截止至目前,我国还未出台任何针对现代物流管理的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或财务管理规定,现行会计制度对物流成本的核算只涉及了物流成本的部分费用,使得物流成本核算范围不全面,导致一部分物流成本处于隐蔽状态,所能提供的物流成本信息难于展现物流成本全貌。企业没有一套标准、统一的物流成本核算规定作为核算依据,这给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带来很大困难,使得企业管理层的物流管理决策无法正常、有效开展。 (四)缺乏懂得物流知识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人员 虽然我国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整体在不断提升,但由于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引入我国时间不长,大多数正规的会计教育中没有涉及有关物流成本核算及物流成本管理的内容,使得目前在岗的大多数财务人员严重缺乏物流管理知识,没有物流成本核算的概念和理念,这也是当前制约我国物流成本管理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三、制造业物流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 为促进物流成本核算规范化,寻求科学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解决物流成本管理的现实需求与现行会计制度之间的技术冲突,本文在现行财务制度框架内,提出以下两个思路供大家参考。 (一)在相关成本费用一级科目下增设物流成本二级科目核算物流成本 1.设计思路 在与物流成本有关的成本费用一级科目下,按照“供应物流成本”、“生产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回收及废弃物物流成本”设置二级科目进行物流成本核算,将物流成本从企业其他成本费用中分离出来。期末通过有关的二级账和明细账物流成本资料,汇总编制物流成本核算表,为管理者提供物流成本核算信息。 2.科目设置 分析相关成本费用一级科目,设立相关物流成本二级科目。 (1)在“材料采购”一级科目下增设“供应物流成本”二级科目。用来核算材料采购账户中包含的物流成本,这些成本主要有为采购支付的运输费、装卸费、仓储费、保险费、途中合理损耗,挑选整理费等。 (2)在“制造费用”一级科目下增设“生产物流成本”二级科目,用来核算包含在制造费用账户中的物流成本,主要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内部搬运费、生产过程中物流设备的折旧、半成品仓库的储存费用等。 (3)在“销售费用”一级科目下增设“销售物流成本”和“回收及废弃物物流成本”二级科目,用来核算包含在销售费用中的物流成本。其中销售物流成本核算内容包括销售环节外包运输费、自营运输设备的折旧、油耗、运输人员工资福利、销售配送费用等。回收和废弃物物流成本核算内容包括退货、返修时发生的物流费用。 (4)在“管理费用”一级科目下增设“供应物流成本”和“回收及废弃物流成本”二级科目。用来核算包含在管理费用账户中的相关物流成本。其中供应物流成本核算内容主要有订货采购费用比如采购人员薪酬、差旅费、办公费等相关采购费用、企业内部仓库保管费(维护费、搬运费)等。回收和废弃物物流成本核算内容主要包括回收废弃物产生的人工费、材料费、设备折旧费等物流费用。
园林施工技术篇1 当今社会,风景园林工程建设事业突飞猛进,对相应的施工管理策略与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形势下,技术人员有必要立足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实际,充分有效整合施工资源要素,灵活运用多样化施工策略,全面提升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成效。本文就此展开探讨。 1研究背景 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宏观背景下,风景园林工程建设事业开辟了崭新的发展局面。施工管理是风景园林工程建设的关键构成项目,对于确保风景园林工程施工质量与进度,有效整合与挖掘各项施工资源要素的全方位价值等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在施工管理标准化、施工过程控制流程化以及施工效果评价系统化等方面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技术规范与行业标准,在风景园林工程建设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现实成就,成为推动现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和谐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同时,风景园林工程的各类施工单位同样在创新施工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成就显著。尽管如此,在养护管理、流程构造等主客观要素束缚下,当前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依旧存在诸多短板,施工管理水平和成效尚有较大提升空间,施工资源整合力度有待进一步强化。上述背景下,深入探讨风景园林工程施工路径,具有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 2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管理概述 2.1风景园林工程发展现状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风景园林建设开始成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构成要素,在优化城市环境、丰富城市内涵、彰显城市价值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风景园林施工所涉及内容要素较多,如何对这些内容要素进行统筹集中控制,有效促进施工效果的优化提升,一直以来都是风景园林施工的关键点所在。整体而言,我国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管理起步相对较晚,所积累的施工管理经验相对不足,在施工规范与行业标准方面的积累相对薄弱。但在经济社会的推动下,风景园林行业发展势头迅猛,其时代内涵与特征得以全面凸显,人均公共绿地、绿化覆盖率等指标均得到大幅提升,风景园林工程与建筑、旅游、公共服务等行业的结合度更高,新型化与精细化的施工管理理念层出不穷,并在施工管理实践中取得理想效果。 2.2对风景园林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 长期以来,技术人员在风景园林施工质量管理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体系等均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先后形成了《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园林工程建设现场施工技术》等一系列具有导向性的理论成果与行业规范,为新时期高质高效地开展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注入了新鲜活力与动力,构建形成了以科学化施工管理理念为主导,以落实各项施工管理机制为主要保障的风景园林施工规范体系。同时,风景园林施工质量管理的特征更加清晰明确,其长期性、附属性、综合性等方面的特征跃然而出,施工管理所囊括的资源要素种类更加细化,层次更加鲜明,特征更加突出,同时对各类施工元素的衔接性要求更高,对科学化与规范化的施工管理体系产生了强烈需求。 3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原则 3.1因地制宜原则 因地适宜原则是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首要原则。通常情况下,风景园林工程所处地域环境不同、自然气候条件不同,施工规模与整体要求等同样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应从因地制宜的原则出发,制定具有个性化的施工管理策略,确保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工作能够有序开展。在因地制宜原则要求下,风景园林工程施工需要对项目特点与客观要求等进行充分研判,熟悉业内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设定符合本地域实际的施工流程,并结合施工工作的紧张对相关策略与方法做出动态化调整优化。 3.2以设计方案为准原则 设计方案是开展风景园林施工的重要依据,只有围绕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管理才能从源头上确保最终整体施工管理效果。随着现代风景园林工程精细化要求的提高,相应的设计方案所包含的内涵与要素更加丰富,其系统性与专业性更强。因此,风景园林施工管理要遵循以设计方案为准的原则,对于施工管理中出现的偏差问题等进行及时纠偏,防止最终施工效果达不到整体施工成效。同时,设计方案是风景园林工程的灵魂与精髓,必须紧跟设计理念,在施工管理中充分与设计方保持沟通联系,真正领会设计意图,才能取得理想的施工管理效果。3.3责权利平衡的原则风景园林工程的整体性较强,其中各参与方具有不同职责和权利,若无法对权责利等进行平衡协调,则势必无法取得良好的施工管理效果。因此,要遵循权责利平衡的基本原则,充分保障甲方、监理方、施工方、设计方等方面的权责利,避免施工管理中出现的各类技术性与管理性难题,从本质上确保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效果。在风险管理方面,通过权责利平衡原则,同样可实现风险分摊,防止因风险过度集中而导致的施工管理问题,形成更加严密有序的施工管理职责体系。 4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4.1对风景园林施工管理方法与体系重视不足 现代风景园林施工管理方法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只有将现代集约化与精细化的施工管理理念融入其全过程,才能从根本上保证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整体效果。纵观当前风景园林施工管理实际,普遍存在对先进施工管理理念重视不足、对传统僵化固化施工管理模式依赖性较强等共性问题,无法从源头上破解风景园林绿化施工技术应用的难题。同时,风景园林施工管理机制不健全,粗放式施工管理模式特征显著,对风景园林绿化施工现场把关不严,管理职责混乱,缺乏科学制度方法的指导,施工管理水平与效率低下、施工质量、效率、成本等要素关系得不到优化控制,阻碍了风景园林工程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效发挥。 4.2对现代信息化施工管理方法运用不当 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风景园林施工管理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技术手段,使得传统技术环境下难以完成的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任务更具实现价值。实践表明,部分风景园林施工单位管理理念落后,未能引进现代先进信息化技术,无法对风景园林施工的预期效果进行仿真模拟,难以构造形象化与立体化的施工管理技术体系,更难以在后期养护管理中形成具有针对性的方法模型,致使风景园林施工管理各项要素统筹布局不甚科学。此外,风景园林施工未能结合本地环境特征,未能充分彰显本地人文文化,缺乏特色。 4.3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人员综合素养不足 在当前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始终扮演着关键角色,是领会运用新型施工管理理念,落实各项施工管理责任的直接实施者与操作者,其技术涵养的高低与风景园林施工管理整体效果具有直接关联。现状表明,部分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人员专业技能不足,对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新方法、新技巧、新理念融会贯通不足,缺乏专业的管理团队,责任意识与质量意识淡化,对施工管理任务存在懈怠心理和敷衍态度,无法适应高强度、快节奏的风景园林施工管理岗位新要求。 4.4园林绿化养护工作落实不到位 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宏观背景下,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养护管理所面临的影响因素较多,有必要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全面掌控,确保各项养护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实践表明,部分风景园林施工对养护管理重视不足,狭隘地认为风景园林养护管理便是浇水、修剪等基础性工作,不能够从整体与宏观角度把握风景园林养护管理的核心价值方法,将长期性养护管理与阶段性养护管理对立起来,割裂了新形势下风景园林养护管理各类要素之间的关联,与施工管理的现实需求不相适应。 5提升风景园林施工管理成效的有效策略探讨 5.1工程案例概况 某风景园林工程占地面积约2万m2,工程设计有亭子、建筑小品、铺装广场、护栏、驳岸、景墙、树池、花池、门廊、园路、绿化、叠水水景等设施组成施工范围包括园林硬质铺装工程、绿化工程、水景(含水景设备)工程、安装工程以及为完成上述内容而有必要采取的隐含的所有施工及安全、现场文明施工及各种配套保证(如临时设施、自备发电、电缆、脚手架搭拆等)等。工程造价:经双方确定本工程的总造价为人民币800万元。承包方式:采用大包干,即包工、包料、包工期,在承包范围内如遇工料价格变动,则固定单价不变。本工程将以高标准、严要求实施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样板工程”和“优良样板工程”标准,争创国家级优质工程奖。 5.2做好风景园林施工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 5.2.1做好风景园林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风景园林施工具有系统性与周期性等特征,因此在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应主要包括人员准备、机械设备准备、绿化苗木准备等内容,这对后续施工是否顺利具有关键作用。在人员准备中,应对风景园林施工人员进行必要培训与指导,使其掌握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各项专业技能,以确保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在机械设备准备中,应根据施工项目与苗木特点,配置具备相应功能的吊装设备等;在绿化苗木准备中,则应提前对土质条件进行分析,并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合理配置苗木类型,以提高其成活率,提高绿化苗木适应能力,以确保风景园林的整体施工效果。 5.2.2建立健全风景园林施工管理方法与体系 根据风景园林工程客观实际需求,立足于行业规范与技术标准,建立健全完善的施工管理方法与体系,为施工管理策略与方法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与保障,并以规范化的方式将风景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管理的目标要求、方法过程、保障措施、职责任务等固定下来,构建责任落实追溯机制,形成施工控制体系。对发现的潜在施工质量与安全问题第一时间予以排除,突出不同施工阶段之间的衔接性。对施工管理机制的运行状况保持动态化监测,对所有不符合风景园林工程实际需求、不符合技术规范标准、不符合工程质量要求的条款约定予以修订,使施工管理机制始终发挥基础性与根本性保障作用。对既有施工方法体系进行梳理排查,体现差异化与个性化需求,强化其约束性、导向性与可操作性。 5.2.3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丰富施工管理手段 搭建基于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风景园林施工管理平台,风景园林各项施工要素作为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对象,构造层次性、立体性与规范性的可视化施工管理系统,将风景园林苗木配置、绿化效果分析等进行仿真模拟,充分确保园林施工技术要求规范落实到位。通过可视化的信息技术,将复杂抽象的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与养护过程清晰直观地展现出来,构造特定的风景园林施工管理模型,实现对施工管理的目标化操作。突出集约化与精细化风景园林施工管理手段的适用性,加强植物配置技术的管理,在人员管理、苗木管理、设备管理等方面进行集中整合,观看施工模拟视频,确保最终施工管理的整体效益。 5.2.4严把园林植物的质量关,强化栽培细节管理 格把关,强化栽培环节的细节管理,这有助于降低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成本,提高施工经济效益。绿化植物应有序搭配,在色彩、花期等方面予以科学选择,避免使用不符合本地区环境的绿化植物,提高整个工程的艺术价值。在栽培管理中,应根据植物生长习性,控制土壤、水分、养分与温度等条件,选择最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进行栽培。坚持人与自然相协调的施工原则,提高苗木土球标准,综合运用表土回填技术。若不在最佳生长期,则应采取喷洒营养药、裁剪枝叶或断根等方式进行技术处理,防止绿化植物死亡。 5.2.5做好风景园林的施工养护管理 一是水分养护管理。根据风景园林工程的所处地域气候环境,对栽种完成后的植物进行浇灌处理。若该地区区域性降水相对集中,则应减少灌溉水分施用量,而若降水相对较少,或存在季节性降水失衡现象,则应及时对风景园林苗木进行补水。二是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对各类病害问题进行防治,以获取充分的生态效益,防止盲目使用农药对人居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确保风景园林安全。三是苗木的整形与修剪养护。合理安排树木的修剪时间,夏季进行球类、绿篱、行道树修剪,冬季进行花灌木修剪,整个修剪过程应做到去弱留强、先上后下、去老留新,既要保证风景园林苗木枝叶茂盛、均匀协调,又要使其满足后续生长要求。 6结语 综上所述,在施工组织、管理体系与绿化养护实践中依旧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不利于取得更为理想的施工管理整体效果。因此,技术人员应围绕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基本要求,创新施工管理模式与路径,有效进入基于信息化的施工管理方式,拓展风景园林养护管理范围,为全面优化提升风景园林施工管理成效奠定基础,为开辟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事业新局面贡献力量。 作者:何姗 单位:元成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园林施工技术篇2 在园林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开展中,管理人员不仅要做到对园林养护工作要点和关键性问题进行详细地了解,更应当在具体的技术应用中选择合理的技术进行应用。另外,养护工作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技术要求,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具体的养护工作要求严格执行相应的养护工作流程,确保园林工程的施工建设效果与预期的施工建设要求相匹配。 一、园林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价值 1.确保先进的园林施工技术得到合理有效的应用 不同类型的园林工程项目所需要应用的具体施工技术存在一定的差异,园林施工技术还会受到外部环境因素或施工人员技术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针对园林施工技术的应用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管理,有利于帮助施工建设技术人员在管理人员的监督引导下合理应用不同类型的施工建设技术完成园林工程项目的建设。另外,不同技术的应用要点和操作流程也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更需要园林工程项目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在共同协商的基础上找到科学的管理应用和管理方式[1]。 2.及时发现园林工程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对于园林工程施工建设来说,外部环境方面的影响因素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两方面特征。这也意味着园林工程在施工建设的具体工作落实环节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也是具有灵活性和突发性的。开展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管理工作,意味着园林工程建设中可能存在的技术问题和安全隐患就能够更加及时有效地被发现,进一步的技术优化调整和安全隐患杜绝的工作落实效果也能得到同步的保障,这对于整体的园林工程项目建设来说也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工作。 二、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1.客观上的管理困难较为显著 客观上的管理工作困难主要是指大部分园林工程都处在旅游景区或城市建设的热点区域,因此,园林工程施工对于周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也是非常突出的,在这种情况下,园林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在执行落实方面就有可能受到一些客观环境条件的影响[2]。另外,施工建设的管理工作还需要考虑是否会对旅游景区的正常运营造成不利影响,这都是影响管理工作开展的典型因素。 2.施工管理专业技术难度较高 园林工程中的植物生长对于外部环境条件和种植培育方法都提出了非常专业且具有针对性的要求,作为工程的施工管理人员,其自身也需要同步掌握不同园林工程的背景资料,从其基础的环境条件、土壤类型以及季节变化特征这些细节入手,对园林工程的管理工作要点进行全方位地了解,在此基础上,开展针对性的施工建设管理工作,但目前部分管理人员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管理思路、管理水平仍然处在较低的层次上,这会导致管理工作的开展,在执行落实的效果上受到影响。3.管理工作成本支出较高植被管理工作相对于其他的施工管理工作而言具备一定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这部分管理工作的开展会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植被生长状态也会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影响而出现变动和问题,这意味着无论是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还是后续的养护工作开展都会存在一定的客观难度,可能需要支出的整体成本也相对更高。 三、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养护工作策略 1.提升施工技术应用有效性,为养护工作提供便利 施工技术人员应当与养护工作人员加强沟通交流,从项目施工建设的实际出发,当前期的施工技术实施效果基于有效的管理达到良好的状态,意味着后续的养护工作就有了更加良好的基础,养护工作的开展也能够基于相匹配的先进技术的应用获得良好的效果[3]。养护工作人员只要结合个人的工作需求掌握相应的园林工程施工建设原理,就能够在后续的养护工作中找到科学切入点,并且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完成养护工作任务,促使园林工程的整体质量得到提升和保障。 2.加强现场管理力度,重视定期做好养护工作规划 基于其建设阶段所受到的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更需要管理人员通过加强现场管理,及时发现现阶段养护工作和施工建设阶段工作落实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从而通过养护工作的开展弥补施工建设阶段可能存在问题,养护工作的开展从具体落实的角度上来说,包括了定期的植被修剪以及整体植被水循环系统的建立,确保已经完成了的植被施工建设成果,基于良好的环境保障达到良好的生长状态,除此之外,养护工作的开展还应当注重做好有效的规划,在具体的工作开展中,由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按照不同植被的生长发育特征和具体的生长需求做好定期的养护,最终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管理为养护工作质量的提升提供支持[4]。 3.注重病虫害的针对性管理,提高病虫害防护力度 病虫害防控工作在具体的园林工程项目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具体的防控工作开展中,病虫害防治需要结合不同的病虫害类型在具体的防控措施制定的过程中找准切入点,在具体的防治工作落实环节,也需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协同合作,通过合理的沟通交流找到合理的病虫害防治工作路径,达到更好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效果。对于植被生长来说,病虫害防治工作是核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具体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角度出发来说,管理工作的开展中也应当同步按照病虫害防治的侧重点和具体要求制定专项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工作执行落实流程。除此之外,日常当养护阶段的工作开展中,也应当按照病虫害的季节性特征在具体的病虫害高发期采取相应的除虫措施达到更好的病虫害防护效果。 结束语 综合分析可知,在具体的园林工程项目建设中,需要通过针对性地施工建设管理措施的采取达到更好的工程加快现场管理和养护工作效果。管理工作人员和养护专业技术人员只要结合具体的项目管理和建设要求提升个人和相关团队的技术能力,促使整体的工程项目建设工作质量得到针对性地提升。 作者:唐峰 园林施工技术篇3 在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和高污染、高能耗的生产方式都在被淘汰,城市的生态绿化建设和宜居程度逐渐成为评价一座城市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尤其是在一些旅游景区以及准备把生态环境建设打造成新的经济发展支柱和城市名片的城市中,更是把城市的园林建设工程提到了城市发展规划的前列。广州市作为我国对外经济交流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是我国各项工程建设的展示窗口,广州市的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将直接影响我国在国际上的口碑与形象。因此,在广州市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从园林种植植物的质量、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素养、园林构成设计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高广州市园林建设水平,提高广州市的生态文明建设。 1园林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施工前期准备问题 园林施工前高效的准备工作是园林工程有序开展、合理推进的关键所在,对于整个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做好园林建设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园林建设项目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对于提高城市的绿化水平,加强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就广州市多处园林工程的施工过程而言,园林工程设计人员、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的不足、三者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工程建设意见未达成一致前开始施工等具体问题,严重影响着园林建设施工前期的高效准备工作的开展,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园林建设思想的核心和主要目的无法彻底落实到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具体工作中,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诉求和问题得不到有效、及时的反馈,管理人员的规划与整改命令无法高效下达且落实等园林工程建设中的状况。 1.2施工过程中的问题 园林建设的具体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能够提供由具备高水平的知识技能的专业人才组成的施工团队、能够设计科学合理的园林施工方案并及时对方案进行优化与调整的设计团队,以及能够实现对工程建设的各个参与单位进行有效的、全方位的监督与管理的管理团队。但是在我们所调研的广州市部分地区的园林施工中,经常会出现如施工技术不合适、园林工艺不契合、技术与工艺的使用方式不完全正确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出现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人们还没有认识到园林建设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 1.3工程验收问题 园林工程建设项目要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园林工程完工后,不仅要能够提高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观赏价值,因此,园林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价值、观赏价值以及工程的质量等方面都是验收阶段需要重点关注的。但是在一些园林建设的验收阶段,验收人员通常会因为园林建设工程相关信息与数据的不全、对园林施工技术与设备的了解不深、在开始验收之前没有做好具有针对性的准备工作等问题造成验收结果不能真实、准确的反应园林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对于后期的灾害的预测与防止,工程内容的维修与养护等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园林工程的验收更需要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专业人员,选择更加科学、更加合适的验收方式,采取科学合理的园林工程评价标准。 2园林施工技术要点 2.1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园林的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繁琐的工程,不仅要求施工人员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也要求施工团队配备不同类型的技术人员,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的配合完成园林建设工程中某部分比较复杂的任务。在开始正式施工之前,要明确工程建设的具体流程,对各个关键的建设标准进行详细的规定,保证建设工程中不同施工环节之间的有序衔接与过渡,对不同工作人员的职责与任务进行明确的分配,并且设置严格的奖惩机制,对于任务达到工程建设标准要求的工作人员进行嘉奖,对于工程建设过程中问题要快速定位问题的源头,并且做好追责工作,对于任务完成不达标的工作人员进行惩罚。除了施工团队的准备工作,园林布局中的植物的选择准备也很重要,要在选择植物时,充分考虑广州市的气候特征,选择与广州市环境因素和气候因素契合度较高的植物,在保证园林设计的绿化水平和观赏性的同时,合理的控制植物的采购与种植成本。 2.2土壤回填与改良技术 园林建设中绿植的生长与发育活动的进行离不开充足的养分,植物如果要达到枝繁叶茂的观赏要求,就需要对城市发展中因为人类活动而变得贫瘠的土地进行养分的补充,确保植物能够从土壤中获取充足的养分和水分。在进行表土回填时,首先要对植物生长环境中的废物、废水等有害因素进行清理,然后在进行土壤回填时要尽可能避开阴雨天气,确保表层土壤的干燥,然后回填工作中的地基应该设置一定的坡度,确保地基中不会有积水影响施工。最后,植物最好生长在比较松散、团粒状态的土壤中。在完成土壤回填后,通过土壤改良技术,利用现代设备与化学肥料等提升土壤肥力,为植物生长营造更好的环境。 2.3定点放线技术 定点放线技术是完成园林绿化部分建设的重要技术之一,定点放线技术要求施工人员全面、准确的掌握施工图纸的各项要求与设计细节,施工过程务必体现出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实现设计人员的各项功能要求。在选择参照物时,通常选择具有固定性的建筑物,准确的设置出清晰的标记。在色带、色块、绿篱的定点放线过程中,可以利用方格网络法,能够保证设置的标记充分发挥指示作用,同时为了使园林绿化更加美观,树坑中心要保持一条之间,树木尽可能的与道路中线保持平行。 3园林施工管理措施 3.1对设计方案进行核查 只有在科学、准确设计方案的基础上,才能够有序、高效的开展园林建设工作,因此在设计方案确定以后,要由专业的核查人员对图纸、材料等设计要求和方案进行核查,确保园林的设计理念能够准确传达到施工人员中,确保设计图纸清晰明了、描述准确,能够指导施工人员有序的开展建设工作。在图纸的设计与园林建设的具体情况不符时,施工人员要及时进行上报与反馈,确保设计人员能够得到准确的现实数据与信息,使设计人员能够快速的完成设计方案的更改与优化,确保设计方案能够在现实中执行。 3.2加强材料管理 为了进一步降低园林建设工程的原料采购成本,在进行园林建设中逐步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允许社会资源进入到园林建设工程中,但是众多的社会资源参与,无形中也提高了劣质材料进入市场,流入园林建设工程中的风险,因此在原材料采购时,要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在保证原料质量的基础上,选择价格最低的原材料。除此之外,在进行原材料的选择时,要尽可能选择更加绿色、更节能的材料,降低工程施工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减少工程建设对周围环境的破坏,针对广州湿热的气候特征,还要做好原材料的防湿防潮工作。 4结语 广州市气候温暖、降水充沛,在进行园林建设时具有天然的自然资源优势,同时广州市作为经济发展重点城市,城市化水平高,人们对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广州市的园林建设中,要针对现存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园林建设技术以及管理水平,做好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按照工程建设的质量标准开展土壤回填、定点放线等工作,通过加强对设计方案的核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建设原材料的管理,进一步提高园林施工管理能力,推动广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况金辉.园林施工技术要点与管理对策分析[J].现代园艺,2019,(13):200-201. [2]侯文.园林施工技术要点与管理对策探究[J].现代园艺,2019,(12):200-201. [3]苗运海.园林施工的技术要点与管理对策[J].南方农业,2017,11(32):26-27. 作者:陈雪萍 单位:广州市林华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油气管道运输发展现状及问题:我国油气管道运输发展探析 摘 要:管道运输是国际货物运输方式之一,是随着石油生产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特殊运输方式。具有运量大、不受气候和地面其他因素限制、以及成本低等优点。随着石油、天然气生产和消费速度的增长,管道运输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本文旨在探讨新形势下我国管道运输的发展现状、大力发展管道运输的动因及管道运输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管道运输;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一、我国油气管道运输的发展现状 中国管道工业随着西气东输、陕京二线、冀宁联络线、甬沪宁原油管道、茂昆成品油管道、兰成渝成品油管道、西部原油及成品油管道等大型管道工程的建设投产,得到了极大发展。 1.油气管网供应格局初步形成 截至2007年底,中国国内已建油气管道的总长度约6万千米,其中原油管道1.7万千米,成品油管道1.2万千米,天然气管道3.1万千米。中国已逐渐形成了跨区域的油气管网供应格局。 原油管道形成了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沿长江、东北及西北地区为主的原油加工基地的布局,原油管道运输也随之迅速发展。东北、华北、华东和中南地区初步形成了东部输油管网;西北各油田内部管网相对完善,外输管道初具规模。 成品油管道近年来得到较大的发展,成品油管输比例逐年增加,目前已在西北、西南和珠三角地区建有骨干输油管道,但尚未形成区域性的成品油管道供应网络。 天然气管道随着西气东输、陕京二线、冀宁线等大型管道系统的建设得到极大的发展。就全国而言,川渝、华北及长三角地区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区域性管网,中南地区、珠三角地区也基本形成了区域管网主体框架。 2009年2月17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俄罗斯国家石油管道运输公司签署了从俄罗斯斯科沃罗季诺到中国边境的管道设计、建设和运营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俄罗斯远东原油管道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共同建设和运营从斯科沃罗季诺经中国边境城市漠河到中国大庆的中俄原油管道。中俄原油管道在俄罗斯境内长约70公里,在中国境内长约960公里。这标志着中国已逐渐形成跨区域的油气管网供应新格局。 2.天然气管道建设整体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自1959年中国第一条长输油气管道--新疆克拉玛依油田至独山子炼油厂原油外输管道投产以来,50年间中国长距离输油输气管道建设取得长足进展。目前,中国已建成投入运营长输油气管道6万多公里,可绕地球赤道1周半。其中,建成原油管道1.7万公里、成品油管道1.2万公里、天然气管道3.3万公里、海底管道3000公里。 西气东输一期工程西起新疆轮南,经过戈壁沙漠、黄土高原、太行山脉,穿越黄河、淮河、长江,途经9个省区市,最后到达上海,全长约4000公里,2004年12月30日全线供气。它的建成和运营,开通了横贯东西的一条能源大动脉,对于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具有重大作用。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是我国目前口径最大(管径1219毫米)、距离最长(主干线全长4843公里)的管道工程,汇集了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管道局、新疆油建、华北油建等多家油田建设企业。这些企业表示要在集团公司管道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西气东输二线项目部和EPC总承包项目部的领导下,把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工程建设成精品工程、绿色工程、阳光工程。2009年9月6号,西气东输二线新疆果子沟隧道管道主体焊接工程提前一个月完工,这也标志着我国第一条从国外引进的能源大通道可确保在年底通气。标志着中国天然气管道建设整体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3.外输原油管道迅速发展 随着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石油企业在海外的合作区块和油气产量不断增加,海外份额油田或合作区块的外输原油管道也得到了发展。目前中国企业在海外的管道主要集中在苏丹和哈萨克斯坦,管道总里程约5000千米。 2009年,我国首条跨国输气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管线焊接里程已超过700公里。中亚天然气管道与西气东输二线衔接后,总长度超过1万公里,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距离最长、等级最高的油气输送管道。这是继首条跨国原油管道--中哈石油管道之后,中国跨国油气管道建设的又一里程碑。中俄油气管道、中哈原油管道、中乌合建 天然气运输管道等多条跨国管道的建设,不仅为中国,也为世界管道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二、大力发展油气管道运输的动因 1.为保证运输的安全性,管道运输是油气运输的最优选择 我国是一个石油大国,原油产量属世界第五,而我国各个炼油厂生产的成品油大都靠火车运输,不仅运价高而且危险,迄今已发生多起爆炸事故,同时轻质馏分的挥发也影响了成品油的品质,造成空气污染。 管道运输恰恰可以解决这一难题: 第一,管道运输损耗小。成品油尤其汽油、煤油极易挥发,装车卸车一般要损耗5吨左右,运4000万一32~吨就妥损耗约2万吨。而成品油在管道中密闭输送,基本没有损耗。 第二,管道运输安全性高。油罐车在长隧道中,挥发的油气不易散失,一遇火星就会爆炸。我国在襄渝线等铁路发生油罐车爆炸已经不止一次了。而成品油管道埋在地下,又是密闭输送,其运输之安全是铁路无法比拟的。 2.管道运输是油气运输节约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一,运输成本低。由于铁路运油要浪费一半的运力,加以必须用罐车作载体(管道运油全靠油自己流动,不需载体),增加了用于载体的能耗、维修折旧等费用和存储费用。管道运油的成本比铁路要低得多。据美国材料,仅为铁路运油成本的1/3,我国大西南成品油管道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每吨公里成本为5.8分,仅为铁路运价9.25分的63%,由于目前铁路成本高于运价,所在按成本比较,管道比铁路还要低得多。 第二,投资少,建设快。拟议中的大西南成品油管道的走向,地形条件和运量与南昆铁路基本一致。对比两者极有价值,南昆铁路长862公里,总投资60亿元,平均每公里700万元,计划6年建成;大西南成品油管道1877公里,总投资56.3亿元,平均每公里300万元,不到南昆线的二分之一。如果一次施工也只需3年即可建成,就是说线路比南昆线长1倍多,但建设工期却比南昆线缩短一半,显然,不仅投资省,投资的效益也要高得多。 3.管道运输是满足油气市场需求的必由之路 首先,管道运输可保证炼油厂的正常生产。因铁路运输紧张,往往空罐车不能及时到位,成品油不能及时运出,于是产生糌罐乃至减产。有了成品油管道,完全可以按市场需要组织均衡生产。 其次,为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天然气管道运输是满足消费者燃气需求的必然选择。 三、我国油气管道运输的发展趋势 我国将进一步加强油气管网的建设。目前,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炼油大国。按照《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目标,到2011年,我国原油加工量将达到4.05亿吨,并在现有基础上形成20个千万吨级炼油基地。石油下游产品乙烯产量已由1978年的38万吨猛增到2008年的1025.6万吨,增长26倍;2008年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产量分别达到3129.6万吨、238.3万吨和2241.3万吨,分别比1978年增长45.1倍、22.2倍和153.3倍,已跻身石化产品生产大国。 同时,我国也是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天然气远景储量约达38万亿立方米,其中陆上占79%,海上占21%。虽然我国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天然气的利用却严重滞后,在能源结构中仅占约2%,而工业发达国家一般为30-40%。我国仍然处于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己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如环境恶化、交通运输不堪重负、人民生活质量不高等。由于我国油资源己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己成为油品进口国,并且进口比重在不断上升。能源结构调整已迫在眉睫,国家确定能源结构将进行战略性调整,使煤、油、气的应用比例趋于合理。目前启动的西气东输工程就是能源结构调整的序幕,今后几十年内天然气的使用百分比将持续快速地上升,在2015年前后,预计将达到10%以上。 然而,我国的大油田主要分布在东北、沿海和西北地区,炼油厂的分布,除油田附近有一定的炼油能力外,主要分布在石油消费区。由于各地区石油产、炼能力不平衡,石油的基本流向是北油南运和西油东运,如大庆油田,已建成两条直径720毫米的输油干线管道,一条到大连、一条到秦皇岛途经几个炼油厂,外输能力达4000多万吨;华北油田已建成两条输油干线管道,一条从任丘到北京延伸到秦皇岛,一条从任丘经沧州到临邑;胜利油田的输油干线管道,在临邑北接任丘油田管道,南到南京。虽然,东北、华北地区基本上组成了我国最大的南北向原油输送管道。但长三角一带巨大的油气需求仍然无法满足,所以,中国将加快油气干线管网和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逐步完善全国油气管线网络,建成西油东送、北油南运成品油管道,同时适时建设第二条西气东输管道及陆路进口油气管道。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新建油气管网2.8万公里,总投资1.8万亿元,到“十一五”期末油气管网总长度将达到8万多公里,构成东北、西北、西南、海上四大油气通道。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的部署,2009年,除在建的中亚、西二线等重点工程外,陆续开工建设了陕京三线、秦皇岛-沈阳、山东天然气管网、惠宁复线等油气管道,争取开工建设中缅油气管道,启动国家二期储备库和商业储备库建设。2010年起,将规划建设西三线天然气管道,以及独乌鄯、长兰、银、大锦原油管道和锦郑成品油管道。可以预见,未来几年,中国油气管道运输业将得到更大发展,区域性管网将进一步完善,对环境保护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将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 未来10年是中国管道工业的黄金期,除得益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能源结构的改变,建设的中俄输气管线、内蒙古苏格里气田开发后将兴建的苏格里气田外输管线、吐库曼和西西伯利亚至中国的输气管线等,不仅为中国,也为世界管道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油气管道运输发展现状及问题:大庆石油系统的油气管道运输研究 摘要:我国综合运输系统包括:公路、水运、铁路、航空、管道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对于油气运输来说,管道运输虽然是起步最晚但却是最可靠的运输方式。近年来,虽然我国油气管道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但是,管道运量所占比重较低,并且现有干线管道网络化程度低,与之配套的附属设施建设缓慢,这些问题都是制约我国油气管道运输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因此,我国今后应依赖先进的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管道设施建设和管理技术,实现管道运输网络化、自动化发展。 关键词:油气运输;管道运输;建设管理技术;网络化 一、大庆市的经济地位及交通基础分析 大庆市是黑龙江省最重要的工业化城市,是国内石化和石油产量最大的生产基地,在省内乃至全国均拥有重要的经济地位。大庆油田产油量累计超过10亿吨,年均产量4800万吨,增加值可达85亿元。现在,大庆市积极展开对外合作,与西欧、美国、日本等30余个国家不仅有贸易往来并且还建立了技术合作,使得原油产业实现飞速发展。 大庆市处于多条交通要道的交织中心,拥有多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管道等。其中铁路和公路系统都比较发达,2000年底大庆市油田干线专用公路总里程达3379公里,与国、省、县级公路相连,形成了具有强大通行能力的道路交通网络。是大庆市对外经济贸易可靠的交通保障。 从上述分析可知,大庆市的铁路与公路网比较发达,是大庆市的主要运输方式,而管道运输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大庆油田是大庆市乃至黑龙江省的龙头产业,其生产的成品油大部分是靠汽车、火车运输,不仅运费高而且不安全,至今已经发生了多起爆炸事故,而且石油中的轻质馏分挥发不仅影响了石油的品质,同时也会污染大气,因此,加快发展油气管道运输方式势在必行。 二、国内油气管道的建设情况 1.油气管网的初步形成 据相关部门数据统计,2008年初,我国境内油气管道建设的总里程达到了60000多千米,其中包括:1.6万千米的原油管道——分别铺设在东北、华东、中南、华北地区,这些地区的管道相互连通构成了东部输油管网,西北油田的运输管道建设也初具规模,很好地解决了渤海湾、西北、长三角洲地区的原油产品的输送问题;1.3万千米的成品油管道——虽然我国在西南、西北、珠三角地区已经建立了成品油的主要输油管道,但是区域性供应网络并没有成型;3.1万千米的天然气管道——四川省为天然气的主要产地,故国内天然气管道主要集中在川渝地区。1983年,四川省内已经建成了联通全省的天然气运输管网,主要经过的地区有:重庆、泸州、成都、德阳。此外,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中南、华北地区也逐渐开始构建区域性的管网。2009年,由中俄两国合作的原油管道工程正式兴建,管道的总长度为1030公里,在中国境内修建的长度为965公里,预计每年可以输送原油1500万吨,标志着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管网的初步形成。 2.油气外输管道建设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内石油资源虽然丰富,但是开采量并不能满足工业和人类日常生活对石油天然气等高效清洁能源的需求,造成供不应求的局面。2008年度,国内进口原油量为1.8亿吨,达到国内原油使用量的一半。增大能源供应量,扩大供应渠道,是我国未来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近年来,经过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多方面努力,已经建立了西南、西北、东北陆地和海上四条油气进口管道。2008年,世界上最长的天然气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开工建设,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是在中哈石油管道的基础上的延伸,全线经过的主要国家和地区有: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中国,管道总长度约为10000km,中国境内占约8000km,是我国西北地区一个重要的天然气进口通道。为了缓解中国油气进口路径的负担,2010年,中国石油正式启动了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每年将从缅甸近海油田向中国输送大约2千多万吨的原油和一百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这一举措打开了我国西南地区油气进口的一大通道,使得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的目标更近了一步,中国油气管道整体建设水平呈现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 三、用管道运输石油和天然气的优势 与公路、航空、铁路和水运相比,采用管道运输石油和天然气具有以下优势: 1.管道运输的安全保障率较高,可实现绿色输送 首先,管道运输安全性高。石油和天然气均属于易爆和易挥发的物品,在运输过程中,如果运输工具的密闭性差,油气挥发到大气中,一遇到火星就可能导致爆炸,存在安全隐患。管道大部分埋藏在地下,受不良天气条件及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小,可以确保油气运输安全可靠地进行。 其次,由于管道运输是完全密闭运输,可以防止挥发、泄露的油气对大气、水土的污染,可以实现运输工程的绿色化。 2.管道建设用地少,输送量大 第一,近年来,随着各级公路的筹建,越来越多的耕地被占用,节约土地成为公路设计人员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根据实际建设工程数据可知,94%以上长度的运输管道均被埋藏在地下,与公路建设相比,土地用量大约仅是公路的3%,大大节约了土地占用量。第二,因为受天气路况等外界因素影响较小,油气管道可以持续不间断地进行油气输送,小管径的油气管道每年的运输量为几百万吨,管道直径比较大的油气管道可以达到几千万吨。由此可见,其运输量远远超过了别的运输途径的输送量。 3.管道运输能量损耗小,投资少 首先,管道运输能量损耗小、成本低。欧洲国家管道运输实践表明,输送1t原油1千米的耗能还不到铁路的1/7。据相关部门的数据,输送1t原油1公里的成本为5.8分,而铁路运费为9.25分,只占铁路的63%。在大运量时,运输费用与水运相当。因此,在管道运输中,采用运量大、长距离、大口径的油气管道成本相对比较低。 其次,投资少,效益好。在现有的运输方式中,水运的成本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因此可以将管道运输与船运相比较。以每年输送3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为例,需要投入约150亿美元建设七千公里的输气管道,而采用水运,仅造船费用就需要40亿美元,并且需要建设一样规模的液化船运厂,其总投资达到260亿美元,远远高于修建管道的总投资。可见,管道运输不仅能耗小,而且投资成本也要小很多。 油气管道运输发展现状及问题:输油气卫星通信技术在输油气管道运输中的作用解析 【摘 要】 我国能源的分布相对不是十分均衡,就如同南水北调工程一样。我国西北部的油气能源比较丰富,因此在能源使用和分配方面,就需要进行油气能源的运输与输送。目前,我国采用的输送方式以油气管道为主,并且采用卫星通信技术作为辅助技术,在输送的过程中实现导航以及监测的功能。因此,对于油气输送工程,不仅仅需要输油气管道的技术支撑,还需要卫星通信技术进行辅助运输监测。因此,本文通过对我国输油气管道的技术分析,并探讨卫星通信技术在输油气管道运输中的作用。 【关键词】 输油气管道 卫星通信技术 作用 解析 我国的地理环境造成了我国的油气能源分步不均衡,而为了能够满足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我国在能源运输方面采用了输油气管道的运输方式,以此作为能源的主要输送脉络。输油气管道的形成以及运输技术较为复杂,是一项相对比较高技术含量的运输工程。运输过程中,需要保证油气运输的安全以及高效。因此,需要借助诸多辅助技术进行协助运输。卫星通信技术,就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技术类型,并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我国油气运输的安全和高效。本文,将重点分析我国输油气管道的特点,并了解其油气运输的基本原理,最后对卫星通信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1 我国输油气管道的运输特点解析 我国属于能源大国之一,其中石油以及天然气的储备也较为丰富。但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基本都处在于我国的西北方。南方如果进行油气的使用就不是很便利,为了满足我国国民对能源的使用需求,国家开展了北气南输的政策,建立了诸多的输油气管道,实现油气资源的南北共享。那么,对于输油气管道而言,需要具备哪些运输技术,在运输的过程中,又有着哪些特点和问题呢? 1.1 输油气管道的运输技术分析 输油气管道的运输技术一般可以从三点进行分析,通过不同的角度对技术层面进行分析,能够更好的了解输油气管道的运输技术。 第一、输油气管道的建设技术;输油气管道是对天然气或者是石油进行运输的一种运输管道,因此在选材方面一般采用钢管的形式。圆形钢管,钢管的内壁具有防腐功能,而外壁也同样具有抗风化和酸性侵蚀的功能。管壁相对较厚,一般需要埋置于地下。单体钢管比较长,而且弹性相对较好,能够满足一定弯曲度。两个钢管之间进行对接的时候,必须采用无缝对接技术。对接的两个管壁需要满足一定的光滑程度,并且需要橡胶皮垫作为辅助防漏设备。橡胶防漏设备要采用高质量橡胶,以免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漏气后者是漏油的现象,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或者是安全隐患。 第二、输油气管道的运输动力技术;由于地理环境的复杂性,输油气管道必然需要采用一定的动力装置,才能够保证油气资源的顺利运输。对于天然气的运输,在运输源头需要进行压缩机的安装。气体的流动性比较好,能够在一定的压力下进行运输。因此,对于输气管道而言,管道内是存在一定压力的,保证天然气能够顺利运输。压缩机的安排和位置需要进行数据测量,从而保证压力的持续性,保证输气的顺利性。对于输油技术而言,需要采用输油泵。输油泵也是一种传导石油的装置,能够让油液按照一定的方向进行运输。在输油泵的安装时,需要考虑更多的地理元素,包括海拔、角度、温度等。石油属于液体,因此对于外界的温度和海拔高度等都有一定的影响。除了需要设置输油泵这样的基础运输设备以外,还要进行色值的测定以及流量计等,来计算输油的量。 1.2 输油气管道的运输安全分析 天然气以及石油资源都属于稀有资源,也是常用资源。由于都具有可燃性,因此在运输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运输的安全性,否则会给整个运输管道以及运输地区造成很大的危害。那么,输油气管道的运输安全包括几个方面呢? 首先,管道安全分析;管道运输一定要考虑到管道的安全,其中对于管道的材料选择,管道的搭建以及铺设都需要采用一定的设计方式。在不同的地理位置,需要采用不一样的搭建方式或者是方法。在不同海拔以及不同。 其次,密封性的安全分析;密封性的关键在于管道之间的对接技术,以及橡胶的应用等。密封性的关键性非常重要,也是主要影响到泄漏的一种关键因素之一。如果输油气管道发生泄漏,对于当地的生存环境安全以及能源方面都是非常大的损失。因此,要充分加强密封性的措施,保证其在规定年限内的使用质量。 最后,外界的安全防护;由于有些输油气管道是埋置于地下的或者是一半在暴露在地面上。因此,要在输油气管道的周边进行管道安全提示标志。这样的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减少由于当地施工或者是意外的挖掘导致输油气管道的破损。因此,这样的基础工作一定要做到位,保证输油气管道的安全。 2 卫星通信技术在输油气管道中的应用解析 传统的输油气管道运输一般只采用最为基本的运输技术以及设备,例如输油泵以及压缩机、流量计等基本设备。但是随着运输技术的发展,计算机通信以及卫星技术的应用,使得输油气管道技术有了现代化的运输特点。那么,卫星通信技术在输油气管道中是怎样的应用呢? 2.1 卫星通信技术解析 卫星通信技术是近代世界通信技术的一项里程碑技术,通过发射人造卫星,在地球赤道高空处,进行信号的接受和发射。卫星升空后,实现的就是定位和导航两大作用。卫星的拍摄以及传送功能非常强大,可以将地面的图像进行发射传送,最后进行影像分析,从而最为直观和动态的显示地面的环境。因此,卫星通信技术开始不断应用到其他行业领域,并体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输油气管道的运输过程中,也应用到了卫星通信技术。 2.2 卫星通信技术在输油气管道中的应用 对于卫星通信技术在输油气管道运输中的应用,一般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中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考虑到了输油气运输的效率、安全以及环保等几个方面。 第一、卫星通信技术在输油气管道中的监测技术应用;卫星通信的监测技术在输油气管道中应用非常广泛,其实用价值也非常高。输油气管道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受到外界以及内部的油气腐蚀和影响,会在不同程度上出现泄漏现象。卫星通信的监测技术,可以实现全天24小时的不间断监控。利用监控技术,一旦出现泄漏的状况,卫星通信的感应设备就会发出警报,然后通过发射设备将信号发送到处理中心。发射的内容一般以图像为主,因为泄漏的部位和情况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得知。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抢修的效率,减少了能源的损失。 第二、提供卫星导航技术;输油气管道的设计一贯采用单线式设计,即单管道运输。这样的运输方式完全是受到了技术的制约,如果采用分布式网络多管道,就会影响运输方向以及效率等,造成油气供应不及时等问题。采用卫星通信技术的导航系统,可以在压缩机内或者是输油泵中提供导航系统。这样的导航措施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多管道的运输方式,从而大大提高运输的效率。 第三、环保的应用;所谓环保实际上是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省略了许多原有的附加设备,让输油气管道的设备应用更加简单化、简洁化、高效化。因此,对于输油气管道而言,采用卫星通信技术,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油气运输的现代化运输技术。 总之,卫星通信技术在输油气管道中的应用,其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并且能够实现现代化的输油气运输方式,为输油气的效率提高给予了保证。 3 结语 通过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基本分析,了解到我国采用北气南输的政策进行油气输送的必要性。对于输油气管道而言,其建设技术至关重要,保证输油管道的高质量要求以及无缝对接技术的实现。对于输送技术而言,需要考虑多种外界因素以及内在因素。通过对压缩机以及输油泵等相关设备的研究,保证了输油气管道在运输过程中的顺利以及安全性。采用卫星通信技术,是现代输油气技术的一种体现。卫星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定位以及导航和监测的作用,在油气运输的过程中,采用卫星监测技术,及时能发现漏气或者漏油的现象,从而在第一时间进行抢修解决。这样的技术应用,不仅仅是实现了输油气管道的安全运输,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高效运输的模式。总之,采用卫星通信技术进行输油气管道的运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输油气的安全和效率,并促使其成为现代化的输油气技术。 油气管道运输发展现状及问题:我国油气管道运输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而不断发展,当前油气管道建设成为促进油气发展的关键。因为我国的油气资源不均匀,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油气管道作为运输油气的主要通道。本文对于我国油气管道运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从多方面探讨油气运输绵连的问题,并且期望能够完善油气管道的运输建设。 关键词:油气管道;运输;发展 一、前言 石油天然气是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能源,当前油气管道运输已经成为陆上油气运输的主要方式。自从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的油气管道经历了初始阶段、快速发展阶段以及稳步发展阶段,“九五”以来,随着多地区的油气开发速度加快,我国的石油天然气管道运输建设也进入持续发展的时期[1]。1995-2008年期间我国油气管道总里程增加了进4000千米,为我国油气能源的运输提供了可靠的运输通道。但是当前的油气管道建设配套措施不完善、布线不合理的情况仍然存在,本文对于油气管道运输的意义与发展现状进行探讨,从而阐述油气管道运输发展的趋势。 二、管道运输油气的优势 与公路、铁路以及水路运输相比,油气管道运输石油天然气具有较大的优势,采用管道运输石油天然气,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持续运输,并且管道密闭性好,运输安全,能够满足石油天然气运输的需求。 1.安全保障率高 管道运输能够实现绿色输送,采用密闭管道输送油气,能够保障油气运输的安全性。因为石油以及天然气都是易燃易爆的物质,而且一旦发生危险,可能会造成极大的危害。采用油气管道进行运输,能够避免其他运输方式密闭性不好、易泄漏的问题,最大限度的避免安全隐患。而且管道运输深埋于地下,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小,能够保证油气的安全运输。采用管道运输,能够避免油气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密闭的管道对于油气运输的安全性具有极大的保障。 2.能耗少,投资小 管道袁术油气具有能耗少,成本低的优势。根据管道运输实践证明,采用管道运输原油,能耗只有铁路运输的1/7,因此采用管道运输,能够有效的节约能耗,从而实现绿色疏松。管道工程的建设成本较低,采用运量大、长距离以及大口径的油气管道,能够控制油气运输的工程造价,从而实现油气的经济化运输。 3.管道建设用地少,输送量大 油气管道建设主要是深埋于地下,土地用量小,相比于其他运输方式,管道建设能够大大结语土地占用量。而且油气管道受到的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小,就算是遇到了相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也能够持续不间断的运输油气,从而能够实现较大的运输量,满足能源的需求[2]。 三、油气管道运输现状 自从“九五”以来,我国新建的油气管道有库鄯线、轮库复线、、甬沪宁线、中银线、甬杭线、仪长线等原油管道,为油气的提供管道支持,形成了覆盖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区域性原油网。当前西气东输的建设与发展,将其他国家的油气输送至我国,为我国工业建设与发展提供了能源支持。但是当前的油气管道的配套设施不完善,管理不健全的情况依然存在,因此需要分析当前的由于油气管道运输的现状,从而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1.管道运输油气量所占的比重较低 虽然当前的油气管道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但是对于一些大型油田而言,比如大庆油田,管道运量的比重较低,影响了管道工程的价值实现。我国当前的油气管道工程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总长度比发达国家还有差距,对于交通系统相对完善的地区,管道运输的重要性以及经济性认识不足,导致当前的运输安全性受到影响,而且运输成本较高[3]。 2.天然气管道运行的不安全因素 我国的天然气管道建设本身具有诸多问题,而且在运行过程中,因为锈蚀、腐蚀而影响油气管道的使用,导致管道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1)当前针对油气管道的管理以及安全关键体系并不完善,对于相关的责任主体规定不够严密,除了事故出现推诿责任的情况,为管道的额运行造成隐患。(2)管道尚未形成稳定的网络,对于不同的地区,管道建设的情况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油气管道网络化程度较低,运输灵敏度不足。 3.管道运营阶段中的管理技术薄弱 当前的管道建设以及管道材料都完成了较大的发展,而且采用仿真、遥感理论等方式进行管道设计与建设,对于管道工程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的油气管道运输管理的技术相对薄弱,尚未建成稳定好笑的信息保障体系,影响了油气管道运输的发展。 四、油气管道发展趋势 1.加强油气管道运输网络体系建设 管道运输具有安全、经济、合理的特点,而且不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能够实现大量运输。为了实现管道运输的价值,应该加强管道建设,使当前的管道能够结合成为有效的网络,从而实现油气的绿色运输。在加快管道运输网络建设的过程中,应该进行可行性分析与资源多元化,从而满足我国油气的需求[4]。 2.多管齐下,确保管道运输安全 为了实现油气管道的安全稳定运行,应该加强安全性建设,充分运用法律、行政以及科技的手段,加强安全规范建设,并且进一步加强维护抢修体系建设,使管道运输能够安全运行。 3.促进管道运输科技进步 为了促进管道运输的发展,应该结合国外先进的管道管理经验,将先进的管理方式、运输模式以及制作方式应用于管道的运输安全中,加大实用技术的攻关力度,从而构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与管道数据库。 五、结语 相比于其他运输方式,油气管道运输具有多种优势,是未来油气运输的主要方式。为了实现油气管道运输价值,应该以当前的油气管道运输发展为基础,立足现实,加强油气管道网络建设,促进管道科技进步,采用科技与管理的方式,确保管道运输安全。 油气管道运输发展现状及问题:浅析输油气管道运输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经济的发展带动着能源市场的需求量大大增加,石油天然气在我国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石油天然气,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油气管道在石油天然气运输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油气管道已经形成了跨地区供应管网。由于石油天然气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具有易燃、易爆、易与静电聚集、易挥发的特点,在输送过程中常常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引发安全事故。本文围绕输油气管道运输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探究其具体的解决措施与对策,为石油天然气的运输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输油;管道;运输;问题;对策 石油天然气的运输在石油工业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油气的运输工作联系着石油工业内部的生产、运输、销售的各个环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对石油天然气的集输、处理、分配、营销等。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先进,石油天然气的运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对输油气管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目前的输油气管道运输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加强油气管道的管理与维护,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提高油气树种质量与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一、输油气管道运输中常见的问题 (一)石油天然气蒸发问题 石油天然气在运输过程中会出现蒸发,蒸发问题不仅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还会给环境带来污染。石油天然气的蒸发问题一直是输油气管道运输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在输油气管道运输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石油天然气的汽化蒸发。其中汽油等轻质油品中含有大量的易挥发有机组成物质,更容易汽化溢出,散发于空气中,使得周围的空气中汽油含量增加,增加易燃、易爆的危险。另外一个方面,石油天然气在运输过程中装卸都会产生有毒气体,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环境中含有过多的烃类物质,在紫外线的作用下会与空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生产诱使化学烟雾形成的臭氧。 (二)管道材质存在问题 现阶段,我国输油气管道多采用螺旋焊缝钢管、碳素钢无缝钢管以及直缝电阻焊钢管等管材。管道的材料多数为金属。金属管道与石油天然气等介质接触时,会由于相互作用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管道的锈蚀。这样的情况在输油气管道中极为常见。金属管道在被腐蚀后,其金属色泽、外部形态、机械性能等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不仅仅会影响输油管道的使用寿命,同时还会影响运输油品的质量。管道锈蚀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油品泄露的情况发生。 (三)容易引发火灾 石油天然气主要由各种烃类化合物组成,极容易发生燃烧、爆炸、静电聚集等危险情况。输油管道运输过程中,都是在加热加压的环境中进行工作,这种运作环境会增加引起危险的概率。一旦发生了安全事故,给社会和经济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二、输油气管道运输过程中常见问题解决的方法与对策 (一)输油气管道运输过程中做好防火措施 石化企业应该定期对输油气设施进行维护和保养,做好设施的防火设计工作。设计的问题往往会引发石油天然气的泄露,因此,做好防火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进行输油气管道设计与安装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根据不同的输油气工艺流程,选择适合的管道材质,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设计与安装。防火安全体系的构建需要遵守相关的行业规范,做好防火的审核把关工作,杜绝消防安全隐患。 同时,还需要做好消防队伍的建设,对输油气管道运输起到有效的保障作用。对于禁火区域内的需要动火的管线、设施和其他附件要及时拆卸,在安全地带动火或者做好隔离措施。对“用火许可证”进行完善,落实动火作业的责任。在需要动火之前以及动火的过程能够,需要仔细分析动火范围内的环境情况,做好易燃易爆物的浓度检测,杜绝动火期间火宅和爆炸危险的发生。 (二)做好输油气管道的防腐处理 1、提高钢管材料要求 剥离或者阴极剥离会导致管线出现腐蚀开裂的情况,影响管线腐蚀开裂情况的因素有很多,各种因素相互协调、相互制约,要想减少管线腐蚀开裂的问题,需要在材料的创造期间,对夹杂物的形貌与数量进行控制与改善,降低管线中氢含量及硫含量。对于焊接构件而言,对其进行焊后热处理能有效改善材料结构,是其应力值下降。 2、对管材壁厚度进行合理选配 厚壁的管材在输油气管道运输过程中,比报壁管线抗应力腐蚀开裂的效果更好,在进行输油气管道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管材壁的厚度问题,适当减低管材的强度,增大管壁的厚度,能有效防止应力腐蚀开裂的现象发生。 3、对现场补口的质量进行控制 输油气管道的补口材料需要与罐体防腐覆盖的防护层有良好的互容性,在补口的接缝处,一定要特别注意粘接严密,并做好严密性测试。对补口位置的钢管表面做好处理,务必使罐体表面保持清洁。 (三)提高石油天然气的回收质量 石油天然气在运输过程中挥发会造成巨大的损失,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方法应该是提高石油天然气的回收质量。在油气运输过程中,采取各种必要的措施,抑制油气中烃类气体的挥发。在油品集中灌装的地点,做好回收装置的设计,对挥发的油气进行回收,采用特殊的技术,将蒸发回收的油气转化为液态重新输入到管道内。提高石油天然气的回收质量,不仅可以解决运输过程中油气的蒸发问题,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降低空气的污染,同时还能有效的节约资源,有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结束语 输油气管道运输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容易发生许多不易察觉的问题与隐患。因此,需要做好石油天然气管道运输过程中规范工作,严格把好管道质量关,做好管道材料的选择和维护工作,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输油气管道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针对石油天然气蒸发问题,做好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回收利用工作,有效节约资源,减少环境的污染,提高石油天然气的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
石油化工应用论文:DCS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 摘要:DCS主要由控制站、操作站和工程师站、数据通信及网络等三部分构成,它具有模拟量的数据采集和控制,开关量的顺序控制,开关量、模拟量结合进行控制,即混合控制功能,除此之外还有人机界面友好、安全可靠、易于安装、容易使用、便于维护、便于扩展和升级换代等特点。该系统在石油化工等行业中应用广泛。 关键词:控制站;操作站和工程师站;数据通信及网络;应用问题 1DCS在石油化工等行业中的市场情况 基本控制器可以分散的设置,通过数据高速公路的数据总线把多台控制器与操作站连接在一起,形成各节点都有计算机的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这类产品统称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DCS能在石油化工系统中广泛应用是因为它能满足以下功能:①模拟量的数据采集和控制;②开关量的顺序控制;③开关量、模拟量结合进行控制,即混合控制。除此三项控制功能外,还有人机界面友好、安全可靠、易于安装、容易使用、便于维护、便于扩展和升级换代等特点。 据估计,由于DCS在石化行业大中型自控装置中近五年内没有可替代产品,到2005年,我国石化行业要有一千多套装置需要应用DCS控制,而设备更新改造扩容也需要扩大原来DCS系统,至於日常维护、备品备件,那也是很可观的,所以今后一段时间内,DCS在石化行业中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 2DCS的主要构成 DCS主要由控制站、操作站和工程师站、数据通信及网络等三部分构成。 2.1 控制站DCS系统中,控制站是一个完整的计算机,实际运行中可以暂时在不与操作站及网络相连的脱机情况下,完成过程控制策略,保证生产装置运行。从计算机系统结构来说,控制站属于过程控制专用计算机,其微处理器从8位发展到今天的32位甚至64位。控制站作为一个完整的计算机,它的主要I/O设备为现场的输入、输出处理设备,即过程输入/输出(PI/O),包括信号变换与信号调理,A/D、D/A转换。在信号变换过程中采用隔离技术以防止来自现场的干扰信号,以及与现场连接的端子及输入、输出信号的物理位置的方便确认,这是至关重要的。 控制站是整个DCS的基础,它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最为主要,死机和控制失灵的现象是绝对不允许的,而且冗余、掉电保护、抗电磁干扰、构成防爆系统等方面都有效而可靠,才能满足用户要求。 2.2 操作站和工程师站DCS系统形成初期操作站各工程师站合一,即操作站具有操作员功能、工程师功能、通信功能和高级语言功能等。其中工程师功能中包括系统组态、系统维护、系统通用(Vtility)功能。 DCS操作站是典型的计算机,有着丰富的外围设备和人机界面。目前大多数DCS操作站和工程师站已采用高档PC机或工控机,Windows NT(或Windows98以上)操作系统、客户机/服务器(C/S)结构、DDC(动态数据交换)或OPC(用于过程控制对象链接嵌入)接口技术,可通过以太网接口与管理网络相连。在采用通过监控图形软件(如iFIX、Intouch)这一点上,各DCS厂家做法不一,有的厂家以此为平台,形成“软DCS”操作站,这多用于中小型DCS系统,或以此类软件为核心,进行二次开发;有的厂家对原来的组态软件进行改造,使之符合上述特点,满足系统开放要求。操作站要实现其多项功能,必须完成数据组织和存储两方面任务,如与工位号相关的一些数据,在操作站中要对由某控制站某端子与现场仪表相连的,由物理位置决定的工位规定工位号(即特征号或标签Tag)各工位说明(可以用汉字),使之与工艺对象一致,以保证工艺操作人员的操作,工位号可以在整个系统中通用。其它还有系统配置、操作标记、趋势记录、历史数据管总貌画面组态、工艺单元或区域组态等,这些均组织成文件,最终形成数据库,存储在硬盘的相应区域,使数据具有独立性和共享性、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DCS系统组态、操作站组态、控制站组态(上小节中已讲到)均有相应软件,为DCS用户的工程设计人员提供人机界面。 2.3 数据通信及网络上两节所述控制站、操作站、工程师站,均为通信网络的节点,DCS网络上的节点还可能有上位机(或称高级控制计算站)、与工厂管理网相连的网关等。DCS网络是DCS的生命线,在DCS整个系统的实时性、可靠性和可扩充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当前DCS中通信功能的发展是与全厂管理网络(以太网)技术相融合,逐渐实现通信网络由多重结构向扁平化过渡,所以更具有开放性。 DSC系统的规模与通信能力有关系,而通信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品的互联问题,这样才能够既保证了系统的扩展性,又保护了用户的初期投资。到目前为止,IEEE802.4令牌总线传输方式的通信协议和IEEE802.5令牌环网传输方式的通信协议在DCS系统中应用最广,又近年来因为采用以太网的互联网的普及以太网技术的提升,IEEE802.3办公自动化用局域网标准(人们俗称以太网标准)在DCS系统中已有多家采用。 3结语 到目前为止,用户对DCS所存在的问题,有三个方面的意见是一致的,即系统开放性问题;与现场传感器、变送器、执行器的接线问题;价格较贵问题。这些问题在第三代DCS中已开始得到解决。在21世纪,新一代的DCS应满足用户这方面的需求。下面谈谈在石油化工行业中应用DCS两个问题。 ①选型问题。DCS选型应在标书中多列出国际或国外的各项标准同时,也要重视国内DCS相关标准。②服务问题。服务问题成了DCS厂家或系统集成商的新亮点。如何做好前服务、中服务、后服务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DCS系统在炼化公司广泛使用,而且种类较多,主要有HONEYWELL公司的TPS和TDC300系统,横河公司的CS1000和CS3000系统等等,在今后即将投建的新装置中,将把这些系统各自的特点更好的加以总结,选择更好的DCS系统为炼化生产服务。 石油化工应用论文:自动化仪表在石油化工发展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自动化仪表在石油化工发展的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关于自动化仪表在石油化工行业中的应用更是一个关键问题。目前自动化仪表在企业中已经得到了很多的应用,对生产产生了很多积极的帮助,本文就自动化仪表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自动化仪表;石油化工企业;应用 1自动化仪表 石油对于我们现代社会来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也是我们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资源,无论是机动车还是其他的一些生活用品,都需要从石油中来获取能源和原材料,石油的需求量也是十分的巨大,因此石油市场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并且市场规模十分巨大,在石油的生产中,自动化仪表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可以说自动化仪表是石油化工企业不可缺少的一种设备。 所谓的自动化仪表,就是由很多自动化元件构成的一种具备很多功能的工具,它能够检测一些参数,并且将检测到的内容通过传输系统输出,具备显示功能,并且对于检测到的数据可以进行记录。比如在工业生产中,很多环节都有自动控制的仪表,有电动、气动控制的调节仪表。对于自动化仪表来说,它可以是一个单独的自动控制系统,也可以是对于整个系统而言的一个小的环节,在整个工业生产当中,自动化仪表的作用就是将输入的信息显示出来,让人们随时掌握生产的状态,这样才能保证生产的效率和安全性,在石油化工企业当中,各种自动化仪表在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自动化仪表技术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 2.1温度检测仪表 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对于生产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要对温度进行实时的监测。温度仪表中有一类是接触式仪表,这种仪表的构造一般比较简单,并且测量温度比较准确,但是温度仪表和被测物体的温度达到一致才能保证这种精度,这靠的是热传递的原理,被测物的温度变化之后,需要有一定的时间才能让接触式仪表达到相同的温度,因此,在检测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延时,而且如果温度过高的话,也会对仪器产生一定的影响。非接触式仪表,是通过热辐射的原理来进行测量的,测量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接触,可以有一定的距离,测量的温度范围也较广,反应速度比较快,但是由于其与被测物体有一定的距离,容易被其他物质影响,测量精度难以保证。在目前的温度仪表中,非接触式的有红外线式的和辐射式的,接触式的有热电阻式和压力式等几种。 2.2压力仪表 在石油化工生产中,压力也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测量参数,压力如果不在正常范围之内的话,会对生产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会阻断生产的顺利进行。在压力的测量中,有很多的类别,有绝对压力、负压力等等。压力测量的原理也很多,比如电容式、电感式、液柱式等。压力检测的范围也比较广泛,因此,针对不同的测量需求,有很多对应的压力仪表可供选择,选择合适的压力表来精确的测量压力值,对于生产来说十分的重要。 2.3流量仪表 石油化工企业中,生产的产品很多都是流体性质的,在生产中,流量仪表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仪表之一。它主要测量的就是在一定时间之内,通过管道的流体的体积,这个在石油化工企业中的很多环节都要用到,比如石油的开采过程,运输过程以及最终的交易过程都需要流量仪表来对流量进行精确的测量。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流量进行精确的控制,来保证合理的生产,自动化的流量仪表在生产中可以对流量进行实时的检测,如果流量大于之前设定的值,那么仪表将可以提示控制系统,从而对阀门做出控制,减少阀门的大小,来控制流量,这样可以保证其他环节与生产相配合,保证生产的精度,自动化仪表还可以将这些数据记录下来,可以在一些分析软件中进行分析,从而做出调整,让生产过程更加的合理,生产更加安全,效率更高,对于石油化工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保证其经济效益的重要一环。 2.4物位测量 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常遇到大量的液体或固体物料,它们占有一定的体积,堆成一定的高度,对此物料高度的测量称为物位测量。物位测量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通过物位测量来确定容器中的原料、产品或半成品的数量,以保证连续供应生产中各个环节所需的物料或进行经济核算;另外通过物位测量,了解物位是否在安全范围内。这两个作用无疑对于生产是很重要的,如果物料不足,难以保证下一步生产的顺利进行,对整体的生产会有阻断,而如果物料过多,超过了一定的值,那么对于生产来说,同样会出现问题,所以,必须靠物位仪表来保证生产的进程和安全。物位仪表按测量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读式、浮力式、超声波式、雷达式、辐射式、激光式、磁致伸缩式、矩阵涡流式等等。他们的测量精度高,反应迅速,测量数据可靠,石化企业中的物位仪表与阀门配合,当物位超出设定值时阀门会相应的开启或者关闭,可以保证安全的物位高度,在石油化工企业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3结语 在科技的不断发展过程中,科技的进步给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在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应用就是自动化仪表,它的应用使得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在科学合理的掌控之下,对于企业生产的安全和效率有着很大的帮助,可以让企业实现更多的经济效益,而自动化仪表以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有很多地方可以进行创新,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自动化仪表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帮助,实现更多的价值。 石油化工应用论文:石油化工方向应用型人才培育改革试点思考与实践 摘要:学校化工专业2014年被列入“应用型人才培育改革试点”专业,本文结合团队教师及其他参与共建教师的经验,对本专业改革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思考与总结,如教师工程背景、企业参与力度、课程体系建设和机制建设等,以期提高本专业的改革成效。 关键词:石油化工;应用型人才;人才培育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重点突出适应广东省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需求,且与产业行业对接紧密的应用型本科专业。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石油化工方向充分依托中国石化集团茂名石油化工公司,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科研促进教学、强化英语教学、培养国际视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主要在石油化工及相关行业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本专业是学校石油化工特色鲜明的标志性专业,对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思考与总结,以期提高本专业的改革成效,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一、加强专职教师的工程背景 本专业专职教师每年有近一个半月的时间去炼油厂或润滑油厂指导学生进行生产实习和认识实习,为年轻教师及学生提供接触企业装置和工艺的机会。我校联合茂名石化公司,针对缺乏工程背景和经验的年轻教师,为他们进行相关培训。 途径一:针对专业建立的课程群,定期聘请企业一线的有经验工程师为校内教师进行专题讲座。比如,对《乙烯生产》这门课程,定期聘请茂名乙烯厂各个车间的工程师来校为教师做专题讲座,主要针对每个车间(如裂解车间、芳烃车间、苯乙烯车间、丁烯车间、环氧乙烷车间等)的产品、装置、工艺流程、生产原理、实际遇到的技术问题等进行讲解,一方面可提高任课教师对课程的直观深入的认识,理论联系实际,另一方面为教师和企业人员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通过技术交流和探讨,促进教师和企业人员的科研合作,以科研促进教学。 途径二:定期送教师外出培训、交流、实习。学校会选派教师去参加一些高水平、高质量的培训,达到提高教师工程经验的目的。比如,学院曾经与茂名瑞派化工设计院达成培养协议,选派三名新进教师去该公司进行为期3个月的“Aspen plus”软件应用专题培训。这几位教师均表示这类专题培训非常专业,能很快地掌握此软件的应用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和科研过程中。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毕业论文”等环节得心应手,学生给出的反应都比较好!这在某种程度上间接地提高学生的实践和社会服务功能。此外,学校也定期外派教师去国外大学(如英国知山大学)进行交流和培训。本专业教师队伍应积极走出去进修或参加学术交流,扩宽视野,吸收更好的教学方法和构建课程体系的经验。 途径三:实施新进教师的“导师制”和“听课制度”。最近几年,学校引进很多新教师,并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或专家做新进教师的指导教师,对这些新教师的教学把关,同时将这些教师引入学科团队,使其发挥所长。此外,学校建立了新教师的“听课制度”,成立学校或者学院“教学督导小组”,定时对新教师进行听课,与他们一起分享上课的技巧或方法,使其能够更快地适应角色,承担教学任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新进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为更好地完成本专业的改革服务。 二、加强企业参与力度 学校建立了企业参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投入,加强企业参与力度。 1.近两年来,学校依托广东茂名石油化工公司、湛江东兴石化公司和广州石化公司等企业,获批三个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使学生的化工认识实习、仿真实习及生产实习等实践环节得到保障。同时,充分利用可共享资源,培养工程素质好、动手能力强、踏实肯干的应用型人才,取得学校、学生、企业、社会多方共赢的效果,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生在企业的学习情况,由专家组采用现场考察或问卷调查等方式来检查企业培养方案的落实情况。 2.学校制定形成“企业参与的3+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细则,聘用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制定人才培养的有关制度,明确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学生、企业的权责,制定培训费用、兼课人员的酬金发放、学生的实习生活补助等事项。学校与企业签订“实习基地建设协议”、“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建设协议”等,建立“以师徒定岗培训形式进行实践培训”的机制,完善各种配套管理措施,为落实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保障。 3.本专业以“专业认证”和“卓越计划”为契机,跟踪开展专业人才社会需求调研,了解市场和人才的双向需求。比如,本专业教师去北海炼化调研时,发现很多毕业生结合实际工作需求,对学校某些课程及内容的设置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体会。用人单位也不例外,北海炼化人事部部长反映:现在对石油化工专业人才需求的趋势和方向将可能侧重于“煤化工”,企业希望毕业生既具有石油化工的专业背景,也具有煤化工的专业背景,建议可在石油化工专业方向增加几门煤化工的相关课程,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和适应企业需求的能力。而且,炼油厂工程师反复向学校教师反映:“现在既懂工艺又懂设备的人才太少了。”基于此,学校考虑为化工专业开设一些设备方面的课程,或将这些知识渗透到课程中,以适应社会和企业的用人需求。明确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学校会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 三、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人才培养是通过课程教学内容实施的,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内容,设置哪些教学环节,要根据所从事的职业能力要求来确定,但所有的课程设置都需要为培养必要的职业能力服务。 根据学生能力与课程的对应关系,将课程内容进行归类、整合、安排,形成脉络鲜明、清晰的课程结构,以真正有利于实际能力的培养。 1.学校构建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要求的课程体系。主要改革内容为:①在学校完成3年的主要教学内容,第四学年主要在企业参与实践教学;②化工设计课程结合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项目和学校化工设计大赛项目进行课程改革;③认识实习分散进行,为新生进行专业教育并增设《化工导论》课程;④第七学期的主要教学内容为生产实习(含仿真实习),分散到各个企业,以师徒定岗的培训形式进行实践培训;⑤第八学期的主要教学内容为进行毕业设计或撰写毕业论文,部分学生可在企业选题,由企业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指导。 2.目前本专业建立“油类”课程群,如《石油炼制工程》、《石油化工工艺学》、《石油储运基础》等,形成课程群网站,加强课程群中各个课程之间的内容划分、整合与衔接,使每个课程单元中的各个内容模块与实际工作所要求的能力要素相对应和适应。 3.将工程案例教学法引入部分课程的理论课堂教学中,广泛搜集、筛选和整理、编写涉及“油类”课程群的典型工程案例。将整理收集的“油类”课程群中的典型工程案例引入课程教学,让学生以工程师的角色去体会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理论知识运用、设计过程、工艺操作等面对的实际工程问题,为学生搭建理论学习与工程应用的桥梁。同时,促使教师深入生产一线,编写具有知识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启发性的高质量工程案例,并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地把握案例教学的节奏和方向。 四、加强机制建设 应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保障体系的建设,对保障机制进行研究与改革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之一,学校逐步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管理体制、学生管理与考核、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质量评价等系统建设,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机制。只有建立好这些保障措施和监控机制,才能保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水平和培养质量。 五、总结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化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的顺利进行,本文就上述若干层面提出一些个人的见解和思考,或许存在片面性,仅供参考! 石油化工应用论文:石油化工仪表控制系统的应用分析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仪表控制系统逐渐向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微型化的方向发展,信息化的发展直接推动着我国工业的发展,石油化工仪表控制系统取得了非凡成就。但是我国的石油化工仪表控制系统的发展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将对石油化工仪表控制系统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石油化工;仪表控制系统;质量控制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化工仪表自动化设备及控制系统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石油化工仪表越来越趋向于多样化、精密化及智能化与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石油化工仪表是检测、显示、记录及控制工艺参数的基础。随着自动化工业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要求加大仪表控制系统的力度,实现数字化电动仪表的目标。 1 石油化工仪表控制系统的应用 石化企业经营管理中,仪表控制系统是否完善将直接影响到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基于此,相关部门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对石油化工仪表控制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了解及分析,提高技术水平,规范操作流程,建立与完善石油化工仪表控制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做好风险防范与控制工作,才能实现企业发展的利益最大化。 1、新型自动化检测与分析仪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化工仪表系统也逐渐发展为数字化、智能化及网络化,这种发展极大地提升了是由化工企业自动检测仪表的使用水平。现场总线型变送器为满足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需求,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现场总线型变送器作为新型自动化检测仪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全数字式、结构简单、高可靠性与操作性,与其他智能型变送器相比,现场总线型变送器具有较高的分辨力、稳定性,基于此,在石油化工事业发展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在线分析仪表的广泛使用及推广,在提高石油化工产品质量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对石化企业产品质量及先进控制应用水平提升的同时,石化系统也逐渐完善。其中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内容:在线油品质量分析仪、在线气相与液相色谱仪等。在石化企业炼油调合系统中在线多路近红外光谱分析仪这种新型分析仪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并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在中石化杭州炼油厂等企业内新一代实验室低成本汽油质量指标快速测定仪已经开始使用,并得到了广泛好评。 2、先进控制的应用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石油化学工业的不断进步,人们开始对自动化仪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过去传统的自动化仪表已无法满足现代化石油化学工业的需求,所以必须进一步提升自动化仪表的控制技术,使之实现网络化、集成化与智能化,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大化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选用先进控制作为石化企业生产装置,不仅可以对装置运作的稳定性、安全性进行有效提升,还可以起到产品质量及收益提升的作用。同时先进控制的应用可以达到运作成本降低及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现阶段石化企业化工仪表控制系统内部分先进控制技术已经日渐完善,如多变量预测控制技术等。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基于模型的控制策略。如模型预测控制与推断控制等。现阶段智能控制与模糊控制主要为知识控制的范畴,这也是今后先进控制发展的主要趋势。其次,一般情况下先进控制都是用于复杂多变量过程控制问题处理中。如多变量耦合等。作为在常规单回路控制以上建立的动态协调约束控制,先进控制必须符合具体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动态特点及操作规定。最后,实现先进控制必须具备较为强硬的支持平台,如计算能力。其主要实现工具为上位机、DCS、FCS。目前我国石化系统和美国Honeywell公司合作,实现了催化裂化装置先进控制的应用。 2 石油化工仪表控制系统的质量控制 为有效提升石化企业自动检测仪表的使用能力,必须逐渐向数字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在保证关键仪表系统质量时,应进行工序质量控制点和共检点的设置,在石油化工仪表系统安装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点,才能实现质量控制的良好效果,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好预控工作,才能实现企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1、安装就位变送器后,为确保仪表系统导压管线的质量符合相关规定,应选用2.5到5倍的工作压力用水对一次阀后的仪表导压管线进行试压作业,这样可以防止使用过程中因焊接不牢及安装不正确等原因,导致泄漏等问题的出现。 2、检查仪表接线。在确保端子接线符合相关规定后,必须对线路电阻进行准确测量,并对各线末端标记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导线屏蔽接地线必须连接到计算机房一侧,同时确保中间端子箱的防爆接头等不存在损坏情况。 3、检查与确认计算机系统送电前的相关条件。作为整个安装过程的中心环节,计算机系统送电前检查结果是否真实将直接影响到未来的使用状况。基于此,相关部门必须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相关工作人员对其实际情况进行检查。其检查内容主要含有:检查中央空调、UPS不间断电源与计算机接地系统等。 4、计算机硬件的性能测试及软件组态。遵循相关设计要求,检查其基本功能测试内容,组态任务主要由设计代表和软件组态单位一起完成。自控仪表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由监理组织设计人员与施工技术人员完成。在对设计图纸与设计文件认真审核的基础上,进行仪表安装作业。在安装前期应进行技术交底工作,要以会议纪要为主要依据。安装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改正,尽可能降低失误与危害。同时校验仪表单机,对仪表元件进行测试检查。对其仪表的质量及精准度进行检测与确定。如不符合相关规定,由有关单位以书面形式通知制造厂商进行处理与更换。避免安全问题的产生。 5、在仪表工程设计施工图中未作出具体规定的部分应执行《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和《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技术规程》SH/T352―2007;对引进装置的仪表工程,施工应执行有关国外标准规范和参照安装手册;在执行过程中应做好各类仪表调试安装记录,应填写仪表工程交工资料记录表,要求做到数据真实,字迹端正,各级签署完整,按照规定上报。为了保证电缆敷设顺利进行,应在汇线桥架完工合格的基础上,对全部待敷设的电缆进行现场清查、核对型号、规格、实际长度、绘制电缆作业表,并测其绝缘电阻值,做好各种位号标记,以防混错。特别应注意的是室内外本安电缆和非本安电缆应分开敷设,不得混放以防信号干扰。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石油化工仪表事业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其控制系统也愈加完善。逐渐向着数字化与微型化的方向发展。新型自动化检测与分析仪作为石油化工仪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水平的高低对整个系统的顺利运行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为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为确保仪表控制系统的正常运作,石化企业必须重视相关技术的应用,规范操作流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其经济效益。 石油化工应用论文:催化精馏技术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探究 摘 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社会的各个行业中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尤为突出,并且该行业在最近几年中的总产值在不断的上升,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此基础上该行业在各类产业技能方面也不断发展改进,以此不断适应行业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就针对石油化工行业中的催化精馏技术来分析其特征、作用及应用探究。 关键词:催化精馏技术;石油化工;应用探究 催化精馏技术是石油化工行业中普遍应用的一项科技,由于催化精馏技术便于实践、应用性较强且相比其他技术拥有生产效率等的优势,所以该技术得到了石油化工行业的重视,并加大了该技术的利用领域。催化精馏技术之所以能到的广泛引用,是由于该技术具有应用价值高、投入资本较低、温控技术便利、反应速度快等优势特点。所以本文就催化馏技术的特征及其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进行探究,进一步了解其在石油化工行业中所起到的作用及贡献,并对应用技术进行总结,以此归纳催化精馏技术的应用经验,为该技术的发展革新提高文献资料。 1 催化精馏技术的认识及特征分析 1.1 对催化精馏技术的概念认识 催化精馏技术是从其形成原理的角度来书是指由化学工程中通过合成或者分离耦合的方式来促进催化精馏塔性能的一种技术。而从根本上来讲,该技术的整个过程是较为复杂且对于技术应用的要求是极为严格的,我们从其采取固体催化物质的方法可以看出,其原理是较为新颖且高效的,而且,该技术在催化的过程中还需要将催化物质用科学的方式在塔内进行布设,以此使得催化作用更加高效安全,与此同时最重要的是化学反应与精馏分离相结合进行协同操作,由此可见,新颖操作理念和高要求的操作是该技术成功的最主要的原因。 1.2 催化精馏技术的特征分析 催化精馏技术之所以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是由于其在传统的催化反应和精馏分离中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革新,使得两种技术合二为一。催化精馏技术作为反应精馏中的一种,将催化反应过程和精馏分离过程两个独立的过程结合到一起,并进行了设备的结合,以此大大提供了催化效率。从其具体特征来看,催化精馏技术具有选择性优良、转化率较高、耗能较低、设备投资成本较低等特点。从选择性优良方面来说,其主要优势是能够极快的将连串反应过程中的中间目标产物清离,使得后续反应得到高效、高质量的反应效果。转化率较高则能提高难分离物质的分离效率。耗能较低则体现在节约能源、促进能源可持续利用并节约生产成本等方面。投资成本较低的则是由于催化精馏技术本身为石油工程节约了大量的时间、资金设备,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以此节约了大量的投资成本。 2 催化精馏技术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 2.1 催化精馏技术在石油化工中应用的作用 上文中我们就催化精馏技术的们就催化精馏技术进行了深入的认识,并且得出了催化精馏技术的一些先进性的特点,而且,在石油化工行业中也常常运用依稀装置,并且近年来依稀装置已经成为了石油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所以,为了适应社会对石油质量的要求的不断提高,我们必须采用先进的催化和分馏技术,并且,需要不断的改进装置,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而近年来各个行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质量、效率、成本成为了一个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而从催化精馏技术的几个特点来看,它不仅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也能节约能源和降低投入资本,以此使得石油化工的原油分离工作事半功倍,所以,在石油行业中引进依稀装置汽油催化精馏塔催化技术是及其必要的。 2.2 通过催化精馏技术提高石油化工效能 基于石油化工行业中的一些生产问题,我们将针对性的将催化精馏技术应用到其中,以此改进石油化工生产环节的生产装置,从而起到提高生产效能的作用。例如;石油化工行业中常用的依稀装置在高温环境下运作,而催化精馏技术本质上也有热能传导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引进催化精馏塔装置来改进石油化工生产环节的一些生产装置。此外,催化精馏技术本身集催化反应过程和精馏分离过程为一体,并且将这两个过程放入同一个装置中运作,所以这在无形中便减少了许多环节,从而节约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能。 2.3 催化精馏技术在石油化工生产中的总和考虑 从现今情况来看,由于社会对石油化工产品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石油化工行业面临巨大的压力,因此,该行业现今最主要的是技术革新和设备换代,而催化精馏技术虽然在石油化工生产中的实践经验不足,但其生产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所以,若能将该技术应用到石油化工生产中,将能极大的提高生产效能,而节约下来的资源可以用了扩大产业规模,有利于规模经济的发展形成。所以,催化精馏技术在石油化工行业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产业效能,还能促进石油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生产的安全性和管理的高效性。 综上所述,石油化工生产行业面临挑战,而催化精馏技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石油化工行业生产效率、降低其生产成本,可以改善行业内部资源利用情况,是石油化工生产行业改革生产结构的一个重要节点。所以石油化工行业引进催化精馏技术,可以为行业内部生产提供新的技术力量,促进行业的发展进步。此外,面对国内外行业间严峻的竞争压力,石油化工行业必须及时的抓住机遇,推进技术革新,不断的改进自身的生产设备,在谨慎决策的同时大胆尝试新科技,在发展、创新科技的同时,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石油化工应用论文:石油化工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与分析 【摘要】油化工废水成分复杂、水质水量波动大、污染物浓度高且难降解,污染物多为有毒有害的有机物,对环境污染严重。对不同种类的石化废水,往往需要不同的处理技术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近年来,石油化工的废水处理技术研究成为热点,以化学法、物化法和生化法为主的大量新的处理技术。 【关键词】石油化工;污水处理技术 一、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的应用 (一)高效絮凝浮选技术 随着我国煤油加工能力的不断提高,废水处理规模也需要及时扩大。而废水回用目标对废水处理后的水质要求更高。气浮技术是利用微气泡捕捉并除掉水中的细分散油、乳化油、胶质及悬浮物,既为生化处理提供水质保证,也常用于生化后处理,是煤油厂废水处理中必不可少的单元。其中叶轮气浮由于具有设备结构简单、投资省、占地少、能耗低、操作简单等特点,发展得更快。在叶轮气浮除油技术中,自吸式气液混合叶轮是关键之一。针对现有自吸式气液混合叶轮存在的问题进行攻关,开发了一项能有效去除含油废水中的油和COD的技术-FYHG-DO型叶轮气浮除油技术。该技术的叶轮真空度和吸气量均明显高于对比叶轮,很好的解决了吸气量和吸液量的协调问题,肯有良好的气液混合效果。实际结果表明,隔油池出水经叶轮气浮除油技术处理后,今油废水中的油去除率为67%COD去除率为31%。专家建议尽快进行工业应用试验。 (二)光催化技术 目前Tio2,纳米颗粒光催光催化处理废水的先进性已被公认,但如何将TIO2应用于难降解有毒有机物废水的产业化处理过程,却是光催化技术在环保领域发展的瓶颈问题。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完成的TIO2晶须光催化处理难降解有毒有机物废水成套技术及装备研究解决了这一难题。该项目通过烧结法和离子交换法,成功地俣成出外部具有微米级尺寸、而内部具有纳米级的连续光催化废水处理剂。采用TIO2晶须催化剂的连续光催化废水处理装置的废水处理效率与小试相比难以分离、回收及工业化困难等问题。以TIO2晶须光催化降解印染废水,可将未经任何处理的印染废水的COD降至50mg/l以下,色度小于40倍(稀释倍数),并可将苯环等大分子有机化合物转化为烯烃类的化合物。 二、石油化工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的应用 (一)菌种选育技术 用用生物自固定化技术分离选育出了株油脂化工废水高效降解菌、1株制药废水高效降解菌和2株焦化废水高效降解菌,工程应用发明高效菌对污染物降解能力强,以自固化后可有效地截留在反应器中并保持其降解活性。他们还分离筛选了降解石化和化纤废水的高效菌8株,开发了适合高效菌种附着的特殊生物填料。此外,他们对高停职硫有机工业废水建立了硫酸盐还原菌的筛选和培养技术,分离了5株可提高废水打中生化性并达到理想脱硫效果的厌氧脱硫菌。工程投运后解决了企业废水的处理问题,并指标均优于废水排水票准,降低了建设与运行成本。 (二)生物强化(QBR)技术 炼油碱渣废水是炼油厂在油品电精制及脱硫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强碱性、高浓度、验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水,含大量的中性油、有机酸、难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水,含大量的中性油、有机酸、挥发酚和硫化物等有毒有害污染物。由于污染物浓度高(COD约为2×105 mg/L,挥发酚和硫化物约为3×104 mg/L,含盐量为150 mg/L以上),采用常规方法验以达到处理要求。QBR技术是一项专门针对高浓度、验降解的有机废水的处理技术,是将现代微生物培养技术应用于好氧废水处理技系统中,通过生物强化技术将专一性、活法10倍以上的容积负荷,将传统生物法验以处理的高浓度、高毒性废水进行生化处理,极大地降低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成本。采用QBR技术的设资、运行费用只有湿式催化、焚烧法的几分之一或几十分之一,运行管理简单,处理效果稳定,而且不产生废气和废渣等二次污染。 (三)4MBR技术 MBR技术是将生物降解作用与膜的高效他离作用结合而成的一种高效水处理工艺,采用这种工艺几科能将所有的微行物截留在生物反应器中,使出水的有机污染含量降到最低,具有流程简单、效率高、操作简便、易实现自动化控制、投资少、费用低,出水水质稳定等特点,在废水处理与回用中良好的应用前景。采用MBR的废水处理工艺在美国应用以来,在水处理领域受到高度重视,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加拿大等国的应用规模也不断增大,处理量从103 mg/L扩大到100003 mg/L,处理对象出不断拓宽,除了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并回用外,还在工业废水如食品工业废水、水产加工废水、养殖废水、化妆品生产废水、染料成本、石油化工废水及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获得成功。 三、生物法与物理化学法组合技术的应用 (一)电-生物耦合技术 硝基苯类、卤代酚、卤代烃、还原染料等都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或产品,但它们都很难被微生物所降解。以前这类废水的处理一直是企为业面临的一项难题。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经过深入研究发明了电-生物耦合技术,利用电催化反应将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催化还原(或氧化)成生物易降解的有机分子,微生物则在同一个反应器中同时将它们彻底去除。以含硝基苯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废水为例,经过10h的处理,硝基苯去除率大于98%,COD去除率大于90%,出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二)化学模拟生物降解处理技术 该技术采用微生物法与降解废水处理综合技术。该技术采用自行研制的可逆氧化还原“活性物”,在化学模拟生物降解池中的有机物降解,然后现利用电化学技术再次将废水进行有机降解,然后再利用电化学技术再次将废水进行强制处理和脱色,从而取得较好的废水处理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石油化工污水水质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石油化工发展的动态,深入探究了石油化工污水处理技术,指出清洁生产、组合工艺、污水回用是石油化工污水处理的发展方向。 石油化工应用论文:催化精馏技术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 摘 要:伴随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我国石油化工行业也得到了极大的进步。与传统反应和分离单独进行的过程相比,催化精馏具有投资少、操作费用低、节能、收率高等特点,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研究与应用日趋广泛。 关键词:催化精馏;石油化工 1 催化精馏技术的概况 催化精馏是将固体催化剂以适当形式装填于精馏塔内,使催化反应和精馏分离在同一个塔中连续进行,是借助分离与反应的耦合来强化反应与分离的一种新工艺。由于催化剂固定在精馏塔中,所以它起到了催化和促进气液热质传递的作用。其优点如下: 1、催化精馏技术具有高生产、高收率的能力。这是因为通过可逆反应的利用这种方式,产物能够得到不断地生产,从而有效增加了反应速率,使反应物的浓度增大,而在这个过程中的原料的转化率还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该技术的生产及收率能力较高。 2、催化精馏技术具有低消耗、低投入的优势。在精馏塔中催化反应与精馏可以共同进行,这样既使流程得到简化,又节省了能量,减少了资金、资源等的投入与消耗。 3、催化精馏技术具有高选择性。这是由于可逆反应大多是平衡移动的,这就从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副反应或是逆反应的发生,进而使选择性得到提高。 2 催化精馏催化剂装填技术分析 由于催化精馏过程中,催化剂起到催化和促进气液热质传递的作用,所以不仅要求催化剂结构有较高的催化效率,同时又要有较好的分离效果。目前,用于催化精馏的催化剂主要是离子交换树脂和分子筛等,催化剂必须采取特殊的装填方式,满足反应和精馏的基本要求。肖剑等圆将催化剂装填方式分为两类,即固定床式和规整填料式,这两类装填方式中均有成功的应用实例。规整填料型催化剂装填方式更适宜于精馏操作,气液接触好,塔内不需要特殊构件,催化剂利用率高。但这种装填方式中的催化剂更换困难,需要停车后人工进塔更换。Sulzer公司采用新型催化精馏填料是Katpak型填料,有流体力学性能测试和热模实验的研究报道 。反应段采用特殊的催化剂装填方式,一般有3种方式: 第一,将粒状催化剂与惰性填料混装,该法的优点是催化剂装卸方便,但细颗粒催化剂堆放在塔内导致上升蒸汽阻力过大。 第二,将粒状催化剂置于多孔容器中形成催化剂构件,多孔容器可以是尼龙丝等编织物,也可以是铝、不锈钢等材料的丝网。这种催化剂构件又必须和弹性构件相连形成催化精馏元件,并具有较大的开孔空间。这种放置方式应用较广,但因催化剂置于多孔容器中,扩散对反应有一定的影响,且构件复杂。 第三,催化剂颗粒放入金属波纹丝网或平板丝网的夹层以及多孔板框的夹层中。这种放置方式传质效果好,但装卸麻烦。 3 催化精馏技术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 1、催化精馏技术在酯化反应中的应用 乳酸正丁酯在食品、医药、燃料及电子工业等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的乳酸正丁酯合成采用间歇反应釜,操作复杂,催化剂分离、净化等工序繁琐。杜海明研究了用Hβ沸石催化剂合成乳酸正丁酯的催化精馏酯化工艺。他们发现,催化精馏技术的引入,不仅减少了设备投资,而且可以进行连续化生产。 2、催化精馏技术在醚化反应中的应用 迄今,催化精馏技术在MTBE和ETBE的工业化生产中的应用已比较成熟,其他的过程也逐渐发展起来,如用于异戊烯醚化和二醇醚的生产等。异戊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可用于生产农药和香料。目前,广泛采用甲醇与C5馏分中的粗异戊烯醚化制取甲基叔戊基醚再分解为高纯异戊烯的方法。该工艺的核心是粗异戊烯的醚化。范存良等在外循环固定床反应器、中间取热固定床反应器和催化精馏反应器。 3、催化精馏技术在加氢反应中的应用 在加氢反应中,应用催化精馏技术可以降低投资费用,提高目的产物的收率,延长催化剂寿命等。目前,催化精馏技术在选择加氢、苯加氢、加氢脱除含硫化合物中都有应用。选择加氢主要用于C4,C5原料的预处理,以除去对某些深加工过程和产品均有负面影响的有害杂质,应用催化精馏技术有利于不需要的烯烃杂质选择加氢,并减少发生连串反应。渠红亮等采用氧化铝粉末制备了镍基拉西环催化剂填料,用于MTBE装置C4原料的催化精馏预处理工艺中。 4、催化精馏技术在水解反应中的应用 在工业中,乙酸甲酯常以副产物的形式出现,将乙酸甲酯水解成甲醇和乙酸是比较常见的处理方法。传统乙酸甲酯水解工艺系采用固定床水解工艺,其水解率低,回收系统能耗高、流程复杂,而采用催化精馏技术可提高水解率,实现节能降耗。苏文瑞采用催化精馏工艺实现了乙酸甲酯的水解。结果表明,催化精馏工艺的水解率比常用固定床工艺高出一倍以上,处理能力比固定床水解塔大得多,且其反应温度低于固定床工艺,催化剂的结垢现象比固定床少,催化剂的寿命较长,回收能耗比固定床节省27.8%。 5、催化精馏技术在酯交换反应中的应用 乙酸正丁酯是重要的基础有机化工原料。近些年,文献报道了酯交换法制备乙酸正丁酯的催化精馏工艺,可以得到高纯度的甲醇、乙酸正丁酯,且丁醇的转化率有很大地提高。其反应系统主要由再沸器、催化精馏塔、冷凝器、进料泵和回流比控制器组成。其中催化精馏塔有由集液板、升气管、催化剂包、支撑板和底板组成的催化反应段;在集液板下端的升气管的管壁上有溢流孔,其高于催化剂包;在底板上有泪孔;在支撑板上有催化剂包和筛孔;位于支撑板和底板之间的升气管的管壁上有漏液孔;将物质的量比0.5∶5的乙酸甲酯和正丁醇分别从催化反应区的顶部和底部加入到塔内,反应温度50~90℃,回流比0.5~30,常压下进行操作。该工艺提高了乙酸甲酯的转化率,简化了操作步骤,克服了设备腐蚀等问题。 6、催化精馏技术在烷基化反应中的应用 乙苯是重要的溶剂和中间体,加在汽油中还可以提高抗爆性能。目前,大量生产乙苯仍然是靠在酸催化下苯与乙烯的反应,与固定床反应工艺相比,采用催化精馏技术时,该反应过程的反应温度不受泡点温度制约,避免反应区热点的形成,提高了催化剂的寿命,消除了大量苯的循环,使反应放热得到了有效利用,而且操作压力较低、乙苯选择性高、副产物生成量少。研究表明,采用催化反应精馏技术克服了传统工艺不足,实现了高收率、高质量地合成N-异丙基苯胺。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催化精馏是一种改进工艺的重要手段。但只有当反应与精馏的条件相适合时,二者才能耦合。另外,催化剂的类型及装填方式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其发展重点在于如何制备高效适用的催化剂及开发合理的催化剂装填方式。催化精馏模拟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过程的模型研究及模型求解,试图通过数学模拟方法获得工程放大所需的参数。但催化精馏过程较为复杂,建立的模型外延性较差,用于工程放大时与实际生产有一定差距,这方面还有待深入的研究。 石油化工应用论文:石油化工过程及装备课程教学中项目设计的应用 【摘 要】本文分析石油化工过程及装备课程教学中项目设计教学环节的意义,提出石油化工过程及装备课程教学中项目设计教学环节的实施措施。 【关键词】项目设计 石油化工过程及装备 卓越工程师 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在天津大学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东北石油大学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是国家级和省级“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石油化工过程及装备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对该专业课程进行调整和整合出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本文试以东北石油大学为例,对石油化工过程及装备课程进行项目设计教学研究和探讨,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并促进构建具有鲜明工程教育特色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为进行专业认证奠定良好基础。 一、项目设计教学环节的意义 石油化工过程及装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涉及知识面较广的课程。该课程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又紧贴工程实际,对学生毕业后从事设备专业及相关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有必要引进项目设计教学环节。 项目设计教学环节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的基础上,在教师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要求,运用实际案例设计,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集体协作,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石油化工过程及装备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该专业培养模式以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为专业能力培养的基础。在石油化工过程及装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项目设计的训练,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程主要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加深对核心知识点与典型设备设计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掌握,从而以一个未来工程师的角色定位面对本专业课程知识的学习。 二、项目设计教学环节的实施措施 针对学生设计能力差、对课程中学习到的典型设备设计不会应用、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差、绘图能力差等问题,为了解决问题,实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从2013年开始,东北石油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在石油化工过程及装备课程中增设了项目设计环节,注重培养学生对典型设备的设计思路与方法,它通过实际案例的设计,使学生深入理解典型设备设计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如何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一)项目设计教学环节培训目标。石油化工过程及装备课程项目设计教学环节是配合学生在学习了有关设备类课程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后,对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设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通过本项目设计教学环节,使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试点专业的学生掌握过程装备中典型设备的工艺计算、结构设计和强度计算,以及工艺流程类图的阅读和绘制等。 (二)培训对象。石油化工过程及装备课程项目设计教学环节的典型过程设备包括换热器、塔设备和反应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3个班,90人,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分成30组,每组3个人。30组对应30个设计题目,其中10个换热器题目,10个塔设备题目,10个反应器题目,每组3个人的部分设计参数不同。学生通过课下以完成大作业的形式进行项目设计,课上配比4个学时供教师与学生研讨,制订了详细的实施计划,规定每一个环节必须达到标准后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更好地保障设计任务的完成。 (三)项目设计教学环节的内容。具体如下: 1.化工工艺图。为了促使学生熟练阅读工艺流程图、掌握工艺流程图的绘制原则,在这部分实训内容,需要每名学生绘制1张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并撰写工艺流程;绘制1张辅助管道系统图。 2.典型过程设备设计。完成一种典型过程设备的设计计算。以苯-甲苯连续精馏塔设计为例。 设计条件如下:在常压连续筛板精馏塔中精馏分离含苯41%的苯、甲苯混合液,要求塔顶馏出液中含甲苯不大于4%,塔底釜液中含甲苯量不低于96%(以上均为质量分数)。苯、甲苯混合液处理量6t/h;泡点进料;操作回流比取为最小回流比的1.8倍;塔顶压强,4kPa(表压);热源,低压饱和水蒸气;单板压降,不大于0.7KPa。 设计步骤如下:(1)工艺计算。运用给定的工艺参数进行工艺计算,采用图解法求得理论塔板数,如图1所示,图解得NT=12-1=11(不含塔釜)。其中精馏段NT1=5块,提馏段NT2=6块块,第6块为加料板位置。并得到部分塔的操作工艺条件及相关数据。根据工艺计算数据,然后进行结构设计。(2)设备的结构设计。根据塔设备的常用结构,参考有关资料和规范确定塔的各零部件的结构类型和尺寸,并进行塔板上的流体力学验算,得到塔板负荷性能图。(3)设备的强度计算。根据规范和相关标准对设备进行强度、刚度、稳定性进行设计和校核计算。(4)撰写设计计算说明书及绘制设备的总装配图。通过前面的工艺计算、结构设计及强度校核,每名学生撰写一份设计计算说明书,并绘制相应设备的装配图。 图1 苯-甲苯气液相平衡曲线及图解理论板层数 3.化工过程模拟软件的应用。利用化工流程模拟系统ChemCAD对塔的工艺参数和结构参数进行辅助设计和操作性能的验证。首先选择精馏单元的Shortcut模块,算出最小理论塔板数及相关数据,然后用SCDS模块依据此塔板数,计算出塔顶、塔底组分是否满足给定的工艺条件,得到相关数据,模拟得到塔顶苯的摩尔分率95.999998%满足要求,模拟得到塔板数为15块,进料板位置为第8块。最后采用了最优化方法中的灵敏度分析,以进料板位置为自变量,以再沸器负荷与回流质量流率为因变量,分别得到再沸器热负荷、回流质量流率随进料板位置变化的曲线,如图2、图3所示。由图2可看出,第10块塔板进料时,再沸器热负荷最小,第8块塔板到底11块塔板进料,热负荷变化较小。由图3可看出,第10块塔板进料时,回流量最小,第8块塔板到底11块塔板进料,回流量变化较小。通过对比,软件模拟和计算稍有差别,软件模拟对过程进行了优化,找到最优的进料板。 图2 再沸器热负荷随进料板位置变化的曲线 图3 回流质量流率随进料板位置变化的曲线 4.成绩组成。项目设计环节占石油化工过程及装备课程成绩的30%,这30%组成包括4个部分,化工制图部分占30%,工艺设计计算部分30%以及设备设计与制图部分占40%。 经过以上项目设计环节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以下方面的能力:设计化工过程设备能力;绘制工艺流程图、设备装配图等化工制图的能力;应用化工流程模拟软件进行设备设计模拟与分析,学习优化设计,从而降低成本的能力。同时,由于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式,每组学生的设计条件相近,经常在一起研究设计,因而也可以提升团队意识,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总之,项目设计教学环节使得学生从实际工程问题出发进行本专业课程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实际工程问题的兴趣,引导他们探索并掌握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也为学生从事石油石化设计工作打下基础,是高等工程教育的有利途径。 石油化工应用论文:浅谈换热器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及维护 摘 要:换热器在石油化工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石油化工中涉及到的生产流程是非常多的,这样就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换热,换热器的主要作用就是进行流体温度的转换,这样就可以满足石油生产的需要。本文就是对换热器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及维护进行具体的分析,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换热器;石油化工;应用及维护 石油化工的生产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是极为复杂的,如果没有将这些环节中的换热工作做好,就会影响着产品的质量,也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换热器主要的作用进行进行温度的转换,将温度比较高的流通传达给温度比较低的流体,这样就可以保证受热的均匀性。换热器必须有一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否则就会产生泄露,造成的危害是无法预料的,因此在使用换热器的过程中,要做好应用维护工作。 1 换热器的主要类型和原理介绍 在石油化工中使用比较广泛的换热器是单相流换热器,这种换热器一般是用在气体到气体、液体到液体和液体到气体的换热中,流体在换热的过程中,不会出现相变的现象,在石油化工生产中,主要的形式是对流传热,利用对流传热的方式需要使用螺纹管、内波外螺旋管和波纹管,波纹管和内波外螺旋管的主要作用是增加壁面的扰动,而螺纹管的主要作用就是将表面传热的效果增大。厚壁波纹管和内波外螺旋管在加工方式上是比较相近的。在石油化工生产的过程中,换热器的应用是极为重要的,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种设备,换热器的主要作用就是换热,加热、预热、蒸发、制冷和过热,换热器就是在温度上进行一系列的变化。 温度在发生变化的时候,有着多种方式进行操作,例如复合型换热、蓄热式换热、表面式换热和流体连接式换热,这些方式在石油化工生产中是经常使用的,但是无论是什么样的方式都是离不开换热器的,换热器的种类也是非常多的,按照换热器的结构进行划分主要有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和U形管板换热器,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一些事项,否则会给具体的使用带来很大的问题,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下:(1)要保持网管的清洁,不管是在什么时候,工作之前和工作之后都要将网管清洁好,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出现网管堵塞的现象,这样换热器就无法正常的使用。(2)在软化水的使用上要严格的把关,在对软化水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软化罐和水质的检查工作,这两者都会影响着软化水的质量,在确定合格之后,才能够使用。 2 换热器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及维护 2.1 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的简单介绍 2.1.1 结构特点 这种换热器主要是对管束、壳体和中芯管构成,在管板与管热管相连接之后,就要使用焊接技术进行固定。在壳体和两端的接头上会有流体进出。除此之外,还有缠绕管束的影响,缠绕管束主要是由螺旋管缠绕形成的,必须要保证层与层之间是保持着一致的,在缠绕方向上也要是相反的,最大程度的保证流体的均匀分布,避免出现短流的现象,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容易产生很多的危险性因素,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2.1.2 性能优势 这种换热器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质量,对应力可以实现自动化的消除,如果是大温差的一些工艺,使用缠绕管束结构,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对螺旋缠绕管进行表面处理,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污垢的降低率,在沉降速度上也会加快。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在结构上是极为简单的,重量也较轻,可以腾出更多的空间,这样就会节省大量的费用,在维护费用上也会大量的减少。 2.2 浮头式换热器的简单介绍 浮头式换热器主要是由浮头部分构成的,这一结构可以按照不同的要求进行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满足壳内自由的浮动,保证管束和壳体是绝对自由的,这样在温差较大的时候,壳体和管束之间就不会产生较大的温差应力。浮头端也可以自由的进行拆卸,这样管束既可以设计成为可拆卸的,也可以设计成为不可拆卸的,在检修的过程中也是极为便利的,清洗也十分的方便。 浮头换热器的浮头部分结构,按不同的要求可设计成各种形式,除必须考虑管束能在设备内自由移动外,还必须考虑到浮头部分的检修、安装和清洗的方便。钩圈对保证浮头端的密封、防止介质间的串漏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浮头式换热器的设计、制造技术的发展,以及长期以来使用经验的积累,钩圈的结构形式也得到了不段的改进和完善。钩圈一般都为对开式结构,要求密封可靠,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拆装方便。浮头式换热器以其高度的可靠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尽管受到不断涌现的新型换热器的挑战,但反过来也不断促进了自身的发展。故迄今为止在各种换热器中扔占主导地位。 2.3 泄露问题 焊接质量是换热器制造上的关键。换热器管子与管板焊接时,在焊缝两侧形成热影响区,这是焊接接头的薄弱部位,容易产生残余变形和残余应力,即容易形成应力腐蚀的基本条件。若遇到腐蚀环境的影响,例如在H2S、OH-等环境中,就会发生应力腐蚀开裂,造成换热器管接头处泄漏。管子与管板之间的缝隙处存在不流动液体,与缝隙外液体形成浓差电池,引起缝隙腐蚀,也会造成换热管接头处泄漏。管子与管板焊接结构的特点是具有排列紧密的小圆形单道焊缝,如果焊接工艺不当,就易造成焊缝根部夹渣、熔合不良、裂纹、气孔等焊接缺陷。在运行过程中这些缺陷受到交变应力的影响便会扩展,使泄漏通道扩大,导致泄漏。 2.4 维护 2.4.1 清洗 换热器运行一段时间或一个周期,就要进行清洗,换热器循环冷却水中含有大量的盐类物质、腐蚀产物和各种微生物,由于未对其进行水处理,换热器运行一段时间后水侧会结有大量的钙镁碳酸盐垢及藻类、微生物淤泥、粘泥等,这些污垢牢固附着于内表面,导致传热恶化、循环压力上升、机组真空度降低,影响机组的运行效率,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2.4.2 注意事项 ①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按规定戴好劳保用品,需要穿胶鞋、胶皮手套、口罩及眼罩;②施工现场要有良好的通风,操作现场要有方便、充足的水源。③在搬运有腐蚀性的药品时,应尽量采用叉车等专用搬运工具。严禁溅入眼、口、皮肤上。如误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严重者,请立即就医。④施工药品应放在阴凉通风处,并做好"危险品勿动"等醒目标记。 3 结论 综上所述,技术人员应当加深对换热器的了解研究,掌握正确的换热器应用方法与维护策略,以保障换热器的工作效率与质量。充分节约能源,提升生产效益。 石油化工应用论文:石油化工油品储运自动化系统中PLC技术的应用研究 摘要:近年来,石油化工油品储运自动化系统(也即罐区监控系统)中PLC技术应用极其广泛,其重点实现数据采集功能,以及监控现场执行机构功能,能够有效增强系统的实时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油品储运 自动化系统 PLC技术 数据采集 监控 针对所有石油化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言,如何做好油品储运工作都是其必须认真面对的关键工作环节之一。应该说油品储运属于综合性工程科学领域范畴,其涉及范畴广泛,并且针对不同行业、企业及部门其要求也存在较大差异。比如说军用和民用油品储运存在差别,矿场和炼油厂油品储运也存在较大差别,尽管其从理论上差别较小,然而设备以及技术措施却各具特色。并且,其涉及业务较多,包括的内容较广,比如油品的存储、核算和计量以及管理等各方面工作均有所涉及。实践表明:实现油品储运自动化对于石油化工企业生产成本的降低、生产损耗的减少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1、油品储运自动化系统简介 该系统主要包括装卸车控制及其销售管理自动化系统,以及罐区监控管理系统(包括油品在线调合功能),部分还有储运污水处理监控管理系统等几个系统组成。由于对储罐甚至全部罐区进行监控与管理工作是油品储运的核心工作所在,所以这里的罐区自动化技术直接决定了油品储运系统的总体自动化技术水平高低。本文主要对PLC技术在油品储运自动化系统(也即罐区监控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研究。 2、油品储运自动化系统中PLC技术的应用 通过PLC技术重点实现的就是罐区现场数据采集工作,再把采集数据向上位机进行传递,与此同时按照上位机所发指令要求,进一步控制罐区现场执行机构工作,执行相关指令。这里需要的罐区现场数据采集信号包括很多类别,其中有开关量信号(比如电磁阀回讯信号、输出的各种报警信号等等;模拟量信号(比如可燃气体报警器等等);以及脉冲信号(比如刮板和涡轮等流量计);还包括数字信号(比如质量流量计和液位计等)。其中控制输出信号包括开关量信号、模拟量信号以及PID调节模拟量信号等组成。 2.1 关于PLC的重点技术指标要求 (1)输入指标要求。这里的检测精度全部针对系统本身而言,而传感器、变送器等并不包含在内(下同)。 1)字检测要求:不能有附加误差产生。 针对质量流量计和钢带液位计等具有各种通讯协议功能的数字输出变送器可以实现兼容。 2)模拟量检测要求:其精度必须±0.1%以上。 要求输出变送器为:4-20mADC、0-20mADC、1-5vDC、0-10VDC。 3)脉冲量检测要求:不能有附加误差产生。 要求计数频率50KHz以下,输入电压5-24VDC以下,比如涡轮、齿轮以及腰轮和刮板等流量计。 4)开关状态检测要求:必须全部采用开关量读入模式,具体无触点开关容量在24VDC500mA。比如阀位、泵开关、液位开关和气体报警开关等。 (2)输出指标要求。针对输出的控制信号,要求无触点开关的具体容量是24VDC500mA。采用4-20mADC、1-5vDC、0-10VDC进行模拟量输出,以及通过比率PID进行调节输出。 (3)PLC数据采集要求。1)定时采集。即根据确定的采样时间对被控对象进行数据采集操作,同时在数据区进行存储。2)变化采集。就是在采集量变化超出精度范围时进行数据采集操作,对采集时间也要记录下来。当采集量未超出精度范围时不采集实现数据区的节约。针对本系统定时采集主要在现场模拟量信号应用,其采集周期一般以500ms/次。而针对来自现场仪表脉冲量而言,PLC通过高速计数单元完成采集操作,可能通过PLC的定时中断功能获得采集信号频率信息。而针对液位计、质量流量计等数字信号而言,其是以通信形式传递的,因此可经过通讯口与PLC的专用高级语言模ASCII进行连接,能够避免采集数据和现场测量仪表没有误差产生,实现PLC下(数字信号与I/O信号)的统一采集和控制管理功能。为了预防采集数据时可能产生的干扰,针对脉冲量可执行定时中断采集子程序的方法,确保脉冲不会有丢失现象。针对模拟量可运行数字滤波技术(平均值或者加权平均等)预防干扰问题。 针对本罐区监控系统来说,最关键最核心的工作就是实现罐区现场执行机构的控制执行以及过程监控功能,针对各储罐的收付油、循环以及注水等尤为重要。 通过PLC监控现场执行元件的方法一般有两种,其一为“看门狗”监控,其二为动作反应检测的方法,分别是看设定时间内的动作完成情况,以及在不考虑延时时的动作执行情况。他们的逻辑关系大体一致,只是其一不读取回讯信号,PLC不增设I/O点,实现相对简单;另一对回讯信号进行反馈,PLC增调了I/O点,能够实现实时监控功能。 为了实现隔爆功能,针对储罐控制阀门通过以气动阀门为主,并经由电磁阀实现控制操作。因此监控罐区储罐阀门需要“看门狗”检测与动作反应检测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如果开关气动阀,就可以检测到两点的回讯反馈信息。再经过PLC编程后,能够让气动阀两点回讯之间有逻辑关系产生,这样控制执行与监控就变得可靠性更强,基本不会有失误现象。上述都为开关量检测,通过PLC也可实现模拟量监控功能。具体需要同时对两个传感器信号进行采集,对比他们的测量值,看偏差范围的大小确定,如超过规定范围时,对时间再行判断,一旦超过误差时间和范围的情况,则表示存在问题。 3、结语 实践表明:通过PLC进行数据采集以及控制执行等操作,能够有效增强系统的实时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纵然与上位机脱离也能根据预定程序执行相关操作,尤其是新型PLC拥有更大的数据存储区,能够存储大量数据信息,因此在石油化工油品储运自动化系统中PLC技术的应用近年来迅速得以推广应用。 石油化工应用论文:石油化工企业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研究 摘 要:科技在不断的发展,对工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科技的进步使得工业生产的效率也得到了提高,在进行石油化工的生产时,对科技的要求的是非常高的,石油化工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这一系统的应用对化工企业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需要得到我们的重视。 关键词:石油化工;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 石油化工企业的发展对国家的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石油化化工的要求在逐渐的增加,在整个石油化工的生产中,需要使用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这一系统随着石油化工企业的发展,要求在逐渐的增加,在这样的发展状态下,就需要进行改进,在企业生产的过程中使用的是智能化的仪表,也就是仪表自动化系统,这样的系统在整个功能上有了很大的提升,还在效率上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样对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是十分重要的,使用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为石油化工企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 石油化工企业仪表的重要性 石油化工企业要想发展就离不开仪表,仪表系统在整个化工企业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在的石油化工企业生产已经逐渐的走向了现代化和数字化,数字化的应用提高了使用的效率,在仪表中除了使用数字化,还使用了智能化、网络化等手段,这样就可以很大程度的促进石油化工企业的发展。随着石油化工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石油化工仪表的要求在逐渐的增加,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对仪表进行了改进,尤其是自动检测仪,自动监测仪在性能上的改进是十分大的。 从现场的总线上来说,可以更好的适应了工业的生产,在性能上的提高使变送器也在不断的发展,这样对整个变送器来说也是十分有利的。现代化的自动化仪表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在安全性和稳定性上得到提升,这样就可以将整个石油化工企业的发展水平体现在仪表系统的使用上,因为自动化仪表的改进可以提升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侠效率,对整个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需要得到我们的重视。 数字化仪表的出现不仅仅在性能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结构上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数字化仪表在操作的时候变得更加便捷,因为现在的很多货物都是进出口贸易,这样对整个生产的要求就在逐渐的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在产品的质量上有着严格的要求,尤其是在整体性上,需要将整体性总合的运用到仪表控制系统中,还要将在仪表的管理上加强,使用性能和结构较好的仪表,对生产的产品也是非常有利的,在质量上可以得到保证,这样出口到过国外的产品就会更加的受欢迎,对整个企业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因此要使用较为先进的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这样对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是非常重要的。 2 石油化工企业仪表自动化系统的介绍 2.1 DCS(分布式控制系统) 在石油化工的生产中,使用的较为频繁的系统就是分布式控制系统和集中式控制系统,这两大系统在石油化工产业中是十分关键的。但是在我国的石油化工企业中使用的都是DCS系统,DCS系统在性能和结构上都有着一定听的优越性,相对于传统的仪表自动化系统来说,DCS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使用了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在兼容性上是非常好的,这样对整个企业的发展就有了要求,在整个企业的发展中,一定要有着足够的重视,兼容性的体现是DCS系统在功能上有着优越性的体现,在整个企业的生产中,需要将整个企业的发展作为重点,因此兼容性就变得十分重要,在企业的发展中,可以将本企业不同的型号的系统与厂商的DCS系统连接在一起,这样就可以形成一种控制体系,对整个企业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在控制的时候也是非常便利的,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也可以及时的沟通,这样对整个企业的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2.2 新型DCS系统 DCS系统在石油化工企业的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炼油的时候,炼油是不能够离开DCS系统的,在生产的过程中,会生产出半成品和成品,在石油化工企业中使用DCS系统可以增加其控制能力,提高自动化的性能,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可以利用DCS系统进行石油化工的生产,应用DCS系统进行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好的利用系统进行控制和管理,但是,还是有很多的企业在进行生产的时候无法更好的利用DCS系统的所有功能,导致自动化系统在使用的时候出现情况复杂的问题。我国在DCS系统生产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的软件开发更加适合于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这样在功能方面也出现了更好的情况,同时在使用的时候可靠性也是非常高的。 3 具体分析 3.1 检测执行仪表方面 石化现场设备或者管道内界质温度一般都在-200~1800℃之间。现场的水银玻璃温度计都会被双金属温度计取代。热电阻和热电偶信号都会直接进入DCS中。在所有仪表中压力仪表是最受重视的,因为它是与人们的安全联系最紧密的仪表。压力传感器和特殊压力仪表都是采用很多原理生产的,能抵御住高温,能在脉动介质、粉状和易结晶介质中测量压力等。再从物位仪表来讲,石化行业都以液位测量为主,并且除了浮力式仪表外,物料仪表都没有通用的产品。但从测量方式可分为浮力式、静电式、超声波式、电容式、磁致伸缩式和雷达式等等。仪表中还有流量仪表、分析仪器、在线过程分析仪和执行器等仪表。温度、压力、流量和液位都是工艺参数的保证,对生产过程中物料成分的分析和对最终产品的分析都是非常必要的。要对排放的物质进行详细的分析,不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3.2 控制策略 从如今的新一代DCS系统的变化可以看出,石化工业在自动化连接控制、批量控制和顺序控制等基本控制策略还是没有改变。智能化算法如智能PID控制器和多变量控制等都已经开始普遍采用,其都是以DCS为基础的控制,但也都可以独立控制。传统的生产过程都是一个装置一个控制室,但现在几乎都是多个装置一个控制室或全厂都由一个控制中心进行控制,并且都是以LCD屏幕或CRT显示为主。现在人机界面方面都在以DCS操作站屏幕为主,这样能让公益操作人员轻松地进行操作。 石化装置的工艺过程复杂,很容易发生火灾或爆炸等。因此对安全性的要求在不断提升,若仅由DCS设备完成,则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要求了,如ESD系统就会在DCS之外单独运行。智能化和自动化控制仪表不仅使得安全生产成为现实,而且现在应用的SIS系统都是以人性化和安全性为主的生产系统。不仅要紧抓安全生产,还要在生产线的危险场所设置警报系统,一旦有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泄漏后能及时得到提醒。全厂的每个角落都要在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的监控下,对重要的工艺装置进行控制和检测。 4 结论 石油化工在生产过程中实现了安全生产,同时在控制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动化控制水平,这样能够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控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石油化工应用论文:石油化工行业节能策略及在间歇式本体法聚丙烯工艺中的应用 摘 要:石油化工行业受到能源短缺的严重影响,因此在使用化工行业中实行节能策略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对石油化工行业的节能策略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对节能策略在间歇性本体法聚丙烯工艺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间歇式本体法聚丙烯工艺;节能策略;石油化工行业 我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能源和资源消耗量过大的问题,石油供需矛盾已经成为制约石油化工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使用化工行业中应该积极推行节能策略,提倡节能降耗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推动石油化工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改变粗放型的增长模式。 一、石油化工行业的节能策略 石油化工行业主要有三方面的节能策略:能量回收、工艺利用、能量转换和传输。3种策略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因此石油化工行业的节能技术也可以分为三大类:能量充分利用与回收技术、先进工艺的开发与应用、能量的高效转换和传输技术[1]。 (一)能量充分利用与回收技术。在石油化工行业中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并且会产生一定的余冷、余热和余压资源,要实现节能策略就需要对这些能源进行回收和充分利用,这样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一部分具有较高品位的低温余热资源可以用于制冷,用以替代电能或者蒸汽。余压资源也可以拖动机械设备,用以替代电能。当前还没有对余冷资源进行充分利用的技术,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 (二)能量的高效转换和传输技术。通过一定的技术来使能量传输和转换的效率得以提高,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当前有4种途径能够达到这一目的:①通过自发的装置对废水进行转换,使其成为蒸汽并加以利用,能够达到80%的综合利用效率。②通过窄点技术来对患者网络进行优化,使能源传输过程中的消耗减少。③将催化裂化装置催化再生器中排放出的烟气用于发电机发电或者驱动主风机。④通过热电联产来利用燃气透平发电的排放气体,使其成为加热炉中的燃烧空气加以利用[2]。 (三)先进工艺的开发应用。通过先进的工艺和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能源的消耗。国外在石油化工行业中的炼油行业中已经开发出了很多节能降耗的新技术,应用新型的助剂和催化剂、新型节能蒸馏技术、新型过程控制技术和大型延迟焦化装置、内部换热型蒸馏塔等等,以及加热炉和新型换热器等节能设备,能够起到良好的节能降耗作用。 二、石油化工行业的节能策略在间歇式本体法聚丙烯工艺中的具体应用 (一)间歇式液相本体法聚丙烯工艺。上世纪70年代我国研发了间歇式液相本体法聚丙烯工艺,该工艺立足于我国炼厂气资源分散、储量丰富的特点。在高效催化剂体的作用下,精丙烯中的分子量调节剂为H2,在液相丙烯中分散催化剂颗粒。该工艺的压力范围为3.2-3.6Mpa,控制反应温度范围为72-76摄氏度,反映具体时间为3-5小时,该工艺得到的产品为立构规整性的聚丙烯产品[3]。 该工艺的优点在于建设快、投资小、设备简单、工艺流程短,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在石油化工行业中应用的比较广泛。但是该工艺也具有加工损失大、装置能耗高、丙烯单耗高的缺点。 (二)工艺优化技术。1、新型催化剂的使用。在聚丙烯的生产工艺中催化剂发挥着核心作用。当前聚丙烯催化剂的发展方向为得到合适的聚合物粒径分布、有效控制聚合物分子量分布、高定向性和超高活性。在间歇式本体法聚丙烯工艺中应用的新型催化剂主要是第四代 DQⅢ型高效球形聚丙烯催化剂,该催化剂是由我国中石化公司研发的。该催化剂的优点在于产品加工性能优良、分布窄、产物粒子大、立构性好,是一种高抗冲共聚物、无规共聚物、均聚物树脂产品,具有良好的性能指标。2、运用智能控制。平滑衔接问题一直存在于聚合反应过程中的升温到恒温过程之间,在加热升温之后、开始反应之前会有大量的热能被释放出来。一旦停止加热,反应温度仍然会急剧上升,为了将多余的反应热量带走必须使用冷却水进行及时降温,这样对能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然而要实现该阶段的控制并不容易,其具有扰动因素多、聚合反应速度快、容量滞后大、时间常数大、聚合釜容积大特点,难以用常规的方法和仪表进行控制,需要使用更加先进的控制技术。预测性控制技术能够使聚丙烯的生产过程更加稳定,同时使生成过程中冷凝水的用量得到极大的减少。使用预测性控制技术之前,冷凝水的月使用量约为70万吨,在使用预测性控制技术之后使用量仅需52.4万吨,具有良好的节水效果。 (三)做好能量利用率传输工作。1、使用高效换热设备。如果产生了激烈的聚合反应,必须对气相聚丙烯进行回收,从而使反应的温度得以降低。在结束聚合反应之后进行间歇的冷凝套和丙烯气体操作。回收和冷凝操作具有不确定的时间,而高压丙烯冷凝器需要连续使用,造成循环水的极大浪费。使用双台冷凝器冷凝可以使应急回收的工作效率和冷凝能力得到提高,增大换热面积,从而使冷凝套的能耗得以降低。与此同时还可以将原有的指形内冷管换为U 形冷却管,使操作弹性得以提高,也能够起到提高担负产量、,提高各釜车辙能力的作用。2、维护和清洗传热设备。夹套中的冷却循环水会带走正常聚合反应中的热,因此循环水的利用率和聚合釜的生产效率都会受到撤热能力的影响。夹套内壁受到较高的釜温的影响容易出现结垢,温度越高的地方结垢程度越高,会对聚合釜的撤热效果造成影响。可以使用超声波除垢技术或者酸洗的方式来清洗夹套,降低循环水的使用量。 (四)回收丙烯。会有很多惰性气体氮气在聚丙烯闪蒸过程中随着丙烯气进入到气柜之中,这些氮气的压缩之后又会被排出,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可以使用有机蒸汽膜法来降低丙烯资源的损耗,提高丙烯的回收率。 在石油化工行业实行节能策略势在必行,化工行业会排放出大量的废物,也需要消耗较多的能量和原料。因此通过3项策略能够有效地节能降耗,促进石油化工行业的健康发展。在间歇式本体法聚丙烯工艺中应用节能策略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石油化工应用论文:管线试压技术在石油化工工艺设计中的应用 [摘 要]管线是石油化工生产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石化企业可以通过运输管线完成对各种原材料的运输工作。在石油化工企业中,大部分危险品的运输和存储都是由管线完成的,因此,管线在石化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石油化工工艺设计中,管线试压技术是保证管线运行安全的重要措施,只有提高管线试压技术的水平,才能确保石化生产的正常运行。本文将对石油化工工艺设计中管线试压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管线试压技术;石油化工;工艺设计;应用 1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石化产品的需求量正在逐步增加,这为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石油化工企业生产中使用的材料都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为了保证这些材料的安全,企业通常采取管线运输的方式来实现这些材料的运输和存储。在材料的运输和存储过程中,一旦管线中出现了某些故障,就会影响整个材料运输过程,导致石油化工生产工作无法顺利进行,降低生产工作效率,严重的还会引发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管线试压技术则能够对管线的质量进行检测,保证管线的正常运行,提高企业生产活动的安全性。因此,我们必须在石油化工工艺设计中重视管线试压技术,保证企业安全生产。 2 管线试压技术的概念 管线试压技术是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最常用的一种检验技术,其检验的对象是石化企业生产系统中的材料运输管线,目的是为了检验这些运输管线的完整性、密封性、管道强度以及管线支架稳固性等指标,进而掌握运输管线的实际质量状态,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对其进行妥善的处理。在石油化工工艺设计中应用管线试压技术,能够将此项技术贯彻落实到石化工艺中的所有环节中,并在这些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提高石油化工工艺设计水平,有效的控制石油化工工艺的实施质量,保证石化企业运输管线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确保企业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3 管线试压技术的应用的前期准备工作 在应用管线试压技术的前期准备阶段,需要做好相应的前期准备工作。在这一阶段,科学合理的准备工作是管线试压技术能够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只有做好了这些工作,才能保证管线试压技术应用中各环节的有效性,确保管线试压技术的应用效果。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内容: 3.1 做好技术准备工作 在石油化工工艺设计中,管线试压技术是一项技术水平较高的检验技术,需要技术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能够根据石化运输管线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并制定针对性的管线试压技术实施计划,这些具体的计划完成后,要提交给上级部门审核计划的可行性和规范性,在通过审核后,才能正式的形成相关文件,用于指导管线试压技术的实施。此外,技术准备工作中还需要制定完善的安装计划,安装计划的制定要以管线试压技术实施计划为依据。只有这些技术准备工作都按时完成,才能够为管线试压技术的实施提强有力的供技术支持。 3.2 做好试压材料的准备工作 试压材料是管线试压技术的关键因素,是保证管线试压技术能够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为了能够保证管线施压技术的合理性,必须选择符合管线实际情况的试压方法,通常情况下,试压方法主要分为液体试压与气体试压,其中气体试压的材料为具有较低成本的气体,一般使用氮气作为试压材料。而液体试压的成本投入则相对高些,需要使用纯净的水作为试压材料。因此,要根据不同的试压方法准备相应的试压材料,保证这些材料的质量符合技术实施要求,并确保材料数量充足,不会出现试压过程中材料短缺的现象。 3.3 做好试压管线安全性的检测 在管线试压技术的实施过程中,必须保证试压操作与管线的安全性,这就需要在试压技术应用前对整个管线的状态以及附属的安全附件做好安全检测工作,对于不符合安全规范要求的环节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保证试压管线的安全性,为管线试压技术的实施提供一个安全的应用环境,降低管线试压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3.4 做好管线的完整行检查工作 运输管线的完整性是保证管线功能性以及安全性的关键,只有完整的管线系统才能够完成其在生产系统中的运输和存储功能。在管线试压技术实施前,我们有必要对管线的完整性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管线具备完整的运输与存储功能。 4 管线试压技术在石化生产系统中的应用 4.1 在塔装置与容器系统中的应用 在石油化工工艺设计中,塔装置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塔装置的类型主要为分馏塔和气体塔,塔在进行石化生产时还要有与其配套使用的各种容器。在工艺设计中,塔与容器之间的运输管线需要进行科学的设计和铺设。在设计过程中,要尽量杜绝管线中存在位置不稳定或产生振动的现象。为了保证这些装置能够稳定的运行,必须要采用管线试压技术对塔与容器之间的管线进行管线实施试压检验,工艺设计人员则需要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论确定汽液两相流的布置,保证石油化工工艺设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2 在泵装置管线中的应用 在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泵装置是为石化材料运输与存储提供动力的主要装置。想要确保材料运输与存储系统的正常运转,必须确保所有泵装置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泵装置入口处的支架、管道柔性以及汽阻等进行检查。利用管线试压技术检查并控制管线中的汽阻状态,获取并分析与泵装置连接管线的内部所受压力的装填,确保泵管线的稳定性,提高石化材料的运输和存储效率,减少因管线质量原因对生产造成影响。 4.3 在管线支架装置中的应用 在管线试压技术中,对于管线支架稳固性的检测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对管线支架进行工艺设计时,必须保证弹簧支架设计的合理性,为管线的稳定性提供基础支持。但是,弹簧支架的成本相对较高,在应用中需要对结构进行适当的优化,减少支架的使用数量,控制成本投入。管线试压技术能够完成对管线支架稳固性的检验,设计人员需要根据检验结果优化管架设计。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保证石油化工生产过程的安全性,我们需要在工艺设计中合理的应用管线试压技术。通过试验技术的检验提高管线的稳定性,保证管线在石化生产中做好材料的运输与存储工作,提高生产效率。 石油化工应用论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分析 [摘 要]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的研究在许多工业领域上都得到了应用,同时也成为石油化工生产中广泛使用的技术。HPLC技术优势有很多,尤其体现在在难挥发化合物、复杂混合物以及多环芳烃的分离中,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 石油化工 分离 应用 由于高效液相色谱 ( HPLC )的分离能力具备高效、迅速、高灵敏检测的优势,因此受到各领域的青睐,在生物医药、石油化工、食品、环保以及检疫等等不同领域上均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跃居成为当今其中一个最受欢迎的分析技术。色谱甚至贯穿了石油化工的整个生产流程,从石油开采、炼制、成品、质量检测监控,成为不可替代的技术。本文将简要论述高效液相色谱在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产品分析中的应用。 一、高效液相色谱在石油炼制中的应用 原油是石油化工企业进行化工生产所必需的原料,它的族组成与加工工艺的方式有着紧密的关联。原油的简单族组成是通过将其组分分离进行分析,主要为饱和烃、芳烃、胶质和沥青质四种,而较重的原油组成也相对复杂。传统方式是通过常规四组分法对原油中沥青和重质油族组成进行分析,但类似这种传统的柱色谱法,除了分析流程长之外,还要耗费许多溶剂和吸附剂。 HPLC初始是借助于硅/矾土柱来对轻质石油组分进行分离,通过不断发展后开始通过键合相 HPLC柱来对重质石油组分进行分离。相比ASTM 方法来说,此法在分析速度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并且重复性好,自动控制较为容易、稳定。而我国石油化工行业也早已引入了HPLC技术来进行原油组分分析,并出台了相应的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石油资源的开发进程也越发深入,使油品陷入不断重质化、劣质化的趋势,给催化裂化工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重质油组分的分析也成为了控制流化催化裂化和加氢工艺条件的基础,此时,HPLC技术开始得到认可与推广。 一方面,清除沥青质是色谱柱进行分离前的重要步骤,因为沥青质会对饱和烃洗提过程中的吸附和沉淀对定性定量结果产生较大的干扰。另一方面,HPLC解决了上述挑战性难题,其切换反冲阀反冲技术在氰基柱上使原油中的重质组分分析得到了实现,特别是胶质含量的分析,借助比较法对使用极性和非极性不同溶剂反冲洗实验研究来确定极性溶剂测定的结果较为准确。此外,成跃祖等人还对化学键合相高效液相色谱和反冲技术分析原油烃族组成的色谱条件相结合进行研究,对四种国产原油进行了烃族组成分析。 而后,俞鹏程等相关研究人员进行了典型分子的测定校正因子和切片进行分类后,成果的实现了用 HPLC技术来进行含有渣油的催化裂化原料油中的芳烃类别的监测,并得出了最为理想的催化裂化原料油为饱和烃、一环芳烃以及二环芳烃。在这之后,国外研究人员对HPLC法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并对示差折光、紫外检测器进行了结合,借助质谱来进行数据的比较,最后得出了饱和组分的含量会随着馏分的变重而逐渐减少,而芳烃组分的含量则会随着馏分变重而逐渐提升,并得出了在利用紫外检测来进行单环芳烃的测定时,最理想的波长是210 nm。 HPLC技术除了可以使用在原料油的族组成分析上外,还可以运用在沸点和分子量分布的测定上。如果将HPLC的模拟蒸馏与ELSD法进行结合,则可以进行重油中的从中到高沸点馏分的测定,而且这样的方法可以直接进行不可蒸馏组分的测定,省去了内标的需要,并且该方法与GC模拟蒸馏测定的结果是完全相符的。在HPLC的测定方法中,以正构烷烃为标准物来建立的重质馏分油的分子量分布校正曲线,并进行面积归一化,则可以清楚的知道实际油样中每个分子量分布范围的百分比。不仅如此,HPLC技术还是石油炼制过程中分析抽提溶剂质量的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 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石油化工产品分析中的应用 (1)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汽油产品分析中的应用 在汽油产品分析中,GC的使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在烃族组成和单环芳烃的检查分析中,使用的频率更高,在这一点上,HPLC同样有着一定的效果。在进行汽油中芳烃的测定是,HPLC技术的使用不仅有着更高的效率,而且操作简单,同时还可以清楚的知道C6到C10芳烃的含量以及部分异构体的含量。如果利用硅胶柱串联氨基柱来作为固定相,正己烷作为流动相,再利用示差折光检测器来进行石脑油中烷烃、芳烃的含量测定,不仅可以有的提高测定的准确性,还可以简化测定过程,同时情况下只需9分钟就可以完成一次测定,这样的HPLC测定方法比GC法有着明显的优势,所以在进行较重油品中的芳香烃类化合物测定时,HPLC技术同样也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方法。 (2)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润滑油中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润滑油、柴油中也有着非常不错的效果。目前,HPLC除了应用在石油产品的烃族组成分析外,在石油化工产品添加剂中也同样运用到了HPLC法。在润滑油的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氧化、缩聚等情况,导致润滑油的质量变差,如果在其中适当的加入抗氧化剂则可以有效的防止润滑油氧化反应的发生,使其抗氧化性得到更换的提高能。而在润滑油抗氧剂的制备过程中,HPLC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方法。 (3)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聚合物中的应用 除了上述中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运用外,在许多的塑料、橡胶等聚合物的生产过程中也普遍的使用到了HPLC技术。在聚合物的生产过程中,都需加入相应的添加剂,例如:抗氧化剂、热稳定剂、光稳定剂、染色剂等。而HPLC在添加剂的分离、分析中,可以在不破坏分析物的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相对于GC有更更明显的优势,灵活性更大。除此之外,运用反相 HPLC进行PVC塑料中光稳定剂的提取与分离检测同样有着效果高、结果准确的效果。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高效液相色谱(HPLC)已经成为其不可替代的技术之一,尤其是HPLC在复杂原油、重质油等石油化工产品组分的分离、分析上的突出贡献,能够使样品结构、性质不受破坏的同时,还能将样品进行无损回收,完全将传统的 LC法整体比下去,达到高效迅速分离分析的目的, 体现出其巨大的应用价值。将HPLC技术与其他先进的检测技术、多维分析模式进行适当的结合应用,还能够大大提升HPLC定性、定量的准确率,将实现其在石油化工领域中应用逐渐趋向最大化。 石油化工应用论文:浅谈催化油浆在石油化工方面的应用 摘 要:我国的石油资源还是很缺乏,燃料油价格的不断上升,这就要求我们加快催化油浆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催化油浆特有的价值可以为企业减少成本,本文将对催化油浆在石油化工方面的应用做出明确的分析。 关键词:催化油浆 应用 软化剂 溶剂 对于石油化工产业来说,能否拥有高产量的油浆就意味着企业的经济形式的好坏和资金运转的好坏。一般催化,裂化过程中能够产生高量的油浆,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的效益,保证企业资源的合理使用。如今,我国的石油资源还是很缺乏,燃料油价格的不断上升,这就要求我们加快催化油浆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催化油浆特有的价值可以为企业减少成本,本文将对催化油浆在石油化工方面的应用做出明确的分析。 1催化油浆在石油化工方面的应用 据专家所了解,催化油浆里面含有一些碳氢元素,尽管其所占的比例非常小,但整体的密度却是比其他石油的密度大。由于其含有的碳氢元素形成各种芳烃,便具备了这类化学物品的特性。就当前情形来看,我国专家对它们进行了猜测和研究,能够有很大的把握认定它们是各种附加化工商品的重要原材料。例如,能够软化橡胶的试剂,填充油制品,纤维材料的生产,增加塑料可塑性的试剂等,我国需要采用高科技进一步对催化油浆的应用做出研究与探讨。 1.1在石油化工方面可以作为软化剂 软化剂一般被用于改变橡胶等产品性能方面,主要包括改变塑料的可塑性,减少塑料的粘性,降低时间等。一般来说它可以分为三类,其中包括芳烃软化剂,而催化油浆中含有的芳烃化学物品就是很好的一种软化剂,对改善橡胶产品性能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在橡胶软化剂的制作过程中,由于催化油浆中的原料所含有的密度非常大,且碳氢元素所形成的化学物品含量非常高,粘度也比较高,就能够很好的参与到橡胶的加工过程中去,软化橡胶的功能是非常显著的,而且可以有效地实现油浆资源的使用功能,对石油化工企业产品的制造带来了巨大的便捷。 1.2可以作为改善沥青质量的溶剂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们对道路沥青的需求也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因此,生产沥青的企业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但我国往年沥青的生产等级都比较低,很大一部分原因来源于石油的质量问题,以往生产沥青时都采用的是含蜡程度比较高的油,用此建造的道路质量问题得不到保障,人身安全问题更是遭受危险。而今可以采取催化油浆来对沥青的性能进行改善。过去使用沥青的质量不达标,很难生产出比较高质量的道路,所以目前油浆根据自身密度较大,含蜡比例较低,粘度较小的特点,可以将自身的芳烃化学物品和其他物品保留在沥青中,使沥青的品质能够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进而修建出高质量的公路,且降低了道路修建部门的成本,解决我国的道路沥青含蜡量较高而带来的道路质量问题。 1.3可以生产出优质的石油焦 油浆在化工企业的用途十分广泛,不仅作为普通的日常燃料油,还可以进行优质石油焦的提炼。石油焦的生产工艺非常繁琐,精准,它需要大量的芳烃化合物和较少的杂质,而其他原料油不包含这些高价值的原料,另外,优质石油焦的产生需要许多较复杂的程序,对各方面的要求也很高,如在提炼过程中对温度的控制等,这些工艺过程导致难以形成针状焦。而催化油浆很好的解决了针状焦生成原料不足的问题,达到了油浆的合理利用。另外,优质的石油焦可以用来制作纯度非常高,结晶度也很高的石墨产品,它被广泛的应用于钢铁等行业中。 1.4可以作为废油的蒸馏活化剂 在石油工业企业中,进行废油的提纯和循环利用是节约成本的一个重要举措,因此需要通过蒸馏体制的完善进行废油的提炼。然而提高蒸馏的出馏率是一个相当有难度的工作,但如今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以通过活化剂进行蒸馏体系的强化。工业企业目前采用催化油浆作为基本的活化剂,主要根据是油浆中含有很多数目的芳烃化合物,它是蒸馏活化剂的一种,能够非常有效的将原料中的物质放入到工业原油中去,进而快速的提高蒸馏出率,增强企业资源利用的程度。 2结语 石油化工产业在不断的发展进步,但为了能够长久的在这个市场上生存下去,我们必须开发新能源,进行催化油浆的充分合理利用。目前,我国催化油浆在石油化工方面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专家通过将油浆与石油化工企业中不同工艺的正确结合,研究出了一些新型化工产品,在此基础上能够有效改进原有产品的特性,减少企业的综合成本。因此,对我们国家来说,进行催化油浆资源的合理开发及应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这需要广大石油化工企业和人员的共同努力。
通信工程导论论文:通信工程专业特色的软件综合实践课程规划 引言 我国通信行业在近些年发展迅速,特别是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领域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比较快的行业。通信行业正在经历着“面向设备”到“面向服务”的转型,实现从传统基础网络运营商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转型。同时,通信设备的开发与维护正在从分散式走向集中式,通信行业运营商的运行维护管理方式与通信技术的组织化管理都向网络集中式管理发展。这就要求通信技术人员必须对整个通信基础网络有全面的了解,对设计的网络设备管理的软件开发有综合的实践能力。 通信行业发展趋势给大学通信专业的教学和实践课程带来了新的问题与挑战。当前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也已经从硬件为主发展成了“软硬”结合,“硬件软件化”已经成为通信行业一个比较流行的行业术语,例如下一代网络中的“软交换”技术就是通过软件方式来实现原来交换机中本来由硬件实现的控制、接续和业务处理功能,这种转换大大降低了通信成本。通信软件的开发需求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出于降低成本,提高运行效率的目的,通信领域中很多以往通过硬件才能实现的功能现在正在向软件实现过渡。与硬件相比较,软件运行速度和效率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这更要求通信行业的软件开发人员要有扎实的软件知识基础。 根据近些年通信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统计,从事通信软件开发相关工作的毕业生占到总人数的一半以上,并且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根据这一形势,通信专业软件综合实践课程的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从学生就业反馈的信息来看,学生通过单一的软件实习所获取的软件开发能力已经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 现有的教学体系中的软件综合实践课程一般设置在大学二年级暑期,在内容上只是c/c++和java面向对象课程体系的延伸。这种设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软件综合能力,但是对于整个大学四年来说缺乏连贯性,与其他通信工程专业课程出现了脱节。因此,为了使软件综合实践课程在通信专业课程设置中起到纽带的作用,并让通信专业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能在通信软件的实践环节有一个不间断的学习以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建设有通信专业特色的软件综合实践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一、软件综合实践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些年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越来越受重视,各个高校教学改革中都在加大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比例,但传统的教学理念仍然影响着实践教学的发展。这一点在通信专业的软件综合实践体系中较为明显。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实践教学缺乏连贯性 从部分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调研情况来看,大多数高校中该专业软件实践课程都是从大学二年级暑期开始,在内容上多为c/c++和java面向对象等课程体系的延伸。在近一个月的软件综合实习课程后,许多学生已经开始对软件编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随后的大学三年级,通信专业课程的实践环节重点又集中在硬件处理。例如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这些专业课与二年级暑期的软件综合实践课程没有直接的关系。学生软件方面的兴趣没有得以延续,所具备的编程能力缺乏用武之地。而在三年级下学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与软件工程课程的实践环节中,学生对软件编程的兴趣已经逐渐淡化。这种软件实践环节连贯性的缺失最终导致学生缺乏用程序解决通信相关领域技术的能力。 (二)实践内容与通信行业发展脱节 近些年通信领域迅猛发展,通信技术更新换代频繁,比如物联网相关技术、下一代互联网协议等通信领域的新型技术在传统的实践环节中都没有涉及到。相比之下,旧的实践内容如综合业务数字网等相关技术都已经淘汰。如果实践内容仍然停留在旧的教学体系的水平上,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满足通信领域对通信人才的要求。 显然,旧的教学体系存在着诸多问题。在新的专业技术和教学理念发展的今天,通信专业的软件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良好的通信软件课程体系对于大学教育中通信专业学生软件综合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创新性课程体系建设 针对目前通信专业软件综合实践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套贯穿大学的前三年,由浅入深的实践体系。其教学改革的目标是让学生将所学软件相关课程与实践教学部分结合起来,带动相应的专业课程建设,并根据当前通信行业的需要设置实践课程内容,使通信专业本科生在就业前就能通过实践方面的课程具备一定的软件设计和编程能力,以便在走入工作岗位后能够迅速适应工作环境,将所学知识充分利用到工作中去。另一方面的教改重点是对课程设置做适当调整,使得软件方面的实践环节有连贯性。 大学第一年主要以基础课为主,为了使学生尽早为专业学习打下基础,原有的教学体系中设置了程序设计语言c/c++,但课堂上机仅32个学时。对于大部分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大一新生来说,32个学时的上机学时远远不够。因此,该课程体系将程序设计实习c/c++设置在大一暑期,学生可通过3周时间的暑期实习熟练掌握这门编程语言,为日后的java面向对象语言的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一部分作为软件综合实践课程体系的第一阶段,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对编程语言的认知程度,并且培养软件设计的兴趣。 大学二年级通信软件方向的专业课程包括面 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和计算机网络,这两门课程对通信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尤其是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近些年通信专业毕业生的一个主要的就业点。因此该课程规划在暑期实习中设置了两个方向的实习内容,一个是用c++实现ns2的网络模拟仿真技术,另外一个是java方向的网络模拟仿真和基于b/s模式程序设计。第一个方向的内容主要是一年级c语言实践课程的一个延伸,其目的是使学生对大一所学的c语言课程和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有一个实际应用的过程,同时也为大三的通信系统课程设计打下基础。因为c语言在计算机与通信硬件的信息交互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大部分底层的程序设计都是使用c语言来实现的。另一方面,java技术近几年在通信领域,尤其在一些嵌入式通信产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嵌入式机顶盒。另外比较流行的手机操作系统android也是基于java语言。由于学生在一年级接触了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语言,再加上二年级开设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已经具备了java编程的能力,因此在大二暑期实习中的java方向的网络模拟仿真和基于b/s模式程序设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知识深入实践的机会。这一阶段的软件综合实践体系主要目的是加深学生对通信软件设计的驾驭能力。 通信专业大学第三年开设的专业课较多,主要课程有通信原理,程控交换和数据库软件工程。学生在这些课程中都可以通过前两年所具备的软件设计能力完成课程的实践任务。在大三暑期软件综合实践中该课程规划安排了socket网络通信程序设计(java)和通信系统课程设计(c++)。这也是一个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过程,使得学生对软件设计的应用更加具体化。这一阶段的软件综合实践体系主要目的是针对当前就业形式及用人单位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为大学第四年的毕业设计做准备。对于那些对软件感兴趣或是愿意将来从事通信软件设计工作的学生来说,这一阶段的实践课程将使他们的动手能力有质的提高。 综上所述,新的课程体系不再只针对某一个课程设置实践内容,而是将大学前三年所有软件相关的课程形成一个整体来建设,使通信软件的实践有连贯性。通过软件综合实践体系的建设不仅提高了学生程序设计的动手能力,并且带动了软件相关的其他课程建设。 三、结束语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通信专业学生的软件能力直接影响到通信行业的发展。因此,本科教学中应该更注重学生的软件实践能力的培养。良好的通信软件综合实践规划有助于将整个专业相关课程关联起来,使得对学生在通信方向的程序设计能力有一个连贯的学习过程,对通信软件设计的整体把握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通信工程导论论文: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的思考与实践 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动力,是国家持续发展的基石。大学的创新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只有不断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学生,才能为社会提供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自从国家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始,创新能力的培养便是各个学校都在关心的话题。已有许多研究从创新的概念、创新的方法、创新在高校中的实践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得出许多有益的结论[1-5]。通信工程专业由于技术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快,更需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使学生在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作为一位通信专业教师,作者无力在创新的基础问题上进行分析,而是针对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这个具体方向,总结一下存在的问题,探讨改进的方法,并在教学中进行实践。 一、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通信工程行业发展迅速,各种新概念、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要求学校的教学内容和实验手段不断更新。同时也要求学生毕业后能不断跟踪新技术发展,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即具有创新性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基于此,各高校都积极探索一些新的方法和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目前仍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高校对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不够重视。由于开展创新教育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且没有体现在对学校、教师的考核体系中,往往是呼声高,行动缓。现有的教学方案和对学生的考核手段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进行彻底改革,课程教育仍然重结果而轻过程,重考试成绩而轻能力培养。对通信工程专业而言,即使是从传统的知识灌输过渡到动手能力培养都需要在设备和人力方面大量投入,更不用说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了。 2.许多创新的做法又在重复应试教育的老路。许多高校对通信专业学生创新教育采取的手段,一般是组织参加各级电子设计大赛、创新比赛等,追求的是获奖的等级和数量,涵盖面也只是学有余力的部分所谓的好学生,而非着眼于所有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又回归到以成绩论英雄的老路上去。这与我们历来过于功利的评价方法是一致的。这种成王败寇的实践方式,更着眼于眼前的收益,而非创新能力的积淀,与目前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并不十分相容,其对全体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益处还有待商榷。 3.对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非智力因素重视不够。在大学生的培养中,除智力因素外,自信、勤奋、热情、好奇心、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对一个人的能力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6]。其中,兴趣被认为是最为重要的,是创新能力的源泉。我国的学生从小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成长,一切服从于考试,兴趣、个性早就被消磨得差不多了。到了大学,如果仍注重用名次、获奖的方式来衡量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兴趣来启发、引导、培育其创新意识,创新教育就会沦为空谈。 4.大多数学生的能力离用人单位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一些通信企业诚恳地反映,目前通信专业的学生,知识落后,综合能力差,创新意识淡薄。一般需要1~2年的再培养才能逐渐达到企业的用人要求。而这一两年的实践培养本应该是在学校四年期间完成的。这说明我们在大学的教育中实践和能力的培养环节应该要大力加强。大学培养通信工程人才的目标就应该是合格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工程师,而不是仅仅会得高分的各种考试能手。 二、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探索 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现有方法外,应增加旨在全体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可以参与的、不以最后的成败为评判标准的培养环节,从少数精英式学生的培养,扩大到所有学生的参与。根据目前学生考试能力强、探索精神差的特点,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创造轻松的环境,根据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其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随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与到探索性的实验和开发中。培养的目标定位于提高学生探索的精神、创新的能力,参加比赛并获奖只作为培养的自然结果。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应体现在毕业后用人单位的评价、学生自主创业的实践中。毕业后的学生应像法国高校毕业的工程师一样,除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应具备本行业宽广的工程实践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可以立即参与到各种技术开发中而不需要中间的环节。从近几年的创新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认识到,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营造宽容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目的,不以成败论英雄。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通信工程相关专业课程不断增加,学生学习任务越来越重。考虑创新能力的培养往往需要再次增加额外的许多工作,如再以最后的成绩、获奖等为目标,会使许多同学感到压力倍增,产生畏惧情绪。因此,如何营造宽容的学习环境和气氛,帮助学生在现有基础上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的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2.以兴趣引导学生的探索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兴趣是人最好的导师。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的潜能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丁肇中教授在山东大学访问期间,曾有学生问他成功的关键,丁教授的回答就只有两个字:兴趣。如果我们以学生的兴趣引导其探索精神,就可以最大程度激发其自身的创造意识,从而最大程度培养出学生的创造能力,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这方面有许多例子可以作证。乔布斯辍学后选修自己喜欢的书法课,造就了后来mac丰富多彩的字体和令人赏心悦目的字体间距。 3.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跨学科知识能力,拓宽知识面。从高中阶段即开始的文理分科教育,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大受影响。大学中的专业过于细分,学生对其他相关学科的了解也非常有限。如,普通学生无法完成一篇有条理的技术报告,对控制学科的相关内容了解也甚少。在贯穿四年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知识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具备一些基本的能力,如快速准确检索资料的能力,了解研究进展和获取相关技术支持的能力,撰写产品开发各阶段相关的规范文档的基本能力等。 4.努力提高学生的沟通协作和相互学习能力。传统的的教学方式一般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认真学习教科书就可以应付。但目标在于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创新教育却需要学生的相互沟通协作,并在团队协作中快速提升自身的水平,在讨论和相互学习中获得灵感。我们应该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的沟通协作和相互学习的平台,通过在自主学习中锻炼学生的积极动手能力,通过相互协作、批评、沟通、辩论等环节,深层次激发学生原始的创新意识和思想火花,逐步恢复学生在儿童时期就具有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5.培养一支能够指导学生的教师队伍。一支合格的指导教师队伍,是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一直以来,由于对教师的考核偏重于论文,许多教师,特别是新加入的年轻教师,比较专注于前沿的理论研究,对产品开发、系统设计等缺乏兴趣。前沿的理论研究尽管创新性极强,但和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有一定距离。在学生急需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开发能力方面,这些教师无法提供必要的协助。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大多数高校都是如此。所以,着力培养一支可以在学生的创新教育中作为坚实后盾的教师队伍是非常必要的。 三、创新能力培养实践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从两年前开始在我校通信专业尝试建立自由探索平台,为所有有兴趣的通信专业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帮助其在轻松和谐的实践中逐步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建立的自由探索平台是一个高水平的综合实验室,配置了各种高中低端测试设备和各种软硬件开发平台,配置了各种必要的工具、元器件,使学生在一个实验室中即可以完成种类繁多的各种设计。平台向所有通信专业学生开放,从一年级学生简单的小电子设计题目,到二三年级学生结合课程的设计,再到四年级比较高水平的、结合研究生培养的开发项目都可以支持。最为重要的是平台的管理模式。平台实行开放式管理,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写出申请报告,在指导教师组成的顾问团审核通过后即可进入平台。审核的标准是学生确实想利用平台达到提升自己能力的目的,并不以最后能成功地开发出什么样的系统或设备为标准,即使仅仅想熟悉某种开发系统的申请也会获得批准。要求学生定期写出规范的进展报告,只要是在利用平台提供的条件,就允许继续使用。参与到平台中来的学生定期组织讨论,互相交流取得的进展,遇到的问题,甚至有可能改变原来的团队组成,以期更好地完成原来的设想。当然,这些活动逐渐形成制度,主要由学生自己组织。为了支持学生的自由开发,组织了专门的由具有系统开发经验的教师组成的顾问团。顾问团平时并不干涉各研究小组的进展,以便鼓励学生的自由创新精神。到学生有需要时,却能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范围极广。本文仅以通信工程专业为例讨论目前的问题,提出改进的一些方法,并实践一种具体的自由探索平台方案,希望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发展,摒弃以获奖加分为目的功利性激励政策,以提高全体学生的能力为目标。平台建立后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先后有几十个小组进入。尽管不以获奖为目标,却培育出了各个级别的许多奖项。其他的同学也都以兴趣为导向,培养了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当然这还仅是个开始,平台的运行机制、管理机制、资金来源等各个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我们希望在近期将这个平台完善,使之在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通信工程导论论文:通信工程之如何审核施工组织设计 当前,通信工程建设要求不断提高,施工安全控制要求不断完善。对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以达到对进度、质量、投资、安全的良好的事先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一、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联系和区别 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单位指导一个拟建工程进行的准备组织实施的基本的技术经济文件,是对拟建工程的施工准备工作和整个施工过程,在人、财、物、时间、空间、技术和组织方面做出的一个全面的计划安排。 施工方案,是对单位工程或分部工程中某一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的分析,是对施工实施过程中所耗用的劳动力、材料、机械费用以及工期等在合理组织的条件下通过技术经济分析,从中选择切实可行、最优的施工工艺和方法。 1、 两者之间的联系 (1)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施工组织设计是整体,施工方案是局部;施工方案是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脱离了施工组织设计的施工方案是没有任何指导意义的,是无法指导施工的。 (2)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施工方案的编制必须在施工组织设计的总体规划和全局部署下进行;施工方案始终是在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下进行编制和实施的。 2 、两者的区别 (1)编制目的不同:施工组织设计是对施工中的人力、物力的选用方法,时间与空间布置等各方面进行周密安排,根据各方面的要求来明确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是编制某一部分的具体施工工艺和方法,以保证质量要求和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2)编制的内容不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对象是工程整体。它涉及工程施工各个方面的内容,包括项目机构的划分、施工方案的选择、施工顺序、优化配置和节约所使用的各生产要素等等;施工方案编制的对象通常是分部、分项工程。编制内容包括工程概念、施工中的难点重点、施工方法的选择和具体的施工方法等等。 (3)侧重点不同:施工组织设计侧重计划,施工方案侧重实施。 (4)出发点不同:施工组织设计是从项目决策管理层的角度出发,施工方案是从项目实施层的角度出发。 3、目前施工方案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有些施工单位对施工方案并不重视,特别是中小型施工企业没有真正理解施工方案编制的重要性,所以在编制施工方案时没有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认真进行编制,以致施工方案在编制和实施过程中产生以下不足和问题。 二、监理单位如何审查审核施工组织设计 1、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工作程序 (1)承包单位完成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及自审工作,填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报送项目监理单位。 (2)总监理工程师在约定时间内,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提出审查意见后,由总监理工程师审批。需要承包单位修改时,由总监理工程师签发书面的意见,退回承包单位修改后再报审。 (3)已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监理单位报送建设单位。 (4)承包单位应按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组织施工。如需对其内容做较大变更,应在实施前将变更内容书面报送项目监理单位重新审定。 (5)对规模大、结构复杂的工程,项目监理单位应在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后,报送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其审查意见由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必要时与建设单位协商,组织有关专家会审。 (6)规模大、工艺复杂的工程、群体工程或分期出图的工程,经建设单位批准可分阶段报审施工组织设计;技术复杂或采用新技术的分部、分项工程,承包单位还应编制该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报项目监理单位审查。 2、审查和审核施工组织设计的原则 施工组织设计应符合国家的技术政策,充分考虑承包合同规定的条件、施工现场条件及法规的要求,突出"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则。 (1)全面性。施工组织设计应包含工程概况、施工组织系统与管理、施工方法、施工设备、施工进度计划、布置、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以及施工现场周围环境的保护措施。 (2)可行性。施工组织设计各项主要内容的措施、计划、流水段的划分,各项作业是否符合实际,合理可行。 (3)针对性。承包单位是否了解并掌握了本工程的特点及难点,施工条件是否分析充分。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健全有效,措施是否切实可行,限期工程的赶工措施是否可行。 (4)先进性。施工组织设计是否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杜绝采用落后、淘汰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 (5)自主性。在满足合同和法规要求的前提下,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应尊重承包单位的自主技术决策和管理决策。 3、审核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1)质量方面 a、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和质量保证组织结构是否健全。专职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上岗证是否齐全。 b、施工组织设计是否同《监理规范》中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报验以及工序报验制度相结合。 c、审点应为施工方案的选择:施工顺序、主要分部工程的施工方法、施工机械的选择、工程施工的流水组织。 a、施工顺序是按照单位工程工期、施工工艺的要求,要与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相协调,满足质量、安全、环保的要求。 b、施工方法应着重整个单位工程施工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施工技术复杂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及对工程质量起关键作用的分部工程要详细审查。 c、施工机械的选择是施工方法选择的中心环节。根据实际条件、工程特点审查主导工程的机械,其最适宜的类型和型号,既满足施工的要求,又要经济合理充分发挥施工机械的作用,提高机械使用率。 d、流水施工审查的主要参数:施工段、工作持续时间、流水节拍的划分,计算是否合理正确,还应同施工进度计划相结合审查。 (2)进度方面 a、进度安排是否符合工程项目建设总进度计划中总目标、分目标的要求,是否符合施工合同中开、竣工日期的规定;进度计划中的项目是否有遗漏,分期施工是否满足分批动用的需要;施工顺序的安排是否符合施工工艺的要求;劳动力、材料构配件、设备及施工机具、水电等生产要素的供应计划是否能保证施工进度计划的实现,供应是否均衡,需求高峰期是否有足够能力实现计划保障;总分包单位分别编制的各项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之间是否相协调,专业分工与计划衔接是否明确合理,对业主负责提供的施工条件在施工进度计划中安排得是否明确合理。 b、进度计划应用时标网络计划,它既具有网络计划的优点,又具有横道计划直观易懂的优点,将时间参数直观表达出来,网络计划控制建设工程进度,可以弥补横道图的不足。 c、监理工程师对施工进度计划的审批,并不解除承包单位对施工进度计划的所有责任和义务,监理单位不能强制干预承包单位的进度安排。 (3)投资方面 根据工程建设任务书,建设工程费用定额及各建设单位有关工程建设相关取费标准的文件,在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a、审核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计划、工期安排,工程工期力求达到使成本最低或收益最高。 b、审核施工方案,以确保建设项目的进度控制和投资控制。以保证施工方案中的劳动力消耗均衡,主要机械使用率做多方案比较,择最优方案; c、严格审核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施工单位合理安排人、财、物,按施工计划控制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避免质量缺陷造成投资失控。 (4)安全方面 根据项目工程实际情况及时对《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部分进行认真的审核,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a、施工单位内部安全培训、安全教育是否根据项目工程性质、情况进行全体参建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 b、是否有针对本期项目工程的安全培训、教育记录及会签。 c、安全培训、教育内容是否能体现项目工程实际情况。 d、施工单位安全检查制度是否有相关的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检查制度是否能满足项目工程实际要求。 e、施工单位人员资质,项目工程人员架构是否满足要求。 f、材料、工器具仪表、车辆是否合理,工器具仪表是否进行了有效检测,是否附有相应有效检测报告;工程使用车辆证件是否齐全、是否有效;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质量是否达到要求,是否附有相应有效检测报告;设计单位明确的施工危险部位和相应技术要求,是否制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通信工程导论论文:通信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关键点 随着我国通信产业的迅猛发展,通信工程施工质量成为运营商及设备厂家越来越关注的重点,也是众多通信工程施工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点内容。针对质量控制有很多的理论专著和方法,其中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更易于形成直观的统计数据量便于分析问题,保障质量控制的持续改进。对于通信工程质量控制中的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形成科学的统计模型更加有利于直观地对质量实施管理控制,实现工程质量目标。本文为形成通信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统计采样对象数据,从实际工程施工阶段的技术交底、施工环境检查、工程货物管理、施工过程和施工阶段后期五个方面介绍便于形成统计对象的质量控制关键点。利于同业人员应用系统科学的质量控制理论和统计方法形成通信工程施工阶段质量分析数据,实现通信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模型,对企业科学提高施工质量提供分析依据。 1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完成是通信工程从设计转向实施的关键。工程设计文件是工程施工的指导文件。在通信工程开工前,由建设方组织设计人员、现场监理人员、设备厂商技术负责人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按工程的复杂程度,可按照不同的专业组织项目施工的交底工作。通过专业的技术交底,实现现场的环境情况及各专业的配合情况校验工程设计文件的可行性及合理性。完成技术交底即确认前期项目设计阶段工作成果质量符合当前施工阶段的质量前提条件,为后期通信工程施工提供适用的指导文件。 2施工环境检查 施工环境不仅是工程现场技术交底内容之一,它还是制定工程施工计划的依据条件。通信工程施工环境检查关键点包括:现场环境是否同设计图纸上标注的尺寸匹配,机房结构承重是否符合设备安装要求,通信设备安装配套设施(条件)如工程现场装潢、电力、传输、空调、安全等是否符合施工要求,设备安装位置、走线路由设计是否符合安全、可行及美观等要求。 3工程货物管理 经过施工现场环境检查,在确认工程现场安全环境符合货物进场要求,配套设施具备工程开工条件后,即可协调安排工程货物进场。工程货物管理部分质量控制关键点在于:货物进场前的分拣及外包装完好检查,货物进场后清点及开箱验货,完成货物的保管责任的移交,货物现场放置应符合消防管理规定,符合通信设备堆放特性要求,符合安全保管管理要求,同时关注执行通信工程机房管理如施工工具进出登记管理制度、施工物料领用登记制度、工程余料移交登记制度等。 4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关键点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关键点的分布在整个施工阶段最为紧密,层层紧扣、环环相接。质量控制管理要求施工人员从通信施工人员从进施工现场开始就要坚持一次把事情做对。如严格遵守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制度,执行现场日清制度,出入登记制度等。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可以分成硬件质量控制和软件质量控制两部分。硬件质量控制的关键点包括:机架安装位置要严格遵循设计图纸,机架安装是要求与地绝缘,机架组件安装顺序要求符合施工规范要求,机架水平对齐误差不超过5mm、垂直偏差小于3mm,机架顶部加固符合设计文件要求,设备保护地线线径符合设计文件要求、防雷连接可靠,设备电源线布放符合施工规范,加电前严格执行绝缘和回路检测,机架内部组件安装、接地线符合产品规范要求,线缆下线及光纤布放按规范做好保护措施。设备内部线缆连接严格按照产品指导规范,线缆布放前逐条做好清晰的标注,线缆两端成端前环测确认线序,成端后环测成端质量。线缆路由如涉及隐蔽工程则更检查签字确认。设备加电严格按照审批流程申请、操作过程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执行,加电操作前检查准备工具的绝缘性,加电完成后检查记录确认电力设备运行状态;软件质量控制关注的关键点则对于不同的通信设备有较大的区别。但总体上可以分为:本局调试、联网调试、测试验证。在本局调试同时需要按照设计文件完成设备资源分配规划,提交联调资源申请,测试验证方案等。本局调试需要关注设备软件版本及合同配套的授权信息获取准确,本局配置数据科学、合理,在本局调试过程中检查确认设备硬件设备开工正常,线缆连接准确可靠,设备系统补丁、安全软件、常用工具软件安装调测正常。联网调试阶段需要关注与对端互联对接参数严格按照规划协商结论,积极主动联系、协助对端对故障排查确认,及时汇报联调进展情况,争取资源推动联调进展。测试验证阶段部分有条件的项目可以和之前的本局调试和联调调试同步进行,同随工和技术责任人严格按照产品验收测试手册及业务规划配置要求进行测试并记录测试情况,涉及话单时更应该请计费中心验证确认话单信息准确、格式符合标准要求。 5施工阶段后期质量控制关键点 施工阶段后期质量控制的关键点有:工程现场的余料整理、移交并清点记录,工程备板备件的配置及质量符合合同配置,工程过程中检查、测试记录的整理收集,设备配置资料信息的核对确认并移交,工程竣工资料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确认,对设备操作维护人员的相关技能培训,工程设备割接操作方案及应急预案的编制及技术审核等 6结语 本文总结了通信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关键点的描述,以方便通信工程建设单位及施工企业实现对工程质量监控点设置。利于同业人员应用科学的质量控制理论和统计方法形成通信工程施工阶段质量分析数据,形成适合企业的通信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模型。 通信工程导论论文:浅析通信工程中项目的管理与应用 1 设计院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某单位是一家拥有先进技术与设施的甲级设计院,上百名设计人员不仅可以从事工程设计和专业开发的研究,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尤其长期与运营商及通信工程公司合作,逐步设计并参与项目管理工作,也试着开始推行项目管理机制,由于长期受职能管理模式的影响,总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1.1 人员归属和部门职责分配不同使得人员无法方便地流动和灵活 使用,因而经常出现人员需求不均的矛盾,人员的忙闲程度大不同。 1.2 对项目按专业分工太细,无法按工作流程分割,造成信息交流困难,人员协作不畅,流程运作复杂。 1.3 工作量无法量化,靠经验估计,每个人的估计尺度差别很大,工时统计非常不准确,无法对成本进行核实。 1.4 不能有效分解工作流程, 工作难以落实到人, 经常出现相互推诿、互相扯皮的现象。 1.5 组织结构决定项日负责人(项目经理)其对部门负责,其对项目的管理缺乏足够的权力。 从设计院角度来看,其从事的众多业务都具有非常突出的“项目式”特点,项目管理理论以及众多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对于此类业务,较为实用的就是通过项目管理的方式进行组织生产,但是往往限于管理模式现状,很多设计院还是主要以项目为对象的职能化管理模式,虽然在一定层面操作上也采用了一定的项目管理的运作,但由于核心思想不是项目管理的思想,尝试仅仅处于初级阶段,在运作形式和内容上与项目管理的要求差距很大,也不完善,因此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生产效率。同时暴露了一系列上面说列的问题。因此寻求项目管理在设计院的落地成为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 2 设计院工作的项目管理特点体现 “项目”现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理解,它的内容宽泛,包罗万象,就像行业专家所说,“在当今社会中,一切都是项目,一切也将成为项目”。设计院的生产工作,就是有大大小小的项目所构成。项目的特点在设计院工作中具有一致性。 项目具有一次性和独特性的特点。项目有明确的开始和结间,当确定的目标达到后项目就会终止,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项目,每个项目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设计院的工作任务就是为工程提供工程设计产品,对于任何一个工程来讲,都具有特定的起始和截止时间,对于设计工作来讲,作为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首要环节,对起始和截止时间的要求会更高。基于工作对象的不同,每件设计产品均具有其独特性。 项目具有临时性的特点。项目都有确定的开始和结束。项目开始时组建项目团队,随着项开展,项目团队的成员和职能也随之发生变化。项目的临时性并不意味着项目持续的时间短,项目的生命期一般包括项目动、计划、执行、控制、收尾五个过程。 项目具有明确的目标。项目一旦确定,其目标就是明确的,项目的目标可以比较准确的出来。设计院的项目成果就是设计文件,在每个设计委托接受之时,就是项目目标的确定。项目的目标一般界定范围、时间、成本、质量等要素,其中项目的范围、时间和成本为项目的主要部分。 3 设计院工作开展项目管理工作的关键 设计院是人才汇集的地方,主要是以人为主经营管理模式,设计院人的观念和素质,直接影响着管理模式。目前设计院一般采用的是职能式管理,生产管理按专业部门进行精细化划分,与项目管理的要求不尽相同。因此如果实施项日管理,需要经过长期耐心的培训,让广大员工尤其管理层的项目管理思想的综合素质进行提高,否则关于项目管理观念很难接受。 设计进行项目管理运作,可以充分借助于信息化手段实现。高水平的管理需要高水平的技术支撑平台。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设计院实行项目管理带来革命性的影响。通过专业的项目管理软件,规范人员的项目管理动作,弥补项目管理知识和观念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强制行执行,才能有利于项目管理在设计院中的强力推行。 项目管理中蕴涵着的先进的管理思想,要求设计院进行一系列管理变革。设计院进行项目管理的推行,不仅需增加项目管理思想意识, 更应该改变管理体制和管理办法,以适应项目管理的要。单纯追求工具的完美和高标准的人员素质是做不好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和管理 的变革是顺利实现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 4 设计院开展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的变革 当前设计院的组织结构及工作特点 目前设计院都是按照职能管理设立管理部门,按照一定管理幅度划分相应管理层,以致形成典型金字塔式的管理组织结构和部门协作的工作模式。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4.1 组织结构呈现以金字塔形状, 基层由生产部门和各种职能部门 构成。生产部门按照相应专业进行划分,专业间具有明确的分工界面; 职能部门以工作性质进行划分,负责不同的职能管理。 4.2 组织成员对组织部门领导负责, 下级组织部门对上级管理者负 责,各部门负责人对总经理负责; 4.3 各部门共同提供产品与服务。由于项目涉及多专业配合,因此设计院的很多工作需要部门间进行协作, 容易形成部门间沟通障碍,尤其涉及责任认定时,容易造成扯皮情况发生。 5 项目管理下设计院的变革要求 项目管理的思想要想在设计院中落地开花,组织结构的改革势在 必行,可能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5.1 组织架构的改变将是设计院走向项目管理的必经之路。 归根结底,任何一个单位改革的最大阻力来源于人的阻力。人的阻力一定程度上受制于组织架构、制度以及大家普遍认可的现状。改变现状,就将改变很多人的利益,牵扯大家的工作分工、工作方式,在一定程度或者一定时间上让人无法接受或者理解。守旧的观念和原有的组织模式与项目管理的要求又存在比较大的矛盾冲突,因此,要想实现项目管理的顺利执行,寻求组织架构的改变,形成适应项目管理要求的管理模式成为必然。 5.2 机构的变革必须辅以管理制度、管理流程的改变。 机构的改变如果说改变的是人的观念的问题,那么管理制度管理流程的改变将是规范人的行为的问题。机构改变了,人的观念扭转了,如果不辅以良好的制度约束,流程规范,再好的模式也不能有效运转。 因此机构的改变,配合良好的制度流程管理是设计院迈向项目管理成 功的重中之重。 5.3 项目管理知识的培训也是成功实行项目管理转变的一部分。 经过多年的发展,项目管理已经成为一门学科,具备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对于长期沉浸于职能化管理的模式下的人来讲,理念与知识的冲突显而易见,企业进行良好的项目管理运转,在观念接受的前提下,进行系统的项目管理知识培训,让广大员工不仅接受项目管理,而是逐步进行学习项目管理,参与项目管理,进而实现项目管理。对企业来讲,实行项目管理体制,也就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企业的项目管理进程任务还是非常艰巨的,尤其是像通信设计院这种长期按专业职能划分的管理模式下,改革的任务非常重。在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认清改革的阻力,辨别矛盾根源,掌握好改变的方向, 注意改革的节奏,将管理改革和战略规划结合起来,将改革上升到一 定的高度,同事借助信息系统的力量,强化管理,促进改造。保持设计院上下频繁的沟通与信息反馈,在长期的、持续改善过程的逐步树立实施项目管理。 通信工程导论论文:论通信工程的成本控制分析 中国通信业的不断深化改革和市场的逐渐放开,在通信建设市场当中的竞争不断的得以加剧,然而通信企业工程所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在当今社会,通信工程在经济市场竞争当中如何有效的迎接挑战,适时的抓住机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处于不败之地?不仅需要保障通信工程项目质量和工期以及安全控制,而且对于企业自身的人力和财力以及物理都需要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进一步将通信工程成本进行有力的控制,从而能够在项目实施的过程当中获得最大化的利益,更好的为企业创造物质发展条件。根据通信工程自身的特点如何行之有效的进行成本控制,将成本风险进行最大化的减小是本文论述的主要观点,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针对通信工程项目成本做出深入而全面的探讨。 一、通信工程的成本控制内容 通信工程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不仅能够有力的节省通信工程对于成本的整体投资,而且对于通信工程的整体管理质量也可以进一步的给予提高,然而在通信工程成本控制过程当中,笔者认为所需要进行控制的主要内容具有以下几点: (一)人工费用成本控制 通信工程参加人员需要支领的各种费用统一叫做人工费用成本,具体包括基本工资、额外奖金、福利津贴、劳动保障费用等。改进传统的根据通信工程预概算得出的人工定额单价。通信工程单项的人工费用,以人工定额单价为基础,整体考核通信工程单项人员的编制、工作时间、工资标准以及通信工程所在地的劳工费用行情,详细研究预算的人工费用同实际支付的人工费用之间存在的不同,使用科学的数据解析这个模式,并且要做到迅速更正不足,确定符合实际的成本控制目标,把这部分资金用在工程外人员的开销费用或者是工程重要工序的奖金。 (二)预测的设施材料费用成本 在通信工程材料费用成本控制中,主要是通过对相关材料、设施以及材料运费等各个方面的控制。在整个通信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材料费用占整个工程成本的三分之二,由此就需要相关人员在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将通信工程材料费用作为整个工程成本的重点分析对象。在预测设施材料费用的过程中,针对主要材料、补充材料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同时结合市场发展状况,对相应的价格、运费以及供货地进行实地考察。在通信工程成本控制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预测设施材料费用。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应设立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避免因材料问题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整体质量及性能。 (三)施工及其的费用成本控制 在二十一世纪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各种新型机器也随之发展起来,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还直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通信工程在日常施工的过程中,各种新机器陆续的投入,在提高施工质量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程的成本费用。而通信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基于其自身的复杂性,在机器操作的过程中,无法形成确切的工作模式,机器的折旧以及使用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由此就需要相关人员在通信工程承包控制中,能够将机器的相关费用考虑进去,以便从根本上确保工程的成本控制质量。 二、通信工程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通信工程当中对于项目建设成本的有效控制,不仅和共层施工秩序有着相连的关系,而且与今后的使用质量也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在实际生活具体的施工当中,由于外在诸多因素的影响,对于通信工程的质量遇着直接的影响,笔者分析认为在诸多影响因素当中其主要有以下几个详细方面: (一)单位领导重视不够 通信工程在具体的施工过程当中,企业领导将重点多半是放在了整体工程质量方面,然而对于工程项目造价的管理,通常都认为是财务部门应当负责的事情,导致在很大程度上对于通信工程的造价管理没有给予过多的重视。而且,现今社会经济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给予这样的一个市场环境,对数企业的领导层人员对于工程的技术以及承接单位比较重视,然而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上面没有达到统一的共识,直接导致企业出亏损的现象。 (二)工程成本预测 在通信工程成本控制的过程中,成本预测是指相关人员依据工程的规模、技术要求以及人工等各个方面,对所需开销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然而在实际预测中,财务人员只对工程施工中能够看得到的进行预测,对于一些未知因素很难进行把握,这样的预测结果,与实际成本投入存在很大的分歧,在工程施工中,极容易造成财务风险的产生。 (三)缺乏必要的成本分析 多数施工单位在通信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针对成本控制,通常是对工程的整体成本进行总结,很少对成本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在施工的过程中,一旦出现成本升降,则直接造成现实费用与预计成本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此外,施工单位的下一个通信工程中的成本预测,往往是以上一个工程预测为依据,一旦一个出现问题,则会直接影响着施工单位今后的管理与发展。 三、完善通信工程成本控制的途径 针对通信成本控制实施的进一步完善,不但可以有效的将工程成本进行降低,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对工程的整体管理进行全面完善,将工程质量进一步得以有力的全面提高。在其具体的完善过程环节当中,笔者认为主要可以针对以下几种途径进行具体实施: (一)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在21世纪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说到底就是对人才的竞争。通信工程企业在日常发展的过程中,基于通信工程自身具备的技术性,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计算机进行辅助,而施工企业要想从根本上控制工程的成本,就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而在其加强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途径: 首先,在通信企业日常发展的过程中,人力资源作为其管理中的核心部门,在负责企业日常营运的同时,还直接关系着企业今后的发展。由此就需要通信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能够加强对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使其在形成的过程中,结合着自身企业的发展状况,结合计算机的相关数据,将各个部门的人员信息进行分析总结,为企业选拔优秀的人才。其次,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加强对现场工人的指导,使其在工作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施工。最后,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制度,在提高员工工程效率的同时,还能提高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使其更好的投入到今后的工程中。 (二)严格控制采购流程 在严格控制采购流程中,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采购人员应结合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在采购的过程中坚持“货比三家”的采购模式,在考虑采购价钱的同时,还要结合着材料的质量,确保采购的材料“货真价实”。其次,采购工作进行时要遵循四个原则: 一是规划原则; 二是现势原则; 三是实用原则; 四是科学原则。采购通道的选取,要保证稳定供货关系的情况下将供货通道进行扩展。通信工程的机器设备要从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工厂选取,数量较大的材料采购要以超标采购的形式进行供货。最后,通信企业还应制定完善的采购制度,并将其落实在采购中的各个环节中,确保采购工作顺利的进行。与此同时,采购人员在采购材料的过程中,严禁“拿回扣”,“以次充好”的现象发生,一旦发现,必须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 (三)加强工程管理 加强工程管理,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完善通信工程的成本控制。而在其加强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完善工程每个环节管理,使其在施工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制定的施工计划进行施工。其次,在施工的过程中,严禁相关人员为了赶工期盲目的增加人数。最后,针对各种施工机器的操作,相关部门应派遣专业的操作人员进行操作,避免违规操作出现机器损坏或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做好成本预测,加强前、中期成本控制 成本预测就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对一定时期或一个成本项目的成本水平、成本目标进行测算、分析和预见。通过预测可以为企业降低成本,为选择最优计划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包括预测工、料、机费用;预测施工方案引起的费用变化;预测辅助工程费、大型临时设施费、小型临时设施费、工地转移费;预测成本失控的风险等。通过对上述几种主要费用的预侧,即可确定工、料、机及间接费的控制标准,也可确定必须在多长工期内完成该项目,才能完成管理费钓目标控制。所以说,成本预测是成本控制的基础。 强调项目的中间控制。即动态控制,因为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只是为今后的成本控制作好准备,而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由于成本盈亏己基本定局,纠正的可能性和幅度都不大。将项目的总成本目标逐个细化,落实到施工班组,使成本管理自上而下形成良性循环,从而达到参与工程施工的部门、个人从第一道工序起就注重成本管理的目的。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各部门、各班组在肩负成本控制责任的同时,享有成本控制的权利,对业绩定期检查和考评,实行有奖有罚。只有真正做好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控制,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四、关于控制通信工程成本控制与全面发展通信工程相协调的研究 (一)人员整体的调配成本问题与控制通信工程成本问题相结合 工程项目管理人员需要对机械设备和仪表正确合理地使用,并根据不同的工艺特点、测试方法、技术要求,选用合适的机械设备和仪表。正确使用、管理和保养好机械设备及仪表的校正。要健全“人机固定”制度、“操作证”制度、岗位责任制度、交接班制度、“技术保养”制度、“安全使用”制度、机械设备检查制度等,确保机械设备处于最佳状态。 (二)加强环境控制环保是现代生活中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 如果想要对于环境控制环保进行有效的加强控制,笔者认为想要解决这一点,工作人员必须要从基础着手进行。共组人员需要全力加大宣传力度,将人们的觉悟和认识进一步给予全方位的提高,在其思想意识当中将环保意识进一步加强。全国各地都有通信工程项目,各不相同的工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由于环境因素各不相同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也有着各方面的区别,在通信工程的建设过程当中很多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时间都比较长,而且还具有较大的流动性。所以,在具体的施工实践当中,需要根据工程技术环境和劳动环境以及工作环境等具体实际情况当中的条件和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进行合理的控制。极为重要的是施工现场,应当建立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严格杜绝野蛮施工和违反相关规定的施工,对于施工器材需要保持堆放有序以及道路通畅,全面有效的确保工程质量,创造良好的安全施工环境。 (三)重视整体工程质量,树立企业的信誉转贴于通信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工作当中,对于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宣传力度需要进一步的给予全面加强,在全体工作人员的意识当中需要加强明确成本意识。利用成本控制管理当中的优越性对员工进行有效的引导,将其工作有效的贯穿于企业的各项工作内容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够将通信工程的成本进行更好更加全面的控制,对于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总结 总而言之,电信行业当中的主要核心是通信工程,对通信工程做好成本控制可以有效的促进电信行业的有序正常发展,而且与网络计算机的发展也有着紧密的直接的联系。所以,在通信工程具体的施工过程当中就需要相关部门将强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将整体工程质量进一步得以全面有效的提高,使得其能够更好的投入到今后的使用过程当中。 通信工程导论论文:试论通信工程监理工作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监理公司参与项目管理的这种方式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建设方都有强烈的意愿聘请监理公司,因为实现工程高质量完工,同时控制工程的建设进度与投资,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而建设监理公司恰好具备了这些优点。因此监理业务在工程建设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些监理业务中,通信工程监理业务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制度和理论体系,同时通信工程的实际经验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整个监理队伍呈良好的发展趋势,取得的成果为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通信工程监理业务目前的发展状况 当前,我国绝大部分的通信行业监理公司承接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工程的施工期内,并且他们主要监督是工程的质量问题,因此这就使监理业务提供的服务面缩小,而不能扩展到工程的每一个阶段中去。然而工程的决策阶段与实施阶段都是工程监理所要监督的过程,因此,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有很多监理业务来让我们发挥自己的优势。而不是仅仅对通信行业设备安装工程或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评估做出一些评审意见和建议,所以,工程监理业务在工程建设投资决策阶段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通信监理业务未来发展方向 目前工程项目中的法人责任制有了进一步完善,对工程项目投资的效益也越来越被投资方所看重,工程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因此,工程监理的业务将会在工程前期决策阶段内得到进一步的扩大与发展。所以,监理公司在以后的发展中要改变以前只以施工监理为主的模式,而要向工程的各个阶段,各个方位进行全面发展。从监理的发展方向来看,监理将代表业主对项目的决策、设计、施工等阶段进行全程管理,同时这也是通信工程监理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随着监理企业的工作从工程监理转向项目管理,它工作的范围也将有很大的扩展空间。工程的设计、质量监理、招标、采购、外部联络等施工过程等应该实现监理的全面管理,它们工作的重点各有不同,因此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如果监理进入项目管理中,不但可以使运营商从项目的日常管理中解脱出来,还可以使工程的效益得到提高,从而达到业主与运营商的双赢。所以工程监理企业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扩大服务范围,提高监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使其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大大提高,从而能更好的为业主服务为社会的发展添砖加瓦。而通信监理行业也应该顺应形势,不断完善体制建设和管理体系,培养自身人员的提高竞争意识服务理念,在发展中接受挑战,在挑战中不断壮大自己。 三、通信工程监理的模式 1. 传统监理模式 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由不同单位来做是传统模式的主要内容。这种模式的程序是:首先业主委托工程师作出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然后对项目进行评估,接着再进行设计,等设计完成后,则通过招标来选择承包商,承包商与业主签订施工与设备供应合同,接下来承包商与分包商和供应商分别签订分包和材料合同,紧接着开始组织项目施工。在这些程序中工程监理只能负责施工阶段的质量和安全控制。 传统模式沿用时间长,管理方法为人们所熟悉,各项程序也已经发展成熟。但是项目由设计到招标再到建设所用的时间长,因此项目的总投资及工期会难以控制,这就导致开始投资大、管理费用高、管理工作复杂等问题,如果出现质量问题,有关人员就会互相推诿,给协调各方面工作造成很大困难。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急需建立一种专业机构模式来满足通信运营商的要求。从而使通信运营商得到高的效益。 2. pm监理模式 工程项目的监理企业与业主签订合同,并且按照合同约定,代表业主组织实施工程项目的全过程,这种模式称为 pm模式。因此,在项目决策阶段,监理工程师可为业主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在项目准备和实施阶段,招标、采购、施工、竣工验收以及试运行等方面都是监理工程师要为业主提供的服务。这种模式的优点是:(1)能使业主利用监理单位的经验缩短施工总工期;(2)能使项目的总成本降到最低;(3)工程的质量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大型复杂项目,业主管理能力薄弱时也适用此种模式。 3. pmc监理模式 工程监理企业与业主签订合同,在完成pm模式所有工作的同时,还应该完成项目工程的初步设计工作,管理风险与经济责任也要按照合同约定承担一部分,这就是所说的pmc模式。这就要求监理工程师对业主的服务工作要更细致。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通信建设的项目与规模越来越大,而在通信建设领域内,各个专业的的交叉点更是复杂,技术更新更是日新月异,因此,在通信工程建设时,业主更需要有丰富经验的专业监理工程师来给予帮助,从而在建设的可行性研究评估、勘察、设计与施工管理、后期移交等方面取得很有效的效果。使业主在项目建设中能取得很高的经济效益。 pmc模式具有以下优点:(1)缩短工期。监理公司在项目管理中可以使项目的部分工作阶段发包,这样可以使整个工程在最短的时间内以获得最大的效益。(2)节省投资。监理公司可以在工程还没发包之前,在市场中对将要用的材料、设备调研,根据调查材料与设备的市场情况,购买有可能涨价或短缺的材料、设备,这样就为业主节省投资。(3)协调管理,促进各方工作顺利完成。在通信建设领域内,设计单位负责设计,承包商负责施工,而通信监理公司的介入就是协调和管理这两个机构的工作。从投资前期到工程建设期,一直到工程竣工。如果在这期间,业主、设计单位、承包商之间因为某些因素发生争执,此时通信监理公司可以从中调和缓冲和调解,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从而促使工程能够顺利的完成。所以,由于运营商面对的各色的工程承包商和设备供应厂商,鱼龙混杂,因此通信工程监理公司可以充分发挥其优点,使通信工程建设项目能够统一协调、减少存在的矛盾、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控制质量、提高效果。 虽然pm与pmc模式出现比较晚,但是相对传统的模式而言,它们代表了通信工程建设项目最新的发展趋势。因此,通信工程监理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以及社会需求来选择监理的模式。总而言之,业主的期望,市场的需求,外部的呼唤,监理企业内部的要求,都显示pm和pmc模式是符合我国工程建设监理制度要求的,所以,通信工程建设监理将沿着这些模式走出一条为业主全方位服务的新道路。从而使工程建设健康的向前发展。 四、结语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实践,通信工程建设监理已经跻身通信工程建设领域,并且成为了它们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但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行业,而且它还形成了自己的基本理论、业务对象、业务范围以及法律赋予它的义务与权利,同时随着与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慢慢接近,它最终会作为业主的代表来管理项目。 通信工程导论论文:未来智能通信工程系统化改造的趋势 有线通信模式基本上被无线通信所取代,通信运营商在建立基础设施阶段采取了各种高科技技术,这样方便了操作人员对通信设备的操控要求,并且实现了现代化通信系统的优化改造。但是,从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通信系统必将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及设备也更加复杂化。因此,深入研究通信工程智能化改造的趋势及发展方向是极为重要的工作。 一、通信工程系统化改造的主流趋势 改革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而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促进通信通常改造的根本动力。与传统通信系统相比,智能通信工程的建设难度更大,其在升级改造过程中运用到的科学技术极为复杂。正式由于这种复杂的改造过程,才让智能通信系统的功能得到最大发挥。从目前行业趋势的发展角度来看,通信工程系统化改造的趋势如下: 1、设备复杂化。通信工程引用的设备更加复杂,这说明智能通信模块的功能越来越多。除了常见的通信设备外,无线通信设备将成为未来通信的新型构成,高科技设备不仅信号传递性能强,在抵制外界因素干扰方面也有较强的性能。 2、操作自动化。用户在操作通信系统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编制相应的程序代码输入到操作系统中,利用程序代码可以实现设备的自动化操作。操作自动化发展趋势提高了通信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小了人工操作面临的诸多困难。 3、功能多样化。智能通信功能的多样化表现在:一是系统自身具备的功能,如:对数据信息的自动收集及处理,对外界干扰因素的防御功能等;二是通信用户有更多的功能可以选择,如:语音、文件、数字、视频等不同的信号方式。 4、成本最低化。控制工程建设成本是节约国家资金的方式,尽管国家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通信工程建设,但企业应将项目成本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才能实现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方便以满足信号传递的要求。 二、智能通信工程改造需注意的问题 鉴于智能化发展是未来通信工程建设的必然趋势,企业在制定工程改造方案时要注意多个方面的问题,以免工程改造后给用户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破坏了通信系统结构功能的正常发挥,影响了运营商正常的经济收入水平。从实际改造情况看,通信工程系统化改造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 1、技术问题。通信工程是一项技术性要求严格的项目改造活动,无论是设计人员或者技术人员在改造期间都要掌握技术运用情况,尽可能采用先进的通信科技服务于工程改造。如:灵活运用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等,建立多功能的数据传输模块。 2、系统问题。不仅要建立智能化通信系统,还要对系统功能的发挥创造有利的平台,这样才能满足未来用户对通信工程改造的运用要求。如:企业在制定工程改造方案期间,要对其配备相应的维护方案,特别是对通信系统常见的故障问题要及时处理。 3、安全问题。数据信息传输的安全性也是考虑的重点,近年来很多用户在传输信息时会出现窃取、盗用等问题。这不仅影响了用书传递信息的安全性,也会破坏整个通信系统运行的效率。因此,智能通信工程改造必须注重信息的安全传输,避免外界因素对信号传递的干扰。 三、基于红外通信技术的智能系统 目前,符合红外通信标准要求的个人数字数据助理设备、笔记本计算机和打印机已推向市场,然而红外通信技术的潜力将通过个人通信系统(pcs)和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网络的建立而充分显示出来。由于红外连接本身是数字式的,所以在笔记本计算机中不需要调制解调器。便携式pc机有一个任选的扩展插槽,可插入新式pcs数据卡。pcs数据卡配电话使用,建立和保持对无线pcs系统的连接;扩展电缆的红外端口使得在pcs电话系统和笔记本计算机之间容易实现无线通信。由于pcs、数字电话系统和笔记本计算机之间的连接是通过标准的红外端口实现的, 所以pcs数字电话系统可在任何一种pc机上使用,包括各种新潮笔记本计算机以及手持式计算机,以提供红外数据通信。 而且,由于该系统不要求在计算机中使用调制解调器,所以过去不可能维持高性能pc卡调制解调器运行所需电压的手持式计算机,现在也能以无线方式进行通信。红外通信标准的开发者还在设想在机场和饭店等地点使用步行传真机和打印机,在这些地方,掌上计算机用户可以利用这些外设而勿需电缆。银行的atm(柜员机) 也可以采用红外接口装置。预计在不久的将来,红外技术将在通信领域得到普遍应用,数字蜂窝电话、寻呼机、付费电话等都将采用红外技术。红外技术的推广意味着膝上计算机用户不用电缆连接的新潮即将到来。由于红外通信具有隐蔽性,保密性强,故国外军事通信机构历来重视这一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四、智能天线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 智能天线能用于很多种无线通信系统中,以提高系统性能。未来专用移动通信网将向公众移动通信网方向发展,或者说二者之间关系更加密切。还应注意:移动通信蜂窝小区正在向微型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站距将更小,分布也更广泛,波束跟踪也更需智能化、实时化,基站配置也将更灵活,智能天线的波束形成技术将在改善地面电波传播质量和降低成本上发挥重要作用。由于智能天线的使用,不论在专用移动通信系统,例如集群系统、无线本地环路,还是在公众蜂窝系统,一改控制信道的发射方式——由全小区(或全扇区或全无线区)范围内的辐射为跟踪性的极窄波束辐射,全区内同频可以多次复用,从而形成了智能无线区(智能小区、智能扇区)的新概念。因为智能天线具有跟踪功能的固有性,无需通信系统另设“定位功能”,从而使采用智能天线的移动通信系统、个人通信系统的越区切换产生了“智能切换”的又一个新概念。而且,智能天线的应用也降低了成本。目前国内在公众移动通信系统中虽然使用了性能优良的单极化全向天线antel bcd-87010、单极化定向天线antel rwa-87027、双极化天线dps60-16 rsx和先进的遥控电子倾角天线mtpa890-d4-rxy-z。 智能天线用于移动通信系统时,主要用于基站的发和收。应该承认,移动通信和个人通信应用智能天线的难度较大,其原因在于移动的多用户、电波传播的多路径等因素造成了信号动态捕获与跟踪的难度,所以移动通信和个人通信中智能天线应用较晚,而无线接入系统尤其是固定式无线接入系统却较早应用。智能天线工作于tdd双工方式的无线接入系统时,可以把上、下行链路的加权系数统一。但在上、下行频率不同时,即采用fdd双工方式时,则下行链路的加权系数在上行链路的加权系数基础上,还需作适当处理。智能天线有望用于移动市话,以改善其频率配置的难度和提高网络的容量,以及提高网络的抗干扰能力。 五、结论 总之,未来智能通信工程系统化改造要引进不同的科学技术,同时在通信设备上也要及时更新调整。对于智能通信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运营商也要及时制定处理策略加以控制,这样才能保证通信工程作用的最大发挥。 通信工程导论论文:应用型本科通信工程专业建设探讨 通信行业是一个技术更新快、发展迅速的行业,也是一个聚集和储备高新技术人才的地方,其不断增长的用人标准很难及时得到满足。很多高校学生接受着和现实行业发展存在差异的传统型教育,知识结构并没有根据新的形势进行相应地调整,也没有相应的实验实训环境,更得不到进入通信企业实习的机会,这些都造成了大量通信专业的学生发现自己所学的专业和行业不对口,同时企业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的现象。 目前本科院校主要采用的培养模式依然是“厚基础、宽口径”的教学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基本是研究型人才,这一套教学体系和指导思想对于“211”院校和一本等资深的老牌本科院校来讲是非常适合的,但是对于像长沙学院这样的新升本没多久的二本学校来讲却不太适合。学校的教学条件、师资条件和学生自身的条件都不能和名牌本科院校相比,如果依然走他人走过的老路,那么学生在市场竞争上一定处于劣势,而且在当今大量扩招、人才过剩的情形下,还会给学生的就业带来严重的问题。 相比于职业中专来讲,本科有自己的优势:学生素质好,培养时间长,基础扎实等,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社会也要求技术人员对理论有着深刻的理解。通过调研,长沙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在职业中专的培养模式和传统本科院校培养模式之间取长补短,找到一条自己的发展之路:在“厚基础、宽口径”的基础之上,进行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 一、应用型本科通信工程人才培养与定位 1.培养方案的形成 本科走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可供借鉴的经验不多,通过对湖南省高等院校的调研发现,目前的情况是大多数湖南省高等院校通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研究型人才,在此条件下长沙学院通过以下三个方法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培养方案。 (1)组织教师对周边地区的通信工程人才需求与就业要求进行详细而周密地调查,以产业技术为参数,勾画出就业能力—知识—技能—课程详细的内在关系图,努力构建特色鲜明的专业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2)去中兴、华为、思科等主流通信企业调研考察,了解这类企业的应用型岗位的用人要求,同时还对他们的渠道、服务商、运营商人才的培训体系做深入探讨,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中充分吸收他们的成熟思想,适当地加入企业现有的培训课程。 (3)学校从联通、电信等运营商,中兴、思科等设备制造商聘请专家为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委员,定期开展座谈探讨专业建设与发展,掌握行业前沿动态,及时根据行业发展对培养方案进行调整。 2.应用型本科通信工程人才培养定位 长沙学院是一所地方院校,本身定位于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其通信工程专业的定位就应该服务于学校的大方向,所以长沙学院应用型本科通信工程专业的定位是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即培养具有一定通信基础知识、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通信实践能力和适应性;能从事生产第一线的通信设备制造、应用开发、工程设计、设备集成与安装、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且具备解决通信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现场工程师。[2]专业的建设应该突出“应用”,既要遵循一般本科人才培养的规律,又要突出实践,强化应用,注意学生通信基础理论的培养和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相结合,把应用性环节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突出通信理论教学和通信实践应用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坚持通信工程科学教育和通信工程实践训练并重,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应用型通信工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 二、应用型本科通信工程专业建设 1.应用型本科通信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对原本科院校和企业中现有的课程体系中的专业课程进行较大程度地修改,逐步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1)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以引入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课程、教材、先进的教学方式为龙头,逐步对通信工程专业原有课程的教材、教学内容、方法、实验进行改造,从而达到培养应用型本科通信工程人才的要求。 (2)积极进行精品课程建设。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核心和重点,与企业合作建设具有多媒体学习、在线作业、在线考试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功能为一体的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争取在4年内有10%~15%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水平达到校级或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在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上,进一步体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复合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在培养好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适当地培养学生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其就业与职业竞争力,以及职业生涯中的自我发展、自我塑造能力。把课程建设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杠杆,通过课程建设更新观念、强化教学管理、提升师资水平。 (3)优化课程设置,加强课程群建设。根据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对现有的课程进一步优化改革。注重整体优化和系统整合,构筑宽厚基础和拓宽专业口径,强化和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明确各门课程和各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地位、要求,减少总学时、强化基础,突出主干课程和拓宽知识面;对课程进行整合与重组,构建课程模块,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减小不同课程中内容的重复,提高教学效率;发挥骨干教师在教学和课程群建设中的作用,建设好学科课程群、专业课课程群。 (4)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购买和制作多套多媒体教学课件,或通过校企合作渠道,免费“拿来”企业中知识更新快捷、内容通俗易懂、反映真实技术潮流发展的高质量企业电子课件,以内容置换形式积极加以使用,并通过免费在线考试平台,检查学生学习状况,实现教考分离和教材国际化。 2.应用型本科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3]在应用型本科提出之前,本科教学中的实验基本环节与实际应用环境相脱离,如通信工程专业课的实验基本是以实验箱的形式完成的,在这种教学形式下,学生能理解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但缺乏对整张通信网网络层次上的认识,这对培养他们参加工作后的实践动手能力没有任何好处。为了克服这些缺点,笔者在原有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吸收企业的经验并做了较大地改动。 (1)按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开设认识实习、综合实训、综合设计等集中实践环节,将集中实践从32周增加到40周,课内实验从过去的289学时增加到约480课时,累计实践教学环节达60周以上。此外,通过课外的开放性实验、各种行业竞赛和电子设计竞赛的培训,大部分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远远超过60周以上。 (2)对于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通信电路等专业基础课,依然采用传统的实验箱形式开展验证型实验,深化对基本理论的认识和掌握。在实验的过程中,可以逐步培养学生使用常规仪器(示波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稳压电源)的基础技能,为学生以后进行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做好准备。 (3)引入商用通信设备构建专业实验室。学校在2008年通过思科公司的捐赠项目和采购建立了数据通信实验室,满足了数据通信、路由交换、网络安全等课程的专业实验实训要求;2009年通过与中兴公司校企合作建设了程控交换、光传输、移动通信的实验室,满足了现代交换原理、光传输、移动通信等课程的专业实验实训要求。 (4)针对已建设的数据通信、程控交换、光传输、移动通信的商用设备实验室,专业老师进行了深层次的开发:以数据通信设备为硬件基础配合web技术开发出一套远程实验系统,通过和网络中心的协调,学生可以在寝室、教室、家里等任何一个能接入网络的地点登陆实验室设备进行真实的实验,教师也可在课上讲解原理、协议、操作等知识时,同时登陆实验室进行现场操作验证,及时加深学生印象,最大程度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将光纤通信、程控交换、数据通信三个实验室互连互通成为一个整体,形成一套商用的全网通信系统,为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综合实训、毕业实习等活动,提供一个非常完美环境,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利用仿真软件matlab、systemview和ns2开展一定的仿真实验,让学生在提高应用能力的同时具备科研能力,为他们考研和以后从事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结束语 构建应用型的本科培养方案,开展校企联合,改造课程体系和实验教学体系,使得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能在学校内以最短时间理解通信方面的知识,同时具有较好的实践动手能力。学校目前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越来越好,普遍获得用人单位的好评,说明应用型本科通信工程人才的培养方向是正确的。 通信工程导论论文:未来铁路通信工程系统化改造趋势分析 结合国外通信行业的发展状况,发达国家的铁路通信工程基本达到了自动化运行的水平,各种先进的高科技设备运用甚广。此外,国外积极设计系统化的通信方案,促进了铁路交通运营期间的信息传递活动,降低了列车人员及地面调度人员的运行交流。尽管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但未来效仿国外对通信工程实施系统化改造也是必然的趋势。 一、铁路工程改造期间存在的问题 铁路工程改造的难度极大,这是由于工程建设所涉及的面域广阔,后期改造运用到的设备种类繁多,要求铁路规划人员从多个角度考虑选址问题。设计单位在规划期间未能深入研究铁路的结构特点,导致工程选址方案与实际情况不相符。铁路通信工程选址过程存在的问题表现为: 1、标准方面。工程地址的选址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内容,既要符合铁路未来生产运输的要求,还应该注重周围生态环境的保护。实际改造活动中,设计人员偏重于铁路结构的优化调整,更多考虑的是铁路整体运行的便捷性。铁路通信工程在改造期间,通信设施的设置点不合图纸标准,如:基站、直放站等具体位置不明确,随意建设破坏了地面的原始环境。 2、线路方面。路径是铁路通信改造工程的主要内容,其包括站内、站外路径两方面。站内路径选址问题表现在空间区域的规划上,铁路内道路线条设计不合理,现有的地面空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如:铁路运输站点内容的线路规划不当。站外路径选址的弊端主要是工程位置与村庄、公路等相互交叉,这些都会影响到后期通信工程改造的顺利进行。 3、作业方面。根据我国铁路工程改造选址要求的规定,工程选址要符合:接近信号中心,进出线方便。设计单位在工程选址中没有考虑到日后施工的难度系数,所选的地址偏远且运输距离大。这种情况既影响了通信设备的安装设置,也减弱了铁路设备接收数据信号的灵敏度,不利于铁路通信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降低了列车人员的信号传递效率。 二、通信工程系统化改造的两大趋势 未来铁路通常工程实施全面改造升级,能够为铁路交通提供综合性的保障系统。借助于铁路通信平台,地面调度人员可及时掌握列车的行驶状态,及时检测到肯能发生的异常信号。随着高速度铁路改造项目的实施,通信系统对维护铁路交通安全的作用更加明显。为了适应这种发展趋势,铁路通信工程坚持系统化改造是不可避免的。系统化改造的两大趋势: 1、性能最优化。对铁路通信工程进行系统化改造的根本目的是保证通信传输的正常进行,只有通信工程的功能得到改善,才能满足系统化改造的要求。因而,性能最优化是通信改造的最基本原则。如:工程单位必须要确保通信系统在信号传输、定位监控、信息转换等方面功能有所改善,才能正式参与工程建设。 2、科技最高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先进的科学技术是通信工程改造的核心要素。只有把最先进的科技运用于通信工程改造,才能建立多功能、高效率、低投资的通信平台。科技最高并非要求铁路通信功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工程单位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条件,让通信科技运用到铁路改造中发挥作用。 三、无线接入网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信息化的进展,不仅要求铁路通信网具有更强的保障铁路安全运营的通信功能,以适应高速列车通信的需求,而且要以铁道部的全程全网的优势全力发展电信增值服务及经营与中国电信业务范围一样的电信业务,参与同中国电信的竞争,使旅客和网络覆盖区的广大用户方便地享受信息的服务。比如随时随地的提供铁路客货运输资讯信息、订购火车票等服务,在列车就能享受语音、传真、数据、视频、移动通信及internet等服务。不过,铁路现有的通信网络设施庞大而落后,这是目前该网络发展的最大障碍。 铁路通信网未来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向着与公用网相融合的方向,并达到与公用网的统一。从而使得用户无比是在运行中的列车上,还是在铁路网的覆盖区域均能够通过铁路通信网进行如同办公室一样方便的信息交流,如进行电话联络,宽带的数据通信和图像传输,接入internet等。而要满足这一要求,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已经远远不够,gsm(r)和现行的cdma技术也不能达到这一要求。从现在的发展情况看,惟有第三代的cdma技术才可能担当起这一重任。因此,铁路通信网的无线接入部分今后的发展方向也必须是朝着第三代cdma的方向。 四、新型铁路传输技术的运用 随着铁路列车向高速化与准高速化方向的迈进,为保证有效的人机控制和提高运输效率,要求建立一个功能完善的、技术构成先进的铁路通信网。铁路通信工程系统化改造运用的传输技术包括: 1、sdh传输技术。sdh是取代pdh的新数字传输网体制,主要针对光纤传输,是在sonet的标准基础上形成的。它把信号固定在帧结构中,复用后以一定的速率在光纤上传送。sdh是在电路层上对信号进行复用和上下。当带着信号的光纤通odf(光纤分配架)进入adm 时,信号必须通过o/e转换和设备上的支路卡才能下成2mb/s的基本电信号,并经过通信电缆和ddf(数字配线架)接到用户接口或基站bts(基站收发信机)。 2、atm网络传输技术。atm是一种基于信元的交换和复用技术,即一种转换模式,在这一模式中信息被组织成信元。它采用固定长度的信元传输声音、数据和视频信号。每个信元有53个字节,开头的五个字节为信头,用以传输信元的地址和其他一些控制信息,后面的48个字节用以传输信息。利用标准长度的这种数据包,通过硬件实现数据转换,这比软件更快速、经济、便宜。同时,atm工作速度有很大的伸缩性,在光缆上可以超过2.5gbps。在网络传输中,为了使多个用户共享高速线路,通常采用时分复用方式。 3、mstp传输技术。mstp依托于sdh平台,可基于sdh多种线路速率实现,mpls包括l55mb/s、622mb/s、2.5gb/s和10gb/s等。一方面,mstp保留了sdh固有的交叉能力和传统的pdh业务接口与低速sdh业务接口,继续满足tdm业务的需求;另一方面,mstp提供atm 处理、以太网透传、以太网二层交换、rpr处理、处理等功能来满足对数据业务的汇聚、梳理和整合的需求。 4、rtk gps网络传输技术。随着gps无验潮测深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传统电台数据链的传输模式已不能满足长距离rtk作业的需要。而网络rtk技术则是利用网络来取代uhf电台进行数据传输,它传输距离远,信号稳定,抗干扰性强,已成为数据链传输的新宠。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是在gsm系统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分组数据承载业务,gsm是一种使用拨号方式连接的电路交换数据传送方式。gprs利用现有通信网的设备,通过在gsm 网络上增加一些硬件和软件升级,形成一个新的网络逻辑实体。 五、结论 综上所言,通信系统是铁路工程建设的重点内容,目前工程项目在选址规划方面还存在不足,这直接影响了后期铁路通信系统功能的发挥。新时期铁路通信系统化改造方案已经制定,工程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完善通信系统功能。 通信工程导论论文: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 前言 作为通信网的物理平台,传输网承载着各种各样的业务。只有传输网络得到良好的建设和发展才能保证通信网络实现更加灵活、更加安全、更加高效的服务。因此,传输网络的建设成为了当前各大运营商所关注的重点和焦点之处。这些年来,以ip为代表的宽带数据业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用户量大量增加,导致了传统的sdh承载技术已经逐渐落后,渐渐地不能适应和满足当前用户的使用要求。 1在通信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传输技术的特点 1.1传输产品的外型趋于小型化 小型化,是指传输产品的外型一般偏小。比如:当前的信号延伸类传输产品、光纤收发器等都已经能够做到只有巴掌那样的大小,有的甚至更小。同时,一些速率比较低的光传输的设备和以太网传输,不管是pdh或是sdh制式,基本上都已经实现了单板化。大多数传输产品的高度不会比2个u大。 传输产品外型的小型化一方面降低了制造商的材料成本,相应的运输费用也减少许多,从而给厂商提高传输产品的性价比提供了一定的成本空间。另外,从运营商的角度来看,由于部分产品可以直接在远端挂在建筑物的墙壁上进行使用并进行远端的监控,因此,扩容或者延伸站点可以不用增加机房建设,这便使得建设周期大大的缩短了,而且还大大降低了投资成本。 1.2传输产品的功能更加全面 传输产品的多功能是指实现了多个业务的传输。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传输产品把小型化当成研发的基础,已经能够将过去由不同的、独立的设备传送的信号以及实现的一些功能都集成到一台传输设备中。这样不仅提高了传输线路的利用率,同时也使占用的光缆芯数得到了有效的减少。传输产品的多功能化的几个突出优势: (1)以前有的设备只能单纯地用于信号的传送,而实现传输产品的多功能化后便同时具备了直接的接入功能。传输产品的多功能化一方面使设备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也使得传输设备具备了一些增值业务的实力。另一方面,使得过去一些比较分散和孤立的边际用户可以方便的接入网络,克服接入成本太高的问题。 (2)多功能化的传输设备融入了以太网的信号传送和业务的接入功能,运营商只要有经营的执照,而且具有传输的网络,就能够很方便地传送互联网的信号,还可以开展ip电话以及adsl宽带的接入业务。这两项业务都有着强大的市场潜力。传输产品的多功能化吸引了许多通信设备的制造商参与其中。当前,我国仍然以gsm为移动通信的主流。在通信的建设投资中,一方面要加强站点和设备的扩容,另一方面,还要着重拓展通信网络的覆盖区域和范围。因此,达到边际网的要求的基站是通信建设投资的重中之重。减少和消除通信信号的覆盖盲区,尽可能地实现无缝覆盖是网络边际建设站点的主要目的。而传输产品的多功能化则为保证建设质量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因此受到几大运营商的广泛喜爱。与此同时,在传输产品多功能化的影响和带动下,基站制造商也逐渐开拓了小型化和多功能化的道路。把基站建设得小巧和实用,一些设备只要挂装便可投入使用,免去了再建机房和铁塔的麻烦。 1.3一体机的广泛应用 目前,一体机的技术有两方面的应用:一方面,集成各种相同速率的单板机于一体,让多个设备同居于一框,方便进行管理和监控。另一方面,在供电方面,则实现了集中供电和分散供电2种方式。 当然,这些传输设备并不仅是进行简单的物理组合,而是通过一套完整的管理和监控的系统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另外,还可以在非常重要的路由上面进行备用系统的设置,这样就能及时地实施倒换的控制。sdh制式的传输设备能够将不同速率的传输和接口板卡混插于一框,其提供的速率是在2mbps和2.5gbps之间进行选择,而且必须根据使用的需要进行选择。一体机不仅能够任意的分插,也可以用分插的技术来分配电路。随着监控管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让局域环网和容量不大的本地环网的组建也逐渐变得更加方便。 当前,城域网、接入网、本地网等是国内传输产品的需求主流,这些市场能够吸收所有成熟的传输技术,并且非常鼓励新兴的技术和实用产品不断的研发和应用。一体机的产品可以给出一些传输资源比较优化的分配方案,许多技术更先进的一体机还能够预留出升级的方案。这样不仅使得建网的成本得到大大的降低,而且可以缩短以后升级和扩容时用于建设和改造的时间。这是由于,对可以预留升级的方案的部分一体机来说,只需要增加一些传输或接口插板,或者是通过将原来较低速率的插板换为速率较高的插板后,再进行系统软件的参数调配,便能实现扩容和升级。预留有升级方案的一体机甚至不需要厂家人员的到场参与,直接由运营商自己便能在现场完成。 通信工程导论论文:独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在就业市场激烈竞争的背景下,独立学院如何区别于学术型本科院校及技能型高职高专院校,构建特色鲜明的专业课程结构体系并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摆在独立院校面前的重大课题[1]。我院通信专业自开办以来,结合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大力探索特色教学的途径与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取得了明显成绩。 1、课程结构体系改革 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修订各专业培养计划的原则意见》的精神,参照国际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标准[2],大胆借鉴和汲取国内外同类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经验,我们构建了符合学院实际、特色鲜明的基于“平台+模块”的通信工程专业课程结构体系。 “平台”包括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模块是指专业能力模块,通过“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学习,最终将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工程应用服务型人才。 通识教育平台主要包括传统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基础课程,学科基础平台主要包括自然科学、电子及计算机基础课程,专业基础平台主要包括通信专业基础及专业必修课程,专业能力培养模块是为适应市场和就业的需求,在学习和掌握通信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着重于通信领域某一专业能力的培养,目前我院通信专业有射频技术和通信网络两个专业能力培养方向,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2、教学方式改革 2.1 理论与实验合一的教学方式 近年来,我们充分考虑专业课程的特点,积极探索理论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对于电子线路cad及仿真、c语言程序设计、eda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采用理论与实验合一教学方式,即学生在实验室上课,主讲教师同时负责理论与实验教学,在同一课堂上主讲教师讲完某个理论知识点后,学生马上动手做相关实验,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改善了教学效果。 2.2 课件与黑板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积极采用电子教学手段,使教学效果不断走上新的台阶。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结合教学内容,利用ppt、matlab、flash等多种软件代替了原来大量的板书,将图、文、声、像等媒体表现方式有机结合,通过生动形象的演示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节省了教师和学生的时间,使教师可以集中精力传授教学内容。因为电子教案在课前已经放到教学辅助网站上,学生可以下载打印,所以节省了学生大量的记笔记的时间,课前可以根据教案复习,在课堂上可以专心听讲,提高听课效率。同时,我们认为,电子教案应该是为教学服务的,是教学手段的一个必要的补充,所以我们也没有完全抛弃黑板,教师有时可以在黑板上完成一些公式和例题的推导,在这些方面黑板教学有其独特的魅力。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促进教和学之间的交流。 3、教学模式改革 数字信号处理与现代通信原理两门课程实行了教学模式的改革,尤其是现代通信原理的教学模式改变很大:先对主要通信技术的知识结构进行简单讲解,然后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知识,完成相应的练习及验证性实验,并提交自学总结;最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主要通信技术的详细讲解,完成综合性系统实验,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通过批改学生作业、答疑过程中反映的问题、平时和学生的交流来看,有目的要求地强迫学生预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并且对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继续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4、考试方式改革 在考试方法改革中,主要思想是转变应试学习为研究性学习,转变注重考试结果为注重学习过程,转变计算能力为知识应用能力,并有利于优秀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施展和发挥[3]。目前,高频电子线路、现代通信原理、移动通信技术等工程应用很强的课程,均采用半开卷的考试方式。考试内容侧重学生综合能力及分析能力,淡化计算技巧,强调原理、概念与方法,即允许学生带一张a4纸进考场,学生可以在a4纸上归纳总结所有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实行半开卷考试,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归纳课程核心内容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学生从应试学习模式转为素质培养模式。 5、实验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主要补充,它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实验教学改革是教学改革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为探索实验教学的新方式,通信电路实验室首先拿了一个实验进行开放完成的试点,通过收集学生意见及总结,目前,“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线路” 、“现代通信原理”和“现代通信网络技术”等课程实验均采用开放式教学[4],以学生预习?自选时间和自主做实验为主,教师讲解示范为辅。为此,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实验指导书,并且将示波器等重点仪器的使用方法印成卡片,每个实验位置放一份。学生做好预习才能准许进实验室,老师不讲解只辅导答疑和检查结果,学生基本都能完成实验内容。通过开放性的实验教学,促进和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开放性实验时间内,如果有学生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则可以充分利用开放实验时间对相关课外内容进行学习,例如电子制作或进行其它科研项目等。通过推出一系列的实验自主学习模式后,近年来,我们通信专业学生在全国和广西区大学生电子制作竞赛中获得了较好的成绩,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较大提高。 6、结束语 以上是我们通信专业这几年来的教学改革与探索,通过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力,提高了学生的独立获取知识和实践创新能力。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将不断学习更新教育理念,探索各种特色教学的途径与方法并不断积累经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通信专业应用服务型人才。 通信工程导论论文:通信工程设计阶段通信项目管理九大内容 【摘 要】本文就我国目前通信工程领域设计阶段管理的职能方向,阐述设计到的范围管理时间管理、费用管理、人力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综合管理九大内容。 【关键词】项目管理;设计;时间;范围 1. 引言 通信工程设计项目管理是对通信工程每个周期各个阶段进行过程管理。会涉及到通信工程时间、范围、质量。沟通、人力资源、费用管理、采购和综合等九大职能领域的内容。 2. 通信工程设计范围管理 范围管理包含通信工程设计的范围何通信工程设计管理(服务)的范围两个方面。 (1)在通信工程设计的开发阶段,对通信工程的设计项目的范围进行描述、规划和确定,将通信运营上对项目和过程的需求(入进度/费用/质量等可度量的指标)形成书面文件(项目计划书或委托书),并经过通信运营商确认,这是通信设计阶段管理的依据。 (2)有了通信工程设计项目计划书,就可以很轻松的形成设计招标文件和设计任务书,这是设计招标的基础和设计单位的设计依据。 3. 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贯穿设计阶段的全过程。 (1)根据通信设计项目计划书中的时间目标和工作分解、约束条件、历史信息和经验假定作为依据,来确定提交最终成果而必须进行的具体活动清单。 (2)根据活动清单,分析各工作间的逻辑关系,并确定组织关系。考虑满足资源需求的能力、外部制约条件和活动历时设定后,进行工作排序,形成项目工作的列表。 (3)在通信工程设计列表的基础上,将日历为依据制定项目重大里程碑计划。 4. 费用管理 根据目前绝大数通信工程设计是由通信运营商自己操作筹资、融资和回报的情况,从完整意义上的费用管理应包括内部:团队的成本费用和外部:工程的建造费用、对非承包或非独立核算的团队来讲,费用管理的含义只指工程的费用。 (1)编制资源计划。在项目工作列表的基础上,屈辱定每项工作需要资源(人、设备、材料)的数量和质量。同时要考虑资源的后备情况和成本的费用。 (2)评估通信运营商的投资目标。在通信工程设计计划书中,描述了通信运营商对项目使用功能、建造水准和工程造价的目标。当通信工程设计项目计划书是通信运营商编写时,可用同类工程进行类比,分析该目标是否可行。可行的造价目标,时费用管理的依据;否则要进行调整。 (3)方案估算的分析、审核。根据方案设计文件和估算书,进行分析和审核。贵估算的依据、参数、过程和结论认可时,说明估算的结果符合运营商的造价目标。否则要运用价值工程理论进行经济分析,提出调整的建议,进行限额设计。 5. 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的含义包括通信工程设计质量和设计过程(服务)质量两个方面。通过控制过程质量来实现预期产品质量,是项目管理的原则。 (1)运营商的通信工程设计项目计划书所规定的范围、工程描述、使用功能、技术要求等产品质量为质量管理的目标和依据。如工程项目计划书不完整或缺乏时,则要于运营商和设计讨论确定拟建物的风格、标准、设计原则、设计规范和计算软件等,制定质量计划书。 (2)质量保证的重要措施是对项目过程的质量审核。在方案、扩充和施工图三个阶段中,以方案阶段尤其重要。要花充分的时间反复进行研究和磋商,以满足业主的需要和项目相关者(含各主管部门)的利益。项目管理者要组织与业主、设计和利益相关者的交流活动,并留有痕迹(批文或会议纪要)。 (3)在设计各阶段的质量审核中,对不符合强制性条文和设计标准的,要提出整改或优化意见。形成书面的咨询报告、专题报告和审查报告。必要时可向运营商或连同设计方进行交底。咨询意见由运营商决定是否采纳。整改意见必须由设计回复:同意修改在何处,如何改,不同意理由。 6. 人力资源管理 通信工程设计人力资源管理包括组织和团队建设两部分。 (1)在接受委托的起初,需架构和设计管理的组织形式,常用的有三种:职能式、项目式和矩阵式。根据工程的规模、性质和公司的资源储备而定。大型项目可采用项目式组织形式,一般小项目常采用矩阵式组主形式。 (2)确立工程组织结构图。以直观图形的方式展示工程的参与各方的报告关系和设计工程体内部的组织关系,并向运营商报告。 (3)设计阶段工程要经常组织学习活动,如双周例会、参观考察活动等。工程组织的学习式交流、总结、提高、互助的有效手段。总体知识和经验是设计人员有效工作的前提条件。 7. 沟通管理 沟通管理涉及设计团队内外两个方面。目前绝大多数工程与各主管部门的联系由运营商自己操作。 (1)工程设计环境中参与各方众多,参与人员的地位和角度不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在设计项目体内可能发生冲突、在涉及项目其他方之间也会发生冲突。 (2)工程设计过程内部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源的矛盾、各专业咨询意见的协调、咨询与审图之间的协调(当咨询与审图是两批人时、报酬分配的矛盾、工作质量和进度的矛盾。 (3)通信工程设计与运营商、设计勘察单位设计项目相关者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个为赶季度而操作不规范、抢跑道的违章行为。如批文不齐就设计,图纸没出就开工。 设计单位对整改按的纠正措施不到位;为迎合运营商的过分要求在执行标准、规范中“打擦边球”违规;为赶出图纸进度而没道道应有的设计深度或质量缺陷。勘察单位的现场作业人员素质较低,操作不规范。 (4)沟通是防范冲突或化解冲突的有效手段。是理顺思路、提高工作效率、解决问题的必要途径,是保证设计顺利进展的润滑剂。 8. 采购管理 采购质量的品质决定通信设计质量、进度、成本,是设计执行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1)采购对象有设计单位、勘察单位、审图单位和智能系统、网架及主要设备的设计与分包。 (2)采购方式有招标采购(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协商招标)和非采购招标(询价采购、直接采购、定向采购)。 (3)制定采购规划:采购管理计划和工程说明。 (4)根据运营商的委托,设计项目管理实施采购可有组织、参与、配合等几种形式。介入的深度各不相同。 (5)合同管理。根据通信工程设计组织结构帮助运营商策划合同结构、设计总包和分包模式、采用的合同类型、参与合同谈判:合同履行中帮助运营商核定付款节点的完成实物工作量,控制变更要求,对合同的索赔提供第一手资料。 9. 风险管理 通信设计工程工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对时间、成本和质量控制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都可以被认为是风险。风险管理的目标在于以最少的成本实现最大的安全保障的效能。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监控、风险防范的过程来实现。 (1)运营商没有设计任务书,项目目标不确定,操作有很大的随意性,是最大的分险。对策是帮助运营商订立项目计划书,从而引出设计任务书,是减少该分险的最有效的措施。 (2)运营商有设计目标(时间、成本、质量),但不匹配、不可行是令一种风险。对策是对运营商的设计目标(时间、成本、质量)运用类比法进行分析、评价。帮助运营商正确定位,明确一个适合市场需求的,建造水准、使用功能。设备配置、时间、成本相匹配的设计目标。向运营商提交评价设计项目目标的可行性报告。 10. 结语 本文用职能领域项目管理八大模块,具体运用在通信工程设计阶段的项目管理上,为建立该方面的作业模式指出了步骤和方向。 通信工程导论论文:通信工程监理中网络图技术的应用 摘要:伴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我国通信工程项目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人们对于通信工程项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结合实际需求对通信工程进行严格的监管和督促,也成为了相关项目负责单位着重考量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网络图技术能为通信工程监理项目的常规化运行提供良好监管效果,有利于通信工程项目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通信工程监理项目的内涵以及应用特征分析入手,对通信工程监理项目中应用网络图技术的必要性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集中阐释了网络图技术的应用路径,旨在为相关项目负责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网络图技术;通信工程监理;特征;应用 一、通信工程监理项目概述 (一)通信工程监理项目内涵分析 通信工程监理项目中,主要是针对通信工程进行全程监管和集中控制,在监管项目开展时,要应用具体的监测和管理措施,不仅要对施工质量和技术监测项目进行系统化梳理和管控,也要通过相应标准和规范对项目的运行维度进行集中评定。在通信工程监理项目开展进程中,涉及工程项目监理的基本原则和质量管理要素,也要运行切实有效的质量管理办法,从而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符合要求。另外,通信工程建立监理也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积极推进科学施工布局,要从根本上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也要对工程项目运行维度进行科学化评估,从而确保通信工程监理过程的实效性。 (二)通信工程监理项目应用特征分析 在通信工程监理项目开展过程中,通信工程监理过程具有较为显著的特征,需要相关项目管理人员结合实际运行情况和管理结构进行深度分析。第一,通信工程监理工作的技术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正是基于通信工程项目的类别和项目较多,在实际通信工程建立和应用过程中,相应技术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关项目管理人员要结合实际需求和运维体系的实际诉求,建立具有针对性的技术框架,在了解不同通信工程技术要点的基础上,对施工人员以及项目质量维护工作进行细化处理以及客观性的监督,以保证整体工程项目按照标准化流程有序进行,也为了提升整体管理机制和管理运维体系的实际效果奠定坚实基础。第二,通信工程监理项目管理范围较广,在通信工程监理机制建立和应用过程中,由于工程项目的范围较大,相应的监理工作范围也较为宽泛,相应的管控模型和管理层级结构也相对复杂,需要相关管理人员结合实际需求和项目运行维度进行系统化梳理。例如,中国联通公司推进4G工程的过程中,通信网络覆盖到我国各个省市地区的各个角落,相应的工程项目监理工作也要求较为广泛,工作范围的增大也就无形中增加了工程管理的难度[1]。第三,监理机制的系统性。在通信工程监理项目运行过程中,要结合实际需求和运维体系建立基本的建立制度,才能保证整体监理工作按照标准化流程有序进行。但是,我国对于通信工程监理项目的具体工作要求还没有设立相应的法律体系,整体通信工程监理项目需要工作人员按照企业自身的实际经验和工作施工技术进行细化处理以及自我约束,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探索。 二、通信工程监理项目中应用网络图技术的必要性 通信产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通信工程监理项目也成为了各界关注的焦点,决定了通信产业发展的实效性。针对我国通信工程监理项目存在的问题,网络图技术应运而生,是对通信工程监理工作进行优化的新兴手段。在网络图技术应用过程中,能借助图解模型对项目作业情况、项目事件运行顺序以及项目运行路径进行集中分析,能从根本上提高通信工程监理项目的整体水平,并且利用网络图技术也能一定程度上提升整体项目监理运行的工作效率,从根本上保证通信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进步[2]。另外,在通信工程项目建立和运行过程中,监理过程要围绕工程项目的运行维度和管理层级结构,只有保证监理项目的规划详细且具有针对性,才能真正发挥监理效果。通信工程监理项目中应用网络图技术,不仅能对工程项目的发展进程进行直观描述,也能使得监管人员第一时间了解工程项目的整体运行情况和工程细节,从而进一步对工程项目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细化分析和处理,寻找相应的解决措施[3]。其一,网络图技术能直观的体现和表达通信工程项目监理流程,并且对相应的监理时间进行细化描述,从而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和运行维度制定有效的决策,进一步掌控施工流程。其二,网络图技术应用过程中,能借助其运行模型掌握工程施工节点,并且辅助施工人员进行时间的二次分配,确保通信工程项目工作进程符合预期,在节省时间的同时减少资源的浪费[4]。 三、通信工程监理项目中应用网络图技术的路径分析 在通信工程监理项目中应用网络图技术,具有直观性特征,能对工程项目运行维度和基本运行效果进行集中的阐释和分析。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监理人员要在施工项目开始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确保工程项目有序开展。并且,相关技术人员要对网路图技术的运行框架和体系流程图进行细化分析和检查,针对相应问题和错误进行及时的修正,从而保证其能有效的辅助工程项目的开展和运行。只有保证网络图结构贴合工程项目的施工情况,才能在提高施工时间实效性以及施工进度完整性的同时,辅助施工项目按照标准化操作流程有序进行。值得一提的是,在通信工程监理项目中应用网络图技术,要对网络施工技术进行进一步优化,确保实施过程和监理要求之间的契合度,对施工环节进行有效处理,保证监管项目和网络图施工流程符合预期,避免施工项目中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提升施工效率的基础上,促进通信工程监理项目按照标准化流程有序开展[5]。 (一)通信工程监理项目中应用网络图技术实现工期优化 在通信工程监理项目中,应用网络图技术,能在优化工程项目工期的基础上,对通信产业的良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并且保证整体项目运维体系实现最优化运行机制。网络图技术应用于通信工程监理项目,能有效处理工程项目的运行体系。正是基于工程项目减少工期的基础,一定程度上减少工程项目的运行资金,确保工程项目的利益实现最大化。另外,在通信工程监理项目中,应用网络图技术能实现整体工程项目运行结构的便捷化升级。这就需要操作人员能熟练掌握网络图技术的应用规范和具体操作步骤,从而辅助工程项目的有序进行。技术应用过程中,管理人员要结合通信工程监理项目的具体流程和要求制定出合理化的施工计划,从而减少资金浪费以及缩短施工时间,进一步强化通信工程实施的具体应用流程,确保施工计划和施工效率的最优化,也为施工时间以及工程资金的有效管理奠定坚实基础。在通信工程监理项目中应用网络图技术,能在优化施工效率的基础上,确保通信工程按照标准化运行维度顺利完成[6]。因此,通信工程监理项目中应用网络图技术能最大化的减少施工工期,确保资源和时间管理的最优化,也为了整体工程项目效率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二)通信工程监理项目中应用网络图技术实现资源配置优化 在工程项目建立和运行过程中,监理人员借助网络图技术能对工程中涉及到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进行系统化管控,确保其能按照网络图技术制定必要的工程运行计划,实现整体资源的整合和优化,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资源的统筹化管控。利用网络图技术能有效减少多余资金的浪费,并且能提升工程资源的利用效率,保证整体运行机制和运行实效性之间的匹配度符合标准[7]。正是基于此,相关项目管理人员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进一步提升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从根本上提高通信工程监理项目的质量,更加有效的应用网络图技术,保证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协同管理,也为了资源以及工程项目运行机制的统筹管控奠定坚实基础。相关管理人员也要提高对网络图技术的重视程度,强化施工环节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针对实际问题采取必要措施,为通信工程监理项目的优化发展提供动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信产业的优化发展与监理项目的质量息息相关,管理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优化应用网络图技术,大幅度提升项目运行效率,在节省资源的同时,优化监理项目的运行工期。只有积极落实网络图技术,才能实现通信工程项目综合质量效益的优化,一定程度上提高通信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马大伟 单位:公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通信工程导论论文:通信工程安全管理对策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基部,通信工程在国家、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信工程安全管理是整个通信工程发展的命脉。在通信工程管理过程中,优质的管理手段,能发挥高效的管理效率,率先完成通信类公司经营目标,最终提升公司发展效益。 关键词:通信工程;安全;管理;生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通信的安全也越来越重视,就目前状况来讲,通信安全管理是通信工程的重要环节,更是整个通信建设体系的重要保障。随着现代城市人口隐私观念的普及和企业信息安全要求的提高,通信运营商的安全管理压力在无形中被大大增加。虽经过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通信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并且也形成了一定的通信工程安全管理体系,但是从实践来看,现有的通信工程安全管理体系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 一、安全管理的含义 通信工程安全管理主要针对通信工程建设中生产安全问题进行管理,主要就是活动的主体对生产安全进行监督管理,工程建设有关部门对生产活动中的安全进行监督管理。然而通信工程建设活动主体的安全管理则是:工程的设计部门生产安全的管理、工程的施工单位对生产安全的管理以及工程的监督部门对施工方的监督与检测等等。 二、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1)严格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部门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条例进行安全生产。加强现场的监督管理力度,将工程的安全放到首位,施工单位要按时按点的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2)施工方要有自己的安全生产模式,构建完善的安全责任管理制度,贯彻落实施工现场的防护措施。施工方要加强对施工人员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认真编写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严格要求施工程序。 三、通信工程项目安全施工特征 第一,通信工程施工的每个环节、每道工艺都至关重要,施工条件非常复杂,管理范围广泛。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很多环节作业都是分散的,工程难度大、危险系数高,并且很多防御措施都难以实施。第二,现阶段,我们很多通信工程施工人员都是农民工,他们不仅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安全意识都比较薄弱,多数情况下,还违规作业,大大降低了施工安全系数,引发众多安全事故。第三,通信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安全管理工作的范围非常广泛、管理难度系数大、工程量大、工序繁杂且难度大、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施工过程中的违规作业等等问题,都大大提高了通信工程现场安全管理的难度。其中,涉及的管理工作多集中在施工设备的安全管理、施工技术工艺安全管理、施工人员违规操作管理等等方面,尽可能确保每道工序的操作都安全。 四、强化通信工程安全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通信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由于不同通信工程性质等各方面都不同,因此,管理制度也会有所差异。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通信工程施工现场的监督,同时,认真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致力于加强通信工程的安全。其次,必须提高所有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完善安全管理办法条例,让企业顺利开展安全生产管理。事先考虑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从而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安全岗位责任制,通信工程安全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生产安全质量,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安全岗位责任制,提高所有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但是,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在日常工作中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有责任感、有担当的员工通常比较细心、注意细节,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防微杜渐,将安全事故扼杀在摇篮中。 (二)加强对所有施工人员的培训 在通信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安全与质量。所以,必须重视人力因素,定期组织相关的培训,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意识,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他们对安全施工、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笔者认为,必须正视对员工培训的环节,切忌敷衍了事,走个过场,要坚持以施工人员为中心,牢记加强安全生产的使命,确保通信工程能顺利安全开展。 (三)建立健全施工现场应急方案 笔者认为,在开展通信工程施工工作之前,各部门必须组织召开相关会议,罗列施工现场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定行之有效的应急措施。如,通信功能受阻、信号中断、现场活在,施工现场人员伤亡等等,都需要一套完善的安全应急方案。在制定这些应急方案时,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完整地保存消防设备、定期开展安全事故演练,那么,在遇到真实的事故时,能有效避免现场出现恐慌、慌乱的现象,能从容地、专业地进行救援,减少施工损失。 (四)着力提高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的质量 提高通信工程质量、延长通信工程寿命,是所有工程工作人员的使命。因此,必须加强通信工程的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的质量。首先,在施工材料方面,管理人员必须认真检查施工所需材料的性能、寿命,认真研究材料的参数、规格等数据,货比三家,检查施工材料的生产商是否正规、是否具备生产许可证、出厂合格证等相关材料。在正式施工前,对施工材料进行实验,确保施工材料与设备的参数、性能满足本次工程施工的需求。其次,在施工设备方面,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做充分的市场调研,认真分析管理施工设备的性能、规格、价格等参数,并储存好这些数据,确保这些参数都符合本次工程施工的需求。 五、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通信工程对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通信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在通信工程施工过程中,通信工程要加大宣传力度,制定有力的安全管理体系,将安全管理放在首位,建立合理的奖罚制度,从制度、应急预案、意识等多个方面综合发力,不断提高通信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质量,有效地推动通信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
商业广告设计论文:农村商业广告设计浅谈 摘要:农村作为一个庞大的广告市场,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但是农村商业广告仍然面临众多问题。文章通过对农村市场及农村消费者的特点分析,针对农村商业广告的策划、创意及设计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农村市场;广告策划;广告设计 今天,不管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商业广告日益改变着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成为影响消费者选择商品的重要因素。受各方面的影响,农村作为一个庞大的广告市场,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因而针对农村市场及农村消费者,如何进行农村商业广告的策划及设计,如何设计有效的广告形式与内容,如何利用广告传播开拓农村市场,就成了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商业广告的整体策划 以现代市场观念为指导,深入农村环境,对农村广告市场进行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研究,明确农村市场和农村广告的现状;产品的目标受众是谁,有多少人,有多少户;目标受众对本产品的认知、态度和购买行为及市场分布;用什么方法能刺激农村消费者产生购买兴趣;竞争对手在农村市场宣传的优、劣势所在;广告策略;媒体运用计划;营销建议;广告、所需广告费用及广告效果评定等。制定能实现主动进攻农村市场的广告竞争策略。 二、农村商业广告的创意应注意的问题 奥格威曾说:“没有好的创意,广告充其量是二流作品。”好的创意是农村广告宣传的重要一环。农村商业广告设计要做到三点: (一)广告内容贴近农村受众,即观念性 广告实质上是一种沟通。广告通过一定的表现形式实现和消费者的心灵沟通是广告成功的一大表现。中国农民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观念相对保守,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弱,这就决定了好的广告创意不能拐弯太多、太抽象,也不能过多地讲求艺术表现,要通俗易懂,还要在接受新事物的方向上对农民做一定的引导,在广告创意转化为广告作品之后,实现内部结构的联系性。如中国移动通信在某乡镇做的广告语“中国移动通信卡,一边耕地一边打。”即宣传了广告目标,又符合了大部分农民的工作习性,还引领了农民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使用手机这种现代化的通讯工具。 (二)广告内容要拉动农村广告市场,即独创性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关注的总是新颖的东西。广告作品如果毫无新意,则必然无法引起人们的注意。要想实现农村广告的独创性,就要因地制宜,把农村当地风俗作为创作的素材。在周密、详实的市场调研基础上设计适应不同农村消费者的广告语、广告画面。例如蛇王隆力奇能登上中国本土日化销量冠军的宝座,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农村市场把广告的宣传和农民的特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低价格、高质量、全覆盖”抓住了农村消费者的心。且结合农村秋收后举行的融购物、娱乐为一体的大型物资交流会,把蛇技表演带到现场,穿插丰富的促销活动,其宣传作用可想而知。史丹利复合肥在不同媒体采用不同的广告语,让受众既有亲切感又有新鲜感。电视广告语是“黑土地黄土地,用肥就用史丹利”,横幅广告语“选史丹利,准没错”。 (三)广告内容要服务于农村广告客户,即关联性 关联性是指广告创意必须与广告商品、消费者、竞争者相关联,必须要和促进销售相关联。找到产品特点和消费者需求的交叉点,是广告创意的重要前提。心理学家高尔顿・奥尔波特说过:“人的鲜明特征是他个人的东西,从来不曾有一个和他一样,也永远不会再有这样的一个人。”农村市场有几个不同的消费群体,广告宣传也该实行差异化策略,提高广告的适应性。 1、以农业为主的农民,收入水平较低,中老年和女性居多,喜欢喜庆吉祥,对应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说”,就是物次价廉的寻求,往往低价格高附加值的产品更容易被接受,主要是为了满足生理需要。针对这部分消费群体,可以采用特殊的广告形式。如啤酒是农村季节性较强的消费品,除了夏季,农民大都饮用白酒。河南蓝星啤酒抓住农村夏季麦收的有利时机,组织车辆和人员分散行动,把啤酒送到田间地头,给农民提供了便利,也实现了广告的针对性宣传。从另一方面讲广告也可以强调产品的方便、舒适性,利用他们的从众心理、权威心理,在广告中权威消息,利用产品及其承诺的高可信性,采用科学鉴定、专家学者评价、消费者现身说法等广告策略实现广告的有效传播。例如,舒肤佳肥皂广告就以“中华医学会认可”作为权威证明,沙宣洗发水则由世界著名“护发专家推荐”等,都力图在消费者的心目中树立一个情感的支持点,使广大消费者认同和认可其产品、品牌的可信度和可靠性,以达到促进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目的。 2、以打工为主兼务农的农民,中青年居多,有一定经济收入,受城市影响很大,尾随时尚潮流,具有潜在的消费能力。是家电、摩托车等生活用品最重要的目标受众。这类消费人群注重情感消费,受城市环境的影响,产品的款式、颜色、外观、品牌等外在因素都能成为他们的购买理由。针对这类人群,宣传的产品要适用且时尚,可采用直销的方式诱导其购买。广告内容要运用适当的语言、音乐和形象,渲染广告气氛,广告宣传可以多考虑新媒体的利用,如互联网、手机短信等。 3、部分高收入农村消费者,消费能力较强。能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了解信息,接受信息,能够快速接受新事物。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期待精神生活更加丰富。针对这部分消费群体,广告对产品功用的介绍不可夸张失实,广告语力求取得和他们的沟通。电视广告可以考虑用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符号来诠释广告内涵。如孔府家酒广告,南方黑芝麻糊广告等。纸质广告可以在产品选择上更具有针对性。也可在传统媒体发挥其影响范围及覆盖面广的优势基础上,运用新媒体如网络、手机短信等与受众进行互动,来进一步加强品牌形象,两类媒体的内容应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广告宣传的作用。总之企业在开拓农村市场时,要选准目标市场,同时在产品的多样化、系列化上下功夫。广告创意一定要新奇、有理、切中,增强对这部分消费者各种器官的刺激强度,达到广告宣传的目的。 三、农村商业广告设计可采用的方法 (一)从明星 利用高知名度的明星作为通向农村消费者的桥梁是一种有效的广告宣传策略。选择的明星要和其代言的产品相适应,能充分发挥明星高知名度的正面作用。如蚊香在农村的使用率远远高于城市。三笑集团就利用赵本山在农民心目中的幽默和淳朴形象,为睡得香蚊香做形象代言。史丹利复合肥也邀请陈佩斯做电视广告宣传,从而拉近了产品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另外还可以寻找有影响力的地方名人做广告。如山东莱芜移动公司,就请莱芜梆子剧团名角张洪展利用方言做神州行的广告代言,给人亲切感,收到很好的广告宣传效果。 (二)从众 受各方面环境的影响,农村消费者的从众心理比城市消费者要严重的多,这就成了农村广告创意的一个出发点。广告内容要根据产品性质,满足受众在部分群体里的从众心理。比如脑白金广告:“脑白金是大家的选择,大家都选择的产品肯定没有错”。还有三鹿婴幼儿奶粉的电视广告:“2000万妈妈的营养选择,三鹿婴幼儿奶粉”。神州行广告词:“神州行,是吧,用的人多!听说将近两亿人用,我相信群众!”这就是从众的“消费逻辑”与广告策略有机结合的典型案例。 (三)从情 亲情、爱情、友情等情感融入广告,能让消费者从中找到自己过去或现在的影子,也能在不经意间利用“润物细无声”的手法打动消费者。如“雕牌”洗衣粉一句“妈妈,我能帮你干活了!”,孔府集团的“孔府家酒,叫人想家。”都成就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产品故事。龙江家园酒“实在人,喝实在酒”,也是迎合了农村消费者的淳朴善良性情。 (四)从需 为了满足农村消费者某方面的要求,广告内容要突出产品独特的优点。食品广告就应该更多的强调味觉和嗅觉,而服装广告则更多的运用视觉和触觉。比如中国联通在农村的广告语:比一比,算一算,还是联通最划算(中国联通);黑土地黄土地,用肥就用史丹利(史丹利复合肥)。浏阳市夏维烟花制造有限公司就在产品包装上就满足了农村消费者对新年喜庆及幸福的渴望。 (五)从权威 权威广告可以采用科学鉴定,专家学者评价或消费者现身说法等广告策略,在消费者的心目中树立一个情感的支撑点,使广大农村消费者认同产品和品牌。成功的案例也有很多,比如三株口服液曾利用医生作为其农村权威传播者,具有相当的说服力,实现了很好的广告宣传效果。 (六)从系列 系列性广告具备广告创意的延续性,以及时空的扩展性,还有多种媒介的差异性,对产品特性的宣传性更强,对受众的针对性更强。农村广告宣传采用系列性广告,能让农村受众对广告的接触面更广,接触时间更长,更有利于加深品牌印象。如兰陵酒业在墙体、电视、赠品等不同媒体进行系列广告宣传,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七)从俗 通俗易懂,是农村广告设计的一大要点,容易使农村消费者接受广告内容,加深品牌在他们心目中印象。如“时风时风,路路畅通”(时风集团)。“这好,那好,还是固定电话品质好”。(中国电信) (八)从方言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是广告与农村消费者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好的方言广告有利于产品的宣传。例如大连人在表达特殊的时候往往都用方言“血”,如“血好玩”、“血没劲”等。而一家鞋店就利用“鞋”和“血”的谐音推出了“血便宜”这样一则广告语。广告宣传事半功倍。北极绒保暖内衣广告里就有赵本山的一句“外星人咋不知道呢?”让消费者听了感到亲切温馨。 总之,农村作为一个新型的广告市场,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只要我们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广告策划、广告设计与广告实施,做到分层推进,中国农村的广告市场会越来越好。 (作者单位:泰山学院美术系) 商业广告设计论文:后现代商业广告设计与应用研究 内容摘要:在20世纪末,异军突起的后现代广告已成为商业活动的重要载体。本文在商业广告设计的理念和材料的应用研究方面做了有效的探讨,对当下的商业广告设计及其市场需求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后现代 商业广告 材料 应用 后现代及其设计理念 20世纪60年代,人们对现代主义后期出现的单调与缺乏人情味的理性风格和冷酷面貌感到厌倦,有人开始摒弃这种设计思潮的束缚,探索追求新的表现形式,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了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这个概念是明确地与现代有区别的,是对“现代主义”文化的背叛与挑战。学者詹克斯认为,所谓后现代主义是一种“自相矛盾的二元论,或双重译码,这正是其混血的名字所给定的:现代主义的继续与超越”;他还认为“人们可以合乎情理地称他们为大众文化的现代主义,通俗的未来主义,怀旧的晚期现代主义等等”。从以上的阐述中可以明白后现代主义是一个象征人的精神生存状态的文化概念。它追求富于人性的、装饰的、变化而复杂的、个人和传统的表现形式,塑造出多元化的美学特征。 从意识形态上看,设计上的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的一种装饰性的发展,其中心是反对米斯•凡德洛的“少则多”减少主义风格,主张以装饰手法来达到视觉上的丰富,提倡满足心理要求,而不仅是单调的以功能主义为中心。设计上的后现代主义大量采用各种历史的装饰,加以折衷的处理,打破了国际主义多年来的垄断,开创了新装饰主义的新阶段。后现代主义采用了大量古典装饰为动机,因此有明显的符号可以追寻,与文化上混乱的后现代主义相比,应该说是非常简明、清晰的。 后现代主义的设计可以分为四个类型:第一,新浪潮平面设计运动,这个运动是由瑞士巴塞尔的几个设计家发起的,目的是打破国际主义对于平面设计的垄断;第二,意大利米兰市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激进装饰主义设计运动“孟菲斯集体”和旧金山激进平面设计运动;第三,“里特罗”的欧洲怀旧风格设计运动,以及它在美国的发展;第四,采用电脑从事设计的新流派,虽然没有一个统一的运动,但是由于采用同样的工具电脑和同样的电脑软件,在风格上比较接近。这个潮流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到1990年代和20世纪末依然兴盛。 后现代主义设计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典型特征:一是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反对装饰,而后现代主义则恢复了装饰性,讲究从历史中吸取装饰营养,与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冷漠、简单、理性化形成鲜明对照;二是对于历史主义的折衷主义立场,不是简单的恢复历史风格,而是对历史风格采取抽出、理性化,形成鲜明对照;三是强调娱乐性和装饰细节上的含糊性,娱乐性是后现代一个非常典型的特征,因而大部分后现代设计作品都具有调侃的游戏色彩。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讲究毫不含糊的设计原则,而后现代主义则希望设计上有更多的非理性成份,创造出一种含糊的空间感,让设计更加宽松和舒展,给人以更多的审美愉悦性。 商业广告的概念和内涵 对于商业广告的含义,有以下阐述:耐斯特姆对广告的解释是:“所谓广告,乃对所有顾客,都能使其毫无遗憾地获得满足”。毕学帕则作这样解释:“所谓广告,乃通过大众传播,公布广告主的商品及劳务”。里查逊认为:“所谓广告,乃对于可能购买广告商品的消费者,以大家都知道的名称及价格为目的所作的大众传播,简述商品的要点,使消费者铭记于怀”。综上所述,本文将现代商业广告的定义概括为:广告是广告主有计划地通过一定的媒体将商品和劳务信息传递给大众,而起到促进销售作用的一种非人员推销的信息传递方式。这个定义包括以下四层含义:广告对象是非特定的大多数消费者。广告内容是主要向大众传递的商品或劳务信息。广告媒体是通过各种媒体(如报刊、杂志、电台、电视等)来进行的。广告目的是为了促进商品销售并取得利润。 和传统广告相比较,后现代商业广告所传播的并不是完整的设计信息,而是体现出模糊性、间断性、多元开放、异端、散漫性、反叛、变形等“不确定性”的因素,体现出对一切秩序和构成进行消解的后现代主义精神,使广告处于一种动荡的否定和怀疑之中,根本抛弃逻辑叙事而展现出令人眼花缭乱的关联偏差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的表现风格、情境、画面与广告主题松散相连,使广告成为消费者主题不确定意识的张扬。 以前广告主要有两种表现方式:一种是“自信――说服”模式,即“我的产品更出色,我能够用事实证明”;另一种是“投射――认同”模式,即“瞧我的产品多漂亮,用了它们,你就会一样漂亮”。这种历来行之有效的基本诉求模式在现在已经有了变化或被抛弃,它们在市场上已经不灵或不太灵。当前正面临着一个急剧变化的年代,在商业广告设计领域内,由于社会经济结构和消费大众观念意识的变更,传统的广告设计法则已经难以完全适应并发挥其应有的威力和影响,已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国际广告协会主席乔卡波在谈及国际广告业发展和变化时提出:“在当今的世界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就是人变得更加商业化、国际化。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是消费者的变化。过去的一些消费群体、层次消失了,现在要细分消费者了。比如,对青少年来讲,在许多国家,他们的兴趣、爱好都趋于一致,新一代的年轻人将是重要的消费群”。因此,为了打动和征服目标消费者,必须要创新,有新的设计理念,必须针对目标消费者观念和心理的变化而产生的新的需求,必须根据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这个大社会背景确定新的策略。许多广告公司开始运用后现代商业广告的思维方式设计广告,以期能与年轻一代建立起一种心灵默契关系,重新与他们进行对话,满足他们的需求。 后现代广告设计中材料应用的体现 材料是艺术表现的重要语言。特定的材料在艺术中能充分体现各个时代的文明水平和发展历程,如石器时代、陶器时代、青铜时代、大工业时代以及今天丰富多彩的信息时代。每一次新材料的出现都给人类的发展带来质的飞跃,同样,在每一个具体的艺术领域内,艺术家总是在努力地挖掘,探索一切可能的新型材料,在多方位和多层次上自由地尝试各种各样材料运用的可能性,使艺术不断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材料是一切装饰的载体,选择不同的材料应考虑其美感、属性和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充分反映设计主题内容要求。材料的可视性形成了它的视觉要素如:色彩、肌理、透明度等;材料的可触性形成了它的抽象触觉要素如:质地、冷暖、柔软、弹性等;材料的化学和物理性能决定它的造型和工艺流程。材料不同的物理性能会带来较大的心理反差,如光滑与粗糙、坚硬与柔软、温暖与寒冷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创造不同设计的途径。 材料在艺术家的眼中是充满了感情的,古朴、神秘的陶瓷可以让我们想到尘封的历史;明亮、瑰丽的金属可以让我们想到未来的科技;斑斓、典雅的玻璃可以让我们想到崇高的理想;柔和、含蓄的纤维可以让我们想到温馨的家庭;流动、飘逸的霓虹可以让我们想到喧嚣的都市;亲切、坚韧的木材可以让我们想到宁静的乡村。 现代材料学的发展是横向的、发散的,因此也是多元的,它开拓了设计师的眼界。各种材料――天然的、人造的、硬性的、软性的、化学的、物理的,纷繁复杂,每种材料都有自身的可塑性优势。材料本身具备体、量、形、色、光、质等特性(木、石的天然纹理,陶、瓷窑变的裂纹,棉、麻编织的网格)提供了恰当的艺术表现手段。 现代设计是设想、计划、运筹的综合运用,它运用经济规律和现代科技进行艺术创造,根据不同对象的需要合理安排视觉元素:图形、色彩、光线、质感、空间等。因此设计是集中美学、实用、经济、材料、科技于一体的实用艺术形式。同时,不能片面地将平面设计看成纯粹的二维世界里的创造活动。设计对象本身也是物质世界里的产物,人们对平面造型中的材料反应与其他视觉要素是同样强烈的。国内外优秀的设计作品也正是基于创造内容,运用新材料协助展示作品内容,提高文化内涵,赋予作品更生动、更深刻的含义。 比较传统书籍或包装而言,平面广告一般不具有立体概念,不能充分、具体展示材料特征。但是,在后现代商业广告中,材料的应用表现在图像风格上重视材料媒介的价值,把物品和环境融合为一体,纳入空间环境为作品构成要素,以实物、作品的空间铺陈作为增强作品的视觉冲击力的手段。应用材料的视觉张力和肌理美,将其制作为摄影图片,再结合其他设计语言,同样也自然地表达了材料对设计的辅助意义。虽然缺少了材料触觉这一重要特征,但区别于惯常的设计形式,不论是揉皱的画布上残留的颜色,还是纸片上剪出的大小不一样的方块,或者是水渍、票根、被涂改的字迹,它们带来的是更加新颖、更具冲击力的创作,以个性化为出发点的气质和特征,打破旧有的形态形成新组合和新规律,散发着别样的美。 在当今社会,文化传播方面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图像的泛滥。各种图像借助于电视、电影、网络、报纸、杂志、户外广告等媒介途径充斥社会各个角落,使人们产生了视觉疲劳。而后现代商业广告在图像风格和表现形式上求异――大量材料媒介的使用,使画面极具装饰美感。这是后现代商业广告的重要特点,也是后现代社会人的精神生存状态的图像化表述。 本文根据后现代主义的思维和宗旨,来分析近年来平面广告方面受到的影响和冲击。例如,台湾意识形态广告公司为中兴百货设计的广告《货架篇》中,刚刚竖起主体框架结构的“房子”处在脚手架的包围之中,但急不可耐的“她”已经买回整整一个货架的日用百货。“她”正弯着腰察看着货架,似乎还在考虑买点什么。脚手架包裹的房子雏形、货架、日用物品、少女等意象拼贴在一起,构成一幅怪异的画面。再如,另外一幅中兴百货的广告《时尚经济学不是自由竞争,是抢先寡占市场》中,一位穿着华丽服装的少女站在石板铺砌的房间内,她的两旁是身穿黑袍,脸上带面具的人。红与黑的色彩对比,光滑与粗糙的肌理对比,使整个画面充满着一种怪诞、诡异的氛围,给人以强烈的刺激与压迫感。而在中国时报的广告《陶晶莹篇》中,空中悬挂的光碟,地上重叠的书籍,透明的玻璃窗,这些材质的积叠规整,形成巨大的体量,甚至于让人分不清是平面广告,还是材料展示,给人一种敬畏、震憾与庄严感。 在这些广告画面中,钢筋、货架、日用品、石板、光碟、书籍,以及被设计师发现的上千种别的客体,都是后现代商业广告中材料的应用。这些作品不是以现成物品或者现成材料本身的物质性直接体现的,而是以一种艺术感知的图形语言来诉诸受众的审美知觉。画面具有艺术的冲击力和非现实的梦境式的迷离美感,既符合后现代主义自我复制、自我翻新的美学特征,也符合后现代文化状态下人们以视觉形象为中心的感受方式和思维方式。 结论 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现代高新科技的发展,使各种新的广告媒体、新的传播手段、新的制作技术以及新的设计理念不断涌现,广告设计的视觉语言变得越来越多元化,风格也越来越丰富多彩。后现代商业广告在风格和表现形式上具有新颖的形式,其大量材料媒介的使用受到了大众的欢迎,这既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一种经济现象。 后现代商业广告设计一定要重视材料的运用,因为它是表达设计理念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只有深刻理解现代人的精神内涵,利用现代设计法则和形式规律,才能设计出符合现代人审美心理的广告,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如何打破常规,利用材料媒介设计出更多有内涵、有视觉冲击力的广告,是从业者该探究的问题。 商业广告设计论文:农村商业广告设计浅析论文 摘要:农村作为一个庞大的广告市场,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但是农村商业广告仍然面临众多问题。文章通过对农村市场及农村消费者的特点分析,针对农村商业广告的策划、创意及设计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农村市场;广告策划;广告设计 今天,不管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商业广告日益改变着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成为影响消费者选择商品的重要因素。受各方面的影响,农村作为一个庞大的广告市场,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因而针对农村市场及农村消费者,如何进行农村商业广告的策划及设计,如何设计有效的广告形式与内容,如何利用广告传播开拓农村市场,就成了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商业广告的整体策划 以现代市场观念为指导,深入农村环境,对农村广告市场进行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研究,明确农村市场和农村广告的现状;产品的目标受众是谁,有多少人,有多少户;目标受众对本产品的认知、态度和购买行为及市场分布;用什么方法能刺激农村消费者产生购买兴趣;竞争对手在农村市场宣传的优、劣势所在;广告策略;媒体运用计划;营销建议;广告、所需广告费用及广告效果评定等。制定能实现主动进攻农村市场的广告竞争策略。 二、农村商业广告的创意应注意的问题 奥格威曾说:“没有好的创意,广告充其量是二流作品。”好的创意是农村广告宣传的重要一环。农村商业广告设计要做到三点: (一)广告内容贴近农村受众,即观念性 广告实质上是一种沟通。广告通过一定的表现形式实现和消费者的心灵沟通是广告成功的一大表现。中国农民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观念相对保守,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弱,这就决定了好的广告创意不能拐弯太多、太抽象,也不能过多地讲求艺术表现,要通俗易懂,还要在接受新事物的方向上对农民做一定的引导,在广告创意转化为广告作品之后,实现内部结构的联系性。如中国移动通信在某乡镇做的广告语“中国移动通信卡,一边耕地一边打。”即宣传了广告目标,又符合了大部分农民的工作习性,还引领了农民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使用手机这种现代化的通讯工具。 (二)广告内容要拉动农村广告市场,即独创性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关注的总是新颖的东西。广告作品如果毫无新意,则必然无法引起人们的注意。要想实现农村广告的独创性,就要因地制宜,把农村当地风俗作为创作的素材。在周密、详实的市场调研基础上设计适应不同农村消费者的广告语、广告画面。例如蛇王隆力奇能登上中国本土日化销量冠军的宝座,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农村市场把广告的宣传和农民的特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低价格、高质量、全覆盖”抓住了农村消费者的心。且结合农村秋收后举行的融购物、娱乐为一体的大型物资交流会,把蛇技表演带到现场,穿插丰富的促销活动,其宣传作用可想而知。史丹利复合肥在不同媒体采用不同的广告语,让受众既有亲切感又有新鲜感。电视广告语是“黑土地黄土地,用肥就用史丹利”,横幅广告语“选史丹利,准没错”。 (三)广告内容要服务于农村广告客户,即关联性 关联性是指广告创意必须与广告商品、消费者、竞争者相关联,必须要和促进销售相关联。找到产品特点和消费者需求的交叉点,是广告创意的重要前提。心理学家高尔顿·奥尔波特说过:“人的鲜明特征是他个人的东西,从来不曾有一个和他一样,也永远不会再有这样的一个人。”农村市场有几个不同的消费群体,广告宣传也该实行差异化策略,提高广告的适应性。 1、以农业为主的农民,收入水平较低,中老年和女性居多,喜欢喜庆吉祥,对应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说”,就是物次价廉的寻求,往往低价格高附加值的产品更容易被接受,主要是为了满足生理需要。针对这部分消费群体,可以采用特殊的广告形式。如啤酒是农村季节性较强的消费品,除了夏季,农民大都饮用白酒。河南蓝星啤酒抓住农村夏季麦收的有利时机,组织车辆和人员分散行动,把啤酒送到田间地头,给农民提供了便利,也实现了广告的针对性宣传。从另一方面讲广告也可以强调产品的方便、舒适性,利用他们的从众心理、权威心理,在广告中权威消息,利用产品及其承诺的高可信性,采用科学鉴定、专家学者评价、消费者现身说法等广告策略实现广告的有效传播。例如,舒肤佳肥皂广告就以“中华医学会认可”作为权威证明,沙宣洗发水则由世界著名“护发专家推荐”等,都力图在消费者的心目中树立一个情感的支持点,使广大消费者认同和认可其产品、品牌的可信度和可靠性,以达到促进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目的。 2、以打工为主兼务农的农民,中青年居多,有一定经济收入,受城市影响很大,尾随时尚潮流,具有潜在的消费能力。是家电、摩托车等生活用品最重要的目标受众。这类消费人群注重情感消费,受城市环境的影响,产品的款式、颜色、外观、品牌等外在因素都能成为他们的购买理由。针对这类人群,宣传的产品要适用且时尚,可采用直销的方式诱导其购买。广告内容要运用适当的语言、音乐和形象,渲染广告气氛,广告宣传可以多考虑新媒体的利用,如互联网、手机短信等。 3、部分高收入农村消费者,消费能力较强。能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了解信息,接受信息,能够快速接受新事物。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期待精神生活更加丰富。针对这部分消费群体,广告对产品功用的介绍不可夸张失实,广告语力求取得和他们的沟通。电视广告可以考虑用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符号来诠释广告内涵。如孔府家酒广告,南方黑芝麻糊广告等。纸质广告可以在产品选择上更具有针对性。也可在传统媒体发挥其影响范围及覆盖面广的优势基础上,运用新媒体如网络、手机短信等与受众进行互动,来进一步加强品牌形象,两类媒体的内容应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广告宣传的作用。总之企业在开拓农村市场时,要选准目标市场,同时在产品的多样化、系列化上下功夫。广告创意一定要新奇、有理、切中,增强对这部分消费者各种器官的刺激强度,达到广告宣传的目的。 三、农村商业广告设计可采用的方法 (一)从明星 利用高知名度的明星作为通向农村消费者的桥梁是一种有效的广告宣传策略。选择的明星要和其代言的产品相适应,能充分发挥明星高知名度的正面作用。如蚊香在农村的使用率远远高于城市。三笑集团就利用赵本山在农民心目中的幽默和淳朴形象,为睡得香蚊香做形象代言。史丹利复合肥也邀请陈佩斯做电视广告宣传,从而拉近了产品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另外还可以寻找有影响力的地方名人做广告。如山东莱芜移动公司,就请莱芜梆子剧团名角张洪展利用方言做神州行的广告代言,给人亲切感,收到很好的广告宣传效果。 (二)从众 受各方面环境的影响,农村消费者的从众心理比城市消费者要严重的多,这就成了农村广告创意的一个出发点。广告内容要根据产品性质,满足受众在部分群体里的从众心理。比如脑白金广告:“脑白金是大家的选择,大家都选择的产品肯定没有错”。还有三鹿婴幼儿奶粉的电视广告:“2000万妈妈的营养选择,三鹿婴幼儿奶粉”。神州行广告词:“神州行,是吧,用的人多!听说将近两亿人用,我相信群众!”这就是从众的“消费逻辑”与广告策略有机结合的典型案例。 (三)从情 亲情、爱情、友情等情感融入广告,能让消费者从中找到自己过去或现在的影子,也能在不经意间利用“润物细无声”的手法打动消费者。如“雕牌”洗衣粉一句“妈妈,我能帮你干活了!”,孔府集团的“孔府家酒,叫人想家。”都成就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产品故事。龙江家园酒“实在人,喝实在酒”,也是迎合了农村消费者的淳朴善良性情。 (四)从需 为了满足农村消费者某方面的要求,广告内容要突出产品独特的优点。食品广告就应该更多的强调味觉和嗅觉,而服装广告则更多的运用视觉和触觉。比如中国联通在农村的广告语:比一比,算一算,还是联通最划算(中国联通);黑土地黄土地,用肥就用史丹利(史丹利复合肥)。浏阳市夏维烟花制造有限公司就在产品包装上就满足了农村消费者对新年喜庆及幸福的渴望。 (五)从权威 权威广告可以采用科学鉴定,专家学者评价或消费者现身说法等广告策略,在消费者的心目中树立一个情感的支撑点,使广大农村消费者认同产品和品牌。成功的案例也有很多,比如三株口服液曾利用医生作为其农村权威传播者,具有相当的说服力,实现了很好的广告宣传效果。 (六)从系列 系列性广告具备广告创意的延续性,以及时空的扩展性,还有多种媒介的差异性,对产品特性的宣传性更强,对受众的针对性更强。农村广告宣传采用系列性广告,能让农村受众对广告的接触面更广,接触时间更长,更有利于加深品牌印象。如兰陵酒业在墙体、电视、赠品等不同媒体进行系列广告宣传,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七)从俗 通俗易懂,是农村广告设计的一大要点,容易使农村消费者接受广告内容,加深品牌在他们心目中印象。如“时风时风,路路畅通”(时风集团)。“这好,那好,还是固定电话品质好”。(中国电信) (八)从方言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是广告与农村消费者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好的方言广告有利于产品的宣传。例如大连人在表达特殊的时候往往都用方言“血”,如“血好玩”、“血没劲”等。而一家鞋店就利用“鞋”和“血”的谐音推出了“血便宜”这样一则广告语。广告宣传事半功倍。北极绒保暖内衣广告里就有赵本山的一句“外星人咋不知道呢?”让消费者听了感到亲切温馨。 总之,农村作为一个新型的广告市场,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只要我们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广告策划、广告设计与广告实施,做到分层推进,中国农村的广告市场会越来越好。 商业广告设计论文:商业广告设计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运用 摘 要:广告设计岗位的要求使得广告设计课程必须以实践为主,项目教学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实施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关键词:商业广告;项目教学法;广告设计 广告设计课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理论课为主、实践课为辅,且实践课多为模仿设计。这不仅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背离,而且也不符合广告设计课程的性质――操作性和创造性。这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广告设计教学课堂,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影响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培养出满足岗位需要的插图设计人才,各高校必须改革教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各种改革方式中,引入项目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一、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由老师和学生共同进行项目的设计,通过实际操作,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创造力,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在项目的进行过程中,教师需明确任务分工,将学生分组,并在项目的最后阶段进行验收,项目所有具体的工作均由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完成,学生需根据项目的性质和预定目标,进行搜集材料、制订计划、任务实施等活动。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项目教学法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创新思维的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团结协作意识。与任务教学法相比,项目教学法是真实的实践,项目结束后,一般有具体的作品呈现,而任务教学法则是创设情境,可以没有具体作品。 二、广告设计课程中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广告设计课最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广告创意,使学生能够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作品。教师采用项目教学法,引入广告界现行的设计项目,给学生创造了感受实际工作的机会,强化了学生对岗位工作的适应能力。项目教学法一般通过以下五个步骤进行: 1.恰当选择项目。教师对项目进行选择时,既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现有知识水平,又要考虑项目与教学目标的吻合性,以保证学生充分参与。所以,为把前沿合适的项目引入教学中,教师在平时应与广告界保持密切交流。 2.制订项目计划。拆分所选项目为若干单元,制订总工作进度表,根据总计划表和学生实际情况将学生进行分组,指定小组的相关负责人并将单元项目的总体要求阐述清楚。具体的组内分工和计划,教师不再细化,只要求负责人上报组内计划表并给予相应指点即可。组内计划表由小组学生共同讨论完成。 3.实施项目。首先是根据各人所得到的任务分配查找相关资料,包括大众的欣赏习惯、设计风格与色彩等,其中的一些资料,组内成员可以共享。其次,确定设计方向,每个人都要详细分析自己所查找到的资料,得出设计的初步构想。最后,在教师评价之前修改工作。根据他人的评价,总结并修正作品。 4.教师评价。教师应根据学生在项目实施中的参与度、所发挥的作用、知识运用能力、团体协作精神、最终的作品价值(由客户的满意与否决定)等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并把评价纳入毕业考核。这既是对学生在项目实施中表现的一种肯定,也能为学生以后更加踊跃参加起到激励作用。 5.成果展示。教师安排场地展示学生作品。这一环节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为学生进行后续课程学习起推进作用。 三、对广告设计课程中项目教学法的思考 1.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素养。任课教师必须对项目活动中涉及的所有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了如指掌,能够对项目进行准确分割和评价,并在学生需要之际进行及时引导。任课教师应具备与专业相关的其他方面的知识,如营销、经济、心理等诸多专业知识。所以,广告设计的教学团队应扩大范围,授课人不仅仅只局限于高校教师,也应该囊括客户单位和专业的广告策划人。这样,不仅能够教授学生最好的理论课程,也能对学生的项目活动起到实际的指导作用,且从理论到实践,能对广告设计这门课程形成一个整体的布局。 2.联系合适的项目。一方面,教师联系的项目必须符合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并把项目分成若干单元、若干板块来实施;另一方面,因企业对广告设计有着时间上的要求,实际教学与企业存在着时间差,使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难度增大,影响项目教学的真实性及利用项目设计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准确性。此问题可以通过教务处系统重新编排课程时间。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寻找合作项目,需要注意的是,学校必须对严格要求设计标准,依据市场要求审视学生作品。如果学校敷衍了事,不仅不利于活动的进行,也使得学生失去了锻炼各种能力的机会。 广告设计具有高度的实践性,教师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因项目教学法仍处于发展阶段,在实施中可能遇到种种问题,任课教师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商业广告设计论文:民国商业广告设计教育对高职平面设计教学的启示 [摘要]民国时期的广告教育模式呈现出一种多样性,学院与社会办学并存,学术与商业实践共生。通过对民国商业广告教育历史的回顾,提出并思考高职平面设计教育与教学中的实践问题。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正确认识和把握高职平面设计教学内涵。以历史为镜,将当前高职平面设计教育作为思考点,帮助我们更新观念,明确定位,促进高等职业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民国商业广告设计教育职业教育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新式教育在社会变革的大潮中孕育发生。通过参鉴日本新式教育,其本质是实业教育:以培养工业社会的工程技术和设计人员为目标,满足社会对各种技术人才的需求。早期广告教育作为其中之一涵盖在早期艺术教育的发展中,并在官方和民间以不同方式同时开展教学尝试,为近代中国工商业的发展置入了重要的推动力。一个世纪后的今天,社会经济建设促进了艺术设计的发展,这对艺术设计教育与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几年随着高职学院专业建设及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其教育模式更是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职设计教育以“致用”为原则,注重“教”与“学”、“理论”与“实践”、“学校”与“市场”的紧密结合。然而高职设计教育仍然是个薄弱环节,它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与考试评价等方面存在脱节或重复现象,这与加强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回顾民国商业广告教育的诞生与发展,以历史为镜,将当前高职平面设计教育作为思考点,可以帮助我们更新观念,明确定位,促进高等职业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 一、民国商业广告设计教育 (一)官方主办教育 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独立发展与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是分不开的。1912年1月5日,蔡元培出任首任教育总长,他在《对于教育方针的意见》中提到:“图画,美育也。而其内容得包含各种主义:如实物画之于实利主义,历史画之于德育是也。其至美丽至尊严之对象,则可以得世界观。……手工,实利主义也,亦可以兴美感。”1917年4月他在北京神州学会发表题为《以美育代宗教说》的演讲,主张“专尚陶养感情之术,则莫如舍宗教而易以纯粹之美育”,强调美术和工艺设计改良社会风气的作用。 20世纪最初10年到30年代后期是中国新式美术教育和艺术设计教育迅速发展的时期。在此期间各地纷纷开设美术学校和美术科系。其中,国立杭州艺专令人瞩目。就艺术设计教育而言,1928年国立杭州艺专建校之初就已设立图案系,这一时期任教的主要教师有:雷圭元、陈之佛、李有行、庞薰栗、章东浩、沈福文、谭旦、尹陂九、唐隽、王道平、郑月波、邓白、柴扉、王隐秋等。国立杭州艺专图案系重视民族民间遗产,主张在继承中发展传统图案。将设计与技术熔于一炉,如装潢设计联系广告、印刷品及展览会整体形象,染织设计结合印花布、壁挂和地毯。这些教学内容由于当时社会需要而设置,这些设计都不以纯绘画作为衡量的尺度,而以设计水平高低为标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 中国现代设计教育是通过图案教学得到发展的,陈之佛是‘图案”教学的代表人物。1923年陈之佛从东京美术学校(今东京艺术大学)的工艺图案科毕业归国后,在上海创办了“尚美图案馆”,专门为生产厂家和出版单位作产品、书籍的设计。他强调‘艺术的路子要走得宽一些,要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不要太窄太偏,否则在社会上无法立足。”陈之佛在1930年出版的《图案法ABC》中介绍了日本、欧洲的图案设计,并明确指出“图案实在含有‘美’和‘实用’两个要素”。对于工艺美术的职业教育问题,他在1936年发表于《中国美术会季刊》第一卷第三期的《应如何发展我国的工艺美术》一文中提出自己的意见:“一、筹设规模较大的工艺美术学校,专门训练最优秀的工艺人才,分发到各学校、工场;或调各学校、工场之有经验者来训练,使全国工艺在整个策划之下得以猛进。二、就各地特产区域筹设各种初级工艺学校,或在已设之职业学校中的工艺科设法改进,或于特产区域筹设工艺子弟补习学校,以增益其学识。三、举行工艺美术品展览会,使互相观摩比较,并奖励出口优良者。四、搜罗国内外优良的工艺美术品,筹设工艺美术陈列馆。” (二)民间私立教育 官方在积极开展新式艺术设计教育的同时,民间人士也通过不同方式追求现代新知,以适应商品市场的需求。上海美专是一所“事实上承继了上海地区自清末以来所发展的新美术传统,同时不断地适应社会的要求,修改教学内容,并配合画坛的变化适时的吸收新师资,逐步演变成受到民间与官方认可的专业学校。”该校自创办至发展过程中,以大众商业市场的需求为主导展开教学和师资招聘,为商业艺术市场培养了大批美术家。上海美专在办学方法和课程设置上相当灵活,具有商业价值的布景画、肖像画、插图、广告画等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教学内容,并根据商业市场的需求及时修改课程。 除办学来教授艺术设计外,传统的师徒教学还是继续存在。民国时期著名的商业美术家如郑曼陀、杭稚英、谢之光、丁云先、金柏生等,他们在承接月份牌、商标、商品包装等商业美术业务的同时,招收学员培养专业人才。但就他们自身而言,也经历了不同的学习方式,其中企业内部培训就是一种。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设有设计部门,招聘画家从事产品和广告设计,如胡伯翔、倪耕野、梁鼎铭、吴志厂_、戈湘岚等是英美烟草公司的专职画师。谢之光、周柏生等人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画师。杭稚英、金雪尘、金梅生等都曾在商务印书馆的图画间学习。企业内部的设计机构不仅营造了重视设计的氛围,还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实战能力的设计师。他们是在企业中接受虽不正规但贴近生产和市场的实战训练的,所以设计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都很强,所以当杭稚英开办“稚英画室”的时候,就已具备丰富的和客户接触、提供客户所需设计方案的经验,从而迅速适应市场环境并发展成为上海著名的设计事务所。 二、职业教育特色与高职平面设计教学 (_一)职业教育特色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职业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并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推进产教结合,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强化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 从教育类型看,高职教育是职业岗位教育;从培养的人才类型看,是培养面向某一职业或技术岗位群,工作于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从培养方式看,着眼于培养岗位工作能力,重视技能训练,强调校企合作;从办学体制看,更强调办学的开放性,办学体制上更加灵活,强调社会、企业参与培养人才。民国时期商业广告教育虽处于中国艺术设计教育萌芽阶段,但仍呈现出一种多样性:官办与私立并存,学术与商业实践共生。从民国商业广告设计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对今天的设计教育有启发性意义的经验,这就是教学、研究、实践三位一体的设计教育方法,它也与德国包豪斯的‘知识与技术并重,理论与实践同步的教育体系不谋而合。 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特色的。设计学科要求学生能把设计思想转变为现实,将抽象的理论变成具体的物质形象,这需要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正进入重要的转型发展阶段,就平面设计教学而言,诸如课程体系与授课方式、教学环境、教学管理与学生学习动力等方面的问题,仍需要不断摸索与总结,以期及时找到合理、有效的教育思路与教学方法。 (二)高职平面设计教学 1、加强设计产、学的合作 从20世纪初始,在“实业救国”的爱国主义标语下,一场长达四十余年的国货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与此同时,政府和民间的工商业美术教育与协会的创办,为中国早期商业广告的发展及推动国货的销售铺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我们由此得到启示,业界与协会是连接学校和企业的重要纽带,是推进产学合作的生力军。 学校需要强化教育与行业相关部门的指导作用,以便有效开展本行业各级各类技能型人才需求预测,参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建设,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促进课程内容和职业资格标准融通;推动和督促企业与职业学校共建教学与生产合一的开放式实训基地,合作开展兼职教师选聘;组织指导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学生实习、就业推荐等工作。学术界也可以多多邀请这些主管部门和产业界参与学校课程内容规划,提供设计产业的现有资源,建立产学合作的桥梁,使学界培育人才为业界适用;学校可以利用寒暑假期间,安排推荐学生到设计企业实习,业界也可提出商业计划由学生参与执行,共创产学合作的价值。另外建议教育与行业相关部门,调查和统计现有可供学校聘任实践教学的师资资料库,提供未来各个学校安排讲座、实习辅导或聘任之用,以共同创造设计的社会价值。 即使以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为实践方法,也要强调针对性大、仿真性高、模拟性强的特点,形成良好的职业教育学习环境。同时要努力使校内实训基地体现教育和企业运行特点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基地的社会效益以及实训基地的对外辐射和服务功能。 2、文化素质建设与性格培养 由于人们对高职教育不够了解,导致对高职教育存在偏见,认为它是一种低层次、低水平教育,从而影响了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文化素质建设与性格培养,这是培养学生完整人格的必需,是高职教育培养职业人的必然要求。 文化艺术可以滋养人的心灵,而大学特有的文化环境是离开大学后所得不到的。它聚集文化精髓,沉淀人类智慧,给予青年人以心灵的关怀,并能促进学生心智的成长,修正人生追求,丰富生命感悟。文化素质还可以提高职业人相应的性格。任何职业的从业者,都应该具备职业性格,包括职业态度和职业情感、职业意志和职业操守、职业行为方式和习惯。职业能力不仅提供从事职业的可能性,有文化素质的职业人更是合格的职业人才。 高职教育应以培养出具备健全人格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这要求我们强化学生文化素质培养,改进教育教学过程;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重视实践教学、项目教学和团队学习;开设丰富多彩的课程,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研究借鉴优秀企业文化,培育具有职业学校特点的校园文化;强化学生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教育,加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3、基础设计教育及鼓励学生参加竞赛 面对未来国际设计的强烈冲击与市场竞争,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典元素融入于现代设计,借此培养具有独特风格的设计新秀展现于国际设计的舞台,是高职设计教育的远大目标。这需要学校更加重视基础设计教育,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造型能力。教师在设计教育中,应把美的观念和技能从课堂延伸到自然和生活中,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受设计,从设计中创造生活,把设计的意识和观念带进生活,使学生的设计活动成为艺术化的生活和生活化的艺术。 参加各种层次的设计竞赛,各个选手可以在其中展现自我能力、水平;同时可以从各个方面看到自己与其他参赛选手之间的差距,从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自主学习是成绩提高的最有效的途径,因为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学生寻找各种不同的知识,从各种渠道获取相关创意的信息资料,通过了解、分析之后并把相关的知识转化为创意的图形。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如果获得竞赛的成绩,肯定会获得学习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超越性能成为学生继续进步的动力。 三、结语 现代美术教育家、工艺美术家陈之佛在1936年谈到工艺美术的职业教育问题时提出,将‘工艺人才,分发到各学校、工场;或调各学校、工场之有经验者来训练”;设计教育萌芽期的职业教育产学合作方式仍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和思考。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提前接触社会,参加生产实践,使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从而适应社会的需要。 希望通过对民国商业广告教育历史的回顾,促进对高职平面设计教育与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的思考,在正确认识和把握高职平面设计教学内涵的基础上,对今后教学内容和方法提供一些思路。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把培养人才的教育目标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并随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不但可以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而且可以具备相当的文化理论素养,掌握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在成为具有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商业广告设计论文:关于商业广告设计中信息传达的研究 摘 要:商业广告是商家对外宣传的前沿阵地之一,是当代商业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广告承载着商家需要告知观众和消费者的商品信息。由此可见,能否把商业信息快速和清晰的传达给观众和消费者就决定了一副商业广告作品的成败。本文就商业广告所含信息如何准确快速的传达给观众和消费者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视觉冲击;信息传达;广告语 对于以传递商业信息为主要目的商业广告而言,信息传递的效率直接影响到其商业信息的宣传效果。能够把商家的信息完整快速的传达给消费者,是对优秀商业广告的基本要求。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相关的商业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就不能称之为合格的商业广告设计作品。 商业广告面向的人群是来去匆匆、形形色色的消费者。实践证明,消费者对于商业广告的观看都是在极短时间内完成的。来去匆匆的行人对于街面广告很少驻足细观。针对这种情况,如何把广告中所承载的商业信息更快更直观的传递给消费者就成为商业广告设计中的一个重中之重了。 经调查,消费者更容易接受秩序性强的事物。一些有次序并且相对简洁明了的事物,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在广告设计作品中,包含着各种设计元素:如图像、文字、色彩等。各种元素又由于各自承载的信息不同各司其职,同时又共同服务于一个共同的主题。若想使广告中的商业信息更好的传达给消费者,就要将这些设计元素秩序化,分清主次关系,分清最重要的信息元素是什么,其次、再次什么。商业广告所承载的各种信息不能不分主次的呈现在消费者面前。而要解决好商业广告中信息传达的关系就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合理处理好广告作品中图像与图像之间的主次关系 图像是商业广告中不可缺少的设计元素,具有形象、具体、直观的特性,它能够更加形象地表现设计主题和创意,是商业广告设计主要的构成要素,对设计理念的陈述和表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通常,在一副商业广告作品中一般都会有若干个图像元素。这些图像元素分别承载了不同的商业信息。根据人比较容易接受有秩序的事物的特点,我们要对这些图像元素进行归纳整理。分清重要部分和次要部分,对其在视觉上进行主次分明的处理。力求将最主要的的商业信息首先传达给消费者,其次再将其他信息逐级递减的传达给消费者。 (一)通过改变各图像元素的大小来打造主次分明的图像信息传达 图像信息传达的主次关系是由其视觉冲击力来决定的,视觉冲击力强的图像必将首先吸引到观众的注意。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放大主要图像元素的面积来增加主打图形的冲击力,其他的图像的视觉冲击相应依次减弱。达到将图像元素的视觉冲击力逐级分层的效果。 (二)通过虚实对比来处理个图像元素的主次关系 近实远虚。对比强为实,对比弱为虚。由此,我们则可以依照商业广告中各信息元素的重要性的不同,来对其进行视觉上合理的安排,使其各元素形成层次分明的视觉冲击。使审美客体给予消费者清晰分明的信息刺激,利于消费者对广告本质内容的直观把握。 (三)依据大众的视觉流程规律来合理安排图像元素的位置关系 大众观察事物的习惯是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由此可见,我们在安排图像元素的位置时,要把重要的元素放在左上方。这样更加有利于吸引消费者的注意。淡然事无定律,如果想要其他的特殊效果,亦可以将主要的图像元素放置在其他区域。 二、合理处理好文字之间的主次关系 文字是商业广告中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是对一件广告设计作品所传达意思的归纳和提示,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它能够更有效地传达作者的意图,表达设计的主题和构想理念,传递商家的信息。 在商业广告中,一般都会有多种含有不同信息的文字元素。而只有依据观众的视觉观察特点,合理的处理好这些文字元素的主次关系,才能使广告设计作品具有节奏和韵律,更好地传达作品所需传达的内容。 (一)要合理的安排好不同段落文字之间的秩序关系 不同段落的文字承载着不同的商业信息,对于这些商业信息,商家也不是要不分主次一股脑儿的传递给消费者。其也是有重要次要之分的。这些不同段落的文字包含有标题、引语、简介、联系方式等等。要根据重要性来安排这些文字的主次关系。加强重要的文字元素的视觉冲击力,合理有序的减小次要元素的视觉冲击,最终达到规范有序的信息传达。承载的信息越重要,其图形图像元素的视觉冲击力就越强。 (二)恰当处理好同一段落文字中的主次关系 在同一段落中的文字之间,也有着层次分明的关系。可谓整体中包含着局部,局部中又存在着整体。例如:在“我喜欢你”这句话中,是“我”重要。还是“喜欢”和“你”重要。一旦确定其的主次关系,那就要从视觉表达上做相应的处理了。最终给予这段文字层次分明的关系,更加符合“易视”“易记”的特点。 (三)充分重视字体在文字主次关系中的作用 字体在商业广告的宣传上可谓至关重要。字体变化是在视觉上区分同一段落和不同段落之间文字元素的重要手段,也是文字元素之间节奏感、韵律感和次序感形成的重要条件。例如,在商业广告中比较重要的标题都会使用较为粗壮的字体,这是增强其视觉冲击力的需要,就算在某些时候因特殊的设计要求使用较为清秀细致的字体,那也必定会将其字号放大,以使其视觉冲击力不减。 三、恰当处理好文字元素与图像元素之间的关系 在商业广告中图像元素和文字元素都是同等重要的。二者的主次关系可谓极其微妙。二者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互相依存的关系。在商业广告中,文字元素和图像元素都是相互组合,成组存在的。这样就减少了作品中信息元素的层次,使作品在视觉上更加的简洁明了,利于消费者的观察。 另外,为了使消费者更好的领略商业广告的主要内容,设计者必须选用大小适当的文字(字号)。文字太大或者对比太强,必然喧宾夺主,干扰了主题画面的视觉传达作用,反之文字太小,不利于突出设计思想,降低公众对作品主题的摄取。所以合适的字号是设计者控制整个画面层次、详略的关键。 四、充分运用色彩对于信息传达的作用 色彩的运用得宜也是商业广告设计中相当重要的一环。消费者对商业广告作品的第一印象是通过色彩而得到的,色彩的艳丽、典雅、灰暗等感觉影响着公众对广告作品的注意力,比如鲜艳、明快、对比强的色彩较暗淡、破碎、对比弱的色彩组合会更加的吸引观众,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时注意以下几点: 1.在色彩配置和色彩组调设计中,要把握好色彩的冷暖对比、明暗对比、纯度对比等等,充分利用色彩的这些对比关系来划分设计中各元素的视觉直观性,使其有次序的传达到消费者眼中,利于消费者对于广告所承载的信息的接受。 2.作品的色彩要有明确的主色调。主色调的确立能够将广告设计的主题在第一时间清晰的传达给消费者,使消费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对于该广告的主题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从而加强消费者对于广告继续观察下去的兴趣。 五、尽可能将广告语进行精简、提炼 广告语是商业广告的中最为主要的部分之一,也是商业广告中起画龙点睛作用的元素。一句简洁精炼的广告语能在第一时间将广告的主题告诉观众。这样做为消费者更快、更好的领会广告的主题提供了最有力的条件。观众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同时去观察多个视觉元素。只有通过我们对于广告中诸元素视觉冲击力的秩序化处理,促使其先观察一点,之后在观察另一点,这样依次下去,使消费者更容易领会广告中的内容。一句简洁精炼的广告语可以为信息元素的传达起到龙头作用。使广告中不同信息元素之间的节奏感、韵律感和秩序感得到加强。使之更加符合消费者对于商业广告的观察习惯。 综上所述一副在信息传达上有着良好秩序感的商业广告作品,能带给观众清晰明了、层次分明的信息刺激。使其能够更好地领会广告中的主题和内容,有利于商业广告的宣传作用。在安排处理商业广告中各信息元素之间的关系时,不仅要在视觉上处理好各视觉元素之间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主次关系,使其在视觉审美上主次分明、层次清晰,更要从广告创意和文字语义的层面出发,通过更好的情感元素来打动和感染观众,从而增强商业广告信息传达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商业广告设计论文:浅谈商业广告设计作品中的艺术内涵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更具艺术内涵的广告作品能够给人们留下鲜明的印象,并给人以美的享受,成为引领时代的典范,从而最终更能够唤起人们的购买欲望,所以商业广告创意离不开艺术内涵的营造。首先艺术内涵是商业广告设计的审美价值体现;其次,独具艺术内涵的商业广告有着更出色的宣传价值;再次,商业广告展示是艺术欣赏的成果。 【关键词】商业广告;艺术内涵;艺术欣赏;审美价值;广告宣传 商业广告设计是运用某些视觉设计理论来把某种商品价值传达给受众的传播方式,它以文字、图形、色彩等为基本设计要素进行设计艺术创作,是沟通企业――商品――受众的桥梁,[1]以其独特的视觉语言影响着人们的消费情感和理念,同时它也创造了更多的附加价值,那就是更具艺术内涵的广告作品能够给人们留下鲜明的印象,并给人以美的享受,成为引领时代的典范,从而最终更能够唤起人们的购买欲望,所以商业广告创意离不开艺术内涵的营造。 一、艺术内涵是商业广告设计的审美价值体现。 优秀的商业广告设计除了要展示它的商业价值之外,也要强调审美,讲究艺术性,否则不用设计,只要告示就可以了。商业广告的艺术性首先是调动必要的艺术手段来反映特定商品形象的本质属性,这种艺术内涵使广告产生的美感,对受众即广告信息传播的接受者来说,是一种极具“诱惑力”而且非常感人的召唤和启示,这正是商业广告的审美价值的体现。商业广告的艺术魅力同广告的经济效益和实用价值密不可分,它紧紧地依附在广告的促销功能上。[2]按照这种标准,不能吸引消费者注意的广告就不能算是美的广告作品。同时,如果只是把消费者的注意力引向广告本身而不是引向广告所宣传的商品,也同样不能算是成功的广告。广告佳作应该使广告诉求对象产生“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产品,我一定要买它来试试”的效果,才是成功的作品。由此可见,广告创作的艺术内涵要围绕商业性这一特点来追求画面美、色彩美、语言美,决不能使设计脱离于广告营销战略的整体构思之外。广告设计者要防止自己所追求的艺术美达不到推销商品、扩大销售的目的,甚至过度渲染,使受众感到虚假、产生逆反心理,对广告宣传起到反作用的后果,这就要在广告构思、创作直至推出作品前,都要模拟市场,站在受众角度进行中肯的分析、研讨和预测,需要修改就坚决地修改,需要割舍就坚决地割舍,确认自己的广告作品真正达到了商业价值和艺术内涵的有机统一,才能正式推出,以免产生不良市场效应,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二、独具艺术内涵的商业广告有着更出色的宣传价值。 商业广告的另一价值体现在于宣传商品信息、扩大企业知名度,促进经济发展。要实现这一宣传价值,就要求广告设计者在塑造艺术形象时突出的只能是某一商品的品格形象,并依照企业营销战略及商品本身的特点,融入自己的审美情趣,从最能挖掘出商品品牌个性的最佳视点,精心塑造出一个良好的个性化商品形象,使受众能够很好的接受,这就展示出了广告的宣传价值。商品形象既是特定商品价值的符号化,也是广告诉求意愿的物化形态。每一个成功的商业形象,都贮存了大量的认知的和审美的信息,受众接受这种信息是一种选择性心理活动,广告艺术内涵的深浅必然影响到传播者、媒介以至受众的状态,从而最终影响到广告信息的价值。要影响受众对商业广告信息的第一步“注意”,调动其感觉器官指向和集中于一定的广告形象,使其“一见钟情”,艺术内涵的感染力和导向性将对其发生的选择意向产生重要的影响,这包括受众在接触广告信息时的心理状态、感觉程度、类比程度、选择刺激强度等,实际上是其艺术内涵的展示,展示的越深越广,广告宣传在受众身上的作用就越大。当受众注意了、理解了、接受了这些信息,也就接受了商品形象,接受了广告的诉求意愿,实现了广告的宣传价值,从而使受众获得了审美享受。因此,独具艺术内涵的商业广告作品可以为商业活动增分加彩,宣传价值倍增。 三、商业广告展示是艺术欣赏的成果 商业广告既是一种产品的宣传展示,也是一种设计艺术的欣赏。有人说,毕加索之所以变成毕加索,是因为有收藏者买他的作品。他们喜欢他的创作并相信会升值--因为有画商与收藏家,所以他变成了毕加索。优秀的商业广告之所以优秀,那是因为它不仅是具有商业价值的设计,而且兼有艺术欣赏价值。回顾一下广告史,我们能回顾出许多深入人心的设计艺术作品,例如万宝路香烟品牌广告里那个深入人心的美国牛仔的形象,它其实映射出的是一种美国精神。米其林公司推出的轮胎汉也已经陪伴它的客户走过近百年。 现实中,有艺术内涵的广告设计才能招引更多的顾客,使他们得到高质量的商品认知服务,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可见广告设计的艺术性隶属于商业性,其视觉核心是体现某一商品的内在气质,同时广泛传播,诉求受众的认同。因此说,广告设计构思有别于一般的艺术创作,它与企业或商品相联系,具有明确的商业目的。其中有商家的意图、要求,有销售的心理因素,有特定的风俗民情,还蕴含与同类商品的竞争性,新产品的独创性,老商品的历史性等。但是,一种商品只是历史的产物,它必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被淘汰和替代,而启示人们对这种商品产生需求欲望的广告设计作品,却具有长久的艺术欣赏价值。独具艺术价值的商业广告的营造要求设计师除具有高超的设计能力外,还需要具备美学、文学、摄影、市场、销售心理等学科知识。这些知识都会提高你的作品的品位,进而赢得受众。 四、结论 如果有一位艺术家脱口赞叹某件广告设计作品,那是他的艺术欣赏感情的一种自然流露,是艺术家源于艺术角度的真实感觉,得到的是一种艺术享受,而他可能并没有想去购买广告中宣传的物品。可是如果换成另外一个普通受众,他就可能在这种艺术欣赏中产生对某种物品的购买欲望,这就使商业宣传在艺术欣赏中得以实现,既达到了商家的宣传效果,也实现了广告促销的价值和目的,使企业家和艺术家的付出都取得了相应的成果。 商业广告设计论文:版式设计在商业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商业广告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同。论文探讨了商业广告的价值以及如何构成富有美感的广告形式。同时总结了版式设计的形式美法则,以及广告设计的视觉应用及其构图类型。 商业广告的主题具有社会性,其主题内容存在深厚的社会基础,它取材于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并运用创意独特、内涵深刻等广告手段和用不可更改的方式、鲜明的立场及健康的方法来正确诱导社会公众。 版式设计形式美的法则 版面艺术设计的构成离不开艺术表现,是设计师为之奋斗而总结出的理论精华。美的形式法则通过重复与交错,节奏与韵律等一系列形式构成法则来规划版面,把抽象美的意念诉诸于观者,并从中获得美的教育和感受。 1. 重复与交错:在版面构成中,不断重复使用形状,大小,方向相同的基本形式,形成严正庄重的气势。重复使设计产生安定,整齐,规律的效果,但重复构成的视觉感受有时容易显得呆板,平淡,缺乏趣味性的变化。故此,在版面中可安排一些交错与重叠,打破版面的呆板,平淡的格局。 2. 节奏与韵律:节奏与韵律来自于音乐概念,正如歌德所言“美丽属于韵律”。韵律被现代版面构成所吸收。节奏是按照一定的条理,秩序,重复性连续排列,形成一种律动形式。它有等距离的连续,也有渐变,大小,长短,明暗,形状,高低等排列形成。在节奏中注人美的因素和情感—个性化,就有了韵律。韵律就好比是音乐中的旋律,不但有节奏,更有情调,它能增强版面的感染力。 3. 对称与均衡:对称是同等同量的平衡。对称的形式有以中轴线为轴心的左右对称;以水平线为基准的上下对称和以对称点为源点的放射对称;还有以对称面出发的反转形式,其特点是稳定、庄严、整齐、秩序、安宁、沉静。均衡是一种有变化的平衡。它运用等量不等形方式来表现矛盾的统一性,揭示内在的含蓄的秩序和平衡,达到一种静中有动或动中有静的条理美和动态美。均衡的形式富于变化,趣味,具有灵巧、生动、话泼、轻快的特点。 4. 对比与调和:对比是将相同或相异的元素作强弱对照编排所运用的形式手法,也是版面设计中取得强烈视觉效果最重要的手法。归纳起来有:主次、大小、粗细、长短、疏密、动静、黑白、刚柔、虚实等对比,它们彼此渗透,相互并存。通常在同一版面中呈现,多种对比关系交融在一起。在对比关系中,对比越清晰鲜明,视觉效果就越强烈。调和是在类似或不同类的视觉元素之间寻找相互协调的因素,也是在对比同时产生调和,所以许多版面常表现为既对比又调和,两者相互作用,不可分割。 对比为强差异,产生冲突;调和为寻求共同点,缓和矛盾。两者互为因果,共同营造版面的美感。 广告中版式设计的视觉流程 在大型商业活动中,为适合特定空间的氛围,可将同样的广告画面进行重复排列,扩大其时空容量,加深消费者的视觉记忆累积。具体到单幅广告,可采取有方向性的竖向、横向、斜向视觉流程,引导视线作或上下、左右或倾斜地流动;无方向性的曲线视觉流程和重心视觉流程则更具有韵味,强烈的节奏感、扩张感突出了鲜明的主题内容,版面视觉流程的设计将消费者的视觉流程停留点在了突出重要信息位置的最佳视域区。导向视觉流程是目前商场招贴广告中利用率最高的设计手段。导向元素可以是线条、箭头符号、手势符号和文字等,它主动性地引导人们的视线向一定方向顺序运动,由主及次,把画面各构成要素依序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发挥最大的信息传达功能。 商业广告的版式构图 构图是商业招贴广告设计的重要问题。它是整个版面的结构形态,不同的构图具有不同的性格,表达不同的感情倾向。 1. 图片信息主体化构图:这是常见的一种广告编排类型,图片在版面上方,标题在下方,然后是说明文与商标图形。图片占据版面大部分区域,文字部分无论从信息量还是所占空间大小都相应弱化,精美的图片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具有视觉冲击力,易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2. 标题型构图:标题在版面上方,图片、说明文与商标图形依次在下方。以标题作为图片的先导,让观众对标题先予以注意,留下明确印象,然后看到图片后获得感性的形象认识,进而在版面下方安排适当的说明和商标图形,使观众获得一个完整的认识。这类构图一般文字较少,可以根据内容需要对主题文字形式本身,以及文字组合形式进行灵活、生动的设计,实际上是文字图形化的设计表现。 3. 散点型构图:在版面的设计时将图与图、图与文字之间作自由分散状态的散点构成方式,形成一种随意的不经意的视觉效果。散装排列强调感受性原则,较注重自由、随机和偶然性的空间运动感。这种设计貌似随便而为,其实在内涵上蕴含着设计者独具匠心的创意追求。如在商业招贴广告的版式设计中运用散点构图的形式,则要注意各元素成焦点分散状态,而色彩主调和图形的相似性要协调,总体感上有统一的气氛与效果。为便于消费者在散点的版式中有视线的焦点,可将构成要素作适当变化,如将其作局部完整的放大,以规则的块面嵌入散点构成的特定部位,使消费者一开始就能把视线集中在这些经过着意设计的部分,以此为导线,然后再对散点的内容做轻松的视线流动,获得完整的印象。 4. 全图型构图:这是一种具有现代感的构图形式,也称无版心设计。它是用一张图片占据整个版面,无疆界性地打破了传统版式天头、地脚、内外白边的含义。图片可能是产品或品牌代言人形象,在图片的适当位置直接嵌入标题、正文和商标图形,用开窗形式安排其他构成要素,或图片甚至文字元素频繁“出血”,使广告形式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从而赢得消费者的极大关注。图片的视觉流程往往是从图片的精妙之处开始,最后视线流动到说明文及商标图形。 总 结 商业招贴广告象其他文化招贴一样,是对平面视觉传达设计美学的一种应用和延伸。版式设计的应用是增强广告自身美感、提高广告视觉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它促进了色彩的和谐组合,让人们在无意接受广告的同时,享受商业招贴广告为消费者带来的诸多便利。 (作者单位:广东省南华工商学院) 商业广告设计论文:色彩在商业广告设计中的运用 [摘 要]色彩在商业广告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商业广告最先吸引眼球的所在。优秀的广告设计师明知道色彩运用的重要性,加强色彩的运用,促使商业广告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是广告设计师们竟相探索的领域。文章研究了色彩运用在商业广告设计中的重要作用,进而研究了色彩在商业广告设计中的运用技巧。 [关键词]商业广告设计 色彩 运用 一、色彩运用在商业广告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色彩是光感过程的第一类要素;而面积、形态、位置、肌理等形象的四要素是获得色彩表现的条件,被称为色彩的第二类要素;此同时,色彩还会对人产生一定的心理暗示,产生一定联想。每一个优秀的广告作品,在色彩运用上都有着其成功之处。商业广告的色彩就像文章的标题一样,是最先闯入消费者视野的元素,其对于广告的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色彩在商业广告设计中的运用技巧研究 (1)色彩在商业广告设计中的运用要符合商品特点、环境、季节、投放场地等客观条件 1.要符合商品特点 作为一名广告设计师,考虑商品的特点是最首要的。色彩设计首先应以表现商品内容、属性为准则,运用色彩形象化地反映被包装商品的内容、特征、用途等。主要是通过外在的包装色彩能够揭示或者映照内在的包装物品。使人一看外包装就能够基本上感知或者联想到内在的包装为何物。正常的外在包装的色彩应该是不同程度地把握这个特点。从行业上进,食品类正常的用色其主色调鹅黄、粉红来表述这样给人以温暖和亲近之感。当然,其中茶,用绿色不少,饮料,用绿色和蓝色的不少,酒类、糕点类用大红色的不少,儿童食品用玫瑰色的不少,日用化妆品类正常用色其主色调多以玫瑰色、粉白色、淡绿色、浅蓝色、深咖啡色为多,以突出温馨典雅之情致,服装鞋帽类多以深绿色、深蓝色、咖啡色或灰色为多,以突出沉稳重典雅之美感。 2.要符合应用环境 大的商场适合选用较明亮、温和、淡雅的色调,有利于塑造安详、舒适的购物空间,与顾客放松惬意的购物目的形成一致,也为顾客注意各家店铺的独特性提供很好的保证。而小商铺的色调则可以多样化,选择较为强烈的色彩,刺激顾客的视知觉,特别是具有行业特征的商铺,更需要个性鲜明的色彩加以强调,对顾客而言,选择符合自身心理的产品是购物的首选目标。 3.要符合季节等因素首先,卖场的POP广告、图片,海报、文字的颜色与季节和具体时期相符。春季应突出生机勃勃,夏季应给人制造清凉的效果,秋季制造成熟的氛围,冬季营造温暖以及享乐的氛围。在这点上,石家庄新百商场的卖场设计就做得很到位。例如某卖场在2008年。其在每个转角处都放置了象征春天的景物,如鸟巢,盛开的桃树,以及花团等等,甚至还有大幅的春天图景。让人在寒风凛冽的严冬以外的享受到丝丝暖意。其次,也可以在不同季节分别装饰上符合人们对不同季节感觉的主色调,给店面赋予生命。如春节时选用大红色作为主色调,传达喜气洋洋的感觉。 (2)寻找色彩运用的突破口,打造色彩运用的更高境界 色彩运用中有许多成功案例,这里以“百事蓝色风暴”与以红色元素为主的可口可乐广告为例进行研究。 1.“百事蓝色风暴” “百事蓝色风暴”是百事公司的宣传语,其色彩运用是以蓝色为主。近些年,很多商店的招牌、冰柜等都选用了百事蓝色网暴的图例。那一串带着气泡的蓝色的图案已经成为百事的代名词,可见其广告运用的成功之处。 2.运用红色元素的可口可乐 与其对应的就是“要爽由自己”的可口可乐公司的红色主题广告,其广告的创意是以红色元素为主,宣传自由、个性,以红色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也是十分在功的色彩运用案例。 3.“百事红色阴谋” 做品牌自己的颜色,可以收到良好的广告效应,但是,在飞速发展的商业时代,根据热点事件、环境变化等随时调整自己的广告策略显得更为重要。 以百事公司为例,2007年9月,百事公司在“百事13亿激情会”上,突然以推出“火红中国队百事纪念罐”,其红色运用大气灵运、风度翩然成为广告设计中的又一经典传奇。其这一举动也打破了消费者心目中的蓝色百事、红色可口的印象。有人戏称其为“百事红色阴谋”,之所有会有这样颠覆性的转变,主要是为了迎接当时即将到来的一个商机,即2008年北京奥运会。运用一身中国红,即符合中国元素,又显得喜庆刺激,极大地争夺了中国市场,这也突显了百事可乐“敢作敢为,大胆创新”的个性和理念。其这一次广告中的色彩运用可以说是又一次重大突破,打造了色彩运用的更高境界,是百事形象的一次华美转身。 三、总结 色彩在商业广告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商业广告最先吸引眼球的所在。优秀的广告设计师明知道色彩运用的重要性,加强色彩的运用,促使商业广告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是广告设计师们竟相探索的领域。 商业广告设计论文:面向低龄受众的电视商业广告设计 摘要:0~17岁低龄受众是电视商业广告重要的目标受众,也是极易受广告影响的群体,在电视商业广告设计中要从广告的内涵定位、具象表现设计、道德伦理约束三个方面进行健康、积极、美的设计,以达到商业效应和公益效应的双赢。 关键词:低龄受众 电视商业广告 设计 在物质丰富的现代社会,少年儿童等广大低龄受众逐渐成为商家角逐商业份额的重要市场,因此面向这些低龄受众群体,各类商业广告设计成了商家进行产品与企业形象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众多的广告形式中,电视广告是最具影响力的广告形式和媒介,面向低龄受众的电视商业广告设计,不仅在表现形式上要进行创新与突破,同时更需要在设计的内涵和伦理道德层面进行深入的思考。 低龄受众群体与电视广告分析 低龄受众的年龄跨度一般是从0岁至17岁,在其内部又可以细化为学龄前幼儿、学龄儿童、少年和青少年这四大类群体。从生理和心理上的不同特点进行分析,这四大类低龄群体对广告有着不同的关注点。0~5岁的学龄前幼儿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弱,但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心,对广告中鲜艳的色彩、简单明了的图形、欢快的音乐和柔和的语音有明显偏爱,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自己的想法和要求能够有越来越明确的表达能力。6~10岁的学龄儿童已具备一定的认知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着自己独立的思想和喜恶,对广告中出现的一些自己熟悉或喜爱的动画形象或儿童形象有着较为强烈的倾向性,能独立或借助不同方法实现自己的要求和想法。11~14岁的少年认知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已经比较强,渴望得到等同成人的待遇和理解,思想和行为有着明显的成人化倾向,对广告中较为幼稚的形象或语言行为有一定的抵触,对年轻帅气、健康活力的广告形象或广告明星有较为强烈的倾向性,并常对广告内容中的语言行为和生活方式有仿效的倾向,同时喜恶比较分明,对广告人物形象或广告内容的喜恶会直接影响他们对产品的选择。15~17岁的青少年在认知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已基本等同于成人,有着比少年更为独立和个性的思维与想法,对自己的喜好、言语、行为都有着强烈的主见,不易受他人左右。 针对低龄受众进行广告宣传的产品多集中在学习用品、食品、保健品、药品、服装鞋包、玩具等门类。这些产品及其生产企业,根据低龄的少年儿童爱看电视并容易受到电视内容影响和引导的特点,常常花费大量精力财力制作精美的电视广告,并通过购买广告时段在少儿节目、动画片、儿童剧等低龄受众较为集中的节目时间段进行不同方式的插播。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广告都会受到低龄受众的喜欢,其广告的内容、人物形象、画面色彩、音效处理、长度、播放频率与时段等,都直接影响着广告的效果。因此,电视商业广告一方面有着覆盖范围广、影响力大、表现直观等优势,另一方面也存在着竞争激烈、创新难、反复播出或影响主体节目收看引发受众反感等劣势。 低龄受众电视商业广告的内涵定位 商业广告,顾名思义,首先考虑的是广告为产品和企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然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企业的长远发展并不能单纯地依靠某一种或某几种产品的成功销售,更重要的是要树立企业健康的形象,因此企业在进行产品商业广告宣传的时候更多是要进行健康、积极、深刻的内涵定位,透过产品的商业广告模式传达企业的精神、树立企业的形象,让受众在认识了解产品的同时逐渐认可和信任企业。 电视广告作为一种低龄受众接触最多的商业广告形式,常常采用叙事作为广告主题的表达手法,这种讲故事的方式深受低龄的少年儿童喜欢,因此,将故事内涵进行良好的定位对广告的成功有着积极的作用。良好的内涵定位,一方面要突出广告所宣传的产品与同类产品相比较优点在哪儿,另一方面要借助故事的情节和内容帮助少年儿童了解企业的文化、理念以及更为深入的人生知识和思想。良好的内涵定位主要通过优秀的电视商业广告文案设计得以实现,也就是要写出好的电视广告故事脚本。 低龄受众电视商业广告的具象表现设计 电视商业广告的具象表现是优秀内涵的完美表达,主要包括人物形象设计、画面形式美设计、音效设计、广告节奏设计四大块设计内容。 人物形象设计。在进行电视商业广告的拍摄与制作之前,人物形象的设计无疑是一道极其重要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中不仅要通过主体受众分类进行广告主角和配角人物的选定,同时要通过充分和深入的受众分析来进行广告人物的形象造型和动作设计。0~5岁的学龄前幼儿较为适合运用动画人物或拟人化的动植物形象作为广告人物;6~10岁的学龄儿童较为适合运用动画人物和儿童影视剧明星作为广告人物;11~14岁的少年和15~17岁的青少年较为适合使用儿童影视剧明星、体育明星以及一些健康的青春偶像明星作为广告人物。 以可口可乐的中国新年贺岁广告片为例,其主体受众主要定位于少年和青少年群体,因此广告人物选择的是这类低龄受众较为偏爱和崇拜的体育明星。根据受众的地域分析,广告选择了中国青少年比较喜欢的刘翔、郭晶晶等中国奥运冠军,并为他们穿上了极具中国新年特色的红色唐装,片尾以共同举杯作为贺新年的代表性动作。 画面形式美设计。画面的形式美设计主要是指艺术的形式美法则在电视商业广告设计中的运用,形式美的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主要包括:对称均衡、单纯齐一、调和对比、比例、节奏韵律、渐变突变和多样统一。电视商业广告设计作为现代一个重要的设计门类,对其形式的艺术美有着严格的要求,最主要的表现方法就是对其广告画面的色彩、形态、图案、比例、动势等要素的形式美进行精心推敲。 大致说来,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电视广告画面形式对儿童产生的视觉和心理效应是不同的。0~5岁的学龄前幼儿对画面的色彩比较敏感,因此在处理广告画面时尽量考虑使用鲜艳的纯色,色彩通过简单的几何图形来表现,并运用一定程度的对比以加强对学龄前受众的视觉刺激。同时还要注意广告画面的色彩和形态不宜过多,图案也不宜复杂,以免造成受众的视觉混乱,尽可能地考虑画面的调和对比与单纯齐一的形式美原则。色块排列形成的优美的节奏韵律感也容易吸引学龄前幼儿,此外,广告画面的主体动势应尽量运用渐变方式,不宜用过于激烈或快速的突变方式。如一些广告在舒缓的播出中突然以极大的体量、极夸张的形态、极快的速度出现广告产品画面,很容易给受众造成惊吓。6~10岁的学龄儿童对广告画面的关注更多地集中在产品或广告人物形象上,因此广告画面的背景与主体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广告画面的主体动势要加强,主体与背景的比例要拉开,背景的色彩、形态与图案的形式美应更多地起到烘托广告主体的作用,因此对比和突变的形式美法则在这一阶段的电视商业广告中运用较多。11~14岁的少年和15~17岁的青少年审美要求逐渐提高,不仅关注广告的主体,同时也将广告画面的形式美纳入对广告主体的评价体系之中,在广告画面的色彩、形态、图案、比例等要素的设计上或通过调和对比形成趣味性的视觉刺激,或通过单纯齐一形成整齐明快的视觉享受,或通过节奏韵律形成轻松美妙的情感共鸣,无论运用什么形式美法则都需要注意尽量营造出健康明快、高雅脱俗的美的画面形式。 音效设计。电视广告是一种集声画于一体的广告形式,因此除了画面的形式美,声音效果产生的美感也很重要,电视广告的音效一般包括广告语音效和背景音效两部分。定位于低龄受众的电视广告,背景音效可以选择节奏舒缓、柔和欢快的儿童歌曲、世界名曲等,不要使用过于喧闹的流行音乐或过于低沉的音乐。背景音效的选择以不影响广告语效果、有效烘托广告画面氛围为佳。广告语音效宜选择清脆可爱的童音或温柔舒缓的年轻女性声音,如果是男性声音也应该尽量表现得柔和沉稳,广告语的诵读轻缓流畅、节奏感强,通过合理地抑扬顿挫加强受众的记忆效果,针对11~17岁受众也可选择广告代言明星诵读广告语以增强对受众的吸引力。 广告节奏设计。广告节奏设计主要是指广告情节起伏和广告画面变化的节奏感处理。一般说来,受众年龄愈低,广告节奏愈慢,即是说广告的情节相对简单、起伏变化不大,广告画面变化的速度较平缓,舒缓直白的慢节奏型电视广告更容易为0~10岁的低龄受众喜爱、理解和记忆。而11~17岁的受众往往更喜欢情节相对复杂、故事性强、情节高潮明显、变化丰富、画面变化速度较快的快节奏型电视广告。当然,在具体的设计中也要根据产品和目标受众的具体特点进行快慢节奏的有机结合以达到广告的最佳播出效果。 低龄受众电视商业广告的道德伦理约束 低龄受众随着年龄的递减,其判断力、自制力、抗诱惑力等心智因素会显著降低,其语言和行为的模仿力会明显增强,因此电视商业广告在设计上要特别关注对低龄受众尤其是11岁以下低龄群体的心智成长影响,也就是说,要在广告的内容及表达方式上向纯洁、健康、积极的方向和理念进行设计。 第一,面向低龄受众的电视商业广告设计要注重引导少年儿童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诸如众多的儿童食品广告、儿童服饰广告,其广告的直接目的即是刺激少年儿童的占有欲和购买欲,以达到向家长提出购买要求,推动产品销售的根本目的。很多广告中运用“我们都有……了,你有了吗?”等类似的语言,或运用“拥有某种产品引来其他小朋友羡慕妒忌的神情”等类似的情节画面,让众多的低龄受众产生非买不可的想法,引发与同龄人的攀比心理,由此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物质至上、追逐名牌、注重享乐、虚荣心强等一系列错误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因此在广告内容及具体的语言、情节、行为的设计上要特别注意避免对商业效应的过度关注,更应关注的是广告的公益效应。 第二,面向低龄受众的电视商业广告设计要注重引导少年儿童正确的语言和行为。少年儿童的记忆力和模仿力是很强的,电视广告由于其播出频率高,其广告语和广告中的代表性行为动作对少年儿童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极强的。因此应该为他们设计适合他们年龄段心理、生理特点的健康简单、琅琅上口的广告语和积极向上的广告内容,像一些成人化、有暴力倾向、意志消极的广告语和暴力、夸张、危险的广告动作要避免出现。此外,电视广告的内容和广告语应尽量实事求是,不可盲目夸大,以避免滥用少年儿童的信任而带来恶果。 第三,面向低龄受众的电视商业广告设计要注重培养少年儿童优良的道德品质。在具体的广告设计中可以大量运用讲述中国传统美德的故事来帮助少年儿童尤其是11岁以下的低龄群体了解并理解诸如助人为乐、尊老爱幼、宽容礼让、不畏困难等优秀品质的内涵,并通过电视广告的强力影响使之深入少年儿童的思想,通过少年儿童好模仿的特点使之身体力行。这种集商业效应和公益效应于一身的电视商业广告无论是对受众的健康成长还是企业的长远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结语 面向低龄受众的电视商业广告的最高目标应该是实现商业效应和公益效应的双赢,因此优秀的内涵定位是舵,完美的具象表现是船,严格的道德伦理约束是帆,只有三者的紧密结合才能让电视商业广告载着成长中的低龄受众驶向光明的未来。 编校:董方晓 商业广告设计论文:浅议商业广告设计中创意图形的视觉表达 摘要:商业广告中的图形在促销和文化推广上与文案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在大多数商业广告设计中,图形比文案占据更多的位置,它是大众传播中最具情绪感染力和精神浸透力的信息传到形式。本文分别从商业广告中图形语言的特性、商业广告中图形创意的表现方法、商业广告的图形表现形式三方面对商业广告设计中创意图形的视觉表达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商业广告图形语言创意 21世纪是信息过剩的时代,商业广告如何不被信息海洋所淹没,使匆忙的现代人也能驻步留意留下深刻印象?这是广告设计师的首要使命。创意图形,这一独特的视觉语言以它独有的传播优势,构成了它在商业广告信息传播中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1.商业广告中图形语言的特性 1.1图形语言的形象性 图形语言最基本的特性就是形象性。一则需要长篇大论才能叙述清楚的信息内容往往通过一张图片就能让人一目了然。从传播角度来说,文字信息存在相对的模糊性,但如果用图形形式来加以展示或再现,那么信息就会更加生动准确地进行传达,同是视觉再现,图形的展示比文字形式的陈述更具有说服力[1]。 1.2图形语言的识记性 记忆的基础首先是识别,图形是由形、色、表现风格等多种因素组织而成的,很难完全雷同。其独立的形象特征和视觉感染作用,使它成为最易识别和记忆的信息传播形式。目前许多企业即是基于对形象语言这一功能的认识而广泛运用VI系统来提高企业及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认知率,增强记忆,由此获得推广、赢得市场。而具有独特图形语言的商业广告更容易吸引受众的目光,并产生清晰的图形印象,从而实现信息识别、传递和记忆。 1.3图形语言的新奇性 新奇就是指想法的新鲜和奇特,并且还要有新颖的表现手法,超出了人们的思维习惯,新奇是创意吸引力产生的根源。商业广告设计中的图形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是因为它们不仅向消费者传达信息,更重要的是它们构思巧妙、独特、具有创造性。可以满足受众如图求新、求异的心理。 1.4图形语言的象征性 图形语言的象征性是用一种或一组形象使观者体验到其中的内涵和意义,利用图形与客观对象之间存在或并无必然的、内在的联系的因素,自由地表征对象的。图形语言的象征性营造的是一个看不见的世界,在商业广告设计中能广泛地表现各种笼统的事物和那些带有抽象性的属性[1-3]。 2.商业广告中图形创意的表现方法 商业广告设计中的创意表现应是以传播商业信息为根本原则,以创造性思维为先导,寻求独特、新颖的意念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以独特而清晰的阐释方式说明商业广告中要表述的信息内容,以独具匠心而新奇的形象画面引人关注、发生兴趣、产生感染,并留下深刻印象,从而使观众不得不接受信息。 2.1展示法 展示法分为两种,分别是直接展示和间接展示。直接展示主要展示产品的面貌、质地、特点、功能、用途、生产环境、生产过程以及为消费者带来的利益和好处等。一般采用逼真的图形,给人真实、直观、形象的感觉,使信息具有令人信服的说服力。间接展示借助其他事物来表现,适合用于表现那些不容易直接表述的事物或产品,通常使用的表现主体是品牌、人物或道具等。 2.2组合法 2.2.1同类组合 同类组合是将相同的元素或事物以重复的形式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形象,赋予新的思想理念,从而产生新的创意。 2.2.2异类组合 与同类组合有所不同的异类组合是将两种不同性质或类别的事物放置在一起,产生一种意境和独特的视野。但这种组合必须根据广告的主题需要确定其主次关系。图例含义:是一个PS3宣传广告,该广告将眼珠和游戏中的场景巧妙的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特的视觉效果。表现出游戏的繁多,能够使消费者目不暇接的中心含义。 2.2.3重新组合 将同一个物体打散后进行重新组合,主要方式是通过改变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产生新的创意。图例含义:是一则航空货运公司宣传广告,该广告使用了重新组合的方式来表现该广告的中心含义,该广告将世界地图上的不同区域打散后重新组合,组成了一架飞机的造型,表现了该航空货运业务遍及世界各地。 2.3夸张法 使用夸张法需要运用想象力将事物的特征进行夸大,增强作品的表现效果,加强视觉冲击力,使人产生深刻的印象。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夸张不是产品的性能、特点以及作用的夸张,而是指图像创意中的夸张,包括形态的夸张和神情的夸张。 2.4同构法 同构图形强调独创性,通过创意联系,对来自生活中的创意元素加以创造性的改造,关键在于形的连接与相互转化,不追求生活的真实性,更注重视觉创意上的艺术性和内在联系,强调美学质量,要求构成体自然又合理[4]。在寻求同构图形的思维过程中要尽力找出创意元素之间的相似或相同之处,由此开始联想。例如:把不同的但相互间有联系的元素,可能是矛盾的对立面,或对应相似的物体,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商业广告中同构图形是创意表述的重要方法,它应用广泛,感染力强。同构图形以独特的视觉语言赢得了受众的视线,从而达到了信息传达的最佳效果,给人留下深刻的视觉感受。 2.5比拟法 拟人化是一种幽默的创意形式,以诙谐、风趣、夸张、变形的手法表现幽默感背后的深刻内涵。拟人图形是通过想象、虚构、假设等思维方式,把一些非人类的物象当成具有人类思想情感、语言能力、行为特征的生命在画面上进行变化处理,以人的表情、思想、动态或活动特点等作为创意的切入口,把其他事物的形象与人的性格特征有机联系起来,使创意更具人性化,更易于理解,富有亲切感,利于信息传达[5-6]。在商业广告设计中普遍使用比拟的方法,既能够使抽象的寓意转换成具体的形象,又能使图形更加生动,还可以把事物原来的形象变形、扭曲、重新组合,制造超越常规的视觉形象,从而增强商业广告的视觉冲击力和吸引力。 3.商业广告的图形表现形式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各种新的表现形式不断涌现并被广泛地运用到商业广告领域,它极大地拓展了商业广告的图形表现空间,使表现形式显得更为丰富多彩、风格纷呈。 3.1摄影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摄影照片的运用具有可信度高、效果逼真、实用方便等特点,对树立产品形象和企业形象起着良好的作用。由于摄影照片所具有的直观的形象性和真实性、客观性,因而能极大地增强广告诉求的可信度,从心理上缩短作品与人们之间的距离,从情感上获得人们的信任,从视觉上对人们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从而使广告更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3.2绘画 绘画表现形式创作的商业广告设计中的图形,充满韵味的美感,富于生气的视觉效果,能给人们以强烈的视觉感受和丰富的联想[7]。尤其是手绘图形中的线条、色彩、造型、肌理等所具有的设计风格和情感,更容易使人们对作品产生一种亲近感,从而对商业广告中的产品或品牌形象产生好感。 总之,商业广告设计主要是由图形语言构成的,图形语言的种类繁多,且资源非常丰富。每一位现代设计师和我们从事设计专业的人员来说,都应谙熟它的特性、艺术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必须充分认识了解商业广告中创意图形的涵义、表现特征和创作原则。在借鉴他人设计的同时按照其创意原则进行训练,从而提高我们的创意及设计能力。 商业广告设计论文:浅谈色彩与商业广告设计 [摘要] 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范畴,色彩始终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影响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而商业广告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它与色彩有着不可分隔的联系,因此色彩是商业广告设计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关键词] 色彩 心理 商业广告 注意力 人类的色彩文明意识,自觉认识和开发在不断的进步。古往今来,色彩从来就不仅仅是以创造美的色彩作品为最终目的。在总结色彩的规律和开发色彩的表现及揭示色彩的神秘中,人们不断发现色彩在政治、经济、历史、宗教、文化艺术上的不可言状的力量,人类在大自然中不断的吸取灵感,享受着色彩创造的喜悦。21世纪以来,科学的日新月异,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极大的丰富和改变了我们视觉和体验。今天,人们的生活与色彩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色彩心理的刺激感和满足感不断的影响着人类,它已成为现代文明生活的一部分,而商业广告恰是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的产物,它必将与人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色彩和商业广告的关系已是不言而喻。 一、色彩与人的心理 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体现为情绪和机能两个方面。情绪方面的影响体现为:人们对某些色彩的喜爱、厌恶,从不同色彩关系中所感受到的华丽、朴素、高崇、俗气等印象。这常常能影响人的情绪,并导致人在行为上的不同反应。人对色彩感知的心理反应,不能一概而论,它因人在生活环境,生活经验,文化修养,审美观念的方面存在的各种差异而不相同。直接影响到人对色彩感知情绪的因素众多,有人种、民族、宗教、性别、地理、教育、生活等。色彩对人的影响,在机能方面的反映体现为:人们对不同的色彩和色彩关系会产生不同冷暖、硬柔、强弱、轻重等心理感觉。这些感觉在不同的地域、人种、民族、性别和宗教、文化背景的人群中,基本上是相似或相同的。这是因为长期以来,在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背景中生存的人类,对色彩与生活内容相联系时,有很多相同或相类似的生活经历而形成的。 二、色彩的表现 大千世界,色彩斑斓,,大自然通过色彩向我们展示了色彩的价值和魅力,每一个角落无不渗透着色彩的设计。都市环境、建筑、交通工具、产品设计、包装设计,服装设计、广告设计等,不但丰富原有多彩多姿的色彩世界,更使人们的生活处处充满生机,同时也开拓了人类前所未有的视觉色彩的领域。 色彩设计艺术家们在这些工作中充分体现出伟大的创造力。东方的色彩表现重感情、意象,西方色彩重感受、再现。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各民族都在自己的宗教文化活动中,以宗教的精神性最先产生自觉的色彩形式,主导了区域性的色彩美学倾向和集体性的色彩表现个性色彩的开拓。如大家关心的商场促销活动或介绍商品时,都需要用鲜艳和亮丽的颜色,去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食欲,更熟悉的中国国旗,它有红,黄色组成。使人充满热情和活力,红色表示吉祥、喜庆,黄色表示明亮、尊贵,同时也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的色彩特征。 三、色彩在商业广告设计中的运用 色彩在商业广告表现中与公众的心理反应密切相关。公众对商业广告的第一印象是通过色彩而得到的艳丽、典雅、灰暗等色彩感觉,影响着公众对商业广告内容的注意力。鲜艳、明快、和谐的色彩组合会对公众产生较好的吸引力。陈旧,破碎的用色会导致公众产生“这是旧广告”而不会引起注意。因此,色彩在平面广告上有着特殊的视觉祈求力。 现代平面广告设计是由色彩、图形、文案三大要素构成的。图形和文案都不能离开色彩的表现,色彩传达从某种意义来说是第一位的。色彩在商业广告中的运用,设计师要表现出广告的主题和创意,充分展现色彩的魅力。首先必须认真分析研究色彩的各种因素,由于生活经历、年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生理反应有所区别,人们有一定的主观性。同时对色彩的象征性、情感性的表现,人们有着许多共同的感受。在色彩配置和色彩组调设计中,设计师要把握好色彩的冷暖对比、明暗对比、纯度对比、面积对比、混合调和、面积调和、明度调和、色相调和、倾向调和等等。色彩组调要保持画面的均衡呼应和色彩的条理性。商业广告画面有明确的主色调,要处理好图形色和地色的关系。 设计师要明确色彩定位。商业广告定位在突出标志时,要考虑企业的个性特征和企业的形象色,通过色彩定位来强化公众对它的辨认,商业广告定位在突出商品时,就要强调商品形色。色彩传达的目的在于充分表现绘画、对象的特征和功能,以适合市场审美流,利用色彩设计的创意造成一种更集中、更强烈、更单纯的视觉形象语言,加深公众对广告的认知程度,以致达到信息传播的目的。 四、商业广告设计中的色彩价值 20世纪50年代,新的市场观念的形成,市场营销学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根本依据,企业不仅仅希望能够短期销售自己的产品,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产品,通过平面设计等一系列的系统设计,来树立企业在顾客中的各种正面形象,其中就把色彩与商业广告设计当作视觉因素的一个重要关键来进行研究和推广,而这两者恰恰与购买者的心理及购买行为相融合,因此,色彩与广告是不分家的,色彩是商业广告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尚未了解广告设计的内容时,一个广告给我们的第一感觉是通过色彩而得到。它能从直观上给人诸如:华丽、高贵、典雅、俗媚等不同的心理反应,同时色彩与形的结合也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辨认图形,因为色彩所具有的象征性,会使我们产生各种不同的联想,从而达到了商业广告最大的效应。 一个好的商业广告设计,首先要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而人们最先受到刺激的因素就是用色,广告的用色好比人的面色,而人的面色又能够反映出他们的健康及精神状态是否良好。在一般情况下,鲜明、和谐明快的色彩会给人眼睛一亮,而杂乱、灰暗、陈旧色彩则不能吸引的注意力。由此可见色彩在商业广告设计中的价值重要。如当今KZN20品牌的一个香水广告,整幅画以淡黄色调呈现,表现了一个童话般场景,在花叶般造型的香水瓶顶部,一个美丽动人的小蝴蝶仙女在闭幕休憩,整个色调的处理给人诗一般的感觉和梦境般的幻想,从而及为深动地展现了品牌的形象和品味。 马克思说过:“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由此可见色彩对人的影响力它已成为商业现代广告设计中最重要的情意表达手段。此外,色彩还有使人增强识辨记忆的价值,而具有良好色彩构成的广告设计,往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仅增强了识别,而且还有助于引起记忆,产生不断的重复消费的作用,接触事物表面的色彩特征,有时比接触其本质特征更为深刻。 色彩还有明显的刺激感和影响情绪的作用,而色彩正是商业广告设计中最重要的视觉冲击力表达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影响着人的感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们的情绪或行为,种种色彩实验表明不同的颜色在不同的环境下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反应,如法国迪奥唇膏广告,广告画面以绿色的散沙为背景,就在这洋溢着无限生机活力的绿色沙粒中,出现的红色唇膏显得的尤为突出,大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妙趣,再次色彩还可以传达人的意念,正确表达企业和产品的含义,即使再复杂的东西和事物,经过一定的色彩处理后,可以使其变的简单而易懂。 而现代的设计家们,在设计广告的同时,对色彩关注和色彩研究从不停留,认为色彩在视觉上最容易对人们产生影响力,增强产品形象的感染力,它是提高艺术魅力和刺激购买行为最有力的武器。因此,色彩以成为商业广告设计中“价值”体现的主要依据。 五、色彩与商业广告设计有机结合 色彩的运用已不再是简单地为了画面和环境的美观,它体现着图形语言及视觉冲击的特点,而在商业广告设计中引起的目标消费注意,更是广告传达信息的功能反映,因此我们必须要牢牢吸引目标,不仅仅是要反映一定的主题内容,更要认识到色彩的心理刺激作用,从人的各种心理因素入手,抓住目标消费者的购买心理活动,而色彩情感的表现恰恰又是心理活动的一部分。对于表现商品的特点来说,色彩又及时地反映了商品的真实性。如在可口可乐广告设计中,红色反映了产品色彩的特点,同时也反映了年轻人生机勃勃的感觉。而广告设计中的幽默夸张,比喻、借用等创意的表现手法,同时再加上色彩感染力的表现,更是令人刮目相看,有 “触目”“惊人”之感。此外色彩表现的准确,也是商业广告设计中最具有说服力的体现。由此可见我们只有去深入生活,了解生活,通过不断的探索,并做到应用与心理的兼顾统一,这是设计师创作一副好商业广告的关键。 综上所述,色彩已是研究广告美学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它在广告设计中重要地位,已与人们的心理、生理紧密相关,同时色彩的功能性和影响力,也直接关系到广告是否能吸引注意,是否达到销售目的,是否提现价值的关键。因此对色彩和商业广告设计之间关系的研究,已是现代平面设计师进行创作设计的重要课题之一。 商业广告设计论文:论商业广告设计的表现形式 [摘 要] 随着广告传媒的规模化、传播现象的普遍化、传播活动的社会化、传播功能的显性化,商业广告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已经占有重要地位,渗透于诸多领域。商业广告区别与非商业广告,按传播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电视广告、报纸广告 、杂志广告、户外广告牌、网络广告等多种样式。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决定了商业广告设计表现形式的多变性质。 [关键词] 商业广告 广告创意 传播媒介 商业广告区别于非商业广告,如社会广告、公益广告、形象广告以及西方世界以政治为核心的意见广告等,它是建立在付费基础上的市场交换行为。就其本质而言,商业广告与公益广告在诉求目标上截然不同。一般来说,公益广告则是为了向公众输送某些观念以提高公众的整体素质,是为了获取良好的社会效益,它是一种为公众服务的非盈利性广告。而商业广告是为了宣传、推销某些商品或服务,为了诱导消费,开拓市场,有着明显的获取经济效益的目的。随着广告传媒的规模化、传播现象的普遍化、传播活动的社会化、传播功能的显性化,广告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已经成为占有重要地位,渗透于诸多领域。 商业广告按传播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电视广告、报纸广告 、户外广告等多种样式。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决定了商业广告设计表现形式的多变性质。那么,商业广告在不同传播媒介中有哪些表现手法呢? 一、商业广告设计在电视广告中的表现手法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在电视广告中的渗透,改变了电视广告单纯的角色,无论是妻子丈夫、子女父母都在亲情上做文章。从脑白金到酒类、手机、牙膏、洗衣机、洗衣粉等等,使其朝着融教育性与宣传性、娱乐性之中的方向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文化形式。 国内电视广告的一个重要创作特性是讲究感性诉求。感性诉求与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社会和心里需求有关,许多消费者在进行购买决策时对品牌的感觉可能比对这种品牌的特征或属性的了解更为重要。国内电视广告的另一个特点是体现诚信。诚信是义理的核心,也是商业行为的基本要求,国内电视广告内容以此为支点,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文化精神滋养出了一种崇尚和谐统一的博大胸怀。家庭美满、和睦,国家和平、富强,民族团结、统一,成为千百年来人们追求的永久目标。 从美学的典型理论角度上看,强调个性化的典型观是由类型化的典型观发展而来,效果自然要胜于后者。一段优秀的幽默广告往往被人们竞相传颂,因此它还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可以成为社会凝聚力的来源。这也反映出广告商的水准:要诙谐风趣就一定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并关心外界的变化。 二、商业广告设计在报纸广告中的表现手法 报纸广告设计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种宣传媒介。它主要体现在房地产类、国际和国内品牌上,对于告知性广告、新品上市广告报纸有其独到的优势。而设计新颖的报纸广告必然会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 我国的都市类报纸是报纸广告的主要市场。当今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是有目共睹的,任何一种产品或服务,都有众多的企业在进行角逐,消费者往往只能根据自己的模糊印象挑选。与此同时,报刊媒体的品种和数量越来越繁杂,如何选择媒体、如何安排版面和时段、如何计划和预算已经是摆在广告设计人员面前的一大课题。 要达到好的广告效果,报纸广告设计必须重视广告设计表现的两个方面:形式和内容。前者是属于广告的篇幅、字体、文案多寡、图文排版、刊载位置等形态上能够处理的问题;而后者是广告的情感表现即气氛、印象程度、插图的视觉语义、文字内涵等。报纸作为传播媒介除了追求商业上盈利,还要对社会和公众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即保持公共性和公益性,因此在报纸经营中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受众的利益。根据报纸的“双重销售”理论,报纸既是有形的实物形式又包含了无形的服务形式。这种无形的服务形式有两种,一是向受众提供新闻和其它信息服务,二是向广告客户提供媒介传播能力和影响力。 三、商业广告设计在杂志广告中的表现手法 各类杂志都有着不同的读者群,杂志作为广告信息传播的媒体,它以特定对象为目标,以专见长,因为它的选择性强;它的阅读期限长,读者接触次数多,深化了广告传播效果;杂志广告印刷精美,对读者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它突出醒目,一页内容占据一个版面,不受其它内容的影响,有利于读者的注意力集中。但是杂志广告时效慢,信息传播缓慢,读者面较报纸而言小,广告覆盖面有限。 杂志广告设计对于插图的要求比其它广告形式要高,杂志广告设计的制约较少,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直接利用封面形象和标题、广告语、目录为杂志自身做广告;有独居一页、跨岳、或采用半页做广告;有连续登载;还可附上艺术欣赏性高的插页、明信片、贺年卡、年历、甚至小唱片,当读者接受这份情意,在领略艺术美丽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广告信息。 四、商业广告设计在户外广告中的表现手法 企业除提高自身的内部管理机制与产品质量外,常常会借助户外广告这大众媒体进行产品的促销、企业形象的推广,户外广告的目标明确,针对性强,使企业增加更大的效益。户外广告已为广告领域的新宠。对于普通受众而言,提起户外广告通常会想到户外广告牌和海报,这些传统户外形式依然是户外广告的坚实基础,创造着户外广告60%的收益。但随着各种新技术、新思维的出现,户外广告也在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革命。 户外广告放置在户外环境中,作为广告公司应当在广告初期就要把诸多内容引入方案,实地了解该广告位置与周围的环境,以达到促进商品销售的预期目的。户外广告创意设计要始终贯穿视觉形象的标准化、系统化,使之具有简明而准确的视觉特征。户外广告定位是根据不同的消费要求,给产品树立良好的形象,户外广告设计定位以突出其历史悠久的特征等,对广告定位设计的目标,广告设计的时间、地域、预期达到的结果进行前期分析,只有科学、严谨、详实的定位才是户外广告成功的依据。 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运动着的物体比静止的物体更易激发注意和产生联想。当前,我们的广告设计有太多的诉求形式,而缺乏诙谐幽默的设计表现内容。对文化内涵缺乏明晰地认识,片面追求商品功能性或缺乏文化内涵的户外广告设计,时效性短,毫无生命力。对户外广告设计准确地定位,要求设计必须贴近消费者的生活,深入研究消费者的行为和潜在的消费心理需求,探索一条消费者深信不疑的有关物质转化为意象的、联想的、人性的、深层次的表现形式。 五、商业广告设计在网络广告中的表现手法 网络广告作为一种全新的广告形式之所以受到大众的重视和喜欢,因为它与其他媒体的广告相比,具有交互性、实时性、无时间地域限制、传播范围极大、受众数量可准确统计、针对性强、受众群体特征明显、形式多样、迅捷性、可重复性、易检索性等特点。 传统的广告行业由广告主、广告公司、媒介经营者三位一体的支撑起来,三者各司其职,分工合作。然而网络将广告行业三者界限打破,媒体本身就是广告。在网络时代,一些有实力的广告公司架设了自己的网络服务器,建立了自己的网站,通过经营自身的网站作为客户网站的媒介,改变了所扮演的角色,抢了媒介经营的戏。一些有实力的企业,也架设自己的网络系统,雇佣专业人员对网站进行管理,广告公司在企业的网站运作中失去了发言权。网络时代使企业轻而易举地抢夺了广告公司和广告媒体的职能。而新闻媒体在信息提供方面的重要地位开始滑落,因为网络面前,人人平等,网上的每个点都可以成为重要的信息提供者,取得不亚于传统新闻媒介的地位。 综上所述,商业广告设计的表现形式虽然复杂多变,但它所表现出来的共性有以下几点:1、弄清楚为什么要做商业广告,要有明确的目的性。2、明确所做出的商业广告做给谁看,也就是定位要准确。3、成功表达广告的主题,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要有独创性,有创新的设计思维。商业广告设计在给企业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也赋予了企业品牌个性,使品牌与众不同,以求在消费者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在今天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表现得尤为重要。商业广告设计在紧跟着传播途径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中,起着引领消费群体的重要作用。 商业广告设计论文:手绘图形的商业广告设计论文 一、手绘图形的风格特征与表现 手绘图形包含的种类很多,包括甲骨文、书法、山水画、涂鸦、彩铅画等。一般来说,充满文化氛围的中国水墨图形元素运用在商业广告设计中时,常常能够恰到好处地表现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和内涵的作品。潇洒流畅的速写图形常常将人带入原汁原味、纯天然的风貌之中。而自由奔放的涂鸦又显出它独有的稚拙和质朴。这些不同的手绘图形作为一种特别的元素存在于商业广告设计中时,显出它独有的亲和力和文化价值。尤其是当这些同类的手绘图形之间或者手绘图形与电脑的矢量图形之间有结合时,更体现出一种风格,如水墨元素和速写结合,如涂鸦和矢量图形的结合,如油画和肌理的结合,常常能够达到非同寻常的效果。 1.原创性的意趣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在商业广告设计中也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手绘图形。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资源共享已成为常见,设计者浏览、使用同样一张图片或者图形的频率大大增加,原创性因而显得愈发地珍贵。原创的手绘图形,是艺术家通过个人的艺术实践活动和独创性思维,发自内心世界的图形感悟,通过速写、水墨、涂鸦等不同方式来表现的。通过原创性带来的好处最主要的一定是其唯一性和独有性。手绘图形既能够充分地表达出设计师的思想意趣和个人的偏好以及风格,也能够更好地体现出作品的主题中需要传达的特定含义,从而使作品的主题更加突出,风格更加鲜明。 2.创意性的表达 创意是设计的生命。而手绘图形总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视觉形象,丰富的联想来表达思想情感和思绪脉络,因而创意在手绘中体现得更为明显。手绘图形中的创意是新颖、独特,有开创性、说明性的视觉表达方式。手绘图形作为信息的载体,以其独特的视觉表达方式,说明性的图形语言,准确、直观地建造起一座传递设计与受众之间沟通的桥梁,这也正是手绘图形的价值所在。 3.亲和力的流露 手绘图形是设计者自我情感的具体性转化,可以说是一种个性的表达、年轻的释放,很多设计师喜欢用手绘图形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就是在于手绘图形能够散发出一种年轻的味道。同时手绘图形亲切、生动,是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情感体验,传达着一种充满生命力的能量。 4.技巧性的展露 相对于文字在商业广告设计中的作用,手绘图形的作用更加直观、生动,更能够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因此设计师在利用手绘图形来传达产品功能的时候,需要有深厚的美术功底和造型能力才能够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产品需要传达的诉求点。 二、商业广告设计发展的特征 现代商业广告设计艺术作为视觉传达艺术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从工业化社会到信息化社会的转变。在现代设计多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商业广告设计也向着多元化发展。我国商业广告设计的发展受到了东西方文化思潮和艺术风格的影响,在观念、功能、风格、表现手法上都有了许多新的变化。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手绘图形在商业广告设计中的广泛运用。 三、手绘图形在商业广告设计中的运用 手绘图形逐渐成为商业广告设计的主要传播载体之一,是代表或表述某种事物的重要途径。很多商业广告设计的创意都是通过手绘图形中所特有语言符号来传达思想、表述真相的,因而具有必不可少的作用和功能。 (一)手绘图形符号在商业广告设计中所特有的功能 手绘图形是以象征性为基础和起点,通过联想、想象等方式加以润色,以此让手绘图形承载着更多更丰富的象征含义,使得手绘图形更容易被认知和解读,被赋予十足的个性而不至于雷同,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传达出商业广告需要诉求的主题。避免出现设计者并不十分了解手绘图形在商业广告设计中的功能,不懂得手绘图形的使用方法,因而不能有效传达的这一情况和弊端。贫乏、空洞的手绘图形是没有负载真正有效的诉求、传播功能的,更不能使受众产生共鸣和影响作用。手绘图形的所指功能使得受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主题。 (二)手绘图形在商业广告设计中的原则 1.手绘图形颜色选择的大胆突破 在商业广告设计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吸引受众,因此手绘图形在颜色的表达和搭配上一定要合理、大胆,要敢于突破。大多时候,需要根据产品的特点和功能来选择与之搭配的色系。同时,要敢于采用较为明亮、跳跃的颜色。甚至可以模仿当下时新的色彩搭配,大胆撞色,才能出其不意。 2.手绘图形创意的独特性和新颖性 众所周知,创意是商业广告的灵魂。在商业广告中,能够第一时间抓住受众的眼球的广告,一定是有独特魅力的。淹没在大海中的广告大多是平平的,品牌与品牌之间的关系也变得鱼龙混杂,让其品牌效应也削弱了。在商业广告无所适从的尴尬境地中,通过手绘图形表现的创意性和新颖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商业广告的尴尬。手绘图形作为信息的载体,以其独特的视觉表达方式,说明性的图形语言,准确、直观地传递设计中与观众间建立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这也正是手绘图形的价值所在。好的手绘图形创意,除了需要准确传达信息以外,还要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求。运用形式美法则和多种表现手法,能更好地激发人们的审美情趣,给消费者带来赏心悦目的视觉感受,更好地为传达信息服务。手绘图形还具有帮助沟通、促进交流的语言特征。它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成为最具说明性和说服力的语言。 3.手绘图形所体现的文化价值 手绘图形运用在商业广告设计中时,需要有特定的价值,独特的思想观念,要体现一定的文化价值。在西方,相当多的商业广告设计、招贴设计都是通过夸张、大胆的手法的手绘图形来表现的,其效果鲜明,具有十分强烈却又恰到好处的效果。从而在传到东方等亚洲国家后,也深深地影响了亚洲各国国家对于手绘图形的重视程度。因此手绘图形也起到了促进文化的相互借鉴与交融的作用与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价值。 (二)手绘图形的有效传播 当下的许多商业广告中,越来越多地出现用手绘图形来传达新的信息,因此手绘图形承担了信息的有力传播者。手绘图形符号是生产者、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桥梁和互动平台,信息内容要系统化地包涵消费者的诉求点、利益点、需求点、知识点和支持点等沟通要素和内容。一则好的商业广告设计不需要观赏者和消费者花费太多的精力投入到搜寻信息中去,如果已经耗费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含辛茹苦地在解读这一则广告想要传达的信息内容和资讯,已经足以证明这则商业广告的失败。给消费者的情感传达是一个懵懂的情绪或者不明就里的诉求点,白费的只能是设计师的一番苦心和徒劳无益的诉求效应。因此,好的手绘图形是需要并且能够快速准确地传达出商品的诉求的。 四、手绘图形是商业广告设计最好的归宿 在没有出现电脑的年代,艺术家和设计师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灵感的时候常常依靠画笔,轻松自如并且能够及时地记录当下的想法,完成的整个过程是完整,没有任何束缚的。而电脑出现后,虽然创作的效率大大提高,也完成了从繁到简的整个过程,然而在很多创意细节上逐渐表现得粗略。而手绘图形充满了人情味和亲和力,通常能够完整地表达出个人瞬间的灵感,当设计师萌生出极具创意的灵感时,需要依靠手绘辅助让其实现,其中的表现力就要靠手绘图形的张力来传达了。有位设计大师曾说过:“最能体现你脑袋灵感的东西,是你灵巧的手”。创意的过程就是设计人员将自己思维中的空间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的过程。一个有创意的设计,其灵感的火花是在“想”和“画”反复肯定与否定中碰撞出来的,并且不断地交融互动,从而使设计方案在“想”和“画”的循环交融互动中不断改进和完善。而手绘图形作为设计师创意最好的承载者,发挥着无穷的作用。因此,手绘图形与商业广告设计的相互融合、相互运用能产生丰厚的美学价值和巨大的商业价值。 五、结语 手绘图形正逐渐影响着商业广告设计的形式和风格,而商业广告设计也影响着手绘图形的发展,两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为商业广告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领域。高质量的手绘图形艺术在商业广告设计中具有灵魂的作用,能够带来强大的亲和力和表现强烈的视觉冲击,体现商业广告的深度和力度,使其具有更加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 作者:夏令单位: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商业广告设计论文:民国商业广告设计教育的启发 20世纪最初10年到30年代后期是中国新式美术教育和艺术设计教育迅速发展的时期。在此期间各地纷纷开设美术学校和美术科系。其中,国立杭州艺专令人瞩目。就艺术设计教育而言,1928年国立杭州艺专建校之初就已设立图案系,这一时期任教的主要教师有:雷圭元、陈之佛、李有行、庞薰琹、章东浩、沈福文、谭旦、尹陂九、唐隽、王道平、郑月波、邓白、柴扉、王隐秋等。国立杭州艺专图案系重视民族民间遗产,主张在继承中发展传统图案。将设计与技术熔于一炉,如装潢设计联系广告、印刷品及展览会整体形象,染织设计结合印花布、壁挂和地毯。这些教学内容由于当时社会需要而设置,这些设计都不以纯绘画作为衡量的尺度,而以设计水平高低为标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②中国现代设计教育是通过图案教学得到发展的,陈之佛是“图案”教学的代表人物。1923年陈之佛从东京美术学校(今东京艺术大学)的工艺图案科毕业归国后,在上海创办了“尚美图案馆”,专门为生产厂家和出版单位作产品、书籍的设计。他强调“艺术的路子要走得宽一些,要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不要太窄太偏,否则在社会上无法立足。” 陈之佛在1930年出版的《图案法ABC》中介绍了日本、欧洲的图案设计,并明确指出“图案实在含有‘美’和‘实用’两个要素”。③对于工艺美术的职业教育问题,他在1936年发表于《中国美术会季刊》第一卷第三期的《应如何发展我国的工艺美术》一文中提出自己的意见“:一、筹设规模较大的工艺美术学校,专门训练最优秀的工艺人才,分发到各学校、工场;或调各学校、工场之有经验者来训练,使全国工艺在整个策划之下得以猛进。二、就各地特产区域筹设各种初级工艺学校,或在已设之职业学校中的工艺科设法改进,或于特产区域筹设工艺子弟补习学校,以增益其学识。三、举行工艺美术品展览会,使互相观摩比较,并奖励出口优良者。四、搜罗国内外优良的工艺美术品,筹设工艺美术陈列馆。”④(二)民间私立教育官方在积极开展新式艺术设计教育的同时,民间人士也通过不同方式追求现代新知,以适应商品市场的需求。上海美专是一所“事实上承继了上海地区自清末以来所发展的新美术传统,同时不断地适应社会的要求,修改教学内容,并配合画坛的变化适时的吸收新师资,逐步演变成受到民间与官方认可的专业学校。”⑤该校自创办至发展过程中,以大众商业市场的需求为主导展开教学和师资招聘,为商业艺术市场培养了大批美术家。上海美专在办学方法和课程设置上相当灵活,具有商业价值的布景画、肖像画、插图、广告画等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教学内容,并根据商业市场的需求及时修改课程。 除办学来教授艺术设计外,传统的师徒教学还是继续存在。民国时期著名的商业美术家如郑曼陀、杭稚英、谢之光、丁云先、金柏生等,他们在承接月份牌、商标、商品包装等商业美术业务的同时,招收学员培养专业人才。但就他们自身而言,也经历了不同的学习方式,其中企业内部培训就是一种。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设有设计部门,招聘画家从事产品和广告设计,如胡伯翔、倪耕野、梁鼎铭、吴志厂、戈湘岚等是英美烟草公司的专职画师。谢之光、周柏生等人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画师。杭稚英、金雪尘、金梅生等都曾在商务印书馆的图画间学习。⑥企业内部的设计机构不仅营造了重视设计的氛围,还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实战能力的设计师。他们是在企业中接受虽不正规但贴近生产和市场的实战训练的,所以设计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都很强,所以当杭稚英开办“稚英画室”的时候,就已具备丰富的和客户接触、提供客户所需设计方案的经验,从而迅速适应市场环境并发展成为上海著名的设计事务所。 职业教育特色与高职平面设计教学 (一)职业教育特色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职业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并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推进产教结合,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强化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从教育类型看,高职教育是职业岗位教育;从培养的人才类型看,是培养面向某一职业或技术岗位群,工作于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从培养方式看,着眼于培养岗位工作能力,重视技能训练,强调校企合作;从办学体制看,更强调办学的开放性,办学体制上更加灵活,强调社会、企业参与培养人才。民国时期商业广告教育虽处于中国艺术设计教育萌芽阶段,但仍呈现出一种多样性:官办与私立并存,学术与商业实践共生。从民国商业广告设计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对今天的设计教育有启发性意义的经验,这就是教学、研究、实践三位一体的设计教育方法,它也与德国包豪斯的“知识与技术并重,理论与实践同步”的教育体系不谋而合。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特色的。设计学科要求学生能把设计思想转变为现实,将抽象的理论变成具体的物质形象,这需要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正进入重要的转型发展阶段,就平面设计教学而言,诸如课程体系与授课方式、教学环境、教学管理与学生学习动力等方面的问题,仍需要不断摸索与总结,以期及时找到合理、有效的教育思路与教学方法。 (二)高职平面设计教学 1、加强设计产、学的合作从20世纪初始,在“实业救国”的爱国主义标语下,一场长达四十余年的国货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与此同时,政府和民间的工商业美术教育与协会的创办,为中国早期商业广告的发展及推动国货的销售铺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我们由此得到启示,业界与协会是连接学校和企业的重要纽带,是推进产学合作的生力军。学校需要强化教育与行业相关部门的指导作用,以便有效开展本行业各级各类技能型人才需求预测,参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建设,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促进课程内容和职业资格标准融通;推动和督促企业与职业学校共建教学与生产合一的开放式实训基地,合作开展兼职教师选聘;组织指导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学生实习、就业推荐等工作。学术界也可以多多邀请这些主管部门和产业界参与学校课程内容规划,提供设计产业的现有资源,建立产学合作的桥梁,使学界培育人才为业界适用;学校可以利用寒暑假期间,安排推荐学生到设计企业实习,业界也可提出商业计划由学生参与执行,共创产学合作的价值。另外建议教育与行业相关部门,调查和统计现有可供学校聘任实践教学的师资资料库,提供未来各个学校安排讲座、实习辅导或聘任之用,以共同创造设计的社会价值。即使以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为实践方法,也要强调针对性大、仿真性高、模拟性强的特点,形成良好的职业教育学习环境。同时要努力使校内实训基地体现教育和企业运行特点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基地的社会效益以及实训基地的对外辐射和服务功能。 2、文化素质建设与性格培养由于人们对高职教育不够了解,导致对高职教育存在偏见,认为它是一种低层次、低水平教育,从而影响了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文化素质建设与性格培养,这是培养学生完整人格的必需,是高职教育培养职业人的必然要求。文化艺术可以滋养人的心灵,而大学特有的文化环境是离开大学后所得不到的。它聚集文化精髓,沉淀人类智慧,给予青年人以心灵的关怀,并能促进学生心智的成长,修正人生追求,丰富生命感悟。文化素质还可以提高职业人相应的性格。任何职业的从业者,都应该具备职业性格,包括职业态度和职业情感、职业意志和职业操守、职业行为方式和习惯。职业能力不仅提供从事职业的可能性,有文化素质的职业人更是合格的职业人才。高职教育应以培养出具备健全人格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这要求我们强化学生文化素质培养,改进教育教学过程;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重视实践教学、项目教学和团队学习;开设丰富多彩的课程,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研究借鉴优秀企业文化,培育具有职业学校特点的校园文化;强化学生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教育,加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3、基础设计教育及鼓励学生参加竞赛面对未来国际设计的强烈冲击与市场竞争,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典元素融入于现代设计,借此培养具有独特风格的设计新秀展现于国际设计的舞台,是高职设计教育的远大目标。这需要学校更加重视基础设计教育,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造型能力。教师在设计教育中,应把美的观念和技能从课堂延伸到自然和生活中,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受设计,从设计中创造生活,把设计的意识和观念带进生活,使学生的设计活动成为艺术化的生活和生活化的艺术。参加各种层次的设计竞赛,各个选手可以在其中展现自我能力、水平;同时可以从各个方面看到自己与其他参赛选手之间的差距,从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自主学习是成绩提高的最有效的途径,因为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学生寻找各种不同的知识,从各种渠道获取相关创意的信息资料,通过了解、分析之后并把相关的知识转化为创意的图形。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如果获得竞赛的成绩,肯定会获得学习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超越性能成为学生继续进步的动力。 结语 现代美术教育家、工艺美术家陈之佛在1936年谈到工艺美术的职业教育问题时提出,将“工艺人才,分发到各学校、工场;或调各学校、工场之有经验者来训练”;设计教育萌芽期的职业教育产学合作方式仍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和思考。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提前接触社会,参加生产实践,使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从而适应社会的需要。希望通过对民国商业广告教育历史的回顾,促进对高职平面设计教育与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的思考,在正确认识和把握高职平面设计教学内涵的基础上,对今后教学内容和方法提供一些思路。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把培养人才的教育目标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并随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不但可以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而且可以具备相当的文化理论素养,掌握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在成为具有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胡晓东单位: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职业技术学院
教师教研论文:教师学习网络教研总结 最近一段时间,我校组织学校教师学习网络教研的相关知识。我在不断学习网络有关的知识的过程中,感悟许多。在学习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学习应该成为一个人的一生目标。人应该是活到老学到老。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自己知道得太少,有许多知识不会。越是这样就有一种急迫感,一种压力,驱使自己更加自觉地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品尝到乐趣,内心得到一种满足。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工作都发生了变化。经过了近几次的网络教研培训,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教师在发生着变化,教师已不再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师更需要更高层次的教育教学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的。在网络环境下,教师自主参与其中,就自觉地融入了团体之中。与团体同呼吸,共进步。既完善自我,又相互帮助。网络教研为教师学习制定了共同的内容和活动,更为重要的是,它为教师提供好展示自己的多种舞台。在学习内容和实践层次上满足不同教师的需要。 在学校圈子论坛上它聚集了大量教育教学的可视个案。教师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各个教学事件进行完整的描述、解释、总结、理解、反思,这些具体的教学个案,有利于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根据个案的类通性,作出创造性的教学决策。所学的东西不断用于教学实践中,实践中的困惑与思考又不断地交流升华,教师可以迅速建立起自己对教育教学的信心,提高自我监控能力。我们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型教研组的创建,改变了教师的学习和工作观念,加强了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集体创造力,最终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创建活动使学校得益,教师得益,这也恰恰体现出学习型组织所倡导的“双赢”理念。 我校在网站上相继开通互动性栏目——校园论坛,精化博文等栏目,可以让我们广大教师网络中抒发自己在教学中的各种心得体会及交流教学经验了。我也经常上网浏览这些内容,觉得对自己受益匪浅。以前上网一向给人的印象就是聊天、游戏,偶尔是在需要时上网查找些资料,拼凑点东西。而现在通过学校网络教研的学习后,我发现好的教育论坛却不是这样,它是一个现代化的、跨跃时空、地域界限、多层面教育工作者共同参与的网络交流互动平台。在那里可以和本校仍至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教研员、教育专家学习、交流、探讨。在那里可以遇到好多的名师、专家,可谓人才济济。在那里可以和这些名师、校长、专家们“亲密接触”,也常能获得最新的教育教学改革信息和成果。在感受着这些名师、专家们的精彩的同时,我也会被一些不知名的一线教师们的真实、鲜活的反思案例所感动,课程改革的酸甜苦辣在那里都可以品尝到。应该说在网络中学习,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实践,是在体验着别人的实践,感受着别人的内心思考。这些素材对我来说是一笔宝贵的学习财富,这样与一线优秀教师的交流、互动也是我做教研员以来所梦寐以求的。我意识到,这种网络资源是应该好好利用的。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一次在浏览这些内容的时候,看到了学校老师写的对于《美丽的小路》这节课的教学心得,里面详细的介绍了讲课的内容,教学难点等,恰巧我也正在准备教授这篇课文,这位老师所说的教学难点我在考虑如何给学生讲解清楚的内容,这位老师的文章给了我很好的思路,我马上按照她提出的方法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就是对我的教学的最大帮助,从此以后我更加详细的阅读各位教师在这个栏目里面发表的各种文章,以求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在这个过程中,我充分的体会到网络对于教学的促进的巨大优势,网络开阔了我的眼界,我也从各位优秀教师的教学心得中不断吸取经验,并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充实自己,对自己的教学提供起了很大的帮助。 但在网络学习中,我也发现了自己包括身边的一些老教师出现了许多困难和疑惑,甚至有了畏难情绪,从我自己的学习经历看,如果能做到以下几点,这些困难也就会迎韧而解的。 一、首先我们要转变观念,用实际行动去感知网络教研的意义及作用。 网络教研他是一种高科技的教学工具,而不是教学方法。我们可以利用它和专家及同行进行交流,避免面对面交流的拘束,通过和同行交流,接受专家的指导,不断增长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二、要勤上网,勤动手,勤动脑,拓宽视野 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教研把自己心中的苦闷及教学的困惑和大家交流,让大家为你解忧,帮助你。 三、 要不断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在本组内自发开展网络教研活动 通过进行计算机知识培训,使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由浅入深,调动教师自发提高,本组教师互相交流讲课思路,逐步使本组教师迈入网络教研并使用网络教研这一工具 网络教研是一件非常好的促进交流,提高教学的途径,我们广大教师应该更加充分的利用这个平台和环境,共同提高,为自己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及教学质量。 教师教研论文:小学教师教研工作总结 春来春去又一期,一期来,我们在博白县教育局教研室的直接领导下,兢兢业业,踏踏实实,根据期初的教学工作计划,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转变教学观念,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课程改革。本着科研先导,以研促教,教为学服务的研究宗旨,坚持不懈地抓住新课程改革这一契机,有条不紊的开展各项教学教研活动。带领全镇教师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共同努力,顺利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育教研任务,实现了学期初制定的教学目标。为了更好地完成今后教育教研工作,使教学工作做到有的放矢,特对本学期的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 制订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 为了做好本期的教研工作,推动本镇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的放矢,我们开学伊始,计划先行。我们根据我镇的教育教学现状,认认真真地权衡利弊,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 二 、狠抓有效课堂教学更多教师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根据县教研室的要求和我镇的教育教学现状,我们采取有效措施狠抓有效课堂教学。首先,我们特邀教研室陈林青副主任到我镇作了效课堂教学的讲学,同时为我镇的全体小学教师送了两节课。这两节课生动具体,有效可行,教师易学易仿。听了讲学和课后,教师们感触很深,纷纷跃跃欲试,每个村校都进行了一次有效课堂教学研究课,并邀请我们听课指导。为此,我们还特地写了《如何让课堂有效》和《新课改课堂需要我们做些什么》两篇论文与各校教师一起学习。其次,我们还分别进行了备课、听课的指导。指导教师领会新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把握教材的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工作计划。每位教师都能做到集体备课与独立备课相结合,高标准地完成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及时对全册教材进行集体教研和教学方法的探讨,明确教学思路。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观摩学习,及时进行了教研探讨,并把学习到的教育新理念运用到自身的教学活动中,做到本校互听、校际交流、外出观摩,每个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 三 开展活动促教学 为了全面提高素质教育,让教师和学生都有所发展,我们积极开展各种教育教研活动。本期开展的教育教研活动主要有:校际教研交流活动、电化教学公开课、作文改革公开课、复习研讨课、语文青年教师比武课、有效课堂送下村、还举行了五年级学生语数知识综合竞赛、小学生读书活动演讲、征文比赛、小学数学一、二、三年级口算竞赛 等活动,从多方面开展素质教育。 四、抓常规保质量 为尽可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从教学计划到备课到上课到课后反思、批改作业、校本培训都进行了具体的指导。段考后督促各校进行一次教学常规检查,6月23至30日,组织检查组进行了一次教学常规大检查,表扬奖励了一批教学常规先进教师,对一些教学常规优秀典范的做法进行推广学习。 五、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学无止境,为自己能更好地为教育服务,展现教师的人生价值,我们常常教导自己和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平时多读书看报,有机会多学习取经,鼓励教师多写心得体会、教学所见所感、教育教学论文,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教研论文:幼儿园教师教研记录 全国教研员参观――教研活动 李建丽:各位老师,刚才我们都参观了,也都休息了一下,现在我们进行下一个环节,就是我们的教研活动。这次活动是由我们棉花胡同幼儿园副园长张立老师主持。(立:大家好!)好,张老师情。 张立:各位专家、幼教同人,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全体教师欢迎大家到棉幼做客。首先我先介绍一些我们的教研活动。我们教研活动的目的是发挥教师同伴互助的作用,让教师在研究自己、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追求选择教育构成,以及贯彻《纲要》的全过程,我们经过“十五”课题――《创设丰富可选的环境,促进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我们的教师已经知道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必须创建丰富可选的环境,而且在实践中也尝试去做。大家可能刚才也看到了,我们有许多丰富的活动,比如说《参观小吃店》,然后再回到班上开小吃,“小吃馆”;还有是亲子郊游活动;还有给孩子筹备一些艺术展;让孩子自己设计小舞台;等等。还创设有个性化的区域供孩子游戏。但是活动是否真的能够促进孩子的发展,师幼互动是否真的有效,是否真正尊重了幼儿个体差异,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为什么教师知道怎么做,在实践中又往往做不到呢?通过观察及不断地与教师沟通,我们发现教师对《纲要》条文非常熟悉,但是理解不够,而且在实践中不知如何操作,有时会回到以前的做法。目前教师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点:一个是忽视幼儿原有经验,第二个是对玩教具的研究不够,第三个是师幼互动的有效性有待提高。针对教师的问题,本学期我们建议研究的问题是:区域活动如何有效的促进幼儿发展?由于教师对玩教具是比较关心的,所以我们决定将研究玩教具作为一个切入口,引导教师反思玩教具和互动,是否真的有效的支持幼儿,反过头再调整教师自己的行为。教师的学习特点其实就是具体可操作的,于是我们就在日常教研中引导教师步步深入,我们也给教师提供了一些台阶,比如说操作式体验,环境和行为的设计不应该是老师凭空想象的,必须是源自孩子的,在设计活动和玩教具投放过程中,教师先亲身操作,通过教师这种亲身操作能够提前预知和把握教育目标的价值,以及幼儿可能遇到的难点,使教师的支持有准备;第二个是再现事实的方法,“当事者迷,旁观者清”,所以很多时候教师做不到位,不是能力不够,而是没有机会从第三者的角度观察自己,想要真正做到尊重个体差异,就必须去了解孩子,再现事实的方式可以不断调化教师关注孩子的行为,非常有助于我们了解孩子的个体差异,并引发我们因人施教的思考。第三种方法是追问和质疑,每个人都有思维的局限性,通过质疑可以帮助教师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平时很平常、顺理成章的观点和行为,可以引发教师的思考,这个方法对教师学会反思非常有帮助;第四个是对比分析,通过实际操作我们也感到对比分析特别好,为什么呢?单独看有时看不出问题,但是在对比分析中能够凸现问题,引导教师注意和思考。我们的具体步骤是这样的:第一步就是像我们照片上所呈现的,我们在交流自制玩教具,我们想解决的问题就是玩教具本身的问题,想知道教师对提供玩教具有哪些困惑,她们是如何理解玩教具要贴近幼儿生活的。我们要思考的是:什么是物化目标,物化什么目标? 第二步呢,就是我们通过大班看实践活动,分析去看孩子具体表现,通过这种多层的教研活动,解决教师观察孩子的问题,引导教师发现孩子的不同表现,思考怎么主动的、有目的的去观察孩子的表现。 第三步活动就是以大班搭砖房的活动为切入口,组织教师亲身体验搭砖房的这个游戏。然后就是今天我们组织的这个教研活动,通过录像研讨的方式,引导教师思考,区域活动在观察幼儿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有拓展、丰富满足不同幼儿发展的需要。那我们现在就开始进行今天的活动。 老师们,昨天我们都亲自玩了搭砖房的玩具,你们能不能回答上次我提出的思考问题?我上次提的问题是什么还记得吗?(教师众口纷纭)还有就是说这个玩教具能够发展孩子什么,它的价值是什么?好,咱们顺着说,咱们先说这个玩教具能发展孩子什么?你们觉得呢 (T1:我来吧。) 王培:通过和老师昨天玩这个玩具,我觉得发展最大的可能是孩子之间的合作、交往问题,因为它提供的这些东西比较多,如果一个人搭建肯定是困难,这时就需要同伴的加入,所以我觉得通过这个玩具能发展孩子的同伴交往和合作能力。 张立:好,还有吗? 张晓艳:因为我们昨天在玩时,一开始没搭成,后来又一个老师就问“唉,有图吗?”所以,我觉得这个材料可能能发展孩子的识图本领。 蒋小燕:我觉得可以发展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因为积木比较轻,所以孩子需要手眼协调比较好才能往上堆。 李宏东:我认为可以发展孩子观察能力,他必须要仔细地去观察。(立:观察什么?)观察比如说样图,它是有样图的,所以你必须要不断地去仔细观察;还有一个我觉得可以发展他的空间知觉。 刘凤阁:嗯,我觉得它可以发展孩子的创造力,还有孩子原有经验,对已经知道的房子的记忆,进行提取。而且孩子在看图的情况下,不一定非与图搭得一样,可以与图不同,这就发展了孩子的创造力。 张立:嗯,还有吗?刚才大家说得很多,有社会性方面的合作,有认知方面的识图;还有空间知觉、观察、创造性;等等等等。那好,在你玩完后,如果你是大班教师,你预设孩子有什么困难?因为你们也遇到困难,所以你们预设一下孩子在玩时会遇到什么困难? 张晓艳:我觉得在搭的过程中吧,就是有那个,他可能有搭高的经验,但是在搭砖房的过程中的第一排、第二排的错位搭的经验,有的孩子会有,可以这样搭,但有的孩子只用搭高的经验,会搭得不稳。 胡素华:我认为孩子还会遇到的一个困难就是门和窗子的区别。虽然它们大小有些差异,但对孩子来说哪个当门、哪个当窗户,我觉得也是一个问题,因为窗户与门的结构是一样的,而且是一样开的,所以我觉得孩子会遇上此问题。 刘凤阁:还有一个我认为是孩子在搭的过程中很有可能是对着的,就是一个对着一个的。(立:就像刚才那样。)唉,对,也有可能是错着的。(立:这样。)对。(立:是吗,孩子可能是这样?)还有错位的这样搭。(立:这样吗?)唉,对。他有时还可能用那种小的,就是单的那种的。(立:这样呀?)对,这种错位搭。就是错位在那个拐角处,他可能用这个小的去搭。 张立:孩子还会有什么困难? 蒋小燕:那个房顶,我认为是比较难搭的,因为房顶有一个层次,要搭出个层次再往上安。而且房顶是两边各有一个孔,中间没有,所以它要对上去也是比较困难的。(立:等于是这个地方。)对对对。而且它有层次上去,才能搭出那种尖尖的感觉。 张立:房顶比较难搭。还有吗? 李宏东:我认为材料比较多,把房子建好的时候需要一个过程,孩子有没有坚持性,他能否坚持把这个房子盖好。 张立:孩子搭建时需要时间比较长,还有吗? 栗育红:我觉得还有就是他在什么时候才可以搭那个房顶,对他来说也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有的孩子可能就是想搭墙,他会搭搭搭,当他想搭房子时,会发现,因为还有个维度问题,这点对他来说应该挺难的。还有一个窗户的问题,窗户在中间,它两边还要有墙,还要去砌,这也是挺难的。 张立:嗯,还有吗? 张晓艳:我觉得还有一个就不是这种技能方面的,还有就是像刚才王老师说的,这里有一个合作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像昨天在上面我们玩时,老师搭时特着急,搭错了就拆了,另一个老师就跟孩子一样会说,“哎呀,这块根本不用拆的。”所以我觉得孩子这种合作在这个游戏中会体现得比较多,应该孩子会遇到比较多这种问题。 张立:好,刚才都预设了很多孩子可能遇到的问题,那现在咱们看看孩子是怎么玩的。(放PPT)看到吗,孩子在干什么?(T:搭迷宫。)小姑娘在干什么?这个小姑娘在炒菜。孩子为什么会这样,说明什么? 张晓艳:我觉得可能是他不知道这是做什么使的,因为他没有楼这个概念在他脑海里,她只是对这个材料觉得在那扒拉扒拉挺好玩的,可以当作炒菜来用。 张立:还有其他想法吗?孩子为什么这么玩? 张晓艳:因为孩子有他原有经验,她会像玩娃娃家那样把棍当炒勺。 张立:孩子的需要是什么?这个是大二班的孩子,是吧? 单银雪:我想先问一下张老师(即,张晓艳),刚才看到这张图,说孩子原有经验是玩娃娃家,是吧?!如果是你,你觉得孩子这样玩可以吗? 张晓艳:我觉得应该是暂时的可以的。(张立:为什么?)因为看她我觉得她的表情是很专注的,无论老师认为这个材料、游戏是什么、要发展什么,她是在很认真地操作,所以我认为老师没必要打断她,可以观察或参与她的炒菜过程,在参与中引导她观察这些材料构造,问她“我们可以做什么?”那她可能就会通过这个游戏引发到别的游戏,或者是教师根据材料预设她的发展点。 单银雪:我还想接着再问,就是说你认为孩子是暂时可以这样玩的?(张晓艳:恩。)你大概预设一下时间能有多久。 张晓艳:我觉得这个孩子不会玩太久,这个时间我认为可以在孩子这个互动的情况下去把握这个时间。 张立:这样啊,这个是大二班的孩子,大二班的哪个老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在你看到这个照片以后。 袁滢:我们孩子这个原有经验是我们班原来有这个迷宫游戏,欧文拿到这个小积木后也就搭成迷宫,而那个在炒菜的小朋友,她也属于那种对娃娃家游戏很感兴趣,我觉得,反正当时看到这点后还是让他们继续,还是在玩这些东西。 张立:嗯,因为你也跟我提到,你们班男孩子多,女孩子少。 袁滢:嗯,对。我们班情况比较特殊吧,男孩子有20多个,女孩子只有7个,所以,一开始我也没觉得这个特别大的差异对孩子会有什么影响,后来我感到,尤其是通过这次看孩子玩的情况吧,我忽然感觉到我们班女孩子的这种需求在班里得到满足的特别少,因为男孩子多嘛,所以会更多地关注男孩子他们的活动嘛,女孩子可能是被我们稍微忽视了,所以通过这次活动,看这个游戏嘛,应该更多关注女孩子,让这些女孩子她们的兴趣点、她们的活动多一些,所以呢,等于在后面,因为我们大班也做那个排练场的搭建嘛,所以我们也制作一些小头花或一些头绳,因为女孩子比较爱漂亮,所以在班里给这些女孩子一些任务,让她去做,一是满足她们的需要,能够给自己打扮或更漂亮。(立:有点像王培她们班那个芭比娃娃个性区。)嗯,对,当时我去她们班看,觉得我们班那些女孩子挺需要这些女性化的东西的。 张立:看到孩子这些表现你可能会想到孩子的需要到底是什么?她现在可能不需要搭房子,她需要一种情感的满足,所以像王培她们班为女孩子提供一个个性化区域,女孩子可以去那满足自己情感的需要,也可能像大二班那样,给她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给女孩子找些她们想做的事,让她去做。非常好。那现在我们回过头再说,刚才大家说过这个玩教具有很多教育价值,回过头再看这些玩教具,你怎么实现它的价值呢?你怎么让孩子实现这个玩教具所要感受的价值呢?要是你,你怎么做?像刚才大家提到,引发孩子兴趣,和孩子一起玩,有的可能是提供一些参考图或者有一些介绍,你打算怎么做? 李宏东:中间那个图是迷宫的。我觉得这个孩子可能对迷宫感兴趣,我们可以继续引导他,比如提取他原有经验,以此为基础,让他继续搭迷宫。我可以是高墙的,在找一些小玩具让他走一走,让孩子体验这个玩具的多种价值,可以堆高等等。然后呢,再给他提供些相应的图,还可以引导他跟他一起玩,还可以问她这个玩具还可以搭什么,就这样去引导他。 张立:大一班,你们会怎么做,你们也有这个玩具。 李莎:这个玩具的名字叫做搭砖房,顾名思义,开发这种玩具就是为了让孩子读图,然后让他搭这种房子,当然就是看老师你想让它达到什么目的。如果想发展创造性呢,你就可以让他自己去搭,如搭城墙;如果你想让他体会娃娃家那类的,你可以让他搭小床什么的;如果你想发展他的读图能力呢,或者是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就可以把图示出示给他看,让他根据图示搭。主要是你想发展什么,然后根据孩子不同需要提供不同的指导和材料。 单银雪:我想问一下老师,因为这个玩具对投放在大班的,你认为大班的孩子应该发展什么? 李莎:我觉得大班可以发展他的读图能力,在小班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和那些能力。 单银雪:今天我们就是针对这个玩具在大班的投放去研讨,这个玩具的价值和孩子的表现,所以老师刚才说像迷宫呀什么的,那是中班的,我主要是针对大班孩子来研讨。 孙艳:我觉得大班孩子的自主性要比中、小班孩子强一些,他们可能更愿意有目的地去搭建,更愿意克服困难有一种成功的体验。 张立:好。让我们先看看孩子是怎么玩的,好不好?(放录像)孩子怎么做的?(T:放弃了。)为什么放弃?刚才咱们预想过,当他玩不下去或不会玩时我给他一个图,就是盒子上的图,刚才看见旁边有个盒子,就是这样的图,不过给他这个图后,他跟旁边的小女孩说,“你搭的是这个房子,我搭的是那个房子”,可他问什么还要放弃呢? 孙艳:他没有搭的那个经验,虽然你给他图了,他还是不会去搭,就是说他还是不会去搭那个城墙,所以,你看他搭那个门的时候,他只会在那个门的上面搭,因为它那又小揪揪嘛,他就跟那搭,可他搭了两、三层后就倒了,门就倒了,所以他不知道要怎么固定门,所以它经常这么倒的话,孩子就会放弃,因为他不会搭,他不知道那个房子怎么样才能搭起来。 张晓艳:我觉得那个图虽然很清楚,但放旁边孩子也没有看,我觉得这个最后就是说效果的问题。要达到这个效果,这是需要一步一步来做的。如果孩子没有这个经验和技能的话,他不知道怎么样最后才能达到这种效果,所以他最后会选择放弃。(立: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你给他提供什么样的图?)就可能是那种分解的吧。(立:步骤图。)或者是那种预设的难点的地方,就像刚才说的那种双层的时候是错开的那种的图,哪部分是难点的话提供分解的吧。 张立:这个玩具中本身有这么个图,一个步骤图。盒中有这么个图,但是小燕说可能想给各部分图,别是成品图,可能他就能够搭。还有别的意见吗?你还会怎么支持他? 栗育红:我觉得孩子在这儿搭着,但他没有个整体意识,意识到玩具应该是整个在一起,最后合成个房子,他们只不过是自己在那随意的搭,他们没有这么一个明确的目标。(立:那你怎么让他建立这个目标?)我也在想。(立:是直接提问吗?还是直接告诉他?)我也在琢磨,如果这个玩具在我们班,我可能刚开始就是让孩子随意的搭,然后我会给他个指示或任务,让他只要能搭成房子就可以了,到最后他要搭在这个板上,这对孩子来说就很难了,有一个限度问题。最后,我在出示这个要求,然后再一步一步读图,就像刚才张老师说的一个分解图。但是我觉得孩子缺一个什么呢,是一个他搭建的分解图,对他来说是很有益的指导,很有效的。 胡素华:我说一下吧。孩子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为什么那个房子他老弄门那块?就我看到的这个孩子,我认为他对房子的结构了解需要教师去指导,就是房子除了有人之外,有墙体,对吧,有窗户,那么如果你这样引导他,他就明白了,“我这门这块失败了,我可以还有别的线索可以走”,这是第一我要指导的地方。第二我要指导的地方是什么呢?我嘛,就是迁移,就是培养孩子那种迁移能力,咱们是大班的孩子,他有建构的能力,对吧,搭高这些技能他都有,我觉得,你看咱们大班也有积木区,我不相信孩子不知道如何往上搭。错位呢,因为大班前一段也搭过奥体场馆之类的,就牵涉到错位搭的问题,那么我就像一定要调动他已有的生活经验,这个老师就是说必须要把握住这一点。这是我第二个要做的。第三个要做的呢,就是说,如果这个孩子这方面的经验呀,比如说,赶上个别孩子他搭时就是一片不是错位搭,那这时怎么办,我想我可能就提供一个小的图,那个图就是错位搭。我就想呢,咱们老师不管提供什么支持,一定要建立在你对这个孩子了解的基础上,他到底原有经验是什么,然后给予他适当帮助,不同的方式呀。 张立:刚才那个胡老师说了,要调动他原有经验,而且在他困难时给他交错搭的一个图,是吧?!咱们可以在看看孩子是怎么玩的,好吗?咱们再换一个孩子啊,这个孩子是一开始就提供图的,提供成品图的。(放录像)大家看到孩子是怎们看的、怎么用的这个图,他玩得怎么样?(T:拐角处看不清楚吧?)就是看图上的那个拐角处是否能看得清楚。能吧,能看清楚。就是这个于天他读图怎么样读的?(T:不错。)怎么能看出他好?(T:看着搭。)对,他一边看图一边搭,然后不会搭再去看图,然后他刚才那四个孔是干吗用的?(T:窗户。)对,他告诉别的孩子这不能搭东西,然后用手比划四个以后才能再搭墙,这是留给窗户的,所以图上是一个正面和稍微侧面的一个图,所以他完全是按着读图这样做的,是不是?他遇到什么困难?(T:拐角。)拐角什么困难?(T:连接。)就是墙体和墙体之间没有那个。(T:连接。)对,连接上。他为什么遇到这个困难?他开始打挺好的,就那个角没问题,他前面看图时那个角没问题,为什么这个角会出现问题?(T:因为这个角没在图上,图上没有。)那你给图解决没解决他墙体之间应该如何连接的问题? 栗育红:因为这个图它应该是个立体的。这个孩子只是他看到这面了,他照着去搭,他没看到的面,他就没有想到,他没有想到是一样的,他要迁移过去,他没有迁移过去,而且他在搭的过程中也意识到了,他那个不是倒了吗,拆了,拆完了以后他没想到要两面一起拆,他只是拆一面,拆完以后他又搭回去了,他又拆另一面,之后又搭回去了,当时有一个女孩,在第三层搭了一块,是迁过去了,但好像于天又给拿过来了。就是这样,等于现在还是没有很好的能照顾到他不能看到的那面搭出来。(张立:就是你的意思是,他能看到的他能搭出来,他看不到的就不能。)唉,对。(张立:这要是你,你怎么办?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他看了他就能搭,看不见就不能,他立体的那种空间的东西还没有发展好。 教师教研论文:园本教研——教师成长的沃土 【摘要】 长期以来,幼儿园的教研活动模式基本延续着一种自上而下的计划式传统教学研究体制,教研活动中往往是领导者唱主角,教师习惯于被动接受。园长制定教研计划,各教研组照章办事。虽然也开展了不少教研活动,但因为缺少了教师的积极主动参与,教研活动总是剃头挑子——一头热。问题的焦点是大部分教师在接受培训后仍然无法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去,工作起来没有激情,学习氛围淡化,教学缺少反思,同事间缺少合作,教学研究成为一种摆设。为了更好的开展园本教研活动,使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实践智慧不断增长,我园在保留传统教育模式优点的同时,把更多的目光转向了多元的教研新模式探究。如改变教师的评价方式、改变教师的教研态度,增强同事间的合作等。 【关键词】 改变 增强 评价方式 教研态度 探究方法 一、改变教师的评价方式 每学期我们都要开展各种评价考核,每一次评价考核后,并没有对教师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反而适得其反,遭到好多人的厌恶。但如果没有评价考核活动,大家做工作很难知道自己是否符合教育教学的要求。在教研会上,我提出了我的困惑,请老师们出主意。有的教师提出,考核评价的目标是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不要总与金钱挂钩,动不动就要罚钱,总说让教师尊重幼儿,在幼儿园也应该尊重教师。有的教师认为,考核评价的第一名只有一个,只有少数人能感到成功,对大多数的人而言总达不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作用。那如何让老师由被动参与变成主动参与呢?有的老师提出,能不能将考核改成考察?每次考察后,让教师充分讨论考察中所发现的自己、他人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心理负担,同时又对教师综合素质是一种锻炼,也达到了共同促进的目的。这种方法得到了老师们的集体认可,经过实践,最后把定量考核改成对各项活动的开放性考评,评语中包括优势与需要改进的建议。这种开放式的考评大大缓解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使教师由被动的参与逐渐转变为主动参与。 二、改变教师的教研态度 我们总是说要转变观念,但一到实际工作中就往往出现观念与行为的偏差,在参与式培训中,教师不再是被动的听众和记录者,而是主动学习者。这种主动学习是通过教师对培训的主动参与来体现的。教师开始主动去观察幼儿的兴趣点,由“要我去做”到“我要去做”。 过去的教研活动总是我提出问题教师在会上讨论,现在教师们开始把工作中的问题主动提到教研活动中,求得大家的帮助。例如:在开展“发出声音的纸”这一中班科学探究活动时,中班教师在是否能让中班幼儿进行统计记录上产生了困惑。她将这一困惑带到了教研活动中,问题提出后就引起了大家的争议:一部分教师认为,中班幼儿已具备了绘画的能力,可以进行;另一部分教师认为,中班幼儿还不具备统计能力,用符号去统计就更难了。我说:“各有各的道理,那怎么办呢?”中班教师提出,那我就做一节观摩活动,请大家帮我看一看。在观摩课上,当教师让幼儿把纸发出的声音所用的方法记录下来时,在教研会上争论的焦点一下凸显出来。有的幼儿说:“老师怎么画呀?你帮我画吧,我不会画。”老师讲解了一番,效果不是很明显。针对这些问题观摩活动结束后,大家又进行了讨论,最后达成共识:1、记录的适宜方式要与幼儿的已有经验紧密相关,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活动前要了解幼儿的原有经验,为幼儿积累记录的方式和经验,使幼儿在不断的探究中体验成功的快乐。2、中班幼儿可以进行简单的统计记录,统计的方法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而定。 通过这样的教研多动的开展,教师感到收获很大,教师们都能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地去参加教研活动,有了困惑都会主动求得大家的帮助;有了收获便会和大家一同分享,教研氛围和谐,教师的教研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 三、探究教研的方法 我们的老师备课,多是对着书本,对教材中的幼儿学习的重难点时常把握不好,对幼儿的学习特点、学习方式更缺乏仔细的思考和研究。所以,活动中常常出现对幼儿原有经验认识不足、备课难点找不准等现象,其原因都在于缺乏对幼儿的了解和研究、对学科特点的理解和把握。因此,我设计了让我们感受和体验的学习情景,同时强调每位教师在设计活动之前也要亲身感受和体验所要教的学习内容,在体验中找到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关键经验,以此为基础再来研究教法。如在进行体育活动研究前,我们首先找到冬天锻炼达标标准,大家还找到有关书籍做参考,然后分析各项目中不同工作的基本要领,对大家在讨论时有争议的动作,我们就亲身实践做一做。比如双脚连续跳,到底是前脚掌先着地还是后脚跟先着地再过渡到前脚掌?助跑跨跳的基本要领有呢些,其中有没有腾空的动作?对于这些问题大家都找不准,于是,我们就上操场上实践,大家边看边研讨。结果,教师不仅找到了答案,而且引发了对以往组织这类活动经验的回忆,并进一步思考了材料上提供的注意事项和前期应做的动作练习等,为科学的设计出适宜幼儿学习的活动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支持。 英国著名课程专家斯腾豪斯认为“课程改革是人的改革,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教师是课程的最终实施者,他们的思想、行为、观念将有力的影响新课程理念向课程实施的转化,因此在教研活动中我们以教师为本,以激发教师积极性,调动教师主动参与,以集体合作为主要形式,以教育教学实践为核心,促进教师主动学习,积极探索,使教研活动成为以幼儿园为基础的,以每个教师为中心的,以共同发展为核心的有效活动。 教师教研论文:中学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困难和阻力 【摘 要】: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简称。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校本教研是基于校级教研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其基本特征是以校为本,强调围绕学校自身遇到的问题开展研究。 【关键词】:中学 校本教研 困难 中学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困难和阻力是什么呢?本人走访了不同中学的一些教师,下面五点是对他们访谈结果的总结。 一、没必要研 校本教研的理论宣传并没有引起教师内心的共鸣,a教师说“校长曾多次给我们宣传过校本教研精神,但在具体执行时,也是走走形式,没怎么当回事。我们也是应付把任务完成,一月交一篇反思笔记,一学期交一篇论文,糊里糊涂就算过去了。”b教师是重点中学的一名老师,他说“在我们学校,校本教研是校长、教研员和教研组长为首的骨干教师的事,我们普通教师只是等、靠、要。等校长把实验区的先进经验和模式拿过来,靠教研员把他人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来,或向骨干教师把优秀教案要过来,自己只管上好课,批好作业就大事告成了。”c教师说“校本教研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嘛!如果把写反思、准备优质课的时间拿来分析教材,研究考试方向上,让学生多做题,那学生的成绩不就提高了嘛。现在大张旗鼓的搞教研,没啥起色,反而弄的老师一身疲惫。”这几位教师从领导的角度,从教研责任人的角度,从提高教学成绩的角度认为校本教研的价值不大。 二、没条件研 教研过程中,不同的学校遇到不同的教研条件障碍。条件差点的普通学校最起码的图书资料都配备不齐全,条件好点的学校软硬件设备齐全了,但时间精力又上不去。d教师说“现在实行新课程,新课程的特点是什么?搞校本教研的理论和方法是什么?我们很需要这方面的资料,可我们学校有很多年未购置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图书了。”e教师说“我们学校效益不错,校长也非常重视这方面的投入,各种多媒体教学设备,像教学光盘、电子图书、专家报告录音、录像等都有。图书资料更不用说,除了购买大量的最新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书外,还定了大量的报刊和杂志。关键是我们没时间看,没精力看。每天从早到晚备课、上课、上自习、辅导、批作业就让人很累了。” 三、没能力研 校本教研是伴随新课改而强调的新生事物,教师现在的能力还远不能满足校本教研的质量要求。 学校聘请高校专家到学校指导的机会少;教研员教研水平低,不能胜任教研任务;学校骨干教师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这诸多的原因导致教师教研能力在原有的水平上徘徊,从而影响了校本教研的有效展开。f教师从普通学校的角度谈教师对专业引领的渴求。“校本教研与传统的教研不一样,可不是说搞就能搞的,得有一定的教研专业能力和水平。教研员是专业引领任务的承担者,但现在的教研员呀,都是多年不上讲台的老教师,或是厌倦了一线艰苦工作而通过走关系走到教研后台的。 他们每学期到校来检查一下教学工作,了解一下教学进度;或是过一段时间组织一次研讨课,我们根本上就得不到真正专家面对面的指导,也就不知道怎么去搞教研。”g教师从比较高的角度谈了她对专业引领的看法。“我们学校教师的专业水平都比较高,我们不指望从教研员那里提高我们的教研水平,每次活动后听听教研员宏观上的指导和点评倒是可以。毕竟人家是专门关注这一行的嘛,有些地方就是站得高,望得远。不过我们更多的是希望得到专家的指导。学校经常教师出去学习培训,但这些教师回来后很少作汇报。学习也定期请高校专家来学习作讲座,确实让我们开眼不少,但专家到课堂听课,评课很少,面对面倾听我们每个人遇到的具体问题具体回答的更少,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们能力的提高。 四、研而无获 学校定期开展教研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大家聚在一起,将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一起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达到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发展的目的,即“教学相长”。但真正的校本教研并没有给教师带来应有的收获。这也是影响教师教研积极性的主要原因。h教师是一名普通学校的数学教研组长,她说“我也想把教研活动搞出点名堂,但每次教研,大家拖拖拉拉,好不容易开始了,也是说话的说话,改作业的改作业,没几个人把教研当回事,遇到讨论的问题,也是七嘴八舌难有结果。这样的教研搞前搞后没两样,教师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没有任何收获,谁还能提起兴趣?我们组长也知道这个理,就是没办法。”i教师是重点学校的一名年轻老师,他认为“很大程度上还带着传统方式的教研,不适合我们年轻人的特点。我们不会在固定的空间、以单调的方式去实现我们所追求的,更不会在这种条件下追求无为的结果。我们希望每分钟都用在有益于快乐、健康、享受、有收获的活动中。” 五、获而无用 教师能否积极参与教研,不仅考虑教研成果能不能提高教学,还要看对自己是不是有用。然而考核上的不合理,使校本教研的价值大打折扣。j教师是一名年长教师,她认为教研是年轻教师的事,对年长教师尤其是快退休的教师来说,教研没有任何意义。而k教师这样认为“校本教研从本质上来讲是有用的,而且是非常有用的。我们说它没用,那是人为化的说法,是我们的考核不合理,领导不重视所致。从我们学校来讲,有搞好教研的相对比较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条件,教研也颇有成效。对教研绩效,我校也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但相对于高考奖励,那就太不起眼了。所以教师谁还会跟教研过不去?” 总之,尽管学校情况不同,教师情况各异,但他们在教研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是一样的。即思想上的没必要,条件上的不充分,能力上的不到位,影响了校本教研的展开;校本教研的无成效和校本教研无用论直接抑制了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兴趣和积极性,最终导致校本教研的恶性循环。 教师教研论文:关于构建教师自主发展的人本主义教研范式 论文摘要:文章针对客观主义为哲学基础的传统教研范式申的问题,主张以教师自主发展的人本主义教研范式,视教师为独立自主发展的人,赋权于教师,尊重教师话语,关注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学习过程和教师教学实?的价值与意义。以人本主义为基础的新教研范式在教研目标、组织管理和学科教研等方面呈现新的特征,为学科教研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论文关键词:教研员;自主发展;人本主义 一、人本主义教研范式理论基础 按照库恩的解释,范式是指科学共同体所共有的信念体系。库恩认为,“范式”指某一科学家集团围绕某一学科或专业所具有的共同信念。这种共同信念规定他们共同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即一种“世界图式”或世界观。“范式一词通常被理解为人们看待与处理特定领域内的一种现象或一系列问题的基本原理”。本文中的范式指教研员与教师组成的专业发展共同体所共有的信念。英语学科人本主义教研范式指团体中英语教研员与教师围绕共有的英语学科教研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研究英语教学实践中问题时的基本理论、视角和话语。 最早提出人本主义范式的是泽兹纳(zeichner),“人本主义范式强调教师教育将教师培养成为完整的‘人’,促进教师心智、品格的全面成长,重视对专业知能中各种知识、能力、信念和态度的反思与经验重建”。人本主义教研范式是指教研员应将教师看做独立自主发展的人,促进教师心智、品格的全面成长,引领教师反思英语教学实践,重视提高英语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 (一)传统教研范式以客观主义为基础。客观主义教研范式体现旧人文主义的价值观,即教育是培养社会所需要性格、规则、自律、服从以及勤劳的习惯,培养一种专门的职业技能。以客观主义为基础的教研范式主张教学存在规律,它是一种稳定的结构,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制约教师的教学实践。教研的内容为教研员指导教师教学中客观存在的规律并将规律输入到教师内部。教学中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反映着教学中隐含的因果规律,具有普遍性、稳定性且价值中立,这些客观存在的真理支配并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教师服从于规律,处于被动的地位。教研员在研训中传播客观的教学规律,带领教师追求普遍并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教研的方式必然以教研员为中心,教研员控制教研内容以及教研的活,动方式。教师成为教研员知识的接纳容器,教研员的主张在教研中起重要作用。教研员在研训中强调统一和标准,认为统一的标准能预测教学后果并提高区域教研质量。 (二)新教研范式以人本主义为基础。张奎明博士则认为:“建立在实证主义知识观以及行为主义理论基础上的传统教师教育范式正在被解构。”人本主义教研范式主张教研的本体教学实践的规律是教师群体创建的集合体,它的存在取决于教学实践的主体——教师,不同的教师以不同的方式解释教学中的各种教学现象。英语学科教研活动中教师的认知离不开教师的个人语言教学实践经验,需要教师自身参与探究、反思、建构等活动,最终建立起教师个人对语言教学研究的理解。理查德·亨利·托尼(r.h.tawncy)曾经说过“:只有当人进行思想,有自己的意志并且行动时,他才是真正的自己。”语言教学研究是基于个人教学环境的创造过程,每位教师在创造中积累对语言和语言教学的理解,教师的教学知识是独特而多元的。每位教师基于自身教学经验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构建教学知识。由于每位教师具有不同的经验,因而构建出的知识具有差异性和多元性。教研活动的内容是多元知识的汇集,教研员提供交往和互动的平台供教师理解与反思。教研活动的方式是开放的,不限定于具体统一的模式和方法,重视教师个别差异,教师在自我判断、自由选择中自主地成长。艾·伯林(i.berlin)认为:“那些曾经为了自由本身的缘故而尊重自由的人认为,应该自由地进行选择,而不是要别人代为选择,这是使人成为真正的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新的教研范式体现以教师为本的理念,新的教研范式赋权于教师,尊重教师的话语,关注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学习过程和教师教学实践的价值与意义,教研员与教师共同选择与参与者相关的教研内容,以教师自身的实践理性和反思理性为基础,引领教师形成个人独立的立场和观点,探求与自己相关的学习经验,构建独立的自我,在平等、交往和互动的专业发展共同体中筛选各种信息,并构建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获得成长。教研员在新的教研范式中起支撑作用,以引导者、咨询者和对话者的身份,创造情境供教师在经验中构建实践性知识,搭建教师对话的平台。 二、人本主义教研范式结构特征 (一)教研目标:引领教研主体一教师为“独特的专业自我”。传统英语学科教研范式以教研员训练和发展英语教师的技术理性和工具理性为价值取向,其目标定位为掌握熟练英语学科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英语教学知识和策略,教师将教研中接受的普遍教学规律运用于课堂教学。“传统教师教育关注的焦点是技术效能。为教师教育确定了一个以具体的、外显的、可操作的行为指标为主体内容的目标体系”。控制与规约成为传统教研范式的一大特点,专业标准化的英语教学行为规范由教研员决定,并自上而下地严格执行,普通教师及学生对研训的内容影响甚少。 人本主义教研范式以教研员引领和发展教师实践理性和反思理性为价值取向,教研的目标定位为教师自主诠释教学,建构其意义与理解,教研员引领教师成为独特的专业自我。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强调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实现知识现、教学观的转变。关注的焦点不是用专业的标准规约教师的行为,规约教师的行为并不能实现教师价值观和教学观的改变,机械地限制和规定会限制教师的创造性,教师在教研中获得的知识只会成为僵化、不实用的教条,影响研训的效能。真正让教师实现成长势必以教师为主体,建立在教师的实践基础上,教研员引领教师积极地体验教学,诠释和反思教师的主观体验,领悟英语和英语教学中蕴藏的价值观和意义,构建教师个人独特的专业信仰和专业认同,构建个人的教学知识。改变教师的知识观和价值观,从而使教师成为独立的专业自我才是教研的真正目的。教师的专业自我影响教师在具体语境中的个人语言及行为选择,帮助个人根据教学情境自由选择适合的学生语言学习的途径和方法,有助于理论转化为实践。 (二)教研组织管理:以平等、合作的专业发展共同体为载体。“当前,教研室、教研员依靠其部分行政职能拥有大部分教育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的分配权,享有教育行政部门尚无法摆脱的结构性依赖的优势地位”。由此可见,学科教研员掌握一定的教育资源,享有检查、监督、评价学科教师教学的权利,受我国中央集权体制的影响,隶属于教育行政部门的教研室呈省、市、县自上而下的科层管理。如果教研员欠缺专业道德、素质、组织管理能力,则难以避免工作中的武断与专制。“教师教育正走到一个十字路口,一个方向是延续武断的、专制的官僚组织体制;另一个方向则是转向参与、合作、分享权力与责任、扎根共同体的专业发展方式”。因而教研组织需要成为平等、合作的专业发展共同体,成为新人本主义教研范式的载体。 在教研员和教师组成的专业发展共同体中,所有成员平等地分享、思考、内化知识,在自身理解基础上构建个人的知识,形成个人独立的观点。教研过程中,教师主动根据个人需要选择知识并表达个人的声音,知识呈多元性、平等性和情境性。而非传统范式下不顾个人的需要统一被动接受教研员教授的知识,教师的个人观点无法得以展示,传统教研范式下的知识呈单一性、权威性和去情境性。因而,专业发展共同体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平等的专业发展共同体; 教研员与教师组成的英语学科专业发展共同体的主要工作模式为立足教育现场的情景式协作模式,英语学科教研员为区域教学专家,熟悉当地教育设施及教师的实际语言专业水平及教师的实际需求,区域学生的整体英语学习特征、教材及英语教学资源、家长整体素质、英语教学问题等当地英语教学场景特征,同时掌握一定的教育资源,教研员能为理论转化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也能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英语教育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弥补理论与实践的代沟。因此,教研员引领的专业发展共同体应立足当地的教育情境开展现场教研,全面地诊断当地的学科教学状况,为改进学科教学和管理提供咨询,同时发现学科教师中的有效经验和优秀典型,在区域内推广传播。否则将沦为游荡在理论与实践断层中的行者。“教研员角色定位:行走在理论与实践断层之间,在理论与实践之间起中介作用。在课程与课堂、研究与实践、行动与反思中发挥中介作用”。 (三)英语学科教研的目的:为促进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提高,自主地形成专业信念、观点和看法,最终的落脚点在提高教师英语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成长,因而教研关注教师的语言观、语言教育理念及师生观,这些因素影响着教师的思想、经验及教学行为,直接影响着教师教学质量。“教师的观念是教师专业的关键因素,教师的观念与教师的专业行为是相互关联的”。教师教学理念影响教师对自身教学情境的诠释与理解,决定教师的教学行为选择。教师所决定的教学行为产生的后果反作用于教师的教学观念,促使教师反思、更新其教学观。因而教研的重点在于构建教师观念。教师的教学理念被认为是教师专业“设备”的关键部分。帮助教师形成个人实践性教学理论是教研员的重要任务,实践性理论是个性化、情景化、动态、不断变化的,决定教师在具体教学情境下的具体教学行为。教研是重新建构教学观念的专业场所,一方面,教研员挖掘教学中“隐性理论知识”并使其显性化,引导教师具备系统的教学理论系统;另一方面,教研员根据区域的教学情况补充、更新教师原有的主观性理论,促使教师个体形成“实践性理论”。 教研需要关注教师的知识观,尤其是学科知识观。传统客观主义教研范式中英语学科教研更多关注学科本体的知识与能力的提高,英语学科教研应强化教师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教师离校后专业知识与能力退化的问题,熟练掌握交际工具。但语言不能仅仅为表达意义的符号、人类交流信息的交际工具,语言同时也是人类思想的载体,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人本主义教研范式中教研员同时也关注教师的精神状况,鼓励教师在语言中领悟其中蕴涵的人文精神,思考存在的价值,以语言为载体引导教师获取多元信息,在个人体验的基础上形成个人的观点,教师在语言中得以成长。教师语言观的改变能帮助改变学生功利性语言学习态度,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思想蕴意,在语言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语言学习的终极目标——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成长。 学科教研的过程由传统的传递式改为批判式建构。由于知识社会中知识快速递增,语言的形式和功能随之不断加载新的内涵。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传统价值观转变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形成,这些因素导致语言教育环境异常复杂。独立、创新、批判的思维为教师解决复杂教育环境中的新教学问题提供自信,而教师的批判思维无法通过传统的传递式教研形成,互动、批判式建构才能帮助教师独立批判思考的能力。英语学科教研需以英语教学问题为中心,教研员引导教师基于专业知识和专业体验上互动并生成解决问题的方案。教研员系统地引导出教师的经验、观点和概念,将教师置于不完整、相互冲突、多种多样的观点中,为教师搭起脚手架供教师主动建构。与传统客观主义教研范式从量上关注教师所掌握的知识与经验相比,人本主义教研范式从质上关注教师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强调教研的过程,教研中学科教师的主动生成,形成独立的专业自我。 三、人本主义教研范式的意义 人本主义教研范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学科教研的新视角和新方法。传统客观主义教研范式向人本主义教研范式的转移体现技术理性和工具理性价值取向人本主义价值取向的转移,深层次关心教师的内心世界,由规约教师的行为转变为教师的自由发展。长期以来,学科教研重点放在技术层面,引导教师改进学科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忽略教研员与教师互动对教师及教学的影响,忽视教师对教学的理解与解释。传统的客观主义教研范式偏重于教研员、专家的因素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忽视教师本身在教研中的主体地位,忽略教师对教学合理的怀疑与批判、思考与解释,教师被屈从于权威。教师基于日常教学实践的知识被淹没在专家的话语中,无法得以彰显,而事实上教师也是知识的诠释者、建构者和创造者。人本主义范式为教师提供表达观点和思想的平台,体现平等、合作、交往的教师教育理念,帮助教师构建专业信仰和专业认同、塑造专业自我,以教师为本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范式的不可通约性只是说明二者在基本理念方面缺少共同的交集,但并不意味着两种范式之间是对立的‘非此即彼’(either—or)关系,在现实中两种范式完全可以以‘既有又有’(both—and)的形式共存”。两种教研范式无所谓正误和优劣,范式发挥的作用需视情境而定。客观主义教研范式曾在我国师资严重不足、教育条件落后的历史时期在普及义务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当前,客观主义教育范式仍旧有其存在的空间,它能帮助教师了解基本和前沿的教育理念,加强薄弱地区教师语言基本知识和技能,帮助教师熟悉最新发展动态,跨区域推广教学研究成果,在经济落后、师资薄弱地区用最少的财力惠及最大面。因而两种教研范式都具有其适用范围,新人本主义教研范式鼓励专业团体中教研员与教师开展苏格拉底式讨论扩大教师对教学中所涉及概念和价值的理解,为教师专业发展多提供一种选择和路径。而教研员的任务则是科学地分析两种教研范式的使用范畴,使两种教研范式共同发挥其最大作用。 教师教研论文:论析提升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新途径 [关键词]校本教研;体育教学;体育教师;途径 [摘要]校本教研是提升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新途径。高校应从全面推行体育校本课程、营造‘‘以教促研,以研促教”的舆论氛围、创建和谐宽松的体育教学环境人手,提升体育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促使其转变观念,实现体育教师的角色转换,优化课堂教学,从而达到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目的。 随着校本研究在高等教育中的发展,校本教研逐渐成为了推动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大学体育作为推动大学生各项素质提高的重要力量,已经越来越受到高等院校的重视,校本教研也逐步深人到了高校体育教学领域中。 一、校本教研的概念、内涵和实质 所谓校本教研,就是以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宗旨,以教师的教育教学为研究对象,充分运用学校各种教育资源,以解决学校教学问题为主要目的的教研活动方式。校本教研要求学校确立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人本”管理思想,并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的课程改革,以期充分调动教师个人、集体以及专业人员的积极性。 “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一方面要求各种改革必须将重心下移到学校,在体育课程设计过程中,体育教师以教学中所面临的相关问题为具体的研究对象,从实际出发,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夯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要求体育教师在体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性的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专业的发展。 校本教研的实质有三个重要的方面:一是要求体育教师不断强化教研意识,提升自身的教学研究能力和水平;二是要求院系加强组织领导,提供多种形式的体育教学比武、体育教学研讨会等,调动体育教师自身参与;三是要求学校采取措施、拓宽渠道,鼓励体育教师多进行专业研讨,不断提高专业素养。这既是提升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发展学校校本教研的重要措施。 二、校本教研对高校体育教师的要求 1.自我反思是开展体育教学校本教研的前提 自我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z7。反思是每个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推动校本教研的前提。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自我反思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自觉性,即体育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深入、冷静的思考和总结,从而进人到更优化的高校体育教学状态,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更充分的发展,达到身心发展的和谐统一。其次是自我批判性,即实现“存在问题—整改,发现问题—深思,找到经验—升华”的三步曲。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自我、超越自我,不断向高层次迈进。第三是个性化,即以体育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形成个性化的体育教学模式。如部分体育教师通过大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表现的热情度来评判教学的过程,或者采用教学设计、备课、执教、听评语以及观看课堂录像等措施,加强对教学的自我反思,达到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的目的。 大学生是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校本教研改革的对象。体育教师作为校本教研的主要实施者,进行自我反思时必须时刻以学生为对象,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 2.团结协作是开展校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 校本教研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强调加强体育教师之间在体育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合作和共同分享经验川。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风格各不相同,教学能力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校本教研可以激发教师之间的竞争性和协作性,也能充分发扬个性和特色,扬长避短。因此,体育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是校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高校体育的校本教研主要表现为:以教研室为互助载体,开展集体备课和讨论,有效促进体育教师之间的互助合作;采取听、说、评课和教学比武等方式,加强体育教师间专业能力的切磋,通过实际比赛,让体育教师素养得以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是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培育,意志得到锻炼,素质得以提升。通过校本教研,高校体育校本课程的教学可实现由单一的体育教师的技能教学过渡到情意教学,集体的教研活动使学生从心理和情感上正确认识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增加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自觉性和激情,从而达到锤炼个人人格魅力的目标。 3.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得以提升的关键 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围绕本校的实际情况与问题而展开的,但它又不完全囿于本校的范围,这就要求学校要确立专业引领的思路。一方面,本校优秀体育教师的参与是校本教研最重要的因素,是校本教研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学校应注重体育骨干力量的引领作用,注重调动骨干体育教师校本教研的积极性,注重在学校形成一个民主、和谐、共进的教研氛围,使他们能在宽松的教研环境中提升研究能力。另一方面,本专业知名专家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是校本教研不可缺少的因素,是校本教研可持续发展的有益补充。学校应创造条件,聘请不同类型的体育教学领域中杰出的人才引领课程改革,通过开展专业研讨会、报告式引领、观摩式引领等不同的途径,促进本校体育教师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专业引领过程中,学校要多为体育教师提供“新理念、新课程、新视点”的开放式教学活动,通过组织课前钻研教材、教研组研讨、相互学习、公开教学、教学观摩、课后说课、评议、反思等系列活动围,使全校体育教师得到学习和提高教学研究水平和课堂教学水平的机会。 三、高校体育教师完善校本教研的途径 1。学校层面 (1)全面推行体育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建设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 民主决策过程,是学校、教师、学生以及有关教学活动的相关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的一种新型教学活动。高校体育校本课程是推动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体育教师的课程意识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助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叫。 目前,体育教育已逐渐成为一种大众化的基础教育,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将更有利于让大学生了解必要的体育与健康方面的技能,使大学生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增进身心健康与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树立起“以校为本”的理念,制定出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开展以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为对象的校本教研活动,是促使体育教学由浅人深不断深化的重要手段。高校要组织一批长期在体育教学一线的、经验丰富的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出符合本校校情的校本课程,并加以推广,在实际教学中不断修改和完善。同时,高校要把对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学、研、用”作为对体育教师教学活动的一项重要检查内容,列人日常检查和教师达标考核活动之中,使校本课程逐步深人人心。 (2)营造“以教促研,以研促教”的舆论氛围 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育教学。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研究活动在高校中显得越来越重要,甚至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也在由单一的教学实践型向教学研究型过渡。因此,如何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把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有机结合起来,营造“以教促研,以研促教”的舆论氛围显得非常重要。 校本教研成功的关键在于激发和培养教师的研究需求和乐趣,养成自觉的研究态度和习惯,让研究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自愿并乐意为之的行为。因此,体育校本教研必须充分考虑教师的主观感受和内在需求,突出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教师主观能动性,使教师真正进人到研究的状态,将日常教学与日常研究融为一体、相得益彰,从而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持续增长,校本教研充满生机和活力。实际上,校本课程的出现,已经为校本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课程基础,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校报、广播和电视台等宣传手段,大力宣传在教研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及典型事例,通过交流学习、经验介绍、评优活动等加以肯定和鼓励,对在教学研究中取得成就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以调动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增强教师的职业信心。让体育教师在校本教研的过程中品尝到研究本身的成功和喜悦,是推进高校体育校本教研的关键。 (3)创建和谐宽松的体育教学环境 校本教研能更好地突出学校办学的特色,是推动高校教学文化氛围的一种体现。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整个学校教学改革的深人,营造和谐宽松的体育教学环境,促使体育教师乐于将校本课程运用到体育教学中,是校本教研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创建和谐宽松的体育教学环境应从三方面着手。 第一,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是大学体育教学的主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更好地推动整个改革的发展,同时也是营造和创建和谐宽松的学校环境的基础。 第二,建立激励机制。随着国家校本教研相关文件的颁布与实施,将校本教研的各项制度落实到各学校体育教师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并将学校自身制定的综合考评与体育教师教学评估相结合,已成为调动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第三,实现开放式的教学管理。在学校制度方面,应确保教师拥有校本教研的时间和空间,赋予其一定的自主权力,如让教师拥有随时借阅一定的教育教学类图书、教育期刊的权利,拥有自己组织教学、科研人员参与教研团队的权利等。惟其如此,才能真正为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营造健康的、积极的、探究的文化氛围,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建立制度上的保障。 2.教师层面 (1)高校体育教师应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素养 高校体育教师应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素养。在学习方式上,可采取集中评讲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形式;要有计划地参加跨区域的高校体育教师培训,抓住机会向专家学习;要养成反思交流、团结协作的研究习惯。在学习方法上,应注重学习记录和学习心得的交流和梳理,让自己养成积累先进理论与实践经验的良好习惯,并注重对自身教学能力上存在的漏洞进行修补。在学习内容上,要注重将先进的体育教育思想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加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训练学以及专业理论等基础理论和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用先进的体育教育前沿理论指导解决体育教学实践中具体问题。 (2)以“说、听、议”三位一体的教研活动为载体,优化课堂教学 体育教师在实施校本教研活动时,应把以“说、听、议”三位一体的教研活动和优化课堂体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具体而言,应以教研组为单位,以三位一体教研活动为依托,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针对所授班级,对照先进体育教学理论,反思自己的体育教学过程,研究优化课堂体育教学的方案,用辩证的观点对传统的体育教学进行扬弃,创造性地开展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的活动,形成具有学校、教师自身特色和风格的体育教学新模式叫。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抓住教材、教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估、学生的特点这五个体育教学的重点环节,有步骤、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推动体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在体育教学之余,应坚持有计划地参与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的评比活动,主动参与体育教学改革活动,积极参加多层次的体育专业领域的改革探讨,注重体育教师之间的交流,提升自己的教学研究水平。 (3)转变观念,实现体育教师的角色转变 校本教研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加强理论学习并自觉接受理论指导,努力提高教学理论素养,增强理论思维能力,实现体育教师的角色转变,这是从教书匠通往教育家的必经之路。长期在一线教学的体育教师大多具有系统的教育理论素养,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体育教学实践充满热情。如何引导他们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中来,是摆在高校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学校应在充分保护他们的教学积极性的前提下,要求教师共同承担教研课题或教改任务,在合作过程中,既强调团队精神,群策群力,又注意发挥每个教师的个性特色,使教师在互补合作中促进其专业发展。这对于学校的发展、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来说都是很有利的。 总之,校本教研强调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的重要性,使教师的教学、研究和进修三者融合在一起。教师经历一个主动行动、不断反思、合作互助、交流分享的过程,并在这一持续的过程中逐渐完善教学,完善自我。可以说,校本教研是提升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教研论文:提高小学教师教学教研高效性的方法 一、培养小学教师的教研质量的基础 1.提升小学教师的道德素质 优秀的传统文化给小学教师的影响是全面的,也是积极的。因此在小学阶段,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融合传统文化,对小学教师进行引导,使其将正确的思想观念形成。同时,高校应充分发挥传统文化提升和培养人的道德素质的作用,从而提升小学教师的道德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道德的阶梯上,不断攀升。 2.将教师优秀的人格塑造起来 要想将教师健全的人格塑造起来,就要让教师妥善处理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以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不断使其完善自身,从而慢慢的形成健全的人格。而中国的传统文化也非常重视个体修养以及强调理想人格,毋庸置疑,这对完善小学教师的人格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所以可以说,在小学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更利于其将健全、优秀的人格塑造起来,更好地处理自身与外界的关系。 3.利于小学教师将正确的三观形成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很多小学教师在价值判断以及人生态度上存在着较大的问题,频繁的出现了个人主义和反文化以及拜金主义的现象,为了能够让小学教师形成正确的三观,让其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使其发挥出指导作用。 4.对和的思想进行传承 在传统文化当中,和的思想占据的位置极为重要。几千年前,我国就极为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发展。而这种观念也慢慢地对现今中国的发展理念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结合小学教师与其他教师教研的交流,能够让教师更大范围的吸收最新教研思想,并把优秀的教研方法进行传承。 5.传承爱国情怀 在传统文化当中,有很多的爱国主义精神蕴含其中。可以这么说,正是这样的爱国情怀和爱国精神才支撑了民族的发展,才让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也才培养了一批一批有着爱国情结的民族英雄,赋予每个时代新鲜的活力。这种爱国情怀,每位中华儿女都应学习,且要具备这样的品格,更应传承。而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融入,更利于目标的实现。 二、培养小学教师教研方法创新的关键 (一)打造强大的师资队伍 要想更好地构建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只有这样才能够传道授业以及为学生解惑。而作为教师,除了要有一定的责任心,还要不断地将自己的理论修养和实践修养提高,与此同时,教师要发挥好自己的榜样作用,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从某种角度来讲,小学生的心智正在成熟阶段,对外界的事物也有了客观的评价标准,因此教师要注重诚信,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提高认可度。另外,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对传统文化知识进行传授,其自身也应具备一定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才能够更有效地达到育人的目的。因此,教师要更新教师理念,不仅要对新事物进行学习,还要重视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一言一行。 (二)在教学内容中融合传统文化 要想更好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就要对针对性的教材进行编写,将传统文化的精神以及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体现出来。需要注意的是,教材所选的文化知识要有很强的可读性,同时学校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对一些传统文化的资源进行开发。另外,学校应将小学教学新教研方法的相关内容增加到教师培训当中去,使其在各个学科当中得以渗透,并为各个学科的融合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科技不断在发展,计算机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而学校的课程在开展的过程中,也应对媒体技术进行利用,这样不仅便于实施政治教学,还能够更利于渗透传统文化。同时,还能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小学要强化建设校园网络,并在小学的网站界面上对专属于传统文化的界面进行设置,以声音和视频、图像和文字的形式将传统文化的精华呈现出来,这样能够让小学教师更直观地了解传统文化,也能够让其充分感受文化当中的无穷魅力,从而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度。 (四)组织传统文化的活动 小学教育不能只重视文化理论,这样非常不利学生吸收优秀的文化,所以,小学教师要基于理论教育,对传统文化的活动进行创建和组织,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大的乐趣,还能够以一种更为轻松的方式学习传统文化。在组织传统文化活动的时候,可应用多样的丰富形式,比如,小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可展开学习交流会,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举办古典名著演讲活动,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我国的各大节日期间,开展传统文化活动,把优秀文化展现出来;开展一些小学教师的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国家的纪念馆和文人历史古迹以及博物馆,这样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另外,高校也可组织一些同传统文化相关的社团,比如礼仪社和相声社、戏曲社和文学社、书法社和话剧社,通过这些社团,更利于组织小学教师的传统文化活动。还有,可组织一些比赛,比如诗词比赛、书法比赛以及相声比赛,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还能够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提高小学教师教学过程的教研方法,要注重教师对文化积淀和历史传统产生一种认同感。同时,也要有效地将小学教师在教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助于其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形成,将健全的人格塑造起来,从而实现以自身为模板带动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作者:刘顺民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柳沟店小学 教师教研论文:新课改中学语文教师教研改革 【摘要】 本文简要分析了一些促进新课改下中学语文教师教研模式的改革方法,使得教研模式更加具有操作性,同时也是对教师教育理念思想的一种更新,希望能够为我国的中学语文教学提供更加有利的教育资源。 【关键词】 新课改;初中语文教师;教研模式改革 一、前言 自新课改提出后,国家教育部越来越严格要求教师的教育工作,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新课改下我国中学语文教学模式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新课改下中学语文教师教研模式的改革为教师提出了更加专业化的要求,目前众多的教育工作者也是积极探索如何来提高教师专业化的快速成长。按照以往的教学经验,学校组织开展了通过将课堂教学作为载体的教研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将课堂作为一个共同的整体来提高其专业化。 二、学生是教学模式的主体,教师是教育的研究探索者 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中学语文教师往往只是扮演者一个教书者的角色,他们的工具也只有教材或者教学参考书足矣,完成教材指定的教学内容就是教师主要的工作任务[1]。然而所谓的研究者理所当然的被认为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具有研究某种东西的权利与义务。但是传统的教育工作者却没有对教育教学的研究权利与义务,充其量也只是一名参与者。而新课程改革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应该作为一名教学的研究者,积极主动研究与反思在新课改中遇到的难题;对于课程、教学以及教材等进行积极主动的研究与探索,在新课程改革下,重新定位自己的教师角色。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策略等,根据自己的特点,形成属于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 三、积极培育学生的阅读兴趣,让教师成为知识的培养者 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也是阅读的主体。新课改下,要积极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激发其兴趣,要采取奖励等有效措施鼓励学生进行广泛阅读,并给予学生足够自由的空间博览群书,慢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例如也可以通过开展一些辩论赛、课外知识阅读比赛等来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并为其提供广阔自由的阅读空间[2]。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自愿地去进行课外阅读,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养成自觉阅读的好习惯,从而不断获得新知识和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在阅读过程中,通过使用多种阅读方法,慢慢找到适合自身的合理的阅读方法。在学生进行浏览阅读时,只有掌握了合理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在阅读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学语文教师在训练学生阅读时,要督促学生培养边读边标注与边读边思考的良好习惯,引导他们采用精读、略读与浏览相结合的良好的阅读方法。 四、增加课外活动的开放 新课改体制下,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课外活动的开放。学生适当参加一些课外活动,不仅能够加深学生与老师的感情,增加与老师之间的亲和力,也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因此,实行新课改体制后,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更多地增加课外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是教师教学的真正目标所在。通过对课外教学活动中产生的问题积极思考,来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打破单一备课模式,进行集体备课 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都是独自一人完成备课的,教师之间的合作是比较匮乏的。在中学语文教学模式中,应该提倡合作精神,互相支持帮助,分享各自的经验,针对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切磋与探讨,共同学习与成长。教师之间的互相合作,不仅是校本教研的标志,也是其灵魂所在。所以,新课改体制下,应该积极开展开放式的集体备课活动。即根据年级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经过年级组商量后,由每位教师来选择教材中的不同内容给予授课。在教师主讲过程中,一定要清楚新课程的标准,新课程的新改变以及学生的领悟能力,并且一定要讲明白新教材的特点、新教材的设计思路以及对于教学方法和作业是如何设计的。并且,要规定每个年级每个学期必须有一位教师对全校进行公开授课,鼓励其他各科各年级的教师积极进行听课,从而为教师提供一个公开交流的平台。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使得每位教师能够获得快速发展,及时获取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与经验。通过这种方式,打开教师之间交流的大门,减少封闭现象的存在,充分调动其教学的积极性,通过中学语文教师之间的积极交流与合作,增加彼此的信任感,从而营造一种良好的教研氛围与教研文化环境。 六、结语 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新课改体制的实行不断使这些问题得以发现并得到不断优化与改善,从而大大提高了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改下中学语文教学模式得到了不断创新,使教师摆脱了传统的授课方式,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去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使中学生真正的课堂魅力。然而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模式并不是一无是处的,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值得借鉴的地方通过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应用到新课改的教学模式中去,从而为我国的教学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刘纯 单位: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教师进修学校 教师教研论文: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下的教师培训论文 一、问题与设想 笔者主持的教师工作室团队以马克姆•诺尔斯成人学习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将工作室指导教师刘永东的“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嵌入到工作室开展的培训活动中,通过开展自主与合作、示范与引领、研究与反思等培训活动,对该模式进行应用与发展,构建出一种教师培训的基本模型,让参与培训的教师和工作室团队成员达成相互学习、交流和相互促进彼此专业持续发展的培训目的。 二、模式建构与实施案例 1.理论基础。 由于年龄、心理等方面的差异,成人具有与儿童和青少年不同的学习特征。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家马克姆•诺尔斯认为,成人学习具有五个方面的特征:强调学习者的独立性、已有的生活经验、以需求和问题为中心、学习动机多样化。成人在学习活动中自主性和独立性取代了对老师的依赖,成人在学习活动中更希望决定自己的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由此,在成人培训中,不应把知识灌输给成年人,而应视其为学习伙伴,采用相互探讨、交流的培训方式。成人的经验,是学习的宝贵资源,不仅可供其个人在学习中充分利用,同时还可互相利用,取长补短,通过共同探索,能丰富集体的认识。另外,成人学习者的学习主要是为了适应社会和生活的需要,他们很了解自己的学习需求和目标,因此做好培训分析,了解成人学习的需要是开展培训的基础。而“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运作正好与成人学习具有五个方面的特征相吻合,它本是教研组教研运作的一种活动模式,是指三所学校联盟或者同一学校的三个年级集备组,按照固定的教研模式,以问题为起点,共同制定活动内容和方案,协作组织有序的教研交流活动。由于该模式具备可行性和操作性,又与马克姆•诺尔斯成人学习理论相呼应,因此,工作室团队尝试利用该模式进行开展培训,并对模式进行完善和发展。 2.模式建构。 在模式建构之前,对以下两方面进行思考:首先是需求分析与目标内容的确定。学员需求的调查分析是培训的首要环节,是培训的基础。调查分析的内容包括:培训对象的起点水平、学习动机、工作中的需求等。由于培训的对象是成人,因此还要根据成人学习的特点,通过多种途径与培训对象建立联系,对培训需求进行沟通,明确培训者希望达成的学习目标。在此基础上,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内容,创设学习、交流、共享的环境。其次是实施过程与评价总结。根据既定培训计划实施,把培训实施流程设计为五个环节:自主与合作、对话与交流、示范与引领、研究与反思、总结与提升。五个环节的实施顺序将结合具体培训内容的特点进行灵活的调整。并对过程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反馈学员的学习情况,了解培训的满意度以及对培训的改进建议。基于以上思考,结合笔者主持的教师工作室团队开展的“广东省2012年省级骨干教师的跟岗学习”培训活动,对“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进行应用与发展研究,在教师培训中通过构建可操作性强的操作流程,系统地、有效地设计培训过程与实施培训方案,探索出一套有效的、可操作性强的教师培训模式。 三、实施案例 1.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对象是广东省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时间长达20天。培训前,工作室对参加培训的学员做了一份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龄在十年以上的达100%;在教学业务上获省市级奖励的达88%;参加各类培训的频率较大,其中参加过国家级培训的占25%。由此可见,参加跟岗活动的学员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教学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显然,单一地请专家开设讲座或听课实践学习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因此,本次的培训活动计划要有一定的系统性,既要学员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促进理念的提升,也要懂得把新的理念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 2.设计培训内容。 基于需求分析,设计培训内容为:借助专题讲座,开展课题研究理论和新教学理念的学习;运用“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和课例研发;撰写学习心得、反思论文,促进自身的总结和提升。同时以这三个模块达到培训目标:以指导专家、导师和辅导团队为引领,以网络技术为支撑,以“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为载体,通过自主与合作、对话与交流、示范与引领、研究与反思、总结与提升的实践过程,汇集群体智慧,形成教学相长、互促共赢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相互促进彼此的专业持续发展。 3.创建培训环境。 首先是创建交流平台、组建研修团队。为了更好地协调各方力量,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在培训开展之前工作室团队创建了教师工作室QQ群,组建了“三人行”研修团队、专家指导团队和辅导团队。其次,确定研修内容,开展自我研修。培训全过程需要受训教师先进性自我研修,学习和了解“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的相关理论知识。以“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开展的教研交流活动,强调的是以问题为起点,共同制定活动内容和方案,开展协作组织有序的教研交流。为了让受训教师在培训中更好地形成互动,激发他们学习研讨的积极性。在培训开展前,工作室确定了课例研究的内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一次函数的性质》。最后是确定培训形式,拟定培训大纲。根据前期的预设的培训内容,确定培训活动的形式,培训活动计划分为三个并行的模块。 4.开展实施过程。 培训一开始,进行开班仪式。内容包括:培训团队成员的相互介绍,工作室主持人介绍本次培训的整体计划和安排等,目的在于让受训教师明确培训的目的、内容和要求。然后根据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把培训活动分为理论学习、教学实践和总结反思三个并行模块。第一模块:理论学习为提高培训工作的自觉性,避免盲目性,通过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重新解读自己的教育实践,提高提升学员理论学习的效益和实践效益,基于学员已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教学问题也已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工作室在开展本模块学习活动时,对培训实施流程进行了如下调整。例如:在活动第一阶段,工作室组织“跟岗培训开题报告会”。会前,要求学员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查阅有关资料,联系已有的教学经验,撰写课题开题报告初稿,并通过三人行研修小组进行组内交流,修改形成课题开题报告修改稿。会中,先由学员向全体研修团队阐述各自的开题报告,然后由指导专家对学员的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进行现场的专业点评,最后再由指导专家以《怎样进行科研材料的整理与撰写》为题进行专题讲座。通过现场点评和讲座的示范引领,会后学员们开展进一步的组间交流,研究反思,再次修改完善开题报告,形成最终的课题研究方案,为培训后的课题实践活动做好充分准备。第二模块:课例研发前期调查结果显示:参与本次培训的学员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基于马克姆•诺尔斯提出的成人学习特征和“科组三人行”的活动模式,工作室在开展本课例研发的活动中时,对培训实施流程进行了如下调整。目的是希望学员和辅助团队成员能把彼此的教学经验作为学习的宝贵资源,在课例研发的过程中互相学习、交流、共享。本次研发的课例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一次函数的性质》。为了让学员和辅导团队成员在课例研发过程中更好地形成互动,在培训开展前,以安排课例的自主研修。学员们自主本课题进行教材、课标的研读,并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形成个人教学设计。在培训期间,先以三人行研修小组为单位,开展组内互评,完成个人设计的自我修改;借助组内协商,形成小组的优化设计。在此基础上,通过组间研讨,形成课例实施设计初稿,并尝试课堂实践。在进行课堂实践尝试的过程中,工作室邀请指导团队专家进行随堂听课,并在课后进行设计点评,并以《非线性主干循环活动型课堂教学模式概论》为题开设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专题讲座,加强理论指导。最后,研修团队对课例实施设计作进一步修稿,并通过撰写学习心得或反思论文进行自我的总结和提升。第三模块:自主体验本模块的学习活动是贯穿于整个培训活动中,通过自主研修、与他人的学习交流、撰写跟岗日志、学习心得、反思论文等活动,达到自我体验,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的目的。 5.培训评价。 培训的评价,主要是以完成培训任务的情况为依据,分为受训教师自评、小组互评、工作室评价三个方面。在跟岗培训结束后,工作室对本次基于“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的教师培训进行了简单的评估。主要从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结果,需要改进的地方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受训教师对培训内容非常满意,认为符合自身的学习需求;基于“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的培训基本模型独特新颖,通过观摩、学习、实践该模式下的备课、授课、评课,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四、培训的改进建议 1.完善网络学习平台。 网络学习可以为学员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更便于培训后的继续学习。在网络学习平台中除了最基本的教学资源以外,还应该有专家在线辅导,以便及时解答教师在时间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定期组织教师在网络平台中进行研讨,将他们的实时工作实践体会与其他教师交流分享。 2.完善多元化评价方式。 由于基于“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的教师培训是在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基础上,通过自主与合作、对话与交流等形式,以实现相互促进专业持续发展的培训模式。因此,在设计培训评价时,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又因为形成性评价可以为培训者和受训教师提供改善学习所需的信息,所以在设计培训评价时应更强调形成性评价,以便进一步促进与改善培训的效益。 作者:全文骊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天河中学 教师教研论文:幼儿教师区域教研论文 一、学科教学知识PCK对优化区域教研的启示 1.学前教育学科知识学前教育学科知识是PCK结构的核心成分。PCK由学科知识转化而来,幼儿教师学科知识的理解水平制约着PCK的水平,因而学前教育学科教学能力的发展必然要以扎实的学科知识为前提。对此,《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中就明确指出:幼儿园教师要掌握幼儿园各领域教育的特点与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等。因此在区域教研中,应该帮助教师厘清学科知识,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活动内容?活动中的关键经验是什么?内容与课程的关系是什么?各领域的核心经验应该如何呈现等问题。 2.关于幼儿发展知识关于幼儿发展知识涉及多个方面,《专业标准》中指出:幼儿园教师要掌握不同年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策略与方法;了解幼儿在发展水平、速度与优势领域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掌握对应的策略与方法;了解幼儿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与适宜的对策;了解特殊需要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策略与方法等。PCK的核心内涵在于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可学的形式,因此在区域教研中,应引导教师关注幼儿,比如关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活动中幼儿是如何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学习品质。 3.关于教学实践知识艾尔贝兹提出,教师拥有一种特别的知识“实践知识”。教师的教学实践知识是由一定的实践情景塑造的,也为这一实践情景服务。教师实践知识是一种动态的,是随教育教学实施环境变量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教师不能对日常教育教学行为有完整的理解,就难以建构内在的知识基础和信念。因此,在区域教研中需要引领教师关注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背后的理念,关注环境创设,落实幼儿园一日活动皆课程的理念,研究教师教育教学策略运用中的实践智慧。教师求知的动机来自于实践,是由实践所推动的,教师求知的目的是回到实践中,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笔者基于对PCK概念的理解,尝试在实践中通过区级教研活动的四个转变,来推动幼儿教师PCK的发展。 二、学科教学知识PCK引发区域教研方式的变革 1.由关注教学内容向关注内容与课程关系转变据调查,幼儿园一线教师最喜欢的教研方式是集体教学实践观摩,每次实践观摩现场都是济济一堂,学习热情非常高。有的用相机拍,有的用录像机录,但往往拍的是内容,录的是形式。所以常听到他们抱怨:怎么相同的教学设计回到本园实施时就失败。主要原因是,教师只关注了教学内容而忽视了此内容与该园课程的关系。换言之,观的是浮萍而无根,教师回去无法模仿,更做不到举一反三。为改变这一现状,笔者在区级教研环节设置上进行了两个前置。环境参观前置。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先参观幼儿园外环境及班级内环境,通过幼儿园外环境了解该园的办园理念,课程特色;通过参观班级内环境,了解教师的教育观念,根据班级主题墙中呈现的幼儿经验发展轨迹,思考:执教教师为何选择此内容作为集体教学活动,该活动内容的核心经验是什么?该活动与课程的关系是什么?此环节前置,利于促进教师自觉地学习,自主构建,有利于教师批判性地审视教学活动。园本课程介绍前置。参观完环境后集中,由该园园长或业务园长介绍其课程建构理念、课程框架结构、课程实施策略及课程评价方法。这样的课程建构经验分享,有利于教师不仅看到“树木”也能见到“森林”,了解了“教学”与“课程”的关系,了解了本次活动的核心经验与课程的关系。也就是说,不仅了解儿童经验的横向联系,还关注到儿童经验的纵向发展轨迹。如此,才能透过幼儿园环境创设和课程设置洞悉其背后的理念,这种互动方式能更有效地引导教师关注学科内容知识,儿童发展经验和教师实践策略的融合,推动教师发展教学实践性知识。 2.由关注教师“教”向关注教与学关系转变教研观摩活动中,参加教研的教师摄像头大多数都是对着执教教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录在其中,用于回去模仿。有的教研示范课,为了追求“漂亮”“顺畅”,教师像个演员,形式方法多样,内容综合成大拼盘,场面热热闹闹,活动顺顺利利,而幼儿的经验却在原地不动。忽略了教学手段与方法是为提升幼儿经验服务这一主旨。究其原因:其一,幼儿教师的领域专门性知识被简单化地与学科专门化等同起来,而真正有效的整合式课程实施以及对幼儿学习的支持,恰恰需要教师具备足够的领域教学知识。为改变这一现象,在区级教研活动中,由执教后说课改为执教前说课。说课说什么?一说本次活动核心经验。无论用何种形式的课程,作为幼儿集体经验提升的集体教学活动形式,它的领域核心经验应该是明确的,比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就呈现了五大领域的核心经验内容。二说本班儿童的已有经验。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经验是不同的,同一年龄段的幼儿发展也存在着个体差异。三说运用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师为幼儿学习搭建的“鹰架结构”,即为达成活动目标,应该如何合理运用方法的问题。实际上,说课就是执教教师把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参加教研的教师要观察幼儿的已有经验以及已有经验在活动过程中的提升过程,当然,不同的幼儿表现是不相同的,有的是经验重复后的一小步,有的是经验重组提升一大步。教研活动就要引导教师思考如何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幼儿能理解的有意义的知识,从而支持和帮助幼儿形成对所学知识意义的建构。 3.由关注集体教学活动向关注游戏转变传统的区级教研活动重集体教学活动轻游戏,一般安排2~3个集体教学活动观摩研讨,很少观摩研讨游戏活动。而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支持和促进幼儿的游戏发展是幼儿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教师在游戏的指导过程中,更能呈现和提高教师学科内容知识、幼儿发展知识和教学实践知识的融合渗透水平,即PCK水平。因此,我们在区级教研活动的内容安排上,增加了游戏观摩活动这一内容,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观摩两种幼儿不同形式的学习方式:以集体学习方式为主的教学活动和以个体自主学习为主的区域性游戏活动。游戏看什么?一看游戏的环境创设空间是否合理,区域间有无干扰,如扮演区和益智区活动空间分隔要大些,避免相互影响,空间安排要利于引发和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产生积极的互动;二看游戏材料是否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开放性材料要多于封闭性材料,低结构材料要多于高结构材料;三看幼儿在游戏中的状态,是否遵守游戏规则,游戏的专注程度,与同伴的交往能力及游戏水平;四看教师在游戏中对儿童的观察能力,教师的指导是否适度和及时。游戏反映幼儿的发展水平,也再现了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游戏由于重过程轻结果,幼儿在不断重复中巩固发展,同时教师支持水平也得到巩固和提高;游戏在促进幼儿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观摩游戏有助于教师在教育情境中提高PCK水平。 4.由关注教师行为向关注行为背后的理念转变以往观摩后的研讨更多关注的是教师行为,如教师提问的有效性,操作材料提供的适宜性,教学手段的合理性及教态等,忽略了对教师行为背后理念的透视。为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增加了教师执教后的反思环节,听完执教教师的“有心”行为后再议。反思说什么?有的执教后反思就好像是为别人的评课作开场白,没有说出所以然;有的说课从目标到选材再到环节设计泛泛而谈,只是作了一个自我评课。活动后反思,它与评课不同。执教教师的反思要把握的重点是活动过程与预期的关系,主要分析活动的非预期效应(包括正向和负向两方面),分析非预期事件的发生频率和性质(是预设不周还是期待生成),分析预设活动中生成的教育行为。执教教师的现场反思具有他人评课无法取代的特殊意义,因为执教者最清楚自己的预期以及预期外的效应,而评课者依据的只是写在教案上的目标。当教师能尝试对自己预期内和预期外的效应进行原因假设和分析时,活动就能助推教师专业成长。研讨围绕教师行为背后的理念展开,如教师的教育信念,教师的行为是否站在育人的高度,关注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形成等。这样的研讨是在行动中反思,利于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提高。 三、结语 总之,教师PCK的形成具有经验性和现场性。它必须源于教师的教育实践活动与教育现场,是教师经过实践对教育理论反思后形成的个人知识。合格的教师,应具备把教育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通过不断教学实践、反思与调整,将《指南》的精神内化为符合教育情境的教育技能与技巧,这一过程就是PCK知识的形成过程,也是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的过程。 作者:李静文 单位: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 教师教研论文:园本教研幼儿教师论文 一、处于不同阶段的教师的相对应发展策略 1.新手型教师———模仿新手型教师的培养模式 直接指向于模仿,在模仿中学习,在渗透中学习。对于新手教师而言,其具有较强的工作热情,具有积极探索的欲望,具有创新的动力,但是新手型教师往往会流于表面,对于深刻的教育规律把握和教育章法把握不够,导致活动往往流于形式,这就需要有一定经验和专业素养的教师的牵引与指导。教育本身是有一定的规律和章法的。新手型教师可以在模仿的过程中习得教育的基本步骤,模仿已经成熟的经验,逐步掌握幼儿教师中需要学习的,诸如师幼互动、家园联系、经验提炼、活动设计等方面内容。同时,每个新手教师走上工作岗位时,个人实际情况有所不同,幼儿园可先进行职前培训,内容包括园所发展历史、规章制度、实例剖析、工作解析等,帮助其了解工作特点,萌发对幼教事业的热爱之情。因此,对于新手型教师而言,园本教研需要为新手型教师提供一对一帮扶平台,需要提供优秀的教师保教活动,为新手型教师入职打好基础。 2.能手型教师———反思与创新能手型 教师具有一定的业务能力,不仅能够胜任常规的保教活动,而且可以在此基础上保持一定的创新能力。因此,园本教研需要逐步指向于教师的自我反思,发挥教师的内驱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积累总结的过程,教学的反思是教师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提高教育素养的有效方法。在自我评价中“回顾得失,汲取教训,弥补不足”是重要的反思方法之一。教师在反思的过程中,会逐步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且在矫正的过程中引导出创新的动力,这对于能手型教师而言是有较为重要的意义的。对于能手型教师而言,园本教研需要为其教师提供较为有效的反思平台,让其在反思中寻找自身不足,引导出正确的创新能力。 3.骨干型教师———科研骨干教师 本身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能有效的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而且能运用自身的优势去指导青年教师,促进青年教师的发展,因此骨干教师在幼儿园的地位是直接而且突出的,必须发挥骨干教师的中流砥柱作用。骨干教师具有一定的示范、带动、指导作用,而且可以对青年教师进行一定的有效培训,但是,骨干教师必须逐步地走向科研平台,将自身丰富经验转化为可以研究的一般幼教规律,才能突破教育瓶颈,推动自身深入的专业化发展。因此,园本教研平台需要积极为骨干教师创造科研平台,积极鼓励骨干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和补充,思想上倡导“走出去,引进来”,为骨干教师深入学习创造机会;行动上倡导“先进理念本土化”,为组织骨干教师编写教学计划,参与课题研究,为骨干教师的跨越发展,创造坚实基础。 4.专家型教师———引领专家型教师 在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上都有一定的造诣,在幼儿园整个教育活动中起到核心作用的老师。专家型教师,往往具有较高的师德和职业素养,而且具有一定的业务知名度,能够在一定范围产生积极影响的公众人物。专家型教师在幼儿园实际教学活动中属于精神核心,对于幼儿园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专家型教师,幼儿园应该为其创造良好的教科研交流平台,促进专家型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创造优质的外出学习机会,推动专家型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反思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二、促进教师队伍整体专业水平发展策略 园本教研,除了要关注不同阶段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外,还要为教师的共同学习创造机会,让教师能在共性活动中,取长补短,各取所需,推动自身专业发展。 1.观摩与技能 培训观摩与技能培训是较为直接和有效的,教师通过观摩和技能学习,学习他人成功的经验和技巧,可以较为直接的加快自身学习速度。首先,从园本教研实际来说,观摩可以包括优质教学课堂,也包括了入园参观等学习模式。观摩活动的开展,对于教师尤其是新手型教师而言,可以给予其较为直接的感性经验,对于幼儿保教活动可以有较为直接的认识;对于能手型教师可以寻找更多的创新点;对于骨干教师而言,在研习的过程中锻炼自身的反思能力;对于专家型教师而言,可以提供较为鲜活的案例便于研讨。其次,由于幼儿园教师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行业,其对于幼儿教师弹跳画唱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职业要求。因此,在美术、音乐、舞蹈、片段教学(说课)、备课、教学等方面都可以在专家引领、骨干制定培训计划、能手教师实践、新手教师学习的模式中促进教师的共同发展。 2.专题研讨模式专题研讨 其根据是园本活动中出现的某一个较为突出的保教活动问题,通过集中交流、探讨、梳理,总结出规律的有效模式。这是一个由点及面的过程,是一个通过点的有效性来促进面的普及型过程。第一,专题反思。专题反思是具有专门针对性的反思行为。大家互通成功之道,同时将自己的疑难和困惑说出,共同分析解决。在专题反思活动中,教师可以在反思活动中,习得大量有益经验和鲜活案例,为应对相似情景问题,提供了有效依据。例如,年轻教师可以在针对如何做好班级离园时间段的幼儿组织问题中向有经验教师学习成功经验,提高自身的组织能力。第二,主题读书交流。对于教师而言,其必须从内心对于知识的获取抱有兴趣,而主题读书交流活动,为教师的主题研讨提供理论高度,同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为教师提供针对性、专门性的知识。例如,关于如何做好观察记录,推荐《观察儿童》、《计划、记录与幼儿发展》、《聚焦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与评价》等相关书籍,可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活动,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第三,专家入园指导。专家入园,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走向正轨,同时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上也具有积极意义。通过专家入园,不同阶段的教师可以获得不同深度,不同广度的教育专业理念,这从整体上推动了新教师的专业觉醒、能手教师的反思深度、骨干教师的研究能力乃至专家教师的思维碰撞。 3.优化教师管理 关注教师需求首先,幼儿园的管理行为,是直接影响幼儿园的保教质量的关键。幼儿园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应注重教师的感受,对工作中的问题要予以积极暗示,避免消极命令。在园本教研活动中,管理者要不断学习管理经验,通过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让教师体会到自身价值,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努力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其次,园本教研活动,要关注教师的情感需求。良好的整体组织环境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一个人的潜力,促进人的发展。幼儿园工作是一个琐碎复杂的工作,教师在园本教研活动中,往往会出现压力过重情况,所以,幼儿园要学会关注教师的心理发展,引导教师发现工作乐趣,帮助每个教师获得职业成就感,建立信任、平等的合作关系,促进幼儿园情感环境的纯净。最后,要通过一定的奖励手段激发教热情。幼儿园在园本教研的过程中要积极鼓励教师工作热情,对于表现突出教师要给予一定的进修和学习机会。如带薪学习、外出考察等,同时鼓励教师进一步的进修行为,例如学历进修,进而创造出向上的学习氛围,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总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一个关系到幼儿园发展和保教质量的深刻课题,幼儿园要在园本教研的基础上,结合本园实际,满足不同阶段教师的发展需求。同时,确定多种教师培养模式,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积极条件。 作者:郭阿苏单位: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教师进修学校教师 教师教研论文:教师培训教研活动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全面振兴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以科研为先导,积极构建高效课堂,大力培养名优教师,突出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确保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明确“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师,服务于教学”的工作理念,提升教研水平,强化教师培训,扎实有效的做好各项工作,力争使我县教育教学质量有一个新的提升。 二、目标任务 (一)加强教研队伍自身建设,提高指导实践能力 教研员要通过自学与外出培训,提升自身素质与教研水平。组织好全县优质课评选活动。多渠道收集信息,邀请市教科所、桥西区教育和科学技术局教研室、九中、下东营等学校共同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协助学校搞好中小考备考工作。 (二)大力倡导集体备课,真正实施高效课堂 各学校在开学初制定出集体备课方案,认识集体备课的意义并认真组织落实,杜绝形式主义、低效或无效的集体备课。积极探索自主、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真正实现高效课堂。组织好全县优质高效课堂的评选,以高效课堂打造名优教师,以名优教师引领高效课堂。 (三)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对学校常规教学的视导、评估工作 教研室分中小教两个组深入基层学校开展教学评估和视导。通过听课、评课、检查作业教案、座谈等形式,对全县五所中学、21所小学进行过程性评估和结果性评估,看教学常规的落实,比教学成绩的提高,并以此结果作为对优胜单位和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奖励的依据。 (四)积极推进教师教育现代化,拓展教师知识结构,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要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县进校要精心组织,加强管理,分类指导,严格考核,保证培训实效,提高培训质量。 (五)实施中小学名师工程,加强名师队伍建设 要建立县级名师专家库,培养名优教师,发挥其传帮带作用,打造一支专家型、引领型的名师队伍,要完善专家队伍的考核与评价,实行动态管理。 (六)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加大专项培训力度 要转变培训理念,研究新的培训模式,努力打造县骨干教师、新教师、幼儿教师培训的精品。要认真组织开展中小学新课标培训工作。通过培训,使广大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扩大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化水平。 (七)坚持“师德与业务两手抓”,切实抓好师德建设 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开展“师德活动月”活动,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大力弘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的优良传统和文明风尚。要健全完善师德考评及奖惩制度,搞好师德培训,加强“以校为本”的师德建设,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定期注册、职务聘任和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 教师教研论文:中学教师教研体会 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谈及新学期的教科研设想,我们会坚持自己的做法,那就是:以研导教,以教促研。 在x中学,老师们对教科研不再陌生,因为x中学的教科研就是解决老师们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新学期伊始,展望前面的教科研之路,老师们对自己,对学校都充满了信心。作为学校教科室成员,在以校为本的教科研前提下,为实现“培名师,育优生,出高质,创名校”战略,我们将落实“以研导教,以教促研”,具体做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就是以教育教学为中心。 我们知道,产品的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同样的道理,教育教学的质量也是学校的生命。因此,学校的教科研,必须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的学校教科研,不应该只是一句空话,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我们将进一步作如下努力。 首先,教科研课题的选择要体现教育教学。新学期第1——2周的时间,可以让老师们提出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再由学校科教室将老师们的困惑和问题汇总,并结合区教科室规划的教科研选题拟好科研专题,交学校各教研组选择一个或两个探究专题,来明确新学期学校各教研组的教科研任务。这样教科研课题的选择更切近教育教学实际,且课题是由教师们自己选择的,那老师们对教科研课题会有着浓厚的兴趣,并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 其次,是课题研究过程不脱离教育教学。只有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研究出来的成果,才会对教育教学有真正的指导价值。否则,会误人子弟。事实上,各学科有()各学科的特点,哪怕是对同一课题的研究,不同的学科也会有不同的收获。将各学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科研成果进行分析并推广,就可以使各学科间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这也是我们所说的以研导教吧。 “两个基本点”,是指课堂观察和案例研究。 教科研要深入学生,深入课堂。离开了学生,离开了课堂,我们的教科研将是纸上谈兵,没有多大的价值。课堂观察在我们学校进行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本学期我们会进一步加强课堂观察的落实。 课堂观察作为研究课堂的一种方法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我们教师参与的课堂观察是方法与行动的结合,教师参与的课堂观察是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活动。教师在实践中参与课堂观察要经历课前会议、课中观察与课后会议三个环节,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课堂观察活动。而课堂观察的意义最终指向学生的学习。像这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完成的教科研才更有生命力。 案例研究是教师记录耳闻目睹的教育教学个案,当然也可以是自己的亲身感受。教师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不再是个人行为,应有同伴的参与。这样分析更透彻,研究更深入。老师们从分析研究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就能有所感悟。用这些感悟再去指导教育教学,就能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老师们从自己的亲身感悟中学习,比从其它任何方面学习都要来得快,来得真切,且更具有实效。 教研过程实际上是教育教学的设想与尝试,在这些设想与尝试的过程中,预设与生成之间总会有这样与那样的差距。分析差距的原因,调整预设,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实现出高质的目标,这是我们应作的努力。 除此之外,教科研对常规工作也不能放松。常规常抓,常抓常新,那么我们就离工作目标不远了。 具体工作进程安排如下。 九月份: 1、各教研组召开教师会,了解教师对教育教学的需要。 2、召开教研组长会议,拟定教科研课题。 3、课题交学校审核后,反馈到各教研组,并告知全体教师。 4、召开教科研积极分子会议,邀请有关专家来校作教科研讲座。 十月份: 1、配合学校的各级各类竞赛,再竞赛中推动教科研进一步发展。 2、收集教师课堂观察的材料和案例。 3、召开教科研积极分子会议,邀请有关专家来校参加会议,共同分析研究堂观察的材料和案例。 4、会后要求教科研成员上交一篇感悟材料。 十一月份: 1、召开教科研积极分子会议,探讨老师们上交的感悟材料。 2、课题专题研讨。邀请专家作材料写作培训讲座 3、对材料作修改、补充、完善。 十二月份: 1、召开教科研积极分子会议,对教科研专题作进一步的研究,审查修改后的材料。 年元月份: 1、整理教科室各类课题材料,对课题研究研究进展情况分类汇总。 2、教师在全校交流一学期来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3.完成教科研工作总结。
建筑系论文:关于建筑农民工“三营四建”培训体系的构建研究 论文摘要:本着“政府引导、部门服务、市场需求、农民受益”的原则指导,以“三个营造、四个建立”为措施,构建科学的建筑农民工培训体系,切实提高农民工的技能与素质,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论文关键词:建筑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构建 目前,建筑业已成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要行业,全国建筑用工中90%的一线工人都是农民工,而这些建筑农民工中有90%文化程度在初中及初中以下,90%以上没有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在现行的建筑生产(支模板、绑钢筋、浇筑混凝土、砌筑结构、水电安装)模式下,农民工是现阶段和未来一段时间建筑业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 一、建筑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现状 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民工岗位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农民工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但那些不足建筑农民工10%的人所接受的职业技能培训,大多也只是临时的、短期的岗前培训。从目前现状看,全国建筑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仍十分薄弱。虽然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日益重视,但基本还处于研究和摸索阶段,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系统和有效的实施方案。由于已经实施的培训方式比较单一,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够,培训和输出的联动机制尚未形成,服务体系不健全,大量建筑农民工仍处于无序流动状态。 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面临很大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建筑企业实行管理层和劳务层两层分离的企业组织模式。总包企业、专业分包企业一般不带劳务队伍,企业农民工培训的责任难以落实。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面临困境的另一个原因是培训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建筑企业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没有得到国家财政资金的扶持,总包企业和专业分包企业不愿支付农民工培训资金,农民工自身支付培训费用的能力也十分有限,而现行的培训鉴定收费标准过高,严重超出了企业和农民工的承受能力。建设部预计,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向建筑业转移每年仍将保持相当规模。当前技能培训环节的不适应,不仅减弱了农村劳动力进入建筑业的能力,也影响到建筑业本身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构建建筑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的社会要求 农民工的素质不仅决定建筑质量和安全生产,而且决定建筑业的竞争力和长远发展。因此,做好建筑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工作不仅对农民工的系统化、有序化管理提供对策,而且为政府部门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促进并提高建筑行业的发展。另外,加强建筑农民工培训、提高农民工素质,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也是转变建筑业增长方式的需要,更是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他们的文化、技术、综合素质也直接关涉所在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的出台、“阳光工程”的全面启动,使我国农民工培训工作全线铺开。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此前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和探讨,探索农民工培训体系的建构,对于促进就业、推进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以此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切入点,是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 三、建筑农民工“三营四建”培训体系的构建 建筑农民工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学校、政府与农民工之间复杂的博弈关系。而构建以“三营四建”为结构支撑的培训体系,将政府、企业、学校、社会、农民工之间的关系有机地联系并协调起来,通过可靠的保障和有效的机制与措施提高建筑农民工的职业技能与素质。 建筑农民工“三营四建”培训体系是指,在国家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这一必然趋势下,本着“政府引导、部门服务、市场需求、农民受益”的原则指导,以“三个营造、四个建立”为措施,构建科学的建筑农民工培训体系,切实提高农民工的技能与素质,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建筑农民工所在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实现。 “三个营造”包括营造良好的环境机制、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和培训经费的投入机制三方面内容:(1)实施政府主导,健全机构,提供制度保障。农民工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在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才能被劳务企业或其他用工企业聘用,即农民工要持职业资格证上岗。聘用后,用工单位必须与农民工签订劳动用工合同,这样才能确保工资不被拖欠。整个社会要形成尊重农民工、鼓励农民工进行积极学习的良好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的营造需要城市各管理部门的积极参与,需要城市人口的包容意识及尊重意识的不断升华,最终形成社会包容、农民工教育、建筑水平提高、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良好互动体系。(2)建筑农民工培训应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长期规划与当前需求的关系,制定合理的建设体系,实现职业技能培训城乡一体化,并在财力、人力等多方面予以支持、统筹。(3)最后,实行政府、建设单位、施工企业和农民工个人共同分担的投入机制。政府要保证对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和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功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专项基金,以保证教育培训的基本经费;改革现有的建筑工程成本费用的构成;将土地出让金收入的一定比例用于失地农民工培训;施工企业所需教育培训经费要从建筑安装工程费中职工培训经费中列支,建设单位要保证教育培训经费的足额支付,并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施工单位的使用情况;对参加培训的农民工给予适当培训费补贴。 “四个建立”:(1)建立完整的多层次教育培训体系。农民工要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必须进行务工常识、安全知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将农民工培训管理的具体事务性工作交给各级建设教育协会,将具体的培训工作交给具备相应条件和资格的学校及企业,建设和教育行政主管机构要强化政策研究,突出培训质量管理。(2)建立全方位的知识培训体系。建筑知识、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教育、法律知识及人文素质的全方位知识培训,不仅仅意味着建筑农民工职业技能的提高,还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从而促进学历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指导企业还可根据生产实际,采取农民工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方式开展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培训体系。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远程教育等现代科技,逐步建立起信息网络培训体系。探索建立建筑业关键工种就业准入制度,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完善持证上岗制度,将企业农民工的培训工作与企业考核、工程质量安全检查、标准化工地创建、工程评优等挂起钩来;将输出地与输入地有效地结合起来,将培训时间统筹利用起来,促进培训与就业的有效对接。(4)建立灵活的培训鉴定管理体系。以“放开入口,卡住出口”的方式,严格考核技能操作能力,并根据农民工工作的时间特点实施弹性教学。在培训鉴定上,采取基地鉴定与现场鉴定相结合、以现场鉴定为主的方式对其进行培训鉴定。还可以通过组织修订建筑业关键工种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制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程序,提倡依托施工现场开展技能鉴定。对已具备相应职业能力水平的农民工技术骨干,通过综合业绩评价方式认定职业资格等级。最终通过制定农民工培训、鉴定、上岗、待遇相结合的配套政策,制定农民工技能等级工资指导标准,调动农民工参加技能培训的积极性。 四、完善培训机制的保障措施 以“一个引导、两个定点、三个服务”为措施,将政府、企业、学校、社会、农民工之间的关系有机地联系并协调起来,通过可靠的保障和有效的机制与措施,提高建筑农民工的职业技能与素质。 “一个引导”是以政府为引导,加强政府统筹、政策组合的力度,建立建筑农民工职业培训的长效机制。“两个定点”是以社会培训中心和职业技术学校为定点单位,以职业技术学校和社会各类培训中心为基础,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建筑农民工职业培训体系。具体途径有三个:一是与县校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二是校企合作,既可节省设备投资又能争取时间,还有利于培训后的就业;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包括现有师资力量的培训提高,以及利用外出打工的本地科技人员回乡兴教创业或执教兴业。总之,要以新思路办培训,走开放合作、整合资源办培训之路。“三个服务”是采用“订单式”培训服务、“菜单式”教学服务、“定向式”输出服务,即根据用工企业需求进行“订单式”培训,根据下单企业培训教师进行“菜单式”教学,培训考试合格后实行“定向式”输出,从而形成完善的培训与输出机制,健全服务系统,切实提高农民工的技能与素质。在农民工集中工作生活的施工现场建立农民工学校,集农民工生产、生活、培训于一体,较好地解决了建筑业农民工管理和服务问题,综合效益明显,受到农民工、企业、政府和社会的欢迎。总之,用新思路、新举措,真抓实干,持之以恒,方见成效。 建筑系论文: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探讨 论文关键词: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 教学体系 办学思路 专业特色 论文摘要:从办学思路、教材设置、师资结构等方面讨论了目前高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中出现的问题和应改革的内容;结合中南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教学实践,提出了明确办学思路、强调专业特色、加强实践环节等方面的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人是从事科学技术的主体,因此当今社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主要来源于大学教育。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教育部在上世纪末对大学很多专业都进行了调整,包括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是根据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和“燃气工程”两专业合并,调整、拓宽组建而成的新专业[1]。该专业以培养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室内环境及建筑设备、公共设施、建筑热能供应系统的设计和建筑自动化与能源管理工作的人才为目标。这次调整,不是简单的合并,而是产生了一个面向21世纪新的专业学科。近年来,该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范围91所各类众多高校中涌现出来,问题也随之凸现。笔者认为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 一、主要凸现的问题 (一)办学思路不清晰 虽然很多学校秉承了“厚基础、宽口径”的办学思想,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建筑环境、建筑热能供应以及建筑自动化等方面的知识,并把建筑环境学列为了专业的平台,搭建了新的本科专业的框架体系。但是“厚而宽”不是“大而全”。知识口径的拓宽不是各种知识的堆积和罗列。专业的办学首先要服从于所在大学的办学思路,即学校的定位。一般院校和重点院校不同,创新型大学与研究型大学和综合型大学也不同。如果全国九十一所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的教学体系都参照某一两个名牌大学的教学体系,那么这样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一,专业建设没有或者散失了原有专业的特色;二,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没有特色。 (二)教材建设的质量不容乐观 目前围绕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的教材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一。教材是教学内容的具体体现,教学体系中的教材应该具有知识的系统性、延续性和完整性。而不是各个知识块之间简单的粘贴或移动的关系。以《暖通空调》为例,集结了原来供热、供燃气及通风空调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空气调节》、《工业通风》以及《供热工程》的主要内容。剔出了三门课管网输配的交叉部分,而另设了一门课:《流体输配管网》。但就这两门课程的教材来看,共同的缺点是把原来空调、通风和供热三门课的三个系统简单地归类总结,系统总结有余,阐述不足。使得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出现老师觉得不好讲,学生不易接受的情况。 (三)配套的师资队伍结构有待改善 由于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由原来的暖通空调专业或燃气专业演变而来,因此师资基本上是暖通空调或燃气专业的。但是专业的领域已经扩充到建筑室内环境、建筑设备、公用设备和智能建筑等方面。专业的内涵已经由原来的设备或系统扩充到既包括设备、系统,也包括智能建筑。其中的弱势部分是智能建筑。因为智能建筑技术也是一门交叉学科,而大部分搞自动控制的人才是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或计算机专业的人员。对智能建筑、智能化系统及设备缺乏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缺乏建筑结构、建筑设备、供热空调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理解。另一方面,搞设备的人才又缺少对建筑自动化、BAS功能科学要求的理解,缺少有效的上层控制管理逻辑与算法。两方面人才又缺少“接口”,从而制约了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2]。因此合理搭配师资,在教学安排方面与其它专业知识交叉融合,才能培养出新时代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复合型人才。 二、改革的内容 (一)明确办学思路,办出专业特色[3] 明确办学思路是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体系的前提和基础。是以科研人才为主,还是以工程技术人员为主,不仅与专业本身的内涵有关,更重要的是与专业所在大学的性质有关。这样才能形成专业建设和发展的良性竞争。办学思路还与专业特色有着密切联系。专业特色与专业在多年的建设发展过程中的教学和科研历史有关,如有的学校在暖通空调的系统工程方面是强项,而有的学校在制冷空调设备的研究与开发方面是强项。那么在培养人才方面,这些特色就应该很好的继承和发挥,在课程设置和训练中要体现出来。 (二)稳固基础知识,拓宽专业口径 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是一门跨学科的工科专业,学生基础知识应包括数理方面、工程热物理方面、流体机械方面、建筑热物理方面和自动化控制的知识。只有牢固的基础知识, 学生才能深刻地理解专业课程,拓宽本专业的服务领域。当然,正如前面强调的,专业办学的前提是要继承和发扬本专业的特色。这些基础知识本身就是属于很多领域,要与专业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特色结合起来,构造和稳固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 专业知识的拓宽,是构架新时代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部分。专业教学体系不仅仅局限于暖通空调,或是供热供燃气,或是把这两方面的课程全部笼统地包括进去,或是把建筑环境、公用设备和智能建筑方面的知识硬塞进去。在专业学时有限的条件下,很有可能会造成各种知识的七拼八凑。因此,要有侧重点地把某些方面作为原本专业特色的延伸和发展,切忌一口吃成一个胖子的思想,盲目地贪大。 (三)编制优秀的教材,配备合理的师资队伍 正如前面所说,由于原有专业教学体系架构的割断和组合,使得最近几年采用的教材在编制上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在教材的建设方面还必需投入更多的精力。而选用合适的优秀教材的基础正是现在的教学体系的完善,必需从根本上理解和制定本专业的教学体系和知识模块。 师资的知识结构要分布合理,除了保留原来专业特色的知识结构以外,还要补充新的知识,如智能建筑和建筑环境方面的知识结构。师资的梯队建设也很重要。教学梯队的形成有利于知识传授的传承和不断更新。每个专业知识模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课群下面,形成以教授为龙头,教授副教授主讲,青年教师为重要组成的教学梯队。 三、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几点思路 中南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主要源于长沙铁道学院的制冷空调学科。长沙铁道学院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开展了制冷空调及冷藏运输方面的研究工作, 1985年在机车车辆系成立制冷空调教研室,并开始招收制冷空调专业专科学生; 1989年开始招收供热通风与空调专业本科学生; 1998年根据教育部文件调整为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因此,在二十多年的建设中,形成了制冷与暖调、系统与设备并重的特色。我专业在调整后修订了教学计划,增加了供燃气、建筑环境和建筑自动化方面的知识模块,保留了原来的制冷方面的知识模块,包括有制冷原理、制冷压缩机和铁路车辆制冷、制冷装置自动化等课程。 目前已拟定完2008级新的教学体系和教学计划,主要的思路有如下几点。 (一)明确办学思路,与学校的定位一致。 我专业隶属于以本科生、研究生教育为主的高层次综合性大学——中南大学,学校的定位是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努力建设国内一流、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创新型大学[4]。因此,我专业的办学思路是以创新素质教育为核心,坚持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标准,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才需求,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二)继承和发扬专业特色,整合知识架构。 充分利用能源知识的平台。从2008年开始本专业与同属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热能专业进行能源与动力大类招生,使学生在低年级的时候的基础知识面广,起到“厚基础、宽口径”的作用。 继续保留专业的特色之一:制冷模块。从毕业生就业的反馈来看,用人单位对既懂制冷,又懂暖通,既了解系统,又了解设备的人才非常欢迎。 加强暖通和建筑环境的优势。把空调、供热、通风和建筑环境的节能、环保、热舒适与空气品质结合起来,也是当前时展的需求。 减弱供燃气和燃烧模块。从本系教师多年从事的科研工作来看,燃气和燃烧模块并没有形成特色,因此可以适当减少其份额,作为选修课程开设。 加强智能建筑模块。智能建筑是楼宇发展的重要方向。本系在制冷和空调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方面有着多年的研究和实 践经验。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充相关领域的知识内容。 (四)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创新人才 实践环节包括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实践环节应受到更多的重视。既保证实践环节的“量”,又要保证实践环节的“质”。即:实践环节的课时量必需严格保证,同时要求学生在实践环节动手、动脑,培养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创新能力。 毕业设计从选题开始抓起,选题来源于教师的科研课题或工程实际,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和理论研究价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严格把握好实践环节的考核。本系在近两年所有的专业实践环节考核中都涵盖有答辩部分的考核,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自信和表达能力,又能很客观地反映实际的情况。 建筑系论文:浅谈建筑施工项目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论文关键词:建筑施工 项目管理 安全评价 指标体系 影响因素 评价标准 以人为本 论文摘要:建筑施工项目安全评价,是评价者以国家对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的要求为基础,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对被评价建筑施工项目的安全因素进行安全分析,寻找工程建设系统安全水平的限制性因素和系统存在的问题,选取能全面反映工程建设安全状况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评估工程建设系统总体施工安全水平,为制定事故预防控制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0 引言 建筑业一直是安全事故高发的行业,每年建筑施工的死亡人数仅次于矿山企业,在全国各行业中位居第二位。安全事故的频发给国家、社会、施工企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对社会发展、安定团结、建设和谐社会产生巨大影响,严重地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信誉,阻碍了建筑业的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和改进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有效地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 1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是对施工安全水平进行评价、制定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措施的重要依据。它具有描述、评价、监测预警、决策等功能。 1.1 描述功能。描述是工程建设安全指标最基本的功能,通过施工安全评价指标,可以从多方面反映工程建设安全系统的结构、运行机制等。 1.2 评价功能。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作为一个尺度,从人、施工机械、安全设施、安全管理等方面来衡量施工安全状况。利用指标体系和相应的模型方法,对施工安全状态进行估量,明确施工安全运行的障碍性因素。 1.3 监测预警功能。监测预警功能是描述功能的进一步发展。因为工程建设施工安全系统的安全水平将通过安全评价指标表现出来,当对这些指标给定界限时,工程建设系统的安全状态就可以监测了。监测功能可以分为状态监测和目标监测。 1.4 决策功能。建筑施工项目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设立的最终目的是对工程建设的安全状态进行评价,指导安全管理人员依据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提高工程建设的安全水平,保证工程建设安全进行。指标体系的决策功能是最主要的功能。 2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施工安全评价输入指标 (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主要是评价施工企业的安全制度、培训体制和从业人员对安全的意识,细分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制度5个方面。 (2)资质、机构与人员管理。主要是评价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的资质管理以及企业中人员的管理,分为企业资质和从业人员资格、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分包单位资质和人员资格管理、供应单位管理4个方面。 (3)安全技术管理。主要是评价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控制程度,分为危险源控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安全设备和工艺的选用6个方面。 (4)设备与设施管理。主要是评价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完善程度,分为设备安全管理、大型设备装拆安全管理、安全设施和防护管理、特种设备管理、安全检查测试工具管理5个分项指标。 2.2 施工安全评价输出指标 (1)高处坠落(R1)是指操作者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的高处进行作业时发生坠落。常见的高处坠落事故有: ①人员由屋顶、脚手架上、梯子上、结构上、梁的支撑上坠落(R11); ②脚手架、建筑结构倒塌(R12); ③人员由地上的洞口、屋顶的空洞、没有护栏的楼面边缘坠落(R13)。 (2)触电事故(R2)电是施工现场各种作业的主要的动力来源,各种机械、工具等主要依靠电来驱动,即使不使用机械设备,也还要使用各种照明。触电事故主要有: ①设备、机械、工具等漏电、电线老化破皮(R21); ②违章使用电气用具(R22); ③对在施工现场周围的外电线路不采取防护措施(R23)。 (3)物体打击(R3)施工现场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有很多物体从上面落下来,击中下面或旁边的作业人员即产生物体打击事故。最常见的高处坠落事故有以下几类: ①工人受到坠落物的打击(R31); ②工人受到运动着的重型设备、吊车吊臂或其所吊物的打击(R32); ③工人受到私人交通工具的打击(R33); ④工人受到掘进设备的打击(R34)。 (4)机械伤害(R4)主要指施工现场使用的木工机械,如电平刨、圆盘锯等;钢筋加工机械和拉直机、弯曲机等;电焊机、搅拌机、各种气瓶及手持电动工具等在使用中,因缺少防护和保险装置对操作者造成的伤害。其包括: ①机械运动部件伤害(R41); ②建筑机械产生的巨大噪声、振动、灰尘等对人体的伤害(R42)。 (5)施工坍塌(R5)主要指施工现场建筑物、构筑物、堆置物、土石方等因设计、堆置、摆放或施工不合理而发生倒塌造成伤害的事故。包括: ①基坑(槽)、边坡土石方坍塌,基础桩壁坍塌(R51); ②现场临时建(构)筑物、脚手架坍塌(R52); ③模板支撑系统失稳坍塌(R53)。 2.3 输入指标和输出指标的关系 (1)高处坠落(R1)安全事故的原因 人员由屋顶、脚手架上、梯子上、结构上、梁的支撑上坠落(R11),造成的原因有: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危险源控制、安全设施和防护管理; 脚手架、建筑结构倒塌(R12),造成的原因有: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施工组织设计、安全设施和防护管理; 人员由地上的洞口、屋顶的空洞、没有护栏的楼面边缘坠落(R13),造成的原因有:安全检查制度、企业资质和从业人员素质、专项安全技术方案。 (2)触电事故(R2)安全事故的原因 设备、机械、工具等漏电、电线老化破皮(R21),造成的原因有: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供应单位管理、安全设备和工艺的选用、设备安全管理; 违章使用电气用具(R22),造成的原因有: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分包单位资质和人员资质管理、安全技术标准; 对在施工现场周围的外电线路不采取防护措施(R23),造成的原因有: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技术交底。 (3)物体打击(R3)安全事故的原因 工人受到坠落物的打击(R31),造成的原因有:安全检查制度、特种设备管理; 工人受到运动着的重型设备、吊车吊臂或其所吊物的打击(R32),造成的原因有: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大型设备控制; 工人受到私人交通工具的打击(R33),造成的原因有: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处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备安全管理; 工人受到掘进设备的打击(R34),造成的原因有: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设备和工艺的选用、大型设备控制。 (4)机械伤害(R4)安全事故的原因 机械运动部件伤害(R41),造成的原因有: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检查测试工具管理; 建筑机械产生的巨大噪声、振动、灰尘等对人体的伤害(R42),造成的原因有: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分包单位资质和人员资格管理、安全设备和工艺的选用。 (5)施工坍塌(R5)安全事故的原因 基坑(槽)、边坡土石方坍塌,基础桩壁坍塌(R51),造成的原因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技术交底; 现场临时建(构)筑物、脚手架坍塌(R52),造成的原因有: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供应单位管理、规范和操作规程、安全设施和防护管理; 模板支撑系统失稳坍塌(R53),造成的原因有:安全检查制度、分包单位资质和人员资格管理、安全设备和工艺的选用、大型设备安拆控制。 3 结束语 安全既包括有形实体安全,如国家安全、社会公众安全、人身安全等,也包括虚拟形态安全,如网络安全等。安全的基本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预知危险,二是消除危险,两者缺一不可。 建筑系论文:关于水利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招标投标法》、《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强化对水利建筑市场的监管,规范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程序,积极维护水利建筑市场秩序,有效控制了工程建设质量。但在工程建设中,仍存在项目法人明招暗定、企业借用资质投标及工程转包、违法分包等违规行为。导致这些违规行为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用评价机制不健全、信用监管体系不完善。由此可见,构建一个完善的水利建筑市场信用评价和监管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一、水利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依据 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项重要基础制度。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 200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强调了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从完善行业信用记录、加快信贷征信体系建设、培育信用服务市场、完善法律法规等多个层面指明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方向。 2005年8月,建设部提出了《关于加快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意见》,围绕着信用体系建设“一个指导思想,二者同步推进,三方协调配合,实现四个统一”的基本思路提出了加快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具体要求。 二、水利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2004年9月,水利部了《关于建立水利施工企业监理单位信用档案的通知》,决定建立水利市场主体及相关执(从)业人员信用档案,部分水行政主管部门也陆续开展了水利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目前,水利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已初具规模,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 (一)信用的信息管理、评价等缺乏统一的标准 水利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起步时间不长,水利建筑市场信用信息的征集、披露和管理以及水利建筑市场信用等级评价标准、程序等均缺乏行业性的规范。建设部于2007年颁布了《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和《全国建筑市场各方主体不良行为记录认定标准》,水利部正在起草水利行业相关的办法和标准,目前尚未正式颁布实施,造成水利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信息收集、整理、评价等暂时没有统一的标准,给此项工作的全面开展和积极推进带来了一定困难。 (二)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 目前,全国水利行业缺乏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水利部、流域管理机构和各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的信用档案无法做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也无法形成“一处守信、处处得益,一处失信、处处受制”的联动机制。 (三)信用奖惩措施缺乏法规依据 从监管方面来看,对于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单位和企业如何处罚缺乏必要的法规依据,没有形成有效的诚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市场不能有效发挥对市场各方信用状况的约束作用,使得建立市场信用体系的初衷无法实现。 (四)市场各方对信用的认知度较低 由于信用奖惩措施未有效落实,市场各方普遍忽视对信用体系建设的参与和重视,部分市场主体对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关规定不清楚,没有形成知信用、守信用、用信用的良好氛围。 三、完善水利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全面建立水利建筑市场信用档案 根据水利行业特点,尽快制定水利建筑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管理和评价的统一标准,规范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水利建筑市场主体、行业组织和行业主管部门应根据职责分工,完整、准确、及时地提供、记录行业主体在水利建设活动中的信用信息,建立和完善信用档案。 (二)加快构建水利建筑市场信用信息公开共享平台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推进市场信用记录信息共享,在确保国家安全、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加大信用信息的开放力度,实现信用信息依法公开。在科学划分信用等级的基础上,定期经过认证的水利建筑市场主体诚信信息,方便全社会了解各市场主体的诚信情况。 (三)积极培育信用服务市场 在水利工程建设的招标投标、日常监管、评级评优及企业资质认定等工作中,按照规定使用水利建筑市场主体信用记录,扩大信用评级、信用报告等信用信息的使用范围,培育和形成市场诚信的产品需求。 (四)逐步健全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机制 制定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相关规定,切实加大对失信市场主体的惩戒力度,依法实行经济处罚、降低或撤销资质、吊销证照等惩戒方式,限制其市场准入,对其生产和经营行为实行跟踪监督,并对失信者特别是进行商业贿赂的市场主体及时予以曝光。大力鼓励守信行为,在招标投标、评级评优等活动中优先选择信用良好的企业,给守信者提供便利和优惠条件。 (五)加大信用制度建设的宣传力度 利用多种形式宣传水利建筑市场信用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在全国的水利行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进一步提高招投标各方的信用意识,促使其自觉遵循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原则,依法开展招投标活动。 建筑系论文:绿色建筑建设工程管理与评价体系 摘要: 绿色建筑是新时期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建设理念,本文在基于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理念的基础上,对我国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的工程管理以及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评价体系 基于“低碳建筑”、“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与执行,我国建筑行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对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以及评价体系的研究,对我国建筑行业的优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分析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主要是指绿色建筑工程项目从计划、设计到施工、运营维护再到拆除、改造的整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实现对资源、材料、环境的最大限度的节约与利用,并为建筑工程项目使用者提供环保、舒适、健康的环境[1]。因此,在于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进行工程管理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优化。 1.1加大绿色建筑工程建设的开发管理 开发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工作中的首要环节,也是核心环节。在此过程中,可从以下几点实现绿色建筑建设工程管理的优化:其一,在工程项目设计规划前期,工作人员应对市场发展情况、社会需求、施工地理与自然环境等因素进行全面调研与分析,用以为绿色建筑建设目标与要求的确立提供真实、准确的依据[2]。其二,结合建筑地区建设工程政策、规范,在基于调研与分析的结果上设计建设方案,并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估与确立。其三,根据建筑工程建设目标、建筑工程属性以及建设要求,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并最好基础准备工作,用以提升绿色建筑建设标准。 1.2实现绿色建筑工程建设设计方案的优化 在绿色建筑工程方案设计管理中,应立足于可持续科学发展观,对绿色建筑工程建设所涉及的各项资源,包括水资源、原材料资源、用地资源、电以及煤炭等能源进行全面考虑与规划。并有效利用周围条件与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合理设计,如根据地区气候变化设计房屋朝向、建筑密度等,用以提升绿色建筑设计管理的优化发展。 1.3注重绿色建筑工程建设的施工管理 建筑施工管理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核心内容,对绿色建筑整体建设与管理具有直接影响作用。在此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以及有关部门应对整个工作环节与内容,包括施工计划、施工设备、施工安全、人力物力资源管理等进行全面、细致、严格把关,并依据建筑要求与相关规定,采用合理的先进手段进行预防与监控。 1.4强化绿色建筑工程建设的运营管理 在对绿色建筑进行运营管理时,首先应监理完善的绿色建筑运营管理系统,实现对建筑设备、电力系统以及绿化设施的标准化、系统化、规范化管理。同时,对建筑工程项目各项设施进行定期检测与维修,用以保证各工程系统作用的有效发挥,提升资源配置与使用的优化性与实效性。 2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管评价体系的构建 2.1确立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评价标准 相对于普通建筑工程项目而言,绿色建筑不仅注重建筑工程项目本质作用的发挥,更注重建筑工程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与使用的舒适性。因此,在构建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评价体系时,首先应确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包括建设阶段中对资源的使用、设备与材料的标准、工程工艺技术标准、施工技术以及建筑性能评价标准等,用以为绿色建筑的有效评价提供规范化、明确性准则。 2.2科学制定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评价原则 评价标准以及评价体系的确立与构建需要遵照一定的评价原则进行有效设计与调控,用以保证绿色评价体系的客观性、真实性与准确性。因此,结合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流程、绿色建筑要求以及工程管理内容可知,在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构建中需坚持科学设计原则、合理性原则、执行可行性原则、便利性原则以及综合性原则,用以保证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标准的有效性与完善性。 2.3构建完善的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评价体系 首先,根据建设工管理需求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通过构建评价模型,为绿色建筑设计、规划、施工以及运营维修的评价提供有效依据。其次,设置多层次评价标准,对工程项目整体进行全方位、多层面评价,用以保证结构的准确性与真实性。此外,依据设计原则,从建筑评价体系整体出发,对评价体系各环节进行规范与设计,实现评价体系的优化与完善。 3结语 总而言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社会生活与经济建设的重要战略方针。绿色建筑的深化推进,迎合社会建设需求,是新时期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发展背景下,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与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完善与优化已成为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有利于为我国绿色建筑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刘力溏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建筑系论文: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现状 摘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也深受其改革浪潮影响。现如今,中国建筑市场中的建筑施工企业的当务之急是要建立起一个比较完善的项目成本管理体系,将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有机统一,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本文将从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成本管理的现状着手,探究其完善项目成本管理体系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建筑施工企业;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体系;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现状;成本管理的完善 施工项目是建筑施工企业的主要要素,并且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所在。换而言之,项目成本管理体系完善与否直接决定了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所以,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项目成本管理体系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是十分有必要和有意义的,而其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者也应该十分重视项目成本管理。如此才能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其在建筑市场的改革与竞争中取胜。 一、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项目成本管理,又称为项目费用管理,是指在项目开始之前先制定一个预算,使整个项目可以按照其事先的预算去完成。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成本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必要的资源规划与分配活动、相关的成本的估算与预算活动、以及项目成本的控制活动等。建筑施工企业进行项目成本管理活动时,往往把完成项目所需要的资源的成本放在管理活动的首要位置,但是,同时也会把项目的其他相关费用纳入到项目成本管理的范围,如项目立项费用、研发及决策费用等。这些相关费用往往会对项目的成本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为了降低项目成本,必要时必须要适当地减少项目设计、审查以及评价次数等。总而言之,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由资源计划过程、成本估计过程、成本预算过程、成本控制过程组成,并且这四个过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同时,项目成本管理受项目的生命周期成本、财务状况的预测、项目相关方对项目信息的需求等影响,而且当项目成本控制与奖励挂钩时,应该将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分别估计和预算,以确保奖励能真正反映业绩。 二、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体系的现状 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在中国建筑市场内相对普遍,对于减少企业项目成本、提高企业施工效益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受到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加之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管理体系的不完善,使得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尚未成熟和完善,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制约因素错综复杂 建筑施工行业在中国的起步虽晚,但其发展却是如雨后春笋,势如破竹。但是,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成本管理体系却不尽完善,经研究可以发现,存在着众多因素影响着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成本管理工作:首先,目前,中国境内建筑施工市场具有明显的不完全竞争的迹象,如广泛存在着评标的不合理性、关系议标以及弹性成本等现象,使得建筑施工企业无法通过自身的成本优势在竞争中取胜,因为客户选择企业的标准不仅仅只考虑价格杠杆,还考虑了企业的差异性等因素,而这些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成本管理状况。其次,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其内部施工项目工程成本管理工作的难度大,主要表现在:施工工程项目的技术含量高,工艺复杂且新材料、新技术应用推广更新速度快;工程材料的品种、规格多,材料质量、档次、价格参差不齐,使得项目成本无法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因而导致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成本管理工作错综复杂,难以进行。最后,每一个项目的工期都相对较长,并且往往存在着拖欠工程款、延期验收工程的不良现象,导致项目成本过高,无法按照预算好的项目成本开展工作,使得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成本管理体系形同虚设,也不利于充分调动项目管理人员的开展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积极性。而有时又由于工程项目的施工期较短,其成本的统计和核算往往会滞后于施工期,从而造成成本数据的缺失,给项目成本管理带来不利影响。 2.项目成本管理意识淡薄 一方面,在许多建筑施工企业中,项目组的成员的项目成本管理意识淡薄,认为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理应是管理层的责任,对项目的成本状况漠不关心、无动于衷。也就是说,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仅仅依靠于管理层,而普通员工则普遍表现出冷淡的态度。而另一方面,这些管理层由于受教育水平不同、没有直接接触到实际项目的施工等原因,其成本管理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对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很是不利,严重的甚至会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3.项目成本管理的客体过于单一 目前,中国建筑施工市场内所进行的项目成本管理多以生产、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为主,而往往忽略了施工前期的设计成本、材料采购成本以及施工后期的评估验收成本等。如此一来,就使得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面过窄,造成项目成本数据不全面的不利局面。 4.项目成本管理方法落后、工作之后 目前来说,许多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尚未到位,仍然沿用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没有及时更新成本管理方法,且没有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科学、有据的项目成本管理体系。而且,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往往是开放式的管理,缺乏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有机结合。再者,在众多的建筑施工企业中,项目成本管理多以事中管理和事后核算为主,缺乏有效的事前控制,成本管理工作相对滞后和缓慢。 三、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体系的完善 经过以上分析,项目成本管理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针对以上提到的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笔者给出以下的一些建议: 1.适时而变,紧跟时展潮流 针对于不完全竞争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不利影响,企业项目管理者要适时改变自身的思想观念,跟上建筑市场发展潮流,尽可能地把自身至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对此施工企业不仅要重视自己短期的竞争优势,更应该要有长远的目标,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建立自身的竞争优势,从而进行更加合理有效的进行项目成本管理。同时,更要认清、理顺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错综复杂的关系,对症下药,做好防范。 2.加强全体工作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 项目成本管理应该是一项全体性、系统性的工作,不能仅依靠于管理层去贯彻和落实,更需要建筑施工企业的每一位成员的参与。首先,要对全体员工进行必要的成本管理思想教育,做好成本管理宣传工作,争取成本管理意识和观念深入,每一位员工的心中。其次,要建立起一个成本管理的激励机制,制定好项目施工成本标准,并把制定好的标准进行公示,做到透明化。可以把成本管理作为员工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按照标准完成施工的项目组进行表扬和奖励,充分调动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改变员工对于成本管理工作的冷淡态度。最后,要设置专员对成本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而且可以采用轮岗制,避免管理者与监督者相互间存在利益关系。 3.注意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连贯性 一个完整的项目成本管理应该包括事前成本预算、事中成本控制、事后成本核算等环节,每一环节间应该相互联结和统一。针对于企业以事中成本控制和事后核算为主的情况,笔者建议,企业应该事前规划、预算,事中严格按照预算进行施工并适时进行调整,事后进行决算、总结,一定要将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有机统一,避免出现成本数据断层的现象。因此,可以建立一个成本数据库,将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数据进行录入,及时做有效的比对,对项目的成本管理情况进行调整。还根据找出各环节不足的部分,以供后期其他项目参考。 四、结语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管理,一个良好的项目成本管理状况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实现利润最大化。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则是建筑施工企业永恒的主题,虽然许多建筑施工企业也在不断致力于此,但仍需不懈努力。 作者:柴洁宇 单位: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系论文:绿色建筑经济评价体系研究 摘要: 在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今天,为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绿色建筑设计、开发及评价工作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进一步加大绿色建筑发展力度,绿色建筑费用效益评价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基于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结合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对绿色建筑进行了经济评价,以期为规范我国建筑市场秩序、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及实现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 全寿命周期;绿色建筑;经济评价体系 21世纪是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阶段,在不断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问题。如资源消耗大,污染浪费情况严重。特别是在城市建设速度持续加快的今天,建筑能耗逐年递增,已经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主体之一。据相关数据显示,与全社会整体能耗相比,我国现有建筑在建造及使用阶段的直接消耗所占比例高达30%左右;所使用建材的生产能耗为16.7%;与城市总用水量相比,建筑用水高达一半左右;与全国用钢量相比,使用钢材比例为30%,水泥为25%。由此可见,建筑业已经成为能源及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的大户。与此同时,我国还处于加速发展城镇化的阶段,据建设部统计,我国现有建筑总面积在400亿㎡以上,高能耗建筑所占比例达到95%左右。预计2020年,我国城乡房屋建筑面积新增量将达到300亿㎡,如不及时选取科学、有效的节能方案,建筑用能消耗量将不断增加,如电消耗1.2亿度/年,标准煤消耗4.1亿吨/年。为降低能耗、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发展绿色建筑势在必行。要求在我国能源结构优化的同时,做好绿色建筑各项工作,确保制定的评价标准规范、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将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理念充分反映出来,才能为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及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1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经济评价概况 作为建筑产品的主要类型之一,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经济也可被看作是其全寿命周期的费用,笔者认为,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费用可理解为在对资金时间价值充分考虑的基础上,在建筑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内所花费的全部费用的费用现值或费用年值之和。其包含多个阶段,各个阶段又包含多项内容,具体如表1所示。在充分利用工程经济学基础理论及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能够详细调查、预测、估算、分析及论证拟建项目计算期的效益、费用等要素,通过经济评价,对项目的经济效益实际情况进行考察,且对项目经济可行性进行确定,为决策提供依据。 2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经济评价体系构建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追求发展速度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对发展质量的研究,于是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绿色建筑作为建筑工程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实现保护环境及节约资源,并促进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更好地理解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本文基于建筑全寿命周期,有针对性地构建了绿色建筑经济评价体系,以此实现我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2.1评价指标的选择 以绿色建筑物理特性、使用特点及经济特征为基础,合理确定绿色建筑评价指标,如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等,并对其经济性进行评价。客观上,于绿色建筑经济评价指标而言,其影响因素较多,如地域因素、经济发展情况等影响程度不同,且部分指标不具备显著的经济特性,可不做计算。除此之外,在对各类经济特征充分考虑的基础上,为将绿色建筑成本及效益关系、突出评价重点进行更好反映,要求合理构建绿色建筑经济评价体系。相比传统建筑,绿色建筑最初投资费用存有相应增加量,但在运营使用环节,最初投资增加费用可通过节约资源等得以补偿,因此可通过互相比较的方式,展现绿色建筑的优势。为更好地分析绿色建筑经济效益,应在传统建筑的基础上建立绿色建筑数据,在各个施工阶段准确计算出绿色建筑的费用、效率变化,基于全寿命周期,通过相关经济指标对绿色建筑经济的可行性进行评定。笔者认为针对绿色建筑费用、效益可以国民经济评价为出发点,计算标准应以社会折现率为主,因此,在评价时可选取以下指标作为主要依据:(一)差额效益费用比率。项目全寿命周期内绿色建筑的差额收益现值、差额费用现值可通过社会折现率计算,其比值如公式(1)所示:ΔBt / (1+ic)tΔCt / (1+ic)tR= (1)其中,差额效益费用比率可由R表示;第t年的差额效益可由ΔBt 表示;第t年的差额费用可由ΔCt表示;社会折现率可由ic表示;全寿命周期可由N表示。如R在1以上,则表示与传统建筑方案相比,绿色建筑方案更具经济性;如R等于1,则表示绿色建筑方案并不完善,需改进;如R在1以下,则表示绿色建筑方案不具可行性。(二)差额投资回收期。在对资金时间价值充分考虑的基础上,差额投资回收期是指绿色建筑使用环节总体收益对绿色建筑总差额投资进行抵偿所消耗的时间。于投资者来讲,缩短投资回收期、降低投资成本极为重要。因回收期极为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将其和差额效益费用比率同时应用,有利于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其公式(2)如下:T=n-1+|NDt|/NDn (2)其中,差额投资回收期可由T表示;累计差额净现金流量产生的正值年份可由n表示;第n年的差额净现金流量可由NDn表示。 2.2评价体系模型 绿色建筑经济评价应建立一个层次分明、全面化、科学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笔者以层次分析法(AHP)模型进行指标体系建立,本模型可分为3个层次,如表2所示。 2.3评价结果的计算 按照准则层无量纲化数据及权重,对绿色建筑经济评价所有准则层无量纲化数值进行计算,公式(3)如下:bj=[wc,wc][cx,cy]T(3)其中,第i个准则层的无量纲化指标值可由bi表示;各指标层相对于准则层的权重可由we表示,其值取0.5;各指标层的无量纲化值则由cx,cy表示。通过上述公式,可计算准则层无量纲化矩阵,公式(4)为:B=[b1,b2,b3,b4,b5](4)则准则层权重矩阵可由公式(5)表示:W=[w1,w2,w3,w4,w5]T=[0.046,0.531,0.216,0.128,0.079]T(5)由此得出,绿色建筑经济评价体系的经济性指标,公式(6)如下:D=BW=[b1,b2,b3,b4,b5][w1,w2,w3,w4,w5]TD=0.046•b1+0.531•b2+0.216•b3+0.128•b4+0.079•b5(6)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步伐逐步加快的今天,建筑节能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何做好建筑节能工作,如何发展绿色建筑都是相关部门必须思考的问题。基于全寿命周期对绿色建筑经济进行评价,建立层次分明、全面化的评价体系,才能将绿色建筑经济特性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才能为我国建筑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作者:单青瑞 单位:安阳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建筑系论文:高职建筑工程管理课程体系构建 摘要: 成果导向教育(OBE)是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终所取得的学习成果;而课程体系构建对学生取得学习成果十分重要;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根据本专业最后获得的能力,依据岗位群的需要,层层分解,确定从事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按照反向原则设计课程。 关键词: 成果导向教育;建筑工程管理;课程体系 成果导向教育是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终所取得的学习成果;学习成果代表了一种能力结构,这种能力主要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OBE最早出现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基础教育改革,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成为了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课程体系构建对学生取得学习成果十分重要。能力结构与课程体系应有明确的对应关系,每一种能力要有相应的课程来支撑,课程体系的每门课程要对实现能力结构有确定的贡献;使学生完成课程体系的学习后就能具备预期的能力结构。 一、课程体系构建设计思路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主要面向建设单位、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中介公司等单位,培养具备有建设工程招投标策划、投标报价、合同管理、工程项目管理能力,从事建筑工程项目承发包及项目管理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根据本专业最后获得的能力,依据岗位群的需要,层层分解,确定从事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按照反向原则设计课程。 (一)课程设置过程中,首先要根据企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定位 再通过对大量校企合作单位的调研,归纳整理出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具体的岗位职业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根据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提炼出岗位核心能力为:工程项目审批管理、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工程项目设计图纸管理、工程项目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安全控制与管理。然后根据能力确定所需的课程,通过仔细筛选,认真分析,选定专业核心课程. (二)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确定主要就业岗位的同时,还要分析就业迁移岗位和未来发展岗位,由专业选修课来承担这些岗位所具备的能力;这些岗位也包括了学生自己按个性设计的未来发展岗位,所以选修课数量设置的较多,保证不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体系建设特色 (一)反向设计课程体系 反向设计是根据建筑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设定学生毕业要求,再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通过学院对建筑领域相关单位的调查和走访,结合长三角大都市经济圈发展要求,对建筑领域人才需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发现目前最紧缺且需求量最大的主要是土建施工过程中的现场技术管理人才,以及施工组织设计、招投标、工程概预算、项目管理、工程监理、工程咨询等各类专业人才;需要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建筑工程技术理论及工程管理知识。因此得出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项目管理、工程监理、工程咨询、房地产开发与管理、项目代建等方向。“需求”既是设计的起点也是终点,对建筑市场用人需求的准确把握,既保证了课程体系构建的合理完整性,也保证了教育目标与结果的高度一致性。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选课制度 课程体系构建中设置的较多的选修课,是为保证推行学院实施的“完全学分制”下的选课制度。这种选课制度首先允许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随时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或其他需要选择不同的专业学习方向,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个性的发展,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能力决定每学期的学习量,在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形成具有个人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学生选择不同的授课老师、上课时间等,改变被动接受的地位,形成一种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充分挖掘教师的潜力,促进教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良性运转。而学院准备推行的职业导师制,在指导学生适应这种灵活弹性的学习制度,了解学习的内涵,告知如何从专业发展的角度构建知识结构、拓展知识视野、克服选课的盲目性等方面,会起到必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每个学生都可以按照各自的学习经验、学习风格、学习进度,逐步达成目标,所有的学生均有机会获得成功。 (三)基于全过程的实习安排 根据本专业的特点,采取开放式办学的理念,充分利用社会和企业的教育资源,进一步加强与企业深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合作,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全过程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全过程实习培养模式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认岗,入校后首先对学生进行始业教育,通过讲座报告的形式了解整个专业的知识体系和行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在校内学习岗位基本知识,具备初步职业基本能力后,由学校安排到校企合作单位参观认知,了解企业办公场所,与工作有关的岗位进行初步接触,了解岗位工作大致内容和工作流程,请企业人员进行具体讲解,使学生逐步感受真实的工作氛围,体验真实的企业文化;第二阶段为跟岗,在校内学习岗位核心知识,初步具备职业专项能力,由教师根据学生已具备专项能力分配任务,要学生带着任务在企业进行跟岗学习,并在跟岗结束后完成任务,解决问题,使学生了解岗位需学习掌握的知识、能力,通过回校继续学习锻炼;第三阶段为顶岗,在校内学习完岗位核心知识以及拓展知识后,在企业进行顶岗工作,使学生最终形成就业所必须的岗位职业能力,实现就业的办学目标。 三、结语 建筑业用人需求随着建筑市场的发展和变化也在不停的调整变化中,成果导向教育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随着建筑工程管理行业调研及本专业学生历届的跟踪调查,能够持续地改进培养目标,以保障其始终与内、外部需求相符合,而且围绕着工程管理人员岗位任务和能力要求,会不断深化工学结合课程改革,继续优化课程体系。 作者:吴秋水 单位: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 建筑系论文:园林建筑文化体系发展 摘要: 结合许多学者关于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沿革和西安以及周边地区在历史上园林建筑和艺术发展的脉络归纳,总结西安及其周边地区园林建筑的特色和发展,并浅要分析其对西安当代城市绿化建设的意义。 关键词: 园林建筑;西安;文化传承 西安自古以来就是西北重镇,依托六朝都城,西安及其周边地区的园林建设在我国古代园林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从皇家园林到私家苑囿都有典范代表。作为城市生活展开和衍生的场所,研究西安的园林建设文脉对西安现代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都有重要影响以及对中国古典园林的探究都有重要意义。 1西安及其周边园林建筑发展的文化脉络 1.1卷阿园林景观文化 关于西安地区最早园林营造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600年。《诗经•大雅•生民之计》中描述:“有卷者阿,飘风自南,岂弟君子,来游来歌”卷中“卷阿”就是今天陕西岐山县西北的凤凰山,周成王曾到此处游历,后来此地有周公庙,庙中有石刻、壁画等,并且常有后人来此进行祭祀、朝拜等各项活动。这种民俗风情场所的形成是早期游乐地的原型。 1.2秦汉上林苑文化 西安古时为汉长安城,基于长安城周围水源充足,气候适宜以及汉代生态环境的完整性,西汉的园林建造生机勃勃,以西汉上林苑最为代表。西汉上林苑是沿用秦上林苑建造的,汉武帝时国力强大,建造上林苑以满足汉武帝的奢望,据记载:“上林苑门十二,中有苑三十六,宫十二,观二十五。”除了皇家园林的浩大,西汉茂陵富民袁广汉的私家园林是中国古代私家园林的起源。据记载:此园“东西四里,南北五里。奇树异草,糜不培植。”并且园内配有激水、山石、楼阁,与后世成熟的园林并无大的区别。 1.3隋唐园林文化 唐代园林文化是中国古典园林及其兴盛之时,唐代园林继承隋唐之前所有园林的长处,园林与建筑的营造更加契合与成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强大,唐代逐渐修建了大明宫、翠微宫、曲江池、大雁塔、兴庆池、玉华宫等,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园林建筑文化体系。 1.4明清园林文化 长安城的园林和园林建筑的隋唐繁荣之后,在明朝有了新的发展,明代园林的属性更加明确,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文教园林、公共园林在此时更是蓬勃发展。明代引龙首渠、永济渠2条水,为明代市民生活和军事防御提供了方便的同时,也使得明代的园林建设因有了水面的点缀而富有生机和活力。以山水为摹本,虽为人作,宛若天开成为这一时期的造园法则,出现了关中书院、兴庆宫、云居寺等园林建筑和公园。园林建筑与绿化共同构成城市的公共活动空间。明代园林在城内繁盛一时之外在城外园林绿化业可圈可点。明代在城外以护城河沿岸和永济渠沿岸修建了2条大的城市绿化带,在军事防御和城市绿化上有积极的作用,也为今天西安城市的绿化提供了历史参考。 2西安及周边园林建筑发展对今天城市建设的影响 现代西安的城市园林建设中依然继承了历史上长安城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情怀。如今对历史文物和历史风貌保护日益重视,西安在保护和修复历史遗迹的同时,在城市公园景观建设上积极汲取历史上园林建筑的格局和文化元素,其中尤以唐代园林建筑对西安现代城市建设影响最为深远。其中大唐芙蓉园、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曲江池遗址公园都是结合唐风运用现代造园技术实践的典范。以大唐芙蓉园为例,大唐芙蓉园中以亭廊坊桥等唐风建筑群为主,还有围合的精致小院落,其间曲水环绕,茂林修竹,建筑群和景观环境相得益彰。园中还有许多具有历史形态的雕塑小品和实物展示,如拴马桩和石马等。融入古典元素的同时,为了展示西安文化,园中还加入了许多陕西特色的民俗元素,使得大唐芙蓉园的建造在时间维度上具有前进的意义。西安的城市公共绿化在公园小品上继承了大量唐风元素,在街景的绿化和格局上也极具历史风貌,西安道路呈方格网状布局,道路绿化沿用唐代盛行的柳树、槐树,但是现在自然条件的变化及城市建设的需要使得园林绿化困难重重。 3总结 从历史上的园林建设中汲取长处并结合现状提出了几点关于西安城市绿化建设的建议:(1)对现有珍贵树种进行保护,对现有的绿化园林加强治理和管理。(2)结合汉唐城市建设的风貌,对特色植物进行推广和种植例如牡丹等具有历史意义的物种并结合气候和技术对物种进行适当改良。(3)防止千园一面,城市公园要打造独有的特色,可以以不同植物或水景等定义园林特色,增强城市园林公园的市民活力。 作者:刘逸飞 单位:长安大学 建筑系论文:建筑工程技术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摘要]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直接影响着高职教育质量,同时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核心。本文以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分析当前本专业在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体系、教师团队建设及教学资源库建设这几个方面入手,探讨基于特色专业建设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以期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与完善。 [关键词] 建筑工程技术;特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训基地 近些年来,高等职业教育逐渐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及城市化的发展培养出高端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实施实践教学体制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核心,直接影响教育质量的好坏,对高职教育规划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高职院校规模较大的专业之一,也是许多学校的特色专业,其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取得显著发展。目前,全国建材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鼓励开展关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并促进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完善,提高本专业的特色办学。本文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分析当前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现状,并根据实例研究基于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一、实践教学体系 近些年,国内各高职院校根据专业和行业特点,不断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在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不同行业发展逐渐形成一批相对成熟的实践教学体系,例如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2+1”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等。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实践教学体系是保证和贯彻实践教学内容实施与发展的体系,将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合理配置,构建成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体,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等层次,循序渐进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必备的、完整的、系统的技能和技术。 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中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目前,一部分高职院校由于对高职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办学特色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偏差,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办学之初运用大专教育教学思路进行课程体系的建立,没有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实践教学时间少,不仅没有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和效果,学生在理论知识的积累上也与大专、本科学生存在差距、实践证明,这种“压缩饼干”式的实践教学模式并不适用于高职教育的发展,无法突出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的职业性,不利于提高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综合竞争力。 (二)实训基地的建设还不完善 首先,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规模不足,利用率较低,在没有相应实训项目的学期内校内实训基地处于空闲状态,造成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效果不明显。其次,学校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训教学技术设备投入不足,实训教学存在仪器设备紧缺、实践教学硬件设施不足等问题,例如用于建筑工程技术中的智能化仪器较少,对于现有仪器的保养工作不到位,造成技术性能落后或老化问题严重,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和进度。最后,教材与实践教学改革不相符,在实践教学中采用传统学科体系的实训指导书,缺乏企业专家的指导,缺乏当前建筑工程中的新技术指导,同时,在教学中缺乏对实际工程案例的引入,不利于在实训课程教学中形成真实的工作情景。 (三)缺乏完善的实训指导教师团队 当前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师的实训指导经验不足,多数为毕业后直接从事高职教育,没有在相关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缺乏建筑专业技术上的实践经验。在开展实训中,教师由于自身实践经验的缺乏,很难对学生的实训进行深入的指导,影响实践教学和实训的质量。 三、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方法 (一)建设并完善实训基地 1.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完善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分为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训基地,例如校内实习工厂、实验中心、实训中心、工业培训中心,校外的实习基地等,校内实训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核心,校外实训基地是对校内教学的延伸和完善。例如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的校内实训基地约为1000m2,共投资700万元,建设并投入使用的校内实训基地主要包括建筑工程设备实训中心、建筑工程装饰装修实训中心、材料检测实训中心、综合实训中心、工程管理实训中心共7个,还包括1个建筑工程项目咨询工作室;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主要采用与实力雄厚的建筑工程企业达成合作协议,相继在陕建集团、陕西省第一、第三建筑工程有效公司、陕西恒业建设集团、西安万象职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内部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实现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 2.实训基地的管理 加强实训基地的管理,是实现实训基地有效运用的前提条件。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在对建筑工程系实训基地的管理上采用“一二二三”的管理模式,将实训管理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训监控体系三位一体,构建成为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将实训基地与专业群相结合,将实训项目与具体课程内容相结合,建设并完善二类基地;通过开展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实训室的内外共享与开放,充分发挥实训室的作用;将实训基地技术设备的建设、管理与使用环节形成紧密联系的三个重要环节。重点是运用科学化的管理方法,实现建筑工程系实训基地的合理运用,提高实训基地对学生实践学习的服务能力。 (二)改革实践教学体系 1.根据企业需求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开设前,以及每年招生前期,要对社会企业的需求进行调研,认真分析市场并广泛听取企业的意见,开展往届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综合各项就业信息制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标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专业人才的培养要联系本区域经济建设和市场发展的需求,例如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较大,总体上来看,西部地区建筑市场对实用性人才的需求较高,这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开辟了新的教育市场。积极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工学结合模式,将职业能力培养作为教学改革的核心,实现学生职业技术和技能的提高。 2.加强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效果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改革要将职业岗位标准作为参考,重点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首先,要参考当前建筑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岗位对人才知识技能的要求,并按照建筑企业中具体的职业类型,例如建筑施工员、预算员、资料员、质量员、安全员等标准进行教学内容的设置,以企业岗位为导向、企业项目为载体,实现课程改革。其次,要合理运用实践育人经费,增加对实践教学开发研究的费用投入,并运用监督机制提高经费的应用效果。 (三)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1.完善实践教学团队建设 首先,大力开展建筑工程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对缺乏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组织其到相关建筑企业进行实践,使所有教师均具备企业工作实践经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等,成为“双师型”教师,或者采用引进企业优秀员工到本校担任实训教师的方法,不断完善实践教学团队。其次,制定并实施实训指导教师与培训教师的管理制度,探索具有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管理制度,加强对教师团队的管理和指导,实现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2.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 系统的分析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资源内容、教学形式,参照网络教育技术标准,在校园网络平台上建立专业教学资源库,该资源库主要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有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成果集合在网络平台上,主要资源包括教学与培训、企业人才需求、行业企业标准、专业新技术等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的资源。资源库的建设有利于创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并不断完善课程开发与运用,还能够辐射与带动学校其他建筑相关专业的建设,提高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浙江广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规模最大的专业就是建筑工程技术,2013年学校为建设特色专业开展实践教学体系改革,首先整合本专业的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成果,通过校园网络平台,联合该地区的建筑企业,设计、建设并开发出具有共享功能的教学资源库,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为教师开展实践教学和学习自主学习提供有力条件,推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提升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取得显著成效。 四、结束语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首先应不断完善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为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设施设备,提高实训基地的利用效率;其次,要将建筑工程职业岗位标准作为参考,重点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现课程体系的改革;第三,要加强对实践教学教师团队的建设,建设出一支具有加强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最后,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建立建筑工程技术资源库,为教师开展实践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平台。 作者:邱丽辉 汪耀武 单位: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学院 建筑系论文:建筑学课程体系改革与人才培养 摘要: 以武汉轻工大学为例,提出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通过比较分析,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补充,建立以设计为核心、通识为基础、建筑技术为支撑、美学和人文素养为拓展的课程群,探讨了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能力培养、学分制改革、人才培养与社会接轨等方面的问题,以提高建筑类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建筑学,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能力 随着国家建筑行业的深化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筑工程设计中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和新设备的不断涌现以及大型工程国际化招投标的推行,促使建筑市场逐渐趋向规范化、国际化。而过去传统的建筑学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很好适应市场的变化,出现了在校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之间缺乏良好对接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应结合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尝试通过课程和培养模式的改革,使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技能得到优化和提高,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1课程体系改革的意义和目标 根据对建筑市场的调查数据显示,多数人认为建筑类专业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包括:民用建筑设计、建筑制图、建筑构造、建筑物理、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建筑材料、建筑历史、建筑施工等,其内容涵盖方案设计、建筑历史及理论、建筑技术和施工几个方面。同时,从事设计工作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熟练的计算机绘图能力、编制施工方案的能力。因此,对于课程体系的改革,应结合市场需求合理划分知识模块,建立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适当增加人文艺术类课程。在制定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时,应以毕业生实际从事岗位需要和必备的知识、技能、能力、素质为依据,打破传统课程体系中的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的模式,将课程按照培养目标要求,划分为通识基础、设计系列、理论系列、美学与人文素质、建筑技术五大课程群。优化后的课程体系以建筑设计系列课程为主线,加强基础,注重实践,通过分阶段的建筑设计训练提高学生的专业基本功、设计思维及创新能力、方案沟通与协调能力[1]。 2改革前后的课程体系比较 传统的建筑学本科课程体系着重于学生基础美术训练、制图和表现能力、平面功能划分和空间布局、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改革后的课程体系可以结合目前世界建筑发展趋向,增加建筑节能、生态建筑等课程,结合建筑项目施工管理,增加建筑师业务、建设法规、建筑施工等课程。加强学生美学素养的形成及提升,增加建筑美学、建筑赏析、建筑绘画及表现等课程。加强实践环节,加快和完善校外实习平台的建设,使学生能更有效地参与到专业实习中。1)原有课程体系。以我校为例,分为四个模块,分别为:通识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2)改革后的课程体系。改革后的课程体系立足于学生建筑设计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加强学生的建筑绘画能力、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的训练,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紧密结合。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可以根据课程性质划分为通识基础课程、设计类课程、理论类课程、美学修养与人文素质课程、建筑技术类课程、实践类课程六个课程群,形成以通识教育为基础,建筑设计为核心,建筑理论和技术为支撑,结合实践,渗透美学和人文知识的课程体系[2]。 3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都应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为重点,同时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项目策划及工程施工知识,毕业后能在设计院、房地产企业、建筑施工单位从事建筑设计及相关工作。因而,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1)明确目标,分层次提高。专业能力的提高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基础技能,包括场地设计、功能分区与流线组织、建筑方案设计、快速表达等。这一层次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适应一般的设计工作。二是创新能力,设计实际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会根据建筑及环境的复杂程度不同出现矛盾和问题,我们要做的是结合场地要求和现代建筑的发展,提出最合理的解决建筑和环境问题的方案。所以创新能力是理解力、创造力和协调能力的综合[3]。2)学分制改革。国内目前的学分制借鉴于国外大学的做法,目的是扩大学生的自主权,使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选课,自主安排学习进程。在完全学分制的情况下,学生有着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包括:专业选择权、学业规划选择权、课程选择权、教师选择权,但从学分制的实施来看,国内主要停留在课程及教师的选择权上,并且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课程的选择性有限,教学计划的修订,教师评价体系的不完善等。因此,如何加大学生对于课程的自主选择性,允许学生选择辅修方向,协调好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实现跨专业和学科选课等,都是推行学分制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3)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建筑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可与市内多家设计单位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使其成为学生的实习基地,以利于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同时便于学生了解行业需求,明确专业学习内容,完善知识体系结构,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完成就业对接[4]。 4结语 根据建筑学专业评估要求和行业对于学生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的要求,编制人才培养方案,依照培养目标进行课程体系构建,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结合市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对于高校建筑学专业的发展意义深远。 作者:林楠 单位:武汉轻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建筑系论文: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体系完善 1新形势下建筑电气工程的表现特征及管理特征 1.1建筑电气工程的表现特征 建筑电气对国家经济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在提高,人们对一些大型公共建筑的需求,也促生了很多和建筑电气工程具有密不可分的设备,如:高性能安全装置、奢华装饰物品以及自动智能化系统设备等。同时,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已经对人民阙中的人生财产安全产生了直接明显的影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建筑电气工程随处可见,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很多时候,人们需要接受它产生的作用,不可避免的需要了解它,因此,为了最大限度的避免由其造成的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筑电气工程的安全性越来越至关重要。另外,建筑电气工程具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即很多方面都需要根据建筑装修本身档次的高低和建筑结构的不同而变化,如:质量标准、应用器具材料和施工工艺、具体实施方法等。 1.2建筑电气工程管理特征 为了确保项目能够持续的施工下去,就要对电气工程施工进行准备活动。首先,在施工之前,在安全、质量两个方面上,要对项目经理进行教育和强调,项目经理应该组建能够满足电气项目特点与规模的电气队伍,让每一位施工人员都明白自身施工“主人翁”的任务,提高其安全质量意识。其次,项目经理要充分的了解设计意图与实际设计内容,作为电气施工管理人员,要充分的掌握所需要的材料和设计,熟悉电气施工设计图纸,明确电气、给排水、土建以及采暖通风风各个作业的交叉。同时为了确保工程进度不受影响,一旦发现设计图纸中的缺陷和问题,就要及时沟通,避免出现返工现象。另外,为了让施工班组做到人人心中有“施工”,电气工程施工人员要让施工班组明白质量控制、施工顺序、安全措施等,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2新形势下建筑电气施工管理体系的完善 2.1电气主体施工管理 主体施工是整个电气工程施工中的核心环节。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为了做好相应的技术交底,必须要明确施工的重点部位和工序,按照施工规范要求和设计标准对电力装置、配电箱、电线电缆三个重点分项工程之间的交接工作与验收处理,做好相应的技术交底。为了保证土建施工与电气施工相互结合,在混凝土楼层施工环节中,要按照施工作业的顺序与进度,做好电路的铺设作用。并且,为了避免由于浇筑混凝土出现开关盒移位等现象,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要注意开关盒与配管是否出现移位的现象,一旦管路被损坏,要做好相应的修复处理。 2.2施工各阶段的管理 首先,施工之前的管理。施工之前的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相关管理人员一定要全方位的、无遗漏式的对今后施工过程出现的问题和不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同时要提前做好应对策略,做好防范措施。并且,在其他建筑部门的配合下,相关管理人员要把握整个难度大的地方进行细致的剖析,深刻分析设计部门完成的图纸,确定整个设计和施工方法,做好相关施工图纸复核工作,并做好相关施工安排和施工进度表。必要的时候,要召集各方面专家共同研究相关的可行性施工建议。其次,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施工过程的管理是整个施工过程管理的核心,因此,在这个阶段中,电气工程施工管理人员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做好施工所需材料以及设备的采购、进行验收方面的工作,要求施工人员的操作符合相关规定。同时,在材料进场之前,要通知建设单位以及监理单位的相关人员进行验收。为了确保在最短时间中解决阻碍施工的问题,管理人员一定要及时的与分包单位进行协调,只有验收通过之后,才能将材料运用到施工的过程中。另外,隐蔽工程施工和竣工后的管理。建筑电气系统中,电缆、接地线等都属于隐蔽工程,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管理这些从墙体中穿过的建筑电气施工的质量。同时,后期的验收工作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因此,要严格按照验收标准对工程进行验收,确保各种电气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且为了保证工程按期、保质完成,要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理,及时返工,确保建筑电气工程的质量。 2.3电气工程施工调试阶段的管理 电气工程施工的调试管理是最后一道“关卡”,对于电气工程管理来说,绝对不能忽视电气工程的调试管理工作。相反,由于施工已经接近完工阶段,对电气工程施工的试运行以及系统的测试具备了重要的意义,调试管理不能有丝毫懈怠。因此,电气工程施工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要深入的论证运行情况,对电气工程的试运行与测试进行监督,如果不符合要求,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完善补救处理,使其达到技术标准。接着在所有的电气工程都达到了标准,满足了要求,再进行“时效测试”,最后才能做出交工使用处理。 3结语 开展电气工程施工管理,能够提高电气工程施工质量,促进电气工程发展。随着电气工程行业的不断进步,作为电气工程施工的从业人员,在新形势下,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自身专业技能,认清管理模式,才能为电气工程行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胡怀雯 单位: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系论文:模板体系下建筑工程论文 1模板体系的组成和选择依据 1.1模板体系的组成 1.1.1滑模体系 在模板施工技术中,滑模体系具有先进性,其机械化程度较高,而且施工工艺较文明,有利于工程施工进度的加快。滑模体系的应用,还可以有效的确保施工的质量,有利于节约建筑材料、降低工程造价,为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可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1.1.2爬模体系 爬模体系属于一项新的模板技术,其通过将爬升支架安装在钢筋混凝土墙体上,模板的承载力主要依据钢筋混凝土的墙体,这样就可以确保物体的同时移动和固定,使物体交替爬升运动,模板在这个过程中来实现各种工序。爬模体系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在当前工程施工过程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1.2模板体系选择的依据 1.2.1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模板体系的选择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对模板体系进行选择时,需要确保其与建筑结构和工程的特点相符合,同时还要能够有效的满足整体建筑的使用功能,在选择模板体系时要充分的考虑到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同时还要确保建筑施工进度和工程的质量,使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都能够得到较好的保障。 1.2.2在模板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建筑施工企业的机械设备进行必要的配备 而且机械设备还会对模板体系的选择带来一定的影响。在对建筑模板体系进行选择时,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的尺寸和重量都会对其带来较大的制约作用。所以在模板体系选择时,需要针对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使所选择模板体系与施工企业的机械设备具有较好的符合性。 1.2.3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结构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即是模板体系的选择 这不仅与整体工程施工的进度息息相关,同时还与施工的成本和施工质量具有紧密的联系,所以需要在选择模板体系时要做到科学性合理性。对于可以在短时间即可完成的工程,可以选择早拆体系的模板,这样对于施工质量及完善施工管理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2.4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 模板专业设计公司也开始在市场上出现,不仅设计专业的模板,而且还可以对模板进行租赁。这些专业部门的发展,有效的提高了我国模板设计和生产的水平,加快了模板行业的规范化和专业化的进程。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企业在对模板体系进行选择时,则需要对施工地区的具体情况及模板设计水平进行综合考虑,在企业现有基础下,尽可能的选择一些技术水平较高的模板体系,从而更好的将企业的优势发挥出来,确保工程质量的提升。 2模板在建筑工程中的安装技术分析 2.1模板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在模板安装前需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而且要做出样板来,在监理人员检查确认后,才能大面积的开始进行模板的安装及架体的搭设。 2.2模板安装的具体措施 在模板安装过程中,首先需要确保模板及支撑结构具有较好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够有效的承受住混凝土重量、侧压力和施工的荷载。不得在安装过程中遗漏模板上的预埋件及预留孔,不仅需要确保安装时位置的准确性,而且还要确保其具有较好的牢固性。在安装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来对重要预埋件进行精确加工,使用经纬仪和水准仪来对其进行准确定位,确保其牢固性和可靠性。严格检查模板的轴线尺寸、平整度和垂直度,还要执行自检和互检程序,待一切准确无误后,才能开始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2.3模板架体搭设完成之后的验收 当模板架体搭设完成后,需要由各部门人员进行联合验收,验收合格签定手续履行后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对于构架体杆件在没有技术人员许可的情况下任何人都不能擅自拆除。 3建筑工程中模板的安全性和验收 3.1模板体系的安全性 模板体系需要承受较重的荷载,从混凝土从流动状态到固化状态整个过程中的作用力都会直接作用于模板上,所以模板体系需要具有足够好的强度和刚度,同时还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所以需要将模板体系作为一种结构系统来对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进行计算。把混凝土对模板的作用力作为加在这种结构系统上的荷载,来计算各个结构部分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从而满足整个模板体系的安全性要求。混凝土对模板的作用力的计算,在国内可以通过查施工手册来获得。在国外一般可以通过混凝土的压力曲线图来获得。国内、国外的计算方式形式上虽然不一样,但其基本原理是相同的,混凝土压力的影响因素也是相同的,主要与混凝土的自重,混凝土的流动性,周围环境的温度,混凝土的浇筑速度,以及混凝土外加剂的影响等等有关。 3.2模板的验收 模板方木等支撑体系材料进场后,要从外观质量、规格尺寸等方面对其进行进场验收,不合格者严禁用在结构支模中。模板必须选用经过板面处理的胶合板。未经处理的板为素板,缺少一层保护膜、耐久性差,经一次使用后表面光洁度差。模板工程施工中,应随做随检,做好验收记录。模板在安装完毕后,必须经过检查验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并如实填写模板验收记录。根据设计施工图、施工方案及模板验收规范要求,对模板及支架安装必须准确到位,必须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模板的接缝应严密、不漏浆。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涂隔离剂。不宜采用油质类等影响结构的隔离剂,不能使用废机油。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不小于4m时,应使梁、板底模中部略微起拱,以防止由于浇灌混凝土后跨中底部下垂。 4结束语 模板应用技术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特点,而且能够创造效益,所以需要不断的提高我国模板技术的水平,通过不断的优化和创新来提升模板应用技术的竞争力,使其在工程应用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实现成本的节约,为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作者:白洁 单位:秦皇岛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 建筑系论文:成本管理体系中建筑经济论文 1、对建筑项目实施成本管理的概念及特征 所谓的项目施工成本管理指的是建筑施工企业以某个正在施工的建筑项目工程为核算对象,主要对该对象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产资源损耗与劳动者创造的劳动价值进行的核算管理。更简明的说,就是某个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所需的生产费用,其中包含耗费掉的主材料、辅材料、构配件、租赁(摊销)周转材料的费用、施工所需机械的租赁费与台班费、工人的工资与奖金、工程处或者是分公司组织与管理工程队时支出的费用等。通常实施成本管理时,要按照合同规定实行一级管一级的管理方式,即建筑施工企业管项目经理,项目经理管工程队,工程队管班组,班组管个人。以下4项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特征: (1)动态追踪性。 对建筑项目实施成本管理时一定得从头到尾的对已设置的成本目标及与其相配合的实施步骤实行追踪式的控制、监督、调节与完善,绝对不可放任。 (2)事前能动性。 基于施工项目管理的不可重复性,为了确保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不出现重大失误,在进行项目成本管理时就得事前自发的对工程项目进行能动性的管理。通常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在项目开始施工时就对项目所需成本执行预测、分析、设计及制定目标等工作,接着再采用各种经济、管理、技术方式来完成目标。 (3)内容适应性。 一般项目成本管理的具体内容是与施工项目管理的工程范围相适应的,即只有确定了施工项目的管理范围才能确定项目成本管理内容,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在制定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计划时,要将成本管理的具体情况考虑在内,切不可盲目进行。 (4)综合完善性。 所谓的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指的就是在施工过程中将工程的预算、工期、质量、资金、技术、分包、安全等管理有效连接,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网络,从而实现有效管理工程整个施工过程的目标。因此要想使工程实现其设计功效,就得把涉及施工项目管理的所有职能、对象及要素融入到成本管理中。 2、现阶段在建筑施工企业中施行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时存在的问题 2.1不够完善的管理体系 (1)缺少建筑经济成本考核管理体系。 现阶段各大建筑企业中的管理体系都不够健全,尤其是经济成本考核管理体系。在施工过程中,如果缺失该体系,就会影响到奖励制度与惩罚制度的建设,进而会严重制约经济成本管理。 (2)缺少经济成本管理部门。 例如缺少成立专门的经营科。由于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是一个新兴管理措施,所以很多建筑施工企业没有为其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而是将其划到了财务部门。这样一来成本管理中的一些管理项目就得不到有效开展,严重影响到了企业对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 (3)没有将经济成本管理体系融入到整个建筑施工企业管理过程中。 很多企业的成本管理只是浮于表面,而没有将其细化到各个管理部门,导致很多部门负责人都不明确自己的权利、责任,也不知道该如何落实该项工作。 2.2落后的经济成本管理观念 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所以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施工中基本不进行成本管理,即使管理了,也只是片面的管理。例如资源管理,很多时候只是控制资源的消耗,而不是控制整个企业的供应。再加上企业负责人对成本管理的漠视,严重制约了经济成本管理推行力度。 2.3缺乏经济成本管理目标 就目前情况来看,很多企业的成本管理仅限于减小成本,而没有构成一个健全的经济成本管理体系。甚至有些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还没有事前拟定成本目标,要想了解工程的亏损情况还得等到工程竣工时才能清楚。另外再加上很多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是由财务部执行的,还没有构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执行方式,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 3、强化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成本管理的措施 3.1施工目标成本的预测、分析 建筑施工的目标成本是根据目标利润和市场价格进行确定的。对施工目标成本进行预测,通过成本预测,掌握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其变动趋势,有助于减少决策的盲目性,使经营管理者易于选择最优方案,作出正确决策。分析计算公式如:项目目标成本=预计结算收入-项目目标利润-税金以潮州聚贤璟园住宅区B幢合同为例,对其施工成本进行分析:某工程的签约合同价为2592万,按照历史15%的利润来算,工程的目标利润约为388万元,其中材料费用占65.73%,人工费用占14.93%,其他费用占4.62%。 3.2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 (1)要构建并强化成本核算考核制度。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为了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意识,就得通过考核制度来强化员工及各个施工环节的考核力度。另外,为了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还要积极构建健全的奖惩制度。 (2)健全项目成本的核算制度。 为了有效执行成本管理,建筑施工企业应积极成立成本管理部门,以便在抓工程进度与质量的同时,还能够控制好成本。 (3)积极健全与优化成本核算员的管理制度。 由于成本核算员是成本核算工作的核心,所以不仅要强化成本核算工作人员的考核力度,还要对其进行集中管理与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激励、竞争、考核、交流,以便其能将单位项目和自身利益分离。 3.3增强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意识 (1)要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层的成本管理意识。 基于管理层的重要性,要想在全企业内有效提升成本管理意识,就得首先提升管理层的成本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层层重视,层层落实,才能使成本意识深入到每个员工的心中,才能提升企业成本核算管理的能力。 (2)强化建筑施工企业工作人员的成本意识。 企业工作人员不仅要依据管理层制定的成本计划来开展工作,还要树立牢固的成本意识。另外企业为了保障其成本核算的质量,还要不断提升员工的责任感。 (3)强化建筑施工企业各部门间的合作关系。 要想有效的在项目施工中施行成本管理,就得强化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的合作关系,只有整体的看待施工过程,才能明确各个施工环节的权责,只有权责明确了,各个环节的负责人才能管理好自己环节上的成本,从而建筑施工企业才能实现成本管理。 3.4强化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成本管理 一般建筑施工企业成本分为工程成本与企业成本,就当前市场情况来看,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各企业的成本竞争。就单一的建筑项目来说,减小成本的方式主要是提升材料、机械的利用率与有效管理人工费用及严格遵照合同标准进行工程核算;就整个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减小成本的方式主要是提升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与制定长期的成本管理计划及减少设备的闲置等。其中提升经营成本管理的方式有: (1)要提升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 为了提升经营管理人员对市场的判断力能力与判断准确度,企业要利用培训的方式来不断提升经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了约束经营管理人员的工作作风,要利用培训与制定制度方式来强化经营队伍的建设; (2)加强企业资金管理。 强化企业资金管理的主要方式是提升资金运作效率及强化资金的安全性、运作方式,其中提升资金运作效率是为了保障建筑资金的合理性,强化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的安全性、运作方式是为了增强财务风险能力,总体来说都是为了成本管理奠定基础; (3)拟定建筑施工企业风险管理目标。 为了提升风险管理机制的操作性与系统性,企业要制定一个系统的风险管理体系,其中经营管理要通过风险监测指标来了解企业成本的亏损情况。 4、结论 建筑施工企业在经济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其中要完善成本管理体系。成立专门的经营管理部门,不断分析成本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改善。提高企业员工的成本意识和经济效益观,将员工的个人利益和企业的目标、效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真正把成本控制落到实处,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作者:谢梁鸿 单位:潮州市建筑安装总公司 建筑系论文:无障碍设计知识体系下建筑学论文 一、建立全面完善的建筑无障碍设计知识体系的意义 我国的建筑学本科教育,多年来无论是以空间为递进路线的教学体系还是以功能复杂程度为递进路线的教学体系,侧重的都是建筑空间和建筑功能,面对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和日益进步的社会需求,城市与建筑的无障碍环境建设任务越来越迫切,如何在建筑学本科教学中建立全面完善的建筑无障碍设计知识体系,对无障碍设计知识的掌握和建筑设计的职业能力提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无障碍设计知识点的整理,便于知识的系统化。目前,各个院校的教学体系中,对无障碍设计知识的教学是零散的,有时候课程之间的教学内容重复,通过系统化分配,各门课程各司其职。其次,在建筑学本科教学体系中,落实各门课程的无障碍设计教学知识点和教学重点,可以明确教学目的,提升教学的针对性。通过本科教育的培训,学生逐渐树立无障碍设计的意识,基本掌握进行无障碍设计的知识与技术,熟悉不同类型建筑中,无障碍设计的侧重点和组成部分,将提升建筑设计的职业能力。 二、无障碍设计知识体系与无障碍设计技术体系的知识需求 为了让建筑学专业的教育和培养更具针对性,我们必须了解无障碍设计技术体系对无障碍设计知识提出了哪些明确的要求,以便我们在教学设计中,更加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提出设计辅导重点。无障碍设计技术体系的构建,来源于对特殊人群的需求调查和影响特殊人群生活的障碍因素分析,在生活实态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找到城市和建筑中影响特殊人群的障碍因素,建立解决问题的框架体系和指标体系,无障碍设计技术体系包含交通、构造、标识、家具与设备、信息技术五个方面。 (1)无障碍的交通体系,本体系应包括室外、室内以及特殊部位的交通。根据人体工程学和机械学的原理,测试和推算合理的通道宽度,合理的空间距离,用以指导建筑和规划的平面设计。这个技术体系的表现形式是一些技术参数表、平面图集和技术规范图。 (2)无障碍构造技术体系是为包括残疾人、老年人在内的居民室内生活安全、方便而采取的特殊构造措施,主要包括安全构造研究、安全构造通用图集、安全构造设施。 (3)无障碍设备与家具体系,主要解决家具和设备的高度、空间问题和使用功能设置问题,是以特殊人群(譬如老年人和残疾人)为目标,避免因家具和设备引发的伤害和危险。 (4)无障碍视觉标识系统,主要是指通过室内环境各个部位,以及各个房间的文字标识、图形标志、色彩搭配、灯光照明等方面的设计为室内视环境无障碍设计提出基本参数要求。 (5)无障碍信息技术保障体系,主要指救助呼叫系统、门禁系统以及物业管理方面,也包含当下使用的GPS定位技术,可实现老年人管理与服务信息化。 三、无障碍设计知识体系在建筑设计课程中的建构 (一)无障碍设计知识体系建构的目标 无障碍设计知识体系建构的目标应在建筑学自身的学科体系中寻找其定位,以高等教育的一般要求来组织课程内容的教学。一般来说无障碍设计知识体系包含设计原理、设计方法、设计常识三个部分。无障碍设计原理要求学生了解人体工程学基本原理,人体机能与建筑功能的针对性设计,如合理的视距、视角、视线光环境等,满足人对建筑的使用功能。无障碍设计的方法论,一般意义上包括平面尺寸的比较法、建筑构造的针对性设计以及色彩、标识的实验测试等方法。针对很多新的建筑形态和建筑功能,无障碍设计的方法伴随机械设备的发明创造,出现新的适应技术。例如,爬楼轮椅及与之配合的楼梯设备,新的成套护理设备。无障碍设计常识,一般指的是轮椅尺度及人体基本工作空间尺度等。 (二)无障碍设计知识体系的建构 无障碍设计知识体系的建构围绕建筑物的功能、人的需求以及建筑师的职能三个基本教学目标和内容。建筑物问题作为无障碍设计的对象,依据设计目标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建筑的机能与建筑功能两条线索。人的问题作为设计的服务对象,依据人与建筑的关系可以分为人的需求和人的行为两个线索;建筑师的问题作为设计的职业要求,依据能力要求的不同可以分为职能与技能两个线索。三个目标下各有其核心课程,同时,与其他线索又相互交叉与叠合,这说明每门独立课程的教学目标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无障碍设计知识体系的建构,包含原理、设计方法与设计常识,隐含于建筑设计各门主干课程。 (三)无障碍设计知识体系建构与课程知识点分布 无障碍设计知识体系,包含原理、方法与常识。在培养方案制定时,无论采用以空间为递进路线的教学体系还是以功能复杂程度为递进路线的教学体系,都需要以具体的课程为载体来进行知识点的教学。根据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课程内容指南,西南科技大学目前培养方案是以建筑功能的复杂程度为递进路线的教学体系类型,将各个知识点分配到原理类课程以及设计类课程中。同时将各门课程中涉及无障碍设计的有关知识点一一列举,并明确各门课程的侧重点,这样结合知识点进行教学设计,系统性强,目的明确,可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职业能力。 (四)突出的教学重点 建筑设计的学习过程有阶段性,无障碍设计知识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认知过程。原理课程为无障碍设计知识体系搭建基本框架,明确基本的设计思想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例如:明确声焦的概念及形成原理,也就明确设计基本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无障碍视觉环境,是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包括影响视觉的视线、视距、视角、视觉光环境四个方面的问题,明确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设计对象,展开有针对性的设计,这才是无障碍设计原理的意义。设计方法类的内容是直接指导学生进行设计,重点要突出设计的操作性。设计对象不一样,解决的问题也不同。例如:在校园教学建筑中,主要解决的是视线升高差、漫反射与视觉障碍、光线与空间布置、无障碍视觉标识系统等问题,而医疗建筑的无障碍主要解决病人移乘、扶手、抓杆、栏杆等防护问题。不同类型的建筑,无障碍设计的侧重点也不一样,需要有针对性的应对设计和创新设计。至于设计常识类,可适当减少课堂讲授,教学中不应强求面面俱到,而是引导学生结合设计实践自主学习。例如:查阅一些人体工程学数据,获知各类空间的无障碍尺度。突出的教学重点可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加教学的交互性,变单向讲授为双向互动。在培养体系中强化无障碍设计,使学生充分理解建筑空间品质与残疾人群的关系,反映在学生设计中,提高了建筑方案的质量。在设计院生产实习的施工图设计环节,学生普遍反映这些无障碍构造知识帮助他们提高了施工图的审图通过率。 四、结语 我国现代化建设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加速了城市建筑无障碍环境建设,无障碍设计知识在当今时代有其重要作用。通过对无障碍设计知识点的梳理,提出在建筑学专业课程群中,建构无障碍设计知识体系,将设计原理、设计方法以及设计常识三方面的知识点融入具体的课程教学,在强调理论教学的同时,也实现了原理课程与职业能力培养的对接。 作者:成斌 刘虹 单位: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建筑系论文:论园林建筑设计教学体系的建构 一、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发展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1.理论教学 首先,在教材选用上,根据农林院校园林专业“课时少、内容多”特点,把建筑学专业教材重新整合撰写,分为三个板块: 板块1:建筑基础知识(包括建筑基础知识、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对于农林院校园林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园林建筑设计之前,必须构建建筑基础知识理论平台。通过建筑基础知识和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的学习,使学生在设计中能恰当划分功能、掌握人体尺寸和人体活动所需要的空间尺寸、道路宽度的确定、无障碍合理设计等等,树立正确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板块2:建筑史基本知识(中国古代建筑史、外国古代建筑史、中外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形式丰富多样,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五种基本类型。后期又演变成为十字脊、盔顶、盝顶等不同形式的顶。这在园林建筑仿古设计中最为常用。并且现代园林建筑设计可以借鉴中国古代建筑的符号抽象变形等设计手法广泛运用到园林建筑实践中,使现代园林建筑保持“中而新”的现代韵味。现在欧式居住区规划比较多见,那么对外国古代建筑史、中外近现代建筑史的学习越显重要,了解主要建筑流派的基本理论和代表人物的主要作品的艺术特色,对提高学生创作水平和专业素质起重要作用。 板块3:园林建筑基本知识(亭、台、楼、榭等、及其建筑小品)本篇教学内容主要侧重对园林建筑的设计手法。并且结合古今中外优秀的经典案例,使学生拓宽眼界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2.实训教学 在实训教学中,我校进行教学改革,在原有少量实训课基础上,又增设园林建筑设计A、园林建筑设计B两门实训课,分别循序渐进、逐渐加深实训难度。笔者将整个实训课程分成几个阶段:任务书讲解与场地分析阶段,方案构思与初稿阶段,方案深入与推敲提升阶段,方案讨论与定稿阶段,方案讨论与汇报总结修改阶段。在方案实施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用模型推敲方案,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空间理解和想象能力,把二维平面图纸转化为三维的真实空间,从而提高学生对比例目测和缩放能力。增加了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训练学生的综合素质,变被动为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教学效果显著。 3.改革考试模式 传统考试模式是以主观题和客观题为主的考试,占总成绩的70%,平时和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对于园林建筑设计实践强的课来说,传统考试并不适宜,因此,我校进行大胆的尝试,在园林建筑设计理论课中采取闭卷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30%;“园林建筑设计A”课交课程设计作业并结合学生方案汇报表达能力综合打分,可采用同学打分与教师评价结合的方式进行,占总成绩的30%;“园林建筑设计B”课做4~6个小时快题设计,占总成绩的40%。 二、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农林院校园林专业的特点不断完善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满足当今不断加速的科学发展和社会需求,以素质和能力为培养目标,强调创新力的培养,强调对实践能力的磨砺,实现与园林其它专业课程体系的整合。 作者:周旭丹 王富强 单位: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风景园林规划教研室 天津中医药大学基建处
课堂教学论文:浅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邓小平同志对学校的德育工作寄予厚望,各级教育领导部门也都强调必须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人,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所以学校教育必须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尤其是在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则显得更加重要。因为随着商品的流通,人们原有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受到了冲击,产生了变化。这种冲击与变化也直接影响到青少年一代。因此,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任务是如何搞好学校德育工作,以取得更为明显的成效。 小学的德育主要是养成教育。即让小学生从小养成懂得守纪律、关心他人、尊敬师长、爱护公物、勤俭节约、不怕困难。勇于向上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一步树立热爱特区、热爱祖国的思想,并愿意为特区和祖国的建设努力学习,贡献自己的一切。而这些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靠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笔者认为,课堂教学既是学校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阵地,又是德育的重要阵地,应该在这个阵地上充分传授知识和技能,积极渗透品德教育,充分发挥每一学科的德育功能。 为培养合格的一代新人,我国在《教育法》、《教师法》和《义务教育法》上体现了德育的内容,在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要使学生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美、山河壮丽、人民勤劳智慧;了解和热爱革命领袖及中国共产党……其它学科包括数学、英语、自然、音乐、体育、美术等教学大纲中也都明确提出了思想教育的内容和任务。 要使这一思想教育落到实处,首先要认识德育不是空洞的政治口号,更不能靠生硬地灌输。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除了学习有关法律、法规,还必须深入学习教学大纲和教材,积极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性。其实,各学科的思想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不仅思想品德、语文、英语课的思想教育内容充实,其它学科的潜在思想教育内容也不少。如数学课必须适当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科学的思想方法;自然课可利用自然现象和实验引导学生爱护大自然,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并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美术、音乐可结合实际,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只要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把思想教育内容科学地,灵活生动地融会于教学过程中,就能把思想教育作为课堂教学中一个任务来完成。其次,教师要结合班级和学生的实际,结合课文的中心、段落或字词句,深挖其思想精华,科学地渗透品德教育。当然,品德教育还必须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寓思想教育于有趣的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之中,使学生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受到教育,规范行为,形成良好习惯。我们完全可以结合班级实际和学校的中心工作来进行。例如,学校抓校风建设时,教师可以结合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和违纪现象,引导学生去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区分好坏,明辨是非,从而增强学生的“免疫”力。如果学生无法分辨或意见不统一,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切忌过早下结论和简单地灌输。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授课的内容,相应地开展主题班会、集体游戏,参观旅行等一系列的课外活动,深化教学内容。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课堂教学论文: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师生之间进行教学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教学情况的一种反馈方法。学生提问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吸取知识、感受、体味音乐的一种反应。教师提问是启发学生、诱导学生的过程。 当今中学生具有“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转化”的年龄特点,他们喜欢怀疑、争论,不会轻信和满足于教师、家长和书本上的意见、结论,他们想独立地、批判地对待一切。因此,巧设疑问,既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教学内容信息的过程,也是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一个好方法。 然而,从笔者最近对29所初级中学音乐教学所做的调研,以及全市中小学音乐优质课、创新课评比活动中,发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敢提问、教师不善提问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如何在音乐课堂中进行艺术性的提问,促进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理应成为每一音乐教学工作者所关注的课题。 本文试图对教师精心设计提问情境进行粗浅的探讨,以达到抛砖引玉之主旨。 一、创设情境,进行提问 (一)设计形象性情境进行提问 如何使抽象的教学变成形象化的、易被学生所接受并吸收的教学,是每一教师所关注的话题。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设计形象的提问情境,也应该是一个提问艺术探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 教师的提问不仅仅在于考学生,而是在提问中激活学生的思维,在对话中找到师生心灵共振点。譬如,欣赏《摇篮曲》(浙教版中学教材第三册)教学中,有一位教师是这样进行教学的:先介绍《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是母亲在摇篮旁催婴儿入睡时的歌谣,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它结构简单,节奏摇荡,旋津优美、情意甜蜜,常为女声唱或合唱形式。在这之后,分别播放戈待尔和舒伯特的《摇篮曲》音乐,从外部音响感知人手,这时教师配以适宜的体态语言(轻柔、摇摆作摇篮动作或怀抱小孩入睡动作,脸上露出母亲慈祥特有的甜美笑容),此刻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音乐形象情境的感召下,已深深地体会到《摇篮曲》温馨的意境,以及它所包容着的深深母爱,在《摇篮曲》旋律的陪衬下,教师提问:《摇篮曲》的特点怎样?在渐进的学习过程中,采用填表方式,由学生经过讨论逐步完成这一内容的教学。 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将学生的思维和感官充分地调动起来。 因为形象是情感的载体,教师善于运用具体生动的音乐形象来充分发挥学生大脑的整体功能,诱发形象思维。教师利用讲故事、现代媒体和舞蹈等方式能创造一种宽松、讨论式的课堂提问氛围,调[,!]动学生脑海中贮存的感知表象。学生通过形象思维的加工处理,正确理解音乐、感知音乐内容。这是值得教师尝试的一种提问方式。 (二)设计问题性情境进行提问 问题是创造之源,疑问是创造之母。问题是架起新旧知识联系的桥梁,也是引导学生认知、理解、深化的阶梯,有利于知识的生成和能力的提高。教师的提问为了引导学生实现某一教学目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精心设计问题并进一步激疑、导疑、释疑,诱导学生分析、思考、探求问题的解答,这便构成了问题情竟。要让学生无疑而生疑、有疑而思疑、思疑而解疑、解疑而心喜.而这一关键在于设置的问题必须鲜明生动、重点突出、富有启发性:像这类问题性情境的设计方法比较多,如:诱发学生兴趣后设问,激发学生悬念后提问,从已有问题中提出问题,等等,其共性是通过一系列问题情境的设置,让学生通过感知、思索后,寻求问题的答案。以“诱发兴趣后设问”为例,对其分析如下: 诱发兴趣后设问。其理论根据为:学生的思维有可导性,教学应从诱发兴趣和激发求知欲开始。在音乐教学中应注意从学生所熟悉的事物中创设一种与音乐情境相和谐的环境、气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很快地进入音乐,吧自己的理解、感觉用多种形式表达出来,从新旧交替事物的联系中找到“激发点”,提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譬如,在学习《下雨真好》这首作品时.教师请学生闭眼听这段描绘雨声的音乐,淅淅沥沥的雨声一下于把学生融人大自然,脑海中渐渐会浮现出熟悉的雨中情境……。这时教师问道:“你愿意告诉我你在雨书的心情,并让我们知道你雨中26故事吗?”学生会充满兴趣地讲述雨中曾发生过的一件件趣事。接着,教师运用电脑多媒体展示一组极富诗意和生动气息的画面----雨中即景。教师提问:“你能给这段描绘雨声的音乐起个名字吗?”学生对乐曲的感受不同,其所取的名字也不同。其结果有《雨中小唱》、《童年的而天》、《下雨真有趣》、《雨中情》等等。可以说,成功的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促使学生不断实践的崔化剂。 (三)设计竞争情境进行提问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加强,开始在乎周围人的评价,回答问题也存在顾虑。这是学生自尊心加强的表现。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头脑处于竞争状态时的效率要比无竞争时高得多。因此,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讨论、抢答、辩论等,从而使竞争情景得以形成。譬如:管弦乐曲《春节序曲》(李焕之)作品欣赏教学时,完成初步感受分段教学后,为了巩因时至“作品的理解、感受和分析.教师提出:复听全曲后,以小组讨论、抢答的形式,回答作品四个部分力度、速度、场景是如何变化的?逐段重播音乐,逐段小组抢答。这样,学生的情绪会异常高涨激烈,纷纷争着回答。集体荣誉感会使他们战胜自我,勇于挑战,热烈的课堂气氛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设计竞争情境时,应采用各种方法,如集体讨论法、自由辩论法等。因为相同中的音乐作品,在不同的环境中,对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心境的教学对象来说,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只有通过多种方法的组合运用,才能使学生在充分的讨论和自由的辩论中逐渐完善自己.最后经过 老师和同学们的归纳总结,对某一音乐作品或音乐基础知识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深刻的认识。 通过以上几种提问情境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到:提问情境的设计是在学生、教师、教学环境的基础上加以形成的。也就是说只有根据具体的学生情况和教师自身的特点和相应的教学环境,才能设计出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提问情境,才能使音乐教学过程中的提问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才能提高音乐教学的教学效益。 二、及时评价,激励参与 教师提问需要一定的艺术,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时更需要艺术。只有两者和谐的结合,才能使提问更具艺术。因为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评价,特别是激励性的评价,更有利学生树立信心、明确目标和方向。 为此,在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应对每一回答或者有回答欲望的同学尽量表扬和鼓励,努力捕捉他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在学习上不断得以提高。对于素质较好的同学,由于他们成功率较高,自信心强,教师在给他们提供表现机会的同时,评价更要从严,使他们能有往更高的标准和目标,发奋努力;对于素质较差的同学,也要多给他们感情投入,记他们知道老师在关注他,逐渐增强他们的信心,可先把目标定低些让他们优先回答比较简单的、复习性的提问,使他们也能获得成功的快感。这样照顾到所有的同学,使学生在不同的起跑线上不断提高水平,自我完善。 综上所述,提问艺术与评价艺术的完美结合,是音乐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提高音牙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课堂教学论文:走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路上 一、构建课改新理念,践行模式新做法 在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我们在深思,如何能结合本校学生入学成绩普遍较低、学生厌学现象比较严重的实际,变革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实现“以教师为本”的教学管理,探索一种“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策略。我校教学领导多次深入教师中间进行问卷调查、座谈调研,与骨干教师一起分析、缜密思考,达成共识,提出了“一三五”教学策略。即一个主题:以学生为主体,提高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三个环节:预习指导、精讲点拨、课堂达标;五个步骤: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出示目标,交流预习—引导探究,小组展示—精讲点拨,质疑释疑—小结提升,达标检测。并自行编制了与之配套的教学案,制定了与之相适应的课堂评价标准。成立了课改工作室,完善了电子教案备课制度。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设置问题,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解决,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增强了学生交流、沟通、合作、整合表达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竞争意识与独立钻研的精神。学校将课题立项研究、主题教研、联片教研、校本教研有机整合到一起,并通过课的形式展示和评价,发现好的做法,及时进行鼓励和表扬,教师研究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高效课堂的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建设,建设培训好学习小组,也就把握住了高效课堂的灵魂。我校将学生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分成四人一个小组。加强小组文化建设,本小组成员共同制定组名、口号、组训、组规、分工、目标等,以增强小组内的凝聚力,打造向心力,这个过程不需要教师参与。学校定期组织组长培训,建立健全小组的各种评价与评比机制,这一点尤为重要。“四人合作”小组学习的新模式彻底颠覆了我校原有的旧格局。教师的教学方式由强制灌输变为弹性浸润,教学态度由消极应付变为积极参与,教学角色由高高在上变为平等交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方法由死记硬背到巧思妙解,学习方式由单骑闯关到合作探究,学习效果由一枝独秀到百花争春。 二、形成文化新特色,彰显课改新成果 一所学校的环境会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每位师生的信念,具有潜在的巨大教育功效。一个好的环境能对学生起到独特的教育作用,是其他教学形式难以替代的,学生可以从好的环境中顺利习得知识和受到感染。为了使课改实施更加顺利,学校营造了浓厚的课改氛围。特别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教学楼外“成功路”两侧设有标语牌;各教学班安装了多媒体系统;建设校园文化橱窗,用优秀学生和教师的事迹感染身边的人,体现以生为本、以师为荣的理念,让榜样引领我们前进。2013年9月我校成功承办了大安市校园文化建设现场会,并荣获了白城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 回顾课改前,我校学生流失严重,不完成作业、上课睡觉现象普遍,两极分化特别突出。2011级学生在入学时,小学排名前百名的学生仅有15人来我校就读,并且没有高分生。教师也因此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经过了三年的努力,改革成效不断显现,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师生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前不受重视的学生表现出让人惊讶的能力,以前学生无法理解的问题被学生讲解得清清楚楚,以前上课就睡觉的学生也开始拿起书本和老师、同学互动,更大地拉动了中等生和学困生的进步,明显减少了两极分化现象。课堂教学改革,制造了一个又一个惊喜,这是课改带给学生的实惠。我校从2011年中考至今重点率逐年刷新纪录,2014年有39人升入重点高中,重点率达30.5%.学生在演讲、书画、手抄报、蓝球、排球、课间操、文明之星、学习之星、特长之星等多项评比中有300多人次获得国家、省、地、市、校级奖励。学生在体验成功中感受着学习的快乐。教师在课改中创造着自己人生价值,感受着课改带给他们的喜悦与幸福。课改激活了教师、激活了课堂,促进了学校发展。近年来教师在课堂教学大奖赛中3人获得省级优质课,15人获地级优质课,22人获市级优质课。教师参加教学论文、课件制作、课题研究等竞赛获奖达56人次。2013年9月学校成功承办了大安市初中教学观摩现场会,得到了局领导、同行们的高度赞誉。现场会之后有多所兄[!]弟学校200多名教师来校听课学习。白城市教育局领导、教育学院专家多次来校指导教学,为我校课改注入了新的动力,我校的课改工作极大地推动了大安市课程改革的进程。2014年9月荣获吉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在课改的路上,我们师生在充满期待中快乐发展,学校在积极探索中蓬勃向前。我们愿意携手更多的同行者一路求索,共同开拓出更加广阔的空间,我们愿意成为行走者、欣赏者、体验者、感悟者、思考者、分享者,坚定不移地走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路上。 课堂教学论文:实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新突破 [内容摘要]:顺应新课改的历史潮流,坚持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努力实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新突破。本文从突破课本和课堂的束缚,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突破单纯传授历史知识,关注现实;突破“满堂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破作业的单一性,布置自主、开放性的作业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新理念、突破、拓展、主体能力 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时代需求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但长期以来,中国传统的课堂教学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一般实行“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来完成教学目标,学生对上历史课不是那么感兴趣。因此,学习历史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不强,创新能力受到压制。现在,随着新教改和新课程的实施,《历史课程标准》明确强调:在历史教学中要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新课标理念的提出和新课材的推行,对广大历史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为适应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培养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人才,历史课教学就应突破传统知识教育的束缚,注重学生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新构筑全新的教学理念。我认为,新形势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应实现以下新突破: 一、突破教材内容的制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由于现在实行新教改和新课程,不同地区的学校可以选择不同版本的新教材,因此,像过去那样仅满足于课本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显然是不够的。新教材的编排是以专题的形式出现的,不再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教材对一些历史知识进行压缩,没有对有关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发生的前因后果或来龙去脉作出概括性说明,没有对历史概念、历史结论作出明确的解释,加深了学生学、老师教的难度。 因此,教师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搜集材料补充内容。假如要做到面面俱到,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钟内要完成课本内容的教学是根本不可能的,更谈不上补充相关的课外知识。如《历史必修1》中的第16课《辛亥革命》的内容较多,包括“清末民主革命风潮”、“武昌起义”、“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主要讲述了辛亥革命发动的背景、准备、过程、结果、意义。而旧教材的《辛亥革命》共用一章的内容,分四节四个课时的时间去讲授,新课程却把它浓缩为一节课的内容,只用一个课时授课。假如不对教材内容结构进行调整,大胆取舍,一节课的时间是根本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的。 因此,在讲授第16课《辛亥革命》时,我坚持以新课标为指导,对教材内容结构作出调整,进行大胆地取舍。这一课新课标要求:掌握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在初中对辛亥革命有一定了解的实际,在学习“清末民主革命风潮”一目时,我提出问题由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采取略讲。学习“武昌起义”一目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武昌起义”片段,也是略讲。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这一目。重点让学生探究:“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说明理由。”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我还补充展示2005年的广东高考试题,让学生分析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变化。(2005年广东高考试题)[材料]:1912年《申报》载:“虽然今日之共和,第有其表面已。人民既乏国民之常识,而于风俗习惯尤未改革。”“于共和国之组织,若选举,若会议,及其他人民对于国家种种应尽应享之权利义务咸不谙熟。”“就大多数国民之心理观之,则共和政体之发生,乃依据于事实,而非根本于原理。”----据张静如等《中国现代社会史》 根据材料,概述1912年中国普通民众对民主共和的认识。 学生通过思考,基本能回答:民众对民主共和的认识不够深入。 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大胆取舍,突出重点、难点,补充与课本有关的课外材料,有助于学生对重点问题的理解;又可以启迪思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 二、突破小课堂的束缚,拓展大课堂 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扩大知识和眼界,获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有时间学一点他们渴望要学的知识,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过去,广大历史课教师以传授课本知识为己任,把历史课学习应有的广阔空间局限在课堂之内,这显然是不够的。 现在,根据新课标理念的要求,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不能光靠小课堂,要敢于突破小课堂的束缚,树立“历史”大课堂的观念,要把小课堂和大课堂结合起来,把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不仅要指导学生学好教材,还要鼓励学生多读历史课外书籍,努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才能走向历史教学的新天地。 要充分利用课外有关的历史书籍、报纸、互联网等获取历史知识。如古今中外曾涌现出无数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如秦始皇、汉武帝、孙中山、、、邓小平、华盛顿、马克思、列宁等等,在历史教材只是蜻蜓点水般提到,想要更全面地了解这些伟人的事迹,可以阅读相关的人物传记。学生还可以通过订阅《高中历史报》、《中学历史教学》月刊等报刊来了解相关的历史信息。现在的互联网为我们提供查阅资料的平台,在讲授第16课《辛亥革命》时,我提供孙中山纪念馆网址,让学生上网去阅读有关孙中山革命事迹的材料,这样,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辛亥革命的原因、经过、结果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同时,鼓励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多思考为什么?以此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与历史课堂相关的课外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历史知识视野的拓展,也有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三、突破单纯传授历史知识,关注现实 现实生活丰富多彩,对于每天都在发生的社会新闻以及大家极为关注的热点、焦点,比如,反腐倡廉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经济全球化问题、和平与发展问题、科技问题、……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当代人类社会的重大问题,与我们每个人都休戚相关。我们的历史教学不能对之视若罔闻。教师应从当今社会和学生的生活中,捕捉与历史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现象、情境或者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当今的世界,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吸取智慧……”这是当今社会赋予历史教育的职责之一。从而实现历史的借鉴功能和育人功能。 作为社会成员一部分的中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理所当然地希望了解这些,而且渴望倾吐和交流。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现实问题与历史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将它们引进课堂。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把他们对现实问题的各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精神生活积极、充实,甚至非常热烈”。如讲到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洪秀全、杨秀清等定都天京后,大兴土木,兴建华丽宫殿,开始讲究礼仪、享受,争权夺利,远离群众,最终导致了太平天国的失败,由此,联系当今国家在大力惩治腐败的问题。 在讲到两晋之际中原地区的人口大规模南迁的原因是为了逃避战乱、躲避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黄河流域的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由此联系当今的环境保护问题。在学习《历史必修2》的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中的“四大经济区的形成”的内容时,引导学生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后形成的区域经济(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等)的发展概况及特点。 因为“腐败问题”、“环境保护问题”、“区域经济问题”等都是学生感兴趣并能意识到的现实问题,所以,在课堂上学生能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相关的现实问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当今的世界,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和人才素质。 四、突破“满堂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双向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学生是主体。美国着名教育家布鲁姆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传统教学实行“满堂灌”,注重知识的传授,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受体,这样,不但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而且助长了学生的学习依赖性,阻碍了学生的素质的提高。 现在,新课标的理念对历史教学提出新要求,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只能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是平等中的首席,而不是一锤定音的绝对权威。 北师大教授周玉仁曾倡导“凡是学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创设条件,提供丰富而典型的图片、史料、视频等材料,引导他们利用已有的知识去尝试,去发现新问题、探求新知识。如我在第16课《辛亥革命》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作为旧官僚的袁世凯为什么能成为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接着,我展示图片《袁世凯与北洋军阀部分将领合影》、《1912年,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与各国使节的合影》,史料:1、“甲日满退,乙日拥公,东南诸方,一切通过。” ----张謇(立宪派)给袁世凯的密电2、章太炎(革命党人)声称:“革命军起,革命党消。”3、孙中山在当选为临时大总统时,也致电袁世凯,表示“虚位以待”。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进行归纳。 结果学生组织的答案比较全面:袁世凯能当上临时大总统的原因是:1、手握重兵;2、得到列强的支持;3、立宪派的支持;4、革命派的妥协;5、袁世凯的个人因素。这样,教师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学生在讨论、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不断闪现智慧的火花,自主学习的意识在增强,学习方式在逐步转变。 五、突破作业的单一性,布置自主、开放性的作业 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要改革以往机械、繁琐的作业形式,布置一些少而精的作业,可以布置一些自主性、开放性的习题。要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多实践、多运用,让学生在大量的历史实践活动中全面提高历史学科能力。学完第16课《辛亥革命》,我布置这样开放性的作业题:1、在学习和生活的周边环境中,以“中山”冠名的地方(如:街道、公园、医院等)有哪些?你到过这些地方吗?你知道这些地名的来历和演变吗?建议同学们对这些地名的来历和演变进行调查,你有兴趣吗?2、在孙中山“振兴中华”呼声的鼓舞下,中国迎来了革命的新曙光。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是伟大的历史进步。试撰写一段200字的辛亥革命纪念碑的碑文,赞颂孙中山及革命党人的不屈不挠和献身精神。 还可以结合课文学习,组织有趣味的历史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学历史、用历史;可以对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或电影、电视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或辩论,如组织学生观看视频《世纪伟人孙中山》,让学生讨论:孙中山的哪些崇高革命精神值得学习?这种开放性、自主性作业形式,消除了学生对作业的枯燥感,无奈感,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给予更多的学生广阔的发挥空间。 总之,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顺应教改的历史潮流,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努力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技巧,合理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升他们的学习技能,突出他们的主体学习作用。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才能够提高历史教学效率,为社会输送合格的高素质的人才 课堂教学论文:“审美体验、自主探究、创造表现”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理念的指引下,我们通过音乐新教材(人教版)的实验,改变了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了“审美体验、自主探究、创造表现” 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 一、“审美体验、自主探究、创造表现”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审美体验、自主探究、创造表现” 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是以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为指导,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其终身热爱音乐,享受音乐,形成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打下良好的基础。 “审美体验、自主探究、创造表现” 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文化,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教学模式的建构体现了全员参与,师生互动,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求异创新的基本理念。 二、“审美体验、自主探究、创造表现”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程序 (一)审美体验 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倡导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在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开展想象;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 (二)自主、模仿、探究、拓展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在每个学生充分地聆听体验音乐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方式自由地、主动地去模仿,探究式地学习音乐。 在艺术实践的过程中,通过探究式的学习和即兴创作,表现的形式不拘一格,多种多样,有唱、奏、舞、相声、小品、诗歌、剪纸、绘画等,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三)创造表现、合作交流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音乐创造是指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即兴创造和运用音乐材料来创造音乐的活动。在音乐教学中,处处都有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机会。教师应将创造力的培养贯穿于各个教学领域,要启发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艺术表现,不要用“标准答案” 去束缚学生。同一个练习,可能有多种答案;同一首歌,可以有多种处理方法;同一首乐曲,可能有多种理解。应重视音乐实践中的创造过程,培养和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 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张梅玲教授说:“再完美的模仿毕竟是模仿,有缺损的创造毕竟是创造,要创造不能一次求完善,但毕竟是在前进在发展,路是人走出来的”。她的话富有哲理,对我们音乐教学也很有启发。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创造表现,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去探究,给学生提供条件让他们去大胆设想,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教师要保护学生的独立见解,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造。创造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创造表现的形式在许多情况下是群体性的活动。如齐唱、歌舞、合奏等表演,这种相互配合的群体音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它有助于养成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成功的音乐教育不仅在学校的课堂上,而且也应在社会的大环境中进行,对社会音乐生活的关心,对班级、学校和社会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使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得到锻炼和发展。 三、“审美体验、自主探究、创造表现”教学模式的方法与策略 (一)以审美为核心,注重体验与感受 音乐教师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牢记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审美为核心,遵循听觉艺术的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将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注重体验与感受,引导学生喜爱音乐,享受音乐,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充分挖掘作品所蕴含的音乐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动作将音乐美传递给学生,用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艺术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 (二)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 首先,教师要走下讲台,站在学生中间,重新设计学生的座位排列顺序,可将学生的座位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排成圆形、半圆形,两组对坐等形式,从形式上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其次,师生可共同体验一种情境。例如,教《唐僧骑马路得略》时,同学们分别扮演正面人物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教师扮演反面人物老妖怪,师生共同参与表演,一起唱,一起跳,共同构建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们在无拘无束的课堂中进行表演与创造。 (三)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采用自主、模仿、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动力,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从而形成自主、模仿、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例如,教学《金色的秋天》时,可结合本地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的特点,首先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经验谈出对秋天的认识与感受,这一问题非常接近学生的生活,学生们兴趣盎然,侃侃而谈,接着教师,再问,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们心清是怎样的? 学生答,是非常欣喜、激动的。接着问,那人们在丰收的季节用哪些形式来表达内心的喜悦呢?这时学生们畅所欲言说出许多种表现形式,教师可随即引导学生自由组合,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现秋的喜悦。同学们集思广益,于是就出现了用舞蹈、唱歌、器乐演奏、手工、剪纸、诗朗诵、书法(写对联)、绘画、小品等多种表现形式,同学们以自主、模仿、合作探究的方式形象地表现秋的喜悦。学生在兴趣中,在美的熏陶中,完成了学习任务,获得了新知,培养了他们动脑、动口、动手的实践精神和合作意识,也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如果让班级的学生组织一台庆丰收的联欢会,以上几种表现形式的组合堪称一台精彩的表演。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了学生对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创新意识与团队精神,也突出了音乐与其他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改变了以往那种培养专业人才的教学模式。(四)情境陶冶,激发学生创造表现欲 在教学中注意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种适合的环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使学生更能加深对教学内容的领悟与感受,激发学生的创造表现欲望。例如,教学《金色的秋天》时,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感受到秋季丰收的喜悦,调动学生自己动手,布置一个丰收的小院。将教室看作是一个农家小院,自己动手剪彩条,拉花,写对联等方式来布置,经过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把教室布置成很像一个丰收的农家小院,同学们在这个小院里欣赏《庆丰收》,手舞足蹈,无比喜悦,在音乐中体验丰收及成功的喜悦,同时又提高了学生们动手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作表现欲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础上,拓展教材内容 实验教科书在编写体系、结构上有其明确的特点,每单元、每课都设有一个相对独立的主题,教师有责任围绕主题选取音乐材料,延伸教材。例如,教学《祖国颂》时,可选取《我的祖国》《祖国、祖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祖国,慈祥的母亲》等作品补充进来。教学《金色的秋天》时,围绕主题,选择《好收成))(好日子》等歌曲来表现金秋人们的喜悦心情。教学《亚洲之声》时,除了教材中列举的几个国家乐曲、歌曲之外,可让学生搜集其他国家的音乐作品并了解其地理、人文等知识,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层面,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动手、动脑及参与的积极性。 构建“审美体验、自主探究、创造表现”的教学模式是一次新的尝试,经过一年来的实践,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今后的课改实验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使它更加有效,更加完善。 课堂教学论文:网络环境下地理课堂教学的尝试与实践 1、问题的提出 网络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学技术领域中新崛起的前沿技术,网络教学作为1种新的教学方式正在我国方兴未艾地开展起来。在选修课、研究课的实践中已经认识到网络教学的资源共享性、多媒性、交互性3大优势,但它能否适合于45分钟内的课堂教学?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呢?为此,以地理课“澳大利亚”1课为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了网络环境下教学的尝试与实践。 2、实践的步骤 1.网页的制作 依托校园网这1局域网络环境,制作澳大利亚网页。主页的主要内容依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分为自然环境、资源与发展、居民与城市、特有动物4个部分。 在自然环境的网页中又分为位置、景观、地形、气候4部分。位置的1页中与突出澳大利亚轮廓的“世界地图”,“澳大利亚地图”,回归线有动画效果的“澳大利亚领土组成图”及相应有关位置的文本材料链接。地形的1页与大自流盆地、西部高原、大分水岭的景观图片,有动画效果的“地形图”及文本材料链接。气候1页中与各种气候类型下的景观图片,“气候类型图”及文本材料以及典型地点的“降雨量分布图”、“气温曲线图”链接。此外,景观的1页中还与大堡礁、艾尔斯石、蓝山等澳大利亚独特风光的图片和材料链接。 居民与城市的网页中与有关人种构成,民族组成,语言宗教等材料和图片,还有“人口分布图”,库克登陆地图链接。城市1页中与城市风光建筑景观,城市人口、规模、发展等材料介绍链接。 特有动物1页中与有关澳大利亚特有动物的材料、图片介绍,还有澳门利亚外来动物对澳大利亚的影响等材料链接。 资源与发展的1页中与“澳大利亚矿产分布图”、“澳大利亚矿产出口图”、“澳大利亚铁路分布图”、“农作物分布图”及有关工业发展的影音文件,文本材料介绍链接。 网页信息来源较为丰富。主要由教师通过网络下载、图片扫描、文本嵌入、光盘复制等渠道。网页之间的链接即按学生思维进行发散的跳转,并利用检索功能将发散的思维聚焦于1点。总体设计出发点是教材,但内容丰富,深度、广度横向、纵向延伸。网页在校园网上,学生可以在电子阅览室或网络教室通过浏览器登陆访问。 2.教学过程的设计 根据澳大利亚1课的教学内容,教学安排1.5课时。前半个课时,同学们在澳大利亚网页自由浏览,根据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确定兴趣小组。接下来1课时,分为5个环节。 (1)情境创设典型的图片,优美的语言引出学生对景观、动物、居民、发展的兴趣。布置每个小组的学习任务----每个小组带着专题任务去澳大利亚考察。对于学习目标不清楚的学生,教师要通过适宜的学习情境的设置诱发其形成阶段性目标。 (2)小组协作将同1兴趣小组的同学安排到附近的微机上,小组内部可以分工也可以共同进行,通过查找本小组专题内容信息,并通过语言交流或98短信息等交流方式共同将本小组专题知识结构完成。 (3)全班同学会话交流第1小组就澳大利亚自然环境专题主要内容及建构的知识结构向全班同学,其他小组在接受的同时,思考、观察,将迷惑的问题向的第1小组同学提问,或将自己更了解的问题与小组或全班同学交流切磋。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交流的内容及时启发、引导、点拔、评价。第2、3、4小组依次进行。 (4)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根据全班同学的对话交流,同学间互相补充,互相启发,丰富自己对本课的理解,完成本节知识结构的建构。教师则以学生的角色将自己建构的知识体系拿出供同学评价、借鉴。 (5)练习巩固将要落实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做成趣味练习上传到网页中,学生通过有趣味的练习加深自己对本课的理解。 3、指导实验的理论和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的指导理论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本课所采取的教学法是支架式教学。 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积极的学生因为有向全班同学、发表、展示的机会,针对初中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与期望值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尽可能多的查阅、练习、交流,主动学习。 学习过程中,学习是目标指引的每个学生都将自己考察的专题内容给其他同学作为真实任务,学习过程中学习目标又都不是教师施加的,而是学生自己确定的。同时,学习目标的形成与真实任务有关,学生在解决真实任务的过程中始终面对结构不良的或结构不完善的问题,因此他的学习目标只产生其学习过程内部,或产生学习者、教师、教学内容的相互作用中。 学生的学习是累积性的学习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总要有1个原有知识的激活阶段,然后则通过同化或顺应重建知识结构与原有知识之间的联系,使认知发展从1个平衡进入另1个平衡状态。学生的学习中,知识是累积的,不仅有量变,更是对原有知识的深化、突破、超越、质变。 学生的学习是建构的学习者必须对新信息进行精制,并将其与其它信息关联起来。学习者对世界的认识有自己知识建构的理解,也有同学间共享协作的认知,他的学习是建构的。 支架式教学的定义是为学习者对建构知识的理解提供1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学习者对问题的进1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便于学习者理解并逐步引向深入。(1)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以认知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本课中网页的制作除了给其信息外,网页的结构就是给学生搭脚手架。(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概念框架的某个节点)。小组内部的协作,组间的对话都是围绕问题情境进行的。(3)自主学习:教师提供有关线索,学生自己分析,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渐攀升。(4)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在共享集体思维结果的基础上,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课堂教学论文:对读写结合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策略分析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读写训练,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一直是困扰广大教师的难题。近年来,笔者紧扣“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主导原则,在以生为本的理念指导下,积极探索优化教学的策略与方法。以下结合教学案例,谈谈读写结合在课堂教学实际应用中的四种方法。 一、对文本留白的续写或扩写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当“以用为主”。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通过对词句的品悟、美读逐步感受到了文本的深层内涵,并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词句,体味情感,还要通过写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宣泄自我阅读的情感。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人们总有对完美事物追求的心理,当看到某些事物不完满,即有“缺陷”或“空白”时,大脑就会产生积极兴奋的活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文本中的“留白”,让学生在留白处放飞思绪,对文本进行扩写或续写,这不仅延伸了课文的学习、宣泄了学生的阅读感受,更重要的是能够将学习过程中积累的语言、形成的价值取向等在实际应用中得以体现与展示。而长期、有效的此类训练促进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其读写能力的平衡发展。 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小英雄雨来》时,教师在备课中发现,课文中“芦花村的人们听到河岸上响起枪声……”这段话对老人们的叙述较简略。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在留白处展开想象,对老人们惋惜悲痛的语言、行动等进行扩写练习。有了对前文的理解和对雨来的情感体验的铺垫,学生大胆想象,在习作中融入自己对雨来的敬佩、赞赏、痛惜之情。再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穷人》一课时,在反复阅读、理解、品悟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延伸想象:“西蒙的孩子醒来后会发生什么事?桑娜和渔夫以后的生活会怎样?”这样的延伸想象式练笔符合学生追求故事完整性的心理,促使学生书写内心的理解、感悟,使学生的阅读情感得以延续,思想境界得到升华。 二、以文为范的仿写训练 现代认知迁移理论认为,一切新的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识结构影响的学习是不存在的。迁移的实质就是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的原有观念,对新课题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在提示新旧课题共同本质基础上发生的学习的转移。模仿文本进行的仿写练笔正是运用迁移的原理,将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仿写训练符合小学生爱模仿的心理特点,遵循从效仿到创作的语言学习规律,促进了学生语言的持续发展。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应注意寻找读写切入点,让学生模仿文段的某些特点进行语言运用训练,教会他们“描”得合情合理,“仿”得恰如其分。学生对范文中的遣词造句、中心思想产生认同感,自然能够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有助于为其语言风格的形成、逻辑思维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学习了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威尼斯的小艇》介绍小艇的写法后,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某一事物的特点,运用比喻、列数字等方法介绍一种新型事物——软性铅笔。由于课文提供了生动的范例,学生很快就能发现软性铅笔长、软的特点,并在教师的点拨下写出了一段介绍软性铅笔的生动文字。 三、角色转换的语言重组训练 语言的重组转换训练是一种形式多变的语言创新能力的训练。在教学中,这样的转换训练包括句式的转换重组、文章繁简的转换重组、文体的转换重组等。在阅读教学研究中,侧重于根据文本阅读经验所进行的角色转换的语言重组训练。新课程改革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参与学习成为课程实施的核心内容。教师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创设便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得以参与自主、探究的动态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点的体验更为深入、深刻。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新型玻璃》中,教师与学生一同创设推销产品的情景,让学生扮演推销员,给自己喜欢的一种新型玻璃写一段新产品解说词。学生通过反复阅读、理解,抓住新型玻璃的特点作用,对课文语言进行修改、加工、想象重组后,写出了具体、生动、有趣的片段。教师再次指导学生转换角色,以新型玻璃自述的方式描述玻璃的特点与作用。学生在自述过程中创造性地为新型玻璃添加了人的个性特征,不仅使文本内容铭刻于心,更为课堂学习平添了几分生趣。 四、师生互动的学后感笔记 学后感笔记与一般的读书笔记不同,它侧重于记录学生学习后的感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习作教学则强调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与他人分享写作的快乐”。学后感笔记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而设置的课堂延伸性训练。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还要注重师生互动的学后感笔记的积累,使不同的思想意识得以交流,促使新感悟的产生,从而使学生的创造力得以发展。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英法联军的暴行激发了学生的愤慨之情。课堂上,课文的知识点虽已讲授完毕,而学生的情绪仍未平复,教师可抓住时机让学生写下学习课文后的感受。学生写下了自己对此事件的评论、感悟或思考,课堂教学提升到了新的境界。学后感训练一方面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另一方面训练了学生表达自我观点的语言能力,同时展示了学生个性阅读的体验与思考,促使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原理告诉我们:“人们认识世界的规律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循环往复成螺旋式上升。”学生学习课文也是认识世界的过程。阅读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将阅读认知延伸到对语言的实践阶段,使学生在读懂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文本内涵的探究与学习,表达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感悟。学生在读写结合训练过程中发展了对语言的理解、感悟和运用能力。 课堂教学论文:研究性学习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内容摘要: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论文的学习方式,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着力培育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探究性地解决问题,同时要发挥好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历史 改革 研究性 在历史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历史教学改革的尝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适应了“学习化社会”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全面发展。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了探索。 一、坚持科学性、可行性和创新性的原则 在历史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选题。选题也必须从实际出发,重点遵循三个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选定的课题必须具有事实根据或科学理论根据,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和事物发展规律,而不能凭空想象。二是可行性原则。选择课题要充分考虑实施的可操作性,要量力而行,从主客观条件(研究主体、研究对象、研究工具及物质条件等)方面考虑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能性。选题宜小不宜大,角度不要太多,不要超出学生的驾驭能力。选题提出的依据要充足,内容要明确,还要考虑学校或社区是否能提供课题实施的必要条件。三是创新性原则。指导学生选题时要求学生必须结合自己原有的实际认识水平,在此基础上力求所选课题新颖独特,要敢于选择别人没有思考或正在思考而没有解决或解决不够好的问题进行研究。 二、注重培育学生的思考能力 学生的思考能力,主要表现为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和善于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有了问题,学生就有了求知欲,有了探求的积极性。在课堂上,教师要倡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批判创造,不唯书本,不唯教师,不唯权威,大胆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见解。不管学生提的问题多么幼稚,多么没有价值,也要对他的勇气予以肯定,保护其质疑意识,然后再分析问题的价值,以此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制造矛盾,善于启发、诱导学生阅读、思考、探究、钻研,使学生产生思想的碰撞。比如,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教师回避不了引导学生如何正确看待中国封建社会的“治世”问题。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大多数新王朝的建立者,能够从前代的覆辙中吸取教训,调整统治政策,放宽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从而使当时的经济恢复发展,社会安定,国势强盛。像“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教材都给予积极的肯定,这是应该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大胆地置疑,转而去看“治世”的另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统治者调整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维护其“家天下”的封建统治,看清楚封建时代的“治世”是建立在奴役人民的基础上,近而明白封建制度下的“治世”是不可能长久的。这比教师简单地传授和讲解要起到更好的效果。 三、让学生探究性地解决问题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是提高学习积极性的秘诀之一。教师在课堂上尽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阅读、思考、讨论、研究。探求所得必能牢记于心,也倍感珍惜,探求过程中培养的习惯、能力、思维品质等更是终生受用的东西。例如,历史地图是用地图语言表现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空间状态的特殊形式,形象直观而又简洁生动地反映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发生的区域、位置及发展态势,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不可缺少的工具。一幅历史地图反映了某一历史现象的相对稳定的空间状态,相关的多幅历史地图则反映了该历史现象的发展变化趋势。对历史地图的综合分析,可以涉及时间、地点、区域、方向等基本历史要素,可以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关系等各个领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中学生阅读历史地图,往往只注意到地图语言的直观形式,即各种地图符号,但对地图语言的历史内涵却熟视无睹,这就无法真正理解历史地图的作用。有鉴于此,可在高三专题史复习时,专门开辟“图说历史风云”等类似的专题。在简单的示例指导后,放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教材和地图册中图表所包含的历史信息,并向学生介绍教师的发现与感悟。学生在探究实践的过程中,表现出足以让教师惊讶的能力。 四、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对教师的指导作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学会针对不同学习内容,运用多种学习方式,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由此可见,学生的学,离不开教师的教;而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言而喻。历史知识的教学应当是基础,是历史教学整体目标中不可割裂的具体目标。没有在教师指导下掌握必要的历史知识,学生一切的活动都难以展开,一切的能力也都难以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也无从谈起。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深入挖掘教材知识的内在联系。二是合理整合教材内容。三是适当充实辅助材料。要结合社会的热点问题和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视角去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潜能。譬如,从关贸总协定的缔结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可联系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真正培养学生运用现有的历史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论文:历史地理观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运用历史地理观念进行课堂教学,有利于促使学生形成准确的时空观念,从而提高历史学科能力,所以值得重视。 1.运用历史地理观念,深刻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一张色彩鲜明的历史挂图,能够再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形势,可启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强化抽象思维,加深学生对历史地图所展示的历史环境的理解。 例如,在讲述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开始的形势时,首先要设计绘制一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前后的全国形势图,表明此时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于1927年4月28日在南京建立了反动的国民政府;1927年7月15日,又在武汉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在北方,军阀控制了北京政权……他们控制了全国各大城市,并在那里疯狂地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通过此图,学生的头脑中,就形成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全国一片白色恐怖的情景,进而使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了保存革命的力量就必须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发动武装起义,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南昌起义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决定在革命基础较好的湘、鄂、粤、赣四省发动秋收起义,12月又发动了广州起义,中国革命于是进入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2.运用历史地理观念,增强感性认识,加深理解和记忆。例如,为讲述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侵略的过程,设计绘制一张抗日战争前夕的形势图,在挂图上用不同的颜色标出被日寇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侵占的我国东三省,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侵占的上海,1932年在东北建立的傀儡政权伪“满洲国”,1933年入侵的热河等等。同时教师讲述日本帝国主义同国民党反动政府签订《塘沽协定》,国民党政府承认日本占领东三省和热河省合法化,并制造了河北东部的非武装区,成为日本入侵我国华北的门户;接着讲述1935年日本又与国民党政府签订《何梅协定》,妄图使我国华北五拾自治”,最终成为日本的殖民地;最后通过地图所示自然导出全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如“一二·九”运动,如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等。这样做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一系列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 3.运用历史地理观念,提高历史的概括能力。如在复习中国近代后期这一历史阶段时设计绘制一张中国政区图,用四种不同的颜色代表这一历史阶段的四个不同的时期,用不同的颜色分别标出四个不同时期的革命根据地的范围、重要会议的地点、重要战场的位置以及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点,就可以使学生概括了解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斗争和领导全国人民走向胜利的过程和特点,还可以掌握每个时期的发展线索,并区别不同时期的党的会议所完成的不同的历史使命。 运用历史地理观念,还可以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自然生态保护意识教育等,可待开掘的领域很多,只要运用得恰当,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论文: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桐乡有个经济开发区是全省十强经济开发区之一。我们高一(7)班的同学对它十分感兴趣,成立了研究性学习小组,准备利用暑假时间对它进行一些课题研究。研究的内容与今天这堂课关系较为密切。下面我们就用热烈的掌声有请该小组组长熊泳同学向大家介绍他们研究的一些情况。 学生导入问题 同学们,我们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对象是浙江省桐乡经济开发区。我们准备利用暑假的时间进行研究,重点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桐乡经济开发区发展的区位优势;②桐乡经济开发区对桐乡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③对开发区内一些知名企业的调查以及集聚成因的分析研究;④开发区污染问题及治理措施。前段时间我们小组已经利用周末时间前往开发区进行了一些调查(利用课件展示开发区的照片),主要了解了巨石集团的治污情况。此外我们也初步分析研究了桐乡经济开发区的区位优势,现在向大家展示开发区的区位示意图(利用课件展示开发区的示意图)。下面请老师指导我们继续完成学习活动。 教师转承讲授,布置学习任务 非常感谢熊泳同学的介绍。他给我们开了个头。除了他刚才介绍的资料外,我也找到了一段介绍开发区宣传的录像片段,让我们根据录像和刚才的图片资料一起来分析桐乡经济开发区发展的区位优势。 设计学习情景 先播放录像片断展示开发区的示意图,以前后两桌共四位同学为学习小组就开发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进行分析讨论。 教师管理与帮助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穿插在各讨论小组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些提示和补充,引导他们从工业区位选择的角度加以考虑(自然区位和经济区位等)。讨论一定时间后邀请学生代表上台发表观点,然后教师加以点评并且逐步达成共识。 归纳小结 桐乡经济开发区的区位优势有: 自然因素方面:地形——位于杭嘉湖平原,地形平坦;土地——离市区较远,地价较为便宜;水源——水网密布,水源充足;气候——盛行风垂直的郊外,对城区影响较小。 社会经济方面:交通——水路交通便捷(京杭大运河,高速公路,320国道以及沪杭高铁);政策——政府在投资、环保、税费、用地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劳动力——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科技——拥有一定的科研机构。 提供学习资料,设计自主学习 利用课件展示开发区的平面图,根据平面图分析区内工业联系、工业集聚等现象以及专业化产业区的特征。 师(展示开发区平面图) 问:这里集聚了众多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如巨石集团、桐昆集团等等,那么这些企业为什么要集聚在一起?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请同学们自主思考,自由发言。 学生自主思考(学生代表回答,师生共同纠正不规范的表述,最后达成一致意见) 在生产协作上形成联系,如“投入—产出”联系;在空间利用上形成联系,如共同利用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和便捷的交通网络等资源;在信息网络上产生联系,如共同利用最新的工业信息和互联网信息等。 师(小结、转承) 根据上面的学习以及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经验,我们不难发现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企业往往集聚在一起,形成工业集聚现象。那么请同学想想工业集聚有哪些好处呢? 生答(教师及时评价整合) 工业集聚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可以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可以加强知名度取得规模效应;还可以利用共同的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师 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区域。同学们,除了经济开发区,我们桐乡还有哪些典型的专业化产业区呢? 生答 濮院的羊毛衫、崇福的皮草业等。 师 由此形成了“一镇一品”、“一乡一品”或“一县一品”现象。同一类工业部门由于相对集聚,分享了专业化协作、专业化营销网络、社会化服务等好处。同学们课后可以借鉴熊泳小组的经验对它们作专门的研究调查,然后写一些研究性小论文。 师(过渡) 同学们,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经济开发区,请你深层次地分析区内工业地域的工业产品特征。 教师转承提示 以劳动或资源密集型为主、生产过程综合污染较重、产品附加值偏低等。 设计教学资源,进行案例教学 通过分析桐乡生活论坛上的帖子分析工业与环境的关系。 师(课件展示桐乡生活论坛上关于桐乡引进建设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关帖子) 论坛上关于桐乡是否引进建设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帖子非常多。钴是一 种重金属,对环境对人体影响非常大,因此桐乡是否该引进建设此项目在老百姓中的争议比较大,课件上展示的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帖子。请同学分析一下,这三个帖子说明了我们桐乡的老百姓对华友钴业有哪三种观点。 生答(教师补充完善) 第一种观点是单一从经济方面考虑,认为建设该项目非常有必要,因为它对桐乡的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促进作用。第二种观点是单一从环境的角度考虑,认为它有污染就坚决不应建设该项目。第三种观点相对来讲不是那么极端,它是从发展的角度去考虑,认为只要做得好,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可以兼得。上述几种观点涉及工业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因子已经成为工厂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课件展示单位产量污染控制费用示意图) 师(提问学生,分析原理) 从示意图中我们发现,单位产量的污染控制费用与污染物排放量成反比,也就是说同一个工厂,污染物排放的越多,单位产量的治理污染费用分摊得越少。那么请同学思考一下,通过这条曲线告诉我们,治理污染是分散治理还是集中治理的费用省?假如这条曲线表示发达国家,那么我们发展中国家所对应的曲线应该画在哪里?假如说这两条线代表着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和农村,那么分别属于哪一条? (两位学生上台板演回答,师生共同评价解说) 师 我们发现这两条线之间产生了“落差”,发达国家的治污曲线位于发展中国家之上,这表明发达国家的治污成本比发展中国家要高。因此发达国家为了降低污染治理费用,往往将污染型工业选择在污染控制费用比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同样道理,在城市的污染工业,为了降低污染控制费用,会将工业转移到农村地区,从产生工业转移现象。 师 详细介绍工业转移的相关知识,并引导学生加以应用,师生一起学习课本71页内容。 师(转承) 我们以世界玻纤工业的转移为例,再具体来分析这个问题。 设计学习任务 通过案例“当前世界玻纤工业的发展趋势”的学习,掌握工业转移的原因、特点和对策。展示分析案例,分组进行问题探究:①世界玻纤工业转移的原因有哪些?②发展中国家应如何面对这一转移? 生(探究讨论、上台在实物投影仪中展示讨论成果,师生共评并且共同归纳小结) 导致当前世界玻纤工业转移的原因主要有: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一些非核心业务的玻纤工业转移到国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水平、资源供给、劳动力素质、工资水平、市场需求、环境压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导致玻纤工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对这一转移的对策是:①对外:拒绝重度污染企业落户本国,应有选择地进行引进。②对内:努力发展科技,提高核心竞争力;积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重视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走清洁生产之路;因地制宜发展相应的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教师转承 根据世界玻纤工业转移的案例,请同学们思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工业产业链中的地位。 生(思考回答) 在全球工业产业链中,发达国家处在产业链的高端,垄断着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产品和服务;发展中国家处在产业链的中末端,拥有大量劳动密集型和污染严重、经济效益低的产业。 师 因此我们要努力创新,改变这一不平等的地位,科学发展才是硬道理。 师生共同完成课本第71页“活动”部分的任务。 师 本节课的学习已经接近了尾声,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生 两位学生小结,罗列了主要知识点。 师评 同学们只注意到知识点的回顾,却忘了最重要的东西:正确的发展观。若干年以后当你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你可以忘记今天这堂课的知识点,但是正确的发展观却必须时刻铭记在心。 师问 请大家一起大声说,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发展观? 生齐答 注意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课后实践活动请你给市长写封信,谈谈你对桐乡工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二、研讨反思 下面结合这节课例,将课堂体系分为十大组成要素,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加以审视和反思。 反思一:从教学目标看是清晰明确还是含糊不清 从本堂课看,陆老师根据课标中的相关要求将本节课从工业区位、工业集聚、工业转移、工业污染等四块内容开展活动,目标明确。最后又以概念图式的板书设计搭建了本节课的知识网络,条理清晰。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穿插着讨论、画图、点评等环节,使课堂教学在完成“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又很好落实了“过程与方法”。而本堂课最后的师生对话:“请大家一起大声说,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发展观?”实际上是最高层次的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现。从教学的实际效果看,以这一目标的强化进行收尾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反思二:从课堂导入看是激发内驱还是抑制兴趣 本堂课的导入摒弃了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导入方法,而是借学生之口进行导入——通过研究性小组成员介绍本组的研究方向和成果进而转入课堂教学的主体内容。这样的设计既鼓励研究性小组的全体成员,又吸引其他同学的注意力,为整堂课的高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反思三:从资源选用看是鲜活生动还是枯燥乏味 本堂课中陆老师能够积极开发乡土地理教学资源,运用了大量的乡土地理知识,如桐乡经济开发区的案例、桐乡生活论坛的帖子等作为情境内容,使之鲜活生动,并且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完全符合新课程所要求的教学资源观,即教师是课程的创造者,不是教材的忠实执行者。如果有点瑕疵的话,那就是乡土地理地域性的特点,使极少部分农村的学生对案例了解甚少,难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 反思四:从教学方式看是探究启发还是机械灌输 值得肯定的是,陆老师在本节课中很好地体现了探究式的教学思想,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推理、讨论、绘图、发表见解。如在“绘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治污曲线”这一活动中,两位同学分别板演了自己的作品,并且将自己设计的依据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加以表述,进行交流,尽管其中还存在着一些偏差,却是通过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构建起来的知识,是探究式教学下有效生成的知识。而这一获取知识的方式将启发学生的思维,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反思五:从师生互动看是平等对话还是命令传授 本节课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的。教师富有亲和力,通过提问激励学生思考,通过组织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制作,讨论交流和合作,并对学生的见解展开生生评价和师生评价。如陆老师的提问:“请你把刚才你们组的讨论结果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这就是一种饱含期待的对话。又如学生在板演完治污曲线图后,大家交流作品、展示讲解、相互点评的过程,就是较深入的互动对话。在此过程中,学生充分体会了自己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内驱,提高了效率。 反思六:从提问设计看是启迪思维还是简单应答 本堂课陆老师所设计的提问既有简单应答型的问题,如“哪类国家维持着对高端产品的垄断地位?并举例说明?”这类问题其实是对课本知识的复述,思维价值不高,还好此类问题数量不多。更多的是经过精心设计,能够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分析判断、合理表述,培养较高层次思维能力的探究性问题,如陆老师“通过课件展示桐乡经济开发区的示意图和平面图,并提问开发区发展的区位优势以及工业集聚的原因”这样的问题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启迪学生思维,激发探究兴趣,并由此营造较为活跃的课堂气氛,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反思七:从评价反馈看是激励信心还是抑制生成 本节课的互动评价还是运用得比较贴切,有教师点评,有生生互评,也有学生自评,能够激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并乐于表达自己得观点。如在“分析世界玻纤工业转 移的原因及发展中国家应如何面对这一转移?”这一活动中,两位同学分别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了本组讨论的成果,并讲解依据,这其实是个“自评”的环节。随即同们的“互评”很热烈,同时教师穿插的点评则起到了仲裁的作用。总之,这样的评价活动是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进行的,评价者与被评价者都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最终使学生养成勤思考、善参与、乐表现的好习惯。 反思八:从媒体运用看是适当辅助还是过分依赖 本节课的媒体使用是比较恰当的,PPT课件的页面并不算多,但页面美观清晰,主要用来呈现情境材料、展示所提示的问题与活动的要求,也适当地展现结论性的知识要点,这就是辅助而不是依赖。另外,概念图式的板书设计搭建了本节课的知识网络,同时由于板书是伴随着课堂教学的进程逐步完成的,因此其又动态地保留了学习的痕迹,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成果的总结和课后的复习。 反思九:从学生状态看是思维活跃还是沉闷不堪 本节课陆老师以暑期社会实践为切入点,以乡土地理案例为突破口,联系实际,关注生活,因此学生的状态无疑属于前者,能自始至终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总是兴致勃勃地参与讨论和交流,乐于阐述自己的观点,也能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发言。笔者认为,仅以此点就可以认为这是一节高效的课,是能够让师生都得到发展的课。 反思十:从作业训练看是多样开放还是单一呆板 本堂课陆老师所布置的作业,既有传统的一课一练的课后练习,也有诸如“成立研究性小组撰写研究性论文,给市长写封信提建议”等一些多样开放的思维训练。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但巩固了新学的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思考、分析、解决及表达问题的能力,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一步提高。 三、结束语 以上的评析是笔者在观课后的几点反思,亦可将其作为评价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几个视角。如果每节课后我们都能从这几点进行“扪心自问”,然后加以改进的话,那么我们的教学水平将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将不断增强。作为一个地理教育工作者,笔者期待着有效甚至高效的地理课堂能尽早实现,使地理课堂向课程改革的目标大步迈进 课堂教学论文:谈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 摘要:初中学生对地理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但其基础知识薄弱、缺乏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因此在课堂上急于提问而影响课堂秩序;而初中地理课堂则肩负着基础知识学习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任务,因此时间就显得十分紧迫。本文首先分析了以上的问题,接着结合实际提出了提高地理课堂质量与效率的方法。 关键词:地理课堂;现状;质量;方法 1.初中地理课堂的现状与问题 初中地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从初一开始就已经有开课了,它具有实用性强、可操作性高的特点,学生在接触它之后,将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学生由于求知欲的驱使,能够认真的听课,但他们基础知识薄弱,因此也常常出现很多难以理解的问题。在没有系统学习地理之前,学生对客观的地理现象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每当涉及这类知识的时候,他们总想深入了解和穷追不舍,这就会使得课堂陷入混乱,甚至影响教学。 地理作为理科在中学阶段却被纳入文科,使得它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方法模棱两可,用文科的方法来学习理科是非常讲究技巧的。要学好地理就必须在积累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从而掌握现象的本质和共性,那么地理课堂就肩负着完成这种重要转变的使命了。课堂上学生的疑问大多数是由于缺乏现象的联系和本质的认识而对知识点产生困惑,所以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就必须懂得把抽象的地理概念进行形象化和具体化,懂得利用短暂的课堂时间解释最核心的问题。 地理在初中的众多学科之中是处在非常普通的地位,即使学生有兴趣学习,却由于各种原因,课后还是缺乏时间和精力去深入探究的,因此地理课的堂上45分钟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要利用这短暂的时间完成知新课的讲授、练习、巩固和复习,就必须处理好课堂的纪律和结合学生实际,同时还要注意课堂教学的技巧。 初中地理课堂有其独特的现状与问题,我们必须要结合客观实际情况,用具体的方法去解决具体的问题,从而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 2.1巧妙的课前小测 地理在中学阶段作为文科,很多知识都是依靠积累的,而且其稳定性是非常强的。例如,中国的海路位置是:在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那么这个知识点就是恒定不变了,只要学生掌握了就一辈子都受用。但是这些知识会受到大脑“遗忘曲线”的影响,很容易就会忘掉,那么克服这条“曲线”的唯一方法就是多做练习,相同的知识只要反复接触就会变成常识,永远都能记住了。不仅如此,针对学生课后缺少复习地理的这种陋习,课前小测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从学生的客观实际出发,每次上课前都准备10条填空题作为小测题目,并设计每个空10分,题目必须都是最基本的、重点的和精辟的知识点。具体操作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媒体提前出示题目和答案让学生浏览一遍,从而回忆上节课学习了的内容,当开始上课之后立刻进行小测,并随堂收起来批改。但是要注意一个问题,仅是进行课前小测还是不够的,因为有一些平时学习散漫的学生常常不当这一回事,所以必须设立监督制度,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如果学生不做小测就直接通知其家长,从而约束调皮的学生。 初中地理现今来说只是面向会考,其难度要求都是最基本的,面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上进行强化训练和小测就可以让学生过关了,因此课前小测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承上启下的课堂教学方法,可以先让学生回顾之前学习了的重点从而更好的开始新课的学习,又能让教师及时掌握其学习情况。 2.2利用多媒体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地理本身作为理科,其很多概念和现象都是要动态的演示和分步的解释才容易让学生接受的。例如讲述月相的变化:新月上玄月满月下玄月,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不同的时段有不同的形状,观测者所在的位置和观测的角度又有不同,对于缺乏立体观念和抽象思维的初中学生来说,仅利用书本的静态图和文字说明是难以接受这个知识的,甚至可能连图都看不明白。这就关系到如何把抽象的、动态的知识进行形象化和具体化了,而多媒体课件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了。 多媒体课件具有强大的演示功能,它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和投影仪平台,集合图像、声音、视频于一体的教学工具。运用它就可以把运动的、变化的地理现象分成若干个静止的片段,把事物的本质以若干个表象的形式呈现出来。例如夏季风的进退影响我国东部雨带的移动,雨带分别在6、7、8这三个月北跳三次,然后在9月份回到华南,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但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分别演示每个月雨带具体移动到什么位置,再加以说明对该地区造成的影响,化整为零逐步讲授。经过实践,课堂的教学效果有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初中一节课一般是上45分钟,在这短暂的时间里要完成课前小测、新课讲授和巩固练习就显得十分紧迫了。讲课的内容是不能减少的,语速也不适宜加快,那么只能在板书方面提速,而多媒体课件就是一个很好的手段了。提前把地理课的板书设计好,然后上课的时候就可以直接打开使用,在不影响学生做笔记的基础上,就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不仅如此,它还要比手工画图和教学挂图更灵活方便,因为教学挂图中的要素过于繁琐,很多不需要的地理事物交错出现,容易引起学生的视觉混乱,而教师运用课件就能灵活地对地图进行加工处理,更加突出各类专业地图的重点,使学生能够高效的读图和记图。例如,讲述我国山脉的时候,我特意制作的山脉专业图就只显示16条主要山脉、2条大河和中国的版图,这样简洁的图有助于学生快速、直接地读图,排除多余事物的干扰,而且山脉的演示可以按照教师的意志逐条出现,形成强烈的层次感。 因此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板书和专业地图的演示,不仅能够提高课堂的质量,又能提高课堂的效率,值得我们广大教师普遍使用。 2.3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诸多地理现象的感知,只是属于一般的感性认识,但通过系统的、专业的学习之后,就能够掌握到这些现象普遍的、本质的联系,从而达到理性认识的层面,而地理课堂教学就是要完成这种转变。 其实初中课本的教学内容很多都是学生耳濡目染的,那么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应该善于利用这些原有的感性认识,从具体情况出发,直接点出关键的知识点,使学生的认识升华,这样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能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深刻、牢固。例如:季风现象及其影响,他们能够感受到夏天吹东南风而且经常下雨,冬天吹西北风而且天气很干燥,对这类已经感受到知识会产生极大的求知欲,这时教师只需简单的、精确的归纳出:冬季风与夏季风共同构成了我国的季风,夏天降水主要是受夏季风的影响,冬天干燥主要由于冬季风造成的。无需多浪费时间逐步解释,学生就可以立刻系统地掌握了季风的这个重点内容了。当然这必须要求教师先总体把握学生对地理现象的认识程度,才能准确的突破重点,因此需要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4注意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学生的主观学习态度是其学习成绩优劣的内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作为教师有 责任最大程度地提高他们的成绩,而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有利于激发其学习热情,改善其学习态度。 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动力肯定是参差不齐的,对各个学科的兴趣也有很大的差别,但总有一部分同学是对地理有兴趣的,他们在课堂上能够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而且能够带动周围的同学。教师应该好好利用这部分“有生力量”,提高散漫学生的热情,使他们不自觉的端正态度,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同学之间互相提高学习积极性的效果要比教师强硬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效果要好。只要积极性提高了,那么课堂教学质量也能明显提高,尽管提高10分钟,也足以让那节课上得很成功了。因此,教师应该多发现具有“有生力量”的学生,并利用他们激活课堂。 2.5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实验 新课程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是很重要的目标,而且也是每节的重点和难点。如果教学设计合理,把小实验引入课堂教学中就最能引起学生探究兴趣了。例如,在讲述“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这个知识点时,为学生做一个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小实验,就会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大陆和海洋温度变化快慢不同的原因。讲课时,在讲台准备一条铁棒、一杯水和一盏酒精灯,然后让一位学生亲自用酒精灯加热铁棒和水,使他亲身感受到铁棒升温快而水升温慢,再请另外一位同学,感受两者的降温速度,这样学生很容易发现铁棒比水的温度变化快。这时教师只要进行类比,把铁棒和大陆都视为固体,水和海洋都视为液体,比较两者的物理性质,就可以使“海路热力性质差异”这一抽象的概念很容易地被学生掌握了。 总之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或亲自观察实验现象所得到的认识要比教师单纯地描述的效果深刻得多,这样的实验情景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 2.6在堂上进行必要的新课练习 既然我们已经发现了学生课后做练习的自觉性不强,那么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就显得非常必要了。而且课堂上所讲的内容都是十分基础的,只要学生做一定量的练习就能达到巩固效果了。例如,初中对34个省级行政区的要求都是非常简单的,仅仅要求记住简称和行政中心,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就行了,教师再利用堂上10分钟让他们做地图填充,就可以让学生基本掌握了。 初中地理作为文科就必须要多积累,那么练习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不仅要做练习,还要把练习的题目和答案都识记下来,这样才能达到“新课练习”最好的效果。积累就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而年有所长。 3.结语 初中地理课堂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最基本的就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捉住最主要的问题,从客观的实际出发提出解决的方法,在提出方法的时候应该以学生为主体,站在对其有利的立场进行思考。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以及课堂环境的因素等等,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课堂教学论文:浅谈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图表教学法 阅读和运用地图、图表,以及绘制图表是地理教学中的基本。在地理教学中,通过地理图表的观察和分析,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想象和思维能力,建立空间观念,而且对发展学生的智力有着重大意义。在本人多年的地理教学中,根据学科特点,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图表教学法。 一、图表教学法的提出与手段 图表教学法,就是一种以图形、图象或表格为主要方式,揭示地理事物或本质特征,以激发学生跳跃式思维,增强学生地理素质,加快教学过程的一种方法。 中学地理教学不仅要求学生会使用一般的政区图,学会在地图上找地名、定方向、量距离,还要教会学生阅读使用各种专用地图;以及出现在教材中大量的各种统计图表、比较图表,并能通过这些图表和地图来解释教材中和生活中遇到的有关气候、地形、河流、水文、植被、经济、人口、文化等各方面的问题。除此以外,还要让学生学会绘制简单地图和各种图表的方法,包括在暗图上填写地理事物的分布。描绘地图、缩放地图、画示意图等。归纳起来就是,教会学生看图、识图、运用图表、绘制图表等,而图表教学法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捷径。 在运用图表教学法的过程中,主要通过以下手段来实现:(1)板画教学;(2)图表教学;(3)影视图象教学;(4)多媒体图表教学等。只要能科学地运用这些手段,对提高教学效率及学生的全面素质是极其有利的。 二、图表教学法实施的四个步骤 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教学大纲,把握大纲中重点难点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果关系等。 2、根据教材,设计具有科学性、概括性及学生通俗易懂、感兴趣的图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堂教学中变“哑图”为会说话的“活图”,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动觉,边讲边画,让学生的注意力随教师的语言和笔触而转移,实现图示的笔序与讲解同步进行。 4、归纳总结,设计巩固练习题,检查学习效果,做到信息经教师传授之后及时反馈,并对反馈信息及时作出评价。 以上四个步骤用相关图表示如下: 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应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为了让学生得到较系统的知识,较好地掌握地理知识结构及内在联系,运用形象化的图形、图象或表格讲授地理概念和规律,就能揭示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地理学科准确、完整、稳固的表象。 三、图表教学法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1、运用图表教学,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地理课离不开图表,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图表,能活跃课堂。图表的生动形象性容易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和学习兴趣,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乐于学习地理,主动掌握地理知识。如我在讲授“陆地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时,当讲到热带沙漠带和温带沙漠带时,出示两张景观图片,一张是单峰驼,另一张是双峰驼,同时配合图片提出两个问题: (1)骆驼身上有何特征适宜在沙漠中生存? (2)为什么单峰驼多分布在热带沙漠带,而双峰驼多分布在温带沙漠带? 就这样,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同学们各抒己见,相互补充,最后由我作出总结:单峰驼和双峰驼是为了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而具有不同的外形特征。在这个基础之上,让学生明白“环境可以影响到动物的外形特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拓宽了学生的课外知识,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2、图表直观教学,通俗易懂,有利于增进学生的记忆力。 中学地理教材中所涉及的地理概念、地理特征等内容面广量大,且较枯燥,而在教学中引入图表直观教学,使得这些内容通俗易懂,激发学生的听觉记忆、视觉记忆及动觉记忆等。如高中地理“大气运动”一节中的“气旋与反气旋”,是该节的重点及难点,在讲这个内容时,可列表如下: 实践证明,该节课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及时掌握了这部分内容,变“难学”为“易学”,增进学生的记忆力。 3、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地理事物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图表可将地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感性材料,通过教师,化感性材料为学生的理性认识,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增强学生对地理事物的想象力。如高中地理“大气运动”一节中“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内容的讲授过程如下: (1)首先,依课文“地面冷热不均”列出板图(a、b为两空气柱,a受冷、b遇热); (2)学生思考,画出a、b两空气柱空气运动方向(a向下、b向上); (3)教师引导,得出a地面气压较高,b地面气压较低; (4)学生进一步画出a、b之间气体运动方向; (5)学生总结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教师板书: “地面冷热不均----空气 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气 压高、低差异----热力环流圈” 如此教学,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开发了学生的智能,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4、有利于教材知识的整体化、条理化,同时能更好地凸现知识点。 形象、具体、直观、生动等,是赋予图表的特征,运用图表教学,可以揭示地理事物的因果、主次关系、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充分凸现知识点,帮助突破重点和难点。高中地理“大气的运动”一节中“季风的形成”可以用如下图表来讲解: 只要用这两幅图,讲授时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分步讲解做到知识条理化、整体化,同时突出了东亚季风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而南亚季风(或西南季风)则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而形成。 地理新教材的编写重视地理图表,教师教学也要重视地理图表,使图表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本人认为地理教学中应重视识图、析图、再现图和创绘图四个环节。①重视识图:指导学生识图是用好地理图表的前提,因为地理图表具有信息容量大、直观感受强的特点,指导识图可使学生获得丰富知识。②引导析图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地理事物变化,分析变化原因,总结变化规律。③再现地图: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在脑中形成一幅新图,将直观感觉变为印象,变“死”图为“活”图。④教会绘图:引导学生将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类,选取所需的知识,重新绘图。 好的图形、图象,有助于教师的口头讲授;设计新颖、系统的表格,有助于知识之间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图表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分层次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分层次目标教学,分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其基本模式是:检查预习,确立目标;展示提纲,指导自学;师生交流,小组合作;课堂练习,分层要求;达标检测,总结提高;分层要求,布置作业。 l、检查预习,确立目标。 要求教师根据上堂课布置的预习提纲,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预月情况。确立好教学的层次目标,这是实现 "双分"教学的首要环节。目标一般分为浅层次目标和深层次目标。所谓浅层次目标,即传授知识,实现认知的智能教育。所谓深层次目标,即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开发教育。层次目标的设计是否恰当,是实现 "双分"教学的基础。 2、展示提纲,指导自学。 要求救师为学生提供课堂主动学习的条件,帮助学生掌握主动学门的工具,把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会学。提纲的设计。要体现出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完整性、准确性、层次性。教师要组织引导学生依据提纲,在自学过程中动口、动手、动脑,寻求解答问题的方法。 3、师生交流,小组合作。 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组织好学习者"学"的活动。通过师生交流、合作小组成员问学门的互动,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交流机会。 4、课堂练习,分层要求。 教师对课堂练可的设计要注意体现对各层学生的适应性和挑战性。设置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的练习题组和题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 "各取所需"地选择练习,既保证低层次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要求,体会到成功的愉快,又使高层次的学生学有创见,有用武之地。 5、达标检测,总结提高。 要求教师吃透教材,驾驭课堂,对学生通过达标检测所反馈的疑难问题,教师要给予综合归类,选择具有普遍性和关键性的问题,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力求自行解决,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解疑后的喜悦,从而增强求知的强烈愿望。 二、"分层次目标教学,分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突出特点 l、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突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构建了以学生主动学习、主体活动、积极探索为特征的动态、开放的教学过程。 2、学生的自学能力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 在获取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注重让学生以自学方法参加学习活动。如上课前的预习,课堂上的自学,课后的巩固练习,都提倡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自己获取知识。而不是让学生静听。静观教师的讲授和操作。这样既能使优秀生的潜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又能使学习困难学生增强学习兴趣,使其人人学有所得。 3、因材施教的传统教学原则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教师在备课、上课等各个教学环节中,注重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差异,进行目标分层设置、施教分层要求、检查分类指导、表扬分层评价,真正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方面,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地学习。 4、培养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合作精神和参与意识。 课堂上合作小组成员间学习中的互助,创设了一个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并乐于、敢于表现自己所知、所想、所能的民主氛围,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探索、锻炼和交流机会。 三、实施"分层次目标教学,分小组合 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应注意几个问题 l、要彻底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思维定势。 观念是思想的先导,思想又是行动的先导。先进的观念,开放的思想,创新的意识,可以使我们视野开阔,思路宽广,勇于开拓出课堂教学的新天地。 教师基本的课堂教学要求应该是:一是为学生提供课堂主动学同的条件;二是把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会学;三是增强课堂活力,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四是学会倾听学生意见,培养求知的强烈愿望:五是加强书本知识与学生 "生活世界"的沟通。 2、教师的备课难度加大。 "分层次目标教学,分小组合作学巧"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人性发展,努力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氛围中帮助指导学生全面主动发展;这就增加了教师讲课的"跨度和深度,使备课层面拉宽、难度加大、工作量增多。因此,要求教师要开拓学门的更大空间,精通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吃透大纲,驾驭课堂,以渊博的知识和教学艺术满足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以适应教学的需要。 3、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关注优等生和学习困难生。 "分层次目标教学,分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对优等生、中等生、学习困难生给予不同层次的目标和不同要求的指导;使长者增长、短者补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关注优等生的潜力挖掘和学问困难生的弱项补缺,让中等生在优等生的拉动和学习困难生的推动下不断进步。最终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 4、要注意发挥合作小组的协作精神。 按"分层次目标教学,分小组合作学可"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班级要组成多个含有不同层次学生的四人合作小组。课堂上要以合作小组的学习为基木形式,相互检查,相互交流;组内互帮互学,组外相互竞争。这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轻松愉快。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积极向上、集体协作的精神。 5、对学生的"层交"要实行动态把握。 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发展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因此,在教学过程由,对学生知识层面、小组的搭配,要动态地进行把握,视发展情况及时调整,以激励学生不断地竞争问上,但又不可调整过频。 课堂教学论文:试论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这是当前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 一、从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看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性 课堂是老师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一阵地. 可是一节课只有45分钟,我更深的体会是: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建立浓厚的探索气氛. 我的做法是: 1. 要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数学小组,由班级数学科代表带领同学把老师课堂上讲的知识点议深、议透,做到当天课程当天消化理解. 2. 对课堂上没有把握的知识点,小组讨论中又没有弄清楚的问题,由小组长在下堂课上向老师求教. 3. 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自由提出问题,自由讨论,甚至可以向老师发问. 4. 每天给学生提出一个难题,供学生研究. 5. 在课堂上对一些学生在考试和作业时经常出现的问题,挤出五分钟让他们探讨. 这五个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课堂上学习数学的气氛非常之浓厚,专研数学难点、重点的积极性非常之高涨. 由于课堂气氛的浓厚,老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四个大的变化:一是把老师只是面对黑板不停地写,变为面对学生不停地提问;二是把老师自己不停地讲,变为和学生互相讨论;三是把老师的面容由呆板、冷酷、严肃,变为和蔼、从容、大度. 四是把老师从一个要求学生毕恭毕敬的形象,变为一个让学生信赖的朋友. 这四个大的变化,充分看出了课堂气氛的创建,对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应该认识到: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固然是唱主角,但也一定要把课堂上所面对的学生当成传授知识的主体. 由主体的被动式答题,变为主动式提问,不只是角色的变化,而是课堂上教学方式的重要改革,对教学质量提高的是非常必要的. 二、从激发学生的动脑能力,看提高教学质量的精确性 数学是一门涵盖广泛的基础性学科. 许多学生认为:数学在四个现代化建设中,尤其是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也有一些人学生认为:数学是非常枯燥的、教条的、学习数学没有什么兴趣. 那么,怎么样把数学课讲好是摆在我们数学老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的认识是:要开发学生的动脑能力,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精确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为数学学科既然是一门科学,就需要严谨的态度,需要一丝不苟的精神,需要敢于吃苦专研的耐力. 在数学学习中不能有半点的虚假. 一个数字、一个符号、一个结果都不能有丝毫的差错,所谓:差之分毫, 谬之千里,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非常重要. 我以为应该做到以下四点: 1. 循循善诱、幽默诙谐 一位着名的教育家说过:“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 ”态度和蔼可亲方能清除学生的畏惧感,幽默风趣、绘声绘色才能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 例如,初一代数中应用简易方程解应用题,有的学生常忘了假设未知数,戏称他们“马失前蹄(题)”. 2. 巧设提问、启迪思维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个好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迪思维、开发智力. 列方程解应用题,对初一年学生来说是困难的. 可以通过一系列小问题的思考逐一解决,增强学习的信心. 因此,巧设提问,可以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3. 深入浅出、化难为易 教学中,教师如能引用一些学生熟悉、比较直观的事例作比喻,可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简明. 例如,数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讲数轴前,先介绍温度计,再由温度计抽象化成数轴. 这样深入浅出的描述,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 4. 趣味教学,增加吸引力 初中数学的教材改革之一是在课文中穿插了“想一想”“谈一谈”栏目,知识性和趣味性并重. 它对求知欲旺盛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诱惑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阅读、动脑、观察、想象的思维能力. 每名学生的智力、身心发展都不同、各人的知识需求也不同,关键要在“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结合上下工夫. 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知识需求,无论是课堂上提问,还是巡堂辅导,都要在提“优”补“差”下工夫,要充分引导学生,使差的学生向好的方向靠拢,好的学生向更高的层次发展,鼓励个性发展,力求使每名学生的素质在课堂上都得到应有的提高. 1. 课堂提问难易结合,“优、差”互补 在课堂教学中,我在课堂提问时,对一些难点、重点首先向比较优秀的学生提出,然后继续发问,让他们把做题的步骤过程细细讲来.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巩固优秀学生的知识点,另一方面是通过他们的认真分析,可以为数学较差的学生理清思路,加深理解. 对比较容易的知识点,多留给差生,鼓励他们解答,并多问几个为什么,让他们的回答,给优秀生进一步思考的空间. 这样优势互补,难易结合,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 课堂教学多鼓励少批评,让学生有自尊心 一些老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禅是:”讲一百遍了,还不会;这道题这么简单还做错,你怎么这么笨?”等等. 其实大可不必这么批评. 学生做错题,要多鼓励,少批评. 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不要打消他们的积极性,要鼓励他们克服困难,迎头赶上. 我在教学中秉承这样的理念,坚持这样的做法,收到了好的效果. 3. 把课堂教学和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我们要认识到,课堂教学实际也不是简单空洞的,也不是脱离实际生活的. 它是为现实生活,乃至以后的工作服务的,是为现实生活打下坚实基础的. 我们要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在现实中去体验数学的乐趣. 4. 课堂上加强练习,动手动脑很有好处 加强学生的讲练结合,有利于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 我还注意到青少年的注意力具有间断性的特点. 针对学生这种特点,教师应当把握好讲课时间. 综上所述,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三个有效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个方法是相互 作用、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 因此得出的结论是:这三个有效的方法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内在动力.
网络科技论文:电子信息工程中的计算机网络科技分析 摘 要:科技发展到今天,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在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应用:医疗上、工业上、教育教学上、生产工作上、工程建设上、政府机关上、军事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以及生活质量,创造了不可估量的科技与经济价值,其中最突出之一要数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当中的应用。本文针对电子信息工程中的计算机网络科技做一个探究,首先分别介绍电子信息工程和计算机网络科技,浅析电子信息工程的特点。其次,依据当今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对计算机网络科技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做介绍,并且对计算机网络科技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相关的领域提供可行性的研究依据。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网络科技;网络信息时代;应用;分析 时代的快速发展催生了电子信息工程,可以说,电子信息工程一定程度上是时展的必然要求,电子信息工程涉及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其相关技术的应用也十分的广泛,在近年来的社会发展当中电子信息工程的重要性日益显著。与此同时,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势头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良好而又快速的发展,也同样对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和技术支持。计算机网络科技一方面为电子信息工程实现了全方位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使得电子技术与现代化的通信信息达到了有机地结合,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生产工作。然而,就我国目前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发展情况而言,相较于其他的发达国家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当人们对更高层次的信息技术有所需求的时候,我国的现行相关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无法满足。所以,这就需要在结合当前计算机网络科技的前提之下,探究推动我国现代化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发展的有效途径,必须重视二者的相关性,依据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当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达到最终能够促进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更加快速发展的目的,从而满足人们对更高层次的信息技术的需求。 1 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网络技术 1.1 电子信息工程的概念 所谓的电子信息工程实际上就是依靠计算机网络科技来有效的处理电子信息,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的技术。关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设计范围有以下几点: 1.1.1 采集并且处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 1.1.2 建立并且应用电子设备信息系统。电子信息工程发展到今天,已经被应用到了各个领域,大大的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改善了人们的工作环境以及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比如在现在随处可见几乎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机、移动电视、智能手环等等这些产品,大大小小都是基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信息系统工程,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等。 1.2 电子信息工程特点 实际上关于电子信息工程的范畴是十分广的,首先最主要的职能性的作用就是对信息进行分析,同时对这些信息进行相对应的处理,其次,电子信息工程也会涵盖到信息系统和相关的一些电子产品的开发生产以及相关应用。电子信息工程未来发展趋势是与现代网络技术相互融合,并结合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能够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凭借其自身强大产业链,不断带动其他产业向前发展,促进国民经济进步。例如,电子信息产业就是其中之一,在网络技术支持下得到了迅速发展,逐渐成为重要的新型经济产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1.3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含义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有机相结合下的产物。计算机网络是根据网络协议,将地球上独立的、分散的计算机互相连接的集合体,同时也是实现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的系统。双绞线、电缆、光纤、微波、载波或者通信卫星等都是网络连接的介质。计算机网络具有强大的共享软件、硬件以及数据信息资源的功能,能够对共享数据资源进行集中处理和管理维护。计算机对图文、数据、影像等信息进行快速的传递,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 2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 作为一项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技术指导的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信息的传递与通信技术息息相关,而信息的处理也离不开计算机,可以说,计算机网络技术就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有机结合。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与电子信息的网络化与社会化,对计算机网络技术造成极大的影响。对电子信息知识的掌握有利于模拟各种数字信号及掌握各种信息的运行机制。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电子设备开发及设备资源共享的基础条件。其中TCP/IP涵盖网络接口层、应用层、网际层及运输层的分层体系,而这部分分层体系则实现传输控制协议,主要负责聚集信息与传输信息。目前,大部分的电子设备之间都是以网络技术实现对资源的传递,而网络信息的传递则通过TCP/IP协议来实现。电子信息工程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指导基础之下而更有效的成功运作的,其中的计算机网络科技有着广泛的应用。 3 计算网络技术在电子通信工程中的应用 近年来的社会科技发展中,计算机已广泛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中、工作中,而信息处理、信息传递的保密性、通信工程的安全性等方面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这也就对电子通信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通信技术安全方面出现的安全隐患非常多,主要是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使计算机网络遭遇外界的攻击,且攻击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包括物理传输线路的攻击、对计算机软件的攻击、系统安全漏洞的攻击及黑客的攻击等。通过应用防火墙,能有效预防非法用户的侵入。而防火墙就是在内部网与外部网、专用网与公用网之间构造的保护屏,实现计算机的软硬件相结合,保障着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通过安装防火墙,实现对互联网的实时监控,并强化文件访问权限与网络目录的设置,以提高网络的防毒能力,同时避免使用具有不安全因素的硬盘存储器、程序,并避免下载可疑的文件。为了避免计算机在遭受攻击后数据丢失造成用户的不变,数据库管理人员应备好数据库信息,以便恢复。而维护数据的完整性与安全性就是电子信息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科技的发展对电子信息工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对当今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和影响都十分重要,电子信息工程对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当中有着推动作用以及重要的地位。信息技术的发展总是与通信相关联,信息技术也好,通信也好,都要依靠计算机网络科技的支持。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意义重大,与国家的经济以及社会发展有着紧密而重要的影响,因此,强化计算机网络科技并且将其与现代化的相关技术相结合,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工程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 网络科技论文:运用网络科技 实施创新教育 【摘要】 网络的运用使我们的教育有了新的思考,教育信息化、教育网络化、教育开放化、教育创新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校园网的建设与运用是教育创新化的基础工程,以计算机为主的多媒体网络科技在教育中的运用是当今教育中的热点,它为提高教育质量、实施创新教育创设了条件。 【关键词】 创新教育 网络教学 教育开放化 一、教育观念的创新 网络教育技术不仅是教育手段,也是一种教育方法。在网络教学环境中,教师是网络教学是操作者,教师对未来教育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会学习的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传统手段相比,网络技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有专家说过:“学生创新意识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如果不与现代技术相联系,是十分浅陋的,是没有生命力的。”网络教学促使教师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范围狭小的课本走向广阔的网络,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思路,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目的,比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有所创新,实现了三转变: 1.1师从“传授者”转变为“指导者” 以计算机为主的网络教育教学,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网络中丰富的信息、庞大的数据量把教师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从传统知识的“统治者”、“讲解者”转变为教学知识中的学习“指导者”、“引路人”。 1.2学生从“接受者”转变为“探索者” 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化技术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学生的知识面、学习观念、学习头脑也在逐渐的改变,校园网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最优越的条件,他们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探索者”。 1.3目的从“学会”转变为“会学” 传统教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会本节课的内容,网络教学的运用必然使教学目的有所转变。从传统的“教师一言堂”向着主动探索型的开放教学转变。学生从以前的“学会”转变为掌握学习方法的“会学”,让网络现代化技术影响学生的一生的学习观念,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教育手段。 二、教育方式的创新 网络技术的运用,为我们的教育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实践证明,网络教学需要我们教育方式有所创新。 1、自主学习。利用网络教学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学习方法、自己控制学习进度和速度,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活动”,在这样一个开放式、自主式、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才能有所创新!例如美术教学中,我校的一位教师利用网络进行“图形的渐变”一课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带领学生浏览了图形渐变的的图片和影片,让学生自己概括出图形渐变的特点和美感。再利用素材库中的素材自己去创造一幅有图形渐变的图案,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创作,最后达到能够创新作品。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交互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发现式学习。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和方法,奖励与众不同的作品和创作思路,欣赏讲评有所创新的作品,一步步带领学生向创新靠近。 2、合作学习。多媒体网络具有多项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实现学生的合作学习。 1)“分组讨论”协作学习。 给学生自由选择伙伴的机会,分小组进行学习。例如:数学“分数的认识”一课,学生自由分组,小组从网络中查阅资料,小组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师生间、生生间可互相提问交流,进行深入的讨论。教师再引导学生寻找发现讨论结果的不同之处,鼓励学生有所创新。这种方式使师生获取信息量更快、形式更加友好,有得于学生进行创新式学习。2)“分工合作”协作学习。此项学习在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在小组中负责某一项学习任务,为个性创新提供了条件。例如:美术教学中“三原色”的认识一课中,学生分开小组后,进行分工浏览学习。有的学生负责寻找生活中三原色应用,有的学生负责寻找三原色的概念,有的学生负责寻找利用三原色画的图画,在有分工的小组学习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在所负责的局域中有兴趣进行创新。 三、教育目的的创新 利用网络开放式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有创新意识和进行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从而促使教育目的有所创新: 3.1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环境 传统教学的环境就是一本书,知识的传授完全靠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想象,学生获得资源的途径很小,学生的学习完全在教师的控制之下,根本没有机会去获得书本以外的知识,也就更谈不上创新了。网络丰富的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打破教材的局限,教师为学生提供相关网址,让学生瞬间查阅或下载更多更新资料,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存储。网络教学为学生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学生进行创新提供了全新的学习环境,。 3.2建立合作交流的群体环境 网络有利于形成、建立合作交流的群体环境。 在合作学习的同时,在QQ群、微信群上,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已见,品尝到了在合作中解决问题的乐趣,为学生进行创新具备了合作交往的开放性群体环境。 四、结语 网络的运用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教学是进行创新教育,适应时代要求的乐土。 网络科技论文:网络科技发展下应重点丰富小学科学学科教学内容 摘 要: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融入了很多创新的教学理念,使得小学科学教学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中网络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迎合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也带给了小学科学教学巨大的挑战。小学科学教师要学会适应教学环境的变化,并且结合社会发展需求,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科学人才做出贡献。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理念;变化 随着新课改不断的推行,课堂教学融入了很多 新的元素,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网络环境的应用使得科学课堂上出现了很多新的教学资源,教学模式也由传统的、枯燥的讲解式变成生动、形象的现代化课堂教学模式。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掌握了更多的文化知识。 一、注意创设课堂情境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 就是教师结合课本内容讲解给学生,学生被动式地 接受教学内容。而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再加上信息技术网络环境的融合,为情境创设提供了有利的基 础条件。创设课堂情境模式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得更加熟练、理解得更加透彻。例如,在学习《昆虫》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记住多媒体教学工作将昆虫的叫声排列成一组音乐,将学生快速带入大自然情境当中,使得学生通过图片、影像资料对昆虫的了解更为深刻。 二、重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过程中,填鸭式教学模式填充了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为了让学生对知识内容掌握得更加透彻,教师往往会利用图片、模型等辅助工具,再就是粉笔和黑板,没有其他任何教学方式的引导,难免会使得学生们感觉到枯燥、乏味,提不起任何的学习兴趣。为此,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网络环境的营造,使得教学环境变得更加开阔,在多样化的信息资源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兴趣。又如,还是以学习《昆虫》一课为例,通过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呈现出送昆虫回家的游戏,不仅大大地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也使得学生在游戏中加深了对昆虫种类的记忆。 三、利用电化教学突破时空、化难为易 在科学课上,很多教学内容都需要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或者借助实验来分析教学内容。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活动课程都能够满足学生实验操作的要求。例如,在学习《动滑轮和定滑轮》这一课,反反复复讲解理论学生都很难理解,这时我们就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虚实互补,让学生看到模拟升旗的装置,来研究旗杆顶部的轮子,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轮子叫做定滑轮。利用同样的动画效果,展现动滑轮的情景,再在重点处点拨,那么难点就解决了。又如,在学习《日食和月食》等一系列天文知识课文,《各种各样的花》等表现多种生物类课文,都可以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观看,使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不限于课堂上,实现学习时空的拓展。另外,科学课上也有很多实验存在一定的安全性,如果单纯地将实验操作搬到教学课堂上来,很容易危害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为了增强教学效果,可以利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对这些实验以及实验现象进行模拟实验,进而达到实验操作的仿真效果。通过这样的模拟实验操作展示,学生们在安全的实验环境中愉快地将知识内容掌握。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小学科学课堂教学需要不断创新、改革,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信息进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起了学生们学习的欲望。同时,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将科学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网络科技论文:网络科技信息资源评价综述 摘要:近年来,科学和信息技术飞快发展,促使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现阶段各国在积极加强自身竞争力的过程中应当从科研综合实力的提升入手,在这种情况下,应当积极实现各种信息资源的共享,因此加强网络科技信息资源评价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对网络科技信息资源在应用过程中展现出来的特点进行了论述,并对网络科技信息资源评价过程及指标等内容展开了深入研究,最后有针对性地指出了加强网络科技信息资源评价的措施。 关键词:网络科技信息资源;定量评价;定性评价 近年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给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带来极大的转变,现阶段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而网络科技信息资源指的是全世界范围内的科技信息资源在互联网的充分使用下得以共享的资源。在信息技术对人们影响越来越大的基础上,积极进行网络科技信息资源评价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我国在网络科技信息资源评价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及时对客户意见进行统计与采纳,并有针对性地改善评价方法是提升评价质量的主要方式。 1网络科技信息资源特点及评价指标 1.1特点 现阶段网络科技信息资源在使用及共享过程中拥有三大特点。首先,部分内容难以获得。其次,质量难以保证。对资源进行开发及使用过程中,无法对正式出版与非正式出版内容进行充分的划分,导致使用者在对信息进行使用的过程中无法辨别真伪。再次,资源相对混乱。在信息技术得到广泛普及的今天,促使网络信息资源不断增加,导致使用者在搜索互联网过程中很难快速、准确地找到重要信息。使用者如果运用输入关键词的方式进行信息搜索,会出现多个网页,然而真正具有使用价值的网页仅有几个,这就导致使用者需要运用大量的时间进行筛选。 1.2评价指标 积极进行网络科技信息资源的评价对于解决以上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而对于评价指标的确定能够促使该评价的使用价值得以提升。现阶段重要的网络科技信息资源评价指标有很多,其中相对重要的指标包括对相关网站进行搜索的次数、对相关资源的下载状况、学术网站同专业人员之间的沟通、资源下载过程中的速度,以及资源价值在分类或整合过程中的体现等。现阶段在加强网络科技信息资源评价研究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全面考虑这些评价指标。 2网络科技信息资源评价步骤及优缺点 2.1步骤 首先,确定评价对象。按照相关专业人员的研究领域及专业特点,全面分析其长期需求,在对引擎进行搜索的过程中,自动、有效地筛选出满足使用者需要的关键网站。其次,综合评分。定性和定量评价法应有效应用于被筛选出来的关键网站当中,同时制定科学的评分标准,在这一标准下对网站进行排序。再次,分析并审查排序结果。详细记录评估报告,同时向使用者公开。最后,有效收集使用者对该排序结果的满意程度。如果使用者不满意该评估报告显示的结果,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及时同使用者沟通,在对其意见进行充分掌握的基础上对评价措施进行调整,并重新构建评价体系,逐步实现评价步骤的科学性。相关工作人员应当积极总结经验教训,完善评价步骤。 2.2优缺点 定量评价法在使用过程中,使用的评价工具为自动锁机数据,对数量进行充分的统计与研究,从而促使网络科技资源得到更加客观的评价。一般来讲,对某网站访问次数越多表示更大的价值存在于该网站当中。同时,越多的科技网页说明其内容越重要。定性与定量评价法在使用过程中,后者的客观性更强,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然而其使用过程中的缺陷在于,如果科技资源没有得到彻底的剖析,就无法为深刻的科研工作提供有力帮助。而前者在应用过程中,网络科技资源的筛选,需要首先构建相应评价指标。其优势在于对信息内容的分析更加深刻,而缺陷在于参与评价的工作人员对于评价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也可以说该方法的使用只可以代表个人立场。例如,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当中,专业人员对于不同网站资源的利用程度具有一定的差异。 3加强网络科技信息资源评价的措施 网络科技资源的相关内容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是会产生变化的,在科技及人类思想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原有部分重要的评价方法会产生一定转变。由此可见,单纯仅凭一次评价所反映出来的信息价值是不够真实的。现阶段,积极开展网络科技信息资源评价最主要的目的是为科研人员及相关领域提供重要帮助,因此积极进行网络科技信息资源的评价,促使其拥有较高的时代性具有重要意义。从以上所述定量与定性评价的缺陷来看,对二者进行综合利用能够有效弥补缺陷,并提升评价质量。由于定量与定性评价方法分别拥有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特点,综合运用二者进行评价能够互相弥补。数据获取不便是定量评价法中的重要缺陷,而定性评价法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运用便于操作的特点来克服,促使网络科技信息资源评价价值得以最高程度地体现出来。这样一来,使用者在对网络科技资源进行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及时选择重要信息。值得注意的是,在提升评价质量的过程中,评价工作人员应当将评价结果及时同使用者沟通,对其反馈意见进行详细的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完善评价步骤及方法,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重要的评价经验,才能够抓紧提升评价结果价值。 4现阶段加强网络科技信息资源评价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4.1问题 首先,评价指标问题。现阶段我国在进行这项工作的过程中拥有不规范的指标,各地在开展网络科技信息资源评价的过程中都是根据自身的标准来进行的,整个行业领域内指标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其次,评价方法问题。在进行评价过程中所应用的定性与定量2种方式各自拥有自身的优势与缺陷,通常情况下应用以上2种方式所得结果仅适用于个人,很难推广。最后,现阶段我国的个人及各地图书馆是开展网络科技资源评价的主要部门,这些部门在实施此项工作的过程中没有专业人士的指导,因此建立起来的评价体系也不够科学和完善,导致我国此项工作始终落后于国外。 4.2解决措施 首先,促进评价工作的长期开展。动态及变化是网络科技资源的重要特点之_,尤其在近年来,科学和信息技术以日新月异的速度不断发展,传统的评价标准及方法基础上所得到的结果不是网络科技资源变化的速度,因此现阶段所进行的评价是无法代表准确结果的,真实价值在信息源中的体现无法展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相关评价工作人员只有在日常工作中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改进评价方法及标准,并促使为网络科技信息资源的评价能够与时代的进步保持一致的步伐,才能够为使用者带来更加完善的服务。 其次,始终坚持定量与定性评价的有效结合。根据上文相关介绍,在进行网络科技资源评价的过程中,较强的主观色彩存在于定性评价当中,因此单纯应用这―方法进行评价是不能够被广泛使用的。而定量评价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尽管能够促使客观性在结果当中得以充分的展现,但是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建立在大量的数据基础上,而这些数据的获得是非常不易的。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在进行网络科技资源评价的过程中应积极将2种方法结合使用,促使二者优势互补,从而形成主客观结合的结果,促使网络科技资源评价的结果更加具有实用性。 再次,提升信息服务质量并促使使用者在应用过程中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是积极开展网络科技信息资源评价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提升评价质量,就必须对使用者意见进行充分的参考和了解,并根据使用者的反应来指导接下来的评价工作,有针对性地转变评价措施,制定评价指标。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能够及时向使用者提供评价结果,并对使用者的意见进行清晰而详细的记录,根据这些反馈意见,对评价标准及措施进行调整,最终目标是实现评价结果更高的客观性与实用性。 5结语 在科学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积极加强网络科技信息资源的共享对于世界各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现阶段应加强网络科技信息资源评价的研究,从而将更高的网络科技服务信息质量提供给使用者,充分考察使用者的反馈信息,不断促使该评价得以强化,为社会的进步做贡献。 网络科技论文:我国苹果品种网络科技文献的计量学分析 摘要 对我国25个苹果品种的网络科技文献做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红富士、新红星、秦冠、金冠、元帅、嘎拉是我国苹果科研方面的主要材料,研究的学科集中在园艺、植物保护、农业经济3个学科,科研项目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科研基金,省级财政以山东、陕西及河北为主,研究层次集中在工程技术(自科)、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自科)和专业实用技术(自科)3个层次。 关键词 苹果;文献;计量学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广泛应用,许多主流商业期刊出版社、发行中间商和科学学会或学术机构建成学术期刊数据库或电子学术资源平台,在线提供学术期刊检索、浏览和全文下载服务。目前,文献计量学已成为图书情报与科学评价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我国文献计量学体现了科学化、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实业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世界苹果栽培区域广泛,目前保存的品种有7 000多个,生产栽培品种1 000余个,广泛栽培的品种有100多个。富士系、元帅系、金冠系、嘎拉系、澳州青苹、乔纳金、粉红女士、布瑞本等是世界主要栽培品种,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0%以上。近年来,苹果栽培面积扩大最快的品种是富士和嘎拉,增幅最大的是粉红女士、布瑞本等。我国是世界苹果生产第一大国,主栽品种有富士系(69.6%)、元帅系(9.2%)、秦冠(6.8%)、嘎拉系(6.3%)、国光(2.4%)、华冠(2.1%)、金冠(1.2%)、乔纳金(0.9%),其他品种(1.5%)。中国大陆对苹果文献计量分析的研究有3个方面:李和娟[3]对我国苹果病害研究现状作文献计量分析,认为多数作者发表文章1~2篇,占93.17%;在苹果病害合作文献中,5人以内合作研究文献占较大比例;载文量较大的是《烟台果树》《河北果树》《果农之友》。冯立娟等[4]分析2001―2012年全球发表的关于苹果研究的文献类型、年度发文量等。修建冰等[5]分析了中国苹果轮纹病研究情况。但是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品种角度对苹果研究的分析较少,本文从这方面进行探讨。 1 研究对象 选用祝 军等认为的我国25个苹果重要品种[6]。试材品种中,柱型苹果品种是中国农业大学实验果园保存种;其他品种为中国农科院果树所“苹果国家种质资源圃”保存种,核心种质品种,不同生长习性、亲缘关系和突变品种等几种类型。检索的数据库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15年至今(部分刊物回溯至创刊),收录国内学术期刊8 067种,全文文献总量43 627 737篇。分别以25个品种和“苹果”为主题进行精确检索,例如“红富士”and“苹果”“元帅”and“苹果”。 2 苹果品种科技文献网络计量分析 2.1 不同苹果品种文献数量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就文献记录指标总数来说,记录总数 ≥1 000的苹果品种是红富士、元帅、新红星、金冠、秦冠,其记录大小为红富士 新红星 金冠 秦冠 元帅。比较这5个品种发现,红富士六年生果树产量可达30 t/hm2以上,该品种可在我国1月平均气温-10 ℃以南地区栽培,在-10 ℃以北至-12 ℃以南地区可选择小气候条件较好的地带或采用抗寒栽培措施;新红星栽后3年结果,第4年产量13 725 kg/hm2,第5年产量19 695 kg/hm2,其适应性广,抗风、抗旱、抗涝能力一般,抗霜力较元帅系其他品种强,耐粗放栽培,在山地生长表现好,产量高;在欧洲,苹果的主栽品种是金冠,在美国金冠占第2位,元帅苹果占第1位;秦冠品种是陕西省果树研究所选育的,是目前我国自育苹果新品种中推广面积最大、覆盖地区最广的品种,第5年产量51 340.5 kg/hm2。记录总数A{A∈N | 100≤A嘎拉 津轻 金矮生 王林 旭 新乔纳金。记录总数A{A∈N | A200}是红富士、元帅、新红星、金冠、秦冠、嘎拉,其记录大小为红富士 新红星 秦冠 嘎拉 金冠 元帅。就被引频次E{E∈N | E≥1}指标来看,记录数B的是红富士、元帅、新红星、金冠、秦冠、嘎拉,其记录大小为红富士 新红星 金冠 秦冠 元帅 嘎拉。就下载频次F{F∈N | F≥50}指标来看,记录数A的品种有红富士、元帅、新红星、金冠、秦冠、嘎拉,其记录大小为红富士 新红星 秦冠 金冠 嘎拉 元帅。 2.2 苹果品种网络文献分组特征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红富士、新红星、秦冠、金冠、元帅及嘎拉6个品种苹果的文献均主要属于园艺学科,分别占各品种文献的50%以上。园艺学是研究果树种质资源、分类、栽培、育种、良种繁育、产品贮藏加工及其产业经营管理的学科,是以自然科学为主兼及应用的综合性学科,对苹果品种从园艺学方面作研究的文献数量为红富士(3 081篇)、新红星(1 884篇)、金冠(1 125篇)、秦冠(963篇)、元帅(942篇)、嘎拉(503篇),园艺学研究占本品种文献总量比例的排序为嘎拉 新红星 金冠 元帅 红富士 秦冠。说明从总的文献量方面红富士在种质资源、分类、栽培及贮藏加工等方面研究广泛,从不同品种比重方面以嘎拉苹果为材料园艺学角度的研究比重最高。植物保护学是研究危害农作物的病、虫、草、农业鼠害的发生危害规律和防治方法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的分支学科包括农业昆虫学、植物病理学、农田杂草学等。苹果从植物保护学科角度研究的文献数量居苹果总文献量的第2位,对苹果品种从植物保护学方面作研究的文献数量为红富士(386篇)、新红星(275篇)、秦冠(220篇)、金冠(209篇)、元帅(177篇)、嘎拉(37篇),植物保护学研究占本品种文献总量比例的排序为秦冠 金冠 元帅 新红星 红富士 嘎拉。说明从总的文献量方面红富士在农业昆虫、植物病理及农田杂草防治等方面研究最广泛,从不同品种比重方面以秦冠苹果为材料植物保护学角度的研究比重最高。农业经济学是研究和阐明农业产生及其发展运动的经济规律,为农业建设服务的一门科学。它一方面研究如何正确处理农业中的生产关系,另一方面研究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运动及生产力诸要素的合理组织和开发利用的规律。苹果从农业经济学科角度研究的文献数量居总文献量的第3位,对苹果品种从农业经济学方面作研究的文献数量为红富士(272篇)、新红星(127篇)、秦冠(126篇)、元帅(44篇)、嘎拉(35篇)、金冠(30篇),农业经济学研究占本品种文献总量比例的排序为秦冠 红富士 嘎拉 新红星 元帅 金冠。说明在总的文献量方面以红富士为材料在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问题及产品交换和分配关系问题及科学技术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方面研究最广泛,从不同品种比重方面以秦冠苹果为材料农业经济学角度的研究比重最高。对苹果从以上3个学科方面的研究占了明显比重(分别占本品种文献量比值 92%)。 从表3可以看出,就苹果品种受基金项目数值大小排序:红富士 嘎拉 新红星 金冠 秦冠 元帅。苹果是世界性果品,由于其生态适应性强、果品营养价值高、耐贮性好及供应周期长,世界上相当多的国家都将其列为主要消费果品而大力推荐,当今世界苹果产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大群体、大区试、大品种,大苗木、大行距、大密度,大角度、大授粉、大规模,集约化、区域化、机械化、设施化,标准化、技术简化、安全化,组织化、一体化、多样化,高投入、高有机、高光效、高产量、高效率、高效益、矮化性、一致性、早果性。基于苹果生产的以上特点,苹果研究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收入,不同品种作为材料研究苹果的项目区别体现了材料所具有的超前性、探索性、隐含性和不可预知性。以红富士为材料的研究项目计划来源主要是国家项目或计划,其次是行业项目及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以新红星为材料的研究项目计划来源主要是国家项目,其次是河北、山东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秦冠为材料的研究项目计划来源主要是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其次是陕西省级科技攻关计划;以金冠为材料的研究项目计划主要是国家项目,其次是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元帅为材料的研究项目计划主要是国家项目计划,其次是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项目;以嘎拉为材料的研究项目主要是国家项目,省级及行业项目来源广泛。 从表4可以看出,就红富士苹果品种来看,以工程技术(自科)的文献最多,其次是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自科)和专业实用技术(自科)2个层次,两者的文献量所占比例均为23%~28%,在行业技术指导(自科)、行业指导(社科)、职业指导(社科)等研究层次文献较少。就新红星品种看,以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自科)和工程技术(自科)的文献为多,两者的文献所占比例均在30%以上,其次是专业实用技术(自科)研究层次,在行业技术指导(自科)、行业指导(社科)、职业指导(社科)等层次文献较少。就秦冠品种看,以工程技术(自科)、专业实用技术(自科)两者的文献量为多,分别占本品种文献总量的29%以上。其次是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自科),而在行业技术指导(自科)、行业指导(社科)、职业指导(社科)等层次较少。就金冠品种看,以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自科)层次为多,占本品种文献总量的40%以上,其次是工程技术(自科)、专业实用技术(自科),分别占本品种文献总量的20%~32%,在行业技术指导(自科)、行业指导(社科)、职业指导(社科)等研究层次文献较少。就元帅品种看,以工程技术(自科)层次为多,占本品种文献总量的36%以上,其次是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自科)和专业实用技术(自科),分别占本品种文献总量的20%~30%,在行业技术指导(自科)、行业指导(社科)、职业指导(社科)等层次研究文献较少。就嘎拉品种看,以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自科)层次为多,占本品种文献总量的40%以上,其次是专业实用技术(自科)和工程技术(自科),分别占本品种总文献量的22%~28%,在行业技术指导(自科)、行业指导(社科)、职业指导(社科)等层次研究文献较少。 从文献反映以苹果为材料不同学者的发文量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以红富士苹果为材料,收录文献量较多的学者是刘志坚、徐继忠、李丙智、姜远茂、王金政等;以新红星品种为材料,收录文献量较多的学者是汪景彦、束怀瑞、关军锋、王少敏、于洪华等;以秦冠品种为材料,收录文献量较多的学者是赵政阳、王田利、汪景彦、王雷存、袁景军等;以金冠品种为材料,收录文献量较多的学者是丛佩华、张新忠、张利义等;以元帅品种为材料,收录文献量较多的学者是薛光荣、牛健哲、蒲永义等;以嘎拉品种为材料,收录文献量较多的学者是赵政阳、王雷存、李林光等。 3 结论与讨论 目前,我国苹果栽培面积、总产量、人均占有量与出口量均居世界第1位,但要解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性大苹果新品种的选育与示范推广,切实提高苹果产量、质量与效益等还需要一段较长时间。分析表明,红富士、新红星、秦冠、金冠、元帅、嘎拉是我国苹果科研方面的主要材料,研究的学科集中在园艺、植物保护、农业经济3个学科,科研项目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科研基金,省级财政以山东、陕西及河北为主,研究层次集中在工程技术(自科)、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自科)和专业实用技术(自科)3个层次。 用科学知识图谱显示苹果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一方面可以揭示苹果科学知识及其活动规律从数学表达转向图形表达,另一方面又可以显示苹果科学知识地理分布的知识地图转向以图像展示苹果知识结构关系与演进规律,无论对于苹果科学技术研究,还是对于企业技术创新,都将是一种有效的工具[7],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网络科技论文:李汶钊:网络科技弘国粹 李汶钊先生,世界易学联合会秘书长、《六爻启门键》、《六爻预测启门》作者,担任香港和内地多家报刊的风水、命理、八卦专栏主笔,香港有线电视《港男港女》节目主讲嘉宾、香港UONLIVE广播电台《单身俱乐部》主讲嘉宾、任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及多家大型会所玄学特约主讲。 提起中华玄学,不少人产生的第一印象便是“神秘”或者“古老”,在很多人的记忆,以此为职业的人总是身处较老的街道和建筑,在香雾缭绕的环境中用生涩难懂的词语进行解说,让人听得云里雾里。然而现在只要打开计算机,登陆视频教学网站,便能清清楚楚从李汶钊先生的课程中了解玄学,还可以登陆其个人网站“银河玄集”,在简洁的网页中看到占卜、掌相、八字、风水等内容――也许有人因此感慨:原来古老神秘的国粹文化,也可以用新潮易懂的方式被大家所了解。 传统文化 面向现代 中华文化众多门类中,玄学以其独特的观念、多样的形式独树一帜,也因此在其它国粹皆形成系统的今日,玄学仍处於百家鸣的局面。八字、堪舆、面相、紫微等领域种类繁多、派系难数,深究起来恐怕一人究其一生都未能学完其中一项。然而当代建筑设计、规划局等工作日益重视玄学的影响,带动起人们学习玄学的潮流,无奈一时不知何处拜师。李汶钊先生在了解这种现状後,通过著书立作、登台授业、媒体访等途径向大众宣传玄学。未来,他准备利用网络视频,以图文茂、活灵活现的远程授课,引导更多人进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世界。“我想借鉴香港开班的经验,在内地通过网络视频教学传播玄学,学员可以直接用电话报名,就可以在网络上学习了。”作为业内的资深人士,李汶钊先生早已希望为传播和发扬中华玄学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所以经常思考如何另辟途径,帮助更多人前来学习。他曾想在深圳开班,但觉得网上授课的方式更有功效,因而开始着手准备。 相比香港遍地开花的风水班、命理班,内地很多地方的玄学传播仅限於书店出售的《易经图解》、《面向大全》等较为大众化的书籍,因此能为当地众多渴望深究玄学的同胞开班授课,相信能得到欢迎。 李汶钊先生介绍到,自己的网络视频教学计划一节课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共四五十个课程,合计用时六十到七十小时。目前准备工作已经进行一半,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众多学员便能再一睹李汶钊先生精彩的网上授课。 当然,种类繁多、深奥难懂的中华玄学是无法全部浓缩在几十个小时,因此李汶钊先生选择其中较为通俗易懂的入门知识作为教学内容,一来可以说明学员快速掌握,学成之时便能用於现实、帮助他人。二来给观众们概述玄学内容的大概构造,通过解释《易经》一类典籍有利於帮助大众奠定坚固的国学文化基础。 “初级班我会教金木水火土的五行知识,例如春天木旺,冬天水旺等知识,然後到研究八卦图,了解阴阳……”按照李汶钊先生的规划,网络视频课程将会一步步推开读者了解中华玄学的大门。同时,他也奉劝学员,不要学习到一定程度就出现抵触心理,觉得学不明白就中途而废,这样所学的内容连入门的底线都达不到。 从中可见,李汶钊先生不仅是一位尽心尽力推动玄学发展的有心之人,更是一位具有责任心、勤於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他尽己所能权衡两个身份,希望都能做好双方的工作。同时,他也留心学员的情况,用心良苦建言对方持有正确的求学观,让中华玄学的传承,少一分马虎的糟粕,多一分纯粹的精华。 热爱国粹 八方实践 课堂上、网络中的李汶钊先生,是一位乐此不疲向大众传授玄学知识的专家,在业内拥有名声载道的声望。其实早年他走向专业的道路,也是从一步一个脚印的学习开始。1966年出生的他,自小爱好气功、太极,学会阅读後又常常沉醉在易学等中国古代文化的世界。二十岁那年,一本气功书关於风水的内容引起其极大的兴趣,从此便与中华玄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早年做过生意,期间也一直勤奋学习风水、八字、占卦等,不断学习积累,随如中国易学界四大神算李顺祥教授等不少玄学师傅学习,集百家所长於一身,日渐形成自己的从业体系。 忆起年少,李汶钊先生不禁笑道“以前一抓到空时间,就用来学习玄学,坐车、走路、睡前都会看。”除了名师指点,李汶钊先生成为业界出人物应归功於他的勤奋好学。他以亲身的经历说明,名师的指点功在化解疑惑,自己的执著的求学恒心才是成功的基石。 学有所成,李汶钊先生开始以所学帮助他人,到各地察看风水,北京、越南等地都有其客户,深厚的专业技能给他带来越来越好的声誉,一再上门的客人越来越多。2006年,李汶钊先生开店设点,迎接八方来客。来自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让他更专注事业,一心一意发扬中华玄学。 “其实玄学是很有用的知识,只是有的从业者给客人的答复模棱两可、不得真理,也有的效果不好。”从业的路上,李汶钊先生听到不少负面的信息,也了解到这一行效果立竿见影,才有客人相信,才会形成良好声誉的道理,因而更加坚持国粹本真,也认识到,自己传播玄学的任务更加任重道远。 环境学问 影响多样 近年来,中华玄学的影响越来越大,不仅国人开始重视、屡屡得到用,就连国外的高等学府也深入研究,如将风水学归纳为近学“环境科学”的范畴。李汶钊先生说,其实产生於远古时期的风水学,内容比环境科学更丰富: “环境科学着重研究空间的知识,风水在此基础上添加了方向和时空的元素。如果结合五行、阴阳等学说,每个方向都结合相应的五行,就能在现实中灵活运用。”例如盖一座楼房,根据建筑的作用、结构、环境等,风水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诠释,涉及业主心理、分区功能、美化艺术等五花八门的内容,综合性强。充分体现国人“天人合一”的智慧:“古人讲究人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所以在很多地方都根据五行的规律进行调配,个人练气功如此,宗教中观音端坐莲花座也是如此,连建筑的设计都是按一定规则设计的。” 若说上述观点比较玄幻,李汶钊先生随即信手拈来一个例子:太阳五行属火,人体心脏属火,火盛则脾气暴躁,因此在太阳活动活跃时期,太阳黑子出现,不仅会影响地球上的通讯,还会影响人体的心脏,如有相关病症的人需在此时注意身体,而心浮气躁之人也应在此时控制脾气,因为研究表明,太阳黑子爆发的时候,犯罪率也在上升。 李汶钊先生的话,也反映出世界万事万物皆有联的规律,就如个人或家庭居住的房屋,如果局不好或地段不理想,容易影响长期居住於此的人群,久而久之会产生厌烦的心理,进而导致生活被影响、家人感情破裂等严重问题。可见,中华玄学,虽高深莫测,其实关到人们身边的切实利益。 从业三十年左右,李汶钊先生一直坚持尽善尽美的工作作风,服务客户如是、准备教程如是,他对工作的精益求精,让他保持着风度翩翩,温文尔雅的形象,犹如中华文化提倡的君子之行,温润如玉,润泽坊众。 网络科技论文:网络科技发展及信息安全管理分析 摘 要:当今社会由于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信息网络通过网络传递,网络是一个公开的环境,不法分子可能会拦截、偷听网络封包,组织信息网络安全因而变得越来越需要被重视,本文期待经由对信息安全基本观念的阐述,能让读者对信息网络安全及加密方式有进一步的了解。 关键词:网络科技发展 信息 安全管理 1 网络科技安全发展现状与概念解析 1.1 现状 21世纪是电脑网络科技的世纪,信息借助网络传输既快速且无远弗届的流通与交换,孕育出全球化社会。进入信息化社会,国与国之间的信息战也越演越烈,随着网络的普及化,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提升政府单位信息安全防御能力,便成当务之急的工作。信息安全维护旨在确保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与可用性,我们应当落实最佳安全实务准则及纵深防御策略,以因应信息网络安全的威胁。有鉴余此,无论是防护机制建立、法令规范修订、教育培训与人才培养,均须落实执行。近期目标式攻击越来越盛行,黑客不直接攻击目标组织而采用迂回的“水坑式”攻击,从目标对象常去的网站着手,所有合法网站都有可能因为漏洞成为攻击跳板,网站被黑原因很多,SQL injection,XSS网页安全问题就可以让黑客一再得逞。而DDoS攻击威胁存在已久,近年来的变化速度也越来越快,黑客利用网络协定所存在的漏洞,将各种网络设备变成尸电脑的一份子,例如:打印机、路由器、网络摄像头,再利用它们发动大规模DDoS攻击,或是窃取里面的资料。日前韩国攻击事件以及美联社Twitter账号被盗等信息安全事件对当地造成股市大跌、影响金融社会秩序等重大冲击。随着APT攻击的盛行,对于未知威胁的侦测能力也受到重视。因此,RSA信息安全厂商的SIEM将由原本的enVision平台转换为收购来的NetWitness平台,名为Security Analytics,除了将log收录之外其全封包深度分析与鉴别功能是为最大特色。 1.2 概念 三个概念构筑着信息网络安全最基本的基石。分别是机密性、完整性、可使用性。一是机密性。主张信息网络只能提供予有权取用的人或组织,无论通过语音、文件、E-mail、复制等任一种形式,只要信息网络揭露给未授权的人员组织,就破坏了机密性。二是完整性,也即主张信息网络必须可被信任为是正确且完整的。这包含了三个重要的信息:“正确”代表信息没有被更动过,也没有错误;“完整”代表信息没有遗漏或被裁剪;“可被信任”代表取得信息者可以被信任。若信息遭到非属授权的更动,无论有意或无意,即破坏信息网络的完整性。三是可使用性,也即主张负责信息网络的系统或组织,必须在授权使用者需要时,提供正确无误的需求信息。在信息网络系统中,例如资料储存媒体损毁、阻断服务攻击,都属破坏可使用性。其中,阻断服务攻击就是使服务中断的攻击行动。例如,传送大量的封包造成提供信息主机超过负荷而当机或损毁等。 2 组织信息网络安全设计的完整性 一是信息网络安全与风险管理。信息安全管理的目标,在于厘清界定组织中的信息资产,并且建立及实行政策、准则、程序、指引,以确保信息网络的可用性、完整性及机密性。实行时,可借助适当的管理工具或方法,例如风险评估、信息安全观念的培训等,协助找出潜在威胁、分类信息安全资产及评估各资产的弱点。 二是安全架构与设计。建立一个安全的系统架构及模型,可以增进信息网络的可用性、完整性及机密性。包括整体的网络环境、应用系统、设备、软硬件、作业系统等,都应该要构筑在一个安全架构之下。 三是存取控制。存取控制包含实体环境的出入管制及信息网络系统的存取管控。须先了解有哪些存取管控的方法,以及了解整体系统的可能存取途径及可能借以入侵的渠道,才能设计良好的存取控制。 四是应用程序安全。在设计及开发应用系统时,就应当妥适地纳入信息网络安全的考量。即充分了解运用在各式应用系统上重要的信息安全观念,从而设计出符合信息安全原则的应用系统。 五是操作安全。这个安全管控机制,首要目标除了确保信息能在需要的时刻提供给授权者,还必须确保信息网络不会被未经授权者使用或更动。 六是实体安全。实体环境中,除了整个设施机构的周边外,包括办公室环境、信息储放设备所在及机房空间等,都要考量到如何维护信息网络安全。 七是通讯及网络安全。网络是个开放的资料交换环境,随时都有人可能通过各种手法监听或接触到在上面流通的信息。当系统必须通过这个开放渠道传递或交换信息时,必须要考量到安全的问题。 八是业务持续性与灾害复原。为建立良好的信息网络安全,组织必须建立持续的改善与应变计划。这个计划应至少包含信息安全问题的持续监测、回应及改善的方针,以使组织的信息安全环境能日趋成长完备。 九是法律、规章、遵循性与调查。了解电脑及网络犯罪的相关法律知识,有助于在遭受信息安全相关威胁及侵害时,可以较迅速的反应。故要导入信息网络安全时,对于相关的法律或规范,应当也要有足够的认识。 3 系统应用对称与非对称式加密 加密过程至少包含以下元素:明文、加密演算法、加密钥匙及密文。明文代表未加密内容,密文代表加密后内容,演算法代表加密规则、钥匙代表加密时所要定义的参数。以替代加密法的例子为例,选定凯撒加密法为演算法,而决定字母要位移几位,就是钥匙,加解密双方都必须知道这钥匙,才能顺利加解密。在加密法强固到难以破解后,钥匙的交换与保护,便成为重要课题。无论资料如何加密保护,钥匙的传递,除了双方面交之外,都必须曝露在相对公开的环境下传送,非对称式加密,即是为了解决这样的困境而诞生的。 非对称式加密的原理,即为加密与解密使用一组不同且配对的钥匙。先以两个人―― 甲跟乙来说明。在非对称式加密中,每个人都有两把钥匙,一把称为私密金钥(private key),须留在自己身边,不可透露给任何人,另一把称为公开金钥(public key),可公开散布,不须保密,因此,非对称式加密又称为公开金钥加密。假设甲要写信给乙,首先须取得乙的公开金钥,由于公钥不是秘密,乙大可通过网络寄给甲,甲用乙的公钥对信件加密,再寄给乙,这封加密信即使被偷看,也因偷窥者没有乙的私钥,而无法解读,乙收到信后用私钥解密,即可看到信件内容。 当然,非对称式加密虽然安全,但由于演算法复杂,与对称式加密相较,加密所费时间拉长许多,为顾及效率,实际上加密作业会综合这两种技术。以对称式加密,加密本文,再以非对称的公钥,加密对称式钥匙,该方法即可加快文件加密的效率,也可解决钥匙传递的安全问题,著名的RSA,以及DH、Elgamal、DSA等,均属目前较常见的非对称式加密法。 网络科技论文:利用网络科技 促进家园合作 合作是指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所谓的家园合作是指家庭、幼儿园和社区都把自己当做促进幼儿发展的主体,通过互动促进幼儿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现在许多父母忙于自己的工作,有的家长甚至一学期也碰不到老师一次面,他们非常渴望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渴望与老师交谈沟通,但现实生活让很多家长都心有余而力不足,非常遗憾。他们无暇照顾自己的小孩,孩子大多都是由爷爷奶奶照顾,由于爷爷奶奶的陈旧的教育观念与幼儿园新的教育理念相悖,使得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为了更好地做好“家园共育”,为了更好地与家长沟通,为了提高家园互动的有效性,我们决定利用网络来进行行之有效的家园合作。当今已经步入了信息时代,电脑已经走入了普通家庭,网络为缩短大家距离,方便快捷的沟通搭建了平台。 一、建立本班的QQ群,搭建交流平台 新生刚入园时除了幼儿有分离焦虑,有许多家长也有“分离焦虑”。幼儿的分离焦虑是因为从没有离开家人这么长时间;而家长的分离焦虑是担心幼儿在幼儿园是否适应,是否被欺负,是否能吃饱等等。家长这种不放心的情绪,无形之中也影响到了孩子,使他们更加焦虑,为了打消家长的顾虑,我在本班建立了“娃娃之家” QQ群,成为班级与家庭交流的平台。 每天我们会把幼儿活动的精彩镜头拍摄下来,并给照片配上相应的文字,再传到群里,供大家分享。如生活自理活动中,当孩子自己把鞋穿好了,高兴地跳起来是的身影。家长们看着照片里孩子们笑盈盈的笑脸,都非常开心,并在照片上寻找自己孩子的身影,常常会问:“老师,我家宝宝在哪儿呢?” 在此基础上,我还会在QQ群里给新生家长们一些建议:对于不太适应幼儿园生活、哭闹特别厉害的幼儿,可以采取缩短幼儿在园时间的方法,减少幼儿的不良情绪;请不要给孩子不能实现的承诺。 二、在QQ群里抛出问题,引导交流 网络平台,不但能够与家长进行网络交流,而且还能进行语音对话,是家长乐于参与的沟通形式。我们经常针对幼儿的一些共性,在QQ群里把它提出来供大家讨论。如:小朋友刚入园,有些男孩子经常把小便尿在裤子上,我们就进行仔细观察,发现有些男孩子像女孩子那样小便,于是我们就在QQ群里提出里这个问题:“男孩该如何小便,才不会把小便尿在裤子上?”引起了家长们的积极讨论,很多家长针对自己孩子的习惯,结合自己的经验,道出了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 本班有个孩子刚入园时,午睡起床后,老师帮不会穿衣服的小朋友穿好衣服,就问:“还有谁没有穿衣服的,到老师这里来。”没有人回答,于是老师翻看了一下床铺,没有遗留下来的衣服,于是就带幼儿回教室了。放学时,孩子的爷爷发现孩子没有穿外套,就大闹起来,说了很多刺耳的话。我们和家长到卧室找了半天,终于从床底下找到了衣服。针对这件事我们在QQ群里进行了一次交流,首先我们先向家长道歉,承认我们的工作有疏漏,同时也让家长思考该怎样教养才能避免此类的事发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家长对老师的工作予以理解,并消除了家长与老师及幼儿园的矛盾,同时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及时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养方式。 除了老师可以针对幼儿在园的表现,提出一些问题,家长们也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在家的表现和在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在QQ群里提出来,大家进行讨论、交流。通过家长们的积极交流,使他们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着对方的家庭教育经验,让家长感觉到他们的参与是非常有效的,也充分地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上网,乐意抛出自己的疑惑,积极与老师及其他家长进行交流。 三、充分利用家长职业优势,进行信息共享 不同经历不同职业的家长都可以成为幼儿园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幼儿园提供多种支持和帮助。如:春天来了,孩子们肯容易患上流感,会经常感冒、咳嗽。我们可以请在医院工作的家长,在QQ群里传授一些预防感冒的小窍门,以及春季要注意的饮食方面建议等。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我是天才小厨师》之前,请在饭店工作的家长,拍一些工作场所的照片,讲一些工作时的一些趣事,以及厨师工作的流程,放在QQ群里让大家共享,家长们可以带孩子一起看,为开展《我是天才小厨师》教育活动打下基础,同时家长也了解到幼儿的学习内容和进度。在幼儿自制三明治的活动中如果没有家长的参与,活动将无法顺利进行。首先,我们需要厨师帽和围裙、口罩,让孩子知道厨师在工作时要时时刻刻讲卫生。然后,需要准备面包片、果酱、素菜(洗净的小番茄或生菜)。活动要求一经在QQ群里公布,家长们就积极参与讨论,澄铖的爸爸第一个发言:“我家开饭店,厨师帽我来准备。”烨子妈妈接着说:“我在医院工作,我准备口罩。”萍萍妈妈说:“我开超市,果酱我来准备吧。”东东爸爸说:“我家里长了生菜的,我负责准备生菜。”……不一会家长们各负其责,为本次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我班的幼儿既有来自城镇的也有来自农村的,城里的孩子对农作物不是很了解,我们就请生活在农村的家长拍一些各种农作物(动物)生长的照片,放在QQ群里,再带一些作物种子到幼儿园来让孩子们种植,让孩子亲身体验种植的快乐。 四、利用网络,共同学习 1.及时向家长传达所学内容 由于父母工作较忙,多数幼儿都是爷爷奶奶来接,有时活动前要准备的东西跟爷爷奶奶说,他们也不懂,于是我们利用网络把新的主题说明一下,让家长明白为什么要开展这个主题,它对现年龄段孩子有什么意义,这个主题的目标、内容又是什么,在本次主题开展中哪些地方需要家长配合的,使家长们看了一目了然,方便了家长与老师之间的沟通,家长知道了应怎样去配合老师。有了家长们的积极配合,大大提高了主题活动的质量,使主题活动更富有实效性。 2. 转变教养观念,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水平 家长们在家园合作问题上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如有的家长过分强调知识的学习、包办代替、娇宠溺爱;有的家长只顾挣钱,对孩子的教育不放在心上;有的甚至错误的理解为幼儿教育是幼儿园的事情等等。因此我们利用网络的优势,经常下载一些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的育子经验、健康卫生知识等文章,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知识,满足家长对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需要。在每次学习的过程中,都要进行激励的讨论,为的是让家长们能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的精髓,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从而协调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只有家园互动,我们的课程改革才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只有家长们的勇于参与,我们的主题活动才能开展得有声有色。网络在联系幼儿园、家庭和社区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让家长充分参与,让他们与幼儿园的教育资源有机的融为一体,淋漓尽致的发挥他们的作用。 【作者单位:如皋市安定幼儿园 江苏】 网络科技论文:网络科技信息资源评价综述 摘 要:文章对网络科技信息资源的特点展开分析,并对网络科技信息资源评价的优缺点、方法、步骤、指标等问题进行了简要探讨,针对现阶段网络科技信息资源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做好网络科技信息资源评价工作内容及措施。 关键词:定量评价;定性评价;网络科技信息资源 在世界各地网站中分布的能够通过互联网共享的科技信息资源称之为网络科技信息。一些专业科研门户网站的主要目的是科技信息服务,包括处于游离状态的、对某些专业有所启发的科技信息、科技数据库数字图书馆系统等等。交互性强、连接性强、容易获取、形式多样、更新速度快、传播速度快、涵盖内容较为广泛、信息量大等都是网络科技信息资源的优势。 1 特点与评价指标 网络科技信息资源的特点如下:第一,不容易获取部分内容。第二,质量参差不齐。非正式出版物与网络版正式出版物混杂于一潭,其中一些科技信息的可信度与质量令人怀疑。第三,资源杂乱无章,因网络和计算机的普及,网络信息资源也不断地膨胀,在浩如星河的互联网中,科技工作人员要想找到所需信息具有着一定的难度。当在搜索框内输入所需相关科技信息时,成百上千个相关网页就会检索出来,遗憾的是其中相关度高的仅仅少部分,这样就使人浪费掉大量的时间去寻找。即便是专业科技数据库中的查找,其结果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浮出水面。 为了解决网络信息资源的不利问题,开展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是有效的手段之一,如果能够从包含海量信息的互联网中及时地提炼出所需精华,那么,从而给予人们极大的帮助。下载和引用资源情况、访问资源网站次数、用户使用付费资源网站性价比、科研工作人员与学术网站的互动性、下载资源速度、资源链接可用与否、对用户端计算机环境要求是否合理、用户界面的友好性、资源网站导航系统与检索功能完善与否、资源网站服务器稳定性、开展特色信息服务内容、特色资源的获取是否存在难度、加工整合资源以提升资源价值、是否按照一定的逻辑方式进行分类或组织、资源类型与表现形式、更新网站速度与资源时效性、论点表达的创新型与客观性、数据引用的可信度与准确性、科技信息主题的广度及深度等等这些都是网络科技信息评价指标。 2 评价步骤及优缺点 网络科技信息资源评价步骤的第一步就是对评价对象进行确定,根据单位科研者的研究方向、专业性质,并对其需求倾向开展分析,通过搜索引擎,将与用户需求有关的网页或网站主动筛选出来。第二步是综合评分,分析评价筛选出的网站可采用定量评价法或定性评价法,再对相应评分标准进行制定,排序可根据评价的结果分数确定。第三步对排序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将目标网站的评估报告写出,并向用户呈现报告。第四步,对反馈意见进行收集。如果用户对评估报告不满意,基于与用户充分沟通、交流后,适当修改评价方法,并重新对评价体系进行建立,对评价过程逐步完善如果用户满意评估报告,以本次评价为契机,结题建立相关文档,为更多科研工作人员提供使用和帮助。 定量评价法,利用整理网站、自动锁机信息的评价工具,采用统计分析数量的方法来客观评价网络科技资源。通常情况下,访问某科技网站次数越多,表示该网站具有价值更大。看网页内容是否重要,也可以通过科技网页链接多少能够看出。与定性评价法相比,定量分析法的评价更加公允、客观,该评价方法具有通用型,与大众化参考相适应。但是该方法也存在自身缺点,如未能深层次剖析科技资源,个性少,对于较为深入的科研工作未必能够提供所需价值。定性评价法,从主观角度,按照一定评价指标评价和筛选网络科技资源。该方法的有点在于以人工手段为基础,能够深入分析信息内容。而缺点则在于评价结果与评价者工作观点相似,或者仅能够代表个人,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大。定性评价法的评价结果的个人色彩很强,例如:学科不同,甚至学科相同而研究方向不同的人员对同一科研网站资源的可利用程度持有相异的看法及观点。 3 对评价工作的反思 长期的、动态的变化对网络资源内容会产生影响,经过一段时期,可能原先的评价机制和评价指标会潜移默化,因此,信息源的真实价值不是一次评价结果能切实反映出来的。想要一只对用户提供帮助,唯有与时俱进、坚持不懈地搞好评价工作,开能将工作顺利开展下去。为了克服定量评价法数量统计分析方式不以获取、需要大量数据做支撑的缺点,应在有效采取定量结合定性的方法上,用定量评价法的客观性克服定性评价法的主观性,用定性评价法的便于操作性来克服定量评价法的不易获取数据的不足,从而能够将对网络资源科学评价的目的变为现实。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网络科技服务信息,是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目的所在,所以,为提高评价效果,评价工作离不开用户反馈,在评价工作不断开展的同时,信息服务工作人员应给用户提供每一次的评价结果,并对反馈意见进行及时收集。只有认真听取了反馈意见中的意见和建议,付诸于行动,才能够将评价结果实用性提高,得到公平、客观的评价结果。 4 总结 为了解决网络信息资源的不利问题,开展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是有效的手段,采用有效采取定量结合定性的方法,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网络科技服务信息,最后,在评价工作不断开展的同时,不能忽略了用户反馈。强化网络科技信息资源评价,为社会的明天贡献一份光明。 网络科技论文:网络科技时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弱化与提升 摘 要:人文精神是一个民族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与传承,所展现出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精神。高校应该是传承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主阵地。另外,时展和科技的普及,也需要大学生具有人文精神。但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提供广阔发展前景的同时,也导致了人文精神的弱化,进而影响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高校加强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网络文化建设,积极构建科学的人文精神教育体系,在实践中认真践行人文关怀的理念,帮助大学生培育应有的人文品格,促使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关键词:网络科技;大学生;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指人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对自我价值和真善美的永恒追求,对人性的尊重和人生真谛的彻悟,对个体生存、死亡、生命意义的理解和终极关怀,对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执著的探寻,对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和创新精神,对人类社会进步、发展、完善的高度关注和参与意识。人文精神是一个民族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与传承,所展现出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它是一个民族在不同时代对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思考,是人类文化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科学发展和文化性格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表征和升华。一个社会如果缺乏人文精神,这个社会就不知该走向何处,一个人如果缺乏人文精神的熏陶,就丧失了起码的道德感和羞耻感,成为一个“空心人”。 一、网络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大学生具有人文精神 1. 人文精神决定着大学生对网络技术的科学态度 互联网的电子信息传播远比纸质传播优越,既便于大量存储又便于迅速传播,借助高科技手段还可以实现多媒体传播,从而使信息的传播更形象、更生动,而且是瞬时传播,进步快,更新快,又具有开放性和交互性的特点。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迅猛发展,知识量之广,信息量之多,知识的更新与代谢之快,均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这就要求作为网络科技活动主力军的大学生,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以求真求实的态度、正确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怀疑批判的眼光,以多向度的姿态看待一切已有的科学理论、科学技术和科学文化,只有勤于思考、善于提问,才能勇于突破和创新,才能推动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大学生,他们是高科技的发明者和使用者,其人文精神情况将决定着科技未来的走向。 2. 人文精神促使大学生成为互联网技术王国的主人 互联网技术王国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依照既定的程序来完成,而这一切程序又都是固定的。大学生使用互联网就要受到预先设计好的网路和框架结构制约。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把人有血有肉的活动转化为一项单一的操作,其丰富的情感和肢体语言也被计算机中人为的符号象征所消融。也就是说,能够表现出人的自主性、主宰性的多项指标完全被固定的操作技术所替代。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青年大学生已成为互联网社会的主力军,每天上网几乎成为他们生活的主要意义和内容。沉醉其中乐此不疲的大学生,日复一日地沿着网络的理路循行,正在沦为电脑、知识、信息、技术的奴隶。当大学生的主体意志受外界支配和压抑的时候,很难谈得上从事技术创新实践。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大学生具备人文精神,需要他们对自身作为社会存在的独立性、自主性的理性探询,对个体潜能的发掘,摆脱技术工具对人统治,真正成为网络社会的主人或主宰,并自觉地推动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创新。 3. 人文精神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技术伦理理念 科学技术是人类为了自身发展而创造出来的,并使之不断进步来满足自身的需求,科技的不断发展使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因此,青年大学生只有将“技术人道化” [1 ]的技术伦理理念引入网络环境,正确处理技术使用与技术伦理的关系,才能确保人类自身与网络社会的和谐发展。由于网络技术是在一个不断开发、不断修正过程中形成的技术系统,其自身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网络技术系统也是比较脆弱的。因此,每一位大学生都应该学会关心、爱护网络社会,正确使用网络技术,遵守网络道德,维护互联网安全,确保人类对科技成果的充分享受;谨防一些人利用网络自身缺陷,制造和散布计算机病毒,或充当电脑黑客,肆无忌惮地攻击其他网站,把互联网当作“施展自己才能”的自由空间,把网络技术变成危害网络社会及网络技术进一步发展的祸水。 4. 人文精神有利于大学生自觉进行科技创新实践 “创新作为人的一种创造性实践,必须是一种自觉的活动。” [2 ]这一活动的前提是人对自身本质、潜能的发掘,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主体意志的自由表达等。当人处在被动、盲目状态,主体意志还在受外界支配、压抑的时候,他所从事的活动不可能是主动自觉的,这种状态很难产生科技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纵观世界历史,在很长时期内,由于广大劳动者的经济和政治地位低下,能动性难以发挥,科学文化的创新就主要由少部分享有较高地位和较多特权的人来承担。只有当自由、平等观念真正深入人心并促使大多数人主体意识觉醒的时候,创新才会成为一种社会意识,并激发普遍的创新热情。因此,人文精神对于人类科技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当每位大学生提升了人文精神,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深厚的人文底蕴时,才能产生自觉主动的科学技术创新实践活动,取得丰硕成果。 二、网络科技时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弱化 1. “人本”意识淡漠 “人本”意识,就是一切以人为根本、珍视人的生命、维护人的尊严与价值。如今,上网浏览时,你会觉得在网络世界里,各种具有刺激性的多媒体网页、画面、动漫、游戏目不暇接,过度的感官刺使学生的“人本”思想和情感变得越来越淡薄。“马加爵事件”为大家所熟知。2004年2月,大学生马加爵用铁锤残忍地杀害与他同室的三位同学。事件令人震惊、令人痛心。但比惨案本身更为荒唐是,被娱乐化的“马加爵”频频出现在网络、影视和游戏上,甚至生活中。“不少大学生在网络游戏中将‘马加爵之锤’挥舞得不亦乐乎,追星追得快要迷失方向的小女生直说‘小马哥’被捕时的照片真像古天乐。在这之后,又不断有大学生杀人事件见诸报端,大学生或干脆戏称为其‘XX马加爵’。于是,这个名字仿佛成了一种标签,专门贴在残暴的大学生杀人者身上。” [3 ]大学生对生命的麻木,对生死、信仰、幸福、生存意义等问题的盲目已经触目惊心。 2. 人文追求低俗 人文追求是一个人对人生远大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自身生存价值探求的过程,是一个人是否具有人文精神的最主要标志。但在网络信息时代,多元、芜杂的文化层出不穷,形形色色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方式充斥其中。大学生长期接触这些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信息、思潮、观念,很容易使他们失去为国家振兴、民族进步而艰苦奋斗的人生理想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价值追求,转而追求享乐、奢侈、刺激、性解放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少数学生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3. 求知求真乏力 互联网丰富多彩的内容对青年大学生有着强大的吸引力,部分学生对网络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心理依赖,从而影响大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对真理的追求。2005年,上海师范大学心理系的顾海根教授对上海市8所大学3 97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生的网络成瘾率为12.19%。“网络色情成瘾、网络游戏成瘾、网络人际互动成瘾、网上信息收集成瘾、IT技术成瘾等是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形式。” [4 ]这些学生整日沉迷于网络世界里,把大量的时间、精力、物力用在玩网络游戏、网上聊天、浏览色情网站、观看网络视频上,有的为“种菜”、“偷菜”起早贪黑、废寝忘食,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学业。在网络世界里获得的某种满足感和虚幻的成就感,也使他们失去了在现实世界里探索未知、创新科技、追求真理的勇气和动力。 4. 创新思维与实践钝化 创新实践活动源于创新思维,没有创新思维就不可能有任何创新实践活动。所谓创新思维,就是一种突破陈规、大胆探索、勇于创造的思想观念,表现为一种坚忍不拔、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而网络文化实质上是一种快餐文化。“短平快”表达方式使人的思维能力变得肤浅和片面。同时,“他们的视觉始终被刺激着,思维也就会局限在视觉的平面上,根本无法凝神思索,对问题缺乏深度思考,从而使思维也逐渐变得平面化。” [5 ]根本谈不上形成创新思维。人作为现实生活实践的主体,不能停留在简单地适应客体的层面上,而应该根据人类社会发展和自身价值实现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对客观世界进行变革和创新,通过创新实践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并且使自己真正成为现实社会生活的主人。但当学生个体被淹没于互联网之中形成“数字化人”的时候,他们很难在现实社会中有创新实践活动。 三、网络科技时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 1. 搭建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中心的网络平台 首先,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是在几千年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是整个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积淀、凝聚、孕育而成的文明精神。即使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人们对各种文化的追求,多源于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上。“传统文化中符合人性的方面与现代化并不矛盾,相反,这些方面与现代化的结合既能为现代化找到深厚的文化土壤,又能校正现代化所带来的一系列人文困惑。” [6 ]因此,大学生要承继和延续人类文明,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普及经典阅读。阅读传统经典可以陶冶情操、净化灵魂、启迪智慧、提升品位。阅读经典是大学生寻求一个完善、独立的自我与品格的最好途径。所以,要促使大学生抽出更多的时间接触“经典”,接触“大师”,在“古今心灵的对话”中,寻求志远的宁静,塑造高尚人格。再次,高校要整合资源,组织专家研制、开发以弘扬民族人文精神为主题的教育软件。这类软件产品,形式要具有时代性,界面要使用图片、视频、动画,防止单调和呆板,忌空洞说教。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引导中,接受民族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熏陶。最后,网站应开设经典论坛、文化沙龙、 人文讲坛等,吸引大学生参加读书活动和民族文化大讨论,以形成正确的文风正气 [7 ]。 2. 建立科学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首先,学校可以根据各学科特点,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跨学科、跨专业的人文教育学科群,使课程设置和知识结构更趋合理,并把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各个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之中,帮助学生探询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培育创新精神。其次,适当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使得大量信息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在大学生的面前。但是,以人之所以为人的核心精神即人文精神,却没有因信息的广泛呈现和传播而逐渐增强。所以,学校要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引领学生走出网络,进入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去。深入了解国情、民情,并学会关心社会、服务社会、造福社会、奉献社会。最后,组织“名师”、“大师”,开设“人文”选修课程或“人文”讲座。通过丰富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强化其艺术修养,提高其思想情操,使艺术内化为学生的品格,在艺术审美中实现人文精神的超越 [8 ]。 3. 教育者认真践行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 首先,教育者要树立“以生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以生为本”的人文教育理念在实践中体现为诸多的实践形式,比如情感教育、愉快教育、希望教育、主体教育等。教育的首要任务和根本目的是把学生教育成“人”。要把“为何而生”的教育与“如何而生”和“生存价值”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教育大学生懂得“人是什么”、“为什么活”、“怎样活”。其次,教师应该将网络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适应学生的认知方式。要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使学生通过图像、视频,调动视觉、听觉、感觉等器官来解读信息、接受知识。最后,教育工作者应利用网络加强与学生的联系与交流。课余时间,教师可通过E-mail、QQ等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不失时机地进行人文教育。 4. 培养大学生的人文品格 首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一旦确立,不管人生境遇如何光怪陆离或艰难曲折,永远不会迷失方向。其次,帮助大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只有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大学生才能为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再次,引导大学生关心社会、服务社会。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之中,个体无法脱离社会而孤立地生存和发展。这就意味着个体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必须在社会中才能得到满足,还意味着以怎样的方式和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也都是社会决定的。所以,大学生要克服极端个人主义,学会关心社会、服务社会、造福社会、奉献社会,热心社会公益活动,以社会进步为己任,在服务社会中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高校的人文教育必须注重紧密结合科技信息时代的需要,培养学生一种实事求是、追求真理、敢于批判、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使学生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勇于突破的胆识,真正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网络科技论文:小型网络科技公司业务推广策略研究 摘 要:本文运用营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对小型网络科技公司开展网络营销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首先,通过分析网络营销能够带给小型网络科技公司的种种竞争优势,结合小型网络科技公司现状,指出小型网络科技公司开展网络营销的必要性。其次,通过小型网络科技公司基础设备情况、人员情况、资金情况及降低网络营销风险的能力进行分析,指出小型网络科技公司开展网络营销的可行性。再次,通过对网络营销的条件进行分析,提出适合小型网络科技公司发展的网络营销策略。 关键词:网络推广;观念;人才 一、小型网络科技公司网络业务推广方式分析 (一)借助搜索引擎进行推广 搜索引擎推广是指利用搜索引擎、分类目录等具有在线检索信息功能的网络工具进行网站推广的方法。搜索引擎是目前中小企业最重要、效果最明显的网站推广方式,可以通过关键字搜索到企业的信息。 (二)电子邮件推广 以电子邮件为主要的网站推广手段,常用的方法包括电子刊物、专业服务商的电子邮件广告等。进行E-MAIL策略可以建立企业的邮件列表,扩大企业邮件的受众度,从而达到企业信息的有效传播。 (三)通过论坛BBS推广 为达到显著的推广效果,小型网络科技公司在推广网站时应该把目光放到一些知名的BBS上,因为其在线人数多且分布较广,更具有吸引力,我们可以通过以一个普通网民的身份宣传公司的网站,留下公司网址,让感兴趣客户访问,或些软性信息,信息是传递公司产品或者服务的心得。 二、小型网络科技公司网络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营销竞争意识不强,对网络营销认识不够 小型网络科技公司对于网络营销的认识依然停留在网络营销的初级阶段,不知道如何去切入网络营销方法;只是依靠政府采购平台形成电子商务模式的一个雏形,没有更多的资源去投入广告,主要依靠业务人员来覆盖市场,对于这样依靠产品来决定取胜是很难的,所以在信息的覆盖上面就要有一定的渗入才行;对网络营销意识的缺乏使得小型网络科技公司的信息无法向更宽更广的范围推广,不能真正地将网络营销与企业的整个经营过程结合起来。 (二)资金投入和信用程度不高,影响网络营销的顺利开展 由于小型网络科技公司占有的社会资源有限,受经营观念、经营范围、经营者个人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信用程度往往较低,因而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对外交往难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另外,网络营销与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密切相关,而一套信息化系统的创建、维护和调整都需要大量资金,由于小型网络科技公司抵押资产少、信贷风险大,这些都影响企业对网络营销资金的投入。 (三)网络的安全性难保障 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得网络交易面临着种种风险。网上交易安全性是小型网络科技公司与消费者共同担心的问题。 另外,商家为了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过多地获取了用户的个人资料,使互联网上个人隐私遭侵犯、电话骚扰不断、电子信箱地址被他人利用,造成垃圾邮件堆积如山,影响了用户正常的通信。这些都造成了小型网络科技公司对互联网安全的不信任,进而影响到网络营销发展策略在小型网络科技公司施行的切实可行性。 (四)网络营销人才短缺 小型网络科技公司在开展网络营销活动的过程中,缺乏懂得信息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营销人才,不愿意高薪聘请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使得企业缺乏高层次的管理人员,导致企业的管理水平低下,管理方法落后。 三、解决建议 (一)更新营销观念,强化网络意识 小型网络科技公司在切实提高企业自身对网络营销概念的理解的同时,应大力促进企业上网,建立自己的域名和网站,构建其自身的网络营销团队,同时协调营销部门与其他各部门的关系,以保证企业营销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号召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打造可靠网络 从根本上来说,网络安全问题是人的问题,高素质的人才只有在高水平的教育中才能迅速成长,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对科研教育的投入和支持。 同时在网络支付方面,要加强立法力度,通过法律程序来保证电子签名和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应,以降低客户在网上进行金融交易的麻烦和风险。同时还要加大开发更加安全便捷的网上付款工具的力度,切实保护中小企业的资金支付安全。 (三)引进和培养网络营销专门人才 小型网络科技公司要发展,仅仅利用外部资源是远远不够的,网站的维护,信息的更新,以及适应性调整都需要专业的人才。尤其是网络营销在信息技术和业务方面的紧密结合,使得企业营销人员工作的本质会发生重大变化,这就需要对企业员工尤其是营销人员进行培养与教育。因此,引进和培养网络营销人才是理想选择,加强企业内部职工的培训,为公司更好的开展网络营销做好保障。 网络科技论文:中小型网络科技公司多元化营销问题研究 摘 要:本文从中小型网络科技公司及个人的目标定位、员工素质、管理认识和分层次进行多元化整合等角度对中小型网络科技公司的多元化营销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正确的目标定位、员工素质的提高、管理工作制度的完善和加强分层面的进行多元化营销整合等建议。 关键词:多元化;直销;会销;电话营销 一、中小型网络科技公司开展多元化营销的背景分析 传统互联网络一直停留在高速发展的经济十字路口,它受到高度经济和技术创新的制约。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如今电子商务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推广力度问题。 随着手机用户和手机网民规模的持续增长,3G所带来的网络带宽的优势和终端供应的丰富,给互联网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并催生着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和增长点。在新机遇下,中小型网络科技公司必须采取新举措,增强其推广力度,多元化营销成为了必经之路。 二、中小型网络科技公司开展多元化营销的问题 (一)定位不准 1.营销目标定位不准 市场定位不准是中小型网络科技公司面临的至关重要问题,没有一个良好的定位,也就没有一个良好的方向,方向不明确就阻碍着公司的发展。 2.员工目标定位不准 员工对于个人目标定位模糊,员工对于自己的目标和工作计划模糊不清,这样盲目的工作对于公司来说就是在浪费时间,对于员工业绩的本身存在着阻碍。 (二)营销人员能力偏低 中小型网络科技公司主要以会议营销和电话直销为主,多元化能力偏低,销售手法单一,这样阻碍了公司的正常发展,不能够完全适应市场需求。公司要发展壮大就必须克制这些瓶颈性质的问题。 会议销售方法的方式方法很多,不能单单采用一种方式进行销售,电话直销的也不是单一的。 (三)公司人力部门认识缺乏 1.缺乏有效的培训与督导机制 缺乏员工培训,公司培训机制不完善,公司人力资源部门以及公司上层管理人员对于员工培训意识观念模糊,很多人认为培训是浪费时间,一切都要在实践中学习,这样对于新员工来说是致命的。另外,培训可以巩固新员工对产品知识。通过培训还可以帮助新员工滤清思路,便于谈判。 2.缺乏人才培养与储备环节意识 人力资源部门没有重点人才培养和对人才进行多元化培养意识,没有针对个人的销售风格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根据不同类型人才的不同方式和方法进行培养。这样也阻碍了人才成长的速度。面对员工多元化的价值观和需求,企业应当建立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将多元化的价值观转变为一个大多数员工认同的共同价值观念,即企业核心价值观,以求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保证组织成员一致的努力方向。 三、解决建议 (一)正确的目标定位 1.合理的市场营销目标定位是公司发展的关键 规划合理的企业发展计划可以帮助中小型网络科技公司可持续发展,一个良好的公司发展规划,可以帮助中小型网络科技公司在全国IT市场脱颖而出。 2.明确员工的目标定位 加强员工的目标定位可以对员工的本身的业绩增长,合理的工作计划是员工成长的关键。对于员工本身的工作状态和激发员工的信心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合理的地位和计划可以帮助员工找到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避其短处,最大限度的发挥员工本身的潜力。 (二)员工多元化销售技能的提高和意识的加强 加强员工多元化工作意识,采用多种方式和方法,针对不同类型客户采用不同的销售方法进行针对性的推销,不是单一的会议营销或者电话直销,不单单是一种方式的会议销售,不同地区的客户文化层次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我们要针对不同地区的客户进行不同样式的会议销售或者电话直销。 (三)增强公司人管部门工作力度 1.采用多种方式、方法进行培训 采用多种方式对员工进行培训。(1)在娱乐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这样便于记忆。(2)在模拟中学习,有利于在实战中应付各类的突发状况,公司内部人员对于产品的弊端是很了解的,如果同事问出的问题你可以对答如流,采用各种方式转移顾客的注意力。(3)课堂式,这样可以帮助员工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理清思路。 2.注重公司人才培养与储备 把重点培养人才放在首要地位,让人才在公司中得以发展,有自己的发展空间,让员工保持着高度的工作热情,员工是企业的源动力,员工不稳定公司也就不稳定。 总之,把多元化营销和企业营销策略有机的整合系统引入中小型网络科技公司,既是一种技术上的创新,也是一种经营管理上的创新,可以为中小型网络科技公司提供强大而有效发展机会,从而可以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网络科技论文:中小型网络科技公司多元化营销策略研究 摘 要:本文从多元化整合与多元化营销相结合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对中小型网络科技公司多元化营销策略进行研究,提出了人才供给、资金积累和技术创新等论点,为该类企业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多元化;人才供给;资金积累;技术创新 一、多元化营销策略及其应用 (一)多元化营销。多元化营销是以多种方式相结合的一种销售模式。多元化营销战略又称多角化营销战略,是指企业同时经营两种以上基本经济用途不同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种发展战略。多元化战略是相对企业专业化经营而言的,其内容包括:产品的多元化、市场的多元化,投资区域的多元化和资本的多元化。 (二)多元化营销的应用。中小型网络科技公司的营销方式是采用电话营销和会议营销为主,很少一部分时候采用传统直销的方式进行以及一些其他销售方式,因而组成的多元化营销的方式进行销售。 在传统营销中中小型网络科技公司营销又与现代营销技术相结合。构成一个多元化的销售模式。中小型网络科技公司的营销方式在传统的销售方式的基础之上,与电话营销、会议营销、直销、陌拜、电话沟通和当面谈单等方式交织的一种新型的销售模式。但是实施困难重重是抑制公司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多元化营销”的方式主要是针对不同的客户采用不同的销售方式,以最短的时间适应市场,适应客户,了解客户需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针对不同客户群制定不同的销售方案,成本虽然很高,但是这样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可观的,我们都知道投资是有风险的,中小型网络科技公司要看到了多元化营销的前景,提前进入了这一市场环境中,使得公司在金融危机中依然在发展壮大。 二、中小型网络科技公司多元化营销的基本策略 (一)保证多元化人才的供给。防止员工流动给公司带来的危害,这是至关重要的,比如高薪养员,对员工的福利待遇和一系列的缓和压力的方法与方式。并不是说不给员工压力,给员工是方式方法也很重要,传统的“打个巴掌,给个甜枣”已经不管用,对待员工一定要和善,就像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要让员工舍不得这个公司。用管理者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员工,做到让员工佩服,感觉自己在公司里受到重视,有发展的前景和学到一些知识。这样会避免企业员工的流失。 经常与员工交流,了解员工对物质的需求和精神需求,尽量满足员工。稳定员工的心理。使得员工拥有一个良好的动作状态和心情。为员工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使得员工在愉悦的心情中工作。挖掘员工的潜力,致使员工不至于迷茫,在公司要感觉有发展的空间,杭州的网络公司有2000多家,随处都可以找到电话销售的工作,员工没有发展的空间或者是迷失的发展的方向。那么,这个员工就会“跳槽”选择一个合适自己的发展空间。重中之重就是如何能够吸引到员工,使得员工对企业和自己都有信心,这样他的心就不会动摇,也就不会产生员工的流失。在一定的时间内要给员工进行培训,这样不至于员工过于疲惫的工作,让员工对市场的行情充分了解,充分了解社会动态,对各行各业的知识都有一部分了解,方便针对不同的客户。通过这些方法缓解员工的压力。 (二)加速原始基金的积累。增加原始资金的积累可以通过降低生产成本的方式着手,一定不要在员工身上摄取太多的原始资金,时间久了员工的物质压力过大,就会产生员工的流动,这样对于公司本身来说是增加了支出,并没有节省开支,一个公司对于人才的培养的成本远远的大于员工的剩余价值。只有原始资金充足以后公司的发展才能加快,不被其他同行拉开距离。毅力与杭州2000多家网络公司,在其中得以生存发展。 (三)突破企业发展的技术创新障碍。中小型网络科技公司作为一个创业发展型企业,同样也存在着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这是社会的法则,企业的破产则是一种经济规律。正当产品成熟期时候随之而来的类似产品和替代产品就会滋生,怎样使企业持续性保持在成熟期也是企业策划与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开发新产品,在技术上创新是领导者在决策时候应该慎重考虑。不能超出企业本身的能力,强行的进行盲目的投资,对于一个发展中的企业来说,一旦某一个环节出现错误就有可能是企业面临倒闭。“三鹿奶粉事件”也充分的证明了这一点。技术上的问题决定着公司的生死存亡。 利用多元化营销最优化手段进行营销和发展中小型网络科技公司,符合社会经济发展潮流及其对企业市场营销所提出来的新要求,有利于配置企业资源,优化企业组合,提高中小型网络科技公司的经济效益。
地理小论文:新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策略的改革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已经启动,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方式是教学过程的展开。因此,探讨地理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教学理念下的教学过程,不仅可以揭示其本质特点,而且以此为基础,可以有效地推动地理新课程的实施,实现地理课程目标。 1、新高中地理课程目标“三维一体”模式 新高中地理课程对课程目标进行了重新制订,在总体目标之下,又有三个领域的分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形成一种“三维一体”交互作用模式。 2、新高中地理课程目标体现的教学理念 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在地理课程目标中体现了以下几方面教学理念: 2.1基于“学生全面发展”进行教学的整体观。人不仅有认知,还有情感、态度和信念。新高中地理课程目标力争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如新课程评价学生参与地理探索性活动的程度和水平,重点不在于学生记忆的准确性和使用技能的熟练程度,而在于学生实地考察与观测、调查、实验、讨论、解决问题等活动的质量,以及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好奇心、投入程度、合作态度、意志、毅力和探索精神。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就是让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态度等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生在认知的同时感受理解知识的内在意志,获得精神的丰富和完整生命的成长。 2.2基于“现实生活经验和真实教育情景”进行教学的体验观。体验学习是指人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反复观察、实践、练习,对情感、行为、事物的内省体察,最终认识到某些可以言说或未必能够言说的知识,掌握某些技能,养成某些行为习惯,乃至形成某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新高中地理课程强调,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亲历”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些机会,使他们获得一些有重要价值的、印象深刻的经验、体验和经历;。例如在新高中地理课程内容标准中提出:“运用教具、学具,或通过计算机模拟,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解释昼夜更替与四季形成的原因”、“开展一次模拟活动(如南水北调‘调出区’居民与‘调入区’居民的对话),扮演角色,交流看法”、“由学生自己担任‘导游’,开展一次体验性的导游活动”等等。 2.3基于“对话与交流”进行教学的师生观。新高中地理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要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鼓励学生向教师质疑,与教师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鼓励学生之间为促进学习而进行的各种讨论。 2.4基于“问题探究”进行教学的过程观。现代着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他强调,[本文转自]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使他把结果记下来,而是要使他参与把知识建构起来的过程。传统的地理教学在讲授规律、原理时,通常是直接指向结论,很少让学生经历当初科学家发现的思维过程,重标准答案甚于重智力开发,让学生解决的问题过于模式化和公式化,不易使学生形成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意识。新高中地理课程强调,地理教学要注重演绎与归纳的结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以及认知发展水平,向学生呈现探究性问题,将学生置于探索者的位置,使之经历由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测和想象,通过直觉领悟与逻辑方法的并用,养成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思维习惯。 3、新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策略 3.1变注重“双基”为关注“三维”。新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二是在环境中教育,让学生直接接触环境,通过亲身的体验来培养观察、欣赏、关注环境的能力,从而提高环境意识;三是为了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培养学生对环境关注和负责的态度,并使之自觉地投入到爱护环境、改善环境的行动之中。上述三方面的有机结合,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环境知识、意识、责任感和行为等综合环境素质,从而使环境道德由内在的环境意识转化为内在的精神品质,由环境道德认知上升为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促使环境道德的真正形成。 3.2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式教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理念是:学习是知识的建构,是知识的生长,是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过程,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和接受。新高中地理课程强调“把思考还给学生”,目的是让学生经历地理知识发生、发展和形成结论的过程,通过学生思考、体验这些心理过程,发展与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些衡量人的发展最深层的指标,使地理教学过程从一种简单的传输、传递和接受地理知识的过程,变成一种伴随着学生对地理知识思考,也成为学生人格健全和全面发展的体验过程。 3.3变“单一接受式”学习为“有指导的研究性”学习。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基本行为和认识取向”。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要教学方式是单向传授性的,导致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单一接受性的弊端。新高中地理课程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即提倡以“主动、探究、合作”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方式。 地理小论文:地理技能的学和教 技能是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练习而形成的执行某种活动的活动方式与能力倾向。掌握地 理技能和学习地理知识是相辅相成的。地理技能的掌握需要有一定的地理知识为基础,例如,根据气温降水量 分配示意图判别气候类型要以掌握各种气候类型特知识作为基础。而地理技能的掌握又大大促进地理知识的掌 握学习,例如,学生能够熟练地根据气温降水量分配示意图判别气候类型,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各种气候类型 特征的进一步掌握,而且还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效进行。 按地理技能的性质,可以分为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两类。智力技能是头脑中对事物比较、分析、综合等智 力活动方式,其活动是借助于头脑内部的语言来实现的,如在阅读地图过程中,头脑对地图上的图例、等值线 等均通过语言的形式赋于意义,从而开展认识活动。目前,也有人认为智力技能观应是一种学习观,认为智力 技能的形成“与广义的知识掌握并不是两回事。”(邵瑞珍等,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由此,可以把智力技能看作一种广泛存在于学习的各处领域的经过练习而形成的认识活动方式。操作技能 是通过机体运动来实现的,例如,学生对岩石和矿物的鉴别,主要通过观察、动手触摸和硬度比较等机体活动 来实现的,这可视为操作技能。 一、地理技能的主要构成 地理技能大多属于智力技能,具体表现为: 1.阅读和运用地图、图表的技能。掌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了解某种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地理分布 ,探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特征,分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形成原因,而这一切,一般都需要学生能够阅读和 运用地图、图表。 2.比较、分析和综合的技能。学习区域特征常常需要通过运用比较方法;掌握地理成因则又常常需要进行 分析和综合。 3.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作出正确评价的技能。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 的观念,对自然和自然资源作出正确的评价是地理学科经常涉及的教学内容。 二、学习地理技能的个性差异 不少中学地理教师发现,有些中学生学习地理的效率较高,而有些则相反。造成这种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是中学生学习地理技能存在着个性差异,具体表现为: 1.解决问题熟练程度的差异。例如,学习利用等高线地形图来判断各种地形,有些中学生能很快判断出山 脊或山谷,而另一些中学生则需花费很多时间才能作出判断。他们先画出山脊线(或山谷线),再作此垂线, 接下去是比较垂线中央与两侧的高低,最后才能作出判断。可见,前一部分中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 他们能够“跳跃”过某些步骤而直接找出答案。而后一部分中学生只会一步一步地按教师告诉的步骤去做,而 缺乏在较高层次上把握问题实质的能力。 2.解决问题准确、全面程度的差异。例如,学习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有些中学生从数量(绝对数量和相 对数量)、结构、地区分布、开发利用等方面把知识进行整理,纳入头脑中业已形成的“框架”之内,在答题 时,回答一般比较准确和全面。而另一些中学生则花费较多时间背记各种自然资源的特点,他们不善于发现这 些知识在组成上的共同特征,结果回答问题时,时常错答或漏答。 三、学生经验在地理技能学习中的作用 一般认为,学生地理技能的学习是一个学生按教师安排的步骤进行练习的过程。其实,这样认识尚不够全 面。学生在地理学习中,还经常相对独立地探索简便有效的学习方法,并按此进行练习,从而对技能形成产生 影响。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经验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下述两个方面: 一是学生自己相对独立地发现一种快速有效的学习方法,并被以后的学习证明,这种方法是正确有效的。 例如,有高中学生认为课本提供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公式比较抽象,计算也有些复杂,故根据正午太阳高 度角的定义,利用平面几何知识,用图解法来求正午太阳高度角。 另一种是学生相对独立地发现一种学习方法,并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此方法,但实际上,此方法是有问题 的,即在某些情况下此方法不适用。例如,有学生认为,凡是在分层设色图上,绿色的地区为平原,并据此作 为地形类型判断的一种方法。实际上,这样判断会出问题的,例如,某些盆地在分层设色图上也呈绿色。 可见,学生经验在地理技能学习中可能起到促进学习的良好作用,也可能起到形成错误判断的不良作用。 这应引起地理教师的重视。 四、地理技能的教学 根据不少地理教师的教学经验,地理技能的教学应着重注意下述问题: 1.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进行练习。例如,为使学生掌握在南极洲地图上判别任意两地间方 位的技能,教师可先要求学生学会判别同一经线上两地的方位,再使学生学会判别同一纬线上两地的方法,最 后让学生学会判别任意两地之间的方位。 2.善于发现难点,突破难点。一些比较复杂的地理技能,一般涉及若干步骤,其中某一步骤可能是整个技 能学习的难点。例如,关于地球上任意两个时区的区时换算,学生一般都知道“相隔几个时区,时间相差几小 时”,但不少学生搞不清楚从一个时区的区时换算为另一个时区的区时,到底是加上时区差还是减去时区差。 可见,这一步骤成为整个区时换算中的难点。有教师给学生总结出一个计算口诀,即在时区分布图上,不过日 界线,“自西向东算,加上时区差;自东向西算,减去时区差”。学生熟记此口诀并据此进行计算,结果,学 生基本上都掌握了区时换算的技能。 3.教师要提倡学生相对独立地“发现”学习的规律,鼓励学生相对独立地学习地理技能。对于学生“发现 ”的一些可靠、有效的方法,教师要进行进一步的总结和推广,在学生中营造一种创造性学习的良好气氛。对 于其中一些不尽合理的方法,教师可帮助学生对其改进和完善。对于其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方法,教师应予以指 出,并帮助学生纠正。 地理小论文:地理活动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地理新教材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出发,每节课后面都安排了“活动”而且“活动”板快分量很大,使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动口,动手。动脑。动眼,进而学会探究新知识,培养兴趣,提高能力。现就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活动教学的开展。 一活动教学开展的形式 (一 )让 学生动手制作 学生动手制作的过程既是一个手脑并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过程,也是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过程。在进行《地球和地球仪》教学时,我事先布置学生根据课本要求准备好制作地球仪的工具、材料,在上课时,让学生独立的自由地对这些材料进行观察、按按课本步骤操作制作地球仪。我发现学生很快进入了状态:他们一会 拿乒乓球、一会拿硬纸板,一会画线,还有的注视着自己的地球仪指指点点,忙的不可开交。各个组员配合默挈,专心致志。当他们端详着自己的佳作时,个个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时有的学生提出:我能不能不按课本方法去做?我马上引导:你们是不是有更好的办法与大家分享哪?于是大家七嘴八舍,各抒己见。借助这一活动,学生对经纬线、经纬度、地球的形状及大小等抽象的知识不仅理解的深刻、透彻,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上完这节课我深深的体会到:要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思”“在做中悟”。 (二) 让学生大胆探究 如:在学陆漂移学说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拿一张带有图画和文字的纸,然后把它撕成参差不齐的两半,问学生:有哪些方法可以证明它们曾经是一张纸?学生纷纷发表见解,从纸的质地、印刷文字和图的行列分布,纸的边缘是否能拼合在一起等进行论证,然后我用电脑动画演示非洲和南美洲的拼合图,让学生讨论: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我进一步引导启发学生:“现在你们只是通过观察推测结论,能否就此判断它们原来是一个整体”――不能。“任何一个科学结论都要讲证据,你准备用哪些方法证明你的推测?请大胆设想”。学生的思维和表现欲望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各个小组经过热烈讨论后,纷纷推选代表走上讲台指图讲解,有的小组受到拼纸的启示,从地层地质年龄和化石相似性衔接角度论证;有的小组查阅世界山脉分布图,从山脉的分布加以论证;有的小组从物种角度,南美东海岸和非洲西海岸发现了海牛和鸵鸟,而这两种动物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从而说明它们原来在一起。课的最后,我布置了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你从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学生的回答更是精彩纷呈 (三)让学生绘图 新教材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动手绘图,把课本知识“活”起来,既能帮助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表演才能,寓教于乐。有些地理原理单纯靠教师口头讲解,学生理解较为困难,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做、演示,不仅能让抽象的东西形象具体化,加深对地理原理的理解,而且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活跃了课堂。如学完“地图”后,我设计了一个小组合作竞赛---绘制学校平面图。将全班分成六个小组,看哪个小组绘的最准确。最迅速。个小组成员纷纷行动起来,有的测量学校的长度,和宽度,有的测量学校的主要房屋,有的测量学下地主要花圃,有的测量主要道路,。。。。在实地测量的基础上,小组集体讨论并确定了绘制的比例尺,基本图例,和地图的指向标。在绘制的过程中,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最后将学校平面图绘制的非常漂亮。 (四) 让 学生合作交流 学会合作与交流是现代人所必备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不断进行讨论交流,不仅可以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从容表述的能力,还能把学习个体的见解转化为群体的发现,达到集思广益的目的,同时为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提供了机会,为他们创造性地学习提供了条件。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组织学生讨论,采用多种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多向交流合作,在交流合作中各抒己见,为各类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 新教材在每节课都设计了一些让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动口讨论问题的“活动”。如七年级上册第27页活动:阅读图2。3和图2.4,谈谈你对地球名称的看法;第36页活动2:你认为大陆漂移是空想哪,还是有科学根据?第77页活动2: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收集关于宗教的报导,与其他同学交流,了解宗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第83页活动:对于传统聚落中民居的开发与保护问题,有不同的观点,以下是北方城市建设中关于四和院的不同观点和做法。你的看法如何?这个类活动大多要求学生针对社会热点问题或日常生活经常碰到的有关地理问题展开讨论与辩论,在讨论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对问题的看法,通过广泛讨论,深化对地理教学重点、难点的理解,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的提高,同时关注社会,培养健康的情感。 二开展活动教学的效果 通过对活动教学的初步实践,产生了良好的效果:课堂变的活波生动:学生不在认为地理是一门苦差事,而是一份营养丰富的“自助餐”,特别是应试教育下的“差生”,在活动中找到了感觉。有位“睡觉大王”在作文中写到:地理课象是一场春雷让我在 三开展活动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欲望:恰当的教学情境,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唤醒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从而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必须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信任、尊重的师生关系,给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让学生在宽松融洽的条件下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要求。其次,创设问题情境,造成学生认识的不平衡,使他们产生一种知识上的“缺陷感”和“饥饿感”,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引起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并以最佳的精神面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2)给学生主动发展提供广阔的时间和空间:活动教学强调在“做中学”,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获得直感,也得到对知识产生全过程的理解。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根据学生好奇、好动、好说的特点,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精心设计有目的的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动口表达,动脑思考,利用多种感官全方位参与探究知识的过程,给学生创设充分表现自己才能的时空,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理解知识。 地理小论文:探究式教学引入中学地理课堂初探 濮阳市第五中学 卢艳芳 内容摘要: 一、探究式教学给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活力 二、怎样把探究式教学引入中学地理课堂教学 三、探究性讨论与一般课堂讨论相比较,探究性讨论的主要特点 四、成功的探究性讨论,有赖于教师精心设计讨论题,恰当的指导和帮助 五、探究性演示须经过精心设计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认识既不能看作是主体内部结构中预先决定了的——它们起因于有效的和不断的建构,也不能看作是在客体的预先存在着的特性中预先决定了的,因为客体只有通过这些内部结构的中介作用才被认识的。”他强调了个人是以本身经验来解释现实、理解世界并赋予意义的,因此在学习中强调个人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以及重视合作学习。因此,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高考模式的改革,大地理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的精神,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探究式教学给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活力 创新源于优质的教育。面对新世纪以科技创新和人才竞争为核心的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各国普遍把教育教学改革作为提高人才质量的关键,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措施。人才培养方式的不同,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为使我国新一代国民具有适应新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高素质要求,必须改变以往人才的培养模式,努力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以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提高国民素质,迎接未来的挑战。 中学生地理学习方式是中学地理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方式不同于具体的学习方法或学习策略,而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态度、意识、习惯品质和认知的取向,是学生在学习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学习方式与学习方法的关系,好比是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因此,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呼唤改变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和学生以单纯地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多年来,我国在借鉴国外关于探究式学习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使探究式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两者是相互对应、相辅相成的,教师的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学是教的出发点,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必然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而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是倡导探究式教学的双重目的。探究式教学作为教学与学习方式的双重变革,在我国教育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在教育教学中加以推行。 探究式教学主要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一系列多种形式的开放的探究式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它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而不是一般的记忆、理解和掌握,更强调学生通过参与探究问题的体验,加深对学习价值的认识,使他们在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方面都得到升华。 地理教育在自然科学教育和社会科学教育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地理科学素养兼有自然科学素养和人文科学素养。全面提高每一个中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是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而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提高中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离不开探究式教学。地理知识传播只是地理教学的一个方面,地理教学是地理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探究地球与人类社会之间关系的一个过程。《地理教育国际宪章》强调“鼓励学生采用质疑或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由于探究式教学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应渗透于学生的所有学科教学和所有活动之中。因此,不失时机的地理探究式教学引入日常的中学地理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究,解决一些开放性的地理问题,培养地理学习能力,从而给中学地理教学改革带来新的活力。 探究是地理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又是地理 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探究不是唯一的地理学习模式。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都需要用探究学习的方式来进行,不要把探究式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和策略完全对立起来,而应相互配合、灵活运用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二、怎样把探究式教学引入中学地理课堂教学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以新的教育观念武装广大中学地理教师,使自己的教育思想随着时代的前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进步,这是探究式教学引入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关键。地理教师要努力促使自己变革教育观念,并将新的教育观念转化为具体行动。学习多学科知识,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特别是科研素养和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的职业能力,要将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不能仅满足于做一个地理知识的传播者;还要成为学生学习地理的研究者、开发者、指导者和合作者。 把探究式教学引入课堂教学,还要明确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的课堂途径和设计要求。依据中学地理探究式教学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课堂探究、课外或野外探究、课题探究和项目 (活动)设计四类。把探究式教学引入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属于课堂探究。问题性是探究式教学内容呈现的主要形式。地理课堂探究式教学并不神秘,仍需要依托相应的地理课程载体,需要通过提问、讨论、演示等大家所熟悉的途径来完成,但却对这些活动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内涵。 探究性提问学习是围绕“发问”开始的。高水平的富于探究性的提问是教学的精髓,因为它易于激发和维持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积极进行发散思维。提出高水平的问题,激发学生进行高水平的思维活动,这是课堂探究不可缺少的。在以往的地理教学中,常常是教师提问多,学生提问少,更有甚者有些教师也很少提问。即使在教师的提问中,大多数是记忆型的问题,或对具体的地理事实只须用“是”与“否”来回答,较少是探究性的问题。 探究性提问能引起学生的积极参与和独立思考。这种提问,从内容上看属于“高级”问题,学生需要改变信息的形式或组织结构,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高级思维活动才能回答。例如:世界上哪一个大洲跨越的经度最大?这个提问就属于探究性提 问,在教科书中找不到这个问题的直接答案,学生只有真正理解了经度的概念,并了解了南极洲的位置和地域分布特点,通过发散思维才能正确回答这个提问。将教学内容激活并转化为一系列“问题”,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探究性提问,着重考虑的问题有:①问在有疑之处。学则须疑,教师提问要问在学生有疑之处学生有疑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永远没有创造。教师要期望教学的重要结果是学生勇于质疑,大胆提出地理问题,并对地理问题进行评价,看它是否适合探究。②问题难易程度。学生对探究性提问的理解。不会也不可能脱离教学内容,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实际孤立进行,而要符合他们知识和能力的储备特点,提问既有一定的难度,又必须能够让学生通过探究和从可靠途径获取的地理知识来解答。③问题具有启发性。启发性提问能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地理能力④充分利用与开发教学资源。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尤其是按新课程计划、地理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其本身已提供了一些探究性的问题、综合分析、智能训练、案例探讨、地图和数据表格等,这对设计探究性提问起到指导作用。在灵活运用现成教学材料的基础上,更需要挖掘有关教学内容,将一些教学内容加工转化为探究性提问。 三、探究性讨论与一般课堂讨论相比较,探究性讨论的主要特点有: (1)讨论的问题具有开放性。这里所谓的开放性是指允许对讨论的问题做出多种可能解释或结论具有开改性的探究讨论主题,会刺激学生萌 发富有新意的联想,从而促进他的创造性思维及 解决地理问题能力的发展。 (2)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技能为主要目的。利用探究性讨论对某个问题进行探究时,教科书上往往没有现成答案,教师通过提问指导学生进行思考,进而引起学生提出种种问题和推测,进一步收集和处理相关资料,最后有所发现,得出自己探究的结论。参与讨论的过程就是学生探究知识、探究能力得到培养的过程。 (3)重视小组合作,强调学生整体参与。探究性讨论主要以小组为组织形式,要求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让每一个人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集思广义,而不是要他们重复教科书、教师或他人已有的结论。参加讨论的人,不必考虑自己的见解是否正确、是否恰当,讨论不由教师支配,也不是少数几个学生唱主角,而是要求全体学生都平等地参与其中。在讨论中,要考虑并欣赏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学会从分歧中尊重别人。 (4)提问贯彻讨论全过程。教师在恰当的时候以递进式的、前后衔接的提问的方式进行点拨, 可以对讨论起到提示和调节作用,否则讨论达不到深刻理解的目的。学生的提问主要集中在收集相关资料或证实某种观点上。教师不要直截了当地回答学生的所有问题,那样会限制学生的思维。 四、成功的探究性讨论,有赖于教师精心设计讨论题,恰当的指导和帮助 教师在组织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讨论时,特别要注意确定恰当的讨论题。选择什么问题作为探讨的主题关系对讨论能否取得理想的结果。判断讨论内容是否恰当,一是看学生是否齐备相应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二是看这个内容学生是否理解或在科学上是否已成定论,如果某个问题学生已理解或已成定论,而且学生对此确信无疑,那就无法引起学生的探究;三是看所选问题是否有利于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和培养学生的“共通”能力。例如:依据你对未来下列各种问题的关注程度,按先后次序排列在金字塔图的方框中。通过谈判、协商,与小组同学达成共识,并综合归纳实现未来理想的各种途径,了解目前人类为实现这些前景采取的方法。如:防治荒漠化、消灭贫困、充足的绿色食品、减少噪声、扩大绿地、净化空气、饮用清洁的水、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垃圾、扩大自然保护区。 不难相信开展这种课堂讨论,一定会使课堂充满活力、情趣与智慧。有的探究性讨论题要事先布置,要求学生在课外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然后再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这是课堂探究在课外的延伸。 五、探究性演示须经过精心设计 演示同样也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课堂探究途径。设计探究性演示,主要应突出其特点: ①着眼予以归纳的方式演示。归纳演示是指从个别或某类具体事实上概括一般原理的一种演示。其优点是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思维的机会,易引起学生思考、观察、分析并做出假设。 ②提问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结合演示的目的,认真设计一些与之相关的提问,使演示过程充满着“谜”,引导学生把动手与动脑结合起来。要求学生以从探究演示中所领悟的道理,去寻找“谜底” ③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演示起指导作用,但不能取代学生的演示。提倡师生共同演示,学生小组演示,最好能创造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演示操作的机会,并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只有当学生通过自己操作探究,才能真正理解演示所要说明的原理或概念。 ④探究手段的多样化。教师既要善于运用传统的标本、实物、模型、图表、图片等行之有效的演示手段,还要充分发挥幻灯、录像、教学电影、电脑模拟等演示手段的作用。演示手段的多样化,更能有助于发挥探究性演示的探究功能。 通过这种交互式学习,可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丰富,学习的思路更清晰,也有利于学习的广泛迁移。 地理小论文:地理兴趣教学初探 理想的地理教学应该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过程。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 教育的感情基础: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 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高考取消地理科以后,地理课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 的兴趣尤为重要。我在地理教学中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精心设计引言,诱发兴趣 引言,顾名思义即是一节课的导语,它虽不是课的正文,但却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新课学习的兴趣。处理得 好,即可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不可忽视。如在讲授“时区和日界线”一课时,我先简单地讲了一个小故 事:4月10日9点多,一位老太太凭着一张中奖8000美元的彩票在太平洋马绍尔群岛的花旗银行要求兑现,遭到 银行拒绝。因为按票面规定,中奖领款日期是4月9日,老太太痛惜不已。这时一位中年人对老太太说:“这张 废票3000美元卖给我吧”。老太太心里想,这张废票反正无用处,也就同意了。中年人拿着废票马上乘飞机从 马绍尔机场飞往檀香山,1小时后飞机降落在檀香山机场,这时当地时间是4月9日11时。中年人以 3000 美元买 到的中奖彩票一下飞机就向檀香山花旗银行领取8000美元。死票复活,这是怎么回事?上飞机明明是4月10日, 怎么下飞机变成了4月9日,难道时光可以逆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是要揭开这个奥秘。经过这样的导入,一 下子就诱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课堂处于活跃的气氛之中,教学效果良好。 二、设置悬念教学,激发兴趣 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不能仅凭表象的刺激,而是在不断给自己提出问题,在好学深思中发展深化。因此, 在地理教学中要注意设疑游思,培养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在讲地球偏向力的时候提出, 黄河两岸是否对称?如不对称,哪一岸陡?哪一岸缓?讲风蚀作用时,提出为什么开封北城墙的砖上会有许多 洞穴。在讲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时提出,骆驼刺为什么根系特别发达,而其地上部分又特别矮小?在讲授“大陆 漂移说”时可先提问:“为什么在极其寒冷的南极大陆发现了只有在暖湿环境下才能形成的巨大煤层?”“为 什么在炎热干燥的非洲靠近赤道处,却发现了古代冰川的遗迹?”使学生顿时产生一种迫不及待知道答案。“ 欲知后事如何”,就必须认真听课,积极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十分强烈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趣味性教学,感召兴趣 中学地理是一门富饶趣味的学科,它包罗万象,知识面广,课上的生动有趣,能使学生精神振奋,从而感 召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讲解内蒙古大草原辽阔的牧区时,用歌词“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歌唱”,还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优美词句,无形中把学生引进 了内蒙古大草原的地理境界中去。又如,用的“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的两句诗,以及李 白所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庐山挺拔险峻,峡谷瀑布的秀丽风景;用唐代诗人李白 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两句诗,描绘长江三峡河段山高谷深,坡陡流急的水系特征;用“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两句诗,来形象逼真地描述长江中下游地区春末夏初梅雨的天气特色等等 。都能把学生带到诗的意境之中,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同时,如果教师选择有地理性,趣味性的地理谚语穿插在教材的讲授过程中,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很能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引用“雷打未惊蛰,雨水四十日”的天气谚语来帮助学生理解我国东南部地区季风活 动和锋面雨带的形成规律,引起学生的丰富联想,使获得知识更为巩固;又如用“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 这一句地理谚语,概括了昆明准静止锋以东地区的阴雨冷湿的气候和崎岖起伏的高原地形。 类似这样的短诗断句,地理谚语不胜枚举,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如果引用得当,可以大大加深和扩 大学生的地理知识领域,激发学生思维,使他们能获得牢固而深刻的地理知识。 四、巧用成语教学,助长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成语,会顿时课堂生辉,助长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讲到南极洲水雪覆盖 的大陆时,引用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来说明南极洲厚厚冰层的形成原因。在学习东亚时,形容日本 与我国的位置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与朝鲜是“山水相连”“唇齿相依”。北欧与我国青藏高原地区湖泊众 多,可形容是“星罗棋布”。用“滴水穿石”来说明流水的侵蚀作用就比较恰当。沙漠地区的风力搬运作用可 用“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来比喻。在学习地下水潜水时,可提出“井水不犯河水”的成语在科学上是否可 能。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可提出采取“杀鸡取卵”的做法是否可行。在学习农业生产时,对于集约经营可用 “精耕细作”来说明,对于粗放经营可用“广种薄收”来表达。南极洲有丰富的淡水资源——冰川,但冰川的 利用对人们来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在学习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分布时,可说明我国几个“名不副实” 的矿产地,即甘肃金昌产镍,甘肃白银产铜,青海锡铁山产铅锌,贵州铜仁产汞,湖南锡矿山产锑,这样描述 使学生产生兴趣,印象深刻。 五、利用漫画教学,启迪兴趣 漫画教学,生动形象,寓意深刻,其味无穷,易启迪学生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思考。如在讲完人类与环境 后,我选了“1989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漫画,画面上的地球被拟人化,“头”上大汗如雨,“脸上露出惊慌 、痛苦和挣扎的表情,工厂及汽车排出的废气包围地球,一片已被砍伐破坏的森林。图下解说词:“啊!地球 出汗了”。让学生看完这幅漫画后,要求学生思考回答问题:这幅宣传漫画揭示全球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产 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存在这些问题可能引起什么后果? 又如在讲水资源利用问题时,我选了一幅叫做《宇宙乞儿》的漫画。画面上地球伸出两只手,哀求道:“ 请施舍点水给我吧!”然后让学生思考:这幅画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并引导学生分析回答。 综上所述,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从事学习,而且能起着开发学 生潜力的作用。通过教师激发、引导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 习,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地理小论文:初中地理教学设计的四个步骤分析 加涅在《教学设计原理》中提出:“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地规划教学的过程。”地理教学设计是把“教”与“学”的原理用于策划地理教学资源和地理教学活动的系统过程,是教学理论、学习理论、设计思想和技术应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笔者多年来,紧扣新课标,立足新课改,运用新技术,结合主持的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初中地理“问题+活动”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积极摸索和实践初中地理“四化”教学设计,力求做到“教材处理生活化”、“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学环节活动化”、“教学手段信息化”。并于今年上半年应邀在江苏省2011版初中地理新课标培训班上,成功展示了一节“四化”教学设计的课堂教学,赢得全省专家及同行们的高度评价和赞誉。 一、教材处理生活化——渗透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仅成为课程研究者,而且成为课程设计者。笔者倡导的教材处理生活化是指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教材进行科学的取舍、整合并进行一些生活化的处理,力求改“教教材”为“用教材”。笔者在教学中始终瞄准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知识,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科学处理教材,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体会学习地理的快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升生活品味,增强生存能力。同时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家乡,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从而充分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例如,笔者在8月份参加江苏省教师网络团队比赛时,针对“澳大利亚”一节中“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在教学设计中运用“生活化”的处理方法,渗透家乡的特有动物丹顶鹤、麋鹿,引用生活中常见的“羊毛衫的标识——澳毛”等学生生活中的地理内容,赢得评委青睐,荣获一等奖。又如,笔者参加江苏省初中地理优质课评选时,对八年级上册“土地资源”一课进行教学设计时结合当地新农村建设和学生生活实际,重新编辑制作了一段MTV视频——《在希望的田野上》,用它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人入胜,学生倍感亲切。在认识土地资源的类型和探究土地资源的特点后,笔者话锋一转,“谁不说俺家乡好!你对家乡知多少?”把同学们的思维牵引到“感受家乡土地”上来。 所以,生活化地处理教材,既能满足学生好奇心,又能激发学习兴趣;既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又能活跃学生思维;既有利于发展学生智能,更有助于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教学内容问题化——体现新课标要求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长期以来,学生大多“没有问题”、创新能力“先天不足”。因为书本上的一些结论是教师讲出来的,不是学生学出来的。为此,笔者认为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将教学内容问题化,即根据课程标准,把所要传授的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问题,以及鼓励并指导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多角度、多侧面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应在学生提问的基础上,设计一些开放的、发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建构一个问题系统,将一个大问题分解为一系列子问题,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些子问题的思考,自主合作探究,通过实践、设计、实验等方式验证、应用所学,既能够体现新课标的要求,也能够充分体现“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的理念。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例如,在学习“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一节时,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精心设计三大问题——“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有哪些?为什么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怎么开发利用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然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又如,在学习“水资源”一节,可以设计三个环环相扣的问题——“我国缺水吗?”(水资源匮乏)——“我国水资源匮乏的原因”(时空分布不均)——“我们怎么办?”(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再如,在设计“我国的人口”一节时,可以提出“根据对身边居民分布及迁移情况的了解,你认为我国人口增长与分布有什么问题?你知道或你认为应怎样解决?”这样不仅利于学生对所要学内容的整体把握,也利于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探究性地自我发展,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有效,甚至高效。再如,在学习“天气对人类的影响”时设计:“你能举例说出天气对你的生活的影响有哪些?”等问题不仅利于激发学生参与话题讨论,还利于引导学生注意在生活规划中关注天气,形成使用地理知识、技能指导生活、生产的意识。在进行“中国的行政区划”一节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查找识记,为避免枯燥机械,可以设计“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指的是哪的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位于哪个省?”等富有人文色彩的问题,不仅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还利于拓展知识视野,感受学习地理的乐趣,增强学习地理的意识。 三、教学环节活动化——凸显新课改特色 《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学校条件以及教师自身特质选择合适的地理教学方式,注意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应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提倡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体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逐步掌握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为此,笔者认为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将教学环节活动化。所谓教学环节活动化是指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注重教学环节的活动化,给足学生学习时间,留足学习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使“教室”成为真正的“学堂”。 例如,“巴西”第一目“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的学习内容可设计成旅游活动:行程路线一,走进巴西国家——说出巴西的位置和面积特征;行程路线二,走进巴西家庭——探究巴西的人种特点及成因;行程路线三,走进巴西街头——感受巴西的多元文化及其影响。又如,“澳大利亚”一课可设计成参 观学习活动:第一站,走进动物世界王国;第二站,走进澳大利亚;第三站,走进牧场生活;第四站,走进工矿企业。又如,“黄河的治理”一节可设计成主题教育活动:主题一,你对黄河知多少——黄河的概括;主题二,母亲河的贡献——丰富的资源;主题三:黄河的忧患——黄河带来的危害;主题四,我为黄河把把脉——造成危害的原因;主题五,我为黄河绘蓝图——黄河的治理。再如,“长江的开发”可设计成课堂探究活动:课堂活动一,饮水思源——探寻长江源流概况;课堂活动二,靠水吃水——探索长江开发方向;课堂活动三,涌泉相报——探求长江治理措施。这样活动化的教学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更符合新课程理念,拓宽学生地理学习空间、增强学生地理实践能力,从而达到构建开放地理课程的要求。 四、教学过程信息化——展现新技术魅力 《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地理教学中重视地理信息载体的运用。笔者倡导的教学过程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交互性、趣味性和丰富的表现力、感染力为课程整合的实施开拓了广阔天地。在教学设计中要积极利用地理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活动。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师生互动方式的转变。在地理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确定学习主题,在网络上搜集相关数据、文字、地图、图片、音乐、视频等资料,自我学习,在设计教学时,要精心选择地理素材,进行取舍、整合,按照学生喜爱的方式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以辅助教学,展现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无穷魅力。 总之,地理教学设计中,在教材处理上,要体现学习生活中地理的新课程理念;在教学内容上,要用问题化的方式呈现,从而体现构建开放课程的新课程理念;在教学环节上,要设计成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趣味性活动,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改要求;要运用新技术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既体现学科特点,又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生动性、实效性。 地理小论文:帮助高中地理学困生学好地理的几个方法 学困生即智力正常,但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成绩没有达到国家课程标准的学生。对于地理课而言,学困生主要表现为:学习兴趣淡薄、基础知识较差、上课效率不高、学习方法落后、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较低。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转化学困生是每位中学教师都关注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地理教学实践,认为地理学困生走出“困境”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制定有效学习计划和目标,能让学困生在学习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事半功倍。学习过程主要有制订计划课前预习精心听讲课后复习解决疑难独立作业系统小结课外学习等有机联系的几个环节,其中下列三个环节尤为重要。 课前要预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预习不仅能预先掌握学习的重点难点,而且能培养自学能力,。很多学困生的初中地理基础薄弱,而高中地理每节课的知识点多且难度较大,不易当堂消化。这就需要学困生抓好课前预习这一环节,找出重点、难点,做好听课准备,以便更好适应教学节奏。 课堂应专心。课堂是学习的中心环节。很多学困生上课只听不记,课堂发言、讨论缺乏主动性,做笔记与听课不能有效配合,各种感官不能并用。被动的学习态度导致其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成绩不佳。因此,学困生课堂上更应紧跟教师思路,用心听讲、积极思考、认真笔记,争取不“欠账”或少“欠账”。 课后重复习。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在最初时较快,以后逐渐减慢。所以,学完新知识之后应及时复习,写出复结笔记,做好相应练习。这样才能及时巩固所学新知识,提升自己理解、迁移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使用科学阅读方法 高中地理知识主要分为三大版块: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学困生要注意在不同版块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 必修一主要学习自然地理。重点是对自然原理的理解和规律的探索,并探讨它们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宜采用理科的学习和思维方法。通过学习建立宏观的空间概念,培养形象思维和理性思维能力。学困生在学习本书时应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去思考,一幅图接一幅图去揣摩,一点一点构建地理框架。 必修二侧重学习人文地理。即从地理学角度分析人文社会现象的形成原因及分布规律,偏重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要求学困生应注意观察身边事物的发展变化,积累生活经验;应学会迅速通读课本内容,做好课前预习;应建立联系观点,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必修三偏重学习区域地理。区域地理重点是以图表为载体的学习方法,偏重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地图和图像图表的判读技能。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多读课本和地图;应在各部分之间找到逻辑联系,有针对性地寻找解决途径;应明确细节性知识点的出处,利于快速记忆和运用。 三、学会认真研读教材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地理学习侧重对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因此,学困生在学习时一定要静下心来认真阅读理解教材。 注重消化概念。概念学习是中学地理学习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学困生在学习地理时要将教材中的主要概念细细梳理,逐一消化吸收。如季风、区位、上风向、最小风频、太阳高度、锋面气旋、地质构造等。同时还要把特别容易混淆的重要概念罗列出来,加以区分比较,如昼夜更替与昼夜长短、地方时与区时、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等。 重视理解原理。高中地理学习不能一步登天,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地理规律和原理主要包括地理事物的特征,成因及其发展变化和相互联系等。如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内力与外力作用的发生及其变化机制等。掌握原理和规律,就能寻找出同类地理事物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分析事物才有说服力并做到举一反三。 把握“求同存异”。地理环境既有共性,也具个性。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事物共性的总结和个性的分析。如受太阳辐射影响,地球表面的热量大致从赤道向两极递减,陆地上的自然带也呈现出从赤道向两极变化的规律,大致可分为热带温带寒带,这是共性。但在实际分布中,由于受地形、海陆、洋流、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又出现了垂直地带性及非地带性等。 仔细寻求规律。在平日地理学习过程中,学困生还要学会从教材中归纳出普遍性规律。如学习全球昼夜长短变化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太阳直射点位置与昼夜长短变化的关系,可归纳出全球昼夜长短的时空分布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就昼渐长;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的回归线上,哪个半球的昼就达到了最大值。这些规律总结有助于对教材的理解和运用。 四、懂得如何使用地图 地图的阅读和使用是地理学习的“灵魂”和难点,也是地理学困生害怕学习地理的重要原因。想要学好地理,必须将地图当做最好的老师,做到地图“三会”。 会读图。读图注意先后顺序:先读图的主题,即图名;看清图例、比例尺和方向;读出图具体内容、范围等,观察要仔细全面;联系实际,学会变图和图文转换等。 会记图。首先学会分类,地理图表可分为日照图、统计图表、景观图、地形剖面图、原理示意图等。注意图文结合,将地理知识逐一在图上查找落实、熟记,要“图不离手”,多看图、填图、绘图,做到胸中有图,并能在图上再现知识。只有这样,学困生在解答地理问题时 头脑才能浮现出一幅形象而清晰的地图,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 会用图。地图具有形象、直观的作用,可以培养观察力、想象力,提高思维力和记忆力,可以进一步明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组合。同时还可用图记忆,当然记的时候,需要将文字直接落实到图上,涉及到该知识点时,大脑里反映出来的是有文字的图片而不单是文字,便可以象读图一样回答各种问题,不管是文字题还是读图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地理小论文:网络环境下地理课堂教学的尝试与实践 1、问题的提出 网络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学技术领域中新崛起的前沿技术,网络教学作为1种新的教学方式正在我国方兴未艾地开展起来。在选修课、研究课的实践中已经认识到网络教学的资源共享性、多媒性、交互性3大优势,但它能否适合于45分钟内的课堂教学?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呢?为此,以地理课“澳大利亚”1课为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了网络环境下教学的尝试与实践。 2、实践的步骤 1.网页的制作 依托校园网这1局域网络环境,制作澳大利亚网页。主页的主要内容依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分为自然环境、资源与发展、居民与城市、特有动物4个部分。 在自然环境的网页中又分为位置、景观、地形、气候4部分。位置的1页中与突出澳大利亚轮廓的“世界地图”,“澳大利亚地图”,回归线有动画效果的“澳大利亚领土组成图”及相应有关位置的文本材料链接。地形的1页与大自流盆地、西部高原、大分水岭的景观图片,有动画效果的“地形图”及文本材料链接。气候1页中与各种气候类型下的景观图片,“气候类型图”及文本材料以及典型地点的“降雨量分布图”、“气温曲线图”链接。此外,景观的1页中还与大堡礁、艾尔斯石、蓝山等澳大利亚独特风光的图片和材料链接。 居民与城市的网页中与有关人种构成,民族组成,语言宗教等材料和图片,还有“人口分布图”,库克登陆地图链接。城市1页中与城市风光建筑景观,城市人口、规模、发展等材料介绍链接。 特有动物1页中与有关澳大利亚特有动物的材料、图片介绍,还有澳门利亚外来动物对澳大利亚的影响等材料链接。 资源与发展的1页中与“澳大利亚矿产分布图”、“澳大利亚矿产出口图”、“澳大利亚铁路分布图”、“农作物分布图”及有关工业发展的影音文件,文本材料介绍链接。 网页信息来源较为丰富。主要由教师通过网络下载、图片扫描、文本嵌入、光盘复制等渠道。网页之间的链接即按学生思维进行发散的跳转,并利用检索功能将发散的思维聚焦于1点。总体设计出发点是教材,但内容丰富,深度、广度横向、纵向延伸。网页在校园网上,学生可以在电子阅览室或网络教室通过浏览器登陆访问。 2.教学过程的设计 根据澳大利亚1课的教学内容,教学安排1.5课时。前半个课时,同学们在澳大利亚网页自由浏览,根据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确定兴趣小组。接下来1课时,分为5个环节。 (1)情境创设典型的图片,优美的语言引出学生对景观、动物、居民、发展的兴趣。布置每个小组的学习任务----每个小组带着专题任务去澳大利亚考察。对于学习目标不清楚的学生,教师要通过适宜的学习情境的设置诱发其形成阶段性目标。 (2)小组协作将同1兴趣小组的同学安排到附近的微机上,小组内部可以分工也可以共同进行,通过查找本小组专题内容信息,并通过语言交流或98短信息等交流方式共同将本小组专题知识结构完成。 (3)全班同学会话交流第1小组就澳大利亚自然环境专题主要内容及建构的知识结构向全班同学,其他小组在接受的同时,思考、观察,将迷惑的问题向的第1小组同学提问,或将自己更了解的问题与小组或全班同学交流切磋。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交流的内容及时启发、引导、点拔、评价。第2、3、4小组依次进行。 (4)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根据全班同学的对话交流,同学间互相补充,互相启发,丰富自己对本课的理解,完成本节知识结构的建构。教师则以学生的角色将自己建构的知识体系拿出供同学评价、借鉴。 (5)练习巩固将要落实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做成趣味练习上传到网页中,学生通过有趣味的练习加深自己对本课的理解。 3、指导实验的理论和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的指导理论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本课所采取的教学法是支架式教学。 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积极的学生因为有向全班同学、发表、展示的机会,针对初中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与期望值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尽可能多的查阅、练习、交流,主动学习。 学习过程中,学习是目标指引的每个学生都将自己考察的专题内容给其他同学作为真实任务,学习过程中学习目标又都不是教师施加的,而是学生自己确定的。同时,学习目标的形成与真实任务有关,学生在解决真实任务的过程中始终面对结构不良的或结构不完善的问题,因此他的学习目标只产生其学习过程内部,或产生学习者、教师、教学内容的相互作用中。 学生的学习是累积性的学习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总要有1个原有知识的激活阶段,然后则通过同化或顺应重建知识结构与原有知识之间的联系,使认知发展从1个平衡进入另1个平衡状态。学生的学习中,知识是累积的,不仅有量变,更是对原有知识的深化、突破、超越、质变。 学生的学习是建构的学习者必须对新信息进行精制,并将其与其它信息关联起来。学习者对世界的认识有自己知识建构的理解,也有同学间共享协作的认知,他的学习是建构的。 支架式教学的定义是为学习者对建构知识的理解提供1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学习者对问题的进1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便于学习者理解并逐步引向深入。(1)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以认知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本课中网页的制作除了给其信息外,网页的结构就是给学生搭脚手架。(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概念框架的某个节点)。小组内部的协作,组间的对话都是围绕问题情境进行的。(3)自主学习:教师提供有关线索,学生自己分析,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渐攀升。(4)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在共享集体思维结果的基础上,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地理小论文:应用现代教育理论与技术彰显地理学科特色 一、用现代教育理论彰显地理学科特色教学设计 1.建构主义教学论与地理概念和规律的构建 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学习是主体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而主动建构新的理解和心理表征的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教学策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促进学习者与情景的交互作用,使学习者能够主动地建构意义。 地理概念是学习地理的基础,在学生整体地理知识建构中起着标志性的作用,地理规律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知识,是学生整体地理知识体系中的骨架。帮助学生构建准确的地理概念,掌握正确的地理规律,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运用建构主义教学论指导地理教学,要求教师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学生熟悉而典型的地理学习情境,呈现循序渐进的问题,让学生在协作、讨论、交流、思考中完成地理概念和地理规律的构建。例如,对地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区位”的教学,教师可作这样的教学设计:首先创设情境,给学生呈现一幅地图,如全球的笔记本电脑基地分布图,再提示学生观察地图并思考,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基地在哪里(重庆)?为什么在那里(重庆)?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完成这两个问题之后,教师继续提出重庆笔记本电脑基地的区位是什么,让学生构建准确的“区位”概念,即包含“位置”和“与周围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两层涵义。 2.多元智能教学论与地图能力培养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包括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八项智能。每个人都有1~2项智能强项,并可向其它领域发展和转移,且是动态发展。教育之目的就是要发挥智能强项、发展智能弱项,并向困难领域转移,促使人的智能螺旋式上升。 地图能力是地理学科能力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一,包括地图的阅读、分析及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养成地理空间意识,训练感知地理空间结构和空间思维能力,是地理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按照多元智能理论,地图能力只能是一部分甚至是很少一部分学生的强项智能。地理教学之目的是提升所有学生的地图能力,尤其是作为弱项智能的那部分学生。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地理教学,要求以学生具有的优势智能为基础,通过教师的教学设计,实现提升所有学生地图能力的教学目的,达到“条条道路通罗马”的效果。 以“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的教学为例,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地图能力,让学生通过读图分析,总结归纳出二分二至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按照多元智能理论,对以数理逻辑智能和内省智能为强项的学生,教师可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问题,让学生结合地图完成这些问题,最终得出结论;对以语言智能和人际交往智能为强项的学生,教师可设计让其在讨论交流中获得最终结论;对以空间智能和身体运动智能为强项的学生,教师可设计让其动手描画该图,通过注意太阳直射点移动带来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得出结论;对以自然观察者智能为强项的学生,教师可引导其对比观察三幅图的异同,归纳得出最终结论。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正确人地观的形成 人本主义教学论强调,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出来的人应该具有主动性和责任感,具有灵活适应变化的能力,是自主发展的人。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是帮助学生引出并澄清问题;二是帮助学生组织材料,提供更广泛的学习活动;三是作为一种灵活资源为学生服务;四是作为学习参与者——小组成员参与活动;五是主动与小组成员分享他们自己的感受。 地理课程突出当今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阐明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地理课程强调中学生要对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持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即正确的人地观,它属于地理学科的思想性特色。 用人本主义教学论指导地理教学,要求教师要把学生置于教学活动的中心位置,结合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明确解决问题所需的材料,师生共同收集准备材料,或展示教师准备的材料,共同运用正确的方法分析处理材料,共同分享经验体会,解决问题。 以“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的教学为例,首先由教师呈现“世界14种重要资源的预期寿命图”,学生读图并说出该图表示的主要含义,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目前人类在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以其中一种资源的利用为例,师生共同寻找目前人类利用该资源的材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材料可以来自各种媒体,也可以通过学生调查访问得到,甚至可以是学生生活的亲眼所见。学生阅读比较这些材料,归纳出该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意识到这些利用方式不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用现代信息技术彰显地理学科特色课堂呈现 1.运用计算机软件演示地理事象运动演变过程 地理学科涉及到很多地理现象的运动演变过程,如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地壳运动、大气运动、洋流、生物循环、城市区位变迁等,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理解这些过程,掌握运动演变规律。学生现有的地理教科书,在呈现这些内容时,仅仅以图片形式。这种呈现方式是静态的,并且图片数量少,学生学习过程中很难形成运动的过程,学习效果不理想。现在用于动画制作的计算机软件有多种,常见的有Macromedia Flash、Adobe Imageready、Adobe Premiere等平面动画软件以及3DS MAX和MAYA三维动画制作软件。教师熟练掌握一种或多种动画软件的使用方法,结合课时内容要求,制作出形象直观、赏心悦目的地理动画,能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地理学科研究的对象是地球表层的地理事物,往往是宏观、大尺度的,学生很难形成在不同尺度空间下的正确概念。Google Earth软件把卫星照片、航空照相和GIS布置在一个地球的三维模型上,通过该软件可以浏览全球各地的高清照片。师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拍摄高度,查看地理事物在不同空间尺度下的特征,形成准确的地理空间概念。例如,在10千米 高度俯视城市,看到的是一个点;在1千米高度俯视,可以看到城市的轮廓;在100米高度俯视,则可以清晰看到城市的道路网和城市功能区。 2.运用网络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地图呈现 电脑网络是一种学习工具和手段,能够提供海量的学习资源。地图被称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地理学习的主要对象之一。由于篇幅限制,地理教材和地图册能够提供的地图数量非常有限。教师把网络资源运用到地理教学中,呈现给学生丰富而且典型的地图,有助于学生清晰、准确、全面地掌握地理概念和地理规律,培养地理能力,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例如,讲授“自然带”内容时,教师在用好教材地图的同时,还可通过网络,给学生提供每个自然带的景观图片、反映各个自然带内植物结构特征的图片、自然带内动物的图片、自然带内土壤的结构图片等,学生观察这些图片,形成丰富的自然带概念。还可以收集经过适当加工,能更直观展示地理规律的图片,如山地景观变化图片,更能清晰地表明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3.运用多媒体学教激发地理学习兴趣 与传统的口授式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能通过声音、活动图像、文本、图形、动画等多种刺激作用于学生,充分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多媒体用于地理教学,能将遥远的、古代的、典型的地理事物呈现在学生面前,能将立体的地理环境和地理现象充分展示给学生,能让学生及时感知地理之美,激发其对地理的喜爱之情,增强地理学习兴趣。 教师利用多媒体能综合呈现信息的功能,创设出科学、逼真的地理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热情,引导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向纵深发展。 地理小论文:地理教学中激发学生提问的探索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未来人才,具体内容包括很多方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是培养学生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精神,能够主动学习。而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则是主动学习的开始,是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的重要标志,只有这样,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学习能力才能充分得到开发。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总是充满好奇心、创造力和对世界的兴趣,而且总是不停地追问‘为什么?’,而到十八岁却变得消极缺乏反叛精神,确实有传统教育使其好奇心、求知欲在学校生活中逐渐消极殆尽的因素存在。据统计绝大多数的同学都回答过老师的提问,但又是大多数的同学没有主动向老师提过问题,特别在课堂上,很大的原因是胆怯,怕老师指责,同学笑话,有的甚至还觉得什么问题也没有,老师讲得都对。这哪里还是一个具有自主精神、自我意识、自我学习的现代学生呢?分明只是一些填充容器而已。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必须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提问的环境并激发学生提问。若按发生的时间、地点把它们分为三类: 一,课后作业提问。这种最常见,学生在完成布置的作业时,遇到困难,向老师请教提问。但有的学生来问的确实是相当简单明了,或在课堂上已多次强调,我们千万不能有不悦之色,甚至说:“你怎么回是?上课没听见?这么简单的不知道?回去再想想。”本想弥补上课不足的他就这样被你打发走了。你是做到了严格要求学生,给他一个教训,望他以后上课能专心一些,可他以后可能再也不会来找你了,接下去的就是问题越积越多越不敢问,抄作业、不做作业、兴趣淡然、不懂装懂,进入学习习惯差的恶性循环。所以不管怎样,对于主动请求帮助的学生,我们应耐心地进行辅导,多方寻求途径帮助他了解原理、运用原理,或分析解题思路、点拨关键之处。如部分学生解答光照图时,总觉得困难,我们要耐心地帮他找出图中隐含的已知条件,达到举一反三。平时课余时间也应主动出击多到学生那儿去转转,做到平易近人,诲人不倦,及时帮助,让他尝试成功,提高兴趣,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促使他主动向你提出问题。 二,课堂上的提问。由于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及时完成任务教学任务,常采用讲授方式,老师讲,学生听,学生记,学生答,没有时间让学生提出问题,而且师道尊严,学生也不敢在课堂上发问,即使我们还注意了师生间的交流,但学生还是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严重约制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应: 1:保护独立见解,使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课堂上,当你非常投入地讲解的时候,下面冷不丁地会冒出一个‘为什么?’,甚至是与你想启发得出结论完全相反的时候,你不能用眼一瞪,一白,自管自地讲下去,这时候你最好停顿下来,留时间给学生思考一下,并感到惊喜,学生在思考、在学习,有他的发散思维在活跃,应热情地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并对其创造性的发现给予诚恳的表扬。因为独立见解也是一种创新思维,不但不能轻易地否定它,而且应该大力保护赞赏,特别是异想天开、别出心裁的学生更应格外保护。当你对一个学生独立思维过程进行评价与指导时,受益的毕竟是全班同学,即使他是错误的,也要允许他犯,鼓励他通过与同学、老师交流,逐步领悟正确的结果和答案。这种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能敢于提出问题,使教学中的信息交流是双向的。学生的积极性受到保护,人格受到尊重,会发现自己的潜能,增强自信心,唤醒主体,养成勇于创新的好习惯。 2:改进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在平时还应充分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进一步优化教学,激活思维,给 予足够的时间、空间,引导他们思考,提出问题。例如在教学热力环流图时,在举些例子引入热力环流后,可安排学生自己读图,你读懂了哪些,哪些是你要问的?这时候有的同学会说,他看懂箭头怎么指向而成一环流,会问从字面上看为什么水平面上是高压指向低压而垂直面上却是低压指向高压,图中的点数多少表示什么涵义?等压面为什么有向上突起及向下弯曲?当他能把这些问题提出来时候,他就成功了一半,作为学习的主体进入轨道,他要解决这些问题,老师是解决这些问题的辅助者。这种经过思索而获得知识会更牢固、更扎实。所以说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启发诱导释疑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3: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问题。创设教学情境,可采用多种方法,现代媒体教育对创设情境,营造宽松环境,激发培养求异思维的习惯和能力也必不可少。例如屏幕上黄沙覆盖,随风波动,村庄一退再退。房屋已经被风吹得不得不用木棍拄着,屋外人们却在大风黄沙中砍着零星的树木。我们的教育主题当然是沙尘暴和植被,同学们通过观看,感官受到刺激,他们群情激昂,相互讨论,相互问答,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并深入到‘那儿人们应该怎么做?政府部门应该怎么做?’通过这样的学习使学生的思维不收敛在一个点上,而是探索多种情况,研究多个‘为什么’。若用事先设计好的问题来问学生,领着学生走,长此以往学生思维僵化,产生惰性,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三,课余提问。教师在抛开师道尊严的外套,树立了“善解人意,乐于交流”新形象后,平时学生就敢于向教师提问了。教师应当时时刻刻让学生感受到在对待教材、教学内容等方面可对老师提出质疑或批判否定,这对培养学生勤奋好学,敢于向权威挑战,勇于探索,追求真理是大大有益。有的同学提出,新教材中地转偏向力对长江三角洲发育的作用的第二幅图不能说明问题,三幅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图不宜采用正午两字。这一个个凝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后的结晶,决不是单纯输入后的输出,已有了质的改变。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各种媒体的出现,学生了解新信息、新事物比老师要快得多,可与他们互相质疑问难,共同探讨问题,形成教学相长的状态,既活跃了学生思维,又融洽了师生关系。高中学生由于知识不断丰富,学习能力逐步发展,有些问题你一下会回答不上来,千万不能强不知以为知或王顾左右而言他糊弄人,或强词夺理压抑学生,那么你比“我不太清楚、容我想想,我们一起去查查资料。”这种回答要失败得多。要引导他们通过课外阅读,发展求异思维,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师生合作,进行研究性、探索性学习。如提出生态五百强縢头村是最早使用沼气的村庄之一,为什么现在反而用液化气?对生态是否影响?我们可结合实践课考察、了解情况,得出 报告。 以上所述,不管何时何地,要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构建一个新型的师生关系,新型的教学民主关系,营造一个建立在平等、尊重、信任、激励、合作的基础上,一个能自由思考、讨论学习,一个轻松、和谐,有心理安全的氛围。新型的师生关系是环境和氛围,那么教学方式则是教学指导思想的实现。教学方式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思维,使其智力活动多样化、丰富化,从而产生更多的问题。如同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创新与问题紧密相连,只有提出问题,才能开拓进取,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创新的精神。这样就能实现教学的根本意义,即调动学生探索研究未知领域的强烈愿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总结规律以及预见未来事务的能力。 地理小论文:地理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 “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是九年义务教育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之一,而地理思维能力的体现,依赖于地理思 维品质的达到程度。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思维品质成为我们的首要任务。 一、地理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 1.(精炼提问)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促成学生思维发展的动力包括:动机、欲望、兴趣、爱好。其中兴趣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最活跃因素,而提 问则是激发兴趣的内在“激素”和“催化剂”。其作用的途径表现为:提问兴趣动机知识思维。精炼 的提问就是为学生设一个磁力场,并以教材(地理知识)作诱发物,以老师作导体,激起他们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涌起学习的冲动,从而启动和活跃思维。 在高中地理下册《土地资源》一节教学中,学生在学习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后,教师可通过提 问、启动和活跃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自己的想象力,由学生自己得出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大政方针。例 如:“如果你是国家土地管理局负责人,面对我国土地资源现状,应采取什么政策和措施来改变局面?”(核心问题,利用原则),“若你分管中国农业工作,对耕地、林地现状作何种打算来促进稳产高产?”(基本国 策,扩耕与提高年产相结合等),上述问题可增加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强化兴奋点,充分释放他们的大脑潜能 。如:针对我国林地、耕地人均少,该怎么办?后备耕地潜力不大情况下怎么提高农业生产等问题,要求学生作快速回答,并对学生的发言给以迅速的肯定、否定或补充完善。这样,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流畅,思维过程 加快。学生通过自己动脑分析,得出与书上写的相同的结构,获得了成功感和喜悦感,同时,提高了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增强了思维的敏捷性。 2.强调动手,培养学生思维的探究性 如果教学只凭老师的语言符号或教材的文字符号,从一个抽象到另一个抽象,就不能激起学生对知识内容 的深层兴趣。学生的地理思维也难以深化,达到融汇贯通、学以致用的目的。针对这一问题,教学时可创设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的教学情境,诱导学生入境,使他们靠自己的分析和判断,把问题层层解开,最终寻到 正确的答案。 以《北京交通》一节教学为例,课前将学生分成若干课题小组,并准备了1949年——1992年北京交通(道 路、桥梁、电车、公共汽车、出租车、自行车、立交桥……)的数据材料和图片资料,供学生阅读查找。上课时教师仅列出几道递进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查询资料、加工、分析得出新数据,并寻求各个相关制约因素,设 计解决方案,优选后提出自己的结论。 A.北京道路建设中主要规划了哪几条交通干线?二环、三环长度各多少千米? B.根据1949年~1992年数据分析,预计照此速度发展,到2000年北京交通会呈现什么状况?数量会达到多 少? C.截止到1992年,北京的二环、三环、四环上有多少立交桥?在西单、东单路口,修建立交桥是否可行?为什么? D.根据已有资料及你亲身的感受,综合分析北京交通自新中国成立后发生了哪些变化?从这些发展中你发 现了哪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在对北京道路交通的现状有了较清晰的印象后,随之又产生了对1949年~1992 年增长速度的关注,并激发学生计算到2000年北京市交通的状态、数量。此时,学生的思维开始深化,教师抓 住这一切入点,进而引导学生质疑、释疑,对在东、西单两个繁华路口建立交桥的利弊逐一分析,将书本上地理知识活化、具体化,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层。这样,以动手、动脑的探究式学习方式为基础,在“寻幽探胜 ”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探究性。 3.通过地图,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创造想象渗透于思维,才能形成创造性思维。中学生的想象力很强,但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就不能很快 向抽象的现实方向发展,形成创造性思维。地理教学中地图是始终离不开的信息载体,在传统教学中,对地图仅是强调能够会读图、分析图,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看图说话”,对地理思维的发展,也仅仅是初级阶段。中学阶段可充分开发、活化学生大脑潜力,在专题地图的制作开发上为学生开拓广阔的思维空间, 使地理思维在理想的时空范围内自由驰骋,由近及远,由此及彼,发展思维的独创性。例如,在初中区域地理学习的最后,教师可根据初中所学过的地图知识,进一步讲解制图规范和简单编图程序,然后由学生自己自由 选题,绘制一张彩色地理专题小地图。这一作业的布置,大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想象力,作业交上来时,许多意想不到的内容映现在你面前。《世界野人分布图》上,小小的脚印图例代表“野人”的分布,《美国NBA篮球 队分布图》的底色是一幅红蓝相间的星条旗,《中国沿海开放港口分布图》上14个开放港口和特区、开放区宛若一条腾飞的巨龙……这既有科学的基础,又富于浪漫的创造想象。正是学生对地理事物深入理解和追求而形 成的创造性思维的反映。 4.讲求结构,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地理思维的深刻性,系指学生要善于深入地思考各种地理问题,抓住各种地理事物的规律和本质,并预见 其发展的全过程,同时,善于把握各种影响因素间的联系和关系;善于全面地思考和分析问题。高中《地理》上册中《地球的运动》一节是难点,在学完这一节知识后,要进行系统的归纳 总结,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形 成网络。教师在总结本节时,可先提出“形成地球上的五带划分、四季更替、昼夜长短等地理现象的根本原因 是什么?”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探源,想到与黄赤交角的联系,此时,教师再在学生已有零散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各地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启发学生一步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从大量感知中抽象概念,总结规 律,形成如下知识结构,从而培养了学生地理思维的深刻性。(见附图) 附图{图} 5.注重讨论,培养学生地理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地理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善于冷静地考虑地理问题,能有主见地分析评价事物,不迷信“权威”意见,不因 受暗示而动摇。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往往忽视对这一思维品质的培养,殊不知,当今科技发达的社会里,只有具备批判性思维品质的人,才能在众多前人理论中寻出突破口,从而脱颖而出。如在初一地理教学中,可 引导学生对过去评价我国特点的一词“地大物博”进行讨论。我国确实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但从人均考虑, 联系我国的状况就会发现,巨大的人口包袱已使得我们的“物”再也显不出“丰”了。学生通过这一思维过程 ,运用已有地理知识,否定了“地大物博”这一褒义词在我国国情上的应用,是认识上的一次不小的突破。在 讲授高中地理时,对一个地区工农业生产发展条件的分析,更要具有批判性的思维过程。如对影响工业布局因素“社会协作条件”的分析中,现代工业考虑专业协作需要,应尽可能把专业部门和企业配置在一起,形成聚集效应。但又要考虑作为工业中心的大城市,在工业达到一定的密度和规模后,会出现“饱和状态”,出现争 地、争水、争动力、加剧污染等问题,一些工业又不得不向外扩散,有些“轻薄短小”的新兴工业就可在新区 布局。因此,同一条经济原理、布局原则,对不同企业、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经济技术条件、不同时期 是有不同应用要求的。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能够辩证地看问题,批判性地接受知识,应用原理。从而增强识别力,提高判断的准确性。由此可见,加强讨论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批判性的好方法。 综上所述,学生地理思维的各种品质的高度发展,就是他们地理思维能力的提高和智慧的增强过程。在地 理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思维品质,是培养能力的一条主渠道,应该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 地理小论文:浅谈地理教学中的论文教学法 刘 靖 论文教学法是指用想论文、写论文、析论文、疑论文的思路来指导地理教学,教学时先把所教的地理内容设想为一篇有见地的论文,然后,师生共同探讨,寻找论点,把握论据,逐步论证,最后提出、解释疑问,归纳引伸。用此种方法不但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还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通过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教材的分析,人文地理部分某些教学内容更适合此种方法。 论文教学法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个探索,它摒弃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教学时在学生自己审题的基础上,假想课文应该持有的中心观点,再通过学生对已有知识经验和信息的加工,创建这一观点的论证系统,最后结合教材归纳比较,从而使学生原有的经验和知识进一步升华,并用自己的头脑重新建构现实,以加深对外部信息(指教材信息)的理解和取舍。论文教学法是建构主义理论在地理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此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建构: (1)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论题的理解,也即从自己的记忆系统中提取信息,论证课题。 (2)在老师的指导下,分析教材的论证过程,发现新信息,改造和重组先前的建构,提出疑问,解决疑问,以达到认知和现实的统一。 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创建了论文教学法的“想、写、析、疑”四字教学模式,下面以中师地理教材第二册第十四章《人类和环境》为例加以阐述。 一、“想” 想是教学的开始。是学生审议课题、搜集材料、确定论点的前奏。想不是叫学生凭空乱想,而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紧紧围绕课题,进入意境。 1、老师出示教学课题《人类与环境》 2、出示本章的教学目的和重点 教学目的: 掌握环境的概念及其组成 理解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的主要方面 理解环境问题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了解当今世界主要的环境问题 充分认识如何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点:环境概念、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途径 3、让学生思考:自己能否回答和解决上述问题?现实生活中能否找到合适的事例来加以说明?如何组织素材,充分论证? 在学生思考 “想”的过程中,老师巡回指导,听学生的想法,说自己的观点,师生互相探讨。 二、“写” 写是教学的深入。是理思路、编提纲的过程,是想法的书面表达形式。 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逐步建构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此时老师要求每个学生自己列出一个写作提纲,即如果该课题由你来写,你打算如何安排,可以互相讨论,也可以参考其它课外书籍,这时学生的兴趣和激情被充分调动起来。 在“写”的过程中,老师始终要当好参媒。要求学生写的提纲要体现教学目的,但又不拘泥于教学要求,要大胆地写出自己的观点,论点鲜明、联系实际。 从建构主义理论来讲,写的过程是对新信息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这使得老师从不同的侧面了解到了学生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这为双方进一步合作,准备了必要条件。 三、“析” 析是教学的中心。可分两个阶段:(1)有代表性地请学生简析自己的论文主题、层次和结构。(2)师生共同分析教材的主题、结构和层次。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打基础,不仅能发现学生的认知障碍,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时机;后阶段是分析的重点,通过师生共同谈话,可修正和重组学生先前建构的不足,让学生在讨论和分析中,认知领域有一个质的飞跃。对第二阶段的分析,《人类和环境》谈话提纲可作如下安排: 问题的提出 研究课题:《人类与环境》,关键字“环境”如何理解? 环境的概念:环境是指周围事物的境况,人类的生存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类,界定本教材的研究重点是自然环境。 环境的组成:自然环境包括 地理环境(指地球表层)、地质环境(指地表下的岩石圈)、宇宙环境(地球以外的星际空间)。这三者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人类与环境是怎样的关系 人类活动影响环境:影响自然景观、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环境要素的空间分布、环境系统的功能。 环境对人类的影响:自然资源在数量上质量上有着很大差别、 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及其危害程度有着很大差别、不同地区水土中化学元素的含量有差别、不同地区环境承受破坏和污染的能力不同。在此要强调人类与环境的辩证统一、互相依存的关系。 为何要研究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出现了环境问题 (1)什么是环境问题? (2)发生环境问题的原因? (3) 发生了哪些环境问题? 资源问题、生态问题、污染问题。 (4) 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地区差异,为什么? 4、如何来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重点) (1)统一认识:a人类的发展必须要靠环境的供应,而人类的持续发展必须要以环境的持续的供应为保证。b当人类的活动影响到环境的质量时,我们无法也不能逃避,只有面对现实,帮助恢复环境。c我们要尽一切可能,让环境有持续的供应能力,从而使人类有可能持续的发展。 (2)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的主要途径: a 在人类生产方面。对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应该有效地调节经济发展的步骤和速度,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经济适度增长;对人类自身的生产,要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素质,使人类自身的生产与经济、环境相适应,这是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首要问题。 b 在环境发展方面。一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控制已出现的环境问题 这是环境向有利于人类发展的良性方向发展的前提;另一方面要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工作,以免环境再受污染和破坏,这是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中心内容。 人类与环境的广泛性:要加强国际协作,保护世界环境。 通过系统分析学生掌握了教材的论证逻辑结构,加深了人类与环境的辨证统一的关系的理解,特别是联系实际,结合国情,充分认识了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的关系。同时学生通过对照比较,明白了自己在建构这一部分知识结构时,在哪些方面还不够成熟,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 四、“疑” 疑是教学的关键。提出疑点、突破疑点、解决疑点,才会在教学上有质的飞跃。经过综合分析,学生的建构总有与教材上不一致的地方,有的经过加工类比,很快得到了解决,可是常常还有一些问题想不通,这就是“疑”点。疑点的种类很多,有的疑观点,有的疑事例,有的疑论证结构等。出现疑点是论文教学法的高 潮所在,也是学生知识和能力获取的高级阶段,常闪耀着学生敏锐的思想和智慧的火光,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突破和解决。 论文教学法是借鉴了语文教学中的如何写论文的结构模式,通过在地理课堂中的教学实践,发现此法特别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特别适合部分人文地理内容的教学。“想、写、析、疑”四字是教学的一个完整过程,也可能要花几堂课才能完成这一过程,如上述的《人类和环境》一章就不是一堂课能做到的,只要统盘考虑,合理安排,加强指导,论文教学法会发挥它应有的功效。 地理小论文:初中地理有效教学 1、改进教学方法、端正教学态度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以及素质教育得以实现的主要途径。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明确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要充当好指导者、参与者和组织者,在学习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多地将时间留给学生,可以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自己学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以及最常用的情景教学法等,最常用到的是以探究式活动中心的问题情景,在教师前教师先给学生创设问题情景,以问题为主线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再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问题的答案,从而掌握所学的知识点。 2、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对教师充分的尊重和信任,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的关键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时常激励和鼓舞学生,唤起学生对学习的欲望、信心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给予学生鼓励或期待,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发生错误时,教师要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要以鼓励为主,要给予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错误的原因,并将其改正,只有这样学生才不会对学习产生恐惧,才能使课堂教学成为有效的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灵活运用地理教具来辅助教学,使自己的教学手段更丰富,也可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效果。可以通过图片、影片、地形图等资源来辅助教学,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使抽象的地理知识更生动、形象,使学生不仅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还能使复杂的、抽象的地理知识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还能拓宽知识面,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的提高,从而使地理课堂教学成为有效的课堂教学。 3、让学生掌握地理学习的方法 教师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逐渐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是从我要学习到我会学习的过程。所以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的目标就在于让学生掌握地理学习的方法。首先要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让学生通过预习提出问题,并能够通过课堂学习解决问题,这样还能保持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的学习。还要养成复习的习惯,可以通过课堂笔记和课本经常对已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复习,还可以把作业看成是检验自己学习手段,通过教师布置的课堂作业以及课外习题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情况,再通过反思和总结最终掌握所学的知识点;另外,地理学习的特点要求学生要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考试中都离不开读图、看图、用图和描图,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从地图中获得有效的信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将一些基础性知识编排成歌诀、口诀或者用谐音代替法等方法来帮助学生去记忆,让学生能够更轻松地掌握和运用知识点;另外,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地理知识与实际的问题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让学生感受地理知识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仅能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还可以运用讨论式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合作来完成学习,也是让学生掌握地理学习方法的途径之一。可以采用同桌讨论、小组讨论以及全班讨论等形式,使学生通过讨论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这样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逐渐形成一定的交往能力。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也要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对学生的合作方法进行指导,既能够使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发挥好的带头作用,又要照顾到组内的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有交流的机会,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积极思考,共同解决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真正参与要课堂学习之中,让他们都有体验的机会,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4、师资队伍的建立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可以通过开展评课、听课活动作为教学研究的手段,通过听课明确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通过评课让教师能够明确自己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改进,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学校还可以不定期地组织培训活动,仅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还使教师在教育观念、工作态度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提高,从而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农村美术教育论文:浅析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 摘 要:国家实施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已有十多年。国家义务教育相关政策的逐步实施,在城市已基本得以体现。但在目前,我国农村的中小学素质教育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美术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大多数学校都只是重视高考所要涉及的科目,而美术只是形同虚设。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也无暇顾及美术课程 。 关键词:农村美术教育;现状;走出困境 从教育的最高目标看,美术教育在于最大限度的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而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面临着极大的困境,作为美术教师,该如何迎接挑战?本文对此作了一个粗浅的探讨。 一、无奈的现状 目前,在中国,有一半以上的中小学生在农村学校读书。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表面上,他们象城里的孩子一样接受学校教育,似乎也在全面的发展。但事实不是这样,这些占全国中小学生人数一半以上的孩子,基本只是在接受着应试教育,所谓的素质教育只是一种口号。而这些孩子将来会走向社会,成为社会中的一员,他们的人格能得到全面发展吗?这是一个让人担忧的问题。 在农村的中学,大家把所有的学科按其重要性划分了等级:一等课语、数、外;二等课政、物、化、史、地、生;三等课音、美、劳。其中美术是“下等”学科之一。作为美术教师,深感悲哀。 造成农村美术教育的这种现状的原因,概括地说,在三个方面: 一是观念的陈旧。应试教育体制仍旧在起作用,和考试无关的学科,可有可无。 二是经济的滞后。经济的滞后,导致师资力量的薄弱、以及教学设施的不完善等等。 三是文化的落后。在一种文化较为落后的大环境中,美术教育很难得到良好发展。 二、美术教育应有的功能 对于美术教育的功能,简单来讲,正如美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所说:“不求学生作直接有用之画,但求涵养其爱美之心。能用作画的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平和”良好的审美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乃至一生都将有积极的影响。 英国著名艺术教育家、艺术理论家和评论家赫伯特?里德对此作了更为深刻一些的看法,他提倡通过美术教育促进儿童人格成长,认为儿童具有许多与生俱来的潜能,并有不同表现类型(依思考、感情、感觉、直觉,将儿童分为八种表现类型),美术教学应该按不同类型分别予以指导。里德认为艺术在教育中的地位很高,把艺术看成是适应社会的人的个性的自我定位最有效的手段。他认为人类的不幸主要溯源于个人自发创造力受到压制,人格自然的生长受到阻挠。教育唯有运用艺术,才能摆脱这种状况,达到自我实现。这就是说,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促使少年儿童自发创造力与人格自然地成长。 从教育、教学角度来看,美术也是非常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幼儿教育离不开美术。在中小学的教学中同样也要注意形象性和直观性,配置图片讲解,教学质量就能大大提高。在一些中等专业学校中,如旅游学校里的服务专业和烹调专业就需要懂得较多的美术知识。其它如建筑、工艺、陶瓷、卫生等学校,也都不同程度的需要一些美术的知识和技能。 综上所述,美术和社会各部门中相当多的专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美术是有助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 三、如何走出困境 对这个问题,大多数美术教育工作者感到力不从心,个人的努力好象是杯水车薪。然而工作还得继续做,得开辟一条新路,走出这种困境。对此,我个人也有一些看法,提出来和同仁商讨。 1. 改变观念,提高认识。 美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独特的教育功效是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教育出现的困境,目前来说,最根本的原因不是经济上的,而是观念上的。经济上的困境是暂时的,或者说是可以解决的,而观念上存在问题却是致命的。教育主管部门改变了观念,就会改变评价体系,改变了评价体系,学科就不会有“贵”“贱”之分;学校改变了观念,就会在师资及教学设施上作应有的投入;家长改变了观念,就会对孩子作精神上、经济上的小小的支持。当所有的人改变了观念,学生自然也就改变了对美术学科的态度,增强了学习兴趣。 2.扬长避短,利用资源。 农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相比,不如城里的孩子见多识广,对高楼大厦,高科技产品比较陌生,但是和大自然接触得多,自小与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为伴,出门即鸟语花香,放眼是田园风光。这都是可贵的资源,是城里的孩子不能拥有的。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扬长避短,教材上脱离实际的课要适当删减,多开发和孩子们生活实际接近的课程。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可以把学生带到室外进行教学,充分利用大自然中免费的资源。 3.摸清学生心理,促进兴趣的提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实每个少年儿童早期对美术都是很感兴趣的,教师应多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需要对事物表达时就有绘画的冲动,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会受到鼓舞。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引导好学生,激发其热情,因而应该给他们创作自由,让学生从兴趣开始,让他们产生“阶段性”的成果,对画得较好的学生及时地给予表扬和肯定,再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使学生乘胜进步。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心理,正确的引导,才能培养其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只有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从自身出发,了解学生,转变观念,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工具,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不增加他们的负担,培养他们的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才会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我国现阶段的农村美术教育才能得以改善和发展。 农村美术教育论文:浅析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农村小学美术教学是提高农村学生美学素养的重要渠道,但是由于家长、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主观认识上的不足和教育资源、师资力量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一直发展的并不顺利,本文提出要重视美术教育,尤其是提高校长对美术的认识,提高美术教师水平,优化美术教学的资源配置以此来促进农村小学美术的发展,发挥美术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美术教育 主观认识不足 教师素质 美术课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方法和渠道,它承担着对少年儿童进行美育的重要使命,因此国家非常重视美术课程,使其成为小学课程中的一门必修课,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小学美术教学还存在着巨大的城乡差异,在农村小学中,美术教育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家长、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主观认识不足 主观上的认识不足对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制约作用,尤其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美术教育虽然作用被所有人认可,但由于不是升学的考试科目,所以从主观意识上来看,整个社会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比较缺乏。从家长的角度来看一般家长看到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喜欢画画都会为之骄傲并可能对其进行专业化的培养,但是一旦到了小学,当小升初的指挥棒摆在面前时,大部分的家长会把文化课的学习成绩看做孩子是否有出息、能否可以上大学的唯一标准,从而否定孩子对美术的学习;从学校的角度来看,一般都非常重视教学质量,但是在“教学质量”的理解里,美术的成分微乎其微。为了提高自己学校的升学率,展现教学成果,往往压缩美术等课程的上课时数,补贴给数、语、外等主课,甚至很多学校的课时安排远远低于教学大纲的要求;从教育主管部门来看,教学评价体系的不完善是其意识不足的主要体现,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和教师的考核往往只注重升学率,对教学成果的总结往往看不到美术的影子。 2.教育资源、师资力量等客观条件制约 主观认识上的不足使得学校在美术教育资源的配置上存在着严重的投入不足,一方面,很多学校都没有专职的美术老师,美术课被文化课占用的事情经常发生,课时很难保证。上课的时候美术学习的工具也不齐全,缺乏必要的美术教学的画板等工具,农村学生家长对美术教学也变得越来越不支持,不愿意给孩子购买画笔、颜料等工具,只让其专注于文化课的学习。长此以往,美术课不仅缺乏欣赏美的生机与氛围,甚至成为徒有虚表的一门课程,地位非常尴尬;另一方面,农村小学的美术教师素质总体来看相对较低,影响了美术教学的质量。由于高考体制的原因,学习美术的师范生往往不一定是美术学的好的学生,而是文化课学不好才剑走偏锋的一种无奈选择,使得美术老师的来源本身就存在问题。即使这样,美术老师在农村小学也严重配备不足,现有的美术老师很大比例都是中专学历的老教师,美术特长更多的是个人爱好,而美术素养并不高。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得农村美术教育的发展举步维艰。 二、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1.重视美术教育,尤其是提高校长对美术的认识 美术教育是新课改中现代社会对人才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随着社会人文追求的逐渐获得重视,美术教育理应在小学教育中获得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从学校主管部门来看,制定的政策导向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农村小学的教学实践,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使得农村孩子的培养更具人文性和美学欣赏能力,为农村孩子步入社会上层奠定人文素养,都需要主管部门有着清醒认识并给予政策支持;从学校来看,在农村小学,校长有着较大的自主性,这直接影响到美术教育在学校的实施水平。如果一个校长不重视美术教育,那么在有限的教师名额中,校长就会优先申请文化课的教师配置。其他老师为了迎合校长,也不会在美术教学上投入太多精力和物力,美术课形同虚设就成了可预见的事情。反之,一个重视美术教学的校长,无论从课程设置、资源配置上都会给美术教学很大的支持,就不会有文化课霸占美术课这样的事情出现。提高对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尤其是提高农村小学校长对美术的重要性的认识,对于美术教育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2.提高美术教师水平,优化美术教学的资源配置 小学农村美术教育的发展,归根到底还是要立足于本校或者本地区来考虑。在本校的角度来看,首先是发挥本校美术教师的现有水平,通过制定政策导向和开展教学评比等活动,激发美术教师的教学热情。其次,要对本校美术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我们知道,农村现有的小学美术教师,大都学历不高,很多甚至都不是美术专业毕业,美术的专业素养还有待提高,因此对其进行有计划的定期培养,进行终身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从本地区的发展来看,可以在教育局辖区内优化教师资源的配置,给农村配置专业素养更高的教师,或者实行轮岗支援的方式,将城市的美术教师定期下乡支教,并确立一定的考核方式,激发他们的教学热情。同时,美术教育的从业者在社会上来看是一个相对高收入的群体,根据这个行业的特殊性,还可以实行跨校任教,允许专业素养较高的美术教师跨校担任农村的美术教师增加其收入的同时也促进了相对落后学校的美术教学发展。 农村美术教育论文:浅论农村美术教育 新课改要求艺术教育要“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结合现阶段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为进一步强化对学生的精神文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需要重视农村美术教育。美术活动是一种精神行为,能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对于农村美术教育来说,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开发独特的教学资源,实现农村美术高效教学。 一、农村美术教育的目的及重要性 社会快速发展与进步,人们开始逐渐追求精神生活的充实,逐渐重视对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培养,结合这些要求与目标,需要重视美术教育。结合现阶段我国农村相关情况进行分析,由于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农村美术教育面临着硬件设施不足与师资队伍匮乏的相关问题,再加上农村美术教育课程一直受不到师生和学校领导的重视,由此,农村美术教育效果不佳。结合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为契合新课改教学要求,实现全面审美教育,需要探讨农村美术教育现存问题,并找出解决对策,对社会发展及学生自身发展都非常关键。 二、农村美术教育现存问题与原因 (一)学生学习兴趣缺乏。 结合现阶段农村美术教学情况进行分析,虽然农村大部分中小学开设了美术课程,但是美术教学并没有真正实施,很多美术课被征用上语文、数学、外语课程。另外,学生美术课程学习兴趣缺乏是最为关键的问题,美术学习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主要由于以下原因:一是学习条件的限制。二是升学压力的影响。农村地区的家长和教师将学生升学、考入重点高中作为教学最终目的,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制约学生学习美术的时间与空间。 (二)缺少优秀的教师队伍。 农村地区缺少优秀的美术教师,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美术教师不愿分配到条件恶劣的农村。农村地区硬件和资金配备不足,由于受到地理环境、区域经济、思想观念的影响,很多美术师范毕业生毕业后不愿意到农村教学,认为大材小用,或不愿意到农村吃苦。 二是教师队伍配不齐。农村美术教育是美术基础教育,影响今后学生美术能力发展。由此,中小学美术教学阶段质量不好,导致培养的学生美术素质不高,继而影响美术院校的生源素质,如此循环,导致美术人才越来越少。 三、农村美术教育现存问题的对策 (一)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 农村地域广阔,自然资源丰富,环境较好,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地区具有无可比拟的美术自然教学环境。不仅丰富的田园风光与自然景观提供了美术绘画的最佳素材,而且在田园、小溪、农家等环境下,学生能够更好地激发美术创新思维,培养捕捉美的能力。 要从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进行学术美学思维培养,具体方式就是提高学生对“美”的概念的认知。很多具有交叉性的美学项目,可以让学生进行多重并联式研讨,增强课堂趣味性与综合性,尤其在空间想象能力方面,可以连通的学科不仅有数学、自然,还有古代文学诗词歌赋的潜在内涵,只有将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与抽象的美学思维联系起来,才能真正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保证学习内容得到学生的深层次理解。以术课堂的绘画项目来说,当教师指导“钢笔风景画”这个单元的时候,可以选择最常见的几个主题,如家人、同学、老师,还有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这些都可以直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二)升级课堂,提高创作欲望。 首先,可以增加学科的交叉。结合学生心理思维能力,进行多重学科交叉、跨越教学。找到美术课堂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点,善于寻找契合部分,从而增加多学科之间的联通。作为艺术教育者,美术教师的职责绝不仅仅是传递给学生某些绘画技法,而是将生活、社会与美学相融合,实现多门学科的知识串联,保证学生从审美观上得到艺术性拓展,并且结合音乐、舞蹈等其他学科,运用音乐创设美术绘画意境,借助舞蹈激发美术的创意思维,借助体育增加美术的刚劲和力度。 其次,实现课下的艺术延伸。任何学科不仅是课堂教学就能完成的,要将社会生活与理论内容相结合,激发学生的生活热情,增强学生对社会美学的探究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从中找到更适合农村地区学生的美学教育方法。 结合新课改下的小学美术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农村美术教学中需要找到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结合这些问题,找出原因,并给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提升农村美术教学质量。文章分析得出,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学生学习兴趣欠缺、优秀教师队伍匮乏两方面问题,契合新课改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践行建构主义、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提出需要从因地制宜、转变模式与健全制度这三个方面出发,解决教学资源、学习兴趣与师资队伍都不足的问题。通过落实这些举措,重视对学生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应用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实际,契合社会发展,提升自身艺术素养与综合能力。 农村美术教育论文:农村初中美术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摘要:农村初中美术教育目前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中仍然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导致了农村中学生综合素质和美术创造力、欣赏力的全面发展受到严重抑制。从而,在理论上、观念上、教学方法甚至是教育体制上等几方面进行切实有效的改革,显然是发挥美术教育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农村初中美术教育;现状;分析 初中美术教育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课程,事实上正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时期,它也成为名副其实的“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美术教育。当我国素质教育大行其道的时候,农村初中美术教育这个被人遗忘的角落也应当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改进。现如今,农村的初中美术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就是美术学科得不到其他学科那般的重视,学生在美术领域方面的兴趣得不到关注,而他们的艺术创造力也得不到充分的培养和重视,这也直接导致他们在美术方面的潜能得不到滋养的土壤。为什么美术教育会受到这般的冷落呢?其中的问题纷繁复杂,集中起来的问题大概地分为以下两方面进行考虑。 一、作为不参加中考的一门副课,不能得到各方面的充分重视 首先,我们从家长方面来看问题。千百年来,农村对于读书的目的和意义之理解,总结为一句话就是“鲤鱼跳龙门”。即通过读书,让学生考上好的中学,乃至将来考上好的大学。大学毕业后能找一份好的工作,彻底摆脱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改变父辈们流传而下的传统的生活模式就是读书最好的出路了。用古代的说法就是通过读书博取一个好功名,可以光宗耀祖,也让家长可以扬眉吐气。从农村当前的情形来看,我们不能指责学生家长的.观点狭隘、认识短浅,因为他们的阶级和立场注定了他们的观点只能是将读书视为学生寻找生活出路的一种途径。然而,我们的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全面而且高素质的,这也是素质教育所提倡的。难道只要具备文理科的考试成绩单就能熏陶孩子的内在素质,从而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了吗?不要说高中毕业,事实上,就连一些大学毕业生由于书卷味过浓,走上社会都缺乏过硬的实践工作能力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于综合素质人才高度渴求的呼声远远高于对专业人才的需要。 其次,我们从学校方面来探讨问题。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声一浪高过一浪,可是应试教育仍然是现今教学的主流形式。考试成绩的好坏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杆,这就决定了,学校对考试科目和非应试科目的态度。校方认为只有取得考试的高分才能证明教学质量高、教学水平好。因此,学校只重视要考试的主课而轻副课的教学态度便可以看出其根源来了。就拿我们学校来讲吧?初三下学期的美术课程已经“退位让贤”了,为了全力以赴冲刺中考,学校将美术课安排给其他老师上主课。对于绘画痴迷但是学习不是很好的学生来讲,他们却无法理解学校的做法。他们说由于基础不好,对自己的文化学习早已不抱什么希望了,而唯一能够让他们产生兴趣的只有美术科目了,并且只有在美术课堂上才能安静地绘画,让教室恢复安静的课堂纪律。他们弄不明白为什么要让其他科目的老师占用美术课去上主课。学生一声声的责问和一串串长而有力的的感叹号叹出了一个美术老师无奈的心声,扪心自问,学校这么做确实对他们有实际的好处吗? 再次,我们从学生这个学习主体来分析问题。小学时期美术课程 是难登“大雅之堂”。而初中才建立起来的美术兴趣充其量只能说是一种爱好的萌芽,读初三时,这种爱好却又被校方或家长剥夺了,他们自己也不会有太强的反抗意识。另外一个原因是,美术专业的学习和深造比其他科目的费用更高,很多农村家庭的孩子大多都是贫寒出生,即便非常热爱美术学科,懂事的他们也不会坚持自己的兴趣,他们会听从家长的意愿,而努力学习文化科目,争取考一所好的高中继续读文化。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只是把美术学习当成考大学的一条途径,他们认为学习美术专业比初中学习美术专业更省费用。所以,初中美术在学生身上显得很被动,就更谈不上受重视了。 二、美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的艺术性使它显得曲高和寡 一方面,美术虽然作为一门学习课程,但是它的教授与其他文化课程有所不同,对艺术没有一定的天赋和爱好,美术不可能立即显现出它本身的魅力。因而,在短期内没有领悟出美术魅力的学生就会对美术失去兴趣,这样,美术教育就得不到学生的喜爱和重视。 另一方面,美术是一门技艺性学科,学好美术需要长期不懈的刻苦练习。正所谓“曲不离口,拳不离手”。美术成绩每一个进步的足迹和提高的惊喜都离不开脚踏实地的锻炼过程,只有持之以恒的绘画和实践、美术才能显露出它迷人的艺术“气质”,从而,让学生领略到学习美术的乐趣并激发起对美术学习的激情。而我们农村的孩子放学回家后,写完作业不是在家帮忙干家务、抱弟妹就是下地干活,没有充足的时间来培养自己的美术兴趣和挖掘自己的绘画潜能。 最后一方面还是不得不提及农村的经济水平。大多数家长在交付完读书必交的学费后就没有更多的钱投资孩子的美术学习了。画笔、纸张、颜料、美术书籍等等都是低消费阶层的农村家庭难以承受的奢侈消费。纵然是有些家长舍得投资孩子的艺术潜能却买不到好的绘画工具,因为连农村的文具商都不看好这种学科的消费。我们农村的孩子只舍得用一支铅笔刻苦绘画素描,尽管我们的素描得奖了,可是,由于色彩层次不够丰富没有获得更多的奖项。谁说我们农村孩子缺少想象力呢,只是他们认为铅笔便宜一点,在他们的经济能力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基于上面这些原因,我们对目前初中美术领域所面临的尴尬和困难已经分析得很透彻了。总而言之,学生的美术天分和美术爱好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培养,对于美术的学习应该充分尊重学生自己的意愿,家长和老师绝不能以“为了孩子前程好”为借口剥夺孩子们对学习最原始的兴趣,而孩子为了奔所谓的仕途遵照大人的安排学习繁重而枯燥的学习内容。然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就是应试教育体制,所以,要根本杜绝大人对孩子们越俎代庖的现状只有逐步改变以应试为主的教育体制,不断完善以素质教育为主体的教育体制。我们现在正大力提倡的新课程改革就是对素质教育的追求和体现,也与我本文的主题思想不谋而合。我相信我们学生将来的学习和美术爱好都会因为压力的减轻而添上绚丽的色彩! 作者简介:谢琳(1979.12-),女,江西上饶人,上饶市信州区朝阳中学,职称:中小学一级,专业或研究方向:美术学。 农村美术教育论文: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与展望 摘 要: 美术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但现今在农村,美术教育仍被许多学校和家庭忽视,这样的情况让人担忧,因此端正对农村中小学美术课的态度,增强美术课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加强师资力量,改善美术教学设备,是当前家庭、学校和教师所要积极面对的,在农村美术教育过程中,社会、学校、家庭应当给予大力支持,共同承担起推动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事业发展的责任。 关键词: 美术教育 现状 展望 一 我国60%左右的学校在农村,有65%左右的学生正在接受农村教育,是教育涵盖面最大的地区,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之一,是农村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因此农村美术教育肩负着教改的重要责任。对于如何搞好农村美术教育是一个热门话题,在这里有几点浅薄的建议供大家共同探讨。 (一)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依然“重文轻美”。 中小学开设的美术课既是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必须开设的一门课程,更是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修养,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就目前情况看,许多农村中小学美术课的执行情况令人担忧。究其原因,长期以来的传统观念中,大多数人认为它是“副课”。正是由于这种对美术教育的认识不足,形成了农村中小学美术课将就凑合,甚至取消的局面。常言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传统教育观念的转变也非一朝一夕的易事。中国的教育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就像一棵盘根错节的大树,根深蒂固地统治着人们的思维。绝大多数人衡量他们孩子学习的好坏,往往只是问语文、数学、英语考了多少分,从来不会问他们的孩子:你会画画吗?你会唱歌吗?你喜欢哪些体育运动?他们一般都不会关心这些,在人们的潜意识里,从来都是把美术、音乐、体育这些艺术教育范畴内的教育和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教育分离开来的,是排在末位的,是可有可无的、不重要的学科。农村中小学的升学率相对于城市中小学的升学率来说还是较低的,农村中小学往往比较注重学校的升学率和学生的成绩,只要学生的考试科目总成绩上去了,其他的一切都是次要的。这种重视考试科目,轻视非考试科目的做法已经见怪不怪了,只要每年的中考学校的升学率名列前茅或者榜上有名。所以很多农村中小学不开设美术课或者虚设美术课就不难解释了。要转变这种观念,必须从上到下,从家庭到社会,从教师到家长进行一次彻底的观念大手术,彻底摒弃这种教育旧观念,从而树立“为终身学习打基础”的教育新理念。 (二)学生家长对美术教育认识不足,轻视心理严重。 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学校老师注重“主课”,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也注重语、数、外。有一些孩子比较喜欢美术,向往在美术这一方面发展,家长往往不支持甚至百般阻挠,“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不害怕”几乎成为至理名言,而人们却对音体美称为副科、小三门,没有给予应有重视,做做画画的美术更是教学中的“调味品”,可有可无。在这个大气候的影响下,许多农村家长认为:孩子画画是“不务正业”,既耽误学习又浪费钱财,只有学好文化课才是正路。 (三)教学方法陈旧,缺乏“创新精神”。 1.教学理念的陈旧 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理念比较陈旧,缺乏创新,主要采用讲授法,枯燥无味的讲解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课堂一般分为两段式教学,即课堂前一部分由教师演示讲解,后一部分是学生自由“创作”,在教师的讲解与示范中,往往是照本宣科,至于学生能不能理解是另外一回事,师生之间不存在交流,课堂教学没有生机,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很多兼职教师甚至把事先画好的简笔画挂在黑板上让学生机械临摹,大大抹杀了学生创作的热情,锁住了学生的创作力与想象力,对学生谁心所欲、自由表达的独特潜能构成了直接伤害。 2.教学目标把握片面 社会、学校、家庭给予文化课教学太多关注与探索,再基于美术是副课,不作为考试课,不会影响考试和升学率,导致农村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不够明确,认为教学目标是语文、数学教师的事情,美术设立教学目标完全没有必要,课堂往往都是根据学生和自己的喜好随意活动,既无目标又无要求。教学内容本应与教学目标相符合,但根据调查发现,90%以上的农村美术教师在授课时不设立教学目标,这种主观、随意性的美术课堂教学,既不能体现知识目标,更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3.教学方式模式化 美术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持久力,而农村中小学的美术课堂往往忽略了学生的直觉和自由表达,这从中小学生的绘画作业中可以得到证明。多数教师照本宣科,忘记了美术教学的根本宗旨――放飞心灵,自由表达。教师把画好的简笔画挂在黑板上让学生机械临摹,将学生变成复印机,锁住了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抹杀了许多学生的创作热情。而且轻视美术文化的学习,这样会导致学生失去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慢慢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兴趣。 (四)美术教学设备短缺,投入严重不足。 据笔者调查显示,农村学校的美术器材大部分都比较陈旧落后,许多学校没有专门美术教室,没有按上级有关部门要求配备相应写生桌椅、画板、画架、静物器皿、石膏像等教学设备。有的学校有一些简单的器材,但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用的可能性不大。自从农村学校施行一费制以后,学校经费就更加紧张,原本对美术投入的经费就少,改革之后就变得更加捉襟见肘。教学设备的落后,导致美术教学活动不能正常开展,严重制约美术教育改革的发展。多年来不少学校虽然有美术教师,但是没有相应的美术器材和设备,所以教师很难按照美术学科的特点进行规范教学,只能在黑板上示范,多数农村学生家长或因经济状况限制,或因认识不够,为学生准备的美术学具少得可怜。无论教师怎么精心安排课堂教学,教学设计多么好,整堂课都是空谈。学生没有学具无法动笔怎么会感知美术的魅力,又怎能提高美术的创作能力呢? (五)农村学校美术老师队伍力量十分薄弱。 在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师队伍缺员严重,由于大多数学校没有专业美术教师,只好把美术作为“搭配”课,由喜欢美术或稍微懂点美术的老师兼任,许多学校的毕业班也因此取消了美术课,仅安排学生在业余时间画四五张画以应付检查。经调查,许多农村中小学的学生,其中很多学生连最起码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没有掌握,绘画水平停留在小学一二年级水准,甚至连画素描怎样拿笔这样的问题都不知道,美术教育特有的美育功能也就根本无从体现。美术教师在评优、评职、评先、住房等方面的待遇都低于其他学科教师,据调查,很多具有20多年教龄的美术教师,到目前还没有评上中级职称,这样的结果导致原本就极其缺少的乡村美术教师要么转型,要么流失。 二 以上通过对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的分析,深感素质教育离农村中小学的课堂还很远,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开展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学工作,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转变观念,反思扬弃,让美术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 在农村,由于信息相对闭塞,教育观念落后,教学设备滞后,师资力量薄弱,旧的教学模式依然占据课堂。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新课改的实施,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当然也不是要全盘否定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我们要吸取传统教学中的精华,提取出不利于新课改的糟粕。美术教育应该是人文性的教育,美术教师应该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向世界、通向生活的大门,让绘画走向生活,把情感融入绘画,用生活解读课本。所以,美术教师不应拘泥于课堂,应该从农村实际出发,利用农村资源开展美术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自然,让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体验美术的趣味,体验美术带给生活的魅力,体验成功学习的喜悦,将农村的美术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二)加强美术教师师资建设,释放美术教师的活力。 农村中小学的专业美术教师师资力量不足,很多美术教师“身兼数职”,所以学校应当重视美术教师队伍的扩展与培养,对美术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和学习。此外,学校应给予有效的激励,鼓励教师根据本地区情况,利用农村当地的资源乡土文化,制定独特的地方教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科学的态度和创业精神研究美术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全面开展各种特色的乡土教学。 (三)加强教学硬件设施的配备与投入。 完善的美术器材是美术教学课堂顺利开展的保证,也是实施美术教育的物质保障。配置硬件设备可有三条途径;一是向上级部门申请;二是学校自行购置;三是学校可以利用当地的资源自己制作教具。教具应当合理使用和保管,减少不必要的流失和损坏。 (四)改善教学条件,提高美术教师的地位。 由于中国城乡差异较大,教育之间的教学环境、教学条件都存在很大差距,农村学校因教育经费有限,教学设备单一,美术器材严重不足,导致农村中小学美术课教学活动无法顺利开展。因此只有各级教育部门领导把农村美术教育真正重视起来,增加美术教学设备的投入,同时真正提高美术教师的地位,建立公平、公正、透明的考核制度,尤其是在评优和奖金方面,才能确保美术教学正常化。为了调动美术教师上课的积极性,学校要在改善教学条件的同时,每学期拨出一笔资金来支持、鼓励美术教师利用寒暑假期间进修、学习、参加培训,从根本上提高美术教师地位。 (五)健全教育管理体制。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农村美术教育工作,保证美术教育的投入实施,不定期检查美术课堂教学,包括听课、检查教师教案;同时定期开展一些美术教学教研活动、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等,促进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最终实现国家教育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 农村美术教育论文:新课改下农村小学美术教育问题的对策研究 摘 要:不断地发展与变革贯穿于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为千秋大业,在创新经济的背景下,学校教育有了较好的发展前景.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是教育内容与学生生活与时代密切联系①,城乡差距,地域贫富差距加上教师资源的不均衡性,使统一应试教育下一些农村学校美术课程受限制,看不到优势,基础素质教育,实现三级课程管理,使地方一些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地方学生素质发展的美术课程。 关键词:农村小学美术;实际问题;对策;艺术思维 一、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实际问题 艺术,是一种把人类生态变成直觉审美形式的创造②。当前在学校美术教育过程中,有两种错误倾向显露出教育矛盾,一是过分强调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忽视了对其该年龄阶段基本知识技能方面的培育,这种滞后性导致学生处在一种“无源之水”的境遇之中。因此教学中应要注意学生学习方式与内容互动性的可持续性发展。二是口号上喊很响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际工作的考核上并没有相应具体的教学评价;受应试教育制度影响的中国教育体制,并没有完善的关于创新性的美术类考试制度,单单作为学生活动兴趣,学校也仅仅作为丰富课外活动的特色教育形式。随着学生阶段成长,没有过多精力投入到创新学习中,要花费更多精力投入到普通学军中成为一个顺应社会的普通人。 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有最大的获益,需要学校、教师因地制宜,在课程编排、课堂安排上多下功夫,用科学的方法管理安排课堂,解决当下学校美术教育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二、实际问题的对策研究 2.1新的教师美术教育 在美术传承的角度,普通美术教育的角色应该是科普的性质③。新时期,美术课堂的活动不能变成学生的任务,压力。一旦产生厌烦心理,则变成了工艺课。使学生可以在“游戏”中学习美术课程,还可以开发学生的潜力,提升学生幸福感;适当的室外美术采风课也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走出课堂,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积极作用。户外采风课也应注意不要将美术课上成体力锻炼课;在开展单元化教学要懂得进行变通与替换,不因教学资源的限制使课堂显得枯燥,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2.2、科学规划课程,密切美术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农村学校设备落后,资源枯窘,选择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替换城市课堂用的材料比如废报纸可以通过染色替换皱褶纸做造型课;用树叶、绳子、瓶盖替换城市需要花钱才能用到的课堂材料,更贴合农村课堂实际。综合性课堂中丰富多样的材料课可以使学生养成好的思维习惯。开始新材料课之前,学生事先做好准备,梳理思路,制定计划。因为对材料质量的把握,特性也比较熟悉,会在做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精神上开始启动然后行动跟上,做到有效课堂。国内虽然大力提倡利用乡土教材等方式丰富了教学方法,加强了培养少儿的创造力,但是在某些方面仍不能更好的发挥幼儿潜力。科学选择恰当的内容是美术教学内在需要[1],应避免换汤不换药的尴尬; 适当增加国画欣赏课程,传承民族文化精髓。大学课堂才真正接触到中国传统画,这对于学生来说,学习中国画只是对一种技法的学习训练,无关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2.3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 2.3. 1年龄阶段性的教学方法 依据少儿发展的各阶段特点,教学内容安排与少儿身心发展相得益彰。在我国,临摹示范和简笔画是美术教学的主要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可以将简笔画这种辅助教学方法适当加以变化。例如在故事性美术课堂中,可以将主题设定好,然后让学生自己动脑添加,有利于锻炼学生的逻辑能力。过分的示范临摹教学会造成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缺失,将物象定义化,碍学生的想象力。 2.3. 2培养审美与能力的良性互动。 美术是对事物的二次加工,没有一门学科能像美术一样能够完美的展现一切,现实的或者幻想的,是理想的审美经历。应多多引导学生形成美的意识。学生没有基础表现能力的时候,逻辑意识比较弱,脑海里没有太多具体的意向,表现能力也跟不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生活的积累去开发新的学习领域。授课时要注意全方位的让学生了解所学课程,欣赏、体验与评价所学内容,这些内容中很具有相对独立性,学生可以把以往课程的有用经验运用到新的课程上来。 现在多数教师们在做美术教育研究时,首先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基础能力的培养多采用回避和草草了之的内容。真正该注意的有问题是:有压力才有动力是否适合美术创新能力培养,艺术认知的深度开发是否仅仅需要看似有特色的教学安排就足够了。美术学习动机的激发和美育课程进度是否有联系。 2.3. 3对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融入 作为新时代素质教育的对象,少儿的成长与发展不仅仅是从懵懂到成熟的蜕变,更重要的是人一生文化意识形态的转变,不仅关乎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整体素质水平,更是印证着整个社会审美基因的优劣。任何绘画大师的灵感火花都跟自己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关系,也靠对基本事物的把握,积累。适当引导也颇为重要。加里森谈到:“艺术家的工作就应该给社会充电,现在好多艺术家就想吓人,有价值么?我觉得没有”④。我们美育工作者应给学生渗透学生正面的、向上的审美思想。 当代美术与传统在观念和形式上都有很大的差别,现在的美术课堂仍存在着严重的教条式教学。与当代生活、当代艺术脱节、不注重课程的连贯性,传统分割教学模式下的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无法适应当前美术发展的需要。传统提高绘画能力的范画临摹课程中,许多学生把范图当做一种任务,照着老师的范图画完这节课就结束了,这种心理在小学美术课堂非常普遍,一方面因为学生缺乏兴趣,另一方面美术经验积累的比较少,动起手来想不到要用什么丰富自己的画面。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学生美术绘画水平不太现实,但通过欣赏多的艺术作品,多种艺术元素附加到美术绘画后形成的新颖的艺术效果。 三、美术教师开放、互动、科学的美术教育观 少儿美术关键于能体现其真,它的美在于能表现出个体意识的本能和个性,美的纯粹直接,现如今少儿美术教育或者作品恰巧缺乏这种本质的东西。教师在学习如何教幼儿绘画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学会欣赏儿童画,以不同的审美去评价儿童画。很多艺术家评论家和艺术学校教授为什么那么令人厌烦?因为他们总是试图取消“泛化误读”的空间,是审美变的单一,刻板、枯窘。他们以“正确“的面目导致了更大的误读。使自己的教授内容范围也变得更加狭隘,不利于课程的连贯性,将内容分割成片面化的个体。原创的少儿美术作品,无论以何种形式展现,都体现了这个时期最独特的视觉语言,这种艺术所带来的精神本质是无法复制的,而这些超乎想象的创作所展现的无法规避的真实感则在触动我们内心对艺术的感悟,带给了我们艺术灵魂震撼后最美的享受[2]。以生活的发展的眼光去评价、欣赏学生作品,可以有利于我们教师对于少儿课程的开发,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学习。 结语:“全面发展”在学校美术教育中也是比较宽泛的定义,是相对性的全面发展,并不强求每个受教育者对各方面都面面俱到。学校美术教育目标是为让学生通过各方面的接触发现“自己”,找到符合学生自己定位避免人云亦云,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中有适合自己成才的方法。(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农村美术教育论文:浅议农村小学美术教育中如何加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摘 要:创造能力的培养是衡量美术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美术教育的灵魂所在,但我国大部分农村小学的美术教育都忽视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本文阐述了农村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分析了影响农村小学生美术创造力养成的因素,并提出了农村小学美术教育中加强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 美术教育 创造力 新课标明确指出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艺术教育的本质也是为了培养创造性的人才,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美术教育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小学作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启蒙阶段,创造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美术教育中也要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1 小学美术教育中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 就美术小学教育而言,创造力的培养是尤为重要的。一方面,从小学生个人成长看,小学阶段正处于学生各项能力启蒙和培养的关键时期,在小学美术教育中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于学生将来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形成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是小学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美术教育与应试教育不同,其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欣赏和想象等能力,因此,美术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应当过多地强调专业知识,而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可以说学生创造力发挥的水平是衡量美术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 2 影响农村小学生美术创造力养成的因素 当前,农村小学美术教育严重缺乏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行为,学生创造意识薄弱,只会机械的进行临摹,美术老师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之下,创造的兴趣和潜力没有被激发出来。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影响农村小学生美术创造力养成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农村普遍存在教育意识落后的问题,领导、老师和家长都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普遍认为语文、数学等才是正课,美术、音乐等课程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要么直接占用美术课进行语数教学,因此出现了美术课课堂管理松散的现象;第二,农村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美术教师通常都由以前的语数老师转型为美术教师上课,他们往往缺乏美术创造力培养的概念,要么按照美术课本要求学生进行临摹;第三,经济条件有限,艺术教育信息缺失,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养成,再加上缺乏多媒体使用技巧,不利于对学生的创造力进行开发。 3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中加强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策略 3.1 重视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发散思维是创造力培养的基础,小学生想象力非常丰富,小学阶段正是他们发散思维形成的关键时期,美术教育要充分抓住小学生这一特点,对其想象力进行挖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例如,在美术课堂上,老师可以随意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圈,让学生猜测自己画的是什么,这时候就会出现诸如太阳、鸡蛋、皮球、面包等众多答案,这时候老师可以在圆圈之上继续创作,引导学生再次回答,重复这一过程多次之后学生的发散思维将会被充分被打开,这时候老师就可以布置本节课的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继续创作,学生的创造能力必然将得到锻炼。 3.2 营造良好的课堂创作氛围 要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首要的就是引起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只有对绘画充满热情的人才能自由的发挥创造力。因此,在美术课堂中,美术老师不应该急于向学生灌输美术知识或者绘画技巧,而应该重视课堂氛围的营造。比如,美术老师可以通过吹墨绘画的方式,激起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吹墨是美术当中较为常见的绘画方式,用嘴和吸管代替笔进行创作,这种方式简单易学,而且非常即兴,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自由创作,这样的课堂不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创作欲望也被充分调动了起来[1]。 3.3 重视欣赏教学手段的运用 美术欣赏教学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都是非常薄弱的一环,很多美术老师没有意识到美术欣赏对于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而事实上美术欣赏是一种精神与心智高度统一的活动,学生的固定思维会被视觉神经领略到的艺术美感所打破,进而产生一系列的联想,不仅为学生进行创作提供了一条捷径,也提高了学生的创作起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美术老师应当引导学生对中外名家的画作进行鉴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促使学生的美学思维得到提升,为美术创作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美术老师可以从学生当中选出几幅优秀的画作,让学生进行点评,学生大多都会在心底暗暗较劲,美术老师利用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激情。 3.4 因地制宜,引导学生体验创造的乐趣 众所周知,美术学习需要用到铅笔、画纸、橡皮擦、橡皮泥、水彩笔、颜料等材料,对于农村家庭而言,这些材料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很多家庭没有能力或者不愿意为学生购买这些材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美术教育的开展。因此,美术老师要学会因地制宜地开展教学,利用乡村当中随处可见的原料,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2]。例如,在美术工艺课堂中,会涉及到泥塑这一美术形式,在没有橡皮泥的情况下,美术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砖瓦厂或者田地中寻找适合的泥土,然后让学生进行即兴创作,对作品的形状和大小不进行限制,这样学生会在动手过程中体验到创作的乐趣。又如,在美术欣赏课当中,除了可以引导学生欣赏中外名画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欣赏家乡的建筑风格和自然美景,然后要求学生画出10年之后自己想象中的家乡是什么样子的,学生的创造思维会被无限延伸。 4 结语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中进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但是我相信,通过每位农村美术老师的努力,这一美好的期盼一定会实现,农村小学美术教育一定会散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农村美术教育论文:农村美术教育现状及改进策略 如今农村发展日新月异,农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由于经济、观念、师资等诸方面因素,在一些偏远的山区,艺术教育得不到重视,长期落后、举步不前。现针对甘肃农村地区存在的美术教育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一、农村美术教育现状 (一)师资力量薄弱。 农村的办学条件和生活条件与城市相比较为艰苦,很多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任教,城市教师更不愿被调入农村,导致师资队伍薄弱,业务素质低。尤其没有配备相应的美术教师,大多数偏远的农村学校没有专业美术教师和良好的教育教学条件,大多数任美术课的老师都是非专业的教师,缺乏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再加上农村教育教学环境的制约,教师队伍老龄化,学历水平偏低,专业教师严重不足。在美术教育的大门口,缺少资金、更缺专业老师的现状就像两只拦路虎,把农村许多有艺术天分的儿童挡在了门外。 (二)落后的教育观念抑制美术发展。 在甘肃的大多数农村地区,美术教育还是一片“空白”,大多数学生家长普遍对学习美术有很大偏见,学生幼时对画画感兴趣,大多数由于受偏见影响而放弃美术学习。对于是否会让学生参加美术学习班?如果学生将来选择美术这条路,又是否会支持?不能有准确决断,同时,农村学生家长为生活所迫纷纷外出务工,导致留守儿童数量日益增加,使农村家庭教育缺位现象更加严重。因此,把本应由家庭、家长承担的教育责任全部推给教师和学校,要求教师在学习、生活上给予学生更多关心和照顾,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教师负担,阻碍了农村美术教育向前发展的步伐。 (三)美术课程得不到重视。 美术课是我国中小学的一门基础文化课,在落后的农村中小学,学生很少甚至从未接受过真正的美术教育,也很少感受到美的熏陶,所以他们对美术的认知和领悟很有限。在我国大多数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还没有应有的地位,相当多的一部分农村中小学还没有真正落实美术课,有的学校甚至无教材、无作业、无考核。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的中小学校,学生基本上无缘接受正规的美术教育。大部分农村学校把美术课认为是“负课”,在我任教的这所学校的小学部,把美术课安排给语文、数学或英语老师,他们上课时照张简笔画图片投影在白板上让学生照着画在作业上,完成之后的所有时间就用于这三门“主课”的学习。 (四)农村教育投入不足,现代教育设备欠缺。 中国人均教育方面投入少,加上资金下拨后的层层克扣,使得直接用于农村教育发展的资金比较微薄。美术教学及多媒体教学设备短缺,特别信息时代下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相对缺乏,在很大程度上拉远与城市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距离。落后农村经济与普通农村相比,发展基础差、速度慢,农民收入少,政府教育资金困难大,更不用说和城镇相比。落后的经济是影响农村美术教育发展落后的最主要原因。 二、对落后农村美术教育策略 (一)加强对美术课的认识 美术教育是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环节,在心灵、涵养和塑造现代人的灵魂等方面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美术教育是儿童生命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们不要求美术课和其他语文数学一样同等对待,只希望不要把美术课“拒之千里之外”,让其也有一席之地。我们没有图片,缺乏硬件设施,但我们有农村的田园生活、山清水秀、牛羊成群等,“美”就在我们的身边,例如:对山、树、小溪等的欣赏,还有对生活工具的欣赏,如我们吃饭的碗、碟子、杯子等,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但是也有美丽之处。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对自己家乡环境的欣赏,在大自然的眷顾下农村有美丽的风景,自然的气息,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善于在生活当中去粗取精,提炼适合于本地方的学生的农村美术资源,这样我们就会发现乡土美术资源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要加深认识美术教育对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性,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同。 (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加快农村美术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美术教师的数量与质量,应选派专业型教师到农村任教,特别是音、体、美教师,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学校要加强青年教师培训,经常创造条件促使农村小学教师参加各种形式学习,通过学习和培训,了解最新教学理念,熟悉全新教学方法,掌握现代教学手段,课程安排要充分抓住每位老师的特长使“物尽其才”,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技能和教育责任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素质教育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三)开展多元化的美术教学。 新课改下的美术教学方式是多元化、多样化的,美术教育者不再“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在“用”教材之余,应走出课堂、跨出教材,因地制宜,结合本土实际特色,挖掘乡土文化,在学校应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开设如素描、简笔画、手工制作、泥塑、书法等多种形式的课程。可以把身边的物品利用起来,如用树枝、树叶、标本、泥等素材进行美术课堂教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开展各种特色的乡土美术教学。 总之,要改变农村偏远地区美术教育现状,需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加大美术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更需要领导、教育工作者、家长的高度重视。甘肃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迫切需要改革,希望社会更多地关注与帮助,农村儿童期待着。 农村美术教育论文:浅谈农村学校美术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摘 要:美术课程资源是指可能进入美术课程并可以作为美术教学材料的一切资源。尹少淳先生曾说:“美术课程资源应界定为有助于有效完成美术教学、达成美术课程目标的所有自然、社会资源的总和。”在农村,进行有效的美术教学资源开发,不仅体现了美术课的地方特色,也是进行乡村学校美术教学改革的有效方法,因此,在农村学校开发美术课程资源对美术教育来说至关重要。 关键词:学校美术;教育资源;教育设施;主体作用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校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美术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部分之一,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但是,在农村,学校的美术教育资源很少,有些学校甚至没有专业的美术教师,这就使得农村学校学生的美术水平与城里的学生有很大差距。近年来,很多农村学校都在努力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下面对与农村学校美术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相关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一、美术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 1.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丰富的教育资源对学生的美术水平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与教科书上固有的资料相比,教育资源更加具有趣味性、开放性,它能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把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形象生动,使美术更好地被学生所接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美术水平。 2.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美术教育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求教师寻找生活中一切与美术教学相关的素材,资源的利用就是把找出的素材尽量地运用到美术教学过程中去。这使得教师的眼界不断拓宽,使其教学素养得以提高。 3.更符合新课改要求 农村美术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更有价值的学习资源,使学生的美术水平不断提高,在美术的学习过程中修养身心,促进自身全面发展,能够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标准,缩小农村与城市教育水平的差距。 二、美术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 1.教育设施不齐全 现在农村的学校中,很少有学校具备美术教室和美术道具等设施,这大多是因为农村经济条件差,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美术教学中。因此,在上美术课的时候,学生只能通过教师的口头讲述来获取知识,不能亲自动手参与其中,导致学生对美术知识的认知不够全面,只有理论知识,不能运用到实践中去,学生的美术水平很难提高。 2.师资力量薄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能力直接决定了学生的水平。很多农村的学校中,美术教师的专业程度不够,大多数美术教师是由班主任或者其他课的老师代替。因此,美术课形同虚设,学生在课堂上根本无法获得正确的、专业的美术知识,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甚至有些学校根本就没有美术教师,美术课也被其他课程所代替,学生的美术水平可想而知。 3.教育观念落后 我国的教育制度使得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语文、数学等所谓的“主科”,对美术等科目重视程度不够,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认识也只停留在可有可无的层面上,从未进行过美术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使得大多数学校的教学成果不符合新课改提出的要求,学生并不能实现全面发展。 三、美术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具体措施 1.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 对于美术教师来说,在生活工作中积极努力地挖掘教育资源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是在农村这种资源匮乏的地方,教师的主体作用就越发显得重要。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享受课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对美术教育加以足够重视,在课堂上端正态度,力求使学生的美术水平得到实质性提高。 2.在校园中开发资源 在农村,学生的活动范围有限,学习生活主要是在校园中进行,因此,校园内便是教师开发美术教育资源的最佳选择。优美的校园环境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绘画灵感。教师要经常带领学生走出课堂,置身于校园的环境中,充分利用校园中的一草一物,使其成为学生美术作品的素材。例如,在讲解课本中静物绘画这一内容时,在介绍了理论知识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校园内的建筑、树木等,并且画出来,学生在亲眼看见了实物之后,能更准确地把握绘画对象。这样在提高学生绘画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水平,在之后的美术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 3.与现代化技术相结合 近年来,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为学校美术多样化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不仅能给美术教学提供更多的素材,还能使学校之间的教学成果交流变得更加便利。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的特色与优点,与课本教学相结合,开发更多的教育资源,使美术教学的方法更加多样化,使农村的美术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农村美术教育论文:新时期下农村美术教育发展的相关思考 摘 要:就新时期下农村美术教育发展现状及优化策略进行探究,希望对农村美术教育的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新时期;美术教育;农村 农村的教育和城市教育相比还有着很大的差距,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这就对农村美术教育的要求有着相应的提升。 一、新时期下农村美术教育发展现状及优化策略 1.新时期下农村美术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当前农村美术教育发展过程中还有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主要体现在美术教学师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这就对美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阻碍。还有就是在美术教学的观念上比较陈旧,有的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农村的美术教育水平的提升有着很大的限制作用。除此之外,农村的美术教学设施以及教育资源方面也都没有满足实际的需求,在这些方面都要能够充分重视。 2.新时期下农村美术教育发展优化策略探究 第一,加强农村美术教育的发展要从多方面考虑,首先在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要重视,这是美术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拥有强大的教育队伍,才能够更好地为学生的美术知识学习打下基础,才能真正地推动农村美术教育的发展。 第二,农村的美术教育进一步发展也要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环境的良好营造,农村的经济发展相对来说比较落后,所以有的在美术教育的基础设施上都没有完善,这就必然会影响学生的美术学习。为此,学校要对这一方面加强重视,在资金的投入上要能进一步加强,从而积极地改善美术教学的环境以及条件,在教学设备上要能做足准备积极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三,农村的美术教学资源的利用也是比较重要的,但在条件的限制上农村地区的教学资源就相对比较短缺。加强农村美术教学资源中当地资源的利用就成了比较重要的内容,要能够对农村的自然风光和农村的生活充分重视,对这些方面的资源都要充分的利用。农村的孩子从小都和自然相接触,所以对大自然的一些事物比较熟悉,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对学生的家乡情感培养得到增加,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美术学习能力。 二、结语 总而言之,农村的美术教学过程中,要能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和美术教育的内容相结合,充分重视学生的发展特点,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投入到美术学习中去。此次主要是从农村美术教育的现状以及优化策略的实施层面进行的分析研究,希望能够对实际教学水平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农村美术教育论文:浅谈农村小学美术教育 【摘 要】21世纪是激烈的竞争时代,人才的竞争无疑是各种竞争的核心。人才,是需要通过素质教育来实现,而美术教育,也是素质教育中极其重要的环节,从国家教育政策方针到普通民众,都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美育、德育素质培养。在美术教育盛行发展的今天,我们更要认清当前美术教育,又特别是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更需要关注的是农村小学美术教育。认清小学美术教育现状,我们才能在素质教育高速发展的机遇下,重新审视美术教育,并把它列为教育教学中的重点,从而达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就素质教育下的新兴全能人才。 【关键词】美术教育;素质教育;意识问题;教学模式;问题变革 由于素质教育的倡导盛行,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家长也开始重视小学阶段学生美术的培养,从而开设美术课程、聘请专业美术教师、开办课余美术培训班等,这些都是美术教育发展的积极方面。但是,由于受重视时间较短,普遍程度也不高,所以当前美术教育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又特别是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日益引起教育部门的重视,因此,发现并解决农村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已迫在眉睫。 当前农村小学美术教育主要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认识问题 从学校到老师,从学生到家长,甚至教育领导部门,对美术教育都没有足够的重视。虽然素质教育越来越受重视,但许多农村学校仍然是应试教育观念占主导地位,这就导致了考试学科备受重视,而例如美术这样的“副科”就抛在一边,都认为学习美术是浪费时间,耽误学习考试科目。更有甚者,原本很少的美术课时都用来上其他科目。 二、硬件问题 宽敞明亮的画室,五彩缤纷的原料,各种各样写生的工具等,这些学习美术的基本设施,也只能在大中城市较好的学校才配备。在偏远的农村小学,由于资金不足,财政困难等因素,学习没有单独的画室,有些甚至连画笔、宣纸这种最基本的美术用品都缺乏。没有专业的工具,没有专门的场地,没有专业的设施,这都成为了制约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发展的因素。 三、师资问题 由于农村远离城市,所以在经济、交通、生活方面都落后于城市,使得专业美术教师有很多不愿意到农村任教,现阶段有很多农村小学的美术课还是由语文或者数学老师兼任。有许多农村小学由于财政经费问题,没有设置美术教师这个专职职位。所以,不管从专业教师自身意愿来说,还是社会和教育层面的重视程度来看,农村小学美术专业教师的缺乏是必然的。 四、从目前仅有的美术教育教学来说,还存在几点误区 1.美术教学中的“依样画葫芦” 在当前农村小学仅有的美术课堂上,单一的教学模式还在实行。上美术课就是老师拿出课本或者某件物品,叫学生照着画,结果是相似程度越高,画得越好。这种教学模式极大的束缚了学生的创作灵感,也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学生都只是觉得上美术课没那么闷,不会有那么多作业,就是当好玩打发时间,老师也便宜了事,根本没有达到美术教育的目的。 2.简笔画的盛行 现在农村小学教学中,简笔画教学非常流行,简笔画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简易了绘画流程,老师易教,学生易学。但这种画画方式和真正的美术教育相去甚远,真正的美术,是要丰富画图的内容及灵魂,赋予作品更多的想象空间,这就需要学生思维的跳跃发展,在丰富图画内容的基础上充实学生的创作灵感,开拓眼界,创新思维。所以简笔画可以作为美术教育的一个很小方面,但不能让教师把简笔画当作了美术教育。 3.单一的教室教育模式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还仅仅停留在教室教学阶段。由于现阶段学生安全意识的重视,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尽量避免学校以外的教学活动。所以,美术教育教学都是在教室内完成的。这样,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得美术教育缺乏生机活力,缺乏与大自然的沟通,学生创作思维受到极大限制。 4.教师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单一 (一)关于认识问题 应试教育带来的怪圈现象早已根深蒂固,因此,要想素质教育中的美术教育大行其道,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制定宣传执行尤为重要。所以,不管是教师还是教育主管部门,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应该充分认识到美术教育及学习的重要性,只有认识到这个问题,美术教育的发展才会突飞猛进。 (二)关于硬件问题 农村小学由于种种原因,使得硬件设施缺乏,给教学带来巨大的困难。农村地区一般是由于经济困难导致硬件设施缺乏,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要有计划的一步步实现,首先是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经费问题才能有所保障。 (三)关于师资问题 通过社会意识转变及宣传,使得美术教育成为一门重要课题,从而受到各界重视,提升美术专业教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以及专业美术教师的合理待遇,从学校开设专业美术课程到招聘专职美术教师,使得真正的人才留在农村小学,用自己的才干全身心去培养学生的美术素质。“留得住”美术专业教师,也是极其重要的。 (四)关于美术教学方式的问题 不管是专业的美术老师,或者是兼职的其他学科老师,都应该改变目前的教学方式,从课堂设计、教学目标、课外延伸、自身升华等方面去重视这门学科,从而真正教好美术,让学生学好美术。 1.“依样画葫芦”的方式应该改变,美术绘画不应该是照着什么画什么,而是要形意结合的升华,既要有实物,又要有意境,让学生自己去想象,去思考,去创造,而不是一味的束缚学生的思维,将其思维固定在特定的某一件东西上面。当老师要求学生画某样东西的时候,可以叫学生联想画其他的东西,思维的拓展及其重要,这时候应该得到体现。 2.“简笔画”教学模式虽然可以易教易学,但是也限制了学生的创作想象空间,要更多的指导学生画得更丰富,要有灵魂思想。让老师寓教于乐,让学生乐在其中。 3.单一的教室教学模式也极大限制了学生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学校、学生、家长应打破安全意识的牢笼,让教师带领学生去大自然中感受艺术的魅力。 4.教师对学生作品的评价,不应该只是单纯的好与不好,因为艺术的评判标准没有界定,教师更多的应该是鼓励学生去创作,去发现美术的魅力之处。学生的作品表达方式往往会五花八门,所以评价学生的作品也应该站在发展创新的高度,或者换一个角度,会发现与众不同的美术之美。 总之,美术教师要根据农村的条件,联系当前美术的发展趋势,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手法,顺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审美情趣、认知能力、 意志品质等。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美术活动,美术教育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一次次教学课堂探索中我们总感到有许许多多的不足与遗憾!我觉得,美育是一门即遗憾的又很美的艺术,在一次次的遗憾中我找到美的不足。 农村美术教育论文:农村地区美术教育的发展现状浅析 摘要:美术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中美育工作的重要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我国农村人口数量约占80%,农村地区美术教育的发展更值得社会关注。本文从调查黑龙江农村美术教育的发展现状入手,结合相关原理,分析了目前美术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就问题的解决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农村地区;美术教育;发展现状 一、引言 我国农村人口约占80%,农民依然是社会成员中最主要的力量,农村的教育问题更是值得整个礼会关注。虽然国家政府对农村教育有政策上的倾斜,但是农村学校的美术学科的开课和教学情况并没有引起真正重视和落实。笔者在黑龙江省林甸县支教的过程中,就有深刻的体会。在我国教育信息化高速蓬勃发展的今天,中国教育稳步前进,农村偏远地区的基础教育依然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念。因此,解决农村地区美术教育的落后问题迫在眉睫。 二、农村地区美术教育的现状分析 根据文献资料和自身教学经历,看出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美术教育存在如下问题: 1.校领导对美术教育认识不到位。片面重视参加考试的科目,轻视美术这一类不参加考试的科目。正是由于学校领导的忽视,农村的美术教育仍旧是一片空白。很多农村学校领导认为只要自己的学校在年度考核评估中名列前茅,就表示自己的教育工作抓的好,学生的整体水平比较高,从而忽视了学校的美术教育工作。 2.家长忽视孩子的美术培养。大部分学生家长并不支持学习美术也是一个重要难题,其主要原因有两方面:l)家长认为学习文化课知识是首要目标,由文化课的分数认定该生是否是一个好学生。2)学生家长认为学习美术知识不仅是在让学生浪费不必要的时间,并且妨碍文化课学习,只有考不上大学的学生才会去学习美术,学习美术这种艺术学科是不务正业的表现。 3.美术教师师资队伍薄弱。农村教师整体素质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1)美术教师队伍老龄化严重,一个美术老师负责儿个年级的美术课程,不增加和更新师资力量导致美术教师老龄化问题严重。2)美术教师的资历和学历水平较低,由于对美术教育的不重视,本科比例仅在15%左右,其余大部分美术教师是大专学历,特别是乡镇小学的音、体、美、德、育等教师只有兼职岗位,整体教师业务能力较差。3)由于农村环境恶劣,生活基本条件差,学校环境艰苦,待遇低等多种客观情况使农村教师的身心受剑影响,真正有能力的教师留不住,其他教师对美术教育的积极性不高。 4.美术教育资源匮乏由于学校对美术教学投入不够,甚至是没有投入,给美术课中的欣赏、手工等教学内容的课堂教学增加了难度。大部分农村学校由于经费紧张,学校基本建设欠缺,与美术教育配套的学具更是尤为奢侈,举办相关美术展览等营造美术学习氛围的活动更是少之又少。有些学校甚至连学生的美术教科书都没有,美术课堂教学更是无从谈起。 三、关于农村地区美术教育的几点建议 1.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观念。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人们只关注学生的文化课考试成绩,却忽视对人的全面、协调培养,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出现“高分低能”的情况。只有我们充分认识美术教育的重要功能,牢固树立素质教育观点,才能将美术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的发展。 2.加强教师素质提升,与美术教育发展同步。随着时代飞速发展的步伐,人类知识的更迭,教学设备的更新,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教育观念的变化,艺术观念的变化等等,使得美术教师用已经掌握的有限知识面对现在的美术教育已是落伍,将被时代和社会所淘汰,所以必须主动接受继续教育,不懈的努力学习,终身学习。 3.加强教育投资力度,促进教育良好发展。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影响当前农村地区美术教育发展的严重障碍。由于教育经费不足,许多学校办学条件得不到改善,少数学校的危房依然存在,必要的教学设备无法添置,大多数学校没有美术教室,个别学校教师的备课本和粉笔也无钱购买。其主要原因在于负主要经费投入责任的县级政府的财政收入小,教育经费需求大之间的矛盾产生的。势必加大中央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继续实行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政策。 四、结束语 本文对农村地区美术教育做了一些肤浅的研究,提出几点建议,仅是个人在教学实践的体会,一种尝试性的探索,后续还将深入研究提升农村地区美术教育质量的方法。 农村美术教育论文:学习新《纲要》优化农村美术教育 【摘要】美术教育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内容,对孩子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为科学实现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目标,有效实施创新素质教育,教师必须学习新《纲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的活动环境,结合幼儿教育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育内容,优化了农村美术教育,培养幼儿的创新素养。 【关键词】美术环境题材创新 新颁布的《纲要》进一步明确了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教育内容与要求、组织与实施以及教育评价等多个问题,其中,美术教育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内容,对孩子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为科学实现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目标,有效实施创新素质教育,根据新《纲要》的教育精髓,结合我园地处农村的地理优势,笔者对优化农村美术教育作了一些探索,以下所谈的是我在尝试中获得的启示。 一、 优化环境是前提 环境是一种活生生的潜在课程,新《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如果没有适宜于幼儿自主活动和自由表现的环境,幼儿的创造素质就难以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因此,优化环境,创造适宜的条件,是优化农村美术教育的前提。 (一) 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促进幼儿自由发展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全和自由是促进创造性的两个重要条件。”因此,教师要为幼儿创设充满关爱、温暖、尊重和支持的精神心理环境,以自然的心态允许幼儿“奇思异想”的言语和行为,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感受和表现方式,以使幼儿获得充分的安全感、被尊重感和受接纳感,让他们在宽松的心理氛围中自由畅想,发展创新思维。例如:在泥工活动《恐龙世界》中,有个小朋友将一只可爱的剑龙尾巴割掉了,我好奇的轻轻问:“剑龙尾巴怎么了?”这位幼儿神秘地说:“剑龙尾巴被霸王龙咬掉了,它疼得哇哇直叫。”我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如果当时我训斥、制止他,也许他的“神秘故事”会石沉大海,严重影响他的创新思维。可见,宽松、和谐的心理氛围是何等的重要。 (二) 挖掘社区资源,扩展幼儿活动空间 农村有丰富的自然和社会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它们,使它们成为实现高质量幼儿教育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和人力条件,建立“人尽其能,物尽其用”的资源观和价值观。而现代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也曾经说过:“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从所得的印象中,发生与印象有关的动作。”我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农村“地大物博”的地理特点,充分挖掘社区中可利用资源,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加以体现,有效地激发幼儿活动欲望,培养幼儿创新思维。 1. 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丰富幼儿感性经验。创造的源泉来源于生活。根据美术教育活动内容的需要,我常组织幼儿走向自然、田野区、无土草坪基地、针织厂、农业科技示范园、工艺品厂等。专业技术人员为幼儿作详尽的介绍,回答幼儿提出的各类问题,通过观察、讨论、交往、参与活动,体验生活等各种实践活动,丰富感性经验,加深幼儿对各种事物的认识,为美术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触发创作灵感。如在手工活动《奇妙的玩具》中,我先带幼儿参观工艺品厂,了解叔叔阿姨制作玩具的程序,通过观看录像了解各类玩具的色彩、造型等。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幼儿自由讨论,想象如何设计自己心目中的玩具,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类美术活动,体现了农村社区资源特色,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可以开阔幼儿思路,丰富幼儿活动经验,使幼儿的自由创造有章可循。 2. 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提供多样的操作材料。农村社区资源是最为直接、最为便利的资源,为顺利开展美术教育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丰富多样的材料,能使幼儿在动手动脑的实际操作中发展动手能力,是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主要途径,我注重挖掘农村社区资源(土、石、布、线、贝壳、纸盒等)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提供一些与美术活动相关的操作材料,在手工《奇妙的玩具》中,提供不同色彩的平绒布、开司米线、丝绵、刺绣针、陶瓷眼睛、油性笔等。幼儿利用这些材料创造出了小鱼、云朵、各类水果等玩具。在“纸盒造型”中,我除了提供牙膏盒、药盒、酒瓶盒、剪刀、胶布等主要工具外,还准备了各色毛线、蜡光纸、皱纹纸、酒瓶盖等辅助材料,让幼儿在与材料的充分互动中,随意摆弄,大胆构想,同时,我还适当加以点拨,让幼儿学会运用这些材料,如:剪、穿线、打结、套针针法、安装陶瓷眼睛等技能制作“奇妙的玩具”,掌握卷、折、剪、贴画等“纸盒造型”的基本方法。为幼儿充分利用这些材料,在创造中多出成果,埋下了较好的伏笔。 由此可见,在良好的心理氛围下,幼儿与自然、社区亲密接触,与材料充分互动,从而形成了宽松、和谐、自然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无压力、无所顾忌的活动空间内,幼儿可以自由联想、交流、表现,无形中创新思维得到了发展。 二、 优化主题和题材内容是关键 根据新《纲要》的精神,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遵循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经验和视野的原则,因此,幼儿美术活动的主题来源于幼儿园(班级)的主题活动,也来自于幼儿的生活和幼儿感兴趣的活动,真正体现了预设与生成相结合的特点,然后以此确定题材内容,用美术形式加以表现,在精选主题时我有以下小小体会: 1. 贴近幼儿生活,幼儿对其有感性经验。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例如:在以春天为主题的活动中,我们和幼儿来到了一望无垠的无土草坪上放风筝,在此基础上,幼儿用合作画的形式表现了放风筝这一事件,由于这一内容是活生生的,幼儿有过亲身的体验,所以表现的画面生动有趣,各具特色。 2. 生动有趣,幼儿对其感兴趣。例如:在孩子们谈论动画片时,我发现幼儿对猫和老鼠特感兴趣,于是产生了《猫和老鼠》这一教学内容,我提出绘画条件:一只小猫、一只小老鼠由幼儿随意构图,结果幼儿画出了各种情景的画面,有“小猫玩火圈、小老鼠走钢丝”;“小猫背小老鼠”;“小猫钓鱼,小老鼠拎桶”等等,一幅幅作品在孩子的口中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3. 有想象的空间,幼儿有发展的余地。例如在“纸盒造型”中,我们收集了酒瓶盒、香烟盒、药盒、茶叶盒、化妆品盒、等废旧纸盒,在操作中有一位小朋友拿了一只香烟盒,想了一会儿,他取了酒瓶盒剪了一个长方形用透明胶粘在了香烟盒盖上,又剪了四个小轮子装在了两侧,他高兴的向我介绍演示:它可以当床;又可以当车子;还是一只有用的垃圾筒呢!没想到一个简单的香烟盒在他的创作中竟变得如此的奇妙! 4. 适合以美术形式表现。例如:红泥是我们唾手可得的自然资源,它可塑性强,立体效果好,而且幼儿对其也很感兴趣。在数次的泥工活动中,他们掌握了搓、压、捏、刻等多种泥塑技能,孩子们创作了各具姿态的物体形象,有坦克、小碗、花篮、拖鞋等,并用色彩加以装饰,这些作品虽然不是很精致,但在它们的稚嫩中却蕴含着充满生命活力的内容,闪现了幼儿的创作火花。 三、 优化教师素质是重要条件 新《纲要》充分肯定了教师在教育、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时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和挑战。新《纲要》的教育理念与精神的贯彻、实施关键在教师,能否对幼儿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戈特弗里德q海纳特曾提出:“倘若把创造作为教学的目标,那么实现的前提就是创造型的教师。”创造型教师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 教育观念新 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凡是儿童能自己做的就让他们自己做,凡是儿童能自己想的就让他们自己想,鼓励幼儿发展自己的世界。”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确立正确的教育观,遵循儿童年龄特点,发挥美术教育的艺术功能,培养幼儿的观察力、独创力、操作力和审美感等,把幼儿看作一个发展中的独立个体,给孩子创作的空间,充分相信他们,在美术教育中努力做到,多观察分析、少约束代替。让孩子在自由创作中感受到自然的美、作品的美、获得真正意义上美的愉悦,让孩子在体验中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如想象画《各种各样的鱼》,我们应摆脱旧观念的束缚,通过观看实物鱼和录像,让幼儿在观察中了解鱼的身体结构,再请幼儿进行创作画“各种各样的鱼”,并请幼儿大胆构思,想象自己心目中的鱼,以及鱼中发生的故事。 (二) 教学方式活 正如新《纲要》中所说: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没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式“活”表现在为孩子留有想象的空间,对于教师来说,其示范提示应是点拨式的,点到即止,不必固定作品模式,不用命令语言,教师提示语对作品起到启发作用,在这种条件下,幼儿的学习内容和方向就有了很大的发展余地,能够开动脑筋,自由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有了发展的可能。例如:在想象画《会跳舞的娃娃》中,我首先为孩子提供圆形、半圆形、长方形图形片,并提示幼儿玩一玩、拼一拼、看谁拼的娃娃多,让他们在自由摆弄中了解人物的不同姿态,而不是教师枯燥的说教;其次出示“木头娃娃”,启发幼儿思考如何变木头娃娃为跳舞的娃娃,在操作感知的基础上,归纳出变化的规律。幼儿还发现变化娃娃的五官、头发;用曲线表现,手臂、腿、身体也能使之跳舞。合理的想象空间是幼儿大胆创造的必要条件,在其中他们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惊喜。 学习新《纲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的活动环境,结合幼儿教育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育内容,优化了农村美术教育,有利于幼儿创新素质的培养。 农村美术教育论文:试论当前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 摘要:小学阶段,很多儿童都是凭自己的主观意识去涂鸦,表现自己的灵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少儿童对合理的构图、较严谨的造型绘画无动于衷,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乐学、能学、会学,教师必须从各方面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促使他们的兴趣向高层次、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健康、美好、高尚的情操和审美能力。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 关键词:农村;小学;美术 1.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及重要性 美术教育是使学生掌握审美基础知识,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的教育。在中小学阶段。艺术教育并不是以培养小画家为目的的,而是通过艺术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审美情趣、认知能力、意志品质等。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就曾说过:"我教艺术科,主张不求直接效果,而注重间接效果;不求学生能作直接有用之画。但求涵养其爱美之心。能用作画的一般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为艺术最大效用。"这可以看作是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所在。在我国农村,由于经济和文化环境等原因,中小学教育面临硬件设施不足和师资匮乏等多方面的问题,而美术课作为副课更受到施教者和学习者的忽视。不可否认,美术课承担着中小学生的审美养成任务,其目的主要在于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势,并通过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扩展学生的学习知识面,进而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对于那些生活环境相对封闭,教育资源不足的农村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2.当前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分析 实施素质教育,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但是由于长期的传统应试教育影响,长期以来我们只是片面的重视语文、数学学科的现象相当严重。美术课成了学校的"摆设",素质教育成了"纸上谈兵",导致了学生长期以来得不到全面、有益的素质发展。笔者认为是如下原因造成: 2.1 认识不足。尽管素质教育的呼声已久,新课程改革喊得震天响,能力培养的地位提得也较高,但农村学校素质教育的成效仍然较低,艺体学科的教育严重滞后,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领导不重视。在农村学校,重考试科目,轻非考试学科,对美术学科不要求或落实不够,这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即使美术取得了一些成绩,也不是同等对待。这无疑给师生带来了冷落,不利于美术教育的开展。其次,教师不主张。美术教师几乎难得评优晋职,导致没有人愿意担任专职美术教师。第三,家长不支持。被调查的学校学生中拥有一套完整绘画工具的学生只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1.6%,村小就更不用说了,没有一人拥有一套画具。 2.2 资源匮乏。该镇除中心校有几件陈旧模型和几册美术图书外,被调查的各个校点中,再也没有别的器材。更不能奢望村小学校有一些美术器材和教具设备。在配备教学资源根本就没有把美术放入议程,连教学参考书也没有一本,美术老师象学生一样唯有一本教科书。 2.3 师资的缺乏。农村小学美术教育落后的根本点在于师资缺乏,绝大多数的农村小学根本就没有专业的美术老师,美术课都是其他科目老师越俎代庖,似乎人人都可以是美术老师。 2.4 教学方式落后。即使目前的新课程要求、倡导转变教学理念,把课堂交还给学生,但农村小学的教学方式仍然是一成不变、墨守成规。教学方式仍是讲解、示范。只重视单纯的技巧训练,而忽略了文化知识的教育,学生没办法用自己的内心去感悟而只是照书临摹,成了课本的模仿者、复制者。 2.5 美术评价标准单一。以往传统的美术评价只是学生完成作品,对学生期末美术成绩的评定也采用"印象"评定。这种评价的方式,把学生的自我观点给否认了,注重一些标准化的东西,轻视了艺术的多元化取向。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解决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主要方法和对策 3.1 动之以情的情感教学,让学生感受趣味课堂带了的快乐。今天的美术课,不在是过去古板教条陈旧的教学方式,而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更加形象生动,鲜明直观,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今天的美术课堂关键在于任课教师能否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把握少年儿童心理特点与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动之以情的情感教学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就象游戏一样,使他们感到轻松愉快,这样让学生在乐趣中吸取知识和掌握技能,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充分发挥优势作用。我在多年的美术教学中,我认为教师本身除了不断提高美术素质以外,同时教师应在教学中充满激情,有人说,教师是一个表演者,学生是观众,学生喜不喜欢全看教师的表演,教师的情绪和状态随时感染着学生,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教师带着不好的心情或带着病态上课,就是有在好的教学设计,能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能不能喜欢?所以一个优秀的美术教师不仅具有过硬的美术基本素质,还应具有动之以情的情感教学能力,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喜欢上美术课,让学生充分感受的上美术课给他们带了的快乐。 3.2 就地取材,激发兴趣,发展特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美术课要注重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就目前新课标工艺美术比重增加的趋势下,农村小学可以将身边熟悉的材料引入课堂。(1)在进行工艺课教学时,可以利用身边的材料,如在进行贴画教学时利用河边的石子、岸上的树枝、河畔的落叶等等,材料不仅经济实惠,而且源于身边,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创作的欲望。(2)绘画教学时,可着重农村题材。如在上苏教版低年级《秋天来了》这一课时,我事先拍好了农村秋天的照片,投影出示之后让孩子们说一说自己身边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叶子的颜色,果实的颜色,爸爸妈妈在农田里做什么?孩子们讨论异常热烈,兴趣盎然!课的最后再叫孩子们画一画家乡的秋天(这时孩子们心中早就有了秋天的样子,不再出现无从下笔的情况)。这样以农村为题材进行的写生或创作,不仅形成特色,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的思想教育。(3)色彩教学方面,可以以演示为主,并结合一些生活实例(如利用孩子们的衣服,作业本的颜色进行冷暖色对比教学)。 重视农村学校美术教育就要转变观念,以全面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高度来贯彻落实《学校艺术工作规程》,各级教育部门的领导与学校的领导应自觉地把学校美术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保证美术教育的投入,加强美术课程教学,努力改善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落后面貌,促进美术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农村美术教育论文:浅析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日益发展,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不能满足农村学生的需求。本文将在分析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的前提下,提出针对性对策,以最大程度的满足农村学生的美术需求。 关键词:农村小学;美术教育;问题;对策 一、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美术教育未得到相应的重视。虽然素质教学实行了一些年限了,但以培养学生素质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在农村学校却一直没有深入下去,导致其意识不到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在农村,每当评价学生学习好坏时,总是习惯以语文、数学和英语所谓的基础文化课成绩为主,至于美术课这样的副科则被放在无足轻重的位置。具体表现为在教学的课程时间和师资配置上,倾向于文化课,甚至有时美术课这样的副科存在没有开设的情况。 家长对孩子兴趣培养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重视。通常情况下,鉴于幼儿园阶段,孩子不存在着升学等一系列问题,家长对于孩子在幼儿园阶段的美术课持支持态度,支持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对画画培养兴趣,孩子笔下的作品,展示出他们探索世界中的好奇与想象。但当孩子升入小学后,逐渐面临着升学等问题,家长则更倾向于让孩子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分值比重更高的基础文化课上,美术课这样副科的地位便有所降低,甚至被还在可有可无的位置上。 2、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着严重的师资短缺问题。一方面,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教学的待遇偏低,高校毕业的美术专业教师很少选择去农村学校从事小学美术教学;另一方面,农村小学虽然大部分开设了美术课,但现有美术教师存在着专业性不足的现象。相当一部分的美术教师是由担任基础文化课的教师兼任,或者是由美术爱好的教师兼任。美术专业性不足的师资现状,严重影响了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发展。这些兼任美术教学的教师由于缺乏系统、专业的美术基础知识,不乏存在着照本宣科的现象,原本需要一节课需要讲完的课程,他们则会在十分钟讲完,剩余的时间让学生体会。也有的教师会教学生画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作为其教学的目标。在一些条件好的学校也有专业美术教师,但数量很少,一名美术教师往往会负责很多班级的美术课,这种情况下,专业美术教师则会力不从心。 3、美术教学设施缺乏。教学设施的完善是美术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性保障。但农村小学却因为教育经费投入不择,缺乏完善的教学设备,美术教学无法正常、有序的开展。在一些农村小学没有专门的美术教室,五六十个学生挤在一间普通的教室里上美术课,学生没有足够空间去学习。没有多媒体教室、投影仪和幻灯机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教师很难将美术课教的绘声绘色,学生也很难领悟到美术的魅力所在。 4、美术教育资源不足。相对语文等基础文化课,美术课的设置需要更多的资源作为支撑。农村美术教学除了普遍存在缺乏专业的美术教师外,美术教育其他资源也严重不足。相当多的农村小学在从事美术教育时,能够提供的仅仅是美术课本上的一些附图,再有就是挂在教室里的壁画。不能够带学生到美术馆、博物馆等进行现场教学。到现场教学是一种奢侈的话,对一些学校即便是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也无法实现。如此以来,学生将无法享受到该有的美术资源,也就无法培养起美术素养。 二、解决农村小学美术教育问题的对策 1、加强对美术教育的重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素质教育的宗旨所在,而美术教育则当仁不让的担当起了美育的重任,美术教育能够培养起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对素质教育理念的宣传力度,尽可能让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意识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性,让学校领导、教师和家长从思想上重视起美术教育,走出只看重学生分数、忽视学生素质的怪圈。相信在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共同重视下,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将会步入一个新的台阶。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农村小学必须引进专业的美术教师,并对现有的美术教师进行培训,尽可能地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性,以保证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现代化设施来缓解农村小学美术教师匮乏的现状,比如引入远程教育、多媒体教育,实现与城市美术师资的共享,在共享的过程中不仅学生能够得到更丰富的美术教学,而且农村小学美术教师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美术课程资源,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为以后的教学做好储备。 3、改善美术教学条件。农村学校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不能对美术教学的经费进行足够的投入,以致美术教育设施不够完善。面对这种情况,农村学校不能坐以待毙,则应发挥自主性与主动性,尽可能多的多方面筹措资金,为小学美术教育事业投入更多的经费,以改善美术教学条件。具体而言,农村学校应增添美术教学必需的教具与教学设备,为学生提供影像资料等常见的美术素材,设置写生场地,为学生提供交流、沟通的平台,陶冶学生的美术情操,引导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4、利用农村自身的美术教育资源。世界上从来都不缺乏美,缺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农村虽没城市的繁华,但农村有农村自身的特点。农村小学美术教学应从农村自身的特点出发,利用农村自身的美术教育资源,以促进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农村四季变化明显,学生能够从植物和动物的变化中体会到大自然的缤纷多彩,这样有利于学生在美术课堂上拥有更好的想象力。教师应充分利用农村的特点,为学生创造更多教学形式。利用农村自身的美术教育资源,将会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学生的积极性也会提高。 总之,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未得到重视,教师资源不足、教学设施不完善、教学资源缺乏,这是农村小学美术教育面临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农村小学应从高度重视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多方面争取教学资源、完善教学设施、争取专业师资人才等,以美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景观设计论文范文:乡土景观--得克萨斯州景观设计的符号和象征 美国景观设计师在园林或私宅设计方面深受自然景观的启发。为什么自然界能够成为景观创作的灵感和象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国拥有丰富多样的地形、土壤、气候、地质和植被,这些丰富的自然特征不仅是构筑乡土景观的重要元素,同时使不同区域具有独特性、地域感以及引以为豪的区域价值和对不同生物群落的认识。 随着美国西进运动的迅速推进,欧洲文化、园林历史和文化遗物也被潜移默化地移植进来。当时人们不喜欢采用当地景观类型和材料为基础的园林设计,其中部分原因是它们过于乡土。对于美国人而言,景观设计中融合整剪绿篱和传统形式,同时远离自然主题这种尽人皆知的形式在当时早已司空见惯。美国干燥的西南部也许是当时景观设计融合自然形式的唯一典范,那里的景观多运用岩层和耐旱野生植被。 粗犷而不失细腻 得克萨斯州位于美国的中南部,地域广袤、气候多样、景色旖旎。中部和南部地区运用本地资源来展现得克萨斯州特有的乡土景观。得克萨斯州丘陵地(texas hill country)景色优美,青山葱郁。喀斯特地貌上泉水湖星罗棋布,城市环绕着最大的泉水湖或沿河流兴建。 或许就是这种自然的粗犷才使得克萨斯人对它的认识是如此的生动和神往。自然景观的粗犷和局限需要一个适应阶段,这是因为许多公共花园或私人花园都融合一定的乡土景观。许多设计评论家认为这种方法缺乏说服力或者了无生趣。他们声称,如果设计不鲜明生动或是不具有相关性,那么就枯燥无味,缺乏艺术美感。然而,由于运输成本增加,建造成本也相应增加,同时维护用水供应不足,许多来得克萨斯州的游客只是为了欣赏自然美景,这种结合自然的景观设计理念也就越发重要与适宜了。 温柔地触及自然 大多数带有乡土韵味的景观设计都基于一个前提条件,即项目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人为干预。这一点在奥斯汀和圣安东尼奥的许多项目中都可以体现出来。特别是奥斯汀贝尔克奈斯悬崖地区西部,这里是濒危的洞穴无脊椎动物和高地鸣禽类动物的理想家园。因此,场地的清理和保护尤显重要,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形成更多独特适宜的项目和增值效益,田园风格在这里备受推崇。 对场地的充分了解是运用这种方法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约翰•西蒙兹(john simonds)在他的《景观设计学》一书中谈到人们必须懂得从场地中学习,观看日出,观察每一天的变化,仔细观测并记录光、风和景色的变化。设计师如果在设计之初就密切关注自然场地,那么建筑和景观就会达到最佳结合。当业主选择自然设计风格时,整个设计团队和承建团队就必须认同这一理念和方法,精诚合作,实现目标,对野生动植物、土壤环境和下游的邻国等自然环境的影响也降至最低。滑坡、浅层土壤下陷和强降雨时有发生,这一点尤为重要。 为了确定建造的限制要求,需要保持与负责监测保护措施的主要人员频繁会晤以及严格遵守强制性法规政策。 与周边景观融为一体 负责得克萨斯州丘陵地的设计师深知从自然美景中汲取灵感,利用已有景观的“现成”元素,使当地的自然特征和美景组成一幅天然画卷。无论是葱郁的大树还是矮小的肉质植物,它们与自然的岩石形态、干涸或清泉潺潺的小溪以及绵延起伏的地势交相呼应,共同描绘出景观设计的背景幕。设计师熟知并欣赏这些基本的自然元素,因此有时运用的设计手法来自于直觉或瞬间的灵感。 枝干缠绕的巨大橡树历经百年沧桑。像橡树这样枝繁叶茂的大树可以成为小型住宅花园或公共公园的中心装饰元素。丰富的树种和得克萨斯州特有的野花描绘出一幅成功的景观设计图。原¬有的植物被巧妙地融入景观设计中,人工痕迹仅是一些小径、步道和简单的结构。 自然的地势、水域和草地魂牵梦绕着得克萨斯州几代设计师。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接纳影响着这里的住宅、公共建筑、道路和其他结构设计以适应自然场地的要求。对乡土景观的欣赏主要深受中西部景观设计师詹斯•詹逊(jens jenson)的影响。他曾说道:“我想告诉你,朋友们,没有比自然赋予的美更适合我们人类了。美国自然景观的独特美是景观设计宝库中一朵珍贵的奇葩。” 乡土风情的植被 葱郁迷人、独具特色的植物群落是得克萨斯州中部真正的景观财富。各种各样的树木、多年生植物以及灌木丛随处可见。奥斯汀和圣安东尼奥靠近5个主要生态群落汇合处,这5个主要生态群落根据土壤、地质、气候和地形特征进行划分。由于景观建筑师都熟悉该地区的基本植物,越来越多的本地植物被运用到景观设计中。 常青的橡树、榆树、杜松以及得克萨斯山月桂、紫荆木、浆果鹃、代茶冬青和柿树等不胜枚举的开花树木有时形成密不透风的天篷,有时则独树一帜。当地植物勾勒出森林、灌木丛和高低草甸组成的立体画卷。画卷中还包括河流、溪流和干涸的小溪,水边是密集的亲水植被。除了常青的开花植物,灌木丛、草地、多年生植物和一年生植物也营造出欣欣向荣的景致。尽管冬天气候温和,但常有周期性降雨,几乎不下雪,也没有极冷或极热的极端天气。 植物的季节性对于景观设计师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他们可以利用多种植被来展现某种特有的全年景观。同样,许多植被所需的园艺护理相对很少,也为景观设计带来一定的帮助。丰富的色彩和质感反映出当地独特的植物群落。得克萨斯州中部的乡土植被被广泛采用,当地苗木产业为满足公众需求创造数百万美元的效益。 景观植被的选择采用相辅相成的植物群落。通过了解土壤、湿度等特性、日照/遮阴等参数以及本地植物间的联系,景观设计很大程度上摆脱文化需求的束缚以及养护的限制。植物被编组排列,协调一致,并非简单地成排或网状排列。这样的种植设计不仅需要清楚地掌握当地气候、土壤深度和日光投影图案,而且需要灵活的应变能力。为了营造优美的设计效果,植物无须均衡统一,间距也并非严格相同。无论垂直还是水平,了解植被最终的生长模式和层次都是十分重要的。 永恒多变的石材 得克萨斯州中部的石灰岩山体现出贝尔克奈斯悬崖岩石形态的原真美。粗糙陡峭的断崖在某处可以一泻数百英尺,而在别处则形成水平岩床的基座。当地的岩石景观也是大自然赐予景观建筑师的另一份厚礼。它们被精心保留下来,并不断地得到优化。如同当地的植物群落一样,岩石和天然石形态构成花园或景观的灵魂。除了石灰岩以外,其他的本地石材还包括花岗岩以及褐色、棕色和金黄色的砂岩。 石材利用方面还注重可持续性原则。尽量避免从外地或其他国家进口高品质石材以减少运输成本。绿色建筑评估标准的评分将降低燃油汽车运输的高成本视为一个重要指标。石材在景观设计中具有诸多功能:碎砾石可以用于铺路,充当结构填料,修建园墙、水池或水景、挡土墙、墓穴和灵灰安置所、入口拱门和立柱、藤架支柱、台阶以及景观镶边。在确定项目主色调时,选择与场地相适应的石材也很重要。建造建筑物时经常会有多余的石材,这些石材可以进行再利用。 以前,新石材需匹配原始地质以确保与场地的完美融合。这一点在许多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景观设计中明显体现。所有这些材料都表现在建筑的文艺复兴,特别是田园风格的景观设计上。石材不仅勾勒并强调地块的自然轮廓,而且具有挡土、护土的功能。跨越一条天然溪流的琢石圬工桥采用当地采集的漂石重新修建,是地面、排水道和倾斜地势的典型体现。 当地景观石形成诸多设计的典型结构。其中一个通过石材营造“场地感”的明显手法就是在平台、种植床和挡土墙中采用本地采集的石材。挖掘的石灰岩层形成平坦的水平面,使它们很容易构筑高达20英尺(约合6米)以上的墙体。 许多低矮的平台仅与步行者的视线齐平。施工开凿的石材是新材料的奇妙源泉,同时获得这些新材料的成本极低:通常只包括材料的采集、储存和随后的放置所需要的支出。整个工序由熟练的专业技工操作,他们与景观设计师通力合作,利用当地石材创作出田园风情或几何形态的景观设计。 运用当地石材开展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熟悉石材来源和采石及加工工艺。通常情况下,石材如果不是通过当地再利用的资源获得,那么它的运输成本就要处在合理的范围内。如果整个项目预算、建筑风格和景观方案都已确定,就要评估成本变量。尽管美国人很容易依赖于建筑材料的出口,但是他们最近开始关注来自地方采石场和场地的石块这样的本地材料。作者设计的约翰逊总统夫人野生花卉中心(lady bird johnson wildflower center)就是采用当地石材建造的成功典范。它的主要景观是石板和当地采集的漂石组成的铺路图案。景观和建筑完美融合:建筑石材用于部分景观设计中,如座椅、园墙和立柱。 当地的开花植物与得克萨斯州丘陵地的植被彼此交相呼应,仿佛瀑布一般从石台上倾泻下来。这种艺术效果可以通过低矮的园墙和高大的支护结构来实现。 小溪和排水道也被打上了深深的本地烙印,有时甚至可以成为一个景观的完整表现形式。石材设计的一条抽象小溪被极少的建筑景观所环绕,堪称别具匠心的线性景观。这种景观还包括瀑布、河流和细流,它们被用来效仿天然石灰岩 水道的不规则性。像从前一样,用来营造田园溪流的材料可以来自石材丰富的本地区,或是其他循环利用的建筑工地的当地采石场。 细流和水景充满了历经岁月洗礼的沧桑感。它们自身仿佛本地树木不规则的树干一般。景观可以被设计成全年完全干涸的状态,然而它却可以给人一种涓涓细流般的感觉。这种视觉假相在各个国家的造园历史上都得到充分演绎。得克萨斯州许多的当地景观利用石材组合形式来演绎一个较大的景观理念。景观设计师在创作石材水景时要特别注意当地自然的地质形态层。 健康的田园景观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用于休闲娱乐的安全健康的户外空间尤显必要。丰富的乡土景观越来越注重满足人们放松、沉思和静心等基本要求。在《自然的体验》(1989年)一书中,环境心理学家雷切尔•卡普兰和斯蒂芬•卡普兰(rachel and stephen kaplan)认为自然和野生环境有助于缓解人的精神疲劳。理查•洛夫(richard louv)在其新著《森¬林里的最后一个孩童》一书中写道,为孩子创造无拘无束的亲近自然的机会势在必行。孩子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他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就随之减少,所谓的支持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也就没有任何思想根基和想象空间,成为一纸空谈而已。 在当地自然启发下设计的公园或开阔的花园也关系到公共健康事宜。花园成为城市景观中的一方净土。适者生存原则具有一定的生态暗含,如果孩子从小不开发创造力,那么他们就无法领悟到自然界中生命给予的启迪。无论我们是否真正认识到这一点,公园和开放空间,甚至高度人工建造的景观都能够增强人们的身心健康。 在拥挤的城市中我们有必要拆除未充分使用的建筑或陈旧过时的设施,利用这些空间来建造自然公园。美国景观设计之父弗雷德里克•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olmsted)将景观设计视为一种职业,公共健康是这个职业背后考虑的重要因素。他希望建造一些有益于健康的场所,人们在这里呼吸清新的空气,散步、锻炼或欣赏美景。我们应该重新学习奥姆斯特德和詹逊的设计理念,在自然界中汲取创作的灵感。 结论 景观设计师通过研究认识每一地区的独特性,能够创作出更富责任感的作品。我们这里谈到的方法已在诸多项目中得到验证。城市的扩张以及人口的激增,势必要求我们建造更多的绿色自然空间。得克萨斯州的乡土景观不仅得益于自然的启发,同时也是结合各种新思想和理念,创造更加美好环境的榜样。 景观设计论文范文:中国传统美学与城市景观设计思考 论文关键词:传统美学 无为 内省 景观 论文摘要:从传统美学的基础上研究当代城市开放性空间的景观设计,通过传统美学的研究,为城市开放空间景观设计提供关学依据,并为其指明发展方向。期望从美学角度出发的景观设计可以端f-.l-4j’l对城市的审美态度,改变人们习惯的审美方式,从而培养人们新的审美观。 城市是在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活动中逐渐产生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们为了安全来到城市,为了美好的生活聚居于城市”。城市的发展历史已有数千年,随着城市结构、功能和性质的不断发展变化,人对城市的需求早就超越了单一的功能需求,而涉及社会、自然、文化、历史、审美等方面。传统美学就是在城市转变结构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为了更好地设计城市开放空间景观,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提高居住品质,设计者应遵循传统美学精神,发展现代景观设计。 中国传统文化推崇人格,视自然为生命的统一体,人与自然密不可分,其审美方式追求心灵体会,强调悟性。支配并影响中国美学思想的四大主干是儒家、道家、楚风及禅宗。儒家提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讲求乐观奋斗;道家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超脱世俗;屈原“虽就死而毋悔”,执着顽强;禅宗“万古长空,一朝明月”,形而上学〔}7。四大思想不仅揭示了中国传统美学的真谛,更代表了中国哲学的最高境界。 1儒家美学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重视和强调社会伦理。作为儒家美学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孔子将儒家美学思想建立在“仁学”的基础上,并从“仁学”出发,深刻解释了美与善的关系,审美与艺术的社会作用。他的美学观点基本在于:一方面肯定满足个体需求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另一方面又处处强调把这种个体需求导向伦理与规范。因此,基于这种基本观点,艺术对于人所产生的愉悦作用被认为是必要的,并且是可以发挥的。这就要求城市开放空间景观的设计考虑到城市居民个体的使用与需求。在初步设计时就应将居民个体的使用与审美作为设计准则之一。从个体的认知角度来设计开放空间的景观并照顾到每一个人对审美及功能的需求。另外,个体艺术需要与群体和谐发展,也就是说城市开放空间的景观应从居民个体使用出发,在空间上不完全区分个体空间与公共空间。从群体使用的角度保证居民个体使用与群体使用的和谐性,保障其可操作性与安全性。儒家美学的合理性在于能以伦理目的为导向,个体的需求必须与社会的群体规范达到统一。例如安徽省宏村建造的水墨宏村,正是由此出发建造的新式田园山水建筑居住景观(图l}o 整个居住区从当地居民用水、生活的需要出发,建筑风格在满足当地人生活需要的同时,延续了当地的建筑古风。从精神上愉悦居民,让人们感受到当代文化的延续、地方美学的展示。并将居民的共同活动中心置于居住区的中心地区,以满足整个区域居民的使用需求(图2)。 当代城市景观应同时考虑居民个体使用与群体使用的协调发展,从功能、结构与空间上充分调节开放空间景观的整体性与协调性,才能真正达到满足城市居民多种协调生活的需求。 2道家美学 道家美学的代表为庄子及其学派,他的美学思想完全建立在“道”的理论基础上。与儒家美学的观点相反,道家美学致力于揭露美与善、美与真的尖锐矛盾以及美丑对立的相对性、虚幻性和不确定性。该学派认为一切人为的审美与艺术活动都有害于人的自然本性的发展。就像道家创始人老子名言所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也就是说最大、最完美动听的音乐是听不到的声音;最大、最完美的形象则是看不到的形象。那么,从道家美学的角度来看城市景观,国内大部分的人为景观建设都是不完美的。 立足于多元化发展的国际都市,我国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无不用其极,利用多种手段及设计方法,将城市景观创造成现代化、国际化的人为景观。设计使用的材料大都是经过大量切分拼贴的高级铺装材质。原有天然的材质因为其美观与经济价值的关系极少使用,这也造成了现代城市开放空间景观发展的生态不和谐。在道家来看,真正的美并不是世俗追求的感官声色,而是人与自然无为的“道”合为一体的绝对自由境界。城市开放空间的景观也应该是能够将使用的人与设计的环境合为一体,任意自由使用的景观。开放空间环境景观的设计,应向着“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发展[[3)。在设计中尽可能保留自然无为的环境,在保留的基础上改造环境,并尽量使用源于天然的材料铺装,达到道家自然无为的美学要求。著名建筑师赖特在1911年建造的西塔里埃森,他从城市建筑景观的角度充分利用当地的材料建设了不拘形式的、充满野趣的建筑群[4]。 这群就像是在沙漠中生长出的植物一样的建筑景观正体现了道家所谓的“道法自然”。取之自然,用之自然。即使当地气候炎热,雨水稀少,但因为建筑景观的材料均为当地的石材,而顶部则利用帆布板可移动通风,使得在建筑群里办公居住的人悠闲自得。 3楚骚美学 楚骚美学思想是儒、道两家的特殊结合。对于美的追求,楚风非常重视情感的热烈表现以及想象的自由抒发。从形式上来说,它实际上是追求一种“惊采绝艳”的官能感受。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它对现代城市开放空间景观的设计也有影响。很多的城市开放空间为了追求所谓的“浓墨重彩”“山水园林”,刻意将开放空间简洁设计。不改变空间的原有资源,只在重点部位大幅度建设绿化、水景,进行断层设计。这种设计手法使空间的范围及使用受到限制,造成部分空间闲置。整体开放空间景观平淡无奇,设计无论从视觉还是听觉,乃至嗅觉等多种感官感受上都没有充分的体现。结合楚骚的美学观点,城市开放空间景观应该因地制宜,保留原有生态环境并进行空间改造,使小空间扩大化。设计思想创新,从人的功能感官出发,创建新型的开放型空间,满足居民的多层次需求。 5结语 城市形态的构成离不开环境、空间和社会生活。良好的城市空间离不开开放的空间景观设计,而设计又离不开美学的渗透。从我国传统美学的角度考虑城市开放空间景观设计,应吸纳儒、道、楚、禅4种美学精神,使之具有功能协调的整体之美、生态自然的无为之美、设计创新的热烈之美、文脉延续的内省之美。这样我国的城市开放空间景观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城市环境的品质才能逐步提高,从而在真正意义上改善居民的城市生活品质,加强社会的和谐发展。 景观设计论文范文: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中东西方文化观的融合 摘要:极简主义景观自六十年代以来在西方开始蓬勃发展。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传入我国并在城市景观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极简主义景观的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在东西方文化上都有其共同的观点和文化特征,在中西园林景观设计中都能找到诸多相似的地方。研究二者的渊源与特点对于我国景观设计的融合创新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字:景观设计;极简主义;融合创新 极简主义景观将景观简洁的形式与复杂的内涵结合在一起,个性鲜明,体现出强烈的现代化、工业化特征,追求极度简化、客观、抽象,以很少的设计元素控制大尺度的空间。对极简主义景观历史的研究发现东方文化对极简主义景观的内涵塑造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西方文化则对极简主义景观的外显特征有着直接的影响。在不同文化体系下的古代东方和西方艺术中,极简主义景观处曾经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出对极简的追求。而在当代景观设计中,穿越时空与地域的差异最终走向融合的状态。极简主义景观作为继承发扬传统的一个优秀范例,不是纯粹地对既往风格的延续、传统符号的卖弄,应该立足当代,回顾传统,放眼未来,深层挖掘,寻找当时当地最恰当的表达方式,对极简主义景观中东西方文化的关联性研究,可以给我们带来些许多的思考和启示,对当前的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极简主义景观设计的东方文化意蕴 “极简”是将物体形态的通俗表象,提升凝练成为一种高度概括的抽象形式,它摈弃陈俗与浮华,直至本原。现代极简主义景观运用简洁的形式表达深远的意境,创造出一种明净平和的神秘感,这些和中国传统道家与禅宗的思想内涵显然有着相似之处。在中国园林中,往往采用抽象的手法,把自然景物中最能引导思想情感的要素提取出来,经过抽象以象征性的题材和洗炼的手法反映出来,有限中见无限的意境营造使观赏的人既感到自然气息,又发人深思、强调了感情的抽象力。 1.道家思想的影响 道家美学思想源于春秋时代一些避世舍身的隐者。道家学说创始人老子主张“因性任物”“无用贤至”“弃知舍己”“舍与是非”。庄子强调“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游乎尘埃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在《庄子·天地》中对繁复与简约有独到的论述:“且夫性有五:一日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日五声乱耳,使耳不聪;三日五臭熏鼻,困慢中颡;四日五味浊口,使口厉爽;五日趣舍滑心,使性飞扬。此五者,皆生之害也。”这种理论与老子追求与造化同工的大巧,追求“致虚极,守静笃”的境界一脉相承。其中 “道”是道家哲家思想的核心,要在精神上与道为一体形成“道的人生观”。庄子所体现出来的艺术精神由人生修养而得,追求人生的天人合一为精神境界。这种清净虚明、无思无虑、“无我”的境界成为一种思维方式, 影响中国士大夫阶层的生活情趣与心理性格。这种精神也充分呈现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之中。 中国园林之美主要是一种以自然为中介, 在自然中领悟宇宙、历史、人生, 达到与道的和谐统一的意境美。这种由实到虚, 化景物为情思的特点决定了园林的创作原则并不必然是写实地模山范水,山水只是做点缀,对意境的追求成为园林的灵魂所在,强调“境生于象外”诱发人的意境美感,山水花木主要起“比”“兴”作用,,可以满足于象征性的点缀。一拳石则苍山千仞,一勺水则碧波万顷,层峦叠嶂,长河巨泊,都在想象中形成。造园的主要目的在于强调和表现自然景观所诱发的情趣和艺术精神,重在表达象征意义。这种以少胜多的写意表现手法也是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中抽象提炼的手法是一致的,是东方简约主义审美的文化渊源。 2.禅宗思想的影响 禅宗是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形成的一个中国佛教宗派。它吸收佛教诸派思想以及玄学思想之所长,还融合了中国文化中有关人生问题的思想精髓。提倡通过个体的直觉体验和沉思冥想的思维方式,在感性中通过悟境而达到精神上的一种超脱,与自山禅悟折射出十足的空寂、空灵,淡远却不乏明净、流动、静谧的气韵。 禅宗思想将园林空间的“画境”升华到“意境”。从禅宗认为时间万物都是佛法或本心的幻化,这就为园林这种形式上有限的自然山水艺术提供了审美体验的无限可能性,打破了小自然与大自然的根本界限,构筑出中国文人园林中以小见大、咫尺山林的园林空间。在禅宗看来,规定性越小,想像余地就越大,因而少能胜多,只有简到极点,才能余出最大限度的空间去供人们揣摩与思考。此外,中国园林中还注重“淡”的表现,一是景观本身具有平淡或枯淡的视觉效果,其中简、疏、古、拙等都可构成达到这一效果的手段,一是通过“平淡无奇”的暗示,触发你的直觉感受,从而在思维的超越中达到某种审美体验。公元12世纪,禅宗思想进入日本,并在与本土文化的不断碰撞、融合中,禅宗思想开始影响园林艺术的创作。禅宗所主张的纯粹依靠内心省悟,将日本园林的创作,从各种物质条件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僧侣们运用非常单纯的材料、极为简练的手法,营建禅寺园林表现广大无限的自然界和内心幽幻的宗教世界,让人们通过静坐、观赏和内省,达到对宗教境界的感悟,把日本的枯山水推向纯净、抽象的极致。 三、极简主义设计审美的西方文化观与实践 西方古典园林深受西方哲学、美学思想的影响。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万物最基本的元素是数,数的原则统治宁宙的一切现象。他们的美学观念也是从数的观点出发,认为美的源泉是数的协调,因此提出“黄金分割律”。这种数学的或几何的审美思想一直深刻地影响着欧洲艺术界,西方几何规则式园林风格正是在这种唯理主义的美学观念影响下逐渐形成的。 1.人本主义的影响 与中华民族的自然审美心理不同,西方美学观念深受人本主义的影响。他们认为人与大自然是改造与被改造、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这种关系折射到美学上形成了人本主义观念,它强调人的地位。受人本主义思想的支配,西方园林追求人工美,欣赏人工化的自然。古罗马科学家老普里尼在《自然史》中说“柏树现在经过修剪造成厚厚的墙,或者收拾的整整齐齐,精精致致”,园丁们甚至用柏树“表现狩猎的场景或者舰队,用它的常绿的细叶幕仿真实的对象。”经过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园林,古希腊、古罗马的造园手法被继承,忽视自然美的审美情趣也一脉相承。黑格尔在阐述西方古典园林时说“最彻底地运用建筑原则干园林艺术的是法国的园林。它们照例接近高大的宫殿,树木是栽成有规律的行列,形成林荫大道,修剪得很整齐,围墙也是用修剪整齐的篱笆来造成的。这样就把大自然改造成为一座露天的广厦。”在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中,人们不欣赏树木花草自然的美,而只把它们当作有各种色彩和质感的材料,用来铺砌成平台的图案,或者修剪成球形、长方、圆锥等绿色的几何体,园林的美不是自然形态之美,而是各种图案和几何体的美即人工美。 2.东方文化的影响 欧洲在13世纪,通过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录》,马黎诺里的《马黎诺里游记》开始了解中国文化,它是中世纪西方对中国认识的顶峰,摆脱了中世纪地图学的幻想,构成了欧洲思想文化史的重要里程碑,此后并一直保持着相当的好奇和热情。具体到造园艺术,“中国热”更在18世纪的英国风景式园林中达到高潮。中国园林中对意境的营造和以少胜多的抽象手法对极简主义景观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17、18世纪,西方文化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在英国首先出现了自然风景园,辉煌百年后,19世纪上半叶,不少设计师重新提出在建筑与自然之间最好有几何式的花园作为过渡,至此,园林中的规则式和自然式就没有停止过争论,二者在交替、并驾中发展上升。19世纪末,在工艺美术运动中,艺术和建筑逐步向简洁的方向发展,园林受到新思潮的影响,也走向了净化的道路,逐步转向注重功能,以人为本的设计。建筑师舍弃繁琐,用宁静的富有哲理的建筑形象打动人,使人们用心灵来感受建筑,而不是被表浅的东西所迷惑。追求建筑的本体,将建筑简化成光线、空间、体量这样的基本元素,剔除琐碎,留下纯净,给繁乱混杂的建筑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代表人物彼特·沃克将简洁潜存于复杂之内的哲学精华,在他的园林中独特的细节或宏观的整体中都有所体现,如他所设计的哈佛大学唐纳喷泉(tanner fountain)、日本京都高科技中心景观和日本minato—ku的ibm大楼庭院景观都是极富禅意的作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传统日本园林静观和冥想的特点。禅宗园林对他的作品影响之深远可见一斑。 3.纯净抽象的设计理念 西方极简主义景观手法特征主要体现在对于整体性的把握;对建筑化简约、纯粹空间的追求;对材质的关注和构造的精细;对纯净、抽象形式的运用、对时间与自然造化的体现等。并运用简化和提炼、简洁抽象几何形体、景观要素的系列化等方法来实现纯净抽象的形式。设计通常从基地和功能出发,确定空间的类型,然后用轴线、绿篱、整齐的数列和树阵、方形的水池、树池和平台等景观语言来塑造空间,注重结构的清晰性和空间的连续性。材料的运用简洁而直接,没有装饰性的细节。空间的微妙变化主要体现在气候变化、材料的质感色彩、植物的季相变化和水的灵活运用。这种形式化、模型化、公式化的符号设计被用于不同时代、不同场地,直接而简单有效。极简主义景观追求的是一种“添之一分则多,减之一分则少”的有机,在极简主义作品的元素个体本身是无意义的,它们的意义体现在相互的关系中、结构里。极简主义在装饰问题上走向了一个肯定装饰的、多风格的、多角度的、包容的新阶段,大量的极简主义景观作品在有着简洁的形式、清晰的功能和逻辑关系的同时,往往通过材料的质感、肌理、色彩以及技术构造的细节来增加景观的装饰性和表现力,并且注重时间、自然因素对景观的影响。如在安藤忠雄设计的“水的教堂”中,明净的玻璃后面,一面平静的水面、一个沉默的十字架、一片幽远的原野,人们的灵魂就在这极端简化的景象面前净化,升腾…… 自然山水式的中国传统园林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取得了很高成就, 但是它的布局和意境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园林的使用功能和审美要求。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开始出现大量具有极简主义风格特征的景观作品,但是很多的设计师没有建立对西方园林文化的深入理解和系统把握,只能作一些表面形式的模仿,甚至有些连外观形式模仿也难以做到准确到位。而且也更谈不上消解外来形式,创作高质量的本土现代景观新形式。况且,景观之美在本质上并不是形式之美或形态之美,而是人文之美、人伦之美。极简主义景观的精髓也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其意境与内涵。对中国来说现代极简主义景观是一种舶来的景观形式,缺乏从根本上推动其产生、发展的原动力,如果仅仅简单地作“拿来主义”对待,便会导致其艺术生命活力的丧失。所以我们必须首先立足于本土,博采众长,最终达到建构完善本土景观之目的。 在当代城市景观设计中,我国设计师需要做的是如何在保持中西文化独立性和纯洁性的前提下寻找二者的融合点,创造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新景观。极简主义景观的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在中西园林景观设计中都能找到诸多相似的地方,如注重意境、人与自然的对话、载体与精神的完美融合。二者的融合创新实际上是一种观念与方法的整合,我们要将传统园林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和西方极简主义景观最具包容性部分与我国现实生存环境及未来发展空间相结合,兼收并蓄,以此来构筑中国极简主义景观的现在与未来。 景观设计论文范文:景观设计中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过去曾历经的辉煌总不能简单地抹去。传统文化符号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融入景观设计之中,能够唤起人们美好回忆,实现观赏者的愿望,使过去的辉煌不仅在史书中可见。这样的城市景观拥有自己的个性、特色。本文旨在研究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景观中的运用,希望能摸索到解决不足的方法和拓展景观设计途径方法。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符号;景观 一、概念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世代相传有一定特色的思想、道德、风俗、心志、文化、艺术、制度、技术等等是一个外延很广的概念。从静态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封建社会不同时期的文化总和,从动态上看,它还包括从过去传承下来的至今还存活于我们内心深处发挥影响的那些习惯、伦理、方法和文化心理。因此,传统文化符号即为能承载这些文化意义的媒介,表达传统文化信息和意义的语言或非语言的符号。 二、传统文化符号运用于景观设计中的意义及表现方式 当今社会,人们更加重视对于城市特色个性的塑造,归属感和新鲜感缺一不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过去曾历经辉煌的旧有城市景观格局可能在新的社会发展秩序下无法生存。但人们对于过去的城市带给他们的美好回忆总不能简单地抹去。对于能够唤起美好回忆的事物充满感情,希望过去的辉煌不仅在史书中可见。 (一)传统形式的抽象、简化 当我们只是需要一个形象的、简单的整体概念和意象时,传统形式太过具体、繁琐,细节意义无需表达,因此。我们就把整体形象抽象和简化,只留一个视觉外轮廓或者简化的形体。这种情况下,我们采用传统形式有可能是引用它的意义,也有可能只是用它代表某个时代的文明,又或者仅因为视觉上的样式美。 (二)视觉轮廓抽象 在对传统文化符号抽象时,引用从某个典型、常见的视觉角度观看景物叫留下的轮廓剪影,以这个轮廓剪影代替整个文化符号形体。该剪影有可能是某个美观的、主要的轮廓,也有可能是从某个常见角度观看留下的透视剪影。总之,此时是通过用景观空间组织中“面”的元素来表现传统文化符号的整体形象。整个过程可以称之为 “体——轮廓——面”,即由景观形体抽象成轮廓线,再转化为景观空间的面。这种方法虽然受制于表面形式,无法表达景观的深层空间内涵.但是比较直接、明了,更便于引用。 (三)形体抽象 保留了传统文化符号的整体形状.但把一些繁琐的细节,或者反映不适合当代价值观念的一些内容去除,通过一些现代的手法、技艺或材料加以体现,使之成为符合时代文化观念的景观,但同时它又使人时刻的陷入对历史、对传统文化的遐想中。该种方法便于人们对传统文化符号形态的整体把握,了解其中的空间内涵。我们可以采用三种方法进行抽象表达。 1.形体概括:它主要是指对传统景观形象进行整体上的形态把握,不去留意部分、细微的地方,运用一个简单的形状组合来代表它,表现出传统的形体特色。如上海市的金茂大厦,就是中国古塔层层内缩,檐口处往外挑,顶端形成尖塔。 2.形状的抽象。可看整栋大楼分成几段逐渐的往顶端收缩,每两段的交接处有些微往外凸,顶部更是如窄塔形状的层叠缩小成一尖顶形。 3.结构简化:指保留传统文化符号的形体,把内部结构简化,去掉复杂、繁琐的细部构造或装饰,使之体现出简清、明快的结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传统景观的空间、结构特色。 (四)对体现传统文化符号表达意义的特殊手法的引用 在传统园林文化中,对传统中的“地花”的引用,人们通过在地面上运用卵石、碎瓷片等铺筑出各种具象或抽象的民间图案来表达人们的某些祝愿、祈福的愿望。在现代,人们运用相同的方法发展出各种图案,采用多种材料来表达相似的目的,甚至也有一些只是作为地面上的平面装饰。 三、结语 历史的传承不一定是现代化的绊脚石,意象美在现代标志中的传承体现了民族理念的复兴。当然,对传统的全盘照端与全盘接受西方现代化的态度一样不可取,中国现代标志设计在探寻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识精髓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来自现代西方的各种设计思潮,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创造出符合新时代的形式。一个地区想要发展物质文化,如果不了解自己的过去,不了解本地区各种历史经历、经验、教训,是很难使得自己的物质文化在本地区更大发展及繁荣,回顾历史、总结那些可以引起自豪的地方,那些特点、特长,从中获得前进动力。 景观设计论文范文:依水景观设计要点研究 摘 要:依水景观在水景设计中已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具有灵活、巧于因借等特点,能起到组织空间、协调水景变化的作用,更能明确游览路线、给人明确的方向感。全面的理解和掌握它的特性,有助于设计者更好的把握水景设计与设计意图的表达。 关键词:水景设计;园林;设计 1 依水景观的设计形式 1.1 水体建亭 水面开阔舒展,明朗,流动,有的幽深宁静、有的碧波万顷,情趣各异,为突出不同的景观效果,一般在小水面建亭宜低邻水面,以细察涟漪。而在大水面,碧波坦荡,亭宜建在临水高台,或较高的石亟上,以观远山近水,舒展胸怀,各有其妙。一般临水建亭,有一边临水、多边临水或完全伸入水中,四周被水环绕等多种形式,在小岛上、湖心台基上、岸边石矶上都是临水建亭之所。在桥上建亭,更使水面景色锦上添花,并增加水面空间层次。 1.2 水面设桥 桥是人类跨越山河天堑的技术创造,给人带来生活的进步与交通的方便,自然能引起人的美好联想,固有人间彩虹的美称。而在中国自然山水园林中,地形变化与水路相隔,非常需要桥来联系交通,沟通景区,组织游览路线。而且更以其造型优美形式多样作为园林中重要造景建筑之一。因此小桥流水成为中国园林及风景绘画的典型景色。在规划设计桥时,桥应与园林道路系统配合、方便交通;联系游览路线与观景点;注意水面的划分与水路通行与通航;组织景区分隔与联系的关系。 1.3 依水修榭 榭是园林中游憩建筑之一,建于水边,《园冶》上记载“榭者借也,借景而成者也,或水边,或花畔,制亦随态”,说明榭是一种借助于周围景色而见长的园林游憩建筑。其基本特点是临水,尤其着重于借取水面景色。在功能上除应满足游人休息的需要外,还有观景及点缀风景的作用。最常见的水榭形式是:在水边筑一平台,在平台周边以低栏杆围绕,在湖岸通向水面处作敞口,在平台上建起一单体建筑,建筑平面通常是长方形,建筑四面开敞通透,或四面作落地长窗。 1.4 水面建舫 舫的原意是船,一般指小船。建筑上的舫是指水边的一种建筑,在园林湖泊的水边建造起来的一种船形建筑。舫的下部船体通常用石砌成,上部船舱则多用木构建筑,其形似船。舫建在水边,一般是两面或三面临水,其余面与陆地相连,最好是四面临水,其一侧设有平桥与湖岸相连,有仿跳板之意。它立于水中,又与岸边环境相联系,使空间得到了延伸,具有富于变化的联系方式,即可以突出主题,又能进一步表达设计意图。 1.5 水与山石之间的关系 在园林,特别在庭园中是种重要的造景素材。“园可无山,不可无石”,“石配树而华,树配石而坚”。今天,园林用石尤广,能固岸,坚桥,又可为人攀高作蹬,围池作栏,叠山构峒,指石为坐,以至立壁引泉作瀑,伏池喷水成景。品石中较典型的有太湖石,黄石等。品石,在景石造型中,可作庭园的点缀,陪衬小品,也可以石为主题构成依水景观的中心。在运用品石时,要根据具体素材,反复琢磨,取其形,立其意,借状天然,方能“片山多致,寸石生情”的增色景观。 1.6 水与动植物的关系 水是植物营养丰富的栖息地,她能滋养周围的植物、鱼和其它野生物。大多数水塘和水池可以饲养观赏鱼类,而较大的水池则是野禽的避风港。鱼类可以自由地生活在溪流和小河中,但溪水和小河更适合植物的生长。池塘中可以培养出茂盛且风格各异的植物,而在小溪中精心培育的植物则是问心无愧的建筑艺术。 2 临水驳岸形式及其特征 园水局之成败,除一定的水型外,离不开相应岸型的规划和塑造,协调的岸型可使水局景更好的呈现出水在庭园中的作用和特色,把旷畅水面做得更为舒展。岸型属园林的范畴,多顺其自然。园林驳岸在园林水体边缘与陆地交界处,为稳定岸壁,保护河岸不被冲刷或水淹所设置的构筑物(保岸),必须结合所在景区园林艺术风格、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水面形成、材料特性、种植设计以及施工方法、技术经济要求来选其建筑结构及其建筑结构形式。庭园水局的岸型亦多以模拟自然取胜,我国庭园中的岸型包括洲、岛、堤、矶、岸各类形式,不同水型,采取不同的岸型。总之,必须极尽自然,以表达“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效果,统一于周围景色之中。 3 结语 从各优秀园林的设计方案不难看出,依水景观以它独特的观赏特性和美学表达方式,在园林水景规划设计中已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它表现形式多样,易与周围景物协调统一,同时它灵活,巧于变化,能够丰富水景的设计。依水景观能否充分表达作者的意图、如何在统一中求变化以及丰富空间表达效果等问题上,都需要设计者全面的思考与探讨,这也是由依水景观自身特点所决定的,所以说,依水景观与水景设计之间的关系,是值得我们耗费精力、气力去追求、探讨的课题。 景观设计论文范文:城市桥梁景观设计探索 摘要:国内现行规范对桥梁设计提出的要求是适用、经济、安全、美观,这些要求基本上包含了人们关心的所有重要问题。现代的桥梁已不纯粹以满足功能为目的,人们对桥梁景观的要求越来越高,桥梁巨大的跨度、强烈的形体表现力、超凡的尺度均对城市或大地景观产生较大的影响,往往成为城市文化的聚焦及城市形象的窗口。 关键词:城市桥梁;景观设计;探索。 城市桥梁设计要重视其景观设计。桥梁的美是环境美的一部分,良好的桥梁景观设计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桥梁景观设计是对桥梁及引道的布线、桥型、桥塔、桥亭、桥栏、桥灯、桥梁色彩在满足功能、技术、经济的前提下进行景观尺度、景观生态、景观文化及美学方面的综合考量与组织,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美学、历史文化、环保、功能、技术、经济的统一。 1、桥梁景观的技术美学特性。 桥梁景观设计必须符合桥梁功能、技术、经济要求,并以此为原则对景观构成元素进行美学调整。如桥型的美学比选,桥体结构部件的比例调整,桥梁选线与城市或大地景观尺度的和谐,桥梁的防护涂装在城市整体色彩中的感觉等。桥梁景观的这种以功用与技术为重的特点即为其技术美学特性。但当景观价值有明显优势而功能得以满足、技术也可行的情况下,有时经济因素还可向后靠。如风景区的桥梁或城市结构要害之桥梁等。因此桥梁景观设计的某些关联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其位次会有不同。 2、桥梁设计的基本准则 (1)良好的结构方案是良好结构设计的重要前提。 在结构设计中,无论多么完美的结构计算都无法弥补经结构构思而形成的结构方案中的不足,相反,良好的结构方案却能够部分弥补结构计算中的不足。由此可见结构构思的重要性。 (2)功能决定结构。 桥梁的跨越功能是桥梁最基本的功能之一,桥梁的跨越功能决定了桥梁必须有桥跨结构,而为了支承桥跨结构,必须有支承结构。桥梁要使其上的车辆或行人等安全、舒适地通过,桥梁须能承受车辆、行人等荷载,且不产生过大的变形而影响使用。 (3)桥梁不能为绝对的美学而景观。 桥梁首先是解决通行功能并在技术可能与经济之间优化,这是桥梁设计规范的基本要求。桥梁景观设计是对桥梁及引道在满足功能、技术、经济的前提下进行景观尺度、景观生态、景观文化及美学方面的综合考虑与优化设计。 (4)从大处着眼,使桥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桥梁景观设计的核心就是要与周边环境和谐、融入自然,既显示桥梁本身的美而又不独善其身。要想获得好的作品,就应从实际出发,量体裁衣,灵活、准确地运用造型法则,精心构思桥梁造型、合理安排桥梁的轮廓空间组合,既要简单又要明确。 (5)于细微处入手,注意其附属结构与桥梁的协调统一。 桥梁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通行,其次是供作鉴赏。桥梁附属结构则为桥梁主体的通行能力与景观价值增光添彩、锦上添花。如栏杆的主要功能是保证安全,这是美感的前提和先决条件。在满足安全、经济耐久、施工方便、工序简单、便于更换的前提下,其靓丽的颜色和优美的线性无疑会让人眼前一亮。 3、桥梁景观设计内容 (1)景观本体的形式美。 这是历来就受各方面关注的领域,如桥梁、引道的水平及竖向线形的美学设计;桥型的美学比选;各种结构部件的比例调整;相关的桥塔或桥头堡或桥亭或收费站的建筑设计等。 (2)桥梁及引道的景观设计。 这是随人们对生态环境日益关注而新出现的内容,如桥梁及引道的软、硬质景观设计;桥梁整体色彩设计;桥梁选址与环境景观尺度的和谐与调整;护坡工程的美学与环保;桥梁建设与水体环境景观的复原;桥梁夜景观设计等。 (3)观景系统。 该系统又可分成观桥系统与桥面观景系统,其内容根据桥梁的重要性或有取舍。如观桥系统的布点及视线分析;人桥亲和的观赏处及流线设计;桥面观景的流线及视线分析等。 4、桥梁景观设计方法步骤 首先便是桥梁景观的规划,其次才是景观的深化设计。桥梁景观规划应对景观环境进行分析提出桥址设想;对桥梁区位进行分析提出桥梁的景观定位;并根据景观定位进行景观空间布局;此外还有配套建筑的规划及桥梁夜景观的分区与分级等。桥梁景观规划目的是对景观有统一部署,以更好地反映桥梁的特性。桥梁景观规划应与桥梁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步,待可研通过有关部门评审后再作景观深化设计。 5、桥梁景观设计现状及问题 (1)桥梁景观设计存在一些误区。其一是桥梁景观"包装"式设计方法。在社会或桥梁设计界有这么一种传统认识,即桥梁设计就是结构设计,景观设计仅仅是对桥梁设计后的包装。这种将桥梁设计与桥梁景观设计脱节的做法是一种误区。桥梁景观设计要早期介入,建筑师应在桥位的勘测阶段便介入到设计工作中,并对桥梁、调治构造物、引道路堤、引道线型进行综合思量使之成为有机整体。另外建筑师还应对桥位方案从政治、经济、技术、环保上进行多方面比较,从景观高度提出桥型设想,或对结构专业提出的桥型方案进行景观论证,以便作为决策或方案深化的依据。 另一种桥梁景观设计的误区便是"伪桥型"现象。有些部门盲目追求"时代风尚",将梁板结构的桥附加上悬索拱,使桥梁外观感觉与桥梁实际结构完全不符。这种情况若出现在建成后的桥梁景观更新中情有可愿,然而有些桥梁设计者为迎合社会风尚,使"伪桥型"变成一种设计。这种违背桥梁设计基本原则的设计方法是桥梁景观设计上的另一种误区。 (2)由于我国桥梁设计以功用为主导的传统,专业设计部门中建筑师拥有量的不足,建筑师在其中并未发挥出应有作用,使桥梁景观设计工作的开展受到制约,也使桥梁景观设计工作跟不上社会的要求。 (3)设计思路狭窄,模仿较多,自主创新设计意识较弱。有时设计周期过短,为了赶时间,就要生搬硬套,很少进行创新和论证。 结束语: 以往的桥梁设计侧重于结构、经济与交通功能方面的优化分析,而现代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将桥梁的环境景观提高到一新的认识高度,如桥两侧的引道及桥头绿地的景观生态、桥梁工程与城市或大地景观尺度的和谐、桥梁工程对水体生态的保护等。在设计中,我们应最大限度的保护生态,应以环境美、景观协调、速度快、质量好,来创建生态工程。 景观设计论文范文:原生态环境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价值与运用 1 引言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又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极易受到人为的和自然环境条件的干扰。近几十年来,伴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关注的焦点。就我国城市目前的环境状况而言,问题十分严峻,在一些城市地区,污染已相当严重,极大地影响和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以环境为体,经济为用,生态为纲,文化为常。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景观设计方法去指导改变城市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市域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建设一类生态高效的产业,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体系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空间环境,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规划方法。 2 原生态环境理念 原生态环境是生物和环境之间和谐共生的一种生存发展状态,是在自然条件下稳定生存延续的生态环境群落。生态环境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开放系统,不仅包括了:完全原生态,没有人迹的第一自然;有稀少人迹的第二自然;并且还包括了蕴含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地域、人文生态环境,即第三自然与第四自然,而第三自然与第四自然也是我们城市建设过程中牵涉最多的两种生态环境,并与今天的城市发展息息相关。 3 景观设计过程中对原生态处理的不足 在城市规划、园林景观设计中,我们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在设计或规划中忽略了原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与重要性;在设计中不注重原生态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而倾注于景观的再造,造成高成本的投入与不必要的浪费;在设计中对原生态环境的破坏和造成的环境污染,使生物栖息地逐渐消失,导致生态的不平衡与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在设计中对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的破坏,致使我们的城市失去了本土特色。 4 景观设计过程中原生态保护的措施 原生态环境是景观设计中的背景与骨架,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对于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4.1 强化原生态环境在景观设计中的主导作用 城市的功能性、艺术性与生态性是景观规划与设计中须充分考虑的重要环节,盲目地追求其中任何一因素,而忽略了其它两项,设计就会存在缺陷。在现实生活中因过于强调功能主义,而缺乏艺术感,与文化、自然隔绝,甚至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将城市的功能退化至物理意义层面上,最终会因为没有生命力而被淘汰;因过于强调“生态化”、“自然化”,而忽略了人的需求与艺术价值,最终会因为不利于使用而无人问津;因过于追求艺术性,使景观沦为了城市中的摆设,完全失去了景观的意义,这些都将被人们所审视和批判。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破坏生态而“成全”功能的项目层出不穷,我们为了扩大城市面积而吞占耕地;为了“景观”,而将原有的山地推平、水域填土;为了便捷与利益而砍伐树木,破坏原有的植被体系;为了城市的美化运动而对老城区与建筑一律推倒重建;为了只注重城市自身的生态性与经济性,不惜将污染转嫁于城郊或农村。我们将功能性与生态性相互对立、排斥,清晨我们听不到悦耳的鸟鸣,也看不到小溪中自由自在的小鱼、小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从我们的视野、生活中慢慢消失了。而后,我们挖空心思去寻找自然、接近自然,其实这种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就在我们的身边。功能性与生态性并非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二者可以通过人工,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景观设计论文范文:浅析城市公共绿地景观设计 1. 前言 近十年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同时城市不断扩张,导致与我们紧密相关的生活环境品质日益下降。尤其在中心城区,更是拥挤不堪,很少可以见到开敞空间,城市公共绿地则少之又少。并且很多人仍然把公共绿地理解为多种些树,多搞点绿化,并不太了解它的重要意义和内涵。城市是人口高度集中与工商业密集发展的地区,由于人类活动的频率与密集,大量利用并消耗自然资源,使得城市的自然环境条件的改变,并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使城市生活环境品质逐渐恶化,影响了城市居民生活,甚至于生存。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城市绿地景观的建设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人们在享受了大自然给予的恩赐的同时,要学会保护它。城市绿地景观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 道路绿化设计 2.1道路绿化设计的原则 (1)与道路性质功能相适应。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复杂,对于不同交通目的的道路系统,其景观元素也不尽相同。因此道路绿化必须符合不同的道路特点。 (2)与行人的视觉特性和行为规律相适应。不同的行人有不同的视觉环境,在进行道路绿化时要以行人的视觉特性和行为规律作为依据。 (3)交通功能与生态功能相适应。道路除了发挥交通功能外,同时也是这座城市的景观走廊,承担城市内外气流交换等生态功能。因此,道路绿化设计在不阻碍交通的前提下,要充分利用绿色植物来改变生态环境。 (4)整体配置与节点造景相配合。在历史古迹、现代地标建筑、道路主干道交汇处等城市景观节点绿化造景,创造有城市特色的绿化景点。 (5)当地植物物种与引种相结合。在道路绿化选种时,除了应该考虑土壤、气候、风力等自然环境条件外,还要考虑人为因素。因此,在选种时应以当地树种为主,选择一些耐阴、耐贫瘠、耐践踏等生命力强的树种,并适当引种一些外来物种,实现物种的多样化。 2.2道路绿化实例分析—以张掖市为例 张掖市地处甘肃腹地,河西走廊中部,交通比较便利。张掖自古因水而闻名,在市郊北部有大片湿地,在市区有较好的水网系统,2004年,张掖市定下了“以水带绿,以绿融城”的绿地发展理念。构筑内外通达的绿化走廊,将城市内部绿地与城外大面积生态绿地有机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个生态园林城市。 2.2.1构筑南北通达的楔形绿色廊道 构建“4板与5带式”绿化中央主干道,直通北郊湿地,在更高的层面构筑起点线面结合的良好绿色生态系统,使生态湿地为城市调节小气候,提供充足的氧气,降低空气粉尘,降解空气中的有毒气体。 2.2.2疏理城市水系,打造滨水绿色廊道 重新修整室内水路,绿化堤岸,体现绿水交融的城市特色。“以水带绿”不仅会为城市的景观风貌带来亮点,也会为城市居民休闲活动提供亲水、玩水、乐水的自然情趣空间,同时也间接带动了水岸周边地带地产、商贸等其他产业发展。 2.2.3“以绿融城”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人是道路的使用者,人在建设和使用道路的过程中必将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在道路绿化建设时应尽可能采取一些生态环境补偿措施。在张掖市的道路绿化建设中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如在各大交通交汇通道建设中央花坛,在特定的道路路段建立立体绿化隔离墙等,将各景观元素巧妙融合在一起,使道路绿化与环境相协调,保证道路绿化的可持续发展。 张掖市道路绿化设计依托总体规划的设想、布局,绿化设计以人为本,注重生态与环境和谐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对类似的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 广场景观设计 3.1设计原则 (1)规模适当原则。在设计时,要根据城市的规模、广场的功能要求以及人们活动类型的需求等来综合考虑广场合适的规模。 (2)地域特色原则。地域特色包括自然特色和社会文化特色。体现地方自然特色就是要适应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温气候特征,采用富有地方特色的绿化、施工材料等;体现社会文化特色就是要突出地方人文特性和历史特性。 (3)功能复合原则。现代城市广场或以某一种功能为主,兼顾其他功能类型;或者是组织多种功能,以此满足不同类型人群不同的活动和心理需要。广场的功能和设施应多样化,艺术性、娱乐性、休闲性和纪念性兼顾。 (4)突出主题原则。虽然现代城市广场功能趋于复合,但在进行广场景观设计时仍要明确广场的主要功能和主题,围绕主要功能,明确广场的主题。 3.2广场设计实例分析—以南京西安门广场为例 3.2.1广场概况 南京西安门广场位于南京市中山东路与城东干道的交叉口,北至中山东路,南至西华门宾馆,东至规划巷道,西至龙蟠路。西安门是明故宫宫城的西门,也是唯一保留的城门。 3.2.2广场设计主题 西安门城墙遗址是整个广场设计的中心和灵魂,设计追求在现代城市中体现传统历史文化内涵,实现“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因此规划定位为城市文化休闲广场。整个广场以西安门城墙和莲花座基础为中心。 3.2.3广场空间尺度 西安门广场面积为 1.5 hm2,形状接近正方形,尺度较适宜,中部有明故宫宫城城门的遗址。 3.2.4广场边界过渡 广场的北面和西面紧邻城市主干道,中山东路和龙蟠路均属于车行交通流量较大的主干道,由此沿这2个边界除设置步行入口外,种植自由式的大中型乔木,特别是西北部,以分隔城市交通空间与广场的游憩空间广场东侧紧邻城市巷道,且巷道的东测为沿街商业,沿此界面布置部分坛植花木,其花坛边缘可作为休息之用;南面为西安门宾馆,通过种植灌木弱化界面,或者通过铺装将西安门的空间扩展延伸至边界。 4. 结语 城市公共绿地景观设计要以人为本,合理布局,充分发挥绿地景观的生态效益。让绿地景观建设的步伐紧跟经济发展的节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公共绿地建设内容丰富,由于篇幅有限,笔者仅对城市道路的绿化设计和广场设计两个方面进行了简要的阐述,不足之处望读者批评指正。 景观设计论文范文:试论以人居环境学的系统思维实践景观设计 研究当今各种城市环境景观形态设计失败的原因,多为设计脱离了人类作为环境的主人的行为感受和需求,或为忽略了当地环境的生态规律。21世纪的社会要求我们更加关注“人”,但又不能一味的满足“人”的欲求,而是从人的需求出发,创造符合生态发展规律的生活方式。而“人居环境科学”(the science of human settlements)正是一门以人类聚居(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这为景观设计带来了指导方法,使得对环境的理解更为人性化和合理化。 一、人居环境学发展原则 依据吴良镛院士所着的《人居环境科学导论》,我们可以得知人居环境的概念及其构成。引用其书中观点,人居环境,是人类的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而人居环境科学就是围绕地区的开发、城乡发展及诸多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群,它是联贯一切与人类居住环境的形成与发展有关的,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新的学科体系,研究对象即是人居环境。 1.人居环境的框架及原则 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人居环境研究以满足“人类居住”的需要为目的。就内容而言,人居环境包括五大系统: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支撑系统。其中,“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是两个基本系统,“居住系统”与“支撑系统”则是人工创造与建设的结果。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和谐与矛盾共生,人类必须面对现实,与自然和平共处,保护和利用自然,妥善的解决矛盾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 在任何一个聚居环境中,这五个系统都综合的存在着,五大系统也各有基础科学的内涵。在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中,建筑师、规划师和一切参与人居环境建设的科学工作者都要自觉的选择若干系统进行交叉组合。另一个方面,根据中国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人居环境研究的实际情况,也可将人居环境科学范围简化为全球、区域、城市、社区、建筑等五大层次。 对于人居环境的建设大概有几个方面的要求:提高生态的意识;与经济良性互动;发展科技;重视发展整体利益;与艺术的创造相结合等。 2.人居环境学的系统性 人居环境学是涉及人居环境的有关科学。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总的来说,它们都以环境为研究对象,但各自的研究范围、内容、与侧重点及所采取的手段并不一致。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涉及的是具体的科学技术问题,全球变暖、臭氧空洞的产生等,而人居环境科学关心的则不仅是如何把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引入人类聚居形态,对五大系统的各个层次的人工与自然环境的相关内容均应引入到规划中去,用以提高环境质量、形成宜人的居住氛围。 从人居环境不同方面可以有不同的学科核心和学科体系,就人居环境的物质建设、规划实际来说,则可以以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三位一体,构成人居环境科学的大系统中的主导专业。依据我国的情况,当前大规模建设实践需要面向21世纪的建筑发展,宜将这三者融贯综合的进行规划设计与研究。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个学科群,人居环境科学是发展的,永远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其融合与发展离不开运用多种相关学科的成果,特别要借各自相邻学科的渗透和展扩,来创造性的解决繁杂的实践中的问题。因此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庞大的系统科学,研究建筑、城市、以至区域等的人居环境科学,也应当被视为一种关于整体与整体性的科学,目标就是获得整体的协调发展。若能将此系统的设计原则贯彻在景观设计上,也同样将具有高瞻远瞩的发展潜力。 二、景观设计原则 景观设计虽然是建立在环境艺术设计概念之上的设计门类,但它所蕴涵的内容却涉及到美、建筑、园林和城市规划四个方面。景观设计最通俗的解释就是美化环境景色,可以说是以塑造建筑的外部空间的视觉形象为主要内容的艺术设计。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环境系统设计,它的环境系统是以园林设计所涵盖的内容为基础,设计概念是以城市规划设计总揽全局的思维方法为主导,其设计系统是以美术与建筑专业的构成要素为主体。 同样是一门兼具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学科,建立在人居环境学的系统框架之内,景观设计同样需要贯彻整体的系统思维,以面对21世纪下,对环境的综合发展要求。在第20届建筑师大会上,吴良镛院士在《世纪之交展望建筑学未来》的报告中指出:广义的建筑应走向建筑、地景、城市规划的融合。他所谓的地景,即景观设计,用景观设计的手段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是必然趋势,而景观设计也就成为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转贴于 中国论 1.景观设计的人性化原则 景观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原则,就要求设计者必须在充分了解所住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生活、工作习惯、生理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目前我国许多居住区内园林绿化在很多方面忽略了这一点。比如:有的楼盘用绿地做隔离带,却忽视了人们生活的方便,两分钟的路程可能得走上十几分钟,导致许多人直接从绿化带穿过,破坏了绿化;有的居住区绿化设计没有把残疾人的行为考虑进去,给残疾人的出行带来不便;有的居住区没有为老人和幼儿开辟专用活动场地;有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粗糙,没能真正、准确地创造人们所需环境。 景观设计论文范文:浅论城市景观设计的地理学原则 浅论城市景观设计的地理学原则 前言:宇宙万物皆景观。狭义的景观指的是“风景”,广义的景观则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每个事物都有两面性,景观一方面积极的和美好的表象,另一方面则是消极的,甚至丑陋的表象。景观的主体有物质形态或非物质形态的,它会受到生态和文化影响。目前,我国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使城市环境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景观是一个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生态系统功能的提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据有关数据显示,在城市建设中现已开始把城市景观设计放在了首位,这为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奠定了基础,因为它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反映,因此景观设计师在进行城市景观设计时应把在新时期条件下的景观设计理念与实践相结合。把我国建设成为拥有最适合人类居住的生活环境的国家,这一目标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一、城市景观设计的背景、现状与意义 城市是一个开放性质的复杂系统,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载体。在这个大的空间中,凝聚着人类的情感、智慧和对理想的追求。城市景观空间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两者之间也存在着相互的影响:人的主观思想会引导着城市景观的形成,并对已存在的环境施加影响力;城市景观则向人们传递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支持人们在其中的活动,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 城市的形成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城市景观的演变和发展会受到“空间”以及“时间”的影响,在任何时间段,人们都会根据现有的需要和情况创造出当下的城市景观;同样,任何一个正在营造的城市景观环境又不得不考虑时间的意义。城市景观的本质是人们主观意愿的一种物质表达,反映了人们不同时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城市的自然化是一个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自然存在于环境,也存在于高度科技水平下的的人工环境一城市中。但人们存在忽视城市内部自然的趋势。作为城市自然载体的城市景观往往排斥自然因素,在园艺和工程技术为基础的美学原则支配下,利用有限的场地,有限的植物建立起满足单一功能(游乐)的草坪、花坛、树丛、喷泉和广场等人工景观。殊不知,这样不符合地理学的设计规划会给人类以后的生活造成多大的灾难。 二、城市景观设计的地理学原则 毫无疑问,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山川的地形地貌、河流湖泊、绿化植被等要素构成了各个城市的宝贵景观资源,尊重并强化城市的自然景观特征,使人工与自然环境可以和谐共处,有助于一个城市特色的创造。如今,在这个钢筋混凝土大楼林立的都市中,我们应该竭力提取和引入自然景观要素,以其自然的灵性“软化”这个城市的钢筋混凝土空间,为城市景观注入新的活力。 城市景观作为一个城市各种因素的联系纽带,它未能根据城市地壳的地质、地理和地貌属性与城市外的自然因素相连接,结果产生大量与当地文化景观不符合的景观,对于一个环境来说,不符合基本地理学的创意也是无用的,人们为了营造某一个空间,利用了大量外来植物,不仅要求有较高端的管理技术和实施费用,而且未给城市野生植物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它虽然拥有了最肥沃的土壤生长和足够的能量来源,但无益于整个人类的生产生活;它拥有减缓和降低灾害的潜力,却无助于城市灾害的解决。因此,michaclhaugh说:“目前的设计和美学原则创造了一些与环境和社会需求毫无关系的形式”。 三、 结语 城市景观设计是一个极其广泛的设计,包含了从空间到时间、从形体到文化、从物质到精神层面的每一个过程。但无论城市景观设计如何定义,城市景观设计的本体是城市,而城市的本体是人。城市是人的城市,为人服务。因此城市景观设计应尽量满足人们的需求。随着城镇的发展,人与土地的共生关系逐渐解体,居民逐渐远离乡村,远离自然,并把人类发展和生存的副产品强加于自然,使河流、湖泊、森林和土壤遭到破坏和侵蚀,不仅给自然增加了负担,而且也形成了人类逐渐尝到并最终要吞下的苦果一一系列难以解决的城市问题。在这些问题的纷扰中,人们开始反省对自然的行为,逐渐认识到自然法则的重要性,试图结合自然建设城市、管理城市、控制和解决城市问题。从早期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到现在的“共生城市”和“生态城市”都是这种努力的结果。 论黄土地貌的现状、治理及环境景观设计 论黄土地貌的现状、治理及环境景观设计 1 概念 黄土地貌:发育在第四纪黄土(或黄土状土)地层中的各种地貌形态的总称,具有一系列自己特有的特征。 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在中国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交界处。它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面积40万km2。占世界黄土分布70%,为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厚50~80m。 2 黄土高原的现状 2.1 黄土高原地貌现状 中国黄土高原素有“千沟万壑”之称,多数地区的沟谷密度在3~5km/km2以上,最大达10km/km2。沟谷下切深度为 50~100m。沟谷面积一般占流域面积的30%~50%,有的地区达到60%以上,将地面切割为支离破碎景观。 2.2 黄土高原的水土现状 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本身自然环境脆弱,加上长期以来土地利用不合理,植被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植被从古代到今天的巨大变化,更主要是受人类活动影响,总的趋势是面积越来越小,植被的结构也渐趋简单化。 2.3 黄土高原自然地理特征 黄土高原是我国独特的地理区域,它在地理上有如下显著的特征。 2.3.1 沟多坡陡、地形起伏破碎。黄土高原黄土深厚,疏松多孔。受长期内外合力的作用,地表剥蚀切割严重,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2.3.2 气候差异比较大。黄土高原气候受系统中岩石圈和大气圈相互影响。大气系统中降水量具有很明显的地域和季节性,降水年际变率大,时间变化上降水呈减少趋势。就气温来看,黄土高原具有冬寒夏热、寒暑变化剧烈的大陆性气候特点。 2.3.3 水资源缺乏,供需矛盾突出。在干旱半干旱的黄土高原地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水面蒸发是降水的2倍多,而且降水集中,水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2.3.4 山地丘陵面积大。黄土高原地区土地以丘陵山地为主,约占整个地区的80%,而河谷平川只占土地总面积的20%。这种起伏的地貌构造不适合农耕。 2.3.5 植被覆盖率低。在黄土高原上,30%~40%左右的地方都是荒山秃岭,给人留下满目疮痍的景象。人工草地很少,有的地方由于过垦山坡,表土流失严重,显露出基岩。 黄土高原独特的地理特征和一些人为因素共同造成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强度大,面积大,速度快的现状;导致了土壤肥力降低、土地退化严重、农田破坏严重、气候条件恶劣、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泥沙淤积河道,旱涝灾害不断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由于该现象会破坏耕地,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所以有必要采取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提高黄土高原土壤的生产能力。 3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 3.1 综合治理措施 从目前国内外防治水土流失的各项措施看,主要有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它们在治理水土流失中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但它们是一个统一体,缺一不可。工程措施主要包括修水平梯田,打坝淤地,引洪灌地。植树种草可以有效的减轻水土流失。由于黄土高原气候干旱,应以乡土林种为主体,合理利用外来树种。在林种布局完整的基础上,要慎重选择经济林树种。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来看,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引起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目前根据旱坡地坡度大小,提出一套适合于坡度大小的耕作制度。 3.2 生态旅游开发 加强黄土高原的道路建设,建设成以黄土地貌景观为特色,千沟万壑的立体环境生态景观体系。充分利用地形特征,开发陕北地区的民土风情,利用本地区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生态旅游。 3.2.1 制定生态旅游方案。生态旅游资源规划是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纲领和蓝图。黄土高原地区地域广阔,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依照统一规划、循序渐进的开发方式。 同时,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要制定严格的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法律、法规,并成立专门的机构来监督法规的执行,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法律保护,真正做到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 3.2.2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提高旅游经营管理与服务人才的生态素质,塑造景区的生态氛围是方案可行的必要条件。生态旅游是寓教于游的旅游形式,应加大景区的生态氛围,如提供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文化生态的和谐性的知识标牌,不但让游客体验当地优美和谐的自然社会风光,而且让其领略和谐多姿的自然生态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魅力。 城市居住区中的植物景观设计 摘要介绍了城市居住区中绿色空间的形式,分析了居住区植物景观配置原则和设计原则,并总结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居住区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供借鉴。 关键词园林植物;城市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光秃的城市,对城市建设也提出了“园林城市”和“城市森林”等新的概念[1]。城市景观是人类活动干扰最强烈的景观,其结构和功能与其他景观有着显著的区别,而植物景观是柔化城市强硬形象的最好途径。 在所有的植物中,能种植在城市或风景区中构成园林境域的植物一般称为园林植物。概括的说,园林植物具有防护、建造和美化功能[2]。城市或风景区的环境是否美观,与园林植物有很大关系。 城市居住区中的居住区公园和小区游园由于有较小的服务半径,使得它们成为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公园绿地类型。居住区公园和小区游园不仅满足了遮荫、降暑、隔声、净化空气和改善小气候等多种功能和需求,还能美化居民的生活空间[3],增强对家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园林植物是居住区绿地环境的重要表达载体,其自然美与生态美构成居住区环境的主调,另外,屋顶花园、室内花园、垂直绿化等也都是美化居住区环境的重要手段。 1居住区中绿色空间的几种形式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迅速发展,新建居住区明显增多,我国的城市用地越来越紧张。虽然房子越发美观,但绿化质量相对滞后,绿色空间十分稀缺,一些小区植物配置和管理都较薄弱,缺乏景观效果,这就需要发展多种植物景观形式,增加城市中的绿色。 1.1居住区公园 居住区公园指服务于一个居住区的居民,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为居住区配套建设的集中绿地。居住区公园的服务半径一般为0.5~1.0 km,是社区居民日常活动的主要地点。 1.2小区游园 小区游园是指为一个居住小区的居民服务,配套建设的集中绿地,面积较居住区公园略小,但能满足基本的居民生活和休闲。小区游园的服务半径一般为0.3~0.5 km[4]。 1.3垂直绿化 垂直绿化是一种特殊的绿化形式,主要利用各种藤本植物、部分矮小乔灌木对墙面、棚架、阳(窗)台、立柱、高架桥等建筑进行绿化美化,对城市的生态平衡与环境美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垂直绿化占地面积小,充分利用了空间,大大提高了城市绿量,增强了绿化的立体效果。由于攀援植物随着物体外型的变化而变化,从而软化了建筑的生硬轮廓,并与城市绿化融为一体,创造出多种生动的装饰效果。 1.4屋顶花园 屋顶结构负重有一定的限度,屋顶绿化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才有意义。这是屋顶绿化与地面绿化的重要区别。因此,应根据屋顶的不同负荷量制定种植层高度及植物配置。种植土应选用轻质材料,同时要注意防水、防渗漏[5]。 1.5室内花园 室内花园,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室内植物布置室内空间,增加植物,这适用于小区的会所、管理用房等,以创造良好的室内景观。 2居住区植物选择原则 居住区的植物配置,以充分发挥植物特性的功能为目标,组织层次丰富的植物群落,形成季相各异的植物景观,以达到合理的、丰富多彩的空间序列。同时,兼顾视觉环境景观,使人口密集的居住建筑区成为舒适、优美、健康的绿色环境[6]。 2.1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要使园林植物的生态习性和栽培条件基本适应,以保证植物的成活和正常生长[7]。植物选择应以乡土树种为主,引种成功的外地优良植物为辅,根据功能与造景要求合理配置其他经济且成活率高、并能充分显示地方特色的植物[8]。居住区中的植物景观还可在体现城市特色的基础上,体现小区特点,利用较统一的植物,营造出区别于其他小区的独特之处。 2.2充分考虑季相和景观的变化 生活在现代化都市和相对固定室外空间的人们,居住区植物景观的四季变化常常是人们最直接感受自然的方式。因此,居住区内一般应多配置具有春花、夏荫和秋叶的植物,搭配少量常绿树,以达到三季有花、四季见绿的效果[9]。现在一些地区的居住区为了追求四季常绿的效果,往往多种常绿树,而忽视四季植物景观的变化,使植物景观变得单调,更使居住区内的植物群落变得单一化。 2.3乔、灌、草、藤、花结合,提倡垂直绿化 城市中用地紧张,居住区绿地面积有限,但相关标准要求新建居住区绿地面积在30%以上,旧区改造应达到25%[10]。因此,绿化设计要注重乔、灌、草、藤、花结合,特别提倡垂直绿化,注重立体效果。利用一些藤本、攀援植物,结合花架、景墙等园林建筑,既能遮挡不雅物件,又可形成遮荫棚,为居民提供休息、纳凉处。 3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 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提出“人—建筑—环境”的学说,使建筑学、心理学、环境学和生态学互相渗透[11]。这种生态化的现代居住观,给小区环境设计注入了新的内容,也向小区环境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园林设计师开拓新思路,在设计中注重环境的生态性及景观效果,力求建设高品位、高质量的绿化空间。 3.1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 城市园林中的植物景观设计应体现生态性,要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才能设计出合理的景观,达到好的效果。首先,植物景观应具有观赏性和艺术美,在美化环境的同时,创造出宜人的自然景观;其次,通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和吸附活动,充分发挥植物调节小气候、防风降尘、减轻噪音、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维护生态环境和改善环境的生态作用[12];最后,植物的配置要充分科学,建立具有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 3.2艺术性原则 艺术性是完美的植物景观设计必备的特性[13]。居住区中的植物景观应重点考虑人们的审美要求,在强调景观环境形象时首先需要的是鲜明而优美的视觉感受,突出建筑与外部空间的有机联系,以多种处理手法,塑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外部空间。植物丰富的色彩季相变化和外形的不确定性是建筑物所无法比拟的。 4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园林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园林所产生的效益,尤其是生态效益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得到有效发挥或充分体现。因此,发达国家对城市绿化建设及相应管理都非常注重长期规划管理。 我国居住区建设数十年来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居住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在规划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形成了一套相对稳定的指标体系。其中包括详细的居住区绿化用地指标体系,绿地率最低为30%,小区人均公共绿地最低为1 m2。由于国家标准中对于绿地率的统计并未按实际的植物种植面积来计算,而是沿用了城市规划中的统计方法,所以造成执行中存在一定的困难。 为求立竿见影的景观效果,追求大树,忽视实生苗的使用,反生态的过密种植,这种急功近利、违反生态规律的做法为日后管理埋下隐患,那些由于断根截枝处理而深受重创的苗木很难恢复,初期高密度种植的植物群落数年后便会因物种间的相互作用而衰退,造成浪费。著名的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国家银行公园案例——出自风景园林设计大师丹·凯利的名作,就由于反生态的高密度种植设计直接导致其从一个获奖名作到面临被拆除的境地。 5小结 居住区的环境是人们日常感受最直接的环境,它的环境质量直接影响人们的居住情况,现在很多楼盘都非常重视园林效果,以园林景观作为小区的卖点来销售宣传,而植物的景观状况往往直接决定其效果。 居住区的植物景观设计必须以充分发挥植物特性的功能为目标,组织层次丰富的植物群落,形成季相各异的植物景观,融合生态理念以达到合理的、丰富多彩的空间序列,为人们创造出美丽的自然空间。 6参考文献 [1] 陈昌笃,鲍世行.中国城市化及其发展趋势[j].生态学报,1994,4(1):84-90. [2] 刘少宗.景观设计纵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3] 杨赉丽.城市园林绿地规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4] 程袁华,张延龙.对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研究与思考——以深圳市居住区为例[j].安徽林业科技,2007,35(15)4514-4516. [5] 张蓓芝.浅析垂直绿化对城市绿化美化的作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7):551. [6] 禹广和.对屋顶绿化的思考[j].山西科技,2008(4):105. [7] 郑雪英,张文钢.住宅区植物造景浅析[j].浙江林业科技,2002(9):22-24. [8] 李嘉乐.园林生态学拟议[j].中国园林,1997,13(4):23-27. [9] 林晓君.浅析城市居住区的绿化的植物配置[j].科技资讯,2007(11):18-19. [10] 彭慕海,王霞.北方居住区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j].辽宁林业科技,2003(3):31-32.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2] 孙儒泳,李庆芬,牛翠娟,等.基础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3] 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1994. 论以人居环境学的系统思维实践景观设计 论以人居环境学的系统思维实践景观设计 研究当今各种城市环境景观形态设计失败的原因,多为设计脱离了人类作为环境的主人的行为感受和需求,或为忽略了当地环境的生态规律。21世纪的社会要求我们更加关注“人”,但又不能一味的满足“人”的欲求,而是从人的需求出发,创造符合生态发展规律的生活方式。而“人居环境科学”(the science of human settlements)正是一门以人类聚居(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这为景观设计带来了指导方法,使得对环境的理解更为人性化和合理化。 一、人居环境学发展原则 依据吴良镛院士所着的《人居环境科学导论》,我们可以得知人居环境的概念及其构成。引用其书中观点,人居环境,是人类的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而人居环境科学就是围绕地区的开发、城乡发展及诸多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群,它是联贯一切与人类居住环境的形成与发展有关的,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新的学科体系,研究对象即是人居环境。 1、人居环境的框架及原则 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人居环境研究以满足“人类居住”的需要为目的。就内容而言,人居环境包括五大系统: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支撑系统。其中,“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是两个基本系统,“居住系统”与“支撑系统”则是人工创造与建设的结果。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和谐与矛盾共生,人类必须面对现实,与自然和平共处,保护和利用自然,妥善的解决矛盾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 对于人居环境的建设大概有几个方面的要求:提高生态的意识;与经济良性互动;发展科技;重视发展整体利益;与艺术的创造相结合等。 2、人居环境学的系统性 人居环境学是涉及人居环境的有关科学。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总的来说,它们都以环境为研究对象,但各自的研究范围、内容、与侧重点及所采取的手段并不一致。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涉及的是具体的科学技术问题,全球变暖、臭氧空洞的产生等,而人居环境科学关心的则不仅是如何把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引入人类聚居形态,对五大系统的各个层次的人工与自然环境的相关内容均应引入到规划中去,用以提高环境质量、形成宜人的居住氛围。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个学科群,人居环境科学是发展的,永远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其融合与发展离不开运用多种相关学科的成果,特别要借各自相邻学科的渗透和展扩,来创造性的解决繁杂的实践中的问题 二、景观设计原则 景观设计虽然是建立在环境艺术设计概念之上的设计门类,但它所蕴涵的内容却涉及到美、建筑、园林和城市规划四个方面。景观设计最通俗的解释就是美化环境景色,可以说是以塑造建筑的外部空间的视觉形象为主要内容的艺术设计。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环境系统设计,它的环境系统是以园林设计所涵盖的内容为基础,设计概念是以城市规划设计总揽全局的思维方法为主导,其设计系统是以美术与建筑专业的构成要素为主体。 1、景观设计的人性化原则 景观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原则,就要求设计者必须在充分了解所住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生活、工作习惯、生理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目前我国许多居住区内园林绿化在很多方面忽略了这一点。比如:有的楼盘用绿地做隔离带,却忽视了人们生活的方便,两分钟的路程可能得走上十几分钟,导致许多人直接从绿化带穿过,破坏了绿化;有的居住区绿化设计没有把残疾人的行为考虑进去,给残疾人的出行带来不便;有的居住区没有为老人和幼儿开辟专用活动场地;有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粗糙,没能真正、准确地创造人们所需环境。 根据奥斯卡?纽曼所作的人们行为活动与城市形体环境关系的研究,认为人的各种行为活动要有相应的领域,他提出了由私密性空间、半私密性空间、半公共空间及公共空间构成的空间体系设想。运用在居住区园林环境设计中,就是要按照人们的不同需求和不同的活动内容,适当地进行区域的划分,以适应不同年龄层、不同兴趣群和不同文化层的人们开展社交和活动的需要,既要有综合的集中空间,又要有适合集体和个人的分散性活动空间,空间类型尽可能丰富,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 2、景观设计的生态持续性原则 人居环境学是以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相结合的综合构成,它是尺度不一、形式不一的综合构成。人们的生活与人工环境之密切不难理解,但与自然环境的密切性却往往受到忽视。上个世纪最后一位伟大的人文主义者——芒福德,指出:如果环境文化已经深入人心,我们的审美观念就不会只停留在一些风景名胜震撼人心的地貌上,而应该同等对待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还必须强调绿色空间不仅是为了游憩和观赏,更重要的是为了人作为自然的一贯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三、结语 21世纪我们面对的将是一个全球性的生态意识觉醒,并开始进入积极行动的时代。在发挥景观环境、景观功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满足居民进行社会性活动的需要,保持和发展其地域文化传统,共同营造人居环境的和谐美好。 北极阁的景观设计浅析 摘要介绍了北极阁概况,对南京城市与北极阁空间特色进行比较,将北极阁融入南京城市的整体空间布局特色之中,从山、水、城、林4个方面分析北极阁广场设计。通过分析,得出北极阁广场的设计在环境、功能等方面满足了各方面的需求,是一个较好的设计范例。 关键词北极阁;景观设计;江苏南京 北极阁坐落于南京老城的地理中心,周边历史文化内涵和自然生态景观丰富,是集中体现南京城市自然地理风貌和现代城市景观的标志性地段。历史上,南京北极阁是极具科学文化底蕴的“城中阁”,以气象科学渊源而闻名。2002年市政府对该地区进行了拆迁改造,其设计是由东南大学建筑设计院和新加坡柏景设计主持的[1]。 总体设计上,它延续了南京古城的历史文化特色。同时,该广场设计充分利用了山体、假山、水景等景观元素,营造出不同效果,形成上、中、下游三大段落。西片区以市民活动的绿荫广场为主,中心片区是体现浓郁南京历史的水景与浮雕山体墙,东片区也可供人休憩的羊肠小道。曲径通幽,空间分割张弛有度。另外,它还体现了现代化城市的风情,从简单的阶梯造景、建筑小品不难看出设计者对整体景观韵律的感悟。现对北极阁广场的景观设计进行分析。 1南京城市与北极阁空间特色相呼应 1.1南京城市空间特色的优势 作为历史悠久的六朝文化古都,南京城市空间特色具有以下方面的优势。一是历史文化悠久。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南唐、明、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等10个朝代曾在南京建都。虽然城址不断变化,但文脉一直相承,至今还保留着结合山水地形而建设的明城墙和历代形成的3条轴线和保存的文化古迹[2]。北极阁在中心片区的浮雕山体墙得以呈现南京历史的特点:麒麟、中山陵及南朝石刻、鼓楼、朝天宫、总统府等都简单呈现在整个山体上,尤为突出,让人一目了然。而这些元素都是市民众所皆知的,更显便民化。二是南京城自然景观资源丰富,城市依山傍水。北极阁等水体和山体点缀其中,与整个城市的风貌相融合,它追求“天人合一”的意境。景区内有的虽然是假山的堆砌,但是在一定程度也减少了造价成本,营造出一个山水氛围。三是南京具有低山丘陵的地貌特征,这决定了南京城“林中有城,城中有林”的结构特色。北极阁的设计也体现了这点,北极阁位于南京鼓楼比较繁华的地段,周围高楼叠起、交通密集。因而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北极阁的地位更其显重要。广场的整体设计也具有台地高低起伏的变化。 1.2北极阁景观与南京城市相融合 北极阁作为南京城区重要位置上,景观还体现南京当地历史文化与现代城市发展的融合关系。例如:有人说广场内部有很多细节没有展现南京传统文化,比较杂乱。但是笔者认为正是因为这些古代 2.4北极阁空间的“林” 北极阁风貌区总体设计中在传统与现代方式上融合比较完美。从纵向来看分为山上和山下两大部分、横向看从东边的曲径通幽到中心广场的浮雕山体水景、西片市民休息活动广场三大部分的营造。“林”内树木层层叠嶂、郁郁葱葱,很好地营造出“林”的特色。另外,北极阁地理位置处于繁华鼓楼街区,内部的开放、半开放空间也相得益彰。在植物配置上,勾骨、冬青、竹子、银杏、松柏等的运用,又足以体现 3结语 综上所述,北极阁广场的设计既体现了南京古城的历史文化,又与现代景观发展相结合。达到中西合璧的景观效果。不但将涉及融入南京城市的整体空间布局特色之中,从山、水、城、林4个方面展现。又很好地满足了不同人群、不同时间的功能需求。但是在设计手法上也有不足之处:比如水景的亲水性没有很好地使得人与景互动;建成之后的北极阁并没有给周围市民带来良好的利用效应;部分细部景观设计没有完善地凸显南京城的历史文化风貌等。这些问题有待进步改善,但总体来说北极阁的设计是较好的典范,其中有很多方面值得借鉴。 4参考文献 [1] 任咏夏.北极阁——底蕴深厚的气象城中阁[j].气象知识,2007(1):49-51. [2] 陈霞.园林景观空间的古韵传承初探——以南通市北濠绿地规划设计为例[j].林业科技开发,2006,20(4):100-103. [3] 童本勤,魏羽力.发扬城市地方优势塑造城市空间特色——以南京城市空间特色塑造为例[j].城市规划,2004,28(2):74-76. [4] 南波子,王海(摘).宫邸:一个时代的繁华旧梦[j].新智慧:财富版,2006(2):64-65.
过程控制系统论文:中厚板二级过程控制系统技术升级 [摘 要]邯钢中板厂中板线轧机二级过程控制系统是技术升级后生产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此过程控制系统中主要包括数据通讯、数据管理、过程跟踪和模型计算等主要功能。完成后,结合实际生产过程,对该二级系统厚度控制模型、温度模型及轧制力模型等均进行了参数优化调整,进一步提高了系统模型预测数据准确性,保证轧机轧制模式稳定运行。 [关键词]过程控制系统;数据通讯;数据管理;过程跟踪;模型计算 1 前言 中厚板材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中厚板材生产控制自动化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邯钢中板厂中板线进行了技术升级,二级过程控制是此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数据通讯、数据管理、过程跟踪和模型计算功能。其中二级模型计算功能在中厚板生产中可以提高尺寸控制精度、成材率、轧制节奏及减轻操作强度,保证设备安全进行,有利于故障分析和质量分析。通过此次技术升级,产品厚度稳定性大幅提高,成材率同比提高0.55%,成效明显。 2 工艺布置 邯钢中板厂中板线轧机区主要设备及检测仪表布置如图1,主要包括两座加热炉、一个四辊轧机、轧机前后推床、高压水箱、7个高温计、1个测厚仪。二级过程控制系统的控制范围是从高压水箱输送辊道到矫直机前输送辊道。 3 过程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系统各功能模块的组成如图2所示,包括数据通讯、数据管理、过程跟踪和模型计算四个功能模块。 3.1 数据通讯 数据通讯模块每一个周期从基础自动化系统接收一批数据,譬如高温计等检测仪表的实测数据和各种实际的控制信号。然后二级过程控制系统保存、处理这些数据,对模型计算需要各种实测数据提供依据。并且与人机界面(HMI)系统进行数据通讯,读取WINCC的数据,实现人机界面的各种按钮功能,并在数据变化时随时更新,以至于最新的数据信息可以及时地在人机界面上显示出来。 3.2 数据管理 数据管理主要包括将数据写进数据库操作和从数据库中读取数据的操作。写数据操作是将炉内坯料的数据情况存入数据库中,从坯料的入炉时刻到出炉时刻,直到坯料轧制结束,将整个轧制过程的工艺参数和模型自学习系数均写入数据库中。读取数据库操作是指对出炉的坯料进行确认,将所查询得到的数据赋值到过程跟踪模块中,将轧件数据在内存中存储用于后面的模型计算。 3.3 过程跟踪 轧机二级系统根据三级发送的报文信息进行物料跟踪和数据指标的计算等,然后向一级发送轧钢控制指令。从加热炉装炉开始一直到轧机,对轧线上的每一块钢坯位置、状态等信息都进行准确详细的跟踪,保证数据完整无误,以提高二级数据计算的准确性。并且过程跟踪模块根据轧件实际生产数据判断坯料最佳出炉时刻,在避免前后轧件碰撞的前提下,缩短轧机的间歇时间,提高轧制节奏。 3.4 模型计算 中板线技术升级后主要体现在产品厚度稳定性大幅提高,成材率同比提高0.55%。而与厚度精度密切相关的模型有两个:轧机弹跳模型和轧制力计算模型。 7 结论 1)邯钢中板厂二级过程控制系统自技术后一直运行稳定,能够很好完成现场的实际需要,轧制节奏也相应提高; 2)本系统能够提高设备的自动控制水平及控制精度,减轻了操作强度,保证了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3)通过数学模型计算产品厚度稳定性大幅提高,成材率同比提高0.55%,后厚度控制得到明显改善。 过程控制系统论文:过程控制系统PCS7在中间二氧化钛生产中的应用 【摘 要】本文介绍了过程控制系统PCS7在中间二氧化钛(TiO2)生产过程控制中的应用,讨论了该控制系统中的硬件配置,控制网络和软件编程等内容。通过这几年的使用,该控制系统稳定可靠,实现了模拟仪表无法完成的复杂算法及管理功能,而且其性价比远高于模拟系统,特别适合化工工艺过程控制。 【关键词】中间二氧化钛(TiO2);PCS7 冗余控制Profibus 引言 近几年我国的钛白粉行业发展迅猛,国内对高档钛白粉的需求不断的提高。相应的对钛白粉生产的控制要求也越来越高。中间二氧化钛是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的过程中间产品,是生产不同用途钛白粉产品的基础原料。 因此本文采用西门子过程控制系统PCS7,使得中间二氧化钛(TiO2)生产过程控制平稳,提高了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1 工艺简介 四氯化钛预热后,通过三氯化铝发生器进入氧化炉。同时,氧气经过预热后进入到氧化炉。在氧化炉里氧气与四氯化钛反应,生成中间二氧化钛(TiO2)和尾气。中间二氧化钛(TiO2)经过产品冷却器冷却进入袋滤器进行气固分离后,进入打浆脱氯罐,尾气返回氯化工序循环利用。打浆脱氯后的中间二氧化钛(TiO2)浆料进入后处理工序。 2 硬件配置 鉴于氧化系统的重要性,充分考虑系统安全可靠性,采用以S7-400H为主控制器构成的PCS7冗余控制方案,中央处理器采用CPU414-4H,I/O处理单元采用ET200M。为了保证系统可靠性,电源和通信采用冗余配置方案,Profibus-DP总线采用PROFIBUS电缆,保证了系统安全等级需求。采用双控制器,双电源模块。双通信模块,对于系统中的重要监视点,采用了冗余AMT硬件。系统有无扰动切换功能。容错型和安全型可满足供电中断和故障保护等特殊要求。 3 上位机系统 本系统的上位机系统使用WinCC控制,上位机系统和控制系统通过100Mbps的工业以太网络连接。上位机由操作站和工程站等主要设备组成。 工控机采有西门子工业计算机,型号为西门子RACK PC IL 43,配置主流硬件,在稳定性,安全性上有很好的保障。 4 模件配置 每个ET200M分布式I/O站的有源背板总线上插有2个IM153-2通信接口模块,分别通过2条独立的Profibus-DP现场总线与AS-400中央控制器进行实时通信。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当其中某一个IM153-2通信接口模块发生故障时,系统能自动地切换至另一个IM153-2通信接口模块,并可带电热插拔更换有故障的通信接口模块,不会影响到系统正常运行。 Profibus提供强大的系统级故障诊断能力,从总线系统的任意一点可通过Profibus-DP进行诊断、编程和控制,可以实时精确定位故障发生点和在线监控通讯负荷,并可通过人机界面实时显示。 现场的仪表所采集的信号中模拟量输入信号大多为4~20mADC的二线制和四线制信号,输出为4~20mADC信号,部分模拟量信号通过安全栅引入。数字量为干触点或有源信号。数字量的输出信号由带状态指示灯和外带保护二极管的继电器送至现场仪表。 5 控制系统 S7-400H按照“热备份”模式(无冲击、出现故障自动切换)的活动冗余原理运行。只要没有故障,两个子单元都是活动的。如果发生故障,起作用的控制器全面接管过程控制。为了确保无冲击切换和快速可靠地交换资料,需要使用中央控制器连接。 冗余自动化控制站(AS414-4H)用于实现现场设备的运行状态监测、数据采集及处理、自动闭环回路控制、电气设备开关控制等系统控制功能。 SIMATIC PCS7系统具有高度扩展能力、强大的综合通信能力、扩展的集成系统功能和易于执行的中央和分散结构。AS414-4H更采用了最新的冗余技术,两个CPU之间通过高速光纤同步专线相连,它可像标准PCS7系统那样进行处理、编程和设计。 6 电源系统 电源系统将由24VDC的直流电源构成冗余的24VDC供电系统,直流电源都将具有足够的容量和适当的电压,能满足设备负载的要求。任一路电源故障,将会自动切换,以保证任何一路电源的故障均不会导致系统的任一部分失电。 直流电源系统由西门子SITOP电源构成冗余的供电系统。 7 网络配置 在本系统中采用交换式工业以太网作为连接操作员站和自动化系统站的系统总线。通过CP-443-1通信处理模块,将S7-400H连接至工业以太网的通讯处理器。由于自身具有处理器,从而解除了CPU的通讯任务并减轻CPU的通信负载,还有助于另加连接 快速交换式工业以太网在工业以太网的通信协议基础上,将通信速率提高到了100Mbps。由于采用了全双工并行通信模式,允许站点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通信速率可提高一倍。 8 软件设计 系统的组态软件为SIMATIC Manager,所有的组态工作均在工程师站上完成。系统采用集中的、从上到下的组态方式,其中包含上位机的操作员站和工程师站配置、下位机的CPU设置、对应的I/O通道建立以及与他们想连接的网络配置,具有集中的、友好的人机界面。过程控制与监视采用图形化组态,方便易用。人机接口部分的组态软件是WinCC。 9 WinCC组态 SIMENS PCS7系统采用了 Microsoft的SQL2000作为WinCC数据库管理系统。 9.1 CFC控制 CFC是一种简洁的图形组态工具,主要用于连续过程的自动化控制的组态,采用IEC-1131的标准。用CFC运行组态是以功能块为基础的,系统配置了很多预编程的功能块。因此,采用CFC可以完成很复杂的大型控制任务。 9.2 顺序控制 SFC也是一种图形组态工具,它也采用了IEC-1131的标准。组态时首先画出顺序图,图中可选择顺序、并行分支、交替分支和回路等局部结构,用大小两种方块分别表示步骤(Step)和转移条件(Transition)。因此,可把CFC中的信号引入SFC中。CFC与SFC的交替使用,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复杂的顺控任务。 10 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0.1 系统接地 每个PLC柜的屏蔽条和系统地通过电源电线汇总到一起后接地。PCS7系统的每一个主要部件,如输入输出卡件、卡件安装机架、现场接线端子板等均设有接地端子。接地电阻要求小于4欧姆。 10.2 ET200M分布式I/O站 现场控制站的ET200M分布式I/O站通过Profibus-DP现场总线与AS-400中央控制器实现通信,主要功能是采集现场I/O信号,通过ET200M的I/O信号接口将现场数字量或模拟量信号传送至中央控制器(CPU414-4H),同时将中央控制器发送来的控制信号送至现场。 11 结束语 由于采用了自动化程度高且安全可靠的PCS7控制系统,使得中间二氧化钛(TiO2)的生产周期和产品质量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包括本控制系统在内的氯化法集成技术获得了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为氯化法钛白粉的生产的自动控制技术积累成熟的工业生产经验。 过程控制系统论文:八钢中厚板过程控制系统 【摘 要】针对八钢4200mm/3500mm中厚板轧机,由宝信开发的二级计算机控制系统。在这套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中包括了数据通讯、过程跟踪、模型计算、相关的实时数据采集和统计处理、生产实绩收集、处理等主要功能。 【关键词】中厚板轧机;计算机过程控制;数据通讯;模型计算;过程跟踪 0 引言 将计算机应用到轧制过程,并以其为核心,由它按预定的程序来处理和加工与过程有关的信息,对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控制和管理,所有这些就叫做计算机轧制过程控制。为了使轧制过程稳定,并生产出厚度在公差范围内且有良好的板形和表面质量的产品,必须根据具体的轧制条件正确的调整辊缝和速度,以及对过程进行实时的调节。产品的质量、产量等直接与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计算的准确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采用计算机进行工艺的过程控制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重要研究课题。 八钢中厚板生产线采用分布式控制系统,按功能层次可以分一下四个等级,如图1所示。 1 硬件配置 L2过程机系统由一台轧线计算机(惠普服务器)、精整线计算机(惠普服务器),每台计算机都有备用计算机。系统采用冷备方案,备用机兼做开发机。 2 系统软件分层说明 最底层:WINDOWS 2003 Server操作系统,构成系统软件的基础。 第二层:ORACLE数据库,专门用于过程数据的存储;SOCKET通讯:采用了当今比较流行的双紧凑的、面向连接协议的Client/Server方案。 第三层:为宝信中间软件iPlature以及XCOM-PCS,iPlature主要功能有画面、报表、通讯、ALARM管理系统等组成,为应用软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XCOM-PCS 目前主要完成了采用Tcp/ip通信的电文的处理。 第四层:公用子程序及应用软件。直接进行iPlature调用。 3 L2在整个系统中的位置 L2系统不但接收生产管理系统MES下发的计划(即图中的原始数据PDI)同时也向生产管理系统MES发送各环节的生产实绩。 L2负责与L1通讯,L2调整所有的设定值并发送给L1,L1将必要的测量值,跟踪信息等实时信息直接发送给L2。L2除了和L1通讯外,还包括了L2和标志机等一体品设备的系统的通讯。 所有系统之间都是通过TCP/IP协议通讯。 4 功能描述 4.1 道次计划计算 道次计划计算是整个轧线L2系统的核心任务,该功能是L2存在的根本原因。道次计划计算通过相应的模型公式计算道次压下分配规程,在轧机的作用下实现将板坯变成钢板的任务,并且保证最终产品达到尺寸、性能、板形等要求。 道次计划计算包括预计算和再计算、后计算以及自适应。板坯抽出时,根据板坯原始尺寸、出炉温度以及成品尺寸和终轧温度就可以计算一个完整的道次计划规程,轧机根据此规程基本可以将板坯轧制成为符合要求的钢板。为了得到高质量的产品,道次计划会根据轧制过程的实绩反馈,修正计算后续道次,并再设定给轧机执行,此为再计算。 4.2 温度计算与监控 板坯的温度计算对于轧制过程的力能参数计算极为重要,温度是计算轧制力、待温时间、冷却时间等的基础。 在道次计划计算时,根据给定的初始温度,以及相关参数,温度计算可以预测板坯进入轧机前以及各个道次的温度。 待温轧制是中厚板轧制的特点,因此温度监控的目的就是为了周期性计算处于轧线上待温阶段的板坯的温度,通过周期计算板坯的温度,可以提示操作人员板坯的待温情况。并可以激励板坯道次再计算,对后续道次规程进行修正。 4.3 轧线材料跟踪 材料跟踪是跟踪材料,根据材料的位置来协调调度过程控制的所有程序,材料轧线材料范围是从加热炉炉内开始到矫直机入口,在这段过程中材料跟踪对材料处理进行跟踪。材料跟踪在这个区域中的任务可以划分以下几个部分: 按照辊道分区,记录生产线的材料映象,任何时候都能得到所有材料的物理位置。 当材料到达或离开轧机某个位置时,材料跟踪必须准备好相关的材料数据(包含PDI数据,加热炉数据和其他相关数据),同时激励其他相关软件。当吊销材料时删去相关材料数据。 当跟踪映像和实物映像不一致,或跟踪异常时,操作工可以进行跟踪修正,确保跟踪映像与实物位置的一致性。 4.4 轧制计划管理 轧制计划管理接收部分加热炉系统已经存在的PDI数据,接收的数据按板号存储于数据库中,有画面对完整的轧制计划数据进行生成和调整等管理。人工可以通过该画面进行计划的输入,删除,修改等功能。 每个原始数据都包含板坯,轧制的板,母板和合同板的数据,此外还有板号,板坯号,板坯尺寸,产品尺寸数据,轧制指示(控温轧制,多块轧制,转钢),化学成份,合金补偿系数,最终温度,ACC入口温度,ACC冷却速率,出口温度等。 当该材料生产结束,计划数据将要记录保存。 4.5 设定功能 基于精确的材料跟踪,当材料到达指定的位置时,过程计算机给L1和特殊仪表进行设定,对轧机的设定工艺参数来源于道次计划计算,在设定时要对设定的参数进行最后的校验,防止出现引起设备超过极限能力的情况出现。 在跟踪不正确的情况下,操作人员可以从操作画面上对跟踪进行修正,在修正后把正确的设定数据发送给L1。操作人员可以对设定的数据进行修正。 4.6 实绩值收集处理 过程机接收来自PLC和特殊仪表的数据,由于来自于传感器的裸数据不能直接用于反馈控制,测量值必须要进行过滤和统计处理。测量值处理数据同时能够为工艺和自动化技术人员提供轧制生产信息以及用于产品质量分析。 L2的数据采集轧机的实际数据有水平辊的轧制压力,力矩,辊缝,速度,温度和计算的厚度,轧制信号等。 4.7 数据通信 利用宝信软件产品XCOM-PCS,实现与其他计算机系统的通信,具体电文格式参见基本设计规格书通信接口篇。轧线计算机加热炉计算机,精整线计算机,轧线L1,ACC计算机和仪表通信。其中轧线计算机与精整计算机之间运用了iPlature的相关功能,主机之间无需采用电文方式通信。 4.8 报表 报表程序负责工程记录的报表打印。这些报表反映了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关数据,有如下的报表: 工程报表:包括的数据是轧制设定计算所涉及的数据,这些数据包括了材料相关的数据、来自轧制策略的数据、道次计划计算值、材料和轧机操作相关的重要数据。 班报:记录当班生产的产量,质量和停机情况。关于报表,具体格式可与用户商量讨论后确定。 5 结束语 中厚板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作为实现八钢信息化目标中的重要环节,其采用先进的工艺模型和控制技术,使厚板质量得到极大进步、生产治理更方便,增强了八钢产品的竞争力,其重要性也会在以后的生产当中越发的凸显。 过程控制系统论文: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过程控制系统是指在生产企业的制造自动控制系统中管理生产制造过程数据的计算机系统。过程控制系统通常需要将生产制造过程中各个设备的设定值进行计算,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以及产品质量数据、设备运行数据进行收集与整体,并完成生产计划数据、生产原料数据以及生产成品数据的统计,对物料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全过程监视,并对不同的设备之间的运行状态进行统一的调节。 关键词:过程控制系统;设备数据管理;日志系统 1.过程控制概述 过程控制的主要任务是指通过各种的协调方法与协调措施,对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各个设备的数据以及产品制造数据等进行统计与分析,从而防止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生产计划脱离与目标偏差,并对已经出现生产计划脱离与生产制造目标偏差等问题进行处理,最终保证生产制造活动的顺利完成,保证生产进行控制、在制品控制、以及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与质量控制。 过程控制系统一般是指由被控对象、测量变送、计算机和执行机构组成的闭环控制系统。其中控制器的设计用到经典的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并通过计算机来进行相关操作与实现。计算机控制的建立在自动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之上的。其中,自动控制理论是计算机控制的理论基础。而不断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为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应用提供了丰富的空间。计算机网络以及各种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过程控制的范围与阶段极大的得到了扩张。目前,企业生产管理的全过程的信息化的实现方法逐渐趋于成熟。 过程控制系统所涉及的数学基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解。由于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大部分物力参数通常通过模拟信号来进行表示,而计算机采用的信号通常是数字信号,为了保证信号传递的通畅无阻需要进行数模转化,从而实现两种不同信号的转换。过程控制系统通常起到的作用体现在连接生产管理系统与基础自动化系统的连接作用上。除了这些工作,过程控制系统还要对生产过程中不同的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所以控制系统中需要进行信号的采样、信号的保持以及信号的变化。要对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数学模型分为输入与输出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两种类型。输入输出模型主要是为了描述过程在输入函数的作用下的输出特性,它只刻画过程的外部特征。而状态空间模型则对过程的内容进行描述,通常揭示了过程内部的运动状态。 现代过程控制理论为过程控制系统提供来了理论技术。通过利用现代过程控制理论,不但可以有效地解决简单控制的问题,而且可以设计复杂的控制系统。特别是多输入与多输出系统,非线性响应系统,时变系统以及随机系统等等。现代控制技术涉及到过程控制的很多方面,比如系统状态的最优估计、最有控制、过程识别以及自适应控制等等。 2. 过程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与技术要求 过程控制系统具有以下功能:与生产管理计算机进行通讯的功能;能够接收并管理生产计划数据的功能;原料数据与生产要求数据的功能;工作人员交接班数据的功能;向生产管理系统发送生产计划申请的能力;原料数据申请的能力等等。 企业的生产作业计划一般采用如图1所示的模式。通常企业根据客户的需求制定整个产品的生产需求计划,并根据产品各个部件的零部件特征分发至各个加工车间,制定不同零部件的加工计划。为了保证生产作业计划的顺利完成,需要根据生产作业计划进行生产进度控制;为了实现产品制造过程中消耗资源与费用的降低,需要进行通过过程控制系统成本控制;为了经常保持科学的原材料、在制品的数量,需要进行高效的库存控制。这一系列工作于过程控制系统密不可分。 3. 现代生产企业的过程控制信息系统组成层次 现代生产企业的信息系统包含了过程控制层、制造试行层以及企业资源规划层。其中由于过程控制直接面向企业生产过程,因此对过程控制系统要求具有极高的实时性、可靠性、数据完整性与可用性。过程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当前先进的网络技术为过程控制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实施基础。现场总线是过程控制系统实现的重要基础。它与Internet等信息网络系统具有明显的区别。一般而言,现场总线是在标准网络协议的基础上实现的,并进行了一定的简化。现场总线一般只包括IOS/OSI七层模型中的三层。也就是现场总线只具有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以及应用层。过程控制系统利用现场总线,将企业生产自动化系统中最低层的现场控制器与现场职能仪表设备互联形成实时控制的通信网络,也被称为工程的底层网络。 过程控制因素是生产过程建模的参数,一般而言它是由不同模式下的生产特征与生产过程控制决策所共同决定的。在生产过程中,在制品的控制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将在制品的库存数量保持在一个合理的级别。即能够维持企业正常的生产,又可以保证企业生产物流的连续性,从而尽量建设企业库存量,从而尽可能的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企业在制品的控制主要取决与车间生产类型与生产组织的形式。在大批量生产模式下,在制品的通过加工路线单与工票凭证,来保证在制品数量的稳定。随着计算机网络在生产中的应用,不同的过程控制系统应运而生。这些过程控制系统利用先进的计算技术,实现了在制品物流信息的追踪与监督,为生产过程中的控制提供了动态的数据。因此,利用过程控制系统提供的在制品生产信息,可以实现对制造过程中产品控制的最终目的。 过程控制系统能够将生产过程中产品的各种质量问题与加工失误率降至最低。过程控制系统通过建设整个制造过程中产品的质量状况,通过对原材料与不同零部件的检验,使产品在各个生产阶段的不合格率尽可能的降低。 过程控制系统论文:八钢第一炼钢厂连铸过程控制系统的概述 摘 要:在钢铁行业微利的时代,如何提高我国钢铁企业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钢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过程控制系统作为钢铁企业信息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在如何提高钢铁企业的竞争力将会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介绍八钢第一炼钢厂的连铸过程控制系统,并分析该系统的应用功能。 关键词:连铸 过程控制系统 系统结构 功能描述 1 前言 八钢作为一家快速成长的大型企业,近年来更是发展迅速,从最初的20T转炉炼钢生产线到现代化的150T大型转炉炼钢,使八钢跻身成为一流钢铁生产企业。150T转炉从建设初期,就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炼钢过程控制系统全线覆盖,而连铸过程控制系统作为炼钢系统中后的一道控制工序,在生产过程监控,提高钢坯质量和控制成本等方面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2 连铸的工艺生产流程介绍 连铸即为连续铸钢的简称。在钢铁厂生产各类钢铁产品过程中,使用钢水凝固成型有两种方法:传统的模铸法和连续铸钢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连铸技术具有大幅提高金属收得率和铸坯质量,节约能源等显著优势。连铸的生产工艺流程:将装有精炼好钢水的钢包运至回转台,回转台转动到浇注位置后,将钢水注入中间包,中间包再由水口将钢水分配到各个结晶器中去。结晶器是连铸机的核心设备之一,它使铸件成形并迅速凝固结晶。拉矫机与结晶振动装置共同作用,将结晶器内的铸件拉出,经冷却、电磁搅拌后,切割成一定长度的板坯。 3 硬件软件组成结构 3.1 硬件系统结构 主要由1台IBM xSeries 3650微机服务器,3台HP客户机,1台HP LaserJet 1505n打印机,1台CISCO2960/ 24换机,1台CISCO208/8换机和若干个网络连接设备组成。连铸过程控制服务器在L2机房服务器室,客户机一台位于连铸主控室,供连铸操作人员监控生产过程状态,另一台客户机位于连铸切割室,主要根据采集的生产数据通过切割优化模型计算出最佳切割定尺提供给生产操作人员做参考。还有一台客户机在L2机房,供维护人员使用。 3.2 软件系统结构 主要由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8标准版,数据库软件Oracle Standard 11G,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 2010专业版,与基础自动化通讯软件Kepware,客户机操作系统Windows 7,办公软件Office 2010等软件组成。连铸二级过程控制系统是基于微软的.NET 3.5 框架下使用C#编程语言开发。系统架构图如图1。 4 功能描述 连铸二级控制系统主要是跟踪收集连铸的生产实绩以及通过模型计算二冷水的动态配水量进行动态配水、通过跟踪数据和计算模型指导铸坯的切割和优化,以达到最佳钢水利用率。主要流程是接收三级系统的生产计划以及前工序的钢水信息,跟踪采集连铸生产过程中实绩数据,同时对二冷水动态配水计算下发设定、当铸坯到达切割位置时根据跟踪数据和模型设定,下发铸坯的坯号以及切割长度。当生产完成后将连铸生产实绩上传给三级系统。基于以上流程,连铸二级过程控制系统应包括以下功能: 4.1 与上级系统的通讯 连铸二级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通过以太网(Ethernet)总线,通过TCP/IP协议与上级系统通讯。 上级生产管理系统(3级)计算机向连铸二级过程控制系统发送数据如下: (1)接收炼钢3级系统下发的生产计划数据。(2)接收炼钢3级系统下发的生产标准数据。 连铸二级过程控制系统向上级计算机发送数据如下:(1)发送连铸炉次生产实绩数据。(2)发送连铸炉次生产状态。(3)发送连铸铸坯报告。 4.2 与基础自动化的通讯 连铸二级过程控制系统和基础自动化系统通讯,网络连接介质用工业以太网,通讯协议采用面向连接的TCP/IP协议,通过第三方软件Kepware读写基础自动化系统的数据项。 4.3 生产计划管理 生产计划是三级系统下发的与每炉钢水对应的生产计划数据。当三级系统无法运行时,该计划可由操作工录入。系统提供异常情况下对计划数据的修正和状态数据的补发功能。 当钢包到达连铸浇铸平台时,在没有传输钢包数据的时候由操作人员在一级画面上点击钢包到达的信息。当该炉次生产完成(该炉次跟踪完毕)后,系统自动把该炉次计划对应的生产实绩发送给上级计算机系统(三级系统)。 4.4 钢包管理 连铸各前工序在给连铸L2发送工序实绩的时候,会发送该炉次的钢水包信息,包括:钢包号、炉次号、重量、温度等。当连铸L2的接口程序收到这些包含炉次钢包信息的实绩后,会自动插入本系统的数据库表中。当需要查看这些钢水包信息时,通过界面程序提供查询。 4.5 前工序状态 连铸作为炼钢工艺的最后一个工序,需要了解前面各工序的状态和钢水数据信息。通过与其他工序的二级计算机系统数据通讯,并存贮在连铸二级数据库,在需要的时候,通过客户端程序的画面可以查询各前工序的炉次状态以及炉次实绩。 4.6 二冷水动态配水 二冷控制关系到连铸坯中裂纹和其它缺陷的产生。为确保生产出优质的连铸坯,必须根据钢种、浇注温度、拉坯速度、铸坯尺寸和铸机尺寸等参数来制定对应的冷却强度。该系统采用动态凝固控制模型计算各冷却段的设定值,其核心是计算沿铸流方向的表面温度分布和铸流凝固长度,并控制二次冷却系统各回路的水流量,从而达到规定的凝固长度,使板坯获得要求的表面温度。二冷水动态配水模块作为一个独立运行的模块,嵌入到连铸L2的系统里。 4.7 生产过程监控 生产过程监控功能负责为生产操作人员提供连铸工序处理信息。监控对象包括炉次计划信息(制造命令号、炉序、计划号等);钢包信息(钢水重量、温度等);中间罐信息(钢水重量、温度等);各铸流生产信息(浇铸长度、拉速等);各流结晶器信息(水流量、温差、液面高度、振动频率等);各流二冷水信息(控制方式、设定和实际水量等)。通过读取跟踪程序的写入的实际信息,生产操作人员在HMI画面上可以直观的监视连铸浇次内每个炉次的生产过程数据。 4.8 检化验数据管理 系统接收检化验系统发送的检验数据,保存在数据库,可以在客户端界面方便操作人员查看。 4.9 过程数据跟踪收集统计(炉次跟踪和主流铸坯跟踪) 跟踪、数据收集统计是管理相关的生产过程数据,并根据用户的需求整理成炉次和方坯的生产实绩。实际生产数据由基础自动化系统通过数据通信的方式传给连铸过程控制系统。该过程收集大包、中间包的重量等信息,以及大包、中包的水口开启/关闭事件、大包到达、大包臂旋转等事件;各铸流的工作状态和实时数据,包括拉速、浇铸长度、设定定尺长度等,以及各流的铸坯切割事件。在跟踪程序里完成炉次的生产过程跟踪以及对应铸流的生产过程跟踪,并依据厂方物流规则和物料条件,给出各切割坯的实绩信息(包括铸坯长度、重量、以及材质等)完成铸坯跟踪。 4.10 报表 在每一个大包炉次连铸生产完成后,自动生成该炉次的生产实绩数据记录。该生产实绩信息保存在数据库中,操作人员可以在HMI上查看,也可以导出Excel报表。最后生成的生产实绩数据会发送给三级系统以及后续工序。 5 结束语 目前,国家信息部已提出了建设信息化企业的战略目标,建立信息化企业已成为钢铁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连铸过程控制系统作为实现八钢信息化目标中的重要环节,其采用先进的工艺模型和控制技术,使铸坯质量得到极大进步、生产治理更方便,增强了八钢产品的竞争力,其重要性也会在以后的生产当中越发的凸显。 过程控制系统论文:包钢新体系2250mm热轧过程控制系统的应用与研究 【摘 要】作为计算机技术在冶金行业的最成功应用案例,包钢新体系热轧2250产线完整的采用了日本TMEIC公司的过程控制系统,系统控制范围覆盖整条产线的动作,包括除鳞,定宽,粗轧,精轧,层冷和卷取等工序,实现了高效,精确的板带轧制,从而降低生产管理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关键词】2250热轧;轧机;过程控制系统;PASolution 通常在冶金生产过程的分层结构中,按照功能大体可以分为4级,即传动级,基础自动化级,过程控制级和生产控制级。过程控制在结构中主要关注生产过程中的控制。利用高速网络实现控制的实时性,数学模型和模型自学习实现控制的准确性。 1 系统简介 包钢新体系2250热轧生产线采用的日本TMEIC公司的过程控制系统,整个系统主要包括非控和模型两个部分。非控部分主要包括了对轧线现场各种传感器数据的采集,提供准确的模型计算时刻,及时地把模型计算结果传送给轧线设备。控制部分主要是根据基础自动化级发送的现场数据和来自加热炉的PDI数据。在规定的时刻进行模型计算,并进行自学习。 2 PASlution平台介绍 PASolution是美国GE公司开发的中间件平台,TMEIC公司为适应现代工业自动化过程控制系统而开发的中间件。开发人员利用它可以完成过程控制系统的通信、数据采集、物料跟踪、进程管理、报警及日志等所有功能开发,为系统开发提供了便利的组态化开发平台,为系统维护提供了人性化的维护环境。PASolution在包钢新体系2250mm热连轧机过程控制系统开发过程中使用,为TMEIC轧机二级控制系统提供强大的支撑平台。 2.1 IO_service,功能是为系统中的各个进程之间提供信息通讯机制,通讯的内容包括事件和数据,其特点在于可以跨计算机跨系统平台无缝连接各进程,使各进程高效准确的进行协作工作。功能类似西门子的CORBA通讯中间件subsys实现的进程间通信。IO_service还是PASolution各组件之间联系的手段,是PASolution的基础组件,可以说是实现PASolution所有功能的基础。 2.2 Director是PASolution系统中的一个多用途的驱动引擎,也可以认为是一种进程的类,在PASolution中,用户可以用Drector生成不同的进程,通过修改Drector的配置文件来实现各种的功能,如物料跟踪,数据收集和数据接口。例如,TRK_JOB就是典型的Director例子。在Director的配置过程中,还可以配置来调用其他PASolution的组件。例如,在TRK_JOB的ioserv.cfg配置文件中,定义了对IO_SERVICE的接口,通过这种方式来使用组件。PASlution利用这个组件生成各种对象,通过继承和重载实现各种功能,完全的体现了面向对象的思想。 3 非控部分 轧机过程控制系统中的进程,通过PASolution的组件之一SSAM可以看到SCC服务器上的各个job程序,这些进程根据功能基本可以分为控制和非控制两大部分。以下几点讲述了非控制部分的主要几个job和他们之间的工作关系: 1)TRK_JOB,作为系统中最重要的job,它的作用主要是跟踪和调度,由于整个轧机过程控制系统是以事件驱动,所以物料的跟踪尤为重要。系统以钢板的跟踪位置为事件触发的条件之一(CHANGE DETECTOR对信号的监视实现),对其他JOB通过IOSERVICE的方式进行调用和通讯。例如在TRK_JOB会根据钢板的跟踪信息,在不同的位置触发MDL_JOB进行模型计算,通过定时器的使用,对MDL_JOB的工作进行监控。 2)MDL_JOB是模型的JOB,包括是SSP,RM,FM,CTC和DC的数学模型的计算,也包括模型中的前馈后馈算法以及模型自学习。 3)SET_JOB,是轧机过程控制系统向L1发送设定数据的JOB,在TRK_JOB得到MDL_JOB计算成功的信号以后,SET_JOB会从内存中提取L1所需的设定数据通过EGD网络下发给L1。 4)GAT_JOB是轧机过程控制系统用来数据收集的JOB,这些数据主要是为模型自学习和产品质量控制进行支持。数据收集后存放在POND内存中,为其他JOB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 4 控制部分 4.1 RSU,粗轧计算模型,包括以下两个子模块 4.1.1 RSUC:粗轧设定计算 根据上位机下发的PDI数据,由外界机械极限值和操作员对模型的设定参数,计算出钢坯在粗轧机区域的设定数据,下发到定宽机,粗轧1以及粗轧2,设定数据主要包括轧制道次计划,每道次的压下量,扭矩,轧制力,轧制速度以及开轧制温度等等。 4.1.2 RMLC:粗轧模型自学习,通过对接收的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反馈到RSUC的设定计算中,实现对设定计算的在线调整作用,使设定计算更加准确。RMLC主要有以下3种学习方式:BTB,指在中间坯之间的学习。LTL,指在各个分组之间的学习,决定分组的因素有钢种,宽度和厚度等。PTP,指在各个道次之间的学习。 4.2 FSU:精轧计算模型,包括以下两个子模块 4.2.1 FSUC:精轧设定计算 在接收到RSU的中间坯数据和HTT的温度数据后,FSUC会对连轧机的设定进行计算,设定内容相比RSU增加了对张力的计算。 4.2.2 FMLC:精轧模型自学习,通过对接收的实测数据进行分析,这些数据包括轧机出口的测宽,测厚,平直度,凸度数据,通过FMLC对FSUC实现对设定计算的在线调整作用,使设定计算更加准确。 4.3 HTT:传输辊道设定模型 4.3.1 HTT Setup,传输辊道设定计算 根据RSU提供的板坯温度信息以及FSU所要求的开轧温度,HTT Setup会计算出TVD设定曲线,该曲线内容主要是在空间和时间上对钢板速度的设定。通过不断的计算和下发设定对辊道的速度进行控制,进而实现对钢板温度的控制。 4.3.2 HTT模型自学习,通过对接收辊道上的温度实测数据,反馈到HTT Setup的设定计算中,实现对设定计算的在线调整作用,使设定计算更加准确。 4.4 CTC:卷取温度控制模型,包括以下子模块 4.4.1 CTSU:层冷设定计算,通过对层冷区的辊道速度和喷水量的控制,实现对钢板温度的控制。 4.4.2 CTLC:层冷模型自学习,通过采集精轧出口,层冷中间和卷取前高温计的温度,然后对比CTC的设定,对CTC模型设定值进行修正。 4.5 FDTC,终轧温度控制,包括以下子模块 4.5.1 FDTC Setup,主要功能是通过对精轧7座机架的速度和喷淋水量进行计算,结合带钢温度模型,对带钢的温降进行计算,最终达到控制终轧温度的目的。 4.5.2 FDTC Learning,利用FDT(精轧出口高温计)的实测数据对FDTC进行修正,对下一块钢板的计算产生影响。 5 结束语 包钢新体系2250mm热轧产线采用过程控制系统,运行稳定,生产效率和精确度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今后的产品开发和稳定生产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过程控制系统论文:《过程控制系统》课程教学和实践环节的改革与创新探索 【摘 要】《过程控制系统》课程是高校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本文分析了该课程的本科教学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过程控制系统的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目标,介绍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措施和方法,实践表明教学和实验改革大大地提高了高校大学生的学习本课程的效率,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过程控制系统;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0 引言 《过程控制系统》是控制理论、生产工艺、计算机技术和仪器仪表知识等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1]。本课程的涉及内容较为广泛,主要包括控制系统的建模、控制理论算法和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在本课程的教学中,任课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了解、熟悉、掌握流程工业生产工艺流程与生产过程的静态和动态特性的基础上,根据工艺要求,应用控制系统中的基本理论、现代控制技术方法,分析、设计与整定过程控制系统。同时,必须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工程应用中的相关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的能力。随着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传感检测技术等相关技术的高速发展,过程控制技术这一自动化领域内的重要分支也在不断前进与发展,国际上的很多学者在此领域内做出了杰出的成就,并成功运用于电力、冶金、轻工等连续型生产过程系统[2]。然而过程控制理论与应用结合紧密、内容较广、实践性较强,从而造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很多的实际困难,任课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也会感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学习效率较低。因此,必须要求《过程控制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理念、方法和手段都必须随着新应用和新技术的出现而进行改革,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真正实现实践型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2]。 本文重点分析了《过程控制系统》课程的本科教学现状和目前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提出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过程控制系统的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目标,介绍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措施和方法,实践表明教学改革大大地提高了高校大学生的学习本课程的效率,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1 《过程控制系统》教学现状与任务 目前在《过程控制系统》这门课程的授课过程中,任课教师通常先介绍过程控制系统中的各个环节的组成部分,然后针对具体的问题,介绍多种控制系统的结构和设计方法,最后,为了让学生能够将学习的理论知识加以应用,再介绍过程控制系统的应用实例[3]。这样的教学方法会导致学生只能片面地理解系统局部的设计信息,很难让学生掌握过程控制系统设计的精髓,更不用说能让他们做到灵活运用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过程控制系统》既是控制理论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应用的技术课程,又是过程控制的理论课程,它强调工程观点、设计能力的训练,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以及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近些年随着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等其他相关技术的发展,过程控制系统技术也不断地发展,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课程授课学时却在减少。因此,基于上述的考虑,《过程控制系统》教学应该以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本课程的效率、培养学生的系统整体把握能力为本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重点任务。主要包括针对教学方法、实验环节方面提出改进的教学方法和措施,加强过程控制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环节的结合,合理增加先进性控制理论及设计验证实验,着重对传统实验设备替换和补充,开发出新型的实验教学设备,强调对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2 教学内容的改革 随着自动化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 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过程控制课程内容包括检测与控制仪表,过程建模及系统控制方案的设计等等。因此,任课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应该有所取舍,同时应积极跟踪过程控制领域内最新研究成果,提炼实际工程问题,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中的内容,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为学生做一些普及性的介绍,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在讲授的过程中,可以将重点内容安排在过程建模和常规控制系统工程设计, 并补充神经网络建模的方法。扩充先进控制理论应用的成果,介绍一些先进的智能控制控制技术。另外,可以详细介绍了一些典型的计算机过程控制技术。另一方面,从应用的层面上展开介绍,而不是一味的重复知识点。最后在教学课时充裕的情况下,可开设一些讲座为学生介绍一些国内外正在应用和开发的最新过程控制技术成果,如复杂系统的多变量解耦控制、工业系统的自适应控制、模型预测控制等这些新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对这些理论能够做到有所了解。 3 实验环节的改革 《过程控制系统》实验环节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实验教学方面,应着重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让学生理解一些基本过程控制中的概念和基本方法。同时,在实验课时允许的情况下,应增加基于Matlab技术的计算机控制、先进控制、控制系统仿真等内容,从而达到为加深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4]。在后期的实验中,任课教师应提出实验内容和目的,而实验的方案步骤、实验过程所需要的仪器仪表、仪表的连接、控制的策略方法则完全由学生自己设计,在实验教师的监督下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实验,最后写出总结报告,并组织课堂交流、分析讨论,以提高学生独立性和创新能力。在学校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设一套过程控制实验平台,该平台是一套集自动化仪表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及现场总线技术为一体的多功能实验设备。整个应系统包括流量、温度、液位、压力等热工参数,可实现系统参数辨识,单回路控制,串级控制,前馈-反馈控制,滞后控制、比值控制,解耦控制等多种控制形式。 过程控制系统论文:梅钢精炼炉过程控制系统应用功能实现 摘 要:随着梅钢公司产品结构调整及工艺装备升级技术改造要求,炼钢厂新建二期项目。在二期炼钢厂内建设1座双工位LF钢包精炼炉及相应的公辅设施。本论文介绍了新上线的精炼炉过程控制系统,着重从系统环境、系统功能、体系结构、通讯设计、关键模型技术等方面对系统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精炼;过程控制;系统;模型 1 引言 随着公司产能的提升,二期炼钢项目的建成及投产,新精炼炉过程控制系统也随之上线运行,此次系统以炼钢一期两座精炼炉的过程控制系统作为设计依据,同时结合老系统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系统上线后进行的功能完善情况,在系统设计时将部分系统功能进行了调整。同时结合Linux操作系统,使用C++语言对精炼炉模型程序进行了重新编写。 2 系统环境 该系统采用了ftServer 6210双路双模块冗余机架式服务器,服务器配备3个双口1000Base-T以太网卡。并使用以高效性和灵活性著称的Linux操作系统,同时使用IBM的DB2数据库,系统的应用结构其构建基础使用的是开放性好,可扩充能力强,应用开发功能完备的iPlature平台。 3 系统功能介绍 3.1 应用功能总体说明 精炼炉过程控制系统控制的范围是从前工序的钢包到达精炼炉的钢包台车开始,经钢包车到达处理位,炉盖下降、通电处理、测温采样、合金投入、喂丝、炉盖上升、钢包引出,到达吊点吊离为结束。 精炼炉过程控制系统从炼钢生产管理系统(L3)获取生产计划、制造标准、钢种变更、炉次确定等信息,接收分析计算机的成份数据,及其他相关计算机系统的运转状况及生产实绩信息。 精炼炉过程控制系统接收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L1)的过程实绩数据,对现场的状态和生产过程进行跟踪控制、收集LF 生产的炉次实绩及生产过程关键事件数据。同时将精炼炉的运转状况及作业实绩数据发送给炼钢生产管理系统及相关区域过程控制系统。 3.2 工程数据管理 精炼炉过程控制系统的工程数据管理主要包括:接收L3系统下发的制造标准,并可以在L2系统中进行查询;接收L3系统下发的制造命令,并根据现场实际生产情况对制造命令进行变更、删除以及炉次确定;根据与L3的出钢计划接收约定,接收、处理和管理L3下发的出钢计划;根据现场实际生产情况,接收L3下发的钢种变更命令;接收炼钢分析系统的分析结果,并存入数据库,并显示在L2画面上;接收L1系统来的运转状况后,发送给炼钢L3及相关L2系统;当一个炉次结束吊离后,将本炉次的生产实绩发送给L3及相关L2系统。 3.3 过程控制 精炼炉过程控制系统主要是跟踪和收集从钢包到达精炼炉到钢包吊离的整个过程中设备管理信息、作业时间信息、通电信息、合金投入信息、测温采样信息、喂丝信息、能介信息以及定周期信息。除此之外,精炼炉过程控制系统在线使用的设备进行登记及统计设备的使用次数,收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实绩值,并保存到数据库中。 控制流程如图: 4 系统体系结构 该系统采集基础自动化的现场实际数据等信息,在进行相关处理后,显示在过程控制系统画面上,用以指导现场生产和执行相应的操作,同时将现场的事件信息及实绩数据发送给生产管理系统,结构图如下: 5 系统通讯设计 5.1 L2系统与L1系统和L3系统的通讯方式 精炼炉服务器通过TCP/IP Socket的方式与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和炼钢企业管理系统进行数据通讯。服务器与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和炼钢企业管理系统建立通讯回线(与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讯使用的是静态回线,与炼钢企业管理系统通讯采用的是动态回线)。数据通过TCP/IP的方式完成发送或接收。TCP/IP Socket通讯的方式,所占用的资源少,参与通讯的L3系统以及各L2区域服务器无须开放本系统的数据库资源给对方,是L2与L3之间通讯的最优方式。 5.2 通讯中间软件 在系统通讯过程中使用了宝信开发的iXComPCS软件,它是一款面向开发人员的外部通信中间件平台,通过它可以实现网络上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作为通信中间件,对上层的应用程序提供了统一的编程接口。 其主要组成为: 后台进程管理服务通过通信核心服务,为应用提供实时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以及远程管理服务为分布式操作提供了实现途径;后台控制工具,控制通信核心服务中的各回线的启停;前台控制工具,可以在异地对平台进行控制;这里的应用泛指所有和平台打交道的外部服务,包括应用开发人员编写的应用服务和类似iPlature等中间件平台等。 6 关键模型技术实现 6.1 精炼炉加热模型 精炼炉加热模型从精炼炉加热及冶金学基本原理出发,对需要进行温度升高和成分微调的钢种进行处理,分为预报模块和推定模块。预报模块的目的是根据每一炉次开始获得的钢液状态、成分信息、首次测温、目标温度等信息,在精炼处理初期即给操作人员提供为达到一定钢水温度所必须的处理时间和通电操作等综合信息指导;推定模块的目的是在得到钢水基本信息和操作量信息,如合金投入量等信息以后,推算加热过程中钢水温度的趋势,及加热过程中所需要使用的通电操作信息。两个模块的综合使用能够逐渐优化精炼炉加热工艺,使操作人员更好的控制处理过程,从而达到满足生产节奏需要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6.2 精炼炉合金模型 精炼炉合金模型的功能是根据钢液初始成分和目标成分的要求,以及各成分最小、最大值等各种限制条件,计算最优的各合金投入量与合金投入组合。计算完成后,把各个合金投入量的结果下发给L1的投料系统,以便使冶炼的钢水达到钢种要求的目标成分。 合金最小成本模型根据钢水初始成分和目标成分的要求,确定使合金投入总成本最小的合金投入组合、投入量。 7 结束语 本论文对梅钢精炼炉过程控制系统的应用功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随着梅钢产品品种的不断增加,精炼炉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梅钢精炼炉过程控制系统及相关模型上线以来一直稳定运行,系统采集到的实际生产数据为掌握精炼炉实际生产情况提供数据依据,而模型计算数据也给现场提供生产数据参考,为公司的降本增效做出贡献。 过程控制系统论文:过程控制系统实验创新模式探讨 摘 要: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需要在一个循序渐进、系统知识体系的传授中逐渐培养出来。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获得,把实验课程教学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强化实验内容的知识结构设计,理论教学链和实践教学链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个人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有效发展。同时提高了专业课程教学效果和质量,提高了工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对高素质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提升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过程控制系统 实验 创新模式 过程控制系统是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涉及控制系统模型建立、系统控制方案确定、控制策略研究、控制器参数调整、系统元器件和执行装置结构选择、单回路控制系统、串级控制系统、复杂控制系统等内容,并且课程内容和实际系统联系非常密切,如何在有限的理论教学时间内,利用有限的实验条件完成必要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同时满足卓越工程师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培养,达到深化和拓宽学生知识体系,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激发学生创新实践热情是课题重点研究内容。 1 强化知识结构,构筑基于问题的探究式理论教学 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遵循知识掌握、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原则。高等人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离不开知识的传授,而知识传授中课堂理论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导致专业课学时难以满足理论教学,如何在较短时间内设计适当的知识载体来进行知识传授以达到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的目的,为此提出了基于问题的探究式理论教学。过程控制系统的检测变送和执行器知识点(涉及传感器、电动调节器、机械调节阀等),以往限于课时所限课堂上教师仅仅简单说明,学生也只有轮廓概念,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非常不利,就业后无法解决实际问题。本着知识的掌握在于实际应用的原则,课堂上我们针对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设置一个循序渐进的问题:锅炉水位控制系统(系统技术指标要求动态指标、静态指标、安全性等)。为了达到要求从控制角度提出构成最基本的控制系统类型,大部分学生提出采用检测水位高度和设定值比较的闭环控制系统,抽象绘出系统框图,引导学生完成任务系统必不可少的一个装置是什么?装置特性和工作原理如何?基于问题教师恰当地引出新知识点—调节阀,调节阀的类型、特点、使用场合等—电动调节阀、气动调节阀、液动调节阀,直观通过实际模型和实际应用例子使问题的解答构成一个探究式的知识体系,通过理论教学对学生思维的启发使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在知识体系的传授中逐渐培养出来。带着实际问题的探究式课堂教学强化知识的应用价值,使每个知识模块构成一个实际的训练系统,从问题提出到问题解答再上升到理论,使学生从行业工程师的角度理解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从实际应用中掌握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从卓越工程师高度培养学生适合学科特点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 2 创新实践环境,构筑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实验教学 加强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项重要工作。过程控制系统涉及石油、化工、电力等多种行业,为此,2012年以校精品课程过程控制系统建设为契机,从培养高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卓越人才出发探讨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力求创新实践教学环境,提高实践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将本课程与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理论、控制系统仿真、计算机控制系统等课程有机结合,探寻专业课程体系新模式,构建创新型实践课程体系,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环境。 2.1 甄选实验内容,衔接多方位知识点 实验是学生检验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主要途径。以往过程控制系统实验中,教师指定实验内容,给出实验要求和实验过程,学生盲目地按实验步骤来做。由于实验条件受限(目前仅有5套高级过程控制实验装置),导致大部分学生只是看别人做,抄抄数据,照猫画虎撰写实验报告,对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多样性意义不大,特别是自主学习兴趣和创新实践能力无法激发。为此,我们从多方位知识点的连贯和衔接出发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 单回路控制系统是过程控制系统中应用最多的一类,特别是锅炉控制系统,它是石油、化工、发电厂等工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动力设备,该控制系统涉及电路、控制理论、传感器、计算机控制等多方面知识。课堂上引导学生从周边锅炉(供热锅炉、水房锅炉)需要控制的量(液位、温度、燃烧等)考虑,指出锅炉控制系统包括锅炉本体水位控制、燃烧系统、给水系统等,而要完成控制任务,需要构成被控变量的单回路控制系统,控制器参数的确定又依赖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控制理论所讲的解析法建模需要明确各个环节机理,这在实际系统中比较困难,如何采用实验方法建立系统数学模型,安排锅炉对象的实验建模内容?在实验中学生带着问题(正向飞升响应曲线和反向飞升响应曲线)设计实验方案,并从理论上回答为什么需在系统平稳后突加输入信号,正向和反向信号对模型建立是否有影响等一系列问题。实验完成后实验报告的撰写要针对问题从理论上加以解释。这样实验又反过来促进了理论知识的掌握,理论知识点和实践内容的有机结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2 仿真实验和实物实验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多方案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前我校过程控制系统实验装置无法做到一人一台,且实验的动态过程时间比较长,锅炉温度下降10 ℃需要十多分钟。锅炉单回路系统控制器PID参数整定过程,特别是研究参数变化(PID3个参数有无穷多组合)对系统动静态特性影响,即使仅研究三四种参数变化,在实验台上大约需要1.5小时,学生只能等待,影响实验进程。为此,我们大胆尝试新的实验模式,将控制系统仿真软件引入过程控制系统,虚拟模型构建实物装置实验,以实测实验对象模型建立仿真原型,按照过程控制系统的实际情况构建Simulink仿真模型,计算机上重点研究各个参数变化对系统动静态特性的影响,同时引导学生将仿真结果和理论知识点有机结合,以实验提升课堂知识的掌握。如控制器类型的不同仿真解决方案,要掌握控制系统无精差必须采用积分控制,而纯积分控制又易导致系统结构不稳定,积分时间常数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等,快速、多种、图形化仿真实验为优选确定本次实验的最佳控制策略和控制器参数提供了直观、可靠的支持。仿真实验又回到实际系统,将仿真实验得到的最佳控制参数作为现场实验参数的初值,观测实验中所得响应曲线,并将仿真实验结果和理论知识结合针对实际情况向正确方向微调控制器参数,快速的仿真实验过程和高效的实际实验可使每个学生有机会自己动手完成整个实验,既可以解决实验设备不足的问题,又可利用软件提高实验效率与教学效果,大大拓展了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抽象理论分析、研究、参数确定、优化控制策略确定的能力。仿真实验和实物实验有机结合,扩大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多种方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2.3 针对过程控制系统特点,安排系列实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过程控制系统是专业性很强的课程,涉及实际化工、电力等系统,如何通过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验环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就业以后应对不同的过程控制系统是本次教改的重要内容之一。电厂和民用锅炉水位控制、化工原料液位高度控制等均涉及液位控制,液位控制系统是过程控制的典型控制系统。在理论教学上我们把实际系统加以抽象建立描述系统的数学模型,根据系统性能指标要求的不同和系统存在的干扰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单回路控制方案和串级控制方案,并且对这两种方案的优劣及适应场合进行理论分析,同时为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以实验加深理论知识的掌握,围绕液位控制开设了系列实验,具体做法如下: (1)使用实验装置现场教学使学生充分了解实验装置中传感器的类型和校验的必要性、系统的平衡状态、实际环境中的干扰信号、电动调节阀等。 (2)实验过程中带着问题(系统数学模型测试为什么要等系统平衡后突加阶跃信号?为什么要用正向和反向信号作用进行参数测试?)完成实验,被控对象建模理论知识确定实验方案和实验步骤,和实验教师讨论后自己动手搭接实验系统。 (3)根据多组测试实验数据结合多学科理论知识建立系统数学模型(包括模型的类型和参数),实验过程中教师抽查上述问题的解答。 (4)为完成系统的基本要求,构成单回路控制方案,在线整定控制器参数,分析系统的动、静态特性和干扰作用下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有目的地设置一些问题(如何降低干扰对系统的影响,如何提升控制系统的精度等)引导学生提出新的合理控制方案。 (5)串级控制系统设计,包括主控制器、副控制器类型和参数整定,系统在一次、二次干扰作用下系统的相应和动静态指标研究,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串级控制系统为什么对主扰动具有很强的抗扰能力?为保证系统静态无误差主控制器为什么必须采用PI或PID?),教师不急于简单解答,而是激发学生从理论上分析得到结论,这种理论循序渐进到实践再升华回到理论的模式,改变了学生为实验而做实验的机械动作,从实验来加深理论知识,又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系列实验大大提升了学生创新能力。 3 实验教学拓展大学生创新研究,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大学生创新项目是在导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题、独立完成课题、撰写课题结题报告等工作,创新项目意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在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独立思考、独立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过程控制系统课程安排在第七学期,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创新意识等逐步形成,为了使有潜力的学生尽早接受系统的科研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摄取学科前沿知识,在常规实验的基础上,对有坚实理论知识和深厚知识底蕴的学生指导申报国家、校级大学生创新项目,2009年确立国家级“仿生机器鱼”和2012年校级“智能机器鱼氯气监控系统”项目。项目的前期研究涉及过程控制系统控制策略和控制器参数确定实验,在实验中引导有能力的学生多方面考虑问题、多方面解决问题,实验的创新能力不知不觉就应用到科研活动,科研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又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利用扎实的基础及时摄取新知识,实验技能又推动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创新能力。进一步发展了学生学科知识的横向关联,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4 多学科知识融合实验过程,培养创造性人才 过程控制系统的知识点和其他课程呈现立体交叉,多学科知识又融合于实验过程,为此,课题组在自动化系列课程实验过程中采用逐步递进的原则安排一些基础实验,为后续课程做必要的铺垫。例如,基本的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的稳定性和动态特性研究在控制理论课程中已做了多方位研究,过程控制系统前馈控制为什么可以有效地消除干扰影响,前馈加反馈的复合控制为什么既可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又可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它是如何解决稳定性和稳态精度之间的矛盾等问题。要求学生先思考,教师辅助给出提示,从自动控制系统传递函数概念、稳定性分析和稳态误差与系统结构参数的关 系,融合多学科知识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分析所得结果,最后合理正确地给出答案,使学生对实验研究得到全面和立体的概念,使实验升华到科学研究的探索实验,学生自身的知识无形中得到增加,巩固了以前其他课程中学习的知识,加强了多学科之间的融合,进而拓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5 结束语 专业课实验教学在高等学校工科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探讨过程控制系统实践教学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连续5年的实践,在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夯实的基础上,把课程实验有机、科学地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多方位设计实验内容、多学科融合实验过程和带着问题做实验等均以学生为主导,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规律。使学生个人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有效发展。理论教学链和实践教学链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实践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注重教与学的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提高了专业课程教学效果和质量,对高素质人才培养和创新科研能力提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过程控制系统论文:《过程控制系统》课堂教学方法的探讨 【摘 要】过程控制系统是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根据课程教学的特点,针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教学方法,教案设计等方面出发,探讨具有更好教学效果的授课方法,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 【关键词】过程控制;课堂教学;教学方法 一、引言 过程控制是自动化专业学生的专业课必修课之一,是以实际工业生产过程为背景,自动控制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在自动化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课程内容涵盖了系统建模方法,工业过程特性控制理论和算法,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等,不仅研究简单的单回路系统,也涉及复杂系统控制,先进控制系统等。由于课程理论与实际联系非常紧密,涉及面广且深,对学生理论基础有较高要求,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难以保证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令学生感到抽象枯燥,降低学习机进行,教学效果不佳。针对这种情况,从教学方法,教案设计等方面出发,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对“过程控制系统”的教学做了简单探讨,寻找更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改善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调整和仿真软件的运用 以往的“过程控制系统”教学偏重于理论教学,在课堂上详细讲解公式和推导过程,理论性太强,使学生感觉课程内容枯燥难懂,失去学习兴趣。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通过总结经验教训,调整了教学内容,将学习重点从原来对理论知识的大量复杂的推导过程,转移到从工业生产实例引出理论知识上来。同时应用Matlab仿真软件来验证过程控制的理论,使教学过程更加形象化,使学生能够掌握过程控制的核心知识,并加深过程控制系统的理解和认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为了体现课程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的特点,在教学当中引入与实际相关的控制方法以及信号处理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实际应用背景,具有更大的知识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加主动地学习这门课程。另外,由于科技的发展,过程控制系统更新快速,因此在上课过程中,除了必须的教学内容外,还应该引导学生了解过程控制领域最新的发展动态,了解该学科的最新信息,让学生更加了解所学知识在本专业领域的地位,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程学习当中。 计算机仿真软件的应用为过程控制教学提供了便利。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仿真软件和多媒体教学的应用,能够为学生直观地展示控制系统的结构,工作过程,以及控制效果等。通过多媒体课件,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多变,有助于调动课堂气氛,而Matlab仿真软件丰富的工具箱,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基于Matlab的仿真实验,让学生充分理解相似的概念和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带来的影响,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让学生掌握仿真软件的用法,一举两得。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 网络技术现在飞速发展,通过网络架构教学平台,将课堂教学延伸至互联网,丰富了教学内容,能够加强学生对教学难点的掌握和理解。通过网络平台,将详细的教学课件,仿真软件、程序和使用说明,教学日历,课程通知,教学问卷,以及测试复习题等内容上载,供学生下载使用。采用网络平台,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并实现最大限度的信息共享,同时也可以通过教学平台实现答疑,学生间互相讨论和交流等。可见网络教学平台是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效率具有重要帮助。 四、注重与学生的交流 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应该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多听学生的体会和意见,了解他们所需的知识量,为学生制定更好地教学内容。另外作为老师,除了关心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之外,还应该以学生朋友的身份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提出建议和指导,尽量帮助学生的成长,尽量做一个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 五、结束语 过程控制是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与生产过程关系密切,在课程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改进教学内容,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传统教学与仿真软件相结合,根据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引入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来的有代表性的实例,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重点讲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了过程控制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 过程控制系统论文:冷卷准备机组过程控制系统 摘要:本文介绍了某冷轧厂冷卷准备机组过程控制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包括硬件平台和软件系统。基础自动化系统包括顺控,主令,跟踪,急停和HMI;着重叙述了过程控制的实现方法。 关键字:硬件,顺控,主令,跟踪,急停,HMI 系统概述 该冷卷准备机组为连续生产机组,用于取向硅钢(含SGO)和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冷轧后的钢卷处理,最大速度400m/min,是目前国内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一条机组。整个机组自动化控制系统完成钢卷从入口运输,自动上卷及开卷,入口定位剪切,焊接,圆盘剪切边,定位剪切,卷取机卷取及卸卷,称重打捆整个过程。所有功能均可全自动或半自动完成。被控设备以入开卷机、张力辊、卷取机为核心, 辅之以入口钢卷小车、入口转向夹送辊、入口剪、纠偏辊、分切剪、出口转向夹送辊、卸卷小车、钢卷称等设备。 控制系统硬件及网络组成 控制系统的硬件分布于计算机室、操作室、电气室和现场,如图1所示。基础自动化系统的硬件设备组成: SIMATIC S7-400可编程控制器(CPU416-2DP):2块 高速技术模块(FM450-1):1块 DP通讯模块(CP443-5):1块 以太网通讯模块(CP443-1):1块 全数字交流传动调速装置(6SE70):多台 专用急停控制控制器(CPU315F-2DP):1套 及远程I/O站、PDA、工程师站、服务器、操作员站等组成。 通过快速以太网、PROFIBUS网络实现各自动化单元以及与上位机的通信,构成典型三层通讯网络的三级控制系统。 通讯网络的第一层:人机接口与PLC之间及PLC彼此之间的以太网,实现全线生产参数的设定和各设备的状态、电气参数及故障,生产工艺过程在人机接口HMI的显示; 通讯网络的第二层:PLC与远程I/O站之间及PLC与传动系统之间的PROFIBUS-DP网,实现PLC对系统控制指令的传送和系统状态及参数的收集; 通讯网络的第三层:PLC彼此之间实现控制信息及数据传送的MPI网。 图1. 自动化系统配置图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软件功能主要由以下几部分。 3.1顺续控制和跟踪 钢卷运输,换辊,液压等一类单体设备动作的控制可归为顺序控制。顺序控制一般负责单体设备如液压传动设备、恒速电机等的控制。顺序控制还包括自动步,即将一系列动作为一个运动组来处理,实现系列动作序列的自动完成,如钢卷自动运输,自动上卷等。采用图形化的顺序功能图表“SFC”编辑生成。由于所有联锁是在执行机构控制级上完成的,因此这一级完整地保留下来以组织成适当的顺序控制。在程序中所有转移条件彼此独立,不用考虑彼此的联锁关系,通过简单易懂的与/或逻辑即可进行修改。每个顺序都可单独进行手动或自动选择。 物料跟踪包括带钢跟踪(SEGA)功能和物料(数据)(MAVE)跟踪功能。SEGA是基本的跟踪功能。它将整个生产线按一定原则划分成若干个区,每个区再划分成若干个段,跟踪就是基于这些段进行的。每条带钢焊缝经过线上区间,基于区间的段 利用内部记数器计算出(利用编码器给出的焊缝行程和区段的长度)整条线上的带钢镜像,用标志位标识(每个区间段数之和=整条线段数)。MAVE功能基于SEGA功能,MAVE用线上带钢的镜像(标志位)去跟踪带钢和整条线上的数据,MAVE能触发动作和在适当的时间和其他的自动功能就设定点/参考值进行通讯,尽管MAVE是基于线上的带钢镜像(标志位),但是动作仅仅在焊缝从一段跨越另一段时触发,可在这样的段边界中定义多个动作,动作点也可以使用来自其他系统的数据。 3.2 主令控制 主令程序负责全线带钢传输控制,也是整个基础自动化的中心,可以分为两部分,主速度发生器和线速度协调控制器,两者是主从关系,线速度控制器起主要作用。 线速度协调控制器负责整个生产线运行,协调带钢的处理过程,传输、启动相应的设定、定位、控制、剪切等程序。线速度协调控制器的功能包括操作模式的处理(运行/爬行,停止,保持,穿带/甩尾,快停,快停,紧急停车,联合点动,单独点动等)断带检测, 主速度发生器完成线速度协调控制器的控制值送到传动系统,包括传输带钢运行所需要的各种功能,启动、加减速,带钢定位控制,张力控制,开卷机控制,卷取机控制,速度设定值。 带钢定位控制是闭环,利用装在张力辊或夹送辊上的编码器对带钢定点定位控制,包括带钢头部定位,带钢尾部定位,自动减速功能。 张力控制。张力控制策略为:当机组启动时,张力值平滑上升到正常运行张力值。在机组临时停车时,张力值保持运行张力值不变;超过临时停车时间,张力切换到停机张力。如果机组停车时间过长,机组张力自动切断。 在运行中,某个区域的实际张力突然快速下降,这个信号将反应在张力控制的传动装置的实际转矩上,或某个张力计的实际检测值,断带检测程序发出断带信号,并对相应区域发出快停指令。 3.3 急停系统 急停系统负责全线的紧急停车。全线分为4个区域,线上区域1个,即从开卷机到卷取机的整个区域。线外有3个区,液压站,入口钢卷运输区,出口钢卷运输区。 急停控制的电气设备类型主要包括,MCC恒速电机,变频调速电机,液压驱动设备等。主要控制过程为:操作台上急停按钮触发急停,急停PLC收到信号,计算处理后发急停信号至急停继电器,后者将急停信号分发至MCC柜、变频传动柜,远程I/O站等。实现停车。急停事故回复后,必须在HMI上进行急停确认。 3.4 HMI系统 HMI (Human-Machine Interface) 人机界面系统是通过WINCC软件实现的。WINCC软件包括,组态界面,操作界面,报警系统,归档系统,报表系统,数据管理系统。在本项目中HMI系统,主要包括八个部分。 工艺过程跟踪:包括全线机组总览,重要设备的数据显示,修改; 液压和润滑系统:包括液压站,开卷机和卷取机的润滑站,全线的CPC和EPC的液压站。包含电机的启停控制和状态监视画面。 诊断画面:包括全线传感器的状态画面和DP网络通讯状态画面。 传动分合闸:控制全线传动设备控制装置的分断和合闸。 趋势:全线重要数据的趋势图。 自动步:用于监视所有的自动步及动作条件。 画面中符号解释画面:包括颜色说明,设备符号说明和介质系统符号说明。 HMI系统包括2台HMI服务器,2台HMI客户机。其中HMI的服务器放置在电气室,两台服务器之间为冗余系统配置。 HMI系统服务器之间以及HMI服务器和客户机之间均采用TCP/IP协议进行通信。服务器会保存过程值和配方数据;客户机只访问服务器,显示服务器提供的过程画面和过程值,并可接受操作员的输入 传给服务器,本身并不保存数据。 总结 冷卷准备机组过程控制系统的配置先进,控制精度高,其自动化程度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实现全机组4人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自投运以来,机组设备和整个生产线均运行良好,受到了用户的好评。 过程控制系统论文:基于ProfiBus的过程控制系统的软硬件组态 摘 要: ProfiBus现场总线具备传输快、结构简单、抗干扰等优良性能,已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与分散I/O之间的高速通信。首先介绍了ProfiBus现场总线的特点,然后基于ProfiBus?DP和PA、Siemens PLC 300和Wincc组态软件,详细阐述了过程控制系统的结构,硬件、通信协议、监控页面的组态方法和步骤。 关键词: ProfiBus; PLC; WinCC; 组态 引 言 伴随着工业生产过程的大型化、复杂化、连续化和自动化发展,对工业控制系统的控制水平和品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现场总线技术也应运而生,用于实现自动化系统最底层的现场控制器和智能仪表设备的互联和实时通信。它是一种开放的、具互操作性的、彻底分散的分布式控制系统[1]。本文将以ProfiBus现场总线为基础,介绍以Siemens PLC 300和Wincc组态软件为主体的过程控制系统的软硬件组态过程。 1 ProfiBus现场总线 ProfiBus现场总线是一种用于工厂自动化车间级监控和现场设备层数据通信与控制的现场总线技术[2?3],可实现现场级到车间级监控的分散式数字控制和现场通信网络,从而为实现工厂综合自动化和现场设备智能化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4]。ProfiBus系列由ProfiBus?DP/FMS/PA三个兼容部分组成。其中ProfiBus?DP和PA的特点如下[1,5]: ProfiBus?DP适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与分散I/O之间的高速通信;可取代24 V或4~20 mA的串联式信号传输;使用RS 485传输技术或光纤媒体。 ProfiBus?PA专为过程自动化设计;可将变送器和执行器连接到一根公共总线,可用于本质安全领域;数据传输采用扩展的ProfiBus?DP协议,还具有PA行规。 本文将采用ProfiBus?DP和ProfiBus?PA通信协议来构建过程控制系统。 2 系统架构 本过程控制系统用于模拟对工业现场液位、温度等信息的采集、处理,PID控制和控制工艺流程的实时监控。系统通过ProfiBus现场总线进行数据传输和交换,采用MPI通信方式与上位机进行通信和远程控制,从而使整个控制系统实现网络化和数字化。控制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 系统主要包含上位监控机、CPU、以太网通信模块、DP链路、分布式I/O和变频器DP从站、温度和压力变送器、阀门定位器、电磁流量计等。CPU采用Siemens的S7300 315?2 DP,既具有多点通信功能的MPI接口,又具有ProfiBus?DP通信功能 [6]。 过程控制系统论文:“热工过程控制系统”及其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热工过程控制系统”在热工过程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中为核心专业课程,该课程在提高热工过程自动化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方面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针对火力发电机组技术的发展和电力企业对热控技术人员的要求,从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环节以及课程设计等方面探讨了“热工过程控制系统”及其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热工过程控制;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长沙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热工过程自动化专业主要面对发电行业,学生主要在火力和核电等发电行业就业。根据我校办学特色及热工过程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立足电力行业,突出电力特色。“热工过程控制系统”课程主要讲授过程控制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单回路、串级、前馈、比值、解耦等典型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参数整定方法,以及火力发电厂汽包锅炉蒸汽温度、汽包锅炉给水、锅炉燃烧过程、单元机组协调等控制系统的构成、原理和系统分析。该课程作为热工过程自动化专业核心主干课程,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因此该课程的建设一直受到院系的高度重视。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运用过程控制原理,结合火力发电过程对象,从事热工过程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运行与开发研究工作,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进一步加深对火力发电厂锅炉各子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基于此,课程组对该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环节及课程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的教学改革,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热工过程控制系统”课程教学改革 1.根据人才培养要求,更新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课程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经过课程组多次讨论,结合最新专业培养计划,按照拓宽基础、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的思路拟定了“热工过程控制系统”及“热工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两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进一步明确了该课程及其课程设计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规定了基本教学任务和要求。 2.课程教材建设 教材是进行课程教学的基本工具,是进行教学工作、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该课程在教学中使用过两种正式出版教材,总体来看,所用课程教材内容比较全面。但是,由于热工过程控制技术和火力发电机组技术的不断发展,教材中有些内容就显得较陈旧,为此根据最新拟定的教学大纲,并参考国内有关火力发电机组最新技术和过程控制相关教材,结合课程组近几年形成的教学经验,编写并出版了“热工过程控制系统”课程的新教材。[1] 3.更新教学内容 “热工过程控制系统”课程内容几乎涉及到本专业先修的所有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在组织课程教学内容上,根据最新出版的教材,每学期课程组依据收集的火力发电机组最新技术和过程控制技术在火力发电机组上的最新应用,在学期末课程组开会集体研究、整理,提炼出必要的内容充实到下个学期的课程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保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新颖性。同时注重不同专业课程内容之间的衔接,将检测技术、控制仪表、集散控制系统、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智能控制技术与控制系统仿真技术等知识融入到具体的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中,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热工过程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能力。[2] 4.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在课堂纪律管理方面上,制作签到点名表格,学生上课时自己在签到表格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学号。通过学生签到点名方法,既节省了全班学生姓名点名所花的时间,同时,也方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并加强了对课堂的管理。在课堂上,通过学生的签到表,可以很方便对应地找到讲话、睡觉、玩手机、戴耳机等学生姓名,可通过点名或点名回答问题等方式提醒学生;与此同时,在课堂上积极跟教师互动、回答问题的学生都根据情况记录,在平时成绩上加分。 在教学方法上,注意运用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课程中的基础知识点尽量讲解得生动形象易懂;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讲解后,采取提问或课堂讨论等互动手段加强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的理解。课程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对重要的理论知识及时使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进一步加强理论知识的理解。[2]比如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PID控制器比例、积分、微分三个参数对控制质量的影响,若是只将三个参数对控制质量影响的结论告诉学生,学生比较难以理解,但是通过Simulink仿真就能生动地将PID控制器的比例带、积分时间、微分时间三个参数变化对控制系统性能的影响通过曲线的形式体现出来,这样就加强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深入理解。[3] 5.实验教学改革 本课程的所有实验都放在热工检测与控制技术实验这一门综合性实验课程,并出版了该实验课程的教材,由实验室老师讲授,并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实验。针对热工过程控制系统课程内容,开设了六个实验,包括单容水箱液位数学模型的测试、双容水箱液位数学模型的测试、单回路定值控制系统、水箱液位与流量串级控制系统、双闭环流量比值控制系统和上下水箱液位前馈-反馈控制系统。通过实验,使学生对对象动态特性的测量方法,单回路控制系统、串级控制系统、比值控制系统、前馈-反馈控制系统等控制系统原理及其调节器参数整定方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二、“热工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热工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是热工自动化专业继“热工过程控制系统”课程之后一项重要且必不可少的工程实践教学环节,是完成书本知识到实际运用能力转变的关键步骤,其学时为两周。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热工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分析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主要从教学大纲、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设计选题、指导教师的团队化、课程设计与生产实习的关联性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4] 1.改革目标 按照热工自动化专业的“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要求,结合“热工过程控制系统”课程教学改革,使学生在完成课程设计任务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过程控制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在该课程设计过程中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2.课程设计选题优化 “热工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主要围绕火力发电厂锅炉各个子系统进行控制系统设计,给出了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再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汽包锅炉给水控制系统设计、磨煤机多变量解耦控制系统设计与燃烧过程控制系统设计等5个子课题,4~6名学生一组,每组对应一个子课题,要求必须完成该组课题的方案设计、系统构建、参数整定、结果分析和答辩等任务,进一步提高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指导教师的团队化探索 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指导教师是关键。指导教师必须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有相当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积累。加强“热工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师资队伍建设,聘请学校附近电厂的热工骨干技术员担任辅助指导教师。整合理论课授课教师、实验课指导教师、课程设计指导老师、运行实习指导教师及电厂技术员五者优势资源,探索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团队建设模式。 4.强化课程设计与电厂运行实习的关联性 我校热工过程自动化专业的“热工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和“电厂运行实习”都在大四第一学期开展,进一步分析课程设计与电厂运行实习的内在联系。合理安排课程设计与电厂运行实习时间安排,根据不同的课程设计题目对学生的电厂运行实习的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安排,强化课程设计与电厂运行实习的关联性,使得课程设计和电厂运行实习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结束语 在近几年来的教学中,对“热工过程控制系统”及“热工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两门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索与实践,逐步完善了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在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验教学以及基于工程能力培养的课程设计等多个方面,都进行教学改革探索。通过这门课程理论教学及其课程设计的教学,使学生在面对火力发电厂时,加深了对热工过程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参数整定、仿真研究等理论知识的整体认识,并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使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得到了有效的融合。 过程控制系统论文:基于网络监控的供水过程控制系统 摘 要:针对目前水厂管网供水过程控制需求,设计供水过程综合控制系统,用网络将三套水厂控制系统连接监控,每套系统对水位、压力和流量检测,可对三套系统进行多种综合控制;并嵌入视频监控,监视水质和设备安全等;还引入labview信号处理模块,为现场调试和信号分析提供有力条件,最后探讨了Internet引入远程监控的可行性。 关键词:网络控制,视频监控,稳压供水,WinCC,变频器 1 前言 本供水系统从能源的最佳配置及安全角度出发,针对水厂多台中等距离水泵联网供水系统,综合现代网络控制技术,设计一个以工业现场实际生产控制的综合性、多功能网络供水控制系统,这个系统具有远程web监控、复杂的关联控制、生动的组态监控界面、对输入输出信号采集分析等功能。通过对工业供水、流体控制、城市供水、虚拟仪器应用、SCADA软件应用的研究和综合,结合实际资源和条件本文提出了这个网络供水模型控制系统。并探讨了远程web监控的可行性。该系统采用采用WinCC监控组态软件作为上位机,下位机西门子S7-300PLC进行控制,现场采用MPI总线网络,对水面以摄像头进行视频监控,远程以因特网连接,利用虚拟仪器软件优化控制参数,使控制达到最优。从而可实现对复杂的供水网络进行联网调度控制。 2 系统功能 控制系统分别由A、B、C三套独立中距离的设备组成,由一台PC机作为上位机进行监控和数据处理,并与Internet连接。下位机具有多种监测和控制功能,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流量、压力、液位等过程量的检测,从而实现精确的流量、压力、液位控制;方便的数据记录和管理;(2)通过视频对危险或紧急事件进行监控报警;(3)利用虚拟仪器软件和相应硬件采集处理系统的输入输出信号,使控制得到最优化;(4)现场总线网络实现远程设备间的关联控制,实现对分散设备的集中操作和管理;能基于因特网或者局域网实现基于Internet的操作和监视。 系统模型如图1,现场中单个系统的各个传感器采集到信号后通过信号处理模块处理(AD转换)后把数字信号传到 PLC(CPU),然后CPU根据此信号进行相应的动作;适配器是连接PLC与PC机的桥梁。水质监控的模拟中采用的总线类型是目前较热门的USB,当然用户也可根据所提供的硬件选择不同的总线类型,只需解决相应的通信协议问题就行了。各个系统之间的PLC通信可通过与CPU配套的外接口进行MPI通信,而各PC机之间则通过Internet进行相互的连接。 3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硬件结构是系统功能实现的载体,有上下位机组成。上位机采用可靠性较高的西门子工控机,通过MPI网络与现场控制的下位机PLC连接。下位机控制系统需要对输入输出模块、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及其等关键硬件进行选型。本系统选用模块化的西门子中型300系列的S7-312C的CPU;远程压力传感器的模拟信号通过多通道输入模块,转换成数字信号送到控制处理器;利用控制处理器中的数据处理和控制程序进行数据处理和判断;输出模块332控制信号控制电动阀、变频器等执行器来控制流量、水位和供水压力等;安装有6个压力传感器,可对管道的多个监测点和池子的压力进行,还装有两个流量传感器,这可分别测量管道多点的水流量大小。本系统的执行器是一台有变频器控制调速的电机水泵及一台恒速水泵,可以方便根据需要进行调节。采用性能优良的摄像头和视频采集卡与工控机相连接,可得到水池和需要监测的生产现场的视频信号,然后用OLE技术可以把视频界面嵌入到工控机的人机界面,还可以进一步对该视频信号进行处理,以实现特定的事件处理,如自动的环境安全监视、设备运行状态的自动监测等等。 4系统软件设计 系统的软件设计包括PLC、WinCC等软件的设计,及相互之间的通讯。上位机软件是创建变量、界面数据输入与实时显示、数据采集管理、故障诊断、上下位机通信及视频处理等,其过程大致这样:建立与PLC的连接和创建变量,建立通信连接后便可以设置用于通信对话的变量。利用图形编辑器,进行组态、参数输入界面。如图2所示体现整个控制系统的大概控制流程:启动程序后进行初始化,清除寄存器里残留的数据信息,同时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传经AD模块后传到CPU,处理程序再根据这些信号相应的处理;其间可进行手动和自动操作。每个控制函数都独立分配一个数据块,这样方便数据信息的管理和防止数据出错。针对每个系统,单独建立参数输入界面。选择手动/自动、控制压力或流量对象、设定值与PID参数、函数控制、关联控制对象、标量转换参数输入等。在对各个部分的信号进行及时的最优化分析处理上,本系统引入LabVIEW,然后把这个信号及时反馈给控制程序,从而提高控制信号的精度。 对流量或者压力控制时,可以直接采用完全PID算法,能够直观输入和调整各PID参数,实际运算时则采用增量算法更加方便,计算工作量较少,运算速度较快,其增量式算法如下: 其中Δu(k)为k次控制的增量,A、B、C等分别为合并计算的常数。实现PID的控制程序由STEP7自带函数库的SFB 41函数实现,既可设定PID参数,还可设定上下限位及调用时间等多种参数。 5 网络化及视频监控 三套设备间不仅进行联网数据监测,并进行联网控制,对水网供水调度。工业上的供水是一个牵涉到多方面领域的问题,这就需要解决多方面的协调性与能耗等问题。这里主要讨论Web方式实行远程监控的可行性和实现方法,如图3所示。 供水系统的网络大而复杂,这里研究一种新的方法,可以解决目前由于传感器的限制而难以实现的监控系统。由于本系统融入了丰富的控制、监控、虚拟仪器等现代先进的测控技术,可用于控制系统的深入研究和用于综合性的实验教学。而视频嵌入牵扯到多方面的知识,如视频信息的采集、采用什么算法进行处理,视频调用的过程步骤等等都需要考虑。视频调用的步骤如下:(1)用C++编号一个exe的文件,并把此文件放在所建的Wincc项目文件夹里,相应的图像分析处理在这里可以进行功能扩展。(2)在WinCC 面板中调出个button ;(3)右击button 弹出一列菜单,选择“属性”,(4)选择属性里的“事件”,再接着是事件里的“鼠标”,“C动作”;(5)鼠标放在编程框图里需添加动作的位置处;接着点击编辑动作窗口的左树,把他们展开,然后调用windows中的program Execute),并把program_name改为调用的路径名即可。(6)调用的路径里把所有的“\”改为“/”。 6 结论 该网络过程控制系统通过一台主机监控,实现现场总线的网络检测与控制。可以分为三组,每套有自己独立的操作界面,可以单独进行实验,实时采集数据;实验时可以大范围改变参数,并且在屏幕上可以直接观测到输出量与检测量的对应曲线。每套系统嵌入视频监控和图像处理,将水厂的过程控制可以与视频监控完美结合;三台设备的联网性实验可以很好的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复杂供水网络,而且本系统具有试验切换容易,操作简便,稳定性好等优点。控制软件和监控界面的运作在实验装置上调试通过,并达到预期的效果。本系统的关联控制是通过建立数据块的映射实现的,所以只要把数据块循环刷新便可实现关联控制,而不依赖于通讯网络的结构。视频监控模块可以方便地嵌入过程控制实验系统中,这也是结合了当前工厂实际技术发展的需求方向。
供应管理论文:供应链管理的后勤物资采购的策略创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快发展,我国铁路系统面临的外部经济体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市场中企业间的竞争逐步转为企业间供应链的竞争。后勤物资采购在铁路部门的市场运行体系中作为最终的环节,必须要顺应外部的发展变化,积极地探寻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后勤物资采购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后勤物资采购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及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加速我国铁路系统后勤物资采购的改革,建立高效的后勤物资保障制度和提高整体的保障功能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1有关后勤物资采购和供应链管理的含义 1.1供应链的含义 关于供应链的含义,最早的观点认为它是企业生产中的一个内部过程,把企业从外部采购回来的原材料经过生产转换及销售这类活动,然后传递到用户或者买方。随着经济的发展,供应链的观念也在发展变化,有观点认为供应链与供应管理和采购相关,主要用来表明与供应商相互之间的关系。目前来说,供应链通常指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围绕着核心的企业集团,通过控制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首先采购原材料,加工制成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最后通过销售渠道送到消费者的手中,这种把制造商、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用户连接为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的模式就是供应链,这时的供应链更加注重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 1.2供应链管理的含义 通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供应链中的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全面的规划,并且还要进行组织、计划、控制和协调的管理模式就是供应链的管理,主要表现为集成化、同步化和整体化。供应链管理的理论来源于物流管理,因此供应链管理的思想经历了由传统物流管理到供应链管理的变化过程,目前的观点认为供应链管理还应包括业务流程的整合过程和组织间的协调活动。 1.3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后勤物资采购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后勤物资采购包含了后勤物资采购、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这三个方面的内容,通常可以这样定义其含义:后勤物资采购形成的供应链,以满足铁路部门的后勤保障需求为依据,通过执行组织、计划、控制和领导等职能,对采购中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加以控制,把物资及时供应给有需求的铁路部门,这样的一个联系制造商、供应商、分销商和铁路系统最终用户的网链结构模式就是后勤物资采购供应链管理。 2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后勤物资采购的意义 2.1有利于建设现代化的铁路后勤 近年来铁路部门提出了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推进后勤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要求,该要求是为了适应国家和铁路建设的新要求、交通运输发展的新变化、坚持经济建设与交通发展的方针。要想全面建设现代化的铁路后勤,最本质的要求就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使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到后勤的各个方面,集中力量解决影响和制约后勤发展的各种矛盾,推进管理的科学化进程。作为铁路后勤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资采购把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引入到采购的全过程,从而有利于及时发现物资采购中出现的新问题,并且寻找物资采购的新思路新途径,从而促进后勤建设的发展,保障其现代化的实现。 2.2满足铁路系统大后勤的发展要求 铁路系统的大后勤建设是发展现代化铁路后勤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后勤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现代化后勤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具有中国特色铁路发展新道路,坚持后勤建设与国家经济的发展相融合,集中精力构建新型的物流体系。对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后勤物资采购的研究,立足于铁路系统的物流体系建设,通过引入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理念,依靠社会保障资源和国家的物流体系,逐步形成现代化的物流体系,实现了供应商直达配送的保障,对现代后勤建设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利于铁路系统大后勤的稳步形成与发展。 2.3实现后勤保障效益最大化 后勤保障的终极目的和追求就是实现保障效益的最大化,这也是铁路后勤发展的内在要求。作为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后勤建设必须要坚持效益优先,要坚持投入少、效益高的后勤建设与保障发展道路,做到整合资源、勤俭建设和集约发展,尽最大努力实现后勤建设的质量、速度和效益的统一,做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坚持综合平衡的原则。供应链管理的理念渗透到后勤物资采购中,有利于科学化的进行采购,有利于效益最大化的实现,从而保证了物资采购科学健康的发展,提高了保障的效力。 3在供应链管理条件下优化后勤物资采购 3.1从思想上提高认识 供应链管理具有科学性,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后勤物资采购品种多、采购量大和涉及面广,必须要重视管理工作科学化的实现,要对物资采购的管理科学化进行不断地探索。供应链管理强调战略性的、全局性的观点来处理和看待问题,要做到各节点间相互融合的统一整体性。后勤物资采购的出发点是供应链,通过供应链的相关概念指导物资采购,从而适应市场经济新体系,推进采购的科学化进程,实现效益性和经济性的有效统一。因此要从思想上加强全局认识,使铁路用户、供应商和采购单位处于一种相互联系的整体中。作为经济链中的一个重要节点,物资采购需要把采购过程中的采购单位、铁路用户和供应商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要放弃自身利益,实现整个过程合理化和科学化的管理。以整体性和全局性为基调的供应链管理方式,合理的优化了各节点的运作过程和运作方式,实现整个系统的最优化,保证供应链的最佳状态。 3.2灵活运用各种政策 在后勤物资采购过程中要注重管理的有效性,灵活的运用各种政策。供应链作为一个纽带,把铁路部门和供应商紧密的连接在一块,形成了一个双赢的系统。铁路和供应商在这个系统中各取所需、各谋所利,这种关系在平时的物资采购中更为凸显。铁路部门要想使后勤物资的质量更好、保障效益更高,应在采购供应链管理中对需求方面加以重视,努力创新寻找新突破。可以采取让供应商在早期进行参与的策略,让他们能够准确的获悉铁路系统对物资的功能、质量和数量上的各种需求,从而使物资生产和供应更加具有能动性和客观性,确保供应链更加合理科学。在市 场经济活动中铁路部门作为最终的用户,需要采取灵活的方针策略,保证物资供应最大效益的实现。 3.3明确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性 后勤物资采购的供应链管理,必须先要满足铁路后勤的物资供应需求,还要把效益科学和保障有力作为主要目标。供应链管理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是适时适量,作为后勤物资采购的关键因素,适时适量也是实现保障有力的重要依据,通过对组织、计划、控制和协调等活动的管理,确保铁路部门需求得以及时满足,同时也达到了效益最高和资源库存最小;其次是质量保证,质量标准作为铁路后勤物资采购中的重要保证,要求所采购的物资必须具有质量稳定性,质量过高和过低都不是最终目的,过低就满足了各种需求,而过高会造成相对价格比较高,增加了购买成本,也会造成浪费;最后是费用最节省,后勤物资采购的整个过程都要考虑到效益的问题,在购置费用较少甚至短缺条件下更应考虑该因素,在供应链管理的全过程与各个方面,都要坚持勤俭建设、艰苦奋斗的原则,要充分运用各种采购策略,尽量降低总费用,在保障各种需求基础上,实现各利益关系的互赢互利。 本文主要讲述的是铁路系统的后勤物资采购问题,通过分析后勤物资采购的含义内容,提出了在供应链管理条件下的物资采购问题,并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资采购的对策,为后勤物资采购提供了有效的建议,对加快后勤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虽然供应链管理应用于后勤物资采购的历史比较短,但是其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也一定会取得更大的发展突破。 供应管理论文:供应链风险管理与企业风险管理之比较 1 引言 美国管理学家史蒂文思认为,供应链就是通过增值进程以及分销渠道,节制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用户之间的流,在消费终端收场。这类基于价值链的业务流程管理能带来诸多单个企业所不能提供的经济效应:-1联结经济效应:即通过信息网络将众多的市场主体相联结,树立起1种新型竞争协同瓜葛,创造出既不同于范围经济又不同于规模经济的新的经济效应--联结经济效应(纪玉山,1998),这类效应既可以实现投入共同要素转化的低本钱,又可以通过量组织主体相结合创造产出的乘数效应;-2价值链整以及效应:供应链自身就是1条价值链,包含产品完成的所有环节,从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到顾客;供应链又超出价值链--它通过对于整个供应链中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规划、调和与节制来优化价值链,最大限度的创造顾客价值,实现价值链的整以及;-3流程综合经济效应:现代社会的出产,是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的出产,专业化在提高出产效力的同时,也加重了出产以及消费之间的不匹配现象,愈来愈细化的分工有可能降低消费者的知足程度,也可能增添市场交易费用。对于供应链的管理本色上是基于价值链的业务流程重构,它缭绕业务流程组织节点企业,通过对于流程的总体节制与调和取得流程的综合经济效应(李晓英,陈维政,2003)。 虽然供应链能带来诸多益处,供应链环节中的企业还是市场中的独立经济实体,彼此之间仍存有潜伏利益冲突以及信息不对于称。在这类不不乱的系统内,各节点企业是通过不完整契约方式来实现企业之间的调和,因此供应链必然存在风险性,且这类风险与单个企业的风险有很大不同。 2 供应链风险与企业风险概念比较 企业风险是指因为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不肯定性、出产经营流动的繁杂性以及企业能力的有限性而致使企业的实际收益达不到预期收益,乃至致使企业出产经营流动失败的可能性。 供应链风险则是因为物质经过供应链流经众多的出产流通企业到用户,发生商流、物流、信息流,触及到运输,贮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诸多进程,其中任1环节呈现问题都会造成供应链的风险,影响其正常运作。 3 供应链风险与企业风险分类比较 不管是供应链风险仍是企业风险从不同角度可以有多种分类,为便于比较,本文将供应链风险与企业风险都分为外部风险以及内部风险两大类。 (1)如表1所示。对于于供应链以及企业都存在环境风险。包含自然环境风险,如自然灾难;社会环境风险,如恐怖事件、危机事件;经济环境风险,如经济萧条、经济大滑坡等。 (2)对于于供应链,因为市场机会的不肯定性而致使的风险仍然存在,只无非其风险在供应链各火伴企业中患上到了从新分配。 (3)因为供应链火伴企业的不不乱性、不肯定性致使供应链管理的风险大大增添。 (4)供应链火伴企业间容易呈现互相不信任、不规范行动,因而带来信息风险 (5)供应链是个动态同盟,合作火伴也是竞争对于手,彼此之间既存在技术兼容问题也存在技术泄密问题。 (6)供应链越繁杂,风险程度越高。 4 供应链风险与企业风险成因分析(见表2) 5 供应链风险与企业风险特色比较 5.1供应链风险拥有互动博弈与合作性 供应链内部风险主要来自组成供应链系统各环节之间的瓜葛,它由各环节之间潜伏的互动博弈与合作造成。供应链中各成员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有各自不同的利益取向,互相之间由于信息不完整、不对于称,又缺少有效监督机制,因而为了争取系统资源,寻求本身利益最大化而开展剧烈博弈。同时,在部份信息公然,资源同享基础上,又存在必定程度的合作。 5.2 供应链风险与企业风险造成损失的成因不同 供应链风险主要来自合风格险,企业风险主要来自企业本身。全世界经济正在向着国际化、1体化发展,市场竞争日益剧烈,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展,经济流动以及经济瓜葛越发繁杂。企业不但面临自然灾难造成损失的风险,同时也面临着政治经济瓜葛变化致使损失的风险。但致使企业堕入窘境、破产倒闭的根本缘由仍是企业内部管理不当,经营不善酿成的。 5.3 供应链风险管理与企业风险管理的程序相同 这1程序分为4个阶段: (1)风险辨认:对于企业或者供应链面临的潜伏各种风险进行归类分析,从而加以认识以及判别。 (2)风险衡量:运用定量分析法对于特定风险产生的可能性以及损失规模及程度进行估量与度量。 (3)风险节制:依据风险管理目标,选择恰当风险管理工具,优化组合,规避、转移、降低风险。 (4)风险管理施行与评价:调和配合使用各种风险管理工具,不断反馈、检查、调剂、修正,使之更接近目标。 5.4 供应链风险管理与企业风险管理的目的不同 企业风险管理的目的是:避免企业破产、倒闭,增进企业发展,将企业风险管理纳入企业管理范畴,使它与出产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信息管理等产生并列瓜葛,能够将这些管理综合起来,在全面管理方面施展调理作用。 供应链风险管理的目的是:加强供应链成员企业对于风险信息的了解、沟通。通过对于潜伏意外以及损失的辨认、衡量以及分析,以最小本钱最优化组合对于风险履行有效规避,实时监控,以保证供应链的安全、连续以及效力。 5.5供应链风险拥有“牛鞭效应” 在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之间信息相对于封锁,造成链上企业对于需求信息的歪曲会沿着下游向上游逐级放大的现象呈现,即所谓“牛鞭效应”。实践中,供应链出产源头以及终点需求之间总会存在时间上的延迟,这类延迟致使反馈误会。因为供应链上的企业多根据比邻企业的需求进行决策,而其实不探求其他成员信息,造成这类歪曲从1点微小差异终究传递到源头时呈现不可思议的放大。供应链越长,中间非价值出产进程越多,牛鞭效应越严重,供应链效力越低下。 5.6供应链风险拥有传递性 因为供应链从产品开发、出产到流通进程是由多个节点企业共同介入,因而风险因素可以通过供应链流程在各个企业间传递以及积累,并显著影响整个供应链的风险水平。因而,对于供应链风险的传递以及节制是供应链风险管理的症结之1。 依据供应链的时间顺序以及运作流程,各节点的工作构成了串行或者并行的混合网络结构。其中某1项工作既可能由1个企业完成也可能由多个企业共同完成。供应链总体的效力、本钱、质量指标取决于节点指标。因为各节点均存在风险,则供应链总体风险由各节点风险传递而成。通过风险传递算法可以对于供应链风险瓶颈单元加以辨认,在此基础长进行风险调剂、优化,进行风险节制。比如可对于瓶颈节点的资源分配予以调剂。 5.7供应链风险管理与企业风险管理的法子以及途径不同 企业风险可以通过下列法子予以管理: (1)风险转移:应用投保支付保费的方式将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也能够通过部份非核心业务外包的方式转移至其他企业。 (2)风险自留:应用1些企业内部资源为损失进行规划,自己承当部份或者全体损失。 (3)损失融资:应用金融衍生工具对于风险进行对于冲,如对于冲因为利率、价格、汇率变化带来的损失。 (4)风险节制: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来规避、降低经营风险。 因为供应链是由链上多个火伴企业组成,以上企业风险管理工具其实不合用。供应链风险管理核心在于对于供应链火伴瓜葛、合作瓜葛的管理、监督与节制。 6 供应链风险防范与对于策 6.1设计、构建供应链时应充沛斟酌到风险问题 在最初设计以及构建供应链时就应认识到供应链存在风险性,依据其结构、环境等特色分析风险因素,区别风险种别,及早辨认风险,有益于制订风险管理目标,公道选择风险工具。 6.2优化合作火伴选择 供应链合作火伴选择是供应链风险管理的首要1环。1方面要充沛应用各自的互补性以施展合作竞争优势,1方面也要考量火伴的合作本钱与麻利性。 6.3加强火伴间的沟通以及理解 合作火伴应将供应链看成1个总体,而不是由采购、出产、分销、销售形成的分离的块功能。只有链上火伴坚持并终究执行对于整条供应链的战略决策,供应链才能真正施展本钱优势,占领市场份额。 6.4树立企业成员间的信任机制 树立企业成员间的信任机制可以降低供应链结形成本,减少内部交易本钱。加强契约规定等规范建设,促使火伴成员以诚实、灵便的方式互相调和彼此的合作态度以及行动。 6.5增添供应链透明度,加大信息同享程度 供应链透明性指供应链上所有成员从供应链1端看到另外一真个能力。如果不能患上到清晰以及没有失真的视线,就会降低成员企业之间的信任,迫使成员企业在信息不完整情况下做犯错误的判断或者决策。 6.6 加快信息流通速度 加快信息流通速度有益于提高供应链反应速度,提高竞争力。 6.7 整合供应链流程,提高供应链效力的同时维持供应链的弹性 现今供应链管理强调JIT法子,减少库存以降低本钱,这类运作模式1旦遇到突发事件或者需求有较大波动时就会显患上缺少弹性。因而在重视效力的同时仍应维持供应链适度弹性。 供应管理论文:供应链企业物流管理的研究 在我国如今这个市场经济的背景之下,企业的物流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了影响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之点。因此企业想要继续生存发展下去,就必须改变原来老旧的物流管理模式,特别是随着供应链系统的引进与应用,这一点显得更加突出。有不少实例表明,具备完善的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企业,其物流管理能力也是处在行业领先地位。那么,对于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研究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一、供应链系统的概述 1.供应链的含义 供应链协会对供应链的具体定义表述如下:供应链包括了在商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产品从生产到交付的全部环节和提供服务的所有过程,贯穿了商业活动的全部流程。这种定义经历了一段不断发展和改革的过程,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商品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所有供需关系组成的网络。而这些供需关系的主体则是生产方、批发方以及消费方。 2.供应链的特点 供应链包括这样几个特点: (1)复杂性。 整个供应链上存在多个企业节点,每个节点相连构成了供应链。但是每个企业的组织形式各不相同。因此,这使得供应链具有复杂性。 (2)完整性。 供应链的内部具有一个整体目标,这是整个供应链的中心。整个供应链也不单是由制造、采购和销售这些分离模块而构成的,在供应链上的每一个节点都是围绕着整体目标而运作。这样密不可分的情况让供应链变成了一个整体。 (3)交叉性。 每个企业的业务所涉及的范围是不尽相同的。因此,一个企业很可能会在不同的供应链上处于不同的节点位置,这样不同的供应链就会形成交叉。这就使得供应链具有了交叉性。 (4)动态性。 企业的管理策略不会一直一层不变,反而会为了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因此,企业作为节点在供应链上的位置也是具有动态性的,需要进行实时的调整。 (5)综合性。 供应链贯穿于企业的所有商业活动之中,会涉及到企业生产中方方面面的信息,甚至投资情况。同时它也让各个企业,不管是生产企业还是销售企业的产品都在供应链上流转增值,最终获取利润。因此其本身就综合了增值链、信息链、物流链和资金链,具有一定综合性。 3.供应链系统的含义 供应链系统指得是从最初的原材料一直到消费者手中的商品这条供应链上所有涉及到的企业主要业务过程的集合。同时,还包括提供的售后服务。 4.供应链系统的特点 供应链系统所包含的特点如下: (1)整体性。 供应链系统的整体性是由供应链上各个节点发挥自身的功能之后,将其集合而成供应链系统的整体功能。因为供应链上的任何一个企业都只能承担自己所当任的职能,只有将其全部整合,才能发挥出供应链系统的整体性效果。这个功能的集合,可以让供应链上的企业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收获最大的利益。 (2)目的性。 如上文所提,整个供应链系统有着一个目标。其根本目的就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最低的消耗制造出最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以获得消费者的满意,使本企业在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最终获得收益。 (3)密切性。 供应链上个每一个节点都是相连的,由此才会构成供应链系统,并发挥整体功效。而他们的结合就是因为供需关系所形成的利益相关体,因此,可以看出各个企业之间的联系是相当密切的。 (4)适应性。 市场是变化多端的,消费者也是各有所需。因此,企业要想适应市场,就必须有及时捕捉市场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市场信息的掌握,不断地提升本企业的适应能力。而供应链系统则可以对市场进行预测,并具备这样的适应能力。 (5)层次性。 供应链系统是不同于单个的企业的,它是一个整体性的管理系统。因此,这个整体性的供应链系统必然具有不同层次的主体,层次性就成了供应链系统的另一特点。 二、供应链系统在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物流管理理念和方式落后 目前,我国企业的物流管理仍然是传统的经营方式占主体,主要还是“供销一体化、仓储一条龙”这样缺乏个性化的服务。这就体现出,我国社会分工还是有点不完善,没有对物流活动中的采购、仓储和运送等职能进行有效的整合。这是无法适应现在日益变化的物流市场需求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顾客对物流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如果企业还是无法对物流管理进行有效的统筹,那么就只能被市场所淘汰。 2.物流设备和技术落后 要意识到的是,物流设备是物流活动的硬件基础,信息化技术是物流活动的技术基础。但是,我国企业如今的物流管理现状则是设备和技术都比较落后。先进的物流设备和信息化技术是保障物流服务的根本,如果存在缺陷,那么就会导致物流信息不准确、物流速度缓慢的等情况出现。显然,这些情况的出现会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使本企业在供应链上发挥的作用效率降低,从而降低整个供应链系统的效率,最终使供应链上的企业都无法取得最大收益。 3.物流管理流程不稳定 因为我国供应链系统发展速度较为缓慢,且发展时间也比较短,因此,供应链上的每个节点之间存在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会导致整个供应链系统管理流程存在风险。这种不安定的风险,会使得密切相连的各企业所形成的供应链系统出现破裂。 4.现代化物流管理人才缺乏 在现如今这个环境中,所有的竞争最后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优秀的物流管理人才可以促进企业发展。然而,我国的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因为物流管理发展较晚,供应链系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因此无法为市场提供复合型的物流管理人才。同时,也因为很多企业并不重视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造成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一直发展较为缓慢。 三、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的改进措施 1.重视现代化物流管理 企业应当重视现代化物流管理,明白现代化物流管理对企业长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将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提升到企业战略的地步。同时,企业还应当积极寻求战略合作伙伴,组建物流战略同盟,建造一个坚固的供应链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供应链系统的优势,从而提升本企业的竞争力。 2.建立现代化物流管理理念 企业需要明白的是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是一种以满足顾客的需求为目的的服务行为,整个供应链系统的运作都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但是,顾客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企业的物流管理必须做到去适应这些多样化。因此,企业需要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去运作企业的物流服务。同时,物流服务过程中,其服务方式也要与时俱进,做到能与顾客进行实时沟通,方便服务顾客。 3.培养现代化物流管理人才 现代化物流人才短缺一直是制约我国企业物流管理发展的重要因素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看出,现代化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刻不容缓。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加强与咨询公司相合作的途径,来培养出优秀的物流管理人才。与此同时,企业自身也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用人制度,让有物流管理才能的员工可以进入到企业的物流管理之中。另外,企业也可以和学校建立起校企合作,可提供给学校一些机会,比如校外实践或者顶岗实习的方式给予学生们一次真实的岗位学习模拟,事实上这种利用学校的优质人才资源为自己培养物流管理人才,并能最后准确对接这些人才,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是适应时代潮流发展的产物。但是我国企业的物流管理存在不少问题,正视这些问题,努力改进这些问题,尽早建立起一个坚固完善的供应链系统是每个企业的责任。无论是为了企业的自身利益,还是为了我国物流管理的发展,这都是义不容辞的。 供应管理论文: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研究 [摘要]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正在转变成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本文阐述了供应链的概念、内涵,以及供应链管理的概念、目的,分析了典型的供应链管理模型。 [关键词] 电子商务供应链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概念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随着企业经营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供应链的概念范围扩大到了与其他企业的联系,扩大到企业外部环境,强调通过供应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组装、分销、零售等过程将原材料转换成成品到最终用户的转换过程,成为更大范围更为系统的概念。 一、供应链的概念与内涵 1.供应链的概念。我国着名学者马士华等人认为: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模式。 美国学者史迪文斯(Stevens)认为:通过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用户的物流就是供应链,它开始于供应的源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哈里森认为供应链是执行采购原材料,把它们转换成中间产品和成品,并且将成品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链。 这些定义都有一个共识,即把供应链看作是以核心企业为根节点的双向树状结构所组成的网络系统,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 2.供应链的内涵。从物流角度出发,供应链包含以下几个基点: (1)供应链都是以物资为核心的,整个供应链可以看作是一种产品的运作链。供应链根本目的是满足需求,其中最主要的是满足物资产品的需求,而且是最终的物资产品需求,也就是人们对最终产品的需求,故供应链以物资为核心。 (2)供应链是一种联合体。这种联合包括结构联合和功能联合。结构的联合指参与特定产品运作的有关单元的联合。功能联合指产品运作各功能的联合。供应链联合体就是一个系统。而系统的生命力就在于协调配合。因此,供应链最大的优点与特点就是系统各企业单元之间的协调配合。如果一个供应链系统不能够协调配合,这个供应链就不能叫做供应链。 (3)供应链都有一个核心企业,包括上游供应链和下游供应链。任何一个供应链都必须有一个核心企业,供应链管理主要靠核心企业运作。除了核心企业外,一条完整的供应链还包括上游供应链和下游供应链。 (4)供应链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或宗旨,就是要以更低的成本,更好更多地满足人民对某种产品的需求。 二、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与目的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是用系统的观点提高对供应链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设计规划、控制和优化,即行使通常管理的职能,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以寻求建立供、产、销企业以及客户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最大程度地减少内耗与浪费,实现供应链效率的最优化并保证供应链各成员取得相应的绩效和利益,来满足顾客需求的整个管理过程。 供应链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增强企业竞争力,其首要的压倒一切的目标是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即做到将正确的产品或服务(Right Product or Service),按照合适的状态与包装(Right Condition and Packing),以准确的数量(Right Quantity)和合理的成本费用(Right Cost),在恰当的时间(Right Time)送到在指定地方(Right Place)的确定的用户(Right Customer)。因此,最好的供应链管理不是将财务指标作为最重要的考核标准,而是密切关注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库存水平和市场份额这一类情况。但是,以顾客满意为目标的供应链管理必将带来链中各环节的改革与优化。因此,供应链管理的作用就是在提高顾客满意度的同时实现吸收的增长(市场份额的增加) 、成本的降低,以及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更加有效地运用,从而全面提高企业实力。 三、供应链模型 不同类型公司(企业)的供应链可能因其业务性质,属制造业还是服务业等而有所差异。不同企业供应链的网链结构包含哪些企业,这些企业各自出现在供应链的什么位置,相互之间的关系应怎样,取决于诸多因素。因为供应链所生产的产品复杂程度,生产所涉及的原材料的种类和原材料供应所经过的环节,原材料供应商的供货能力及可供选择的供应商数量等可能会影响供应商数量。供应链的网链结构主要包括:供应链的长度(即所包含的层面) 、各层面供应商或客户的数量、各层面之间的联系方式。典型的供应链管理模型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供应链实际上是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协调统一体。供应链的运行是由信息流开始的,并且信息流贯穿于物流和信息流全过程。信息流是物流的产物,又对物流的顺利进行起着规划、协调和控制作用。物流是商品实体的运动过程,它是物理形态,包含了运输、库存、装卸、搬运、包装等活动。资金流可以是物理形态也可以是虚拟形态。供应链上各企业的每一项业务活动都会消耗一定的资源,因此必然导致资金的流出,而只有产品出售给自己的客户,资金才会重新流向企业。 由此可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者是密切相关的,只有信息流很好地指导物流,而物流的正确又保证资金流的正确,这样反馈的信息又很好地指导了物流,由此循环,整个供应链上的物流才能很好地配置。供应链中的信息若不有效地集成,信息流形成不统一,相互间信息不共享,信息传递的渠道不畅通,信息反馈滞后于物流,无法滚动指挥物流,就不能在整体上进行有效的整合。因此,要强调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的集成与统一,即以最少最佳形式安排物流、依靠准确的信息流来产出最大限度的资金流。 供应管理论文:供应链一体化时代下的物流管理 在竞争十分激烈的当今社会,每个企业都想该如何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降低企业的成本消耗,将生产与流通中涉及的生产产品和服务与需要和供给企业相联系所形成的的链状结构。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把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有效的组织和协调,反馈给供销商零售商等客户而形成的具有整体性的模式。供应链一体化的形成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在这个大形势下,在供应链一体化的时代下,物流管理的发展将会有很大进步和提高,并迎来物流市场的新时代。 1 我国实施供应链一体化物流管理的必要性 供应链一体化是现如今物流管理发展的必然性产物,同时也是物流管理在面对市场后的产物,适应现代化物流业的发展需求的同时,满足了社会的需求。 1.1 供应链一体化是物流管理内在逻辑性要求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如何满足市场需求的多样化成了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在物流管理中,是指简单地运送货物的经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要改变管理模式,充分运用供应链一体化带来的优势和模式,满足社会市场的需求。将原来以生产和经营为主的物流管理发展成多元化的经营管理模式。把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与供应商零售商有机结合在一起,并有效组织计划过程中产生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形成供应链一体化的物流管理模式,扩大物流覆盖面,加强各方面的管理,在供应链一体化的模式中使企业得到发展,并使物流管理更具有逻辑性。企业的物流管理是整个企业的一部分,使物流达到最佳状态,在保证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实现物流成本最低化,是企业实现物流管理一体化的根本任务。 1.2 供应链一体化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竞争力的加剧,各个企业都为了提高自身国际竞争力做出了努力,如果不进行物流管理模式是的转变就势必被社会淘汰,企业势必停滞不前。若想要企业长久发展下去就要提高物流效率结合市场需求,为客户提供更完美的服务,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不断加大也给企业制带来了压力和挑战。如何应对这些压力和挑战是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形势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个必然的选择,这就说明了供应链一体化的运用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实施供应链一体化的物流管理可以用尽可能低的成本来实现客户的需求,因此在世界企业的竞争中具有一定的战略优势,可以建立企业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信任关系,通过对各部门信息的连接才能形成一体化,有助于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加强了计算机网络在工作中的运用,提高工作效率。更有助有为企业培养专业人才。使企业可也跟上时代的步伐,稳步的加快前进步伐。只有革新才能进步,所以说供应链一体化的物流管理模式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需求。 2 构建供应链一体化下的物流管理体系 供应链一体化的物流管理,需要组织、计划、协调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一体化的物流管理模式,需要各方的协调发展,相结合共同的完成,在一体化的物流管理形成的体系中。 (1)要有具体的组织计划,这样才能在实现一体化过程中,及时的找准方向和定位。 (2)在一体化发展的同时要掌握好相关的物流信息,使整个过程是有序的发展的。 (3)在发挥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时候,要注重对信息化的投入和使用,满足对每个物流信息的追踪,做到放心使用。 (4)把握好资金的流动情况,满足整个物流系统的操作,使供应链一体化下的物流管理模式能够全面的发展。 在一体化实施中将物流管理发展中的基本情况有效控制并相应的提供给需要他们的客户,包括供应商,零售商等。通过这个链状结构的形成,使企业管理更加程序化,合理化,提高物流效率,提高企业经济利益。 2.1 结合市场需求,建立新型战略关系 新型的物流管理不再是单独的将客户需要的货物送达这么简单,它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物流管理,满足社会的需要和进步。它结合了企业不同部门的相互配合实现程序化,一体化。通过各部门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信息的采集,将他们汇编成客户需要的内容分别与供应商、零售商、等相关客户联络并交换所需生产要素。进而形成一种供应链的关系。由此可见,要发展供应链一体化首先需要弄清楚当前社会的市场需求,根据需求制定方案策略,要处理好企业各部门直接的节点的连接,加强配合与合作能力,提高每一部分的技术能力,在整体中会有更大的更好的效果。保证一体化实施起来的流畅性。还要处理好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供应关系,加强协作能力,完善一体化物流管理模式。 2.2 加强物流的服务质量 对于企业来说,客户就是上帝。拥有好的服务质量会提升企业的信誉度,服务态度好自然对让客户心情好,增加对公司的好评。优质的服务质量可以直接影响到整个企业的运营,它是企业对外的形象,是企业是否能够得到认可的一种有力的依据。举个例子,如果一家店铺服务态度不好,你还会去他家购买吗?对于消费者来说就是从此不再光顾,对于商家来说就是失去客户,失去赚钱的机会。那么企业的物流服务质量也不例外。加强物流的服务质量会因此招来很多客户,提升企业竞争力,完善企业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良好的形象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利益。 2.3 提高物流管理的高科技含量 发达的科技使企业不得不丢掉古老的办公方式,通过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在办公自动化的前提下运用先进的技术将供应链一体化所涉及到的信息包括企业连接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模式的网络。为的就是更好的实现供应链一体化物流管理模式,从多角度出发,适应社会市场的需求,跟上时代的潮流。高科技的运用关系着信息传达的流畅性和准确性。提高物流管理中高科技的运用会加快企业物流的效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目前,我国企业已经认识到供应链一体化物流管理的重要性,并为此做出了努力。伴随着近几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物流业的进步,使一体化物流管理模式应用的范围也逐步的扩大和提高,加强了对一体化物流管理的认识,扩大了对一体化物流管理的投入和研究,使供应链一体化物流管理取得理想的成绩。不过我国在这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供应链一体化需要注重组织和流程的规范化和人才的培养,促使一体化物流管理模式的合理化和科学化,这样有利于发挥一体化物流管理更大的利用价值,加大物流业的发展。 同时,还需要加大企业部门之间的信任度,因为一体化的物理管理是企业之间共同努力的结果,是需要它们之间能够相互协调完成的,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完善一体化的物流管理系统,通过和企业之间的配合以及生产要素的交换,使企业迅速发展,以科学的一体化物流管理模式,带动各个企业之间的发展。而企业也可以通过优质的服务态度去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树立企业形象。 供应管理论文: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建材生产供应和价格监督管理的指导意见 当前,抗震救灾工作进入恢复重建的重要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对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已作出全面部署。针对灾后恢复重建时间紧、任务重、建材供需矛盾突出等情况,为进一步做好灾区建材生产供应,稳定灾区主要建材价格,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保障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进行,确保《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顺利实施,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促进建材生产供应 (一)增强灾区建材企业生产能力。合理调整建材企业布局,简化审批手续,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建设,鼓励现有建材企业采用新技术调整产品结构、扩大生产规模。原计划关停落后生产能力的建材企业,在符合产品质量和环保要求的情况下,经有关部门办理许可手续后,可延缓至20__年淘汰。不再恢复重建震毁的落后生产能力。鼓励大型企业集团到灾区投资兴办、兼并重组建材企业,增强水泥、墙体材料生产供给能力。 (二)保障建材生产企业运营。支持建材生产企业加强节能减排、降低资源消耗、提高产品质量。搞好煤电油运等建材生产要素的协调服务,保障灾区水泥以及砖瓦砂石等墙体材料生产企业正常运营。水泥行业暂停执行差别电价一年。鼓励商业银行对有利于增强灾区建材生产能力的合规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所需流动资金,给予信贷支持。 (三)综合利用灾区固体废弃物。组织做好震毁建筑废弃物清理分拣、消毒防疫和集中运输等工作。加强统筹规划,支持符合条件的建筑废弃物处理厂建设。引导建材生产企业和各类投资者,按照《地震灾区建筑垃圾处理技术导则》,综合利用灾区建筑废弃物、工业固体废弃物和煤矸石等研制开发环保建材产品。落实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和灾后恢复重建各项优惠政策,采取无偿提供临时生产用地等措施,支持废弃物综合利用企业在恢复重建期间就地处理、就地利用、就地生产、就地销售。 (四)鼓励发展和使用新型建筑材料。积极组织企业研制开发新型建筑材料。鼓励和引导使用混凝土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石膏砌块、煤矸石空心砖等新型墙体材料,替代部分传统墙体材料的使用。民族地区可按照少数民族建筑风格,在保证石材选用和建筑安全的前提下,合理使用当地石材作为农房墙体材料。 (五)保障大宗建材物资供应。需跨省供应的钢材、水泥、玻璃、沥青等大宗建材,可由省级政府有关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组织集中采购,衔接落实生产和流通配送,稳定出厂和运输价格,保障市场供应。砖瓦砂石等建筑材料,立足省内平衡解决,可由县级政府有关部门通过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方式确定生产供应商和供货价格,组织集中采购。 (六)鼓励对口支援建材供应。灾区周边省(区、市)根据灾后恢复重建建材市场需求,发挥本地建材企业优势,积极组织货源销往灾区。鼓励对口支援省(市)自行组织紧缺建材采购,尽力保障灾后恢复重建的需要。 (七)保证灾区重建建材产品质量。建材生产企业要加强建材产品质量管理,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组织生产。建材流通企业要依法经营,防止不合格建材流入市场。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建材产品的行为。 二、保障灾区重建建材运输 (一)尽快恢复灾区道路交通。加快灾区交通基础设施恢复重建,优先安排建设资金,加强瓶颈路段疏通与维护,提高通往城镇和边远乡村的道路通达能力。加大重点路段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监测、预警和治理力度,确保交通运输安全。 (二)统筹组织运输力量。按区域建立建材配送中心,及时建材市场供需信息,组织引导社会运输力量参与大宗建材运输,减少倒运和仓储环节,保障城镇、乡村大宗建材供应。对为政府采购提供配送服务的企业给予补贴。 (三)开辟建材运输绿色通道。铁路、公路等部门对运往灾区的大宗建材,优先安排运力。对政府集中采购的大宗建材运输,由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发放专门通行证,继续实行绿色通道措施。 三、加强灾区建材价格监督管理 (一)落实重要建材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灾区价格主管部门要把平抑建材价格作为当前价格监管工作的重点,根据建材生产销售特点,适时采取规定限价、限定差价率或者利润率、提价申报、调价备案等干预措施,确保钢材、水泥、玻璃、墙体材料等大宗建材出厂和销售价格维持在合理范围内。地方政府可成立由价格主管部门、其他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参加的产销地临时价格协调机构,协调建材临时价格政策。根据市场变化,对供求平衡、涨价压力缓解的建材品种,及时调整临时价格干预措施。 (二)加强建材价格监督检查。继续做好灾区建材价格日报工作。组织开展钢材、水泥、玻璃、墙体材料等重要建材及其运输价格的检查和巡查,防止煤电油运价格不合理上涨。重点查处违反政府限价、擅自提价,以及降低质量、以次充好、短缺数量等变相涨价和欺诈行为。依法打击建材价格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建材市场秩序。 四、加强组织保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灾区各级发展改革、经委(经贸委)、住房城乡建设和价格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恢复重建期间建材生产供应和物价稳定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根据灾后恢复重建需要,抓紧研究制定具体政策措施,按照职 责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二)强化服务,务求实效。各级发展改革、经委(经贸委)、住房城乡建设和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大促进建材生产供应和稳定价格的政策宣传力度,及时准确市场供求和价格信息,正确引导市场行为。要加强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建立健全产品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要加强行政效能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有力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供应管理论文:煤炭企业供应商管理思考 煤炭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物资需求特性,决定了煤炭企业应该进一步改革物资采购模式,完善供应商管理工作,以降低企业总成本、逐步构建战略采购体系为目标,以供应商队伍建设与管理为中心,以提升采购行为和供应商的合作层次为核心,在对供应商进行科学评价、动态考核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一支优秀供应商队伍,并通过与供应商在资本、技术、服务与管理创新方面的合作,最终实现煤炭企业整体效益的提高。开展煤炭企业供应商队伍建设与管理,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变革。 一、调整思维,统一认识 煤炭企业的物资部门与社会流通领域的物资部门,都是从事物资流通业务的,但煤炭企业物资部门在这个活动中,不再是从流通到流通,追求的目标也不是部门利益最大化,而是满足安全生产对物资的需求及实现企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在物资采购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总成本的节约。成本最优往往被误认为价格最低,因而采购决策的主要依据就是单次购量价格,忽略了物资使用过程中的维修费用、使用寿命、配件及易损件的消耗、产品更新淘汰等因素,只考虑价格,采购总成本是得不到整体控制的。因此,必须对采购流程中涉及到的关键成本环节和其他长期潜在成本进行评估。 二、形成共同参与、综合协调的运作体系 供应商队伍建设不仅是供应部门的事,也涉及使用单位,因为物资的各种性能都需要经过使用过程的检验,同时还涉及到技术部门。只有技术部门与供应商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在煤矿的不断推广和应用。此外,作为企业内部的监督部门,也需要在采购方式改变时,对新的运作方式进行有效的监督,保证供应商管理工作的公平性、公正性和公开性,这就需要有一个由各部门共同参与的供应商管理与协调机构,统筹运作这项工作。 三、建立供应商评价体系,科学划分供应商类型 评价体系主要包括:①企业的基本情况。主要涉及企业的性质、组织规模、主导产品等方面。②企业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企业研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企业的规章制度体系、产品的市场范围。③质量水平。主要包括产品资质、检验标准化程度、产品的优良品率、iso质量管理体系及质量认证体系、对质量问题处理的及时性和准确率、安装调试情况、使用过程中事故率(次数)。④交货能力。主要评价生产加工发货的及时性、扩大供货能力、增加订货的反应能力等。⑤价格水平。主要评价优惠程序及幅度、消化涨价能力、成本下降空间。⑥技术水平。主要包括工艺技术的先进性、后续开发的能力、产品设计能力、技术问题反应能力。⑦售后服务。主要包括应急反应程度、配套售后服务能力、现场服务能力。⑧企业文化。主要涉及企业理念、企业发展战略等。在评价过程中,供应部门、技术部门、使用单位按照涉及不同内容和不同的权重,最终对供应商做出综合的评价,再按照物资采购额度及在煤矿生产中的重要程度,分别确定战略供应商、重点供应商、准入供应商。 四、采用新的运作模式,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供应保障程度 供应商队伍经过评价、筛选确定后,在物资采购上可以采用以战略(重点)供应商采购为主、其他采购为辅,协商定价为主、招标采购为辅,集中批量采购为主、临时采购为辅的方式,逐步形成“大厂家、大批量、大采购”的运作模式。如平顶山煤业集团20__年末开始着手供应商队伍建设,改变了以月度招标比价为主的分散采购方式,以年度需求计划为基础,组织了两次大型商务洽谈会,20__年订货量达到8亿元,为全年60%的主要物资需求确定了采购渠道。由于供需双方对市场进行了锁定,因此,生产企业可以根据需求,寻求市场原材料最佳采购期,适时安排生产,形成规模生产,最大程度地消化市场价格变化形成的不利因素,为煤炭企业提供价格较为稳定的产品。 供应商队伍建设,也使煤炭企业的储备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供应商为了保证其市场占有率,就要提高物资供应的保证程度,同时,为了减少生产周期、运输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一般都扩大其产品在煤炭企业的代储量,煤炭企业作为对供应商的支持,也采取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供应商扩大代储。如淮南矿业集团物资部门对供应商实行了“四免一不欠”(免提运费、免仓储费、免装卸费、免配送费,消耗后结算不拖欠货款)政策,采用物流大市场、物资代售、采掘工具超市等方式,为供应商代储提供便利条件,在物资总储备中,供应商的储备比例达到2:3左右,大大提高了物资供应的保障程度。 五、通过技术、资本、服务等纽带与优秀供应商实行多层次合作 搭建一个平台将供应商与使用单位连接起来,供应商可以直接接触到使用单位,了解煤矿对物资技术的需求和特性服务,了解所供产品使用、维修情况,及时提供零配件。同时,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减少因安装使用不当造成的产品损坏。一些供应商与煤矿企业联合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如供应商与平顶山煤业集团联合开发了o型掘进机、双联电机车、智能型馈电开关等产品,带动了煤矿的技术进步和效益的提高。平煤集团物资部门利用土地、设施等与中国石油公司进行资本合作,成立了中油平顶山销售分公司,运作几年来,市场不断扩大,效益逐步提高,平顶山煤业集团得到了可靠的资源,也降低了储备占用。 目前,大型煤炭企业都在整合煤炭资源,扩大生产区域和生产规模。建立区域性仓库和扩大配送能力是许多煤炭企业物资部门面临的新问题。与优秀供应商进行资本合作,吸引供应商参与煤炭企业内部的仓储物流业务,应该是我们进一步探讨和尝试的一个方面。同时,物资部门还可以利用煤炭企业在钢铁、建材等行业的采购优势,为供应商提供价格优惠、质量优良的物资,使供应商的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 六、开展动态考核,实行优胜劣汰 供应商队伍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通过评价体系,煤炭企业每年都要对供应商开展综合评价,实行准入供应商向重点供应商、重点供应商向战略供应商晋级,并增加对优秀供应商的采购额度。同时,还要对运行中出现问题的供应商实行降级,对出现重大问题的、不合格的供应商进行淘汰,逐步建立起一支成熟和相对稳定的供应商队伍。 许多大型煤炭企业已经开始着手供应商队伍建设工作,也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从长远看,不仅各煤炭企业需要在发展中进行完善,还需要探讨如何在 区域内或行业内进行横向联合,形成更大的行业优势,实现更大 范围内的优秀供应商队伍建设与管理,形成煤炭企业物资部门之间的“合力”。这必将会对煤炭企业整体效益的提高和安全生产产生更大的影响。 供应管理论文: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企业营销对策分析 供应链管理不但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传统观念,也改变了物流企业传统的营销策略。供应链管理大大缩短了企业、同行和客户三者之间的距离。作为物流企业,如何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通过现代营销策略开辟市场、发展市场、占有市场,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先机,更好更快地发展,已成为众多物流企业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1 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物流企业的特点 物流企业,是指至少从事运输(含运输、货物快递)或仓储一种经营业务,并能够按照客户物流需求对运输、储存、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基本功能进行组织和管理,具有与自身业务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独立核算、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从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物流企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随着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物流企业又呈现出新的特点: 1.1 物流企业发展参差不齐,两极分化情况突出 目前,许多中小型物流企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因对服务对象和区域的定位不准确、信息化系统不完善、以及对新兴物流业务的探索不够大胆等原因而退出了物流行业。同时,我国也迅速崛起了一批实力雄厚,业务功能齐全,集成化运作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管理技术,管理水平达到国际化水平,具有很强竞争力的物流大企业,其中有由运输仓储货代转型的如中远、中海等,也有新建的第三方物流如广州宝供、天津大田、大连锦程等。 1.2 物流企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信息现代化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现代物流企业是以信息为中心、实现顾客满意为第一目标、以达到企业整体最优为目的。因此,加强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当前物流企业发展的必然也是唯一的选择。要想提高物流运作效率、管理质量和水平就必须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POS系统、EOS系统、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企业资源计划(ERP)和业务流程重组(BPR)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中被广泛的应用。 1.3 第三方物流企业迅速发展 第三方物流是通过契约的形式来规范物流服务提供者与物流服务需求者之间的关系。物流服务的提供者根据契约的规定,提供多功能直至全方位一体化物流服务,并以契约来管理所以提供的物流服务及其过程。 2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企业营销现状 随着全球物流进入了供应链管理时代,近几年我国物流企业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由国内传统储运企业转型改制后形成的物流企业多数仍未脱离过去经营服务垄断时期的陈旧思想,在已有固定的大量业务面前很少考虑宣传营销战略;而一些富于竞争实力的民营物流企业虽考虑了宣传营销市场的发展,但多数做得不够,且策略与国际物流企业营销水平相差甚远。 2.1 物流企业营销观念淡薄,缺乏成长活力 在营销策略上,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的服务观念、营销意识相对淡薄,一些物流企业还停留在“等顾客找上门”或是依靠一些固定的客源维持的原始营销阶段,企业自主宣传促销意识薄弱,竞争观念、服务观念不能到位。 2.2 现代管理意识淡薄,影响整体竞争力 当前,我国一些民营、小型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着“小农意识”,短期逐利思想严重,很难向现代化物流企业发展理念转变;多数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缺乏必要的服务规范和内部管理规程,经营管理粗放,很难提供规范化的物流服务。 2.3 物流企业营销宣传方式层次较低,缺乏系统性 目前,大多数物流企业所采用的营销手段主要是发放企业业务宣传单,在营业网点附近制作指引广告等,而这些营销方式均是以企业自身为中心进行开展的,没有和客户服务联系起来;营销宣传缺乏系统性。 2.4 物流服务营销人才缺乏,行业竞争不规范 目前,我国物流企业现有营销人员大都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同时,我国现在还没有一部完整的《物流法》,涉及物流服务营销方面的法律法规更是缺乏,行业竞争秩序亟待规范。 3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企业营销对策分析 3.1 提高营销意识,加强营销宣传力度 我国物流企业要学习国外企业的先进经验,充分重视物流营销宣传,通过多种方式有效宣传企业,提高物流企业的知名度和信誉度。物流企业要开展有效的促销策略,利用广告、物流人员销售策略、营业推广、公共关系等方式与客户实现有效沟通,提高企业知名度和信誉度。 例如,享誉全球的联邦快递公司在营销宣传中,注重通 过电视、报纸、公益活动等多种渠道宣传企业形象,进行业务推广,不断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 3.2 满足客户需求,确立自己的品牌 物流服务品牌是一种通过提供创意性过程提升客户满意度的劳务行为标记。物流品牌的服务具有即时效应。首先,它不能够像一般品牌那样可以多次享用,只有在参与购买的过程,才能一次享用这种品牌,一旦脱离,享用也就结束了。物流企业在选择和制定品牌策略时,要依据社会条件、市场环境、消费者偏好和商品特点等因素综合考虑,注意品牌的特异性,使品牌能与商品实体相吻合;物流企业通常可以采取如下几种品牌策略:品牌差异策略;单一品牌策略;效用品牌策略;名字品牌策略;产地品牌策略等。 3.3 拓宽营销渠道,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得渠道者得天下”强调的就是营销渠道的重要性。物流企业营销渠道是指物流服务通过交换从生产者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手中所经过的路线。物流分销渠道涉及的是物流服务从生产向消费转移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起点为生产者出售物流服务,终点为消费者或用户购买、使用物流服务,位于起点和终点之间的中间环节。 物流企业营销渠道的设计一般要做好四项工作;一是确定渠道模式,企业在对分销渠道进行选择时,必须先决定采用哪种类型的分销渠道,其中主要是看是否通过中间商,如果需要的话,要通过的中间商属于什么类型和规模等。二是确定中间商,包括中间商的数目、选择中间商的条件等。三是明确渠道成 员的权利和义务,涉及的内容主要有:价格政策、销售条件、地区权利以及双方应提供的权利与责任等内容。四是对渠道设计方案进行评估。 3.4 积极培育并合理使用营销型物流服务人才 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高素质的营销型物流服务人才。当前,新的物流观念和技术不断涌现,国内物流企业不仅要对员工进行物流管理和物流技术知识培训,而且要进行市场营销和电子商务技能的培训。 现代物流企业在实行营销管理的过程中应以实现顾客满意为第一目标,看重整个流通渠道的商品运动,以企业整体最优为目的,必须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与生产企业、供应商及客户结成利益共同体,以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 供应管理论文:面向旅游产品开发的旅行社供应商管理研究 摘 要:供应商管理是旅游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立良好的供应商合作关系是提高旅游供应链效率的有效途径。共同开发旅游产品使供应商与旅行社处于平等的地位,他们的关系更加紧密,这有助于合作的深入。面向旅游产品开发的供应商的管理划分为基础层、运作层、机制层和目标层四个层次,根据各层次要求的不同,提出了构建旅行社协作网络、组建优势互补的团队和建立利益保障机制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旅游产品;旅行社;旅游供应链;旅行社供应商 旅游供应链是一条服务型供应链,自身的特殊性造成了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关系复杂。对于如何协调各企业之间的关系,很多学者已经从多角度进行了研究。国外对旅游供应商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早,主要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建立供应链可持续发展模型、供应商奖惩体系以及与供应商维持稳定合作关系的因素与方法等进行探讨。国内对于旅游供应链上企业关系的研究,早期主要是对旅游企业组织和合作联盟的探讨[1]及对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讨论[2-3]。对于旅游供应商管理的研究也较多,主要是以构建相应的模型来进行问题的探讨:张晓明等对于旅游服务供应链中各个企业之间的衔接和协调问题应用博弈模型、经典报童模型进行了具体研究[4];吴琳萍通过建立基于“时间—价格(成本)”的期权合同模式构建了旅行社与供应商的合作机制,从而实现了旅行社与供应商之间的利益协调[5];吴春尚等用委托模型在分析旅游服务供应链上企业的协作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旅游服务供应链企业有效协作的条件[6]。 分析现有研究成果,旅游企业关系研究的重点在于旅游企业的横向和纵向联合。由于国内外旅游业发展模式的差异,国外以旅游企业实证分析为研究基础,重点在如何评价和选择供应商,以及如何维持与供应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方面。国内旅游供应链管理主要以理论研究为主,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探讨、供应链诚信问题、与供应商关系等研究上。随着研究的深入,运用各种方法解决旅游企业之间的衔接与协调问题、旅行社与供应商合作问题的研究也随之展开。与以往的研究不同,本文将立足于旅行社的产品开发,探讨供应链上各旅游企业的关系,划分支持旅游产品开发供应商的管理层次结构,提出旅行社供应商策略的管理。 一、旅游产品特点及旅行社在供应链上核心地位分析 与一般意义上的产品流通过程不同,旅游产品的流通是在旅游者的空间移动之中实现的,旅游者旅游消费的过程就是旅游企业生产旅游产品的过程。从供需两方面来看,旅游产品以旅游者的空间移动为核心,以服务为主要内容,具有无形性、不可储存性、消费与生产同步性、异质性与雷同性并存等特点,是一种以旅游设施为依托,以供应商的产品为“原材料”,经旅行社的设计、组合或营销等开发活动后被销售给旅游者的商品[7]。旅行社的供应商是为旅行社生产旅游产品提供必要生产要素的企业,在旅游供应链上位于旅行社的上游,包括饭店、交通部门、景点、娱乐购物等满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有需求的企业。从旅游产品的定义可以看出,旅行社是联系众多供应商的纽带,起到组织者、生产者的作用,它受饭店、交通部门、景区、娱乐等各供应商的委托,以合同规定的价格向旅游者出售旅游产品。旅行社在旅游活动中除主要承担旅游产品的设计、旅游各项产品的组合与出售工作外,还承担了收集旅游者信息并反馈给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产品供应商的任务。现阶段,虽然我国旅游供应链的发展还不十分完善,对于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确立还有很多争议,但按照发达国家旅游供应链的发展方向看,旅行社作为核心企业的潜力非常大。在完整的旅游供应链中,旅行社在旅游活动中既直接和旅游者接触,又根据游客需求对食、住、行、游、购、娱等企业的产品进行集成。在这一过程中,旅行社具有其他单个旅游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它承担着供需双方信息汇集交流、服务等各方面调度、旅游行程安排、各环节关系协调以及资金往来结算等工作。旅行社作为游客与其他旅游企业连接的纽带,在旅游供应链上具有链接组织的特点,并承担了核心企业的大部分任务[8]。从旅游供应链的发展现状看,旅行社特别是大型旅行社在实际工作中的确发挥了核心企业的主要作用。 二、面向旅游产品开发的供应商管理特征分析 (一)面向产品开发的供应商管理的意义1.保证旅游产品的质量传统的旅游产品从本质上讲是提供给旅游者的一种服务,是由包括旅行社在内的所有旅游企业提供的产品的组合。虽然最终是由旅行社将产品按顾客要求组装,但是旅行社对于旅游产品各要素质量的控制远超其本身力所能及的范围,产品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影响整个旅游产品。要使旅游产品质量得以保证,仅靠旅行社一方努力不行。旅行社作为组织者,要承担起协调各供应商关系的任务,与供应商密切合作,共同开发旅游产品。以旅行社产品开发为核心的旅游供应商的合作,能够加强旅行社及其供应商的核心竞争能力,对旅游市场上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快速反应,并提高旅游产品整体服务质量。2.降低旅游产品成本旅行社和交通、金融、饭店、景区等相关的供应商实行合作,共同开发旅游产品,可以实现双方的互惠互利。旅行社与供应商通过共同开发旅游产品,形成联合经营网络,提供优势互补的产品,不但有利于满足顾客的需求,这种稳定的协作关系还可以减少旅行社寻找合作伙伴、评估合作伙伴和维持合作伙伴关系的支出,对于旅行社和相应的供应商而言都意味着经营的稳定,同时也降低了产品的边际成本。 (二)面向旅游产品开发的供应商管理的特点相对于旅游产品开发的旅行社供应商管理而言,在以往供应商管理研究中,旅行社作为旅游产品的主要生产者处于主动地位,而提供旅游产品其他组成要素诸如食、住、行、游、购、娱的供应商,相对而言处于被动的地位。旅行社对各旅游要素进行采购时,考虑最多的是价格因素,有时也会以质量、合作诚意等作为选择和评价供应商的标准,但是总体而言没有从战略角度管理旅游供应商。从与供应商合作的现状来看,当前旅行社与供应商之间仍然是一种较为松散的买卖关系,在利益上,很多时候双方处于对立面。当市场需求变化较大的时候,如旅游旺季和旅游淡季,双方更加注意在每一次买卖过程中如何使自身获得的利益最大化,一味讨价还价,最终反而增加了交易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旅游产品的质量。与以往的供应商合作与管理不同,在面向旅游产品开发的旅行社供应商的管理行为中,存在以下特点:旅游产品开发不再是旅行社单方面的行为,供应商也不再是旅游产品各组成要素简单的提供者;供应商要介入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双方建立起联合开发的团队,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9];旅行社应当承担起协调各供应商关系的任务 ,注重供应商的发展;各供应商之间应制定共同发展的战略,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防止为追求各自的经济效益在利益分配方面产生不必要的矛盾;运用先进的技术建立起信息共享平台,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与反馈渠道,在此基础上,最终建立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机制、激励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等。 (三)构成层次分析旅行社组织出售完整的旅游产品给旅游者,它与旅游产品各要素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核心实际就是一种经济合同关系,供应商本身属于企业,追求各自的经济效益目标,因此在利益分割上必然会存在矛盾。为了防止供应商一味追求自身利益而对整个供应链和其他企业利益造成损害,旅行社要发挥核心企业的作用,对供应商关系进行协调,并建立共同发展目标。旅行社通过与旅游企业共同合作,提高旅游产品质量,形成旅游产品外形部分与延伸部分的差异性,以满足不同类型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最终赢得市场竞争的优势。从层次分析的角度出发,可将面向旅游产品开发的旅行社供应商管理划分为四个相互关联的层次:即基础层、运作层、机制层和目标层(图1)。从图1看出,四个层次联系紧密,旅游产品的开发不再是旅行社单方面的工作。为了达到设计满足旅游者需要的旅游产品以及形成产品和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的战略目标,信息技术的使用、网络技术的发展是基础。运作层则强调各旅游供应商的优势,发掘旅游供应商最大的潜力,发挥核心企业旅行社与供应商之间的协同作用,组建合作的团队,提高旅游供应链整体效率。机制层主要强调激励、协调机制的建立,旅行社与供应商之间要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协调与激励机制能够提高产品开发过程中各供应商参与的积极性,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 三、面向旅游产品开发的旅行社供应商管理的策略 (一)构建协作网络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加剧了旅游市场竞争,许多旅游网站应运而生,扩大了旅游市场供求的规模,也为旅游市场供求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但在现阶段,大多数旅游网站也只是信息的平台和一种新的宣传媒介,部分可以实现与用户之间的简单互动,对于游客更多的需求信息无法了解,业务还是通过一些诸如电话等传统人工服务的方式完成。旅游者虽然可以通过专业旅游网站选择旅游产品,设计自己偏爱的旅游线路,但除了选择自由之外,对于产品其他方面的信息了解较少,更多情况下,游客还是希望从专业人员那里得到丰富的信息和建议来完成旅行。旅行社作为整体旅游产品的销售者,无论对于游客还是供应商都有自身优势。一方面,旅行社是其供应商(如航空公司、车船公司、景点等等)和旅行者之间的桥梁。游客通过旅行社可省去一一筛选的烦恼,由旅行社帮助其设计产品,除了价格优惠之外,还可提供更多个性化服务。旅行社将根据游客的偏好聚合和组装产品,向旅游者提供更特殊化的产品及服务。另一方面,旅行社直接面对游客,更易得到游客对交通、饭店、餐饮等服务的真实需求信息,将信息及时反馈给供应商,可使供应商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应对变化。因此,旅行社作为整体旅游产品的生产者,无论科技如何发展,它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供应商只有与旅行社合作开发旅游产品,共同建立企业外部网络,互通信息,才能更及时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提高整条旅游供应链的效率。旅行社可以建立企业门户网站,即外部网,使其成为开展电子商务的平台和企业窗口,并通过这个窗口与顾客和供应商更畅通地沟通。供应商加入该网络更能准确地把握游客需求,及时发现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旅行社与供应商共同开发旅游产品,他们就具有共同、共享的目标,并相互依赖。网络的建设可以包括旅游目的地介绍、产品咨询、产品预订、旅游者需求调查、产品反馈、网上营销,以及与供应商之间的协作(图2)。网站的建设主要由旅行社来完成,旅行社构建中央数据库,与供应商和顾客连成网络结构,合作的旅游企业能从免费的数据库中获得信息,建立企业之间的相互协作,及时发现市场变化,提高企业效率。通过健全网上交易,最终实现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在网络结构的中央数据库中,供应商可以获得关于市场和游客更加详细的资料和需求,旅游者可以获得关于旅游产品最新和最完善的信息。供给与需求信息沿着旅游供应链流动。作为中介机构的旅行社,整合游客需求信息,并与供应商共同探讨和开发产品,从而设计出最符合游客要求的旅游线路。在这个协作网络中,三方面既是信息的提供者又是信息的使用者, 同时也都是信息增值的受益者。 (二)组建优势互补的团队完整的旅游产品由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组成,各旅游要素供应商应提供优势互补的旅游产品,才能组成具有特色的旅游线路。现在的市场竞争不再是单纯的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旅游供应商之间存在竞争,但更应保持合作伙伴关系,以提高整条旅游供应链的效率。如果供应商分别向需求单项旅游产品的旅游者提供产品和服务,则会因企业之间契约谈判和维持契约而产生相当大的交易费用。因此,合作企业在以旅行社为主构建起来的网络平台上,互相探讨、研究市场形势,共同开发旅游产品,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随着旅游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和旅游消费的逐渐成熟,价格手段和产品质量的提升对提高旅游企业竞争力的推进作用越来越有限。消费者的成熟也带来了市场超细划分的趋势,标准化的旅游产品不能再满足游客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旅途追求更多的享受和乐趣已经成为消费主导,这就需要旅游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来构筑新的竞争优势。旅游新产品的开发必然会带来成本的增加以及旅游产品整体价格的提升,而整体价格上涨又不利于市场竞争。因此,只有旅行社与供应商进行团队合作,才能在不增加成本的同时创新旅游产品。在旅游越来越注重享受的当下,旅行社与饭店、交通等供应商合作开发一系列度假休闲旅游产品,能在淡季提高诸如宾馆、酒店等供应商的客房入住率。在欧洲,英国和德国的假日旅游包机业是十分成功的行业,包机业趋于“垂直一体化”的格局,主要的包机公司都为旅游公司所有。我国由于旅游业发展的特点和现状所限,目前还没有百分之百飞远程包机航线的航空公司,但是与航空公司合作开发包机旅游产品是可行之道。如在当初“云南丽江线”一直不温不火的状况下,深圳国旅与深圳航空公司毅然联手,与丽江旅游局合作,联动让利,互为促销,开发了多条主题旅游的包机线路,不但使各自的业务跃上新台阶,更把丽江游打造成了一种新 旅游的代表,开创了今天“丽江游”模式的先河。这几年,旅行社与航空公司合作频繁,开通旅游热点地的航班直飞,推出大批直飞旅游产品,既使游客行程更方便省时,产品报价大幅下降,也使企业获得了更多利润。(三)建立利益保障机制通过供应商参与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能够改善旅游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流,实现共同的企业目标和期望,旅行社和供应商都能增强抵抗危机的能力。旅行社与供应商合作开发旅游产品,最大的动力来自于利益,如果旅游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不均,就会失去合作的动力。只有建立相应的利益保障机制,共同分担旅游产品开发的风险,才能确保合作双方利益的实现,提高供应商合作的积极性(图3)。旅行社或旅游公司在一定程度上要保证饭店、交通、景点等旅游供应商稳定的销售量。在旅游淡季时,帮助供应商推销更多的产品,提高旅游设施的使用率,但不可借机压低价格;帮助旅游供应商提高旅游服务的能力,降低企业之间交易成本,保证供应商的利润稳定性,在宣传旅游产品的同时帮助供应商提升企业形象。旅行社与旅游供应商要经常互相沟通,建立起旅行社和供应商不同合作阶段(如淡季或者旺季)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在多种可选择的策略中挑选双方都较满意的方法,同时双方也互相监督,保证旅游产品顺利开发和旅游供应链效率最大化的实现。 供应管理论文:浅谈供应链企业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对生产经营、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决定了企业竞争力的强弱。从企业发展的趋势来看,如果只是依靠企业自身努力,不足以在市场环境中获得足够的优势。为了应对熟悉万变的市场环境,企业要将优势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又是互补,使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得到提高,满足人们的需求。在这一背景下,供应链管理模式出现,通过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相互协调补充,使供应链各环节都平稳运行,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而企业在供应链管理实施中,对市场环境也要不断的适应,要求管理人员要将供应链管理意识竖立起来的同时,还要对企业管理战略进行创新,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一、企业供应链管理概述 供应链管理属于管理模式的一种,基于企业发展中对市场需求的研究,对关系到生产经营的所有信息进行整合、优化,将产品从原料、加工及销售各个环节的元素联系在一起,采取集成化管理措施。在供应链管理中,每一个环节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后,能够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综合而言,企业供应链管理具有战略性、互补性及集成性:(1)战略性。指的是企业之间的合作,是建立在资源合作的基础上,通过竞争使合作相互促进。企业通过管理水平、管理效率的提升,使自我不断的完善和提升,避免企业在供应链中被淘汰。(2)互补性。指的是对企业自身运行的不足通过相互合作实现补充,尤其是在市场环境的多元发展中,动态的市场运行环境要求企业必须具备强大的竞争力。企业间展开合作,能够有效的抵御市场风险,实现风险共担,降低损失。为了使企业优势互补的合作效果实现,企业要从自身的不足入手,选择合适的合作对象,包含劳动力资源、技术资源及资金等方面,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使企业整体的市场竞争能力得到提升。(3)集成性。指的是对资源的优化整合,供应链管理的实施能够将企业松散的资源进行整合,提高企业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简化运行环节,提高管理效率,实现资源共享,有效的提高了而产生的设计水平及生产水平,在产品创新速度方面也得到了加快,最终可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二、企业供应链管理现状 1.合作企业间存在利益冲突 在供应链管理中,利益最大化是合作企业共同的目标。但是,难免会出现企业受自身利益的驱使,出现不合作的倾向。尽管很多企业也参与合作,但这些合作具有暂时性的特点,一旦在短期内无法实现经济效益,很大程度上会退出供应链。针对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利益冲突问题,要想获取长期效益,必须要将合作维持下去,通过构建激励机制,可有效的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 2.供应链管理存在缺陷 在供应链管理中,需要相应管理技术,一方面供应链管理技术不可缺少,另一方面供应链运行技术也非常重要。对于管理技术而言,以整合企业优势资源作为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企业也能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现阶段,我国企业供应链运行中,尽管很多企业也都处于供应链管理中,但管理的方法依然采用传统方法,合作管理的态度并没有出现,企业之间各自为政,造成资源浪费。在供应链管理中,涉及的资源类型有很多,包含资金、信息、知识、物流等,这些资源或多或少都存在地域跨度、时间差距。因此,需要建立信息链管理平台,而目前因为技术上存在局限性,使得供应链合作中也存在着缺陷。 三、重装企业供应链管理战略创新策略 1.建立供应链合作信息机制 在供应链管理中,企业是节点,在企业供应链运行中,企业间一旦出现不信任现象时,就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为了防止供应链信息失真对供应链的运行带来负面影响,对于重装企业而言,必须要建立信任机制,对企业管理战略进行创新。基于共享信息平台,将供应链信任机制建立起来,企业间能够在平台中对生产、经营、销售等市场信息相关问题充分的进行交流,企业之间的合作更加密切。例如,对企业产品市场信息进行交流时,涉及的内容包含产品、市场、销售、售后等方面的信息。对这些信息准确、全面的获取,必须要有密切的企业间合作与交流。利用网络平台建立供应链信任机制,有利于企业之间在信任的基础上更深层次的合作,促进企业供应链管理战略的创新。 2.建立供应链合作动态监督检查机制 企业在供应链上运行过程中,尽管企业之间都是以合作为主,但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个企业都是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的,所以在企业供应链合作中,有必要建立动态监督检查机制。针对供应链中所有的合作企业的运营状态进行监督与检查,包含经营策略、技术措施、进展情况等,都要与合作规范相符。供应链合作中,企业之间都采用的是合同管理方式,按照供应链的发展目标,对企业进行动态的管理,对合作企业的状态实施过程性监督,全面管理,防止供应链中某一企业出现问题,对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行带来影响。建立供应链合作动态监督检查机制,主要针对的是供应链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实施监督,获取更多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并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3.建立供应链合作协调机制 企业生产、经营等方面的核心业务是现代企业管理中关注的重点,其它业务则通过外包方式,由专业服务单位处理。而供应链管理在企业间的建立,使企业间形成动态联盟,在供应链运行机制下完成各项业务。然而,供应链在运行状态下,企业之间的协调问题势必会存在,这也是企业供应链管理中必须要面对的关键问题。传统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之间的合作只存在与形式,而信息合作不会出现。信息无法实现共享,则会促使合作的失败。由此可见,协调机制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现代企业竞争中,对市场份额的竞争是重点,消费者是市场竞争的焦点。因此,供应链中各个企业之间只有全力合作,才能使供应链的运行效率得到提高。建立供应链合作协调机制,供应链运行中企业的共同目标才能实现,通过协议式合作,对资源、信息进行共享,共同分担市场风险,强化企业之间的合作,最终使供应链中各个企业均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总之,在各个行业领域中,信息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企业间的竞争也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也应运而生。供应链管理模式在实际应用中,随着新产品的不断出现,要求对管理战略也要不断创新,实现动态化的供应链模式。针对供应链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建立合作信息机制、监督检查机制、协调机制,才能保证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稳定运行。 供应管理论文:油田工程技术部供应链管理 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以及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等经济发展战略初显成效等因素将影响油气行业的未来发展环境,特别是××在石油工业战略接替地位的确立,以及提出的“1521”发展目标,对工程技术部的生存和发展必将产生深远影响,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面临的良好机遇主要有:一是国家能源需求为工程技术部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二是西部特别是××盆地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的加大为工程技术部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市场条件;三是油田的支持为工程技术部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四是公司实力的提升为加快发展奠定了基础。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一是生产保障压力越来越大;二是技术和质量需求越来越高;三是经营管理压力越来越大;四是公司自身在经营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核心技术不成规模,市场竞争优势不强,还有自身的思想观念等因素。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通过调和总成本最低化,客户服务最优化,总库存最少化,总周期时间最短化以及物流质量最优化等目标之间的冲突,实现供应链绩效最大化。在企业持续重组的情况下,工程技术部如何能得到持续优质高效的发展是面临的一个课题。文秘站版权所有 2供应链管理基本理论 2.1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基本概念 所谓供应链,是指在向最终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由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顾客等相关实体的活动及相互关系的网络。供应链管理是指在满足顾客需要的同时,为了使供应链整体成本最小、效益最大而对相关实体之间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方法。供应链管理以顾客需求为出发点,通过优化所有与供应链相关的作业,实现顾客满意度最大,供应链各成员效率和效益最优的目标。 据有关资料统计,供应链管理的实施可以使企业总成本下降10,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按时交货率提高15以上,订货到生产的周期时间缩短25-35,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生产率增值提高10以上。 2.2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区别 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区别可以从存货管理的方式、货物流、信息流、风险、计划及组织方向的关系方面来讨论。 从存货管理与物流角度来看,在供应链管理中,存货水平在供应链成员中协调,以使存化投资与成本最小。传统的管理方法是把存货向前推或向后延,其结果是造成某个或某些节点企业存货投资增大和成本增加,影响节点企业竞争力,从而影响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 从对成本管理的概念来看,在供应链管理中,是通过注重产品最终成本来优化供应链。传统管理中节点企业一般只注重本公司发生的成本和竞争对手的生产成本,不太意识到它们与供应商的关系如何影响到最终产品的成本。 从风险的角度来看,供应链管理的思想需要风险共担才能实现;从计划的角度来看,供应链管理的计划表现为上、下游节点企业在计划中的参与性和协调性要明显于传统管理;从组织形式角度来看,供应链组织形式出现了战略联盟与合作。 2.3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内容 (1)目标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通过调和总成本最低化,客户服务最优化,总库存最少化,总周期时间最短化以及物流质量最优化等目标之间的冲突,实现供应链绩效最大化。供应链成本包括采购成本、运输成本、库存成本、制造成本、以及供应链物流的其它成本费用,各成本都是相互联系的。因此,为了实现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必须将供应链各成员企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考虑,并使实体供应物流、制造装配物流与实体分销物流之间达到高度均衡。总成本最低化目标就是整个供应链运作与管理的所有成本的总和最低化。 总成本最小化目标不是企业与其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库存的转移,而是使整个社会库存总量减少。这就需要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库存水平与库存变化的最优控制。运用集成化管理思想,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改进服务、缩短时间、提高品质与减少库存、降低成本是可以兼得的。 (2)作用 一是可实现供求的良好结合。供应链把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紧密联结在一起,并对之进行协调、优化管理,使企业之间形成良好的相关关系,使产品、信息的流通渠道达到最短,从而可以使消费者需求信息沿供应链逆向准确地迅速地反馈到生产厂商。生产商据此对产品的增加、减少、改进、质量提高、原料的选择等做出正确的决策,保证供求良好地结合。二是可促使企业采用现代化手段。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和动因要求供应链上的企业都应采用先进技术与设备、科学的管理方法。生产、流通、销售规模越大,则物流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手段越需要现代化。三是可降低节点企业库存成本和供应链的流通费用。产品和信息在网链间迅速流动,减少库存量,减少了资金占用,从而降低库存成本。供应链通过各企业的优化组合,成为最快速、最简便的流通渠道,大大缩短流通路线,有效降低流通费用。 (3)基本要求 一是信息资源共享。现在是信息化的时代,企业拥有的信息资源是其在市场竞争的重要后盾。供应链管理大量采用现代科技方法,以最优流通渠道使信息迅速、准确地传递,在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充分实现资源共享。二是提高服务质量,扩大客户的需求。在供应链管理中,一切均是围绕着“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运作。供应链管理通过生产企业内部、外部及流通企业的整体协作,缩短产品的流通周期,加快物流配送速度,从而将客户个性化的需求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满足。快速高质量的服务,将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提高企业的信誉,提高消费者的满意程度,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扩大客户需求。三是实现多赢。供应链管理条件下,企业走出了自身的范围来看待供应链网链上本是竞争对手的其他企业。供应链上的名企业形成了融会贯通的网络整体,在这个网络中,各企业仍保持着个体特性,但他们为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共同合作,实现多赢的结果。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程序一般应包括供应商管理、采购管理、库存与配送管理、信息管理、分销渠道管理、客户服务管理,或归结为商流、物流、信息流的管理与整合。 3工程技术部供应链管理现状 在采购管理方面。工程技术部目前基本定位为油田生产保障型 后勤生产服务单位,主要表现为投资审批周期长,采购运行环节多,供应厂商战略联盟体系未形成,造成同一时期内相同业务都要按相同程序完全运行一次,造成内部运行成本增加、外部厂商不确定性增加,不容易满足供应链管理要求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高效运行。 在组织机构方面。工程技术部业务流程基本上处于工厂调度、科室管理的模式下运作,还未真正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各用户来工程技术部办理业务单据,要到多个部门办理一个项目的业务,客户在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受制于资源状况。在生产计划与组织中,由于本部与前线服务点的生产能力未认真进行优化调配和设计,服务效率有待提高。当服务和产品在现场使用时,也没有完整的技术标准和职能界定,易造成利益冲突。信息流在工程技术部与客户之间不完整、不对称,未形成融合的供应链利益共同体关系。 在标准化方面。对于产品的订货技术条件已初步形成了系列技术规范或标准,但在该系列标准是否完全适应××深井、超深井钻井工艺的要求,以及该系列标准是否做到了先进性与经济性匹配等两个方面未深入科学的进行研究。在推行环节中,基本实行了标准化管理,但对新工艺、新技术吸收消化方面还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现场使用环节中,钻具业务、井控业务有一部分标准,但工具业务、泥浆技术服务业务未上升到标准层次;同时,已有的标准适用性不强,钻具业务的相关标准就未得到有效执行。 在人才与观念方面。供应链管理要获得长足的发展,人才是一个关键的问题。首先,供应链管理理念在我国刚刚引入,缺乏对供应链管理人才的教育和培训。再次,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对人员观念的影响,对开放式的供应链管理的观念转变还需要时间。其次,供应链管理是一种跨行业、跨部门的管理理念,它涉及诸多领域的高新技术,需要许多综合型人才,这些都需要准备。 在与供应厂商的合作方面。由于受投资管理和采购管理体制的影响,虽然公司主要产品有相对稳定的供应厂商,但在供应厂商的选择、评估及合作的紧密度和合作的方式两方面来看,都是在临时性与纯粹的商务层面进行,还未深入到合作联盟等供应链体系要求的紧密关系。 4工程技术部供应链管理设想 4.1与供应厂商的合作研究 主要有三种合作模式,一是,建立供应商战略联盟体系,甲方承诺市场,乙方承诺服务,信息共亨,风险共担,双赢双利。二是,以参股或控股某生产厂家,或购买某厂家的某产品生产线经营权等方式进行资本合作。三是,以期货方式购买某产品进行贸易合作,该形式主要是基于油田内普遍存在投资决策同期长而市场变化快的情况,先以期货拥有市场可能紧俏的某项或几项产品,当其它油田有需求时便可出手,实现既可租赁也可销售。工程技术部在该项目合作中拥有的优势主要是对产品在现场应用的适宜性有第一手资料,只要加强与科研究所的合作深入研究,就可以上升到指导产品研发及生产的技术标准。“三类企业卖产品,二类企业卖专利,一类企业卖标准”。拥有标准在当今国际社会市场竞争中越来越重要。通过对市场需求的把握和对标准的掌握,运用紧密的合作方式,以长期分批的订单确保要供应厂商及时生产,及时供应。 4.2区域内竞争对手合作方面研究 在××区域市场内,工程技术部可作为管材工具租赁业务板块的领先者或领跑者的地位,应不断强化这种地位,并要发挥这种优势的经济价值。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形成具有独特优势的深井超深井管材工具标准、维修检测标准、服务标准等标准系列,不仅引导并满足用户的要求,而且提高进入者门槛值和已进入的成本消耗,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选择或淘汰竞争者中小规模竞争对手;另一方面,以“双赢”思想为理念,以共同利益为础,通过兼并、股份制、合作等形式,组建区域性的服务公司或联合体,快速做大做强管材工具租赁业务板块。 4.3与油田用户的新服务项目合作研究 在项目选择上,要跟踪世界前沿钻井技术,结合××深井超深井钻井工艺的技术难点进行筛选和推广,并以解决钻井工艺的难度、降低钻井成本、给油田创造价值为原则,重点项目包括欠平衡及空气钻井工艺及技术、打捞工艺及技术、泥浆技术等。在项目推广时机上,要按照超前储备的原则,准备油田未想到或正在想的而又需要的项目,要实现这种时机上策略,仅靠工程技术部现有队伍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这个矛盾,出路在于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研发机制,具体办法是:聘请或聘用国内甚至国际的专家,组建专家队伍体系;与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大学、西安管材研究所、华北钻井研究院文秘站版权所有等签订年度合作或项目合作协议,组建技术研发支持体系;整合油田工程技术力量,组建技术研发的宏观管理和组织体系。在项目运行策略上,以掌握核心技术占有市场为主要策略,以国际有实力的公司进行技术合作为主要手段,以雇佣、租赁、合作的形式掌握工程技术队伍为主要办法,解决我们工程技术服务中施工队伍、技术支持、日常运作、争夺市场等环节的问题。 4.4实施隔合型服务提升供应链服务水平 1)改善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管理和物资配送系统。第一,生产管理系统以市场需求为依据,制定工程技术部内部生产计划。生产计划以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的形式分别下达,监督各部门计划是否正在得到有效的执行。通过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在不断调整完好物资的库存结构,使库存能准时满足用户的需求。第二,完善物资配送系统。一方面,完善物资配送系统的选址调配工作,在本部基地和前线三个支撑点之间确定各自的配送能力。库尔勒基地以高技术含量、全面的生产服务能力为重点建设,轮南基地以小钻杆修理、现场技术服务支撑为重点建设,库车基地可以大钻具修理、现场技术服务支撑为重点建设,塔中基地以应急保障和现场技术服务为重点建设。另一方面,建立起以计算机网络为技术手段物资配送系统,把各点的配送计划和需求有效地联系起来,把各自配送的物资状态处于有效监控之下。第三,建立以单井服务档案为主要手段的配送跟踪系统。以现场技术服务、物资配送为主要内容进行记录,加强对配送在用物资的跟踪,加强现场技术服务工作的计划性、科学性、有效性。 2)创新管理方法。一方面,改变传统的事后管理方法,利用畅通的信息渠道,及时掌握用户的意见,了解业务发展,采取预防性措施,加强质量过程控制,做到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通过服务质量回访、服务质量座谈会、问题调查、与用户技术座谈、技术交流会等多种形式,不断收集各方信息,采取预防性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在管理方式上,推行租赁业务计算机管理、无损检测数据网络化管理、井控装备和井下工具技术数据电子化统计等方式,变粗放型管理模式为集约型管理模式,逐步推行智能化和 网络化管理。 3)创新服务方式。首先,推行靠前服务,现场解决客户需求。一方面,制定《钻具现场管理规定》、《井控现场服务工作细则》、《钻具现场探伤周期》等现场服务办法和规范。另一方面,增加前线点服务功能,补充现场服务人员,实现租赁物资现场交接,开展巡回检查服务和跟踪技术服务。其次,推行精细的人性化服务。对井控装备、工具在送井前都进行清洗、喷漆、做标记的工作,并随设备配送使用说明书、试压合格证、跟踪卡,对送井钻具配送资料包,便于用户了解相关数据和历史资料,以便更好地使用和维护。于细微处见真诚,人性化服务赢得顾客的信任和支持。再次,发挥技术优势,为顾客提供超值服务。主动跟踪油田生产进度,及时收集用户生产需求,主动联络、主动上门提供技术咨询等相关服务,帮助用户解决生产难题。 5结论 一、在运行机制、人员、组织机构、管理体系等4个方面做好准备和完善,以利于深入推广供应链管理。 二、在供应链采购管理中,以筛选、评估优秀供应厂商为主要方法,建立起具有战略合作意义的供应商团队。 三、在供应链库存管理中,对流动资产以加强生产计划和控制为主要手段,提高物资的周转率和利用率;对零配件以代储代销、确定库存临界点为主要手段,降低库存,提高资金周转和使用效率;对固定资产,以合理分配生产能力为手段,调配好基地与前线站点的布局。 四、在供应链物资配送管理中,对现有的生产布局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配送效率。 五、要以差异化战略为思路,以虚拟经营为主要组织形式,不断形成新项目、新技术,提供新服务。 六、在供应链管理中,应重点研究4个要素,即价格、质量、技术和配送时间。 七、要把客户作为最重要资源进行管理,不断创新管理方法和服务方式,以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和满意率。 八、要建立和完善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和机制,以减少与客户的利益冲突,提高服务效率。要以客户信息系统建立为技术支持,提高服务效率和效益。以实现供应链上下游的联盟和隔合关系。 供应管理论文:对电子商务时代人力资源供应链管理研究 摘要:供应链管理就是指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许多年来,企业为了能够在竞争中占有优势,一种是“纵向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即企业通过投资或兼并的方式,拥有生产原材料、半成品或零部件的企业,并对其进行管理。通过“纵向一体化”,实现产、供、销的一条龙;另外一种方式是为了能够 形成更强的竞争优势,出现了“横向一体化”的新的管理理念,即产、供、销形成一条供应链,此供应链连接整个产供销的所有企业。目前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的第一资源。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决定性力量。因此借鉴企业供应链构建人力资源供应链式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电子商务时代;人力资源;供应链管理 美国INTEL公司董事长格鲁夫说过的一句名言:“未来的企业都是电子商务企业,电子商务将‘消失’”。可见电子商务是未来企业发展必由之路。电子商务作为网络经济时代适应网络市场发展的企业经营管理新模式,将突破传统的商务模式,打破传统的竞争规则。电子商务(E-Business)是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通信网络提供信息平台在网上进行的商务活动。电子商务平台不仅能够实现新的商务模式,同样也能使人力资源供应链发生质的飞跃,为真正实现人才供应链管理提供可能与可行的平台。 一、人力资源供应链的内涵及特征 人力资源供应链是一条连接人才供应、培训、服务、使用的人才链,同时通过对人才的培训、使用、轮换而增加其价值,因而也是一条增值链。人力资源供应链具有纵向性与横向性两大特征: 纵向性表现在人才的产生渠道可以由公司内部纵向产生。企业内部人才通过岗位的变化与提升,实现企业内部部人才价值效用最大化,人才纵向供应链的管理是通过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使用、轮换以及对员工潜力的发掘提升来实现的。 人力资源供应链的横向性特征,“横向一体化”主要指选择人才外包来实现。人才外包以及外部人才引进,即空降兵式的人才聘用。 二、供应链管理在电子商务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1、人力资源系统的构成 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发展为人力资源是实现供应链管理提供了平台和条件。电子商务的出现彻底地改变了人才招聘唯一的面对面的招聘模式,形成了通过网络来实施信息广告、网上报名、网上考核、网上答辩,甚至网上签约等招聘活动。大型人才供求平台也因为互联网而得以实施。供应链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大大地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并能够实现有效资源的充分利用。 企业人力资源系统有两部分组成:动态人才储备系统及动态人才需求系统。人才储备系统是企业所需人员的来源。概括起来企业人才的来源系统由中介公司、猎头公司、学校、求职个人、外包业务组成。前四个部分为公司提供所需人才,外包业务是从整体业务的角度提供服务。人才的动态需求系统来源于上面的五个子系统。但是这五个子系统的信息需要通过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经过企业内部人才信息的需求进行筛选而形成。动态人才信息系统不仅时时更新,同时还会分为现在急需人才、未来需要的人、短线人才、长线人才以及按专业和能力水平划分的各类人才。企业人力资源部在形成人才信息库的过程中,不是简单的信息生成,而是人力资本价值的增值过程。 2、人力资源系统运行流程 公司人力资源部是人力资源系统的枢纽。首先是人力资源部与中介公司的合作。中介公司主要为企业提供基础的劳动力。包括一般劳动力和临时岗位人员的来源。与猎头公司的合作需要长时间的维持信息互通,以确保高级管理人才、专业人才的聘用到位。与学校的合作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聘用应届毕业生和接收实习生到企业,还有一种就是订单培养或者参与到学校专业人才素质培养过程中。个人聘用尤其是对于企业相关的高端人士,应给予长期的动态关注,形成良好的关系,以备不时之需。 三、人力资本价值链构成与驱动模式 1、人力资本价值链构成 人力资本价值链就是从人才招聘、培养、到任用、考核最终实现人才价值充分发挥的所有增加价值的步骤所组成的全部有组织的一系列活动。人力资本价值链是将人才的养成分解为战略相关的基本价值活动和辅助价值活动。价值链管理在电子商务应用中的体现主要是如何运用虚拟人力资源绩效评价模型与评价系统设计,来满足企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实际人力资本价值链与虚拟人力资本价值链得以并行,两条价值链的边界变得更 为模糊,达成链中成员的充分的无缝整合。价值链驱动的最终目标是向供应链节点上的合作者随时传递市场及消费者的动态数据流,通过信息的传递来实现供应链管理。 2、人力资本价值链增值模式 人力资源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执行寻、? ⒂ 谩⒂⒘舻囊幌盗屑苹涂刂浦澳堋:嵯颍ü匀瞬判畔⒌幕? 取和更新,带动人才在企业中的合理配置和流动,把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中的不同功能联系起来,使整条供应链受益最大;纵向,它联结企业内部用人部门与外部人才供应商。通过先进的技术平台,实现整个供应链上的人才信息共享,从而达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目的。 选、用环节:是人力资源价值链形成的第一个环节。这一环节至关重要。由于有了前面的人力资源系统的构建,这一环节的完成具有了良好的基础。只有遴选到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才能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培训环节:企业人力资源价值链不仅包括对人才的遴选,重视培训,挖掘潜能可塑性是人力资源价值链增值的第二个环节。被聘用的人才,可以通过教育培训提高自身素质,许多成功的知名企业都将教育培训作为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内容,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它有一个经营开发研究所,公司每年向该研究所拨款不少于10亿美元,每年在此接受培训的人员多达1万人,占公司人数的3.3%。从高级干部到新任经理,人人都要接受培训。日本富士通公司、联想集团也是如此,将人力资源看作蓄电池,通过不断地充电、放电,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企业培训是人才的二次开发,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通过挖掘潜能,不仅促进个人价值的完全体现,同时将人才自身的潜能与企业需要结合起来,能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促进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的统一。另外还要实施前瞻性培训。企业若想防患于未然,应变“有病求医”思路为“无病预防”策略,构建前瞻性培训体系,增强企业的战略柔性,形成长远发展的动力。 任用环节: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是企业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关键。“适才适岗、适岗适酬”,实行人才柔性化管理,才能使人力资源价值链在这一环节中增值。柔性管理实质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人的积极性是人才发挥作用的前提。人才只有感觉到被重视,有用武之地,才会将自己所拥有知识及能力转化为企业创造财富的主要来源。这些知识能力存在员工的头脑中,较难掌握和控制,这就要求企业以人为本,提供机会,尊重他们的个体价值,使其认识到自身对企业的重要性,从而对组织产生归属感。甚至要了解人才的内心活动。包括对岗位的适应情况满意情况,去留倾向等。人尽其才,适度竞争人力资源的使用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生产效率。用好人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尽其用,所谓适才适岗,岗位的性质不同,对人的专业要求不同,即使在同类岗位内部,也存在级别之分,与这相适应的是,人的能力同样有大小、强弱之分,如斯图尔特提出的人力资源价值矩阵所示,在创造价值和替代程度两个维度中,人力资源可分为容易替代、低附加值;难以替代、低附加值;容易替代、高附加值;难以替代、高附加值四类。因此在配置人力资源时,要从质和量两个维度入手,将人力资源分配到合适的岗位。二是竞争上岗,让员工产生适度的危机感,从而能够自发地做出最大努力,发挥潜能,这正是“横山法则”所追求的目标。操作时,从常态的角度来说,可以将末位淘汰制度作为常态的管理规则,配合过程管理、预警机制等方法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此外,还可以结合鲶鱼效应来促进竞争。 考核环节:没有监督和考核的管理是不成功的管理:人力资源价值链中的考核监督环节也是价值链中不容忽视的环节。这一环节不仅是对人才素质、绩效等方面的综合评价,也是评价企业人力资源价值的一个重要环节。考核环节可以通过网络构建虚拟人力资源绩效评价系统,企业人才评价系统两个系统来完成。 总之,每个环节的好坏,直接影响人力资本价值链的功效。一个价值链驱动的各环节可以即时地与其他的环节传递数据,进行交流。从企业发出的对人才需求的信息开始,需求的信息自动地传送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入人才管理系统,人才管理数据库便记录了该需求信息,系统通过软件程序自动进行筛选,如果人才储备系统低于库存下限,系统会链接外围人才信息库,寻找适合人才目标,人才库还实行动态搜索功能,围绕公司战略所需储备人才信息,从而完成人力资本价值链的活动,达到价值链驱动的全过程。 3 人力资本价值链的合作、预测与供给模式 合作、预测与供给模式最早的应用是在商业零售连锁店,是零售供应链工作组合作研究和探索的,它运用一系列的管理模型和现代化的信息处理,从消费者需求预测开始,到库存成本的降低和库存总量的控制,通过供应链管理模式,运用电子商务的网络资源,共同管理业务过程和共享信息,改善零售商和供应商的伙伴关系。这种模式也可运用到人力资源价值链系统中。合作、预测与供给模式要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最终目标,利用电子商务的现代化网络资源,采用供应链管理模式,建立合作伙伴框架结构,供应链的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人才需求预测系统,并共享该系统的信息,来完成整个人力资本供应链管理工作。 供应管理论文:浅谈供应链管理视角下的企业采购管理 论文关键词:供应链管理 采购 合作关系 论文摘要:采购管理是供应链管理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企业降低成本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采购方式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企业采购的需求,需要总结出供应链视角下采购管理的实施要点,以便于提高企业采购的效益。 采购是供应链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据统计,生产型的企业至少要用销售额的50%来进行原材料、零部件的采购,而中国的工业企业中,各种物料的采购成本更是高达企业销售成本的70%。显而易见,采购绝对是企业成本管理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成本的降低不仅意味着利润的提高,企业还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降低产品售价以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最终获利水平。并且,采购的速度、效率、订单的执行情况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客户服务水平。 一、供应链视角下采购管理的实施 供应链视角下的采购管理重点在于做好供应商管理工作,正确处理和发展同供应商的关系,将采购及供应商的活动看作是自身供应链的一个有机组成,加快物料及信息在整体供应链中的流动,做到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和库存,同时又能以最快的交货速度满足顾客需求。 1、对企业采购的物料分类管理 对于一个大型企业来说,每年为生产而采购的物料种类多达成千上万,不可能也没必要同每一种物料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伙关系。可以按照以下因素将所采购的物料分类:①物料对企业的重要程度;②物料获得的难易程度和可靠程度;③供应市场的程度;④企业与供应商的相对优劣势。根据这些因素,企业可以考虑用不同的管理模式同这些物料的供应商发展关系。 2、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一般来说,在传统采购模式下,对于同一种物料,同企业有供应关系的厂家可能很多,确定企业应该重点管理的关键性物料后,下一步就是如何在这些供应商中挑选合适的厂家以发展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企业必须成立一个跨部门的联合小组,组员以来自采购、质检、研发、生产及信息技术等与供应链合作关系密切的部门为主。小组应首先制定合作伙伴的评价标准,建立供应链管理视角下合作伙伴关系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合作伙伴关系的一个主要工作是调查、收集有关供应商的生产运作、成本控制、技术开发等全方位的信息。在收集合作伙伴关系信息的基础上,可以利用一定的工具和技术方法进行合作伙伴的评价。企业一旦初步选定合作伙伴后,应该与选定的目标企业取得联系,以确认他们是否愿意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是否有获得更高业绩水平的愿望等。 3、培养和加强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良好的合作关系首先必须得到供应和采购双方最高管理层的支持和协商,双方需要了解相互的企业结构和文化,并适当地对企业组织结构进行改造和对企业文化进行再塑造,解决文化和态度之间的障碍,尽量消除业务流程和结构上存在的障碍。在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建立的实质阶段,双方需要进行期望和需求分析,相互之间需要紧密合作,加强信息共享相互进行技术和设计支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供应和采购双方的高层领导建立经常性互访制度。供应和采购双方的高层领导应经常进行协调与沟通,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共同分享战略协作带来的好处,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合作气氛。 ②供应和采购双方经常进行有关成本、作业计划、质量控制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保持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确性,通过提供信息反馈和教育培训,促进供应商质量改善和质量保证。 ③建立联合任务小组,实施并行工程。供应和采购双方的企业之间应建立一种基于团队的工作小组,采购方在产品设计阶段让供应商参与进来,同时采购方也积极参与到供应商的生产流程和产品研发过程中,及时响应顾客的需求,为顾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④协调供应商的计划。一个供应商能同时参与多条供应链的业务活动,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必然会造成多方需求争夺供应商资源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制造商的采购部门应主动参与供应商的协调计划。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要想维持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相互间的信任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相互信任,双方才会共同寻找解决问题和分歧的途径,而不是寻找新的合作伙伴。相互信任比事先预测、依靠权威或进行谈判等手段可更快更经济地减少合作伙伴间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并能因此大大改善双方的合作绩效。 二、供应链视角下的采购模式的效益分析 日本本田汽车工业因为大力改善采购工作,平均每一辆汽车成本节省了近600美元,在极大增加了日本汽车公司利润的同时,也极大增强了日本汽车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日本的本田汽车公司的采购管理工作很具有代表性,本田公司每辆车80%的成本都用于从外部供应商购买零部件,即每年在供应商处的购买额达60亿美元,也就是说,公司13000名员工所生产的只占每辆车成本的20%,他们认为:供应商的状况如何对本田公司的赢利至关重要,好的供应商最终会带来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因此必须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供应链视角下的采购模式对供应和采购双方是典型的“双赢”,对于采购方来说,可以降低采购成本,在获得稳定且具有竞争力的价格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库存水平,通过与供应商的合作,还能取得更好的产品设计和对产品变化更快的反应速度;对于供应方来说,在保证有稳定的市场需求的同时,由于同采购方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能更好地了解采购方的需求,改善产品生产流程,提高运作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比传统采购模式下更高的利润。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论文: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论述 建设工程项目有持续时间长、费用高、风险大、干系人多等特点,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的建设工程项目呈现出新的特点,建设项目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目前国内外都把实现工程项目的科学管理作为建筑行业改革,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程成本的主要突破口。借助信息化来实现项目管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一、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内涵 项目管理信息化是指采用一系列的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建筑技术手段和生产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它的重要意义表现在:(1)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项目管理信息化,使得信息的获取更加全面,信息的挖掘更加深入,信息的运用更加合理,从而增加决策者的判断力,减少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主观因素等等,使决策更加合理化、科学化,进而提高项目管理水平。而且对于质量、成本的管理也更加实时,精确。(2)提高做事的效率各类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设计、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可以极大地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在获取、传递、利用信息资源方面更加全面、快捷、开放。使得信息、决策、行动三者高度集成,从而提高做事效率,降低成本。(3)经验的传承对于工程项目来讲,经验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项目管理对于经验的传承有自己的弊端,没有办法长久的、系统的对一些原始资料进行保存。信息化的出现有效解决了经验传承的载体问题。那么要加强的是人们对于信息的存档意识。 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几点思考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工程建设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建立了一套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但是运用信息化对工程项目进行积极、有效的管理的水平仍然比较低,与一些发达的国家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如何加快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是新世纪的重要课题之一。那么,本文就我国的一些现状,对几个方面做出了如下思考:(1)意识层面做到信息化现在人们对信息化的认识,多局限于“用软件辅助项目管理”。比如用广联达、斯维尔等软件来进行造价管理,比如CAD软件用来辅助设计等。当然这些都是信息化的表现形式或者说载体之一,但是不是信息化的全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不仅仅是指的利用软件辅助管理,我们应从意识层面做到信息化。首先,我们要了解到信息之于管理的重要性,重视信息;其次,我们学会挖掘信息,从各个事件、各个方面去收集信息;再次,我们要懂得分析信息,提取信息当中有用的成分;最后,我们要懂得保存信息,那些有用的信息具有经验价值,对于本工程或之后的工程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所以要懂得存储信息。(2)信息的集成化、交互式目前,我国的信息管理处于一种分裂的状态,也就是说,各个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干系人掌握着不同的信息,信息缺乏交流。比如DBB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其设计与施工是分开的,那么会导致在施工阶段的可施工性差等问题,这些由于信息方面的不流通,不共享造成的损失是“划不来”的。那么对于信息化的建设,我们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建立集成化、交互式的信息化平台。这种集成化、交互式的信息化平台,有助于不同的干系人,在不同的项目生命周期中进行无障碍的信息交流,这样,有助于整个项目集成化的管理。(3)信息化的参与人目前,信息化的直接参与人,仅仅是信息技术的掌握者,那些“会用”软件的人。而其他人的信息化意识缺乏,且由于参与者较少,所包括的信息量是远远不够的。那么,信息化建设要改变这种现状,一方面,要使大众成为信息化的直接参与人。那么信息化的平台需要比现在更加“亲民化”设计,使得大众都有端口来进入信息化的建设与管理。从另外一个方面,要培养大家的信息技术利用能力,使大家在有机会的情况下,有能力来参与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政府和建设企业的高度重视。应全面提高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总体水平,从思想上、体系上、行动上对信息化建设进行改革和推进。实现建筑行业跨越式的发展。 作者:刘思蕙 单位:湖南城市学院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论文: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一.我国现阶段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尤其是近几年来发生了很多起重大的工程事故,不仅造成了经济的损失,还造成了无数农民工的意外死亡。这对国家的建设是一种严重的打击,同时也给当事人带来了许多的灾难。同时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项目管理出现了错误,都是由于管理人员的管理不善,和管理违规,行为不规范造成的。这表明在我国在项目管理工作领域中与先进的工作管理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的,通过对以往工作的经验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因为管理人员对工程项目管理的观念淡薄,没有正确认识到其重要性,同时相关的法律制度并不完善。其次是在项目的获取上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可以添加营销的理念。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范围太过简单,需要进一步扩展其工作领域。除此以外,在与同行项目竞争的过程中太过于重视了价格的作用,导致项目的真正的价值并没有体现出来,以上原因是因为工作的原因,除了客观的原因之外,管理人员是项目管理工作中最容易出现错误的关键之一。我们的项目管理人员素质普遍较低,我们需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而在我们的项目管理工作中没有合理应用科学技术的应用,提高项目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有些管理人员没有对项目进行合理的研究,没有重视项目的可行性,和潜在的价值。在现场的管理工作中往往还会出现一些细则上的问题,比如说管理层的组织关系过于复杂,工作的协调性差,对于资金的管理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工作人员的分工不明确,计划的工作不能够得到很好的落实。导致基层人员只负责工作进度,而忽略了工作的质量,导致后期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二.对于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探讨 首先分析项目管理在国际上的发展趋势,我国经过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国家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在不断地融入到国际经济当中去,我国的企业不断的走出国门,许多企业在海外投资项目,并且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许多项目更是与国际接轨,通过国际招标,咨询方式开始运作,项目管理也变得国际化,尤其是我国近几年在全球经济危机之后,我国经济没有受到致命性的打击,与其他国家相比较而言,情况良好,所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更是让人感叹,但是我国的企业也必须要跟随着社会的步伐,以全球的市场为导向,随时转变自己的经营模式,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残酷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得到一定的发展。信息化社会,必须要求项目管理实现信息化。 三.工程项目实现合作管理 在以往的工程建设工作中,我们的业主和承包商往往是在对立面的,由于这个对立面的存在导致许多工作不能够很好的得到开展。首先肯定会造成工程项目的工作效率过低,其次会造成成本的增加。为了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业主想尽一切办法去寻找新的工作模式,来正确处理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关系,尽可能的做到互利共赢。建立一种良好的工作关系,因此人们就认识到合作管理的重要性,开始在现实当中的管理工作中融入了合作管理的理念,这种合作管理的模式,主要是用来针对业主和承包商的,让他们两者之间建立信任感,做到资源共享。在短期中或者长期中建立一定的协议,首先要考虑双方各自的利益,最后共同解决工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出现问题及时进行沟通,保证参与方目标和利益的共同实现。所以说,工程项目管理一定要考虑好人际关系,合理平衡各参与方的权利和利益。三,将BIM模式引进来,将传统管理模式与其相结合BIM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近年来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这种模式刚刚传播到国内的时候,业界的人士只是简单的认为其是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事实并不是那样,BIM刚开始在设计行业中有着一定的代表性,它不仅仅是一种设计软件,还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手段。我们通过合理的手段才可以在管理活动中发挥其非常重要的作用。1、要积极了解国际情势,争取与国际接轨我们的项目管理工作过于传统,要想做好项目管理工作,我们一定要走出国门,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竞争,并且要开拓市场,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我们要争取与国际接轨,无论是合同管理,还是工程管理,质量管理等。国际上对于相应的管理工作有着一定的管理制度,并且有完备的法规,首先要对承包商要做到严格管理,各种详细的技术法规,规范的施工方法,首先要对质量做到保证,对于专业人员一定要审核其的合格证书等。面对随时都在变化的市场我们必须与国际接轨,增强自己的竞争力,这样就可以融入国际市场,得到更好的发展。2、建立和健全项目管理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根据我国的国情可以得知,我们国家的建筑市场是非常的混乱和复杂的,许多项目管理根本不规范,不符合相应制度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要落实国家的政策方针,首先要建立建筑市场的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并且要做到门类齐全,以防做到缺漏和空缺。我们的政府部门也要应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护市场的稳定,保证项目从策划到设计,到承包,到实施等活动都进入法制的轨道。3、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许多优秀的企业,之所以发展迅速,在市场中占领主导地位,主要是因为那些优秀企业都非常重视对项目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许多企业非常重视对专业人才的资格认定,只有经过知名度非常高的专业认证单位,认证以后,这些优秀企业才会重用这些人才。而我国类似的行业起步较晚,因此为了提高我国项目管理人才的素质,我们必须要加大对这些项目的开发,经常开展项目管理学科的交流座谈会,规范项目管理的培训,提高我们管理人员的素质。 四、小结 本文我们从项目管理的原理出发,然后针对现在项目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根据目前所处的情况我们提出了一些对策,从与国际接轨,到建立建全法律法规,提出合作管理理念,提高对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我们要实现这些目标仍然需要做出很大的努力。总结传统工作的弊端,结合新世纪的发展模式,将项目管理工作做到更好。 作者:雷鸣 单位:云南省第一监狱计划基建科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论文:当前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论文 1当前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常用模式 1.1设计—招标—建造(Design-Bid-Build)模式 DBB模式是一种由业主与设计单位(建筑师或者工程师)签订专业的服务合同,委托其进行前期策划、研究等相关工作的管理模式,工程的质量和进度都必须按照描述的要求和原则进行,整体形式较为简单。在DBB模式约束下,各个阶段必须依次执行,故管理方法较成熟。DBB模式具有如下优势:工程项目的实施要按照先设计再最后进行建设的流程依次进行,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较为成熟;设计方、施工方独立分别完成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的任务,各方分工明确,互不影响且责任到位;实际的图纸在招投标之前就已经完成,项目所需要的费用业主心知肚明。缺点主要为:设计与施工相分离,不利于工程事故的责任划分,较难实现设计施工的整合和优化;项目的进行周期长,管理费用较高。 1.2设计———建造(Design-Build,DB)模式 DB模式是指在项目的最初阶段,业主发出竞标公告,请几家具有资格的承包商竞标,各承包商提出设计方案并给出初步的费用预算,最后业主进行选择,中标的承包商负责项目的设计和施工。一定条件下,DB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业主和承包商密切合作;能够有效控制成本;便于进度控制、缩短工期;风险责任单一。但是DB模式也存在一定缺陷:业主对设计缺乏控制,承包商的作用被放大;承包商承担风险大;业主在招标时描述是否完善和全面明确对建筑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出现时间较短,没有专门的险种予以保护。 1.3建筑工程管理(ConstructionManagement,CM)模式 CM模式是指将建设过程分为若干个阶段执行,进行分段设计、招标、施工,促使施工尽早开始,以达到加快建设进度的目的。CM模式一般分为型和非型(或风险型)两种。型CM模式是指业主与CM单位签订咨询服务的相关合同,同时与各承包商签订施工的相关合同,CM单位根据业主与各个承包商所签订的施工合同的进行工程管理。非型CM模式中,业主不与施工承包商签订工程施工相关的合同,业主对于工程投资不进行直接控制,因此,业主为了降低风险,通常要求在CM合同中预先确定一个最大工程价格(GMP),超过部分须由CM单位承担。CM模式的优点:在CM模式中工程设计和施工在早期就进行一定的沟通,有利于对工程设计提出合理的建议减少设计变导致的资金变化,从而降低工程造价;使用较为分散的合同,有助于缩短建设的周期;有助于对创新型人才进行一定的培养和锻炼。然而,CM模式也有其自身的弊端:在招投标选择承包人对项目费用的估计可能不准确,使得风险较大;设计单位要承受来自业主、承包人的压力,必须调好三方的关系才能不影响设计质量。 1.4设计一采购一建设(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EPC)模式 EPC模式是指项目决策阶段之后,经过设计和招标,业主委托一家工程公司进行的从设计到采购最后建造的总承包一种管理模式。EPC模式有以下的优点: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设计、采购、施工等工作全部交付给总承包商,业主只需负责整体的管理和控制,可以提高效率;总承包商可以发挥主动性,利用自身先进的管理经验创造更高的效益和价值;设计变更次数得到有效的控制,确保工期较短;EPC模式采用的是总价合同,项目的最终价格和工期有很大程度的确定性。与之相应,EPC模式也有其缺点:业主无法对工程项目进行全程的过程控制,主动性差;总承包商对整个项目的成本、工期和质量全权负责,承担的压力和风险比较大。 1.5项目管理承包商(ProjectManagementContractor,PMC)模式 PMC模式又叫做项目管理合同模式,是指项目管理承包商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全权负责,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项目管理。一些大型项目,组织复杂、技术和管理的难度较大,需协调的工作较多,业主通常会选择PMC承包商进行项目管理承包。PMC承包商一般根据自身经验,对项目进行系统化、有组织的、多方面的计划管理,效率较高。PMC模式的优点:承包商可以利用管理公司的专业水平对项目进行科学化的管理,满足系统化和集成化的要求,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便于进行设计优化,降低项目的周期成本;有利于协助业主取得高额的非公司负债型融资,降低投资的风险。PMC模式存在的缺陷:只适用于合作的大型项目管理的大型企业,范围小;PMC项目复杂度和困难度大。 2当前几种模式的适用和选择情况 以上几种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都是在一定的管理需求下发展起来的,因此每一种模式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劣势,具有其独特的适用性。学会采用适合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是高效、高质完成工程项目的关键,在选择何种管理模式时要充分考虑该种模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性,并与其他模式对比,进行多方面的权衡,进而选择最佳的管理模式。DBB管理模式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较为通用的主流管理模式,而DB模式适用于技术不是特别复杂的工程,经常适用于以土木工程为主的项目上,如公共基础建筑、交通设施、桥梁和道路灯等等。CM模式通常适用于建设周期长、工期紧、投资规模大、技术复杂、组成和参与单位较多的项目,对于规模小、工期短,、技术成熟的常规项目不太适用,例如常规的多层住宅和小型项目等等。PMC模式适用投资和规模巨大,工艺复杂的大型项目,也适用于对工程的技术工艺不熟悉的项目,所以PMC模式需要管理承包商有丰富的经验,例如:利用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和出口信贷建设的项目,最适用的管理模式就是PMC模式。 3总结 文章主要对当前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进行了一定的介绍,并对其各自的适用情况和优缺点进行分析,这些管理模式都是在长期的发展中针对一定的问题或情况应势而产生的,因此并不存在孰强孰弱之分,只是各自有不同的服务对象。对于项目管理者来说,掌握项目建设管理的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熟悉常用的管理模式,并能够根据要实施的工程进行最佳的选择是一项不可缺失的技能,这对于其自身创造的价值以及完成建设工程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尹健东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论文: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监理论文 一、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监理概述 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概述 所谓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就是在一定的施工周期范围内,依照相关标准和要求,采用科学和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对建设工程的规划、决策、组织以及协调和控制等进行管理的一种活动,从而完成一定的目标,达到建设单位的相关要求。具体来讲,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工作内容如下。第一,建设工程项目的集成管理和范围管理。建设项目集成管理包括编制建设项目集成计划、实施项目集成计划以及管理项目总体变更等,协调项目中各方面工作。而范围管理的工作包括建设项目起始时间的确定、项目范围的规划、界定、确认、以及变更等内容。第二,建设工程项目的工期和造价管理。建设项目的工期管理主要涉及项目活动的分解与定义、活动的排序、活动时间的估算、项目工期与项目作业计划的编制和项目进度管理。而造价管理是在不超出预算的情况下完成全部项目工作而开展的有关建设项目成本和价值的管理工作。第三,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和质量管理。风险管理是对建设项目中所面临的风险事件和后果进行有效识别和及时控制,从而减少各种风险造成的损失。而质量控制就是要对一个项目的工作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和有效管理。第四,建设工程项目的人力资源和采购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就是通过对项目人员的获得与配备、项目团队的建设来保证工程建设中的人力得到合理配置。而采购管理就是通过采购工作计划的制定、资源寻求过程与采购合同的管理、资源供应来源的选择与合同履约管理等为工程建设提供材料基础。 2、建设工程监理概述 建设工程监理就是具备一定资格的监理单位在建设单位的委托下,依照法律、合同以及一些相关标准和文件,对建设工程的资金、工期以及质量等进行管理。下面,我们对建设工程监理的相关问题进行说明。第一,建设工程监理的发展。1988年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印发《关于开展建设监理工作的通知》是我国建设监理制度的起步试点阶段。1993年5月,第五次全国建设监理工作会议召开,标志着我国建设监理制度走向稳步发展的新阶段。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规定,国家推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从而使建设工程监理制度进入全面推行阶段。近年来,我国建设工程监理不断发展,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第二,建设工程监理的工作内容。建设工程监理工作的内容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四个控制、两个管理和一个协调”。“四个控制”是指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以及安全控制;“两个管理”是指合同管理和风险管理;“一个协调”是指施工阶段项目监理机构组织的协调。第三,建设工程监理工作的原则。在建设项目监理过程中要遵守以下原则:公平自主原则;权责统一原则;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原则;严格监理热情服务原账综合效益原则。第四,建设工程监理的实施程序。具体来讲,建设工程监理工作的实施流程如下:成立项目监理机构;编制项目监理计划;制定监理实施细则;开展各项监理工作;参与验收并向业主提供监理资料;总结监理工作等。 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监理的关系 经过以上论述,我们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和建设工程监理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就从服务对象、业务范围、法律责任以及行业准入等四个方面对两者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分清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在服务对象方面 从服务对象上来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范围更大。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不仅仅是指施工单位的项目管理,还包括建设单位的项目管理、设计的项目管理、供货的项目管理以及施工的项目管理等多个方面。在工程建设中,如果缺乏有经验的设计、施工或者建设单位,都可以委托其他项目管理公司进行管理。而建设工程监理则不同,在建筑业中,建设工程监理的主要定位是代表建设单位对工程建设中的投资资金、建设工期以及质量控制等进行管理,它只是在建设单位的委托下才依照法律法规、合同以及相关的文件对工程实施管理。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相比,建设单位是建设工程监理的唯一一个服务对象。 2、在业务范围方面 从业务范围上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范围也比建设工程监理范围大,在某种程度上说,建设工程监理也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如上文所述,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集成管理、范围管理、工期管理、造价管理、风险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采购管理以及沟通管理等多个方面,它是对各种专业服务的集成与综合。而建设工程监理则主要是对工程施工阶段的费用、进度、质量以及安全等问题进行管理和监督。由此可见,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还有可能涉及到设计过程中的一些项目管理工作,有时甚至包括了前期规划,而建设工程监理的业务中并没有这些工作,它的业务范围小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业务范围。 3、在法律责任方面 从法律责任方面,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法律制度不如建设工程监理的法律体系完善。在法律建设方面,一方面由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起步相对来说比较晚,与之相关的一些法律法规还不是十分完善;另一方面,建设工程项目作为政府鼓励的一种方式,实施的灵活性比较大,一些项目管理的内容和要求主要体现在合同中,在合同中明确了应有的责任。而建设工程监理则不同,从上文监理制度的发展我们可以知道,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工程监理己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和相对成熟的法律体系,在法律法规中对建设工程监理中的地位、权利和义务以及法律责任等进行了规定。由此可见,在法律责任方面,与建设工程监理相比,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法律制度还有待完善。 4、在行业准入方面 从行业准入方面来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行业准入标准比建设工程监理标准低。对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近年来国家并没有制定一些新的市场注入制度和标准,而是积极鼓励那些与建筑行业相关的企业进入到建设工程管理之中,对于参与建设工程管理的人员也没有什么特别专业的要求,宽松的市场准入条件有利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长远发展。而建设工程监理则不同,一方面国家制定了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只有当监理单位符合一定标准之后才能参与到工程建设中,并且对于参与工程管理的人员也有严格要求,只有通过相关考试获取一定资格后才能进入到本行业之中,目前监理工程师己经成为建筑业中一种专业的管理人才。严格的行业准入标准虽然规范了建设工程监理的发展,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一种比较灵活的工程管理模式。与建设工程监理相比,它在服务对象、业务范围以及行业准入等方面都有所扩展,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在今后,我们要积极支持一些建设工程监理企业向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方向转变,更好地适应建筑业市场的发展需要,促进自身发展,更好地为我国建筑业提供服务。 作者:陈伟 单位:贵州众益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论文: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1常见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类型分析 1.1建筑工程管理(ConstructionManagement,CM)模式此模式由业主委托CM单位以一个承包商的身份来负责整个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竣工和试运行等管理工作,为设计人员提供施工方面的建议和负责管理施工过程,协调设计单位与施工承包商的关系,保证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设计和施工的协调运行。执行CM模式时以缩短设计、建设周期为出发点,将整个建设过程分为若干个阶段执行,实行“边设计,边施工”生产组织方式,通过各阶段的设计、招标、施工工作进行充分搭接,以达到加快建设进度和尽早取得效益的目的。在质量控制上,打破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的界限和对立,使其充分协调,以有效提高施工质量;在成本控制上,因CM单位协助业主向设计单位提出合理建议,可提高设计的可施工性,有效减少因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在进度控制上,采用分散发包模式,实施集中管理,可使设计与施工平行作业、充分搭接,利于缩短建设周期。但是“边设计,边施工”造成工程造价难以控制,项目招标选择承包人时,项目费用估计不准确,风险较大。1.2设计—建造(Design-Build,DB)模式此模式是指在项目的初始阶段,业主根据项目要求与原则以及投标人设计方案的优劣,招标选定DB承包商来负责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在权责上,DB承包商承担了项目从设计到竣工验收的全部责任,业主则承担协调、督促工作,按照合同对工程的质量、成本、进度要求来检查DB承包商对项目的实施情况。DB模式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建设工程管理模式。DB承包商将其丰富的从业经验运用到项目中,完成项目的规划、设计、质量控制、进度安排以及项目融资和土地购买等工作,有效减少协调的时间和费用。但是,DB承包商的作用被放大,承担较大风险,而业主对设计缺乏控制能力,且工程师与承包人之间的检查与制衡作用减弱。1.3项目管理承包商(ProjectManagementContractor,PMC)模式此模式是指业主将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以合同的形式委托出去,由一个PMC派出项目经理作为业主的人,对项目进行管理。业主主要负责项目的宏观控制和高层决策工作,一般与PMC不直接接触。PMC模式初步体现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分离的思想,并且代表施工图设计正式进入技术竞争领域。与其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相比较,PMC模式的采用有利于提高整个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确保项目的建成与目标的实现;另外,PMC模式有助于业主精简建设期管理机构和取得融资。目前,在我国非经营性的政府投资项目中逐步推行的“代建制”属于PMC模式的一种。 2常见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 常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各有特性,在建筑市场都有比较好的运用。对本文所提及的四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特征做了基本对比分析和深度对比分析(见表1,表2)。 3常见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适用分析 3.1根据工程项目特点确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3.1.1工程项目的范围确定度工程项目范围是指项目范围的界定与确认和项目范围的计划与变更。确定项目范围即可定义工程项目的工作边界、明确工程项目的主要交付成果和目标。DBB模式和DB模式对项目范围的明确度较高;当项目范围不明确且在施工过程中会逐渐明确时,适合采取CM模式。3.1.2工程项目的进度工期是绝大多数建设工程的一个重要约束条件,业主必须考虑对时间因素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工程管理模式。一般而言,DBB模式的工期最长,CM模式的工期最短。如果业主急需缩短工期,可采用DB模式和CM模式。3.1.3工程项目的复杂度业主对工期要求不高时,DBB模式适用于简单项目和较复杂项目;DB模式一般适用于简单项目,若DB承包商行业能力强,则也适用于较复杂的项目;CM模式和PMC模式适用于复杂项目。3.1.4合同的计价方式承包商与业主的合同可以采用总价合同、单价以及成本加酬金合同。其中,DBB模式和DB模式一般采用总价合同,CM模式和PMC模式一般采用成本加酬金合同。3.2根据业主的需要确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3.2.1业主的协调管理度不同的项目管理模式下,业主的组织协调管理工作量有较大区别。采用DBB模式时,业主的管理工作量较大;采用DB模式时,业主的管理工作量较小;而CM模式的管理工作量介于上述两种模式之间。3.2.2业主的投资控制度在DBB模式中,工程项目的投资总额可以较早确定,有利于业主对项目进行投资控制;在CM模式中,很难在工程开始前确定总造价,故业主对造价的控制较为困难;而DB模式下,业主对投资的控制度介于上述两种模式之间。3.3根据市场环境确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3.3.1承包单位的水平承包商的水平较高时,业主可以较少地介入到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去,否则,业主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比较繁重。在DBB模式和CM模式下,对承包商的实力水平要求较低,而在DB模式下,对承包商的实力水平要求较高。3.3.2设计单位的水平若业主可以与水平较高的设计单位合作,则可采用DBB模式和CM模式,否则,应当选择DB模式。3.3.3咨询公司的水平咨询公司的实力对业主的管理具有较大影响。若咨询公司的行业能力较强,则业主可采用DBB模式和CM模式使其深入介入项目,有利于业主对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反之,业主应当选择DB模式。3.3.4市场的开放程度在市场开放的情况下,业主可以采用DBB模式以在大范围内自由选择项目建设的各参与方,有助于满足业主各层次、各方面的需求。否则,业主应当选择DB模式,CM模式。 4结语 建设工程项目具有规模大、工期长、结构复杂等特点,在施工建设工程中会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这些因素会对项目的质量、进度和成本造成影响。所以,采用适合项目特点的管理模式对达成项目目标至关重要。应当根据市场状况以及业主需求,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包括工程项目的范围、工程进度安排、项目复杂度以及合同计价方式等方面,选择具有生命力的管理模式。要增强我国房地产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还需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集成化、基准化的应用上与国际项目实践成果相对接。有关国际现代项目管理模式的理论和经验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以提高国内项目管理水平。 作者:王琮涵 王立鹏 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论文:石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1做好物资采购管理工作 石油项目建设规模大,投资高,设备以及原材料的采购要占用很大比例的资金。可见物资采购管理工作在整个石油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据估算,石油项目投资中,设备的投入就要占整个项目投资的一半以上,因此对于石油建设项目中的大型设备,要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引进设备应同时考虑规避汇率风险。在功能和质量都满足项目要求的基础上,优先选择价格较低的厂家,以此来实现最大经济效益,对整个项目的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在物资采购的过程中,要对购进的材料以及设备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其型号正确、质量达标,满足项目需求。避免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发生型号不匹配的现象,以及各种技术问题,导致投入增加,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而且,要对采购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防止通过不正当渠道来实现中标的情况发生,保竞标过程公平公正。 2做好招投标工作 2.1采取招标方式采购物资在石油建设工程项目中,设备和材料的采购工作十分重要,设备的投资占据总投资的55%、60%左右,而材料约占20%左右。因此做好相关的造价管理工作有利于工程造价的有效管理和控制。经过综合考虑,采用招投标的方式进行物资采购是比较科学合理的,可以有效地节省资金。同时在采购过程中要对各个竞标公司进行详细的对比,要确保采购的设备型号匹配、质量合格,原材料各个指标均要达标。并在此基础上选用价格最低廉的公司,尽可能的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2.2采用施工招标推广使用招投标不仅可以降低成本,有效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更可以通过竞争的方式选择较优的施工团队,在工程价格得到控制的同时也能保证施工质量。在推行招投标的过程中,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竞争法则。要确保整个招投标过程公开、公平并且公正。要对投标公司进行严格审查,对于不合格的投标公司要及时淘汰。同时要对整个过程加强监管力度,防止不正当竞争的现象发生,比如标底泄露、贿赂等恶劣事件。 3做好前期造价管理工作 石油建设工程项目前期的造价管理工作很重要,主要包括可行性研究阶段和项目方案设计阶段。这两个阶段的工作对于整个项目来说十分关键,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3.1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论证,资源、市场、工程技术、经济效益的可持续性与可行性。可行性研究阶段的造价估算为后面项目建设的方案选择提供主要的理论依据。虽然此阶段的投入比例为0.5%到1%之间,但却能影响整个项目70%以上的工程造价。因此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对整个项目的影响巨大,必须要重视起来,做好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为整个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3.2方案设计阶段首先,企业要转变经济观念,提高对造价工作的认识程度,不能只重视技术发展而忽略经济管理工作。要改变设计观念,不能因保守而导致资源浪费。对于设计者来说,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既要注重技术又要强调经济,将两者有机结合,做到两手抓且两手都要硬。同时要提高企业设计团队的工作热情,发掘工作潜力,做出更好的设计。其次,我们在选择设计方案的时候,要结合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来考虑。在同时满足项目的技术要求时,要优先选用较为经济的设计方案。就算在设计方案已经确定的前提下,也要将方案中的功能进行细化分析,对于无用的功能要果断舍掉,对于造价较高的功能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造价管理控制。尽可能的降低项目成本,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设计阶段的工作成本小,作用大,消耗只占到总投资的3%左右(引进设备项目占到总投资的4%~6%),但却影响整个工作造价的18%左右。如果设计阶段造价管理工作出现问题,会使日后项目出现更加严重的问题。比如有些公司忽略设计阶段的重要性,在对工程项目的设计时没有进行完善的考虑,出现了设计上的缺陷。导致不断调整后期设计,很多项目刚刚完成就要拆除,造成了大量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如果设计合理可以降低工程造价5%到20%之间。因此企业必须在设计阶段要进行详细的投资估算,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4做好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 在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中,要以计划投资额为目标,对实际投资进行管理控制。要清楚掌握施工的实际投资与计划投资之间的偏差,并进行合理控制。同时石油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管理工作比较复杂,除了造价管理控制工作外,还有质量和安全方面的管理工作,以及施工进度管理工作。每个管理工作之间都有比较密切的联系。比如如果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这无疑会增加施工投入,加大成本。因此在施工阶段中,要想做好造价管理工作就要与其他的管理部门协调配合,达到统筹兼顾的管理目标。 5建立高素质的造价管理团队 对于石油建设项目造价管理工作来说,管理人员是工作的执行者。管理人员的素质与业务能力直接影响管理工作的质量,同时石油建设项目对专业技能要求较高,所以必须加强造价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管理水平,使其熟练掌握项目的基本流程,熟悉市场经济规律,对设备的基本情况以及价格变化规律要十分清楚。最关键的是要能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措施和科学合理的管理计划,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企业要建立一支技术强,素质高,管理能力一流的工程造价管理团队。 6结束语 总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是石油建设项目的重要管理工作之一。从可行性研究阶段到最后的竣工结算,工程造价工作贯穿于整个建设项目。这项工作内容复杂,责任重大,要想做好,必须要改进制度,建立科学的目标,采用科学的手段,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并保证每个阶段的造价都得到良好的管理控制。同时要多个部门协调统一,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整个项目工程造价得到真正的管理控制,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作者:郭新建 单位:新疆石油勘探设计研究院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论文:矿井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探讨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迅速,国民各方面的需求也开始增多,其中,矿井建设发展越来越好,矿井建设工程管理也开始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围绕矿井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进行研究分析,以期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相关的借鉴。 关键词:矿井建设;项目管理;工程 0前言 矿井建设工程与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因国民对矿产资源需求随经济发展日益增多,矿井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吸引了企业越来越多的重视。为保证矿井建设工程在计划时间内高效完成,需要对矿井建设工程项目进行科学管理,并结合实际情况,控制矿井建设工程开展期间的一切事宜,保证矿井建设工程能够安全、顺利的完成,使矿井建设工程整体效益达到最大化。 1矿井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招投标环节不规范 矿井建设工程复杂多样且需要非常强的专业技能,当进行招投标工作时,政府缺乏相关专业方面的技术人才,不能对招投标工作的开展进行有效的监管,受形式上的局限。 1.2施工队伍专业技术不达标 矿井建设工程因其自身的复杂性与专业性增加了工程建设的难度,并且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非常的大。矿井建设工程承包商所选用的施工队伍人员专业素养大部分都不达标,存在技术上的缺陷,且安全意识不强,在建设过程中,极有可能会因一个失误或者意外事件使施工人员出现生命危险,当专业技术无法支撑工作人员解决意外事件时,便会拖慢矿井建设工程的进度,对工程的完成效果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1.3项目管理水平不达标 就目前状况而言,矿井建设工程中存在一个通病,那就是对于矿井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意识薄弱。大多数的矿井建设目标只是安全顺利地完成项目建设,并没有过多的注重于工程项目的管理。增加对矿井建设工程项目材料、质量以及其他相关方面的管理力度,才能从本质上保障建设项目的安全、稳定、高效,减少其因质量问题导致意外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1.4对安全监管缺乏重视度 在矿井建设工程开展过程中,专业的监理部门是支撑工程项目安全、顺利完成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基于第三方管理机构,不受矿井负责人及相关政府部门制约,并且不依靠任何组织,属于独立存在的部门。目前多数矿井建设工程不重视安全监管工作,认为其只是作用于意外事件发生可能性的监督手段。薄弱的安全监理意识可能会导致工程安全保护措施不完善,工程完成质量较低。 2对矿井建设工程项目进行管理的相应措施 2.1加强招投标监管力度 在开展矿井建设工程的招投标工作时,政府应针对其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的现象加以改进,可以招聘或者借调矿井建设方面的专业人才为招投标工作打好基础,通过对实际情况的了解分析,然后确定矿井建设工程最为科学合理的基本价格。 2.2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水平 开展矿井建设工程时,应提前确定其工程造价预算,制定出相应的建设工程计划,为整个矿井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提供依据。提升矿井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对工程整体的完成效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将工程各个项目的造价进行研究分析,最终得出具体预算价格,并将整个矿井建设工程所有项目的造价全部公开,由所有项目参与人员进行监督,减少了额外的资金消耗。除此之外,工程负责人还需要对工程造价技术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工作,使其能够跟上时展的脚步,提高其工程造价水平。由此可见,加强矿井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对节省工程成本,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出高质量的工程具有深远的意义。 2.3有效控制工程施工进度 由于矿井建设工程复杂多样,代表了其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包括施工区域自然环境、施工条件以及各种客观因素或人为的因素,进而会对矿井建设工程的项目造成严重的损害。因此工程负责人需要加强对矿井建设工程的施工进度进行有效的控制,运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将实际工程进度与工程计划书相关内容相比较,若发现工期滞后等现象时,及时做出调整,使其能在规定时间范围内,科学合理的完成矿井建设工程,并且提高了工程项目的质量。 2.4科学合理地进行工程设计策划 矿井建设工程负责人在招投标工作结束后,便应该对矿井工程进行详细的了解,以求能够在以后建设工程工作开展时提供明确的依据。其中,需要先对可能影响矿井建设工程实施的因素进行了解,这包括了矿井建设工程所处地区的自然条件、温度变化、降水情况等自然人文条件,另外还有包括建设区域的地形特点、矿井构造方式等因素,通过对其进行严谨的分析,考虑出现同样情况时应如何调整或者改善矿井建设工程的工作,使其能够在规定时间内高质完成。这要求了矿井建设工程负责人提前做好施工设计工作,运用科学信息技术对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进行剖析,在符合工程整体规划的情况下,制定出施工进程计划,能够更准确的为矿井建设工程提供有利的数据依据,并且保证科学合理。 2.5做好工程安全监理工作 一项工程的开展,人们关注的焦点都是安全。因此,在进行矿井建设工程时,应做好项目安全管理工作,保障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也为建设工程的安全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在矿井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安排专业的安全监理人员对工程安全进行监测管理,能够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隐患,这对安全监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相对要严格。除此之外,定期对施工安全措施进行检查,减小因安全措施磨损造成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出现危险的可能性。当发现问题时,应及时做好工程项目之间的调整,保证能够井然有序地进行工程建设之后再去解决问题。做好工程安全监理的工作,能够保证施工人员安全,减少事故发生的机率,为矿井建设工程的开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3结束语 加强矿井建设工程中的项目管理工作,可以对整个工程建设实施科学合理的规划,有效的对工程进度进行控制管理,使其能够整合现有资源进行工程建设,减少工程成本,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从而实现矿井建设工程高效完成的目标。 作者:胡令秋 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上海庙镇长城六号矿业有限公司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论文:电力小型基本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探究 摘要:在落实相关的项目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对小型基本建设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职责和程序进行明确,是电力小型基本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所要遵循的原则。本文主要从电力小型基本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影响因素入手,对与之相关的管理模式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电力小型基本建设工程;EPC模式;BOT模式;PMC管理服务模式 前言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的对小型基建项目的定义,电力小型基本建设项目主要指的是供用电营业用房、办公用房和电力系统的培训科研用房等非经营性项目。工程质量管理单位和小型基本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单位在项目施工管理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项目管理的滞后问题是电力小型基本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合理化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应用,是对工程项目管理机制进行优化的有效措施。 1电力小型基本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影响因素 1.1人为因素 建筑施工人员是电力小型基本建设工程的操作者。工程管理人员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发挥着组织、决策的作用[1]。人员因素是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的决定因素。对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行充分调动,是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内容。从电力小型基本建设工程项目的自身特点入手,构建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可以为工程的正常施工进度提供有效保障。 1.2施工材料因素 施工材料是工程施工的基础要素,它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有着一定的影响。利用项目管理机制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工作进行强化,可以为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帮助。 1.3施工方法因素 施工方法也是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工程施工方案的制定阶段和审核阶段,相关人员需要在对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以后,从技术、组织和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对施工方法进行全面分析,以便对施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提升。 1.4施工机械设备因素 机械设备是施工机械化的物质基础,它也是现代化工程建设领域所不可缺少的设备。针对机械设备因素对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的影响,工程项目管理机构需要从施工现场的实际环境、建筑结构和机械设备性能等方面入手,对机械设备的选用方案进行审查。项目建设单位对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合理应用,可以为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和综合经济效益提供一定的保障。 2现阶段我国电力小型基本建设工程管理模式 2.1传统项目管理模式 在电力小型基本建设工程领域,传统项目管理模式是国际上通用的管理模式。目前世界银行和亚行的一些贷款项目中就应用了这种管理模式。从电力小型基本建设工程的实际情况来看,传统项目管理模式可以对建筑师、咨询工程师和承包商的作用进行有效发挥。工程项目的评估立项工作是传统管理模式中不可缺少的内容[2]。招标机制是工程业主对工程承包商进行选择的有效方式。在传统项目管理模式下,工程业主与承包商之间需要签订工程施工合同。工程承包商、分包商与供应商之间也可以从设备因素和材料因素入手,自行订立相关合同。从我国电力小型基本建设领域的现状来看,工程项目业主发挥的是与工程承包商进行沟通协商的作用。在国外的传统项目管理模式中,咨询工程师和建筑师承担着协调工程项目项目的责任。可控性是这一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传统项目管理模式中所采用的一些成熟化的管理方法可以让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得到规范。业主管理费用高、项目周期长是这一模式的主要缺点。在工程前期投入资金较高的情况下,电力小型基本建设工程的工程变更现象会出现索赔较多的问题。 2.2设计-采购-建造模式 设计-采购-建造模式,又名EPC管理模式,是小型基本建设工程领域的一种较为简练的项目建造方式。在这一工程管理模式下,承包商需要向业主提供融资服务、项目科研设计和土地购买等服务。基于业主监督的竞标方式是对项目的供应商和分包商进行确定的主要方式。同传统项目管理模式相比,EPC模式可以对设计因素在电力小型基本建设工程中的作用进行充分发挥,这就可以为工程项目整体方案的优化提供帮助。这一项目管理模式的应用,也可以在对施工因素进行预先考虑的基础上,对工程项目的管理费用进行有效降低。工程施工材料采购、设计与施工之间相互制约、脱节的问题是电力小型基本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EPC模式的应用,可以在促进上述因素的合理、深度交叉的基础上,对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管理效率进行提升。工程公司在EPC模式下发挥着项目总承包功能和项目管理功能,他们可以对一些前沿化的项目管理集成信息技术进行应用。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可以让电力小型基本建设工程管理模式表现出全面化、科学化和动态化的特点。但是在这一模式应用以后,业主在既不能对工程师和建筑师进行选择,也不能对工程的细节问题进行改动。分包商会成为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2.3建造-运营-移交模式 建造-运营-移交模式,又名BOT管理模式,是建立在基础设施国有项目民营化的基础之上的一种项目管理模式。这一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可以在对民营资本进行应用的基础上,为工程项目施工工作的开展提供资金支持。 2.4工程项目管理服务方式 工程项目管理服务方式,又名PMC服务模式,是美国、法国和前联邦德国等国家所采取的一种项目管理模式。在电力小型基本建设工程领域,这一项目管理模式主要涉及到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业主方的项目管理工作;②工程项目设计方的项目管理工作;③工程施工方的项目管理工作[3]。一般而言,在业主的委托下,项目管理咨询公司需要从管理思想、组织机制和管理方法等方面入手,对工程项目的投资问题、建设周期和项目质量等因素进行控制,也需要为业主提供以下几种服务:①合同管理服务;②信息管理服务;③组织协调服务。从电力小型基本建设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工作来看,项目管理咨询公司并不会参与到施工活动之中,它只是工程业主的施工顾问。在这一工程管理模式的应用过程中,相关单位需要对项目经理在工程管理工作的作用进行强化。预算控制、编制项目任务书和土地资金筹集等工作是项目经理人员所要承担的职责。他们也需要让工料测量师、设计者和承包商在项目施工阶段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电力小型基本建设工程项目的内在规律的影响下,项目经理人员需要对一些与实际情况相适应的管理程序和管理模式进行应用。 3电力小型基本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投资控制 3.1前期决策阶段的投资控制 投资因素是事关工程项目管理机制的重要因素。在前期决策阶段,有关单位需要从项目建设标准和投资控制目标等多个方面入手,对工程量和工程工程造价进行分析,并要在对设计概算进行评审的基础上,对投资控制目标进行规范。 3.2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限额设计是设计招标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措施,相关单位可以在对一些优秀的设计单位和合理化的设计方案进行应用的基础上,对工程项目的造价问题进行控制。在预留一定比例的质保金以后,相关部门可以从工程结算造价入手,借助核对下对施工合同预算造价进行确定,并在工程阶段未超出限额设计施工预算的基础上,支付设计质保金。 3.3招投标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 为了在招投标施工阶段对工程项目投资问题进行控制,有关单位需要在对招投标工作进行规范的基础上,对合同管理工作进行强化。现场计量与支付程序的分离,也是对施工阶段的投资问题进行控制的有效方式。 3.4竣工结算阶段的投资控制 交工结算支付审查报告是工程项目竣工结算阶段不可缺少的因素。针对一些未按照工规定执行的工程变更问题,有关单位需要对相关的费用进行核减。 4结论 电力小型基本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理念具有着主体多样化的特点。电力企业企业对先进的管理程序进行应用的措施,可以让小型基本工程项目的管理小过和经济效益得到有效提升。 作者:冯剑 单位:三峡大学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论文:水电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论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电成为我们生活以及经济活动中主要利用的能源。在水电建设工程项目实施中,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就是指导和监督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资源消耗和费用开支并对其进行调节和限制,把工程所产生的各种偏差进行修正,并保证工程的实际各项成本费用没有超过计划。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的目的在与使各项人力、物力和财力能够合理的使用,从而通过提高管理水平来降低工程成本,最终实现水电建设工程项目价值的最大化。要想做好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的工作,就需要在水电建设工程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加强成本控制与财务之间的协同管理,确保水电建设工程项目中各项管理和工作的有效进行,合理使用、调配资源,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在水电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的各个阶段对成本控制与财务进行协同管理,将降低业主投资成本和风险,实现水电建设工程项目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一、水电建设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 水电建设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是对建设成本的管理。这个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主要是在建设过程中所使用的人工、材料、机械等费用。间接成本主要是在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经营管理费用。任何工程建设的过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的,随着建设的进行就必然产生例如建设质量、工程保修、工期的延长等一系列无法预料的问题,这些问题必然造成建设成本的增加,所以需要对成本进行严格的财务管理和控制。 二、水电建设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的内容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水电建设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要做好资金预算与实际花费的对比,还要对施工过程中的工程款的支付和支取有明确的账目,同时财务人员要对各项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要结合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对整个建设项目预算进行全方位的财务管理,如果出现预算的偏差就需要及时进行财务调整,以保证整个建设项目预算没有超过制定的财务计划,主要目的在于保证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现金流量,控制建设成本,防止在建设过程中现金流的断裂,同时尽可能的合理降低成本。 三、协同管理概述 协同管理主要是指通过计算机系统中对水电建设工程项目的各个方面进行信息搜集,进一步对信息的实践、空间以及功能结构的组合,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进而提高工程项目的建设效率和进度,使得水电建设工程项目能够按期或提前完成。在水电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一个良好的成本控制和财务管理,具体的办法需要财务部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处理,这样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水电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工程成本的信息搜集不完整。在工程成本与财务系统管理中,信息的完整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水电建设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由于对设备材料的市场信息以及人工成本等内容的掌握不够详细,从而出现工程成本的信息搜集不完整,使得在与财务协同管理中很容易出现问题,进而影响工程成本与财务协同管理。2.成本计算方式落后。在水电建设工程项目实施中,成本计算方式落后也是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成本计算方式的落后使得各方在进行成本计算时,会出现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现象,没有根据现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对水电建设工程项目的成本计算方式进行创新,影响整个水电建设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的准确。3.造价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造价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水电建设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与财务协同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造价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将严重影响水电建设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与财务协同管理。因此,加强对工程成本计算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增加其工作经验也是水电建设工程项目实施中需要关注的重点。 五、水电建设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与财务协同管理的要点 1.施工前准备阶段的协同。在水电建设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与财务的协同管理中,前期的施工准备是项目的重要阶段。在进行水电建设工程施工前期,首先要对水电建设工程项目的整体工程量进行分析和研究,再对市场的环境、市场经济和市场因素进行分析,要重点对项目效益和建设成本进行计算,进而把控水电建设工程项目的整体情况。此外,必须对于市场中设备材料、施工环境以及施工的人工费用进行实时观察,进而把握成本控制与财务协同管理,保障后续的施工工序顺利实施。2.筹划阶段的协同。在水电建设工程项目的筹划阶段,需对成本与财务进行协同管理,进而保障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在筹划阶段要注意几个要点:一要对水电建设工程项目造价成本以及财务成本进行系统分析,在造价成本中设备材料成本、人工费用以及其他费用等都是其中关键,同时在造价成本中,市场对施工的成本影响较大,在进行对造价成本的筹划时,要考虑到市场因素对其的影响;二要对水电建设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对水电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资金使用和还款能力进行分析,同时还要对建设中风险因素的大小进行研究分析,进而将水电建设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在预期的范围之内。因此,在水电建设工程项目的筹划阶段,要实现工程成本与财务协同管理。3.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协同。在水电工程施工阶段借助财务管理对项目进行成本控制,进而实现成本控制的协同管理。通过对水电工程的成本进行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以及考核等,将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同时,利用财务管理的手段通过对企业的项目核算,加强对成本的控制,保证施工的顺利实施,保障水电建设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4.竣工后评价的协同。在水电建设工程项目的后评价阶段,对工程项目完工后进行协同管理也是其中的重要一项。在水电建设项目工程完工后,竣工后评价以及财务进行协同管理同样重要。因此,在竣工阶段要与财务进行协同管理。在对水电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标准进行评价时,财务管理要对竣工的工程中相关内容进行评价,对项目进行财务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评估,从而对整个水电建设工程项目进行整体的评判,进而完成水电建设工程项目整个施工工程项目的评级工作。因此,在水电建设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与财务协同管理中,要对竣工后评价进行财务协同管理,保障整个水电建设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 六、结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水电建设工程项目中,加强对水电建设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与财务协同管理,进而保障水电建设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因此,在水电建设工程项目中,在施工前的准备阶段,要对工程的成本信息进行搜集,在筹划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后的阶段等,都要对工程的建设成本进行控制和把控,不断加强对水电建设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和财务协调管理,保障工程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水电建设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 作者:李景相 单位:广西水利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论文: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分析与研究 建设工程项目的规模扩大,投资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为了更好地实现其发展,就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开展有效的管理。不同的项目会有不同的管理模式,本文就对当前我国应用较为广泛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并与国外的模式进行对比,指出我国今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发展对策。 一、目前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分析 当前我国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应用到的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下面本文对每种模式进行分析论述。1.直线型管理模式对于建设工程项目来讲,项目的总包会将项目分包给不同的分包商,并且会从中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应用直线型的管理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分包商不用再支付项目管理过程中产生的费用,而且也会给企业自身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并且分包商对项目的具体事情也会有绝对的话语权,并且能够节约一定的费用支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在管理过程当中都是由总包进行的,这样就会造成总包以及分包之间承担较大的风险,在实际选择管理模式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这一方面的问题。2.矩阵型管理模式。主要是项目部以及总包商对分包商实现共同的管理,这样分包商在开展工作的时候需要得到项目部和总包的统一意见。在这种管理模式之下,必须要和总包商建立起十分稳定的合作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对工程项目成本的宏观控制,使企业获得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在此模式之下,分包商会受到总包和项目部两个方面的制约与控制,管理风险会有一定的降低,并且能够借助于总包的优势,获得较为稳定的业务来源。而分包在具体施工的过程当中又能够组建起较为固定的施工团队,这样能够实现其长远发展。但是不能忽视的是,这一管理模式的效率较低,在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不能够及时处理,严重的时候可能会诱发其他问题出现,因此选择该模式的时候需要综合利弊进行考量。3.非对称矩阵型管理模式建设工程项目部对分包直接进行管理,总包只是负责例行管理,这种模式能够在实际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提升管理的效率以及质量,并且对于管理项目的实施更为有利。但是因为这一模式在运用的时候会出现责权不明确的现象,增大分包商的风险,所以选择的时候需要慎重。4.复合矩阵型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模式主要是由建设工程项目的发包以及公司发包相结合,由公司实现集中控制的一种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模式集中了矩阵型管理模式以及非对称矩阵型管理模式的优势,但是也会使得两种模式当中的缺陷更为凸显,这一模式在应用中将会更容易引起各个分包商之间的矛盾。 二、国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分析 国外较为常用的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种。1.EPC模式这一模式也就是设计—采购—建筑模式。这一模式最为主要的特点就是承包商需要承担建设工程项目从施工设计一直到项目建设过程当中的风险,这样就会在无形当中增加承包商实行工程项目的风险。在这一模式当中,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并不是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而是自己或者是业主代表进行管理,这一模式基本上实现了对项目的协同运作以及整体的规划,且能够解决各个施工方之间存在的矛盾,对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成本可以实现有效的管理,为项目的建设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但是该模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劣势,即业主对于建设工程项目的参与程度比较低,且其控制的力度相对也较低,且这一模式所包含的合同工程造价也较高,这样就会从无形当中增加成本。2.PMC模式这一模式是国外较长应用的另外一种工程管理模式,在PMC项目管理的过程当中,施工承包商、业主以及项目管理三者之间会形成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的确定,能够更好的发挥管理的优势,并且有利于形成较为统一且系统化的管理模式,更好地对建设工程项目从前期设计到后期竣工结算整个过程进行规划管理,且该管理模式当中,项目业主责任的风险也会相对较低。但是这一模式的缺陷还是不能够忽视的,即项目业主会因为和项目承包人之间不存在合同关系这一原因,其对于项目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就会有所降低,这样就会很容易导致业主和项目管理承包人之间发生一定的冲突和争端,也不利于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改进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对策 上文中对于我国和国外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指出了每一种模式的优势和劣势,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管理的效果,必须要针对当前建设工程项目发展的实际情况,找到切实可行的对策,优化管理模式,使其效果能够真正的得到发挥。1.要进一步明确在项目工程管理当中各方需要承担的责任责任重于泰山,对于建设工程项目来讲,施工涉及到的每个参与方必须要明确自身的责任,并且要高度地重视责任,这样才能够促进管理理念发生变化,才会优化管理措施和管理模式。例如建立起责任分配制度,对每个需要管理的部分派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管理作用,并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2.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并综合我国建设工程项目发展实际,取长补短,实现创新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值得我国借鉴,但是并不是生搬硬套,而是需要借鉴其中与我国实际相符合的精华部分,并结合我国管理模式当中的优势,将二者融合,创新管理模式,使得这一模式能够更好地发挥效果。例如,在建设工程委托中,可以由业主组成工程项目小组,这样就会避免因为一个人单独决策而造成的重大损失,小组可以集思广益,将每个人观点当中的闪光点集合起来,形成科学的观点。同时,需要对管理的行为进行监督,并规范企业的行为,避免各种违法乱纪现象的出现。可以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有推动作用,其不仅能够优化企业的内部改革,同时也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完成规划建设目标,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站稳脚跟。当前,我国吸取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及管理经验,并整合我国已有的管理模式,对其进行优化和创新,在大型的工程项目建设当中,已经实现了对设计—建造模式、工程总承包模式、BOT模式以及PM项目管理模式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今后的逐渐应用中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四、结语 在现代社会,建设工程项目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涉及到的面也更为广泛,为了使用快速发展的社会需要,必须要做好项目的管理工作,科学的选择管理模式,并且要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推动这一工作的有序发展。本文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当前我国应用较多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对国外应用的管理模式进行了介绍,并指出今后改进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对策,希望对于今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作者:郑朋军 单位:郑州市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论文:市政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政工程建设也越来越多,这样一来就对市政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问题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但是在市政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制约市政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必须要对市政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问题展开详细的研究,促进市政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市政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策略 在工程项目的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施工项目质量的管理和控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外的许多大投资商进入到我国占领其巨大的投资市场,我国也需要抓住机遇到国外去进行投资和经营项目。施工项目的质量和项目费用、时间、安全、环境、可持续发展组成了施工项目的主要目标。由此,施工的项目质量也就成为了决定其项目成败的关键要素之一,在项目管理中,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也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因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对市政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问题以及具体的解决方案进行分析,进一步促进市政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 一、进行市政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研究的意义 一直以来,我国的项目管理都是使用的粗放型的管理模式,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前传统的施工项目的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不符合现在的项目管理。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分析,从目前的实际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对于建筑工程来说,通过相关研究可以很好地保证建筑质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人们的居住质量,实现高质量住房的标准;其次,对于建筑施工的管理者来说,通过提高施工质量的管理,可以保证管理水平的提高,减少工作失误,进一步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的发展;最后,对于施工人员来说,通过研究中提出的各种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地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 二、市政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设计质量不高 对于任何施工项目来说,都必须要进行科学的建设方案的设计与规划,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指导实际施工,保证工程建设的基本质量。但是从实际调查来看,施工项目的设计并不是十分的科学,严重影响了工程施工的进步。例如,工程设计方案的内容与实际建设情况并不是十分的符合,也就是说设计图纸并不能很好地指导施工建设,造成施工的困难;除此之外,由于实际施工状况总是会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这样就需要设计方案进行及时的变更。 (二)施工单位管理能力较弱 科学的管理,是开展工程建设工作的重要保证,关系到建设成本以及建设质量的高低。对于项目工程的管理而言,除了要在施工的建设方面进行一定的技术要求之外,更重要的是对施工人员的安排管理,只有进行了科学的建设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优化配置,才可以促使施工和建设效率达到最高,实现科学的项目工程管理,并且保证基本质量。但是在目前的分析中,部分工程的管理团队,并没有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的安排,这样就造成了部分管理人员出现管理不到位的现象;而有一些管理人员却整天无所事事。很显然,这种不合理的人员管理安排,会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项目工程的现场管理的科学发展。 (三)监理单位监督管理不到位 在项目工程的现场管理过程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就表现在监理单位监督管理不到位。例如,在施工过程中,原材料的选用问题。因为大部分的建筑商在进行原材料的选择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价格较低的原材料,这样一来就进一步降低了建筑工程建设的成本。这样的行为,虽然保证了建筑商的基本的利益,但是却给施工过程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不利于基本的安全质量的保证,容易出现一些严重的安全事故。除此之外,施工过程中的监督缺乏问题还体现在水电的安装方面。 三、市政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策略分析 (一)制定工程质量目标 为了更好地促进施工项目工程的管理的科学开展,施工管理者就必须要制定科学的工程质量目标,将保证工程质量放到建设的第一位。首先,项目负责人必须要建立一个统一的质量建设目标。根据现实中对建筑工程的基本要求以及建设实地的基本状况,设计出一个符合实际建设发展的指导目标,科学的指导施工人员的日常施工,使其成为建筑质量检测的一个基本的准则;除此之外,在制定了明确的工程质量目标之后,工程管理者还要确保该工程质量目标在实施施工中得到执行,这样才可以使该目标发挥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二)提高市政工程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 市政工程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关系到工程项目的建设与施工质量,因此对于市政工程建设管理部门来说,必须要提高对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首先,市政工程管理部门要对工程项目进行科学的审核与分析,确保工程项目建设的合理性;除此之外,市政工程建设部门还需要对工程项目设计方面进行实地考察,确保工程项目的科学性;最后市政工程管理部门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工程项目管理按照规章制度合理开展。 (三)加强监管部门的项目监管 工程项目的实施与开展,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尤其是对于项目施工过程来说,必须要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首先,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各方面的管理规定设置,保证促进项目工程的合理建设;除此之外,监管部门还要成立专门的监管小组,对监管工作进行专门的实施,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市政工程项目管理的科学进行,有效地促进项目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提高工程建设的基本质量。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市政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管理问题,通过对发展问题进行分析之后,提出了科学的发展策略,希望可以更好地促进工程项目管理的科学开展。 作者:曾金 单位:浙江省龙泉市招投标中心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论文:探析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划与策划 1设计单位的选定 (1)对设计单位要严格考察其规模能力及公司效益,是否具备该项目的设计条件。要确定一家具有一定长项或优势的设计单位,要考察该单位内部管理是否规范,要做到能保证设计图纸的质量,这是关键的一个环节。有的设计单位没有严格按图纸设计的规范进行设计,各专业之间没有进行认真的会签与协调。设计图纸质量低下,矛盾百出。设计招标前,应对参加投标的设计单位进行考察,对施工图设计质量进行考察,对大型的复杂的工程项目,检查在施工过程中的设计资料,是否存在较多的原因引起的设计变更,检查公司是否有违法及不良行为记录。这些应该是业主提前做到的。(2)设计单位在设计中,应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强制性条文,建设单位不得干涉设计单位的正常工作。在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设计单位的确定是主要因素,也是成本控制的关键。所以在工程设计招标过程中,要对具体的工程项目编制完整的设计任务书,对工程设计中的主要专业要有明确的要求,在设计单位的投标文件中要对上述内容进行详细的说明。 2设计认证的选定 在设计认证选定时,要做到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全面、综合考虑。该过程是业主聘请有关专家对工程项目的设计图给予详细的认证。首先对工程项目的平面布置、立面设计,交通流向、管线走向、设备选用、地方能源的利用等方面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必须坚持全面考虑的原则,不能抱着基本符合,今后再作调整的思想。特别是大中型工程,建设工程规模较大,各部分的使用功能和要求要明确,这是业主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主要任务。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平面布置或使用功能若要调整,将会影响整个工程设计的变更。如某住宅楼工程共七层,一、二、三、四层平面布置不变,六、七层平面布置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了调整,引起暖通、消防、电气等的变更,这一变更将给工程带来重大损失。 3装饰设计 (1)室内装饰设计要求较细致,既追求美观、合理,又追求经济、实用。在室内装饰设计中,原则上应在原建筑结构基础上进行,同时应注意与暖通、给排水与消防的衔接,在平、立面布局上做到合理、美观。如确实无法满足暖通、消防等原有的留设位置时,要在设计图纸中作为重点进行标注,以便在组织施工前将该项变更内容进行落实,使变更符合该施工图纸的要求。(2)由于建筑安装工程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工程设计细分是提高设计品质的有效途径,基础设施建设理念更需要工程设计单位在施工图设计时达到综合化、全面性。因此最合理的措施是要求设计单位一次完成建设项目的所有专业设计,使各专业在设计过程中做到统筹考虑。必须坚持一步到位的原则,不能抱着临时更改的思想和态度。 4工程项目施工招标 业主应当根据招标项目的特点和需要编制招标文件。在工程项目施工招标过程中,编制一份详细的招标文件是关键,招标文件必须与设计施工图纸相结合。特别是安装设备的招标,在招标文件中应明确设备设计的关键技术参数。如某办公楼工程,原设计各房间空调采用VRV单元空调系统,该系统设计总功率1550kW,由于在招标过程中没有将设备的功率参数进行控制,中标后在施工过程中才发现实际投标设备总功率需2450kW,最后引起从高配、低配、强电、主干线、配电箱等的变更,以满足设备运行的需要,工程施工成本增加不说,今后设备运行费用增加将是永久的支出。业主必须从基础工作做起,使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的系统化、程序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相适应。 5工程项目建设施工 (1)业主对工程项目要实施跟踪监督,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图和有关的规范、规程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管理过程中,不能随意进行变更,特别是对一些动态的、隐蔽的部位,业主必须加强监督,及时准确地掌握现场施工情况,如发现问题要尽早解决,并及时通知相关专业,处理问题时不能拖延推诿,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返工损失。为业主成本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2)业主对工程项目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的方法、流程按照管理步骤进行。关于材料的综合利用,应对整体建设过程有一完整的计划与组织,合理控制施工工艺,要求一次到位,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如对地下室或基础施工时,就应考虑建筑室内外标高,来决定土石方的处理方案,如是多余的应一次性外运,如需回填的,则必须给予合理的处理,采用集中堆放或就地回填等措施,避免重复施工,减少损失,使成本增加,降低效益。业主要做一个符合工程要求的预算,以减少成本损失。 作者:俞秀 单位: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北川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论文: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存在问题 1.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现行的法律法规很少有针对工程项目管理的法律规定,导致工程项目管理无法可依。 1.2对工程项目管理不够重视 目前,在我国的工程建设当中,大部分的项目业主并没有认识到工程项目管理对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对项目工程管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另外,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只是重点对建设资金和建筑材料进行管理,管理范围狭窄,管理质量差。 1.3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素质偏低,人才匮乏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管理工作,涉及范围广,专业性较强,相对应的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就比较高。目前,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人才奇缺,这是我国开展项目管理的主要制约因素。 1.4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不规范 建筑市场管理不规范,是工程项目管理质量差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没有完善的项目法人责任制度。在项目工程建设中,不注重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导致组织结构松散、责任主体不明确、责任不到位、行为不规范等问题,所以项目法人责任制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功能。甚至有些项目根本就没有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②对合同管理不够重视。有些项目管理没有执行标准的合同文本,甚至没有合同。③招投标制度不规范。在招投标活动中,行政力量过分干预招投标活动,政企、政事不分开是最主要的问题[2]。 2加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与控制的相关对策探讨 2.1加强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建设单位在项目上马前,必须由专业人员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从技术、经济、社会、人文、生态等各个角度,对项目进行全面的可行性研究分析和经济评价,真正把可行性研究与建设期的“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同时纳入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确保项目建成后不产生或少产生负面效应,以使各工程项目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加强招投标合同管理控制 在施工总承包制的情况下,甲方与施工单位签定合同时,合同条款细则非常重要。合同必须明确施工总承包单位的责任和权利,并且严禁转包工程的发生,因为转包会造成最终承包单位的利润已经压缩到最低,甚至低于成本价承包,这样只会造成承包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影响工程的质量及成本的控制。 2.3加强对施工队伍管理控制 首先要挑选施工单位,大型项目一般采取公开招标,一般甲方不能指定施工队伍,由此造成了中标施工队伍水平参次不齐,而施工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成败。有些工程在赶工阶段夜以继日施工,甲方和驻场监理不可能每一刻均在现场控制质量,此时施工方的素质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好的施工队伍一般配有总工、施工员、质监员、技术班长等,层层进行技术交底、监督自检,监理、甲方只需起到督促作用就可使该单项工程很好地完成,减少返工造成浪费的机会,从而节约成本,由此可见好的施工队伍是项目成功的一半。因此,对那些不用招标的项目尽量选择有一定规模、诚信度高、完成过大工程的施工企业;若需招标的工程亦需在设招标条件时规定施工单位必须具有大型工程建设业绩,或者要求获得市省以上优质工程的施工单位,这样他们的施工质量相对有所保证。其次甲方要对施工单位做好施工过程控制,具体分为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安全控制,分述如下: 2.3.1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的质量若控制得不好,尤其隐蔽工程若监督不到位,给工程留下隐患,隐蔽后就很难察觉,那么保修期过后出现的问题就需由甲方负责维修,从而增加甲方的维修成本。例如,浇筑楼板混凝土时若浇筑质量不过关造成楼板混凝土内部蜂窝,这种质量问题一般不易察觉,且在正常使用的前几年一般不会出现问题,但往后就会出现楼板开裂、漏水等问题,且这些问题若不凿开楼板一般较难鉴定是施工过程出问题,那么这笔维修费用过了缺陷责任期就要由甲方支付,造成工程成本增加。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质量监督员现场监督好,要督促监理做好旁站工作,同时甲方工程部派人到现场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减少工程日后的维修成本。 2.3.2进度控制 施工单位进度快慢影响到甲方在该项目投资成本的回收,例如商品楼工程,施工单位能提前封顶或达到相关的层数,甲方就能提前取得预售证、提前销售,加快资金回笼,减少银行利息支出,从而控制成本。单要加快进度就要考虑到施工成本的增加,相对的施工定额就会提高,对于甲方的投资额就相对会提高。所以,进度控制要跟施工销售准备工作相结合,通过精确的计算在资金回笼加快的情况下又能使施工进度合理的跟上,不然施工完成了但是前期销售工作还没有准备好,盲目追求施工进度也不合理。因此在施工进度控制的过程当中,要合理调整施工进度,让施工进度能够与销售、资金等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最合理的控制工程的投资。 3结语 在我国建设工程不断增多的背景下,加强项目管理是建设工程顺利进行的必然要求。在我国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努力提高管理水平,使管理发展的速度跟上建设工程发展的速度势在必行。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加强招投标制度建设等解决措施,一定会提高项目管理的水平和质量,对促进我国建设工程健康发展发挥巨大作用。 作者:马鑫 单位: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北川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论文:浅析矿井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1矿井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特点 矿井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特点主要有:①管理单位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建设部门与各服务部门之间要具有良好的交流与沟通关系,以矿井建设工程项目顺利开展为目标;②项目管理部门要有真正的实权,并且在管理方面能够充分发挥管理职能,将管理制度落实到实际矿井建设工程项目整个过程中;③项目管理人员的经验要丰富,思维敏感,能够对事物是非分明,公平处理各项事宜,组织能力强,保证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2矿井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主要内容 结合多年来矿井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内容的综合分析,管理内容可大致分为矿井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施工安全管理、项目文件管理、工程造价控制、施工质量控制、项目进度控制、统一协调各参与方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设备相关的工作等八个方面。2.1矿井建设项目信息管理。矿井建设工程项目所涉及的范围较广,项目施工前的各项手续比较复杂,施工前后各种资料需要收集与处理,传递与利用,但是由于资料信息的数量比较庞大,并且数据的准确性对矿井建设水平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加强对项目信息的管理非常重要。2.2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安全是所有施工项目中都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尤其是在环境特殊、施工复杂的矿建工程中更要对安全管理加以重视,日常安全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工作、材料安全保管工收稿日期:2017-03-23作者简介:付超(1987-),男,本科学历,国投哈密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科副科长。作、施工现场安全活动监督工作等,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性,是矿井建设施工顺利进展的基础,同时也是保证施工人员人身生命财产的关键。2.3工程项目文件管理。矿井建设工程项目中,招投标等工作的开展会使得各种内容的文件、合同出现,而对这些文件内容的管理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确保合同的合法性,使得参与方都受同样的法律保护;②合同内容制定可约束相关执行部门按照合同内容进行相应的任务实施;③再有任何纠纷的情况下,利用合同进行责任明确,减少不必要的争执。2.4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对矿建企业经济发展来说至关重要。矿井建设工程项目中会涉及很多方面的成本投入,比如:人力成本、物力成本或者其他各种投资成本,对细部成本控制不科学、不合理,就会加大整个工程造价的结果,因此对成本控制与管理需要加以重视,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控制方案,避免成本投资超出预算成本的正常范围内。2.5矿井建设质量控制。建设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矿井建设事业的未来发展,同时质量问题也是造成矿井安全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因此对建设质量的控制要必须严谨,通常建设质量包括材料质量、施工质量以及管理质量等内容。任何层面的质量出现问题都会危及矿建企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并且也会给矿井的使用安全带来影响,埋下不稳定的安全隐患,所以,项目管理部门要对建设质量方面严格控制,以保证质量能够达到国家相关规定标准。2.6加强建设进度的控制。矿井建设工程是一个施工复杂且周期又长的施工项目本身的周期限制就已经给矿建企业造成一定的投资压力,所谓“时间就是金钱”,在这里就能够被充分地证实,在保证施工安全与质量达标的基础上,按时交付,是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条件,而加强建设进度控制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如期交工。要想既不影响施工质量、又不增加投资成本,又能按时交付,就要加强项目管理中的进度控制水平,管理队伍的作用发挥,要求施工单位对施工组织进行合理安排,并按照标准规则进行操作。2.7统一协调参见各方的关系。矿井建设工程开展过程中会涉及多个单位与部门,如:设计单位、监管单位、承包单位、财务部门、管理部门等,在漫长的施工状态下,再加上施工细节多样、常变,使得建设中常有部门之间、单位之间意见不统一,而发生矛盾的情况,若是长期僵持下去只能影响建设进展,为此,项目管理就应该发挥其重要作用,站在公平立场,持中立态度进行单位、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实现建设企业中单位、部门之间的统一协调关系。2.8着重做好与设备相关的工作。矿井建设工程展开过程中离不开机械设备的使用,因此对设备的管理必须要重视,从设备的采购、质检、出库、运输、设备组装、出现场、使用、维修、养护、存放等多个方面进行管理,要对与设备相关的工作做到尽职尽责,结合实际施工使用要求进行相适应的设备选用,购买,并加强设备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对技术人员进行技能考核管理,保证操作规范、维修养护到位,进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设备投资与损失。 3矿井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分析 3.1邀请专业化的管理队伍。在此种管理模式中,管理队伍被称为管理承包单位,同时其还应接受相应权利与责任,针对项目全过程进行管理与服务。此种管理模式的应用,使得建设单位只拥有少数管理决策权力,而专业化的管理队伍为管理决策的主体,并肩负执行责任。承包单位在某种程度上代表建设单位,也可将其比作建设单位的衍生体,尤其在部分项目决策以及剖析工作中,应公开、有效管控可行性研究、计划编制等环节。承包单位还应全面控制项目设计、材料采购与施工过程等,在建设进度与施工成本管理中具有一定的中立性与合理性,进而顺利实现预期目标。在此种管理模式中,承包单位应全权负责。3.2建设单位与专业化的管理队伍协同管理。在此种管理模式中,管理队伍应持有公正态度来解决各项管理活动。合理规划矿井建设成本投入、建设进度以及建设质量等,可切实保障矿井建设的正常开展,同时,还具有清晰的目标控制机制,可动态控制工程建设,提出有效的改进意见,进而为建设单位提供参考。综合来说,项目管理队伍相当管家。从某种层面上而言,项目管理队伍的运行具有独立性,对于管理队伍而言,如果某项服务不全面或者项目建设存在问题,则属于整个队伍的责任。因此,建设单位应协同管理队伍共同开展各项工作,互相监督,严格控制违规操作行为,切实保障矿井建设质量。 4结语 矿井建设工程项目在选择管理队伍的过程中,无论采用何种管理模式,均应全面审核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与专业水平。同时,还应评判项目管理队伍的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能够出色完成项目管理任务。 作者:付超 单位:国投哈密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论文: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教学模式探讨 一、传统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教学模存在的问题 (1)课程之间缺乏连贯性,交叉现象严重在课程内容方面,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较为复杂,主要包括概论、组织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等,其中,安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合同管理、风险管理、信息管理等较为重要,但是可以详细,也可以简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工程管理专业来说,工程估价、工程安全管理、工程合同管理等一般会单独开设,其中,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是基础,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学习,在这种情况下,该课程与其他课程会存在交叉现象。(2)课程内容偏理论,缺乏实践传统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教学模式采用静态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以讲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讲解,其教学效果不理想,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教学内容源自社会实践,课本中的知识较为单调、枯燥,并且难以理解,例如,在讲授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问题,要求教师耐心讲解,有时学生还是理解不到位,反之如果将教学现场转移到施工现场,让学生亲自观察一下浇筑混凝土的过程,学生立刻就明白了。另一方面理论性强,缺乏实践性,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其教育质量之所以高,是因为其教学过程注重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反观国内,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普遍缺乏实践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时效性。(3)任课教师实践经验不足,教学模式单一在高校的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属于典型的学院派,从做实验、写文章的角度来说,这些青年教师能力非常强,教授理论知识绝对没问题,在讲授一些案例时,由于缺乏亲身体验,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教学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与其他专业相比,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师很容易找到实践的机会,但是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对此需要高校给予理解。 二、完善建设工程项目教学管理模式的思路 教育部在2010年6月就制定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在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社会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人员也提出新的要求。基于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建设工程项目教学管理模式的思路。(1)课程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学科动态,帮助学生奠定理论基础,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在教学模式方面,引入一些工程实例,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原则,以工程技术为基础,同时需要融合管理、经济等专业的知识,按照复合型人才标准培养学生,在内容安排方面,重视双语教学,为学生进入国际市场奠定基础。(2)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在组织开展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教学活动时,需要以理论教学为基础这是该课程的基本要求,对此,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够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涉及到的组织原理、控制原理等进行系统的阐述。(3)实践教学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教学中,需要重视实践教学,通过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体系中,融入课程设计、实习、创新竞赛等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科研项目,帮助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对于高校来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案例教学库。与其他课程相比,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特点主要表现为,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的同一性,科研项目提供了案例教学素材,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创造了实践、实习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4)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借助教育教学活动,使之能够胜任项目的管理者、项目经理等工作。因此,要求学生一方面掌握专业知识,另一方面需要具备观察、分析、调查、监督等方面的能力。基于此,在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通过案例教学、实践实习等,为学生创造培养能力的机会,帮助学生实现学校、社会的平稳过度。 三、丰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教学模式的具体措施 一方面教学方法(1)讲授在组织开展建设工程项目教学活动时,需要教师对涉及建设工程项目的理论知识(整体管理、组织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进行系统的讲解,对于教师来说,这是实施其他教学方式的重要保证。(2)讨论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讨论可以有效解决建设工程实践中遇到的重要问题或争议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例如,在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中,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发生安全事故等,那么通过讨论可以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3)案例教学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教学过程中,为了便于学生理解理论教学内容,可以将发生的典型案例引入到教学内容中,并案例中融合相应的知识点,例如,为了便于解释建设工程项目中索赔证据收集、索赔计算等,可以引入大亚湾核电站项目索赔案例,通过该案例讲解相应的内容。(4)研究分析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研究分析能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任课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专题,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阅资料和案例,对案例进行分析,然后阐述自己的观点,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项目管理知识,帮助学生提升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等。另一方面教学手段(1)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工具,将建设工程项目实例制作成动画、施工现场图等,借助先进的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的时效性。(2)参观建设工程项目现场,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某些重大建设工程项目,帮助学生强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感性认识。(3)参与课题研究,撰写论文。让学生参加一些课题研究活动,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观察、调研等,让学生撰写课题论文,帮助学生培养驾驭语言的能力。 四、结论 在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与其他课程相比,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需要帮助学生夯实理论基础、培养综合素质,不断丰富教学模式,将学生培养成复合型人才。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探索,进一步提升教学时效性。 作者:叶芳 单位:四川天一学院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年煤矿三季度经济活动分析 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我矿“”目标,紧紧依靠全矿干部职工,以经营管理为中心,以成本控制为重点,强化管理,落实责任,分解指标,严格考核,强力推行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方位考核落实的经营管理体系,进一步促进了经营管理工作和安全生产的发展。从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看,产量进尺大幅度提高,原煤销售持续增长,盈利能力明显增强,职工收入稳步提高,各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都超额完成了计划,经营形势出现了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企业步入了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取得了良好成效。 三季度原煤产量计划万吨,实际完成万吨,超计划万吨。开掘总进尺计划米,实际完成米,超计划米。其中开拓进尺完成米,超计划米。原煤销售完成万吨,实现了销大于产。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同比提高万元。吨煤综合售价元,吨煤同比提高元。吨煤综合考核成本元/吨,实际完成元/吨,吨煤节约元。实现利润万元。职工人均收入达元,同比增长元,达到了全年人均工资提高元的水平。 刚才,对三季度的经营工作和财务工作进行了总结分析,对四季度的经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希望各战线、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 总之,三季度我矿整体经营工作呈现出“两个超”(原煤产量、开掘进尺超计划)、“四提高”(售价、销售收入、利润、职工人均收入提高)发展态势,是多年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但还要看到在经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一是瓦斯治理工程投入量大,采掘接替安装工程投入量大,造成材料费月月超耗,成本在高位运行,给控制成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二是部分干部职工认为经营形势好转了,经济效益提高了,花钱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的不良作风有所滋长。三是基层单位部分干部存在着“先投入、后算帐”旧的经营管理理念,还不能适应内控体系管理制度的要求,经营管理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增强和提高。下面对三季度的经营管理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加大内控制度学习力度,提高干部职工的执行力 三季度,我矿内控管理工作全面铺开,从现在起,要组织全矿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我矿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和内控管理各项规定,尤其是全矿副科级以上干部要加强学习,全面了解掌握内控体系内容,达到细化管理,规范操作。企管中心要做好内控制度的辅导解释工作。二季度末对全矿副科级以上干部进行考核,以此增强干部的约束力,提高执行力。使我矿的决策更加科学,管理更加规范,把经营风险降到最低限度,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二、强化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经营管理 要正确认识效益提高与管理的关系,正确处理成本合理上升与严格成本管理的关系。煤炭市场好转,经济效益提高,并不能表明管理水平自然地得到提高。在某种程度上说,正是由于效益的提高,掩盖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由于我矿所有采区全部进入高突采区,加大了安全资金的投入,成本也随之上升,成本的上升有合理的因素,但不能因为成本的合理上升而放松成本管理。成本和效益成反比,成本越高,效益就越低。效益靠管理,管理出效益。因此,无论在什么时候,管理都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而成本管理则是企业管理中最基础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抓住了成本管理,就抓住了“牛鼻子”。 要大力压减非生产性支出。在经济形势好转的情况下,一些单位艰苦奋斗,勤俭办矿的意识淡薄了,管理有所放松,花钱大手大脚。要使大家认识到市场经济瞬息万变,市场形势不可能一直好下去,煤炭价格不可能一直在高价位运行,有起就有落,有高就有低,我们要“居安思危”,把好日子当穷日子过。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办矿的优良作风,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处处精打细算,把各项费用指标控制在计划之内。 要维护计划和成本管理的严肃性。分解到各战线、各单位的计划指标,要严格控制,严格考核,对超指标的单位,硬起手腕,用工资抵扣,不讲情面,不讲关系,不搞下不为例,坚持公平、公正原则,维护计划的严肃性。把各项费用指标控制在限额之内。全矿干部职工都要树立“节约一分钱,就增一分利”的经营管理理念,把企业效益和干部职工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提高全矿干部职工的经营管理意识。希望各单位都要把精力放在加强管理上,放在内部挖潜上,努力完成目标成本。 三、加强技术管理,优化工程设计,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管理带来的经济效益是不可低估的,同时,它所带来的隐患所构成的威胁也是非常之大的。因此要认真贯彻技术与经济结合,生产与管理并重的原则,从技术经济领域开辟降低成本的新途径。工程技术人员对搞好技术管理工作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各单位技术管理干部是本单位技术管理的第一责任者。要严格落实一工程一措施制度,规范技术措施审批程序,把好作业规程及安全编制、审批关,设计最佳技术方案,使工程达到科学、合理、经济、高效,让每项工程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降低成本费用。 四、加强财务资金管理,严肃财纪经律 正确处理经营管理以财务为核心,财务管理以成本控制为核心,成本管理以资金控制为核心的财务管理关系,深入开展成本管理年活动,在各个环节的管理上,按照内控体系的要求,按章办事,精细管理,重点在资金控制上下功夫、堵漏洞。对分解到各单位、各部门的各项费用指标量入为出,严格控制,月月考核,奖惩兑现。 要加强资金管理,对资金投放,资金工程,大修理工程严格控制计划规模和实际投入,坚决杜绝计划外工程,最大限度地压缩资金成本。在资金的投放上严格授权审批制度,并经矿党政集体研究决定,维护财经纪律的严肃性。 要认真落实清欠工作责任制。按照清欠目标分解指标,落实责任,从严考核,对完不成清欠指标者给予处罚,增强清欠人员的责任感,确保完成清欠任务,减少呆坏帐损失,压减应收帐款,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要加大审计工作监督力度。围绕经营管理和成本控制中的突出问题,把审计工作渗透到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源头参与,过程控制,发挥内部结算中心、财务科、审计科职能部门的作用,实现由事后审计向事前介入转变,充分发挥审计工作在经营管理中的监督保障作用。 五、抓好物资管理,堵漏节流,降耗提效 对各单位上报的材料计划要严格审查,把好材料审批关,严格按定额和限额双向控制,对材料消耗考核到区队,做到严格考核,奖罚兑现,超耗用工资抵扣,坚决克服上旬松、中旬紧、下旬超的不正常现象,切实把材料消耗降下来。继续推行物资配送管理办法,特殊材料配送到施工地点,形成物资管理部门、供应部门、使用部门三方制约机制,杜绝物资流失现象。 要发挥基层区队青年物流监督信息员的作用,对井上、下物资流通过程中的使用、闲置、浪费等信息及时反馈给矿主管部门,制定措施,及时整改,严堵漏洞。同时,对闲置物资及时回收,加快周转,对积压物资合理调剂,提高物资的利用率,达到物尽其用,发挥最大效能。 六、抓好煤质管理和商品煤销售工作 在煤质管理上,要立足源头,抓好质量管理。从月日起,集团公司对煤炭质量管理作了新的补充规定,外销煤发热量低于大卡的煤炭不准装车外运,否则不计产量,不计销量,不返还目标成本。入洗煤灰分超过30%时,按外销混煤计算。地销煤发热量低于大卡不计产量,不计销量,不返还目标成本。针对这一新的严厉规定,四季度要重点抓好采掘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期间的质量管理,因地制宜,控制采高,确保灰分不超标。要牢固树立“质量是企业命根子”的经营理念,做到诚实守信,质级相符,真心实意为用户着想,使用户同企业利益共享。 抓好原煤销售工作。三季度我矿煤质内在灰分较高,根据煤质变化,适当调整发运去向,密切加强与集团公司有关单位的联系,及时催要车皮,尤其是对外运直达专列,要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保质保量完成装车任务,确保及时发运。针对公司下达我矿组煤入洗量大的情况,及时加强与、、洗煤厂的联系,加大组煤入洗量,扩大成本空间,实现效益最大化。 七、整合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对全矿劳动组织进行整顿,按照“采掘一线满员精干,井下辅助定岗定员,机关科室定岗定编,地面模拟市场运行”的原则,减少编制,压缩富余人员,使各类人员配置合理,机构精干高效。对长病、长伤休养人员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结果和劳动能力情况适当安置工作,达到人尽其力。 加快后勤、三产发展步伐。配合上市加快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步伐。对后勤单位进一步完善内部承包方案,按照先易后难保持稳定的原则,逐步推向市场,与原煤脱钩,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养自立,自我发展的经营实体。对三产单位资源和人员构建情况进行摸底和评估,尽快构建实业总公司。要瞄准市场,上马一些投资少、见效快的新项目。抓住天安上市有利机遇,把实业做强,辅业做大,三产搞活,形成主业、辅业、三产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三季度我们全面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首季开门红,为四季度的各项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希望全矿干部职工要发扬成绩,乘势前进,强化管理,落实责任,全力推行内控体系运作,为全面完成四季度的各项任务做出新的贡献。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供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 摘要: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供电企业在经济活动当中的角色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基于现有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得到满足的前提,构建电力市场环境下企业经济活动的量化指标体系,实现供电企业逐渐形成以经济效益为导向的企业。本文电力市场环境作为前提,根据供电企业的基本活动体系的建立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与论述。 关键词:电力市场;供电企业;指标体系 基于全新的发展阶段,企业发展过程中所赖以生存的环境也发生了变化,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与此同时,在环境不断发展转变的前提下,供电企业在其日常企业管理中也应该根据环境的变化与发展进行适当调整与转向,最终显现完整企业经济活动指标体系的构建,并基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不断契合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脉络,最终确保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一、供电企业经济活动指标体系的确立 就我国目前电力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整个行业处于较为激烈的竞争当中,当然这种竞争仍然不够充分。故此,供电企业如果希望能够在电网规划过程中达到预期的目标,就需要在确保供电可靠性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找到符合供电企业自身发展的方法与策略。[1]故此,对于如何构建一个稳定完善的供电企业经济活动体系,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供电企业生产经营成果分析。在对供电企业进行生产运营成果分析过程中,需要对整个企业的人力物力、企业所有者权益、债权人权益等进行富有针对性的分析与研究。对于人力物力来说,其主要包含有劳动生产效率以及相关原材料、设备的利用率;而企业所有者权益是指包括总资产、资本收益率、利润率以及股东收益等方面内容;债权人权益则包含有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以及存货周转等等。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数据指标,我们可以对供电企业的日常生产运营状态有一个较为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这对于实现全国电网的目标优化,对电源进行分布优化,最终完成供电质量与安全性能的全面提高具有显著的意义。[2]2.供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方法。(1)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是从数量上确定差异的一种方法,其是指通过将有关指标进行对比来分析企业经济状况的方法。通常情况下,包括本企业实际指标与其他企业实际指标之间的对比、计划指标与实际指标之间的对比、本期实际指标和往期实际指标之间的对比。(2)本、量、利分析法。本是指成本,量是指业务量,利是指利润。本、量、利分析法是供电企业以成本、业务量、利润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依据,确定三者之间变量关系的一种有效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本、量、利分析法最常用于供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中。(3)趋势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是指依据现有资料,以研究多变的诸因素,预见事物发展趋势为目的的一种分析方法。该方法通常是用统计图或统计表两种表达方式相结合,其最常用于供电企业分类售电量与分类单价分析,以此实现供电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的好坏和财务状况的优劣。3.供电企业经济活动体系案例分析。在电力运行过程中会涉及到多个不同的指标体系,因此在对其进行分析过程中,需要将主观与客观内容进行有机结合,本文将客观因素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这其中包含有两个方面的指标,分别是A类指标与B类指标。对于A类指标而言,它主要泛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产生的数据所进行的总结,对供电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实际供电情况、经济收益有一定的了解。而这包含有以下几个方面:(1)上网电价。这其中主要涉及到企业的固定成本、流动资金以及线损率等几个方面的数据。固定成本就是指电力企业在进行供电活动中所需要耗费的固定资金,例如对输电线路以及变电设备的维修费用、工人的工资福利以及资本收益等等。而流动资金则是指在购买相关使用材料所产生的资金消耗,而由于材料价格随伴随市场的变化而产生一定程度的波动,因此将这一部分资金划分为流动资金。而目前电网企业的供电环节当中,为了能够更加充分的满足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需要实现利益的最优化和最大化,因此在电网电力供应过程中国家需要对上网电价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从而实现对电价的控制与规范,对于用电高峰期以及用电低谷期给予不同的电费定价,最终实现供电企业的良性发展。(2)上网电量。它是对企业的供电量有一个客观而充分的反映,与此同时也是对企业进行评判与衡量的重要根据,一方面可以对企业的收益进行准确的估算,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的控制企业成本。B类指标则能够实现对企业经营状态更为直观的了解与掌握,通过与其他电力企业进行横向对比,从而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争取到一些生存空间。而这主要覆盖以下几个方面:(1)售电量。它是对企业电能销售情况的一个客观展现,可以让人们对于企业供电设备在运转过程中的状态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和了解,这使其成为一个十分关键的额指标;(2)线损率。该指标可以对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质量有一个客观的了解,确保企业能够良好的运转,并得到有效的管理,实现对于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二、市场环境分析 为了确保电力企业在市场环境竞争中能始终确保拥有竞争力,更好的实现自身的发展与生存,因此需要日常运营以及相关经济活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衡量,通过与市场需求以及终端用户使用习惯的结合,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从企业内部发现潜在优势,并进行企业潜力的挖掘,通过对企业运营成本的合理化控制与安排,对电能生产进行周期性规划,这样能够更好的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规范,实现企业运营成本的大幅降低,促进企业竞争列的提升,更好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故此,企业需要对市场拥有敏锐的洞察力,通过不断对市场前景进行分析,结合企业的经济活动,分析自身在市场环境下的竞争优势,有效的拓展客户资源,实现客户全体覆盖率的增加,为供电企业的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结束语 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与论事,就目前的电力市场环境来看,供电企业构建一个科学的经济活动指标体系是尤为重要的,同时这需要电网内部进行严格的综合管理,最终完成企业未来发展决策的制定,实现供电企业的壮大与腾飞,实现企业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科学管理企业的转型。 作者:邓青 单位: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内江供电公司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电力企业经济活动分析 一、适应新常态需要电力企业进行的调整 “新常态”对于“常态”的概念来说,是对于我国之前经济GDP增速平均7%~8%的常态来比较,而对于世界经济低迷,我国经济转型的大环境要求来看,是必将经历的一个持续的经济增速放缓的“常态”。近几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各行各业进入了“新常态”的发展形势,由于受着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的影响,经济活动上压力陡然增大。 1.低碳环保的要求 新常态下要求电力生产结构要向着清洁低碳转化。我国“十二五”规划到“十三五”规划的承接中,环境的保护与减压成为了工业转型的主要目标之一。其中电力行业要带头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面对煤炭能源日渐枯竭、我国全国范围大气污染严重、全球气候变化的压力,电力产业要加快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开发利用。到2020年,我国目标实现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15%,2030年要达到20%。经济新常态,在一个侧面成为了电力产业生产结构转型的重要的经济环境推动,实现能源节约、高效使用,千方百计降低煤炭使用,并满足电力需求的增长,确保合理控制需求总量,科学规划供需关系、协调配合新能源的使用比例,以达到新能源使用比例的稳健增长。可以说新常态,给了电力生产向低碳环保方面转变的一个机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2.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 对于电力产业改革,主要是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分析、技术水平分析、市场供需分析、国家建设分析以及国有企业改革分析这几个因素考虑。在我国电力技术与设备发展缓慢的时期,计划经济占主导,电力属于国家主要建设的环节。在改革开放时期,电力企业开始尝试自负盈亏,由于市场需求大,电力企业可以通过以电养电来进行经营,在改革开放初期电力生产仍然属于统一调度、统一规划。21世纪初对电力管理体制进行了深化改革,电力企业拆分重组,建了大型电力集团,由电力集团自主经营核算,重组是电力行业企业化的基础。随着企业机构改革的深入,电力产业逐步走向市场化,进而对国家建设与市场需求有了进一步的平衡,电力企业的市场化,直接影响了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也对煤炭行业的改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新常态下,我国电力产业仍需要深刻的调整变革,尤其是要在企业的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电力改革的目的主要在于解决电力企业在行业的垄断,提高电企竞争意识,促进电力企业在技术上与产业结构上的优化升级,深层次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已成为电力企业求生存的必经之路。电力企业想要在新常态下潜心提高自身竞争力,必须研究电力市场发展要求与自身缺陷,更新管理经营观念,科学定位自身所处地位,制定合理的经营计划,构建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实现挖潜提效。 3.实现优化升级的要求 新常态下,电力企业在国内与国外的竞争形势,并没有因为经济增速的放缓而减弱。对于国内竞争来说,随着西电东送电量大幅增长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电力就地供需的平衡模式被打破,因而,我国大型电力企业集团的竞争就涉及到了跨地域范围,成了全国性的竞争,尤其是东中部地区火电面临的竞争十分激烈。另一方面,新常态下,能源约束和环保约束的不断加强,国家加大了能源结构调整力度,支持发展低碳清洁能源,因此,对于传统的煤电企业,严格的节能环保政策的要求,必将要将其减产和停机作为代价来达到国家要求,同时要与其他电企以及新能源企业竞争。而对于我国深化改革带来影响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外资或是跨国企业对我国大型电企的冲击,新能源的使用,在技术上以及管理方式上,我国与国外的差距较为明显,因此,我国电企也将面临引进来的竞争压力。 二、电力企业经济活动需做出的调整 1.调整经营战略,整合现有资源 认清自身优势,整合现有资源,这是电企从提高内部经营能力与创新能力,以适应新常态,首要做的工作。加快转型,首要要以调整战略定位为基础,注重有效经营、符合市场规律、企业实现内涵式发展、生产进行可持续升级,注重实效与稳健,进一步的缩小改革风险。整个大客户与资源供需的产业链条,在捋顺上下游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2.合理布局产业结构,技术升级市场化 提升经营管理的执行力与创新力。面对严峻的经营形势,坚持积极开发大容量、高效率、低排放的煤电项目。合理布局产业结构,按照市场需求,围绕煤炭、科技、交通运输等关系密切的产业协调电力生产,要在市场需求的导向下,逐步进行技术升级与产业调整。 3.细化经营管理手段 电力企业大多带有传统国企粗放管理的特点,而在新常态下,要精细化管理。在经济活动分析上,要通过量化与数据分析,引导对市场供需的准确理解。在财务管理上要在成本管理下功夫,在企业的节支降耗上加强管理。在经营管理手段上,要增强激励在提高工作效率上的作用,进而提高员工的执行力,在内部管理上为企业在新常态下平稳发展打好基础。 作者:王强 单位: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东光县供电分公司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年煤矿三季度经济活动分析 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我矿“”目标,紧紧依靠全矿干部职工,以经营管理为中心,以成本控制为重点,强化管理,落实责任,分解指标,严格考核,强力推行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方位考核落实的经营管理体系,进一步促进了经营管理工作和安全生产的发展。从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看,产量进尺大幅度提高,原煤销售持续增长,盈利能力明显增强,职工收入稳步提高,各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都超额完成了计划,经营形势出现了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企业步入了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取得了良好成效。 三季度原煤产量计划万吨,实际完成万吨,超计划万吨。开掘总进尺计划米,实际完成米,超计划米。其中开拓进尺完成米,原创:超计划米。原煤销售完成万吨,实现了销大于产。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同比提高万元。吨煤综合售价元,吨煤同比提高元。吨煤综合考核成本元吨,实际完成元吨,吨煤节约元。实现利润万元。职工人均收入达元,同比增长元,达到了全年人均工资提高元的水平。 刚才,对三季度的经营工作和财务工作进行了总结分析,对四季度的经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希望各战线、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 总之,三季度我矿整体经营工作呈现出“两个超”(原煤产量、开掘进尺超计划)、“四提高”(售价、销售收入、利润、职工人均收入提高)发展态势,是多年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但还要看到在经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一是瓦斯治理工程投入量大,采掘接替安装工程投入量大,造成材料费月月超耗,成本在高位运行,给控制成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二是部分干部职工认为经营形势好转了,经济效益提高了,花钱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的不良作风有所滋长。三是基层单位部分干部存在着“先投入、后算帐”旧的经营管理理念,还不能适应内控体系管理制度的要求,经营管理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增强和提高。下面对三季度的经营管理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加大内控制度学习力度,提高干部职工的执行力 三季度,我矿内控管理工作全面铺开,从现在起,要组织全矿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我矿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和内控管理各项规定,尤其是全矿副科级以上干部要加强学习,全面了解掌握内控体系内容,达到细化管理,规范操作。企管中心要做好内控制度的辅导解释工作。二季度末对全矿副科级以上干部进行考核,以此增强干部的约束力,提高执行力。使我矿的决策更加科学,管理更加规范,把经营风险降到最低限度,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二、强化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经营管理 要正确认识效益提高与管理的关系,正确处理成本合理上升与严格成本管理的关系。煤炭市场好转,经济效益提高,并不能表明管理水平自然地得到提高。在某种程度上说,正是由于效益的提高,掩盖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由于我矿所有采区全部进入高突采区,加大了安全资金的投入,成本也随之上升,成本的上升有合理的因素,但不能因为成本的合理上升而放松成本管理。成本和效益成反比,成本越高,效益就越低。效益靠管理,管理出效益。因此,无论在什么时候,管理都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而成本管理则是企业管理中最基础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抓住了成本管理,就抓住了“牛鼻子”。 要大力压减非生产性支出。在经济形势好转的情况下,一些单位艰苦奋斗,勤俭办矿的意识淡薄了,管理有所放松,花钱大手大脚。要使大家认识到市场经济瞬息万变,市场形势不可能一直好下去,煤炭价格不可能一直在高价位运行,有起就有落,有高就有低,我们要“居安思危”,把好日子当穷日子过。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办矿的优良作风,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处处精打细算,把各项费用指标控制在计划之内。 要维护计划和成本管理的严肃性。分解到各战线、各单位的计划指标,要严格控制,严格考核,对超指标的单位,原创:硬起手腕,用工资抵扣,不讲情面,不讲关系,不搞下不为例,坚持公平、公正原则,维护计划的严肃性。把各项费用指标控制在限额之内。全矿干部职工都要树立“节约一分钱,就增一分利”的经营管理理念,把企业效益和干部职工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提高全矿干部职工的经营管理意识。希望各单位都要把精力放在加强管理上,放在内部挖潜上,努力完成目标成本。 三、加强技术管理,优化工程设计,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管理带来的经济效益是不可低估的,同时,它所带来的隐患所构成的威胁也是非常之大的。因此要认真贯彻技术与经济结合,生产与管理并重的原则,从技术经济领域开辟降低成本的新途径。工程技术人员对搞好技术管理工作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各单位技术管理干部是本单位技术管理的第一责任者。要严格落实一工程一措施制度,规范技术措施审批程序,把好作业规程及安全编制、审批关,设计最佳技术方案,使工程达到科学、合理、经济、高效,让每项工程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降低成本费用。 四、加强财务资金管理,严肃财纪经律 正确处理经营管理以财务为核心,财务管理以成本控制为核心,成本管理以资金控制为核心的财务管理关系,深入开展成本管理年活动,在各个环节的管理上,按照内控体系的要求,按章办事,精细管理,重点在资金控制上下功夫、堵漏洞。对分解到各单位、各部门的各项费用指标量入为出,严格控制,月月考核,奖惩兑现。 要加强资金管理,对资金投放,资金工程,大修理工程严格控制计划规模和实际投入,坚决杜绝计划外工程,最大限度地压缩资金成本。在资金的投放上严格授权审批制度,并经矿党政集体研究决定,维护财经纪律的严肃性。 要认真落实清欠工作责任制。按照清欠目标分解指标,落实责任,从严考核,对完不成清欠指标者给予处罚,增强清欠人员的责任感,确保完成清欠任务,减少呆坏帐损失,压减应收帐款,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要加大审计工作监督力度。围绕经营管理和成本控制中的突出问题,把审计工作渗透到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源头参与,过程控制,发挥内部结算中心、财务科、审计科职能部门的作用,实现由事后审计向事前介入转变,充分发挥审计工作在经营管理中的监督保障作用。 五、抓好物资管理,堵漏节流,降耗提效 对各单位上报的材料计划要严格审查,把好材料审批关,严格按定额和限额双向控制,对材料消耗考核到区队,做到严格考核,奖罚兑现,超耗用工资抵扣,坚决克服上旬松、中旬紧、下旬超的不正常现象,切实把材料消耗降下来。继续推行物资配送管理办法,特殊材料配送到施工地点,形成物资管理部门、供应部门、使用部门三方制约机制,杜绝物资流失现象。 要发挥基层区队青年物流监督信息员的作用,对井上、下物资流通过程中的使用、闲置、浪费等信息及时反馈给矿主管部门,制定措施,及时整改,严堵漏洞。同时,对闲置物资及时回收,加快周转,对积压物资合理调剂,提高物资的利用率,达到物尽其用,发挥最大效能。 六、抓好煤质管理和商品煤销售工作 在煤质管理上,要立足源头,抓好质量管理。从月日起,集团公司对煤炭质量管理作了新的补充规定,外销煤发热量低于大卡的煤炭不准装车外运,否则不计产量,不计销量,不返还目标成本。入洗煤灰分超过时,按外销混煤计算。地销煤发热量低于大卡不计产量,不计销量,不返还目标成本。针对这一新的严厉规定,四季度要重点抓好采掘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期间的质量管理,因地制宜,控制采高,确保灰分不超标。要牢固树立“质量是企业命根子”的经营理念,做到诚实守信,质级相符,真心实意为用户着想,使用户同企业利益共享。 抓好原煤销售工作。三季度我矿煤质内在灰分较高,根据煤质变化,适当调整发运去向,密切加强与集团公司有关单位的联系,及时催要车皮,尤其是对外运直达专列,要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保质保量完成装车任务,确保及时发运。针对公司下达我矿组煤入洗量大的情况,及时加强与、、洗煤厂的联系,加大组煤入洗量,扩大成本空间,实现效益最大化。 七、整合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对全矿劳动组织进行整顿,原创:按照“采掘一线满员精干,井下辅助定岗定员,机关科室定岗定编,地面模拟市场运行”的原则,减少编制,压缩富余人员,使各类人员配置合理,机构精干高效。对长病、长伤休养人员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结果和劳动能力情况适当安置工作,达到人尽其力。 加快后勤、三产发展步伐。配合上市加快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步伐。对后勤单位进一步完善内部承包方案,按照先易后难保持稳定的原则,逐步推向市场,与原煤脱钩,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养自立,自我发展的经营实体。对三产单位资源和人员构建情况进行摸底和评估,尽快构建实业总公司。要瞄准市场,上马一些投资少、见效快的新项目。抓住天安上市有利机遇,把实业做强,辅业做大,三产搞活,形成主业、辅业、三产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三季度我们全面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首季开门红,为四季度的各项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希望全矿干部职工要发扬成绩,乘势前进,强化管理,落实责任,全力推行内控体系运作,为全面完成四季度的各项任务做出新的贡献。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煤矿三季度经济活动分析 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我矿“”目标,紧紧依靠全矿干部职工,以经营管理为中心,以成本控制为重点,强化管理,落实责任,分解指标,严格考核,强力推行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方位考核落实的经营管理体系,进一步促进了经营管理工作和安全生产的发展。从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看,产量进尺大幅度提高,原煤销售持续增长,盈利能力明显增强,职工收入稳步提高,各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都超额完成了计划,经营形势出现了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企业步入了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取得了良好成效。 三季度原煤产量计划万吨,实际完成万吨,超计划万吨。开掘总进尺计划米,实际完成米,超计划米。其中开拓进尺完成米,超计划米。原煤销售完成万吨,实现了销大于产。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同比提高万元。吨煤综合售价元,吨煤同比提高元。吨煤综合考核成本元/吨,实际完成元/吨,吨煤节约元。实现利润万元。职工人均收入达元,同比增长元,达到了全年人均工资提高元的水平。 刚才,对三季度的经营工作和财务工作进行了总结分析,对四季度的经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希望各战线、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 总之,三季度我矿整体经营工作呈现出“两个超”(原煤产量、开掘进尺超计划)、“四提高”(售价、销售收入、利润、职工人均收入提高)发展态势,是多年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但还要看到在经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一是瓦斯治理工程投入量大,采掘接替安装工程投入量大,造成材料费月月超耗,成本在高位运行,给控制成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二是部分干部职工认为经营形势好转了,经济效益提高了,花钱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的不良作风有所滋长。三是基层单位部分干部存在着“先投入、后算帐”旧的经营管理理念,还不能适应内控体系管理制度的要求,经营管理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增强和提高。下面对三季度的经营管理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加大内控制度学习力度,提高干部职工的执行力 三季度,我矿内控管理工作全面铺开,从现在起,要组织全矿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我矿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和内控管理各项规定,尤其是全矿副科级以上干部要加强学习,全面了解掌握内控体系内容,达到细化管理,规范操作。企管中心要做好内控制度的辅导解释工作。二季度末对全矿副科级以上干部进行考核,以此增强干部的约束力,提高执行力。使我矿的决策更加科学,管理更加规范,把经营风险降到最低限度,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二、强化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经营管理 要正确认识效益提高与管理的关系,正确处理成本合理上升与严格成本管理的关系。煤炭市场好转,经济效益提高,并不能表明管理水平自然地得到提高。在某种程度上说,正是由于效益的提高,掩盖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由于我矿所有采区全部进入高突采区,加大了安全资金的投入,成本也随之上升,成本的上升有合理的因素,但不能因为成本的合理上升而放松成本管理。成本和效益成反比,成本越高,效益就越低。效益靠管理,管理出效益。因此,无论在什么时候,管理都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而成本管理则是企业管理中最基础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抓住了成本管理,就抓住了“牛鼻子”。 要大力压减非生产性支出。在经济形势好转的情况下,一些单位艰苦奋斗,勤俭办矿的意识淡薄了,管理有所放松,花钱大手大脚。要使大家认识到市场经济瞬息万变,市场形势不可能一直好下去,煤炭价格不可能一直在高价位运行,有起就有落,有高就有低,我们要“居安思危”,把好日子当穷日子过。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办矿的优良作风,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处处精打细算,把各项费用指标控制在计划之内。 要维护计划和成本管理的严肃性。分解到各战线、各单位的计划指标,要严格控制,严格考核,对超指标的单位,硬起手腕,用工资抵扣,不讲情面,不讲关系,不搞下不为例,坚持公平、公正原则,维护计划的严肃性。把各项费用指标控制在限额之内。全矿干部职工都要树立“节约一分钱,就增一分利”的经营管理理念,把企业效益和干部职工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提高全矿干部职工的经营管理意识。希望各单位都要把精力放在加强管理上,放在内部挖潜上,努力完成目标成本。 三、加强技术管理,优化工程设计,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管理带来的经济效益是不可低估的,同时,它所带来的隐患所构成的威胁也是非常之大的。因此要认真贯彻技术与经济结合,生产与管理并重的原则,从技术经济领域开辟降低成本的新途径。工程技术人员对搞好技术管理工作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各单位技术管理干部是本单位技术管理的第一责任者。要严格落实一工程一措施制度,规范技术措施审批程序,把好作业规程及安全编制、审批关,设计最佳技术方案,使工程达到科学、合理、经济、高效,让每项工程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降低成本费用。 四、加强财务资金管理,严肃财纪经律 正确处理经营管理以财务为核心,财务管理以成本控制为核心,成本管理以资金控制为核心的财务管理关系,深入开展成本管理年活动,在各个环节的管理上,按照内控体系的要求,按章办事,精细管理,重点在资金控制上下功夫、堵漏洞。对分解到各单位、各部门的各项费用指标量入为出,严格控制,月月考核,奖惩兑现。 要加强资金管理,对资金投放,资金工程,大修理工程严格控制计划规模和实际投入,坚决杜绝计划外工程,最大限度地压缩资金成本。在资金的投放上严格授权审批制度,并经矿党政集体研究决定,维护财经纪律的严肃性。 要认真落实清欠工作责任制。按照清欠目标分解指标,落实责任,从严考核,对完不成清欠指标者给予处罚,增强清欠人员的责任感,确保完成清欠任务,减少呆坏帐损失,压减应收帐款,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要加大审计工作监督力度。围绕经营管理和成本控制中的突出问题,把审计工作渗透到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源头参与,过程控制,发挥内部结算中心、财务科、审计科职能部门的作用,实现由事后审计向事前介入转变,充分发挥审计工作在经营管理中的监督保障作用。 五、抓好物资管理,堵漏节流,降耗提效 对各单位上报的材料计划要严格审查,把好材料审批关,严格按定额和限额双向控制,对材料消耗考核到区队,做到严格考核,奖罚兑现,超耗用工资抵扣,坚决克服上旬松、中旬紧、下旬超的不正常现象,切实把材料消耗降下来。继续推行物资配送管理办法,特殊材料配送到施工地点,形成物资管理部门、供应部门、使用部门三方制约机制,杜绝物资流失现象。 要发挥基层区队青年物流监督信息员的作用,对井上、下物资流通过程中的使用、闲置、浪费等信息及时反馈给矿主管部门,制定措施,及时整改,严堵漏洞。同时,对闲置物资及时回收,加快周转,对积压物资合理调剂,提高物资的利用率,达到物尽其用,发挥最大效能。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六、抓好煤质管理和商品煤销售工作 在煤质管理上,要立足源头,抓好质量管理。从月日起,集团公司对煤炭质量管理作了新的补充规定,外销煤发热量低于大卡的煤炭不准装车外运,否则不计产量,不计销量,不返还目标成本。入洗煤灰分超过30%时,按外销混煤计算。地销煤发热量低于大卡不计产量,不计销量,不返还目标成本。针对这一新的严厉规定,四季度要重点抓好采掘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期间的质量管理,因地制宜,控制采高,确保灰分不超标。要牢固树立“质量是企业命根子”的经营理念,做到诚实守信,质级相符,真心实意为用户着想,使用户同企业利益共享。 抓好原煤销售工作。三季度我矿煤质内在灰分较高,根据煤质变化,适当调整发运去向,密切加强与集团公司有关单位的联系,及时催要车皮,尤其是对外运直达专列,要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保质保量完成装车任务,确保及时发运。针对公司下达我矿组煤入洗量大的情况,及时加强与、、洗煤厂的联系,加大组煤入洗量,扩大成本空间,实现效益最大化。 七、整合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对全矿劳动组织进行整顿,按照“采掘一线满员精干,井下辅助定岗定员,机关科室定岗定编,地面模拟市场运行”的原则,减少编制,压缩富余人员,使各类人员配置合理,机构精干高效。对长病、长伤休养人员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结果和劳动能力情况适当安置工作,达到人尽其力。 加快后勤、三产发展步伐。配合上市加快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步伐。对后勤单位进一步完善内部承包方案,按照先易后难保持稳定的原则,逐步推向市场,与原煤脱钩,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养自立,自我发展的经营实体。对三产单位资源和人员构建情况进行摸底和评估,尽快构建实业总公司。要瞄准市场,上马一些投资少、见效快的新项目。抓住天安上市有利机遇,把实业做强,辅业做大,三产搞活,形成主业、辅业、三产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三季度我们全面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首季开门红,为四季度的各项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希望全矿干部职工要发扬成绩,乘势前进,强化管理,落实责任,全力推行内控体系运作,为全面完成四季度的各项任务做出新的贡献。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基于综合计划管理的经济活动分析 摘要:将强调结果的经济活动分析与强调过程的综合计划执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建立以综合计划为基础扎实有效地开展经济活动分析机制,充分运用经济分析理论和方法对公司的各类综合计划指标执行过程进行分析和控制,改变传统基于分析企业负责人资产经营考核指标的不足,实现对企业各项经济指标计划执行效率、成果进行准确、全面的分析、预测和管控,引入投入产出分析机制,实现各类经济指标的可控、在控,确保上级下达的综合计划和资产经营考核任务的完成,确保公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计划管理;经济活动;分析 中图分类号:U415.13 1 基于综合计划的经济活动分析目标描述 1.1 企业战略管理对经济活动分析的要求 在长期的经济活动分析实践中,企业各级主管的领导和从事经济活动分析的形势和实现手段都有许多值得改进和提高的地方,经济活动分析不能仅强调经营考核指标结果的分析,还应强调各类主要经济指标的实现过程分析与控制。 1.2 经济活动分析目标描述 经济活动分析要适应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实施目标管理、综合计划管理。综合计划管理是对公司未来一年的战略计划进行设计,合理分配任务指标至各专业部门,由各专业部门分别完成各专业计划的初步设计,然后进行内部协调平衡,减少重复与交叉,达到资源最佳配置与利用,确定最终计划后再进行计划的下达、执行、控制并纳入经济活动分析中,通过运用先进管理思想和理念,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强调过程化的精细化管理,保障综合计划有效执行,保证实现良好的经济活动分析结果。 1.3 基于综合计划的经济活动分析管理范围 公司所属各相关单位及其领导班子成员,主要包括以下部门:发展策划部、财务资产部、电力营销部、运维检修部、安全监察部、人力资源部、基建部、信息通信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等。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是综合计划管理的决策机构,负责执行省公司下达的综合计划。公司综合计划实行各专业部门分工负责,发展策划部统一归口管理。经济活动分析由发展策划部牵头,各专业部门分析各自专业计划完成情况、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由发展策划部召开企业经济活动分会议,由各专业作专题报告。 1.4 基于综合计划的经济活动分析指标体系 1.4.1 综合计划指标 1)电网发展指标: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规模、 投产规模、科技投入、教育培训投入。 2)资产质量指标: 固定资产销售增长率、市公司应收电热费余额、市公司陈欠电费回收率、市公司当年电费回收率、县公司应收电热费余额、县公司当年电费回收率、县公司资产负债率、县公司流动资产周转率。 3)供电服务指标:城市综合供电电压合格率、城市综合供电电压平均不合格时间、城市供电可靠率、城市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农网综合供电电压合格率、农网综合供电可靠率。 4)经营业绩指标:购网电量、售电均价、线损率、成本费用、可控费用、职员人数、应发工资总额、全员劳动生产率、县公司可控费用、县公司利润总额、县公司线损率。 5)人力资源指标:人力资源变化、职工教育培训情况、劳动生产率。 1.4.2 基于综合计划指标的经济活动分析内容 1)公司经营活动整体评价及其特点:本期公司经营活动的开展情况、主要特点以及对经营活动的整体评价。 2)地区经济形势及电力市场分析: 本地区经济形势分析、地区电力需求情况、电网运行分析。 3)购、售电量分析:购网电量分析、售网电量分析。 4)财务状况分析:售电均价分析、应收电费余额分析、供电成本分析。 5)电力建设情况分析:本期在建项目形象进度及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情况、项目开工和投产情况、投资完成情况和资金到位情况。 6)人力资源分析:本期职工人数、工资总额、全员劳动生产率、教育培训投入指标完成情况,各项指标变化特点和原因。 7)县公司资产经营指标分析:本地区各县级供电公司售电量、收入、成本、利润情况以及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8)主要经济指标数据预测:预测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三季度预测全年完成情况,四季度预测次年指标。 9)问题和对策:本期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影响公司经营的重大问题和事件;公司经营管理短板;需防范的潜在经营风险;需要省公司解决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分析客观和主观原因,以及对经营成果影响的大小及时间的长短,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和建议。 1.5 最佳指标值的确定 根据省公司资产经营考核办法及企业负责人年度业绩考核管理办法,按照各部门的管理职责,分解所属各单位基于综合计划下的经济活动分析考核目标,既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经营目标,又确保公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保证同业对标指标的先进性。 2 基于综合计划的经济活动分析主要做法 2.1 组织机构 公司总经理是经济活动分析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副总经理、总会计师协助总经理负责具体的管理工作,为第二责任人,指标体系中各个综合计划指标的责任管理部室负责人根据职责划分,负责具体落实相应综合计划指标的分析、评价和预测,为第三责任人;形成了责任层层分解,管理、跟踪与考核逐级实施的经济活动分析管理组织体系(见图1)。 图1 六安公司经济活动分析组织机构图 2.2综合计划管理流程 图2 综合计划编制、执行、上报流程图 2.3 流程过程控制方法说明 流程过程主要分为:信息收集分析预测总结提炼辅助决策四个阶段。 2.3.1 信息收集阶段:根据年度下达的综合计划指标,由策划部牵头,财务部、营销部、人力资源部、基建部等部门共同配合,利用相关分析系统进行全面、及时、准确接受与采集数据。计划部负责汇总并综合计划指标汇总信息。 2.3.2 分析预测阶段:根据相关分析系统采集生成统计数据,由策划部负责汇总,财务部、营销部、人力资源部、基建部等部门共同参与,运用经济活动分析方法,计算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与预算对比分析。从经济、技术等方面查明影响综合计划指标的原因,找出关键问题,及时预控、协调、平衡、管控,指出整改措施。 2.3.3 总结提炼阶段:对公司综合计划指标的全面分析,主要将综合计划指标的执行进度分析贯穿于经济活动分析中,对各单位指标实绩同下达计划数进行全面分析和诊断评价,通过对综合计划指标执行实现的过程流程的分析,揭示计划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其内在联系,及时预控、协调、平衡、管控,为保证企业能以最低的投入获得尽可能高的产出效益,以期提高企业的全面综合效益。 2.3.4 辅助决策阶段:公司领导依据计划部提供的综合经营分析报告,对预期计划目标进行动态修正,提出新的工作目标、任务和要求,并做出经营决策。 2.5 保证流程正常运行的经济活动分析的绩效考核与控制 2.5.1 绩效评价 1) 绩效评价组织机构 发展策划部门负责对基于综合计划下的经济活动分析情况进行绩效评价。 2)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a) 省公司目标管理评价。 b) 省公司资产经营评价。 c) 省公司综合计划指标进度评价。 2.5.2 绩效评价的流程及说明 绩效评价和考核的流程(含组织机构) 流程体现了考核的分级管理原则和考核结果作为制定或滚动修订指标改进计划的依据,使工作不断循环、提高的目的。绩效评价贯穿于整个综合计划管理、同业对标、目标管理的全过程。 2.5.3 绩效数据的采集 经审核后的各类经营报表、综合计划指标数据,同业对标数据。 2.5.4 绩效评价方法 差异分析法、正态分布法、对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 2.5.5 绩效评价的纪录形式 书面材料 2.5.6 绩效评价的结果的应用 1) 综合计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指标责任单位季、年度管理责任制考核,并作为年度工作评先评优的依据。 2)通过绩效考核,进一步增强了各指标责任单位的工作责任感和积极性,有效地推动了经济活动分析工作的不断提升。 2.5.7 规章制度 《六安供电公司资产经营考核办法》、《六安供电公司经济活动分析实施细则》、《六安供电公司资金管理办法》、《六安供电公司线损“四分”管理办法》、《六安供电公司线损考核办法》、《六安供电公司预算管理办法》、《六安供电公司资金管理办法》、《六安供电公司生产成本考核办法》《六安供电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3 持续改进 3.1 考核目标的改进方法 3.1.1 进一步加强综合计划指标分析工作,建立科学的预控机制,加强系统分析的深度和广度,采用单维、多维等方法,开展差异性、阶段性、典型性、综合性分析,实现管理精细化、工作规范化。 3.1.2 根据分析结果,实时进行指标预控,寻找指标背后的管理差距,不断提高公司、部门、过程的绩效。 3.2.3 树立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加强执行情况、过程性检查和定期考核落实。 3.2 对指标体系的改进方法 建立公司经济活动分析的综合计划指标体系,使得公司、部室(中心)指标互相支撑、相互协调、责任到人。 3.3 对标杆数据的修订 公司每年修订标杆数据,做到既符合实际,又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3.4对工作流程的改进方法 对重点指标实行评价督办制,加大动态管理考核力度。梳理、优化各项成本费用的管理、考核流程,细化费用的结算方式和考核办法。 3.5 对绩效考核改进的方法 3.5.1 绩效考核过去以相关部门评价为主,改为单位自评、基层单位互评、相关部门评价、公司领导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3.5.2 加大动态考核力度,将考核结果直接引入部门领导、一般管理人员年度考核。 4 推广应用建议 今年以来,六安供电公司加强基于综合计划下的经济活动分析,建立了有效的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管理、组织、控制体系,注重分析和解决问题,重视对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加强执行力,实行动态管理,以实现指标最优、效率最高、效益最佳目标,取得了良好效果,提高了公司的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 结束语 成本费用的控制 利用计划、会计、统计、业务以及其他有关的信息资料,运用专门的方法,对一定时期的综合计划指标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剖析、研究,查找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挖掘潜力,达到不断提高经济活动分析水平,改善经营管理之目的,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的进程,为管理决策提供数据和信息支持,把握企业经营活动发展规律、市场变化趋势和影响企业经济活动的各项因素,对下一步工作作出正确决策。 成本费用管理的主要做法:利用预算管理系统,收集成本使用情况,关注成本项目的实施进度,运用成本预测法、灰色预测法对成本使用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合预算管理系统适时反映出下达的计划值和项目余额,及时、准确地预测成本使用实绩,根据预测方案,形成全年成本费用实际完成情况,为公司领导提供及时、清晰的公司资金状况,从而为合理地进行成本费用计划调整提供依据。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开展集体企业经济活动分析 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引言:经济活动分析是集体企业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通过集体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有助于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助于提高社会效益,有助于提升管理水平。本文基于开展集体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工作,提出分析方法法、提升集体企业效益措施及主要成效。 集体企业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曾为电力企业发展、安置主业富余人员、稳定职工队伍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但由于历史原因,电力系统集体企业管理基础薄弱,历史遗留问题多,经济规模小,产业链条长,经营风险大等问题较为突出。为了加强集体企业经营管理,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公司从基础管理工作入手,建立集体企业季度经济活动分析工作制度,要求各单位安排专人负责,以集体企业季度经营状况为切入点,通过对集体企业收入、利润、成本费用、资产负债等指标分析,切实掌握集体企业经营状况;通过对房地产、小水电及承揽合同价款在500万元及以上项目投资、进度等情况分析,及时掌握集体企业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分析重在查找、发现集体企业存在的问题,掌握基层单位集体企业发展诉求和建议,为集体企业重组整合和改善经营状况提供决策依据,不断促进集体企业经营管理向精益化管理提升。 一、集体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内容 集体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所有数据以母公司合并数据为准,应包括收入情况、利润情况、成本费用情况、资产负债情况、人员变动情况等五项主要指标,同时分析数据指标变化原因,详细分析数据增减变化原因,对变化超过20%的数据进行特别说明。同时对从事的施工、水电、房地产等大型项目投资建设进度、资金支付情况、销售情况进行简要分析。通过数据分析,总结本单位集体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进一步提高集体企业经营水平。 二、集体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主要措施和做法 一是建立集体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制度。每季度末次月5日前各单位上报集体企业季度分析材料,公司经法部组织人员审核、分析后,形成公司集体企业季度分析材料,在分析报告中充分揭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措施,并以签报形式报送公司领导审阅,为公司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二是分析各单位集体企业收入及分行业比重、盈亏情况成本费用增减情况、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房地产、小水电及合同金额在500万及以上建安项目建设进度和投资情况,并将本期数据与去年同期或年初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增长或减少原因,提出改进建议。 三是在“分析”两字上下功夫,在分析的方式方法上,积极采取收入成本对应、收入利润对应,人员工资对应,对比各项指标增减情况;在分析的深度广度上,重点找准影响经营结构的重要因素,提出建议,着力改进;对分析暴露出来的问题,组织相关管理部门充分研讨,找出对策,及时解决。 四是抓住薄弱环节, 进行专题调查分析。针对各单位集体企业经营状况,对经营数据变动较大的单位及亏损严重的单位逐一梳理,落实原因,同时组织专业人员到基层单位调研、了解情况,找出薄弱环节,对症下药,提出工作建议。 三、集体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主要成效 一是有助于增加企业经济效益。通过全面、深入开展集体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并及时整改和处理,有助于提升集体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了集体企业经营水平。一季度,集体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8%,利润同比增长61.3%,资产负债率88.2%,与上年基本持平;集体企业涉及的施工安装、小水电、勘测设计等行业业务量和收入稳步增长,取得了预期经营效益。 二是有助于提高社会效益。通过开展集体企业经济活动分析,随着问题整改落实率的进一步提高,集体企业安全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发电类集体企业设备利用率大大提高,为社会稳步提供优质清洁能源;建筑安装业及时承担公司系统急难险重工作任务,集体企业对主业的辅助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用户工程及系统外工程承揽率明显提升,优质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三是在公司层面,全面分析集体企业经济活动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和共性问题,找出工作差距,提出指导意见和措施,促进集体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不断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是有助于提升管理水平。通过建立集体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制度,进一步明确了集体企业主办单位职责,理顺了集体企业和主办单位之间的工作流程,减少了工作中扯皮现象,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营造了和谐的工作环境。集体企业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得到提升,由原来的只会指标数字的简单统计,转变到能对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进行专业分析;由原来的部分人员参与分析,转变到全员参与分析,且能分析、会分析,提升了全员业务素质。 四是以主办单位为单元,按照集体企业涉足业务类型,分行业分析业务发展趋势及投资方向,提前预警发展风险,提出集体企业重组整合建议,提升集体企业防范投资风险能力。 五是在集体企业层面,及时、准确地查找出集体企业经济活动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措施,不断提高集体企业收入、集体企业利润,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促进企业安全稳定,保持合理资产负债水平,提高资收益率,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为目标;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提升经济活动管理水平。 (作者单位:甘肃省电力公司)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经济活动分析信息化管理的推广应用 摘要: 项目经济活动分析是一项系统、全面、关联性强的工作,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项目管理工作,能够对于项目的经济活动分析工作提供有效的辅助,切实解决数据传递过程中的数据失真,形成横向及纵向联动对比机制,从而实现项目管理动态监控、预警,有效提升项目成本管理水平。 关键词: 经济活动分析;信息化管理;应用 0 引言 项目经济活动分析如同个体体检,它基于项目实施全过程进行分析,查找其中的问题,信息技术和新的成本管理方法的应用,为经济活动分析提供了创新途径,恰如信息技术催生第三次工业革命,成本管理信息化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进程中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目前公司绝大部分工程都使用了成本管理信息化系统,如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蒙西华中铁路洞庭湖长江大桥、渝黔铁路土建1标、成贵铁路CGZQSG-5标、兰州中川铁路、郑焦城际黄河桥、郑东新区龙子湖区望龙西桥、宜昌庙嘴长江大桥、银川滨河黄河大桥、小浪底水利枢纽管理区坝后防汛交通桥等工程项目。该信息化系统将劳务、物资、机械、现场经费四大成本模块横向整合,打破了各模块互补对接的格局,使之纵向形成了一个两级联动机制,同时整合了项目前台操作和终端监控两项内容,使得各信息模块相互制衡,实现对项目的动态监控。成本管理信息化系统在公司经营结构中的应用,使公司经营管理结构由单一的项目盈亏终结考核逐步过渡到对项目成本实施过程进行动态跟踪监控,同时对项目进展超预算的情况进行及时预警,通过数据的阶段性、要素性等可追溯原则尽快锁定管理死角,并参考现实条件尽快整改或清除管理中的弊病,以促进项目成本顺利实施。 1 制定经济活动分析管理模式 构建经济活动管理模式,其一要全面了解经济活动分析工作的组织架构,明确界定领导机构与具体执行部门的权责关系。一般来讲,工程经济部或财务部是经济活动分析的专职部门,具有领导决策权,其他部门配合执行;其二,成本与收入如何归集,须配套完善月度汇总的管理台账,成本归集须提前归集和整理施工建设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的基础数据,要求数据信息客观真实,其中基础台账和配套数据的归集是成本归集的重点,通常凭经验估值会产生一定量的误差,归集台帐和相关数据信息有利于误差的控制。收入方面须实时关注验工计价及调概索赔事件。在调差索赔阶段,有的项目虽未经业主审核但后期形成收入的可能性较大,计价时也应当将其作为收入项计入成本项,以防收入与成本脱节、账面上巨亏,但现实情况是仅有小额度的亏损,或存在潜在盈利,这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经济活动分析和决策的准确性;第三,制定经济活动分析管理方法及经济活动分析考核细则,各层级应该严格按照经济活动分析管理办法有针对性的开展经济活动分析,以便快速锁定项目管理中的缺陷点及时整改落实。另外,经济活动分析考核须逐项落实,管理者须根据考核结果针对各个缺陷点进行优化调整,落实奖惩措施,真正实现闭环管理。 2 利用现有网络技术进行信息化管理 利用网络科技管理工程项目的成本信息,推行成本管理信息化已成为现代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有70%的现代施工企业已实现了成本管理信息化。将网络信息技术纳入项目施工管理全过程(从前期准备、设计、施工到竣工结算、库存管理、质量监控、合同管理等各个环节),不仅能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同时可以有效管控施工成本,扩大利润空间。应用材料采购比价系统及材料领用系统来控制采购成本和物料支出,从而进一步减少成本支出。同时参考内部定额及财务系统编制成本目标计划,确保各环节的成本管理活动有据可循,也有助于对成本耗用进行跟踪统计,为后期核算提供客观依据。另一方面,成本管理部门也能够基于实际成本与目标计划作对比,深入分析成本变动的原因,以期针对性的探寻控制成本的方法途径,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3 信息化管理的前期准备 3.1 做好项目成本预测 工程管理应该依据实际生产工艺和管理流程,逐步开展施工建设信息化管理工作、对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各模块模型进行跟踪设计,使其实现数据上下一体、业务相互集成、覆盖三级应用的管理系统,全面搜集成本,为工程项目成本预测提供客观依据。 3.2 确保信息准确,加快信息传递速度 一是要优化整合系统资源,集成导通系统功能,减少不同系统中交叉重复性工作。二是要规范管理系统应用,提高系统的实用性、准确性,使得各业务部门信息化基础工作落到实处,系统应用效果不打折扣。三是有效利用系统功能,结合生产管理实际,开发工作计划查询功能,确保管理闭环,确保信息实时传递。 3.3 统一信息内容 信息传递过程中不一致的信息描述直接导致信息失真。“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时相同的成本信息,通过不同个体的描述也有可能呈现不同的形态。信息传递过程中,各个节点的工作人员会转变信息的格式、内容以便本部门使用,这既不利于下一节点对信息的理解和运用,最终即使是同一信息也会出现不同的表达形式。鉴于此,企业应该进一步规范信息传递的途径、形式和内容,从源头防控信息失真风险。 3.4 确定系统评价标准 通常来讲,系统波动幅度越小越稳定。但目前对于系统的波动业界尚未给出定论,须在建立管理体系时进行具体探讨。 4 信息化管理的应用 4.1 规范数据统计 将项目的成本费用分类、分细。比如:人工费用、材料费用、机械租赁费用、技术措施费用、组织措施费用、日常办公管理费用。 4.2 规范管理流程 通过规范化的数据报表,达到实时动态查询、整理、分析,辅助企业的管理制度,将企业已经规范的一些科学的项目成本管理流程固化下来,使得流程所涉及岗位员工的工作更加规范高效,加强了成本管理中的约束(如限额领料),减少人为控制和“拍脑袋”的管理行为,同时堵塞了管理上的漏洞。 4.3 科学化的决策 成本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了统计报表模板、指标体系和工作台帐。统计的主要对象就是成本信息,决策层主要根据跟踪统计的数据信息科学决策,并在决策中突出重点、注重衔接,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科学合理安排好下一阶段的具体工作,继而通过领导牵头、部门负责、协调联络、督查问责等工作机制,确保重点环节的工作重点推进,将成本管理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努力以创新性思路和对策建议以及工作推进的实际成效,为促进成本科学决策、决策落实发挥应有作用。 5 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5.1 及时、真实反映成本,真正实现动态成本归集 施工项目是逐期进行的,成本控制须确立动态监控的成本管理理念,坚持以过程控制为主。因为前期准备阶段加强成本控制仅仅是遵循决策要求、施工组织设计确立目标成本和配套的成本计划,并将其作为成本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案。而竣工结算环节的成本控制,成本盈亏已是大势所趋,要纠正偏差也为时已晚。因此针对结构、基础、装饰等重要节点进行成本控制无疑是提高成本管理实效性、防止差错的有效策略。 5.2 过程计划控制,实现目标管理 计划是加强管理的源头,是进行全过程绩效考评的衡量基准。因此,根据项目的特点,编制详细、能够指导具体施工过程的一套施工计划,通过经济活动分析及同业对标管理,要将公司各项专业会议工作部署,贯穿于各项专业工作中,保证综合计划执行的严肃性,加强同业对标工作,强化过程管控和诊断分析。公司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方针的指导下,秉承“先想一步,先干一步,领先一步”的新时期企业精神,将信息技术融入工程成本管理全过程,将信息化理念渗透到工程项目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全面支撑了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向管理信息化要发展质量和效益,管理信息化提升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初显成效,孕育出管理升级、生产优化、风险防控的成果,推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5.3 优化业务流程,建立项目业务工作平台 现阶段的施工项目管理工作基本是各个部门或各个环节“画地为牢”,表面上显得分工明确,规范有序,但却反映出各部门或各环节工作相互脱节的现实。成本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立与应用,恰恰以规则的形式将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各项工作流程具化到系统中的各个节点,收集实时数据,建立操作指标体系。成本管理系统中操作管理模块与实时数据库集成,打通了各环节的业务流程,建立起一个综合化的业务工作平台,提升了工程信息获取和传递频率,为领导决策赢得提供了客观依据。 5.4 收支两线结合,盈亏对比分析 成本管理信息化系统中的工作分解结构,能够系统的整合计划与实际成本运作流程中的单据,同时可以结合中标预算(当前部分工程已经采用工程量清单)共同构成一套相对完善的成本运作体系。成本管理信息化系统将中标预算逐项落实到与之对应的成本节点后,项目部就可以方便的得到收入计划;工程实际完成情况录入系统后,项目部还可以清楚的看到实际成本跟收入之间的对比关系,这一经济对比关系是项目经营决策活动的重要参数。 综上所述,在项目成本管理及经济活动分析中,信息系统的推广使用能有效降低信息失真的程度,极大地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企业应该“树信心,转观念、强管理、重效益”,准确把握经济活动分析中“明规则、控过程、优结果、强沟通”的工作方法,进一步提高对信息化的认识,将信息化工作当作“一把手”工程抓好抓实,加强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和安全管理,从而进一步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浅探如何写好发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报告 摘 要:基于经济活动分析已经成为企业对生产经营过程和经营成果进行系统研究最常见的管理活动之一。结合行业特点,介绍了发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特点,提出了写好发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方法。 关键词:经济活动分析报告 数据分析法 连锁替代法 经济活动分析是企业对生产经营过程和经营成果进行系统研究,以指导企业改善经营、提高效益的常见的一种管理活动。目前,发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已经常态化、制度化,每个季度定期召开一次。因此,写好发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结合多年工作实践,就如何写好发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报告谈谈个人体会,以期抛砖引玉,为同行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一、发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特点 发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是在明确的思想指导下,对企业经济活动状况所进行的研究和分析。这种分析,或是为了解计划执行的进展情况、或是为考查计划完成后的经济效益、或是为预测未来的发电市场变化、或是在分析中找出主客观有利因素或不利因素等,以制订未来的措施方案。因此,发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报告作为企业在管理中经常运用的一种应用文体,具有鲜明的写作特点。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时间性、真实性、指导性和灵活性几个方面。 1.时间性。所谓时间性就是经济活动分析要迅速及时,不能拖延迟缓。这种时间性应该体现在计划制订之前、计划执行之中或计划完成之后。如果不是在这样的时机进行分析,那么,分析也就失去意义,不再具有任何应用价值,报告的时间性总是和实用性联在一起,并由实用性所决定的。 2.真实性。发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报告之所以具有现实意义的指导作用,就在于它以真实的材料,准确的数据来反映情况,说明问题。写发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必须尊重事实,从企业实际存在的具体情况出发,每一情况的说明,每一种论断,都以充分的事实为依据,从各种具体材料中总结归纳出来。发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真实性,也是由它的实用性决定的。因为分析报告不仅要检查回顾已经完成计划的情况,还要指导未来,推动企业更好地开展工作。如果任意编造,不求实际,到头来只能欺人害己,决不会有任何实际指导作用。所以,我们在写分析报告时,一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突出这种文体固有的真实性的特点。 3.指导性。发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报告不论其分析的目的和内容如何,总要带有一定的指导性,应该给人一种新的启发,这样才能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这就要求在写分析报告的时候,必须以国家宏观政策和行业最新发展方向为依据,了解情况,掌握信息,站在高处,统观全局,切实从发电企业实际出发,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从事实中引出正确的结论,使得分析报告对搞好今后的企业管理确有指导作用。 4.灵活性。所谓灵活性,是指写发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可以不受时间,不受形式的限制。定期分析,不定期分析;事前分析,事后分析;综合分析,专题分析,可根据需要灵活运用。它不像工作计划,必须在开始之前制订,也不像工作总结必须在告一段落之后进行。这种灵活性还表现在篇幅可长可短,综合性分析报告内容较多,一般要写得长一些,部分分析报告内容较少,通常写得短一些。 从写作方法上看,发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既可以主要运用统计数字,辅以情况的分析说明,也可以只着重于因果联系的分析。还可以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边分析,边用数字说明,或边引数字,边对数字进行具体的剖析。 二、写好发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前的准备 1.明确目的,深入调查。编写发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报告,都是为一定的目的,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的,而不是为了摆形式,应付领导。因此要明确目的,确定具体要求。在调查前最好拟定简单的调查提纲,以便有计划地搜集材料和有步骤地开展调查活动。调查提纲一般应包括调查目的、要求,调查的范围,调查的对象、项目和时间,调查的方式方法等等。有了具体的调查计划,就可以增强调查的主动性,避免调查的盲目性。 2.搜集资料,科学预测。进行发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必须广泛搜集和掌握资料,没有足够说明问题的资料,分析就会受到局限,写作时虽然不一定将所有的资料都用上去,但搜集和掌握资料却应力求深入、全面,多多益善,这样进行分析和写作时才会得心应手,有的放矢。 三、写好发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主要步骤 1.确定目的,制定提纲。发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总的目的要求是分析燃煤供应、发电成本、市场用电需求等环节。在每次分析前,应根据当前的用电负荷情况提出分析要求(比如:2013年2季度主要分析用电负荷变化情况,并对3季度及下半年发电市场做出预测分析),并依据要求制定分析提纲,分析提纲要求有目的要求、分析内容、报告负责人、完成时间等。 2.收集信息,分析资料。发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必须从企业的经营实际出发,对所要分析的经营情况的主客观条件有详细、系统、全面的了解。这就要求参与经济活动分析的人员平时重视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积累,随时捕捉各种经济信息,并经常深入一线掌握真实情况;同时还要注意报纸、刊物的剪辑,了解国家经济政策、行业发展趋势、用电负荷需求等情况。此外,还必须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经常对与发电成本有关的材料作进一步的深入了解。 3.对比分析,发现问题。在进行发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时,经常做如下对比分析:(1)实际与计划指标对比、与考核指标对比,说明计划的完成情况,揭示背离计划的偏离值,为进一步分析提供方向。(2)实际与上期或同期对比,与本企业历史最佳水平对比,以观察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3)同一指标与其他发电企业进行对比,找出差距,发现薄弱环节、挖掘潜力。(4)有关指标互相对比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对比以达到巩固成绩、揭露矛盾、寻找差距、发现问题的目的。我们在以往的经济活动分析中,往往会出现只注重成绩不发现问题,即使发现问题也不敢揭露的现象,这些都属于不正常现象,实际上我们做经济活动分析的目标就是发现问题、揭露问题,否则就失去了分析的意义。 4.抓住关键,提高措施。通过对比分析,只能看出数量上、现象上的差异,不能说明差异的实质。因此,还必须深入研究,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找出主要原因和主要矛盾。首先,从差距着手,按其发生的时间、地点、进行主客观因素分析,分析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分析诸因素对计划或经营目标完成(下转第295页)(上接第293页)结果的影响程度,在相互联系中找出起决定作用的主要因素,抓住问题的关键,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措施。 以上是写好发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主要步骤,当然,要写好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只掌握写作步骤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掌握分析方法和分析技巧。 四、发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1.数据分析法。该种方法在企业最常使用,这里只是提出三点应注意的事项:一是多采用表格形式进行分析比较,可以“一目了然”便于发现差距;二是注意计算的内容、口径的一致性;三是分清主客观条件,剔除客观因素,多分析主观因素,这样有利于比先进、找差距。 2.连锁替代法。该种方法是用来计算几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对发电企业经营标影响的一种方法。通过这种分析计算,可以衡量各项因素影响、程度大小,有利于分清主要和次要原因,以便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主要注意事项:一是确定影响综合经济指标的组成因素;二是根据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安排各个因素的替代顺序。一般做法是先替代数量指标,后替代质量指标。 五、发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结构 任何文章都有结构。结构就是文章内部的组织和构造,是文章内容外在表现形式。一篇发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结构非常重要。结构安排得好,就会层次清楚,线索分明,材料衔接自然,表达富有条理,整篇文章就显得集中、完整、和谐、统一。安排结构,不单是一个技巧问题,作者的思想认识,分析问题的思路,都要从结构反映出来。因此,只有不断增强逻辑思维能力,认真锻炼思路,才能提高安排结构的能力。 发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结构的基本格式: 1.标题。发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应有自己的标题,没有标题,别人就不知具体写的是什么内容。拟定标题应该名符其实,明确具体。即:标题要与内容相符,如《2013年第二季度发电量增加的原因》,从标题就能了解分析的内容。文题一致,不偏不离。 2.开头。开头是文章的第一部分,是作者写作思路的起点。人们历来重视文章的开头。直叙式是编写发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最常用的一种方式。这种文式是把最基本的情况和主要的事实以简明的文字写出来,从而给人一种概括性的认识。 开头的方式还有:提问式,结论式,对比式,评述式等,究竟采用哪种形式为好,要视分析的内容和目的要求而定。 3.正文。正文是一篇发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主体。这一部分是紧接开头而转入对基本内容或主要问题的分析或具体说明,它是开头的必然发展。正文写得好不好,分析得是否深刻,阐述得是否明透,关系着一篇分析报告的质量。必须在这一部分花费主要的精力。要写好正文,必须按内容表达的需要,安排好段落和层次。正文的结构安排常用形式有:(1)并列式:各层次之间的意思是并列关系,也就是把几个各自独立的情况或想法并排在一起,从而由不同方面为说明一个基本观点服务。一般在综合或多项内容的分析报告中,常用这种形式。如:《××发电公司××年上半年经营情况分析》这篇报告就可采用将燃煤成本、厂用电成本、发电量等变化情况安排为三个并列的层次。(2)总分式:先总起来说,然后再分开说。在这样的结构中,先提出总的认识,然后再用具体事实分别从不同角度来证明这个总的认识这种结构形式,易于层层深入地把基本观点讲得深刻具体。如:《山西省上网电价发展趋势分析》一文,作者可先提出自己对山西省上网电价发展趋势的总看法,然后从不同方面来证实自己的想法。(3)连贯式:按活动发展变化的过程和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结构,各层次之间的意思就体现出连贯的关系。这种结构形式,有助于表现情况的发展过程,展示问题的来龙去脉。正文的结构还可以表现为另外的形式。这些形式,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以把几种形式结合起来使用。但是,不管采用什么样的结构形式,都要从分析的目的和需要出发,合理组织和安排正文的内容。 4.结尾。结尾是文章的收笔。发电企业常用的方法是:一是总结全文、突出重点;二是展望未来,预测形势;三是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四是自然收尾。 一篇短小的分析报告,只要把有关内容分析清楚,情况交代明白就行了,结构安排并不怎么复杂。而对大型分析报告,由于涉及的范围较广,运用的材料很多,就要合理组织、恰当安排。 六、结论 发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语言要求是:准确恰当,简洁明快,朴实自然。总之,要写好发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涉及的方面很多。比如,认识能力、政策水平、材料的多少、分析的态度、写作水平等。只有在实际工作中处处留心观察,经常写作,才能不断提高我们发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水平,充分发挥经济活动分析在发电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责编:贾伟)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对电网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探讨 【摘 要】 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电网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应当既具有一般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基本形式,又充分符合电网企业的特点。本文对电网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主要内容、组织、提高经济活动分析质量等进行了探讨,以促进电网企业提高经济活动成效,更好地履行作为带有自然垄断特性国有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 电网企业 经济活动分析 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一般是指对企业经营活动中人力、物力、财力的配备和使用情况以及生产经营成果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研究,不断寻求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合理地安排生产和经营活动,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受电网自身带有自然垄断属性,电力生产具有发电、输电、配电同时完成的特点,以及电网企业作为的国有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等影响,电网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应当既具有一般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基本形式,又充分符合电网企业的特点,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1 电网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主要内容 1.1 外部环境 宜包括宏观经济环境、地区经济及工业发展情况和电力市场环境等。 宏观经济对地区经济有重大影响,只有密切跟踪宏观经济发展,才能更加全面深入地分析好地区经济和售电市场变化的原因。 地区经济及工业发展对电网企业售电市场有决定性的影响,宜从地区经济及工业发展的总体增速、经济结构变化调整、固定资产投资、市场消费、对外贸易、物价稳定、重大经济政策和事件等方面进行分析。 电力市场环境主要由电力市场需求、电力供应情况、电力供需平衡情况、新能源并网和消纳情况等组成。宜对全社会用电情况、发电总装机、水火电装机占比、发电量、平均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电力总体供需形势、用电负荷、发电厂储水蓄煤情况、外购外送情况、需求侧管理措施及效果、新能源装机容量和发电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 1.2 经济运行情况 宜包括内售电市场特点及其走势、区内购电情况及其结构、区外购售电情况、市场占有率情况、线损率完成情况、节能减排情况、电网基建及各专项投资投入情况、物资供应情况等。 区内售电情况及其走势:区内售电市场特点及其走势是电网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核心,宜结合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从售电市场总体情况、各细分市场变化特点、分时间段的市场情况及走势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其中:工业售电市场基本决定了区内售电市场完成情况及走势,因此工业售电市场分析尤显重要,一般大型电网企业宜于着重对重点行业和高耗能行业进行逐项分析,中小电网企业宜于着重对大型点负荷进行逐个分析。其余细分市场宜分别对走势进行分析。 区内购电情况及其结构:一般电网企业供电量来源以区内购电为主,区内购水电、火电和其他电源的单价往往有较大差别。因此,优化区内购电结构能够直接降低总购电成本,宜从区内总购电情况以及购水电、火电或其他电量的比例对购电情况进行分析。 区外购售电分析:区外购售电是区内购售电的重要补充,同时关系到电力电量平衡。不同区域的区外购售电的单价、输电线损率也有差别,宜单独进行分析。 售电市场拓展是电网企业市场增长的主要来源,因此,只有分析好售电市场拓展情况,才能更好地定量分析售电市场变化情况及趋势。不同时期,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同一细分市场的报装量差别较大,因此,宜重点分析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响应的走势变化。不同细分市场,由于用电特性差别较大,相同的报装容量往往带来不同的售电量增长,因此,宜分别进行分析。 市场占有率情况反映电网企业区内电力市场竞争的态势,也是反映电网企业营销水平的重要指标,宜对市场占有率及变化情况进行简要分析。 线损率指标直接关系到电网经营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线损率,能直接降低电网企业购电成本。影响线损率的主要因素有电网结构、售电结构、营销管理等,宜分别分析以上因素对线损率的影响。另外,线损率还可进行分区、分压、分线分析。 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符合国家能源政策,也是电网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宜从节能发电调度情况、需求侧管理节电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 电网基建及各专项投资投入资情况关系到电网企业生产经营各个方面和电网企业的长期发展能力。因此,宜对电网基建及各专项投投入资情况分类别逐个进行分析,一是分析完成进度情况,二是分析存在的困难、措施及成效,三是分析今后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其中电网基建宜作为重点,从前期工作(包括项目核准、项目可研等)、投资完成、工程开竣工、重点项目进展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 物资供应对电网建设和资金使用效率有较大影响,宜从合同管理情况、履约交货情况、物资库存情况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1.3 经营情况 经营情况是电网各项经济活动的集中和最终的反映,宜于围绕财务“三张表”,从总体经营情况及特点、收入完成情况、成本、利润、税费、资产质量、资金运营情况、购售电价格、电费回收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其中:总体经营情况及特点宜对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及特点进行简要分析,重点突出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收入完成情况、成本、利润、税费宜于分细项、分区域进行分析,其中重点对主要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资产质量宜对资产负债率、资产来源、资产质量进行分析,重点分析异变情况及原因。资金运营情况宜对资金流入、资金流出、现金流量等方面进行分析。购售电价格宜于从购售电结构变化、国家电价政策影响等方面对区内外购电均价、售电均价、购售电价差进行分析。电费回收宜于针对当年电费回收率、用户电费余额占比等方面进行分析,重点分析采取的措施及成效、当前电费回收存在的困难、问题及下一步采取的措施等。 1.4 人力资源情况 人力资源是电网企业重要的财富,长期培养起来的优质员工更是保证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和完成好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保证。人力资源宜于从员工人数、用工规模、全员劳动生产率、人才当量密度及培训情况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1.5 农电管理情况 农电市场发展也是售电市场增长的重要来源之一,同时农村客户也应享受到电网企业普遍提供的可靠电能和优秀服务,加强农电管理极为重要。农电市场管理宜于从农网工程情况、农电企业管理和农电体制改革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 1.6 优质服务分析 优质服务不仅是提升电网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电网企业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电网企业不仅应该提供优质的电能,还应同时提供优质的服务。宜于从电网频率合格率完成情况、供电电压合格率完成情况、城农网可靠率完成情况、供电服务“十项承诺”履行情况、调度交易“十项措施”执行情况、舆情等方面进行分析。 1.7 安全生产分析 安全生产是电网企业的“基础”,同时对企业经济活动也有重要影响,宜于从安全生产总体情况以及安全事件造成的经济影响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1.8 审计监督 审核监督是确保电网合法经营的重要手段。宜于从审计监督工作开展情况、发现的问题以下一步应采取的措施方面进行分析。 1.9 当前经济形势和主要问题 作为带有普遍服务性质的国有基础性能源企业,电网企业的经济活动成效和经济形势密切相关,存在的主要问题也对电网企业当前经济活动成效有重大影响。目前,经济形势判断和预测观点较多,各种判断和预测不尽一致,甚至还会发生根本性冲突,宜全面收集参考各方面的观点和判断,充分利用电网企业相关专业人员的经验,并结合售电市场近期走势,综合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对电网企业经济活动的影响。存在的主要问题宜充分利用经济活动分析其他部分的分析成果,从异常数据出发,追根朔源,同时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对电网企业经济活动影响的预测资料,及时发现影响电网企业经济活动成效的重大问题。 1.10 工作重点和措施建议 工作重点和措施建议是针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影响和主要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提出下一步工作重点和措施建议是开展经济活动分析工作的根本意义所在。 工作重点和措施建议应注意可行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可行性就是注意排除过于复杂、实施难度过大甚至不具备实施条件的解决办法;准确性就是提出促使存在问题得到正确解决、符合国家法律和政策、负面影响较小的措施办法;及时性就是急事急办,同时合理确定措施办法完成时间、明确各阶段的任务安排。 2 电网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组织 经济活动分析应当涉及企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才能全面真实地分析和研究好企业经济活动。另外作为带有普遍服务职能的国有企业,电网企业经济活动分析还需分析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及其影响。因此,电网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工作的组织宜于由电网企业综合管理部门牵头协调,在横向组织同级专业部门分别分析相关内容,在纵向上组织下级单位对本单位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分析。 各相关部门提供的分析资料,由于观察重点和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以及横向沟通不足,观点和判断容易发生差异。对于差异的观点和判断,宜由电网企业综合管理部门汇总并组织讨论,力求达成共视,促使整个经济活动分析观点一致,同时更好地促进各专业部门工作的开展。 3 提高电网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质量 提供电网企业活动分析的质量,宜注重以下方面:一是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以数据作为支撑;二是覆盖全面、有主有次、详略得当;三是特色鲜明、结论明确、注重实效。四是语言准确、简练、易懂。 4 结语 总之,经济活动是企业存在的根本任务,经济活动分析是企业提高经济活动成效的重要手段。电网企业应积累经验,大胆探索,进一步提高经济活动分析工作的质量,为提高经济活动成效、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探析新的契机。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浅谈发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及综合计划管理 摘要: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工作,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发电企业把经济活动分析工作和综合计划管理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及时掌握企业经营活动动态以及企业在市场所处的定位,监控企业各项指标完成情况,保障企业朝着既定的目标运行。 关键词:发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综合计划管理 1 发电企业的经济活动分析 经济活动分析是指运用财务数据,结合经济学理论,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收益等环节进行科学的分析、总结和预测。 1.1 发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意义 首先,通过经济活动分析,剖析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时纠正和解决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经济效益的实现。其次,通过经济活动分析,对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动向进行预测,提供科学可靠依据,提高发电企业经营决策的正确性,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经济活动分析水平的提高,也是企业综合计划管理水平提升的体现。 1.2 发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需注意的问题 发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工作是一个既复杂又系统的过程。在具体的分析工作中,要做到以下四点: 1.2.1 在当前竞争环境下,发电企业的经济活动分析要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效益为根本目的,提出的经济活动分析课题要与企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 1.2.2 经济活动分析要点面结合,在分析过程中,要对企业的经营生产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不能以偏概全。同时,针对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侧重点和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和研究,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1.2.3 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在资料收集方面,要保证资料收集的全面性,还要进行与资料相关事实情况的调查和判断工作,确保收集到资料的科学性、客观性,只有这样,才可能实事求是地分析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状况。企业一般应从国家或地区权威的数据和分析部门收集信息,如国家或省级统计局、中电联、电网公司、政府信息网站等。 1.2.4 经济活动分析要形成制度化,并通过经济活动分析会、定期编制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经营工作专题调研等形式,连续不断地对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进行监控,根据变化不断调整企业经营方向,适应市场变化和发展要求。 1.3 经济活动分析主要运用的方法 经济活动分析要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客观分析各项指标的形成原因及其先进程度,量化分析各种因素对指标的影响,预测指标发展变化趋势和可能达到的规模和水平。以对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动态分析法、对标分析法为主,特殊情况也可采用其他分析方法。 1.3.1 对比分析法。主要通过与历史同期、年度计划、年度预算、理论计算水平、区域内同类企业(机组)平均水平和国内同类型机组先进水平的比较、分析,揭示指标差异程度,并提出差异产生的原因和采取的措施建议。 1.3.2 因素分析法。通过量化分析各种因素对主要指标的影响程度,分清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1.3.3 动态分析法。通过市场环境分析和同类指标不同历史时期对比,分析预测指标发展趋势。 1.3.4 对标分析法。通过树标杆,全面深刻地剖析标杆企业和本企业各要素的差异和好坏,发现本企业落后的地方,进而分析不足之处产生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为日后改进提供依据。 就常规而言,发电企业经济分析,内部分析指标主要有发电量、利用小时、收入、成本、利润、资产负债率、煤价、煤耗、煤质、电价执行、安全生产、水情等指标,外部分析主要是对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地区全社会用电量、发电量、装机容量、区域竞争对手状况;煤炭供需形势和运力等情况进行分析。通过以上所述的分析原则和分析方法,对这些指标和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就可以基本确定发电企业经营状况和市场定位。 2 发电企业的综合计划管理 综合计划管理,对于一个组织机构完整、设备可控、管理较为完善的发电企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综合计划是企业发展经营的年度目标和实施方案,是企业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2.1 发电企业综合计划制定的原则 综合计划要能够较为全面的覆盖企业经营活动,如生产、经营、基建投资、规划发展等方面,并把这些工作的各个环节纳入目标管理。加强综合计划管理,便于综合分析企业的总体经济实力和运营情况,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发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合计划以企业的发展战略为指导,如企业的“十二五”规划目标,并结合近期或下一年度的经营形势预测,在客观分析经营环境和生产运行状况的基础上,以汇总和衔接有关专业计划为基础,经综合平衡、优化后形成。 综合计划要体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安全生产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的经营理念。各项指标必须本着积极进取、强化管理的精神确定,保持和争创指标的先进性和一流水平。 2.2 发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的实施 发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实际上就是一个完整的PDCA循环,在这四个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管理不到位,都将影响综合计划完成的质量。 综合计划的制定和下达要具有全面性和严密性。计划指标要涵盖企业的基本经营活动,包括产品产量指标、收入利润等财务指标、节能减排指标、基建投资指标、前期规划等,形成综合计划指标体系。指标任务下达要具体明确,以发电企业的基建项目为例,在下达计划中,要把关键节点指标说明清楚,包括工程项目准备、资金安排、重要节点工期等。 各项计划统一归口管理,专业分工负责。综合计划管理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归口部门,一般情况下归属发电企业的计划经营部门,计划经营部对此进行宏观控制和指导,并全面分析;具体指标管理按照专业分工,职责部门对所属指标进行深入细致的专业管理,并组织实施,对指标完成情况负责。对于各项指标和专业计划,具体负责部门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完成指标的具体措施和专业计划书,进度细化到月甚至到日,责任落实到人。 综合计划管理要与经济活动分析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时实跟踪,动态管理。一方面充分利用经济活动分析成果,指导相关部门,及时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确保指标任务的完成;另一方面实行精细化管理,增强发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实施的成效;再则,各个职能部门要定期跟踪检查综合计划的完成情况,督促基层单位或班组完成各自的任务,形成上下目标一致,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良好氛围。 对于综合计划中的重点项目应在综合计划管理的基础上进行专项管理,确保重点项目的实施和综合计划实施的一致。 加强综合计划的考核。要把综合计划各项计划指标纳入企业的业绩考核中去,通过业绩考核,增强企业各部门和职工的压力和动力,提高主动完成任务的紧迫性和主动性。 3 结语 发电企业的发展关系着国家建设的稳定发展,发电企业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通过科学的经济活动分析和综合计划管理,为发电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实现发电企业持续、稳定发展,促进发电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 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是运用经济核算资料和经济指标,对企业一定期间的经济活动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以求改善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是专业分析与群众分析相结合、领导检查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一种有效形式。本文对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企业经济活动分析 问题与对策 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就是以计划指标、会计核算、统计数据和调查研究所获得的信息资料为依据,定期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检查分析和总结,以便正确的评价、揭露矛盾,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方法。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在进行经济活动分析评价时存在一些问题,从而使分析不能在企业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当前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经济活动分析的作用认识不够 企业领导对开展经济活动分析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真正把这项工作当作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往往为了满足上级主管部门或领导的需要,从而不善于通过经济活动分析来全面加强企业管理和提高决策水平,影响了企业经济活动的分析的开展及作用的发挥。 同时企业分析人员对企业开展经济活动分析这项工作的目的不明确,认为只是满足领导的需要,致使在经济活动分析工作中,以完成任务为目的,或多或少带有应付的成分,使分析工作处于程式化、表面化状态。 (二)经济活动分析重形式轻实质 一是重定期分析,轻专题分析。拘泥于一定的时间规定,如目前很多企业主要以季度为时段进行分析,而不是随市场形势及企业发展状况变化而及时调整变化,导致分析时效不鲜明。 二是分析没有深入实际,重计算不重分析。分析没有深入到企业各个业务领域活动中去,没有系统、科学的分析、比较和判断,把分析变成表格、数字的说明,虽然提出了一些问题和改进的措施,但流于表面化,没有紧密结合实际,这种分析难以对实际经营生产活动起指导作用。 (三)数据的局限性使分析失去可靠的基础 企业经济活动分析需要在准确、翔实的信息基础上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和判断,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是可信的,因此可靠的信息是分析的前提条件。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以统计、会计报表为核心的资料常常被人为“包装”,其中既包括在不违反规范原则的情况下对报表进行修正,同时也包括一些企业为自身利益对数据进行删改或主观臆造虚假信息,使分析结果较大程度失真,从而使分析失去意义。 (四)经济活动分析工作片面化 主要包括重客观分析轻主观分析,重定期分析轻专题分析,重成效分析轻教训分析,重事后分析轻事前、事中预测分析,重年度分析轻日常分析,重总量分析轻质量分析,重效益分析轻效率分析等等。 (五)忽视了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应采用不同的评价体系 在企业发展不同的阶段中,不同业绩计量指标的重要程度会发生变化。如一个企业处于成长期,像投资收益率这样的长期业绩计量指标就比较重要,而在处于衰退阶段,这样的计量指标相对来说就不太重要,这就要求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阶段有针对性地利用分析指标。但企业在进行分析时,往往不考虑其所处的发展阶段,一律都套用一种或几种评价指标。 (六)重视单个指标分析缺乏全面综合分析 企业在经济活动分析时往往只注重单个指标分析,而不是放在一整套更全面的指标体系上进行有效分析。实际上,一个有效的企业经营活动成果评价体系,不仅需要有统计、财务计量指标,还需要诸如客户满意度、员工满意度等非工业统计、财务计量指标,因为通常使用的传统的统计、会计计量指标侧重于评价过去,而非统计、财务评价指标主要在于评价企业未来的经营业绩。 (七)缺乏对反映企业经济环境发展的新指标的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指标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的关注,如评价企业人力资源状况、无形资产特别是知识资产的指标,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的环境业绩指标等。国际上知名企业将这些指标作为评价企业价值的重要指标,但国内目前很多企业在评价经营活动成果中没有将这些指标纳入企业评价体系中。 (八)缺乏与同行业标杆企业的比较 由于企业难以得到国际、国内优秀同行业的相关比较资料,因此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往往局限于自身各期相同比率的比较,或者与计划指标的比较,这样很难判断出企业在行业竞争者中的地位。 (九)经济活动分析报告不严谨 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是一项综合运用经济理论、方针政策、统计科学及相关专业知识对分析对象进行的一种研究活动。所以企业分析人员需具备较高的经济理论、统计及专业知识素养,要随时关注国家方针政策的变化,加强对方针政策的学习领会,并要有较强的文字写作功底。 但很多企业分析人员没有经过专门的业务培训,理论和业务素养不够高,不能熟练的运用分析方法对复杂的经济活动进行分类剖析,不易较准确地找到规律、发掘本质,使分析陷入“盲人摸象”的被动局面。所出具的分析报告或缺乏理性分析,分析不深透,或前后矛盾,不能自圆其说,或内容繁多,面面俱到,或信息不严谨,零乱,企业决策就很难抓住要害,使经济分析无法发挥正常作用。 (十)济活动分析结果没有较好运用到工作实际 企业进行经济活动分析的目的是要找出企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善企业管理,为决策提供依据。但企业在组织力量做出分析之后并没有把分析结果运用于改善企业管理,一方面浪费了企业的资源,同时也打击了分析人员的积极性,影响了企业员工参与改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积极性。 二、有效业绩评价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对企业经济活动分析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企业领导者要把企业经济活动分析这项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手段,建立科学的评价分析制度。其次,作为企业分析人员要认识到做好分析工作是改善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运行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专业素养,踏实工作,提高分析水平。 (二)保证企业分析基础资料的可靠性 企业负责人和统计、会计人员应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学习和贯彻《统计法》《会计法》,规范统计、会计行为,保证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分析结果较大程度地与客观实际相符。做好原始记录、数据统计、情况收集以及现场调查研究,是做好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工作的基础。首先要按照管理职能分工落实管理职责,以管理制度为保障,促使各管理单元按照管理要求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环节进行真实、准确、及时、全面、系统的记录和统计,从企业管理的不同层面入手建立起分析数据体系,并不断加以充实和完善。其次要针对分析研究的对象和重点,对记录和统计的数据进行再加工,包括细分、归类、整合、因素剔除或调整、对比口径的调整或整理等。 (三)事前、事中、事后分析相结合 随着企业间竞争和市场风险的加剧,人们对分析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事后分析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和投资人决策的需要。企业应由传统的事后分析变为突出事前预测,使分析是一个既评价过去的营运业绩,又衡量当前的运行状况,还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信息系统,以提高分析质量。 同时,在不同的分析阶段考虑不同的分析方法,如事前分析可运用本、量、利分析法;事中分析可用趋势分析法;事后分析时还可以结合因素分析法。 (四)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分析指标体系 企业应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分析指标体系,如反映环境业绩的环保资金占用率、环境成本收益率等指标;评价企业发展潜力的无形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重、研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等指标;反映衡量企业未来发展是否具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支出、人力资源投资效益等指标。 (五)提高分析人员业务素质 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分析岗位,培养专门的分析人员,既注重培养其基本的统计、财务分析能力,又要培养其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对企业内外报表数据来源的修正能力和好的分析写作报告能力。 (六)要加强与国际国内优秀同行业的分析比较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中国企业处于全球激烈竞争格局中,因此中国企业必须要向国内外优秀同行业学习,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政府应创造条件为企业定期提供国际国内优秀行业的比较资料,才能全面把握行业发展形势,使企业的分析在比较基础上得到较可靠的结果。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如何提高油田企业经济活动分析质量 摘要:油田企业的经济活动分析已经是该行业面临的一个非常的问题。因此本文笔者先分析了我国当前油田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中存在的各种不足问题,进而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使经济活动分析能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关键词:油田企业;经济活动分析;质量 随着社会的进步,企业经济活动在企业的竞争者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不断的丰富和完善分析形势,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者始终保持着有利的竞争地位。 一、当前油田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中所面临的问题 1.缺乏跟生产经营的实际联系 当前我国的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涉及到的“经济活动”分析非常少,基本上还是主要以会计分析和财务指标分析为主要内容,严重缺乏跟成产经营的实际联系。由财务部门牵头进行经济活动的分析,是我国目前大部分油田企业的主要分析形势,但是财务部门在做分析时基本上是根据自身的特点出发,主要是对现有的财务报告做深入分析,这样就会是分析报告中对问题的分析、怎样解决、解决措施的分析描述是非常少的,取而代之的是大篇的罗列数据、描述现状这些占据了大量的分析篇幅。例如,在有些油田企业中,管理费用是该公司的主要考核项目,但是在分析这些项目费用超支原因时,他们不把这些费用超支的明细找出原因来,反而是只把出差费、招待费、旅游费等明细项目开支的发生数罗列出来,这样的经济活动分析是严重缺乏跟生产经营的实际联系。 2.不能全面展开分析,影响分析质量 很多油田企业在进行经济活动分析时不能全面的展开分析,致使实际生产、预算、核算与分析要求相差很大,严重影响分析质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经济活动分析体系不够完善,没有明确的分析部门、配合部门等,也没有提供各项数据资料的责任等;二是严重落后的预算编制。由于缺乏完善的预算编制系统,致使在进行比较预算指标和前期数据时没有有效的数据提供,也就无法进行经济活动分析;三是数据不够真实、准确。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数据是由不同部门提供的,这样就非常容易造成预算和核算的数据口径有很大差别;另一方是在财务报表时的数据跟实际经营中的数据有很大差别,这主要是由认为因素影响的,他们往往是为了完成上级交给的考核目标,而自己乱写的一些数据。 3.不能深入分析,预见性不强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就事论事。只是针对眼前的事实进行分析,不能分析企业所面临的形式,也严重缺乏对国家财政、政策、以及自己竞争对手的分析;二是分析不够深入。大多数的分析只是停留在自身所在的层面进行分析,没有将更高一级所在的层面进行分析;三是预见性不强。这是由于油田企业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其相对稳定的生产经营状况,导致大多数油田企业在经济活动分析基本上都是根据历史数据做总结和分析,对未来的预见性有严重缺乏。 二、提高油田企业经济活动分析质量措施 1.完善分析体系,培养分析人员的专业素质 帮助企业领导在做决策时有完善的分析数据做研究是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最主要目的,而且经济活动分析水平的能否提高的关键就是看企业领导是不是重视。因此我们必须完善经济活动分析体系,在企业要成立专门的经济活动分析部门,这样要从最基层的班组到分公司、油田公司的管理部门都要认真负起责任来,全企业人员团结一致、协调分工合作,全方位的参与到这项工作中去,使经济活动分析质量能跟生产经营实际联系起来;另一方面要对经济活动分析人员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特别是油田生产专业知识的培训。使经济活动分析团队是一支综合能力非常强、专业技能素质非常高的分析队伍。 2.做到全面预算管理,做到预算、核算、分析有机统一 这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一是预算管理。预算是经济活动分析的基础,因此必须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因为只有各类预算指标都确定之后,经济活动分析才能更好的展开,也能更加准确的找出生产经营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为以后制订工作步骤打下良好基础;二是认真做好财务数据和财务比率的可比性。因为只有将预算、核算和分析的口径有机统一起来,才能使分析更加深入,分析质量也就能大大提高,对生产经营的指导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3.深入分析调查,提高预见性能力 这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一是要深入分析调查。要想确保分析数据的真实和一致,就必须将经济活动分析与调查结合起来,进行专题调研,并着重对其中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二是分析方法要多样化。因为企业是不同的,而且每次要分析的数据内容也是不同的,所以要求经济活动分析不能只是单一的分析方法,经常用到的分析方法有实数分析、结构分析、形势分析和因素分析等分析方法;三是非财务指标分析比率要加大。一般财务指标是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中的核心指标,而且也是经常用到的分析指标,但是只有将非财务分析指标和财务分析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使分析指标体系更加完美,我们所说的非财务分析指标主要有:产品市场占有率、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指标、新产品开发能力等。 三、结论 经济活动分析在油田企业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分析形势,使企业领导在决策时有更加可靠的数据参考,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模型创新设计及应用 摘 要:本文阐述了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在探索创新经济活动分析模型过程中,通过引入ABC分类管理法对经营指标进行分级分类、对指标运行差异进行分类,同时采用四象限法则,精确定位“重点指标和重大差异”,找出影响经营指标各项因素中“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成功解决了经济活动分析“分析什么、怎么分析、谁来分析”的问题,有效提升了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效率和质量,为实现企业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运行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ABC分类 四象限法则 经营 成本 管理 长期以来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和分析方法的匮乏,分公司经济活动分析陷入“模式单一、思维僵化、效率低下”的状态难以突破和提升,同时由于分析内容过于繁杂和模式化,也淡化了对经营活动重点和异常的分析判断,为企业高管的有效、高效、科学决策带来困扰。依据有关工作要求,按照局、分公司领导提出的“关注重点、分析异常” 工作要求,经反复测试论证,初步提出基于ABC分类法和四象限法原理的经济活动分析模型。 一、分析模型设计基本原理 通过灵活运用帕累托ABC分类法和四象限法则,结合分公司生产经营实情和特点,初步完成了分公司经济活动分析模型设计,主要理论基础如下: 1.ABC分类法介绍 根据事物在技术或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类排队,在决定一个事物的众多因素中分清主次,识别出少数的但对事物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和多数的但对事物影响较少的次要因素,从而有区别地确定管理方式的一种分析方法。由于它把被分析的对象分成A、B、C三类,所以又称为ABC分析法,由于该理论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雷托首创,因此又称帕雷托分类法。 2.四象限法则介绍 四象限法则是由著名管理学家史蒂芬.科维首次提出,是时间管理理论的核心,主要内容是:第一象限 :重要且紧急的事情,无法回避也不能拖延,必须首先处理优先解决。如重大项目的谈判,重要的会议工作等。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 对于个人或者企业的存在和发展以及周围环境的建立维护,都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三象限: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 因此这一象限的事件具有很大的欺骗性,会诱使很多人产生认识上的误区。第四象限:不紧急不重要的事情, 这种事件与时间的结合纯粹是在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二、经济活动分析模型设计 1.分析思路 主要采取以下三步设计:一是通过运用ABC分类法,建立指标权重度和运行差异度,确定分析方向;二是通过四象限分析判断法,建立“红黄蓝绿紫”五色预警,确定分析对象;三是通过量价分析法和作业成本法,深度分析业务预算运行动因,为持续改进工作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 2.指标设计 2.1分析指标设计 根据指标权重及敏感度不同,建立分公司一、二、三级分析指标体系 ,具体见图3。 2.2 ABC分类设计 针对上述三级分析指标,根据局分公司生产实际,按照“指标权重分类明确关注重点、运行差异分类明确分析重点”的要求,通过对分公司2013年一、二、三级经济分析指标预算占比和差异测算分析,完成以下权重度和差异度ABC分类规则设计: 权重度ABC分类:A类指标=权重类指标,年度预算占比 5%;B类指标=次权重类指标,5%≥年度预算占比 0.5%;C类指标=一般类指标,0.5%≥年度预算占比 0; 差异度ABC分类:A类=异常差异,预算执行差异率 5%;B类=合理差异,5%≥预算执行差异率 2%;C类指标=正常差异,2%≥预算执行差异率 0; 2.3 四象限设计 按照四象限法则,结合各级指标权重度和差异度ABC分类,建立“红、黄、蓝、绿、紫”五色预警判断机制,即红色差异-重要指标出现重大差异(AA状态)、黄色差异-重要指标出现最小差异(AC状态)、蓝色差异-次要指标出现次要差异(CC状态)、绿色差异-次要指标出现重大差异(CA状态)、紫色差异-一般指标出现一般差异(BB状态),具体见图4: 三、模型应用案例 按照以上设计,经过分析报表开发及模板设置,通过分公司2013年1-2月份生产经营数据测试,基本满足了“关注重点、分析异常”的工作要求,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具体测试应用如下: 2013年1-2月份累计实现利润19.02亿元,完成年度预算128.41亿元的14.81%,比平均时间进度21.4亿元减少2.38亿元。单位完全成本1341.76元/吨,比年度预算指标1341.02元/吨增加0.74元/吨。 1.利润分析-一级指标:按照ABC分类和四象限分析判断,影响本期分公司利润指标(一级指标)的重点和异常项是: 收入项AA指标为原油销售收入比预算时间进度减少3.82亿元; 支出项AA指标为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勘探费用(具体见上图所示) 1.1原油收入分析-二级指标:影响本期收入指标的重点和异常AA项分别是塔河混合原油和雅克拉轻质原油,销售收入分别减少2.62亿元和0.24亿元。(具体见下图所示) 四、结论及建议 1.基于ABC分类法和四象限法则原理的经济活动分析模型,对重点和异常项目能够实现精确定位和逐级穿透,基本解决了“分析什么、怎么分析、谁来分析”的问题。 2.指标权重度和运行差异度是建立分析模型的核心,因此在分类规则制定上,还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或不同发展阶段,加以调整,以更好满足分析需求。 3.本次模型设计,分析指标只穿透到第三级,主要目的是为了定位指标异常部门和单位,如果按照今后信息化建设及推进要求,可以实现对具体业务预算穿透分析,建议尽快推进财务信息系统分析模块功能开发,为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长效机制建设奠定基础。 4.本次模型设计是帕雷托分类法和四象限法则的有机结合和巧妙运用,在非油田企业经济运行管理中同样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浅谈经济活动分析在发电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电力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发电企业作为电力事业发展的先头兵,只有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加强经济活动的分析,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进而为广大电力客户提供优质和高效的服务。基于此,笔者将本文命名为《浅谈经济活动分析在发电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首先对经济活动分析的对象和内容进行了分析;其次就经济活动分析在发电企业经营管理中应用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再次对经济活动分析在发电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探究;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经济活动分析;发电企业;经营管理 发电企业作为电力行业的领头羊,同时也是支撑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经济支柱,尤其是随着我国电力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发电企业,必须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充分认识到经济活动分析的重要性,充分掌握经济活动分析的对象和内容,才能更好地确保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如何在发电企业经济管理中加强经济活动分析的应用作出以下几点探究性的分析。 一、经济活动的对象和内容 所谓经济活动分析,主要是利用统计核算、会计核算以及业务核算等,应用专业的方法从多个角度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与成果进行反映的重要技术性经济指标,利用技术经济分析方法来定性和定量,找出经济指标的变化趋势和成因,就各项因素给企业的经营成果指标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对各项指标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分析,达到科学客观评价企业各种计划地完成情况的目的,为企业掌握经济发展趋势、内部潜力的挖掘以及经验教训的总结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因而为了更好地将其应用于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就必须对其对象和内容进行分析。 就经济活动分析的对象来看,主要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与成果的体现。具体来说,对企业生产产品的数量、品种、产值、物资消耗指标、收入、成本、利润、资产负债、劳动生产率以及价值指标、质量指标、数量指标、经济指标等一切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相关的指标等均为经济活动分析的对象。就经济活动分析的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了宏观经济、市场环境、竞争能力、生产经营、企业发展、财务状况、人力资源分析等内容。[1] 二、经济活动分析在发电企业经营管理中应用的重要性分析 通过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分析,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经营中存在的不足,有利于更好地进行发电企业的经营管理。在发电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如果仅仅采用财务分析或会计核算,只能够活动数字资料,难以发现这些数字背后的经济实质,具有很大的片面性、肤浅性。采用经济活动分析,不仅可以从财务方面进行分析,还可以从业务方面进行研究;不仅能够进行事后控制,还可以将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与事后控制结合起来,实现全程有效控制;不仅可以进行静态分析还可以根据经验情况变化进行动态分析研究。通过经济活动分析,可以从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掌握最真实、最准确的情况,挖掘出症结所在,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使发电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得以实现。 三、经济活动分析在发电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为了更好地提高发电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就必须注重经济活动分析成效的提升,但就目前来看,目前我国一些发电企业在经济活动分析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在分析过程中往往只注重成本与利润的核算,而没有对生产经验指标进行预测,对市场信息的了解也不够及时,难以满足当前竞价上网、厂网分开的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没有结合当前发电企业自主经营和盈亏自负的现状。二是虽然罗列了很多数据,且经济活动分析的方法主要采用对比分析法,而很少对具体的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导致经济指标与技术指标脱节;三是在对待具体问题的分析不够全面和深入,并没有结合经济活动中的实际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整改;四是目前很多发电厂缺乏完善的经济活动分析软件,在重要数据归口管理方面还没有达到统一,导致很多专业的分析数据不同,难以有效地确保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开展。 四、经济活动分析在发电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当前经济活动分析在发电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存在的不足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发电企业,必须针对当前经济活动分析存在的不足,采取一系列有效地应对措施,才能更好地确保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提出以下几点探究性的应用策略。 1.健全机构组织,提供组织保障 一是在发电企业的经济活动分析中,必须由企业领导的负责,并确定由责任部门牵头具体抓紧落实的任务,以确保经济活动分析的各项工作有专人负责落实。各部门根据要求提供所需要的资料和数据,做好经济活动分析。二是定期召开例会,形成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每月、季度、年度均在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利用专题分析、口头汇报等形式,将常规分析与重点分析相结合,形成经济活动分析的长效机制。三是充分发挥现代信息化技术的作用,充分利用了计算机技术,确保经济活动分析具有足够的分析深度、广度,提高分析的快捷性、准确性和客观性。此外,还通过课件的形式进行展示,不仅增强了展示的效果,为该企业的经济活动分析宣传发挥了明显的作用[2]。 2.认真开展分析,确保分析质量 一是始终结合实际情况,充分了解发电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对影响经济活动的因素进行整理、收集、分类,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深刻地分析,做到解决问题的相关办法。二是抓住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充分地分析,从而确保问题的有效解决。特别是应针对主要经济指标进行重点分析,不仅摸清经济活动的运行规律,掌握其发展趋势,还要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策略。三是对于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用辩证统一的观点来进行分析。四是确保定期分析与不定期分析相结合,单项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事前分析与事后分析相结合,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才能够正确的得到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从而作出相应的对策和改变。 3.创新分析方法,提高分析水平 在经济活动分析中,不仅要利用对比、分类、因素等分析法,还将各种方法结合起来,确保经济分析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从而确保发电企业经营分析能力的不断提高。在进行数据统计、情况说明时,始终确保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保证数据及口径的一致性,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和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并进行同期比较。从分析内容的深度来看,不仅符合要求,而且尽可能地避免了片面性,确保了分析结果的全面性、综合性、连续性和系统性,从而揭示企业经营的内在关系,并在所提意见、建议和措施要建立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符合发电企业实际,必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经过经济活动分析,这样发电企业管理层就能更加准确清楚地掌握市场变化趋势,了解各种对发电企业经营管理产生影响的因素,为进一步科学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4.加强分析监督,做好考核培训 经济活动分析必然会有一个“两极化”发展的趋势,即微观上会越来越深入、细致、到位,会越来越需要强大的数据支撑;宏观上又要求能从细微的分析中跳得出来,结论会越来越简单、准确,预测会越来越科学、精确。经济活动分析工作内容多,涉及面广,难度大,要求工作人员在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的同时,熟悉并能够应用现代化的统计方法和分析手段。因此,作为发电厂应加强专业人员的选拔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5.运用经济活动分析辅助决策与支持系统预测分析 过去由于缺乏专业的辅助决策与支持系统预测,导致很多发电厂在企业经营管理中难以系统和全面的分析有关经济数据。因而作为发电厂企业领导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引进专业的经济活动分析软件。首先就结合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制定了成本计划和考核指标,在计划执行过程中,由各相关部门编制有关的报表,并上交计划部汇总,对企业的经济活动总体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找到上述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相关整改措施之后领导进行审批,再通过执行对整改工作的检查得出结果,不仅实现了重要数据归口管理的统一,而且很多专业的分析数据得到了有效地分析,从而有效地确保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得到有效地开展,最终为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注入强劲的动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对经济活动分析在发电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发电企业,必须结合时展的需要,切实掌握经济活动分析的对象和内容,认真分析自身在经营管理中经济活动分析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不断健全机构组织,提供组织保障,认真开展分析,确保分析质量,创新分析方法,提高分析水平,加强分析监督,做好考核培训,才能提高经济活动分析水平,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成效的提升。 作者简介:蒋 楠(1983-),女,上海人,大学本科(双学士),中级经济师,从事电力综合计划和统计管理工作。
酒店餐饮论文:试谈酒店业如何进行餐饮成本控制 【摘要】 餐饮成本控制是餐饮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由于餐饮的成本结构制约着餐饮产品的价格,而餐饮的价格又影响着餐厅的经营和上座率,因此,餐饮成本控制是餐饮经营的关键。在餐饮经营中,保持或降低餐饮成本中的原材料成本和经营费用,尽量提高食品原材料成本的比例,使餐饮产品的价格和质量更符合市场要求、更有竞争力,是保证餐饮经营效益、增强竞争能力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餐饮业; 成本控制; 措施 餐饮和客房是酒店营业的两大支柱。经销餐饮远比经销客房潜力大,效益好,因为餐饮不但面向酒店的住客,而且还面向当地的企业、机关、居民等。一家餐饮经销比较好的酒店,其餐饮收入往往赶上甚至超过客房营业收入。科学地组织餐饮成本控制可以提高餐厅的经营与管理水平,减少物质和劳动消耗,使餐厅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餐饮成本控制关系到餐饮产品的质量和价格,关系到餐厅营业收入和利润,同时也关系到顾客的利益及满足顾客对餐饮质量和价格的需求,从而促进餐饮产品的销售。因此餐饮成本控制在酒店经营和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餐饮成本控制是指在餐饮生产经营中,管理人员按照餐厅规定的成本标准,对餐饮产品的各成本因素进行严格的监督和调节,及时揭示偏差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以将餐饮实际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之内,保证实现酒店的成本目标。餐饮业的成本结构,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大类。所谓直接成本,是指餐企在一定时期内耗用的原材料、调料和配料总成本,也是餐饮业务中最主要的支出。原材料是加工制作各种餐饮产品的主料,如面粉、大米、鸡、鸭、鱼、肉、海产品等;配料是指加工制作各种餐饮产品必要的辅助材料,以各种蔬菜为主;调料是指加工制作各种餐饮产品过程中附加的各种调味品,如油、盐、酱油、味精等。所谓间接成本,是指在产品加工制作过程中耗费的人工费、固定资产折旧费、管理费用等不计入产品成本的期间费用。由此可知,餐饮成本控制的范围,包括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控制,从财务分析上看,餐企的日常经营消耗主要集中在菜品的原材料、调料和配料上, 在餐饮经营中,保持和降低餐饮成本中的食品原材料成本和经营费用,尽量提高食品原材料成本的比例,使餐饮产品的价格和质量更符合市场要求,更具竞争力,是保证餐厅经营效果、增强竞争能力的有效措施。那么如何有效地降低原材料的成本和损耗是餐饮成本控制的关键。笔者就直接成本的控制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制定严格规范的采购制度以控制采购成本 原材料购入关系到饮食制品的成本大小以及质量的好坏,必须对其加强管理。既要保证生产服务的正常需要,又要保证不造成积压,尤其是容易腐烂和不宜长期储存的原材料,更应根据生产的需要和原材料本身的特点,有计划地组织采购,以防止损失和浪费。所以餐饮企业应制定以下采购制度。 (一)建立原材料采购计划和审批流程 1.厨师长或厨房部的负责人每天晚上根据本部门的需求、物资储备情况确定物资采购量,并填制“请购单”报送采购部门。 2.仓库部门在各种物品库存量到达最低界线时填写“请购单”。库存量最低界线,也称采购线,是酒店为保证供应,减少资金积压而确定的订货点的库存量,它主要根据各种物品的每日消耗数量、保存期限、进货难易程度以及从订货到进货入库的间隔天数等因素一一确定。采购计划由采购部门制订,报送财务部经理并呈报总经理批准后,以书面方式通知供货商。 (二)建立严格的采购询价报价体系 财务部设立专门的物价员,定期对日常消耗的原辅料进行广泛的市场价格咨询,坚持货比三家的原则,对物资采购的报价进行分析反馈,发现有差异及时督促纠正。对于每天使用的蔬菜、肉、禽、蛋、水果等原材料,根据市场行情每半个月公开报价一次,并召开定价例会,定价人员由使用部门负责人、采购员、财务部经理、物价员、库管人员组成,对供应商所提供物品的质量和价格两方面进行公开、公平的选择;对新增物资及大宗物资、零星紧急采购的物资,须附有经批准的采购单才能报账。 (三)建立严格的采购验货制度 1.设置专门的验收区域,包括验收办公室、检验测试装置和临时贮藏场地。另外,酒店应设置一种在验收时使用的印戳或标记以防重复点算。 2.验收人员一般从仓库、厨房及成本核算人员中选用,选用的人员必须具有酒店物品的基本知识,鉴别购进物品与订货单上的质量要求是否一致的能力和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必须熟悉酒店所规定的验收制度和验收标准,有权拒收质量低劣、规格不符的货品,有权拒收任何未经批准的物品采购。 3.验收程序,货品到后,验收人员根据订货单的内容做好两项工作:盘点数量和检查质量。盘点数量时应注意,如果是密封的容器,应逐个检查是否有启封的痕迹,并逐个过称,以防短缺;如果是袋装货品,应通过点数或称重,检查袋上印刷的重量是否与实际一致。全部货品的测试、检验、过磅、清点等工作应尽量在送货人在场时做完,以便一旦发现数量或质量的差错,有第三者在场认可。库存管理员对物资采购实际执行过程中的数量、质量、标准与计划以及报价,通过严格的验收制度进行把关。对于不需要的超量进货、质量低劣、规格不符及未经批准采购的物品有权拒收,对于价格和数量与采购单上不一致的及时进行纠正;验货结束后库管员要填制验收单据,验收单通常有两种形势:一种是验收人员根据点收的货品自制一份验收清单;另一种是验收人员直接在送货人或供货商带来的一式三联的送货单据上盖章收讫。无论采取哪种形式的验收单据,都应做到收货单据清楚、明确、整洁,便于审核,防止字迹了草,模糊不清,乱涂乱改。验收工作完成后,将收货单和发票订在一起,送交财务部负责核准付款的人员。 (四)建立严格的出入库及领用制度 制定严格的库存管理出入库手续,以及各部门原辅料的领用制度,餐企经营所需购入的物资均须办理验收入库手续,所有的出库须先填制领料单,由部门负责人签字后生效,严禁无单领料或白条领料,严禁涂改领料单,由于领用不当或安排使用不当造成霉变、过期等浪费现象,一律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五)建立严格的报损报丢和存货清查制度 对于餐企经常遇到的原材料、烟酒的变质、损坏、丢失应该制定严格的报损报丢制度,并制定合理的报损率,报损由部门主管上报财务、库管,按品名、规格、称斤两填写报损单,报损品种需由采购部经理鉴定分析后,签字报损;报损单汇总每天报总经理,对于超过规定报损率的要说明原因。每月末,财务部要对存货进行清查,这样一方面可以查清账实不符的原因,及时发现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建立和完善必要的手续和审核制度,保证存货的安全和完整;另一方面,可以了解库存的各种存货数量,检查分析企业各种存货有无超储积压现象,检查存货有无因储存时间太长而发生损坏变质现象,有利于及时处理上述现象,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提高流动资金周转率。 二、利用先进的酒店管理系统,实现标准化的餐饮成本核算体系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制度 餐饮产品多为现做现卖,并且品种多,用料复杂,故很难对每一品种实际耗用原材料进行准确核算,客观上需要对各种饭菜制订一个合理的投料标准,即配料定额成本。配料定额成本是指单位饮食制品耗用原材料实物数量定额的货币价值,是由投料数量定额与投料单价组成,投料数量定额一般是按每道菜试制结果,考虑不同地区饮食习惯、风味特点并结合厨师经验,经过分析研究确定,财务部门要根据投料数量定额与投料单价制作出标准成本卡,以此作为衡量饮食产品用料,检查其质量,核算、监督并控制其成本水平的依据,并要经常地、不定期地对厨房部考核定额的执行情况,检查各菜品、主食的定额成本与实际成本有无差异,有无跑冒漏滴及因保管不善而发生原材料残损或变质现象。把厨师的奖金与出品业绩和成本控制挂钩,以提高厨师的节约积极性,从而大大提高酒店的经济效益。 (二)合理制订本酒店的毛利率 餐饮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价格的制定与毛利率的高低密切相关,毛利率合理与否直接影响酒店及消费者的切身利益。酒店要根据自身的规格档次以及市场行情合理制订毛利率,并分档口制订毛利率以及上下浮动比例(比如热菜、凉菜、酒水的毛利率是不一样的)。制定毛利率时既要认真研究客人的消费心理,考虑顾客对付出价格需要获取更多价值的要求,同时也要满足酒店获取合理利润的愿望。 (三)定期进行科学而准确的成本分析 财务部每月末要召开成本分析会,分析每一菜品、每一台、每一宴会、每一个档口的成本率,将各档口的成本与实现的收入进行对比,及时分析滞销菜品情况,对成本率高的项目进行统计分析,并编制成本日报表和成本分析报告书,还可以通过成熟的酒店管理系统实现成本分解,进销核对,通过销售的菜品数量计算出主辅助料的理论成本,并自动核减库存量,期末与库存管理系统提供的实际盘点报表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发现标准成本卡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距。此外,对于投入生产过程的原材料,在当月未全部消耗的情况下,正确计算月末厨房已领未用、或产品未销售原材料的结存额,这个计算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本期已销餐饮产品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对酒店当期财务成果有着重要影响。 三、其他影响餐饮直接成本的因素分析 除上面介绍的原材料的采购和餐饮成本的计算方法外,影响餐饮直接成本的还有菜单的设计、制作的过程和服务的方法,每一阶段都与直接成本息息相关,自然应严加督导。 (一)菜单的设计 菜单作为一种餐饮销售的信息传播媒介,在餐厅与顾客间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它既是餐饮生产和服务的计划书,对餐厅的经营效益高低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又是顾客进入餐厅后对餐厅认知的介绍书,直接提供顾客对菜品进行选择。所以设计菜单时不仅要考虑到菜品销售情况,更要考虑其赢利能力,如果菜的价格过高,顾客可能接受不了;如果菜的价格过低,又会影响毛利,甚至可能出现亏损。因此,设计菜单时,应适当降低高成本菜的毛利而提高低成本菜的毛利,以保证总体达到规定的毛利率。 (二)餐饮的制作 制作人员一时疏忽,或温度、时间掌握不当,或份量计算错误,或处理方式失当,往往会造成食物的浪费而增加成本。因此要鼓励使用标准食谱和标准份量来严密地控制食物的充分利用。 (三)服务的方法 没有标准器具提供使用,对于剩余的食物没有适当加以处理,对于食物卖出量与厨房出货量没有详细记录,延迟送食物给客人引起退单,都会造成食物的浪费和损耗,影响成本,所以预先规划妥善的服务流程,将有助于控制成本。 可见,餐饮成本控制需要所有与成本相关人员的参与,每位员工都要提高成本控制意识,充分认识到成本控制与增加餐饮销售额同等重要,认识到菜点加工的成本控制不仅关系到餐厅目前的利益,而且决定着酒店长期的稳定发展,与员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只有这样,全体员工才能积极主动地按要求的成本控制方法进行工作。此外,餐饮成本控制不能建立在人人自觉的美好愿望之上,应当有一套贯穿于所有环节的成本控制流程和制度,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降低餐饮经营成本,力求最大利润,进而有效地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的酒店经营目标。 餐饮成本控制,除保持成本不上升外,可能更多的是希望成本每年都有一定的降低幅度,但成本降低总有一个限度,成本降低到一定程度后,餐企只有从创新着手来降低成本。从技术创新上降低原料用量或寻找新的、价格低的菜品原料替代原有的、价格较高的原料;从工艺创新上提高原料利用率,降低原料的损耗量,提高成品率或一级品率;从工作流程和管理方式创新上提高劳动生产率、设备利用率以降低单位产品的人工成本与固定成本含量;从营销方式创新上增加销量,降低单位产品的营销成本。只有不断创新,用有效的激励方式来鼓励创新,才是餐企不断降低成本的根本出路。 酒店餐饮论文:以体验经济理论引导酒店餐饮发展 一、酒店餐饮风云突变提出的课题 近年来,社会餐饮发展迅猛,民营企业异军突起,餐饮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对酒店餐饮造成很大冲击,酒店餐饮何去何从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 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统计,至2001年底,我国餐饮网点已达350万家,从业人员超过1500万。2001年全社会餐饮营业额达4368.9亿元,比2000年增长16.4%,增加额超过600亿元,增幅比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高出6.3个百分点,对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贡献。预计2002年全社会餐饮营业额增幅在16%左右,有望达到5000亿大关。如此大的奶酪,怎不令人动心。 然而,与餐饮发展的总趋势相左,酒店餐饮近年来却逐年下降。从酒店内部看,由于餐饮中劳动力成本的比重大,获利能力是无法与客房相比的;从外部来看,酒店餐饮的体制、机制更是无法与社会餐饮相比的。因此,酒店餐饮不敌社会餐饮似乎已是不争的事实。 从酒店集团近年的实践来看,除了高星级酒店必须以餐饮为配套的必备条件外,低星级酒店中的餐饮确在逐步萎缩,有的改变功能、有的餐饮场地对外出租,而新兴的经济型旅馆则尽量回避餐饮。 但是,酒店餐饮中依然存在强项,婚宴就是明显的例子,以新亚股份为例,2002年5月1日至7日的长假中,酒店餐饮收入同比下降4.2%,但餐饮中的婚宴收入却同比上升9.1%。因此,不能笼统地讨论酒店餐饮,而应该扬酒店之长、避酒店之短,发展适合于酒店特点的餐饮类型。 发展酒店餐饮必须要有基础研究,从战术上讲,内容包括菜谱、定价等,从战略上看,必须要有理论引导。我认为,以体验经济理论引导酒店餐饮发展也许不失为方案之一。 二、星巴克一鸣惊人的启示和酒店体验经济的萌芽 美国电影《白鲸》中有一位酷嗜咖啡的大副名叫星巴克(Starbucks),他的大名如今已成为世界知名的跨国经营的咖啡连锁企业的品牌,其总部设在美国西雅图。星巴克自2000年5月登陆上海后,一年半中很快就开出了18家连锁店,19元左右一杯的意式咖啡和10元左右一份的点心征服了上海的白领,忠实客户的队伍正在日益扩大中,白领认同了这里的氛围、情调、体验和时尚。在这里,客人和咖啡师之间、客人和客人之间的真诚互动令人神往。在这都市闹中取静的幽雅环境中,有精选的轻音乐、有轻松闲适的聊天欲望,一种以顾客体验为核心的咖啡文化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这正是新服务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再以日本的情况来看,自1996年开设第一家星巴克以后一直大受欢迎,2000年的销售额为2.42亿美元,比1999年增长一倍,利润达1170万美元,其品牌在日本已家喻户晓,至2001年10月已开出300家,计划3年中再开180家。2000年,星巴克总公司的营业收入已达到22亿美元,预示了体验经济的无量前途。 体验经济包含轻松、时尚的文化、以人为本的思想、崇尚创新的追求,强调满足人的心理需求,提供人性化的环境和服务,把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结合了起来,这些都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精髓。 体验经济是以客户需求和体验为导向开展经营的方式,其产品几乎完全隐藏到服务背后,服务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逆转,产品要依赖于服务所创造的条件,星巴克就是生动的一例。 回过头来,看一下我们酒店,体验经济的萌芽实际上已经存在,只是我们没有将其提高到理性上来认识。婚宴是比较普遍的例子,因为酒店能够提供婚礼的体验。海内外许多游客不惜提前在和平饭店订座就餐,就是因为需要怀旧体验;在锦江饭店也有其他地方无法取代的体验因素;在东湖集团下属的花园宾馆里,人们在就餐的同时又消费了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体验。 近年来,酒店业中已经出现有意识地应用体验经济的例子,在深圳和海南出现了威尼斯大酒店和金银岛大酒店,这就是典型的主题酒店,酒店环绕主题营造硬件和软件,从而制造出主题的体验。 三、体验经济兴起的必然性 回首历史长河,每当生产力发生重大变革时,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就会相应加快,当年工业革命时是如此,现在信息革命时也是如此,因为科学技术和顾客需求决定了产品类型及服务方式,目前,一种新服务经济正大行其道,发展速度令人炫目。 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把社会经济的发展分成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和生物经济四个阶段,又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将产业经济发展划分为制造业经济、服务业经济和体验业经济三个阶段,并把体验业作为服务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如今,一些发达国家已把体验业作为一个重要产业来开发,美国的休闲业已成为第一产业,据预测到2015年时将独占GNP中的半壁江山;日本2001年仅电子游戏产业就占了全国经济的20%,超过汽车工业成为第一产业:韩国的游戏产业也成为最有利润的行业,产值达200亿美元、年增长率高达30—40%。 1999年4月,由约瑟夫—派恩二世和詹姆斯—吉尔摩合著的《体验经济》初版时,受到了广泛注意,该书提出了“工作是剧场、生意是舞台”,体验经济从此走红。 其实,人的需求就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体验需求是人的需求之一。马克思预言,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劳动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劳动是一种快乐”。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中,“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体验经济就是满足人们情感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为主要目标的经济形态。 在体验经济中,企业主要研究的不是提供产品,而是提供舞台.,体验要素依附在产品和服务之中,消费的只是过程,消费者成为这一过程的产品,当过程结束后,体验记忆会长久地保存在消费者脑中。消费者心甘情愿地为体验付费,因为这种体验在人们生活水平到了一定程度时已成为迫切的需求,消费者自己进行或参与了这一过程,情感和心理得到了满足。 现在,我们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生意好的餐馆并不是价廉物美的那种,而是价格虽贵、但有特色的那种,这里所说的特色不光是菜肴,而且包括多媒体的氛围,还包括就餐人员的修养及互动的感受。当然,在营业收入里面,我们也拿到了体验因素相应的、可观的一块,由于固定成本已经剔除,我们取得的这一块增量就全额转化为利润。我们也明白了,为什么星巴克的奇迹会发生,为什么星巴克的咖啡和点心这么贵还大受欢迎,因为在星巴克里有年轻白领的体验因素,在星巴克的售价中包含有体验因素的价格。同样,在肯德基里也何尝不是有着儿童的体验因素呢。 由于体验经济是一个全新的产业,我们和发达国家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而且我国大城市的消费水平已和发达国家相差无几,海外含有体验经济的企业进入的还不多,我们应该及早研究如何来顺应这一变化,争夺这块大奶酪。发展体验经济不一定要另起炉灶,我国服务业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在传统的服务业中加入体验要素不失为一条捷径。 四、体验经济在酒店餐饮中的运用 那么,让我们来讨论,为了在传统的酒店餐饮中加入体验的要素,我们应该考虑些什么呢? 第一,我们要在考虑人们就餐需求的同时考虑人们的精神需求; 第二,这种精神需求要从多样化、个性化、多媒体方式来研究; 第三,要重视把文化和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知识就是利润。 加入体验因素的实现途径和载体是什么呢,最常用的方法是主题 化,就是把经营场所主题化,使其硬件和软件都为其服务。现在,酒店餐饮的市场定位已普遍受到重视,大家通常关心的是价格的高、中、低档和菜谱菜系方面,以此通过市场细分来吸引各种消费层次和口味的顾客,经营者的思维局限于定价策略和菜谱调整。 当今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个地方都有其独具个性的人文景观或历史遗产,这个文化宝库不加利用实在是非常可惜。无论何种文化定位都要选择一个主题,在此主题下营造相应的环境和程式,从而烘托出一种气氛和情调,以此产生吸引力和新鲜感。主题可以选自小说、电影、名人、学科等领域,五花八门,无所不可。在某一主题之下,装修、用具、服装及背景音乐应与之相适应,其间还可以穿插配合的小场景助兴。 对于社会餐饮来说,酒店的综合优势是它们所不具备的。由于有了婚房和大堂,酒店的婚宴就有了优势。其实,婚宴无非就是就餐加婚礼体验,同理,我们可以使就餐加上其他内容的体验,从而使酒店餐饮的优势得到最大的发挥。“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在当前开放的背景下,在中国已经加入WTO的形势下,酒店餐饮中再强调涉外餐饮的区分已无很大必要,我们只要再多考虑涉外餐饮的特点,不必特地把涉外餐饮从酒店餐饮中分离出来。 我们相信,酒店餐饮一定能够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取得更大的发展。 酒店餐饮论文:酒店管理餐饮成本控制课程教学研究 摘要:餐饮成本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酒店的盈利能力。作为酒店管理的学生,学习《餐饮成本控制》对于其将来在酒店行业的长远发展就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多数院校也将《餐饮成本控制》作为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结合历年餐饮成本控制的相关论文及笔者教学研究从餐饮成本控制教学改革现状,教师、学校、等角度对酒店管理专业在该门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相应的思考。 关键词:餐饮;成本控制;教学;改革 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下,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不但有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盈利,更关系到其生存和发展。截至年末,旅游院校总数2307所,在校学生为79.7万人[1]。全年,全行业在职人员培训总量达475.4万人次,比上年增加13.3万人次,增长2.9%。作为餐饮成本控制课程专业教师,笔者通过分析近年来的研究论文,就该课程的教学提出相应的改革。 一、《餐饮成本控制》教学改革研究现状 2003至2017年初,在知网上以餐饮成本控制为题目共检索到143篇论文,以餐饮成本控制在全文范围检索共收索到论文962篇,这些论文大都提出了饭店业的餐饮成本控制的问题,但是这么多的论文却鲜有高校关于《餐饮成本控制》教学改革的相关论文,只是在2017年粟娟[2]发表了一篇名为《酒店成本控制》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的论文。较少的教改论文一方面表现院校或者课程教师对该门课程的改革重视程度较低,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该门课程教学较为成熟,从现在酒店人才培养的数量和酒店也对餐饮成本控制提出的问题来看,《餐饮成本控制》教改文献较少的原因应该是前者。笔者认为出现前者原因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学生、教师、学校。在知网上以962篇餐饮成本相关论文为基准,收索餐饮成本教学相关8个热点词并汇总分析结果见下图1。有图可知,酒店业对于餐饮成本控制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管理、分析,采购,标准成本。实际上这些关注点《餐饮成本控制》课程内容均有涉及,只是内容的侧重点比例所差异。 二、教师与《餐饮成本控制》教学改革 在课程关联度上,一般情况下,《餐饮成本控制》课程是《财务管理》、《会计学原理》课程等财会类课程的后续课程,而这两门课程学习的情况对《餐饮成本控制》最初的学习态度是有明显影响的。所以对于财会类课程的教师应该组成教学团队,相互沟通,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教学内容上,《餐饮成本控制》课程教师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应该不拘泥于一本教材,并结合相关论文资料。虽然像很多课程一样,提到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存在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实际经验,笔者认为,这其实并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问题是一颗积极与行业对接的心。实际经验一方面可以通过研究热点问题和相关论文获取,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论坛、会议、甚至广泛的结交行业人才并及时与毕业后在此方面就业的毕业生交流。只有不断的结合实际案例,才能够让学生切实体会课程的重要性,也才能使得教师自身不断进步。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在讲授《餐饮成本控制》时,可使用一些灵活的教学方法,比如项目教学法,让学生为某个项目做成本预算及核算,通过这样的分析、实践,学生的学习热情会更高,也能更好的学到相关知识。此外,再结合一些多媒体教学。在科技发生突飞猛进的时代下成长的零零后逐渐进入大学校园,教师普遍反映现在的学生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上他们愿意听和上他们应该听的课是每个老师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 三、酒店管理院校与《餐饮成本控制》教学改革 院校对于学科的建设除了注重立竿见影的课程如《国际接待礼仪》这类课程外,还应该注重提升学生未来发展前景的课程,《餐饮成本控制》就属于或者,不论学生将来是创业还是就业,良好的成本意识都会让学生受益不少。所以,相关院校也应该积极为此类课程的教师提供行业交流的机会。更何况酒店管理专业与行业对接的空间非常大,酒店也非常乐意与相关教师交流,比如万豪集团旗下的万里豪程项目。院校应该积极与行业结成相互促进的联盟,互相进步,例如三亚学院与201年1月成立的海南省酒店人才培养创新联盟,这就为酒店业与学术界的相互交流和促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其次在教学班级的设置上,《餐饮成本控制》最好实行小班教学,便于学生与教师的更好更多的交流,让学生在普遍任务较难掌握的课程中受到更多的关注。 四、总结 《餐饮成本控制》课程相关知识的重要性在酒店管理的中高层显得尤为重要,正确的引导学生、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紧密与行业对接,多渠道整合资源,才能让《餐饮成本控制》课程使教师和学生双赢。 作者:李鹏 酒店餐饮论文:餐饮酒店装饰设计 1红色文化与餐饮空间软装饰的关系 (1)餐饮空间软装饰是红色文化的一种表现载体。虽然轰轰烈烈的中国共产党带领贫苦大众为把外族侵略者赶出中华大地,并推翻三座大山,和建设新中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几十年,而在这过程中形成的红色文化却永远闪耀着光芒。以前红色文化都是以电影、电视连续剧和戏剧等形式来宣传,但是现在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于时展的需求。“民以食为天”,餐饮在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而软装饰近年来发展迅速,餐饮空间软装饰也可以作为红色文化的一种表现载体,有着非常广的受众面,也可以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比如现在无锡餐饮市场上,就主要有两家也是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餐馆,一家是“”,另一家是“江南”,做的就比较成功。(2)红色文化是软装饰在餐饮空间中的一种风格体现。目前,在我国市场上主题餐厅的类型有“运动”型、“农家风味”型、“素食”型、“异域风情”型、“另类”型、“典型文化代表人物”型、“怀旧复古”型、“绿色生态环保”型等等类型,都是通过文化嫁接的方式,围绕一个或者多个文化主题,通过对软装饰的选配和布置,来营造独特的环境氛围,提供特色饮食服务的主题餐厅类型。而红色文化也是对软装饰在餐饮空间中的一个风格体现,让置身于餐厅享受美食同时,能通过餐厅的家具、挂画、条幅、工艺品,甚至戏剧等形式来营造独特的环境和氛围,让人们激起对红色年代怀念和追思。在一个餐厅中不仅解决温饱问题,更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得到熏陶,体验到红色文化的精神,并学会感恩。 2红色文化和餐饮空间软装饰结合的原则 (1)红色文化时尚化原则。红色文化是属于一种传统的文化,但由于与以往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等等的不同,以及人们的观念和喜好也有所转变,因此,如果一味把红色文化所有的传统的元素或者物件原模原样的搬到餐饮空间里,也是不现实的。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变化是非常大的,不管饮食各方面质量和数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应该把红色文化的优良传统,以及其所体现的元素和物件,结合当前流行的和时尚的观念和元素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既能反映出红色的文化,唤醒老一辈的美好回忆,并也能紧跟时展的步伐,不致让人感到与时代脱节。(2)地域性原则。红色文化在与餐饮空间软装饰结合的过程中,也应考虑地域性差异。我们祖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自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观念和习俗,包括餐饮方面、软装饰方面等。因此红色文化与餐饮空间软装饰相结合的过程中,也应考虑使用当地特有的元素和风俗习惯来布置餐饮空间。比如杭州“天地一家”秉承了江南西子湖畔的文人情致,以南宋古典风格作为基调,空间组织富于江南园林的流动之美;安卧在京城的“天地一家”更偏重于表达京华烟云历经沧桑后的怡然气度,青砖古木朱帘挂落,无处不在诉说着古老东方含蓄内敛、儒道归一的文化精神。(3)统一性原则。红色文化应有机地融入餐饮空间软装饰中,使空间中的家具、隔断、挂画、宣传条幅、工艺品等协调一致,使整个空间的环境布置保持统一性,使红色文化能得到充分体现,整个空间的软装饰更能烘托出餐厅环境的红色文化,以再现当年火热的红色现象。(4)非政治原则。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所有贫苦大众为民族自由和解放而斗争,随着中国革命的发展而发展,其中不乏民族和政治感情,带有一定的政治性。但红色文化与餐饮空间的软装饰进行结合,则应以餐饮空间软装饰为设计主体。在软装饰中体现出的红色文化,只是为了让老一辈有回味以前美好时光,让年轻一代和外国友人了解那个年代的历史,而与政治无关。 3红色文化应用于软装饰设计的方法建构 餐饮空间的主题设计是整体设计的灵魂,更是赋予餐饮空间文化的需求,提升餐饮空间文化品位。并围绕红色文化主题,通过设计师整体的陈设配套设计,把家具、织物、灯具、装饰品等合理地规划到空间中,营造出一种红色文化氛围,让人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在用餐过程中得到一种精神享受与升华。(1)家具。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家具也永远处于不停顿的发展变化之中,家具不仅表现为一类生活器具、工业产品、市场商品、同时还表现为一类文化艺术作品,是一种文化形态与文明象征。餐饮空间中的家具是人类在餐厅中就餐时,坐卧、凭倚、餐食等功能的主要器具,家具在整个设计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必须赋予家具红色文化属性,使用红色文化时期有代表性的桌椅,比如当时有代表性的条凳方桌,让来就餐的人们一看就能回忆起当年时的情景,让人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2)织物。织物指空间内使用的以布为主要原料,经过艺术加工,能够满足人们餐饮空间需要的纺织类产品。织物在餐饮空间可作坐垫、沙发和靠垫外蒙面,也可用作床罩、桌布和窗帘等,所以织物在餐饮空间中的运用非常广泛,也占了相当的比重,它往往决定着室内装饰的主调。织物的不同形态、色彩、材质都会引起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而人的视觉有一定的选择性和顺序性。织物可以使用当时流行的蓝花布、白毛巾、绿军装、红五星、白头巾等为主要材料,制作各种靠垫、椅套、桌布、窗帘等用品,以营造红色文化的氛围。(3)挂画。挂画可以装饰单调的墙壁,还可以反映餐饮空间设计的文化品位和档次,搭配巧妙的话,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整个空间顿时充满灵性。但并非什么样的挂画都可以起到画龙点睛作用,如果挑选不当,或与家具的颜色和格调上产生明显的冲撞,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可采用老一辈领导人的头像、重要战役、会议场景、工人农民劳动场景和标语作为挂画,可以烘托当时建设社会主义的热火朝天场景。(4)工艺品。工艺品,即通过手工或机器将原料或半成品加工而成的产品,是对一组价值艺术品的总称。工艺品来源于生活,却又创造了高于生活的价值。它是人民智慧的结晶,充分体现了人类的创造性和艺术性。工艺品是可以起到修饰美化作用的物品,通过其材质、色彩、尺寸、形态等诸因素考虑,可以起到点缀和衬托的作用,获得不同的视觉感知。红色文化年代主要的工艺品有白瓷壶、红皮书、粮票、派克钢笔、水烟斗等等,并以这些工艺品为点缀,装饰在餐厅中桌椅、前台、酒柜等,以及各个角落,让人们产生对红色年代的记忆和怀念。(5)灯光。在餐厅的设计中,灯光设计是餐厅设计的重要一部分,通过良好的灯光设计可以创造出舒适,温馨的就餐气氛,使室内光环境与餐厅的菜系、风味、档次、风格相得益彰。可见,灯光也是餐厅设计中的重要部分。而选择不同的灯具光源、灯光质量、照明强度,并和居室墙面、地面、家具颜色和谐配合,可以构造各种各样的艺术氛围。而我们可以当时的灯具和灯光作为主体,以尽量还原当时的气氛和环境,让人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4结语 我们可以餐厅的软装饰为载体,融合红色文化的内涵和意义,表达和展现我们优秀的传统红色文化,宣扬勤俭朴素、集体主义的献身精神,为形成红色文化在餐饮空间软装饰中的设计提供参照。也希望通过我们努力,可以让老一辈有回味以前美好时光,让年轻一代和外国友人了解那个年代的历史的宝贵场所,并无形中让优秀的红色文化得到发扬和传播。 作者:陈鹏涛 杨茂川 单位:江南大学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酒店餐饮论文:酒店餐饮业提升商业素质的思考 那么素质化经营取代传统化经营模式是目前每个酒店餐饮企业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的话题。经过多年的基层管理实践的总结,也对衢州各大知名酒店餐饮部门员工动态及服务模式进行了了解与分析,个人认为大多数员工在酒店工作的原因是下列几点:第一:企业文化与企业环境;第二:福利薪酬与工资待遇;第三:是否方便自己的生活;第四:企业发展与远景。但是在提及服务的时候却大部分员工却较多认为自己是在服役,而并非服务!由此可见这样的服务方式体现在我们的消费者面前又会是一番怎么样的景象呢?这和员工素质有着怎样的关联呢?大部分顾客我想多会和我有着同样的想法,那就是:顾客不怕价格高,只怕花钱买气受。由此可见,员工的商业素质优势决定着企业的竞争优势。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是基础,也是关键,同样,酒店经营要赚钱,不赚钱的原因也就显而易见了,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在于服务人员缺乏为顾客服务的热忱,要改变企业的命运,不仅仅在于酒店具有灵活的经营头脑,能找到令顾客满意的经营方式方法和技巧,具备有良好的卫生条件或采用利用广告宣传的作用,使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酒店,最重要的还是服务人员是否具有创新意识,想着通过自己的服务怎样使企业各方面能更好的发展,使企业产生效益。 早期的服务员只要知道把顾客服务好就可以了,但现在的服务不仅要把顾客服务到满意,更要体现出顾客的价值。使顾客变成忠实的顾客。一名具有良好商业素质的员工,他更能够通过自己的服务,和顾客的沟通交流,通过技巧技术和方式、方法,让顾客得到充分的享受,成为自己的朋友,使顾客盈门,让企业受益。相反,如果员工对于服务的理解认识不够,没有真正获取必要的服务能力,培养其商业素质,那么作为管理者需要做的就是,除加强和改善管理能力以外,更要加强和改善对员工的培训,使员工对服务产生“心动”。 一般酒店都认为服务不到位大都是管理不到位、培训不到位,更深入的想想,其实也是素质的不到位和经营的不到位,直接影响着酒店的发展,有人说:不懂服务就是不懂餐厅的经营之道。因为现代企业的生存哲学就是优质服务,企业的所有员工都应树立满足顾客要求的理念,动员起来实现更好的销售,好的酒店他具有一种精神面貌,一种奋进的精神面貌,一种不懈追求的精神面貌,这样的风貌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们能够成功的使他们的每一位员工都产生一种积极的观念——服务的观念。衢州人有句俗话叫做“螺蛳壳内做道场”,简单的运用于当今衢州的酒店餐饮市场就好比说“一种简单的产品加上五星级酒店的服务”。商业素质当中包含了营销素质,员工对于营销来说最有连续性,最能发挥出团队营销的优势。员工最容易与顾客接触也是最好接触的,是直接把产品推荐和介绍给顾客的首选人选,我个人认为最好的销售其实就隐藏于平时的服务中,细节里。服务中的销售是顾客最容易接受也是最愿意接受的。在酒店里员工对企业产品的不了解,是造成营销工作障碍的最大困难。同样全员营销观念的不强,意味着员工整体商业素质中的销售意识不强。但经验告诉我大部分员工对于营销问题存在很大的误区。在一次调查中发现,员工普遍认为:营销是营销部门的事情,与我无关,顾客来不来消费一定是客户经理跟踪维护不到位。所以造成营销工作不能深入人心。 请各位反思一下,部门是否在这样的问题上做过什么引导和培训没有?对员工树立全员营销的意识,加强服务营销理念培训一定是必经之路。我个人认为,餐饮部要认识到在真正的营销中,服务才是实质的商品,而产品只是服务的附属品。只有这样才能使部门上下都对服务营销有一定程度上的认识,尽而不断努力的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其次,服务不仅局限与部门的服务人员,酒店的每一位员工都要成为企业的“营销代表”,都能为消费者解决各种问题,尽而在消费者面前展示本酒店餐饮的文化和实力。服务营销是以顾客服务为目的而开展的营销活动,它更关注的是消费者接受服务的满意度,它贯穿于酒店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是售前、售中、售后的全程的服务,可以说,服务营销不只是一种营销手段,而是一种经营理念。所以,酒店要把经营思想放在其产品的服务上,通过“服务为导向”,“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思想,以优质的服务真正为消费者解决问题,而达到其经营的目的。那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企业要让员工意识到自己是酒店产品和服务的推销员,这时销售理念的培训很重要,其中员工缺乏销售艺术的培训是造成与客人有效沟通的关键。 简单的一句话就是管理者要告诉员工通过服务来赚钱的方法。要是我们的服务人员能够做到把服务列入到销售中、把销售列入到服务里。要求每个员工在日常和本职服务过程中抓住时机,进行积极主动的介绍和推荐产品,那么对于顾客、企业、员工、来说真正实现了三赢。商业素质的培养光靠员工有意识是不够的,比如餐饮部针对自己的部门营运必须要有有效的研究与分析,客史资料的不健全,员工对顾客的不了解,对于重点顾客没有预期的针对性计划,造成信息传递不及时,只会降低我们的服务质量。有句话总结的很好:“上等的菜品,需要上等的服务去陪衬”。我曾看过这样一个服务的营销公式:1+2=质量=客人满意3+4=灵活性=附加价值1+2+3+4=质量+灵活性=营销竞争中的优势在我们餐饮的营销工作中,单纯的销售产品并不能保证顾客满意,从而增加客流量,由于市场的供过于求,竞争者各显神通,客人面临越来越多的选择,他们常常会从容不迫的挑选最能满足自己需求的酒店。因此看出现代人的“心理需求大于物质需求”,所以,企业产品营销的价格必须与企业的服务质量相吻合。这正是衢州餐饮业员工商业素质普遍较低的具体体现。因此,衢州地区酒店餐饮业提高服务员商业素质值得大家去研究和思考。 作者:陈丽萍 单位:浙江省衢州市工程技术学校 酒店餐饮论文:餐饮酒店工作及岗位设计研究 一、顾客需求流程下的工作分析和岗位设计 1.入店前识店信息需求环节的工作分析和岗位设计在这一环节中,根据能给顾客提供信息的主要岗位用鱼骨图表示出来,并把其工作分析主要任务标明,在酒店营业中,可以用财务数据显示各岗位的贡献率,从而来衡量此岗位的去留,以此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顾客在入店前识店信息需求环节中主要想了解餐饮酒店信息,提供信息的工作主要是向顾客展开营销和沟通,完成这些工作内容的岗位主要有销售岗位、预定岗位、迎宾岗位、点菜岗位。销售岗位由销售经理与销售员组成,工作内容为管理与开发顾客,向顾客宣传餐饮酒店最新营销资料;预订员为顾客提供电话和现场咨询、订餐工作,并记录顾客相关消费信息;迎宾员负责为进店客人提供规范化的领位和迎送接待工作;点菜员满足顾客对餐饮酒店菜肴知识的信息认知。 2.入店接待需求环节的工作分析和岗位设计在第二环节中,预订员、迎宾员、点菜员承担双项任务,完成第一环节与第二环节流程节点之间的连接和桥梁作用,最大程度的发挥人力资源的贡献率。在顾客到餐饮酒店后,在接待环节中的需求有停车、找餐位、点菜,这些需求主要由保安、销售员、餐厅服务员、预订员、迎宾员、点菜员和保洁员等岗位满足。在本环节中销售员根据老顾客的爱好与消费特点提供更为贴心的迎送与点菜服务;保安为刚到餐饮酒店的顾客提供停车及安全工作;预订员确认定餐信息;点菜员负责按酒店规定为客人提供点菜服务,推销菜肴产品,对客人关于菜肴的建议和要求,及时记录并报告上级;迎宾员根据预定情况,做好顾客的引领工作;餐厅服务员在为客人推销餐饮产品。 3.就餐服务需求环节的工作分析和岗位设计此环节中,是顾客对酒店需求的主要部分,其中投入的人力资源最多,也是餐饮酒店人力资源成本投入最多的部分。这部分的工作分析要更为细致合理,注意顾客需求的内容与时间,安排恰当的岗位服务,才能人尽其用,而又不造成人力疲乏。本环节就餐需求是顾客主要需求,满足需求的工作内容多,设计岗位多。主要工作有菜肴的采购、加工、传送、服务、管理;主要岗位设计勤杂工、厨师、传菜员、餐厅服务员、酒水服务员、餐厅管理者。勤杂工的主要工作是对食品原材料洗涤和餐具用具的洗涤,为菜肴的加工与装盘做准备;厨师负责按菜单和菜谱制作高质量的菜肴食品,按照菜肴出品线分为面点、冷盘、热菜、切配等厨师;传菜员负责把把厨房生产的菜肴食品快速准确地送到各个楼面的传菜间;餐厅服务员本环节中起到最为重要的作用,为客人提供标准化和差异化服务,推销餐饮产品,为酒店创造最佳经济效益;餐厅管理者主要有领班和服务主管,领班直接负责餐厅管理,协助楼面主管的对客服务工作,服务主管带领员工为客人提供最佳用餐服务,销售菜肴和酒水,完成经营目标;酒水服务员主要工作是酒水的保管和收发。 4.离店服务需求环节的工作分析和岗位设计本环节中是顾客就餐结束后的需求,主要是结账、取车、酒店的送客服务,餐饮酒店参与的岗位主要有餐厅服务员、收银员、餐厅管理人员、迎宾员、保安、销售员。在顾客离店环节中,餐厅服务员、餐厅管理人员、销售员、收银员辅助顾客方便、快捷、准确的办理就餐结账手续;迎宾员给顾客送去诚恳的送客服务,给顾客良好的好客形象,留下深刻印象;保安快捷、熟练地为顾客取车,引领顾客安全离店。 5.售后服务反馈需求服务需求环节的工作分析和岗位设计此环节既是餐饮酒店的收尾工作,也是餐饮酒店的起始工作,通过售后服务反馈,满足顾客受尊重的心理,满足顾客心理感受倾诉通道的需求。顾客在此环节中,把自己的满意或不满意的看法通过有效途径倾诉,不仅自身受到尊重的心理得到满足,也为餐饮酒店收集顾客意见,改进工作中的问题提供帮助。此环节参与的工作岗位有人力资源部门、财务部门、管理层、预订员、销售员。人力资源部门可以从顾客满意反馈得知员工服务技能及质量,财务部门从财务数据分析得到顾客消费偏好、菜肴销售情况、餐饮酒店受欢迎程度,管理层从信箱及调查发现管理不足,预订员从预订反馈知消费者偏好,销售员可从顾客拜访中了解顾客需求满足程度及潜在需求。 二、顾客需求流程下的工作分析和岗位设计优势 1.增减灵活,有效利用人力资源根据顾客需求定岗定责,分析顾客需求才能有效地分析工作内容和进行有效的岗位设计。根据顾客需求情况,增减餐饮酒店工作,调整相应岗位,顾客需求内容集中、专业性强的工作就必须保留,相应岗位也必须设计,比如餐饮酒店中的厨师、餐厅服务员两岗位,顾客就餐的需求两岗位承担工作集中、量大、无可取代。有些工作和岗位根据酒店规模大小内容和重要性也不同,要适时增减,如顾客在酒水服务、迎宾、点菜的需求,规模越小的餐饮酒店此类岗位越弱化,随着餐饮酒店的规模增大顾客此类需求加强其作用也逐渐强化,这些岗位就可适时增减。根据顾客需求情况及流程,会准确把握酒店的工作内容和岗位设计情况,及时增减相关工作及岗位,有效的安排员工工作内容及员工人数,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减少人力资源成本。 2.满足顾客需求,提高顾客满意度分析顾客需求,根据顾客需求流程安排工作,让顾客需求得到及时有效的满足,体现了顾客至上服务理念,真正考虑和分析顾客的需求内容,并且把顾客需求进行流程化,可以把握顾客每流程环节的需求侧重点,让员工工作内容和岗位与之相承接,实现供求的无缝对接,提高顾客满意度。在售后服务反馈需求服务需求环节中,通过顾客信息反馈,满足顾客诉求,提高顾客的忠诚度。 3.以需设岗,增强岗位贡献率根据顾客需求流程进行工作分析和岗位设计,主动有效地与顾客需求衔接,员工满足顾客需求的积极性加强,而不是先设置好岗位,等待顾客提出需求时让员工认为这不是自己的工作,以致工作被动。以需设岗,提高了员工对自身岗位的价值认知、责任认知,提高工作主观积极性,提高人力资源的贡献,也提高了岗位贡献率。 三、总结 本研究为了节省人力资源成本,打破以往先确定组织结构、定岗位、定工作内容再进行人员定编的模式,从顾客需求着手,以顾客需求流程为基础,构建入店前识店信息需求、入店接待需求、就餐服务需求、离店服务需求、售后服务反馈需求五个环节。每个环节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标进行工作分析和岗位设计,以需设岗,增减灵活,提高岗位贡献率,有效利用人力资源,节省人力资源成本,提高餐饮酒店的利润。 作者:王琴 戴欣佚 陈吉韵 单位: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旅游管理系 酒店餐饮论文:星级酒店餐饮市场定位反思 1南阳市星级酒店餐饮发展现状分析 南阳作为一个典型的中部城市,星级酒店也在此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获得了快速发展。截至2009年底,南阳市共有星级酒店38家。然而星级酒店餐饮的发展却举步维艰,不少酒店现在处于亏损经营状态。 1.1南阳市星级酒店餐饮发展的优势 当前社会餐饮的不断兴起给酒店餐饮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但是南阳市酒店餐饮的内在优势是客观存在的。它表现在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方面表现在南阳市星级酒店具有先进的设施和完备的配置,厨房、宴会设备设施等都比社会餐馆要好。例如,酒店餐饮拥有不同种类和风格的餐厅:宴会厅、中西餐厅、风味厅、自助餐厅等,可满足各类型客人的需要,也具备承办各种会议和大型宴会的能力。软件方面表现在南阳市星级酒店具有先进的服务理念和管理方法,长期以来积累了良好的信誉,培养了一大批先进的管理人才和素质优秀的服务人员,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同。 1.2南阳市星级酒店餐饮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首先,南阳市星级酒店餐饮经营灵活度不够,管理层级多,信息传递速度慢,要推出一道新菜须经层层审批。等得到批准推出时,已经落后,变成“旧菜”了,结果总是被动地跟着市场走。且酒店餐饮部门在采购和后勤保障方面经历的环节多,耗时长,其成本优势无从谈起。其次,饭店餐饮食品菜肴不尽人意。其一,菜单设计无特色,更新不及时,常出现单上有名而厨中无物的现象;其二,中高低档菜肴数量配置比例不适宜;其三,人员的频繁流动使得菜肴质量不统一、不稳定。同时,由于饭店餐厅的菜肴过于讲究刀工和造型、装盘和点缀装饰,人们普遍认为其菜肴花架子多、实在东西少。 2南阳市星级酒店餐饮市场定位分析 2.1南阳市餐饮市场营销环境调查分析 对南阳市星级酒店进行市场营销环境分析,认识南阳市餐饮市场状况和市场竞争强度,从而使各星级酒店根据自身的特点,扬长避短,与竞争者在目标市场选择、产品档次、价格、服务策略上有所差别,与竞争对手形成良好的互补经营结构。文中选取了南阳市金凯悦东方酒店、银都建国酒店、王府饭店、南阳宾馆、盛世开元酒店、丽都花园酒店、南都宾馆、银河宾馆8家星级酒店作为调查研究对象。 2.1.1客源市场分析 调查显示,南阳市星级酒店餐饮主要的客源市场是南阳市以及周边县市,河南省其他地区和省外的客人比例较小。南阳作为一个农业大市,虽然近几年经济得到快速健康发展,但是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仍然相对滞后,因此,星级酒店的用餐对象以本地消费者为主。 2.1.2产品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南阳市星级酒店菜肴主导产品以豫菜为主,同时兼有川菜和粤菜等菜品。各家星级酒店都有其特色菜品,如南都宾馆的瓦块鱼、瓦罐煲汤、药膳饺;银河宾馆的富贵团圆蟹、金鸡报晓等。 2.2南阳市星级酒店餐饮目标市场的选择 2.2.1星级酒店餐饮目标市场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如表1),这8家星级酒店餐饮经营多以团体会议型、公务接待型、商务散客型为主要的目标市场,而旅游团队和休闲娱乐类客人对酒店餐饮的影响力很小。在被调查的酒店中以公务人员、企业管理人员、私营业主为主要的消费对象。金凯悦东方酒店定位中高端客户群体,餐饮经营的目标市场范围较广。用餐客人包括南阳市范围内和部分省外客人,其中以北京、广州的客人居多。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地在南阳市淅川县九重镇陶岔村,北京很多自驾游客,想亲眼看看未来他们的水源地状况,还有政府公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而广州客人主要与南阳市独山玉器生意有关,主要是为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的南阳独山玉而来。南阳宾馆作为南阳市政府接待酒店,主要为政府公务人员服务,在餐饮市场定位上以公务接待型和团体会议型为目标市场。因此,其客源比较稳定,所以受社会餐饮的冲击影响较小。王府饭店、南都宾馆和银河宾馆作为南阳市的地方企业,主要也以公务接待和公务会议为经营目标。但是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加深,这三家酒店开始逐渐调整经营目标,把商务散客列为酒店餐饮的重要目标市场来发展。银都建国酒店和盛世开元酒店市场定位比较单一、具体,都只是以商务散客为自己餐饮经营的目标市场。丽都花园酒店是南阳市唯一一家清真风味的主题酒店。目标市场定位在团体会议和商务散客上,在南阳餐饮市场竞争中较有优势。 2.2.2星级酒店餐饮目标市场再选择 ①旅游团队市场。南阳旅游资源极其丰富,近几年来南阳旅游得到快速发展。但目前南阳旅游客源主要还是南阳本地人,旅游时来星级酒店用餐可能性小,所以,目前旅游团队不是星级酒店的主要目标市场。但随着南阳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2012年第7届全国农运会的召开,将推动南阳旅游向更高层次发展,旅游消费者结构也将发生质的变化,外地旅游团体的比例将会逐渐增加。因此,星级酒店在餐饮经营目标上也应把旅游团队纳入其中。 ②商务散客市场。商务散客市场是十分成熟的餐饮目标市场,利润较高。而且随着近年南阳经济的快速发展,南阳与外界的经济联系将会更加紧密,商务活动也会更加频繁,所以这一市场所占的比例中还有继续增长的势头。因此星级酒店应该牢牢抓住商务散客这块市场,为商务客人提供与之需求相应的餐饮服务。 2.2.3南阳市星级酒店餐饮市场重新定位 星级酒店餐饮市场定位就是指星级酒店为自己的餐饮产品在市场上树立一个具有特色的、区别于竞争者产品的、符合目标市场需要的形象。要求星级酒店以餐饮产品为中介通过科学设计产品,在目标市场选择的基础上,确立星级酒店餐饮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星级酒店惟有认真地分析现状,洞悉市场环境,才能准确把握市场机遇。 3南阳市星级酒店餐饮市场竞争策略 3.1找准目标市场,明确经营主题 酒店应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特点,选择目标市场,根据市场定位调整产品结构,提供有特色的主导产品,这是酒店餐饮在竞争中取胜的不二法宝。如南阳丽都花园酒店,把自己定位一家以清真风味的特色酒店,严格遵守清真食品法规,确保清真食品的独到特点,深得广大穆斯林朋友的认可。 3.2走大众化经营道路,推动饮食文化潮流 多数的星级酒店餐饮经营应放下星级的架子,从本地实际出发,多开发一些适合大众消费的产品,特别是节假日消费的高峰期,大力推广婚宴、团队用餐,不能故步自封、自以为是,盲目提高自身酒店定位。星级酒店可利用自身优雅的就餐环境和独特的服务品牌,创建美食街、大众美食广场,顺应大众消费这一必然趋势。如金凯悦东方酒店中的稻香村美食街,为南阳市居民提供各种风味小吃,普通上班族都可以消费得起,在激烈的餐饮市场竞争中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酒店餐饮的销售额。 3.3增加餐饮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培育餐饮品牌 提高饮食文化品位,已成为餐饮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领域,一种重要趋势。应注重酒店餐饮文化的建设和挖掘、追求深层次的文化韵味。酒店餐饮文化可通过多种途径表现出来,建立自己的餐饮文化和品牌。如南都宾馆结合其在命名上得天独厚的汉文化特质,在装修风格及内部陈设上引进汉文化元素,从门头上的汉画图案、随处可见的《南都行》《南都赋》书刻雕纹到餐桌上的(汉)瓦块鱼、瓦罐煲汤、药膳饺,处处彰显古汉遗风。浓厚的汉文化元素,使南都宾馆在南阳市餐饮市场中独树一帜。 3.4不断开发和创新菜肴 以需求为中心,开发酒店特色和市场热销的菜肴,是酒店参与竞争的物质基础。如何开发菜肴,开发什么样的菜肴,是酒店餐饮经营的实质性问题。酒店要根据自己的市场定位,充分发挥技术开发能力,生产出满足目标市场需求的菜肴。酒店要能正确预测市场变化,把握机会,率先开发新产品,建立科学的新菜肴审批手续,迅速占领市场。应注重各种菜肴品种的优化,认真分析菜肴特色,进行筛选,采取改进、开发系列菜肴、重点推销、补充菜肴、撤消并开发创新菜取而代之等措施。 酒店餐饮论文:酒店餐饮业人力资源管理探讨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影响着整体酒店餐饮业的发展,当然对于其他的企业发展来说也是相同的道理。实施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实现了酒店企业管理工作的一半。在目前的酒店餐饮行业管理中,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已经获取了有效的成绩,但是相应的操作方案和技能还需要不断的改善和发展,结合相关的创新工作,促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满足实际社会的发展,从而保障酒店餐饮行业发展的有效性和完善性。本文主要是研究现阶段酒店餐饮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关键词:酒店;餐饮业;人力资源;管理 酒店餐饮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完善的项目系统管理工作,其中就包含了选择人才、培育人才以及应用人才等工作,要想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完善性,需要构建全面化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并且结合实际酒店餐饮业的发展状况,构建满足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结合优质化的人力资源为酒店发展奠定有效的基础。餐饮行业的发展是我国获取经济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际发展的情况和展现了我国国民的生活状态,以此促使更多的投资者对酒店餐饮行业进行投资,以此拓展酒店餐饮行业,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发展。在我国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餐饮行业包括高档的饭馆、各种街边小吃等,餐饮行业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地方都存在,并且随着人口的增加,促使人们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提升,从而促使餐饮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断加大,也就提升了管理工作的难度。同时餐饮行业的工作者流动性本身就大,以此更为其管理工作增添了问题。因此,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实施有效的现代化酒店餐饮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助于提升酒店餐饮行业整体的竞争力,并且结合结合实际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研究和分析。 一、现阶段餐饮行业的人力资源情况 现阶段,对于酒店餐饮行业工作者的研究和分析来看,酒店餐饮工作者的构成,主要是包括了服务工作者、管理工作者、厨房管理者以及厨师等。目前,在酒店餐饮行业工作的人员,初中或者以下学历的占24%,高中学历的占71%,大专学历也包括进修的人数占据4.7%,本科学历的占据0.3%。并且对整体工作人来源分析来看,具有社会经验的工作者较多,专业学校毕业或者社会非专业的人员较少。其中,工作者流失效率在现阶段,酒店餐饮行业的工作者已经达到了34%,餐厅工作者的流失率为27%,厨房工作者的流失率也已经达到了37%。对人员构成和学历划分而言,餐饮行业是一种传统形式的产业,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需要重新看待现阶段的组成部分。尤其是依据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进行研究,酒店餐饮行业的发展和构成问题是实际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的焦点,需要改变整体的人力资源构成,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二、酒店餐饮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工资福利较低 在酒店餐饮行业工作者,影响工作者选择因素的就是自身的工资问题。在酒店企业中60%的工作者选择跳槽都是因为自身的工资过低。由于不同区域、不同级别的酒店实施的工作有不同的需求,以此导致工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若是工作者的工资和自身的期待有一定的差异,就会让大部分的工作者转行,以此加大人员的流动性,减少酒店人才的数量。 2.员工素质较低 酒店企业是一项服务较多的工作,以此导致酒店服务工作者的需求量不断提升,同时酒店企业在人才招聘中设定的要求较低,以此酒店餐饮行业工作者的学历和素质普遍较低,促使酒店工作者的知识储量和专业能力不断下降,尤其是餐饮行业的服务工作者和客服,一般情况下都是初中、高中,但是大专和本科的专业人才却少的可怜。这些问题都影响着酒店企业树立正确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 3.管理制度不完善 管理制度是酒店企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依据。一个完善的企业不但需要有效的管理工作者实施管理,还需要依据一定的制度来约束着工作者,管理工作中的人才,以此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依据对现阶段酒店行业的发展而言,大部分酒店都需要一个完善的、科学化的管理系统,并且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促使工作者明确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引导工作者进行更好的工作,从而获取完善的绩效考评工作。 4.较高的人员流失概率 依据相关数据分析而言,现阶段酒店餐饮行业的工作者流失率在不断地增加,资料的分析表明,在某城市四星级以上的酒店工作者流失量已经达到了22%到73%,这种问题导致的因素有两种一个是新人的出现,还有一个是优质工作者的跳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若是信任流失,就需要对其人工成本和经济效益进行研究和分析,结合有效的方案,例如提升培训工作的力度,并且将各种管理机制变得更富有激励作用,深入工作者的生活进行分析,以此减少人员的流失概率。 5.整体薪酬水平较低 在研究辞职率情况的时候,需要明确工作者的影响因素,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工资水平。结合实际研究分析的数据来看,餐饮工作者的基本工资较低,临时工、学徒的工作就更低,以此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工作者找到更高薪酬的企业之后,就会选择离开。并且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大部分民营酒店的出现,为实际工作者提供了更多的发展平台。薪酬管理问题是现阶段酒店企业发展过程中最大的影响问题。 6.厨房的非正式组织 餐饮行业中的厨房系统中具备非常不完善的团体,大都是依据师傅相传,这种形式有非常良好的稳定性,若是管理工作实施的有效也具备非常强大的执行能力,其满足传统意义上的酒店企业,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徒弟要想超越师傅的能力有一定的问题,因为大部分徒弟都不具备完善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更不具备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以此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容易产生问题。 三、改善酒店餐饮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案 1.完善人才招聘制度,优化人才应用过程 招聘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工作和组成部分。在进行人才招聘的过程中需要依据三大标准进行招聘,其一具有良好的形象,其二具有高超的专业技能,其三有非常强大的管理能力。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以及后期部门等都是酒店餐饮行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招聘高级管理工作者的时候,需要选择事业心强大,良好的责任心以及协调的能力等,以此来承担职位所具备的压力,促使人才得到有效的应用,提升人才应用的价值。并且,在实际招聘的过程中,需要依据公正公开公平的人才选择原则,并且透明酒店各个部门的管理工作,让更多的优质人才走进酒店餐饮企业的大门,为酒店企业提供有效的服务。人员的聘用工作需要结合有效的考试、面试、考察等多方面的工作实现,并且对工作者的全面内容进行检查和考试,以此确保酒店企业全体工作者的质量在不断提升。 2.提升对员工业务能力的培训工作 在选择优质的人才之后,需要依据实际的规定和过程对新来的工作者进行全面化的、有效的培训工作。在酒店行业中,培训工作包含了企业自身的文化知识、专业技能、服务态度、礼仪礼貌等。同时设定有效的培训机制,有助于提升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和服务工作,提升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酒店在实施培训工作的时候需要关注以下问题:第一,需要选择酒店中工作时间长、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礼仪态度好等又在的工作者对新员工实施培训工作。第二,培训教师在实际培训的过程中,需要依据培训工作的内容,结合简单完善的语言对知识进行讲解,还需要结合多样化的形式和教学方案,创新课堂环境,激发学员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员学习的兴趣。第三,在结束培训工作后,还要不断的向学员实施培训考核工作,结合实际结果对表现优异的学员实施奖励,以此提升工作者在培训工作中的表现态度,从而提升学员的工作能力、专业素养以及全面发展能力等,这样就为酒店餐饮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依据和平台。 3.不断完善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 在人才竞争不断加大的市场中,人才聘用是一项双向的工作。人们在选择工作的时候主要关注两点,一个是薪酬,另一个是社会保障。这就需要在酒店餐饮行业中构建完善的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促使工作者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有安全感,以此激发工作者的工作热情。酒店要想吸引更多的优秀人员,需要构建完善的、有效的、全面化的保障系统,特别是关注生育、人身、财产、失业等问题的保障。只有保障了这些问题,才有助于员工更好的工作,以此为酒店餐饮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工作。 4.构建完善的科学管理机制制度 在酒店餐饮业中构建完善的制度的时候,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并且将其融入到实际考核工作中,结合社会保障制度和提升职工薪酬等形式加大人们对其的关注度,以此为酒店拓展市场,让更多的优质人才融入到实际发展工作中,还可以加大酒店在市场发展中的竞争能力。并且,激励制度的构成也可以提升酒店员工的安全感,以此激发其工作热情,减少人才流失的问题。 5.构建有效的校企合作工作 校企合作工作主要是指高校和企业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获取发展的道路,依据协议的形式,融合两者的双方资源,将学校的高素质人才纳入到实际企业管理中,依据职位为教学工作和任务,促使高校和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共同实现彼此的目标,以此达到校企合作的形式,各个酒店企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结合校企合作的形式,对以往的教学和工作实施创新,其中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校企合作可以依据淡季工作者的需求量划分人力资源。为了保障酒店餐饮业的有效发展,酒店在人多的时候需要选择更多的人才,加大工作的时间;在淡季的时候减少薪酬、员工等方案,以此保障酒店企业的成本支出,但是较大的变化会为失业员工的心理和经济上造成一定的影响,促使工作者没有一定的安全感,阻碍其工作的热情。若是工作者没有完善的安全感,难以为客户提供有效的服务工作。第二,关注学生的实习工作,依据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解决人才不足的问题。依据酒店企业与相关专业的高校进行合作,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构建完善的合作关系,酒店管理专业的高校学生在人较多的时期,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依据大部分的高校学生为主要的资源,从而满足实际酒店发展的需求。第三,依据校企合作的形式,促使酒店更好的完善人才准备工作。高校学生在酒店实习的时候,是理论结合实践工作获取有效经验的过程中,并且也是酒店企业认识高校专业学生最好的时候,将优质的人才留在自己的企业,以此储备自身的人才库,并且结合自身的企业文化,影响学生建立正确的企业文化系统和意义,减少学生适应的时间。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酒店餐饮业中实施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助于引导酒店企业建立有效的文化资源,以此为酒店餐饮行业提供有效的发展平台和市场经济市场,并且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提升酒店的竞争力,促使酒店提升市场竞争力,保障酒店健康的发展,更快的发展。由此可见,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以此提升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为酒店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依据。酒店餐饮行业是一项完善的系统工作,其中包括了对人才的选择、留下、培养等工作,因此要想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水平,需要构建全面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并且融合现阶段酒店餐饮行业的实际工作,构建完善的、符合自身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结合优质的人力资源设备和资源为酒店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同时,优质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为酒店企业的文化,而优质的文化可以为酒店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加大酒店的市场竞争力,以此引导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提升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促使其得到有效的提升,以此为酒店企业的发展奠定有效的基础。 作者:李姣施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酒店餐饮论文:以体验经济理论引导酒店餐饮发展 一、酒店餐饮风云突变提出的课题 近年来,社会餐饮发展迅猛,民营企业异军突起,餐饮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对酒店餐饮造成很大冲击,酒店餐饮何去何从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 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统计,至2001年底,我国餐饮网点已达350万家,从业人员超过1500万。2001年全社会餐饮营业额达4368.9亿元,比2000年增长16.4%,增加额超过600亿元,增幅比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高出6.3个百分点,对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贡献。预计2002年全社会餐饮营业额增幅在16%左右,有望达到5000亿大关。如此大的奶酪,怎不令人动心。 然而,与餐饮发展的总趋势相左,酒店餐饮近年来却逐年下降。从酒店内部看,由于餐饮中劳动力成本的比重大,获利能力是无法与客房相比的;从外部来看,酒店餐饮的体制、机制更是无法与社会餐饮相比的。因此,酒店餐饮不敌社会餐饮似乎已是不争的事实。 从酒店集团近年的实践来看,除了高星级酒店必须以餐饮为配套的必备条件外,低星级酒店中的餐饮确在逐步萎缩,有的改变功能、有的餐饮场地对外出租,而新兴的经济型旅馆则尽量回避餐饮。 但是,酒店餐饮中依然存在强项,婚宴就是明显的例子,以新亚股份为例,2002年5月1日至7日的长假中,酒店餐饮收入同比下降4.2%,但餐饮中的婚宴收入却同比上升9.1%。因此,不能笼统地讨论酒店餐饮,而应该扬酒店之长、避酒店之短,发展适合于酒店特点的餐饮类型。 发展酒店餐饮必须要有基础研究,从战术上讲,内容包括菜谱、定价等,从战略上看,必须要有理论引导。我认为,以体验经济理论引导酒店餐饮发展也许不失为方案之一。 二、星巴克一鸣惊人的启示和酒店体验经济的萌芽 美国电影《白鲸》中有一位酷嗜咖啡的大副名叫星巴克(Starbucks),他的大名如今已成为世界知名的跨国经营的咖啡连锁企业的品牌,其总部设在美国西雅图。星巴克自2000年5月登陆上海后,一年半中很快就开出了18家连锁店,19元左右一杯的意式咖啡和10元左右一份的点心征服了上海的白领,忠实客户的队伍正在日益扩大中,白领认同了这里的氛围、情调、体验和时尚。在这里,客人和咖啡师之间、客人和客人之间的真诚互动令人神往。在这都市闹中取静的幽雅环境中,有精选的轻音乐、有轻松闲适的聊天欲望,一种以顾客体验为核心的咖啡文化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这正是新服务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再以日本的情况来看,自1996年开设第一家星巴克以后一直大受欢迎,2000年的销售额为2.42亿美元,比1999年增长一倍,利润达1170万美元,其品牌在日本已家喻户晓,至2001年10月已开出300家,计划3年中再开180家。2000年,星巴克总公司的营业收入已达到22亿美元,预示了体验经济的无量前途。 体验经济包含轻松、时尚的文化、以人为本的思想、崇尚创新的追求,强调满足人的心理需求,提供人性化的环境和服务,把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结合了起来,这些都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精髓。 体验经济是以客户需求和体验为导向开展经营的方式,其产品几乎完全隐藏到服务背后,服务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逆转,产品要依赖于服务所创造的条件,星巴克就是生动的一例。 回过头来,看一下我们酒店,体验经济的萌芽实际上已经存在,只是我们没有将其提高到理性上来认识。婚宴是比较普遍的例子,因为酒店能够提供婚礼的体验。海内外许多游客不惜提前在和平饭店订座就餐,就是因为需要怀旧体验;在锦江饭店也有其他地方无法取代的体验因素;在东湖集团下属的花园宾馆里,人们在就餐的同时又消费了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体验。 近年来,酒店业中已经出现有意识地应用体验经济的例子,在深圳和海南出现了威尼斯大酒店和金银岛大酒店,这就是典型的主题酒店,酒店环绕主题营造硬件和软件,从而制造出主题的体验。 三、体验经济兴起的必然性 回首历史长河,每当生产力发生重大变革时,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就会相应加快,当年工业革命时是如此,现在信息革命时也是如此,因为科学技术和顾客需求决定了产品类型及服务方式,目前,一种新服务经济正大行其道,发展速度令人炫目。 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把社会经济的发展分成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和生物经济四个阶段,又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将产业经济发展划分为制造业经济、服务业经济和体验业经济三个阶段,并把体验业作为服务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如今,一些发达国家已把体验业作为一个重要产业来开发,美国的休闲业已成为第一产业,据预测到2015年时将独占GNP中的半壁江山;日本2001年仅电子游戏产业就占了全国经济的20%,超过汽车工业成为第一产业:韩国的游戏产业也成为最有利润的行业,产值达200亿美元、年增长率高达30—40%。 1999年4月,由约瑟夫—派恩二世和詹姆斯—吉尔摩合著的《体验经济》初版时,受到了广泛注意,该书提出了“工作是剧场、生意是舞台”,体验经济从此走红。 其实,人的需求就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体验需求是人的需求之一。马克思预言,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劳动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劳动是一种快乐”。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中,“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体验经济就是满足人们情感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为主要目标的经济形态。 在体验经济中,企业主要研究的不是提供产品,而是提供舞台.,体验要素依附在产品和服务之中,消费的只是过程,消费者成为这一过程的产品,当过程结束后,体验记忆会长久地保存在消费者脑中。消费者心甘情愿地为体验付费,因为这种体验在人们生活水平到了一定程度时已成为迫切的需求,消费者自己进行或参与了这一过程,情感和心理得到了满足。 现在,我们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生意好的餐馆并不是价廉物美的那种,而是价格虽贵、但有特色的那种,这里所说的特色不光是菜肴,而且包括多媒体的氛围,还包括就餐人员的修养及互动的感受。当然,在营业收入里面,我们也拿到了体验因素相应的、可观的一块,由于固定成本已经剔除,我们取得的这一块增量就全额转化为利润。我们也明白了,为什么星巴克的奇迹会发生,为什么星巴克的咖啡和点心这么贵还大受欢迎,因为在星巴克里有年轻白领的体验因素,在星巴克的售价中包含有体验因素的价格。同样,在肯德基里也何尝不是有着儿童的体验因素呢。 由于体验经济是一个全新的产业,我们和发达国家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而且我国大城市的消费水平已和发达国家相差无几,海外含有体验经济的企业进入的还不多,我们应该及早研究如何来顺应这一变化,争夺这块大奶酪。发展体验经济不一定要另起炉灶,我国服务业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在传统的服务业中加入体验要素不失为一条捷径。 四、体验经济在酒店餐饮中的运用 那么,让我们来讨论,为了在传统的酒店餐饮中加入体验的要素,我们应该考虑些什么呢? 第一,我们要在考虑人们就餐需求的同时考虑人们的精神需求; 第二,这种精神需求要从多样化、个性化、多媒体方式来研究; 第三,要重视把文化和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知识就是利润。 加入体验因素的实现途径和载体是什么呢,最常用的方法是主题 化,就是把经营场所主题化,使其硬件和软件都为其服务。现在,酒店餐饮的市场定位已普遍受到重视,大家通常关心的是价格的高、中、低档和菜谱菜系方面,以此通过市场细分来吸引各种消费层次和口味的顾客,经营者的思维局限于定价策略和菜谱调整。 当今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个地方都有其独具个性的人文景观或历史遗产,这个文化宝库不加利用实在是非常可惜。无论何种文化定位都要选择一个主题,在此主题下营造相应的环境和程式,从而烘托出一种气氛和情调,以此产生吸引力和新鲜感。主题可以选自小说、电影、名人、学科等领域,五花八门,无所不可。在某一主题之下,装修、用具、服装及背景音乐应与之相适应,其间还可以穿插配合的小场景助兴。 对于社会餐饮来说,酒店的综合优势是它们所不具备的。由于有了婚房和大堂,酒店的婚宴就有了优势。其实,婚宴无非就是就餐加婚礼体验,同理,我们可以使就餐加上其他内容的体验,从而使酒店餐饮的优势得到最大的发挥。“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在当前开放的背景下,在中国已经加入WTO的形势下,酒店餐饮中再强调涉外餐饮的区分已无很大必要,我们只要再多考虑涉外餐饮的特点,不必特地把涉外餐饮从酒店餐饮中分离出来。 我们相信,酒店餐饮一定能够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取得更大的发展。 酒店餐饮论文:酒店及餐饮类上市公司企业价值与财务业绩的实证研究 [摘要]文章以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上市的10家酒店及餐饮类公司为研究对象,应用面板数据模型,发现此类上市公司财务业绩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关联性,并且部分财务指标对企业价值具有显著影响。这一研究结果对酒店、餐饮企业的财务及经营管理,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以及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建设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企业价值;财务业绩;实证研究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酒店、餐饮企业日益成为消费潜力巨大、成长性能良好的服务产业。从第一家酒店类上市公司锦江酒店1993年上市至今,酒店及餐饮类上市公司有了一定的发展,截至2010年已有11家酒店及餐饮类上市公司(通过IPO上市或主营业务变更)。这些酒店及餐饮行业知名企业的上市对行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引领示范的作用,其他一些企业也酝酿上市,以拓宽公司融资渠道,扩大企业发展规模,提升企业价值。相比其他板块的上市公司,酒店及餐饮类上市公司相对数量较小,因此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在当今价值投资与价值管理时代,企业价值最大化正在成为企业财务管理中优先选择的目标。上市公司希望通过企业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从而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化。 然而,企业财务业绩与企业价值的关联度究竟如何?不同的证券市场可能有不同的结论,即使同一证券市场的不同发展阶段。也可能会有不同的结论。本文试图就以上问题进行分析,从而为我国酒店及餐饮类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提供一定的改进方向,并对酒店及餐饮企业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参考,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提出建议。 2 文献回顾 目前,就行业角度来看对企业经营状况、财务业绩的评价分析研究很多。王俭宝、陈继祥对我国酒店类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进行了分析,得出企业经营业绩下滑是因为市场供大于求、期间费用高、投资收益不合理等原因造成的,并提出了走出困境的途径。刘亭立对旅游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进行因子分析,认为旅游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在主要影响因子上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均衡,从行业类别看经营业绩,景点类最优,其次是综合类,最后为酒店类。余莉蓉通过对2004~2007年的各旅游类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在旅游板块,景点类和综合类上市公司优于饭店类上市公司,景点类和综合类上市公司主营业务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盈利能力都较好,且景点类上市公司比综合类上市公司的各指标更平稳,饭店类上市公司较差的研究结论。 还有一些研究者对上市公司企业价值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姜跃龙在托宾Q值视角下对具有政府背景的高管继任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证明具有政府背景的高管继任后,公司价值显著高于不具有政府背景的高管所继任的公司价值,也明显高于一般未发生高管变更公司的价值。纪建悦、吕帅根据价值链理论,界定了对企业价值有影响的利益相关者范围,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酒店餐饮类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益相关者满足与企业价值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通过口值的分析显示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满足水平存在着不合理现象,企业存在通过不同利益相关者满足水平的调整提升企业价值的可能。吴超等选取2000~2008年的7家酒店类上市公司年报为观察值,利用托宾Q值分析了酒店类上市公司绩效,并辨别各财务因素对公司绩效和股价的影响程度。 由上可见,旅游上市公司(含旅游酒店及餐饮企业)财务业绩研究涉及面已经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关于上市公司企业价值的研究也不少,但是将酒店及餐饮类上市公司财务业绩与企业价值联系起来的文章涉及不多。鉴于价值管理时代,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就上市公司而言财务业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公司的价值,企业财务业绩与企业价值的关联度究竟如何?主要影响企业价值的财务业绩指标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无论是企业、投资者,还是证券市场都非常关注,为此本文试图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就企业价值与财务业绩进行深入分析探讨。 3 研究设计 3.1确定研究对象 依据中国证监会2001年4月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的分类原则和方法,同时参考新浪财经的行业划分标准,本研究选取目前我国A股市场(沪市和深市)上市的11家酒店及餐饮类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由于sT零七长期处于亏损,缺少代表性,因而在本文研究中予以剔除。最终选择的10家酒店及餐饮类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基本信息参见表1,其中包括6家酒店类上市公司,4家餐饮类上市公司。 3.2数据及指标选取 本文通过中国证券网、新浪财经,以及各公司对外公布的年报获取这10家酒店及餐饮类上市公司的历年相关财务数据,个别缺失的财务指标数据则由相关财务数据计算得到。上市公司向外披露的财务报表应该说是能够比较严格地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按照历史成本计量,基于相关可比原则及谨慎性原则,能够比较公允地、清晰地、完整地反映企业存在与经营的经济事实。 为保证时间和方法的一致性以及资料的完整性,本文在搜集数据的同时,也对这10家上市公司自上市以来的所有相关资料进行了分析,剔除了一些不可比因素,以保证研究的严肃性和科学性。如科学城由原乌江电力重组组建,虽上市时间较长,但涉足餐饮住宿业时间较短,2008年其主营业务构成中才有餐饮住宿业出现,至2010年期末已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91.01%,故其数据选取2008年至2010年。 3.3研究方法 本文用托宾Q值分析酒店及餐饮类上市公司企业价值与财务业绩之间的关系。托宾Q值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测度企业价值的方法。通常定义为该企业的市场价值和其相对应的有形资产的重置(或账面)价值比。重置价值可以理解为公司的重建花费。如果托宾Q大于1,则说明市场对该公司的估价高于公司的账面价值。换言之,该公司的资本投入有效的产生了效益。当然,也可能说明公司的无形资产已经被市场认同,因而反映在市场价值上。若托宾Q等于1,则说明市场对该公司的投资有效性并没有认可,该公司的市场价值仅仅反映了该公司的重置(或账面)价值。若托宾Q小于1,则表明市场认为公司的账面价值过高。例如,朗和斯图兹(Lang&Stulz)指出,若公司经营过于分散则会被投资者“惩罚”,从而导致较低的托宾Q。需要注意的是,托宾Q低于1也可能反映了市场的悲观情绪。 对于托宾Q值的具体计算方法,本文参考了以下几种意见: 姜跃龙认为,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目前股票流通 并不是全流通状态,存在非流通股,这部分股票没有完全市场化的数据,即使存在非流通股的转让价格,但是公司之间的性质、转让背景等存在较大的差别,很难作为非流通股票的市场价格的替代。由此在计算上市公司市场价值时,现有的做法是将流通股的市场价值加上非流通股账面值作为权益的市场价值,托宾Q值的计算方法为(负债的账面价值+非流通股账面值+流通股股票市场价值)/总资产账面价值。公式中所有数据均为当年年末数。债务资本的市场价值采用账面的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的合计数来计算,另外由于样本公司中没有含B股或H股的公司,因此公式中每股价格和流通股份数分别为A股价格和A股股数。姜跃龙的上述观点与夏立军、方轶强观点方法一致。 吴超等运用托宾Q值来衡量上市公司的价值。其托宾Q值的计算采用史密斯和华兹(Smith&Watts)方法来计算,即上市公司权益市场价值与总负债面值之和除以公司总资产账面价值,其中公司权益市场价值等于流通股股票的市场价格乘以总股数。这里的市场价格是指各股每年12月31日或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 本文的托宾Q值同样依据史密斯和华兹方法,根据各家公司历年的年末数计算得到。各公司自上市年份(或主营业务包含餐饮住宿业)至2010年末的托宾Q值见表2,因本文研究时,新都酒店2010年年报尚未公布,故该公司Q值截止至2009年。由表2可以发现各家公司的托宾Q值除新都酒店1994年数据外均大于1,说明投资者对于酒店及餐饮类上市公司的经营和发展抱以积极的态度。 企业的市场价值必定受到企业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影响,因此本文选取4大类指标衡量企业财务业绩,分别为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以及企业发展能力的指标,并通过这4类经营绩效指标与托宾Q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分析酒店及餐饮类上市公司企业价值与企业财务业绩之间的联系。各类指标所选取的具体变量参见表3。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的原理,该模型是用以分析同时包含时间序列和横截面的数据的计量方法,也被称为平行数据或时间序列/截面数据,尤其适用于对截面较多,而观测时间较短的数据进行分析。 面板数据模型的基本形式如下:设有因变量y。与1×κ维解释变量向量x。满足线性关系γit=αit+xitβit+μit,其中i=1,2,…,N,t=1,2,…,T。 上式为考虑κ个经济指标在N个个体及T个时间点上的变动关系。其中Ⅳ表示个体截面成员的个数,T表示每个截面成员的观测时期总数,参数αit表示模型的常数项,βit表示对应于解释变量向量xit的κ×1维系数向量,κ表示解释变量个数。随机误差项μit相互独立,且满足零均值、等方差为σ2的假设。 模型估计使用Eviews 6.0进行,并采用变截距模型,该模型允许个体成员和各个时点上存在个体影响,但无结构变化,并用截距项的差别来加以说明,通过普通最小二乘法OLS进行估计。本文模型的具体估计方程如下: Qit=α+αi+β1×ALRit+β2×ARTit+ β3×EPSit+β4×,ITit+β5×MBRit+β6 ×NPRit+β7×OMit+β8×ROEit+γt+μit 其中,i=1,2,…,10tt=1,2,…,18,而α表示所有10家公司截距项的均值,αi为单独每家公司截距项对均值(α)的偏离程度,γ。表示t年度的固定效应影响,因此,某一家公司在某一年度的所估计出的截距即为α+αi+γt。可认为截距项越小说明各影响因素波动对Q的影响程度相对越高。β1。至β8为各影响因素的系数,即其影响强度,因使用变截距模型,故各公司在各个年度影响因素的系数相同。具体估计结果见表4、表5。 模型估计结果的Adjusted R2为0.716,DW统计量为1.817,模型整体的F检验统计量为8.711769,可认为模型的设定合理,对托宾Q值(企业价值)进行了较好的解释。 同时,对模型中个体和时期固定影响的显著性进行联合检验,其F统计量为12.7528,临界值F(26,152)=1.5687,因此拒绝选择不变系数模型的原假设,建立固定影响的模型更为合理。 通过以上检验结果可以发现,IT(存货周转率)、NPR(净利润增长率)、OM(营业利润率)、ROE(净资产收益率)估计结果在5%的显著性水平之下,说明这些因素对托宾Q值具有显著影响,而且是一种正向影响,即这类财务指标越好,企业价值越大;ALR(资产负债率)、ART(应收账款周转率)、EPS(每股收益)、MBR(营业收入增长率)估计结果在5%的显著性水平之上,说明这些因素对托宾Q值不具有显著影响。总体来看,盈利能力指标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最为显著,而偿债能力指标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并不显著。 4 研究结论与建议 针对以上定量分析结果,同时结合酒店及餐饮企业经营与财务管理实践,可以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 首先,对于我国酒店及餐饮类上市公司来说,由于财务业绩对其企业价值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出发,酒店及餐饮类上市公司应该将管理的重心放在提高企业财务业绩水平上。在现实的证券市场中,企业价值的影响因素除财务业绩外,还包含诸多其他因素,如宏观经济环境、国家政策法规、证券市场完善程度以及投资者投资态度与风险偏好等。而在这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之下,企业价值与财务业绩并不一定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有时二者甚至可能出现相互背离。例如,当证券市场不够完善时,或者受特定影响因素,某些企业财务业绩恶化,其股价仍可能高居不下,甚至逆势而上。但通过上面的实证研究可以发现,这种企业价值和财物业绩不相匹配的现象在我国酒店及餐饮类上市公司中并不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证券市场对于这些酒店及餐饮类上市公司是有效的,其市场价值(即托宾Q值)能够在相当大 程度上反映其真实价值(即由企业财务业绩所确定的价值)。因此,酒店及餐饮类企业应加强财务及经营管理,通过合理的财务及经营管理行为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 其次,对于我国酒店及餐饮类上市公司来说,企业财务及经营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对企业价值具有显著影响的盈利能力方面。由于企业的营运能力主要服务于企业的盈利能力,而盈利能力既是企业发展能力的基础,又是企业发展能力的归宿,因此对酒店及餐饮企业来说,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必须将企业财务管理以及经营管理的重心放在企业盈利能力上。具体来说,酒店及餐饮企业要将培养和提高酒店盈利能力放置于财务管理以及经营管理的核心位置,通过精细化管理、周到化服务等有效手段,脚踏实地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在此基础上谋求企业更大规模的发展。同时,要尽量避免多元化扩张、大规模负债等不恰当的经营方式或经营举措,否则很可能对企业的盈利能力造成伤害,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发展能力与企业价值。 最后,对于我国酒店及餐饮类上市公司来说,应采取较为稳健的资本结构与投融资方式。从上面的实证分析中还发现,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资产负债率对我国酒店及餐饮上市公司的价值不存在显著影响。这主要来自两方面因素:一方面,在我国酒店及餐饮行业是一个相对成熟的行业,行业的盈利与成长性相对比较稳定,不像高科技企业那样大起大落;另一方面,酒店及餐饮行业作为旅游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一个相对敏感的行业,自然灾害、流行疾病以及政治事件等外界因素都会对该行业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这两方面因素的影响结果是该行业的投资者与经营者通常比较稳健。因此受这些行业特性影响,酒店及餐饮企业通常会采取相对稳健的经营方式与资本结构。例如,我国酒店及餐饮类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通常并不太高,本文所研究的这10家公司历年资产负债率的均值为37.94,标准差为26.26。这一研究结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在于,酒店及餐饮企业要以企业盈利与发展能力为重,采取较为稳健的资本结构和投融资方式,而不应为筹资而筹资,为上市而上市,为负债而负债,人为加大企业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5研究的局限性 本文研究及其结论由于受研究对象的限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首先,研究结论的行业局限性。由于本文研究对象只限于酒店及餐饮类上市公司,而这类企业的经营方式与第一、二产业相比有较大不同,因此研究所得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局限性。例如,通过研究发现,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对酒店及餐饮类上市公司价值并不存在显著影响,其主要原因是在酒店及餐饮行业,主要采用传统的“给钱吃饭,付钱住店”的现销方式,因此这些企业应收账款比例相对来说较小,无法像存货周转率指标那样充分反映企业的营运能力。相反,这种结论对于其他行业,特别是赊销比例相对较大的工业制造业,可能就不一定成立。 其次,研究对象样本数量的局限性。由于在我国证券市场的两千余家上市公司中,酒店及餐饮类上市公司仅有11家,排除因不具代表性而剔除的sT零七外,仅能以余下的10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这就造成研究对象的数量相对较少。 证券市场的有效性既是评价证券市场是否具备价值投资功能的必要条件,又是证券市场是否完善的重要标志。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仅就酒店及餐饮业这一较小行业板块而言,我国证券市场具有很强的有效性。但是,对于其他行业与企业是否有效,还需要进行更加广泛、深入的研究。由本文研究结论来看,我国证券市场经过20多年的建设与完善,有效性日益提高,价值投资功能日益明显。但是与发达国家证券市场相比,我国证券市场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未来还要从提高证券市场有效性人手,进行更加完善的制度建设,使其真正成为对具备盈利能力与发展能力企业具有融资功能的市场,成为价值投资占主导地位的市场。
图书馆工作论文:论蒙汉杂居地区图书馆的民族文献工作 民族文献不仅仅在民族地区是有意义的工作,在民族杂居地区也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民族文献工作,不仅仅在民族地区有“大量的工作可做,在民族杂居的地区也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工作量;民族文献工作,民族杂居地区的图书馆与民族地区的图书馆一样有跃马驰骋的疆场。 一、提高蒙汉杂居地区图书馆对民族文献工作的认识 有些工作和生活在蒙汉杂居地区的图书馆的同志,对民族文献工作有一定的偏见。他们认为、这项工作是民族地区图书馆的事,自己这里没这个任务;民族地区的图书馆有工作可做,自己这里没工作可做,由于存在这种错误认识,面对自己身边的大量民族文献工作熟视无睹、无动于衷。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职的行为。 在内蒙古自治区这块辽阔的土地上,古往今来,蒙汉两个民族经历了无数次政治上的变革和自然生态不平衡的冲击。为了生存的共同利益,结成了亲密的兄弟般的关系。当然,有阶级斗争,也有兄弟之间的历史误会,有战争、有流血、有吞并、有迁徒,但更重要的是民族和睦和中华民族的自立和统一,历代的史官和稗官有意或无意地记录下来这些史实;历代的文人学者有意或无意地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抒发自己当时的思想感情;历代仁人志士商贾小民在生活中、斗争中、交往中留下的片言只字的记录,无论蒙族人还是汉族人,无论蒙族文字还是汉族文字, 都给后代人留下了无比丰富的民族文献。同时,由于朝代兴替、战争流血、自然灾害侵袭、经济文化交往和蒙汉联姻等等社会和自然原因,历史上的民族地区和蒙汉杂居地区也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只具有这个时期的界线和含义。费孝通教授认为:民族,实际上是长期由原有语言、文化不同的共同体逐步混合而成的, 所以我国各民族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民族团结》1986年第2期)。因此,民族文献并非民族地区才有,蒙汉杂居地区也有;民族文献工作并非民族地区的图书馆才有工作任务,蒙汉杂居地区的图书馆同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关键是提高对民族文献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责任感,解放思想,看得深一点,想得远一点,做得细一点,只有这样,工作任务才会明确,工作范围才会清楚,工作方法才会得当。 二、蒙汉杂居地区图书馆民族文献工作的特殊性 上面所谈的是蒙汉杂居地区的图书馆与民族地区的图书馆在民族文献工作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任务,这是二者的共性。但是,我们也应当承认区别,如果把二者等同起来,显然是不顾事实的瞎说一通。这就是我要谈的第二个问题,探讨一下蒙汉杂居地区图书馆民族文献工作的特殊性,我个人认为,有三个特点、即:分散性、交叉性、多样性。 1.分散性。由于历史迁徒等方面的种种原因,蒙汉杂居地区的民族文献比较分散。有的经过搜集已保存于当地图书馆、档案馆、文管所和资料室,有的还流散在民间的农牧民手中,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些比较珍贵的民族文献,由于没有被发现,作为废纸或一般性待处理材料堆积在图书资料部门以外的其它系统的仓库里。另外,有关民族文献的一些资料,文字不多、篇幅不长、印刷不精、装帧不美,或者夹杂在其它资料之中,没有引起重视,没有把这些难得的民族文献作为民族文献对待。 2.交叉性。我所说的这种交叉性,主要是各资料之间的交叉关系,因为历史形成的各种原因,一个民族的文献资料并不一定就是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也不一定局限在本民族的著作中。就是说,蒙古族文献应从广义上考虑。蒙古族学者的著作是蒙古族文献,汉族学者论述蒙古族问题的著作也是蒙古文献,而其它一些少数民族学者在交往中论及有关蒙古族的资料也不失为蒙古族文献的珍品。我这种提法是从蒙古学的整体性考虑的,荒谬之处欢迎专家和学者指正。 3.多样性。也就是文献资料表现形式上的千姿百态。蒙古族文献大部份是使用蒙古族的语言文字,但非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与蒙古族有关的资料,用其它少数民族或汉族语言文字记录下来的资料,也应视为蒙古族文献,这是说的语言文字表达形式,再谈谈资料的出版形式。印刷型(木版、石版、影印、铅印)是蒙古族文献的一种主要形式,其它如手抄本、鎏金藏经等也应同样视为蒙古族文献。 我总结的这三个特殊性都是与民族地区的图书馆的民族文献工作比较而言的。不是说民族地区的图书馆不存在这个问题,只是说蒙汉杂居地区的图书馆在民族文献工作中这三个方面特点比较突出。如果我们承认这三个特殊性,我们的蒙古族文献工作就需要在搜集上体现广泛性,在整理上体现深刻性,在保管上体现联系性。 三、蒙汉杂居地区图书馆的民族文献工作 如果我们提高了蒙汉杂居地区图书馆对民族文献工作的认识,摸清了蒙汉杂居地区图书馆民族文献的规律,那么蒙汉杂居地区图书馆的民族文献工作不是没有事做,而是有大量的事做。下面,就自己想到的谈几点看法: 1.收集历史文献。历史上形成了历史文献的散失,因此蒙汉杂居地区图书馆有一个收集散失在民间的民族文献问题。在收集的具体方法上,除征集、交换之外,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种工作,①复印有关本地区的民族文献;②影印部份比较珍贵的、与本地区关系密切的民族文献;③修复本地区民族文献的珍本、善本、孤本;④编制书目,进行书目交流和联合目录工作;⑤摘录与本地区有关的民族文献的内容;⑥减轻库存容量,把有关本地区的民族文献缩微贮藏;⑦鉴于某些民族文献复制、复印价格昂贵,但又不可多得的情况下,建议出版部门在出书时不要满足于陈列本、库藏本(即保持原版面貌的样本),是否考虑出版部份民族文献的铅印简装本,如中华书局出版简装本二十四史那样。 2. 征集现代文献。向当地党、政、军、人民团体、企事业和学校广泛征集有关民族文献的现代、当代资料,然后分类汇编整理保存。不要轻视当代资料,当代资料的积累就是为今后的历史文献打基础。 3.把民族文献工作与地方志工作结合起来。在蒙汉杂居地区,我认为民族文献与地方文献是同胞姐妹,二者既有相互关联的内容,又有相互区别的特点。因此,蒙汉杂居地区的图书馆应当与当地地方志部门、档案部门建立经常的联系,进行资料收集等方面的协调工作,通过分工合作,把当地的民族文献工作做得更加扎实。 4.民族文献的珍善本、孤本调大型图书馆保管,起码应调中型图书馆保管。大中型馆保管条件好,而且也能使这部份资料充分利用,发挥更大作用。大中型馆可把这部份珍贵资料编制书目、索引,提供给小型馆和其它研究单位、个人,有条件的图书馆,还可以搞点民族文献复印、复制以及编译、咨询等工作。 5. 开设民族文献室,建立民族文献库。民族地区的图书馆有这方面的任务,蒙汉杂居地区的图书馆,有条件的,也应当这样做,如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专设蒙文书库,民族文献室和民族文献库要指定专人负责,条件较差的图书馆也可以库、室合并,或者设民族文献专架。 6.开展用民族文字的民族文献著录工作。并把民族文献的著录向文献著录标准化靠近。这样,有利于民族工作者对民族文献的利用。同时,对某些民族文献来讲,用民族文字著录可以体现这部份文献的丰韵和特色。 7.培养民族文献专门人才。蒙汉杂居地区图书馆要做好民族文献工作,有的馆可能缺乏这方面的专门管理人才,存在一定困难。但是,从目前来讲,靠学校培养分配,中小型馆没多大指望。还应以就地取材,就地培养为上策。在馆内人员的业务定向培养上,可指定负责民族文献的同志多学点民族学、文献学、社会学、民俗学和方志学,使他们通过学习,掌握民族文献工作基础知识,能够胜任工作,把蒙汉杂居地区图书馆的民族文献工作提高一步。 图书馆工作论文:改进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思考 [摘 要]本文分析了大中型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中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征集、整理、利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了改进的设想。 大中型图书馆要想在本地区乃至全国独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必须有独具特色的馆藏文献,地方文献则是体现馆藏特色资源的一项重要标志。如何在新的环境下,积极探索地方文献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模式?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1地方文献工作的不足之处 1.1缺乏对地方文献资源的全面掌握,征集工作力量单薄 地方文献是一种文化资源,具有两个本质特征,即地区性和资料性。地区性是指地方文献以一个地区为记述范围且反映该地特色;资料性是指地方文献内容广泛而丰富。由于地方文献资料的庞杂和不规范等特点,一些图书馆对地方文献工作还未真正在思想上重视、在措施上健全,对文献资源没有进行全方位系统的调查,对外不了解出版发行动向和渠道,对内没有形成专门的馆藏地方文献书目,文献征集工作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资料来源多靠少数人员在外奔走收集,一般所获得的文献偏于零碎分散,在庞大的地方文献出版物面前显得势单力薄;没有进行专题资料的地域横向比较,导致一些重要的行业统计资料没有及时查漏补缺,时过境迁而成缺藏;文献的搜集局限于以种、册为文献单元处理,而大量的内容具有地方特色的资料分散在全国各地出版的图书、报刊上,大多数馆尚未注重搜集整理这方面文献。这使得在对地方文献馆藏进行评估时,既缺乏系统、宏观的认识,又缺乏深入、微观的了解。 1.2整理工作缺乏标准化、规范化 (1)分类编目是揭示各类文献的首要方法。大多数图书馆地方文献分类通用《中图法》。由于地方文献多属非正式出版物,内容广泛,类型多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而《中图法》主要按知识的学科体系分类,不适应地方文献的分类要求;而且对所属各学科的地方文献没有归类说明;在实际类分中,还有些类目概念模糊,使一些地方文献无法准确归类。如《岳阳说古》一书,内容反映岳阳历史地理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传说和演变,可入K29文史类,也可入K92地理类。其它如史志和史料(K25与K29);史志史料和革命史(K类和D类);地方简介与地理名胜(K29与K928),都存在内容交叉、类目概念模糊的问题。致使分类人员无所适从,有时甚至只能“跟着感觉走”,造成类分不一。 (2)主题标引不完善。虽然目前各地公共图书馆均采用计算机编目,同时进行主题标引,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部分主题标引不准确,内容揭示不全面,一些地名主题和团体主题没有反映。读者不能从多主题途径查准查全文献资料,以至影响了文献的利用率。 (3)征集整编环节缺乏衔接。由于征集到馆的地方文献资料均由采编部统一验收分编,这部分文献资料内容繁杂,书型不一,又没有在版编目和任何其它数据参照,加工起来比较繁琐,使得这些文献资料不能随到随分编,及时加工入库。 地方文献除了明显的地域性和文献性之外,还有很强的时效性,尤其是各种年鉴和统计资料,是读者查阅利用的主要对象。而目前从征集到流通一般相距半年以上,造成读者不能及时查阅利用,影响了资料的使用价值。另外图书馆的购书经费由采编部统一支配,征集人员无权直接面购,对提供的出版信息不能及时采购到位,加上采购人员对地方文献工作熟悉和重视不够,对地方人物缺乏了解,使得部分地方人物资料和地方史料未能系统收藏。1.3开发利用缺乏力度 目前各馆的地方文献资源大都重藏轻用,大部分书籍搁在书架上,造成库房紧张和增加保管工作量,没有进行全面、系统的深度整理和大规模地开发利用,除了首都图书馆、广东省图书馆、甘肃省图书馆等少数馆外,其它基本停留在传统的借借还还上,坐等读者上门。由于地方文献基础工作薄弱,缺乏各种专题目录,缺乏外向开拓型的措施和行动,缺乏对地方文献用户的信息需求研究,缺乏对开发利用效果的反馈研究,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不系统,缺乏专业深度和历史衔接,工作在浅层面上运行,大大削弱了各馆地方文献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利用率。 2改善地方文献工作的对策 2.1地方文献工作应成为提升图书馆整体品质的重要管理工作 做好地方文献工作,首先是馆内各方面的支持和协调,图书馆领导应加强地方文献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将地方文献工作列入重点业务工作范围,明确搜集范围和搜集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远期、中期。近期工作计划,经常检查、监督执行。 2.2知己知披,加大征集工作力度和投入 征集工作是一项繁杂、艰苦、长期的“燕子衔泥”式的工作,需指派既熟悉图书馆业务又了解出版发行动态、有公关能力和责任感的人员负责,多方面入手,如从出版部门的新书征订目录和当地报刊上的消息、新书推荐中寻找反映本地内容的出版物,及时同书店和有关作者和相关人员联系预订或购买,尽量争取地方志办公室、党史办公室、政协文史委员会、社科联;科协和文联、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等的支持,采取发函征集、上门征集、委托征集、举办活动征集等多种方式,特别是对于内部出版物,需“脑勤、腿勤、嘴勤”,花大力气征集。此外,还应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力度: (1)开展社会宣传,增强人们对地方文献重要性的认识。社会上对图书馆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借书还书”上,许多机关,科研单位对图书馆保存地方文献的职能意识欠缺,甚至毫无概念。虽然各省一级政府均了征集地方文献以及出版物呈缴制度的文件,但影响不大,还须靠我们利用报刊、电视、电台、互联网等一切可行的传播途径进行宣传,鼓励社会各界捐赠地方资料或提供线索,积极主动地配合上级主管部门督促执行。 (2)建立征集网络。建立省、区级地方文献收集和协调中心(纵向为地、县图书馆代征,横向以行业主管为龙头),与本地区有关单位建立长期协作关系,形成征集网点,还可聘请业余征集员,代征资料根据其价值应给予代征人员适当报酬。 (3)举办有关展览。实践证明,举办地方文献展览,既是宣传馆藏,推荐文献,又是征集地方资料的有效途径。 (4)对本地区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派人专访,取得文献。 2.3强化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实现地方文献工作自动化管理 目前大部分馆采用了ILAS系统并在此平台上建立中文图书数据库。地方文献书目可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深度加工,揭示文献内容特征,着重用主题词标引,以凸显地方文献的多重主题特点,准确全面揭示文献的内容,挖掘馆藏地方文献 资源的潜力。通过数据库建设,对馆藏地方文献资源有了全面、系统、准确的掌握,进而有的放矢的合理布局地方文献资源,实现跨层次、跨系统的地方文献资源共享,在高起点、高层次上开展地方文献资源的联合开发、利用。2.4开发利用地方文献 收集、整理地方文献,既要重视“藏”,更要注重“用”。“藏”“用”相结合,立足于“用”,要充分发挥地方文献在本地域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我们应设法改变传统的坐等读者上门的服务方式,而要采取更积极的模式,做好社会需求调研,找到与经济建设服务的切人点,让地方文献拥有更多的读者。 (1)整理和编制专题研究书目。地方文献阅览室主要是提供二、三次文献或经过集中归类整理后的资料。编制书目索引是地方文献工作的主要手段,专题研究书目是读者利用文献的门径,数据库建成后,可从分类或主题途径,析出多个专题书目,如自然资源、物产、旅游、风俗民情、文化、教育、名胜古迹、人物传记、史料等等。还应搜集整理分散在其它综合性出版物中的地方文献,编制专题篇名索引。除建立书目数据库外,还可以建立全文数据库、图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等等,使地方文献信息的检索手段科学化。并逐步把旧地方志、族谱、旧平装书内的地方资料以及地方报纸、期刊等所有地方资料书目数据全部集中,编制馆藏地方文献联合目录,为地方文献网络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2)编制地方文献不定期刊物和专门网页。为扩大馆馆藏地方文献的传播区,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地方文献部可编制不定期刊物,介绍馆藏及新入藏的地方文献、编录成果等,还可登载一些读者对地方文献的研究心得、意见等,此刊以内部赠阅形式为妥,花钱不多,而能起到较好的宣传作用,此刊的内容也可同时制成网页链入本馆主页。 (3)与有关机构建立较稳定的地方文献交流和相互补充的协作关系。地方文献的整理、开发和利用,本身就是互为因果而价值循环递增的一种活动。与有关机构建立协作关系,特别是与政府有关机构和政策研究室建立起专人专题定向联系。既可为其提供已有的文献,又可获得新的有价值的文献,真正起到“资政”的作用。还可与有关大学和其它学术机构建立特约专题服务,提供二、三次文献,既有利于提高地方文献工作人员的学术索质,同时也是一种自我宣传。 (4) 积极向各公共媒体推荐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地方文献资料。关注不同时期的不同宣传重点及时向报纸、电台、杂志等推介相应的地方文献,主办不定期地方文献专题讲座,以提高广大群众对地方文献征集和保存意义以及综合利用的认识。 2.5稳定队伍,加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 由于地方文献的不规范和收集、整理、开发利用等环节的特殊性,对工作人员的索质(包括业务索质和思想索质)有更高的要求。首先各个岗位必须配备专业特长和性格特点适合的业务人员;其次应该保证人员相对稳定,不能频繁更替;第三须定向培养专业人才,更新知识结构,以保证业务工作的延续性和开发利用的深度,所有的地方文献工作者,包括采访、分编、书目索引、参考咨询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除应具备一般的图书情报工作能力之外,还要掌握地方文献工作的理论与方法,掌握地方文献所涉及的各种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技术,这样才能站在较高的角度去收集和整理文献,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资源,更好地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 图书馆工作论文:信息技术对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影响 摘要: 文章通过介绍中山大学北校区医学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和网络化服务的情况,从图书馆的管理、服务和馆员三方面论述信息技术对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影响。 关键词: 网络环境 信息技术 高校图书馆 考察20世纪末直到现在的新技术革命形势及其对教育的影响,可以发现目前信息技术上的每一点进步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直接、也越来越深刻。高校图书馆不但是学校文献信息中心,也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教育学术性机构,现代信息技术是影响图书馆发展最深刻的环境因素。高密度的信息储存技术,高速度的信息传递技术,高效率、高质量的信息查询技术,在变革了人们生产、收集、组织、传递和使用知识信息的方式的同时,也使信息服务的机制、结构以及服务手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将一些先进的信息技术结合运用到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中,用这些技术来促进日常工作,改变图书馆的传统模式,致力于营造以知识导航为服务观念的发展环境,不再只局限于向读者提供馆藏文献,还提供所有网络上的可利用的文献,协助教学和科研是目前我们高校图书馆的工作重点。 一.信息技术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影响 进入21世纪,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革命从根本上推动了图书馆的发展进程,计算机日益成为图书馆的主要设备,图书馆采用了各种自动化集成系统建立自己的内部网络环境,呈现出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和社会化的特征。我馆在1991年已经基本完成了大部分馆藏书籍和期刊回溯数据的建库工作,后来采用深圳大学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了采购、编目、流通的自动化管理,读者可以通过计算机迅速查到所需的书刊资料的存放和借阅情况,同时工作人员也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采编书刊可以一次输入多次输出,编目的格式整齐规范。2001年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合并后,南、北、珠海三个校区图书馆数据合并,统一使用深圳图书馆的ILASⅡ系统进行管理,成为CALIS 华南中心书目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国内外书目数据资源共享。本校读者可以在网上查寻三个校区的图书馆资源,三地图书馆通借通还。图书馆自动化管理一方面由于开展网上预约、催还书、推荐新书等业务,解决了紧俏文献的供需矛盾和逾期罚款的问题,使流通工作更具人性化,另一方面建立起图书馆工作的信息网络,可以合理配置文献资源﹑网上协作采访﹑集中编目以及馆际互借,管理所需的工作统计也变得非常方便快捷。与传统的手工操作相比,信息技术的使用促进完善了图书馆的管理工作。 二.信息技术对图书馆服务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仅改变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结构和获取信息的方式,同时也促进图书馆传统功能模式向开放式、网络式的信息服务模式转变,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变,改变了服务的理念。图书馆业务手段日趋多样化,服务范围日趋全球化。引进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是加快信息服务进程的重要一环。 众所周知,在医学图书馆,期刊在众多种类的文献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新技术、新成果大多首先在期刊上发表,据统计,80%的文献信息来自于期刊。期刊是医学图书馆中最活跃的因素。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文献检索、定题服务以及馆际互借服务等工作都是以期刊作为主要信息源和工作对象的。但是,由于期刊(尤其是外文期刊)的涨价幅度大与图书经费短缺的矛盾,外刊订购的品种每年都在递减,满足不了读者日益增长的要求。为了提高期刊的利用率,充分发挥馆藏期刊的作用,我馆很早就引入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和美国的MEDLINE 光盘数据库,并且免费提供给读者使用,这大大的提高了读者的检索效率,并且质量非常高,真正确立了我馆为华南地区最大的医学文献信息服务中心的地位。在2001年合校后,我馆的馆藏资源得以不断完善,自动化建设和网络服务水平也有了提高和改善。近几年,我馆先后引进了“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 、中文期刊网全文数据库、SCI 、SPRINGER、OVID等电子数据库,还不断在购买国外的医学数据库,馆藏重心逐步向数字化方向转移。据2003年统计,我馆的医学数据库有28个,合校后引进的医学及其他学科数据库增加到64种,期刊全文型数据库有13个,各种可供检索利用的电子期刊的种类迅速增加,在国内高校医学图书馆中名列前茅,读者通过网络可获取的医学全文期刊超过2000种,印刷型文献和电子型文献各领风骚。这些数据库更新速度快,收录期刊全,如美国著名的Elsevier Science出版公司就有1200种的全文学术期刊,多种检索入口,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数据库进行检索浏览期刊文摘或全文,方便而快捷。通过引进综合性全文数据库和网络信息资源导航的建设,图书馆信息服务领域得到了更大的拓展。本校校园网的用户每周7天,每天24小时都可以通过校园网的任何一个终端使用图书馆提供的数字化信息服务,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障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也解决了因书刊价格不断上涨而经费短缺停订书刊的实际问题,使用网络资源和数据库产品成为获取信息的最具成本效益的途径。 另外,图书馆开始有针对性的开展信息导航服务、网上咨询、文献传递等服务。例如在图书馆的主页上建立“医海导航”栏目,对医学资源网站和医学信息资源建立链接,并提供网上电子期刊的网址;用e-mail、留言板等形式接受参考咨询,传输检索结果,解答有关图书馆馆藏和服务的问题;提供下载申请查新的表格;向读者推荐使用新购买的数据库;征集读者对图书馆的建议或意见;图书馆的新闻和通知等等。最近,参考咨询部又向读者提供在线咨询服务,实时解答读者的疑难问题。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图书馆的信息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网上资源越来越丰富和网上参考咨询工作、网上教育的开展,读者对信息的需求也使图书馆的用户教育在时代的潮流中显示出其重要性。为此我馆还专门成立了文献检索课教研室,在医学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开设文献检索和利用课程,对学生们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培养学生们的文献信息获取、识别、接受和利用的能力,使其在今后 信息化、网络化的学习和科研环境中游刃有余。除此,参考咨询部定期以讲座的形式进行用户教育,面向全校师生、各附属医院员工,介绍馆内现有一些光盘和电子数据库的收录范围,各种数据库的特色及其检索使用方法,介绍网址的搜索方法和文件下载的方法,对网上检索工具进行评估,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好评。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水平不断提高,反过来对图书馆用户教育和参考咨询服务要求也更高,这样形成良性互动,进一步促进图书馆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利用和用户教育﹑服务水平的提高。2000年我馆开设了设备先进的电子阅览室,每周60小时向师生们提供馆藏书目数据、光盘数据库、引进电子资源和联机数据库的检索和利用以及INTERNET信息浏览等服务。电子阅览室投入使用后,利用率非常高,2002年一年就接待读者超过5万3千人次。 三.信息技术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不可避免的对原有的图书馆服务思想和服务体系带来冲击,图书馆管理人员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环境下,要明确图书馆的使命并没有改变,信息技术并非取代图书馆管理人员,相反,图书馆管理人员作为桥梁、导航的作用将变得更为重要。信息技术使图书馆工作变得更加便利和高效,使资源共享更容易实现,只有传统的方式与现代的信息技术相结合,人和机器相协调,才能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才能提高学校的科研和教学水平。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和工作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加强对自身的学习完善,必须具备精深的图书馆专业知识;必要的网络及信息技术知识;必要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和外语知识,才可担任起“信息导航员”、“网络咨询员”等新角色。对馆员进行继续教育是图书馆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馆员可通过在职进修﹑报读学位﹑学术研讨会议﹑讲座﹑短期培训等等形式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努力使自己成为高层次﹑全方位﹑复合型的图书馆管理人才。只有拥有这样一批既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熟练的网络技能,又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同时还具备获取、组织、传播信息能力的新型图书馆员,图书馆事业才可持续发展。 信息技术对图书馆管理、服务及其馆员的影响是深远的,随着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将成为高度发达的信息集散地,图书馆必然将朝着“数字化图书馆”的方向发展。 图书馆工作论文: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搜集与利用工作探讨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地方文献资源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日俱增,成为图书馆完善藏书体系、丰富文献资源、形成特色馆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如何系统地搜集和合理地利用地方文献,不少市级公共图书馆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相应的良策。缘此,本文就如何搜集和利用地方文献谈点浅见。 一、求“尚方宝剑”重自身建设 馆藏地方文献是市级公共图书馆利用文献资料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物质基础,也是读者利用地方文献的前提条件。地方文献利用的深度、广度和产生的实际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馆藏地方文献的质与量。因此,加强地方文献搜集,发掘地方文献源流,充实和丰富馆藏意义重大。 客观上说,地方经济的发展,地方政治、文化、教育诸方面的建设,需要地方文献为之服务;地方领导决策、制定长远规划,也需要地方文献当参谋。只要地方文献服务工作有成效,必然会引起领导重视,得到支持。如江苏盐城市图书馆、山东淄博市图书馆积极利用地方文献为地方建设服务,及时为市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得到了市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井明文规定地方文献由图书馆负责搜集,要求市内各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编印出版的图书、论文集、杂志、地方志、地方名录、地图、报纸,以及未正式出版而汇编成册的重要会议文献、各种内部参考资料都应向图书馆提供样本,优先保证其入藏,建立了地方文献呈缴本制度,从此该两市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搜集工作有了很大起色,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各自都建立起地方文献的专库。可见,图书馆在地方文献建设上不能眼光只盯在向上伸手要钱上。争取政府的支持,得到政策的实惠更具有实际意义。 当然,搜集地方文献仅仅依靠“地方文件”的威力还是不够的,“地方文件”只是一个良好的外因条件,且受到时间和区域的限制。因为地方文献搜集不但有历史的上溯性——从古至今;还有现实的广泛性,搜集范围遍及各地。这些都是“地方文件”难以提供保障的。 要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市级图书馆实际收藏量与应收藏量相距甚远的状况,立足点仍应放在自身建设上。首先,要提高图书馆人对地方文献工作意义和工作的认识,在思想上予以重视,在行动上给予支持。要制定具体的搜集、整理、利用地方文献的近、远期规划和目标,把地方文献的搜集、利用作为藏书建设的主要工作任务,贯穿于整个藏书建设的始终。要重视地方文献的特殊性,正视地方文献是图书馆文献中利用率高,社会影响大,市场需求广,直接服务多的现实,给地方文献工作定位,组建独立的地方文献工作部门,建立地方文献典藏库和地方文献阅览室,改变目前大多数馆未配备地方文献工作专业人员,工作元计划,无明确目标,藏书分散管理,难以形成系统的状况。 要从实际出发,确立以征集为主,以选购为铺的方针,克服以往搜集地方文献工作中习惯于等书上门和期望收藏者无偿捐赠的消极做法,实事求是,征购结合。要注意捕捉信息,加强与出版界和收藏人士的联系,舍得花精力和经费,保证各类地方文献能及时地得到补充。我馆在搜集地方文献工作中注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征购结合,收到良好成效。如本地藏书家孙金振先生,是我馆的老读者,临终前表示愿将所藏古藉(其中许多是很有价值的地方文献)无偿捐给图书馆。我们就积极助成此事,利用新闻媒介广泛予以宣传,又为之举行了隆重的赠书仪式,将其所赠700余册古籍更新换面,对外陈列。此事在社会上影响很大,不少人士主动与我馆联系,愿将自己的藏书捐赠给图书馆。又如丹徒民间收藏孔不入有清道光《润东萧氏宗谱》十九册,内有昭明太子后裔在镇江活动之详情,又有镇江山地区丰富的人文与分珍贵。我们多次联系,最后以500元收购入藏。此后,当亚洲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135工程金河纸业有限公司落户镇江山时,有关设计人员专程来我馆调用这部文献,考察当地的上质情况和江岸坍塌演变的历史资料,为他们科学地制订设计方案提供史鉴。 二、 直服务经济扬地方特色 搜集地方文献是基础,而利用地方文献才是目的。当前,地方文献的服务应当围绕当地的经济建设来进行,从事地方文献研究和服务的人员应适应形势的发展,走出馆门,深入社会,确定服务重点,提供跟踪服务,使地方文献服务在本地经济建设,以及政治活动、社会活动、科学研究中发挥应有的效用,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这几年来,江苏一些市级公共图书馆注重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地方文献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新途径,在扩大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上做文章。他们利用图书馆的优势加强与政府部门和群众团体的联系,在广泛征集地方文献的同时又争取获得本地在海内外工作或定居的知名人士、专家学者、企业家、科技人员的线索,建立较为完善的地区人才信息网,通过编制专家人名录、人名大辞典等,为当地政府及经济界提供人才信息资源和对外联系的纽带,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如江苏经济发达的苏、锡、常、宁、镇、扬等城市,每年都要举办各种形式的招商会、经济恳谈会、经济对策研讨会等,邀请本地籍贯而在外地工作的企业家、科学家出席会议,其中不少人的应邀就是缘于图书馆人才网提供的信息。这些专家学者、企业界名人应邀后,积极为家乡发展提供良策或引进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江苏有些市馆还专门编辑地方经济动态简报,或利用剪报形式收集外界评述当地经济发展的文章提供给市政府有关领导,为他们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受到了好评。 把握地方特色,针对当地城市特征、发展趋向、重点投资项目,利用地方文献开展对口服务也前景广阔。这样做更能贴近经济发展的脉搏,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我馆地方文献服务工作注重发扬地方特色,围绕振兴当地的 旅游经济发展做文章,见效比较明显。我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称和旅游城市。市内有丰富的人文和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很大。著名的金山、焦山、北固山风景秀丽甲东南;白娘子水漫金山寺救许仙;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甘露寺刘备招亲等传说均典出于此。城南的南山风景区,为国家森林公园,坐落着招隐、竹林、鹤林诸名刹,有梁昭明太子编《文选》的增华阁和读书台。因此,市政府决定把发展旅游经济作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一大重点,每年都有投资项目,用于对古迹景点进行维修或复建。为了更好地服务旅游经济,我馆从地方文献中辑出许多有关古景点的历史人文资料和各种目录,及时向城建、文馆及古建筑设计部门通报,为北固山长廊复建等工程提供了珍贵的原始资料,受到了有关方面的好评。去年,市里投资1200万元开发南山风景区,我馆除积极提供资料及图录外,还专门编注了《南山诗征》一书,融诗文、掌故、人文景观于一炉,得到了市政府的重视,拨专款出版,并作为我市对外交流和南山开发的宣传品,在社会上反响强烈。我馆利用地方文献,服务旅游经济,取得了良好成效。省《新华日报》和本市《镇江日报》曾先后对此进行了报导。 三、 重服务质量 向利用倾斜 图书馆多年来传统的“重藏轻用”观念,在地方文献工作上也表现得相当突出。不少馆地方文献量虽丰,但往往宝藏自珍,不轻意为外人知晓,难以发挥其社会效能。因此,在加强地方文献建设中,要改变长期以来过分强调地方文献的收藏,忽视地方文献的利用的倾向,树立立足于“用”的指导思想,提高地方文献的利用率。要提高地方文献的利用率,措施要跟上。首先要抓好队伍建设。队伍建设是做好地方文献工作的关键,只有建立一支稳定、专职、高效的地方文献工作队伍,才能适应工作需要。要抽调一批通晓文史、掌握现代化技术和具有公关能力的复合型业务骨干充实到地方文献工作人员队伍中去。今后一个阶段,地方文献工作人员的培养应成为日书馆人才培养的一项重点。这项工作要有责任感和紧迫感,要积极创造各种机遇,加快人才培养的进程。目前,不少市级公共图书馆在地方文献工作人员培养方面力度不够,用人不精,有的馆甚至没有专职人员,这种状况必须尽快改变。 二要抓好读者工作。读者工作是开展地方文献服务工作的核心。要提高地方文献的利用率,除了工作人员的自身努力,热情服务外,更重要的是鼓励和发挥读者主动利用地方文献的积极性。应采取让读者开架查询和自由人库选书等宽松的服务手段,吸引更多的读者利用地方文献。在某种程序上来说,读者主动利用地方文献,相比图书馆工作人员主动服务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要树立读者至上的思想,把读者视为图书馆的主人,让读者以主人的身份充分利用地方文献。并在读者利用地方文献的过程中,注重传授其有关检索方法和技巧,为读者在书海中导航,提高读者的检索能力。还要注意了解读者的心声,通过召开读者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倾听读者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鼓励读者更多地、更自觉地参与地方文献的管理和利用。 三要抓好宣传报导。图书馆收藏的地方文献是信息源的重耍组成部分。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为社会及时提供信息服务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但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不少图书馆对地方文献的宣传不够,整理乏力,以至于部分本应发挥作用的有价值的地方文献淹于书海之中。如古代一些地方名人的手稿、笔记、日记中,均有许多珍贵的地方史料,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颇具价值,若加以整理、宣传,就能对指导现实有史鉴之效。 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地方文献的利用率,除了发掘、整理外,宣传手段的作用不可低估。当前,应采用多种形式加大地方文献的宣传力度。可将搜集到的地方文献进行整理,及时把有用信息向有关方面通报;可搞地方文献陈列,或地方名人著述展;可举办地方文献服务成果展;可借助于新闻媒介,推荐介绍地方文献中的精品;还可通过编制地方文献书目、索引、文摘等,向社会有关方面和专家学者传递,造声势,扩影响。 四要抓好研究开发。要加强地方文献利用的理论研究,探索利用地方文献资源的新途径,及时对反馈的地方文献利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寻找规律。要理论联系实际,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地方文献研究会,探讨地方文献研究的热点问题,交流开发利用地方文献的服务成果,从而开拓地方文献研究的新局面。地方文献的研究,要善于“量体裁衣”,体现特点和个性。要注重抓住地方文献中最具代表性的内容做文章,这样有目的的开发研究,易见成效,出成果。同时,通过研究,能提高地方文献工作人员的素质,增加图书馆的学术性,引起全社会对图书馆的重视。如江苏南通市图书馆抓住其馆藏中拥有大批的张骞手稿和著述这一特色,选定这个南通籍清末状元、全国知名教育家、实业家作为研究课题,广泛深入地开展研究,编辑成《张骞全集》巨书,首次将张骞许多从未发表的手稿资料披露于世,不仅在弘扬当地名人风范方面为地方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在全国的影响也很大,对研究中国近代教育史、经济史均有经济作用。所以,我们应该提倡在地方文献工作中要“量体裁衣”,发挥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多出研究精品,增加对社会的贡献。 图书馆工作论文:公共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工作的基础、优势与发展前景 [摘要] 本文结合我国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发展历史,从其多年积累的经验、取得的成绩说明公共图书馆具备开展地方文献工作的基础与优势,并用事实说明公共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工作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地方文献包括地方志、记载地方各种内容的各类文献、地方出版物、地方作者作品等等。时间上要求从古至今,科学分类上要求涵盖各个门类。它以内容、地域限定文献,而不受文献载体限制。地方文献工作就是对地方文献进行整理、加工后,实行集中管理、集中开发,使其最大限度发挥作用。公共图书馆,尤其建馆时间较短者,其文献入藏受各种因素限制,很难有自身特色。但是如将地方文献作为其入藏特色,则既得天时地利,又得人和,其他图书馆无法与之抗衡。而且,公共图书馆多年服务实践也证明社会对地方文献需求率极高。由此可见公共图书馆具备开展地方文献工作的基础与优势。 1 公共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工作的基础 公共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工作的基础是文献、实践经验及由实践经验升华而成的理论基础。随着公共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在几十年工作实践中,在不断摸索总结经验的过程中,公共图书馆已为开展地方文献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1. 1文献基础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各地都有丰富的地方文献传世,如地方志、舆图、地理、民俗等文献资料及近现代出现和发展起来的报刊、档案类文献资料等等。在没有图书馆之前,地方文献多分散于当地私人藏书家手中。自各地有了公共图书馆以后,它取代私人藏书成为集中入藏地方文献的机构。1988年开始的全国文献资源调查结果表明, 51个参加调查的公共图书馆中“地区研究文献居各地图书馆之首。”而且,经过多年的收集与积累,地区研究文献“至今已构成我国地区研究文献保障系统,”据《全国文献资源调查与布局研究成果汇编》一书的统计:在公共馆申报的148个研究级学科文献中,有26个是有关本地区研究和地方史志方面的。这说明申报馆对这方面文献的入藏具有系统性、广泛性。据同书表41“自报研究级学科分布单位一览表”整理统计:自报研究级学科中与地区研究有关的学科为42项;其分布单位有30个公共图书馆、8个院校图书馆、9个社科院图书馆、2个资料室。由此可见,公共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工作的文献基础十分雄厚。 1.2实践经验的积累 自图书馆出现于中国近代,它很快就承担起收集、入藏地方文献的任务。1916年教育部通饬各省县图书馆注意搜寻乡土艺文;1941年广东图书馆即建起“广东文献特藏”。馆长杜定友的建馆宗旨为“广东省立图书馆此次复馆之初,即以保存广东文献为第一”。并制定广东文献分类表,编出与广东文献有关的《广东方志目录》、《广东族谱目录》、《东西南沙群岛目录》等地方文献目录。 解放后,许多图书馆前辈非常重视地方文献工作,如杜定友、刘国均等。在他们的大力倡导下,一些图书馆利用人力、物力优势,征集大量地方文献加工整理后入藏。并整理出许多馆藏地方文献目录,以便供读者更好地利用这部分资料。1957年1月,上海人民图书馆成立图书选购委员会后,将地方文献征集列入图书选购委员会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广东省中山图书馆馆长杜定友先生亲自做“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和使用”的专题讲座来推行这项工作;60年代首都图书馆即已设立北京地方文献特藏书库,还曾于1963年6月24日举办“北京地方文献展览”进行宣传。这期间,广东馆编制了《广东杂志目录》、《广东舆图目录》等20种地方文献目录;首都图书馆编制了《北京地方文献分类表》;云南省图书馆编制了《云南省地方志目录》、《馆藏云南地方文献目录》、广西第二图书馆编制了《广西农业资料索引》、《广西文史资料索引》、《广西地方资料索引》、《馆藏太平天国革命报刊资料索引》;浙江省图书馆编制了《论浙江农业耕作制度》文稿、索引10余种;甘肃省图书馆与兰州大学等校联合编制了《兰州各图书馆馆藏西北文献联合目录》等等。可以说在“”前,广东中山图书馆、首都图书馆等已为公共图书馆如何开展地方文献工作探索出一些可行经验,但由于“”,这项工作一度停滞不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图书馆工作焕发生机,地方文献工作再度引起图书馆界的重视。为配合当地编史修志工作的开展,一些图书馆设置地方文献部门集中开展服务工作。以东北为例:辽宁省图书馆设立地方文献组、哈尔滨市图书馆设立地方文献专室、大庆市图书馆设地方文献部、佳木斯市图书馆设地方文献专题阅览室、齐齐哈尔市图书馆设地方文献专库等等。许多图书馆还编辑印制一批以地方文献为主题的二三次文献,如:《广西气候史料》、《广西民间气候农谚》、《东北地方文献联合目录》、《哈尔滨史志资料索引》、《黑龙江公共图书馆馆藏地方文献联合目录》等等。这些二三次文献将各馆入藏的地方文献较好地揭示给读者,为地方文献工作的开展打下了一定基础。一些地方文献工作走在前面的图书馆,更将已完成的二三次文献加工输入到计算机中,建成地方文献数据库。如首都图书馆除将以往完成的报刊索引回溯录入外,还定量录入新信息。这一切表明,许多公共图书馆已具备开展地方文献工作的成型经验。 此外,各公共图书馆从事地方文献工作的同志,在工作中注意总结经验。50年代初,一些热爱、关心地方文献工作的前辈即经常撰文论述地方文献工作。80年代开始,我国图书馆学刊物上登载与地方文献工作有关的文章日益增多。据不完全统计,1985年~1997年图书馆学刊物上登载的论述地方文献的文章约有140余篇,初期以介绍征集、开发、利用地方文献的文章居多,后期以涉及地方文献工作概念、理论及现代化应用的文章为主,这说明公共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工作已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 2 公共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工作的优势 图书馆是整理、保护、利用各类文献服务于社会的地方,而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所在地区的政府及其他行业。因此图书入藏必须考虑综合性及地区性特点。地方文献以地域确定文献归属,与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及入藏不发生矛盾。这表明公共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工作已具备地方服务优势和地方文献征集优势。此外,图书馆的设备、设施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日趋完善,工作人员也都受过良好的业务培训,这些为开展地方文献工作提供了人才及设备优势。 2.1地方服务优势 公共图书馆主要服务对象有:地方政府 机关、地方经济建设、地方科研单位等,其地域特点十分明显。地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对地方历史状况、现实状况的掌握。如地方政府确立经济开发项目前,首先要论证其项目的可行性,而论证的依据离不开有关地方文献。如辽宁省的本溪市原以矿业、钢铁业为经济发展龙头,在矿源面临枯竭需要重新立项时,省市领导依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文献数据,制定了以化工为主要发展方向的方针。外商投资,也要首先了解当地有关情况。美国汽车通用公司在向沈阳、上海投资时首先对当地汽车行业及市场情况进行调研,这些情况有许多来源于地方文献。地方科研单位的研究项目多数围绕地方这一地域主题或与之相关的主题。据辽宁省社会科学院1985~1995年《科研成果目录》统计,10年中14个部门130名专业人员共完成科研成果近3500项,其中约1150项是围绕地方这一主题。经济、历史、党史3所的科研成果一半以上与地方主题有关。甘肃省图书馆地方文献部曾对“丝绸之路”、“石窟艺术”、“敦煌学”、“西夏学”等地域性专题研究提供很好的服务。而地方有关单位在开展某些工作时,也需要利用地方文献了解一些相关情况。如沈阳园林旅游公司在确定建立满族民俗博物馆时,即从辽宁省图书馆获得系列满族民俗资料作其项目实施的文献依据。黑龙江日报社史志办在编写《东北新闻史》过程中,其资料来源主要是东北各大图书馆入藏的地方文献资料。辽宁省图书馆曾利用馆藏有关资料为其整理出1949年以前东北地区的报纸名录202条。从读者利用图书馆情况也能看出其对地方文献的需求。笔者1997年完成的73项社科咨询中,有49项属于地方文献咨询范畴。 2.2地方文献征集优势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优势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①地方政府干预优势。图书馆直接隶属于当地政府,它可以通过政府向有关部门下发文件,征集地方文献。1960年1月,中共广东省人民委员会批转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关于征集地方文献资料办法”; 1978年、1985年又先后两次发出“关于做好地方文献资料征集工作的通知”; 1989-1990年黑龙江省先后三次下发《关于做好地方文献和地方出版物征集和收藏的通知》、《关于公共图书馆征集地方文献的报告》、《关于商谈地方财政部门补助征集地方文献经费的函》,其他省份也发过类似的通知。这些文件的下发,方便了各图书馆对地方文献及地方出版物的征集。②图书馆之间的协作优势。各图书馆除入藏当地文献外,也入藏其他地区的文献资料。如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中科院图书馆均藏有辽宁省图书馆未入藏的辽宁方志、东北刊物等。因此,辽宁省图书馆可根据需要,通过复印补充入藏。③图书馆内部政策优势。图书馆领导因其服务地方的宗旨,对地方文献的采购多给以大力支持。如辽宁省图书馆的领导在购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对地方文献的购入依然给予保证。④地方文献入藏基础丰厚的优势。许多图书馆早在50-60年代即已着手采购征集地方文献。如广东、北京、甘肃、上海、辽宁等地。辽宁省有“东北地区研究”文献资料25.135种,“占本学科文献总藏量的40.34%”。辽宁省图书馆1990年建立地方文献书库时,仅从基藏书库提取中日文图书复本(不包括古籍),就入藏近4000种地方文献。⑤地方人士热爱家乡的地缘优势。爱家、爱乡、爱国的情缘不分种族、国界,无论人在何方乡情不变。许多人愿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无偿捐赠给家乡图书馆。如黄荫普曾捐赠大批广东文献给广东中山图书馆。许多图书馆利用这种地缘优势建起地方作者库如广东、遵义、临清、佳木斯、沛县等等。 2.3人才及其他相关优势 在图书馆能够将文献与使用文献者有效挂接的关键是人,是一批业务能力强,又有敬业精神的工作人员。目前各公共图书馆重视对在职人员的业务培训、素质教育,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及精神面貌都有较大改观。80年代起又补充进一批具有学士、硕士学位的专业人才。经过几年的实践,这批人已能利用所学驾御图书馆业务,其中佼佼者已成为图书馆中的业务尖子,并走上领导岗位。可见图书馆开展各项工作基本具备了人才优势。就开展地方文献工作而言,这种优势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图书馆对外服务人员有多年为地方服务的经验,对地方需求比较清楚;多数人生于斯、长于斯,对多年生活工作的地方有较深厚的感情,对当地历史及各方面情况也有较多掌握;加之对馆藏的了解掌握,几种因素结合起来,对开展地方文献工作无疑十分有利。 图书馆现代化技术的采用,各项先进设备的配置,亦为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工作提供了优越条件。目前规模较大的图书馆多数已系统配置缩微复制、视听、计算机、扫描打印等设备,与之相配套的现代化技术及技术人才也相继到位。许多图书馆已利用这一优越条件着手做地方文献的基础建设工作。如首都图书馆的地方文献数据库已具一定规模;1996~1997年辽宁省图书馆开始建立“辽宁近当代作家、作品资料数据库”,已输入数据近4000条;“《盛京时报》数据库”已完成数据单近万条,并开始录入工作;“东北图片数据库”的图片及数据录入工作正在进行等等。总之,随着社会信息意识的增强及邮电通讯事业、计算机产业、印刷事业的全面发展。图书馆这一规模庞大的信息产业系统的信息优势也在不断地显示出来。 3 公共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工作的发展前景 地方文献工作虽然早已引起图书馆界重视,但地方文献不以文献载体或学科分类的特点却不同程度地限制了这项工作在公共图书馆内的开展。以往在多数图书馆中,地方文献工作被分散在不同业务部门,如采购征集由采编部负责;二三次文献开发及咨询工作分散在社科、科技部门;读者的文献利用则因其载体情况分散于有关部门。由于这种分散状态使地方文献的入藏、目录及服务特点无法集中体现。一方面读者不知如何利用图书馆的地方文献。一方面图书馆工作人员也无法深切体会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近几年,因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许多公共图书馆中,开展地方文献工作已被落实到实处。他们纷纷将其作为一项独立工作来开展,而且取得较好效果。公共图书馆中地方文献工作几起几落举步维艰的局面已经改变,而且很有发展前途。 首先,地方文献需求市场极有潜力。这种需求不但具有社会效益,还会产生经济效益;不但具有国内市场,而且具有国际市场。为了弘扬民族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许多影视文学作品的创作需要大量文献资源为依托,如屈原、黄帝陵、话说黄河、话说长江等影视作品的完成。各地开展无污染的旅游业,需要将地方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他们愿意付出报酬得到可供参考的系统的地方文献。首都图书馆多年来利用地方文献为社会服务除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外,每年还可为图书馆创收十几万元即说明了这一点。我国自改革开放后, 引起世界极大关注。出自政治、经济、文化需要,各国在与我国建立往来关系的同时,也需要了解各地情况。沈阳东北亚研究所抓住这一机会,凭借对东北地方文献线索的掌握,对国内、国外市场需求的了解。编辑出版了这方面的系列资料。如《东北考古资料集成》、《高丽、渤海史料集成》等等,以此占领国内外市场,其年收入可维持70余人的开支并有盈余。其次,公共国书馆地方文献资源丰富,并且还在源源不断地补充。这些地方文献极有开发利用价值。以东北地区为例:哈尔滨市图书馆入藏的《远东报》(1916-1945)全国仅此1份,此外还有其他极具价值的地方文献资料;大连图书馆的满铁资料及日文报刊,一直是国内外读者长期利用的资料;辽宁省图书馆的东北地方志及解放前中文报刊也长期受到国内外读者的青睐。此外,现代化技术已被社会广泛应用,图书馆为适应社会需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始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开发馆藏文献资源。如利用计算机将文献信息整理加工成不同专题数据库。将已开发出来的数据库与现代通信技术结合服务于社会等。 综上,不难看出公共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工作。经过多年实践,已总结出部分成型经验,有了一定基础。而且从文献入藏到服务对象、服务设施及服务队伍,公共图书馆都占有优势,加之国内外对地方文献信息的需求,故其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图书馆工作论文:浅谈省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 修史撰志,是我国优良的文化传统之一。除了史官编纂的正史之外,尚有大量的地方文献散诸民间。这些地方文献与正史相印证,成了弥足珍贵的史料。对地方公共图书馆来说,全面收集、系统整理、妥善保存、充分利用这些地方文献,既是重要任务之一,又是藏书建设的一大特色。 本文将以天津图书馆为例,谈谈省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 1986年12月8日,国务院命名天津市为历史文化名城,其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使天津市成为一座地方文献的“富矿”。本文的主旨,即在于进一步开发这座“富矿”,对天津地方文献的概况,市馆地方文献的收录范围,市馆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及今后的设想,加以初步探讨。 1 天津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源 天津历史悠久,其地方文献源头,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以前。战国时期,天津主要归属燕、齐两国。在近郊发现的战国遗址和墓葬达50多处,并挖掘出大量铁制工具、陶制渔具以及刀币。这些遗址和墓葬,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成为地方文献的一大富源。 东汉末年,曹操为了反击北方乌桓贵族的侵扰,在天津平原上开凿了平虏渠、泉州渠和新河,把水路从四面八方连接起来,奠定了天津日后航运枢纽的地位。隋代,大运河开通,氵瓜 河尾(今日海河)与黄河、淮河、长江沟通。唐朝建立,又按照泉州渠故道,开凿一条新的平虏渠,使经过大运河或渤海湾北来的船只,由氵瓜 河尾进入平虏渠,直抵渔阳郡。杜甫在《后出塞》和《昔游》两诗中,作了生动的描绘:“渔阳豪杰地,击鼓吹笙竽。云帆转辽海,粳稻输东吴。”“幽燕盛用武,供给亦劳哉!吴门转粟帛,沧海凌蓬莱。”那些有关挖掘河道的传说,运输物资的轶闻,以及墨客的诗稿、典籍的记载,都是很有价值的地方文献。 宋朝没能统一中国,在北方形成了与辽和西夏对立的局面。当时的天津平原,处于宋、辽交界之处;今日的海河,便是当时的界河。宋朝的沧州知州何承矩在界河以南引种南方早稻获得成功,开创了天津地区种植水稻的历史。与此有关的原始资料,是天津农业发展史上的光辉篇章。 金王朝强大后,老三岔河口一带是漕运的中心,建立名为“纲户”的专业船队。宝坻县至今还有个“纲户庄”,回响着历史的涛声。 元朝泰定三年,建天后宫,以祈求航海平安。当时任翰林院国史馆编修的张翥,曾来此进香,并写诗一首,道是“入庙灵风肃,焚香瑞气高。使臣三奠毕,喜色满宫袍。”由此可见民俗文化之一斑。类似的文化古迹。尚有城隍庙、文庙、玉皇阁等,文人骚客,题咏颇多。 “天津”之名,始于明代。解放后,天津旧城南门外发现一块明代的石碑,碑文为“成祖文皇旁入靖内难,圣驾由此济渡沧州,因赐名天津。”天津有很多具有文献价值的碑文,如“镇仓关王庙碑”,碑文中记载有关关羽的生平事迹和历代封号;“聂公碑”,表彰聂士成抗击外夷,为国捐躯的功绩。 明朝末年,大科学家、农学家徐光启托病寓居天津,引育南方稻种与山芋,其间必留下珍贵资料,抗倭与防辽战争中,军械制造、船只征募、兵将调遣等,都在天津进行。那些制造军械的图文、征募船只的公告和兵将调遣的令谕,都有收藏引用价值。 清王朝建立后,天津成为北方的商贸中心,也成为西方列强的凯觎之地,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都与天津有关,诸如“天津条约”的签订;“天津教案”的发生;太平天国北伐军曾攻打过天津;天津义和团运动震惊世界;启蒙思想家严复曾在天津的《直报》连续发表《原强》、《辟韩》等著名论文。天津也是洋务运动的北方基地。北洋军阀集团是从天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由此产生了“北洋实业”,这些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都留下大量的地方文献,有待我们去搜集和整理。 至于与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有关的地方文献,这里就不加赘述了。 某一地域具有文史价值的资源,还不能直接成为文史资料。只有这些资源形成文字或图片等,才成为真正的文献——具有历史价值或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天津的出版事业起步较早,明末清初,私人和官方的编书、刻书、印书活动,日益兴盛,为形成丰富的地方文献提供了必要的也是优越的条件。 1886年11月6日,在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的支持下,由天津海关税务司的英国人德璀琳和英商恰和洋行经理笳臣创办了天津第一张中文报纸《时报》。1887年10月,严复等人又创办了《国闻报》,这是由中国人创办的天津第一份近代报纸。至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在天津发行的报纸,已达60多种。主编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是影响较大的革命报纸。到1948年底,在天津出版过的报纸,多达140余种,以《大公报》最为突出,与上海《申报》齐名。 这一期间,政治事件,社会风潮,商场动乱,军界纠纷,列强入侵,百姓抗争……无不在报刊杂志上得到反映,当时的新闻报道,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沉积为珍贵史料。即使是街头小报,花边新闻,也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病变与溃疡,使当今的社会学家怦然心动,从中发掘出有意义的信息。 解放后,天津的图书出版事业稳步发展,先后成立了天津人民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仅1965年,共出版图书475种,总印数达4960万册(张),其中有不少属于地方文献,或从中可以“提炼”出地方文献。 “”期间,图书出版事业既受到严重摧残,也得到畸形发展,产生了一批“派书”、“派刊”、“派报”、“派文”,它们成了编纂与研究“史”的“绝妙好辞”。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天津的出版事业飞速发展。至1989年底,全市共有12家出版社,该年出版各类图书杂志2930种,总印数达20130册。地方文献,成为众多出版物中的一枝奇葩,如《津门杂记》、《天津建设四十年》和《天津软土地基》等,在全国图书评比中获奖。 总之,天津地方文献资源丰富,而开发这种资源的重任,已落在了地方文献收藏中心——天津市图书馆的肩上。 2 地方文献收集范围探讨 做好地方文献工作,首先必须明确其收集范围,收集范围确定的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着地方文献的收藏质量,而收藏质量的好坏,又将制约地方文献对本地区各项事业所起的作用。 地方文献简言之是在内容上涉及某一地区自然现象及社会现象的具有地方研究性质的文献,“记地理则有沿革、疆域、面积、分野;记政治则有建置、职官、兵备、大事记;记 经济则有户口、田赋、关锐;记社会则有风俗、方言、奇观、详异;记文献则有人物、艺文、金石、古迹。”①其涉及面非常之广,包括了各种学科。 关于地方文献的收录范围,历来意见不一,争论颇多。一种意见认为,凡是有关本地区的一切资料,不论它的载体形式如何,凡古今中外关于本地区的一切情况的记述资料,本地区一切人士的著作、古今名人事迹、传记以及对本地区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有重要贡献的外地人士的事迹、传记,本地区的一切出版物(包括本地区发行的非正式出版物),都属地方文献范围。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地方文献应是内容上具有地方特色的著作,凡地方人士著作和地方出版物,内容上没有地方特点的,都不是地方文献资料,这两种意见的分歧,给从事地方文献收集工作者带来苦恼,使他们莫衷一是。针对于此,笔者以为,地方文献的收录范围应着重以下几方面: 2. 1地方志 地方志是一种以区域为中心,记述某一区域的地理地形、气侯环境、历史沿革、历代政治、经济、历史事件、历代地方人物、艺文、名胜、风俗等历史性资料的总汇。由于地方志在地理上的区域性,时间上的连续性,内容上的广泛性,史实资料上的可靠性,因而对于本地区科学研究和国民经济建设都是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料。以往,一些研究地方文献分类的文章,都不把它单独立类,而附于地方资料内。其实,地方志既是地方资料,又是地方著作,一般还是地方出版物,又是横跨这三类的重要部分,而且今后数量上亦不会太少,所以应单独立类,放在地方文献各类的首位。 早在1958年8月就曾说过“我国是一个文化悠久的大国,各地都编有县志。县志中就保存了不少各地的经济建设的有用资料。”一语道破了地方史志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独特价值,加以它是一个地方资料的总汇,更显出它的独到之处。所以它是地方文献中最重要的部分,必须重点搜集,力求完备。 以天津图书馆为例,有关天津地区的地方史志,我们应重点收集,如清代修志十分普及,除省、府、州、县志一再续修外,不少村镇乡里也编有志书,如《杨柳青小志》等。其他有关天津的方志,如《天津县志》、《天津卫志》等,都应重点搜集。 2.2历代地方人士著作 地方人士包括原籍在该地的,也包括原籍虽不在该地但曾在该地任职、居住,并有影响的人物。他们的著述如文集、专著、论文、诗词、信礼、日记、奏折等等,都或多或少反映了当地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历史等状况,故应作为地方文献处理。如明抗倭名将、军事家戚继光虽是山东蓬莱人,早期在浙江、福建一带抗击倭冠,他的事迹、著作被收入浙江、福建地方文献。但他于隆庆元年被张居正调到北方,镇守蓟州,加强战备,在镇十六年。他对练兵、治械、陈国等都有创见,著有《纪郊新书》、《练兵实纪》、《止止堂集》。所以戚继光及其事迹、著作亦列入天津图书馆地方文献收藏之列。 又如,严复是福建人,但他一生中最有作为的黄金时代是在天津度过的。在这时期,他用自己熠熠闪光的思想,为中国人民点亮了一条向西方寻求真理的道路。为近代天津增添了霞光般的异彩。因此,其著作亦作为天津地方文献的着重收藏。 2.3地方出版物 地方出版物是指某一地区刻印、出版、发行的一切资料。包括解放前本地区刻印出版的书刊和解放后出版的地方报纸、刊物和各系统、各部门编印的书刊资料。就天津图书馆来说,就应收藏天津地区范围内的一切书刊资料,包括正式的、非正式出版物、内部资料等。如我馆就完整收藏从创刊号开始的天津《益世报》、《京津泰晤士报》(英文版)等。 关于地方出版物,还有个争论问题,即内容与地方无关的,算不算地方文献?本人认为,在处理这一问题上,我馆不必规定的那么死,只收录地方出版物中内容与该地有关资料。因地方出版物是研究地方史、地方文化、科学史的重要资料。地方出版事业的盛衰,反映了该地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状况。地方出版物切合本地区生产、科学、教学的实际,用途较大,因而应把地方出版物看作一个整体来收藏。 2.4地方史料 简言之,地方史料是论及本地区的论著。以天津为例,近百年来,天津人民有着反抗压迫和侵略的光荣革命传统,为天津地区的革命史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如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太平天国将领李开芳的北伐军前队曾驻独流,林凤祥的北伐军的后队曾驻静海。清末义和团首领张德成于1900年4月在静海独流镇设拳坛,曾在紫竹林抗击八国联军,成为保卫天津的重要力量,创造了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又如,天津是全国最早响应五四爱国运动的地方,如、邓颖超、马骏等等在天津领导了爱国运动。这期间留下许多革命文物和资料,正是我们编写天津地方党史所最需要的材料。其它例子不胜枚举,这些地方资料我们应着重收集。 3 地方文献收集工作设想 地方文献的征集,是地方文献开发利用的基础和前提。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更加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著述资料、信息资料,而地方文献正是当地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的“记录”它为强化图书馆提供信息咨询服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必须搞好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以天津图书馆为例。我馆在地方文献收集工作上,路子尚未打开,方式方法上亦有欠妥之处,这直接关系到收集工作的成效。参见他馆经验,结合个人体会,本人认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有如下几方面: 3. 1要细心地从现有库藏中筛选 一般说来,地方人士的著述,有关地方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的专门著作都较易见到,而夹杂在其它著作中的有关资料就难以发现,尤其在新闻、出版事业高度发达的今天,有关本地的文献资料并不只见于本地出版物,也散见于外地的书刊上。因此,除了平日认真、细心、又能持之以恒地从现有库藏中筛选之外,没有其它捷径。 3.2建立地方文献呈缴制 图书馆要争取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支持,要积极向地方政府汇报,说明征集地方文献工作的必要性,争取地方政府明文规定当地各种文献编辑机关、学校、科研单位、工矿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出版机关,有向图书馆呈缴文献资料的义务,并严格遵照政府规定主动呈缴各种地方文献。要争取本地政府对征集地方文献工作的重视,请政府下发有关文件,确定征集内容、宣传图书馆的重要作用,积极推动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我馆89年始把征集天津地方出版物列为重点来抓,由采编部采访组直接着手。为此,我们自行起草了一份“关于征集天津地方出版物的 通知”,内容包括征集地方文献的宗旨、意义、呈缴与接收的办法等,并取得了市文化局、市新闻出版局的支持,由他们下发正式文件,靠着新闻出版局提供的天津出版单位名称,仅89年一年,我们就与市120家杂志社及百花、教育、科技等7家正式出版单位建立了缴送样本的关系,取得可喜的成效。3.3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线索,广泛联系 图书馆应组织一定的人力,深入到政协、统战部门、组织部门,了解本地区有一定知名度人士(包括在国外、港台地区的人士)的通讯地址,这样可主动去函索取这些人士的著作,还可到文联、文史办、各学会,了解他们地方文献信息,及时收集资料。 3.4开展以搜集、宣传地方文献为主题的活动 图书馆可利用节日或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深入广泛地宣传地方文献的内容、范围、作用,让更多的人士了解地方文献的使用价值。同时召开征集地方文献的座谈会,从个人或团体的角度向广大读者进行宣传,争取支持。亦可采取边收藏边展出的方式,将已征集到的地方文献选展,进一步宣传地方文献,扩大其影响。在展阅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征集工作。 3.5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地方文献 地方文献相当一部分是非正式出版物,又绝大部分散失在某些单位或私人手中,必须深入调查研究,召开有关人士座谈会,取得其支持和协助,提供有关线索,反复访问搜集,对数量极少的珍贵文献,更要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地登门访求或征购,尽量征集到社会上或私人保存的有价值的地方文献。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深入本地区各有关单位进行征集,将此项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岗位责任制。 3.6历史文献部分,可到如下单位收集: 档案馆。多藏有地方志书和大量的地方文献。可部分复制,或掌握目录,供参考咨询用。 民政局。有关近代革命活动、革命烈士的文献,有可能从民政部门索获。 公安局。历次政治运动,使某些地方文献或有价值的地方资料集中到公安部门,幸运地保存下来。 博物馆。本地的历史、文物方面的情况,博物馆资料最全,结论也最有权威性。他们的公开出版物、内部出版物、简讯、说明、展览等资料全属地方文献,务必收集齐(种类)、全(完整、连续)。 其它如广播站、电台、电视台、城建局、民委、文化馆、艺术馆、科委、科协、科技馆等等,从中都可索获有价值的地方文献资料。 此外,在搜集地方文献时,我们的触角,不应局限于本地,也应该伸向异地,甚至异国。外地与外国人士论及本地的著述,外地与海外出版物中有关本地的种种资料,亦属地方文献范畴。 总之,收集地方文献是一项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要不懈地坚持下去。 4 地方文献管理工作初探 这里主要讨论应否建立专藏库的问题。地方文献专藏库是为了突出本馆特色,适应特定读者需要而建立的,是否建立专藏库,应视各馆具体情况而定。以天津馆为例,以往,我馆地方文献资料是分散在若干个相互独立的部门,并由这些部门根据各自特点分别进行管理的。比如:地方出版物中的图书一项由典藏部保管,地方报刊杂志由报刊部管理,解放前的地方史志由历史文献部保管。这种分散管理模式,使地方文献资料整体被报刊、古籍、典藏、阅览等部门分割得不成体系。一方面,不便于地方文献工作者了解和熟悉馆藏;另一方面,也不便于读者充分利用这部分宝贵资料,为此,本人认为,现有的这种地方文献的分散管理模式,应通过适当的集中管理来加以改进。那么,如何对地方文献进行集中管理呢,在地方文献的藏书布局上,我馆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主张:建立地方文献专藏库,把分散在各部门中的地方资料全部集中在所设置的专藏库中,即对地方文献实行绝对的集中管理,另一种主张:分散管理,无需设置地方文献专藏库,只要在现有管理机制下,通过编写地方文献目录,使地方文献系统化,整体化,即对地方文献进行分散集中管理或相对集中管理。这两种观点各有利弊。本人认为,最为可行的办法是建立小规模的地方文献特藏室。 将地方文献集中于一库,虽然方便了读者,也使得地方文献整体性、系统性得到极大加强,但就我馆目前条件来说,并不切实可行。 理由之一,绝对集中管理将会破坏我馆的整个藏书体系。 理由之二,将地方文献集于一库,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理由之三,由于地方出版事业的迅猛发展,仅地方出版物一项就会使得该库规模日益膨大,难以支持。 理由之四,从历史文献部角度考虑,我馆现存线装图书40余万册,列为善本和特藏的有8000种,其中仅地方志一项就有4000余种,其中不乏珍本、善本、甚至孤本。如果从中析出地方文献资料,去充实地方文献库,那么,历史文献部自身完整的藏书体系就会被打破。如果把历史文献部门中的全部地方文献资料进行复制,虽是一项好措施,但目前我馆并无充足的物力、人力、财力保证它的实施。况且,古籍图书的保管,较之普通图书要精细得多,必须做好防虫、防盗、防火、防潮等工作,其设施条件要求很高;而我们地方文献库并不具备这些良好的设施以保证珍贵的古籍资料长久存放。最后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古籍的咨询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历史知识、古汉语知识等,历史文献部门的同志,更熟悉自己部门藏书情况,因而能更好地为读者提供咨询服务,所以,这部分文献仍由历史文献部门妥善保管为宜。 理由之五,我馆是一个综合性图书馆,不仅要考虑地方文献部门,还要考虑其它更重要的内容,而分散集中管理或相对集中管理,既可以方便读者,使读者通过查阅目录,即可找到所需要的资料,也会使地方文献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大大加强,同时避免了绝对集中管理的诸多不利。 因此,对于地方文献,应通过编写目录方式进行分散集中管理或相对集中管理,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实施: a 授权某一部门负责地方文献的编目工作,由该部门组织各有关部门进行目录的编写。 b 所编写的地方文献目录应突出地方文献的重点和特点。 c 建立有特色的地方文献特藏室,负责今后地方文献的收集和管理,把一些独具天津特色的资料集中起来,如太平天国革命史料,义和团革命史料,等领导的革命斗争史料。一些重大历史时期的珍贵图片资料,重要的统计资料等集中起来,建立小规模的地方文献特藏室,以突出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 总上所述,地方文献工作,是图书馆藏书建设的重 要部分,证史补遗大有可为。应当引起重视,持之以恒,全面规划,日积月累,由点到面,积浅入深,逐步形成一个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地方文献”资料体系。 图书馆工作论文:浅谈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 民族地区图书馆除了负担着为科研和生产服务,为提高当地各族群众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服务的任务外,突出的是还应担负起收集和整理、提供民族地方文献这一特定的任务。近年来许多民族地区图书馆,在收集地方文献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在对地方文献收集的范围,类型以及民族地方文献的作用的认识和做法上,都还存在着许多有待探讨的地方。本文拟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民族地方文献的范围和类型 民族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首先应该掌握该民族的历史概况,社会发展与地方文献形成的关系,再根据本民族的特点,调查了解地方文献资料在民族地区的流传形式、保存情况,进行有步骤、有计划的挖掘。 地方文献的形成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文化、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有的少数民族地区,在建国后从原始社会跨越到封建社会、有的民族受封建制度的统治时期较长,经济、文化的发展落后于内地,地方文献的形成与汉族地区相比也相应的有许多不同之处。 地方文献的形式又与语言文字有密切的联系。有些民族的社会发展较为迅速,文化上受汉文化的影响较大,所以地方文献中正式出版物占的比例也较大。而有的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只能把本民族的各种历史事件、传说故事、风俗习惯采用各种不同方式进行记载,如采用不同符号代替的、象形的、摹仿汉文字的。有的民族还用手势、队形及各种表现方式对事件进行反映,有的则以口头形式流传。 各民族地方文献形成与形式的差异,必然带来民族地区图书馆收集工作的特殊性,收集范围也不能限制于地方志、人物志、革命史料、科技史志及本地区发行的一切正式出版物,还应该包括民族地区采用不同方式方法记载流传下来的一切能反映民族地区风貌的,反映政治、经济、山川、自然资源方面的资料。如果根据各民族地方文献的形式进行划分,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进行收集。 (一)正规出版物。民族地区由于受社会发展、政治经济、语言文字的局限,正规出版物的数量与质量上都不能同内地公共图书馆相比,许多民族地区解放前从未纂修过地方志。所以这方面的地方文献主要是建国后的国家出版物中涉及有关民族问题的部分,以及民族研究单位收集整理的有关资料,民族地区政府部门有关法令、材料汇编及外地著者反映民族地区的作品,及各种调查报告,资源考查等。 (二)非正规出版物。非正规出版物是构成民族地方文献资料的重要组成部份。民族地区图书馆要根据自己民族地区地方文献形成的特点及与一股性公共图书之间的差异,确定收集的范围,根据对某个民族地区的非正规出版物的调查统计的分析,一般非正规出版物包括: 1、民族中为了反映某一历史事件,纪念历史人物等各种事件记载的碑刻、石刻,民族自然村的乡规民约碑、人物题记等。这些碑刻可以复制为拓片、照片进行收集。 2、由于边域纠纷冲突引起,对边疆领土划分、冲突事件进行详细记载的各种抄本、图册。 3、各个民族家庭中、自然村中对各种事件记载的家谱、村谱、户籍册、统计表。 4、至今流传在民族群众中的各种经卷、史诗及各民族采用不同方式对本民族事件记载的各种抄本、稿本。 5、能够为研究民族历史、民间艺术提供一定研究资料的画册、画卷及能够反映某一历史风貌的照片图册。 6、民族中受语言、文字限制,采用各种不同方式对历史事件进行记载的实物。 (三)口头流传的“资料”。严格说来,不属于文献范围;但我认为民族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不能仅限于文字的东西。口头流传下来的,把它记录整理出来也是我们的文化遗产。 我国少数民族口头流传下来的东西很多。收集时要保持原貌。口头流传的“资料”包括:民族地区的民间艺人演唱的传说故事、史诗、叙事诗,曲谱、曲调及各民族中广泛流传的神话、民间故事等。我国有的少数民族由于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地方文献资料的收集工作更要着眼于实物资料和口头流传的活资料。 二、民族地方文献的作用 民族地方文献一向为民族地区图书馆所厚爱。有的民族地区图书馆把所收集来的地方文献资料称之为“镇库之室”。一般说来,民族地方文献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一)用于研究民族族源问题。有些研究人员一直苦于没有这方面的文字资料,只能借助于考古来开展研究工作。但它们仅是出土文物,没有文字根据。地方文献资料中的家谱、族谱、村史对这方面有着详细的记载,家谱中记载着家族的变迁。有的家族采用的父子连名制依据等,对研究该民族与外来民族提供了一定参考价值的文字根据。 (二)用于研究民族历史人物。地方文献资料中的碑刻、名人题记中对此就多有记载。如白族著名诗人赵藩的家乡,村口所立的“故里碑”中对他的生平简介,就为研究提供了较为可信的原始资料。 (三)用于研究民族文化的形成及民族文学的演变过程。例如:沐氏统治云南时期的地方典册、民族文史资料都已焚毁,流传至今的正规出版物几乎没有,但依靠大理州境内的洱源西山公社保存的白族民间演唱曲本、谱本、民歌抄本、稿本及流传在民间歌手口中的各种民歌却能找到与那个时期有关的许多文史资料。大理喜州的“山花碑”,文字方面借用汉字记白语,书写采用“三七一五”的山花体民族形式刻在碑上。这些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料为研究白族民间文学的发生发展,研究民族的历史和语言的发展,民族诗歌的源流及文字使用方面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 (四)用于研究民族中的宗教信仰和自然崇拜。由于民族文化的落后,对自然界侵袭造成的各种灾祸得不到理解,各民族对自然界的各种物质进行崇拜。有的民族从各种不同渠道传入了宗教。由于宗教的传入,加上民族中对自然界崇拜,民族地区工、农业各方面受到相当的影响。地方文献资料中的各种传说故事、经卷、神话、叙事长诗、还有在部分民间艺人中演唱的曲抄本、民歌,对各时期宗教的兴盛、自然崇拜的形式都有记载。 (五)用于研究民族艺术史、音乐史。例如:大理国时期的《张胜温画卷》,南诏国时期的《南诏中兴二年画卷》,及各种不同形式记载的大本曲本、吹吹腔谱本及民间艺人口中流传的演唱曲谱,为研究人员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南诏中兴二年画卷》中所展现的南诏大理国时期南诏开国的传奇神话历史故事,从画面上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生活及宗教与政治的关系。这些珍贵的资料被研究人员称为“南中瑰宝”。 (六)用于研究民族科学技术的发展。民族地方文献中有不少记载民族建筑风格,建筑形式及建筑过程的数据,地方疾病的防治以及历史上民族地区有特色的各种生产技术资料。它们的作用往往是考古所难以达到的,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原始材料。 图书馆工作论文:湖南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纵横谈 湖南馆是1904年3月成立的,越92年风雨历程,筚路蓝缕,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地方文献,基本上形成了馆藏特色。 一、整体思路和规模化格局的形成 作为地方性图书馆,必须全面、系统、长期地致力于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这样的观念和认识必须是坚定不移的。湖南馆的地方文献收藏达到现在的规模,是几代湖南图书馆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刚解放时,湖南馆所藏图书报刊不到13万册。解放后,图书馆历届同仁坚持不懈地从事乡邦文献的访求、征集、购买,其效果是明显的。40多年来,藏书量有过几次大幅度的增加。一次是50年代,征集、接收湖南革命文献、着作版本、古旧书刊60余万册;另一次是“”期间,征集、抢救、接收书刊资料、字画20多万册(件)。这两次增加的书刊,大都是湖南地方文献,其中不乏珍品,为馆藏地方文献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进入80年代,对地方文献工作的认识完成了质的飞跃,由不自觉行为转变为自觉行动。1981年建立湘版书库和地方文献征集组,特别是1983年,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征集地方书刊资料的通知》,以文件形式确定由湖南馆担任全省征集地方文献的具体工作,饬令全省各地、各单位出版(含非正式出版)的书刊资料都必须缴送给图书馆。由于形势的发展,1995年“两办”文件经过修改,重新颁发《关于做好征集地方文献工作的通知》。 1984年独立建置地方文献部,专门设立地方文献书库,从组织上保证了地方文献工作的有序进展。 10多年来,工作局面不断拓开,成绩斐然。 1.征集是地方文献工作的前提 如何征集地方文献历来存在宽严不同的两种办法,湖南馆是灵活掌握的,凡是湖南出版物、湖南人士(包括长期在湖南工作的客籍人士)着述和内容涉及湖南的出版物,都属于征集范围,“宁宽勿窄”;而地方文献库的收藏则是以内容反映湖南的、经济、文化等一切有研究、保存、参考价值的史料性文献(不限作者籍贯、出版地区、出版方式、载体形式),“宁窄勿宽”。为使各项工作逐步规范化、标准化,先后制定了“地方文献征集工作条例”、“湖南名人文库征集、管理办法”、“地方文献库收藏标准”、“地方文献分类表”、“地方文献分编细则”、“‘’资料分类表”以及“地方文献部工作条例”。在征集工作中,一靠“红头文件”,包括省委、省政府的文件,省新闻出版局的文件,“文件”的出台,给征集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和保障,作用无疑是很大的,但不能依赖“文件”,“文件”实施的效果与征集人员的主观努力是紧密相关的;二靠征集人员对事业的执着精神,动脑要勤,动腿更要勤。例如,为了搜集已经出版的县、市志,因为大多数县市志是与省外出版社合作出版,无法得到缴送本,只能写信去要,派人去取,仅1995年,就派出两个征集组,分赴29个县市,行程一万公里,征集到县市志60余种、专业志70余种,还有各地出版的地方年鉴和地方史料;三靠广泛联系,湘音湘情牵湘人。这里面包括信函联系,每年春节前寄赠贺年片,纸短情长;到各地召开湘籍人士座谈会,邀请海内外湘籍人士来馆参观,如台湾《湖南文献》发行人刘修如先生多次到馆,回台后,撰文介绍湖南名人文库,动员海外湘人捐书;邀请着名作家、画家来馆举办笔会、鉴赏会、展览等。 2.建立较完整的地方文献保障体系 在宏富的地方文献中,地方史志,解放前出版的湖南地方志约450种左右,湖南馆则藏有410种,另有缩微胶卷本20多种,此外还藏有山水、古迹、宫殿、陵墓、园林、书院志近百种;民国湖南省志稿汇编资料2000余种。近几年已经陆续出版的省、县、市志和各种专业志以及地方年鉴、专业年鉴几近全部收齐。馆藏湖南家谱、族谱1000余种,占已知存世家谱、族谱总数的3/5。地方报刊,解放前出版的1300余种,解放后出版的近2000种。地方版图书,民国时期出版的平装书2300余种,解放后出版的10000余种。湘人着述,包括解放前的抄本、稿本、刻本,约20000种。 3.珍贵文献琳琅满目,蔚为大观 湖南馆因其特殊的地位,因此珍藏了一批珍贵的革命文献,其中包括着作版本2600多种、 20多个文种、 11000多册;徐特立同志书写的诗词条幅、学习笔记、会议记录、批注圈点的图书等等;湖南革命文献500余种,如刊于1925年12月1日《革命半月刊》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刊于1927年3月20日《向导》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湖南区委机关刊物《新民》(部分)等;陈天华的《猛回头》,《湘江评论》、《新湖南》,《湘省大汉报》、《湖南通俗报》等;湘军着名将领曾国藩的奏槁、批犊、信札、日记、诗文和湘军史料100余箱、几千万字;左宗棠手札70余件;中国首任驻外使节郭嵩焘的手稿《养知书屋日记》(200多万字),还藏有王船山、何绍基、王闿运、彭玉麟、胡林翼、陶澍、王先谦和谭嗣同、黄兴、蔡锷、陈天华、谭延闿、杨树达、张舜徽等一大批湘籍名人的稿本,其中有着述、信札、日记、诗文以及大量的书画作品。 4.颇具特色的“”资料 “”是历史的逆转,但它毕竟还是历史的存在,此期间生产的成千上万种纷杂的出版物自然也有其收藏的价值。“”时,湖南馆的同志独具慧眼,搜集、价购了近百万份小册子、小报、传单、画刊,其中涉及湖南的二三十万份,将为后人了解湖南“”的发生、发展以及研究“”中的重点人物、重大事件、重要群众组织的情况提供原始资料。 5.湖南名人资料中心的创建与发展 为增加地方文献工作的特色,拓宽文献搜集的渠道, 1989年创建湘籍名人文库,1992年改名湖南名人文库,目的在于加强与一部分不属湘籍而长期在湘工作的外省籍人士的联系。1995年又易名湖南名人资料中心。“文库”成立以来,搜集到海内外湘籍人士(含湘籍华侨和外籍湘人)和长期在湘工作的外省籍人士5000多人的资料,与3000多人建立了联系,收到2000多人寄赠(捐赠)的着作、手稿及个人藏书5万册左右(不含徐特立同志的藏书15800册),建立了一个综合文库和“着作版本藏阅室”、“徐特立同志藏书阅览室”、“湖南作家文库”、“张舜徽先生文库”、“蔡仪先生文库”以及吴相湘、谭戒甫、陶懋炳等多人的专柜。“文库”的建立,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普遍认为,这对弘扬湖湘文化、加强地方文化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同时,对亮丽图书馆形象也不无裨益。 6.地方文献工作自动化管理已经起步 对地方文献的征集、编目初步实现了计算机管理。为了建立湖南人物资料数据库,湖南馆自行研制“人物自动化管理系统”,目前已投入试运行阶段。 二、逐步深化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 1.编制了一批书目索引 据不完全 统计,先后编制出《湖南各专县市报工农业经济重要资料索引》、《馆藏湖南地方文献资料目录》、《湖南着者及其着述简表》、《馆藏湖南地方志目录》、《湖南家谱、族谱目录》、《湖南报刊大全》、《洞庭湖开发书目》等等。 2.为修志提供馆藏资料 80年代中期,全省修志工作全面铺开,地方文献的需求陡增,各级各类修志人员涌向图书馆,湖南馆应接不暇。为了缓解“供求”矛盾,与省志办联合下文,安排预约来馆,增加阅览座位,延长开放时间,帮助组织力量代查代抄。平均每天接待读者100人左右,持续近4年时间。那时候只考虑“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没有搞与经济效益挂勾的“改革”。为修志提供资料,起到了全省任何单位无法替代的作用。 3.发掘、整理、编辑各类地方性、史料性图书40余种 一是参与整理,如《曾国藩全集》、《王闿运诗文集》、《湖南青运史》、《湖南女运史》、《湖南工运史》、《湖南党史》等;二是提供稿本,由出版社编辑或影印出版,如郭嵩焘《养知书屋日记》、《船山全书》、《湖南全省掌故备考》、《湘城访古录》等;三是主持编辑出版《湖南地方志太平天国史料》、《湖南地方志中的少数民族史料》、《自立军史料集》、《湖南地方志提要》、《湖南资料手册》、《当代湖南人名辞典》等。其中《湖南资料手册》全面系统地反映湖南和平解放以后至1989年10月, 40年间的各方面的情况,资料宏富翔实,编排合理,是一部大型的资料性工具书,一部浓缩的湖南史志。出版后,各方面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1995年出版的《当代湖南人名辞典》,收录海内外湘籍人士和长期在湘工作的外省籍人士2652人,是全面研究湖南人物的开山之作。 4.开放地方文献阅览室 集地方性图书、期刊、报纸于一室,既接待研究型读者,也接待普通读者。同时,各专门阅览室也实行对重点读者的服务。 三、廓清迷雾,统一认识 问题与成绩同在,成绩越多,问题也相应增加和突出,不过有些问题有待于探讨: 1.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没有理顺 地方文献是馆藏文献的一部分,地方文献工作是全馆业务工作的一部分,二者的关系是十分明显的,局部的作用只能是完善整体,不能削弱和损害整体。而这二者之间关系的处理,长期困扰着湖南馆。例如地方文献是集中入藏,还是分散入藏?是适当集中与分散入藏相结合,通过书目索引集中揭示,搭桥铺路,还是必须搞“小而全”的地方文献库?几种意见争论不休,决策处理时态度模棱两可,摇摆不定,致使具体工作人员无所适从。地方文献既有图书,又有报纸、期刊;既有近现代、当代文献,又有古代文献;既有大量纸质载体文献,又有其他载体形式的文献。根据一定的藏书体系,已经分藏在各个业务部门,如果一味强调集中入藏,势必会彻底破坏已经建立起来的藏书体系和布局。目前,湖南馆采取的是在不影响全馆藏书体系的前提下,实行适当集中,而大量的还分散在各业务部门。关键问题在于即使分散,但必须整体揭示,恰恰在整体揭示上,10多年过去了,还只停留在准备上,至今没有一套完整系统的馆藏地方文献目录,这是一项地方文献工作的基础建设,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被耽误了。 2.工作在浅层面上运行 主要表现在:文献的搜集局限于省内出版的图书、期刊、报纸和能通过出版目录了解到的外省出版的图书,是以种、册为文献单元搜集处理的,而大量的内容具有“湖南特色”的资料分散在全国各地出版的图书、报刊上,湖南馆并没有全面开展搜集整理。这项工作要求高,难度大,但绝不能因此而不去做,否则地方文献的收藏是残缺不全的。在文献阅览上,目前仍停留在一次文献的借借还还,而地方文献阅览室主要是提供二、三次文献或经过集中归类整理后的资料。编制书目索引是地方文献工作的主要手段,而湖南馆近几年没有编过地方性专题目录。严格地说,湖南馆的地方文献工作还处在初级阶段。 还有许多的问题,诸如人员群体素质不理想。没有好的人员素质,要求工作的广度和深度,那是一句空话;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还远远不够,不能只简单地提供“原料”,还必须组织力量进行深加工,提供“半成品”或“成品”,进而转化为“商品”;由于市场经济的驱动和负面影响,社会环境对地方文献征集的支撑力愈来愈小,征集工作的难度愈来愈大,又缺乏相应的对策;工作手段落后,设备严重不足,活动经费短缺,等等。 四、创造地方文献工作新局面 地方文献工作是公共图书馆的一项长期性、经常性的工作,是一个只有开始没有终结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地方文献工作的规模效应程度决定着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和地位。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地方文献工作在全馆工作中的重点观念和重点意识,遵循既定方针,不断调整工作策略,努力创造出新的局面。今后五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内,湖南馆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完整的馆藏地方文献目录体系 目录体系应含古今各种载体的书刊资料,有分类、题名、主题、责任者4种,从不同侧面全面揭示馆藏,特别要注意目录与目录之间、藏书地点之间的联系,为读者利用地方文献提供全方位的良性服务。同时,编撰各种为湖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大、中、小型专题文摘和书目索引。 2.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文件”效力,广泛寻求社会支撑,在地方文献搜集上采取整体推进,重点突出的战略 凡新闻出版部门出版发行的书刊,要通过做工作,该缴送的都应及时缴送,把漏缴率降到最低程度。视听资料生产部门发行的电影拷贝、录像片、录音带等也应根据“文件”要求缴送,起码要缴送属“地方文献”范围的产品。凡是地方文献收藏的重点,如地方志、地方史料、地名资料、地方水文、气候资料、地方物产资料、地方人物传记资料、地方报刊等的收集要基本做到准、齐、全。 3.切实建好湖南名人资料中心 使之上档次、上规模、出特色,变“自封”为“他封”,让“中心”存留湘人心中。建设好湖南人物资料数据库,创办《湖南人物》,修订好《当代湖南人名辞典》,成立湖南名人研究会和基金会,逐渐把湖南名人资料中心办成湖南人物的中心,资料中心、研究中心。 4.全面实现计算机管理 采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地方文献的搜集、书刊的编目整理,文摘、目录、索引的编制。在建好湖南人物资料数据库之后,建设湖南地方文献数据库,起点要高,规划要严密,实施要视实际情况分阶段、分步骤。先完成书目数据库,再完成篇目数据库,最后考虑全文检索数据库。这是一项展现湖南馆实力的工作,务必要下大力气做好。 5.努力培养一支素质精良、优势互补的地方文献工作队伍 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历来为识者所重视。从事地方文献工作的人员,不仅要求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还要有广博的知识面和掌握现代化手段的能力;不仅要求具有事业的奉献精神,还要求具有务实的工作作风,“板凳须坐十年冷”,事业的成功才会向你发出微笑。 6.建立健全全省公共图书馆系统地方文献征集网 为推动省、市(地)、县(市)三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全面展开,扩大地方文献搜集的地域范围和种类,要注意搜集利用光盘、电子出版物等载体的地方文献媒体。共同建设自动化管理系统,逐步实现地方文献资源共享。 图书馆工作论文:论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专业化倾向 我国现代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起源于本世纪40年代后期以杜定友先生为代表的广东地方文献工作,迄今己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尽管有关地方文献事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仍处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但就其事业发展和社会影响而言,还是取得了极大的进步。毋庸讳言,我国各地的图书馆地方文献事业起步有先后,水平有高低,其发展呈现出很不平衡的局面。这种现象,与各馆对地方文献事业的认识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进而与各馆地方文献工作中的机构定位、业务定位,以及工作人员的专业化程度定位有着直接的关系。地方公共图书馆是否一定要开展地方文献工作?换句话说,地方公共图书馆是不是有从事地方文献事业的责任和义务?开展这项工作对社会以及图书馆有什么益处?地方公共馆是否具备开展这项工作的条件?其次,这项工作的性质和方法与图书馆的常规业务之间是否存在着差异?能否使用图书馆常规业务的方式和人员来从事这项工作?为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地方文献工作的概念、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与其他类型地方文献工作的关系、地方公共馆开展地方文献工作的必要性和效益前景、地方文献业务与图书馆其他业务工作之间的关系,并在此认识基础上逐步加强地方文献工作的专业化进程。 一、从事地方文献工作是地方公共馆的责任和义务 1.地方文献工作的概念 从广义上说,凡涉及到地方文献生产、传播和开发利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工作,都应纳入地方文献工作的范围。如对于地方文献的考古发掘、编辑制作、出版播放、展览、保管和研究等等,都属于地方文献工作的范围。由此角度看来,地方文献事业是一项跨行业的社会事业,尤其是地方档案馆、博物馆、文物部门以及地方报刊、广播电视部门,都在不同程度地从事着地方文献工作。但是对于图书情报界来说,其狭义范围则只包括地方文献传播过程和开发利用过程中的部分环节,或者说是地方文献的情报过程。具体说,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是通过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典藏、流通,以及书目索引和参考咨询等工作,向社会各界提供适用的地方信息和地方史料。这实际上和一般图书馆工作的内容是完全相通的。 2.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与其他类型地方文献工作的关系 ①与地方新闻出版行业的关系 地方新闻出版行业包括地方通讯社、报社、电台、电视台、杂志社、出版社等机构,它们从事地方信息的采集、加工与传播,是地方文献的生产源之一。其产品是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原材料。在地方文献信息产生和流通的完整流程中,此二者是上下衔接的两道工序。 ②与地方档案工作的关系 “档案是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及个人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归档集中保存起来的文件材料[2]”。所谓地方档案,不过是在档案的内容方面加以地域的限定,而这一限定与地方文献的地域限定是基本一致的。从地方文献基本概念的角度来看,地方档案当然可以归入地方文献的范畴,而且还应该是地方文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现行的档案工作,大体上分为文书档案和技术档案两大部分,与地方文献关系密切的主要是文书档案这一部分。在实际工作中,因各地都有专业的档案工作系统,他们以有关档案收缴与管理的法规为行为依据,所以地方档案的收集和保存,主要还是由这些专业档案部门来完成。 然而地方档案部门的工作重心主要侧重于生成于各级政府系统的现时档案,对于全部地方档案的收集,尤其是产生于民间的大批档案材料,和偶见于流通领域中的历史档案,则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巨细无遗。因此,地方博物馆和地方图书馆从各自的角度去收集这类地方档案,还是大有必要的。 档案行业与图书馆行业是姊妹行业,它们同样要收集、整理、保管,并向社会提供有关的地方信息,仅仅是处理的文献形式和具体的工作手法略有不同而已,在地方文献工作的范畴内表现为分工协作的关系。 ③与地方文博工作的关系 地方博物馆是陈列、研究、保藏本地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实物以及自然标本的一种文化教育事业机构。各类博物馆根据各自不同的性质、方针、任务,有系统地陈列文物、模型、标本等展品,对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丰富人民的科学知识和文化生活,并为促进生产、科研以及艺术创作提供资料和借鉴。 地方考古工作是通过考古发掘去发现本地方的古代遗迹和遗物,对这些实物史料进行研究,阐明本地方古代的政治经济状况和物质文化面貌,进而探讨人类社会的历史。 在地方文献工作的范畴内,地方文博机构的任务主要是收集、研究、保管和陈列那些具有文物价值的地方文献。对于文献内容的传播,只采用实物陈列的方式。其工作内容与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是一种局部交叉的关系。 ④与地方社会科学情报工作的关系 广义上的地方社科情报工作需由地方档案工作、图书文献工作、专业情报工作三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合力完成。图书馆、档案馆、情报所等社会机构都应是地方社科情报服务系统的子系统,这里所说的地方社会科学情报工作,主要指地方专业情报机构所从事的二次,三次文献的编制与报导。 地方社科研究和党政领导部门决策的需求,决定了地方情报工作必须具有地方特色。“各地区的社科机构的研究对象和各地区党政领导部门所采取的种种对策,无不受本地区的民族、政治、经济、地理、文化、人口、教育、能源、生态和历史等因素的制约,这就决定各地区的社科情报工作必须立足于对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了解的基础上,研究分析出与其它地区不同的又有开发意义的问题,进行情报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和研究,直接为社科研究服务,为当地党政领导部门的决策服务[3]”。而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社科情报工作的基础,则是收集具有地方特色的情报资料。在这一方面,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是绝对不可忽视的。 “社科情报实质上是由社会领域和学科领域里产生的两部分情报(社会情报和学术情报)构成的。[4]”。如果说专业社科情报机构是以社会科学情报(或称社科学术情报)作为主要工作对象,而图书馆、档案馆等子系统则是以社会情报(或称社科基础资料或社会动态情报)作为主要工作对象,二者的关系大部分是交叉的。 ⑤与方志编修工作的关系 方志,或称地方志,是记载一定地区(或行政区划)自然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历史与现状的 综合性著述。按其涉及的行政区域,可划分为全国性的总志和地区性的通志、州郡府县志和乡镇志;按其涉及的内容,可分为综合性的志书和专业性的志书。地方志是有关地方的百科全书。它“具有地方性、连续性、广泛性、资料性、可靠性等特征[5]”。实际上,方志是地方文献中的一个品种,而且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品种。但方志这种特殊的著述体材仅仅是地方文献中的一个品种,而不是全部地方文献。 方志的编修是连续的,一部方志修成,若干年后又行续修。修志时所使用的原材料完全是地方文献;可以认为,方志是按一定方式纂修起来的地方文献汇集。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者要为方志编修提供尽可能全面的原材料,然后又将新的方志收入地方文献专藏。地方文献信息在二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循环往复的关系,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增值。 小结: 以上行业的工作内容与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密切相关。然而地方文献的情报过程,亦即地方文献的采集、整序、典藏、流通,以及地方文献书目索引和参考咨询等工作,却只能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机构独家承担,因为完成文献的情报过程是图书馆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3. 地方公共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工作的必要性和效益前景 在图书馆系统内部,各馆的性质及其在图书馆网络中的层次各不相同,决定了各馆的社会功能不同,用户类型不同,因而信息需求也不相同。借用市场科学的观念来说明,各类型、各层次的图书馆各有其适宜的市场范围。各馆都应研究本馆的用户类型、使用目的、专业分类、情报需求类型等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确认本馆在用户心目中的特殊价值。 在地方领域内,高校图书馆、科研图书馆,以及公共图书馆以外的其他类型图书馆,受其性质与社会职能的局限,没有开展地方文献工作的社会义务。基于本馆主体用户对文献的使用目的,一般来说,也不具备相关文献资源的积累。 地方公共图书馆则不然。它的常规经费来源于本地方的财政收入;从综合文化的角度服务于本地方是它的基本社会义务;基于本馆常规用户对文献的使用目的,地方公共图书馆具备相关文献资源的积累,而这种资源积累能够相对全面地代表本地的地方文化。因而,从理论上讲,地方公共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工作是顺理成章,无可取代的。反之,地方公共图书馆若没有开展地方文献工作,或开展不力,则可能会被地方社会认为是没有尽到应尽的社会义务。 从现实中看,地方公共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工作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效益前景。 ①各地的地方文献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内容界限,对地区或国家的文献系统而言,可以各自构成特色鲜明的子系统,基本上不存在业务范围的竞争,也不存在资金的重复投入问题。地方公共馆在普通藏书、古籍、连续出版物诸领域,除具有地理位置所带来的读者优势外,并不具有任何文献资源方面的优势,而地方文献资源则是无可竞争的一号拳头产品。 ②地方公共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工作具有理想的投入产出比。与母馆需要采购的其他类型文献相比较,地方文献的数量相对较低,其中还包括相当比例的非正式出版物,所需经费只占全馆采购经费中极为有限的比例;而地方文献专藏由于系统内容方面的唯一性,对于地方公共图书馆所产生的效益,是其他类型文献系统所无法替代的。 ③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和经营,地方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能够产生多种附带效应,具有良好的持续发展前景。除可针对本地、国内、国际各类用户开展传统的阅览、借阅服务,和专题咨询、定题服务以外,还可以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专题文献开发和编辑出版;建设地方信息数据库,定期情报刊物,进而通过专门的地方文献信息网页,在更广大的领域内开展地方文献事业。 ④地方公共馆开展地方文献事业的过程中,会逐步培育和造就一批有关地方文献和地方文化的专家。这些人将在各类地方事务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 图书馆的学术形象和社会地位也会得到地方社会的进一步确认和提高。 二、公共图书馆中的地方文献业务格局 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中地方文献事业的发展水平不一,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没有把地方文献工作正式列入本馆业务范畴和工作日程。 ·开展地方文献工作,但没有设置专门的地方文献工作机构。地方文献的采访、分编、典藏和读者服务工作分别由本馆相关业务部门,或者说是地方文献工作融入了其他业务工作。 ·没有地方文献工作机构。但地方文献的采访、分编、典藏工作仍由本馆相关业务部门,地方文献机构只从事辅助型(或称被动式)的书目索引工作和一部分参考咨询工作。或者说是地方文献的藏书建设与读者服务分成了两条线运行。 ·没有专门的地方文献工作机构。并没有专职的地方文献业务人员,开展与地方文献事业相关的一切业务。 造成事业水平发展不一的原因,固然有对事业宏观认识上的偏差,但也有对地方文献工作的专业程度认识不足的因素存在。 1.地方文献具有独特的概念、性质、形式、作用与价值观念,这使得它在采访、分编、书目、咨询等一系列信息处理工作中,与公共图书馆的常规业务之间存在着原则差异。 ①地方文献是一个独特的文献群体,它指的是“内容上带有地方性,同时具有重复使用价值的文献”[6]。只要文献具备了以上两个特征,则无论其出版地、出版期、文种、 文献形式、文献载体如何,都可纳入地方文献的范畴之内。从地方文献的内容来看,它反映的是特定地域范围内事物的客观存在,而不是人类对该事物的主观认识。它所反映的是事物的地方特性,而不是该事物超越地域范围的共性。因为一旦上升为共性,也就失去了“地方性”。 ②地方文献的内容体系包括本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各项地方事业,但这并不等同于天文学、气象学、地理学、地质学、水文学、动物学、植物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医学等诸般学科。它所容载的内容并不是学科信息,而仅仅是地方事物的客观记录,这就是地方文献的本质。 ③地方文献的类型多种多样。依据各不相同的文献编纂方式及其在社会上的传播渠道,地方文献可以分为书籍、报刊、会议录、文件汇编、学位论文、科技报告、舆图、谱录、统计图表,簿记、票据、证券、画册、印谱、照片、乐谱、文告、传单、 商标 、戏剧说明书,以及地方文献专用的参考工具书等形式。从文献载体的类型划分,图书馆地方文献主要包括纸本、光化学制品和磁记录品。几乎包括了当代图书文献的所有载体类型。从文献的生产者或是文献的出版发行方式来划分,地方文献中包括公开出版物、非公开出版物和非书资料三个部分。”[7]2.概念、性质和形式决定了地方文献的作用和地方文献用户需求的特点,从而导致对专业化操作方法的需求。 ①读者使用地方文献,其目的在于了解有关某类事物的地方特性,而非此类事物的共性,地方文献用户并非不去使用地方文献以外的文献资源,他尽可以在其他文献资源中获得有关事物共性的信息,而反映事物地方特性的信息却只能在地方文献中获得。 ②地方文献的形式和载体多种多样,但其价值并不表现于个别的珍稀版本,而是体现为一种信息的群体优势,即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它是对特定区域内自然、社会诸般事物的历史与现状全面系统的综合纪录。由众多的文献共同反映出某一项地方事物的全部发展历史,无论是历史文献还是现实文献,无论是什么样的文种、出版地、文献形式,载体类型,它们的内容都在连绵不断的史料长河中占有固定的位置,上承前,下启后,不可缺少,也不能替换。 ③地方文献的藏书建设和公共图书馆常规的藏书建设之间,在目标与模式方面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公共图书馆要在读者对象的公共性和藏书内容综合性的前提下去合理使用经费,其藏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只是相对而言,因而漏采和误采的界限也不是十分清晰;而地方文献藏书建设则应全面反映本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藏书建设的水平要具有权威性。在理论上,其采访对象应该是所有存世的相关文献,而不是碰得到或买得到的那部分文献,漏购现象是应该努力避免的;反之,一旦采进了非地方文献,也决不能含浑入藏。在采访方式上,公共馆大部依据征订目录,采用市场订购的方式;而依靠这种方式所能得到的地方文献,却只占地方文献生产总量的较小比例,其余部分不一定存在征订目录,所以要靠采访人员去努力访察文献的生产、流通信息,然后通过订购、采购、征集、交换,复制和纂辑等手段,个别处理。这项工作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系统性,不可能要求公共馆的常规采购人员完全掌握并代为处理。 ④分编工作中,大多数公共图书馆采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图法》的分类思想基于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主观认识,对于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及其读者的使用目的而言,其总体效果显然是利大于弊。然而地方文献的基本性质并非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主观认识,而仅仅是关于地方事物的客观描述。地方文献中不可能有哲学,以及马列主义、思想,不可能有社会科学总论和自然科学技术总论,因为这纯粹是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宏观认识,不属于某一特定地方;地方文献中不应该包括大多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技术的基本理论以及基本方法论,因为这些内容是不同地域人们的共识,并不具有任何地域特征。使用《中图法》或其他同类的方式来类分地方文献,显然会在读者与文献之间造成明显的沟通障碍,因而是不合适的,反之,以客观存在的地方事物作为地方文献分类依据,编制出专用的地方文献分类表,应该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⑤多数公共图书馆都是以文献形式、载体类型和文种等外部特征作为的典藏分布结构的依据。这种方式与公共图书馆的读者需求相适应,有利于藏书建设和读者服务工作的开展。但基于地方文献的整体价值和读者的需求方式,其典藏配置应尽可能采用专藏库的形式。 ⑥从地方文献藏书建设工作中可以看出,它完全是一个独立于公共图书馆常规业务之外的完整子系统,至于地方文献读者服务工作,如地方文献的研究、整理与开发,专题书目与索引的编制,以及专题咨询和定题服务中所表现出的专业化倾向,就更加明显。所有的地方文献工作者,包括采访、分编、书目索引、参考咨询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除应具备一般的图书情报工作能力之外,还要掌握地方文献工作的理论与方法,掌握地方文献所涉及的各种专业知识,了解服务对象所从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论,这样才能站在较高的角度去收集和处理文献,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综上所述,公共图书馆中的地方文献工作更近似于参考图书馆或研究图书馆的性质。因而,将地方文献工作完全融化在公共图书馆工作的各个部分里,不利于地方文献工作的深入开展,亦不能完成公共图书馆所应承担的地方文献情报过程这一社会责任和义务。 公共图书馆中的古籍工作要使用独特的分类、排架方式,从事专项工作的人员要接受有关古籍整理的基本训练,多数人已经从习惯的角度接受了这一事实。然而形成这一事实的根本原因却并不在于习惯,而是起因于古籍的独特内容与形式,以及读者的需求角度。从这一点出发,地方文献工作具有同等程度的专业特征,以及更加理想的开发前景。基于以上认识,地方公共图书馆应将地方文献工作作为本馆工作内容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使其得到长足的发展,并努力创造条件,逐步建立专业的地方文献工作部室,使其在业务发展上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图书馆工作论文:浅谈河南省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 地方文献一般是指内容上带有地方性,同时具有重复使用价值和保存价值的文献。主要包括地方志、地方出版物、地方人士著述及地方性的其它研究资料、调查报告、档案、薄录、碑记、家谱、族谱、地图、照片等等。由于地方文献与地区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及专业研究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文献在记录某地区历史、现状、为某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提供服务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价值,因此在公共图书馆中,地方文献已越来越广泛地得到重视。早在1982年文化部颁发的《省(自治区、市)图书馆工作条例》中就有“搜集和保存文化典籍和地方文献”的规定,八十年代以来关于地方文献工作和地方文献理论的研究日趋繁荣。本文拟就河南省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实际情况对它的收集、整理和利用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河南省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地方文献馆藏现状 河南省地处中原,交通便利,自古以来便是人杰地灵、文化鼎盛之地,长期处于政治文化中心,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改革开放、经济繁荣的今天,它正以新的姿态焕发青春。纵横古今,河南省地方文献资源十分丰富,作为省图书馆,我们理所当然地担负着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工作。早在八十年代初我们便设立了专门的地方文献部,十几年来地方文献馆藏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地方文献在藏书建设方面的独立系统。为了方便叙述,我从时间上以1912年为界线将地方文献划分为古代地方文献与现当代地方文献两部分。 1、现当代地方文献 主要包括河南和籍贯属河南的现当代各界人士与河南有关的著述,各种出版社、学协会及史志研究机构编辑出版的与河南有关的各种正式、非正式出版物等。 ①图书:目前集中存放的有卡片式目录索引的地方文献图书约七千余种一万五千余册。这些图书包括现当代省内各地市县地方志、各地邮电志、粮食志、商业志等专业志、各地经济统计年鉴、文史资料、历史考古文献、河南人物传记、地方作家文艺作品、河南民间艺术、风光民俗、科研资料等。 ②期刊:地方文献期刊已装订成合订本有卡片式目录索引的达470余种。内容包括党史资料、省情统计、改革论坛、经济探索、社会科学动态、河南内参、医学动态、地质情报、农林科技、交通运输、化工、能源、建筑、烟草等等。仅省内各大、中专院校校报就有50余种。 ③已装订成册有卡片式目录索引的报纸合订本88种,包括地市县机关报、晚报、区报、地方文化报、各地教育报、学报等等。 ④解放初期至七、八十年代旧报合订本345种2999册。 ⑤1912年至1949年之间的出版物。如民国间漕运、矿业资料、国民党政府工作报告等地方文献资料近40种,《东京梦华录》、《中州人物考》等地方文献资料十余种。至于散见于旧平装目录中未及挖掘的地方文献资料如《河南财政说明书》、《太行区财政工作》、《河南警政》等未有准确数目。 综合以上现当代地方文献馆藏状况可看出:(一)我馆所藏地方文献比较全面、集中。文献涵盖面广,涉及到河南各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历史、地理、自然科学、医药卫生等各个方面。(二)期刊连续性不强。由于期刊采购人员变动、期刊改刊等原因,期刊资料虽种类繁多,但就某一种期刊而言,资料不够完整系统,有不少缺期现象。(三)民国期间地方文献资料比较散乱,有待整理。(四)馆藏地方文献特色不够突出。大多是在地方文献广义范畴内泛泛收集,缺少重点特色收藏,地方文献的特色是地方文献的生命力所在。作为一个省级公共图书馆,在尽可能广泛收藏地方文献的基础上,要有着眼点和重点,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从省情出发,搞特色收藏是做好地方文献工作的重要途径。例如河南是个农业大省,农业方面的资料可以是个重点;河南豫剧全国闻名,豫剧资料也可作为馆藏地方文献的特色来收藏。(五)与我馆一百多万的现当代中文图书藏书量相比,地方文献所占比例偏低。 2、古代地方文献 我馆1909年建馆,是全国建馆最早的图书馆之一,长期的历史积淀,数辈图书馆人的努力,我馆古籍地方文献也较为丰富。现有专门目录的河南古代地方志260余种,包括民国后据旧刊本重印的及解放后影印出版的。其中收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万历)辉县志》、《(康熙)许州志》、《(顺治)息县志》等都是具有重要文献价值的孤本。我馆还藏有90余种河南地方志缩微胶卷。这些历代纂修流传下来的地方志,深入到河南各地不同时期的方方面面,大至政治变革、典章制度、文化渊源,小至百姓衣食、民风民俗等大都有翔实的直接资料记录。至于更为具体的书院志、寺庙志等,更是一方水土某时某地的详细文献见证。这些宝贵的地方文献资料能够有幸保存至今,对于我省的经济文化发展和专 业学术研究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其次是分散保存于经史子集书目中未集中整理的古籍地方文献资料,数量不可低估。先以我馆古籍藏书集部为例。总集中(金)元好问辑的《中州集》、(清)苏源生辑的《国朝中州文徵》、集丛中(明)刘昌辑的《中州名贤文表内集》、(清)宋荦《商丘宋代三世遗集》等,几乎网罗了元明清河南地方文献文学类的主要部分,是研究我省乡邦文献和风土人情重要的资料室库。别集中的地方文献资料更是十分丰富。其中北周著名诗人庚信(南阳新野人)的《庚子山集》有清康熙、道光、光绪及民国等各种版本20余部;杜甫(河南巩县人)各种诗集著作各代版本60余部、800余册;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河南孟县人)之《昌黎先生集》等各种版本40余部、500余册,这些馆藏地方文献对于研究这些文学家的艺术成就及他们在河南文化史上的地位有很大价值。在宋代政治活动中有着重大影响的北宋大臣相州安阳人韩琦、南宋民族英雄河南汤阴人岳飞、元代中书左丞、馆阁巨手汤阴人许有壬、明初文渊阁大学士滑县人宋讷、清代学术家孙奇逢(祖籍河北容城,明亡隐居辉县)、豫东商丘人侯方域、宋荦、贾开宗等人的著作都馆藏甚丰。其中侯、宋、贾之著作构成清代前期豫东商丘文化极富特色的体系。再如我馆所藏子部中的小说《歧路灯》深刻反映了清康熙、乾隆年间的河南地方社会生活,被认为是河南前清时期的风俗史。史部中馆藏善本《捻军闻见录》记载了清末捻军在河南夏邑、永城、商丘等地的斗争情况,是具有很高史料价值的珍贵历史文献资料等等。这些古籍中丰富的地方文献对于河南历史上各方面的研究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二、我馆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 地方文献是公共图书馆藏书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收集工作直接关系到藏书的质量和特色。由于经费紧张、从事收集工作人员少及地方文献本身种类繁多、内容庞杂等诸多原因,给地方文献的收集造成许多困难。工作中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改变这种状况。 1 现当代地方文献的收集 ①明确地方文献收集范围,制定收集计划。 在工作中我们规定凡是与河南地方有关的有保存价值的文献资料不拘文献载体及文献形式之不同皆在收集之列,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应本着“重地方特色,稀有及重要者首先入藏”的原则。例如省内方志、专业志、核心地方期刊及其它较少见的反映河南地方特色有独特价值的文献资料都在首先收集之列,而一些虽由地方人士著述或由河南本地出版社出版但与河南地方性联系不大的文献可不予收集。这样分出轻重缓急,把有限的人力物力用在适当的地方,有利于提高文献的质量和价值。每年初,我们根据社会需求及经费多少,制定出较详细的收集目标和计划,进行有步骤的收集工作,并预留少部分经费,以备收集到计划外优秀地方文献资料时之需。 ②与省新闻出版局及地方文献出版部门建立联系,多方获取信息。 为了在收集工作中占主动,我们与主管河南地方出版物的省新闻出版局建立联系,这样不仅能及时全面了解省内地方文献出版情况,而且能获取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做好防止地方文献资料流失的截流工作。例如97年10月我们从省新闻出版局了解到他们有一批历年来呈缴的河南省旧报纸资料准备处理,立即组织工作人员数次去分拣挑选,从中筛选出数百种地方报纸补我馆馆藏之缺。其中有不少保存完好的合订本及早已停刊的地方报纸等不易收集到的文献资料,非常难得。这种收集还节约了大量经费。我们还与省内各出版社、地方志编辑委员会、各史志办等有关单位建立起长期联系,对其所出书刊进行全面了解,再取其地方性强,有收藏价值的悉数收集。还通过报纸、广播、广告及其它可能的信息渠道来了解地方书源,努力拓宽收集途径,并利用一切机会对不成系统的缺藏部分进行可能的补充。 ③采取灵活多样的收集方式 地方文献的收集方式比较灵活,除一般的订单订购、外出采购、接受上门推销外,让可采用摘抄、复印甚至对有价值的资料进行口述录音等多种方式,其中以搞各种地方文献展览、开座谈会等形式来宣传馆藏,进行免费征集也是一方面。在经济发展、注重信息的今天,许多公司企业都办有自己的报纸及多种内部资料,这些资料地方性较强,直接为各条战线经济建设服务,创办者的目的不在于赢利而在于宣传,他们一般很愿意借助于省图书馆这样一个拥有大量流动读者群的单位来扩大影响,因此免费收集这些地方文献资料是双方都何乐而不为的事,我们所要做的不过是扩大宣传使这种收集更广泛化和经常化。 ④面向社会基层,深入调查采访。 地方文献中相当一部分非正式出版物因不被重视,印数较少等原因仅保存在某些单位和个人手中,特别是一些年代久远的资料。工作中我们必须不放过任何线索,深入到社会基层进行调查访问搜集。例如走访本地一些利用地方文献搞研究并有所成就的专家学者,从他们那里了解某方面地方文献的线索等。 ⑤培养地方文献采购人员素质 任何一件工作,人是重要因素。地方文献收集不仅要求工作人员掌握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基本理论,更应该增强他们对社会需求和服务对象的了解,培养他们对地方文献资料的准确把握和敏感性。并鼓励工作人员建立广泛的以工作为目的良好人际关系,培养他们对地方文献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这样才能在这一特殊的工作领域,面对各种复杂情况,把收集工作做得得心应手。 我们的收集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缺乏详细采访条例,不同的工作人员有自己一套不同的工作方式,产生了工作中的盲目性。建议扩大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宣传,争取社会各界尤其是政府支持,建立起各种地方文献出版物向我馆送交的“呈缴制”,这样有利于省图书馆在全面收集地方文献方面得到经费和质量的保障。 2 古代地方文献的收集 我馆现藏古代地方文献大多是经前辈们收集保存下来的,我只略谈几点。 ①我馆古籍线装书是在“大粱书院”和“明道书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解放后政府拨款委托新华书店到民间收集大量古籍由我馆收藏。几十年前,我馆工作人员曾以论斤购买的方式深入基层访求到不少古籍。想必其中地方文献占一定比例。 ②我馆曾以购买缩微胶卷的形式对缺藏的河南方志90余种进行了收集工作。其中《(康熙)新乡县续志十卷》、清康熙三十二年刻本,《(顺治)滑县志十卷》、清顺治十一年刻本等,都唯有北京图书馆藏有,对于我省来讲,是弥足珍贵的地方文献,缺藏的遗憾能以缩微胶卷来补偿,也算是件幸事。 ③对于全国范围内重新出版的古籍资料,只要是与河南有关的地方文献,我们也采取购买的方式来补充馆藏。例如明嘉靖二十年刻本, 1961年上海古籍书店影印天一阁本《许州志》等等。 ④凡是到我馆来要求鉴定和出售古籍的读者我们都热情接待,并说服他们将古籍交由条件较好的省图书馆收藏。对于价值较高的古代地方文献我们也不排除购买或复印的可能。 总之地方文献的收集是件长期的艰苦而细致的工作。它需要通过工作人员代代 相传的辛勤努力积累才能逐步完善馆藏,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地方文献藏书结构。三、我馆地方文献的整理和利用 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整体而言,馆藏和收集是基础,整理是前提,利用是主要目的。我认为地方文献的整理包括加工与开发整理两个方面。前者主要针对新书刊借阅前的处理而言,后者则是针对文献中不够集中不便利用的地方文献资料进行二次发掘开发而言。 1.现当代地方文献的加工整理与利用 ①加工和整理 对于现当代地方文献而言,加工主要是指对新书刊等的分类、登记、做目录索引、入库、上架等投入流通前一系列工作。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分类准确,加工及时,尽快使新的地方文献资料与读者见面,投入使用。 整理一方面是对于过期资料进行回溯性整理。例如我们为了使自解放初期保存下来的一些河南地方报纸得以利用,在97年组织人力对这些存放已久的散乱报纸进行了大规模分拣整理工作,最后分门别类装订成册,共有345种2999册。其中某些报纸数次改名、停刊、复刊,情况比较复杂。我们加以耐心查证,进行了创刊、停刊、改名、缺期等方面的详细记录。虽然有些报纸有缺期现象,但这些报纸历经数十载,尤其是经过的一场浩劫,能保存下来已相当不易,十分珍贵,这些旧报纸作为历史的见证对于了解和研究河南这几十年间的政治历史等有很大文献价值。这项整理工作还为国家缩微中心进行缩微保存创造了便利条件。 另一方面是对现当代地方文献进行专题开发。由于地方文献在为政府机关决策提供参考,为公司、企业发展提供动力,为科研人员研究提供材料和论据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因此与机关、企业、科研单位等建立联系,有目的地搞好地方文献专题开发利用是地方文献整理的重要方面。 ②利用 现当代地方文献的利用主要集中表现在阅览室借阅及咨询服务方面。以97年为例,地方文献阅览室接待读者7165人次。借阅对象包括党政机关干部、教师、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以增长知识为目的的普通读者。例如在97年由郑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与郑州晚报社联合主办的《“红桃K杯”郑州历史文化名城知识竞赛百题》活动中,我馆地方文献阅览室发挥馆藏优势,为读者提供诸如《河南大辞典》、《郑州市情》、《郑州古今要史》、《郑州市教育志》等大量相关资料,仅此活动期间,就接待读者数百人次,在宣传郑州、热爱家乡这一活动中实现了馆藏地方文献的利用价值。我们还多次为来河南考查地理环境的日本学者提供资料,为日本留学生提供河南名胜古迹资料,为来自福建甫田到河南寻根的读者查找家谱方面的资料。这些咨询服务的例子举不胜举,是对我馆地方文献实用价值的最好肯定。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学术研究的日益繁荣,地方文献作为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最直接的资料服务于各行各业,阅览室地方文献利用率逐年增高就是一个证明。领导干部在这里寻找某些决策的依据,专家学者在这里为学术研究找到材料和论据,普通读者在这里了解河南各地的方方面面。 对于现当代地方文献的利用我有两点建议:①建议在馆藏达到一定规模、复本量有所保证时开展书刊外借,方便读者。②建议利用现存馆藏地方文献与某些单位搞联合开发。也即将前面所谈到的经过二次整理开发的地方文献资料运用到实践中去,使其得到更好的利用。 2.古代地方文献的整理和利用 馆藏古代地方文献十分丰富,但在整理和利用方面存在不少缺憾。原因之一是此项工作要求工作人员业务素质较高,而年轻人缺乏专业培训和经验;二是古籍文献浩如烟海,整理起来耗时耗力,工作量较大;三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曾经做过的工作由于年代久远、人员变动等原因被湮没,不为后人所知,许多工作要重新开始。 ①古代地方文献的整理 古代地方文献的整理任重而道远,它要求工作人员有沉潜于中的能力和素质对这项必须付出大量劳动短期内却未必有明显成果的工作有足够的兴趣和热爱。古代地方文献整理大有潜力可挖,根据我馆情况,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对于古代地方文献中本已成书的地方志等反映历史上河南某地某方面的地方文献资料。择其对于当代有一定意义和利用价值的可以点校、翻译等形式重新出版,使它们从图书馆的书架上以新的面貌走向社会,更易被接受和利用。还可结合馆藏与出版社联合编印“河南地方文献丛书”等,有计划地系统开发馆藏文献。(二)从卷帙浩繁的古代文献中选取各种角度搞地方文献汇集。古籍文献浩如烟海源远流长,其中的地方文献资源难免会湮没其中,利用起来十分不便。因此只有进行有目的的专门地方文献汇集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读者。例如需查河南某地古人资料,如常备的《中国人名大辞典》等工具书未收入此人,人们便会想到此人籍贯所在地的河南方志,但如果不清楚此人具体籍贯就难办了。因此如果我们能把河南各地方志人物卷中的河南人物编成《河南名人辞典》会是件十分方便有益的事。至于再对散见于其它古籍(例如河南人诗文集序跋、传记)中的人物资料做一收集以补方志之不足,则可使此项资料汇编工作更为完备。(三)建议编印我馆地方文献目录及提要揭示馆藏。将我馆所藏地方志、乡土资料及经史子集中其它地方文献资料先集中编制完备的目录,再逐一以提要形式揭示出来,不仅是摸清馆藏古代地方文献家底的有力措施,也可大大提高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程度。 ②古代地方文献的利用 地方文献的整理和利用是紧密相联的,搞好了开发整理也就自然方便了利用,目前我馆古代地方文献的利用主要体现在向读者提供资料等方面。例如辉县市文化局某同志来信咨询百泉书院明清两代题写碑刻十八位官员简历,我部从《河南通志》、《续通志》、《卫辉府县志》、《辉县志》等馆藏地方文献中查到此方面资料,满足了他的研究需要。再如一位日本留学生来我部要求查阅河南武术方面的资料,我部工作人员从《河南府志》、《洛阳县志》、《新安县志》等地方志中帮他查到所需资料,解决了他的困难。多少年来,不计其数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科研人员从古代地方文献这块沃土中汲取营养,提高了素养,增长了才干,在各行各业进行着辛勤耕耘。 3.综合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资源 考虑到现当代地方文献与古代地方文献连续性等原因,我馆于1994年将主要负责当代地方文献的地方文献部与古代地方文献归属的古籍部合并为历史文献部以便统一管理和开发。我馆所藏大量地方文献记载了河南地区自古至今的灿烂文化,反映了河南历史发展和现状,对于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社会需求促进了地方文献的发展,而地方文献的繁荣又直接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因此根据社会需求搞好地方文献综合开发是进一步做好地方文献工作的必然趋势。就我馆情况而言,打破古代地方文献与现当代地方文献界线,合理开发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专题特藏。可将集中反映河南某方面特色的地方文献资料以专题特藏的形式予以揭示,可设专门书架、专门的目录索引。(二)专题资料汇编。我们可以根据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科研课题的需要,将散见古今地方文献中的某类专门资料以摘抄、复印等形式整理汇编成册,提供集中的原始资料依据,为广大读者服务。 由于地方文献资料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实行现代化技术管理,利用计算机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进行存贮、检索、二次文献整理等工作都将是事半功倍的。 地方文献资料从古到今,涉及到河南地区不同时期的方方面面,其间凝聚着千千万万人的心血和智慧,我们从任何一个角度开发都会有取之不尽的资源财富。其实地方文献的整理开发和利用本身就是互为因果而价值循环递增的一种活动。人们根据以往的地方文献进行开发利用,其间又形成大批新的地方文献。这样不断开发,地方文献愈加丰富、详细,形成对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详尽资料记载并流传下去,又成为后人进一步研究的依据和前进的台阶。 以上主要谈了我馆地方文献馆藏现状及在收集、整理、利用等方面的经验和不足,并提出了一些个人的建议,恰当与否,敬请同行批评指正。 图书馆工作论文:浅谈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 地方文献是图书馆馆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文献工作是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工作,不仅公共图书馆应当做好这项工作,高等学校图书馆也应当重视做好这项工作。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教学、科研均需要大量的文献资料,而地方文献也是其中一种不可缺少而又独具特色的文献类型。现在,在高校日常的教学、科研活动中,对地方文献的需求已经越来越呈现出增长的趋势。鉴于当前一些高校对地方文献工作尚不够重视,本文拟就此谈谈看法。 一、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现状 地方文献是反映一个地区历史、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各方面状况的重要资料,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参考价值,对当地两个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图书馆毫无疑问应当做好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积极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 但是,目前一些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现状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 1、思想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一些高校图书馆对地方文献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而不够重视,造成地方文献工作薄弱,有的馆甚至不把它当作一项工作来抓,造成地方文献收藏残缺不全。 2、管理制度不健全,影响开发与利用 不少高校图书馆没有对地方文献实行专室专人管理,也没有编制地方文献的专门目录,更没有专门的管理制度。例如华侨大学图书馆依据地方文献出版类型的不同,划归不同部室管理,将地方古籍划归古籍库,现代地方图书划归流通部,且同类型文献因出版年代不同又分藏不同的库室、这样造成师生借阅地方文献极为不便,影响了地方文献的开发和利用。 二、高校图书馆应当重视地方文献工作 1、更新思想观念 多年来,不少高校图书馆将地方文献工作视为公共图书馆的事,认为它对高校图书馆可有可无,无关大局。只有更新思想观念,才能做好地方文献工作,保证高校图书馆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如不久前,有一位读者来馆要借有关福建竹枝词的书,我馆没有,只好向兄弟馆四处求借。我校已是一所综合性大学,除了理工科系,还设有社科、中文、外语、旅游、工商、法律、艺术、英语等系,还有华侨研究所、台湾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日常工作中,我们已发现读者对地方文献资料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图书馆应大力加强这方面工作,以满足他们的需要。 2、领导重视是关键 积极争取领导的重视是搞好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关键,应当主动汇报情况,争取领导重视,并给予增拨专项经费,设立专室,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派专人负责收集、整理、管理工作。 三、加强地方文献收集工作 地方文献包括地方史志、地方人士著作与地方出版物,高校图书馆在搜集地方文献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建立、健全地方文献收藏制度。 地方文献的收藏是地方文献开发利用的基础和前提,而建立、健全地方文献收藏制度则是做好地方文献收藏工作的重要保证。 高校图书馆应设立专门机构,选择业务能力较强的人员负责抓此项工作,制订收集、收藏地方文献的有关制度。在收集工作中,应采取以征为主,征购结合的办法。要结合实际订出征集细则,其中又分无偿和有偿(奖励、鼓励)征集。征集不到的则采取购买或复制收藏。要不辞辛劳,不怕麻烦,多方访求,尽量将有价值的地方文献收集到馆。 对收集到的地方文献,要进行认真分类、编目、整理上架,妥善保存,以便更好地为读者提供借阅服务,发挥地方文献的价值作用。 2、地方文献收集的方针与方法。 对地方文献的征集,应如杜定友先生所说的“宁滥勿缺”、“片言只字,巨细无遗”,尽可能收集,然后系统地整理收藏。对于那些散见于报刊的地方文献资料,应进行剪辑、摘抄,按类装订成小册子。 地方文献的收集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1、征订。即通过出版社、邮局及其他发行单位征订单采选订购。2、函购。对已知不公开发行的地方文献,可发函订购。3、访求。即派人上门,向有关机关、单位、团体、个人收集地方资料。4、交换。与有关单位建立文献资料交换关系,互相交换出版物及资料。5、复制。对本馆所需的地方文献可通过抄写、翻摄、复印等方式复制。值得指出的是,地方文献大多是非正式出版物,分散在某些单位或私人手中,必须深入调查研究,了解有关线索,主动登门访求。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深入本地区各有关单位进行征集,并将此项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岗位责任制。 地方文献搜集工作不应局限于本地,外地或外国人士论及本地的著述,外地与海外出版物中有关本地的种种资料,亦属地方文献范畴。图书馆应主动向政协、统战等部门了解有关情况,以便有的放矢地搜集地方文献。 在收集地方文献工作中,还应注意从现有馆藏中筛选,将其中有关本地的文献资料每种抽取一册集中于地方文献书库,这样有利于地方文献的集中管理与开发利用。 3、地方文献的收集范围。 收集范围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地方文献的收藏质量,以及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根据我校特点与需要,笔者认为,我校图书馆除了应收集地方志和地方出版物以外.还应侧重收集以下两类: ①历代地方人士著作。地方人士包括原籍本地,也包括曾在本地任职、居住并有影响的外籍人。他们的著述如文集、专著、诗词、信札、日记、奏折、墨迹、碑帖、手稿等都应注意收藏。到海外经商、居住的本地籍人士的著述也应注意收集,这点对于象华侨大学这样的高校尤为重要。泉州是全国著名侨乡,有几百万人到海外谋生,他们对海外居住国也作出许多贡献。华侨大学有华侨研究所,对此尤其需要。 ②地方史料。地方史料是论及本地区的论著。以泉州为例,泉州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 著名侨乡和不少台湾同胞的祖籍地。有关论述泉州的一切资料都应努力收集。 四、加强科学管理,充分开发利用 目前,高校图书馆对地方文献多采取分散管理的办法。实践已证明,这种方法既不科学,也不适用。高校图书馆应当建立有本校特色的地方文献特藏室,集中收藏,妥善保管,编制馆藏地方文献目录,加强宣传报道工作,努力开发和利用馆藏地方文献资源。特藏室不但要努力为前来查阅地方文献的读者提供方便,还应主动向各系科和各单位发送本馆编印的地方文献专题汇编、目录、索引,并主动地有针对性地上门为教学科研人员服务,特别是为老教授、老专家服务。如我校先修部老师王建设正是利用我馆为他提供的地方文献,撰写并出版了专著《泉州方言与文化》上、下册;我校老教授陈允敦不但在地质矿产、化学等方面是专家,而且在地方史等领域很有造诣,近年来,他积极利用地方文献搞科研,参加编写了《泉州地名录》,并已出版《泉州古园林钩沉》、《泉州名匾录》两部书,现正在撰写《泉州清末民初遗事》一书,不久将正式出版。我馆积极配合,充分满足他对地方文献的需求。 总之,高校图书馆在地方文献的搜集、管理和开发利用方面大有可为。只要领导重视,全面规划,持之以恒,就能逐步形成一个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地方文献藏书体系,让地方文献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图书馆工作论文:浅谈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地方经济建设突飞猛进,文化交流活动日益增多,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料,它是形成公共图书馆富有地方特色的藏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是为本地国民经济、科研生产和广大群众服务的物质基础之一。因此,有计划、有系统地收集、整理、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资料,为当地国民经济建设和科研生产服务,促进地方国民经济和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是各地公共图书馆的一项费省效宏,有助于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地位,改变图书馆的社会形象的重要工作。本文就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谈点看法,求同行们斧正。 一、地方文献收集工作的意义 地方文献是指记载某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人物、历史、山川、气侯、风俗、物产、自然资源等方面的图书、印刷品及声像资料的知识信息载体。由此可见,地方文献包括的内容十分丰富,时间跨度大,涉及范围广,是宝贵的地方资源。 收集地方文献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积累和保存地方史料,是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馆藏体系的重要途径。一个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是本地区书刊文献情报的集散中心,担负着保存国家、地区有价值的文献资源,开展社会教育,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开发智力资源,为科技进步和经济建设服务的重任。切实做好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不仅是实现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完成图书馆的任务的前提,而且是丰富馆藏,为读者服务工作奠定充足的物质基础。 2、为本地区各项地方事业提供文献情报服务。由于地方文献是本地区各行各业历史和发展的综合记载,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首先,它为地方史志的编撰提供基础素材。经过地方文献工作者收集、整理后的地方文献资料,可作为地方编撰各行各业史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基础资料源。其次,为地方领导机关制订决策、计划提供情报依据。由于地方文献内容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历史、物产等各个方面,因此对本地区各级党政机关进行决策时,提供重要的情报依据,为本地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外文、管理等各项事业建设提供各种形式的文献服务。 二、地方文献收集的原则和范围 1、地方文献收集的原则 第一、地方性原则。地方性就是指文献所记载的地方史料、地方人士著述和地方出版物三个部分。 第二、史料性原则。作为地方文献必须是具有历史资料价值和学术价值,具备了这两个价值的地方文献才有收藏的必要,那些稍纵即逝,时间性很强的信息资料不能作为地方文献收藏。 第三、兼收并藏的原则。公共图书馆作为一个地方的藏书中心,地方文献是永久保存的文化遗产,收集的过程中不能以当地政治标准作为收藏标准,应以文献的地方性和史料性来衡量,只要符合地方性和史料性原则,不管当时是进步的,还是反动的,都应兼收并藏,给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资料,以供后人研究、借鉴。比如:时期的各种小报,内容虽然五花八门,但它记载了那个时期特定历史阶段下特定地区内所发生的人和事件,故应加以收集和保藏。 第四、适用性原则。根据本馆方针、任务和本地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及广大读者的实际需要与保存当地文化财富的要求,收集符合本馆藏书原则与体系的地方文献,对一些虽属地方文献,但保存价值不大,使用对象极少,又耗资费力的可不收或慎收,以保证收藏质量,优化藏书体系,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科技文化事业。 2、地方文献收集的内容和范围 根据地方文献的定义和上述收集原则,地方文献收集的内容和范围,笔者认为主要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综合反映本地区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等历史状况的方志和乡镇志、县志、市(行署)志、省志,如我馆收藏的《绵州志》、《绵阳县志》等就属于这类综合性地方文献。(2)系统反映本地区内某部门发展变化历史的专业志,如《粮食志》、《水利志》、《林业志》、《图书发行志》等,如我市王孝清主编的以粮食流通领域为重点,客观记述绵阳市粮食事业今昔发展的历史状况的《绵阳市粮食志》便是。(3)全面系统积累本地区某方面成果的公开或内部出版物,如《绵阳民间文学集成》、《戏剧集成》等以及我市文化局局长陈明星编写的歌舞剧《新娘写》和川剧《华清池》剧本和有关评介文章等属于此类文献。(4)本地区名人学者撰述的回忆录,人物传记资料及文章等,如《四川革命烈士传》、《四川近现代文化人物》、《红四方面军在绵阳广元斗争纪事》等文献,集中收集起来加以整理,是很有价值的地方文献。(5)散见于报刊上反映本地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及工农业生产等情况的文章及图片等,包括发表在公开或内部出版的报版上的文章。(6)公开或内部出版的反映本地区情况的图书、报纸和期刊,如《绵阳日报》、《绵阳文化报》、《图书工作通讯》、《绵阳论坛》、《绵阳审计》、《群文园地》等。(7)本地编辑印刷的学术论文,会议文献等,如《绵阳文化发展战略论文选》、《绵阳师专学报》、《人大、 政协会议文件集》等。(8)本地区党政部门制定的有关本地区社会、经济近远期发展规划,如《绵阳发展战略》、《绵阳市八五发展规划》等等。(9)本地区的名人书法、画卷等,例如《益州书画名人录》。(10)介绍本地自然资源,山水风光旅游景观的地图和文章等。(11)有代表性的反映本地区科研生产新成果,新产品的科研论文资料,产品样本、说明书、目录、广告机构名录等,如《绵阳市工商名录》等。上述是就地方文献包括的内容而言。从文献形式上看,地方文献不仅包括出版物,还包括手抄本、碑贴、墨迹等,不仅有装订成册的,也包括零张散页。从载体上看,不仅包括印刷型文献资料,还应包括本地的各种声像型文献资料(录音、录像、电影、电视)等。 三、地方文献收集的途径和方法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各行各业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提高竞争生存能力,都较注重收集积累历史资料,以便向社会宣传介绍本行业的发展变化情况,研究探讨各行业的发展规律,总结交流管理经验,预测未来的变化,研究之风日益浓烈。在科研生产和社会活动中,各地区各行业都编辑出版了一批批记录和反映本地各方面建设成就及其活动的地方文献,其品种不断增多,数量越来越大。以绵阳市为例,仅90年度登记注册的内部发行报刊就达200余种,内部交流的小报67种,每年临时编印的图书达142种,如果加上国家正式出版的书刊,品种和数量就更大了。从目前情况看,一个地区的地方文献分散在各行业中,由于国家尚缺乏统一明确的收集分工,一些文献众家争相收集,一些文献却无人问津,形成重复收藏和无人问津并存的情况。公共图书馆只要弄清收集的途径,掌握收集的方法,积极主动做工作,馆藏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定会有所成效。 1、地方文献收集的途径 1)各地地方志办公室。地方志办公室是指导管理编辑地方志和专业志的职能部门,图书馆依靠他们收集市志、县志、部门志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不仅可以节约费用,还可以收集齐全。绵阳市馆89年以来,多次同市地方志办公室联系,得到他们的支持,联合行文市内各县(市)和市级有关部门,要求将出版的志书一律送市图书馆一至二册,使收藏志书工作有了一定保证。 2)各地党史办公室。党史办公室是专门研究编写当地党的组织成长等史料的职能部门,他们不仅收集占有大量有价值的原始资料,而且还编辑有相关的刊物和图书,如得到他们的支持,定会促进馆藏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使地方文献(党史资料)成为进行传统教育不可多得的活教材。 3)政协文史资料室。各级政协集中了一批经验丰富,学识渊博的当地名流、学者,这些老同志将其经历回忆整理出来,编印成书刊或资料,如(政协文史资料等)很有地方特色,是不可多得的地方文献,图书馆可与其联系,收集入藏。 4)社科联、科协和文联。这些部门是联系本地区各类学会、协会的组织,一般地讲,学会协会都有自己的出版物,而当地的学会、协会主要是从本地情况出发研究某门学科的,只要得到支持,收集地方文献就会如鱼得水,根据我馆收集地方文献的经验,一般的学会协会都乐意将成果送图书馆保存和向社会宣传。 5)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是代表政府管理新闻出版的机关,随着国家对新闻出版管理工作的加强,出版和印制图书与期刊,都要经过出版管理机关审查,并附送样书样刊,图书馆同他们联系,可收到部份地方文献。 6)从出版部门的新书征订目录和当地报刊上的新书推荐中寻找反映地方特色的书画,及时到书店预订和采购。 7)废旧物品收购站回收的大量废书废刊中,可沙里淘金,寻找到部份地方文献。 上述部门占有地方文献各有侧重,也有交叉和重复,图书馆应分别不同情况,积极争取得到上述部门支持,解决地方文献收集的渠道和途径,这样,就能较好的完成地方文献的收集任务,保证地方文献收藏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形成馆藏特色。 2、地方文献收集的方法 根据本馆和各兄弟馆的工作实践与经验看,收集地方文献大致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方法和措施: 1)按本馆方针任务和当地科研生产等需求制定收藏原则和计划,制定采访目录,一个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是本地的藏书中心,它担负着为本地区社会提供各种图书资料的任务,藏多少书,收藏什么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地的经济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的状况,同时,将直接关系和影响到图书馆的方针、任务的完成。因此,在进行地方文献收集前,必须根据本馆的方针、任务、社会需求,制定出收藏原则与计划,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结合掌握的文献信息,编制采访目录,有的放矢的搞好收集工作,通过长期努力,使馆藏地方文献和藏书体系形成特色。 2)加强图书馆社会职能和地方文献收集工作的宣传。公共图书馆由于缺乏向社会宣传,在一般人眼里多被认为是社会福利性机构,对图书馆的职能,作用不甚了解。特别是中小城市,人们受文化修养、物质条件等的限制,图书馆意识淡薄,加之公共图书馆不具有行政管理职能,因而,给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大多未得到法律、经费等方面的保证和受到社会应有的重视。所以,在文献收集中,我们应加强向社会宣传,不断向人们普及图书馆意识,增强人们对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和地方文献收集工作的意义的认识和了解,提高人们对图书馆的利用率和依赖性,使人们觉得将自己的作品著作,本行业的研究成果送图书馆保存,不仅能更好地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重大作用,而且将对丰富人类文化遗产作出重要贡献。是一种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和骄傲,以进一步促进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 3)争取政府部门重视。图书馆收藏地方文献资料既是一种图书文化积累,又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需要。从历史上看,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收藏图书,流传后人。在社会主义中国,各级政府部门不仅重视积累编写地方文献,也重视收藏保存工作。公共图书馆应该争取各级政府部门,加强对地方文献收集工作的领导与支持,通过利用政府部门发文,规定有关部门向各级公共图书馆呈送地方文献的呈交本制度等法令形式,使公共图书馆收集地方文献的工作受到法规保证,得到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4)在“主动”二字上下功夫,收集地方文献靠等人送上馆门是不行的,必须靠图书馆工作人员迈开双脚,深入下去,一有线索,就 应跟踪收集,在主动“二字”上狠下功夫,才能获得成效。负责地方文献收集工作的人员,要克服怕麻烦,收多少算多少的思想,真正把地方文献收集工作当作繁荣祖国图书馆事业,振兴地方国民经济和科技文化等事业的重要工作来做。5)举办地方文献专题书展,扩大收藏影响。当图书馆收藏的地方文献有了一定的品种和数量后,可以举办专题书展,邀请有关部门将收藏的地方文献带往参展,并请当地领导部门和各行业的领导及有关人员,当地名流、学者前往参观指导,以扩大收藏工作的社会影响,促使更多的作者和单位将自己的文献送图书馆入藏,以促进收集工作更进一步的开展。 6)印发地方文献的收藏证。为促进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对凡是向图书馆捐赠了地方文献的个人或集体,图书馆都应该向他们致谢,并寄送设计精美的收藏证书,以资纪念,还可以考虑向他们提供借(查)阅图书的优惠条件。 四、地方文献收集应注意的问题 1、明确地方文献收集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应该看到,地方文献收集具有长期性的特点,地方文献是一定时间和一定范围内的出版物,多数是内部发行,缺乏连续性、稳定性,并且时间跨度大,一经出版一般不可能再版,收集工作稍不及时,便可能造成漏收,无法保证地方文献收藏的系统性。公共图书馆应确定专人负责,长期地、不间断地将收集工作开展下去,不能时断时续,凭兴趣办事,也不能因人员更换而起伏,只有坚持下去,才能形成特色,满足读者查阅和对外文化交流的需要。同时,地方文献的收集又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地方文献内容涉及各行各业各学科门类,具有内容广博、分布广泛、信息难以捕捉。同时,从出版形式看,既有正式出版物,又有内部出版物;既有装订成册的,又有单篇单页的;既有印刷品,又有声像资料等,在一个地方,出版或拥有地方文献的部门众多,他们又隶属不同,这就导致了地方文献收藏的复杂性。图书馆工作人员只有充分认识收藏工作的困难和复杂性,认真分析、研究、区别不同情况,采用适当对策,不怕麻烦,不怕冷遇,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做好收集工作。 2、建立健全收集制度和机构。地方文献是形成馆藏特色的重要组成部份,公共图书馆应该建立健全一套收集制度和建立一定的组织机构来保证收集工作有秩序地进行。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①制定机制,确立收集的范围,对历史的和现实的两种地方文献确定收集重点和范围。②落实经费,收集地方文献除积极争取有关部门赠送外,还应从全年购书经费中抽出一定比例来保证地方文献收集的需要。③建立保藏和查阅制度。收集起来的地方文献应根据本馆实际,设立专门的书库,妥善加以保藏,同时,为使到馆的地方文献不遗失,要严格查阅制度。④专人管理。地方文献收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设立相应的机构专门负责,实行收集、管理、查阅一条龙,没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指定专人或兼职负责,并作为工作考核内容之一。总之,地方文献的收集、管理、利用都应该有一套有效的制度作保证,有专人负责。 3、注意加工整理工作。地方文献收集的目的在于开发和利用,要使馆藏地方文献能充分发挥作用,为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各馆应注意对所收集的地方文献及时进行加工整理。对不同时期的各种地方文献应按一定的分类体系进行分类、编目、登记、加工并合理的划分书库,分类排架专库保管。以改变地方文献同其它书刊混同存放和分散于各部门的零乱现象,建立馆藏地方文献目录,采取有效的方式或交有关部门投入流通使用,在地方国民经济和科研生产中发挥作用。 4、注意提高人员素质。收集地方文献是一项十分辛苦而又见效不宏的地方文化积累工作,文献收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和关系到馆藏地方文献收集工作和质量的好坏。因此,各馆在确定采访人员时,应注意挑选事业心强,工作踏实肯干的同志,同时还应通过送培、进修、自学等多种方式加强对这些同志业务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提高他们的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学科知识及语文知识的水平,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切实搞好馆藏地方文献的收集与服务工作。 图书馆工作论文:甘肃省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 “收集保藏利用图书报刊、地方文献资料为社会主义建设和科学研究服务”,这是省(市)公共图书馆的一项光荣任务。地方文献资料是指某一地县的历史资料和社会的记录,这些资料包括历史地理、政治经济、语言文学、民族宗教、矿产资源、水文气象、农林牧副等等。其记载形式,有图书、报刊、图片、画册、地图、文告、表报、拓片、胶卷等。 关于文献,首先要确定“地方范围”的概念,其次才能依据“地方范围”确定资料的收录内容。甘肃地处西北五省区中心。凡通往西北各地区的工程勘测人员,科学研究工作者,大多路经兰州时,都要查找有关西北地方的文献资料。因而设立西北地方文献专室,收藏西北五省(区)的地方文献资料,提供党政机关、科学研究工作者参考使用,这不仅是图书馆任务的贯彻执行,而且是为本地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有效方式。现就甘肃省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分述如下: 一、地方文献的范围和内容 地方文献的范围和内容,先以确定“地方范围”的概念为前提。“地方范围”的概念,应以现今的行政区划为原则,结合历史上行政区的变更和本地区自然条件来确定。就西北来说,“地方范围”是指现在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的区域范围。我国历史悠久,历代行政区划变更很大,但以西北来论,却无多大变化。自汉代以来,西北多时为同一军政区划,清初甘肃仍系陕甘总督所辖,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始分设置陕西、甘肃两省;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置新疆行省,又于一九二九年将青海、宁夏划出另建行省。解放后,西北五省(区)又在西北军政委员会统一管辖之下;宁夏与甘肃又有分有合,同时兰州又为通往新疆、青海、西藏等地的必经要地,自古以来,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起过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建国后,甘肃有了巨大发展。三十年来,横贯西北的天兰、兰新、兰青、包兰铁路先后建成通车,更大大加强了西北五省(区)交通、联系和协作。这就要求我们有必要将上述地区的有关资料集中起来,供党政部门、研究单位参考使用,以加速本地区经济、文化建设的进展。这就是甘肃省图书馆在西北地方文献工作中,“地方范围”概念的理解,这一概念的理解,是以行政区划为基础。若从自然地理角度来考虑,其情况更为复杂。地质学家、地貌学家、动物地理学家和植物地理学家从他们各自角度划分“地区”的标准,又各不相同。他们划分的标准原则与行政区域划分的原则又不完全一致。自然地理的“地区范围”比行政区划的“地区范围”更为广大。如“黄土高原”这一地貌特点,就不仅是甘肃的问题,还包括陕西北部和山西的一部,即其一例。所以确定地方文献的“地方范围”这一概念,应以现今行政区划为原则,结合历史上行政区划变化和自然地理方面的情况来确定。在确定了地区范围概念之后,凡现今行政上属于这个地区的有关资料,历史上与现今区域有关的资料,还有与本地区自然地理有关的资料,都属地方文献资料。但自然地理方面,如河流、气象、地质等方面的资料,搜集的尺度可适当放宽。甘肃省图书馆在确定西北地方文献的“地方范围”就以此为依据。其他各省(市)图书馆,如何确定自己馆的地方文献范围和内容,则依其各自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但我们认为应以现今行政区划为基础,再结合历史上行政区划的变化为依据较为合宜。 二、地方文献的材料内容 关于地方文献资料的范围上面已经提到,但地方文献具体材料内容的确定,则较为复杂。那些材料属于地方文献,那些材料又不属于地方文献?这就要求图书馆工作者把最容易混淆的问题加以区分,即地方文献、地方活动家传记、地方人士著述和地方出版物等几种不同情况的材料区别开来。 我们认为,“地方文献”是指内容带有地方为特点的一切著作,这些著作不论是何人著述,也不论是何地出版物。就其形式来说,也是多种多样的,有书籍、报刊、图片、画册、地图、表报、文告、传单、拓片、碑卷、以及唱片胶卷、录象等,至于地方活动家传记,以传记主人公的活动与本地区有无关系和关系如何为取舍原则.例如《刘志丹传》主要是论述了刘志丹同志在陕北进行革命活动的事迹,所以他的传记材料作为西北地方文献来处理。地方人士著作和地方出版物,如果内容没有地方特点,一律不作地方文献处理。但为了研究本地区的文化史和地方的出版情况,可专门编制地方人士著述目录和地方出版物目录,以备专门研究地方文化史者参考。地方文献材料内容的确定,有些十分明显,但也有些则容易混淆,因此就需要区别对待。 1、地方剧种材料的处理:关于地方剧种的论述性资料,例如有关某一地方戏的发生、发展、唱腔、服饰以及脸谱等材料,是研究改进、提高发展地方剧种必不可少的资料,应当作为地方文献处理。如研究秦腔的产生、发展、唱腔、服饰、脸谱的资料,应当作西北地方文献,但地方戏的剧本和戏文,内容反映了本地区的真实事件,地方性特点较强者,可作地方文献,其余原则上不作地方文献。如秦腔《游西湖》、《游龟山》等均不得作西北地方文献处理。另外,非地方剧种而内容与本地方有关的剧本,如《丝路花雨》、《西出阳关》,电影剧本《响导》、《天山红花》等可做西北地方文献。对非地方剧种而内容的地方真实性又不突出,一律不作地方文献处理。 2、地下文物记载的处理:地下文物记载是指有关金石等器物的文字材料,这些材料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地下文物材料的处理,以其铭文碑记内容与本地有关的记载,作地方文献处理。如青海发现的《三老碑》等。铭文碑记内容与本地区无关,或虽无文字内容的出土文物,而有考释记载的,因其与出土地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上的关系,亦作地方文献处理。如对甘肃彩陶的研究和《大秦景教流行碑》等碑文的研究,均可作西北地方文献处理。至于外地区出土,而内容与本地区有关的记载也应作地方文献处理。 3、现代文艺作品的处理:文艺作品不同于历史资料,但好的文艺作品,通过作品的形象与细节描写,反映了社会现实,可以与历史资料互为补充,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如《三军过后》一书,描写了一九三五年红军长征路过陇南地区时发生的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书中真实的描写了陇南地区风物概貌,生活习俗,特别是我军战士团结当地人民同反动派搜捕围剿开展斗争的事实,最后,一部分指战员沿红军的脚印北上与大部队会合,一部分继续留守,进行更加雄壮威武的斗争。本书的特点是地方性强,风土气息浓郁,作品可视为一九三五年红军到达甘肃南部这一段历史的补充,颇有参考价值,故作地方文献处理。至于本地区的民族史诗、民歌,或以本地区一定地方的人和事所写的报告文学或特写,均可作地方文献来处理。但文艺类作品搜集,应审慎精当,尺度不宜过宽。 4、集部有关材料的处理:四库分类法的集部相当于现代分类上的文学类。在这类的文 集里,有不少地方历史地理、奏章专论、边关事务和文物古迹等材料,这些材料在今天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尤其地方活动家的集子里,这类材料既多又好。如《左文襄公全集》中,对陕甘事务的记载,对平定新疆地方分裂势力,沙俄侵占新疆的事实,以及筹响用兵,进击沙俄侵略军的函牍、手扎、奏稿等,至今仍不失为有用的参考文献。再如《龚定庵文集》中有关青海边事的稿章,《林则徐文集》中有关新疆农田水利的文章、《杨忠憨公集》(杨继盛)中关于开发临洮的记载等,都是很可贵的资料。就是在诗集里也有不少很有用的材料,如岑参有很多描写河西酒泉一带及天山南北广大地区情况的诗,既可了解当时河西一带的富盛繁荣,又可了解天山南北自然景象的磅礴雄伟,沙漠气候的变幻奇异,真实地描写了西北地区风貌、军旅生活、慷慨悲壮、气势磅礴,成为唐代诗歌中对边塞真实情况记录的不朽杰作。又如杜诗中就有很多唐代长安的材料。但在集部里,材料不多也不集中的情况下,原则上不作地方文献处理,可是对材料特别多而且又很集中的,就以地方文献处理。总之,对集部中有关地方文献的处理。要细心审核,处理恰当。5、丛书类中地方文献的处理:丛书类中收集地方资料的情况很多,如《二酉堂丛书》,其中不少是河西的有关资料,而作者又是甘肃武威名士,故该书作为地方文献处理。但有些却不能这样处理,如《九通》中有不少西北材料的记载,但不能因有地方的资料就一概按地方文献处理。为了更好地发掘丛书、类书中的地方文献资料,最好将有关地方资料的部分作出分析片,排入地方文献目录之中,注明来源出处,以便研究人员使用。或将丛书、类书中的地方资料,采取复制和油印的方法来处理,这样既不使丛书类书失去系统完整性,又能将其中的地方资料选出另行处理,使地方资料得到了发掘,更便于读者使用。但这种作法涉及人力、时间,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事业心、责任感,是一项非常细致艰巨的工作,但对减轻科研人员的前期劳动俾益甚大。 6、关于敦煌学和汉晋西陲木简材料的处理:敦煌学内容包括佛教艺术和莫高窟古籍书卷。古籍书卷内容庞杂,其中除《沙州都督府图经》、《西州图经》等少数材料具有地方性外,其他所有材料都不具有地方特色,内容上与地方文献无关,但敦煌学在世界上的学术价值很高,素有东方文化宝库之称,它不仅是甘肃在祖国文化上的一个特点,而且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晶,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所以凡属敦煌学的一切材料,不论是民族、宗教、语言文字,或音乐、绘画、建筑、艺术等方面的材料,都作西北地方文献处理。 西北地区因其地理条件特殊,雨量稀少,气候干燥,保存了不少古代文物,汉晋木简即是其中之一。这些简策多为古代的公文函牍和文书档案,它记录了古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及人民生活状况,史料价值很高、其中如边关设防、烽隧记载等,地方性很强。有的虽无地方特点,但这些木简却出于西陲沙漠地带,它与当时西北地区的物质文化关系至关重要,所以凡是研究考释汉晋西陲木简的材料一律当作地方文献。 另外,丝绸之路是人民用血汗浇灌而成的友谊之路。通过丝绸之路不仅加强了东西方人民间物质文明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增进东西方人民的友谊,加强了东西方人民精神文化的传递,故丝绸之路实为中世纪以前人类文明的见证。对丝绸之路研究材料的处理,不仅要把葱岭以东至长安的材料作为西北地方文献来对待,即葱岭以西地带有关丝绸之路的材料,也要作西北文献来处理,丝绸之路尽管分为东、中、西三段,但它是一条完整的整体路线,它们之间互为连贯不可分割,所以对这三方面的文献处理,宜宽不宜过严。 三、地方文献的搜集与整理 地方文献的搜集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细致的工作,因此在工作中,要贯彻“日积月累”的方针,这项工作常常需要十几年或更长时间的积累,才能见到显著成效。因此,搜集过程中,既要千方百计,又要深入细致地进行“访”、“求”,还要作认真细致的考证与整理,以确定其价值,发挥其作用。三十年来,甘肃省图书馆已积累西北地方文献资料六千二百多种,报刊七百五十多种,报刊题录一万九千七百余篇,这些资料,为西北地区社会主义建设和科学研究服务方面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些文献资料是采取什么方式搜集的呢? 第一,是从馆藏已编未编的一般书刊中,挑选地方文献资料,这是地方文献专室建立的开始。再就所有的图书报刊中检出有关本地区的一切材料,地方人士著作和本地区出版物,这是地方文献资料的主要基础(地方人士著作和本地区出版物的对待和处理原则,上面已经作了说明)。地方出版的期刊,地方特点比较突出,应作地方文献尽量搜集。另外,还采取选辑办法来积累地方文献,除了现成的发行书刊外,要随时作好零星文章资料的选辑剪贴工作,对有多余复本的图书,其中如有本地区的有关资料时,可以拆开另订成册,以供使用。总之,要想方设法多方进行搜集。 第二,加强与省内外新旧书店联系,特别要加强与本地古旧书店的密切联系,并利用其各种目录进行选购,这是一项逐日经年,长期持久补充积累地方文献的重要途径。甘肃省图书馆通过这一途径,搜集到不少罕见珍贵的地方文献。当然,对国外出版的有关研究我国西北地区特点的论著,不论是属于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物考古、语言文字、生活习俗或农田水利、地质矿产等等方面的材料,应尽量设法预订,注意搜集。 第三,对机关单位编印的内部书刊,要通过函索或派专人访求的方式进行征集。具体要求是:在平时要注意本地区文献资料收藏和散失情况,对内部资料要通过上级领导部门征求或采用直接订购、还要有计划、有重点的派人前往各县(市)调查文化馆、档案馆、图书馆以及中等以上学校图书馆的收藏情况,并随时作出目片摘要,以备传抄复制;对本地区产品商标、特种工艺品的图照、地方歌谣、地方剧目说明等,也要留意搜集。此外,还要加强邻近省(区)之间的协作,采取代购、征集等办法,以互通有无,彼此不断积累充实地方文献资料,甘肃省图书馆采取这种方式收集到了不少陕西、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的大批有价值的资料,从而充实了地方文献库藏。 第四,资料的复制和交换也是积累地方文献的重要一环。历史上,在印刷不发达的情况下,不少文献资料多系辗转传抄,即使有了木版印刷,也因纸张缺乏,技术落后,不可能大量印刷流传,天长日久,因各种原因,如水灾、火灾以及自然损坏等,使文献资料有的佚亡,有的成为孤本。因此加强对稀有资料和孤本图书的复制工作实属必要。甘肃省图书馆为了作好这方面的准备工作,曾在历年收到的全国各类型图书馆所编的馆藏目录五千多种中,选编了西北地方文献草目,这样,既可找到复制文献线索,又可作为今后编制西北地方文献联合目录的参考。仅依此草目,就先后复制和交换了西北地方文献七百三十余种。另外,还编制了《西北地方志待补目录》,收录未入藏的地方志253种(其中陕西246种,甘肃3种,宁夏2种、青海2种),查明了收藏单位,计划用五、六年时间完成这项补齐配残工作。如清道光六年所刻的宁夏区《隆德县续志》国内早已佚亡,却流传于美国,美国国会图书馆作为珍藏保存。去年,借美籍图书馆学专家丁应积回国探亲之便,曾委托代为复制,复制品预计不久即可从美国寄来,甘肃省图书馆还准备把馆藏的西北地方志中的稀有方志,陆续进行复制,以备与全国各图书馆互相交换和补缺配套。 另外, 教育全体职工,引起对地方文献工作的重视,人人协助搜集地方文献资料。凡省内外出差,特别是对县(市)馆进行辅导时带搜集地方文献资料任务,这也是搜集资料的一种渠道,不能忽视,必须群策群力,长期积累,才能逐渐丰富起来。 地方文献搜集的目的是为了使用,通过使用,培养广大人民群众爱祖国、爱乡土,熟悉本地区的历史地理,自然财富,从而促进本地区生产力的发展,加速本地区的“四化”建设。为此目的必须对资料工作进行系统的整理,科学分类,作好地方文献的目录组织,使目录工作真正对读者起到参考和指导作用。甘肃省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分类编目,沿用刘国钧所编《中国图书分类法》进行统一分编,并附“西资”字样、以示区别。至于地方文献目录共分两种,即读者目录和公务目录。读者目录反映了全部地方文献资料,以便利科研工作者和专家在参考上的使用,这套目录包括有分类、书名、著者及专题目录和索引等。公务目录是为管理西北地方文献书库使用,这是一种地区性目录,先按地区分,再接分类排。至于甘肃省图书馆的西北地方文献的管理方法,采用了专库保存,集中典藏,分省区排列,按类排架的管理方法。首先把图书、杂志、报纸分为三个系统排列,图书先以省区分,然后再按类号排架,杂志、报纸先以解放前后区分,再按接笔划排列,这样的优点是节省排检时间,易于根据读者研究的问题,查找需要的参考资料,也便于系统全面地向读者推荐资料。其次,对舆图、图片、碑拓等均另设书架、书柜分别典藏。这样既索取方便,又便于保管。这种管理方法不仅取归方便,同时也可免去各类资料的混淆,从而做到管理与使用两便利的要求,也便于管理人员系统了解资料,提高专业知识和培养研究能力。 四、地方文献的发掘工作 地方文献的形式有各种各样,地方文献资料又分散在各种类型的新旧书刊之中,要使这些文献资料得到充分的利用,就必须进行大量深入细致的发掘工作。编制各种书目索引、题录、文摘等,是发掘工作的有效方法,甘肃省图书馆三十年来就先后编印过西北地方文献书目、索引达七十五种之多。虽然这些书目、索引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在配合为研究服务方面,曾收到一定效果。近年来,甘肃省图书馆根据兰州地区1959年所编印的《甘肃地区中文期刊联合目录(1896~1949)》,在所收的3405种期刊中,析出有关西北五省(区)的资料8415篇,并按省区编印成册,分送西北五省(区)的有关单位使用,既便利了读者,又发挥了资料的作用。甘肃省图书馆还根据北京图书馆1961年编印的《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1833~1949)》,在所收录的19115种期刊中,有计划有重点地配专人向北京、南京、上海、重庆等地的图书馆调查了解,补作题录,以便汇集下列有关研究西北问题的专门论著: 1史前时期的西北 2西域史地研究考证 3汉晋西陲木简的研究 4丝绸之路的研究 5石窟艺术调查研究 6敦煌学研究 7西夏学研究 8西北民族宗教问题 9中俄关系属于我国西部地区的研究 10西北的冰川沙漠 11西北水利问题的研究 12西北的畜牧业 13西北的自然特征 根据上述专题,逐步编印篇名索引或题录,并在此基础上,编印专题论著汇编,以利有关研究人员参考使用。 编辑《西北地方文献联合书目录》,此一工作,初稿已经完成,共收录各种图书资料四千五百多种,按省(区)已编印成册,正分送西北五省(区)各兄弟图书馆进行补充,预计明年即可出版。在此基础上将进一步编辑《西北文献综录》,即把古今书刊中有关我国西北地区的图书资料。尽可能的将全部目录集中反映出来,以科学的方法加以整理编排,使《综录》成为研究西北问题必不可少的工具书。使用时无论从总目、分类、书名、著者及其子目任何一个角度去检寻,均可一索即得;同时确切地反映出书刊收藏情况,使读者可因目求书,就地借阅。这样,既可节省人力时间,又使全国各地所藏的西北地方文献资料得到充分利用。此项工作从1960年即已开始,并已补配目片11619张,今后将根据人力情况,争取早日完成。 地方文献的辑佚。这是把有关某一问题的零散资料集中起来,便于了解其来龙去脉,在参考工作上有很大价值。辑佚也是发掘文献资料的重要方法之一,甘肃省图书馆的一些同志,为了配合“丝绸之路”的研究,在馆藏书刊资料中,辑成约80万字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为了介绍这些资料的内容,充分发挥作用,已完成七万余字的《丝绸之路资料题录》初稿,这对发掘馆藏文献资料甚为重要。另外,甘肃省图书馆为了配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编写中国伊斯兰教的需要,今年在馆藏的期刊资料中,已完成了《甘肃伊斯兰教史料文摘》约十二万多字,并已油印成册。为了配合西北民族宗教的研究,正在编制《西北民族宗教文摘》,已完成了甘肃、青海部分,约60万字之多,预计年内初稿可以完成。 甘肃省图书馆的西北地方文献工作,除过去已陆续编制了70多种书目、索引外,最近又采用编制文摘和辑佚资料的方式,对西北文献资料进行发掘,这是一项新的工作。也是地方文献工作中的一项尝试,仅《甘肃伊斯兰教史料文摘》在小范围内发行使用的结果来看,颇受专业研究工作者的欢迎。 三十年来,在地方文献工作中,从地方文献资料的使用情况来看,甘肃省图书馆在为本地区社会主义建设和科学研究服务,认为地方文献工作和整个图书馆工作是一致的,同时认为地方文献工作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 第一,注意“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特点。许多项目,包括文献的搜集、发掘、整理等,都具有一定的积累性、持续性、连贯性及服务性。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既是以书刊为工具来服务于本地区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科学研究的,那么就必须重视文献资料的积累、保管和流通。 第二,为了更好地向读者提供地方文献资料,必须熟练掌握文献资料。文献资料的搜集与整理过程,也是熟悉资料的过程。编制地方文献书目索引、题录和辑佚工作的过程,更是系统地、深入地研究掌握文献资料的过程。图书馆工作者只有下苦功夫了解掌握资料,才能更准确有效地为读者提供资料。 第三,收集效果是进一步了解资料的参考价值,更准确地提供读者利用资料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事实上馆藏地方文献种类繁多,内容庞杂,任何一个馆员不可能做到了如指掌,何况某种文献资料的内容及参考价值,更是心中无数。因此,当读者阅读某一项资料,或研究某一问题结束后,图书馆工作者应该有意识地和读者进行交谈,征求意见,了解效果,这样可以使图书馆工作者进一步掌握文献资料的内容和价值,同时还为有目的补充文献资料提供依据。这方面的事例是不胜枚举的。 图书馆工作论文:试论儒学伦理思想对现代图书馆工作影响的思考 论文摘要:阐述了儒学基本思想的创立与内涵,探讨了儒学伦理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以及对现代图书馆工作的影响和作用。 论文关键词:儒学伦理思想;现代社会;现代图书馆;教育作用 儒学是一个思想的大系统,一个信仰的体系,其内容包括了现代学术意义上的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宗教,但不能将它简单归结为哲学或伦理学或政治学或宗教,因为它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问,是以道德作为思想的太阳。在西方话语笼罩之下,当代的中国人起初只能通过西方的理念重新解释自己的文化,于是把儒学纳入中国哲学史的范畴加以说明,结果是削足适履。西方哲学一向有其深厚叉相对独立的传统,其学派承接转换创新皆有清晰脉络可寻。我们向来认为:孔子、老于是思想家,儒、佛、道三家有哲学也有宗教,还有更多的东西。因此中国哲学史应还原为中国思想史,要按照历史上固有的学派与传承及其相互关系来写中国思想史,完整地去再现孔、孟、老、庄、程、朱、陆、王以及禅宗的思想。 当然,现代西方话语有一部分已成为普世性主流话语,我们应当接纳和使用,变成汉语文化的组成部分,这是国学现代转型所必需的。同时,我们在用西方文化诠释中国文化的时候,不要抹杀中国文化的特色.要看到中国文化的优点、长处和特殊价值,并且用中国文化的眼光去审视西方文化,形成双向诠释和中西互补。总之,处在今天世俗化极端发展的时代,只有重建儒家的“政治儒学”传统,挺立儒家“魅”的精神,追求儒家“中和之魅”的圆融理想,才能有理有气有力地回应铺天盖地的“无魅”世界的挑战。儒学的伦理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作用及对现代图书馆工作的影响及作用也是很大的。 1儒学的创立与内涵 中国传统哲学就其基本的理论内容来说,是由儒家、道家、佛家3个主要的哲学思想体系构成的。而儒家思想是构成中华文化这一社会生活方式的观念主体。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主要有仁、义、礼、智、信等方面,而“仁”既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又是儒家一切理论的出发点。仁在儒家伦理思想中是一个含义极其丰富的概念,其内容有广狭之分。广义的“仁”是一个全德之辞,几乎可以概括所有的德目;狭义的“仁”即五常之一,主要是以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的道德情感为主要内涵的道德规范。就这一层含义而言,它是人们处理人际关系使之符合道德要求的情感基础。它包括:仁者爱人,为仁之方,为仁由己。总之,儒家以仁调节人际关系,认为仁爱是人固有的道德情感,故爱人的根本途径就是推己之仁爱于他人,而要推己首先必须正己,也就是说,仁不是偏爱、滥爱,一团和气,姑息养奸,而必须爱人以德,始终坚持道德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儒学即儒家之学亦即儒家的学说或思想体系。“儒学”一词最早见于汉代。《淮南子·要略》有“孔子修成康之道,述周公之训,以教七十子,使服其衣冠,修其篇籍,故儒者之学生焉”的说法,这里的“儒者之学”即指儒学。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由中国春秋末期的孔子创立,至今有2500多年的历史。当时私人办学的风气兴起,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一些精通诗、书、礼、乐的知识分子开始了“师儒”的生涯,这便是最早的儒者,孔子是他们的代表人物。 儒学是内圣外王之学。从发源处看,内圣外王并不始于儒家,而是由《庄子·天下》篇最早提出。内圣是作者的人格理想,外王则是作者的政治理想。前者讲修养,后者讲事功。可见儒学是内圣与外王的合一,是修养与事功的合一。 儒学是生命的学问。牟宗三先生用“开辟价值之源,挺立道德主体,莫过于儒”来概括儒家的内涵与意义。儒学是生命的学问,要落实到真实的生命中去,是具有真实感、确切感、客观感的内容真理。它的要义是要培养生命的强度与韧性,成圣成贤。对于儒学的研究,不单是将其当作一客观之对象来研究,而是真正将其落实到、贯彻到个体的生命中去,以实践的、笃实的精神来实现之,彰显之。 儒家提供了一种不同于其他哲学的另一进路。它以人的道德性为依托,反观自身,取其良知,浸润人本质。儒家哲学即本体即工夫,道德秩序与宇宙秩序的合一,是一种更为简捷的境界(工夫与本体的合一)。 2儒学伦理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中国儒学是现代文明的根基,是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精神力量之翼。它是5000多年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延续,是能在各个社会中找到痕迹的一种意识形态。中国儒学就是由中国历史延续并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是在历史长河中积淀的优秀中华民族意识。中国儒学是一种具有特殊价值的文化类型,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精华,从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伦理思想以及价值取向对现代社会有深刻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它是中国人民坚持民族团结,弘扬爱国主义所认同的思想文化纽带。 首先,弘扬儒学精华,可以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理论依据。一个现代化企业如果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理想和信念,是很难长久立足于社会和在竞争中取胜的。然而这种理想和信念一旦渗透到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就会变成一种精神动力,成为企业不竭的力量源泉。这种动力是以一种无形的力量能动地发挥作用的。要建立这样的企业精神,一是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导思想,二是离不开对儒学的弘扬。 其次,弘扬儒学精华,可以为建立社会主义新型的道德提供思想基础。我国儒学中勤劳、仁爱、诚信、国家至上等道德观念及其伦理体系至今仍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要保持社会稳定,使社会能正常运转,就必须借鉴、汲取其(儒学)精华,建立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当前社会道德建设滞后,与对儒学的简单、粗暴否定有关系。社会道德是一个国家的形象,是社会风气和人的精神面貌的具体体现,是文明的象征,一个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社会,是无道德可言的。用儒学来塑造现代人的性格,用儒学作为纽带对现代人进行道德教育,以前人的爱国主义思想对后人进行理想教育,用传统道德与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现代新道德相结合,培养和造就“四有”人才,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道德,是我们的历史使命。 第三,弘扬儒学精华,可以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丰富的思想材料。儒家讲的“仁”,实质是要求人们处理好本身与他人的关系。用现代语言说也就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仁”不仅是爱他人,还有爱社会、爱自然,把爱他人与爱自然高度统一的思想,是儒学中“仁”思想闪光之处。以这种思想为借鉴来正确引导我国的改革开放,实施可持续战略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乐山乐水”是孔子带哲理地对“仁”的引申,赋予“仁”深刻内涵,把爱从社会扩展到自然;孟子发展了爱的思想,主张爱物,把爱物思想进一步概括为“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命题,认为人类应该效法大地,把仁爱精神扩大到大自然,以宽厚仁慈之德包容于爱护宇宙万物,使人类与自然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 当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物、自然环境被无止境地开发,破坏了生态系统。从环境伦理学的角度,要求保护自然,确立和尊重自然的价值和自然的权利,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和自然界。环境道德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的世界道德有关专家预测,未来的精神文明建设应该是环境的文明。人类的道德要达到环境文明的境界,使道德跨人现代文明的层面,这是市场经济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新境界,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一种历史必然选择。总之,汲取儒学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内涵,对我们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积极意义。 3儒学伦理思想对现代图书馆工作的影响和作用 《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品质以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孟子》中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以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等,都是很容易转化为新的时代精神的。现代图书馆员应有为图书馆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如热情服务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怕苦累的精神和认真负责的精神,以及团结奋进、文明服务、甘为人梯、尽职尽责等精神。在平时的工作实践中,工作人员应做到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图书馆事业,热爱读者。同时工作作风要过硬,表现在:图书馆员应做到纪律严明,忠于职守,团结互助,雷厉风行;业务要精,表现在:图书馆员应做到努力学习,不断进取。总之,使自己成为一个无愧于这个时代的图书馆员。 自古以来中国就以“文明大国”“礼仪之邦”而闻名于世。儒学对于每个人的修身涵养也有着莫大的作用。儒家提出的“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等命题,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的图书馆员仍具有现实意义。图书馆是人们讲文明、树礼貌的公共场所,图书馆员的礼仪是图书馆礼仪的形象代言人,其礼貌、礼节、仪表、仪态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读者的一言一行,起着图书馆的教育作用。 “修德”“讲学”“改过”“向善”是孔子、儒家提倡的做人的道理,是使人自我身心内外和谐的有意义的路径。现代社会,由于种种内外的压力,特别是人们无止境地追求感官之享受,致使身心失调,人格分裂。由于心理的不平衡引起精神失常、酗酒、杀人、自杀等等。造成了自我身心的扭曲,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病,而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宁,其原因正在于道德沦丧,致使人失去了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对这样一种情况,许多有见识的学者都提出救治的理论和策略。从中国传统文化看,儒家对人的身心道德修养和人格培育给予特别的重视。如果我们以儒家的“合天人”(天人合一)的观念来为解决“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提供某些思想资源,以“同人我”(人我合一)的观念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那么我们可以用“一内外”来调节自我身心内外的矛盾,使图书馆员成为一个智商、情商“双高”的高素质人才,新时代的图书馆也迫切需要这种人才。 儒学的伦理思想对现代图书馆工作的影响及作用远不止这些。笔者写此文章的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希望在这一问题上能引起大家更深入的讨论。 图书馆工作论文:浅论阅读享乐化属性对大学图书馆工作的影响 摘要:针对阋读享乐化对传统阅读和大学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影响,提出了建立大学生阅读的学习型数据库的设想。 关键词:阅读享乐化;高校图书馆;阅读习惯 1阅读享乐化对传统阅读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源于西方的消费主义观念渗透到巾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大学生也开始受到消费主义观念的影响。传统的精英式大学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后,进一步加深了大学生的消费主义心理意识,大学生的阅读越来越多地呈现}n一种消费主义属性,阅读开始呈现出享乐化的发展趋势. 1.1阅读享乐化消费特征对阅读方式的影响 阅读享乐化的直接影响首先表现在人们对图书、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阅读的选择减少。《华盛顿邮报》在不到3年的时间订l划人数下降了6%,从77万人下降至72.01万人。美国在线出版商协会调查示:l8—34岁的人,46%的人喜炊网络浏览阅读,只有l1%的人选择读书、阅报、看杂志。在中国,m版科研所主持的“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中,2003年中国国民保持图书、报纸、杂志等平面文献载体阅读习惯的只有5%左右。其次,以接受知识和教育的崇高的学习型阅读心理发生改变,随之而来的是休闲、消遣和娱乐主导了人们的阅读心理,阅读者开始追求视觉感观上的刺激,艺术的通俗主义和图文主义盛行。阅读兴趣集中在影视明星、旅游观光、健身养生、减肥化妆.园艺、烹饪、求职、理财等缺乏深度的生活时尚类图书、报纸和杂志上。 1.2阅读的浅层化和意义泛化 阅读呈现出享乐化发展趋势后,阅读的本质不再是一种纯精神的陶冶,它已经变成一种大学生多重消费融合的消遣方式。文化阅读的意义正在淡化,以接受知识为主的学习阅读掺杂了越来越多的娱乐和消费主义的异化物。如声讯阅读、视频阅读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重要阅读方式.学生们在交通工具上阅读、存餐厅里阅读、在影视里阅读、在网络中蒯读,这种与休闲、消遣和娱乐相结合的享乐阅划读方式使大学生的阅读意义泛化,阅读者的阅读行为也由“读”转变“肴”,阅读开始变得浅层化,读者不再在阅读时产生应有的思考,文字所表达的知识和语言艺术的审美不再在阅读时产生应有的情感共鸣。 大学生阅读浅层化和意义泛化造成的直接后果是文木阅读和学习兴趣的下降,而争业化学习又不可能为大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图文和通俗化阅读,专业理论更多的是在枯燥的文本阅读过程巾实现的。这样,阅读的享乐化与大学生的专业学习之间的矛盾就产生了,本文的研究试图要解决这对矛盾。 2阅读享乐化对大学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影响 大学生阅读需求的享乐化已经是一种不可同避的现实趋势,在全方位、全天候、多元流动的网络信息供给状态的冲击下,在网络媒体视频化的影响下,图书、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逐渐向图义化方向发展大学罔书馆的管理工作也必须去适应这种需求的发展要求,才能更好地引导大学生的阅读方向。 2.1阅读享乐化对文献采访的影响 阅读享乐化直接导致图书、报纸和杂志等平面文献载体需求量的下降。随着读网,读陶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文本义献的装帧、版式过时,不能适应浅层化、读图化阅读方式的要求。文献采访部门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控制图书、报纸和杂志复本采购量,注重对装帧版式新颖、图文并茂的义本文献的采购,协调文本文献和超文本电子图书、专业数据库的采购比例,电子版、网络版文献载体替代学生阅读兴趣相对集中的影视明星、旅游观光、健身养生、减肥化妆、园艺、烹饪、求职、理财等生活时尚类文本载体这样既能节约罔书采购经费,又能在满足学生阅读需求的同时引导学生养成图书馆阅读的习惯,避免学生在公共网吧阅读。有利于学生的管理。 2.2浅层化和读图化阅读方式对大学生文本文献使用的影响 浅层化和读图化阅读方式会使大学生语言艺术的审美能力弱化,用轻浮、玩味和厌烦的心理状态对待文本阅读。过分追求图像的感官刺激导致传统的文本文献阅读兴趣下降,不仅使文本文献的使朋率下降,而且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专业学习能力的形成。 阅读享乐化是网络时代大学生的一种阅读特征,高校和图书馆不可能用行政的方法和手段去改变这种阅读习惯,只有通过积极的引导才能收到良好的管理效果。在多年阅览管理实践中,我们通过举办“读书节”“主题读书活动”等方法,培养学生对文本文献的阅读兴趣,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建立积极引导大学生阅读的学习型数据库 阅读享乐化改变了大学生的蒯读行为习惯和文献需求方式,特别是对网络和电子文献需求的上升直接导致了大学图书馆电子文献采购经费的急增。据统计,国内大学图书馆的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的经费比大约为l:l,电子文献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读者的需求,但电子文献的质与大学生阅读需求之间还存在着差距。大学校圃网上运行的数据库的知识点重复牢太高,既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又容易造成大学生知识审美的疲劳,还会对学生的文献阅读兴趣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大学图书馆必须满足学生的“信息阅读”(信息阅读的要求是不重复阅读和超文本的比较阅读)需求:学习型数据库正是对这种阅读需求满足的一种尝试,它克服了文本文献和全文数据库重复率高的缺点。 3.1全文数据库对大学生学习的利弊 目前,在大学校园网上运行的大多数是全文数据库。如中国期刊镜像站、数字化期刊网等。这些数据库对师生员丁的学习和科学研究的积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这些全文数据库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诸多的不便。Windows虽然能为学生提供多视窗的比较蜊读,但全文数据库并没有文现超文本链接,且多数数据库是全义扫描,内容良莠不齐,相当数量的劣质义献和重复文献影响着学生的正常阅读。 3.2学习型数据库 学习型数据库是通过将“争业”归纳为若十个知识点,按照知识点的逻辑顺序组织编排知识体系。学生存按照知识点的逻辑顺序学习的过程中.避免了文本学习的重复,还可以通过数据库的超文本链接进行比较学习。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后,可以利用学习型数据库的多检索途径的功能进行研究型学习。这种数据库不仅可以避免全文数据库重复阅读的弊端,还可以利用网络数据库的设汁优点活跃贞面、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和阅读兴趣,实现信息化阅读。 目前,巨大的考试市场为中小学生的学习型数据库的编制提供了足够的资金保证,学习型数据库首先部分地应用在中小学生的各种应试科日的学习中。除去应试教育的弊端不说,我们必须承认这些数据库存中小学生的学习巾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大学生主要是通过学习现存的知识体系来完成学业的。大学图书馆可以根据本校的专业情况,通过“一家牵头”“联合编制”“网络共享”的方式解决单一编制成本过高的问题,可以从用户多的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做起,这样既有益于学生的专业学习,也有利于节约资源和资金。